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中華民國建築學會「建築學報」第 75 期,99~114 頁,2011 3 Journal of Architecture, No. 75, pp.99~114, Mar. 2011 雅美族傳統民居防風對策之研究 林希娟 * 林憲德 ** 周榮華 *** 關鍵字:雅美族,民居,半穴居,遮蔽效應,防風對策 蘭嶼年平均風速為全台之冠,夏季颱風頻繁,冬季東北季風盛行,因此島民雅美人發展出以防 風機能為主的民居型式,以適應嚴酷的氣候挑戰。雅美族的工作房及涼台,以「海陸軸」的配置方 式減低表面風壓,地下主屋則藉由半穴居地形的遮蔽效應防患風襲;雅美族六處聚落因其地理位置 及地形的差異,風力效應各不相同,民居的建築形式亦受到當地微氣候的影響。蘭嶼強風地區朗島 村半穴居基地的平均深度(277cm),明顯比弱風地區紅頭村的深度(147 cm)深;相對地強風地 區工作房迎風面的山牆面積,則比弱風地區小。本文證明雅美族民居的防風對策,除了風場效應的 利用之外,更考量及聚落風場的個別特徵,呈現出風土民居因應環境而生的建築智慧。 An Exploration of Wind Resistance Strategy on Traditional Yami House Hsi-Chuan Lin * Hsien-Te Lin ** Jung-Hua Chou *** KEYWORDSYami, Typhoon, Subterranean Building, Shelter Effect, Wind Resistance Strategy ABSTRACT Orchid Island is a tropical island off the south-eastern coast of Taiwan where aboriginal people, the Yami, reside. Due to high speed seasonal winds and typhoons, the Yami adopt three strategies for wind resistance. First, they group the three dwellings, namely the main house, workshop and resting platform into a building complex with sea-land axis which is the prevailing wind direction. Second, they minimize the frontal area of the above-ground houses facing the strong winds, so that wind drag is greatly reduced. Third, they utilize the wind shelter effect for avoiding structural damage by building main houses at subterranean sites. The average depth of the subterranean site is from 147 cm to 277cm depending on the locally wind condition of each settlement. The strategy of wind resistance shows the vernacular wisdom of Yami people. * 國立成功大學建築研究所博士候選人 (通訊作者 Email[email protected]Ph.D. Candidate, Department of Architecture, National Cheng Kung University, Taiwan ** 國立成功大學建築學系教授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Architecture, National Cheng Kung University, Taiwan *** 國立成功大學工程科學系教授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Engineering Science, National Cheng Kung University, Taiwan 2010 7 5 日受稿,2011 2 22 日通過 99

雅美族傳統民居防風對策之研究app.architw.org.tw/main/article/343.pdf · Orchid Island is a tropical island off the south-eastern coast of Taiwan where aboriginal people,

  • Upload
    others

  • View
    0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 中華民國建築學會「建築學報」第 75 期,99~114 頁,2011 年 3 月 Journal of Architecture, No. 75, pp.99~114, Mar. 2011

    雅美族傳統民居防風對策之研究

    林希娟* 林憲德** 周榮華***

    關鍵字:雅美族,民居,半穴居,遮蔽效應,防風對策

    摘 要

    蘭嶼年平均風速為全台之冠,夏季颱風頻繁,冬季東北季風盛行,因此島民雅美人發展出以防

    風機能為主的民居型式,以適應嚴酷的氣候挑戰。雅美族的工作房及涼台,以「海陸軸」的配置方

    式減低表面風壓,地下主屋則藉由半穴居地形的遮蔽效應防患風襲;雅美族六處聚落因其地理位置

    及地形的差異,風力效應各不相同,民居的建築形式亦受到當地微氣候的影響。蘭嶼強風地區朗島

    村半穴居基地的平均深度(277cm),明顯比弱風地區紅頭村的深度(147 cm)深;相對地強風地

    區工作房迎風面的山牆面積,則比弱風地區小。本文證明雅美族民居的防風對策,除了風場效應的

    利用之外,更考量及聚落風場的個別特徵,呈現出風土民居因應環境而生的建築智慧。

    An Exploration of Wind Resistance Strategy on Traditional Yami House

    Hsi-Chuan Lin* Hsien-Te Lin** Jung-Hua Chou***

    KEYWORDS:Yami, Typhoon, Subterranean Building, Shelter Effect, Wind Resistance Strategy

    ABSTRACT Orchid Island is a tropical island off the south-eastern coast of Taiwan where aboriginal people, the

    Yami, reside. Due to high speed seasonal winds and typhoons, the Yami adopt three strategies for wind

    resistance. First, they group the three dwellings, namely the main house, workshop and resting platform

    into a building complex with sea-land axis which is the prevailing wind direction. Second, they minimize

    the frontal area of the above-ground houses facing the strong winds, so that wind drag is greatly reduced.

    Third, they utilize the wind shelter effect for avoiding structural damage by building main houses at

    subterranean sites. The average depth of the subterranean site is from 147 cm to 277cm depending on the

    locally wind condition of each settlement. The strategy of wind resistance shows the vernacular wisdom

    of Yami people.

    * 國立成功大學建築研究所博士候選人 (通訊作者 Email:[email protected]) Ph.D. Candidate, Department of Architecture, National Cheng Kung University, Taiwan **國立成功大學建築學系教授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Architecture, National Cheng Kung University, Taiwan ***國立成功大學工程科學系教授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Engineering Science, National Cheng Kung University, Taiwan

    2010 年 7 月 5 日受稿,2011 年 2 月 22 日通過 99

  • 中華民國建築學會「建築學報」第 75 期,2011 年 3 月,春季號

    100

    一、前言

    蘭嶼位於臺灣東南方海面,與臺灣本島相距約 40 浬,與台東相距約 49 浬。蘭嶼面積約 45.74

    平方公里,環島周長約 38.45 公里。蘭嶼氣候屬於高溫高濕的熱帶氣候型,根據中央氣象局 1981

    至 2010 年的氣候統計,蘭嶼年平均氣溫約為 22.7℃;年雨量約 2980 公釐,年平均溼度約 88.9 %;

    除驟雨外,強風更是蘭嶼的特色,其全年強風 ( 每秒 10 公尺以上 ) 日數達 275 天,年平均風速

    約每秒 8.1 公尺,為全臺之冠。此外,蘭嶼位於太平洋西部颱風最頻繁的路徑上,自中央氣象局 1897

    年至 2005 年間颱風侵襲臺灣的路徑顯示,總共約有 43 % 颱風經過蘭嶼。

    2009 年 8 月 8 日莫拉克 Morakot 颱風重創臺灣,其間蘭嶼的最大瞬間風風速超過每秒 72.5 公

    尺,然而雅美族傳統地下屋卻毫無損傷,其原因值得探究。雅美族聚落座落於蘭嶼海岸地帶山麓沖

    積扇上,其傳統住宅由建築於半穴居基地的地下主屋 Vehey、干欄式構造的工作房 Makarang、涼

    台 Tagakal 及前庭 Inaorod 所構成。一般而言,蘭嶼的季風及颱風氣候特徵,使得雅美族發展出以

    防風機能為主的半穴居建築,由於莫拉克颱風的經驗,更證明了雅美族傳統地下主屋優異的防風性

    能。除了建築學界普遍對雅美族防風智慧的認識,本研究更想瞭解雅美人根據什麼原理,有效地決

    定地下主屋半穴居基地的深度?在不同強風環境下的雅美族傳統民居,在防風程度上有何差異?為

    此,本文擬探討雅美族傳統住宅的防風對策與強風微氣候的相互關係,希望能對雅美族民居提供另

    一類研究參考。

    由於目前蘭嶼僅有野銀及朗島兩個村落仍然保存著雅美族的傳統住宅,因此本文的研究方法

    除了針對其他村落既有的建築文獻分析之外,更以實地觀察、測量及訪談方式,比較雅美族各聚落

    地下主屋基地深度的差異,結果得知雅美族民居的防風對策,深受其地面風場的影響。如強風地區

    半穴居基地的平均深度為弱風地區的 1.88 倍;反之,工作房迎風面的面積則平均為 0.77 倍,上述

    數值反映出除了普遍性的原則以外,雅美族民居的防風對策更是為適應微氣候條件而設計。

    二、文獻回顧

    關於雅美族民居的研究,有許多是以原住民族群的社會文化、生活模式與居住環境,來描述

    其住屋的配置與建築形式。魏惠林及劉斌雄在「蘭嶼雅美族的社會組織」(1962)中,記述雅美族

    住居方式、土地利用與居處法則,提供從事雅美族研究者基本的背景知識。徐瀛洲在「蘭嶼之美」

    (1984)中,對於雅美族漁撈文化、住屋及原始藝術的紀錄鉅細靡遺。陳玉美在「夫妻、家屋與聚

    落-蘭嶼雅美族的空間觀念」(1995)論文中,分析了雅美族家庭結構與家屋的空間象徵。余光弘

    及董森永在「雅美族史篇」(1998)中,記載雅美族部落傳說、歷史、及蘭嶼對外的關係。余光弘

    及胡正恆在「蘭嶼地誌資料庫」(2007)中,以長期的研究記錄千餘個蘭嶼地形地物的名稱,對於

    蘭嶼的地景有非常詳細的空間定位。

    有關日籍學者對於台灣原住民建築的建築專業文獻,以千千岩助太郎所著「台灣高砂族住家の

    研究」(社團法人「台灣建築會」發行,昭和十七年)最為完整。書中記錄當時台灣原住民住家,

  • 101

    雅美族傳統民居防風對策之研究

    如泰雅、賽夏、布農、鄒、排灣、阿美、雅美等七個族群的「發祥地、住家的形式、材料、構造」,

    及各原住民族住屋實例測繪圖集及照片,該書為研究台灣原住民建築最珍貴的歷史資料。在鹿野忠

    雄及瀨川孝吉合著的「An Illustrated Ethnography of Formosan Aborigines Vol.1 The Yami」(1956)中,

    收集雅美族傳統聚落及許多住宅營建過程的珍貴圖像。此後,乾尚彥在「階段の屋敷」(1983)一

    文中,分析了雅美族傳統住屋的構造細部,並繪製了詳細的建築圖例。

    國內關於蘭嶼建築研究論文方面,林希娟在「蘭嶼雅美族居住環境探討」論文(1980)中,

    探討雅美族傳統住宅與國民住宅之使用機能比較。方鏗雄在「蘭嶼雅美族住居建築之研究」論文中

    (1984),探討環境條件與雅美族建築形式的涵構關係,並於附錄中記述野銀村的十二個風向名稱。

    黃旭在「雅美族之住居文化及變遷」論文(1990)中,探討雅美族居住形式與自然環境相互作用的

    現象。蔡筱君在「達悟(Tao)人家屋空間之社會生產」論文(1997)中,探討達悟(Tao)人家屋

    空間與社會相互連結的關係。張興傑在「國家權力下的達悟(Tao)家屋重構」論文(1998)中,

    探討國家權力介入下,達悟(Tao)人家屋變遷的過程。關華山在「劉斌雄先生紀念論文集」(1998)

    中,以「初探雅美族傳統居住文化的可持續性」論文,探討雅美族居住文化的演化及其可持續性之

    願景。

    關於風土建築的防風文獻方面,Enrico Guidoni 在「Primitive Architecture」(1987)中,列舉世

    界各地原住民族建築特徵,其中 Ainus 及 Eskimos 與雅美人相同,均有建築於半地下基地的冬季住

    屋。Victor Olgyay 在「Design with Climate」(1992)中,以實驗模擬流場型式與風力效應,論述風

    與建築的關係。Paul Oliver 在「Encyclopedia of Vernacular Architecture of the World 」Vol.1(1997)

    中,列舉各類型的氣候型態與風土建築的調適方式。例如韓國濟州島居民以降低住屋高度,及編織

    繩網固定茅草屋頂嚴防風害;菲律賓巴丹群島民居,以沒有開窗的短邊牆面面對颱風風向。爾後,

    Paul Oliver 又在「Dwellings」(2003)中,強調民居形式除了宗教、文化的影響以外,更是為了因

    應氣候條件而設計。

    關於生態住宅的文獻方面,Steven V Szokolay 所著「Introduction to Architectural Science:The

    Basis of Sustainable Design」(2004),及 Sue Roaf , Manuel Fuentes and Stephanie Thomas 等人所著

    「Ecohouse 2:A Design Guide」(2004),提供防風、通風環境與建築設計策略之間的相互關係。

    林憲德在「人居熱環境」(2009)中,詳細討論建築室內、外環境中的各種風場型態、風力效應,

    並提出通風計畫及風環境評估。

    此外,特別的是雅美族作家夏曼‧藍波安在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的碩士論文中,以「原初

    豐腴的島嶼-達悟民族的海洋知識與文化」為題,以其雅美人在地的視野,詳細敘述雅美族傳統文

    化中的海洋知識,其中包括紅頭村及漁人村的風向方位及名稱,提供致力於雅美族文化的研究人員

    更精確的訊息。上述許多國內外對雅美族的研究,除了討論及建築形式或空間文化特徵之外,也間

    接提及雅美族民居的防風智慧,但是有關於強風環境對雅美傳統住屋所具體影響的防風對策,尚未

    見相關研究發表。

  • 中華民國建築學會「建築學報」第 75 期,2011 年 3 月,春季號

    102

    三、蘭嶼的強風氣候

    3-1 東北季風

    根據中央氣象局 1981 年至 2010 年三十年間的統計資料,蘭嶼年平均風速約每秒 8.1 公尺,為

    全臺之冠。蘭嶼的強風,無疑是雅美族日常生活及建築住屋最大的氣候挑戰。根據雅美族傳統生活

    夜曆(謝和英,2007)及董森永的分類法(董森永,1997),雅美人關於季節的描述,並非一般春、

    夏、秋、冬的分類方式,而只有飛魚季節 Rayon(即 2 至 5 月的春季)、飛魚海上漁撈結束的季節

    Teyteyka(6 至 9 月的夏季)與飛魚即將來臨的季節 Ammian(10 至 1 月的冬季)三個分類法。

    蘭嶼2000 年至 2009 逐月平均風速及其標準差如圖1 所示,蘭嶼全年風速分佈以飛魚季節 Rayon

    為最小,雅美人在此東北季風轉弱的春天,開始捕撈飛魚;夏季 Teyteyka 西南季風轉強,颱風頻

    繁,為飛魚海上漁撈結束的季節,雅美人改而從事農作; 10 月以後的 Ammian,即飛魚即將來臨

    的冬季,東北季風強烈,這個季節雅美人從事建築家屋、修築水渠、及造船等工作。由雅美人「季

    節分工」的習慣,顯示其生活作息深刻受到東北季風的影響。

    0

    2

    4

    6

    8

    10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圖 1 蘭嶼 2000 年至 2009 逐月平均風速圖(本研究整理)

    m/s

    圖 2 蘭嶼全年風花圖(本研究整理)

    (風速資料:2000 至 2009 年)

    頻率 0% 25%

  • 103

    雅美族傳統民居防風對策之研究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1 2 3 4 5 6 7 8 9 10

    蘭嶼

    彭佳嶼

    澎湖

    為了解蘭嶼全年的風向分佈及盛行風向,本文以八個風向方位(Steven V Szokolay, 2004)為

    分類,依順時針方向,分別在八邊形風花圖的各邊,各別繪製十二條垂直線,表示逐月風向頻率如

    圖 2 所示。由蘭嶼全年風花圖得知:蘭嶼夏季西風盛行,西南風與東北風次之;冬季至翌年春季,

    東北風最為頻繁,北風次之。因此,東北風為蘭嶼的盛行風,對蘭嶼東岸及北岸的村落而言,其為

    影響雅美族民居防風對策的重要因素。

    3-2 颱風

    蘭嶼除了全年有四分之三為強風日數以外,因其位於颱風路徑上,每年夏、秋季的颱風,給雅

    美族帶來了生命及財產莫大的威脅。歷史上蘭嶼所遭遇最嚴厲的颱風為 1961 年的 Betty 颱風,其

    最大瞬間風風速為每秒 74.7 公尺,超過蒲福風級 17 級風,當時曾經吹毀了蘭嶼氣象站的風速儀。

    2009 年發生的莫拉克 Morakot 颱風,又一次使蘭嶼氣象站的風速儀破表,其最大瞬間風風速超過

    每秒 72.5 公尺。本文以 1949 年至 2008 年間蘭嶼颱風最大風速排名前十名為例,與平均風風速僅

    次於蘭嶼的彭佳嶼及澎湖相互比較,其結果如圖 3 所示。在同一個颱風侵臺期間,蘭嶼的最大風速,

    很明顯的比同樣為強風地區的彭佳嶼及澎湖高出許多,由此可見無論是年平均風速或是颱風風速,

    蘭嶼受強風的威脅都是全臺之冠。

    雅美人依觀察星象、天象及海象經驗,例如星星的位置與亮度、雲的形狀與行徑、海底泥沙混

    濁的情形等,即可預測颱風發生的時間。如野銀村林新羽的說法:「圓圓的雲很快的向 rubisorbran

    風向移動時,兩天之後就會有颱風。」雅美人基於對自然觀察的常識,通常在颱風來臨之前,即已

    對傳統住屋做好預防措施:先以竹子、木條壓住主屋、工作房及涼台屋頂上的茅草,以防屋面茅草

    被風吹散。其次,再以藤條、繩子綁住竹子與木條。為了涼台不受風害,雅美人在其四個角落放置

    大木頭,以粗繩綁住涼台。住屋防颱措施完成後,要注意清理地下主屋的排水口,及檢查主屋周邊

    的砌石牆是否有鬆動的石頭,以預防因暴雨影響而崩塌(董森永,1997)。

    本研究於 2003 年杜鵑 Dujuan 颱風過後,曾赴蘭嶼勘查杜鵑風災對蘭嶼影響的情形。杜鵑颱風

    最大瞬間風風速

    m/s

    圖 3 1949 年至 2008 年間蘭嶼颱風最大風速排名前十名

    (序位)

    Betty 颱風

  • 中華民國建築學會「建築學報」第 75 期,2011 年 3 月,春季號

    104

    侵臺期間,蘭嶼的最大瞬間風風速為每秒 48.8 公尺,為全台之冠,相當於蒲福風級 15 級風。歷經

    杜鵑颱風五十三個小時侵襲過後,本研究體驗到蘭嶼各處有不同的災情:漁人村機場往北向的環島

    公路中斷,蘭嶼東、西岸的交通必須橫越山區。在紅頭村、野銀村之間的山谷,由於谷風產生的負

    壓吸力,使得大多數喬木的樹冠被風捲起,樹稍只剩零星的細葉。

    東清環島公路旁的藝品商店,及沿路豬圈的圍欄被暴風及暴潮摧毀,豬隻四散逃竄;東清國小

    的鋼筋水泥圍牆,因受暴潮沖擊整面傾斜,水泥崩裂鋼筋裸露;村民停放在道路兩旁的汽車,因海

    水倒灌而漂浮、互相撞擊,形同廢鐵。

    朗島聚落東側雙獅岩附近的地瓜田,被夾帶鹽分的海風摧毀,田地幾乎都被海浪捲起的沙土淹

    沒,一片墨黑。然而令人驚訝的是:在野銀村、朗島村傳統聚落中,並未看見傳統住屋的任何災情。

    經歷杜鵑颱風後的實地調查及近年莫拉克颱風的經驗,雅美族先人確實以其獨特的防風智慧,克服

    了蘭嶼強颱氣候對傳統民居的威脅。

    四、雅美族傳統民居的防風對策

    雅美族傳統聚落背山面海,建築在沿海山麓的沖積扇地形上。雅美族典型的「家」,包括建於

    半地下基地的主屋 Vehey、干欄式構造的工作房 Makarang 及涼台 Tagakal 等三個建築與前庭 Inaorod

    所構成,其空間構成形式如圖 4 所示。主屋 Vehey 主要機能提供為冬季睡眠、煮食、生育、貯藏

    家傳寶物及儀式等活動場所;工作房 Makarang 主要機能為提供夏季睡眠、工藝製作、招待客人等

    活動場所;涼台 Tagakal 則是人們聊天、工作、休憩、進餐的地方;而介於上述三個居住單元之間

    的開放空間前庭 Inaorod,則設有曬魚架、殺魚槽及背靠石,或造船用的臨時遮陽棚等。

    蘭嶼夏季氣候高溫高濕,隔熱、採風是建築環境控制上的主要需求,平日雅美人大多在地面層

    的工作房及涼台活動,但是在颱風影響期間,雅美人則依賴半地下穴居保障生命、財產及地下主屋

    的結構安全。依據本研究實地調查,雅美人對東北季風與颱風的防風策略有所不同。東北季風是冬

    季蘭嶼地區的盛行風,其風力效應雖然不致於導致災害,但是因為作用時間較長,影響及日常作息,

    圖 4 雅美族傳統住宅(野銀村,林希娟攝於 2007 年)

    (A:主屋 Vehey, B:工作房 Makarang , C:涼台 Tagakal , D:前庭 Inaorod)

    A

    B CD

  • 105

    雅美族傳統民居防風對策之研究

    致使雅美人對空間的利用作了季節性的調整。另外,雅美族各聚落地理位置及地形條件不同,微氣

    候地面風場因而不同,由蘭嶼前山(紅頭村、漁人村、椰油村)與後山(朗島村、東清村、野銀村)

    工作房尺度和形式,以及半地下穴居基地深度的差異可見一斑。以防風策略而言,本研究認為可以

    針對地上與地下住屋兩種類型分別討論。

    4 -1 地上住屋(工作房及涼台)的防風策略

    4 -1-1「海陸軸」防風配置原則

    由海洋延伸至陸域的「海陸軸」,是雅美族較為普遍使用的定位參考原則(余光弘,2004)。

    雅美族傳統文化上「海陸軸」的空間觀念,使得分佈於蘭嶼沿岸背山面海而築的傳統聚落,因其地

    理位置不同而方位也各自不同,聚落方位即是「海陸軸」的方位。以蘭嶼冬季的盛行風向東北季風

    相對於中央山脈地區而言,無論雅美族聚落座落於迎風面或是背風面,其傳統地下主屋均面向海

    洋,主屋屋脊平行於海岸線,亦即垂直於「海陸軸」;而工作房、涼台的屋脊都是垂直於海岸線,

    亦即平行於「海陸軸」。以風工程學的觀點而言,「海陸軸」的配置原則,與建築物對風阻 Wind Drag

    的環境控制密切相關。

    無論雅美族聚落地點座落於何處,典型傳統民居的三個居住單元,均有其特定的配置關係。如

    圖 5 所示。所有地上住屋:工作房及涼台都是以其平面的短邊面對海洋,亦即面對盛行風風向,如

    此使得建築物迎風面面積得以最少,所承受的表面風壓可以減至最低。除了依循「海陸軸」的配置

    方式,雅美族工作房的高度尺寸,僅略高於屋主的身高,對暴露於強風環境的地上住屋而言,盡量

    減低風的阻力 Wind Drag,無疑是最佳的防風對策。

    A B

    C

    A B

    C

    A

    B C

    陸地 / 住宅背側 陸地 /住宅背側

    海洋 /住宅前側 海洋 / 住宅前側

    (椰油村住宅) (野銀村住宅)

    圖 5 雅美族傳統住宅單元「海陸軸」的配置原則(林希娟及尤琦測繪,2006-2009 年)

    (圖例 A:主屋 Vehey, B:工作房 Makarang , C:涼台 Tagakal)

  • 中華民國建築學會「建築學報」第 75 期,2011 年 3 月,春季號

    106

    另外,本文統計 1962 年(魏惠林及劉斌雄,1962)雅美族傳統住宅的配置類型,蘭嶼約有 70

    % 的工作房配置在主屋前側,其餘因地面微氣候風場的差異,工作房配置在主屋左側或右側。來

    自海洋的氣流,遇到工作房及涼台的阻擋而上升,流場的遮蔽效應 Shelter Effect,使得位於工作

    房及涼台後方半穴居基地的主屋避免直接遭受風襲。

    在雅美族傳統住宅單元以「海陸軸」的配置原則下,工作房及涼台的空間動線也隨「風」而調

    整。工作房長方形平面的短向面海,有前門(迎風面)、後門(背風面)兩處出入口,並沒有供日

    照、通風所用的窗戶。工作房比較特殊的構造是可以隔熱的雙層牆及天花板,夏季雅美人將工作房

    前、後門開放以利通風,冬季則以活動隔板將工作房面海向的前門封閉,以側向或背向的後門與主

    屋相通。涼台為一開放空間,抬高的地板在夏季利於採風,冬季雅美人也以木板或各式各樣的遮簾

    將涼台前向面海側封閉,僅利用背向與前庭或主屋相通。

    在世界上其他地區的風土民居也有類似的防風方法,以愛斯基摩人(Sue Roaf, Manuel Fuentes

    and Stephanie Thomas, 2004)及非洲沙漠地區遊牧民族(Labelle Prussin, 1995)為例,其冰屋igloo

    及沙漠中帳蓬的座向,皆與當地盛行風風向平行。位於蘭嶼東北季風強風地區的朗島村(NNE23° )

    及野銀村(NE45° ),其住屋「海陸軸」的方位與東北季風主流風場平行,聚落方位的選擇,與

    愛斯基摩人及非洲遊牧民族以減低風阻Wind Drag 的防風策略是相同的。

    4-1-2 工作房尺度和形式依聚落風場型態而調適

    雅美人的工作房為干欄式構造,以樓板分為上層、下層兩個空間。鹿野忠雄及瀨川孝吉依工作

    房構造形式的差異,將其區分為南岸型 the southern coast type 與北岸型 the northern coast type 兩種

    類型(Tadao Kano 及 Kokichi Segawa, 1956)。前者方位約朝南向(紅頭村 SSW、漁人村 SSE),樓

    板高於地平面,下層空間由南向前門進入;後者方位朝向東北(朗島村 NNE、野銀村 NE),樓板

    接近地平面,下層空間由西南向後門進入。南岸型、北岸型工作房外觀之比較如圖 6 所示,鹿野忠

    雄及瀨川孝吉認為北岸型工作房樓板接近地平面,是因為防止冷風進入下層空間的緣故。

    本文回顧 1980 年拍攝的相片,發現工作房設置遮陽與否,也受聚落方位及東北季風風場的影

    響。如圖 6 所示,弱風地區工作房前側(朝南)設置出簷遮陽,強風地區工作房前側(朝東北)則

    不設遮陽,本文推論可能是避免風場上揚力對結構造成破壞的考量。此外,強風地區工作房的西南

    圖 6 工作房外觀比較(林希娟攝於 1980 年)

    南岸型(弱風地區) 北岸型(強風地區)

    地面高程 地面高程 樓板高程

    樓板高程

    紅頭村 野銀村

  • 107

    雅美族傳統民居防風對策之研究

    向並未設置遮陽,甚至其屋頂、側牆與半穴居基地的石牆密接在一起,結構牢固利於防風,如圖 7

    所示。由上述觀察及比較,雅美族工作房的構造形式,明顯依聚落風場型態而有所調適。

    表 1 工作房之方位及山牆尺寸(本文整理自千千岩助太郎,1937)

    聚落

    工作房

    紅頭村 Imourud (方位:SSW)

    山牆尺寸 (cm)

    山牆面積 5.40 ㎡ 4.94 ㎡ 4.42 ㎡ 平面尺寸

    (W*L) 360cm(W) * 540cm(L) 420cm(W) * 820cm(L) 340cm(W) * 560cm(L)

    聚落

    工作房 東清村 Iranumiluk

    (方位:ESE) 野銀村 Ivarinu (方位:NE)

    山牆尺寸 (cm)

    山牆面積 4.56 ㎡ 4.07 ㎡ 3.52 ㎡ 平面尺寸

    (W*L) 380cm(W) * 475cm(L) 370cm(W) * 670cm(L) 320cm(W) * 560cm(L)

    圖 7 強風地區工作房西南向出入口(林希娟攝於 1980 年)

    野銀村 朗島村

  • 中華民國建築學會「建築學報」第 75 期,2011 年 3 月,春季號

    108

    為了進一步瞭解雅美族傳統住宅的防風對策,與聚落風場之間的相互關係,本研究整理 1930年間,千千岩助太郎在蘭嶼調查的工作房案例(千千岩助太郎,1937)如表 1 所示,並比較各工作房迎風面的山牆尺寸。表 1 中的六幢工作房,分別座落於蘭嶼東岸冬季面對東北季風風向的東清村Iranumiluk、野銀村 Ivarinu,及蘭嶼西岸的紅頭村 Imourud 。

    紅頭村三幢工作房的山牆面積分別為 5.40 ㎡、4.94 ㎡及 4.42 ㎡,比野銀村工作房的山牆面積4.07 ㎡及 3.52 ㎡ 較大,而且工作房的高度也比較高。弱風地區紅頭村工作房的平均面積為 4.92㎡,為強風地區野銀村工作房平均面積 3.795 ㎡的 1.3 倍,強風地區工作房迎風面的山牆面積,明顯比弱風地區小。東清村位於東北季風迎風面的海岸平原,因為東北季風被聚落東北側標高為 125公尺的草山 Pasazosan,與突出海域標高為 116 公尺的獅子角所阻擋,因而獲得天然地形的庇護,其工作房的山牆面積與弱風地區紅頭村工作房山牆平均面積相近。由表 1 的記錄,明顯得知雅美族傳統民居地上住屋的防風對策,即使在面積狹小的蘭嶼仍有因地制宜的考量。

    4-2 地下主屋「穴居防風」對策

    4-2-1 地下穴居防風地形

    半穴居防風地形是雅美族傳統民居的特色,為了瞭解其建築基地深度的決定因素,本研究分別在各個村落訪問了幾位居民,希望能進一步瞭解風土建築的在地觀點。朗島報導人謝君說:「地下

    屋基地的深度,主要決定於地下屋的大小和屋主的社會地位。」報導人李君說:「其實地下屋挖得

    很淺,用石頭堆上去看起來就覺得很高。地下屋基地深度都一樣,蓋的方法也一樣,只有門數不同

    的差別而已。」野銀村報導人周君說:「地下屋基地深度都一樣,主要是看地下屋屋脊和 Inaorod(前庭)之間高差多少,用眼睛看差不多就可以了。」以上訪問結果,似乎雅美人僅憑目測決定半

    穴居基地的深度,無法提供可以實際度量的標準。事實上,目前所有保存完好的地下主屋半穴居基

    地,幾乎大多是雅美族先人所開墾、構築的,甚至是好幾世代以前所遺留下來的,當代蘭嶼居民曾

    經參與過整地工程的人可能為數不多,因此無法考證明確的數據。 針對雅美族傳統地下主屋半穴居地形的設計,本文依風工程學的觀點,認為野銀村周君的說法,不但明確符合風場遮蔽效應 Shelter Effect 的防風原理,而且主屋前方階梯狀的砌石擋土牆,亦可以引導前庭地面氣流的下沖現象 Downwash,使穴居地形兼具通風的效果。因此,本文以前庭高程為基準,以 h1 表示地下主屋露出前庭的高度,以 h2 表示地下主屋隱藏於前庭背側的高度,如圖 7 所示。雅美族傳統地下主屋之高度 h1+ h2, 約為 190cm 至 200cm 之間的常數,其 h1 / h2 的比值,即地下主屋露出於前庭部分與被前庭遮蔽部分的比值,可視為地下主屋防風對策的考量因素。

    h1

    h2

    聚落用地原始坡度

    挖方 填方前庭高程

    主屋屋脊

    圖 8 野銀村廖宅地下主屋穴居地形剖面圖

  • 109

    雅美族傳統民居防風對策之研究

    圖 8 中野銀村廖宅 h1 / h2 的比值為 0.6,在廣泛採用現代建築材料的情況下,前庭所遮蔽的部

    份仍然高於主屋屋頂露出前庭的部份,風場的遮蔽效應無疑是地下主屋半穴居地形所倚賴的防風機

    制。不但如此,雅美族先人以徒手及簡單的器具,將山麓沖積扇原始的斜坡地形,整地為合適的建

    築用地,其所開挖的土方與回填的土方相等,這亦是雅美族非常生態及經濟的營建工法。

    此外,本研究於 2009 年在野銀村重測 1930 年間千千岩助太郎曾經調查過的一戶案例,前後歷

    經將近八十年來社會文化的變遷,其間該戶進入地下主屋基地的階梯,及工作房的出入口曾經變更

    位置,但是原有的穴居地形並沒有改變。目前該住宅地下主屋基地深度為 266cm,與原有基地深度

    (275cm)降低了 9cm(約 3.3%),兩者差異甚少。由此例可以推論雅美族地下主屋穴居防風地形,

    確實是可以經歷時間考驗、適應蘭嶼自然地形特徵及強風氣候而發展出來的防風對策。

    4-2-2 地下主屋基地深度與聚落風場的關係

    本研究多年來在蘭嶼進行田野調查,依據觀察所得,在國宅政策施行期間,被政府拆除的四個

    聚落中,目前僅見四戶雅美族傳統住宅還保留部分建築及半穴居地形,而其建築材料及構造方式都

    已經過變更。其中一戶在椰油村、兩戶在紅頭村、一戶在漁人村,以蘭嶼中央山區為分界,上述村

    落都是在冬季東北季風盛行風向

    的背風側,而它們地下主屋半穴居

    基地的深度,很明顯的都比野銀村

    及朗島村既有保存的雅美族傳統

    穴居基地的深度較淺。因此,本文

    推 論 蘭 嶼 各 聚 落 地 面 風 場 的 特

    徵,深刻影響及雅美族地下穴居的

    基地深度。

    比較千千岩助太郎所測繪案

    例如圖 9 所示,得知編號 C 位於

    紅頭村的地下主屋基地深度最淺

    (150cm),而編號 A 位於野銀村

    的 地 下 主 屋 基 地 深 度 最 深

    (275cm),兩者基地深度之間的

    差異,幾乎將近兩倍。圖 8 中編號

    為 A、B 的地下主屋,分別位於面

    對冬季東北季風迎風面山坡地區

    的野銀村、東清村。編號為 C 的

    地下主屋則位於背對東北季風山

    坡地區的紅頭村。

    154 cm

    150 cm

    C (紅頭村/ SSW )

    h1

    h2

    A (野銀村/ NE)

    h1

    h2

    72 cm

    275

    B (東清村/ ESE)

    h1

    h2 170 cm

    130 cm

    圖 9 主屋剖面圖(摘自千千岩助太郎,1937)

  • 中華民國建築學會「建築學報」第 75 期,2011 年 3 月,春季號

    110

    依據前述 h1 / h2 的計算方式,地下主屋 A、B、C 的 h1 / h2 比值,分別為 0.26,0.76 及 1.03,

    顯而易見的是:在背對東北季風的紅頭村,地下主屋 C 的屋頂突出於前庭地面的高度,比被前庭

    所遮蔽的部份高,由此証明各聚落地下主屋穴居基地的深度與該聚落風場特徵息息相關。相對於圖

    7 廖宅 h1 / h2 的比值 0.6 而言,地下主屋 A 雖然同樣位於野銀村,但是其 h1 / h2 比值卻僅為 0.26。

    由此可見,對已改建為金屬浪板的廖宅而言,其防風需求的考量,與雅美族傳統木構住宅有所不同。

    本研究除了回顧建築文獻以外,於鹿野忠雄、瀨川孝吉(鹿野忠雄及瀨川孝吉,1956)及三木

    康子的攝影中(三木康子,1993),亦觀察到蘭嶼西岸的椰油村、漁人村及紅頭村的傳統住宅主屋

    屋脊的高度,突出於前庭地面的高度比東岸朗島村、野銀村既有保存的傳統住宅的現況高出許多。

    而椰油村更有許多主屋的屋頂,完全露出於前庭地面。因此,為了探討穴居基地的深度是否受到聚

    落地理環境的影響,本研究陸續調查保存得比較完好的案例,與千千岩助太郎所調查的案例相互比

    較,遺憾的是漁人村、椰油村、東清村已經沒有合適的案例可供參考,比較的結果如表 2 所示。

    深度

    聚落及方位

    地下主屋基地深度 (cm)

    第一階 第二階 第三階 第四階 基地深度 平均深度

    紅頭村

    (SSW)

    1* 70 80 0 0 150

    147 2* 42 100 0 0 142

    3* 40 110 0 0 150

    東清村

    (ESE)

    4* 40 130 0 0 170 170

    野銀村

    (NE)

    5* 50 110 60 0 220

    231

    6* 45 145 85 0 275

    7 60 100 30 0 190

    8 53 135 50 0 238

    朗島村

    (NNE)

    9 75 140 75 0 290

    277

    10 85 110 75 0 270

    11 90 120 60 0 270

    12 100 130 40 0 270

    13 80 105 80 0 265

    14 67 90 75 63 295

    表 2 雅美族傳統地下主屋基地深度對照表(本研究整理)

    註: 1 標記「*」為千千岩助太郎調查案例

    2 聚落方位即該聚落「海陸軸」之方位

  • 111

    雅美族傳統民居防風對策之研究

    表 2 中資料顯示:座落在蘭嶼沿岸雅美族各個聚落半穴居基地的平均深度大不相同,其由淺到

    深依序為紅頭村、東清村、野銀村、朗島村。雅美族六處聚落地理位置與蘭嶼冬季東北季風風向的

    關係如圖 10 所示。建築基地最深的是位於蘭嶼北岸強風地區的朗島村,其半穴居基地的平均深度

    為 277cm。朗島村聚落方位為北北東 NNE23°,幾乎與東北季風 NNE22.5° 的最多風向平行。表 2

    中排序次高的是位於蘭嶼東岸的野銀村,野銀村方位與東北季風 NE 45° 的風向平行,其半穴居基

    地平均深度為 231cm。僅低於野銀村的是位於蘭嶼東岸的東清村,其半穴居基地深度為 170 cm。

    根據本研究先前的實驗觀察,東清村的地面風場由於地形屏障的條件較佳,其冬季地面風場不如野

    銀村一般嚴酷。

    另外,以地下主屋半穴居基地的

    階梯數量而言,弱風地區紅頭村及東

    清村的半穴居基地只有兩段階梯;而

    強風地區朗島村編號 14 的基地,由

    地下主屋基地到前庭地面總共有四

    個階梯,這個案例比蘭嶼現有的大多

    數地下主屋基地多出一個階梯。依據

    本 文 多 年 來 在 蘭 嶼 田 野 調 查 的 觀

    察,如此四個階段防風地形的設計是

    非常罕見的。

    綜合上述,以朗島村半穴居基地

    深度為紅頭村的 1.88 倍而言,證明蘭

    嶼強風地區半穴居基地的平均深度明

    顯比弱風地區的深度深,因此本文推

    論雅美族傳統住宅穴居基地的深度與

    聚落風場的特徵息息相關。雅美族傳

    統民居的防風對策,在適應生活模式

    及社會文化的規範下,明顯的符合風

    土民居受到地域性的微氣候條件及自

    然環境影響的建築智慧。

    五、結語

    2009 年 8 月莫拉克颱風重創臺灣南部地區,造成重大災情,而經歷連續數日強颱侵襲,蘭嶼雅美族的地下屋竟然毫無損傷。由這個事件,可以想見自古以來雅美族祖先以高度的智慧,建築了適

    應蘭嶼特殊強風氣候及自然環境的風土民居。雅美族「海陸軸」的配置特性,使地下主屋得以利用

    東北季風最多風向(NNE22.5°)

    東清村/ 170 cm

    野銀村/ 231 cm

    朗島村/ 277 cm

    紅頭村/ 147 cm

    漁人村

    椰油村

    N

    圖 10 雅美族聚落與東北季風風向的位置關係

    (註)氣象站位置:東經 121 度 33 分 2.1 秒

    北緯 22 度 02 分 19.38 秒

    風速計標高:海拔 336.5 公尺

    氣象站

  • 中華民國建築學會「建築學報」第 75 期,2011 年 3 月,春季號

    112

    風場的遮蔽效應 Shelter effect 躲避強風。其次,相對於前庭的高程而言,雅美族的傳統住宅,可

    分類為地上與地下兩種形式。雅美人將地上住屋(工作房及涼台)矩形平面的短邊面對盛行風風向,

    如此減低了地上建築所承受的風阻;而地下主屋充分獲得了半穴居地形的庇護,具有高效率的防風

    性能。

    雅美族傳統住宅歷經世代相傳,即使在科技與知識主導日常生活的當代,仍然有數百名雅美

    人,樂天安命的居住在以當地天然材料及簡單手作技術建築的傳統聚落中。雖然其建築形式,在數

    十年「臺灣化」的過程中難免有所變遷,但是對雅美人而言,親手構築的家屋是人生永遠的崇高價

    值。以建築學觀之,雅美族傳統民居融合了社會人文與自然環境的地域特性,其所形成的特殊地景

    與建築文化,亦是當前追求永續建築的優異典範。

    參考文獻

    千千岩助太郎(1937)《臺灣高砂族住家の研究》,臺灣建築會,臺北。

    方鏗雄(1984)《蘭嶼雅美族住居建築之研究》,淡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

    余光弘(2004)《雅美族》,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臺北。

    余光弘及董森永(1998)《雅美族史篇》,臺灣省文獻委員會,南投。

    余光弘及胡正恆(2007)〈蘭嶼的地名-蘭嶼地誌資料庫〉《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資料彙編 20》,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臺北,http://www.beha.tcu.edu.tw/lanyu。

    林憲德(2009)《人居熱環境》,詹氏書局,臺北。

    林希娟(1980)《蘭嶼雅美族居住環境探討》,成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

    徐瀛洲(1984)《蘭嶼之美》,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出版,臺北。

    夏曼.藍波安(2003)《原初豐腴的島嶼-達悟民族的海洋知識與文化》,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碩

    士論文。

    乾尚彥(1983)〈階段の屋敷〉《住宅建築 4》,東京。

    黃 旭(1990)《雅美族之住居文化及變遷》,東海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玉美(1995)〈夫妻、家屋與聚落 蘭嶼雅美族的空間觀念〉黃應貴主編《空間、力與社會》,中

    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臺北。

    張興傑(1998)《國家權力下的達悟(Tao)家屋重構》,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論文。

    董森永(1997)《雅美族漁人部落歲時祭儀》,臺灣省文獻委員會,南投。

    蔡筱君(1997)《達悟(Tao)人家屋空間之社會生產》,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論文。

    魏惠林及劉斌雄(1962)《蘭嶼雅美族的社會組織》,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臺北。

    謝和英編(2007)《雅美(達悟)族傳統生活夜曆》,臺東縣政府。

    關華山(1998)〈初探雅美族傳統居住文化的可持續性〉林美容、郭佩宜、黃智慧主編《劉斌雄先

    生紀念論文集》,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臺北。

    Guidoni, Enrico(1987)Primitive Architecture, Rizzoli International Publications, New York, USA.

  • 113

    雅美族傳統民居防風對策之研究

    Kano, Tadao, Segawa, Kokichi(1956)An Illustrated Ethnography of Formosan Aborigines Vol.1 The

    Yami, Maruzen Company, LTD, Tokyo, Japan.

    Oliver, Paul(1997)Vernacular Architecture of the World,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Cambridge, UK.

    Oliver, Paul(2003)Dwellings, Phaidon Press, New York, USA.

    Olgyay, Victor(1992)Design with Climate, Van Nostrand Reinhold, New York, USA.

    Prussin, Labelle(1995)African Nomadic Architecture, Smithsonian Institution Press, Washington, USA.

    Roaf, Sue, Fuentes, Manuel and Thomas, Stephanie(2004)Ecohouse 2:A Design Guide, Architectural

    Press, Oxford, Amsterdam.

    Szokolay, Steven V.(2004)Introduction to Architectural Science:The Basis of Sustainable Design,

    Architectural Press, Oxford, UK.

    REFERENCES in English

    Cai, Xiao-Jun(1997)The Social Production of Space of Tao’s House, Thesis of Graduate Institute of

    Building and Planning of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Taipei, Taiwan.

    Chen, Yu-Mei(1995)Couple, House and Settlement Spatial Concept of The Yami, edited by Huang,

    Ying-Gui, Space, Power and Social ,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Taipei, Taiwan.

    Dong, Sen-Yong(1997)Annual Ceremonies of The Yami at Iraratai, Wen Xian Council of Taiwan, Nan

    Tou, Taiwan.

    Fang, Keng-Xiong(1984)Research on Yami Houses in Orchid Island, Thesis of Graduate Institute of

    Architecture of Tam Kang University, Taipei, Taiwan.

    Guan, Hua-Shan(1998)Research on Sustainability of Yami’s Traditional Living Culture, edited by Lin,

    Mei-Rong, Gou, Pei-Yi, and Huang, Zhi-Hei, A Collection of Articles in Memory of Pin-Hsiung Liu,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Taipei, Taiwan.

    Guidoni, Enrico(1987)Primitive Architecture, Rizzoli International Publications, New York, USA.

    Hsu, Ying-Chou(1984)The Beauty of Orchid Island, Council for Cultural Affairs, Taipei, Taiwan.

    Huang, Xu(1990)Living Culture and Transition of The Yami, Thesis of Graduate Institute of Architecture

    of Tunghai University, Taichung, Taiwan.

    Inui, Naohiko(1983)Step-styled Building Site, The JUTAKU KENCHIKU A Monthly Journal for Home

    Builders and Designers, No. 97, Tokyo.

    Kano, Tadao, Segawa, Kokichi(1956)An Illustrated Ethnography of Formosan Aborigines Vol.1 The

    Yami, Maruzen Company, LTD, Tokyo, Japan.

    Lin, Hsi-Chuan(1980)Research on Living Environment of The Yami in Orchid Island, Thesis of Graduate

    Institute of Architecture of National Chen Kung University, Tainan, Taiwan.

  • 中華民國建築學會「建築學報」第 75 期,2011 年 3 月,春季號

    114

    Lin, Hsien-Te(2009)Living in Hot Environment, Zhan Shi Book Company, Taipei, Taiwan.

    Olgyay, Victor(1992)Design with Climate, Van Nostrand Reinhold, New York, USA.

    Oliver, Paul(1997)Vernacular Architecture of the World,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Cambridge, UK.

    Oliver, Paul(2003)Dwellings, Phaidon Press, New York, USA.

    Prussin, Labelle(1995)African Nomadic Architecture, Smithsonian Institution Press, Washington, USA.

    Rapongan, Syaman(2003)Original Abundant Island -Oceanic Knowledge and Culture of Tao Tribe,

    Thesis of Graduate Institute of Anthropology of National Tsing Hua University, Hsinchu, Taiwan.

    Roaf, Sue, Fuentes, Manuel and Thomas, Stephanie(2004)Ecohouse 2:A Design Guide, Architectural

    Press, Oxford, Amsterdam.

    Suketaro, Chijiiwa(1937)The Research of Aboriginal Houses in Taiwan, Architectural Council of Taiwan,

    Taipei, Taiwan.

    Szokolay, Steven V.(2004)Introduction to Architectural Science:The Basis of Sustainable Design,

    Architectural Press, Oxford, UK.

    Wei, Hwei-Lin and Liu, Pin-Hsiung(1962)Social Structure of The Yami Botel Tobago,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Taipei, Taiwan.

    Xie, He-Ying, editor(2007)Traditional Calendar of The Yami (Tao), Government of Taitung County,

    Taitung, Taiwan.

    Yu, Guang -Hong(2004)The Yami, San-Min Book Company, Taipei, Taiwan.

    Yu, Guang-Hong and Dong, Sen-Yong(1998)The History of Formosan Aborigines. Yami, Wen Xian

    Council of Taiwan, Nan Tou, Taiwan.

    Yu, Guang-Hong and Hu, Zheng-Heng(2007)Topographic Database of Irara, Ochid Island,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Taipei, Taiwan, http://www.beha.tcu.edu.tw/lanyu. Zhang, Xing- Jie(1998)Restructuring Tao’s House in The Power of State, Thesis of Graduate Institute of

    Building and Planning of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Taipei, Taiw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