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星期五 周刊 2版 编辑 单红 组版 华晓梅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周怀民捐赠古画赏析 ( 之一) 宋·无款《 四喜图》 绢本。设色。纵 150 厘米,横 80.3 厘米。国家一级文物藏 品。 著录于《 中国古代书画目录》第五册、 1984 年《 艺苑掇英》第 22 期,并收入《中国古代书画图目》。杨仁恺先生将这件《四喜图》鉴定 为南宋画,画幅诗堂有吴湖帆先生题跋,也称它为 “宋人四喜图”。但 后来也有专家认为本作乃明初宫廷画家的作品。本画写松树两株, 喜鹊四只。松枝与松针的画法工写结合,四只喜鹊姿态各异,形象生 动。这样工整精细的画风在明代以后逐渐失去了主导地位,因此本 作无论是南宋画还是明人画,都体现出一种独特的历史情境和文化 渊源。 明·吕纪《 梅花孔雀图》 绢本。设色。纵 116 厘米,横 47.5 米。国家二级文物藏品。著录于《中国古 代书画目录》第五册,并收入《 中国古代 书画图目》。吕纪( 1477-?),字廷振,一 作廷孙,号乐愚,一作乐渔。鄞(今浙江宁 波)人。宫廷画家,供奉仁智殿,官锦衣指 挥。擅长花鸟,与林良齐名。本作梅花树 法有水墨写意笔意,孔雀画得较精细,生 动自然。 元·无款《 佛像图》 元·无款《 松溪泛棹图》 绢本。设色。纵 65 厘米,横 38.5 厘米。国家二级文物藏 品。著录于《中国古代书画目录》第五册,并收入《中国古代书 画图目》。旁题 “郭河阳松溪泛棹图真迹”,另有王文治题,亦 认为乃宋人郭熙笔意。后经国家文物鉴定小组鉴定,为元末 明初山水画精作。作品构图完整,气势宏伟,近、中、远景层次 分明。皴染丰润,笔墨技巧高超。 明·无款《 邯郸梦图》 明·陈洪绶《 三教图》 绢本。设色。纵 130.2 厘米,横 45.7 厘米。 国家一级文物藏品。陈洪绶( 1598-1652 ),字章 侯,号老莲,浙江诸暨人。此画作于明天启七年 丁卯(1627),当时陈洪绶年仅三十岁。作品构图 完整,工笔设色,整体风格精致入微。道、释、佛 三位人像神态、动作栩栩如生。卷上有清末民 国时期吉林人宋小濂的题跋。 明·蓝瑛《 青山红树图》 明·沈周《 园树复活图》

周怀民捐赠古画赏析 - wxrb.comepaper.wxrb.com/.../resfiles/2016-01/22/rbC02C02C0122.pdf年 月 日 星期五 周刊 特 刊2版 编辑 单红 组版华晓梅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 Upload
    others

  • View
    17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周怀民捐赠古画赏析 - wxrb.comepaper.wxrb.com/.../resfiles/2016-01/22/rbC02C02C0122.pdf年 月 日 星期五 周刊 特 刊2版 编辑 单红 组版华晓梅 投稿邮箱:wxrbshang@163.com

年 月 日 星期五

周刊

特刊

2版

编辑 单红 组版华晓梅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周怀民捐赠古画赏析 (之一)

宋·无款《四喜图》绢本。设色。纵 150厘米,横 80.3厘米。国家一级文物藏品。著录于《中国古代书画目录》第五册、1984年《艺苑掇英》第 22

期,并收入《中国古代书画图目》。杨仁恺先生将这件《四喜图》鉴定为南宋画,画幅诗堂有吴湖帆先生题跋,也称它为“ 宋人四喜图”。但后来也有专家认为本作乃明初宫廷画家的作品。本画写松树两株,喜鹊四只。松枝与松针的画法工写结合,四只喜鹊姿态各异,形象生动。这样工整精细的画风在明代以后逐渐失去了主导地位,因此本作无论是南宋画还是明人画,都体现出一种独特的历史情境和文化渊源。

明·吕纪《梅花孔雀图》绢本。设色。纵 116厘米,横 47.5厘

米。国家二级文物藏品。著录于《中国古代书画目录》第五册,并收入《中国古代书画图目》。吕纪( 1477-?),字廷振,一作廷孙,号乐愚,一作乐渔。鄞(今浙江宁波)人。宫廷画家,供奉仁智殿,官锦衣指挥。擅长花鸟,与林良齐名。本作梅花树法有水墨写意笔意,孔雀画得较精细,生动自然。

元·无款《佛像图》

元·无款《松溪泛棹图》绢本。设色。纵 65厘米,横 38.5厘米。国家二级文物藏

品。著录于《中国古代书画目录》第五册,并收入《中国古代书画图目》。旁题“ 郭河阳松溪泛棹图真迹”,另有王文治题,亦认为乃宋人郭熙笔意。后经国家文物鉴定小组鉴定,为元末明初山水画精作。作品构图完整,气势宏伟,近、中、远景层次分明。皴染丰润,笔墨技巧高超。

明·无款《邯郸梦图》

明·陈洪绶《三教图》绢本。设色。纵 130.2厘米,横 45.7厘米。

国家一级文物藏品。陈洪绶( 1598-1652),字章侯,号老莲,浙江诸暨人。此画作于明天启七年丁卯(1627),当时陈洪绶年仅三十岁。作品构图完整,工笔设色,整体风格精致入微。道、释、佛三位人像神态、动作栩栩如生。卷上有清末民国时期吉林人宋小濂的题跋。

明·蓝瑛《青山红树图》

明·沈周《园树复活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