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3 3 责任编辑:王 电话:(010)65389193 电子信箱: [email protected] 2010 年 11 月 19 日 星期五 世界文坛 所周知,德意志民族是一个富有 智慧的民族,德意志文化的土壤 上产生的文学也非同凡响。尽管由于德意 志民族长期四分五裂,使她的文学在文艺 复兴时期不像英国、法国、意大利那样光芒 四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民族的第一 流知识精英越来越意识到,在这个鄙陋的 国度,他们—正如恩格斯所说—不可 能在政治领域有所作为,于是他们的智慧 都转向文学或文化。德语文学充满睿智,寓 意深刻,风格独特,从 17 世纪起,它就开始 放出异彩。此后各个重要历史时期的古典 文学也经常投射出属于“现代”的信息。 在德国、意大利和西班牙,17 世纪是 “怪异”的美学新风尚“巴罗克”横空出世的 世纪。巴罗克不仅在建筑和美术,而且在音 乐、小说、诗歌、戏剧、舞蹈乃至家庭陈设、 室内装饰等广泛领域都有强烈的表现。德 国和德语国家是巴罗克文学艺术十分繁荣 的国度,以至像音乐中的巴赫、小说中的格 里梅尔豪森都分别是欧洲巴罗克音乐和小 说的顶尖级代表。德国的维尔兹堡王宫、德 累斯顿的茨温格王宫、奥地利多瑙河畔的 迈尔克修道院、维也纳的卡尔大教堂以及 萨尔茨堡大教堂等都是巴罗克建筑代表 作。尽管直到 19 世纪中叶,欧洲的文学、艺 术史家们一直看不到因而也不承认“巴罗 克”蓬勃的艺术创造精神及其巨大的美学 价值。但20世纪初,随着德国表现主义运 动的兴起,表现主义诗人们一下子就从“巴 罗克”那里认出了自己的血亲。以写表现主 义诗歌成名、后来成了民主德国文化部长 的 著 名 诗 人 贝 歇 尔 的 名 诗《公 元 1937,祖 国之泪》,明显是与巴罗克时代的头号诗人 格 吕 菲 乌 斯 的 代 表 作《公 元 1636,祖 国 之 泪》相唱和,直到晚年,尽管“巴罗克”在他 所生活的国度被禁用,但诗人仍念念有词, 说未来文学的希望“寄托于另一种风格”。 人们认为这是他对表现主义及其祖籍“巴 罗克”的追忆。20世纪欧洲戏剧的领军人 物布莱希特,无论从题材还是艺术风格甚 至思想意识和人生观都从巴罗克小说和戏 剧那里接受了大量的遗产。小说家德伯林 的《柏林—亚历山大广场》及其追随者格 拉斯的《铁皮鼓》等都是巴罗克“流浪汉小 说”的现代版。布莱希特笔下的“法官”阿兹 达克和格拉斯笔下的击鼓手马采拉特都是 17 世纪特有的“反英雄”形象。再看建筑, 柏林勃兰登堡门附近建于1963年的Phil- lamonie—爱乐音乐厅,是运用不等边和 不对称的美学原理建造的现代巴罗克建 筑,是为巴罗克音乐的奠基者、在20世纪 被推崇为“音乐之父”的巴赫建造的纪念 碑;这也是巴罗克建筑和巴罗克音乐在20 世纪开始复兴的双重标志。以上这几个例 子足以说明,巴罗克强大的野性基因在20 世纪,在现代主义的思潮中复活了!当然复 兴的不仅仅是巴罗克的外在形式和风格, 更重要的是它的原创精神和勇气。不懂得 巴罗克的哲学思想及其美学特征,就不能 真正领悟现代、“后现代”许多文学艺术作 品的美学奥秘及其精神血液。 18世纪末、19世纪初是德国古典文学 高峰时期。自文艺复兴起,欧洲文艺界普遍 崇尚Antik,即古希腊罗马文艺和文化,后 来甚至走向极端,导致惟古典是尚的“古典 主义”,变成僵化的教条。这时期德国文学 的最精华部分,或者说最大代表是莱辛、赫 尔德,特别是歌德和席勒。他们虽然也非常 崇尚古代文学,但他们把它看做学习的典 范,而不是模仿的对象,更重要的是他们坚 持自己的原创精神。否则歌德就用不着花 60 年的漫长时光去写《浮士德》了!而席勒 那些才华横溢的作品,许多都是火山爆发 式的产物,绝对不是按照什么模式能够仿 制得了的。正因为如此,这些伟人视野广 阔,能站在时代的“制高点”,发表一系列跨 越几个世纪的远见卓识。《浮士德》中那个 “人造人”欧夫良,简直就是 21 世纪的“克 隆人”的绝妙写照!其他如歌德提出的“世 界文学”的展望,真正在我们的时代实现 了;他在《威廉麦斯特的漫游时代》中塑造 的“世界公民”形象也成为现代人追慕的对 象。甚至他一直受到责难的反对暴力革命 的思想和政治态度,在越来越多的现代知 识精英中成为正面的思想。席勒这位时代 天才,在许多方面与歌德的观点一致,他们 都已经觉察到正在兴起的工业化所带来的 某些负面影响;深入思考了人精神素质的 提高和精神人格的完善。如果说歌德的突 出贡献是通过《浮士德》表现,席勒的杰出 贡献则是通过他的美学论著表现,首先是 《美育书简》。席勒的美育思想早在上世纪 二三十年代就受到我国著名教育家蔡元培 的高度重视。80年代以来,席勒的美育主 张更引起中国知识界和教育界强烈的共 鸣。即使在“后现代”的视域中,席勒也是避 不开的对象。哈贝马斯在其《论席勒的“美 育书简”》中说:“这些书简成为了现代性的 审美批判的一部纲领性文献。席勒用康德 哲学的概念来分析自身内部已经分裂的现 代性,并设计了一套审美乌托邦,赋予艺术 一种全面的社会革命作用。” 差不多与德国古典文学同时兴起的欧 洲浪漫主义运动,无论人文诉求或是美学 追求都是真正的时代思潮。而德国浪漫派 在这两方面的表现都是超前的,即它最早 发现蓬勃兴起的工业化与自然的悖逆,从 而造成人文生态的破坏。美学上它固然与 其他国家的浪漫派一样都强调主观,但别 人的主观原则上都不破坏客体,即未突破 理性的范畴和“模仿论”美学的防线,而它 则已开始突入“非理性”的边界而与“表现 论”美学挂钩了。这就是为什么德国浪漫派 长期以来受到非议,被戴上种种诸如“病态 的”、“消极的”甚至“反动的”帽子。直到20 世纪现代主义思潮到达,人们才开始认清, 原来德国浪漫派是早到的亲家。而作为后 期浪漫派的不幸诗人荷尔德林被认为是 “通向现代主义的桥梁”。这里还必须提一 下 19世纪二三十年代在德国文坛像彗星 一样闪过的一位早夭的天才作家毕希纳, 他当时不属于什么派,但他创作的剧作《沃 依采克》为20世纪的表现主义运动开了先 河。而20世纪上半叶的奥地利杰出作曲家 阿尔伯特 · 贝尔格根据《沃依采克》谱写的 同名歌剧,在现代音乐史上被认为是表现 主义音乐的巅峰之作。 德意志文学或德语文学总是这样生机 勃勃,这样富有预见性,常常开风气之先, 这一传统直到20世纪依然不变。当卡夫卡 洞见到现代文明发展的悖谬性质,察觉到 人类生存境况的异化趋势,他以忘我的写 作向人类敲起警钟,发出警告,但响应者寥 寥。也许是无神论存在主义哲学的兴起推 动了人们的现代思维,也许是战争的教训 催化了人们的悟性,“二战”后人们很快听 懂了他的警告,从此卡夫卡也“从文学外走 到了文学内”,并领了半个多世纪的风骚, 至今方兴未艾。与卡夫卡同时代的表现主 义运动后期的小说家阿尔弗雷德 · 德伯林, 创作了题为《山岳、海洋、巨人》的长篇小 说,写人类肆意奴役自然最后遭到自然报 复的可怕景象,为人类环保意识的觉醒着 了先鞭。 在德语文学史上也有不少作家的作品 涉及政治,并对某些政治未来作出预言,如 19世纪的诗人海涅、20世纪前期的亨利 · 曼。但一部最有趣的政治寓言作品出自 一位离我们很近的作家—迪伦马特。他 于 1948 年写了一部“非历史的历史剧”《罗 慕路斯大帝》。同名主人公眼见他的超级帝 国即西罗马帝国在对世界几百年的统治过 程中积累了重重罪恶。现在他要利用他的 皇帝地位充当“世界正义的法官”来“宣判 他的不义的祖国的灭亡”!当时看后以为这 不过是作者的一种美学虚构,一笑置之。想 不到42年后,国际政治舞台上真的演出了 一出活生生的《罗慕路斯大帝》!作家的寓 言想象力及其准确性简直不可思议! 德语文学或德意志文学的现代精神在 20世纪的德语国家得到集中表现,尤其是 在奥地利,她所拥有的世界级现代主义文 学家和现代主义音乐家的数量,是世界上 任何国家都难以望其项背的。 德语文学是如此丰富,又如此富有青 春活力。不管它离我们多远,我们依然感 觉到它离我们很近,因为它不断焕发着现 代精神,抗衡着消极的“现代性”。德意志 文学本身的特质、德国的哲学和音乐传统 积淀,是德语文学深厚的思想源泉和美学 源泉。 在书店里淘书,偶尔翻到费 尔南多 · 佩索阿的《惶然录》,看几段 就喜欢上了。佩索阿是个“怪人”:他 是葡萄牙当代诗人,生于1888年, 1935 年去世。他生前诗名不显,只出 版过三本英文诗集、一小本葡文诗集 和百来篇散文、评论,其大量作品是 在去世后由研究者整理出版的。佩索 阿一生著作繁杂,生前默默无闻,逝 世后文名渐起,直到上世纪90年代 才进入西方评论家的视界。被认为是 “欧洲现代主义的核心人物”、“杰出 的经典作家”、“最为动人的、最深入 人心的作家”。 佩索阿喜欢用不同化名创作诗文。这些化名性格、经历迥异—如 牧羊人卡埃罗、航海工程师坎坡斯、医生雷斯、助理薄记员索阿雷斯等。 《惶然录》是以索阿雷斯为名创作的,写满了对生命的疑虑、惶然和不 安。佩索阿的众多化名不是简单的笔名,而是被赋予了不同的生命形 态。有的感情外溢,写自由诗;有的狂放不羁,喜欢冒险;有的奉行享乐 主义,自幼受古典文学的熏陶。佩索阿创造出的这些不同的人,到底意 味着什么?哪个是真正的费尔南多 · 佩索阿? “我的一生是一场停在纸面上的战争,注定是要失败的”。佩索阿在 《受教的斯多葛信徒》中这样写道。这句话我每读一遍都能多少体会到 佩索阿对于创作的苦心。一个作家用不同的化名写不同风格和意旨的 文章,他一段时间是这个人,另一段时间变成另一个人,在生命的不同 阶段感受不同性质的人生。 佩索阿是位诗人,可他喜欢写散文。喜欢用日记体的、即兴的方式 记录对文学和人生的感想,记录稍纵即逝的事物和对这个世界的悲悯 情怀。随意和散漫一点也没有影响他的追求,韩少功在《惶然录》译序中 说佩索阿是“一个人担当了全人类的精神责任,在悖逆的不同人文视角 里,始终如一地贯彻着他独立的勇敢、究诘的智慧以及对人世万物深深 关切的博大情怀”。 我作为普通读者能够阅读并喜欢佩索阿的作品,是因为他通过文 字让我发现了一个丰富的精神世界,和一个人能够通过这种方式来感 知世界的惊讶。他无疑是个敏感的智慧者、一个精神领域的导游和解 说员。他终身独居,不是因为得 不到爱情,而是经过痛苦的思考 和选择:“我仍然记得—记得 很清楚,差不多能嗅到那个春日 的空气中所弥漫的馨香—那个 下午,我经过再三斟酌之后,决 心将爱情这一无法解决的难题弃 绝。 ”他把一生给了一项不可能 完成、又不得不完成的事业。他 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他的“失败”是另一种形式的清 醒:“心智的尊严体现在它敢于 承认其自身的局限,承认自身之 外尚有现实存在。必须承认不管我们沮丧与否—自然界的 法则并不屈从于我们的意志;世 界独立存在,它并不随我们的意 志而转移;我们自感悲伤,这无 关乎星球的道德,跟此刻从我们 窗前走过的行人之间也没有什么 关系。 日前,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外 国文学专业委员会2010年年会 暨“外国文学:领悟与阐释”学术 研讨会在四川大学举行。本次年 会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外国文 学专业委员会、四川大学文学与 新闻学院、四川大学外国语学 院、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联合主 办。来自全国近百所学校的百余 名专家学者与会,围绕外国文学 经典作品阐释、外国文学经典作 品研究史综述、外国文学经典作 品教学研究、外国文学教学与人 文素质教育等话题展开探讨。 四川大学副校长石坚,四川 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党委书记 熊兰,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外国文 学专业委员会会长、南京大学文 学院教授杨正润在开幕式上致 辞。同时,还举行了中国高等教 育学会外国文学委员会第四届 优秀教学科研成果奖颁奖仪式, 学会秘书长张冰宣布获奖名单。 对外国文学经典的研究与阐 释一直是外国文学学界关注的重 点。经典文学作品常读常新,能 经过时代的淘洗给人以滋养。在 本次会议上,很多学者阐述了对 不同语种文学经典的解读。作家 之间的交往和对话,对作家的创 作动力和作品增值等有深入影 响,北京大学教授刘树森就论述 了庞德在惠特曼从边缘回归美国 文学经典历程中所起的积极作 用。虽然庞德坦诚自己由于思想 和艺术上的幼稚曾厌恶惠特曼, 但同为美国诗人的庞德最终意识 到自己与惠特曼同根同源,共同 拥有美国民族身份与诗歌创作指 向,因此主动提出打破精神上的 隔膜与壁垒,建立彼此“交 往”。文化试错和文化反省是外 国文学研究的重要角度,文学研 究既要面向未来,也要反省过去, 许多杰出的作品中都有作者的反 思,值得研究者深入挖掘。四川大 学刘亚丁教授借鉴格雷马斯符号 学的矩阵图,分析《罪与罚》中体 现文化冲突的主人公犯罪和救赎 的叙事轴,同时分析其他人物在 两种文化之间的抉择,将拉斯柯 尼科夫文化抉择的叙事深层结 构,解读为陀思妥耶夫斯基本人 及俄罗斯民族对西方文化的“试 错”。首都师范大学教授林精华 论述了后苏联时代俄罗斯对列 · 托尔斯泰的四种阐释。复旦大 学副教授戴从容认为,爱尔兰诗 人谢默斯 · 希尼通过有意识地选 择田园乡村生活,建立了观看和 表述日常生活的特殊叙事方式。 挪威戏剧大师易卜生同样引发学 者们的热烈讨论。四川外国语学 院的李兵、陈燕红从《建筑大师》 解读易卜生剧作的“妖性”,认 为其剧作中所呈现出来的“现代 性”在今天仍不失为戏剧创作的 典范;东北师范大学教授刘建军 认为,易卜生的伟大之处在于其 剧作中反映了技术理性与人文理 性的冲突碰撞;复旦大学教授孙 健所提出的“易卜生主义在当下 是否要有新的发展”引发与会者 的深度思考。 外国文学史的研究、教学 同样是与会者热议的话题。厦门 大学教授王诺谈到,外国文学研 究应与本国实际相结合,东西方 世界的模糊,也是当今世界发展 趋势,我们在与国际话语相对接 的同时,还应该考虑以何种态度 进行国际化。而在文学批评理论 的应用方面,王诺强调了生态批 评的审美性和艺术原则,认为外 国文学研究在寻求理论支撑时 须注意对理论的整体把握,避免 只言片语的拼凑和引用,无论女 性主义还是生态批评,都应注意 其理论的适用性和局限性。南开 大学教授王立新、三峡大学教授 李小驹分别在主题发言中论述 了书写20世纪外国文学史的理 论与方法反思,以及外国文学课 程应该自觉承担的新启蒙的历 史责任。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梁坤 则论述了文学史书写的圆性,认 为变幻和变形是文学史编写的 依据。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外国文 学专业委员会名誉理事、中国人 民大学教授黄晋凯在闭幕词中 说,本次会议对新世纪头十年中 国外国文学研究与教学经验进 行了总结,也为今后外国文学研 究和教学提出了新的课题,具有 承前启后的作用。 (王 杨) 语文学的 语文学的 现代精神 现代精神 □叶廷芳 瞭望台 拥有不同 生命形态的佩索阿 □黄明安 SHIJIE WENTAN SHIJIE WENTAN SHIJIE WENTAN SHIJIE WENTAN SHIJIE WENTAN SHIJIE WENTAN SHIJIE WENTAN SHIJIE WENTAN SHIJIE WENTAN SHIJIE WENTAN SHIJIE WENTAN SHIJIE WENTAN SHIJIE WENTAN SHIJIE WENTAN SHIJIE WENTAN SHIJIE WENTAN SHIJIE WENTAN SHIJIE WENTAN SHIJIE WENTAN SHIJIE WENTAN SHIJIE WENTAN SHIJIE WENTAN SHIJIE WENTAN SHIJIE WENTAN SHIJIE WENTAN SHIJIE WENTAN SHIJIE WENTAN SHIJIE WENTAN SHIJIE WENTAN SHIJIE WENTAN SHIJIE WENTAN 经典 · 理论 · 教学 “外国文学:领悟与阐释”学术研讨会综述 歌德与席勒雕像 布莱希特 迪伦马特 卡夫卡 卡夫卡 沃依采克 沃依采克 剧照 剧照 费尔南多 费尔南多 · · 佩索阿 佩索阿 《惶然录》英文版 德国的维尔兹堡王宫 广 话题 · 文学的干净 陈建功:敛起的力量 …… 陈建功 一频道 春秋的老实人和天真汉 …………………… 李敬泽 超重的记忆 …………… 春水 …………………… 女孩 …………………… 刘荣书 偏方 …………………… 李世许 读典笔记 中华礼仪文明与当代教育 …………………… 出卖 …………………… 陈恭怀 废园 …………………… 李少军 无花果种 ……………… 胡荣茂 鱼儿问答 ……………… 杨平位 花落的声音惊心动魄 彼岸空间 ……………… 胡学文 黄河诗岸 风吹着她的美 ………… 李继宗 你可以 ………………… 杨建虎 方块字:幻影之歌 …… 瘦西鸿 黄河论坛 诗歌批评应该是一种生活批评 ………… 投 稿 信 箱 :[email protected](小 说)、hhwxsw@163. com(散文)、[email protected](诗歌、评论)。地址:宁夏银 川市北京中路166号行政中心3号楼《黄河文学》编辑部。邮 政编码:750011。电话:0951—6888593、6888599。 大江东去 洛夫的诗 ……………… 三十三(外一首) ……… 中流击水 浴血硝烟(组诗) ……… 天路行吟(组诗) ……… 冯亦同 金陵吟草(组诗) ……… 孙汉洲 乡村记忆(组诗) ……… 肖作华 最后的奢望(组诗) …… 金国旗 流水线上(外四首) …… 张泯刽 第三只眼睛(三首) …… 胡卫民 诗三首 ………………… 梁积林 域外诗坛 [美]弗罗斯特诗选 涛声依旧 刘家魁 陈显荣 管用和 孙长继 共饮一江水 张绍民 还宝生 清荷铃子 蓝莲花 地铁、公交 谢意伟 叶庆瑞 张新泉 孙友田 敕勒川 扬帆远航 王晓辉 王冬冬 徐晓思 姜长荣 地址:南京市梦都大街50号扬子江诗刊社。邮政编码: 210019。 电 话 :025-86486051。 国 内 总 发 行 :南 京 市 邮 政 局。订阅:1、全国各地邮局(所),邮发代号:28-270;2、直接汇 款至杂志社邮购(全年 45.00 元)。2010 年 11 月 5 日出版。国 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 ISSN1009-542X。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 号:CN32-1602 /I。定价:7.50元。 诗刊 · · 新锐 翁晴为小说二题 做一个有女性美的女子 (创作谈) 翁晴为 剩女命运的探析者 ……………… 钱志富 蝌蚪 (中篇) …… 来我童年旅行的舅舅(中篇) ……………… 王威廉 大地上奔跑的灵物 失踪者的旅行 …… 闫文盛 孙昌建的诗 ……… 孙昌建 马非的诗 ………… 自传与公传:1965(三) ……………… 董学仁 “我的确乐于探索散文写作 的可能性” …… 周晓枫 姜广平 阿摩斯 · 奥兹:以色列人的 记忆与形象 (1939—) ……………… 邱华栋 西湖 2010 年第十一期要目 本期看点: 孙春龙催人泪下的报告文学《寻找失落的英雄》;实力作家夏天 滑可笑又发人深思的中篇力作《漫过花园洋房的浓烟》;新锐作家陈纸、朱家雄 或幽默轻松或尖锐激烈的小说新作《桃色》和《职场争端》。 现实中国 寻找失落的英雄(报告文学) …………………………… 孙春龙 高度—一家百年老酒的沧桑与内涵(报告文学) …… 王伟举 作家人气榜 漫过花园洋房的浓烟(中篇小说) ……………………… 夏天敏 让心灵永远鲜活(创作谈) ……………………………… 夏天敏 好看小说 桃色(短篇小说) ………………………………………… 一种活法(短篇小说) …………………………………… 杨玉祥 职场争端(中篇小说) …………………………………… 朱家雄 寻找骂声(小小说) ……………………………………… 陈学长 文化观察 “中国职称评审制度向何处去”问题讨论之五浅山客 刘柏谦真情写作 对一种心情的描述(组诗) ……………………………… 父亲(散文) ……………………………………………… 最伤心的一堂课(散文) ………………………………… 刘惠强 天下中文 圆明园带给我的思索(散文) …………………………… 王剑冰 鲁迅先生在京衣食住行及其他(散文) ………………… 赵惠民 并蒂莲花别样红(散文) ………………………………… 李一安 《北京文学》六十年 《北京文学》,永远的文学………………………… 金翠华 伟大与神圣 …………………………………… 东壁逸人 我与《北京文学》的不解之缘 …………………… 李昌祥 《北京文学》(精彩阅读) —篇篇好看,期期精彩!请读者注意订阅明年杂 志:每期一百五十二页定价8.00元,全年十二期定价96.00元,全国最实惠的 文学月刊。如读者在当地买不到本刊,可汇款到我社发行部邮购,我社将免邮 费。国内邮发代号:2-85。国外发行代号:M428。销售热线:010-66031108, 66076061。地址:100031北京前门西大街97号北京文学月刊社。

德语文学的 现代精神 - chinawriter.com.cnimage.chinawriter.com.cn/61/2010/1119/U3875P843T61... · 阔,能站在时代的“制高点”,发表一系列跨 越几个世纪的远见卓识。《浮士德》中那个

  • Upload
    others

  • View
    7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德语文学的 现代精神 - chinawriter.com.cnimage.chinawriter.com.cn/61/2010/1119/U3875P843T61... · 阔,能站在时代的“制高点”,发表一系列跨 越几个世纪的远见卓识。《浮士德》中那个

33责任编辑:王 杨 电话:(010)65389193 电子信箱:[email protected] 2010年11月19日 星期五世界文坛

众所周知,德意志民族是一个富有智慧的民族,德意志文化的土壤

上产生的文学也非同凡响。尽管由于德意志民族长期四分五裂,使她的文学在文艺复兴时期不像英国、法国、意大利那样光芒四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民族的第一流知识精英越来越意识到,在这个鄙陋的国度,他们——正如恩格斯所说——不可能在政治领域有所作为,于是他们的智慧都转向文学或文化。德语文学充满睿智,寓意深刻,风格独特,从17世纪起,它就开始放出异彩。此后各个重要历史时期的古典文学也经常投射出属于“现代”的信息。

在德国、意大利和西班牙,17 世纪是“怪异”的美学新风尚“巴罗克”横空出世的世纪。巴罗克不仅在建筑和美术,而且在音乐、小说、诗歌、戏剧、舞蹈乃至家庭陈设、室内装饰等广泛领域都有强烈的表现。德国和德语国家是巴罗克文学艺术十分繁荣的国度,以至像音乐中的巴赫、小说中的格里梅尔豪森都分别是欧洲巴罗克音乐和小说的顶尖级代表。德国的维尔兹堡王宫、德累斯顿的茨温格王宫、奥地利多瑙河畔的迈尔克修道院、维也纳的卡尔大教堂以及萨尔茨堡大教堂等都是巴罗克建筑代表作。尽管直到19世纪中叶,欧洲的文学、艺术史家们一直看不到因而也不承认“巴罗克”蓬勃的艺术创造精神及其巨大的美学价值。但 20 世纪初,随着德国表现主义运动的兴起,表现主义诗人们一下子就从“巴罗克”那里认出了自己的血亲。以写表现主义诗歌成名、后来成了民主德国文化部长的著名诗人贝歇尔的名诗《公元 1937,祖国之泪》,明显是与巴罗克时代的头号诗人格吕菲乌斯的代表作《公元 1636,祖国之泪》相唱和,直到晚年,尽管“巴罗克”在他所生活的国度被禁用,但诗人仍念念有词,说未来文学的希望“寄托于另一种风格”。人们认为这是他对表现主义及其祖籍“巴罗克”的追忆。20 世纪欧洲戏剧的领军人物布莱希特,无论从题材还是艺术风格甚至思想意识和人生观都从巴罗克小说和戏

剧那里接受了大量的遗产。小说家德伯林的《柏林——亚历山大广场》及其追随者格拉斯的《铁皮鼓》等都是巴罗克“流浪汉小说”的现代版。布莱希特笔下的“法官”阿兹达克和格拉斯笔下的击鼓手马采拉特都是17 世纪特有的“反英雄”形象。再看建筑,柏林勃兰登堡门附近建于 1963年的 Phil-lamonie——爱乐音乐厅,是运用不等边和不对称的美学原理建造的现代巴罗克建筑,是为巴罗克音乐的奠基者、在 20 世纪被推崇为“音乐之父”的巴赫建造的纪念碑;这也是巴罗克建筑和巴罗克音乐在20世纪开始复兴的双重标志。以上这几个例子足以说明,巴罗克强大的野性基因在20世纪,在现代主义的思潮中复活了!当然复兴的不仅仅是巴罗克的外在形式和风格,更重要的是它的原创精神和勇气。不懂得巴罗克的哲学思想及其美学特征,就不能真正领悟现代、“后现代”许多文学艺术作品的美学奥秘及其精神血液。

18世纪末、19世纪初是德国古典文学高峰时期。自文艺复兴起,欧洲文艺界普遍崇尚 Antik,即古希腊罗马文艺和文化,后来甚至走向极端,导致惟古典是尚的“古典主义”,变成僵化的教条。这时期德国文学的最精华部分,或者说最大代表是莱辛、赫尔德,特别是歌德和席勒。他们虽然也非常崇尚古代文学,但他们把它看做学习的典范,而不是模仿的对象,更重要的是他们坚持自己的原创精神。否则歌德就用不着花

60年的漫长时光去写《浮士德》了!而席勒那些才华横溢的作品,许多都是火山爆发式的产物,绝对不是按照什么模式能够仿制得了的。正因为如此,这些伟人视野广阔,能站在时代的“制高点”,发表一系列跨越几个世纪的远见卓识。《浮士德》中那个

“人造人”欧夫良,简直就是 21 世纪的“克隆人”的绝妙写照!其他如歌德提出的“世界文学”的展望,真正在我们的时代实现了;他在《威廉麦斯特的漫游时代》中塑造的“世界公民”形象也成为现代人追慕的对象。甚至他一直受到责难的反对暴力革命的思想和政治态度,在越来越多的现代知识精英中成为正面的思想。席勒这位时代天才,在许多方面与歌德的观点一致,他们都已经觉察到正在兴起的工业化所带来的某些负面影响;深入思考了人精神素质的提高和精神人格的完善。如果说歌德的突出贡献是通过《浮士德》表现,席勒的杰出贡献则是通过他的美学论著表现,首先是

《美育书简》。席勒的美育思想早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就受到我国著名教育家蔡元培的高度重视。80 年代以来,席勒的美育主张更引起中国知识界和教育界强烈的共鸣。即使在“后现代”的视域中,席勒也是避不开的对象。哈贝马斯在其《论席勒的“美育书简”》中说:“这些书简成为了现代性的审美批判的一部纲领性文献。席勒用康德哲学的概念来分析自身内部已经分裂的现代性,并设计了一套审美乌托邦,赋予艺术一种全面的社会革命作用。”

差不多与德国古典文学同时兴起的欧洲浪漫主义运动,无论人文诉求或是美学追求都是真正的时代思潮。而德国浪漫派在这两方面的表现都是超前的,即它最早发现蓬勃兴起的工业化与自然的悖逆,从而造成人文生态的破坏。美学上它固然与

其他国家的浪漫派一样都强调主观,但别人的主观原则上都不破坏客体,即未突破理性的范畴和“模仿论”美学的防线,而它则已开始突入“非理性”的边界而与“表现论”美学挂钩了。这就是为什么德国浪漫派长期以来受到非议,被戴上种种诸如“病态的”、“消极的”甚至“反动的”帽子。直到20世纪现代主义思潮到达,人们才开始认清,原来德国浪漫派是早到的亲家。而作为后期浪漫派的不幸诗人荷尔德林被认为是

“通向现代主义的桥梁”。这里还必须提一下 19 世纪二三十年代在德国文坛像彗星一样闪过的一位早夭的天才作家毕希纳,他当时不属于什么派,但他创作的剧作《沃依采克》为20世纪的表现主义运动开了先河。而20世纪上半叶的奥地利杰出作曲家阿尔伯特·贝尔格根据《沃依采克》谱写的同名歌剧,在现代音乐史上被认为是表现主义音乐的巅峰之作。

德意志文学或德语文学总是这样生机勃勃,这样富有预见性,常常开风气之先,这一传统直到20世纪依然不变。当卡夫卡洞见到现代文明发展的悖谬性质,察觉到人类生存境况的异化趋势,他以忘我的写作向人类敲起警钟,发出警告,但响应者寥寥。也许是无神论存在主义哲学的兴起推动了人们的现代思维,也许是战争的教训催化了人们的悟性,“二战”后人们很快听懂了他的警告,从此卡夫卡也“从文学外走到了文学内”,并领了半个多世纪的风骚,至今方兴未艾。与卡夫卡同时代的表现主义运动后期的小说家阿尔弗雷德·德伯林,创作了题为《山岳、海洋、巨人》的长篇小说,写人类肆意奴役自然最后遭到自然报复的可怕景象,为人类环保意识的觉醒着了先鞭。

在德语文学史上也有不少作家的作品涉及政治,并对某些政治未来作出预言,如19 世纪的诗人海涅、20 世纪前期的亨利希·曼。但一部最有趣的政治寓言作品出自一位离我们很近的作家——迪伦马特。他于1948年写了一部“非历史的历史剧”《罗慕路斯大帝》。同名主人公眼见他的超级帝国即西罗马帝国在对世界几百年的统治过程中积累了重重罪恶。现在他要利用他的皇帝地位充当“世界正义的法官”来“宣判他的不义的祖国的灭亡”!当时看后以为这不过是作者的一种美学虚构,一笑置之。想不到42年后,国际政治舞台上真的演出了一出活生生的《罗慕路斯大帝》!作家的寓言想象力及其准确性简直不可思议!

德语文学或德意志文学的现代精神在20世纪的德语国家得到集中表现,尤其是在奥地利,她所拥有的世界级现代主义文学家和现代主义音乐家的数量,是世界上任何国家都难以望其项背的。

德语文学是如此丰富,又如此富有青春活力。不管它离我们多远,我们依然感觉到它离我们很近,因为它不断焕发着现代精神,抗衡着消极的“现代性”。德意志文学本身的特质、德国的哲学和音乐传统积淀,是德语文学深厚的思想源泉和美学源泉。

在书店里淘书,偶尔翻到费尔南多·佩索阿的《惶然录》,看几段就喜欢上了。佩索阿是个“怪人”:他是葡萄牙当代诗人,生于 1888 年,1935年去世。他生前诗名不显,只出版过三本英文诗集、一小本葡文诗集和百来篇散文、评论,其大量作品是在去世后由研究者整理出版的。佩索阿一生著作繁杂,生前默默无闻,逝世后文名渐起,直到上世纪90年代才进入西方评论家的视界。被认为是

“欧洲现代主义的核心人物”、“杰出的经典作家”、“最为动人的、最深入人心的作家”。

佩索阿喜欢用不同化名创作诗文。这些化名性格、经历迥异——如牧羊人卡埃罗、航海工程师坎坡斯、医生雷斯、助理薄记员索阿雷斯等。

《惶然录》是以索阿雷斯为名创作的,写满了对生命的疑虑、惶然和不安。佩索阿的众多化名不是简单的笔名,而是被赋予了不同的生命形态。有的感情外溢,写自由诗;有的狂放不羁,喜欢冒险;有的奉行享乐主义,自幼受古典文学的熏陶。佩索阿创造出的这些不同的人,到底意味着什么?哪个是真正的费尔南多·佩索阿?

“我的一生是一场停在纸面上的战争,注定是要失败的”。佩索阿在《受教的斯多葛信徒》中这样写道。这句话我每读一遍都能多少体会到佩索阿对于创作的苦心。一个作家用不同的化名写不同风格和意旨的文章,他一段时间是这个人,另一段时间变成另一个人,在生命的不同阶段感受不同性质的人生。

佩索阿是位诗人,可他喜欢写散文。喜欢用日记体的、即兴的方式记录对文学和人生的感想,记录稍纵即逝的事物和对这个世界的悲悯情怀。随意和散漫一点也没有影响他的追求,韩少功在《惶然录》译序中说佩索阿是“一个人担当了全人类的精神责任,在悖逆的不同人文视角里,始终如一地贯彻着他独立的勇敢、究诘的智慧以及对人世万物深深关切的博大情怀”。

我作为普通读者能够阅读并喜欢佩索阿的作品,是因为他通过文字让我发现了一个丰富的精神世界,和一个人能够通过这种方式来感知世界的惊讶。他无疑是个敏感的智慧者、一个精神领域的导游和解

说员。他终身独居,不是因为得不到爱情,而是经过痛苦的思考和选择:“我仍然记得——记得很清楚,差不多能嗅到那个春日的空气中所弥漫的馨香——那个下午,我经过再三斟酌之后,决心将爱情这一无法解决的难题弃绝。”他把一生给了一项不可能完成、又不得不完成的事业。他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他的“失败”是另一种形式的清醒:“心智的尊严体现在它敢于承认其自身的局限,承认自身之外尚有现实存在。必须承认——不管我们沮丧与否——自然界的法则并不屈从于我们的意志;世界独立存在,它并不随我们的意志而转移;我们自感悲伤,这无关乎星球的道德,跟此刻从我们窗前走过的行人之间也没有什么关系。”

日前,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外国文学专业委员会 2010 年年会暨“外国文学:领悟与阐释”学术研讨会在四川大学举行。本次年会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外国文学专业委员会、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四川大学外国语学院、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联合主办。来自全国近百所学校的百余名专家学者与会,围绕外国文学经典作品阐释、外国文学经典作品研究史综述、外国文学经典作品教学研究、外国文学教学与人文素质教育等话题展开探讨。

四川大学副校长石坚,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党委书记熊兰,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外国文学专业委员会会长、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杨正润在开幕式上致辞。同时,还举行了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外国文学委员会第四届优秀教学科研成果奖颁奖仪式,学会秘书长张冰宣布获奖名单。

对外国文学经典的研究与阐

释一直是外国文学学界关注的重点。经典文学作品常读常新,能经过时代的淘洗给人以滋养。在本次会议上,很多学者阐述了对不同语种文学经典的解读。作家之间的交往和对话,对作家的创作动力和作品增值等有深入影响,北京大学教授刘树森就论述了庞德在惠特曼从边缘回归美国文学经典历程中所起的积极作用。虽然庞德坦诚自己由于思想和艺术上的幼稚曾厌恶惠特曼,但同为美国诗人的庞德最终意识到自己与惠特曼同根同源,共同拥有美国民族身份与诗歌创作指向,因此主动提出打破精神上的隔 膜 与 壁 垒 , 建 立 彼 此 “ 交

往”。文化试错和文化反省是外国文学研究的重要角度,文学研究既要面向未来,也要反省过去,许多杰出的作品中都有作者的反思,值得研究者深入挖掘。四川大学刘亚丁教授借鉴格雷马斯符号学的矩阵图,分析《罪与罚》中体现文化冲突的主人公犯罪和救赎的叙事轴,同时分析其他人物在两种文化之间的抉择,将拉斯柯尼科夫文化抉择的叙事深层结构,解读为陀思妥耶夫斯基本人及俄罗斯民族对西方文化的“试错”。首都师范大学教授林精华论述了后苏联时代俄罗斯对列夫·托尔斯泰的四种阐释。复旦大学副教授戴从容认为,爱尔兰诗

人谢默斯·希尼通过有意识地选择田园乡村生活,建立了观看和表述日常生活的特殊叙事方式。挪威戏剧大师易卜生同样引发学者们的热烈讨论。四川外国语学院的李兵、陈燕红从《建筑大师》解读易卜生剧作的“妖性”,认为其剧作中所呈现出来的“现代性”在今天仍不失为戏剧创作的典范;东北师范大学教授刘建军认为,易卜生的伟大之处在于其剧作中反映了技术理性与人文理性的冲突碰撞;复旦大学教授孙健所提出的“易卜生主义在当下是否要有新的发展”引发与会者的深度思考。

外国文学史的研究、教学同样是与会者热议的话题。厦门大学教授王诺谈到,外国文学研究应与本国实际相结合,东西方世界的模糊,也是当今世界发展趋势,我们在与国际话语相对接的同时,还应该考虑以何种态度进行国际化。而在文学批评理论

的应用方面,王诺强调了生态批评的审美性和艺术原则,认为外国文学研究在寻求理论支撑时须注意对理论的整体把握,避免只言片语的拼凑和引用,无论女性主义还是生态批评,都应注意其理论的适用性和局限性。南开大学教授王立新、三峡大学教授李小驹分别在主题发言中论述了书写 20 世纪外国文学史的理论与方法反思,以及外国文学课程应该自觉承担的新启蒙的历史责任。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梁坤则论述了文学史书写的圆性,认为变幻和变形是文学史编写的依据。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外国文学专业委员会名誉理事、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黄晋凯在闭幕词中说,本次会议对新世纪头十年中国外国文学研究与教学经验进行了总结,也为今后外国文学研究和教学提出了新的课题,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 (王 杨)

德德语文学的语文学的现代精神现代精神

□叶廷芳

■瞭望台

拥有不同生命形态的佩索阿

□黄明安

SHIJIE WENTANSHIJIE WENTANSHIJIE WENTANSHIJIE WENTANSHIJIE WENTANSHIJIE WENTANSHIJIE WENTANSHIJIE WENTANSHIJIE WENTANSHIJIE WENTANSHIJIE WENTANSHIJIE WENTANSHIJIE WENTANSHIJIE WENTANSHIJIE WENTANSHIJIE WENTANSHIJIE WENTANSHIJIE WENTANSHIJIE WENTANSHIJIE WENTANSHIJIE WENTANSHIJIE WENTANSHIJIE WENTANSHIJIE WENTANSHIJIE WENTANSHIJIE WENTANSHIJIE WENTANSHIJIE WENTANSHIJIE WENTANSHIJIE WENTANSHIJIE WENTAN

■动 态

经典·理论·教学“外国文学:领悟与阐释”学术研讨会综述

歌德与席勒雕像

布莱希特 迪伦马特 卡夫卡卡夫卡

《《沃依采克沃依采克》》剧照剧照

费尔南多费尔南多··佩索阿佩索阿

《惶然录》英文版

德国的维尔兹堡王宫

广 告

二○

一○

年第十、十一期︵总第一百三十二、三期︶目录

话题·文学的干净陈建功:敛起的力量 …… 陈建功 和 歌一 频 道 春秋的老实人和天真汉

…………………… 李敬泽超重的记忆 …………… 南 帆

小 说 春水 …………………… 吟 泠女孩 …………………… 刘荣书偏方 …………………… 李世许

读典笔记 中华礼仪文明与当代教育…………………… 彭 林

散 文 出卖 …………………… 陈恭怀废园 …………………… 李少军无花果种 ……………… 胡荣茂鱼儿问答 ……………… 杨平位花落的声音惊心动魄 … 葛 林彼岸空间 ……………… 胡学文

黄河诗岸 风吹着她的美 ………… 李继宗你可以 ………………… 杨建虎方块字:幻影之歌 …… 瘦西鸿

黄河论坛 诗歌批评应该是一种生活批评 ………… 刘 波投稿信箱:[email protected](小说)、hhwxsw@163.

com(散文)、[email protected](诗歌、评论)。地址:宁夏银川市北京中路166号行政中心3号楼《黄河文学》编辑部。邮政编码:750011。电话:0951—6888593、6888599。

大江东去 洛夫的诗 ……………… 洛 夫三十三(外一首)……… 赵 恺

中流击水 浴血硝烟(组诗)……… 石 英天路行吟(组诗)……… 冯亦同金陵吟草(组诗)……… 孙汉洲乡村记忆(组诗)……… 肖作华最后的奢望(组诗)…… 金国旗流水线上(外四首)…… 张泯刽第三只眼睛(三首)…… 胡卫民诗三首 ………………… 梁积林

域外诗坛 [美]弗罗斯特诗选 … 张 祈译涛声依旧 刘家魁 陈显荣 管用和

亮 毛 莫 云 孙长继共饮一江水 张绍民 还宝生 陈 武

清荷铃子 蓝莲花 天 岚地铁、公交 谢意伟 叶庆瑞 张新泉 方 政 丁 可诗 小 辑 孙友田 黑 马 敕勒川扬帆远航 张 切 王晓辉 王冬冬 徐晓思 姜长荣

梦 野地址:南京市梦都大街50号扬子江诗刊社。邮政编码:

210019。电话:025-86486051。国内总发行:南京市邮政局。订阅:1、全国各地邮局(所),邮发代号:28-270;2、直接汇款至杂志社邮购(全年45.00元)。2010年11月5日出版。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1009-542X。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32-1602 / I。定价:7.50元。

诗刊

二○

一○

年第六期要目

·精彩阅读·

二○

一○

年第十二期要目

新锐 翁晴为小说二题做一个有女性美的女子

(创作谈) … 翁晴为剩女命运的探析者

……………… 钱志富蝌蚪 (中篇) …… 郁 子来我童年旅行的舅舅(中篇)

……………… 王威廉大地上奔跑的灵物 寒 冰失踪者的旅行 …… 闫文盛孙昌建的诗 ……… 孙昌建马非的诗 ………… 马 非自传与公传:1965(三)

……………… 董学仁“我的确乐于探索散文写作

的可能性”…… 周晓枫 姜广平

阿摩斯·奥兹:以色列人的记忆与形象 (1939—)……………… 邱华栋

西 湖2010年第十一期要目

本期看点:孙春龙催人泪下的报告文学《寻找失落的英雄》;实力作家夏天滑可笑又发人深思的中篇力作《漫过花园洋房的浓烟》;新锐作家陈纸、朱家雄或幽默轻松或尖锐激烈的小说新作《桃色》和《职场争端》。现实中国 寻找失落的英雄(报告文学) …………………………… 孙春龙

高度——一家百年老酒的沧桑与内涵(报告文学) …… 王伟举作家人气榜 漫过花园洋房的浓烟(中篇小说) ……………………… 夏天敏

让心灵永远鲜活(创作谈) ……………………………… 夏天敏好看小说 桃色(短篇小说) ………………………………………… 陈 纸

一种活法(短篇小说) …………………………………… 杨玉祥职场争端(中篇小说) …………………………………… 朱家雄寻找骂声(小小说) ……………………………………… 陈学长

文化观察 “中国职称评审制度向何处去”问题讨论之五浅山客 刘柏谦等真情写作 对一种心情的描述(组诗) ……………………………… 谷 禾

父亲(散文) ……………………………………………… 毛 昂最伤心的一堂课(散文) ………………………………… 刘惠强

天下中文 圆明园带给我的思索(散文) …………………………… 王剑冰鲁迅先生在京衣食住行及其他(散文) ………………… 赵惠民并蒂莲花别样红(散文) ………………………………… 李一安

《北京文学》六十年 《北京文学》,永远的文学………………………… 金翠华伟大与神圣 …………………………………… 东壁逸人我与《北京文学》的不解之缘 …………………… 李昌祥

《北京文学》(精彩阅读)——篇篇好看,期期精彩!请读者注意订阅明年杂志:每期一百五十二页定价8.00元,全年十二期定价96.00元,全国最实惠的文学月刊。如读者在当地买不到本刊,可汇款到我社发行部邮购,我社将免邮费。国内邮发代号:2-85。国外发行代号:M428。销售热线:010-66031108,66076061。地址:100031北京前门西大街97号北京文学月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