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05 2 0 1 9 . 1 0 . 2 8 · · · · · · · · · · …… 2013 :“ 》, 》, 。”

一所被称为 有思想 有灵魂的教育乐土 的学校 在交华学习是一件幸 …epaper.zhoudaosh.com/images/2019-10/28/05/051028.pdf · 多元校本课程体系层次丰富、跨学科融合,

  • Upload
    others

  • View
    16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一所被称为 有思想 有灵魂的教育乐土 的学校 在交华学习是一件幸 …epaper.zhoudaosh.com/images/2019-10/28/05/051028.pdf · 多元校本课程体系层次丰富、跨学科融合,

05 上海新闻 2019 . 10 . 28 星 期 一

编 辑 张 勇 建 初 阳

一所被称为“有思想、有灵魂的教育乐土”的学校

在交华学习是一件幸福的事

课程·课题·研学

一所学校办学和育人的理念是否先

进,层次是否清晰,角度是否完整,最集中

的体现就是课程。

交华中学在“大课程”理念支持下的

多元校本课程体系层次丰富、跨学科融合,

将基础教育共性、交华校园个性、初中学生

特性这三者有机结合,在提升整体学习素

养方面成效显著。

交华著名的微型课和微讲座邀请了大

量校外专家和专家型家长:动物学专家谈

动物保护、国学讲师话西游、皮肤科医生谈

护肤,还有环保知识、趣味植物、航空安全

等,万千世界的大门就此打开。

学生微课题也是深受同学们追捧的第

二课堂,从选题到开题、研究,学生都能做

得有模有样。记者跟随赵校长参观了学校

的无土栽培实验室,这是应课题组学生申

请,学校拨款新建的,上半年同学们都已经

尝到了实验室里产出的第一批瓜果蔬菜。这

个周末,《解锁植物基因密码》课题组的同

学们将前往南京林业大学进行质粒提取实

验。很多课题还会利用假期进行实地考察,

如去四川研究大熊猫生存现状,去西安重

走玄奘之路,在桂林考察喀斯特地貌⋯⋯

赵校长说,交华两辆校车排期一直很

满,要带着学生到处跑,我们的课堂在校

内,也在校外。每周的“行走的课堂”,学生

的足迹走过了历史博物馆、工艺美术博物

馆、交响音乐博物馆、邮政博物馆、体育博

物馆⋯⋯同时完成任务单上的考察、记录、

采图、编辑等工作,在行走中观世界,在观

世界中形成价值观,切实提高创新和实践

探究能力。

巧学·会学·乐学

让每个学生都能享受到更优质的教

育,让每个学生都能拥有终身受用的学习

素养。

学校多元课程的实施需要教师观念的

转变,需要学生获取知识的方式和渠道的

改变,更需要现代化学习手段的助力。

在教导主任史老师的带领下,记者参

观了这里的未来课堂、人机对话综合室、美

育中心、科创实验室等诸多智能教室,发现

智能化学习随处可见:英语在线学习随时、

随地、随需,让互动与过程清晰可见;未来

课堂的投屏、多屏、数据反馈等体现了多种

思维可视化教学,实现了有效提问、有效记

忆、有效分析等教学行为;远程微课堂让学

生根据自己的学力做到因材施教;学

习质量诊断和评估系统为学习

障碍提供个性化解决方案,

再配合交华独特的三类

作业设计:基础性作

业、弹性作业和拓

展型作业,既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引

导学生从“被动”的学习向“主动”转变,

更避免了耗时耗力的“题海战”,切实做到

“减负增效”。

学习到底苦不苦?赵校长认为学习当

然是苦的,但是要看怎样学,老师有责任教

会学生“会学、巧学、深入地学”,把苦学变

成趣学,把无用功变成高效率,最终目标还

是落在优化学生的学习方式,提升综合学

习素养上。

经典·诵读·思辨

学习最忌讳的就是急功近利,导致的

必然是应试教育之苦。

随着教育部语文教材的改版和新高考语

文改革的推进,在学习中提升素养的重要

性成为教学工作的重点和难点。怎么解决?

蝉联两届区优秀教研组的交华语文组老师

们对此有科学的规划和严谨的实施过程。

每堂课前三分钟演讲;用“每日一言”

栏目落实古诗词阶段积累;每周一张书香

小报,集结时事新闻热点和文学知识;每周

一堂“品读”系列微课;每学期有弹性“阅

读积累”;为学生量身定制读书档案;各类

语文综合实践沙龙和探究作业⋯⋯学校以

既独立存在又互为补充、互相交融的课程

形态,以极其丰富的形式不断激发、培养学

生对汉语言的情感,加强语言积累,加厚文

化底蕴,培养审美情趣和文化眼光。

语文教研组长曾老师接受采访时说

道:多年来,我们一直在探索实践,如何让

学生多经历、多体验各类陶冶性、启发性的

语文学习活动,逐步实现多方面要素的综

合和内化,养成当下大环境所需要的思维

品质、精神面貌和行为方式。

接受采访时,初三(5)班的郭韵怡同

学正拿着本周的《书香小报》,浏览时事要

闻、美文鉴赏,还有《本周微课 <人类的群

星闪耀时>导读》,她笑着说道:“进入交

华后,我在老师推荐和微课导读下,已深度

阅读了近 30 本书,独立思考能力更强了,

还在上次的校辩论赛一展风采。”

不得不说,在交华,学习语文是一件幸

福的事。

社团·沙龙·自管

“培养‘人’的学校不能只盯着分数,

最好的教育是自我教育。”

交华中学的育人目标中有一点,就是

要教会学生学习和做人的态度与方法,培

养“克己、自律”的优秀品质,收获最好的

未来。

学校的学生自主管理委员会在行规建

设、班风管理、心理疏导、主题教育、体艺活

动、校外实践等各种活动中都发挥了巨大

的作用,在这个组织中,学生提升能力、发

扬个性、培养特长,成为学校主人翁。而每

学期的“经典诵读”、“国学知识竞赛”、

“改革开放成果回顾”、“英语课本剧”、

“我的读书故事”、“高雅艺术汇演”、“英

文歌曲联唱”、“主题辩论赛”、“数学推理

赛”等沙龙活动,从策划、排练到主持,全部

由各年级自管会学生独立完成。

学生社团也是从制度拟定、队伍组建、

联谊招新到聘请顾问老师,都由学生协调,

就像大队委员徐晓妮所说:“因为学校给予

学生足够的信任,培养了我们的主人翁意

识和责任意识,能自律,善合作。”

一所有共同愿景的学校,就像一个磁

场,吸引每个人主动规范自己的行为,也促

使每个人情不自禁地奋发向上,朝着一个

目标共同努力。

感恩·和谐·包容

赵校长说,现在的孩子排斥心灵鸡汤,

不喜欢洗脑,学校就通过“以德育人、以情

育人、以理育人、以境育人、以美育人来进

行精神层面的培养”。比如,预备新生开学

先做游戏:由心理老师设计的游戏迅速让

孩子们熟悉环境,融入新集体;学生摄影社

团组织摄影展,会把大量的镜头对准学校

的门卫大叔、清洁阿姨、食堂大叔等身边的

平凡人,让孩子们理解并感恩他人的劳动

与奉献。与广西偕乐小学结对助学,无论是

平时书信沟通,还是创建“扬帆图书馆”、

学生几次组团南下送教上门,都让交华的

学生亲身体验迥然不同的人生。初三 5班

的戚可新告诉记者:“在帮助别人的同时,

我也接受着难能可贵的自我教育,深刻体

会着爱、独立与责任的重要涵义”。

有一年临近儿童节,孩子们提出能否

在校园里举行游园活动,玩 cosplay。德育

室老师很纳闷,这是要达成什么样的育人

目标呢?赵校长听闻呵呵一笑:“目标么,就

是开心啰!”于是这个学生挚爱的儿童节保

留节目一直延续至今,成为一年一度全校

学生心爱的嘉年华盛会。

除了开心,还有温暖。采访中,老师们

告诉记者一个小故事:2019 年 1 月,广西

研学团顺利回校,带队的地理田老师连夜

搭火车回老家过年,办公电脑在车站被盗。

主动向校方提出赔偿的她第一时间收到了

来自校长的慰问信:“田老师本次研学指导

活动准备充分,工作出色,因工作原因导致

电脑丢失,不需赔偿,学校将马上购置新电

脑补充。望田老师不要因为这件事影响过

年的好心情。”此事传开后,群里家长们纷

纷为校长暖心的举动点赞。

因为校长的胸怀和眼界,因为同事的

关爱和互助,因为家长的理解和支持,更因

为学生的爱戴和拥护,交华的教师在学校

里有满满的幸福感,有强烈的归属感。而这

样的老师培养出来的学生,一定会具备阳

光的人格,积极的态度和乐观的心情。

在《高品质校园生活在交华》一书的

序言中,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副主任倪闽景

这样写道:“交华中学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

卷,透过这份答卷,我们欣喜地看到了学校

那种时刻为孩子着想,始终把孩子的成长

放在心里的高尚情怀。”

记者在赵校长的桌上看到几本厚厚的

名为《足迹》的校园生活微信纪实,翻阅后

感慨万千。交华的高品质校园生活是一个

集环境、文化、精神、活动、感受于一身的浸

润式的综合校园体验,强调学生身处其中

的经历、愉悦感、成就感以及自主发展的自

由度。在交华,“高品质”不仅是特色,更是

品牌,是植根于每一个交华人心中的一杆

秤,一把尺。

晨报记者 李星言

一所荣获了全国民办中小学办学特色示范校的学校,一所让全国各地校长代表团趋之若鹜频频来访取经的学校,一所在专家学者口中被称为“有思想、有灵魂

的教育乐土”的学校……究竟是什么让交华中学获得了家长与学生的口口相传、纷纷称道? 继 2013 年出版的《校园生命之歌》后,第二本反映学校办学特色的文集

《高品质校园生活在交华》近日由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出版发行。 带着这两本书,记者走进交华,希望能在这个具有迷人魅力与独特气质的校园中找到答案。

见到沪上著名的传奇人物、双特名校长赵凤飞先生时,他正满面春风地从操场上回到办公室:“看到孩子们开心,我很满足。 要想切实提升学生在校生活幸福指

数,学校办学必须有合理规划、理性研究与科学指导。从《提升学生校园生活品质的实践研究》到《提高学生自我管理自主发展能力的实践研究》,再到《学习诊断对学

生自主学习能力影响的实践研究》,这三个由全校教师共同参与、跨越了近十年的市级教育课题研究与实践,紧扣学校的高品质校园生活建设和学生自我发展的主

旨,是办学的顶层设计和建设引领。 ”

校长言简意赅的一番话让记者清晰地探索到了交华中学的办学特质、思想与灵魂。 我们欣然接受了赵校长的建议,在校园里仔细走走看看,更直观地感受高品

质办学理念下学生教育幸福感的方方面面。

制图 / 潘文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