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NO.2 塑 ! TI皿 E埘:『C棚 ON Fe 中马初中综合科学课程标准中“生命科学"之比较及启示 廖均瑶 摘 要:马来西亚华文独 立中学作 为除中国之 外现存 的华文教 育保持 最完整 的一个母语教 育系统,是 马来西亚华人 教育中的一支重 要 力量。华文独 立中学工委 会于2011年 3月颁布 了最新 的《初 中综合科 学课程标准》。本 文以该标 准中“生命科 学”部 分的内容 选取及 评价方式等方面与我国《科学(7—9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进行比较分析,以期能够为我国初中科学课程改革提供多方面的借鉴,提 高我 国科 学教 育 质 量 和 水 平 。 关键词:华文独立中学 科学课程标准 生命科学 比较研 究 中 图分 类 号 :G632 0 文献标识码 :C DOI:10 3969/jissn1672—8181201403186 近年来,综合科学课程逐渐成为教育界的热点。虽然我国的课 程标准研制已经 导了长足 的进步,但 不可否认 的是 ,我国在综合 科学课程标准 的编制和实施上还处于万里长征 的第一步 ,相对于具 有悠久科学教育历史 的其他国家 ,仍处于不成熟阶段 。从国际视野 来看 ,新西兰的科学教育被 国际组织称 赞和推崇为“成功典范”,但 其 国家体 制文化以及教育发展历史与我国存在着巨大差异 。因此, 笔者选择了和我们拥有共 同华夏文化及华语教学的马来西亚华 文 独立中学(以下简称“独中”)。马来西亚的华文教育可 以追溯到1819 年 的槟城五福书院,至今 已建立了从小学、中学至学院的完整教育 体 系。 其 中华 文独立 中学 正是其 中的一 系列 中等教育学校 。 本文对独 中2011年3月新颁布的综合科学课程标准 中的“生命 科学”部分进行分析,并将其与我国的初中科学课程标准进行 比较 研究 ,取百家之长 ,吸取该国课程标准之精华 ,希望其可借鉴之处能 有 助 于 推 动 我 国科 学 课 程 的改 革 和 后 续 发 展 。 1 中马科学课程标准生命科学的综合比较 在华文独中,采用6_3—3学制,即小学6年,初中3年,高中3年, 这和我国学制是相吻合 的。课程设置方面,我 国基础教育初中阶段 中,除了上海 、浙江实验 区开设科学课程,其他地区采用物理 、化学、 生物的分科教学 ,而马来西亚全国范 围内的独 中在初中阶段均采用 综合科 学课程教学。在 以知识体系为主构建的综合课程 中,独中新 标准与我国科学标准中的“生命科学”部分的内容都是主成分 ,所 占 比重较高 。我 国科学课程 15个主题单元中 ,以生命科 学为 主的有 5个,涉及生命科学的也有5个。 独中新标准共17个专题,以生命 科学为主的有5个,涉及生命科学的有7个。 综上,独中新标准与 我 国科学标准相 当,具有一定 的可 比性 。 11 内容标准 的选取 目前看来,国内、外初中生物学的教学内容 中,一般都选择摩 眭、 浅显易懂、侧重于生命现象的生物学基础知识 。至于深入生命活动 规律之类较复杂的内容 ,通常安排在高中阶段学习。在生命科学内 容 的选取和设置上 ,我国科学标准与独 中新标准有明显 区别。首先, 除两者都选取 的相同内容外,两标准还各 自含有其特有 的主题或专 题 。比如我国标 准中第五主题中的“人体保健 ”和“健康与环境”就 是独中新标准所不具有 的特色专题 ,说明我国标准比较重视学生学 习后能切身应用到自身 以及生活环境等方 面的知识。独中新标准 第五主题 中的生物分类及命名方法也是其独有 的特色内容 ,可见独 中新标准更注重科学史等方面的内容。 再者 ,从各主题之间以及 主题与其下属的专题之间的逻辑性看, 我 国科学标准中生命科学部分存在内容重 点不突出、主题稍显混乱、 主题与主题之间的内容相对各 自独立的弊病 。这样不利于学生在 学习完所有章节后,能在其认知中形成逻辑很清晰的知识脉络。而 232 独 中新标准对生命科学内容的设置具有鲜明的特色,其主题体系一 目了然 ,对教学内容的安排遵循学生的认知和心理发展规律,内容 由浅人深 ,知识点的循序渐进很明显,各部分内容之间又是相互 联 系和支撑的,这样就大大提高了学生对所学内容 的可接受性和学习 兴趣 。 1 2 评价内容与方式 评 价 是 教 学 过 程 中一 个 不 可 缺 少 的 部 分 。我 国 以往 的 评 价 方 式主要以纸笔测验为主,这种评价方式不能充分发挥评价应有的反 馈功能 ,评价的视角相对显得狭隘。在这种量化 的评价体系下,学 生 的自我努力与进步、个性的丰富发展都被泯灭在一组组 的测验数 据 中。 自新课改后 ,生物课程很多章节都增加了探究性实验的相关 内容 ,开始重视学生在学 习过程中的体 验。虽然引用了“成长记录 袋”等评价方式,但效果仍不大理想。 反观独中新标准,评价 的指标是多方面的,除了科学素养的四 个 内容 ,还包括学生学 习的结果 ,另外更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 的变 『 七和发展。在评价方式上,独中新标准着重指出两种评价方式: 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 ,并给予两者同等程度 的重视。同时,倡 导通过多元化 的评价方法实现对学生的整体评价 ,即使是总结性评 价也建议采用“实验考察 ”、“教师观察”、“口头提问”及“专题 报告” 等方式来评定学生在不同学习 目标上所达到的水平,以此来弥补纸 笔测验的不足和片面性。由此可见 ,独中新标准更多地关注学生已 经掌握了什么 、取得了哪些进步、具备了什么能力 ,在评价 中尊重学 生 的个别差异和个性特点 ,体现 了以人为本的思想 。 1 3 分科与整合之间的平衡 课程的综合化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主要潮 流 ,综合科学课程的 目的在于突出科学的整体性和各门学科之间的 相关 眭。作为综合科 学重要领域的生命科学,其 内容与其他学科的 整合程度 ,关系到学科之 间的交叉和融通强度 。 我 国的科学课程 与国际科学教育发展保持一致,强调整合,但实际上,其整合的程度 还不够 ,并没有将各学科 的知识有机地融合贯穿在一起 ,各学科 之 间依 然 比较 独 立 。 相比之下 ,独中新标准在生命科学与其他学科的整合上做到了 内容 的初步渗透和影响。其 内容在基本概念 、原理 、规律应用等方 面和其他学科 的联系比较密切,软化了各科 目之间的人为界限。例 如 ,动物体内的杠 杆几乎全是费力杠杆,生物体 内的化学反应条件 和生物催化 、眼睛的视觉原理 、生命活动过程中有关能的转化与守 恒 、立体声和双耳效应等知识点,都能派生出许多综合性 的问题 ,学 生需要借助物理学 、化学甚至是空间宇宙科学的相关知识才能整体 上理解这些 内容 。这对帮助学生建立起科学综合知识 网络体系、促 进学生从整体上把握科学 的性质是有利 的。

中马初中综合科学课程标准中“生命科学之比较及启示library.ttcdw.com/uploadfiles/201405/1399564250.pdf · 华文独立中学工委会于2011年3月颁布了最新的《初中综合科学课程标准》。本文以该标准中“生命科学”部分的内容选取及

  • Upload
    others

  • View
    3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中马初中综合科学课程标准中“生命科学之比较及启示library.ttcdw.com/uploadfiles/201405/1399564250.pdf · 华文独立中学工委会于2011年3月颁布了最新的《初中综合科学课程标准》。本文以该标准中“生命科学”部分的内容选取及

NO.2

塑 !

TI皿 E埘:『C棚 ON Fe

中马初中综合科学课程标准中“生命科学"之比较及启示

廖均瑶

摘要:马来西亚华文独立中学作为除中国之外现存的华文教育保持最完整的一个母语教育系统,是马来西亚华人教育中的一支重

要力量。华文独立中学工委会于2011年3月颁布了最新的《初中综合科学课程标准》。本文以该标准中“生命科学”部分的内容选取及

评价方式等方面与我国《科学(7—9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进行比较分析,以期能够为我国初中科学课程改革提供多方面的借鉴,提

高我国科学教育质量和水平。

关键词:华文独立中学 科学课程标准 生命科学 比较研究

中图分 类号:G632 0 文献标识码 :C DOI:10 3969/jissn1672—8181 2014 03186

近年来,综合科学课程逐渐成为教育界的热点。虽然我国的课

程标准研制已经 导了长足的进步,但不可否认的是,我国在综合

科学课程标准的编制和实施上还处于万里长征的第一步,相对于具

有悠久科学教育历史的其他国家,仍处于不成熟阶段。从国际视野

来看,新西兰的科学教育被国际组织称赞和推崇为“成功典范”,但

其国家体制文化以及教育发展历史与我国存在着巨大差异。因此,

笔者选择了和我们拥有共同华夏文化及华语教学的马来西亚华文

独立中学(以下简称“独中”)。马来西亚的华文教育可以追溯到1819

年的槟城五福书院,至今已建立了从小学、中学至学院的完整教育

体系。 其中华文独立中学正是其中的一系列中等教育学校。

本文对独中2011年3月新颁布的综合科学课程标准中的“生命

科学”部分进行分析,并将其与我国的初中科学课程标准进行比较

研究,取百家之长,吸取该国课程标准之精华,希望其可借鉴之处能

有助于推动我国科学课程的改革和后续发展。

1 中马科学课程标准生命科学的综合比较

在华文独中,采用6_3—3学制,即小学6年,初中3年,高中3年,

这和我国学制是相吻合的。课程设置方面,我国基础教育初中阶段

中,除了上海、浙江实验区开设科学课程,其他地区采用物理、化学、

生物的分科教学,而马来西亚全国范围内的独中在初中阶段均采用

综合科学课程教学。在以知识体系为主构建的综合课程中,独中新

标准与我国科学标准中的“生命科学”部分的内容都是主成分,所占

比重较高。我国科学课程15个主题单元中,以生命科学为主的有

5个,涉及生命科学的也有5个。 独中新标准共17个专题,以生命

科学为主的有5个,涉及生命科学的有7个。 综上,独中新标准与

我国科学标准相当,具有一定的可比性。

11 内容标准的选取

目前看来,国内、外初中生物学的教学内容中,一般都选择摩眭、

浅显易懂、侧重于生命现象的生物学基础知识。至于深入生命活动

规律之类较复杂的内容,通常安排在高中阶段学习。在生命科学内

容的选取和设置上,我国科学标准与独中新标准有明显区别。首先,

除两者都选取的相同内容外,两标准还各自含有其特有的主题或专

题。比如我国标准中第五主题中的“人体保健”和“健康与环境”就

是独中新标准所不具有的特色专题,说明我国标准比较重视学生学

习后能切身应用到自身以及生活环境等方面的知识。独中新标准

第五主题中的生物分类及命名方法也是其独有的特色内容,可见独

中新标准更注重科学史等方面的内容。

再者,从各主题之间以及主题与其下属的专题之间的逻辑性看,

我国科学标准中生命科学部分存在内容重点不突出、主题稍显混乱、

主题与主题之间的内容相对各自独立的弊病。这样不利于学生在

学习完所有章节后,能在其认知中形成逻辑很清晰的知识脉络。而

232

独中新标准对生命科学内容的设置具有鲜明的特色,其主题体系一

目了然,对教学内容的安排遵循学生的认知和心理发展规律,内容

由浅人深,知识点的循序渐进很明显,各部分内容之间又是相互联

系和支撑的,这样就大大提高了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可接受性和学习

兴趣。

1 2评价内容与方式

评价是教学过程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部分。我国以往的评价方

式主要以纸笔测验为主,这种评价方式不能充分发挥评价应有的反

馈功能,评价的视角相对显得狭隘。在这种量化的评价体系下,学

生的自我努力与进步、个性的丰富发展都被泯灭在一组组的测验数

据中。自新课改后,生物课程很多章节都增加了探究性实验的相关

内容,开始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体验。虽然引用了“成长记录

袋”等评价方式,但效果仍不大理想。

反观独中新标准,评价的指标是多方面的,除了科学素养的四

个内容,还包括学生学习的结果,另外更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

的变『七和发展。在评价方式上,独中新标准着重指出两种评价方式:

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并给予两者同等程度的重视。同时,倡

导通过多元化的评价方法实现对学生的整体评价,即使是总结性评

价也建议采用“实验考察”、“教师观察”、“口头提问”及“专题报告”

等方式来评定学生在不同学习目标上所达到的水平,以此来弥补纸

笔测验的不足和片面性。由此可见,独中新标准更多地关注学生已

经掌握了什么、取得了哪些进步、具备了什么能力,在评价中尊重学

生的个别差异和个性特点,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

1 3分科与整合之间的平衡

课程的综合化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主要潮

流,综合科学课程的目的在于突出科学的整体性和各门学科之间的

相关眭。作为综合科学重要领域的生命科学,其内容与其他学科的

整合程度,关系到学科之间的交叉和融通强度。 我国的科学课程

与国际科学教育发展保持一致,强调整合,但实际上,其整合的程度

还不够,并没有将各学科的知识有机地融合贯穿在一起,各学科之

间依然 比较独立 。

相比之下,独中新标准在生命科学与其他学科的整合上做到了

内容的初步渗透和影响。其内容在基本概念、原理、规律应用等方

面和其他学科的联系比较密切,软化了各科目之间的人为界限。例

如,动物体内的杠杆几乎全是费力杠杆,生物体内的化学反应条件

和生物催化、眼睛的视觉原理、生命活动过程中有关能的转化与守

恒、立体声和双耳效应等知识点,都能派生出许多综合性的问题,学

生需要借助物理学、化学甚至是空间宇宙科学的相关知识才能整体

上理解这些内容。这对帮助学生建立起科学综合知识网络体系、促

进学生从整体上把握科学的性质是有利的。

Page 2: 中马初中综合科学课程标准中“生命科学之比较及启示library.ttcdw.com/uploadfiles/201405/1399564250.pdf · 华文独立中学工委会于2011年3月颁布了最新的《初中综合科学课程标准》。本文以该标准中“生命科学”部分的内容选取及

N0.2

堕 !

T衄 ED1lJCATION Feb

2 启示

21四维目标落到实处

面对世界的剧变和未来社会的发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经提

出:教育必须围绕着“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以及

“学会生存”四种基本的学习能力。 我国的科学标准与独中新标

准皆以国际上普遍认同的四维目标作为标准的课程目标。即科学

探究;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科学知识与技能;科学、技术与社会

的关系。四维一体的课程目标在独中新标准中绝不仅是一种笼统

粗略的表达,对学生的要求不只是停留在“知道”的层面,还须落实

到“行动”中。例如,在“营养与运输”专题中,提出了四条基础知识

掌握要求,还细分为了10条学习成果要求,如“认同吃有营养的食

品的重要性”,并同时给予了5条活动要求,如 “设计一天的均衡饮

食,包括早餐、午餐和晚餐”、“了解市面上食品的营养成分”等等。

2.2 采用多条主线组织科学教材

教材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重要资源和工具。对科学课程

而言,由于课程涉及的范围较广,内容体系以多元化的方式呈现。

那么如何使构建出的教科书内容体系能充分反映出课程标准的基

本思想和各部分内容,是教材编制者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我国的

科学教材仍然只是以学科为主要方式来组织教材,科学标准中也并

没有给出实质性的逻辑结构形式,教材的组织方式单一、不丰富。

独中新标准在标准中提供了组织教材的多种方式,包括:以探究能

力发展为主线组织科学教材;以统一的概念与过程为线索组织教材;

以学生知识背景与认知发展规律为线索组织教材等等。在这一点

上独中新标准为我们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2.3 课程标准实施必须与教师培训结合

独中新标准中对教师的培训建议体现出教师及其发展是被关

注的重要对象,然而我国科学标准中却没有提及这方面的内容。事

实上,由于我国现阶段还未有全国范围内的针对初中推行综合科学

课程,再加上高等师范院校中也都没有开设相关的科学教育专业,

导致我国专职的科学教师严重缺乏。因此,提升相应的科学教师的

专业素养水平显得非常紧迫。对教师的培训应当注重以下几个方

面:首先,生物教师需要具备专业知识、实验能力、教育科学理论、科

研能力和师德修养等方面的基本能力,而科学课程对教师的专业素

养要求又要远远高于分科的生物课程。其次,科学课程标准的制定

要充分关注基层教师的可接受性,让所有教师都能准确把握课程标

准的理念和目标。只有当教师深刻理解了课程标准的内容,才能保

证课程标准得到顺利落实。再次,应当通过培训使教师明确科学课

程并非单纯的“归类加和”,而是“整体结构优化”。教师需要掌握的

不仅是最基本的生命科学内容的传授,更要做到在教学中将生命科

学的内容有意识地渗透到科学课程的其他部分内容中去。

参考文献 :

『11古水洁马来西亚董教总版高中《华文》与中NA-教版高中《语文》

之比较研究『D1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2007

『2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全日制义务教育科学(7—9年级)课程标

准(实验稿)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1马来西亚董教总全国华文独中工委会课程局初中综合科学课程

标准[s】2011

[4】袁运开,蔡铁权 科学课程与教学论[M】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186

[5】独中教育改革纲领[EB/o L】http://一 el~xi com/duzhong-ji

aogai html 2011—10—15

作者简介:廖|与瑶(1990一),女,重厌人,东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

院在读研 究生,研究方向为生物教育 ,吉林长春 130024

(上接第203页)

业、经营结构,经营规模迅速扩大,2012年以来营业收入连年攀

升,形成主业为主、多业发展的经营格局,已向现代大型物流企业

迈进 。

物流网络建设已经启动,物流网络设施的建设,将促进第三

方物流健康有序发展。我省将加快构建以兰州为中心,覆盖全

省,辐射西北的多层次、多功能、专业化、社会化、信息化的现代物

流服务网络体系。兰州市建设八大物流园区,以兰州为中心向四

周辐射,建立以兰州为中心的贸易型物流配送体系,把兰州建设

成为西北地区的生产资料流转基地和生活资料的集散中心。

3 甘肃省第三方物流的发展前景

据美国美智公司和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的调查预测,2010

年中国第三方物流业务量达到3861 447亿元人民币,并仍然以

30%左右的速度在增长。2010年,我国第三方物流市场规模达到

11972亿元,第三方物流市场快速增长,西北的第三方物流总额

达到了184 8亿元,甘肃达到了30多个亿左右。

经济发展的实力决定物流发展的质量,甘肃省经济发展的总

体布局是,在省内建设以兰州为中心包含定西、白银、临夏的1O0

公里经济圈、包括天水、平凉、武威 、西宁的300公里经济圈以及

包括银川、酒泉等的800公里经济圈。按照工业强省的战略部

署,依据经济发展的要求将建设兰州——西安——乌鲁木齐横向

的物流网络,优势互补加快发展;配合300、800公里经济圈的建

设,建立兰州——西宁纵向物流配送体系,以发挥兰州的集聚效

应。物流发展与经济发展是相适应的,同时要求建设与之相适应

的现代物流配送体系,发展专业化的物流服务体系,这些都为甘

肃省第三方物流的发展提供基础和技术支持。

国家将甘肃定为原材料初级加工基地和西气东输管道运输

的主要节点,现代工业生产不同于传统的工业生产,为了节约成

本和提高竞争力,必然形成各种形式的供应链,只有发展本省的

第三方物流业,才有可能参与供应链分工,真正将物流与供应链

融合。建立工业物流配送体系,促进第三方物流的发展是工农业

生产和参与全国以及全球供应链的要求,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是

我省物流业的必然选择。

参考文献 :

[1】汪呜,冯浩 我国物流业发展政策研究[M】中国计划出版社,

2002

[2】刘杰华 甘肃物流产业发展的思考与建议 l11人大研究,2002,

(1—2)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z】

[4】徐文静 物流战略规 划与模 式[M】机械工业 出版社,2002

[5】美智管理顾问公司 中国第三方物流市场发展趋势 l1l中国物

流与采 购,2012,f10)

作者简介:李旭(1973一),男,甘肃压派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

为管理学,甘肃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甘肃兰州 730070

2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