1
雨后,有风,最高气温已经飙升到了 33 摄氏度。肖根超说:这是老天爷催着麦子快 熟呢! 农历逢二、逢八,是大口镇的会日,也是 肖窑沟村民们下山去镇上卖东西、买东西的 日子。5 月 26 日,农历四月二十八,大口镇 逢会,肖窑沟下山的人多,但和往日不同的 是,这次赶会多与麦收有关。 7 点多,肖金成就骑着摩托车下山了,这 个从来不喜欢吸纸烟、只喜欢自己卷烟吸的 老汉,停下摩托车说:“我去大口看看,看看 车!”他说的车就是小麦收割机,他要联系收 割机上山割麦了。 去大口镇赶会的有比肖金成还要早 的。8 点刚过,肖西明就赶会回来了,三轮摩 托车一停下,他老婆马淑芬就麻利地从三轮 车上跳了下来,把两件名叫汉斯的饮料搬了 下来,把 5 袋玉米种子拿回了家,还有一块豆 腐,4块钱割的。 布谷鸟还不停声叫着的时候,肖西明和 马淑芬就起床了,儿媳妇韩晓丹当天要带小 孙女肖瑞欣回娘家,肖西明就决定先不去放 羊,送儿媳和孙女的时候赶个顺脚会。 “麦收该忙了,儿媳咋就要走了呢?” 马淑芬说:儿媳妇在家里住了十几天 了,说总是没人耍,一割麦,还要照顾这 100 多只羊,我也顾不上带孙女了,她娘家人多, 回去就回去吧! 从山下上来个肖西明的老熟人,这人的 地里今年种上了葡萄,原来买的一台玉米点 播机就闲置了,他知道肖西明有辆拖拉机, 加上是老伙计,专门上山和肖西明说,想把 玉米点播机转让了。 肖西明有点动心,但马淑芬坚持不买: “咱能忙过来,100 多只羊都是张嘴货,还有 麦子,使死人了!不买!不买!” 肖新景当天也去大口镇赶会了,他满当 当的一三轮车东西更加有麦收的味道。 12 袋玉米种子,每袋 43 块钱;三张割麦 镰,一张5块钱;一把竹扫帚,10块钱;一个 水桶,还有挂面和几样菜: “你看现在东西多 贵吧,就这些东西600块钱了!” 9点多,肖银福从家里推出来了机动三 轮车,小孙子肖俊杰已经在三轮车上坐好 了。肖俊杰的小脸明显洗过了,白生生的, 还穿了一件起着红点的新外套,和往日光想 拿个棍子戳摄像机镜头的那个小娃娃判若 两人,显得安静而文气。 肖银福说,肖俊杰今天穿的就是他爸妈 从广州稍回来的新衣服。 肖银福的母亲王聪环这几天一直不舒 服,尽管母亲一直说收麦后再去找医生看, 肖银福还是心里不踏实,他把三轮车开到母 亲的家门口,在三轮车上放个小凳子,让母 亲坐上去大口镇卫生院瞧病。 三轮车启动了,在大街上正准备放牛走 的张巧玲对肖银福说:您孙子可是今个生 哩,你这个当爷的,别拿着钱不舍得花,到会 上可给俊杰买点好吃的! 肖银福腼腆地笑了笑:到会上就给他买 个炸鸡腿! 三轮车出村后,路两边都是肖窑沟的麦 田,王聪环对肖银福说:“看这麦子都低头 了,能割了啊!” “嗯,回来就割吧!”肖银福说。 本月,中央政治局七常委分别到各自第二批 教育实践活动联系点,出席指导联系点县委常委 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这也是在群众路线教育实 践活动中,中央政治局常委对民主生活会的第二 次现场“督战”。去年 9 月至 10 月,中央政治局常 委们也曾出现在各自联系点的民主生活会会场。 专家们认为,中央领导之所以重视民主生活 会,旨在找回“批评与自我批评”这一传统,形成自 上而下的“批评与自我批评”氛围。那么,在中央 领导的带动下,全国各地的民主生活会都有了哪 些变化?省级民主生活会上,哪些问题被提及最 多? 5月27日高温 有人曾经问,麦收纪事为啥选择去肖窑 沟?理由也有那么几条,其中一条就是肖窑 沟有牛。 今天就说说牛。 河南的夏粮生产主要有两块地,一块是 东部的平原,一块是西部的山地。在小麦从 种到收的260天时间里,如果雨水脚跟脚, 山地的小麦肯定高产;如果持续干旱,东部 平原的小麦就大丰收了。 一位专家曾经说过,如果对河南夏粮生 产的整体情况有所了解和把握,就不可能对 夏粮生产持续多年增长有任何疑问了。 曾经遇到过一些城里的人,说他们牛B 也好,说他们喜欢吐槽也行,总之就是喜欢一 些另类的观点,貌似自己一贯正确,其实就是 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这些人口头上挂着头 牛,也许吃过牛肉,但不一定就见过牛走。 肖窑沟现在总共还有22头牛,都是散 养的。村民们早上赶牛出村,晚上赶牛下 山,这些牛没有专用的卫生间,因此大街上 随处就能看到牛粪。 在生活在城市里的人看来,牛粪也许是 很脏的东西了,这次落实“走转改”到肖窑沟 报道麦收,在村里待得时间久了大家发现,即 便是黑乎乎的牛粪,也根本没有大家想象中 的恶臭,一个实习生还惊呼:这牛粪不臭啊! 曾经和肖窑沟一村民说起过牛粪,她 说,别看这大街上有牛粪,其实不脏的,她曾 经多次坐火车出行,最让她受不了的就是火 车站里的厕所,要说那厕所里都贴着瓷砖, 水哗哗流着,但里面的味难闻得很,进去解 个手都被熏个半死。 “麦子熟了,该收割了!”这是文人说的 话,同样的意思肖窑沟的人是这样说的: “麦 子低头了,该割了!” 关于“麦子低头”,曾经有城里人撰文讨 论,言称成熟的麦子是不低头的,貌似很有 知识,很牛;如果现在让这撰文的人来肖窑 沟看看麦子是不是会低头,听听村民们是怎 么说的,这个写文章质疑“麦子低头”的牛人 估计要自己撞墙。 天上没有草,牛吃草是要低头的。 我们就向基层学习,向农民学习吧,这 应该是建设学习型社会的一个组成部分。 宋朝 说山里人实在、山张村缺水,这可是有 传说佐证的。这个传说是关于红薯的,简单 地说是“山张红薯,干、面、掉批,噎死人”。 山张地面很宽,粮食困难时期这里种的 红薯多,换红薯、卖红薯便成了有关山张的 话题。当时山下面的人缺粮,山张吃水都有 困难,就更不可能有水田了,没有水田,也就 没有种过一棵稻子,不种稻子,大米就成了 山张村民的稀罕物。 山下的能人不知道从啥地方弄来了大 米,他们常常背着大米来山张换红薯。在这 些想多换红薯的人的嘴中,大米是何等的金 贵,几乎金贵到吃了之后可以长生不老。那 些人对山张人说,这一斤大米的营养抵得上 几百斤红薯,山张人诚实,反正家里红薯多, 真不真先不计较,想尝尝鲜。 10斤大米换山张120斤红薯,这是当时 的行情。 红薯多了,山张人在冬天里就会到山下 的火神凹去卖,卖红薯的山张人在火神凹的 集市上一般都要有三五家。 一天一个人去买红薯,问这红薯好不 好。山张卖红薯的说这是“山张红薯,干、 面、掉批,噎死人。” 买红薯的笑了笑说:快过年了你咋说这 话,买个红薯回去吃了噎死了多骚气。扭脸 走了。 转到另一个摊前,买红薯的问:你这是 哪里的红薯?卖红薯的说“山张的”。“咋都 是山张的,你们山张咋这么多红薯?”“俺山 张红薯就是多,家家户户红薯窖里都满满 的,喂狗都喂红薯。” 买红薯的最后甩手走了,不买了。 其实,“干、面、掉批,噎死人”说的还是 山张村缺水。 就是因为缺水分,山张红薯才这么干、 面,噎死人,那是夸张,历史上并无此恶性事 件发生。 宋朝 2014年5月28日 星期三 6 编辑∶姜永栋 电话:0371-65795713 E-mail [email protected] 版式∶屈伸 校对∶黄丽 农村版 挖掘新闻深度 延伸阅读空间 策划 策划韩嘉俊 韩嘉俊 统筹 统筹任爱熙 任爱熙 执行 执行宋朝 宋朝 4 素描 日记 ■花絮 城里真的没有牛 干、面、掉批,噎死人 5月27日一大早,山张村民裴玉民就拿着镰刀去地里割麦了。因为山区地块小,很多地方不便于收割机拐弯抹角,村民们要提前把 机器走不到的地方的小麦手工割掉。 本报记者 李林山 山上的麦子低头了 □本报特派记者 宋朝 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第 二阶段开始后,本月,中央政治 局常委再下联系点,出席民主生 活会。 许耀桐认为,中央领导再次 “督战”民主生活会后,预示着第 二个批评与自我批评高潮即将 开始。 张洋则感觉,两轮全国性批 评与自我批评活动,使民主生活 会的“评功摆好会”、“工作总结 会”固有面貌有所改观,但真正 回归传统、形成实实在在的批评 和自我批评氛围, “还有难度”。 去年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 动第一阶段的民主生活会,张洋 所在的单位火药味不大,“自我 批评时比原来具体一些,比如四 风问题,有人说这几年开始迷恋 高档名牌服装;有的检讨过去有 吃请问题。但相互批评时,还是 老套路,不会触及到具体问题。” 去年 10 月 16 日,成都市公 安局宣传处民警李威佟在微博 上感叹:“批自己易,批领导难。 批什么,怎么批,批到何种程度, 如何让领导面子里子都能接受, 很考手艺。”有博友回复说,批评 领导是个“技术活”。 许耀桐认为,民主生活会恢 复批评与自我批评本色,还须创 新制度,“比如不要搞体内循环, 加大公开力度,邀请媒体和群众 参加,旁听、监督究竟是批评,还 是披着批评外衣的表扬?” 据《新京报》 省级民主生活会 最爱批“文山会海” 去年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启动后,以查摆四风问题的专题 民主生活会,被定为“规定动作”。 虽然党章和党内文件对民主 生活会作出了明确规定,但此前 一些地区的民主生活会,开成了 “评功摆好会”、 “工作总结会”。 哈尔滨市某处级干部张洋 (化名) 对记者说,参加工作以来, 他参加了几十场民主生活会, “大 家抬头不见低头见,不可能真向 谁开炮。所以每次都挺平静,从 来没有过太激烈的交锋和尖锐的 批评。” 不过,张洋注意到,民主生活 会的“一团和气”,从群众路线教 育实践活动开始后有所转变。媒 体报道称,去年 9 月 23 日至 25 日,在河北省委常委班子的民主 生活会上,河北省长张庆伟批评 省委书记周本顺,“我感到本顺 同志对发展速度、经济总量指标 看得还是比较重,这是个讲面 子、爱面子问题,很容易滋长形 式主义”;周本顺则批评张庆伟, “听取意见不耐心,看似性格脾 气问题,实质是一种官僚架子”。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许耀桐 认为,民主生活会的“一团和气” 之所以被打破,主要在于中央领 导的强力推动。群众路线教育 实践活动启动后,中央领导多次 要求,民主生活会不能开成评功 摆好和总结工作的会,必须敢于 动真碰硬、揭短亮丑。防止对上 级放“礼炮”、对同级放“哑炮”、 对自己放“空炮”。 怎样才能不放“礼炮”、“哑 炮”、“空炮”?去年9月到10月, 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第一阶 段展开后,中央政治局常委分赴 各联系点,出席民主生活会,为 其他地区树立样板。许耀桐说, 在中央领导的带动下,去年秋季 形成了自上而下的批评与自我 批评高潮,在并非中央领导联系 的地区,民主生活会也有尖锐批 评。 现象 告别评功会敢开“真炮” 盘点 省级官员反思官本位 从去年9月至今,各级党 委、党支部至少召开了一次群众 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专题民主生 活会。 记者盘点 31 个省区市的专 题民主生活会,发现围绕“四 风”,各地普遍批“文山会海、调 研走样、官本位思维、片面追求 政绩观、满足现状、怕得罪人”等 六大问题。 批文山会海问题的省区市最 多,超过 10 个。北京有常委提出 “领导同志出席活动和会议多、文 件多”;上海有常委提出“文件会 议过多,检查评比过滥”。 批官本位思维脱离群众的 也有十几个省区市。广东省委 常委表示,“一事当前,有时先替 自己打算,思想深处还是脱不了 一个‘我’字,形式主义、官僚主 义由此滋生,享乐主义、奢靡之 风由此萌芽”。 批调研走样问题也不少。 如广东省委常委坦言,下基层调 研存在“被安排”,甚至下面反映 的是假情况、假数字、假典型;湖 北省委常委直言,提前通知被调 研单位的多,微服私访的少,调 研走的路线、看的点事先安排的 多,临时抽查的少;江苏省委常 委说,应景式、例行公事式调研 多,真正沉下去“解剖麻雀”少。 总结出片面追求政绩观问题 的省区市有近 10 个。黑龙江省 委常委谈到, “在招商引资上热衷 于轰动效应,实际引资额、落地项 目存在较大水分”。湖南省委常 委表示,“政绩冲动意识时有抬 头,有时把个人的政声、名望看得 太重。在某些方面过于追求任期 内地方发展、局部利益,甚至不惜 搞政策变通、打擦边球”。 五六个省区市总结出满足 现状“小富即安”问题。广西区 委常委说,“工作的主动性不够, 创新的锐气和闯劲不够,往往是 ‘晚上想好千条路,早上起来还 是磨豆腐’”;云南省委常委说, “产生了‘歇气’思想,满足于现 在的工作成绩”。 还有5个省区市总结出“怕 得罪人”问题。上海市委常委说, “自己不愿不想也不敢得罪人,管 干部带队伍失之以宽、失之于松, 对一些同事和部下缺点错误不指 出不批评”;广东省委常委说, “存 在老好人思想,怕得罪人,对干部 身上出现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 大胆批评不够,没能做到及时‘咬 咬耳朵’、 ‘扯扯袖子’”。 问题 专家建议加大公开力度 洋品牌多 近年,我国医疗器械进口额持续增长,进 口的增长幅度远大于出口。根据中国医药保健 品进出口商会的统计,2012年,我国医疗器械 进口总额为124.72亿美元,同比增长14.56%。 记者采访发现,目前,我国医院呈现不断 扩张趋势,医院在以药养医的同时,发现高昂的 检查费用成为新的利益增长点,这加剧了医院 购买大型医疗设备的冲动。目前,医疗器械采 购中,洋品牌处于垄断地位。 记者发现,从植入的心脏支架、人工关节 到检查设备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系统、心脏血 管彩超等,部分医院一一申报要求采购原装进 口设备。一些地方的政府招标文件中明确提 出,部分医疗设备“只采购原装进口设备”;有些 招标文件要求“产品须有 FDA(美国食品药品 管理局)认证或 CE(欧洲共同体)认证”。 湖南一位老中医告诉记者,不仅是西医 院,连中医院都在大量引进进口医疗设备,比 如,高档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全自动分析心 电图机、动态心电图分析系统等。 不少病人反映,凡是住院病人均要做B超、 心电图、CT 等检查;上下级医院、同级医院之间 的医疗器械检查报告单不能通用,比如,病人转 送到上级医院,上级医院对下级医院做的大型 医疗器械检查不认可,要重新检查;同级医院看 病时,也要重新检查。总而言之,对于病人来 说,做各种医疗器械检查的费用已达到总医疗 费用的40%左右,这在客观上加剧了群众“看 病贵”。 利益延伸 从近年曝光的案件中,记者发现,一台韩 国产的三维多功能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卖给 医院的价格是160多万元,送给院长的“好处 费”高达 30 万元;一个合资的心脏固定器市价 2 万元,医生回扣有 3800 元。 业内人士指出,一个进口心脏支架出厂价 2000元左右,用到患者身上却要2万元。医院 偏爱采购进口医疗器械,因为进口器械生产商 和经销商会将产品价格的 15%作为“攻关费”。 一家外资医疗器械公司湖南分公司负责 人告诉记者,一种医疗器械从出厂到医院,要经 过厂家、全国总代理,大区域代理、地级市代理、 政府采购招标、医药代表、医院、医生多个环节, 每个环节都要公司“付出”,从而将医疗器械价 格“推高”。公司代理商会安排采购者以考察、 学习为名出国旅行,甚至安排相关领导的子女 出国学习。 湖南一位县级医院科室主任告诉记者,医 疗设备采购招投标、评标程序是规范的,在评标 过程中,专家、纪检人员无一缺位,但实际上哪 个企业中标, “圈内人”早已心中有数。 某中部省份一位三甲医院科室主任告诉记 者,一种医疗器械进入医院,首先需要科室负责 人向医院申报,由医院分管领导同意后,上报卫 生主管部门,再由卫生主管部门委托政府采购中 心按照政府采购法进行招标采购流程,医院将采 购申请提交到采购中心后,至于医疗器械的型 号、技术标准等是采购单位“说了算”。 记者了解到,部分国际医疗器械公司已在 我国布局经销网,由总代理销售商发展一级、二 级等代理商,终端销售商负责公关医院,把器械 卖给医院。利益链包括厂家、各级代理商、医院 相关人员等。产品从出厂到医院,利益链条环 节多,灰色成本增加,价格如同坐火箭。 专家建议,完善医疗器械定价、采购制度 和标准,加大监管监督力度,铲除寻租空间,防 止寻租发生的费用最终以高价方式转嫁给患 者。 据新华社电 洋医疗器械加剧“看病贵” 继葛兰素史克案揭 开药价虚高“黑幕”后, 洋品牌垄断医疗器械市 场的问题浮出水面。记 者采访发现,目前,我国 部分地区医疗器械领域 存在“洋品牌”垄断、价 格虚高等问题,客观上 加剧了群众“看病贵”。 资料图片

省级民主生活会 素描 山上的麦子低头了newpaper.dahe.cn/hnrbncb/images/2014-05/28/06/HNRBN06B06SDG… · 子低头了,该割了!” 关于“麦子低头”,曾经有城里人撰文讨

  • Upload
    others

  • View
    18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省级民主生活会 素描 山上的麦子低头了newpaper.dahe.cn/hnrbncb/images/2014-05/28/06/HNRBN06B06SDG… · 子低头了,该割了!” 关于“麦子低头”,曾经有城里人撰文讨

雨后,有风,最高气温已经飙升到了33

摄氏度。肖根超说:这是老天爷催着麦子快

熟呢!

农历逢二、逢八,是大口镇的会日,也是

肖窑沟村民们下山去镇上卖东西、买东西的

日子。5月26日,农历四月二十八,大口镇

逢会,肖窑沟下山的人多,但和往日不同的

是,这次赶会多与麦收有关。

7点多,肖金成就骑着摩托车下山了,这

个从来不喜欢吸纸烟、只喜欢自己卷烟吸的

老汉,停下摩托车说:“我去大口看看,看看

车!”他说的车就是小麦收割机,他要联系收

割机上山割麦了。

去大口镇赶会的有比肖金成还要早

的。8点刚过,肖西明就赶会回来了,三轮摩

托车一停下,他老婆马淑芬就麻利地从三轮

车上跳了下来,把两件名叫汉斯的饮料搬了

下来,把5袋玉米种子拿回了家,还有一块豆

腐,4块钱割的。

布谷鸟还不停声叫着的时候,肖西明和

马淑芬就起床了,儿媳妇韩晓丹当天要带小

孙女肖瑞欣回娘家,肖西明就决定先不去放

羊,送儿媳和孙女的时候赶个顺脚会。

“麦收该忙了,儿媳咋就要走了呢?”

马淑芬说:儿媳妇在家里住了十几天

了,说总是没人耍,一割麦,还要照顾这100

多只羊,我也顾不上带孙女了,她娘家人多,

回去就回去吧!

从山下上来个肖西明的老熟人,这人的

地里今年种上了葡萄,原来买的一台玉米点

播机就闲置了,他知道肖西明有辆拖拉机,

加上是老伙计,专门上山和肖西明说,想把

玉米点播机转让了。

肖西明有点动心,但马淑芬坚持不买:

“咱能忙过来,100多只羊都是张嘴货,还有

麦子,使死人了!不买!不买!”

肖新景当天也去大口镇赶会了,他满当

当的一三轮车东西更加有麦收的味道。

12袋玉米种子,每袋43块钱;三张割麦

镰,一张5块钱;一把竹扫帚,10块钱;一个

水桶,还有挂面和几样菜:“你看现在东西多

贵吧,就这些东西600块钱了!”

9点多,肖银福从家里推出来了机动三

轮车,小孙子肖俊杰已经在三轮车上坐好

了。肖俊杰的小脸明显洗过了,白生生的,

还穿了一件起着红点的新外套,和往日光想

拿个棍子戳摄像机镜头的那个小娃娃判若

两人,显得安静而文气。

肖银福说,肖俊杰今天穿的就是他爸妈

从广州稍回来的新衣服。

肖银福的母亲王聪环这几天一直不舒

服,尽管母亲一直说收麦后再去找医生看,

肖银福还是心里不踏实,他把三轮车开到母

亲的家门口,在三轮车上放个小凳子,让母

亲坐上去大口镇卫生院瞧病。

三轮车启动了,在大街上正准备放牛走

的张巧玲对肖银福说:您孙子可是今个生

哩,你这个当爷的,别拿着钱不舍得花,到会

上可给俊杰买点好吃的!

肖银福腼腆地笑了笑:到会上就给他买

个炸鸡腿!

三轮车出村后,路两边都是肖窑沟的麦

田,王聪环对肖银福说:“看这麦子都低头

了,能割了啊!”

“嗯,回来就割吧!”肖银福说。

本月,中央政治局七常委分别到各自第二批

教育实践活动联系点,出席指导联系点县委常委

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这也是在群众路线教育实

践活动中,中央政治局常委对民主生活会的第二

次现场“督战”。去年9月至10月,中央政治局常

委们也曾出现在各自联系点的民主生活会会场。

专家们认为,中央领导之所以重视民主生活

会,旨在找回“批评与自我批评”这一传统,形成自

上而下的“批评与自我批评”氛围。那么,在中央

领导的带动下,全国各地的民主生活会都有了哪

些变化?省级民主生活会上,哪些问题被提及最

多?

5月27日高温

有人曾经问,麦收纪事为啥选择去肖窑

沟?理由也有那么几条,其中一条就是肖窑

沟有牛。

今天就说说牛。

河南的夏粮生产主要有两块地,一块是

东部的平原,一块是西部的山地。在小麦从

种到收的260天时间里,如果雨水脚跟脚,

山地的小麦肯定高产;如果持续干旱,东部

平原的小麦就大丰收了。

一位专家曾经说过,如果对河南夏粮生

产的整体情况有所了解和把握,就不可能对

夏粮生产持续多年增长有任何疑问了。

曾经遇到过一些城里的人,说他们牛B

也好,说他们喜欢吐槽也行,总之就是喜欢一

些另类的观点,貌似自己一贯正确,其实就是

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这些人口头上挂着头

牛,也许吃过牛肉,但不一定就见过牛走。

肖窑沟现在总共还有22头牛,都是散

养的。村民们早上赶牛出村,晚上赶牛下

山,这些牛没有专用的卫生间,因此大街上

随处就能看到牛粪。

在生活在城市里的人看来,牛粪也许是

很脏的东西了,这次落实“走转改”到肖窑沟

报道麦收,在村里待得时间久了大家发现,即

便是黑乎乎的牛粪,也根本没有大家想象中

的恶臭,一个实习生还惊呼:这牛粪不臭啊!

曾经和肖窑沟一村民说起过牛粪,她

说,别看这大街上有牛粪,其实不脏的,她曾

经多次坐火车出行,最让她受不了的就是火

车站里的厕所,要说那厕所里都贴着瓷砖,

水哗哗流着,但里面的味难闻得很,进去解

个手都被熏个半死。

“麦子熟了,该收割了!”这是文人说的

话,同样的意思肖窑沟的人是这样说的:“麦

子低头了,该割了!”

关于“麦子低头”,曾经有城里人撰文讨

论,言称成熟的麦子是不低头的,貌似很有

知识,很牛;如果现在让这撰文的人来肖窑

沟看看麦子是不是会低头,听听村民们是怎

么说的,这个写文章质疑“麦子低头”的牛人

估计要自己撞墙。

天上没有草,牛吃草是要低头的。

我们就向基层学习,向农民学习吧,这

应该是建设学习型社会的一个组成部分。

(宋朝)

说山里人实在、山张村缺水,这可是有

传说佐证的。这个传说是关于红薯的,简单

地说是“山张红薯,干、面、掉批,噎死人”。

山张地面很宽,粮食困难时期这里种的

红薯多,换红薯、卖红薯便成了有关山张的

话题。当时山下面的人缺粮,山张吃水都有

困难,就更不可能有水田了,没有水田,也就

没有种过一棵稻子,不种稻子,大米就成了

山张村民的稀罕物。

山下的能人不知道从啥地方弄来了大

米,他们常常背着大米来山张换红薯。在这

些想多换红薯的人的嘴中,大米是何等的金

贵,几乎金贵到吃了之后可以长生不老。那

些人对山张人说,这一斤大米的营养抵得上

几百斤红薯,山张人诚实,反正家里红薯多,

真不真先不计较,想尝尝鲜。

10斤大米换山张120斤红薯,这是当时

的行情。

红薯多了,山张人在冬天里就会到山下

的火神凹去卖,卖红薯的山张人在火神凹的

集市上一般都要有三五家。

一天一个人去买红薯,问这红薯好不

好。山张卖红薯的说这是“山张红薯,干、

面、掉批,噎死人。”

买红薯的笑了笑说:快过年了你咋说这

话,买个红薯回去吃了噎死了多骚气。扭脸

走了。

转到另一个摊前,买红薯的问:你这是

哪里的红薯?卖红薯的说“山张的”。“咋都

是山张的,你们山张咋这么多红薯?”“俺山

张红薯就是多,家家户户红薯窖里都满满

的,喂狗都喂红薯。”

买红薯的最后甩手走了,不买了。

其实,“干、面、掉批,噎死人”说的还是

山张村缺水。

就是因为缺水分,山张红薯才这么干、

面,噎死人,那是夸张,历史上并无此恶性事

件发生。 (宋朝)

2014年5月28日 星期三6 深读 编辑∶姜永栋 电话:0371-65795713 E-mail∶[email protected] 版式∶屈伸 校对∶黄丽

农村版挖掘新闻深度 延伸阅读空间

策划策划::韩嘉俊韩嘉俊 统筹统筹::任爱熙任爱熙 执行执行::宋朝宋朝

4

■素描

■日记

■花絮

城里真的没有牛

干、面、掉批,噎死人

5月27日一大早,山张村民裴玉民就拿着镰刀去地里割麦了。因为山区地块小,很多地方不便于收割机拐弯抹角,村民们要提前把

机器走不到的地方的小麦手工割掉。 本报记者李林山摄

山上的麦子低头了□本报特派记者宋朝

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第

二阶段开始后,本月,中央政治

局常委再下联系点,出席民主生

活会。

许耀桐认为,中央领导再次

“督战”民主生活会后,预示着第

二个批评与自我批评高潮即将

开始。

张洋则感觉,两轮全国性批

评与自我批评活动,使民主生活

会的“评功摆好会”、“工作总结

会”固有面貌有所改观,但真正

回归传统、形成实实在在的批评

和自我批评氛围,“还有难度”。

去年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

动第一阶段的民主生活会,张洋

所在的单位火药味不大,“自我

批评时比原来具体一些,比如四

风问题,有人说这几年开始迷恋

高档名牌服装;有的检讨过去有

吃请问题。但相互批评时,还是

老套路,不会触及到具体问题。”

去年10月16日,成都市公

安局宣传处民警李威佟在微博

上感叹:“批自己易,批领导难。

批什么,怎么批,批到何种程度,

如何让领导面子里子都能接受,

很考手艺。”有博友回复说,批评

领导是个“技术活”。

许耀桐认为,民主生活会恢

复批评与自我批评本色,还须创

新制度,“比如不要搞体内循环,

加大公开力度,邀请媒体和群众

参加,旁听、监督究竟是批评,还

是披着批评外衣的表扬?”

据《新京报》

省级民主生活会最爱批“文山会海”

去年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启动后,以查摆四风问题的专题

民主生活会,被定为“规定动作”。

虽然党章和党内文件对民主

生活会作出了明确规定,但此前

一些地区的民主生活会,开成了

“评功摆好会”、“工作总结会”。

哈尔滨市某处级干部张洋

(化名)对记者说,参加工作以来,

他参加了几十场民主生活会,“大

家抬头不见低头见,不可能真向

谁开炮。所以每次都挺平静,从

来没有过太激烈的交锋和尖锐的

批评。”

不过,张洋注意到,民主生活

会的“一团和气”,从群众路线教

育实践活动开始后有所转变。媒

体报道称,去年9月23日至25

日,在河北省委常委班子的民主

生活会上,河北省长张庆伟批评

省委书记周本顺,“我感到本顺

同志对发展速度、经济总量指标

看得还是比较重,这是个讲面

子、爱面子问题,很容易滋长形

式主义”;周本顺则批评张庆伟,

“听取意见不耐心,看似性格脾

气问题,实质是一种官僚架子”。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许耀桐

认为,民主生活会的“一团和气”

之所以被打破,主要在于中央领

导的强力推动。群众路线教育

实践活动启动后,中央领导多次

要求,民主生活会不能开成评功

摆好和总结工作的会,必须敢于

动真碰硬、揭短亮丑。防止对上

级放“礼炮”、对同级放“哑炮”、

对自己放“空炮”。

怎样才能不放“礼炮”、“哑

炮”、“空炮”?去年9月到10月,

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第一阶

段展开后,中央政治局常委分赴

各联系点,出席民主生活会,为

其他地区树立样板。许耀桐说,

在中央领导的带动下,去年秋季

形成了自上而下的批评与自我

批评高潮,在并非中央领导联系

的地区,民主生活会也有尖锐批

评。

现象告别评功会敢开“真炮”

盘点省级官员反思官本位从去年 9月至今,各级党

委、党支部至少召开了一次群众

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专题民主生

活会。

记者盘点31个省区市的专

题民主生活会,发现围绕“四

风”,各地普遍批“文山会海、调

研走样、官本位思维、片面追求

政绩观、满足现状、怕得罪人”等

六大问题。

批文山会海问题的省区市最

多,超过10个。北京有常委提出

“领导同志出席活动和会议多、文

件多”;上海有常委提出“文件会

议过多,检查评比过滥”。

批官本位思维脱离群众的

也有十几个省区市。广东省委

常委表示,“一事当前,有时先替

自己打算,思想深处还是脱不了

一个‘我’字,形式主义、官僚主

义由此滋生,享乐主义、奢靡之

风由此萌芽”。

批调研走样问题也不少。

如广东省委常委坦言,下基层调

研存在“被安排”,甚至下面反映

的是假情况、假数字、假典型;湖

北省委常委直言,提前通知被调

研单位的多,微服私访的少,调

研走的路线、看的点事先安排的

多,临时抽查的少;江苏省委常

委说,应景式、例行公事式调研

多,真正沉下去“解剖麻雀”少。

总结出片面追求政绩观问题

的省区市有近10个。黑龙江省

委常委谈到,“在招商引资上热衷

于轰动效应,实际引资额、落地项

目存在较大水分”。湖南省委常

委表示,“政绩冲动意识时有抬

头,有时把个人的政声、名望看得

太重。在某些方面过于追求任期

内地方发展、局部利益,甚至不惜

搞政策变通、打擦边球”。

五六个省区市总结出满足

现状“小富即安”问题。广西区

委常委说,“工作的主动性不够,

创新的锐气和闯劲不够,往往是

‘晚上想好千条路,早上起来还

是磨豆腐’”;云南省委常委说,

“产生了‘歇气’思想,满足于现

在的工作成绩”。

还有5个省区市总结出“怕

得罪人”问题。上海市委常委说,

“自己不愿不想也不敢得罪人,管

干部带队伍失之以宽、失之于松,

对一些同事和部下缺点错误不指

出不批评”;广东省委常委说,“存

在老好人思想,怕得罪人,对干部

身上出现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

大胆批评不够,没能做到及时‘咬

咬耳朵’、‘扯扯袖子’”。

问题专家建议加大公开力度

洋品牌多

近年,我国医疗器械进口额持续增长,进

口的增长幅度远大于出口。根据中国医药保健

品进出口商会的统计,2012年,我国医疗器械

进口总额为124.72亿美元,同比增长14.56%。

记者采访发现,目前,我国医院呈现不断

扩张趋势,医院在以药养医的同时,发现高昂的

检查费用成为新的利益增长点,这加剧了医院

购买大型医疗设备的冲动。目前,医疗器械采

购中,洋品牌处于垄断地位。

记者发现,从植入的心脏支架、人工关节

到检查设备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系统、心脏血

管彩超等,部分医院一一申报要求采购原装进

口设备。一些地方的政府招标文件中明确提

出,部分医疗设备“只采购原装进口设备”;有些

招标文件要求“产品须有FDA(美国食品药品

管理局)认证或CE(欧洲共同体)认证”。

湖南一位老中医告诉记者,不仅是西医

院,连中医院都在大量引进进口医疗设备,比

如,高档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全自动分析心

电图机、动态心电图分析系统等。

不少病人反映,凡是住院病人均要做B超、

心电图、CT等检查;上下级医院、同级医院之间

的医疗器械检查报告单不能通用,比如,病人转

送到上级医院,上级医院对下级医院做的大型

医疗器械检查不认可,要重新检查;同级医院看

病时,也要重新检查。总而言之,对于病人来

说,做各种医疗器械检查的费用已达到总医疗

费用的40%左右,这在客观上加剧了群众“看

病贵”。

利益延伸

从近年曝光的案件中,记者发现,一台韩

国产的三维多功能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卖给

医院的价格是160多万元,送给院长的“好处

费”高达30万元;一个合资的心脏固定器市价2

万元,医生回扣有3800元。

业内人士指出,一个进口心脏支架出厂价

2000元左右,用到患者身上却要2万元。医院

偏爱采购进口医疗器械,因为进口器械生产商

和经销商会将产品价格的15%作为“攻关费”。

一家外资医疗器械公司湖南分公司负责

人告诉记者,一种医疗器械从出厂到医院,要经

过厂家、全国总代理,大区域代理、地级市代理、

政府采购招标、医药代表、医院、医生多个环节,

每个环节都要公司“付出”,从而将医疗器械价

格“推高”。公司代理商会安排采购者以考察、

学习为名出国旅行,甚至安排相关领导的子女

出国学习。

湖南一位县级医院科室主任告诉记者,医

疗设备采购招投标、评标程序是规范的,在评标

过程中,专家、纪检人员无一缺位,但实际上哪

个企业中标,“圈内人”早已心中有数。

某中部省份一位三甲医院科室主任告诉记

者,一种医疗器械进入医院,首先需要科室负责

人向医院申报,由医院分管领导同意后,上报卫

生主管部门,再由卫生主管部门委托政府采购中

心按照政府采购法进行招标采购流程,医院将采

购申请提交到采购中心后,至于医疗器械的型

号、技术标准等是采购单位“说了算”。

记者了解到,部分国际医疗器械公司已在

我国布局经销网,由总代理销售商发展一级、二

级等代理商,终端销售商负责公关医院,把器械

卖给医院。利益链包括厂家、各级代理商、医院

相关人员等。产品从出厂到医院,利益链条环

节多,灰色成本增加,价格如同坐火箭。

专家建议,完善医疗器械定价、采购制度

和标准,加大监管监督力度,铲除寻租空间,防

止寻租发生的费用最终以高价方式转嫁给患

者。 据新华社电

洋医疗器械加剧“看病贵”

继葛兰素史克案揭开药价虚高“黑幕”后,洋品牌垄断医疗器械市场的问题浮出水面。记者采访发现,目前,我国部分地区医疗器械领域存在“洋品牌”垄断、价格虚高等问题,客观上加剧了群众“看病贵”。

资料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