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
1 Issue 04 Contemporary Voices

《声潮CVoices》Issue.04 April/May

Embed Size (px)

DESCRIPTION

Independent Thinking, Educated Voices. 声潮Contemporary Voices,争取做中国最好的学生杂志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声潮CVoices》Issue.04 April/May

1

Issue 04 Contemporary Voices

Page 2: 《声潮CVoices》Issue.04 April/May

3 2

Issue 04 Contemporary Voices

卷首語❦

Page 3: 《声潮CVoices》Issue.04 April/May

5 4

Issue 04 Contemporary Voices

01 卷首语

……Jacy Su

06 专题:

06 憧憬和迷茫

——出国热中一所国际学校里的人们

……刘天霖

12 转圈的大学

……万梦斐

16 聚焦关注:

17 从文理学院学生会政治看民主之患

……沈池风

22 新闻自由语境下的现代媒体道德

……陈天歌

26 专栏:

26 安德鲁梅森:重新开始

……韩岳昕

29 概率游戏并非公平

……田 野

32 《纸牌屋》和《新闻编辑室》的红火

……Jacy Su

35 图说:

……蔡艺璇

37 五味杂陈

37 “促进交流”能走多远?

……李之尧

40 美文选编

40 设计是什么?

…… 责 编

蔡艺璇

作 者

原研哉

46 语录

……责 编

张皓若

Contemporary Voices声潮 Issue 04 April/May 2013

《声潮》Contemporary VoicesGeneral Affairs Email:[email protected]人人网公共主页地址:http://page.renren.com/601157025豆瓣小组地址:http://www.douban.com/group/380891/创刊人 / 总主编: Jacy Su副主编: 周 唯 万梦斐文字总监: 刘 畅文编: 张皓若 焦 阳 刘天霖 陈天歌美编: 王天成 王湋湋版面编排: 姚 欢策划: 张津祎技术指导: 范泽一除此之外其他图片均来源于互联网或其他摄影师特别鸣谢:感谢所有参加杂志投稿、制作的作者和编辑人员本刊立场中立,所有文章仅为作者态度,均不代表本刊观点Issue 04 April/May 2013made by C.V Magazine

Page 4: 《声潮CVoices》Issue.04 April/May

7 6

Issue 04 Contemporary Voices憧憬和迷茫 ——出国热中一所国际学校里的人们

文/刘天霖

我写这篇文章之前,正值新年,在我的老家,许多亲戚朋友都对我就读的国际学校感到

很好奇。“国际学校是不用学国内的课程吗?是不是有很多外国学生?所有课程都是英语授

课吗?学生毕业后都能去美国读书吗?有很多富家子弟吗?”这些问题虽然不难回答,但往

往让我觉得很尴尬——我的亲戚们想象中的国际学校,和实际的情况还是很不一样的。因此

在描述国际学校中的人和事之前,我觉得还是有必要介绍一下何为国际学校。

国际学校大体分为两类,一类是给在华外籍人士子女提供受教育机会的学校,另一类是

面向国人的所谓国际学校。第一类学校只开放给在华外国人子女的学校。这些学校兴起于

上世纪80年代,建校目的是为了解决外国驻华大使馆人员子女的教育问题。从一开始,这种

特殊的学校就和官方达成了一种默契——官方虽然没有正式许可学校办学,但也没有干涉

过。因而,在之后的很长时间里,这些所谓的外国人学校看起来更像是“私塾”。直到后

来,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来中国工作,这些“私塾”才逐渐走向正规。在北京,这些国际学校

有British School of Beijing, Dulwich College Beijing, Harrow International School Beijing, Beijing City

International School等等。但值得注意的是,在教学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它们依旧仅招收外

国国籍的学生。

第二类的学校,也被俗称为国际学校,更准确的名称应该是“国际化学校”。这类学校

的出现要比第一类晚的多,基本上成立于21世纪初。它作为一种私营的教育产业,伴随着本

科出国热而兴起。和第一类国际学校不同,“国际化学校”更加钟爱招收中国人——因为它

的初衷是,把美式或者英式的教育系统照搬到中国,培养学生去国外读大学。因为大部分国

际学校都是私立的,所以学费十分高昂,然而,因为其满足了相当一部分中产阶级的需要,

这些学校在全国各地发展十分迅猛。北京的汇佳学校、王府学校、21世纪国际学校、新东方

国际学校、上海的剑桥国际中心、深圳的国际交流学院、大连的枫叶学校等都是其中的代

表。笔者所就读的学校就是这样一所位于北京的典型的国际学校。

与“走固定套路”、中考考上一所公立高中的学生相比,来国际学校读书的人的多半是

因为一些机缘巧合的事情而来到国际学校的。本文的主人公们,张同学、俞同学和文同学就

是最好的代表。

张同学是杭州人,初中在一所地产公司的子弟学校上学。初中毕业后,从亲戚那里知道北京

有国际学校。随后的暑假,父母和他在北京旅游,顺道带他参观了校园。“当时就想着出国

啊,觉得学校不错,没想太多就来了。”他说。

俞同学出生在唐山,小学的时候跟父母来到北京,入读人大附小,后来初中去了教师进

修学院附属中学。但由于户口问题没有解决,他不能在北京参加高考,高中就到了国际学

校。“当时我对出国没什么概念,但反正不想高考,也不想回唐山上高中。”他这么说。

文同学的经历就比较复杂了。尽管时常自称“屌丝”,但他确一直是同学们心中的“高富

帅”。文的父母都在政府机关工作,小学的时候,他随父母到美国居住过两年,后来又在香

港居住了一年。初中时,他就读于一所私立学校,后来,中考考上了市重点——八一中学,

还被分在重点班。高一的时候因为用上课时间学托福、SAT,和老师相处的不太愉快,因

此高一下学期就转到了我所在的学校。“一入XX深似海啊(XX为我校校名),”他常感叹

到,“早知在这儿天天堕落,还不如当初在八一混呢。”要是不来国际学校,在普通公立高

中,他们现在的生活会怎样呢?会高考,还是自行出国?我常常会去想这个问题,但是当我

把这个问题抛给同学们的时候,他们大都不愿意面对,甚至不愿意假设,便敷衍过去了。这

多少令我有些讶异。但是,当我尝试着去归结原因的时候,我总会想,不可否认的是,我所

在的国际学校里,大部分同学都是现行教育体制下的失败者——只有极少数是传统意义的“

精英”,而越来越多的这些体制内的失败者涌入国际学校的原因只不过是出国这个噱头,只

有极少数人——那些“精英”——为把出国当成一种奋斗的目标和实现自我价值方式而来到

国际学校学习。因为,对于大多数的国际学校学生而言,只要来,出国这件事再也不用自己

操心了,而这所谓的大多数人,如果没有父母的支持,在普通高中,他们是断然没有出国的

魄力的。

国际学校与公立高中的差异在学习和生活环境方面体现得最为明显。“高一最开心,高

二最苦逼,高三最堕落” 俞同学在总结他过去三年的生活时如是说。1

1 作者注:在这里值得一提的是,虽然我所在的学校的课程设计参照的是美式的系统,但是学制依然是3年(在美国,学制普遍是4年)。这种把四年内容硬塞到三年课程的做法造成了不少混乱。

Page 5: 《声潮CVoices》Issue.04 April/May

9 8

Issue 04 Contemporary Voices

在高一,学生普遍上honor class2和pre-AP3,其难度跟中国课本初中的难度差不多。学生

在这种环境下学习,就像是温水里的青蛙,渐渐丧失了斗志和初衷。“高一时每天就听听

课,下课玩玩电脑打打球。作业都很少有。当时我觉得这儿简直是天堂。”张同学说。他还

说,以前初中很少玩电脑,因为家长管的严,但来国际学校住校后就立即学会了。“晚上一

回宿舍,整层楼都在联机打Dota,NBA 2K,英雄联盟之类的游戏。”

回忆起高一的时光,俞同学说自己多少有些后悔。他说当时他对出国考试没有什么概

念,仅仅是跟着学校上课,自己没有额外多学一些。而且,学校虽然打着“海归教师授课”

的旗号,但老师在上物理化学等学科时仅仅是用英语说关键词,大部分时间还是在说中文。

他还说,学校虽然有大量的英语课时,但外教们都不太了解中国学生的需求,常常闲侃就

侃出去一节课的时间。“不过高一一年下来我英语还是进步不少了。我刚开学时基本听不懂

外教说话,锻炼了一年,就没问题了。”文同学和他们处境则截然不同。“因为那时除了上

课时间,大家就不怎么学习了,”他说,“所以那时我刚从公立学校转过来,还真不适应。

本来宿舍有自习室,我就自己去学。后来发现压根就没别人去了,所以我也就不好意思去

当学霸了。”文同学还常常抱怨学校这种不学无术的气氛。他称这种气氛是一种病态的peer

pressure(同龄人压力)。

高二时,学生们都会选3-4门AP4,大部分高二学生还要考数次托福和SAT,以准备高三

上学期的大学申请。SAT的效力大概相当于美国高考,但在中国大陆没有考点,只有在香

港、澳门和台湾有考点,在每年1月、5月、6月、10月、11月和12月举行考试。因此,除了

学习外,整个高二学年少不了奔波到各地去考试。与SAT不同,AP考试在每年5月开考,每

年仅有一次,由College Board5举办。而AP的难度,要比高一所学的honor classics和pre-AP要

高上一个档次。以AP 微积分为例,虽然深度有限,但广度涵盖了同济大学出版社《高等数

学》上册的全部内容。 再以AP物理力学为例,其基本上涵盖了中国大学普通物理中力学的

内容。这些课对于公立高中的学生尚且属于比较有挑战性的内容,更可况对于高一几乎原地

踏步且本身基础较差的国际学校的学生呢?

AP课虽然难,但似乎不是“苦逼”的主要原因。“学校学的AP课在大考时都挺水的,

所以考试没什么好担心的。”俞同学这么说。的确,笔者自己也有体会,学校自己出的期

中、期末试卷和真正AP考试的难度差距不小。而这似乎是因为学校有意降低了难度。“还

不是为了提高GPA 么,学校给我们高点GPA对学校又没坏处。” 张同学说道。GPA是指

2 荣誉课程3 预备级美国大学先修课程4 美国大学先修课程5 美国大学理事会

平均成绩点数。在美国,出勤、作业、小测、和大考都会影响到GPA。但在这所国际学校,

GPA似乎形同虚设。文同学总结的更直接:“考前划范围,考后给bonus,最后没考好还有补

考。”当笔者问起他当时怎么看待这种人为GPA通胀造成的不公平时,他说:“我也觉得很不

爽啊,觉得成绩怎么给的这么水啊,但后来我想了想,最后正式的AP考好了就行了。这点是

做不了假。”

按俞同学的话说,“纯粹是为了混个好GPA的话,就丝毫没有压力。”那为什么说“高二

最苦逼”呢?“因为当时我比较愁的还是托福和SAT,我英语基础很差,而且怎么学都学不

好,”他解释道,“我高二10月第一次考了六十多分。实在太受打击了。后来我在外面报了个

新东方的报分班,连上一个月的课,保90分。但第二次我才考70多。又被打击了一次。”

但正当小俞愁眉苦脸时,一阵“助考”风气席卷这所学校。俞同学就是最先的渔利者之一。

所谓“助考”就是买答案。据俞同学说,最开始是一个来自另一所国际学校的转学生带来

的风气。“先在网上和助考的枪手谈好了,一般都是几千块,然后我们几个同学平摊一下,一

个人出几百,然后都加入到枪手的微信群。托福考试那天上午最迟10点进场,枪手9点多就能

把阅读和写作的答案发到群里面。我们藏在厕所里把答案抄到胳膊上,进场抄就行了。”俞同

学在高二寒假考了第三次托福,这次他考了九十多。其中阅读和听力都接近三十分满分,口语

和写作,因为没有标准答案,都只有十几分。成绩出来后,他不免有些得意。但到现在我问起

这件事时,他却有些后怕:“那是我运气好,助考成功了。好险我考的早,后来管的就严了,

助考的答案也没那么准了。我是高二上学期助的,高二下学期的助考好多都失败了。有人助了

4次才成功。”过了片刻,他可能自己察觉到这样说不太合适,又补充道:“我打算出国之前

自己再考一次,这次争取自己考到90分。”

的确,不是所有人都有俞同学的幸运的——张同学的托福助考就失败了。“太背了,抄答案

某国际学校校区景象

Contemporary Voices/ 专题

Page 6: 《声潮CVoices》Issue.04 April/May

11 10

Issue 04 Contemporary Voices

时被监考老师发现,差点被老师举报给ETS。”后来,他一气之下放弃助考,自己又考了几

次,最终考了90分整。“呵呵,逆袭了呗。我一共考了5次托福,前四次听力都是14,最后

一次听力我考了27。”但据我所知,还是有不少同学暗地认为他是私下找助考才考那么高

的。

与俞同学的情况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当我问起文同学对助考怎么看时,他的反映要激烈的

多。“我X!”他忍不住的爆了粗口,“太过分了,我都想举报他们!我自己考了3次,第

三次考了108,三次都是在高等教育出版社的考点考的,北京最严的考点,就是避免别人说

我和助考的人同流合污。”只是让笔者感到哭笑不得的是,在助考的风气下,助考成功的人

很得意,助考失败的人很郁闷,依靠自己水平考的反而小心翼翼,人人自危。

高三上学期本应该是最繁忙的,考试季和申请季交织在一起,然而还是有不少同学用“堕

落”来形容这个最忙碌的时节。“没什么事可干了。”当我11、12月忙着写申请大学的文

章、做申请材料的时候,张同学却这么说。

之所以“没事干”,是因为大部分同学都找了留学中介包办自己的申请。张同学和俞同

学找的是同一家北京颇有名气的留学中介,中介费为3.5万。虽然学校也有免费的Counselor6

6 升学指导老师

,但问津的人少之又少。“我觉得学校的Counselor不怎么专业吧,而且他就是给建议,具

体写还是得我写。我实在搞不懂那些文书,怕写坏了误事,所以就找了中介了,”张同学

说,“而且我感觉那家还是挺靠谱的。我和他们签协议后,他们还给我做了职业测试,又让

我填了一堆课外活动的调查问卷,他们一直用那个帮我做申请。”但据我所知,直到现在他

还不知道自己Common Application的用户名和密码。

不过据我粗略的统计,全年级大概200人,至少有一百七八十人是找中介做的申请。“主要

因为省事。”俞同学总结到。

如今,俞同学收到了南卫理公大学, 俄勒冈州立大学, 和明尼苏达大学双城分校的录取。

俞同学想在大学学商科,因此对南卫理公大学还算满意。但我问及他大学详情时,发现他除

了“商科不错”,“在德州”和“布什的老婆劳拉就是那儿毕业的”之外就几乎一无所知

了。“怎么着也是前50的学校”跟旁人介绍时南卫理公大学时,他总是这么评价。张同学收

到了密歇根州立大学和俄亥俄州立大学的录取。张同学对自己的申请不是很满意,他说自

己有可能要gap7一年,回杭州重新考托福、SAT申请。问及原因,他说,他觉得俄亥俄州立

大学这个学校实在太大了:“学校有差不多4万多人,中国人占一半多,怎么学英语啊?而

且理工一般。”目前,他还在等待伍斯特理工和伦斯勒理工的通知。“伦斯勒理工能录我就

好了,录了我一定去!”大部分同学对伦斯勒理工不是很了解,因此也没说什么,但如果算

一算伦斯勒理工的学费,你就会感到吃惊,因为伦斯勒理工一年至少要50万人民币的学费。

文同学春节过后没有返校。在网上我得知他目前收到了伊利伊诺大学香槟分校的录取。

他还在等他最想去的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和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出结果。“因为我想去加州

上学。我小时候在弗吉尼亚待过两年,大学我想去西海岸看看。而且这两个学校工程专业都

更好。”

随着大家的申请告一段落,教室变得空空如也了。大家已经习惯了逃课的生活,往往宅在

宿舍里玩游戏或者看电影。“每到这时候老师就都不管了。每届高三都这样。” 我所在一

层宿舍的宿管老师说。俞同学是我的室友,由于实在不想浪费时间,笔者常常试图拉着他上

课,但他总是不太情愿。一日他跟我说:“现在上课还有什么用啊,我要学商科,现在开的

课都没什么和商科有关的啊。”说罢他拿出网卡和电脑钻回被子里看新版的《笑傲江湖》电

视连续剧。电脑的右下角显示此刻是上午9:40。阳光照在他床头的红色的托福单词书上,

显得格外刺眼。不知道这些陪伴我度过三年高中的同学,未来在异国又会有着怎样的生活。

7 留级一年重新申请

Contemporary Voices/ 专题

Page 7: 《声潮CVoices》Issue.04 April/May

13 12

Issue 04 Contemporary Voices

  面对着桌面上如小山高般的辅导书籍,书桌抽屉里还有的一大叠影印的托福资料,耳朵

里塞着正在放试卷听力的张恒(化名)似乎没有太多功夫关注周围的同学在做些什么。张恒

停下笔休息的间隙,伸了伸懒腰,看了一眼时间就开始紧张的收拾桌面,抓起书包,带上晚

上大学公选课要用的教材资料,疾步走向教学楼开始了作为一个普通中国大学生的课业生活。

 

  张恒或许是无数普通同学之一,你走过他们身边,与他们一起在食堂吃饭,一起课后讨

论;可张恒又不是你所常见的中国大学生。

 

  不止一个张恒,全中国现在有无数个张恒,他们来自不同的学校,地区,学习不同的专

业,有着不一样的兴趣爱好。他们唯一的相似之处在于:都已经在中国大学就读,却申请转

学到美国或英国等继续大学学习。

  

与本科出国不同,越来越多的申请美国本科转学的大学生本身在国内已经进入大学学习,

甚至很多来自 211,985 等重点大学,每年从北大清华等“顶尖学校”中途申请转学的学生也

不在少数。很多人疑惑,既然已经获得了在国内名牌学校的学习机会,为什么还要大费周折

的去国外学习呢?而如果一开始就有留学的打算,为什么不直接申请从本科开始而是走上转

学这条不轻松的路呢?

文 / 万梦斐

打开国内一些互助的留学论坛,除了本科申请的热火朝天讨论区之外,在许多时候也能

看到相对安静和更为坚定的转学生讨论区。这些都是和张恒一样的申请准学生,每个 ID 背

后的故事和他们在转学奋斗中的心路历程,似乎比起本科申请者来说更为复杂。张恒便常年

混迹于这个论坛,在这里他结识了不少和他一样的同学,他们都愿意称自己为“爬墙者”。

这个问题问起每个在大学中选择了转学国外的人来说,可能都有不一样的答案。在诸多

答案之中,有一类答案非常常见。

 

  “说起我去美国的原因 , 其实很可笑 : 就因为我高考考砸了 . 三年高中 , 拿了 2 年班级第

一 , 1 年年级前 10, 对于我们这种每年全校必定能进 30-50 清华北大的学校来说,我自己一直

给自己设定的是去清华或者北大。”而高考成绩出来之后,这些故事似乎开始发生的转变了。

这位“爬墙者”小 A 的开始点就在于那次高考的不理想。小 A 笑着和我在 qq 上聊着,说自

己一度痛苦得成了“驴打滚”,但是还是没有办法不接受眼前的现实。上了现在这所高校,

虽然也是国内一本中的 “名牌”了,但是心中总有一把辛酸泪。总觉得自己可以值得更好

的教育和环境。同时在这里感受到了一种窒息的精神折磨 : 这里的学生都太“内秀”了,与

其他高考的同学来说,小 A 笑成自己有“凤凰掉进鸡笼子”感觉。每次都能获得优秀的作

业和论文,参加社团活动也总觉得是自己高中就已经“玩过的老一套”,很快,对于这个所

谓追求梦想和知识的天堂,小 A 已经厌倦了。

 

  他不知道该做什么去改变,却也明显感觉不到自己的提高。这样浑浑噩噩过了半年之后,

Contemporary Voices/ 专题

Page 8: 《声潮CVoices》Issue.04 April/May

15 14

Issue 04 Contemporary Voices

小 A 仿佛像是一瞬间惊蛰苏醒的虫子,认真的思考起了自己未来的去向。

 “这个时候已经是我大一下学期了,我可以考 SAT,然后和高中生一起申请新一年的入学,

而且如果 SAT 高的话 , 还有可能有助学金!我开始浏览学校网页,满心欢喜着,觉得即使自己

20 岁和一群 18 岁的孩子们一起开始,自己心智上会更加成熟,也没有缺憾。”

 

  但是 , 很多学校的官网上一句“如果你已经在其他机构入学,你必须以转学生的身份申请(if

you have already attended another institution, you must apply as a transfer).” 让小 A 有点紧张了 , 于

是他借着暑假去一些中介机构实习的机会咨询了一下,才知道如果自己再按照新生申请的话,

有说谎之嫌。

 

  那么怎么办?和父母商讨,和最好朋友聊天,最后父亲的一句话给了他启示:“人生就是

一个过程,结果怎么样,无所谓。” 从此,小 A 坚定决心,不再荒废时日,认真准备转学。

 

  而除了小 A 的故事,这几天在论坛中刚刚成功的转学杜克大学的某个小 ID 更是发帖宣传

经验,让这个平时不记得那么热闹的版块瞬间生活起来。故事中的 CC 与小 A 相比则是另一派,

对未来和学习教育相当的有规划。CC 就读于国内知名高校,英语特长,喜爱自由宽松的学术

氛围。在国内大学的生活,让她觉得身边的日子没有动力和乐趣,学术氛围相对僵化和不够民

主使得 CC 更加坚定了要转学的信念。与其他人相比,CC 在高中的时候就做过一些准备,但

出于经济原因的考虑并没有本科就申请大学,而是采取了这样曲线救国的迂回路线。

 

提起 transfer,CC 更是有自己的一番见解。

  “说起转学,个人觉得是一件利大于弊的事。第一,帮父母省钱。国外每一门课平均计算

下来都价值不菲,如果能够转学分 ( 比如说高数之类的 ),可以节省不少,为父母分忧。众

所周知,通货膨胀,学费也跟着狂飙。在这样的情况,能够缩短就读时间无疑是经济实惠的

选择。第二,省时间。转学分对于那些希望早些通过留学来移民的同学来说省时间同时省钱。

另外,有些学校甚至连毛概之类的课程也可以转分。当然这主要看学校自己的各项规定,现

在只知道曼尼托巴貌似可以转成选修课学分。转学的好处还在于,比如说有些科目国内学过,

到国外重新学一次不仅可以刷爆绩点还同时提高了语言水平。但归根结底是个人需要。”

 

  CC 通过自己细致的规划,终于也收获了属于自己的橄榄枝。

 

  其实这是一个圆形的选择。转学这件事情不多是这样实现梦想的喜悦,更多的时候是一

种赌博般的付出。在论坛中也有许多最后放弃安心留在国内读书的同学,他们为自己的梦想

拼搏奋斗过,最后还是面对了一些不尽如人意的结果。甚至,我们可以用“转圈的大学”来

形容他们的所作所为。

 

  本来四年就可以完整的攻克的大学生活,在他们很多人手中变成了一年国内三年国外,

或是两年国内三年勤奋的国外。转学的再次选择,更多意义上可以看成是他们对自己人生相

当重要的一个决定的更改。而与此同时,这也是对于国内教育无声而最严肃的批判。国内的

教育明显没有满足这些对知识和未来以及人生规划有自己独特追求的学生的需求,使得他们

很多人选择了逃避,重生,或者是继续坐在昏昏欲睡的课堂上,成为一个安静沉默的接受者。

 

  很多时候,我们不禁要问:这是一种必然的趋势还是诸多原因推成的意外?

  或许此刻的你我,都给不出准确的答案。我们只是知道:张恒,小 A,CC 仅仅是这群

孤独忍耐,不屑追求梦想的大学生们的一个小小缩影。他们或许是对国内的教育不够满意,

或许是为了追求心中那个梦,或许是为了体验异乡的精彩,或许

是为了锻造一个更独立开阔的自己,更难得可贵的是,他们都在

一条已经平坦轻松的大道上,选择了那条少人旅行的荆棘小道。

他们无数个夜晚在自习室中逗留,翻开在桌前的反复修改的申请

资料,中午混迹于人流中赶去上专业课,又或许面对着 TED 陷入

沉思反省……

 

  这样的人生看似迂回,仿佛是追逐自己尾巴的狗,转圈着前进,

但我们也只能祝愿,终有一天无论怎样,都希望在这个圈子里挣

扎的人能够找到属于自己的圆满,而剩下的我们,大概也要为画

出或打破这个圈,付出自己的努力。

Contemporary Voices/ 专题

Page 9: 《声潮CVoices》Issue.04 April/May

17 16

Issue 04 Contemporary Voices

从文理学院学生会政治看民主之患文 /沈池风

美国的文理学院体制以小而精为其特色,致力于通过限制人数提高师生互动,保证教育质量,

创建一种紧密的小型社会氛围。笔者所在的学校,每一届不足三百学生。学生大多来自美国中

产阶级。SAT 平均分以及校录取率均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主体生源的智力水平。学生会经费充足,

运营经费远超其余社团。由于美国大学鼓励学生独立性,校方也极少通过政治手段强制学生会

进行任何改革。乍看之下,这个学生群体十分满足民主体制的一些需求:一、有限的人数,提

高信息对称性;二、较高水平的公民素质,保证个体对政治体制及其重要性的认识;三、言论

自由,确保每个人有评论和质疑的可能;四、多名候选人,增加选民的选择范围。

然而, 在这样一个看似理想的社会形态里,最终选出的结果,在笔者看来,仍然不是最理

想的。导出此结果的原因,是民主体制的一些不容忽视的根本问题。这些问题,古往今来,已

有无数人列举,但在这个看似理想的迷你社区中的集中反映,值得我们参考比较。

问题一 日渐主流的娱乐式选举

内向的林肯在当代或许不会被推举为候选人,一米六三的詹姆斯·麦迪逊或许也不会。原

因是他们在思想力上的优势,有可能无法弥补在领袖个人魅力以及外形条件的上的缺失。政党

的首要目标是保存执政权,候选人的首要目标是赢得选举,而民众的实际福祉,政策在长远看

来是否有益社会,这些都是衍生问题,而非候选团队的首要考虑。

选取一篇十九世纪美国总统演说与一篇近二三十年美国总统竞选演说比较,一个有趣的事

聚焦关注:

“我做了一次选民,意识到曾被视作是“万

灵药”的民主,也无法解决一些问题,我们需要

看到,各种制度都利弊共生,独裁常常可怕,但

民主也并不总是可爱。”

“也许在过去,人们已经习惯了由媒体设定

监督对象和议题,但是现在,人们不得不自己调

转舆论的方向,把监督的对象指向媒体本身。”

Page 10: 《声潮CVoices》Issue.04 April/May

19 18

Issue 04 Contemporary Voices

实是:总统们对宪法的提及越来越少,对虚幻、带有正面感情、鼓舞性质的概念,例如“希

望”,的提及越来越多。其中一个原因,就是政客们发现:民主选举游戏,重质更重量。提

高数量,就要投大众所好,将概念简单化,表达方式平民化,单位时间传播人数最大化。杜

鲁门为赢得 1984 选举,握了五十万只手;艾森豪威尔则采取更有效率的方式——政治电视

广告,全面覆盖受众。时至今日,美国人平均花在电视的时间上仍长达每日 2.8 小时(美国

劳工部 2011 年数据),接近 4 集甄嬛传。掌握大众媒体,就是掌握了选举的赢面,这也侧

面反映了为什么美国大选中,金钱较量是重要部分。

那么利用大众媒体与宪法和“希望”等简单概念有何关联呢?晦涩的宪法,以及具体的

政府政策、党派执政方针,无论从经济效益还是实际影响力角度考虑,都不是大众媒体的好

伴侣。利用大众媒体,就要以最低理解能力标准线——最好是幼儿园的小朋友都能理解的标

准线,作为营销标准。“希望”、“未来”等名词,在一日数十次重复播放后,一定会在大

众心中留下印象。掌握了此类技巧,日积月累,各党派都发现,认真做政策研究者在选举游

戏中没有优势,广告策划,社会心理学,才是吸附选票的利器。

但这营销心理在政治领域的广泛应用,又和文理学院的学生会选举有何关联呢?

还记得 08 年奥巴马那风靡一时的“希望”海报吗? 我的同学们显然深得其衣钵 :

大抵是因为大学生不怎么看电视,主流社交网络又以个人交际群为中心,海报成为了主

流宣传方式。宿舍走廊,洗手间,建筑外墙,所到之处,90% 的情况下,是以下两种海报,

一种如上图所示:西装笔挺,头发胶成正方形,一副“成功人士”姿态;另一种就是美国青

少年热爱的家庭、友谊、社区和谐图:与宿舍清洁工、小猫小狗、亲朋好友的合照,力图彰

显一种广受欢迎,关心社会各层次人士,有爱心,顾家的正面形象。但无论是哪一种形式的

海报,都未在其内容中告知选民任何具体执政方针。这种形式的宣传,在笔者看来,只是有

以下几个作用:其一,告知众友(熟人)本人参选了,提高个人人气和“领导力”印象;第

二,告知众多不认识的人,本人参选了,使选民在投票时留下一个印象。若营销成功,即可

赢得选票。无论是前者还是后者,都不能实现民主程序原本的目的——让选民选出最好的,

最适合他们的候选人。这种娱乐式、以赢选票而非助选民为主要目标的选举,还会引申出下

一个问题:

问题二 信息高度不对称以及无选择的选择

笔者的一位政治学教授,本科到博士都是在哈佛大学完成,受教育水平不可谓不高。但

他也曾提及,少有人能真正去总统候选人的官方网站将其执政方针研究清楚。每次他下定决

心去参考候选人政策,鼠标滚轮向下滑动,密密麻麻的小字令人晕眩,很难让人有耐心尽阅。

科班出身的教授都难以尽阅,广大普通百姓在信息摄取上更为被动。竞选辩论常以输赢论,

因而无论是主办方还是辩论者,都必须以好的表现力为主要努力目标。选民看选举辩论,与

看超级杯时表情相似,他们希望的是看到自己支持的一方赢。在这种主观前提下,政客们知

道,吐字不清,比没有可行性内容更为可怕。大众很难有辨别力去分析表演背后的东西。在

主动摄取信息非常困难的条件下,被动摄取的信息常常无法给选民足够的判断依据。驴象常

年轮换、奥巴马二战,两党选票如此接近,都反映出一种选民的迷茫:似乎选谁都差不多?

如果我们谁都不想选,你是不是会说“那可是你主动放弃的。我已经给你自由啦!”

在文理学院的小社区中,许多在美国大选政治中的程序都被简单化了。在这简单化的模型中,信息

不对称仍然没有得到解决。上一届学生会在本届换届选举前两天发来一邮件, 其中简要提到一个网页。

Contemporary Voices/ 聚焦关注

Page 11: 《声潮CVoices》Issue.04 April/May

21 20

Issue 04 Contemporary Voices

打开网页,是十八位选举人的介绍(本次选举共二十一名候选人)。

这样的信息传递,问题有三:并非所有候选人都将资料呈现在网页上,这是其一;内

容高度同质性,这是其二;少有候选人将此类介绍作为宣传重点,而仅仅依赖校方一则邮

件中的一句话告知选民此类信息的存在,这是其三。在两天的信息消化时间内,选民得到

的信息依然有限。笔者除了知道那些大力宣传派对文化,力图增加派对数量和和提高派对

疯狂程度的候选人坚决不能投外,对其余条件实在无法进行判断。但这样一来,许多部门

就根本没有笔者能投的对象。总体来说,也并没有一个人体现出力图打造出笔者所向往的

“智者社区”型校园的倾向。打开选举链接,笔者眼神呆滞,直勾勾盯着屏幕,望着一个

个陌生的名字,联想着“成功人士”以及“亲密友爱”型海报,迟迟无法按下选项。你问

我想要苹果还是香蕉,可我只想吃西瓜,所以没法选,但这是我的错吗?

问题三 多数人的暴政

笔者所在的学校,每周二、四、六,官方允许学生会举行派对。学生会的资金来源由学

校提供,而学生会又将大量资金投入到派对活动中。我们交的学费,经过几道手续,变成了

买酒,买派对零食的资金。此类资金的报销,被视作理所当然,因为它满足了大多数喜好派

对文化,认为非法喝酒“很酷”的美国青少年的需求。但是对于类似于笔者的,不喜喧哗,

厌恶烂俗音乐,对酒精大麻深恶痛绝的学生,学生会完全不能代表我们的意见。学生会增加

派对经费,强行代表我们行使了经费花费权。因为类似笔者的人群主要由国际学生、亚裔、

内向型美国人组成,在校园不形成数量上的优势,这一部分人的意见就被忽略了。主流的声

音是如此之大,甚嚣尘上,比大功率喇叭放出来的烂俗说唱音乐还要嘹亮,以至于少数人无

处可逃,被强行代表。

前一段时间,上一届学生会主席甚至写信“代表全体学生”要求学校增加派对经费,减

少警方保护,声称“学生在派对上可以随意地喝啤酒,而不是喝烈性酒,这样的场合,可以

产生智慧的对话”,而笔者所见则是,每周二、周四、周六夜晚,说唱乐飘荡在校园上空,

衣着暴露的男女四处游荡,毫无智慧、美感可言。酒后乱性问题、呕吐物的清洁、垃圾的处

理,需要的是更多的监察和保护,而非反其道而行之——撤销警力。学生会负责人如此睁眼

说瞎话,提出此类方案,美其名曰“推动学生社交能力”,实际上是要把原来书香沁人的校

园,变成可怕的夜店。此类未经学生允许与校方交涉的行为,正是形式化民主产生的怪胎。

不得不说,这更像一种暴政,扼杀少数人的权利;一旦跳出来,就变成异类,在此压力下,

少数派敢怒不敢言,而多数则享受其由压迫少数得来的“自由”。

问题四 无法兑现承诺

选举至今,以过去一个月有余,笔者尚未觉察校园生活有任何改变或改善。问题依旧存在,

校园里值得感激的部分,也依然仅限于那些部分。

我做了一次选民,意识到曾被视作是“万灵药”的民主,也无法解决一些问题,我们需要

看到,各种制度都利弊共生,独裁常常可怕,但民主也并不总是可爱。有人或许会说,你认

为民主有问题,难道别的制度没有吗?笔者的逻辑是,你不能够说甲身上出现了问题 A,乙

身上有问题 B,我们曾是甲,发现了问题 A,就指望乙身上没有问题,或者问题没有那么严重,

对我们来说没有那么糟糕。所有的制度都有利弊好坏,越能够最大程度认清得失,越能更好

地理解和实践。一个小的模型,诚然不能包括所有变量,但其中反映出来的问题,值得参考。

Contemporary Voices/ 聚焦关注

Page 12: 《声潮CVoices》Issue.04 April/May

23 22

Issue 04 Contemporary Voices

新闻自由语境下的现代媒体道德

图来自:Financial Times 2012年12月04日版

文/陈天歌

南方周末事件的发生,使很多国人开始关注新闻媒体在社会舆论监督中所起的作用。

然而,新闻媒体真的能够有效地扮演这样的社会角色吗?新闻人真的能够通过自己的一支

笔、一篇报道、一条消息影响社会事件的走向吗?而新闻自由又能从多大程度上保证媒体发

声的权利?这样的自由是否会被滥用,是否会因媒体追求的新闻价值而扭曲呢?法律定义下

的新闻自由又是否是与其所要求的新闻道德相适应的呢?新闻的自由,有无边界,有无红

线,如何约束,如何界定呢?这些问题,也许每一个人的心中都有自己的答案,而每一个人

验证自己答案的方法又不尽相同。但是,当我们逐渐拨开重重迷雾,开始了解媒体的理想与

现实,我们就会越来越接近这些问题的终点,那时,我们将清晰地看到媒体是如何在社会中

扮演自己独特的角色的,我们也将清楚地了解到新闻自由之下的新闻道德究竟为何物了。

而要了解新闻媒体的社会角色,分析新闻自由与新闻道德的关系,我们必须结合具体

事件来阐述。说到这里,我们不妨回到2012年的最后两个月,在这两个月里发生的一系列事

件,改变了整个英国新闻业,也使得世界范围内的新闻从业者暴露在聚光灯下。

事件起源于 2011 年 7 月,由于默多克的新闻集团所属下的《世界新闻报》爆出了窃听丑

闻 1,英国首相卡梅伦决定任命资深法官莱韦森勋爵开展一项独立调查,调查整个英国传媒领

域所存在的监管不力问题。一年半之后的 2012 年 12 月,调查正式结束,莱韦森勋爵带着一

份长达两千页的调查报告出现在公众面前,而同时期发生在另一家英

1 2011年7月4日,英国《卫报》头条报道称,默多克旗下新闻集团所属媒体《世界新闻报》在2002年非法窃听失踪少女米莉-道勒及其家人的电话,干扰警方破案。这篇报道在英国媒体、政界、警方引起巨大反响,继而带出越来越多窃听丑闻。默多克与此次丑闻涉及的人物有密切关系,对默多克集团造成了巨大打击。

国知名媒体BBC身上的两件丑闻——吉米萨维尔丑闻和新闻之夜节目造假事件1,犹如在伤口

上撒盐,将本就已沦为众矢之的的英国新闻业彻底拉进了舆论的泥潭之中。

在新闻发布会上,莱韦森说:“新闻业虽然是一项社会公益事业,但现在也是一项缺乏

约束和信誉的事业。”莱韦森法官的话并不好听,但切中要害。英国媒体正在面临自1694年

建立现有新闻制度以来最大的公信力危机。自从2011年爆出英国广播公司已故知名主持人吉

米·萨维尔的性侵事件2以来,以客观、公正标榜自己的英国新闻业就再也没有逃脱公众的

质疑声。

也许在过去,人们已经习惯了由媒体设定监督对象和议题,但是现在,人们不得不自己

调转舆论的方向,把监督的对象指向媒体本身。因为现在,这些“民主的看门狗”不再是客

观公正的代名词——他们放弃了道德的消息获取方式而选择窃听;他们也放弃了道德的监

督义务而选择掩盖真相;他们更放弃了道德的新闻标准而选择捏造事实——在他们放弃自

己新闻道德,为了新闻价值不顾一切之时,他们便失去了民众的信任。这是英国媒体的信任

危机,更是道德危机,因为,对于公民来说,他们曾经相信的这些道德担当者和利益攸关方

如今都已化为乌有。他们只有相信,媒体的本来面目不过是特定利益群体的喉舌和代言人罢

了。

新闻自由曾经给了新闻媒体无数次证明自己价值的机会,他们曾经揭开事件的真相,他

们曾经是民主的“深喉”,他们曾经证明自己的无所不能。而这一次,他们却通过新闻自由

解开了自己所编织的迷局,揭开了掩盖在整个新闻业之上的神秘面纱,也彻底打破了自己曾

被赋予的神圣光环。走下神坛之时,他们发现,自己倒在了自己订立的新闻价值标准之下。

那标准说的是:真正的新闻价值要建立在新闻道德的基础上,没有了新闻道德,新闻价值也

就不复存在了。

如此看来,新闻自由既是新闻媒体的武器,也是新闻媒体的梦魇,它既可以揭示社会的

现实,也可以暴露出媒体自身的问题。新闻自由是客观的,如果你善加利用,它可以发挥最

大的传播作用,如果你企图滥用它,你将为此付出代价。

所以,新闻自由是什么呢?从定义上讲,新闻自由是指政府通过宪法或相关法律条文保

障本国公民言论、结社以及新闻出版界采访、报道、出版、发行等的自由权利。这一概念也

可以延伸至保障新闻界采集和发布信息,并提供给公众的充分自由。我们所说的新闻自由是

1 2012年11月10日,上任仅仅54天的英国广播公司总裁乔治-恩特威斯尔因治下王牌调查节目《新闻之夜》2012年11月2日揭露一位前保守党议员涉嫌儿童性侵犯案件的报道严重失实而引咎辞职。

2 2012年10月,已故英国广播公司资深节目主持吉米·萨维尔被揭发曾性侵多名未成年女性,遭侵犯的受害者人数高达200人,而英国广播公司于10月22日播出的调查访问节目显示,英国广播公司高层可能知道事件,并且隐瞒此丑闻。萨维尔由1950年代至1980年代主持不少广受欢迎的电台和电视流行音乐节目,他的长头白发造型和反潮流衣着打扮的形象深入民心。

Contemporary Voices/ 聚焦关注

Page 13: 《声潮CVoices》Issue.04 April/May

25 24

Issue 04 Contemporary Voices

也许此时,你会稍稍惊讶于联邦政府诉纽约时报案1这样的最高法院判例的出现,那可能是

要新闻道德要求下新闻业最后的狂想曲,现在,政府仍然在保护着媒体和世人都宠爱的新闻

自由,而通过所谓的新闻自由,他们可以越来越容易地掩饰肮脏的媒体道德所追求着的脱离

本真的新闻价值了。

所以,新闻自由就是这样,当一部分人在坚守着自己的新闻理想之时,也许意识不到,

与此同时,另一部分人正在借新闻自由之便,践踏新闻道德,从而追求自己利益的最大化。

对于那些真正追求新闻理想的人而言,或者对于那些并不了解传媒业内幕的普通百姓而言,

这样的新闻自由是可悲的,却也是平衡的,大家各取所需,一些人安慰内心,一些人照顾利

益。而当有人开始像莱韦森法官那样,大声痛斥传媒申诉委员会的不作为,并呼求新的独立

监管机构的时候,更多的人开始站出来保护这所谓新闻自由,因为,在他们心里,这样的新

闻自由才能让他们满足,因为他们压根不知道自己所保护的新闻自由是怎样的。

也许,诚如莱韦森法官所说:“几乎所有人都以为现有的媒体投诉委员会已经无法完成

它的使命,如果它还认为自己拥有这样的使命。投诉委员会应该监督媒体恪守自己对公众的

责任,包括对那些被不公正侵犯的个人,这些都必须改变。”但在所有人都意识到这一切之

前,没有人能够谋求改变。在此之前,只有一句话能得到证明: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

的时代。

1 指美国最高法院判例联邦政府诉纽约时报案。联邦政府诉纽约时报案是一件美国联邦最高法院以大法官6比3作出判决的案件。本案的判决使得纽约时报和华盛顿邮报可以在不经过政府检查的情况下合法地出版当时是机密的一份美国政府文件,即五角大楼文件。时任美国总统尼克松曾要求行政机关迫使纽约时报暂停出版五角大楼文件。法院所要考虑的主要问题是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中所保护的出版自由,是否可以凌驾于政府宣称需要保密的安全文件之上。最终,最高法院判决宪法第一修正案中的出版自由条款保护纽约时报出版这些机密文件的权利。

纽时总部大楼

Contemporary Voices/ 聚焦关注

建立在法律条文的基础上保障的一种公民权利,就像言论自由、持枪权利或者任何一项公民

的基本权利一样,法律赋予你了自由,但这种自由并不意味着你可以诽谤别人,就如你不能

持枪随意抢劫一样,你不能滥用你的自由和权利,谁都不能。事实上,被滥用的新闻自由,

在这个语境下的定义变成了:被利益集团所控而违背新闻道德的所谓新闻自由,都是被滥用

的自由,而这样的自由应该被取缔,被否定,被约束。因为,媒体人正在越来越明目张胆地

借不道德的新闻之手践踏新闻自由的本义。

我们该如何理解《世界新闻报》的窃听丑闻,如何理解《纽约时报》层出不穷的抄袭造

假事件,如何理解BBC对吉米·萨维尔性侵案数十年的缄默?是谁让这样的事情成为可能?

原因其实来自于两方,一方是媒体人自己,一方是那些控制媒体的幕后主使,而新闻自由让

他们的行为变成可能,又使之曝光在大众视野之下。一方面,整个传媒圈的新闻道德水平在

滑落,而他们却仍然能安逸地生活在新闻自由之中;另一方面,传媒集团的幕后主使们在利

益冲突和管理失控后,不得不选择将这一切曝光。

是时候让普罗大众思考和了解一下他们眼中的媒体到底是怎样的了。媒体人绝不是《新

闻编辑室》里那些为了追求客观、中立、平衡的新闻价值而从不屈服的人,他们也许曾经是

那样的人,但现在理想与现实的反差已经让他们渐行渐远。他们是利益集团的代言人,他们

受政治影响,被利益控制,随着媒体政治化和政治媒体化的步伐,逐渐褪去新闻专业主义

(professionalism)的光环,深陷于越来越频繁的利益冲突之中难以自拔。

这也难怪金融时报专栏作家约翰·加普说,英国政府和整个英国对新闻自由的定义应

该重写了。自从1695年英国废除出版许可证之后,英国人还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如此不信任

自己的媒体。在这300多年间,法律和公民意识体系对新闻自由的认识从来没有过改变。它

发源于约翰弥尔顿的《论出版自由》,50年后,它被英国以法律形式承认,150年后,它得

到了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和法国人权宣言的支持。19世纪,密尔的“观点的自由市场”理论

和卢梭的“人民主权”思想继承了它的衣钵。20世纪70年代,美国首席大法官斯图尔特更提

出了“第四权”来响应新闻自由的重要性。然而,当大众传媒的时代到来的时候,也许很多

人还没有来得及意识到新闻人的变化。媒体人已经不再是那些用“报道一切适宜刊载的新

闻”3的口号来对抗黄色新闻的人,他们也许仍然自恃清高,也许仍然以辛克莱尔式的报道

为标准,也许他们仍然依赖倒金字塔结构和客观性原则的写作手法完成报道,然而他们注定

不再是“民主的看门狗了”,他们守护的也不再是社会主流意识,更重要的是,他们也不太

可能继续充当崇高的社会监督角色了。他们变得功利,他们开始忘却职业操守的传统,他们

不再据理力争,而他们的报道也变得带有越来越明显的倾向性,这是新闻自由的末日,是新

的新闻价值的开始,它们仍然保持美丽鲜活的外表,而内心却已经移情别恋,被私人业主、

政治集团和利益共同体所控制,这一切的背后是新闻道德的扭曲和新闻标准的崩塌。

3 指《纽约时报》宗旨。

Page 14: 《声潮CVoices》Issue.04 April/May

27 26

Issue 04 Contemporary Voices

又 一 个 糟 糕 季 度 后, 高 朋

(Groupon, NASDAQ: GRPN) 宣布

解雇创始人和 CEO 安德鲁梅森

(Andrew Mason)。

文 / 韩岳昕

韩岳昕是 CVoices 商业专栏作家。他是 IMUNC 创始人和组织团队主席,并担任密歇根

大学学生会幕僚长。他目前在密歇根大学史蒂芬罗斯商学院就读。你可以通过 hanyuex@

umich.edu 联系到他。

美国时间 2013 年 2 月 27 日,高朋发布了 2012 年第四财季报表,其财务表现再一次低

于预期。尽管其北美业务有所提升,高朋的国际扩张继续遭受挫折。高朋全球业务报亏损

1300 万美元,完全抹平了其北美业务可怜的十万美元利润。在一次又一次发布低于市场预

期的财报后,高朋的股价相比 2011 年上市时已经跌去了超过 80%,而最新财报发布当天其

股价即大跌 25%。

除却商业模式的不确定因素外,市场大多将高朋创始人和前 CEO 安德鲁梅森当作指责

对象。2012 年底,CNBC 专栏作家 Herb Greenberg 即称安德鲁梅森是 2012 年全球表现最差

的 CEO。在财报发布当天,《华尔街日报》即爆出安德鲁梅森可能即将遭到解雇。事实上,

高朋董事会早已开始为梅森寻找继任者。2 月 28 日,高朋董事会果然宣布将梅森解职。

在梅森被解职后,持同情态度的评论家将矛头指向华尔街和风险投资者。他们认为,外

界投资人对短期营业表现的渴求逼迫一位富有娱乐和创意精神的 CEO 离开自己所创建的公

司。的确,梅森不是第一位被自己所创建公司解职的 CEO – 最著名的例子当然是苹果的乔

布斯。然而,梅森与他领导下的 Groupon 的糟糕的表现才是他被解职的根本原因。在 2011

年 Groupon 上市以来,其只在一个季度报出净利润。梅森为了扭转颓势,不可谓不努力:

在 2012 年,他不仅大举推行 Groupon 的国际扩张战略,更推出了一系列团购以外的产品,

包括针对中小型商户的解决方案、在线支付方案等。然而,梅森毕竟是音乐人出身,其商业

头脑在今天竞争愈加激烈的电子商务领域显得稍有不足,高朋董事会希望寻找一个更好的

CEO 也就可以理解了。

在过去半年中,以社交网络和电子商务为卖点的硅谷公司在华尔街的表现可谓有喜有悲。

Facebook, 社交游戏开发商 Zynga 和 Groupon 纷纷陷入股价危机,而与之对应的职场社交网

络 LinkedIn、老牌电商 Amazon 和 eBay 都创下新高。可见,华尔街并不是对新型商业模式充

满敌意,而是对其盈利能力有不同评价罢了。而高朋恰恰处在风口浪尖之上。评论界一直有

人质疑高朋是一个包装更好的新型旁氏骗局,而在 2011 年高朋上市前,梅森更被指责使用

“有创意的会计标准”来帮助高朋获得更高的 IPO 回报。根据高朋当时所使用的所谓“ACSOI

会计规则”,其 2010 年营业利润达到了六千万美元,而根据美国通用会计准则,高朋在同

期亏损超过四亿美元。尽管高朋在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的压力下宣布不再使用这一

规则,这一时间对高朋剩余带来的影响仍然没有在投资界和媒体圈被完全消除。毕竟,现在

距离世纪初的“.com 泡沫”仅仅十余年,业界对新兴互联网公司的“会计创意能力”仍然

心有余悸。

相比苹果和乔布斯,高朋和梅

森的发家史同样具有传奇色彩。乔

布斯创建了一家电脑公司而不会编

程,梅森则拿着音乐学位创建了一

家电商。苹果的诞生开创了个人电

脑的历史,高朋则以一己之力创造

了团购的概念。从一家在芝加哥的

小小公司到目前拥有 4400 万用户、

在 150 个国家拥有业务的全球企业,

高朋只用了四年。然而,迄今为止,

高朋仍然没有证明其核心业务的商

业价值。

投资界以外的人常常对公司创始人的理智感到感伤。的确,从旁观者的角度,开除公司

的创始人显得很不近人情。然而,从公司自身发展角度,创始人并不永远适合担任公司的最

高管理者。如果他没有自知之明、不能急流勇退,公司董事会的就不得不做出艰难决定。对

于此事,星巴克(Starbucks, NASDAQ: SBUX)创始人之一的 Howard Schultz 在自传《Onward》

中做了最佳描述:

“创始人总有他看待事务的独特角度…然而这一视角有利有弊…创始人们往往被情感蒙蔽。

对他们所创建事务的热爱让他们没有办法客观的、用新鲜眼光看待事物。”

2011 年,高朋上市前不久的安德鲁梅森(右)在 e-G20 峰会上。

(Source: Wikipedia)

Contemporary Voices/ 专栏

Page 15: 《声潮CVoices》Issue.04 April/May

29 28

Issue 04 Contemporary Voices

人们往往用乔布斯后来的成功来证明苹果当年开除自己的创始人是多么愚蠢。然而,乔布

斯自己也承认,自己当年并非是领导苹果的合适人选,而自己被开除后的经历,成为他人生中

最重要的财富。正因为乔布斯当年被解雇,他才能在再一次回到苹果后将自己的创意与一家大

公司的组织结构相融合,并创造出一个 IT 和华尔街历史上的伟大奇迹。

对于高朋管理层和投资者来说,梅森的离职所标志的是进行改变的可能。十二年前,

Amazon 的股价在市场恐慌的大背景下,在不到一年内跌去超过 90%,但仍然能够在近期创下

新高。从长远来看,一个优秀商业模式最终会被市场认可和奖励。高朋已经在发展速度上证明

了自己-它是世界上达到十亿美元估值最快的公司。现在它所要做的就是巩固自己的顾客群体,

并重新审视自己的商业模型来确保自己可以最终脱离风险投资者生存。

对于梅森来说,在短短三年内经历大起大落,也不见得是一件坏事。喜欢打马后炮的人总

可以讽刺梅森当年拒绝了谷歌高达 60 亿美元的收购(目前高朋市值约 37 亿美元)。然而,谁

又能确保自己不会当局者迷呢?

在梅森向 Groupon 员工发布的的离职信中,他颇有幽默感的做了如下比喻:“在我人生的

这段旅程中,我并不因为遭遇了一次失败而感到失望。如果 Groupon 是 Battletoads(《忍者蛙》

游戏)的话,我就像一位第一次玩就达到 Terra Tubes 关卡而未丢一名的玩家。”

《忍者蛙》是上个世纪在任天堂掌机上的一款游戏,以困难度著称。梅森恐怕是第一位在

被自己创建的公司开除后作出类似比喻的 CEO 了。然而,正如游戏中失败会得到再一次开始

的机会一样,梅森被 Groupon 开除给他了一次新的开始的机会。他终于能够执着于自己想做

的事情了:找个地方,减掉在 Groupon 长的四十磅体重,并重新开始另一段激动人心的创业

生涯。古老的游戏没有保存的功能,这意味着梅森不得不从头来过。然而,他已经走过的路、

他所见识过的事和他所犯过的错误,必将成为一笔重要财富。

文 / 田 野

   

  题:在死刑案件中,谁被处决而谁不被处

决这个问题似乎并不是完全由犯罪人和谋杀的

性质本身决定的,而是由一州的选民、检察官、

法官以及恰好参与此案件的某个个体陪审员共

同决定的 。如果这种共同决定的理论成立的

话,我们是否应该执行死刑?

  (作者:田野,Middlebury College 大一学生,

IMUNC 2013 模拟法庭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学术

指导)

  死刑的支持者们一直以来都在坚持说死刑

是适用于谋杀罪的刑法,更何况现如今的死刑

判决由多人组成的陪审团而不是法官一人单独

做出。这种死刑的判定方法看上去似乎无懈可

击。但是,在这个包含四方(一般选民,法官,

检察官和陪审团)的决策过程中,一般选民的

态度是决定性因素,因为它可以从很大程度上

影响其他三方,但是这个决定性因素却是不稳

定而且易变的;审判法官的个人经历和他(她)

对其个人政治前途的担忧也影响到了整个决策

的做出;检察官对于犯罪的宽容程度和其个人

的起诉风格同样可以对于一个死刑决定的做出

起到至关重要的影响;最后,一个陪审员可以

通过不给予自己的同意而使整个陪审团无法达

成一致判决的方式对一个死刑案件的结果产生

戏剧性的影响。以上这些影响一个死刑判决的

因素都是主观的,我们甚至没有一个判断标准

来协助我们衡量这些因素是否是构成对法律制

度或法律标准流程的侵犯。当概率被包含在整

个决策过程中之时,被同样罪名起诉的被告有

极大的可能会遇见不同的一般选民态度,不同

的法官,不同的检察官的行事风格和陪审团乃

至陪审员的不同风格,而这对于被告人来说显

然是不公平的。因此,在此种理论下,死刑显

然是不应被执行的。

  选民的态度是在整个决策过程中最为重要

的一个因素,因为选民有权制定或废除与死刑

有关的法律(这种权力或者是直接的,如加利

福利亚关于死刑的公投;或者是间接的,通过

立法机关或者司法机关进行法律的制订、修改

和废除)。在《关于死刑的辩论》一书中,美

国联邦地区法官保罗·卡塞尔宣称美国的死刑

制度是对民意的一种尊敬,因为大部分社会

成员支持死刑。[Debating the Death Penalty, ed.

Hugo Bedau and Paul Cassell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4), 199-200.] 但 是, 绝 大 多

数时候选民的意见都是感性而非理性的,具体

的表现有以下两点。

  第一,选民的意见是非常不稳定的,以至

于民意可以以极快的速度改变。即使死刑法律

的目前具有稳定及相对较高的支持率也不能保

证这种支持率在以后会一直保持下去。

  其次,民众的情绪是及其容易被操纵的。

例如在《关于死刑的辩论》一书中,两位死刑

的支持者,卡塞尔法官和波吉曼教授,都在谋

杀案件的受害人生前的幸福生活和作案者的冷

酷无情之间进行了夸张的比较。[Debating the

Contemporary Voices/ 专栏

Page 16: 《声潮CVoices》Issue.04 April/May

31 30

Issue 04 Contemporary Voices

Death Penalty, ed. Hugo Bedau and Paul Cassell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4), 51-52,

183-187.] 这种描述被媒体或者死刑案件的检察

官广为运用,试图以此唤起民众对于作案者(作

案嫌疑人)的愤怒。这个“去人性化”的过程

很有可能会增加一个死刑案件判决结果的不公

正性,因为一旦民众将死刑案的被告人看做一

个禽兽而不是人类的时候,正如波吉曼所承认

的那样,人们会“更加渴望复仇”。[Debating

the Death Penalty, ed. Hugo Bedau and Paul Cassell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4), 57.] 即

使波吉曼一再强调,人们会运用正当法律程序

来定罪犯人,从而达到惩罚性报应(retribution)

而不是单纯的复仇(vengeance)的目的,但

是有时候在人们极度愤怒的情况下,正当程序

就变成了一纸空文。 更进一步来说,当人们

被愤怒冲昏了头脑的时候,他们完全有理由相

信,对于犯人的处决将会给整个案件带来一个

结尾,也会给受害者的家庭和每个人都带来满

意的结果,可是事实往往相反。在电影《死囚

168 小时》中,受害者的家人一度强烈要求对

谋杀者执行死刑,但是他们自己在观看死刑的

过程中却没有表现出一丝满意,相反,他们甚

至不忍观看整个过程。电影中的这一幕可以说

很精确的反映了真实的情况:绝大部分死刑的

支持者们都并不了解死刑的执行过程及其真实

情况,一旦他们亲身观看了一次死刑的执行过

程之后他们是否还会持相同意见就未可知了。

因为大众的态度是如此不稳定且容易被操纵,

我们很难依此推论出死刑因为大多数民众的支

持而合理这一论断。恰恰相反,因为民意是如

此的不确定,“是否剥夺一个人的生命”如此

重要的决定无论何时都不应留予此种不确定性

决定。

  作为第二个影响因素,法官们通常会被他

们自己的政治利益或者是个人经历所影响。

在全美 50 个州的 38 个州中,审判法庭法官或

是上诉法庭法官由民众选举产生。在这种情况

下,法官们在撰写自己的案件判决时将不得不

把民众意见纳入考量。虽然一般说来法官们将

民意纳入自己的考量是一件好事,因为这样的

考量可以使法庭不脱离整个大众社会,但是

在死刑案件这样的情况下,不理性的民意却成

为了阻碍理性判决的绊脚石。因此,法官陷入

了一个两难的境地:究竟是顺从民意还是追求

理性。因为当地居民的不同,在不同的州县,

法官面临的是完全不同的民意。一些法官可能

会发现当地的选民对于死刑有着更高的热忱,

而其他的法官也许发现他们在最后决

定上享有很大的自主权。这样一

来,概率即被加入到法官的衡

量之中。更进一步说,法官

被他们的个人经验所强烈

左右。就连支持死刑的科

金斯基法官也不得不承

认“( 他 本 人) 从 未 目

睹过任何一次(死刑的处

决)”,并复述了他的一

位朋友对于死刑执行过程的

描述。

[Debating the Death Penalty, ed. Hugo

Bedau and Paul Cassell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4), 11.] 科金斯基法官坦诚

地承认自己不知道如果他目睹过一次死刑他

的立场会不会动摇。假设科金斯基法官确实亲

眼目睹过一次死刑的执行,他完全有可能会彻

底改变他的立场。一个目睹过几次死刑执行过

程并且知道死刑本身的恐怖性的法官可能恰

好成为一个死刑案件的审理法官,而这个审理

法官同样也有可能是一个自己本身就反对死

刑的法官或者是强烈支持死刑的法官。由于普

遍标准的再度缺乏,所有的这些法官都将依据

自己的判断给予陪审团指示,而陪审团将依据

这些指示行事。如果我们假设所有的这些法官

都是完全公正无私,而且在案件的审理过程中

会完全放弃他们自己的个人信仰的话,那我们

的这种假设就是天真无知的。

  像法官们一样,每个死刑案件的检察官都

被他们对自己的职业生涯的考量和个人的诉讼

风格所左右。他们需要为社会带来正义,但不

同的社会团体却对这个词有着截然不同的标

准。一个政治相对自由的地区的地区检察官可

能会更少地去追求死刑案件而更多地以将会判

“终生监禁刑罚”的罪名进行起诉,而

一个相对保守地区的地区检察官可

能会尽最大的可能追求死刑。此

外,首席检察官(或是州检察

官)个人的风格也很大程度

上会影响检察官们所诉求的

刑罚,一个希望在将来竞选

州长或是国会议员的首席检

察官极有可能会指示检察官

们对任何犯罪都以可以起诉

之最高罪名进行起诉。这种概

率将会导致不公平,而这种不公平

将会把死刑案的被告方放到一个极度不

利的位置上。在这个位置上,被告人没有得到

法律面前地位平等的保护,因为如果他们的审

判地点被改变,他们可能会面临着完全不同的

命运。

  陪审团是整个决策过程的决定性因素,但

是即使陪审员的背景多样而且审前听证(voire

dire)会排除有偏见的陪审团成员,完全公正

依旧很难被保证。一般来说,保守地区的陪审

员候选人们会比自由地区的陪审员更加倾向于

控方。即使在个人层面,陪审员们往往在审前

就已经形成了自己大概的意见。就连美国联邦

最高法院也在雷诺德诉美利坚合众国一案中声

明只要在陪审员的意见没有固定的情况下,陪

审员是可以有自己的对于案件的意见的。[ 雷

诺德诉美利坚合众国案 , 98 U.S. 145 (1878)] 再

一次,没有任何一条清楚和有排除性的法规

解释这种意见应该如何被衡量。 因此,一个

陪审员完全可以在宣誓过后的情况下仍旧坚持

他或她自己先前的主张,而他(她)的理由可

以是证据未能使他(她)排除所有合理性怀疑

对被告定罪,从而将被告从死刑中解救出来。

虽然大部分州都要求陪审员宣誓一旦发现证据

确凿,必须将被告判处死刑。但是“合理性怀

疑”依旧可成为一个完全合理的理由。在这种

情况下,犯了同样罪行却在另一个法庭和另一

个陪审团面前受审的另外一个被告人即受到了

不公正的待遇,尤其是当后者被判处了死刑而

前者却没有的时候。

因为在决定死刑过程中的主观性,概率成

了整个决策过程中最具影响力的因素。一个人

可以很容易地将概率归因于被告人的定数或者

命运,但是正义容不下命运的概率,因为一半

的正义就不是正义。司法正义可以犯错然后对

错误进行补偿,但是当人因为司法错误而丧生

之后,所有的补偿都变得毫无意义了。如果死

刑的支持者们希望一直保持死刑并且将其公正

地保持下去,他们就必须找到一种方法将所有

的主观因素都从死刑的决策过程中抹走。

Contemporary Voices/ 专栏

Page 17: 《声潮CVoices》Issue.04 April/May

33 32

Issue 04 Contemporary Voices

《纸牌屋》(House of Cards) 火了。

这部 Netflix 网站拍摄和发行的原创电视剧,剧如其名,无外乎关于美国政治内部权利斗

争的腥风血雨:它讲述了众议院民主党党鞭弗朗西斯因为在扶持总统上位之后,并没有得到

之前许诺的国务卿一职,心生怨念于是明里暗里大加报复的故事。它根据 Michael Dobbs 的

同名政治小说改编,在此之前也有英国版本的三集连续剧——虽说金玉在前,但这个最新改

编版可以说更是拔得头筹。这部共有 13 集的连续剧场面宏大,制作细节精美,编剧功底深

厚,华府首都景象和背后的权术阴谋能双双跃然眼前;再加上有 10 年大红大紫的《社交网络》

以及电影经典《七宗罪》,《搏击俱乐部》的导演大卫·芬奇作为品质保证,使得《纸牌屋》

成为了即《白宫风云》之后的又一政治好剧。有趣的是,《纸牌屋》同时从北美大陆红火到

了中国内地,在豆瓣网上的评分高达 9.2 分,其能量可以说不容小觑。

可是人怕出名猪怕壮,《纸牌屋》红火之后,立刻有人批评其“不现实”。的确,《纸牌屋》

似乎反映了一个大家想看到的华盛顿而非真实的华盛顿:政治黑幕,阴谋暗算,权钱交易,

以及利用人性弱点呼风唤雨操纵一切……弗兰西斯这只众议院老狐狸符合人们对阴险政客的

全部预期。可是这同时也让人疑惑,在现实当中,区区一个众议员有这么大的能量,能够摆

平教育局长,使国务卿颜面难堪,离间总统和副总统,操纵议长和多数党领袖?所以,《经

济学人》杂志也在《纸牌屋》流行网络之后发表了一篇题为 “Unreality Television(不真实的

电视)” 的评论,指出虽然《纸牌屋》是一部聪明、可观性强的好剧,但是漏了很重要的一点。

首先,议员们很少自己亲力亲为,不管做什么都是下手在做;其次政治阴谋岂能一蹴而就,

一两篇新闻报道不会那么快催化事件发展,女记者巴恩斯的角色被安排的太重了;最重要的

是,正如观众的质疑,实际上当今的美国领袖已然没有控制一切的力量了。不管是总统、副

总统,还是议员的议长、多数党领袖都没有这种能力,何况位置都次于他们的一位党鞭。即

使和剧中男主人公性格经历类似,11 年因洗钱罪丑闻而入狱的前共和党党鞭、多数党领袖,

出自德州的布什时代功臣汤姆·迪莱虽在党鞭任期内曾密谋踢下当时的议长纽特·金里奇,

但是也没有出格到拥有绝对权利,甚至将行政分支也玩弄于鼓掌之间。最后,《纸牌屋》被

指责为只有政治内斗,没有有存在感的选民。现实中选民是最难惹的人,想要一下搞定教师

罢工,一次性解决议员背叛选民背后的民怒简直是不可能实现的事情。可以说,《纸牌屋》

是对“绝对权力”时代的怀旧,但不得不感叹今非昔比,好时光不再来。

观看《纸牌屋》的时候的错位感,其实来源于把“党鞭”这一概念从英剧中原封不动照

搬过来。“党鞭”一职源于英国,职责类似于一党的督导,负责通过集中党员投票来统一党

的意志,贯彻执行党纲党制,是西敏寺式(Westminster)议会的特色。美国政体虽然也有党

鞭存在,分别为多数党党鞭和少数党党鞭,但是作为三把手其效力和作用远远低于英国政体

中的党鞭。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弗兰西斯能够有这么大的能力呼风唤雨,伐异党同了——生

搬照抄使得原味尽失,原来一出政治惊悚剧看起来有点莫名其妙。这更增加了其“不现实”

的成分。

其实和《纸牌屋》一样命运,同时饱受关注和业界人士批评的是一部 12 年声名大噪的美剧,

《新闻编辑室》。简要概括,《新闻编辑室》讲述的是虚构电视台亚特兰蒂斯有线新闻台(ACN)

主播威尔带领一群手下做出体现新闻价值的严肃新闻节目的故事。紧凑的故事节奏,鲜明的

人物性格,其中穿插着对茶党、击毙本拉登、墨西哥漏油事件、亚利桑那移民事件等 09 年

至今大家所熟知的大事的回顾和分析,以及剧中主人公对于新闻价值的追求使得观者拍手称

快。(Fun Fact: 《新闻编辑室》的编剧艾伦索金 (Aaron Sorkin) 正是前文提到的《社交网络》

和《白宫风云》的编剧 )。与此同时,批评声音同样指向了《新闻编辑室》的“理想主义”:

主人公时不时显露出来的自由主义情结让人厌烦,纯熟的分析和随口飚出、快言快语的数据

现实生活中几乎不可能做到,面对娱乐媒体露出的厌恶感和居高临下 (condescending) 的优

越感不接地气。归根结底就是美国当今的新闻媒体哪有这么大的能量,《新闻编辑室》处处

在夸大其词……

Welcome to Dramas world! 实际上将戏剧处理效果上的夸大和矫作放在一边,《纸牌屋》

和《新闻编辑室》两剧存在的意义更值得探讨。传媒和政治,两个离普通百姓生活较远的话

题却能获得相当的关注,说明了美国民众在大型事物的参与上很积极。与此同时,剧集播出

之后,相当多的人惊叹其中国务卿因为巴以言论不当被搞垮的情节,精准预言了几个月后因

为对班加西事件评论失误,赖斯在舆论压力下被迫被奥巴马换掉上克里一事。所以,如果艺

文 / Jacy Su

Page 18: 《声潮CVoices》Issue.04 April/May

35 34

Issue 04 Contemporary Voices

术源于生活且高于生活,娱乐本身就和现实相连,那么“理想主义”和“切合实际”之间的争

论则大可不必了。

《纸牌屋》和《新闻编辑室》在中国的流行更可以说是耐人寻味的。特别是《新闻编辑室》,

南周事件在前,中国语境下甚至有观众评论《新闻编辑室》简直是“当代传媒教科书”。这难

免有些望梅止渴的心情:他们有着我们所不能拥有的东西。其实千万种解读里,尽可以把《新

闻编辑室》的流行解释为对新闻自由,新闻和政治两者互动的向往,和对现行审查制度的无声

抗议;《纸牌屋》的红火解释为对美国制度的探索,甚至是对当今政治黑幕的揭露心态。从一

个最基本的角度来说,《纸牌屋》和《新闻编辑室》在中国的红火,是不是更说明大家已然对

大陆电视剧天马行空的胡编乱造,篡改史实的老套穿越感到厌烦,更期望能看到着眼未来,反

映现实的优秀剧集呢?

Reference:

[1][Economist] Lexington: Unreality television

Contemporary Voices/ 专栏

圖說

Burial 获得美国 Scholastic Art and Writing Award 金奖,曾在 Asheville Art Museum 展出。有些人离

世的时候应该选择“溺水”而亡的方式,因为他们生时太溺于情,只有“溺水”这种方式才

能尊重并欣赏他们生时的情感。

EVOLUTION

图文/

蔡艺璇

Page 19: 《声潮CVoices》Issue.04 April/May

37 36

Issue 04 Contemporary Voices

Mountain and water fashion design 获得 2013Cornell University Fashion Design Award Silver Honorable Mention。这幅作品的灵

感来源在于中国艺术,在中国人的艺术观里,存在着一个灵的世界与一个肉的世界,而两个

世界之间没有一种合理的桥梁,是人类的智能打通物象的外表与其实质,将灵肉两个世界相

互联系,这样的通灵论与整体论是中国艺术的特质之一;这个设计就是源于这样的理念,将

中国艺术的宇宙观运用在服装设计当中,选用了山水这两个主题,一柔一刚,正是中国古典

绘画的精华所在。

On the surface an intelligible lie; underneath, the unintelligible truth 获得美国 Scholastic Art and Writing Award 金奖,曾在 Asheville Art Museum 展出。

画中的 teddy bear 是被人格化的,它坐在华丽与光亮的中间,却被蒙住双眼、面具半

掩,它是谎言与真相的中心。

Page 20: 《声潮CVoices》Issue.04 April/May

39 38

Issue 04 Contemporary Voices

“A new scientific truth does not triumph by convincing opponents and making them see the light,

but rather because its opponents eventually die, and a new generation grows up that is familiar with

it.”― Max Planck

普朗克的这句话不仅适用于当时的科学界,更适用于当今的国际社会。近一个世纪后的

今天,不同的学术派别似乎之间越来越难说服彼此;而在如今的国际关系和世界局势层面上,

民族和文明的差异似乎成为了交流中不可逾越的鸿沟。正如塞缪尔·亨廷顿在 20 年前所预

测的一样,有着不同意识形态和文化背景的国家之间大大小小的摩擦不断升温。整个世界似

乎真的走在通往”the Clash of Civilization”的单行道上。

现在,我们已经习惯于从新闻上听到“促进交流”“加强对话”这样的字眼了。当对立

和冲突变的不可调和的时候,“促进交流”似乎是打破僵局和解决矛盾的通用办法。可是在

解决问题的时候,最通用的办法也可能是最无用的办法,因为每个问题都有其特殊性。这“促

进对话”究竟能起多大作用?

前段时间是中国的春节。我们的邻国朝鲜放了个“炮仗”,震惊了全世界。朝鲜核问题

是当今世界上解决进程最慢的问题之一。与此类似的还有巴以冲突和伊朗核问题等等。双边

对话、三边对话还是 X 边对话都不知道举行了多少次。效果呢?巴勒斯坦的人们依旧发射火

箭弹,以色列还是到处建定居点,伊朗的核试验也没停过。对话的各方各自为主,都不愿意

妥协,往往使谈判陷入僵持,无果而终。

这样的问题不仅存在于国家与国家之间。政府与普通民众,甚至一代人与另一代人之间

都会出现难以跨越的“代沟”。前不久,我参加了一个讨论多哈气候峰会 COP18 的讨论会。

“促进交流”能走多远?文/李之尧

图/ Yoichi

Jewelry and perfume, memory and identity 珠宝代表的是最珍贵的记忆,而香水是一个女人的标志;珠宝常常会是别人送的,而香水

一定要自己挑选自己买。

Page 21: 《声潮CVoices》Issue.04 April/May

41 40

Issue 04 Contemporary Voices

本来相互隔绝的文明偶然相遇,彼此交流,形成紧密关系,并最终融入到一个共同的体

系之下。中国自古有张骞通西域,鉴真东渡,郑和下西洋;西方世界也有马可波罗和麦哲伦

等等人物。我们经历过闭关锁国也经历过改革开放。20 世纪末,我们有了互联网,世界又一

次变平了。人类正一步一步地朝和谐共处的目标前往。这一过程很缓慢,其中也产生过许多

对立和冲突,但总体的趋势仍然是积极的。我们应该有信心能做的更好。

“促进交流”不应该只是一句政治口号或外交辞令;它是一个需要我们付出切实努力才

能达到的目标。理想主义很高很远,普朗克的说法也未免有些悲观。政治家和利益集团之间

的博弈让现实看起来很残酷,但对于普通民众来说,“促进交流”其实是一件比想象中容易

得多的事。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能做的其实有很多。我和我身边人的经历就是最好的例子。

一年前,我作为交换生在美国学习。我同我的寄宿家庭,我的同学以及我的老师们交谈,

讨论与中美关系相关的各种话题。他们中的很多人对中国的了解少得可怜,有的诸如“中国

到处都是血汗工厂”的说法让我哭笑不得。他们对中国的了解几乎完全来自于媒体报道,而

媒体报道本身又带着足够的政治色彩。但当我和他们交谈了一段时间后,当我们谈到从秦到

汉到清的中国古代史,当我们谈到国共合作抗日和解放战争,谈到“文革”和“改革开放”

以及后来的一系列事件,我能明显地感觉到他们对中国的看法有所改变了。他们眼中的疑惑

和敌对正一点一点地变成好奇和尊敬。这只是个人经历,但它充分说明了有的时候简单的交

流能有很大的改变。前阵子,美国前国务卿希拉里说要在 4 年内派 10 万美国学生来中国留学。

这一说法自然有精打细算的政治意义,但这样的举措的确能促进中美之间的了解,也许就能

对推动中美关系发展有意想不到的作用。

回到开头的问题:“促进交流”能走多远?答案:它可以走的很远,但那需要我们付

出更多的努力。用汤姆·彼得斯的一句话结尾:“沟通是每个人对于每件事的灵丹妙药。

(Communication is everyone's panacea for everything)。” 以此共勉。

与会的演讲嘉宾有来自 UN,美国,欧盟

和中国的政府官员,也有许多 NGO 和自发

的民众。在会场上,NGO 和民众一直在指

责各国政府为了各自利益争来争去无所作

为。“当你们还没制定出下一个京都议定

书的时候,我们的孩子们早就已经被海水

淹死了!”一位愤怒的民众如是说。这些

官员大多都有子女,他们不会没想过关于

下一代的问题。但他们还有另外更重要的

身份——政府官员。作为各国政府的代表,

他们背负着坚守立场的使命。即便是自己

的人民,即便是自己的下一代来劝诫甚至

质问,他们也不能轻易动摇。“促进交流“又

失效了。

为什么“促进交流”看起来不太管用?

经济学中的博弈论告诉我们,不同人群的

不同选择经常并不是因为沟通的失败(failure

of communication),而是因为每个局中人

(player)的得失(payoffs)都不同。的确,

当有着不同价值观的人们都不能轻易地说

服彼此,又怎么指望有着不同意识形态和文

化背景的国家之间能达成一致呢?个体的

得与失也许不大,但由千千万万个体组成

的国家就把这得与失放大太多了。试想一

下,如果你是金正恩,你清楚的知道自己

正在蒙骗和压迫自己的国民,知道把拿来

搞核试验的钱用来买面包对民生更好,否

则人们可能会暴动甚至造反。但是另一方

面,面对着美国和周边国家的压力,你也

知道如果没有核武器朝鲜就连仅存的威慑

力都没有了,连一个值得被利用的棋子都

算不上,那么也许炸掉反应炉的第二天你

就会被暗杀,你的国家会被侵略然后分崩

离析。到底该怎样做?我只能说,如果我

是金正恩,我也许会做出同样的选择。当

一个选择的得与失高到这种程度,再多的

对话又能改变什么呢?只有当收益(payoffs)

再度改变之时,突破才会出现。

如此看来,这“促进交流”到底能走多

远?前景也许很不乐观。但是,我们仍然

许许多多的壁垒被打破,信息得以更流畅

要努力把它做下去。为什么?原因大概有

三个。第一,“促进交流”从本质上来说

是正确的,因为它可以改善信息的不对称

性。Information Asymmetry 是一个经济学术

语,用来指在社会政治、经济等活动中,

一些成员拥有其他成员无法拥有的信息。

恰恰是这种信息不对称是很多对立和冲突

发生的重要原因。掌握有充分信息的人群

利用信息优势获取更多的利益,而信息贫

乏者则只能处在被动位置。这种不平衡的

局面也许很难根除,但是促进信息的流通

对于改善这种不平衡明显是有益的。“改

革开放”就是改善信息不平衡的举措之一:

的传递。人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也就此得

以发挥,整个社会的生产力都大大提高。

第二,“促进交流”这个办法虽然不是

解决问题的灵丹妙药,但却是我们手头的

最佳选择。尽管采取和平对话的方式往往

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但比起直接的对立

和冲突而言,和平对话能尽量小的减少每

个人的损失。有人说美国政府强调和伊斯

兰世界加强沟通试图解决矛盾的说法和作

为是十分虚伪的表现。但是请问,相比于

两方之间的一场直接的全面战争,这样的

对话是不是更温和、更人道许多呢?在对

立和冲突发生时,控制局势要远比扩大事

端明智的多。因此从实际出发,在其他选

择会导致更严重后果并且暂时找不到更好

的选择时,“促进交流”就是最好的办法。

第三个原因有些哲学化了。为什么还要

继续“促进交流”下去?简单来说,这是

大势所趋——我们都希望终有一日,有着

不同利益需求、不同意识形态的人们能抛

开彼此之间的偏见走到一起。有人说这是

不可能的,就像乌托邦一样。这的确很难,

但不是不可能的。几千几万年来,人类一

直在试图构建理想社会。促进不同国家和

民族之间的交流也一直是人类发展的主题

之一。

Contemporary Voices/ 五味杂陈

Page 22: 《声潮CVoices》Issue.04 April/May

43 42

Issue 04 Contemporary Voices

世纪八十年代设计界出现的新状况。在我看来,这种情形恰好象征了“一个设计时代的老化”。

难道不是么?在现代主义设计中变得疲惫不堪的设计师和对新信息表现出成熟世故的消

费者一拍即合,共同营造出了一个充满着嬉戏精神的世界。

曾几何时,设计师们将满腔热情都倾入到现代主义设计之中,现在他们已经疲惫无比,

只好无奈的接受这个尴尬。

后现代主义的这种充满嬉戏色彩的设计,实际上可以堪称是老设计师们开的一个优雅的

玩笑。这一时期,作为设计的放浪时期,令设计师对其钟爱不已。

原本世界只应该把它当成一个玩笑。但“经济”却将其当成调动市场活力的灵丹妙药,对其

过度利用,是这股风潮蔓延到世界各地。

如此这般,玩笑不再好笑,因为很多年轻设计师一旦投入其中,就被玩弄于股掌之间。

有人说这种状况是因为现代主义与新时代不相容而引起的,这也正是后现代主义的彷徨、困

惑和悲哀所在。

我们要记得一个事实:现代主义至今也没有走到尽头。即使现代主义现在没有初诞生时

的冲击力,仍然不可被流行取代。

即使某一代设计师疲于对他的探索,将其改写为一种嬉戏,通过创造物品来认识生活的

实质——这样的一种理智认识还是会促进现代主义不断发展、进化。

只要认识到这一点,我们就能领会到现代主义的精髓,就能满怀喜悦的看到新一代设计

师的诞生。与厌倦主流的老一代人不同,他们正在开辟着新的时尚。

个人电脑的迅速普及,使我们深处的时代即将进入一个不同以往的经济文化初创期。在

此之前,设计跌入了一个不可思议的误区。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设计界出现了“后现代主义”这个新词,指的是那种以建筑界、知

识界和生产设计界为中心形成的流行现象。

这一现象首先在意大利产生,随后席卷了各个发达国家。正像其字里意思所描述的,“后

现代主义”就起思想内涵来说,是相对于“现代主义”的一个新时代。但是今天,当我们再

次回顾后现代主义,就会发现她并没有成为设计时尚的历史转折点。

它不过是设计思想被现代主义唤醒后,在世代交替过程中出现的一种混乱。仔细观察一

下就会发现,“后现代主义”事实上是现代主义设计是走向“老化”的象征。

就造型设计而言,后现代主义是一种组织完善的符号体系,是一种式样。为什么我们看到人

们穿着就央视的衣服拍出来的照片会觉得好笑呢?这是因为全社会都在追逐着流行。与此类

似,从二十一世纪的观念出发去回顾后现代主义,一样会觉得好笑——就好像看到流线型的

再次复兴。

但是,有一点不容错过;正是那些担任了后现代主义运动先导的设计师们在现代主义的

潮流中,设计出了以 Olivetti 公司的产品、品牌识别标志为代表的一系列优秀作品。与流线

形风潮不同,这些设计师并不沉溺于设计造型本身,而是力图从自身经验出发,努力探索现

代主义的边界。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创造出了一套虚构的符号体系,把设计变成了一场嬉戏。

消费者们虽然对设计的虚构性有所了解,却还是接受了它。这是一种我们不能忽视的“成熟”

与“老练”。游玩于设计之中的设计师与“明知故犯”的消费者就这样出现了,这便是二十

后现代的嬉戏 责任编辑 / 蔡艺璇

Contemporary Voices/ 美文选编

Page 23: 《声潮CVoices》Issue.04 April/May

45 44

Issue 04 Contemporary Voices

出问题。但现实已然如此,并且难以止步。现在,我们周遭的一切都已经被卷入到这种不健

康的技术环境中来。

技术的发展已经远远超出了我们作为个体对知识的把握能力,一眼望不到尽头。但现在

的思想和教育却依然在想着如何追赶上技术的步伐,这是很不妥当的一件事情。

电脑不是道具而是材料。麻省理工大学的前田约翰(John Maeda,一九六六年生于美国西雅图,

设计家)做出了这样一个评价。他认为我们不应该只是粗蛮的使用电脑,还要用心思考如何

以数字构筑起来的新素材开拓一个理性世界。

我觉得这是一个值得尊重的意见。如果要将某一种素材当成优秀的素材,第一步就是要

把这种素材的特性无限纯化。对于雕塑而言,粘土是隐藏着无限可能的素材,但这种可能性

的是现实与粘土作为雕塑素材的纯粹分不开的。如果黏土中藏着钉子或金属片的话,人们就

不能随心所欲的塑造它。我们能满手都是血滴和泥么?很难想象这种情况下产生出来的东西

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富足。

目前的设计充当着把电脑技术带来的“新奇果实”介绍给社会的角色。这其中有些偏颇

之处。

如果设计的用力之处总是停留在“让今天的东西明天看起来显旧”以及给好奇的餐桌提

供“新奇果实”,那么它遵循的就无非是技术本身的形式。更关键的一点在于,设计的加入

日益加强了这种倾向。

当今社会由于信息技术的显著进步而陷入到巨大的混乱之中。

计算机给人类能力带来的飞跃,真是让人越想越觉得有戏剧性。对于未来中潜在这的环

境变化,人们的确有点反应过敏,火箭现在还只能到达月球,但很多人已经忙着开始准备应

对在银河系间航行可能遇到的种种状况了。

冷战时代已经过去。经济实力早已成为世界运行的幕后标准。在经济实力充当主体价值

观的世界中,人们认为对假象的环境变化迅速做出反应和处理的能力是保证经济实力的最好

方法。

有理论认为,电脑技术带来的变革将导致一场深刻的产业革命。这种认识让人们一想到

自己是在“电脑时代”之前接受教育,就惴惴不安,担心自己赶不上时代的头班车,赶不到

自己已远远看到的美好目的地。

电脑技术能带来的财富是如此诱人,每个人都想比别人领先一步得到。这种急迫反倒使

人们只顾赶路,来不及细细品味电脑技术本身的丰富内涵。这样匆忙,难免脚步踉跄。我们

身处的世界,就这样边的不安定起来。

对技术进步提出批判好像是一件很不合时宜的事情。那些对产业革命和机械文明提出过

异议的人,因为跟不上时代的步伐被驱赶到冷板凳上就座。这种强迫意识,已经成为现代人

观念的一部分了。所以,人们即便感觉到有什么不好,也都守口如瓶。人们觉得,对技术发

牢骚是不符合时代潮流的。而社会在淘汰那些落在后面的人时丝毫不留情面。

但是我还是坚持认为电脑技术应该更稳当的取得进步。如果多花点时间,反复试验,让

技术成熟起来不是更好么?在不安定的社会基础上不断嫁接不安定的技术体系,自然很容易

电脑技术的设计

Contemporary Voices/ 美文选编

Page 24: 《声潮CVoices》Issue.04 April/May

47 46

Issue 04 Contemporary Voices

我们还没有完全发现他们。唤醒和激活它们是“增加认识”的方法,也是丰富物和人之间的

紧密关系的途径。

创意并不是要人惊异他崭新的形式和素材,而应该让人惊异于它居然来自于看似平凡的

日常生活。不断的开发出这些创意才是真正的设计。继承了现代主义并肩负着新使命的设计

者们,渐渐地在这一方面有了认识。

交流领域也是一样。在混乱的状态中,只有脚踏实地的观察和积累才能寻找真正值得信

赖的方向。正如信息建筑家理查德·沃尔曼(Richard Saul Wurman,一九三六年生于美国,

信息建筑的先驱)所指出的那样,现在我们开始理解到新技术的出现并非是为了取代那些“旧”

的,而是“旧”的要容纳“新”的,这样一来,我们做出选择的余地也就更大了。

我们不需要依赖“新”的东西,而应该对面前的情况进行冷静分析。比如说,在电子商

务市场上,新公司如果像传统的公司那样经过慎重的分析之后再参与其中,就不可能取得成

功。网络没有使报纸消亡,电子邮件的传递和手机的发展也没有减少邮政物资的数量。总而

言之,媒体数量增多并向多元方向发展,交流的方式也随之多样化。交流设计的使命就是要

把这些媒体合理整合。

传统媒体所培养的感觉在新媒体中并非毫无作用,。在一个媒体中形成的传达方式,可

以在别的媒体中继续有效。对于设计而言,新旧媒体并无太大不同。设计要做的,是将他们

放到一个宽阔的视野中综合的加以利用。

设计不是隶属于媒体,相反,他的作用在于探寻媒体的本质。媒体的情况越是错综复杂,

设计的价值就更为清楚明了了。

如果仔细研究技术与通讯的内在关系,我们会发现技术的发展并非只是让我们在各种显

示器上看到网络信息。我们应该用心审视信息的复杂性和深度。

在认知科学领域,视听以外的触觉类的感觉,记忆触觉为中心的各种细腻感觉近年来受

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人类的极为纤细的感觉作为尖端技术得到了重视。人们在与世界的交

流中,是以多种感觉器官为介质的,所以,我们应该对自身的感觉细细的品位。目前,设计

与技术都在朝着这个方向前进。

我的专业是信息传达,但我觉得信息传达的目的并不是通过强烈的视觉冲击来吸引人们

的注意力,而是要慢慢的渗透到五官中去。在人们还没注意到其存在时,成熟、隐秘、精密、

有力的传达已经悄然完成了。

虽然走了些弯路,但那我们终于还是达到了这个层面。我们在这个层面上思考设计,进

行设计。设计绝不仅仅是制造技术。这一点只要从我们对历史的简单回顾中就可以得到确认。

设计是从生活中发现新问题的行为。我们的环境是由具体生活着的人构成的,他所走向的前

方,就是技术与设计的未来。

他们正在慢慢交融,从中我们可以预见到现代主义的未来。

尽管设计总是热衷于转换风格或者拥抱新技术,但是它并没有沦为经济和技术的仆人。

虽然设计的确存在这种倾向,但因为他始终将赋予内容已形式作为理性的指针,所以也还是

坚持不懈的完成了自己的工作。

“形式与机能的研究”这样一种带着理想主义色彩的基因包含在设计的行为里,使得设

计在经济动力的作用下运动的同时,也保持了作为冷静地求道者的一面。

设计在产业社会中是不可或缺的,环境规划的合理性能否实现,很多时候都要依仗于此。

当技术取得进步,为生产和交流提供出新的可能性时时,设计总会担当起探索最佳答案的角

色。

我是在纽约飞往布宜诺斯艾利的飞机上写的这篇文章。飞机的安全性增加了,人们把乘

坐飞机时的心情和座椅的舒适度也当做设计的进步而给予了好评。这一点,我们从电脑键盘

的精炼外形中也可以感受到。设计在制造中所承担的是思想方面的指导作用。从中可以看出:

作为现代主义的成果之一,设计已经深深的扎根在生活当中。

技术的进步固然能为设计带来新的天地,但设计师们已经开始注意到另外一点:那就是

在我们熟悉的日常生活中也蕴含着无数设计的可能。并不是仅仅只有制造出新奇的东西才算

是创造,把熟悉的东西当成未知的领域再度开发也同样具有创造性。

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价值丰富的文化积累。如果能够把他们看成是陌生的东西,加以

活用,是比无中生有更了不起的创造。我们的脚下埋藏着巨大的脉矿。我们需要的只是发现

的眼睛。

就像两个整数之间有无数个小数一样,对于一件事物的看法也是无限的,到目前为止,

超越现实主义

Contemporary Voices/ 美文选编

Page 25: 《声潮CVoices》Issue.04 April/May

49 48

Issue 04 Contemporary Voices

By liberty I mean the assurance that every man shall

be protected in doing what he believes his duty against

the influence of authority and majorities, custom and

opinion. The State is competent to assign duties and

draw the line between good and evil only in its immediate

sphere.

——Lord Acton

That even in the darkest of times we have the

rights to expect some illumination, and that such

illumination may well come less from theories

and concepts than from the uncertain, flickering,

and often weak light.

——Hannan Arendt

If not liberty, then fraternity and equality

are born of common suffering, a human life

can be lived – with moments of gaiety and

enthusiasm, and of actual happiness – under

the most appalling and degrading conditions.

——Isaiah Berlin

当小说被写得中规中矩的时候,当小

说应该反映现实生活的时候,当小说只

能阐扬人性世情的时候,当小说必须吻

合理论规范的时候,当小说不在发明

另类知识、冒犯公设

禁忌的时候,当小说

有序而不乱的时候,

小说爱好者或许连那

轻盈的迷惑也失去了

,小说也就死了。

他并非拒绝对权力的欲望屈服,

他拒绝对无意义屈服。他知道,虽然

我们的生存是那么脆弱,我们对这世

界的询问是那么徒然无益,然而却有

某种事物是比其余

的更有意义。

留给我们的珍宝

没有任何遗言。

形式无论如何变化,过去

的生活就像影子一样,无意识

地附着在我们身上。我们可以

预想将会从中了解到我们过去

生活的一部分,同时还会知道

即使在这样的新时代也仍有古

老的风俗存在。人生的奇妙实

在不可思议。

不 需 要 同 情, 奈 带 奈

蔼——而是爱。不审辨所干

的动作是好或是坏。不自疑

所爱的是善抑是恶。奈带奈

蔼,我将教给你热诚。

不要在这本书里寻找解答——你会一无所获。

统而论之,现代人没有解答。——赫尔岑

語錄。

勒内•夏尔

柳田国男安德烈·纪德

张大春 翁贝托•埃柯

责任编辑 /张皓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