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中學文憑試30日特訓班系列——中華文化精進訓練》根據《中國語文課程及評估指引(中 四至中六)》及《香港中學文憑考試(中國語文)》考卷編寫而成,主要針對高中生中華文化知 識薄弱、寫作及綜合能力不足的問題,讓學生對症下藥,補充文化知識,加強寫作與綜合技巧, 在文憑試中獲取佳績。 本練習設計了一個三十日的進程,特別適合高中生於長假期時作訓練之用,讓學生於短時間 內提升能力,取得成效。 各單元包括白話文閱讀、文言文閱讀、寫作、聆聽、朗讀、綜合、語文運用等範疇。練習參 考文憑試的題型設題,如三式判斷題、限字數回應題、段落大要題、文言語譯題等。所有DSE題 型,均附有清晰的標示 單元特色 文化速遞 白話文 分為「倫理道德」、「厚德載物」、「觀風察俗」及「古代科 技」四個主題,加強學生對中華文化的認知。 文化速遞 文言文 特設文言文閱讀,加強學生文言閱讀能力,並設有文言比較閱 讀題。另附文言知識重點重温,讓學生温故知新。 文化點滴 補充閱讀篇章的內容,增強中華文化基礎知識。 策略寫作 指導學生如何構思文章及理清文章架構,並教授實用寫作方 法,加強學生組織文章及構思的能力。 聆聽專線 教導聆聽小技巧,並配合文化專題設聆聽練習。 朗讀天地 教授正確發音方法,並根據文憑試模式設朗讀題目。 綜合特寫 指導綜合技巧及篩選資料方法,加強拓展及論證能力;並設有 實用文格式練習,讓學生輕鬆重温綜合卷常見的實用文格式。 樣本

d6 - poplearn.popularworldhk.compoplearn.popularworldhk.com/.../pl_sec_chi_sec_30day-special-training/CCAE_sample.pdf(4分),然後概述第二至五部分的內容大意,並把答案填寫在下表內。(8分)

  • Upload
    others

  • View
    10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編輯說明編輯說明  《中學文憑試30日特訓班系列——中華文化精進訓練》根據《中國語文課程及評估指引(中四至中六)》及《香港中學文憑考試(中國語文)》考卷編寫而成,主要針對高中生中華文化知識薄弱、寫作及綜合能力不足的問題,讓學生對症下藥,補充文化知識,加強寫作與綜合技巧,在文憑試中獲取佳績。

  本練習設計了一個三十日的進程,特別適合高中生於長假期時作訓練之用,讓學生於短時間內提升能力,取得成效。

  各單元包括白話文閱讀、文言文閱讀、寫作、聆聽、朗讀、綜合、語文運用等範疇。練習參考文憑試的題型設題,如三式判斷題、限字數回應題、段落大要題、文言語譯題等。所有DSE題型,均附有清晰的標示    。

單元特色

文化速遞 白話文分為「倫理道德」、「厚德載物」、「觀風察俗」及「古代科技」四個主題,加強學生對中華文化的認知。

文化速遞 文言文特設文言文閱讀,加強學生文言閱讀能力,並設有文言比較閱讀題。另附文言知識重點重温,讓學生温故知新。

文化點滴 補充閱讀篇章的內容,增強中華文化基礎知識。

策略寫作指導學生如何構思文章及理清文章架構,並教授實用寫作方法,加強學生組織文章及構思的能力。

聆聽專線 教導聆聽小技巧,並配合文化專題設聆聽練習。

朗讀天地 教授正確發音方法,並根據文憑試模式設朗讀題目。

綜合特寫指導綜合技巧及篩選資料方法,加強拓展及論證能力;並設有實用文格式練習,讓學生輕鬆重温綜合卷常見的實用文格式。

樣本

目錄目錄單元一 倫理道德............................................................................ .1. 文化速遞:白話文  .第 1-2 天

. 文化速遞:文言文  .第 2-3 天

. 策略寫作  .第 4-5 天

. 聆聽專線  .第 6天

. 綜合特寫  .第 7天

單元二 厚德載物............................................................................ .35. 文化速遞:白話文  .第 8-9 天

. 文化速遞:文言文  .第 9-10 天

. 策略寫作  .第 11-12 天

. 朗讀天地  .第 13 天

. 綜合特寫  .第 13-14 天

單元三 觀風察俗............................................................................ .61. 文化速遞:白話文  .第 15-16 天

. 文化速遞:文言文  .第 16-17 天

. 策略寫作  .第 18-19 天

. 聆聽專線  .第 20 天

. 綜合特寫  .第 20-21 天

單元四 古代科技............................................................................ .97. 文化速遞:白話文  .第 22-23 天

. 文化速遞:文言文  .第 23-24 天

. 策略寫作  .第 25-26 天

. 朗讀天地  .第 27 天

. 綜合特寫  .第 27-28 天

總結性評估  第29-30天..................................................................... .127

樣本

1單元一  倫理道德

單元一

白話文閱讀:1. 認識中國的倫理道德觀 2. 認識儒家文化文言文閱讀:1. 認識文言虛詞:以、為 2. 認識文言句式:判斷

句、疑問句 3. 認識通假字語文運用: 辨識近義詞

寫作:1. 認識記敍文的結構 2. 認識記敍文的順序 3. 認識文章構思的方法 4. 認識寫作大綱的方法聆聽:1. 邊聽邊記錄話語的內容 2. 用列表記下不同說話者的觀點綜合:1. 認識綜合卷的基本資料及評分方法 2. 認識綜合卷的審題方法 3. 認識實用文格式:演講辭

學習重點

從五倫看儒家思想與今日社會的關係

1  有沒有想過社會是怎樣組成的呢?人自然是組成社會的基本元素,人與人

接觸會產生不同感情,衍生出不同關係,並驅使他們聚居在一起,互相依存,

社會就這樣誕生。人是不能不與其他人產生關係而獨自存活的,就算是最孤僻

的人,也總有鄰舍親友,只是親疏有別而已。孟子早於二千多年前就有這樣的

論述:「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孟子•滕

文公上》)這五種關係稱為「五倫」,是儒家思想對家庭和社會構成的看法。

2  孟子首先提及的父子關係,是一種與生俱來的關係,也是所有人都會面對

的一倫,就算你尚未為人父母,也必然是某人的子女。這種生而有親的關係,

建構了家庭,家庭建構了社會。 A 子女對父母的愛就是「孝」,是五倫的根本。

有了「孝」,子女方能明白愛的真諦4

,也懂得如何去愛自己和別人。所謂「身

體髮膚,受諸父母」,只有子女念及父母的養育之恩,心存孝道,才會明白自

帝 d6

倫理道德倫理道德

◎ 閱讀訓練

文化速遞  白話文  第 1-2 日

樣本

5單元一  倫理道德

11 時移世易,今天的世界與當年戰國時代截然不同,社會架構與人際關係

都更形複雜,孟子當年提倡的內容未能完全適用於現今社會也實是無可厚非。

近代中國受到西方文化影響,人民的思想和生活都起了變化。例如:個人主

義抬頭令中國社會不再以家庭為本位,個人價值更為重要。又如:西方女權運

動的興起,令男女地位越趨平等,打破了男尊女卑的傳統。因此,有關男女

的身份、地位;個人與家庭、社會的關係,儒家學說的不少內容都顯得抱陳守

舊,不合時宜。然而,當世情變得越複雜,道德越加淪喪之時,對傳統美德的

追求卻又成了拯救人心、扶正世道的靈丹妙藥。於是,我們會發現五倫中有關

「孝」、「悌」、「信」的敍述,不但絲毫沒有變得陳腐,且是歷久常新。我

們都承認這些美德的確能引導人們有正確的行為,鼓勵人與其他人建立良好關

係,從而令家庭和社會變得和睦、美好。我們更發現很多儒家學說中提及的美

德,都是放諸四海皆準的道理,具有普世價值。

12 綜觀而言,儒家學說的確需要配合現代社會的發展,提出新的倫理關係,

以配合時代變遷,讓人們能加以應用;但昔日所提倡的美德和信念,依然是儒

家思想的中心,也是歷久不衰的真理,實應繼續保存,並加以提倡。

A 家庭建構了社會:中國古代,是以「家」為單位的。這與西方社會不同,西方是以「個人」為單位的。古代中國社會的最小單位是「家」,社會由家庭所組成,而並非個人。

B 慎終追遠:終,即父母之喪。遠,即祖先。慎終追遠,是指要依禮慎重辦理父母的喪事,祭祀祖先時要恭敬虔誠。

C 君臣關係:中國歷代的君主都有着絕對的權力,是「天子」(即上天的兒子),而天下是屬於天子一家的,是「家天下」。君主擁有無上權威,能主宰國家及擁有生殺大權,因此才有「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說法。

D 錯:施行、推行。

E 牝雞司晨:牝雞,即母雞。司晨,即清晨報曉的鳴啼。報曉原是公雞的工作,母雞代公雞報曉,用以比喻女性掌權,陰陽位置顛倒。

F 溥天之下,莫非王土:出自《詩經 ‧ 小雅 ‧ 北山》。「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的意思是普天之下的土地,都是屬於君主的。

G 棄若敝屣:敝,破舊。屣,鞋子。棄若敝屣指像扔掉破鞋一樣,比喻毫不可惜。

樣本

樣本

6 中學文憑試30日特訓班系列 —— 中華文化精進訓練

根據文章內容,回答下面的問題。(36分)

1. 本文共有 12 個段落,按結構可分成五個部分。試指出第二至五部分分別由哪些段落組成(4 分),然後概述第二至五部分的內容大意,並把答案填寫在下表內。(8 分)

部分 段落 內容大意

一 第 1至 6段 說明儒家思想中有關「五倫」的含意。

二 A:第 段 B 指出社會如不重視五倫關係,將變成「君不君,臣不

臣,父不父,子不子」的狀態,藉此突顯:

三 C:第 段 D 指出孟子提倡的「五倫」中,有不少內容已經:

四 E:第 段 F 探討儒家思想的發展背景,藉此釐清:

五 G:第 段 H 五倫關係中縱有不合時宜的地方,但當中提到的美德卻

是: 。

2. 以下哪一項不是孟子提倡「五倫」的目的?(2分)

A. 讓人懂得愛惜自己。 A B C D

B. 確保皇朝永遠不倒。

C. 讓老年人老有所依。

D. 讓人安居樂業。

3. 判斷以下陳述,選出正確答案;每題限選一個答案,多選者 0分。(4分)

無從 根據本文第 7段,可見: 正確 錯誤 判斷

A 作者認同「五倫」能令國家太平安定。

B 孟子所提倡的「五倫」關係是一種理想化的描述。

樣本

7單元一  倫理道德

4. 根據本文內容,以下哪些事件影響了現代中國對五倫關係的詮釋?(2分)

A 個人主義抬頭 A B C D

B 廢除君主制度

C 女權運動興起

D 今人人心不古

A. A、B

B. B、C

C. A、B、C

D. A、B、C、D

5. 以下兩段文字所運用的說明手法有甚麼不同?它們分別說明了甚麼?試略加說明。(4分)

「《周易‧序卦》中有一段論述:『有天地然後有萬物,有萬物然後有男女,有男女然後有夫婦,有夫婦然後有父子,有父子然後有君臣,有君臣然後有上下,有上下然後禮義有所錯。』」(第 4段)

「但今天中國已無皇帝,而大多數現代國家亦已奉行共和制度,就算是一些奉行君主立憲制度的國家,雖然仍保留原有的王室,但他們已無實權,國家要務均由首相和國會負責。」(第 9段)

6. 本文第 12 段在篇章結構上起了甚麼作用?試略加說明。(2分)

樣本

樣本

8 中學文憑試30日特訓班系列 —— 中華文化精進訓練

7. 在「五倫」關係中,你認為哪一倫最為重要?為甚麼?試略加說明。(4分)

8. 孟子曾說:「徐行長者謂之悌,疾行先長者謂之不悌」,這跟文中提到的「長幼有序」有甚麼關係?試略加說明。(6分)

先秦儒道墨法四家顯學

  春秋 戰國時代是一個動盪紛擾的年代,諸侯國之間兼併嚴重。各國諸侯為爭奪霸主之位,各出其謀,一方面招兵買馬,另一方面廣納謀士,希望找出治國良方和致勝之道,於是造就了百家爭鳴的情況。在多家學派中,以儒、道、墨、法四家影響最大。

學派 代表人物 代表著作 學說

儒家 孔丘(孔子) 《論語》(非孔子所著,該書為孔子的弟子及再傳弟子關於孔子言行的記錄。)

➣ 哲學思想上提出「天命論」,宣揚「知天命」和「畏天命」。

➣ 倫理思想上提出「仁」(仁,即愛人),行「仁」要以「禮」為準則。

➣ 政治上提出「德治」和「禮治」,反對苛政。又提出「正名」,主張以名正實,要求君臣父子各守其分。

➣ 教育上主張「有教無類」及「因材施教」。

文化點滴

樣本

10 中學文憑試30日特訓班系列 —— 中華文化精進訓練

1. 試從「閱讀訓練」白話文篇章中找出適當的四字詞,填在下列的橫線上。(6分)

A 根據《世界人權宣言》第三條,每個人都有權享有生命、自由和人生安全,這是

的權利,任何人都無權將之褫奪。

B 面對強權,我們不應 ,而應據理力爭,否則世界只會變

得越加黑暗無光。

C 新任學生會主席李學正不但有領導才能,而且實事實幹,極具責任心,難怪剛上任不

久,會內各名幹事已唯其 。

D 眼見小女孩被車撞倒,那些途人竟視若無睹,沒有一人願意上前施予援助,真是

「 , 」!

E 「學海無涯,唯勤是岸」實是 的至理名言,無論在人生

甚麼階段,都能派上用場。

2. 在下列方格內選出適當的近義詞,填在下面的橫線上。(8分)

能幹  固執  發揚  鄙視  贊成堅定  執行  高大  安排  熟練

A同意: B純熟:

C發揮: D頑固:

E魁梧: F佈置:

G履行: H堅決:

3. 下列各個以引號標示的詞語中,哪一個的意思與其他三者不同?(2分)

A. 放心吧!他絕對是「游刃有餘」的。 A B C D

B. 這件事你一定能「應付自如」的。

C. 弟弟擔任此職,必能「勝任」。

D. 他做起事來總顯得「無所用心」。

◎ 語文精練

樣本

11單元一  倫理道德

一、認識文言虛詞:以、為

1. 文言虛詞:以

詞性 使用方法 例子介詞 表示動作或行為用到的工具、方法、

條件等,相當於「拿」、「用」、「憑」、「靠」、「把」等。

請以4

趙十五城為秦王壽。(司馬遷《史記•

廉頗藺相如列傳》)(請用趙國的十五座城池為秦王祝壽。)

表示做某動作或行為的原因,相當於「因」、「為了」、「因為」等。

趙王豈以4

一璧之故欺秦邪?(司馬遷《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趙王難道會因為一塊璧玉的緣故而欺騙秦國嗎?)

連詞 表示並列、遞進關係,相當於「並且」、「又」、「而」。

夫夷以4

近,則遊者眾;險以4

遠,則至者少。(王安石《遊褒禪山記》)(平坦並且距離近的地方,遊覽的人很多;險要並且距離遠的地方,則遊覽的人很少。)

表示目的,相當於「用來」、「用以」、「以致」。

三十日不還,則請立太子為王,以4

絕秦望。(司馬遷《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如果大王三十日內不回來,則請批准立太子為趙王,用以斷絕秦國的陰謀。)

2. 文言虛詞:為

詞性 使用方法 例子介詞 表示目的,相當於「為」、「為了」

等。天下熙熙,皆為

4

利來。(司馬遷《史記•

貨殖列傳》)(天下喧鬧紛雜,都為了利益而來。)

表示原因,相當於「因為」、「由於」等。

天行有常,不為4

堯存,不為4

桀亡。(《荀子•天論》)(大自然的運行有固定的規律,不會因為堯而存在,也不會因為桀而消亡。)

表示對涉及的對象做某事,相當於「替」、「給」等。

某年月日,秦王為4

趙王擊缶。(司馬遷《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某年某月某日,秦王給趙王敲瓦盆。)

表示行為、動作的對象,可譯作「向」、「對」等。

不足為4

外人道也。(陶潛《桃花源記》)(不值得向外面的人說起。)

助詞 放在疑問句末,表示反問,可譯為「呢」。

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為4

?(《論語•季氏》)(是國家的附庸國,為甚麼要攻打它呢?)

◎ 重點重温

文化速遞  文言文  第 2-3 日

樣本

樣本

14 中學文憑試30日特訓班系列 —— 中華文化精進訓練

蓋 盍 為甚麼 技蓋4

至此乎。(《莊子 • 養生主》)

畔 叛 背叛 寡助之至,親戚畔4

之。(《孟子 • 公孫丑下》)

辟 避 躲避 其北陵,文王之所辟4

風雨也。(《左傳 • 僖公三十二年》)

禽 擒 捕捉 將軍禽4

操,宜在今日。(司馬光《赤壁之戰》)

取 娶 娶親 不久當歸還,還必相迎取4

。(《孔雀東南飛》)

曾 增 增加 所以動心忍性,曾4

益其所不能。(《孟子 • 告子下》)

逝 誓 決心 逝4

將去女,適彼樂土。(《詩經 • 碩鼠》)

女 汝 你 逝將去女4

,適彼樂土。(《詩經 • 碩鼠》)

而 爾 你 而4

翁歸,自與汝復算耳。(蒲松齡《促織》)

生 性 稟性 君子生4

非異也,善假於物也。(《荀子 • 勸學》)

蚤 早 早 旦日不可不蚤4

自謝項王。(司馬遷《史記 • 項羽本紀》)

識 志 記住 因笑謂邁曰:「汝識4

之乎。」(蘇軾《石鐘山記》)

識 志 標誌 出珠授之,封識4

宛然。(崔銑《記王忠肅公翱事》)

塗 途 路途 至於負者歌於塗4

。(歐陽修《醉翁亭記》)

要 邀 邀請 便要4

還家,設酒殺雞作食。(陶潛《桃花源記》)

倍 背 忘記 願伯具言之不敢倍4

德也。(司馬遷《史記 • 項羽本紀》)

詳 佯 假裝相如度秦王特以詐,詳

4

為予趙城。(司馬遷《史記 • 廉頗藺相如列傳》)

坐 座 座位 項王則受壁,置之坐4

上。(司馬遷《史記 • 項羽本紀》)

篇章一1  孟子自齊葬於魯 A,反於齊,止於嬴

4

2  充虞 B請曰:「前日不知虞之不肖,使虞敦匠事。嚴,虞不敢請。今願竊

有請也,木 C 若以 D 美然。」

3  曰:「古者棺 槨4

E 無度,中古棺七寸,槨稱之。自天子達於庶人。非直為

觀美也,然後盡於人心。不得 F,不可以為悅;無財,不可以為悅。得之為有

財,古之人皆用之,吾何為獨不然?且比化者,無使土親膚,於人心獨無恔4

G

乎?吾聞之君子:不以天下儉其親。」

(節錄自《孟子‧公孫丑下》)

形 y5ng

國 gu(

效 xi1o

◎ 閱讀訓練

樣本

15單元一  倫理道德

篇章二

  孟子曰:「不亦善乎!親喪,固所自盡也。曾子曰:『生,事之以禮;死,

葬之以禮,祭之以禮,可謂孝矣。』諸侯之禮,吾未之學也。雖然,吾嘗聞之

矣。三年之喪,齊疏 H 之服,飦4

粥 I 之食,自天子達於庶人,三代共之。」

(節錄自《孟子‧滕文公上》)

A 自齊葬於魯:孟子在齊國時,同行的母親去世,於是孟子把母親送回魯國安葬。

B 充虞:孟子的學生。

C 木:棺木。

D 以:太。

E 棺槨:古代棺木分內外兩層,內層叫棺,外層的套棺叫槨。

F 不得:指禮制規定所不允許。

G 佼:快慰、滿足。

H 齊疏:舊時喪服的名稱。

I 飦粥:稀飯。

根據文章內容,回答下面的問題。(43分)

1. 試解釋以下文句標有▲號的字,並把答案寫在橫線上。(6分)

A 吾聞之君子:不以天下儉其親。 以:

B 前日不知虞之不肖,使虞敦匠事。 敦:

C 前日不知虞之不肖,使虞敦匠事。 匠:

D 非直為觀美也,然後盡於人心。 直:

E 非直為觀美也,然後盡於人心。 為:

F 親喪,固所自盡也。 固:

煎 zh3n

樣本

樣本

17單元一  倫理道德

7. 判斷以下陳述,選出正確答案;每題限選一個答案,多選者 0分。(4分)

無從 根據篇章二,可知: 正確 錯誤 判斷

A 自夏、商、周以來,父母過世後,子女都要守喪三年。

B 守喪時,衣飾、飲食一切如常。

8. 根據篇章二,你認為「禮」有甚麼作用?(4分)

9. 細閱以下資料,然後回答問題。

今唯無以厚葬久喪者為政,國家必貧,人民必寡,刑政必亂。若苟貧,是無以為積委也;若苟寡,是城郭溝渠者寡也;若苟亂,是出戰不克,入守不固。

(節錄自《墨子‧節葬下》)

A 在喪葬的禮儀上,墨子的看法跟孟子有何分別?試略述說明。(6分)

B 你比較認同孟子還是墨子的看法?為甚麼?(5分)

樣本

樣本

18 中學文憑試30日特訓班系列 —— 中華文化精進訓練

要寫一篇出色的記敍文,首先要有一個良好的架構,然後是引人入勝的題材和意想不到的情節,再加上豐富多變的修辭手法,以及優雅的筆觸。很多人以為記敍文是眾多寫作文體中最容易處理的一種,事實上它易學難精,而同學們往往在學習多年以後,依然無法寫出一篇生動有趣的文章。其中一個原因是同學忽略寫作前的準備工作,包括:撰寫大綱、構思內容、選擇素材等。以下將會逐步引導同學,學習如何撰寫一篇出色的記敍文。

一、認識記敍文的結構 文章結構是指對文章中各項材料的安排。記敍文是以「記述」為中心,可以記人、敍事、寫景、狀物。我們應按照內容,選擇適合的文章結構。

1. 「起、承、轉、合」結構

以敍事為中心的記敍文,以做到「起、承、轉、合」四個層次為圓滿。

意思 在文章中的作用

起 起因

➣ 交代事件發生的時間、地點和相關人物等基本資料

➣ 要帶領整個故事發展,同時要引起讀者興趣

承 經過

➣ 通過橋段發展,鋪排往後的情節

➣ 要帶出相關的人、事或物,通過描述令讀者對各人各事有初步印象

轉 變化

➣ 交代事情所發生的變化,如相關人物經歷了某些事情

➣ 這是記敍文的中心,文章因這一轉變才有記錄的價值

合 結局

➣ 交代發生變故後,事件最終如何得到解決

➣ 交代相關人、事或物跟開首時有何轉變

➣ 可寫進個人感想、自省、寄望等作收結

◎ 重點重温

策略寫作 第 4-5 日

樣本

19單元一  倫理道德

2. 三段式結構──「總分總」

書寫記敍文時亦可使用三段式的「總分總」結構。這種結構適用於以記人、狀物為中心的文章。所謂「總分總」結構是指文章以「總論」、「分述」、「總結」三部分組成。使用「總分總」結構,能令文章做到首尾呼應,使文章顯得更完整。

以下是一個以「總分總」為結構的例子:

題目:《我最尊敬的老師》

段落 結構 大綱

一 總論

➣ 介紹我最尊敬的老師:何老師

➣ 描寫何老師的外貌特徵

➣ 我尊敬何老師的原因:A和藹可親

B有愛心

C有耐性

二 分述一 ➣ 闡述顯示何老師和藹可親的事例

三 分述二 ➣ 闡述顯示何老師有愛心的事例

四 分述三 ➣ 闡述顯示何老師有耐性的事例

五 總結

➣ 何老師是我最尊敬的老師

➣ 以她為榜樣,也要成為一個和藹可親、有愛心和有耐性的人

二、認識記敍文的順序 記敍文的敍事手法主要分為順敍、倒敍、插敍和補敍四種。順敍是最常見、最基本的記敍方式,在記述時,可按時間、空間和事件情節來進行敍述。這種寫法能把事件的來龍去脈清晰地交代出來。

1. 時間順序

當我們要記述的事情有一個鮮明的時序,則可以按時間先後安排材料。例如馮驥才的《花臉》一文,記述了「我」在年貨市集上買了花臉面具後所發生的事情。文章按時間順序敍述,由開首的「一年年根」,到「大年三十」、「大年初一」、「初一下午」,至最後的「往後幾天裏」。這種安排有助把事情清晰有序地交代出來。

2. 空間順序

在寫景時,我們可按照人物的活動和地點的轉移來安排材料。這種以空間為順序的結構,又稱為「步移法」。例如歐陽修的《醉翁亭記》,正是隨着他的腳步描寫四周景物的變化。他先描

樣本

樣本

20 中學文憑試30日特訓班系列 —— 中華文化精進訓練

寫入山後先走了六、七里路,隨後聽到潺潺的水聲,接着便看到傾瀉的泉水。而在經過蜿蜒曲折的山徑後,他看到了醉翁亭。這種安排不但能令讀者產生置身其中的感覺,增加代入感,亦能增加描寫景物的層次,讓讀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3. 情節發展順序

我們亦可按事件的情節發展安排材料。例如楊朔的《荔枝蜜》,記述了作者對蜜蜂的觀感變化。文章寫他由不喜歡蜜蜂,到喝過荔枝蜜後開始改變了對蜜蜂的看法。後來聽過養蜂員老梁談及蜜蜂的習性後不禁對之讚歎不已,文末更夢見自己成了一隻小蜜蜂。這種安排能詳細交代事件的每一個細節,加強事件的感染力,亦令讀者有更深刻的印象。

三、認識文章構思的方法 要構思一篇好的記敍文,首先必須有一個清晰的主題,而所有情節、人物都是為了突顯這個中心主題而設定、發展。也就是說文章中不容許有一個無關重要的人物或情節出現,否則只會令文章主題變得模糊。在審視題目後,我們應先把文章的主題構想清楚。中心主題必須不落俗套,這樣才能讓讀者感到新意。以下的示範用了一個同學熟悉不過的題目,看看如何令一些老舊的題目變得有新意。

題目:《學校旅行記》  很多寫學校旅行的文章,開首總是寫「大清早,我懷着興奮的心情回到學校,因為今天是一年一度的學校旅行日」。然後記述同學們乘坐校巴到了目的地,接着便寫各人的活動,不外乎是野餐、玩集體遊戲等。內容千篇一律,毫無新意,而文章主題就是「度過了愉快的一天」,根本無法令讀者有深刻的印象。犯上這些毛病,主要原因是同學撰寫文章之初,沒有花費心思構想主題,結果令文章的可讀性大大減低。

第一步:構思文章主題

同學可根據題目,作大膽構想。對於《學校旅行記》這道題目,大部分同學都會從「愉快的旅行日」進行構想,寫成的文章根本無法突圍而出。我們必須構想一些不同的方向,例如:「悲慘的旅行日」、「意想不到的旅行日」、「痛苦的旅行日」或「先苦後甜的旅行日」。有了一個與眾不同的主題,才能構想出不一樣的情節,令文章變得別樹一幟。

第二步:選擇文章結構及敍事手法

確立主題後,即可選擇合適的文章結構和敍事手法。鑑於文章以敍事為主,「起、承、轉、合」的結構最能突顯事件峯迴路轉的情節,令文章更引人入勝。此外,為了增加讀者投入感,文章會以第一人稱敍事,並用順敍法,以時間順序安排材料,令事件的來龍去脈得到清晰交代。

示例

樣本

21單元一  倫理道德

第三步:構思人物和情節

確立主題後,就要構思合用的情節和人物。這必須針對主題來選,如以「意想不到的旅行日」為主題,便要構思一些令人感到意外的情節和牽涉的人物。

令人意外的事情

1.拾獲藏寶圖

2.目擊槍戰發生

3.突然豪雨,被困

4.旅遊巴拋錨

➣ 列舉例子後,從中挑選最貼題,最有發揮空間的事件

➣ 亦可把不同事件合併,如先拾獲藏寶圖,在尋寶過程中遇上槍戰;或旅遊巴拋錨,然後遇上槍戰

主題:意想不到的旅行日

人物設定1. 我──故事主角2. 小剛──愛看冒險小說的男同學3. 小柔──極有膽色的女同學4. 小志──膽小怕事的男同學

構思情節1. 到達營地後,「我」與同學們到處閒逛2. 在山洞口發現一個被半埋地下的玻璃瓶,內有一張地圖3. 地圖某處打了星號,小剛懷疑是藏寶圖,提議跟着找4. 發現一間鐵皮屋,正好是地圖上有星號的地方5. 正要上前,突然聽到連串槍聲6. 多人從鐵屋衝出來,有數人更血流披面,場面混亂、恐怖7. 小志尖叫暈倒,我們也嚇得動彈不得,心想不妙8. 突然有人喊了一聲「停機」,所有人都靜止了9. 一個戴太陽眼鏡的中年男子從樹林中走出來,尾隨着兩個提着攝影機的人,原來是拍戲

10. 玻璃瓶和地圖也是拍攝道具11. 幾名老師聽到槍聲後趕至,發現誤會一場12. 導演更邀請我們客串演出13. 回到營地後,同學們爭相查問我們拍戲的感受,我們儼然成了大明星

這部分必須運用想像力,情節要多變。緊記:作文要運用想像力。

樣本

樣本

22 中學文憑試30日特訓班系列 —— 中華文化精進訓練

只要按照上述三個步驟,很容易就可以構思出一篇內容充實、情節豐富的記敍文。你也嘗試用這種方法為以下題目構思主題和情節。

題目:《我的生日》

1. 第一步:構思主題

★ 文章主題:

2. 第二步:選擇文章結構及敍事手法

★ 文章結構:

★ 敍事手法:

3. 第三步:構思人物和情節

構思情節

發生何事?

1.

2.

3.

4.

人物設定

1.

2.

3.

4.

主題:

樣本

91單元三  觀風察俗

一、認識「整合」與「拓展」 「整合」是指因應題目要求,從聆聽及閱讀材料中篩選出合用的資料;「拓展」則是在所選材料上加以發展,以加強內容的表達。根據過往公開試的綜合卷內容,通常會有一段長約 10 至 13分鐘的聆聽錄音材料,以及五至六項閱讀材料。

1. 整合閱讀材料

綜合卷中的閱讀材料雖然資料繁複,但當中只有部分資料有用。為方便整合資料,可邊閱讀邊以不同符號把合用的內容標示出來。例如:當找到與語境意識有關的人物姓名、地方、日期等重要資料時,可把資料圈出來。若材料牽涉多人的觀點或意見時,可為不同人物編號,在相關觀點或意見下間線,再在旁邊寫上有關編號。如有關資料屬誇張失實,甚至是無關要旨,無助於寫作任務的,可乾脆打上交叉或刪去,提醒自己該部分的資料無須考慮,以節省時間。

考生應自行訂立一套適用的標示符號,在平日做練習時多加使用,自然熟能生巧。記住有關符號不用太過複雜,能作為提醒即可。

2. 整合聆聽材料

綜合卷中的聆聽材料多涉及三至五個人物的對話,有關人物會從中透露個人觀點和立場,考生可利用簡單的圖表(如下圖),把人物的說話重點摘要記下。

人物姓名(身份) 觀點 / 立場 論據

何先生(老闆) 贊成加價 可增加收入

陳太(市民) 反對加價 會加重經濟負擔

在正式開考前有兩分鐘閱讀題目的時間,考生應善用這段時間,一方面在空白地方畫出簡單的圖表,另一方面也可通過題目和閱讀材料,確定寫作任務,以決定所需記錄的資料。這部分的預備工作相當重要,考生必須多作訓練,否則會很容易錯過聆聽材料中合用的資料。聆聽材料中所包含的有用資料,往往比閱讀材料為多,所以聆聽時必須專心記錄要點。

綜合特寫 第 20-21 日

◎ 重點重温

筆記欄

樣本

92 中學文憑試30日特訓班系列 —— 中華文化精進訓練

3. 拓展原有材料

當選擇了合用的資料後,考生需要把資料加以拓展,即對合用的資料加以合理的補充、引申和發揮,這樣方可在「整合拓展」這部分中取得滿意的分數。

首先,考生得清楚解說「整合重點」的意義。閱讀或聆聽材料中的提示或許太過簡約,例如聆聽材料中只提示「整合重點」是「自信」兩字,那考生就得補充這兩字背後所包含的意義,作合理的解說,不能只單單摘錄「自信」兩字而不作任何解說。

其次,考生得善用閱讀材料及聆聽材料中的例子,用以說明「整合重點」。「整合重點」往往只是一個簡單的點,例如:在「實施徵收固體廢物稅」一事上,其中一個「整合重點」是:「可減少製造廢物」。但如果只是把這個重點抄寫下來,而沒有任何的說明,就不能取得「拓展」的分數。因此,考生必須為「整合重點」加上例子或說明文字。假如聆聽錄音中曾提及「積極響應廢物回收計劃」,那就能以這個例子來闡釋「整合重點」了,解釋「固體廢物稅能推動市民更積極響應廢物回收計劃,因而減少製造廢物」。在拓展時必須注意,不能跟錄音中的內容相悖,又或無中生有地創作一些資料作答。

二、掌握篩選資料的方法 要篩選合用的資料,首先要分辨甚麼是有用或無用的資料。篩選的原則有二:

1. 根據題目的要求而定:符合題目要求的,就是合用;與題目無關的,就是無用。例如題目是「試以學生會候選內閣主席許旻皓或林昕皚的身份,撰寫一篇演講辭,以宣傳內閣政綱及呼籲同學支持,並評論對手的政綱。」因此,考生必須從閱讀及聆聽材料中找出自己與對方的政綱,包括己方的優點與對方的缺點。閱讀及聆聽材料中大多不會清晰詳盡地指出雙方的優劣,而只提供一些關鍵字眼或通過委婉的方式表達。考生絕不能錯過任何線索或隱藏的資料。

2. 根據人物身份來決定:每道題目均有兩個身份可供選擇,考生必須選擇其一。假如能及早選取其中一個身份,就能集中精神篩選相關身份的資料,也可避免出現張冠李戴的情況。

題目:試以香港青年文化協會總幹事楊國璋的身份,撰寫一封申請信,向達德書院申請借用運動場作為元宵花燈晚會的舉行場地。

1. 同學先細心聆聽一段錄音,把重點記錄下來。(14分) Track08.mp3

從聆聽材料,可整合出以下重要資料:

(1) 活動舉行日期:

樣本

93單元三  觀風察俗

(2) 租借運動場日數:

(3) 租借運動場日期:

(4) 申請信上須附上的資料:

➣註明申請借用運動場的日期

➣組織負責人和活動負責人的姓名、職銜和聯絡方法(如屬同一人要特別註明)

➣活動中的節目

➣要填寫申請表格

➣附寄活動經費列表乙份及組織註冊文件

(5) 必須在活動舉行前兩個月提出申請

(6) 提示了申請信發出的日期:

2. 現在按聆聽材料的指示,在閱讀材料中整合出合用的資料。如屬合用的資料,請把有關資料圈出來。(7分)

閱讀材料一:香港青年文化協會總幹事楊國璋的名片

香港青年文化協會楊國璋總幹事

香港觀塘偉業街 8號電  話:(852)23457890直線電話:(852)23450001  電子郵箱:[email protected]

樣本

95單元三  觀風察俗

三、認識實用文格式:公函 公函的目的是處理公務,書寫時要做到以下幾點:

1. 重點在於交代事情,為使收信人容易明白,用字宜簡明淺白;

2. 應直接說明寫信的原因和目的,別繞圈子或亂用客套語;

3. 行文應誠懇莊重,謙虛有禮。

公函格式:

啟事語

正文

此致

受文者職銜及姓名

日期

署名

傳統式 現代式

稱謂

正文

祝頌語

日期

署名

散會時間:下午五時正

主席:楊國璋 記錄者:林婉媚 簽核日期:二零一二年十二月十四日

樣本

96 中學文憑試30日特訓班系列 —— 中華文化精進訓練

下面是一封公函,試找出錯誤的地方,並在上面的空位寫出正確的答案。(15分)

執事先生:

  茲收到 你公司贊助本會活動的物資,本人謹代表本會致函回覆。

  我一直致力舉辦不同類型活動,包括:講座、比賽、展覽、夏令營、

境外考察等,以增進全球青年的文化知識。本會於本年二月所舉辦的元宵

花燈晚會,正是要加深本港對西方節日的認識,並趁此佳節,與眾同樂。

  由 貴先生贊助的樂器和擴音器,配合各樂團的精采演出,令花燈晚

會生色不少。最好 貴公司能繼續支持本會其他活動,現附上本會的宣傳

品一冊,以作紀念。

  給

弘聲樂器有限公司林志榮總經理

香港青年文化協會

楊國璋

三月十五日

香港青年文化協會創立五十周年的紀念特刊乙冊

樣本

127總結性評估

總結性評估總結性評估

人生三步驟 A(節錄)錢穆

1  諸位先生,諸位同學,今天我的講題是人生三步驟。人生是指我們人的生

命。我們每一個人的生命的發展過程應該有三個層次,或者說三個階段。我所

說的話都是根據我們中國人一種傳統的舊觀念,或許和現代人的觀念有一些不

同。今天我所講也可以貢獻給諸位,做為討論人生問題的一種參考。

2   我 們 講 人 生 三 步 驟, 第 一 步 驟 應 為 生

活。人的生活如衣食住行,它的意義與價值

是來維持和保養我們人的生命存在的。也可

以說生活是生命存在一種必須要的手段或條

件,譬如我們講食和衣,所謂食前方丈 B,

我可以吃一桌菜,前面放着見方一丈的很多

食品,同顏淵的一簞4

食、一 瓢4

飲 C,雙方

的意義與價值是同樣的,沒有很大的分別。又如穿衣,大布之衣,大帛之袍,

同穿錦衣狐裘,雙方的意義與價值還是差不多的。飲食為禦飢渴,衣着為禦寒

冷。住可以有高樓大厦,但是像顏淵居陋巷,在貧民窟裏,諸葛亮高卧草廬,

在一個茅篷4

裏,外表看來雙方好像很不同,實際論其在生命的意義與價值上,

還是差不多,沒有甚麼大不同。直到今天科學發達,物質文明日新月異,我們

的衣食住行同古代歴史上絕不相同了,但實際照我們人的生命立場講來,衣還

是衣,食還是食,住還是住,行還是行,在生活形式上古今雖有別,但在生命

的意義與價值上,還只限於第一階段。縱說在生活上有一些進步,仍只限於生

命的維持與保養之手段上,還是差不多。

丹 d3n 嫖 pi:o

pu 4 p~ng

◎ 閱讀訓練

文化速遞  白話文 第 29 日

滿足衣食住行,只是人生的第一步驟。

樣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