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DEPTH NEWS 新闻纵深 4 E-mail:[email protected] 责任编辑 / 章磊 美编 / 吴婷 2017.5.4 本报记者 须双双 4 27 日,在浦东新区庆“五一”暨先 进表彰大会上,来自高桥捷派克公司的杨 震等一批工匠代表启动了“浦东工匠”宣传 片上线仪式。 精益求精、传承创新、专心专注、坚持 不懈。这 16 字是浦东新区总工会提炼出 的“浦东工匠”的精神特质。 2016 年年底,浦东新区总工会通过网 上投票和专家评审相结合的方式,评选出 了首批 30 名“浦东工匠”。他们中有高级 技师、非遗传承人,也有公交司机、企业家 等等。 “浦东需要工匠。”浦东新区总工会副 主席张剑铭说,“随着浦东进入转型关键 期,对浦东工匠的选树培育对各行各业的 浦东职工有着引领和激励作用。同时,这 些工匠还被赋予了匹配浦东经济社会发展 的时代担当。” 走近这些“浦东工匠”,从他们的故事 中,或能读懂浦东的匠心。 精耕一亩三分田 无论是在实验台还是车 间,精益求精,既是攻坚克难 的坚持,也是实现梦想的力 量。 低头看着显微镜,拿起焊铁,在一根头 发丝粗细的导线上烙下一个个肉眼几乎看 不到的焊点, 12 年里,蔡丽妮重复了无数 次类似的实验操作。 这个“80 后”张江姑娘,是上海微创电生 理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高级技师,从事 新技术开发工作。多年来,她累计参与过20 多个项目的研发与生产,完成首例样品制作 多达12 项,同时获得了6 个专利授权。 要制作出一件产品,工程师是画图纸 的设计者,而蔡丽妮则是把图纸变成实物 的人。简单来讲,就是“做样品”。 要实现“从无到有”,需要攻克重重的 技术难点。 2006 年,蔡丽妮参与一个项目的技术 开发,其中,有一步操作需要在仅 1 毫米宽 的电极上进行手工焊接,焊点不能超过 0.2 毫米。如何控制手工操作的误差?这道难 关,令整个项目停滞不前。 经过一个多月的思索和反复实验,蔡 丽妮灵机一动,想到了一个方法:在显微镜 下用胶带和镊子 DIY 一个微型操作平台, 将导线固定住,从而大大减小了手握导线 造成的不稳定性。“如果生产出一台全新的 操作设备,或许也能实现这项操作,但是需 要的时间和成本就会大大提高。”蔡丽妮 说。目前,这项焊接工艺已应用于公司全 系列导管产品。 在参与项目开发的过程中,类似的案 例还有很多。 “精准度再高一点,操作更简化一些”, 这是蔡丽妮对自己的严格要求。工作中, 她常常为了实现一项技术“脑洞大开”地想 办法,反复多次做试验。“当中也有感到焦 躁的时候,但是一旦突破了一个关口,就会 特别高兴。” 在公司的导管实验室里,多极消融环 状导管、冷冻球囊导管、薄膜电极导管等多 个先进导管都从蔡丽妮的手中输出了首例 样品。 谈及对工匠精神的理解,蔡丽妮认为, 工匠精神就是对所从事的工作保持专注, 精益求精,“工作的时候,我几乎不会去关 注实验台以外的事情,只想着把手上的项 目完成好。” 在上海高桥捷派克石化工程建设有限 公司炼化分公司钳工专业部,也有一位立 足岗位、精益求精的“工匠” —杨震。 从一名普通的机泵维修工到“全能型” 工人,杨震几乎每天处在危险肮脏的环境 中,重复着繁重枯燥的工作,与一本记录着 各种机泵的结构和数据、各类装置机组的 保养要点、各项工作的安全操作步骤的工 作手册为“伴”,不断刻苦钻研。 这几年杨震先后荣获 2007-2009 年度 上海市劳动模范、上海市第六届、第八届技 术能手、上海市首席技师。以他名字命名 的“杨震班组”先后荣获上海市团队创先特 色班组和全国工人先锋号。2015 年,杨震 工作室又被命名为“上海市杨震技能大师 工作室”。 这些成绩离不开他对工作持之以恒的 专注和不断创新的精神。在石油石化装置 大型机组安装调试及检维修中,杨震和他 的团队不断通过小发明小创造自制改造各 类工具。 2009 6 月,由公司总包承建的上海 世博会配套工程 S-ZORB 装置需要在 10 月前完工,原本由制造商提供专用机组安 装校对工具,但为了加快工作进度,他们用 一晚上的时间自行设计制作同轴度专用校 对工具,使装置大型机组整整提前两周完 成了安装和调试工作,为 S-ZORB 工程的 顺利开工、迎接 2010 年上海世博盛会献出 沉甸甸的“礼单”。 耐住寂寞去创新 “工匠精神,是一种可以 让枯木逢春、老树发芽的力 量;是兢兢业业地从事最底 层、最基础的工作,用数十年 的基础和经验,把事物做到无 限高深的境界。” 在上海优爱宝智能机器人科技股份有 限公司总经理朱海鸿看来,工匠精神,是一 种可以让枯木逢春、老树发芽的力量;是兢 兢业业地从事最底层、最基础的工作,用数 十年的基础和经验,把事物做到无限高深 的境界。 朱海鸿是留美博士,在他的个人履历 中,求学、就业、创业……几乎所有的经历 都与“机器人”三个字紧密相关。从小就喜 欢发明创造的他,在高中时的科技小发明 —“螺蛳切尾机”曾被评为上海市优秀发 明专利。此后,朱海鸿在机械工程、机器人 等相关领域一路深造,先后在新加坡南洋 理工大学机器人研究中心、美国佐治亚理 工大学学习,并参与了多个项目的研发。 几年前,当时已经在美国创办公司的 朱海鸿,被国内创业环境所吸引,决心归国 创业。由他担任总经理兼技术总监的上海 优爱宝智能机器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致力 于模块化工业自动控制系统、机器人及浮 球矩阵的研发、生产、销售和售后服务。目 前,公司生产的工控模块被广泛应用于高 端医疗设备以及制造业工厂。 在不久前的上交会上,优爱宝发布的 “工业乐高”平台产品艳惊四座。此外,在 去年上交会上深受观展者喜爱的“浮球矩 阵”也持续受到关注。 优爱宝的核心专利技术在国际上属于 首创。朱海鸿介绍,国际上大部分的机器 人都是使用中央式控制,操作起来需要大 型的电控箱、控制面板等,操作繁复。而优 爱宝的模块化工控独辟蹊径,攻克分布式 控制的“同步性”难点,让那些从事枯燥工 作的工人们解脱出来,做机器人的操控者 甚至是编程者。更重要的是,这些技术或 将为中国机器人在与国际机器人的比拼中 实现“弯道超车”创造契机。 “公司的愿景是通过自主知识产权的模 块化组件与软件,实现机器人的模块化设计 与生产,降低用户使用门槛,最终让机器人 像家用电脑一样走进千家万户。”朱海鸿说。 而这份“简单化”的背后,每一步都充 满挑战。 以公司的一项拳头产品“浮球矩阵”为 例。浮球灯组的吊线具备 50 亿次的弯折 寿命。而市场上做得最好的电缆寿命仅能 达到约 5000 万次。但如果降低使用次数 要求,产品后期的更替、维护成本就会增 加。在研发过程中,朱海鸿花费了 9 个月 的时间跟这根线“较劲”。 为了跨越这道 100 倍的坎,朱海鸿带 领团队边学边做,查找国外的资料,进行了 上百次的实验,合作的电缆加工厂碍于项 目难度更换了好几家,但朱海鸿不愿放弃, 一面攻坚技术难关,一面四处奔波联络,最 终取得了成功。 “在科技创新领域,越往上走,越容易 感到无路可走。有时候一个问题尝试了成 千上百次,依然没有头绪和进展,没路可走 的时候,看到这根线感觉都要吐了。但是 一旦突破了难关,就感觉特别高兴,很有成 就感”。 从事机器人研发工作 20 余年,朱海鸿 始终对这项事业充满热情。“选择这条路, 就必须耐得住寂寞。” 由于工业领域注重稳定性和可靠性。 一项新的产品或技术出来经过研发生产 后,一般要花上两三年的时间,才能被逐渐 认可接受。 “如果单纯为了赚钱,不会坚持那么 久。”朱海鸿说,团队中除了他,还有多位博 士,这群志同道合的人几乎都是投入了半 生的经历从事机器人的研究开发。在朱海 鸿看来,目前国内的机器人领域不乏“引 进、消化、吸收”的发展模式,但他更希望自 己能为这个行业带来根本性变革。 为了实现心中的梦想,他每天从早晨 八点半到次日凌晨两点半都处在工作中。 尽管公司管理也日渐繁忙起来,他依然坚 持将工作的重心放在技术研发上。 在美国求学工作期间朱海鸿接触到不 少当地的科技研究人员,后者的工作态度 令朱海鸿印象深刻,“‘工匠精神’不是遥不 可及的追求,更是一种习惯和态度。” 挖掘浦东匠心 首批评选而出的 30 位“浦 东工匠”,在精益求精、传承创 新、专心专注、坚持不懈四个 方面都有所体现,各有侧重。 蔡丽妮、朱海鸿、杨震,以及陶艺大师 蒋国兴、 80 后动画专家赵丙乐、电焊高手 魏钧……首批评选而出的 30 位“浦东工 匠”,在精益求精、传承创新、专心专注、坚 持不懈四个方面都有所体现,各有侧重。 “新时期浦东工匠的特质有很多。”浦 东新区总工会副主席张剑铭说, 16 字的浦 东工匠精神,正是从首批候选人上报的先 进事迹中,结合浦东城市精神提炼而来。 “评选浦东工匠,是为了通过树立一批 典型,以小见大,反映浦东职工在推动浦东 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立足自身岗位,所表 现出的严谨专注、耐心坚持、一丝不苟、淡 泊名利、精益求精等敬业精神。同时,也是 浦东工会在服务二次创业,服务《中国制造 2025 》,加强职工人才建设等方面的工作的 一次成果体现。”张剑铭说。 此外,浦东新区总工会还希望通过对 首批浦东工匠的选树培育,以近促远,引起 社会共鸣和广大职工的积极响应,从而持 续推进对工匠以及工匠精神的培育。 在首届“浦东工匠”选树活动中,新区总 工会好中选优,面向基层一线,聚焦先进制 造、现代服务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人选不受 年龄、性别、学历、职级、职称、技能等级、工 作年限、荣誉基础等条件限制。在经过申报 审核的64 名“浦东工匠”候选人中,涵盖了电 力、钢铁、通信等多个行业领域,并且呈现出 专业技术人员和基层一线职工占比高、业务 技术水平高、岗位创新能力强等特点。 “浦东肯定是需要工匠的。”张剑铭说, “浦东的发展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在制造 业转型升级、产业结构调整方面,承担着上 海乃至国家战略。因此,浦东工匠的选树 中所青睐的,正是在这些重点领域发挥作 用、服务于浦东十三五发展定位的人才。” 除了对首批“浦东工匠”进行荣誉嘉奖 以外,目前新区总工会正在筹备拍摄一部 浦东工匠专题宣传片,计划 5 月上旬在全 区范围内广泛地投放宣传。 制造行业专家、上海自行车协会顾问、 上海市劳模陈海明是首届“浦东工匠”评审 之一。在他的评价标准中,“浦东工匠”要 具备三点要求:首先是行业或者组织基层 的优秀工作者,其次是创新思想发展的贡 献者,还得是工匠榜样的传播者。 五一之后,浦东新区总工会即将开启 新一轮的“浦东工匠”选树工作。张剑铭表 示,新一轮的评选在程序上将更加完善,突 出竞争性,同时也将更加开放,即便是一些 没有工会的企业,只要有具备工匠精神的 人才,都能参与推选。 他说:“过去提到工匠,刻板印象是从 事手工艺的匠人。但如今‘工匠’的内涵愈 发丰富。无论身在机关、企业,还是农村, 各行各业中,只要具备工匠精神,专注于某 一领域,作出成绩,都可以被称之为工匠。” 守一颗匠心 做一个匠人 —浦东工匠的故事 “工匠” 的内涵已愈 发丰富。各 行各业中,只 要专注于某 一领域,做出 成绩,都可以 被称之为工 匠。 “80 后”姑娘蔡丽妮已获得 了 6 个专利授权。 刘思弘 摄 杨震在繁重枯燥的工作中不 断探索创新。 受访对象 供图 朱海鸿从小就喜欢发明创 造。 刘思弘 摄

DEPTHNEWS - pdtimes.com.cnpdtimes.com.cn/resfile/2017-05-04/04/04.pdf · 各种机泵的结构和数据、各类装置机组的 保养要点、各项工作的安全操作步骤的工

  • Upload
    others

  • View
    19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DEPTHNEWS - pdtimes.com.cnpdtimes.com.cn/resfile/2017-05-04/04/04.pdf · 各种机泵的结构和数据、各类装置机组的 保养要点、各项工作的安全操作步骤的工

DEPTH NEWS 新闻纵深

4E-mail:[email protected] 责任编辑/章磊 美编/吴婷 2017.5.4

■本报记者 须双双

4月 27日,在浦东新区庆“五一”暨先

进表彰大会上,来自高桥捷派克公司的杨

震等一批工匠代表启动了“浦东工匠”宣传

片上线仪式。

精益求精、传承创新、专心专注、坚持

不懈。这 16字是浦东新区总工会提炼出

的“浦东工匠”的精神特质。

2016年年底,浦东新区总工会通过网

上投票和专家评审相结合的方式,评选出

了首批 30名“浦东工匠”。他们中有高级

技师、非遗传承人,也有公交司机、企业家

等等。

“浦东需要工匠。”浦东新区总工会副

主席张剑铭说,“随着浦东进入转型关键

期,对浦东工匠的选树培育对各行各业的

浦东职工有着引领和激励作用。同时,这

些工匠还被赋予了匹配浦东经济社会发展

的时代担当。”

走近这些“浦东工匠”,从他们的故事

中,或能读懂浦东的匠心。

精耕一亩三分田

无论是在实验台还是车间,精益求精,既是攻坚克难的坚持,也是实现梦想的力量。

低头看着显微镜,拿起焊铁,在一根头

发丝粗细的导线上烙下一个个肉眼几乎看

不到的焊点,12 年里,蔡丽妮重复了无数

次类似的实验操作。

这个“80后”张江姑娘,是上海微创电生

理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高级技师,从事

新技术开发工作。多年来,她累计参与过20多个项目的研发与生产,完成首例样品制作

多达12项,同时获得了6个专利授权。

要制作出一件产品,工程师是画图纸

的设计者,而蔡丽妮则是把图纸变成实物

的人。简单来讲,就是“做样品”。

要实现“从无到有”,需要攻克重重的

技术难点。

2006年,蔡丽妮参与一个项目的技术

开发,其中,有一步操作需要在仅1毫米宽

的电极上进行手工焊接,焊点不能超过0.2毫米。如何控制手工操作的误差?这道难

关,令整个项目停滞不前。

经过一个多月的思索和反复实验,蔡

丽妮灵机一动,想到了一个方法:在显微镜

下用胶带和镊子DIY一个微型操作平台,

将导线固定住,从而大大减小了手握导线

造成的不稳定性。“如果生产出一台全新的

操作设备,或许也能实现这项操作,但是需

要的时间和成本就会大大提高。”蔡丽妮

说。目前,这项焊接工艺已应用于公司全

系列导管产品。

在参与项目开发的过程中,类似的案

例还有很多。

“精准度再高一点,操作更简化一些”,

这是蔡丽妮对自己的严格要求。工作中,

她常常为了实现一项技术“脑洞大开”地想

办法,反复多次做试验。“当中也有感到焦

躁的时候,但是一旦突破了一个关口,就会

特别高兴。”

在公司的导管实验室里,多极消融环

状导管、冷冻球囊导管、薄膜电极导管等多

个先进导管都从蔡丽妮的手中输出了首例

样品。

谈及对工匠精神的理解,蔡丽妮认为,

工匠精神就是对所从事的工作保持专注,

精益求精,“工作的时候,我几乎不会去关

注实验台以外的事情,只想着把手上的项

目完成好。”

在上海高桥捷派克石化工程建设有限

公司炼化分公司钳工专业部,也有一位立

足岗位、精益求精的“工匠”——杨震。

从一名普通的机泵维修工到“全能型”

工人,杨震几乎每天处在危险肮脏的环境

中,重复着繁重枯燥的工作,与一本记录着

各种机泵的结构和数据、各类装置机组的

保养要点、各项工作的安全操作步骤的工

作手册为“伴”,不断刻苦钻研。

这几年杨震先后荣获2007-2009年度

上海市劳动模范、上海市第六届、第八届技

术能手、上海市首席技师。以他名字命名

的“杨震班组”先后荣获上海市团队创先特

色班组和全国工人先锋号。2015年,杨震

工作室又被命名为“上海市杨震技能大师

工作室”。

这些成绩离不开他对工作持之以恒的

专注和不断创新的精神。在石油石化装置

大型机组安装调试及检维修中,杨震和他

的团队不断通过小发明小创造自制改造各

类工具。

2009年 6月,由公司总包承建的上海

世博会配套工程 S-ZORB装置需要在 10月前完工,原本由制造商提供专用机组安

装校对工具,但为了加快工作进度,他们用

一晚上的时间自行设计制作同轴度专用校

对工具,使装置大型机组整整提前两周完

成了安装和调试工作,为S-ZORB工程的

顺利开工、迎接2010年上海世博盛会献出

沉甸甸的“礼单”。

耐住寂寞去创新

“工匠精神,是一种可以让枯木逢春、老树发芽的力量;是兢兢业业地从事最底层、最基础的工作,用数十年的基础和经验,把事物做到无限高深的境界。”

在上海优爱宝智能机器人科技股份有

限公司总经理朱海鸿看来,工匠精神,是一

种可以让枯木逢春、老树发芽的力量;是兢

兢业业地从事最底层、最基础的工作,用数

十年的基础和经验,把事物做到无限高深

的境界。

朱海鸿是留美博士,在他的个人履历

中,求学、就业、创业……几乎所有的经历

都与“机器人”三个字紧密相关。从小就喜

欢发明创造的他,在高中时的科技小发明

——“螺蛳切尾机”曾被评为上海市优秀发

明专利。此后,朱海鸿在机械工程、机器人

等相关领域一路深造,先后在新加坡南洋

理工大学机器人研究中心、美国佐治亚理

工大学学习,并参与了多个项目的研发。

几年前,当时已经在美国创办公司的

朱海鸿,被国内创业环境所吸引,决心归国

创业。由他担任总经理兼技术总监的上海

优爱宝智能机器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致力

于模块化工业自动控制系统、机器人及浮

球矩阵的研发、生产、销售和售后服务。目

前,公司生产的工控模块被广泛应用于高

端医疗设备以及制造业工厂。

在不久前的上交会上,优爱宝发布的

“工业乐高”平台产品艳惊四座。此外,在

去年上交会上深受观展者喜爱的“浮球矩

阵”也持续受到关注。

优爱宝的核心专利技术在国际上属于

首创。朱海鸿介绍,国际上大部分的机器

人都是使用中央式控制,操作起来需要大

型的电控箱、控制面板等,操作繁复。而优

爱宝的模块化工控独辟蹊径,攻克分布式

控制的“同步性”难点,让那些从事枯燥工

作的工人们解脱出来,做机器人的操控者

甚至是编程者。更重要的是,这些技术或

将为中国机器人在与国际机器人的比拼中

实现“弯道超车”创造契机。

“公司的愿景是通过自主知识产权的模

块化组件与软件,实现机器人的模块化设计

与生产,降低用户使用门槛,最终让机器人

像家用电脑一样走进千家万户。”朱海鸿说。

而这份“简单化”的背后,每一步都充

满挑战。

以公司的一项拳头产品“浮球矩阵”为

例。浮球灯组的吊线具备 50亿次的弯折

寿命。而市场上做得最好的电缆寿命仅能

达到约 5000 万次。但如果降低使用次数

要求,产品后期的更替、维护成本就会增

加。在研发过程中,朱海鸿花费了 9个月

的时间跟这根线“较劲”。

为了跨越这道 100 倍的坎,朱海鸿带

领团队边学边做,查找国外的资料,进行了

上百次的实验,合作的电缆加工厂碍于项

目难度更换了好几家,但朱海鸿不愿放弃,

一面攻坚技术难关,一面四处奔波联络,最

终取得了成功。

“在科技创新领域,越往上走,越容易

感到无路可走。有时候一个问题尝试了成

千上百次,依然没有头绪和进展,没路可走

的时候,看到这根线感觉都要吐了。但是

一旦突破了难关,就感觉特别高兴,很有成

就感”。

从事机器人研发工作20余年,朱海鸿

始终对这项事业充满热情。“选择这条路,

就必须耐得住寂寞。”

由于工业领域注重稳定性和可靠性。

一项新的产品或技术出来经过研发生产

后,一般要花上两三年的时间,才能被逐渐

认可接受。

“如果单纯为了赚钱,不会坚持那么

久。”朱海鸿说,团队中除了他,还有多位博

士,这群志同道合的人几乎都是投入了半

生的经历从事机器人的研究开发。在朱海

鸿看来,目前国内的机器人领域不乏“引

进、消化、吸收”的发展模式,但他更希望自

己能为这个行业带来根本性变革。

为了实现心中的梦想,他每天从早晨

八点半到次日凌晨两点半都处在工作中。

尽管公司管理也日渐繁忙起来,他依然坚

持将工作的重心放在技术研发上。

在美国求学工作期间朱海鸿接触到不

少当地的科技研究人员,后者的工作态度

令朱海鸿印象深刻,“‘工匠精神’不是遥不

可及的追求,更是一种习惯和态度。”

挖掘浦东匠心

首批评选而出的30位“浦东工匠”,在精益求精、传承创新、专心专注、坚持不懈四个方面都有所体现,各有侧重。

蔡丽妮、朱海鸿、杨震,以及陶艺大师

蒋国兴、80 后动画专家赵丙乐、电焊高手

魏钧……首批评选而出的 30 位“浦东工

匠”,在精益求精、传承创新、专心专注、坚

持不懈四个方面都有所体现,各有侧重。

“新时期浦东工匠的特质有很多。”浦

东新区总工会副主席张剑铭说,16字的浦

东工匠精神,正是从首批候选人上报的先

进事迹中,结合浦东城市精神提炼而来。

“评选浦东工匠,是为了通过树立一批

典型,以小见大,反映浦东职工在推动浦东

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立足自身岗位,所表

现出的严谨专注、耐心坚持、一丝不苟、淡

泊名利、精益求精等敬业精神。同时,也是

浦东工会在服务二次创业,服务《中国制造

2025》,加强职工人才建设等方面的工作的

一次成果体现。”张剑铭说。

此外,浦东新区总工会还希望通过对

首批浦东工匠的选树培育,以近促远,引起

社会共鸣和广大职工的积极响应,从而持

续推进对工匠以及工匠精神的培育。

在首届“浦东工匠”选树活动中,新区总

工会好中选优,面向基层一线,聚焦先进制

造、现代服务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人选不受

年龄、性别、学历、职级、职称、技能等级、工

作年限、荣誉基础等条件限制。在经过申报

审核的64名“浦东工匠”候选人中,涵盖了电

力、钢铁、通信等多个行业领域,并且呈现出

专业技术人员和基层一线职工占比高、业务

技术水平高、岗位创新能力强等特点。

“浦东肯定是需要工匠的。”张剑铭说,

“浦东的发展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在制造

业转型升级、产业结构调整方面,承担着上

海乃至国家战略。因此,浦东工匠的选树

中所青睐的,正是在这些重点领域发挥作

用、服务于浦东十三五发展定位的人才。”

除了对首批“浦东工匠”进行荣誉嘉奖

以外,目前新区总工会正在筹备拍摄一部

浦东工匠专题宣传片,计划 5月上旬在全

区范围内广泛地投放宣传。

制造行业专家、上海自行车协会顾问、

上海市劳模陈海明是首届“浦东工匠”评审

之一。在他的评价标准中,“浦东工匠”要

具备三点要求:首先是行业或者组织基层

的优秀工作者,其次是创新思想发展的贡

献者,还得是工匠榜样的传播者。

五一之后,浦东新区总工会即将开启

新一轮的“浦东工匠”选树工作。张剑铭表

示,新一轮的评选在程序上将更加完善,突

出竞争性,同时也将更加开放,即便是一些

没有工会的企业,只要有具备工匠精神的

人才,都能参与推选。

他说:“过去提到工匠,刻板印象是从

事手工艺的匠人。但如今‘工匠’的内涵愈

发丰富。无论身在机关、企业,还是农村,

各行各业中,只要具备工匠精神,专注于某

一领域,作出成绩,都可以被称之为工匠。”

守一颗匠心 做一个匠人——浦东工匠的故事

“工匠”的内涵已愈发丰富。各行各业中,只要专注于某一领域,做出成绩,都可以被称之为工匠。

“80 后”姑娘蔡丽妮已获得

了6个专利授权。

□刘思弘 摄

杨震在繁重枯燥的工作中不

断探索创新。

□受访对象 供图

朱海鸿从小就喜欢发明创

造。 □刘思弘 摄

② 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