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朱濤 朱濤 ,香港大學建築系助理教授 ,紐 約哥倫比亞大學建築歷史 與理論博 士候選人,A ZL建築設計公司創建人之 一。1990年在重慶建築工程學院獲得 建築學工學學士,2001年獲紐約哥倫 比亞大學建築學碩士,2007年獲哥倫 比亞大學建築歷史與理論哲學碩士 。 除了在中國進行建築實踐外, 還通過 寫作廣泛地探討當代中國建築和城市 問題 。 我要用 文字重建一座城 市 ,重建我的北京── 用我 的北京 否 認 如今 的北京 。在我 的城市裡 ,時間倒流 ,枯木 逢春 ,消失的氣 味 兒 、聲音和光線被 召回 ,被柝除的四合院 、胡同和寺廟 恢復原 貌 ,瓦頂排 浪般 湧向低低的天際線 ,鴿 哨 響徹深深的藍天 ,孩 子 們 熟知 四季的變化 ,居 民們 胸有方向感 。我打 開城 門 ,歡迎 四海 漂泊的遊 子 ,歡迎無 家可歸的孤魂 ,歡迎所有好 奇的客人們 。 ──北島〈序:我的北京〉 2001年底,詩人北島得到一次機會,回到闊別多年的故鄉北 京。他赫然發現那城市已「面目全非,難以辨認」,他「在自己的故 鄉成 了異鄉人 」 。從那時起 ,北島開始醞釀一項重建工程 。他要用文 字重建 這個城 市 ,恢復一個屬於他 自己的經驗 、記憶和想像 的北京 。 經過幾年的寫作,這項工程終於竣工,交付使用了──這就是今年夏 天香港 牛津大 學出版社 出版 的 《城 門開》 我本人是在7月的香港書展中,「第一時間」搶購到這本書的 。 在隨後 的十幾 天中 ,我帶™�Tj 它去上海度假 ,看世博 。每天白天,我在 上海百年不遇的酷暑中 ,經受各種光怪陸離的世博場館的視覺轟炸 。 到了晚上 ,我一個人靜下來 ,叩開北島的城門,進入另一個世界。 該書不是一部嚴格按線性時間順序展開敘述的 「完整 」的回憶 錄 ,而是由一系列主題性敘事片段組成的散文集 。每篇散文既都可 獨立成 章 ,像 一座座獨 立的四合 院 ,又相 互勾連 、重疊 ,匯成一整座 城池 。我在初 讀時 ,感覺各 篇散文 的片段感很強 。進入其 中任一篇 , 撲面而來的是各種生動的細節描述。從一篇踱步到另一篇,則有一種 步移景 異的遊 園般感受 。讀 完一遍後 ,拉開焦距整體觀察 ,猶如逛 完 紫禁城,爬到景山向下俯瞰。我發現,作者其實頗為精心地規劃了整 66 兒時的北島在北海公園划船 香港文學 香港文學 2010 年 11 月號總第 311 期 2010 年 11 月 1 日

香港文學 北島 的 -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hklit.lib.cuhk.edu.hk/pdf/journal/84/2010/660127.pdf · 暗中,人的視力變得超強,女孩們都「顯得」很好

  • Upload
    others

  • View
    2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 北島的北

    ──讀

    《城門開》手記

    朱濤朱濤,香港大學建築系助理教授,紐約哥倫比亞大學建築歷史與理論博士候選人,AZL建築設計公司創建人之一。1990年在重慶建築工程學院獲得建築學工學學士,2001年獲紐約哥倫

    比亞大學建築學碩士,2007年獲哥倫比亞大學建築歷史與理論哲學碩士。除了在中國進行建築實踐外,還通過寫作廣泛地探討當代中國建築和城市

    問題 。

    我要用文字重建一座城市,重建我的北京──用我的北京否

    認如今的北京。在我的城市裡,時間倒流,枯木逢春 ,消失的氣

    味兒、聲音和光線被召回,被柝除的四合院、胡同和寺廟恢復原

    貌 ,瓦頂排浪般湧向低低的天際線,鴿哨響徹深深的藍天,孩子

    們熟知四季的變化 ,居民們胸有方向感。我打開城門,歡迎四海

    漂泊的遊子,歡迎無家可歸的孤魂 ,歡迎所有好奇的客人們。──北島 〈序 :我的北京〉

    2001年底 ,詩人北島得到一次機會 ,回到闊別多年的故鄉北

    京。他赫然發現那城市已「面目全非,難以辨認」,他「在自己的故

    鄉成了異鄉人」。從那時起,北島開始醞釀一項重建工程。他要用文

    字重建這個城市,恢復一個屬於他自己的經驗、記憶和想像的北京 。

    經過幾年的寫作 ,這項工程終於竣工,交付使用了──這就是今年夏

    天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城門開》

    我本人是在7月的香港書展中,「第一時間」搶購到這本書的 。

    在隨後的十幾天中,我帶™�它去上海度假 ,看世博 。每天白天,我在

    上海百年不遇的酷暑中,經受各種光怪陸離的世博場館的視覺轟炸 。

    到了晚上 ,我一個人靜下來 ,叩開北島的城門,進入另一個世界。

    該書不是一部嚴格按線性時間順序展開敘述的「完整」的回憶

    錄 ,而是由一系列主題性敘事片段組成的散文集 。每篇散文既都可

    獨立成章 ,像一座座獨立的四合院,又相互勾連、重疊 ,匯成一整座

    城池 。我在初讀時,感覺各篇散文的片段感很強 。進入其中任一篇 ,

    撲面而來的是各種生動的細節描述 。從一篇踱步到另一篇 ,則有一種

    步移景異的遊園般感受。讀完一遍後 ,拉開焦距整體觀察 ,猶如逛完

    紫禁城 ,爬到景山向下俯瞰。我發現 ,作者其實頗為精心地規劃了整

    66

    兒時的北島在北海公園划船

    香港文學

    香港文學 2010 年 11 月號總第 311 期 2010 年 11 月 1 日

  • 本書(城)的結構。這裡為方便起見,我姑且總結為

    起、承、轉、合四部分。

    起 :感官之城((光與影)、(味兒)、(聲音〉)

    城門一打開 ,北島首先將遊客引入三種與個人

    感官緊密相連的北京記憶 :「光與影」──視覺記

    憶的北京,「味兒」──嗅覺和味覺記憶的北京,

    「聲音」──聽覺記憶的北京。通過這三座感官

    之城 ,北島展示出他獨特的 「城市現象學」:他的

    北京,與那些旅遊畫冊和明信片上反覆宣傳的 ,幾

    近陳詞濫調的「官方圖像」完全無關 ,而與他非常

    個人化、具體的細節記憶和感受緊密相連。更進一

    步,為幫助遊客們充分「張開」感官,北島還特地

    強化了各種效果描繪 ,就像我們為了讓圖像更醒

    目,在軟體Photoshop中滑動閥門,加大圖片的色彩飽和度、明暗對比度和變形程度一樣 。

    在 〈光與影〉中,北島寫到他兒時北京的夜晚

    之暗 。與現在晚上像 「一個被放大了的燈光足球

    場」的北京相比 ,那時的北京之夜 「至少暗一百

    倍」。不同於日本作家谷崎潤一郎 ,在東西方文化

    比較的宏大概念框架中來表達他的「陰翳禮讚」

    北島對北京之暗的回憶不加任何抽象的概念詮釋。

    他的筆觸始終緊貼在對個人感覺的描述上──在黑

    暗中 ,人的視力變得超強 ,女孩們都 「顯得」很好

    看 ,孩子們可以盡情捉迷藏 ,可以恐懼而又興奮地

    想像™�鬼的浮現 ,等等。與谷崎多少有些觀念重疊

    的是 :隨™�時代變遷 ,越來越奪目的夜晚燈光照

    明,顯然與城市物質文明的「進步」,與 「現代

    化」有關。北島在文中也和我們分享他兒時初見

    「現代性之光」的喜悅。那時刻 ,北京之夜的魅力

    在於局部的光明與其他大片幽暗的城市空間之間的

    戲劇性對比 :

    五十年代末 ,長安街豎起了現代化集束路

    燈。華燈初上 ,走在長安街上特別自豪,心明

    眼亮,似乎一眼就能望見共產主義。相形之

    下,胡同燈光更加暗淡。一離開那康莊大道,

    就又迷失在北京胡同無邊的迷宮中。

    在 〈味兒〉中,北島說關於北京 ,首先讓他想

    到的是隨季節變化的各種氣味兒 。換句話說,人 ,

    有點像狗 ,對城市 、空間的最深刻感知 ,並不在視

    覺上 ,而是在嗅覺和味覺上 。北島這八頁文字 ,

    瀰漫開的首先是各種嗅覺的 (氣)味兒──兒時北

    島「嗅」出的北京城市空間:冬天的冬儲大白菜味

    兒、煤煙味兒 、灰塵味兒和大雪的雲中薄荷味兒、

    春天令人昏睡的杏花梨花水仙花香、夏天游泳池中

    的福馬林加漂白粉混合™�尿騷味兒、秋天浸泡在雨

    水中的樹葉霉爛味兒等等 。然後是各種味覺的味

    (道)兒──兒時北島(偷)吃出的北京記憶:魚

    肝油味兒 、「大白兔」奶糖味兒、味精味兒、桂皮

    味兒、臭豆腐味兒等等 。

    在 (聲音〉中,北島 「繪聲繪色」地寫了他小

    時候各種人聲、動物聲 、器械聲交匯成的聲環境。

    我尤其喜歡少年鼓手趙振開(北島本名)那一段,

    展示出北島在聲音和圖像之間製造 「通感」的高

    超技巧 。理想中軍樂隊鼓手的鼓點應是 「複雜多變

    而清脆利索,像匹駿馬奔馳」──這裡,「駿馬」是一個多麼革命浪漫主義的意象 !而現實中的少年

    趙振開苦練幾個禮拜 ,敲出的鼓點卻不過是兩頭瘸

    驢 。它們先是各自拉磨 ,然後磕磕碰碰的離開磨

    盤 。最後雖合二為一 ,小跑起來 ,但總達不到奔馬

    的境界 。在正式佇列儀式那天 ,鼓手趙振開緊張得

    心跳如鼓 ,上台時腰間小鼓不慎怦然落地,惹得全

    場大笑──一個鼓手的命運就這樣滑稽地結束 。緊

    接下來 ,北島筆鋒一躍到六十年代中期 ,音頻驟然

    加高、音速加快 ,紡織機的噪音和高音喇叭中的革

    命口號充斥在空氣中。最令我震撼的是 ,在該文的

    最後一段 ,少年鼓手鼓點中那小跑的毛驢魔幻般地

    重現了 。這次不再是兩頭 ,而是一群 ,亡命地出現

    在革命的初夜 :

    「文革」初一天夜裡 ,我和同學騎車穿過

    平安里。夜深人靜 ,突然街上出現十幾頭毛

    驢,在一個農民驅趕下往西行進 。同學告訴

    我 ,每天都有這麼一群毛驢 ,半夜從東郊大紅

    門進北京 ,目的地是動物園。我愣住,問到底

    幹甚麼。他笑™�說,送到那兒就地屠宰,第二

    67

    2 0 1 0 年 1 1月 號 總 第 3 1 1期

    香港文學 2010 年 11 月號總第 311 期 2010 年 11 月 1 日

  • 天餵虎豹豺狼。此後很久 ,我一到半夜就輾轉

    反側 ,傾聽那毛驢凌亂的蹄聲。牠們一定預感

    到厄運將至 ,就像少年鼓手 ,調整步伐 ,抱™�

    赴死的決心。

    很多人在寫回憶時 ,往往以一種塵埃落定 ,心

    氣兒早過的心態 ,不自覺將過去的一切都罩上一層

    浪漫感傷和懷舊的柔光。這些回憶通常以兩種方式

    收尾 :要麼是空泛的讚嘆──啊 ,青春萬歲 !要

    麼是無謂的感傷 :時光如梭 ,無可奈何花落去⋯⋯

    但北島總是堅定地拒斥這種毫無批判性的情感 「放

    鬆」。在以三篇的篇幅 ,如此細膩地描繪了兒時北

    京的各種感官細節後 ,北島幾乎殘酷地將讀者對情

    感浪漫昇華的心理期待陡然懸置在一片凌亂的驢蹄

    聲中。這十幾頭毛驢 ,充其量不過是一小撮大革命

    時代中的「山寨版」駿馬。牠們在厄運當頭時,顯

    然達不到 「馬蹄聲碎、喇叭聲咽」(毛澤東)的革

    命浪漫主義境界 ,也沒有 「馬群踏彎空氣」(柏

    樺)的將暴力唯美化的情操。但是不管怎樣,牠們

    仍在可憐巴巴地努力:「像少年鼓手,調整步伐,

    抱™�赴死的決心」

    這結尾突現出北島文字內涵的巨大張力。這張

    力貫穿全書每個篇章 ,它是在調度各種緊張的衝突

    中產生:克制的文字與紛亂的敘事之間的矛盾 ,前

    景中各種精緻 、微妙和閃光的細節與背景中襲來的

    大片不祥陰雲之間的反差 ,諸多角色的先天卑微和

    缺陷與其後天努力掙扎之間的不協調 ,一個全身心

    沉浸在童年快樂和哀傷中的燦爛的小北島與另一個

    抽離出來 ,痛苦反思的冷峻的老北島之間的對峙 ,

    等等。所有這些衝突都透射出那個時代特有的美和

    荒謬感,讓讀者既陶醉其中,又感到心理不得安寧。

    承 :玩物之城((玩具與遊戲)、(家具)、(唱片〉、(釣魚〉、

    (游泳)、(養兔子))

    這部分集中回憶北島童年少年的玩耍 ,以及接

    觸到的各種物件和動物。在對兒童玩耍的生動描繪

    上 ,這組散文讓我想起魯迅的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

    屋〉,但兩者有重大不同:魯迅筆下的兒童遊戲是

    對枯燥書塾生活的反叛,是孩童們 「真善美」天性

    的自然流露;而在北島筆下,兒童遊戲本身是複雜

    的。貌似純潔的遊戲 ,時時會從內部泛出一些晦暗

    之色 。這暗色要麼體現為兒童在遊戲中所體驗到的

    無能或挫敗感 ,要麼來源於成人冷酷世界對孩童世

    界的滲透和侵蝕 ,要麼直接反映出孩子們 「天生的

    惡意」──也許那就是人性之惡。

    (養兔子〉講的是北島在五十年代末 ,自己

    「正發育的身體被大饑荒喚醒 ,惶惶不可終日」時

    養寵物的故事。繼小雞和囂死於非命後 ,小北島養

    了一對飯量驚人的兔子 ,日益挑戰本已相當貧瘠的

    食物資源 ,讓雄踞地球食物鏈最高端的人深感不

    安。終於一天,北島家的「最高行政長官」父親決

    定 「殺兔果腹,以解後顧之憂」。小北島一大早就

    躲出去── 「順後海河沿,上年錠橋 ,穿煙袋斜

    街 ,經鐘鼓樓 ,迷失在縱積如織的胡同網中。」這

    裡作者沒有費一點筆墨直接書寫小北島的心情 ,但

    一系列空間穿梭和最後的迷失已經把他的失魂落魄

    表達得活靈活現。更妙的是 ,下面作者的鏡頭驀地

    一轉 ,讓我們從迷失的小北島眼中,看到一幅瑪格

    麗特式的超現實畫面 :

    其實兔子眺望時站立的姿勢很像人。我恍

    惚了,滿街似乎都是站立的兔子。

    如果說「通感」構成了前部分「感官之城」的

    靈魂 ,那麼 「通靈」則賦予這部分 「玩物之城」中

    萬物以魔力。比如 ,在 〈唱片〉中,幾張稀有的西

    方古典音樂唱片忽而伴隨知青到內蒙 ,忽而在北

    京召集起文藝沙龍 ,忽而引發不同沙龍間的血腥毆

    鬥。在 〈家具〉中,一堆家具不單單消極地反映主

    人物質生活和審美訴求的變遷 ,也和主人一樣個個

    有生老病死 ,似乎也有七情六慾。

    〈玩具與遊戲〉是這部分分量最重的一篇 ,讀

    來讓我覺得既好玩 ,又心中發怵 ,有時甚至感到有

    戈爾丁的 《蠅王》和哈內克的電影 《白絲帶》般的

    陰影襲來。北島先提到他最早的玩具鐵皮汽艇和玻

    璃汽車 ,他每逢寒假與他五舅家四千金一起玩的小

    女孩遊戲如染指甲、跳皮筋等 ,還有他與男孩兒們

    68

    香港文學

    香港文學 2010 年 11 月號總第 311 期 2010 年 11 月 1 日

  • 常玩的鬥蛐蛐、「扇三角」、彈玻璃球、抽陀螺、

    滾鐵環等遊戲 。然後他™�重寫了男孩遊戲中的 「暴

    力傾向和冒險精神」──他和玩伴們對武器的熱

    愛 ,對玩飛刀、放鞭炮和打仗的熱衷 。他清楚地記

    得1959年春節下午 ,兩撥男孩兒,依靠假山和樓

    門口形成攻守之勢,利用彈弓、鞭炮和簸箕為攻守

    武器,發動了一場戰役── 「霎時間,硝煙瀰漫,

    有如一場古老的攻城戰,直到天色暗下來,直到父

    母們的聲聲呼喚⋯⋯」

    正當那個陽光燦斕的小北島在獗™�屁股 ,忙™�

    玩打仗時,目光冷峻的老北島緊接™�在下一段

    ──全文的最後一段走出來了。在老北島眼中,小北島

    (們)沉浸其中的遊戲,不過就是對他們即將進入

    的殘酷成人遊戲的一種模擬或綵排罷了。以他特有

    的悲天憫人 ,北島這樣結束全文:

    此後我們幾乎年年演習,似乎為了準備一

    場真槍實彈的戰爭。文化革命爆發的那天 ,我

    想起那草紙的嗆人煙味 ,以及它正點燃的第一

    個鞭炮。而文化革命所釋放的巨大能量 (包括

    血腥的暴力),正來自那些男孩和女孩。他們

    似乎一夜長大成人,卸掉偽裝 ,把玩具與遊戲

    遠遠拋在身後。

    轉 :人與事((三不老胡同一號〉、(錢阿姨〉、(讀書〉、(去

    上海)、(小學)、(北京十三中)、(北京四中)、

    〈大串連〉)

    前述兩部分的文字多聚焦在對記憶中的空間、

    景物、東西和活動的描繪上 ,人物往往成為烘托空

    間的「配景人」。從這部分起,作者敘述的圖底關

    係反轉了:城市、空間和景物隱為模糊的背景 ,人

    物 ,以及他們之間發生的事情 ,躍到前景,成為敘

    述的焦點。一些人物,如「錢阿姨」,曾在前面不

    同場合中閃現過幾次 ,彷彿環環相套的庭院迷宮中

    晃過的人影 ,到這部分被聚焦,集中敘述。

    在空間版圖上 ,這組散文組成一個放射狀結

    構 。中心點是北島自八歲起一直住在裡面 ,長達

    二十多年的 「三不老胡同一號」(北島家在四樓

    443號)。這是一棟外面瀰漫™�烤白薯味道 ,從四

    樓陽台可俯瞰北京的排浪般四合院瓦頂的紅磚樓

    房 。圍繞™�這個根據地 ,各種人與事得以緊密交

    織 ,或偶爾放射出去──包括北島的小學、中學經

    歷 ,八歲時第一次遠行去上海 ,十七歲時首次離開

    父母 ,「大串連」到西部和南方,最後回到北京。

    1958年,三不老胡同一號大院中辦起食堂、

    架起小高爐煉鋼 ,狂打麻雀。接下來是飢餓、浮腫

    和作者終生難忘的幾次打牙祭。文革爆發了,正如

    北島前面 〈玩具與遊戲〉中寫的,孩子們 「一夜

    長大成人 ,卸掉偽裝 ,把玩具與遊戲遠遠拋在身

    後」。作者本人 ,昔日那個努力想敲出 「駿馬奔

    馳」的少年鼓手 ,那個幻想能在泳池跳台上瀟灑一

    躍吸引無數女孩目光的男孩 ,那個已在各種打仗遊

    戲中積纍了豐富 「作戰經驗」的戰士 ,十七歲了。

    他成了孩子王──一個小 「蠅王」,帶領五六個男

    孩,去揪鬥大院裡的一位「歷史反革命」。北島對

    揪鬥過程的描繪細緻、冷靜 ,但讀起來能感受到他

    內心的波瀾。現在文革過去幾十年了,揭露和責怪

    別人的「過錯」,相對來說容易些。但要回顧自己

    的作為 ,揭開個人內心的黑暗 ,以自我為標本剖析

    人性之惡 ,無疑是艱難、痛苦的。這既需要理性批

    判的勇氣 ,也需要手術刀般銳利、精確和無情的文

    筆。以下是北島對他自己親自動手,給那個 「反革

    命」剃 「陰陽頭」的描述:

    不由分說 ,我們連推帶搡 ,把他押到四號

    樓門前 ,讓他坐在©_子上。我回家取來理髮推

    子,在夥伴們的簇擁下,按下他的頭。一觸到

    那油膩膩的頭髮,我竟有點暈旋 ,遲疑片刻,

    終於定下神兒,沿™�他腦門正中縱向在亂髮中

    開出道深溝。那推子不怎麼好使 ,反覆好幾

    次,溝底才露出青色頭皮。這就是當時流行的

    「陰陽頭」。我發現,不是推子不好使 ,而是

    我的右手出了問題──顫抖不已,我不得不放

    下推子 ,用左手攥住右手 ,裝成沒事兒人似

    的,繼續指揮。

    誰也不會想到 ,這少年們起初以為刺激好玩的

    69

    2 0 1 O 年 1 1月 號 總 第 3 1 1 期

    香港文學 2010 年 11 月號總第 311 期 2010 年 11 月 1 日

  • 狂歡節很快轉成血腥的悲劇 。三不老胡同一號大

    院內開始有人自縊 ,被抄家 ,被毆打 ,被遣送回

    原籍 ,被送去插隊 、參軍 、勞改等等 。到六十年

    代末 ,三不老胡同一號幾乎人去樓空 。到1969年

    春 ,北島隨單位遷到北京房山,得以兩週大休回家

    一次 ,三不老胡同一號的家成了他和一幫文藝青年

    朋友的聚會場所 。到1978年底 ,北島和朋友們創

    辦了 《今天》,部分裝訂工作在那裡進行。家裡滿

    地都是油印紙 ,門庭若市 。直到1980年 ,北島結

    了婚 ,搬出三不老胡同一號。

    〈讀書〉講兒時北島在各種小人書和閣樓「禁

    書」中的精神遊歷 ,〈去上海〉則回憶他在八歲

    時 (1957年)的首次城際旅行 。與北京相比 ,上

    海是另一個世界。更重要的是上海提供了一個空間

    參照系,使得北島首次拉開距離 ,重新辨認他的故

    鄉,得以量出北京的「天地、界限及可能的外延」。

    在 〈序 :我的北京〉中,北島寫道 :

    童年青少年在人的一生中如此重要,甚至

    可以說,後來的一切幾乎都是在那時候形成或

    被決定的⋯⋯如果說遠離和回歸是一條路的兩

    端 ,走得越遠,往往離童年越近 ;也正是這最

    初的動力,把我推向天涯海角。

    我認為不妨對北島這段回顧人生的文字做一種

    空間的讀解 :童年青少年時的空間環境──北京城

    對北島如此重要 ,甚至可以說 ,後來他的一切遠

    行 ,都是他的北京的向外延展。或換句話說 ,長大

    後「滿世界近乎瘋狂的奔走」的北島,實際上是在

    朝™�各種方向,試圖企及對他兒時北京的回歸 。

    接下來的幾篇 ,〈小學〉、〈北京十三中〉、

    〈北京四中〉、〈大串連〉,顯然是按作者的成長

    歷程一字排列 。讀起來讓人感到有一種強烈的加速

    度貫穿其間:時間在加速 ,空間在急劇擴張和重

    疊,人與人之間的衝突越來越強。在這部分 ,〈北

    京四中〉在篇幅、時空跨度和強度上 ,可說是與前

    面 (三不老胡同一號〉相對稱的一篇。相對而言 ,

    〈三不老胡同一號〉像一齣話劇 ,在較為穩定的空

    間平台上 ,一幕幕地上演各家庭 、人物在時代衝擊

    下的聚散離合 ;而 〈北京四中〉則更像一部電影 。

    雖然絕大部分故事都集中在一個空間環境──中學

    校園裡 ,作者的敘事也基本按線性時間順序展開,

    但是由於作者的敘述節奏越來越快 ,事件更替越來

    越讓人目不暇接 ,人與人、代與代、階層與階層 、

    團體與團體之間的碰撞越來越「白熱化」,全篇讀

    完後 ,我居然有一種看了一部充滿蒙太奇剪接 、時

    空倒錯的電影的感覺。

    在這部 「電影」中,充當配角的是幾位老師和

    工作人員 。他們在出場時個個生龍活虎 ,但很快到

    了文革 ,或被批鬥,被學生拳打腳踢 ,或跳河 、割

    喉自盡 ,忽忙退場 。擔任主角的是北島和他的同

    學們。他們「朝氣蓬勃,正在興旺時期,好像早晨

    八九點鐘的太陽」。世界歸根結底是他們的──他們當時的天真胡鬧、真誠探索,以及殘酷的派系鬥

    爭 ,在相當程度上奠定了今日中國文化和政治體系

    的基礎 。

    北島回憶道 ,1965年 ,十七歲的他初進校園

    時的感受 :

    說實話 ,整個學校氣氣讓人感到壓抑 ,又

    很難說清來龍去脈 ,總覺得有甚麼地方不對勁

    兒。比如衣™�,簡直樸素到可疑的地步 :帶汗

    鹼的破背心、打補丁的半新衣褲 ,露腳趾頭的

    軍用球鞋 。可盡人皆知,四中是高幹子弟最集

    中的學校 。顯然有甚麼東西被刻意掩蓋了,正

    如處於潛伏期的傳染病,隨時會爆發出來。

    第二年,文革爆發了。

    有一天在教室 ,同學的裝束讓我大吃一

    驚。他們搖身一變,穿上簇新的綠軍裝 ,甚至

    將校呢制服 ,腳蹬大皮靴 ,腰繫寬皮帶 ,帶紅

    衛兵袖箍 ,騎高檔自行車,呼嘯成群。讓我想

    起剛進校時那莫名的壓抑 ,原來就是優越感,

    這經過潛伏期的傳染病終於爆發了 。

    四中既是 「貴族」學校 ,又是貧民學校。這種

    內在分裂起初被刻意掩蓋起來 ,在文革中被 「推向

    70

    香港文學

    香港文學 2010 年 11 月號總第 311 期 2010 年 11 月 1 日

  • 極端,變成鴻溝」。「貴族」學校「突然卸去樸素

    優雅的偽裝 ,露出猙獰面目」。學生們按不同出

    身和家庭背景分化成不同派系組織,學校很快成了

    北京文化革命的中心之一。學生派別中有帶有先天

    出身優越感 ,自認為掌握權力和國家未來的 「四四

    派」(「老兵」),也有提倡「打碎特權階層」

    「實行財產再分配」的「四三派」。兩派不但通過

    大字報和自辦報紙進行思想論戰,還在四中校園裡

    展開血腥的武鬥。在最後 ,「文革」草率收場時:

    在兩派衝突背後 ,傳來 「老兵」意味深長

    的挑戰,甚麼「二十年後見高低」,「你們有筆

    桿子,我們有槍桿子,看將來是誰的天下?」

    寫到這裡,冷峻的老北島再次出場,痛切地反思:

    無論在校園小路或字裡行間,到處投下他

    們傲慢的身影。這來自「血統」的傲慢,僭越

    壓史的傲慢 ,年幼無知倒也罷了,關鍵是他們

    從未有過甚麼反省 (除少數例外)。這是一種

    深深的傷害,包括對他們自己,這傷害四十年

    來依然有效── 「平民」與 「貴族」的界限有

    如歷史的傷疤,至今沒有癒合。

    北京四中是北島人生的轉捩點。他和他那一代

    人 ,告別耽於幻想的兒童世界 ,投入到充滿爭鬥

    的成人現實 。這劇變製造出多重歷史悲劇 。其中一

    重是 :反觀二十年後 ,甚至四十年後的今日中國現

    狀 ,或許真的證明當年那些 「老兵」是確有 「遠

    見」的。另一重悲劇更在於 :很多和北島同齡的

    熱血青年甚至都沒機會等到二十年後 ,他們的生

    命就早早隕落了。例如著名的遇羅克因寫作 〈出

    身論),於1968年被捕 ,於1970年被處死 ,年僅

    二十七歲。高二二班的學生張育海,為躲避工宣隊

    的審查 ,先逃到雲南農場,後參加緬共人民軍 ,於

    1969年在戰鬥中身亡,年僅二十一歲。在死前沒幾天 ,他在給朋友的信中寫道 :

    ⋯⋯我們還年輕 ,生活的路還長⋯⋯不是

    沒有機會投身於歷史的潮流,而是沒有準備、

    缺乏鍛煉,到時候被潮流捲進去 ,身不由己,

    往往錯過⋯⋯

    合 :父親

    北島的父親曾說:「人生就是個接送」。寫書

    或造城也是個 「接送」。在以感官開啟城市 ,以玩

    物承接城市 ,以人與事鋪展開城市後 ,北島最終要

    用一篇文章,合攏和告別整項工程──他的北京重

    建和他的心路歷程 。他選擇了以 〈父親〉結尾。

    這一定是整木書寫作中最艱難的一篇,因為作

    者要同時與至少三重意義上的「父親」對話、和解

    和告別──與和作者充滿感情糾葛和觀念衝突的父

    親本人 ,與父親所經歷的時代 ,與父親所代表的

    那個深遠的父權文化傳統。我從本篇中急促的敘述

    節奏,劇烈的時空穿插 ,多重甚至可說是紛亂的思

    想線索 ,大量欲言又止的段落 ,以及嘎然而止的結

    尾,都能感受到作者痛苦的靈魂掙扎 。

    起初 ,當父親還不是「父親」時,也經歷過「兒

    子」所經歷的燦爛的青春歲月。北島選取了父親一張

    「充滿青春的自信」的照片,作為對他回憶的起點。在

    作者的童年記憶中 ,父親很有耐心 ,總陪他和弟弟

    妹妹玩。與父親開始發生衝突是在作者七歲左右。

    在保險公司宿舍中,與作者家合住一套單元的另一

    家主人俞彪文叔叔被劃成右派 ,跳樓自殺。似乎風

    暴緊跟™�也鑽進作者家門縫兒,家中氣氛變了:

    父母開始經常吵架,似乎只有如此 ,才能

    釋放某種超負荷的能量。轉眼間,父親似乎獲

    得風暴的性格,滿臉猙獰,喪心病狂,整個變了

    個人。我堅定地站在母親一邊,因為她是弱者。

    自搬到三不老胡同一號後,父母吵架越來越頻緊。

    我像受傷的小動物 ,神經繃緊,感官敏

    銳,隨時等待災難的降臨。而我的預感幾乎每

    次都應驗了。我恨自己,恨自己弱小無力,不

    能保護母親 。

    71

    2 0 10年 1 1月 號總 第 31 1期

    香港文學 2010 年 11 月號總第 311 期 2010 年 11 月 1 日

  • 父親不光成為家庭中無可挑戰的 「最高行政長

    官」,他的權力也從家中向外延伸。比如,他代表

    組織找「犯錯誤」的門鄰談話。他任民進中央副宣

    傳部長時,定期拜訪當時掛名宣傳部長的謝冰心,

    飲茶清談 ,然後向組織匯報談話內容 ,以協助組織

    對謝冰心進行「思想改造」。後一件事是父親直到

    1999年才向北島提起 。吃驚的北島勸父親把一切

    寫出來 ,對自己和那段特殊的歷史有個交代 。父親

    答應「再好好想想」,但就此擱置下來。直到北島

    今天在 〈父親〉這篇散文中,算是履行了當時父子

    達成的默契:「說出真相,不管真相是否會傷害我

    們 自己」

    1972年,北島和他一幫 「先鋒派」朋友在家

    中的頻繁聚會和他們展示的作品 ,開始嚴重挑戰父

    親的權威性和安全感 。當北島給父親看他的 〈你

    好,百花山〉一詩的初稿,父親被「綠色的陽光在

    縫隙裡流竄」這樣的句子所驚駭 ,責令北島馬上將

    詩稿燒掉。北島的朋友彭剛以赭灰色的基調和表現

    主義手法臨摹的列維坦的油畫 《湖》,掛在北島的

    ™H鋪上方 ,觸發了另一場父子衝突 :

    家裡地方小,父親像籠中獅子踱步,每次

    經過那畫都斜掃一眼,甚至能感到他由於恐懼

    與憤怒所致的內心的顫慄,看來彭剛的列維坦

    深深傷害了他──現代派風格與現實世界格格

    不入。一天晚上 ,父親終於爆發了,他咆哮™�

    命令我把畫摘下 ,我不肯,他一把從牆上扯下

    來,撕成兩半。旁邊正好掛™�我叔叔趙延年為

    父親作的墨線肖像畫,禮尚往來,我順手�到

    狠狠摔到地上,鏡框碎裂。

    每次爭吵 ,往往以同樣的方式告終──

    他打開大門叫喊 :「這不是你的家,給我滾

    出去 !」⋯⋯

    北島就真的「滾出去」,在外面晃悠一段日

    子。每次要靠母親出面調停 ,才能把遊子勸回家 。

    讀到這裡,我不禁感慨:人生真是「環環相扣」!

    北島這個 「逆子」,從三十多年前被一次次逐出家

    門,直到二十多年前被逐出國門──這時再沒一個

    調停的「母親」,他可能今生無法再 「回家」

    ──是不是正是這高昂的人生代價,才驅使今天的北島

    寧願忍受痛苦,也要追問「父──子」問題,探究

    「父親」在「國──家」權力機構中的角色?北島

    似乎逐漸看清了一個駭人的場景 :正是一個超尺度

    的「父親」角色,從端坐在紫禁城太和殿中央的君

    王 ,到無數個端坐在四合院堂屋裡的 「家庭最高行

    政長官」,貫穿™�「國──家」所有權力層次和單

    元,組織起一個無邊無際,但又高度一體化的空間

    迷宮──一如成龍在國慶獻禮歌曲《國家》中深情

    地唱道:「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

    更可怕的是,北島發現,這「國──家」迷宮

    是四維的──它能隨™�時間的推移繼續繁衍 。不管

    「後代」多麼離經叛道,不管「後人」的城市和居

    住空間格局發生多大的變化, 「君王──父親」

    這個角色始終深深地植根於每一代、每一個中國男

    人──包括他自己──的心中:

    其實,幾乎每個中國男人心中都有個小暴

    君 ,且角色複雜 :在社會上小暴君基本是衙役

    順階民 ,不越雷池一步 ,「人闊臉就變」,對手

    下對百姓心狠手毒 ,這在歷代造反者身上尤其

    明顯,關鍵是轉換自如,無須過渡 ;在家中小

    暴君必是主宰 ,無平等可言⋯⋯

    直到我成為父親 ,才意識到這暴君意識來

    自血液來自文化深處 ,根深蒂固,離經叛道者

    如我也在所難逃。回望父親的人生道路 ,我辨

    認出自己的足�,亦步亦趨 ,交錯重合──這

    一發現讓我震驚。

    這也是為甚麼 ,在本文開頭 ,北島引用了他

    〈給父親〉的詩句:

    你召喚我成為兒子

    我追隨你成為父親

    當然 ,父與子的複雜關係,不管其中有多強的

    政治意味 ,本質上仍是以家人親情為基礎的。除了

    解剖「父親──父權」問題外,北島還在文中花大

    72

    香港文學

    香港文學 2010 年 11 月號總第 311 期 2010 年 11 月 1 日

  • 量篇幅描繪他父親的各種生活細節 ,如他對家族

    歷史的探究 ,口味駁雜的讀書愛好 ,對技術的癡迷

    ──從組裝半導體和黑白電視機 ,到對新時代音

    響、攝像機和電腦的迷戀,等等。看得出來 ,在父

    親晚年 ,北島──本身也已成為父親──特別渴望

    與父親交流 ,在愛中得到和解。但是 ,也許 「輩

    分」的隔閡實在無法跨越 ,也許歷史在雙方的記

    憶、經驗中留下太多的晦暗點沒法澄清,也許我們

    的現代漢語本身就缺乏父子交流的語言,北島的願

    望無法實現 :

    自八十年代起 ,我和父親的地位顛倒過來

    ──他對我幾乎言聽計從 ,至少口f是心非。我

    們從未真正平等過,有時我多想跟他成為朋

    友 ,說說心種話甚麼的,但發現這不可能。

    而父親本人似乎早早就參悟了:「人生就是個

    接送」。不管肚裡憋™�多少話還沒說出來 ,不管腦

    海裡還埋藏™�多少往事沒理清,沒給後人交代 ,到

    了該走的時候 ,就得走 。在寫那個最終時刻之前,

    北島以倒敘的手法插入兩段閃回──他父親自己關

    於「存在與虛無」的思辨。第一段是近期發生的:

    1999年年底,盛傳世界末日擉來臨。我開

    車從舊金山回家,夜深 ,月亮又大又圓,金燦

    燦 ,果然有末日�象。父親在後座自言自語:

    「我怎麼活了這麼大歲數 ,人生總有個頭吧?」

    第二段一下子迴溯到1958年 。這一段顯然也

    是對全文開頭那個「充滿青春的自信」的父親的呼

    應 ,只不過這裡的父親 ,更帶有一點虛無的氣質:

    記得九歲那年春天,父親帶我去北海公園

    玩。回家的路上 ,暮色四起 ,略帶解凍的寒

    意。沿湖邊徐行 ,離公園後門兩三百米處 ,父

    親放慢腳步,環顧遊人 ,突然對我說 :「這裡

    所有的人,一百年後都不在了,包括我們。」

    我愣住,抬頭看父親 ,他鏡片閃光,隱隱露出

    一絲嘲笑 。

    那一刻終於到了 。2003年元月 ,北島第三次

    獲准回北京 ,探望病重的父親 。這是最後一次 :

    ⋯⋯第二天我就要返回美國了。中午時分,我餵完飯 ,用電動剃鬚刀幫他把臉刮淨。

    我們都知道 ,最後的時刻到了。他舌頭在口

    中用力翻捲,居然吐出幾個清晰的字:「我

    愛你 。」我衝動地摟住他 :「爸爸 ,我也愛

    你。」記憶所及 ,這是我們第一次也是最後一

    次這樣說話 。

    第二天早上 ,我本想在去機場的路上再見

    他一面 ,但時間來不及了。坐進機艙,擴音器

    播放空中小姐軟綿綿的聲音,馬上就要起飛了。

    我向北京城,向父親所在的方向,默默祈禱。

    這就是本篇 〈父親〉和全書的結尾。

    一百多年前 ,雨果在 《巴黎聖母院》中宣判:

    「這個殺掉那個」──建築曾是記錄人類文明的最

    重要載體 ,但是自印刷術發明後 ,書本作為更強大

    的「媒體」取而代之── 「書本殺掉建築」。今

    天的北島,遠沒有當年雨果那種對文學偉力的過度

    信賴 。他更像一個目送文明逝去的守夜人。他悲切

    地發現 :根本不是書本 ,或任一種單一的 「新媒

    體」,殺掉建築或城市。是全方位的、暴風驟雨般

    的「歷史進步」,在短短幾十年間毀掉了他童年青

    少年的北京城 ,在物質、空間層面上將關於北京的

    感官、玩物和人與事的記憶悉數抹除。而今唯有書

    本 ,唯有語言 ,才能起到一點微薄的記錄和憑弔

    作用 ,或許還能幫助喚

    醒一些後人對歷史記憶

    和生存環境的感知。就

    在這「默默祈禱」中,

    北島合攏了他的 《城

    門開》2010年8∼9月上海──香港

    (本篇標題書寫 :秦嶺雪)

    73

    北島《城門開》(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2010 )

    2 0 1 0 年 1 1月 號 總 第 3 1 1期

    香港文學 2010 年 11 月號總第 311 期 2010 年 11 月 1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