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导师姓名:曾毅平 基本情况 曾毅平,男,1963 年生,江西人,文学博士;现任暨南 大学华文学院华文教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暨南大学汉 语国际推广中心主任、华文学院副院长。学术兼职:中国 修辞学会副会长、中南修辞学会副会长、中国语文现代化 学会汉语国际传播分会常务理事、世界汉语修辞学会理 事、全国汉语方言学会会员、世界汉语教学学会会员;台 湾暨南国际大学华语文教学研究所客座教授、湛江师范 学院客座教授,辽宁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渤海大学 应用语言学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广东省人文社科重点 研究基地暨南大学汉语方言中心研究员;学术刊物《国际 修辞学研究》(北京大学)、《华文教学与研究》(暨南大 学)、《海外华文教育》(厦门大学)、《世界华文教育年鉴》 (华 侨 大 学)、《中 文》(台 湾)编 委 ;新 加 坡《华 文 学 刊》国 际审稿委员、《暨南学报》特约审稿人 交流合作 受聘台湾暨南国际大学华语文教学研究所,任客座教授。 曾 在 美 国 威 斯 康 星 大 学 欧 克 莱 尔 分 校(University of Wiscon- sin-Eau Claire)任教。在美国、德国、英国、新加坡、马来西亚、 泰国、印尼、菲律宾等国为研究生、本科生短期授课。 GUO JI RI BAO (JAWAPOS GROUP) A7 Lt : Hrs 华社新闻 ■ Monday, January 4, 2016 2016 年 1 月 4 日(星期一) 暨南大学学历远程教育雅加达招生处简讯 雅加达兼读制硕士研究生班十一月份顺 利完成了《教学调查与分析》课程后,接下去 是第八次面授。暨南大学选派教学经验丰富 的曾毅平博士、教授和刘华博士、教授前来授 课 。 12 月 24 日 至 12 月 30 日 ,当 大 部 分 人 度 假欢庆圣诞和新年时,雅加达兼读制硕士研 究生班学员却在紧张地听课。 曾毅平博士、教授现任暨南大学华文学 院华文教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暨南大学汉 语国际推广中心主任、华文学院副院长。刘 华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现任海外华语研 究中心主任助理(教育部语信司与暨南大学 共建),广东省教育厅“千百十人才培养工程” 省 级 培 养 对 象(2012 年 开 始)。 曾老师讲授的课程是《教学实践》,他从 《对外汉语教学示范教案》中抽取几份教案, 指导学员对教案进行分析评估。还播放国内 外的教学视频,让学员分析评估其优点及不 足之处。因时间所限,16名学员分为四组, 每组选一篇课文,四人课后讨论,准备教案, 各讲20分钟的课。讲课后学员相互点评,最 后曾老师作总结点评。通过七天高强度的理 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学员们接触了一些 新的教学理念,懂得怎样借鉴别人的教案、教 学方法,对自身教学实践的提高有了明确的 方向。 刘老师讲授的课程是《现代语言教育技 术》。他从理论、技术、资源三方面讲述电脑与 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对教学的促进作用。刘 老 师 要 求 学 员 学 会 掌 握 WORD、EXCEL 和 POWER POINT。 为 了 写 好 毕 业 论 文 ,除 了 WORD的一些基础排版技术,还要学会自动生 成目录,文件修订追踪、添加脚注、尾注等高级 技术。EXCEL会帮助老师计算学员的成绩,进 一步分析、比较和找出趋势,并转换为较为直 观的图表,对教学管理有很大的帮助。POW- ER POINT 是一个协助教师依据教案把文字、图 片、动画、音频、视频等多媒体素材有机地结合 起来,通过合理、生动、有趣的版面设计,做成 课件。而浩瀚的网络,为我们提供了无穷无尽 的教学资源和多媒体素材。刘老师的指导只 是提供宝藏的地图,能挖掘到多少宝藏,还要 靠学员本身按图索骥的毅力和技巧。 雅加达兼读制硕士研究生班的第十门课 程是张金桥博士、教授讲授的《教学设计与管 理》,授课时间为 1 月 27 日至 2 月 1 日。但张 老师1月11日就要随着其他19位暨南大学 华文学院的老师前往雅加达。他要为坤甸和 棉兰两地的学士班学员各授课六天,1月26 日返回雅加达,隔天又要授课。直到2月2日 才启程返回广州。老师们的艰辛刻苦的工 作,认真负责的精神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榜 样。在此全体学员谨祝老师们身体健康,阖 家幸福,在新的一年里取得更大的成就。 暨大兼读制硕士研究生班第八次面授结束 曾毅平 导师姓名:刘华 基本情况 刘华,男,湖南人,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海外华语研 究中心主任助理(教育部语信司与暨南大学共建),广东省 教育厅“千百十人才培养工程”省级培养对象(2012年开 始);五年来,出版专著 1 部,发表 CSSCI 核心以上期刊论文 40余篇,其中12篇被3大索引检索,主持国家社科基金一 般项目2项、主持省部级项目4项。 主要著作 《海 外 华 文 教 师 培 训 教 程》第 七 部 分《现 代 华 文 教 育 技 术》,2009 。 《词语计算与应用》,暨南大学出版社,2010。 国外境外国际会议和校外学术演讲 1. 多次赴香港、新加坡、泰国、印尼等地进行学术交流。 刘华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际地位的不 断提高,汉语已成为一种重要的国际交流语言,各国各 地也都在积极开展华文教育工作。 作为本地区华文教育发展的积极推动者,巴淡华文 教育协调机构也将连同本地各所学校举办多场华文听 写、造句与写短文比赛,希望此项赛事能够成为推动学 生学习华文的动力,同时提高学生书写与运用华文的能 力,使学生们在稳固的基础上,把汉语学习得更完整,更 全面。 第一场华文听写、造句与写短文比赛将由巴淡华 文 教 育 协 调 机 构 及 菩 提 达 摩 学 校(Sekolah Bodhi Dhar- ma)联 合 举 办 。 巴 淡 华 文 教 育 协 调 机 构 与 菩 提 达 摩 学 校 诚 恳 邀 请 各 校 、补 习 班(包 括 家 教 补 习)踊 跃 参 与本次比赛。 比赛内容与相关事项如下: 一、比赛内容: 1、小学 A 组(小学一、二年级学生):4-6 字听写(30 题);时间:一个小时。 2、小学 B 组(小学三、四年级学生):7-10 字听写(30 题);时间:一个小时。 3、小学 C 组(小学五、六年级学生):造句(30 题);时 间:一个小时。 4、初中组(初中一、二、三年级学生):写短文(2 篇, 每 篇 不 少 过 100 字); 时间:90分钟;短文题目由评审决定,并将由监场 老师于比赛开始时揭晓。 5、高中组(高中一、二及三年级学生):写短文(2 篇, 每 篇 不 少 过 200 字); 时间:90分钟;短文题目由评审决定,并将由监场 老师于比赛开始时揭晓。 二、比赛日期: 2016 年 1 月 24 日(星期日)。 三、比赛地点: 菩 提 达 摩 学 校(Sekolah Bodhi Dharma) Komplek Limindo Trade Centre ,Batam Centre (sebelah pe- rumahan Duta Mas) 四、参赛资格: 1.所有巴淡岛的各所学校、补习班或家庭补习的小 学、初中和高中生均可参加此项比赛。 2.参赛学生人数不限(主办方将颁发参赛证书给所有 参赛学生和单位)。 五、报名时间和方式: 1、报名时间从 2016 年 1 月 4 日起至 1 月 18 日(傍晚 6 点)截 止 。 2. 参 赛 者 请 填 妥 参 赛 表 格 发 送 至 [email protected] (发 送 后 请 电 话 通 知 及 确 认)或 寄 至 Blok V Jl.Semangka N0.4(信封上请注明“华文听写、造句与写短文比赛”负 责人收)。 六、报名咨询电话: 1.吴华明(+62-85264005585) 2. 符 慧 平(+62-8127735289) 3.黄秀珍(+62-81378959988) 七、比赛详情咨询: 符慧平(+62-8127735289/ +62-82283605592) 八、报 名 费 小 学 组 每 人 20.000 盾(Rp 20.000) 初 中 与 高 中 组 每 人 30.000 盾(Rp30.000) 九、学习材料: 主办单位将提供学习材料给参加听写和造句比赛的 小学组参赛者学习。 十、比赛规则: 1.小学组:请以2B铅笔书写,只准携带必须文具,如 铅笔、橡皮擦、尺子。如带有其他物品都须交予监场老 师统一存放(手机请关机)。 2.初中与高中组:请以2B铅笔或原子笔书写,可携带 字典及必须文具。如带有其他物品都须交予监场老师统 一 存 放(手 机 请 关 机)。 3.参赛者请于比赛开始前30分钟抵达比赛地点等候 进场,比赛正式开始后5分钟才抵达的同学将被取消参 赛资格。 4.参赛者在场内须保持安静,不准聊天或走动。自 愿提早交卷的参赛者请举手示意,待监场老师收卷后离 开,不准大声喧哗。 十一、评审: 1. 小学组评审:(一)王庭文(巴淡华文教育协调机 构 主 席) (二)庄志忠(专业翻译员、兼职华文教师) (三)符 慧 平(印 尼 华 文 写 作 者) 2. 初中与高中组:(一)北雁,印尼华文写作者 (巴 莱 吉 里 汶) (二)娅菲,印尼华文写作者(万隆) (三)莲心,印尼华文写作者(雅加达) 巴淡华文教育协调机构 供稿 巴淡华文教育协调机构将举办华文听写、造句与写短文比赛 【本 报 讯】 根据印华作协秘书处近 日发出的消息,占碑已故写作人黎明 (蔡彦耀)文学遗著,已由印华作协结 集成书付梓出版,书名为《滑落一地的 珍 珠》。 黎明原名蔡彦耀,1953年出生于印 尼苏岛占碑市。1966年华校被当局关 闭时,他才读到六年级。 黎 明从小喜爱阅读,小学五年级 已能写出好作文,1976年开始投稿印 尼 唯 一 的 华 文 报《印 度 尼 西 亚 日 报》。 他的第一篇小说“泡泡散了”于 1977 年 在新加 坡广播电台文学节目播出,接 着“黄昏在占碑”于伦敦英国广播电台 的听众园地节目播出,不少作品也陆 续刊登于香港《当代文艺》《读者文摘》 等 ,1998 年 华 文 获 解 禁 后 经 常 在 印 尼 《国 际 日 报》发 表 文 章 。 黎明这部遗著由香港著名作家东 瑞撰写题为“惜与君别黎明”的序文, 并给予很高评价,东瑞说:“我与他未 曾谋面。为印华文友写序,书主我多 数认识、多数都见过。然,与黎明就那 样擦身而过,只在文字里相见。 黎明,向我们这个世界挥一挥手作 别时,那么低调,似乎不曾惊动谁。 黎明,那么年轻,离世时不过才 61 岁,于他,时当壮年;于形势,正是 华文的黎明早已到来、浓雾散去了、 晨曦照射着成树成林的印华文坛的 大好时刻。 黎明,生命那么短促,我甚至想握 握你的手,问一句你好吗?亲口对你说 一点读你小说的感触,也已经不可能! 只能在纸上留下我的惋惜和叹息。” 黎明曾以“魇”和“滑落一地的珍 珠”先后两次参加印华作协与国际日报 联合举办的全国性金鹰杯创作比赛(微 型小说和短篇小说),皆入选优异奖。 《滑 落 一 地 的 珍 珠》这 部 新 书 收 集 了黎明近200篇短篇小说、散文和诗歌 等文体遗作,其中佳作有“滑落一地的 珍珠”“再见,安瓦尔”,“十月,雨中”, “曾经有你”等。 黎明数十年来在数家企业任职为 记账员,放班后兼任华文补习班教员。 他 在 2014 年 9 月 12 日 不 幸 因 病 逝 世 。 他生前希望能将其作品结集成书,但因 生活负担沉重未能如愿;逝世后,其家 人获得热心人士赞助,终于成全已故者 宿愿,也为印华文坛留下文字纪念。 印华作协出版《滑落一地的珍珠》 收集已故占碑作家黎明近200篇文学作品

暨大兼读制硕士研究生班第八次面授结束 · 华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现任海外华语研 究中心主任助理(教育部语信司与暨南大学 共建),广东省教育厅“千百十人才培养工程”

  • Upload
    others

  • View
    11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导师姓名:曾毅平

基本情况

曾毅平,男,1963 年生,江西人,文学博士;现任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华文教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暨南大学汉语国际推广中心主任、华文学院副院长。学术兼职:中国修辞学会副会长、中南修辞学会副会长、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汉语国际传播分会常务理事、世界汉语修辞学会理事、全国汉语方言学会会员、世界汉语教学学会会员;台湾暨南国际大学华语文教学研究所客座教授、湛江师范学院客座教授,辽宁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渤海大学应用语言学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广东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暨南大学汉语方言中心研究员;学术刊物《国际修辞学研究》(北京大学)、《华文教学与研究》(暨南大学)、《海外华文教育》(厦门大学)、《世界华文教育年鉴》(华侨大学)、《中文》(台湾)编委;新加坡《华文学刊》国际审稿委员、《暨南学报》特约审稿人(

交流合作

受聘台湾暨南国际大学华语文教学研究所,任客座教授。曾在美国威斯康星大学欧克莱尔分校(University of Wiscon-sin-Eau Claire)任教。在美国、德国、英国、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印尼、菲律宾等国为研究生、本科生短期授课。

GUO JI RI BAO (JAWAPOS GROUP)A7

Lt : Hrs

华社新闻■ Monday, January 4, 2016

■ 2016年1月4日(星期一)

暨南大学学历远程教育雅加达招生处简讯

雅加达兼读制硕士研究生班十一月份顺利完成了《教学调查与分析》课程后,接下去是第八次面授。暨南大学选派教学经验丰富的曾毅平博士、教授和刘华博士、教授前来授课。12 月 24 日至 12 月 30 日,当大部分人度假欢庆圣诞和新年时,雅加达兼读制硕士研究生班学员却在紧张地听课。

曾毅平博士、教授现任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华文教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暨南大学汉语国际推广中心主任、华文学院副院长。刘华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现任海外华语研究中心主任助理(教育部语信司与暨南大学共建),广东省教育厅“千百十人才培养工程”省级培养对象(2012年开始)。

曾老师讲授的课程是《教学实践》,他从《对外汉语教学示范教案》中抽取几份教案,指导学员对教案进行分析评估。还播放国内外的教学视频,让学员分析评估其优点及不足之处。因时间所限,16 名学员分为四组,每组选一篇课文,四人课后讨论,准备教案,各讲 20 分钟的课。讲课后学员相互点评,最后曾老师作总结点评。通过七天高强度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学员们接触了一些新的教学理念,懂得怎样借鉴别人的教案、教学方法,对自身教学实践的提高有了明确的方向。

刘老师讲授的课程是《现代语言教育技

术》。他从理论、技术、资源三方面讲述电脑与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对教学的促进作用。刘老 师 要 求 学 员 学 会 掌 握 WORD、EXCEL 和POWER POINT。 为 了 写 好 毕 业 论 文 ,除 了WORD的一些基础排版技术,还要学会自动生成目录,文件修订追踪、添加脚注、尾注等高级技术。EXCEL会帮助老师计算学员的成绩,进一步分析、比较和找出趋势,并转换为较为直观的图表,对教学管理有很大的帮助。POW-ER POINT是一个协助教师依据教案把文字、图片、动画、音频、视频等多媒体素材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合理、生动、有趣的版面设计,做成课件。而浩瀚的网络,为我们提供了无穷无尽的教学资源和多媒体素材。刘老师的指导只是提供宝藏的地图,能挖掘到多少宝藏,还要靠学员本身按图索骥的毅力和技巧。

雅加达兼读制硕士研究生班的第十门课程是张金桥博士、教授讲授的《教学设计与管理》,授课时间为 1 月 27 日至 2 月 1 日。但张老师 1 月 11 日就要随着其他 19 位暨南大学华文学院的老师前往雅加达。他要为坤甸和棉兰两地的学士班学员各授课六天,1 月 26日返回雅加达,隔天又要授课。直到2月 2日才启程返回广州。老师们的艰辛刻苦的工作,认真负责的精神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在此全体学员谨祝老师们身体健康,阖家幸福,在新的一年里取得更大的成就。

暨大兼读制硕士研究生班第八次面授结束

曾毅平

导师姓名:刘华

基本情况

刘华,男,湖南人,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海外华语研究中心主任助理(教育部语信司与暨南大学共建),广东省教育厅“千百十人才培养工程”省级培养对象(2012 年开始);五年来,出版专著 1部,发表 CSSCI 核心以上期刊论文40 余篇,其中 12 篇被 3 大索引检索,主持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 2项、主持省部级项目 4项。

主要著作

《海外华文教师培训教程》第七部分《现代华文教育技术》,2009。

《词语计算与应用》,暨南大学出版社,2010。

国外境外国际会议和校外学术演讲

1. 多次赴香港、新加坡、泰国、印尼等地进行学术交流。刘华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汉语已成为一种重要的国际交流语言,各国各地也都在积极开展华文教育工作。

作为本地区华文教育发展的积极推动者,巴淡华文教育协调机构也将连同本地各所学校举办多场华文听写、造句与写短文比赛,希望此项赛事能够成为推动学生学习华文的动力,同时提高学生书写与运用华文的能力,使学生们在稳固的基础上,把汉语学习得更完整,更全面。

第 一 场 华 文 听 写 、造 句 与 写 短 文 比 赛 将 由 巴 淡 华文 教 育 协 调 机 构 及 菩 提 达 摩 学 校(Sekolah Bodhi Dhar-ma)联 合 举 办 。 巴 淡 华 文 教 育 协 调 机 构 与 菩 提 达 摩学 校 诚 恳 邀 请 各 校 、补 习 班(包 括 家 教 补 习)踊 跃 参与本次比赛。

比赛内容与相关事项如下:一、比赛内容:1、小学 A 组(小学一、二年级学生):4-6 字听写(30

题);时间:一个小时。2、小学 B 组(小学三、四年级学生):7-10 字听写(30

题);时间:一个小时。3、小学 C 组(小学五、六年级学生):造句(30 题);时

间:一个小时。4、初中组(初中一、二、三年级学生):写短文(2 篇,

每篇不少过 100 字);时间:90 分钟;短文题目由评审决定,并将由监场

老师于比赛开始时揭晓。5、高中组(高中一、二及三年级学生):写短文(2 篇,

每篇不少过 200 字);

时间:90 分钟;短文题目由评审决定,并将由监场老师于比赛开始时揭晓。

二、比赛日期:2016 年 1 月 24 日(星期日)。三、比赛地点:菩提达摩学校(Sekolah Bodhi Dharma)Komplek Limindo Trade Centre ,Batam Centre (sebelah pe-

rumahan Duta Mas)四、参赛资格:1.所有巴淡岛的各所学校、补习班或家庭补习的小

学、初中和高中生均可参加此项比赛。2.参赛学生人数不限(主办方将颁发参赛证书给所有

参赛学生和单位)。五、报名时间和方式:1、报名时间从 2016 年 1 月 4 日起至 1 月 18 日(傍晚 6

点)截止。2. 参赛者请填妥参赛表格发送至 [email protected]

(发 送 后 请 电 话 通 知 及 确 认)或 寄 至 Blok V Jl.SemangkaN0.4(信封上请注明“华文听写、造句与写短文比赛”负责人收)。

六、报名咨询电话:1.吴华明(+62-85264005585)2.符慧平(+62-8127735289)3.黄秀珍(+62-81378959988)七、比赛详情咨询:符慧平(+62-8127735289/ +62-82283605592)八、报名费小学组每人 20.000 盾(Rp 20.000)

初中与高中组每人 30.000 盾(Rp30.000)九、学习材料:主办单位将提供学习材料给参加听写和造句比赛的

小学组参赛者学习。十、比赛规则:1.小学组:请以 2B 铅笔书写,只准携带必须文具,如

铅笔、橡皮擦、尺子。如带有其他物品都须交予监场老师统一存放(手机请关机)。

2.初中与高中组:请以 2B 铅笔或原子笔书写,可携带字典及必须文具。如带有其他物品都须交予监场老师统一存放(手机请关机)。

3.参赛者请于比赛开始前 30 分钟抵达比赛地点等候进场,比赛正式开始后 5 分钟才抵达的同学将被取消参赛资格。

4.参赛者在场内须保持安静,不准聊天或走动。自愿提早交卷的参赛者请举手示意,待监场老师收卷后离开,不准大声喧哗。

十一、评审:1. 小学组评审:(一)王庭文(巴淡华文教育协调机

构主席)(二)庄志忠(专业翻译员、兼职华文教师)(三)符慧平(印尼华文写作者)

2. 初中与高中组:(一)北雁,印尼华文写作者(巴莱吉里汶)

(二)娅菲,印尼华文写作者(万隆)(三)莲心,印尼华文写作者(雅加达)

巴淡华文教育协调机构•供稿

巴淡华文教育协调机构将举办华文听写、造句与写短文比赛

【本报讯】根据印华作协秘书处近日发出的消息,占碑已故写作人黎明(蔡彦耀)文学遗著,已由印华作协结集成书付梓出版,书名为《滑落一地的珍珠》。

黎明原名蔡彦耀,1953 年出生于印尼苏岛占碑市。1966 年华校被当局关闭时,他才读到六年级。

黎 明从小喜爱阅读,小学五年级已能写出好作文,1976 年开始投稿印尼唯一的华文报《印度尼西亚日报》。他的第一篇小说“泡泡散了”于 1977 年在新加 坡广播电台文学节目播出,接着“黄昏在占碑”于伦敦英国广播电台的听众园地节目播出,不少作品也陆续刊登于香港《当代文艺》《读者文摘》等,1998 年华文获解禁后经常在印尼

《国际日报》发表文章。黎明这部遗著由香港著名作家东

瑞撰写题为“惜与君别黎明”的序文,并给予很高评价,东瑞说:“我与他未曾谋面。为印华文友写序,书主我多数认识、多数都见过。然,与黎明就那样擦身而过,只在文字里相见。

黎明,向我们这个世界挥一挥手作别时,那么低调,似乎不曾惊动谁。

黎 明 ,那 么 年 轻 ,离 世 时 不 过 才61 岁,于他,时当壮年;于形势,正是华 文 的 黎 明 早 已 到 来 、浓 雾 散 去 了 、晨 曦 照 射 着 成 树 成 林 的 印 华 文 坛 的大好时刻。

黎明,生命那么短促,我甚至想握握你的手,问一句你好吗?亲口对你说一点读你小说的感触,也已经不可能!

只能在纸上留下我的惋惜和叹息。”黎明曾以“魇”和“滑落一地的珍

珠”先后两次参加印华作协与国际日报联合举办的全国性金鹰杯创作比赛(微型小说和短篇小说),皆入选优异奖。

《滑落一地的珍珠》这部新书收集了黎明近 200 篇短篇小说、散文和诗歌等文体遗作,其中佳作有“滑落一地的珍珠”“再见,安瓦尔”,“十月,雨中”,

“曾经有你”等。黎明数十年来在数家企业任职为

记账员,放班后兼任华文补习班教员。他在 2014 年 9 月 12 日不幸因病逝世。他生前希望能将其作品结集成书,但因生活负担沉重未能如愿;逝世后,其家人获得热心人士赞助,终于成全已故者宿愿,也为印华文坛留下文字纪念。

印华作协出版《滑落一地的珍珠》收集已故占碑作家黎明近200篇文学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