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 創刊號 2009 年 6 月 頁 189-234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曾玉惠 摘要 清代臺邑開墾初期由於社會環境種種因素:諸如政府對邊陲地區掌控度較 低、移墾生活的冒險與不確定感,男女人口比例懸殊以及政治教化尚未普及,從 而對婦女約束力較低,女性行為較為自由放任。然清據以來,官府施行種種嘉惠 獎勵措施,私人為列女題詠著書推波助瀾,歷朝對婦德之教化與推崇,延續不絕, 至中晚期,漢文化之貞節觀念,實已於臺邑生根茁壯,蔚為社會風尚。這樣的情 形可以從詩家中以貞節女子為題詠對象之眾多作品得到證明,然此主題創作尚未 有前賢予以研究,故本文以清代貞孝節烈詩歌為研究之對象,分析文本「政治意 識」之內涵,以期呈現創作群道德心靈之內在圖式,並試圖去了解中國內地的道 德規範在融入臺邑之歷史文化體系後進行了何種的調整與變化。 關鍵字:清代 臺灣 貞孝節烈 政治意識 崑山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講師 189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ir.lib.ksu.edu.tw/bitstream/987654321/13221/2/21%D... ·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 曾玉惠 ∗ 摘要

  • Upload
    others

  • View
    7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ir.lib.ksu.edu.tw/bitstream/987654321/13221/2/21%D... ·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 曾玉惠 ∗ 摘要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

創刊號 2009 年 6 月 頁 189-234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曾玉惠lowast

摘要

清代臺邑開墾初期由於社會環境種種因素諸如政府對邊陲地區掌控度較

低移墾生活的冒險與不確定感男女人口比例懸殊以及政治教化尚未普及從

而對婦女約束力較低女性行為較為自由放任然清據以來官府施行種種嘉惠

獎勵措施私人為列女題詠著書推波助瀾歷朝對婦德之教化與推崇延續不絕

至中晚期漢文化之貞節觀念實已於臺邑生根茁壯蔚為社會風尚這樣的情

形可以從詩家中以貞節女子為題詠對象之眾多作品得到證明然此主題創作尚未

有前賢予以研究故本文以清代貞孝節烈詩歌為研究之對象分析文本「政治意

識」之內涵以期呈現創作群道德心靈之內在圖式並試圖去了解中國內地的道

德規範在融入臺邑之歷史文化體系後進行了何種的調整與變化

關鍵字清代 臺灣 貞孝節烈 政治意識

lowast崑山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講師

189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The Political consciousness Analysis for Taiwanese Poems with Themes

of Chastity and Filial Piety in the Era of Qing Dynasty

Zeng Yu Hueilowast

Abstract

The initial pioneering for Taiwan counties in Qing Dynasty era were bounded with various societal and environmental elements such as The government had less level of control in regard to bordering and frontier areas as well as the pioneering life risks and uncertainties The ratio between male and female was lopsided and lack of political and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s Thus the restraining capability exerted on female subjects of the empire was less than expected the female behaviors at the time were more liberal and even left unchecked as result Nonetheless since the ruling by Qing Dynasty the government implemented a variety of incentive programs and measurements on the private sector the prevalence of allowing female of chastity engaging in the poetic arts and authoring books entailing with educating and praising highly of the female virtues for the duration of many previous dynasties This continued up till the mid and late periods of the Qing Dynasty and the concepts of chastity in Hanrsquos culture were here to stay in Taiwan counties And this became the fashions of society at the time This kind of situation can be verified from multiple art works from poets who adopted the intoning theme for chastity females Nevertheless this thematic creation had not been studied by previously revered scholars Thus this thesis is to adopt the research subject of poems with themes like chastity and filial piety in Qing Dynasty Furthermore by analyzing the contents for ldquopolitical consciousnessrdquo this thesis expects to present the inner diagrams for creating the clustered moral minds so as to understand the kinds of adjustments and variations for the historical cultural system after the moral standards of the inner parts of China entered the sphere of Taiwan counties Keywords Qing Dynasty Taiwan chastity and filial piety Political consciousness Classical poem lowast Lecturer Center for General Education Kun Shan University

190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壹前言

一 研究範圍

中國詩歌對婦女典範之書寫從《詩經》開始即有許多篇章述寫讚揚婦女

貞順德行如《唐風葛生》《鄘風柏舟》等前者寫寡婦對亡夫熱情思慕並

矢志守節的歌語並讚美其貞節後者寫衛世子共伯死後其妻共姜斷然拒絕母親

勸其再嫁之歌諸如此類讚揚婦德為主題的詩歌創作或闡述或記其人其事所

在典籍歷歷可考而至漢代劉向《列女傳》後開始在史書上編列列女傳為女

性在歷史上留下身影

《列女傳》雖為傳體史書但卻是「以記人敘事的史傳形式呈現內裡卻是

承襲《史記》《漢書》以來透過人物行事操守闡明儒家社會道德理想的『傳』

人解『經』筆法」1《列女傳》中對後世史書體例影響最大的是「貞順」類〈貞

順傳小序〉解釋分類涵意稱其

惟若貞順脩道正進避嫌遠別為必可信終不更二天下之俊勤正

潔行精專謹慎諸姬觀之以為法訓」可知此篇所收人物的特色在於

女子能知禮守信「堅持婦人之道當從一而終不肯改嫁甚至毀容或自

殺以保貞節者2

這種強調女子保持貞節之絕對性要求其實踐的力度甚至強烈到當事人以死

亡來維護性貞節另一面即為確保父權社會對附屬女性所有權不被侵犯至清代

據《大清會典》規定的旌表範圍已經涵蓋了各種類型的貞節婦女如節婦烈

婦或烈女貞女等而章義和陳春雷所著《貞節史》將清代受旌表之婦女分為

節婦貞女烈婦(烈女)三類而旌表之標準《大清會典乾隆會典》提及

旌表節孝之禮其節婦自年三十至五十或年逾四十而歿守節已閱十五

1 劉靜貞〈劉向《列女傳》的性別意識〉《東吳歷史學報》第 5 期 1999 年 3 月頁 2 2 同前註頁 19

191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年以上者賜`清標彤管四字以表其間仍於節孝祠內匯姓氏勒

貞珉

其時節婦之條件至少需守節十五年至道光 40 年(1824)《光緒會典事例》

載議准

安徽全椒縣民婦王楊氏守節 13 年身故按照成例計小二年應援已故貞女

不拘年限之例比照現存節婦二十年限例之半為守節十年一體旌表

旌表節婦之年限標準已放鬆至同治 10 年(1871)《光緒會典事例》載議准「嗣

後孀婦守節至六年以上身故者一體旌表其未及六年身故者仍行扣除」可知

對早年亡歿的守節婦女的旌表在守節的年限上越來越放鬆越來越短章義和

及陳春雷以為

守節年限的降低表明一方面寡婦守節現象愈益普遍同時守節的苦烈

程度愈益加深以至於早亡之例時有發生旌表貞節的流弊促使寡婦廣

泛地守節守節現象的增多與守節情形的艱貞推動了封建政府不斷降低

旌表條件以籠絡人民尤其是清朝中衰以後統治者更是希望借助頻繁

地旌表貞節來為封建特權的維持及腐朽統治的穩定增添砝碼守節年限

的歷史變動也可以成為我們觀照清朝由盛轉衰運行軌跡的一個小小的側

面3

至於貞女康熙 52 年(1713)《大清會典嘉慶會典事例》載議准「民間貞女

未婚聞訃矢志守節絕食自盡照例旌表」而《道光禮部則例》載「未婚貞

女及在夫家守貞者俱照節婦例一體准其旌表」可見貞女乃未婚守節之婦

女與節婦相比不同之處在兩者是否完成婚姻的儀式第三類則為烈婦和烈女

康熙 11 年(1672)《大清會典嘉慶會典事例》記載議准「強奸不從以致身死之烈

婦照節婦例旌表」而章義和陳春雷則解釋為「指以死守節的女子ldquo婦

ldquo女用以區分女子的已婚與未婚此類旌表分兩種情形其一拒辱致死者

指女子反抗凌辱以死守節hellip其二夫死殉節而亡者」4

而董家遵對《列女傳》中貞順類之婦女提出解釋「節婦只是犧牲幸福或毀壞

3 章義和陳春雷《貞節史》上海上海文藝1999 年頁 160 4 同前註頁 162

192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身體以維持她的貞操而烈女則是犧牲生命或遭殺戮以保她底貞潔前者是『守

志』後者是『殉身』」5則節婦與烈女演變成傳統婦德之兩大分類張孟珠進一

步以婦女自殺與否來為『節烈』做出基本定義並將婦女節烈行為分為『守節』

與『殉節』兩種而兩者之不同是前者是一種長期的道德堅持婦女往往必須抵

抗各種阻礙她們實踐守節的外在壓力後者是困於各種情境無法自拔終至毀滅之

道德性『自殺』6

光緒 20 年(1894)臺灣纂修通志總局所開列〈采訪貞孝節烈婦旌表事例〉一文

對旌表的對象有詳細的說明與分類7

女未字在母家守貞者曰貞女已字未嫁而夫死遂赴夫家守貞者曰貞

婦女家無男子女自誓在家守貞奉養父母終老者曰孝女出嫁孝養

舅姑代替危難者婦代夫危難者均曰孝婦夫死守節孝養舅姑撫孤

成立者或無子而守節終養者均曰節孝凡節未有不孝者也不論妻妾

但年三十以前夫死而守節至五十歲者或年未五十身故其守節以及六年

者均曰節婦一夫死以身殉夫者曰烈婦遭遇盜賊強暴捐軀殉難者

婦曰烈婦女曰烈女力不能拒羞憤即時自盡者亦合旌表例建坊凡

婦女貞而兼孝者曰貞孝兼節者曰貞節兼烈者曰貞烈節而兼孝

者曰節孝兼烈者曰節烈各隨其事實變通辦理可也

由此可知至清代婦女旌表因其實踐內涵之不同而有了越來越多分類之細

目當然也有可能是實務上旌表過程中需有判斷分類之標準詩歌的體裁在中國

韻文中實具備「正典母體」的特質中國知識份子往往將詩歌賦予「文學典範」

之文化意義經營著「載道」與「言志」的作用而此「道」與「志」的內涵

往往承載著詩人在人格書寫及精神體現上所追求的典範故以詩歌為體裁者往

往有強烈的宣示意義

因此鑑於後世婦女貞節德行之內涵與分類越趨繁複與詳細為充份掌握相關

於清代臺邑婦女德行之詩歌文本故本文所包括範圍包含清代臺邑地區有關貞

女貞婦孝女孝婦節孝節婦烈婦烈女或上述兩者三者德行之結

5 董家遵〈歷代節婦烈女的統計〉載於鮑家麟編《中國婦女史論集》臺北稻香出版社1992 6 張孟珠《清代貞節的實踐及其困境》頁 1國立中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 7 盧德嘉《鳳山縣采訪冊》(臺北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頁 22~24臺灣文獻叢刊第73 種

193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合如貞孝貞節貞烈節孝節烈等不論是概論婦女貞德或題詠貞烈人物

之作品凡是涉及上述範圍之主題詩歌全部在文本範圍之內而本文也根據《大

清會典》與陳春雷《貞節史》的分類將文本分為烈婦(烈女)節婦(貞女)孝女

等三類加以分析8

本文根據《全臺詩》與《臺灣文獻叢刊》《臺灣方志集成清代篇》等文獻

資料所搜集文本所得總計 151 首其中烈婦詩共 131 首而節婦詩中包括貞女詩

與孝女詩共 20 首從比例上可知以烈婦為題者作品數多出 4 倍文本大部份為題

詠具貞孝節烈婦德之女子這些主角人物總計 34 位皆於現實世界中實際生存過

並非虛構人物在「存在」意義上必須是真實的而整個清朝臺邑見諸於方志之

列女有兩千多人曾蒙受官方旌表女子有上百人然見諸詩作中的女子僅有 34 人

可見入詩比入史尤為難得這種透過題詠人物行事操守闡明儒家道德理想的筆

法實繼承了《史記》《漢書》以來「傳」人解「經」的傳統

而參與創作的文士共 69 人亦有同一作者創作內容包含節婦烈婦孝女等

不同性質主題如吳德功陳維英等我們試分析這 69 位作者之背景其中籍貫

不詳者為 6 人而烈婦詩作者具臺邑背景者共 26 人具內地背景者共 28 人可知

兩地作者之比例相當而創作節婦詩之內地詩人僅 1 位而有 8 位臺邑詩人參與

由此反映詩人之背景與所題詠的對象性質之關聯

二 研究方法

楊義《中國敘事學》提出「敘事視角是一部作品或一個文本看世界的特

殊眼光和角度」9作品乃作者與外在寫作場域亦即所謂「宇宙」互動的結果

當作者再現己身自外在所接受的訊息時實不免參入個人主觀的價值判斷梅家

玲以為「敘事先後次第中所隱含的或許是敘事意欲營塑特定敘事風貌的意圖

但更可能的乃是其對於所敘事件之意義價值的輕重判分」10因此作品內容與

敘述的方法其實隱含著梅氏所言的「對於所敘事件之意義價值的輕重判分」

8 本文文本引詩後括號內若無特別標註書籍名稱則為引自《全臺詩》標註時第一個國字數為冊

數第二阿拉伯數字為該冊數之頁碼全臺詩編輯小組施懿琳等編撰《全臺詩》臺南市國家

臺灣文學館2004 年共 1~5 集 9 楊義《中國敘事學》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頁 191 10 梅家玲《世說新語的語言與敘事》臺北里仁2004頁 219

194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而許麗芳提及「敘事不僅是敘述也是解釋後者意義甚至大於前者是以

特定價值觀點貫穿於故事文本間」11也認為文本隱含的作者特定價值觀點而此

特定價值觀點用何種方式呈現呢申丹提及「文體學家較常探討的是『敘述聲音』

層次其偏好敘述觀點的文體問題注意敘述者敘述時運用文字表達或流露出來

的立場觀點與語氣口吻重視語言運用的問題」12因此申丹所舉的文體學家主張

作者在進行創作時其內容的剪裁與語言形式的運用安排實表現出作者本身價

值判斷而人類價值判斷實牽涉至心靈意識的層面

黃國昌提及心理學家常使用『意識』來描述關連到個人和外在世界關係的心

理狀況它指知道了某種『觀念和感受』(Awareness of ideas and feelings)特別是能

知觀察到並將觀念和感受統合成有意義的整體的能力」並為「意識」定義

時舉洛克所下的結論是「與外界接觸而在一個人內心引起的觀念(Perception)」13

因此創作者在形成價值判斷與意義的界定時必先有一種「能知觀察到並

將觀念和感受統合成有意義的整體的能力」意即黃氏所言之「意識」他並進一

步衍生「意識」的特質其是多元性的他提到「每個人都可能根據事實依其

自覺自知有很多種『意識』」他舉例

一個人可依其血統關係之大小產生家庭家族宗教種族民族等意

識他也可能依生活範圍或出生地產生鄉土縣籍省籍國家等意識

他可因職業地位等關係產生不同的『階級意識』他更可因接觸問題和深

度不同而有不同的政治文化宗教等意識14

而李殿魁則曾對「意識」加以解釋「『意識』是心理學上的一個名稱是說

當你感覺到這個東西存在便有一個意識存在內心」15而「意識型態」則為「意

識型態在政治上或者哲學上來說它有一種堅持的教條hellip意識型態最明顯的就

是變成一種主義教條的面貌出現堅持一種主義那就變成了意識形態」16李氏

11 許麗芳《章回小說的歷史書寫與想像以三國演義與水滸傳的敘事為例》臺北秀威資訊科技2007頁 12 12 申丹《敘述學與小說文體學研究》北京北京大學1998 年頁 200~201 13 黃國昌《『中國意識』與『臺灣意識』》臺北五南1995 年頁 3 14 同前註 15 陳瀅州整理〈從臺灣意識出發--政治意識與現代詩如何調和〉《明道文藝》第 358 期2006

年 1 月頁 61 16 陳瀅州整理〈從臺灣意識出發政治意識與現代詩如何調和〉《明道文藝》第 358 期2006

年 1 月頁 62

195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的解釋能為「意識」與「意識形態」之不同加以解答

但本文所說的意識非僅指單純個別作者其所探討的範圍是清代臺邑詩人所

創作以貞孝節烈為主題之詩歌中所蘊含的主體意識因此這裏所討論的是群體的

觀念由個體意識發展至群體意識牽涉到兩個層面黃國昌認為

從個人對團體的關係看『意識』和『認同』(Identity)有密切不可分的關

係『認同』也者是要在團體中為個人『定位』意即在人類社會中為個

人找到『同類』區別出『異類』由於『認同』個人有『歸屬感』」另

一點是從團體對個人的關係看「『意識』就是『聯繫』(Affiliation)的認

識和實踐helliphellip社會比類學說(Theory of Social Comparison)認為人要從

別人那裡找到衡量自己言行感情的準則當一個人感覺到『聯繫』存在

知道這種『聯繫』可資依賴就是『意識』作用了17

由上述研究者的說明我們可以歸納出經由作品的內容與敘述方法的討論來

得到敘述者對所述主題不論其為人或事件所賦予的價值判斷與意義設定而

此結果的產生足以反映出創作群的政治意識

三政治意識釋義

貞節順從一直是中國婦女德行之基礎規範雖然傳統文化中極力依性別而

進行空間領域的劃分《易經家人卦彖辭》將「女正位乎內男正位乎外」視為

是「天地之大義」《禮記內則》說明所謂男女內外之別是「男不言內女不言

外」「男子居外女子居內」不管是實際活動的空間或行為影響的領域都極力

主張「男外女內」「男女有別」但確實實踐的可能性卻很低主要是因為人是生

存於社會之中的即便女子被限制於家庭中的私領域但仍免不了會跟外界產生

互動與群體產生關聯而政治則是群體生活中重要的一環因此以人為表現中

心的文學實不能無涉於政治

王西平提及「人是社會的人政治是社會生活的重要內容人本身就經常和

政治發生聯繫作為以人為表現中心的文學不能見政治而遠離之這實際是辦

不到的」18而中國向來是注重內在超越的文化型態余英時「國家一向是被看

17 黃國昌《『中國意識』與『臺灣意識』》臺北五南1995 年頁 4~5 18

王西平〈路遙小說中的時代意識與政治意識〉《小說評論》第 3 期1996 年頁 57-61

196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成人倫關係的一個環節價值之源內在於人心然後向外投射由近及遠這是

人倫秩序的基本根據」19

人心之價值之源在於道德規範因此當創作者處理文本主題時常將關注點

從小我家庭家族之層面發展至大我國家社會層面故創作者以人物為關注重心

時實無法忽視其社會生活以及社會生活所牽涉的政治活動而李殿魁曾提及

「每個人在社會上活動生存時他絕對受到外在社會的約束影響互相關聯

尤其若對政治不感興趣對社會不關心則這首詩寫出來就沒有生命」20而李運

摶則對當代小說中的政治意識進行分析李氏以為

所謂當代小說的政治意識即是指當代小說描寫政治生活表現政治情態

顯示政治得失評判政治優勢而體現的觀念這種觀念既是經由小說這

種有自然藝術特點的敘事藝術在ldquo敘事中藝術地體現又是小說家主體

意識的一種顯示而小說家的政治意識既是個性的也是群體的因為個

性中往往融入了特定時代的群體的觀點看法與情緒21

我們以為李氏所言之政治意識暗示了文本強烈的政治色彩幾可直指文本

隸屬於「政治小說」之種類但前述李殿魁氏即指出意識之包容性故我們以為

即便不是政治色彩非常強烈的文本也可能表現出創作者之政治意識而李運摶

所指出「小說家的政治意識既是個性的也是群體的或可為本文探究創作群之

政治意識提供一研究方法成立之論證

清代臺灣地方志上以貞節烈女之節行入傳的不知凡幾然成為文本主題人

物者卻大都具有政治背景或遷涉及政治事件如在作品數量上佔大宗的鄭斌

女五妃陳永華女其本身皆出身於官宦家庭其所以遭遇家難的原因都源

自於政治事件或政權轉移至若晚明盧若騰〈殉衣篇為許爾繩妻洪氏作〉〈哀

烈歌為許初娘作〉兩詩前者主角之所以遭遇喪夫之痛主要是丈夫許元「從

戎東征為偏裨記室」22而後者之所以冤死主要受到外在強暴之殘害而此外

19 余英時〈中國古代死後世界觀的演變〉載於《中國思想傳統的現代詮釋》臺北聯經出版社

1993頁 35 20 陳瀅州整理〈從臺灣意識出發--政治意識與現代詩如何調和〉《明道文藝》第 3582006 年 1

月頁 64 21 李運摶〈當代小說政治意識漫論〉《文藝評論》第 3 期1995 年頁 39 22 參見林焜煌纂《金門志列女傳》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 年卷 13臺灣文獻叢

197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在惡勢力乃是鄭氏王朝中鄭泰父子23屬於政治勢力而〈臺灣三仁詩〉之劉滿姑

遭逢林爽文事變也是政治事件而個人政治色彩較低的臺邑節婦們也都牽涉

及朝廷旌表或地方政府表揚入祀節孝祠等政治行為24

由此推斷文本大都有鮮明的政治色彩包含著較為深邃的政治內涵其人物

的命運總和政治發生千絲萬縷的聯繫並涉及政治事件和政治權力爭奪在事件

中揭示社會政治問題我們了解到文本創作群乃是用歷史和藝術的角度去審視相

關的政治歷史事件去思考在社會大背景下主角的生存和生活態度對於政治事

件在人們心靈中掀起的波瀾留下的投影和由此而引起的人物際遇命運的變化

進行解釋與價值判斷此為本文對政治意識的定義與思考並試圖由文本逆推而

解析出在特定時代背景即清代臺灣時空背景下貞孝節烈主題詩歌之創作群其

政治意識之內涵而由此得知其表現型態有兩種一為對歷史事件的反思二為

對主角人物的評價

四前人研究成果

中國婦女德行典範的相關論述自遠古即有文獻流傳如《易經恆卦》「婦

人貞節從一而終」《禮記郊特牲》「一與之齊終身不改故夫死不嫁」而

《孔子家語本命解》云「女子者順男子之教而長其理者也是故無專制之義

而有三從之道幼從父兄既嫁從夫夫死從子言無再醮之端」《史記田單

傳》云「忠臣不事二君貞女不更二夫吾與其生而無義故不如烹」本文搜

尋與主題相關之前人研究成果陳述如下

(一)前人有關貞節主題之研究

本文根據相關資料庫中的記錄25對前人研究成果進行說明與分析論文的搜

刊第 80 種頁 353 23 林耀潾〈在邊緣的邊緣實踐---以清代臺灣澎湖文石書院山長林豪為例的研究〉《成大中文學報》

第 13 期2005 年 12 月頁 357「許氏初娘後浦文衡女hellip安平諸豪攜家止後浦奪民廬居之

文衡宅分前後院前院為鄭泰家奴所據鄭泰者偽遵義侯鄭鳴駿兄尤橫暴奴又泰心腹用事

初娘恐遭侮啟文衡扃其門於屋後開戶出入一日奴窺初娘美以告泰子纘緒纘緒故無賴

大悅」 24 如章甫〈過節孝坊〉〈過烈女坊〉等詩皆詳細載明 25 臺灣地區的資料庫包括中華民國國家圖書館所製作的《中華民國期刊論文索引光碟系統》此

系統收錄自民國 59 年 1 月至 97 年 1 月所出版的期刊篇目總計 2091577 筆收錄期刊共 4632種中華民國科技政策中心所收錄自民國 80 年之後中華民國國內所舉辦之學術會議發表論文中

198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尋範圍以有關貞孝節烈之主題或雖為論文副主題但與主題有重要關連或互相發

揮之作品為主若論文內容僅只稍微涉及相關說明則予以省略如范長華所著

〈淺探明代中晚年至清末寶卷與寶卷中孟姜傳說的遞變---以「佛說貞烈賢孝孟

姜女長城寶卷」「長城寶卷」「孟姜仙女寶卷」為例〉雖涉及貞烈主題然其研

究重點卻不在此為使說明不至於失焦故予以排除

臺灣地區學者有以史書為文本加以分析評論者如陳璦婷〈《明史》〈列女

傳〉的敘事策略〉及陳豫貞〈光環背後的黑暗--從《清稗類抄貞烈類》看中國傳

統的婦女觀〉前者以敘事策略來反推《明史》中列女群像的構成機制後者討論

中國傳統婦女觀而以文學作品為文本分析其貞節觀念者如黃振郎〈從《西遊

記》看吳承恩的貞節觀〉及周伯乃〈我國古典小說中的貞節觀念〉等而劉純婷

「《三言》貞節觀研究」紀國智「市民文學中『貞節觀』之研究---以宋元明戲曲

小說為探討中心」王光宜「明代女教書研究」劉素里「三言二拍一型的貞節觀

研究」則分別為西元 1995 至 2005 年橫跨漢學資料整理研究所民間文學研究所

歷史研究所中文研究所四個文史領域的碩士論文

可見貞節觀念的討論實可從文獻學歷史學民間文學中國文學等不同領

域做多方發揮由於中國貞節觀念對婦女的控制至明清發展至最高點故前人針

對明清兩朝進行斷代研究的論文為數不少如張孟珠〈人身安全之憂清代貞節

實踐的困境〉費絲言〈醜事盛清的貞節政治[評 Disgraceful Matters The Politics of

Chastity in Eighteenth-Century China by Janet M Theiss]〉鄭媛元〈明代未婚女子的

貞節觀--從「烈士不背君貞女不辱父」談起〉林時民〈對明代婦女貞節觀念的

若干思考〉關綠茵〈記明末忠貞節的女子〉等

張孟珠「清代貞節的實踐及其困境」費絲言「由典範到規範----從明代貞節烈

女的辨識與流傳看貞節觀念的嚴格化」安碧蓮「明代婦女貞節觀的強化與實踐」

華民國國家圖書館所建立《中華民國圖書聯合目錄資料庫》此資料庫收錄國家圖書館及所屬 76所合作館藏書目資料中華民國國家圖書館所建立《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此資訊網收錄民國45 年至民國 97 學年度全國博碩士論文書目資料共 107353 筆中國大陸地區的資料庫包括萬方數據公司所出版之《中國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此數據庫資料來源來自國家法定學位論文收藏機構中國科技信息研究所收錄自 1977 年以來中國各學科領域的學位論文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電子雜志社出版之《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此數據庫收錄自 1994 年以來中國國內 8200 多種綜合期刊與專業特色期刊論文

199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則為從 1994 至 2001 年間臺灣三篇歷史研究所的學位論文其中張孟珠的一篇期

刊論文及一篇學位論文當是相同主題闡釋發揮的一系列研究成果這些作品從

不同的角度來分析明清貞節觀念的發展與內涵例如貞節觀念如何在明清趨於嚴

格化的現象與背後成因的探討以及就現實實踐層面來審析貞節觀念在中國社會

存在的真象

林懷慈則從另一面向的文獻資料切入發表了〈賦性宣淫清乾隆朝強姦案

之解讀〉與「情慾與社會秩序---從刑科題本看清代婦女的抉擇」等前者為期刊

論文而後者為學位論文林氏以性犯罪原始文獻的角度切入不同於前人專注於

描寫貞烈女子的文獻轉而以非貞節的女子在歷史上留下的記錄為研究範圍為

中國貞節觀念的研究提供另一面向的思考而梁其姿〈清代之清節堂〉則以清代

救濟寡婦的機構為研究的主題

林素珍〈魏晉南北朝女教概述〉張欣怡〈從婦女的守節與再嫁看魏晉南北朝

的貞節觀〉唐毓麗〈唐代的貞節觀及文化建構之探討--以兩「唐書」「列女傳」與

唐傳奇作品為例〉陳晚玉〈宋至明時期婦女貞節觀念的演變〉徐秉愉〈遼金元

三代婦女節烈事蹟與貞節觀念之發展〉盧建榮〈慾望之河---唐代情義邊界的建

構和逾越〉則呈現了明清兩朝之外以斷代為研究範圍的不同成果

唐朝為歷史上著名開放浪漫的時期對女子的約束力相對而言比起其它朝代

較為寬弛宋代理學興起對婦女的約束力轉而強化這兩個朝代在貞節觀念上

表現出強烈的時代色彩故對唐宋兩朝的研究也頗受重視這一點在學位論文

的表現上更為明顯如張欣怡「形象與實踐唐代婦女的孝行」鄭育萱「唐代婦

女書寫文本中的社會反映」朱曉娟「程朱學派與宋代婦女貞節觀之研究」陳莉

婷「宋代家訓之女子教育觀研究」李君琳「從階層身分教育貞節觀看唐代婦

女地位問題」等分別為 2001 至 2005 年間臺灣歷史研究所國文教學教育研

究所的碩士論文其中鄭育萱陳莉婷從文本出發討論婦女德行教育問題而張

欣怡則開啟了前人較少觸及關於婦女孝行議題李君琳則提供了由貞節觀來界定

婦女社會地位的可能性

其它如關注民族文化歷史發展社會家庭等層面之分析王純菲〈女貞

200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與女色---中國古代兩極女性形象并存的民族文化緣由〉李承貴〈「貞節」觀念的

歷史演變及其現代啟迪〉溫毓詩〈中國「貞節觀」文化對婦女的影響兼論心理特

質探討〉蔡銘峰〈從「神聖化」到「桎梏化」--論「貞節牌坊」的婚姻家庭意義〉

王文斌《瘋狂的教化貞節崇拜之通觀》則以專書來探討中國貞節觀念的教化

意義黃惠琴〈韓國古代的婦女貞節觀〉吳玉廉〈香火繚繞中的規範與記憶徽州

地區女祠堂研究〉以外國及地區性為研究範圍是不同的切入點

大陸地區有以各類文本為研究範圍的研究成果以史籍為文本者如位雪燕

徐適端〈從《元史middot列女傳》析元代婦女的貞節觀〉譚德興〈從道光《思南府續志》

看清代貴州婦女的貞節觀〉段穎惠〈迷失的本性mdashmdash從《明史middot列女傳》中的婦女

守節現象析明代婦女的貞節觀念〉段穎惠〈從《明史middot列女傳》析明代婦女的貞節

觀念〉李蘭萍〈從《香山縣志》看清代婦女的命運mdashmdash對廣東婦女貞節觀的研究〉

焦杰〈《列女傳》與周秦漢唐婦德標準〉等其中以正史記載為文本的有 4 篇以

地方志記載為文本者有 2 篇

以古典詩歌為文本則有高春花〈鮮血沐浴下的貞節之花mdashmdash論《國朝閨秀

正始集》中的絕命詩〉練葵英〈一曲蘊含儒家貞節觀念與反抗強權精神的贊歌mdashmdash

《陌上桑》的主題內涵形象探究〉劉少曼〈試談詩經漢樂府中的女性貞節觀〉

張紅霞蘇曉輝〈論元代正統詩文中的貞婦烈女形象〉陳靜〈由《詩經》探源古

代社會女性的貞操觀〉等這種以古典詩歌為文本的研究方法在臺灣地區則較

少人嘗試

古典小說為文本者有張曉莉〈屈辱與抗爭mdashmdash淺析《霍小玉傳》與《杜十娘

怒沉百寶箱》貞節觀的不同〉李奉戩〈明清小說中的妓女與愛情貞節〉馮艷〈論

三言中的貞節觀〉李新燦〈隱形價值的保護與轉換mdashmdash從明清小說看男性對貞

節觀念的變化〉董曉玲施暘〈ldquo三言rdquoldquo二拍rdquo女性貞節觀的還原考察〉曾凡安〈才

子佳人小說中的貞節諷世與隱逸問題〉陳家楨〈ldquo理rdquo對ldquo情rdquo的窒息與扼殺---兼

談《金瓶梅》中的貞節現象〉紀德君洪哲雄〈明末擬話本小說中的貞節與情愛〉 路

易絲愛德華茲羅大正〈《紅樓夢》中的女性mdashmdash中國清代對女性貞節的規定〉

201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等其中《紅樓夢》《金瓶梅》〈霍小玉傳〉〈杜十娘怒沉百寶箱〉為中國古典

小說史上的著名傑作文本作品的朝代亦多集中於明清兩代

以元雜劇的人物行為與情節為切入點的 2 篇論文張維娟〈貞節與齊家mdashmdash

元雜劇年老母親的行為規范〉張維娟〈從遇暴婦女之結局看元雜劇作家的貞節理

想〉則為貞節觀念的研究提供另一種不同的思考面向

大陸地區對魯迅之文學成就評價極高2006 年出現以魯迅作品為文本的研究

論文張小萍鄭昕芾〈從魯迅作品看魯迅的貞節意識〉陳德滋〈祥林嫂不是ldquo捍

衛封建貞操觀念的ldquo節婦----解讀魯迅小說《祝福》〉陳氏以魯迅名篇《祝福》

中的主角祥林嫂為研究重點以貞操觀念來解讀現代小說

以歷史上著名人物及文學虛構角色為研究重點試圖探討其本身之貞節觀念

者前者有潘良枝〈從《情史情貞》管窺馮夢龍的ldquo情貞觀〉劉利利〈對班

昭貞節觀的再認識及對《女誡middot專心》誤讀的疏正〉周玉琳〈時代變化與士人貞節

觀念關系探析mdashmdash以明中期至明末清初的歸有光和歸莊為個案〉王紹東〈秦始皇

貞節婦女觀的心理探因〉後者有徐志祥〈杜十娘與愛情貞節觀〉李奉戩黃曉

霞〈杜十娘之死與愛情貞節觀〉李奉黃曉霞〈杜十娘與愛情貞節論〉26

班昭為著名《女誡》書的作者其作品流傳後世影響到千萬女子的命運

當足以成為研究的對象而馮夢龍歸有光歸莊皆為明清文壇上思想不為世俗

所侷限的傑出才智人士由於其特立獨行故其是否能代表時代思潮頗為可疑

但人不可能身處於現實環境之中而不受其影響而特異傑出人士也不可能不影響

其身處時代而以一小說虛構女子而成為三篇研究論文所青睞的對象可見〈怒

沉百寶箱〉名作受肯定的程度但小說人物實為作者所創造出的虛構假象其所

反映的更應該是作者的思想觀念與價值判斷

大陸地區對明清之前各朝代的研究春秋時期有周海霞〈春秋時期的兩性習

俗與貞節觀〉陳筱芳〈春秋時期的貞節觀〉秦代有申茂盛許衛紅〈淺論秦人

貞節觀的強化與秦文化內容的發展〉漢代有劉偉杰〈由漢代婦女離異與再婚的狀

26 〈杜十娘與愛情貞節論〉一文資料上註明為李奉黃曉霞所著然應為李奉戩黃曉霞當為文獻記錄上的失誤

202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況看漢代人的貞節觀〉郭玉峰〈兩漢時期貞節觀念的世俗化趨向〉魏晉有楊映

琳〈魏晉南北朝時期的貞節觀〉唐代有夏紹先〈從墓志看唐代婦女的貞節觀〉

宋代有方如金江美芳〈論宋代士大夫貞淫觀對婦女改嫁的影響及原因〉王澤剛

學位論文「宋代婦女的再嫁貞節與社會地位」元代有位雪艷〈元代婦女貞節問

題再探〉譚曉玲〈元代女性貞節觀念芻議〉

劉偉杰〈由漢代婦女離異與再婚的狀況看漢代人的貞節觀〉則由婦女離婚之

另一面向來討論貞節觀宋代理學興起對婦女行為控制趨嚴格然文獻上卻留下

許多應為守貞嚴謹士大夫家族婦女改嫁的記錄這樣矛盾衝突的現象足以吸引研

究者之目光故以宋代婦女再嫁為研究重點的論文共出現了 3 篇並以此發展出

對宋代婦女貞節觀的看法

與臺灣地區相同情形大陸地區對明清兩朝貞節觀念之研究亦頗為重視

從 1997 年至 2007 年10 年間即出現 13 篇觀於明清婦女貞節觀念的研究溫文芳

〈晚清時期貞女烈婦盛行的原因及狀況---建立在《申報》(1988-1909)上的個案分

析〉一文時間已設定至晚清其研究文本範圍則限定為 1988-1909 年刊載於《申

報》上的個案分析新聞報導與一般前述之史籍與文學作品有不同的性質甚為

特別

其它如郭培貴董飛〈簡論明朝對節烈女性的獎勵〉夏愛軍許彩麗〈清代

室女守貞現象的文化分析〉張盛秋王蘋〈ldquo理與ldquo利清代婦女的現實選

擇〉吳海麗黎小龍〈明代的貞節婦女〉宋清秀〈試論明清時期貞節制度的積

極意義〉等以明清時代貞節觀念變化為研究重心宋清秀〈試論明清時期貞節

制度的積極意義〉一文有別以往研究者多以戕害婦女心靈與身軀的角度去觀察貞

節觀念反而以積極面去界定其價值較為特別

20062007 年兩篇碩士論文孫雙「晚清至民國時期的清節堂研究」王娟「明

中葉至清前期批判傳統婦女觀的思潮」前者關於寡婦救濟機構「清節堂」的研究

在臺灣地區的學術會議也曾有人提出(見前文)但孫文之研究時間定為晚清至民

國剛好與梁氏之研究論文完成時代上的銜接唯王娟的論文則是對研究者之進

一步研究批判潘大禮闞玉香〈近二十年來關于明清貞節觀的研究綜述〉則反

203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映出大陸地區二十年來對明清貞節觀研究的熱朝

而以概論的方式進行處理者有辛靈美〈貞節牌坊考論〉趙德雷〈論貞節觀對

婚姻家庭的影響〉賀擁軍「中國早期貞節觀念初探」則為學位論文女性寫作與

貞節觀的互動影響在現代婦女具備書寫能力之後成為研究主題之一以經濟學

社會學的角度來探討這古老的枷鎖成為另一選擇貞節的道德意義結構演變

成為研究者另一個思考的重點

大陸學者以地區為範圍所進行的研究著重於三個地區徽州甘肅兗州

以徽州為範圍的有 2 篇王曉崇〈徽州貞節牌坊與節烈女性〉張曉婧〈明清徽州

貞節之風盛行的原因及其社會心理分析〉甘肅有 3 篇胡靜〈清代甘肅社會背離

理學貞節觀的現象分析〉胡靜〈清代甘肅列女群的類型分析〉胡靜〈清代甘肅

列女群產生的原因〉兗州 1 篇徐秀玲〈明代兗州地區婦女貞節現象透視〉以

及 1 篇涵蓋整個明代中國南方的作品陳剩勇〈理學ldquo貞節觀rdquo寡婦再嫁與民間社

會明代南方地區寡婦再嫁現象之考察〉此文專探討婦女再嫁的現象而同一作

者會產生同一系列的論文如胡靜以甘肅為主的三篇作品在地區與時代上更精

確的界定也成為研究方法的趨勢之一1999 年章義和與陳春雷所發表的《貞節

史》一書為大陸地區的研究完成歷史的串連

由上文之分析反映出貞節觀念對中國社會的影響力與重要性前人試圖由

不同的角度去釐清此一問題的真象然女性社會地位與角色的轉變西方不同學

科領域研究理論的引介不同領域文獻資料的處理這些新的研究條件的加入

提供貞節觀念在現代新的研究面向

(二)前人有關主題詩歌之研究

我們搜尋文本相關的前人研究成果我們得出臺灣地區以相關詩家27之作品

與生平為研究主題者大多發表於期刊論文與學位論文諸位學者在完成學位論

文前多於期刊發表相關論文故學者有以同一詩家為主題之一系列作品其面

向有偏重於詩家作品的分析與研究者如顧敏耀〈臺灣古典詩之微觀研究嘗試以

戴潮春事變初期之陳肇興詩作為例〉向麗頻〈《後蘇龕詞草》研究〉有偏重於

27 此處所言相關詩家指的是曾創作過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的詩人

204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詩家個人生平之研究如林耀潾〈在邊緣的邊緣實踐---以清代臺灣澎湖文石書院

山長林豪為例的研究〉林文龍〈光緒年間彰化儒學教諭周長庚事蹟考〉有偏重

於史實考證者如徐麗霞〈陳維英之別業太古巢與棲野巢〉等系列論文以及

阮昌銳〈南明寧靖王與五妃娘娘〉其它如對前人之研究結果予以評論如李知灝

〈評謝崇耀《瑞桃齋詩話初探》〉翁佳音〈簡評《張士箱家族移民發展史》〉

另有以相關主題為研究對象者如許玉青之碩士論文「清代臺灣古典詩之地

理書寫研究」有以臺灣單一區域為研究對象者如王俊勝之碩士論文「清代臺灣

鳳山縣詩歌研究」而大陸地區與主題相關之研究時期集中在臺灣清據末期詩家

的研究如許南英丘逢甲唐景崧等不僅限於其詩歌作品之分析對詩人生

平事蹟之探討亦為重點如清末的唐景崧其涉及臺灣民主國之建立與消失在

政治面向的討論遠比其詩學成就的討論更為熱烈

關於臺灣古典詩史的寫作通論性的文學史為廖雪蘭《臺灣詩史》而施懿琳

《從沈光文到賴和---臺灣古典文學的發展與特色》內分明鄭清領日治三期分

述已具臺灣文學史之內涵區域古典文學史成為近年研究發展的趨勢如《台

中縣文學發展史》《彰化縣文學發展史》《嘉義地區古典文學發展史》《安平文

學史》《苗栗縣文學史》黃美娥「清代台灣竹塹地區傳統文學研究」(1999 年博

士論文)等

綜論式的對臺灣古典文學研究現況進行分析者有發表於 1990 年博士論文的

施懿琳〈台灣古典文學研究概況〉281990 年吳福助《臺灣漢語傳統文學書目》乙

編292000 年發表的施懿琳〈台灣古典文學研究現況mdash以出版專著為對象〉30分

別針對「台灣古典文學選集的編纂」「台灣古典詩的註釋賞析」「台灣古典文學

學位論文的付印」「個人古典文學相關論文集的出版」「其它」等六方面台灣已

出版的台灣古典文學研究專書做評介

黃美娥〈中國大陸有關台灣古典文學的研究概況〉31介紹《中國人民大學複印

28 施懿琳《從沈光文到賴和臺灣古典文學的發展與特色》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1990 年 29 吳福助《臺灣漢語傳統文學書目》乙編臺北文津出版社1999 年 30 施懿琳〈臺灣古典文學研究現況〉《臺灣文學學報》第 1 期2000 年 6 月

31 黃美娥〈中國大陸有關臺灣古典文學的研究概況〉《臺灣文學學報》第 1 期2000 年 6 月

205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報刊資料索引》《中文社科報刊篇名數據庫》等資料庫中有關台灣古典文學研究

的單篇論文與專著並提出三點觀察結果即偏於作家作品的研究強調愛國意

識主題研究人員多集中於福建廣東浙江等沿海一帶

2002 年發表於江寶釵《臺灣古典詩面面觀》中第一章之〈臺灣文學研究概況〉

322004 年許俊雅發表〈九 0 年代臺灣古典文學研究現況評介與反思〉33許氏對

八 0 年代以來臺灣古典文學的研究發展與未來的研究趨勢有深度的說明2007

年林淑貞《近五十年台灣地區古典詩學研究概況---以 1949~2006 年碩博士倫文為

觀察範疇》34搜尋的範圍為臺灣地區的學位論文以各朝代與區域分類介紹「臺

灣地區及詩人」則以詩家題材詩社詩話籤詩等分類介紹這些學者對研

究成果的介紹與批評足供後來研究者參考

(三)前人有關政治意識主題之研究

而前賢有關政治意識主題之研究比較起來大陸地區較為豐富但主要以

政治學的角度切入如楊海蛟《政治意識論》35以及戚珩《政治意識論中國特色社

會主義政治研究》36等為節省篇幅本文僅介紹與文學領域相關之成果臺灣地

區有陳瀅州整理〈從臺灣意識出發--政治意識與現代詩如何調和〉一文37乃以

對談之方式進行主要是記錄李魁賢與王國安之訪問記錄而許維德〈故鄉心

由《故鄉來的親人》談臺美人及黃娟的政治意識〉38則以文學文本出發分析創

作者黃娟之政治意識並帶出現代臺灣移民美國之族群對國族之思想與感情

袁則難則有〈城春草木深--論lt孽子gt的政治意識〉39分析當代著名小說家白

32 江寶釵《臺灣古典詩面面觀》臺北巨流圖書有限公司2002 年 33 許俊雅〈九年代臺灣古典文學研究現況評介與反思〉頁 611~669載入《講座 FORMOSA》

臺北萬卷樓圖書公司2004 34 林淑貞《近五十年臺灣地區古典詩學研究概況---以 1949~2006 年碩博士倫文為觀察範疇》臺

北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07 年 35 楊海蛟《政治意識論》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1 年本書隸屬於《當代中國政治總論》

叢書 36 戚珩《政治意識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研究》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5 年 37 陳瀅州整理〈從臺灣意識出發--政治意識與現代詩如何調和〉《明道文藝》第 358 期2006

年 1 月 38 許維德〈故鄉心--由《故鄉來的親人》談臺美人及黃娟的政治意識〉《文學臺灣》第 10 期1994

年 4 月 39 袁則難〈城春草木深論lt孽子gt的政治意識〉《新書月刊》第 5 期1984 年 2 月

206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先勇的名著《孽子》中的政治意識而大陸地區則有鄢然〈從《金色筆記》看萊

辛的女性政治意識與敘事策略〉40梁惠娟〈試論鐵凝作品中的政治意識〉41以

及王西平〈路遙小說中的時代意識與政治意識〉王氏分論路遙小說中之時代意識

與政治意識並以為路氏作品有「不迴避政治事件和政治鬥爭」「塑造了一系列

從政人物揭示政治問題」「小說中眾多人物的命運總和政治發生千絲萬縷的聯

繫」等政治意識

另溫奉橋〈論王蒙小說的政治意識〉中提出「王蒙的ldquo政治意識主要表現

為一般的淺層次的政治反思類小說其主題是對ldquo文革中踐踏人的尊嚴和權利

的嚴正抗議」42楊劍利則有〈清末民初婦女政治意識管窺〉以為清末民初中

國婦女的政治意識主要表現為「一種愛國意識和民族意識」43張婧磊〈政治意識

與人性的悖論融合---解讀紅豆〉對於《紅豆》能掙脫中共十七年文學中要求

文學配合政治的文學潮流並「對人性有所豐富和發展」加以贊揚44陳世球則有

〈試論丁玲創作個性中的政治意識mdashmdash紀念丁玲誕生 100 周年〉45王健有〈論西

周王朝政治意識中的合法性理念mdashmdash以今文《尚書》為中心〉46以及李運而相關

之學位論文則有謝明子的《政治意識與女性意識的糾結mdashmdash丁玲小說創作論》47

以及李運摶〈當代小說政治意識漫論〉48

由上述成果可知大陸地區對此研究主題較為關注發表論文篇數相對較多

而臺灣地區不僅沒有專書學位論文且僅有 2 篇相關期刊論文而以古典作品

與現代文學創作來分類前賢較傾向以現代小說為研究文本古典作品則僅有《尚

書》數量甚少

40 鄢然〈從《金色筆記》看萊辛的女性政治意識與敘事策略〉《當代文壇》第 5 期2008 年 41 梁惠娟〈試論鐵凝作品中的政治意識〉《社會科學戰線》第 5 期2007 年 42 溫奉橋〈論王蒙小說的政治意識〉《山東省青年管理幹部學院學報》第 3 期總 109 期2004

年 5 月 43 楊劍利〈清末民初婦女政治意識管窺〉《衡陽師範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第 24 卷第 4 期2003

年 8 月 44 張婧磊〈政治意識與人性的悖論融合〉《東疆學刊》第 19 卷第 2 期2002 年 6 月 45 陳世球〈試論丁玲創作個性中的政治意識mdashmdash紀念丁玲誕生 100 周年〉《邵陽學院學報社會

科學版》第 1 期2004 年 46 王健〈論西周王朝政治意識中的合法性理念mdashmdash以今文《尚書》為中心〉《江海學刊》第 6 期

2003 年 47 謝明子「政治意識與女性意識的糾結mdashmdash丁玲小說創作論」河北大學2005 48 李運摶〈當代小說政治意識漫論〉《文藝評論》第 3 期1995 年

207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由上述前人研究成果得知有關本文主題之研究尚有發展空間故本文擬

以清代貞節烈女詩歌為研究之文本嘗試從作品之敘事架構與書寫策略來建構作

者群之政治意識內涵之分析

貳五妃詩墳墓之意象反映明政權走向滅亡與結束

文本

有以明皇室在臺殉節之五妃為題的作品五妃本事參見江日昇《臺灣外記

弁言》丁紹儀《東瀛識略》等皆有記載江日昇站在清朝統治者的立場對鄭

氏王朝一直視之為謀逆亂臣但對殉國而死的寧靖王則抱著頌揚的態度49而追

隨寧靖王殉死的五妃則稱讚其為「且五姬慷慨輕生氣勝男子而臺灣之山川草

木能不因此而增光乎」50可知五妃殉節之歷史地位與道德價值在清康熙年

間即已確定

丁紹儀《東瀛識略》記五妃事較詳51包括甯靖王與妻妾來臺潛居殉國以

至安葬的經過甯靖王在桂王兵敗後跟隨鄭成功到臺灣已失去皇室地位與權

柄的王孫生活所需須自行張羅52迨康熙 22 年鄭氏軍敗鄭克塽降清晚明

最後據點也消失了明王決定殉國詢問五名姬妾的意見結果六人同死丁氏

且詳記五位女子姓氏名稱並詳記五妃墓在「魁斗山麓」53且補記後人稱之為「五

烈墓」

49 江日昇《臺灣外記弁言》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臺灣文獻叢刊第 60 種1960頁 13「設使術桂不死則其名不傳亦與敗葉腐草同寂寂而無聞不幾為臺灣之山靈所笑乎惟其從容就義無慚勝國遺風」江寶釵《臺灣古典詩面面觀》頁 33臺北巨流1999「寧靖王自縊身亡五妃殉情受到推崇與愛戴這種『氣節』自勵似乎是超越朝代的認同成為一種集體認同」 50 參見江日昇《臺灣外記弁言》頁 13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 年臺灣文獻叢刊第 60 種 51

丁紹儀《東瀛識略》頁 105臺北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7臺灣文獻叢刊第 2 種「五妃墓在臺邑仁和里為前明甯靖王姬妾葬所甯靖名術桂太祖九世孫遼王後流賊破荊州避亂至浙唐王封為長陽王旋請讓與兄子改封甯靖桂王命監 鄭鴻逵軍師潰偕鄭成功至臺墾田數十甲自給鄭氏歸命甯靖曰『時逢大難遠潛海外今死期至矣汝輩聽自便』時元妃已故姬袁氏王氏秀姑梅姊荷姊僉曰『王能全節妾等願從』先同縊於室甯靖書絕命詩畢亦自經眾舁甯靖柩於鳳山縣竹滬與元妃合窆而瘞五姬於里之魁斗山麓後人又稱五烈墓」 52 丁紹儀《東瀛識略》頁 105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7「墾田數十甲自給」 53 據許南英《窺園留草》頁 13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2臺灣文獻叢刊第 147 種「墓在臺南城外新昌里」墓碑題曰「明寧靖王從死五妃之墓 」因時代變遷行政區域重新劃分故里名有異而墓碑標題當為後人所增

208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中國旌表女子不同的行為價值都用不同的稱謂這點可以說是承襲了中國傳

統文化中「諡號」的精神與方法以「烈」稱之可見其行為價值在於棄絕生之

欲望而選擇死亡的強烈意志《臺灣外記》記朱術桂與五妃殉節前後細節且寫明

五位殉節女子的身份乃為姬妾文云「其元配羅氏早逝惟有侍姬袁氏蔡氏

荷姑梅姊秀姑五人而已」54而高拱乾《臺灣府志》與周元文《重修臺灣府志》

皆採陳元圖〈明寧靖王傳〉文入傳原文云「王hellip 妾媵五棺埋於文賢里大林邊

去王墓三十里擬表為『五烈墓』」至康熙 58 年陳文達纂《鳳山縣志》中同樣附

有陳元圖所撰王傳然行文已完全不同全文云「妾媵五棺埋於臺灣仁和里魁

斗山豎其碑曰『明寧靖王從死五妃墓』去王墓三十里」55

黃典權以為引同文而完全兩樣主要原因為「『鳳志』是根據當時的實況大大

地把陳元圖的傳文竄改過」56並以為「五妃之名與五烈之表含義很有異趣」黃

氏雖未明言此異趣之內涵然其對於被稱為「五妃」的原因卻有推斷「按照明

代規制袁氏等五人自然不能躋身於妃子她們之所以被稱『五妃』主要原因是義

烈感人認為非稱以『妃子』不足以顯旌其碩節」57

至乾隆《重修臺灣縣志》「妾媵五棺埋於魁斗山去王墓三十里今稱為

五妃墓」58殉節後於後代文獻資料中則由姬妾之身份59晉升為皇權時期中女子

尊貴身份的名號「妃子」清代臺灣古典詩壇中以此為題者大多稱五妃如康熙

朝施世榜〈弔殉節五妃墓〉乾隆朝六十七詩云「吁嗟五妃巾幗真堪旌」嘉慶朝

章甫〈五妃廟〉道光朝劉家謀〈謁五妃墓〉同治朝林豪〈五妃墓〉我們可以說

整個清治時期文人對五妃地位的提昇是認同的

清代臺灣古典詩壇中曾以五妃為題創作總共有 29 位作者其中康熙年間的作

者有 4 人乾隆嘉慶年間 12 人道光咸豐年間 6 人光緒年間 5 人生存年代不

54 江日昇《臺灣外記》(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卷 10臺灣文獻叢刊第 60 種頁 433 55 陳文達《鳳山縣志》(臺北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卷 9臺灣文獻叢刊第 124 種頁138 56 黃典權〈明寧靖王五妃考證〉《臺灣風物》第 20 卷第 1 期( 1970 年 2 月)頁 16 57 黃典權〈明寧靖王五妃考證〉《臺灣風物》頁 16第 20 卷第 1 期1970 年 2 月 58 王必昌《重修臺灣縣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卷 11臺灣文獻叢刊第 113 種頁 388 59

關於五妃之姓名與地位之排行參見黃典權〈明寧靖王五妃考證〉《臺灣風物》第 20 卷第 1期1970 年 2 月

209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詳者有 2 人60其生存創作年代平均分佈於清據臺灣的各個朝代而作者為臺籍身

份者有 10 人具備遊宦身份者有 11 人擔任的官職多與地方文教方面相關另有

8 位不具官銜的內地詩人這些內地作者滯臺時間普遍並不長滯臺不長當以印象

及感受最為強烈的主題人物為創作題材而各朝代詩人持續以五妃的主題創作

可見五妃殉節已非歷史上之單一事件而附有更深刻的意義而同為殉節人物

捨臺邑歷史上其它殉節女子而取五妃取捨之間的動機令人玩味

而最早以五妃為題的作品首現康熙朝王禮陳文達《臺灣縣志藝文志》包

括林中桂施世榜施陳慶何借宜等同樣標題為〈弔殉節五妃墓〉前 3 人據文

獻記載同為臺邑人士許玉青以為其為南明遺民作品中寄寓在臺漢人心中「對

已故的明代政權猶懷有明祚情懷此詩可視為南明遺民對明祚的感懷」並指出

五妃詩題的兩大義為「明祚延長」「軀捐從王」兩大要義61然葉嘉瑩教授指出

判斷一首詞中有無比興寄託之意究竟當以什麼標準來作為依據的問

題helliphellip以為第一當就作者生平之為人來做判斷第二當就作品敘寫之口吻

及表現之神情來做判斷第三當就作品所產生之環境背景來做判斷62

我們搜羅三位詩人之作品林中桂僅有〈弔殉節五妃墓〉一首無法參照

而施世榜據《福建通志臺灣府人物》所載為「晉江人籍鳳山拔貢生」63其所

流傳詩作中有〈靖臺隨軍入鹿耳門〉中有「僻嶠潢池弄王師待廓清」(全臺詩

全臺詩智慧型資料庫)若施果真心懷南明斷不能有此作品而施陳慶除五妃

詩外僅有〈打鼓山〉傳世兼之生平不詳無法由其它詩作取得旁證以釐清

其是否為南明遺民然清領初期清廷對臺邑防範甚嚴若其為南明遺民為何

會成為「臺灣諸生」且官修之《臺灣縣志》標註為「茂才」《重修鳳山縣志》標

註為「庠生」64雖不至有官身但為與官府關係良好殆無疑問詩既「在心為志

發言為詩」若真有如此澎湃之故明情懷為何又僅只一首

60熊佐虞與祝道椿不詳但可以經由記錄其詩的地方志或詩集的創作年代推算其大略的創作時間 61 許玉青「清代臺灣古典詩之地理書寫研究」(中央中文碩士論文2004)頁 139140 62參見葉嘉瑩《清詞散論》(臺北桂冠2000)頁 251 63 見陳壽祺《福建通志臺灣府》(臺北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臺灣文獻叢刊 84 種頁855 64 施陳慶之生平不詳《全臺詩》稱其為「臺灣諸生」詳見第 2 冊頁 50

210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若以雍正時來臺之張湄為例張湄(~)字鷺州號南漪又號柳漁

浙江錢塘人考《清一統志臺灣府》載張湄為 「錢塘人雍正中以御史巡臺灣

嚴稽冒籍校士公明」65張氏既為內地詩人其活動的時期為雍正朝當時清廷

對地方的控制仍嚴格若臺邑五妃命題果真寓託對南明之感懷那必然是種普遍

性的共同認知則如張湄此種背景的遊宦以五妃為題創作的可能性就不存在了

更何況後期詩人以此創作不絕我們只能推測清據前期五妃命題或有可能寄託

詩人對明朝的感懷後期則未必為如此

如朱仕玠〈五烈墓〉「百年荒塚在寧比玉鉤斜漫墮三春淚驚摧五朵花

瘴鄉空葬骨絕海竟無家」(貳頁 388)朱仕玠(1712~)字璧豐又字璧峰

號筠園福建建寧縣人朱氏於乾隆 28 年以儒學教諭之身分抵達鳳山魯仕冀為

其作品《小琉球漫誌》寫序中以為其書詳細描寫臺灣山川草木人情風俗66而陳

璦婷稱其詩作「觀察臺灣的地理氣後與物產」「貼近臺灣的風土民情」67但朱

氏於本篇論文文本中除此詩外未有其它作品可知五妃之創作非徒以女子殉

夫之節烈情操為重點顯現其足以為臺邑歷史文化中的文化主題

而乾隆年間六十七〈弔五妃廟〉一詩其體裁為歌行體篇幅較長敘事色

彩濃厚包含較多人物形象與事件情節的描寫原詩如下

東風駘蕩天氣清載馳驄馬春巡行刺桐花底林投畔森然古墓何崢嶸

路旁老人為余泣當年一線存前明天兵既克澎湖島維時臺海五烈皆捐

生至今坏土都無恙誰為守護勞山精雲封馬鬣連衰草四圍怪石爭縱

橫時聞鬼母悲啼苦想見仙娥笑語聲歲歲里民寒食節椒漿頻奠陳香

羹滿目荒涼已感歎更聽此語尤傷情有明歲晚多節義樵夫漁父甘遭

烹島嶼最後昭英烈頑廉懦立蠻婦貞田橫從死五百皆壯士吁嗟乎

五妃巾幗真堪旌(貳頁 247)

六詩以第一人稱觀點敘事12 句先寫明創作動機春季天清氣爽適合出遊

在這美好的季節騎馬踏青點出季節氣候旅遊方式說明訪五妃墓的緣起

65 《清一統志臺灣府名宦(本朝)》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臺灣文獻叢刊第 68 種頁 36 66 朱仕玠《小琉球漫誌》(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6)頁 2~3 67 陳璦婷〈再現南臺灣二百年前風物mdash朱仕玠《瀛涯漁唱》析論〉《東方人文學誌》第 1 卷第 2期2002 年 6 月頁 127

211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第 34 句則直接點明主題描寫古墓的現況作者乾隆年間宦臺距五妃殉節

年代已久遠古墓蕭然寂寥5 至 10 句寫民間對五妃事蹟的評價既言路人提及

五妃詩都會傷心流淚民間對此歷史案件應耳熟能詳深入人心埋身之處能保

存無恙當是有心人善意維護周全反映詩人創作當時五妃在臺灣民間的地位

1516 句寫當時應時的節日民間也會準備祭品祭拜慰靈可見五妃的地位在乾

隆朝已由凡人升格為具有宗教色彩的人格神2122 句點出五妃殉節的精神價值

足以為後世楷模宣揚表彰其事蹟的背後實有教化百姓移風易俗的政治意涵

末 2 句以歷史上著名的田橫事件相提並論將臺邑歷史之單一事件與中國歷史聯

結六詩先寫景後敘事再評論末了抒懷敘述角度多變融情於景表達

出作者較真切的感覺與看法與其他僅只空泛評論的五妃詩歌有別

六十七(~)號居魯滿州鑲紅旗人其人據〈番社采風圖考提要〉

一文所載「清乾隆九年以戶科給事中奉命巡視臺灣在任三年曾與同官范

咸纂輯『重修臺灣府志』同時留心殊風絕俗並珍視海東文獻」六氏既為滿

人其出遊至五妃墓當無悼念前明之意其身為巡臺御史政蹟為歷史肯定

或有「留心殊風絕俗」之用心

莊勝全提及「英國文化史家Peter Burke在研究 17 世紀英國旅遊者至義大利旅

遊的情形時發現由於不同的生活背景(宗教語言氣候與習俗)致使旅遊者對

於不同群體間所洩露的文化差距往往有銳利的觀察也就是這些旅遊者會特別留

心他們認為是奇特的事物上他們的旅遊記錄便是在文化刻板印象(cultural

stereotype)與個人觀察(personal observation)間交織互動而成」68六氏以內地官宦而

為臺邑風土之詩與莊氏所言旅遊者外來客的角色相當而其所言不同群體從

種種跡象可知乾隆朝臺灣接收中華文化的薰陶尚不夠久遠還在經歷所謂「內

地化」的過程因此臺邑比諸內陸確實像是不同群體然外來客(如六氏)所觀察

到的除莊氏所言之「文化差異」還有「文化類同」據此可知外來詩人對臺邑

印象的記錄實亦參與臺邑文化歷史的建構

五妃詩中有以後人身份感嘆前朝的人與事以及對明朝與鄭氏王朝興衰的評

68 莊勝全〈清康熙朝臺灣印象的轉變---以四位親歷者的觀察為例〉《臺灣風物》第 56 卷第 3 期

2003 年頁 56

212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論詩人對五妃的弔古有時會與明王朝的覆滅連結在一起從而使敘述的觸角

觸及更深層的政治意識的層面乾隆時任巡臺御史兼理學政范咸〈弔五妃墓十二

絕句〉十二首之一「明亡已歷四十載死節猶然為故明荒塚有人頻下馬真

令千古氣如生」(貳頁 258)

范咸(~)字貞吉號九池又號浣浦浙江仁和人根據范詩分析

前 12 句提及明亡及五妃殉死此處將其死亡定位為為明朝亡國而殉節故在詩

歌中將五妃與明政權劃上等號而第 34 句寫荒涼的墳墓卻能引來有心人絡繹不

絕的拜訪是因為其慷慨氣節足以使精神不朽全文敘述觀點一致范氏身為

遊宦詩人實與前文所述六氏一樣注意到臺邑區域性文化歷史故五妃人與事

寫入臺地歷史實與其政治背景有莫大的關連如施世榜寫五妃詩而論及明朝政

事施世榜〈弔殉節五妃墓〉「回首可憐明季世相臣事業不堪云」(壹頁 234)

而前所言六十七〈弔五妃廟〉以及林中桂〈弔殉節五妃墓〉等皆是歐麗娟提到

由於死亡與人世間最大的聯繫或是死後世界最接近陽光的界限厥在於

分隔陰陽的一抔黃土mdashmdash一個可供緬懷紀念的具體憑藉縹緲的魂靈既是

抽象而不可捉摸以憑空想像的成分居多但是人死所歸的墓塋丘隴卻

如同一切物質一樣具有實質可觸的屬性既是安頓死者的居處可免於生

死混雜所帶來的種種問題又無礙於作為死者精神的象徵和死後生命的依

附之地69

但五妃事件中墳墓的形象為何特別鮮明除了歐氏所言其為「一抔黃土mdashmdash

一個可供緬懷紀念的具體憑藉」「死者精神的象徵和死後生命的依附之地」便

於民間傳說的流傳外如同前文所言清政府積極將五妃與明王朝劃上等號不

斷修繕突顯五妃葬身之所的舉動就如同不斷清除明政權(或漢政權)殘存的勢力

試圖將明王朝永遠塵封深埋於不見天日的墳墓對其統治權不可有絲毫之影響與

撼動故歷朝有官方修繕的動作

如《臺灣詩乘》載「臺南寧南門下有五妃墓道碑為乾隆十一年臺灣道莊

年所立刻巡臺御史六十七范咸之詩」70以及《福建通志臺灣府古蹟》「乾隆

69 歐麗娟《唐詩的樂園意識》臺北里仁2000 年頁 386 70 連橫《臺灣詩乘》卷 2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 年臺灣文獻叢刊第 64 種頁 50

213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間兩巡院命同知方邦基重修且立碑於南門外曰「五妃墓道」71而終清治時

期以貞節烈女為主題的作品以五妃與鄭月娘最多而後者是因為有宋永清召

集徵詩之會一舉而有 18 位詩人共襄盛舉故若論自發性的題詠為詩應以五妃

為題者最多且以五妃為題之作品各朝均有自康熙至光緒作品未曾斷絕而

內地詩人佔一半以上其中一半又具遊宦身份作者為臺邑詩人者又多站在統

治者立場故由生前的明朝郡王姬妾跨越生死界線而成五妃由民間感念傳頌

而至清朝官府迎入延平郡王陪祀至五妃墓而神異靈跡顯現民眾祭拜虔誠而至

五妃廟發展至臺地民間神祇以至為古蹟勝景而為臺灣歷史文化在客觀現實

世界具體可感的一部份成為臺邑歷史上的文化語碼72可以說是臺邑社會構築本

土集體記憶的典型範例

就如同前言所提及的是「異族婦人在家族中的角色隨其丈夫而定隨丈夫之

尊卑而尊卑」這五人在生時身份為皇族之妾殉節的對象不僅是一個男性

還擴大成為這位男性所代表的中央皇權亦即明朝政權許東海提及

屈〈騷〉中種種女性書寫的目的主要不在呈現女性世界的客觀風貌相

反地卻藉以作為隱喻傳統男性政治建構中倫理秩序問題的紛云雜遝因

此從屈〈騷〉以來辭賦中的女性書寫其背後的創作本質無非還是

回歸男性中心的文學運轉機制而且具有濃烈而明顯政治意涵73

許氏所言雖為辭賦但種種跡象顯示此說法應能適用於清代臺地五妃主題

的詩歌亦即以五妃殉節死亡為主題的作品其實隱喻著朱術桂所代表的明朝政

權五妃隨夫殉國實乃隱含著明政權滅亡的悲劇結局

第二我們可以考量到五妃之題詩有大量的作品都以其葬身之墳墓為題

而墳墓在中國文化中一直都代表著一種終結完了以及與現實世界有永遠跨不

過涇渭分明的鴻溝74畢恆達如此陳述空間「空間絕不是一個價值中立的存在

71 陳壽祺《福建通志臺灣府臺灣縣冢墓》卷 47頁 145臺灣文獻叢刊第 84 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 72 葉嘉瑩《漢魏六朝詩講錄》頁 121臺北桂冠2000「符號學理論認為當一個符號在它的傳統文化中使用很久的時候它就形成了一個 code----語碼使你一看到它就會產生某些固定的聯想」 73 參見許東海《女性帝王神仙先秦兩漢辭賦及其文化身影》臺北里仁書局2003 年

頁 50 74 參考前文關於五妃詩歌之評述

214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或是人們活動的背景它一方面滿足人類遮蔽安全與舒適的需求一方面更展

現了人們在某時某地的社會文化價值和心理認同」75於是由五妃所代表的明朝

政權就被詩人們所題詠的五妃墓永遠的鎮壓了結了變成一個歷史的符碼

永遠封存在時間的長河之中

那些試圖推翻新政權的反清復明的思想隨著五妃事件進入臺地人民的集體

記憶五妃墓成為一個勝景古蹟也成為對前朝追弔哀念的象徵被放逐至另

一個另一個世界如同人們永遠不能起死回生明政權也被封於古墓之中進入

歷史一去不返了如此我們可以解釋清政權對殉節明朝的寧靖王與五妃的善

意我們由此也可以解讀終清一朝詩人對五妃事件的題詠內涵

參民變烈女的歌頌反映創作群對清廷統治權的支持與肯定

文本反映創作群對主角人物命運之探索與思考著重於人物與政治千絲萬縷

的聯繫從而表現出臺邑明清兩代統治集團的抉擇與判斷

清乾隆林爽文事變中有劉烈女殉節事劉氏生平見諸臺邑地方志乾隆 53 年

之《欽定平定臺灣紀略》記劉女殉節事76此文以奏聞之敘述口吻簡明扼要陳述事

件之來龍去脈與方志傳文不同並無穿插人物自剖心志之獨白文末評論烈女

行蹟並懇請旌表彰顯更可見此文之用途乃對上奏聞之作

賀伯代所撰〈烈女劉滿姑傳〉77文章增加了劉氏家族中另一烈士之述寫即

劉亨基之子挺刃護父之烈舉而劉女見大勢已去奔赴小池也增添了旁人勸阻譬

解之言劉女之回答則顯見其智慧識見豐富了烈女人物內涵而臨死之前劉

女與賊人之衝突則化為對話表現之賊言充滿恫嚇意味而劉女回答「我名家女

豈懼死乎汝等生當太平甘為逆亂官軍至碎屍萬段矣」則完全站在統治

階級立場發聲

75 畢恆達《空間就是權力》臺灣心靈工坊2001頁 2 76 《欽定平定臺灣紀略》卷 62頁 998 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臺灣文獻叢刊第 102 種 77 《碑傳選集》(四)臺灣文獻叢刊第 220 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6頁 557

215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首先《彰化縣志》中劉女之死乃在懼怕受辱而此文則自言為「名家女」

稱對方「逆亂」則烈女與賊人之對抗已提昇為國家與叛逆份子的對立而前

面各志文所未有之「官軍至碎屍萬段矣」更充滿為清政權宣傳劉女已轉為

國家發聲器之角色可知劉滿姑之旌表入祠備受朝廷重視其政治意涵不言

可喻而前面志文始終保存著劉女被虐殺之記載於此文被刪節可知對人物之

悲憐所引發對人生命運之思考認知已非此文所著重者光緒年間之《臺灣通志》

對烈女之記載則轉為簡單扼要僅為事件重點之交代78 但劉女殉節事發生於

清朝中期一直至清末雖詳略有別然仍保留對此人物之記錄再加上旌表之

慎重其事入祀與建祠皆為官方主導故可視為地方志書建構臺地女性貞烈典範

以加強對臺政治控治力量之典型範例

清乾隆年間的錢唐諸生陳裴文〈劉烈女〉以林爽文事變中遇難烈女劉滿姑為

戀父必甘白刃蹈滿姑死烈刃死孝罵賊不畏遭群凶滿姑死孝還以忠

三尺刀光一尺水滿姑知生不知死君恩隆祀臺灣城滿姑雖死仍如生

史乘千秋載奇節劉郡丞女年十七(參頁 167)

此詩以客觀觀點敘事前 8 句為兩兩相對之對句第 1357 句寫烈女殉

節獲旌之關鍵過程因戀父未能及時離開兇地因罵賊而遭難先為刀傷後跳水

而死事平後受君王旌表更得入官祠受後世香火第 2468 句則重複相同的

句式每句僅更動數字重點在強調人物的行為價值末 2 句則寫其精神生命的

不朽傳世全詩偏於主觀評論對人物事蹟僅為概括重點說明陳斐文生平不詳

但為內地詩人無疑至嘉慶年間蕭綸也有〈臺灣三仁詩〉詩文如下

臺灣淨掃無風塵天子下詔褒三仁三仁何姓氏一為壽同春淡水縣丞

老幕賓丞亡攝官克復城出兵勦賊死賊營其一嶺南客 國子生寓彰

化糾義民其姓李氏喬基名守鹿仔港有成績戰牛馬莊終殞身 同時

見此二義士一弱女子尤絕倫滿姑年十七父曰劉郡丞賊先執丞次脅

姑 姑不受辱泣且嗔蹈河不死罵益烈白璧雖碎聲錚錚是三人者微且

輕非將非吏非守臣身雖死義分甘沉淪幸遇天子大聖明幽遐必矚

78 《臺灣通志》〈資料(二)文職冊〉臺灣文獻叢刊第 130 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2頁 804

216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名教是敦曰此三人縱疏賤磊落大節宜弔旌詔建祠宮楹桷維新有

司歲時祀以特牲為問蟻賊起事辰士民奔走婦女被掠何無一人能

及此三人吁嗟乎人人且有忠孝情盍至三仁祠下一聽天子命祀之恩綸

(肆頁 234)

蕭詩體裁為歌行體篇幅較長以客觀第三人稱觀點敘述夾有議論與抒情

對人物身份背景以及事件發生的經過有詳細的描寫三仁者稱三位在事變仍稟

持著節操正義剛強不屈奮勇抗賊的義士而清政府在民變平定後下詔褒揚

三人並興建三仁祠命地方政府歲時節令予以祭祀後世永念

而這三位義士身份背景各異第一位名叫壽同春事變發生時為淡水縣丞的

幕賓年紀已經大了在縣丞遇變身亡他危亂中一肩擔起責任率兵勦賊不

幸死在賊營第二位名叫李喬基為寄寓彰化的內地人具國子生身份在亂事

中集結民間力量變頗有成績但不幸在牛馬莊戰死第三即是劉郡丞之女蕭

氏對劉滿姑的敘述最為詳盡也許是因為劉氏的事蹟最具傳奇色彩對於三仁

事件的價值與清政府褒揚的動機在作品中也進行討論蕭詩雖為文學作品實

已具記史的作用且歌行體句式長短自由用語淺白尤利於傳播蕭綸據《全

臺詩》所載「字子山江蘇太倉人嘉慶年間(1796~1820)貢生著《樊村草堂

詩集》」」(全臺詩全臺詩智慧型資料庫)

然則寫臺灣烈女劉滿姑的兩位詩人皆內地人士而劉烈女為內地官宦之女

隨父赴任而喪命於臺邑因此而成為臺灣列女歷史其中一員然為何以劉女為詩

者臺邑詩人缺席此可疑之處

劉滿姑罵賊不屈而為亂兵所殺後為清廷封為三仁並下詔建祠祭祀宣示

著清朝統治權的正當性與絕對性褒揚滿姑罵賊而亡的義烈行為足以教育臺地

民眾必須忠於清朝反覆一再灌輸教育臺地百姓必須遵從的政治歸屬盧建榮曾

提出「一位漢人婦女絕不容許異族染指其身體於此漢女身體是一種漢人國家

主權的隱喻」79林爽文民變雖非漢胡之對立與衝突但劉女為清廷官吏縣丞之女

對抗的是民變中的暴民此對立衝突也隱含兩種政治勢力的對抗包括兩個群族

79 盧建榮〈從男性書寫材料看三至七世紀女性的社會形象塑模〉《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報》第 26 期1998 年頁 18

217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對物質包含食物土地性等各種資源的佔有與爭奪這點與中國歷史上漢胡勢

力對立的性質相當

因此我們可以這樣推定劉女的身體成為清治臺地權力的展現場烈女力拒

事變外在武力侵辱隱喻著清廷對臺地的所有權不可被被侵犯劉女死前面對侵

犯的態度與言語以及死亡方法的描述這樣剛烈行為的極度刻劃與突顯使劉

女抗暴的決心與影響力大為提高促使臺邑男性興起女子猶能如此保家衛國身

為男兒怎可不奮發而這種百姓為國犧牲意識與認知的養成對統治階級而言

實是鞏固政權一個重要的手段故可窺知劉滿姑事跡之所以能受到清廷大家宣揚

的潛在原因80

又如陳維英〈為王樹生明府題姊姒三節圖〉「乾坤存王氣女子識綱常人

是松梅竹心如冰雪霜後先三不朽生死一齊香況我鬚眉輩貞忱豈可忘」

(伍頁 199)反覆陳述著女子之所以能實踐綱常倫理是因為統治階級教化百姓成

功而女子都能夠捨生取義況且我們鬚眉男兒報國犧牲豈能後人陳詩服膺統

治階級的意識型態而此統治階級則為清朝廷

中國傳統上有士人殉國與女子殉節被類同化的傾向故詩歌書寫殉節的烈

婦也常別有隱喻如明朝末年已有士人以婦女死節或守節的選擇來比擬士大夫

殉節與守節的問題以臣殉國如婦殉夫者如晚明袁崇文〈黎烈婦傳〉云「臣事

君與婦事夫論者嘗相提其義皆取於致命遂志」81以及徐枋〈與葛瑞五書〉舉時

人的說法「殉節為易守節為難為烈婦易為節婦難」82顏元云「明末死節

之臣閨中義婦耳」83亦有士人為詩引節婦來比喻忠臣的如孫枝蔚〈朱矞三母

費太孺人貞節詩〉之一「節婦如忠臣所難非一死立孤能有成庶可光前史」

84以及吳嘉紀〈程寡婦歌〉

80 盧建榮〈從男性書寫材料看三至七世紀女性的社會形象塑模〉《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報》第 26 期1998 年頁 12 81 袁崇文(1595 年進士)〈黎烈婦傳〉載於屈大均(輯)《廣東文選》《北京圖書館古籍珍本叢刊》冊 117卷 15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康熙 26 年(1687)三閭書院刻本影印本1989 年頁 507 82 徐枋〈與葛瑞五書〉《居易堂集》卷 2頁 1 上下 83 李塨纂王源訂《顏習齋先生年譜》(附載於顏元《顏元集》)卷上「辛亥(康熙 10 年1691)37歲」條下冊頁 735 84 孫枝蔚〈朱矞三母費太孺人貞節詩〉《溉堂後集》卷 3《溉堂集》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頁 6 下

218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心志不改伊維寡婦忠臣忠臣識大義臨難往往致其身婦人脂口澤膚

十人九人腸肺愚節操曷繇自勵門戶胡能獨扶君不見程寡婦hellip夫死婦

不死祇緣黃口兒女須題攜85

等皆是而吳德功〈洪烈婦〉

山水毓貞媛乾坤鍾間氣鹿溪洪氏女少小知大義相攸郭阿奴二十

婚始字賦性靜而貞德容兼洵備百輛未盈門凶信忽傳至阿母默無

語阿爺言甚秘連理樹折枝比翼鳥分翅賢哉女聰明倉猝知其意

外聞薤露音聒耳夜不寐妾命實不猶君魂歸何處扯碎同心結滂沱

兩行淚膏木誰為容鉛華屏弗御身披侍嫁衣耳挂定盟珥欲效梁家

婦私將刀劓鼻欲效王氏妻親持斧斷臂全體遭毀傷所受反自棄

惟念夫遽亡不如從夫去生前不同牢死後共埋地擁衾臥空床絕粒

忘飲食急延良醫來醫來云不治切脈知血虧聞聲識腸碎娘勸啜茶

湯爺勸吃餅餌烈女誓弗肯含淚惻然對女子節不移忠臣心無二

兩語昔曾聞今豈易其志願娘勿悲酸願爺勿涕泗翹首盻蒼天婺星

空際墜頃刻魂歸陰不瞑張目眥鮮血兩腔填姑嫜來駭異面色猶如

生從容赴大隧性命弁髦輕巾幗鬚眉愧鹿溪諸紳耆拜迎擁塗次

鹿溪諸父老稱揚遍市肆滿路焚香楮兩部喧鼓吹名教獨扶持閨烈

千秋著一死重泰山兒女英雄類殉夫未嫁時奇節實非易彤管長流

輝貞珉謹泐記節孝採輶軒我忝與其事綽褉徵門楣旌表乞天賜」

(《瑞桃齋詩稿》全臺詩全臺詩智慧型資料庫)

〈洪烈婦〉雖為詩作然以五言古體長詩之體裁篇幅較長敘述事件前後

變化曲折詳盡其開端雖以客觀第三人稱發展中間模擬各色人物動作聲口將

烈婦絕食而亡的過程進行更長時間更具體詳細的描寫從主角的動作姿態醫

囑診脈親人的照顧死別的淒涼等刻劃出主角面對死亡從容不迫的形象而

「女子節不移忠臣心無二」「一死重泰山兒女英雄類殉夫未嫁時奇節實

非易」亦同樣以節婦比忠臣而以婦女死節或守節的選擇來與士大夫殉國與否

來相比擬而陳肇興〈題烈婦張沈氏殉節事〉(古體九解)

蔦蘿泛長風根莖無斷絕由來連理枝生死不相別君不見張烈婦慷

85 吳嘉紀〈程寡婦歌〉楊積慶箋校《吳嘉紀詩箋校》卷 12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頁349

219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慨殉夫勇且烈婦姓沈氏名心娘十八于歸張家郎舉案齊眉慕孟光如

膠如漆樂且未央忽忽五年載弄之璋二豎入室夫病於床求神問藥

淚睫承眶一朝怛化五內崩裂如沃湯大哭一聲氣結無語娣姒急申

救阿翁欲言不言淚如雨曰汝有孤兒在旦夕須哺乳長跪謝阿翁

妾心堅如銅兒生有祖累姑嫜妾身雖死兒可長夫沒無人侍巾帚妾身

不去誰為偶黃泉會有相見時升天入地妾從之明珠為夫斂綺羅為夫

裝執紼扶柩上北邱歸來拜姑泣媳身未亡如已亡綰我同心縷著我

嫁時衣孤燈耿耿酸風吹尺組畢命人不知人不知舉家奔救烏烏啼

生同衾死同穴青塚巢鴛鴦飛鳴自成匹謂予不信如曒日人慕婦烈

且貞我作歌戒貪生吁嗟乎女子仗義能殺身何迺國家多全軀保妻

子之庸臣(《雲林縣採訪冊˙藝文》頁 206)

陳詩第 1 段 1 至 6 句以比興開端以蔦蘿與連理枝來比喻生死不離的夫妻情

感並引出烈婦殉夫的主題第 2 段 7 至 14 句以客觀敘事觀點寫烈婦之姓名歸

寧夫家後的幸福家庭生活第 3 段 15 至 24 句寫詳細描寫夫婿病起不測以至於身亡

的經過作者善用人物表情刻劃其心理狀態如寫烈婦「淚睫承眶」寫家翁「欲

言不言淚如雨」極力寫喪夫喪子後悲慘的情狀第 4 段 25 至 34 句作者模擬烈婦

與家翁的對話以代言體各自表述殉死與否的考量第 5 段 35 至 43 句作者模擬烈

婦聲口敘述依禮安葬夫婿後從容殉死的過程第 6 段 44 至 56 句為事件收尾作

結敘事觀點一變為作者以第一人稱自述說明為此詩之創作動機將臣節與婦

節類比並提並以諷刺那些偷生忍辱臣子全詩敘事觀點多變人物情事介紹較

為完整情感神態刻劃細緻且以人物對話鋪陳情節頗具戲劇搬演效果

陳肇興(1831~)字伯康號陶村臺灣府彰化縣治(今彰化市)人為

清代中期臺邑著名文人《全臺詩》稱其「有個人心靈世界及理想抱負的抒寫

詩作的關懷重心亦往往與生民百姓密切相關在形式上陳氏習慣以長篇歌行來

抒懷言志詩作風格雄健豪邁」並稱其「肇興之詩胎息於杜甫可視為清

中葉臺灣文壇之『詩史』」

陳氏曾從鹿港拔貢廖春波讀書於彰化白沙書院和蔡德芳曾維精廖景瀛

合稱「白沙書院四傑」同治元年(1862)戴潮春事變拒絕戴氏之拉攏遂遁入武

西堡(今集集)之牛牯嶺山中是年 7 月謀刺戴氏失敗幾瀕於險境著有《咄咄吟》

220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一書詳錄戴案經過(參見全臺詩全臺詩智慧型資料庫)故其詩作有述寫現實

社會歷史風貌的企圖

林翠鳳曾舉陳氏《陶村詩稿咄咄吟》中的詩作分析其儒士的性格更以

其詩歌中不同時刻所追摩的前賢而得出其共同的特點始終堅定支持既有的朝

廷以及篤志排拒外來騷亂勢力並以為「陳肇興在顛沛流離中始終不移其為大

清朝廷臣民的立場」86同樣在文本中的作品亦表現出忠於君王朝廷之思想

許夢青〈自書吳烈婦傳後〉

誰能輕一死慷慨赴重泉不減忠臣節方知烈婦賢心爭秋月皎節勵

古松堅慚愧偷生輩雖生亦枉然(《鳴劍齋遺草》)

許夢青(1870~1904)字炳如又字荊石蔭亭泮名夢青號劍漁又號

雲客冰如高陽酒徒許氏為鹿港邑庠生其祖母賀太安人以節孝旌於朝

奉詔入祀彰化節孝祠其歷乙未割臺上書唐景崧又在日軍攻臺時隨練勇赴

八卦山抗拒抗日行為失敗後又逢四次家喪一生際遇曲折由官家子弟一變

為落拓文士《全臺詩》稱其「歷盡人世滄桑半生苦況盡託於詩」「以奔放

絕足之才為自由不羈之行遂一轉而為跌蕩詩人」可見其浪漫氣質許常安

評曰「雖時有浪漫 自由清狂豪放之作風然其實質乃具有嚴肅悽涼

寫實之社會骨格故其詩多為心底之聲時代之反映」(參見全臺詩全臺詩智

慧型資料庫)

許詩著重於烈婦慷慨赴死的義烈行為其以客觀評論方式開展將忠臣與烈

婦臣道與婦道相互比附所著重是烈婦行為在中國傳統倫理的道德價值而

其襲用詩歌中具文化意涵的文學意象如秋月古松在中國詩歌中皆為貞節幽

靜的象徵若《全臺詩》稱其「潛心詩文以舒胸中塊磊」則此詩以「慚愧偷生

輩雖生亦枉然」或可相彷彿則進一步以文本婦女尚能以死殉節而身為男

兒卻臨難茍免故詩作中往往有鬚眉男兒且不如之慨歎

86 林翠鳳〈從《陶村詩稿咄咄吟》看陳肇興之儒士性格表現〉《臺中技術學院學報》第 1 期2000 年 6 月頁 21

221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肆貞節烈婦的書寫反映漢文化移植臺邑的認同

中國大約在西漢末期儒家學說完成統一折衷諸子學說的目標墊定其在

漢朝學政界的絕對獨尊的權威地位而轉而以經學的形式面世成為後世中國

思想的主流87由於思想上的獨尊儒術漢以後的統治王朝也都以儒家經典為國家

教養人材的基礎因此後世士人的思想不免有儒家學說之色彩在不同程度上成

為儒家的信徒而儒學中所具備的現世務實群體的特質以及「內聖外王」

的人生實踐理想使得士人的眼光始終注視著百姓之福址關心人民的生計而

「風俗淳美」便是理想現世世界的基礎《詩經大序》「美教化移風俗」

《禮記樂記》「移風易俗莫善於樂」《荀子王制篇》「美風俗」《辭

海》也對風俗提出解釋「多數人之精神的一致表現歷時久遠型為定式足以

拘束個人之行為支配實際生活者也」88

而《漢書地理志》則進一步將風俗與聖王德政結合在一起以為百姓有五

常之性因為各地之自然環境與個人秉性氣質的差異因此各地的風俗便會隨自

然地理與人文背景的不同而有差異與此同時風俗又跟聖王的王教相關聯是

聖明君主展現教化的場域故云

凡民含五常之性而其剛柔緩急音聲不同繫水土之風氣故謂之風

好惡取捨動靜亡常隨君上之情欲故謂之俗孔子曰『移風易俗莫

過於樂』言聖王在上統理人倫必移其而易其末此混同天下一之中

和然後王教成也89

而由聖王至士大夫至百姓階級社會的層層影響傳播發展出中國傳統文化

中所謂由上而下風行草偃式的思考邏輯最典型的是杜甫「致君堯舜上再使

風俗淳」所展現的邏輯演繹而要如何由上而下這牽涉到前文所說的中國文化

特質中「內在超越」的要求因此王教在移風易俗的政策理念上主要乃是以『統

理人倫』為根本核心對淳美風俗的追求就會從最根本的人倫秩序的建立與維

87 劉靜貞〈劉向《列女傳》的性別意識〉《東吳歷史學報》第 5 期1999 年 3 月頁 3「儒家學說真正浸透漢朝的學政界確立經學的絕對權威其實已是元帝至王莽之世也就是到了前漢的最後五十年間原為諸子之一的儒家才完成其統一折衷諸子思想的目標而以經學的形式展現」 88 修訂本《辭海》下冊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41頁 3199 89 《漢書地理志》臺北鼎文書局1983頁 1640

222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持著手詩人作品中反覆出現的教化百姓移風易俗的追求往往伴隨著現實事

件中倫常綱紀的成立與破壞一起出現並成為一種執著的詠歎匯流入中國詩歌

的傳統文化90

烈婦鄭月娘生平首見周元文編纂之《重修臺灣府志》91傳文後更附有〈徵詩

小引〉一文並附上鳳山縣令宋永清等 18 位文人之徵詩作品康熙 47 年鳳山縣令

宋永清倡議當時臺灣官紳以鄭女為題進行創作由方志附有引文與詩歌原文可

見當是轟動地方之風雅盛事92《全臺詩》稱宋氏為「善察民情雅意文教頗有

宦績」(全臺詩全臺詩智慧型資料庫)既雅意文教則此次徵詩不免寓有教化

功能

《重修臺灣府志》所載〈徵詩小引〉記錄當時風雅的徵詩之舉93並註明主

要的目的是為了「青史不遺願徵詩而表著海天生色」可見徵詩活動除了是詩

人消遣怡情之舉也寄寓著希望能留下可供後人學習景仰的婦女典範書寫地方

史實的意圖謝貴文以為「可見發起人宋永清深受當時官員與文士的肯定與愛戴

他亦透過此徵詩活動提倡文風獎勵貞節達到以文學教化風俗的目的」94然此

徵詩之會透露出兩項訊息即文本之教化目的以及此會之後以鄭月娘為題之

詩作消聲匿跡可見文本題詠之對象若為平民百姓相較於前文陳永華女及鄭斌

女兩位烈婦可知其受到關注及賦予的意涵會隨之減少

《重修臺灣府志人物志》總共收錄了 18 首詩作95此徵詩之舉是康熙 47 年

90 歐麗娟《唐詩的樂園意識》臺北里仁2000頁 90「王教在移風易俗的成就上主要乃是

以『統理人倫』為根本核心因此對風俗的探討也就不外乎種種人與人之間的對應關係以及由

此衍生的社會秩序與人性特質的範疇」「標示出社會群體的生活感受與心靈狀態的一般趨向而

人人切身相關的行為依據和心靈歸屬的問題也包含在其中」 91 周元文《重修臺灣府志》卷 8〈人物志貞節〉臺灣文獻叢刊第 66 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頁 272後亦附有〈徵詩小引〉與諸詩原文為「鄭氏月娘者泉之南安石井人也年十九歸儒士王曾儒家曾儒食貧志學 甫閱年以病卒翁以貧故欲即葬月娘跪泣告乞得暫停眾謂夫死不忍恝 然常情也越數日語其翁願死從夫葬翁駭然囑鄰媼勸止月娘曰『吾當夫病劇時即以死許之義不可移』比後提防稍疏投繯而逝邑侯宋公嘉 其節通聞上憲獲褒獎焉侯親祭其墳額其廬曰『百年今日』蓋侯挽詩 有『百年今日乾坤老』之句也合葬依仁里內園路西」 92 徵詩之舉發生時間點為何學者以參與者之到卸任時間推斷以為康熙 47 年為確詳見王俊勝《清代臺灣鳳山縣詩歌研究》文化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2002頁 118-119 93 周元文《重修臺灣府志》卷 8〈人物志貞節〉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頁 272 94 謝貴文〈清代鳳山知縣宋永清的政績〉《高市文獻》第 18 卷第 1 期2005 年 3 月頁 38 95 第一首的作者為鳳山知縣宋永清康熙 43 年(1704)來臺任官《全臺詩》稱其「善察民情雅意文教頗有宦績工詩」第二首為臺廈道王敏政康熙 43 年(1704)至康熙 49 年(1710)來臺任官《全

223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發生距離康熙 23 年清朝平臺臺灣納入清朝版圖已有二十餘年南部的經營如

諸羅縣城衙署文廟學校皆有初步規模宦遊人士創作詩歌的風氣推動了

臺地的文風而諸詩於方志上排列的順序大概以官位高低來決定先後故內地

詩人作品排在前面而臺邑詩人作品排在後面這樣的情形呼應了前文所言臺灣

早期詩壇以遊宦詩人為主而臺邑有志於參與科舉的士人開始與清據初期的內

地統治階級進行交流與結合發展出初期的詩歌創作

除了籍貫生平不詳的張師文內地宦遊來臺的人士有 8 人所擔任有關文教

方面的官職如教授教諭等有 4 人而任職知縣的宋永清與任職臺廈道的王

敏政後世則對其有「善察民情雅意文教」「待人仁厚」「百姓賴以全生」等

關心民情之評價作者為臺邑人士則有 9 人大都具有增生廩生拔貢等鄉紳

身份施世榜更有「樂善好施」「農民咸受其利」等佳評扮演著臺灣地方民

間勢力首領的角色由此推知以鄭烈婦為題的徵詩之舉實具有地方輿論意見

的性質

而林華昌〈節婦鄭氏詩〉「獨挈綱常萬古寒」(壹頁 361)林氏為清康熙

43 年調任臺灣府儒學教授孫襄〈節婦鄭氏詩〉「扶植綱常吾輩事新詩題徧

海東天」孫氏為清康熙 37 年授福安教諭後改任臺灣諸羅縣為教諭李欽文〈節

婦鄭氏詩〉「輕生重節植綱常」(貳頁 40)李氏曾任福建南靖訓導張士箱〈節

臺詩》稱其「待人仁厚尤加惠原住民嚴禁通事社商之剝削濫派遇歲荒歉極 力為民申請賑恤百姓賴以全生」第三首作者為臺灣府儒學教授林華昌康熙 43 年(1704)來臺第四首作者為臺灣縣儒學教諭陸登選康熙 43 年(1704)至康熙 47 年(1708)在臺任官第五首作者為鳳山縣學教諭吳周禎康熙 42 年(1703)來臺第六首作者為臺灣諸羅縣教諭孫襄第七首作者為臺灣人陳聖彪康熙 47 年(1708)的副貢《全臺詩》稱其「善文工詩」第八首作者為張師文清康熙年間人生平不詳第九首作者為守戎張駥清康熙 47 年(1708)來臺任臺灣水師協標左營守備第十首作者為桐城人孫日高第十一首為臺灣府治東安坊人李欽文《重修臺灣府志》稱其「廩生」而《全臺詩》稱其「清康熙 60 年(1721)歲貢生曾任福建南靖訓導能文工詩」第十二首作者為張纘緒《全臺詩》稱其「清康熙五十年(1711)臺灣貢生」《重修臺灣府志》稱其「廩生」第十三首作者為張士箱《全臺詩》稱其「清康熙四十一年(1702 年)東渡來臺落居鳳山次年入鳳山縣學後為臺灣府學生員補增生廩生迄雍正十年(1732)五十九歲時成為歲貢生」為科舉業而移居臺灣鳳山第十四首作者為鳳山縣人鄭應球《全臺詩》稱其「性情耿介崇尚氣節」在朱一貴事件時為逃避朱氏同黨招募「夜晚攜妻子遁逃」可知當時鄭氏政治傾向是站在清朝政府一方又稱「主掌縣書院教席長達十餘年有益地方文教甚多」可見著重於民間百姓教化培養文風第十五首作者為臺灣諸羅縣人鄭鳳庭《全臺詩》稱其為「清康熙年間廩生」第十六首作者為康熙年間臺灣增生鄭煥文生平不詳第十七首作者為臺灣縣人施世榜為康熙 36 年(1697)拔貢《全臺詩》稱其「樂善好施興築水圳農民咸受其利」第十八首詩作者為鳳山縣人李廷綱只知其為康熙年間人生平不詳以上為鄭烈婦詩歌相關作者下文引詩處對作者即不再進行介紹

224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婦鄭氏詩〉「 風謠傳海內千古尚相看」(壹頁 425)張氏於乾隆 2 年出任漳

州府學訓導王敏政〈節婦鄭氏詩〉「苦節高風重栢舟輶軒問俗首先求」(壹

頁 362)

王氏於康熙 43 年移分巡臺廈道前列作者皆以烈婦鄭月娘為主題著重於女

子實踐德行的價值足以為後世樹立以生命維護綱常倫理的典範如王敏政所言

「問俗」帶有濃厚的移風易俗的目的乾隆年間六十七〈弔五妃墓〉 島嶼最後

昭英烈頑廉懦立蠻婦貞」(貳頁 247)六十七於乾隆 9 年以戶科給事中奉命

巡視臺灣朱澐〈李節孝〉「聖朝傳採柏舟篇海外旌揚李母賢」(貳292)

朱氏於乾隆 12 年調任鳳山縣訓導秦定國〈五妃墓〉二首之二「海表觀風

題墓道陽秋有筆墨痕新祇緣千古綱常係豈獨傷心弔五人」(參頁 147)

同治朝林豪〈詠臺陽古蹟十二首五妃墓〉「何幸教化行閨門」(《臺灣詩鈔》

卷 5頁 106)將閨門的教化與五妃事蹟結合起來於是這個單一的歷史事件便被賦

予移風易俗實踐聖王政教的任務這作品也就隱含出政治教化的色彩

道光咸豐年間劉家謀〈海音詩〉一百首之九九「匆匆六甲光彤史況沐

皇風二百年」(伍頁 308)劉氏於道光 29 年調臺灣府學訓導劉氏自註的詩序

並言 「今入版圖將二百載矣列聖相承昭然禮法有不共被涵濡哉近周光邰明

經欲輯臺郡節烈勒成一編誠盛舉也」劉氏歌功頌揚清政府以為臺邑經兩百

年教化婦女貞節德行的培養成果斐然以統治階層的角度來考量兩位烈婦之行

為價值頗具政治意涵道光年間施瓊芳〈題全臺闡幽錄〉二首之二「寡鵠貞

鴛萃一編旌祠會錫九重天依然婦誥回鸞及能使夫名附驥傳彤管有人風繼

起碧霄終古月難圓誰言婉嬺煢煢質已握興頑立懦權」(伍頁 381)

第 2 首點明此書所收人物並足堪為天子旌表之節婦貞女女子能實踐婦德

同樣也能澤被家門為夫婿增光而書中足為後世楷模者其人生卻都是坎坷不

幸的7-8 句寫出書寫權力之本質原本這些女子是柔弱貞順的卻因此書而得以

傳世施氏曾銓選六部主事前述詩人則將貞節烈女之節操德行與政權教化結合

在一起政府的旌表立祠的表揚機制使女子的高貴品行不至淹沒不彰而女子

建立閨門的行為典範可以建立淳美善良的風俗但「興頑立懦權」則頗有思考

225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的空間此四字除了建立符合倫理綱常的行為準則外還要堅強百姓們的意志

在危難時能用最大的犧牲包括生命來維持理想的存在而這理想的內涵則

隱含著統治政權的延續與護衛

余英時分析漢代循吏在文化傳播中所扮演的角色與作用他將中國文化分為

大小傳統並解釋「大傳統或精英文化是屬於上層知識階級的而小傳統或通俗

文化則屬於沒有受過正式教育的一般人民」96而漢代循吏則扮演了文化傳播者的

角色之所以如此余氏指出因為循吏是親民之官「循吏」之名始於《史記》的〈循

吏列傳〉從此成為中國正史列傳的典型至《清史稿》依然沿用余氏更言

漢代的大傳統以儒教為主體而儒教的基地則在社會而不在朝廷因此循

吏在發揮『師』的功能時他事實上已離開了『吏』的崗位他所奉行的

不復是朝廷法令而是大傳統的中心教義由於中國的大傳統並非寄身於

有組織的宗教所以它的傳播的任務才落到了俗世人物的循吏的肩上漢

代大傳統的傳播者借用《周禮》的名詞可稱之為『師儒』循吏便是以

『師儒』的身份從事『教化』工作的97

而文本尚有擔任教諭提督學政訓導等教育行政工作之創作者清廷的中

央教育制度中央最高教育行政機關為國子監其下設有祭酒司業等教官總理

監務以及博士助教學正學錄等各級教員在地方教育行政上各省設提

督學道擔任地方教育的最高行政官員以負責學校事務政風及科舉等事務

雍正 4 年(1726)提督學道改稱提督學政在地方官學上設有府學政使府提調

府儒學教授州學正縣儒學教諭府州縣下設立縣訓導以掌管地方教育事

務98

而臺灣清據初期隸屬於福建省由福建提督學道統理教育事務但因臺灣海

外孤島路途遙遠改由分巡台廈兵備道兼理學政康熙 23 年(1684)改由臺廈兵

備道兼任朱一貴事變後改由巡臺御史負責至雍正 5 年(1727)改為巡臺漢御史

96 余英時〈中國古代死後世界觀的演變〉載於《中國思想傳統的現代詮釋》臺北聯經出版社1993頁 168 97 余英時〈中國古代死後世界觀的演變〉載於《中國思想傳統的現代詮釋》臺北聯經出版社1993頁 198 98 參見種村保三郎《臺灣小史》臺北武陵1991山崎繁樹《1600-1930 臺灣史》臺北武陵1995連橫《臺灣通史》臺北幼獅1977

226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管理乾隆 17 年(1752)則改由巡臺臺灣道兼任光緒元年(1875)改由福建巡撫兼管

光緒 13 年(1887)設臺灣省後由臺灣巡府兼任掌管臺灣教育事務知縣負責地方

教育事務由此可知臺灣學政與官政相結合之特質99

而關於教育行政的最高指導原則順治 9 年(1652)頒六諭計為「1孝順父

母2尊敬長上3和睦鄉里孝訓子孫5各安生理6莫作非為」100

姜添輝以為「由其內容可窺見其重心在於強調傳統文化的倫常思想以及安本分

的觀點並藉由這些觀點的灌輸以達社會安定的目標」101康熙 9 年(1670)頒佈聖

諭廣訓十六條計有

1敦孝悌以重人倫2篤宗教以昭雍睦3和鄉黨以息爭訟4

重農桑以足衣食5尚節儉宜惜財用6隆學校以端士習7黜

異端以崇正義8講法律以儆愚頑9明禮讓以厚風俗10務

本業以定民志11訓子弟以禁非為12息誣告以全善良13

完錢糧(租稅)以省催科(裁判)14戒匿逃以免株連15聯保申

以弭盜賊16解仇忿以重身命等102

除了順治朝所強調的倫常價值觀外並將關注範圍擴大到文化習俗以及社

會規範等層面可以窺見清廷教育行政的最終目標是欲藉由教化途徑以安定社

會光緒 29 年(1903)張百熙等在〈奏定學堂章程〉中提出「至於立學宗旨勿論

何等學堂均以忠孝為本以中國經學為基礎俾學生心術依歸為正」103以至於

光緒 32 年 5 月 2 日清廷公佈的欽定學堂章程第一類是忠君尊孔第二類是尚

公尚武尚實可知清代由內地派遣至臺灣的教育官員實肩負思想教化之重

責大任其主要之任務為導正並建構臺邑人民正確之政治立場與政治意識創作

者日夜身處其氛圍中將其投射於其所創作之主題詩歌中似為合理之解釋

顧炎武論「秦紀會稽山刻石」指出「然則秦之任刑雖過而其坊民正俗之意

99 參見盛清沂王詩琅高樹潘《臺灣史》臺北眾文1988 年種村保三郎《臺灣小史》(臺

北武陵1991)邱奕松《嘉義縣志教育志》嘉義嘉義縣政府1991連橫《臺灣通史》

臺北幼獅1977 等 100 宋鼎宗等《全臺首學資料彙編》頁 61臺南臺南市立文化中心1997 101 姜添輝〈教育社會學觀點的清朝時期臺灣官方儒學的發展與特性〉《臺南師院學報》第 34 期

2001頁 292 102 種村保三郎《臺灣小史》臺北武陵1991頁 151 103 雷國鼎《教育概論》上冊臺北教育文物1976頁 80

227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固為始異于三王也」(《日知錄》卷十七)則中國自秦始皇起便有統治階級提倡禮

教以矯正民間各地不良風俗的政治措施文本創作群共 69 人共有 20 位具有從內

地遊宦臺邑的背景其中官職包括擔任臺邑各地教諭知縣巡臺御史提督學

政訓導等居多而臺邑文人亦具鄉紳背景文本中反覆出現蘊含政治意涵與宣

揚文教的意識

伍對內地與臺邑的指稱反映中央政權與地方邊陲的對峙

清代臺灣貞節烈女詩中出現以內地為中心以臺邑為邊緣之論調例如康

熙朝江日昇〈贊寧靖王朱術桂與五妃殉節二絕〉二首之一「天地乾坤無可寄

飄然海國全其身」(貳頁 28)臺廈道王敏政〈節婦鄭氏詩〉「鬚眉長樂嗤青

史巾幗共姜壯海洲」(壹頁 362)此詩為康熙年間王氏應徵詩之會為鄭治時期

禮官鄭斌女為寫的作品第 4 句稱鄭斌女事跡足以為「海洲」壯事氣勢壯盛

其臺地為「海洲」意指海外神洲顯現出以內地為世界中心點而以臺邑為邊

垂的論點

諸羅諭孫襄〈節婦鄭氏詩〉「扶植綱常吾輩事新詩題徧海東天」(壹頁

367)此詩亦為應徵詩之舉最後一句「新詩題徧海東天」臺邑與內地一水之隔

又處內地東方稱「海東天」可說是其地理位置的說明范咸〈弔五妃墓十二絕

句〉十二首之五「可憐椎髻文身地」(貳頁 258)其它相關文本有以鄭氏王朝禮

官鄭斌女為題之作品

康熙 13 年內地爆發三藩之亂鄭經趁機響應出兵同時將明朝續順公沈瑞接

到臺灣並以禮官鄭斌之女許配之鄭經將明朝王公遷往臺灣並幫助其建立家

庭除了昭示臺灣鄭氏為延續明朝皇權的正統地位外也為了隴絡人心凝聚在

臺灣的明室力量可以說沈鄭兩氏的聯婚是帶有強烈的政治色彩這段婚姻幾年

後卻遭到重大的打擊鄭經去世後鄭克塽繼位親信馮錫范攬權內部局勢日

益混亂身為流亡王公的沈瑞被誤認為身懷鉅資並因此招禍被馮錫范以反間

228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謀逆案件遷連104

父子被殺家屬被囚當沈瑞一家受禍時禮官鄭斌向鄭克塽求情為女兒

開脫並得到首肯就在鄭家父母將女兒救出虎口後得知詳情的鄭女卻毅然決

然決心與丈夫共赴家難並在處理完殉死家人的後事後從容自縊殉夫這件事

在當時引起很大的迴響不論身份貴賤聽聞此事的人都為此感動流淚康熙 23

年清朝佔據臺灣後總督姚啟聖並奏請封誥鄭氏「一品夫人」都統張夢吉並差人

將沈氏一門受難的棺柩送返京安葬105

咸豐朝陳維英〈一品夫人〉(鄭斌女 沈瑞妻)四首之四「鸞章一旦下東都

油壁香車離海隅」(伍頁 182)史載清據臺灣後將沈瑞遺體移葬內地想必鄭

女也隨之移葬故有「油壁香車離海隅」之說而以海邊一角指臺地將其邊緣

化之地理觀可知劉家謀〈謁五妃墓〉二首之一「那知瘴海千重外尚有紅顏

識報恩」(伍頁 319)再如道光年間施瓊芳〈題全臺闡幽錄〉二首之一「海濱

鄒魯風堪采軒使曾勞女史詢」(伍頁 381)施氏為《全臺闡幽錄》題詩書中

多錄臺地節烈女性有為清代臺灣女性寫史的目的詩中稱「海濱」以內地為中

心以臺邑為邊地的意向明顯

王凱泰《臺灣雜詠續詠》十二首之五「故王一去五妃陪海外黃沙賸

幾堆」(《臺灣雜詠合刻續詠十二首》頁 50)同治朝林豪〈五妃墓〉「海角年

年長相守」(《臺灣詩鈔》卷 5頁 93)熊佐虞〈五妃墓限支韻〉「黃土荒題海上

碑」(《臺灣詩鈔》卷 5頁 93)以及光緒朝唐景崧〈五妃墓限支韻〉「海上鵑啼

悲玉帶」 (《臺灣詩乘》卷 5頁 209)周長庚〈拜五妃墓〉「頸血不膏中土鐵

墓門長咽落潮聲」(《臺灣詩乘》卷 5頁 214)

周長庚(1847~1888)號辛仲又號莘仲福建侯官人光緒 10 年(1884)由建陽教

諭調署彰化教諭光緒 14 年發生施九緞以索焚丈單為名的圍城之變周氏因為民

104 蔣師轍《臺游日記》卷 1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7臺灣文獻叢刊第 6 種頁 30記載「康熙二十一年福建總督姚啟聖用間諜陰散其黨約偽賓客司傅為霖內應事洩為霖遇害」丁曰健輯《治臺必告錄》卷 1頁 77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9臺灣文獻叢刊第 17 種記載「行人傅為霖密約十三鎮同日發難事泄錫範並搆陷續順公沈瑞而有其貲人心益失國軒居臺而被刺者再皆姚啟聖所使也 105 事詳見江日昇《臺灣外記》卷 9臺灣文獻叢刊第 60 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

229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請命受誣以致「一官拋擲落拓終身」彰化人士「頌公之德而不衰」周氏

讚揚五妃之死為「頸血不膏中土鐵」以清朝鐵蹄為「中土鐵」相對而言臺邑

為世外之地可知而另一方面五妃成為臺邑歷史人物而非中土人物的意涵就更

為明顯了

本節所述及這 11 位作者中王敏政為康熙朝內地旗人孫襄為康熙朝內地人

陳維英為咸豐朝臺地人施瓊芳為道光朝臺灣縣治人林豪活動於同治朝左右金

門人周長庚為光緒朝內地人熊佐虞光緒朝內地人唐景崧光緒朝內地人生

存年代分佈清朝早中晚各期籍貫有大陸內地也有臺地人士由此推測以邊

陲之姿態而與內地中央相對似乎是清代士人普遍之觀點

黃國昌以為「中國意識」可以分析成六種互相關聯的觀念他舉出的第二種

觀念就是「『世界中心』的地理『中國意識』」「中國人把自己居住的地方視為

世界的中心而以其它地方都是世界的邊疆」106 莊勝全在以康熙朝四位內地親

歷者的觀察內容研究得出「遂使以中國本土為中心的世界觀得以大行其道中國

的文化邏輯逐步套用在對台灣的印象上」107

李國祈在對清代臺灣政治發展史的研究提出「臺灣自康熙時期歸入清帝國

版圖後雍正以降清廷所推行的政策則為使其內地化其目的在使臺灣變成

中國本部各省的一部份108」李氏為所謂的「內地化」乃中國中央政權及傳統典章

制度在臺灣這個邊疆地區的普及與擴張的過程「內地化」就是在政治上「中國

化」在文化上「儒家化」109並以為「大體而言及十九世紀其(臺灣)西部已

開發地區內地化幾已完成」然而我們參照前列詩人之作品即便在李氏所認

定已「內地化」的時期不論其為內地文人或臺邑文人其詩作中乃反映出臺邑

的邊陲位置亦即臺邑被歸為中國一省後其地理位置的觀念仍屬於遠離核心

的邊陲

106 黃國昌《『中國意識』與『臺灣意識』》臺北五南1995頁 12 107 莊勝全〈清康熙朝臺灣印象的轉變以四位親歷者的觀察為例〉《臺灣風物》第 56 卷第 3期2003 年頁 32 108 李國祈〈清季臺灣的政治近代化開山撫番與建省(1875-1894)〉《中華文化復興月刊》第 8卷第 12 期1975 年頁 5 109 李國祈〈清代臺灣社會的轉型〉《中華學報》第 5 卷第 3 期1978 年頁 148

230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然而我們以為文本中雖有臺邑居邊陲之政治意識然其以臺邑貞孝節烈女子

為主題仍是「在地認同」之詩學實踐其雖大量融合中國傳統詩學文化的意涵

與典故然最終目的之一仍是構築臺邑貞節歷史故我們認為其「臺邑邊陲化」

之特質可以引用鄭志明教授的說法加以解釋「所謂自在性格是指文章主體可

以從容地與外來文化相結合以開放的心靈來解消各種衝突情境讓主體文化無

處而不自在承認其邊陲的角色就是要解消邊陲的悲情心態不必向世界的核

心靠攏也不必向中國的核心靠攏脫離了核心的意識宰制自安於邊陲不是

偏安的心態而是無所求於核心以主體的自主性來迎接來自核心的各種挑戰110」

雖然鄭教授所提的是臺灣儒學發展的問題但從文本中看來不論是內地詩

人或本土詩人在接觸到臺邑本地題材時或多或少都會進行內地化與本土化的衝

突與融合而作品最終的主體性還是會回歸於創作場域之在地認同例如陳昭瑛

在〈論台灣的本土化運動〉一文中指出早期的「台灣意識」並未與「中國意識」

衝突甚至是重疊在一起有著相互定義的關係「由於臺灣人是以中國為父母

之國台灣意識自然也以中國意識為起源中國文化漢民族的特有生活方式在

台灣的樣貌是形成『中國式台灣意識』的文化基礎」111而由上文可知所謂「中

國式台灣意識」其地理觀念乃以中國為世界之中心而臺灣為邊陲之地

由於本節文本的作者群有 3 位清代中期的臺邑人所以我們可以推論最遲

在清咸豐道光年間臺邑詩人的地域意識其實已被完整教化出「中國意識」了

而 8 位內地詩人的作品中反覆以「海角」「海國」「海上」的空間述語強調臺

邑相對於核心的「邊陲」地位不斷灌輸與強調台地附屬內地的地理概念即統

治階級的角色為清朝政府

陸小結

縱觀上述所論文本創作活動實有許多政治元素清代考據學風盛行余英

時所言多學為識之學風由內地傳入臺灣專注於客觀知識從詩歌形式發展為

110 鄭志明〈臺灣儒學本土化的發展方向〉載於《第二屆臺灣儒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臺南成功大學中文系1999頁 655-679 111 參見陳昭英《臺灣文學與本土化運動》臺北正中書局1998頁 101-181

231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詩文融合詩序詩註比例增加且內容多為客觀現實事件的敘述可知其對外

在世界的關注而文本創作群的遊宦背景使其關注於教化與移風易俗前述余

英時對中國循吏之分析與清朝《通典》對知縣之職責描述可為舉證而作者若

無官員身份則為臺邑地方儒學鄉紳或與地方官府關係良好或掌地方書院

負有教育子弟之責任而文本所題詠之主題部份具官宦背景或受禍於政治事

件兵亂政治勢力等直接間接造成主題事件的發生

而大部分主角皆與朝廷旌表官修方志等政治活動相關聯而在文本中的象

徵隱喻中女子貞節類同於清政權女子抵抗外來力量的侵略象徵捍衛主權的

存在宣示清朝統治之正當性與合法性而臺邑邊緣言論則反映中國文化融入

臺灣社會整個內化過程的完成清代臺邑文人已接受臺灣為中國領地之一部份

王建曾以今文《尚書》為文本論析西周王朝政治意識中的合法性理念112其得出

的結論有「國家政治疆域的傳承與統一意識」「政治統治權威的合法傳承」「批

判和推翻暴君暴政統治的變革意識」等

雖然尚書是官方性質的文書有別於文本之私人創作但兩相比較可以觀

察出兩者相似處如本文所提出之「五妃詩墳墓之意象反映明政權走向滅亡與結

束」「民變烈女的歌頌反映創作群對清廷統治權的支持與肯定」則與李文所提「政

治統治權威的合法傳承」何其類似而「對內地與臺邑的指稱反映中央政權與地

方邊陲的對峙」則除了如王健所言之「國家政治疆域的傳承與統一意識」「中華

文明hellip即使某個王朝滅亡了後繼的王朝以其合法繼承者的身份完全承襲前朝

的政治遺產完成統一拓展天下疆域的合法政治使命」113因為本文創作群特定

之時空背景深一層反映出所謂天下疆域「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

非王臣」實隱藏著中央與邊疆之對峙114而本文前述所言之三種群體意識實為「漢

文化移植臺邑」政治操作的基礎而我們亦可解析創作群如何合理化清廷統治臺

灣的政治權力

112 王健〈論西周王朝政治意識中的合法性理念mdashmdash以今文《尚書》為中心〉《江海學刊》第 6 期

2003 年 113 同前註頁 141 114 中國商周時代還未出現中國與四夷對應的指稱一直要到「自東周以來才以南蠻北狄東

夷西羌相對而言為言」參考于省吾《釋中國》王元化主編《釋中國》第 3 卷上海文藝出版社

1998頁 1517

232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引用書目

一傳統文獻

丁紹儀《東瀛識略》臺北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7臺灣文獻叢刊第 2 種

王必昌《重修臺灣縣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臺灣文獻叢刊第 113

江日昇《臺灣外記》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臺灣文獻叢刊第 60 種

朱仕玠《小琉球漫誌》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6 臺灣文獻叢刊第 3 種

周元文《重修臺灣府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臺灣文獻叢刊第 66

林焜煌纂《金門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臺灣文獻叢刊第 80 種

陳文達《鳳山縣志》臺北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臺灣文獻叢刊第 124 種

《清一統志臺灣府》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臺灣文獻叢刊第 68

陳壽祺《福建通志臺灣府》臺北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臺灣文獻叢刊 84

許南英《窺園留草》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2臺灣文獻叢刊第 147 種

連 橫《臺灣詩乘》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臺灣文獻叢刊第 64 種

《欽定平定臺灣紀略》臺北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臺灣文獻叢刊

第 102 種

《碑傳選集》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6臺灣文獻叢刊第 220 種

《臺灣通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2臺灣文獻叢刊第 130 種

蔣師轍《臺游日記》臺北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7臺灣文獻叢刊第 6 種

盧德嘉《鳳山縣采訪冊》臺北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 臺灣文獻叢刊第

73 種

二近人論著

王俊勝 2001《清代臺灣鳳山縣詩歌研究》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全臺詩編輯小組 2004 《全臺詩》(1~5 冊)臺南國家臺灣文學館

233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234

江寶釵 1999 《臺灣古典詩面面觀》臺北巨流

余英時 1993 《中國思想傳統的現代詮釋》臺北聯經出版社

洪順隆 1998 《抒情與敘事》臺北黎明文化

許麗芳 2007 《章回小說的歷史書寫與想像以三國演義與水滸傳的敘事為例》臺

北秀威資訊科技

許玉青 2004 《清代臺灣古典詩之地理書寫研究》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硏究所

碩士論文

許東海 2003 《女性帝王神仙先秦兩漢辭賦及其文化身影》臺北里仁書局

畢恆達 2001 《空間就是權力》臺灣心靈工坊

陳昭英 1998 《台灣文學與本土化運動》台北正中書局

張孟珠 2002 《清代貞節的實踐及其困境》國立中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葉嘉瑩 2000 《清詞散論》台北桂冠

葉嘉瑩 2000 《漢魏六朝詩講錄》台北桂冠

黃國昌 1995 《『中國意識』與『臺灣意識』》臺北五南

楊積慶箋校 1980 《吳嘉紀詩箋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歐麗娟 2000 《唐詩的樂園意識》臺北里仁

鮑家麟編 1992 《中國婦女史論集》臺北稻香出版社

  • 文本有以明皇室在臺殉節之五妃為題的作品五妃本事參見江日昇《臺灣外記˙弁言》丁紹儀《東瀛識略》等皆有記載江日昇站在清朝統治者的立場對鄭氏王朝一直視之為謀逆亂臣但對殉國而死的寧靖王則抱著頌揚的態度而追隨寧靖王殉死的五妃則稱讚其為「且五姬慷慨輕生氣勝男子而臺灣之山川草木能不因此而增光乎」可知五妃殉節之歷史地位與道德價值在清康熙年間即已確定
  • (《雲林縣採訪冊˙藝文》頁206)
Page 2: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ir.lib.ksu.edu.tw/bitstream/987654321/13221/2/21%D... ·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 曾玉惠 ∗ 摘要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The Political consciousness Analysis for Taiwanese Poems with Themes

of Chastity and Filial Piety in the Era of Qing Dynasty

Zeng Yu Hueilowast

Abstract

The initial pioneering for Taiwan counties in Qing Dynasty era were bounded with various societal and environmental elements such as The government had less level of control in regard to bordering and frontier areas as well as the pioneering life risks and uncertainties The ratio between male and female was lopsided and lack of political and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s Thus the restraining capability exerted on female subjects of the empire was less than expected the female behaviors at the time were more liberal and even left unchecked as result Nonetheless since the ruling by Qing Dynasty the government implemented a variety of incentive programs and measurements on the private sector the prevalence of allowing female of chastity engaging in the poetic arts and authoring books entailing with educating and praising highly of the female virtues for the duration of many previous dynasties This continued up till the mid and late periods of the Qing Dynasty and the concepts of chastity in Hanrsquos culture were here to stay in Taiwan counties And this became the fashions of society at the time This kind of situation can be verified from multiple art works from poets who adopted the intoning theme for chastity females Nevertheless this thematic creation had not been studied by previously revered scholars Thus this thesis is to adopt the research subject of poems with themes like chastity and filial piety in Qing Dynasty Furthermore by analyzing the contents for ldquopolitical consciousnessrdquo this thesis expects to present the inner diagrams for creating the clustered moral minds so as to understand the kinds of adjustments and variations for the historical cultural system after the moral standards of the inner parts of China entered the sphere of Taiwan counties Keywords Qing Dynasty Taiwan chastity and filial piety Political consciousness Classical poem lowast Lecturer Center for General Education Kun Shan University

190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壹前言

一 研究範圍

中國詩歌對婦女典範之書寫從《詩經》開始即有許多篇章述寫讚揚婦女

貞順德行如《唐風葛生》《鄘風柏舟》等前者寫寡婦對亡夫熱情思慕並

矢志守節的歌語並讚美其貞節後者寫衛世子共伯死後其妻共姜斷然拒絕母親

勸其再嫁之歌諸如此類讚揚婦德為主題的詩歌創作或闡述或記其人其事所

在典籍歷歷可考而至漢代劉向《列女傳》後開始在史書上編列列女傳為女

性在歷史上留下身影

《列女傳》雖為傳體史書但卻是「以記人敘事的史傳形式呈現內裡卻是

承襲《史記》《漢書》以來透過人物行事操守闡明儒家社會道德理想的『傳』

人解『經』筆法」1《列女傳》中對後世史書體例影響最大的是「貞順」類〈貞

順傳小序〉解釋分類涵意稱其

惟若貞順脩道正進避嫌遠別為必可信終不更二天下之俊勤正

潔行精專謹慎諸姬觀之以為法訓」可知此篇所收人物的特色在於

女子能知禮守信「堅持婦人之道當從一而終不肯改嫁甚至毀容或自

殺以保貞節者2

這種強調女子保持貞節之絕對性要求其實踐的力度甚至強烈到當事人以死

亡來維護性貞節另一面即為確保父權社會對附屬女性所有權不被侵犯至清代

據《大清會典》規定的旌表範圍已經涵蓋了各種類型的貞節婦女如節婦烈

婦或烈女貞女等而章義和陳春雷所著《貞節史》將清代受旌表之婦女分為

節婦貞女烈婦(烈女)三類而旌表之標準《大清會典乾隆會典》提及

旌表節孝之禮其節婦自年三十至五十或年逾四十而歿守節已閱十五

1 劉靜貞〈劉向《列女傳》的性別意識〉《東吳歷史學報》第 5 期 1999 年 3 月頁 2 2 同前註頁 19

191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年以上者賜`清標彤管四字以表其間仍於節孝祠內匯姓氏勒

貞珉

其時節婦之條件至少需守節十五年至道光 40 年(1824)《光緒會典事例》

載議准

安徽全椒縣民婦王楊氏守節 13 年身故按照成例計小二年應援已故貞女

不拘年限之例比照現存節婦二十年限例之半為守節十年一體旌表

旌表節婦之年限標準已放鬆至同治 10 年(1871)《光緒會典事例》載議准「嗣

後孀婦守節至六年以上身故者一體旌表其未及六年身故者仍行扣除」可知

對早年亡歿的守節婦女的旌表在守節的年限上越來越放鬆越來越短章義和

及陳春雷以為

守節年限的降低表明一方面寡婦守節現象愈益普遍同時守節的苦烈

程度愈益加深以至於早亡之例時有發生旌表貞節的流弊促使寡婦廣

泛地守節守節現象的增多與守節情形的艱貞推動了封建政府不斷降低

旌表條件以籠絡人民尤其是清朝中衰以後統治者更是希望借助頻繁

地旌表貞節來為封建特權的維持及腐朽統治的穩定增添砝碼守節年限

的歷史變動也可以成為我們觀照清朝由盛轉衰運行軌跡的一個小小的側

面3

至於貞女康熙 52 年(1713)《大清會典嘉慶會典事例》載議准「民間貞女

未婚聞訃矢志守節絕食自盡照例旌表」而《道光禮部則例》載「未婚貞

女及在夫家守貞者俱照節婦例一體准其旌表」可見貞女乃未婚守節之婦

女與節婦相比不同之處在兩者是否完成婚姻的儀式第三類則為烈婦和烈女

康熙 11 年(1672)《大清會典嘉慶會典事例》記載議准「強奸不從以致身死之烈

婦照節婦例旌表」而章義和陳春雷則解釋為「指以死守節的女子ldquo婦

ldquo女用以區分女子的已婚與未婚此類旌表分兩種情形其一拒辱致死者

指女子反抗凌辱以死守節hellip其二夫死殉節而亡者」4

而董家遵對《列女傳》中貞順類之婦女提出解釋「節婦只是犧牲幸福或毀壞

3 章義和陳春雷《貞節史》上海上海文藝1999 年頁 160 4 同前註頁 162

192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身體以維持她的貞操而烈女則是犧牲生命或遭殺戮以保她底貞潔前者是『守

志』後者是『殉身』」5則節婦與烈女演變成傳統婦德之兩大分類張孟珠進一

步以婦女自殺與否來為『節烈』做出基本定義並將婦女節烈行為分為『守節』

與『殉節』兩種而兩者之不同是前者是一種長期的道德堅持婦女往往必須抵

抗各種阻礙她們實踐守節的外在壓力後者是困於各種情境無法自拔終至毀滅之

道德性『自殺』6

光緒 20 年(1894)臺灣纂修通志總局所開列〈采訪貞孝節烈婦旌表事例〉一文

對旌表的對象有詳細的說明與分類7

女未字在母家守貞者曰貞女已字未嫁而夫死遂赴夫家守貞者曰貞

婦女家無男子女自誓在家守貞奉養父母終老者曰孝女出嫁孝養

舅姑代替危難者婦代夫危難者均曰孝婦夫死守節孝養舅姑撫孤

成立者或無子而守節終養者均曰節孝凡節未有不孝者也不論妻妾

但年三十以前夫死而守節至五十歲者或年未五十身故其守節以及六年

者均曰節婦一夫死以身殉夫者曰烈婦遭遇盜賊強暴捐軀殉難者

婦曰烈婦女曰烈女力不能拒羞憤即時自盡者亦合旌表例建坊凡

婦女貞而兼孝者曰貞孝兼節者曰貞節兼烈者曰貞烈節而兼孝

者曰節孝兼烈者曰節烈各隨其事實變通辦理可也

由此可知至清代婦女旌表因其實踐內涵之不同而有了越來越多分類之細

目當然也有可能是實務上旌表過程中需有判斷分類之標準詩歌的體裁在中國

韻文中實具備「正典母體」的特質中國知識份子往往將詩歌賦予「文學典範」

之文化意義經營著「載道」與「言志」的作用而此「道」與「志」的內涵

往往承載著詩人在人格書寫及精神體現上所追求的典範故以詩歌為體裁者往

往有強烈的宣示意義

因此鑑於後世婦女貞節德行之內涵與分類越趨繁複與詳細為充份掌握相關

於清代臺邑婦女德行之詩歌文本故本文所包括範圍包含清代臺邑地區有關貞

女貞婦孝女孝婦節孝節婦烈婦烈女或上述兩者三者德行之結

5 董家遵〈歷代節婦烈女的統計〉載於鮑家麟編《中國婦女史論集》臺北稻香出版社1992 6 張孟珠《清代貞節的實踐及其困境》頁 1國立中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 7 盧德嘉《鳳山縣采訪冊》(臺北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頁 22~24臺灣文獻叢刊第73 種

193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合如貞孝貞節貞烈節孝節烈等不論是概論婦女貞德或題詠貞烈人物

之作品凡是涉及上述範圍之主題詩歌全部在文本範圍之內而本文也根據《大

清會典》與陳春雷《貞節史》的分類將文本分為烈婦(烈女)節婦(貞女)孝女

等三類加以分析8

本文根據《全臺詩》與《臺灣文獻叢刊》《臺灣方志集成清代篇》等文獻

資料所搜集文本所得總計 151 首其中烈婦詩共 131 首而節婦詩中包括貞女詩

與孝女詩共 20 首從比例上可知以烈婦為題者作品數多出 4 倍文本大部份為題

詠具貞孝節烈婦德之女子這些主角人物總計 34 位皆於現實世界中實際生存過

並非虛構人物在「存在」意義上必須是真實的而整個清朝臺邑見諸於方志之

列女有兩千多人曾蒙受官方旌表女子有上百人然見諸詩作中的女子僅有 34 人

可見入詩比入史尤為難得這種透過題詠人物行事操守闡明儒家道德理想的筆

法實繼承了《史記》《漢書》以來「傳」人解「經」的傳統

而參與創作的文士共 69 人亦有同一作者創作內容包含節婦烈婦孝女等

不同性質主題如吳德功陳維英等我們試分析這 69 位作者之背景其中籍貫

不詳者為 6 人而烈婦詩作者具臺邑背景者共 26 人具內地背景者共 28 人可知

兩地作者之比例相當而創作節婦詩之內地詩人僅 1 位而有 8 位臺邑詩人參與

由此反映詩人之背景與所題詠的對象性質之關聯

二 研究方法

楊義《中國敘事學》提出「敘事視角是一部作品或一個文本看世界的特

殊眼光和角度」9作品乃作者與外在寫作場域亦即所謂「宇宙」互動的結果

當作者再現己身自外在所接受的訊息時實不免參入個人主觀的價值判斷梅家

玲以為「敘事先後次第中所隱含的或許是敘事意欲營塑特定敘事風貌的意圖

但更可能的乃是其對於所敘事件之意義價值的輕重判分」10因此作品內容與

敘述的方法其實隱含著梅氏所言的「對於所敘事件之意義價值的輕重判分」

8 本文文本引詩後括號內若無特別標註書籍名稱則為引自《全臺詩》標註時第一個國字數為冊

數第二阿拉伯數字為該冊數之頁碼全臺詩編輯小組施懿琳等編撰《全臺詩》臺南市國家

臺灣文學館2004 年共 1~5 集 9 楊義《中國敘事學》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頁 191 10 梅家玲《世說新語的語言與敘事》臺北里仁2004頁 219

194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而許麗芳提及「敘事不僅是敘述也是解釋後者意義甚至大於前者是以

特定價值觀點貫穿於故事文本間」11也認為文本隱含的作者特定價值觀點而此

特定價值觀點用何種方式呈現呢申丹提及「文體學家較常探討的是『敘述聲音』

層次其偏好敘述觀點的文體問題注意敘述者敘述時運用文字表達或流露出來

的立場觀點與語氣口吻重視語言運用的問題」12因此申丹所舉的文體學家主張

作者在進行創作時其內容的剪裁與語言形式的運用安排實表現出作者本身價

值判斷而人類價值判斷實牽涉至心靈意識的層面

黃國昌提及心理學家常使用『意識』來描述關連到個人和外在世界關係的心

理狀況它指知道了某種『觀念和感受』(Awareness of ideas and feelings)特別是能

知觀察到並將觀念和感受統合成有意義的整體的能力」並為「意識」定義

時舉洛克所下的結論是「與外界接觸而在一個人內心引起的觀念(Perception)」13

因此創作者在形成價值判斷與意義的界定時必先有一種「能知觀察到並

將觀念和感受統合成有意義的整體的能力」意即黃氏所言之「意識」他並進一

步衍生「意識」的特質其是多元性的他提到「每個人都可能根據事實依其

自覺自知有很多種『意識』」他舉例

一個人可依其血統關係之大小產生家庭家族宗教種族民族等意

識他也可能依生活範圍或出生地產生鄉土縣籍省籍國家等意識

他可因職業地位等關係產生不同的『階級意識』他更可因接觸問題和深

度不同而有不同的政治文化宗教等意識14

而李殿魁則曾對「意識」加以解釋「『意識』是心理學上的一個名稱是說

當你感覺到這個東西存在便有一個意識存在內心」15而「意識型態」則為「意

識型態在政治上或者哲學上來說它有一種堅持的教條hellip意識型態最明顯的就

是變成一種主義教條的面貌出現堅持一種主義那就變成了意識形態」16李氏

11 許麗芳《章回小說的歷史書寫與想像以三國演義與水滸傳的敘事為例》臺北秀威資訊科技2007頁 12 12 申丹《敘述學與小說文體學研究》北京北京大學1998 年頁 200~201 13 黃國昌《『中國意識』與『臺灣意識』》臺北五南1995 年頁 3 14 同前註 15 陳瀅州整理〈從臺灣意識出發--政治意識與現代詩如何調和〉《明道文藝》第 358 期2006

年 1 月頁 61 16 陳瀅州整理〈從臺灣意識出發政治意識與現代詩如何調和〉《明道文藝》第 358 期2006

年 1 月頁 62

195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的解釋能為「意識」與「意識形態」之不同加以解答

但本文所說的意識非僅指單純個別作者其所探討的範圍是清代臺邑詩人所

創作以貞孝節烈為主題之詩歌中所蘊含的主體意識因此這裏所討論的是群體的

觀念由個體意識發展至群體意識牽涉到兩個層面黃國昌認為

從個人對團體的關係看『意識』和『認同』(Identity)有密切不可分的關

係『認同』也者是要在團體中為個人『定位』意即在人類社會中為個

人找到『同類』區別出『異類』由於『認同』個人有『歸屬感』」另

一點是從團體對個人的關係看「『意識』就是『聯繫』(Affiliation)的認

識和實踐helliphellip社會比類學說(Theory of Social Comparison)認為人要從

別人那裡找到衡量自己言行感情的準則當一個人感覺到『聯繫』存在

知道這種『聯繫』可資依賴就是『意識』作用了17

由上述研究者的說明我們可以歸納出經由作品的內容與敘述方法的討論來

得到敘述者對所述主題不論其為人或事件所賦予的價值判斷與意義設定而

此結果的產生足以反映出創作群的政治意識

三政治意識釋義

貞節順從一直是中國婦女德行之基礎規範雖然傳統文化中極力依性別而

進行空間領域的劃分《易經家人卦彖辭》將「女正位乎內男正位乎外」視為

是「天地之大義」《禮記內則》說明所謂男女內外之別是「男不言內女不言

外」「男子居外女子居內」不管是實際活動的空間或行為影響的領域都極力

主張「男外女內」「男女有別」但確實實踐的可能性卻很低主要是因為人是生

存於社會之中的即便女子被限制於家庭中的私領域但仍免不了會跟外界產生

互動與群體產生關聯而政治則是群體生活中重要的一環因此以人為表現中

心的文學實不能無涉於政治

王西平提及「人是社會的人政治是社會生活的重要內容人本身就經常和

政治發生聯繫作為以人為表現中心的文學不能見政治而遠離之這實際是辦

不到的」18而中國向來是注重內在超越的文化型態余英時「國家一向是被看

17 黃國昌《『中國意識』與『臺灣意識』》臺北五南1995 年頁 4~5 18

王西平〈路遙小說中的時代意識與政治意識〉《小說評論》第 3 期1996 年頁 57-61

196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成人倫關係的一個環節價值之源內在於人心然後向外投射由近及遠這是

人倫秩序的基本根據」19

人心之價值之源在於道德規範因此當創作者處理文本主題時常將關注點

從小我家庭家族之層面發展至大我國家社會層面故創作者以人物為關注重心

時實無法忽視其社會生活以及社會生活所牽涉的政治活動而李殿魁曾提及

「每個人在社會上活動生存時他絕對受到外在社會的約束影響互相關聯

尤其若對政治不感興趣對社會不關心則這首詩寫出來就沒有生命」20而李運

摶則對當代小說中的政治意識進行分析李氏以為

所謂當代小說的政治意識即是指當代小說描寫政治生活表現政治情態

顯示政治得失評判政治優勢而體現的觀念這種觀念既是經由小說這

種有自然藝術特點的敘事藝術在ldquo敘事中藝術地體現又是小說家主體

意識的一種顯示而小說家的政治意識既是個性的也是群體的因為個

性中往往融入了特定時代的群體的觀點看法與情緒21

我們以為李氏所言之政治意識暗示了文本強烈的政治色彩幾可直指文本

隸屬於「政治小說」之種類但前述李殿魁氏即指出意識之包容性故我們以為

即便不是政治色彩非常強烈的文本也可能表現出創作者之政治意識而李運摶

所指出「小說家的政治意識既是個性的也是群體的或可為本文探究創作群之

政治意識提供一研究方法成立之論證

清代臺灣地方志上以貞節烈女之節行入傳的不知凡幾然成為文本主題人

物者卻大都具有政治背景或遷涉及政治事件如在作品數量上佔大宗的鄭斌

女五妃陳永華女其本身皆出身於官宦家庭其所以遭遇家難的原因都源

自於政治事件或政權轉移至若晚明盧若騰〈殉衣篇為許爾繩妻洪氏作〉〈哀

烈歌為許初娘作〉兩詩前者主角之所以遭遇喪夫之痛主要是丈夫許元「從

戎東征為偏裨記室」22而後者之所以冤死主要受到外在強暴之殘害而此外

19 余英時〈中國古代死後世界觀的演變〉載於《中國思想傳統的現代詮釋》臺北聯經出版社

1993頁 35 20 陳瀅州整理〈從臺灣意識出發--政治意識與現代詩如何調和〉《明道文藝》第 3582006 年 1

月頁 64 21 李運摶〈當代小說政治意識漫論〉《文藝評論》第 3 期1995 年頁 39 22 參見林焜煌纂《金門志列女傳》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 年卷 13臺灣文獻叢

197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在惡勢力乃是鄭氏王朝中鄭泰父子23屬於政治勢力而〈臺灣三仁詩〉之劉滿姑

遭逢林爽文事變也是政治事件而個人政治色彩較低的臺邑節婦們也都牽涉

及朝廷旌表或地方政府表揚入祀節孝祠等政治行為24

由此推斷文本大都有鮮明的政治色彩包含著較為深邃的政治內涵其人物

的命運總和政治發生千絲萬縷的聯繫並涉及政治事件和政治權力爭奪在事件

中揭示社會政治問題我們了解到文本創作群乃是用歷史和藝術的角度去審視相

關的政治歷史事件去思考在社會大背景下主角的生存和生活態度對於政治事

件在人們心靈中掀起的波瀾留下的投影和由此而引起的人物際遇命運的變化

進行解釋與價值判斷此為本文對政治意識的定義與思考並試圖由文本逆推而

解析出在特定時代背景即清代臺灣時空背景下貞孝節烈主題詩歌之創作群其

政治意識之內涵而由此得知其表現型態有兩種一為對歷史事件的反思二為

對主角人物的評價

四前人研究成果

中國婦女德行典範的相關論述自遠古即有文獻流傳如《易經恆卦》「婦

人貞節從一而終」《禮記郊特牲》「一與之齊終身不改故夫死不嫁」而

《孔子家語本命解》云「女子者順男子之教而長其理者也是故無專制之義

而有三從之道幼從父兄既嫁從夫夫死從子言無再醮之端」《史記田單

傳》云「忠臣不事二君貞女不更二夫吾與其生而無義故不如烹」本文搜

尋與主題相關之前人研究成果陳述如下

(一)前人有關貞節主題之研究

本文根據相關資料庫中的記錄25對前人研究成果進行說明與分析論文的搜

刊第 80 種頁 353 23 林耀潾〈在邊緣的邊緣實踐---以清代臺灣澎湖文石書院山長林豪為例的研究〉《成大中文學報》

第 13 期2005 年 12 月頁 357「許氏初娘後浦文衡女hellip安平諸豪攜家止後浦奪民廬居之

文衡宅分前後院前院為鄭泰家奴所據鄭泰者偽遵義侯鄭鳴駿兄尤橫暴奴又泰心腹用事

初娘恐遭侮啟文衡扃其門於屋後開戶出入一日奴窺初娘美以告泰子纘緒纘緒故無賴

大悅」 24 如章甫〈過節孝坊〉〈過烈女坊〉等詩皆詳細載明 25 臺灣地區的資料庫包括中華民國國家圖書館所製作的《中華民國期刊論文索引光碟系統》此

系統收錄自民國 59 年 1 月至 97 年 1 月所出版的期刊篇目總計 2091577 筆收錄期刊共 4632種中華民國科技政策中心所收錄自民國 80 年之後中華民國國內所舉辦之學術會議發表論文中

198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尋範圍以有關貞孝節烈之主題或雖為論文副主題但與主題有重要關連或互相發

揮之作品為主若論文內容僅只稍微涉及相關說明則予以省略如范長華所著

〈淺探明代中晚年至清末寶卷與寶卷中孟姜傳說的遞變---以「佛說貞烈賢孝孟

姜女長城寶卷」「長城寶卷」「孟姜仙女寶卷」為例〉雖涉及貞烈主題然其研

究重點卻不在此為使說明不至於失焦故予以排除

臺灣地區學者有以史書為文本加以分析評論者如陳璦婷〈《明史》〈列女

傳〉的敘事策略〉及陳豫貞〈光環背後的黑暗--從《清稗類抄貞烈類》看中國傳

統的婦女觀〉前者以敘事策略來反推《明史》中列女群像的構成機制後者討論

中國傳統婦女觀而以文學作品為文本分析其貞節觀念者如黃振郎〈從《西遊

記》看吳承恩的貞節觀〉及周伯乃〈我國古典小說中的貞節觀念〉等而劉純婷

「《三言》貞節觀研究」紀國智「市民文學中『貞節觀』之研究---以宋元明戲曲

小說為探討中心」王光宜「明代女教書研究」劉素里「三言二拍一型的貞節觀

研究」則分別為西元 1995 至 2005 年橫跨漢學資料整理研究所民間文學研究所

歷史研究所中文研究所四個文史領域的碩士論文

可見貞節觀念的討論實可從文獻學歷史學民間文學中國文學等不同領

域做多方發揮由於中國貞節觀念對婦女的控制至明清發展至最高點故前人針

對明清兩朝進行斷代研究的論文為數不少如張孟珠〈人身安全之憂清代貞節

實踐的困境〉費絲言〈醜事盛清的貞節政治[評 Disgraceful Matters The Politics of

Chastity in Eighteenth-Century China by Janet M Theiss]〉鄭媛元〈明代未婚女子的

貞節觀--從「烈士不背君貞女不辱父」談起〉林時民〈對明代婦女貞節觀念的

若干思考〉關綠茵〈記明末忠貞節的女子〉等

張孟珠「清代貞節的實踐及其困境」費絲言「由典範到規範----從明代貞節烈

女的辨識與流傳看貞節觀念的嚴格化」安碧蓮「明代婦女貞節觀的強化與實踐」

華民國國家圖書館所建立《中華民國圖書聯合目錄資料庫》此資料庫收錄國家圖書館及所屬 76所合作館藏書目資料中華民國國家圖書館所建立《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此資訊網收錄民國45 年至民國 97 學年度全國博碩士論文書目資料共 107353 筆中國大陸地區的資料庫包括萬方數據公司所出版之《中國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此數據庫資料來源來自國家法定學位論文收藏機構中國科技信息研究所收錄自 1977 年以來中國各學科領域的學位論文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電子雜志社出版之《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此數據庫收錄自 1994 年以來中國國內 8200 多種綜合期刊與專業特色期刊論文

199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則為從 1994 至 2001 年間臺灣三篇歷史研究所的學位論文其中張孟珠的一篇期

刊論文及一篇學位論文當是相同主題闡釋發揮的一系列研究成果這些作品從

不同的角度來分析明清貞節觀念的發展與內涵例如貞節觀念如何在明清趨於嚴

格化的現象與背後成因的探討以及就現實實踐層面來審析貞節觀念在中國社會

存在的真象

林懷慈則從另一面向的文獻資料切入發表了〈賦性宣淫清乾隆朝強姦案

之解讀〉與「情慾與社會秩序---從刑科題本看清代婦女的抉擇」等前者為期刊

論文而後者為學位論文林氏以性犯罪原始文獻的角度切入不同於前人專注於

描寫貞烈女子的文獻轉而以非貞節的女子在歷史上留下的記錄為研究範圍為

中國貞節觀念的研究提供另一面向的思考而梁其姿〈清代之清節堂〉則以清代

救濟寡婦的機構為研究的主題

林素珍〈魏晉南北朝女教概述〉張欣怡〈從婦女的守節與再嫁看魏晉南北朝

的貞節觀〉唐毓麗〈唐代的貞節觀及文化建構之探討--以兩「唐書」「列女傳」與

唐傳奇作品為例〉陳晚玉〈宋至明時期婦女貞節觀念的演變〉徐秉愉〈遼金元

三代婦女節烈事蹟與貞節觀念之發展〉盧建榮〈慾望之河---唐代情義邊界的建

構和逾越〉則呈現了明清兩朝之外以斷代為研究範圍的不同成果

唐朝為歷史上著名開放浪漫的時期對女子的約束力相對而言比起其它朝代

較為寬弛宋代理學興起對婦女的約束力轉而強化這兩個朝代在貞節觀念上

表現出強烈的時代色彩故對唐宋兩朝的研究也頗受重視這一點在學位論文

的表現上更為明顯如張欣怡「形象與實踐唐代婦女的孝行」鄭育萱「唐代婦

女書寫文本中的社會反映」朱曉娟「程朱學派與宋代婦女貞節觀之研究」陳莉

婷「宋代家訓之女子教育觀研究」李君琳「從階層身分教育貞節觀看唐代婦

女地位問題」等分別為 2001 至 2005 年間臺灣歷史研究所國文教學教育研

究所的碩士論文其中鄭育萱陳莉婷從文本出發討論婦女德行教育問題而張

欣怡則開啟了前人較少觸及關於婦女孝行議題李君琳則提供了由貞節觀來界定

婦女社會地位的可能性

其它如關注民族文化歷史發展社會家庭等層面之分析王純菲〈女貞

200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與女色---中國古代兩極女性形象并存的民族文化緣由〉李承貴〈「貞節」觀念的

歷史演變及其現代啟迪〉溫毓詩〈中國「貞節觀」文化對婦女的影響兼論心理特

質探討〉蔡銘峰〈從「神聖化」到「桎梏化」--論「貞節牌坊」的婚姻家庭意義〉

王文斌《瘋狂的教化貞節崇拜之通觀》則以專書來探討中國貞節觀念的教化

意義黃惠琴〈韓國古代的婦女貞節觀〉吳玉廉〈香火繚繞中的規範與記憶徽州

地區女祠堂研究〉以外國及地區性為研究範圍是不同的切入點

大陸地區有以各類文本為研究範圍的研究成果以史籍為文本者如位雪燕

徐適端〈從《元史middot列女傳》析元代婦女的貞節觀〉譚德興〈從道光《思南府續志》

看清代貴州婦女的貞節觀〉段穎惠〈迷失的本性mdashmdash從《明史middot列女傳》中的婦女

守節現象析明代婦女的貞節觀念〉段穎惠〈從《明史middot列女傳》析明代婦女的貞節

觀念〉李蘭萍〈從《香山縣志》看清代婦女的命運mdashmdash對廣東婦女貞節觀的研究〉

焦杰〈《列女傳》與周秦漢唐婦德標準〉等其中以正史記載為文本的有 4 篇以

地方志記載為文本者有 2 篇

以古典詩歌為文本則有高春花〈鮮血沐浴下的貞節之花mdashmdash論《國朝閨秀

正始集》中的絕命詩〉練葵英〈一曲蘊含儒家貞節觀念與反抗強權精神的贊歌mdashmdash

《陌上桑》的主題內涵形象探究〉劉少曼〈試談詩經漢樂府中的女性貞節觀〉

張紅霞蘇曉輝〈論元代正統詩文中的貞婦烈女形象〉陳靜〈由《詩經》探源古

代社會女性的貞操觀〉等這種以古典詩歌為文本的研究方法在臺灣地區則較

少人嘗試

古典小說為文本者有張曉莉〈屈辱與抗爭mdashmdash淺析《霍小玉傳》與《杜十娘

怒沉百寶箱》貞節觀的不同〉李奉戩〈明清小說中的妓女與愛情貞節〉馮艷〈論

三言中的貞節觀〉李新燦〈隱形價值的保護與轉換mdashmdash從明清小說看男性對貞

節觀念的變化〉董曉玲施暘〈ldquo三言rdquoldquo二拍rdquo女性貞節觀的還原考察〉曾凡安〈才

子佳人小說中的貞節諷世與隱逸問題〉陳家楨〈ldquo理rdquo對ldquo情rdquo的窒息與扼殺---兼

談《金瓶梅》中的貞節現象〉紀德君洪哲雄〈明末擬話本小說中的貞節與情愛〉 路

易絲愛德華茲羅大正〈《紅樓夢》中的女性mdashmdash中國清代對女性貞節的規定〉

201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等其中《紅樓夢》《金瓶梅》〈霍小玉傳〉〈杜十娘怒沉百寶箱〉為中國古典

小說史上的著名傑作文本作品的朝代亦多集中於明清兩代

以元雜劇的人物行為與情節為切入點的 2 篇論文張維娟〈貞節與齊家mdashmdash

元雜劇年老母親的行為規范〉張維娟〈從遇暴婦女之結局看元雜劇作家的貞節理

想〉則為貞節觀念的研究提供另一種不同的思考面向

大陸地區對魯迅之文學成就評價極高2006 年出現以魯迅作品為文本的研究

論文張小萍鄭昕芾〈從魯迅作品看魯迅的貞節意識〉陳德滋〈祥林嫂不是ldquo捍

衛封建貞操觀念的ldquo節婦----解讀魯迅小說《祝福》〉陳氏以魯迅名篇《祝福》

中的主角祥林嫂為研究重點以貞操觀念來解讀現代小說

以歷史上著名人物及文學虛構角色為研究重點試圖探討其本身之貞節觀念

者前者有潘良枝〈從《情史情貞》管窺馮夢龍的ldquo情貞觀〉劉利利〈對班

昭貞節觀的再認識及對《女誡middot專心》誤讀的疏正〉周玉琳〈時代變化與士人貞節

觀念關系探析mdashmdash以明中期至明末清初的歸有光和歸莊為個案〉王紹東〈秦始皇

貞節婦女觀的心理探因〉後者有徐志祥〈杜十娘與愛情貞節觀〉李奉戩黃曉

霞〈杜十娘之死與愛情貞節觀〉李奉黃曉霞〈杜十娘與愛情貞節論〉26

班昭為著名《女誡》書的作者其作品流傳後世影響到千萬女子的命運

當足以成為研究的對象而馮夢龍歸有光歸莊皆為明清文壇上思想不為世俗

所侷限的傑出才智人士由於其特立獨行故其是否能代表時代思潮頗為可疑

但人不可能身處於現實環境之中而不受其影響而特異傑出人士也不可能不影響

其身處時代而以一小說虛構女子而成為三篇研究論文所青睞的對象可見〈怒

沉百寶箱〉名作受肯定的程度但小說人物實為作者所創造出的虛構假象其所

反映的更應該是作者的思想觀念與價值判斷

大陸地區對明清之前各朝代的研究春秋時期有周海霞〈春秋時期的兩性習

俗與貞節觀〉陳筱芳〈春秋時期的貞節觀〉秦代有申茂盛許衛紅〈淺論秦人

貞節觀的強化與秦文化內容的發展〉漢代有劉偉杰〈由漢代婦女離異與再婚的狀

26 〈杜十娘與愛情貞節論〉一文資料上註明為李奉黃曉霞所著然應為李奉戩黃曉霞當為文獻記錄上的失誤

202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況看漢代人的貞節觀〉郭玉峰〈兩漢時期貞節觀念的世俗化趨向〉魏晉有楊映

琳〈魏晉南北朝時期的貞節觀〉唐代有夏紹先〈從墓志看唐代婦女的貞節觀〉

宋代有方如金江美芳〈論宋代士大夫貞淫觀對婦女改嫁的影響及原因〉王澤剛

學位論文「宋代婦女的再嫁貞節與社會地位」元代有位雪艷〈元代婦女貞節問

題再探〉譚曉玲〈元代女性貞節觀念芻議〉

劉偉杰〈由漢代婦女離異與再婚的狀況看漢代人的貞節觀〉則由婦女離婚之

另一面向來討論貞節觀宋代理學興起對婦女行為控制趨嚴格然文獻上卻留下

許多應為守貞嚴謹士大夫家族婦女改嫁的記錄這樣矛盾衝突的現象足以吸引研

究者之目光故以宋代婦女再嫁為研究重點的論文共出現了 3 篇並以此發展出

對宋代婦女貞節觀的看法

與臺灣地區相同情形大陸地區對明清兩朝貞節觀念之研究亦頗為重視

從 1997 年至 2007 年10 年間即出現 13 篇觀於明清婦女貞節觀念的研究溫文芳

〈晚清時期貞女烈婦盛行的原因及狀況---建立在《申報》(1988-1909)上的個案分

析〉一文時間已設定至晚清其研究文本範圍則限定為 1988-1909 年刊載於《申

報》上的個案分析新聞報導與一般前述之史籍與文學作品有不同的性質甚為

特別

其它如郭培貴董飛〈簡論明朝對節烈女性的獎勵〉夏愛軍許彩麗〈清代

室女守貞現象的文化分析〉張盛秋王蘋〈ldquo理與ldquo利清代婦女的現實選

擇〉吳海麗黎小龍〈明代的貞節婦女〉宋清秀〈試論明清時期貞節制度的積

極意義〉等以明清時代貞節觀念變化為研究重心宋清秀〈試論明清時期貞節

制度的積極意義〉一文有別以往研究者多以戕害婦女心靈與身軀的角度去觀察貞

節觀念反而以積極面去界定其價值較為特別

20062007 年兩篇碩士論文孫雙「晚清至民國時期的清節堂研究」王娟「明

中葉至清前期批判傳統婦女觀的思潮」前者關於寡婦救濟機構「清節堂」的研究

在臺灣地區的學術會議也曾有人提出(見前文)但孫文之研究時間定為晚清至民

國剛好與梁氏之研究論文完成時代上的銜接唯王娟的論文則是對研究者之進

一步研究批判潘大禮闞玉香〈近二十年來關于明清貞節觀的研究綜述〉則反

203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映出大陸地區二十年來對明清貞節觀研究的熱朝

而以概論的方式進行處理者有辛靈美〈貞節牌坊考論〉趙德雷〈論貞節觀對

婚姻家庭的影響〉賀擁軍「中國早期貞節觀念初探」則為學位論文女性寫作與

貞節觀的互動影響在現代婦女具備書寫能力之後成為研究主題之一以經濟學

社會學的角度來探討這古老的枷鎖成為另一選擇貞節的道德意義結構演變

成為研究者另一個思考的重點

大陸學者以地區為範圍所進行的研究著重於三個地區徽州甘肅兗州

以徽州為範圍的有 2 篇王曉崇〈徽州貞節牌坊與節烈女性〉張曉婧〈明清徽州

貞節之風盛行的原因及其社會心理分析〉甘肅有 3 篇胡靜〈清代甘肅社會背離

理學貞節觀的現象分析〉胡靜〈清代甘肅列女群的類型分析〉胡靜〈清代甘肅

列女群產生的原因〉兗州 1 篇徐秀玲〈明代兗州地區婦女貞節現象透視〉以

及 1 篇涵蓋整個明代中國南方的作品陳剩勇〈理學ldquo貞節觀rdquo寡婦再嫁與民間社

會明代南方地區寡婦再嫁現象之考察〉此文專探討婦女再嫁的現象而同一作

者會產生同一系列的論文如胡靜以甘肅為主的三篇作品在地區與時代上更精

確的界定也成為研究方法的趨勢之一1999 年章義和與陳春雷所發表的《貞節

史》一書為大陸地區的研究完成歷史的串連

由上文之分析反映出貞節觀念對中國社會的影響力與重要性前人試圖由

不同的角度去釐清此一問題的真象然女性社會地位與角色的轉變西方不同學

科領域研究理論的引介不同領域文獻資料的處理這些新的研究條件的加入

提供貞節觀念在現代新的研究面向

(二)前人有關主題詩歌之研究

我們搜尋文本相關的前人研究成果我們得出臺灣地區以相關詩家27之作品

與生平為研究主題者大多發表於期刊論文與學位論文諸位學者在完成學位論

文前多於期刊發表相關論文故學者有以同一詩家為主題之一系列作品其面

向有偏重於詩家作品的分析與研究者如顧敏耀〈臺灣古典詩之微觀研究嘗試以

戴潮春事變初期之陳肇興詩作為例〉向麗頻〈《後蘇龕詞草》研究〉有偏重於

27 此處所言相關詩家指的是曾創作過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的詩人

204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詩家個人生平之研究如林耀潾〈在邊緣的邊緣實踐---以清代臺灣澎湖文石書院

山長林豪為例的研究〉林文龍〈光緒年間彰化儒學教諭周長庚事蹟考〉有偏重

於史實考證者如徐麗霞〈陳維英之別業太古巢與棲野巢〉等系列論文以及

阮昌銳〈南明寧靖王與五妃娘娘〉其它如對前人之研究結果予以評論如李知灝

〈評謝崇耀《瑞桃齋詩話初探》〉翁佳音〈簡評《張士箱家族移民發展史》〉

另有以相關主題為研究對象者如許玉青之碩士論文「清代臺灣古典詩之地

理書寫研究」有以臺灣單一區域為研究對象者如王俊勝之碩士論文「清代臺灣

鳳山縣詩歌研究」而大陸地區與主題相關之研究時期集中在臺灣清據末期詩家

的研究如許南英丘逢甲唐景崧等不僅限於其詩歌作品之分析對詩人生

平事蹟之探討亦為重點如清末的唐景崧其涉及臺灣民主國之建立與消失在

政治面向的討論遠比其詩學成就的討論更為熱烈

關於臺灣古典詩史的寫作通論性的文學史為廖雪蘭《臺灣詩史》而施懿琳

《從沈光文到賴和---臺灣古典文學的發展與特色》內分明鄭清領日治三期分

述已具臺灣文學史之內涵區域古典文學史成為近年研究發展的趨勢如《台

中縣文學發展史》《彰化縣文學發展史》《嘉義地區古典文學發展史》《安平文

學史》《苗栗縣文學史》黃美娥「清代台灣竹塹地區傳統文學研究」(1999 年博

士論文)等

綜論式的對臺灣古典文學研究現況進行分析者有發表於 1990 年博士論文的

施懿琳〈台灣古典文學研究概況〉281990 年吳福助《臺灣漢語傳統文學書目》乙

編292000 年發表的施懿琳〈台灣古典文學研究現況mdash以出版專著為對象〉30分

別針對「台灣古典文學選集的編纂」「台灣古典詩的註釋賞析」「台灣古典文學

學位論文的付印」「個人古典文學相關論文集的出版」「其它」等六方面台灣已

出版的台灣古典文學研究專書做評介

黃美娥〈中國大陸有關台灣古典文學的研究概況〉31介紹《中國人民大學複印

28 施懿琳《從沈光文到賴和臺灣古典文學的發展與特色》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1990 年 29 吳福助《臺灣漢語傳統文學書目》乙編臺北文津出版社1999 年 30 施懿琳〈臺灣古典文學研究現況〉《臺灣文學學報》第 1 期2000 年 6 月

31 黃美娥〈中國大陸有關臺灣古典文學的研究概況〉《臺灣文學學報》第 1 期2000 年 6 月

205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報刊資料索引》《中文社科報刊篇名數據庫》等資料庫中有關台灣古典文學研究

的單篇論文與專著並提出三點觀察結果即偏於作家作品的研究強調愛國意

識主題研究人員多集中於福建廣東浙江等沿海一帶

2002 年發表於江寶釵《臺灣古典詩面面觀》中第一章之〈臺灣文學研究概況〉

322004 年許俊雅發表〈九 0 年代臺灣古典文學研究現況評介與反思〉33許氏對

八 0 年代以來臺灣古典文學的研究發展與未來的研究趨勢有深度的說明2007

年林淑貞《近五十年台灣地區古典詩學研究概況---以 1949~2006 年碩博士倫文為

觀察範疇》34搜尋的範圍為臺灣地區的學位論文以各朝代與區域分類介紹「臺

灣地區及詩人」則以詩家題材詩社詩話籤詩等分類介紹這些學者對研

究成果的介紹與批評足供後來研究者參考

(三)前人有關政治意識主題之研究

而前賢有關政治意識主題之研究比較起來大陸地區較為豐富但主要以

政治學的角度切入如楊海蛟《政治意識論》35以及戚珩《政治意識論中國特色社

會主義政治研究》36等為節省篇幅本文僅介紹與文學領域相關之成果臺灣地

區有陳瀅州整理〈從臺灣意識出發--政治意識與現代詩如何調和〉一文37乃以

對談之方式進行主要是記錄李魁賢與王國安之訪問記錄而許維德〈故鄉心

由《故鄉來的親人》談臺美人及黃娟的政治意識〉38則以文學文本出發分析創

作者黃娟之政治意識並帶出現代臺灣移民美國之族群對國族之思想與感情

袁則難則有〈城春草木深--論lt孽子gt的政治意識〉39分析當代著名小說家白

32 江寶釵《臺灣古典詩面面觀》臺北巨流圖書有限公司2002 年 33 許俊雅〈九年代臺灣古典文學研究現況評介與反思〉頁 611~669載入《講座 FORMOSA》

臺北萬卷樓圖書公司2004 34 林淑貞《近五十年臺灣地區古典詩學研究概況---以 1949~2006 年碩博士倫文為觀察範疇》臺

北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07 年 35 楊海蛟《政治意識論》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1 年本書隸屬於《當代中國政治總論》

叢書 36 戚珩《政治意識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研究》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5 年 37 陳瀅州整理〈從臺灣意識出發--政治意識與現代詩如何調和〉《明道文藝》第 358 期2006

年 1 月 38 許維德〈故鄉心--由《故鄉來的親人》談臺美人及黃娟的政治意識〉《文學臺灣》第 10 期1994

年 4 月 39 袁則難〈城春草木深論lt孽子gt的政治意識〉《新書月刊》第 5 期1984 年 2 月

206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先勇的名著《孽子》中的政治意識而大陸地區則有鄢然〈從《金色筆記》看萊

辛的女性政治意識與敘事策略〉40梁惠娟〈試論鐵凝作品中的政治意識〉41以

及王西平〈路遙小說中的時代意識與政治意識〉王氏分論路遙小說中之時代意識

與政治意識並以為路氏作品有「不迴避政治事件和政治鬥爭」「塑造了一系列

從政人物揭示政治問題」「小說中眾多人物的命運總和政治發生千絲萬縷的聯

繫」等政治意識

另溫奉橋〈論王蒙小說的政治意識〉中提出「王蒙的ldquo政治意識主要表現

為一般的淺層次的政治反思類小說其主題是對ldquo文革中踐踏人的尊嚴和權利

的嚴正抗議」42楊劍利則有〈清末民初婦女政治意識管窺〉以為清末民初中

國婦女的政治意識主要表現為「一種愛國意識和民族意識」43張婧磊〈政治意識

與人性的悖論融合---解讀紅豆〉對於《紅豆》能掙脫中共十七年文學中要求

文學配合政治的文學潮流並「對人性有所豐富和發展」加以贊揚44陳世球則有

〈試論丁玲創作個性中的政治意識mdashmdash紀念丁玲誕生 100 周年〉45王健有〈論西

周王朝政治意識中的合法性理念mdashmdash以今文《尚書》為中心〉46以及李運而相關

之學位論文則有謝明子的《政治意識與女性意識的糾結mdashmdash丁玲小說創作論》47

以及李運摶〈當代小說政治意識漫論〉48

由上述成果可知大陸地區對此研究主題較為關注發表論文篇數相對較多

而臺灣地區不僅沒有專書學位論文且僅有 2 篇相關期刊論文而以古典作品

與現代文學創作來分類前賢較傾向以現代小說為研究文本古典作品則僅有《尚

書》數量甚少

40 鄢然〈從《金色筆記》看萊辛的女性政治意識與敘事策略〉《當代文壇》第 5 期2008 年 41 梁惠娟〈試論鐵凝作品中的政治意識〉《社會科學戰線》第 5 期2007 年 42 溫奉橋〈論王蒙小說的政治意識〉《山東省青年管理幹部學院學報》第 3 期總 109 期2004

年 5 月 43 楊劍利〈清末民初婦女政治意識管窺〉《衡陽師範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第 24 卷第 4 期2003

年 8 月 44 張婧磊〈政治意識與人性的悖論融合〉《東疆學刊》第 19 卷第 2 期2002 年 6 月 45 陳世球〈試論丁玲創作個性中的政治意識mdashmdash紀念丁玲誕生 100 周年〉《邵陽學院學報社會

科學版》第 1 期2004 年 46 王健〈論西周王朝政治意識中的合法性理念mdashmdash以今文《尚書》為中心〉《江海學刊》第 6 期

2003 年 47 謝明子「政治意識與女性意識的糾結mdashmdash丁玲小說創作論」河北大學2005 48 李運摶〈當代小說政治意識漫論〉《文藝評論》第 3 期1995 年

207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由上述前人研究成果得知有關本文主題之研究尚有發展空間故本文擬

以清代貞節烈女詩歌為研究之文本嘗試從作品之敘事架構與書寫策略來建構作

者群之政治意識內涵之分析

貳五妃詩墳墓之意象反映明政權走向滅亡與結束

文本

有以明皇室在臺殉節之五妃為題的作品五妃本事參見江日昇《臺灣外記

弁言》丁紹儀《東瀛識略》等皆有記載江日昇站在清朝統治者的立場對鄭

氏王朝一直視之為謀逆亂臣但對殉國而死的寧靖王則抱著頌揚的態度49而追

隨寧靖王殉死的五妃則稱讚其為「且五姬慷慨輕生氣勝男子而臺灣之山川草

木能不因此而增光乎」50可知五妃殉節之歷史地位與道德價值在清康熙年

間即已確定

丁紹儀《東瀛識略》記五妃事較詳51包括甯靖王與妻妾來臺潛居殉國以

至安葬的經過甯靖王在桂王兵敗後跟隨鄭成功到臺灣已失去皇室地位與權

柄的王孫生活所需須自行張羅52迨康熙 22 年鄭氏軍敗鄭克塽降清晚明

最後據點也消失了明王決定殉國詢問五名姬妾的意見結果六人同死丁氏

且詳記五位女子姓氏名稱並詳記五妃墓在「魁斗山麓」53且補記後人稱之為「五

烈墓」

49 江日昇《臺灣外記弁言》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臺灣文獻叢刊第 60 種1960頁 13「設使術桂不死則其名不傳亦與敗葉腐草同寂寂而無聞不幾為臺灣之山靈所笑乎惟其從容就義無慚勝國遺風」江寶釵《臺灣古典詩面面觀》頁 33臺北巨流1999「寧靖王自縊身亡五妃殉情受到推崇與愛戴這種『氣節』自勵似乎是超越朝代的認同成為一種集體認同」 50 參見江日昇《臺灣外記弁言》頁 13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 年臺灣文獻叢刊第 60 種 51

丁紹儀《東瀛識略》頁 105臺北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7臺灣文獻叢刊第 2 種「五妃墓在臺邑仁和里為前明甯靖王姬妾葬所甯靖名術桂太祖九世孫遼王後流賊破荊州避亂至浙唐王封為長陽王旋請讓與兄子改封甯靖桂王命監 鄭鴻逵軍師潰偕鄭成功至臺墾田數十甲自給鄭氏歸命甯靖曰『時逢大難遠潛海外今死期至矣汝輩聽自便』時元妃已故姬袁氏王氏秀姑梅姊荷姊僉曰『王能全節妾等願從』先同縊於室甯靖書絕命詩畢亦自經眾舁甯靖柩於鳳山縣竹滬與元妃合窆而瘞五姬於里之魁斗山麓後人又稱五烈墓」 52 丁紹儀《東瀛識略》頁 105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7「墾田數十甲自給」 53 據許南英《窺園留草》頁 13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2臺灣文獻叢刊第 147 種「墓在臺南城外新昌里」墓碑題曰「明寧靖王從死五妃之墓 」因時代變遷行政區域重新劃分故里名有異而墓碑標題當為後人所增

208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中國旌表女子不同的行為價值都用不同的稱謂這點可以說是承襲了中國傳

統文化中「諡號」的精神與方法以「烈」稱之可見其行為價值在於棄絕生之

欲望而選擇死亡的強烈意志《臺灣外記》記朱術桂與五妃殉節前後細節且寫明

五位殉節女子的身份乃為姬妾文云「其元配羅氏早逝惟有侍姬袁氏蔡氏

荷姑梅姊秀姑五人而已」54而高拱乾《臺灣府志》與周元文《重修臺灣府志》

皆採陳元圖〈明寧靖王傳〉文入傳原文云「王hellip 妾媵五棺埋於文賢里大林邊

去王墓三十里擬表為『五烈墓』」至康熙 58 年陳文達纂《鳳山縣志》中同樣附

有陳元圖所撰王傳然行文已完全不同全文云「妾媵五棺埋於臺灣仁和里魁

斗山豎其碑曰『明寧靖王從死五妃墓』去王墓三十里」55

黃典權以為引同文而完全兩樣主要原因為「『鳳志』是根據當時的實況大大

地把陳元圖的傳文竄改過」56並以為「五妃之名與五烈之表含義很有異趣」黃

氏雖未明言此異趣之內涵然其對於被稱為「五妃」的原因卻有推斷「按照明

代規制袁氏等五人自然不能躋身於妃子她們之所以被稱『五妃』主要原因是義

烈感人認為非稱以『妃子』不足以顯旌其碩節」57

至乾隆《重修臺灣縣志》「妾媵五棺埋於魁斗山去王墓三十里今稱為

五妃墓」58殉節後於後代文獻資料中則由姬妾之身份59晉升為皇權時期中女子

尊貴身份的名號「妃子」清代臺灣古典詩壇中以此為題者大多稱五妃如康熙

朝施世榜〈弔殉節五妃墓〉乾隆朝六十七詩云「吁嗟五妃巾幗真堪旌」嘉慶朝

章甫〈五妃廟〉道光朝劉家謀〈謁五妃墓〉同治朝林豪〈五妃墓〉我們可以說

整個清治時期文人對五妃地位的提昇是認同的

清代臺灣古典詩壇中曾以五妃為題創作總共有 29 位作者其中康熙年間的作

者有 4 人乾隆嘉慶年間 12 人道光咸豐年間 6 人光緒年間 5 人生存年代不

54 江日昇《臺灣外記》(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卷 10臺灣文獻叢刊第 60 種頁 433 55 陳文達《鳳山縣志》(臺北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卷 9臺灣文獻叢刊第 124 種頁138 56 黃典權〈明寧靖王五妃考證〉《臺灣風物》第 20 卷第 1 期( 1970 年 2 月)頁 16 57 黃典權〈明寧靖王五妃考證〉《臺灣風物》頁 16第 20 卷第 1 期1970 年 2 月 58 王必昌《重修臺灣縣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卷 11臺灣文獻叢刊第 113 種頁 388 59

關於五妃之姓名與地位之排行參見黃典權〈明寧靖王五妃考證〉《臺灣風物》第 20 卷第 1期1970 年 2 月

209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詳者有 2 人60其生存創作年代平均分佈於清據臺灣的各個朝代而作者為臺籍身

份者有 10 人具備遊宦身份者有 11 人擔任的官職多與地方文教方面相關另有

8 位不具官銜的內地詩人這些內地作者滯臺時間普遍並不長滯臺不長當以印象

及感受最為強烈的主題人物為創作題材而各朝代詩人持續以五妃的主題創作

可見五妃殉節已非歷史上之單一事件而附有更深刻的意義而同為殉節人物

捨臺邑歷史上其它殉節女子而取五妃取捨之間的動機令人玩味

而最早以五妃為題的作品首現康熙朝王禮陳文達《臺灣縣志藝文志》包

括林中桂施世榜施陳慶何借宜等同樣標題為〈弔殉節五妃墓〉前 3 人據文

獻記載同為臺邑人士許玉青以為其為南明遺民作品中寄寓在臺漢人心中「對

已故的明代政權猶懷有明祚情懷此詩可視為南明遺民對明祚的感懷」並指出

五妃詩題的兩大義為「明祚延長」「軀捐從王」兩大要義61然葉嘉瑩教授指出

判斷一首詞中有無比興寄託之意究竟當以什麼標準來作為依據的問

題helliphellip以為第一當就作者生平之為人來做判斷第二當就作品敘寫之口吻

及表現之神情來做判斷第三當就作品所產生之環境背景來做判斷62

我們搜羅三位詩人之作品林中桂僅有〈弔殉節五妃墓〉一首無法參照

而施世榜據《福建通志臺灣府人物》所載為「晉江人籍鳳山拔貢生」63其所

流傳詩作中有〈靖臺隨軍入鹿耳門〉中有「僻嶠潢池弄王師待廓清」(全臺詩

全臺詩智慧型資料庫)若施果真心懷南明斷不能有此作品而施陳慶除五妃

詩外僅有〈打鼓山〉傳世兼之生平不詳無法由其它詩作取得旁證以釐清

其是否為南明遺民然清領初期清廷對臺邑防範甚嚴若其為南明遺民為何

會成為「臺灣諸生」且官修之《臺灣縣志》標註為「茂才」《重修鳳山縣志》標

註為「庠生」64雖不至有官身但為與官府關係良好殆無疑問詩既「在心為志

發言為詩」若真有如此澎湃之故明情懷為何又僅只一首

60熊佐虞與祝道椿不詳但可以經由記錄其詩的地方志或詩集的創作年代推算其大略的創作時間 61 許玉青「清代臺灣古典詩之地理書寫研究」(中央中文碩士論文2004)頁 139140 62參見葉嘉瑩《清詞散論》(臺北桂冠2000)頁 251 63 見陳壽祺《福建通志臺灣府》(臺北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臺灣文獻叢刊 84 種頁855 64 施陳慶之生平不詳《全臺詩》稱其為「臺灣諸生」詳見第 2 冊頁 50

210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若以雍正時來臺之張湄為例張湄(~)字鷺州號南漪又號柳漁

浙江錢塘人考《清一統志臺灣府》載張湄為 「錢塘人雍正中以御史巡臺灣

嚴稽冒籍校士公明」65張氏既為內地詩人其活動的時期為雍正朝當時清廷

對地方的控制仍嚴格若臺邑五妃命題果真寓託對南明之感懷那必然是種普遍

性的共同認知則如張湄此種背景的遊宦以五妃為題創作的可能性就不存在了

更何況後期詩人以此創作不絕我們只能推測清據前期五妃命題或有可能寄託

詩人對明朝的感懷後期則未必為如此

如朱仕玠〈五烈墓〉「百年荒塚在寧比玉鉤斜漫墮三春淚驚摧五朵花

瘴鄉空葬骨絕海竟無家」(貳頁 388)朱仕玠(1712~)字璧豐又字璧峰

號筠園福建建寧縣人朱氏於乾隆 28 年以儒學教諭之身分抵達鳳山魯仕冀為

其作品《小琉球漫誌》寫序中以為其書詳細描寫臺灣山川草木人情風俗66而陳

璦婷稱其詩作「觀察臺灣的地理氣後與物產」「貼近臺灣的風土民情」67但朱

氏於本篇論文文本中除此詩外未有其它作品可知五妃之創作非徒以女子殉

夫之節烈情操為重點顯現其足以為臺邑歷史文化中的文化主題

而乾隆年間六十七〈弔五妃廟〉一詩其體裁為歌行體篇幅較長敘事色

彩濃厚包含較多人物形象與事件情節的描寫原詩如下

東風駘蕩天氣清載馳驄馬春巡行刺桐花底林投畔森然古墓何崢嶸

路旁老人為余泣當年一線存前明天兵既克澎湖島維時臺海五烈皆捐

生至今坏土都無恙誰為守護勞山精雲封馬鬣連衰草四圍怪石爭縱

橫時聞鬼母悲啼苦想見仙娥笑語聲歲歲里民寒食節椒漿頻奠陳香

羹滿目荒涼已感歎更聽此語尤傷情有明歲晚多節義樵夫漁父甘遭

烹島嶼最後昭英烈頑廉懦立蠻婦貞田橫從死五百皆壯士吁嗟乎

五妃巾幗真堪旌(貳頁 247)

六詩以第一人稱觀點敘事12 句先寫明創作動機春季天清氣爽適合出遊

在這美好的季節騎馬踏青點出季節氣候旅遊方式說明訪五妃墓的緣起

65 《清一統志臺灣府名宦(本朝)》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臺灣文獻叢刊第 68 種頁 36 66 朱仕玠《小琉球漫誌》(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6)頁 2~3 67 陳璦婷〈再現南臺灣二百年前風物mdash朱仕玠《瀛涯漁唱》析論〉《東方人文學誌》第 1 卷第 2期2002 年 6 月頁 127

211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第 34 句則直接點明主題描寫古墓的現況作者乾隆年間宦臺距五妃殉節

年代已久遠古墓蕭然寂寥5 至 10 句寫民間對五妃事蹟的評價既言路人提及

五妃詩都會傷心流淚民間對此歷史案件應耳熟能詳深入人心埋身之處能保

存無恙當是有心人善意維護周全反映詩人創作當時五妃在臺灣民間的地位

1516 句寫當時應時的節日民間也會準備祭品祭拜慰靈可見五妃的地位在乾

隆朝已由凡人升格為具有宗教色彩的人格神2122 句點出五妃殉節的精神價值

足以為後世楷模宣揚表彰其事蹟的背後實有教化百姓移風易俗的政治意涵

末 2 句以歷史上著名的田橫事件相提並論將臺邑歷史之單一事件與中國歷史聯

結六詩先寫景後敘事再評論末了抒懷敘述角度多變融情於景表達

出作者較真切的感覺與看法與其他僅只空泛評論的五妃詩歌有別

六十七(~)號居魯滿州鑲紅旗人其人據〈番社采風圖考提要〉

一文所載「清乾隆九年以戶科給事中奉命巡視臺灣在任三年曾與同官范

咸纂輯『重修臺灣府志』同時留心殊風絕俗並珍視海東文獻」六氏既為滿

人其出遊至五妃墓當無悼念前明之意其身為巡臺御史政蹟為歷史肯定

或有「留心殊風絕俗」之用心

莊勝全提及「英國文化史家Peter Burke在研究 17 世紀英國旅遊者至義大利旅

遊的情形時發現由於不同的生活背景(宗教語言氣候與習俗)致使旅遊者對

於不同群體間所洩露的文化差距往往有銳利的觀察也就是這些旅遊者會特別留

心他們認為是奇特的事物上他們的旅遊記錄便是在文化刻板印象(cultural

stereotype)與個人觀察(personal observation)間交織互動而成」68六氏以內地官宦而

為臺邑風土之詩與莊氏所言旅遊者外來客的角色相當而其所言不同群體從

種種跡象可知乾隆朝臺灣接收中華文化的薰陶尚不夠久遠還在經歷所謂「內

地化」的過程因此臺邑比諸內陸確實像是不同群體然外來客(如六氏)所觀察

到的除莊氏所言之「文化差異」還有「文化類同」據此可知外來詩人對臺邑

印象的記錄實亦參與臺邑文化歷史的建構

五妃詩中有以後人身份感嘆前朝的人與事以及對明朝與鄭氏王朝興衰的評

68 莊勝全〈清康熙朝臺灣印象的轉變---以四位親歷者的觀察為例〉《臺灣風物》第 56 卷第 3 期

2003 年頁 56

212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論詩人對五妃的弔古有時會與明王朝的覆滅連結在一起從而使敘述的觸角

觸及更深層的政治意識的層面乾隆時任巡臺御史兼理學政范咸〈弔五妃墓十二

絕句〉十二首之一「明亡已歷四十載死節猶然為故明荒塚有人頻下馬真

令千古氣如生」(貳頁 258)

范咸(~)字貞吉號九池又號浣浦浙江仁和人根據范詩分析

前 12 句提及明亡及五妃殉死此處將其死亡定位為為明朝亡國而殉節故在詩

歌中將五妃與明政權劃上等號而第 34 句寫荒涼的墳墓卻能引來有心人絡繹不

絕的拜訪是因為其慷慨氣節足以使精神不朽全文敘述觀點一致范氏身為

遊宦詩人實與前文所述六氏一樣注意到臺邑區域性文化歷史故五妃人與事

寫入臺地歷史實與其政治背景有莫大的關連如施世榜寫五妃詩而論及明朝政

事施世榜〈弔殉節五妃墓〉「回首可憐明季世相臣事業不堪云」(壹頁 234)

而前所言六十七〈弔五妃廟〉以及林中桂〈弔殉節五妃墓〉等皆是歐麗娟提到

由於死亡與人世間最大的聯繫或是死後世界最接近陽光的界限厥在於

分隔陰陽的一抔黃土mdashmdash一個可供緬懷紀念的具體憑藉縹緲的魂靈既是

抽象而不可捉摸以憑空想像的成分居多但是人死所歸的墓塋丘隴卻

如同一切物質一樣具有實質可觸的屬性既是安頓死者的居處可免於生

死混雜所帶來的種種問題又無礙於作為死者精神的象徵和死後生命的依

附之地69

但五妃事件中墳墓的形象為何特別鮮明除了歐氏所言其為「一抔黃土mdashmdash

一個可供緬懷紀念的具體憑藉」「死者精神的象徵和死後生命的依附之地」便

於民間傳說的流傳外如同前文所言清政府積極將五妃與明王朝劃上等號不

斷修繕突顯五妃葬身之所的舉動就如同不斷清除明政權(或漢政權)殘存的勢力

試圖將明王朝永遠塵封深埋於不見天日的墳墓對其統治權不可有絲毫之影響與

撼動故歷朝有官方修繕的動作

如《臺灣詩乘》載「臺南寧南門下有五妃墓道碑為乾隆十一年臺灣道莊

年所立刻巡臺御史六十七范咸之詩」70以及《福建通志臺灣府古蹟》「乾隆

69 歐麗娟《唐詩的樂園意識》臺北里仁2000 年頁 386 70 連橫《臺灣詩乘》卷 2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 年臺灣文獻叢刊第 64 種頁 50

213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間兩巡院命同知方邦基重修且立碑於南門外曰「五妃墓道」71而終清治時

期以貞節烈女為主題的作品以五妃與鄭月娘最多而後者是因為有宋永清召

集徵詩之會一舉而有 18 位詩人共襄盛舉故若論自發性的題詠為詩應以五妃

為題者最多且以五妃為題之作品各朝均有自康熙至光緒作品未曾斷絕而

內地詩人佔一半以上其中一半又具遊宦身份作者為臺邑詩人者又多站在統

治者立場故由生前的明朝郡王姬妾跨越生死界線而成五妃由民間感念傳頌

而至清朝官府迎入延平郡王陪祀至五妃墓而神異靈跡顯現民眾祭拜虔誠而至

五妃廟發展至臺地民間神祇以至為古蹟勝景而為臺灣歷史文化在客觀現實

世界具體可感的一部份成為臺邑歷史上的文化語碼72可以說是臺邑社會構築本

土集體記憶的典型範例

就如同前言所提及的是「異族婦人在家族中的角色隨其丈夫而定隨丈夫之

尊卑而尊卑」這五人在生時身份為皇族之妾殉節的對象不僅是一個男性

還擴大成為這位男性所代表的中央皇權亦即明朝政權許東海提及

屈〈騷〉中種種女性書寫的目的主要不在呈現女性世界的客觀風貌相

反地卻藉以作為隱喻傳統男性政治建構中倫理秩序問題的紛云雜遝因

此從屈〈騷〉以來辭賦中的女性書寫其背後的創作本質無非還是

回歸男性中心的文學運轉機制而且具有濃烈而明顯政治意涵73

許氏所言雖為辭賦但種種跡象顯示此說法應能適用於清代臺地五妃主題

的詩歌亦即以五妃殉節死亡為主題的作品其實隱喻著朱術桂所代表的明朝政

權五妃隨夫殉國實乃隱含著明政權滅亡的悲劇結局

第二我們可以考量到五妃之題詩有大量的作品都以其葬身之墳墓為題

而墳墓在中國文化中一直都代表著一種終結完了以及與現實世界有永遠跨不

過涇渭分明的鴻溝74畢恆達如此陳述空間「空間絕不是一個價值中立的存在

71 陳壽祺《福建通志臺灣府臺灣縣冢墓》卷 47頁 145臺灣文獻叢刊第 84 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 72 葉嘉瑩《漢魏六朝詩講錄》頁 121臺北桂冠2000「符號學理論認為當一個符號在它的傳統文化中使用很久的時候它就形成了一個 code----語碼使你一看到它就會產生某些固定的聯想」 73 參見許東海《女性帝王神仙先秦兩漢辭賦及其文化身影》臺北里仁書局2003 年

頁 50 74 參考前文關於五妃詩歌之評述

214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或是人們活動的背景它一方面滿足人類遮蔽安全與舒適的需求一方面更展

現了人們在某時某地的社會文化價值和心理認同」75於是由五妃所代表的明朝

政權就被詩人們所題詠的五妃墓永遠的鎮壓了結了變成一個歷史的符碼

永遠封存在時間的長河之中

那些試圖推翻新政權的反清復明的思想隨著五妃事件進入臺地人民的集體

記憶五妃墓成為一個勝景古蹟也成為對前朝追弔哀念的象徵被放逐至另

一個另一個世界如同人們永遠不能起死回生明政權也被封於古墓之中進入

歷史一去不返了如此我們可以解釋清政權對殉節明朝的寧靖王與五妃的善

意我們由此也可以解讀終清一朝詩人對五妃事件的題詠內涵

參民變烈女的歌頌反映創作群對清廷統治權的支持與肯定

文本反映創作群對主角人物命運之探索與思考著重於人物與政治千絲萬縷

的聯繫從而表現出臺邑明清兩代統治集團的抉擇與判斷

清乾隆林爽文事變中有劉烈女殉節事劉氏生平見諸臺邑地方志乾隆 53 年

之《欽定平定臺灣紀略》記劉女殉節事76此文以奏聞之敘述口吻簡明扼要陳述事

件之來龍去脈與方志傳文不同並無穿插人物自剖心志之獨白文末評論烈女

行蹟並懇請旌表彰顯更可見此文之用途乃對上奏聞之作

賀伯代所撰〈烈女劉滿姑傳〉77文章增加了劉氏家族中另一烈士之述寫即

劉亨基之子挺刃護父之烈舉而劉女見大勢已去奔赴小池也增添了旁人勸阻譬

解之言劉女之回答則顯見其智慧識見豐富了烈女人物內涵而臨死之前劉

女與賊人之衝突則化為對話表現之賊言充滿恫嚇意味而劉女回答「我名家女

豈懼死乎汝等生當太平甘為逆亂官軍至碎屍萬段矣」則完全站在統治

階級立場發聲

75 畢恆達《空間就是權力》臺灣心靈工坊2001頁 2 76 《欽定平定臺灣紀略》卷 62頁 998 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臺灣文獻叢刊第 102 種 77 《碑傳選集》(四)臺灣文獻叢刊第 220 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6頁 557

215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首先《彰化縣志》中劉女之死乃在懼怕受辱而此文則自言為「名家女」

稱對方「逆亂」則烈女與賊人之對抗已提昇為國家與叛逆份子的對立而前

面各志文所未有之「官軍至碎屍萬段矣」更充滿為清政權宣傳劉女已轉為

國家發聲器之角色可知劉滿姑之旌表入祠備受朝廷重視其政治意涵不言

可喻而前面志文始終保存著劉女被虐殺之記載於此文被刪節可知對人物之

悲憐所引發對人生命運之思考認知已非此文所著重者光緒年間之《臺灣通志》

對烈女之記載則轉為簡單扼要僅為事件重點之交代78 但劉女殉節事發生於

清朝中期一直至清末雖詳略有別然仍保留對此人物之記錄再加上旌表之

慎重其事入祀與建祠皆為官方主導故可視為地方志書建構臺地女性貞烈典範

以加強對臺政治控治力量之典型範例

清乾隆年間的錢唐諸生陳裴文〈劉烈女〉以林爽文事變中遇難烈女劉滿姑為

戀父必甘白刃蹈滿姑死烈刃死孝罵賊不畏遭群凶滿姑死孝還以忠

三尺刀光一尺水滿姑知生不知死君恩隆祀臺灣城滿姑雖死仍如生

史乘千秋載奇節劉郡丞女年十七(參頁 167)

此詩以客觀觀點敘事前 8 句為兩兩相對之對句第 1357 句寫烈女殉

節獲旌之關鍵過程因戀父未能及時離開兇地因罵賊而遭難先為刀傷後跳水

而死事平後受君王旌表更得入官祠受後世香火第 2468 句則重複相同的

句式每句僅更動數字重點在強調人物的行為價值末 2 句則寫其精神生命的

不朽傳世全詩偏於主觀評論對人物事蹟僅為概括重點說明陳斐文生平不詳

但為內地詩人無疑至嘉慶年間蕭綸也有〈臺灣三仁詩〉詩文如下

臺灣淨掃無風塵天子下詔褒三仁三仁何姓氏一為壽同春淡水縣丞

老幕賓丞亡攝官克復城出兵勦賊死賊營其一嶺南客 國子生寓彰

化糾義民其姓李氏喬基名守鹿仔港有成績戰牛馬莊終殞身 同時

見此二義士一弱女子尤絕倫滿姑年十七父曰劉郡丞賊先執丞次脅

姑 姑不受辱泣且嗔蹈河不死罵益烈白璧雖碎聲錚錚是三人者微且

輕非將非吏非守臣身雖死義分甘沉淪幸遇天子大聖明幽遐必矚

78 《臺灣通志》〈資料(二)文職冊〉臺灣文獻叢刊第 130 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2頁 804

216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名教是敦曰此三人縱疏賤磊落大節宜弔旌詔建祠宮楹桷維新有

司歲時祀以特牲為問蟻賊起事辰士民奔走婦女被掠何無一人能

及此三人吁嗟乎人人且有忠孝情盍至三仁祠下一聽天子命祀之恩綸

(肆頁 234)

蕭詩體裁為歌行體篇幅較長以客觀第三人稱觀點敘述夾有議論與抒情

對人物身份背景以及事件發生的經過有詳細的描寫三仁者稱三位在事變仍稟

持著節操正義剛強不屈奮勇抗賊的義士而清政府在民變平定後下詔褒揚

三人並興建三仁祠命地方政府歲時節令予以祭祀後世永念

而這三位義士身份背景各異第一位名叫壽同春事變發生時為淡水縣丞的

幕賓年紀已經大了在縣丞遇變身亡他危亂中一肩擔起責任率兵勦賊不

幸死在賊營第二位名叫李喬基為寄寓彰化的內地人具國子生身份在亂事

中集結民間力量變頗有成績但不幸在牛馬莊戰死第三即是劉郡丞之女蕭

氏對劉滿姑的敘述最為詳盡也許是因為劉氏的事蹟最具傳奇色彩對於三仁

事件的價值與清政府褒揚的動機在作品中也進行討論蕭詩雖為文學作品實

已具記史的作用且歌行體句式長短自由用語淺白尤利於傳播蕭綸據《全

臺詩》所載「字子山江蘇太倉人嘉慶年間(1796~1820)貢生著《樊村草堂

詩集》」」(全臺詩全臺詩智慧型資料庫)

然則寫臺灣烈女劉滿姑的兩位詩人皆內地人士而劉烈女為內地官宦之女

隨父赴任而喪命於臺邑因此而成為臺灣列女歷史其中一員然為何以劉女為詩

者臺邑詩人缺席此可疑之處

劉滿姑罵賊不屈而為亂兵所殺後為清廷封為三仁並下詔建祠祭祀宣示

著清朝統治權的正當性與絕對性褒揚滿姑罵賊而亡的義烈行為足以教育臺地

民眾必須忠於清朝反覆一再灌輸教育臺地百姓必須遵從的政治歸屬盧建榮曾

提出「一位漢人婦女絕不容許異族染指其身體於此漢女身體是一種漢人國家

主權的隱喻」79林爽文民變雖非漢胡之對立與衝突但劉女為清廷官吏縣丞之女

對抗的是民變中的暴民此對立衝突也隱含兩種政治勢力的對抗包括兩個群族

79 盧建榮〈從男性書寫材料看三至七世紀女性的社會形象塑模〉《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報》第 26 期1998 年頁 18

217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對物質包含食物土地性等各種資源的佔有與爭奪這點與中國歷史上漢胡勢

力對立的性質相當

因此我們可以這樣推定劉女的身體成為清治臺地權力的展現場烈女力拒

事變外在武力侵辱隱喻著清廷對臺地的所有權不可被被侵犯劉女死前面對侵

犯的態度與言語以及死亡方法的描述這樣剛烈行為的極度刻劃與突顯使劉

女抗暴的決心與影響力大為提高促使臺邑男性興起女子猶能如此保家衛國身

為男兒怎可不奮發而這種百姓為國犧牲意識與認知的養成對統治階級而言

實是鞏固政權一個重要的手段故可窺知劉滿姑事跡之所以能受到清廷大家宣揚

的潛在原因80

又如陳維英〈為王樹生明府題姊姒三節圖〉「乾坤存王氣女子識綱常人

是松梅竹心如冰雪霜後先三不朽生死一齊香況我鬚眉輩貞忱豈可忘」

(伍頁 199)反覆陳述著女子之所以能實踐綱常倫理是因為統治階級教化百姓成

功而女子都能夠捨生取義況且我們鬚眉男兒報國犧牲豈能後人陳詩服膺統

治階級的意識型態而此統治階級則為清朝廷

中國傳統上有士人殉國與女子殉節被類同化的傾向故詩歌書寫殉節的烈

婦也常別有隱喻如明朝末年已有士人以婦女死節或守節的選擇來比擬士大夫

殉節與守節的問題以臣殉國如婦殉夫者如晚明袁崇文〈黎烈婦傳〉云「臣事

君與婦事夫論者嘗相提其義皆取於致命遂志」81以及徐枋〈與葛瑞五書〉舉時

人的說法「殉節為易守節為難為烈婦易為節婦難」82顏元云「明末死節

之臣閨中義婦耳」83亦有士人為詩引節婦來比喻忠臣的如孫枝蔚〈朱矞三母

費太孺人貞節詩〉之一「節婦如忠臣所難非一死立孤能有成庶可光前史」

84以及吳嘉紀〈程寡婦歌〉

80 盧建榮〈從男性書寫材料看三至七世紀女性的社會形象塑模〉《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報》第 26 期1998 年頁 12 81 袁崇文(1595 年進士)〈黎烈婦傳〉載於屈大均(輯)《廣東文選》《北京圖書館古籍珍本叢刊》冊 117卷 15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康熙 26 年(1687)三閭書院刻本影印本1989 年頁 507 82 徐枋〈與葛瑞五書〉《居易堂集》卷 2頁 1 上下 83 李塨纂王源訂《顏習齋先生年譜》(附載於顏元《顏元集》)卷上「辛亥(康熙 10 年1691)37歲」條下冊頁 735 84 孫枝蔚〈朱矞三母費太孺人貞節詩〉《溉堂後集》卷 3《溉堂集》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頁 6 下

218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心志不改伊維寡婦忠臣忠臣識大義臨難往往致其身婦人脂口澤膚

十人九人腸肺愚節操曷繇自勵門戶胡能獨扶君不見程寡婦hellip夫死婦

不死祇緣黃口兒女須題攜85

等皆是而吳德功〈洪烈婦〉

山水毓貞媛乾坤鍾間氣鹿溪洪氏女少小知大義相攸郭阿奴二十

婚始字賦性靜而貞德容兼洵備百輛未盈門凶信忽傳至阿母默無

語阿爺言甚秘連理樹折枝比翼鳥分翅賢哉女聰明倉猝知其意

外聞薤露音聒耳夜不寐妾命實不猶君魂歸何處扯碎同心結滂沱

兩行淚膏木誰為容鉛華屏弗御身披侍嫁衣耳挂定盟珥欲效梁家

婦私將刀劓鼻欲效王氏妻親持斧斷臂全體遭毀傷所受反自棄

惟念夫遽亡不如從夫去生前不同牢死後共埋地擁衾臥空床絕粒

忘飲食急延良醫來醫來云不治切脈知血虧聞聲識腸碎娘勸啜茶

湯爺勸吃餅餌烈女誓弗肯含淚惻然對女子節不移忠臣心無二

兩語昔曾聞今豈易其志願娘勿悲酸願爺勿涕泗翹首盻蒼天婺星

空際墜頃刻魂歸陰不瞑張目眥鮮血兩腔填姑嫜來駭異面色猶如

生從容赴大隧性命弁髦輕巾幗鬚眉愧鹿溪諸紳耆拜迎擁塗次

鹿溪諸父老稱揚遍市肆滿路焚香楮兩部喧鼓吹名教獨扶持閨烈

千秋著一死重泰山兒女英雄類殉夫未嫁時奇節實非易彤管長流

輝貞珉謹泐記節孝採輶軒我忝與其事綽褉徵門楣旌表乞天賜」

(《瑞桃齋詩稿》全臺詩全臺詩智慧型資料庫)

〈洪烈婦〉雖為詩作然以五言古體長詩之體裁篇幅較長敘述事件前後

變化曲折詳盡其開端雖以客觀第三人稱發展中間模擬各色人物動作聲口將

烈婦絕食而亡的過程進行更長時間更具體詳細的描寫從主角的動作姿態醫

囑診脈親人的照顧死別的淒涼等刻劃出主角面對死亡從容不迫的形象而

「女子節不移忠臣心無二」「一死重泰山兒女英雄類殉夫未嫁時奇節實

非易」亦同樣以節婦比忠臣而以婦女死節或守節的選擇來與士大夫殉國與否

來相比擬而陳肇興〈題烈婦張沈氏殉節事〉(古體九解)

蔦蘿泛長風根莖無斷絕由來連理枝生死不相別君不見張烈婦慷

85 吳嘉紀〈程寡婦歌〉楊積慶箋校《吳嘉紀詩箋校》卷 12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頁349

219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慨殉夫勇且烈婦姓沈氏名心娘十八于歸張家郎舉案齊眉慕孟光如

膠如漆樂且未央忽忽五年載弄之璋二豎入室夫病於床求神問藥

淚睫承眶一朝怛化五內崩裂如沃湯大哭一聲氣結無語娣姒急申

救阿翁欲言不言淚如雨曰汝有孤兒在旦夕須哺乳長跪謝阿翁

妾心堅如銅兒生有祖累姑嫜妾身雖死兒可長夫沒無人侍巾帚妾身

不去誰為偶黃泉會有相見時升天入地妾從之明珠為夫斂綺羅為夫

裝執紼扶柩上北邱歸來拜姑泣媳身未亡如已亡綰我同心縷著我

嫁時衣孤燈耿耿酸風吹尺組畢命人不知人不知舉家奔救烏烏啼

生同衾死同穴青塚巢鴛鴦飛鳴自成匹謂予不信如曒日人慕婦烈

且貞我作歌戒貪生吁嗟乎女子仗義能殺身何迺國家多全軀保妻

子之庸臣(《雲林縣採訪冊˙藝文》頁 206)

陳詩第 1 段 1 至 6 句以比興開端以蔦蘿與連理枝來比喻生死不離的夫妻情

感並引出烈婦殉夫的主題第 2 段 7 至 14 句以客觀敘事觀點寫烈婦之姓名歸

寧夫家後的幸福家庭生活第 3 段 15 至 24 句寫詳細描寫夫婿病起不測以至於身亡

的經過作者善用人物表情刻劃其心理狀態如寫烈婦「淚睫承眶」寫家翁「欲

言不言淚如雨」極力寫喪夫喪子後悲慘的情狀第 4 段 25 至 34 句作者模擬烈婦

與家翁的對話以代言體各自表述殉死與否的考量第 5 段 35 至 43 句作者模擬烈

婦聲口敘述依禮安葬夫婿後從容殉死的過程第 6 段 44 至 56 句為事件收尾作

結敘事觀點一變為作者以第一人稱自述說明為此詩之創作動機將臣節與婦

節類比並提並以諷刺那些偷生忍辱臣子全詩敘事觀點多變人物情事介紹較

為完整情感神態刻劃細緻且以人物對話鋪陳情節頗具戲劇搬演效果

陳肇興(1831~)字伯康號陶村臺灣府彰化縣治(今彰化市)人為

清代中期臺邑著名文人《全臺詩》稱其「有個人心靈世界及理想抱負的抒寫

詩作的關懷重心亦往往與生民百姓密切相關在形式上陳氏習慣以長篇歌行來

抒懷言志詩作風格雄健豪邁」並稱其「肇興之詩胎息於杜甫可視為清

中葉臺灣文壇之『詩史』」

陳氏曾從鹿港拔貢廖春波讀書於彰化白沙書院和蔡德芳曾維精廖景瀛

合稱「白沙書院四傑」同治元年(1862)戴潮春事變拒絕戴氏之拉攏遂遁入武

西堡(今集集)之牛牯嶺山中是年 7 月謀刺戴氏失敗幾瀕於險境著有《咄咄吟》

220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一書詳錄戴案經過(參見全臺詩全臺詩智慧型資料庫)故其詩作有述寫現實

社會歷史風貌的企圖

林翠鳳曾舉陳氏《陶村詩稿咄咄吟》中的詩作分析其儒士的性格更以

其詩歌中不同時刻所追摩的前賢而得出其共同的特點始終堅定支持既有的朝

廷以及篤志排拒外來騷亂勢力並以為「陳肇興在顛沛流離中始終不移其為大

清朝廷臣民的立場」86同樣在文本中的作品亦表現出忠於君王朝廷之思想

許夢青〈自書吳烈婦傳後〉

誰能輕一死慷慨赴重泉不減忠臣節方知烈婦賢心爭秋月皎節勵

古松堅慚愧偷生輩雖生亦枉然(《鳴劍齋遺草》)

許夢青(1870~1904)字炳如又字荊石蔭亭泮名夢青號劍漁又號

雲客冰如高陽酒徒許氏為鹿港邑庠生其祖母賀太安人以節孝旌於朝

奉詔入祀彰化節孝祠其歷乙未割臺上書唐景崧又在日軍攻臺時隨練勇赴

八卦山抗拒抗日行為失敗後又逢四次家喪一生際遇曲折由官家子弟一變

為落拓文士《全臺詩》稱其「歷盡人世滄桑半生苦況盡託於詩」「以奔放

絕足之才為自由不羈之行遂一轉而為跌蕩詩人」可見其浪漫氣質許常安

評曰「雖時有浪漫 自由清狂豪放之作風然其實質乃具有嚴肅悽涼

寫實之社會骨格故其詩多為心底之聲時代之反映」(參見全臺詩全臺詩智

慧型資料庫)

許詩著重於烈婦慷慨赴死的義烈行為其以客觀評論方式開展將忠臣與烈

婦臣道與婦道相互比附所著重是烈婦行為在中國傳統倫理的道德價值而

其襲用詩歌中具文化意涵的文學意象如秋月古松在中國詩歌中皆為貞節幽

靜的象徵若《全臺詩》稱其「潛心詩文以舒胸中塊磊」則此詩以「慚愧偷生

輩雖生亦枉然」或可相彷彿則進一步以文本婦女尚能以死殉節而身為男

兒卻臨難茍免故詩作中往往有鬚眉男兒且不如之慨歎

86 林翠鳳〈從《陶村詩稿咄咄吟》看陳肇興之儒士性格表現〉《臺中技術學院學報》第 1 期2000 年 6 月頁 21

221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肆貞節烈婦的書寫反映漢文化移植臺邑的認同

中國大約在西漢末期儒家學說完成統一折衷諸子學說的目標墊定其在

漢朝學政界的絕對獨尊的權威地位而轉而以經學的形式面世成為後世中國

思想的主流87由於思想上的獨尊儒術漢以後的統治王朝也都以儒家經典為國家

教養人材的基礎因此後世士人的思想不免有儒家學說之色彩在不同程度上成

為儒家的信徒而儒學中所具備的現世務實群體的特質以及「內聖外王」

的人生實踐理想使得士人的眼光始終注視著百姓之福址關心人民的生計而

「風俗淳美」便是理想現世世界的基礎《詩經大序》「美教化移風俗」

《禮記樂記》「移風易俗莫善於樂」《荀子王制篇》「美風俗」《辭

海》也對風俗提出解釋「多數人之精神的一致表現歷時久遠型為定式足以

拘束個人之行為支配實際生活者也」88

而《漢書地理志》則進一步將風俗與聖王德政結合在一起以為百姓有五

常之性因為各地之自然環境與個人秉性氣質的差異因此各地的風俗便會隨自

然地理與人文背景的不同而有差異與此同時風俗又跟聖王的王教相關聯是

聖明君主展現教化的場域故云

凡民含五常之性而其剛柔緩急音聲不同繫水土之風氣故謂之風

好惡取捨動靜亡常隨君上之情欲故謂之俗孔子曰『移風易俗莫

過於樂』言聖王在上統理人倫必移其而易其末此混同天下一之中

和然後王教成也89

而由聖王至士大夫至百姓階級社會的層層影響傳播發展出中國傳統文化

中所謂由上而下風行草偃式的思考邏輯最典型的是杜甫「致君堯舜上再使

風俗淳」所展現的邏輯演繹而要如何由上而下這牽涉到前文所說的中國文化

特質中「內在超越」的要求因此王教在移風易俗的政策理念上主要乃是以『統

理人倫』為根本核心對淳美風俗的追求就會從最根本的人倫秩序的建立與維

87 劉靜貞〈劉向《列女傳》的性別意識〉《東吳歷史學報》第 5 期1999 年 3 月頁 3「儒家學說真正浸透漢朝的學政界確立經學的絕對權威其實已是元帝至王莽之世也就是到了前漢的最後五十年間原為諸子之一的儒家才完成其統一折衷諸子思想的目標而以經學的形式展現」 88 修訂本《辭海》下冊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41頁 3199 89 《漢書地理志》臺北鼎文書局1983頁 1640

222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持著手詩人作品中反覆出現的教化百姓移風易俗的追求往往伴隨著現實事

件中倫常綱紀的成立與破壞一起出現並成為一種執著的詠歎匯流入中國詩歌

的傳統文化90

烈婦鄭月娘生平首見周元文編纂之《重修臺灣府志》91傳文後更附有〈徵詩

小引〉一文並附上鳳山縣令宋永清等 18 位文人之徵詩作品康熙 47 年鳳山縣令

宋永清倡議當時臺灣官紳以鄭女為題進行創作由方志附有引文與詩歌原文可

見當是轟動地方之風雅盛事92《全臺詩》稱宋氏為「善察民情雅意文教頗有

宦績」(全臺詩全臺詩智慧型資料庫)既雅意文教則此次徵詩不免寓有教化

功能

《重修臺灣府志》所載〈徵詩小引〉記錄當時風雅的徵詩之舉93並註明主

要的目的是為了「青史不遺願徵詩而表著海天生色」可見徵詩活動除了是詩

人消遣怡情之舉也寄寓著希望能留下可供後人學習景仰的婦女典範書寫地方

史實的意圖謝貴文以為「可見發起人宋永清深受當時官員與文士的肯定與愛戴

他亦透過此徵詩活動提倡文風獎勵貞節達到以文學教化風俗的目的」94然此

徵詩之會透露出兩項訊息即文本之教化目的以及此會之後以鄭月娘為題之

詩作消聲匿跡可見文本題詠之對象若為平民百姓相較於前文陳永華女及鄭斌

女兩位烈婦可知其受到關注及賦予的意涵會隨之減少

《重修臺灣府志人物志》總共收錄了 18 首詩作95此徵詩之舉是康熙 47 年

90 歐麗娟《唐詩的樂園意識》臺北里仁2000頁 90「王教在移風易俗的成就上主要乃是

以『統理人倫』為根本核心因此對風俗的探討也就不外乎種種人與人之間的對應關係以及由

此衍生的社會秩序與人性特質的範疇」「標示出社會群體的生活感受與心靈狀態的一般趨向而

人人切身相關的行為依據和心靈歸屬的問題也包含在其中」 91 周元文《重修臺灣府志》卷 8〈人物志貞節〉臺灣文獻叢刊第 66 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頁 272後亦附有〈徵詩小引〉與諸詩原文為「鄭氏月娘者泉之南安石井人也年十九歸儒士王曾儒家曾儒食貧志學 甫閱年以病卒翁以貧故欲即葬月娘跪泣告乞得暫停眾謂夫死不忍恝 然常情也越數日語其翁願死從夫葬翁駭然囑鄰媼勸止月娘曰『吾當夫病劇時即以死許之義不可移』比後提防稍疏投繯而逝邑侯宋公嘉 其節通聞上憲獲褒獎焉侯親祭其墳額其廬曰『百年今日』蓋侯挽詩 有『百年今日乾坤老』之句也合葬依仁里內園路西」 92 徵詩之舉發生時間點為何學者以參與者之到卸任時間推斷以為康熙 47 年為確詳見王俊勝《清代臺灣鳳山縣詩歌研究》文化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2002頁 118-119 93 周元文《重修臺灣府志》卷 8〈人物志貞節〉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頁 272 94 謝貴文〈清代鳳山知縣宋永清的政績〉《高市文獻》第 18 卷第 1 期2005 年 3 月頁 38 95 第一首的作者為鳳山知縣宋永清康熙 43 年(1704)來臺任官《全臺詩》稱其「善察民情雅意文教頗有宦績工詩」第二首為臺廈道王敏政康熙 43 年(1704)至康熙 49 年(1710)來臺任官《全

223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發生距離康熙 23 年清朝平臺臺灣納入清朝版圖已有二十餘年南部的經營如

諸羅縣城衙署文廟學校皆有初步規模宦遊人士創作詩歌的風氣推動了

臺地的文風而諸詩於方志上排列的順序大概以官位高低來決定先後故內地

詩人作品排在前面而臺邑詩人作品排在後面這樣的情形呼應了前文所言臺灣

早期詩壇以遊宦詩人為主而臺邑有志於參與科舉的士人開始與清據初期的內

地統治階級進行交流與結合發展出初期的詩歌創作

除了籍貫生平不詳的張師文內地宦遊來臺的人士有 8 人所擔任有關文教

方面的官職如教授教諭等有 4 人而任職知縣的宋永清與任職臺廈道的王

敏政後世則對其有「善察民情雅意文教」「待人仁厚」「百姓賴以全生」等

關心民情之評價作者為臺邑人士則有 9 人大都具有增生廩生拔貢等鄉紳

身份施世榜更有「樂善好施」「農民咸受其利」等佳評扮演著臺灣地方民

間勢力首領的角色由此推知以鄭烈婦為題的徵詩之舉實具有地方輿論意見

的性質

而林華昌〈節婦鄭氏詩〉「獨挈綱常萬古寒」(壹頁 361)林氏為清康熙

43 年調任臺灣府儒學教授孫襄〈節婦鄭氏詩〉「扶植綱常吾輩事新詩題徧

海東天」孫氏為清康熙 37 年授福安教諭後改任臺灣諸羅縣為教諭李欽文〈節

婦鄭氏詩〉「輕生重節植綱常」(貳頁 40)李氏曾任福建南靖訓導張士箱〈節

臺詩》稱其「待人仁厚尤加惠原住民嚴禁通事社商之剝削濫派遇歲荒歉極 力為民申請賑恤百姓賴以全生」第三首作者為臺灣府儒學教授林華昌康熙 43 年(1704)來臺第四首作者為臺灣縣儒學教諭陸登選康熙 43 年(1704)至康熙 47 年(1708)在臺任官第五首作者為鳳山縣學教諭吳周禎康熙 42 年(1703)來臺第六首作者為臺灣諸羅縣教諭孫襄第七首作者為臺灣人陳聖彪康熙 47 年(1708)的副貢《全臺詩》稱其「善文工詩」第八首作者為張師文清康熙年間人生平不詳第九首作者為守戎張駥清康熙 47 年(1708)來臺任臺灣水師協標左營守備第十首作者為桐城人孫日高第十一首為臺灣府治東安坊人李欽文《重修臺灣府志》稱其「廩生」而《全臺詩》稱其「清康熙 60 年(1721)歲貢生曾任福建南靖訓導能文工詩」第十二首作者為張纘緒《全臺詩》稱其「清康熙五十年(1711)臺灣貢生」《重修臺灣府志》稱其「廩生」第十三首作者為張士箱《全臺詩》稱其「清康熙四十一年(1702 年)東渡來臺落居鳳山次年入鳳山縣學後為臺灣府學生員補增生廩生迄雍正十年(1732)五十九歲時成為歲貢生」為科舉業而移居臺灣鳳山第十四首作者為鳳山縣人鄭應球《全臺詩》稱其「性情耿介崇尚氣節」在朱一貴事件時為逃避朱氏同黨招募「夜晚攜妻子遁逃」可知當時鄭氏政治傾向是站在清朝政府一方又稱「主掌縣書院教席長達十餘年有益地方文教甚多」可見著重於民間百姓教化培養文風第十五首作者為臺灣諸羅縣人鄭鳳庭《全臺詩》稱其為「清康熙年間廩生」第十六首作者為康熙年間臺灣增生鄭煥文生平不詳第十七首作者為臺灣縣人施世榜為康熙 36 年(1697)拔貢《全臺詩》稱其「樂善好施興築水圳農民咸受其利」第十八首詩作者為鳳山縣人李廷綱只知其為康熙年間人生平不詳以上為鄭烈婦詩歌相關作者下文引詩處對作者即不再進行介紹

224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婦鄭氏詩〉「 風謠傳海內千古尚相看」(壹頁 425)張氏於乾隆 2 年出任漳

州府學訓導王敏政〈節婦鄭氏詩〉「苦節高風重栢舟輶軒問俗首先求」(壹

頁 362)

王氏於康熙 43 年移分巡臺廈道前列作者皆以烈婦鄭月娘為主題著重於女

子實踐德行的價值足以為後世樹立以生命維護綱常倫理的典範如王敏政所言

「問俗」帶有濃厚的移風易俗的目的乾隆年間六十七〈弔五妃墓〉 島嶼最後

昭英烈頑廉懦立蠻婦貞」(貳頁 247)六十七於乾隆 9 年以戶科給事中奉命

巡視臺灣朱澐〈李節孝〉「聖朝傳採柏舟篇海外旌揚李母賢」(貳292)

朱氏於乾隆 12 年調任鳳山縣訓導秦定國〈五妃墓〉二首之二「海表觀風

題墓道陽秋有筆墨痕新祇緣千古綱常係豈獨傷心弔五人」(參頁 147)

同治朝林豪〈詠臺陽古蹟十二首五妃墓〉「何幸教化行閨門」(《臺灣詩鈔》

卷 5頁 106)將閨門的教化與五妃事蹟結合起來於是這個單一的歷史事件便被賦

予移風易俗實踐聖王政教的任務這作品也就隱含出政治教化的色彩

道光咸豐年間劉家謀〈海音詩〉一百首之九九「匆匆六甲光彤史況沐

皇風二百年」(伍頁 308)劉氏於道光 29 年調臺灣府學訓導劉氏自註的詩序

並言 「今入版圖將二百載矣列聖相承昭然禮法有不共被涵濡哉近周光邰明

經欲輯臺郡節烈勒成一編誠盛舉也」劉氏歌功頌揚清政府以為臺邑經兩百

年教化婦女貞節德行的培養成果斐然以統治階層的角度來考量兩位烈婦之行

為價值頗具政治意涵道光年間施瓊芳〈題全臺闡幽錄〉二首之二「寡鵠貞

鴛萃一編旌祠會錫九重天依然婦誥回鸞及能使夫名附驥傳彤管有人風繼

起碧霄終古月難圓誰言婉嬺煢煢質已握興頑立懦權」(伍頁 381)

第 2 首點明此書所收人物並足堪為天子旌表之節婦貞女女子能實踐婦德

同樣也能澤被家門為夫婿增光而書中足為後世楷模者其人生卻都是坎坷不

幸的7-8 句寫出書寫權力之本質原本這些女子是柔弱貞順的卻因此書而得以

傳世施氏曾銓選六部主事前述詩人則將貞節烈女之節操德行與政權教化結合

在一起政府的旌表立祠的表揚機制使女子的高貴品行不至淹沒不彰而女子

建立閨門的行為典範可以建立淳美善良的風俗但「興頑立懦權」則頗有思考

225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的空間此四字除了建立符合倫理綱常的行為準則外還要堅強百姓們的意志

在危難時能用最大的犧牲包括生命來維持理想的存在而這理想的內涵則

隱含著統治政權的延續與護衛

余英時分析漢代循吏在文化傳播中所扮演的角色與作用他將中國文化分為

大小傳統並解釋「大傳統或精英文化是屬於上層知識階級的而小傳統或通俗

文化則屬於沒有受過正式教育的一般人民」96而漢代循吏則扮演了文化傳播者的

角色之所以如此余氏指出因為循吏是親民之官「循吏」之名始於《史記》的〈循

吏列傳〉從此成為中國正史列傳的典型至《清史稿》依然沿用余氏更言

漢代的大傳統以儒教為主體而儒教的基地則在社會而不在朝廷因此循

吏在發揮『師』的功能時他事實上已離開了『吏』的崗位他所奉行的

不復是朝廷法令而是大傳統的中心教義由於中國的大傳統並非寄身於

有組織的宗教所以它的傳播的任務才落到了俗世人物的循吏的肩上漢

代大傳統的傳播者借用《周禮》的名詞可稱之為『師儒』循吏便是以

『師儒』的身份從事『教化』工作的97

而文本尚有擔任教諭提督學政訓導等教育行政工作之創作者清廷的中

央教育制度中央最高教育行政機關為國子監其下設有祭酒司業等教官總理

監務以及博士助教學正學錄等各級教員在地方教育行政上各省設提

督學道擔任地方教育的最高行政官員以負責學校事務政風及科舉等事務

雍正 4 年(1726)提督學道改稱提督學政在地方官學上設有府學政使府提調

府儒學教授州學正縣儒學教諭府州縣下設立縣訓導以掌管地方教育事

務98

而臺灣清據初期隸屬於福建省由福建提督學道統理教育事務但因臺灣海

外孤島路途遙遠改由分巡台廈兵備道兼理學政康熙 23 年(1684)改由臺廈兵

備道兼任朱一貴事變後改由巡臺御史負責至雍正 5 年(1727)改為巡臺漢御史

96 余英時〈中國古代死後世界觀的演變〉載於《中國思想傳統的現代詮釋》臺北聯經出版社1993頁 168 97 余英時〈中國古代死後世界觀的演變〉載於《中國思想傳統的現代詮釋》臺北聯經出版社1993頁 198 98 參見種村保三郎《臺灣小史》臺北武陵1991山崎繁樹《1600-1930 臺灣史》臺北武陵1995連橫《臺灣通史》臺北幼獅1977

226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管理乾隆 17 年(1752)則改由巡臺臺灣道兼任光緒元年(1875)改由福建巡撫兼管

光緒 13 年(1887)設臺灣省後由臺灣巡府兼任掌管臺灣教育事務知縣負責地方

教育事務由此可知臺灣學政與官政相結合之特質99

而關於教育行政的最高指導原則順治 9 年(1652)頒六諭計為「1孝順父

母2尊敬長上3和睦鄉里孝訓子孫5各安生理6莫作非為」100

姜添輝以為「由其內容可窺見其重心在於強調傳統文化的倫常思想以及安本分

的觀點並藉由這些觀點的灌輸以達社會安定的目標」101康熙 9 年(1670)頒佈聖

諭廣訓十六條計有

1敦孝悌以重人倫2篤宗教以昭雍睦3和鄉黨以息爭訟4

重農桑以足衣食5尚節儉宜惜財用6隆學校以端士習7黜

異端以崇正義8講法律以儆愚頑9明禮讓以厚風俗10務

本業以定民志11訓子弟以禁非為12息誣告以全善良13

完錢糧(租稅)以省催科(裁判)14戒匿逃以免株連15聯保申

以弭盜賊16解仇忿以重身命等102

除了順治朝所強調的倫常價值觀外並將關注範圍擴大到文化習俗以及社

會規範等層面可以窺見清廷教育行政的最終目標是欲藉由教化途徑以安定社

會光緒 29 年(1903)張百熙等在〈奏定學堂章程〉中提出「至於立學宗旨勿論

何等學堂均以忠孝為本以中國經學為基礎俾學生心術依歸為正」103以至於

光緒 32 年 5 月 2 日清廷公佈的欽定學堂章程第一類是忠君尊孔第二類是尚

公尚武尚實可知清代由內地派遣至臺灣的教育官員實肩負思想教化之重

責大任其主要之任務為導正並建構臺邑人民正確之政治立場與政治意識創作

者日夜身處其氛圍中將其投射於其所創作之主題詩歌中似為合理之解釋

顧炎武論「秦紀會稽山刻石」指出「然則秦之任刑雖過而其坊民正俗之意

99 參見盛清沂王詩琅高樹潘《臺灣史》臺北眾文1988 年種村保三郎《臺灣小史》(臺

北武陵1991)邱奕松《嘉義縣志教育志》嘉義嘉義縣政府1991連橫《臺灣通史》

臺北幼獅1977 等 100 宋鼎宗等《全臺首學資料彙編》頁 61臺南臺南市立文化中心1997 101 姜添輝〈教育社會學觀點的清朝時期臺灣官方儒學的發展與特性〉《臺南師院學報》第 34 期

2001頁 292 102 種村保三郎《臺灣小史》臺北武陵1991頁 151 103 雷國鼎《教育概論》上冊臺北教育文物1976頁 80

227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固為始異于三王也」(《日知錄》卷十七)則中國自秦始皇起便有統治階級提倡禮

教以矯正民間各地不良風俗的政治措施文本創作群共 69 人共有 20 位具有從內

地遊宦臺邑的背景其中官職包括擔任臺邑各地教諭知縣巡臺御史提督學

政訓導等居多而臺邑文人亦具鄉紳背景文本中反覆出現蘊含政治意涵與宣

揚文教的意識

伍對內地與臺邑的指稱反映中央政權與地方邊陲的對峙

清代臺灣貞節烈女詩中出現以內地為中心以臺邑為邊緣之論調例如康

熙朝江日昇〈贊寧靖王朱術桂與五妃殉節二絕〉二首之一「天地乾坤無可寄

飄然海國全其身」(貳頁 28)臺廈道王敏政〈節婦鄭氏詩〉「鬚眉長樂嗤青

史巾幗共姜壯海洲」(壹頁 362)此詩為康熙年間王氏應徵詩之會為鄭治時期

禮官鄭斌女為寫的作品第 4 句稱鄭斌女事跡足以為「海洲」壯事氣勢壯盛

其臺地為「海洲」意指海外神洲顯現出以內地為世界中心點而以臺邑為邊

垂的論點

諸羅諭孫襄〈節婦鄭氏詩〉「扶植綱常吾輩事新詩題徧海東天」(壹頁

367)此詩亦為應徵詩之舉最後一句「新詩題徧海東天」臺邑與內地一水之隔

又處內地東方稱「海東天」可說是其地理位置的說明范咸〈弔五妃墓十二絕

句〉十二首之五「可憐椎髻文身地」(貳頁 258)其它相關文本有以鄭氏王朝禮

官鄭斌女為題之作品

康熙 13 年內地爆發三藩之亂鄭經趁機響應出兵同時將明朝續順公沈瑞接

到臺灣並以禮官鄭斌之女許配之鄭經將明朝王公遷往臺灣並幫助其建立家

庭除了昭示臺灣鄭氏為延續明朝皇權的正統地位外也為了隴絡人心凝聚在

臺灣的明室力量可以說沈鄭兩氏的聯婚是帶有強烈的政治色彩這段婚姻幾年

後卻遭到重大的打擊鄭經去世後鄭克塽繼位親信馮錫范攬權內部局勢日

益混亂身為流亡王公的沈瑞被誤認為身懷鉅資並因此招禍被馮錫范以反間

228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謀逆案件遷連104

父子被殺家屬被囚當沈瑞一家受禍時禮官鄭斌向鄭克塽求情為女兒

開脫並得到首肯就在鄭家父母將女兒救出虎口後得知詳情的鄭女卻毅然決

然決心與丈夫共赴家難並在處理完殉死家人的後事後從容自縊殉夫這件事

在當時引起很大的迴響不論身份貴賤聽聞此事的人都為此感動流淚康熙 23

年清朝佔據臺灣後總督姚啟聖並奏請封誥鄭氏「一品夫人」都統張夢吉並差人

將沈氏一門受難的棺柩送返京安葬105

咸豐朝陳維英〈一品夫人〉(鄭斌女 沈瑞妻)四首之四「鸞章一旦下東都

油壁香車離海隅」(伍頁 182)史載清據臺灣後將沈瑞遺體移葬內地想必鄭

女也隨之移葬故有「油壁香車離海隅」之說而以海邊一角指臺地將其邊緣

化之地理觀可知劉家謀〈謁五妃墓〉二首之一「那知瘴海千重外尚有紅顏

識報恩」(伍頁 319)再如道光年間施瓊芳〈題全臺闡幽錄〉二首之一「海濱

鄒魯風堪采軒使曾勞女史詢」(伍頁 381)施氏為《全臺闡幽錄》題詩書中

多錄臺地節烈女性有為清代臺灣女性寫史的目的詩中稱「海濱」以內地為中

心以臺邑為邊地的意向明顯

王凱泰《臺灣雜詠續詠》十二首之五「故王一去五妃陪海外黃沙賸

幾堆」(《臺灣雜詠合刻續詠十二首》頁 50)同治朝林豪〈五妃墓〉「海角年

年長相守」(《臺灣詩鈔》卷 5頁 93)熊佐虞〈五妃墓限支韻〉「黃土荒題海上

碑」(《臺灣詩鈔》卷 5頁 93)以及光緒朝唐景崧〈五妃墓限支韻〉「海上鵑啼

悲玉帶」 (《臺灣詩乘》卷 5頁 209)周長庚〈拜五妃墓〉「頸血不膏中土鐵

墓門長咽落潮聲」(《臺灣詩乘》卷 5頁 214)

周長庚(1847~1888)號辛仲又號莘仲福建侯官人光緒 10 年(1884)由建陽教

諭調署彰化教諭光緒 14 年發生施九緞以索焚丈單為名的圍城之變周氏因為民

104 蔣師轍《臺游日記》卷 1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7臺灣文獻叢刊第 6 種頁 30記載「康熙二十一年福建總督姚啟聖用間諜陰散其黨約偽賓客司傅為霖內應事洩為霖遇害」丁曰健輯《治臺必告錄》卷 1頁 77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9臺灣文獻叢刊第 17 種記載「行人傅為霖密約十三鎮同日發難事泄錫範並搆陷續順公沈瑞而有其貲人心益失國軒居臺而被刺者再皆姚啟聖所使也 105 事詳見江日昇《臺灣外記》卷 9臺灣文獻叢刊第 60 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

229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請命受誣以致「一官拋擲落拓終身」彰化人士「頌公之德而不衰」周氏

讚揚五妃之死為「頸血不膏中土鐵」以清朝鐵蹄為「中土鐵」相對而言臺邑

為世外之地可知而另一方面五妃成為臺邑歷史人物而非中土人物的意涵就更

為明顯了

本節所述及這 11 位作者中王敏政為康熙朝內地旗人孫襄為康熙朝內地人

陳維英為咸豐朝臺地人施瓊芳為道光朝臺灣縣治人林豪活動於同治朝左右金

門人周長庚為光緒朝內地人熊佐虞光緒朝內地人唐景崧光緒朝內地人生

存年代分佈清朝早中晚各期籍貫有大陸內地也有臺地人士由此推測以邊

陲之姿態而與內地中央相對似乎是清代士人普遍之觀點

黃國昌以為「中國意識」可以分析成六種互相關聯的觀念他舉出的第二種

觀念就是「『世界中心』的地理『中國意識』」「中國人把自己居住的地方視為

世界的中心而以其它地方都是世界的邊疆」106 莊勝全在以康熙朝四位內地親

歷者的觀察內容研究得出「遂使以中國本土為中心的世界觀得以大行其道中國

的文化邏輯逐步套用在對台灣的印象上」107

李國祈在對清代臺灣政治發展史的研究提出「臺灣自康熙時期歸入清帝國

版圖後雍正以降清廷所推行的政策則為使其內地化其目的在使臺灣變成

中國本部各省的一部份108」李氏為所謂的「內地化」乃中國中央政權及傳統典章

制度在臺灣這個邊疆地區的普及與擴張的過程「內地化」就是在政治上「中國

化」在文化上「儒家化」109並以為「大體而言及十九世紀其(臺灣)西部已

開發地區內地化幾已完成」然而我們參照前列詩人之作品即便在李氏所認

定已「內地化」的時期不論其為內地文人或臺邑文人其詩作中乃反映出臺邑

的邊陲位置亦即臺邑被歸為中國一省後其地理位置的觀念仍屬於遠離核心

的邊陲

106 黃國昌《『中國意識』與『臺灣意識』》臺北五南1995頁 12 107 莊勝全〈清康熙朝臺灣印象的轉變以四位親歷者的觀察為例〉《臺灣風物》第 56 卷第 3期2003 年頁 32 108 李國祈〈清季臺灣的政治近代化開山撫番與建省(1875-1894)〉《中華文化復興月刊》第 8卷第 12 期1975 年頁 5 109 李國祈〈清代臺灣社會的轉型〉《中華學報》第 5 卷第 3 期1978 年頁 148

230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然而我們以為文本中雖有臺邑居邊陲之政治意識然其以臺邑貞孝節烈女子

為主題仍是「在地認同」之詩學實踐其雖大量融合中國傳統詩學文化的意涵

與典故然最終目的之一仍是構築臺邑貞節歷史故我們認為其「臺邑邊陲化」

之特質可以引用鄭志明教授的說法加以解釋「所謂自在性格是指文章主體可

以從容地與外來文化相結合以開放的心靈來解消各種衝突情境讓主體文化無

處而不自在承認其邊陲的角色就是要解消邊陲的悲情心態不必向世界的核

心靠攏也不必向中國的核心靠攏脫離了核心的意識宰制自安於邊陲不是

偏安的心態而是無所求於核心以主體的自主性來迎接來自核心的各種挑戰110」

雖然鄭教授所提的是臺灣儒學發展的問題但從文本中看來不論是內地詩

人或本土詩人在接觸到臺邑本地題材時或多或少都會進行內地化與本土化的衝

突與融合而作品最終的主體性還是會回歸於創作場域之在地認同例如陳昭瑛

在〈論台灣的本土化運動〉一文中指出早期的「台灣意識」並未與「中國意識」

衝突甚至是重疊在一起有著相互定義的關係「由於臺灣人是以中國為父母

之國台灣意識自然也以中國意識為起源中國文化漢民族的特有生活方式在

台灣的樣貌是形成『中國式台灣意識』的文化基礎」111而由上文可知所謂「中

國式台灣意識」其地理觀念乃以中國為世界之中心而臺灣為邊陲之地

由於本節文本的作者群有 3 位清代中期的臺邑人所以我們可以推論最遲

在清咸豐道光年間臺邑詩人的地域意識其實已被完整教化出「中國意識」了

而 8 位內地詩人的作品中反覆以「海角」「海國」「海上」的空間述語強調臺

邑相對於核心的「邊陲」地位不斷灌輸與強調台地附屬內地的地理概念即統

治階級的角色為清朝政府

陸小結

縱觀上述所論文本創作活動實有許多政治元素清代考據學風盛行余英

時所言多學為識之學風由內地傳入臺灣專注於客觀知識從詩歌形式發展為

110 鄭志明〈臺灣儒學本土化的發展方向〉載於《第二屆臺灣儒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臺南成功大學中文系1999頁 655-679 111 參見陳昭英《臺灣文學與本土化運動》臺北正中書局1998頁 101-181

231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詩文融合詩序詩註比例增加且內容多為客觀現實事件的敘述可知其對外

在世界的關注而文本創作群的遊宦背景使其關注於教化與移風易俗前述余

英時對中國循吏之分析與清朝《通典》對知縣之職責描述可為舉證而作者若

無官員身份則為臺邑地方儒學鄉紳或與地方官府關係良好或掌地方書院

負有教育子弟之責任而文本所題詠之主題部份具官宦背景或受禍於政治事

件兵亂政治勢力等直接間接造成主題事件的發生

而大部分主角皆與朝廷旌表官修方志等政治活動相關聯而在文本中的象

徵隱喻中女子貞節類同於清政權女子抵抗外來力量的侵略象徵捍衛主權的

存在宣示清朝統治之正當性與合法性而臺邑邊緣言論則反映中國文化融入

臺灣社會整個內化過程的完成清代臺邑文人已接受臺灣為中國領地之一部份

王建曾以今文《尚書》為文本論析西周王朝政治意識中的合法性理念112其得出

的結論有「國家政治疆域的傳承與統一意識」「政治統治權威的合法傳承」「批

判和推翻暴君暴政統治的變革意識」等

雖然尚書是官方性質的文書有別於文本之私人創作但兩相比較可以觀

察出兩者相似處如本文所提出之「五妃詩墳墓之意象反映明政權走向滅亡與結

束」「民變烈女的歌頌反映創作群對清廷統治權的支持與肯定」則與李文所提「政

治統治權威的合法傳承」何其類似而「對內地與臺邑的指稱反映中央政權與地

方邊陲的對峙」則除了如王健所言之「國家政治疆域的傳承與統一意識」「中華

文明hellip即使某個王朝滅亡了後繼的王朝以其合法繼承者的身份完全承襲前朝

的政治遺產完成統一拓展天下疆域的合法政治使命」113因為本文創作群特定

之時空背景深一層反映出所謂天下疆域「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

非王臣」實隱藏著中央與邊疆之對峙114而本文前述所言之三種群體意識實為「漢

文化移植臺邑」政治操作的基礎而我們亦可解析創作群如何合理化清廷統治臺

灣的政治權力

112 王健〈論西周王朝政治意識中的合法性理念mdashmdash以今文《尚書》為中心〉《江海學刊》第 6 期

2003 年 113 同前註頁 141 114 中國商周時代還未出現中國與四夷對應的指稱一直要到「自東周以來才以南蠻北狄東

夷西羌相對而言為言」參考于省吾《釋中國》王元化主編《釋中國》第 3 卷上海文藝出版社

1998頁 1517

232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引用書目

一傳統文獻

丁紹儀《東瀛識略》臺北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7臺灣文獻叢刊第 2 種

王必昌《重修臺灣縣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臺灣文獻叢刊第 113

江日昇《臺灣外記》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臺灣文獻叢刊第 60 種

朱仕玠《小琉球漫誌》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6 臺灣文獻叢刊第 3 種

周元文《重修臺灣府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臺灣文獻叢刊第 66

林焜煌纂《金門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臺灣文獻叢刊第 80 種

陳文達《鳳山縣志》臺北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臺灣文獻叢刊第 124 種

《清一統志臺灣府》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臺灣文獻叢刊第 68

陳壽祺《福建通志臺灣府》臺北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臺灣文獻叢刊 84

許南英《窺園留草》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2臺灣文獻叢刊第 147 種

連 橫《臺灣詩乘》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臺灣文獻叢刊第 64 種

《欽定平定臺灣紀略》臺北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臺灣文獻叢刊

第 102 種

《碑傳選集》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6臺灣文獻叢刊第 220 種

《臺灣通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2臺灣文獻叢刊第 130 種

蔣師轍《臺游日記》臺北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7臺灣文獻叢刊第 6 種

盧德嘉《鳳山縣采訪冊》臺北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 臺灣文獻叢刊第

73 種

二近人論著

王俊勝 2001《清代臺灣鳳山縣詩歌研究》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全臺詩編輯小組 2004 《全臺詩》(1~5 冊)臺南國家臺灣文學館

233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234

江寶釵 1999 《臺灣古典詩面面觀》臺北巨流

余英時 1993 《中國思想傳統的現代詮釋》臺北聯經出版社

洪順隆 1998 《抒情與敘事》臺北黎明文化

許麗芳 2007 《章回小說的歷史書寫與想像以三國演義與水滸傳的敘事為例》臺

北秀威資訊科技

許玉青 2004 《清代臺灣古典詩之地理書寫研究》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硏究所

碩士論文

許東海 2003 《女性帝王神仙先秦兩漢辭賦及其文化身影》臺北里仁書局

畢恆達 2001 《空間就是權力》臺灣心靈工坊

陳昭英 1998 《台灣文學與本土化運動》台北正中書局

張孟珠 2002 《清代貞節的實踐及其困境》國立中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葉嘉瑩 2000 《清詞散論》台北桂冠

葉嘉瑩 2000 《漢魏六朝詩講錄》台北桂冠

黃國昌 1995 《『中國意識』與『臺灣意識』》臺北五南

楊積慶箋校 1980 《吳嘉紀詩箋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歐麗娟 2000 《唐詩的樂園意識》臺北里仁

鮑家麟編 1992 《中國婦女史論集》臺北稻香出版社

  • 文本有以明皇室在臺殉節之五妃為題的作品五妃本事參見江日昇《臺灣外記˙弁言》丁紹儀《東瀛識略》等皆有記載江日昇站在清朝統治者的立場對鄭氏王朝一直視之為謀逆亂臣但對殉國而死的寧靖王則抱著頌揚的態度而追隨寧靖王殉死的五妃則稱讚其為「且五姬慷慨輕生氣勝男子而臺灣之山川草木能不因此而增光乎」可知五妃殉節之歷史地位與道德價值在清康熙年間即已確定
  • (《雲林縣採訪冊˙藝文》頁206)
Page 3: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ir.lib.ksu.edu.tw/bitstream/987654321/13221/2/21%D... ·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 曾玉惠 ∗ 摘要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壹前言

一 研究範圍

中國詩歌對婦女典範之書寫從《詩經》開始即有許多篇章述寫讚揚婦女

貞順德行如《唐風葛生》《鄘風柏舟》等前者寫寡婦對亡夫熱情思慕並

矢志守節的歌語並讚美其貞節後者寫衛世子共伯死後其妻共姜斷然拒絕母親

勸其再嫁之歌諸如此類讚揚婦德為主題的詩歌創作或闡述或記其人其事所

在典籍歷歷可考而至漢代劉向《列女傳》後開始在史書上編列列女傳為女

性在歷史上留下身影

《列女傳》雖為傳體史書但卻是「以記人敘事的史傳形式呈現內裡卻是

承襲《史記》《漢書》以來透過人物行事操守闡明儒家社會道德理想的『傳』

人解『經』筆法」1《列女傳》中對後世史書體例影響最大的是「貞順」類〈貞

順傳小序〉解釋分類涵意稱其

惟若貞順脩道正進避嫌遠別為必可信終不更二天下之俊勤正

潔行精專謹慎諸姬觀之以為法訓」可知此篇所收人物的特色在於

女子能知禮守信「堅持婦人之道當從一而終不肯改嫁甚至毀容或自

殺以保貞節者2

這種強調女子保持貞節之絕對性要求其實踐的力度甚至強烈到當事人以死

亡來維護性貞節另一面即為確保父權社會對附屬女性所有權不被侵犯至清代

據《大清會典》規定的旌表範圍已經涵蓋了各種類型的貞節婦女如節婦烈

婦或烈女貞女等而章義和陳春雷所著《貞節史》將清代受旌表之婦女分為

節婦貞女烈婦(烈女)三類而旌表之標準《大清會典乾隆會典》提及

旌表節孝之禮其節婦自年三十至五十或年逾四十而歿守節已閱十五

1 劉靜貞〈劉向《列女傳》的性別意識〉《東吳歷史學報》第 5 期 1999 年 3 月頁 2 2 同前註頁 19

191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年以上者賜`清標彤管四字以表其間仍於節孝祠內匯姓氏勒

貞珉

其時節婦之條件至少需守節十五年至道光 40 年(1824)《光緒會典事例》

載議准

安徽全椒縣民婦王楊氏守節 13 年身故按照成例計小二年應援已故貞女

不拘年限之例比照現存節婦二十年限例之半為守節十年一體旌表

旌表節婦之年限標準已放鬆至同治 10 年(1871)《光緒會典事例》載議准「嗣

後孀婦守節至六年以上身故者一體旌表其未及六年身故者仍行扣除」可知

對早年亡歿的守節婦女的旌表在守節的年限上越來越放鬆越來越短章義和

及陳春雷以為

守節年限的降低表明一方面寡婦守節現象愈益普遍同時守節的苦烈

程度愈益加深以至於早亡之例時有發生旌表貞節的流弊促使寡婦廣

泛地守節守節現象的增多與守節情形的艱貞推動了封建政府不斷降低

旌表條件以籠絡人民尤其是清朝中衰以後統治者更是希望借助頻繁

地旌表貞節來為封建特權的維持及腐朽統治的穩定增添砝碼守節年限

的歷史變動也可以成為我們觀照清朝由盛轉衰運行軌跡的一個小小的側

面3

至於貞女康熙 52 年(1713)《大清會典嘉慶會典事例》載議准「民間貞女

未婚聞訃矢志守節絕食自盡照例旌表」而《道光禮部則例》載「未婚貞

女及在夫家守貞者俱照節婦例一體准其旌表」可見貞女乃未婚守節之婦

女與節婦相比不同之處在兩者是否完成婚姻的儀式第三類則為烈婦和烈女

康熙 11 年(1672)《大清會典嘉慶會典事例》記載議准「強奸不從以致身死之烈

婦照節婦例旌表」而章義和陳春雷則解釋為「指以死守節的女子ldquo婦

ldquo女用以區分女子的已婚與未婚此類旌表分兩種情形其一拒辱致死者

指女子反抗凌辱以死守節hellip其二夫死殉節而亡者」4

而董家遵對《列女傳》中貞順類之婦女提出解釋「節婦只是犧牲幸福或毀壞

3 章義和陳春雷《貞節史》上海上海文藝1999 年頁 160 4 同前註頁 162

192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身體以維持她的貞操而烈女則是犧牲生命或遭殺戮以保她底貞潔前者是『守

志』後者是『殉身』」5則節婦與烈女演變成傳統婦德之兩大分類張孟珠進一

步以婦女自殺與否來為『節烈』做出基本定義並將婦女節烈行為分為『守節』

與『殉節』兩種而兩者之不同是前者是一種長期的道德堅持婦女往往必須抵

抗各種阻礙她們實踐守節的外在壓力後者是困於各種情境無法自拔終至毀滅之

道德性『自殺』6

光緒 20 年(1894)臺灣纂修通志總局所開列〈采訪貞孝節烈婦旌表事例〉一文

對旌表的對象有詳細的說明與分類7

女未字在母家守貞者曰貞女已字未嫁而夫死遂赴夫家守貞者曰貞

婦女家無男子女自誓在家守貞奉養父母終老者曰孝女出嫁孝養

舅姑代替危難者婦代夫危難者均曰孝婦夫死守節孝養舅姑撫孤

成立者或無子而守節終養者均曰節孝凡節未有不孝者也不論妻妾

但年三十以前夫死而守節至五十歲者或年未五十身故其守節以及六年

者均曰節婦一夫死以身殉夫者曰烈婦遭遇盜賊強暴捐軀殉難者

婦曰烈婦女曰烈女力不能拒羞憤即時自盡者亦合旌表例建坊凡

婦女貞而兼孝者曰貞孝兼節者曰貞節兼烈者曰貞烈節而兼孝

者曰節孝兼烈者曰節烈各隨其事實變通辦理可也

由此可知至清代婦女旌表因其實踐內涵之不同而有了越來越多分類之細

目當然也有可能是實務上旌表過程中需有判斷分類之標準詩歌的體裁在中國

韻文中實具備「正典母體」的特質中國知識份子往往將詩歌賦予「文學典範」

之文化意義經營著「載道」與「言志」的作用而此「道」與「志」的內涵

往往承載著詩人在人格書寫及精神體現上所追求的典範故以詩歌為體裁者往

往有強烈的宣示意義

因此鑑於後世婦女貞節德行之內涵與分類越趨繁複與詳細為充份掌握相關

於清代臺邑婦女德行之詩歌文本故本文所包括範圍包含清代臺邑地區有關貞

女貞婦孝女孝婦節孝節婦烈婦烈女或上述兩者三者德行之結

5 董家遵〈歷代節婦烈女的統計〉載於鮑家麟編《中國婦女史論集》臺北稻香出版社1992 6 張孟珠《清代貞節的實踐及其困境》頁 1國立中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 7 盧德嘉《鳳山縣采訪冊》(臺北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頁 22~24臺灣文獻叢刊第73 種

193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合如貞孝貞節貞烈節孝節烈等不論是概論婦女貞德或題詠貞烈人物

之作品凡是涉及上述範圍之主題詩歌全部在文本範圍之內而本文也根據《大

清會典》與陳春雷《貞節史》的分類將文本分為烈婦(烈女)節婦(貞女)孝女

等三類加以分析8

本文根據《全臺詩》與《臺灣文獻叢刊》《臺灣方志集成清代篇》等文獻

資料所搜集文本所得總計 151 首其中烈婦詩共 131 首而節婦詩中包括貞女詩

與孝女詩共 20 首從比例上可知以烈婦為題者作品數多出 4 倍文本大部份為題

詠具貞孝節烈婦德之女子這些主角人物總計 34 位皆於現實世界中實際生存過

並非虛構人物在「存在」意義上必須是真實的而整個清朝臺邑見諸於方志之

列女有兩千多人曾蒙受官方旌表女子有上百人然見諸詩作中的女子僅有 34 人

可見入詩比入史尤為難得這種透過題詠人物行事操守闡明儒家道德理想的筆

法實繼承了《史記》《漢書》以來「傳」人解「經」的傳統

而參與創作的文士共 69 人亦有同一作者創作內容包含節婦烈婦孝女等

不同性質主題如吳德功陳維英等我們試分析這 69 位作者之背景其中籍貫

不詳者為 6 人而烈婦詩作者具臺邑背景者共 26 人具內地背景者共 28 人可知

兩地作者之比例相當而創作節婦詩之內地詩人僅 1 位而有 8 位臺邑詩人參與

由此反映詩人之背景與所題詠的對象性質之關聯

二 研究方法

楊義《中國敘事學》提出「敘事視角是一部作品或一個文本看世界的特

殊眼光和角度」9作品乃作者與外在寫作場域亦即所謂「宇宙」互動的結果

當作者再現己身自外在所接受的訊息時實不免參入個人主觀的價值判斷梅家

玲以為「敘事先後次第中所隱含的或許是敘事意欲營塑特定敘事風貌的意圖

但更可能的乃是其對於所敘事件之意義價值的輕重判分」10因此作品內容與

敘述的方法其實隱含著梅氏所言的「對於所敘事件之意義價值的輕重判分」

8 本文文本引詩後括號內若無特別標註書籍名稱則為引自《全臺詩》標註時第一個國字數為冊

數第二阿拉伯數字為該冊數之頁碼全臺詩編輯小組施懿琳等編撰《全臺詩》臺南市國家

臺灣文學館2004 年共 1~5 集 9 楊義《中國敘事學》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頁 191 10 梅家玲《世說新語的語言與敘事》臺北里仁2004頁 219

194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而許麗芳提及「敘事不僅是敘述也是解釋後者意義甚至大於前者是以

特定價值觀點貫穿於故事文本間」11也認為文本隱含的作者特定價值觀點而此

特定價值觀點用何種方式呈現呢申丹提及「文體學家較常探討的是『敘述聲音』

層次其偏好敘述觀點的文體問題注意敘述者敘述時運用文字表達或流露出來

的立場觀點與語氣口吻重視語言運用的問題」12因此申丹所舉的文體學家主張

作者在進行創作時其內容的剪裁與語言形式的運用安排實表現出作者本身價

值判斷而人類價值判斷實牽涉至心靈意識的層面

黃國昌提及心理學家常使用『意識』來描述關連到個人和外在世界關係的心

理狀況它指知道了某種『觀念和感受』(Awareness of ideas and feelings)特別是能

知觀察到並將觀念和感受統合成有意義的整體的能力」並為「意識」定義

時舉洛克所下的結論是「與外界接觸而在一個人內心引起的觀念(Perception)」13

因此創作者在形成價值判斷與意義的界定時必先有一種「能知觀察到並

將觀念和感受統合成有意義的整體的能力」意即黃氏所言之「意識」他並進一

步衍生「意識」的特質其是多元性的他提到「每個人都可能根據事實依其

自覺自知有很多種『意識』」他舉例

一個人可依其血統關係之大小產生家庭家族宗教種族民族等意

識他也可能依生活範圍或出生地產生鄉土縣籍省籍國家等意識

他可因職業地位等關係產生不同的『階級意識』他更可因接觸問題和深

度不同而有不同的政治文化宗教等意識14

而李殿魁則曾對「意識」加以解釋「『意識』是心理學上的一個名稱是說

當你感覺到這個東西存在便有一個意識存在內心」15而「意識型態」則為「意

識型態在政治上或者哲學上來說它有一種堅持的教條hellip意識型態最明顯的就

是變成一種主義教條的面貌出現堅持一種主義那就變成了意識形態」16李氏

11 許麗芳《章回小說的歷史書寫與想像以三國演義與水滸傳的敘事為例》臺北秀威資訊科技2007頁 12 12 申丹《敘述學與小說文體學研究》北京北京大學1998 年頁 200~201 13 黃國昌《『中國意識』與『臺灣意識』》臺北五南1995 年頁 3 14 同前註 15 陳瀅州整理〈從臺灣意識出發--政治意識與現代詩如何調和〉《明道文藝》第 358 期2006

年 1 月頁 61 16 陳瀅州整理〈從臺灣意識出發政治意識與現代詩如何調和〉《明道文藝》第 358 期2006

年 1 月頁 62

195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的解釋能為「意識」與「意識形態」之不同加以解答

但本文所說的意識非僅指單純個別作者其所探討的範圍是清代臺邑詩人所

創作以貞孝節烈為主題之詩歌中所蘊含的主體意識因此這裏所討論的是群體的

觀念由個體意識發展至群體意識牽涉到兩個層面黃國昌認為

從個人對團體的關係看『意識』和『認同』(Identity)有密切不可分的關

係『認同』也者是要在團體中為個人『定位』意即在人類社會中為個

人找到『同類』區別出『異類』由於『認同』個人有『歸屬感』」另

一點是從團體對個人的關係看「『意識』就是『聯繫』(Affiliation)的認

識和實踐helliphellip社會比類學說(Theory of Social Comparison)認為人要從

別人那裡找到衡量自己言行感情的準則當一個人感覺到『聯繫』存在

知道這種『聯繫』可資依賴就是『意識』作用了17

由上述研究者的說明我們可以歸納出經由作品的內容與敘述方法的討論來

得到敘述者對所述主題不論其為人或事件所賦予的價值判斷與意義設定而

此結果的產生足以反映出創作群的政治意識

三政治意識釋義

貞節順從一直是中國婦女德行之基礎規範雖然傳統文化中極力依性別而

進行空間領域的劃分《易經家人卦彖辭》將「女正位乎內男正位乎外」視為

是「天地之大義」《禮記內則》說明所謂男女內外之別是「男不言內女不言

外」「男子居外女子居內」不管是實際活動的空間或行為影響的領域都極力

主張「男外女內」「男女有別」但確實實踐的可能性卻很低主要是因為人是生

存於社會之中的即便女子被限制於家庭中的私領域但仍免不了會跟外界產生

互動與群體產生關聯而政治則是群體生活中重要的一環因此以人為表現中

心的文學實不能無涉於政治

王西平提及「人是社會的人政治是社會生活的重要內容人本身就經常和

政治發生聯繫作為以人為表現中心的文學不能見政治而遠離之這實際是辦

不到的」18而中國向來是注重內在超越的文化型態余英時「國家一向是被看

17 黃國昌《『中國意識』與『臺灣意識』》臺北五南1995 年頁 4~5 18

王西平〈路遙小說中的時代意識與政治意識〉《小說評論》第 3 期1996 年頁 57-61

196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成人倫關係的一個環節價值之源內在於人心然後向外投射由近及遠這是

人倫秩序的基本根據」19

人心之價值之源在於道德規範因此當創作者處理文本主題時常將關注點

從小我家庭家族之層面發展至大我國家社會層面故創作者以人物為關注重心

時實無法忽視其社會生活以及社會生活所牽涉的政治活動而李殿魁曾提及

「每個人在社會上活動生存時他絕對受到外在社會的約束影響互相關聯

尤其若對政治不感興趣對社會不關心則這首詩寫出來就沒有生命」20而李運

摶則對當代小說中的政治意識進行分析李氏以為

所謂當代小說的政治意識即是指當代小說描寫政治生活表現政治情態

顯示政治得失評判政治優勢而體現的觀念這種觀念既是經由小說這

種有自然藝術特點的敘事藝術在ldquo敘事中藝術地體現又是小說家主體

意識的一種顯示而小說家的政治意識既是個性的也是群體的因為個

性中往往融入了特定時代的群體的觀點看法與情緒21

我們以為李氏所言之政治意識暗示了文本強烈的政治色彩幾可直指文本

隸屬於「政治小說」之種類但前述李殿魁氏即指出意識之包容性故我們以為

即便不是政治色彩非常強烈的文本也可能表現出創作者之政治意識而李運摶

所指出「小說家的政治意識既是個性的也是群體的或可為本文探究創作群之

政治意識提供一研究方法成立之論證

清代臺灣地方志上以貞節烈女之節行入傳的不知凡幾然成為文本主題人

物者卻大都具有政治背景或遷涉及政治事件如在作品數量上佔大宗的鄭斌

女五妃陳永華女其本身皆出身於官宦家庭其所以遭遇家難的原因都源

自於政治事件或政權轉移至若晚明盧若騰〈殉衣篇為許爾繩妻洪氏作〉〈哀

烈歌為許初娘作〉兩詩前者主角之所以遭遇喪夫之痛主要是丈夫許元「從

戎東征為偏裨記室」22而後者之所以冤死主要受到外在強暴之殘害而此外

19 余英時〈中國古代死後世界觀的演變〉載於《中國思想傳統的現代詮釋》臺北聯經出版社

1993頁 35 20 陳瀅州整理〈從臺灣意識出發--政治意識與現代詩如何調和〉《明道文藝》第 3582006 年 1

月頁 64 21 李運摶〈當代小說政治意識漫論〉《文藝評論》第 3 期1995 年頁 39 22 參見林焜煌纂《金門志列女傳》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 年卷 13臺灣文獻叢

197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在惡勢力乃是鄭氏王朝中鄭泰父子23屬於政治勢力而〈臺灣三仁詩〉之劉滿姑

遭逢林爽文事變也是政治事件而個人政治色彩較低的臺邑節婦們也都牽涉

及朝廷旌表或地方政府表揚入祀節孝祠等政治行為24

由此推斷文本大都有鮮明的政治色彩包含著較為深邃的政治內涵其人物

的命運總和政治發生千絲萬縷的聯繫並涉及政治事件和政治權力爭奪在事件

中揭示社會政治問題我們了解到文本創作群乃是用歷史和藝術的角度去審視相

關的政治歷史事件去思考在社會大背景下主角的生存和生活態度對於政治事

件在人們心靈中掀起的波瀾留下的投影和由此而引起的人物際遇命運的變化

進行解釋與價值判斷此為本文對政治意識的定義與思考並試圖由文本逆推而

解析出在特定時代背景即清代臺灣時空背景下貞孝節烈主題詩歌之創作群其

政治意識之內涵而由此得知其表現型態有兩種一為對歷史事件的反思二為

對主角人物的評價

四前人研究成果

中國婦女德行典範的相關論述自遠古即有文獻流傳如《易經恆卦》「婦

人貞節從一而終」《禮記郊特牲》「一與之齊終身不改故夫死不嫁」而

《孔子家語本命解》云「女子者順男子之教而長其理者也是故無專制之義

而有三從之道幼從父兄既嫁從夫夫死從子言無再醮之端」《史記田單

傳》云「忠臣不事二君貞女不更二夫吾與其生而無義故不如烹」本文搜

尋與主題相關之前人研究成果陳述如下

(一)前人有關貞節主題之研究

本文根據相關資料庫中的記錄25對前人研究成果進行說明與分析論文的搜

刊第 80 種頁 353 23 林耀潾〈在邊緣的邊緣實踐---以清代臺灣澎湖文石書院山長林豪為例的研究〉《成大中文學報》

第 13 期2005 年 12 月頁 357「許氏初娘後浦文衡女hellip安平諸豪攜家止後浦奪民廬居之

文衡宅分前後院前院為鄭泰家奴所據鄭泰者偽遵義侯鄭鳴駿兄尤橫暴奴又泰心腹用事

初娘恐遭侮啟文衡扃其門於屋後開戶出入一日奴窺初娘美以告泰子纘緒纘緒故無賴

大悅」 24 如章甫〈過節孝坊〉〈過烈女坊〉等詩皆詳細載明 25 臺灣地區的資料庫包括中華民國國家圖書館所製作的《中華民國期刊論文索引光碟系統》此

系統收錄自民國 59 年 1 月至 97 年 1 月所出版的期刊篇目總計 2091577 筆收錄期刊共 4632種中華民國科技政策中心所收錄自民國 80 年之後中華民國國內所舉辦之學術會議發表論文中

198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尋範圍以有關貞孝節烈之主題或雖為論文副主題但與主題有重要關連或互相發

揮之作品為主若論文內容僅只稍微涉及相關說明則予以省略如范長華所著

〈淺探明代中晚年至清末寶卷與寶卷中孟姜傳說的遞變---以「佛說貞烈賢孝孟

姜女長城寶卷」「長城寶卷」「孟姜仙女寶卷」為例〉雖涉及貞烈主題然其研

究重點卻不在此為使說明不至於失焦故予以排除

臺灣地區學者有以史書為文本加以分析評論者如陳璦婷〈《明史》〈列女

傳〉的敘事策略〉及陳豫貞〈光環背後的黑暗--從《清稗類抄貞烈類》看中國傳

統的婦女觀〉前者以敘事策略來反推《明史》中列女群像的構成機制後者討論

中國傳統婦女觀而以文學作品為文本分析其貞節觀念者如黃振郎〈從《西遊

記》看吳承恩的貞節觀〉及周伯乃〈我國古典小說中的貞節觀念〉等而劉純婷

「《三言》貞節觀研究」紀國智「市民文學中『貞節觀』之研究---以宋元明戲曲

小說為探討中心」王光宜「明代女教書研究」劉素里「三言二拍一型的貞節觀

研究」則分別為西元 1995 至 2005 年橫跨漢學資料整理研究所民間文學研究所

歷史研究所中文研究所四個文史領域的碩士論文

可見貞節觀念的討論實可從文獻學歷史學民間文學中國文學等不同領

域做多方發揮由於中國貞節觀念對婦女的控制至明清發展至最高點故前人針

對明清兩朝進行斷代研究的論文為數不少如張孟珠〈人身安全之憂清代貞節

實踐的困境〉費絲言〈醜事盛清的貞節政治[評 Disgraceful Matters The Politics of

Chastity in Eighteenth-Century China by Janet M Theiss]〉鄭媛元〈明代未婚女子的

貞節觀--從「烈士不背君貞女不辱父」談起〉林時民〈對明代婦女貞節觀念的

若干思考〉關綠茵〈記明末忠貞節的女子〉等

張孟珠「清代貞節的實踐及其困境」費絲言「由典範到規範----從明代貞節烈

女的辨識與流傳看貞節觀念的嚴格化」安碧蓮「明代婦女貞節觀的強化與實踐」

華民國國家圖書館所建立《中華民國圖書聯合目錄資料庫》此資料庫收錄國家圖書館及所屬 76所合作館藏書目資料中華民國國家圖書館所建立《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此資訊網收錄民國45 年至民國 97 學年度全國博碩士論文書目資料共 107353 筆中國大陸地區的資料庫包括萬方數據公司所出版之《中國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此數據庫資料來源來自國家法定學位論文收藏機構中國科技信息研究所收錄自 1977 年以來中國各學科領域的學位論文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電子雜志社出版之《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此數據庫收錄自 1994 年以來中國國內 8200 多種綜合期刊與專業特色期刊論文

199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則為從 1994 至 2001 年間臺灣三篇歷史研究所的學位論文其中張孟珠的一篇期

刊論文及一篇學位論文當是相同主題闡釋發揮的一系列研究成果這些作品從

不同的角度來分析明清貞節觀念的發展與內涵例如貞節觀念如何在明清趨於嚴

格化的現象與背後成因的探討以及就現實實踐層面來審析貞節觀念在中國社會

存在的真象

林懷慈則從另一面向的文獻資料切入發表了〈賦性宣淫清乾隆朝強姦案

之解讀〉與「情慾與社會秩序---從刑科題本看清代婦女的抉擇」等前者為期刊

論文而後者為學位論文林氏以性犯罪原始文獻的角度切入不同於前人專注於

描寫貞烈女子的文獻轉而以非貞節的女子在歷史上留下的記錄為研究範圍為

中國貞節觀念的研究提供另一面向的思考而梁其姿〈清代之清節堂〉則以清代

救濟寡婦的機構為研究的主題

林素珍〈魏晉南北朝女教概述〉張欣怡〈從婦女的守節與再嫁看魏晉南北朝

的貞節觀〉唐毓麗〈唐代的貞節觀及文化建構之探討--以兩「唐書」「列女傳」與

唐傳奇作品為例〉陳晚玉〈宋至明時期婦女貞節觀念的演變〉徐秉愉〈遼金元

三代婦女節烈事蹟與貞節觀念之發展〉盧建榮〈慾望之河---唐代情義邊界的建

構和逾越〉則呈現了明清兩朝之外以斷代為研究範圍的不同成果

唐朝為歷史上著名開放浪漫的時期對女子的約束力相對而言比起其它朝代

較為寬弛宋代理學興起對婦女的約束力轉而強化這兩個朝代在貞節觀念上

表現出強烈的時代色彩故對唐宋兩朝的研究也頗受重視這一點在學位論文

的表現上更為明顯如張欣怡「形象與實踐唐代婦女的孝行」鄭育萱「唐代婦

女書寫文本中的社會反映」朱曉娟「程朱學派與宋代婦女貞節觀之研究」陳莉

婷「宋代家訓之女子教育觀研究」李君琳「從階層身分教育貞節觀看唐代婦

女地位問題」等分別為 2001 至 2005 年間臺灣歷史研究所國文教學教育研

究所的碩士論文其中鄭育萱陳莉婷從文本出發討論婦女德行教育問題而張

欣怡則開啟了前人較少觸及關於婦女孝行議題李君琳則提供了由貞節觀來界定

婦女社會地位的可能性

其它如關注民族文化歷史發展社會家庭等層面之分析王純菲〈女貞

200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與女色---中國古代兩極女性形象并存的民族文化緣由〉李承貴〈「貞節」觀念的

歷史演變及其現代啟迪〉溫毓詩〈中國「貞節觀」文化對婦女的影響兼論心理特

質探討〉蔡銘峰〈從「神聖化」到「桎梏化」--論「貞節牌坊」的婚姻家庭意義〉

王文斌《瘋狂的教化貞節崇拜之通觀》則以專書來探討中國貞節觀念的教化

意義黃惠琴〈韓國古代的婦女貞節觀〉吳玉廉〈香火繚繞中的規範與記憶徽州

地區女祠堂研究〉以外國及地區性為研究範圍是不同的切入點

大陸地區有以各類文本為研究範圍的研究成果以史籍為文本者如位雪燕

徐適端〈從《元史middot列女傳》析元代婦女的貞節觀〉譚德興〈從道光《思南府續志》

看清代貴州婦女的貞節觀〉段穎惠〈迷失的本性mdashmdash從《明史middot列女傳》中的婦女

守節現象析明代婦女的貞節觀念〉段穎惠〈從《明史middot列女傳》析明代婦女的貞節

觀念〉李蘭萍〈從《香山縣志》看清代婦女的命運mdashmdash對廣東婦女貞節觀的研究〉

焦杰〈《列女傳》與周秦漢唐婦德標準〉等其中以正史記載為文本的有 4 篇以

地方志記載為文本者有 2 篇

以古典詩歌為文本則有高春花〈鮮血沐浴下的貞節之花mdashmdash論《國朝閨秀

正始集》中的絕命詩〉練葵英〈一曲蘊含儒家貞節觀念與反抗強權精神的贊歌mdashmdash

《陌上桑》的主題內涵形象探究〉劉少曼〈試談詩經漢樂府中的女性貞節觀〉

張紅霞蘇曉輝〈論元代正統詩文中的貞婦烈女形象〉陳靜〈由《詩經》探源古

代社會女性的貞操觀〉等這種以古典詩歌為文本的研究方法在臺灣地區則較

少人嘗試

古典小說為文本者有張曉莉〈屈辱與抗爭mdashmdash淺析《霍小玉傳》與《杜十娘

怒沉百寶箱》貞節觀的不同〉李奉戩〈明清小說中的妓女與愛情貞節〉馮艷〈論

三言中的貞節觀〉李新燦〈隱形價值的保護與轉換mdashmdash從明清小說看男性對貞

節觀念的變化〉董曉玲施暘〈ldquo三言rdquoldquo二拍rdquo女性貞節觀的還原考察〉曾凡安〈才

子佳人小說中的貞節諷世與隱逸問題〉陳家楨〈ldquo理rdquo對ldquo情rdquo的窒息與扼殺---兼

談《金瓶梅》中的貞節現象〉紀德君洪哲雄〈明末擬話本小說中的貞節與情愛〉 路

易絲愛德華茲羅大正〈《紅樓夢》中的女性mdashmdash中國清代對女性貞節的規定〉

201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等其中《紅樓夢》《金瓶梅》〈霍小玉傳〉〈杜十娘怒沉百寶箱〉為中國古典

小說史上的著名傑作文本作品的朝代亦多集中於明清兩代

以元雜劇的人物行為與情節為切入點的 2 篇論文張維娟〈貞節與齊家mdashmdash

元雜劇年老母親的行為規范〉張維娟〈從遇暴婦女之結局看元雜劇作家的貞節理

想〉則為貞節觀念的研究提供另一種不同的思考面向

大陸地區對魯迅之文學成就評價極高2006 年出現以魯迅作品為文本的研究

論文張小萍鄭昕芾〈從魯迅作品看魯迅的貞節意識〉陳德滋〈祥林嫂不是ldquo捍

衛封建貞操觀念的ldquo節婦----解讀魯迅小說《祝福》〉陳氏以魯迅名篇《祝福》

中的主角祥林嫂為研究重點以貞操觀念來解讀現代小說

以歷史上著名人物及文學虛構角色為研究重點試圖探討其本身之貞節觀念

者前者有潘良枝〈從《情史情貞》管窺馮夢龍的ldquo情貞觀〉劉利利〈對班

昭貞節觀的再認識及對《女誡middot專心》誤讀的疏正〉周玉琳〈時代變化與士人貞節

觀念關系探析mdashmdash以明中期至明末清初的歸有光和歸莊為個案〉王紹東〈秦始皇

貞節婦女觀的心理探因〉後者有徐志祥〈杜十娘與愛情貞節觀〉李奉戩黃曉

霞〈杜十娘之死與愛情貞節觀〉李奉黃曉霞〈杜十娘與愛情貞節論〉26

班昭為著名《女誡》書的作者其作品流傳後世影響到千萬女子的命運

當足以成為研究的對象而馮夢龍歸有光歸莊皆為明清文壇上思想不為世俗

所侷限的傑出才智人士由於其特立獨行故其是否能代表時代思潮頗為可疑

但人不可能身處於現實環境之中而不受其影響而特異傑出人士也不可能不影響

其身處時代而以一小說虛構女子而成為三篇研究論文所青睞的對象可見〈怒

沉百寶箱〉名作受肯定的程度但小說人物實為作者所創造出的虛構假象其所

反映的更應該是作者的思想觀念與價值判斷

大陸地區對明清之前各朝代的研究春秋時期有周海霞〈春秋時期的兩性習

俗與貞節觀〉陳筱芳〈春秋時期的貞節觀〉秦代有申茂盛許衛紅〈淺論秦人

貞節觀的強化與秦文化內容的發展〉漢代有劉偉杰〈由漢代婦女離異與再婚的狀

26 〈杜十娘與愛情貞節論〉一文資料上註明為李奉黃曉霞所著然應為李奉戩黃曉霞當為文獻記錄上的失誤

202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況看漢代人的貞節觀〉郭玉峰〈兩漢時期貞節觀念的世俗化趨向〉魏晉有楊映

琳〈魏晉南北朝時期的貞節觀〉唐代有夏紹先〈從墓志看唐代婦女的貞節觀〉

宋代有方如金江美芳〈論宋代士大夫貞淫觀對婦女改嫁的影響及原因〉王澤剛

學位論文「宋代婦女的再嫁貞節與社會地位」元代有位雪艷〈元代婦女貞節問

題再探〉譚曉玲〈元代女性貞節觀念芻議〉

劉偉杰〈由漢代婦女離異與再婚的狀況看漢代人的貞節觀〉則由婦女離婚之

另一面向來討論貞節觀宋代理學興起對婦女行為控制趨嚴格然文獻上卻留下

許多應為守貞嚴謹士大夫家族婦女改嫁的記錄這樣矛盾衝突的現象足以吸引研

究者之目光故以宋代婦女再嫁為研究重點的論文共出現了 3 篇並以此發展出

對宋代婦女貞節觀的看法

與臺灣地區相同情形大陸地區對明清兩朝貞節觀念之研究亦頗為重視

從 1997 年至 2007 年10 年間即出現 13 篇觀於明清婦女貞節觀念的研究溫文芳

〈晚清時期貞女烈婦盛行的原因及狀況---建立在《申報》(1988-1909)上的個案分

析〉一文時間已設定至晚清其研究文本範圍則限定為 1988-1909 年刊載於《申

報》上的個案分析新聞報導與一般前述之史籍與文學作品有不同的性質甚為

特別

其它如郭培貴董飛〈簡論明朝對節烈女性的獎勵〉夏愛軍許彩麗〈清代

室女守貞現象的文化分析〉張盛秋王蘋〈ldquo理與ldquo利清代婦女的現實選

擇〉吳海麗黎小龍〈明代的貞節婦女〉宋清秀〈試論明清時期貞節制度的積

極意義〉等以明清時代貞節觀念變化為研究重心宋清秀〈試論明清時期貞節

制度的積極意義〉一文有別以往研究者多以戕害婦女心靈與身軀的角度去觀察貞

節觀念反而以積極面去界定其價值較為特別

20062007 年兩篇碩士論文孫雙「晚清至民國時期的清節堂研究」王娟「明

中葉至清前期批判傳統婦女觀的思潮」前者關於寡婦救濟機構「清節堂」的研究

在臺灣地區的學術會議也曾有人提出(見前文)但孫文之研究時間定為晚清至民

國剛好與梁氏之研究論文完成時代上的銜接唯王娟的論文則是對研究者之進

一步研究批判潘大禮闞玉香〈近二十年來關于明清貞節觀的研究綜述〉則反

203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映出大陸地區二十年來對明清貞節觀研究的熱朝

而以概論的方式進行處理者有辛靈美〈貞節牌坊考論〉趙德雷〈論貞節觀對

婚姻家庭的影響〉賀擁軍「中國早期貞節觀念初探」則為學位論文女性寫作與

貞節觀的互動影響在現代婦女具備書寫能力之後成為研究主題之一以經濟學

社會學的角度來探討這古老的枷鎖成為另一選擇貞節的道德意義結構演變

成為研究者另一個思考的重點

大陸學者以地區為範圍所進行的研究著重於三個地區徽州甘肅兗州

以徽州為範圍的有 2 篇王曉崇〈徽州貞節牌坊與節烈女性〉張曉婧〈明清徽州

貞節之風盛行的原因及其社會心理分析〉甘肅有 3 篇胡靜〈清代甘肅社會背離

理學貞節觀的現象分析〉胡靜〈清代甘肅列女群的類型分析〉胡靜〈清代甘肅

列女群產生的原因〉兗州 1 篇徐秀玲〈明代兗州地區婦女貞節現象透視〉以

及 1 篇涵蓋整個明代中國南方的作品陳剩勇〈理學ldquo貞節觀rdquo寡婦再嫁與民間社

會明代南方地區寡婦再嫁現象之考察〉此文專探討婦女再嫁的現象而同一作

者會產生同一系列的論文如胡靜以甘肅為主的三篇作品在地區與時代上更精

確的界定也成為研究方法的趨勢之一1999 年章義和與陳春雷所發表的《貞節

史》一書為大陸地區的研究完成歷史的串連

由上文之分析反映出貞節觀念對中國社會的影響力與重要性前人試圖由

不同的角度去釐清此一問題的真象然女性社會地位與角色的轉變西方不同學

科領域研究理論的引介不同領域文獻資料的處理這些新的研究條件的加入

提供貞節觀念在現代新的研究面向

(二)前人有關主題詩歌之研究

我們搜尋文本相關的前人研究成果我們得出臺灣地區以相關詩家27之作品

與生平為研究主題者大多發表於期刊論文與學位論文諸位學者在完成學位論

文前多於期刊發表相關論文故學者有以同一詩家為主題之一系列作品其面

向有偏重於詩家作品的分析與研究者如顧敏耀〈臺灣古典詩之微觀研究嘗試以

戴潮春事變初期之陳肇興詩作為例〉向麗頻〈《後蘇龕詞草》研究〉有偏重於

27 此處所言相關詩家指的是曾創作過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的詩人

204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詩家個人生平之研究如林耀潾〈在邊緣的邊緣實踐---以清代臺灣澎湖文石書院

山長林豪為例的研究〉林文龍〈光緒年間彰化儒學教諭周長庚事蹟考〉有偏重

於史實考證者如徐麗霞〈陳維英之別業太古巢與棲野巢〉等系列論文以及

阮昌銳〈南明寧靖王與五妃娘娘〉其它如對前人之研究結果予以評論如李知灝

〈評謝崇耀《瑞桃齋詩話初探》〉翁佳音〈簡評《張士箱家族移民發展史》〉

另有以相關主題為研究對象者如許玉青之碩士論文「清代臺灣古典詩之地

理書寫研究」有以臺灣單一區域為研究對象者如王俊勝之碩士論文「清代臺灣

鳳山縣詩歌研究」而大陸地區與主題相關之研究時期集中在臺灣清據末期詩家

的研究如許南英丘逢甲唐景崧等不僅限於其詩歌作品之分析對詩人生

平事蹟之探討亦為重點如清末的唐景崧其涉及臺灣民主國之建立與消失在

政治面向的討論遠比其詩學成就的討論更為熱烈

關於臺灣古典詩史的寫作通論性的文學史為廖雪蘭《臺灣詩史》而施懿琳

《從沈光文到賴和---臺灣古典文學的發展與特色》內分明鄭清領日治三期分

述已具臺灣文學史之內涵區域古典文學史成為近年研究發展的趨勢如《台

中縣文學發展史》《彰化縣文學發展史》《嘉義地區古典文學發展史》《安平文

學史》《苗栗縣文學史》黃美娥「清代台灣竹塹地區傳統文學研究」(1999 年博

士論文)等

綜論式的對臺灣古典文學研究現況進行分析者有發表於 1990 年博士論文的

施懿琳〈台灣古典文學研究概況〉281990 年吳福助《臺灣漢語傳統文學書目》乙

編292000 年發表的施懿琳〈台灣古典文學研究現況mdash以出版專著為對象〉30分

別針對「台灣古典文學選集的編纂」「台灣古典詩的註釋賞析」「台灣古典文學

學位論文的付印」「個人古典文學相關論文集的出版」「其它」等六方面台灣已

出版的台灣古典文學研究專書做評介

黃美娥〈中國大陸有關台灣古典文學的研究概況〉31介紹《中國人民大學複印

28 施懿琳《從沈光文到賴和臺灣古典文學的發展與特色》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1990 年 29 吳福助《臺灣漢語傳統文學書目》乙編臺北文津出版社1999 年 30 施懿琳〈臺灣古典文學研究現況〉《臺灣文學學報》第 1 期2000 年 6 月

31 黃美娥〈中國大陸有關臺灣古典文學的研究概況〉《臺灣文學學報》第 1 期2000 年 6 月

205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報刊資料索引》《中文社科報刊篇名數據庫》等資料庫中有關台灣古典文學研究

的單篇論文與專著並提出三點觀察結果即偏於作家作品的研究強調愛國意

識主題研究人員多集中於福建廣東浙江等沿海一帶

2002 年發表於江寶釵《臺灣古典詩面面觀》中第一章之〈臺灣文學研究概況〉

322004 年許俊雅發表〈九 0 年代臺灣古典文學研究現況評介與反思〉33許氏對

八 0 年代以來臺灣古典文學的研究發展與未來的研究趨勢有深度的說明2007

年林淑貞《近五十年台灣地區古典詩學研究概況---以 1949~2006 年碩博士倫文為

觀察範疇》34搜尋的範圍為臺灣地區的學位論文以各朝代與區域分類介紹「臺

灣地區及詩人」則以詩家題材詩社詩話籤詩等分類介紹這些學者對研

究成果的介紹與批評足供後來研究者參考

(三)前人有關政治意識主題之研究

而前賢有關政治意識主題之研究比較起來大陸地區較為豐富但主要以

政治學的角度切入如楊海蛟《政治意識論》35以及戚珩《政治意識論中國特色社

會主義政治研究》36等為節省篇幅本文僅介紹與文學領域相關之成果臺灣地

區有陳瀅州整理〈從臺灣意識出發--政治意識與現代詩如何調和〉一文37乃以

對談之方式進行主要是記錄李魁賢與王國安之訪問記錄而許維德〈故鄉心

由《故鄉來的親人》談臺美人及黃娟的政治意識〉38則以文學文本出發分析創

作者黃娟之政治意識並帶出現代臺灣移民美國之族群對國族之思想與感情

袁則難則有〈城春草木深--論lt孽子gt的政治意識〉39分析當代著名小說家白

32 江寶釵《臺灣古典詩面面觀》臺北巨流圖書有限公司2002 年 33 許俊雅〈九年代臺灣古典文學研究現況評介與反思〉頁 611~669載入《講座 FORMOSA》

臺北萬卷樓圖書公司2004 34 林淑貞《近五十年臺灣地區古典詩學研究概況---以 1949~2006 年碩博士倫文為觀察範疇》臺

北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07 年 35 楊海蛟《政治意識論》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1 年本書隸屬於《當代中國政治總論》

叢書 36 戚珩《政治意識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研究》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5 年 37 陳瀅州整理〈從臺灣意識出發--政治意識與現代詩如何調和〉《明道文藝》第 358 期2006

年 1 月 38 許維德〈故鄉心--由《故鄉來的親人》談臺美人及黃娟的政治意識〉《文學臺灣》第 10 期1994

年 4 月 39 袁則難〈城春草木深論lt孽子gt的政治意識〉《新書月刊》第 5 期1984 年 2 月

206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先勇的名著《孽子》中的政治意識而大陸地區則有鄢然〈從《金色筆記》看萊

辛的女性政治意識與敘事策略〉40梁惠娟〈試論鐵凝作品中的政治意識〉41以

及王西平〈路遙小說中的時代意識與政治意識〉王氏分論路遙小說中之時代意識

與政治意識並以為路氏作品有「不迴避政治事件和政治鬥爭」「塑造了一系列

從政人物揭示政治問題」「小說中眾多人物的命運總和政治發生千絲萬縷的聯

繫」等政治意識

另溫奉橋〈論王蒙小說的政治意識〉中提出「王蒙的ldquo政治意識主要表現

為一般的淺層次的政治反思類小說其主題是對ldquo文革中踐踏人的尊嚴和權利

的嚴正抗議」42楊劍利則有〈清末民初婦女政治意識管窺〉以為清末民初中

國婦女的政治意識主要表現為「一種愛國意識和民族意識」43張婧磊〈政治意識

與人性的悖論融合---解讀紅豆〉對於《紅豆》能掙脫中共十七年文學中要求

文學配合政治的文學潮流並「對人性有所豐富和發展」加以贊揚44陳世球則有

〈試論丁玲創作個性中的政治意識mdashmdash紀念丁玲誕生 100 周年〉45王健有〈論西

周王朝政治意識中的合法性理念mdashmdash以今文《尚書》為中心〉46以及李運而相關

之學位論文則有謝明子的《政治意識與女性意識的糾結mdashmdash丁玲小說創作論》47

以及李運摶〈當代小說政治意識漫論〉48

由上述成果可知大陸地區對此研究主題較為關注發表論文篇數相對較多

而臺灣地區不僅沒有專書學位論文且僅有 2 篇相關期刊論文而以古典作品

與現代文學創作來分類前賢較傾向以現代小說為研究文本古典作品則僅有《尚

書》數量甚少

40 鄢然〈從《金色筆記》看萊辛的女性政治意識與敘事策略〉《當代文壇》第 5 期2008 年 41 梁惠娟〈試論鐵凝作品中的政治意識〉《社會科學戰線》第 5 期2007 年 42 溫奉橋〈論王蒙小說的政治意識〉《山東省青年管理幹部學院學報》第 3 期總 109 期2004

年 5 月 43 楊劍利〈清末民初婦女政治意識管窺〉《衡陽師範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第 24 卷第 4 期2003

年 8 月 44 張婧磊〈政治意識與人性的悖論融合〉《東疆學刊》第 19 卷第 2 期2002 年 6 月 45 陳世球〈試論丁玲創作個性中的政治意識mdashmdash紀念丁玲誕生 100 周年〉《邵陽學院學報社會

科學版》第 1 期2004 年 46 王健〈論西周王朝政治意識中的合法性理念mdashmdash以今文《尚書》為中心〉《江海學刊》第 6 期

2003 年 47 謝明子「政治意識與女性意識的糾結mdashmdash丁玲小說創作論」河北大學2005 48 李運摶〈當代小說政治意識漫論〉《文藝評論》第 3 期1995 年

207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由上述前人研究成果得知有關本文主題之研究尚有發展空間故本文擬

以清代貞節烈女詩歌為研究之文本嘗試從作品之敘事架構與書寫策略來建構作

者群之政治意識內涵之分析

貳五妃詩墳墓之意象反映明政權走向滅亡與結束

文本

有以明皇室在臺殉節之五妃為題的作品五妃本事參見江日昇《臺灣外記

弁言》丁紹儀《東瀛識略》等皆有記載江日昇站在清朝統治者的立場對鄭

氏王朝一直視之為謀逆亂臣但對殉國而死的寧靖王則抱著頌揚的態度49而追

隨寧靖王殉死的五妃則稱讚其為「且五姬慷慨輕生氣勝男子而臺灣之山川草

木能不因此而增光乎」50可知五妃殉節之歷史地位與道德價值在清康熙年

間即已確定

丁紹儀《東瀛識略》記五妃事較詳51包括甯靖王與妻妾來臺潛居殉國以

至安葬的經過甯靖王在桂王兵敗後跟隨鄭成功到臺灣已失去皇室地位與權

柄的王孫生活所需須自行張羅52迨康熙 22 年鄭氏軍敗鄭克塽降清晚明

最後據點也消失了明王決定殉國詢問五名姬妾的意見結果六人同死丁氏

且詳記五位女子姓氏名稱並詳記五妃墓在「魁斗山麓」53且補記後人稱之為「五

烈墓」

49 江日昇《臺灣外記弁言》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臺灣文獻叢刊第 60 種1960頁 13「設使術桂不死則其名不傳亦與敗葉腐草同寂寂而無聞不幾為臺灣之山靈所笑乎惟其從容就義無慚勝國遺風」江寶釵《臺灣古典詩面面觀》頁 33臺北巨流1999「寧靖王自縊身亡五妃殉情受到推崇與愛戴這種『氣節』自勵似乎是超越朝代的認同成為一種集體認同」 50 參見江日昇《臺灣外記弁言》頁 13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 年臺灣文獻叢刊第 60 種 51

丁紹儀《東瀛識略》頁 105臺北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7臺灣文獻叢刊第 2 種「五妃墓在臺邑仁和里為前明甯靖王姬妾葬所甯靖名術桂太祖九世孫遼王後流賊破荊州避亂至浙唐王封為長陽王旋請讓與兄子改封甯靖桂王命監 鄭鴻逵軍師潰偕鄭成功至臺墾田數十甲自給鄭氏歸命甯靖曰『時逢大難遠潛海外今死期至矣汝輩聽自便』時元妃已故姬袁氏王氏秀姑梅姊荷姊僉曰『王能全節妾等願從』先同縊於室甯靖書絕命詩畢亦自經眾舁甯靖柩於鳳山縣竹滬與元妃合窆而瘞五姬於里之魁斗山麓後人又稱五烈墓」 52 丁紹儀《東瀛識略》頁 105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7「墾田數十甲自給」 53 據許南英《窺園留草》頁 13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2臺灣文獻叢刊第 147 種「墓在臺南城外新昌里」墓碑題曰「明寧靖王從死五妃之墓 」因時代變遷行政區域重新劃分故里名有異而墓碑標題當為後人所增

208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中國旌表女子不同的行為價值都用不同的稱謂這點可以說是承襲了中國傳

統文化中「諡號」的精神與方法以「烈」稱之可見其行為價值在於棄絕生之

欲望而選擇死亡的強烈意志《臺灣外記》記朱術桂與五妃殉節前後細節且寫明

五位殉節女子的身份乃為姬妾文云「其元配羅氏早逝惟有侍姬袁氏蔡氏

荷姑梅姊秀姑五人而已」54而高拱乾《臺灣府志》與周元文《重修臺灣府志》

皆採陳元圖〈明寧靖王傳〉文入傳原文云「王hellip 妾媵五棺埋於文賢里大林邊

去王墓三十里擬表為『五烈墓』」至康熙 58 年陳文達纂《鳳山縣志》中同樣附

有陳元圖所撰王傳然行文已完全不同全文云「妾媵五棺埋於臺灣仁和里魁

斗山豎其碑曰『明寧靖王從死五妃墓』去王墓三十里」55

黃典權以為引同文而完全兩樣主要原因為「『鳳志』是根據當時的實況大大

地把陳元圖的傳文竄改過」56並以為「五妃之名與五烈之表含義很有異趣」黃

氏雖未明言此異趣之內涵然其對於被稱為「五妃」的原因卻有推斷「按照明

代規制袁氏等五人自然不能躋身於妃子她們之所以被稱『五妃』主要原因是義

烈感人認為非稱以『妃子』不足以顯旌其碩節」57

至乾隆《重修臺灣縣志》「妾媵五棺埋於魁斗山去王墓三十里今稱為

五妃墓」58殉節後於後代文獻資料中則由姬妾之身份59晉升為皇權時期中女子

尊貴身份的名號「妃子」清代臺灣古典詩壇中以此為題者大多稱五妃如康熙

朝施世榜〈弔殉節五妃墓〉乾隆朝六十七詩云「吁嗟五妃巾幗真堪旌」嘉慶朝

章甫〈五妃廟〉道光朝劉家謀〈謁五妃墓〉同治朝林豪〈五妃墓〉我們可以說

整個清治時期文人對五妃地位的提昇是認同的

清代臺灣古典詩壇中曾以五妃為題創作總共有 29 位作者其中康熙年間的作

者有 4 人乾隆嘉慶年間 12 人道光咸豐年間 6 人光緒年間 5 人生存年代不

54 江日昇《臺灣外記》(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卷 10臺灣文獻叢刊第 60 種頁 433 55 陳文達《鳳山縣志》(臺北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卷 9臺灣文獻叢刊第 124 種頁138 56 黃典權〈明寧靖王五妃考證〉《臺灣風物》第 20 卷第 1 期( 1970 年 2 月)頁 16 57 黃典權〈明寧靖王五妃考證〉《臺灣風物》頁 16第 20 卷第 1 期1970 年 2 月 58 王必昌《重修臺灣縣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卷 11臺灣文獻叢刊第 113 種頁 388 59

關於五妃之姓名與地位之排行參見黃典權〈明寧靖王五妃考證〉《臺灣風物》第 20 卷第 1期1970 年 2 月

209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詳者有 2 人60其生存創作年代平均分佈於清據臺灣的各個朝代而作者為臺籍身

份者有 10 人具備遊宦身份者有 11 人擔任的官職多與地方文教方面相關另有

8 位不具官銜的內地詩人這些內地作者滯臺時間普遍並不長滯臺不長當以印象

及感受最為強烈的主題人物為創作題材而各朝代詩人持續以五妃的主題創作

可見五妃殉節已非歷史上之單一事件而附有更深刻的意義而同為殉節人物

捨臺邑歷史上其它殉節女子而取五妃取捨之間的動機令人玩味

而最早以五妃為題的作品首現康熙朝王禮陳文達《臺灣縣志藝文志》包

括林中桂施世榜施陳慶何借宜等同樣標題為〈弔殉節五妃墓〉前 3 人據文

獻記載同為臺邑人士許玉青以為其為南明遺民作品中寄寓在臺漢人心中「對

已故的明代政權猶懷有明祚情懷此詩可視為南明遺民對明祚的感懷」並指出

五妃詩題的兩大義為「明祚延長」「軀捐從王」兩大要義61然葉嘉瑩教授指出

判斷一首詞中有無比興寄託之意究竟當以什麼標準來作為依據的問

題helliphellip以為第一當就作者生平之為人來做判斷第二當就作品敘寫之口吻

及表現之神情來做判斷第三當就作品所產生之環境背景來做判斷62

我們搜羅三位詩人之作品林中桂僅有〈弔殉節五妃墓〉一首無法參照

而施世榜據《福建通志臺灣府人物》所載為「晉江人籍鳳山拔貢生」63其所

流傳詩作中有〈靖臺隨軍入鹿耳門〉中有「僻嶠潢池弄王師待廓清」(全臺詩

全臺詩智慧型資料庫)若施果真心懷南明斷不能有此作品而施陳慶除五妃

詩外僅有〈打鼓山〉傳世兼之生平不詳無法由其它詩作取得旁證以釐清

其是否為南明遺民然清領初期清廷對臺邑防範甚嚴若其為南明遺民為何

會成為「臺灣諸生」且官修之《臺灣縣志》標註為「茂才」《重修鳳山縣志》標

註為「庠生」64雖不至有官身但為與官府關係良好殆無疑問詩既「在心為志

發言為詩」若真有如此澎湃之故明情懷為何又僅只一首

60熊佐虞與祝道椿不詳但可以經由記錄其詩的地方志或詩集的創作年代推算其大略的創作時間 61 許玉青「清代臺灣古典詩之地理書寫研究」(中央中文碩士論文2004)頁 139140 62參見葉嘉瑩《清詞散論》(臺北桂冠2000)頁 251 63 見陳壽祺《福建通志臺灣府》(臺北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臺灣文獻叢刊 84 種頁855 64 施陳慶之生平不詳《全臺詩》稱其為「臺灣諸生」詳見第 2 冊頁 50

210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若以雍正時來臺之張湄為例張湄(~)字鷺州號南漪又號柳漁

浙江錢塘人考《清一統志臺灣府》載張湄為 「錢塘人雍正中以御史巡臺灣

嚴稽冒籍校士公明」65張氏既為內地詩人其活動的時期為雍正朝當時清廷

對地方的控制仍嚴格若臺邑五妃命題果真寓託對南明之感懷那必然是種普遍

性的共同認知則如張湄此種背景的遊宦以五妃為題創作的可能性就不存在了

更何況後期詩人以此創作不絕我們只能推測清據前期五妃命題或有可能寄託

詩人對明朝的感懷後期則未必為如此

如朱仕玠〈五烈墓〉「百年荒塚在寧比玉鉤斜漫墮三春淚驚摧五朵花

瘴鄉空葬骨絕海竟無家」(貳頁 388)朱仕玠(1712~)字璧豐又字璧峰

號筠園福建建寧縣人朱氏於乾隆 28 年以儒學教諭之身分抵達鳳山魯仕冀為

其作品《小琉球漫誌》寫序中以為其書詳細描寫臺灣山川草木人情風俗66而陳

璦婷稱其詩作「觀察臺灣的地理氣後與物產」「貼近臺灣的風土民情」67但朱

氏於本篇論文文本中除此詩外未有其它作品可知五妃之創作非徒以女子殉

夫之節烈情操為重點顯現其足以為臺邑歷史文化中的文化主題

而乾隆年間六十七〈弔五妃廟〉一詩其體裁為歌行體篇幅較長敘事色

彩濃厚包含較多人物形象與事件情節的描寫原詩如下

東風駘蕩天氣清載馳驄馬春巡行刺桐花底林投畔森然古墓何崢嶸

路旁老人為余泣當年一線存前明天兵既克澎湖島維時臺海五烈皆捐

生至今坏土都無恙誰為守護勞山精雲封馬鬣連衰草四圍怪石爭縱

橫時聞鬼母悲啼苦想見仙娥笑語聲歲歲里民寒食節椒漿頻奠陳香

羹滿目荒涼已感歎更聽此語尤傷情有明歲晚多節義樵夫漁父甘遭

烹島嶼最後昭英烈頑廉懦立蠻婦貞田橫從死五百皆壯士吁嗟乎

五妃巾幗真堪旌(貳頁 247)

六詩以第一人稱觀點敘事12 句先寫明創作動機春季天清氣爽適合出遊

在這美好的季節騎馬踏青點出季節氣候旅遊方式說明訪五妃墓的緣起

65 《清一統志臺灣府名宦(本朝)》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臺灣文獻叢刊第 68 種頁 36 66 朱仕玠《小琉球漫誌》(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6)頁 2~3 67 陳璦婷〈再現南臺灣二百年前風物mdash朱仕玠《瀛涯漁唱》析論〉《東方人文學誌》第 1 卷第 2期2002 年 6 月頁 127

211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第 34 句則直接點明主題描寫古墓的現況作者乾隆年間宦臺距五妃殉節

年代已久遠古墓蕭然寂寥5 至 10 句寫民間對五妃事蹟的評價既言路人提及

五妃詩都會傷心流淚民間對此歷史案件應耳熟能詳深入人心埋身之處能保

存無恙當是有心人善意維護周全反映詩人創作當時五妃在臺灣民間的地位

1516 句寫當時應時的節日民間也會準備祭品祭拜慰靈可見五妃的地位在乾

隆朝已由凡人升格為具有宗教色彩的人格神2122 句點出五妃殉節的精神價值

足以為後世楷模宣揚表彰其事蹟的背後實有教化百姓移風易俗的政治意涵

末 2 句以歷史上著名的田橫事件相提並論將臺邑歷史之單一事件與中國歷史聯

結六詩先寫景後敘事再評論末了抒懷敘述角度多變融情於景表達

出作者較真切的感覺與看法與其他僅只空泛評論的五妃詩歌有別

六十七(~)號居魯滿州鑲紅旗人其人據〈番社采風圖考提要〉

一文所載「清乾隆九年以戶科給事中奉命巡視臺灣在任三年曾與同官范

咸纂輯『重修臺灣府志』同時留心殊風絕俗並珍視海東文獻」六氏既為滿

人其出遊至五妃墓當無悼念前明之意其身為巡臺御史政蹟為歷史肯定

或有「留心殊風絕俗」之用心

莊勝全提及「英國文化史家Peter Burke在研究 17 世紀英國旅遊者至義大利旅

遊的情形時發現由於不同的生活背景(宗教語言氣候與習俗)致使旅遊者對

於不同群體間所洩露的文化差距往往有銳利的觀察也就是這些旅遊者會特別留

心他們認為是奇特的事物上他們的旅遊記錄便是在文化刻板印象(cultural

stereotype)與個人觀察(personal observation)間交織互動而成」68六氏以內地官宦而

為臺邑風土之詩與莊氏所言旅遊者外來客的角色相當而其所言不同群體從

種種跡象可知乾隆朝臺灣接收中華文化的薰陶尚不夠久遠還在經歷所謂「內

地化」的過程因此臺邑比諸內陸確實像是不同群體然外來客(如六氏)所觀察

到的除莊氏所言之「文化差異」還有「文化類同」據此可知外來詩人對臺邑

印象的記錄實亦參與臺邑文化歷史的建構

五妃詩中有以後人身份感嘆前朝的人與事以及對明朝與鄭氏王朝興衰的評

68 莊勝全〈清康熙朝臺灣印象的轉變---以四位親歷者的觀察為例〉《臺灣風物》第 56 卷第 3 期

2003 年頁 56

212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論詩人對五妃的弔古有時會與明王朝的覆滅連結在一起從而使敘述的觸角

觸及更深層的政治意識的層面乾隆時任巡臺御史兼理學政范咸〈弔五妃墓十二

絕句〉十二首之一「明亡已歷四十載死節猶然為故明荒塚有人頻下馬真

令千古氣如生」(貳頁 258)

范咸(~)字貞吉號九池又號浣浦浙江仁和人根據范詩分析

前 12 句提及明亡及五妃殉死此處將其死亡定位為為明朝亡國而殉節故在詩

歌中將五妃與明政權劃上等號而第 34 句寫荒涼的墳墓卻能引來有心人絡繹不

絕的拜訪是因為其慷慨氣節足以使精神不朽全文敘述觀點一致范氏身為

遊宦詩人實與前文所述六氏一樣注意到臺邑區域性文化歷史故五妃人與事

寫入臺地歷史實與其政治背景有莫大的關連如施世榜寫五妃詩而論及明朝政

事施世榜〈弔殉節五妃墓〉「回首可憐明季世相臣事業不堪云」(壹頁 234)

而前所言六十七〈弔五妃廟〉以及林中桂〈弔殉節五妃墓〉等皆是歐麗娟提到

由於死亡與人世間最大的聯繫或是死後世界最接近陽光的界限厥在於

分隔陰陽的一抔黃土mdashmdash一個可供緬懷紀念的具體憑藉縹緲的魂靈既是

抽象而不可捉摸以憑空想像的成分居多但是人死所歸的墓塋丘隴卻

如同一切物質一樣具有實質可觸的屬性既是安頓死者的居處可免於生

死混雜所帶來的種種問題又無礙於作為死者精神的象徵和死後生命的依

附之地69

但五妃事件中墳墓的形象為何特別鮮明除了歐氏所言其為「一抔黃土mdashmdash

一個可供緬懷紀念的具體憑藉」「死者精神的象徵和死後生命的依附之地」便

於民間傳說的流傳外如同前文所言清政府積極將五妃與明王朝劃上等號不

斷修繕突顯五妃葬身之所的舉動就如同不斷清除明政權(或漢政權)殘存的勢力

試圖將明王朝永遠塵封深埋於不見天日的墳墓對其統治權不可有絲毫之影響與

撼動故歷朝有官方修繕的動作

如《臺灣詩乘》載「臺南寧南門下有五妃墓道碑為乾隆十一年臺灣道莊

年所立刻巡臺御史六十七范咸之詩」70以及《福建通志臺灣府古蹟》「乾隆

69 歐麗娟《唐詩的樂園意識》臺北里仁2000 年頁 386 70 連橫《臺灣詩乘》卷 2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 年臺灣文獻叢刊第 64 種頁 50

213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間兩巡院命同知方邦基重修且立碑於南門外曰「五妃墓道」71而終清治時

期以貞節烈女為主題的作品以五妃與鄭月娘最多而後者是因為有宋永清召

集徵詩之會一舉而有 18 位詩人共襄盛舉故若論自發性的題詠為詩應以五妃

為題者最多且以五妃為題之作品各朝均有自康熙至光緒作品未曾斷絕而

內地詩人佔一半以上其中一半又具遊宦身份作者為臺邑詩人者又多站在統

治者立場故由生前的明朝郡王姬妾跨越生死界線而成五妃由民間感念傳頌

而至清朝官府迎入延平郡王陪祀至五妃墓而神異靈跡顯現民眾祭拜虔誠而至

五妃廟發展至臺地民間神祇以至為古蹟勝景而為臺灣歷史文化在客觀現實

世界具體可感的一部份成為臺邑歷史上的文化語碼72可以說是臺邑社會構築本

土集體記憶的典型範例

就如同前言所提及的是「異族婦人在家族中的角色隨其丈夫而定隨丈夫之

尊卑而尊卑」這五人在生時身份為皇族之妾殉節的對象不僅是一個男性

還擴大成為這位男性所代表的中央皇權亦即明朝政權許東海提及

屈〈騷〉中種種女性書寫的目的主要不在呈現女性世界的客觀風貌相

反地卻藉以作為隱喻傳統男性政治建構中倫理秩序問題的紛云雜遝因

此從屈〈騷〉以來辭賦中的女性書寫其背後的創作本質無非還是

回歸男性中心的文學運轉機制而且具有濃烈而明顯政治意涵73

許氏所言雖為辭賦但種種跡象顯示此說法應能適用於清代臺地五妃主題

的詩歌亦即以五妃殉節死亡為主題的作品其實隱喻著朱術桂所代表的明朝政

權五妃隨夫殉國實乃隱含著明政權滅亡的悲劇結局

第二我們可以考量到五妃之題詩有大量的作品都以其葬身之墳墓為題

而墳墓在中國文化中一直都代表著一種終結完了以及與現實世界有永遠跨不

過涇渭分明的鴻溝74畢恆達如此陳述空間「空間絕不是一個價值中立的存在

71 陳壽祺《福建通志臺灣府臺灣縣冢墓》卷 47頁 145臺灣文獻叢刊第 84 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 72 葉嘉瑩《漢魏六朝詩講錄》頁 121臺北桂冠2000「符號學理論認為當一個符號在它的傳統文化中使用很久的時候它就形成了一個 code----語碼使你一看到它就會產生某些固定的聯想」 73 參見許東海《女性帝王神仙先秦兩漢辭賦及其文化身影》臺北里仁書局2003 年

頁 50 74 參考前文關於五妃詩歌之評述

214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或是人們活動的背景它一方面滿足人類遮蔽安全與舒適的需求一方面更展

現了人們在某時某地的社會文化價值和心理認同」75於是由五妃所代表的明朝

政權就被詩人們所題詠的五妃墓永遠的鎮壓了結了變成一個歷史的符碼

永遠封存在時間的長河之中

那些試圖推翻新政權的反清復明的思想隨著五妃事件進入臺地人民的集體

記憶五妃墓成為一個勝景古蹟也成為對前朝追弔哀念的象徵被放逐至另

一個另一個世界如同人們永遠不能起死回生明政權也被封於古墓之中進入

歷史一去不返了如此我們可以解釋清政權對殉節明朝的寧靖王與五妃的善

意我們由此也可以解讀終清一朝詩人對五妃事件的題詠內涵

參民變烈女的歌頌反映創作群對清廷統治權的支持與肯定

文本反映創作群對主角人物命運之探索與思考著重於人物與政治千絲萬縷

的聯繫從而表現出臺邑明清兩代統治集團的抉擇與判斷

清乾隆林爽文事變中有劉烈女殉節事劉氏生平見諸臺邑地方志乾隆 53 年

之《欽定平定臺灣紀略》記劉女殉節事76此文以奏聞之敘述口吻簡明扼要陳述事

件之來龍去脈與方志傳文不同並無穿插人物自剖心志之獨白文末評論烈女

行蹟並懇請旌表彰顯更可見此文之用途乃對上奏聞之作

賀伯代所撰〈烈女劉滿姑傳〉77文章增加了劉氏家族中另一烈士之述寫即

劉亨基之子挺刃護父之烈舉而劉女見大勢已去奔赴小池也增添了旁人勸阻譬

解之言劉女之回答則顯見其智慧識見豐富了烈女人物內涵而臨死之前劉

女與賊人之衝突則化為對話表現之賊言充滿恫嚇意味而劉女回答「我名家女

豈懼死乎汝等生當太平甘為逆亂官軍至碎屍萬段矣」則完全站在統治

階級立場發聲

75 畢恆達《空間就是權力》臺灣心靈工坊2001頁 2 76 《欽定平定臺灣紀略》卷 62頁 998 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臺灣文獻叢刊第 102 種 77 《碑傳選集》(四)臺灣文獻叢刊第 220 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6頁 557

215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首先《彰化縣志》中劉女之死乃在懼怕受辱而此文則自言為「名家女」

稱對方「逆亂」則烈女與賊人之對抗已提昇為國家與叛逆份子的對立而前

面各志文所未有之「官軍至碎屍萬段矣」更充滿為清政權宣傳劉女已轉為

國家發聲器之角色可知劉滿姑之旌表入祠備受朝廷重視其政治意涵不言

可喻而前面志文始終保存著劉女被虐殺之記載於此文被刪節可知對人物之

悲憐所引發對人生命運之思考認知已非此文所著重者光緒年間之《臺灣通志》

對烈女之記載則轉為簡單扼要僅為事件重點之交代78 但劉女殉節事發生於

清朝中期一直至清末雖詳略有別然仍保留對此人物之記錄再加上旌表之

慎重其事入祀與建祠皆為官方主導故可視為地方志書建構臺地女性貞烈典範

以加強對臺政治控治力量之典型範例

清乾隆年間的錢唐諸生陳裴文〈劉烈女〉以林爽文事變中遇難烈女劉滿姑為

戀父必甘白刃蹈滿姑死烈刃死孝罵賊不畏遭群凶滿姑死孝還以忠

三尺刀光一尺水滿姑知生不知死君恩隆祀臺灣城滿姑雖死仍如生

史乘千秋載奇節劉郡丞女年十七(參頁 167)

此詩以客觀觀點敘事前 8 句為兩兩相對之對句第 1357 句寫烈女殉

節獲旌之關鍵過程因戀父未能及時離開兇地因罵賊而遭難先為刀傷後跳水

而死事平後受君王旌表更得入官祠受後世香火第 2468 句則重複相同的

句式每句僅更動數字重點在強調人物的行為價值末 2 句則寫其精神生命的

不朽傳世全詩偏於主觀評論對人物事蹟僅為概括重點說明陳斐文生平不詳

但為內地詩人無疑至嘉慶年間蕭綸也有〈臺灣三仁詩〉詩文如下

臺灣淨掃無風塵天子下詔褒三仁三仁何姓氏一為壽同春淡水縣丞

老幕賓丞亡攝官克復城出兵勦賊死賊營其一嶺南客 國子生寓彰

化糾義民其姓李氏喬基名守鹿仔港有成績戰牛馬莊終殞身 同時

見此二義士一弱女子尤絕倫滿姑年十七父曰劉郡丞賊先執丞次脅

姑 姑不受辱泣且嗔蹈河不死罵益烈白璧雖碎聲錚錚是三人者微且

輕非將非吏非守臣身雖死義分甘沉淪幸遇天子大聖明幽遐必矚

78 《臺灣通志》〈資料(二)文職冊〉臺灣文獻叢刊第 130 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2頁 804

216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名教是敦曰此三人縱疏賤磊落大節宜弔旌詔建祠宮楹桷維新有

司歲時祀以特牲為問蟻賊起事辰士民奔走婦女被掠何無一人能

及此三人吁嗟乎人人且有忠孝情盍至三仁祠下一聽天子命祀之恩綸

(肆頁 234)

蕭詩體裁為歌行體篇幅較長以客觀第三人稱觀點敘述夾有議論與抒情

對人物身份背景以及事件發生的經過有詳細的描寫三仁者稱三位在事變仍稟

持著節操正義剛強不屈奮勇抗賊的義士而清政府在民變平定後下詔褒揚

三人並興建三仁祠命地方政府歲時節令予以祭祀後世永念

而這三位義士身份背景各異第一位名叫壽同春事變發生時為淡水縣丞的

幕賓年紀已經大了在縣丞遇變身亡他危亂中一肩擔起責任率兵勦賊不

幸死在賊營第二位名叫李喬基為寄寓彰化的內地人具國子生身份在亂事

中集結民間力量變頗有成績但不幸在牛馬莊戰死第三即是劉郡丞之女蕭

氏對劉滿姑的敘述最為詳盡也許是因為劉氏的事蹟最具傳奇色彩對於三仁

事件的價值與清政府褒揚的動機在作品中也進行討論蕭詩雖為文學作品實

已具記史的作用且歌行體句式長短自由用語淺白尤利於傳播蕭綸據《全

臺詩》所載「字子山江蘇太倉人嘉慶年間(1796~1820)貢生著《樊村草堂

詩集》」」(全臺詩全臺詩智慧型資料庫)

然則寫臺灣烈女劉滿姑的兩位詩人皆內地人士而劉烈女為內地官宦之女

隨父赴任而喪命於臺邑因此而成為臺灣列女歷史其中一員然為何以劉女為詩

者臺邑詩人缺席此可疑之處

劉滿姑罵賊不屈而為亂兵所殺後為清廷封為三仁並下詔建祠祭祀宣示

著清朝統治權的正當性與絕對性褒揚滿姑罵賊而亡的義烈行為足以教育臺地

民眾必須忠於清朝反覆一再灌輸教育臺地百姓必須遵從的政治歸屬盧建榮曾

提出「一位漢人婦女絕不容許異族染指其身體於此漢女身體是一種漢人國家

主權的隱喻」79林爽文民變雖非漢胡之對立與衝突但劉女為清廷官吏縣丞之女

對抗的是民變中的暴民此對立衝突也隱含兩種政治勢力的對抗包括兩個群族

79 盧建榮〈從男性書寫材料看三至七世紀女性的社會形象塑模〉《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報》第 26 期1998 年頁 18

217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對物質包含食物土地性等各種資源的佔有與爭奪這點與中國歷史上漢胡勢

力對立的性質相當

因此我們可以這樣推定劉女的身體成為清治臺地權力的展現場烈女力拒

事變外在武力侵辱隱喻著清廷對臺地的所有權不可被被侵犯劉女死前面對侵

犯的態度與言語以及死亡方法的描述這樣剛烈行為的極度刻劃與突顯使劉

女抗暴的決心與影響力大為提高促使臺邑男性興起女子猶能如此保家衛國身

為男兒怎可不奮發而這種百姓為國犧牲意識與認知的養成對統治階級而言

實是鞏固政權一個重要的手段故可窺知劉滿姑事跡之所以能受到清廷大家宣揚

的潛在原因80

又如陳維英〈為王樹生明府題姊姒三節圖〉「乾坤存王氣女子識綱常人

是松梅竹心如冰雪霜後先三不朽生死一齊香況我鬚眉輩貞忱豈可忘」

(伍頁 199)反覆陳述著女子之所以能實踐綱常倫理是因為統治階級教化百姓成

功而女子都能夠捨生取義況且我們鬚眉男兒報國犧牲豈能後人陳詩服膺統

治階級的意識型態而此統治階級則為清朝廷

中國傳統上有士人殉國與女子殉節被類同化的傾向故詩歌書寫殉節的烈

婦也常別有隱喻如明朝末年已有士人以婦女死節或守節的選擇來比擬士大夫

殉節與守節的問題以臣殉國如婦殉夫者如晚明袁崇文〈黎烈婦傳〉云「臣事

君與婦事夫論者嘗相提其義皆取於致命遂志」81以及徐枋〈與葛瑞五書〉舉時

人的說法「殉節為易守節為難為烈婦易為節婦難」82顏元云「明末死節

之臣閨中義婦耳」83亦有士人為詩引節婦來比喻忠臣的如孫枝蔚〈朱矞三母

費太孺人貞節詩〉之一「節婦如忠臣所難非一死立孤能有成庶可光前史」

84以及吳嘉紀〈程寡婦歌〉

80 盧建榮〈從男性書寫材料看三至七世紀女性的社會形象塑模〉《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報》第 26 期1998 年頁 12 81 袁崇文(1595 年進士)〈黎烈婦傳〉載於屈大均(輯)《廣東文選》《北京圖書館古籍珍本叢刊》冊 117卷 15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康熙 26 年(1687)三閭書院刻本影印本1989 年頁 507 82 徐枋〈與葛瑞五書〉《居易堂集》卷 2頁 1 上下 83 李塨纂王源訂《顏習齋先生年譜》(附載於顏元《顏元集》)卷上「辛亥(康熙 10 年1691)37歲」條下冊頁 735 84 孫枝蔚〈朱矞三母費太孺人貞節詩〉《溉堂後集》卷 3《溉堂集》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頁 6 下

218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心志不改伊維寡婦忠臣忠臣識大義臨難往往致其身婦人脂口澤膚

十人九人腸肺愚節操曷繇自勵門戶胡能獨扶君不見程寡婦hellip夫死婦

不死祇緣黃口兒女須題攜85

等皆是而吳德功〈洪烈婦〉

山水毓貞媛乾坤鍾間氣鹿溪洪氏女少小知大義相攸郭阿奴二十

婚始字賦性靜而貞德容兼洵備百輛未盈門凶信忽傳至阿母默無

語阿爺言甚秘連理樹折枝比翼鳥分翅賢哉女聰明倉猝知其意

外聞薤露音聒耳夜不寐妾命實不猶君魂歸何處扯碎同心結滂沱

兩行淚膏木誰為容鉛華屏弗御身披侍嫁衣耳挂定盟珥欲效梁家

婦私將刀劓鼻欲效王氏妻親持斧斷臂全體遭毀傷所受反自棄

惟念夫遽亡不如從夫去生前不同牢死後共埋地擁衾臥空床絕粒

忘飲食急延良醫來醫來云不治切脈知血虧聞聲識腸碎娘勸啜茶

湯爺勸吃餅餌烈女誓弗肯含淚惻然對女子節不移忠臣心無二

兩語昔曾聞今豈易其志願娘勿悲酸願爺勿涕泗翹首盻蒼天婺星

空際墜頃刻魂歸陰不瞑張目眥鮮血兩腔填姑嫜來駭異面色猶如

生從容赴大隧性命弁髦輕巾幗鬚眉愧鹿溪諸紳耆拜迎擁塗次

鹿溪諸父老稱揚遍市肆滿路焚香楮兩部喧鼓吹名教獨扶持閨烈

千秋著一死重泰山兒女英雄類殉夫未嫁時奇節實非易彤管長流

輝貞珉謹泐記節孝採輶軒我忝與其事綽褉徵門楣旌表乞天賜」

(《瑞桃齋詩稿》全臺詩全臺詩智慧型資料庫)

〈洪烈婦〉雖為詩作然以五言古體長詩之體裁篇幅較長敘述事件前後

變化曲折詳盡其開端雖以客觀第三人稱發展中間模擬各色人物動作聲口將

烈婦絕食而亡的過程進行更長時間更具體詳細的描寫從主角的動作姿態醫

囑診脈親人的照顧死別的淒涼等刻劃出主角面對死亡從容不迫的形象而

「女子節不移忠臣心無二」「一死重泰山兒女英雄類殉夫未嫁時奇節實

非易」亦同樣以節婦比忠臣而以婦女死節或守節的選擇來與士大夫殉國與否

來相比擬而陳肇興〈題烈婦張沈氏殉節事〉(古體九解)

蔦蘿泛長風根莖無斷絕由來連理枝生死不相別君不見張烈婦慷

85 吳嘉紀〈程寡婦歌〉楊積慶箋校《吳嘉紀詩箋校》卷 12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頁349

219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慨殉夫勇且烈婦姓沈氏名心娘十八于歸張家郎舉案齊眉慕孟光如

膠如漆樂且未央忽忽五年載弄之璋二豎入室夫病於床求神問藥

淚睫承眶一朝怛化五內崩裂如沃湯大哭一聲氣結無語娣姒急申

救阿翁欲言不言淚如雨曰汝有孤兒在旦夕須哺乳長跪謝阿翁

妾心堅如銅兒生有祖累姑嫜妾身雖死兒可長夫沒無人侍巾帚妾身

不去誰為偶黃泉會有相見時升天入地妾從之明珠為夫斂綺羅為夫

裝執紼扶柩上北邱歸來拜姑泣媳身未亡如已亡綰我同心縷著我

嫁時衣孤燈耿耿酸風吹尺組畢命人不知人不知舉家奔救烏烏啼

生同衾死同穴青塚巢鴛鴦飛鳴自成匹謂予不信如曒日人慕婦烈

且貞我作歌戒貪生吁嗟乎女子仗義能殺身何迺國家多全軀保妻

子之庸臣(《雲林縣採訪冊˙藝文》頁 206)

陳詩第 1 段 1 至 6 句以比興開端以蔦蘿與連理枝來比喻生死不離的夫妻情

感並引出烈婦殉夫的主題第 2 段 7 至 14 句以客觀敘事觀點寫烈婦之姓名歸

寧夫家後的幸福家庭生活第 3 段 15 至 24 句寫詳細描寫夫婿病起不測以至於身亡

的經過作者善用人物表情刻劃其心理狀態如寫烈婦「淚睫承眶」寫家翁「欲

言不言淚如雨」極力寫喪夫喪子後悲慘的情狀第 4 段 25 至 34 句作者模擬烈婦

與家翁的對話以代言體各自表述殉死與否的考量第 5 段 35 至 43 句作者模擬烈

婦聲口敘述依禮安葬夫婿後從容殉死的過程第 6 段 44 至 56 句為事件收尾作

結敘事觀點一變為作者以第一人稱自述說明為此詩之創作動機將臣節與婦

節類比並提並以諷刺那些偷生忍辱臣子全詩敘事觀點多變人物情事介紹較

為完整情感神態刻劃細緻且以人物對話鋪陳情節頗具戲劇搬演效果

陳肇興(1831~)字伯康號陶村臺灣府彰化縣治(今彰化市)人為

清代中期臺邑著名文人《全臺詩》稱其「有個人心靈世界及理想抱負的抒寫

詩作的關懷重心亦往往與生民百姓密切相關在形式上陳氏習慣以長篇歌行來

抒懷言志詩作風格雄健豪邁」並稱其「肇興之詩胎息於杜甫可視為清

中葉臺灣文壇之『詩史』」

陳氏曾從鹿港拔貢廖春波讀書於彰化白沙書院和蔡德芳曾維精廖景瀛

合稱「白沙書院四傑」同治元年(1862)戴潮春事變拒絕戴氏之拉攏遂遁入武

西堡(今集集)之牛牯嶺山中是年 7 月謀刺戴氏失敗幾瀕於險境著有《咄咄吟》

220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一書詳錄戴案經過(參見全臺詩全臺詩智慧型資料庫)故其詩作有述寫現實

社會歷史風貌的企圖

林翠鳳曾舉陳氏《陶村詩稿咄咄吟》中的詩作分析其儒士的性格更以

其詩歌中不同時刻所追摩的前賢而得出其共同的特點始終堅定支持既有的朝

廷以及篤志排拒外來騷亂勢力並以為「陳肇興在顛沛流離中始終不移其為大

清朝廷臣民的立場」86同樣在文本中的作品亦表現出忠於君王朝廷之思想

許夢青〈自書吳烈婦傳後〉

誰能輕一死慷慨赴重泉不減忠臣節方知烈婦賢心爭秋月皎節勵

古松堅慚愧偷生輩雖生亦枉然(《鳴劍齋遺草》)

許夢青(1870~1904)字炳如又字荊石蔭亭泮名夢青號劍漁又號

雲客冰如高陽酒徒許氏為鹿港邑庠生其祖母賀太安人以節孝旌於朝

奉詔入祀彰化節孝祠其歷乙未割臺上書唐景崧又在日軍攻臺時隨練勇赴

八卦山抗拒抗日行為失敗後又逢四次家喪一生際遇曲折由官家子弟一變

為落拓文士《全臺詩》稱其「歷盡人世滄桑半生苦況盡託於詩」「以奔放

絕足之才為自由不羈之行遂一轉而為跌蕩詩人」可見其浪漫氣質許常安

評曰「雖時有浪漫 自由清狂豪放之作風然其實質乃具有嚴肅悽涼

寫實之社會骨格故其詩多為心底之聲時代之反映」(參見全臺詩全臺詩智

慧型資料庫)

許詩著重於烈婦慷慨赴死的義烈行為其以客觀評論方式開展將忠臣與烈

婦臣道與婦道相互比附所著重是烈婦行為在中國傳統倫理的道德價值而

其襲用詩歌中具文化意涵的文學意象如秋月古松在中國詩歌中皆為貞節幽

靜的象徵若《全臺詩》稱其「潛心詩文以舒胸中塊磊」則此詩以「慚愧偷生

輩雖生亦枉然」或可相彷彿則進一步以文本婦女尚能以死殉節而身為男

兒卻臨難茍免故詩作中往往有鬚眉男兒且不如之慨歎

86 林翠鳳〈從《陶村詩稿咄咄吟》看陳肇興之儒士性格表現〉《臺中技術學院學報》第 1 期2000 年 6 月頁 21

221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肆貞節烈婦的書寫反映漢文化移植臺邑的認同

中國大約在西漢末期儒家學說完成統一折衷諸子學說的目標墊定其在

漢朝學政界的絕對獨尊的權威地位而轉而以經學的形式面世成為後世中國

思想的主流87由於思想上的獨尊儒術漢以後的統治王朝也都以儒家經典為國家

教養人材的基礎因此後世士人的思想不免有儒家學說之色彩在不同程度上成

為儒家的信徒而儒學中所具備的現世務實群體的特質以及「內聖外王」

的人生實踐理想使得士人的眼光始終注視著百姓之福址關心人民的生計而

「風俗淳美」便是理想現世世界的基礎《詩經大序》「美教化移風俗」

《禮記樂記》「移風易俗莫善於樂」《荀子王制篇》「美風俗」《辭

海》也對風俗提出解釋「多數人之精神的一致表現歷時久遠型為定式足以

拘束個人之行為支配實際生活者也」88

而《漢書地理志》則進一步將風俗與聖王德政結合在一起以為百姓有五

常之性因為各地之自然環境與個人秉性氣質的差異因此各地的風俗便會隨自

然地理與人文背景的不同而有差異與此同時風俗又跟聖王的王教相關聯是

聖明君主展現教化的場域故云

凡民含五常之性而其剛柔緩急音聲不同繫水土之風氣故謂之風

好惡取捨動靜亡常隨君上之情欲故謂之俗孔子曰『移風易俗莫

過於樂』言聖王在上統理人倫必移其而易其末此混同天下一之中

和然後王教成也89

而由聖王至士大夫至百姓階級社會的層層影響傳播發展出中國傳統文化

中所謂由上而下風行草偃式的思考邏輯最典型的是杜甫「致君堯舜上再使

風俗淳」所展現的邏輯演繹而要如何由上而下這牽涉到前文所說的中國文化

特質中「內在超越」的要求因此王教在移風易俗的政策理念上主要乃是以『統

理人倫』為根本核心對淳美風俗的追求就會從最根本的人倫秩序的建立與維

87 劉靜貞〈劉向《列女傳》的性別意識〉《東吳歷史學報》第 5 期1999 年 3 月頁 3「儒家學說真正浸透漢朝的學政界確立經學的絕對權威其實已是元帝至王莽之世也就是到了前漢的最後五十年間原為諸子之一的儒家才完成其統一折衷諸子思想的目標而以經學的形式展現」 88 修訂本《辭海》下冊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41頁 3199 89 《漢書地理志》臺北鼎文書局1983頁 1640

222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持著手詩人作品中反覆出現的教化百姓移風易俗的追求往往伴隨著現實事

件中倫常綱紀的成立與破壞一起出現並成為一種執著的詠歎匯流入中國詩歌

的傳統文化90

烈婦鄭月娘生平首見周元文編纂之《重修臺灣府志》91傳文後更附有〈徵詩

小引〉一文並附上鳳山縣令宋永清等 18 位文人之徵詩作品康熙 47 年鳳山縣令

宋永清倡議當時臺灣官紳以鄭女為題進行創作由方志附有引文與詩歌原文可

見當是轟動地方之風雅盛事92《全臺詩》稱宋氏為「善察民情雅意文教頗有

宦績」(全臺詩全臺詩智慧型資料庫)既雅意文教則此次徵詩不免寓有教化

功能

《重修臺灣府志》所載〈徵詩小引〉記錄當時風雅的徵詩之舉93並註明主

要的目的是為了「青史不遺願徵詩而表著海天生色」可見徵詩活動除了是詩

人消遣怡情之舉也寄寓著希望能留下可供後人學習景仰的婦女典範書寫地方

史實的意圖謝貴文以為「可見發起人宋永清深受當時官員與文士的肯定與愛戴

他亦透過此徵詩活動提倡文風獎勵貞節達到以文學教化風俗的目的」94然此

徵詩之會透露出兩項訊息即文本之教化目的以及此會之後以鄭月娘為題之

詩作消聲匿跡可見文本題詠之對象若為平民百姓相較於前文陳永華女及鄭斌

女兩位烈婦可知其受到關注及賦予的意涵會隨之減少

《重修臺灣府志人物志》總共收錄了 18 首詩作95此徵詩之舉是康熙 47 年

90 歐麗娟《唐詩的樂園意識》臺北里仁2000頁 90「王教在移風易俗的成就上主要乃是

以『統理人倫』為根本核心因此對風俗的探討也就不外乎種種人與人之間的對應關係以及由

此衍生的社會秩序與人性特質的範疇」「標示出社會群體的生活感受與心靈狀態的一般趨向而

人人切身相關的行為依據和心靈歸屬的問題也包含在其中」 91 周元文《重修臺灣府志》卷 8〈人物志貞節〉臺灣文獻叢刊第 66 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頁 272後亦附有〈徵詩小引〉與諸詩原文為「鄭氏月娘者泉之南安石井人也年十九歸儒士王曾儒家曾儒食貧志學 甫閱年以病卒翁以貧故欲即葬月娘跪泣告乞得暫停眾謂夫死不忍恝 然常情也越數日語其翁願死從夫葬翁駭然囑鄰媼勸止月娘曰『吾當夫病劇時即以死許之義不可移』比後提防稍疏投繯而逝邑侯宋公嘉 其節通聞上憲獲褒獎焉侯親祭其墳額其廬曰『百年今日』蓋侯挽詩 有『百年今日乾坤老』之句也合葬依仁里內園路西」 92 徵詩之舉發生時間點為何學者以參與者之到卸任時間推斷以為康熙 47 年為確詳見王俊勝《清代臺灣鳳山縣詩歌研究》文化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2002頁 118-119 93 周元文《重修臺灣府志》卷 8〈人物志貞節〉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頁 272 94 謝貴文〈清代鳳山知縣宋永清的政績〉《高市文獻》第 18 卷第 1 期2005 年 3 月頁 38 95 第一首的作者為鳳山知縣宋永清康熙 43 年(1704)來臺任官《全臺詩》稱其「善察民情雅意文教頗有宦績工詩」第二首為臺廈道王敏政康熙 43 年(1704)至康熙 49 年(1710)來臺任官《全

223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發生距離康熙 23 年清朝平臺臺灣納入清朝版圖已有二十餘年南部的經營如

諸羅縣城衙署文廟學校皆有初步規模宦遊人士創作詩歌的風氣推動了

臺地的文風而諸詩於方志上排列的順序大概以官位高低來決定先後故內地

詩人作品排在前面而臺邑詩人作品排在後面這樣的情形呼應了前文所言臺灣

早期詩壇以遊宦詩人為主而臺邑有志於參與科舉的士人開始與清據初期的內

地統治階級進行交流與結合發展出初期的詩歌創作

除了籍貫生平不詳的張師文內地宦遊來臺的人士有 8 人所擔任有關文教

方面的官職如教授教諭等有 4 人而任職知縣的宋永清與任職臺廈道的王

敏政後世則對其有「善察民情雅意文教」「待人仁厚」「百姓賴以全生」等

關心民情之評價作者為臺邑人士則有 9 人大都具有增生廩生拔貢等鄉紳

身份施世榜更有「樂善好施」「農民咸受其利」等佳評扮演著臺灣地方民

間勢力首領的角色由此推知以鄭烈婦為題的徵詩之舉實具有地方輿論意見

的性質

而林華昌〈節婦鄭氏詩〉「獨挈綱常萬古寒」(壹頁 361)林氏為清康熙

43 年調任臺灣府儒學教授孫襄〈節婦鄭氏詩〉「扶植綱常吾輩事新詩題徧

海東天」孫氏為清康熙 37 年授福安教諭後改任臺灣諸羅縣為教諭李欽文〈節

婦鄭氏詩〉「輕生重節植綱常」(貳頁 40)李氏曾任福建南靖訓導張士箱〈節

臺詩》稱其「待人仁厚尤加惠原住民嚴禁通事社商之剝削濫派遇歲荒歉極 力為民申請賑恤百姓賴以全生」第三首作者為臺灣府儒學教授林華昌康熙 43 年(1704)來臺第四首作者為臺灣縣儒學教諭陸登選康熙 43 年(1704)至康熙 47 年(1708)在臺任官第五首作者為鳳山縣學教諭吳周禎康熙 42 年(1703)來臺第六首作者為臺灣諸羅縣教諭孫襄第七首作者為臺灣人陳聖彪康熙 47 年(1708)的副貢《全臺詩》稱其「善文工詩」第八首作者為張師文清康熙年間人生平不詳第九首作者為守戎張駥清康熙 47 年(1708)來臺任臺灣水師協標左營守備第十首作者為桐城人孫日高第十一首為臺灣府治東安坊人李欽文《重修臺灣府志》稱其「廩生」而《全臺詩》稱其「清康熙 60 年(1721)歲貢生曾任福建南靖訓導能文工詩」第十二首作者為張纘緒《全臺詩》稱其「清康熙五十年(1711)臺灣貢生」《重修臺灣府志》稱其「廩生」第十三首作者為張士箱《全臺詩》稱其「清康熙四十一年(1702 年)東渡來臺落居鳳山次年入鳳山縣學後為臺灣府學生員補增生廩生迄雍正十年(1732)五十九歲時成為歲貢生」為科舉業而移居臺灣鳳山第十四首作者為鳳山縣人鄭應球《全臺詩》稱其「性情耿介崇尚氣節」在朱一貴事件時為逃避朱氏同黨招募「夜晚攜妻子遁逃」可知當時鄭氏政治傾向是站在清朝政府一方又稱「主掌縣書院教席長達十餘年有益地方文教甚多」可見著重於民間百姓教化培養文風第十五首作者為臺灣諸羅縣人鄭鳳庭《全臺詩》稱其為「清康熙年間廩生」第十六首作者為康熙年間臺灣增生鄭煥文生平不詳第十七首作者為臺灣縣人施世榜為康熙 36 年(1697)拔貢《全臺詩》稱其「樂善好施興築水圳農民咸受其利」第十八首詩作者為鳳山縣人李廷綱只知其為康熙年間人生平不詳以上為鄭烈婦詩歌相關作者下文引詩處對作者即不再進行介紹

224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婦鄭氏詩〉「 風謠傳海內千古尚相看」(壹頁 425)張氏於乾隆 2 年出任漳

州府學訓導王敏政〈節婦鄭氏詩〉「苦節高風重栢舟輶軒問俗首先求」(壹

頁 362)

王氏於康熙 43 年移分巡臺廈道前列作者皆以烈婦鄭月娘為主題著重於女

子實踐德行的價值足以為後世樹立以生命維護綱常倫理的典範如王敏政所言

「問俗」帶有濃厚的移風易俗的目的乾隆年間六十七〈弔五妃墓〉 島嶼最後

昭英烈頑廉懦立蠻婦貞」(貳頁 247)六十七於乾隆 9 年以戶科給事中奉命

巡視臺灣朱澐〈李節孝〉「聖朝傳採柏舟篇海外旌揚李母賢」(貳292)

朱氏於乾隆 12 年調任鳳山縣訓導秦定國〈五妃墓〉二首之二「海表觀風

題墓道陽秋有筆墨痕新祇緣千古綱常係豈獨傷心弔五人」(參頁 147)

同治朝林豪〈詠臺陽古蹟十二首五妃墓〉「何幸教化行閨門」(《臺灣詩鈔》

卷 5頁 106)將閨門的教化與五妃事蹟結合起來於是這個單一的歷史事件便被賦

予移風易俗實踐聖王政教的任務這作品也就隱含出政治教化的色彩

道光咸豐年間劉家謀〈海音詩〉一百首之九九「匆匆六甲光彤史況沐

皇風二百年」(伍頁 308)劉氏於道光 29 年調臺灣府學訓導劉氏自註的詩序

並言 「今入版圖將二百載矣列聖相承昭然禮法有不共被涵濡哉近周光邰明

經欲輯臺郡節烈勒成一編誠盛舉也」劉氏歌功頌揚清政府以為臺邑經兩百

年教化婦女貞節德行的培養成果斐然以統治階層的角度來考量兩位烈婦之行

為價值頗具政治意涵道光年間施瓊芳〈題全臺闡幽錄〉二首之二「寡鵠貞

鴛萃一編旌祠會錫九重天依然婦誥回鸞及能使夫名附驥傳彤管有人風繼

起碧霄終古月難圓誰言婉嬺煢煢質已握興頑立懦權」(伍頁 381)

第 2 首點明此書所收人物並足堪為天子旌表之節婦貞女女子能實踐婦德

同樣也能澤被家門為夫婿增光而書中足為後世楷模者其人生卻都是坎坷不

幸的7-8 句寫出書寫權力之本質原本這些女子是柔弱貞順的卻因此書而得以

傳世施氏曾銓選六部主事前述詩人則將貞節烈女之節操德行與政權教化結合

在一起政府的旌表立祠的表揚機制使女子的高貴品行不至淹沒不彰而女子

建立閨門的行為典範可以建立淳美善良的風俗但「興頑立懦權」則頗有思考

225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的空間此四字除了建立符合倫理綱常的行為準則外還要堅強百姓們的意志

在危難時能用最大的犧牲包括生命來維持理想的存在而這理想的內涵則

隱含著統治政權的延續與護衛

余英時分析漢代循吏在文化傳播中所扮演的角色與作用他將中國文化分為

大小傳統並解釋「大傳統或精英文化是屬於上層知識階級的而小傳統或通俗

文化則屬於沒有受過正式教育的一般人民」96而漢代循吏則扮演了文化傳播者的

角色之所以如此余氏指出因為循吏是親民之官「循吏」之名始於《史記》的〈循

吏列傳〉從此成為中國正史列傳的典型至《清史稿》依然沿用余氏更言

漢代的大傳統以儒教為主體而儒教的基地則在社會而不在朝廷因此循

吏在發揮『師』的功能時他事實上已離開了『吏』的崗位他所奉行的

不復是朝廷法令而是大傳統的中心教義由於中國的大傳統並非寄身於

有組織的宗教所以它的傳播的任務才落到了俗世人物的循吏的肩上漢

代大傳統的傳播者借用《周禮》的名詞可稱之為『師儒』循吏便是以

『師儒』的身份從事『教化』工作的97

而文本尚有擔任教諭提督學政訓導等教育行政工作之創作者清廷的中

央教育制度中央最高教育行政機關為國子監其下設有祭酒司業等教官總理

監務以及博士助教學正學錄等各級教員在地方教育行政上各省設提

督學道擔任地方教育的最高行政官員以負責學校事務政風及科舉等事務

雍正 4 年(1726)提督學道改稱提督學政在地方官學上設有府學政使府提調

府儒學教授州學正縣儒學教諭府州縣下設立縣訓導以掌管地方教育事

務98

而臺灣清據初期隸屬於福建省由福建提督學道統理教育事務但因臺灣海

外孤島路途遙遠改由分巡台廈兵備道兼理學政康熙 23 年(1684)改由臺廈兵

備道兼任朱一貴事變後改由巡臺御史負責至雍正 5 年(1727)改為巡臺漢御史

96 余英時〈中國古代死後世界觀的演變〉載於《中國思想傳統的現代詮釋》臺北聯經出版社1993頁 168 97 余英時〈中國古代死後世界觀的演變〉載於《中國思想傳統的現代詮釋》臺北聯經出版社1993頁 198 98 參見種村保三郎《臺灣小史》臺北武陵1991山崎繁樹《1600-1930 臺灣史》臺北武陵1995連橫《臺灣通史》臺北幼獅1977

226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管理乾隆 17 年(1752)則改由巡臺臺灣道兼任光緒元年(1875)改由福建巡撫兼管

光緒 13 年(1887)設臺灣省後由臺灣巡府兼任掌管臺灣教育事務知縣負責地方

教育事務由此可知臺灣學政與官政相結合之特質99

而關於教育行政的最高指導原則順治 9 年(1652)頒六諭計為「1孝順父

母2尊敬長上3和睦鄉里孝訓子孫5各安生理6莫作非為」100

姜添輝以為「由其內容可窺見其重心在於強調傳統文化的倫常思想以及安本分

的觀點並藉由這些觀點的灌輸以達社會安定的目標」101康熙 9 年(1670)頒佈聖

諭廣訓十六條計有

1敦孝悌以重人倫2篤宗教以昭雍睦3和鄉黨以息爭訟4

重農桑以足衣食5尚節儉宜惜財用6隆學校以端士習7黜

異端以崇正義8講法律以儆愚頑9明禮讓以厚風俗10務

本業以定民志11訓子弟以禁非為12息誣告以全善良13

完錢糧(租稅)以省催科(裁判)14戒匿逃以免株連15聯保申

以弭盜賊16解仇忿以重身命等102

除了順治朝所強調的倫常價值觀外並將關注範圍擴大到文化習俗以及社

會規範等層面可以窺見清廷教育行政的最終目標是欲藉由教化途徑以安定社

會光緒 29 年(1903)張百熙等在〈奏定學堂章程〉中提出「至於立學宗旨勿論

何等學堂均以忠孝為本以中國經學為基礎俾學生心術依歸為正」103以至於

光緒 32 年 5 月 2 日清廷公佈的欽定學堂章程第一類是忠君尊孔第二類是尚

公尚武尚實可知清代由內地派遣至臺灣的教育官員實肩負思想教化之重

責大任其主要之任務為導正並建構臺邑人民正確之政治立場與政治意識創作

者日夜身處其氛圍中將其投射於其所創作之主題詩歌中似為合理之解釋

顧炎武論「秦紀會稽山刻石」指出「然則秦之任刑雖過而其坊民正俗之意

99 參見盛清沂王詩琅高樹潘《臺灣史》臺北眾文1988 年種村保三郎《臺灣小史》(臺

北武陵1991)邱奕松《嘉義縣志教育志》嘉義嘉義縣政府1991連橫《臺灣通史》

臺北幼獅1977 等 100 宋鼎宗等《全臺首學資料彙編》頁 61臺南臺南市立文化中心1997 101 姜添輝〈教育社會學觀點的清朝時期臺灣官方儒學的發展與特性〉《臺南師院學報》第 34 期

2001頁 292 102 種村保三郎《臺灣小史》臺北武陵1991頁 151 103 雷國鼎《教育概論》上冊臺北教育文物1976頁 80

227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固為始異于三王也」(《日知錄》卷十七)則中國自秦始皇起便有統治階級提倡禮

教以矯正民間各地不良風俗的政治措施文本創作群共 69 人共有 20 位具有從內

地遊宦臺邑的背景其中官職包括擔任臺邑各地教諭知縣巡臺御史提督學

政訓導等居多而臺邑文人亦具鄉紳背景文本中反覆出現蘊含政治意涵與宣

揚文教的意識

伍對內地與臺邑的指稱反映中央政權與地方邊陲的對峙

清代臺灣貞節烈女詩中出現以內地為中心以臺邑為邊緣之論調例如康

熙朝江日昇〈贊寧靖王朱術桂與五妃殉節二絕〉二首之一「天地乾坤無可寄

飄然海國全其身」(貳頁 28)臺廈道王敏政〈節婦鄭氏詩〉「鬚眉長樂嗤青

史巾幗共姜壯海洲」(壹頁 362)此詩為康熙年間王氏應徵詩之會為鄭治時期

禮官鄭斌女為寫的作品第 4 句稱鄭斌女事跡足以為「海洲」壯事氣勢壯盛

其臺地為「海洲」意指海外神洲顯現出以內地為世界中心點而以臺邑為邊

垂的論點

諸羅諭孫襄〈節婦鄭氏詩〉「扶植綱常吾輩事新詩題徧海東天」(壹頁

367)此詩亦為應徵詩之舉最後一句「新詩題徧海東天」臺邑與內地一水之隔

又處內地東方稱「海東天」可說是其地理位置的說明范咸〈弔五妃墓十二絕

句〉十二首之五「可憐椎髻文身地」(貳頁 258)其它相關文本有以鄭氏王朝禮

官鄭斌女為題之作品

康熙 13 年內地爆發三藩之亂鄭經趁機響應出兵同時將明朝續順公沈瑞接

到臺灣並以禮官鄭斌之女許配之鄭經將明朝王公遷往臺灣並幫助其建立家

庭除了昭示臺灣鄭氏為延續明朝皇權的正統地位外也為了隴絡人心凝聚在

臺灣的明室力量可以說沈鄭兩氏的聯婚是帶有強烈的政治色彩這段婚姻幾年

後卻遭到重大的打擊鄭經去世後鄭克塽繼位親信馮錫范攬權內部局勢日

益混亂身為流亡王公的沈瑞被誤認為身懷鉅資並因此招禍被馮錫范以反間

228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謀逆案件遷連104

父子被殺家屬被囚當沈瑞一家受禍時禮官鄭斌向鄭克塽求情為女兒

開脫並得到首肯就在鄭家父母將女兒救出虎口後得知詳情的鄭女卻毅然決

然決心與丈夫共赴家難並在處理完殉死家人的後事後從容自縊殉夫這件事

在當時引起很大的迴響不論身份貴賤聽聞此事的人都為此感動流淚康熙 23

年清朝佔據臺灣後總督姚啟聖並奏請封誥鄭氏「一品夫人」都統張夢吉並差人

將沈氏一門受難的棺柩送返京安葬105

咸豐朝陳維英〈一品夫人〉(鄭斌女 沈瑞妻)四首之四「鸞章一旦下東都

油壁香車離海隅」(伍頁 182)史載清據臺灣後將沈瑞遺體移葬內地想必鄭

女也隨之移葬故有「油壁香車離海隅」之說而以海邊一角指臺地將其邊緣

化之地理觀可知劉家謀〈謁五妃墓〉二首之一「那知瘴海千重外尚有紅顏

識報恩」(伍頁 319)再如道光年間施瓊芳〈題全臺闡幽錄〉二首之一「海濱

鄒魯風堪采軒使曾勞女史詢」(伍頁 381)施氏為《全臺闡幽錄》題詩書中

多錄臺地節烈女性有為清代臺灣女性寫史的目的詩中稱「海濱」以內地為中

心以臺邑為邊地的意向明顯

王凱泰《臺灣雜詠續詠》十二首之五「故王一去五妃陪海外黃沙賸

幾堆」(《臺灣雜詠合刻續詠十二首》頁 50)同治朝林豪〈五妃墓〉「海角年

年長相守」(《臺灣詩鈔》卷 5頁 93)熊佐虞〈五妃墓限支韻〉「黃土荒題海上

碑」(《臺灣詩鈔》卷 5頁 93)以及光緒朝唐景崧〈五妃墓限支韻〉「海上鵑啼

悲玉帶」 (《臺灣詩乘》卷 5頁 209)周長庚〈拜五妃墓〉「頸血不膏中土鐵

墓門長咽落潮聲」(《臺灣詩乘》卷 5頁 214)

周長庚(1847~1888)號辛仲又號莘仲福建侯官人光緒 10 年(1884)由建陽教

諭調署彰化教諭光緒 14 年發生施九緞以索焚丈單為名的圍城之變周氏因為民

104 蔣師轍《臺游日記》卷 1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7臺灣文獻叢刊第 6 種頁 30記載「康熙二十一年福建總督姚啟聖用間諜陰散其黨約偽賓客司傅為霖內應事洩為霖遇害」丁曰健輯《治臺必告錄》卷 1頁 77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9臺灣文獻叢刊第 17 種記載「行人傅為霖密約十三鎮同日發難事泄錫範並搆陷續順公沈瑞而有其貲人心益失國軒居臺而被刺者再皆姚啟聖所使也 105 事詳見江日昇《臺灣外記》卷 9臺灣文獻叢刊第 60 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

229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請命受誣以致「一官拋擲落拓終身」彰化人士「頌公之德而不衰」周氏

讚揚五妃之死為「頸血不膏中土鐵」以清朝鐵蹄為「中土鐵」相對而言臺邑

為世外之地可知而另一方面五妃成為臺邑歷史人物而非中土人物的意涵就更

為明顯了

本節所述及這 11 位作者中王敏政為康熙朝內地旗人孫襄為康熙朝內地人

陳維英為咸豐朝臺地人施瓊芳為道光朝臺灣縣治人林豪活動於同治朝左右金

門人周長庚為光緒朝內地人熊佐虞光緒朝內地人唐景崧光緒朝內地人生

存年代分佈清朝早中晚各期籍貫有大陸內地也有臺地人士由此推測以邊

陲之姿態而與內地中央相對似乎是清代士人普遍之觀點

黃國昌以為「中國意識」可以分析成六種互相關聯的觀念他舉出的第二種

觀念就是「『世界中心』的地理『中國意識』」「中國人把自己居住的地方視為

世界的中心而以其它地方都是世界的邊疆」106 莊勝全在以康熙朝四位內地親

歷者的觀察內容研究得出「遂使以中國本土為中心的世界觀得以大行其道中國

的文化邏輯逐步套用在對台灣的印象上」107

李國祈在對清代臺灣政治發展史的研究提出「臺灣自康熙時期歸入清帝國

版圖後雍正以降清廷所推行的政策則為使其內地化其目的在使臺灣變成

中國本部各省的一部份108」李氏為所謂的「內地化」乃中國中央政權及傳統典章

制度在臺灣這個邊疆地區的普及與擴張的過程「內地化」就是在政治上「中國

化」在文化上「儒家化」109並以為「大體而言及十九世紀其(臺灣)西部已

開發地區內地化幾已完成」然而我們參照前列詩人之作品即便在李氏所認

定已「內地化」的時期不論其為內地文人或臺邑文人其詩作中乃反映出臺邑

的邊陲位置亦即臺邑被歸為中國一省後其地理位置的觀念仍屬於遠離核心

的邊陲

106 黃國昌《『中國意識』與『臺灣意識』》臺北五南1995頁 12 107 莊勝全〈清康熙朝臺灣印象的轉變以四位親歷者的觀察為例〉《臺灣風物》第 56 卷第 3期2003 年頁 32 108 李國祈〈清季臺灣的政治近代化開山撫番與建省(1875-1894)〉《中華文化復興月刊》第 8卷第 12 期1975 年頁 5 109 李國祈〈清代臺灣社會的轉型〉《中華學報》第 5 卷第 3 期1978 年頁 148

230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然而我們以為文本中雖有臺邑居邊陲之政治意識然其以臺邑貞孝節烈女子

為主題仍是「在地認同」之詩學實踐其雖大量融合中國傳統詩學文化的意涵

與典故然最終目的之一仍是構築臺邑貞節歷史故我們認為其「臺邑邊陲化」

之特質可以引用鄭志明教授的說法加以解釋「所謂自在性格是指文章主體可

以從容地與外來文化相結合以開放的心靈來解消各種衝突情境讓主體文化無

處而不自在承認其邊陲的角色就是要解消邊陲的悲情心態不必向世界的核

心靠攏也不必向中國的核心靠攏脫離了核心的意識宰制自安於邊陲不是

偏安的心態而是無所求於核心以主體的自主性來迎接來自核心的各種挑戰110」

雖然鄭教授所提的是臺灣儒學發展的問題但從文本中看來不論是內地詩

人或本土詩人在接觸到臺邑本地題材時或多或少都會進行內地化與本土化的衝

突與融合而作品最終的主體性還是會回歸於創作場域之在地認同例如陳昭瑛

在〈論台灣的本土化運動〉一文中指出早期的「台灣意識」並未與「中國意識」

衝突甚至是重疊在一起有著相互定義的關係「由於臺灣人是以中國為父母

之國台灣意識自然也以中國意識為起源中國文化漢民族的特有生活方式在

台灣的樣貌是形成『中國式台灣意識』的文化基礎」111而由上文可知所謂「中

國式台灣意識」其地理觀念乃以中國為世界之中心而臺灣為邊陲之地

由於本節文本的作者群有 3 位清代中期的臺邑人所以我們可以推論最遲

在清咸豐道光年間臺邑詩人的地域意識其實已被完整教化出「中國意識」了

而 8 位內地詩人的作品中反覆以「海角」「海國」「海上」的空間述語強調臺

邑相對於核心的「邊陲」地位不斷灌輸與強調台地附屬內地的地理概念即統

治階級的角色為清朝政府

陸小結

縱觀上述所論文本創作活動實有許多政治元素清代考據學風盛行余英

時所言多學為識之學風由內地傳入臺灣專注於客觀知識從詩歌形式發展為

110 鄭志明〈臺灣儒學本土化的發展方向〉載於《第二屆臺灣儒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臺南成功大學中文系1999頁 655-679 111 參見陳昭英《臺灣文學與本土化運動》臺北正中書局1998頁 101-181

231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詩文融合詩序詩註比例增加且內容多為客觀現實事件的敘述可知其對外

在世界的關注而文本創作群的遊宦背景使其關注於教化與移風易俗前述余

英時對中國循吏之分析與清朝《通典》對知縣之職責描述可為舉證而作者若

無官員身份則為臺邑地方儒學鄉紳或與地方官府關係良好或掌地方書院

負有教育子弟之責任而文本所題詠之主題部份具官宦背景或受禍於政治事

件兵亂政治勢力等直接間接造成主題事件的發生

而大部分主角皆與朝廷旌表官修方志等政治活動相關聯而在文本中的象

徵隱喻中女子貞節類同於清政權女子抵抗外來力量的侵略象徵捍衛主權的

存在宣示清朝統治之正當性與合法性而臺邑邊緣言論則反映中國文化融入

臺灣社會整個內化過程的完成清代臺邑文人已接受臺灣為中國領地之一部份

王建曾以今文《尚書》為文本論析西周王朝政治意識中的合法性理念112其得出

的結論有「國家政治疆域的傳承與統一意識」「政治統治權威的合法傳承」「批

判和推翻暴君暴政統治的變革意識」等

雖然尚書是官方性質的文書有別於文本之私人創作但兩相比較可以觀

察出兩者相似處如本文所提出之「五妃詩墳墓之意象反映明政權走向滅亡與結

束」「民變烈女的歌頌反映創作群對清廷統治權的支持與肯定」則與李文所提「政

治統治權威的合法傳承」何其類似而「對內地與臺邑的指稱反映中央政權與地

方邊陲的對峙」則除了如王健所言之「國家政治疆域的傳承與統一意識」「中華

文明hellip即使某個王朝滅亡了後繼的王朝以其合法繼承者的身份完全承襲前朝

的政治遺產完成統一拓展天下疆域的合法政治使命」113因為本文創作群特定

之時空背景深一層反映出所謂天下疆域「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

非王臣」實隱藏著中央與邊疆之對峙114而本文前述所言之三種群體意識實為「漢

文化移植臺邑」政治操作的基礎而我們亦可解析創作群如何合理化清廷統治臺

灣的政治權力

112 王健〈論西周王朝政治意識中的合法性理念mdashmdash以今文《尚書》為中心〉《江海學刊》第 6 期

2003 年 113 同前註頁 141 114 中國商周時代還未出現中國與四夷對應的指稱一直要到「自東周以來才以南蠻北狄東

夷西羌相對而言為言」參考于省吾《釋中國》王元化主編《釋中國》第 3 卷上海文藝出版社

1998頁 1517

232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引用書目

一傳統文獻

丁紹儀《東瀛識略》臺北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7臺灣文獻叢刊第 2 種

王必昌《重修臺灣縣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臺灣文獻叢刊第 113

江日昇《臺灣外記》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臺灣文獻叢刊第 60 種

朱仕玠《小琉球漫誌》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6 臺灣文獻叢刊第 3 種

周元文《重修臺灣府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臺灣文獻叢刊第 66

林焜煌纂《金門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臺灣文獻叢刊第 80 種

陳文達《鳳山縣志》臺北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臺灣文獻叢刊第 124 種

《清一統志臺灣府》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臺灣文獻叢刊第 68

陳壽祺《福建通志臺灣府》臺北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臺灣文獻叢刊 84

許南英《窺園留草》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2臺灣文獻叢刊第 147 種

連 橫《臺灣詩乘》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臺灣文獻叢刊第 64 種

《欽定平定臺灣紀略》臺北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臺灣文獻叢刊

第 102 種

《碑傳選集》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6臺灣文獻叢刊第 220 種

《臺灣通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2臺灣文獻叢刊第 130 種

蔣師轍《臺游日記》臺北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7臺灣文獻叢刊第 6 種

盧德嘉《鳳山縣采訪冊》臺北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 臺灣文獻叢刊第

73 種

二近人論著

王俊勝 2001《清代臺灣鳳山縣詩歌研究》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全臺詩編輯小組 2004 《全臺詩》(1~5 冊)臺南國家臺灣文學館

233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234

江寶釵 1999 《臺灣古典詩面面觀》臺北巨流

余英時 1993 《中國思想傳統的現代詮釋》臺北聯經出版社

洪順隆 1998 《抒情與敘事》臺北黎明文化

許麗芳 2007 《章回小說的歷史書寫與想像以三國演義與水滸傳的敘事為例》臺

北秀威資訊科技

許玉青 2004 《清代臺灣古典詩之地理書寫研究》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硏究所

碩士論文

許東海 2003 《女性帝王神仙先秦兩漢辭賦及其文化身影》臺北里仁書局

畢恆達 2001 《空間就是權力》臺灣心靈工坊

陳昭英 1998 《台灣文學與本土化運動》台北正中書局

張孟珠 2002 《清代貞節的實踐及其困境》國立中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葉嘉瑩 2000 《清詞散論》台北桂冠

葉嘉瑩 2000 《漢魏六朝詩講錄》台北桂冠

黃國昌 1995 《『中國意識』與『臺灣意識』》臺北五南

楊積慶箋校 1980 《吳嘉紀詩箋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歐麗娟 2000 《唐詩的樂園意識》臺北里仁

鮑家麟編 1992 《中國婦女史論集》臺北稻香出版社

  • 文本有以明皇室在臺殉節之五妃為題的作品五妃本事參見江日昇《臺灣外記˙弁言》丁紹儀《東瀛識略》等皆有記載江日昇站在清朝統治者的立場對鄭氏王朝一直視之為謀逆亂臣但對殉國而死的寧靖王則抱著頌揚的態度而追隨寧靖王殉死的五妃則稱讚其為「且五姬慷慨輕生氣勝男子而臺灣之山川草木能不因此而增光乎」可知五妃殉節之歷史地位與道德價值在清康熙年間即已確定
  • (《雲林縣採訪冊˙藝文》頁206)
Page 4: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ir.lib.ksu.edu.tw/bitstream/987654321/13221/2/21%D... ·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 曾玉惠 ∗ 摘要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年以上者賜`清標彤管四字以表其間仍於節孝祠內匯姓氏勒

貞珉

其時節婦之條件至少需守節十五年至道光 40 年(1824)《光緒會典事例》

載議准

安徽全椒縣民婦王楊氏守節 13 年身故按照成例計小二年應援已故貞女

不拘年限之例比照現存節婦二十年限例之半為守節十年一體旌表

旌表節婦之年限標準已放鬆至同治 10 年(1871)《光緒會典事例》載議准「嗣

後孀婦守節至六年以上身故者一體旌表其未及六年身故者仍行扣除」可知

對早年亡歿的守節婦女的旌表在守節的年限上越來越放鬆越來越短章義和

及陳春雷以為

守節年限的降低表明一方面寡婦守節現象愈益普遍同時守節的苦烈

程度愈益加深以至於早亡之例時有發生旌表貞節的流弊促使寡婦廣

泛地守節守節現象的增多與守節情形的艱貞推動了封建政府不斷降低

旌表條件以籠絡人民尤其是清朝中衰以後統治者更是希望借助頻繁

地旌表貞節來為封建特權的維持及腐朽統治的穩定增添砝碼守節年限

的歷史變動也可以成為我們觀照清朝由盛轉衰運行軌跡的一個小小的側

面3

至於貞女康熙 52 年(1713)《大清會典嘉慶會典事例》載議准「民間貞女

未婚聞訃矢志守節絕食自盡照例旌表」而《道光禮部則例》載「未婚貞

女及在夫家守貞者俱照節婦例一體准其旌表」可見貞女乃未婚守節之婦

女與節婦相比不同之處在兩者是否完成婚姻的儀式第三類則為烈婦和烈女

康熙 11 年(1672)《大清會典嘉慶會典事例》記載議准「強奸不從以致身死之烈

婦照節婦例旌表」而章義和陳春雷則解釋為「指以死守節的女子ldquo婦

ldquo女用以區分女子的已婚與未婚此類旌表分兩種情形其一拒辱致死者

指女子反抗凌辱以死守節hellip其二夫死殉節而亡者」4

而董家遵對《列女傳》中貞順類之婦女提出解釋「節婦只是犧牲幸福或毀壞

3 章義和陳春雷《貞節史》上海上海文藝1999 年頁 160 4 同前註頁 162

192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身體以維持她的貞操而烈女則是犧牲生命或遭殺戮以保她底貞潔前者是『守

志』後者是『殉身』」5則節婦與烈女演變成傳統婦德之兩大分類張孟珠進一

步以婦女自殺與否來為『節烈』做出基本定義並將婦女節烈行為分為『守節』

與『殉節』兩種而兩者之不同是前者是一種長期的道德堅持婦女往往必須抵

抗各種阻礙她們實踐守節的外在壓力後者是困於各種情境無法自拔終至毀滅之

道德性『自殺』6

光緒 20 年(1894)臺灣纂修通志總局所開列〈采訪貞孝節烈婦旌表事例〉一文

對旌表的對象有詳細的說明與分類7

女未字在母家守貞者曰貞女已字未嫁而夫死遂赴夫家守貞者曰貞

婦女家無男子女自誓在家守貞奉養父母終老者曰孝女出嫁孝養

舅姑代替危難者婦代夫危難者均曰孝婦夫死守節孝養舅姑撫孤

成立者或無子而守節終養者均曰節孝凡節未有不孝者也不論妻妾

但年三十以前夫死而守節至五十歲者或年未五十身故其守節以及六年

者均曰節婦一夫死以身殉夫者曰烈婦遭遇盜賊強暴捐軀殉難者

婦曰烈婦女曰烈女力不能拒羞憤即時自盡者亦合旌表例建坊凡

婦女貞而兼孝者曰貞孝兼節者曰貞節兼烈者曰貞烈節而兼孝

者曰節孝兼烈者曰節烈各隨其事實變通辦理可也

由此可知至清代婦女旌表因其實踐內涵之不同而有了越來越多分類之細

目當然也有可能是實務上旌表過程中需有判斷分類之標準詩歌的體裁在中國

韻文中實具備「正典母體」的特質中國知識份子往往將詩歌賦予「文學典範」

之文化意義經營著「載道」與「言志」的作用而此「道」與「志」的內涵

往往承載著詩人在人格書寫及精神體現上所追求的典範故以詩歌為體裁者往

往有強烈的宣示意義

因此鑑於後世婦女貞節德行之內涵與分類越趨繁複與詳細為充份掌握相關

於清代臺邑婦女德行之詩歌文本故本文所包括範圍包含清代臺邑地區有關貞

女貞婦孝女孝婦節孝節婦烈婦烈女或上述兩者三者德行之結

5 董家遵〈歷代節婦烈女的統計〉載於鮑家麟編《中國婦女史論集》臺北稻香出版社1992 6 張孟珠《清代貞節的實踐及其困境》頁 1國立中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 7 盧德嘉《鳳山縣采訪冊》(臺北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頁 22~24臺灣文獻叢刊第73 種

193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合如貞孝貞節貞烈節孝節烈等不論是概論婦女貞德或題詠貞烈人物

之作品凡是涉及上述範圍之主題詩歌全部在文本範圍之內而本文也根據《大

清會典》與陳春雷《貞節史》的分類將文本分為烈婦(烈女)節婦(貞女)孝女

等三類加以分析8

本文根據《全臺詩》與《臺灣文獻叢刊》《臺灣方志集成清代篇》等文獻

資料所搜集文本所得總計 151 首其中烈婦詩共 131 首而節婦詩中包括貞女詩

與孝女詩共 20 首從比例上可知以烈婦為題者作品數多出 4 倍文本大部份為題

詠具貞孝節烈婦德之女子這些主角人物總計 34 位皆於現實世界中實際生存過

並非虛構人物在「存在」意義上必須是真實的而整個清朝臺邑見諸於方志之

列女有兩千多人曾蒙受官方旌表女子有上百人然見諸詩作中的女子僅有 34 人

可見入詩比入史尤為難得這種透過題詠人物行事操守闡明儒家道德理想的筆

法實繼承了《史記》《漢書》以來「傳」人解「經」的傳統

而參與創作的文士共 69 人亦有同一作者創作內容包含節婦烈婦孝女等

不同性質主題如吳德功陳維英等我們試分析這 69 位作者之背景其中籍貫

不詳者為 6 人而烈婦詩作者具臺邑背景者共 26 人具內地背景者共 28 人可知

兩地作者之比例相當而創作節婦詩之內地詩人僅 1 位而有 8 位臺邑詩人參與

由此反映詩人之背景與所題詠的對象性質之關聯

二 研究方法

楊義《中國敘事學》提出「敘事視角是一部作品或一個文本看世界的特

殊眼光和角度」9作品乃作者與外在寫作場域亦即所謂「宇宙」互動的結果

當作者再現己身自外在所接受的訊息時實不免參入個人主觀的價值判斷梅家

玲以為「敘事先後次第中所隱含的或許是敘事意欲營塑特定敘事風貌的意圖

但更可能的乃是其對於所敘事件之意義價值的輕重判分」10因此作品內容與

敘述的方法其實隱含著梅氏所言的「對於所敘事件之意義價值的輕重判分」

8 本文文本引詩後括號內若無特別標註書籍名稱則為引自《全臺詩》標註時第一個國字數為冊

數第二阿拉伯數字為該冊數之頁碼全臺詩編輯小組施懿琳等編撰《全臺詩》臺南市國家

臺灣文學館2004 年共 1~5 集 9 楊義《中國敘事學》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頁 191 10 梅家玲《世說新語的語言與敘事》臺北里仁2004頁 219

194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而許麗芳提及「敘事不僅是敘述也是解釋後者意義甚至大於前者是以

特定價值觀點貫穿於故事文本間」11也認為文本隱含的作者特定價值觀點而此

特定價值觀點用何種方式呈現呢申丹提及「文體學家較常探討的是『敘述聲音』

層次其偏好敘述觀點的文體問題注意敘述者敘述時運用文字表達或流露出來

的立場觀點與語氣口吻重視語言運用的問題」12因此申丹所舉的文體學家主張

作者在進行創作時其內容的剪裁與語言形式的運用安排實表現出作者本身價

值判斷而人類價值判斷實牽涉至心靈意識的層面

黃國昌提及心理學家常使用『意識』來描述關連到個人和外在世界關係的心

理狀況它指知道了某種『觀念和感受』(Awareness of ideas and feelings)特別是能

知觀察到並將觀念和感受統合成有意義的整體的能力」並為「意識」定義

時舉洛克所下的結論是「與外界接觸而在一個人內心引起的觀念(Perception)」13

因此創作者在形成價值判斷與意義的界定時必先有一種「能知觀察到並

將觀念和感受統合成有意義的整體的能力」意即黃氏所言之「意識」他並進一

步衍生「意識」的特質其是多元性的他提到「每個人都可能根據事實依其

自覺自知有很多種『意識』」他舉例

一個人可依其血統關係之大小產生家庭家族宗教種族民族等意

識他也可能依生活範圍或出生地產生鄉土縣籍省籍國家等意識

他可因職業地位等關係產生不同的『階級意識』他更可因接觸問題和深

度不同而有不同的政治文化宗教等意識14

而李殿魁則曾對「意識」加以解釋「『意識』是心理學上的一個名稱是說

當你感覺到這個東西存在便有一個意識存在內心」15而「意識型態」則為「意

識型態在政治上或者哲學上來說它有一種堅持的教條hellip意識型態最明顯的就

是變成一種主義教條的面貌出現堅持一種主義那就變成了意識形態」16李氏

11 許麗芳《章回小說的歷史書寫與想像以三國演義與水滸傳的敘事為例》臺北秀威資訊科技2007頁 12 12 申丹《敘述學與小說文體學研究》北京北京大學1998 年頁 200~201 13 黃國昌《『中國意識』與『臺灣意識』》臺北五南1995 年頁 3 14 同前註 15 陳瀅州整理〈從臺灣意識出發--政治意識與現代詩如何調和〉《明道文藝》第 358 期2006

年 1 月頁 61 16 陳瀅州整理〈從臺灣意識出發政治意識與現代詩如何調和〉《明道文藝》第 358 期2006

年 1 月頁 62

195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的解釋能為「意識」與「意識形態」之不同加以解答

但本文所說的意識非僅指單純個別作者其所探討的範圍是清代臺邑詩人所

創作以貞孝節烈為主題之詩歌中所蘊含的主體意識因此這裏所討論的是群體的

觀念由個體意識發展至群體意識牽涉到兩個層面黃國昌認為

從個人對團體的關係看『意識』和『認同』(Identity)有密切不可分的關

係『認同』也者是要在團體中為個人『定位』意即在人類社會中為個

人找到『同類』區別出『異類』由於『認同』個人有『歸屬感』」另

一點是從團體對個人的關係看「『意識』就是『聯繫』(Affiliation)的認

識和實踐helliphellip社會比類學說(Theory of Social Comparison)認為人要從

別人那裡找到衡量自己言行感情的準則當一個人感覺到『聯繫』存在

知道這種『聯繫』可資依賴就是『意識』作用了17

由上述研究者的說明我們可以歸納出經由作品的內容與敘述方法的討論來

得到敘述者對所述主題不論其為人或事件所賦予的價值判斷與意義設定而

此結果的產生足以反映出創作群的政治意識

三政治意識釋義

貞節順從一直是中國婦女德行之基礎規範雖然傳統文化中極力依性別而

進行空間領域的劃分《易經家人卦彖辭》將「女正位乎內男正位乎外」視為

是「天地之大義」《禮記內則》說明所謂男女內外之別是「男不言內女不言

外」「男子居外女子居內」不管是實際活動的空間或行為影響的領域都極力

主張「男外女內」「男女有別」但確實實踐的可能性卻很低主要是因為人是生

存於社會之中的即便女子被限制於家庭中的私領域但仍免不了會跟外界產生

互動與群體產生關聯而政治則是群體生活中重要的一環因此以人為表現中

心的文學實不能無涉於政治

王西平提及「人是社會的人政治是社會生活的重要內容人本身就經常和

政治發生聯繫作為以人為表現中心的文學不能見政治而遠離之這實際是辦

不到的」18而中國向來是注重內在超越的文化型態余英時「國家一向是被看

17 黃國昌《『中國意識』與『臺灣意識』》臺北五南1995 年頁 4~5 18

王西平〈路遙小說中的時代意識與政治意識〉《小說評論》第 3 期1996 年頁 57-61

196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成人倫關係的一個環節價值之源內在於人心然後向外投射由近及遠這是

人倫秩序的基本根據」19

人心之價值之源在於道德規範因此當創作者處理文本主題時常將關注點

從小我家庭家族之層面發展至大我國家社會層面故創作者以人物為關注重心

時實無法忽視其社會生活以及社會生活所牽涉的政治活動而李殿魁曾提及

「每個人在社會上活動生存時他絕對受到外在社會的約束影響互相關聯

尤其若對政治不感興趣對社會不關心則這首詩寫出來就沒有生命」20而李運

摶則對當代小說中的政治意識進行分析李氏以為

所謂當代小說的政治意識即是指當代小說描寫政治生活表現政治情態

顯示政治得失評判政治優勢而體現的觀念這種觀念既是經由小說這

種有自然藝術特點的敘事藝術在ldquo敘事中藝術地體現又是小說家主體

意識的一種顯示而小說家的政治意識既是個性的也是群體的因為個

性中往往融入了特定時代的群體的觀點看法與情緒21

我們以為李氏所言之政治意識暗示了文本強烈的政治色彩幾可直指文本

隸屬於「政治小說」之種類但前述李殿魁氏即指出意識之包容性故我們以為

即便不是政治色彩非常強烈的文本也可能表現出創作者之政治意識而李運摶

所指出「小說家的政治意識既是個性的也是群體的或可為本文探究創作群之

政治意識提供一研究方法成立之論證

清代臺灣地方志上以貞節烈女之節行入傳的不知凡幾然成為文本主題人

物者卻大都具有政治背景或遷涉及政治事件如在作品數量上佔大宗的鄭斌

女五妃陳永華女其本身皆出身於官宦家庭其所以遭遇家難的原因都源

自於政治事件或政權轉移至若晚明盧若騰〈殉衣篇為許爾繩妻洪氏作〉〈哀

烈歌為許初娘作〉兩詩前者主角之所以遭遇喪夫之痛主要是丈夫許元「從

戎東征為偏裨記室」22而後者之所以冤死主要受到外在強暴之殘害而此外

19 余英時〈中國古代死後世界觀的演變〉載於《中國思想傳統的現代詮釋》臺北聯經出版社

1993頁 35 20 陳瀅州整理〈從臺灣意識出發--政治意識與現代詩如何調和〉《明道文藝》第 3582006 年 1

月頁 64 21 李運摶〈當代小說政治意識漫論〉《文藝評論》第 3 期1995 年頁 39 22 參見林焜煌纂《金門志列女傳》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 年卷 13臺灣文獻叢

197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在惡勢力乃是鄭氏王朝中鄭泰父子23屬於政治勢力而〈臺灣三仁詩〉之劉滿姑

遭逢林爽文事變也是政治事件而個人政治色彩較低的臺邑節婦們也都牽涉

及朝廷旌表或地方政府表揚入祀節孝祠等政治行為24

由此推斷文本大都有鮮明的政治色彩包含著較為深邃的政治內涵其人物

的命運總和政治發生千絲萬縷的聯繫並涉及政治事件和政治權力爭奪在事件

中揭示社會政治問題我們了解到文本創作群乃是用歷史和藝術的角度去審視相

關的政治歷史事件去思考在社會大背景下主角的生存和生活態度對於政治事

件在人們心靈中掀起的波瀾留下的投影和由此而引起的人物際遇命運的變化

進行解釋與價值判斷此為本文對政治意識的定義與思考並試圖由文本逆推而

解析出在特定時代背景即清代臺灣時空背景下貞孝節烈主題詩歌之創作群其

政治意識之內涵而由此得知其表現型態有兩種一為對歷史事件的反思二為

對主角人物的評價

四前人研究成果

中國婦女德行典範的相關論述自遠古即有文獻流傳如《易經恆卦》「婦

人貞節從一而終」《禮記郊特牲》「一與之齊終身不改故夫死不嫁」而

《孔子家語本命解》云「女子者順男子之教而長其理者也是故無專制之義

而有三從之道幼從父兄既嫁從夫夫死從子言無再醮之端」《史記田單

傳》云「忠臣不事二君貞女不更二夫吾與其生而無義故不如烹」本文搜

尋與主題相關之前人研究成果陳述如下

(一)前人有關貞節主題之研究

本文根據相關資料庫中的記錄25對前人研究成果進行說明與分析論文的搜

刊第 80 種頁 353 23 林耀潾〈在邊緣的邊緣實踐---以清代臺灣澎湖文石書院山長林豪為例的研究〉《成大中文學報》

第 13 期2005 年 12 月頁 357「許氏初娘後浦文衡女hellip安平諸豪攜家止後浦奪民廬居之

文衡宅分前後院前院為鄭泰家奴所據鄭泰者偽遵義侯鄭鳴駿兄尤橫暴奴又泰心腹用事

初娘恐遭侮啟文衡扃其門於屋後開戶出入一日奴窺初娘美以告泰子纘緒纘緒故無賴

大悅」 24 如章甫〈過節孝坊〉〈過烈女坊〉等詩皆詳細載明 25 臺灣地區的資料庫包括中華民國國家圖書館所製作的《中華民國期刊論文索引光碟系統》此

系統收錄自民國 59 年 1 月至 97 年 1 月所出版的期刊篇目總計 2091577 筆收錄期刊共 4632種中華民國科技政策中心所收錄自民國 80 年之後中華民國國內所舉辦之學術會議發表論文中

198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尋範圍以有關貞孝節烈之主題或雖為論文副主題但與主題有重要關連或互相發

揮之作品為主若論文內容僅只稍微涉及相關說明則予以省略如范長華所著

〈淺探明代中晚年至清末寶卷與寶卷中孟姜傳說的遞變---以「佛說貞烈賢孝孟

姜女長城寶卷」「長城寶卷」「孟姜仙女寶卷」為例〉雖涉及貞烈主題然其研

究重點卻不在此為使說明不至於失焦故予以排除

臺灣地區學者有以史書為文本加以分析評論者如陳璦婷〈《明史》〈列女

傳〉的敘事策略〉及陳豫貞〈光環背後的黑暗--從《清稗類抄貞烈類》看中國傳

統的婦女觀〉前者以敘事策略來反推《明史》中列女群像的構成機制後者討論

中國傳統婦女觀而以文學作品為文本分析其貞節觀念者如黃振郎〈從《西遊

記》看吳承恩的貞節觀〉及周伯乃〈我國古典小說中的貞節觀念〉等而劉純婷

「《三言》貞節觀研究」紀國智「市民文學中『貞節觀』之研究---以宋元明戲曲

小說為探討中心」王光宜「明代女教書研究」劉素里「三言二拍一型的貞節觀

研究」則分別為西元 1995 至 2005 年橫跨漢學資料整理研究所民間文學研究所

歷史研究所中文研究所四個文史領域的碩士論文

可見貞節觀念的討論實可從文獻學歷史學民間文學中國文學等不同領

域做多方發揮由於中國貞節觀念對婦女的控制至明清發展至最高點故前人針

對明清兩朝進行斷代研究的論文為數不少如張孟珠〈人身安全之憂清代貞節

實踐的困境〉費絲言〈醜事盛清的貞節政治[評 Disgraceful Matters The Politics of

Chastity in Eighteenth-Century China by Janet M Theiss]〉鄭媛元〈明代未婚女子的

貞節觀--從「烈士不背君貞女不辱父」談起〉林時民〈對明代婦女貞節觀念的

若干思考〉關綠茵〈記明末忠貞節的女子〉等

張孟珠「清代貞節的實踐及其困境」費絲言「由典範到規範----從明代貞節烈

女的辨識與流傳看貞節觀念的嚴格化」安碧蓮「明代婦女貞節觀的強化與實踐」

華民國國家圖書館所建立《中華民國圖書聯合目錄資料庫》此資料庫收錄國家圖書館及所屬 76所合作館藏書目資料中華民國國家圖書館所建立《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此資訊網收錄民國45 年至民國 97 學年度全國博碩士論文書目資料共 107353 筆中國大陸地區的資料庫包括萬方數據公司所出版之《中國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此數據庫資料來源來自國家法定學位論文收藏機構中國科技信息研究所收錄自 1977 年以來中國各學科領域的學位論文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電子雜志社出版之《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此數據庫收錄自 1994 年以來中國國內 8200 多種綜合期刊與專業特色期刊論文

199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則為從 1994 至 2001 年間臺灣三篇歷史研究所的學位論文其中張孟珠的一篇期

刊論文及一篇學位論文當是相同主題闡釋發揮的一系列研究成果這些作品從

不同的角度來分析明清貞節觀念的發展與內涵例如貞節觀念如何在明清趨於嚴

格化的現象與背後成因的探討以及就現實實踐層面來審析貞節觀念在中國社會

存在的真象

林懷慈則從另一面向的文獻資料切入發表了〈賦性宣淫清乾隆朝強姦案

之解讀〉與「情慾與社會秩序---從刑科題本看清代婦女的抉擇」等前者為期刊

論文而後者為學位論文林氏以性犯罪原始文獻的角度切入不同於前人專注於

描寫貞烈女子的文獻轉而以非貞節的女子在歷史上留下的記錄為研究範圍為

中國貞節觀念的研究提供另一面向的思考而梁其姿〈清代之清節堂〉則以清代

救濟寡婦的機構為研究的主題

林素珍〈魏晉南北朝女教概述〉張欣怡〈從婦女的守節與再嫁看魏晉南北朝

的貞節觀〉唐毓麗〈唐代的貞節觀及文化建構之探討--以兩「唐書」「列女傳」與

唐傳奇作品為例〉陳晚玉〈宋至明時期婦女貞節觀念的演變〉徐秉愉〈遼金元

三代婦女節烈事蹟與貞節觀念之發展〉盧建榮〈慾望之河---唐代情義邊界的建

構和逾越〉則呈現了明清兩朝之外以斷代為研究範圍的不同成果

唐朝為歷史上著名開放浪漫的時期對女子的約束力相對而言比起其它朝代

較為寬弛宋代理學興起對婦女的約束力轉而強化這兩個朝代在貞節觀念上

表現出強烈的時代色彩故對唐宋兩朝的研究也頗受重視這一點在學位論文

的表現上更為明顯如張欣怡「形象與實踐唐代婦女的孝行」鄭育萱「唐代婦

女書寫文本中的社會反映」朱曉娟「程朱學派與宋代婦女貞節觀之研究」陳莉

婷「宋代家訓之女子教育觀研究」李君琳「從階層身分教育貞節觀看唐代婦

女地位問題」等分別為 2001 至 2005 年間臺灣歷史研究所國文教學教育研

究所的碩士論文其中鄭育萱陳莉婷從文本出發討論婦女德行教育問題而張

欣怡則開啟了前人較少觸及關於婦女孝行議題李君琳則提供了由貞節觀來界定

婦女社會地位的可能性

其它如關注民族文化歷史發展社會家庭等層面之分析王純菲〈女貞

200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與女色---中國古代兩極女性形象并存的民族文化緣由〉李承貴〈「貞節」觀念的

歷史演變及其現代啟迪〉溫毓詩〈中國「貞節觀」文化對婦女的影響兼論心理特

質探討〉蔡銘峰〈從「神聖化」到「桎梏化」--論「貞節牌坊」的婚姻家庭意義〉

王文斌《瘋狂的教化貞節崇拜之通觀》則以專書來探討中國貞節觀念的教化

意義黃惠琴〈韓國古代的婦女貞節觀〉吳玉廉〈香火繚繞中的規範與記憶徽州

地區女祠堂研究〉以外國及地區性為研究範圍是不同的切入點

大陸地區有以各類文本為研究範圍的研究成果以史籍為文本者如位雪燕

徐適端〈從《元史middot列女傳》析元代婦女的貞節觀〉譚德興〈從道光《思南府續志》

看清代貴州婦女的貞節觀〉段穎惠〈迷失的本性mdashmdash從《明史middot列女傳》中的婦女

守節現象析明代婦女的貞節觀念〉段穎惠〈從《明史middot列女傳》析明代婦女的貞節

觀念〉李蘭萍〈從《香山縣志》看清代婦女的命運mdashmdash對廣東婦女貞節觀的研究〉

焦杰〈《列女傳》與周秦漢唐婦德標準〉等其中以正史記載為文本的有 4 篇以

地方志記載為文本者有 2 篇

以古典詩歌為文本則有高春花〈鮮血沐浴下的貞節之花mdashmdash論《國朝閨秀

正始集》中的絕命詩〉練葵英〈一曲蘊含儒家貞節觀念與反抗強權精神的贊歌mdashmdash

《陌上桑》的主題內涵形象探究〉劉少曼〈試談詩經漢樂府中的女性貞節觀〉

張紅霞蘇曉輝〈論元代正統詩文中的貞婦烈女形象〉陳靜〈由《詩經》探源古

代社會女性的貞操觀〉等這種以古典詩歌為文本的研究方法在臺灣地區則較

少人嘗試

古典小說為文本者有張曉莉〈屈辱與抗爭mdashmdash淺析《霍小玉傳》與《杜十娘

怒沉百寶箱》貞節觀的不同〉李奉戩〈明清小說中的妓女與愛情貞節〉馮艷〈論

三言中的貞節觀〉李新燦〈隱形價值的保護與轉換mdashmdash從明清小說看男性對貞

節觀念的變化〉董曉玲施暘〈ldquo三言rdquoldquo二拍rdquo女性貞節觀的還原考察〉曾凡安〈才

子佳人小說中的貞節諷世與隱逸問題〉陳家楨〈ldquo理rdquo對ldquo情rdquo的窒息與扼殺---兼

談《金瓶梅》中的貞節現象〉紀德君洪哲雄〈明末擬話本小說中的貞節與情愛〉 路

易絲愛德華茲羅大正〈《紅樓夢》中的女性mdashmdash中國清代對女性貞節的規定〉

201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等其中《紅樓夢》《金瓶梅》〈霍小玉傳〉〈杜十娘怒沉百寶箱〉為中國古典

小說史上的著名傑作文本作品的朝代亦多集中於明清兩代

以元雜劇的人物行為與情節為切入點的 2 篇論文張維娟〈貞節與齊家mdashmdash

元雜劇年老母親的行為規范〉張維娟〈從遇暴婦女之結局看元雜劇作家的貞節理

想〉則為貞節觀念的研究提供另一種不同的思考面向

大陸地區對魯迅之文學成就評價極高2006 年出現以魯迅作品為文本的研究

論文張小萍鄭昕芾〈從魯迅作品看魯迅的貞節意識〉陳德滋〈祥林嫂不是ldquo捍

衛封建貞操觀念的ldquo節婦----解讀魯迅小說《祝福》〉陳氏以魯迅名篇《祝福》

中的主角祥林嫂為研究重點以貞操觀念來解讀現代小說

以歷史上著名人物及文學虛構角色為研究重點試圖探討其本身之貞節觀念

者前者有潘良枝〈從《情史情貞》管窺馮夢龍的ldquo情貞觀〉劉利利〈對班

昭貞節觀的再認識及對《女誡middot專心》誤讀的疏正〉周玉琳〈時代變化與士人貞節

觀念關系探析mdashmdash以明中期至明末清初的歸有光和歸莊為個案〉王紹東〈秦始皇

貞節婦女觀的心理探因〉後者有徐志祥〈杜十娘與愛情貞節觀〉李奉戩黃曉

霞〈杜十娘之死與愛情貞節觀〉李奉黃曉霞〈杜十娘與愛情貞節論〉26

班昭為著名《女誡》書的作者其作品流傳後世影響到千萬女子的命運

當足以成為研究的對象而馮夢龍歸有光歸莊皆為明清文壇上思想不為世俗

所侷限的傑出才智人士由於其特立獨行故其是否能代表時代思潮頗為可疑

但人不可能身處於現實環境之中而不受其影響而特異傑出人士也不可能不影響

其身處時代而以一小說虛構女子而成為三篇研究論文所青睞的對象可見〈怒

沉百寶箱〉名作受肯定的程度但小說人物實為作者所創造出的虛構假象其所

反映的更應該是作者的思想觀念與價值判斷

大陸地區對明清之前各朝代的研究春秋時期有周海霞〈春秋時期的兩性習

俗與貞節觀〉陳筱芳〈春秋時期的貞節觀〉秦代有申茂盛許衛紅〈淺論秦人

貞節觀的強化與秦文化內容的發展〉漢代有劉偉杰〈由漢代婦女離異與再婚的狀

26 〈杜十娘與愛情貞節論〉一文資料上註明為李奉黃曉霞所著然應為李奉戩黃曉霞當為文獻記錄上的失誤

202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況看漢代人的貞節觀〉郭玉峰〈兩漢時期貞節觀念的世俗化趨向〉魏晉有楊映

琳〈魏晉南北朝時期的貞節觀〉唐代有夏紹先〈從墓志看唐代婦女的貞節觀〉

宋代有方如金江美芳〈論宋代士大夫貞淫觀對婦女改嫁的影響及原因〉王澤剛

學位論文「宋代婦女的再嫁貞節與社會地位」元代有位雪艷〈元代婦女貞節問

題再探〉譚曉玲〈元代女性貞節觀念芻議〉

劉偉杰〈由漢代婦女離異與再婚的狀況看漢代人的貞節觀〉則由婦女離婚之

另一面向來討論貞節觀宋代理學興起對婦女行為控制趨嚴格然文獻上卻留下

許多應為守貞嚴謹士大夫家族婦女改嫁的記錄這樣矛盾衝突的現象足以吸引研

究者之目光故以宋代婦女再嫁為研究重點的論文共出現了 3 篇並以此發展出

對宋代婦女貞節觀的看法

與臺灣地區相同情形大陸地區對明清兩朝貞節觀念之研究亦頗為重視

從 1997 年至 2007 年10 年間即出現 13 篇觀於明清婦女貞節觀念的研究溫文芳

〈晚清時期貞女烈婦盛行的原因及狀況---建立在《申報》(1988-1909)上的個案分

析〉一文時間已設定至晚清其研究文本範圍則限定為 1988-1909 年刊載於《申

報》上的個案分析新聞報導與一般前述之史籍與文學作品有不同的性質甚為

特別

其它如郭培貴董飛〈簡論明朝對節烈女性的獎勵〉夏愛軍許彩麗〈清代

室女守貞現象的文化分析〉張盛秋王蘋〈ldquo理與ldquo利清代婦女的現實選

擇〉吳海麗黎小龍〈明代的貞節婦女〉宋清秀〈試論明清時期貞節制度的積

極意義〉等以明清時代貞節觀念變化為研究重心宋清秀〈試論明清時期貞節

制度的積極意義〉一文有別以往研究者多以戕害婦女心靈與身軀的角度去觀察貞

節觀念反而以積極面去界定其價值較為特別

20062007 年兩篇碩士論文孫雙「晚清至民國時期的清節堂研究」王娟「明

中葉至清前期批判傳統婦女觀的思潮」前者關於寡婦救濟機構「清節堂」的研究

在臺灣地區的學術會議也曾有人提出(見前文)但孫文之研究時間定為晚清至民

國剛好與梁氏之研究論文完成時代上的銜接唯王娟的論文則是對研究者之進

一步研究批判潘大禮闞玉香〈近二十年來關于明清貞節觀的研究綜述〉則反

203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映出大陸地區二十年來對明清貞節觀研究的熱朝

而以概論的方式進行處理者有辛靈美〈貞節牌坊考論〉趙德雷〈論貞節觀對

婚姻家庭的影響〉賀擁軍「中國早期貞節觀念初探」則為學位論文女性寫作與

貞節觀的互動影響在現代婦女具備書寫能力之後成為研究主題之一以經濟學

社會學的角度來探討這古老的枷鎖成為另一選擇貞節的道德意義結構演變

成為研究者另一個思考的重點

大陸學者以地區為範圍所進行的研究著重於三個地區徽州甘肅兗州

以徽州為範圍的有 2 篇王曉崇〈徽州貞節牌坊與節烈女性〉張曉婧〈明清徽州

貞節之風盛行的原因及其社會心理分析〉甘肅有 3 篇胡靜〈清代甘肅社會背離

理學貞節觀的現象分析〉胡靜〈清代甘肅列女群的類型分析〉胡靜〈清代甘肅

列女群產生的原因〉兗州 1 篇徐秀玲〈明代兗州地區婦女貞節現象透視〉以

及 1 篇涵蓋整個明代中國南方的作品陳剩勇〈理學ldquo貞節觀rdquo寡婦再嫁與民間社

會明代南方地區寡婦再嫁現象之考察〉此文專探討婦女再嫁的現象而同一作

者會產生同一系列的論文如胡靜以甘肅為主的三篇作品在地區與時代上更精

確的界定也成為研究方法的趨勢之一1999 年章義和與陳春雷所發表的《貞節

史》一書為大陸地區的研究完成歷史的串連

由上文之分析反映出貞節觀念對中國社會的影響力與重要性前人試圖由

不同的角度去釐清此一問題的真象然女性社會地位與角色的轉變西方不同學

科領域研究理論的引介不同領域文獻資料的處理這些新的研究條件的加入

提供貞節觀念在現代新的研究面向

(二)前人有關主題詩歌之研究

我們搜尋文本相關的前人研究成果我們得出臺灣地區以相關詩家27之作品

與生平為研究主題者大多發表於期刊論文與學位論文諸位學者在完成學位論

文前多於期刊發表相關論文故學者有以同一詩家為主題之一系列作品其面

向有偏重於詩家作品的分析與研究者如顧敏耀〈臺灣古典詩之微觀研究嘗試以

戴潮春事變初期之陳肇興詩作為例〉向麗頻〈《後蘇龕詞草》研究〉有偏重於

27 此處所言相關詩家指的是曾創作過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的詩人

204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詩家個人生平之研究如林耀潾〈在邊緣的邊緣實踐---以清代臺灣澎湖文石書院

山長林豪為例的研究〉林文龍〈光緒年間彰化儒學教諭周長庚事蹟考〉有偏重

於史實考證者如徐麗霞〈陳維英之別業太古巢與棲野巢〉等系列論文以及

阮昌銳〈南明寧靖王與五妃娘娘〉其它如對前人之研究結果予以評論如李知灝

〈評謝崇耀《瑞桃齋詩話初探》〉翁佳音〈簡評《張士箱家族移民發展史》〉

另有以相關主題為研究對象者如許玉青之碩士論文「清代臺灣古典詩之地

理書寫研究」有以臺灣單一區域為研究對象者如王俊勝之碩士論文「清代臺灣

鳳山縣詩歌研究」而大陸地區與主題相關之研究時期集中在臺灣清據末期詩家

的研究如許南英丘逢甲唐景崧等不僅限於其詩歌作品之分析對詩人生

平事蹟之探討亦為重點如清末的唐景崧其涉及臺灣民主國之建立與消失在

政治面向的討論遠比其詩學成就的討論更為熱烈

關於臺灣古典詩史的寫作通論性的文學史為廖雪蘭《臺灣詩史》而施懿琳

《從沈光文到賴和---臺灣古典文學的發展與特色》內分明鄭清領日治三期分

述已具臺灣文學史之內涵區域古典文學史成為近年研究發展的趨勢如《台

中縣文學發展史》《彰化縣文學發展史》《嘉義地區古典文學發展史》《安平文

學史》《苗栗縣文學史》黃美娥「清代台灣竹塹地區傳統文學研究」(1999 年博

士論文)等

綜論式的對臺灣古典文學研究現況進行分析者有發表於 1990 年博士論文的

施懿琳〈台灣古典文學研究概況〉281990 年吳福助《臺灣漢語傳統文學書目》乙

編292000 年發表的施懿琳〈台灣古典文學研究現況mdash以出版專著為對象〉30分

別針對「台灣古典文學選集的編纂」「台灣古典詩的註釋賞析」「台灣古典文學

學位論文的付印」「個人古典文學相關論文集的出版」「其它」等六方面台灣已

出版的台灣古典文學研究專書做評介

黃美娥〈中國大陸有關台灣古典文學的研究概況〉31介紹《中國人民大學複印

28 施懿琳《從沈光文到賴和臺灣古典文學的發展與特色》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1990 年 29 吳福助《臺灣漢語傳統文學書目》乙編臺北文津出版社1999 年 30 施懿琳〈臺灣古典文學研究現況〉《臺灣文學學報》第 1 期2000 年 6 月

31 黃美娥〈中國大陸有關臺灣古典文學的研究概況〉《臺灣文學學報》第 1 期2000 年 6 月

205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報刊資料索引》《中文社科報刊篇名數據庫》等資料庫中有關台灣古典文學研究

的單篇論文與專著並提出三點觀察結果即偏於作家作品的研究強調愛國意

識主題研究人員多集中於福建廣東浙江等沿海一帶

2002 年發表於江寶釵《臺灣古典詩面面觀》中第一章之〈臺灣文學研究概況〉

322004 年許俊雅發表〈九 0 年代臺灣古典文學研究現況評介與反思〉33許氏對

八 0 年代以來臺灣古典文學的研究發展與未來的研究趨勢有深度的說明2007

年林淑貞《近五十年台灣地區古典詩學研究概況---以 1949~2006 年碩博士倫文為

觀察範疇》34搜尋的範圍為臺灣地區的學位論文以各朝代與區域分類介紹「臺

灣地區及詩人」則以詩家題材詩社詩話籤詩等分類介紹這些學者對研

究成果的介紹與批評足供後來研究者參考

(三)前人有關政治意識主題之研究

而前賢有關政治意識主題之研究比較起來大陸地區較為豐富但主要以

政治學的角度切入如楊海蛟《政治意識論》35以及戚珩《政治意識論中國特色社

會主義政治研究》36等為節省篇幅本文僅介紹與文學領域相關之成果臺灣地

區有陳瀅州整理〈從臺灣意識出發--政治意識與現代詩如何調和〉一文37乃以

對談之方式進行主要是記錄李魁賢與王國安之訪問記錄而許維德〈故鄉心

由《故鄉來的親人》談臺美人及黃娟的政治意識〉38則以文學文本出發分析創

作者黃娟之政治意識並帶出現代臺灣移民美國之族群對國族之思想與感情

袁則難則有〈城春草木深--論lt孽子gt的政治意識〉39分析當代著名小說家白

32 江寶釵《臺灣古典詩面面觀》臺北巨流圖書有限公司2002 年 33 許俊雅〈九年代臺灣古典文學研究現況評介與反思〉頁 611~669載入《講座 FORMOSA》

臺北萬卷樓圖書公司2004 34 林淑貞《近五十年臺灣地區古典詩學研究概況---以 1949~2006 年碩博士倫文為觀察範疇》臺

北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07 年 35 楊海蛟《政治意識論》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1 年本書隸屬於《當代中國政治總論》

叢書 36 戚珩《政治意識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研究》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5 年 37 陳瀅州整理〈從臺灣意識出發--政治意識與現代詩如何調和〉《明道文藝》第 358 期2006

年 1 月 38 許維德〈故鄉心--由《故鄉來的親人》談臺美人及黃娟的政治意識〉《文學臺灣》第 10 期1994

年 4 月 39 袁則難〈城春草木深論lt孽子gt的政治意識〉《新書月刊》第 5 期1984 年 2 月

206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先勇的名著《孽子》中的政治意識而大陸地區則有鄢然〈從《金色筆記》看萊

辛的女性政治意識與敘事策略〉40梁惠娟〈試論鐵凝作品中的政治意識〉41以

及王西平〈路遙小說中的時代意識與政治意識〉王氏分論路遙小說中之時代意識

與政治意識並以為路氏作品有「不迴避政治事件和政治鬥爭」「塑造了一系列

從政人物揭示政治問題」「小說中眾多人物的命運總和政治發生千絲萬縷的聯

繫」等政治意識

另溫奉橋〈論王蒙小說的政治意識〉中提出「王蒙的ldquo政治意識主要表現

為一般的淺層次的政治反思類小說其主題是對ldquo文革中踐踏人的尊嚴和權利

的嚴正抗議」42楊劍利則有〈清末民初婦女政治意識管窺〉以為清末民初中

國婦女的政治意識主要表現為「一種愛國意識和民族意識」43張婧磊〈政治意識

與人性的悖論融合---解讀紅豆〉對於《紅豆》能掙脫中共十七年文學中要求

文學配合政治的文學潮流並「對人性有所豐富和發展」加以贊揚44陳世球則有

〈試論丁玲創作個性中的政治意識mdashmdash紀念丁玲誕生 100 周年〉45王健有〈論西

周王朝政治意識中的合法性理念mdashmdash以今文《尚書》為中心〉46以及李運而相關

之學位論文則有謝明子的《政治意識與女性意識的糾結mdashmdash丁玲小說創作論》47

以及李運摶〈當代小說政治意識漫論〉48

由上述成果可知大陸地區對此研究主題較為關注發表論文篇數相對較多

而臺灣地區不僅沒有專書學位論文且僅有 2 篇相關期刊論文而以古典作品

與現代文學創作來分類前賢較傾向以現代小說為研究文本古典作品則僅有《尚

書》數量甚少

40 鄢然〈從《金色筆記》看萊辛的女性政治意識與敘事策略〉《當代文壇》第 5 期2008 年 41 梁惠娟〈試論鐵凝作品中的政治意識〉《社會科學戰線》第 5 期2007 年 42 溫奉橋〈論王蒙小說的政治意識〉《山東省青年管理幹部學院學報》第 3 期總 109 期2004

年 5 月 43 楊劍利〈清末民初婦女政治意識管窺〉《衡陽師範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第 24 卷第 4 期2003

年 8 月 44 張婧磊〈政治意識與人性的悖論融合〉《東疆學刊》第 19 卷第 2 期2002 年 6 月 45 陳世球〈試論丁玲創作個性中的政治意識mdashmdash紀念丁玲誕生 100 周年〉《邵陽學院學報社會

科學版》第 1 期2004 年 46 王健〈論西周王朝政治意識中的合法性理念mdashmdash以今文《尚書》為中心〉《江海學刊》第 6 期

2003 年 47 謝明子「政治意識與女性意識的糾結mdashmdash丁玲小說創作論」河北大學2005 48 李運摶〈當代小說政治意識漫論〉《文藝評論》第 3 期1995 年

207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由上述前人研究成果得知有關本文主題之研究尚有發展空間故本文擬

以清代貞節烈女詩歌為研究之文本嘗試從作品之敘事架構與書寫策略來建構作

者群之政治意識內涵之分析

貳五妃詩墳墓之意象反映明政權走向滅亡與結束

文本

有以明皇室在臺殉節之五妃為題的作品五妃本事參見江日昇《臺灣外記

弁言》丁紹儀《東瀛識略》等皆有記載江日昇站在清朝統治者的立場對鄭

氏王朝一直視之為謀逆亂臣但對殉國而死的寧靖王則抱著頌揚的態度49而追

隨寧靖王殉死的五妃則稱讚其為「且五姬慷慨輕生氣勝男子而臺灣之山川草

木能不因此而增光乎」50可知五妃殉節之歷史地位與道德價值在清康熙年

間即已確定

丁紹儀《東瀛識略》記五妃事較詳51包括甯靖王與妻妾來臺潛居殉國以

至安葬的經過甯靖王在桂王兵敗後跟隨鄭成功到臺灣已失去皇室地位與權

柄的王孫生活所需須自行張羅52迨康熙 22 年鄭氏軍敗鄭克塽降清晚明

最後據點也消失了明王決定殉國詢問五名姬妾的意見結果六人同死丁氏

且詳記五位女子姓氏名稱並詳記五妃墓在「魁斗山麓」53且補記後人稱之為「五

烈墓」

49 江日昇《臺灣外記弁言》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臺灣文獻叢刊第 60 種1960頁 13「設使術桂不死則其名不傳亦與敗葉腐草同寂寂而無聞不幾為臺灣之山靈所笑乎惟其從容就義無慚勝國遺風」江寶釵《臺灣古典詩面面觀》頁 33臺北巨流1999「寧靖王自縊身亡五妃殉情受到推崇與愛戴這種『氣節』自勵似乎是超越朝代的認同成為一種集體認同」 50 參見江日昇《臺灣外記弁言》頁 13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 年臺灣文獻叢刊第 60 種 51

丁紹儀《東瀛識略》頁 105臺北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7臺灣文獻叢刊第 2 種「五妃墓在臺邑仁和里為前明甯靖王姬妾葬所甯靖名術桂太祖九世孫遼王後流賊破荊州避亂至浙唐王封為長陽王旋請讓與兄子改封甯靖桂王命監 鄭鴻逵軍師潰偕鄭成功至臺墾田數十甲自給鄭氏歸命甯靖曰『時逢大難遠潛海外今死期至矣汝輩聽自便』時元妃已故姬袁氏王氏秀姑梅姊荷姊僉曰『王能全節妾等願從』先同縊於室甯靖書絕命詩畢亦自經眾舁甯靖柩於鳳山縣竹滬與元妃合窆而瘞五姬於里之魁斗山麓後人又稱五烈墓」 52 丁紹儀《東瀛識略》頁 105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7「墾田數十甲自給」 53 據許南英《窺園留草》頁 13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2臺灣文獻叢刊第 147 種「墓在臺南城外新昌里」墓碑題曰「明寧靖王從死五妃之墓 」因時代變遷行政區域重新劃分故里名有異而墓碑標題當為後人所增

208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中國旌表女子不同的行為價值都用不同的稱謂這點可以說是承襲了中國傳

統文化中「諡號」的精神與方法以「烈」稱之可見其行為價值在於棄絕生之

欲望而選擇死亡的強烈意志《臺灣外記》記朱術桂與五妃殉節前後細節且寫明

五位殉節女子的身份乃為姬妾文云「其元配羅氏早逝惟有侍姬袁氏蔡氏

荷姑梅姊秀姑五人而已」54而高拱乾《臺灣府志》與周元文《重修臺灣府志》

皆採陳元圖〈明寧靖王傳〉文入傳原文云「王hellip 妾媵五棺埋於文賢里大林邊

去王墓三十里擬表為『五烈墓』」至康熙 58 年陳文達纂《鳳山縣志》中同樣附

有陳元圖所撰王傳然行文已完全不同全文云「妾媵五棺埋於臺灣仁和里魁

斗山豎其碑曰『明寧靖王從死五妃墓』去王墓三十里」55

黃典權以為引同文而完全兩樣主要原因為「『鳳志』是根據當時的實況大大

地把陳元圖的傳文竄改過」56並以為「五妃之名與五烈之表含義很有異趣」黃

氏雖未明言此異趣之內涵然其對於被稱為「五妃」的原因卻有推斷「按照明

代規制袁氏等五人自然不能躋身於妃子她們之所以被稱『五妃』主要原因是義

烈感人認為非稱以『妃子』不足以顯旌其碩節」57

至乾隆《重修臺灣縣志》「妾媵五棺埋於魁斗山去王墓三十里今稱為

五妃墓」58殉節後於後代文獻資料中則由姬妾之身份59晉升為皇權時期中女子

尊貴身份的名號「妃子」清代臺灣古典詩壇中以此為題者大多稱五妃如康熙

朝施世榜〈弔殉節五妃墓〉乾隆朝六十七詩云「吁嗟五妃巾幗真堪旌」嘉慶朝

章甫〈五妃廟〉道光朝劉家謀〈謁五妃墓〉同治朝林豪〈五妃墓〉我們可以說

整個清治時期文人對五妃地位的提昇是認同的

清代臺灣古典詩壇中曾以五妃為題創作總共有 29 位作者其中康熙年間的作

者有 4 人乾隆嘉慶年間 12 人道光咸豐年間 6 人光緒年間 5 人生存年代不

54 江日昇《臺灣外記》(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卷 10臺灣文獻叢刊第 60 種頁 433 55 陳文達《鳳山縣志》(臺北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卷 9臺灣文獻叢刊第 124 種頁138 56 黃典權〈明寧靖王五妃考證〉《臺灣風物》第 20 卷第 1 期( 1970 年 2 月)頁 16 57 黃典權〈明寧靖王五妃考證〉《臺灣風物》頁 16第 20 卷第 1 期1970 年 2 月 58 王必昌《重修臺灣縣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卷 11臺灣文獻叢刊第 113 種頁 388 59

關於五妃之姓名與地位之排行參見黃典權〈明寧靖王五妃考證〉《臺灣風物》第 20 卷第 1期1970 年 2 月

209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詳者有 2 人60其生存創作年代平均分佈於清據臺灣的各個朝代而作者為臺籍身

份者有 10 人具備遊宦身份者有 11 人擔任的官職多與地方文教方面相關另有

8 位不具官銜的內地詩人這些內地作者滯臺時間普遍並不長滯臺不長當以印象

及感受最為強烈的主題人物為創作題材而各朝代詩人持續以五妃的主題創作

可見五妃殉節已非歷史上之單一事件而附有更深刻的意義而同為殉節人物

捨臺邑歷史上其它殉節女子而取五妃取捨之間的動機令人玩味

而最早以五妃為題的作品首現康熙朝王禮陳文達《臺灣縣志藝文志》包

括林中桂施世榜施陳慶何借宜等同樣標題為〈弔殉節五妃墓〉前 3 人據文

獻記載同為臺邑人士許玉青以為其為南明遺民作品中寄寓在臺漢人心中「對

已故的明代政權猶懷有明祚情懷此詩可視為南明遺民對明祚的感懷」並指出

五妃詩題的兩大義為「明祚延長」「軀捐從王」兩大要義61然葉嘉瑩教授指出

判斷一首詞中有無比興寄託之意究竟當以什麼標準來作為依據的問

題helliphellip以為第一當就作者生平之為人來做判斷第二當就作品敘寫之口吻

及表現之神情來做判斷第三當就作品所產生之環境背景來做判斷62

我們搜羅三位詩人之作品林中桂僅有〈弔殉節五妃墓〉一首無法參照

而施世榜據《福建通志臺灣府人物》所載為「晉江人籍鳳山拔貢生」63其所

流傳詩作中有〈靖臺隨軍入鹿耳門〉中有「僻嶠潢池弄王師待廓清」(全臺詩

全臺詩智慧型資料庫)若施果真心懷南明斷不能有此作品而施陳慶除五妃

詩外僅有〈打鼓山〉傳世兼之生平不詳無法由其它詩作取得旁證以釐清

其是否為南明遺民然清領初期清廷對臺邑防範甚嚴若其為南明遺民為何

會成為「臺灣諸生」且官修之《臺灣縣志》標註為「茂才」《重修鳳山縣志》標

註為「庠生」64雖不至有官身但為與官府關係良好殆無疑問詩既「在心為志

發言為詩」若真有如此澎湃之故明情懷為何又僅只一首

60熊佐虞與祝道椿不詳但可以經由記錄其詩的地方志或詩集的創作年代推算其大略的創作時間 61 許玉青「清代臺灣古典詩之地理書寫研究」(中央中文碩士論文2004)頁 139140 62參見葉嘉瑩《清詞散論》(臺北桂冠2000)頁 251 63 見陳壽祺《福建通志臺灣府》(臺北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臺灣文獻叢刊 84 種頁855 64 施陳慶之生平不詳《全臺詩》稱其為「臺灣諸生」詳見第 2 冊頁 50

210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若以雍正時來臺之張湄為例張湄(~)字鷺州號南漪又號柳漁

浙江錢塘人考《清一統志臺灣府》載張湄為 「錢塘人雍正中以御史巡臺灣

嚴稽冒籍校士公明」65張氏既為內地詩人其活動的時期為雍正朝當時清廷

對地方的控制仍嚴格若臺邑五妃命題果真寓託對南明之感懷那必然是種普遍

性的共同認知則如張湄此種背景的遊宦以五妃為題創作的可能性就不存在了

更何況後期詩人以此創作不絕我們只能推測清據前期五妃命題或有可能寄託

詩人對明朝的感懷後期則未必為如此

如朱仕玠〈五烈墓〉「百年荒塚在寧比玉鉤斜漫墮三春淚驚摧五朵花

瘴鄉空葬骨絕海竟無家」(貳頁 388)朱仕玠(1712~)字璧豐又字璧峰

號筠園福建建寧縣人朱氏於乾隆 28 年以儒學教諭之身分抵達鳳山魯仕冀為

其作品《小琉球漫誌》寫序中以為其書詳細描寫臺灣山川草木人情風俗66而陳

璦婷稱其詩作「觀察臺灣的地理氣後與物產」「貼近臺灣的風土民情」67但朱

氏於本篇論文文本中除此詩外未有其它作品可知五妃之創作非徒以女子殉

夫之節烈情操為重點顯現其足以為臺邑歷史文化中的文化主題

而乾隆年間六十七〈弔五妃廟〉一詩其體裁為歌行體篇幅較長敘事色

彩濃厚包含較多人物形象與事件情節的描寫原詩如下

東風駘蕩天氣清載馳驄馬春巡行刺桐花底林投畔森然古墓何崢嶸

路旁老人為余泣當年一線存前明天兵既克澎湖島維時臺海五烈皆捐

生至今坏土都無恙誰為守護勞山精雲封馬鬣連衰草四圍怪石爭縱

橫時聞鬼母悲啼苦想見仙娥笑語聲歲歲里民寒食節椒漿頻奠陳香

羹滿目荒涼已感歎更聽此語尤傷情有明歲晚多節義樵夫漁父甘遭

烹島嶼最後昭英烈頑廉懦立蠻婦貞田橫從死五百皆壯士吁嗟乎

五妃巾幗真堪旌(貳頁 247)

六詩以第一人稱觀點敘事12 句先寫明創作動機春季天清氣爽適合出遊

在這美好的季節騎馬踏青點出季節氣候旅遊方式說明訪五妃墓的緣起

65 《清一統志臺灣府名宦(本朝)》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臺灣文獻叢刊第 68 種頁 36 66 朱仕玠《小琉球漫誌》(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6)頁 2~3 67 陳璦婷〈再現南臺灣二百年前風物mdash朱仕玠《瀛涯漁唱》析論〉《東方人文學誌》第 1 卷第 2期2002 年 6 月頁 127

211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第 34 句則直接點明主題描寫古墓的現況作者乾隆年間宦臺距五妃殉節

年代已久遠古墓蕭然寂寥5 至 10 句寫民間對五妃事蹟的評價既言路人提及

五妃詩都會傷心流淚民間對此歷史案件應耳熟能詳深入人心埋身之處能保

存無恙當是有心人善意維護周全反映詩人創作當時五妃在臺灣民間的地位

1516 句寫當時應時的節日民間也會準備祭品祭拜慰靈可見五妃的地位在乾

隆朝已由凡人升格為具有宗教色彩的人格神2122 句點出五妃殉節的精神價值

足以為後世楷模宣揚表彰其事蹟的背後實有教化百姓移風易俗的政治意涵

末 2 句以歷史上著名的田橫事件相提並論將臺邑歷史之單一事件與中國歷史聯

結六詩先寫景後敘事再評論末了抒懷敘述角度多變融情於景表達

出作者較真切的感覺與看法與其他僅只空泛評論的五妃詩歌有別

六十七(~)號居魯滿州鑲紅旗人其人據〈番社采風圖考提要〉

一文所載「清乾隆九年以戶科給事中奉命巡視臺灣在任三年曾與同官范

咸纂輯『重修臺灣府志』同時留心殊風絕俗並珍視海東文獻」六氏既為滿

人其出遊至五妃墓當無悼念前明之意其身為巡臺御史政蹟為歷史肯定

或有「留心殊風絕俗」之用心

莊勝全提及「英國文化史家Peter Burke在研究 17 世紀英國旅遊者至義大利旅

遊的情形時發現由於不同的生活背景(宗教語言氣候與習俗)致使旅遊者對

於不同群體間所洩露的文化差距往往有銳利的觀察也就是這些旅遊者會特別留

心他們認為是奇特的事物上他們的旅遊記錄便是在文化刻板印象(cultural

stereotype)與個人觀察(personal observation)間交織互動而成」68六氏以內地官宦而

為臺邑風土之詩與莊氏所言旅遊者外來客的角色相當而其所言不同群體從

種種跡象可知乾隆朝臺灣接收中華文化的薰陶尚不夠久遠還在經歷所謂「內

地化」的過程因此臺邑比諸內陸確實像是不同群體然外來客(如六氏)所觀察

到的除莊氏所言之「文化差異」還有「文化類同」據此可知外來詩人對臺邑

印象的記錄實亦參與臺邑文化歷史的建構

五妃詩中有以後人身份感嘆前朝的人與事以及對明朝與鄭氏王朝興衰的評

68 莊勝全〈清康熙朝臺灣印象的轉變---以四位親歷者的觀察為例〉《臺灣風物》第 56 卷第 3 期

2003 年頁 56

212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論詩人對五妃的弔古有時會與明王朝的覆滅連結在一起從而使敘述的觸角

觸及更深層的政治意識的層面乾隆時任巡臺御史兼理學政范咸〈弔五妃墓十二

絕句〉十二首之一「明亡已歷四十載死節猶然為故明荒塚有人頻下馬真

令千古氣如生」(貳頁 258)

范咸(~)字貞吉號九池又號浣浦浙江仁和人根據范詩分析

前 12 句提及明亡及五妃殉死此處將其死亡定位為為明朝亡國而殉節故在詩

歌中將五妃與明政權劃上等號而第 34 句寫荒涼的墳墓卻能引來有心人絡繹不

絕的拜訪是因為其慷慨氣節足以使精神不朽全文敘述觀點一致范氏身為

遊宦詩人實與前文所述六氏一樣注意到臺邑區域性文化歷史故五妃人與事

寫入臺地歷史實與其政治背景有莫大的關連如施世榜寫五妃詩而論及明朝政

事施世榜〈弔殉節五妃墓〉「回首可憐明季世相臣事業不堪云」(壹頁 234)

而前所言六十七〈弔五妃廟〉以及林中桂〈弔殉節五妃墓〉等皆是歐麗娟提到

由於死亡與人世間最大的聯繫或是死後世界最接近陽光的界限厥在於

分隔陰陽的一抔黃土mdashmdash一個可供緬懷紀念的具體憑藉縹緲的魂靈既是

抽象而不可捉摸以憑空想像的成分居多但是人死所歸的墓塋丘隴卻

如同一切物質一樣具有實質可觸的屬性既是安頓死者的居處可免於生

死混雜所帶來的種種問題又無礙於作為死者精神的象徵和死後生命的依

附之地69

但五妃事件中墳墓的形象為何特別鮮明除了歐氏所言其為「一抔黃土mdashmdash

一個可供緬懷紀念的具體憑藉」「死者精神的象徵和死後生命的依附之地」便

於民間傳說的流傳外如同前文所言清政府積極將五妃與明王朝劃上等號不

斷修繕突顯五妃葬身之所的舉動就如同不斷清除明政權(或漢政權)殘存的勢力

試圖將明王朝永遠塵封深埋於不見天日的墳墓對其統治權不可有絲毫之影響與

撼動故歷朝有官方修繕的動作

如《臺灣詩乘》載「臺南寧南門下有五妃墓道碑為乾隆十一年臺灣道莊

年所立刻巡臺御史六十七范咸之詩」70以及《福建通志臺灣府古蹟》「乾隆

69 歐麗娟《唐詩的樂園意識》臺北里仁2000 年頁 386 70 連橫《臺灣詩乘》卷 2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 年臺灣文獻叢刊第 64 種頁 50

213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間兩巡院命同知方邦基重修且立碑於南門外曰「五妃墓道」71而終清治時

期以貞節烈女為主題的作品以五妃與鄭月娘最多而後者是因為有宋永清召

集徵詩之會一舉而有 18 位詩人共襄盛舉故若論自發性的題詠為詩應以五妃

為題者最多且以五妃為題之作品各朝均有自康熙至光緒作品未曾斷絕而

內地詩人佔一半以上其中一半又具遊宦身份作者為臺邑詩人者又多站在統

治者立場故由生前的明朝郡王姬妾跨越生死界線而成五妃由民間感念傳頌

而至清朝官府迎入延平郡王陪祀至五妃墓而神異靈跡顯現民眾祭拜虔誠而至

五妃廟發展至臺地民間神祇以至為古蹟勝景而為臺灣歷史文化在客觀現實

世界具體可感的一部份成為臺邑歷史上的文化語碼72可以說是臺邑社會構築本

土集體記憶的典型範例

就如同前言所提及的是「異族婦人在家族中的角色隨其丈夫而定隨丈夫之

尊卑而尊卑」這五人在生時身份為皇族之妾殉節的對象不僅是一個男性

還擴大成為這位男性所代表的中央皇權亦即明朝政權許東海提及

屈〈騷〉中種種女性書寫的目的主要不在呈現女性世界的客觀風貌相

反地卻藉以作為隱喻傳統男性政治建構中倫理秩序問題的紛云雜遝因

此從屈〈騷〉以來辭賦中的女性書寫其背後的創作本質無非還是

回歸男性中心的文學運轉機制而且具有濃烈而明顯政治意涵73

許氏所言雖為辭賦但種種跡象顯示此說法應能適用於清代臺地五妃主題

的詩歌亦即以五妃殉節死亡為主題的作品其實隱喻著朱術桂所代表的明朝政

權五妃隨夫殉國實乃隱含著明政權滅亡的悲劇結局

第二我們可以考量到五妃之題詩有大量的作品都以其葬身之墳墓為題

而墳墓在中國文化中一直都代表著一種終結完了以及與現實世界有永遠跨不

過涇渭分明的鴻溝74畢恆達如此陳述空間「空間絕不是一個價值中立的存在

71 陳壽祺《福建通志臺灣府臺灣縣冢墓》卷 47頁 145臺灣文獻叢刊第 84 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 72 葉嘉瑩《漢魏六朝詩講錄》頁 121臺北桂冠2000「符號學理論認為當一個符號在它的傳統文化中使用很久的時候它就形成了一個 code----語碼使你一看到它就會產生某些固定的聯想」 73 參見許東海《女性帝王神仙先秦兩漢辭賦及其文化身影》臺北里仁書局2003 年

頁 50 74 參考前文關於五妃詩歌之評述

214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或是人們活動的背景它一方面滿足人類遮蔽安全與舒適的需求一方面更展

現了人們在某時某地的社會文化價值和心理認同」75於是由五妃所代表的明朝

政權就被詩人們所題詠的五妃墓永遠的鎮壓了結了變成一個歷史的符碼

永遠封存在時間的長河之中

那些試圖推翻新政權的反清復明的思想隨著五妃事件進入臺地人民的集體

記憶五妃墓成為一個勝景古蹟也成為對前朝追弔哀念的象徵被放逐至另

一個另一個世界如同人們永遠不能起死回生明政權也被封於古墓之中進入

歷史一去不返了如此我們可以解釋清政權對殉節明朝的寧靖王與五妃的善

意我們由此也可以解讀終清一朝詩人對五妃事件的題詠內涵

參民變烈女的歌頌反映創作群對清廷統治權的支持與肯定

文本反映創作群對主角人物命運之探索與思考著重於人物與政治千絲萬縷

的聯繫從而表現出臺邑明清兩代統治集團的抉擇與判斷

清乾隆林爽文事變中有劉烈女殉節事劉氏生平見諸臺邑地方志乾隆 53 年

之《欽定平定臺灣紀略》記劉女殉節事76此文以奏聞之敘述口吻簡明扼要陳述事

件之來龍去脈與方志傳文不同並無穿插人物自剖心志之獨白文末評論烈女

行蹟並懇請旌表彰顯更可見此文之用途乃對上奏聞之作

賀伯代所撰〈烈女劉滿姑傳〉77文章增加了劉氏家族中另一烈士之述寫即

劉亨基之子挺刃護父之烈舉而劉女見大勢已去奔赴小池也增添了旁人勸阻譬

解之言劉女之回答則顯見其智慧識見豐富了烈女人物內涵而臨死之前劉

女與賊人之衝突則化為對話表現之賊言充滿恫嚇意味而劉女回答「我名家女

豈懼死乎汝等生當太平甘為逆亂官軍至碎屍萬段矣」則完全站在統治

階級立場發聲

75 畢恆達《空間就是權力》臺灣心靈工坊2001頁 2 76 《欽定平定臺灣紀略》卷 62頁 998 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臺灣文獻叢刊第 102 種 77 《碑傳選集》(四)臺灣文獻叢刊第 220 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6頁 557

215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首先《彰化縣志》中劉女之死乃在懼怕受辱而此文則自言為「名家女」

稱對方「逆亂」則烈女與賊人之對抗已提昇為國家與叛逆份子的對立而前

面各志文所未有之「官軍至碎屍萬段矣」更充滿為清政權宣傳劉女已轉為

國家發聲器之角色可知劉滿姑之旌表入祠備受朝廷重視其政治意涵不言

可喻而前面志文始終保存著劉女被虐殺之記載於此文被刪節可知對人物之

悲憐所引發對人生命運之思考認知已非此文所著重者光緒年間之《臺灣通志》

對烈女之記載則轉為簡單扼要僅為事件重點之交代78 但劉女殉節事發生於

清朝中期一直至清末雖詳略有別然仍保留對此人物之記錄再加上旌表之

慎重其事入祀與建祠皆為官方主導故可視為地方志書建構臺地女性貞烈典範

以加強對臺政治控治力量之典型範例

清乾隆年間的錢唐諸生陳裴文〈劉烈女〉以林爽文事變中遇難烈女劉滿姑為

戀父必甘白刃蹈滿姑死烈刃死孝罵賊不畏遭群凶滿姑死孝還以忠

三尺刀光一尺水滿姑知生不知死君恩隆祀臺灣城滿姑雖死仍如生

史乘千秋載奇節劉郡丞女年十七(參頁 167)

此詩以客觀觀點敘事前 8 句為兩兩相對之對句第 1357 句寫烈女殉

節獲旌之關鍵過程因戀父未能及時離開兇地因罵賊而遭難先為刀傷後跳水

而死事平後受君王旌表更得入官祠受後世香火第 2468 句則重複相同的

句式每句僅更動數字重點在強調人物的行為價值末 2 句則寫其精神生命的

不朽傳世全詩偏於主觀評論對人物事蹟僅為概括重點說明陳斐文生平不詳

但為內地詩人無疑至嘉慶年間蕭綸也有〈臺灣三仁詩〉詩文如下

臺灣淨掃無風塵天子下詔褒三仁三仁何姓氏一為壽同春淡水縣丞

老幕賓丞亡攝官克復城出兵勦賊死賊營其一嶺南客 國子生寓彰

化糾義民其姓李氏喬基名守鹿仔港有成績戰牛馬莊終殞身 同時

見此二義士一弱女子尤絕倫滿姑年十七父曰劉郡丞賊先執丞次脅

姑 姑不受辱泣且嗔蹈河不死罵益烈白璧雖碎聲錚錚是三人者微且

輕非將非吏非守臣身雖死義分甘沉淪幸遇天子大聖明幽遐必矚

78 《臺灣通志》〈資料(二)文職冊〉臺灣文獻叢刊第 130 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2頁 804

216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名教是敦曰此三人縱疏賤磊落大節宜弔旌詔建祠宮楹桷維新有

司歲時祀以特牲為問蟻賊起事辰士民奔走婦女被掠何無一人能

及此三人吁嗟乎人人且有忠孝情盍至三仁祠下一聽天子命祀之恩綸

(肆頁 234)

蕭詩體裁為歌行體篇幅較長以客觀第三人稱觀點敘述夾有議論與抒情

對人物身份背景以及事件發生的經過有詳細的描寫三仁者稱三位在事變仍稟

持著節操正義剛強不屈奮勇抗賊的義士而清政府在民變平定後下詔褒揚

三人並興建三仁祠命地方政府歲時節令予以祭祀後世永念

而這三位義士身份背景各異第一位名叫壽同春事變發生時為淡水縣丞的

幕賓年紀已經大了在縣丞遇變身亡他危亂中一肩擔起責任率兵勦賊不

幸死在賊營第二位名叫李喬基為寄寓彰化的內地人具國子生身份在亂事

中集結民間力量變頗有成績但不幸在牛馬莊戰死第三即是劉郡丞之女蕭

氏對劉滿姑的敘述最為詳盡也許是因為劉氏的事蹟最具傳奇色彩對於三仁

事件的價值與清政府褒揚的動機在作品中也進行討論蕭詩雖為文學作品實

已具記史的作用且歌行體句式長短自由用語淺白尤利於傳播蕭綸據《全

臺詩》所載「字子山江蘇太倉人嘉慶年間(1796~1820)貢生著《樊村草堂

詩集》」」(全臺詩全臺詩智慧型資料庫)

然則寫臺灣烈女劉滿姑的兩位詩人皆內地人士而劉烈女為內地官宦之女

隨父赴任而喪命於臺邑因此而成為臺灣列女歷史其中一員然為何以劉女為詩

者臺邑詩人缺席此可疑之處

劉滿姑罵賊不屈而為亂兵所殺後為清廷封為三仁並下詔建祠祭祀宣示

著清朝統治權的正當性與絕對性褒揚滿姑罵賊而亡的義烈行為足以教育臺地

民眾必須忠於清朝反覆一再灌輸教育臺地百姓必須遵從的政治歸屬盧建榮曾

提出「一位漢人婦女絕不容許異族染指其身體於此漢女身體是一種漢人國家

主權的隱喻」79林爽文民變雖非漢胡之對立與衝突但劉女為清廷官吏縣丞之女

對抗的是民變中的暴民此對立衝突也隱含兩種政治勢力的對抗包括兩個群族

79 盧建榮〈從男性書寫材料看三至七世紀女性的社會形象塑模〉《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報》第 26 期1998 年頁 18

217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對物質包含食物土地性等各種資源的佔有與爭奪這點與中國歷史上漢胡勢

力對立的性質相當

因此我們可以這樣推定劉女的身體成為清治臺地權力的展現場烈女力拒

事變外在武力侵辱隱喻著清廷對臺地的所有權不可被被侵犯劉女死前面對侵

犯的態度與言語以及死亡方法的描述這樣剛烈行為的極度刻劃與突顯使劉

女抗暴的決心與影響力大為提高促使臺邑男性興起女子猶能如此保家衛國身

為男兒怎可不奮發而這種百姓為國犧牲意識與認知的養成對統治階級而言

實是鞏固政權一個重要的手段故可窺知劉滿姑事跡之所以能受到清廷大家宣揚

的潛在原因80

又如陳維英〈為王樹生明府題姊姒三節圖〉「乾坤存王氣女子識綱常人

是松梅竹心如冰雪霜後先三不朽生死一齊香況我鬚眉輩貞忱豈可忘」

(伍頁 199)反覆陳述著女子之所以能實踐綱常倫理是因為統治階級教化百姓成

功而女子都能夠捨生取義況且我們鬚眉男兒報國犧牲豈能後人陳詩服膺統

治階級的意識型態而此統治階級則為清朝廷

中國傳統上有士人殉國與女子殉節被類同化的傾向故詩歌書寫殉節的烈

婦也常別有隱喻如明朝末年已有士人以婦女死節或守節的選擇來比擬士大夫

殉節與守節的問題以臣殉國如婦殉夫者如晚明袁崇文〈黎烈婦傳〉云「臣事

君與婦事夫論者嘗相提其義皆取於致命遂志」81以及徐枋〈與葛瑞五書〉舉時

人的說法「殉節為易守節為難為烈婦易為節婦難」82顏元云「明末死節

之臣閨中義婦耳」83亦有士人為詩引節婦來比喻忠臣的如孫枝蔚〈朱矞三母

費太孺人貞節詩〉之一「節婦如忠臣所難非一死立孤能有成庶可光前史」

84以及吳嘉紀〈程寡婦歌〉

80 盧建榮〈從男性書寫材料看三至七世紀女性的社會形象塑模〉《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報》第 26 期1998 年頁 12 81 袁崇文(1595 年進士)〈黎烈婦傳〉載於屈大均(輯)《廣東文選》《北京圖書館古籍珍本叢刊》冊 117卷 15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康熙 26 年(1687)三閭書院刻本影印本1989 年頁 507 82 徐枋〈與葛瑞五書〉《居易堂集》卷 2頁 1 上下 83 李塨纂王源訂《顏習齋先生年譜》(附載於顏元《顏元集》)卷上「辛亥(康熙 10 年1691)37歲」條下冊頁 735 84 孫枝蔚〈朱矞三母費太孺人貞節詩〉《溉堂後集》卷 3《溉堂集》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頁 6 下

218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心志不改伊維寡婦忠臣忠臣識大義臨難往往致其身婦人脂口澤膚

十人九人腸肺愚節操曷繇自勵門戶胡能獨扶君不見程寡婦hellip夫死婦

不死祇緣黃口兒女須題攜85

等皆是而吳德功〈洪烈婦〉

山水毓貞媛乾坤鍾間氣鹿溪洪氏女少小知大義相攸郭阿奴二十

婚始字賦性靜而貞德容兼洵備百輛未盈門凶信忽傳至阿母默無

語阿爺言甚秘連理樹折枝比翼鳥分翅賢哉女聰明倉猝知其意

外聞薤露音聒耳夜不寐妾命實不猶君魂歸何處扯碎同心結滂沱

兩行淚膏木誰為容鉛華屏弗御身披侍嫁衣耳挂定盟珥欲效梁家

婦私將刀劓鼻欲效王氏妻親持斧斷臂全體遭毀傷所受反自棄

惟念夫遽亡不如從夫去生前不同牢死後共埋地擁衾臥空床絕粒

忘飲食急延良醫來醫來云不治切脈知血虧聞聲識腸碎娘勸啜茶

湯爺勸吃餅餌烈女誓弗肯含淚惻然對女子節不移忠臣心無二

兩語昔曾聞今豈易其志願娘勿悲酸願爺勿涕泗翹首盻蒼天婺星

空際墜頃刻魂歸陰不瞑張目眥鮮血兩腔填姑嫜來駭異面色猶如

生從容赴大隧性命弁髦輕巾幗鬚眉愧鹿溪諸紳耆拜迎擁塗次

鹿溪諸父老稱揚遍市肆滿路焚香楮兩部喧鼓吹名教獨扶持閨烈

千秋著一死重泰山兒女英雄類殉夫未嫁時奇節實非易彤管長流

輝貞珉謹泐記節孝採輶軒我忝與其事綽褉徵門楣旌表乞天賜」

(《瑞桃齋詩稿》全臺詩全臺詩智慧型資料庫)

〈洪烈婦〉雖為詩作然以五言古體長詩之體裁篇幅較長敘述事件前後

變化曲折詳盡其開端雖以客觀第三人稱發展中間模擬各色人物動作聲口將

烈婦絕食而亡的過程進行更長時間更具體詳細的描寫從主角的動作姿態醫

囑診脈親人的照顧死別的淒涼等刻劃出主角面對死亡從容不迫的形象而

「女子節不移忠臣心無二」「一死重泰山兒女英雄類殉夫未嫁時奇節實

非易」亦同樣以節婦比忠臣而以婦女死節或守節的選擇來與士大夫殉國與否

來相比擬而陳肇興〈題烈婦張沈氏殉節事〉(古體九解)

蔦蘿泛長風根莖無斷絕由來連理枝生死不相別君不見張烈婦慷

85 吳嘉紀〈程寡婦歌〉楊積慶箋校《吳嘉紀詩箋校》卷 12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頁349

219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慨殉夫勇且烈婦姓沈氏名心娘十八于歸張家郎舉案齊眉慕孟光如

膠如漆樂且未央忽忽五年載弄之璋二豎入室夫病於床求神問藥

淚睫承眶一朝怛化五內崩裂如沃湯大哭一聲氣結無語娣姒急申

救阿翁欲言不言淚如雨曰汝有孤兒在旦夕須哺乳長跪謝阿翁

妾心堅如銅兒生有祖累姑嫜妾身雖死兒可長夫沒無人侍巾帚妾身

不去誰為偶黃泉會有相見時升天入地妾從之明珠為夫斂綺羅為夫

裝執紼扶柩上北邱歸來拜姑泣媳身未亡如已亡綰我同心縷著我

嫁時衣孤燈耿耿酸風吹尺組畢命人不知人不知舉家奔救烏烏啼

生同衾死同穴青塚巢鴛鴦飛鳴自成匹謂予不信如曒日人慕婦烈

且貞我作歌戒貪生吁嗟乎女子仗義能殺身何迺國家多全軀保妻

子之庸臣(《雲林縣採訪冊˙藝文》頁 206)

陳詩第 1 段 1 至 6 句以比興開端以蔦蘿與連理枝來比喻生死不離的夫妻情

感並引出烈婦殉夫的主題第 2 段 7 至 14 句以客觀敘事觀點寫烈婦之姓名歸

寧夫家後的幸福家庭生活第 3 段 15 至 24 句寫詳細描寫夫婿病起不測以至於身亡

的經過作者善用人物表情刻劃其心理狀態如寫烈婦「淚睫承眶」寫家翁「欲

言不言淚如雨」極力寫喪夫喪子後悲慘的情狀第 4 段 25 至 34 句作者模擬烈婦

與家翁的對話以代言體各自表述殉死與否的考量第 5 段 35 至 43 句作者模擬烈

婦聲口敘述依禮安葬夫婿後從容殉死的過程第 6 段 44 至 56 句為事件收尾作

結敘事觀點一變為作者以第一人稱自述說明為此詩之創作動機將臣節與婦

節類比並提並以諷刺那些偷生忍辱臣子全詩敘事觀點多變人物情事介紹較

為完整情感神態刻劃細緻且以人物對話鋪陳情節頗具戲劇搬演效果

陳肇興(1831~)字伯康號陶村臺灣府彰化縣治(今彰化市)人為

清代中期臺邑著名文人《全臺詩》稱其「有個人心靈世界及理想抱負的抒寫

詩作的關懷重心亦往往與生民百姓密切相關在形式上陳氏習慣以長篇歌行來

抒懷言志詩作風格雄健豪邁」並稱其「肇興之詩胎息於杜甫可視為清

中葉臺灣文壇之『詩史』」

陳氏曾從鹿港拔貢廖春波讀書於彰化白沙書院和蔡德芳曾維精廖景瀛

合稱「白沙書院四傑」同治元年(1862)戴潮春事變拒絕戴氏之拉攏遂遁入武

西堡(今集集)之牛牯嶺山中是年 7 月謀刺戴氏失敗幾瀕於險境著有《咄咄吟》

220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一書詳錄戴案經過(參見全臺詩全臺詩智慧型資料庫)故其詩作有述寫現實

社會歷史風貌的企圖

林翠鳳曾舉陳氏《陶村詩稿咄咄吟》中的詩作分析其儒士的性格更以

其詩歌中不同時刻所追摩的前賢而得出其共同的特點始終堅定支持既有的朝

廷以及篤志排拒外來騷亂勢力並以為「陳肇興在顛沛流離中始終不移其為大

清朝廷臣民的立場」86同樣在文本中的作品亦表現出忠於君王朝廷之思想

許夢青〈自書吳烈婦傳後〉

誰能輕一死慷慨赴重泉不減忠臣節方知烈婦賢心爭秋月皎節勵

古松堅慚愧偷生輩雖生亦枉然(《鳴劍齋遺草》)

許夢青(1870~1904)字炳如又字荊石蔭亭泮名夢青號劍漁又號

雲客冰如高陽酒徒許氏為鹿港邑庠生其祖母賀太安人以節孝旌於朝

奉詔入祀彰化節孝祠其歷乙未割臺上書唐景崧又在日軍攻臺時隨練勇赴

八卦山抗拒抗日行為失敗後又逢四次家喪一生際遇曲折由官家子弟一變

為落拓文士《全臺詩》稱其「歷盡人世滄桑半生苦況盡託於詩」「以奔放

絕足之才為自由不羈之行遂一轉而為跌蕩詩人」可見其浪漫氣質許常安

評曰「雖時有浪漫 自由清狂豪放之作風然其實質乃具有嚴肅悽涼

寫實之社會骨格故其詩多為心底之聲時代之反映」(參見全臺詩全臺詩智

慧型資料庫)

許詩著重於烈婦慷慨赴死的義烈行為其以客觀評論方式開展將忠臣與烈

婦臣道與婦道相互比附所著重是烈婦行為在中國傳統倫理的道德價值而

其襲用詩歌中具文化意涵的文學意象如秋月古松在中國詩歌中皆為貞節幽

靜的象徵若《全臺詩》稱其「潛心詩文以舒胸中塊磊」則此詩以「慚愧偷生

輩雖生亦枉然」或可相彷彿則進一步以文本婦女尚能以死殉節而身為男

兒卻臨難茍免故詩作中往往有鬚眉男兒且不如之慨歎

86 林翠鳳〈從《陶村詩稿咄咄吟》看陳肇興之儒士性格表現〉《臺中技術學院學報》第 1 期2000 年 6 月頁 21

221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肆貞節烈婦的書寫反映漢文化移植臺邑的認同

中國大約在西漢末期儒家學說完成統一折衷諸子學說的目標墊定其在

漢朝學政界的絕對獨尊的權威地位而轉而以經學的形式面世成為後世中國

思想的主流87由於思想上的獨尊儒術漢以後的統治王朝也都以儒家經典為國家

教養人材的基礎因此後世士人的思想不免有儒家學說之色彩在不同程度上成

為儒家的信徒而儒學中所具備的現世務實群體的特質以及「內聖外王」

的人生實踐理想使得士人的眼光始終注視著百姓之福址關心人民的生計而

「風俗淳美」便是理想現世世界的基礎《詩經大序》「美教化移風俗」

《禮記樂記》「移風易俗莫善於樂」《荀子王制篇》「美風俗」《辭

海》也對風俗提出解釋「多數人之精神的一致表現歷時久遠型為定式足以

拘束個人之行為支配實際生活者也」88

而《漢書地理志》則進一步將風俗與聖王德政結合在一起以為百姓有五

常之性因為各地之自然環境與個人秉性氣質的差異因此各地的風俗便會隨自

然地理與人文背景的不同而有差異與此同時風俗又跟聖王的王教相關聯是

聖明君主展現教化的場域故云

凡民含五常之性而其剛柔緩急音聲不同繫水土之風氣故謂之風

好惡取捨動靜亡常隨君上之情欲故謂之俗孔子曰『移風易俗莫

過於樂』言聖王在上統理人倫必移其而易其末此混同天下一之中

和然後王教成也89

而由聖王至士大夫至百姓階級社會的層層影響傳播發展出中國傳統文化

中所謂由上而下風行草偃式的思考邏輯最典型的是杜甫「致君堯舜上再使

風俗淳」所展現的邏輯演繹而要如何由上而下這牽涉到前文所說的中國文化

特質中「內在超越」的要求因此王教在移風易俗的政策理念上主要乃是以『統

理人倫』為根本核心對淳美風俗的追求就會從最根本的人倫秩序的建立與維

87 劉靜貞〈劉向《列女傳》的性別意識〉《東吳歷史學報》第 5 期1999 年 3 月頁 3「儒家學說真正浸透漢朝的學政界確立經學的絕對權威其實已是元帝至王莽之世也就是到了前漢的最後五十年間原為諸子之一的儒家才完成其統一折衷諸子思想的目標而以經學的形式展現」 88 修訂本《辭海》下冊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41頁 3199 89 《漢書地理志》臺北鼎文書局1983頁 1640

222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持著手詩人作品中反覆出現的教化百姓移風易俗的追求往往伴隨著現實事

件中倫常綱紀的成立與破壞一起出現並成為一種執著的詠歎匯流入中國詩歌

的傳統文化90

烈婦鄭月娘生平首見周元文編纂之《重修臺灣府志》91傳文後更附有〈徵詩

小引〉一文並附上鳳山縣令宋永清等 18 位文人之徵詩作品康熙 47 年鳳山縣令

宋永清倡議當時臺灣官紳以鄭女為題進行創作由方志附有引文與詩歌原文可

見當是轟動地方之風雅盛事92《全臺詩》稱宋氏為「善察民情雅意文教頗有

宦績」(全臺詩全臺詩智慧型資料庫)既雅意文教則此次徵詩不免寓有教化

功能

《重修臺灣府志》所載〈徵詩小引〉記錄當時風雅的徵詩之舉93並註明主

要的目的是為了「青史不遺願徵詩而表著海天生色」可見徵詩活動除了是詩

人消遣怡情之舉也寄寓著希望能留下可供後人學習景仰的婦女典範書寫地方

史實的意圖謝貴文以為「可見發起人宋永清深受當時官員與文士的肯定與愛戴

他亦透過此徵詩活動提倡文風獎勵貞節達到以文學教化風俗的目的」94然此

徵詩之會透露出兩項訊息即文本之教化目的以及此會之後以鄭月娘為題之

詩作消聲匿跡可見文本題詠之對象若為平民百姓相較於前文陳永華女及鄭斌

女兩位烈婦可知其受到關注及賦予的意涵會隨之減少

《重修臺灣府志人物志》總共收錄了 18 首詩作95此徵詩之舉是康熙 47 年

90 歐麗娟《唐詩的樂園意識》臺北里仁2000頁 90「王教在移風易俗的成就上主要乃是

以『統理人倫』為根本核心因此對風俗的探討也就不外乎種種人與人之間的對應關係以及由

此衍生的社會秩序與人性特質的範疇」「標示出社會群體的生活感受與心靈狀態的一般趨向而

人人切身相關的行為依據和心靈歸屬的問題也包含在其中」 91 周元文《重修臺灣府志》卷 8〈人物志貞節〉臺灣文獻叢刊第 66 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頁 272後亦附有〈徵詩小引〉與諸詩原文為「鄭氏月娘者泉之南安石井人也年十九歸儒士王曾儒家曾儒食貧志學 甫閱年以病卒翁以貧故欲即葬月娘跪泣告乞得暫停眾謂夫死不忍恝 然常情也越數日語其翁願死從夫葬翁駭然囑鄰媼勸止月娘曰『吾當夫病劇時即以死許之義不可移』比後提防稍疏投繯而逝邑侯宋公嘉 其節通聞上憲獲褒獎焉侯親祭其墳額其廬曰『百年今日』蓋侯挽詩 有『百年今日乾坤老』之句也合葬依仁里內園路西」 92 徵詩之舉發生時間點為何學者以參與者之到卸任時間推斷以為康熙 47 年為確詳見王俊勝《清代臺灣鳳山縣詩歌研究》文化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2002頁 118-119 93 周元文《重修臺灣府志》卷 8〈人物志貞節〉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頁 272 94 謝貴文〈清代鳳山知縣宋永清的政績〉《高市文獻》第 18 卷第 1 期2005 年 3 月頁 38 95 第一首的作者為鳳山知縣宋永清康熙 43 年(1704)來臺任官《全臺詩》稱其「善察民情雅意文教頗有宦績工詩」第二首為臺廈道王敏政康熙 43 年(1704)至康熙 49 年(1710)來臺任官《全

223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發生距離康熙 23 年清朝平臺臺灣納入清朝版圖已有二十餘年南部的經營如

諸羅縣城衙署文廟學校皆有初步規模宦遊人士創作詩歌的風氣推動了

臺地的文風而諸詩於方志上排列的順序大概以官位高低來決定先後故內地

詩人作品排在前面而臺邑詩人作品排在後面這樣的情形呼應了前文所言臺灣

早期詩壇以遊宦詩人為主而臺邑有志於參與科舉的士人開始與清據初期的內

地統治階級進行交流與結合發展出初期的詩歌創作

除了籍貫生平不詳的張師文內地宦遊來臺的人士有 8 人所擔任有關文教

方面的官職如教授教諭等有 4 人而任職知縣的宋永清與任職臺廈道的王

敏政後世則對其有「善察民情雅意文教」「待人仁厚」「百姓賴以全生」等

關心民情之評價作者為臺邑人士則有 9 人大都具有增生廩生拔貢等鄉紳

身份施世榜更有「樂善好施」「農民咸受其利」等佳評扮演著臺灣地方民

間勢力首領的角色由此推知以鄭烈婦為題的徵詩之舉實具有地方輿論意見

的性質

而林華昌〈節婦鄭氏詩〉「獨挈綱常萬古寒」(壹頁 361)林氏為清康熙

43 年調任臺灣府儒學教授孫襄〈節婦鄭氏詩〉「扶植綱常吾輩事新詩題徧

海東天」孫氏為清康熙 37 年授福安教諭後改任臺灣諸羅縣為教諭李欽文〈節

婦鄭氏詩〉「輕生重節植綱常」(貳頁 40)李氏曾任福建南靖訓導張士箱〈節

臺詩》稱其「待人仁厚尤加惠原住民嚴禁通事社商之剝削濫派遇歲荒歉極 力為民申請賑恤百姓賴以全生」第三首作者為臺灣府儒學教授林華昌康熙 43 年(1704)來臺第四首作者為臺灣縣儒學教諭陸登選康熙 43 年(1704)至康熙 47 年(1708)在臺任官第五首作者為鳳山縣學教諭吳周禎康熙 42 年(1703)來臺第六首作者為臺灣諸羅縣教諭孫襄第七首作者為臺灣人陳聖彪康熙 47 年(1708)的副貢《全臺詩》稱其「善文工詩」第八首作者為張師文清康熙年間人生平不詳第九首作者為守戎張駥清康熙 47 年(1708)來臺任臺灣水師協標左營守備第十首作者為桐城人孫日高第十一首為臺灣府治東安坊人李欽文《重修臺灣府志》稱其「廩生」而《全臺詩》稱其「清康熙 60 年(1721)歲貢生曾任福建南靖訓導能文工詩」第十二首作者為張纘緒《全臺詩》稱其「清康熙五十年(1711)臺灣貢生」《重修臺灣府志》稱其「廩生」第十三首作者為張士箱《全臺詩》稱其「清康熙四十一年(1702 年)東渡來臺落居鳳山次年入鳳山縣學後為臺灣府學生員補增生廩生迄雍正十年(1732)五十九歲時成為歲貢生」為科舉業而移居臺灣鳳山第十四首作者為鳳山縣人鄭應球《全臺詩》稱其「性情耿介崇尚氣節」在朱一貴事件時為逃避朱氏同黨招募「夜晚攜妻子遁逃」可知當時鄭氏政治傾向是站在清朝政府一方又稱「主掌縣書院教席長達十餘年有益地方文教甚多」可見著重於民間百姓教化培養文風第十五首作者為臺灣諸羅縣人鄭鳳庭《全臺詩》稱其為「清康熙年間廩生」第十六首作者為康熙年間臺灣增生鄭煥文生平不詳第十七首作者為臺灣縣人施世榜為康熙 36 年(1697)拔貢《全臺詩》稱其「樂善好施興築水圳農民咸受其利」第十八首詩作者為鳳山縣人李廷綱只知其為康熙年間人生平不詳以上為鄭烈婦詩歌相關作者下文引詩處對作者即不再進行介紹

224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婦鄭氏詩〉「 風謠傳海內千古尚相看」(壹頁 425)張氏於乾隆 2 年出任漳

州府學訓導王敏政〈節婦鄭氏詩〉「苦節高風重栢舟輶軒問俗首先求」(壹

頁 362)

王氏於康熙 43 年移分巡臺廈道前列作者皆以烈婦鄭月娘為主題著重於女

子實踐德行的價值足以為後世樹立以生命維護綱常倫理的典範如王敏政所言

「問俗」帶有濃厚的移風易俗的目的乾隆年間六十七〈弔五妃墓〉 島嶼最後

昭英烈頑廉懦立蠻婦貞」(貳頁 247)六十七於乾隆 9 年以戶科給事中奉命

巡視臺灣朱澐〈李節孝〉「聖朝傳採柏舟篇海外旌揚李母賢」(貳292)

朱氏於乾隆 12 年調任鳳山縣訓導秦定國〈五妃墓〉二首之二「海表觀風

題墓道陽秋有筆墨痕新祇緣千古綱常係豈獨傷心弔五人」(參頁 147)

同治朝林豪〈詠臺陽古蹟十二首五妃墓〉「何幸教化行閨門」(《臺灣詩鈔》

卷 5頁 106)將閨門的教化與五妃事蹟結合起來於是這個單一的歷史事件便被賦

予移風易俗實踐聖王政教的任務這作品也就隱含出政治教化的色彩

道光咸豐年間劉家謀〈海音詩〉一百首之九九「匆匆六甲光彤史況沐

皇風二百年」(伍頁 308)劉氏於道光 29 年調臺灣府學訓導劉氏自註的詩序

並言 「今入版圖將二百載矣列聖相承昭然禮法有不共被涵濡哉近周光邰明

經欲輯臺郡節烈勒成一編誠盛舉也」劉氏歌功頌揚清政府以為臺邑經兩百

年教化婦女貞節德行的培養成果斐然以統治階層的角度來考量兩位烈婦之行

為價值頗具政治意涵道光年間施瓊芳〈題全臺闡幽錄〉二首之二「寡鵠貞

鴛萃一編旌祠會錫九重天依然婦誥回鸞及能使夫名附驥傳彤管有人風繼

起碧霄終古月難圓誰言婉嬺煢煢質已握興頑立懦權」(伍頁 381)

第 2 首點明此書所收人物並足堪為天子旌表之節婦貞女女子能實踐婦德

同樣也能澤被家門為夫婿增光而書中足為後世楷模者其人生卻都是坎坷不

幸的7-8 句寫出書寫權力之本質原本這些女子是柔弱貞順的卻因此書而得以

傳世施氏曾銓選六部主事前述詩人則將貞節烈女之節操德行與政權教化結合

在一起政府的旌表立祠的表揚機制使女子的高貴品行不至淹沒不彰而女子

建立閨門的行為典範可以建立淳美善良的風俗但「興頑立懦權」則頗有思考

225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的空間此四字除了建立符合倫理綱常的行為準則外還要堅強百姓們的意志

在危難時能用最大的犧牲包括生命來維持理想的存在而這理想的內涵則

隱含著統治政權的延續與護衛

余英時分析漢代循吏在文化傳播中所扮演的角色與作用他將中國文化分為

大小傳統並解釋「大傳統或精英文化是屬於上層知識階級的而小傳統或通俗

文化則屬於沒有受過正式教育的一般人民」96而漢代循吏則扮演了文化傳播者的

角色之所以如此余氏指出因為循吏是親民之官「循吏」之名始於《史記》的〈循

吏列傳〉從此成為中國正史列傳的典型至《清史稿》依然沿用余氏更言

漢代的大傳統以儒教為主體而儒教的基地則在社會而不在朝廷因此循

吏在發揮『師』的功能時他事實上已離開了『吏』的崗位他所奉行的

不復是朝廷法令而是大傳統的中心教義由於中國的大傳統並非寄身於

有組織的宗教所以它的傳播的任務才落到了俗世人物的循吏的肩上漢

代大傳統的傳播者借用《周禮》的名詞可稱之為『師儒』循吏便是以

『師儒』的身份從事『教化』工作的97

而文本尚有擔任教諭提督學政訓導等教育行政工作之創作者清廷的中

央教育制度中央最高教育行政機關為國子監其下設有祭酒司業等教官總理

監務以及博士助教學正學錄等各級教員在地方教育行政上各省設提

督學道擔任地方教育的最高行政官員以負責學校事務政風及科舉等事務

雍正 4 年(1726)提督學道改稱提督學政在地方官學上設有府學政使府提調

府儒學教授州學正縣儒學教諭府州縣下設立縣訓導以掌管地方教育事

務98

而臺灣清據初期隸屬於福建省由福建提督學道統理教育事務但因臺灣海

外孤島路途遙遠改由分巡台廈兵備道兼理學政康熙 23 年(1684)改由臺廈兵

備道兼任朱一貴事變後改由巡臺御史負責至雍正 5 年(1727)改為巡臺漢御史

96 余英時〈中國古代死後世界觀的演變〉載於《中國思想傳統的現代詮釋》臺北聯經出版社1993頁 168 97 余英時〈中國古代死後世界觀的演變〉載於《中國思想傳統的現代詮釋》臺北聯經出版社1993頁 198 98 參見種村保三郎《臺灣小史》臺北武陵1991山崎繁樹《1600-1930 臺灣史》臺北武陵1995連橫《臺灣通史》臺北幼獅1977

226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管理乾隆 17 年(1752)則改由巡臺臺灣道兼任光緒元年(1875)改由福建巡撫兼管

光緒 13 年(1887)設臺灣省後由臺灣巡府兼任掌管臺灣教育事務知縣負責地方

教育事務由此可知臺灣學政與官政相結合之特質99

而關於教育行政的最高指導原則順治 9 年(1652)頒六諭計為「1孝順父

母2尊敬長上3和睦鄉里孝訓子孫5各安生理6莫作非為」100

姜添輝以為「由其內容可窺見其重心在於強調傳統文化的倫常思想以及安本分

的觀點並藉由這些觀點的灌輸以達社會安定的目標」101康熙 9 年(1670)頒佈聖

諭廣訓十六條計有

1敦孝悌以重人倫2篤宗教以昭雍睦3和鄉黨以息爭訟4

重農桑以足衣食5尚節儉宜惜財用6隆學校以端士習7黜

異端以崇正義8講法律以儆愚頑9明禮讓以厚風俗10務

本業以定民志11訓子弟以禁非為12息誣告以全善良13

完錢糧(租稅)以省催科(裁判)14戒匿逃以免株連15聯保申

以弭盜賊16解仇忿以重身命等102

除了順治朝所強調的倫常價值觀外並將關注範圍擴大到文化習俗以及社

會規範等層面可以窺見清廷教育行政的最終目標是欲藉由教化途徑以安定社

會光緒 29 年(1903)張百熙等在〈奏定學堂章程〉中提出「至於立學宗旨勿論

何等學堂均以忠孝為本以中國經學為基礎俾學生心術依歸為正」103以至於

光緒 32 年 5 月 2 日清廷公佈的欽定學堂章程第一類是忠君尊孔第二類是尚

公尚武尚實可知清代由內地派遣至臺灣的教育官員實肩負思想教化之重

責大任其主要之任務為導正並建構臺邑人民正確之政治立場與政治意識創作

者日夜身處其氛圍中將其投射於其所創作之主題詩歌中似為合理之解釋

顧炎武論「秦紀會稽山刻石」指出「然則秦之任刑雖過而其坊民正俗之意

99 參見盛清沂王詩琅高樹潘《臺灣史》臺北眾文1988 年種村保三郎《臺灣小史》(臺

北武陵1991)邱奕松《嘉義縣志教育志》嘉義嘉義縣政府1991連橫《臺灣通史》

臺北幼獅1977 等 100 宋鼎宗等《全臺首學資料彙編》頁 61臺南臺南市立文化中心1997 101 姜添輝〈教育社會學觀點的清朝時期臺灣官方儒學的發展與特性〉《臺南師院學報》第 34 期

2001頁 292 102 種村保三郎《臺灣小史》臺北武陵1991頁 151 103 雷國鼎《教育概論》上冊臺北教育文物1976頁 80

227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固為始異于三王也」(《日知錄》卷十七)則中國自秦始皇起便有統治階級提倡禮

教以矯正民間各地不良風俗的政治措施文本創作群共 69 人共有 20 位具有從內

地遊宦臺邑的背景其中官職包括擔任臺邑各地教諭知縣巡臺御史提督學

政訓導等居多而臺邑文人亦具鄉紳背景文本中反覆出現蘊含政治意涵與宣

揚文教的意識

伍對內地與臺邑的指稱反映中央政權與地方邊陲的對峙

清代臺灣貞節烈女詩中出現以內地為中心以臺邑為邊緣之論調例如康

熙朝江日昇〈贊寧靖王朱術桂與五妃殉節二絕〉二首之一「天地乾坤無可寄

飄然海國全其身」(貳頁 28)臺廈道王敏政〈節婦鄭氏詩〉「鬚眉長樂嗤青

史巾幗共姜壯海洲」(壹頁 362)此詩為康熙年間王氏應徵詩之會為鄭治時期

禮官鄭斌女為寫的作品第 4 句稱鄭斌女事跡足以為「海洲」壯事氣勢壯盛

其臺地為「海洲」意指海外神洲顯現出以內地為世界中心點而以臺邑為邊

垂的論點

諸羅諭孫襄〈節婦鄭氏詩〉「扶植綱常吾輩事新詩題徧海東天」(壹頁

367)此詩亦為應徵詩之舉最後一句「新詩題徧海東天」臺邑與內地一水之隔

又處內地東方稱「海東天」可說是其地理位置的說明范咸〈弔五妃墓十二絕

句〉十二首之五「可憐椎髻文身地」(貳頁 258)其它相關文本有以鄭氏王朝禮

官鄭斌女為題之作品

康熙 13 年內地爆發三藩之亂鄭經趁機響應出兵同時將明朝續順公沈瑞接

到臺灣並以禮官鄭斌之女許配之鄭經將明朝王公遷往臺灣並幫助其建立家

庭除了昭示臺灣鄭氏為延續明朝皇權的正統地位外也為了隴絡人心凝聚在

臺灣的明室力量可以說沈鄭兩氏的聯婚是帶有強烈的政治色彩這段婚姻幾年

後卻遭到重大的打擊鄭經去世後鄭克塽繼位親信馮錫范攬權內部局勢日

益混亂身為流亡王公的沈瑞被誤認為身懷鉅資並因此招禍被馮錫范以反間

228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謀逆案件遷連104

父子被殺家屬被囚當沈瑞一家受禍時禮官鄭斌向鄭克塽求情為女兒

開脫並得到首肯就在鄭家父母將女兒救出虎口後得知詳情的鄭女卻毅然決

然決心與丈夫共赴家難並在處理完殉死家人的後事後從容自縊殉夫這件事

在當時引起很大的迴響不論身份貴賤聽聞此事的人都為此感動流淚康熙 23

年清朝佔據臺灣後總督姚啟聖並奏請封誥鄭氏「一品夫人」都統張夢吉並差人

將沈氏一門受難的棺柩送返京安葬105

咸豐朝陳維英〈一品夫人〉(鄭斌女 沈瑞妻)四首之四「鸞章一旦下東都

油壁香車離海隅」(伍頁 182)史載清據臺灣後將沈瑞遺體移葬內地想必鄭

女也隨之移葬故有「油壁香車離海隅」之說而以海邊一角指臺地將其邊緣

化之地理觀可知劉家謀〈謁五妃墓〉二首之一「那知瘴海千重外尚有紅顏

識報恩」(伍頁 319)再如道光年間施瓊芳〈題全臺闡幽錄〉二首之一「海濱

鄒魯風堪采軒使曾勞女史詢」(伍頁 381)施氏為《全臺闡幽錄》題詩書中

多錄臺地節烈女性有為清代臺灣女性寫史的目的詩中稱「海濱」以內地為中

心以臺邑為邊地的意向明顯

王凱泰《臺灣雜詠續詠》十二首之五「故王一去五妃陪海外黃沙賸

幾堆」(《臺灣雜詠合刻續詠十二首》頁 50)同治朝林豪〈五妃墓〉「海角年

年長相守」(《臺灣詩鈔》卷 5頁 93)熊佐虞〈五妃墓限支韻〉「黃土荒題海上

碑」(《臺灣詩鈔》卷 5頁 93)以及光緒朝唐景崧〈五妃墓限支韻〉「海上鵑啼

悲玉帶」 (《臺灣詩乘》卷 5頁 209)周長庚〈拜五妃墓〉「頸血不膏中土鐵

墓門長咽落潮聲」(《臺灣詩乘》卷 5頁 214)

周長庚(1847~1888)號辛仲又號莘仲福建侯官人光緒 10 年(1884)由建陽教

諭調署彰化教諭光緒 14 年發生施九緞以索焚丈單為名的圍城之變周氏因為民

104 蔣師轍《臺游日記》卷 1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7臺灣文獻叢刊第 6 種頁 30記載「康熙二十一年福建總督姚啟聖用間諜陰散其黨約偽賓客司傅為霖內應事洩為霖遇害」丁曰健輯《治臺必告錄》卷 1頁 77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9臺灣文獻叢刊第 17 種記載「行人傅為霖密約十三鎮同日發難事泄錫範並搆陷續順公沈瑞而有其貲人心益失國軒居臺而被刺者再皆姚啟聖所使也 105 事詳見江日昇《臺灣外記》卷 9臺灣文獻叢刊第 60 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

229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請命受誣以致「一官拋擲落拓終身」彰化人士「頌公之德而不衰」周氏

讚揚五妃之死為「頸血不膏中土鐵」以清朝鐵蹄為「中土鐵」相對而言臺邑

為世外之地可知而另一方面五妃成為臺邑歷史人物而非中土人物的意涵就更

為明顯了

本節所述及這 11 位作者中王敏政為康熙朝內地旗人孫襄為康熙朝內地人

陳維英為咸豐朝臺地人施瓊芳為道光朝臺灣縣治人林豪活動於同治朝左右金

門人周長庚為光緒朝內地人熊佐虞光緒朝內地人唐景崧光緒朝內地人生

存年代分佈清朝早中晚各期籍貫有大陸內地也有臺地人士由此推測以邊

陲之姿態而與內地中央相對似乎是清代士人普遍之觀點

黃國昌以為「中國意識」可以分析成六種互相關聯的觀念他舉出的第二種

觀念就是「『世界中心』的地理『中國意識』」「中國人把自己居住的地方視為

世界的中心而以其它地方都是世界的邊疆」106 莊勝全在以康熙朝四位內地親

歷者的觀察內容研究得出「遂使以中國本土為中心的世界觀得以大行其道中國

的文化邏輯逐步套用在對台灣的印象上」107

李國祈在對清代臺灣政治發展史的研究提出「臺灣自康熙時期歸入清帝國

版圖後雍正以降清廷所推行的政策則為使其內地化其目的在使臺灣變成

中國本部各省的一部份108」李氏為所謂的「內地化」乃中國中央政權及傳統典章

制度在臺灣這個邊疆地區的普及與擴張的過程「內地化」就是在政治上「中國

化」在文化上「儒家化」109並以為「大體而言及十九世紀其(臺灣)西部已

開發地區內地化幾已完成」然而我們參照前列詩人之作品即便在李氏所認

定已「內地化」的時期不論其為內地文人或臺邑文人其詩作中乃反映出臺邑

的邊陲位置亦即臺邑被歸為中國一省後其地理位置的觀念仍屬於遠離核心

的邊陲

106 黃國昌《『中國意識』與『臺灣意識』》臺北五南1995頁 12 107 莊勝全〈清康熙朝臺灣印象的轉變以四位親歷者的觀察為例〉《臺灣風物》第 56 卷第 3期2003 年頁 32 108 李國祈〈清季臺灣的政治近代化開山撫番與建省(1875-1894)〉《中華文化復興月刊》第 8卷第 12 期1975 年頁 5 109 李國祈〈清代臺灣社會的轉型〉《中華學報》第 5 卷第 3 期1978 年頁 148

230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然而我們以為文本中雖有臺邑居邊陲之政治意識然其以臺邑貞孝節烈女子

為主題仍是「在地認同」之詩學實踐其雖大量融合中國傳統詩學文化的意涵

與典故然最終目的之一仍是構築臺邑貞節歷史故我們認為其「臺邑邊陲化」

之特質可以引用鄭志明教授的說法加以解釋「所謂自在性格是指文章主體可

以從容地與外來文化相結合以開放的心靈來解消各種衝突情境讓主體文化無

處而不自在承認其邊陲的角色就是要解消邊陲的悲情心態不必向世界的核

心靠攏也不必向中國的核心靠攏脫離了核心的意識宰制自安於邊陲不是

偏安的心態而是無所求於核心以主體的自主性來迎接來自核心的各種挑戰110」

雖然鄭教授所提的是臺灣儒學發展的問題但從文本中看來不論是內地詩

人或本土詩人在接觸到臺邑本地題材時或多或少都會進行內地化與本土化的衝

突與融合而作品最終的主體性還是會回歸於創作場域之在地認同例如陳昭瑛

在〈論台灣的本土化運動〉一文中指出早期的「台灣意識」並未與「中國意識」

衝突甚至是重疊在一起有著相互定義的關係「由於臺灣人是以中國為父母

之國台灣意識自然也以中國意識為起源中國文化漢民族的特有生活方式在

台灣的樣貌是形成『中國式台灣意識』的文化基礎」111而由上文可知所謂「中

國式台灣意識」其地理觀念乃以中國為世界之中心而臺灣為邊陲之地

由於本節文本的作者群有 3 位清代中期的臺邑人所以我們可以推論最遲

在清咸豐道光年間臺邑詩人的地域意識其實已被完整教化出「中國意識」了

而 8 位內地詩人的作品中反覆以「海角」「海國」「海上」的空間述語強調臺

邑相對於核心的「邊陲」地位不斷灌輸與強調台地附屬內地的地理概念即統

治階級的角色為清朝政府

陸小結

縱觀上述所論文本創作活動實有許多政治元素清代考據學風盛行余英

時所言多學為識之學風由內地傳入臺灣專注於客觀知識從詩歌形式發展為

110 鄭志明〈臺灣儒學本土化的發展方向〉載於《第二屆臺灣儒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臺南成功大學中文系1999頁 655-679 111 參見陳昭英《臺灣文學與本土化運動》臺北正中書局1998頁 101-181

231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詩文融合詩序詩註比例增加且內容多為客觀現實事件的敘述可知其對外

在世界的關注而文本創作群的遊宦背景使其關注於教化與移風易俗前述余

英時對中國循吏之分析與清朝《通典》對知縣之職責描述可為舉證而作者若

無官員身份則為臺邑地方儒學鄉紳或與地方官府關係良好或掌地方書院

負有教育子弟之責任而文本所題詠之主題部份具官宦背景或受禍於政治事

件兵亂政治勢力等直接間接造成主題事件的發生

而大部分主角皆與朝廷旌表官修方志等政治活動相關聯而在文本中的象

徵隱喻中女子貞節類同於清政權女子抵抗外來力量的侵略象徵捍衛主權的

存在宣示清朝統治之正當性與合法性而臺邑邊緣言論則反映中國文化融入

臺灣社會整個內化過程的完成清代臺邑文人已接受臺灣為中國領地之一部份

王建曾以今文《尚書》為文本論析西周王朝政治意識中的合法性理念112其得出

的結論有「國家政治疆域的傳承與統一意識」「政治統治權威的合法傳承」「批

判和推翻暴君暴政統治的變革意識」等

雖然尚書是官方性質的文書有別於文本之私人創作但兩相比較可以觀

察出兩者相似處如本文所提出之「五妃詩墳墓之意象反映明政權走向滅亡與結

束」「民變烈女的歌頌反映創作群對清廷統治權的支持與肯定」則與李文所提「政

治統治權威的合法傳承」何其類似而「對內地與臺邑的指稱反映中央政權與地

方邊陲的對峙」則除了如王健所言之「國家政治疆域的傳承與統一意識」「中華

文明hellip即使某個王朝滅亡了後繼的王朝以其合法繼承者的身份完全承襲前朝

的政治遺產完成統一拓展天下疆域的合法政治使命」113因為本文創作群特定

之時空背景深一層反映出所謂天下疆域「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

非王臣」實隱藏著中央與邊疆之對峙114而本文前述所言之三種群體意識實為「漢

文化移植臺邑」政治操作的基礎而我們亦可解析創作群如何合理化清廷統治臺

灣的政治權力

112 王健〈論西周王朝政治意識中的合法性理念mdashmdash以今文《尚書》為中心〉《江海學刊》第 6 期

2003 年 113 同前註頁 141 114 中國商周時代還未出現中國與四夷對應的指稱一直要到「自東周以來才以南蠻北狄東

夷西羌相對而言為言」參考于省吾《釋中國》王元化主編《釋中國》第 3 卷上海文藝出版社

1998頁 1517

232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引用書目

一傳統文獻

丁紹儀《東瀛識略》臺北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7臺灣文獻叢刊第 2 種

王必昌《重修臺灣縣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臺灣文獻叢刊第 113

江日昇《臺灣外記》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臺灣文獻叢刊第 60 種

朱仕玠《小琉球漫誌》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6 臺灣文獻叢刊第 3 種

周元文《重修臺灣府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臺灣文獻叢刊第 66

林焜煌纂《金門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臺灣文獻叢刊第 80 種

陳文達《鳳山縣志》臺北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臺灣文獻叢刊第 124 種

《清一統志臺灣府》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臺灣文獻叢刊第 68

陳壽祺《福建通志臺灣府》臺北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臺灣文獻叢刊 84

許南英《窺園留草》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2臺灣文獻叢刊第 147 種

連 橫《臺灣詩乘》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臺灣文獻叢刊第 64 種

《欽定平定臺灣紀略》臺北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臺灣文獻叢刊

第 102 種

《碑傳選集》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6臺灣文獻叢刊第 220 種

《臺灣通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2臺灣文獻叢刊第 130 種

蔣師轍《臺游日記》臺北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7臺灣文獻叢刊第 6 種

盧德嘉《鳳山縣采訪冊》臺北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 臺灣文獻叢刊第

73 種

二近人論著

王俊勝 2001《清代臺灣鳳山縣詩歌研究》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全臺詩編輯小組 2004 《全臺詩》(1~5 冊)臺南國家臺灣文學館

233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234

江寶釵 1999 《臺灣古典詩面面觀》臺北巨流

余英時 1993 《中國思想傳統的現代詮釋》臺北聯經出版社

洪順隆 1998 《抒情與敘事》臺北黎明文化

許麗芳 2007 《章回小說的歷史書寫與想像以三國演義與水滸傳的敘事為例》臺

北秀威資訊科技

許玉青 2004 《清代臺灣古典詩之地理書寫研究》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硏究所

碩士論文

許東海 2003 《女性帝王神仙先秦兩漢辭賦及其文化身影》臺北里仁書局

畢恆達 2001 《空間就是權力》臺灣心靈工坊

陳昭英 1998 《台灣文學與本土化運動》台北正中書局

張孟珠 2002 《清代貞節的實踐及其困境》國立中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葉嘉瑩 2000 《清詞散論》台北桂冠

葉嘉瑩 2000 《漢魏六朝詩講錄》台北桂冠

黃國昌 1995 《『中國意識』與『臺灣意識』》臺北五南

楊積慶箋校 1980 《吳嘉紀詩箋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歐麗娟 2000 《唐詩的樂園意識》臺北里仁

鮑家麟編 1992 《中國婦女史論集》臺北稻香出版社

  • 文本有以明皇室在臺殉節之五妃為題的作品五妃本事參見江日昇《臺灣外記˙弁言》丁紹儀《東瀛識略》等皆有記載江日昇站在清朝統治者的立場對鄭氏王朝一直視之為謀逆亂臣但對殉國而死的寧靖王則抱著頌揚的態度而追隨寧靖王殉死的五妃則稱讚其為「且五姬慷慨輕生氣勝男子而臺灣之山川草木能不因此而增光乎」可知五妃殉節之歷史地位與道德價值在清康熙年間即已確定
  • (《雲林縣採訪冊˙藝文》頁206)
Page 5: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ir.lib.ksu.edu.tw/bitstream/987654321/13221/2/21%D... ·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 曾玉惠 ∗ 摘要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身體以維持她的貞操而烈女則是犧牲生命或遭殺戮以保她底貞潔前者是『守

志』後者是『殉身』」5則節婦與烈女演變成傳統婦德之兩大分類張孟珠進一

步以婦女自殺與否來為『節烈』做出基本定義並將婦女節烈行為分為『守節』

與『殉節』兩種而兩者之不同是前者是一種長期的道德堅持婦女往往必須抵

抗各種阻礙她們實踐守節的外在壓力後者是困於各種情境無法自拔終至毀滅之

道德性『自殺』6

光緒 20 年(1894)臺灣纂修通志總局所開列〈采訪貞孝節烈婦旌表事例〉一文

對旌表的對象有詳細的說明與分類7

女未字在母家守貞者曰貞女已字未嫁而夫死遂赴夫家守貞者曰貞

婦女家無男子女自誓在家守貞奉養父母終老者曰孝女出嫁孝養

舅姑代替危難者婦代夫危難者均曰孝婦夫死守節孝養舅姑撫孤

成立者或無子而守節終養者均曰節孝凡節未有不孝者也不論妻妾

但年三十以前夫死而守節至五十歲者或年未五十身故其守節以及六年

者均曰節婦一夫死以身殉夫者曰烈婦遭遇盜賊強暴捐軀殉難者

婦曰烈婦女曰烈女力不能拒羞憤即時自盡者亦合旌表例建坊凡

婦女貞而兼孝者曰貞孝兼節者曰貞節兼烈者曰貞烈節而兼孝

者曰節孝兼烈者曰節烈各隨其事實變通辦理可也

由此可知至清代婦女旌表因其實踐內涵之不同而有了越來越多分類之細

目當然也有可能是實務上旌表過程中需有判斷分類之標準詩歌的體裁在中國

韻文中實具備「正典母體」的特質中國知識份子往往將詩歌賦予「文學典範」

之文化意義經營著「載道」與「言志」的作用而此「道」與「志」的內涵

往往承載著詩人在人格書寫及精神體現上所追求的典範故以詩歌為體裁者往

往有強烈的宣示意義

因此鑑於後世婦女貞節德行之內涵與分類越趨繁複與詳細為充份掌握相關

於清代臺邑婦女德行之詩歌文本故本文所包括範圍包含清代臺邑地區有關貞

女貞婦孝女孝婦節孝節婦烈婦烈女或上述兩者三者德行之結

5 董家遵〈歷代節婦烈女的統計〉載於鮑家麟編《中國婦女史論集》臺北稻香出版社1992 6 張孟珠《清代貞節的實踐及其困境》頁 1國立中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 7 盧德嘉《鳳山縣采訪冊》(臺北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頁 22~24臺灣文獻叢刊第73 種

193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合如貞孝貞節貞烈節孝節烈等不論是概論婦女貞德或題詠貞烈人物

之作品凡是涉及上述範圍之主題詩歌全部在文本範圍之內而本文也根據《大

清會典》與陳春雷《貞節史》的分類將文本分為烈婦(烈女)節婦(貞女)孝女

等三類加以分析8

本文根據《全臺詩》與《臺灣文獻叢刊》《臺灣方志集成清代篇》等文獻

資料所搜集文本所得總計 151 首其中烈婦詩共 131 首而節婦詩中包括貞女詩

與孝女詩共 20 首從比例上可知以烈婦為題者作品數多出 4 倍文本大部份為題

詠具貞孝節烈婦德之女子這些主角人物總計 34 位皆於現實世界中實際生存過

並非虛構人物在「存在」意義上必須是真實的而整個清朝臺邑見諸於方志之

列女有兩千多人曾蒙受官方旌表女子有上百人然見諸詩作中的女子僅有 34 人

可見入詩比入史尤為難得這種透過題詠人物行事操守闡明儒家道德理想的筆

法實繼承了《史記》《漢書》以來「傳」人解「經」的傳統

而參與創作的文士共 69 人亦有同一作者創作內容包含節婦烈婦孝女等

不同性質主題如吳德功陳維英等我們試分析這 69 位作者之背景其中籍貫

不詳者為 6 人而烈婦詩作者具臺邑背景者共 26 人具內地背景者共 28 人可知

兩地作者之比例相當而創作節婦詩之內地詩人僅 1 位而有 8 位臺邑詩人參與

由此反映詩人之背景與所題詠的對象性質之關聯

二 研究方法

楊義《中國敘事學》提出「敘事視角是一部作品或一個文本看世界的特

殊眼光和角度」9作品乃作者與外在寫作場域亦即所謂「宇宙」互動的結果

當作者再現己身自外在所接受的訊息時實不免參入個人主觀的價值判斷梅家

玲以為「敘事先後次第中所隱含的或許是敘事意欲營塑特定敘事風貌的意圖

但更可能的乃是其對於所敘事件之意義價值的輕重判分」10因此作品內容與

敘述的方法其實隱含著梅氏所言的「對於所敘事件之意義價值的輕重判分」

8 本文文本引詩後括號內若無特別標註書籍名稱則為引自《全臺詩》標註時第一個國字數為冊

數第二阿拉伯數字為該冊數之頁碼全臺詩編輯小組施懿琳等編撰《全臺詩》臺南市國家

臺灣文學館2004 年共 1~5 集 9 楊義《中國敘事學》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頁 191 10 梅家玲《世說新語的語言與敘事》臺北里仁2004頁 219

194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而許麗芳提及「敘事不僅是敘述也是解釋後者意義甚至大於前者是以

特定價值觀點貫穿於故事文本間」11也認為文本隱含的作者特定價值觀點而此

特定價值觀點用何種方式呈現呢申丹提及「文體學家較常探討的是『敘述聲音』

層次其偏好敘述觀點的文體問題注意敘述者敘述時運用文字表達或流露出來

的立場觀點與語氣口吻重視語言運用的問題」12因此申丹所舉的文體學家主張

作者在進行創作時其內容的剪裁與語言形式的運用安排實表現出作者本身價

值判斷而人類價值判斷實牽涉至心靈意識的層面

黃國昌提及心理學家常使用『意識』來描述關連到個人和外在世界關係的心

理狀況它指知道了某種『觀念和感受』(Awareness of ideas and feelings)特別是能

知觀察到並將觀念和感受統合成有意義的整體的能力」並為「意識」定義

時舉洛克所下的結論是「與外界接觸而在一個人內心引起的觀念(Perception)」13

因此創作者在形成價值判斷與意義的界定時必先有一種「能知觀察到並

將觀念和感受統合成有意義的整體的能力」意即黃氏所言之「意識」他並進一

步衍生「意識」的特質其是多元性的他提到「每個人都可能根據事實依其

自覺自知有很多種『意識』」他舉例

一個人可依其血統關係之大小產生家庭家族宗教種族民族等意

識他也可能依生活範圍或出生地產生鄉土縣籍省籍國家等意識

他可因職業地位等關係產生不同的『階級意識』他更可因接觸問題和深

度不同而有不同的政治文化宗教等意識14

而李殿魁則曾對「意識」加以解釋「『意識』是心理學上的一個名稱是說

當你感覺到這個東西存在便有一個意識存在內心」15而「意識型態」則為「意

識型態在政治上或者哲學上來說它有一種堅持的教條hellip意識型態最明顯的就

是變成一種主義教條的面貌出現堅持一種主義那就變成了意識形態」16李氏

11 許麗芳《章回小說的歷史書寫與想像以三國演義與水滸傳的敘事為例》臺北秀威資訊科技2007頁 12 12 申丹《敘述學與小說文體學研究》北京北京大學1998 年頁 200~201 13 黃國昌《『中國意識』與『臺灣意識』》臺北五南1995 年頁 3 14 同前註 15 陳瀅州整理〈從臺灣意識出發--政治意識與現代詩如何調和〉《明道文藝》第 358 期2006

年 1 月頁 61 16 陳瀅州整理〈從臺灣意識出發政治意識與現代詩如何調和〉《明道文藝》第 358 期2006

年 1 月頁 62

195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的解釋能為「意識」與「意識形態」之不同加以解答

但本文所說的意識非僅指單純個別作者其所探討的範圍是清代臺邑詩人所

創作以貞孝節烈為主題之詩歌中所蘊含的主體意識因此這裏所討論的是群體的

觀念由個體意識發展至群體意識牽涉到兩個層面黃國昌認為

從個人對團體的關係看『意識』和『認同』(Identity)有密切不可分的關

係『認同』也者是要在團體中為個人『定位』意即在人類社會中為個

人找到『同類』區別出『異類』由於『認同』個人有『歸屬感』」另

一點是從團體對個人的關係看「『意識』就是『聯繫』(Affiliation)的認

識和實踐helliphellip社會比類學說(Theory of Social Comparison)認為人要從

別人那裡找到衡量自己言行感情的準則當一個人感覺到『聯繫』存在

知道這種『聯繫』可資依賴就是『意識』作用了17

由上述研究者的說明我們可以歸納出經由作品的內容與敘述方法的討論來

得到敘述者對所述主題不論其為人或事件所賦予的價值判斷與意義設定而

此結果的產生足以反映出創作群的政治意識

三政治意識釋義

貞節順從一直是中國婦女德行之基礎規範雖然傳統文化中極力依性別而

進行空間領域的劃分《易經家人卦彖辭》將「女正位乎內男正位乎外」視為

是「天地之大義」《禮記內則》說明所謂男女內外之別是「男不言內女不言

外」「男子居外女子居內」不管是實際活動的空間或行為影響的領域都極力

主張「男外女內」「男女有別」但確實實踐的可能性卻很低主要是因為人是生

存於社會之中的即便女子被限制於家庭中的私領域但仍免不了會跟外界產生

互動與群體產生關聯而政治則是群體生活中重要的一環因此以人為表現中

心的文學實不能無涉於政治

王西平提及「人是社會的人政治是社會生活的重要內容人本身就經常和

政治發生聯繫作為以人為表現中心的文學不能見政治而遠離之這實際是辦

不到的」18而中國向來是注重內在超越的文化型態余英時「國家一向是被看

17 黃國昌《『中國意識』與『臺灣意識』》臺北五南1995 年頁 4~5 18

王西平〈路遙小說中的時代意識與政治意識〉《小說評論》第 3 期1996 年頁 57-61

196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成人倫關係的一個環節價值之源內在於人心然後向外投射由近及遠這是

人倫秩序的基本根據」19

人心之價值之源在於道德規範因此當創作者處理文本主題時常將關注點

從小我家庭家族之層面發展至大我國家社會層面故創作者以人物為關注重心

時實無法忽視其社會生活以及社會生活所牽涉的政治活動而李殿魁曾提及

「每個人在社會上活動生存時他絕對受到外在社會的約束影響互相關聯

尤其若對政治不感興趣對社會不關心則這首詩寫出來就沒有生命」20而李運

摶則對當代小說中的政治意識進行分析李氏以為

所謂當代小說的政治意識即是指當代小說描寫政治生活表現政治情態

顯示政治得失評判政治優勢而體現的觀念這種觀念既是經由小說這

種有自然藝術特點的敘事藝術在ldquo敘事中藝術地體現又是小說家主體

意識的一種顯示而小說家的政治意識既是個性的也是群體的因為個

性中往往融入了特定時代的群體的觀點看法與情緒21

我們以為李氏所言之政治意識暗示了文本強烈的政治色彩幾可直指文本

隸屬於「政治小說」之種類但前述李殿魁氏即指出意識之包容性故我們以為

即便不是政治色彩非常強烈的文本也可能表現出創作者之政治意識而李運摶

所指出「小說家的政治意識既是個性的也是群體的或可為本文探究創作群之

政治意識提供一研究方法成立之論證

清代臺灣地方志上以貞節烈女之節行入傳的不知凡幾然成為文本主題人

物者卻大都具有政治背景或遷涉及政治事件如在作品數量上佔大宗的鄭斌

女五妃陳永華女其本身皆出身於官宦家庭其所以遭遇家難的原因都源

自於政治事件或政權轉移至若晚明盧若騰〈殉衣篇為許爾繩妻洪氏作〉〈哀

烈歌為許初娘作〉兩詩前者主角之所以遭遇喪夫之痛主要是丈夫許元「從

戎東征為偏裨記室」22而後者之所以冤死主要受到外在強暴之殘害而此外

19 余英時〈中國古代死後世界觀的演變〉載於《中國思想傳統的現代詮釋》臺北聯經出版社

1993頁 35 20 陳瀅州整理〈從臺灣意識出發--政治意識與現代詩如何調和〉《明道文藝》第 3582006 年 1

月頁 64 21 李運摶〈當代小說政治意識漫論〉《文藝評論》第 3 期1995 年頁 39 22 參見林焜煌纂《金門志列女傳》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 年卷 13臺灣文獻叢

197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在惡勢力乃是鄭氏王朝中鄭泰父子23屬於政治勢力而〈臺灣三仁詩〉之劉滿姑

遭逢林爽文事變也是政治事件而個人政治色彩較低的臺邑節婦們也都牽涉

及朝廷旌表或地方政府表揚入祀節孝祠等政治行為24

由此推斷文本大都有鮮明的政治色彩包含著較為深邃的政治內涵其人物

的命運總和政治發生千絲萬縷的聯繫並涉及政治事件和政治權力爭奪在事件

中揭示社會政治問題我們了解到文本創作群乃是用歷史和藝術的角度去審視相

關的政治歷史事件去思考在社會大背景下主角的生存和生活態度對於政治事

件在人們心靈中掀起的波瀾留下的投影和由此而引起的人物際遇命運的變化

進行解釋與價值判斷此為本文對政治意識的定義與思考並試圖由文本逆推而

解析出在特定時代背景即清代臺灣時空背景下貞孝節烈主題詩歌之創作群其

政治意識之內涵而由此得知其表現型態有兩種一為對歷史事件的反思二為

對主角人物的評價

四前人研究成果

中國婦女德行典範的相關論述自遠古即有文獻流傳如《易經恆卦》「婦

人貞節從一而終」《禮記郊特牲》「一與之齊終身不改故夫死不嫁」而

《孔子家語本命解》云「女子者順男子之教而長其理者也是故無專制之義

而有三從之道幼從父兄既嫁從夫夫死從子言無再醮之端」《史記田單

傳》云「忠臣不事二君貞女不更二夫吾與其生而無義故不如烹」本文搜

尋與主題相關之前人研究成果陳述如下

(一)前人有關貞節主題之研究

本文根據相關資料庫中的記錄25對前人研究成果進行說明與分析論文的搜

刊第 80 種頁 353 23 林耀潾〈在邊緣的邊緣實踐---以清代臺灣澎湖文石書院山長林豪為例的研究〉《成大中文學報》

第 13 期2005 年 12 月頁 357「許氏初娘後浦文衡女hellip安平諸豪攜家止後浦奪民廬居之

文衡宅分前後院前院為鄭泰家奴所據鄭泰者偽遵義侯鄭鳴駿兄尤橫暴奴又泰心腹用事

初娘恐遭侮啟文衡扃其門於屋後開戶出入一日奴窺初娘美以告泰子纘緒纘緒故無賴

大悅」 24 如章甫〈過節孝坊〉〈過烈女坊〉等詩皆詳細載明 25 臺灣地區的資料庫包括中華民國國家圖書館所製作的《中華民國期刊論文索引光碟系統》此

系統收錄自民國 59 年 1 月至 97 年 1 月所出版的期刊篇目總計 2091577 筆收錄期刊共 4632種中華民國科技政策中心所收錄自民國 80 年之後中華民國國內所舉辦之學術會議發表論文中

198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尋範圍以有關貞孝節烈之主題或雖為論文副主題但與主題有重要關連或互相發

揮之作品為主若論文內容僅只稍微涉及相關說明則予以省略如范長華所著

〈淺探明代中晚年至清末寶卷與寶卷中孟姜傳說的遞變---以「佛說貞烈賢孝孟

姜女長城寶卷」「長城寶卷」「孟姜仙女寶卷」為例〉雖涉及貞烈主題然其研

究重點卻不在此為使說明不至於失焦故予以排除

臺灣地區學者有以史書為文本加以分析評論者如陳璦婷〈《明史》〈列女

傳〉的敘事策略〉及陳豫貞〈光環背後的黑暗--從《清稗類抄貞烈類》看中國傳

統的婦女觀〉前者以敘事策略來反推《明史》中列女群像的構成機制後者討論

中國傳統婦女觀而以文學作品為文本分析其貞節觀念者如黃振郎〈從《西遊

記》看吳承恩的貞節觀〉及周伯乃〈我國古典小說中的貞節觀念〉等而劉純婷

「《三言》貞節觀研究」紀國智「市民文學中『貞節觀』之研究---以宋元明戲曲

小說為探討中心」王光宜「明代女教書研究」劉素里「三言二拍一型的貞節觀

研究」則分別為西元 1995 至 2005 年橫跨漢學資料整理研究所民間文學研究所

歷史研究所中文研究所四個文史領域的碩士論文

可見貞節觀念的討論實可從文獻學歷史學民間文學中國文學等不同領

域做多方發揮由於中國貞節觀念對婦女的控制至明清發展至最高點故前人針

對明清兩朝進行斷代研究的論文為數不少如張孟珠〈人身安全之憂清代貞節

實踐的困境〉費絲言〈醜事盛清的貞節政治[評 Disgraceful Matters The Politics of

Chastity in Eighteenth-Century China by Janet M Theiss]〉鄭媛元〈明代未婚女子的

貞節觀--從「烈士不背君貞女不辱父」談起〉林時民〈對明代婦女貞節觀念的

若干思考〉關綠茵〈記明末忠貞節的女子〉等

張孟珠「清代貞節的實踐及其困境」費絲言「由典範到規範----從明代貞節烈

女的辨識與流傳看貞節觀念的嚴格化」安碧蓮「明代婦女貞節觀的強化與實踐」

華民國國家圖書館所建立《中華民國圖書聯合目錄資料庫》此資料庫收錄國家圖書館及所屬 76所合作館藏書目資料中華民國國家圖書館所建立《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此資訊網收錄民國45 年至民國 97 學年度全國博碩士論文書目資料共 107353 筆中國大陸地區的資料庫包括萬方數據公司所出版之《中國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此數據庫資料來源來自國家法定學位論文收藏機構中國科技信息研究所收錄自 1977 年以來中國各學科領域的學位論文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電子雜志社出版之《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此數據庫收錄自 1994 年以來中國國內 8200 多種綜合期刊與專業特色期刊論文

199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則為從 1994 至 2001 年間臺灣三篇歷史研究所的學位論文其中張孟珠的一篇期

刊論文及一篇學位論文當是相同主題闡釋發揮的一系列研究成果這些作品從

不同的角度來分析明清貞節觀念的發展與內涵例如貞節觀念如何在明清趨於嚴

格化的現象與背後成因的探討以及就現實實踐層面來審析貞節觀念在中國社會

存在的真象

林懷慈則從另一面向的文獻資料切入發表了〈賦性宣淫清乾隆朝強姦案

之解讀〉與「情慾與社會秩序---從刑科題本看清代婦女的抉擇」等前者為期刊

論文而後者為學位論文林氏以性犯罪原始文獻的角度切入不同於前人專注於

描寫貞烈女子的文獻轉而以非貞節的女子在歷史上留下的記錄為研究範圍為

中國貞節觀念的研究提供另一面向的思考而梁其姿〈清代之清節堂〉則以清代

救濟寡婦的機構為研究的主題

林素珍〈魏晉南北朝女教概述〉張欣怡〈從婦女的守節與再嫁看魏晉南北朝

的貞節觀〉唐毓麗〈唐代的貞節觀及文化建構之探討--以兩「唐書」「列女傳」與

唐傳奇作品為例〉陳晚玉〈宋至明時期婦女貞節觀念的演變〉徐秉愉〈遼金元

三代婦女節烈事蹟與貞節觀念之發展〉盧建榮〈慾望之河---唐代情義邊界的建

構和逾越〉則呈現了明清兩朝之外以斷代為研究範圍的不同成果

唐朝為歷史上著名開放浪漫的時期對女子的約束力相對而言比起其它朝代

較為寬弛宋代理學興起對婦女的約束力轉而強化這兩個朝代在貞節觀念上

表現出強烈的時代色彩故對唐宋兩朝的研究也頗受重視這一點在學位論文

的表現上更為明顯如張欣怡「形象與實踐唐代婦女的孝行」鄭育萱「唐代婦

女書寫文本中的社會反映」朱曉娟「程朱學派與宋代婦女貞節觀之研究」陳莉

婷「宋代家訓之女子教育觀研究」李君琳「從階層身分教育貞節觀看唐代婦

女地位問題」等分別為 2001 至 2005 年間臺灣歷史研究所國文教學教育研

究所的碩士論文其中鄭育萱陳莉婷從文本出發討論婦女德行教育問題而張

欣怡則開啟了前人較少觸及關於婦女孝行議題李君琳則提供了由貞節觀來界定

婦女社會地位的可能性

其它如關注民族文化歷史發展社會家庭等層面之分析王純菲〈女貞

200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與女色---中國古代兩極女性形象并存的民族文化緣由〉李承貴〈「貞節」觀念的

歷史演變及其現代啟迪〉溫毓詩〈中國「貞節觀」文化對婦女的影響兼論心理特

質探討〉蔡銘峰〈從「神聖化」到「桎梏化」--論「貞節牌坊」的婚姻家庭意義〉

王文斌《瘋狂的教化貞節崇拜之通觀》則以專書來探討中國貞節觀念的教化

意義黃惠琴〈韓國古代的婦女貞節觀〉吳玉廉〈香火繚繞中的規範與記憶徽州

地區女祠堂研究〉以外國及地區性為研究範圍是不同的切入點

大陸地區有以各類文本為研究範圍的研究成果以史籍為文本者如位雪燕

徐適端〈從《元史middot列女傳》析元代婦女的貞節觀〉譚德興〈從道光《思南府續志》

看清代貴州婦女的貞節觀〉段穎惠〈迷失的本性mdashmdash從《明史middot列女傳》中的婦女

守節現象析明代婦女的貞節觀念〉段穎惠〈從《明史middot列女傳》析明代婦女的貞節

觀念〉李蘭萍〈從《香山縣志》看清代婦女的命運mdashmdash對廣東婦女貞節觀的研究〉

焦杰〈《列女傳》與周秦漢唐婦德標準〉等其中以正史記載為文本的有 4 篇以

地方志記載為文本者有 2 篇

以古典詩歌為文本則有高春花〈鮮血沐浴下的貞節之花mdashmdash論《國朝閨秀

正始集》中的絕命詩〉練葵英〈一曲蘊含儒家貞節觀念與反抗強權精神的贊歌mdashmdash

《陌上桑》的主題內涵形象探究〉劉少曼〈試談詩經漢樂府中的女性貞節觀〉

張紅霞蘇曉輝〈論元代正統詩文中的貞婦烈女形象〉陳靜〈由《詩經》探源古

代社會女性的貞操觀〉等這種以古典詩歌為文本的研究方法在臺灣地區則較

少人嘗試

古典小說為文本者有張曉莉〈屈辱與抗爭mdashmdash淺析《霍小玉傳》與《杜十娘

怒沉百寶箱》貞節觀的不同〉李奉戩〈明清小說中的妓女與愛情貞節〉馮艷〈論

三言中的貞節觀〉李新燦〈隱形價值的保護與轉換mdashmdash從明清小說看男性對貞

節觀念的變化〉董曉玲施暘〈ldquo三言rdquoldquo二拍rdquo女性貞節觀的還原考察〉曾凡安〈才

子佳人小說中的貞節諷世與隱逸問題〉陳家楨〈ldquo理rdquo對ldquo情rdquo的窒息與扼殺---兼

談《金瓶梅》中的貞節現象〉紀德君洪哲雄〈明末擬話本小說中的貞節與情愛〉 路

易絲愛德華茲羅大正〈《紅樓夢》中的女性mdashmdash中國清代對女性貞節的規定〉

201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等其中《紅樓夢》《金瓶梅》〈霍小玉傳〉〈杜十娘怒沉百寶箱〉為中國古典

小說史上的著名傑作文本作品的朝代亦多集中於明清兩代

以元雜劇的人物行為與情節為切入點的 2 篇論文張維娟〈貞節與齊家mdashmdash

元雜劇年老母親的行為規范〉張維娟〈從遇暴婦女之結局看元雜劇作家的貞節理

想〉則為貞節觀念的研究提供另一種不同的思考面向

大陸地區對魯迅之文學成就評價極高2006 年出現以魯迅作品為文本的研究

論文張小萍鄭昕芾〈從魯迅作品看魯迅的貞節意識〉陳德滋〈祥林嫂不是ldquo捍

衛封建貞操觀念的ldquo節婦----解讀魯迅小說《祝福》〉陳氏以魯迅名篇《祝福》

中的主角祥林嫂為研究重點以貞操觀念來解讀現代小說

以歷史上著名人物及文學虛構角色為研究重點試圖探討其本身之貞節觀念

者前者有潘良枝〈從《情史情貞》管窺馮夢龍的ldquo情貞觀〉劉利利〈對班

昭貞節觀的再認識及對《女誡middot專心》誤讀的疏正〉周玉琳〈時代變化與士人貞節

觀念關系探析mdashmdash以明中期至明末清初的歸有光和歸莊為個案〉王紹東〈秦始皇

貞節婦女觀的心理探因〉後者有徐志祥〈杜十娘與愛情貞節觀〉李奉戩黃曉

霞〈杜十娘之死與愛情貞節觀〉李奉黃曉霞〈杜十娘與愛情貞節論〉26

班昭為著名《女誡》書的作者其作品流傳後世影響到千萬女子的命運

當足以成為研究的對象而馮夢龍歸有光歸莊皆為明清文壇上思想不為世俗

所侷限的傑出才智人士由於其特立獨行故其是否能代表時代思潮頗為可疑

但人不可能身處於現實環境之中而不受其影響而特異傑出人士也不可能不影響

其身處時代而以一小說虛構女子而成為三篇研究論文所青睞的對象可見〈怒

沉百寶箱〉名作受肯定的程度但小說人物實為作者所創造出的虛構假象其所

反映的更應該是作者的思想觀念與價值判斷

大陸地區對明清之前各朝代的研究春秋時期有周海霞〈春秋時期的兩性習

俗與貞節觀〉陳筱芳〈春秋時期的貞節觀〉秦代有申茂盛許衛紅〈淺論秦人

貞節觀的強化與秦文化內容的發展〉漢代有劉偉杰〈由漢代婦女離異與再婚的狀

26 〈杜十娘與愛情貞節論〉一文資料上註明為李奉黃曉霞所著然應為李奉戩黃曉霞當為文獻記錄上的失誤

202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況看漢代人的貞節觀〉郭玉峰〈兩漢時期貞節觀念的世俗化趨向〉魏晉有楊映

琳〈魏晉南北朝時期的貞節觀〉唐代有夏紹先〈從墓志看唐代婦女的貞節觀〉

宋代有方如金江美芳〈論宋代士大夫貞淫觀對婦女改嫁的影響及原因〉王澤剛

學位論文「宋代婦女的再嫁貞節與社會地位」元代有位雪艷〈元代婦女貞節問

題再探〉譚曉玲〈元代女性貞節觀念芻議〉

劉偉杰〈由漢代婦女離異與再婚的狀況看漢代人的貞節觀〉則由婦女離婚之

另一面向來討論貞節觀宋代理學興起對婦女行為控制趨嚴格然文獻上卻留下

許多應為守貞嚴謹士大夫家族婦女改嫁的記錄這樣矛盾衝突的現象足以吸引研

究者之目光故以宋代婦女再嫁為研究重點的論文共出現了 3 篇並以此發展出

對宋代婦女貞節觀的看法

與臺灣地區相同情形大陸地區對明清兩朝貞節觀念之研究亦頗為重視

從 1997 年至 2007 年10 年間即出現 13 篇觀於明清婦女貞節觀念的研究溫文芳

〈晚清時期貞女烈婦盛行的原因及狀況---建立在《申報》(1988-1909)上的個案分

析〉一文時間已設定至晚清其研究文本範圍則限定為 1988-1909 年刊載於《申

報》上的個案分析新聞報導與一般前述之史籍與文學作品有不同的性質甚為

特別

其它如郭培貴董飛〈簡論明朝對節烈女性的獎勵〉夏愛軍許彩麗〈清代

室女守貞現象的文化分析〉張盛秋王蘋〈ldquo理與ldquo利清代婦女的現實選

擇〉吳海麗黎小龍〈明代的貞節婦女〉宋清秀〈試論明清時期貞節制度的積

極意義〉等以明清時代貞節觀念變化為研究重心宋清秀〈試論明清時期貞節

制度的積極意義〉一文有別以往研究者多以戕害婦女心靈與身軀的角度去觀察貞

節觀念反而以積極面去界定其價值較為特別

20062007 年兩篇碩士論文孫雙「晚清至民國時期的清節堂研究」王娟「明

中葉至清前期批判傳統婦女觀的思潮」前者關於寡婦救濟機構「清節堂」的研究

在臺灣地區的學術會議也曾有人提出(見前文)但孫文之研究時間定為晚清至民

國剛好與梁氏之研究論文完成時代上的銜接唯王娟的論文則是對研究者之進

一步研究批判潘大禮闞玉香〈近二十年來關于明清貞節觀的研究綜述〉則反

203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映出大陸地區二十年來對明清貞節觀研究的熱朝

而以概論的方式進行處理者有辛靈美〈貞節牌坊考論〉趙德雷〈論貞節觀對

婚姻家庭的影響〉賀擁軍「中國早期貞節觀念初探」則為學位論文女性寫作與

貞節觀的互動影響在現代婦女具備書寫能力之後成為研究主題之一以經濟學

社會學的角度來探討這古老的枷鎖成為另一選擇貞節的道德意義結構演變

成為研究者另一個思考的重點

大陸學者以地區為範圍所進行的研究著重於三個地區徽州甘肅兗州

以徽州為範圍的有 2 篇王曉崇〈徽州貞節牌坊與節烈女性〉張曉婧〈明清徽州

貞節之風盛行的原因及其社會心理分析〉甘肅有 3 篇胡靜〈清代甘肅社會背離

理學貞節觀的現象分析〉胡靜〈清代甘肅列女群的類型分析〉胡靜〈清代甘肅

列女群產生的原因〉兗州 1 篇徐秀玲〈明代兗州地區婦女貞節現象透視〉以

及 1 篇涵蓋整個明代中國南方的作品陳剩勇〈理學ldquo貞節觀rdquo寡婦再嫁與民間社

會明代南方地區寡婦再嫁現象之考察〉此文專探討婦女再嫁的現象而同一作

者會產生同一系列的論文如胡靜以甘肅為主的三篇作品在地區與時代上更精

確的界定也成為研究方法的趨勢之一1999 年章義和與陳春雷所發表的《貞節

史》一書為大陸地區的研究完成歷史的串連

由上文之分析反映出貞節觀念對中國社會的影響力與重要性前人試圖由

不同的角度去釐清此一問題的真象然女性社會地位與角色的轉變西方不同學

科領域研究理論的引介不同領域文獻資料的處理這些新的研究條件的加入

提供貞節觀念在現代新的研究面向

(二)前人有關主題詩歌之研究

我們搜尋文本相關的前人研究成果我們得出臺灣地區以相關詩家27之作品

與生平為研究主題者大多發表於期刊論文與學位論文諸位學者在完成學位論

文前多於期刊發表相關論文故學者有以同一詩家為主題之一系列作品其面

向有偏重於詩家作品的分析與研究者如顧敏耀〈臺灣古典詩之微觀研究嘗試以

戴潮春事變初期之陳肇興詩作為例〉向麗頻〈《後蘇龕詞草》研究〉有偏重於

27 此處所言相關詩家指的是曾創作過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的詩人

204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詩家個人生平之研究如林耀潾〈在邊緣的邊緣實踐---以清代臺灣澎湖文石書院

山長林豪為例的研究〉林文龍〈光緒年間彰化儒學教諭周長庚事蹟考〉有偏重

於史實考證者如徐麗霞〈陳維英之別業太古巢與棲野巢〉等系列論文以及

阮昌銳〈南明寧靖王與五妃娘娘〉其它如對前人之研究結果予以評論如李知灝

〈評謝崇耀《瑞桃齋詩話初探》〉翁佳音〈簡評《張士箱家族移民發展史》〉

另有以相關主題為研究對象者如許玉青之碩士論文「清代臺灣古典詩之地

理書寫研究」有以臺灣單一區域為研究對象者如王俊勝之碩士論文「清代臺灣

鳳山縣詩歌研究」而大陸地區與主題相關之研究時期集中在臺灣清據末期詩家

的研究如許南英丘逢甲唐景崧等不僅限於其詩歌作品之分析對詩人生

平事蹟之探討亦為重點如清末的唐景崧其涉及臺灣民主國之建立與消失在

政治面向的討論遠比其詩學成就的討論更為熱烈

關於臺灣古典詩史的寫作通論性的文學史為廖雪蘭《臺灣詩史》而施懿琳

《從沈光文到賴和---臺灣古典文學的發展與特色》內分明鄭清領日治三期分

述已具臺灣文學史之內涵區域古典文學史成為近年研究發展的趨勢如《台

中縣文學發展史》《彰化縣文學發展史》《嘉義地區古典文學發展史》《安平文

學史》《苗栗縣文學史》黃美娥「清代台灣竹塹地區傳統文學研究」(1999 年博

士論文)等

綜論式的對臺灣古典文學研究現況進行分析者有發表於 1990 年博士論文的

施懿琳〈台灣古典文學研究概況〉281990 年吳福助《臺灣漢語傳統文學書目》乙

編292000 年發表的施懿琳〈台灣古典文學研究現況mdash以出版專著為對象〉30分

別針對「台灣古典文學選集的編纂」「台灣古典詩的註釋賞析」「台灣古典文學

學位論文的付印」「個人古典文學相關論文集的出版」「其它」等六方面台灣已

出版的台灣古典文學研究專書做評介

黃美娥〈中國大陸有關台灣古典文學的研究概況〉31介紹《中國人民大學複印

28 施懿琳《從沈光文到賴和臺灣古典文學的發展與特色》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1990 年 29 吳福助《臺灣漢語傳統文學書目》乙編臺北文津出版社1999 年 30 施懿琳〈臺灣古典文學研究現況〉《臺灣文學學報》第 1 期2000 年 6 月

31 黃美娥〈中國大陸有關臺灣古典文學的研究概況〉《臺灣文學學報》第 1 期2000 年 6 月

205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報刊資料索引》《中文社科報刊篇名數據庫》等資料庫中有關台灣古典文學研究

的單篇論文與專著並提出三點觀察結果即偏於作家作品的研究強調愛國意

識主題研究人員多集中於福建廣東浙江等沿海一帶

2002 年發表於江寶釵《臺灣古典詩面面觀》中第一章之〈臺灣文學研究概況〉

322004 年許俊雅發表〈九 0 年代臺灣古典文學研究現況評介與反思〉33許氏對

八 0 年代以來臺灣古典文學的研究發展與未來的研究趨勢有深度的說明2007

年林淑貞《近五十年台灣地區古典詩學研究概況---以 1949~2006 年碩博士倫文為

觀察範疇》34搜尋的範圍為臺灣地區的學位論文以各朝代與區域分類介紹「臺

灣地區及詩人」則以詩家題材詩社詩話籤詩等分類介紹這些學者對研

究成果的介紹與批評足供後來研究者參考

(三)前人有關政治意識主題之研究

而前賢有關政治意識主題之研究比較起來大陸地區較為豐富但主要以

政治學的角度切入如楊海蛟《政治意識論》35以及戚珩《政治意識論中國特色社

會主義政治研究》36等為節省篇幅本文僅介紹與文學領域相關之成果臺灣地

區有陳瀅州整理〈從臺灣意識出發--政治意識與現代詩如何調和〉一文37乃以

對談之方式進行主要是記錄李魁賢與王國安之訪問記錄而許維德〈故鄉心

由《故鄉來的親人》談臺美人及黃娟的政治意識〉38則以文學文本出發分析創

作者黃娟之政治意識並帶出現代臺灣移民美國之族群對國族之思想與感情

袁則難則有〈城春草木深--論lt孽子gt的政治意識〉39分析當代著名小說家白

32 江寶釵《臺灣古典詩面面觀》臺北巨流圖書有限公司2002 年 33 許俊雅〈九年代臺灣古典文學研究現況評介與反思〉頁 611~669載入《講座 FORMOSA》

臺北萬卷樓圖書公司2004 34 林淑貞《近五十年臺灣地區古典詩學研究概況---以 1949~2006 年碩博士倫文為觀察範疇》臺

北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07 年 35 楊海蛟《政治意識論》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1 年本書隸屬於《當代中國政治總論》

叢書 36 戚珩《政治意識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研究》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5 年 37 陳瀅州整理〈從臺灣意識出發--政治意識與現代詩如何調和〉《明道文藝》第 358 期2006

年 1 月 38 許維德〈故鄉心--由《故鄉來的親人》談臺美人及黃娟的政治意識〉《文學臺灣》第 10 期1994

年 4 月 39 袁則難〈城春草木深論lt孽子gt的政治意識〉《新書月刊》第 5 期1984 年 2 月

206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先勇的名著《孽子》中的政治意識而大陸地區則有鄢然〈從《金色筆記》看萊

辛的女性政治意識與敘事策略〉40梁惠娟〈試論鐵凝作品中的政治意識〉41以

及王西平〈路遙小說中的時代意識與政治意識〉王氏分論路遙小說中之時代意識

與政治意識並以為路氏作品有「不迴避政治事件和政治鬥爭」「塑造了一系列

從政人物揭示政治問題」「小說中眾多人物的命運總和政治發生千絲萬縷的聯

繫」等政治意識

另溫奉橋〈論王蒙小說的政治意識〉中提出「王蒙的ldquo政治意識主要表現

為一般的淺層次的政治反思類小說其主題是對ldquo文革中踐踏人的尊嚴和權利

的嚴正抗議」42楊劍利則有〈清末民初婦女政治意識管窺〉以為清末民初中

國婦女的政治意識主要表現為「一種愛國意識和民族意識」43張婧磊〈政治意識

與人性的悖論融合---解讀紅豆〉對於《紅豆》能掙脫中共十七年文學中要求

文學配合政治的文學潮流並「對人性有所豐富和發展」加以贊揚44陳世球則有

〈試論丁玲創作個性中的政治意識mdashmdash紀念丁玲誕生 100 周年〉45王健有〈論西

周王朝政治意識中的合法性理念mdashmdash以今文《尚書》為中心〉46以及李運而相關

之學位論文則有謝明子的《政治意識與女性意識的糾結mdashmdash丁玲小說創作論》47

以及李運摶〈當代小說政治意識漫論〉48

由上述成果可知大陸地區對此研究主題較為關注發表論文篇數相對較多

而臺灣地區不僅沒有專書學位論文且僅有 2 篇相關期刊論文而以古典作品

與現代文學創作來分類前賢較傾向以現代小說為研究文本古典作品則僅有《尚

書》數量甚少

40 鄢然〈從《金色筆記》看萊辛的女性政治意識與敘事策略〉《當代文壇》第 5 期2008 年 41 梁惠娟〈試論鐵凝作品中的政治意識〉《社會科學戰線》第 5 期2007 年 42 溫奉橋〈論王蒙小說的政治意識〉《山東省青年管理幹部學院學報》第 3 期總 109 期2004

年 5 月 43 楊劍利〈清末民初婦女政治意識管窺〉《衡陽師範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第 24 卷第 4 期2003

年 8 月 44 張婧磊〈政治意識與人性的悖論融合〉《東疆學刊》第 19 卷第 2 期2002 年 6 月 45 陳世球〈試論丁玲創作個性中的政治意識mdashmdash紀念丁玲誕生 100 周年〉《邵陽學院學報社會

科學版》第 1 期2004 年 46 王健〈論西周王朝政治意識中的合法性理念mdashmdash以今文《尚書》為中心〉《江海學刊》第 6 期

2003 年 47 謝明子「政治意識與女性意識的糾結mdashmdash丁玲小說創作論」河北大學2005 48 李運摶〈當代小說政治意識漫論〉《文藝評論》第 3 期1995 年

207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由上述前人研究成果得知有關本文主題之研究尚有發展空間故本文擬

以清代貞節烈女詩歌為研究之文本嘗試從作品之敘事架構與書寫策略來建構作

者群之政治意識內涵之分析

貳五妃詩墳墓之意象反映明政權走向滅亡與結束

文本

有以明皇室在臺殉節之五妃為題的作品五妃本事參見江日昇《臺灣外記

弁言》丁紹儀《東瀛識略》等皆有記載江日昇站在清朝統治者的立場對鄭

氏王朝一直視之為謀逆亂臣但對殉國而死的寧靖王則抱著頌揚的態度49而追

隨寧靖王殉死的五妃則稱讚其為「且五姬慷慨輕生氣勝男子而臺灣之山川草

木能不因此而增光乎」50可知五妃殉節之歷史地位與道德價值在清康熙年

間即已確定

丁紹儀《東瀛識略》記五妃事較詳51包括甯靖王與妻妾來臺潛居殉國以

至安葬的經過甯靖王在桂王兵敗後跟隨鄭成功到臺灣已失去皇室地位與權

柄的王孫生活所需須自行張羅52迨康熙 22 年鄭氏軍敗鄭克塽降清晚明

最後據點也消失了明王決定殉國詢問五名姬妾的意見結果六人同死丁氏

且詳記五位女子姓氏名稱並詳記五妃墓在「魁斗山麓」53且補記後人稱之為「五

烈墓」

49 江日昇《臺灣外記弁言》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臺灣文獻叢刊第 60 種1960頁 13「設使術桂不死則其名不傳亦與敗葉腐草同寂寂而無聞不幾為臺灣之山靈所笑乎惟其從容就義無慚勝國遺風」江寶釵《臺灣古典詩面面觀》頁 33臺北巨流1999「寧靖王自縊身亡五妃殉情受到推崇與愛戴這種『氣節』自勵似乎是超越朝代的認同成為一種集體認同」 50 參見江日昇《臺灣外記弁言》頁 13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 年臺灣文獻叢刊第 60 種 51

丁紹儀《東瀛識略》頁 105臺北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7臺灣文獻叢刊第 2 種「五妃墓在臺邑仁和里為前明甯靖王姬妾葬所甯靖名術桂太祖九世孫遼王後流賊破荊州避亂至浙唐王封為長陽王旋請讓與兄子改封甯靖桂王命監 鄭鴻逵軍師潰偕鄭成功至臺墾田數十甲自給鄭氏歸命甯靖曰『時逢大難遠潛海外今死期至矣汝輩聽自便』時元妃已故姬袁氏王氏秀姑梅姊荷姊僉曰『王能全節妾等願從』先同縊於室甯靖書絕命詩畢亦自經眾舁甯靖柩於鳳山縣竹滬與元妃合窆而瘞五姬於里之魁斗山麓後人又稱五烈墓」 52 丁紹儀《東瀛識略》頁 105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7「墾田數十甲自給」 53 據許南英《窺園留草》頁 13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2臺灣文獻叢刊第 147 種「墓在臺南城外新昌里」墓碑題曰「明寧靖王從死五妃之墓 」因時代變遷行政區域重新劃分故里名有異而墓碑標題當為後人所增

208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中國旌表女子不同的行為價值都用不同的稱謂這點可以說是承襲了中國傳

統文化中「諡號」的精神與方法以「烈」稱之可見其行為價值在於棄絕生之

欲望而選擇死亡的強烈意志《臺灣外記》記朱術桂與五妃殉節前後細節且寫明

五位殉節女子的身份乃為姬妾文云「其元配羅氏早逝惟有侍姬袁氏蔡氏

荷姑梅姊秀姑五人而已」54而高拱乾《臺灣府志》與周元文《重修臺灣府志》

皆採陳元圖〈明寧靖王傳〉文入傳原文云「王hellip 妾媵五棺埋於文賢里大林邊

去王墓三十里擬表為『五烈墓』」至康熙 58 年陳文達纂《鳳山縣志》中同樣附

有陳元圖所撰王傳然行文已完全不同全文云「妾媵五棺埋於臺灣仁和里魁

斗山豎其碑曰『明寧靖王從死五妃墓』去王墓三十里」55

黃典權以為引同文而完全兩樣主要原因為「『鳳志』是根據當時的實況大大

地把陳元圖的傳文竄改過」56並以為「五妃之名與五烈之表含義很有異趣」黃

氏雖未明言此異趣之內涵然其對於被稱為「五妃」的原因卻有推斷「按照明

代規制袁氏等五人自然不能躋身於妃子她們之所以被稱『五妃』主要原因是義

烈感人認為非稱以『妃子』不足以顯旌其碩節」57

至乾隆《重修臺灣縣志》「妾媵五棺埋於魁斗山去王墓三十里今稱為

五妃墓」58殉節後於後代文獻資料中則由姬妾之身份59晉升為皇權時期中女子

尊貴身份的名號「妃子」清代臺灣古典詩壇中以此為題者大多稱五妃如康熙

朝施世榜〈弔殉節五妃墓〉乾隆朝六十七詩云「吁嗟五妃巾幗真堪旌」嘉慶朝

章甫〈五妃廟〉道光朝劉家謀〈謁五妃墓〉同治朝林豪〈五妃墓〉我們可以說

整個清治時期文人對五妃地位的提昇是認同的

清代臺灣古典詩壇中曾以五妃為題創作總共有 29 位作者其中康熙年間的作

者有 4 人乾隆嘉慶年間 12 人道光咸豐年間 6 人光緒年間 5 人生存年代不

54 江日昇《臺灣外記》(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卷 10臺灣文獻叢刊第 60 種頁 433 55 陳文達《鳳山縣志》(臺北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卷 9臺灣文獻叢刊第 124 種頁138 56 黃典權〈明寧靖王五妃考證〉《臺灣風物》第 20 卷第 1 期( 1970 年 2 月)頁 16 57 黃典權〈明寧靖王五妃考證〉《臺灣風物》頁 16第 20 卷第 1 期1970 年 2 月 58 王必昌《重修臺灣縣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卷 11臺灣文獻叢刊第 113 種頁 388 59

關於五妃之姓名與地位之排行參見黃典權〈明寧靖王五妃考證〉《臺灣風物》第 20 卷第 1期1970 年 2 月

209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詳者有 2 人60其生存創作年代平均分佈於清據臺灣的各個朝代而作者為臺籍身

份者有 10 人具備遊宦身份者有 11 人擔任的官職多與地方文教方面相關另有

8 位不具官銜的內地詩人這些內地作者滯臺時間普遍並不長滯臺不長當以印象

及感受最為強烈的主題人物為創作題材而各朝代詩人持續以五妃的主題創作

可見五妃殉節已非歷史上之單一事件而附有更深刻的意義而同為殉節人物

捨臺邑歷史上其它殉節女子而取五妃取捨之間的動機令人玩味

而最早以五妃為題的作品首現康熙朝王禮陳文達《臺灣縣志藝文志》包

括林中桂施世榜施陳慶何借宜等同樣標題為〈弔殉節五妃墓〉前 3 人據文

獻記載同為臺邑人士許玉青以為其為南明遺民作品中寄寓在臺漢人心中「對

已故的明代政權猶懷有明祚情懷此詩可視為南明遺民對明祚的感懷」並指出

五妃詩題的兩大義為「明祚延長」「軀捐從王」兩大要義61然葉嘉瑩教授指出

判斷一首詞中有無比興寄託之意究竟當以什麼標準來作為依據的問

題helliphellip以為第一當就作者生平之為人來做判斷第二當就作品敘寫之口吻

及表現之神情來做判斷第三當就作品所產生之環境背景來做判斷62

我們搜羅三位詩人之作品林中桂僅有〈弔殉節五妃墓〉一首無法參照

而施世榜據《福建通志臺灣府人物》所載為「晉江人籍鳳山拔貢生」63其所

流傳詩作中有〈靖臺隨軍入鹿耳門〉中有「僻嶠潢池弄王師待廓清」(全臺詩

全臺詩智慧型資料庫)若施果真心懷南明斷不能有此作品而施陳慶除五妃

詩外僅有〈打鼓山〉傳世兼之生平不詳無法由其它詩作取得旁證以釐清

其是否為南明遺民然清領初期清廷對臺邑防範甚嚴若其為南明遺民為何

會成為「臺灣諸生」且官修之《臺灣縣志》標註為「茂才」《重修鳳山縣志》標

註為「庠生」64雖不至有官身但為與官府關係良好殆無疑問詩既「在心為志

發言為詩」若真有如此澎湃之故明情懷為何又僅只一首

60熊佐虞與祝道椿不詳但可以經由記錄其詩的地方志或詩集的創作年代推算其大略的創作時間 61 許玉青「清代臺灣古典詩之地理書寫研究」(中央中文碩士論文2004)頁 139140 62參見葉嘉瑩《清詞散論》(臺北桂冠2000)頁 251 63 見陳壽祺《福建通志臺灣府》(臺北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臺灣文獻叢刊 84 種頁855 64 施陳慶之生平不詳《全臺詩》稱其為「臺灣諸生」詳見第 2 冊頁 50

210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若以雍正時來臺之張湄為例張湄(~)字鷺州號南漪又號柳漁

浙江錢塘人考《清一統志臺灣府》載張湄為 「錢塘人雍正中以御史巡臺灣

嚴稽冒籍校士公明」65張氏既為內地詩人其活動的時期為雍正朝當時清廷

對地方的控制仍嚴格若臺邑五妃命題果真寓託對南明之感懷那必然是種普遍

性的共同認知則如張湄此種背景的遊宦以五妃為題創作的可能性就不存在了

更何況後期詩人以此創作不絕我們只能推測清據前期五妃命題或有可能寄託

詩人對明朝的感懷後期則未必為如此

如朱仕玠〈五烈墓〉「百年荒塚在寧比玉鉤斜漫墮三春淚驚摧五朵花

瘴鄉空葬骨絕海竟無家」(貳頁 388)朱仕玠(1712~)字璧豐又字璧峰

號筠園福建建寧縣人朱氏於乾隆 28 年以儒學教諭之身分抵達鳳山魯仕冀為

其作品《小琉球漫誌》寫序中以為其書詳細描寫臺灣山川草木人情風俗66而陳

璦婷稱其詩作「觀察臺灣的地理氣後與物產」「貼近臺灣的風土民情」67但朱

氏於本篇論文文本中除此詩外未有其它作品可知五妃之創作非徒以女子殉

夫之節烈情操為重點顯現其足以為臺邑歷史文化中的文化主題

而乾隆年間六十七〈弔五妃廟〉一詩其體裁為歌行體篇幅較長敘事色

彩濃厚包含較多人物形象與事件情節的描寫原詩如下

東風駘蕩天氣清載馳驄馬春巡行刺桐花底林投畔森然古墓何崢嶸

路旁老人為余泣當年一線存前明天兵既克澎湖島維時臺海五烈皆捐

生至今坏土都無恙誰為守護勞山精雲封馬鬣連衰草四圍怪石爭縱

橫時聞鬼母悲啼苦想見仙娥笑語聲歲歲里民寒食節椒漿頻奠陳香

羹滿目荒涼已感歎更聽此語尤傷情有明歲晚多節義樵夫漁父甘遭

烹島嶼最後昭英烈頑廉懦立蠻婦貞田橫從死五百皆壯士吁嗟乎

五妃巾幗真堪旌(貳頁 247)

六詩以第一人稱觀點敘事12 句先寫明創作動機春季天清氣爽適合出遊

在這美好的季節騎馬踏青點出季節氣候旅遊方式說明訪五妃墓的緣起

65 《清一統志臺灣府名宦(本朝)》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臺灣文獻叢刊第 68 種頁 36 66 朱仕玠《小琉球漫誌》(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6)頁 2~3 67 陳璦婷〈再現南臺灣二百年前風物mdash朱仕玠《瀛涯漁唱》析論〉《東方人文學誌》第 1 卷第 2期2002 年 6 月頁 127

211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第 34 句則直接點明主題描寫古墓的現況作者乾隆年間宦臺距五妃殉節

年代已久遠古墓蕭然寂寥5 至 10 句寫民間對五妃事蹟的評價既言路人提及

五妃詩都會傷心流淚民間對此歷史案件應耳熟能詳深入人心埋身之處能保

存無恙當是有心人善意維護周全反映詩人創作當時五妃在臺灣民間的地位

1516 句寫當時應時的節日民間也會準備祭品祭拜慰靈可見五妃的地位在乾

隆朝已由凡人升格為具有宗教色彩的人格神2122 句點出五妃殉節的精神價值

足以為後世楷模宣揚表彰其事蹟的背後實有教化百姓移風易俗的政治意涵

末 2 句以歷史上著名的田橫事件相提並論將臺邑歷史之單一事件與中國歷史聯

結六詩先寫景後敘事再評論末了抒懷敘述角度多變融情於景表達

出作者較真切的感覺與看法與其他僅只空泛評論的五妃詩歌有別

六十七(~)號居魯滿州鑲紅旗人其人據〈番社采風圖考提要〉

一文所載「清乾隆九年以戶科給事中奉命巡視臺灣在任三年曾與同官范

咸纂輯『重修臺灣府志』同時留心殊風絕俗並珍視海東文獻」六氏既為滿

人其出遊至五妃墓當無悼念前明之意其身為巡臺御史政蹟為歷史肯定

或有「留心殊風絕俗」之用心

莊勝全提及「英國文化史家Peter Burke在研究 17 世紀英國旅遊者至義大利旅

遊的情形時發現由於不同的生活背景(宗教語言氣候與習俗)致使旅遊者對

於不同群體間所洩露的文化差距往往有銳利的觀察也就是這些旅遊者會特別留

心他們認為是奇特的事物上他們的旅遊記錄便是在文化刻板印象(cultural

stereotype)與個人觀察(personal observation)間交織互動而成」68六氏以內地官宦而

為臺邑風土之詩與莊氏所言旅遊者外來客的角色相當而其所言不同群體從

種種跡象可知乾隆朝臺灣接收中華文化的薰陶尚不夠久遠還在經歷所謂「內

地化」的過程因此臺邑比諸內陸確實像是不同群體然外來客(如六氏)所觀察

到的除莊氏所言之「文化差異」還有「文化類同」據此可知外來詩人對臺邑

印象的記錄實亦參與臺邑文化歷史的建構

五妃詩中有以後人身份感嘆前朝的人與事以及對明朝與鄭氏王朝興衰的評

68 莊勝全〈清康熙朝臺灣印象的轉變---以四位親歷者的觀察為例〉《臺灣風物》第 56 卷第 3 期

2003 年頁 56

212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論詩人對五妃的弔古有時會與明王朝的覆滅連結在一起從而使敘述的觸角

觸及更深層的政治意識的層面乾隆時任巡臺御史兼理學政范咸〈弔五妃墓十二

絕句〉十二首之一「明亡已歷四十載死節猶然為故明荒塚有人頻下馬真

令千古氣如生」(貳頁 258)

范咸(~)字貞吉號九池又號浣浦浙江仁和人根據范詩分析

前 12 句提及明亡及五妃殉死此處將其死亡定位為為明朝亡國而殉節故在詩

歌中將五妃與明政權劃上等號而第 34 句寫荒涼的墳墓卻能引來有心人絡繹不

絕的拜訪是因為其慷慨氣節足以使精神不朽全文敘述觀點一致范氏身為

遊宦詩人實與前文所述六氏一樣注意到臺邑區域性文化歷史故五妃人與事

寫入臺地歷史實與其政治背景有莫大的關連如施世榜寫五妃詩而論及明朝政

事施世榜〈弔殉節五妃墓〉「回首可憐明季世相臣事業不堪云」(壹頁 234)

而前所言六十七〈弔五妃廟〉以及林中桂〈弔殉節五妃墓〉等皆是歐麗娟提到

由於死亡與人世間最大的聯繫或是死後世界最接近陽光的界限厥在於

分隔陰陽的一抔黃土mdashmdash一個可供緬懷紀念的具體憑藉縹緲的魂靈既是

抽象而不可捉摸以憑空想像的成分居多但是人死所歸的墓塋丘隴卻

如同一切物質一樣具有實質可觸的屬性既是安頓死者的居處可免於生

死混雜所帶來的種種問題又無礙於作為死者精神的象徵和死後生命的依

附之地69

但五妃事件中墳墓的形象為何特別鮮明除了歐氏所言其為「一抔黃土mdashmdash

一個可供緬懷紀念的具體憑藉」「死者精神的象徵和死後生命的依附之地」便

於民間傳說的流傳外如同前文所言清政府積極將五妃與明王朝劃上等號不

斷修繕突顯五妃葬身之所的舉動就如同不斷清除明政權(或漢政權)殘存的勢力

試圖將明王朝永遠塵封深埋於不見天日的墳墓對其統治權不可有絲毫之影響與

撼動故歷朝有官方修繕的動作

如《臺灣詩乘》載「臺南寧南門下有五妃墓道碑為乾隆十一年臺灣道莊

年所立刻巡臺御史六十七范咸之詩」70以及《福建通志臺灣府古蹟》「乾隆

69 歐麗娟《唐詩的樂園意識》臺北里仁2000 年頁 386 70 連橫《臺灣詩乘》卷 2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 年臺灣文獻叢刊第 64 種頁 50

213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間兩巡院命同知方邦基重修且立碑於南門外曰「五妃墓道」71而終清治時

期以貞節烈女為主題的作品以五妃與鄭月娘最多而後者是因為有宋永清召

集徵詩之會一舉而有 18 位詩人共襄盛舉故若論自發性的題詠為詩應以五妃

為題者最多且以五妃為題之作品各朝均有自康熙至光緒作品未曾斷絕而

內地詩人佔一半以上其中一半又具遊宦身份作者為臺邑詩人者又多站在統

治者立場故由生前的明朝郡王姬妾跨越生死界線而成五妃由民間感念傳頌

而至清朝官府迎入延平郡王陪祀至五妃墓而神異靈跡顯現民眾祭拜虔誠而至

五妃廟發展至臺地民間神祇以至為古蹟勝景而為臺灣歷史文化在客觀現實

世界具體可感的一部份成為臺邑歷史上的文化語碼72可以說是臺邑社會構築本

土集體記憶的典型範例

就如同前言所提及的是「異族婦人在家族中的角色隨其丈夫而定隨丈夫之

尊卑而尊卑」這五人在生時身份為皇族之妾殉節的對象不僅是一個男性

還擴大成為這位男性所代表的中央皇權亦即明朝政權許東海提及

屈〈騷〉中種種女性書寫的目的主要不在呈現女性世界的客觀風貌相

反地卻藉以作為隱喻傳統男性政治建構中倫理秩序問題的紛云雜遝因

此從屈〈騷〉以來辭賦中的女性書寫其背後的創作本質無非還是

回歸男性中心的文學運轉機制而且具有濃烈而明顯政治意涵73

許氏所言雖為辭賦但種種跡象顯示此說法應能適用於清代臺地五妃主題

的詩歌亦即以五妃殉節死亡為主題的作品其實隱喻著朱術桂所代表的明朝政

權五妃隨夫殉國實乃隱含著明政權滅亡的悲劇結局

第二我們可以考量到五妃之題詩有大量的作品都以其葬身之墳墓為題

而墳墓在中國文化中一直都代表著一種終結完了以及與現實世界有永遠跨不

過涇渭分明的鴻溝74畢恆達如此陳述空間「空間絕不是一個價值中立的存在

71 陳壽祺《福建通志臺灣府臺灣縣冢墓》卷 47頁 145臺灣文獻叢刊第 84 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 72 葉嘉瑩《漢魏六朝詩講錄》頁 121臺北桂冠2000「符號學理論認為當一個符號在它的傳統文化中使用很久的時候它就形成了一個 code----語碼使你一看到它就會產生某些固定的聯想」 73 參見許東海《女性帝王神仙先秦兩漢辭賦及其文化身影》臺北里仁書局2003 年

頁 50 74 參考前文關於五妃詩歌之評述

214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或是人們活動的背景它一方面滿足人類遮蔽安全與舒適的需求一方面更展

現了人們在某時某地的社會文化價值和心理認同」75於是由五妃所代表的明朝

政權就被詩人們所題詠的五妃墓永遠的鎮壓了結了變成一個歷史的符碼

永遠封存在時間的長河之中

那些試圖推翻新政權的反清復明的思想隨著五妃事件進入臺地人民的集體

記憶五妃墓成為一個勝景古蹟也成為對前朝追弔哀念的象徵被放逐至另

一個另一個世界如同人們永遠不能起死回生明政權也被封於古墓之中進入

歷史一去不返了如此我們可以解釋清政權對殉節明朝的寧靖王與五妃的善

意我們由此也可以解讀終清一朝詩人對五妃事件的題詠內涵

參民變烈女的歌頌反映創作群對清廷統治權的支持與肯定

文本反映創作群對主角人物命運之探索與思考著重於人物與政治千絲萬縷

的聯繫從而表現出臺邑明清兩代統治集團的抉擇與判斷

清乾隆林爽文事變中有劉烈女殉節事劉氏生平見諸臺邑地方志乾隆 53 年

之《欽定平定臺灣紀略》記劉女殉節事76此文以奏聞之敘述口吻簡明扼要陳述事

件之來龍去脈與方志傳文不同並無穿插人物自剖心志之獨白文末評論烈女

行蹟並懇請旌表彰顯更可見此文之用途乃對上奏聞之作

賀伯代所撰〈烈女劉滿姑傳〉77文章增加了劉氏家族中另一烈士之述寫即

劉亨基之子挺刃護父之烈舉而劉女見大勢已去奔赴小池也增添了旁人勸阻譬

解之言劉女之回答則顯見其智慧識見豐富了烈女人物內涵而臨死之前劉

女與賊人之衝突則化為對話表現之賊言充滿恫嚇意味而劉女回答「我名家女

豈懼死乎汝等生當太平甘為逆亂官軍至碎屍萬段矣」則完全站在統治

階級立場發聲

75 畢恆達《空間就是權力》臺灣心靈工坊2001頁 2 76 《欽定平定臺灣紀略》卷 62頁 998 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臺灣文獻叢刊第 102 種 77 《碑傳選集》(四)臺灣文獻叢刊第 220 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6頁 557

215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首先《彰化縣志》中劉女之死乃在懼怕受辱而此文則自言為「名家女」

稱對方「逆亂」則烈女與賊人之對抗已提昇為國家與叛逆份子的對立而前

面各志文所未有之「官軍至碎屍萬段矣」更充滿為清政權宣傳劉女已轉為

國家發聲器之角色可知劉滿姑之旌表入祠備受朝廷重視其政治意涵不言

可喻而前面志文始終保存著劉女被虐殺之記載於此文被刪節可知對人物之

悲憐所引發對人生命運之思考認知已非此文所著重者光緒年間之《臺灣通志》

對烈女之記載則轉為簡單扼要僅為事件重點之交代78 但劉女殉節事發生於

清朝中期一直至清末雖詳略有別然仍保留對此人物之記錄再加上旌表之

慎重其事入祀與建祠皆為官方主導故可視為地方志書建構臺地女性貞烈典範

以加強對臺政治控治力量之典型範例

清乾隆年間的錢唐諸生陳裴文〈劉烈女〉以林爽文事變中遇難烈女劉滿姑為

戀父必甘白刃蹈滿姑死烈刃死孝罵賊不畏遭群凶滿姑死孝還以忠

三尺刀光一尺水滿姑知生不知死君恩隆祀臺灣城滿姑雖死仍如生

史乘千秋載奇節劉郡丞女年十七(參頁 167)

此詩以客觀觀點敘事前 8 句為兩兩相對之對句第 1357 句寫烈女殉

節獲旌之關鍵過程因戀父未能及時離開兇地因罵賊而遭難先為刀傷後跳水

而死事平後受君王旌表更得入官祠受後世香火第 2468 句則重複相同的

句式每句僅更動數字重點在強調人物的行為價值末 2 句則寫其精神生命的

不朽傳世全詩偏於主觀評論對人物事蹟僅為概括重點說明陳斐文生平不詳

但為內地詩人無疑至嘉慶年間蕭綸也有〈臺灣三仁詩〉詩文如下

臺灣淨掃無風塵天子下詔褒三仁三仁何姓氏一為壽同春淡水縣丞

老幕賓丞亡攝官克復城出兵勦賊死賊營其一嶺南客 國子生寓彰

化糾義民其姓李氏喬基名守鹿仔港有成績戰牛馬莊終殞身 同時

見此二義士一弱女子尤絕倫滿姑年十七父曰劉郡丞賊先執丞次脅

姑 姑不受辱泣且嗔蹈河不死罵益烈白璧雖碎聲錚錚是三人者微且

輕非將非吏非守臣身雖死義分甘沉淪幸遇天子大聖明幽遐必矚

78 《臺灣通志》〈資料(二)文職冊〉臺灣文獻叢刊第 130 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2頁 804

216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名教是敦曰此三人縱疏賤磊落大節宜弔旌詔建祠宮楹桷維新有

司歲時祀以特牲為問蟻賊起事辰士民奔走婦女被掠何無一人能

及此三人吁嗟乎人人且有忠孝情盍至三仁祠下一聽天子命祀之恩綸

(肆頁 234)

蕭詩體裁為歌行體篇幅較長以客觀第三人稱觀點敘述夾有議論與抒情

對人物身份背景以及事件發生的經過有詳細的描寫三仁者稱三位在事變仍稟

持著節操正義剛強不屈奮勇抗賊的義士而清政府在民變平定後下詔褒揚

三人並興建三仁祠命地方政府歲時節令予以祭祀後世永念

而這三位義士身份背景各異第一位名叫壽同春事變發生時為淡水縣丞的

幕賓年紀已經大了在縣丞遇變身亡他危亂中一肩擔起責任率兵勦賊不

幸死在賊營第二位名叫李喬基為寄寓彰化的內地人具國子生身份在亂事

中集結民間力量變頗有成績但不幸在牛馬莊戰死第三即是劉郡丞之女蕭

氏對劉滿姑的敘述最為詳盡也許是因為劉氏的事蹟最具傳奇色彩對於三仁

事件的價值與清政府褒揚的動機在作品中也進行討論蕭詩雖為文學作品實

已具記史的作用且歌行體句式長短自由用語淺白尤利於傳播蕭綸據《全

臺詩》所載「字子山江蘇太倉人嘉慶年間(1796~1820)貢生著《樊村草堂

詩集》」」(全臺詩全臺詩智慧型資料庫)

然則寫臺灣烈女劉滿姑的兩位詩人皆內地人士而劉烈女為內地官宦之女

隨父赴任而喪命於臺邑因此而成為臺灣列女歷史其中一員然為何以劉女為詩

者臺邑詩人缺席此可疑之處

劉滿姑罵賊不屈而為亂兵所殺後為清廷封為三仁並下詔建祠祭祀宣示

著清朝統治權的正當性與絕對性褒揚滿姑罵賊而亡的義烈行為足以教育臺地

民眾必須忠於清朝反覆一再灌輸教育臺地百姓必須遵從的政治歸屬盧建榮曾

提出「一位漢人婦女絕不容許異族染指其身體於此漢女身體是一種漢人國家

主權的隱喻」79林爽文民變雖非漢胡之對立與衝突但劉女為清廷官吏縣丞之女

對抗的是民變中的暴民此對立衝突也隱含兩種政治勢力的對抗包括兩個群族

79 盧建榮〈從男性書寫材料看三至七世紀女性的社會形象塑模〉《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報》第 26 期1998 年頁 18

217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對物質包含食物土地性等各種資源的佔有與爭奪這點與中國歷史上漢胡勢

力對立的性質相當

因此我們可以這樣推定劉女的身體成為清治臺地權力的展現場烈女力拒

事變外在武力侵辱隱喻著清廷對臺地的所有權不可被被侵犯劉女死前面對侵

犯的態度與言語以及死亡方法的描述這樣剛烈行為的極度刻劃與突顯使劉

女抗暴的決心與影響力大為提高促使臺邑男性興起女子猶能如此保家衛國身

為男兒怎可不奮發而這種百姓為國犧牲意識與認知的養成對統治階級而言

實是鞏固政權一個重要的手段故可窺知劉滿姑事跡之所以能受到清廷大家宣揚

的潛在原因80

又如陳維英〈為王樹生明府題姊姒三節圖〉「乾坤存王氣女子識綱常人

是松梅竹心如冰雪霜後先三不朽生死一齊香況我鬚眉輩貞忱豈可忘」

(伍頁 199)反覆陳述著女子之所以能實踐綱常倫理是因為統治階級教化百姓成

功而女子都能夠捨生取義況且我們鬚眉男兒報國犧牲豈能後人陳詩服膺統

治階級的意識型態而此統治階級則為清朝廷

中國傳統上有士人殉國與女子殉節被類同化的傾向故詩歌書寫殉節的烈

婦也常別有隱喻如明朝末年已有士人以婦女死節或守節的選擇來比擬士大夫

殉節與守節的問題以臣殉國如婦殉夫者如晚明袁崇文〈黎烈婦傳〉云「臣事

君與婦事夫論者嘗相提其義皆取於致命遂志」81以及徐枋〈與葛瑞五書〉舉時

人的說法「殉節為易守節為難為烈婦易為節婦難」82顏元云「明末死節

之臣閨中義婦耳」83亦有士人為詩引節婦來比喻忠臣的如孫枝蔚〈朱矞三母

費太孺人貞節詩〉之一「節婦如忠臣所難非一死立孤能有成庶可光前史」

84以及吳嘉紀〈程寡婦歌〉

80 盧建榮〈從男性書寫材料看三至七世紀女性的社會形象塑模〉《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報》第 26 期1998 年頁 12 81 袁崇文(1595 年進士)〈黎烈婦傳〉載於屈大均(輯)《廣東文選》《北京圖書館古籍珍本叢刊》冊 117卷 15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康熙 26 年(1687)三閭書院刻本影印本1989 年頁 507 82 徐枋〈與葛瑞五書〉《居易堂集》卷 2頁 1 上下 83 李塨纂王源訂《顏習齋先生年譜》(附載於顏元《顏元集》)卷上「辛亥(康熙 10 年1691)37歲」條下冊頁 735 84 孫枝蔚〈朱矞三母費太孺人貞節詩〉《溉堂後集》卷 3《溉堂集》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頁 6 下

218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心志不改伊維寡婦忠臣忠臣識大義臨難往往致其身婦人脂口澤膚

十人九人腸肺愚節操曷繇自勵門戶胡能獨扶君不見程寡婦hellip夫死婦

不死祇緣黃口兒女須題攜85

等皆是而吳德功〈洪烈婦〉

山水毓貞媛乾坤鍾間氣鹿溪洪氏女少小知大義相攸郭阿奴二十

婚始字賦性靜而貞德容兼洵備百輛未盈門凶信忽傳至阿母默無

語阿爺言甚秘連理樹折枝比翼鳥分翅賢哉女聰明倉猝知其意

外聞薤露音聒耳夜不寐妾命實不猶君魂歸何處扯碎同心結滂沱

兩行淚膏木誰為容鉛華屏弗御身披侍嫁衣耳挂定盟珥欲效梁家

婦私將刀劓鼻欲效王氏妻親持斧斷臂全體遭毀傷所受反自棄

惟念夫遽亡不如從夫去生前不同牢死後共埋地擁衾臥空床絕粒

忘飲食急延良醫來醫來云不治切脈知血虧聞聲識腸碎娘勸啜茶

湯爺勸吃餅餌烈女誓弗肯含淚惻然對女子節不移忠臣心無二

兩語昔曾聞今豈易其志願娘勿悲酸願爺勿涕泗翹首盻蒼天婺星

空際墜頃刻魂歸陰不瞑張目眥鮮血兩腔填姑嫜來駭異面色猶如

生從容赴大隧性命弁髦輕巾幗鬚眉愧鹿溪諸紳耆拜迎擁塗次

鹿溪諸父老稱揚遍市肆滿路焚香楮兩部喧鼓吹名教獨扶持閨烈

千秋著一死重泰山兒女英雄類殉夫未嫁時奇節實非易彤管長流

輝貞珉謹泐記節孝採輶軒我忝與其事綽褉徵門楣旌表乞天賜」

(《瑞桃齋詩稿》全臺詩全臺詩智慧型資料庫)

〈洪烈婦〉雖為詩作然以五言古體長詩之體裁篇幅較長敘述事件前後

變化曲折詳盡其開端雖以客觀第三人稱發展中間模擬各色人物動作聲口將

烈婦絕食而亡的過程進行更長時間更具體詳細的描寫從主角的動作姿態醫

囑診脈親人的照顧死別的淒涼等刻劃出主角面對死亡從容不迫的形象而

「女子節不移忠臣心無二」「一死重泰山兒女英雄類殉夫未嫁時奇節實

非易」亦同樣以節婦比忠臣而以婦女死節或守節的選擇來與士大夫殉國與否

來相比擬而陳肇興〈題烈婦張沈氏殉節事〉(古體九解)

蔦蘿泛長風根莖無斷絕由來連理枝生死不相別君不見張烈婦慷

85 吳嘉紀〈程寡婦歌〉楊積慶箋校《吳嘉紀詩箋校》卷 12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頁349

219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慨殉夫勇且烈婦姓沈氏名心娘十八于歸張家郎舉案齊眉慕孟光如

膠如漆樂且未央忽忽五年載弄之璋二豎入室夫病於床求神問藥

淚睫承眶一朝怛化五內崩裂如沃湯大哭一聲氣結無語娣姒急申

救阿翁欲言不言淚如雨曰汝有孤兒在旦夕須哺乳長跪謝阿翁

妾心堅如銅兒生有祖累姑嫜妾身雖死兒可長夫沒無人侍巾帚妾身

不去誰為偶黃泉會有相見時升天入地妾從之明珠為夫斂綺羅為夫

裝執紼扶柩上北邱歸來拜姑泣媳身未亡如已亡綰我同心縷著我

嫁時衣孤燈耿耿酸風吹尺組畢命人不知人不知舉家奔救烏烏啼

生同衾死同穴青塚巢鴛鴦飛鳴自成匹謂予不信如曒日人慕婦烈

且貞我作歌戒貪生吁嗟乎女子仗義能殺身何迺國家多全軀保妻

子之庸臣(《雲林縣採訪冊˙藝文》頁 206)

陳詩第 1 段 1 至 6 句以比興開端以蔦蘿與連理枝來比喻生死不離的夫妻情

感並引出烈婦殉夫的主題第 2 段 7 至 14 句以客觀敘事觀點寫烈婦之姓名歸

寧夫家後的幸福家庭生活第 3 段 15 至 24 句寫詳細描寫夫婿病起不測以至於身亡

的經過作者善用人物表情刻劃其心理狀態如寫烈婦「淚睫承眶」寫家翁「欲

言不言淚如雨」極力寫喪夫喪子後悲慘的情狀第 4 段 25 至 34 句作者模擬烈婦

與家翁的對話以代言體各自表述殉死與否的考量第 5 段 35 至 43 句作者模擬烈

婦聲口敘述依禮安葬夫婿後從容殉死的過程第 6 段 44 至 56 句為事件收尾作

結敘事觀點一變為作者以第一人稱自述說明為此詩之創作動機將臣節與婦

節類比並提並以諷刺那些偷生忍辱臣子全詩敘事觀點多變人物情事介紹較

為完整情感神態刻劃細緻且以人物對話鋪陳情節頗具戲劇搬演效果

陳肇興(1831~)字伯康號陶村臺灣府彰化縣治(今彰化市)人為

清代中期臺邑著名文人《全臺詩》稱其「有個人心靈世界及理想抱負的抒寫

詩作的關懷重心亦往往與生民百姓密切相關在形式上陳氏習慣以長篇歌行來

抒懷言志詩作風格雄健豪邁」並稱其「肇興之詩胎息於杜甫可視為清

中葉臺灣文壇之『詩史』」

陳氏曾從鹿港拔貢廖春波讀書於彰化白沙書院和蔡德芳曾維精廖景瀛

合稱「白沙書院四傑」同治元年(1862)戴潮春事變拒絕戴氏之拉攏遂遁入武

西堡(今集集)之牛牯嶺山中是年 7 月謀刺戴氏失敗幾瀕於險境著有《咄咄吟》

220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一書詳錄戴案經過(參見全臺詩全臺詩智慧型資料庫)故其詩作有述寫現實

社會歷史風貌的企圖

林翠鳳曾舉陳氏《陶村詩稿咄咄吟》中的詩作分析其儒士的性格更以

其詩歌中不同時刻所追摩的前賢而得出其共同的特點始終堅定支持既有的朝

廷以及篤志排拒外來騷亂勢力並以為「陳肇興在顛沛流離中始終不移其為大

清朝廷臣民的立場」86同樣在文本中的作品亦表現出忠於君王朝廷之思想

許夢青〈自書吳烈婦傳後〉

誰能輕一死慷慨赴重泉不減忠臣節方知烈婦賢心爭秋月皎節勵

古松堅慚愧偷生輩雖生亦枉然(《鳴劍齋遺草》)

許夢青(1870~1904)字炳如又字荊石蔭亭泮名夢青號劍漁又號

雲客冰如高陽酒徒許氏為鹿港邑庠生其祖母賀太安人以節孝旌於朝

奉詔入祀彰化節孝祠其歷乙未割臺上書唐景崧又在日軍攻臺時隨練勇赴

八卦山抗拒抗日行為失敗後又逢四次家喪一生際遇曲折由官家子弟一變

為落拓文士《全臺詩》稱其「歷盡人世滄桑半生苦況盡託於詩」「以奔放

絕足之才為自由不羈之行遂一轉而為跌蕩詩人」可見其浪漫氣質許常安

評曰「雖時有浪漫 自由清狂豪放之作風然其實質乃具有嚴肅悽涼

寫實之社會骨格故其詩多為心底之聲時代之反映」(參見全臺詩全臺詩智

慧型資料庫)

許詩著重於烈婦慷慨赴死的義烈行為其以客觀評論方式開展將忠臣與烈

婦臣道與婦道相互比附所著重是烈婦行為在中國傳統倫理的道德價值而

其襲用詩歌中具文化意涵的文學意象如秋月古松在中國詩歌中皆為貞節幽

靜的象徵若《全臺詩》稱其「潛心詩文以舒胸中塊磊」則此詩以「慚愧偷生

輩雖生亦枉然」或可相彷彿則進一步以文本婦女尚能以死殉節而身為男

兒卻臨難茍免故詩作中往往有鬚眉男兒且不如之慨歎

86 林翠鳳〈從《陶村詩稿咄咄吟》看陳肇興之儒士性格表現〉《臺中技術學院學報》第 1 期2000 年 6 月頁 21

221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肆貞節烈婦的書寫反映漢文化移植臺邑的認同

中國大約在西漢末期儒家學說完成統一折衷諸子學說的目標墊定其在

漢朝學政界的絕對獨尊的權威地位而轉而以經學的形式面世成為後世中國

思想的主流87由於思想上的獨尊儒術漢以後的統治王朝也都以儒家經典為國家

教養人材的基礎因此後世士人的思想不免有儒家學說之色彩在不同程度上成

為儒家的信徒而儒學中所具備的現世務實群體的特質以及「內聖外王」

的人生實踐理想使得士人的眼光始終注視著百姓之福址關心人民的生計而

「風俗淳美」便是理想現世世界的基礎《詩經大序》「美教化移風俗」

《禮記樂記》「移風易俗莫善於樂」《荀子王制篇》「美風俗」《辭

海》也對風俗提出解釋「多數人之精神的一致表現歷時久遠型為定式足以

拘束個人之行為支配實際生活者也」88

而《漢書地理志》則進一步將風俗與聖王德政結合在一起以為百姓有五

常之性因為各地之自然環境與個人秉性氣質的差異因此各地的風俗便會隨自

然地理與人文背景的不同而有差異與此同時風俗又跟聖王的王教相關聯是

聖明君主展現教化的場域故云

凡民含五常之性而其剛柔緩急音聲不同繫水土之風氣故謂之風

好惡取捨動靜亡常隨君上之情欲故謂之俗孔子曰『移風易俗莫

過於樂』言聖王在上統理人倫必移其而易其末此混同天下一之中

和然後王教成也89

而由聖王至士大夫至百姓階級社會的層層影響傳播發展出中國傳統文化

中所謂由上而下風行草偃式的思考邏輯最典型的是杜甫「致君堯舜上再使

風俗淳」所展現的邏輯演繹而要如何由上而下這牽涉到前文所說的中國文化

特質中「內在超越」的要求因此王教在移風易俗的政策理念上主要乃是以『統

理人倫』為根本核心對淳美風俗的追求就會從最根本的人倫秩序的建立與維

87 劉靜貞〈劉向《列女傳》的性別意識〉《東吳歷史學報》第 5 期1999 年 3 月頁 3「儒家學說真正浸透漢朝的學政界確立經學的絕對權威其實已是元帝至王莽之世也就是到了前漢的最後五十年間原為諸子之一的儒家才完成其統一折衷諸子思想的目標而以經學的形式展現」 88 修訂本《辭海》下冊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41頁 3199 89 《漢書地理志》臺北鼎文書局1983頁 1640

222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持著手詩人作品中反覆出現的教化百姓移風易俗的追求往往伴隨著現實事

件中倫常綱紀的成立與破壞一起出現並成為一種執著的詠歎匯流入中國詩歌

的傳統文化90

烈婦鄭月娘生平首見周元文編纂之《重修臺灣府志》91傳文後更附有〈徵詩

小引〉一文並附上鳳山縣令宋永清等 18 位文人之徵詩作品康熙 47 年鳳山縣令

宋永清倡議當時臺灣官紳以鄭女為題進行創作由方志附有引文與詩歌原文可

見當是轟動地方之風雅盛事92《全臺詩》稱宋氏為「善察民情雅意文教頗有

宦績」(全臺詩全臺詩智慧型資料庫)既雅意文教則此次徵詩不免寓有教化

功能

《重修臺灣府志》所載〈徵詩小引〉記錄當時風雅的徵詩之舉93並註明主

要的目的是為了「青史不遺願徵詩而表著海天生色」可見徵詩活動除了是詩

人消遣怡情之舉也寄寓著希望能留下可供後人學習景仰的婦女典範書寫地方

史實的意圖謝貴文以為「可見發起人宋永清深受當時官員與文士的肯定與愛戴

他亦透過此徵詩活動提倡文風獎勵貞節達到以文學教化風俗的目的」94然此

徵詩之會透露出兩項訊息即文本之教化目的以及此會之後以鄭月娘為題之

詩作消聲匿跡可見文本題詠之對象若為平民百姓相較於前文陳永華女及鄭斌

女兩位烈婦可知其受到關注及賦予的意涵會隨之減少

《重修臺灣府志人物志》總共收錄了 18 首詩作95此徵詩之舉是康熙 47 年

90 歐麗娟《唐詩的樂園意識》臺北里仁2000頁 90「王教在移風易俗的成就上主要乃是

以『統理人倫』為根本核心因此對風俗的探討也就不外乎種種人與人之間的對應關係以及由

此衍生的社會秩序與人性特質的範疇」「標示出社會群體的生活感受與心靈狀態的一般趨向而

人人切身相關的行為依據和心靈歸屬的問題也包含在其中」 91 周元文《重修臺灣府志》卷 8〈人物志貞節〉臺灣文獻叢刊第 66 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頁 272後亦附有〈徵詩小引〉與諸詩原文為「鄭氏月娘者泉之南安石井人也年十九歸儒士王曾儒家曾儒食貧志學 甫閱年以病卒翁以貧故欲即葬月娘跪泣告乞得暫停眾謂夫死不忍恝 然常情也越數日語其翁願死從夫葬翁駭然囑鄰媼勸止月娘曰『吾當夫病劇時即以死許之義不可移』比後提防稍疏投繯而逝邑侯宋公嘉 其節通聞上憲獲褒獎焉侯親祭其墳額其廬曰『百年今日』蓋侯挽詩 有『百年今日乾坤老』之句也合葬依仁里內園路西」 92 徵詩之舉發生時間點為何學者以參與者之到卸任時間推斷以為康熙 47 年為確詳見王俊勝《清代臺灣鳳山縣詩歌研究》文化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2002頁 118-119 93 周元文《重修臺灣府志》卷 8〈人物志貞節〉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頁 272 94 謝貴文〈清代鳳山知縣宋永清的政績〉《高市文獻》第 18 卷第 1 期2005 年 3 月頁 38 95 第一首的作者為鳳山知縣宋永清康熙 43 年(1704)來臺任官《全臺詩》稱其「善察民情雅意文教頗有宦績工詩」第二首為臺廈道王敏政康熙 43 年(1704)至康熙 49 年(1710)來臺任官《全

223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發生距離康熙 23 年清朝平臺臺灣納入清朝版圖已有二十餘年南部的經營如

諸羅縣城衙署文廟學校皆有初步規模宦遊人士創作詩歌的風氣推動了

臺地的文風而諸詩於方志上排列的順序大概以官位高低來決定先後故內地

詩人作品排在前面而臺邑詩人作品排在後面這樣的情形呼應了前文所言臺灣

早期詩壇以遊宦詩人為主而臺邑有志於參與科舉的士人開始與清據初期的內

地統治階級進行交流與結合發展出初期的詩歌創作

除了籍貫生平不詳的張師文內地宦遊來臺的人士有 8 人所擔任有關文教

方面的官職如教授教諭等有 4 人而任職知縣的宋永清與任職臺廈道的王

敏政後世則對其有「善察民情雅意文教」「待人仁厚」「百姓賴以全生」等

關心民情之評價作者為臺邑人士則有 9 人大都具有增生廩生拔貢等鄉紳

身份施世榜更有「樂善好施」「農民咸受其利」等佳評扮演著臺灣地方民

間勢力首領的角色由此推知以鄭烈婦為題的徵詩之舉實具有地方輿論意見

的性質

而林華昌〈節婦鄭氏詩〉「獨挈綱常萬古寒」(壹頁 361)林氏為清康熙

43 年調任臺灣府儒學教授孫襄〈節婦鄭氏詩〉「扶植綱常吾輩事新詩題徧

海東天」孫氏為清康熙 37 年授福安教諭後改任臺灣諸羅縣為教諭李欽文〈節

婦鄭氏詩〉「輕生重節植綱常」(貳頁 40)李氏曾任福建南靖訓導張士箱〈節

臺詩》稱其「待人仁厚尤加惠原住民嚴禁通事社商之剝削濫派遇歲荒歉極 力為民申請賑恤百姓賴以全生」第三首作者為臺灣府儒學教授林華昌康熙 43 年(1704)來臺第四首作者為臺灣縣儒學教諭陸登選康熙 43 年(1704)至康熙 47 年(1708)在臺任官第五首作者為鳳山縣學教諭吳周禎康熙 42 年(1703)來臺第六首作者為臺灣諸羅縣教諭孫襄第七首作者為臺灣人陳聖彪康熙 47 年(1708)的副貢《全臺詩》稱其「善文工詩」第八首作者為張師文清康熙年間人生平不詳第九首作者為守戎張駥清康熙 47 年(1708)來臺任臺灣水師協標左營守備第十首作者為桐城人孫日高第十一首為臺灣府治東安坊人李欽文《重修臺灣府志》稱其「廩生」而《全臺詩》稱其「清康熙 60 年(1721)歲貢生曾任福建南靖訓導能文工詩」第十二首作者為張纘緒《全臺詩》稱其「清康熙五十年(1711)臺灣貢生」《重修臺灣府志》稱其「廩生」第十三首作者為張士箱《全臺詩》稱其「清康熙四十一年(1702 年)東渡來臺落居鳳山次年入鳳山縣學後為臺灣府學生員補增生廩生迄雍正十年(1732)五十九歲時成為歲貢生」為科舉業而移居臺灣鳳山第十四首作者為鳳山縣人鄭應球《全臺詩》稱其「性情耿介崇尚氣節」在朱一貴事件時為逃避朱氏同黨招募「夜晚攜妻子遁逃」可知當時鄭氏政治傾向是站在清朝政府一方又稱「主掌縣書院教席長達十餘年有益地方文教甚多」可見著重於民間百姓教化培養文風第十五首作者為臺灣諸羅縣人鄭鳳庭《全臺詩》稱其為「清康熙年間廩生」第十六首作者為康熙年間臺灣增生鄭煥文生平不詳第十七首作者為臺灣縣人施世榜為康熙 36 年(1697)拔貢《全臺詩》稱其「樂善好施興築水圳農民咸受其利」第十八首詩作者為鳳山縣人李廷綱只知其為康熙年間人生平不詳以上為鄭烈婦詩歌相關作者下文引詩處對作者即不再進行介紹

224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婦鄭氏詩〉「 風謠傳海內千古尚相看」(壹頁 425)張氏於乾隆 2 年出任漳

州府學訓導王敏政〈節婦鄭氏詩〉「苦節高風重栢舟輶軒問俗首先求」(壹

頁 362)

王氏於康熙 43 年移分巡臺廈道前列作者皆以烈婦鄭月娘為主題著重於女

子實踐德行的價值足以為後世樹立以生命維護綱常倫理的典範如王敏政所言

「問俗」帶有濃厚的移風易俗的目的乾隆年間六十七〈弔五妃墓〉 島嶼最後

昭英烈頑廉懦立蠻婦貞」(貳頁 247)六十七於乾隆 9 年以戶科給事中奉命

巡視臺灣朱澐〈李節孝〉「聖朝傳採柏舟篇海外旌揚李母賢」(貳292)

朱氏於乾隆 12 年調任鳳山縣訓導秦定國〈五妃墓〉二首之二「海表觀風

題墓道陽秋有筆墨痕新祇緣千古綱常係豈獨傷心弔五人」(參頁 147)

同治朝林豪〈詠臺陽古蹟十二首五妃墓〉「何幸教化行閨門」(《臺灣詩鈔》

卷 5頁 106)將閨門的教化與五妃事蹟結合起來於是這個單一的歷史事件便被賦

予移風易俗實踐聖王政教的任務這作品也就隱含出政治教化的色彩

道光咸豐年間劉家謀〈海音詩〉一百首之九九「匆匆六甲光彤史況沐

皇風二百年」(伍頁 308)劉氏於道光 29 年調臺灣府學訓導劉氏自註的詩序

並言 「今入版圖將二百載矣列聖相承昭然禮法有不共被涵濡哉近周光邰明

經欲輯臺郡節烈勒成一編誠盛舉也」劉氏歌功頌揚清政府以為臺邑經兩百

年教化婦女貞節德行的培養成果斐然以統治階層的角度來考量兩位烈婦之行

為價值頗具政治意涵道光年間施瓊芳〈題全臺闡幽錄〉二首之二「寡鵠貞

鴛萃一編旌祠會錫九重天依然婦誥回鸞及能使夫名附驥傳彤管有人風繼

起碧霄終古月難圓誰言婉嬺煢煢質已握興頑立懦權」(伍頁 381)

第 2 首點明此書所收人物並足堪為天子旌表之節婦貞女女子能實踐婦德

同樣也能澤被家門為夫婿增光而書中足為後世楷模者其人生卻都是坎坷不

幸的7-8 句寫出書寫權力之本質原本這些女子是柔弱貞順的卻因此書而得以

傳世施氏曾銓選六部主事前述詩人則將貞節烈女之節操德行與政權教化結合

在一起政府的旌表立祠的表揚機制使女子的高貴品行不至淹沒不彰而女子

建立閨門的行為典範可以建立淳美善良的風俗但「興頑立懦權」則頗有思考

225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的空間此四字除了建立符合倫理綱常的行為準則外還要堅強百姓們的意志

在危難時能用最大的犧牲包括生命來維持理想的存在而這理想的內涵則

隱含著統治政權的延續與護衛

余英時分析漢代循吏在文化傳播中所扮演的角色與作用他將中國文化分為

大小傳統並解釋「大傳統或精英文化是屬於上層知識階級的而小傳統或通俗

文化則屬於沒有受過正式教育的一般人民」96而漢代循吏則扮演了文化傳播者的

角色之所以如此余氏指出因為循吏是親民之官「循吏」之名始於《史記》的〈循

吏列傳〉從此成為中國正史列傳的典型至《清史稿》依然沿用余氏更言

漢代的大傳統以儒教為主體而儒教的基地則在社會而不在朝廷因此循

吏在發揮『師』的功能時他事實上已離開了『吏』的崗位他所奉行的

不復是朝廷法令而是大傳統的中心教義由於中國的大傳統並非寄身於

有組織的宗教所以它的傳播的任務才落到了俗世人物的循吏的肩上漢

代大傳統的傳播者借用《周禮》的名詞可稱之為『師儒』循吏便是以

『師儒』的身份從事『教化』工作的97

而文本尚有擔任教諭提督學政訓導等教育行政工作之創作者清廷的中

央教育制度中央最高教育行政機關為國子監其下設有祭酒司業等教官總理

監務以及博士助教學正學錄等各級教員在地方教育行政上各省設提

督學道擔任地方教育的最高行政官員以負責學校事務政風及科舉等事務

雍正 4 年(1726)提督學道改稱提督學政在地方官學上設有府學政使府提調

府儒學教授州學正縣儒學教諭府州縣下設立縣訓導以掌管地方教育事

務98

而臺灣清據初期隸屬於福建省由福建提督學道統理教育事務但因臺灣海

外孤島路途遙遠改由分巡台廈兵備道兼理學政康熙 23 年(1684)改由臺廈兵

備道兼任朱一貴事變後改由巡臺御史負責至雍正 5 年(1727)改為巡臺漢御史

96 余英時〈中國古代死後世界觀的演變〉載於《中國思想傳統的現代詮釋》臺北聯經出版社1993頁 168 97 余英時〈中國古代死後世界觀的演變〉載於《中國思想傳統的現代詮釋》臺北聯經出版社1993頁 198 98 參見種村保三郎《臺灣小史》臺北武陵1991山崎繁樹《1600-1930 臺灣史》臺北武陵1995連橫《臺灣通史》臺北幼獅1977

226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管理乾隆 17 年(1752)則改由巡臺臺灣道兼任光緒元年(1875)改由福建巡撫兼管

光緒 13 年(1887)設臺灣省後由臺灣巡府兼任掌管臺灣教育事務知縣負責地方

教育事務由此可知臺灣學政與官政相結合之特質99

而關於教育行政的最高指導原則順治 9 年(1652)頒六諭計為「1孝順父

母2尊敬長上3和睦鄉里孝訓子孫5各安生理6莫作非為」100

姜添輝以為「由其內容可窺見其重心在於強調傳統文化的倫常思想以及安本分

的觀點並藉由這些觀點的灌輸以達社會安定的目標」101康熙 9 年(1670)頒佈聖

諭廣訓十六條計有

1敦孝悌以重人倫2篤宗教以昭雍睦3和鄉黨以息爭訟4

重農桑以足衣食5尚節儉宜惜財用6隆學校以端士習7黜

異端以崇正義8講法律以儆愚頑9明禮讓以厚風俗10務

本業以定民志11訓子弟以禁非為12息誣告以全善良13

完錢糧(租稅)以省催科(裁判)14戒匿逃以免株連15聯保申

以弭盜賊16解仇忿以重身命等102

除了順治朝所強調的倫常價值觀外並將關注範圍擴大到文化習俗以及社

會規範等層面可以窺見清廷教育行政的最終目標是欲藉由教化途徑以安定社

會光緒 29 年(1903)張百熙等在〈奏定學堂章程〉中提出「至於立學宗旨勿論

何等學堂均以忠孝為本以中國經學為基礎俾學生心術依歸為正」103以至於

光緒 32 年 5 月 2 日清廷公佈的欽定學堂章程第一類是忠君尊孔第二類是尚

公尚武尚實可知清代由內地派遣至臺灣的教育官員實肩負思想教化之重

責大任其主要之任務為導正並建構臺邑人民正確之政治立場與政治意識創作

者日夜身處其氛圍中將其投射於其所創作之主題詩歌中似為合理之解釋

顧炎武論「秦紀會稽山刻石」指出「然則秦之任刑雖過而其坊民正俗之意

99 參見盛清沂王詩琅高樹潘《臺灣史》臺北眾文1988 年種村保三郎《臺灣小史》(臺

北武陵1991)邱奕松《嘉義縣志教育志》嘉義嘉義縣政府1991連橫《臺灣通史》

臺北幼獅1977 等 100 宋鼎宗等《全臺首學資料彙編》頁 61臺南臺南市立文化中心1997 101 姜添輝〈教育社會學觀點的清朝時期臺灣官方儒學的發展與特性〉《臺南師院學報》第 34 期

2001頁 292 102 種村保三郎《臺灣小史》臺北武陵1991頁 151 103 雷國鼎《教育概論》上冊臺北教育文物1976頁 80

227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固為始異于三王也」(《日知錄》卷十七)則中國自秦始皇起便有統治階級提倡禮

教以矯正民間各地不良風俗的政治措施文本創作群共 69 人共有 20 位具有從內

地遊宦臺邑的背景其中官職包括擔任臺邑各地教諭知縣巡臺御史提督學

政訓導等居多而臺邑文人亦具鄉紳背景文本中反覆出現蘊含政治意涵與宣

揚文教的意識

伍對內地與臺邑的指稱反映中央政權與地方邊陲的對峙

清代臺灣貞節烈女詩中出現以內地為中心以臺邑為邊緣之論調例如康

熙朝江日昇〈贊寧靖王朱術桂與五妃殉節二絕〉二首之一「天地乾坤無可寄

飄然海國全其身」(貳頁 28)臺廈道王敏政〈節婦鄭氏詩〉「鬚眉長樂嗤青

史巾幗共姜壯海洲」(壹頁 362)此詩為康熙年間王氏應徵詩之會為鄭治時期

禮官鄭斌女為寫的作品第 4 句稱鄭斌女事跡足以為「海洲」壯事氣勢壯盛

其臺地為「海洲」意指海外神洲顯現出以內地為世界中心點而以臺邑為邊

垂的論點

諸羅諭孫襄〈節婦鄭氏詩〉「扶植綱常吾輩事新詩題徧海東天」(壹頁

367)此詩亦為應徵詩之舉最後一句「新詩題徧海東天」臺邑與內地一水之隔

又處內地東方稱「海東天」可說是其地理位置的說明范咸〈弔五妃墓十二絕

句〉十二首之五「可憐椎髻文身地」(貳頁 258)其它相關文本有以鄭氏王朝禮

官鄭斌女為題之作品

康熙 13 年內地爆發三藩之亂鄭經趁機響應出兵同時將明朝續順公沈瑞接

到臺灣並以禮官鄭斌之女許配之鄭經將明朝王公遷往臺灣並幫助其建立家

庭除了昭示臺灣鄭氏為延續明朝皇權的正統地位外也為了隴絡人心凝聚在

臺灣的明室力量可以說沈鄭兩氏的聯婚是帶有強烈的政治色彩這段婚姻幾年

後卻遭到重大的打擊鄭經去世後鄭克塽繼位親信馮錫范攬權內部局勢日

益混亂身為流亡王公的沈瑞被誤認為身懷鉅資並因此招禍被馮錫范以反間

228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謀逆案件遷連104

父子被殺家屬被囚當沈瑞一家受禍時禮官鄭斌向鄭克塽求情為女兒

開脫並得到首肯就在鄭家父母將女兒救出虎口後得知詳情的鄭女卻毅然決

然決心與丈夫共赴家難並在處理完殉死家人的後事後從容自縊殉夫這件事

在當時引起很大的迴響不論身份貴賤聽聞此事的人都為此感動流淚康熙 23

年清朝佔據臺灣後總督姚啟聖並奏請封誥鄭氏「一品夫人」都統張夢吉並差人

將沈氏一門受難的棺柩送返京安葬105

咸豐朝陳維英〈一品夫人〉(鄭斌女 沈瑞妻)四首之四「鸞章一旦下東都

油壁香車離海隅」(伍頁 182)史載清據臺灣後將沈瑞遺體移葬內地想必鄭

女也隨之移葬故有「油壁香車離海隅」之說而以海邊一角指臺地將其邊緣

化之地理觀可知劉家謀〈謁五妃墓〉二首之一「那知瘴海千重外尚有紅顏

識報恩」(伍頁 319)再如道光年間施瓊芳〈題全臺闡幽錄〉二首之一「海濱

鄒魯風堪采軒使曾勞女史詢」(伍頁 381)施氏為《全臺闡幽錄》題詩書中

多錄臺地節烈女性有為清代臺灣女性寫史的目的詩中稱「海濱」以內地為中

心以臺邑為邊地的意向明顯

王凱泰《臺灣雜詠續詠》十二首之五「故王一去五妃陪海外黃沙賸

幾堆」(《臺灣雜詠合刻續詠十二首》頁 50)同治朝林豪〈五妃墓〉「海角年

年長相守」(《臺灣詩鈔》卷 5頁 93)熊佐虞〈五妃墓限支韻〉「黃土荒題海上

碑」(《臺灣詩鈔》卷 5頁 93)以及光緒朝唐景崧〈五妃墓限支韻〉「海上鵑啼

悲玉帶」 (《臺灣詩乘》卷 5頁 209)周長庚〈拜五妃墓〉「頸血不膏中土鐵

墓門長咽落潮聲」(《臺灣詩乘》卷 5頁 214)

周長庚(1847~1888)號辛仲又號莘仲福建侯官人光緒 10 年(1884)由建陽教

諭調署彰化教諭光緒 14 年發生施九緞以索焚丈單為名的圍城之變周氏因為民

104 蔣師轍《臺游日記》卷 1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7臺灣文獻叢刊第 6 種頁 30記載「康熙二十一年福建總督姚啟聖用間諜陰散其黨約偽賓客司傅為霖內應事洩為霖遇害」丁曰健輯《治臺必告錄》卷 1頁 77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9臺灣文獻叢刊第 17 種記載「行人傅為霖密約十三鎮同日發難事泄錫範並搆陷續順公沈瑞而有其貲人心益失國軒居臺而被刺者再皆姚啟聖所使也 105 事詳見江日昇《臺灣外記》卷 9臺灣文獻叢刊第 60 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

229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請命受誣以致「一官拋擲落拓終身」彰化人士「頌公之德而不衰」周氏

讚揚五妃之死為「頸血不膏中土鐵」以清朝鐵蹄為「中土鐵」相對而言臺邑

為世外之地可知而另一方面五妃成為臺邑歷史人物而非中土人物的意涵就更

為明顯了

本節所述及這 11 位作者中王敏政為康熙朝內地旗人孫襄為康熙朝內地人

陳維英為咸豐朝臺地人施瓊芳為道光朝臺灣縣治人林豪活動於同治朝左右金

門人周長庚為光緒朝內地人熊佐虞光緒朝內地人唐景崧光緒朝內地人生

存年代分佈清朝早中晚各期籍貫有大陸內地也有臺地人士由此推測以邊

陲之姿態而與內地中央相對似乎是清代士人普遍之觀點

黃國昌以為「中國意識」可以分析成六種互相關聯的觀念他舉出的第二種

觀念就是「『世界中心』的地理『中國意識』」「中國人把自己居住的地方視為

世界的中心而以其它地方都是世界的邊疆」106 莊勝全在以康熙朝四位內地親

歷者的觀察內容研究得出「遂使以中國本土為中心的世界觀得以大行其道中國

的文化邏輯逐步套用在對台灣的印象上」107

李國祈在對清代臺灣政治發展史的研究提出「臺灣自康熙時期歸入清帝國

版圖後雍正以降清廷所推行的政策則為使其內地化其目的在使臺灣變成

中國本部各省的一部份108」李氏為所謂的「內地化」乃中國中央政權及傳統典章

制度在臺灣這個邊疆地區的普及與擴張的過程「內地化」就是在政治上「中國

化」在文化上「儒家化」109並以為「大體而言及十九世紀其(臺灣)西部已

開發地區內地化幾已完成」然而我們參照前列詩人之作品即便在李氏所認

定已「內地化」的時期不論其為內地文人或臺邑文人其詩作中乃反映出臺邑

的邊陲位置亦即臺邑被歸為中國一省後其地理位置的觀念仍屬於遠離核心

的邊陲

106 黃國昌《『中國意識』與『臺灣意識』》臺北五南1995頁 12 107 莊勝全〈清康熙朝臺灣印象的轉變以四位親歷者的觀察為例〉《臺灣風物》第 56 卷第 3期2003 年頁 32 108 李國祈〈清季臺灣的政治近代化開山撫番與建省(1875-1894)〉《中華文化復興月刊》第 8卷第 12 期1975 年頁 5 109 李國祈〈清代臺灣社會的轉型〉《中華學報》第 5 卷第 3 期1978 年頁 148

230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然而我們以為文本中雖有臺邑居邊陲之政治意識然其以臺邑貞孝節烈女子

為主題仍是「在地認同」之詩學實踐其雖大量融合中國傳統詩學文化的意涵

與典故然最終目的之一仍是構築臺邑貞節歷史故我們認為其「臺邑邊陲化」

之特質可以引用鄭志明教授的說法加以解釋「所謂自在性格是指文章主體可

以從容地與外來文化相結合以開放的心靈來解消各種衝突情境讓主體文化無

處而不自在承認其邊陲的角色就是要解消邊陲的悲情心態不必向世界的核

心靠攏也不必向中國的核心靠攏脫離了核心的意識宰制自安於邊陲不是

偏安的心態而是無所求於核心以主體的自主性來迎接來自核心的各種挑戰110」

雖然鄭教授所提的是臺灣儒學發展的問題但從文本中看來不論是內地詩

人或本土詩人在接觸到臺邑本地題材時或多或少都會進行內地化與本土化的衝

突與融合而作品最終的主體性還是會回歸於創作場域之在地認同例如陳昭瑛

在〈論台灣的本土化運動〉一文中指出早期的「台灣意識」並未與「中國意識」

衝突甚至是重疊在一起有著相互定義的關係「由於臺灣人是以中國為父母

之國台灣意識自然也以中國意識為起源中國文化漢民族的特有生活方式在

台灣的樣貌是形成『中國式台灣意識』的文化基礎」111而由上文可知所謂「中

國式台灣意識」其地理觀念乃以中國為世界之中心而臺灣為邊陲之地

由於本節文本的作者群有 3 位清代中期的臺邑人所以我們可以推論最遲

在清咸豐道光年間臺邑詩人的地域意識其實已被完整教化出「中國意識」了

而 8 位內地詩人的作品中反覆以「海角」「海國」「海上」的空間述語強調臺

邑相對於核心的「邊陲」地位不斷灌輸與強調台地附屬內地的地理概念即統

治階級的角色為清朝政府

陸小結

縱觀上述所論文本創作活動實有許多政治元素清代考據學風盛行余英

時所言多學為識之學風由內地傳入臺灣專注於客觀知識從詩歌形式發展為

110 鄭志明〈臺灣儒學本土化的發展方向〉載於《第二屆臺灣儒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臺南成功大學中文系1999頁 655-679 111 參見陳昭英《臺灣文學與本土化運動》臺北正中書局1998頁 101-181

231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詩文融合詩序詩註比例增加且內容多為客觀現實事件的敘述可知其對外

在世界的關注而文本創作群的遊宦背景使其關注於教化與移風易俗前述余

英時對中國循吏之分析與清朝《通典》對知縣之職責描述可為舉證而作者若

無官員身份則為臺邑地方儒學鄉紳或與地方官府關係良好或掌地方書院

負有教育子弟之責任而文本所題詠之主題部份具官宦背景或受禍於政治事

件兵亂政治勢力等直接間接造成主題事件的發生

而大部分主角皆與朝廷旌表官修方志等政治活動相關聯而在文本中的象

徵隱喻中女子貞節類同於清政權女子抵抗外來力量的侵略象徵捍衛主權的

存在宣示清朝統治之正當性與合法性而臺邑邊緣言論則反映中國文化融入

臺灣社會整個內化過程的完成清代臺邑文人已接受臺灣為中國領地之一部份

王建曾以今文《尚書》為文本論析西周王朝政治意識中的合法性理念112其得出

的結論有「國家政治疆域的傳承與統一意識」「政治統治權威的合法傳承」「批

判和推翻暴君暴政統治的變革意識」等

雖然尚書是官方性質的文書有別於文本之私人創作但兩相比較可以觀

察出兩者相似處如本文所提出之「五妃詩墳墓之意象反映明政權走向滅亡與結

束」「民變烈女的歌頌反映創作群對清廷統治權的支持與肯定」則與李文所提「政

治統治權威的合法傳承」何其類似而「對內地與臺邑的指稱反映中央政權與地

方邊陲的對峙」則除了如王健所言之「國家政治疆域的傳承與統一意識」「中華

文明hellip即使某個王朝滅亡了後繼的王朝以其合法繼承者的身份完全承襲前朝

的政治遺產完成統一拓展天下疆域的合法政治使命」113因為本文創作群特定

之時空背景深一層反映出所謂天下疆域「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

非王臣」實隱藏著中央與邊疆之對峙114而本文前述所言之三種群體意識實為「漢

文化移植臺邑」政治操作的基礎而我們亦可解析創作群如何合理化清廷統治臺

灣的政治權力

112 王健〈論西周王朝政治意識中的合法性理念mdashmdash以今文《尚書》為中心〉《江海學刊》第 6 期

2003 年 113 同前註頁 141 114 中國商周時代還未出現中國與四夷對應的指稱一直要到「自東周以來才以南蠻北狄東

夷西羌相對而言為言」參考于省吾《釋中國》王元化主編《釋中國》第 3 卷上海文藝出版社

1998頁 1517

232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引用書目

一傳統文獻

丁紹儀《東瀛識略》臺北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7臺灣文獻叢刊第 2 種

王必昌《重修臺灣縣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臺灣文獻叢刊第 113

江日昇《臺灣外記》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臺灣文獻叢刊第 60 種

朱仕玠《小琉球漫誌》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6 臺灣文獻叢刊第 3 種

周元文《重修臺灣府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臺灣文獻叢刊第 66

林焜煌纂《金門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臺灣文獻叢刊第 80 種

陳文達《鳳山縣志》臺北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臺灣文獻叢刊第 124 種

《清一統志臺灣府》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臺灣文獻叢刊第 68

陳壽祺《福建通志臺灣府》臺北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臺灣文獻叢刊 84

許南英《窺園留草》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2臺灣文獻叢刊第 147 種

連 橫《臺灣詩乘》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臺灣文獻叢刊第 64 種

《欽定平定臺灣紀略》臺北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臺灣文獻叢刊

第 102 種

《碑傳選集》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6臺灣文獻叢刊第 220 種

《臺灣通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2臺灣文獻叢刊第 130 種

蔣師轍《臺游日記》臺北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7臺灣文獻叢刊第 6 種

盧德嘉《鳳山縣采訪冊》臺北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 臺灣文獻叢刊第

73 種

二近人論著

王俊勝 2001《清代臺灣鳳山縣詩歌研究》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全臺詩編輯小組 2004 《全臺詩》(1~5 冊)臺南國家臺灣文學館

233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234

江寶釵 1999 《臺灣古典詩面面觀》臺北巨流

余英時 1993 《中國思想傳統的現代詮釋》臺北聯經出版社

洪順隆 1998 《抒情與敘事》臺北黎明文化

許麗芳 2007 《章回小說的歷史書寫與想像以三國演義與水滸傳的敘事為例》臺

北秀威資訊科技

許玉青 2004 《清代臺灣古典詩之地理書寫研究》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硏究所

碩士論文

許東海 2003 《女性帝王神仙先秦兩漢辭賦及其文化身影》臺北里仁書局

畢恆達 2001 《空間就是權力》臺灣心靈工坊

陳昭英 1998 《台灣文學與本土化運動》台北正中書局

張孟珠 2002 《清代貞節的實踐及其困境》國立中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葉嘉瑩 2000 《清詞散論》台北桂冠

葉嘉瑩 2000 《漢魏六朝詩講錄》台北桂冠

黃國昌 1995 《『中國意識』與『臺灣意識』》臺北五南

楊積慶箋校 1980 《吳嘉紀詩箋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歐麗娟 2000 《唐詩的樂園意識》臺北里仁

鮑家麟編 1992 《中國婦女史論集》臺北稻香出版社

  • 文本有以明皇室在臺殉節之五妃為題的作品五妃本事參見江日昇《臺灣外記˙弁言》丁紹儀《東瀛識略》等皆有記載江日昇站在清朝統治者的立場對鄭氏王朝一直視之為謀逆亂臣但對殉國而死的寧靖王則抱著頌揚的態度而追隨寧靖王殉死的五妃則稱讚其為「且五姬慷慨輕生氣勝男子而臺灣之山川草木能不因此而增光乎」可知五妃殉節之歷史地位與道德價值在清康熙年間即已確定
  • (《雲林縣採訪冊˙藝文》頁206)
Page 6: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ir.lib.ksu.edu.tw/bitstream/987654321/13221/2/21%D... ·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 曾玉惠 ∗ 摘要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合如貞孝貞節貞烈節孝節烈等不論是概論婦女貞德或題詠貞烈人物

之作品凡是涉及上述範圍之主題詩歌全部在文本範圍之內而本文也根據《大

清會典》與陳春雷《貞節史》的分類將文本分為烈婦(烈女)節婦(貞女)孝女

等三類加以分析8

本文根據《全臺詩》與《臺灣文獻叢刊》《臺灣方志集成清代篇》等文獻

資料所搜集文本所得總計 151 首其中烈婦詩共 131 首而節婦詩中包括貞女詩

與孝女詩共 20 首從比例上可知以烈婦為題者作品數多出 4 倍文本大部份為題

詠具貞孝節烈婦德之女子這些主角人物總計 34 位皆於現實世界中實際生存過

並非虛構人物在「存在」意義上必須是真實的而整個清朝臺邑見諸於方志之

列女有兩千多人曾蒙受官方旌表女子有上百人然見諸詩作中的女子僅有 34 人

可見入詩比入史尤為難得這種透過題詠人物行事操守闡明儒家道德理想的筆

法實繼承了《史記》《漢書》以來「傳」人解「經」的傳統

而參與創作的文士共 69 人亦有同一作者創作內容包含節婦烈婦孝女等

不同性質主題如吳德功陳維英等我們試分析這 69 位作者之背景其中籍貫

不詳者為 6 人而烈婦詩作者具臺邑背景者共 26 人具內地背景者共 28 人可知

兩地作者之比例相當而創作節婦詩之內地詩人僅 1 位而有 8 位臺邑詩人參與

由此反映詩人之背景與所題詠的對象性質之關聯

二 研究方法

楊義《中國敘事學》提出「敘事視角是一部作品或一個文本看世界的特

殊眼光和角度」9作品乃作者與外在寫作場域亦即所謂「宇宙」互動的結果

當作者再現己身自外在所接受的訊息時實不免參入個人主觀的價值判斷梅家

玲以為「敘事先後次第中所隱含的或許是敘事意欲營塑特定敘事風貌的意圖

但更可能的乃是其對於所敘事件之意義價值的輕重判分」10因此作品內容與

敘述的方法其實隱含著梅氏所言的「對於所敘事件之意義價值的輕重判分」

8 本文文本引詩後括號內若無特別標註書籍名稱則為引自《全臺詩》標註時第一個國字數為冊

數第二阿拉伯數字為該冊數之頁碼全臺詩編輯小組施懿琳等編撰《全臺詩》臺南市國家

臺灣文學館2004 年共 1~5 集 9 楊義《中國敘事學》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頁 191 10 梅家玲《世說新語的語言與敘事》臺北里仁2004頁 219

194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而許麗芳提及「敘事不僅是敘述也是解釋後者意義甚至大於前者是以

特定價值觀點貫穿於故事文本間」11也認為文本隱含的作者特定價值觀點而此

特定價值觀點用何種方式呈現呢申丹提及「文體學家較常探討的是『敘述聲音』

層次其偏好敘述觀點的文體問題注意敘述者敘述時運用文字表達或流露出來

的立場觀點與語氣口吻重視語言運用的問題」12因此申丹所舉的文體學家主張

作者在進行創作時其內容的剪裁與語言形式的運用安排實表現出作者本身價

值判斷而人類價值判斷實牽涉至心靈意識的層面

黃國昌提及心理學家常使用『意識』來描述關連到個人和外在世界關係的心

理狀況它指知道了某種『觀念和感受』(Awareness of ideas and feelings)特別是能

知觀察到並將觀念和感受統合成有意義的整體的能力」並為「意識」定義

時舉洛克所下的結論是「與外界接觸而在一個人內心引起的觀念(Perception)」13

因此創作者在形成價值判斷與意義的界定時必先有一種「能知觀察到並

將觀念和感受統合成有意義的整體的能力」意即黃氏所言之「意識」他並進一

步衍生「意識」的特質其是多元性的他提到「每個人都可能根據事實依其

自覺自知有很多種『意識』」他舉例

一個人可依其血統關係之大小產生家庭家族宗教種族民族等意

識他也可能依生活範圍或出生地產生鄉土縣籍省籍國家等意識

他可因職業地位等關係產生不同的『階級意識』他更可因接觸問題和深

度不同而有不同的政治文化宗教等意識14

而李殿魁則曾對「意識」加以解釋「『意識』是心理學上的一個名稱是說

當你感覺到這個東西存在便有一個意識存在內心」15而「意識型態」則為「意

識型態在政治上或者哲學上來說它有一種堅持的教條hellip意識型態最明顯的就

是變成一種主義教條的面貌出現堅持一種主義那就變成了意識形態」16李氏

11 許麗芳《章回小說的歷史書寫與想像以三國演義與水滸傳的敘事為例》臺北秀威資訊科技2007頁 12 12 申丹《敘述學與小說文體學研究》北京北京大學1998 年頁 200~201 13 黃國昌《『中國意識』與『臺灣意識』》臺北五南1995 年頁 3 14 同前註 15 陳瀅州整理〈從臺灣意識出發--政治意識與現代詩如何調和〉《明道文藝》第 358 期2006

年 1 月頁 61 16 陳瀅州整理〈從臺灣意識出發政治意識與現代詩如何調和〉《明道文藝》第 358 期2006

年 1 月頁 62

195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的解釋能為「意識」與「意識形態」之不同加以解答

但本文所說的意識非僅指單純個別作者其所探討的範圍是清代臺邑詩人所

創作以貞孝節烈為主題之詩歌中所蘊含的主體意識因此這裏所討論的是群體的

觀念由個體意識發展至群體意識牽涉到兩個層面黃國昌認為

從個人對團體的關係看『意識』和『認同』(Identity)有密切不可分的關

係『認同』也者是要在團體中為個人『定位』意即在人類社會中為個

人找到『同類』區別出『異類』由於『認同』個人有『歸屬感』」另

一點是從團體對個人的關係看「『意識』就是『聯繫』(Affiliation)的認

識和實踐helliphellip社會比類學說(Theory of Social Comparison)認為人要從

別人那裡找到衡量自己言行感情的準則當一個人感覺到『聯繫』存在

知道這種『聯繫』可資依賴就是『意識』作用了17

由上述研究者的說明我們可以歸納出經由作品的內容與敘述方法的討論來

得到敘述者對所述主題不論其為人或事件所賦予的價值判斷與意義設定而

此結果的產生足以反映出創作群的政治意識

三政治意識釋義

貞節順從一直是中國婦女德行之基礎規範雖然傳統文化中極力依性別而

進行空間領域的劃分《易經家人卦彖辭》將「女正位乎內男正位乎外」視為

是「天地之大義」《禮記內則》說明所謂男女內外之別是「男不言內女不言

外」「男子居外女子居內」不管是實際活動的空間或行為影響的領域都極力

主張「男外女內」「男女有別」但確實實踐的可能性卻很低主要是因為人是生

存於社會之中的即便女子被限制於家庭中的私領域但仍免不了會跟外界產生

互動與群體產生關聯而政治則是群體生活中重要的一環因此以人為表現中

心的文學實不能無涉於政治

王西平提及「人是社會的人政治是社會生活的重要內容人本身就經常和

政治發生聯繫作為以人為表現中心的文學不能見政治而遠離之這實際是辦

不到的」18而中國向來是注重內在超越的文化型態余英時「國家一向是被看

17 黃國昌《『中國意識』與『臺灣意識』》臺北五南1995 年頁 4~5 18

王西平〈路遙小說中的時代意識與政治意識〉《小說評論》第 3 期1996 年頁 57-61

196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成人倫關係的一個環節價值之源內在於人心然後向外投射由近及遠這是

人倫秩序的基本根據」19

人心之價值之源在於道德規範因此當創作者處理文本主題時常將關注點

從小我家庭家族之層面發展至大我國家社會層面故創作者以人物為關注重心

時實無法忽視其社會生活以及社會生活所牽涉的政治活動而李殿魁曾提及

「每個人在社會上活動生存時他絕對受到外在社會的約束影響互相關聯

尤其若對政治不感興趣對社會不關心則這首詩寫出來就沒有生命」20而李運

摶則對當代小說中的政治意識進行分析李氏以為

所謂當代小說的政治意識即是指當代小說描寫政治生活表現政治情態

顯示政治得失評判政治優勢而體現的觀念這種觀念既是經由小說這

種有自然藝術特點的敘事藝術在ldquo敘事中藝術地體現又是小說家主體

意識的一種顯示而小說家的政治意識既是個性的也是群體的因為個

性中往往融入了特定時代的群體的觀點看法與情緒21

我們以為李氏所言之政治意識暗示了文本強烈的政治色彩幾可直指文本

隸屬於「政治小說」之種類但前述李殿魁氏即指出意識之包容性故我們以為

即便不是政治色彩非常強烈的文本也可能表現出創作者之政治意識而李運摶

所指出「小說家的政治意識既是個性的也是群體的或可為本文探究創作群之

政治意識提供一研究方法成立之論證

清代臺灣地方志上以貞節烈女之節行入傳的不知凡幾然成為文本主題人

物者卻大都具有政治背景或遷涉及政治事件如在作品數量上佔大宗的鄭斌

女五妃陳永華女其本身皆出身於官宦家庭其所以遭遇家難的原因都源

自於政治事件或政權轉移至若晚明盧若騰〈殉衣篇為許爾繩妻洪氏作〉〈哀

烈歌為許初娘作〉兩詩前者主角之所以遭遇喪夫之痛主要是丈夫許元「從

戎東征為偏裨記室」22而後者之所以冤死主要受到外在強暴之殘害而此外

19 余英時〈中國古代死後世界觀的演變〉載於《中國思想傳統的現代詮釋》臺北聯經出版社

1993頁 35 20 陳瀅州整理〈從臺灣意識出發--政治意識與現代詩如何調和〉《明道文藝》第 3582006 年 1

月頁 64 21 李運摶〈當代小說政治意識漫論〉《文藝評論》第 3 期1995 年頁 39 22 參見林焜煌纂《金門志列女傳》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 年卷 13臺灣文獻叢

197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在惡勢力乃是鄭氏王朝中鄭泰父子23屬於政治勢力而〈臺灣三仁詩〉之劉滿姑

遭逢林爽文事變也是政治事件而個人政治色彩較低的臺邑節婦們也都牽涉

及朝廷旌表或地方政府表揚入祀節孝祠等政治行為24

由此推斷文本大都有鮮明的政治色彩包含著較為深邃的政治內涵其人物

的命運總和政治發生千絲萬縷的聯繫並涉及政治事件和政治權力爭奪在事件

中揭示社會政治問題我們了解到文本創作群乃是用歷史和藝術的角度去審視相

關的政治歷史事件去思考在社會大背景下主角的生存和生活態度對於政治事

件在人們心靈中掀起的波瀾留下的投影和由此而引起的人物際遇命運的變化

進行解釋與價值判斷此為本文對政治意識的定義與思考並試圖由文本逆推而

解析出在特定時代背景即清代臺灣時空背景下貞孝節烈主題詩歌之創作群其

政治意識之內涵而由此得知其表現型態有兩種一為對歷史事件的反思二為

對主角人物的評價

四前人研究成果

中國婦女德行典範的相關論述自遠古即有文獻流傳如《易經恆卦》「婦

人貞節從一而終」《禮記郊特牲》「一與之齊終身不改故夫死不嫁」而

《孔子家語本命解》云「女子者順男子之教而長其理者也是故無專制之義

而有三從之道幼從父兄既嫁從夫夫死從子言無再醮之端」《史記田單

傳》云「忠臣不事二君貞女不更二夫吾與其生而無義故不如烹」本文搜

尋與主題相關之前人研究成果陳述如下

(一)前人有關貞節主題之研究

本文根據相關資料庫中的記錄25對前人研究成果進行說明與分析論文的搜

刊第 80 種頁 353 23 林耀潾〈在邊緣的邊緣實踐---以清代臺灣澎湖文石書院山長林豪為例的研究〉《成大中文學報》

第 13 期2005 年 12 月頁 357「許氏初娘後浦文衡女hellip安平諸豪攜家止後浦奪民廬居之

文衡宅分前後院前院為鄭泰家奴所據鄭泰者偽遵義侯鄭鳴駿兄尤橫暴奴又泰心腹用事

初娘恐遭侮啟文衡扃其門於屋後開戶出入一日奴窺初娘美以告泰子纘緒纘緒故無賴

大悅」 24 如章甫〈過節孝坊〉〈過烈女坊〉等詩皆詳細載明 25 臺灣地區的資料庫包括中華民國國家圖書館所製作的《中華民國期刊論文索引光碟系統》此

系統收錄自民國 59 年 1 月至 97 年 1 月所出版的期刊篇目總計 2091577 筆收錄期刊共 4632種中華民國科技政策中心所收錄自民國 80 年之後中華民國國內所舉辦之學術會議發表論文中

198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尋範圍以有關貞孝節烈之主題或雖為論文副主題但與主題有重要關連或互相發

揮之作品為主若論文內容僅只稍微涉及相關說明則予以省略如范長華所著

〈淺探明代中晚年至清末寶卷與寶卷中孟姜傳說的遞變---以「佛說貞烈賢孝孟

姜女長城寶卷」「長城寶卷」「孟姜仙女寶卷」為例〉雖涉及貞烈主題然其研

究重點卻不在此為使說明不至於失焦故予以排除

臺灣地區學者有以史書為文本加以分析評論者如陳璦婷〈《明史》〈列女

傳〉的敘事策略〉及陳豫貞〈光環背後的黑暗--從《清稗類抄貞烈類》看中國傳

統的婦女觀〉前者以敘事策略來反推《明史》中列女群像的構成機制後者討論

中國傳統婦女觀而以文學作品為文本分析其貞節觀念者如黃振郎〈從《西遊

記》看吳承恩的貞節觀〉及周伯乃〈我國古典小說中的貞節觀念〉等而劉純婷

「《三言》貞節觀研究」紀國智「市民文學中『貞節觀』之研究---以宋元明戲曲

小說為探討中心」王光宜「明代女教書研究」劉素里「三言二拍一型的貞節觀

研究」則分別為西元 1995 至 2005 年橫跨漢學資料整理研究所民間文學研究所

歷史研究所中文研究所四個文史領域的碩士論文

可見貞節觀念的討論實可從文獻學歷史學民間文學中國文學等不同領

域做多方發揮由於中國貞節觀念對婦女的控制至明清發展至最高點故前人針

對明清兩朝進行斷代研究的論文為數不少如張孟珠〈人身安全之憂清代貞節

實踐的困境〉費絲言〈醜事盛清的貞節政治[評 Disgraceful Matters The Politics of

Chastity in Eighteenth-Century China by Janet M Theiss]〉鄭媛元〈明代未婚女子的

貞節觀--從「烈士不背君貞女不辱父」談起〉林時民〈對明代婦女貞節觀念的

若干思考〉關綠茵〈記明末忠貞節的女子〉等

張孟珠「清代貞節的實踐及其困境」費絲言「由典範到規範----從明代貞節烈

女的辨識與流傳看貞節觀念的嚴格化」安碧蓮「明代婦女貞節觀的強化與實踐」

華民國國家圖書館所建立《中華民國圖書聯合目錄資料庫》此資料庫收錄國家圖書館及所屬 76所合作館藏書目資料中華民國國家圖書館所建立《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此資訊網收錄民國45 年至民國 97 學年度全國博碩士論文書目資料共 107353 筆中國大陸地區的資料庫包括萬方數據公司所出版之《中國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此數據庫資料來源來自國家法定學位論文收藏機構中國科技信息研究所收錄自 1977 年以來中國各學科領域的學位論文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電子雜志社出版之《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此數據庫收錄自 1994 年以來中國國內 8200 多種綜合期刊與專業特色期刊論文

199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則為從 1994 至 2001 年間臺灣三篇歷史研究所的學位論文其中張孟珠的一篇期

刊論文及一篇學位論文當是相同主題闡釋發揮的一系列研究成果這些作品從

不同的角度來分析明清貞節觀念的發展與內涵例如貞節觀念如何在明清趨於嚴

格化的現象與背後成因的探討以及就現實實踐層面來審析貞節觀念在中國社會

存在的真象

林懷慈則從另一面向的文獻資料切入發表了〈賦性宣淫清乾隆朝強姦案

之解讀〉與「情慾與社會秩序---從刑科題本看清代婦女的抉擇」等前者為期刊

論文而後者為學位論文林氏以性犯罪原始文獻的角度切入不同於前人專注於

描寫貞烈女子的文獻轉而以非貞節的女子在歷史上留下的記錄為研究範圍為

中國貞節觀念的研究提供另一面向的思考而梁其姿〈清代之清節堂〉則以清代

救濟寡婦的機構為研究的主題

林素珍〈魏晉南北朝女教概述〉張欣怡〈從婦女的守節與再嫁看魏晉南北朝

的貞節觀〉唐毓麗〈唐代的貞節觀及文化建構之探討--以兩「唐書」「列女傳」與

唐傳奇作品為例〉陳晚玉〈宋至明時期婦女貞節觀念的演變〉徐秉愉〈遼金元

三代婦女節烈事蹟與貞節觀念之發展〉盧建榮〈慾望之河---唐代情義邊界的建

構和逾越〉則呈現了明清兩朝之外以斷代為研究範圍的不同成果

唐朝為歷史上著名開放浪漫的時期對女子的約束力相對而言比起其它朝代

較為寬弛宋代理學興起對婦女的約束力轉而強化這兩個朝代在貞節觀念上

表現出強烈的時代色彩故對唐宋兩朝的研究也頗受重視這一點在學位論文

的表現上更為明顯如張欣怡「形象與實踐唐代婦女的孝行」鄭育萱「唐代婦

女書寫文本中的社會反映」朱曉娟「程朱學派與宋代婦女貞節觀之研究」陳莉

婷「宋代家訓之女子教育觀研究」李君琳「從階層身分教育貞節觀看唐代婦

女地位問題」等分別為 2001 至 2005 年間臺灣歷史研究所國文教學教育研

究所的碩士論文其中鄭育萱陳莉婷從文本出發討論婦女德行教育問題而張

欣怡則開啟了前人較少觸及關於婦女孝行議題李君琳則提供了由貞節觀來界定

婦女社會地位的可能性

其它如關注民族文化歷史發展社會家庭等層面之分析王純菲〈女貞

200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與女色---中國古代兩極女性形象并存的民族文化緣由〉李承貴〈「貞節」觀念的

歷史演變及其現代啟迪〉溫毓詩〈中國「貞節觀」文化對婦女的影響兼論心理特

質探討〉蔡銘峰〈從「神聖化」到「桎梏化」--論「貞節牌坊」的婚姻家庭意義〉

王文斌《瘋狂的教化貞節崇拜之通觀》則以專書來探討中國貞節觀念的教化

意義黃惠琴〈韓國古代的婦女貞節觀〉吳玉廉〈香火繚繞中的規範與記憶徽州

地區女祠堂研究〉以外國及地區性為研究範圍是不同的切入點

大陸地區有以各類文本為研究範圍的研究成果以史籍為文本者如位雪燕

徐適端〈從《元史middot列女傳》析元代婦女的貞節觀〉譚德興〈從道光《思南府續志》

看清代貴州婦女的貞節觀〉段穎惠〈迷失的本性mdashmdash從《明史middot列女傳》中的婦女

守節現象析明代婦女的貞節觀念〉段穎惠〈從《明史middot列女傳》析明代婦女的貞節

觀念〉李蘭萍〈從《香山縣志》看清代婦女的命運mdashmdash對廣東婦女貞節觀的研究〉

焦杰〈《列女傳》與周秦漢唐婦德標準〉等其中以正史記載為文本的有 4 篇以

地方志記載為文本者有 2 篇

以古典詩歌為文本則有高春花〈鮮血沐浴下的貞節之花mdashmdash論《國朝閨秀

正始集》中的絕命詩〉練葵英〈一曲蘊含儒家貞節觀念與反抗強權精神的贊歌mdashmdash

《陌上桑》的主題內涵形象探究〉劉少曼〈試談詩經漢樂府中的女性貞節觀〉

張紅霞蘇曉輝〈論元代正統詩文中的貞婦烈女形象〉陳靜〈由《詩經》探源古

代社會女性的貞操觀〉等這種以古典詩歌為文本的研究方法在臺灣地區則較

少人嘗試

古典小說為文本者有張曉莉〈屈辱與抗爭mdashmdash淺析《霍小玉傳》與《杜十娘

怒沉百寶箱》貞節觀的不同〉李奉戩〈明清小說中的妓女與愛情貞節〉馮艷〈論

三言中的貞節觀〉李新燦〈隱形價值的保護與轉換mdashmdash從明清小說看男性對貞

節觀念的變化〉董曉玲施暘〈ldquo三言rdquoldquo二拍rdquo女性貞節觀的還原考察〉曾凡安〈才

子佳人小說中的貞節諷世與隱逸問題〉陳家楨〈ldquo理rdquo對ldquo情rdquo的窒息與扼殺---兼

談《金瓶梅》中的貞節現象〉紀德君洪哲雄〈明末擬話本小說中的貞節與情愛〉 路

易絲愛德華茲羅大正〈《紅樓夢》中的女性mdashmdash中國清代對女性貞節的規定〉

201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等其中《紅樓夢》《金瓶梅》〈霍小玉傳〉〈杜十娘怒沉百寶箱〉為中國古典

小說史上的著名傑作文本作品的朝代亦多集中於明清兩代

以元雜劇的人物行為與情節為切入點的 2 篇論文張維娟〈貞節與齊家mdashmdash

元雜劇年老母親的行為規范〉張維娟〈從遇暴婦女之結局看元雜劇作家的貞節理

想〉則為貞節觀念的研究提供另一種不同的思考面向

大陸地區對魯迅之文學成就評價極高2006 年出現以魯迅作品為文本的研究

論文張小萍鄭昕芾〈從魯迅作品看魯迅的貞節意識〉陳德滋〈祥林嫂不是ldquo捍

衛封建貞操觀念的ldquo節婦----解讀魯迅小說《祝福》〉陳氏以魯迅名篇《祝福》

中的主角祥林嫂為研究重點以貞操觀念來解讀現代小說

以歷史上著名人物及文學虛構角色為研究重點試圖探討其本身之貞節觀念

者前者有潘良枝〈從《情史情貞》管窺馮夢龍的ldquo情貞觀〉劉利利〈對班

昭貞節觀的再認識及對《女誡middot專心》誤讀的疏正〉周玉琳〈時代變化與士人貞節

觀念關系探析mdashmdash以明中期至明末清初的歸有光和歸莊為個案〉王紹東〈秦始皇

貞節婦女觀的心理探因〉後者有徐志祥〈杜十娘與愛情貞節觀〉李奉戩黃曉

霞〈杜十娘之死與愛情貞節觀〉李奉黃曉霞〈杜十娘與愛情貞節論〉26

班昭為著名《女誡》書的作者其作品流傳後世影響到千萬女子的命運

當足以成為研究的對象而馮夢龍歸有光歸莊皆為明清文壇上思想不為世俗

所侷限的傑出才智人士由於其特立獨行故其是否能代表時代思潮頗為可疑

但人不可能身處於現實環境之中而不受其影響而特異傑出人士也不可能不影響

其身處時代而以一小說虛構女子而成為三篇研究論文所青睞的對象可見〈怒

沉百寶箱〉名作受肯定的程度但小說人物實為作者所創造出的虛構假象其所

反映的更應該是作者的思想觀念與價值判斷

大陸地區對明清之前各朝代的研究春秋時期有周海霞〈春秋時期的兩性習

俗與貞節觀〉陳筱芳〈春秋時期的貞節觀〉秦代有申茂盛許衛紅〈淺論秦人

貞節觀的強化與秦文化內容的發展〉漢代有劉偉杰〈由漢代婦女離異與再婚的狀

26 〈杜十娘與愛情貞節論〉一文資料上註明為李奉黃曉霞所著然應為李奉戩黃曉霞當為文獻記錄上的失誤

202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況看漢代人的貞節觀〉郭玉峰〈兩漢時期貞節觀念的世俗化趨向〉魏晉有楊映

琳〈魏晉南北朝時期的貞節觀〉唐代有夏紹先〈從墓志看唐代婦女的貞節觀〉

宋代有方如金江美芳〈論宋代士大夫貞淫觀對婦女改嫁的影響及原因〉王澤剛

學位論文「宋代婦女的再嫁貞節與社會地位」元代有位雪艷〈元代婦女貞節問

題再探〉譚曉玲〈元代女性貞節觀念芻議〉

劉偉杰〈由漢代婦女離異與再婚的狀況看漢代人的貞節觀〉則由婦女離婚之

另一面向來討論貞節觀宋代理學興起對婦女行為控制趨嚴格然文獻上卻留下

許多應為守貞嚴謹士大夫家族婦女改嫁的記錄這樣矛盾衝突的現象足以吸引研

究者之目光故以宋代婦女再嫁為研究重點的論文共出現了 3 篇並以此發展出

對宋代婦女貞節觀的看法

與臺灣地區相同情形大陸地區對明清兩朝貞節觀念之研究亦頗為重視

從 1997 年至 2007 年10 年間即出現 13 篇觀於明清婦女貞節觀念的研究溫文芳

〈晚清時期貞女烈婦盛行的原因及狀況---建立在《申報》(1988-1909)上的個案分

析〉一文時間已設定至晚清其研究文本範圍則限定為 1988-1909 年刊載於《申

報》上的個案分析新聞報導與一般前述之史籍與文學作品有不同的性質甚為

特別

其它如郭培貴董飛〈簡論明朝對節烈女性的獎勵〉夏愛軍許彩麗〈清代

室女守貞現象的文化分析〉張盛秋王蘋〈ldquo理與ldquo利清代婦女的現實選

擇〉吳海麗黎小龍〈明代的貞節婦女〉宋清秀〈試論明清時期貞節制度的積

極意義〉等以明清時代貞節觀念變化為研究重心宋清秀〈試論明清時期貞節

制度的積極意義〉一文有別以往研究者多以戕害婦女心靈與身軀的角度去觀察貞

節觀念反而以積極面去界定其價值較為特別

20062007 年兩篇碩士論文孫雙「晚清至民國時期的清節堂研究」王娟「明

中葉至清前期批判傳統婦女觀的思潮」前者關於寡婦救濟機構「清節堂」的研究

在臺灣地區的學術會議也曾有人提出(見前文)但孫文之研究時間定為晚清至民

國剛好與梁氏之研究論文完成時代上的銜接唯王娟的論文則是對研究者之進

一步研究批判潘大禮闞玉香〈近二十年來關于明清貞節觀的研究綜述〉則反

203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映出大陸地區二十年來對明清貞節觀研究的熱朝

而以概論的方式進行處理者有辛靈美〈貞節牌坊考論〉趙德雷〈論貞節觀對

婚姻家庭的影響〉賀擁軍「中國早期貞節觀念初探」則為學位論文女性寫作與

貞節觀的互動影響在現代婦女具備書寫能力之後成為研究主題之一以經濟學

社會學的角度來探討這古老的枷鎖成為另一選擇貞節的道德意義結構演變

成為研究者另一個思考的重點

大陸學者以地區為範圍所進行的研究著重於三個地區徽州甘肅兗州

以徽州為範圍的有 2 篇王曉崇〈徽州貞節牌坊與節烈女性〉張曉婧〈明清徽州

貞節之風盛行的原因及其社會心理分析〉甘肅有 3 篇胡靜〈清代甘肅社會背離

理學貞節觀的現象分析〉胡靜〈清代甘肅列女群的類型分析〉胡靜〈清代甘肅

列女群產生的原因〉兗州 1 篇徐秀玲〈明代兗州地區婦女貞節現象透視〉以

及 1 篇涵蓋整個明代中國南方的作品陳剩勇〈理學ldquo貞節觀rdquo寡婦再嫁與民間社

會明代南方地區寡婦再嫁現象之考察〉此文專探討婦女再嫁的現象而同一作

者會產生同一系列的論文如胡靜以甘肅為主的三篇作品在地區與時代上更精

確的界定也成為研究方法的趨勢之一1999 年章義和與陳春雷所發表的《貞節

史》一書為大陸地區的研究完成歷史的串連

由上文之分析反映出貞節觀念對中國社會的影響力與重要性前人試圖由

不同的角度去釐清此一問題的真象然女性社會地位與角色的轉變西方不同學

科領域研究理論的引介不同領域文獻資料的處理這些新的研究條件的加入

提供貞節觀念在現代新的研究面向

(二)前人有關主題詩歌之研究

我們搜尋文本相關的前人研究成果我們得出臺灣地區以相關詩家27之作品

與生平為研究主題者大多發表於期刊論文與學位論文諸位學者在完成學位論

文前多於期刊發表相關論文故學者有以同一詩家為主題之一系列作品其面

向有偏重於詩家作品的分析與研究者如顧敏耀〈臺灣古典詩之微觀研究嘗試以

戴潮春事變初期之陳肇興詩作為例〉向麗頻〈《後蘇龕詞草》研究〉有偏重於

27 此處所言相關詩家指的是曾創作過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的詩人

204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詩家個人生平之研究如林耀潾〈在邊緣的邊緣實踐---以清代臺灣澎湖文石書院

山長林豪為例的研究〉林文龍〈光緒年間彰化儒學教諭周長庚事蹟考〉有偏重

於史實考證者如徐麗霞〈陳維英之別業太古巢與棲野巢〉等系列論文以及

阮昌銳〈南明寧靖王與五妃娘娘〉其它如對前人之研究結果予以評論如李知灝

〈評謝崇耀《瑞桃齋詩話初探》〉翁佳音〈簡評《張士箱家族移民發展史》〉

另有以相關主題為研究對象者如許玉青之碩士論文「清代臺灣古典詩之地

理書寫研究」有以臺灣單一區域為研究對象者如王俊勝之碩士論文「清代臺灣

鳳山縣詩歌研究」而大陸地區與主題相關之研究時期集中在臺灣清據末期詩家

的研究如許南英丘逢甲唐景崧等不僅限於其詩歌作品之分析對詩人生

平事蹟之探討亦為重點如清末的唐景崧其涉及臺灣民主國之建立與消失在

政治面向的討論遠比其詩學成就的討論更為熱烈

關於臺灣古典詩史的寫作通論性的文學史為廖雪蘭《臺灣詩史》而施懿琳

《從沈光文到賴和---臺灣古典文學的發展與特色》內分明鄭清領日治三期分

述已具臺灣文學史之內涵區域古典文學史成為近年研究發展的趨勢如《台

中縣文學發展史》《彰化縣文學發展史》《嘉義地區古典文學發展史》《安平文

學史》《苗栗縣文學史》黃美娥「清代台灣竹塹地區傳統文學研究」(1999 年博

士論文)等

綜論式的對臺灣古典文學研究現況進行分析者有發表於 1990 年博士論文的

施懿琳〈台灣古典文學研究概況〉281990 年吳福助《臺灣漢語傳統文學書目》乙

編292000 年發表的施懿琳〈台灣古典文學研究現況mdash以出版專著為對象〉30分

別針對「台灣古典文學選集的編纂」「台灣古典詩的註釋賞析」「台灣古典文學

學位論文的付印」「個人古典文學相關論文集的出版」「其它」等六方面台灣已

出版的台灣古典文學研究專書做評介

黃美娥〈中國大陸有關台灣古典文學的研究概況〉31介紹《中國人民大學複印

28 施懿琳《從沈光文到賴和臺灣古典文學的發展與特色》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1990 年 29 吳福助《臺灣漢語傳統文學書目》乙編臺北文津出版社1999 年 30 施懿琳〈臺灣古典文學研究現況〉《臺灣文學學報》第 1 期2000 年 6 月

31 黃美娥〈中國大陸有關臺灣古典文學的研究概況〉《臺灣文學學報》第 1 期2000 年 6 月

205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報刊資料索引》《中文社科報刊篇名數據庫》等資料庫中有關台灣古典文學研究

的單篇論文與專著並提出三點觀察結果即偏於作家作品的研究強調愛國意

識主題研究人員多集中於福建廣東浙江等沿海一帶

2002 年發表於江寶釵《臺灣古典詩面面觀》中第一章之〈臺灣文學研究概況〉

322004 年許俊雅發表〈九 0 年代臺灣古典文學研究現況評介與反思〉33許氏對

八 0 年代以來臺灣古典文學的研究發展與未來的研究趨勢有深度的說明2007

年林淑貞《近五十年台灣地區古典詩學研究概況---以 1949~2006 年碩博士倫文為

觀察範疇》34搜尋的範圍為臺灣地區的學位論文以各朝代與區域分類介紹「臺

灣地區及詩人」則以詩家題材詩社詩話籤詩等分類介紹這些學者對研

究成果的介紹與批評足供後來研究者參考

(三)前人有關政治意識主題之研究

而前賢有關政治意識主題之研究比較起來大陸地區較為豐富但主要以

政治學的角度切入如楊海蛟《政治意識論》35以及戚珩《政治意識論中國特色社

會主義政治研究》36等為節省篇幅本文僅介紹與文學領域相關之成果臺灣地

區有陳瀅州整理〈從臺灣意識出發--政治意識與現代詩如何調和〉一文37乃以

對談之方式進行主要是記錄李魁賢與王國安之訪問記錄而許維德〈故鄉心

由《故鄉來的親人》談臺美人及黃娟的政治意識〉38則以文學文本出發分析創

作者黃娟之政治意識並帶出現代臺灣移民美國之族群對國族之思想與感情

袁則難則有〈城春草木深--論lt孽子gt的政治意識〉39分析當代著名小說家白

32 江寶釵《臺灣古典詩面面觀》臺北巨流圖書有限公司2002 年 33 許俊雅〈九年代臺灣古典文學研究現況評介與反思〉頁 611~669載入《講座 FORMOSA》

臺北萬卷樓圖書公司2004 34 林淑貞《近五十年臺灣地區古典詩學研究概況---以 1949~2006 年碩博士倫文為觀察範疇》臺

北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07 年 35 楊海蛟《政治意識論》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1 年本書隸屬於《當代中國政治總論》

叢書 36 戚珩《政治意識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研究》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5 年 37 陳瀅州整理〈從臺灣意識出發--政治意識與現代詩如何調和〉《明道文藝》第 358 期2006

年 1 月 38 許維德〈故鄉心--由《故鄉來的親人》談臺美人及黃娟的政治意識〉《文學臺灣》第 10 期1994

年 4 月 39 袁則難〈城春草木深論lt孽子gt的政治意識〉《新書月刊》第 5 期1984 年 2 月

206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先勇的名著《孽子》中的政治意識而大陸地區則有鄢然〈從《金色筆記》看萊

辛的女性政治意識與敘事策略〉40梁惠娟〈試論鐵凝作品中的政治意識〉41以

及王西平〈路遙小說中的時代意識與政治意識〉王氏分論路遙小說中之時代意識

與政治意識並以為路氏作品有「不迴避政治事件和政治鬥爭」「塑造了一系列

從政人物揭示政治問題」「小說中眾多人物的命運總和政治發生千絲萬縷的聯

繫」等政治意識

另溫奉橋〈論王蒙小說的政治意識〉中提出「王蒙的ldquo政治意識主要表現

為一般的淺層次的政治反思類小說其主題是對ldquo文革中踐踏人的尊嚴和權利

的嚴正抗議」42楊劍利則有〈清末民初婦女政治意識管窺〉以為清末民初中

國婦女的政治意識主要表現為「一種愛國意識和民族意識」43張婧磊〈政治意識

與人性的悖論融合---解讀紅豆〉對於《紅豆》能掙脫中共十七年文學中要求

文學配合政治的文學潮流並「對人性有所豐富和發展」加以贊揚44陳世球則有

〈試論丁玲創作個性中的政治意識mdashmdash紀念丁玲誕生 100 周年〉45王健有〈論西

周王朝政治意識中的合法性理念mdashmdash以今文《尚書》為中心〉46以及李運而相關

之學位論文則有謝明子的《政治意識與女性意識的糾結mdashmdash丁玲小說創作論》47

以及李運摶〈當代小說政治意識漫論〉48

由上述成果可知大陸地區對此研究主題較為關注發表論文篇數相對較多

而臺灣地區不僅沒有專書學位論文且僅有 2 篇相關期刊論文而以古典作品

與現代文學創作來分類前賢較傾向以現代小說為研究文本古典作品則僅有《尚

書》數量甚少

40 鄢然〈從《金色筆記》看萊辛的女性政治意識與敘事策略〉《當代文壇》第 5 期2008 年 41 梁惠娟〈試論鐵凝作品中的政治意識〉《社會科學戰線》第 5 期2007 年 42 溫奉橋〈論王蒙小說的政治意識〉《山東省青年管理幹部學院學報》第 3 期總 109 期2004

年 5 月 43 楊劍利〈清末民初婦女政治意識管窺〉《衡陽師範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第 24 卷第 4 期2003

年 8 月 44 張婧磊〈政治意識與人性的悖論融合〉《東疆學刊》第 19 卷第 2 期2002 年 6 月 45 陳世球〈試論丁玲創作個性中的政治意識mdashmdash紀念丁玲誕生 100 周年〉《邵陽學院學報社會

科學版》第 1 期2004 年 46 王健〈論西周王朝政治意識中的合法性理念mdashmdash以今文《尚書》為中心〉《江海學刊》第 6 期

2003 年 47 謝明子「政治意識與女性意識的糾結mdashmdash丁玲小說創作論」河北大學2005 48 李運摶〈當代小說政治意識漫論〉《文藝評論》第 3 期1995 年

207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由上述前人研究成果得知有關本文主題之研究尚有發展空間故本文擬

以清代貞節烈女詩歌為研究之文本嘗試從作品之敘事架構與書寫策略來建構作

者群之政治意識內涵之分析

貳五妃詩墳墓之意象反映明政權走向滅亡與結束

文本

有以明皇室在臺殉節之五妃為題的作品五妃本事參見江日昇《臺灣外記

弁言》丁紹儀《東瀛識略》等皆有記載江日昇站在清朝統治者的立場對鄭

氏王朝一直視之為謀逆亂臣但對殉國而死的寧靖王則抱著頌揚的態度49而追

隨寧靖王殉死的五妃則稱讚其為「且五姬慷慨輕生氣勝男子而臺灣之山川草

木能不因此而增光乎」50可知五妃殉節之歷史地位與道德價值在清康熙年

間即已確定

丁紹儀《東瀛識略》記五妃事較詳51包括甯靖王與妻妾來臺潛居殉國以

至安葬的經過甯靖王在桂王兵敗後跟隨鄭成功到臺灣已失去皇室地位與權

柄的王孫生活所需須自行張羅52迨康熙 22 年鄭氏軍敗鄭克塽降清晚明

最後據點也消失了明王決定殉國詢問五名姬妾的意見結果六人同死丁氏

且詳記五位女子姓氏名稱並詳記五妃墓在「魁斗山麓」53且補記後人稱之為「五

烈墓」

49 江日昇《臺灣外記弁言》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臺灣文獻叢刊第 60 種1960頁 13「設使術桂不死則其名不傳亦與敗葉腐草同寂寂而無聞不幾為臺灣之山靈所笑乎惟其從容就義無慚勝國遺風」江寶釵《臺灣古典詩面面觀》頁 33臺北巨流1999「寧靖王自縊身亡五妃殉情受到推崇與愛戴這種『氣節』自勵似乎是超越朝代的認同成為一種集體認同」 50 參見江日昇《臺灣外記弁言》頁 13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 年臺灣文獻叢刊第 60 種 51

丁紹儀《東瀛識略》頁 105臺北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7臺灣文獻叢刊第 2 種「五妃墓在臺邑仁和里為前明甯靖王姬妾葬所甯靖名術桂太祖九世孫遼王後流賊破荊州避亂至浙唐王封為長陽王旋請讓與兄子改封甯靖桂王命監 鄭鴻逵軍師潰偕鄭成功至臺墾田數十甲自給鄭氏歸命甯靖曰『時逢大難遠潛海外今死期至矣汝輩聽自便』時元妃已故姬袁氏王氏秀姑梅姊荷姊僉曰『王能全節妾等願從』先同縊於室甯靖書絕命詩畢亦自經眾舁甯靖柩於鳳山縣竹滬與元妃合窆而瘞五姬於里之魁斗山麓後人又稱五烈墓」 52 丁紹儀《東瀛識略》頁 105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7「墾田數十甲自給」 53 據許南英《窺園留草》頁 13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2臺灣文獻叢刊第 147 種「墓在臺南城外新昌里」墓碑題曰「明寧靖王從死五妃之墓 」因時代變遷行政區域重新劃分故里名有異而墓碑標題當為後人所增

208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中國旌表女子不同的行為價值都用不同的稱謂這點可以說是承襲了中國傳

統文化中「諡號」的精神與方法以「烈」稱之可見其行為價值在於棄絕生之

欲望而選擇死亡的強烈意志《臺灣外記》記朱術桂與五妃殉節前後細節且寫明

五位殉節女子的身份乃為姬妾文云「其元配羅氏早逝惟有侍姬袁氏蔡氏

荷姑梅姊秀姑五人而已」54而高拱乾《臺灣府志》與周元文《重修臺灣府志》

皆採陳元圖〈明寧靖王傳〉文入傳原文云「王hellip 妾媵五棺埋於文賢里大林邊

去王墓三十里擬表為『五烈墓』」至康熙 58 年陳文達纂《鳳山縣志》中同樣附

有陳元圖所撰王傳然行文已完全不同全文云「妾媵五棺埋於臺灣仁和里魁

斗山豎其碑曰『明寧靖王從死五妃墓』去王墓三十里」55

黃典權以為引同文而完全兩樣主要原因為「『鳳志』是根據當時的實況大大

地把陳元圖的傳文竄改過」56並以為「五妃之名與五烈之表含義很有異趣」黃

氏雖未明言此異趣之內涵然其對於被稱為「五妃」的原因卻有推斷「按照明

代規制袁氏等五人自然不能躋身於妃子她們之所以被稱『五妃』主要原因是義

烈感人認為非稱以『妃子』不足以顯旌其碩節」57

至乾隆《重修臺灣縣志》「妾媵五棺埋於魁斗山去王墓三十里今稱為

五妃墓」58殉節後於後代文獻資料中則由姬妾之身份59晉升為皇權時期中女子

尊貴身份的名號「妃子」清代臺灣古典詩壇中以此為題者大多稱五妃如康熙

朝施世榜〈弔殉節五妃墓〉乾隆朝六十七詩云「吁嗟五妃巾幗真堪旌」嘉慶朝

章甫〈五妃廟〉道光朝劉家謀〈謁五妃墓〉同治朝林豪〈五妃墓〉我們可以說

整個清治時期文人對五妃地位的提昇是認同的

清代臺灣古典詩壇中曾以五妃為題創作總共有 29 位作者其中康熙年間的作

者有 4 人乾隆嘉慶年間 12 人道光咸豐年間 6 人光緒年間 5 人生存年代不

54 江日昇《臺灣外記》(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卷 10臺灣文獻叢刊第 60 種頁 433 55 陳文達《鳳山縣志》(臺北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卷 9臺灣文獻叢刊第 124 種頁138 56 黃典權〈明寧靖王五妃考證〉《臺灣風物》第 20 卷第 1 期( 1970 年 2 月)頁 16 57 黃典權〈明寧靖王五妃考證〉《臺灣風物》頁 16第 20 卷第 1 期1970 年 2 月 58 王必昌《重修臺灣縣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卷 11臺灣文獻叢刊第 113 種頁 388 59

關於五妃之姓名與地位之排行參見黃典權〈明寧靖王五妃考證〉《臺灣風物》第 20 卷第 1期1970 年 2 月

209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詳者有 2 人60其生存創作年代平均分佈於清據臺灣的各個朝代而作者為臺籍身

份者有 10 人具備遊宦身份者有 11 人擔任的官職多與地方文教方面相關另有

8 位不具官銜的內地詩人這些內地作者滯臺時間普遍並不長滯臺不長當以印象

及感受最為強烈的主題人物為創作題材而各朝代詩人持續以五妃的主題創作

可見五妃殉節已非歷史上之單一事件而附有更深刻的意義而同為殉節人物

捨臺邑歷史上其它殉節女子而取五妃取捨之間的動機令人玩味

而最早以五妃為題的作品首現康熙朝王禮陳文達《臺灣縣志藝文志》包

括林中桂施世榜施陳慶何借宜等同樣標題為〈弔殉節五妃墓〉前 3 人據文

獻記載同為臺邑人士許玉青以為其為南明遺民作品中寄寓在臺漢人心中「對

已故的明代政權猶懷有明祚情懷此詩可視為南明遺民對明祚的感懷」並指出

五妃詩題的兩大義為「明祚延長」「軀捐從王」兩大要義61然葉嘉瑩教授指出

判斷一首詞中有無比興寄託之意究竟當以什麼標準來作為依據的問

題helliphellip以為第一當就作者生平之為人來做判斷第二當就作品敘寫之口吻

及表現之神情來做判斷第三當就作品所產生之環境背景來做判斷62

我們搜羅三位詩人之作品林中桂僅有〈弔殉節五妃墓〉一首無法參照

而施世榜據《福建通志臺灣府人物》所載為「晉江人籍鳳山拔貢生」63其所

流傳詩作中有〈靖臺隨軍入鹿耳門〉中有「僻嶠潢池弄王師待廓清」(全臺詩

全臺詩智慧型資料庫)若施果真心懷南明斷不能有此作品而施陳慶除五妃

詩外僅有〈打鼓山〉傳世兼之生平不詳無法由其它詩作取得旁證以釐清

其是否為南明遺民然清領初期清廷對臺邑防範甚嚴若其為南明遺民為何

會成為「臺灣諸生」且官修之《臺灣縣志》標註為「茂才」《重修鳳山縣志》標

註為「庠生」64雖不至有官身但為與官府關係良好殆無疑問詩既「在心為志

發言為詩」若真有如此澎湃之故明情懷為何又僅只一首

60熊佐虞與祝道椿不詳但可以經由記錄其詩的地方志或詩集的創作年代推算其大略的創作時間 61 許玉青「清代臺灣古典詩之地理書寫研究」(中央中文碩士論文2004)頁 139140 62參見葉嘉瑩《清詞散論》(臺北桂冠2000)頁 251 63 見陳壽祺《福建通志臺灣府》(臺北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臺灣文獻叢刊 84 種頁855 64 施陳慶之生平不詳《全臺詩》稱其為「臺灣諸生」詳見第 2 冊頁 50

210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若以雍正時來臺之張湄為例張湄(~)字鷺州號南漪又號柳漁

浙江錢塘人考《清一統志臺灣府》載張湄為 「錢塘人雍正中以御史巡臺灣

嚴稽冒籍校士公明」65張氏既為內地詩人其活動的時期為雍正朝當時清廷

對地方的控制仍嚴格若臺邑五妃命題果真寓託對南明之感懷那必然是種普遍

性的共同認知則如張湄此種背景的遊宦以五妃為題創作的可能性就不存在了

更何況後期詩人以此創作不絕我們只能推測清據前期五妃命題或有可能寄託

詩人對明朝的感懷後期則未必為如此

如朱仕玠〈五烈墓〉「百年荒塚在寧比玉鉤斜漫墮三春淚驚摧五朵花

瘴鄉空葬骨絕海竟無家」(貳頁 388)朱仕玠(1712~)字璧豐又字璧峰

號筠園福建建寧縣人朱氏於乾隆 28 年以儒學教諭之身分抵達鳳山魯仕冀為

其作品《小琉球漫誌》寫序中以為其書詳細描寫臺灣山川草木人情風俗66而陳

璦婷稱其詩作「觀察臺灣的地理氣後與物產」「貼近臺灣的風土民情」67但朱

氏於本篇論文文本中除此詩外未有其它作品可知五妃之創作非徒以女子殉

夫之節烈情操為重點顯現其足以為臺邑歷史文化中的文化主題

而乾隆年間六十七〈弔五妃廟〉一詩其體裁為歌行體篇幅較長敘事色

彩濃厚包含較多人物形象與事件情節的描寫原詩如下

東風駘蕩天氣清載馳驄馬春巡行刺桐花底林投畔森然古墓何崢嶸

路旁老人為余泣當年一線存前明天兵既克澎湖島維時臺海五烈皆捐

生至今坏土都無恙誰為守護勞山精雲封馬鬣連衰草四圍怪石爭縱

橫時聞鬼母悲啼苦想見仙娥笑語聲歲歲里民寒食節椒漿頻奠陳香

羹滿目荒涼已感歎更聽此語尤傷情有明歲晚多節義樵夫漁父甘遭

烹島嶼最後昭英烈頑廉懦立蠻婦貞田橫從死五百皆壯士吁嗟乎

五妃巾幗真堪旌(貳頁 247)

六詩以第一人稱觀點敘事12 句先寫明創作動機春季天清氣爽適合出遊

在這美好的季節騎馬踏青點出季節氣候旅遊方式說明訪五妃墓的緣起

65 《清一統志臺灣府名宦(本朝)》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臺灣文獻叢刊第 68 種頁 36 66 朱仕玠《小琉球漫誌》(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6)頁 2~3 67 陳璦婷〈再現南臺灣二百年前風物mdash朱仕玠《瀛涯漁唱》析論〉《東方人文學誌》第 1 卷第 2期2002 年 6 月頁 127

211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第 34 句則直接點明主題描寫古墓的現況作者乾隆年間宦臺距五妃殉節

年代已久遠古墓蕭然寂寥5 至 10 句寫民間對五妃事蹟的評價既言路人提及

五妃詩都會傷心流淚民間對此歷史案件應耳熟能詳深入人心埋身之處能保

存無恙當是有心人善意維護周全反映詩人創作當時五妃在臺灣民間的地位

1516 句寫當時應時的節日民間也會準備祭品祭拜慰靈可見五妃的地位在乾

隆朝已由凡人升格為具有宗教色彩的人格神2122 句點出五妃殉節的精神價值

足以為後世楷模宣揚表彰其事蹟的背後實有教化百姓移風易俗的政治意涵

末 2 句以歷史上著名的田橫事件相提並論將臺邑歷史之單一事件與中國歷史聯

結六詩先寫景後敘事再評論末了抒懷敘述角度多變融情於景表達

出作者較真切的感覺與看法與其他僅只空泛評論的五妃詩歌有別

六十七(~)號居魯滿州鑲紅旗人其人據〈番社采風圖考提要〉

一文所載「清乾隆九年以戶科給事中奉命巡視臺灣在任三年曾與同官范

咸纂輯『重修臺灣府志』同時留心殊風絕俗並珍視海東文獻」六氏既為滿

人其出遊至五妃墓當無悼念前明之意其身為巡臺御史政蹟為歷史肯定

或有「留心殊風絕俗」之用心

莊勝全提及「英國文化史家Peter Burke在研究 17 世紀英國旅遊者至義大利旅

遊的情形時發現由於不同的生活背景(宗教語言氣候與習俗)致使旅遊者對

於不同群體間所洩露的文化差距往往有銳利的觀察也就是這些旅遊者會特別留

心他們認為是奇特的事物上他們的旅遊記錄便是在文化刻板印象(cultural

stereotype)與個人觀察(personal observation)間交織互動而成」68六氏以內地官宦而

為臺邑風土之詩與莊氏所言旅遊者外來客的角色相當而其所言不同群體從

種種跡象可知乾隆朝臺灣接收中華文化的薰陶尚不夠久遠還在經歷所謂「內

地化」的過程因此臺邑比諸內陸確實像是不同群體然外來客(如六氏)所觀察

到的除莊氏所言之「文化差異」還有「文化類同」據此可知外來詩人對臺邑

印象的記錄實亦參與臺邑文化歷史的建構

五妃詩中有以後人身份感嘆前朝的人與事以及對明朝與鄭氏王朝興衰的評

68 莊勝全〈清康熙朝臺灣印象的轉變---以四位親歷者的觀察為例〉《臺灣風物》第 56 卷第 3 期

2003 年頁 56

212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論詩人對五妃的弔古有時會與明王朝的覆滅連結在一起從而使敘述的觸角

觸及更深層的政治意識的層面乾隆時任巡臺御史兼理學政范咸〈弔五妃墓十二

絕句〉十二首之一「明亡已歷四十載死節猶然為故明荒塚有人頻下馬真

令千古氣如生」(貳頁 258)

范咸(~)字貞吉號九池又號浣浦浙江仁和人根據范詩分析

前 12 句提及明亡及五妃殉死此處將其死亡定位為為明朝亡國而殉節故在詩

歌中將五妃與明政權劃上等號而第 34 句寫荒涼的墳墓卻能引來有心人絡繹不

絕的拜訪是因為其慷慨氣節足以使精神不朽全文敘述觀點一致范氏身為

遊宦詩人實與前文所述六氏一樣注意到臺邑區域性文化歷史故五妃人與事

寫入臺地歷史實與其政治背景有莫大的關連如施世榜寫五妃詩而論及明朝政

事施世榜〈弔殉節五妃墓〉「回首可憐明季世相臣事業不堪云」(壹頁 234)

而前所言六十七〈弔五妃廟〉以及林中桂〈弔殉節五妃墓〉等皆是歐麗娟提到

由於死亡與人世間最大的聯繫或是死後世界最接近陽光的界限厥在於

分隔陰陽的一抔黃土mdashmdash一個可供緬懷紀念的具體憑藉縹緲的魂靈既是

抽象而不可捉摸以憑空想像的成分居多但是人死所歸的墓塋丘隴卻

如同一切物質一樣具有實質可觸的屬性既是安頓死者的居處可免於生

死混雜所帶來的種種問題又無礙於作為死者精神的象徵和死後生命的依

附之地69

但五妃事件中墳墓的形象為何特別鮮明除了歐氏所言其為「一抔黃土mdashmdash

一個可供緬懷紀念的具體憑藉」「死者精神的象徵和死後生命的依附之地」便

於民間傳說的流傳外如同前文所言清政府積極將五妃與明王朝劃上等號不

斷修繕突顯五妃葬身之所的舉動就如同不斷清除明政權(或漢政權)殘存的勢力

試圖將明王朝永遠塵封深埋於不見天日的墳墓對其統治權不可有絲毫之影響與

撼動故歷朝有官方修繕的動作

如《臺灣詩乘》載「臺南寧南門下有五妃墓道碑為乾隆十一年臺灣道莊

年所立刻巡臺御史六十七范咸之詩」70以及《福建通志臺灣府古蹟》「乾隆

69 歐麗娟《唐詩的樂園意識》臺北里仁2000 年頁 386 70 連橫《臺灣詩乘》卷 2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 年臺灣文獻叢刊第 64 種頁 50

213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間兩巡院命同知方邦基重修且立碑於南門外曰「五妃墓道」71而終清治時

期以貞節烈女為主題的作品以五妃與鄭月娘最多而後者是因為有宋永清召

集徵詩之會一舉而有 18 位詩人共襄盛舉故若論自發性的題詠為詩應以五妃

為題者最多且以五妃為題之作品各朝均有自康熙至光緒作品未曾斷絕而

內地詩人佔一半以上其中一半又具遊宦身份作者為臺邑詩人者又多站在統

治者立場故由生前的明朝郡王姬妾跨越生死界線而成五妃由民間感念傳頌

而至清朝官府迎入延平郡王陪祀至五妃墓而神異靈跡顯現民眾祭拜虔誠而至

五妃廟發展至臺地民間神祇以至為古蹟勝景而為臺灣歷史文化在客觀現實

世界具體可感的一部份成為臺邑歷史上的文化語碼72可以說是臺邑社會構築本

土集體記憶的典型範例

就如同前言所提及的是「異族婦人在家族中的角色隨其丈夫而定隨丈夫之

尊卑而尊卑」這五人在生時身份為皇族之妾殉節的對象不僅是一個男性

還擴大成為這位男性所代表的中央皇權亦即明朝政權許東海提及

屈〈騷〉中種種女性書寫的目的主要不在呈現女性世界的客觀風貌相

反地卻藉以作為隱喻傳統男性政治建構中倫理秩序問題的紛云雜遝因

此從屈〈騷〉以來辭賦中的女性書寫其背後的創作本質無非還是

回歸男性中心的文學運轉機制而且具有濃烈而明顯政治意涵73

許氏所言雖為辭賦但種種跡象顯示此說法應能適用於清代臺地五妃主題

的詩歌亦即以五妃殉節死亡為主題的作品其實隱喻著朱術桂所代表的明朝政

權五妃隨夫殉國實乃隱含著明政權滅亡的悲劇結局

第二我們可以考量到五妃之題詩有大量的作品都以其葬身之墳墓為題

而墳墓在中國文化中一直都代表著一種終結完了以及與現實世界有永遠跨不

過涇渭分明的鴻溝74畢恆達如此陳述空間「空間絕不是一個價值中立的存在

71 陳壽祺《福建通志臺灣府臺灣縣冢墓》卷 47頁 145臺灣文獻叢刊第 84 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 72 葉嘉瑩《漢魏六朝詩講錄》頁 121臺北桂冠2000「符號學理論認為當一個符號在它的傳統文化中使用很久的時候它就形成了一個 code----語碼使你一看到它就會產生某些固定的聯想」 73 參見許東海《女性帝王神仙先秦兩漢辭賦及其文化身影》臺北里仁書局2003 年

頁 50 74 參考前文關於五妃詩歌之評述

214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或是人們活動的背景它一方面滿足人類遮蔽安全與舒適的需求一方面更展

現了人們在某時某地的社會文化價值和心理認同」75於是由五妃所代表的明朝

政權就被詩人們所題詠的五妃墓永遠的鎮壓了結了變成一個歷史的符碼

永遠封存在時間的長河之中

那些試圖推翻新政權的反清復明的思想隨著五妃事件進入臺地人民的集體

記憶五妃墓成為一個勝景古蹟也成為對前朝追弔哀念的象徵被放逐至另

一個另一個世界如同人們永遠不能起死回生明政權也被封於古墓之中進入

歷史一去不返了如此我們可以解釋清政權對殉節明朝的寧靖王與五妃的善

意我們由此也可以解讀終清一朝詩人對五妃事件的題詠內涵

參民變烈女的歌頌反映創作群對清廷統治權的支持與肯定

文本反映創作群對主角人物命運之探索與思考著重於人物與政治千絲萬縷

的聯繫從而表現出臺邑明清兩代統治集團的抉擇與判斷

清乾隆林爽文事變中有劉烈女殉節事劉氏生平見諸臺邑地方志乾隆 53 年

之《欽定平定臺灣紀略》記劉女殉節事76此文以奏聞之敘述口吻簡明扼要陳述事

件之來龍去脈與方志傳文不同並無穿插人物自剖心志之獨白文末評論烈女

行蹟並懇請旌表彰顯更可見此文之用途乃對上奏聞之作

賀伯代所撰〈烈女劉滿姑傳〉77文章增加了劉氏家族中另一烈士之述寫即

劉亨基之子挺刃護父之烈舉而劉女見大勢已去奔赴小池也增添了旁人勸阻譬

解之言劉女之回答則顯見其智慧識見豐富了烈女人物內涵而臨死之前劉

女與賊人之衝突則化為對話表現之賊言充滿恫嚇意味而劉女回答「我名家女

豈懼死乎汝等生當太平甘為逆亂官軍至碎屍萬段矣」則完全站在統治

階級立場發聲

75 畢恆達《空間就是權力》臺灣心靈工坊2001頁 2 76 《欽定平定臺灣紀略》卷 62頁 998 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臺灣文獻叢刊第 102 種 77 《碑傳選集》(四)臺灣文獻叢刊第 220 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6頁 557

215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首先《彰化縣志》中劉女之死乃在懼怕受辱而此文則自言為「名家女」

稱對方「逆亂」則烈女與賊人之對抗已提昇為國家與叛逆份子的對立而前

面各志文所未有之「官軍至碎屍萬段矣」更充滿為清政權宣傳劉女已轉為

國家發聲器之角色可知劉滿姑之旌表入祠備受朝廷重視其政治意涵不言

可喻而前面志文始終保存著劉女被虐殺之記載於此文被刪節可知對人物之

悲憐所引發對人生命運之思考認知已非此文所著重者光緒年間之《臺灣通志》

對烈女之記載則轉為簡單扼要僅為事件重點之交代78 但劉女殉節事發生於

清朝中期一直至清末雖詳略有別然仍保留對此人物之記錄再加上旌表之

慎重其事入祀與建祠皆為官方主導故可視為地方志書建構臺地女性貞烈典範

以加強對臺政治控治力量之典型範例

清乾隆年間的錢唐諸生陳裴文〈劉烈女〉以林爽文事變中遇難烈女劉滿姑為

戀父必甘白刃蹈滿姑死烈刃死孝罵賊不畏遭群凶滿姑死孝還以忠

三尺刀光一尺水滿姑知生不知死君恩隆祀臺灣城滿姑雖死仍如生

史乘千秋載奇節劉郡丞女年十七(參頁 167)

此詩以客觀觀點敘事前 8 句為兩兩相對之對句第 1357 句寫烈女殉

節獲旌之關鍵過程因戀父未能及時離開兇地因罵賊而遭難先為刀傷後跳水

而死事平後受君王旌表更得入官祠受後世香火第 2468 句則重複相同的

句式每句僅更動數字重點在強調人物的行為價值末 2 句則寫其精神生命的

不朽傳世全詩偏於主觀評論對人物事蹟僅為概括重點說明陳斐文生平不詳

但為內地詩人無疑至嘉慶年間蕭綸也有〈臺灣三仁詩〉詩文如下

臺灣淨掃無風塵天子下詔褒三仁三仁何姓氏一為壽同春淡水縣丞

老幕賓丞亡攝官克復城出兵勦賊死賊營其一嶺南客 國子生寓彰

化糾義民其姓李氏喬基名守鹿仔港有成績戰牛馬莊終殞身 同時

見此二義士一弱女子尤絕倫滿姑年十七父曰劉郡丞賊先執丞次脅

姑 姑不受辱泣且嗔蹈河不死罵益烈白璧雖碎聲錚錚是三人者微且

輕非將非吏非守臣身雖死義分甘沉淪幸遇天子大聖明幽遐必矚

78 《臺灣通志》〈資料(二)文職冊〉臺灣文獻叢刊第 130 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2頁 804

216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名教是敦曰此三人縱疏賤磊落大節宜弔旌詔建祠宮楹桷維新有

司歲時祀以特牲為問蟻賊起事辰士民奔走婦女被掠何無一人能

及此三人吁嗟乎人人且有忠孝情盍至三仁祠下一聽天子命祀之恩綸

(肆頁 234)

蕭詩體裁為歌行體篇幅較長以客觀第三人稱觀點敘述夾有議論與抒情

對人物身份背景以及事件發生的經過有詳細的描寫三仁者稱三位在事變仍稟

持著節操正義剛強不屈奮勇抗賊的義士而清政府在民變平定後下詔褒揚

三人並興建三仁祠命地方政府歲時節令予以祭祀後世永念

而這三位義士身份背景各異第一位名叫壽同春事變發生時為淡水縣丞的

幕賓年紀已經大了在縣丞遇變身亡他危亂中一肩擔起責任率兵勦賊不

幸死在賊營第二位名叫李喬基為寄寓彰化的內地人具國子生身份在亂事

中集結民間力量變頗有成績但不幸在牛馬莊戰死第三即是劉郡丞之女蕭

氏對劉滿姑的敘述最為詳盡也許是因為劉氏的事蹟最具傳奇色彩對於三仁

事件的價值與清政府褒揚的動機在作品中也進行討論蕭詩雖為文學作品實

已具記史的作用且歌行體句式長短自由用語淺白尤利於傳播蕭綸據《全

臺詩》所載「字子山江蘇太倉人嘉慶年間(1796~1820)貢生著《樊村草堂

詩集》」」(全臺詩全臺詩智慧型資料庫)

然則寫臺灣烈女劉滿姑的兩位詩人皆內地人士而劉烈女為內地官宦之女

隨父赴任而喪命於臺邑因此而成為臺灣列女歷史其中一員然為何以劉女為詩

者臺邑詩人缺席此可疑之處

劉滿姑罵賊不屈而為亂兵所殺後為清廷封為三仁並下詔建祠祭祀宣示

著清朝統治權的正當性與絕對性褒揚滿姑罵賊而亡的義烈行為足以教育臺地

民眾必須忠於清朝反覆一再灌輸教育臺地百姓必須遵從的政治歸屬盧建榮曾

提出「一位漢人婦女絕不容許異族染指其身體於此漢女身體是一種漢人國家

主權的隱喻」79林爽文民變雖非漢胡之對立與衝突但劉女為清廷官吏縣丞之女

對抗的是民變中的暴民此對立衝突也隱含兩種政治勢力的對抗包括兩個群族

79 盧建榮〈從男性書寫材料看三至七世紀女性的社會形象塑模〉《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報》第 26 期1998 年頁 18

217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對物質包含食物土地性等各種資源的佔有與爭奪這點與中國歷史上漢胡勢

力對立的性質相當

因此我們可以這樣推定劉女的身體成為清治臺地權力的展現場烈女力拒

事變外在武力侵辱隱喻著清廷對臺地的所有權不可被被侵犯劉女死前面對侵

犯的態度與言語以及死亡方法的描述這樣剛烈行為的極度刻劃與突顯使劉

女抗暴的決心與影響力大為提高促使臺邑男性興起女子猶能如此保家衛國身

為男兒怎可不奮發而這種百姓為國犧牲意識與認知的養成對統治階級而言

實是鞏固政權一個重要的手段故可窺知劉滿姑事跡之所以能受到清廷大家宣揚

的潛在原因80

又如陳維英〈為王樹生明府題姊姒三節圖〉「乾坤存王氣女子識綱常人

是松梅竹心如冰雪霜後先三不朽生死一齊香況我鬚眉輩貞忱豈可忘」

(伍頁 199)反覆陳述著女子之所以能實踐綱常倫理是因為統治階級教化百姓成

功而女子都能夠捨生取義況且我們鬚眉男兒報國犧牲豈能後人陳詩服膺統

治階級的意識型態而此統治階級則為清朝廷

中國傳統上有士人殉國與女子殉節被類同化的傾向故詩歌書寫殉節的烈

婦也常別有隱喻如明朝末年已有士人以婦女死節或守節的選擇來比擬士大夫

殉節與守節的問題以臣殉國如婦殉夫者如晚明袁崇文〈黎烈婦傳〉云「臣事

君與婦事夫論者嘗相提其義皆取於致命遂志」81以及徐枋〈與葛瑞五書〉舉時

人的說法「殉節為易守節為難為烈婦易為節婦難」82顏元云「明末死節

之臣閨中義婦耳」83亦有士人為詩引節婦來比喻忠臣的如孫枝蔚〈朱矞三母

費太孺人貞節詩〉之一「節婦如忠臣所難非一死立孤能有成庶可光前史」

84以及吳嘉紀〈程寡婦歌〉

80 盧建榮〈從男性書寫材料看三至七世紀女性的社會形象塑模〉《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報》第 26 期1998 年頁 12 81 袁崇文(1595 年進士)〈黎烈婦傳〉載於屈大均(輯)《廣東文選》《北京圖書館古籍珍本叢刊》冊 117卷 15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康熙 26 年(1687)三閭書院刻本影印本1989 年頁 507 82 徐枋〈與葛瑞五書〉《居易堂集》卷 2頁 1 上下 83 李塨纂王源訂《顏習齋先生年譜》(附載於顏元《顏元集》)卷上「辛亥(康熙 10 年1691)37歲」條下冊頁 735 84 孫枝蔚〈朱矞三母費太孺人貞節詩〉《溉堂後集》卷 3《溉堂集》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頁 6 下

218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心志不改伊維寡婦忠臣忠臣識大義臨難往往致其身婦人脂口澤膚

十人九人腸肺愚節操曷繇自勵門戶胡能獨扶君不見程寡婦hellip夫死婦

不死祇緣黃口兒女須題攜85

等皆是而吳德功〈洪烈婦〉

山水毓貞媛乾坤鍾間氣鹿溪洪氏女少小知大義相攸郭阿奴二十

婚始字賦性靜而貞德容兼洵備百輛未盈門凶信忽傳至阿母默無

語阿爺言甚秘連理樹折枝比翼鳥分翅賢哉女聰明倉猝知其意

外聞薤露音聒耳夜不寐妾命實不猶君魂歸何處扯碎同心結滂沱

兩行淚膏木誰為容鉛華屏弗御身披侍嫁衣耳挂定盟珥欲效梁家

婦私將刀劓鼻欲效王氏妻親持斧斷臂全體遭毀傷所受反自棄

惟念夫遽亡不如從夫去生前不同牢死後共埋地擁衾臥空床絕粒

忘飲食急延良醫來醫來云不治切脈知血虧聞聲識腸碎娘勸啜茶

湯爺勸吃餅餌烈女誓弗肯含淚惻然對女子節不移忠臣心無二

兩語昔曾聞今豈易其志願娘勿悲酸願爺勿涕泗翹首盻蒼天婺星

空際墜頃刻魂歸陰不瞑張目眥鮮血兩腔填姑嫜來駭異面色猶如

生從容赴大隧性命弁髦輕巾幗鬚眉愧鹿溪諸紳耆拜迎擁塗次

鹿溪諸父老稱揚遍市肆滿路焚香楮兩部喧鼓吹名教獨扶持閨烈

千秋著一死重泰山兒女英雄類殉夫未嫁時奇節實非易彤管長流

輝貞珉謹泐記節孝採輶軒我忝與其事綽褉徵門楣旌表乞天賜」

(《瑞桃齋詩稿》全臺詩全臺詩智慧型資料庫)

〈洪烈婦〉雖為詩作然以五言古體長詩之體裁篇幅較長敘述事件前後

變化曲折詳盡其開端雖以客觀第三人稱發展中間模擬各色人物動作聲口將

烈婦絕食而亡的過程進行更長時間更具體詳細的描寫從主角的動作姿態醫

囑診脈親人的照顧死別的淒涼等刻劃出主角面對死亡從容不迫的形象而

「女子節不移忠臣心無二」「一死重泰山兒女英雄類殉夫未嫁時奇節實

非易」亦同樣以節婦比忠臣而以婦女死節或守節的選擇來與士大夫殉國與否

來相比擬而陳肇興〈題烈婦張沈氏殉節事〉(古體九解)

蔦蘿泛長風根莖無斷絕由來連理枝生死不相別君不見張烈婦慷

85 吳嘉紀〈程寡婦歌〉楊積慶箋校《吳嘉紀詩箋校》卷 12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頁349

219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慨殉夫勇且烈婦姓沈氏名心娘十八于歸張家郎舉案齊眉慕孟光如

膠如漆樂且未央忽忽五年載弄之璋二豎入室夫病於床求神問藥

淚睫承眶一朝怛化五內崩裂如沃湯大哭一聲氣結無語娣姒急申

救阿翁欲言不言淚如雨曰汝有孤兒在旦夕須哺乳長跪謝阿翁

妾心堅如銅兒生有祖累姑嫜妾身雖死兒可長夫沒無人侍巾帚妾身

不去誰為偶黃泉會有相見時升天入地妾從之明珠為夫斂綺羅為夫

裝執紼扶柩上北邱歸來拜姑泣媳身未亡如已亡綰我同心縷著我

嫁時衣孤燈耿耿酸風吹尺組畢命人不知人不知舉家奔救烏烏啼

生同衾死同穴青塚巢鴛鴦飛鳴自成匹謂予不信如曒日人慕婦烈

且貞我作歌戒貪生吁嗟乎女子仗義能殺身何迺國家多全軀保妻

子之庸臣(《雲林縣採訪冊˙藝文》頁 206)

陳詩第 1 段 1 至 6 句以比興開端以蔦蘿與連理枝來比喻生死不離的夫妻情

感並引出烈婦殉夫的主題第 2 段 7 至 14 句以客觀敘事觀點寫烈婦之姓名歸

寧夫家後的幸福家庭生活第 3 段 15 至 24 句寫詳細描寫夫婿病起不測以至於身亡

的經過作者善用人物表情刻劃其心理狀態如寫烈婦「淚睫承眶」寫家翁「欲

言不言淚如雨」極力寫喪夫喪子後悲慘的情狀第 4 段 25 至 34 句作者模擬烈婦

與家翁的對話以代言體各自表述殉死與否的考量第 5 段 35 至 43 句作者模擬烈

婦聲口敘述依禮安葬夫婿後從容殉死的過程第 6 段 44 至 56 句為事件收尾作

結敘事觀點一變為作者以第一人稱自述說明為此詩之創作動機將臣節與婦

節類比並提並以諷刺那些偷生忍辱臣子全詩敘事觀點多變人物情事介紹較

為完整情感神態刻劃細緻且以人物對話鋪陳情節頗具戲劇搬演效果

陳肇興(1831~)字伯康號陶村臺灣府彰化縣治(今彰化市)人為

清代中期臺邑著名文人《全臺詩》稱其「有個人心靈世界及理想抱負的抒寫

詩作的關懷重心亦往往與生民百姓密切相關在形式上陳氏習慣以長篇歌行來

抒懷言志詩作風格雄健豪邁」並稱其「肇興之詩胎息於杜甫可視為清

中葉臺灣文壇之『詩史』」

陳氏曾從鹿港拔貢廖春波讀書於彰化白沙書院和蔡德芳曾維精廖景瀛

合稱「白沙書院四傑」同治元年(1862)戴潮春事變拒絕戴氏之拉攏遂遁入武

西堡(今集集)之牛牯嶺山中是年 7 月謀刺戴氏失敗幾瀕於險境著有《咄咄吟》

220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一書詳錄戴案經過(參見全臺詩全臺詩智慧型資料庫)故其詩作有述寫現實

社會歷史風貌的企圖

林翠鳳曾舉陳氏《陶村詩稿咄咄吟》中的詩作分析其儒士的性格更以

其詩歌中不同時刻所追摩的前賢而得出其共同的特點始終堅定支持既有的朝

廷以及篤志排拒外來騷亂勢力並以為「陳肇興在顛沛流離中始終不移其為大

清朝廷臣民的立場」86同樣在文本中的作品亦表現出忠於君王朝廷之思想

許夢青〈自書吳烈婦傳後〉

誰能輕一死慷慨赴重泉不減忠臣節方知烈婦賢心爭秋月皎節勵

古松堅慚愧偷生輩雖生亦枉然(《鳴劍齋遺草》)

許夢青(1870~1904)字炳如又字荊石蔭亭泮名夢青號劍漁又號

雲客冰如高陽酒徒許氏為鹿港邑庠生其祖母賀太安人以節孝旌於朝

奉詔入祀彰化節孝祠其歷乙未割臺上書唐景崧又在日軍攻臺時隨練勇赴

八卦山抗拒抗日行為失敗後又逢四次家喪一生際遇曲折由官家子弟一變

為落拓文士《全臺詩》稱其「歷盡人世滄桑半生苦況盡託於詩」「以奔放

絕足之才為自由不羈之行遂一轉而為跌蕩詩人」可見其浪漫氣質許常安

評曰「雖時有浪漫 自由清狂豪放之作風然其實質乃具有嚴肅悽涼

寫實之社會骨格故其詩多為心底之聲時代之反映」(參見全臺詩全臺詩智

慧型資料庫)

許詩著重於烈婦慷慨赴死的義烈行為其以客觀評論方式開展將忠臣與烈

婦臣道與婦道相互比附所著重是烈婦行為在中國傳統倫理的道德價值而

其襲用詩歌中具文化意涵的文學意象如秋月古松在中國詩歌中皆為貞節幽

靜的象徵若《全臺詩》稱其「潛心詩文以舒胸中塊磊」則此詩以「慚愧偷生

輩雖生亦枉然」或可相彷彿則進一步以文本婦女尚能以死殉節而身為男

兒卻臨難茍免故詩作中往往有鬚眉男兒且不如之慨歎

86 林翠鳳〈從《陶村詩稿咄咄吟》看陳肇興之儒士性格表現〉《臺中技術學院學報》第 1 期2000 年 6 月頁 21

221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肆貞節烈婦的書寫反映漢文化移植臺邑的認同

中國大約在西漢末期儒家學說完成統一折衷諸子學說的目標墊定其在

漢朝學政界的絕對獨尊的權威地位而轉而以經學的形式面世成為後世中國

思想的主流87由於思想上的獨尊儒術漢以後的統治王朝也都以儒家經典為國家

教養人材的基礎因此後世士人的思想不免有儒家學說之色彩在不同程度上成

為儒家的信徒而儒學中所具備的現世務實群體的特質以及「內聖外王」

的人生實踐理想使得士人的眼光始終注視著百姓之福址關心人民的生計而

「風俗淳美」便是理想現世世界的基礎《詩經大序》「美教化移風俗」

《禮記樂記》「移風易俗莫善於樂」《荀子王制篇》「美風俗」《辭

海》也對風俗提出解釋「多數人之精神的一致表現歷時久遠型為定式足以

拘束個人之行為支配實際生活者也」88

而《漢書地理志》則進一步將風俗與聖王德政結合在一起以為百姓有五

常之性因為各地之自然環境與個人秉性氣質的差異因此各地的風俗便會隨自

然地理與人文背景的不同而有差異與此同時風俗又跟聖王的王教相關聯是

聖明君主展現教化的場域故云

凡民含五常之性而其剛柔緩急音聲不同繫水土之風氣故謂之風

好惡取捨動靜亡常隨君上之情欲故謂之俗孔子曰『移風易俗莫

過於樂』言聖王在上統理人倫必移其而易其末此混同天下一之中

和然後王教成也89

而由聖王至士大夫至百姓階級社會的層層影響傳播發展出中國傳統文化

中所謂由上而下風行草偃式的思考邏輯最典型的是杜甫「致君堯舜上再使

風俗淳」所展現的邏輯演繹而要如何由上而下這牽涉到前文所說的中國文化

特質中「內在超越」的要求因此王教在移風易俗的政策理念上主要乃是以『統

理人倫』為根本核心對淳美風俗的追求就會從最根本的人倫秩序的建立與維

87 劉靜貞〈劉向《列女傳》的性別意識〉《東吳歷史學報》第 5 期1999 年 3 月頁 3「儒家學說真正浸透漢朝的學政界確立經學的絕對權威其實已是元帝至王莽之世也就是到了前漢的最後五十年間原為諸子之一的儒家才完成其統一折衷諸子思想的目標而以經學的形式展現」 88 修訂本《辭海》下冊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41頁 3199 89 《漢書地理志》臺北鼎文書局1983頁 1640

222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持著手詩人作品中反覆出現的教化百姓移風易俗的追求往往伴隨著現實事

件中倫常綱紀的成立與破壞一起出現並成為一種執著的詠歎匯流入中國詩歌

的傳統文化90

烈婦鄭月娘生平首見周元文編纂之《重修臺灣府志》91傳文後更附有〈徵詩

小引〉一文並附上鳳山縣令宋永清等 18 位文人之徵詩作品康熙 47 年鳳山縣令

宋永清倡議當時臺灣官紳以鄭女為題進行創作由方志附有引文與詩歌原文可

見當是轟動地方之風雅盛事92《全臺詩》稱宋氏為「善察民情雅意文教頗有

宦績」(全臺詩全臺詩智慧型資料庫)既雅意文教則此次徵詩不免寓有教化

功能

《重修臺灣府志》所載〈徵詩小引〉記錄當時風雅的徵詩之舉93並註明主

要的目的是為了「青史不遺願徵詩而表著海天生色」可見徵詩活動除了是詩

人消遣怡情之舉也寄寓著希望能留下可供後人學習景仰的婦女典範書寫地方

史實的意圖謝貴文以為「可見發起人宋永清深受當時官員與文士的肯定與愛戴

他亦透過此徵詩活動提倡文風獎勵貞節達到以文學教化風俗的目的」94然此

徵詩之會透露出兩項訊息即文本之教化目的以及此會之後以鄭月娘為題之

詩作消聲匿跡可見文本題詠之對象若為平民百姓相較於前文陳永華女及鄭斌

女兩位烈婦可知其受到關注及賦予的意涵會隨之減少

《重修臺灣府志人物志》總共收錄了 18 首詩作95此徵詩之舉是康熙 47 年

90 歐麗娟《唐詩的樂園意識》臺北里仁2000頁 90「王教在移風易俗的成就上主要乃是

以『統理人倫』為根本核心因此對風俗的探討也就不外乎種種人與人之間的對應關係以及由

此衍生的社會秩序與人性特質的範疇」「標示出社會群體的生活感受與心靈狀態的一般趨向而

人人切身相關的行為依據和心靈歸屬的問題也包含在其中」 91 周元文《重修臺灣府志》卷 8〈人物志貞節〉臺灣文獻叢刊第 66 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頁 272後亦附有〈徵詩小引〉與諸詩原文為「鄭氏月娘者泉之南安石井人也年十九歸儒士王曾儒家曾儒食貧志學 甫閱年以病卒翁以貧故欲即葬月娘跪泣告乞得暫停眾謂夫死不忍恝 然常情也越數日語其翁願死從夫葬翁駭然囑鄰媼勸止月娘曰『吾當夫病劇時即以死許之義不可移』比後提防稍疏投繯而逝邑侯宋公嘉 其節通聞上憲獲褒獎焉侯親祭其墳額其廬曰『百年今日』蓋侯挽詩 有『百年今日乾坤老』之句也合葬依仁里內園路西」 92 徵詩之舉發生時間點為何學者以參與者之到卸任時間推斷以為康熙 47 年為確詳見王俊勝《清代臺灣鳳山縣詩歌研究》文化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2002頁 118-119 93 周元文《重修臺灣府志》卷 8〈人物志貞節〉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頁 272 94 謝貴文〈清代鳳山知縣宋永清的政績〉《高市文獻》第 18 卷第 1 期2005 年 3 月頁 38 95 第一首的作者為鳳山知縣宋永清康熙 43 年(1704)來臺任官《全臺詩》稱其「善察民情雅意文教頗有宦績工詩」第二首為臺廈道王敏政康熙 43 年(1704)至康熙 49 年(1710)來臺任官《全

223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發生距離康熙 23 年清朝平臺臺灣納入清朝版圖已有二十餘年南部的經營如

諸羅縣城衙署文廟學校皆有初步規模宦遊人士創作詩歌的風氣推動了

臺地的文風而諸詩於方志上排列的順序大概以官位高低來決定先後故內地

詩人作品排在前面而臺邑詩人作品排在後面這樣的情形呼應了前文所言臺灣

早期詩壇以遊宦詩人為主而臺邑有志於參與科舉的士人開始與清據初期的內

地統治階級進行交流與結合發展出初期的詩歌創作

除了籍貫生平不詳的張師文內地宦遊來臺的人士有 8 人所擔任有關文教

方面的官職如教授教諭等有 4 人而任職知縣的宋永清與任職臺廈道的王

敏政後世則對其有「善察民情雅意文教」「待人仁厚」「百姓賴以全生」等

關心民情之評價作者為臺邑人士則有 9 人大都具有增生廩生拔貢等鄉紳

身份施世榜更有「樂善好施」「農民咸受其利」等佳評扮演著臺灣地方民

間勢力首領的角色由此推知以鄭烈婦為題的徵詩之舉實具有地方輿論意見

的性質

而林華昌〈節婦鄭氏詩〉「獨挈綱常萬古寒」(壹頁 361)林氏為清康熙

43 年調任臺灣府儒學教授孫襄〈節婦鄭氏詩〉「扶植綱常吾輩事新詩題徧

海東天」孫氏為清康熙 37 年授福安教諭後改任臺灣諸羅縣為教諭李欽文〈節

婦鄭氏詩〉「輕生重節植綱常」(貳頁 40)李氏曾任福建南靖訓導張士箱〈節

臺詩》稱其「待人仁厚尤加惠原住民嚴禁通事社商之剝削濫派遇歲荒歉極 力為民申請賑恤百姓賴以全生」第三首作者為臺灣府儒學教授林華昌康熙 43 年(1704)來臺第四首作者為臺灣縣儒學教諭陸登選康熙 43 年(1704)至康熙 47 年(1708)在臺任官第五首作者為鳳山縣學教諭吳周禎康熙 42 年(1703)來臺第六首作者為臺灣諸羅縣教諭孫襄第七首作者為臺灣人陳聖彪康熙 47 年(1708)的副貢《全臺詩》稱其「善文工詩」第八首作者為張師文清康熙年間人生平不詳第九首作者為守戎張駥清康熙 47 年(1708)來臺任臺灣水師協標左營守備第十首作者為桐城人孫日高第十一首為臺灣府治東安坊人李欽文《重修臺灣府志》稱其「廩生」而《全臺詩》稱其「清康熙 60 年(1721)歲貢生曾任福建南靖訓導能文工詩」第十二首作者為張纘緒《全臺詩》稱其「清康熙五十年(1711)臺灣貢生」《重修臺灣府志》稱其「廩生」第十三首作者為張士箱《全臺詩》稱其「清康熙四十一年(1702 年)東渡來臺落居鳳山次年入鳳山縣學後為臺灣府學生員補增生廩生迄雍正十年(1732)五十九歲時成為歲貢生」為科舉業而移居臺灣鳳山第十四首作者為鳳山縣人鄭應球《全臺詩》稱其「性情耿介崇尚氣節」在朱一貴事件時為逃避朱氏同黨招募「夜晚攜妻子遁逃」可知當時鄭氏政治傾向是站在清朝政府一方又稱「主掌縣書院教席長達十餘年有益地方文教甚多」可見著重於民間百姓教化培養文風第十五首作者為臺灣諸羅縣人鄭鳳庭《全臺詩》稱其為「清康熙年間廩生」第十六首作者為康熙年間臺灣增生鄭煥文生平不詳第十七首作者為臺灣縣人施世榜為康熙 36 年(1697)拔貢《全臺詩》稱其「樂善好施興築水圳農民咸受其利」第十八首詩作者為鳳山縣人李廷綱只知其為康熙年間人生平不詳以上為鄭烈婦詩歌相關作者下文引詩處對作者即不再進行介紹

224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婦鄭氏詩〉「 風謠傳海內千古尚相看」(壹頁 425)張氏於乾隆 2 年出任漳

州府學訓導王敏政〈節婦鄭氏詩〉「苦節高風重栢舟輶軒問俗首先求」(壹

頁 362)

王氏於康熙 43 年移分巡臺廈道前列作者皆以烈婦鄭月娘為主題著重於女

子實踐德行的價值足以為後世樹立以生命維護綱常倫理的典範如王敏政所言

「問俗」帶有濃厚的移風易俗的目的乾隆年間六十七〈弔五妃墓〉 島嶼最後

昭英烈頑廉懦立蠻婦貞」(貳頁 247)六十七於乾隆 9 年以戶科給事中奉命

巡視臺灣朱澐〈李節孝〉「聖朝傳採柏舟篇海外旌揚李母賢」(貳292)

朱氏於乾隆 12 年調任鳳山縣訓導秦定國〈五妃墓〉二首之二「海表觀風

題墓道陽秋有筆墨痕新祇緣千古綱常係豈獨傷心弔五人」(參頁 147)

同治朝林豪〈詠臺陽古蹟十二首五妃墓〉「何幸教化行閨門」(《臺灣詩鈔》

卷 5頁 106)將閨門的教化與五妃事蹟結合起來於是這個單一的歷史事件便被賦

予移風易俗實踐聖王政教的任務這作品也就隱含出政治教化的色彩

道光咸豐年間劉家謀〈海音詩〉一百首之九九「匆匆六甲光彤史況沐

皇風二百年」(伍頁 308)劉氏於道光 29 年調臺灣府學訓導劉氏自註的詩序

並言 「今入版圖將二百載矣列聖相承昭然禮法有不共被涵濡哉近周光邰明

經欲輯臺郡節烈勒成一編誠盛舉也」劉氏歌功頌揚清政府以為臺邑經兩百

年教化婦女貞節德行的培養成果斐然以統治階層的角度來考量兩位烈婦之行

為價值頗具政治意涵道光年間施瓊芳〈題全臺闡幽錄〉二首之二「寡鵠貞

鴛萃一編旌祠會錫九重天依然婦誥回鸞及能使夫名附驥傳彤管有人風繼

起碧霄終古月難圓誰言婉嬺煢煢質已握興頑立懦權」(伍頁 381)

第 2 首點明此書所收人物並足堪為天子旌表之節婦貞女女子能實踐婦德

同樣也能澤被家門為夫婿增光而書中足為後世楷模者其人生卻都是坎坷不

幸的7-8 句寫出書寫權力之本質原本這些女子是柔弱貞順的卻因此書而得以

傳世施氏曾銓選六部主事前述詩人則將貞節烈女之節操德行與政權教化結合

在一起政府的旌表立祠的表揚機制使女子的高貴品行不至淹沒不彰而女子

建立閨門的行為典範可以建立淳美善良的風俗但「興頑立懦權」則頗有思考

225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的空間此四字除了建立符合倫理綱常的行為準則外還要堅強百姓們的意志

在危難時能用最大的犧牲包括生命來維持理想的存在而這理想的內涵則

隱含著統治政權的延續與護衛

余英時分析漢代循吏在文化傳播中所扮演的角色與作用他將中國文化分為

大小傳統並解釋「大傳統或精英文化是屬於上層知識階級的而小傳統或通俗

文化則屬於沒有受過正式教育的一般人民」96而漢代循吏則扮演了文化傳播者的

角色之所以如此余氏指出因為循吏是親民之官「循吏」之名始於《史記》的〈循

吏列傳〉從此成為中國正史列傳的典型至《清史稿》依然沿用余氏更言

漢代的大傳統以儒教為主體而儒教的基地則在社會而不在朝廷因此循

吏在發揮『師』的功能時他事實上已離開了『吏』的崗位他所奉行的

不復是朝廷法令而是大傳統的中心教義由於中國的大傳統並非寄身於

有組織的宗教所以它的傳播的任務才落到了俗世人物的循吏的肩上漢

代大傳統的傳播者借用《周禮》的名詞可稱之為『師儒』循吏便是以

『師儒』的身份從事『教化』工作的97

而文本尚有擔任教諭提督學政訓導等教育行政工作之創作者清廷的中

央教育制度中央最高教育行政機關為國子監其下設有祭酒司業等教官總理

監務以及博士助教學正學錄等各級教員在地方教育行政上各省設提

督學道擔任地方教育的最高行政官員以負責學校事務政風及科舉等事務

雍正 4 年(1726)提督學道改稱提督學政在地方官學上設有府學政使府提調

府儒學教授州學正縣儒學教諭府州縣下設立縣訓導以掌管地方教育事

務98

而臺灣清據初期隸屬於福建省由福建提督學道統理教育事務但因臺灣海

外孤島路途遙遠改由分巡台廈兵備道兼理學政康熙 23 年(1684)改由臺廈兵

備道兼任朱一貴事變後改由巡臺御史負責至雍正 5 年(1727)改為巡臺漢御史

96 余英時〈中國古代死後世界觀的演變〉載於《中國思想傳統的現代詮釋》臺北聯經出版社1993頁 168 97 余英時〈中國古代死後世界觀的演變〉載於《中國思想傳統的現代詮釋》臺北聯經出版社1993頁 198 98 參見種村保三郎《臺灣小史》臺北武陵1991山崎繁樹《1600-1930 臺灣史》臺北武陵1995連橫《臺灣通史》臺北幼獅1977

226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管理乾隆 17 年(1752)則改由巡臺臺灣道兼任光緒元年(1875)改由福建巡撫兼管

光緒 13 年(1887)設臺灣省後由臺灣巡府兼任掌管臺灣教育事務知縣負責地方

教育事務由此可知臺灣學政與官政相結合之特質99

而關於教育行政的最高指導原則順治 9 年(1652)頒六諭計為「1孝順父

母2尊敬長上3和睦鄉里孝訓子孫5各安生理6莫作非為」100

姜添輝以為「由其內容可窺見其重心在於強調傳統文化的倫常思想以及安本分

的觀點並藉由這些觀點的灌輸以達社會安定的目標」101康熙 9 年(1670)頒佈聖

諭廣訓十六條計有

1敦孝悌以重人倫2篤宗教以昭雍睦3和鄉黨以息爭訟4

重農桑以足衣食5尚節儉宜惜財用6隆學校以端士習7黜

異端以崇正義8講法律以儆愚頑9明禮讓以厚風俗10務

本業以定民志11訓子弟以禁非為12息誣告以全善良13

完錢糧(租稅)以省催科(裁判)14戒匿逃以免株連15聯保申

以弭盜賊16解仇忿以重身命等102

除了順治朝所強調的倫常價值觀外並將關注範圍擴大到文化習俗以及社

會規範等層面可以窺見清廷教育行政的最終目標是欲藉由教化途徑以安定社

會光緒 29 年(1903)張百熙等在〈奏定學堂章程〉中提出「至於立學宗旨勿論

何等學堂均以忠孝為本以中國經學為基礎俾學生心術依歸為正」103以至於

光緒 32 年 5 月 2 日清廷公佈的欽定學堂章程第一類是忠君尊孔第二類是尚

公尚武尚實可知清代由內地派遣至臺灣的教育官員實肩負思想教化之重

責大任其主要之任務為導正並建構臺邑人民正確之政治立場與政治意識創作

者日夜身處其氛圍中將其投射於其所創作之主題詩歌中似為合理之解釋

顧炎武論「秦紀會稽山刻石」指出「然則秦之任刑雖過而其坊民正俗之意

99 參見盛清沂王詩琅高樹潘《臺灣史》臺北眾文1988 年種村保三郎《臺灣小史》(臺

北武陵1991)邱奕松《嘉義縣志教育志》嘉義嘉義縣政府1991連橫《臺灣通史》

臺北幼獅1977 等 100 宋鼎宗等《全臺首學資料彙編》頁 61臺南臺南市立文化中心1997 101 姜添輝〈教育社會學觀點的清朝時期臺灣官方儒學的發展與特性〉《臺南師院學報》第 34 期

2001頁 292 102 種村保三郎《臺灣小史》臺北武陵1991頁 151 103 雷國鼎《教育概論》上冊臺北教育文物1976頁 80

227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固為始異于三王也」(《日知錄》卷十七)則中國自秦始皇起便有統治階級提倡禮

教以矯正民間各地不良風俗的政治措施文本創作群共 69 人共有 20 位具有從內

地遊宦臺邑的背景其中官職包括擔任臺邑各地教諭知縣巡臺御史提督學

政訓導等居多而臺邑文人亦具鄉紳背景文本中反覆出現蘊含政治意涵與宣

揚文教的意識

伍對內地與臺邑的指稱反映中央政權與地方邊陲的對峙

清代臺灣貞節烈女詩中出現以內地為中心以臺邑為邊緣之論調例如康

熙朝江日昇〈贊寧靖王朱術桂與五妃殉節二絕〉二首之一「天地乾坤無可寄

飄然海國全其身」(貳頁 28)臺廈道王敏政〈節婦鄭氏詩〉「鬚眉長樂嗤青

史巾幗共姜壯海洲」(壹頁 362)此詩為康熙年間王氏應徵詩之會為鄭治時期

禮官鄭斌女為寫的作品第 4 句稱鄭斌女事跡足以為「海洲」壯事氣勢壯盛

其臺地為「海洲」意指海外神洲顯現出以內地為世界中心點而以臺邑為邊

垂的論點

諸羅諭孫襄〈節婦鄭氏詩〉「扶植綱常吾輩事新詩題徧海東天」(壹頁

367)此詩亦為應徵詩之舉最後一句「新詩題徧海東天」臺邑與內地一水之隔

又處內地東方稱「海東天」可說是其地理位置的說明范咸〈弔五妃墓十二絕

句〉十二首之五「可憐椎髻文身地」(貳頁 258)其它相關文本有以鄭氏王朝禮

官鄭斌女為題之作品

康熙 13 年內地爆發三藩之亂鄭經趁機響應出兵同時將明朝續順公沈瑞接

到臺灣並以禮官鄭斌之女許配之鄭經將明朝王公遷往臺灣並幫助其建立家

庭除了昭示臺灣鄭氏為延續明朝皇權的正統地位外也為了隴絡人心凝聚在

臺灣的明室力量可以說沈鄭兩氏的聯婚是帶有強烈的政治色彩這段婚姻幾年

後卻遭到重大的打擊鄭經去世後鄭克塽繼位親信馮錫范攬權內部局勢日

益混亂身為流亡王公的沈瑞被誤認為身懷鉅資並因此招禍被馮錫范以反間

228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謀逆案件遷連104

父子被殺家屬被囚當沈瑞一家受禍時禮官鄭斌向鄭克塽求情為女兒

開脫並得到首肯就在鄭家父母將女兒救出虎口後得知詳情的鄭女卻毅然決

然決心與丈夫共赴家難並在處理完殉死家人的後事後從容自縊殉夫這件事

在當時引起很大的迴響不論身份貴賤聽聞此事的人都為此感動流淚康熙 23

年清朝佔據臺灣後總督姚啟聖並奏請封誥鄭氏「一品夫人」都統張夢吉並差人

將沈氏一門受難的棺柩送返京安葬105

咸豐朝陳維英〈一品夫人〉(鄭斌女 沈瑞妻)四首之四「鸞章一旦下東都

油壁香車離海隅」(伍頁 182)史載清據臺灣後將沈瑞遺體移葬內地想必鄭

女也隨之移葬故有「油壁香車離海隅」之說而以海邊一角指臺地將其邊緣

化之地理觀可知劉家謀〈謁五妃墓〉二首之一「那知瘴海千重外尚有紅顏

識報恩」(伍頁 319)再如道光年間施瓊芳〈題全臺闡幽錄〉二首之一「海濱

鄒魯風堪采軒使曾勞女史詢」(伍頁 381)施氏為《全臺闡幽錄》題詩書中

多錄臺地節烈女性有為清代臺灣女性寫史的目的詩中稱「海濱」以內地為中

心以臺邑為邊地的意向明顯

王凱泰《臺灣雜詠續詠》十二首之五「故王一去五妃陪海外黃沙賸

幾堆」(《臺灣雜詠合刻續詠十二首》頁 50)同治朝林豪〈五妃墓〉「海角年

年長相守」(《臺灣詩鈔》卷 5頁 93)熊佐虞〈五妃墓限支韻〉「黃土荒題海上

碑」(《臺灣詩鈔》卷 5頁 93)以及光緒朝唐景崧〈五妃墓限支韻〉「海上鵑啼

悲玉帶」 (《臺灣詩乘》卷 5頁 209)周長庚〈拜五妃墓〉「頸血不膏中土鐵

墓門長咽落潮聲」(《臺灣詩乘》卷 5頁 214)

周長庚(1847~1888)號辛仲又號莘仲福建侯官人光緒 10 年(1884)由建陽教

諭調署彰化教諭光緒 14 年發生施九緞以索焚丈單為名的圍城之變周氏因為民

104 蔣師轍《臺游日記》卷 1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7臺灣文獻叢刊第 6 種頁 30記載「康熙二十一年福建總督姚啟聖用間諜陰散其黨約偽賓客司傅為霖內應事洩為霖遇害」丁曰健輯《治臺必告錄》卷 1頁 77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9臺灣文獻叢刊第 17 種記載「行人傅為霖密約十三鎮同日發難事泄錫範並搆陷續順公沈瑞而有其貲人心益失國軒居臺而被刺者再皆姚啟聖所使也 105 事詳見江日昇《臺灣外記》卷 9臺灣文獻叢刊第 60 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

229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請命受誣以致「一官拋擲落拓終身」彰化人士「頌公之德而不衰」周氏

讚揚五妃之死為「頸血不膏中土鐵」以清朝鐵蹄為「中土鐵」相對而言臺邑

為世外之地可知而另一方面五妃成為臺邑歷史人物而非中土人物的意涵就更

為明顯了

本節所述及這 11 位作者中王敏政為康熙朝內地旗人孫襄為康熙朝內地人

陳維英為咸豐朝臺地人施瓊芳為道光朝臺灣縣治人林豪活動於同治朝左右金

門人周長庚為光緒朝內地人熊佐虞光緒朝內地人唐景崧光緒朝內地人生

存年代分佈清朝早中晚各期籍貫有大陸內地也有臺地人士由此推測以邊

陲之姿態而與內地中央相對似乎是清代士人普遍之觀點

黃國昌以為「中國意識」可以分析成六種互相關聯的觀念他舉出的第二種

觀念就是「『世界中心』的地理『中國意識』」「中國人把自己居住的地方視為

世界的中心而以其它地方都是世界的邊疆」106 莊勝全在以康熙朝四位內地親

歷者的觀察內容研究得出「遂使以中國本土為中心的世界觀得以大行其道中國

的文化邏輯逐步套用在對台灣的印象上」107

李國祈在對清代臺灣政治發展史的研究提出「臺灣自康熙時期歸入清帝國

版圖後雍正以降清廷所推行的政策則為使其內地化其目的在使臺灣變成

中國本部各省的一部份108」李氏為所謂的「內地化」乃中國中央政權及傳統典章

制度在臺灣這個邊疆地區的普及與擴張的過程「內地化」就是在政治上「中國

化」在文化上「儒家化」109並以為「大體而言及十九世紀其(臺灣)西部已

開發地區內地化幾已完成」然而我們參照前列詩人之作品即便在李氏所認

定已「內地化」的時期不論其為內地文人或臺邑文人其詩作中乃反映出臺邑

的邊陲位置亦即臺邑被歸為中國一省後其地理位置的觀念仍屬於遠離核心

的邊陲

106 黃國昌《『中國意識』與『臺灣意識』》臺北五南1995頁 12 107 莊勝全〈清康熙朝臺灣印象的轉變以四位親歷者的觀察為例〉《臺灣風物》第 56 卷第 3期2003 年頁 32 108 李國祈〈清季臺灣的政治近代化開山撫番與建省(1875-1894)〉《中華文化復興月刊》第 8卷第 12 期1975 年頁 5 109 李國祈〈清代臺灣社會的轉型〉《中華學報》第 5 卷第 3 期1978 年頁 148

230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然而我們以為文本中雖有臺邑居邊陲之政治意識然其以臺邑貞孝節烈女子

為主題仍是「在地認同」之詩學實踐其雖大量融合中國傳統詩學文化的意涵

與典故然最終目的之一仍是構築臺邑貞節歷史故我們認為其「臺邑邊陲化」

之特質可以引用鄭志明教授的說法加以解釋「所謂自在性格是指文章主體可

以從容地與外來文化相結合以開放的心靈來解消各種衝突情境讓主體文化無

處而不自在承認其邊陲的角色就是要解消邊陲的悲情心態不必向世界的核

心靠攏也不必向中國的核心靠攏脫離了核心的意識宰制自安於邊陲不是

偏安的心態而是無所求於核心以主體的自主性來迎接來自核心的各種挑戰110」

雖然鄭教授所提的是臺灣儒學發展的問題但從文本中看來不論是內地詩

人或本土詩人在接觸到臺邑本地題材時或多或少都會進行內地化與本土化的衝

突與融合而作品最終的主體性還是會回歸於創作場域之在地認同例如陳昭瑛

在〈論台灣的本土化運動〉一文中指出早期的「台灣意識」並未與「中國意識」

衝突甚至是重疊在一起有著相互定義的關係「由於臺灣人是以中國為父母

之國台灣意識自然也以中國意識為起源中國文化漢民族的特有生活方式在

台灣的樣貌是形成『中國式台灣意識』的文化基礎」111而由上文可知所謂「中

國式台灣意識」其地理觀念乃以中國為世界之中心而臺灣為邊陲之地

由於本節文本的作者群有 3 位清代中期的臺邑人所以我們可以推論最遲

在清咸豐道光年間臺邑詩人的地域意識其實已被完整教化出「中國意識」了

而 8 位內地詩人的作品中反覆以「海角」「海國」「海上」的空間述語強調臺

邑相對於核心的「邊陲」地位不斷灌輸與強調台地附屬內地的地理概念即統

治階級的角色為清朝政府

陸小結

縱觀上述所論文本創作活動實有許多政治元素清代考據學風盛行余英

時所言多學為識之學風由內地傳入臺灣專注於客觀知識從詩歌形式發展為

110 鄭志明〈臺灣儒學本土化的發展方向〉載於《第二屆臺灣儒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臺南成功大學中文系1999頁 655-679 111 參見陳昭英《臺灣文學與本土化運動》臺北正中書局1998頁 101-181

231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詩文融合詩序詩註比例增加且內容多為客觀現實事件的敘述可知其對外

在世界的關注而文本創作群的遊宦背景使其關注於教化與移風易俗前述余

英時對中國循吏之分析與清朝《通典》對知縣之職責描述可為舉證而作者若

無官員身份則為臺邑地方儒學鄉紳或與地方官府關係良好或掌地方書院

負有教育子弟之責任而文本所題詠之主題部份具官宦背景或受禍於政治事

件兵亂政治勢力等直接間接造成主題事件的發生

而大部分主角皆與朝廷旌表官修方志等政治活動相關聯而在文本中的象

徵隱喻中女子貞節類同於清政權女子抵抗外來力量的侵略象徵捍衛主權的

存在宣示清朝統治之正當性與合法性而臺邑邊緣言論則反映中國文化融入

臺灣社會整個內化過程的完成清代臺邑文人已接受臺灣為中國領地之一部份

王建曾以今文《尚書》為文本論析西周王朝政治意識中的合法性理念112其得出

的結論有「國家政治疆域的傳承與統一意識」「政治統治權威的合法傳承」「批

判和推翻暴君暴政統治的變革意識」等

雖然尚書是官方性質的文書有別於文本之私人創作但兩相比較可以觀

察出兩者相似處如本文所提出之「五妃詩墳墓之意象反映明政權走向滅亡與結

束」「民變烈女的歌頌反映創作群對清廷統治權的支持與肯定」則與李文所提「政

治統治權威的合法傳承」何其類似而「對內地與臺邑的指稱反映中央政權與地

方邊陲的對峙」則除了如王健所言之「國家政治疆域的傳承與統一意識」「中華

文明hellip即使某個王朝滅亡了後繼的王朝以其合法繼承者的身份完全承襲前朝

的政治遺產完成統一拓展天下疆域的合法政治使命」113因為本文創作群特定

之時空背景深一層反映出所謂天下疆域「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

非王臣」實隱藏著中央與邊疆之對峙114而本文前述所言之三種群體意識實為「漢

文化移植臺邑」政治操作的基礎而我們亦可解析創作群如何合理化清廷統治臺

灣的政治權力

112 王健〈論西周王朝政治意識中的合法性理念mdashmdash以今文《尚書》為中心〉《江海學刊》第 6 期

2003 年 113 同前註頁 141 114 中國商周時代還未出現中國與四夷對應的指稱一直要到「自東周以來才以南蠻北狄東

夷西羌相對而言為言」參考于省吾《釋中國》王元化主編《釋中國》第 3 卷上海文藝出版社

1998頁 1517

232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引用書目

一傳統文獻

丁紹儀《東瀛識略》臺北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7臺灣文獻叢刊第 2 種

王必昌《重修臺灣縣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臺灣文獻叢刊第 113

江日昇《臺灣外記》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臺灣文獻叢刊第 60 種

朱仕玠《小琉球漫誌》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6 臺灣文獻叢刊第 3 種

周元文《重修臺灣府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臺灣文獻叢刊第 66

林焜煌纂《金門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臺灣文獻叢刊第 80 種

陳文達《鳳山縣志》臺北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臺灣文獻叢刊第 124 種

《清一統志臺灣府》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臺灣文獻叢刊第 68

陳壽祺《福建通志臺灣府》臺北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臺灣文獻叢刊 84

許南英《窺園留草》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2臺灣文獻叢刊第 147 種

連 橫《臺灣詩乘》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臺灣文獻叢刊第 64 種

《欽定平定臺灣紀略》臺北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臺灣文獻叢刊

第 102 種

《碑傳選集》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6臺灣文獻叢刊第 220 種

《臺灣通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2臺灣文獻叢刊第 130 種

蔣師轍《臺游日記》臺北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7臺灣文獻叢刊第 6 種

盧德嘉《鳳山縣采訪冊》臺北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 臺灣文獻叢刊第

73 種

二近人論著

王俊勝 2001《清代臺灣鳳山縣詩歌研究》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全臺詩編輯小組 2004 《全臺詩》(1~5 冊)臺南國家臺灣文學館

233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234

江寶釵 1999 《臺灣古典詩面面觀》臺北巨流

余英時 1993 《中國思想傳統的現代詮釋》臺北聯經出版社

洪順隆 1998 《抒情與敘事》臺北黎明文化

許麗芳 2007 《章回小說的歷史書寫與想像以三國演義與水滸傳的敘事為例》臺

北秀威資訊科技

許玉青 2004 《清代臺灣古典詩之地理書寫研究》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硏究所

碩士論文

許東海 2003 《女性帝王神仙先秦兩漢辭賦及其文化身影》臺北里仁書局

畢恆達 2001 《空間就是權力》臺灣心靈工坊

陳昭英 1998 《台灣文學與本土化運動》台北正中書局

張孟珠 2002 《清代貞節的實踐及其困境》國立中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葉嘉瑩 2000 《清詞散論》台北桂冠

葉嘉瑩 2000 《漢魏六朝詩講錄》台北桂冠

黃國昌 1995 《『中國意識』與『臺灣意識』》臺北五南

楊積慶箋校 1980 《吳嘉紀詩箋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歐麗娟 2000 《唐詩的樂園意識》臺北里仁

鮑家麟編 1992 《中國婦女史論集》臺北稻香出版社

  • 文本有以明皇室在臺殉節之五妃為題的作品五妃本事參見江日昇《臺灣外記˙弁言》丁紹儀《東瀛識略》等皆有記載江日昇站在清朝統治者的立場對鄭氏王朝一直視之為謀逆亂臣但對殉國而死的寧靖王則抱著頌揚的態度而追隨寧靖王殉死的五妃則稱讚其為「且五姬慷慨輕生氣勝男子而臺灣之山川草木能不因此而增光乎」可知五妃殉節之歷史地位與道德價值在清康熙年間即已確定
  • (《雲林縣採訪冊˙藝文》頁206)
Page 7: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ir.lib.ksu.edu.tw/bitstream/987654321/13221/2/21%D... ·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 曾玉惠 ∗ 摘要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而許麗芳提及「敘事不僅是敘述也是解釋後者意義甚至大於前者是以

特定價值觀點貫穿於故事文本間」11也認為文本隱含的作者特定價值觀點而此

特定價值觀點用何種方式呈現呢申丹提及「文體學家較常探討的是『敘述聲音』

層次其偏好敘述觀點的文體問題注意敘述者敘述時運用文字表達或流露出來

的立場觀點與語氣口吻重視語言運用的問題」12因此申丹所舉的文體學家主張

作者在進行創作時其內容的剪裁與語言形式的運用安排實表現出作者本身價

值判斷而人類價值判斷實牽涉至心靈意識的層面

黃國昌提及心理學家常使用『意識』來描述關連到個人和外在世界關係的心

理狀況它指知道了某種『觀念和感受』(Awareness of ideas and feelings)特別是能

知觀察到並將觀念和感受統合成有意義的整體的能力」並為「意識」定義

時舉洛克所下的結論是「與外界接觸而在一個人內心引起的觀念(Perception)」13

因此創作者在形成價值判斷與意義的界定時必先有一種「能知觀察到並

將觀念和感受統合成有意義的整體的能力」意即黃氏所言之「意識」他並進一

步衍生「意識」的特質其是多元性的他提到「每個人都可能根據事實依其

自覺自知有很多種『意識』」他舉例

一個人可依其血統關係之大小產生家庭家族宗教種族民族等意

識他也可能依生活範圍或出生地產生鄉土縣籍省籍國家等意識

他可因職業地位等關係產生不同的『階級意識』他更可因接觸問題和深

度不同而有不同的政治文化宗教等意識14

而李殿魁則曾對「意識」加以解釋「『意識』是心理學上的一個名稱是說

當你感覺到這個東西存在便有一個意識存在內心」15而「意識型態」則為「意

識型態在政治上或者哲學上來說它有一種堅持的教條hellip意識型態最明顯的就

是變成一種主義教條的面貌出現堅持一種主義那就變成了意識形態」16李氏

11 許麗芳《章回小說的歷史書寫與想像以三國演義與水滸傳的敘事為例》臺北秀威資訊科技2007頁 12 12 申丹《敘述學與小說文體學研究》北京北京大學1998 年頁 200~201 13 黃國昌《『中國意識』與『臺灣意識』》臺北五南1995 年頁 3 14 同前註 15 陳瀅州整理〈從臺灣意識出發--政治意識與現代詩如何調和〉《明道文藝》第 358 期2006

年 1 月頁 61 16 陳瀅州整理〈從臺灣意識出發政治意識與現代詩如何調和〉《明道文藝》第 358 期2006

年 1 月頁 62

195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的解釋能為「意識」與「意識形態」之不同加以解答

但本文所說的意識非僅指單純個別作者其所探討的範圍是清代臺邑詩人所

創作以貞孝節烈為主題之詩歌中所蘊含的主體意識因此這裏所討論的是群體的

觀念由個體意識發展至群體意識牽涉到兩個層面黃國昌認為

從個人對團體的關係看『意識』和『認同』(Identity)有密切不可分的關

係『認同』也者是要在團體中為個人『定位』意即在人類社會中為個

人找到『同類』區別出『異類』由於『認同』個人有『歸屬感』」另

一點是從團體對個人的關係看「『意識』就是『聯繫』(Affiliation)的認

識和實踐helliphellip社會比類學說(Theory of Social Comparison)認為人要從

別人那裡找到衡量自己言行感情的準則當一個人感覺到『聯繫』存在

知道這種『聯繫』可資依賴就是『意識』作用了17

由上述研究者的說明我們可以歸納出經由作品的內容與敘述方法的討論來

得到敘述者對所述主題不論其為人或事件所賦予的價值判斷與意義設定而

此結果的產生足以反映出創作群的政治意識

三政治意識釋義

貞節順從一直是中國婦女德行之基礎規範雖然傳統文化中極力依性別而

進行空間領域的劃分《易經家人卦彖辭》將「女正位乎內男正位乎外」視為

是「天地之大義」《禮記內則》說明所謂男女內外之別是「男不言內女不言

外」「男子居外女子居內」不管是實際活動的空間或行為影響的領域都極力

主張「男外女內」「男女有別」但確實實踐的可能性卻很低主要是因為人是生

存於社會之中的即便女子被限制於家庭中的私領域但仍免不了會跟外界產生

互動與群體產生關聯而政治則是群體生活中重要的一環因此以人為表現中

心的文學實不能無涉於政治

王西平提及「人是社會的人政治是社會生活的重要內容人本身就經常和

政治發生聯繫作為以人為表現中心的文學不能見政治而遠離之這實際是辦

不到的」18而中國向來是注重內在超越的文化型態余英時「國家一向是被看

17 黃國昌《『中國意識』與『臺灣意識』》臺北五南1995 年頁 4~5 18

王西平〈路遙小說中的時代意識與政治意識〉《小說評論》第 3 期1996 年頁 57-61

196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成人倫關係的一個環節價值之源內在於人心然後向外投射由近及遠這是

人倫秩序的基本根據」19

人心之價值之源在於道德規範因此當創作者處理文本主題時常將關注點

從小我家庭家族之層面發展至大我國家社會層面故創作者以人物為關注重心

時實無法忽視其社會生活以及社會生活所牽涉的政治活動而李殿魁曾提及

「每個人在社會上活動生存時他絕對受到外在社會的約束影響互相關聯

尤其若對政治不感興趣對社會不關心則這首詩寫出來就沒有生命」20而李運

摶則對當代小說中的政治意識進行分析李氏以為

所謂當代小說的政治意識即是指當代小說描寫政治生活表現政治情態

顯示政治得失評判政治優勢而體現的觀念這種觀念既是經由小說這

種有自然藝術特點的敘事藝術在ldquo敘事中藝術地體現又是小說家主體

意識的一種顯示而小說家的政治意識既是個性的也是群體的因為個

性中往往融入了特定時代的群體的觀點看法與情緒21

我們以為李氏所言之政治意識暗示了文本強烈的政治色彩幾可直指文本

隸屬於「政治小說」之種類但前述李殿魁氏即指出意識之包容性故我們以為

即便不是政治色彩非常強烈的文本也可能表現出創作者之政治意識而李運摶

所指出「小說家的政治意識既是個性的也是群體的或可為本文探究創作群之

政治意識提供一研究方法成立之論證

清代臺灣地方志上以貞節烈女之節行入傳的不知凡幾然成為文本主題人

物者卻大都具有政治背景或遷涉及政治事件如在作品數量上佔大宗的鄭斌

女五妃陳永華女其本身皆出身於官宦家庭其所以遭遇家難的原因都源

自於政治事件或政權轉移至若晚明盧若騰〈殉衣篇為許爾繩妻洪氏作〉〈哀

烈歌為許初娘作〉兩詩前者主角之所以遭遇喪夫之痛主要是丈夫許元「從

戎東征為偏裨記室」22而後者之所以冤死主要受到外在強暴之殘害而此外

19 余英時〈中國古代死後世界觀的演變〉載於《中國思想傳統的現代詮釋》臺北聯經出版社

1993頁 35 20 陳瀅州整理〈從臺灣意識出發--政治意識與現代詩如何調和〉《明道文藝》第 3582006 年 1

月頁 64 21 李運摶〈當代小說政治意識漫論〉《文藝評論》第 3 期1995 年頁 39 22 參見林焜煌纂《金門志列女傳》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 年卷 13臺灣文獻叢

197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在惡勢力乃是鄭氏王朝中鄭泰父子23屬於政治勢力而〈臺灣三仁詩〉之劉滿姑

遭逢林爽文事變也是政治事件而個人政治色彩較低的臺邑節婦們也都牽涉

及朝廷旌表或地方政府表揚入祀節孝祠等政治行為24

由此推斷文本大都有鮮明的政治色彩包含著較為深邃的政治內涵其人物

的命運總和政治發生千絲萬縷的聯繫並涉及政治事件和政治權力爭奪在事件

中揭示社會政治問題我們了解到文本創作群乃是用歷史和藝術的角度去審視相

關的政治歷史事件去思考在社會大背景下主角的生存和生活態度對於政治事

件在人們心靈中掀起的波瀾留下的投影和由此而引起的人物際遇命運的變化

進行解釋與價值判斷此為本文對政治意識的定義與思考並試圖由文本逆推而

解析出在特定時代背景即清代臺灣時空背景下貞孝節烈主題詩歌之創作群其

政治意識之內涵而由此得知其表現型態有兩種一為對歷史事件的反思二為

對主角人物的評價

四前人研究成果

中國婦女德行典範的相關論述自遠古即有文獻流傳如《易經恆卦》「婦

人貞節從一而終」《禮記郊特牲》「一與之齊終身不改故夫死不嫁」而

《孔子家語本命解》云「女子者順男子之教而長其理者也是故無專制之義

而有三從之道幼從父兄既嫁從夫夫死從子言無再醮之端」《史記田單

傳》云「忠臣不事二君貞女不更二夫吾與其生而無義故不如烹」本文搜

尋與主題相關之前人研究成果陳述如下

(一)前人有關貞節主題之研究

本文根據相關資料庫中的記錄25對前人研究成果進行說明與分析論文的搜

刊第 80 種頁 353 23 林耀潾〈在邊緣的邊緣實踐---以清代臺灣澎湖文石書院山長林豪為例的研究〉《成大中文學報》

第 13 期2005 年 12 月頁 357「許氏初娘後浦文衡女hellip安平諸豪攜家止後浦奪民廬居之

文衡宅分前後院前院為鄭泰家奴所據鄭泰者偽遵義侯鄭鳴駿兄尤橫暴奴又泰心腹用事

初娘恐遭侮啟文衡扃其門於屋後開戶出入一日奴窺初娘美以告泰子纘緒纘緒故無賴

大悅」 24 如章甫〈過節孝坊〉〈過烈女坊〉等詩皆詳細載明 25 臺灣地區的資料庫包括中華民國國家圖書館所製作的《中華民國期刊論文索引光碟系統》此

系統收錄自民國 59 年 1 月至 97 年 1 月所出版的期刊篇目總計 2091577 筆收錄期刊共 4632種中華民國科技政策中心所收錄自民國 80 年之後中華民國國內所舉辦之學術會議發表論文中

198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尋範圍以有關貞孝節烈之主題或雖為論文副主題但與主題有重要關連或互相發

揮之作品為主若論文內容僅只稍微涉及相關說明則予以省略如范長華所著

〈淺探明代中晚年至清末寶卷與寶卷中孟姜傳說的遞變---以「佛說貞烈賢孝孟

姜女長城寶卷」「長城寶卷」「孟姜仙女寶卷」為例〉雖涉及貞烈主題然其研

究重點卻不在此為使說明不至於失焦故予以排除

臺灣地區學者有以史書為文本加以分析評論者如陳璦婷〈《明史》〈列女

傳〉的敘事策略〉及陳豫貞〈光環背後的黑暗--從《清稗類抄貞烈類》看中國傳

統的婦女觀〉前者以敘事策略來反推《明史》中列女群像的構成機制後者討論

中國傳統婦女觀而以文學作品為文本分析其貞節觀念者如黃振郎〈從《西遊

記》看吳承恩的貞節觀〉及周伯乃〈我國古典小說中的貞節觀念〉等而劉純婷

「《三言》貞節觀研究」紀國智「市民文學中『貞節觀』之研究---以宋元明戲曲

小說為探討中心」王光宜「明代女教書研究」劉素里「三言二拍一型的貞節觀

研究」則分別為西元 1995 至 2005 年橫跨漢學資料整理研究所民間文學研究所

歷史研究所中文研究所四個文史領域的碩士論文

可見貞節觀念的討論實可從文獻學歷史學民間文學中國文學等不同領

域做多方發揮由於中國貞節觀念對婦女的控制至明清發展至最高點故前人針

對明清兩朝進行斷代研究的論文為數不少如張孟珠〈人身安全之憂清代貞節

實踐的困境〉費絲言〈醜事盛清的貞節政治[評 Disgraceful Matters The Politics of

Chastity in Eighteenth-Century China by Janet M Theiss]〉鄭媛元〈明代未婚女子的

貞節觀--從「烈士不背君貞女不辱父」談起〉林時民〈對明代婦女貞節觀念的

若干思考〉關綠茵〈記明末忠貞節的女子〉等

張孟珠「清代貞節的實踐及其困境」費絲言「由典範到規範----從明代貞節烈

女的辨識與流傳看貞節觀念的嚴格化」安碧蓮「明代婦女貞節觀的強化與實踐」

華民國國家圖書館所建立《中華民國圖書聯合目錄資料庫》此資料庫收錄國家圖書館及所屬 76所合作館藏書目資料中華民國國家圖書館所建立《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此資訊網收錄民國45 年至民國 97 學年度全國博碩士論文書目資料共 107353 筆中國大陸地區的資料庫包括萬方數據公司所出版之《中國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此數據庫資料來源來自國家法定學位論文收藏機構中國科技信息研究所收錄自 1977 年以來中國各學科領域的學位論文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電子雜志社出版之《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此數據庫收錄自 1994 年以來中國國內 8200 多種綜合期刊與專業特色期刊論文

199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則為從 1994 至 2001 年間臺灣三篇歷史研究所的學位論文其中張孟珠的一篇期

刊論文及一篇學位論文當是相同主題闡釋發揮的一系列研究成果這些作品從

不同的角度來分析明清貞節觀念的發展與內涵例如貞節觀念如何在明清趨於嚴

格化的現象與背後成因的探討以及就現實實踐層面來審析貞節觀念在中國社會

存在的真象

林懷慈則從另一面向的文獻資料切入發表了〈賦性宣淫清乾隆朝強姦案

之解讀〉與「情慾與社會秩序---從刑科題本看清代婦女的抉擇」等前者為期刊

論文而後者為學位論文林氏以性犯罪原始文獻的角度切入不同於前人專注於

描寫貞烈女子的文獻轉而以非貞節的女子在歷史上留下的記錄為研究範圍為

中國貞節觀念的研究提供另一面向的思考而梁其姿〈清代之清節堂〉則以清代

救濟寡婦的機構為研究的主題

林素珍〈魏晉南北朝女教概述〉張欣怡〈從婦女的守節與再嫁看魏晉南北朝

的貞節觀〉唐毓麗〈唐代的貞節觀及文化建構之探討--以兩「唐書」「列女傳」與

唐傳奇作品為例〉陳晚玉〈宋至明時期婦女貞節觀念的演變〉徐秉愉〈遼金元

三代婦女節烈事蹟與貞節觀念之發展〉盧建榮〈慾望之河---唐代情義邊界的建

構和逾越〉則呈現了明清兩朝之外以斷代為研究範圍的不同成果

唐朝為歷史上著名開放浪漫的時期對女子的約束力相對而言比起其它朝代

較為寬弛宋代理學興起對婦女的約束力轉而強化這兩個朝代在貞節觀念上

表現出強烈的時代色彩故對唐宋兩朝的研究也頗受重視這一點在學位論文

的表現上更為明顯如張欣怡「形象與實踐唐代婦女的孝行」鄭育萱「唐代婦

女書寫文本中的社會反映」朱曉娟「程朱學派與宋代婦女貞節觀之研究」陳莉

婷「宋代家訓之女子教育觀研究」李君琳「從階層身分教育貞節觀看唐代婦

女地位問題」等分別為 2001 至 2005 年間臺灣歷史研究所國文教學教育研

究所的碩士論文其中鄭育萱陳莉婷從文本出發討論婦女德行教育問題而張

欣怡則開啟了前人較少觸及關於婦女孝行議題李君琳則提供了由貞節觀來界定

婦女社會地位的可能性

其它如關注民族文化歷史發展社會家庭等層面之分析王純菲〈女貞

200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與女色---中國古代兩極女性形象并存的民族文化緣由〉李承貴〈「貞節」觀念的

歷史演變及其現代啟迪〉溫毓詩〈中國「貞節觀」文化對婦女的影響兼論心理特

質探討〉蔡銘峰〈從「神聖化」到「桎梏化」--論「貞節牌坊」的婚姻家庭意義〉

王文斌《瘋狂的教化貞節崇拜之通觀》則以專書來探討中國貞節觀念的教化

意義黃惠琴〈韓國古代的婦女貞節觀〉吳玉廉〈香火繚繞中的規範與記憶徽州

地區女祠堂研究〉以外國及地區性為研究範圍是不同的切入點

大陸地區有以各類文本為研究範圍的研究成果以史籍為文本者如位雪燕

徐適端〈從《元史middot列女傳》析元代婦女的貞節觀〉譚德興〈從道光《思南府續志》

看清代貴州婦女的貞節觀〉段穎惠〈迷失的本性mdashmdash從《明史middot列女傳》中的婦女

守節現象析明代婦女的貞節觀念〉段穎惠〈從《明史middot列女傳》析明代婦女的貞節

觀念〉李蘭萍〈從《香山縣志》看清代婦女的命運mdashmdash對廣東婦女貞節觀的研究〉

焦杰〈《列女傳》與周秦漢唐婦德標準〉等其中以正史記載為文本的有 4 篇以

地方志記載為文本者有 2 篇

以古典詩歌為文本則有高春花〈鮮血沐浴下的貞節之花mdashmdash論《國朝閨秀

正始集》中的絕命詩〉練葵英〈一曲蘊含儒家貞節觀念與反抗強權精神的贊歌mdashmdash

《陌上桑》的主題內涵形象探究〉劉少曼〈試談詩經漢樂府中的女性貞節觀〉

張紅霞蘇曉輝〈論元代正統詩文中的貞婦烈女形象〉陳靜〈由《詩經》探源古

代社會女性的貞操觀〉等這種以古典詩歌為文本的研究方法在臺灣地區則較

少人嘗試

古典小說為文本者有張曉莉〈屈辱與抗爭mdashmdash淺析《霍小玉傳》與《杜十娘

怒沉百寶箱》貞節觀的不同〉李奉戩〈明清小說中的妓女與愛情貞節〉馮艷〈論

三言中的貞節觀〉李新燦〈隱形價值的保護與轉換mdashmdash從明清小說看男性對貞

節觀念的變化〉董曉玲施暘〈ldquo三言rdquoldquo二拍rdquo女性貞節觀的還原考察〉曾凡安〈才

子佳人小說中的貞節諷世與隱逸問題〉陳家楨〈ldquo理rdquo對ldquo情rdquo的窒息與扼殺---兼

談《金瓶梅》中的貞節現象〉紀德君洪哲雄〈明末擬話本小說中的貞節與情愛〉 路

易絲愛德華茲羅大正〈《紅樓夢》中的女性mdashmdash中國清代對女性貞節的規定〉

201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等其中《紅樓夢》《金瓶梅》〈霍小玉傳〉〈杜十娘怒沉百寶箱〉為中國古典

小說史上的著名傑作文本作品的朝代亦多集中於明清兩代

以元雜劇的人物行為與情節為切入點的 2 篇論文張維娟〈貞節與齊家mdashmdash

元雜劇年老母親的行為規范〉張維娟〈從遇暴婦女之結局看元雜劇作家的貞節理

想〉則為貞節觀念的研究提供另一種不同的思考面向

大陸地區對魯迅之文學成就評價極高2006 年出現以魯迅作品為文本的研究

論文張小萍鄭昕芾〈從魯迅作品看魯迅的貞節意識〉陳德滋〈祥林嫂不是ldquo捍

衛封建貞操觀念的ldquo節婦----解讀魯迅小說《祝福》〉陳氏以魯迅名篇《祝福》

中的主角祥林嫂為研究重點以貞操觀念來解讀現代小說

以歷史上著名人物及文學虛構角色為研究重點試圖探討其本身之貞節觀念

者前者有潘良枝〈從《情史情貞》管窺馮夢龍的ldquo情貞觀〉劉利利〈對班

昭貞節觀的再認識及對《女誡middot專心》誤讀的疏正〉周玉琳〈時代變化與士人貞節

觀念關系探析mdashmdash以明中期至明末清初的歸有光和歸莊為個案〉王紹東〈秦始皇

貞節婦女觀的心理探因〉後者有徐志祥〈杜十娘與愛情貞節觀〉李奉戩黃曉

霞〈杜十娘之死與愛情貞節觀〉李奉黃曉霞〈杜十娘與愛情貞節論〉26

班昭為著名《女誡》書的作者其作品流傳後世影響到千萬女子的命運

當足以成為研究的對象而馮夢龍歸有光歸莊皆為明清文壇上思想不為世俗

所侷限的傑出才智人士由於其特立獨行故其是否能代表時代思潮頗為可疑

但人不可能身處於現實環境之中而不受其影響而特異傑出人士也不可能不影響

其身處時代而以一小說虛構女子而成為三篇研究論文所青睞的對象可見〈怒

沉百寶箱〉名作受肯定的程度但小說人物實為作者所創造出的虛構假象其所

反映的更應該是作者的思想觀念與價值判斷

大陸地區對明清之前各朝代的研究春秋時期有周海霞〈春秋時期的兩性習

俗與貞節觀〉陳筱芳〈春秋時期的貞節觀〉秦代有申茂盛許衛紅〈淺論秦人

貞節觀的強化與秦文化內容的發展〉漢代有劉偉杰〈由漢代婦女離異與再婚的狀

26 〈杜十娘與愛情貞節論〉一文資料上註明為李奉黃曉霞所著然應為李奉戩黃曉霞當為文獻記錄上的失誤

202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況看漢代人的貞節觀〉郭玉峰〈兩漢時期貞節觀念的世俗化趨向〉魏晉有楊映

琳〈魏晉南北朝時期的貞節觀〉唐代有夏紹先〈從墓志看唐代婦女的貞節觀〉

宋代有方如金江美芳〈論宋代士大夫貞淫觀對婦女改嫁的影響及原因〉王澤剛

學位論文「宋代婦女的再嫁貞節與社會地位」元代有位雪艷〈元代婦女貞節問

題再探〉譚曉玲〈元代女性貞節觀念芻議〉

劉偉杰〈由漢代婦女離異與再婚的狀況看漢代人的貞節觀〉則由婦女離婚之

另一面向來討論貞節觀宋代理學興起對婦女行為控制趨嚴格然文獻上卻留下

許多應為守貞嚴謹士大夫家族婦女改嫁的記錄這樣矛盾衝突的現象足以吸引研

究者之目光故以宋代婦女再嫁為研究重點的論文共出現了 3 篇並以此發展出

對宋代婦女貞節觀的看法

與臺灣地區相同情形大陸地區對明清兩朝貞節觀念之研究亦頗為重視

從 1997 年至 2007 年10 年間即出現 13 篇觀於明清婦女貞節觀念的研究溫文芳

〈晚清時期貞女烈婦盛行的原因及狀況---建立在《申報》(1988-1909)上的個案分

析〉一文時間已設定至晚清其研究文本範圍則限定為 1988-1909 年刊載於《申

報》上的個案分析新聞報導與一般前述之史籍與文學作品有不同的性質甚為

特別

其它如郭培貴董飛〈簡論明朝對節烈女性的獎勵〉夏愛軍許彩麗〈清代

室女守貞現象的文化分析〉張盛秋王蘋〈ldquo理與ldquo利清代婦女的現實選

擇〉吳海麗黎小龍〈明代的貞節婦女〉宋清秀〈試論明清時期貞節制度的積

極意義〉等以明清時代貞節觀念變化為研究重心宋清秀〈試論明清時期貞節

制度的積極意義〉一文有別以往研究者多以戕害婦女心靈與身軀的角度去觀察貞

節觀念反而以積極面去界定其價值較為特別

20062007 年兩篇碩士論文孫雙「晚清至民國時期的清節堂研究」王娟「明

中葉至清前期批判傳統婦女觀的思潮」前者關於寡婦救濟機構「清節堂」的研究

在臺灣地區的學術會議也曾有人提出(見前文)但孫文之研究時間定為晚清至民

國剛好與梁氏之研究論文完成時代上的銜接唯王娟的論文則是對研究者之進

一步研究批判潘大禮闞玉香〈近二十年來關于明清貞節觀的研究綜述〉則反

203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映出大陸地區二十年來對明清貞節觀研究的熱朝

而以概論的方式進行處理者有辛靈美〈貞節牌坊考論〉趙德雷〈論貞節觀對

婚姻家庭的影響〉賀擁軍「中國早期貞節觀念初探」則為學位論文女性寫作與

貞節觀的互動影響在現代婦女具備書寫能力之後成為研究主題之一以經濟學

社會學的角度來探討這古老的枷鎖成為另一選擇貞節的道德意義結構演變

成為研究者另一個思考的重點

大陸學者以地區為範圍所進行的研究著重於三個地區徽州甘肅兗州

以徽州為範圍的有 2 篇王曉崇〈徽州貞節牌坊與節烈女性〉張曉婧〈明清徽州

貞節之風盛行的原因及其社會心理分析〉甘肅有 3 篇胡靜〈清代甘肅社會背離

理學貞節觀的現象分析〉胡靜〈清代甘肅列女群的類型分析〉胡靜〈清代甘肅

列女群產生的原因〉兗州 1 篇徐秀玲〈明代兗州地區婦女貞節現象透視〉以

及 1 篇涵蓋整個明代中國南方的作品陳剩勇〈理學ldquo貞節觀rdquo寡婦再嫁與民間社

會明代南方地區寡婦再嫁現象之考察〉此文專探討婦女再嫁的現象而同一作

者會產生同一系列的論文如胡靜以甘肅為主的三篇作品在地區與時代上更精

確的界定也成為研究方法的趨勢之一1999 年章義和與陳春雷所發表的《貞節

史》一書為大陸地區的研究完成歷史的串連

由上文之分析反映出貞節觀念對中國社會的影響力與重要性前人試圖由

不同的角度去釐清此一問題的真象然女性社會地位與角色的轉變西方不同學

科領域研究理論的引介不同領域文獻資料的處理這些新的研究條件的加入

提供貞節觀念在現代新的研究面向

(二)前人有關主題詩歌之研究

我們搜尋文本相關的前人研究成果我們得出臺灣地區以相關詩家27之作品

與生平為研究主題者大多發表於期刊論文與學位論文諸位學者在完成學位論

文前多於期刊發表相關論文故學者有以同一詩家為主題之一系列作品其面

向有偏重於詩家作品的分析與研究者如顧敏耀〈臺灣古典詩之微觀研究嘗試以

戴潮春事變初期之陳肇興詩作為例〉向麗頻〈《後蘇龕詞草》研究〉有偏重於

27 此處所言相關詩家指的是曾創作過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的詩人

204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詩家個人生平之研究如林耀潾〈在邊緣的邊緣實踐---以清代臺灣澎湖文石書院

山長林豪為例的研究〉林文龍〈光緒年間彰化儒學教諭周長庚事蹟考〉有偏重

於史實考證者如徐麗霞〈陳維英之別業太古巢與棲野巢〉等系列論文以及

阮昌銳〈南明寧靖王與五妃娘娘〉其它如對前人之研究結果予以評論如李知灝

〈評謝崇耀《瑞桃齋詩話初探》〉翁佳音〈簡評《張士箱家族移民發展史》〉

另有以相關主題為研究對象者如許玉青之碩士論文「清代臺灣古典詩之地

理書寫研究」有以臺灣單一區域為研究對象者如王俊勝之碩士論文「清代臺灣

鳳山縣詩歌研究」而大陸地區與主題相關之研究時期集中在臺灣清據末期詩家

的研究如許南英丘逢甲唐景崧等不僅限於其詩歌作品之分析對詩人生

平事蹟之探討亦為重點如清末的唐景崧其涉及臺灣民主國之建立與消失在

政治面向的討論遠比其詩學成就的討論更為熱烈

關於臺灣古典詩史的寫作通論性的文學史為廖雪蘭《臺灣詩史》而施懿琳

《從沈光文到賴和---臺灣古典文學的發展與特色》內分明鄭清領日治三期分

述已具臺灣文學史之內涵區域古典文學史成為近年研究發展的趨勢如《台

中縣文學發展史》《彰化縣文學發展史》《嘉義地區古典文學發展史》《安平文

學史》《苗栗縣文學史》黃美娥「清代台灣竹塹地區傳統文學研究」(1999 年博

士論文)等

綜論式的對臺灣古典文學研究現況進行分析者有發表於 1990 年博士論文的

施懿琳〈台灣古典文學研究概況〉281990 年吳福助《臺灣漢語傳統文學書目》乙

編292000 年發表的施懿琳〈台灣古典文學研究現況mdash以出版專著為對象〉30分

別針對「台灣古典文學選集的編纂」「台灣古典詩的註釋賞析」「台灣古典文學

學位論文的付印」「個人古典文學相關論文集的出版」「其它」等六方面台灣已

出版的台灣古典文學研究專書做評介

黃美娥〈中國大陸有關台灣古典文學的研究概況〉31介紹《中國人民大學複印

28 施懿琳《從沈光文到賴和臺灣古典文學的發展與特色》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1990 年 29 吳福助《臺灣漢語傳統文學書目》乙編臺北文津出版社1999 年 30 施懿琳〈臺灣古典文學研究現況〉《臺灣文學學報》第 1 期2000 年 6 月

31 黃美娥〈中國大陸有關臺灣古典文學的研究概況〉《臺灣文學學報》第 1 期2000 年 6 月

205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報刊資料索引》《中文社科報刊篇名數據庫》等資料庫中有關台灣古典文學研究

的單篇論文與專著並提出三點觀察結果即偏於作家作品的研究強調愛國意

識主題研究人員多集中於福建廣東浙江等沿海一帶

2002 年發表於江寶釵《臺灣古典詩面面觀》中第一章之〈臺灣文學研究概況〉

322004 年許俊雅發表〈九 0 年代臺灣古典文學研究現況評介與反思〉33許氏對

八 0 年代以來臺灣古典文學的研究發展與未來的研究趨勢有深度的說明2007

年林淑貞《近五十年台灣地區古典詩學研究概況---以 1949~2006 年碩博士倫文為

觀察範疇》34搜尋的範圍為臺灣地區的學位論文以各朝代與區域分類介紹「臺

灣地區及詩人」則以詩家題材詩社詩話籤詩等分類介紹這些學者對研

究成果的介紹與批評足供後來研究者參考

(三)前人有關政治意識主題之研究

而前賢有關政治意識主題之研究比較起來大陸地區較為豐富但主要以

政治學的角度切入如楊海蛟《政治意識論》35以及戚珩《政治意識論中國特色社

會主義政治研究》36等為節省篇幅本文僅介紹與文學領域相關之成果臺灣地

區有陳瀅州整理〈從臺灣意識出發--政治意識與現代詩如何調和〉一文37乃以

對談之方式進行主要是記錄李魁賢與王國安之訪問記錄而許維德〈故鄉心

由《故鄉來的親人》談臺美人及黃娟的政治意識〉38則以文學文本出發分析創

作者黃娟之政治意識並帶出現代臺灣移民美國之族群對國族之思想與感情

袁則難則有〈城春草木深--論lt孽子gt的政治意識〉39分析當代著名小說家白

32 江寶釵《臺灣古典詩面面觀》臺北巨流圖書有限公司2002 年 33 許俊雅〈九年代臺灣古典文學研究現況評介與反思〉頁 611~669載入《講座 FORMOSA》

臺北萬卷樓圖書公司2004 34 林淑貞《近五十年臺灣地區古典詩學研究概況---以 1949~2006 年碩博士倫文為觀察範疇》臺

北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07 年 35 楊海蛟《政治意識論》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1 年本書隸屬於《當代中國政治總論》

叢書 36 戚珩《政治意識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研究》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5 年 37 陳瀅州整理〈從臺灣意識出發--政治意識與現代詩如何調和〉《明道文藝》第 358 期2006

年 1 月 38 許維德〈故鄉心--由《故鄉來的親人》談臺美人及黃娟的政治意識〉《文學臺灣》第 10 期1994

年 4 月 39 袁則難〈城春草木深論lt孽子gt的政治意識〉《新書月刊》第 5 期1984 年 2 月

206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先勇的名著《孽子》中的政治意識而大陸地區則有鄢然〈從《金色筆記》看萊

辛的女性政治意識與敘事策略〉40梁惠娟〈試論鐵凝作品中的政治意識〉41以

及王西平〈路遙小說中的時代意識與政治意識〉王氏分論路遙小說中之時代意識

與政治意識並以為路氏作品有「不迴避政治事件和政治鬥爭」「塑造了一系列

從政人物揭示政治問題」「小說中眾多人物的命運總和政治發生千絲萬縷的聯

繫」等政治意識

另溫奉橋〈論王蒙小說的政治意識〉中提出「王蒙的ldquo政治意識主要表現

為一般的淺層次的政治反思類小說其主題是對ldquo文革中踐踏人的尊嚴和權利

的嚴正抗議」42楊劍利則有〈清末民初婦女政治意識管窺〉以為清末民初中

國婦女的政治意識主要表現為「一種愛國意識和民族意識」43張婧磊〈政治意識

與人性的悖論融合---解讀紅豆〉對於《紅豆》能掙脫中共十七年文學中要求

文學配合政治的文學潮流並「對人性有所豐富和發展」加以贊揚44陳世球則有

〈試論丁玲創作個性中的政治意識mdashmdash紀念丁玲誕生 100 周年〉45王健有〈論西

周王朝政治意識中的合法性理念mdashmdash以今文《尚書》為中心〉46以及李運而相關

之學位論文則有謝明子的《政治意識與女性意識的糾結mdashmdash丁玲小說創作論》47

以及李運摶〈當代小說政治意識漫論〉48

由上述成果可知大陸地區對此研究主題較為關注發表論文篇數相對較多

而臺灣地區不僅沒有專書學位論文且僅有 2 篇相關期刊論文而以古典作品

與現代文學創作來分類前賢較傾向以現代小說為研究文本古典作品則僅有《尚

書》數量甚少

40 鄢然〈從《金色筆記》看萊辛的女性政治意識與敘事策略〉《當代文壇》第 5 期2008 年 41 梁惠娟〈試論鐵凝作品中的政治意識〉《社會科學戰線》第 5 期2007 年 42 溫奉橋〈論王蒙小說的政治意識〉《山東省青年管理幹部學院學報》第 3 期總 109 期2004

年 5 月 43 楊劍利〈清末民初婦女政治意識管窺〉《衡陽師範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第 24 卷第 4 期2003

年 8 月 44 張婧磊〈政治意識與人性的悖論融合〉《東疆學刊》第 19 卷第 2 期2002 年 6 月 45 陳世球〈試論丁玲創作個性中的政治意識mdashmdash紀念丁玲誕生 100 周年〉《邵陽學院學報社會

科學版》第 1 期2004 年 46 王健〈論西周王朝政治意識中的合法性理念mdashmdash以今文《尚書》為中心〉《江海學刊》第 6 期

2003 年 47 謝明子「政治意識與女性意識的糾結mdashmdash丁玲小說創作論」河北大學2005 48 李運摶〈當代小說政治意識漫論〉《文藝評論》第 3 期1995 年

207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由上述前人研究成果得知有關本文主題之研究尚有發展空間故本文擬

以清代貞節烈女詩歌為研究之文本嘗試從作品之敘事架構與書寫策略來建構作

者群之政治意識內涵之分析

貳五妃詩墳墓之意象反映明政權走向滅亡與結束

文本

有以明皇室在臺殉節之五妃為題的作品五妃本事參見江日昇《臺灣外記

弁言》丁紹儀《東瀛識略》等皆有記載江日昇站在清朝統治者的立場對鄭

氏王朝一直視之為謀逆亂臣但對殉國而死的寧靖王則抱著頌揚的態度49而追

隨寧靖王殉死的五妃則稱讚其為「且五姬慷慨輕生氣勝男子而臺灣之山川草

木能不因此而增光乎」50可知五妃殉節之歷史地位與道德價值在清康熙年

間即已確定

丁紹儀《東瀛識略》記五妃事較詳51包括甯靖王與妻妾來臺潛居殉國以

至安葬的經過甯靖王在桂王兵敗後跟隨鄭成功到臺灣已失去皇室地位與權

柄的王孫生活所需須自行張羅52迨康熙 22 年鄭氏軍敗鄭克塽降清晚明

最後據點也消失了明王決定殉國詢問五名姬妾的意見結果六人同死丁氏

且詳記五位女子姓氏名稱並詳記五妃墓在「魁斗山麓」53且補記後人稱之為「五

烈墓」

49 江日昇《臺灣外記弁言》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臺灣文獻叢刊第 60 種1960頁 13「設使術桂不死則其名不傳亦與敗葉腐草同寂寂而無聞不幾為臺灣之山靈所笑乎惟其從容就義無慚勝國遺風」江寶釵《臺灣古典詩面面觀》頁 33臺北巨流1999「寧靖王自縊身亡五妃殉情受到推崇與愛戴這種『氣節』自勵似乎是超越朝代的認同成為一種集體認同」 50 參見江日昇《臺灣外記弁言》頁 13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 年臺灣文獻叢刊第 60 種 51

丁紹儀《東瀛識略》頁 105臺北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7臺灣文獻叢刊第 2 種「五妃墓在臺邑仁和里為前明甯靖王姬妾葬所甯靖名術桂太祖九世孫遼王後流賊破荊州避亂至浙唐王封為長陽王旋請讓與兄子改封甯靖桂王命監 鄭鴻逵軍師潰偕鄭成功至臺墾田數十甲自給鄭氏歸命甯靖曰『時逢大難遠潛海外今死期至矣汝輩聽自便』時元妃已故姬袁氏王氏秀姑梅姊荷姊僉曰『王能全節妾等願從』先同縊於室甯靖書絕命詩畢亦自經眾舁甯靖柩於鳳山縣竹滬與元妃合窆而瘞五姬於里之魁斗山麓後人又稱五烈墓」 52 丁紹儀《東瀛識略》頁 105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7「墾田數十甲自給」 53 據許南英《窺園留草》頁 13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2臺灣文獻叢刊第 147 種「墓在臺南城外新昌里」墓碑題曰「明寧靖王從死五妃之墓 」因時代變遷行政區域重新劃分故里名有異而墓碑標題當為後人所增

208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中國旌表女子不同的行為價值都用不同的稱謂這點可以說是承襲了中國傳

統文化中「諡號」的精神與方法以「烈」稱之可見其行為價值在於棄絕生之

欲望而選擇死亡的強烈意志《臺灣外記》記朱術桂與五妃殉節前後細節且寫明

五位殉節女子的身份乃為姬妾文云「其元配羅氏早逝惟有侍姬袁氏蔡氏

荷姑梅姊秀姑五人而已」54而高拱乾《臺灣府志》與周元文《重修臺灣府志》

皆採陳元圖〈明寧靖王傳〉文入傳原文云「王hellip 妾媵五棺埋於文賢里大林邊

去王墓三十里擬表為『五烈墓』」至康熙 58 年陳文達纂《鳳山縣志》中同樣附

有陳元圖所撰王傳然行文已完全不同全文云「妾媵五棺埋於臺灣仁和里魁

斗山豎其碑曰『明寧靖王從死五妃墓』去王墓三十里」55

黃典權以為引同文而完全兩樣主要原因為「『鳳志』是根據當時的實況大大

地把陳元圖的傳文竄改過」56並以為「五妃之名與五烈之表含義很有異趣」黃

氏雖未明言此異趣之內涵然其對於被稱為「五妃」的原因卻有推斷「按照明

代規制袁氏等五人自然不能躋身於妃子她們之所以被稱『五妃』主要原因是義

烈感人認為非稱以『妃子』不足以顯旌其碩節」57

至乾隆《重修臺灣縣志》「妾媵五棺埋於魁斗山去王墓三十里今稱為

五妃墓」58殉節後於後代文獻資料中則由姬妾之身份59晉升為皇權時期中女子

尊貴身份的名號「妃子」清代臺灣古典詩壇中以此為題者大多稱五妃如康熙

朝施世榜〈弔殉節五妃墓〉乾隆朝六十七詩云「吁嗟五妃巾幗真堪旌」嘉慶朝

章甫〈五妃廟〉道光朝劉家謀〈謁五妃墓〉同治朝林豪〈五妃墓〉我們可以說

整個清治時期文人對五妃地位的提昇是認同的

清代臺灣古典詩壇中曾以五妃為題創作總共有 29 位作者其中康熙年間的作

者有 4 人乾隆嘉慶年間 12 人道光咸豐年間 6 人光緒年間 5 人生存年代不

54 江日昇《臺灣外記》(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卷 10臺灣文獻叢刊第 60 種頁 433 55 陳文達《鳳山縣志》(臺北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卷 9臺灣文獻叢刊第 124 種頁138 56 黃典權〈明寧靖王五妃考證〉《臺灣風物》第 20 卷第 1 期( 1970 年 2 月)頁 16 57 黃典權〈明寧靖王五妃考證〉《臺灣風物》頁 16第 20 卷第 1 期1970 年 2 月 58 王必昌《重修臺灣縣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卷 11臺灣文獻叢刊第 113 種頁 388 59

關於五妃之姓名與地位之排行參見黃典權〈明寧靖王五妃考證〉《臺灣風物》第 20 卷第 1期1970 年 2 月

209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詳者有 2 人60其生存創作年代平均分佈於清據臺灣的各個朝代而作者為臺籍身

份者有 10 人具備遊宦身份者有 11 人擔任的官職多與地方文教方面相關另有

8 位不具官銜的內地詩人這些內地作者滯臺時間普遍並不長滯臺不長當以印象

及感受最為強烈的主題人物為創作題材而各朝代詩人持續以五妃的主題創作

可見五妃殉節已非歷史上之單一事件而附有更深刻的意義而同為殉節人物

捨臺邑歷史上其它殉節女子而取五妃取捨之間的動機令人玩味

而最早以五妃為題的作品首現康熙朝王禮陳文達《臺灣縣志藝文志》包

括林中桂施世榜施陳慶何借宜等同樣標題為〈弔殉節五妃墓〉前 3 人據文

獻記載同為臺邑人士許玉青以為其為南明遺民作品中寄寓在臺漢人心中「對

已故的明代政權猶懷有明祚情懷此詩可視為南明遺民對明祚的感懷」並指出

五妃詩題的兩大義為「明祚延長」「軀捐從王」兩大要義61然葉嘉瑩教授指出

判斷一首詞中有無比興寄託之意究竟當以什麼標準來作為依據的問

題helliphellip以為第一當就作者生平之為人來做判斷第二當就作品敘寫之口吻

及表現之神情來做判斷第三當就作品所產生之環境背景來做判斷62

我們搜羅三位詩人之作品林中桂僅有〈弔殉節五妃墓〉一首無法參照

而施世榜據《福建通志臺灣府人物》所載為「晉江人籍鳳山拔貢生」63其所

流傳詩作中有〈靖臺隨軍入鹿耳門〉中有「僻嶠潢池弄王師待廓清」(全臺詩

全臺詩智慧型資料庫)若施果真心懷南明斷不能有此作品而施陳慶除五妃

詩外僅有〈打鼓山〉傳世兼之生平不詳無法由其它詩作取得旁證以釐清

其是否為南明遺民然清領初期清廷對臺邑防範甚嚴若其為南明遺民為何

會成為「臺灣諸生」且官修之《臺灣縣志》標註為「茂才」《重修鳳山縣志》標

註為「庠生」64雖不至有官身但為與官府關係良好殆無疑問詩既「在心為志

發言為詩」若真有如此澎湃之故明情懷為何又僅只一首

60熊佐虞與祝道椿不詳但可以經由記錄其詩的地方志或詩集的創作年代推算其大略的創作時間 61 許玉青「清代臺灣古典詩之地理書寫研究」(中央中文碩士論文2004)頁 139140 62參見葉嘉瑩《清詞散論》(臺北桂冠2000)頁 251 63 見陳壽祺《福建通志臺灣府》(臺北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臺灣文獻叢刊 84 種頁855 64 施陳慶之生平不詳《全臺詩》稱其為「臺灣諸生」詳見第 2 冊頁 50

210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若以雍正時來臺之張湄為例張湄(~)字鷺州號南漪又號柳漁

浙江錢塘人考《清一統志臺灣府》載張湄為 「錢塘人雍正中以御史巡臺灣

嚴稽冒籍校士公明」65張氏既為內地詩人其活動的時期為雍正朝當時清廷

對地方的控制仍嚴格若臺邑五妃命題果真寓託對南明之感懷那必然是種普遍

性的共同認知則如張湄此種背景的遊宦以五妃為題創作的可能性就不存在了

更何況後期詩人以此創作不絕我們只能推測清據前期五妃命題或有可能寄託

詩人對明朝的感懷後期則未必為如此

如朱仕玠〈五烈墓〉「百年荒塚在寧比玉鉤斜漫墮三春淚驚摧五朵花

瘴鄉空葬骨絕海竟無家」(貳頁 388)朱仕玠(1712~)字璧豐又字璧峰

號筠園福建建寧縣人朱氏於乾隆 28 年以儒學教諭之身分抵達鳳山魯仕冀為

其作品《小琉球漫誌》寫序中以為其書詳細描寫臺灣山川草木人情風俗66而陳

璦婷稱其詩作「觀察臺灣的地理氣後與物產」「貼近臺灣的風土民情」67但朱

氏於本篇論文文本中除此詩外未有其它作品可知五妃之創作非徒以女子殉

夫之節烈情操為重點顯現其足以為臺邑歷史文化中的文化主題

而乾隆年間六十七〈弔五妃廟〉一詩其體裁為歌行體篇幅較長敘事色

彩濃厚包含較多人物形象與事件情節的描寫原詩如下

東風駘蕩天氣清載馳驄馬春巡行刺桐花底林投畔森然古墓何崢嶸

路旁老人為余泣當年一線存前明天兵既克澎湖島維時臺海五烈皆捐

生至今坏土都無恙誰為守護勞山精雲封馬鬣連衰草四圍怪石爭縱

橫時聞鬼母悲啼苦想見仙娥笑語聲歲歲里民寒食節椒漿頻奠陳香

羹滿目荒涼已感歎更聽此語尤傷情有明歲晚多節義樵夫漁父甘遭

烹島嶼最後昭英烈頑廉懦立蠻婦貞田橫從死五百皆壯士吁嗟乎

五妃巾幗真堪旌(貳頁 247)

六詩以第一人稱觀點敘事12 句先寫明創作動機春季天清氣爽適合出遊

在這美好的季節騎馬踏青點出季節氣候旅遊方式說明訪五妃墓的緣起

65 《清一統志臺灣府名宦(本朝)》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臺灣文獻叢刊第 68 種頁 36 66 朱仕玠《小琉球漫誌》(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6)頁 2~3 67 陳璦婷〈再現南臺灣二百年前風物mdash朱仕玠《瀛涯漁唱》析論〉《東方人文學誌》第 1 卷第 2期2002 年 6 月頁 127

211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第 34 句則直接點明主題描寫古墓的現況作者乾隆年間宦臺距五妃殉節

年代已久遠古墓蕭然寂寥5 至 10 句寫民間對五妃事蹟的評價既言路人提及

五妃詩都會傷心流淚民間對此歷史案件應耳熟能詳深入人心埋身之處能保

存無恙當是有心人善意維護周全反映詩人創作當時五妃在臺灣民間的地位

1516 句寫當時應時的節日民間也會準備祭品祭拜慰靈可見五妃的地位在乾

隆朝已由凡人升格為具有宗教色彩的人格神2122 句點出五妃殉節的精神價值

足以為後世楷模宣揚表彰其事蹟的背後實有教化百姓移風易俗的政治意涵

末 2 句以歷史上著名的田橫事件相提並論將臺邑歷史之單一事件與中國歷史聯

結六詩先寫景後敘事再評論末了抒懷敘述角度多變融情於景表達

出作者較真切的感覺與看法與其他僅只空泛評論的五妃詩歌有別

六十七(~)號居魯滿州鑲紅旗人其人據〈番社采風圖考提要〉

一文所載「清乾隆九年以戶科給事中奉命巡視臺灣在任三年曾與同官范

咸纂輯『重修臺灣府志』同時留心殊風絕俗並珍視海東文獻」六氏既為滿

人其出遊至五妃墓當無悼念前明之意其身為巡臺御史政蹟為歷史肯定

或有「留心殊風絕俗」之用心

莊勝全提及「英國文化史家Peter Burke在研究 17 世紀英國旅遊者至義大利旅

遊的情形時發現由於不同的生活背景(宗教語言氣候與習俗)致使旅遊者對

於不同群體間所洩露的文化差距往往有銳利的觀察也就是這些旅遊者會特別留

心他們認為是奇特的事物上他們的旅遊記錄便是在文化刻板印象(cultural

stereotype)與個人觀察(personal observation)間交織互動而成」68六氏以內地官宦而

為臺邑風土之詩與莊氏所言旅遊者外來客的角色相當而其所言不同群體從

種種跡象可知乾隆朝臺灣接收中華文化的薰陶尚不夠久遠還在經歷所謂「內

地化」的過程因此臺邑比諸內陸確實像是不同群體然外來客(如六氏)所觀察

到的除莊氏所言之「文化差異」還有「文化類同」據此可知外來詩人對臺邑

印象的記錄實亦參與臺邑文化歷史的建構

五妃詩中有以後人身份感嘆前朝的人與事以及對明朝與鄭氏王朝興衰的評

68 莊勝全〈清康熙朝臺灣印象的轉變---以四位親歷者的觀察為例〉《臺灣風物》第 56 卷第 3 期

2003 年頁 56

212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論詩人對五妃的弔古有時會與明王朝的覆滅連結在一起從而使敘述的觸角

觸及更深層的政治意識的層面乾隆時任巡臺御史兼理學政范咸〈弔五妃墓十二

絕句〉十二首之一「明亡已歷四十載死節猶然為故明荒塚有人頻下馬真

令千古氣如生」(貳頁 258)

范咸(~)字貞吉號九池又號浣浦浙江仁和人根據范詩分析

前 12 句提及明亡及五妃殉死此處將其死亡定位為為明朝亡國而殉節故在詩

歌中將五妃與明政權劃上等號而第 34 句寫荒涼的墳墓卻能引來有心人絡繹不

絕的拜訪是因為其慷慨氣節足以使精神不朽全文敘述觀點一致范氏身為

遊宦詩人實與前文所述六氏一樣注意到臺邑區域性文化歷史故五妃人與事

寫入臺地歷史實與其政治背景有莫大的關連如施世榜寫五妃詩而論及明朝政

事施世榜〈弔殉節五妃墓〉「回首可憐明季世相臣事業不堪云」(壹頁 234)

而前所言六十七〈弔五妃廟〉以及林中桂〈弔殉節五妃墓〉等皆是歐麗娟提到

由於死亡與人世間最大的聯繫或是死後世界最接近陽光的界限厥在於

分隔陰陽的一抔黃土mdashmdash一個可供緬懷紀念的具體憑藉縹緲的魂靈既是

抽象而不可捉摸以憑空想像的成分居多但是人死所歸的墓塋丘隴卻

如同一切物質一樣具有實質可觸的屬性既是安頓死者的居處可免於生

死混雜所帶來的種種問題又無礙於作為死者精神的象徵和死後生命的依

附之地69

但五妃事件中墳墓的形象為何特別鮮明除了歐氏所言其為「一抔黃土mdashmdash

一個可供緬懷紀念的具體憑藉」「死者精神的象徵和死後生命的依附之地」便

於民間傳說的流傳外如同前文所言清政府積極將五妃與明王朝劃上等號不

斷修繕突顯五妃葬身之所的舉動就如同不斷清除明政權(或漢政權)殘存的勢力

試圖將明王朝永遠塵封深埋於不見天日的墳墓對其統治權不可有絲毫之影響與

撼動故歷朝有官方修繕的動作

如《臺灣詩乘》載「臺南寧南門下有五妃墓道碑為乾隆十一年臺灣道莊

年所立刻巡臺御史六十七范咸之詩」70以及《福建通志臺灣府古蹟》「乾隆

69 歐麗娟《唐詩的樂園意識》臺北里仁2000 年頁 386 70 連橫《臺灣詩乘》卷 2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 年臺灣文獻叢刊第 64 種頁 50

213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間兩巡院命同知方邦基重修且立碑於南門外曰「五妃墓道」71而終清治時

期以貞節烈女為主題的作品以五妃與鄭月娘最多而後者是因為有宋永清召

集徵詩之會一舉而有 18 位詩人共襄盛舉故若論自發性的題詠為詩應以五妃

為題者最多且以五妃為題之作品各朝均有自康熙至光緒作品未曾斷絕而

內地詩人佔一半以上其中一半又具遊宦身份作者為臺邑詩人者又多站在統

治者立場故由生前的明朝郡王姬妾跨越生死界線而成五妃由民間感念傳頌

而至清朝官府迎入延平郡王陪祀至五妃墓而神異靈跡顯現民眾祭拜虔誠而至

五妃廟發展至臺地民間神祇以至為古蹟勝景而為臺灣歷史文化在客觀現實

世界具體可感的一部份成為臺邑歷史上的文化語碼72可以說是臺邑社會構築本

土集體記憶的典型範例

就如同前言所提及的是「異族婦人在家族中的角色隨其丈夫而定隨丈夫之

尊卑而尊卑」這五人在生時身份為皇族之妾殉節的對象不僅是一個男性

還擴大成為這位男性所代表的中央皇權亦即明朝政權許東海提及

屈〈騷〉中種種女性書寫的目的主要不在呈現女性世界的客觀風貌相

反地卻藉以作為隱喻傳統男性政治建構中倫理秩序問題的紛云雜遝因

此從屈〈騷〉以來辭賦中的女性書寫其背後的創作本質無非還是

回歸男性中心的文學運轉機制而且具有濃烈而明顯政治意涵73

許氏所言雖為辭賦但種種跡象顯示此說法應能適用於清代臺地五妃主題

的詩歌亦即以五妃殉節死亡為主題的作品其實隱喻著朱術桂所代表的明朝政

權五妃隨夫殉國實乃隱含著明政權滅亡的悲劇結局

第二我們可以考量到五妃之題詩有大量的作品都以其葬身之墳墓為題

而墳墓在中國文化中一直都代表著一種終結完了以及與現實世界有永遠跨不

過涇渭分明的鴻溝74畢恆達如此陳述空間「空間絕不是一個價值中立的存在

71 陳壽祺《福建通志臺灣府臺灣縣冢墓》卷 47頁 145臺灣文獻叢刊第 84 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 72 葉嘉瑩《漢魏六朝詩講錄》頁 121臺北桂冠2000「符號學理論認為當一個符號在它的傳統文化中使用很久的時候它就形成了一個 code----語碼使你一看到它就會產生某些固定的聯想」 73 參見許東海《女性帝王神仙先秦兩漢辭賦及其文化身影》臺北里仁書局2003 年

頁 50 74 參考前文關於五妃詩歌之評述

214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或是人們活動的背景它一方面滿足人類遮蔽安全與舒適的需求一方面更展

現了人們在某時某地的社會文化價值和心理認同」75於是由五妃所代表的明朝

政權就被詩人們所題詠的五妃墓永遠的鎮壓了結了變成一個歷史的符碼

永遠封存在時間的長河之中

那些試圖推翻新政權的反清復明的思想隨著五妃事件進入臺地人民的集體

記憶五妃墓成為一個勝景古蹟也成為對前朝追弔哀念的象徵被放逐至另

一個另一個世界如同人們永遠不能起死回生明政權也被封於古墓之中進入

歷史一去不返了如此我們可以解釋清政權對殉節明朝的寧靖王與五妃的善

意我們由此也可以解讀終清一朝詩人對五妃事件的題詠內涵

參民變烈女的歌頌反映創作群對清廷統治權的支持與肯定

文本反映創作群對主角人物命運之探索與思考著重於人物與政治千絲萬縷

的聯繫從而表現出臺邑明清兩代統治集團的抉擇與判斷

清乾隆林爽文事變中有劉烈女殉節事劉氏生平見諸臺邑地方志乾隆 53 年

之《欽定平定臺灣紀略》記劉女殉節事76此文以奏聞之敘述口吻簡明扼要陳述事

件之來龍去脈與方志傳文不同並無穿插人物自剖心志之獨白文末評論烈女

行蹟並懇請旌表彰顯更可見此文之用途乃對上奏聞之作

賀伯代所撰〈烈女劉滿姑傳〉77文章增加了劉氏家族中另一烈士之述寫即

劉亨基之子挺刃護父之烈舉而劉女見大勢已去奔赴小池也增添了旁人勸阻譬

解之言劉女之回答則顯見其智慧識見豐富了烈女人物內涵而臨死之前劉

女與賊人之衝突則化為對話表現之賊言充滿恫嚇意味而劉女回答「我名家女

豈懼死乎汝等生當太平甘為逆亂官軍至碎屍萬段矣」則完全站在統治

階級立場發聲

75 畢恆達《空間就是權力》臺灣心靈工坊2001頁 2 76 《欽定平定臺灣紀略》卷 62頁 998 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臺灣文獻叢刊第 102 種 77 《碑傳選集》(四)臺灣文獻叢刊第 220 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6頁 557

215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首先《彰化縣志》中劉女之死乃在懼怕受辱而此文則自言為「名家女」

稱對方「逆亂」則烈女與賊人之對抗已提昇為國家與叛逆份子的對立而前

面各志文所未有之「官軍至碎屍萬段矣」更充滿為清政權宣傳劉女已轉為

國家發聲器之角色可知劉滿姑之旌表入祠備受朝廷重視其政治意涵不言

可喻而前面志文始終保存著劉女被虐殺之記載於此文被刪節可知對人物之

悲憐所引發對人生命運之思考認知已非此文所著重者光緒年間之《臺灣通志》

對烈女之記載則轉為簡單扼要僅為事件重點之交代78 但劉女殉節事發生於

清朝中期一直至清末雖詳略有別然仍保留對此人物之記錄再加上旌表之

慎重其事入祀與建祠皆為官方主導故可視為地方志書建構臺地女性貞烈典範

以加強對臺政治控治力量之典型範例

清乾隆年間的錢唐諸生陳裴文〈劉烈女〉以林爽文事變中遇難烈女劉滿姑為

戀父必甘白刃蹈滿姑死烈刃死孝罵賊不畏遭群凶滿姑死孝還以忠

三尺刀光一尺水滿姑知生不知死君恩隆祀臺灣城滿姑雖死仍如生

史乘千秋載奇節劉郡丞女年十七(參頁 167)

此詩以客觀觀點敘事前 8 句為兩兩相對之對句第 1357 句寫烈女殉

節獲旌之關鍵過程因戀父未能及時離開兇地因罵賊而遭難先為刀傷後跳水

而死事平後受君王旌表更得入官祠受後世香火第 2468 句則重複相同的

句式每句僅更動數字重點在強調人物的行為價值末 2 句則寫其精神生命的

不朽傳世全詩偏於主觀評論對人物事蹟僅為概括重點說明陳斐文生平不詳

但為內地詩人無疑至嘉慶年間蕭綸也有〈臺灣三仁詩〉詩文如下

臺灣淨掃無風塵天子下詔褒三仁三仁何姓氏一為壽同春淡水縣丞

老幕賓丞亡攝官克復城出兵勦賊死賊營其一嶺南客 國子生寓彰

化糾義民其姓李氏喬基名守鹿仔港有成績戰牛馬莊終殞身 同時

見此二義士一弱女子尤絕倫滿姑年十七父曰劉郡丞賊先執丞次脅

姑 姑不受辱泣且嗔蹈河不死罵益烈白璧雖碎聲錚錚是三人者微且

輕非將非吏非守臣身雖死義分甘沉淪幸遇天子大聖明幽遐必矚

78 《臺灣通志》〈資料(二)文職冊〉臺灣文獻叢刊第 130 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2頁 804

216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名教是敦曰此三人縱疏賤磊落大節宜弔旌詔建祠宮楹桷維新有

司歲時祀以特牲為問蟻賊起事辰士民奔走婦女被掠何無一人能

及此三人吁嗟乎人人且有忠孝情盍至三仁祠下一聽天子命祀之恩綸

(肆頁 234)

蕭詩體裁為歌行體篇幅較長以客觀第三人稱觀點敘述夾有議論與抒情

對人物身份背景以及事件發生的經過有詳細的描寫三仁者稱三位在事變仍稟

持著節操正義剛強不屈奮勇抗賊的義士而清政府在民變平定後下詔褒揚

三人並興建三仁祠命地方政府歲時節令予以祭祀後世永念

而這三位義士身份背景各異第一位名叫壽同春事變發生時為淡水縣丞的

幕賓年紀已經大了在縣丞遇變身亡他危亂中一肩擔起責任率兵勦賊不

幸死在賊營第二位名叫李喬基為寄寓彰化的內地人具國子生身份在亂事

中集結民間力量變頗有成績但不幸在牛馬莊戰死第三即是劉郡丞之女蕭

氏對劉滿姑的敘述最為詳盡也許是因為劉氏的事蹟最具傳奇色彩對於三仁

事件的價值與清政府褒揚的動機在作品中也進行討論蕭詩雖為文學作品實

已具記史的作用且歌行體句式長短自由用語淺白尤利於傳播蕭綸據《全

臺詩》所載「字子山江蘇太倉人嘉慶年間(1796~1820)貢生著《樊村草堂

詩集》」」(全臺詩全臺詩智慧型資料庫)

然則寫臺灣烈女劉滿姑的兩位詩人皆內地人士而劉烈女為內地官宦之女

隨父赴任而喪命於臺邑因此而成為臺灣列女歷史其中一員然為何以劉女為詩

者臺邑詩人缺席此可疑之處

劉滿姑罵賊不屈而為亂兵所殺後為清廷封為三仁並下詔建祠祭祀宣示

著清朝統治權的正當性與絕對性褒揚滿姑罵賊而亡的義烈行為足以教育臺地

民眾必須忠於清朝反覆一再灌輸教育臺地百姓必須遵從的政治歸屬盧建榮曾

提出「一位漢人婦女絕不容許異族染指其身體於此漢女身體是一種漢人國家

主權的隱喻」79林爽文民變雖非漢胡之對立與衝突但劉女為清廷官吏縣丞之女

對抗的是民變中的暴民此對立衝突也隱含兩種政治勢力的對抗包括兩個群族

79 盧建榮〈從男性書寫材料看三至七世紀女性的社會形象塑模〉《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報》第 26 期1998 年頁 18

217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對物質包含食物土地性等各種資源的佔有與爭奪這點與中國歷史上漢胡勢

力對立的性質相當

因此我們可以這樣推定劉女的身體成為清治臺地權力的展現場烈女力拒

事變外在武力侵辱隱喻著清廷對臺地的所有權不可被被侵犯劉女死前面對侵

犯的態度與言語以及死亡方法的描述這樣剛烈行為的極度刻劃與突顯使劉

女抗暴的決心與影響力大為提高促使臺邑男性興起女子猶能如此保家衛國身

為男兒怎可不奮發而這種百姓為國犧牲意識與認知的養成對統治階級而言

實是鞏固政權一個重要的手段故可窺知劉滿姑事跡之所以能受到清廷大家宣揚

的潛在原因80

又如陳維英〈為王樹生明府題姊姒三節圖〉「乾坤存王氣女子識綱常人

是松梅竹心如冰雪霜後先三不朽生死一齊香況我鬚眉輩貞忱豈可忘」

(伍頁 199)反覆陳述著女子之所以能實踐綱常倫理是因為統治階級教化百姓成

功而女子都能夠捨生取義況且我們鬚眉男兒報國犧牲豈能後人陳詩服膺統

治階級的意識型態而此統治階級則為清朝廷

中國傳統上有士人殉國與女子殉節被類同化的傾向故詩歌書寫殉節的烈

婦也常別有隱喻如明朝末年已有士人以婦女死節或守節的選擇來比擬士大夫

殉節與守節的問題以臣殉國如婦殉夫者如晚明袁崇文〈黎烈婦傳〉云「臣事

君與婦事夫論者嘗相提其義皆取於致命遂志」81以及徐枋〈與葛瑞五書〉舉時

人的說法「殉節為易守節為難為烈婦易為節婦難」82顏元云「明末死節

之臣閨中義婦耳」83亦有士人為詩引節婦來比喻忠臣的如孫枝蔚〈朱矞三母

費太孺人貞節詩〉之一「節婦如忠臣所難非一死立孤能有成庶可光前史」

84以及吳嘉紀〈程寡婦歌〉

80 盧建榮〈從男性書寫材料看三至七世紀女性的社會形象塑模〉《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報》第 26 期1998 年頁 12 81 袁崇文(1595 年進士)〈黎烈婦傳〉載於屈大均(輯)《廣東文選》《北京圖書館古籍珍本叢刊》冊 117卷 15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康熙 26 年(1687)三閭書院刻本影印本1989 年頁 507 82 徐枋〈與葛瑞五書〉《居易堂集》卷 2頁 1 上下 83 李塨纂王源訂《顏習齋先生年譜》(附載於顏元《顏元集》)卷上「辛亥(康熙 10 年1691)37歲」條下冊頁 735 84 孫枝蔚〈朱矞三母費太孺人貞節詩〉《溉堂後集》卷 3《溉堂集》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頁 6 下

218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心志不改伊維寡婦忠臣忠臣識大義臨難往往致其身婦人脂口澤膚

十人九人腸肺愚節操曷繇自勵門戶胡能獨扶君不見程寡婦hellip夫死婦

不死祇緣黃口兒女須題攜85

等皆是而吳德功〈洪烈婦〉

山水毓貞媛乾坤鍾間氣鹿溪洪氏女少小知大義相攸郭阿奴二十

婚始字賦性靜而貞德容兼洵備百輛未盈門凶信忽傳至阿母默無

語阿爺言甚秘連理樹折枝比翼鳥分翅賢哉女聰明倉猝知其意

外聞薤露音聒耳夜不寐妾命實不猶君魂歸何處扯碎同心結滂沱

兩行淚膏木誰為容鉛華屏弗御身披侍嫁衣耳挂定盟珥欲效梁家

婦私將刀劓鼻欲效王氏妻親持斧斷臂全體遭毀傷所受反自棄

惟念夫遽亡不如從夫去生前不同牢死後共埋地擁衾臥空床絕粒

忘飲食急延良醫來醫來云不治切脈知血虧聞聲識腸碎娘勸啜茶

湯爺勸吃餅餌烈女誓弗肯含淚惻然對女子節不移忠臣心無二

兩語昔曾聞今豈易其志願娘勿悲酸願爺勿涕泗翹首盻蒼天婺星

空際墜頃刻魂歸陰不瞑張目眥鮮血兩腔填姑嫜來駭異面色猶如

生從容赴大隧性命弁髦輕巾幗鬚眉愧鹿溪諸紳耆拜迎擁塗次

鹿溪諸父老稱揚遍市肆滿路焚香楮兩部喧鼓吹名教獨扶持閨烈

千秋著一死重泰山兒女英雄類殉夫未嫁時奇節實非易彤管長流

輝貞珉謹泐記節孝採輶軒我忝與其事綽褉徵門楣旌表乞天賜」

(《瑞桃齋詩稿》全臺詩全臺詩智慧型資料庫)

〈洪烈婦〉雖為詩作然以五言古體長詩之體裁篇幅較長敘述事件前後

變化曲折詳盡其開端雖以客觀第三人稱發展中間模擬各色人物動作聲口將

烈婦絕食而亡的過程進行更長時間更具體詳細的描寫從主角的動作姿態醫

囑診脈親人的照顧死別的淒涼等刻劃出主角面對死亡從容不迫的形象而

「女子節不移忠臣心無二」「一死重泰山兒女英雄類殉夫未嫁時奇節實

非易」亦同樣以節婦比忠臣而以婦女死節或守節的選擇來與士大夫殉國與否

來相比擬而陳肇興〈題烈婦張沈氏殉節事〉(古體九解)

蔦蘿泛長風根莖無斷絕由來連理枝生死不相別君不見張烈婦慷

85 吳嘉紀〈程寡婦歌〉楊積慶箋校《吳嘉紀詩箋校》卷 12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頁349

219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慨殉夫勇且烈婦姓沈氏名心娘十八于歸張家郎舉案齊眉慕孟光如

膠如漆樂且未央忽忽五年載弄之璋二豎入室夫病於床求神問藥

淚睫承眶一朝怛化五內崩裂如沃湯大哭一聲氣結無語娣姒急申

救阿翁欲言不言淚如雨曰汝有孤兒在旦夕須哺乳長跪謝阿翁

妾心堅如銅兒生有祖累姑嫜妾身雖死兒可長夫沒無人侍巾帚妾身

不去誰為偶黃泉會有相見時升天入地妾從之明珠為夫斂綺羅為夫

裝執紼扶柩上北邱歸來拜姑泣媳身未亡如已亡綰我同心縷著我

嫁時衣孤燈耿耿酸風吹尺組畢命人不知人不知舉家奔救烏烏啼

生同衾死同穴青塚巢鴛鴦飛鳴自成匹謂予不信如曒日人慕婦烈

且貞我作歌戒貪生吁嗟乎女子仗義能殺身何迺國家多全軀保妻

子之庸臣(《雲林縣採訪冊˙藝文》頁 206)

陳詩第 1 段 1 至 6 句以比興開端以蔦蘿與連理枝來比喻生死不離的夫妻情

感並引出烈婦殉夫的主題第 2 段 7 至 14 句以客觀敘事觀點寫烈婦之姓名歸

寧夫家後的幸福家庭生活第 3 段 15 至 24 句寫詳細描寫夫婿病起不測以至於身亡

的經過作者善用人物表情刻劃其心理狀態如寫烈婦「淚睫承眶」寫家翁「欲

言不言淚如雨」極力寫喪夫喪子後悲慘的情狀第 4 段 25 至 34 句作者模擬烈婦

與家翁的對話以代言體各自表述殉死與否的考量第 5 段 35 至 43 句作者模擬烈

婦聲口敘述依禮安葬夫婿後從容殉死的過程第 6 段 44 至 56 句為事件收尾作

結敘事觀點一變為作者以第一人稱自述說明為此詩之創作動機將臣節與婦

節類比並提並以諷刺那些偷生忍辱臣子全詩敘事觀點多變人物情事介紹較

為完整情感神態刻劃細緻且以人物對話鋪陳情節頗具戲劇搬演效果

陳肇興(1831~)字伯康號陶村臺灣府彰化縣治(今彰化市)人為

清代中期臺邑著名文人《全臺詩》稱其「有個人心靈世界及理想抱負的抒寫

詩作的關懷重心亦往往與生民百姓密切相關在形式上陳氏習慣以長篇歌行來

抒懷言志詩作風格雄健豪邁」並稱其「肇興之詩胎息於杜甫可視為清

中葉臺灣文壇之『詩史』」

陳氏曾從鹿港拔貢廖春波讀書於彰化白沙書院和蔡德芳曾維精廖景瀛

合稱「白沙書院四傑」同治元年(1862)戴潮春事變拒絕戴氏之拉攏遂遁入武

西堡(今集集)之牛牯嶺山中是年 7 月謀刺戴氏失敗幾瀕於險境著有《咄咄吟》

220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一書詳錄戴案經過(參見全臺詩全臺詩智慧型資料庫)故其詩作有述寫現實

社會歷史風貌的企圖

林翠鳳曾舉陳氏《陶村詩稿咄咄吟》中的詩作分析其儒士的性格更以

其詩歌中不同時刻所追摩的前賢而得出其共同的特點始終堅定支持既有的朝

廷以及篤志排拒外來騷亂勢力並以為「陳肇興在顛沛流離中始終不移其為大

清朝廷臣民的立場」86同樣在文本中的作品亦表現出忠於君王朝廷之思想

許夢青〈自書吳烈婦傳後〉

誰能輕一死慷慨赴重泉不減忠臣節方知烈婦賢心爭秋月皎節勵

古松堅慚愧偷生輩雖生亦枉然(《鳴劍齋遺草》)

許夢青(1870~1904)字炳如又字荊石蔭亭泮名夢青號劍漁又號

雲客冰如高陽酒徒許氏為鹿港邑庠生其祖母賀太安人以節孝旌於朝

奉詔入祀彰化節孝祠其歷乙未割臺上書唐景崧又在日軍攻臺時隨練勇赴

八卦山抗拒抗日行為失敗後又逢四次家喪一生際遇曲折由官家子弟一變

為落拓文士《全臺詩》稱其「歷盡人世滄桑半生苦況盡託於詩」「以奔放

絕足之才為自由不羈之行遂一轉而為跌蕩詩人」可見其浪漫氣質許常安

評曰「雖時有浪漫 自由清狂豪放之作風然其實質乃具有嚴肅悽涼

寫實之社會骨格故其詩多為心底之聲時代之反映」(參見全臺詩全臺詩智

慧型資料庫)

許詩著重於烈婦慷慨赴死的義烈行為其以客觀評論方式開展將忠臣與烈

婦臣道與婦道相互比附所著重是烈婦行為在中國傳統倫理的道德價值而

其襲用詩歌中具文化意涵的文學意象如秋月古松在中國詩歌中皆為貞節幽

靜的象徵若《全臺詩》稱其「潛心詩文以舒胸中塊磊」則此詩以「慚愧偷生

輩雖生亦枉然」或可相彷彿則進一步以文本婦女尚能以死殉節而身為男

兒卻臨難茍免故詩作中往往有鬚眉男兒且不如之慨歎

86 林翠鳳〈從《陶村詩稿咄咄吟》看陳肇興之儒士性格表現〉《臺中技術學院學報》第 1 期2000 年 6 月頁 21

221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肆貞節烈婦的書寫反映漢文化移植臺邑的認同

中國大約在西漢末期儒家學說完成統一折衷諸子學說的目標墊定其在

漢朝學政界的絕對獨尊的權威地位而轉而以經學的形式面世成為後世中國

思想的主流87由於思想上的獨尊儒術漢以後的統治王朝也都以儒家經典為國家

教養人材的基礎因此後世士人的思想不免有儒家學說之色彩在不同程度上成

為儒家的信徒而儒學中所具備的現世務實群體的特質以及「內聖外王」

的人生實踐理想使得士人的眼光始終注視著百姓之福址關心人民的生計而

「風俗淳美」便是理想現世世界的基礎《詩經大序》「美教化移風俗」

《禮記樂記》「移風易俗莫善於樂」《荀子王制篇》「美風俗」《辭

海》也對風俗提出解釋「多數人之精神的一致表現歷時久遠型為定式足以

拘束個人之行為支配實際生活者也」88

而《漢書地理志》則進一步將風俗與聖王德政結合在一起以為百姓有五

常之性因為各地之自然環境與個人秉性氣質的差異因此各地的風俗便會隨自

然地理與人文背景的不同而有差異與此同時風俗又跟聖王的王教相關聯是

聖明君主展現教化的場域故云

凡民含五常之性而其剛柔緩急音聲不同繫水土之風氣故謂之風

好惡取捨動靜亡常隨君上之情欲故謂之俗孔子曰『移風易俗莫

過於樂』言聖王在上統理人倫必移其而易其末此混同天下一之中

和然後王教成也89

而由聖王至士大夫至百姓階級社會的層層影響傳播發展出中國傳統文化

中所謂由上而下風行草偃式的思考邏輯最典型的是杜甫「致君堯舜上再使

風俗淳」所展現的邏輯演繹而要如何由上而下這牽涉到前文所說的中國文化

特質中「內在超越」的要求因此王教在移風易俗的政策理念上主要乃是以『統

理人倫』為根本核心對淳美風俗的追求就會從最根本的人倫秩序的建立與維

87 劉靜貞〈劉向《列女傳》的性別意識〉《東吳歷史學報》第 5 期1999 年 3 月頁 3「儒家學說真正浸透漢朝的學政界確立經學的絕對權威其實已是元帝至王莽之世也就是到了前漢的最後五十年間原為諸子之一的儒家才完成其統一折衷諸子思想的目標而以經學的形式展現」 88 修訂本《辭海》下冊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41頁 3199 89 《漢書地理志》臺北鼎文書局1983頁 1640

222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持著手詩人作品中反覆出現的教化百姓移風易俗的追求往往伴隨著現實事

件中倫常綱紀的成立與破壞一起出現並成為一種執著的詠歎匯流入中國詩歌

的傳統文化90

烈婦鄭月娘生平首見周元文編纂之《重修臺灣府志》91傳文後更附有〈徵詩

小引〉一文並附上鳳山縣令宋永清等 18 位文人之徵詩作品康熙 47 年鳳山縣令

宋永清倡議當時臺灣官紳以鄭女為題進行創作由方志附有引文與詩歌原文可

見當是轟動地方之風雅盛事92《全臺詩》稱宋氏為「善察民情雅意文教頗有

宦績」(全臺詩全臺詩智慧型資料庫)既雅意文教則此次徵詩不免寓有教化

功能

《重修臺灣府志》所載〈徵詩小引〉記錄當時風雅的徵詩之舉93並註明主

要的目的是為了「青史不遺願徵詩而表著海天生色」可見徵詩活動除了是詩

人消遣怡情之舉也寄寓著希望能留下可供後人學習景仰的婦女典範書寫地方

史實的意圖謝貴文以為「可見發起人宋永清深受當時官員與文士的肯定與愛戴

他亦透過此徵詩活動提倡文風獎勵貞節達到以文學教化風俗的目的」94然此

徵詩之會透露出兩項訊息即文本之教化目的以及此會之後以鄭月娘為題之

詩作消聲匿跡可見文本題詠之對象若為平民百姓相較於前文陳永華女及鄭斌

女兩位烈婦可知其受到關注及賦予的意涵會隨之減少

《重修臺灣府志人物志》總共收錄了 18 首詩作95此徵詩之舉是康熙 47 年

90 歐麗娟《唐詩的樂園意識》臺北里仁2000頁 90「王教在移風易俗的成就上主要乃是

以『統理人倫』為根本核心因此對風俗的探討也就不外乎種種人與人之間的對應關係以及由

此衍生的社會秩序與人性特質的範疇」「標示出社會群體的生活感受與心靈狀態的一般趨向而

人人切身相關的行為依據和心靈歸屬的問題也包含在其中」 91 周元文《重修臺灣府志》卷 8〈人物志貞節〉臺灣文獻叢刊第 66 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頁 272後亦附有〈徵詩小引〉與諸詩原文為「鄭氏月娘者泉之南安石井人也年十九歸儒士王曾儒家曾儒食貧志學 甫閱年以病卒翁以貧故欲即葬月娘跪泣告乞得暫停眾謂夫死不忍恝 然常情也越數日語其翁願死從夫葬翁駭然囑鄰媼勸止月娘曰『吾當夫病劇時即以死許之義不可移』比後提防稍疏投繯而逝邑侯宋公嘉 其節通聞上憲獲褒獎焉侯親祭其墳額其廬曰『百年今日』蓋侯挽詩 有『百年今日乾坤老』之句也合葬依仁里內園路西」 92 徵詩之舉發生時間點為何學者以參與者之到卸任時間推斷以為康熙 47 年為確詳見王俊勝《清代臺灣鳳山縣詩歌研究》文化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2002頁 118-119 93 周元文《重修臺灣府志》卷 8〈人物志貞節〉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頁 272 94 謝貴文〈清代鳳山知縣宋永清的政績〉《高市文獻》第 18 卷第 1 期2005 年 3 月頁 38 95 第一首的作者為鳳山知縣宋永清康熙 43 年(1704)來臺任官《全臺詩》稱其「善察民情雅意文教頗有宦績工詩」第二首為臺廈道王敏政康熙 43 年(1704)至康熙 49 年(1710)來臺任官《全

223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發生距離康熙 23 年清朝平臺臺灣納入清朝版圖已有二十餘年南部的經營如

諸羅縣城衙署文廟學校皆有初步規模宦遊人士創作詩歌的風氣推動了

臺地的文風而諸詩於方志上排列的順序大概以官位高低來決定先後故內地

詩人作品排在前面而臺邑詩人作品排在後面這樣的情形呼應了前文所言臺灣

早期詩壇以遊宦詩人為主而臺邑有志於參與科舉的士人開始與清據初期的內

地統治階級進行交流與結合發展出初期的詩歌創作

除了籍貫生平不詳的張師文內地宦遊來臺的人士有 8 人所擔任有關文教

方面的官職如教授教諭等有 4 人而任職知縣的宋永清與任職臺廈道的王

敏政後世則對其有「善察民情雅意文教」「待人仁厚」「百姓賴以全生」等

關心民情之評價作者為臺邑人士則有 9 人大都具有增生廩生拔貢等鄉紳

身份施世榜更有「樂善好施」「農民咸受其利」等佳評扮演著臺灣地方民

間勢力首領的角色由此推知以鄭烈婦為題的徵詩之舉實具有地方輿論意見

的性質

而林華昌〈節婦鄭氏詩〉「獨挈綱常萬古寒」(壹頁 361)林氏為清康熙

43 年調任臺灣府儒學教授孫襄〈節婦鄭氏詩〉「扶植綱常吾輩事新詩題徧

海東天」孫氏為清康熙 37 年授福安教諭後改任臺灣諸羅縣為教諭李欽文〈節

婦鄭氏詩〉「輕生重節植綱常」(貳頁 40)李氏曾任福建南靖訓導張士箱〈節

臺詩》稱其「待人仁厚尤加惠原住民嚴禁通事社商之剝削濫派遇歲荒歉極 力為民申請賑恤百姓賴以全生」第三首作者為臺灣府儒學教授林華昌康熙 43 年(1704)來臺第四首作者為臺灣縣儒學教諭陸登選康熙 43 年(1704)至康熙 47 年(1708)在臺任官第五首作者為鳳山縣學教諭吳周禎康熙 42 年(1703)來臺第六首作者為臺灣諸羅縣教諭孫襄第七首作者為臺灣人陳聖彪康熙 47 年(1708)的副貢《全臺詩》稱其「善文工詩」第八首作者為張師文清康熙年間人生平不詳第九首作者為守戎張駥清康熙 47 年(1708)來臺任臺灣水師協標左營守備第十首作者為桐城人孫日高第十一首為臺灣府治東安坊人李欽文《重修臺灣府志》稱其「廩生」而《全臺詩》稱其「清康熙 60 年(1721)歲貢生曾任福建南靖訓導能文工詩」第十二首作者為張纘緒《全臺詩》稱其「清康熙五十年(1711)臺灣貢生」《重修臺灣府志》稱其「廩生」第十三首作者為張士箱《全臺詩》稱其「清康熙四十一年(1702 年)東渡來臺落居鳳山次年入鳳山縣學後為臺灣府學生員補增生廩生迄雍正十年(1732)五十九歲時成為歲貢生」為科舉業而移居臺灣鳳山第十四首作者為鳳山縣人鄭應球《全臺詩》稱其「性情耿介崇尚氣節」在朱一貴事件時為逃避朱氏同黨招募「夜晚攜妻子遁逃」可知當時鄭氏政治傾向是站在清朝政府一方又稱「主掌縣書院教席長達十餘年有益地方文教甚多」可見著重於民間百姓教化培養文風第十五首作者為臺灣諸羅縣人鄭鳳庭《全臺詩》稱其為「清康熙年間廩生」第十六首作者為康熙年間臺灣增生鄭煥文生平不詳第十七首作者為臺灣縣人施世榜為康熙 36 年(1697)拔貢《全臺詩》稱其「樂善好施興築水圳農民咸受其利」第十八首詩作者為鳳山縣人李廷綱只知其為康熙年間人生平不詳以上為鄭烈婦詩歌相關作者下文引詩處對作者即不再進行介紹

224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婦鄭氏詩〉「 風謠傳海內千古尚相看」(壹頁 425)張氏於乾隆 2 年出任漳

州府學訓導王敏政〈節婦鄭氏詩〉「苦節高風重栢舟輶軒問俗首先求」(壹

頁 362)

王氏於康熙 43 年移分巡臺廈道前列作者皆以烈婦鄭月娘為主題著重於女

子實踐德行的價值足以為後世樹立以生命維護綱常倫理的典範如王敏政所言

「問俗」帶有濃厚的移風易俗的目的乾隆年間六十七〈弔五妃墓〉 島嶼最後

昭英烈頑廉懦立蠻婦貞」(貳頁 247)六十七於乾隆 9 年以戶科給事中奉命

巡視臺灣朱澐〈李節孝〉「聖朝傳採柏舟篇海外旌揚李母賢」(貳292)

朱氏於乾隆 12 年調任鳳山縣訓導秦定國〈五妃墓〉二首之二「海表觀風

題墓道陽秋有筆墨痕新祇緣千古綱常係豈獨傷心弔五人」(參頁 147)

同治朝林豪〈詠臺陽古蹟十二首五妃墓〉「何幸教化行閨門」(《臺灣詩鈔》

卷 5頁 106)將閨門的教化與五妃事蹟結合起來於是這個單一的歷史事件便被賦

予移風易俗實踐聖王政教的任務這作品也就隱含出政治教化的色彩

道光咸豐年間劉家謀〈海音詩〉一百首之九九「匆匆六甲光彤史況沐

皇風二百年」(伍頁 308)劉氏於道光 29 年調臺灣府學訓導劉氏自註的詩序

並言 「今入版圖將二百載矣列聖相承昭然禮法有不共被涵濡哉近周光邰明

經欲輯臺郡節烈勒成一編誠盛舉也」劉氏歌功頌揚清政府以為臺邑經兩百

年教化婦女貞節德行的培養成果斐然以統治階層的角度來考量兩位烈婦之行

為價值頗具政治意涵道光年間施瓊芳〈題全臺闡幽錄〉二首之二「寡鵠貞

鴛萃一編旌祠會錫九重天依然婦誥回鸞及能使夫名附驥傳彤管有人風繼

起碧霄終古月難圓誰言婉嬺煢煢質已握興頑立懦權」(伍頁 381)

第 2 首點明此書所收人物並足堪為天子旌表之節婦貞女女子能實踐婦德

同樣也能澤被家門為夫婿增光而書中足為後世楷模者其人生卻都是坎坷不

幸的7-8 句寫出書寫權力之本質原本這些女子是柔弱貞順的卻因此書而得以

傳世施氏曾銓選六部主事前述詩人則將貞節烈女之節操德行與政權教化結合

在一起政府的旌表立祠的表揚機制使女子的高貴品行不至淹沒不彰而女子

建立閨門的行為典範可以建立淳美善良的風俗但「興頑立懦權」則頗有思考

225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的空間此四字除了建立符合倫理綱常的行為準則外還要堅強百姓們的意志

在危難時能用最大的犧牲包括生命來維持理想的存在而這理想的內涵則

隱含著統治政權的延續與護衛

余英時分析漢代循吏在文化傳播中所扮演的角色與作用他將中國文化分為

大小傳統並解釋「大傳統或精英文化是屬於上層知識階級的而小傳統或通俗

文化則屬於沒有受過正式教育的一般人民」96而漢代循吏則扮演了文化傳播者的

角色之所以如此余氏指出因為循吏是親民之官「循吏」之名始於《史記》的〈循

吏列傳〉從此成為中國正史列傳的典型至《清史稿》依然沿用余氏更言

漢代的大傳統以儒教為主體而儒教的基地則在社會而不在朝廷因此循

吏在發揮『師』的功能時他事實上已離開了『吏』的崗位他所奉行的

不復是朝廷法令而是大傳統的中心教義由於中國的大傳統並非寄身於

有組織的宗教所以它的傳播的任務才落到了俗世人物的循吏的肩上漢

代大傳統的傳播者借用《周禮》的名詞可稱之為『師儒』循吏便是以

『師儒』的身份從事『教化』工作的97

而文本尚有擔任教諭提督學政訓導等教育行政工作之創作者清廷的中

央教育制度中央最高教育行政機關為國子監其下設有祭酒司業等教官總理

監務以及博士助教學正學錄等各級教員在地方教育行政上各省設提

督學道擔任地方教育的最高行政官員以負責學校事務政風及科舉等事務

雍正 4 年(1726)提督學道改稱提督學政在地方官學上設有府學政使府提調

府儒學教授州學正縣儒學教諭府州縣下設立縣訓導以掌管地方教育事

務98

而臺灣清據初期隸屬於福建省由福建提督學道統理教育事務但因臺灣海

外孤島路途遙遠改由分巡台廈兵備道兼理學政康熙 23 年(1684)改由臺廈兵

備道兼任朱一貴事變後改由巡臺御史負責至雍正 5 年(1727)改為巡臺漢御史

96 余英時〈中國古代死後世界觀的演變〉載於《中國思想傳統的現代詮釋》臺北聯經出版社1993頁 168 97 余英時〈中國古代死後世界觀的演變〉載於《中國思想傳統的現代詮釋》臺北聯經出版社1993頁 198 98 參見種村保三郎《臺灣小史》臺北武陵1991山崎繁樹《1600-1930 臺灣史》臺北武陵1995連橫《臺灣通史》臺北幼獅1977

226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管理乾隆 17 年(1752)則改由巡臺臺灣道兼任光緒元年(1875)改由福建巡撫兼管

光緒 13 年(1887)設臺灣省後由臺灣巡府兼任掌管臺灣教育事務知縣負責地方

教育事務由此可知臺灣學政與官政相結合之特質99

而關於教育行政的最高指導原則順治 9 年(1652)頒六諭計為「1孝順父

母2尊敬長上3和睦鄉里孝訓子孫5各安生理6莫作非為」100

姜添輝以為「由其內容可窺見其重心在於強調傳統文化的倫常思想以及安本分

的觀點並藉由這些觀點的灌輸以達社會安定的目標」101康熙 9 年(1670)頒佈聖

諭廣訓十六條計有

1敦孝悌以重人倫2篤宗教以昭雍睦3和鄉黨以息爭訟4

重農桑以足衣食5尚節儉宜惜財用6隆學校以端士習7黜

異端以崇正義8講法律以儆愚頑9明禮讓以厚風俗10務

本業以定民志11訓子弟以禁非為12息誣告以全善良13

完錢糧(租稅)以省催科(裁判)14戒匿逃以免株連15聯保申

以弭盜賊16解仇忿以重身命等102

除了順治朝所強調的倫常價值觀外並將關注範圍擴大到文化習俗以及社

會規範等層面可以窺見清廷教育行政的最終目標是欲藉由教化途徑以安定社

會光緒 29 年(1903)張百熙等在〈奏定學堂章程〉中提出「至於立學宗旨勿論

何等學堂均以忠孝為本以中國經學為基礎俾學生心術依歸為正」103以至於

光緒 32 年 5 月 2 日清廷公佈的欽定學堂章程第一類是忠君尊孔第二類是尚

公尚武尚實可知清代由內地派遣至臺灣的教育官員實肩負思想教化之重

責大任其主要之任務為導正並建構臺邑人民正確之政治立場與政治意識創作

者日夜身處其氛圍中將其投射於其所創作之主題詩歌中似為合理之解釋

顧炎武論「秦紀會稽山刻石」指出「然則秦之任刑雖過而其坊民正俗之意

99 參見盛清沂王詩琅高樹潘《臺灣史》臺北眾文1988 年種村保三郎《臺灣小史》(臺

北武陵1991)邱奕松《嘉義縣志教育志》嘉義嘉義縣政府1991連橫《臺灣通史》

臺北幼獅1977 等 100 宋鼎宗等《全臺首學資料彙編》頁 61臺南臺南市立文化中心1997 101 姜添輝〈教育社會學觀點的清朝時期臺灣官方儒學的發展與特性〉《臺南師院學報》第 34 期

2001頁 292 102 種村保三郎《臺灣小史》臺北武陵1991頁 151 103 雷國鼎《教育概論》上冊臺北教育文物1976頁 80

227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固為始異于三王也」(《日知錄》卷十七)則中國自秦始皇起便有統治階級提倡禮

教以矯正民間各地不良風俗的政治措施文本創作群共 69 人共有 20 位具有從內

地遊宦臺邑的背景其中官職包括擔任臺邑各地教諭知縣巡臺御史提督學

政訓導等居多而臺邑文人亦具鄉紳背景文本中反覆出現蘊含政治意涵與宣

揚文教的意識

伍對內地與臺邑的指稱反映中央政權與地方邊陲的對峙

清代臺灣貞節烈女詩中出現以內地為中心以臺邑為邊緣之論調例如康

熙朝江日昇〈贊寧靖王朱術桂與五妃殉節二絕〉二首之一「天地乾坤無可寄

飄然海國全其身」(貳頁 28)臺廈道王敏政〈節婦鄭氏詩〉「鬚眉長樂嗤青

史巾幗共姜壯海洲」(壹頁 362)此詩為康熙年間王氏應徵詩之會為鄭治時期

禮官鄭斌女為寫的作品第 4 句稱鄭斌女事跡足以為「海洲」壯事氣勢壯盛

其臺地為「海洲」意指海外神洲顯現出以內地為世界中心點而以臺邑為邊

垂的論點

諸羅諭孫襄〈節婦鄭氏詩〉「扶植綱常吾輩事新詩題徧海東天」(壹頁

367)此詩亦為應徵詩之舉最後一句「新詩題徧海東天」臺邑與內地一水之隔

又處內地東方稱「海東天」可說是其地理位置的說明范咸〈弔五妃墓十二絕

句〉十二首之五「可憐椎髻文身地」(貳頁 258)其它相關文本有以鄭氏王朝禮

官鄭斌女為題之作品

康熙 13 年內地爆發三藩之亂鄭經趁機響應出兵同時將明朝續順公沈瑞接

到臺灣並以禮官鄭斌之女許配之鄭經將明朝王公遷往臺灣並幫助其建立家

庭除了昭示臺灣鄭氏為延續明朝皇權的正統地位外也為了隴絡人心凝聚在

臺灣的明室力量可以說沈鄭兩氏的聯婚是帶有強烈的政治色彩這段婚姻幾年

後卻遭到重大的打擊鄭經去世後鄭克塽繼位親信馮錫范攬權內部局勢日

益混亂身為流亡王公的沈瑞被誤認為身懷鉅資並因此招禍被馮錫范以反間

228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謀逆案件遷連104

父子被殺家屬被囚當沈瑞一家受禍時禮官鄭斌向鄭克塽求情為女兒

開脫並得到首肯就在鄭家父母將女兒救出虎口後得知詳情的鄭女卻毅然決

然決心與丈夫共赴家難並在處理完殉死家人的後事後從容自縊殉夫這件事

在當時引起很大的迴響不論身份貴賤聽聞此事的人都為此感動流淚康熙 23

年清朝佔據臺灣後總督姚啟聖並奏請封誥鄭氏「一品夫人」都統張夢吉並差人

將沈氏一門受難的棺柩送返京安葬105

咸豐朝陳維英〈一品夫人〉(鄭斌女 沈瑞妻)四首之四「鸞章一旦下東都

油壁香車離海隅」(伍頁 182)史載清據臺灣後將沈瑞遺體移葬內地想必鄭

女也隨之移葬故有「油壁香車離海隅」之說而以海邊一角指臺地將其邊緣

化之地理觀可知劉家謀〈謁五妃墓〉二首之一「那知瘴海千重外尚有紅顏

識報恩」(伍頁 319)再如道光年間施瓊芳〈題全臺闡幽錄〉二首之一「海濱

鄒魯風堪采軒使曾勞女史詢」(伍頁 381)施氏為《全臺闡幽錄》題詩書中

多錄臺地節烈女性有為清代臺灣女性寫史的目的詩中稱「海濱」以內地為中

心以臺邑為邊地的意向明顯

王凱泰《臺灣雜詠續詠》十二首之五「故王一去五妃陪海外黃沙賸

幾堆」(《臺灣雜詠合刻續詠十二首》頁 50)同治朝林豪〈五妃墓〉「海角年

年長相守」(《臺灣詩鈔》卷 5頁 93)熊佐虞〈五妃墓限支韻〉「黃土荒題海上

碑」(《臺灣詩鈔》卷 5頁 93)以及光緒朝唐景崧〈五妃墓限支韻〉「海上鵑啼

悲玉帶」 (《臺灣詩乘》卷 5頁 209)周長庚〈拜五妃墓〉「頸血不膏中土鐵

墓門長咽落潮聲」(《臺灣詩乘》卷 5頁 214)

周長庚(1847~1888)號辛仲又號莘仲福建侯官人光緒 10 年(1884)由建陽教

諭調署彰化教諭光緒 14 年發生施九緞以索焚丈單為名的圍城之變周氏因為民

104 蔣師轍《臺游日記》卷 1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7臺灣文獻叢刊第 6 種頁 30記載「康熙二十一年福建總督姚啟聖用間諜陰散其黨約偽賓客司傅為霖內應事洩為霖遇害」丁曰健輯《治臺必告錄》卷 1頁 77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9臺灣文獻叢刊第 17 種記載「行人傅為霖密約十三鎮同日發難事泄錫範並搆陷續順公沈瑞而有其貲人心益失國軒居臺而被刺者再皆姚啟聖所使也 105 事詳見江日昇《臺灣外記》卷 9臺灣文獻叢刊第 60 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

229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請命受誣以致「一官拋擲落拓終身」彰化人士「頌公之德而不衰」周氏

讚揚五妃之死為「頸血不膏中土鐵」以清朝鐵蹄為「中土鐵」相對而言臺邑

為世外之地可知而另一方面五妃成為臺邑歷史人物而非中土人物的意涵就更

為明顯了

本節所述及這 11 位作者中王敏政為康熙朝內地旗人孫襄為康熙朝內地人

陳維英為咸豐朝臺地人施瓊芳為道光朝臺灣縣治人林豪活動於同治朝左右金

門人周長庚為光緒朝內地人熊佐虞光緒朝內地人唐景崧光緒朝內地人生

存年代分佈清朝早中晚各期籍貫有大陸內地也有臺地人士由此推測以邊

陲之姿態而與內地中央相對似乎是清代士人普遍之觀點

黃國昌以為「中國意識」可以分析成六種互相關聯的觀念他舉出的第二種

觀念就是「『世界中心』的地理『中國意識』」「中國人把自己居住的地方視為

世界的中心而以其它地方都是世界的邊疆」106 莊勝全在以康熙朝四位內地親

歷者的觀察內容研究得出「遂使以中國本土為中心的世界觀得以大行其道中國

的文化邏輯逐步套用在對台灣的印象上」107

李國祈在對清代臺灣政治發展史的研究提出「臺灣自康熙時期歸入清帝國

版圖後雍正以降清廷所推行的政策則為使其內地化其目的在使臺灣變成

中國本部各省的一部份108」李氏為所謂的「內地化」乃中國中央政權及傳統典章

制度在臺灣這個邊疆地區的普及與擴張的過程「內地化」就是在政治上「中國

化」在文化上「儒家化」109並以為「大體而言及十九世紀其(臺灣)西部已

開發地區內地化幾已完成」然而我們參照前列詩人之作品即便在李氏所認

定已「內地化」的時期不論其為內地文人或臺邑文人其詩作中乃反映出臺邑

的邊陲位置亦即臺邑被歸為中國一省後其地理位置的觀念仍屬於遠離核心

的邊陲

106 黃國昌《『中國意識』與『臺灣意識』》臺北五南1995頁 12 107 莊勝全〈清康熙朝臺灣印象的轉變以四位親歷者的觀察為例〉《臺灣風物》第 56 卷第 3期2003 年頁 32 108 李國祈〈清季臺灣的政治近代化開山撫番與建省(1875-1894)〉《中華文化復興月刊》第 8卷第 12 期1975 年頁 5 109 李國祈〈清代臺灣社會的轉型〉《中華學報》第 5 卷第 3 期1978 年頁 148

230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然而我們以為文本中雖有臺邑居邊陲之政治意識然其以臺邑貞孝節烈女子

為主題仍是「在地認同」之詩學實踐其雖大量融合中國傳統詩學文化的意涵

與典故然最終目的之一仍是構築臺邑貞節歷史故我們認為其「臺邑邊陲化」

之特質可以引用鄭志明教授的說法加以解釋「所謂自在性格是指文章主體可

以從容地與外來文化相結合以開放的心靈來解消各種衝突情境讓主體文化無

處而不自在承認其邊陲的角色就是要解消邊陲的悲情心態不必向世界的核

心靠攏也不必向中國的核心靠攏脫離了核心的意識宰制自安於邊陲不是

偏安的心態而是無所求於核心以主體的自主性來迎接來自核心的各種挑戰110」

雖然鄭教授所提的是臺灣儒學發展的問題但從文本中看來不論是內地詩

人或本土詩人在接觸到臺邑本地題材時或多或少都會進行內地化與本土化的衝

突與融合而作品最終的主體性還是會回歸於創作場域之在地認同例如陳昭瑛

在〈論台灣的本土化運動〉一文中指出早期的「台灣意識」並未與「中國意識」

衝突甚至是重疊在一起有著相互定義的關係「由於臺灣人是以中國為父母

之國台灣意識自然也以中國意識為起源中國文化漢民族的特有生活方式在

台灣的樣貌是形成『中國式台灣意識』的文化基礎」111而由上文可知所謂「中

國式台灣意識」其地理觀念乃以中國為世界之中心而臺灣為邊陲之地

由於本節文本的作者群有 3 位清代中期的臺邑人所以我們可以推論最遲

在清咸豐道光年間臺邑詩人的地域意識其實已被完整教化出「中國意識」了

而 8 位內地詩人的作品中反覆以「海角」「海國」「海上」的空間述語強調臺

邑相對於核心的「邊陲」地位不斷灌輸與強調台地附屬內地的地理概念即統

治階級的角色為清朝政府

陸小結

縱觀上述所論文本創作活動實有許多政治元素清代考據學風盛行余英

時所言多學為識之學風由內地傳入臺灣專注於客觀知識從詩歌形式發展為

110 鄭志明〈臺灣儒學本土化的發展方向〉載於《第二屆臺灣儒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臺南成功大學中文系1999頁 655-679 111 參見陳昭英《臺灣文學與本土化運動》臺北正中書局1998頁 101-181

231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詩文融合詩序詩註比例增加且內容多為客觀現實事件的敘述可知其對外

在世界的關注而文本創作群的遊宦背景使其關注於教化與移風易俗前述余

英時對中國循吏之分析與清朝《通典》對知縣之職責描述可為舉證而作者若

無官員身份則為臺邑地方儒學鄉紳或與地方官府關係良好或掌地方書院

負有教育子弟之責任而文本所題詠之主題部份具官宦背景或受禍於政治事

件兵亂政治勢力等直接間接造成主題事件的發生

而大部分主角皆與朝廷旌表官修方志等政治活動相關聯而在文本中的象

徵隱喻中女子貞節類同於清政權女子抵抗外來力量的侵略象徵捍衛主權的

存在宣示清朝統治之正當性與合法性而臺邑邊緣言論則反映中國文化融入

臺灣社會整個內化過程的完成清代臺邑文人已接受臺灣為中國領地之一部份

王建曾以今文《尚書》為文本論析西周王朝政治意識中的合法性理念112其得出

的結論有「國家政治疆域的傳承與統一意識」「政治統治權威的合法傳承」「批

判和推翻暴君暴政統治的變革意識」等

雖然尚書是官方性質的文書有別於文本之私人創作但兩相比較可以觀

察出兩者相似處如本文所提出之「五妃詩墳墓之意象反映明政權走向滅亡與結

束」「民變烈女的歌頌反映創作群對清廷統治權的支持與肯定」則與李文所提「政

治統治權威的合法傳承」何其類似而「對內地與臺邑的指稱反映中央政權與地

方邊陲的對峙」則除了如王健所言之「國家政治疆域的傳承與統一意識」「中華

文明hellip即使某個王朝滅亡了後繼的王朝以其合法繼承者的身份完全承襲前朝

的政治遺產完成統一拓展天下疆域的合法政治使命」113因為本文創作群特定

之時空背景深一層反映出所謂天下疆域「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

非王臣」實隱藏著中央與邊疆之對峙114而本文前述所言之三種群體意識實為「漢

文化移植臺邑」政治操作的基礎而我們亦可解析創作群如何合理化清廷統治臺

灣的政治權力

112 王健〈論西周王朝政治意識中的合法性理念mdashmdash以今文《尚書》為中心〉《江海學刊》第 6 期

2003 年 113 同前註頁 141 114 中國商周時代還未出現中國與四夷對應的指稱一直要到「自東周以來才以南蠻北狄東

夷西羌相對而言為言」參考于省吾《釋中國》王元化主編《釋中國》第 3 卷上海文藝出版社

1998頁 1517

232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引用書目

一傳統文獻

丁紹儀《東瀛識略》臺北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7臺灣文獻叢刊第 2 種

王必昌《重修臺灣縣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臺灣文獻叢刊第 113

江日昇《臺灣外記》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臺灣文獻叢刊第 60 種

朱仕玠《小琉球漫誌》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6 臺灣文獻叢刊第 3 種

周元文《重修臺灣府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臺灣文獻叢刊第 66

林焜煌纂《金門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臺灣文獻叢刊第 80 種

陳文達《鳳山縣志》臺北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臺灣文獻叢刊第 124 種

《清一統志臺灣府》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臺灣文獻叢刊第 68

陳壽祺《福建通志臺灣府》臺北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臺灣文獻叢刊 84

許南英《窺園留草》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2臺灣文獻叢刊第 147 種

連 橫《臺灣詩乘》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臺灣文獻叢刊第 64 種

《欽定平定臺灣紀略》臺北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臺灣文獻叢刊

第 102 種

《碑傳選集》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6臺灣文獻叢刊第 220 種

《臺灣通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2臺灣文獻叢刊第 130 種

蔣師轍《臺游日記》臺北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7臺灣文獻叢刊第 6 種

盧德嘉《鳳山縣采訪冊》臺北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 臺灣文獻叢刊第

73 種

二近人論著

王俊勝 2001《清代臺灣鳳山縣詩歌研究》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全臺詩編輯小組 2004 《全臺詩》(1~5 冊)臺南國家臺灣文學館

233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234

江寶釵 1999 《臺灣古典詩面面觀》臺北巨流

余英時 1993 《中國思想傳統的現代詮釋》臺北聯經出版社

洪順隆 1998 《抒情與敘事》臺北黎明文化

許麗芳 2007 《章回小說的歷史書寫與想像以三國演義與水滸傳的敘事為例》臺

北秀威資訊科技

許玉青 2004 《清代臺灣古典詩之地理書寫研究》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硏究所

碩士論文

許東海 2003 《女性帝王神仙先秦兩漢辭賦及其文化身影》臺北里仁書局

畢恆達 2001 《空間就是權力》臺灣心靈工坊

陳昭英 1998 《台灣文學與本土化運動》台北正中書局

張孟珠 2002 《清代貞節的實踐及其困境》國立中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葉嘉瑩 2000 《清詞散論》台北桂冠

葉嘉瑩 2000 《漢魏六朝詩講錄》台北桂冠

黃國昌 1995 《『中國意識』與『臺灣意識』》臺北五南

楊積慶箋校 1980 《吳嘉紀詩箋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歐麗娟 2000 《唐詩的樂園意識》臺北里仁

鮑家麟編 1992 《中國婦女史論集》臺北稻香出版社

  • 文本有以明皇室在臺殉節之五妃為題的作品五妃本事參見江日昇《臺灣外記˙弁言》丁紹儀《東瀛識略》等皆有記載江日昇站在清朝統治者的立場對鄭氏王朝一直視之為謀逆亂臣但對殉國而死的寧靖王則抱著頌揚的態度而追隨寧靖王殉死的五妃則稱讚其為「且五姬慷慨輕生氣勝男子而臺灣之山川草木能不因此而增光乎」可知五妃殉節之歷史地位與道德價值在清康熙年間即已確定
  • (《雲林縣採訪冊˙藝文》頁206)
Page 8: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ir.lib.ksu.edu.tw/bitstream/987654321/13221/2/21%D... ·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 曾玉惠 ∗ 摘要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的解釋能為「意識」與「意識形態」之不同加以解答

但本文所說的意識非僅指單純個別作者其所探討的範圍是清代臺邑詩人所

創作以貞孝節烈為主題之詩歌中所蘊含的主體意識因此這裏所討論的是群體的

觀念由個體意識發展至群體意識牽涉到兩個層面黃國昌認為

從個人對團體的關係看『意識』和『認同』(Identity)有密切不可分的關

係『認同』也者是要在團體中為個人『定位』意即在人類社會中為個

人找到『同類』區別出『異類』由於『認同』個人有『歸屬感』」另

一點是從團體對個人的關係看「『意識』就是『聯繫』(Affiliation)的認

識和實踐helliphellip社會比類學說(Theory of Social Comparison)認為人要從

別人那裡找到衡量自己言行感情的準則當一個人感覺到『聯繫』存在

知道這種『聯繫』可資依賴就是『意識』作用了17

由上述研究者的說明我們可以歸納出經由作品的內容與敘述方法的討論來

得到敘述者對所述主題不論其為人或事件所賦予的價值判斷與意義設定而

此結果的產生足以反映出創作群的政治意識

三政治意識釋義

貞節順從一直是中國婦女德行之基礎規範雖然傳統文化中極力依性別而

進行空間領域的劃分《易經家人卦彖辭》將「女正位乎內男正位乎外」視為

是「天地之大義」《禮記內則》說明所謂男女內外之別是「男不言內女不言

外」「男子居外女子居內」不管是實際活動的空間或行為影響的領域都極力

主張「男外女內」「男女有別」但確實實踐的可能性卻很低主要是因為人是生

存於社會之中的即便女子被限制於家庭中的私領域但仍免不了會跟外界產生

互動與群體產生關聯而政治則是群體生活中重要的一環因此以人為表現中

心的文學實不能無涉於政治

王西平提及「人是社會的人政治是社會生活的重要內容人本身就經常和

政治發生聯繫作為以人為表現中心的文學不能見政治而遠離之這實際是辦

不到的」18而中國向來是注重內在超越的文化型態余英時「國家一向是被看

17 黃國昌《『中國意識』與『臺灣意識』》臺北五南1995 年頁 4~5 18

王西平〈路遙小說中的時代意識與政治意識〉《小說評論》第 3 期1996 年頁 57-61

196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成人倫關係的一個環節價值之源內在於人心然後向外投射由近及遠這是

人倫秩序的基本根據」19

人心之價值之源在於道德規範因此當創作者處理文本主題時常將關注點

從小我家庭家族之層面發展至大我國家社會層面故創作者以人物為關注重心

時實無法忽視其社會生活以及社會生活所牽涉的政治活動而李殿魁曾提及

「每個人在社會上活動生存時他絕對受到外在社會的約束影響互相關聯

尤其若對政治不感興趣對社會不關心則這首詩寫出來就沒有生命」20而李運

摶則對當代小說中的政治意識進行分析李氏以為

所謂當代小說的政治意識即是指當代小說描寫政治生活表現政治情態

顯示政治得失評判政治優勢而體現的觀念這種觀念既是經由小說這

種有自然藝術特點的敘事藝術在ldquo敘事中藝術地體現又是小說家主體

意識的一種顯示而小說家的政治意識既是個性的也是群體的因為個

性中往往融入了特定時代的群體的觀點看法與情緒21

我們以為李氏所言之政治意識暗示了文本強烈的政治色彩幾可直指文本

隸屬於「政治小說」之種類但前述李殿魁氏即指出意識之包容性故我們以為

即便不是政治色彩非常強烈的文本也可能表現出創作者之政治意識而李運摶

所指出「小說家的政治意識既是個性的也是群體的或可為本文探究創作群之

政治意識提供一研究方法成立之論證

清代臺灣地方志上以貞節烈女之節行入傳的不知凡幾然成為文本主題人

物者卻大都具有政治背景或遷涉及政治事件如在作品數量上佔大宗的鄭斌

女五妃陳永華女其本身皆出身於官宦家庭其所以遭遇家難的原因都源

自於政治事件或政權轉移至若晚明盧若騰〈殉衣篇為許爾繩妻洪氏作〉〈哀

烈歌為許初娘作〉兩詩前者主角之所以遭遇喪夫之痛主要是丈夫許元「從

戎東征為偏裨記室」22而後者之所以冤死主要受到外在強暴之殘害而此外

19 余英時〈中國古代死後世界觀的演變〉載於《中國思想傳統的現代詮釋》臺北聯經出版社

1993頁 35 20 陳瀅州整理〈從臺灣意識出發--政治意識與現代詩如何調和〉《明道文藝》第 3582006 年 1

月頁 64 21 李運摶〈當代小說政治意識漫論〉《文藝評論》第 3 期1995 年頁 39 22 參見林焜煌纂《金門志列女傳》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 年卷 13臺灣文獻叢

197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在惡勢力乃是鄭氏王朝中鄭泰父子23屬於政治勢力而〈臺灣三仁詩〉之劉滿姑

遭逢林爽文事變也是政治事件而個人政治色彩較低的臺邑節婦們也都牽涉

及朝廷旌表或地方政府表揚入祀節孝祠等政治行為24

由此推斷文本大都有鮮明的政治色彩包含著較為深邃的政治內涵其人物

的命運總和政治發生千絲萬縷的聯繫並涉及政治事件和政治權力爭奪在事件

中揭示社會政治問題我們了解到文本創作群乃是用歷史和藝術的角度去審視相

關的政治歷史事件去思考在社會大背景下主角的生存和生活態度對於政治事

件在人們心靈中掀起的波瀾留下的投影和由此而引起的人物際遇命運的變化

進行解釋與價值判斷此為本文對政治意識的定義與思考並試圖由文本逆推而

解析出在特定時代背景即清代臺灣時空背景下貞孝節烈主題詩歌之創作群其

政治意識之內涵而由此得知其表現型態有兩種一為對歷史事件的反思二為

對主角人物的評價

四前人研究成果

中國婦女德行典範的相關論述自遠古即有文獻流傳如《易經恆卦》「婦

人貞節從一而終」《禮記郊特牲》「一與之齊終身不改故夫死不嫁」而

《孔子家語本命解》云「女子者順男子之教而長其理者也是故無專制之義

而有三從之道幼從父兄既嫁從夫夫死從子言無再醮之端」《史記田單

傳》云「忠臣不事二君貞女不更二夫吾與其生而無義故不如烹」本文搜

尋與主題相關之前人研究成果陳述如下

(一)前人有關貞節主題之研究

本文根據相關資料庫中的記錄25對前人研究成果進行說明與分析論文的搜

刊第 80 種頁 353 23 林耀潾〈在邊緣的邊緣實踐---以清代臺灣澎湖文石書院山長林豪為例的研究〉《成大中文學報》

第 13 期2005 年 12 月頁 357「許氏初娘後浦文衡女hellip安平諸豪攜家止後浦奪民廬居之

文衡宅分前後院前院為鄭泰家奴所據鄭泰者偽遵義侯鄭鳴駿兄尤橫暴奴又泰心腹用事

初娘恐遭侮啟文衡扃其門於屋後開戶出入一日奴窺初娘美以告泰子纘緒纘緒故無賴

大悅」 24 如章甫〈過節孝坊〉〈過烈女坊〉等詩皆詳細載明 25 臺灣地區的資料庫包括中華民國國家圖書館所製作的《中華民國期刊論文索引光碟系統》此

系統收錄自民國 59 年 1 月至 97 年 1 月所出版的期刊篇目總計 2091577 筆收錄期刊共 4632種中華民國科技政策中心所收錄自民國 80 年之後中華民國國內所舉辦之學術會議發表論文中

198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尋範圍以有關貞孝節烈之主題或雖為論文副主題但與主題有重要關連或互相發

揮之作品為主若論文內容僅只稍微涉及相關說明則予以省略如范長華所著

〈淺探明代中晚年至清末寶卷與寶卷中孟姜傳說的遞變---以「佛說貞烈賢孝孟

姜女長城寶卷」「長城寶卷」「孟姜仙女寶卷」為例〉雖涉及貞烈主題然其研

究重點卻不在此為使說明不至於失焦故予以排除

臺灣地區學者有以史書為文本加以分析評論者如陳璦婷〈《明史》〈列女

傳〉的敘事策略〉及陳豫貞〈光環背後的黑暗--從《清稗類抄貞烈類》看中國傳

統的婦女觀〉前者以敘事策略來反推《明史》中列女群像的構成機制後者討論

中國傳統婦女觀而以文學作品為文本分析其貞節觀念者如黃振郎〈從《西遊

記》看吳承恩的貞節觀〉及周伯乃〈我國古典小說中的貞節觀念〉等而劉純婷

「《三言》貞節觀研究」紀國智「市民文學中『貞節觀』之研究---以宋元明戲曲

小說為探討中心」王光宜「明代女教書研究」劉素里「三言二拍一型的貞節觀

研究」則分別為西元 1995 至 2005 年橫跨漢學資料整理研究所民間文學研究所

歷史研究所中文研究所四個文史領域的碩士論文

可見貞節觀念的討論實可從文獻學歷史學民間文學中國文學等不同領

域做多方發揮由於中國貞節觀念對婦女的控制至明清發展至最高點故前人針

對明清兩朝進行斷代研究的論文為數不少如張孟珠〈人身安全之憂清代貞節

實踐的困境〉費絲言〈醜事盛清的貞節政治[評 Disgraceful Matters The Politics of

Chastity in Eighteenth-Century China by Janet M Theiss]〉鄭媛元〈明代未婚女子的

貞節觀--從「烈士不背君貞女不辱父」談起〉林時民〈對明代婦女貞節觀念的

若干思考〉關綠茵〈記明末忠貞節的女子〉等

張孟珠「清代貞節的實踐及其困境」費絲言「由典範到規範----從明代貞節烈

女的辨識與流傳看貞節觀念的嚴格化」安碧蓮「明代婦女貞節觀的強化與實踐」

華民國國家圖書館所建立《中華民國圖書聯合目錄資料庫》此資料庫收錄國家圖書館及所屬 76所合作館藏書目資料中華民國國家圖書館所建立《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此資訊網收錄民國45 年至民國 97 學年度全國博碩士論文書目資料共 107353 筆中國大陸地區的資料庫包括萬方數據公司所出版之《中國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此數據庫資料來源來自國家法定學位論文收藏機構中國科技信息研究所收錄自 1977 年以來中國各學科領域的學位論文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電子雜志社出版之《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此數據庫收錄自 1994 年以來中國國內 8200 多種綜合期刊與專業特色期刊論文

199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則為從 1994 至 2001 年間臺灣三篇歷史研究所的學位論文其中張孟珠的一篇期

刊論文及一篇學位論文當是相同主題闡釋發揮的一系列研究成果這些作品從

不同的角度來分析明清貞節觀念的發展與內涵例如貞節觀念如何在明清趨於嚴

格化的現象與背後成因的探討以及就現實實踐層面來審析貞節觀念在中國社會

存在的真象

林懷慈則從另一面向的文獻資料切入發表了〈賦性宣淫清乾隆朝強姦案

之解讀〉與「情慾與社會秩序---從刑科題本看清代婦女的抉擇」等前者為期刊

論文而後者為學位論文林氏以性犯罪原始文獻的角度切入不同於前人專注於

描寫貞烈女子的文獻轉而以非貞節的女子在歷史上留下的記錄為研究範圍為

中國貞節觀念的研究提供另一面向的思考而梁其姿〈清代之清節堂〉則以清代

救濟寡婦的機構為研究的主題

林素珍〈魏晉南北朝女教概述〉張欣怡〈從婦女的守節與再嫁看魏晉南北朝

的貞節觀〉唐毓麗〈唐代的貞節觀及文化建構之探討--以兩「唐書」「列女傳」與

唐傳奇作品為例〉陳晚玉〈宋至明時期婦女貞節觀念的演變〉徐秉愉〈遼金元

三代婦女節烈事蹟與貞節觀念之發展〉盧建榮〈慾望之河---唐代情義邊界的建

構和逾越〉則呈現了明清兩朝之外以斷代為研究範圍的不同成果

唐朝為歷史上著名開放浪漫的時期對女子的約束力相對而言比起其它朝代

較為寬弛宋代理學興起對婦女的約束力轉而強化這兩個朝代在貞節觀念上

表現出強烈的時代色彩故對唐宋兩朝的研究也頗受重視這一點在學位論文

的表現上更為明顯如張欣怡「形象與實踐唐代婦女的孝行」鄭育萱「唐代婦

女書寫文本中的社會反映」朱曉娟「程朱學派與宋代婦女貞節觀之研究」陳莉

婷「宋代家訓之女子教育觀研究」李君琳「從階層身分教育貞節觀看唐代婦

女地位問題」等分別為 2001 至 2005 年間臺灣歷史研究所國文教學教育研

究所的碩士論文其中鄭育萱陳莉婷從文本出發討論婦女德行教育問題而張

欣怡則開啟了前人較少觸及關於婦女孝行議題李君琳則提供了由貞節觀來界定

婦女社會地位的可能性

其它如關注民族文化歷史發展社會家庭等層面之分析王純菲〈女貞

200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與女色---中國古代兩極女性形象并存的民族文化緣由〉李承貴〈「貞節」觀念的

歷史演變及其現代啟迪〉溫毓詩〈中國「貞節觀」文化對婦女的影響兼論心理特

質探討〉蔡銘峰〈從「神聖化」到「桎梏化」--論「貞節牌坊」的婚姻家庭意義〉

王文斌《瘋狂的教化貞節崇拜之通觀》則以專書來探討中國貞節觀念的教化

意義黃惠琴〈韓國古代的婦女貞節觀〉吳玉廉〈香火繚繞中的規範與記憶徽州

地區女祠堂研究〉以外國及地區性為研究範圍是不同的切入點

大陸地區有以各類文本為研究範圍的研究成果以史籍為文本者如位雪燕

徐適端〈從《元史middot列女傳》析元代婦女的貞節觀〉譚德興〈從道光《思南府續志》

看清代貴州婦女的貞節觀〉段穎惠〈迷失的本性mdashmdash從《明史middot列女傳》中的婦女

守節現象析明代婦女的貞節觀念〉段穎惠〈從《明史middot列女傳》析明代婦女的貞節

觀念〉李蘭萍〈從《香山縣志》看清代婦女的命運mdashmdash對廣東婦女貞節觀的研究〉

焦杰〈《列女傳》與周秦漢唐婦德標準〉等其中以正史記載為文本的有 4 篇以

地方志記載為文本者有 2 篇

以古典詩歌為文本則有高春花〈鮮血沐浴下的貞節之花mdashmdash論《國朝閨秀

正始集》中的絕命詩〉練葵英〈一曲蘊含儒家貞節觀念與反抗強權精神的贊歌mdashmdash

《陌上桑》的主題內涵形象探究〉劉少曼〈試談詩經漢樂府中的女性貞節觀〉

張紅霞蘇曉輝〈論元代正統詩文中的貞婦烈女形象〉陳靜〈由《詩經》探源古

代社會女性的貞操觀〉等這種以古典詩歌為文本的研究方法在臺灣地區則較

少人嘗試

古典小說為文本者有張曉莉〈屈辱與抗爭mdashmdash淺析《霍小玉傳》與《杜十娘

怒沉百寶箱》貞節觀的不同〉李奉戩〈明清小說中的妓女與愛情貞節〉馮艷〈論

三言中的貞節觀〉李新燦〈隱形價值的保護與轉換mdashmdash從明清小說看男性對貞

節觀念的變化〉董曉玲施暘〈ldquo三言rdquoldquo二拍rdquo女性貞節觀的還原考察〉曾凡安〈才

子佳人小說中的貞節諷世與隱逸問題〉陳家楨〈ldquo理rdquo對ldquo情rdquo的窒息與扼殺---兼

談《金瓶梅》中的貞節現象〉紀德君洪哲雄〈明末擬話本小說中的貞節與情愛〉 路

易絲愛德華茲羅大正〈《紅樓夢》中的女性mdashmdash中國清代對女性貞節的規定〉

201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等其中《紅樓夢》《金瓶梅》〈霍小玉傳〉〈杜十娘怒沉百寶箱〉為中國古典

小說史上的著名傑作文本作品的朝代亦多集中於明清兩代

以元雜劇的人物行為與情節為切入點的 2 篇論文張維娟〈貞節與齊家mdashmdash

元雜劇年老母親的行為規范〉張維娟〈從遇暴婦女之結局看元雜劇作家的貞節理

想〉則為貞節觀念的研究提供另一種不同的思考面向

大陸地區對魯迅之文學成就評價極高2006 年出現以魯迅作品為文本的研究

論文張小萍鄭昕芾〈從魯迅作品看魯迅的貞節意識〉陳德滋〈祥林嫂不是ldquo捍

衛封建貞操觀念的ldquo節婦----解讀魯迅小說《祝福》〉陳氏以魯迅名篇《祝福》

中的主角祥林嫂為研究重點以貞操觀念來解讀現代小說

以歷史上著名人物及文學虛構角色為研究重點試圖探討其本身之貞節觀念

者前者有潘良枝〈從《情史情貞》管窺馮夢龍的ldquo情貞觀〉劉利利〈對班

昭貞節觀的再認識及對《女誡middot專心》誤讀的疏正〉周玉琳〈時代變化與士人貞節

觀念關系探析mdashmdash以明中期至明末清初的歸有光和歸莊為個案〉王紹東〈秦始皇

貞節婦女觀的心理探因〉後者有徐志祥〈杜十娘與愛情貞節觀〉李奉戩黃曉

霞〈杜十娘之死與愛情貞節觀〉李奉黃曉霞〈杜十娘與愛情貞節論〉26

班昭為著名《女誡》書的作者其作品流傳後世影響到千萬女子的命運

當足以成為研究的對象而馮夢龍歸有光歸莊皆為明清文壇上思想不為世俗

所侷限的傑出才智人士由於其特立獨行故其是否能代表時代思潮頗為可疑

但人不可能身處於現實環境之中而不受其影響而特異傑出人士也不可能不影響

其身處時代而以一小說虛構女子而成為三篇研究論文所青睞的對象可見〈怒

沉百寶箱〉名作受肯定的程度但小說人物實為作者所創造出的虛構假象其所

反映的更應該是作者的思想觀念與價值判斷

大陸地區對明清之前各朝代的研究春秋時期有周海霞〈春秋時期的兩性習

俗與貞節觀〉陳筱芳〈春秋時期的貞節觀〉秦代有申茂盛許衛紅〈淺論秦人

貞節觀的強化與秦文化內容的發展〉漢代有劉偉杰〈由漢代婦女離異與再婚的狀

26 〈杜十娘與愛情貞節論〉一文資料上註明為李奉黃曉霞所著然應為李奉戩黃曉霞當為文獻記錄上的失誤

202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況看漢代人的貞節觀〉郭玉峰〈兩漢時期貞節觀念的世俗化趨向〉魏晉有楊映

琳〈魏晉南北朝時期的貞節觀〉唐代有夏紹先〈從墓志看唐代婦女的貞節觀〉

宋代有方如金江美芳〈論宋代士大夫貞淫觀對婦女改嫁的影響及原因〉王澤剛

學位論文「宋代婦女的再嫁貞節與社會地位」元代有位雪艷〈元代婦女貞節問

題再探〉譚曉玲〈元代女性貞節觀念芻議〉

劉偉杰〈由漢代婦女離異與再婚的狀況看漢代人的貞節觀〉則由婦女離婚之

另一面向來討論貞節觀宋代理學興起對婦女行為控制趨嚴格然文獻上卻留下

許多應為守貞嚴謹士大夫家族婦女改嫁的記錄這樣矛盾衝突的現象足以吸引研

究者之目光故以宋代婦女再嫁為研究重點的論文共出現了 3 篇並以此發展出

對宋代婦女貞節觀的看法

與臺灣地區相同情形大陸地區對明清兩朝貞節觀念之研究亦頗為重視

從 1997 年至 2007 年10 年間即出現 13 篇觀於明清婦女貞節觀念的研究溫文芳

〈晚清時期貞女烈婦盛行的原因及狀況---建立在《申報》(1988-1909)上的個案分

析〉一文時間已設定至晚清其研究文本範圍則限定為 1988-1909 年刊載於《申

報》上的個案分析新聞報導與一般前述之史籍與文學作品有不同的性質甚為

特別

其它如郭培貴董飛〈簡論明朝對節烈女性的獎勵〉夏愛軍許彩麗〈清代

室女守貞現象的文化分析〉張盛秋王蘋〈ldquo理與ldquo利清代婦女的現實選

擇〉吳海麗黎小龍〈明代的貞節婦女〉宋清秀〈試論明清時期貞節制度的積

極意義〉等以明清時代貞節觀念變化為研究重心宋清秀〈試論明清時期貞節

制度的積極意義〉一文有別以往研究者多以戕害婦女心靈與身軀的角度去觀察貞

節觀念反而以積極面去界定其價值較為特別

20062007 年兩篇碩士論文孫雙「晚清至民國時期的清節堂研究」王娟「明

中葉至清前期批判傳統婦女觀的思潮」前者關於寡婦救濟機構「清節堂」的研究

在臺灣地區的學術會議也曾有人提出(見前文)但孫文之研究時間定為晚清至民

國剛好與梁氏之研究論文完成時代上的銜接唯王娟的論文則是對研究者之進

一步研究批判潘大禮闞玉香〈近二十年來關于明清貞節觀的研究綜述〉則反

203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映出大陸地區二十年來對明清貞節觀研究的熱朝

而以概論的方式進行處理者有辛靈美〈貞節牌坊考論〉趙德雷〈論貞節觀對

婚姻家庭的影響〉賀擁軍「中國早期貞節觀念初探」則為學位論文女性寫作與

貞節觀的互動影響在現代婦女具備書寫能力之後成為研究主題之一以經濟學

社會學的角度來探討這古老的枷鎖成為另一選擇貞節的道德意義結構演變

成為研究者另一個思考的重點

大陸學者以地區為範圍所進行的研究著重於三個地區徽州甘肅兗州

以徽州為範圍的有 2 篇王曉崇〈徽州貞節牌坊與節烈女性〉張曉婧〈明清徽州

貞節之風盛行的原因及其社會心理分析〉甘肅有 3 篇胡靜〈清代甘肅社會背離

理學貞節觀的現象分析〉胡靜〈清代甘肅列女群的類型分析〉胡靜〈清代甘肅

列女群產生的原因〉兗州 1 篇徐秀玲〈明代兗州地區婦女貞節現象透視〉以

及 1 篇涵蓋整個明代中國南方的作品陳剩勇〈理學ldquo貞節觀rdquo寡婦再嫁與民間社

會明代南方地區寡婦再嫁現象之考察〉此文專探討婦女再嫁的現象而同一作

者會產生同一系列的論文如胡靜以甘肅為主的三篇作品在地區與時代上更精

確的界定也成為研究方法的趨勢之一1999 年章義和與陳春雷所發表的《貞節

史》一書為大陸地區的研究完成歷史的串連

由上文之分析反映出貞節觀念對中國社會的影響力與重要性前人試圖由

不同的角度去釐清此一問題的真象然女性社會地位與角色的轉變西方不同學

科領域研究理論的引介不同領域文獻資料的處理這些新的研究條件的加入

提供貞節觀念在現代新的研究面向

(二)前人有關主題詩歌之研究

我們搜尋文本相關的前人研究成果我們得出臺灣地區以相關詩家27之作品

與生平為研究主題者大多發表於期刊論文與學位論文諸位學者在完成學位論

文前多於期刊發表相關論文故學者有以同一詩家為主題之一系列作品其面

向有偏重於詩家作品的分析與研究者如顧敏耀〈臺灣古典詩之微觀研究嘗試以

戴潮春事變初期之陳肇興詩作為例〉向麗頻〈《後蘇龕詞草》研究〉有偏重於

27 此處所言相關詩家指的是曾創作過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的詩人

204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詩家個人生平之研究如林耀潾〈在邊緣的邊緣實踐---以清代臺灣澎湖文石書院

山長林豪為例的研究〉林文龍〈光緒年間彰化儒學教諭周長庚事蹟考〉有偏重

於史實考證者如徐麗霞〈陳維英之別業太古巢與棲野巢〉等系列論文以及

阮昌銳〈南明寧靖王與五妃娘娘〉其它如對前人之研究結果予以評論如李知灝

〈評謝崇耀《瑞桃齋詩話初探》〉翁佳音〈簡評《張士箱家族移民發展史》〉

另有以相關主題為研究對象者如許玉青之碩士論文「清代臺灣古典詩之地

理書寫研究」有以臺灣單一區域為研究對象者如王俊勝之碩士論文「清代臺灣

鳳山縣詩歌研究」而大陸地區與主題相關之研究時期集中在臺灣清據末期詩家

的研究如許南英丘逢甲唐景崧等不僅限於其詩歌作品之分析對詩人生

平事蹟之探討亦為重點如清末的唐景崧其涉及臺灣民主國之建立與消失在

政治面向的討論遠比其詩學成就的討論更為熱烈

關於臺灣古典詩史的寫作通論性的文學史為廖雪蘭《臺灣詩史》而施懿琳

《從沈光文到賴和---臺灣古典文學的發展與特色》內分明鄭清領日治三期分

述已具臺灣文學史之內涵區域古典文學史成為近年研究發展的趨勢如《台

中縣文學發展史》《彰化縣文學發展史》《嘉義地區古典文學發展史》《安平文

學史》《苗栗縣文學史》黃美娥「清代台灣竹塹地區傳統文學研究」(1999 年博

士論文)等

綜論式的對臺灣古典文學研究現況進行分析者有發表於 1990 年博士論文的

施懿琳〈台灣古典文學研究概況〉281990 年吳福助《臺灣漢語傳統文學書目》乙

編292000 年發表的施懿琳〈台灣古典文學研究現況mdash以出版專著為對象〉30分

別針對「台灣古典文學選集的編纂」「台灣古典詩的註釋賞析」「台灣古典文學

學位論文的付印」「個人古典文學相關論文集的出版」「其它」等六方面台灣已

出版的台灣古典文學研究專書做評介

黃美娥〈中國大陸有關台灣古典文學的研究概況〉31介紹《中國人民大學複印

28 施懿琳《從沈光文到賴和臺灣古典文學的發展與特色》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1990 年 29 吳福助《臺灣漢語傳統文學書目》乙編臺北文津出版社1999 年 30 施懿琳〈臺灣古典文學研究現況〉《臺灣文學學報》第 1 期2000 年 6 月

31 黃美娥〈中國大陸有關臺灣古典文學的研究概況〉《臺灣文學學報》第 1 期2000 年 6 月

205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報刊資料索引》《中文社科報刊篇名數據庫》等資料庫中有關台灣古典文學研究

的單篇論文與專著並提出三點觀察結果即偏於作家作品的研究強調愛國意

識主題研究人員多集中於福建廣東浙江等沿海一帶

2002 年發表於江寶釵《臺灣古典詩面面觀》中第一章之〈臺灣文學研究概況〉

322004 年許俊雅發表〈九 0 年代臺灣古典文學研究現況評介與反思〉33許氏對

八 0 年代以來臺灣古典文學的研究發展與未來的研究趨勢有深度的說明2007

年林淑貞《近五十年台灣地區古典詩學研究概況---以 1949~2006 年碩博士倫文為

觀察範疇》34搜尋的範圍為臺灣地區的學位論文以各朝代與區域分類介紹「臺

灣地區及詩人」則以詩家題材詩社詩話籤詩等分類介紹這些學者對研

究成果的介紹與批評足供後來研究者參考

(三)前人有關政治意識主題之研究

而前賢有關政治意識主題之研究比較起來大陸地區較為豐富但主要以

政治學的角度切入如楊海蛟《政治意識論》35以及戚珩《政治意識論中國特色社

會主義政治研究》36等為節省篇幅本文僅介紹與文學領域相關之成果臺灣地

區有陳瀅州整理〈從臺灣意識出發--政治意識與現代詩如何調和〉一文37乃以

對談之方式進行主要是記錄李魁賢與王國安之訪問記錄而許維德〈故鄉心

由《故鄉來的親人》談臺美人及黃娟的政治意識〉38則以文學文本出發分析創

作者黃娟之政治意識並帶出現代臺灣移民美國之族群對國族之思想與感情

袁則難則有〈城春草木深--論lt孽子gt的政治意識〉39分析當代著名小說家白

32 江寶釵《臺灣古典詩面面觀》臺北巨流圖書有限公司2002 年 33 許俊雅〈九年代臺灣古典文學研究現況評介與反思〉頁 611~669載入《講座 FORMOSA》

臺北萬卷樓圖書公司2004 34 林淑貞《近五十年臺灣地區古典詩學研究概況---以 1949~2006 年碩博士倫文為觀察範疇》臺

北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07 年 35 楊海蛟《政治意識論》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1 年本書隸屬於《當代中國政治總論》

叢書 36 戚珩《政治意識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研究》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5 年 37 陳瀅州整理〈從臺灣意識出發--政治意識與現代詩如何調和〉《明道文藝》第 358 期2006

年 1 月 38 許維德〈故鄉心--由《故鄉來的親人》談臺美人及黃娟的政治意識〉《文學臺灣》第 10 期1994

年 4 月 39 袁則難〈城春草木深論lt孽子gt的政治意識〉《新書月刊》第 5 期1984 年 2 月

206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先勇的名著《孽子》中的政治意識而大陸地區則有鄢然〈從《金色筆記》看萊

辛的女性政治意識與敘事策略〉40梁惠娟〈試論鐵凝作品中的政治意識〉41以

及王西平〈路遙小說中的時代意識與政治意識〉王氏分論路遙小說中之時代意識

與政治意識並以為路氏作品有「不迴避政治事件和政治鬥爭」「塑造了一系列

從政人物揭示政治問題」「小說中眾多人物的命運總和政治發生千絲萬縷的聯

繫」等政治意識

另溫奉橋〈論王蒙小說的政治意識〉中提出「王蒙的ldquo政治意識主要表現

為一般的淺層次的政治反思類小說其主題是對ldquo文革中踐踏人的尊嚴和權利

的嚴正抗議」42楊劍利則有〈清末民初婦女政治意識管窺〉以為清末民初中

國婦女的政治意識主要表現為「一種愛國意識和民族意識」43張婧磊〈政治意識

與人性的悖論融合---解讀紅豆〉對於《紅豆》能掙脫中共十七年文學中要求

文學配合政治的文學潮流並「對人性有所豐富和發展」加以贊揚44陳世球則有

〈試論丁玲創作個性中的政治意識mdashmdash紀念丁玲誕生 100 周年〉45王健有〈論西

周王朝政治意識中的合法性理念mdashmdash以今文《尚書》為中心〉46以及李運而相關

之學位論文則有謝明子的《政治意識與女性意識的糾結mdashmdash丁玲小說創作論》47

以及李運摶〈當代小說政治意識漫論〉48

由上述成果可知大陸地區對此研究主題較為關注發表論文篇數相對較多

而臺灣地區不僅沒有專書學位論文且僅有 2 篇相關期刊論文而以古典作品

與現代文學創作來分類前賢較傾向以現代小說為研究文本古典作品則僅有《尚

書》數量甚少

40 鄢然〈從《金色筆記》看萊辛的女性政治意識與敘事策略〉《當代文壇》第 5 期2008 年 41 梁惠娟〈試論鐵凝作品中的政治意識〉《社會科學戰線》第 5 期2007 年 42 溫奉橋〈論王蒙小說的政治意識〉《山東省青年管理幹部學院學報》第 3 期總 109 期2004

年 5 月 43 楊劍利〈清末民初婦女政治意識管窺〉《衡陽師範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第 24 卷第 4 期2003

年 8 月 44 張婧磊〈政治意識與人性的悖論融合〉《東疆學刊》第 19 卷第 2 期2002 年 6 月 45 陳世球〈試論丁玲創作個性中的政治意識mdashmdash紀念丁玲誕生 100 周年〉《邵陽學院學報社會

科學版》第 1 期2004 年 46 王健〈論西周王朝政治意識中的合法性理念mdashmdash以今文《尚書》為中心〉《江海學刊》第 6 期

2003 年 47 謝明子「政治意識與女性意識的糾結mdashmdash丁玲小說創作論」河北大學2005 48 李運摶〈當代小說政治意識漫論〉《文藝評論》第 3 期1995 年

207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由上述前人研究成果得知有關本文主題之研究尚有發展空間故本文擬

以清代貞節烈女詩歌為研究之文本嘗試從作品之敘事架構與書寫策略來建構作

者群之政治意識內涵之分析

貳五妃詩墳墓之意象反映明政權走向滅亡與結束

文本

有以明皇室在臺殉節之五妃為題的作品五妃本事參見江日昇《臺灣外記

弁言》丁紹儀《東瀛識略》等皆有記載江日昇站在清朝統治者的立場對鄭

氏王朝一直視之為謀逆亂臣但對殉國而死的寧靖王則抱著頌揚的態度49而追

隨寧靖王殉死的五妃則稱讚其為「且五姬慷慨輕生氣勝男子而臺灣之山川草

木能不因此而增光乎」50可知五妃殉節之歷史地位與道德價值在清康熙年

間即已確定

丁紹儀《東瀛識略》記五妃事較詳51包括甯靖王與妻妾來臺潛居殉國以

至安葬的經過甯靖王在桂王兵敗後跟隨鄭成功到臺灣已失去皇室地位與權

柄的王孫生活所需須自行張羅52迨康熙 22 年鄭氏軍敗鄭克塽降清晚明

最後據點也消失了明王決定殉國詢問五名姬妾的意見結果六人同死丁氏

且詳記五位女子姓氏名稱並詳記五妃墓在「魁斗山麓」53且補記後人稱之為「五

烈墓」

49 江日昇《臺灣外記弁言》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臺灣文獻叢刊第 60 種1960頁 13「設使術桂不死則其名不傳亦與敗葉腐草同寂寂而無聞不幾為臺灣之山靈所笑乎惟其從容就義無慚勝國遺風」江寶釵《臺灣古典詩面面觀》頁 33臺北巨流1999「寧靖王自縊身亡五妃殉情受到推崇與愛戴這種『氣節』自勵似乎是超越朝代的認同成為一種集體認同」 50 參見江日昇《臺灣外記弁言》頁 13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 年臺灣文獻叢刊第 60 種 51

丁紹儀《東瀛識略》頁 105臺北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7臺灣文獻叢刊第 2 種「五妃墓在臺邑仁和里為前明甯靖王姬妾葬所甯靖名術桂太祖九世孫遼王後流賊破荊州避亂至浙唐王封為長陽王旋請讓與兄子改封甯靖桂王命監 鄭鴻逵軍師潰偕鄭成功至臺墾田數十甲自給鄭氏歸命甯靖曰『時逢大難遠潛海外今死期至矣汝輩聽自便』時元妃已故姬袁氏王氏秀姑梅姊荷姊僉曰『王能全節妾等願從』先同縊於室甯靖書絕命詩畢亦自經眾舁甯靖柩於鳳山縣竹滬與元妃合窆而瘞五姬於里之魁斗山麓後人又稱五烈墓」 52 丁紹儀《東瀛識略》頁 105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7「墾田數十甲自給」 53 據許南英《窺園留草》頁 13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2臺灣文獻叢刊第 147 種「墓在臺南城外新昌里」墓碑題曰「明寧靖王從死五妃之墓 」因時代變遷行政區域重新劃分故里名有異而墓碑標題當為後人所增

208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中國旌表女子不同的行為價值都用不同的稱謂這點可以說是承襲了中國傳

統文化中「諡號」的精神與方法以「烈」稱之可見其行為價值在於棄絕生之

欲望而選擇死亡的強烈意志《臺灣外記》記朱術桂與五妃殉節前後細節且寫明

五位殉節女子的身份乃為姬妾文云「其元配羅氏早逝惟有侍姬袁氏蔡氏

荷姑梅姊秀姑五人而已」54而高拱乾《臺灣府志》與周元文《重修臺灣府志》

皆採陳元圖〈明寧靖王傳〉文入傳原文云「王hellip 妾媵五棺埋於文賢里大林邊

去王墓三十里擬表為『五烈墓』」至康熙 58 年陳文達纂《鳳山縣志》中同樣附

有陳元圖所撰王傳然行文已完全不同全文云「妾媵五棺埋於臺灣仁和里魁

斗山豎其碑曰『明寧靖王從死五妃墓』去王墓三十里」55

黃典權以為引同文而完全兩樣主要原因為「『鳳志』是根據當時的實況大大

地把陳元圖的傳文竄改過」56並以為「五妃之名與五烈之表含義很有異趣」黃

氏雖未明言此異趣之內涵然其對於被稱為「五妃」的原因卻有推斷「按照明

代規制袁氏等五人自然不能躋身於妃子她們之所以被稱『五妃』主要原因是義

烈感人認為非稱以『妃子』不足以顯旌其碩節」57

至乾隆《重修臺灣縣志》「妾媵五棺埋於魁斗山去王墓三十里今稱為

五妃墓」58殉節後於後代文獻資料中則由姬妾之身份59晉升為皇權時期中女子

尊貴身份的名號「妃子」清代臺灣古典詩壇中以此為題者大多稱五妃如康熙

朝施世榜〈弔殉節五妃墓〉乾隆朝六十七詩云「吁嗟五妃巾幗真堪旌」嘉慶朝

章甫〈五妃廟〉道光朝劉家謀〈謁五妃墓〉同治朝林豪〈五妃墓〉我們可以說

整個清治時期文人對五妃地位的提昇是認同的

清代臺灣古典詩壇中曾以五妃為題創作總共有 29 位作者其中康熙年間的作

者有 4 人乾隆嘉慶年間 12 人道光咸豐年間 6 人光緒年間 5 人生存年代不

54 江日昇《臺灣外記》(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卷 10臺灣文獻叢刊第 60 種頁 433 55 陳文達《鳳山縣志》(臺北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卷 9臺灣文獻叢刊第 124 種頁138 56 黃典權〈明寧靖王五妃考證〉《臺灣風物》第 20 卷第 1 期( 1970 年 2 月)頁 16 57 黃典權〈明寧靖王五妃考證〉《臺灣風物》頁 16第 20 卷第 1 期1970 年 2 月 58 王必昌《重修臺灣縣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卷 11臺灣文獻叢刊第 113 種頁 388 59

關於五妃之姓名與地位之排行參見黃典權〈明寧靖王五妃考證〉《臺灣風物》第 20 卷第 1期1970 年 2 月

209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詳者有 2 人60其生存創作年代平均分佈於清據臺灣的各個朝代而作者為臺籍身

份者有 10 人具備遊宦身份者有 11 人擔任的官職多與地方文教方面相關另有

8 位不具官銜的內地詩人這些內地作者滯臺時間普遍並不長滯臺不長當以印象

及感受最為強烈的主題人物為創作題材而各朝代詩人持續以五妃的主題創作

可見五妃殉節已非歷史上之單一事件而附有更深刻的意義而同為殉節人物

捨臺邑歷史上其它殉節女子而取五妃取捨之間的動機令人玩味

而最早以五妃為題的作品首現康熙朝王禮陳文達《臺灣縣志藝文志》包

括林中桂施世榜施陳慶何借宜等同樣標題為〈弔殉節五妃墓〉前 3 人據文

獻記載同為臺邑人士許玉青以為其為南明遺民作品中寄寓在臺漢人心中「對

已故的明代政權猶懷有明祚情懷此詩可視為南明遺民對明祚的感懷」並指出

五妃詩題的兩大義為「明祚延長」「軀捐從王」兩大要義61然葉嘉瑩教授指出

判斷一首詞中有無比興寄託之意究竟當以什麼標準來作為依據的問

題helliphellip以為第一當就作者生平之為人來做判斷第二當就作品敘寫之口吻

及表現之神情來做判斷第三當就作品所產生之環境背景來做判斷62

我們搜羅三位詩人之作品林中桂僅有〈弔殉節五妃墓〉一首無法參照

而施世榜據《福建通志臺灣府人物》所載為「晉江人籍鳳山拔貢生」63其所

流傳詩作中有〈靖臺隨軍入鹿耳門〉中有「僻嶠潢池弄王師待廓清」(全臺詩

全臺詩智慧型資料庫)若施果真心懷南明斷不能有此作品而施陳慶除五妃

詩外僅有〈打鼓山〉傳世兼之生平不詳無法由其它詩作取得旁證以釐清

其是否為南明遺民然清領初期清廷對臺邑防範甚嚴若其為南明遺民為何

會成為「臺灣諸生」且官修之《臺灣縣志》標註為「茂才」《重修鳳山縣志》標

註為「庠生」64雖不至有官身但為與官府關係良好殆無疑問詩既「在心為志

發言為詩」若真有如此澎湃之故明情懷為何又僅只一首

60熊佐虞與祝道椿不詳但可以經由記錄其詩的地方志或詩集的創作年代推算其大略的創作時間 61 許玉青「清代臺灣古典詩之地理書寫研究」(中央中文碩士論文2004)頁 139140 62參見葉嘉瑩《清詞散論》(臺北桂冠2000)頁 251 63 見陳壽祺《福建通志臺灣府》(臺北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臺灣文獻叢刊 84 種頁855 64 施陳慶之生平不詳《全臺詩》稱其為「臺灣諸生」詳見第 2 冊頁 50

210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若以雍正時來臺之張湄為例張湄(~)字鷺州號南漪又號柳漁

浙江錢塘人考《清一統志臺灣府》載張湄為 「錢塘人雍正中以御史巡臺灣

嚴稽冒籍校士公明」65張氏既為內地詩人其活動的時期為雍正朝當時清廷

對地方的控制仍嚴格若臺邑五妃命題果真寓託對南明之感懷那必然是種普遍

性的共同認知則如張湄此種背景的遊宦以五妃為題創作的可能性就不存在了

更何況後期詩人以此創作不絕我們只能推測清據前期五妃命題或有可能寄託

詩人對明朝的感懷後期則未必為如此

如朱仕玠〈五烈墓〉「百年荒塚在寧比玉鉤斜漫墮三春淚驚摧五朵花

瘴鄉空葬骨絕海竟無家」(貳頁 388)朱仕玠(1712~)字璧豐又字璧峰

號筠園福建建寧縣人朱氏於乾隆 28 年以儒學教諭之身分抵達鳳山魯仕冀為

其作品《小琉球漫誌》寫序中以為其書詳細描寫臺灣山川草木人情風俗66而陳

璦婷稱其詩作「觀察臺灣的地理氣後與物產」「貼近臺灣的風土民情」67但朱

氏於本篇論文文本中除此詩外未有其它作品可知五妃之創作非徒以女子殉

夫之節烈情操為重點顯現其足以為臺邑歷史文化中的文化主題

而乾隆年間六十七〈弔五妃廟〉一詩其體裁為歌行體篇幅較長敘事色

彩濃厚包含較多人物形象與事件情節的描寫原詩如下

東風駘蕩天氣清載馳驄馬春巡行刺桐花底林投畔森然古墓何崢嶸

路旁老人為余泣當年一線存前明天兵既克澎湖島維時臺海五烈皆捐

生至今坏土都無恙誰為守護勞山精雲封馬鬣連衰草四圍怪石爭縱

橫時聞鬼母悲啼苦想見仙娥笑語聲歲歲里民寒食節椒漿頻奠陳香

羹滿目荒涼已感歎更聽此語尤傷情有明歲晚多節義樵夫漁父甘遭

烹島嶼最後昭英烈頑廉懦立蠻婦貞田橫從死五百皆壯士吁嗟乎

五妃巾幗真堪旌(貳頁 247)

六詩以第一人稱觀點敘事12 句先寫明創作動機春季天清氣爽適合出遊

在這美好的季節騎馬踏青點出季節氣候旅遊方式說明訪五妃墓的緣起

65 《清一統志臺灣府名宦(本朝)》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臺灣文獻叢刊第 68 種頁 36 66 朱仕玠《小琉球漫誌》(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6)頁 2~3 67 陳璦婷〈再現南臺灣二百年前風物mdash朱仕玠《瀛涯漁唱》析論〉《東方人文學誌》第 1 卷第 2期2002 年 6 月頁 127

211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第 34 句則直接點明主題描寫古墓的現況作者乾隆年間宦臺距五妃殉節

年代已久遠古墓蕭然寂寥5 至 10 句寫民間對五妃事蹟的評價既言路人提及

五妃詩都會傷心流淚民間對此歷史案件應耳熟能詳深入人心埋身之處能保

存無恙當是有心人善意維護周全反映詩人創作當時五妃在臺灣民間的地位

1516 句寫當時應時的節日民間也會準備祭品祭拜慰靈可見五妃的地位在乾

隆朝已由凡人升格為具有宗教色彩的人格神2122 句點出五妃殉節的精神價值

足以為後世楷模宣揚表彰其事蹟的背後實有教化百姓移風易俗的政治意涵

末 2 句以歷史上著名的田橫事件相提並論將臺邑歷史之單一事件與中國歷史聯

結六詩先寫景後敘事再評論末了抒懷敘述角度多變融情於景表達

出作者較真切的感覺與看法與其他僅只空泛評論的五妃詩歌有別

六十七(~)號居魯滿州鑲紅旗人其人據〈番社采風圖考提要〉

一文所載「清乾隆九年以戶科給事中奉命巡視臺灣在任三年曾與同官范

咸纂輯『重修臺灣府志』同時留心殊風絕俗並珍視海東文獻」六氏既為滿

人其出遊至五妃墓當無悼念前明之意其身為巡臺御史政蹟為歷史肯定

或有「留心殊風絕俗」之用心

莊勝全提及「英國文化史家Peter Burke在研究 17 世紀英國旅遊者至義大利旅

遊的情形時發現由於不同的生活背景(宗教語言氣候與習俗)致使旅遊者對

於不同群體間所洩露的文化差距往往有銳利的觀察也就是這些旅遊者會特別留

心他們認為是奇特的事物上他們的旅遊記錄便是在文化刻板印象(cultural

stereotype)與個人觀察(personal observation)間交織互動而成」68六氏以內地官宦而

為臺邑風土之詩與莊氏所言旅遊者外來客的角色相當而其所言不同群體從

種種跡象可知乾隆朝臺灣接收中華文化的薰陶尚不夠久遠還在經歷所謂「內

地化」的過程因此臺邑比諸內陸確實像是不同群體然外來客(如六氏)所觀察

到的除莊氏所言之「文化差異」還有「文化類同」據此可知外來詩人對臺邑

印象的記錄實亦參與臺邑文化歷史的建構

五妃詩中有以後人身份感嘆前朝的人與事以及對明朝與鄭氏王朝興衰的評

68 莊勝全〈清康熙朝臺灣印象的轉變---以四位親歷者的觀察為例〉《臺灣風物》第 56 卷第 3 期

2003 年頁 56

212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論詩人對五妃的弔古有時會與明王朝的覆滅連結在一起從而使敘述的觸角

觸及更深層的政治意識的層面乾隆時任巡臺御史兼理學政范咸〈弔五妃墓十二

絕句〉十二首之一「明亡已歷四十載死節猶然為故明荒塚有人頻下馬真

令千古氣如生」(貳頁 258)

范咸(~)字貞吉號九池又號浣浦浙江仁和人根據范詩分析

前 12 句提及明亡及五妃殉死此處將其死亡定位為為明朝亡國而殉節故在詩

歌中將五妃與明政權劃上等號而第 34 句寫荒涼的墳墓卻能引來有心人絡繹不

絕的拜訪是因為其慷慨氣節足以使精神不朽全文敘述觀點一致范氏身為

遊宦詩人實與前文所述六氏一樣注意到臺邑區域性文化歷史故五妃人與事

寫入臺地歷史實與其政治背景有莫大的關連如施世榜寫五妃詩而論及明朝政

事施世榜〈弔殉節五妃墓〉「回首可憐明季世相臣事業不堪云」(壹頁 234)

而前所言六十七〈弔五妃廟〉以及林中桂〈弔殉節五妃墓〉等皆是歐麗娟提到

由於死亡與人世間最大的聯繫或是死後世界最接近陽光的界限厥在於

分隔陰陽的一抔黃土mdashmdash一個可供緬懷紀念的具體憑藉縹緲的魂靈既是

抽象而不可捉摸以憑空想像的成分居多但是人死所歸的墓塋丘隴卻

如同一切物質一樣具有實質可觸的屬性既是安頓死者的居處可免於生

死混雜所帶來的種種問題又無礙於作為死者精神的象徵和死後生命的依

附之地69

但五妃事件中墳墓的形象為何特別鮮明除了歐氏所言其為「一抔黃土mdashmdash

一個可供緬懷紀念的具體憑藉」「死者精神的象徵和死後生命的依附之地」便

於民間傳說的流傳外如同前文所言清政府積極將五妃與明王朝劃上等號不

斷修繕突顯五妃葬身之所的舉動就如同不斷清除明政權(或漢政權)殘存的勢力

試圖將明王朝永遠塵封深埋於不見天日的墳墓對其統治權不可有絲毫之影響與

撼動故歷朝有官方修繕的動作

如《臺灣詩乘》載「臺南寧南門下有五妃墓道碑為乾隆十一年臺灣道莊

年所立刻巡臺御史六十七范咸之詩」70以及《福建通志臺灣府古蹟》「乾隆

69 歐麗娟《唐詩的樂園意識》臺北里仁2000 年頁 386 70 連橫《臺灣詩乘》卷 2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 年臺灣文獻叢刊第 64 種頁 50

213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間兩巡院命同知方邦基重修且立碑於南門外曰「五妃墓道」71而終清治時

期以貞節烈女為主題的作品以五妃與鄭月娘最多而後者是因為有宋永清召

集徵詩之會一舉而有 18 位詩人共襄盛舉故若論自發性的題詠為詩應以五妃

為題者最多且以五妃為題之作品各朝均有自康熙至光緒作品未曾斷絕而

內地詩人佔一半以上其中一半又具遊宦身份作者為臺邑詩人者又多站在統

治者立場故由生前的明朝郡王姬妾跨越生死界線而成五妃由民間感念傳頌

而至清朝官府迎入延平郡王陪祀至五妃墓而神異靈跡顯現民眾祭拜虔誠而至

五妃廟發展至臺地民間神祇以至為古蹟勝景而為臺灣歷史文化在客觀現實

世界具體可感的一部份成為臺邑歷史上的文化語碼72可以說是臺邑社會構築本

土集體記憶的典型範例

就如同前言所提及的是「異族婦人在家族中的角色隨其丈夫而定隨丈夫之

尊卑而尊卑」這五人在生時身份為皇族之妾殉節的對象不僅是一個男性

還擴大成為這位男性所代表的中央皇權亦即明朝政權許東海提及

屈〈騷〉中種種女性書寫的目的主要不在呈現女性世界的客觀風貌相

反地卻藉以作為隱喻傳統男性政治建構中倫理秩序問題的紛云雜遝因

此從屈〈騷〉以來辭賦中的女性書寫其背後的創作本質無非還是

回歸男性中心的文學運轉機制而且具有濃烈而明顯政治意涵73

許氏所言雖為辭賦但種種跡象顯示此說法應能適用於清代臺地五妃主題

的詩歌亦即以五妃殉節死亡為主題的作品其實隱喻著朱術桂所代表的明朝政

權五妃隨夫殉國實乃隱含著明政權滅亡的悲劇結局

第二我們可以考量到五妃之題詩有大量的作品都以其葬身之墳墓為題

而墳墓在中國文化中一直都代表著一種終結完了以及與現實世界有永遠跨不

過涇渭分明的鴻溝74畢恆達如此陳述空間「空間絕不是一個價值中立的存在

71 陳壽祺《福建通志臺灣府臺灣縣冢墓》卷 47頁 145臺灣文獻叢刊第 84 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 72 葉嘉瑩《漢魏六朝詩講錄》頁 121臺北桂冠2000「符號學理論認為當一個符號在它的傳統文化中使用很久的時候它就形成了一個 code----語碼使你一看到它就會產生某些固定的聯想」 73 參見許東海《女性帝王神仙先秦兩漢辭賦及其文化身影》臺北里仁書局2003 年

頁 50 74 參考前文關於五妃詩歌之評述

214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或是人們活動的背景它一方面滿足人類遮蔽安全與舒適的需求一方面更展

現了人們在某時某地的社會文化價值和心理認同」75於是由五妃所代表的明朝

政權就被詩人們所題詠的五妃墓永遠的鎮壓了結了變成一個歷史的符碼

永遠封存在時間的長河之中

那些試圖推翻新政權的反清復明的思想隨著五妃事件進入臺地人民的集體

記憶五妃墓成為一個勝景古蹟也成為對前朝追弔哀念的象徵被放逐至另

一個另一個世界如同人們永遠不能起死回生明政權也被封於古墓之中進入

歷史一去不返了如此我們可以解釋清政權對殉節明朝的寧靖王與五妃的善

意我們由此也可以解讀終清一朝詩人對五妃事件的題詠內涵

參民變烈女的歌頌反映創作群對清廷統治權的支持與肯定

文本反映創作群對主角人物命運之探索與思考著重於人物與政治千絲萬縷

的聯繫從而表現出臺邑明清兩代統治集團的抉擇與判斷

清乾隆林爽文事變中有劉烈女殉節事劉氏生平見諸臺邑地方志乾隆 53 年

之《欽定平定臺灣紀略》記劉女殉節事76此文以奏聞之敘述口吻簡明扼要陳述事

件之來龍去脈與方志傳文不同並無穿插人物自剖心志之獨白文末評論烈女

行蹟並懇請旌表彰顯更可見此文之用途乃對上奏聞之作

賀伯代所撰〈烈女劉滿姑傳〉77文章增加了劉氏家族中另一烈士之述寫即

劉亨基之子挺刃護父之烈舉而劉女見大勢已去奔赴小池也增添了旁人勸阻譬

解之言劉女之回答則顯見其智慧識見豐富了烈女人物內涵而臨死之前劉

女與賊人之衝突則化為對話表現之賊言充滿恫嚇意味而劉女回答「我名家女

豈懼死乎汝等生當太平甘為逆亂官軍至碎屍萬段矣」則完全站在統治

階級立場發聲

75 畢恆達《空間就是權力》臺灣心靈工坊2001頁 2 76 《欽定平定臺灣紀略》卷 62頁 998 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臺灣文獻叢刊第 102 種 77 《碑傳選集》(四)臺灣文獻叢刊第 220 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6頁 557

215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首先《彰化縣志》中劉女之死乃在懼怕受辱而此文則自言為「名家女」

稱對方「逆亂」則烈女與賊人之對抗已提昇為國家與叛逆份子的對立而前

面各志文所未有之「官軍至碎屍萬段矣」更充滿為清政權宣傳劉女已轉為

國家發聲器之角色可知劉滿姑之旌表入祠備受朝廷重視其政治意涵不言

可喻而前面志文始終保存著劉女被虐殺之記載於此文被刪節可知對人物之

悲憐所引發對人生命運之思考認知已非此文所著重者光緒年間之《臺灣通志》

對烈女之記載則轉為簡單扼要僅為事件重點之交代78 但劉女殉節事發生於

清朝中期一直至清末雖詳略有別然仍保留對此人物之記錄再加上旌表之

慎重其事入祀與建祠皆為官方主導故可視為地方志書建構臺地女性貞烈典範

以加強對臺政治控治力量之典型範例

清乾隆年間的錢唐諸生陳裴文〈劉烈女〉以林爽文事變中遇難烈女劉滿姑為

戀父必甘白刃蹈滿姑死烈刃死孝罵賊不畏遭群凶滿姑死孝還以忠

三尺刀光一尺水滿姑知生不知死君恩隆祀臺灣城滿姑雖死仍如生

史乘千秋載奇節劉郡丞女年十七(參頁 167)

此詩以客觀觀點敘事前 8 句為兩兩相對之對句第 1357 句寫烈女殉

節獲旌之關鍵過程因戀父未能及時離開兇地因罵賊而遭難先為刀傷後跳水

而死事平後受君王旌表更得入官祠受後世香火第 2468 句則重複相同的

句式每句僅更動數字重點在強調人物的行為價值末 2 句則寫其精神生命的

不朽傳世全詩偏於主觀評論對人物事蹟僅為概括重點說明陳斐文生平不詳

但為內地詩人無疑至嘉慶年間蕭綸也有〈臺灣三仁詩〉詩文如下

臺灣淨掃無風塵天子下詔褒三仁三仁何姓氏一為壽同春淡水縣丞

老幕賓丞亡攝官克復城出兵勦賊死賊營其一嶺南客 國子生寓彰

化糾義民其姓李氏喬基名守鹿仔港有成績戰牛馬莊終殞身 同時

見此二義士一弱女子尤絕倫滿姑年十七父曰劉郡丞賊先執丞次脅

姑 姑不受辱泣且嗔蹈河不死罵益烈白璧雖碎聲錚錚是三人者微且

輕非將非吏非守臣身雖死義分甘沉淪幸遇天子大聖明幽遐必矚

78 《臺灣通志》〈資料(二)文職冊〉臺灣文獻叢刊第 130 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2頁 804

216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名教是敦曰此三人縱疏賤磊落大節宜弔旌詔建祠宮楹桷維新有

司歲時祀以特牲為問蟻賊起事辰士民奔走婦女被掠何無一人能

及此三人吁嗟乎人人且有忠孝情盍至三仁祠下一聽天子命祀之恩綸

(肆頁 234)

蕭詩體裁為歌行體篇幅較長以客觀第三人稱觀點敘述夾有議論與抒情

對人物身份背景以及事件發生的經過有詳細的描寫三仁者稱三位在事變仍稟

持著節操正義剛強不屈奮勇抗賊的義士而清政府在民變平定後下詔褒揚

三人並興建三仁祠命地方政府歲時節令予以祭祀後世永念

而這三位義士身份背景各異第一位名叫壽同春事變發生時為淡水縣丞的

幕賓年紀已經大了在縣丞遇變身亡他危亂中一肩擔起責任率兵勦賊不

幸死在賊營第二位名叫李喬基為寄寓彰化的內地人具國子生身份在亂事

中集結民間力量變頗有成績但不幸在牛馬莊戰死第三即是劉郡丞之女蕭

氏對劉滿姑的敘述最為詳盡也許是因為劉氏的事蹟最具傳奇色彩對於三仁

事件的價值與清政府褒揚的動機在作品中也進行討論蕭詩雖為文學作品實

已具記史的作用且歌行體句式長短自由用語淺白尤利於傳播蕭綸據《全

臺詩》所載「字子山江蘇太倉人嘉慶年間(1796~1820)貢生著《樊村草堂

詩集》」」(全臺詩全臺詩智慧型資料庫)

然則寫臺灣烈女劉滿姑的兩位詩人皆內地人士而劉烈女為內地官宦之女

隨父赴任而喪命於臺邑因此而成為臺灣列女歷史其中一員然為何以劉女為詩

者臺邑詩人缺席此可疑之處

劉滿姑罵賊不屈而為亂兵所殺後為清廷封為三仁並下詔建祠祭祀宣示

著清朝統治權的正當性與絕對性褒揚滿姑罵賊而亡的義烈行為足以教育臺地

民眾必須忠於清朝反覆一再灌輸教育臺地百姓必須遵從的政治歸屬盧建榮曾

提出「一位漢人婦女絕不容許異族染指其身體於此漢女身體是一種漢人國家

主權的隱喻」79林爽文民變雖非漢胡之對立與衝突但劉女為清廷官吏縣丞之女

對抗的是民變中的暴民此對立衝突也隱含兩種政治勢力的對抗包括兩個群族

79 盧建榮〈從男性書寫材料看三至七世紀女性的社會形象塑模〉《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報》第 26 期1998 年頁 18

217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對物質包含食物土地性等各種資源的佔有與爭奪這點與中國歷史上漢胡勢

力對立的性質相當

因此我們可以這樣推定劉女的身體成為清治臺地權力的展現場烈女力拒

事變外在武力侵辱隱喻著清廷對臺地的所有權不可被被侵犯劉女死前面對侵

犯的態度與言語以及死亡方法的描述這樣剛烈行為的極度刻劃與突顯使劉

女抗暴的決心與影響力大為提高促使臺邑男性興起女子猶能如此保家衛國身

為男兒怎可不奮發而這種百姓為國犧牲意識與認知的養成對統治階級而言

實是鞏固政權一個重要的手段故可窺知劉滿姑事跡之所以能受到清廷大家宣揚

的潛在原因80

又如陳維英〈為王樹生明府題姊姒三節圖〉「乾坤存王氣女子識綱常人

是松梅竹心如冰雪霜後先三不朽生死一齊香況我鬚眉輩貞忱豈可忘」

(伍頁 199)反覆陳述著女子之所以能實踐綱常倫理是因為統治階級教化百姓成

功而女子都能夠捨生取義況且我們鬚眉男兒報國犧牲豈能後人陳詩服膺統

治階級的意識型態而此統治階級則為清朝廷

中國傳統上有士人殉國與女子殉節被類同化的傾向故詩歌書寫殉節的烈

婦也常別有隱喻如明朝末年已有士人以婦女死節或守節的選擇來比擬士大夫

殉節與守節的問題以臣殉國如婦殉夫者如晚明袁崇文〈黎烈婦傳〉云「臣事

君與婦事夫論者嘗相提其義皆取於致命遂志」81以及徐枋〈與葛瑞五書〉舉時

人的說法「殉節為易守節為難為烈婦易為節婦難」82顏元云「明末死節

之臣閨中義婦耳」83亦有士人為詩引節婦來比喻忠臣的如孫枝蔚〈朱矞三母

費太孺人貞節詩〉之一「節婦如忠臣所難非一死立孤能有成庶可光前史」

84以及吳嘉紀〈程寡婦歌〉

80 盧建榮〈從男性書寫材料看三至七世紀女性的社會形象塑模〉《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報》第 26 期1998 年頁 12 81 袁崇文(1595 年進士)〈黎烈婦傳〉載於屈大均(輯)《廣東文選》《北京圖書館古籍珍本叢刊》冊 117卷 15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康熙 26 年(1687)三閭書院刻本影印本1989 年頁 507 82 徐枋〈與葛瑞五書〉《居易堂集》卷 2頁 1 上下 83 李塨纂王源訂《顏習齋先生年譜》(附載於顏元《顏元集》)卷上「辛亥(康熙 10 年1691)37歲」條下冊頁 735 84 孫枝蔚〈朱矞三母費太孺人貞節詩〉《溉堂後集》卷 3《溉堂集》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頁 6 下

218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心志不改伊維寡婦忠臣忠臣識大義臨難往往致其身婦人脂口澤膚

十人九人腸肺愚節操曷繇自勵門戶胡能獨扶君不見程寡婦hellip夫死婦

不死祇緣黃口兒女須題攜85

等皆是而吳德功〈洪烈婦〉

山水毓貞媛乾坤鍾間氣鹿溪洪氏女少小知大義相攸郭阿奴二十

婚始字賦性靜而貞德容兼洵備百輛未盈門凶信忽傳至阿母默無

語阿爺言甚秘連理樹折枝比翼鳥分翅賢哉女聰明倉猝知其意

外聞薤露音聒耳夜不寐妾命實不猶君魂歸何處扯碎同心結滂沱

兩行淚膏木誰為容鉛華屏弗御身披侍嫁衣耳挂定盟珥欲效梁家

婦私將刀劓鼻欲效王氏妻親持斧斷臂全體遭毀傷所受反自棄

惟念夫遽亡不如從夫去生前不同牢死後共埋地擁衾臥空床絕粒

忘飲食急延良醫來醫來云不治切脈知血虧聞聲識腸碎娘勸啜茶

湯爺勸吃餅餌烈女誓弗肯含淚惻然對女子節不移忠臣心無二

兩語昔曾聞今豈易其志願娘勿悲酸願爺勿涕泗翹首盻蒼天婺星

空際墜頃刻魂歸陰不瞑張目眥鮮血兩腔填姑嫜來駭異面色猶如

生從容赴大隧性命弁髦輕巾幗鬚眉愧鹿溪諸紳耆拜迎擁塗次

鹿溪諸父老稱揚遍市肆滿路焚香楮兩部喧鼓吹名教獨扶持閨烈

千秋著一死重泰山兒女英雄類殉夫未嫁時奇節實非易彤管長流

輝貞珉謹泐記節孝採輶軒我忝與其事綽褉徵門楣旌表乞天賜」

(《瑞桃齋詩稿》全臺詩全臺詩智慧型資料庫)

〈洪烈婦〉雖為詩作然以五言古體長詩之體裁篇幅較長敘述事件前後

變化曲折詳盡其開端雖以客觀第三人稱發展中間模擬各色人物動作聲口將

烈婦絕食而亡的過程進行更長時間更具體詳細的描寫從主角的動作姿態醫

囑診脈親人的照顧死別的淒涼等刻劃出主角面對死亡從容不迫的形象而

「女子節不移忠臣心無二」「一死重泰山兒女英雄類殉夫未嫁時奇節實

非易」亦同樣以節婦比忠臣而以婦女死節或守節的選擇來與士大夫殉國與否

來相比擬而陳肇興〈題烈婦張沈氏殉節事〉(古體九解)

蔦蘿泛長風根莖無斷絕由來連理枝生死不相別君不見張烈婦慷

85 吳嘉紀〈程寡婦歌〉楊積慶箋校《吳嘉紀詩箋校》卷 12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頁349

219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慨殉夫勇且烈婦姓沈氏名心娘十八于歸張家郎舉案齊眉慕孟光如

膠如漆樂且未央忽忽五年載弄之璋二豎入室夫病於床求神問藥

淚睫承眶一朝怛化五內崩裂如沃湯大哭一聲氣結無語娣姒急申

救阿翁欲言不言淚如雨曰汝有孤兒在旦夕須哺乳長跪謝阿翁

妾心堅如銅兒生有祖累姑嫜妾身雖死兒可長夫沒無人侍巾帚妾身

不去誰為偶黃泉會有相見時升天入地妾從之明珠為夫斂綺羅為夫

裝執紼扶柩上北邱歸來拜姑泣媳身未亡如已亡綰我同心縷著我

嫁時衣孤燈耿耿酸風吹尺組畢命人不知人不知舉家奔救烏烏啼

生同衾死同穴青塚巢鴛鴦飛鳴自成匹謂予不信如曒日人慕婦烈

且貞我作歌戒貪生吁嗟乎女子仗義能殺身何迺國家多全軀保妻

子之庸臣(《雲林縣採訪冊˙藝文》頁 206)

陳詩第 1 段 1 至 6 句以比興開端以蔦蘿與連理枝來比喻生死不離的夫妻情

感並引出烈婦殉夫的主題第 2 段 7 至 14 句以客觀敘事觀點寫烈婦之姓名歸

寧夫家後的幸福家庭生活第 3 段 15 至 24 句寫詳細描寫夫婿病起不測以至於身亡

的經過作者善用人物表情刻劃其心理狀態如寫烈婦「淚睫承眶」寫家翁「欲

言不言淚如雨」極力寫喪夫喪子後悲慘的情狀第 4 段 25 至 34 句作者模擬烈婦

與家翁的對話以代言體各自表述殉死與否的考量第 5 段 35 至 43 句作者模擬烈

婦聲口敘述依禮安葬夫婿後從容殉死的過程第 6 段 44 至 56 句為事件收尾作

結敘事觀點一變為作者以第一人稱自述說明為此詩之創作動機將臣節與婦

節類比並提並以諷刺那些偷生忍辱臣子全詩敘事觀點多變人物情事介紹較

為完整情感神態刻劃細緻且以人物對話鋪陳情節頗具戲劇搬演效果

陳肇興(1831~)字伯康號陶村臺灣府彰化縣治(今彰化市)人為

清代中期臺邑著名文人《全臺詩》稱其「有個人心靈世界及理想抱負的抒寫

詩作的關懷重心亦往往與生民百姓密切相關在形式上陳氏習慣以長篇歌行來

抒懷言志詩作風格雄健豪邁」並稱其「肇興之詩胎息於杜甫可視為清

中葉臺灣文壇之『詩史』」

陳氏曾從鹿港拔貢廖春波讀書於彰化白沙書院和蔡德芳曾維精廖景瀛

合稱「白沙書院四傑」同治元年(1862)戴潮春事變拒絕戴氏之拉攏遂遁入武

西堡(今集集)之牛牯嶺山中是年 7 月謀刺戴氏失敗幾瀕於險境著有《咄咄吟》

220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一書詳錄戴案經過(參見全臺詩全臺詩智慧型資料庫)故其詩作有述寫現實

社會歷史風貌的企圖

林翠鳳曾舉陳氏《陶村詩稿咄咄吟》中的詩作分析其儒士的性格更以

其詩歌中不同時刻所追摩的前賢而得出其共同的特點始終堅定支持既有的朝

廷以及篤志排拒外來騷亂勢力並以為「陳肇興在顛沛流離中始終不移其為大

清朝廷臣民的立場」86同樣在文本中的作品亦表現出忠於君王朝廷之思想

許夢青〈自書吳烈婦傳後〉

誰能輕一死慷慨赴重泉不減忠臣節方知烈婦賢心爭秋月皎節勵

古松堅慚愧偷生輩雖生亦枉然(《鳴劍齋遺草》)

許夢青(1870~1904)字炳如又字荊石蔭亭泮名夢青號劍漁又號

雲客冰如高陽酒徒許氏為鹿港邑庠生其祖母賀太安人以節孝旌於朝

奉詔入祀彰化節孝祠其歷乙未割臺上書唐景崧又在日軍攻臺時隨練勇赴

八卦山抗拒抗日行為失敗後又逢四次家喪一生際遇曲折由官家子弟一變

為落拓文士《全臺詩》稱其「歷盡人世滄桑半生苦況盡託於詩」「以奔放

絕足之才為自由不羈之行遂一轉而為跌蕩詩人」可見其浪漫氣質許常安

評曰「雖時有浪漫 自由清狂豪放之作風然其實質乃具有嚴肅悽涼

寫實之社會骨格故其詩多為心底之聲時代之反映」(參見全臺詩全臺詩智

慧型資料庫)

許詩著重於烈婦慷慨赴死的義烈行為其以客觀評論方式開展將忠臣與烈

婦臣道與婦道相互比附所著重是烈婦行為在中國傳統倫理的道德價值而

其襲用詩歌中具文化意涵的文學意象如秋月古松在中國詩歌中皆為貞節幽

靜的象徵若《全臺詩》稱其「潛心詩文以舒胸中塊磊」則此詩以「慚愧偷生

輩雖生亦枉然」或可相彷彿則進一步以文本婦女尚能以死殉節而身為男

兒卻臨難茍免故詩作中往往有鬚眉男兒且不如之慨歎

86 林翠鳳〈從《陶村詩稿咄咄吟》看陳肇興之儒士性格表現〉《臺中技術學院學報》第 1 期2000 年 6 月頁 21

221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肆貞節烈婦的書寫反映漢文化移植臺邑的認同

中國大約在西漢末期儒家學說完成統一折衷諸子學說的目標墊定其在

漢朝學政界的絕對獨尊的權威地位而轉而以經學的形式面世成為後世中國

思想的主流87由於思想上的獨尊儒術漢以後的統治王朝也都以儒家經典為國家

教養人材的基礎因此後世士人的思想不免有儒家學說之色彩在不同程度上成

為儒家的信徒而儒學中所具備的現世務實群體的特質以及「內聖外王」

的人生實踐理想使得士人的眼光始終注視著百姓之福址關心人民的生計而

「風俗淳美」便是理想現世世界的基礎《詩經大序》「美教化移風俗」

《禮記樂記》「移風易俗莫善於樂」《荀子王制篇》「美風俗」《辭

海》也對風俗提出解釋「多數人之精神的一致表現歷時久遠型為定式足以

拘束個人之行為支配實際生活者也」88

而《漢書地理志》則進一步將風俗與聖王德政結合在一起以為百姓有五

常之性因為各地之自然環境與個人秉性氣質的差異因此各地的風俗便會隨自

然地理與人文背景的不同而有差異與此同時風俗又跟聖王的王教相關聯是

聖明君主展現教化的場域故云

凡民含五常之性而其剛柔緩急音聲不同繫水土之風氣故謂之風

好惡取捨動靜亡常隨君上之情欲故謂之俗孔子曰『移風易俗莫

過於樂』言聖王在上統理人倫必移其而易其末此混同天下一之中

和然後王教成也89

而由聖王至士大夫至百姓階級社會的層層影響傳播發展出中國傳統文化

中所謂由上而下風行草偃式的思考邏輯最典型的是杜甫「致君堯舜上再使

風俗淳」所展現的邏輯演繹而要如何由上而下這牽涉到前文所說的中國文化

特質中「內在超越」的要求因此王教在移風易俗的政策理念上主要乃是以『統

理人倫』為根本核心對淳美風俗的追求就會從最根本的人倫秩序的建立與維

87 劉靜貞〈劉向《列女傳》的性別意識〉《東吳歷史學報》第 5 期1999 年 3 月頁 3「儒家學說真正浸透漢朝的學政界確立經學的絕對權威其實已是元帝至王莽之世也就是到了前漢的最後五十年間原為諸子之一的儒家才完成其統一折衷諸子思想的目標而以經學的形式展現」 88 修訂本《辭海》下冊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41頁 3199 89 《漢書地理志》臺北鼎文書局1983頁 1640

222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持著手詩人作品中反覆出現的教化百姓移風易俗的追求往往伴隨著現實事

件中倫常綱紀的成立與破壞一起出現並成為一種執著的詠歎匯流入中國詩歌

的傳統文化90

烈婦鄭月娘生平首見周元文編纂之《重修臺灣府志》91傳文後更附有〈徵詩

小引〉一文並附上鳳山縣令宋永清等 18 位文人之徵詩作品康熙 47 年鳳山縣令

宋永清倡議當時臺灣官紳以鄭女為題進行創作由方志附有引文與詩歌原文可

見當是轟動地方之風雅盛事92《全臺詩》稱宋氏為「善察民情雅意文教頗有

宦績」(全臺詩全臺詩智慧型資料庫)既雅意文教則此次徵詩不免寓有教化

功能

《重修臺灣府志》所載〈徵詩小引〉記錄當時風雅的徵詩之舉93並註明主

要的目的是為了「青史不遺願徵詩而表著海天生色」可見徵詩活動除了是詩

人消遣怡情之舉也寄寓著希望能留下可供後人學習景仰的婦女典範書寫地方

史實的意圖謝貴文以為「可見發起人宋永清深受當時官員與文士的肯定與愛戴

他亦透過此徵詩活動提倡文風獎勵貞節達到以文學教化風俗的目的」94然此

徵詩之會透露出兩項訊息即文本之教化目的以及此會之後以鄭月娘為題之

詩作消聲匿跡可見文本題詠之對象若為平民百姓相較於前文陳永華女及鄭斌

女兩位烈婦可知其受到關注及賦予的意涵會隨之減少

《重修臺灣府志人物志》總共收錄了 18 首詩作95此徵詩之舉是康熙 47 年

90 歐麗娟《唐詩的樂園意識》臺北里仁2000頁 90「王教在移風易俗的成就上主要乃是

以『統理人倫』為根本核心因此對風俗的探討也就不外乎種種人與人之間的對應關係以及由

此衍生的社會秩序與人性特質的範疇」「標示出社會群體的生活感受與心靈狀態的一般趨向而

人人切身相關的行為依據和心靈歸屬的問題也包含在其中」 91 周元文《重修臺灣府志》卷 8〈人物志貞節〉臺灣文獻叢刊第 66 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頁 272後亦附有〈徵詩小引〉與諸詩原文為「鄭氏月娘者泉之南安石井人也年十九歸儒士王曾儒家曾儒食貧志學 甫閱年以病卒翁以貧故欲即葬月娘跪泣告乞得暫停眾謂夫死不忍恝 然常情也越數日語其翁願死從夫葬翁駭然囑鄰媼勸止月娘曰『吾當夫病劇時即以死許之義不可移』比後提防稍疏投繯而逝邑侯宋公嘉 其節通聞上憲獲褒獎焉侯親祭其墳額其廬曰『百年今日』蓋侯挽詩 有『百年今日乾坤老』之句也合葬依仁里內園路西」 92 徵詩之舉發生時間點為何學者以參與者之到卸任時間推斷以為康熙 47 年為確詳見王俊勝《清代臺灣鳳山縣詩歌研究》文化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2002頁 118-119 93 周元文《重修臺灣府志》卷 8〈人物志貞節〉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頁 272 94 謝貴文〈清代鳳山知縣宋永清的政績〉《高市文獻》第 18 卷第 1 期2005 年 3 月頁 38 95 第一首的作者為鳳山知縣宋永清康熙 43 年(1704)來臺任官《全臺詩》稱其「善察民情雅意文教頗有宦績工詩」第二首為臺廈道王敏政康熙 43 年(1704)至康熙 49 年(1710)來臺任官《全

223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發生距離康熙 23 年清朝平臺臺灣納入清朝版圖已有二十餘年南部的經營如

諸羅縣城衙署文廟學校皆有初步規模宦遊人士創作詩歌的風氣推動了

臺地的文風而諸詩於方志上排列的順序大概以官位高低來決定先後故內地

詩人作品排在前面而臺邑詩人作品排在後面這樣的情形呼應了前文所言臺灣

早期詩壇以遊宦詩人為主而臺邑有志於參與科舉的士人開始與清據初期的內

地統治階級進行交流與結合發展出初期的詩歌創作

除了籍貫生平不詳的張師文內地宦遊來臺的人士有 8 人所擔任有關文教

方面的官職如教授教諭等有 4 人而任職知縣的宋永清與任職臺廈道的王

敏政後世則對其有「善察民情雅意文教」「待人仁厚」「百姓賴以全生」等

關心民情之評價作者為臺邑人士則有 9 人大都具有增生廩生拔貢等鄉紳

身份施世榜更有「樂善好施」「農民咸受其利」等佳評扮演著臺灣地方民

間勢力首領的角色由此推知以鄭烈婦為題的徵詩之舉實具有地方輿論意見

的性質

而林華昌〈節婦鄭氏詩〉「獨挈綱常萬古寒」(壹頁 361)林氏為清康熙

43 年調任臺灣府儒學教授孫襄〈節婦鄭氏詩〉「扶植綱常吾輩事新詩題徧

海東天」孫氏為清康熙 37 年授福安教諭後改任臺灣諸羅縣為教諭李欽文〈節

婦鄭氏詩〉「輕生重節植綱常」(貳頁 40)李氏曾任福建南靖訓導張士箱〈節

臺詩》稱其「待人仁厚尤加惠原住民嚴禁通事社商之剝削濫派遇歲荒歉極 力為民申請賑恤百姓賴以全生」第三首作者為臺灣府儒學教授林華昌康熙 43 年(1704)來臺第四首作者為臺灣縣儒學教諭陸登選康熙 43 年(1704)至康熙 47 年(1708)在臺任官第五首作者為鳳山縣學教諭吳周禎康熙 42 年(1703)來臺第六首作者為臺灣諸羅縣教諭孫襄第七首作者為臺灣人陳聖彪康熙 47 年(1708)的副貢《全臺詩》稱其「善文工詩」第八首作者為張師文清康熙年間人生平不詳第九首作者為守戎張駥清康熙 47 年(1708)來臺任臺灣水師協標左營守備第十首作者為桐城人孫日高第十一首為臺灣府治東安坊人李欽文《重修臺灣府志》稱其「廩生」而《全臺詩》稱其「清康熙 60 年(1721)歲貢生曾任福建南靖訓導能文工詩」第十二首作者為張纘緒《全臺詩》稱其「清康熙五十年(1711)臺灣貢生」《重修臺灣府志》稱其「廩生」第十三首作者為張士箱《全臺詩》稱其「清康熙四十一年(1702 年)東渡來臺落居鳳山次年入鳳山縣學後為臺灣府學生員補增生廩生迄雍正十年(1732)五十九歲時成為歲貢生」為科舉業而移居臺灣鳳山第十四首作者為鳳山縣人鄭應球《全臺詩》稱其「性情耿介崇尚氣節」在朱一貴事件時為逃避朱氏同黨招募「夜晚攜妻子遁逃」可知當時鄭氏政治傾向是站在清朝政府一方又稱「主掌縣書院教席長達十餘年有益地方文教甚多」可見著重於民間百姓教化培養文風第十五首作者為臺灣諸羅縣人鄭鳳庭《全臺詩》稱其為「清康熙年間廩生」第十六首作者為康熙年間臺灣增生鄭煥文生平不詳第十七首作者為臺灣縣人施世榜為康熙 36 年(1697)拔貢《全臺詩》稱其「樂善好施興築水圳農民咸受其利」第十八首詩作者為鳳山縣人李廷綱只知其為康熙年間人生平不詳以上為鄭烈婦詩歌相關作者下文引詩處對作者即不再進行介紹

224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婦鄭氏詩〉「 風謠傳海內千古尚相看」(壹頁 425)張氏於乾隆 2 年出任漳

州府學訓導王敏政〈節婦鄭氏詩〉「苦節高風重栢舟輶軒問俗首先求」(壹

頁 362)

王氏於康熙 43 年移分巡臺廈道前列作者皆以烈婦鄭月娘為主題著重於女

子實踐德行的價值足以為後世樹立以生命維護綱常倫理的典範如王敏政所言

「問俗」帶有濃厚的移風易俗的目的乾隆年間六十七〈弔五妃墓〉 島嶼最後

昭英烈頑廉懦立蠻婦貞」(貳頁 247)六十七於乾隆 9 年以戶科給事中奉命

巡視臺灣朱澐〈李節孝〉「聖朝傳採柏舟篇海外旌揚李母賢」(貳292)

朱氏於乾隆 12 年調任鳳山縣訓導秦定國〈五妃墓〉二首之二「海表觀風

題墓道陽秋有筆墨痕新祇緣千古綱常係豈獨傷心弔五人」(參頁 147)

同治朝林豪〈詠臺陽古蹟十二首五妃墓〉「何幸教化行閨門」(《臺灣詩鈔》

卷 5頁 106)將閨門的教化與五妃事蹟結合起來於是這個單一的歷史事件便被賦

予移風易俗實踐聖王政教的任務這作品也就隱含出政治教化的色彩

道光咸豐年間劉家謀〈海音詩〉一百首之九九「匆匆六甲光彤史況沐

皇風二百年」(伍頁 308)劉氏於道光 29 年調臺灣府學訓導劉氏自註的詩序

並言 「今入版圖將二百載矣列聖相承昭然禮法有不共被涵濡哉近周光邰明

經欲輯臺郡節烈勒成一編誠盛舉也」劉氏歌功頌揚清政府以為臺邑經兩百

年教化婦女貞節德行的培養成果斐然以統治階層的角度來考量兩位烈婦之行

為價值頗具政治意涵道光年間施瓊芳〈題全臺闡幽錄〉二首之二「寡鵠貞

鴛萃一編旌祠會錫九重天依然婦誥回鸞及能使夫名附驥傳彤管有人風繼

起碧霄終古月難圓誰言婉嬺煢煢質已握興頑立懦權」(伍頁 381)

第 2 首點明此書所收人物並足堪為天子旌表之節婦貞女女子能實踐婦德

同樣也能澤被家門為夫婿增光而書中足為後世楷模者其人生卻都是坎坷不

幸的7-8 句寫出書寫權力之本質原本這些女子是柔弱貞順的卻因此書而得以

傳世施氏曾銓選六部主事前述詩人則將貞節烈女之節操德行與政權教化結合

在一起政府的旌表立祠的表揚機制使女子的高貴品行不至淹沒不彰而女子

建立閨門的行為典範可以建立淳美善良的風俗但「興頑立懦權」則頗有思考

225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的空間此四字除了建立符合倫理綱常的行為準則外還要堅強百姓們的意志

在危難時能用最大的犧牲包括生命來維持理想的存在而這理想的內涵則

隱含著統治政權的延續與護衛

余英時分析漢代循吏在文化傳播中所扮演的角色與作用他將中國文化分為

大小傳統並解釋「大傳統或精英文化是屬於上層知識階級的而小傳統或通俗

文化則屬於沒有受過正式教育的一般人民」96而漢代循吏則扮演了文化傳播者的

角色之所以如此余氏指出因為循吏是親民之官「循吏」之名始於《史記》的〈循

吏列傳〉從此成為中國正史列傳的典型至《清史稿》依然沿用余氏更言

漢代的大傳統以儒教為主體而儒教的基地則在社會而不在朝廷因此循

吏在發揮『師』的功能時他事實上已離開了『吏』的崗位他所奉行的

不復是朝廷法令而是大傳統的中心教義由於中國的大傳統並非寄身於

有組織的宗教所以它的傳播的任務才落到了俗世人物的循吏的肩上漢

代大傳統的傳播者借用《周禮》的名詞可稱之為『師儒』循吏便是以

『師儒』的身份從事『教化』工作的97

而文本尚有擔任教諭提督學政訓導等教育行政工作之創作者清廷的中

央教育制度中央最高教育行政機關為國子監其下設有祭酒司業等教官總理

監務以及博士助教學正學錄等各級教員在地方教育行政上各省設提

督學道擔任地方教育的最高行政官員以負責學校事務政風及科舉等事務

雍正 4 年(1726)提督學道改稱提督學政在地方官學上設有府學政使府提調

府儒學教授州學正縣儒學教諭府州縣下設立縣訓導以掌管地方教育事

務98

而臺灣清據初期隸屬於福建省由福建提督學道統理教育事務但因臺灣海

外孤島路途遙遠改由分巡台廈兵備道兼理學政康熙 23 年(1684)改由臺廈兵

備道兼任朱一貴事變後改由巡臺御史負責至雍正 5 年(1727)改為巡臺漢御史

96 余英時〈中國古代死後世界觀的演變〉載於《中國思想傳統的現代詮釋》臺北聯經出版社1993頁 168 97 余英時〈中國古代死後世界觀的演變〉載於《中國思想傳統的現代詮釋》臺北聯經出版社1993頁 198 98 參見種村保三郎《臺灣小史》臺北武陵1991山崎繁樹《1600-1930 臺灣史》臺北武陵1995連橫《臺灣通史》臺北幼獅1977

226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管理乾隆 17 年(1752)則改由巡臺臺灣道兼任光緒元年(1875)改由福建巡撫兼管

光緒 13 年(1887)設臺灣省後由臺灣巡府兼任掌管臺灣教育事務知縣負責地方

教育事務由此可知臺灣學政與官政相結合之特質99

而關於教育行政的最高指導原則順治 9 年(1652)頒六諭計為「1孝順父

母2尊敬長上3和睦鄉里孝訓子孫5各安生理6莫作非為」100

姜添輝以為「由其內容可窺見其重心在於強調傳統文化的倫常思想以及安本分

的觀點並藉由這些觀點的灌輸以達社會安定的目標」101康熙 9 年(1670)頒佈聖

諭廣訓十六條計有

1敦孝悌以重人倫2篤宗教以昭雍睦3和鄉黨以息爭訟4

重農桑以足衣食5尚節儉宜惜財用6隆學校以端士習7黜

異端以崇正義8講法律以儆愚頑9明禮讓以厚風俗10務

本業以定民志11訓子弟以禁非為12息誣告以全善良13

完錢糧(租稅)以省催科(裁判)14戒匿逃以免株連15聯保申

以弭盜賊16解仇忿以重身命等102

除了順治朝所強調的倫常價值觀外並將關注範圍擴大到文化習俗以及社

會規範等層面可以窺見清廷教育行政的最終目標是欲藉由教化途徑以安定社

會光緒 29 年(1903)張百熙等在〈奏定學堂章程〉中提出「至於立學宗旨勿論

何等學堂均以忠孝為本以中國經學為基礎俾學生心術依歸為正」103以至於

光緒 32 年 5 月 2 日清廷公佈的欽定學堂章程第一類是忠君尊孔第二類是尚

公尚武尚實可知清代由內地派遣至臺灣的教育官員實肩負思想教化之重

責大任其主要之任務為導正並建構臺邑人民正確之政治立場與政治意識創作

者日夜身處其氛圍中將其投射於其所創作之主題詩歌中似為合理之解釋

顧炎武論「秦紀會稽山刻石」指出「然則秦之任刑雖過而其坊民正俗之意

99 參見盛清沂王詩琅高樹潘《臺灣史》臺北眾文1988 年種村保三郎《臺灣小史》(臺

北武陵1991)邱奕松《嘉義縣志教育志》嘉義嘉義縣政府1991連橫《臺灣通史》

臺北幼獅1977 等 100 宋鼎宗等《全臺首學資料彙編》頁 61臺南臺南市立文化中心1997 101 姜添輝〈教育社會學觀點的清朝時期臺灣官方儒學的發展與特性〉《臺南師院學報》第 34 期

2001頁 292 102 種村保三郎《臺灣小史》臺北武陵1991頁 151 103 雷國鼎《教育概論》上冊臺北教育文物1976頁 80

227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固為始異于三王也」(《日知錄》卷十七)則中國自秦始皇起便有統治階級提倡禮

教以矯正民間各地不良風俗的政治措施文本創作群共 69 人共有 20 位具有從內

地遊宦臺邑的背景其中官職包括擔任臺邑各地教諭知縣巡臺御史提督學

政訓導等居多而臺邑文人亦具鄉紳背景文本中反覆出現蘊含政治意涵與宣

揚文教的意識

伍對內地與臺邑的指稱反映中央政權與地方邊陲的對峙

清代臺灣貞節烈女詩中出現以內地為中心以臺邑為邊緣之論調例如康

熙朝江日昇〈贊寧靖王朱術桂與五妃殉節二絕〉二首之一「天地乾坤無可寄

飄然海國全其身」(貳頁 28)臺廈道王敏政〈節婦鄭氏詩〉「鬚眉長樂嗤青

史巾幗共姜壯海洲」(壹頁 362)此詩為康熙年間王氏應徵詩之會為鄭治時期

禮官鄭斌女為寫的作品第 4 句稱鄭斌女事跡足以為「海洲」壯事氣勢壯盛

其臺地為「海洲」意指海外神洲顯現出以內地為世界中心點而以臺邑為邊

垂的論點

諸羅諭孫襄〈節婦鄭氏詩〉「扶植綱常吾輩事新詩題徧海東天」(壹頁

367)此詩亦為應徵詩之舉最後一句「新詩題徧海東天」臺邑與內地一水之隔

又處內地東方稱「海東天」可說是其地理位置的說明范咸〈弔五妃墓十二絕

句〉十二首之五「可憐椎髻文身地」(貳頁 258)其它相關文本有以鄭氏王朝禮

官鄭斌女為題之作品

康熙 13 年內地爆發三藩之亂鄭經趁機響應出兵同時將明朝續順公沈瑞接

到臺灣並以禮官鄭斌之女許配之鄭經將明朝王公遷往臺灣並幫助其建立家

庭除了昭示臺灣鄭氏為延續明朝皇權的正統地位外也為了隴絡人心凝聚在

臺灣的明室力量可以說沈鄭兩氏的聯婚是帶有強烈的政治色彩這段婚姻幾年

後卻遭到重大的打擊鄭經去世後鄭克塽繼位親信馮錫范攬權內部局勢日

益混亂身為流亡王公的沈瑞被誤認為身懷鉅資並因此招禍被馮錫范以反間

228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謀逆案件遷連104

父子被殺家屬被囚當沈瑞一家受禍時禮官鄭斌向鄭克塽求情為女兒

開脫並得到首肯就在鄭家父母將女兒救出虎口後得知詳情的鄭女卻毅然決

然決心與丈夫共赴家難並在處理完殉死家人的後事後從容自縊殉夫這件事

在當時引起很大的迴響不論身份貴賤聽聞此事的人都為此感動流淚康熙 23

年清朝佔據臺灣後總督姚啟聖並奏請封誥鄭氏「一品夫人」都統張夢吉並差人

將沈氏一門受難的棺柩送返京安葬105

咸豐朝陳維英〈一品夫人〉(鄭斌女 沈瑞妻)四首之四「鸞章一旦下東都

油壁香車離海隅」(伍頁 182)史載清據臺灣後將沈瑞遺體移葬內地想必鄭

女也隨之移葬故有「油壁香車離海隅」之說而以海邊一角指臺地將其邊緣

化之地理觀可知劉家謀〈謁五妃墓〉二首之一「那知瘴海千重外尚有紅顏

識報恩」(伍頁 319)再如道光年間施瓊芳〈題全臺闡幽錄〉二首之一「海濱

鄒魯風堪采軒使曾勞女史詢」(伍頁 381)施氏為《全臺闡幽錄》題詩書中

多錄臺地節烈女性有為清代臺灣女性寫史的目的詩中稱「海濱」以內地為中

心以臺邑為邊地的意向明顯

王凱泰《臺灣雜詠續詠》十二首之五「故王一去五妃陪海外黃沙賸

幾堆」(《臺灣雜詠合刻續詠十二首》頁 50)同治朝林豪〈五妃墓〉「海角年

年長相守」(《臺灣詩鈔》卷 5頁 93)熊佐虞〈五妃墓限支韻〉「黃土荒題海上

碑」(《臺灣詩鈔》卷 5頁 93)以及光緒朝唐景崧〈五妃墓限支韻〉「海上鵑啼

悲玉帶」 (《臺灣詩乘》卷 5頁 209)周長庚〈拜五妃墓〉「頸血不膏中土鐵

墓門長咽落潮聲」(《臺灣詩乘》卷 5頁 214)

周長庚(1847~1888)號辛仲又號莘仲福建侯官人光緒 10 年(1884)由建陽教

諭調署彰化教諭光緒 14 年發生施九緞以索焚丈單為名的圍城之變周氏因為民

104 蔣師轍《臺游日記》卷 1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7臺灣文獻叢刊第 6 種頁 30記載「康熙二十一年福建總督姚啟聖用間諜陰散其黨約偽賓客司傅為霖內應事洩為霖遇害」丁曰健輯《治臺必告錄》卷 1頁 77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9臺灣文獻叢刊第 17 種記載「行人傅為霖密約十三鎮同日發難事泄錫範並搆陷續順公沈瑞而有其貲人心益失國軒居臺而被刺者再皆姚啟聖所使也 105 事詳見江日昇《臺灣外記》卷 9臺灣文獻叢刊第 60 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

229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請命受誣以致「一官拋擲落拓終身」彰化人士「頌公之德而不衰」周氏

讚揚五妃之死為「頸血不膏中土鐵」以清朝鐵蹄為「中土鐵」相對而言臺邑

為世外之地可知而另一方面五妃成為臺邑歷史人物而非中土人物的意涵就更

為明顯了

本節所述及這 11 位作者中王敏政為康熙朝內地旗人孫襄為康熙朝內地人

陳維英為咸豐朝臺地人施瓊芳為道光朝臺灣縣治人林豪活動於同治朝左右金

門人周長庚為光緒朝內地人熊佐虞光緒朝內地人唐景崧光緒朝內地人生

存年代分佈清朝早中晚各期籍貫有大陸內地也有臺地人士由此推測以邊

陲之姿態而與內地中央相對似乎是清代士人普遍之觀點

黃國昌以為「中國意識」可以分析成六種互相關聯的觀念他舉出的第二種

觀念就是「『世界中心』的地理『中國意識』」「中國人把自己居住的地方視為

世界的中心而以其它地方都是世界的邊疆」106 莊勝全在以康熙朝四位內地親

歷者的觀察內容研究得出「遂使以中國本土為中心的世界觀得以大行其道中國

的文化邏輯逐步套用在對台灣的印象上」107

李國祈在對清代臺灣政治發展史的研究提出「臺灣自康熙時期歸入清帝國

版圖後雍正以降清廷所推行的政策則為使其內地化其目的在使臺灣變成

中國本部各省的一部份108」李氏為所謂的「內地化」乃中國中央政權及傳統典章

制度在臺灣這個邊疆地區的普及與擴張的過程「內地化」就是在政治上「中國

化」在文化上「儒家化」109並以為「大體而言及十九世紀其(臺灣)西部已

開發地區內地化幾已完成」然而我們參照前列詩人之作品即便在李氏所認

定已「內地化」的時期不論其為內地文人或臺邑文人其詩作中乃反映出臺邑

的邊陲位置亦即臺邑被歸為中國一省後其地理位置的觀念仍屬於遠離核心

的邊陲

106 黃國昌《『中國意識』與『臺灣意識』》臺北五南1995頁 12 107 莊勝全〈清康熙朝臺灣印象的轉變以四位親歷者的觀察為例〉《臺灣風物》第 56 卷第 3期2003 年頁 32 108 李國祈〈清季臺灣的政治近代化開山撫番與建省(1875-1894)〉《中華文化復興月刊》第 8卷第 12 期1975 年頁 5 109 李國祈〈清代臺灣社會的轉型〉《中華學報》第 5 卷第 3 期1978 年頁 148

230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然而我們以為文本中雖有臺邑居邊陲之政治意識然其以臺邑貞孝節烈女子

為主題仍是「在地認同」之詩學實踐其雖大量融合中國傳統詩學文化的意涵

與典故然最終目的之一仍是構築臺邑貞節歷史故我們認為其「臺邑邊陲化」

之特質可以引用鄭志明教授的說法加以解釋「所謂自在性格是指文章主體可

以從容地與外來文化相結合以開放的心靈來解消各種衝突情境讓主體文化無

處而不自在承認其邊陲的角色就是要解消邊陲的悲情心態不必向世界的核

心靠攏也不必向中國的核心靠攏脫離了核心的意識宰制自安於邊陲不是

偏安的心態而是無所求於核心以主體的自主性來迎接來自核心的各種挑戰110」

雖然鄭教授所提的是臺灣儒學發展的問題但從文本中看來不論是內地詩

人或本土詩人在接觸到臺邑本地題材時或多或少都會進行內地化與本土化的衝

突與融合而作品最終的主體性還是會回歸於創作場域之在地認同例如陳昭瑛

在〈論台灣的本土化運動〉一文中指出早期的「台灣意識」並未與「中國意識」

衝突甚至是重疊在一起有著相互定義的關係「由於臺灣人是以中國為父母

之國台灣意識自然也以中國意識為起源中國文化漢民族的特有生活方式在

台灣的樣貌是形成『中國式台灣意識』的文化基礎」111而由上文可知所謂「中

國式台灣意識」其地理觀念乃以中國為世界之中心而臺灣為邊陲之地

由於本節文本的作者群有 3 位清代中期的臺邑人所以我們可以推論最遲

在清咸豐道光年間臺邑詩人的地域意識其實已被完整教化出「中國意識」了

而 8 位內地詩人的作品中反覆以「海角」「海國」「海上」的空間述語強調臺

邑相對於核心的「邊陲」地位不斷灌輸與強調台地附屬內地的地理概念即統

治階級的角色為清朝政府

陸小結

縱觀上述所論文本創作活動實有許多政治元素清代考據學風盛行余英

時所言多學為識之學風由內地傳入臺灣專注於客觀知識從詩歌形式發展為

110 鄭志明〈臺灣儒學本土化的發展方向〉載於《第二屆臺灣儒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臺南成功大學中文系1999頁 655-679 111 參見陳昭英《臺灣文學與本土化運動》臺北正中書局1998頁 101-181

231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詩文融合詩序詩註比例增加且內容多為客觀現實事件的敘述可知其對外

在世界的關注而文本創作群的遊宦背景使其關注於教化與移風易俗前述余

英時對中國循吏之分析與清朝《通典》對知縣之職責描述可為舉證而作者若

無官員身份則為臺邑地方儒學鄉紳或與地方官府關係良好或掌地方書院

負有教育子弟之責任而文本所題詠之主題部份具官宦背景或受禍於政治事

件兵亂政治勢力等直接間接造成主題事件的發生

而大部分主角皆與朝廷旌表官修方志等政治活動相關聯而在文本中的象

徵隱喻中女子貞節類同於清政權女子抵抗外來力量的侵略象徵捍衛主權的

存在宣示清朝統治之正當性與合法性而臺邑邊緣言論則反映中國文化融入

臺灣社會整個內化過程的完成清代臺邑文人已接受臺灣為中國領地之一部份

王建曾以今文《尚書》為文本論析西周王朝政治意識中的合法性理念112其得出

的結論有「國家政治疆域的傳承與統一意識」「政治統治權威的合法傳承」「批

判和推翻暴君暴政統治的變革意識」等

雖然尚書是官方性質的文書有別於文本之私人創作但兩相比較可以觀

察出兩者相似處如本文所提出之「五妃詩墳墓之意象反映明政權走向滅亡與結

束」「民變烈女的歌頌反映創作群對清廷統治權的支持與肯定」則與李文所提「政

治統治權威的合法傳承」何其類似而「對內地與臺邑的指稱反映中央政權與地

方邊陲的對峙」則除了如王健所言之「國家政治疆域的傳承與統一意識」「中華

文明hellip即使某個王朝滅亡了後繼的王朝以其合法繼承者的身份完全承襲前朝

的政治遺產完成統一拓展天下疆域的合法政治使命」113因為本文創作群特定

之時空背景深一層反映出所謂天下疆域「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

非王臣」實隱藏著中央與邊疆之對峙114而本文前述所言之三種群體意識實為「漢

文化移植臺邑」政治操作的基礎而我們亦可解析創作群如何合理化清廷統治臺

灣的政治權力

112 王健〈論西周王朝政治意識中的合法性理念mdashmdash以今文《尚書》為中心〉《江海學刊》第 6 期

2003 年 113 同前註頁 141 114 中國商周時代還未出現中國與四夷對應的指稱一直要到「自東周以來才以南蠻北狄東

夷西羌相對而言為言」參考于省吾《釋中國》王元化主編《釋中國》第 3 卷上海文藝出版社

1998頁 1517

232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引用書目

一傳統文獻

丁紹儀《東瀛識略》臺北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7臺灣文獻叢刊第 2 種

王必昌《重修臺灣縣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臺灣文獻叢刊第 113

江日昇《臺灣外記》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臺灣文獻叢刊第 60 種

朱仕玠《小琉球漫誌》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6 臺灣文獻叢刊第 3 種

周元文《重修臺灣府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臺灣文獻叢刊第 66

林焜煌纂《金門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臺灣文獻叢刊第 80 種

陳文達《鳳山縣志》臺北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臺灣文獻叢刊第 124 種

《清一統志臺灣府》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臺灣文獻叢刊第 68

陳壽祺《福建通志臺灣府》臺北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臺灣文獻叢刊 84

許南英《窺園留草》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2臺灣文獻叢刊第 147 種

連 橫《臺灣詩乘》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臺灣文獻叢刊第 64 種

《欽定平定臺灣紀略》臺北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臺灣文獻叢刊

第 102 種

《碑傳選集》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6臺灣文獻叢刊第 220 種

《臺灣通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2臺灣文獻叢刊第 130 種

蔣師轍《臺游日記》臺北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7臺灣文獻叢刊第 6 種

盧德嘉《鳳山縣采訪冊》臺北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 臺灣文獻叢刊第

73 種

二近人論著

王俊勝 2001《清代臺灣鳳山縣詩歌研究》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全臺詩編輯小組 2004 《全臺詩》(1~5 冊)臺南國家臺灣文學館

233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234

江寶釵 1999 《臺灣古典詩面面觀》臺北巨流

余英時 1993 《中國思想傳統的現代詮釋》臺北聯經出版社

洪順隆 1998 《抒情與敘事》臺北黎明文化

許麗芳 2007 《章回小說的歷史書寫與想像以三國演義與水滸傳的敘事為例》臺

北秀威資訊科技

許玉青 2004 《清代臺灣古典詩之地理書寫研究》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硏究所

碩士論文

許東海 2003 《女性帝王神仙先秦兩漢辭賦及其文化身影》臺北里仁書局

畢恆達 2001 《空間就是權力》臺灣心靈工坊

陳昭英 1998 《台灣文學與本土化運動》台北正中書局

張孟珠 2002 《清代貞節的實踐及其困境》國立中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葉嘉瑩 2000 《清詞散論》台北桂冠

葉嘉瑩 2000 《漢魏六朝詩講錄》台北桂冠

黃國昌 1995 《『中國意識』與『臺灣意識』》臺北五南

楊積慶箋校 1980 《吳嘉紀詩箋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歐麗娟 2000 《唐詩的樂園意識》臺北里仁

鮑家麟編 1992 《中國婦女史論集》臺北稻香出版社

  • 文本有以明皇室在臺殉節之五妃為題的作品五妃本事參見江日昇《臺灣外記˙弁言》丁紹儀《東瀛識略》等皆有記載江日昇站在清朝統治者的立場對鄭氏王朝一直視之為謀逆亂臣但對殉國而死的寧靖王則抱著頌揚的態度而追隨寧靖王殉死的五妃則稱讚其為「且五姬慷慨輕生氣勝男子而臺灣之山川草木能不因此而增光乎」可知五妃殉節之歷史地位與道德價值在清康熙年間即已確定
  • (《雲林縣採訪冊˙藝文》頁206)
Page 9: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ir.lib.ksu.edu.tw/bitstream/987654321/13221/2/21%D... ·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 曾玉惠 ∗ 摘要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成人倫關係的一個環節價值之源內在於人心然後向外投射由近及遠這是

人倫秩序的基本根據」19

人心之價值之源在於道德規範因此當創作者處理文本主題時常將關注點

從小我家庭家族之層面發展至大我國家社會層面故創作者以人物為關注重心

時實無法忽視其社會生活以及社會生活所牽涉的政治活動而李殿魁曾提及

「每個人在社會上活動生存時他絕對受到外在社會的約束影響互相關聯

尤其若對政治不感興趣對社會不關心則這首詩寫出來就沒有生命」20而李運

摶則對當代小說中的政治意識進行分析李氏以為

所謂當代小說的政治意識即是指當代小說描寫政治生活表現政治情態

顯示政治得失評判政治優勢而體現的觀念這種觀念既是經由小說這

種有自然藝術特點的敘事藝術在ldquo敘事中藝術地體現又是小說家主體

意識的一種顯示而小說家的政治意識既是個性的也是群體的因為個

性中往往融入了特定時代的群體的觀點看法與情緒21

我們以為李氏所言之政治意識暗示了文本強烈的政治色彩幾可直指文本

隸屬於「政治小說」之種類但前述李殿魁氏即指出意識之包容性故我們以為

即便不是政治色彩非常強烈的文本也可能表現出創作者之政治意識而李運摶

所指出「小說家的政治意識既是個性的也是群體的或可為本文探究創作群之

政治意識提供一研究方法成立之論證

清代臺灣地方志上以貞節烈女之節行入傳的不知凡幾然成為文本主題人

物者卻大都具有政治背景或遷涉及政治事件如在作品數量上佔大宗的鄭斌

女五妃陳永華女其本身皆出身於官宦家庭其所以遭遇家難的原因都源

自於政治事件或政權轉移至若晚明盧若騰〈殉衣篇為許爾繩妻洪氏作〉〈哀

烈歌為許初娘作〉兩詩前者主角之所以遭遇喪夫之痛主要是丈夫許元「從

戎東征為偏裨記室」22而後者之所以冤死主要受到外在強暴之殘害而此外

19 余英時〈中國古代死後世界觀的演變〉載於《中國思想傳統的現代詮釋》臺北聯經出版社

1993頁 35 20 陳瀅州整理〈從臺灣意識出發--政治意識與現代詩如何調和〉《明道文藝》第 3582006 年 1

月頁 64 21 李運摶〈當代小說政治意識漫論〉《文藝評論》第 3 期1995 年頁 39 22 參見林焜煌纂《金門志列女傳》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 年卷 13臺灣文獻叢

197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在惡勢力乃是鄭氏王朝中鄭泰父子23屬於政治勢力而〈臺灣三仁詩〉之劉滿姑

遭逢林爽文事變也是政治事件而個人政治色彩較低的臺邑節婦們也都牽涉

及朝廷旌表或地方政府表揚入祀節孝祠等政治行為24

由此推斷文本大都有鮮明的政治色彩包含著較為深邃的政治內涵其人物

的命運總和政治發生千絲萬縷的聯繫並涉及政治事件和政治權力爭奪在事件

中揭示社會政治問題我們了解到文本創作群乃是用歷史和藝術的角度去審視相

關的政治歷史事件去思考在社會大背景下主角的生存和生活態度對於政治事

件在人們心靈中掀起的波瀾留下的投影和由此而引起的人物際遇命運的變化

進行解釋與價值判斷此為本文對政治意識的定義與思考並試圖由文本逆推而

解析出在特定時代背景即清代臺灣時空背景下貞孝節烈主題詩歌之創作群其

政治意識之內涵而由此得知其表現型態有兩種一為對歷史事件的反思二為

對主角人物的評價

四前人研究成果

中國婦女德行典範的相關論述自遠古即有文獻流傳如《易經恆卦》「婦

人貞節從一而終」《禮記郊特牲》「一與之齊終身不改故夫死不嫁」而

《孔子家語本命解》云「女子者順男子之教而長其理者也是故無專制之義

而有三從之道幼從父兄既嫁從夫夫死從子言無再醮之端」《史記田單

傳》云「忠臣不事二君貞女不更二夫吾與其生而無義故不如烹」本文搜

尋與主題相關之前人研究成果陳述如下

(一)前人有關貞節主題之研究

本文根據相關資料庫中的記錄25對前人研究成果進行說明與分析論文的搜

刊第 80 種頁 353 23 林耀潾〈在邊緣的邊緣實踐---以清代臺灣澎湖文石書院山長林豪為例的研究〉《成大中文學報》

第 13 期2005 年 12 月頁 357「許氏初娘後浦文衡女hellip安平諸豪攜家止後浦奪民廬居之

文衡宅分前後院前院為鄭泰家奴所據鄭泰者偽遵義侯鄭鳴駿兄尤橫暴奴又泰心腹用事

初娘恐遭侮啟文衡扃其門於屋後開戶出入一日奴窺初娘美以告泰子纘緒纘緒故無賴

大悅」 24 如章甫〈過節孝坊〉〈過烈女坊〉等詩皆詳細載明 25 臺灣地區的資料庫包括中華民國國家圖書館所製作的《中華民國期刊論文索引光碟系統》此

系統收錄自民國 59 年 1 月至 97 年 1 月所出版的期刊篇目總計 2091577 筆收錄期刊共 4632種中華民國科技政策中心所收錄自民國 80 年之後中華民國國內所舉辦之學術會議發表論文中

198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尋範圍以有關貞孝節烈之主題或雖為論文副主題但與主題有重要關連或互相發

揮之作品為主若論文內容僅只稍微涉及相關說明則予以省略如范長華所著

〈淺探明代中晚年至清末寶卷與寶卷中孟姜傳說的遞變---以「佛說貞烈賢孝孟

姜女長城寶卷」「長城寶卷」「孟姜仙女寶卷」為例〉雖涉及貞烈主題然其研

究重點卻不在此為使說明不至於失焦故予以排除

臺灣地區學者有以史書為文本加以分析評論者如陳璦婷〈《明史》〈列女

傳〉的敘事策略〉及陳豫貞〈光環背後的黑暗--從《清稗類抄貞烈類》看中國傳

統的婦女觀〉前者以敘事策略來反推《明史》中列女群像的構成機制後者討論

中國傳統婦女觀而以文學作品為文本分析其貞節觀念者如黃振郎〈從《西遊

記》看吳承恩的貞節觀〉及周伯乃〈我國古典小說中的貞節觀念〉等而劉純婷

「《三言》貞節觀研究」紀國智「市民文學中『貞節觀』之研究---以宋元明戲曲

小說為探討中心」王光宜「明代女教書研究」劉素里「三言二拍一型的貞節觀

研究」則分別為西元 1995 至 2005 年橫跨漢學資料整理研究所民間文學研究所

歷史研究所中文研究所四個文史領域的碩士論文

可見貞節觀念的討論實可從文獻學歷史學民間文學中國文學等不同領

域做多方發揮由於中國貞節觀念對婦女的控制至明清發展至最高點故前人針

對明清兩朝進行斷代研究的論文為數不少如張孟珠〈人身安全之憂清代貞節

實踐的困境〉費絲言〈醜事盛清的貞節政治[評 Disgraceful Matters The Politics of

Chastity in Eighteenth-Century China by Janet M Theiss]〉鄭媛元〈明代未婚女子的

貞節觀--從「烈士不背君貞女不辱父」談起〉林時民〈對明代婦女貞節觀念的

若干思考〉關綠茵〈記明末忠貞節的女子〉等

張孟珠「清代貞節的實踐及其困境」費絲言「由典範到規範----從明代貞節烈

女的辨識與流傳看貞節觀念的嚴格化」安碧蓮「明代婦女貞節觀的強化與實踐」

華民國國家圖書館所建立《中華民國圖書聯合目錄資料庫》此資料庫收錄國家圖書館及所屬 76所合作館藏書目資料中華民國國家圖書館所建立《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此資訊網收錄民國45 年至民國 97 學年度全國博碩士論文書目資料共 107353 筆中國大陸地區的資料庫包括萬方數據公司所出版之《中國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此數據庫資料來源來自國家法定學位論文收藏機構中國科技信息研究所收錄自 1977 年以來中國各學科領域的學位論文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電子雜志社出版之《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此數據庫收錄自 1994 年以來中國國內 8200 多種綜合期刊與專業特色期刊論文

199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則為從 1994 至 2001 年間臺灣三篇歷史研究所的學位論文其中張孟珠的一篇期

刊論文及一篇學位論文當是相同主題闡釋發揮的一系列研究成果這些作品從

不同的角度來分析明清貞節觀念的發展與內涵例如貞節觀念如何在明清趨於嚴

格化的現象與背後成因的探討以及就現實實踐層面來審析貞節觀念在中國社會

存在的真象

林懷慈則從另一面向的文獻資料切入發表了〈賦性宣淫清乾隆朝強姦案

之解讀〉與「情慾與社會秩序---從刑科題本看清代婦女的抉擇」等前者為期刊

論文而後者為學位論文林氏以性犯罪原始文獻的角度切入不同於前人專注於

描寫貞烈女子的文獻轉而以非貞節的女子在歷史上留下的記錄為研究範圍為

中國貞節觀念的研究提供另一面向的思考而梁其姿〈清代之清節堂〉則以清代

救濟寡婦的機構為研究的主題

林素珍〈魏晉南北朝女教概述〉張欣怡〈從婦女的守節與再嫁看魏晉南北朝

的貞節觀〉唐毓麗〈唐代的貞節觀及文化建構之探討--以兩「唐書」「列女傳」與

唐傳奇作品為例〉陳晚玉〈宋至明時期婦女貞節觀念的演變〉徐秉愉〈遼金元

三代婦女節烈事蹟與貞節觀念之發展〉盧建榮〈慾望之河---唐代情義邊界的建

構和逾越〉則呈現了明清兩朝之外以斷代為研究範圍的不同成果

唐朝為歷史上著名開放浪漫的時期對女子的約束力相對而言比起其它朝代

較為寬弛宋代理學興起對婦女的約束力轉而強化這兩個朝代在貞節觀念上

表現出強烈的時代色彩故對唐宋兩朝的研究也頗受重視這一點在學位論文

的表現上更為明顯如張欣怡「形象與實踐唐代婦女的孝行」鄭育萱「唐代婦

女書寫文本中的社會反映」朱曉娟「程朱學派與宋代婦女貞節觀之研究」陳莉

婷「宋代家訓之女子教育觀研究」李君琳「從階層身分教育貞節觀看唐代婦

女地位問題」等分別為 2001 至 2005 年間臺灣歷史研究所國文教學教育研

究所的碩士論文其中鄭育萱陳莉婷從文本出發討論婦女德行教育問題而張

欣怡則開啟了前人較少觸及關於婦女孝行議題李君琳則提供了由貞節觀來界定

婦女社會地位的可能性

其它如關注民族文化歷史發展社會家庭等層面之分析王純菲〈女貞

200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與女色---中國古代兩極女性形象并存的民族文化緣由〉李承貴〈「貞節」觀念的

歷史演變及其現代啟迪〉溫毓詩〈中國「貞節觀」文化對婦女的影響兼論心理特

質探討〉蔡銘峰〈從「神聖化」到「桎梏化」--論「貞節牌坊」的婚姻家庭意義〉

王文斌《瘋狂的教化貞節崇拜之通觀》則以專書來探討中國貞節觀念的教化

意義黃惠琴〈韓國古代的婦女貞節觀〉吳玉廉〈香火繚繞中的規範與記憶徽州

地區女祠堂研究〉以外國及地區性為研究範圍是不同的切入點

大陸地區有以各類文本為研究範圍的研究成果以史籍為文本者如位雪燕

徐適端〈從《元史middot列女傳》析元代婦女的貞節觀〉譚德興〈從道光《思南府續志》

看清代貴州婦女的貞節觀〉段穎惠〈迷失的本性mdashmdash從《明史middot列女傳》中的婦女

守節現象析明代婦女的貞節觀念〉段穎惠〈從《明史middot列女傳》析明代婦女的貞節

觀念〉李蘭萍〈從《香山縣志》看清代婦女的命運mdashmdash對廣東婦女貞節觀的研究〉

焦杰〈《列女傳》與周秦漢唐婦德標準〉等其中以正史記載為文本的有 4 篇以

地方志記載為文本者有 2 篇

以古典詩歌為文本則有高春花〈鮮血沐浴下的貞節之花mdashmdash論《國朝閨秀

正始集》中的絕命詩〉練葵英〈一曲蘊含儒家貞節觀念與反抗強權精神的贊歌mdashmdash

《陌上桑》的主題內涵形象探究〉劉少曼〈試談詩經漢樂府中的女性貞節觀〉

張紅霞蘇曉輝〈論元代正統詩文中的貞婦烈女形象〉陳靜〈由《詩經》探源古

代社會女性的貞操觀〉等這種以古典詩歌為文本的研究方法在臺灣地區則較

少人嘗試

古典小說為文本者有張曉莉〈屈辱與抗爭mdashmdash淺析《霍小玉傳》與《杜十娘

怒沉百寶箱》貞節觀的不同〉李奉戩〈明清小說中的妓女與愛情貞節〉馮艷〈論

三言中的貞節觀〉李新燦〈隱形價值的保護與轉換mdashmdash從明清小說看男性對貞

節觀念的變化〉董曉玲施暘〈ldquo三言rdquoldquo二拍rdquo女性貞節觀的還原考察〉曾凡安〈才

子佳人小說中的貞節諷世與隱逸問題〉陳家楨〈ldquo理rdquo對ldquo情rdquo的窒息與扼殺---兼

談《金瓶梅》中的貞節現象〉紀德君洪哲雄〈明末擬話本小說中的貞節與情愛〉 路

易絲愛德華茲羅大正〈《紅樓夢》中的女性mdashmdash中國清代對女性貞節的規定〉

201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等其中《紅樓夢》《金瓶梅》〈霍小玉傳〉〈杜十娘怒沉百寶箱〉為中國古典

小說史上的著名傑作文本作品的朝代亦多集中於明清兩代

以元雜劇的人物行為與情節為切入點的 2 篇論文張維娟〈貞節與齊家mdashmdash

元雜劇年老母親的行為規范〉張維娟〈從遇暴婦女之結局看元雜劇作家的貞節理

想〉則為貞節觀念的研究提供另一種不同的思考面向

大陸地區對魯迅之文學成就評價極高2006 年出現以魯迅作品為文本的研究

論文張小萍鄭昕芾〈從魯迅作品看魯迅的貞節意識〉陳德滋〈祥林嫂不是ldquo捍

衛封建貞操觀念的ldquo節婦----解讀魯迅小說《祝福》〉陳氏以魯迅名篇《祝福》

中的主角祥林嫂為研究重點以貞操觀念來解讀現代小說

以歷史上著名人物及文學虛構角色為研究重點試圖探討其本身之貞節觀念

者前者有潘良枝〈從《情史情貞》管窺馮夢龍的ldquo情貞觀〉劉利利〈對班

昭貞節觀的再認識及對《女誡middot專心》誤讀的疏正〉周玉琳〈時代變化與士人貞節

觀念關系探析mdashmdash以明中期至明末清初的歸有光和歸莊為個案〉王紹東〈秦始皇

貞節婦女觀的心理探因〉後者有徐志祥〈杜十娘與愛情貞節觀〉李奉戩黃曉

霞〈杜十娘之死與愛情貞節觀〉李奉黃曉霞〈杜十娘與愛情貞節論〉26

班昭為著名《女誡》書的作者其作品流傳後世影響到千萬女子的命運

當足以成為研究的對象而馮夢龍歸有光歸莊皆為明清文壇上思想不為世俗

所侷限的傑出才智人士由於其特立獨行故其是否能代表時代思潮頗為可疑

但人不可能身處於現實環境之中而不受其影響而特異傑出人士也不可能不影響

其身處時代而以一小說虛構女子而成為三篇研究論文所青睞的對象可見〈怒

沉百寶箱〉名作受肯定的程度但小說人物實為作者所創造出的虛構假象其所

反映的更應該是作者的思想觀念與價值判斷

大陸地區對明清之前各朝代的研究春秋時期有周海霞〈春秋時期的兩性習

俗與貞節觀〉陳筱芳〈春秋時期的貞節觀〉秦代有申茂盛許衛紅〈淺論秦人

貞節觀的強化與秦文化內容的發展〉漢代有劉偉杰〈由漢代婦女離異與再婚的狀

26 〈杜十娘與愛情貞節論〉一文資料上註明為李奉黃曉霞所著然應為李奉戩黃曉霞當為文獻記錄上的失誤

202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況看漢代人的貞節觀〉郭玉峰〈兩漢時期貞節觀念的世俗化趨向〉魏晉有楊映

琳〈魏晉南北朝時期的貞節觀〉唐代有夏紹先〈從墓志看唐代婦女的貞節觀〉

宋代有方如金江美芳〈論宋代士大夫貞淫觀對婦女改嫁的影響及原因〉王澤剛

學位論文「宋代婦女的再嫁貞節與社會地位」元代有位雪艷〈元代婦女貞節問

題再探〉譚曉玲〈元代女性貞節觀念芻議〉

劉偉杰〈由漢代婦女離異與再婚的狀況看漢代人的貞節觀〉則由婦女離婚之

另一面向來討論貞節觀宋代理學興起對婦女行為控制趨嚴格然文獻上卻留下

許多應為守貞嚴謹士大夫家族婦女改嫁的記錄這樣矛盾衝突的現象足以吸引研

究者之目光故以宋代婦女再嫁為研究重點的論文共出現了 3 篇並以此發展出

對宋代婦女貞節觀的看法

與臺灣地區相同情形大陸地區對明清兩朝貞節觀念之研究亦頗為重視

從 1997 年至 2007 年10 年間即出現 13 篇觀於明清婦女貞節觀念的研究溫文芳

〈晚清時期貞女烈婦盛行的原因及狀況---建立在《申報》(1988-1909)上的個案分

析〉一文時間已設定至晚清其研究文本範圍則限定為 1988-1909 年刊載於《申

報》上的個案分析新聞報導與一般前述之史籍與文學作品有不同的性質甚為

特別

其它如郭培貴董飛〈簡論明朝對節烈女性的獎勵〉夏愛軍許彩麗〈清代

室女守貞現象的文化分析〉張盛秋王蘋〈ldquo理與ldquo利清代婦女的現實選

擇〉吳海麗黎小龍〈明代的貞節婦女〉宋清秀〈試論明清時期貞節制度的積

極意義〉等以明清時代貞節觀念變化為研究重心宋清秀〈試論明清時期貞節

制度的積極意義〉一文有別以往研究者多以戕害婦女心靈與身軀的角度去觀察貞

節觀念反而以積極面去界定其價值較為特別

20062007 年兩篇碩士論文孫雙「晚清至民國時期的清節堂研究」王娟「明

中葉至清前期批判傳統婦女觀的思潮」前者關於寡婦救濟機構「清節堂」的研究

在臺灣地區的學術會議也曾有人提出(見前文)但孫文之研究時間定為晚清至民

國剛好與梁氏之研究論文完成時代上的銜接唯王娟的論文則是對研究者之進

一步研究批判潘大禮闞玉香〈近二十年來關于明清貞節觀的研究綜述〉則反

203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映出大陸地區二十年來對明清貞節觀研究的熱朝

而以概論的方式進行處理者有辛靈美〈貞節牌坊考論〉趙德雷〈論貞節觀對

婚姻家庭的影響〉賀擁軍「中國早期貞節觀念初探」則為學位論文女性寫作與

貞節觀的互動影響在現代婦女具備書寫能力之後成為研究主題之一以經濟學

社會學的角度來探討這古老的枷鎖成為另一選擇貞節的道德意義結構演變

成為研究者另一個思考的重點

大陸學者以地區為範圍所進行的研究著重於三個地區徽州甘肅兗州

以徽州為範圍的有 2 篇王曉崇〈徽州貞節牌坊與節烈女性〉張曉婧〈明清徽州

貞節之風盛行的原因及其社會心理分析〉甘肅有 3 篇胡靜〈清代甘肅社會背離

理學貞節觀的現象分析〉胡靜〈清代甘肅列女群的類型分析〉胡靜〈清代甘肅

列女群產生的原因〉兗州 1 篇徐秀玲〈明代兗州地區婦女貞節現象透視〉以

及 1 篇涵蓋整個明代中國南方的作品陳剩勇〈理學ldquo貞節觀rdquo寡婦再嫁與民間社

會明代南方地區寡婦再嫁現象之考察〉此文專探討婦女再嫁的現象而同一作

者會產生同一系列的論文如胡靜以甘肅為主的三篇作品在地區與時代上更精

確的界定也成為研究方法的趨勢之一1999 年章義和與陳春雷所發表的《貞節

史》一書為大陸地區的研究完成歷史的串連

由上文之分析反映出貞節觀念對中國社會的影響力與重要性前人試圖由

不同的角度去釐清此一問題的真象然女性社會地位與角色的轉變西方不同學

科領域研究理論的引介不同領域文獻資料的處理這些新的研究條件的加入

提供貞節觀念在現代新的研究面向

(二)前人有關主題詩歌之研究

我們搜尋文本相關的前人研究成果我們得出臺灣地區以相關詩家27之作品

與生平為研究主題者大多發表於期刊論文與學位論文諸位學者在完成學位論

文前多於期刊發表相關論文故學者有以同一詩家為主題之一系列作品其面

向有偏重於詩家作品的分析與研究者如顧敏耀〈臺灣古典詩之微觀研究嘗試以

戴潮春事變初期之陳肇興詩作為例〉向麗頻〈《後蘇龕詞草》研究〉有偏重於

27 此處所言相關詩家指的是曾創作過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的詩人

204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詩家個人生平之研究如林耀潾〈在邊緣的邊緣實踐---以清代臺灣澎湖文石書院

山長林豪為例的研究〉林文龍〈光緒年間彰化儒學教諭周長庚事蹟考〉有偏重

於史實考證者如徐麗霞〈陳維英之別業太古巢與棲野巢〉等系列論文以及

阮昌銳〈南明寧靖王與五妃娘娘〉其它如對前人之研究結果予以評論如李知灝

〈評謝崇耀《瑞桃齋詩話初探》〉翁佳音〈簡評《張士箱家族移民發展史》〉

另有以相關主題為研究對象者如許玉青之碩士論文「清代臺灣古典詩之地

理書寫研究」有以臺灣單一區域為研究對象者如王俊勝之碩士論文「清代臺灣

鳳山縣詩歌研究」而大陸地區與主題相關之研究時期集中在臺灣清據末期詩家

的研究如許南英丘逢甲唐景崧等不僅限於其詩歌作品之分析對詩人生

平事蹟之探討亦為重點如清末的唐景崧其涉及臺灣民主國之建立與消失在

政治面向的討論遠比其詩學成就的討論更為熱烈

關於臺灣古典詩史的寫作通論性的文學史為廖雪蘭《臺灣詩史》而施懿琳

《從沈光文到賴和---臺灣古典文學的發展與特色》內分明鄭清領日治三期分

述已具臺灣文學史之內涵區域古典文學史成為近年研究發展的趨勢如《台

中縣文學發展史》《彰化縣文學發展史》《嘉義地區古典文學發展史》《安平文

學史》《苗栗縣文學史》黃美娥「清代台灣竹塹地區傳統文學研究」(1999 年博

士論文)等

綜論式的對臺灣古典文學研究現況進行分析者有發表於 1990 年博士論文的

施懿琳〈台灣古典文學研究概況〉281990 年吳福助《臺灣漢語傳統文學書目》乙

編292000 年發表的施懿琳〈台灣古典文學研究現況mdash以出版專著為對象〉30分

別針對「台灣古典文學選集的編纂」「台灣古典詩的註釋賞析」「台灣古典文學

學位論文的付印」「個人古典文學相關論文集的出版」「其它」等六方面台灣已

出版的台灣古典文學研究專書做評介

黃美娥〈中國大陸有關台灣古典文學的研究概況〉31介紹《中國人民大學複印

28 施懿琳《從沈光文到賴和臺灣古典文學的發展與特色》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1990 年 29 吳福助《臺灣漢語傳統文學書目》乙編臺北文津出版社1999 年 30 施懿琳〈臺灣古典文學研究現況〉《臺灣文學學報》第 1 期2000 年 6 月

31 黃美娥〈中國大陸有關臺灣古典文學的研究概況〉《臺灣文學學報》第 1 期2000 年 6 月

205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報刊資料索引》《中文社科報刊篇名數據庫》等資料庫中有關台灣古典文學研究

的單篇論文與專著並提出三點觀察結果即偏於作家作品的研究強調愛國意

識主題研究人員多集中於福建廣東浙江等沿海一帶

2002 年發表於江寶釵《臺灣古典詩面面觀》中第一章之〈臺灣文學研究概況〉

322004 年許俊雅發表〈九 0 年代臺灣古典文學研究現況評介與反思〉33許氏對

八 0 年代以來臺灣古典文學的研究發展與未來的研究趨勢有深度的說明2007

年林淑貞《近五十年台灣地區古典詩學研究概況---以 1949~2006 年碩博士倫文為

觀察範疇》34搜尋的範圍為臺灣地區的學位論文以各朝代與區域分類介紹「臺

灣地區及詩人」則以詩家題材詩社詩話籤詩等分類介紹這些學者對研

究成果的介紹與批評足供後來研究者參考

(三)前人有關政治意識主題之研究

而前賢有關政治意識主題之研究比較起來大陸地區較為豐富但主要以

政治學的角度切入如楊海蛟《政治意識論》35以及戚珩《政治意識論中國特色社

會主義政治研究》36等為節省篇幅本文僅介紹與文學領域相關之成果臺灣地

區有陳瀅州整理〈從臺灣意識出發--政治意識與現代詩如何調和〉一文37乃以

對談之方式進行主要是記錄李魁賢與王國安之訪問記錄而許維德〈故鄉心

由《故鄉來的親人》談臺美人及黃娟的政治意識〉38則以文學文本出發分析創

作者黃娟之政治意識並帶出現代臺灣移民美國之族群對國族之思想與感情

袁則難則有〈城春草木深--論lt孽子gt的政治意識〉39分析當代著名小說家白

32 江寶釵《臺灣古典詩面面觀》臺北巨流圖書有限公司2002 年 33 許俊雅〈九年代臺灣古典文學研究現況評介與反思〉頁 611~669載入《講座 FORMOSA》

臺北萬卷樓圖書公司2004 34 林淑貞《近五十年臺灣地區古典詩學研究概況---以 1949~2006 年碩博士倫文為觀察範疇》臺

北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07 年 35 楊海蛟《政治意識論》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1 年本書隸屬於《當代中國政治總論》

叢書 36 戚珩《政治意識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研究》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5 年 37 陳瀅州整理〈從臺灣意識出發--政治意識與現代詩如何調和〉《明道文藝》第 358 期2006

年 1 月 38 許維德〈故鄉心--由《故鄉來的親人》談臺美人及黃娟的政治意識〉《文學臺灣》第 10 期1994

年 4 月 39 袁則難〈城春草木深論lt孽子gt的政治意識〉《新書月刊》第 5 期1984 年 2 月

206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先勇的名著《孽子》中的政治意識而大陸地區則有鄢然〈從《金色筆記》看萊

辛的女性政治意識與敘事策略〉40梁惠娟〈試論鐵凝作品中的政治意識〉41以

及王西平〈路遙小說中的時代意識與政治意識〉王氏分論路遙小說中之時代意識

與政治意識並以為路氏作品有「不迴避政治事件和政治鬥爭」「塑造了一系列

從政人物揭示政治問題」「小說中眾多人物的命運總和政治發生千絲萬縷的聯

繫」等政治意識

另溫奉橋〈論王蒙小說的政治意識〉中提出「王蒙的ldquo政治意識主要表現

為一般的淺層次的政治反思類小說其主題是對ldquo文革中踐踏人的尊嚴和權利

的嚴正抗議」42楊劍利則有〈清末民初婦女政治意識管窺〉以為清末民初中

國婦女的政治意識主要表現為「一種愛國意識和民族意識」43張婧磊〈政治意識

與人性的悖論融合---解讀紅豆〉對於《紅豆》能掙脫中共十七年文學中要求

文學配合政治的文學潮流並「對人性有所豐富和發展」加以贊揚44陳世球則有

〈試論丁玲創作個性中的政治意識mdashmdash紀念丁玲誕生 100 周年〉45王健有〈論西

周王朝政治意識中的合法性理念mdashmdash以今文《尚書》為中心〉46以及李運而相關

之學位論文則有謝明子的《政治意識與女性意識的糾結mdashmdash丁玲小說創作論》47

以及李運摶〈當代小說政治意識漫論〉48

由上述成果可知大陸地區對此研究主題較為關注發表論文篇數相對較多

而臺灣地區不僅沒有專書學位論文且僅有 2 篇相關期刊論文而以古典作品

與現代文學創作來分類前賢較傾向以現代小說為研究文本古典作品則僅有《尚

書》數量甚少

40 鄢然〈從《金色筆記》看萊辛的女性政治意識與敘事策略〉《當代文壇》第 5 期2008 年 41 梁惠娟〈試論鐵凝作品中的政治意識〉《社會科學戰線》第 5 期2007 年 42 溫奉橋〈論王蒙小說的政治意識〉《山東省青年管理幹部學院學報》第 3 期總 109 期2004

年 5 月 43 楊劍利〈清末民初婦女政治意識管窺〉《衡陽師範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第 24 卷第 4 期2003

年 8 月 44 張婧磊〈政治意識與人性的悖論融合〉《東疆學刊》第 19 卷第 2 期2002 年 6 月 45 陳世球〈試論丁玲創作個性中的政治意識mdashmdash紀念丁玲誕生 100 周年〉《邵陽學院學報社會

科學版》第 1 期2004 年 46 王健〈論西周王朝政治意識中的合法性理念mdashmdash以今文《尚書》為中心〉《江海學刊》第 6 期

2003 年 47 謝明子「政治意識與女性意識的糾結mdashmdash丁玲小說創作論」河北大學2005 48 李運摶〈當代小說政治意識漫論〉《文藝評論》第 3 期1995 年

207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由上述前人研究成果得知有關本文主題之研究尚有發展空間故本文擬

以清代貞節烈女詩歌為研究之文本嘗試從作品之敘事架構與書寫策略來建構作

者群之政治意識內涵之分析

貳五妃詩墳墓之意象反映明政權走向滅亡與結束

文本

有以明皇室在臺殉節之五妃為題的作品五妃本事參見江日昇《臺灣外記

弁言》丁紹儀《東瀛識略》等皆有記載江日昇站在清朝統治者的立場對鄭

氏王朝一直視之為謀逆亂臣但對殉國而死的寧靖王則抱著頌揚的態度49而追

隨寧靖王殉死的五妃則稱讚其為「且五姬慷慨輕生氣勝男子而臺灣之山川草

木能不因此而增光乎」50可知五妃殉節之歷史地位與道德價值在清康熙年

間即已確定

丁紹儀《東瀛識略》記五妃事較詳51包括甯靖王與妻妾來臺潛居殉國以

至安葬的經過甯靖王在桂王兵敗後跟隨鄭成功到臺灣已失去皇室地位與權

柄的王孫生活所需須自行張羅52迨康熙 22 年鄭氏軍敗鄭克塽降清晚明

最後據點也消失了明王決定殉國詢問五名姬妾的意見結果六人同死丁氏

且詳記五位女子姓氏名稱並詳記五妃墓在「魁斗山麓」53且補記後人稱之為「五

烈墓」

49 江日昇《臺灣外記弁言》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臺灣文獻叢刊第 60 種1960頁 13「設使術桂不死則其名不傳亦與敗葉腐草同寂寂而無聞不幾為臺灣之山靈所笑乎惟其從容就義無慚勝國遺風」江寶釵《臺灣古典詩面面觀》頁 33臺北巨流1999「寧靖王自縊身亡五妃殉情受到推崇與愛戴這種『氣節』自勵似乎是超越朝代的認同成為一種集體認同」 50 參見江日昇《臺灣外記弁言》頁 13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 年臺灣文獻叢刊第 60 種 51

丁紹儀《東瀛識略》頁 105臺北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7臺灣文獻叢刊第 2 種「五妃墓在臺邑仁和里為前明甯靖王姬妾葬所甯靖名術桂太祖九世孫遼王後流賊破荊州避亂至浙唐王封為長陽王旋請讓與兄子改封甯靖桂王命監 鄭鴻逵軍師潰偕鄭成功至臺墾田數十甲自給鄭氏歸命甯靖曰『時逢大難遠潛海外今死期至矣汝輩聽自便』時元妃已故姬袁氏王氏秀姑梅姊荷姊僉曰『王能全節妾等願從』先同縊於室甯靖書絕命詩畢亦自經眾舁甯靖柩於鳳山縣竹滬與元妃合窆而瘞五姬於里之魁斗山麓後人又稱五烈墓」 52 丁紹儀《東瀛識略》頁 105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7「墾田數十甲自給」 53 據許南英《窺園留草》頁 13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2臺灣文獻叢刊第 147 種「墓在臺南城外新昌里」墓碑題曰「明寧靖王從死五妃之墓 」因時代變遷行政區域重新劃分故里名有異而墓碑標題當為後人所增

208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中國旌表女子不同的行為價值都用不同的稱謂這點可以說是承襲了中國傳

統文化中「諡號」的精神與方法以「烈」稱之可見其行為價值在於棄絕生之

欲望而選擇死亡的強烈意志《臺灣外記》記朱術桂與五妃殉節前後細節且寫明

五位殉節女子的身份乃為姬妾文云「其元配羅氏早逝惟有侍姬袁氏蔡氏

荷姑梅姊秀姑五人而已」54而高拱乾《臺灣府志》與周元文《重修臺灣府志》

皆採陳元圖〈明寧靖王傳〉文入傳原文云「王hellip 妾媵五棺埋於文賢里大林邊

去王墓三十里擬表為『五烈墓』」至康熙 58 年陳文達纂《鳳山縣志》中同樣附

有陳元圖所撰王傳然行文已完全不同全文云「妾媵五棺埋於臺灣仁和里魁

斗山豎其碑曰『明寧靖王從死五妃墓』去王墓三十里」55

黃典權以為引同文而完全兩樣主要原因為「『鳳志』是根據當時的實況大大

地把陳元圖的傳文竄改過」56並以為「五妃之名與五烈之表含義很有異趣」黃

氏雖未明言此異趣之內涵然其對於被稱為「五妃」的原因卻有推斷「按照明

代規制袁氏等五人自然不能躋身於妃子她們之所以被稱『五妃』主要原因是義

烈感人認為非稱以『妃子』不足以顯旌其碩節」57

至乾隆《重修臺灣縣志》「妾媵五棺埋於魁斗山去王墓三十里今稱為

五妃墓」58殉節後於後代文獻資料中則由姬妾之身份59晉升為皇權時期中女子

尊貴身份的名號「妃子」清代臺灣古典詩壇中以此為題者大多稱五妃如康熙

朝施世榜〈弔殉節五妃墓〉乾隆朝六十七詩云「吁嗟五妃巾幗真堪旌」嘉慶朝

章甫〈五妃廟〉道光朝劉家謀〈謁五妃墓〉同治朝林豪〈五妃墓〉我們可以說

整個清治時期文人對五妃地位的提昇是認同的

清代臺灣古典詩壇中曾以五妃為題創作總共有 29 位作者其中康熙年間的作

者有 4 人乾隆嘉慶年間 12 人道光咸豐年間 6 人光緒年間 5 人生存年代不

54 江日昇《臺灣外記》(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卷 10臺灣文獻叢刊第 60 種頁 433 55 陳文達《鳳山縣志》(臺北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卷 9臺灣文獻叢刊第 124 種頁138 56 黃典權〈明寧靖王五妃考證〉《臺灣風物》第 20 卷第 1 期( 1970 年 2 月)頁 16 57 黃典權〈明寧靖王五妃考證〉《臺灣風物》頁 16第 20 卷第 1 期1970 年 2 月 58 王必昌《重修臺灣縣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卷 11臺灣文獻叢刊第 113 種頁 388 59

關於五妃之姓名與地位之排行參見黃典權〈明寧靖王五妃考證〉《臺灣風物》第 20 卷第 1期1970 年 2 月

209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詳者有 2 人60其生存創作年代平均分佈於清據臺灣的各個朝代而作者為臺籍身

份者有 10 人具備遊宦身份者有 11 人擔任的官職多與地方文教方面相關另有

8 位不具官銜的內地詩人這些內地作者滯臺時間普遍並不長滯臺不長當以印象

及感受最為強烈的主題人物為創作題材而各朝代詩人持續以五妃的主題創作

可見五妃殉節已非歷史上之單一事件而附有更深刻的意義而同為殉節人物

捨臺邑歷史上其它殉節女子而取五妃取捨之間的動機令人玩味

而最早以五妃為題的作品首現康熙朝王禮陳文達《臺灣縣志藝文志》包

括林中桂施世榜施陳慶何借宜等同樣標題為〈弔殉節五妃墓〉前 3 人據文

獻記載同為臺邑人士許玉青以為其為南明遺民作品中寄寓在臺漢人心中「對

已故的明代政權猶懷有明祚情懷此詩可視為南明遺民對明祚的感懷」並指出

五妃詩題的兩大義為「明祚延長」「軀捐從王」兩大要義61然葉嘉瑩教授指出

判斷一首詞中有無比興寄託之意究竟當以什麼標準來作為依據的問

題helliphellip以為第一當就作者生平之為人來做判斷第二當就作品敘寫之口吻

及表現之神情來做判斷第三當就作品所產生之環境背景來做判斷62

我們搜羅三位詩人之作品林中桂僅有〈弔殉節五妃墓〉一首無法參照

而施世榜據《福建通志臺灣府人物》所載為「晉江人籍鳳山拔貢生」63其所

流傳詩作中有〈靖臺隨軍入鹿耳門〉中有「僻嶠潢池弄王師待廓清」(全臺詩

全臺詩智慧型資料庫)若施果真心懷南明斷不能有此作品而施陳慶除五妃

詩外僅有〈打鼓山〉傳世兼之生平不詳無法由其它詩作取得旁證以釐清

其是否為南明遺民然清領初期清廷對臺邑防範甚嚴若其為南明遺民為何

會成為「臺灣諸生」且官修之《臺灣縣志》標註為「茂才」《重修鳳山縣志》標

註為「庠生」64雖不至有官身但為與官府關係良好殆無疑問詩既「在心為志

發言為詩」若真有如此澎湃之故明情懷為何又僅只一首

60熊佐虞與祝道椿不詳但可以經由記錄其詩的地方志或詩集的創作年代推算其大略的創作時間 61 許玉青「清代臺灣古典詩之地理書寫研究」(中央中文碩士論文2004)頁 139140 62參見葉嘉瑩《清詞散論》(臺北桂冠2000)頁 251 63 見陳壽祺《福建通志臺灣府》(臺北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臺灣文獻叢刊 84 種頁855 64 施陳慶之生平不詳《全臺詩》稱其為「臺灣諸生」詳見第 2 冊頁 50

210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若以雍正時來臺之張湄為例張湄(~)字鷺州號南漪又號柳漁

浙江錢塘人考《清一統志臺灣府》載張湄為 「錢塘人雍正中以御史巡臺灣

嚴稽冒籍校士公明」65張氏既為內地詩人其活動的時期為雍正朝當時清廷

對地方的控制仍嚴格若臺邑五妃命題果真寓託對南明之感懷那必然是種普遍

性的共同認知則如張湄此種背景的遊宦以五妃為題創作的可能性就不存在了

更何況後期詩人以此創作不絕我們只能推測清據前期五妃命題或有可能寄託

詩人對明朝的感懷後期則未必為如此

如朱仕玠〈五烈墓〉「百年荒塚在寧比玉鉤斜漫墮三春淚驚摧五朵花

瘴鄉空葬骨絕海竟無家」(貳頁 388)朱仕玠(1712~)字璧豐又字璧峰

號筠園福建建寧縣人朱氏於乾隆 28 年以儒學教諭之身分抵達鳳山魯仕冀為

其作品《小琉球漫誌》寫序中以為其書詳細描寫臺灣山川草木人情風俗66而陳

璦婷稱其詩作「觀察臺灣的地理氣後與物產」「貼近臺灣的風土民情」67但朱

氏於本篇論文文本中除此詩外未有其它作品可知五妃之創作非徒以女子殉

夫之節烈情操為重點顯現其足以為臺邑歷史文化中的文化主題

而乾隆年間六十七〈弔五妃廟〉一詩其體裁為歌行體篇幅較長敘事色

彩濃厚包含較多人物形象與事件情節的描寫原詩如下

東風駘蕩天氣清載馳驄馬春巡行刺桐花底林投畔森然古墓何崢嶸

路旁老人為余泣當年一線存前明天兵既克澎湖島維時臺海五烈皆捐

生至今坏土都無恙誰為守護勞山精雲封馬鬣連衰草四圍怪石爭縱

橫時聞鬼母悲啼苦想見仙娥笑語聲歲歲里民寒食節椒漿頻奠陳香

羹滿目荒涼已感歎更聽此語尤傷情有明歲晚多節義樵夫漁父甘遭

烹島嶼最後昭英烈頑廉懦立蠻婦貞田橫從死五百皆壯士吁嗟乎

五妃巾幗真堪旌(貳頁 247)

六詩以第一人稱觀點敘事12 句先寫明創作動機春季天清氣爽適合出遊

在這美好的季節騎馬踏青點出季節氣候旅遊方式說明訪五妃墓的緣起

65 《清一統志臺灣府名宦(本朝)》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臺灣文獻叢刊第 68 種頁 36 66 朱仕玠《小琉球漫誌》(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6)頁 2~3 67 陳璦婷〈再現南臺灣二百年前風物mdash朱仕玠《瀛涯漁唱》析論〉《東方人文學誌》第 1 卷第 2期2002 年 6 月頁 127

211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第 34 句則直接點明主題描寫古墓的現況作者乾隆年間宦臺距五妃殉節

年代已久遠古墓蕭然寂寥5 至 10 句寫民間對五妃事蹟的評價既言路人提及

五妃詩都會傷心流淚民間對此歷史案件應耳熟能詳深入人心埋身之處能保

存無恙當是有心人善意維護周全反映詩人創作當時五妃在臺灣民間的地位

1516 句寫當時應時的節日民間也會準備祭品祭拜慰靈可見五妃的地位在乾

隆朝已由凡人升格為具有宗教色彩的人格神2122 句點出五妃殉節的精神價值

足以為後世楷模宣揚表彰其事蹟的背後實有教化百姓移風易俗的政治意涵

末 2 句以歷史上著名的田橫事件相提並論將臺邑歷史之單一事件與中國歷史聯

結六詩先寫景後敘事再評論末了抒懷敘述角度多變融情於景表達

出作者較真切的感覺與看法與其他僅只空泛評論的五妃詩歌有別

六十七(~)號居魯滿州鑲紅旗人其人據〈番社采風圖考提要〉

一文所載「清乾隆九年以戶科給事中奉命巡視臺灣在任三年曾與同官范

咸纂輯『重修臺灣府志』同時留心殊風絕俗並珍視海東文獻」六氏既為滿

人其出遊至五妃墓當無悼念前明之意其身為巡臺御史政蹟為歷史肯定

或有「留心殊風絕俗」之用心

莊勝全提及「英國文化史家Peter Burke在研究 17 世紀英國旅遊者至義大利旅

遊的情形時發現由於不同的生活背景(宗教語言氣候與習俗)致使旅遊者對

於不同群體間所洩露的文化差距往往有銳利的觀察也就是這些旅遊者會特別留

心他們認為是奇特的事物上他們的旅遊記錄便是在文化刻板印象(cultural

stereotype)與個人觀察(personal observation)間交織互動而成」68六氏以內地官宦而

為臺邑風土之詩與莊氏所言旅遊者外來客的角色相當而其所言不同群體從

種種跡象可知乾隆朝臺灣接收中華文化的薰陶尚不夠久遠還在經歷所謂「內

地化」的過程因此臺邑比諸內陸確實像是不同群體然外來客(如六氏)所觀察

到的除莊氏所言之「文化差異」還有「文化類同」據此可知外來詩人對臺邑

印象的記錄實亦參與臺邑文化歷史的建構

五妃詩中有以後人身份感嘆前朝的人與事以及對明朝與鄭氏王朝興衰的評

68 莊勝全〈清康熙朝臺灣印象的轉變---以四位親歷者的觀察為例〉《臺灣風物》第 56 卷第 3 期

2003 年頁 56

212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論詩人對五妃的弔古有時會與明王朝的覆滅連結在一起從而使敘述的觸角

觸及更深層的政治意識的層面乾隆時任巡臺御史兼理學政范咸〈弔五妃墓十二

絕句〉十二首之一「明亡已歷四十載死節猶然為故明荒塚有人頻下馬真

令千古氣如生」(貳頁 258)

范咸(~)字貞吉號九池又號浣浦浙江仁和人根據范詩分析

前 12 句提及明亡及五妃殉死此處將其死亡定位為為明朝亡國而殉節故在詩

歌中將五妃與明政權劃上等號而第 34 句寫荒涼的墳墓卻能引來有心人絡繹不

絕的拜訪是因為其慷慨氣節足以使精神不朽全文敘述觀點一致范氏身為

遊宦詩人實與前文所述六氏一樣注意到臺邑區域性文化歷史故五妃人與事

寫入臺地歷史實與其政治背景有莫大的關連如施世榜寫五妃詩而論及明朝政

事施世榜〈弔殉節五妃墓〉「回首可憐明季世相臣事業不堪云」(壹頁 234)

而前所言六十七〈弔五妃廟〉以及林中桂〈弔殉節五妃墓〉等皆是歐麗娟提到

由於死亡與人世間最大的聯繫或是死後世界最接近陽光的界限厥在於

分隔陰陽的一抔黃土mdashmdash一個可供緬懷紀念的具體憑藉縹緲的魂靈既是

抽象而不可捉摸以憑空想像的成分居多但是人死所歸的墓塋丘隴卻

如同一切物質一樣具有實質可觸的屬性既是安頓死者的居處可免於生

死混雜所帶來的種種問題又無礙於作為死者精神的象徵和死後生命的依

附之地69

但五妃事件中墳墓的形象為何特別鮮明除了歐氏所言其為「一抔黃土mdashmdash

一個可供緬懷紀念的具體憑藉」「死者精神的象徵和死後生命的依附之地」便

於民間傳說的流傳外如同前文所言清政府積極將五妃與明王朝劃上等號不

斷修繕突顯五妃葬身之所的舉動就如同不斷清除明政權(或漢政權)殘存的勢力

試圖將明王朝永遠塵封深埋於不見天日的墳墓對其統治權不可有絲毫之影響與

撼動故歷朝有官方修繕的動作

如《臺灣詩乘》載「臺南寧南門下有五妃墓道碑為乾隆十一年臺灣道莊

年所立刻巡臺御史六十七范咸之詩」70以及《福建通志臺灣府古蹟》「乾隆

69 歐麗娟《唐詩的樂園意識》臺北里仁2000 年頁 386 70 連橫《臺灣詩乘》卷 2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 年臺灣文獻叢刊第 64 種頁 50

213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間兩巡院命同知方邦基重修且立碑於南門外曰「五妃墓道」71而終清治時

期以貞節烈女為主題的作品以五妃與鄭月娘最多而後者是因為有宋永清召

集徵詩之會一舉而有 18 位詩人共襄盛舉故若論自發性的題詠為詩應以五妃

為題者最多且以五妃為題之作品各朝均有自康熙至光緒作品未曾斷絕而

內地詩人佔一半以上其中一半又具遊宦身份作者為臺邑詩人者又多站在統

治者立場故由生前的明朝郡王姬妾跨越生死界線而成五妃由民間感念傳頌

而至清朝官府迎入延平郡王陪祀至五妃墓而神異靈跡顯現民眾祭拜虔誠而至

五妃廟發展至臺地民間神祇以至為古蹟勝景而為臺灣歷史文化在客觀現實

世界具體可感的一部份成為臺邑歷史上的文化語碼72可以說是臺邑社會構築本

土集體記憶的典型範例

就如同前言所提及的是「異族婦人在家族中的角色隨其丈夫而定隨丈夫之

尊卑而尊卑」這五人在生時身份為皇族之妾殉節的對象不僅是一個男性

還擴大成為這位男性所代表的中央皇權亦即明朝政權許東海提及

屈〈騷〉中種種女性書寫的目的主要不在呈現女性世界的客觀風貌相

反地卻藉以作為隱喻傳統男性政治建構中倫理秩序問題的紛云雜遝因

此從屈〈騷〉以來辭賦中的女性書寫其背後的創作本質無非還是

回歸男性中心的文學運轉機制而且具有濃烈而明顯政治意涵73

許氏所言雖為辭賦但種種跡象顯示此說法應能適用於清代臺地五妃主題

的詩歌亦即以五妃殉節死亡為主題的作品其實隱喻著朱術桂所代表的明朝政

權五妃隨夫殉國實乃隱含著明政權滅亡的悲劇結局

第二我們可以考量到五妃之題詩有大量的作品都以其葬身之墳墓為題

而墳墓在中國文化中一直都代表著一種終結完了以及與現實世界有永遠跨不

過涇渭分明的鴻溝74畢恆達如此陳述空間「空間絕不是一個價值中立的存在

71 陳壽祺《福建通志臺灣府臺灣縣冢墓》卷 47頁 145臺灣文獻叢刊第 84 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 72 葉嘉瑩《漢魏六朝詩講錄》頁 121臺北桂冠2000「符號學理論認為當一個符號在它的傳統文化中使用很久的時候它就形成了一個 code----語碼使你一看到它就會產生某些固定的聯想」 73 參見許東海《女性帝王神仙先秦兩漢辭賦及其文化身影》臺北里仁書局2003 年

頁 50 74 參考前文關於五妃詩歌之評述

214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或是人們活動的背景它一方面滿足人類遮蔽安全與舒適的需求一方面更展

現了人們在某時某地的社會文化價值和心理認同」75於是由五妃所代表的明朝

政權就被詩人們所題詠的五妃墓永遠的鎮壓了結了變成一個歷史的符碼

永遠封存在時間的長河之中

那些試圖推翻新政權的反清復明的思想隨著五妃事件進入臺地人民的集體

記憶五妃墓成為一個勝景古蹟也成為對前朝追弔哀念的象徵被放逐至另

一個另一個世界如同人們永遠不能起死回生明政權也被封於古墓之中進入

歷史一去不返了如此我們可以解釋清政權對殉節明朝的寧靖王與五妃的善

意我們由此也可以解讀終清一朝詩人對五妃事件的題詠內涵

參民變烈女的歌頌反映創作群對清廷統治權的支持與肯定

文本反映創作群對主角人物命運之探索與思考著重於人物與政治千絲萬縷

的聯繫從而表現出臺邑明清兩代統治集團的抉擇與判斷

清乾隆林爽文事變中有劉烈女殉節事劉氏生平見諸臺邑地方志乾隆 53 年

之《欽定平定臺灣紀略》記劉女殉節事76此文以奏聞之敘述口吻簡明扼要陳述事

件之來龍去脈與方志傳文不同並無穿插人物自剖心志之獨白文末評論烈女

行蹟並懇請旌表彰顯更可見此文之用途乃對上奏聞之作

賀伯代所撰〈烈女劉滿姑傳〉77文章增加了劉氏家族中另一烈士之述寫即

劉亨基之子挺刃護父之烈舉而劉女見大勢已去奔赴小池也增添了旁人勸阻譬

解之言劉女之回答則顯見其智慧識見豐富了烈女人物內涵而臨死之前劉

女與賊人之衝突則化為對話表現之賊言充滿恫嚇意味而劉女回答「我名家女

豈懼死乎汝等生當太平甘為逆亂官軍至碎屍萬段矣」則完全站在統治

階級立場發聲

75 畢恆達《空間就是權力》臺灣心靈工坊2001頁 2 76 《欽定平定臺灣紀略》卷 62頁 998 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臺灣文獻叢刊第 102 種 77 《碑傳選集》(四)臺灣文獻叢刊第 220 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6頁 557

215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首先《彰化縣志》中劉女之死乃在懼怕受辱而此文則自言為「名家女」

稱對方「逆亂」則烈女與賊人之對抗已提昇為國家與叛逆份子的對立而前

面各志文所未有之「官軍至碎屍萬段矣」更充滿為清政權宣傳劉女已轉為

國家發聲器之角色可知劉滿姑之旌表入祠備受朝廷重視其政治意涵不言

可喻而前面志文始終保存著劉女被虐殺之記載於此文被刪節可知對人物之

悲憐所引發對人生命運之思考認知已非此文所著重者光緒年間之《臺灣通志》

對烈女之記載則轉為簡單扼要僅為事件重點之交代78 但劉女殉節事發生於

清朝中期一直至清末雖詳略有別然仍保留對此人物之記錄再加上旌表之

慎重其事入祀與建祠皆為官方主導故可視為地方志書建構臺地女性貞烈典範

以加強對臺政治控治力量之典型範例

清乾隆年間的錢唐諸生陳裴文〈劉烈女〉以林爽文事變中遇難烈女劉滿姑為

戀父必甘白刃蹈滿姑死烈刃死孝罵賊不畏遭群凶滿姑死孝還以忠

三尺刀光一尺水滿姑知生不知死君恩隆祀臺灣城滿姑雖死仍如生

史乘千秋載奇節劉郡丞女年十七(參頁 167)

此詩以客觀觀點敘事前 8 句為兩兩相對之對句第 1357 句寫烈女殉

節獲旌之關鍵過程因戀父未能及時離開兇地因罵賊而遭難先為刀傷後跳水

而死事平後受君王旌表更得入官祠受後世香火第 2468 句則重複相同的

句式每句僅更動數字重點在強調人物的行為價值末 2 句則寫其精神生命的

不朽傳世全詩偏於主觀評論對人物事蹟僅為概括重點說明陳斐文生平不詳

但為內地詩人無疑至嘉慶年間蕭綸也有〈臺灣三仁詩〉詩文如下

臺灣淨掃無風塵天子下詔褒三仁三仁何姓氏一為壽同春淡水縣丞

老幕賓丞亡攝官克復城出兵勦賊死賊營其一嶺南客 國子生寓彰

化糾義民其姓李氏喬基名守鹿仔港有成績戰牛馬莊終殞身 同時

見此二義士一弱女子尤絕倫滿姑年十七父曰劉郡丞賊先執丞次脅

姑 姑不受辱泣且嗔蹈河不死罵益烈白璧雖碎聲錚錚是三人者微且

輕非將非吏非守臣身雖死義分甘沉淪幸遇天子大聖明幽遐必矚

78 《臺灣通志》〈資料(二)文職冊〉臺灣文獻叢刊第 130 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2頁 804

216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名教是敦曰此三人縱疏賤磊落大節宜弔旌詔建祠宮楹桷維新有

司歲時祀以特牲為問蟻賊起事辰士民奔走婦女被掠何無一人能

及此三人吁嗟乎人人且有忠孝情盍至三仁祠下一聽天子命祀之恩綸

(肆頁 234)

蕭詩體裁為歌行體篇幅較長以客觀第三人稱觀點敘述夾有議論與抒情

對人物身份背景以及事件發生的經過有詳細的描寫三仁者稱三位在事變仍稟

持著節操正義剛強不屈奮勇抗賊的義士而清政府在民變平定後下詔褒揚

三人並興建三仁祠命地方政府歲時節令予以祭祀後世永念

而這三位義士身份背景各異第一位名叫壽同春事變發生時為淡水縣丞的

幕賓年紀已經大了在縣丞遇變身亡他危亂中一肩擔起責任率兵勦賊不

幸死在賊營第二位名叫李喬基為寄寓彰化的內地人具國子生身份在亂事

中集結民間力量變頗有成績但不幸在牛馬莊戰死第三即是劉郡丞之女蕭

氏對劉滿姑的敘述最為詳盡也許是因為劉氏的事蹟最具傳奇色彩對於三仁

事件的價值與清政府褒揚的動機在作品中也進行討論蕭詩雖為文學作品實

已具記史的作用且歌行體句式長短自由用語淺白尤利於傳播蕭綸據《全

臺詩》所載「字子山江蘇太倉人嘉慶年間(1796~1820)貢生著《樊村草堂

詩集》」」(全臺詩全臺詩智慧型資料庫)

然則寫臺灣烈女劉滿姑的兩位詩人皆內地人士而劉烈女為內地官宦之女

隨父赴任而喪命於臺邑因此而成為臺灣列女歷史其中一員然為何以劉女為詩

者臺邑詩人缺席此可疑之處

劉滿姑罵賊不屈而為亂兵所殺後為清廷封為三仁並下詔建祠祭祀宣示

著清朝統治權的正當性與絕對性褒揚滿姑罵賊而亡的義烈行為足以教育臺地

民眾必須忠於清朝反覆一再灌輸教育臺地百姓必須遵從的政治歸屬盧建榮曾

提出「一位漢人婦女絕不容許異族染指其身體於此漢女身體是一種漢人國家

主權的隱喻」79林爽文民變雖非漢胡之對立與衝突但劉女為清廷官吏縣丞之女

對抗的是民變中的暴民此對立衝突也隱含兩種政治勢力的對抗包括兩個群族

79 盧建榮〈從男性書寫材料看三至七世紀女性的社會形象塑模〉《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報》第 26 期1998 年頁 18

217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對物質包含食物土地性等各種資源的佔有與爭奪這點與中國歷史上漢胡勢

力對立的性質相當

因此我們可以這樣推定劉女的身體成為清治臺地權力的展現場烈女力拒

事變外在武力侵辱隱喻著清廷對臺地的所有權不可被被侵犯劉女死前面對侵

犯的態度與言語以及死亡方法的描述這樣剛烈行為的極度刻劃與突顯使劉

女抗暴的決心與影響力大為提高促使臺邑男性興起女子猶能如此保家衛國身

為男兒怎可不奮發而這種百姓為國犧牲意識與認知的養成對統治階級而言

實是鞏固政權一個重要的手段故可窺知劉滿姑事跡之所以能受到清廷大家宣揚

的潛在原因80

又如陳維英〈為王樹生明府題姊姒三節圖〉「乾坤存王氣女子識綱常人

是松梅竹心如冰雪霜後先三不朽生死一齊香況我鬚眉輩貞忱豈可忘」

(伍頁 199)反覆陳述著女子之所以能實踐綱常倫理是因為統治階級教化百姓成

功而女子都能夠捨生取義況且我們鬚眉男兒報國犧牲豈能後人陳詩服膺統

治階級的意識型態而此統治階級則為清朝廷

中國傳統上有士人殉國與女子殉節被類同化的傾向故詩歌書寫殉節的烈

婦也常別有隱喻如明朝末年已有士人以婦女死節或守節的選擇來比擬士大夫

殉節與守節的問題以臣殉國如婦殉夫者如晚明袁崇文〈黎烈婦傳〉云「臣事

君與婦事夫論者嘗相提其義皆取於致命遂志」81以及徐枋〈與葛瑞五書〉舉時

人的說法「殉節為易守節為難為烈婦易為節婦難」82顏元云「明末死節

之臣閨中義婦耳」83亦有士人為詩引節婦來比喻忠臣的如孫枝蔚〈朱矞三母

費太孺人貞節詩〉之一「節婦如忠臣所難非一死立孤能有成庶可光前史」

84以及吳嘉紀〈程寡婦歌〉

80 盧建榮〈從男性書寫材料看三至七世紀女性的社會形象塑模〉《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報》第 26 期1998 年頁 12 81 袁崇文(1595 年進士)〈黎烈婦傳〉載於屈大均(輯)《廣東文選》《北京圖書館古籍珍本叢刊》冊 117卷 15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康熙 26 年(1687)三閭書院刻本影印本1989 年頁 507 82 徐枋〈與葛瑞五書〉《居易堂集》卷 2頁 1 上下 83 李塨纂王源訂《顏習齋先生年譜》(附載於顏元《顏元集》)卷上「辛亥(康熙 10 年1691)37歲」條下冊頁 735 84 孫枝蔚〈朱矞三母費太孺人貞節詩〉《溉堂後集》卷 3《溉堂集》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頁 6 下

218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心志不改伊維寡婦忠臣忠臣識大義臨難往往致其身婦人脂口澤膚

十人九人腸肺愚節操曷繇自勵門戶胡能獨扶君不見程寡婦hellip夫死婦

不死祇緣黃口兒女須題攜85

等皆是而吳德功〈洪烈婦〉

山水毓貞媛乾坤鍾間氣鹿溪洪氏女少小知大義相攸郭阿奴二十

婚始字賦性靜而貞德容兼洵備百輛未盈門凶信忽傳至阿母默無

語阿爺言甚秘連理樹折枝比翼鳥分翅賢哉女聰明倉猝知其意

外聞薤露音聒耳夜不寐妾命實不猶君魂歸何處扯碎同心結滂沱

兩行淚膏木誰為容鉛華屏弗御身披侍嫁衣耳挂定盟珥欲效梁家

婦私將刀劓鼻欲效王氏妻親持斧斷臂全體遭毀傷所受反自棄

惟念夫遽亡不如從夫去生前不同牢死後共埋地擁衾臥空床絕粒

忘飲食急延良醫來醫來云不治切脈知血虧聞聲識腸碎娘勸啜茶

湯爺勸吃餅餌烈女誓弗肯含淚惻然對女子節不移忠臣心無二

兩語昔曾聞今豈易其志願娘勿悲酸願爺勿涕泗翹首盻蒼天婺星

空際墜頃刻魂歸陰不瞑張目眥鮮血兩腔填姑嫜來駭異面色猶如

生從容赴大隧性命弁髦輕巾幗鬚眉愧鹿溪諸紳耆拜迎擁塗次

鹿溪諸父老稱揚遍市肆滿路焚香楮兩部喧鼓吹名教獨扶持閨烈

千秋著一死重泰山兒女英雄類殉夫未嫁時奇節實非易彤管長流

輝貞珉謹泐記節孝採輶軒我忝與其事綽褉徵門楣旌表乞天賜」

(《瑞桃齋詩稿》全臺詩全臺詩智慧型資料庫)

〈洪烈婦〉雖為詩作然以五言古體長詩之體裁篇幅較長敘述事件前後

變化曲折詳盡其開端雖以客觀第三人稱發展中間模擬各色人物動作聲口將

烈婦絕食而亡的過程進行更長時間更具體詳細的描寫從主角的動作姿態醫

囑診脈親人的照顧死別的淒涼等刻劃出主角面對死亡從容不迫的形象而

「女子節不移忠臣心無二」「一死重泰山兒女英雄類殉夫未嫁時奇節實

非易」亦同樣以節婦比忠臣而以婦女死節或守節的選擇來與士大夫殉國與否

來相比擬而陳肇興〈題烈婦張沈氏殉節事〉(古體九解)

蔦蘿泛長風根莖無斷絕由來連理枝生死不相別君不見張烈婦慷

85 吳嘉紀〈程寡婦歌〉楊積慶箋校《吳嘉紀詩箋校》卷 12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頁349

219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慨殉夫勇且烈婦姓沈氏名心娘十八于歸張家郎舉案齊眉慕孟光如

膠如漆樂且未央忽忽五年載弄之璋二豎入室夫病於床求神問藥

淚睫承眶一朝怛化五內崩裂如沃湯大哭一聲氣結無語娣姒急申

救阿翁欲言不言淚如雨曰汝有孤兒在旦夕須哺乳長跪謝阿翁

妾心堅如銅兒生有祖累姑嫜妾身雖死兒可長夫沒無人侍巾帚妾身

不去誰為偶黃泉會有相見時升天入地妾從之明珠為夫斂綺羅為夫

裝執紼扶柩上北邱歸來拜姑泣媳身未亡如已亡綰我同心縷著我

嫁時衣孤燈耿耿酸風吹尺組畢命人不知人不知舉家奔救烏烏啼

生同衾死同穴青塚巢鴛鴦飛鳴自成匹謂予不信如曒日人慕婦烈

且貞我作歌戒貪生吁嗟乎女子仗義能殺身何迺國家多全軀保妻

子之庸臣(《雲林縣採訪冊˙藝文》頁 206)

陳詩第 1 段 1 至 6 句以比興開端以蔦蘿與連理枝來比喻生死不離的夫妻情

感並引出烈婦殉夫的主題第 2 段 7 至 14 句以客觀敘事觀點寫烈婦之姓名歸

寧夫家後的幸福家庭生活第 3 段 15 至 24 句寫詳細描寫夫婿病起不測以至於身亡

的經過作者善用人物表情刻劃其心理狀態如寫烈婦「淚睫承眶」寫家翁「欲

言不言淚如雨」極力寫喪夫喪子後悲慘的情狀第 4 段 25 至 34 句作者模擬烈婦

與家翁的對話以代言體各自表述殉死與否的考量第 5 段 35 至 43 句作者模擬烈

婦聲口敘述依禮安葬夫婿後從容殉死的過程第 6 段 44 至 56 句為事件收尾作

結敘事觀點一變為作者以第一人稱自述說明為此詩之創作動機將臣節與婦

節類比並提並以諷刺那些偷生忍辱臣子全詩敘事觀點多變人物情事介紹較

為完整情感神態刻劃細緻且以人物對話鋪陳情節頗具戲劇搬演效果

陳肇興(1831~)字伯康號陶村臺灣府彰化縣治(今彰化市)人為

清代中期臺邑著名文人《全臺詩》稱其「有個人心靈世界及理想抱負的抒寫

詩作的關懷重心亦往往與生民百姓密切相關在形式上陳氏習慣以長篇歌行來

抒懷言志詩作風格雄健豪邁」並稱其「肇興之詩胎息於杜甫可視為清

中葉臺灣文壇之『詩史』」

陳氏曾從鹿港拔貢廖春波讀書於彰化白沙書院和蔡德芳曾維精廖景瀛

合稱「白沙書院四傑」同治元年(1862)戴潮春事變拒絕戴氏之拉攏遂遁入武

西堡(今集集)之牛牯嶺山中是年 7 月謀刺戴氏失敗幾瀕於險境著有《咄咄吟》

220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一書詳錄戴案經過(參見全臺詩全臺詩智慧型資料庫)故其詩作有述寫現實

社會歷史風貌的企圖

林翠鳳曾舉陳氏《陶村詩稿咄咄吟》中的詩作分析其儒士的性格更以

其詩歌中不同時刻所追摩的前賢而得出其共同的特點始終堅定支持既有的朝

廷以及篤志排拒外來騷亂勢力並以為「陳肇興在顛沛流離中始終不移其為大

清朝廷臣民的立場」86同樣在文本中的作品亦表現出忠於君王朝廷之思想

許夢青〈自書吳烈婦傳後〉

誰能輕一死慷慨赴重泉不減忠臣節方知烈婦賢心爭秋月皎節勵

古松堅慚愧偷生輩雖生亦枉然(《鳴劍齋遺草》)

許夢青(1870~1904)字炳如又字荊石蔭亭泮名夢青號劍漁又號

雲客冰如高陽酒徒許氏為鹿港邑庠生其祖母賀太安人以節孝旌於朝

奉詔入祀彰化節孝祠其歷乙未割臺上書唐景崧又在日軍攻臺時隨練勇赴

八卦山抗拒抗日行為失敗後又逢四次家喪一生際遇曲折由官家子弟一變

為落拓文士《全臺詩》稱其「歷盡人世滄桑半生苦況盡託於詩」「以奔放

絕足之才為自由不羈之行遂一轉而為跌蕩詩人」可見其浪漫氣質許常安

評曰「雖時有浪漫 自由清狂豪放之作風然其實質乃具有嚴肅悽涼

寫實之社會骨格故其詩多為心底之聲時代之反映」(參見全臺詩全臺詩智

慧型資料庫)

許詩著重於烈婦慷慨赴死的義烈行為其以客觀評論方式開展將忠臣與烈

婦臣道與婦道相互比附所著重是烈婦行為在中國傳統倫理的道德價值而

其襲用詩歌中具文化意涵的文學意象如秋月古松在中國詩歌中皆為貞節幽

靜的象徵若《全臺詩》稱其「潛心詩文以舒胸中塊磊」則此詩以「慚愧偷生

輩雖生亦枉然」或可相彷彿則進一步以文本婦女尚能以死殉節而身為男

兒卻臨難茍免故詩作中往往有鬚眉男兒且不如之慨歎

86 林翠鳳〈從《陶村詩稿咄咄吟》看陳肇興之儒士性格表現〉《臺中技術學院學報》第 1 期2000 年 6 月頁 21

221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肆貞節烈婦的書寫反映漢文化移植臺邑的認同

中國大約在西漢末期儒家學說完成統一折衷諸子學說的目標墊定其在

漢朝學政界的絕對獨尊的權威地位而轉而以經學的形式面世成為後世中國

思想的主流87由於思想上的獨尊儒術漢以後的統治王朝也都以儒家經典為國家

教養人材的基礎因此後世士人的思想不免有儒家學說之色彩在不同程度上成

為儒家的信徒而儒學中所具備的現世務實群體的特質以及「內聖外王」

的人生實踐理想使得士人的眼光始終注視著百姓之福址關心人民的生計而

「風俗淳美」便是理想現世世界的基礎《詩經大序》「美教化移風俗」

《禮記樂記》「移風易俗莫善於樂」《荀子王制篇》「美風俗」《辭

海》也對風俗提出解釋「多數人之精神的一致表現歷時久遠型為定式足以

拘束個人之行為支配實際生活者也」88

而《漢書地理志》則進一步將風俗與聖王德政結合在一起以為百姓有五

常之性因為各地之自然環境與個人秉性氣質的差異因此各地的風俗便會隨自

然地理與人文背景的不同而有差異與此同時風俗又跟聖王的王教相關聯是

聖明君主展現教化的場域故云

凡民含五常之性而其剛柔緩急音聲不同繫水土之風氣故謂之風

好惡取捨動靜亡常隨君上之情欲故謂之俗孔子曰『移風易俗莫

過於樂』言聖王在上統理人倫必移其而易其末此混同天下一之中

和然後王教成也89

而由聖王至士大夫至百姓階級社會的層層影響傳播發展出中國傳統文化

中所謂由上而下風行草偃式的思考邏輯最典型的是杜甫「致君堯舜上再使

風俗淳」所展現的邏輯演繹而要如何由上而下這牽涉到前文所說的中國文化

特質中「內在超越」的要求因此王教在移風易俗的政策理念上主要乃是以『統

理人倫』為根本核心對淳美風俗的追求就會從最根本的人倫秩序的建立與維

87 劉靜貞〈劉向《列女傳》的性別意識〉《東吳歷史學報》第 5 期1999 年 3 月頁 3「儒家學說真正浸透漢朝的學政界確立經學的絕對權威其實已是元帝至王莽之世也就是到了前漢的最後五十年間原為諸子之一的儒家才完成其統一折衷諸子思想的目標而以經學的形式展現」 88 修訂本《辭海》下冊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41頁 3199 89 《漢書地理志》臺北鼎文書局1983頁 1640

222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持著手詩人作品中反覆出現的教化百姓移風易俗的追求往往伴隨著現實事

件中倫常綱紀的成立與破壞一起出現並成為一種執著的詠歎匯流入中國詩歌

的傳統文化90

烈婦鄭月娘生平首見周元文編纂之《重修臺灣府志》91傳文後更附有〈徵詩

小引〉一文並附上鳳山縣令宋永清等 18 位文人之徵詩作品康熙 47 年鳳山縣令

宋永清倡議當時臺灣官紳以鄭女為題進行創作由方志附有引文與詩歌原文可

見當是轟動地方之風雅盛事92《全臺詩》稱宋氏為「善察民情雅意文教頗有

宦績」(全臺詩全臺詩智慧型資料庫)既雅意文教則此次徵詩不免寓有教化

功能

《重修臺灣府志》所載〈徵詩小引〉記錄當時風雅的徵詩之舉93並註明主

要的目的是為了「青史不遺願徵詩而表著海天生色」可見徵詩活動除了是詩

人消遣怡情之舉也寄寓著希望能留下可供後人學習景仰的婦女典範書寫地方

史實的意圖謝貴文以為「可見發起人宋永清深受當時官員與文士的肯定與愛戴

他亦透過此徵詩活動提倡文風獎勵貞節達到以文學教化風俗的目的」94然此

徵詩之會透露出兩項訊息即文本之教化目的以及此會之後以鄭月娘為題之

詩作消聲匿跡可見文本題詠之對象若為平民百姓相較於前文陳永華女及鄭斌

女兩位烈婦可知其受到關注及賦予的意涵會隨之減少

《重修臺灣府志人物志》總共收錄了 18 首詩作95此徵詩之舉是康熙 47 年

90 歐麗娟《唐詩的樂園意識》臺北里仁2000頁 90「王教在移風易俗的成就上主要乃是

以『統理人倫』為根本核心因此對風俗的探討也就不外乎種種人與人之間的對應關係以及由

此衍生的社會秩序與人性特質的範疇」「標示出社會群體的生活感受與心靈狀態的一般趨向而

人人切身相關的行為依據和心靈歸屬的問題也包含在其中」 91 周元文《重修臺灣府志》卷 8〈人物志貞節〉臺灣文獻叢刊第 66 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頁 272後亦附有〈徵詩小引〉與諸詩原文為「鄭氏月娘者泉之南安石井人也年十九歸儒士王曾儒家曾儒食貧志學 甫閱年以病卒翁以貧故欲即葬月娘跪泣告乞得暫停眾謂夫死不忍恝 然常情也越數日語其翁願死從夫葬翁駭然囑鄰媼勸止月娘曰『吾當夫病劇時即以死許之義不可移』比後提防稍疏投繯而逝邑侯宋公嘉 其節通聞上憲獲褒獎焉侯親祭其墳額其廬曰『百年今日』蓋侯挽詩 有『百年今日乾坤老』之句也合葬依仁里內園路西」 92 徵詩之舉發生時間點為何學者以參與者之到卸任時間推斷以為康熙 47 年為確詳見王俊勝《清代臺灣鳳山縣詩歌研究》文化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2002頁 118-119 93 周元文《重修臺灣府志》卷 8〈人物志貞節〉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頁 272 94 謝貴文〈清代鳳山知縣宋永清的政績〉《高市文獻》第 18 卷第 1 期2005 年 3 月頁 38 95 第一首的作者為鳳山知縣宋永清康熙 43 年(1704)來臺任官《全臺詩》稱其「善察民情雅意文教頗有宦績工詩」第二首為臺廈道王敏政康熙 43 年(1704)至康熙 49 年(1710)來臺任官《全

223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發生距離康熙 23 年清朝平臺臺灣納入清朝版圖已有二十餘年南部的經營如

諸羅縣城衙署文廟學校皆有初步規模宦遊人士創作詩歌的風氣推動了

臺地的文風而諸詩於方志上排列的順序大概以官位高低來決定先後故內地

詩人作品排在前面而臺邑詩人作品排在後面這樣的情形呼應了前文所言臺灣

早期詩壇以遊宦詩人為主而臺邑有志於參與科舉的士人開始與清據初期的內

地統治階級進行交流與結合發展出初期的詩歌創作

除了籍貫生平不詳的張師文內地宦遊來臺的人士有 8 人所擔任有關文教

方面的官職如教授教諭等有 4 人而任職知縣的宋永清與任職臺廈道的王

敏政後世則對其有「善察民情雅意文教」「待人仁厚」「百姓賴以全生」等

關心民情之評價作者為臺邑人士則有 9 人大都具有增生廩生拔貢等鄉紳

身份施世榜更有「樂善好施」「農民咸受其利」等佳評扮演著臺灣地方民

間勢力首領的角色由此推知以鄭烈婦為題的徵詩之舉實具有地方輿論意見

的性質

而林華昌〈節婦鄭氏詩〉「獨挈綱常萬古寒」(壹頁 361)林氏為清康熙

43 年調任臺灣府儒學教授孫襄〈節婦鄭氏詩〉「扶植綱常吾輩事新詩題徧

海東天」孫氏為清康熙 37 年授福安教諭後改任臺灣諸羅縣為教諭李欽文〈節

婦鄭氏詩〉「輕生重節植綱常」(貳頁 40)李氏曾任福建南靖訓導張士箱〈節

臺詩》稱其「待人仁厚尤加惠原住民嚴禁通事社商之剝削濫派遇歲荒歉極 力為民申請賑恤百姓賴以全生」第三首作者為臺灣府儒學教授林華昌康熙 43 年(1704)來臺第四首作者為臺灣縣儒學教諭陸登選康熙 43 年(1704)至康熙 47 年(1708)在臺任官第五首作者為鳳山縣學教諭吳周禎康熙 42 年(1703)來臺第六首作者為臺灣諸羅縣教諭孫襄第七首作者為臺灣人陳聖彪康熙 47 年(1708)的副貢《全臺詩》稱其「善文工詩」第八首作者為張師文清康熙年間人生平不詳第九首作者為守戎張駥清康熙 47 年(1708)來臺任臺灣水師協標左營守備第十首作者為桐城人孫日高第十一首為臺灣府治東安坊人李欽文《重修臺灣府志》稱其「廩生」而《全臺詩》稱其「清康熙 60 年(1721)歲貢生曾任福建南靖訓導能文工詩」第十二首作者為張纘緒《全臺詩》稱其「清康熙五十年(1711)臺灣貢生」《重修臺灣府志》稱其「廩生」第十三首作者為張士箱《全臺詩》稱其「清康熙四十一年(1702 年)東渡來臺落居鳳山次年入鳳山縣學後為臺灣府學生員補增生廩生迄雍正十年(1732)五十九歲時成為歲貢生」為科舉業而移居臺灣鳳山第十四首作者為鳳山縣人鄭應球《全臺詩》稱其「性情耿介崇尚氣節」在朱一貴事件時為逃避朱氏同黨招募「夜晚攜妻子遁逃」可知當時鄭氏政治傾向是站在清朝政府一方又稱「主掌縣書院教席長達十餘年有益地方文教甚多」可見著重於民間百姓教化培養文風第十五首作者為臺灣諸羅縣人鄭鳳庭《全臺詩》稱其為「清康熙年間廩生」第十六首作者為康熙年間臺灣增生鄭煥文生平不詳第十七首作者為臺灣縣人施世榜為康熙 36 年(1697)拔貢《全臺詩》稱其「樂善好施興築水圳農民咸受其利」第十八首詩作者為鳳山縣人李廷綱只知其為康熙年間人生平不詳以上為鄭烈婦詩歌相關作者下文引詩處對作者即不再進行介紹

224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婦鄭氏詩〉「 風謠傳海內千古尚相看」(壹頁 425)張氏於乾隆 2 年出任漳

州府學訓導王敏政〈節婦鄭氏詩〉「苦節高風重栢舟輶軒問俗首先求」(壹

頁 362)

王氏於康熙 43 年移分巡臺廈道前列作者皆以烈婦鄭月娘為主題著重於女

子實踐德行的價值足以為後世樹立以生命維護綱常倫理的典範如王敏政所言

「問俗」帶有濃厚的移風易俗的目的乾隆年間六十七〈弔五妃墓〉 島嶼最後

昭英烈頑廉懦立蠻婦貞」(貳頁 247)六十七於乾隆 9 年以戶科給事中奉命

巡視臺灣朱澐〈李節孝〉「聖朝傳採柏舟篇海外旌揚李母賢」(貳292)

朱氏於乾隆 12 年調任鳳山縣訓導秦定國〈五妃墓〉二首之二「海表觀風

題墓道陽秋有筆墨痕新祇緣千古綱常係豈獨傷心弔五人」(參頁 147)

同治朝林豪〈詠臺陽古蹟十二首五妃墓〉「何幸教化行閨門」(《臺灣詩鈔》

卷 5頁 106)將閨門的教化與五妃事蹟結合起來於是這個單一的歷史事件便被賦

予移風易俗實踐聖王政教的任務這作品也就隱含出政治教化的色彩

道光咸豐年間劉家謀〈海音詩〉一百首之九九「匆匆六甲光彤史況沐

皇風二百年」(伍頁 308)劉氏於道光 29 年調臺灣府學訓導劉氏自註的詩序

並言 「今入版圖將二百載矣列聖相承昭然禮法有不共被涵濡哉近周光邰明

經欲輯臺郡節烈勒成一編誠盛舉也」劉氏歌功頌揚清政府以為臺邑經兩百

年教化婦女貞節德行的培養成果斐然以統治階層的角度來考量兩位烈婦之行

為價值頗具政治意涵道光年間施瓊芳〈題全臺闡幽錄〉二首之二「寡鵠貞

鴛萃一編旌祠會錫九重天依然婦誥回鸞及能使夫名附驥傳彤管有人風繼

起碧霄終古月難圓誰言婉嬺煢煢質已握興頑立懦權」(伍頁 381)

第 2 首點明此書所收人物並足堪為天子旌表之節婦貞女女子能實踐婦德

同樣也能澤被家門為夫婿增光而書中足為後世楷模者其人生卻都是坎坷不

幸的7-8 句寫出書寫權力之本質原本這些女子是柔弱貞順的卻因此書而得以

傳世施氏曾銓選六部主事前述詩人則將貞節烈女之節操德行與政權教化結合

在一起政府的旌表立祠的表揚機制使女子的高貴品行不至淹沒不彰而女子

建立閨門的行為典範可以建立淳美善良的風俗但「興頑立懦權」則頗有思考

225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的空間此四字除了建立符合倫理綱常的行為準則外還要堅強百姓們的意志

在危難時能用最大的犧牲包括生命來維持理想的存在而這理想的內涵則

隱含著統治政權的延續與護衛

余英時分析漢代循吏在文化傳播中所扮演的角色與作用他將中國文化分為

大小傳統並解釋「大傳統或精英文化是屬於上層知識階級的而小傳統或通俗

文化則屬於沒有受過正式教育的一般人民」96而漢代循吏則扮演了文化傳播者的

角色之所以如此余氏指出因為循吏是親民之官「循吏」之名始於《史記》的〈循

吏列傳〉從此成為中國正史列傳的典型至《清史稿》依然沿用余氏更言

漢代的大傳統以儒教為主體而儒教的基地則在社會而不在朝廷因此循

吏在發揮『師』的功能時他事實上已離開了『吏』的崗位他所奉行的

不復是朝廷法令而是大傳統的中心教義由於中國的大傳統並非寄身於

有組織的宗教所以它的傳播的任務才落到了俗世人物的循吏的肩上漢

代大傳統的傳播者借用《周禮》的名詞可稱之為『師儒』循吏便是以

『師儒』的身份從事『教化』工作的97

而文本尚有擔任教諭提督學政訓導等教育行政工作之創作者清廷的中

央教育制度中央最高教育行政機關為國子監其下設有祭酒司業等教官總理

監務以及博士助教學正學錄等各級教員在地方教育行政上各省設提

督學道擔任地方教育的最高行政官員以負責學校事務政風及科舉等事務

雍正 4 年(1726)提督學道改稱提督學政在地方官學上設有府學政使府提調

府儒學教授州學正縣儒學教諭府州縣下設立縣訓導以掌管地方教育事

務98

而臺灣清據初期隸屬於福建省由福建提督學道統理教育事務但因臺灣海

外孤島路途遙遠改由分巡台廈兵備道兼理學政康熙 23 年(1684)改由臺廈兵

備道兼任朱一貴事變後改由巡臺御史負責至雍正 5 年(1727)改為巡臺漢御史

96 余英時〈中國古代死後世界觀的演變〉載於《中國思想傳統的現代詮釋》臺北聯經出版社1993頁 168 97 余英時〈中國古代死後世界觀的演變〉載於《中國思想傳統的現代詮釋》臺北聯經出版社1993頁 198 98 參見種村保三郎《臺灣小史》臺北武陵1991山崎繁樹《1600-1930 臺灣史》臺北武陵1995連橫《臺灣通史》臺北幼獅1977

226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管理乾隆 17 年(1752)則改由巡臺臺灣道兼任光緒元年(1875)改由福建巡撫兼管

光緒 13 年(1887)設臺灣省後由臺灣巡府兼任掌管臺灣教育事務知縣負責地方

教育事務由此可知臺灣學政與官政相結合之特質99

而關於教育行政的最高指導原則順治 9 年(1652)頒六諭計為「1孝順父

母2尊敬長上3和睦鄉里孝訓子孫5各安生理6莫作非為」100

姜添輝以為「由其內容可窺見其重心在於強調傳統文化的倫常思想以及安本分

的觀點並藉由這些觀點的灌輸以達社會安定的目標」101康熙 9 年(1670)頒佈聖

諭廣訓十六條計有

1敦孝悌以重人倫2篤宗教以昭雍睦3和鄉黨以息爭訟4

重農桑以足衣食5尚節儉宜惜財用6隆學校以端士習7黜

異端以崇正義8講法律以儆愚頑9明禮讓以厚風俗10務

本業以定民志11訓子弟以禁非為12息誣告以全善良13

完錢糧(租稅)以省催科(裁判)14戒匿逃以免株連15聯保申

以弭盜賊16解仇忿以重身命等102

除了順治朝所強調的倫常價值觀外並將關注範圍擴大到文化習俗以及社

會規範等層面可以窺見清廷教育行政的最終目標是欲藉由教化途徑以安定社

會光緒 29 年(1903)張百熙等在〈奏定學堂章程〉中提出「至於立學宗旨勿論

何等學堂均以忠孝為本以中國經學為基礎俾學生心術依歸為正」103以至於

光緒 32 年 5 月 2 日清廷公佈的欽定學堂章程第一類是忠君尊孔第二類是尚

公尚武尚實可知清代由內地派遣至臺灣的教育官員實肩負思想教化之重

責大任其主要之任務為導正並建構臺邑人民正確之政治立場與政治意識創作

者日夜身處其氛圍中將其投射於其所創作之主題詩歌中似為合理之解釋

顧炎武論「秦紀會稽山刻石」指出「然則秦之任刑雖過而其坊民正俗之意

99 參見盛清沂王詩琅高樹潘《臺灣史》臺北眾文1988 年種村保三郎《臺灣小史》(臺

北武陵1991)邱奕松《嘉義縣志教育志》嘉義嘉義縣政府1991連橫《臺灣通史》

臺北幼獅1977 等 100 宋鼎宗等《全臺首學資料彙編》頁 61臺南臺南市立文化中心1997 101 姜添輝〈教育社會學觀點的清朝時期臺灣官方儒學的發展與特性〉《臺南師院學報》第 34 期

2001頁 292 102 種村保三郎《臺灣小史》臺北武陵1991頁 151 103 雷國鼎《教育概論》上冊臺北教育文物1976頁 80

227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固為始異于三王也」(《日知錄》卷十七)則中國自秦始皇起便有統治階級提倡禮

教以矯正民間各地不良風俗的政治措施文本創作群共 69 人共有 20 位具有從內

地遊宦臺邑的背景其中官職包括擔任臺邑各地教諭知縣巡臺御史提督學

政訓導等居多而臺邑文人亦具鄉紳背景文本中反覆出現蘊含政治意涵與宣

揚文教的意識

伍對內地與臺邑的指稱反映中央政權與地方邊陲的對峙

清代臺灣貞節烈女詩中出現以內地為中心以臺邑為邊緣之論調例如康

熙朝江日昇〈贊寧靖王朱術桂與五妃殉節二絕〉二首之一「天地乾坤無可寄

飄然海國全其身」(貳頁 28)臺廈道王敏政〈節婦鄭氏詩〉「鬚眉長樂嗤青

史巾幗共姜壯海洲」(壹頁 362)此詩為康熙年間王氏應徵詩之會為鄭治時期

禮官鄭斌女為寫的作品第 4 句稱鄭斌女事跡足以為「海洲」壯事氣勢壯盛

其臺地為「海洲」意指海外神洲顯現出以內地為世界中心點而以臺邑為邊

垂的論點

諸羅諭孫襄〈節婦鄭氏詩〉「扶植綱常吾輩事新詩題徧海東天」(壹頁

367)此詩亦為應徵詩之舉最後一句「新詩題徧海東天」臺邑與內地一水之隔

又處內地東方稱「海東天」可說是其地理位置的說明范咸〈弔五妃墓十二絕

句〉十二首之五「可憐椎髻文身地」(貳頁 258)其它相關文本有以鄭氏王朝禮

官鄭斌女為題之作品

康熙 13 年內地爆發三藩之亂鄭經趁機響應出兵同時將明朝續順公沈瑞接

到臺灣並以禮官鄭斌之女許配之鄭經將明朝王公遷往臺灣並幫助其建立家

庭除了昭示臺灣鄭氏為延續明朝皇權的正統地位外也為了隴絡人心凝聚在

臺灣的明室力量可以說沈鄭兩氏的聯婚是帶有強烈的政治色彩這段婚姻幾年

後卻遭到重大的打擊鄭經去世後鄭克塽繼位親信馮錫范攬權內部局勢日

益混亂身為流亡王公的沈瑞被誤認為身懷鉅資並因此招禍被馮錫范以反間

228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謀逆案件遷連104

父子被殺家屬被囚當沈瑞一家受禍時禮官鄭斌向鄭克塽求情為女兒

開脫並得到首肯就在鄭家父母將女兒救出虎口後得知詳情的鄭女卻毅然決

然決心與丈夫共赴家難並在處理完殉死家人的後事後從容自縊殉夫這件事

在當時引起很大的迴響不論身份貴賤聽聞此事的人都為此感動流淚康熙 23

年清朝佔據臺灣後總督姚啟聖並奏請封誥鄭氏「一品夫人」都統張夢吉並差人

將沈氏一門受難的棺柩送返京安葬105

咸豐朝陳維英〈一品夫人〉(鄭斌女 沈瑞妻)四首之四「鸞章一旦下東都

油壁香車離海隅」(伍頁 182)史載清據臺灣後將沈瑞遺體移葬內地想必鄭

女也隨之移葬故有「油壁香車離海隅」之說而以海邊一角指臺地將其邊緣

化之地理觀可知劉家謀〈謁五妃墓〉二首之一「那知瘴海千重外尚有紅顏

識報恩」(伍頁 319)再如道光年間施瓊芳〈題全臺闡幽錄〉二首之一「海濱

鄒魯風堪采軒使曾勞女史詢」(伍頁 381)施氏為《全臺闡幽錄》題詩書中

多錄臺地節烈女性有為清代臺灣女性寫史的目的詩中稱「海濱」以內地為中

心以臺邑為邊地的意向明顯

王凱泰《臺灣雜詠續詠》十二首之五「故王一去五妃陪海外黃沙賸

幾堆」(《臺灣雜詠合刻續詠十二首》頁 50)同治朝林豪〈五妃墓〉「海角年

年長相守」(《臺灣詩鈔》卷 5頁 93)熊佐虞〈五妃墓限支韻〉「黃土荒題海上

碑」(《臺灣詩鈔》卷 5頁 93)以及光緒朝唐景崧〈五妃墓限支韻〉「海上鵑啼

悲玉帶」 (《臺灣詩乘》卷 5頁 209)周長庚〈拜五妃墓〉「頸血不膏中土鐵

墓門長咽落潮聲」(《臺灣詩乘》卷 5頁 214)

周長庚(1847~1888)號辛仲又號莘仲福建侯官人光緒 10 年(1884)由建陽教

諭調署彰化教諭光緒 14 年發生施九緞以索焚丈單為名的圍城之變周氏因為民

104 蔣師轍《臺游日記》卷 1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7臺灣文獻叢刊第 6 種頁 30記載「康熙二十一年福建總督姚啟聖用間諜陰散其黨約偽賓客司傅為霖內應事洩為霖遇害」丁曰健輯《治臺必告錄》卷 1頁 77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9臺灣文獻叢刊第 17 種記載「行人傅為霖密約十三鎮同日發難事泄錫範並搆陷續順公沈瑞而有其貲人心益失國軒居臺而被刺者再皆姚啟聖所使也 105 事詳見江日昇《臺灣外記》卷 9臺灣文獻叢刊第 60 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

229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請命受誣以致「一官拋擲落拓終身」彰化人士「頌公之德而不衰」周氏

讚揚五妃之死為「頸血不膏中土鐵」以清朝鐵蹄為「中土鐵」相對而言臺邑

為世外之地可知而另一方面五妃成為臺邑歷史人物而非中土人物的意涵就更

為明顯了

本節所述及這 11 位作者中王敏政為康熙朝內地旗人孫襄為康熙朝內地人

陳維英為咸豐朝臺地人施瓊芳為道光朝臺灣縣治人林豪活動於同治朝左右金

門人周長庚為光緒朝內地人熊佐虞光緒朝內地人唐景崧光緒朝內地人生

存年代分佈清朝早中晚各期籍貫有大陸內地也有臺地人士由此推測以邊

陲之姿態而與內地中央相對似乎是清代士人普遍之觀點

黃國昌以為「中國意識」可以分析成六種互相關聯的觀念他舉出的第二種

觀念就是「『世界中心』的地理『中國意識』」「中國人把自己居住的地方視為

世界的中心而以其它地方都是世界的邊疆」106 莊勝全在以康熙朝四位內地親

歷者的觀察內容研究得出「遂使以中國本土為中心的世界觀得以大行其道中國

的文化邏輯逐步套用在對台灣的印象上」107

李國祈在對清代臺灣政治發展史的研究提出「臺灣自康熙時期歸入清帝國

版圖後雍正以降清廷所推行的政策則為使其內地化其目的在使臺灣變成

中國本部各省的一部份108」李氏為所謂的「內地化」乃中國中央政權及傳統典章

制度在臺灣這個邊疆地區的普及與擴張的過程「內地化」就是在政治上「中國

化」在文化上「儒家化」109並以為「大體而言及十九世紀其(臺灣)西部已

開發地區內地化幾已完成」然而我們參照前列詩人之作品即便在李氏所認

定已「內地化」的時期不論其為內地文人或臺邑文人其詩作中乃反映出臺邑

的邊陲位置亦即臺邑被歸為中國一省後其地理位置的觀念仍屬於遠離核心

的邊陲

106 黃國昌《『中國意識』與『臺灣意識』》臺北五南1995頁 12 107 莊勝全〈清康熙朝臺灣印象的轉變以四位親歷者的觀察為例〉《臺灣風物》第 56 卷第 3期2003 年頁 32 108 李國祈〈清季臺灣的政治近代化開山撫番與建省(1875-1894)〉《中華文化復興月刊》第 8卷第 12 期1975 年頁 5 109 李國祈〈清代臺灣社會的轉型〉《中華學報》第 5 卷第 3 期1978 年頁 148

230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然而我們以為文本中雖有臺邑居邊陲之政治意識然其以臺邑貞孝節烈女子

為主題仍是「在地認同」之詩學實踐其雖大量融合中國傳統詩學文化的意涵

與典故然最終目的之一仍是構築臺邑貞節歷史故我們認為其「臺邑邊陲化」

之特質可以引用鄭志明教授的說法加以解釋「所謂自在性格是指文章主體可

以從容地與外來文化相結合以開放的心靈來解消各種衝突情境讓主體文化無

處而不自在承認其邊陲的角色就是要解消邊陲的悲情心態不必向世界的核

心靠攏也不必向中國的核心靠攏脫離了核心的意識宰制自安於邊陲不是

偏安的心態而是無所求於核心以主體的自主性來迎接來自核心的各種挑戰110」

雖然鄭教授所提的是臺灣儒學發展的問題但從文本中看來不論是內地詩

人或本土詩人在接觸到臺邑本地題材時或多或少都會進行內地化與本土化的衝

突與融合而作品最終的主體性還是會回歸於創作場域之在地認同例如陳昭瑛

在〈論台灣的本土化運動〉一文中指出早期的「台灣意識」並未與「中國意識」

衝突甚至是重疊在一起有著相互定義的關係「由於臺灣人是以中國為父母

之國台灣意識自然也以中國意識為起源中國文化漢民族的特有生活方式在

台灣的樣貌是形成『中國式台灣意識』的文化基礎」111而由上文可知所謂「中

國式台灣意識」其地理觀念乃以中國為世界之中心而臺灣為邊陲之地

由於本節文本的作者群有 3 位清代中期的臺邑人所以我們可以推論最遲

在清咸豐道光年間臺邑詩人的地域意識其實已被完整教化出「中國意識」了

而 8 位內地詩人的作品中反覆以「海角」「海國」「海上」的空間述語強調臺

邑相對於核心的「邊陲」地位不斷灌輸與強調台地附屬內地的地理概念即統

治階級的角色為清朝政府

陸小結

縱觀上述所論文本創作活動實有許多政治元素清代考據學風盛行余英

時所言多學為識之學風由內地傳入臺灣專注於客觀知識從詩歌形式發展為

110 鄭志明〈臺灣儒學本土化的發展方向〉載於《第二屆臺灣儒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臺南成功大學中文系1999頁 655-679 111 參見陳昭英《臺灣文學與本土化運動》臺北正中書局1998頁 101-181

231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詩文融合詩序詩註比例增加且內容多為客觀現實事件的敘述可知其對外

在世界的關注而文本創作群的遊宦背景使其關注於教化與移風易俗前述余

英時對中國循吏之分析與清朝《通典》對知縣之職責描述可為舉證而作者若

無官員身份則為臺邑地方儒學鄉紳或與地方官府關係良好或掌地方書院

負有教育子弟之責任而文本所題詠之主題部份具官宦背景或受禍於政治事

件兵亂政治勢力等直接間接造成主題事件的發生

而大部分主角皆與朝廷旌表官修方志等政治活動相關聯而在文本中的象

徵隱喻中女子貞節類同於清政權女子抵抗外來力量的侵略象徵捍衛主權的

存在宣示清朝統治之正當性與合法性而臺邑邊緣言論則反映中國文化融入

臺灣社會整個內化過程的完成清代臺邑文人已接受臺灣為中國領地之一部份

王建曾以今文《尚書》為文本論析西周王朝政治意識中的合法性理念112其得出

的結論有「國家政治疆域的傳承與統一意識」「政治統治權威的合法傳承」「批

判和推翻暴君暴政統治的變革意識」等

雖然尚書是官方性質的文書有別於文本之私人創作但兩相比較可以觀

察出兩者相似處如本文所提出之「五妃詩墳墓之意象反映明政權走向滅亡與結

束」「民變烈女的歌頌反映創作群對清廷統治權的支持與肯定」則與李文所提「政

治統治權威的合法傳承」何其類似而「對內地與臺邑的指稱反映中央政權與地

方邊陲的對峙」則除了如王健所言之「國家政治疆域的傳承與統一意識」「中華

文明hellip即使某個王朝滅亡了後繼的王朝以其合法繼承者的身份完全承襲前朝

的政治遺產完成統一拓展天下疆域的合法政治使命」113因為本文創作群特定

之時空背景深一層反映出所謂天下疆域「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

非王臣」實隱藏著中央與邊疆之對峙114而本文前述所言之三種群體意識實為「漢

文化移植臺邑」政治操作的基礎而我們亦可解析創作群如何合理化清廷統治臺

灣的政治權力

112 王健〈論西周王朝政治意識中的合法性理念mdashmdash以今文《尚書》為中心〉《江海學刊》第 6 期

2003 年 113 同前註頁 141 114 中國商周時代還未出現中國與四夷對應的指稱一直要到「自東周以來才以南蠻北狄東

夷西羌相對而言為言」參考于省吾《釋中國》王元化主編《釋中國》第 3 卷上海文藝出版社

1998頁 1517

232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引用書目

一傳統文獻

丁紹儀《東瀛識略》臺北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7臺灣文獻叢刊第 2 種

王必昌《重修臺灣縣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臺灣文獻叢刊第 113

江日昇《臺灣外記》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臺灣文獻叢刊第 60 種

朱仕玠《小琉球漫誌》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6 臺灣文獻叢刊第 3 種

周元文《重修臺灣府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臺灣文獻叢刊第 66

林焜煌纂《金門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臺灣文獻叢刊第 80 種

陳文達《鳳山縣志》臺北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臺灣文獻叢刊第 124 種

《清一統志臺灣府》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臺灣文獻叢刊第 68

陳壽祺《福建通志臺灣府》臺北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臺灣文獻叢刊 84

許南英《窺園留草》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2臺灣文獻叢刊第 147 種

連 橫《臺灣詩乘》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臺灣文獻叢刊第 64 種

《欽定平定臺灣紀略》臺北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臺灣文獻叢刊

第 102 種

《碑傳選集》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6臺灣文獻叢刊第 220 種

《臺灣通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2臺灣文獻叢刊第 130 種

蔣師轍《臺游日記》臺北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7臺灣文獻叢刊第 6 種

盧德嘉《鳳山縣采訪冊》臺北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 臺灣文獻叢刊第

73 種

二近人論著

王俊勝 2001《清代臺灣鳳山縣詩歌研究》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全臺詩編輯小組 2004 《全臺詩》(1~5 冊)臺南國家臺灣文學館

233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234

江寶釵 1999 《臺灣古典詩面面觀》臺北巨流

余英時 1993 《中國思想傳統的現代詮釋》臺北聯經出版社

洪順隆 1998 《抒情與敘事》臺北黎明文化

許麗芳 2007 《章回小說的歷史書寫與想像以三國演義與水滸傳的敘事為例》臺

北秀威資訊科技

許玉青 2004 《清代臺灣古典詩之地理書寫研究》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硏究所

碩士論文

許東海 2003 《女性帝王神仙先秦兩漢辭賦及其文化身影》臺北里仁書局

畢恆達 2001 《空間就是權力》臺灣心靈工坊

陳昭英 1998 《台灣文學與本土化運動》台北正中書局

張孟珠 2002 《清代貞節的實踐及其困境》國立中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葉嘉瑩 2000 《清詞散論》台北桂冠

葉嘉瑩 2000 《漢魏六朝詩講錄》台北桂冠

黃國昌 1995 《『中國意識』與『臺灣意識』》臺北五南

楊積慶箋校 1980 《吳嘉紀詩箋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歐麗娟 2000 《唐詩的樂園意識》臺北里仁

鮑家麟編 1992 《中國婦女史論集》臺北稻香出版社

  • 文本有以明皇室在臺殉節之五妃為題的作品五妃本事參見江日昇《臺灣外記˙弁言》丁紹儀《東瀛識略》等皆有記載江日昇站在清朝統治者的立場對鄭氏王朝一直視之為謀逆亂臣但對殉國而死的寧靖王則抱著頌揚的態度而追隨寧靖王殉死的五妃則稱讚其為「且五姬慷慨輕生氣勝男子而臺灣之山川草木能不因此而增光乎」可知五妃殉節之歷史地位與道德價值在清康熙年間即已確定
  • (《雲林縣採訪冊˙藝文》頁206)
Page 10: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ir.lib.ksu.edu.tw/bitstream/987654321/13221/2/21%D... ·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 曾玉惠 ∗ 摘要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在惡勢力乃是鄭氏王朝中鄭泰父子23屬於政治勢力而〈臺灣三仁詩〉之劉滿姑

遭逢林爽文事變也是政治事件而個人政治色彩較低的臺邑節婦們也都牽涉

及朝廷旌表或地方政府表揚入祀節孝祠等政治行為24

由此推斷文本大都有鮮明的政治色彩包含著較為深邃的政治內涵其人物

的命運總和政治發生千絲萬縷的聯繫並涉及政治事件和政治權力爭奪在事件

中揭示社會政治問題我們了解到文本創作群乃是用歷史和藝術的角度去審視相

關的政治歷史事件去思考在社會大背景下主角的生存和生活態度對於政治事

件在人們心靈中掀起的波瀾留下的投影和由此而引起的人物際遇命運的變化

進行解釋與價值判斷此為本文對政治意識的定義與思考並試圖由文本逆推而

解析出在特定時代背景即清代臺灣時空背景下貞孝節烈主題詩歌之創作群其

政治意識之內涵而由此得知其表現型態有兩種一為對歷史事件的反思二為

對主角人物的評價

四前人研究成果

中國婦女德行典範的相關論述自遠古即有文獻流傳如《易經恆卦》「婦

人貞節從一而終」《禮記郊特牲》「一與之齊終身不改故夫死不嫁」而

《孔子家語本命解》云「女子者順男子之教而長其理者也是故無專制之義

而有三從之道幼從父兄既嫁從夫夫死從子言無再醮之端」《史記田單

傳》云「忠臣不事二君貞女不更二夫吾與其生而無義故不如烹」本文搜

尋與主題相關之前人研究成果陳述如下

(一)前人有關貞節主題之研究

本文根據相關資料庫中的記錄25對前人研究成果進行說明與分析論文的搜

刊第 80 種頁 353 23 林耀潾〈在邊緣的邊緣實踐---以清代臺灣澎湖文石書院山長林豪為例的研究〉《成大中文學報》

第 13 期2005 年 12 月頁 357「許氏初娘後浦文衡女hellip安平諸豪攜家止後浦奪民廬居之

文衡宅分前後院前院為鄭泰家奴所據鄭泰者偽遵義侯鄭鳴駿兄尤橫暴奴又泰心腹用事

初娘恐遭侮啟文衡扃其門於屋後開戶出入一日奴窺初娘美以告泰子纘緒纘緒故無賴

大悅」 24 如章甫〈過節孝坊〉〈過烈女坊〉等詩皆詳細載明 25 臺灣地區的資料庫包括中華民國國家圖書館所製作的《中華民國期刊論文索引光碟系統》此

系統收錄自民國 59 年 1 月至 97 年 1 月所出版的期刊篇目總計 2091577 筆收錄期刊共 4632種中華民國科技政策中心所收錄自民國 80 年之後中華民國國內所舉辦之學術會議發表論文中

198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尋範圍以有關貞孝節烈之主題或雖為論文副主題但與主題有重要關連或互相發

揮之作品為主若論文內容僅只稍微涉及相關說明則予以省略如范長華所著

〈淺探明代中晚年至清末寶卷與寶卷中孟姜傳說的遞變---以「佛說貞烈賢孝孟

姜女長城寶卷」「長城寶卷」「孟姜仙女寶卷」為例〉雖涉及貞烈主題然其研

究重點卻不在此為使說明不至於失焦故予以排除

臺灣地區學者有以史書為文本加以分析評論者如陳璦婷〈《明史》〈列女

傳〉的敘事策略〉及陳豫貞〈光環背後的黑暗--從《清稗類抄貞烈類》看中國傳

統的婦女觀〉前者以敘事策略來反推《明史》中列女群像的構成機制後者討論

中國傳統婦女觀而以文學作品為文本分析其貞節觀念者如黃振郎〈從《西遊

記》看吳承恩的貞節觀〉及周伯乃〈我國古典小說中的貞節觀念〉等而劉純婷

「《三言》貞節觀研究」紀國智「市民文學中『貞節觀』之研究---以宋元明戲曲

小說為探討中心」王光宜「明代女教書研究」劉素里「三言二拍一型的貞節觀

研究」則分別為西元 1995 至 2005 年橫跨漢學資料整理研究所民間文學研究所

歷史研究所中文研究所四個文史領域的碩士論文

可見貞節觀念的討論實可從文獻學歷史學民間文學中國文學等不同領

域做多方發揮由於中國貞節觀念對婦女的控制至明清發展至最高點故前人針

對明清兩朝進行斷代研究的論文為數不少如張孟珠〈人身安全之憂清代貞節

實踐的困境〉費絲言〈醜事盛清的貞節政治[評 Disgraceful Matters The Politics of

Chastity in Eighteenth-Century China by Janet M Theiss]〉鄭媛元〈明代未婚女子的

貞節觀--從「烈士不背君貞女不辱父」談起〉林時民〈對明代婦女貞節觀念的

若干思考〉關綠茵〈記明末忠貞節的女子〉等

張孟珠「清代貞節的實踐及其困境」費絲言「由典範到規範----從明代貞節烈

女的辨識與流傳看貞節觀念的嚴格化」安碧蓮「明代婦女貞節觀的強化與實踐」

華民國國家圖書館所建立《中華民國圖書聯合目錄資料庫》此資料庫收錄國家圖書館及所屬 76所合作館藏書目資料中華民國國家圖書館所建立《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此資訊網收錄民國45 年至民國 97 學年度全國博碩士論文書目資料共 107353 筆中國大陸地區的資料庫包括萬方數據公司所出版之《中國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此數據庫資料來源來自國家法定學位論文收藏機構中國科技信息研究所收錄自 1977 年以來中國各學科領域的學位論文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電子雜志社出版之《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此數據庫收錄自 1994 年以來中國國內 8200 多種綜合期刊與專業特色期刊論文

199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則為從 1994 至 2001 年間臺灣三篇歷史研究所的學位論文其中張孟珠的一篇期

刊論文及一篇學位論文當是相同主題闡釋發揮的一系列研究成果這些作品從

不同的角度來分析明清貞節觀念的發展與內涵例如貞節觀念如何在明清趨於嚴

格化的現象與背後成因的探討以及就現實實踐層面來審析貞節觀念在中國社會

存在的真象

林懷慈則從另一面向的文獻資料切入發表了〈賦性宣淫清乾隆朝強姦案

之解讀〉與「情慾與社會秩序---從刑科題本看清代婦女的抉擇」等前者為期刊

論文而後者為學位論文林氏以性犯罪原始文獻的角度切入不同於前人專注於

描寫貞烈女子的文獻轉而以非貞節的女子在歷史上留下的記錄為研究範圍為

中國貞節觀念的研究提供另一面向的思考而梁其姿〈清代之清節堂〉則以清代

救濟寡婦的機構為研究的主題

林素珍〈魏晉南北朝女教概述〉張欣怡〈從婦女的守節與再嫁看魏晉南北朝

的貞節觀〉唐毓麗〈唐代的貞節觀及文化建構之探討--以兩「唐書」「列女傳」與

唐傳奇作品為例〉陳晚玉〈宋至明時期婦女貞節觀念的演變〉徐秉愉〈遼金元

三代婦女節烈事蹟與貞節觀念之發展〉盧建榮〈慾望之河---唐代情義邊界的建

構和逾越〉則呈現了明清兩朝之外以斷代為研究範圍的不同成果

唐朝為歷史上著名開放浪漫的時期對女子的約束力相對而言比起其它朝代

較為寬弛宋代理學興起對婦女的約束力轉而強化這兩個朝代在貞節觀念上

表現出強烈的時代色彩故對唐宋兩朝的研究也頗受重視這一點在學位論文

的表現上更為明顯如張欣怡「形象與實踐唐代婦女的孝行」鄭育萱「唐代婦

女書寫文本中的社會反映」朱曉娟「程朱學派與宋代婦女貞節觀之研究」陳莉

婷「宋代家訓之女子教育觀研究」李君琳「從階層身分教育貞節觀看唐代婦

女地位問題」等分別為 2001 至 2005 年間臺灣歷史研究所國文教學教育研

究所的碩士論文其中鄭育萱陳莉婷從文本出發討論婦女德行教育問題而張

欣怡則開啟了前人較少觸及關於婦女孝行議題李君琳則提供了由貞節觀來界定

婦女社會地位的可能性

其它如關注民族文化歷史發展社會家庭等層面之分析王純菲〈女貞

200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與女色---中國古代兩極女性形象并存的民族文化緣由〉李承貴〈「貞節」觀念的

歷史演變及其現代啟迪〉溫毓詩〈中國「貞節觀」文化對婦女的影響兼論心理特

質探討〉蔡銘峰〈從「神聖化」到「桎梏化」--論「貞節牌坊」的婚姻家庭意義〉

王文斌《瘋狂的教化貞節崇拜之通觀》則以專書來探討中國貞節觀念的教化

意義黃惠琴〈韓國古代的婦女貞節觀〉吳玉廉〈香火繚繞中的規範與記憶徽州

地區女祠堂研究〉以外國及地區性為研究範圍是不同的切入點

大陸地區有以各類文本為研究範圍的研究成果以史籍為文本者如位雪燕

徐適端〈從《元史middot列女傳》析元代婦女的貞節觀〉譚德興〈從道光《思南府續志》

看清代貴州婦女的貞節觀〉段穎惠〈迷失的本性mdashmdash從《明史middot列女傳》中的婦女

守節現象析明代婦女的貞節觀念〉段穎惠〈從《明史middot列女傳》析明代婦女的貞節

觀念〉李蘭萍〈從《香山縣志》看清代婦女的命運mdashmdash對廣東婦女貞節觀的研究〉

焦杰〈《列女傳》與周秦漢唐婦德標準〉等其中以正史記載為文本的有 4 篇以

地方志記載為文本者有 2 篇

以古典詩歌為文本則有高春花〈鮮血沐浴下的貞節之花mdashmdash論《國朝閨秀

正始集》中的絕命詩〉練葵英〈一曲蘊含儒家貞節觀念與反抗強權精神的贊歌mdashmdash

《陌上桑》的主題內涵形象探究〉劉少曼〈試談詩經漢樂府中的女性貞節觀〉

張紅霞蘇曉輝〈論元代正統詩文中的貞婦烈女形象〉陳靜〈由《詩經》探源古

代社會女性的貞操觀〉等這種以古典詩歌為文本的研究方法在臺灣地區則較

少人嘗試

古典小說為文本者有張曉莉〈屈辱與抗爭mdashmdash淺析《霍小玉傳》與《杜十娘

怒沉百寶箱》貞節觀的不同〉李奉戩〈明清小說中的妓女與愛情貞節〉馮艷〈論

三言中的貞節觀〉李新燦〈隱形價值的保護與轉換mdashmdash從明清小說看男性對貞

節觀念的變化〉董曉玲施暘〈ldquo三言rdquoldquo二拍rdquo女性貞節觀的還原考察〉曾凡安〈才

子佳人小說中的貞節諷世與隱逸問題〉陳家楨〈ldquo理rdquo對ldquo情rdquo的窒息與扼殺---兼

談《金瓶梅》中的貞節現象〉紀德君洪哲雄〈明末擬話本小說中的貞節與情愛〉 路

易絲愛德華茲羅大正〈《紅樓夢》中的女性mdashmdash中國清代對女性貞節的規定〉

201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等其中《紅樓夢》《金瓶梅》〈霍小玉傳〉〈杜十娘怒沉百寶箱〉為中國古典

小說史上的著名傑作文本作品的朝代亦多集中於明清兩代

以元雜劇的人物行為與情節為切入點的 2 篇論文張維娟〈貞節與齊家mdashmdash

元雜劇年老母親的行為規范〉張維娟〈從遇暴婦女之結局看元雜劇作家的貞節理

想〉則為貞節觀念的研究提供另一種不同的思考面向

大陸地區對魯迅之文學成就評價極高2006 年出現以魯迅作品為文本的研究

論文張小萍鄭昕芾〈從魯迅作品看魯迅的貞節意識〉陳德滋〈祥林嫂不是ldquo捍

衛封建貞操觀念的ldquo節婦----解讀魯迅小說《祝福》〉陳氏以魯迅名篇《祝福》

中的主角祥林嫂為研究重點以貞操觀念來解讀現代小說

以歷史上著名人物及文學虛構角色為研究重點試圖探討其本身之貞節觀念

者前者有潘良枝〈從《情史情貞》管窺馮夢龍的ldquo情貞觀〉劉利利〈對班

昭貞節觀的再認識及對《女誡middot專心》誤讀的疏正〉周玉琳〈時代變化與士人貞節

觀念關系探析mdashmdash以明中期至明末清初的歸有光和歸莊為個案〉王紹東〈秦始皇

貞節婦女觀的心理探因〉後者有徐志祥〈杜十娘與愛情貞節觀〉李奉戩黃曉

霞〈杜十娘之死與愛情貞節觀〉李奉黃曉霞〈杜十娘與愛情貞節論〉26

班昭為著名《女誡》書的作者其作品流傳後世影響到千萬女子的命運

當足以成為研究的對象而馮夢龍歸有光歸莊皆為明清文壇上思想不為世俗

所侷限的傑出才智人士由於其特立獨行故其是否能代表時代思潮頗為可疑

但人不可能身處於現實環境之中而不受其影響而特異傑出人士也不可能不影響

其身處時代而以一小說虛構女子而成為三篇研究論文所青睞的對象可見〈怒

沉百寶箱〉名作受肯定的程度但小說人物實為作者所創造出的虛構假象其所

反映的更應該是作者的思想觀念與價值判斷

大陸地區對明清之前各朝代的研究春秋時期有周海霞〈春秋時期的兩性習

俗與貞節觀〉陳筱芳〈春秋時期的貞節觀〉秦代有申茂盛許衛紅〈淺論秦人

貞節觀的強化與秦文化內容的發展〉漢代有劉偉杰〈由漢代婦女離異與再婚的狀

26 〈杜十娘與愛情貞節論〉一文資料上註明為李奉黃曉霞所著然應為李奉戩黃曉霞當為文獻記錄上的失誤

202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況看漢代人的貞節觀〉郭玉峰〈兩漢時期貞節觀念的世俗化趨向〉魏晉有楊映

琳〈魏晉南北朝時期的貞節觀〉唐代有夏紹先〈從墓志看唐代婦女的貞節觀〉

宋代有方如金江美芳〈論宋代士大夫貞淫觀對婦女改嫁的影響及原因〉王澤剛

學位論文「宋代婦女的再嫁貞節與社會地位」元代有位雪艷〈元代婦女貞節問

題再探〉譚曉玲〈元代女性貞節觀念芻議〉

劉偉杰〈由漢代婦女離異與再婚的狀況看漢代人的貞節觀〉則由婦女離婚之

另一面向來討論貞節觀宋代理學興起對婦女行為控制趨嚴格然文獻上卻留下

許多應為守貞嚴謹士大夫家族婦女改嫁的記錄這樣矛盾衝突的現象足以吸引研

究者之目光故以宋代婦女再嫁為研究重點的論文共出現了 3 篇並以此發展出

對宋代婦女貞節觀的看法

與臺灣地區相同情形大陸地區對明清兩朝貞節觀念之研究亦頗為重視

從 1997 年至 2007 年10 年間即出現 13 篇觀於明清婦女貞節觀念的研究溫文芳

〈晚清時期貞女烈婦盛行的原因及狀況---建立在《申報》(1988-1909)上的個案分

析〉一文時間已設定至晚清其研究文本範圍則限定為 1988-1909 年刊載於《申

報》上的個案分析新聞報導與一般前述之史籍與文學作品有不同的性質甚為

特別

其它如郭培貴董飛〈簡論明朝對節烈女性的獎勵〉夏愛軍許彩麗〈清代

室女守貞現象的文化分析〉張盛秋王蘋〈ldquo理與ldquo利清代婦女的現實選

擇〉吳海麗黎小龍〈明代的貞節婦女〉宋清秀〈試論明清時期貞節制度的積

極意義〉等以明清時代貞節觀念變化為研究重心宋清秀〈試論明清時期貞節

制度的積極意義〉一文有別以往研究者多以戕害婦女心靈與身軀的角度去觀察貞

節觀念反而以積極面去界定其價值較為特別

20062007 年兩篇碩士論文孫雙「晚清至民國時期的清節堂研究」王娟「明

中葉至清前期批判傳統婦女觀的思潮」前者關於寡婦救濟機構「清節堂」的研究

在臺灣地區的學術會議也曾有人提出(見前文)但孫文之研究時間定為晚清至民

國剛好與梁氏之研究論文完成時代上的銜接唯王娟的論文則是對研究者之進

一步研究批判潘大禮闞玉香〈近二十年來關于明清貞節觀的研究綜述〉則反

203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映出大陸地區二十年來對明清貞節觀研究的熱朝

而以概論的方式進行處理者有辛靈美〈貞節牌坊考論〉趙德雷〈論貞節觀對

婚姻家庭的影響〉賀擁軍「中國早期貞節觀念初探」則為學位論文女性寫作與

貞節觀的互動影響在現代婦女具備書寫能力之後成為研究主題之一以經濟學

社會學的角度來探討這古老的枷鎖成為另一選擇貞節的道德意義結構演變

成為研究者另一個思考的重點

大陸學者以地區為範圍所進行的研究著重於三個地區徽州甘肅兗州

以徽州為範圍的有 2 篇王曉崇〈徽州貞節牌坊與節烈女性〉張曉婧〈明清徽州

貞節之風盛行的原因及其社會心理分析〉甘肅有 3 篇胡靜〈清代甘肅社會背離

理學貞節觀的現象分析〉胡靜〈清代甘肅列女群的類型分析〉胡靜〈清代甘肅

列女群產生的原因〉兗州 1 篇徐秀玲〈明代兗州地區婦女貞節現象透視〉以

及 1 篇涵蓋整個明代中國南方的作品陳剩勇〈理學ldquo貞節觀rdquo寡婦再嫁與民間社

會明代南方地區寡婦再嫁現象之考察〉此文專探討婦女再嫁的現象而同一作

者會產生同一系列的論文如胡靜以甘肅為主的三篇作品在地區與時代上更精

確的界定也成為研究方法的趨勢之一1999 年章義和與陳春雷所發表的《貞節

史》一書為大陸地區的研究完成歷史的串連

由上文之分析反映出貞節觀念對中國社會的影響力與重要性前人試圖由

不同的角度去釐清此一問題的真象然女性社會地位與角色的轉變西方不同學

科領域研究理論的引介不同領域文獻資料的處理這些新的研究條件的加入

提供貞節觀念在現代新的研究面向

(二)前人有關主題詩歌之研究

我們搜尋文本相關的前人研究成果我們得出臺灣地區以相關詩家27之作品

與生平為研究主題者大多發表於期刊論文與學位論文諸位學者在完成學位論

文前多於期刊發表相關論文故學者有以同一詩家為主題之一系列作品其面

向有偏重於詩家作品的分析與研究者如顧敏耀〈臺灣古典詩之微觀研究嘗試以

戴潮春事變初期之陳肇興詩作為例〉向麗頻〈《後蘇龕詞草》研究〉有偏重於

27 此處所言相關詩家指的是曾創作過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的詩人

204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詩家個人生平之研究如林耀潾〈在邊緣的邊緣實踐---以清代臺灣澎湖文石書院

山長林豪為例的研究〉林文龍〈光緒年間彰化儒學教諭周長庚事蹟考〉有偏重

於史實考證者如徐麗霞〈陳維英之別業太古巢與棲野巢〉等系列論文以及

阮昌銳〈南明寧靖王與五妃娘娘〉其它如對前人之研究結果予以評論如李知灝

〈評謝崇耀《瑞桃齋詩話初探》〉翁佳音〈簡評《張士箱家族移民發展史》〉

另有以相關主題為研究對象者如許玉青之碩士論文「清代臺灣古典詩之地

理書寫研究」有以臺灣單一區域為研究對象者如王俊勝之碩士論文「清代臺灣

鳳山縣詩歌研究」而大陸地區與主題相關之研究時期集中在臺灣清據末期詩家

的研究如許南英丘逢甲唐景崧等不僅限於其詩歌作品之分析對詩人生

平事蹟之探討亦為重點如清末的唐景崧其涉及臺灣民主國之建立與消失在

政治面向的討論遠比其詩學成就的討論更為熱烈

關於臺灣古典詩史的寫作通論性的文學史為廖雪蘭《臺灣詩史》而施懿琳

《從沈光文到賴和---臺灣古典文學的發展與特色》內分明鄭清領日治三期分

述已具臺灣文學史之內涵區域古典文學史成為近年研究發展的趨勢如《台

中縣文學發展史》《彰化縣文學發展史》《嘉義地區古典文學發展史》《安平文

學史》《苗栗縣文學史》黃美娥「清代台灣竹塹地區傳統文學研究」(1999 年博

士論文)等

綜論式的對臺灣古典文學研究現況進行分析者有發表於 1990 年博士論文的

施懿琳〈台灣古典文學研究概況〉281990 年吳福助《臺灣漢語傳統文學書目》乙

編292000 年發表的施懿琳〈台灣古典文學研究現況mdash以出版專著為對象〉30分

別針對「台灣古典文學選集的編纂」「台灣古典詩的註釋賞析」「台灣古典文學

學位論文的付印」「個人古典文學相關論文集的出版」「其它」等六方面台灣已

出版的台灣古典文學研究專書做評介

黃美娥〈中國大陸有關台灣古典文學的研究概況〉31介紹《中國人民大學複印

28 施懿琳《從沈光文到賴和臺灣古典文學的發展與特色》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1990 年 29 吳福助《臺灣漢語傳統文學書目》乙編臺北文津出版社1999 年 30 施懿琳〈臺灣古典文學研究現況〉《臺灣文學學報》第 1 期2000 年 6 月

31 黃美娥〈中國大陸有關臺灣古典文學的研究概況〉《臺灣文學學報》第 1 期2000 年 6 月

205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報刊資料索引》《中文社科報刊篇名數據庫》等資料庫中有關台灣古典文學研究

的單篇論文與專著並提出三點觀察結果即偏於作家作品的研究強調愛國意

識主題研究人員多集中於福建廣東浙江等沿海一帶

2002 年發表於江寶釵《臺灣古典詩面面觀》中第一章之〈臺灣文學研究概況〉

322004 年許俊雅發表〈九 0 年代臺灣古典文學研究現況評介與反思〉33許氏對

八 0 年代以來臺灣古典文學的研究發展與未來的研究趨勢有深度的說明2007

年林淑貞《近五十年台灣地區古典詩學研究概況---以 1949~2006 年碩博士倫文為

觀察範疇》34搜尋的範圍為臺灣地區的學位論文以各朝代與區域分類介紹「臺

灣地區及詩人」則以詩家題材詩社詩話籤詩等分類介紹這些學者對研

究成果的介紹與批評足供後來研究者參考

(三)前人有關政治意識主題之研究

而前賢有關政治意識主題之研究比較起來大陸地區較為豐富但主要以

政治學的角度切入如楊海蛟《政治意識論》35以及戚珩《政治意識論中國特色社

會主義政治研究》36等為節省篇幅本文僅介紹與文學領域相關之成果臺灣地

區有陳瀅州整理〈從臺灣意識出發--政治意識與現代詩如何調和〉一文37乃以

對談之方式進行主要是記錄李魁賢與王國安之訪問記錄而許維德〈故鄉心

由《故鄉來的親人》談臺美人及黃娟的政治意識〉38則以文學文本出發分析創

作者黃娟之政治意識並帶出現代臺灣移民美國之族群對國族之思想與感情

袁則難則有〈城春草木深--論lt孽子gt的政治意識〉39分析當代著名小說家白

32 江寶釵《臺灣古典詩面面觀》臺北巨流圖書有限公司2002 年 33 許俊雅〈九年代臺灣古典文學研究現況評介與反思〉頁 611~669載入《講座 FORMOSA》

臺北萬卷樓圖書公司2004 34 林淑貞《近五十年臺灣地區古典詩學研究概況---以 1949~2006 年碩博士倫文為觀察範疇》臺

北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07 年 35 楊海蛟《政治意識論》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1 年本書隸屬於《當代中國政治總論》

叢書 36 戚珩《政治意識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研究》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5 年 37 陳瀅州整理〈從臺灣意識出發--政治意識與現代詩如何調和〉《明道文藝》第 358 期2006

年 1 月 38 許維德〈故鄉心--由《故鄉來的親人》談臺美人及黃娟的政治意識〉《文學臺灣》第 10 期1994

年 4 月 39 袁則難〈城春草木深論lt孽子gt的政治意識〉《新書月刊》第 5 期1984 年 2 月

206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先勇的名著《孽子》中的政治意識而大陸地區則有鄢然〈從《金色筆記》看萊

辛的女性政治意識與敘事策略〉40梁惠娟〈試論鐵凝作品中的政治意識〉41以

及王西平〈路遙小說中的時代意識與政治意識〉王氏分論路遙小說中之時代意識

與政治意識並以為路氏作品有「不迴避政治事件和政治鬥爭」「塑造了一系列

從政人物揭示政治問題」「小說中眾多人物的命運總和政治發生千絲萬縷的聯

繫」等政治意識

另溫奉橋〈論王蒙小說的政治意識〉中提出「王蒙的ldquo政治意識主要表現

為一般的淺層次的政治反思類小說其主題是對ldquo文革中踐踏人的尊嚴和權利

的嚴正抗議」42楊劍利則有〈清末民初婦女政治意識管窺〉以為清末民初中

國婦女的政治意識主要表現為「一種愛國意識和民族意識」43張婧磊〈政治意識

與人性的悖論融合---解讀紅豆〉對於《紅豆》能掙脫中共十七年文學中要求

文學配合政治的文學潮流並「對人性有所豐富和發展」加以贊揚44陳世球則有

〈試論丁玲創作個性中的政治意識mdashmdash紀念丁玲誕生 100 周年〉45王健有〈論西

周王朝政治意識中的合法性理念mdashmdash以今文《尚書》為中心〉46以及李運而相關

之學位論文則有謝明子的《政治意識與女性意識的糾結mdashmdash丁玲小說創作論》47

以及李運摶〈當代小說政治意識漫論〉48

由上述成果可知大陸地區對此研究主題較為關注發表論文篇數相對較多

而臺灣地區不僅沒有專書學位論文且僅有 2 篇相關期刊論文而以古典作品

與現代文學創作來分類前賢較傾向以現代小說為研究文本古典作品則僅有《尚

書》數量甚少

40 鄢然〈從《金色筆記》看萊辛的女性政治意識與敘事策略〉《當代文壇》第 5 期2008 年 41 梁惠娟〈試論鐵凝作品中的政治意識〉《社會科學戰線》第 5 期2007 年 42 溫奉橋〈論王蒙小說的政治意識〉《山東省青年管理幹部學院學報》第 3 期總 109 期2004

年 5 月 43 楊劍利〈清末民初婦女政治意識管窺〉《衡陽師範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第 24 卷第 4 期2003

年 8 月 44 張婧磊〈政治意識與人性的悖論融合〉《東疆學刊》第 19 卷第 2 期2002 年 6 月 45 陳世球〈試論丁玲創作個性中的政治意識mdashmdash紀念丁玲誕生 100 周年〉《邵陽學院學報社會

科學版》第 1 期2004 年 46 王健〈論西周王朝政治意識中的合法性理念mdashmdash以今文《尚書》為中心〉《江海學刊》第 6 期

2003 年 47 謝明子「政治意識與女性意識的糾結mdashmdash丁玲小說創作論」河北大學2005 48 李運摶〈當代小說政治意識漫論〉《文藝評論》第 3 期1995 年

207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由上述前人研究成果得知有關本文主題之研究尚有發展空間故本文擬

以清代貞節烈女詩歌為研究之文本嘗試從作品之敘事架構與書寫策略來建構作

者群之政治意識內涵之分析

貳五妃詩墳墓之意象反映明政權走向滅亡與結束

文本

有以明皇室在臺殉節之五妃為題的作品五妃本事參見江日昇《臺灣外記

弁言》丁紹儀《東瀛識略》等皆有記載江日昇站在清朝統治者的立場對鄭

氏王朝一直視之為謀逆亂臣但對殉國而死的寧靖王則抱著頌揚的態度49而追

隨寧靖王殉死的五妃則稱讚其為「且五姬慷慨輕生氣勝男子而臺灣之山川草

木能不因此而增光乎」50可知五妃殉節之歷史地位與道德價值在清康熙年

間即已確定

丁紹儀《東瀛識略》記五妃事較詳51包括甯靖王與妻妾來臺潛居殉國以

至安葬的經過甯靖王在桂王兵敗後跟隨鄭成功到臺灣已失去皇室地位與權

柄的王孫生活所需須自行張羅52迨康熙 22 年鄭氏軍敗鄭克塽降清晚明

最後據點也消失了明王決定殉國詢問五名姬妾的意見結果六人同死丁氏

且詳記五位女子姓氏名稱並詳記五妃墓在「魁斗山麓」53且補記後人稱之為「五

烈墓」

49 江日昇《臺灣外記弁言》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臺灣文獻叢刊第 60 種1960頁 13「設使術桂不死則其名不傳亦與敗葉腐草同寂寂而無聞不幾為臺灣之山靈所笑乎惟其從容就義無慚勝國遺風」江寶釵《臺灣古典詩面面觀》頁 33臺北巨流1999「寧靖王自縊身亡五妃殉情受到推崇與愛戴這種『氣節』自勵似乎是超越朝代的認同成為一種集體認同」 50 參見江日昇《臺灣外記弁言》頁 13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 年臺灣文獻叢刊第 60 種 51

丁紹儀《東瀛識略》頁 105臺北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7臺灣文獻叢刊第 2 種「五妃墓在臺邑仁和里為前明甯靖王姬妾葬所甯靖名術桂太祖九世孫遼王後流賊破荊州避亂至浙唐王封為長陽王旋請讓與兄子改封甯靖桂王命監 鄭鴻逵軍師潰偕鄭成功至臺墾田數十甲自給鄭氏歸命甯靖曰『時逢大難遠潛海外今死期至矣汝輩聽自便』時元妃已故姬袁氏王氏秀姑梅姊荷姊僉曰『王能全節妾等願從』先同縊於室甯靖書絕命詩畢亦自經眾舁甯靖柩於鳳山縣竹滬與元妃合窆而瘞五姬於里之魁斗山麓後人又稱五烈墓」 52 丁紹儀《東瀛識略》頁 105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7「墾田數十甲自給」 53 據許南英《窺園留草》頁 13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2臺灣文獻叢刊第 147 種「墓在臺南城外新昌里」墓碑題曰「明寧靖王從死五妃之墓 」因時代變遷行政區域重新劃分故里名有異而墓碑標題當為後人所增

208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中國旌表女子不同的行為價值都用不同的稱謂這點可以說是承襲了中國傳

統文化中「諡號」的精神與方法以「烈」稱之可見其行為價值在於棄絕生之

欲望而選擇死亡的強烈意志《臺灣外記》記朱術桂與五妃殉節前後細節且寫明

五位殉節女子的身份乃為姬妾文云「其元配羅氏早逝惟有侍姬袁氏蔡氏

荷姑梅姊秀姑五人而已」54而高拱乾《臺灣府志》與周元文《重修臺灣府志》

皆採陳元圖〈明寧靖王傳〉文入傳原文云「王hellip 妾媵五棺埋於文賢里大林邊

去王墓三十里擬表為『五烈墓』」至康熙 58 年陳文達纂《鳳山縣志》中同樣附

有陳元圖所撰王傳然行文已完全不同全文云「妾媵五棺埋於臺灣仁和里魁

斗山豎其碑曰『明寧靖王從死五妃墓』去王墓三十里」55

黃典權以為引同文而完全兩樣主要原因為「『鳳志』是根據當時的實況大大

地把陳元圖的傳文竄改過」56並以為「五妃之名與五烈之表含義很有異趣」黃

氏雖未明言此異趣之內涵然其對於被稱為「五妃」的原因卻有推斷「按照明

代規制袁氏等五人自然不能躋身於妃子她們之所以被稱『五妃』主要原因是義

烈感人認為非稱以『妃子』不足以顯旌其碩節」57

至乾隆《重修臺灣縣志》「妾媵五棺埋於魁斗山去王墓三十里今稱為

五妃墓」58殉節後於後代文獻資料中則由姬妾之身份59晉升為皇權時期中女子

尊貴身份的名號「妃子」清代臺灣古典詩壇中以此為題者大多稱五妃如康熙

朝施世榜〈弔殉節五妃墓〉乾隆朝六十七詩云「吁嗟五妃巾幗真堪旌」嘉慶朝

章甫〈五妃廟〉道光朝劉家謀〈謁五妃墓〉同治朝林豪〈五妃墓〉我們可以說

整個清治時期文人對五妃地位的提昇是認同的

清代臺灣古典詩壇中曾以五妃為題創作總共有 29 位作者其中康熙年間的作

者有 4 人乾隆嘉慶年間 12 人道光咸豐年間 6 人光緒年間 5 人生存年代不

54 江日昇《臺灣外記》(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卷 10臺灣文獻叢刊第 60 種頁 433 55 陳文達《鳳山縣志》(臺北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卷 9臺灣文獻叢刊第 124 種頁138 56 黃典權〈明寧靖王五妃考證〉《臺灣風物》第 20 卷第 1 期( 1970 年 2 月)頁 16 57 黃典權〈明寧靖王五妃考證〉《臺灣風物》頁 16第 20 卷第 1 期1970 年 2 月 58 王必昌《重修臺灣縣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卷 11臺灣文獻叢刊第 113 種頁 388 59

關於五妃之姓名與地位之排行參見黃典權〈明寧靖王五妃考證〉《臺灣風物》第 20 卷第 1期1970 年 2 月

209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詳者有 2 人60其生存創作年代平均分佈於清據臺灣的各個朝代而作者為臺籍身

份者有 10 人具備遊宦身份者有 11 人擔任的官職多與地方文教方面相關另有

8 位不具官銜的內地詩人這些內地作者滯臺時間普遍並不長滯臺不長當以印象

及感受最為強烈的主題人物為創作題材而各朝代詩人持續以五妃的主題創作

可見五妃殉節已非歷史上之單一事件而附有更深刻的意義而同為殉節人物

捨臺邑歷史上其它殉節女子而取五妃取捨之間的動機令人玩味

而最早以五妃為題的作品首現康熙朝王禮陳文達《臺灣縣志藝文志》包

括林中桂施世榜施陳慶何借宜等同樣標題為〈弔殉節五妃墓〉前 3 人據文

獻記載同為臺邑人士許玉青以為其為南明遺民作品中寄寓在臺漢人心中「對

已故的明代政權猶懷有明祚情懷此詩可視為南明遺民對明祚的感懷」並指出

五妃詩題的兩大義為「明祚延長」「軀捐從王」兩大要義61然葉嘉瑩教授指出

判斷一首詞中有無比興寄託之意究竟當以什麼標準來作為依據的問

題helliphellip以為第一當就作者生平之為人來做判斷第二當就作品敘寫之口吻

及表現之神情來做判斷第三當就作品所產生之環境背景來做判斷62

我們搜羅三位詩人之作品林中桂僅有〈弔殉節五妃墓〉一首無法參照

而施世榜據《福建通志臺灣府人物》所載為「晉江人籍鳳山拔貢生」63其所

流傳詩作中有〈靖臺隨軍入鹿耳門〉中有「僻嶠潢池弄王師待廓清」(全臺詩

全臺詩智慧型資料庫)若施果真心懷南明斷不能有此作品而施陳慶除五妃

詩外僅有〈打鼓山〉傳世兼之生平不詳無法由其它詩作取得旁證以釐清

其是否為南明遺民然清領初期清廷對臺邑防範甚嚴若其為南明遺民為何

會成為「臺灣諸生」且官修之《臺灣縣志》標註為「茂才」《重修鳳山縣志》標

註為「庠生」64雖不至有官身但為與官府關係良好殆無疑問詩既「在心為志

發言為詩」若真有如此澎湃之故明情懷為何又僅只一首

60熊佐虞與祝道椿不詳但可以經由記錄其詩的地方志或詩集的創作年代推算其大略的創作時間 61 許玉青「清代臺灣古典詩之地理書寫研究」(中央中文碩士論文2004)頁 139140 62參見葉嘉瑩《清詞散論》(臺北桂冠2000)頁 251 63 見陳壽祺《福建通志臺灣府》(臺北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臺灣文獻叢刊 84 種頁855 64 施陳慶之生平不詳《全臺詩》稱其為「臺灣諸生」詳見第 2 冊頁 50

210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若以雍正時來臺之張湄為例張湄(~)字鷺州號南漪又號柳漁

浙江錢塘人考《清一統志臺灣府》載張湄為 「錢塘人雍正中以御史巡臺灣

嚴稽冒籍校士公明」65張氏既為內地詩人其活動的時期為雍正朝當時清廷

對地方的控制仍嚴格若臺邑五妃命題果真寓託對南明之感懷那必然是種普遍

性的共同認知則如張湄此種背景的遊宦以五妃為題創作的可能性就不存在了

更何況後期詩人以此創作不絕我們只能推測清據前期五妃命題或有可能寄託

詩人對明朝的感懷後期則未必為如此

如朱仕玠〈五烈墓〉「百年荒塚在寧比玉鉤斜漫墮三春淚驚摧五朵花

瘴鄉空葬骨絕海竟無家」(貳頁 388)朱仕玠(1712~)字璧豐又字璧峰

號筠園福建建寧縣人朱氏於乾隆 28 年以儒學教諭之身分抵達鳳山魯仕冀為

其作品《小琉球漫誌》寫序中以為其書詳細描寫臺灣山川草木人情風俗66而陳

璦婷稱其詩作「觀察臺灣的地理氣後與物產」「貼近臺灣的風土民情」67但朱

氏於本篇論文文本中除此詩外未有其它作品可知五妃之創作非徒以女子殉

夫之節烈情操為重點顯現其足以為臺邑歷史文化中的文化主題

而乾隆年間六十七〈弔五妃廟〉一詩其體裁為歌行體篇幅較長敘事色

彩濃厚包含較多人物形象與事件情節的描寫原詩如下

東風駘蕩天氣清載馳驄馬春巡行刺桐花底林投畔森然古墓何崢嶸

路旁老人為余泣當年一線存前明天兵既克澎湖島維時臺海五烈皆捐

生至今坏土都無恙誰為守護勞山精雲封馬鬣連衰草四圍怪石爭縱

橫時聞鬼母悲啼苦想見仙娥笑語聲歲歲里民寒食節椒漿頻奠陳香

羹滿目荒涼已感歎更聽此語尤傷情有明歲晚多節義樵夫漁父甘遭

烹島嶼最後昭英烈頑廉懦立蠻婦貞田橫從死五百皆壯士吁嗟乎

五妃巾幗真堪旌(貳頁 247)

六詩以第一人稱觀點敘事12 句先寫明創作動機春季天清氣爽適合出遊

在這美好的季節騎馬踏青點出季節氣候旅遊方式說明訪五妃墓的緣起

65 《清一統志臺灣府名宦(本朝)》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臺灣文獻叢刊第 68 種頁 36 66 朱仕玠《小琉球漫誌》(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6)頁 2~3 67 陳璦婷〈再現南臺灣二百年前風物mdash朱仕玠《瀛涯漁唱》析論〉《東方人文學誌》第 1 卷第 2期2002 年 6 月頁 127

211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第 34 句則直接點明主題描寫古墓的現況作者乾隆年間宦臺距五妃殉節

年代已久遠古墓蕭然寂寥5 至 10 句寫民間對五妃事蹟的評價既言路人提及

五妃詩都會傷心流淚民間對此歷史案件應耳熟能詳深入人心埋身之處能保

存無恙當是有心人善意維護周全反映詩人創作當時五妃在臺灣民間的地位

1516 句寫當時應時的節日民間也會準備祭品祭拜慰靈可見五妃的地位在乾

隆朝已由凡人升格為具有宗教色彩的人格神2122 句點出五妃殉節的精神價值

足以為後世楷模宣揚表彰其事蹟的背後實有教化百姓移風易俗的政治意涵

末 2 句以歷史上著名的田橫事件相提並論將臺邑歷史之單一事件與中國歷史聯

結六詩先寫景後敘事再評論末了抒懷敘述角度多變融情於景表達

出作者較真切的感覺與看法與其他僅只空泛評論的五妃詩歌有別

六十七(~)號居魯滿州鑲紅旗人其人據〈番社采風圖考提要〉

一文所載「清乾隆九年以戶科給事中奉命巡視臺灣在任三年曾與同官范

咸纂輯『重修臺灣府志』同時留心殊風絕俗並珍視海東文獻」六氏既為滿

人其出遊至五妃墓當無悼念前明之意其身為巡臺御史政蹟為歷史肯定

或有「留心殊風絕俗」之用心

莊勝全提及「英國文化史家Peter Burke在研究 17 世紀英國旅遊者至義大利旅

遊的情形時發現由於不同的生活背景(宗教語言氣候與習俗)致使旅遊者對

於不同群體間所洩露的文化差距往往有銳利的觀察也就是這些旅遊者會特別留

心他們認為是奇特的事物上他們的旅遊記錄便是在文化刻板印象(cultural

stereotype)與個人觀察(personal observation)間交織互動而成」68六氏以內地官宦而

為臺邑風土之詩與莊氏所言旅遊者外來客的角色相當而其所言不同群體從

種種跡象可知乾隆朝臺灣接收中華文化的薰陶尚不夠久遠還在經歷所謂「內

地化」的過程因此臺邑比諸內陸確實像是不同群體然外來客(如六氏)所觀察

到的除莊氏所言之「文化差異」還有「文化類同」據此可知外來詩人對臺邑

印象的記錄實亦參與臺邑文化歷史的建構

五妃詩中有以後人身份感嘆前朝的人與事以及對明朝與鄭氏王朝興衰的評

68 莊勝全〈清康熙朝臺灣印象的轉變---以四位親歷者的觀察為例〉《臺灣風物》第 56 卷第 3 期

2003 年頁 56

212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論詩人對五妃的弔古有時會與明王朝的覆滅連結在一起從而使敘述的觸角

觸及更深層的政治意識的層面乾隆時任巡臺御史兼理學政范咸〈弔五妃墓十二

絕句〉十二首之一「明亡已歷四十載死節猶然為故明荒塚有人頻下馬真

令千古氣如生」(貳頁 258)

范咸(~)字貞吉號九池又號浣浦浙江仁和人根據范詩分析

前 12 句提及明亡及五妃殉死此處將其死亡定位為為明朝亡國而殉節故在詩

歌中將五妃與明政權劃上等號而第 34 句寫荒涼的墳墓卻能引來有心人絡繹不

絕的拜訪是因為其慷慨氣節足以使精神不朽全文敘述觀點一致范氏身為

遊宦詩人實與前文所述六氏一樣注意到臺邑區域性文化歷史故五妃人與事

寫入臺地歷史實與其政治背景有莫大的關連如施世榜寫五妃詩而論及明朝政

事施世榜〈弔殉節五妃墓〉「回首可憐明季世相臣事業不堪云」(壹頁 234)

而前所言六十七〈弔五妃廟〉以及林中桂〈弔殉節五妃墓〉等皆是歐麗娟提到

由於死亡與人世間最大的聯繫或是死後世界最接近陽光的界限厥在於

分隔陰陽的一抔黃土mdashmdash一個可供緬懷紀念的具體憑藉縹緲的魂靈既是

抽象而不可捉摸以憑空想像的成分居多但是人死所歸的墓塋丘隴卻

如同一切物質一樣具有實質可觸的屬性既是安頓死者的居處可免於生

死混雜所帶來的種種問題又無礙於作為死者精神的象徵和死後生命的依

附之地69

但五妃事件中墳墓的形象為何特別鮮明除了歐氏所言其為「一抔黃土mdashmdash

一個可供緬懷紀念的具體憑藉」「死者精神的象徵和死後生命的依附之地」便

於民間傳說的流傳外如同前文所言清政府積極將五妃與明王朝劃上等號不

斷修繕突顯五妃葬身之所的舉動就如同不斷清除明政權(或漢政權)殘存的勢力

試圖將明王朝永遠塵封深埋於不見天日的墳墓對其統治權不可有絲毫之影響與

撼動故歷朝有官方修繕的動作

如《臺灣詩乘》載「臺南寧南門下有五妃墓道碑為乾隆十一年臺灣道莊

年所立刻巡臺御史六十七范咸之詩」70以及《福建通志臺灣府古蹟》「乾隆

69 歐麗娟《唐詩的樂園意識》臺北里仁2000 年頁 386 70 連橫《臺灣詩乘》卷 2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 年臺灣文獻叢刊第 64 種頁 50

213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間兩巡院命同知方邦基重修且立碑於南門外曰「五妃墓道」71而終清治時

期以貞節烈女為主題的作品以五妃與鄭月娘最多而後者是因為有宋永清召

集徵詩之會一舉而有 18 位詩人共襄盛舉故若論自發性的題詠為詩應以五妃

為題者最多且以五妃為題之作品各朝均有自康熙至光緒作品未曾斷絕而

內地詩人佔一半以上其中一半又具遊宦身份作者為臺邑詩人者又多站在統

治者立場故由生前的明朝郡王姬妾跨越生死界線而成五妃由民間感念傳頌

而至清朝官府迎入延平郡王陪祀至五妃墓而神異靈跡顯現民眾祭拜虔誠而至

五妃廟發展至臺地民間神祇以至為古蹟勝景而為臺灣歷史文化在客觀現實

世界具體可感的一部份成為臺邑歷史上的文化語碼72可以說是臺邑社會構築本

土集體記憶的典型範例

就如同前言所提及的是「異族婦人在家族中的角色隨其丈夫而定隨丈夫之

尊卑而尊卑」這五人在生時身份為皇族之妾殉節的對象不僅是一個男性

還擴大成為這位男性所代表的中央皇權亦即明朝政權許東海提及

屈〈騷〉中種種女性書寫的目的主要不在呈現女性世界的客觀風貌相

反地卻藉以作為隱喻傳統男性政治建構中倫理秩序問題的紛云雜遝因

此從屈〈騷〉以來辭賦中的女性書寫其背後的創作本質無非還是

回歸男性中心的文學運轉機制而且具有濃烈而明顯政治意涵73

許氏所言雖為辭賦但種種跡象顯示此說法應能適用於清代臺地五妃主題

的詩歌亦即以五妃殉節死亡為主題的作品其實隱喻著朱術桂所代表的明朝政

權五妃隨夫殉國實乃隱含著明政權滅亡的悲劇結局

第二我們可以考量到五妃之題詩有大量的作品都以其葬身之墳墓為題

而墳墓在中國文化中一直都代表著一種終結完了以及與現實世界有永遠跨不

過涇渭分明的鴻溝74畢恆達如此陳述空間「空間絕不是一個價值中立的存在

71 陳壽祺《福建通志臺灣府臺灣縣冢墓》卷 47頁 145臺灣文獻叢刊第 84 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 72 葉嘉瑩《漢魏六朝詩講錄》頁 121臺北桂冠2000「符號學理論認為當一個符號在它的傳統文化中使用很久的時候它就形成了一個 code----語碼使你一看到它就會產生某些固定的聯想」 73 參見許東海《女性帝王神仙先秦兩漢辭賦及其文化身影》臺北里仁書局2003 年

頁 50 74 參考前文關於五妃詩歌之評述

214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或是人們活動的背景它一方面滿足人類遮蔽安全與舒適的需求一方面更展

現了人們在某時某地的社會文化價值和心理認同」75於是由五妃所代表的明朝

政權就被詩人們所題詠的五妃墓永遠的鎮壓了結了變成一個歷史的符碼

永遠封存在時間的長河之中

那些試圖推翻新政權的反清復明的思想隨著五妃事件進入臺地人民的集體

記憶五妃墓成為一個勝景古蹟也成為對前朝追弔哀念的象徵被放逐至另

一個另一個世界如同人們永遠不能起死回生明政權也被封於古墓之中進入

歷史一去不返了如此我們可以解釋清政權對殉節明朝的寧靖王與五妃的善

意我們由此也可以解讀終清一朝詩人對五妃事件的題詠內涵

參民變烈女的歌頌反映創作群對清廷統治權的支持與肯定

文本反映創作群對主角人物命運之探索與思考著重於人物與政治千絲萬縷

的聯繫從而表現出臺邑明清兩代統治集團的抉擇與判斷

清乾隆林爽文事變中有劉烈女殉節事劉氏生平見諸臺邑地方志乾隆 53 年

之《欽定平定臺灣紀略》記劉女殉節事76此文以奏聞之敘述口吻簡明扼要陳述事

件之來龍去脈與方志傳文不同並無穿插人物自剖心志之獨白文末評論烈女

行蹟並懇請旌表彰顯更可見此文之用途乃對上奏聞之作

賀伯代所撰〈烈女劉滿姑傳〉77文章增加了劉氏家族中另一烈士之述寫即

劉亨基之子挺刃護父之烈舉而劉女見大勢已去奔赴小池也增添了旁人勸阻譬

解之言劉女之回答則顯見其智慧識見豐富了烈女人物內涵而臨死之前劉

女與賊人之衝突則化為對話表現之賊言充滿恫嚇意味而劉女回答「我名家女

豈懼死乎汝等生當太平甘為逆亂官軍至碎屍萬段矣」則完全站在統治

階級立場發聲

75 畢恆達《空間就是權力》臺灣心靈工坊2001頁 2 76 《欽定平定臺灣紀略》卷 62頁 998 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臺灣文獻叢刊第 102 種 77 《碑傳選集》(四)臺灣文獻叢刊第 220 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6頁 557

215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首先《彰化縣志》中劉女之死乃在懼怕受辱而此文則自言為「名家女」

稱對方「逆亂」則烈女與賊人之對抗已提昇為國家與叛逆份子的對立而前

面各志文所未有之「官軍至碎屍萬段矣」更充滿為清政權宣傳劉女已轉為

國家發聲器之角色可知劉滿姑之旌表入祠備受朝廷重視其政治意涵不言

可喻而前面志文始終保存著劉女被虐殺之記載於此文被刪節可知對人物之

悲憐所引發對人生命運之思考認知已非此文所著重者光緒年間之《臺灣通志》

對烈女之記載則轉為簡單扼要僅為事件重點之交代78 但劉女殉節事發生於

清朝中期一直至清末雖詳略有別然仍保留對此人物之記錄再加上旌表之

慎重其事入祀與建祠皆為官方主導故可視為地方志書建構臺地女性貞烈典範

以加強對臺政治控治力量之典型範例

清乾隆年間的錢唐諸生陳裴文〈劉烈女〉以林爽文事變中遇難烈女劉滿姑為

戀父必甘白刃蹈滿姑死烈刃死孝罵賊不畏遭群凶滿姑死孝還以忠

三尺刀光一尺水滿姑知生不知死君恩隆祀臺灣城滿姑雖死仍如生

史乘千秋載奇節劉郡丞女年十七(參頁 167)

此詩以客觀觀點敘事前 8 句為兩兩相對之對句第 1357 句寫烈女殉

節獲旌之關鍵過程因戀父未能及時離開兇地因罵賊而遭難先為刀傷後跳水

而死事平後受君王旌表更得入官祠受後世香火第 2468 句則重複相同的

句式每句僅更動數字重點在強調人物的行為價值末 2 句則寫其精神生命的

不朽傳世全詩偏於主觀評論對人物事蹟僅為概括重點說明陳斐文生平不詳

但為內地詩人無疑至嘉慶年間蕭綸也有〈臺灣三仁詩〉詩文如下

臺灣淨掃無風塵天子下詔褒三仁三仁何姓氏一為壽同春淡水縣丞

老幕賓丞亡攝官克復城出兵勦賊死賊營其一嶺南客 國子生寓彰

化糾義民其姓李氏喬基名守鹿仔港有成績戰牛馬莊終殞身 同時

見此二義士一弱女子尤絕倫滿姑年十七父曰劉郡丞賊先執丞次脅

姑 姑不受辱泣且嗔蹈河不死罵益烈白璧雖碎聲錚錚是三人者微且

輕非將非吏非守臣身雖死義分甘沉淪幸遇天子大聖明幽遐必矚

78 《臺灣通志》〈資料(二)文職冊〉臺灣文獻叢刊第 130 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2頁 804

216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名教是敦曰此三人縱疏賤磊落大節宜弔旌詔建祠宮楹桷維新有

司歲時祀以特牲為問蟻賊起事辰士民奔走婦女被掠何無一人能

及此三人吁嗟乎人人且有忠孝情盍至三仁祠下一聽天子命祀之恩綸

(肆頁 234)

蕭詩體裁為歌行體篇幅較長以客觀第三人稱觀點敘述夾有議論與抒情

對人物身份背景以及事件發生的經過有詳細的描寫三仁者稱三位在事變仍稟

持著節操正義剛強不屈奮勇抗賊的義士而清政府在民變平定後下詔褒揚

三人並興建三仁祠命地方政府歲時節令予以祭祀後世永念

而這三位義士身份背景各異第一位名叫壽同春事變發生時為淡水縣丞的

幕賓年紀已經大了在縣丞遇變身亡他危亂中一肩擔起責任率兵勦賊不

幸死在賊營第二位名叫李喬基為寄寓彰化的內地人具國子生身份在亂事

中集結民間力量變頗有成績但不幸在牛馬莊戰死第三即是劉郡丞之女蕭

氏對劉滿姑的敘述最為詳盡也許是因為劉氏的事蹟最具傳奇色彩對於三仁

事件的價值與清政府褒揚的動機在作品中也進行討論蕭詩雖為文學作品實

已具記史的作用且歌行體句式長短自由用語淺白尤利於傳播蕭綸據《全

臺詩》所載「字子山江蘇太倉人嘉慶年間(1796~1820)貢生著《樊村草堂

詩集》」」(全臺詩全臺詩智慧型資料庫)

然則寫臺灣烈女劉滿姑的兩位詩人皆內地人士而劉烈女為內地官宦之女

隨父赴任而喪命於臺邑因此而成為臺灣列女歷史其中一員然為何以劉女為詩

者臺邑詩人缺席此可疑之處

劉滿姑罵賊不屈而為亂兵所殺後為清廷封為三仁並下詔建祠祭祀宣示

著清朝統治權的正當性與絕對性褒揚滿姑罵賊而亡的義烈行為足以教育臺地

民眾必須忠於清朝反覆一再灌輸教育臺地百姓必須遵從的政治歸屬盧建榮曾

提出「一位漢人婦女絕不容許異族染指其身體於此漢女身體是一種漢人國家

主權的隱喻」79林爽文民變雖非漢胡之對立與衝突但劉女為清廷官吏縣丞之女

對抗的是民變中的暴民此對立衝突也隱含兩種政治勢力的對抗包括兩個群族

79 盧建榮〈從男性書寫材料看三至七世紀女性的社會形象塑模〉《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報》第 26 期1998 年頁 18

217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對物質包含食物土地性等各種資源的佔有與爭奪這點與中國歷史上漢胡勢

力對立的性質相當

因此我們可以這樣推定劉女的身體成為清治臺地權力的展現場烈女力拒

事變外在武力侵辱隱喻著清廷對臺地的所有權不可被被侵犯劉女死前面對侵

犯的態度與言語以及死亡方法的描述這樣剛烈行為的極度刻劃與突顯使劉

女抗暴的決心與影響力大為提高促使臺邑男性興起女子猶能如此保家衛國身

為男兒怎可不奮發而這種百姓為國犧牲意識與認知的養成對統治階級而言

實是鞏固政權一個重要的手段故可窺知劉滿姑事跡之所以能受到清廷大家宣揚

的潛在原因80

又如陳維英〈為王樹生明府題姊姒三節圖〉「乾坤存王氣女子識綱常人

是松梅竹心如冰雪霜後先三不朽生死一齊香況我鬚眉輩貞忱豈可忘」

(伍頁 199)反覆陳述著女子之所以能實踐綱常倫理是因為統治階級教化百姓成

功而女子都能夠捨生取義況且我們鬚眉男兒報國犧牲豈能後人陳詩服膺統

治階級的意識型態而此統治階級則為清朝廷

中國傳統上有士人殉國與女子殉節被類同化的傾向故詩歌書寫殉節的烈

婦也常別有隱喻如明朝末年已有士人以婦女死節或守節的選擇來比擬士大夫

殉節與守節的問題以臣殉國如婦殉夫者如晚明袁崇文〈黎烈婦傳〉云「臣事

君與婦事夫論者嘗相提其義皆取於致命遂志」81以及徐枋〈與葛瑞五書〉舉時

人的說法「殉節為易守節為難為烈婦易為節婦難」82顏元云「明末死節

之臣閨中義婦耳」83亦有士人為詩引節婦來比喻忠臣的如孫枝蔚〈朱矞三母

費太孺人貞節詩〉之一「節婦如忠臣所難非一死立孤能有成庶可光前史」

84以及吳嘉紀〈程寡婦歌〉

80 盧建榮〈從男性書寫材料看三至七世紀女性的社會形象塑模〉《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報》第 26 期1998 年頁 12 81 袁崇文(1595 年進士)〈黎烈婦傳〉載於屈大均(輯)《廣東文選》《北京圖書館古籍珍本叢刊》冊 117卷 15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康熙 26 年(1687)三閭書院刻本影印本1989 年頁 507 82 徐枋〈與葛瑞五書〉《居易堂集》卷 2頁 1 上下 83 李塨纂王源訂《顏習齋先生年譜》(附載於顏元《顏元集》)卷上「辛亥(康熙 10 年1691)37歲」條下冊頁 735 84 孫枝蔚〈朱矞三母費太孺人貞節詩〉《溉堂後集》卷 3《溉堂集》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頁 6 下

218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心志不改伊維寡婦忠臣忠臣識大義臨難往往致其身婦人脂口澤膚

十人九人腸肺愚節操曷繇自勵門戶胡能獨扶君不見程寡婦hellip夫死婦

不死祇緣黃口兒女須題攜85

等皆是而吳德功〈洪烈婦〉

山水毓貞媛乾坤鍾間氣鹿溪洪氏女少小知大義相攸郭阿奴二十

婚始字賦性靜而貞德容兼洵備百輛未盈門凶信忽傳至阿母默無

語阿爺言甚秘連理樹折枝比翼鳥分翅賢哉女聰明倉猝知其意

外聞薤露音聒耳夜不寐妾命實不猶君魂歸何處扯碎同心結滂沱

兩行淚膏木誰為容鉛華屏弗御身披侍嫁衣耳挂定盟珥欲效梁家

婦私將刀劓鼻欲效王氏妻親持斧斷臂全體遭毀傷所受反自棄

惟念夫遽亡不如從夫去生前不同牢死後共埋地擁衾臥空床絕粒

忘飲食急延良醫來醫來云不治切脈知血虧聞聲識腸碎娘勸啜茶

湯爺勸吃餅餌烈女誓弗肯含淚惻然對女子節不移忠臣心無二

兩語昔曾聞今豈易其志願娘勿悲酸願爺勿涕泗翹首盻蒼天婺星

空際墜頃刻魂歸陰不瞑張目眥鮮血兩腔填姑嫜來駭異面色猶如

生從容赴大隧性命弁髦輕巾幗鬚眉愧鹿溪諸紳耆拜迎擁塗次

鹿溪諸父老稱揚遍市肆滿路焚香楮兩部喧鼓吹名教獨扶持閨烈

千秋著一死重泰山兒女英雄類殉夫未嫁時奇節實非易彤管長流

輝貞珉謹泐記節孝採輶軒我忝與其事綽褉徵門楣旌表乞天賜」

(《瑞桃齋詩稿》全臺詩全臺詩智慧型資料庫)

〈洪烈婦〉雖為詩作然以五言古體長詩之體裁篇幅較長敘述事件前後

變化曲折詳盡其開端雖以客觀第三人稱發展中間模擬各色人物動作聲口將

烈婦絕食而亡的過程進行更長時間更具體詳細的描寫從主角的動作姿態醫

囑診脈親人的照顧死別的淒涼等刻劃出主角面對死亡從容不迫的形象而

「女子節不移忠臣心無二」「一死重泰山兒女英雄類殉夫未嫁時奇節實

非易」亦同樣以節婦比忠臣而以婦女死節或守節的選擇來與士大夫殉國與否

來相比擬而陳肇興〈題烈婦張沈氏殉節事〉(古體九解)

蔦蘿泛長風根莖無斷絕由來連理枝生死不相別君不見張烈婦慷

85 吳嘉紀〈程寡婦歌〉楊積慶箋校《吳嘉紀詩箋校》卷 12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頁349

219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慨殉夫勇且烈婦姓沈氏名心娘十八于歸張家郎舉案齊眉慕孟光如

膠如漆樂且未央忽忽五年載弄之璋二豎入室夫病於床求神問藥

淚睫承眶一朝怛化五內崩裂如沃湯大哭一聲氣結無語娣姒急申

救阿翁欲言不言淚如雨曰汝有孤兒在旦夕須哺乳長跪謝阿翁

妾心堅如銅兒生有祖累姑嫜妾身雖死兒可長夫沒無人侍巾帚妾身

不去誰為偶黃泉會有相見時升天入地妾從之明珠為夫斂綺羅為夫

裝執紼扶柩上北邱歸來拜姑泣媳身未亡如已亡綰我同心縷著我

嫁時衣孤燈耿耿酸風吹尺組畢命人不知人不知舉家奔救烏烏啼

生同衾死同穴青塚巢鴛鴦飛鳴自成匹謂予不信如曒日人慕婦烈

且貞我作歌戒貪生吁嗟乎女子仗義能殺身何迺國家多全軀保妻

子之庸臣(《雲林縣採訪冊˙藝文》頁 206)

陳詩第 1 段 1 至 6 句以比興開端以蔦蘿與連理枝來比喻生死不離的夫妻情

感並引出烈婦殉夫的主題第 2 段 7 至 14 句以客觀敘事觀點寫烈婦之姓名歸

寧夫家後的幸福家庭生活第 3 段 15 至 24 句寫詳細描寫夫婿病起不測以至於身亡

的經過作者善用人物表情刻劃其心理狀態如寫烈婦「淚睫承眶」寫家翁「欲

言不言淚如雨」極力寫喪夫喪子後悲慘的情狀第 4 段 25 至 34 句作者模擬烈婦

與家翁的對話以代言體各自表述殉死與否的考量第 5 段 35 至 43 句作者模擬烈

婦聲口敘述依禮安葬夫婿後從容殉死的過程第 6 段 44 至 56 句為事件收尾作

結敘事觀點一變為作者以第一人稱自述說明為此詩之創作動機將臣節與婦

節類比並提並以諷刺那些偷生忍辱臣子全詩敘事觀點多變人物情事介紹較

為完整情感神態刻劃細緻且以人物對話鋪陳情節頗具戲劇搬演效果

陳肇興(1831~)字伯康號陶村臺灣府彰化縣治(今彰化市)人為

清代中期臺邑著名文人《全臺詩》稱其「有個人心靈世界及理想抱負的抒寫

詩作的關懷重心亦往往與生民百姓密切相關在形式上陳氏習慣以長篇歌行來

抒懷言志詩作風格雄健豪邁」並稱其「肇興之詩胎息於杜甫可視為清

中葉臺灣文壇之『詩史』」

陳氏曾從鹿港拔貢廖春波讀書於彰化白沙書院和蔡德芳曾維精廖景瀛

合稱「白沙書院四傑」同治元年(1862)戴潮春事變拒絕戴氏之拉攏遂遁入武

西堡(今集集)之牛牯嶺山中是年 7 月謀刺戴氏失敗幾瀕於險境著有《咄咄吟》

220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一書詳錄戴案經過(參見全臺詩全臺詩智慧型資料庫)故其詩作有述寫現實

社會歷史風貌的企圖

林翠鳳曾舉陳氏《陶村詩稿咄咄吟》中的詩作分析其儒士的性格更以

其詩歌中不同時刻所追摩的前賢而得出其共同的特點始終堅定支持既有的朝

廷以及篤志排拒外來騷亂勢力並以為「陳肇興在顛沛流離中始終不移其為大

清朝廷臣民的立場」86同樣在文本中的作品亦表現出忠於君王朝廷之思想

許夢青〈自書吳烈婦傳後〉

誰能輕一死慷慨赴重泉不減忠臣節方知烈婦賢心爭秋月皎節勵

古松堅慚愧偷生輩雖生亦枉然(《鳴劍齋遺草》)

許夢青(1870~1904)字炳如又字荊石蔭亭泮名夢青號劍漁又號

雲客冰如高陽酒徒許氏為鹿港邑庠生其祖母賀太安人以節孝旌於朝

奉詔入祀彰化節孝祠其歷乙未割臺上書唐景崧又在日軍攻臺時隨練勇赴

八卦山抗拒抗日行為失敗後又逢四次家喪一生際遇曲折由官家子弟一變

為落拓文士《全臺詩》稱其「歷盡人世滄桑半生苦況盡託於詩」「以奔放

絕足之才為自由不羈之行遂一轉而為跌蕩詩人」可見其浪漫氣質許常安

評曰「雖時有浪漫 自由清狂豪放之作風然其實質乃具有嚴肅悽涼

寫實之社會骨格故其詩多為心底之聲時代之反映」(參見全臺詩全臺詩智

慧型資料庫)

許詩著重於烈婦慷慨赴死的義烈行為其以客觀評論方式開展將忠臣與烈

婦臣道與婦道相互比附所著重是烈婦行為在中國傳統倫理的道德價值而

其襲用詩歌中具文化意涵的文學意象如秋月古松在中國詩歌中皆為貞節幽

靜的象徵若《全臺詩》稱其「潛心詩文以舒胸中塊磊」則此詩以「慚愧偷生

輩雖生亦枉然」或可相彷彿則進一步以文本婦女尚能以死殉節而身為男

兒卻臨難茍免故詩作中往往有鬚眉男兒且不如之慨歎

86 林翠鳳〈從《陶村詩稿咄咄吟》看陳肇興之儒士性格表現〉《臺中技術學院學報》第 1 期2000 年 6 月頁 21

221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肆貞節烈婦的書寫反映漢文化移植臺邑的認同

中國大約在西漢末期儒家學說完成統一折衷諸子學說的目標墊定其在

漢朝學政界的絕對獨尊的權威地位而轉而以經學的形式面世成為後世中國

思想的主流87由於思想上的獨尊儒術漢以後的統治王朝也都以儒家經典為國家

教養人材的基礎因此後世士人的思想不免有儒家學說之色彩在不同程度上成

為儒家的信徒而儒學中所具備的現世務實群體的特質以及「內聖外王」

的人生實踐理想使得士人的眼光始終注視著百姓之福址關心人民的生計而

「風俗淳美」便是理想現世世界的基礎《詩經大序》「美教化移風俗」

《禮記樂記》「移風易俗莫善於樂」《荀子王制篇》「美風俗」《辭

海》也對風俗提出解釋「多數人之精神的一致表現歷時久遠型為定式足以

拘束個人之行為支配實際生活者也」88

而《漢書地理志》則進一步將風俗與聖王德政結合在一起以為百姓有五

常之性因為各地之自然環境與個人秉性氣質的差異因此各地的風俗便會隨自

然地理與人文背景的不同而有差異與此同時風俗又跟聖王的王教相關聯是

聖明君主展現教化的場域故云

凡民含五常之性而其剛柔緩急音聲不同繫水土之風氣故謂之風

好惡取捨動靜亡常隨君上之情欲故謂之俗孔子曰『移風易俗莫

過於樂』言聖王在上統理人倫必移其而易其末此混同天下一之中

和然後王教成也89

而由聖王至士大夫至百姓階級社會的層層影響傳播發展出中國傳統文化

中所謂由上而下風行草偃式的思考邏輯最典型的是杜甫「致君堯舜上再使

風俗淳」所展現的邏輯演繹而要如何由上而下這牽涉到前文所說的中國文化

特質中「內在超越」的要求因此王教在移風易俗的政策理念上主要乃是以『統

理人倫』為根本核心對淳美風俗的追求就會從最根本的人倫秩序的建立與維

87 劉靜貞〈劉向《列女傳》的性別意識〉《東吳歷史學報》第 5 期1999 年 3 月頁 3「儒家學說真正浸透漢朝的學政界確立經學的絕對權威其實已是元帝至王莽之世也就是到了前漢的最後五十年間原為諸子之一的儒家才完成其統一折衷諸子思想的目標而以經學的形式展現」 88 修訂本《辭海》下冊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41頁 3199 89 《漢書地理志》臺北鼎文書局1983頁 1640

222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持著手詩人作品中反覆出現的教化百姓移風易俗的追求往往伴隨著現實事

件中倫常綱紀的成立與破壞一起出現並成為一種執著的詠歎匯流入中國詩歌

的傳統文化90

烈婦鄭月娘生平首見周元文編纂之《重修臺灣府志》91傳文後更附有〈徵詩

小引〉一文並附上鳳山縣令宋永清等 18 位文人之徵詩作品康熙 47 年鳳山縣令

宋永清倡議當時臺灣官紳以鄭女為題進行創作由方志附有引文與詩歌原文可

見當是轟動地方之風雅盛事92《全臺詩》稱宋氏為「善察民情雅意文教頗有

宦績」(全臺詩全臺詩智慧型資料庫)既雅意文教則此次徵詩不免寓有教化

功能

《重修臺灣府志》所載〈徵詩小引〉記錄當時風雅的徵詩之舉93並註明主

要的目的是為了「青史不遺願徵詩而表著海天生色」可見徵詩活動除了是詩

人消遣怡情之舉也寄寓著希望能留下可供後人學習景仰的婦女典範書寫地方

史實的意圖謝貴文以為「可見發起人宋永清深受當時官員與文士的肯定與愛戴

他亦透過此徵詩活動提倡文風獎勵貞節達到以文學教化風俗的目的」94然此

徵詩之會透露出兩項訊息即文本之教化目的以及此會之後以鄭月娘為題之

詩作消聲匿跡可見文本題詠之對象若為平民百姓相較於前文陳永華女及鄭斌

女兩位烈婦可知其受到關注及賦予的意涵會隨之減少

《重修臺灣府志人物志》總共收錄了 18 首詩作95此徵詩之舉是康熙 47 年

90 歐麗娟《唐詩的樂園意識》臺北里仁2000頁 90「王教在移風易俗的成就上主要乃是

以『統理人倫』為根本核心因此對風俗的探討也就不外乎種種人與人之間的對應關係以及由

此衍生的社會秩序與人性特質的範疇」「標示出社會群體的生活感受與心靈狀態的一般趨向而

人人切身相關的行為依據和心靈歸屬的問題也包含在其中」 91 周元文《重修臺灣府志》卷 8〈人物志貞節〉臺灣文獻叢刊第 66 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頁 272後亦附有〈徵詩小引〉與諸詩原文為「鄭氏月娘者泉之南安石井人也年十九歸儒士王曾儒家曾儒食貧志學 甫閱年以病卒翁以貧故欲即葬月娘跪泣告乞得暫停眾謂夫死不忍恝 然常情也越數日語其翁願死從夫葬翁駭然囑鄰媼勸止月娘曰『吾當夫病劇時即以死許之義不可移』比後提防稍疏投繯而逝邑侯宋公嘉 其節通聞上憲獲褒獎焉侯親祭其墳額其廬曰『百年今日』蓋侯挽詩 有『百年今日乾坤老』之句也合葬依仁里內園路西」 92 徵詩之舉發生時間點為何學者以參與者之到卸任時間推斷以為康熙 47 年為確詳見王俊勝《清代臺灣鳳山縣詩歌研究》文化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2002頁 118-119 93 周元文《重修臺灣府志》卷 8〈人物志貞節〉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頁 272 94 謝貴文〈清代鳳山知縣宋永清的政績〉《高市文獻》第 18 卷第 1 期2005 年 3 月頁 38 95 第一首的作者為鳳山知縣宋永清康熙 43 年(1704)來臺任官《全臺詩》稱其「善察民情雅意文教頗有宦績工詩」第二首為臺廈道王敏政康熙 43 年(1704)至康熙 49 年(1710)來臺任官《全

223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發生距離康熙 23 年清朝平臺臺灣納入清朝版圖已有二十餘年南部的經營如

諸羅縣城衙署文廟學校皆有初步規模宦遊人士創作詩歌的風氣推動了

臺地的文風而諸詩於方志上排列的順序大概以官位高低來決定先後故內地

詩人作品排在前面而臺邑詩人作品排在後面這樣的情形呼應了前文所言臺灣

早期詩壇以遊宦詩人為主而臺邑有志於參與科舉的士人開始與清據初期的內

地統治階級進行交流與結合發展出初期的詩歌創作

除了籍貫生平不詳的張師文內地宦遊來臺的人士有 8 人所擔任有關文教

方面的官職如教授教諭等有 4 人而任職知縣的宋永清與任職臺廈道的王

敏政後世則對其有「善察民情雅意文教」「待人仁厚」「百姓賴以全生」等

關心民情之評價作者為臺邑人士則有 9 人大都具有增生廩生拔貢等鄉紳

身份施世榜更有「樂善好施」「農民咸受其利」等佳評扮演著臺灣地方民

間勢力首領的角色由此推知以鄭烈婦為題的徵詩之舉實具有地方輿論意見

的性質

而林華昌〈節婦鄭氏詩〉「獨挈綱常萬古寒」(壹頁 361)林氏為清康熙

43 年調任臺灣府儒學教授孫襄〈節婦鄭氏詩〉「扶植綱常吾輩事新詩題徧

海東天」孫氏為清康熙 37 年授福安教諭後改任臺灣諸羅縣為教諭李欽文〈節

婦鄭氏詩〉「輕生重節植綱常」(貳頁 40)李氏曾任福建南靖訓導張士箱〈節

臺詩》稱其「待人仁厚尤加惠原住民嚴禁通事社商之剝削濫派遇歲荒歉極 力為民申請賑恤百姓賴以全生」第三首作者為臺灣府儒學教授林華昌康熙 43 年(1704)來臺第四首作者為臺灣縣儒學教諭陸登選康熙 43 年(1704)至康熙 47 年(1708)在臺任官第五首作者為鳳山縣學教諭吳周禎康熙 42 年(1703)來臺第六首作者為臺灣諸羅縣教諭孫襄第七首作者為臺灣人陳聖彪康熙 47 年(1708)的副貢《全臺詩》稱其「善文工詩」第八首作者為張師文清康熙年間人生平不詳第九首作者為守戎張駥清康熙 47 年(1708)來臺任臺灣水師協標左營守備第十首作者為桐城人孫日高第十一首為臺灣府治東安坊人李欽文《重修臺灣府志》稱其「廩生」而《全臺詩》稱其「清康熙 60 年(1721)歲貢生曾任福建南靖訓導能文工詩」第十二首作者為張纘緒《全臺詩》稱其「清康熙五十年(1711)臺灣貢生」《重修臺灣府志》稱其「廩生」第十三首作者為張士箱《全臺詩》稱其「清康熙四十一年(1702 年)東渡來臺落居鳳山次年入鳳山縣學後為臺灣府學生員補增生廩生迄雍正十年(1732)五十九歲時成為歲貢生」為科舉業而移居臺灣鳳山第十四首作者為鳳山縣人鄭應球《全臺詩》稱其「性情耿介崇尚氣節」在朱一貴事件時為逃避朱氏同黨招募「夜晚攜妻子遁逃」可知當時鄭氏政治傾向是站在清朝政府一方又稱「主掌縣書院教席長達十餘年有益地方文教甚多」可見著重於民間百姓教化培養文風第十五首作者為臺灣諸羅縣人鄭鳳庭《全臺詩》稱其為「清康熙年間廩生」第十六首作者為康熙年間臺灣增生鄭煥文生平不詳第十七首作者為臺灣縣人施世榜為康熙 36 年(1697)拔貢《全臺詩》稱其「樂善好施興築水圳農民咸受其利」第十八首詩作者為鳳山縣人李廷綱只知其為康熙年間人生平不詳以上為鄭烈婦詩歌相關作者下文引詩處對作者即不再進行介紹

224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婦鄭氏詩〉「 風謠傳海內千古尚相看」(壹頁 425)張氏於乾隆 2 年出任漳

州府學訓導王敏政〈節婦鄭氏詩〉「苦節高風重栢舟輶軒問俗首先求」(壹

頁 362)

王氏於康熙 43 年移分巡臺廈道前列作者皆以烈婦鄭月娘為主題著重於女

子實踐德行的價值足以為後世樹立以生命維護綱常倫理的典範如王敏政所言

「問俗」帶有濃厚的移風易俗的目的乾隆年間六十七〈弔五妃墓〉 島嶼最後

昭英烈頑廉懦立蠻婦貞」(貳頁 247)六十七於乾隆 9 年以戶科給事中奉命

巡視臺灣朱澐〈李節孝〉「聖朝傳採柏舟篇海外旌揚李母賢」(貳292)

朱氏於乾隆 12 年調任鳳山縣訓導秦定國〈五妃墓〉二首之二「海表觀風

題墓道陽秋有筆墨痕新祇緣千古綱常係豈獨傷心弔五人」(參頁 147)

同治朝林豪〈詠臺陽古蹟十二首五妃墓〉「何幸教化行閨門」(《臺灣詩鈔》

卷 5頁 106)將閨門的教化與五妃事蹟結合起來於是這個單一的歷史事件便被賦

予移風易俗實踐聖王政教的任務這作品也就隱含出政治教化的色彩

道光咸豐年間劉家謀〈海音詩〉一百首之九九「匆匆六甲光彤史況沐

皇風二百年」(伍頁 308)劉氏於道光 29 年調臺灣府學訓導劉氏自註的詩序

並言 「今入版圖將二百載矣列聖相承昭然禮法有不共被涵濡哉近周光邰明

經欲輯臺郡節烈勒成一編誠盛舉也」劉氏歌功頌揚清政府以為臺邑經兩百

年教化婦女貞節德行的培養成果斐然以統治階層的角度來考量兩位烈婦之行

為價值頗具政治意涵道光年間施瓊芳〈題全臺闡幽錄〉二首之二「寡鵠貞

鴛萃一編旌祠會錫九重天依然婦誥回鸞及能使夫名附驥傳彤管有人風繼

起碧霄終古月難圓誰言婉嬺煢煢質已握興頑立懦權」(伍頁 381)

第 2 首點明此書所收人物並足堪為天子旌表之節婦貞女女子能實踐婦德

同樣也能澤被家門為夫婿增光而書中足為後世楷模者其人生卻都是坎坷不

幸的7-8 句寫出書寫權力之本質原本這些女子是柔弱貞順的卻因此書而得以

傳世施氏曾銓選六部主事前述詩人則將貞節烈女之節操德行與政權教化結合

在一起政府的旌表立祠的表揚機制使女子的高貴品行不至淹沒不彰而女子

建立閨門的行為典範可以建立淳美善良的風俗但「興頑立懦權」則頗有思考

225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的空間此四字除了建立符合倫理綱常的行為準則外還要堅強百姓們的意志

在危難時能用最大的犧牲包括生命來維持理想的存在而這理想的內涵則

隱含著統治政權的延續與護衛

余英時分析漢代循吏在文化傳播中所扮演的角色與作用他將中國文化分為

大小傳統並解釋「大傳統或精英文化是屬於上層知識階級的而小傳統或通俗

文化則屬於沒有受過正式教育的一般人民」96而漢代循吏則扮演了文化傳播者的

角色之所以如此余氏指出因為循吏是親民之官「循吏」之名始於《史記》的〈循

吏列傳〉從此成為中國正史列傳的典型至《清史稿》依然沿用余氏更言

漢代的大傳統以儒教為主體而儒教的基地則在社會而不在朝廷因此循

吏在發揮『師』的功能時他事實上已離開了『吏』的崗位他所奉行的

不復是朝廷法令而是大傳統的中心教義由於中國的大傳統並非寄身於

有組織的宗教所以它的傳播的任務才落到了俗世人物的循吏的肩上漢

代大傳統的傳播者借用《周禮》的名詞可稱之為『師儒』循吏便是以

『師儒』的身份從事『教化』工作的97

而文本尚有擔任教諭提督學政訓導等教育行政工作之創作者清廷的中

央教育制度中央最高教育行政機關為國子監其下設有祭酒司業等教官總理

監務以及博士助教學正學錄等各級教員在地方教育行政上各省設提

督學道擔任地方教育的最高行政官員以負責學校事務政風及科舉等事務

雍正 4 年(1726)提督學道改稱提督學政在地方官學上設有府學政使府提調

府儒學教授州學正縣儒學教諭府州縣下設立縣訓導以掌管地方教育事

務98

而臺灣清據初期隸屬於福建省由福建提督學道統理教育事務但因臺灣海

外孤島路途遙遠改由分巡台廈兵備道兼理學政康熙 23 年(1684)改由臺廈兵

備道兼任朱一貴事變後改由巡臺御史負責至雍正 5 年(1727)改為巡臺漢御史

96 余英時〈中國古代死後世界觀的演變〉載於《中國思想傳統的現代詮釋》臺北聯經出版社1993頁 168 97 余英時〈中國古代死後世界觀的演變〉載於《中國思想傳統的現代詮釋》臺北聯經出版社1993頁 198 98 參見種村保三郎《臺灣小史》臺北武陵1991山崎繁樹《1600-1930 臺灣史》臺北武陵1995連橫《臺灣通史》臺北幼獅1977

226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管理乾隆 17 年(1752)則改由巡臺臺灣道兼任光緒元年(1875)改由福建巡撫兼管

光緒 13 年(1887)設臺灣省後由臺灣巡府兼任掌管臺灣教育事務知縣負責地方

教育事務由此可知臺灣學政與官政相結合之特質99

而關於教育行政的最高指導原則順治 9 年(1652)頒六諭計為「1孝順父

母2尊敬長上3和睦鄉里孝訓子孫5各安生理6莫作非為」100

姜添輝以為「由其內容可窺見其重心在於強調傳統文化的倫常思想以及安本分

的觀點並藉由這些觀點的灌輸以達社會安定的目標」101康熙 9 年(1670)頒佈聖

諭廣訓十六條計有

1敦孝悌以重人倫2篤宗教以昭雍睦3和鄉黨以息爭訟4

重農桑以足衣食5尚節儉宜惜財用6隆學校以端士習7黜

異端以崇正義8講法律以儆愚頑9明禮讓以厚風俗10務

本業以定民志11訓子弟以禁非為12息誣告以全善良13

完錢糧(租稅)以省催科(裁判)14戒匿逃以免株連15聯保申

以弭盜賊16解仇忿以重身命等102

除了順治朝所強調的倫常價值觀外並將關注範圍擴大到文化習俗以及社

會規範等層面可以窺見清廷教育行政的最終目標是欲藉由教化途徑以安定社

會光緒 29 年(1903)張百熙等在〈奏定學堂章程〉中提出「至於立學宗旨勿論

何等學堂均以忠孝為本以中國經學為基礎俾學生心術依歸為正」103以至於

光緒 32 年 5 月 2 日清廷公佈的欽定學堂章程第一類是忠君尊孔第二類是尚

公尚武尚實可知清代由內地派遣至臺灣的教育官員實肩負思想教化之重

責大任其主要之任務為導正並建構臺邑人民正確之政治立場與政治意識創作

者日夜身處其氛圍中將其投射於其所創作之主題詩歌中似為合理之解釋

顧炎武論「秦紀會稽山刻石」指出「然則秦之任刑雖過而其坊民正俗之意

99 參見盛清沂王詩琅高樹潘《臺灣史》臺北眾文1988 年種村保三郎《臺灣小史》(臺

北武陵1991)邱奕松《嘉義縣志教育志》嘉義嘉義縣政府1991連橫《臺灣通史》

臺北幼獅1977 等 100 宋鼎宗等《全臺首學資料彙編》頁 61臺南臺南市立文化中心1997 101 姜添輝〈教育社會學觀點的清朝時期臺灣官方儒學的發展與特性〉《臺南師院學報》第 34 期

2001頁 292 102 種村保三郎《臺灣小史》臺北武陵1991頁 151 103 雷國鼎《教育概論》上冊臺北教育文物1976頁 80

227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固為始異于三王也」(《日知錄》卷十七)則中國自秦始皇起便有統治階級提倡禮

教以矯正民間各地不良風俗的政治措施文本創作群共 69 人共有 20 位具有從內

地遊宦臺邑的背景其中官職包括擔任臺邑各地教諭知縣巡臺御史提督學

政訓導等居多而臺邑文人亦具鄉紳背景文本中反覆出現蘊含政治意涵與宣

揚文教的意識

伍對內地與臺邑的指稱反映中央政權與地方邊陲的對峙

清代臺灣貞節烈女詩中出現以內地為中心以臺邑為邊緣之論調例如康

熙朝江日昇〈贊寧靖王朱術桂與五妃殉節二絕〉二首之一「天地乾坤無可寄

飄然海國全其身」(貳頁 28)臺廈道王敏政〈節婦鄭氏詩〉「鬚眉長樂嗤青

史巾幗共姜壯海洲」(壹頁 362)此詩為康熙年間王氏應徵詩之會為鄭治時期

禮官鄭斌女為寫的作品第 4 句稱鄭斌女事跡足以為「海洲」壯事氣勢壯盛

其臺地為「海洲」意指海外神洲顯現出以內地為世界中心點而以臺邑為邊

垂的論點

諸羅諭孫襄〈節婦鄭氏詩〉「扶植綱常吾輩事新詩題徧海東天」(壹頁

367)此詩亦為應徵詩之舉最後一句「新詩題徧海東天」臺邑與內地一水之隔

又處內地東方稱「海東天」可說是其地理位置的說明范咸〈弔五妃墓十二絕

句〉十二首之五「可憐椎髻文身地」(貳頁 258)其它相關文本有以鄭氏王朝禮

官鄭斌女為題之作品

康熙 13 年內地爆發三藩之亂鄭經趁機響應出兵同時將明朝續順公沈瑞接

到臺灣並以禮官鄭斌之女許配之鄭經將明朝王公遷往臺灣並幫助其建立家

庭除了昭示臺灣鄭氏為延續明朝皇權的正統地位外也為了隴絡人心凝聚在

臺灣的明室力量可以說沈鄭兩氏的聯婚是帶有強烈的政治色彩這段婚姻幾年

後卻遭到重大的打擊鄭經去世後鄭克塽繼位親信馮錫范攬權內部局勢日

益混亂身為流亡王公的沈瑞被誤認為身懷鉅資並因此招禍被馮錫范以反間

228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謀逆案件遷連104

父子被殺家屬被囚當沈瑞一家受禍時禮官鄭斌向鄭克塽求情為女兒

開脫並得到首肯就在鄭家父母將女兒救出虎口後得知詳情的鄭女卻毅然決

然決心與丈夫共赴家難並在處理完殉死家人的後事後從容自縊殉夫這件事

在當時引起很大的迴響不論身份貴賤聽聞此事的人都為此感動流淚康熙 23

年清朝佔據臺灣後總督姚啟聖並奏請封誥鄭氏「一品夫人」都統張夢吉並差人

將沈氏一門受難的棺柩送返京安葬105

咸豐朝陳維英〈一品夫人〉(鄭斌女 沈瑞妻)四首之四「鸞章一旦下東都

油壁香車離海隅」(伍頁 182)史載清據臺灣後將沈瑞遺體移葬內地想必鄭

女也隨之移葬故有「油壁香車離海隅」之說而以海邊一角指臺地將其邊緣

化之地理觀可知劉家謀〈謁五妃墓〉二首之一「那知瘴海千重外尚有紅顏

識報恩」(伍頁 319)再如道光年間施瓊芳〈題全臺闡幽錄〉二首之一「海濱

鄒魯風堪采軒使曾勞女史詢」(伍頁 381)施氏為《全臺闡幽錄》題詩書中

多錄臺地節烈女性有為清代臺灣女性寫史的目的詩中稱「海濱」以內地為中

心以臺邑為邊地的意向明顯

王凱泰《臺灣雜詠續詠》十二首之五「故王一去五妃陪海外黃沙賸

幾堆」(《臺灣雜詠合刻續詠十二首》頁 50)同治朝林豪〈五妃墓〉「海角年

年長相守」(《臺灣詩鈔》卷 5頁 93)熊佐虞〈五妃墓限支韻〉「黃土荒題海上

碑」(《臺灣詩鈔》卷 5頁 93)以及光緒朝唐景崧〈五妃墓限支韻〉「海上鵑啼

悲玉帶」 (《臺灣詩乘》卷 5頁 209)周長庚〈拜五妃墓〉「頸血不膏中土鐵

墓門長咽落潮聲」(《臺灣詩乘》卷 5頁 214)

周長庚(1847~1888)號辛仲又號莘仲福建侯官人光緒 10 年(1884)由建陽教

諭調署彰化教諭光緒 14 年發生施九緞以索焚丈單為名的圍城之變周氏因為民

104 蔣師轍《臺游日記》卷 1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7臺灣文獻叢刊第 6 種頁 30記載「康熙二十一年福建總督姚啟聖用間諜陰散其黨約偽賓客司傅為霖內應事洩為霖遇害」丁曰健輯《治臺必告錄》卷 1頁 77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9臺灣文獻叢刊第 17 種記載「行人傅為霖密約十三鎮同日發難事泄錫範並搆陷續順公沈瑞而有其貲人心益失國軒居臺而被刺者再皆姚啟聖所使也 105 事詳見江日昇《臺灣外記》卷 9臺灣文獻叢刊第 60 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

229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請命受誣以致「一官拋擲落拓終身」彰化人士「頌公之德而不衰」周氏

讚揚五妃之死為「頸血不膏中土鐵」以清朝鐵蹄為「中土鐵」相對而言臺邑

為世外之地可知而另一方面五妃成為臺邑歷史人物而非中土人物的意涵就更

為明顯了

本節所述及這 11 位作者中王敏政為康熙朝內地旗人孫襄為康熙朝內地人

陳維英為咸豐朝臺地人施瓊芳為道光朝臺灣縣治人林豪活動於同治朝左右金

門人周長庚為光緒朝內地人熊佐虞光緒朝內地人唐景崧光緒朝內地人生

存年代分佈清朝早中晚各期籍貫有大陸內地也有臺地人士由此推測以邊

陲之姿態而與內地中央相對似乎是清代士人普遍之觀點

黃國昌以為「中國意識」可以分析成六種互相關聯的觀念他舉出的第二種

觀念就是「『世界中心』的地理『中國意識』」「中國人把自己居住的地方視為

世界的中心而以其它地方都是世界的邊疆」106 莊勝全在以康熙朝四位內地親

歷者的觀察內容研究得出「遂使以中國本土為中心的世界觀得以大行其道中國

的文化邏輯逐步套用在對台灣的印象上」107

李國祈在對清代臺灣政治發展史的研究提出「臺灣自康熙時期歸入清帝國

版圖後雍正以降清廷所推行的政策則為使其內地化其目的在使臺灣變成

中國本部各省的一部份108」李氏為所謂的「內地化」乃中國中央政權及傳統典章

制度在臺灣這個邊疆地區的普及與擴張的過程「內地化」就是在政治上「中國

化」在文化上「儒家化」109並以為「大體而言及十九世紀其(臺灣)西部已

開發地區內地化幾已完成」然而我們參照前列詩人之作品即便在李氏所認

定已「內地化」的時期不論其為內地文人或臺邑文人其詩作中乃反映出臺邑

的邊陲位置亦即臺邑被歸為中國一省後其地理位置的觀念仍屬於遠離核心

的邊陲

106 黃國昌《『中國意識』與『臺灣意識』》臺北五南1995頁 12 107 莊勝全〈清康熙朝臺灣印象的轉變以四位親歷者的觀察為例〉《臺灣風物》第 56 卷第 3期2003 年頁 32 108 李國祈〈清季臺灣的政治近代化開山撫番與建省(1875-1894)〉《中華文化復興月刊》第 8卷第 12 期1975 年頁 5 109 李國祈〈清代臺灣社會的轉型〉《中華學報》第 5 卷第 3 期1978 年頁 148

230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然而我們以為文本中雖有臺邑居邊陲之政治意識然其以臺邑貞孝節烈女子

為主題仍是「在地認同」之詩學實踐其雖大量融合中國傳統詩學文化的意涵

與典故然最終目的之一仍是構築臺邑貞節歷史故我們認為其「臺邑邊陲化」

之特質可以引用鄭志明教授的說法加以解釋「所謂自在性格是指文章主體可

以從容地與外來文化相結合以開放的心靈來解消各種衝突情境讓主體文化無

處而不自在承認其邊陲的角色就是要解消邊陲的悲情心態不必向世界的核

心靠攏也不必向中國的核心靠攏脫離了核心的意識宰制自安於邊陲不是

偏安的心態而是無所求於核心以主體的自主性來迎接來自核心的各種挑戰110」

雖然鄭教授所提的是臺灣儒學發展的問題但從文本中看來不論是內地詩

人或本土詩人在接觸到臺邑本地題材時或多或少都會進行內地化與本土化的衝

突與融合而作品最終的主體性還是會回歸於創作場域之在地認同例如陳昭瑛

在〈論台灣的本土化運動〉一文中指出早期的「台灣意識」並未與「中國意識」

衝突甚至是重疊在一起有著相互定義的關係「由於臺灣人是以中國為父母

之國台灣意識自然也以中國意識為起源中國文化漢民族的特有生活方式在

台灣的樣貌是形成『中國式台灣意識』的文化基礎」111而由上文可知所謂「中

國式台灣意識」其地理觀念乃以中國為世界之中心而臺灣為邊陲之地

由於本節文本的作者群有 3 位清代中期的臺邑人所以我們可以推論最遲

在清咸豐道光年間臺邑詩人的地域意識其實已被完整教化出「中國意識」了

而 8 位內地詩人的作品中反覆以「海角」「海國」「海上」的空間述語強調臺

邑相對於核心的「邊陲」地位不斷灌輸與強調台地附屬內地的地理概念即統

治階級的角色為清朝政府

陸小結

縱觀上述所論文本創作活動實有許多政治元素清代考據學風盛行余英

時所言多學為識之學風由內地傳入臺灣專注於客觀知識從詩歌形式發展為

110 鄭志明〈臺灣儒學本土化的發展方向〉載於《第二屆臺灣儒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臺南成功大學中文系1999頁 655-679 111 參見陳昭英《臺灣文學與本土化運動》臺北正中書局1998頁 101-181

231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詩文融合詩序詩註比例增加且內容多為客觀現實事件的敘述可知其對外

在世界的關注而文本創作群的遊宦背景使其關注於教化與移風易俗前述余

英時對中國循吏之分析與清朝《通典》對知縣之職責描述可為舉證而作者若

無官員身份則為臺邑地方儒學鄉紳或與地方官府關係良好或掌地方書院

負有教育子弟之責任而文本所題詠之主題部份具官宦背景或受禍於政治事

件兵亂政治勢力等直接間接造成主題事件的發生

而大部分主角皆與朝廷旌表官修方志等政治活動相關聯而在文本中的象

徵隱喻中女子貞節類同於清政權女子抵抗外來力量的侵略象徵捍衛主權的

存在宣示清朝統治之正當性與合法性而臺邑邊緣言論則反映中國文化融入

臺灣社會整個內化過程的完成清代臺邑文人已接受臺灣為中國領地之一部份

王建曾以今文《尚書》為文本論析西周王朝政治意識中的合法性理念112其得出

的結論有「國家政治疆域的傳承與統一意識」「政治統治權威的合法傳承」「批

判和推翻暴君暴政統治的變革意識」等

雖然尚書是官方性質的文書有別於文本之私人創作但兩相比較可以觀

察出兩者相似處如本文所提出之「五妃詩墳墓之意象反映明政權走向滅亡與結

束」「民變烈女的歌頌反映創作群對清廷統治權的支持與肯定」則與李文所提「政

治統治權威的合法傳承」何其類似而「對內地與臺邑的指稱反映中央政權與地

方邊陲的對峙」則除了如王健所言之「國家政治疆域的傳承與統一意識」「中華

文明hellip即使某個王朝滅亡了後繼的王朝以其合法繼承者的身份完全承襲前朝

的政治遺產完成統一拓展天下疆域的合法政治使命」113因為本文創作群特定

之時空背景深一層反映出所謂天下疆域「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

非王臣」實隱藏著中央與邊疆之對峙114而本文前述所言之三種群體意識實為「漢

文化移植臺邑」政治操作的基礎而我們亦可解析創作群如何合理化清廷統治臺

灣的政治權力

112 王健〈論西周王朝政治意識中的合法性理念mdashmdash以今文《尚書》為中心〉《江海學刊》第 6 期

2003 年 113 同前註頁 141 114 中國商周時代還未出現中國與四夷對應的指稱一直要到「自東周以來才以南蠻北狄東

夷西羌相對而言為言」參考于省吾《釋中國》王元化主編《釋中國》第 3 卷上海文藝出版社

1998頁 1517

232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引用書目

一傳統文獻

丁紹儀《東瀛識略》臺北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7臺灣文獻叢刊第 2 種

王必昌《重修臺灣縣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臺灣文獻叢刊第 113

江日昇《臺灣外記》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臺灣文獻叢刊第 60 種

朱仕玠《小琉球漫誌》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6 臺灣文獻叢刊第 3 種

周元文《重修臺灣府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臺灣文獻叢刊第 66

林焜煌纂《金門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臺灣文獻叢刊第 80 種

陳文達《鳳山縣志》臺北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臺灣文獻叢刊第 124 種

《清一統志臺灣府》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臺灣文獻叢刊第 68

陳壽祺《福建通志臺灣府》臺北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臺灣文獻叢刊 84

許南英《窺園留草》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2臺灣文獻叢刊第 147 種

連 橫《臺灣詩乘》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臺灣文獻叢刊第 64 種

《欽定平定臺灣紀略》臺北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臺灣文獻叢刊

第 102 種

《碑傳選集》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6臺灣文獻叢刊第 220 種

《臺灣通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2臺灣文獻叢刊第 130 種

蔣師轍《臺游日記》臺北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7臺灣文獻叢刊第 6 種

盧德嘉《鳳山縣采訪冊》臺北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 臺灣文獻叢刊第

73 種

二近人論著

王俊勝 2001《清代臺灣鳳山縣詩歌研究》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全臺詩編輯小組 2004 《全臺詩》(1~5 冊)臺南國家臺灣文學館

233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234

江寶釵 1999 《臺灣古典詩面面觀》臺北巨流

余英時 1993 《中國思想傳統的現代詮釋》臺北聯經出版社

洪順隆 1998 《抒情與敘事》臺北黎明文化

許麗芳 2007 《章回小說的歷史書寫與想像以三國演義與水滸傳的敘事為例》臺

北秀威資訊科技

許玉青 2004 《清代臺灣古典詩之地理書寫研究》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硏究所

碩士論文

許東海 2003 《女性帝王神仙先秦兩漢辭賦及其文化身影》臺北里仁書局

畢恆達 2001 《空間就是權力》臺灣心靈工坊

陳昭英 1998 《台灣文學與本土化運動》台北正中書局

張孟珠 2002 《清代貞節的實踐及其困境》國立中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葉嘉瑩 2000 《清詞散論》台北桂冠

葉嘉瑩 2000 《漢魏六朝詩講錄》台北桂冠

黃國昌 1995 《『中國意識』與『臺灣意識』》臺北五南

楊積慶箋校 1980 《吳嘉紀詩箋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歐麗娟 2000 《唐詩的樂園意識》臺北里仁

鮑家麟編 1992 《中國婦女史論集》臺北稻香出版社

  • 文本有以明皇室在臺殉節之五妃為題的作品五妃本事參見江日昇《臺灣外記˙弁言》丁紹儀《東瀛識略》等皆有記載江日昇站在清朝統治者的立場對鄭氏王朝一直視之為謀逆亂臣但對殉國而死的寧靖王則抱著頌揚的態度而追隨寧靖王殉死的五妃則稱讚其為「且五姬慷慨輕生氣勝男子而臺灣之山川草木能不因此而增光乎」可知五妃殉節之歷史地位與道德價值在清康熙年間即已確定
  • (《雲林縣採訪冊˙藝文》頁206)
Page 11: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ir.lib.ksu.edu.tw/bitstream/987654321/13221/2/21%D... ·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 曾玉惠 ∗ 摘要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尋範圍以有關貞孝節烈之主題或雖為論文副主題但與主題有重要關連或互相發

揮之作品為主若論文內容僅只稍微涉及相關說明則予以省略如范長華所著

〈淺探明代中晚年至清末寶卷與寶卷中孟姜傳說的遞變---以「佛說貞烈賢孝孟

姜女長城寶卷」「長城寶卷」「孟姜仙女寶卷」為例〉雖涉及貞烈主題然其研

究重點卻不在此為使說明不至於失焦故予以排除

臺灣地區學者有以史書為文本加以分析評論者如陳璦婷〈《明史》〈列女

傳〉的敘事策略〉及陳豫貞〈光環背後的黑暗--從《清稗類抄貞烈類》看中國傳

統的婦女觀〉前者以敘事策略來反推《明史》中列女群像的構成機制後者討論

中國傳統婦女觀而以文學作品為文本分析其貞節觀念者如黃振郎〈從《西遊

記》看吳承恩的貞節觀〉及周伯乃〈我國古典小說中的貞節觀念〉等而劉純婷

「《三言》貞節觀研究」紀國智「市民文學中『貞節觀』之研究---以宋元明戲曲

小說為探討中心」王光宜「明代女教書研究」劉素里「三言二拍一型的貞節觀

研究」則分別為西元 1995 至 2005 年橫跨漢學資料整理研究所民間文學研究所

歷史研究所中文研究所四個文史領域的碩士論文

可見貞節觀念的討論實可從文獻學歷史學民間文學中國文學等不同領

域做多方發揮由於中國貞節觀念對婦女的控制至明清發展至最高點故前人針

對明清兩朝進行斷代研究的論文為數不少如張孟珠〈人身安全之憂清代貞節

實踐的困境〉費絲言〈醜事盛清的貞節政治[評 Disgraceful Matters The Politics of

Chastity in Eighteenth-Century China by Janet M Theiss]〉鄭媛元〈明代未婚女子的

貞節觀--從「烈士不背君貞女不辱父」談起〉林時民〈對明代婦女貞節觀念的

若干思考〉關綠茵〈記明末忠貞節的女子〉等

張孟珠「清代貞節的實踐及其困境」費絲言「由典範到規範----從明代貞節烈

女的辨識與流傳看貞節觀念的嚴格化」安碧蓮「明代婦女貞節觀的強化與實踐」

華民國國家圖書館所建立《中華民國圖書聯合目錄資料庫》此資料庫收錄國家圖書館及所屬 76所合作館藏書目資料中華民國國家圖書館所建立《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此資訊網收錄民國45 年至民國 97 學年度全國博碩士論文書目資料共 107353 筆中國大陸地區的資料庫包括萬方數據公司所出版之《中國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此數據庫資料來源來自國家法定學位論文收藏機構中國科技信息研究所收錄自 1977 年以來中國各學科領域的學位論文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電子雜志社出版之《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此數據庫收錄自 1994 年以來中國國內 8200 多種綜合期刊與專業特色期刊論文

199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則為從 1994 至 2001 年間臺灣三篇歷史研究所的學位論文其中張孟珠的一篇期

刊論文及一篇學位論文當是相同主題闡釋發揮的一系列研究成果這些作品從

不同的角度來分析明清貞節觀念的發展與內涵例如貞節觀念如何在明清趨於嚴

格化的現象與背後成因的探討以及就現實實踐層面來審析貞節觀念在中國社會

存在的真象

林懷慈則從另一面向的文獻資料切入發表了〈賦性宣淫清乾隆朝強姦案

之解讀〉與「情慾與社會秩序---從刑科題本看清代婦女的抉擇」等前者為期刊

論文而後者為學位論文林氏以性犯罪原始文獻的角度切入不同於前人專注於

描寫貞烈女子的文獻轉而以非貞節的女子在歷史上留下的記錄為研究範圍為

中國貞節觀念的研究提供另一面向的思考而梁其姿〈清代之清節堂〉則以清代

救濟寡婦的機構為研究的主題

林素珍〈魏晉南北朝女教概述〉張欣怡〈從婦女的守節與再嫁看魏晉南北朝

的貞節觀〉唐毓麗〈唐代的貞節觀及文化建構之探討--以兩「唐書」「列女傳」與

唐傳奇作品為例〉陳晚玉〈宋至明時期婦女貞節觀念的演變〉徐秉愉〈遼金元

三代婦女節烈事蹟與貞節觀念之發展〉盧建榮〈慾望之河---唐代情義邊界的建

構和逾越〉則呈現了明清兩朝之外以斷代為研究範圍的不同成果

唐朝為歷史上著名開放浪漫的時期對女子的約束力相對而言比起其它朝代

較為寬弛宋代理學興起對婦女的約束力轉而強化這兩個朝代在貞節觀念上

表現出強烈的時代色彩故對唐宋兩朝的研究也頗受重視這一點在學位論文

的表現上更為明顯如張欣怡「形象與實踐唐代婦女的孝行」鄭育萱「唐代婦

女書寫文本中的社會反映」朱曉娟「程朱學派與宋代婦女貞節觀之研究」陳莉

婷「宋代家訓之女子教育觀研究」李君琳「從階層身分教育貞節觀看唐代婦

女地位問題」等分別為 2001 至 2005 年間臺灣歷史研究所國文教學教育研

究所的碩士論文其中鄭育萱陳莉婷從文本出發討論婦女德行教育問題而張

欣怡則開啟了前人較少觸及關於婦女孝行議題李君琳則提供了由貞節觀來界定

婦女社會地位的可能性

其它如關注民族文化歷史發展社會家庭等層面之分析王純菲〈女貞

200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與女色---中國古代兩極女性形象并存的民族文化緣由〉李承貴〈「貞節」觀念的

歷史演變及其現代啟迪〉溫毓詩〈中國「貞節觀」文化對婦女的影響兼論心理特

質探討〉蔡銘峰〈從「神聖化」到「桎梏化」--論「貞節牌坊」的婚姻家庭意義〉

王文斌《瘋狂的教化貞節崇拜之通觀》則以專書來探討中國貞節觀念的教化

意義黃惠琴〈韓國古代的婦女貞節觀〉吳玉廉〈香火繚繞中的規範與記憶徽州

地區女祠堂研究〉以外國及地區性為研究範圍是不同的切入點

大陸地區有以各類文本為研究範圍的研究成果以史籍為文本者如位雪燕

徐適端〈從《元史middot列女傳》析元代婦女的貞節觀〉譚德興〈從道光《思南府續志》

看清代貴州婦女的貞節觀〉段穎惠〈迷失的本性mdashmdash從《明史middot列女傳》中的婦女

守節現象析明代婦女的貞節觀念〉段穎惠〈從《明史middot列女傳》析明代婦女的貞節

觀念〉李蘭萍〈從《香山縣志》看清代婦女的命運mdashmdash對廣東婦女貞節觀的研究〉

焦杰〈《列女傳》與周秦漢唐婦德標準〉等其中以正史記載為文本的有 4 篇以

地方志記載為文本者有 2 篇

以古典詩歌為文本則有高春花〈鮮血沐浴下的貞節之花mdashmdash論《國朝閨秀

正始集》中的絕命詩〉練葵英〈一曲蘊含儒家貞節觀念與反抗強權精神的贊歌mdashmdash

《陌上桑》的主題內涵形象探究〉劉少曼〈試談詩經漢樂府中的女性貞節觀〉

張紅霞蘇曉輝〈論元代正統詩文中的貞婦烈女形象〉陳靜〈由《詩經》探源古

代社會女性的貞操觀〉等這種以古典詩歌為文本的研究方法在臺灣地區則較

少人嘗試

古典小說為文本者有張曉莉〈屈辱與抗爭mdashmdash淺析《霍小玉傳》與《杜十娘

怒沉百寶箱》貞節觀的不同〉李奉戩〈明清小說中的妓女與愛情貞節〉馮艷〈論

三言中的貞節觀〉李新燦〈隱形價值的保護與轉換mdashmdash從明清小說看男性對貞

節觀念的變化〉董曉玲施暘〈ldquo三言rdquoldquo二拍rdquo女性貞節觀的還原考察〉曾凡安〈才

子佳人小說中的貞節諷世與隱逸問題〉陳家楨〈ldquo理rdquo對ldquo情rdquo的窒息與扼殺---兼

談《金瓶梅》中的貞節現象〉紀德君洪哲雄〈明末擬話本小說中的貞節與情愛〉 路

易絲愛德華茲羅大正〈《紅樓夢》中的女性mdashmdash中國清代對女性貞節的規定〉

201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等其中《紅樓夢》《金瓶梅》〈霍小玉傳〉〈杜十娘怒沉百寶箱〉為中國古典

小說史上的著名傑作文本作品的朝代亦多集中於明清兩代

以元雜劇的人物行為與情節為切入點的 2 篇論文張維娟〈貞節與齊家mdashmdash

元雜劇年老母親的行為規范〉張維娟〈從遇暴婦女之結局看元雜劇作家的貞節理

想〉則為貞節觀念的研究提供另一種不同的思考面向

大陸地區對魯迅之文學成就評價極高2006 年出現以魯迅作品為文本的研究

論文張小萍鄭昕芾〈從魯迅作品看魯迅的貞節意識〉陳德滋〈祥林嫂不是ldquo捍

衛封建貞操觀念的ldquo節婦----解讀魯迅小說《祝福》〉陳氏以魯迅名篇《祝福》

中的主角祥林嫂為研究重點以貞操觀念來解讀現代小說

以歷史上著名人物及文學虛構角色為研究重點試圖探討其本身之貞節觀念

者前者有潘良枝〈從《情史情貞》管窺馮夢龍的ldquo情貞觀〉劉利利〈對班

昭貞節觀的再認識及對《女誡middot專心》誤讀的疏正〉周玉琳〈時代變化與士人貞節

觀念關系探析mdashmdash以明中期至明末清初的歸有光和歸莊為個案〉王紹東〈秦始皇

貞節婦女觀的心理探因〉後者有徐志祥〈杜十娘與愛情貞節觀〉李奉戩黃曉

霞〈杜十娘之死與愛情貞節觀〉李奉黃曉霞〈杜十娘與愛情貞節論〉26

班昭為著名《女誡》書的作者其作品流傳後世影響到千萬女子的命運

當足以成為研究的對象而馮夢龍歸有光歸莊皆為明清文壇上思想不為世俗

所侷限的傑出才智人士由於其特立獨行故其是否能代表時代思潮頗為可疑

但人不可能身處於現實環境之中而不受其影響而特異傑出人士也不可能不影響

其身處時代而以一小說虛構女子而成為三篇研究論文所青睞的對象可見〈怒

沉百寶箱〉名作受肯定的程度但小說人物實為作者所創造出的虛構假象其所

反映的更應該是作者的思想觀念與價值判斷

大陸地區對明清之前各朝代的研究春秋時期有周海霞〈春秋時期的兩性習

俗與貞節觀〉陳筱芳〈春秋時期的貞節觀〉秦代有申茂盛許衛紅〈淺論秦人

貞節觀的強化與秦文化內容的發展〉漢代有劉偉杰〈由漢代婦女離異與再婚的狀

26 〈杜十娘與愛情貞節論〉一文資料上註明為李奉黃曉霞所著然應為李奉戩黃曉霞當為文獻記錄上的失誤

202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況看漢代人的貞節觀〉郭玉峰〈兩漢時期貞節觀念的世俗化趨向〉魏晉有楊映

琳〈魏晉南北朝時期的貞節觀〉唐代有夏紹先〈從墓志看唐代婦女的貞節觀〉

宋代有方如金江美芳〈論宋代士大夫貞淫觀對婦女改嫁的影響及原因〉王澤剛

學位論文「宋代婦女的再嫁貞節與社會地位」元代有位雪艷〈元代婦女貞節問

題再探〉譚曉玲〈元代女性貞節觀念芻議〉

劉偉杰〈由漢代婦女離異與再婚的狀況看漢代人的貞節觀〉則由婦女離婚之

另一面向來討論貞節觀宋代理學興起對婦女行為控制趨嚴格然文獻上卻留下

許多應為守貞嚴謹士大夫家族婦女改嫁的記錄這樣矛盾衝突的現象足以吸引研

究者之目光故以宋代婦女再嫁為研究重點的論文共出現了 3 篇並以此發展出

對宋代婦女貞節觀的看法

與臺灣地區相同情形大陸地區對明清兩朝貞節觀念之研究亦頗為重視

從 1997 年至 2007 年10 年間即出現 13 篇觀於明清婦女貞節觀念的研究溫文芳

〈晚清時期貞女烈婦盛行的原因及狀況---建立在《申報》(1988-1909)上的個案分

析〉一文時間已設定至晚清其研究文本範圍則限定為 1988-1909 年刊載於《申

報》上的個案分析新聞報導與一般前述之史籍與文學作品有不同的性質甚為

特別

其它如郭培貴董飛〈簡論明朝對節烈女性的獎勵〉夏愛軍許彩麗〈清代

室女守貞現象的文化分析〉張盛秋王蘋〈ldquo理與ldquo利清代婦女的現實選

擇〉吳海麗黎小龍〈明代的貞節婦女〉宋清秀〈試論明清時期貞節制度的積

極意義〉等以明清時代貞節觀念變化為研究重心宋清秀〈試論明清時期貞節

制度的積極意義〉一文有別以往研究者多以戕害婦女心靈與身軀的角度去觀察貞

節觀念反而以積極面去界定其價值較為特別

20062007 年兩篇碩士論文孫雙「晚清至民國時期的清節堂研究」王娟「明

中葉至清前期批判傳統婦女觀的思潮」前者關於寡婦救濟機構「清節堂」的研究

在臺灣地區的學術會議也曾有人提出(見前文)但孫文之研究時間定為晚清至民

國剛好與梁氏之研究論文完成時代上的銜接唯王娟的論文則是對研究者之進

一步研究批判潘大禮闞玉香〈近二十年來關于明清貞節觀的研究綜述〉則反

203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映出大陸地區二十年來對明清貞節觀研究的熱朝

而以概論的方式進行處理者有辛靈美〈貞節牌坊考論〉趙德雷〈論貞節觀對

婚姻家庭的影響〉賀擁軍「中國早期貞節觀念初探」則為學位論文女性寫作與

貞節觀的互動影響在現代婦女具備書寫能力之後成為研究主題之一以經濟學

社會學的角度來探討這古老的枷鎖成為另一選擇貞節的道德意義結構演變

成為研究者另一個思考的重點

大陸學者以地區為範圍所進行的研究著重於三個地區徽州甘肅兗州

以徽州為範圍的有 2 篇王曉崇〈徽州貞節牌坊與節烈女性〉張曉婧〈明清徽州

貞節之風盛行的原因及其社會心理分析〉甘肅有 3 篇胡靜〈清代甘肅社會背離

理學貞節觀的現象分析〉胡靜〈清代甘肅列女群的類型分析〉胡靜〈清代甘肅

列女群產生的原因〉兗州 1 篇徐秀玲〈明代兗州地區婦女貞節現象透視〉以

及 1 篇涵蓋整個明代中國南方的作品陳剩勇〈理學ldquo貞節觀rdquo寡婦再嫁與民間社

會明代南方地區寡婦再嫁現象之考察〉此文專探討婦女再嫁的現象而同一作

者會產生同一系列的論文如胡靜以甘肅為主的三篇作品在地區與時代上更精

確的界定也成為研究方法的趨勢之一1999 年章義和與陳春雷所發表的《貞節

史》一書為大陸地區的研究完成歷史的串連

由上文之分析反映出貞節觀念對中國社會的影響力與重要性前人試圖由

不同的角度去釐清此一問題的真象然女性社會地位與角色的轉變西方不同學

科領域研究理論的引介不同領域文獻資料的處理這些新的研究條件的加入

提供貞節觀念在現代新的研究面向

(二)前人有關主題詩歌之研究

我們搜尋文本相關的前人研究成果我們得出臺灣地區以相關詩家27之作品

與生平為研究主題者大多發表於期刊論文與學位論文諸位學者在完成學位論

文前多於期刊發表相關論文故學者有以同一詩家為主題之一系列作品其面

向有偏重於詩家作品的分析與研究者如顧敏耀〈臺灣古典詩之微觀研究嘗試以

戴潮春事變初期之陳肇興詩作為例〉向麗頻〈《後蘇龕詞草》研究〉有偏重於

27 此處所言相關詩家指的是曾創作過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的詩人

204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詩家個人生平之研究如林耀潾〈在邊緣的邊緣實踐---以清代臺灣澎湖文石書院

山長林豪為例的研究〉林文龍〈光緒年間彰化儒學教諭周長庚事蹟考〉有偏重

於史實考證者如徐麗霞〈陳維英之別業太古巢與棲野巢〉等系列論文以及

阮昌銳〈南明寧靖王與五妃娘娘〉其它如對前人之研究結果予以評論如李知灝

〈評謝崇耀《瑞桃齋詩話初探》〉翁佳音〈簡評《張士箱家族移民發展史》〉

另有以相關主題為研究對象者如許玉青之碩士論文「清代臺灣古典詩之地

理書寫研究」有以臺灣單一區域為研究對象者如王俊勝之碩士論文「清代臺灣

鳳山縣詩歌研究」而大陸地區與主題相關之研究時期集中在臺灣清據末期詩家

的研究如許南英丘逢甲唐景崧等不僅限於其詩歌作品之分析對詩人生

平事蹟之探討亦為重點如清末的唐景崧其涉及臺灣民主國之建立與消失在

政治面向的討論遠比其詩學成就的討論更為熱烈

關於臺灣古典詩史的寫作通論性的文學史為廖雪蘭《臺灣詩史》而施懿琳

《從沈光文到賴和---臺灣古典文學的發展與特色》內分明鄭清領日治三期分

述已具臺灣文學史之內涵區域古典文學史成為近年研究發展的趨勢如《台

中縣文學發展史》《彰化縣文學發展史》《嘉義地區古典文學發展史》《安平文

學史》《苗栗縣文學史》黃美娥「清代台灣竹塹地區傳統文學研究」(1999 年博

士論文)等

綜論式的對臺灣古典文學研究現況進行分析者有發表於 1990 年博士論文的

施懿琳〈台灣古典文學研究概況〉281990 年吳福助《臺灣漢語傳統文學書目》乙

編292000 年發表的施懿琳〈台灣古典文學研究現況mdash以出版專著為對象〉30分

別針對「台灣古典文學選集的編纂」「台灣古典詩的註釋賞析」「台灣古典文學

學位論文的付印」「個人古典文學相關論文集的出版」「其它」等六方面台灣已

出版的台灣古典文學研究專書做評介

黃美娥〈中國大陸有關台灣古典文學的研究概況〉31介紹《中國人民大學複印

28 施懿琳《從沈光文到賴和臺灣古典文學的發展與特色》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1990 年 29 吳福助《臺灣漢語傳統文學書目》乙編臺北文津出版社1999 年 30 施懿琳〈臺灣古典文學研究現況〉《臺灣文學學報》第 1 期2000 年 6 月

31 黃美娥〈中國大陸有關臺灣古典文學的研究概況〉《臺灣文學學報》第 1 期2000 年 6 月

205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報刊資料索引》《中文社科報刊篇名數據庫》等資料庫中有關台灣古典文學研究

的單篇論文與專著並提出三點觀察結果即偏於作家作品的研究強調愛國意

識主題研究人員多集中於福建廣東浙江等沿海一帶

2002 年發表於江寶釵《臺灣古典詩面面觀》中第一章之〈臺灣文學研究概況〉

322004 年許俊雅發表〈九 0 年代臺灣古典文學研究現況評介與反思〉33許氏對

八 0 年代以來臺灣古典文學的研究發展與未來的研究趨勢有深度的說明2007

年林淑貞《近五十年台灣地區古典詩學研究概況---以 1949~2006 年碩博士倫文為

觀察範疇》34搜尋的範圍為臺灣地區的學位論文以各朝代與區域分類介紹「臺

灣地區及詩人」則以詩家題材詩社詩話籤詩等分類介紹這些學者對研

究成果的介紹與批評足供後來研究者參考

(三)前人有關政治意識主題之研究

而前賢有關政治意識主題之研究比較起來大陸地區較為豐富但主要以

政治學的角度切入如楊海蛟《政治意識論》35以及戚珩《政治意識論中國特色社

會主義政治研究》36等為節省篇幅本文僅介紹與文學領域相關之成果臺灣地

區有陳瀅州整理〈從臺灣意識出發--政治意識與現代詩如何調和〉一文37乃以

對談之方式進行主要是記錄李魁賢與王國安之訪問記錄而許維德〈故鄉心

由《故鄉來的親人》談臺美人及黃娟的政治意識〉38則以文學文本出發分析創

作者黃娟之政治意識並帶出現代臺灣移民美國之族群對國族之思想與感情

袁則難則有〈城春草木深--論lt孽子gt的政治意識〉39分析當代著名小說家白

32 江寶釵《臺灣古典詩面面觀》臺北巨流圖書有限公司2002 年 33 許俊雅〈九年代臺灣古典文學研究現況評介與反思〉頁 611~669載入《講座 FORMOSA》

臺北萬卷樓圖書公司2004 34 林淑貞《近五十年臺灣地區古典詩學研究概況---以 1949~2006 年碩博士倫文為觀察範疇》臺

北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07 年 35 楊海蛟《政治意識論》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1 年本書隸屬於《當代中國政治總論》

叢書 36 戚珩《政治意識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研究》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5 年 37 陳瀅州整理〈從臺灣意識出發--政治意識與現代詩如何調和〉《明道文藝》第 358 期2006

年 1 月 38 許維德〈故鄉心--由《故鄉來的親人》談臺美人及黃娟的政治意識〉《文學臺灣》第 10 期1994

年 4 月 39 袁則難〈城春草木深論lt孽子gt的政治意識〉《新書月刊》第 5 期1984 年 2 月

206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先勇的名著《孽子》中的政治意識而大陸地區則有鄢然〈從《金色筆記》看萊

辛的女性政治意識與敘事策略〉40梁惠娟〈試論鐵凝作品中的政治意識〉41以

及王西平〈路遙小說中的時代意識與政治意識〉王氏分論路遙小說中之時代意識

與政治意識並以為路氏作品有「不迴避政治事件和政治鬥爭」「塑造了一系列

從政人物揭示政治問題」「小說中眾多人物的命運總和政治發生千絲萬縷的聯

繫」等政治意識

另溫奉橋〈論王蒙小說的政治意識〉中提出「王蒙的ldquo政治意識主要表現

為一般的淺層次的政治反思類小說其主題是對ldquo文革中踐踏人的尊嚴和權利

的嚴正抗議」42楊劍利則有〈清末民初婦女政治意識管窺〉以為清末民初中

國婦女的政治意識主要表現為「一種愛國意識和民族意識」43張婧磊〈政治意識

與人性的悖論融合---解讀紅豆〉對於《紅豆》能掙脫中共十七年文學中要求

文學配合政治的文學潮流並「對人性有所豐富和發展」加以贊揚44陳世球則有

〈試論丁玲創作個性中的政治意識mdashmdash紀念丁玲誕生 100 周年〉45王健有〈論西

周王朝政治意識中的合法性理念mdashmdash以今文《尚書》為中心〉46以及李運而相關

之學位論文則有謝明子的《政治意識與女性意識的糾結mdashmdash丁玲小說創作論》47

以及李運摶〈當代小說政治意識漫論〉48

由上述成果可知大陸地區對此研究主題較為關注發表論文篇數相對較多

而臺灣地區不僅沒有專書學位論文且僅有 2 篇相關期刊論文而以古典作品

與現代文學創作來分類前賢較傾向以現代小說為研究文本古典作品則僅有《尚

書》數量甚少

40 鄢然〈從《金色筆記》看萊辛的女性政治意識與敘事策略〉《當代文壇》第 5 期2008 年 41 梁惠娟〈試論鐵凝作品中的政治意識〉《社會科學戰線》第 5 期2007 年 42 溫奉橋〈論王蒙小說的政治意識〉《山東省青年管理幹部學院學報》第 3 期總 109 期2004

年 5 月 43 楊劍利〈清末民初婦女政治意識管窺〉《衡陽師範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第 24 卷第 4 期2003

年 8 月 44 張婧磊〈政治意識與人性的悖論融合〉《東疆學刊》第 19 卷第 2 期2002 年 6 月 45 陳世球〈試論丁玲創作個性中的政治意識mdashmdash紀念丁玲誕生 100 周年〉《邵陽學院學報社會

科學版》第 1 期2004 年 46 王健〈論西周王朝政治意識中的合法性理念mdashmdash以今文《尚書》為中心〉《江海學刊》第 6 期

2003 年 47 謝明子「政治意識與女性意識的糾結mdashmdash丁玲小說創作論」河北大學2005 48 李運摶〈當代小說政治意識漫論〉《文藝評論》第 3 期1995 年

207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由上述前人研究成果得知有關本文主題之研究尚有發展空間故本文擬

以清代貞節烈女詩歌為研究之文本嘗試從作品之敘事架構與書寫策略來建構作

者群之政治意識內涵之分析

貳五妃詩墳墓之意象反映明政權走向滅亡與結束

文本

有以明皇室在臺殉節之五妃為題的作品五妃本事參見江日昇《臺灣外記

弁言》丁紹儀《東瀛識略》等皆有記載江日昇站在清朝統治者的立場對鄭

氏王朝一直視之為謀逆亂臣但對殉國而死的寧靖王則抱著頌揚的態度49而追

隨寧靖王殉死的五妃則稱讚其為「且五姬慷慨輕生氣勝男子而臺灣之山川草

木能不因此而增光乎」50可知五妃殉節之歷史地位與道德價值在清康熙年

間即已確定

丁紹儀《東瀛識略》記五妃事較詳51包括甯靖王與妻妾來臺潛居殉國以

至安葬的經過甯靖王在桂王兵敗後跟隨鄭成功到臺灣已失去皇室地位與權

柄的王孫生活所需須自行張羅52迨康熙 22 年鄭氏軍敗鄭克塽降清晚明

最後據點也消失了明王決定殉國詢問五名姬妾的意見結果六人同死丁氏

且詳記五位女子姓氏名稱並詳記五妃墓在「魁斗山麓」53且補記後人稱之為「五

烈墓」

49 江日昇《臺灣外記弁言》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臺灣文獻叢刊第 60 種1960頁 13「設使術桂不死則其名不傳亦與敗葉腐草同寂寂而無聞不幾為臺灣之山靈所笑乎惟其從容就義無慚勝國遺風」江寶釵《臺灣古典詩面面觀》頁 33臺北巨流1999「寧靖王自縊身亡五妃殉情受到推崇與愛戴這種『氣節』自勵似乎是超越朝代的認同成為一種集體認同」 50 參見江日昇《臺灣外記弁言》頁 13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 年臺灣文獻叢刊第 60 種 51

丁紹儀《東瀛識略》頁 105臺北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7臺灣文獻叢刊第 2 種「五妃墓在臺邑仁和里為前明甯靖王姬妾葬所甯靖名術桂太祖九世孫遼王後流賊破荊州避亂至浙唐王封為長陽王旋請讓與兄子改封甯靖桂王命監 鄭鴻逵軍師潰偕鄭成功至臺墾田數十甲自給鄭氏歸命甯靖曰『時逢大難遠潛海外今死期至矣汝輩聽自便』時元妃已故姬袁氏王氏秀姑梅姊荷姊僉曰『王能全節妾等願從』先同縊於室甯靖書絕命詩畢亦自經眾舁甯靖柩於鳳山縣竹滬與元妃合窆而瘞五姬於里之魁斗山麓後人又稱五烈墓」 52 丁紹儀《東瀛識略》頁 105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7「墾田數十甲自給」 53 據許南英《窺園留草》頁 13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2臺灣文獻叢刊第 147 種「墓在臺南城外新昌里」墓碑題曰「明寧靖王從死五妃之墓 」因時代變遷行政區域重新劃分故里名有異而墓碑標題當為後人所增

208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中國旌表女子不同的行為價值都用不同的稱謂這點可以說是承襲了中國傳

統文化中「諡號」的精神與方法以「烈」稱之可見其行為價值在於棄絕生之

欲望而選擇死亡的強烈意志《臺灣外記》記朱術桂與五妃殉節前後細節且寫明

五位殉節女子的身份乃為姬妾文云「其元配羅氏早逝惟有侍姬袁氏蔡氏

荷姑梅姊秀姑五人而已」54而高拱乾《臺灣府志》與周元文《重修臺灣府志》

皆採陳元圖〈明寧靖王傳〉文入傳原文云「王hellip 妾媵五棺埋於文賢里大林邊

去王墓三十里擬表為『五烈墓』」至康熙 58 年陳文達纂《鳳山縣志》中同樣附

有陳元圖所撰王傳然行文已完全不同全文云「妾媵五棺埋於臺灣仁和里魁

斗山豎其碑曰『明寧靖王從死五妃墓』去王墓三十里」55

黃典權以為引同文而完全兩樣主要原因為「『鳳志』是根據當時的實況大大

地把陳元圖的傳文竄改過」56並以為「五妃之名與五烈之表含義很有異趣」黃

氏雖未明言此異趣之內涵然其對於被稱為「五妃」的原因卻有推斷「按照明

代規制袁氏等五人自然不能躋身於妃子她們之所以被稱『五妃』主要原因是義

烈感人認為非稱以『妃子』不足以顯旌其碩節」57

至乾隆《重修臺灣縣志》「妾媵五棺埋於魁斗山去王墓三十里今稱為

五妃墓」58殉節後於後代文獻資料中則由姬妾之身份59晉升為皇權時期中女子

尊貴身份的名號「妃子」清代臺灣古典詩壇中以此為題者大多稱五妃如康熙

朝施世榜〈弔殉節五妃墓〉乾隆朝六十七詩云「吁嗟五妃巾幗真堪旌」嘉慶朝

章甫〈五妃廟〉道光朝劉家謀〈謁五妃墓〉同治朝林豪〈五妃墓〉我們可以說

整個清治時期文人對五妃地位的提昇是認同的

清代臺灣古典詩壇中曾以五妃為題創作總共有 29 位作者其中康熙年間的作

者有 4 人乾隆嘉慶年間 12 人道光咸豐年間 6 人光緒年間 5 人生存年代不

54 江日昇《臺灣外記》(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卷 10臺灣文獻叢刊第 60 種頁 433 55 陳文達《鳳山縣志》(臺北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卷 9臺灣文獻叢刊第 124 種頁138 56 黃典權〈明寧靖王五妃考證〉《臺灣風物》第 20 卷第 1 期( 1970 年 2 月)頁 16 57 黃典權〈明寧靖王五妃考證〉《臺灣風物》頁 16第 20 卷第 1 期1970 年 2 月 58 王必昌《重修臺灣縣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卷 11臺灣文獻叢刊第 113 種頁 388 59

關於五妃之姓名與地位之排行參見黃典權〈明寧靖王五妃考證〉《臺灣風物》第 20 卷第 1期1970 年 2 月

209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詳者有 2 人60其生存創作年代平均分佈於清據臺灣的各個朝代而作者為臺籍身

份者有 10 人具備遊宦身份者有 11 人擔任的官職多與地方文教方面相關另有

8 位不具官銜的內地詩人這些內地作者滯臺時間普遍並不長滯臺不長當以印象

及感受最為強烈的主題人物為創作題材而各朝代詩人持續以五妃的主題創作

可見五妃殉節已非歷史上之單一事件而附有更深刻的意義而同為殉節人物

捨臺邑歷史上其它殉節女子而取五妃取捨之間的動機令人玩味

而最早以五妃為題的作品首現康熙朝王禮陳文達《臺灣縣志藝文志》包

括林中桂施世榜施陳慶何借宜等同樣標題為〈弔殉節五妃墓〉前 3 人據文

獻記載同為臺邑人士許玉青以為其為南明遺民作品中寄寓在臺漢人心中「對

已故的明代政權猶懷有明祚情懷此詩可視為南明遺民對明祚的感懷」並指出

五妃詩題的兩大義為「明祚延長」「軀捐從王」兩大要義61然葉嘉瑩教授指出

判斷一首詞中有無比興寄託之意究竟當以什麼標準來作為依據的問

題helliphellip以為第一當就作者生平之為人來做判斷第二當就作品敘寫之口吻

及表現之神情來做判斷第三當就作品所產生之環境背景來做判斷62

我們搜羅三位詩人之作品林中桂僅有〈弔殉節五妃墓〉一首無法參照

而施世榜據《福建通志臺灣府人物》所載為「晉江人籍鳳山拔貢生」63其所

流傳詩作中有〈靖臺隨軍入鹿耳門〉中有「僻嶠潢池弄王師待廓清」(全臺詩

全臺詩智慧型資料庫)若施果真心懷南明斷不能有此作品而施陳慶除五妃

詩外僅有〈打鼓山〉傳世兼之生平不詳無法由其它詩作取得旁證以釐清

其是否為南明遺民然清領初期清廷對臺邑防範甚嚴若其為南明遺民為何

會成為「臺灣諸生」且官修之《臺灣縣志》標註為「茂才」《重修鳳山縣志》標

註為「庠生」64雖不至有官身但為與官府關係良好殆無疑問詩既「在心為志

發言為詩」若真有如此澎湃之故明情懷為何又僅只一首

60熊佐虞與祝道椿不詳但可以經由記錄其詩的地方志或詩集的創作年代推算其大略的創作時間 61 許玉青「清代臺灣古典詩之地理書寫研究」(中央中文碩士論文2004)頁 139140 62參見葉嘉瑩《清詞散論》(臺北桂冠2000)頁 251 63 見陳壽祺《福建通志臺灣府》(臺北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臺灣文獻叢刊 84 種頁855 64 施陳慶之生平不詳《全臺詩》稱其為「臺灣諸生」詳見第 2 冊頁 50

210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若以雍正時來臺之張湄為例張湄(~)字鷺州號南漪又號柳漁

浙江錢塘人考《清一統志臺灣府》載張湄為 「錢塘人雍正中以御史巡臺灣

嚴稽冒籍校士公明」65張氏既為內地詩人其活動的時期為雍正朝當時清廷

對地方的控制仍嚴格若臺邑五妃命題果真寓託對南明之感懷那必然是種普遍

性的共同認知則如張湄此種背景的遊宦以五妃為題創作的可能性就不存在了

更何況後期詩人以此創作不絕我們只能推測清據前期五妃命題或有可能寄託

詩人對明朝的感懷後期則未必為如此

如朱仕玠〈五烈墓〉「百年荒塚在寧比玉鉤斜漫墮三春淚驚摧五朵花

瘴鄉空葬骨絕海竟無家」(貳頁 388)朱仕玠(1712~)字璧豐又字璧峰

號筠園福建建寧縣人朱氏於乾隆 28 年以儒學教諭之身分抵達鳳山魯仕冀為

其作品《小琉球漫誌》寫序中以為其書詳細描寫臺灣山川草木人情風俗66而陳

璦婷稱其詩作「觀察臺灣的地理氣後與物產」「貼近臺灣的風土民情」67但朱

氏於本篇論文文本中除此詩外未有其它作品可知五妃之創作非徒以女子殉

夫之節烈情操為重點顯現其足以為臺邑歷史文化中的文化主題

而乾隆年間六十七〈弔五妃廟〉一詩其體裁為歌行體篇幅較長敘事色

彩濃厚包含較多人物形象與事件情節的描寫原詩如下

東風駘蕩天氣清載馳驄馬春巡行刺桐花底林投畔森然古墓何崢嶸

路旁老人為余泣當年一線存前明天兵既克澎湖島維時臺海五烈皆捐

生至今坏土都無恙誰為守護勞山精雲封馬鬣連衰草四圍怪石爭縱

橫時聞鬼母悲啼苦想見仙娥笑語聲歲歲里民寒食節椒漿頻奠陳香

羹滿目荒涼已感歎更聽此語尤傷情有明歲晚多節義樵夫漁父甘遭

烹島嶼最後昭英烈頑廉懦立蠻婦貞田橫從死五百皆壯士吁嗟乎

五妃巾幗真堪旌(貳頁 247)

六詩以第一人稱觀點敘事12 句先寫明創作動機春季天清氣爽適合出遊

在這美好的季節騎馬踏青點出季節氣候旅遊方式說明訪五妃墓的緣起

65 《清一統志臺灣府名宦(本朝)》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臺灣文獻叢刊第 68 種頁 36 66 朱仕玠《小琉球漫誌》(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6)頁 2~3 67 陳璦婷〈再現南臺灣二百年前風物mdash朱仕玠《瀛涯漁唱》析論〉《東方人文學誌》第 1 卷第 2期2002 年 6 月頁 127

211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第 34 句則直接點明主題描寫古墓的現況作者乾隆年間宦臺距五妃殉節

年代已久遠古墓蕭然寂寥5 至 10 句寫民間對五妃事蹟的評價既言路人提及

五妃詩都會傷心流淚民間對此歷史案件應耳熟能詳深入人心埋身之處能保

存無恙當是有心人善意維護周全反映詩人創作當時五妃在臺灣民間的地位

1516 句寫當時應時的節日民間也會準備祭品祭拜慰靈可見五妃的地位在乾

隆朝已由凡人升格為具有宗教色彩的人格神2122 句點出五妃殉節的精神價值

足以為後世楷模宣揚表彰其事蹟的背後實有教化百姓移風易俗的政治意涵

末 2 句以歷史上著名的田橫事件相提並論將臺邑歷史之單一事件與中國歷史聯

結六詩先寫景後敘事再評論末了抒懷敘述角度多變融情於景表達

出作者較真切的感覺與看法與其他僅只空泛評論的五妃詩歌有別

六十七(~)號居魯滿州鑲紅旗人其人據〈番社采風圖考提要〉

一文所載「清乾隆九年以戶科給事中奉命巡視臺灣在任三年曾與同官范

咸纂輯『重修臺灣府志』同時留心殊風絕俗並珍視海東文獻」六氏既為滿

人其出遊至五妃墓當無悼念前明之意其身為巡臺御史政蹟為歷史肯定

或有「留心殊風絕俗」之用心

莊勝全提及「英國文化史家Peter Burke在研究 17 世紀英國旅遊者至義大利旅

遊的情形時發現由於不同的生活背景(宗教語言氣候與習俗)致使旅遊者對

於不同群體間所洩露的文化差距往往有銳利的觀察也就是這些旅遊者會特別留

心他們認為是奇特的事物上他們的旅遊記錄便是在文化刻板印象(cultural

stereotype)與個人觀察(personal observation)間交織互動而成」68六氏以內地官宦而

為臺邑風土之詩與莊氏所言旅遊者外來客的角色相當而其所言不同群體從

種種跡象可知乾隆朝臺灣接收中華文化的薰陶尚不夠久遠還在經歷所謂「內

地化」的過程因此臺邑比諸內陸確實像是不同群體然外來客(如六氏)所觀察

到的除莊氏所言之「文化差異」還有「文化類同」據此可知外來詩人對臺邑

印象的記錄實亦參與臺邑文化歷史的建構

五妃詩中有以後人身份感嘆前朝的人與事以及對明朝與鄭氏王朝興衰的評

68 莊勝全〈清康熙朝臺灣印象的轉變---以四位親歷者的觀察為例〉《臺灣風物》第 56 卷第 3 期

2003 年頁 56

212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論詩人對五妃的弔古有時會與明王朝的覆滅連結在一起從而使敘述的觸角

觸及更深層的政治意識的層面乾隆時任巡臺御史兼理學政范咸〈弔五妃墓十二

絕句〉十二首之一「明亡已歷四十載死節猶然為故明荒塚有人頻下馬真

令千古氣如生」(貳頁 258)

范咸(~)字貞吉號九池又號浣浦浙江仁和人根據范詩分析

前 12 句提及明亡及五妃殉死此處將其死亡定位為為明朝亡國而殉節故在詩

歌中將五妃與明政權劃上等號而第 34 句寫荒涼的墳墓卻能引來有心人絡繹不

絕的拜訪是因為其慷慨氣節足以使精神不朽全文敘述觀點一致范氏身為

遊宦詩人實與前文所述六氏一樣注意到臺邑區域性文化歷史故五妃人與事

寫入臺地歷史實與其政治背景有莫大的關連如施世榜寫五妃詩而論及明朝政

事施世榜〈弔殉節五妃墓〉「回首可憐明季世相臣事業不堪云」(壹頁 234)

而前所言六十七〈弔五妃廟〉以及林中桂〈弔殉節五妃墓〉等皆是歐麗娟提到

由於死亡與人世間最大的聯繫或是死後世界最接近陽光的界限厥在於

分隔陰陽的一抔黃土mdashmdash一個可供緬懷紀念的具體憑藉縹緲的魂靈既是

抽象而不可捉摸以憑空想像的成分居多但是人死所歸的墓塋丘隴卻

如同一切物質一樣具有實質可觸的屬性既是安頓死者的居處可免於生

死混雜所帶來的種種問題又無礙於作為死者精神的象徵和死後生命的依

附之地69

但五妃事件中墳墓的形象為何特別鮮明除了歐氏所言其為「一抔黃土mdashmdash

一個可供緬懷紀念的具體憑藉」「死者精神的象徵和死後生命的依附之地」便

於民間傳說的流傳外如同前文所言清政府積極將五妃與明王朝劃上等號不

斷修繕突顯五妃葬身之所的舉動就如同不斷清除明政權(或漢政權)殘存的勢力

試圖將明王朝永遠塵封深埋於不見天日的墳墓對其統治權不可有絲毫之影響與

撼動故歷朝有官方修繕的動作

如《臺灣詩乘》載「臺南寧南門下有五妃墓道碑為乾隆十一年臺灣道莊

年所立刻巡臺御史六十七范咸之詩」70以及《福建通志臺灣府古蹟》「乾隆

69 歐麗娟《唐詩的樂園意識》臺北里仁2000 年頁 386 70 連橫《臺灣詩乘》卷 2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 年臺灣文獻叢刊第 64 種頁 50

213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間兩巡院命同知方邦基重修且立碑於南門外曰「五妃墓道」71而終清治時

期以貞節烈女為主題的作品以五妃與鄭月娘最多而後者是因為有宋永清召

集徵詩之會一舉而有 18 位詩人共襄盛舉故若論自發性的題詠為詩應以五妃

為題者最多且以五妃為題之作品各朝均有自康熙至光緒作品未曾斷絕而

內地詩人佔一半以上其中一半又具遊宦身份作者為臺邑詩人者又多站在統

治者立場故由生前的明朝郡王姬妾跨越生死界線而成五妃由民間感念傳頌

而至清朝官府迎入延平郡王陪祀至五妃墓而神異靈跡顯現民眾祭拜虔誠而至

五妃廟發展至臺地民間神祇以至為古蹟勝景而為臺灣歷史文化在客觀現實

世界具體可感的一部份成為臺邑歷史上的文化語碼72可以說是臺邑社會構築本

土集體記憶的典型範例

就如同前言所提及的是「異族婦人在家族中的角色隨其丈夫而定隨丈夫之

尊卑而尊卑」這五人在生時身份為皇族之妾殉節的對象不僅是一個男性

還擴大成為這位男性所代表的中央皇權亦即明朝政權許東海提及

屈〈騷〉中種種女性書寫的目的主要不在呈現女性世界的客觀風貌相

反地卻藉以作為隱喻傳統男性政治建構中倫理秩序問題的紛云雜遝因

此從屈〈騷〉以來辭賦中的女性書寫其背後的創作本質無非還是

回歸男性中心的文學運轉機制而且具有濃烈而明顯政治意涵73

許氏所言雖為辭賦但種種跡象顯示此說法應能適用於清代臺地五妃主題

的詩歌亦即以五妃殉節死亡為主題的作品其實隱喻著朱術桂所代表的明朝政

權五妃隨夫殉國實乃隱含著明政權滅亡的悲劇結局

第二我們可以考量到五妃之題詩有大量的作品都以其葬身之墳墓為題

而墳墓在中國文化中一直都代表著一種終結完了以及與現實世界有永遠跨不

過涇渭分明的鴻溝74畢恆達如此陳述空間「空間絕不是一個價值中立的存在

71 陳壽祺《福建通志臺灣府臺灣縣冢墓》卷 47頁 145臺灣文獻叢刊第 84 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 72 葉嘉瑩《漢魏六朝詩講錄》頁 121臺北桂冠2000「符號學理論認為當一個符號在它的傳統文化中使用很久的時候它就形成了一個 code----語碼使你一看到它就會產生某些固定的聯想」 73 參見許東海《女性帝王神仙先秦兩漢辭賦及其文化身影》臺北里仁書局2003 年

頁 50 74 參考前文關於五妃詩歌之評述

214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或是人們活動的背景它一方面滿足人類遮蔽安全與舒適的需求一方面更展

現了人們在某時某地的社會文化價值和心理認同」75於是由五妃所代表的明朝

政權就被詩人們所題詠的五妃墓永遠的鎮壓了結了變成一個歷史的符碼

永遠封存在時間的長河之中

那些試圖推翻新政權的反清復明的思想隨著五妃事件進入臺地人民的集體

記憶五妃墓成為一個勝景古蹟也成為對前朝追弔哀念的象徵被放逐至另

一個另一個世界如同人們永遠不能起死回生明政權也被封於古墓之中進入

歷史一去不返了如此我們可以解釋清政權對殉節明朝的寧靖王與五妃的善

意我們由此也可以解讀終清一朝詩人對五妃事件的題詠內涵

參民變烈女的歌頌反映創作群對清廷統治權的支持與肯定

文本反映創作群對主角人物命運之探索與思考著重於人物與政治千絲萬縷

的聯繫從而表現出臺邑明清兩代統治集團的抉擇與判斷

清乾隆林爽文事變中有劉烈女殉節事劉氏生平見諸臺邑地方志乾隆 53 年

之《欽定平定臺灣紀略》記劉女殉節事76此文以奏聞之敘述口吻簡明扼要陳述事

件之來龍去脈與方志傳文不同並無穿插人物自剖心志之獨白文末評論烈女

行蹟並懇請旌表彰顯更可見此文之用途乃對上奏聞之作

賀伯代所撰〈烈女劉滿姑傳〉77文章增加了劉氏家族中另一烈士之述寫即

劉亨基之子挺刃護父之烈舉而劉女見大勢已去奔赴小池也增添了旁人勸阻譬

解之言劉女之回答則顯見其智慧識見豐富了烈女人物內涵而臨死之前劉

女與賊人之衝突則化為對話表現之賊言充滿恫嚇意味而劉女回答「我名家女

豈懼死乎汝等生當太平甘為逆亂官軍至碎屍萬段矣」則完全站在統治

階級立場發聲

75 畢恆達《空間就是權力》臺灣心靈工坊2001頁 2 76 《欽定平定臺灣紀略》卷 62頁 998 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臺灣文獻叢刊第 102 種 77 《碑傳選集》(四)臺灣文獻叢刊第 220 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6頁 557

215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首先《彰化縣志》中劉女之死乃在懼怕受辱而此文則自言為「名家女」

稱對方「逆亂」則烈女與賊人之對抗已提昇為國家與叛逆份子的對立而前

面各志文所未有之「官軍至碎屍萬段矣」更充滿為清政權宣傳劉女已轉為

國家發聲器之角色可知劉滿姑之旌表入祠備受朝廷重視其政治意涵不言

可喻而前面志文始終保存著劉女被虐殺之記載於此文被刪節可知對人物之

悲憐所引發對人生命運之思考認知已非此文所著重者光緒年間之《臺灣通志》

對烈女之記載則轉為簡單扼要僅為事件重點之交代78 但劉女殉節事發生於

清朝中期一直至清末雖詳略有別然仍保留對此人物之記錄再加上旌表之

慎重其事入祀與建祠皆為官方主導故可視為地方志書建構臺地女性貞烈典範

以加強對臺政治控治力量之典型範例

清乾隆年間的錢唐諸生陳裴文〈劉烈女〉以林爽文事變中遇難烈女劉滿姑為

戀父必甘白刃蹈滿姑死烈刃死孝罵賊不畏遭群凶滿姑死孝還以忠

三尺刀光一尺水滿姑知生不知死君恩隆祀臺灣城滿姑雖死仍如生

史乘千秋載奇節劉郡丞女年十七(參頁 167)

此詩以客觀觀點敘事前 8 句為兩兩相對之對句第 1357 句寫烈女殉

節獲旌之關鍵過程因戀父未能及時離開兇地因罵賊而遭難先為刀傷後跳水

而死事平後受君王旌表更得入官祠受後世香火第 2468 句則重複相同的

句式每句僅更動數字重點在強調人物的行為價值末 2 句則寫其精神生命的

不朽傳世全詩偏於主觀評論對人物事蹟僅為概括重點說明陳斐文生平不詳

但為內地詩人無疑至嘉慶年間蕭綸也有〈臺灣三仁詩〉詩文如下

臺灣淨掃無風塵天子下詔褒三仁三仁何姓氏一為壽同春淡水縣丞

老幕賓丞亡攝官克復城出兵勦賊死賊營其一嶺南客 國子生寓彰

化糾義民其姓李氏喬基名守鹿仔港有成績戰牛馬莊終殞身 同時

見此二義士一弱女子尤絕倫滿姑年十七父曰劉郡丞賊先執丞次脅

姑 姑不受辱泣且嗔蹈河不死罵益烈白璧雖碎聲錚錚是三人者微且

輕非將非吏非守臣身雖死義分甘沉淪幸遇天子大聖明幽遐必矚

78 《臺灣通志》〈資料(二)文職冊〉臺灣文獻叢刊第 130 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2頁 804

216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名教是敦曰此三人縱疏賤磊落大節宜弔旌詔建祠宮楹桷維新有

司歲時祀以特牲為問蟻賊起事辰士民奔走婦女被掠何無一人能

及此三人吁嗟乎人人且有忠孝情盍至三仁祠下一聽天子命祀之恩綸

(肆頁 234)

蕭詩體裁為歌行體篇幅較長以客觀第三人稱觀點敘述夾有議論與抒情

對人物身份背景以及事件發生的經過有詳細的描寫三仁者稱三位在事變仍稟

持著節操正義剛強不屈奮勇抗賊的義士而清政府在民變平定後下詔褒揚

三人並興建三仁祠命地方政府歲時節令予以祭祀後世永念

而這三位義士身份背景各異第一位名叫壽同春事變發生時為淡水縣丞的

幕賓年紀已經大了在縣丞遇變身亡他危亂中一肩擔起責任率兵勦賊不

幸死在賊營第二位名叫李喬基為寄寓彰化的內地人具國子生身份在亂事

中集結民間力量變頗有成績但不幸在牛馬莊戰死第三即是劉郡丞之女蕭

氏對劉滿姑的敘述最為詳盡也許是因為劉氏的事蹟最具傳奇色彩對於三仁

事件的價值與清政府褒揚的動機在作品中也進行討論蕭詩雖為文學作品實

已具記史的作用且歌行體句式長短自由用語淺白尤利於傳播蕭綸據《全

臺詩》所載「字子山江蘇太倉人嘉慶年間(1796~1820)貢生著《樊村草堂

詩集》」」(全臺詩全臺詩智慧型資料庫)

然則寫臺灣烈女劉滿姑的兩位詩人皆內地人士而劉烈女為內地官宦之女

隨父赴任而喪命於臺邑因此而成為臺灣列女歷史其中一員然為何以劉女為詩

者臺邑詩人缺席此可疑之處

劉滿姑罵賊不屈而為亂兵所殺後為清廷封為三仁並下詔建祠祭祀宣示

著清朝統治權的正當性與絕對性褒揚滿姑罵賊而亡的義烈行為足以教育臺地

民眾必須忠於清朝反覆一再灌輸教育臺地百姓必須遵從的政治歸屬盧建榮曾

提出「一位漢人婦女絕不容許異族染指其身體於此漢女身體是一種漢人國家

主權的隱喻」79林爽文民變雖非漢胡之對立與衝突但劉女為清廷官吏縣丞之女

對抗的是民變中的暴民此對立衝突也隱含兩種政治勢力的對抗包括兩個群族

79 盧建榮〈從男性書寫材料看三至七世紀女性的社會形象塑模〉《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報》第 26 期1998 年頁 18

217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對物質包含食物土地性等各種資源的佔有與爭奪這點與中國歷史上漢胡勢

力對立的性質相當

因此我們可以這樣推定劉女的身體成為清治臺地權力的展現場烈女力拒

事變外在武力侵辱隱喻著清廷對臺地的所有權不可被被侵犯劉女死前面對侵

犯的態度與言語以及死亡方法的描述這樣剛烈行為的極度刻劃與突顯使劉

女抗暴的決心與影響力大為提高促使臺邑男性興起女子猶能如此保家衛國身

為男兒怎可不奮發而這種百姓為國犧牲意識與認知的養成對統治階級而言

實是鞏固政權一個重要的手段故可窺知劉滿姑事跡之所以能受到清廷大家宣揚

的潛在原因80

又如陳維英〈為王樹生明府題姊姒三節圖〉「乾坤存王氣女子識綱常人

是松梅竹心如冰雪霜後先三不朽生死一齊香況我鬚眉輩貞忱豈可忘」

(伍頁 199)反覆陳述著女子之所以能實踐綱常倫理是因為統治階級教化百姓成

功而女子都能夠捨生取義況且我們鬚眉男兒報國犧牲豈能後人陳詩服膺統

治階級的意識型態而此統治階級則為清朝廷

中國傳統上有士人殉國與女子殉節被類同化的傾向故詩歌書寫殉節的烈

婦也常別有隱喻如明朝末年已有士人以婦女死節或守節的選擇來比擬士大夫

殉節與守節的問題以臣殉國如婦殉夫者如晚明袁崇文〈黎烈婦傳〉云「臣事

君與婦事夫論者嘗相提其義皆取於致命遂志」81以及徐枋〈與葛瑞五書〉舉時

人的說法「殉節為易守節為難為烈婦易為節婦難」82顏元云「明末死節

之臣閨中義婦耳」83亦有士人為詩引節婦來比喻忠臣的如孫枝蔚〈朱矞三母

費太孺人貞節詩〉之一「節婦如忠臣所難非一死立孤能有成庶可光前史」

84以及吳嘉紀〈程寡婦歌〉

80 盧建榮〈從男性書寫材料看三至七世紀女性的社會形象塑模〉《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報》第 26 期1998 年頁 12 81 袁崇文(1595 年進士)〈黎烈婦傳〉載於屈大均(輯)《廣東文選》《北京圖書館古籍珍本叢刊》冊 117卷 15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康熙 26 年(1687)三閭書院刻本影印本1989 年頁 507 82 徐枋〈與葛瑞五書〉《居易堂集》卷 2頁 1 上下 83 李塨纂王源訂《顏習齋先生年譜》(附載於顏元《顏元集》)卷上「辛亥(康熙 10 年1691)37歲」條下冊頁 735 84 孫枝蔚〈朱矞三母費太孺人貞節詩〉《溉堂後集》卷 3《溉堂集》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頁 6 下

218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心志不改伊維寡婦忠臣忠臣識大義臨難往往致其身婦人脂口澤膚

十人九人腸肺愚節操曷繇自勵門戶胡能獨扶君不見程寡婦hellip夫死婦

不死祇緣黃口兒女須題攜85

等皆是而吳德功〈洪烈婦〉

山水毓貞媛乾坤鍾間氣鹿溪洪氏女少小知大義相攸郭阿奴二十

婚始字賦性靜而貞德容兼洵備百輛未盈門凶信忽傳至阿母默無

語阿爺言甚秘連理樹折枝比翼鳥分翅賢哉女聰明倉猝知其意

外聞薤露音聒耳夜不寐妾命實不猶君魂歸何處扯碎同心結滂沱

兩行淚膏木誰為容鉛華屏弗御身披侍嫁衣耳挂定盟珥欲效梁家

婦私將刀劓鼻欲效王氏妻親持斧斷臂全體遭毀傷所受反自棄

惟念夫遽亡不如從夫去生前不同牢死後共埋地擁衾臥空床絕粒

忘飲食急延良醫來醫來云不治切脈知血虧聞聲識腸碎娘勸啜茶

湯爺勸吃餅餌烈女誓弗肯含淚惻然對女子節不移忠臣心無二

兩語昔曾聞今豈易其志願娘勿悲酸願爺勿涕泗翹首盻蒼天婺星

空際墜頃刻魂歸陰不瞑張目眥鮮血兩腔填姑嫜來駭異面色猶如

生從容赴大隧性命弁髦輕巾幗鬚眉愧鹿溪諸紳耆拜迎擁塗次

鹿溪諸父老稱揚遍市肆滿路焚香楮兩部喧鼓吹名教獨扶持閨烈

千秋著一死重泰山兒女英雄類殉夫未嫁時奇節實非易彤管長流

輝貞珉謹泐記節孝採輶軒我忝與其事綽褉徵門楣旌表乞天賜」

(《瑞桃齋詩稿》全臺詩全臺詩智慧型資料庫)

〈洪烈婦〉雖為詩作然以五言古體長詩之體裁篇幅較長敘述事件前後

變化曲折詳盡其開端雖以客觀第三人稱發展中間模擬各色人物動作聲口將

烈婦絕食而亡的過程進行更長時間更具體詳細的描寫從主角的動作姿態醫

囑診脈親人的照顧死別的淒涼等刻劃出主角面對死亡從容不迫的形象而

「女子節不移忠臣心無二」「一死重泰山兒女英雄類殉夫未嫁時奇節實

非易」亦同樣以節婦比忠臣而以婦女死節或守節的選擇來與士大夫殉國與否

來相比擬而陳肇興〈題烈婦張沈氏殉節事〉(古體九解)

蔦蘿泛長風根莖無斷絕由來連理枝生死不相別君不見張烈婦慷

85 吳嘉紀〈程寡婦歌〉楊積慶箋校《吳嘉紀詩箋校》卷 12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頁349

219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慨殉夫勇且烈婦姓沈氏名心娘十八于歸張家郎舉案齊眉慕孟光如

膠如漆樂且未央忽忽五年載弄之璋二豎入室夫病於床求神問藥

淚睫承眶一朝怛化五內崩裂如沃湯大哭一聲氣結無語娣姒急申

救阿翁欲言不言淚如雨曰汝有孤兒在旦夕須哺乳長跪謝阿翁

妾心堅如銅兒生有祖累姑嫜妾身雖死兒可長夫沒無人侍巾帚妾身

不去誰為偶黃泉會有相見時升天入地妾從之明珠為夫斂綺羅為夫

裝執紼扶柩上北邱歸來拜姑泣媳身未亡如已亡綰我同心縷著我

嫁時衣孤燈耿耿酸風吹尺組畢命人不知人不知舉家奔救烏烏啼

生同衾死同穴青塚巢鴛鴦飛鳴自成匹謂予不信如曒日人慕婦烈

且貞我作歌戒貪生吁嗟乎女子仗義能殺身何迺國家多全軀保妻

子之庸臣(《雲林縣採訪冊˙藝文》頁 206)

陳詩第 1 段 1 至 6 句以比興開端以蔦蘿與連理枝來比喻生死不離的夫妻情

感並引出烈婦殉夫的主題第 2 段 7 至 14 句以客觀敘事觀點寫烈婦之姓名歸

寧夫家後的幸福家庭生活第 3 段 15 至 24 句寫詳細描寫夫婿病起不測以至於身亡

的經過作者善用人物表情刻劃其心理狀態如寫烈婦「淚睫承眶」寫家翁「欲

言不言淚如雨」極力寫喪夫喪子後悲慘的情狀第 4 段 25 至 34 句作者模擬烈婦

與家翁的對話以代言體各自表述殉死與否的考量第 5 段 35 至 43 句作者模擬烈

婦聲口敘述依禮安葬夫婿後從容殉死的過程第 6 段 44 至 56 句為事件收尾作

結敘事觀點一變為作者以第一人稱自述說明為此詩之創作動機將臣節與婦

節類比並提並以諷刺那些偷生忍辱臣子全詩敘事觀點多變人物情事介紹較

為完整情感神態刻劃細緻且以人物對話鋪陳情節頗具戲劇搬演效果

陳肇興(1831~)字伯康號陶村臺灣府彰化縣治(今彰化市)人為

清代中期臺邑著名文人《全臺詩》稱其「有個人心靈世界及理想抱負的抒寫

詩作的關懷重心亦往往與生民百姓密切相關在形式上陳氏習慣以長篇歌行來

抒懷言志詩作風格雄健豪邁」並稱其「肇興之詩胎息於杜甫可視為清

中葉臺灣文壇之『詩史』」

陳氏曾從鹿港拔貢廖春波讀書於彰化白沙書院和蔡德芳曾維精廖景瀛

合稱「白沙書院四傑」同治元年(1862)戴潮春事變拒絕戴氏之拉攏遂遁入武

西堡(今集集)之牛牯嶺山中是年 7 月謀刺戴氏失敗幾瀕於險境著有《咄咄吟》

220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一書詳錄戴案經過(參見全臺詩全臺詩智慧型資料庫)故其詩作有述寫現實

社會歷史風貌的企圖

林翠鳳曾舉陳氏《陶村詩稿咄咄吟》中的詩作分析其儒士的性格更以

其詩歌中不同時刻所追摩的前賢而得出其共同的特點始終堅定支持既有的朝

廷以及篤志排拒外來騷亂勢力並以為「陳肇興在顛沛流離中始終不移其為大

清朝廷臣民的立場」86同樣在文本中的作品亦表現出忠於君王朝廷之思想

許夢青〈自書吳烈婦傳後〉

誰能輕一死慷慨赴重泉不減忠臣節方知烈婦賢心爭秋月皎節勵

古松堅慚愧偷生輩雖生亦枉然(《鳴劍齋遺草》)

許夢青(1870~1904)字炳如又字荊石蔭亭泮名夢青號劍漁又號

雲客冰如高陽酒徒許氏為鹿港邑庠生其祖母賀太安人以節孝旌於朝

奉詔入祀彰化節孝祠其歷乙未割臺上書唐景崧又在日軍攻臺時隨練勇赴

八卦山抗拒抗日行為失敗後又逢四次家喪一生際遇曲折由官家子弟一變

為落拓文士《全臺詩》稱其「歷盡人世滄桑半生苦況盡託於詩」「以奔放

絕足之才為自由不羈之行遂一轉而為跌蕩詩人」可見其浪漫氣質許常安

評曰「雖時有浪漫 自由清狂豪放之作風然其實質乃具有嚴肅悽涼

寫實之社會骨格故其詩多為心底之聲時代之反映」(參見全臺詩全臺詩智

慧型資料庫)

許詩著重於烈婦慷慨赴死的義烈行為其以客觀評論方式開展將忠臣與烈

婦臣道與婦道相互比附所著重是烈婦行為在中國傳統倫理的道德價值而

其襲用詩歌中具文化意涵的文學意象如秋月古松在中國詩歌中皆為貞節幽

靜的象徵若《全臺詩》稱其「潛心詩文以舒胸中塊磊」則此詩以「慚愧偷生

輩雖生亦枉然」或可相彷彿則進一步以文本婦女尚能以死殉節而身為男

兒卻臨難茍免故詩作中往往有鬚眉男兒且不如之慨歎

86 林翠鳳〈從《陶村詩稿咄咄吟》看陳肇興之儒士性格表現〉《臺中技術學院學報》第 1 期2000 年 6 月頁 21

221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肆貞節烈婦的書寫反映漢文化移植臺邑的認同

中國大約在西漢末期儒家學說完成統一折衷諸子學說的目標墊定其在

漢朝學政界的絕對獨尊的權威地位而轉而以經學的形式面世成為後世中國

思想的主流87由於思想上的獨尊儒術漢以後的統治王朝也都以儒家經典為國家

教養人材的基礎因此後世士人的思想不免有儒家學說之色彩在不同程度上成

為儒家的信徒而儒學中所具備的現世務實群體的特質以及「內聖外王」

的人生實踐理想使得士人的眼光始終注視著百姓之福址關心人民的生計而

「風俗淳美」便是理想現世世界的基礎《詩經大序》「美教化移風俗」

《禮記樂記》「移風易俗莫善於樂」《荀子王制篇》「美風俗」《辭

海》也對風俗提出解釋「多數人之精神的一致表現歷時久遠型為定式足以

拘束個人之行為支配實際生活者也」88

而《漢書地理志》則進一步將風俗與聖王德政結合在一起以為百姓有五

常之性因為各地之自然環境與個人秉性氣質的差異因此各地的風俗便會隨自

然地理與人文背景的不同而有差異與此同時風俗又跟聖王的王教相關聯是

聖明君主展現教化的場域故云

凡民含五常之性而其剛柔緩急音聲不同繫水土之風氣故謂之風

好惡取捨動靜亡常隨君上之情欲故謂之俗孔子曰『移風易俗莫

過於樂』言聖王在上統理人倫必移其而易其末此混同天下一之中

和然後王教成也89

而由聖王至士大夫至百姓階級社會的層層影響傳播發展出中國傳統文化

中所謂由上而下風行草偃式的思考邏輯最典型的是杜甫「致君堯舜上再使

風俗淳」所展現的邏輯演繹而要如何由上而下這牽涉到前文所說的中國文化

特質中「內在超越」的要求因此王教在移風易俗的政策理念上主要乃是以『統

理人倫』為根本核心對淳美風俗的追求就會從最根本的人倫秩序的建立與維

87 劉靜貞〈劉向《列女傳》的性別意識〉《東吳歷史學報》第 5 期1999 年 3 月頁 3「儒家學說真正浸透漢朝的學政界確立經學的絕對權威其實已是元帝至王莽之世也就是到了前漢的最後五十年間原為諸子之一的儒家才完成其統一折衷諸子思想的目標而以經學的形式展現」 88 修訂本《辭海》下冊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41頁 3199 89 《漢書地理志》臺北鼎文書局1983頁 1640

222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持著手詩人作品中反覆出現的教化百姓移風易俗的追求往往伴隨著現實事

件中倫常綱紀的成立與破壞一起出現並成為一種執著的詠歎匯流入中國詩歌

的傳統文化90

烈婦鄭月娘生平首見周元文編纂之《重修臺灣府志》91傳文後更附有〈徵詩

小引〉一文並附上鳳山縣令宋永清等 18 位文人之徵詩作品康熙 47 年鳳山縣令

宋永清倡議當時臺灣官紳以鄭女為題進行創作由方志附有引文與詩歌原文可

見當是轟動地方之風雅盛事92《全臺詩》稱宋氏為「善察民情雅意文教頗有

宦績」(全臺詩全臺詩智慧型資料庫)既雅意文教則此次徵詩不免寓有教化

功能

《重修臺灣府志》所載〈徵詩小引〉記錄當時風雅的徵詩之舉93並註明主

要的目的是為了「青史不遺願徵詩而表著海天生色」可見徵詩活動除了是詩

人消遣怡情之舉也寄寓著希望能留下可供後人學習景仰的婦女典範書寫地方

史實的意圖謝貴文以為「可見發起人宋永清深受當時官員與文士的肯定與愛戴

他亦透過此徵詩活動提倡文風獎勵貞節達到以文學教化風俗的目的」94然此

徵詩之會透露出兩項訊息即文本之教化目的以及此會之後以鄭月娘為題之

詩作消聲匿跡可見文本題詠之對象若為平民百姓相較於前文陳永華女及鄭斌

女兩位烈婦可知其受到關注及賦予的意涵會隨之減少

《重修臺灣府志人物志》總共收錄了 18 首詩作95此徵詩之舉是康熙 47 年

90 歐麗娟《唐詩的樂園意識》臺北里仁2000頁 90「王教在移風易俗的成就上主要乃是

以『統理人倫』為根本核心因此對風俗的探討也就不外乎種種人與人之間的對應關係以及由

此衍生的社會秩序與人性特質的範疇」「標示出社會群體的生活感受與心靈狀態的一般趨向而

人人切身相關的行為依據和心靈歸屬的問題也包含在其中」 91 周元文《重修臺灣府志》卷 8〈人物志貞節〉臺灣文獻叢刊第 66 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頁 272後亦附有〈徵詩小引〉與諸詩原文為「鄭氏月娘者泉之南安石井人也年十九歸儒士王曾儒家曾儒食貧志學 甫閱年以病卒翁以貧故欲即葬月娘跪泣告乞得暫停眾謂夫死不忍恝 然常情也越數日語其翁願死從夫葬翁駭然囑鄰媼勸止月娘曰『吾當夫病劇時即以死許之義不可移』比後提防稍疏投繯而逝邑侯宋公嘉 其節通聞上憲獲褒獎焉侯親祭其墳額其廬曰『百年今日』蓋侯挽詩 有『百年今日乾坤老』之句也合葬依仁里內園路西」 92 徵詩之舉發生時間點為何學者以參與者之到卸任時間推斷以為康熙 47 年為確詳見王俊勝《清代臺灣鳳山縣詩歌研究》文化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2002頁 118-119 93 周元文《重修臺灣府志》卷 8〈人物志貞節〉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頁 272 94 謝貴文〈清代鳳山知縣宋永清的政績〉《高市文獻》第 18 卷第 1 期2005 年 3 月頁 38 95 第一首的作者為鳳山知縣宋永清康熙 43 年(1704)來臺任官《全臺詩》稱其「善察民情雅意文教頗有宦績工詩」第二首為臺廈道王敏政康熙 43 年(1704)至康熙 49 年(1710)來臺任官《全

223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發生距離康熙 23 年清朝平臺臺灣納入清朝版圖已有二十餘年南部的經營如

諸羅縣城衙署文廟學校皆有初步規模宦遊人士創作詩歌的風氣推動了

臺地的文風而諸詩於方志上排列的順序大概以官位高低來決定先後故內地

詩人作品排在前面而臺邑詩人作品排在後面這樣的情形呼應了前文所言臺灣

早期詩壇以遊宦詩人為主而臺邑有志於參與科舉的士人開始與清據初期的內

地統治階級進行交流與結合發展出初期的詩歌創作

除了籍貫生平不詳的張師文內地宦遊來臺的人士有 8 人所擔任有關文教

方面的官職如教授教諭等有 4 人而任職知縣的宋永清與任職臺廈道的王

敏政後世則對其有「善察民情雅意文教」「待人仁厚」「百姓賴以全生」等

關心民情之評價作者為臺邑人士則有 9 人大都具有增生廩生拔貢等鄉紳

身份施世榜更有「樂善好施」「農民咸受其利」等佳評扮演著臺灣地方民

間勢力首領的角色由此推知以鄭烈婦為題的徵詩之舉實具有地方輿論意見

的性質

而林華昌〈節婦鄭氏詩〉「獨挈綱常萬古寒」(壹頁 361)林氏為清康熙

43 年調任臺灣府儒學教授孫襄〈節婦鄭氏詩〉「扶植綱常吾輩事新詩題徧

海東天」孫氏為清康熙 37 年授福安教諭後改任臺灣諸羅縣為教諭李欽文〈節

婦鄭氏詩〉「輕生重節植綱常」(貳頁 40)李氏曾任福建南靖訓導張士箱〈節

臺詩》稱其「待人仁厚尤加惠原住民嚴禁通事社商之剝削濫派遇歲荒歉極 力為民申請賑恤百姓賴以全生」第三首作者為臺灣府儒學教授林華昌康熙 43 年(1704)來臺第四首作者為臺灣縣儒學教諭陸登選康熙 43 年(1704)至康熙 47 年(1708)在臺任官第五首作者為鳳山縣學教諭吳周禎康熙 42 年(1703)來臺第六首作者為臺灣諸羅縣教諭孫襄第七首作者為臺灣人陳聖彪康熙 47 年(1708)的副貢《全臺詩》稱其「善文工詩」第八首作者為張師文清康熙年間人生平不詳第九首作者為守戎張駥清康熙 47 年(1708)來臺任臺灣水師協標左營守備第十首作者為桐城人孫日高第十一首為臺灣府治東安坊人李欽文《重修臺灣府志》稱其「廩生」而《全臺詩》稱其「清康熙 60 年(1721)歲貢生曾任福建南靖訓導能文工詩」第十二首作者為張纘緒《全臺詩》稱其「清康熙五十年(1711)臺灣貢生」《重修臺灣府志》稱其「廩生」第十三首作者為張士箱《全臺詩》稱其「清康熙四十一年(1702 年)東渡來臺落居鳳山次年入鳳山縣學後為臺灣府學生員補增生廩生迄雍正十年(1732)五十九歲時成為歲貢生」為科舉業而移居臺灣鳳山第十四首作者為鳳山縣人鄭應球《全臺詩》稱其「性情耿介崇尚氣節」在朱一貴事件時為逃避朱氏同黨招募「夜晚攜妻子遁逃」可知當時鄭氏政治傾向是站在清朝政府一方又稱「主掌縣書院教席長達十餘年有益地方文教甚多」可見著重於民間百姓教化培養文風第十五首作者為臺灣諸羅縣人鄭鳳庭《全臺詩》稱其為「清康熙年間廩生」第十六首作者為康熙年間臺灣增生鄭煥文生平不詳第十七首作者為臺灣縣人施世榜為康熙 36 年(1697)拔貢《全臺詩》稱其「樂善好施興築水圳農民咸受其利」第十八首詩作者為鳳山縣人李廷綱只知其為康熙年間人生平不詳以上為鄭烈婦詩歌相關作者下文引詩處對作者即不再進行介紹

224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婦鄭氏詩〉「 風謠傳海內千古尚相看」(壹頁 425)張氏於乾隆 2 年出任漳

州府學訓導王敏政〈節婦鄭氏詩〉「苦節高風重栢舟輶軒問俗首先求」(壹

頁 362)

王氏於康熙 43 年移分巡臺廈道前列作者皆以烈婦鄭月娘為主題著重於女

子實踐德行的價值足以為後世樹立以生命維護綱常倫理的典範如王敏政所言

「問俗」帶有濃厚的移風易俗的目的乾隆年間六十七〈弔五妃墓〉 島嶼最後

昭英烈頑廉懦立蠻婦貞」(貳頁 247)六十七於乾隆 9 年以戶科給事中奉命

巡視臺灣朱澐〈李節孝〉「聖朝傳採柏舟篇海外旌揚李母賢」(貳292)

朱氏於乾隆 12 年調任鳳山縣訓導秦定國〈五妃墓〉二首之二「海表觀風

題墓道陽秋有筆墨痕新祇緣千古綱常係豈獨傷心弔五人」(參頁 147)

同治朝林豪〈詠臺陽古蹟十二首五妃墓〉「何幸教化行閨門」(《臺灣詩鈔》

卷 5頁 106)將閨門的教化與五妃事蹟結合起來於是這個單一的歷史事件便被賦

予移風易俗實踐聖王政教的任務這作品也就隱含出政治教化的色彩

道光咸豐年間劉家謀〈海音詩〉一百首之九九「匆匆六甲光彤史況沐

皇風二百年」(伍頁 308)劉氏於道光 29 年調臺灣府學訓導劉氏自註的詩序

並言 「今入版圖將二百載矣列聖相承昭然禮法有不共被涵濡哉近周光邰明

經欲輯臺郡節烈勒成一編誠盛舉也」劉氏歌功頌揚清政府以為臺邑經兩百

年教化婦女貞節德行的培養成果斐然以統治階層的角度來考量兩位烈婦之行

為價值頗具政治意涵道光年間施瓊芳〈題全臺闡幽錄〉二首之二「寡鵠貞

鴛萃一編旌祠會錫九重天依然婦誥回鸞及能使夫名附驥傳彤管有人風繼

起碧霄終古月難圓誰言婉嬺煢煢質已握興頑立懦權」(伍頁 381)

第 2 首點明此書所收人物並足堪為天子旌表之節婦貞女女子能實踐婦德

同樣也能澤被家門為夫婿增光而書中足為後世楷模者其人生卻都是坎坷不

幸的7-8 句寫出書寫權力之本質原本這些女子是柔弱貞順的卻因此書而得以

傳世施氏曾銓選六部主事前述詩人則將貞節烈女之節操德行與政權教化結合

在一起政府的旌表立祠的表揚機制使女子的高貴品行不至淹沒不彰而女子

建立閨門的行為典範可以建立淳美善良的風俗但「興頑立懦權」則頗有思考

225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的空間此四字除了建立符合倫理綱常的行為準則外還要堅強百姓們的意志

在危難時能用最大的犧牲包括生命來維持理想的存在而這理想的內涵則

隱含著統治政權的延續與護衛

余英時分析漢代循吏在文化傳播中所扮演的角色與作用他將中國文化分為

大小傳統並解釋「大傳統或精英文化是屬於上層知識階級的而小傳統或通俗

文化則屬於沒有受過正式教育的一般人民」96而漢代循吏則扮演了文化傳播者的

角色之所以如此余氏指出因為循吏是親民之官「循吏」之名始於《史記》的〈循

吏列傳〉從此成為中國正史列傳的典型至《清史稿》依然沿用余氏更言

漢代的大傳統以儒教為主體而儒教的基地則在社會而不在朝廷因此循

吏在發揮『師』的功能時他事實上已離開了『吏』的崗位他所奉行的

不復是朝廷法令而是大傳統的中心教義由於中國的大傳統並非寄身於

有組織的宗教所以它的傳播的任務才落到了俗世人物的循吏的肩上漢

代大傳統的傳播者借用《周禮》的名詞可稱之為『師儒』循吏便是以

『師儒』的身份從事『教化』工作的97

而文本尚有擔任教諭提督學政訓導等教育行政工作之創作者清廷的中

央教育制度中央最高教育行政機關為國子監其下設有祭酒司業等教官總理

監務以及博士助教學正學錄等各級教員在地方教育行政上各省設提

督學道擔任地方教育的最高行政官員以負責學校事務政風及科舉等事務

雍正 4 年(1726)提督學道改稱提督學政在地方官學上設有府學政使府提調

府儒學教授州學正縣儒學教諭府州縣下設立縣訓導以掌管地方教育事

務98

而臺灣清據初期隸屬於福建省由福建提督學道統理教育事務但因臺灣海

外孤島路途遙遠改由分巡台廈兵備道兼理學政康熙 23 年(1684)改由臺廈兵

備道兼任朱一貴事變後改由巡臺御史負責至雍正 5 年(1727)改為巡臺漢御史

96 余英時〈中國古代死後世界觀的演變〉載於《中國思想傳統的現代詮釋》臺北聯經出版社1993頁 168 97 余英時〈中國古代死後世界觀的演變〉載於《中國思想傳統的現代詮釋》臺北聯經出版社1993頁 198 98 參見種村保三郎《臺灣小史》臺北武陵1991山崎繁樹《1600-1930 臺灣史》臺北武陵1995連橫《臺灣通史》臺北幼獅1977

226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管理乾隆 17 年(1752)則改由巡臺臺灣道兼任光緒元年(1875)改由福建巡撫兼管

光緒 13 年(1887)設臺灣省後由臺灣巡府兼任掌管臺灣教育事務知縣負責地方

教育事務由此可知臺灣學政與官政相結合之特質99

而關於教育行政的最高指導原則順治 9 年(1652)頒六諭計為「1孝順父

母2尊敬長上3和睦鄉里孝訓子孫5各安生理6莫作非為」100

姜添輝以為「由其內容可窺見其重心在於強調傳統文化的倫常思想以及安本分

的觀點並藉由這些觀點的灌輸以達社會安定的目標」101康熙 9 年(1670)頒佈聖

諭廣訓十六條計有

1敦孝悌以重人倫2篤宗教以昭雍睦3和鄉黨以息爭訟4

重農桑以足衣食5尚節儉宜惜財用6隆學校以端士習7黜

異端以崇正義8講法律以儆愚頑9明禮讓以厚風俗10務

本業以定民志11訓子弟以禁非為12息誣告以全善良13

完錢糧(租稅)以省催科(裁判)14戒匿逃以免株連15聯保申

以弭盜賊16解仇忿以重身命等102

除了順治朝所強調的倫常價值觀外並將關注範圍擴大到文化習俗以及社

會規範等層面可以窺見清廷教育行政的最終目標是欲藉由教化途徑以安定社

會光緒 29 年(1903)張百熙等在〈奏定學堂章程〉中提出「至於立學宗旨勿論

何等學堂均以忠孝為本以中國經學為基礎俾學生心術依歸為正」103以至於

光緒 32 年 5 月 2 日清廷公佈的欽定學堂章程第一類是忠君尊孔第二類是尚

公尚武尚實可知清代由內地派遣至臺灣的教育官員實肩負思想教化之重

責大任其主要之任務為導正並建構臺邑人民正確之政治立場與政治意識創作

者日夜身處其氛圍中將其投射於其所創作之主題詩歌中似為合理之解釋

顧炎武論「秦紀會稽山刻石」指出「然則秦之任刑雖過而其坊民正俗之意

99 參見盛清沂王詩琅高樹潘《臺灣史》臺北眾文1988 年種村保三郎《臺灣小史》(臺

北武陵1991)邱奕松《嘉義縣志教育志》嘉義嘉義縣政府1991連橫《臺灣通史》

臺北幼獅1977 等 100 宋鼎宗等《全臺首學資料彙編》頁 61臺南臺南市立文化中心1997 101 姜添輝〈教育社會學觀點的清朝時期臺灣官方儒學的發展與特性〉《臺南師院學報》第 34 期

2001頁 292 102 種村保三郎《臺灣小史》臺北武陵1991頁 151 103 雷國鼎《教育概論》上冊臺北教育文物1976頁 80

227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固為始異于三王也」(《日知錄》卷十七)則中國自秦始皇起便有統治階級提倡禮

教以矯正民間各地不良風俗的政治措施文本創作群共 69 人共有 20 位具有從內

地遊宦臺邑的背景其中官職包括擔任臺邑各地教諭知縣巡臺御史提督學

政訓導等居多而臺邑文人亦具鄉紳背景文本中反覆出現蘊含政治意涵與宣

揚文教的意識

伍對內地與臺邑的指稱反映中央政權與地方邊陲的對峙

清代臺灣貞節烈女詩中出現以內地為中心以臺邑為邊緣之論調例如康

熙朝江日昇〈贊寧靖王朱術桂與五妃殉節二絕〉二首之一「天地乾坤無可寄

飄然海國全其身」(貳頁 28)臺廈道王敏政〈節婦鄭氏詩〉「鬚眉長樂嗤青

史巾幗共姜壯海洲」(壹頁 362)此詩為康熙年間王氏應徵詩之會為鄭治時期

禮官鄭斌女為寫的作品第 4 句稱鄭斌女事跡足以為「海洲」壯事氣勢壯盛

其臺地為「海洲」意指海外神洲顯現出以內地為世界中心點而以臺邑為邊

垂的論點

諸羅諭孫襄〈節婦鄭氏詩〉「扶植綱常吾輩事新詩題徧海東天」(壹頁

367)此詩亦為應徵詩之舉最後一句「新詩題徧海東天」臺邑與內地一水之隔

又處內地東方稱「海東天」可說是其地理位置的說明范咸〈弔五妃墓十二絕

句〉十二首之五「可憐椎髻文身地」(貳頁 258)其它相關文本有以鄭氏王朝禮

官鄭斌女為題之作品

康熙 13 年內地爆發三藩之亂鄭經趁機響應出兵同時將明朝續順公沈瑞接

到臺灣並以禮官鄭斌之女許配之鄭經將明朝王公遷往臺灣並幫助其建立家

庭除了昭示臺灣鄭氏為延續明朝皇權的正統地位外也為了隴絡人心凝聚在

臺灣的明室力量可以說沈鄭兩氏的聯婚是帶有強烈的政治色彩這段婚姻幾年

後卻遭到重大的打擊鄭經去世後鄭克塽繼位親信馮錫范攬權內部局勢日

益混亂身為流亡王公的沈瑞被誤認為身懷鉅資並因此招禍被馮錫范以反間

228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謀逆案件遷連104

父子被殺家屬被囚當沈瑞一家受禍時禮官鄭斌向鄭克塽求情為女兒

開脫並得到首肯就在鄭家父母將女兒救出虎口後得知詳情的鄭女卻毅然決

然決心與丈夫共赴家難並在處理完殉死家人的後事後從容自縊殉夫這件事

在當時引起很大的迴響不論身份貴賤聽聞此事的人都為此感動流淚康熙 23

年清朝佔據臺灣後總督姚啟聖並奏請封誥鄭氏「一品夫人」都統張夢吉並差人

將沈氏一門受難的棺柩送返京安葬105

咸豐朝陳維英〈一品夫人〉(鄭斌女 沈瑞妻)四首之四「鸞章一旦下東都

油壁香車離海隅」(伍頁 182)史載清據臺灣後將沈瑞遺體移葬內地想必鄭

女也隨之移葬故有「油壁香車離海隅」之說而以海邊一角指臺地將其邊緣

化之地理觀可知劉家謀〈謁五妃墓〉二首之一「那知瘴海千重外尚有紅顏

識報恩」(伍頁 319)再如道光年間施瓊芳〈題全臺闡幽錄〉二首之一「海濱

鄒魯風堪采軒使曾勞女史詢」(伍頁 381)施氏為《全臺闡幽錄》題詩書中

多錄臺地節烈女性有為清代臺灣女性寫史的目的詩中稱「海濱」以內地為中

心以臺邑為邊地的意向明顯

王凱泰《臺灣雜詠續詠》十二首之五「故王一去五妃陪海外黃沙賸

幾堆」(《臺灣雜詠合刻續詠十二首》頁 50)同治朝林豪〈五妃墓〉「海角年

年長相守」(《臺灣詩鈔》卷 5頁 93)熊佐虞〈五妃墓限支韻〉「黃土荒題海上

碑」(《臺灣詩鈔》卷 5頁 93)以及光緒朝唐景崧〈五妃墓限支韻〉「海上鵑啼

悲玉帶」 (《臺灣詩乘》卷 5頁 209)周長庚〈拜五妃墓〉「頸血不膏中土鐵

墓門長咽落潮聲」(《臺灣詩乘》卷 5頁 214)

周長庚(1847~1888)號辛仲又號莘仲福建侯官人光緒 10 年(1884)由建陽教

諭調署彰化教諭光緒 14 年發生施九緞以索焚丈單為名的圍城之變周氏因為民

104 蔣師轍《臺游日記》卷 1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7臺灣文獻叢刊第 6 種頁 30記載「康熙二十一年福建總督姚啟聖用間諜陰散其黨約偽賓客司傅為霖內應事洩為霖遇害」丁曰健輯《治臺必告錄》卷 1頁 77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9臺灣文獻叢刊第 17 種記載「行人傅為霖密約十三鎮同日發難事泄錫範並搆陷續順公沈瑞而有其貲人心益失國軒居臺而被刺者再皆姚啟聖所使也 105 事詳見江日昇《臺灣外記》卷 9臺灣文獻叢刊第 60 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

229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請命受誣以致「一官拋擲落拓終身」彰化人士「頌公之德而不衰」周氏

讚揚五妃之死為「頸血不膏中土鐵」以清朝鐵蹄為「中土鐵」相對而言臺邑

為世外之地可知而另一方面五妃成為臺邑歷史人物而非中土人物的意涵就更

為明顯了

本節所述及這 11 位作者中王敏政為康熙朝內地旗人孫襄為康熙朝內地人

陳維英為咸豐朝臺地人施瓊芳為道光朝臺灣縣治人林豪活動於同治朝左右金

門人周長庚為光緒朝內地人熊佐虞光緒朝內地人唐景崧光緒朝內地人生

存年代分佈清朝早中晚各期籍貫有大陸內地也有臺地人士由此推測以邊

陲之姿態而與內地中央相對似乎是清代士人普遍之觀點

黃國昌以為「中國意識」可以分析成六種互相關聯的觀念他舉出的第二種

觀念就是「『世界中心』的地理『中國意識』」「中國人把自己居住的地方視為

世界的中心而以其它地方都是世界的邊疆」106 莊勝全在以康熙朝四位內地親

歷者的觀察內容研究得出「遂使以中國本土為中心的世界觀得以大行其道中國

的文化邏輯逐步套用在對台灣的印象上」107

李國祈在對清代臺灣政治發展史的研究提出「臺灣自康熙時期歸入清帝國

版圖後雍正以降清廷所推行的政策則為使其內地化其目的在使臺灣變成

中國本部各省的一部份108」李氏為所謂的「內地化」乃中國中央政權及傳統典章

制度在臺灣這個邊疆地區的普及與擴張的過程「內地化」就是在政治上「中國

化」在文化上「儒家化」109並以為「大體而言及十九世紀其(臺灣)西部已

開發地區內地化幾已完成」然而我們參照前列詩人之作品即便在李氏所認

定已「內地化」的時期不論其為內地文人或臺邑文人其詩作中乃反映出臺邑

的邊陲位置亦即臺邑被歸為中國一省後其地理位置的觀念仍屬於遠離核心

的邊陲

106 黃國昌《『中國意識』與『臺灣意識』》臺北五南1995頁 12 107 莊勝全〈清康熙朝臺灣印象的轉變以四位親歷者的觀察為例〉《臺灣風物》第 56 卷第 3期2003 年頁 32 108 李國祈〈清季臺灣的政治近代化開山撫番與建省(1875-1894)〉《中華文化復興月刊》第 8卷第 12 期1975 年頁 5 109 李國祈〈清代臺灣社會的轉型〉《中華學報》第 5 卷第 3 期1978 年頁 148

230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然而我們以為文本中雖有臺邑居邊陲之政治意識然其以臺邑貞孝節烈女子

為主題仍是「在地認同」之詩學實踐其雖大量融合中國傳統詩學文化的意涵

與典故然最終目的之一仍是構築臺邑貞節歷史故我們認為其「臺邑邊陲化」

之特質可以引用鄭志明教授的說法加以解釋「所謂自在性格是指文章主體可

以從容地與外來文化相結合以開放的心靈來解消各種衝突情境讓主體文化無

處而不自在承認其邊陲的角色就是要解消邊陲的悲情心態不必向世界的核

心靠攏也不必向中國的核心靠攏脫離了核心的意識宰制自安於邊陲不是

偏安的心態而是無所求於核心以主體的自主性來迎接來自核心的各種挑戰110」

雖然鄭教授所提的是臺灣儒學發展的問題但從文本中看來不論是內地詩

人或本土詩人在接觸到臺邑本地題材時或多或少都會進行內地化與本土化的衝

突與融合而作品最終的主體性還是會回歸於創作場域之在地認同例如陳昭瑛

在〈論台灣的本土化運動〉一文中指出早期的「台灣意識」並未與「中國意識」

衝突甚至是重疊在一起有著相互定義的關係「由於臺灣人是以中國為父母

之國台灣意識自然也以中國意識為起源中國文化漢民族的特有生活方式在

台灣的樣貌是形成『中國式台灣意識』的文化基礎」111而由上文可知所謂「中

國式台灣意識」其地理觀念乃以中國為世界之中心而臺灣為邊陲之地

由於本節文本的作者群有 3 位清代中期的臺邑人所以我們可以推論最遲

在清咸豐道光年間臺邑詩人的地域意識其實已被完整教化出「中國意識」了

而 8 位內地詩人的作品中反覆以「海角」「海國」「海上」的空間述語強調臺

邑相對於核心的「邊陲」地位不斷灌輸與強調台地附屬內地的地理概念即統

治階級的角色為清朝政府

陸小結

縱觀上述所論文本創作活動實有許多政治元素清代考據學風盛行余英

時所言多學為識之學風由內地傳入臺灣專注於客觀知識從詩歌形式發展為

110 鄭志明〈臺灣儒學本土化的發展方向〉載於《第二屆臺灣儒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臺南成功大學中文系1999頁 655-679 111 參見陳昭英《臺灣文學與本土化運動》臺北正中書局1998頁 101-181

231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詩文融合詩序詩註比例增加且內容多為客觀現實事件的敘述可知其對外

在世界的關注而文本創作群的遊宦背景使其關注於教化與移風易俗前述余

英時對中國循吏之分析與清朝《通典》對知縣之職責描述可為舉證而作者若

無官員身份則為臺邑地方儒學鄉紳或與地方官府關係良好或掌地方書院

負有教育子弟之責任而文本所題詠之主題部份具官宦背景或受禍於政治事

件兵亂政治勢力等直接間接造成主題事件的發生

而大部分主角皆與朝廷旌表官修方志等政治活動相關聯而在文本中的象

徵隱喻中女子貞節類同於清政權女子抵抗外來力量的侵略象徵捍衛主權的

存在宣示清朝統治之正當性與合法性而臺邑邊緣言論則反映中國文化融入

臺灣社會整個內化過程的完成清代臺邑文人已接受臺灣為中國領地之一部份

王建曾以今文《尚書》為文本論析西周王朝政治意識中的合法性理念112其得出

的結論有「國家政治疆域的傳承與統一意識」「政治統治權威的合法傳承」「批

判和推翻暴君暴政統治的變革意識」等

雖然尚書是官方性質的文書有別於文本之私人創作但兩相比較可以觀

察出兩者相似處如本文所提出之「五妃詩墳墓之意象反映明政權走向滅亡與結

束」「民變烈女的歌頌反映創作群對清廷統治權的支持與肯定」則與李文所提「政

治統治權威的合法傳承」何其類似而「對內地與臺邑的指稱反映中央政權與地

方邊陲的對峙」則除了如王健所言之「國家政治疆域的傳承與統一意識」「中華

文明hellip即使某個王朝滅亡了後繼的王朝以其合法繼承者的身份完全承襲前朝

的政治遺產完成統一拓展天下疆域的合法政治使命」113因為本文創作群特定

之時空背景深一層反映出所謂天下疆域「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

非王臣」實隱藏著中央與邊疆之對峙114而本文前述所言之三種群體意識實為「漢

文化移植臺邑」政治操作的基礎而我們亦可解析創作群如何合理化清廷統治臺

灣的政治權力

112 王健〈論西周王朝政治意識中的合法性理念mdashmdash以今文《尚書》為中心〉《江海學刊》第 6 期

2003 年 113 同前註頁 141 114 中國商周時代還未出現中國與四夷對應的指稱一直要到「自東周以來才以南蠻北狄東

夷西羌相對而言為言」參考于省吾《釋中國》王元化主編《釋中國》第 3 卷上海文藝出版社

1998頁 1517

232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引用書目

一傳統文獻

丁紹儀《東瀛識略》臺北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7臺灣文獻叢刊第 2 種

王必昌《重修臺灣縣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臺灣文獻叢刊第 113

江日昇《臺灣外記》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臺灣文獻叢刊第 60 種

朱仕玠《小琉球漫誌》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6 臺灣文獻叢刊第 3 種

周元文《重修臺灣府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臺灣文獻叢刊第 66

林焜煌纂《金門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臺灣文獻叢刊第 80 種

陳文達《鳳山縣志》臺北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臺灣文獻叢刊第 124 種

《清一統志臺灣府》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臺灣文獻叢刊第 68

陳壽祺《福建通志臺灣府》臺北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臺灣文獻叢刊 84

許南英《窺園留草》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2臺灣文獻叢刊第 147 種

連 橫《臺灣詩乘》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臺灣文獻叢刊第 64 種

《欽定平定臺灣紀略》臺北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臺灣文獻叢刊

第 102 種

《碑傳選集》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6臺灣文獻叢刊第 220 種

《臺灣通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2臺灣文獻叢刊第 130 種

蔣師轍《臺游日記》臺北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7臺灣文獻叢刊第 6 種

盧德嘉《鳳山縣采訪冊》臺北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 臺灣文獻叢刊第

73 種

二近人論著

王俊勝 2001《清代臺灣鳳山縣詩歌研究》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全臺詩編輯小組 2004 《全臺詩》(1~5 冊)臺南國家臺灣文學館

233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234

江寶釵 1999 《臺灣古典詩面面觀》臺北巨流

余英時 1993 《中國思想傳統的現代詮釋》臺北聯經出版社

洪順隆 1998 《抒情與敘事》臺北黎明文化

許麗芳 2007 《章回小說的歷史書寫與想像以三國演義與水滸傳的敘事為例》臺

北秀威資訊科技

許玉青 2004 《清代臺灣古典詩之地理書寫研究》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硏究所

碩士論文

許東海 2003 《女性帝王神仙先秦兩漢辭賦及其文化身影》臺北里仁書局

畢恆達 2001 《空間就是權力》臺灣心靈工坊

陳昭英 1998 《台灣文學與本土化運動》台北正中書局

張孟珠 2002 《清代貞節的實踐及其困境》國立中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葉嘉瑩 2000 《清詞散論》台北桂冠

葉嘉瑩 2000 《漢魏六朝詩講錄》台北桂冠

黃國昌 1995 《『中國意識』與『臺灣意識』》臺北五南

楊積慶箋校 1980 《吳嘉紀詩箋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歐麗娟 2000 《唐詩的樂園意識》臺北里仁

鮑家麟編 1992 《中國婦女史論集》臺北稻香出版社

  • 文本有以明皇室在臺殉節之五妃為題的作品五妃本事參見江日昇《臺灣外記˙弁言》丁紹儀《東瀛識略》等皆有記載江日昇站在清朝統治者的立場對鄭氏王朝一直視之為謀逆亂臣但對殉國而死的寧靖王則抱著頌揚的態度而追隨寧靖王殉死的五妃則稱讚其為「且五姬慷慨輕生氣勝男子而臺灣之山川草木能不因此而增光乎」可知五妃殉節之歷史地位與道德價值在清康熙年間即已確定
  • (《雲林縣採訪冊˙藝文》頁206)
Page 12: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ir.lib.ksu.edu.tw/bitstream/987654321/13221/2/21%D... ·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 曾玉惠 ∗ 摘要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則為從 1994 至 2001 年間臺灣三篇歷史研究所的學位論文其中張孟珠的一篇期

刊論文及一篇學位論文當是相同主題闡釋發揮的一系列研究成果這些作品從

不同的角度來分析明清貞節觀念的發展與內涵例如貞節觀念如何在明清趨於嚴

格化的現象與背後成因的探討以及就現實實踐層面來審析貞節觀念在中國社會

存在的真象

林懷慈則從另一面向的文獻資料切入發表了〈賦性宣淫清乾隆朝強姦案

之解讀〉與「情慾與社會秩序---從刑科題本看清代婦女的抉擇」等前者為期刊

論文而後者為學位論文林氏以性犯罪原始文獻的角度切入不同於前人專注於

描寫貞烈女子的文獻轉而以非貞節的女子在歷史上留下的記錄為研究範圍為

中國貞節觀念的研究提供另一面向的思考而梁其姿〈清代之清節堂〉則以清代

救濟寡婦的機構為研究的主題

林素珍〈魏晉南北朝女教概述〉張欣怡〈從婦女的守節與再嫁看魏晉南北朝

的貞節觀〉唐毓麗〈唐代的貞節觀及文化建構之探討--以兩「唐書」「列女傳」與

唐傳奇作品為例〉陳晚玉〈宋至明時期婦女貞節觀念的演變〉徐秉愉〈遼金元

三代婦女節烈事蹟與貞節觀念之發展〉盧建榮〈慾望之河---唐代情義邊界的建

構和逾越〉則呈現了明清兩朝之外以斷代為研究範圍的不同成果

唐朝為歷史上著名開放浪漫的時期對女子的約束力相對而言比起其它朝代

較為寬弛宋代理學興起對婦女的約束力轉而強化這兩個朝代在貞節觀念上

表現出強烈的時代色彩故對唐宋兩朝的研究也頗受重視這一點在學位論文

的表現上更為明顯如張欣怡「形象與實踐唐代婦女的孝行」鄭育萱「唐代婦

女書寫文本中的社會反映」朱曉娟「程朱學派與宋代婦女貞節觀之研究」陳莉

婷「宋代家訓之女子教育觀研究」李君琳「從階層身分教育貞節觀看唐代婦

女地位問題」等分別為 2001 至 2005 年間臺灣歷史研究所國文教學教育研

究所的碩士論文其中鄭育萱陳莉婷從文本出發討論婦女德行教育問題而張

欣怡則開啟了前人較少觸及關於婦女孝行議題李君琳則提供了由貞節觀來界定

婦女社會地位的可能性

其它如關注民族文化歷史發展社會家庭等層面之分析王純菲〈女貞

200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與女色---中國古代兩極女性形象并存的民族文化緣由〉李承貴〈「貞節」觀念的

歷史演變及其現代啟迪〉溫毓詩〈中國「貞節觀」文化對婦女的影響兼論心理特

質探討〉蔡銘峰〈從「神聖化」到「桎梏化」--論「貞節牌坊」的婚姻家庭意義〉

王文斌《瘋狂的教化貞節崇拜之通觀》則以專書來探討中國貞節觀念的教化

意義黃惠琴〈韓國古代的婦女貞節觀〉吳玉廉〈香火繚繞中的規範與記憶徽州

地區女祠堂研究〉以外國及地區性為研究範圍是不同的切入點

大陸地區有以各類文本為研究範圍的研究成果以史籍為文本者如位雪燕

徐適端〈從《元史middot列女傳》析元代婦女的貞節觀〉譚德興〈從道光《思南府續志》

看清代貴州婦女的貞節觀〉段穎惠〈迷失的本性mdashmdash從《明史middot列女傳》中的婦女

守節現象析明代婦女的貞節觀念〉段穎惠〈從《明史middot列女傳》析明代婦女的貞節

觀念〉李蘭萍〈從《香山縣志》看清代婦女的命運mdashmdash對廣東婦女貞節觀的研究〉

焦杰〈《列女傳》與周秦漢唐婦德標準〉等其中以正史記載為文本的有 4 篇以

地方志記載為文本者有 2 篇

以古典詩歌為文本則有高春花〈鮮血沐浴下的貞節之花mdashmdash論《國朝閨秀

正始集》中的絕命詩〉練葵英〈一曲蘊含儒家貞節觀念與反抗強權精神的贊歌mdashmdash

《陌上桑》的主題內涵形象探究〉劉少曼〈試談詩經漢樂府中的女性貞節觀〉

張紅霞蘇曉輝〈論元代正統詩文中的貞婦烈女形象〉陳靜〈由《詩經》探源古

代社會女性的貞操觀〉等這種以古典詩歌為文本的研究方法在臺灣地區則較

少人嘗試

古典小說為文本者有張曉莉〈屈辱與抗爭mdashmdash淺析《霍小玉傳》與《杜十娘

怒沉百寶箱》貞節觀的不同〉李奉戩〈明清小說中的妓女與愛情貞節〉馮艷〈論

三言中的貞節觀〉李新燦〈隱形價值的保護與轉換mdashmdash從明清小說看男性對貞

節觀念的變化〉董曉玲施暘〈ldquo三言rdquoldquo二拍rdquo女性貞節觀的還原考察〉曾凡安〈才

子佳人小說中的貞節諷世與隱逸問題〉陳家楨〈ldquo理rdquo對ldquo情rdquo的窒息與扼殺---兼

談《金瓶梅》中的貞節現象〉紀德君洪哲雄〈明末擬話本小說中的貞節與情愛〉 路

易絲愛德華茲羅大正〈《紅樓夢》中的女性mdashmdash中國清代對女性貞節的規定〉

201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等其中《紅樓夢》《金瓶梅》〈霍小玉傳〉〈杜十娘怒沉百寶箱〉為中國古典

小說史上的著名傑作文本作品的朝代亦多集中於明清兩代

以元雜劇的人物行為與情節為切入點的 2 篇論文張維娟〈貞節與齊家mdashmdash

元雜劇年老母親的行為規范〉張維娟〈從遇暴婦女之結局看元雜劇作家的貞節理

想〉則為貞節觀念的研究提供另一種不同的思考面向

大陸地區對魯迅之文學成就評價極高2006 年出現以魯迅作品為文本的研究

論文張小萍鄭昕芾〈從魯迅作品看魯迅的貞節意識〉陳德滋〈祥林嫂不是ldquo捍

衛封建貞操觀念的ldquo節婦----解讀魯迅小說《祝福》〉陳氏以魯迅名篇《祝福》

中的主角祥林嫂為研究重點以貞操觀念來解讀現代小說

以歷史上著名人物及文學虛構角色為研究重點試圖探討其本身之貞節觀念

者前者有潘良枝〈從《情史情貞》管窺馮夢龍的ldquo情貞觀〉劉利利〈對班

昭貞節觀的再認識及對《女誡middot專心》誤讀的疏正〉周玉琳〈時代變化與士人貞節

觀念關系探析mdashmdash以明中期至明末清初的歸有光和歸莊為個案〉王紹東〈秦始皇

貞節婦女觀的心理探因〉後者有徐志祥〈杜十娘與愛情貞節觀〉李奉戩黃曉

霞〈杜十娘之死與愛情貞節觀〉李奉黃曉霞〈杜十娘與愛情貞節論〉26

班昭為著名《女誡》書的作者其作品流傳後世影響到千萬女子的命運

當足以成為研究的對象而馮夢龍歸有光歸莊皆為明清文壇上思想不為世俗

所侷限的傑出才智人士由於其特立獨行故其是否能代表時代思潮頗為可疑

但人不可能身處於現實環境之中而不受其影響而特異傑出人士也不可能不影響

其身處時代而以一小說虛構女子而成為三篇研究論文所青睞的對象可見〈怒

沉百寶箱〉名作受肯定的程度但小說人物實為作者所創造出的虛構假象其所

反映的更應該是作者的思想觀念與價值判斷

大陸地區對明清之前各朝代的研究春秋時期有周海霞〈春秋時期的兩性習

俗與貞節觀〉陳筱芳〈春秋時期的貞節觀〉秦代有申茂盛許衛紅〈淺論秦人

貞節觀的強化與秦文化內容的發展〉漢代有劉偉杰〈由漢代婦女離異與再婚的狀

26 〈杜十娘與愛情貞節論〉一文資料上註明為李奉黃曉霞所著然應為李奉戩黃曉霞當為文獻記錄上的失誤

202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況看漢代人的貞節觀〉郭玉峰〈兩漢時期貞節觀念的世俗化趨向〉魏晉有楊映

琳〈魏晉南北朝時期的貞節觀〉唐代有夏紹先〈從墓志看唐代婦女的貞節觀〉

宋代有方如金江美芳〈論宋代士大夫貞淫觀對婦女改嫁的影響及原因〉王澤剛

學位論文「宋代婦女的再嫁貞節與社會地位」元代有位雪艷〈元代婦女貞節問

題再探〉譚曉玲〈元代女性貞節觀念芻議〉

劉偉杰〈由漢代婦女離異與再婚的狀況看漢代人的貞節觀〉則由婦女離婚之

另一面向來討論貞節觀宋代理學興起對婦女行為控制趨嚴格然文獻上卻留下

許多應為守貞嚴謹士大夫家族婦女改嫁的記錄這樣矛盾衝突的現象足以吸引研

究者之目光故以宋代婦女再嫁為研究重點的論文共出現了 3 篇並以此發展出

對宋代婦女貞節觀的看法

與臺灣地區相同情形大陸地區對明清兩朝貞節觀念之研究亦頗為重視

從 1997 年至 2007 年10 年間即出現 13 篇觀於明清婦女貞節觀念的研究溫文芳

〈晚清時期貞女烈婦盛行的原因及狀況---建立在《申報》(1988-1909)上的個案分

析〉一文時間已設定至晚清其研究文本範圍則限定為 1988-1909 年刊載於《申

報》上的個案分析新聞報導與一般前述之史籍與文學作品有不同的性質甚為

特別

其它如郭培貴董飛〈簡論明朝對節烈女性的獎勵〉夏愛軍許彩麗〈清代

室女守貞現象的文化分析〉張盛秋王蘋〈ldquo理與ldquo利清代婦女的現實選

擇〉吳海麗黎小龍〈明代的貞節婦女〉宋清秀〈試論明清時期貞節制度的積

極意義〉等以明清時代貞節觀念變化為研究重心宋清秀〈試論明清時期貞節

制度的積極意義〉一文有別以往研究者多以戕害婦女心靈與身軀的角度去觀察貞

節觀念反而以積極面去界定其價值較為特別

20062007 年兩篇碩士論文孫雙「晚清至民國時期的清節堂研究」王娟「明

中葉至清前期批判傳統婦女觀的思潮」前者關於寡婦救濟機構「清節堂」的研究

在臺灣地區的學術會議也曾有人提出(見前文)但孫文之研究時間定為晚清至民

國剛好與梁氏之研究論文完成時代上的銜接唯王娟的論文則是對研究者之進

一步研究批判潘大禮闞玉香〈近二十年來關于明清貞節觀的研究綜述〉則反

203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映出大陸地區二十年來對明清貞節觀研究的熱朝

而以概論的方式進行處理者有辛靈美〈貞節牌坊考論〉趙德雷〈論貞節觀對

婚姻家庭的影響〉賀擁軍「中國早期貞節觀念初探」則為學位論文女性寫作與

貞節觀的互動影響在現代婦女具備書寫能力之後成為研究主題之一以經濟學

社會學的角度來探討這古老的枷鎖成為另一選擇貞節的道德意義結構演變

成為研究者另一個思考的重點

大陸學者以地區為範圍所進行的研究著重於三個地區徽州甘肅兗州

以徽州為範圍的有 2 篇王曉崇〈徽州貞節牌坊與節烈女性〉張曉婧〈明清徽州

貞節之風盛行的原因及其社會心理分析〉甘肅有 3 篇胡靜〈清代甘肅社會背離

理學貞節觀的現象分析〉胡靜〈清代甘肅列女群的類型分析〉胡靜〈清代甘肅

列女群產生的原因〉兗州 1 篇徐秀玲〈明代兗州地區婦女貞節現象透視〉以

及 1 篇涵蓋整個明代中國南方的作品陳剩勇〈理學ldquo貞節觀rdquo寡婦再嫁與民間社

會明代南方地區寡婦再嫁現象之考察〉此文專探討婦女再嫁的現象而同一作

者會產生同一系列的論文如胡靜以甘肅為主的三篇作品在地區與時代上更精

確的界定也成為研究方法的趨勢之一1999 年章義和與陳春雷所發表的《貞節

史》一書為大陸地區的研究完成歷史的串連

由上文之分析反映出貞節觀念對中國社會的影響力與重要性前人試圖由

不同的角度去釐清此一問題的真象然女性社會地位與角色的轉變西方不同學

科領域研究理論的引介不同領域文獻資料的處理這些新的研究條件的加入

提供貞節觀念在現代新的研究面向

(二)前人有關主題詩歌之研究

我們搜尋文本相關的前人研究成果我們得出臺灣地區以相關詩家27之作品

與生平為研究主題者大多發表於期刊論文與學位論文諸位學者在完成學位論

文前多於期刊發表相關論文故學者有以同一詩家為主題之一系列作品其面

向有偏重於詩家作品的分析與研究者如顧敏耀〈臺灣古典詩之微觀研究嘗試以

戴潮春事變初期之陳肇興詩作為例〉向麗頻〈《後蘇龕詞草》研究〉有偏重於

27 此處所言相關詩家指的是曾創作過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的詩人

204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詩家個人生平之研究如林耀潾〈在邊緣的邊緣實踐---以清代臺灣澎湖文石書院

山長林豪為例的研究〉林文龍〈光緒年間彰化儒學教諭周長庚事蹟考〉有偏重

於史實考證者如徐麗霞〈陳維英之別業太古巢與棲野巢〉等系列論文以及

阮昌銳〈南明寧靖王與五妃娘娘〉其它如對前人之研究結果予以評論如李知灝

〈評謝崇耀《瑞桃齋詩話初探》〉翁佳音〈簡評《張士箱家族移民發展史》〉

另有以相關主題為研究對象者如許玉青之碩士論文「清代臺灣古典詩之地

理書寫研究」有以臺灣單一區域為研究對象者如王俊勝之碩士論文「清代臺灣

鳳山縣詩歌研究」而大陸地區與主題相關之研究時期集中在臺灣清據末期詩家

的研究如許南英丘逢甲唐景崧等不僅限於其詩歌作品之分析對詩人生

平事蹟之探討亦為重點如清末的唐景崧其涉及臺灣民主國之建立與消失在

政治面向的討論遠比其詩學成就的討論更為熱烈

關於臺灣古典詩史的寫作通論性的文學史為廖雪蘭《臺灣詩史》而施懿琳

《從沈光文到賴和---臺灣古典文學的發展與特色》內分明鄭清領日治三期分

述已具臺灣文學史之內涵區域古典文學史成為近年研究發展的趨勢如《台

中縣文學發展史》《彰化縣文學發展史》《嘉義地區古典文學發展史》《安平文

學史》《苗栗縣文學史》黃美娥「清代台灣竹塹地區傳統文學研究」(1999 年博

士論文)等

綜論式的對臺灣古典文學研究現況進行分析者有發表於 1990 年博士論文的

施懿琳〈台灣古典文學研究概況〉281990 年吳福助《臺灣漢語傳統文學書目》乙

編292000 年發表的施懿琳〈台灣古典文學研究現況mdash以出版專著為對象〉30分

別針對「台灣古典文學選集的編纂」「台灣古典詩的註釋賞析」「台灣古典文學

學位論文的付印」「個人古典文學相關論文集的出版」「其它」等六方面台灣已

出版的台灣古典文學研究專書做評介

黃美娥〈中國大陸有關台灣古典文學的研究概況〉31介紹《中國人民大學複印

28 施懿琳《從沈光文到賴和臺灣古典文學的發展與特色》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1990 年 29 吳福助《臺灣漢語傳統文學書目》乙編臺北文津出版社1999 年 30 施懿琳〈臺灣古典文學研究現況〉《臺灣文學學報》第 1 期2000 年 6 月

31 黃美娥〈中國大陸有關臺灣古典文學的研究概況〉《臺灣文學學報》第 1 期2000 年 6 月

205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報刊資料索引》《中文社科報刊篇名數據庫》等資料庫中有關台灣古典文學研究

的單篇論文與專著並提出三點觀察結果即偏於作家作品的研究強調愛國意

識主題研究人員多集中於福建廣東浙江等沿海一帶

2002 年發表於江寶釵《臺灣古典詩面面觀》中第一章之〈臺灣文學研究概況〉

322004 年許俊雅發表〈九 0 年代臺灣古典文學研究現況評介與反思〉33許氏對

八 0 年代以來臺灣古典文學的研究發展與未來的研究趨勢有深度的說明2007

年林淑貞《近五十年台灣地區古典詩學研究概況---以 1949~2006 年碩博士倫文為

觀察範疇》34搜尋的範圍為臺灣地區的學位論文以各朝代與區域分類介紹「臺

灣地區及詩人」則以詩家題材詩社詩話籤詩等分類介紹這些學者對研

究成果的介紹與批評足供後來研究者參考

(三)前人有關政治意識主題之研究

而前賢有關政治意識主題之研究比較起來大陸地區較為豐富但主要以

政治學的角度切入如楊海蛟《政治意識論》35以及戚珩《政治意識論中國特色社

會主義政治研究》36等為節省篇幅本文僅介紹與文學領域相關之成果臺灣地

區有陳瀅州整理〈從臺灣意識出發--政治意識與現代詩如何調和〉一文37乃以

對談之方式進行主要是記錄李魁賢與王國安之訪問記錄而許維德〈故鄉心

由《故鄉來的親人》談臺美人及黃娟的政治意識〉38則以文學文本出發分析創

作者黃娟之政治意識並帶出現代臺灣移民美國之族群對國族之思想與感情

袁則難則有〈城春草木深--論lt孽子gt的政治意識〉39分析當代著名小說家白

32 江寶釵《臺灣古典詩面面觀》臺北巨流圖書有限公司2002 年 33 許俊雅〈九年代臺灣古典文學研究現況評介與反思〉頁 611~669載入《講座 FORMOSA》

臺北萬卷樓圖書公司2004 34 林淑貞《近五十年臺灣地區古典詩學研究概況---以 1949~2006 年碩博士倫文為觀察範疇》臺

北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07 年 35 楊海蛟《政治意識論》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1 年本書隸屬於《當代中國政治總論》

叢書 36 戚珩《政治意識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研究》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5 年 37 陳瀅州整理〈從臺灣意識出發--政治意識與現代詩如何調和〉《明道文藝》第 358 期2006

年 1 月 38 許維德〈故鄉心--由《故鄉來的親人》談臺美人及黃娟的政治意識〉《文學臺灣》第 10 期1994

年 4 月 39 袁則難〈城春草木深論lt孽子gt的政治意識〉《新書月刊》第 5 期1984 年 2 月

206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先勇的名著《孽子》中的政治意識而大陸地區則有鄢然〈從《金色筆記》看萊

辛的女性政治意識與敘事策略〉40梁惠娟〈試論鐵凝作品中的政治意識〉41以

及王西平〈路遙小說中的時代意識與政治意識〉王氏分論路遙小說中之時代意識

與政治意識並以為路氏作品有「不迴避政治事件和政治鬥爭」「塑造了一系列

從政人物揭示政治問題」「小說中眾多人物的命運總和政治發生千絲萬縷的聯

繫」等政治意識

另溫奉橋〈論王蒙小說的政治意識〉中提出「王蒙的ldquo政治意識主要表現

為一般的淺層次的政治反思類小說其主題是對ldquo文革中踐踏人的尊嚴和權利

的嚴正抗議」42楊劍利則有〈清末民初婦女政治意識管窺〉以為清末民初中

國婦女的政治意識主要表現為「一種愛國意識和民族意識」43張婧磊〈政治意識

與人性的悖論融合---解讀紅豆〉對於《紅豆》能掙脫中共十七年文學中要求

文學配合政治的文學潮流並「對人性有所豐富和發展」加以贊揚44陳世球則有

〈試論丁玲創作個性中的政治意識mdashmdash紀念丁玲誕生 100 周年〉45王健有〈論西

周王朝政治意識中的合法性理念mdashmdash以今文《尚書》為中心〉46以及李運而相關

之學位論文則有謝明子的《政治意識與女性意識的糾結mdashmdash丁玲小說創作論》47

以及李運摶〈當代小說政治意識漫論〉48

由上述成果可知大陸地區對此研究主題較為關注發表論文篇數相對較多

而臺灣地區不僅沒有專書學位論文且僅有 2 篇相關期刊論文而以古典作品

與現代文學創作來分類前賢較傾向以現代小說為研究文本古典作品則僅有《尚

書》數量甚少

40 鄢然〈從《金色筆記》看萊辛的女性政治意識與敘事策略〉《當代文壇》第 5 期2008 年 41 梁惠娟〈試論鐵凝作品中的政治意識〉《社會科學戰線》第 5 期2007 年 42 溫奉橋〈論王蒙小說的政治意識〉《山東省青年管理幹部學院學報》第 3 期總 109 期2004

年 5 月 43 楊劍利〈清末民初婦女政治意識管窺〉《衡陽師範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第 24 卷第 4 期2003

年 8 月 44 張婧磊〈政治意識與人性的悖論融合〉《東疆學刊》第 19 卷第 2 期2002 年 6 月 45 陳世球〈試論丁玲創作個性中的政治意識mdashmdash紀念丁玲誕生 100 周年〉《邵陽學院學報社會

科學版》第 1 期2004 年 46 王健〈論西周王朝政治意識中的合法性理念mdashmdash以今文《尚書》為中心〉《江海學刊》第 6 期

2003 年 47 謝明子「政治意識與女性意識的糾結mdashmdash丁玲小說創作論」河北大學2005 48 李運摶〈當代小說政治意識漫論〉《文藝評論》第 3 期1995 年

207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由上述前人研究成果得知有關本文主題之研究尚有發展空間故本文擬

以清代貞節烈女詩歌為研究之文本嘗試從作品之敘事架構與書寫策略來建構作

者群之政治意識內涵之分析

貳五妃詩墳墓之意象反映明政權走向滅亡與結束

文本

有以明皇室在臺殉節之五妃為題的作品五妃本事參見江日昇《臺灣外記

弁言》丁紹儀《東瀛識略》等皆有記載江日昇站在清朝統治者的立場對鄭

氏王朝一直視之為謀逆亂臣但對殉國而死的寧靖王則抱著頌揚的態度49而追

隨寧靖王殉死的五妃則稱讚其為「且五姬慷慨輕生氣勝男子而臺灣之山川草

木能不因此而增光乎」50可知五妃殉節之歷史地位與道德價值在清康熙年

間即已確定

丁紹儀《東瀛識略》記五妃事較詳51包括甯靖王與妻妾來臺潛居殉國以

至安葬的經過甯靖王在桂王兵敗後跟隨鄭成功到臺灣已失去皇室地位與權

柄的王孫生活所需須自行張羅52迨康熙 22 年鄭氏軍敗鄭克塽降清晚明

最後據點也消失了明王決定殉國詢問五名姬妾的意見結果六人同死丁氏

且詳記五位女子姓氏名稱並詳記五妃墓在「魁斗山麓」53且補記後人稱之為「五

烈墓」

49 江日昇《臺灣外記弁言》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臺灣文獻叢刊第 60 種1960頁 13「設使術桂不死則其名不傳亦與敗葉腐草同寂寂而無聞不幾為臺灣之山靈所笑乎惟其從容就義無慚勝國遺風」江寶釵《臺灣古典詩面面觀》頁 33臺北巨流1999「寧靖王自縊身亡五妃殉情受到推崇與愛戴這種『氣節』自勵似乎是超越朝代的認同成為一種集體認同」 50 參見江日昇《臺灣外記弁言》頁 13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 年臺灣文獻叢刊第 60 種 51

丁紹儀《東瀛識略》頁 105臺北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7臺灣文獻叢刊第 2 種「五妃墓在臺邑仁和里為前明甯靖王姬妾葬所甯靖名術桂太祖九世孫遼王後流賊破荊州避亂至浙唐王封為長陽王旋請讓與兄子改封甯靖桂王命監 鄭鴻逵軍師潰偕鄭成功至臺墾田數十甲自給鄭氏歸命甯靖曰『時逢大難遠潛海外今死期至矣汝輩聽自便』時元妃已故姬袁氏王氏秀姑梅姊荷姊僉曰『王能全節妾等願從』先同縊於室甯靖書絕命詩畢亦自經眾舁甯靖柩於鳳山縣竹滬與元妃合窆而瘞五姬於里之魁斗山麓後人又稱五烈墓」 52 丁紹儀《東瀛識略》頁 105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7「墾田數十甲自給」 53 據許南英《窺園留草》頁 13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2臺灣文獻叢刊第 147 種「墓在臺南城外新昌里」墓碑題曰「明寧靖王從死五妃之墓 」因時代變遷行政區域重新劃分故里名有異而墓碑標題當為後人所增

208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中國旌表女子不同的行為價值都用不同的稱謂這點可以說是承襲了中國傳

統文化中「諡號」的精神與方法以「烈」稱之可見其行為價值在於棄絕生之

欲望而選擇死亡的強烈意志《臺灣外記》記朱術桂與五妃殉節前後細節且寫明

五位殉節女子的身份乃為姬妾文云「其元配羅氏早逝惟有侍姬袁氏蔡氏

荷姑梅姊秀姑五人而已」54而高拱乾《臺灣府志》與周元文《重修臺灣府志》

皆採陳元圖〈明寧靖王傳〉文入傳原文云「王hellip 妾媵五棺埋於文賢里大林邊

去王墓三十里擬表為『五烈墓』」至康熙 58 年陳文達纂《鳳山縣志》中同樣附

有陳元圖所撰王傳然行文已完全不同全文云「妾媵五棺埋於臺灣仁和里魁

斗山豎其碑曰『明寧靖王從死五妃墓』去王墓三十里」55

黃典權以為引同文而完全兩樣主要原因為「『鳳志』是根據當時的實況大大

地把陳元圖的傳文竄改過」56並以為「五妃之名與五烈之表含義很有異趣」黃

氏雖未明言此異趣之內涵然其對於被稱為「五妃」的原因卻有推斷「按照明

代規制袁氏等五人自然不能躋身於妃子她們之所以被稱『五妃』主要原因是義

烈感人認為非稱以『妃子』不足以顯旌其碩節」57

至乾隆《重修臺灣縣志》「妾媵五棺埋於魁斗山去王墓三十里今稱為

五妃墓」58殉節後於後代文獻資料中則由姬妾之身份59晉升為皇權時期中女子

尊貴身份的名號「妃子」清代臺灣古典詩壇中以此為題者大多稱五妃如康熙

朝施世榜〈弔殉節五妃墓〉乾隆朝六十七詩云「吁嗟五妃巾幗真堪旌」嘉慶朝

章甫〈五妃廟〉道光朝劉家謀〈謁五妃墓〉同治朝林豪〈五妃墓〉我們可以說

整個清治時期文人對五妃地位的提昇是認同的

清代臺灣古典詩壇中曾以五妃為題創作總共有 29 位作者其中康熙年間的作

者有 4 人乾隆嘉慶年間 12 人道光咸豐年間 6 人光緒年間 5 人生存年代不

54 江日昇《臺灣外記》(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卷 10臺灣文獻叢刊第 60 種頁 433 55 陳文達《鳳山縣志》(臺北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卷 9臺灣文獻叢刊第 124 種頁138 56 黃典權〈明寧靖王五妃考證〉《臺灣風物》第 20 卷第 1 期( 1970 年 2 月)頁 16 57 黃典權〈明寧靖王五妃考證〉《臺灣風物》頁 16第 20 卷第 1 期1970 年 2 月 58 王必昌《重修臺灣縣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卷 11臺灣文獻叢刊第 113 種頁 388 59

關於五妃之姓名與地位之排行參見黃典權〈明寧靖王五妃考證〉《臺灣風物》第 20 卷第 1期1970 年 2 月

209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詳者有 2 人60其生存創作年代平均分佈於清據臺灣的各個朝代而作者為臺籍身

份者有 10 人具備遊宦身份者有 11 人擔任的官職多與地方文教方面相關另有

8 位不具官銜的內地詩人這些內地作者滯臺時間普遍並不長滯臺不長當以印象

及感受最為強烈的主題人物為創作題材而各朝代詩人持續以五妃的主題創作

可見五妃殉節已非歷史上之單一事件而附有更深刻的意義而同為殉節人物

捨臺邑歷史上其它殉節女子而取五妃取捨之間的動機令人玩味

而最早以五妃為題的作品首現康熙朝王禮陳文達《臺灣縣志藝文志》包

括林中桂施世榜施陳慶何借宜等同樣標題為〈弔殉節五妃墓〉前 3 人據文

獻記載同為臺邑人士許玉青以為其為南明遺民作品中寄寓在臺漢人心中「對

已故的明代政權猶懷有明祚情懷此詩可視為南明遺民對明祚的感懷」並指出

五妃詩題的兩大義為「明祚延長」「軀捐從王」兩大要義61然葉嘉瑩教授指出

判斷一首詞中有無比興寄託之意究竟當以什麼標準來作為依據的問

題helliphellip以為第一當就作者生平之為人來做判斷第二當就作品敘寫之口吻

及表現之神情來做判斷第三當就作品所產生之環境背景來做判斷62

我們搜羅三位詩人之作品林中桂僅有〈弔殉節五妃墓〉一首無法參照

而施世榜據《福建通志臺灣府人物》所載為「晉江人籍鳳山拔貢生」63其所

流傳詩作中有〈靖臺隨軍入鹿耳門〉中有「僻嶠潢池弄王師待廓清」(全臺詩

全臺詩智慧型資料庫)若施果真心懷南明斷不能有此作品而施陳慶除五妃

詩外僅有〈打鼓山〉傳世兼之生平不詳無法由其它詩作取得旁證以釐清

其是否為南明遺民然清領初期清廷對臺邑防範甚嚴若其為南明遺民為何

會成為「臺灣諸生」且官修之《臺灣縣志》標註為「茂才」《重修鳳山縣志》標

註為「庠生」64雖不至有官身但為與官府關係良好殆無疑問詩既「在心為志

發言為詩」若真有如此澎湃之故明情懷為何又僅只一首

60熊佐虞與祝道椿不詳但可以經由記錄其詩的地方志或詩集的創作年代推算其大略的創作時間 61 許玉青「清代臺灣古典詩之地理書寫研究」(中央中文碩士論文2004)頁 139140 62參見葉嘉瑩《清詞散論》(臺北桂冠2000)頁 251 63 見陳壽祺《福建通志臺灣府》(臺北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臺灣文獻叢刊 84 種頁855 64 施陳慶之生平不詳《全臺詩》稱其為「臺灣諸生」詳見第 2 冊頁 50

210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若以雍正時來臺之張湄為例張湄(~)字鷺州號南漪又號柳漁

浙江錢塘人考《清一統志臺灣府》載張湄為 「錢塘人雍正中以御史巡臺灣

嚴稽冒籍校士公明」65張氏既為內地詩人其活動的時期為雍正朝當時清廷

對地方的控制仍嚴格若臺邑五妃命題果真寓託對南明之感懷那必然是種普遍

性的共同認知則如張湄此種背景的遊宦以五妃為題創作的可能性就不存在了

更何況後期詩人以此創作不絕我們只能推測清據前期五妃命題或有可能寄託

詩人對明朝的感懷後期則未必為如此

如朱仕玠〈五烈墓〉「百年荒塚在寧比玉鉤斜漫墮三春淚驚摧五朵花

瘴鄉空葬骨絕海竟無家」(貳頁 388)朱仕玠(1712~)字璧豐又字璧峰

號筠園福建建寧縣人朱氏於乾隆 28 年以儒學教諭之身分抵達鳳山魯仕冀為

其作品《小琉球漫誌》寫序中以為其書詳細描寫臺灣山川草木人情風俗66而陳

璦婷稱其詩作「觀察臺灣的地理氣後與物產」「貼近臺灣的風土民情」67但朱

氏於本篇論文文本中除此詩外未有其它作品可知五妃之創作非徒以女子殉

夫之節烈情操為重點顯現其足以為臺邑歷史文化中的文化主題

而乾隆年間六十七〈弔五妃廟〉一詩其體裁為歌行體篇幅較長敘事色

彩濃厚包含較多人物形象與事件情節的描寫原詩如下

東風駘蕩天氣清載馳驄馬春巡行刺桐花底林投畔森然古墓何崢嶸

路旁老人為余泣當年一線存前明天兵既克澎湖島維時臺海五烈皆捐

生至今坏土都無恙誰為守護勞山精雲封馬鬣連衰草四圍怪石爭縱

橫時聞鬼母悲啼苦想見仙娥笑語聲歲歲里民寒食節椒漿頻奠陳香

羹滿目荒涼已感歎更聽此語尤傷情有明歲晚多節義樵夫漁父甘遭

烹島嶼最後昭英烈頑廉懦立蠻婦貞田橫從死五百皆壯士吁嗟乎

五妃巾幗真堪旌(貳頁 247)

六詩以第一人稱觀點敘事12 句先寫明創作動機春季天清氣爽適合出遊

在這美好的季節騎馬踏青點出季節氣候旅遊方式說明訪五妃墓的緣起

65 《清一統志臺灣府名宦(本朝)》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臺灣文獻叢刊第 68 種頁 36 66 朱仕玠《小琉球漫誌》(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6)頁 2~3 67 陳璦婷〈再現南臺灣二百年前風物mdash朱仕玠《瀛涯漁唱》析論〉《東方人文學誌》第 1 卷第 2期2002 年 6 月頁 127

211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第 34 句則直接點明主題描寫古墓的現況作者乾隆年間宦臺距五妃殉節

年代已久遠古墓蕭然寂寥5 至 10 句寫民間對五妃事蹟的評價既言路人提及

五妃詩都會傷心流淚民間對此歷史案件應耳熟能詳深入人心埋身之處能保

存無恙當是有心人善意維護周全反映詩人創作當時五妃在臺灣民間的地位

1516 句寫當時應時的節日民間也會準備祭品祭拜慰靈可見五妃的地位在乾

隆朝已由凡人升格為具有宗教色彩的人格神2122 句點出五妃殉節的精神價值

足以為後世楷模宣揚表彰其事蹟的背後實有教化百姓移風易俗的政治意涵

末 2 句以歷史上著名的田橫事件相提並論將臺邑歷史之單一事件與中國歷史聯

結六詩先寫景後敘事再評論末了抒懷敘述角度多變融情於景表達

出作者較真切的感覺與看法與其他僅只空泛評論的五妃詩歌有別

六十七(~)號居魯滿州鑲紅旗人其人據〈番社采風圖考提要〉

一文所載「清乾隆九年以戶科給事中奉命巡視臺灣在任三年曾與同官范

咸纂輯『重修臺灣府志』同時留心殊風絕俗並珍視海東文獻」六氏既為滿

人其出遊至五妃墓當無悼念前明之意其身為巡臺御史政蹟為歷史肯定

或有「留心殊風絕俗」之用心

莊勝全提及「英國文化史家Peter Burke在研究 17 世紀英國旅遊者至義大利旅

遊的情形時發現由於不同的生活背景(宗教語言氣候與習俗)致使旅遊者對

於不同群體間所洩露的文化差距往往有銳利的觀察也就是這些旅遊者會特別留

心他們認為是奇特的事物上他們的旅遊記錄便是在文化刻板印象(cultural

stereotype)與個人觀察(personal observation)間交織互動而成」68六氏以內地官宦而

為臺邑風土之詩與莊氏所言旅遊者外來客的角色相當而其所言不同群體從

種種跡象可知乾隆朝臺灣接收中華文化的薰陶尚不夠久遠還在經歷所謂「內

地化」的過程因此臺邑比諸內陸確實像是不同群體然外來客(如六氏)所觀察

到的除莊氏所言之「文化差異」還有「文化類同」據此可知外來詩人對臺邑

印象的記錄實亦參與臺邑文化歷史的建構

五妃詩中有以後人身份感嘆前朝的人與事以及對明朝與鄭氏王朝興衰的評

68 莊勝全〈清康熙朝臺灣印象的轉變---以四位親歷者的觀察為例〉《臺灣風物》第 56 卷第 3 期

2003 年頁 56

212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論詩人對五妃的弔古有時會與明王朝的覆滅連結在一起從而使敘述的觸角

觸及更深層的政治意識的層面乾隆時任巡臺御史兼理學政范咸〈弔五妃墓十二

絕句〉十二首之一「明亡已歷四十載死節猶然為故明荒塚有人頻下馬真

令千古氣如生」(貳頁 258)

范咸(~)字貞吉號九池又號浣浦浙江仁和人根據范詩分析

前 12 句提及明亡及五妃殉死此處將其死亡定位為為明朝亡國而殉節故在詩

歌中將五妃與明政權劃上等號而第 34 句寫荒涼的墳墓卻能引來有心人絡繹不

絕的拜訪是因為其慷慨氣節足以使精神不朽全文敘述觀點一致范氏身為

遊宦詩人實與前文所述六氏一樣注意到臺邑區域性文化歷史故五妃人與事

寫入臺地歷史實與其政治背景有莫大的關連如施世榜寫五妃詩而論及明朝政

事施世榜〈弔殉節五妃墓〉「回首可憐明季世相臣事業不堪云」(壹頁 234)

而前所言六十七〈弔五妃廟〉以及林中桂〈弔殉節五妃墓〉等皆是歐麗娟提到

由於死亡與人世間最大的聯繫或是死後世界最接近陽光的界限厥在於

分隔陰陽的一抔黃土mdashmdash一個可供緬懷紀念的具體憑藉縹緲的魂靈既是

抽象而不可捉摸以憑空想像的成分居多但是人死所歸的墓塋丘隴卻

如同一切物質一樣具有實質可觸的屬性既是安頓死者的居處可免於生

死混雜所帶來的種種問題又無礙於作為死者精神的象徵和死後生命的依

附之地69

但五妃事件中墳墓的形象為何特別鮮明除了歐氏所言其為「一抔黃土mdashmdash

一個可供緬懷紀念的具體憑藉」「死者精神的象徵和死後生命的依附之地」便

於民間傳說的流傳外如同前文所言清政府積極將五妃與明王朝劃上等號不

斷修繕突顯五妃葬身之所的舉動就如同不斷清除明政權(或漢政權)殘存的勢力

試圖將明王朝永遠塵封深埋於不見天日的墳墓對其統治權不可有絲毫之影響與

撼動故歷朝有官方修繕的動作

如《臺灣詩乘》載「臺南寧南門下有五妃墓道碑為乾隆十一年臺灣道莊

年所立刻巡臺御史六十七范咸之詩」70以及《福建通志臺灣府古蹟》「乾隆

69 歐麗娟《唐詩的樂園意識》臺北里仁2000 年頁 386 70 連橫《臺灣詩乘》卷 2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 年臺灣文獻叢刊第 64 種頁 50

213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間兩巡院命同知方邦基重修且立碑於南門外曰「五妃墓道」71而終清治時

期以貞節烈女為主題的作品以五妃與鄭月娘最多而後者是因為有宋永清召

集徵詩之會一舉而有 18 位詩人共襄盛舉故若論自發性的題詠為詩應以五妃

為題者最多且以五妃為題之作品各朝均有自康熙至光緒作品未曾斷絕而

內地詩人佔一半以上其中一半又具遊宦身份作者為臺邑詩人者又多站在統

治者立場故由生前的明朝郡王姬妾跨越生死界線而成五妃由民間感念傳頌

而至清朝官府迎入延平郡王陪祀至五妃墓而神異靈跡顯現民眾祭拜虔誠而至

五妃廟發展至臺地民間神祇以至為古蹟勝景而為臺灣歷史文化在客觀現實

世界具體可感的一部份成為臺邑歷史上的文化語碼72可以說是臺邑社會構築本

土集體記憶的典型範例

就如同前言所提及的是「異族婦人在家族中的角色隨其丈夫而定隨丈夫之

尊卑而尊卑」這五人在生時身份為皇族之妾殉節的對象不僅是一個男性

還擴大成為這位男性所代表的中央皇權亦即明朝政權許東海提及

屈〈騷〉中種種女性書寫的目的主要不在呈現女性世界的客觀風貌相

反地卻藉以作為隱喻傳統男性政治建構中倫理秩序問題的紛云雜遝因

此從屈〈騷〉以來辭賦中的女性書寫其背後的創作本質無非還是

回歸男性中心的文學運轉機制而且具有濃烈而明顯政治意涵73

許氏所言雖為辭賦但種種跡象顯示此說法應能適用於清代臺地五妃主題

的詩歌亦即以五妃殉節死亡為主題的作品其實隱喻著朱術桂所代表的明朝政

權五妃隨夫殉國實乃隱含著明政權滅亡的悲劇結局

第二我們可以考量到五妃之題詩有大量的作品都以其葬身之墳墓為題

而墳墓在中國文化中一直都代表著一種終結完了以及與現實世界有永遠跨不

過涇渭分明的鴻溝74畢恆達如此陳述空間「空間絕不是一個價值中立的存在

71 陳壽祺《福建通志臺灣府臺灣縣冢墓》卷 47頁 145臺灣文獻叢刊第 84 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 72 葉嘉瑩《漢魏六朝詩講錄》頁 121臺北桂冠2000「符號學理論認為當一個符號在它的傳統文化中使用很久的時候它就形成了一個 code----語碼使你一看到它就會產生某些固定的聯想」 73 參見許東海《女性帝王神仙先秦兩漢辭賦及其文化身影》臺北里仁書局2003 年

頁 50 74 參考前文關於五妃詩歌之評述

214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或是人們活動的背景它一方面滿足人類遮蔽安全與舒適的需求一方面更展

現了人們在某時某地的社會文化價值和心理認同」75於是由五妃所代表的明朝

政權就被詩人們所題詠的五妃墓永遠的鎮壓了結了變成一個歷史的符碼

永遠封存在時間的長河之中

那些試圖推翻新政權的反清復明的思想隨著五妃事件進入臺地人民的集體

記憶五妃墓成為一個勝景古蹟也成為對前朝追弔哀念的象徵被放逐至另

一個另一個世界如同人們永遠不能起死回生明政權也被封於古墓之中進入

歷史一去不返了如此我們可以解釋清政權對殉節明朝的寧靖王與五妃的善

意我們由此也可以解讀終清一朝詩人對五妃事件的題詠內涵

參民變烈女的歌頌反映創作群對清廷統治權的支持與肯定

文本反映創作群對主角人物命運之探索與思考著重於人物與政治千絲萬縷

的聯繫從而表現出臺邑明清兩代統治集團的抉擇與判斷

清乾隆林爽文事變中有劉烈女殉節事劉氏生平見諸臺邑地方志乾隆 53 年

之《欽定平定臺灣紀略》記劉女殉節事76此文以奏聞之敘述口吻簡明扼要陳述事

件之來龍去脈與方志傳文不同並無穿插人物自剖心志之獨白文末評論烈女

行蹟並懇請旌表彰顯更可見此文之用途乃對上奏聞之作

賀伯代所撰〈烈女劉滿姑傳〉77文章增加了劉氏家族中另一烈士之述寫即

劉亨基之子挺刃護父之烈舉而劉女見大勢已去奔赴小池也增添了旁人勸阻譬

解之言劉女之回答則顯見其智慧識見豐富了烈女人物內涵而臨死之前劉

女與賊人之衝突則化為對話表現之賊言充滿恫嚇意味而劉女回答「我名家女

豈懼死乎汝等生當太平甘為逆亂官軍至碎屍萬段矣」則完全站在統治

階級立場發聲

75 畢恆達《空間就是權力》臺灣心靈工坊2001頁 2 76 《欽定平定臺灣紀略》卷 62頁 998 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臺灣文獻叢刊第 102 種 77 《碑傳選集》(四)臺灣文獻叢刊第 220 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6頁 557

215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首先《彰化縣志》中劉女之死乃在懼怕受辱而此文則自言為「名家女」

稱對方「逆亂」則烈女與賊人之對抗已提昇為國家與叛逆份子的對立而前

面各志文所未有之「官軍至碎屍萬段矣」更充滿為清政權宣傳劉女已轉為

國家發聲器之角色可知劉滿姑之旌表入祠備受朝廷重視其政治意涵不言

可喻而前面志文始終保存著劉女被虐殺之記載於此文被刪節可知對人物之

悲憐所引發對人生命運之思考認知已非此文所著重者光緒年間之《臺灣通志》

對烈女之記載則轉為簡單扼要僅為事件重點之交代78 但劉女殉節事發生於

清朝中期一直至清末雖詳略有別然仍保留對此人物之記錄再加上旌表之

慎重其事入祀與建祠皆為官方主導故可視為地方志書建構臺地女性貞烈典範

以加強對臺政治控治力量之典型範例

清乾隆年間的錢唐諸生陳裴文〈劉烈女〉以林爽文事變中遇難烈女劉滿姑為

戀父必甘白刃蹈滿姑死烈刃死孝罵賊不畏遭群凶滿姑死孝還以忠

三尺刀光一尺水滿姑知生不知死君恩隆祀臺灣城滿姑雖死仍如生

史乘千秋載奇節劉郡丞女年十七(參頁 167)

此詩以客觀觀點敘事前 8 句為兩兩相對之對句第 1357 句寫烈女殉

節獲旌之關鍵過程因戀父未能及時離開兇地因罵賊而遭難先為刀傷後跳水

而死事平後受君王旌表更得入官祠受後世香火第 2468 句則重複相同的

句式每句僅更動數字重點在強調人物的行為價值末 2 句則寫其精神生命的

不朽傳世全詩偏於主觀評論對人物事蹟僅為概括重點說明陳斐文生平不詳

但為內地詩人無疑至嘉慶年間蕭綸也有〈臺灣三仁詩〉詩文如下

臺灣淨掃無風塵天子下詔褒三仁三仁何姓氏一為壽同春淡水縣丞

老幕賓丞亡攝官克復城出兵勦賊死賊營其一嶺南客 國子生寓彰

化糾義民其姓李氏喬基名守鹿仔港有成績戰牛馬莊終殞身 同時

見此二義士一弱女子尤絕倫滿姑年十七父曰劉郡丞賊先執丞次脅

姑 姑不受辱泣且嗔蹈河不死罵益烈白璧雖碎聲錚錚是三人者微且

輕非將非吏非守臣身雖死義分甘沉淪幸遇天子大聖明幽遐必矚

78 《臺灣通志》〈資料(二)文職冊〉臺灣文獻叢刊第 130 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2頁 804

216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名教是敦曰此三人縱疏賤磊落大節宜弔旌詔建祠宮楹桷維新有

司歲時祀以特牲為問蟻賊起事辰士民奔走婦女被掠何無一人能

及此三人吁嗟乎人人且有忠孝情盍至三仁祠下一聽天子命祀之恩綸

(肆頁 234)

蕭詩體裁為歌行體篇幅較長以客觀第三人稱觀點敘述夾有議論與抒情

對人物身份背景以及事件發生的經過有詳細的描寫三仁者稱三位在事變仍稟

持著節操正義剛強不屈奮勇抗賊的義士而清政府在民變平定後下詔褒揚

三人並興建三仁祠命地方政府歲時節令予以祭祀後世永念

而這三位義士身份背景各異第一位名叫壽同春事變發生時為淡水縣丞的

幕賓年紀已經大了在縣丞遇變身亡他危亂中一肩擔起責任率兵勦賊不

幸死在賊營第二位名叫李喬基為寄寓彰化的內地人具國子生身份在亂事

中集結民間力量變頗有成績但不幸在牛馬莊戰死第三即是劉郡丞之女蕭

氏對劉滿姑的敘述最為詳盡也許是因為劉氏的事蹟最具傳奇色彩對於三仁

事件的價值與清政府褒揚的動機在作品中也進行討論蕭詩雖為文學作品實

已具記史的作用且歌行體句式長短自由用語淺白尤利於傳播蕭綸據《全

臺詩》所載「字子山江蘇太倉人嘉慶年間(1796~1820)貢生著《樊村草堂

詩集》」」(全臺詩全臺詩智慧型資料庫)

然則寫臺灣烈女劉滿姑的兩位詩人皆內地人士而劉烈女為內地官宦之女

隨父赴任而喪命於臺邑因此而成為臺灣列女歷史其中一員然為何以劉女為詩

者臺邑詩人缺席此可疑之處

劉滿姑罵賊不屈而為亂兵所殺後為清廷封為三仁並下詔建祠祭祀宣示

著清朝統治權的正當性與絕對性褒揚滿姑罵賊而亡的義烈行為足以教育臺地

民眾必須忠於清朝反覆一再灌輸教育臺地百姓必須遵從的政治歸屬盧建榮曾

提出「一位漢人婦女絕不容許異族染指其身體於此漢女身體是一種漢人國家

主權的隱喻」79林爽文民變雖非漢胡之對立與衝突但劉女為清廷官吏縣丞之女

對抗的是民變中的暴民此對立衝突也隱含兩種政治勢力的對抗包括兩個群族

79 盧建榮〈從男性書寫材料看三至七世紀女性的社會形象塑模〉《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報》第 26 期1998 年頁 18

217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對物質包含食物土地性等各種資源的佔有與爭奪這點與中國歷史上漢胡勢

力對立的性質相當

因此我們可以這樣推定劉女的身體成為清治臺地權力的展現場烈女力拒

事變外在武力侵辱隱喻著清廷對臺地的所有權不可被被侵犯劉女死前面對侵

犯的態度與言語以及死亡方法的描述這樣剛烈行為的極度刻劃與突顯使劉

女抗暴的決心與影響力大為提高促使臺邑男性興起女子猶能如此保家衛國身

為男兒怎可不奮發而這種百姓為國犧牲意識與認知的養成對統治階級而言

實是鞏固政權一個重要的手段故可窺知劉滿姑事跡之所以能受到清廷大家宣揚

的潛在原因80

又如陳維英〈為王樹生明府題姊姒三節圖〉「乾坤存王氣女子識綱常人

是松梅竹心如冰雪霜後先三不朽生死一齊香況我鬚眉輩貞忱豈可忘」

(伍頁 199)反覆陳述著女子之所以能實踐綱常倫理是因為統治階級教化百姓成

功而女子都能夠捨生取義況且我們鬚眉男兒報國犧牲豈能後人陳詩服膺統

治階級的意識型態而此統治階級則為清朝廷

中國傳統上有士人殉國與女子殉節被類同化的傾向故詩歌書寫殉節的烈

婦也常別有隱喻如明朝末年已有士人以婦女死節或守節的選擇來比擬士大夫

殉節與守節的問題以臣殉國如婦殉夫者如晚明袁崇文〈黎烈婦傳〉云「臣事

君與婦事夫論者嘗相提其義皆取於致命遂志」81以及徐枋〈與葛瑞五書〉舉時

人的說法「殉節為易守節為難為烈婦易為節婦難」82顏元云「明末死節

之臣閨中義婦耳」83亦有士人為詩引節婦來比喻忠臣的如孫枝蔚〈朱矞三母

費太孺人貞節詩〉之一「節婦如忠臣所難非一死立孤能有成庶可光前史」

84以及吳嘉紀〈程寡婦歌〉

80 盧建榮〈從男性書寫材料看三至七世紀女性的社會形象塑模〉《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報》第 26 期1998 年頁 12 81 袁崇文(1595 年進士)〈黎烈婦傳〉載於屈大均(輯)《廣東文選》《北京圖書館古籍珍本叢刊》冊 117卷 15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康熙 26 年(1687)三閭書院刻本影印本1989 年頁 507 82 徐枋〈與葛瑞五書〉《居易堂集》卷 2頁 1 上下 83 李塨纂王源訂《顏習齋先生年譜》(附載於顏元《顏元集》)卷上「辛亥(康熙 10 年1691)37歲」條下冊頁 735 84 孫枝蔚〈朱矞三母費太孺人貞節詩〉《溉堂後集》卷 3《溉堂集》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頁 6 下

218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心志不改伊維寡婦忠臣忠臣識大義臨難往往致其身婦人脂口澤膚

十人九人腸肺愚節操曷繇自勵門戶胡能獨扶君不見程寡婦hellip夫死婦

不死祇緣黃口兒女須題攜85

等皆是而吳德功〈洪烈婦〉

山水毓貞媛乾坤鍾間氣鹿溪洪氏女少小知大義相攸郭阿奴二十

婚始字賦性靜而貞德容兼洵備百輛未盈門凶信忽傳至阿母默無

語阿爺言甚秘連理樹折枝比翼鳥分翅賢哉女聰明倉猝知其意

外聞薤露音聒耳夜不寐妾命實不猶君魂歸何處扯碎同心結滂沱

兩行淚膏木誰為容鉛華屏弗御身披侍嫁衣耳挂定盟珥欲效梁家

婦私將刀劓鼻欲效王氏妻親持斧斷臂全體遭毀傷所受反自棄

惟念夫遽亡不如從夫去生前不同牢死後共埋地擁衾臥空床絕粒

忘飲食急延良醫來醫來云不治切脈知血虧聞聲識腸碎娘勸啜茶

湯爺勸吃餅餌烈女誓弗肯含淚惻然對女子節不移忠臣心無二

兩語昔曾聞今豈易其志願娘勿悲酸願爺勿涕泗翹首盻蒼天婺星

空際墜頃刻魂歸陰不瞑張目眥鮮血兩腔填姑嫜來駭異面色猶如

生從容赴大隧性命弁髦輕巾幗鬚眉愧鹿溪諸紳耆拜迎擁塗次

鹿溪諸父老稱揚遍市肆滿路焚香楮兩部喧鼓吹名教獨扶持閨烈

千秋著一死重泰山兒女英雄類殉夫未嫁時奇節實非易彤管長流

輝貞珉謹泐記節孝採輶軒我忝與其事綽褉徵門楣旌表乞天賜」

(《瑞桃齋詩稿》全臺詩全臺詩智慧型資料庫)

〈洪烈婦〉雖為詩作然以五言古體長詩之體裁篇幅較長敘述事件前後

變化曲折詳盡其開端雖以客觀第三人稱發展中間模擬各色人物動作聲口將

烈婦絕食而亡的過程進行更長時間更具體詳細的描寫從主角的動作姿態醫

囑診脈親人的照顧死別的淒涼等刻劃出主角面對死亡從容不迫的形象而

「女子節不移忠臣心無二」「一死重泰山兒女英雄類殉夫未嫁時奇節實

非易」亦同樣以節婦比忠臣而以婦女死節或守節的選擇來與士大夫殉國與否

來相比擬而陳肇興〈題烈婦張沈氏殉節事〉(古體九解)

蔦蘿泛長風根莖無斷絕由來連理枝生死不相別君不見張烈婦慷

85 吳嘉紀〈程寡婦歌〉楊積慶箋校《吳嘉紀詩箋校》卷 12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頁349

219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慨殉夫勇且烈婦姓沈氏名心娘十八于歸張家郎舉案齊眉慕孟光如

膠如漆樂且未央忽忽五年載弄之璋二豎入室夫病於床求神問藥

淚睫承眶一朝怛化五內崩裂如沃湯大哭一聲氣結無語娣姒急申

救阿翁欲言不言淚如雨曰汝有孤兒在旦夕須哺乳長跪謝阿翁

妾心堅如銅兒生有祖累姑嫜妾身雖死兒可長夫沒無人侍巾帚妾身

不去誰為偶黃泉會有相見時升天入地妾從之明珠為夫斂綺羅為夫

裝執紼扶柩上北邱歸來拜姑泣媳身未亡如已亡綰我同心縷著我

嫁時衣孤燈耿耿酸風吹尺組畢命人不知人不知舉家奔救烏烏啼

生同衾死同穴青塚巢鴛鴦飛鳴自成匹謂予不信如曒日人慕婦烈

且貞我作歌戒貪生吁嗟乎女子仗義能殺身何迺國家多全軀保妻

子之庸臣(《雲林縣採訪冊˙藝文》頁 206)

陳詩第 1 段 1 至 6 句以比興開端以蔦蘿與連理枝來比喻生死不離的夫妻情

感並引出烈婦殉夫的主題第 2 段 7 至 14 句以客觀敘事觀點寫烈婦之姓名歸

寧夫家後的幸福家庭生活第 3 段 15 至 24 句寫詳細描寫夫婿病起不測以至於身亡

的經過作者善用人物表情刻劃其心理狀態如寫烈婦「淚睫承眶」寫家翁「欲

言不言淚如雨」極力寫喪夫喪子後悲慘的情狀第 4 段 25 至 34 句作者模擬烈婦

與家翁的對話以代言體各自表述殉死與否的考量第 5 段 35 至 43 句作者模擬烈

婦聲口敘述依禮安葬夫婿後從容殉死的過程第 6 段 44 至 56 句為事件收尾作

結敘事觀點一變為作者以第一人稱自述說明為此詩之創作動機將臣節與婦

節類比並提並以諷刺那些偷生忍辱臣子全詩敘事觀點多變人物情事介紹較

為完整情感神態刻劃細緻且以人物對話鋪陳情節頗具戲劇搬演效果

陳肇興(1831~)字伯康號陶村臺灣府彰化縣治(今彰化市)人為

清代中期臺邑著名文人《全臺詩》稱其「有個人心靈世界及理想抱負的抒寫

詩作的關懷重心亦往往與生民百姓密切相關在形式上陳氏習慣以長篇歌行來

抒懷言志詩作風格雄健豪邁」並稱其「肇興之詩胎息於杜甫可視為清

中葉臺灣文壇之『詩史』」

陳氏曾從鹿港拔貢廖春波讀書於彰化白沙書院和蔡德芳曾維精廖景瀛

合稱「白沙書院四傑」同治元年(1862)戴潮春事變拒絕戴氏之拉攏遂遁入武

西堡(今集集)之牛牯嶺山中是年 7 月謀刺戴氏失敗幾瀕於險境著有《咄咄吟》

220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一書詳錄戴案經過(參見全臺詩全臺詩智慧型資料庫)故其詩作有述寫現實

社會歷史風貌的企圖

林翠鳳曾舉陳氏《陶村詩稿咄咄吟》中的詩作分析其儒士的性格更以

其詩歌中不同時刻所追摩的前賢而得出其共同的特點始終堅定支持既有的朝

廷以及篤志排拒外來騷亂勢力並以為「陳肇興在顛沛流離中始終不移其為大

清朝廷臣民的立場」86同樣在文本中的作品亦表現出忠於君王朝廷之思想

許夢青〈自書吳烈婦傳後〉

誰能輕一死慷慨赴重泉不減忠臣節方知烈婦賢心爭秋月皎節勵

古松堅慚愧偷生輩雖生亦枉然(《鳴劍齋遺草》)

許夢青(1870~1904)字炳如又字荊石蔭亭泮名夢青號劍漁又號

雲客冰如高陽酒徒許氏為鹿港邑庠生其祖母賀太安人以節孝旌於朝

奉詔入祀彰化節孝祠其歷乙未割臺上書唐景崧又在日軍攻臺時隨練勇赴

八卦山抗拒抗日行為失敗後又逢四次家喪一生際遇曲折由官家子弟一變

為落拓文士《全臺詩》稱其「歷盡人世滄桑半生苦況盡託於詩」「以奔放

絕足之才為自由不羈之行遂一轉而為跌蕩詩人」可見其浪漫氣質許常安

評曰「雖時有浪漫 自由清狂豪放之作風然其實質乃具有嚴肅悽涼

寫實之社會骨格故其詩多為心底之聲時代之反映」(參見全臺詩全臺詩智

慧型資料庫)

許詩著重於烈婦慷慨赴死的義烈行為其以客觀評論方式開展將忠臣與烈

婦臣道與婦道相互比附所著重是烈婦行為在中國傳統倫理的道德價值而

其襲用詩歌中具文化意涵的文學意象如秋月古松在中國詩歌中皆為貞節幽

靜的象徵若《全臺詩》稱其「潛心詩文以舒胸中塊磊」則此詩以「慚愧偷生

輩雖生亦枉然」或可相彷彿則進一步以文本婦女尚能以死殉節而身為男

兒卻臨難茍免故詩作中往往有鬚眉男兒且不如之慨歎

86 林翠鳳〈從《陶村詩稿咄咄吟》看陳肇興之儒士性格表現〉《臺中技術學院學報》第 1 期2000 年 6 月頁 21

221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肆貞節烈婦的書寫反映漢文化移植臺邑的認同

中國大約在西漢末期儒家學說完成統一折衷諸子學說的目標墊定其在

漢朝學政界的絕對獨尊的權威地位而轉而以經學的形式面世成為後世中國

思想的主流87由於思想上的獨尊儒術漢以後的統治王朝也都以儒家經典為國家

教養人材的基礎因此後世士人的思想不免有儒家學說之色彩在不同程度上成

為儒家的信徒而儒學中所具備的現世務實群體的特質以及「內聖外王」

的人生實踐理想使得士人的眼光始終注視著百姓之福址關心人民的生計而

「風俗淳美」便是理想現世世界的基礎《詩經大序》「美教化移風俗」

《禮記樂記》「移風易俗莫善於樂」《荀子王制篇》「美風俗」《辭

海》也對風俗提出解釋「多數人之精神的一致表現歷時久遠型為定式足以

拘束個人之行為支配實際生活者也」88

而《漢書地理志》則進一步將風俗與聖王德政結合在一起以為百姓有五

常之性因為各地之自然環境與個人秉性氣質的差異因此各地的風俗便會隨自

然地理與人文背景的不同而有差異與此同時風俗又跟聖王的王教相關聯是

聖明君主展現教化的場域故云

凡民含五常之性而其剛柔緩急音聲不同繫水土之風氣故謂之風

好惡取捨動靜亡常隨君上之情欲故謂之俗孔子曰『移風易俗莫

過於樂』言聖王在上統理人倫必移其而易其末此混同天下一之中

和然後王教成也89

而由聖王至士大夫至百姓階級社會的層層影響傳播發展出中國傳統文化

中所謂由上而下風行草偃式的思考邏輯最典型的是杜甫「致君堯舜上再使

風俗淳」所展現的邏輯演繹而要如何由上而下這牽涉到前文所說的中國文化

特質中「內在超越」的要求因此王教在移風易俗的政策理念上主要乃是以『統

理人倫』為根本核心對淳美風俗的追求就會從最根本的人倫秩序的建立與維

87 劉靜貞〈劉向《列女傳》的性別意識〉《東吳歷史學報》第 5 期1999 年 3 月頁 3「儒家學說真正浸透漢朝的學政界確立經學的絕對權威其實已是元帝至王莽之世也就是到了前漢的最後五十年間原為諸子之一的儒家才完成其統一折衷諸子思想的目標而以經學的形式展現」 88 修訂本《辭海》下冊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41頁 3199 89 《漢書地理志》臺北鼎文書局1983頁 1640

222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持著手詩人作品中反覆出現的教化百姓移風易俗的追求往往伴隨著現實事

件中倫常綱紀的成立與破壞一起出現並成為一種執著的詠歎匯流入中國詩歌

的傳統文化90

烈婦鄭月娘生平首見周元文編纂之《重修臺灣府志》91傳文後更附有〈徵詩

小引〉一文並附上鳳山縣令宋永清等 18 位文人之徵詩作品康熙 47 年鳳山縣令

宋永清倡議當時臺灣官紳以鄭女為題進行創作由方志附有引文與詩歌原文可

見當是轟動地方之風雅盛事92《全臺詩》稱宋氏為「善察民情雅意文教頗有

宦績」(全臺詩全臺詩智慧型資料庫)既雅意文教則此次徵詩不免寓有教化

功能

《重修臺灣府志》所載〈徵詩小引〉記錄當時風雅的徵詩之舉93並註明主

要的目的是為了「青史不遺願徵詩而表著海天生色」可見徵詩活動除了是詩

人消遣怡情之舉也寄寓著希望能留下可供後人學習景仰的婦女典範書寫地方

史實的意圖謝貴文以為「可見發起人宋永清深受當時官員與文士的肯定與愛戴

他亦透過此徵詩活動提倡文風獎勵貞節達到以文學教化風俗的目的」94然此

徵詩之會透露出兩項訊息即文本之教化目的以及此會之後以鄭月娘為題之

詩作消聲匿跡可見文本題詠之對象若為平民百姓相較於前文陳永華女及鄭斌

女兩位烈婦可知其受到關注及賦予的意涵會隨之減少

《重修臺灣府志人物志》總共收錄了 18 首詩作95此徵詩之舉是康熙 47 年

90 歐麗娟《唐詩的樂園意識》臺北里仁2000頁 90「王教在移風易俗的成就上主要乃是

以『統理人倫』為根本核心因此對風俗的探討也就不外乎種種人與人之間的對應關係以及由

此衍生的社會秩序與人性特質的範疇」「標示出社會群體的生活感受與心靈狀態的一般趨向而

人人切身相關的行為依據和心靈歸屬的問題也包含在其中」 91 周元文《重修臺灣府志》卷 8〈人物志貞節〉臺灣文獻叢刊第 66 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頁 272後亦附有〈徵詩小引〉與諸詩原文為「鄭氏月娘者泉之南安石井人也年十九歸儒士王曾儒家曾儒食貧志學 甫閱年以病卒翁以貧故欲即葬月娘跪泣告乞得暫停眾謂夫死不忍恝 然常情也越數日語其翁願死從夫葬翁駭然囑鄰媼勸止月娘曰『吾當夫病劇時即以死許之義不可移』比後提防稍疏投繯而逝邑侯宋公嘉 其節通聞上憲獲褒獎焉侯親祭其墳額其廬曰『百年今日』蓋侯挽詩 有『百年今日乾坤老』之句也合葬依仁里內園路西」 92 徵詩之舉發生時間點為何學者以參與者之到卸任時間推斷以為康熙 47 年為確詳見王俊勝《清代臺灣鳳山縣詩歌研究》文化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2002頁 118-119 93 周元文《重修臺灣府志》卷 8〈人物志貞節〉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頁 272 94 謝貴文〈清代鳳山知縣宋永清的政績〉《高市文獻》第 18 卷第 1 期2005 年 3 月頁 38 95 第一首的作者為鳳山知縣宋永清康熙 43 年(1704)來臺任官《全臺詩》稱其「善察民情雅意文教頗有宦績工詩」第二首為臺廈道王敏政康熙 43 年(1704)至康熙 49 年(1710)來臺任官《全

223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發生距離康熙 23 年清朝平臺臺灣納入清朝版圖已有二十餘年南部的經營如

諸羅縣城衙署文廟學校皆有初步規模宦遊人士創作詩歌的風氣推動了

臺地的文風而諸詩於方志上排列的順序大概以官位高低來決定先後故內地

詩人作品排在前面而臺邑詩人作品排在後面這樣的情形呼應了前文所言臺灣

早期詩壇以遊宦詩人為主而臺邑有志於參與科舉的士人開始與清據初期的內

地統治階級進行交流與結合發展出初期的詩歌創作

除了籍貫生平不詳的張師文內地宦遊來臺的人士有 8 人所擔任有關文教

方面的官職如教授教諭等有 4 人而任職知縣的宋永清與任職臺廈道的王

敏政後世則對其有「善察民情雅意文教」「待人仁厚」「百姓賴以全生」等

關心民情之評價作者為臺邑人士則有 9 人大都具有增生廩生拔貢等鄉紳

身份施世榜更有「樂善好施」「農民咸受其利」等佳評扮演著臺灣地方民

間勢力首領的角色由此推知以鄭烈婦為題的徵詩之舉實具有地方輿論意見

的性質

而林華昌〈節婦鄭氏詩〉「獨挈綱常萬古寒」(壹頁 361)林氏為清康熙

43 年調任臺灣府儒學教授孫襄〈節婦鄭氏詩〉「扶植綱常吾輩事新詩題徧

海東天」孫氏為清康熙 37 年授福安教諭後改任臺灣諸羅縣為教諭李欽文〈節

婦鄭氏詩〉「輕生重節植綱常」(貳頁 40)李氏曾任福建南靖訓導張士箱〈節

臺詩》稱其「待人仁厚尤加惠原住民嚴禁通事社商之剝削濫派遇歲荒歉極 力為民申請賑恤百姓賴以全生」第三首作者為臺灣府儒學教授林華昌康熙 43 年(1704)來臺第四首作者為臺灣縣儒學教諭陸登選康熙 43 年(1704)至康熙 47 年(1708)在臺任官第五首作者為鳳山縣學教諭吳周禎康熙 42 年(1703)來臺第六首作者為臺灣諸羅縣教諭孫襄第七首作者為臺灣人陳聖彪康熙 47 年(1708)的副貢《全臺詩》稱其「善文工詩」第八首作者為張師文清康熙年間人生平不詳第九首作者為守戎張駥清康熙 47 年(1708)來臺任臺灣水師協標左營守備第十首作者為桐城人孫日高第十一首為臺灣府治東安坊人李欽文《重修臺灣府志》稱其「廩生」而《全臺詩》稱其「清康熙 60 年(1721)歲貢生曾任福建南靖訓導能文工詩」第十二首作者為張纘緒《全臺詩》稱其「清康熙五十年(1711)臺灣貢生」《重修臺灣府志》稱其「廩生」第十三首作者為張士箱《全臺詩》稱其「清康熙四十一年(1702 年)東渡來臺落居鳳山次年入鳳山縣學後為臺灣府學生員補增生廩生迄雍正十年(1732)五十九歲時成為歲貢生」為科舉業而移居臺灣鳳山第十四首作者為鳳山縣人鄭應球《全臺詩》稱其「性情耿介崇尚氣節」在朱一貴事件時為逃避朱氏同黨招募「夜晚攜妻子遁逃」可知當時鄭氏政治傾向是站在清朝政府一方又稱「主掌縣書院教席長達十餘年有益地方文教甚多」可見著重於民間百姓教化培養文風第十五首作者為臺灣諸羅縣人鄭鳳庭《全臺詩》稱其為「清康熙年間廩生」第十六首作者為康熙年間臺灣增生鄭煥文生平不詳第十七首作者為臺灣縣人施世榜為康熙 36 年(1697)拔貢《全臺詩》稱其「樂善好施興築水圳農民咸受其利」第十八首詩作者為鳳山縣人李廷綱只知其為康熙年間人生平不詳以上為鄭烈婦詩歌相關作者下文引詩處對作者即不再進行介紹

224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婦鄭氏詩〉「 風謠傳海內千古尚相看」(壹頁 425)張氏於乾隆 2 年出任漳

州府學訓導王敏政〈節婦鄭氏詩〉「苦節高風重栢舟輶軒問俗首先求」(壹

頁 362)

王氏於康熙 43 年移分巡臺廈道前列作者皆以烈婦鄭月娘為主題著重於女

子實踐德行的價值足以為後世樹立以生命維護綱常倫理的典範如王敏政所言

「問俗」帶有濃厚的移風易俗的目的乾隆年間六十七〈弔五妃墓〉 島嶼最後

昭英烈頑廉懦立蠻婦貞」(貳頁 247)六十七於乾隆 9 年以戶科給事中奉命

巡視臺灣朱澐〈李節孝〉「聖朝傳採柏舟篇海外旌揚李母賢」(貳292)

朱氏於乾隆 12 年調任鳳山縣訓導秦定國〈五妃墓〉二首之二「海表觀風

題墓道陽秋有筆墨痕新祇緣千古綱常係豈獨傷心弔五人」(參頁 147)

同治朝林豪〈詠臺陽古蹟十二首五妃墓〉「何幸教化行閨門」(《臺灣詩鈔》

卷 5頁 106)將閨門的教化與五妃事蹟結合起來於是這個單一的歷史事件便被賦

予移風易俗實踐聖王政教的任務這作品也就隱含出政治教化的色彩

道光咸豐年間劉家謀〈海音詩〉一百首之九九「匆匆六甲光彤史況沐

皇風二百年」(伍頁 308)劉氏於道光 29 年調臺灣府學訓導劉氏自註的詩序

並言 「今入版圖將二百載矣列聖相承昭然禮法有不共被涵濡哉近周光邰明

經欲輯臺郡節烈勒成一編誠盛舉也」劉氏歌功頌揚清政府以為臺邑經兩百

年教化婦女貞節德行的培養成果斐然以統治階層的角度來考量兩位烈婦之行

為價值頗具政治意涵道光年間施瓊芳〈題全臺闡幽錄〉二首之二「寡鵠貞

鴛萃一編旌祠會錫九重天依然婦誥回鸞及能使夫名附驥傳彤管有人風繼

起碧霄終古月難圓誰言婉嬺煢煢質已握興頑立懦權」(伍頁 381)

第 2 首點明此書所收人物並足堪為天子旌表之節婦貞女女子能實踐婦德

同樣也能澤被家門為夫婿增光而書中足為後世楷模者其人生卻都是坎坷不

幸的7-8 句寫出書寫權力之本質原本這些女子是柔弱貞順的卻因此書而得以

傳世施氏曾銓選六部主事前述詩人則將貞節烈女之節操德行與政權教化結合

在一起政府的旌表立祠的表揚機制使女子的高貴品行不至淹沒不彰而女子

建立閨門的行為典範可以建立淳美善良的風俗但「興頑立懦權」則頗有思考

225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的空間此四字除了建立符合倫理綱常的行為準則外還要堅強百姓們的意志

在危難時能用最大的犧牲包括生命來維持理想的存在而這理想的內涵則

隱含著統治政權的延續與護衛

余英時分析漢代循吏在文化傳播中所扮演的角色與作用他將中國文化分為

大小傳統並解釋「大傳統或精英文化是屬於上層知識階級的而小傳統或通俗

文化則屬於沒有受過正式教育的一般人民」96而漢代循吏則扮演了文化傳播者的

角色之所以如此余氏指出因為循吏是親民之官「循吏」之名始於《史記》的〈循

吏列傳〉從此成為中國正史列傳的典型至《清史稿》依然沿用余氏更言

漢代的大傳統以儒教為主體而儒教的基地則在社會而不在朝廷因此循

吏在發揮『師』的功能時他事實上已離開了『吏』的崗位他所奉行的

不復是朝廷法令而是大傳統的中心教義由於中國的大傳統並非寄身於

有組織的宗教所以它的傳播的任務才落到了俗世人物的循吏的肩上漢

代大傳統的傳播者借用《周禮》的名詞可稱之為『師儒』循吏便是以

『師儒』的身份從事『教化』工作的97

而文本尚有擔任教諭提督學政訓導等教育行政工作之創作者清廷的中

央教育制度中央最高教育行政機關為國子監其下設有祭酒司業等教官總理

監務以及博士助教學正學錄等各級教員在地方教育行政上各省設提

督學道擔任地方教育的最高行政官員以負責學校事務政風及科舉等事務

雍正 4 年(1726)提督學道改稱提督學政在地方官學上設有府學政使府提調

府儒學教授州學正縣儒學教諭府州縣下設立縣訓導以掌管地方教育事

務98

而臺灣清據初期隸屬於福建省由福建提督學道統理教育事務但因臺灣海

外孤島路途遙遠改由分巡台廈兵備道兼理學政康熙 23 年(1684)改由臺廈兵

備道兼任朱一貴事變後改由巡臺御史負責至雍正 5 年(1727)改為巡臺漢御史

96 余英時〈中國古代死後世界觀的演變〉載於《中國思想傳統的現代詮釋》臺北聯經出版社1993頁 168 97 余英時〈中國古代死後世界觀的演變〉載於《中國思想傳統的現代詮釋》臺北聯經出版社1993頁 198 98 參見種村保三郎《臺灣小史》臺北武陵1991山崎繁樹《1600-1930 臺灣史》臺北武陵1995連橫《臺灣通史》臺北幼獅1977

226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管理乾隆 17 年(1752)則改由巡臺臺灣道兼任光緒元年(1875)改由福建巡撫兼管

光緒 13 年(1887)設臺灣省後由臺灣巡府兼任掌管臺灣教育事務知縣負責地方

教育事務由此可知臺灣學政與官政相結合之特質99

而關於教育行政的最高指導原則順治 9 年(1652)頒六諭計為「1孝順父

母2尊敬長上3和睦鄉里孝訓子孫5各安生理6莫作非為」100

姜添輝以為「由其內容可窺見其重心在於強調傳統文化的倫常思想以及安本分

的觀點並藉由這些觀點的灌輸以達社會安定的目標」101康熙 9 年(1670)頒佈聖

諭廣訓十六條計有

1敦孝悌以重人倫2篤宗教以昭雍睦3和鄉黨以息爭訟4

重農桑以足衣食5尚節儉宜惜財用6隆學校以端士習7黜

異端以崇正義8講法律以儆愚頑9明禮讓以厚風俗10務

本業以定民志11訓子弟以禁非為12息誣告以全善良13

完錢糧(租稅)以省催科(裁判)14戒匿逃以免株連15聯保申

以弭盜賊16解仇忿以重身命等102

除了順治朝所強調的倫常價值觀外並將關注範圍擴大到文化習俗以及社

會規範等層面可以窺見清廷教育行政的最終目標是欲藉由教化途徑以安定社

會光緒 29 年(1903)張百熙等在〈奏定學堂章程〉中提出「至於立學宗旨勿論

何等學堂均以忠孝為本以中國經學為基礎俾學生心術依歸為正」103以至於

光緒 32 年 5 月 2 日清廷公佈的欽定學堂章程第一類是忠君尊孔第二類是尚

公尚武尚實可知清代由內地派遣至臺灣的教育官員實肩負思想教化之重

責大任其主要之任務為導正並建構臺邑人民正確之政治立場與政治意識創作

者日夜身處其氛圍中將其投射於其所創作之主題詩歌中似為合理之解釋

顧炎武論「秦紀會稽山刻石」指出「然則秦之任刑雖過而其坊民正俗之意

99 參見盛清沂王詩琅高樹潘《臺灣史》臺北眾文1988 年種村保三郎《臺灣小史》(臺

北武陵1991)邱奕松《嘉義縣志教育志》嘉義嘉義縣政府1991連橫《臺灣通史》

臺北幼獅1977 等 100 宋鼎宗等《全臺首學資料彙編》頁 61臺南臺南市立文化中心1997 101 姜添輝〈教育社會學觀點的清朝時期臺灣官方儒學的發展與特性〉《臺南師院學報》第 34 期

2001頁 292 102 種村保三郎《臺灣小史》臺北武陵1991頁 151 103 雷國鼎《教育概論》上冊臺北教育文物1976頁 80

227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固為始異于三王也」(《日知錄》卷十七)則中國自秦始皇起便有統治階級提倡禮

教以矯正民間各地不良風俗的政治措施文本創作群共 69 人共有 20 位具有從內

地遊宦臺邑的背景其中官職包括擔任臺邑各地教諭知縣巡臺御史提督學

政訓導等居多而臺邑文人亦具鄉紳背景文本中反覆出現蘊含政治意涵與宣

揚文教的意識

伍對內地與臺邑的指稱反映中央政權與地方邊陲的對峙

清代臺灣貞節烈女詩中出現以內地為中心以臺邑為邊緣之論調例如康

熙朝江日昇〈贊寧靖王朱術桂與五妃殉節二絕〉二首之一「天地乾坤無可寄

飄然海國全其身」(貳頁 28)臺廈道王敏政〈節婦鄭氏詩〉「鬚眉長樂嗤青

史巾幗共姜壯海洲」(壹頁 362)此詩為康熙年間王氏應徵詩之會為鄭治時期

禮官鄭斌女為寫的作品第 4 句稱鄭斌女事跡足以為「海洲」壯事氣勢壯盛

其臺地為「海洲」意指海外神洲顯現出以內地為世界中心點而以臺邑為邊

垂的論點

諸羅諭孫襄〈節婦鄭氏詩〉「扶植綱常吾輩事新詩題徧海東天」(壹頁

367)此詩亦為應徵詩之舉最後一句「新詩題徧海東天」臺邑與內地一水之隔

又處內地東方稱「海東天」可說是其地理位置的說明范咸〈弔五妃墓十二絕

句〉十二首之五「可憐椎髻文身地」(貳頁 258)其它相關文本有以鄭氏王朝禮

官鄭斌女為題之作品

康熙 13 年內地爆發三藩之亂鄭經趁機響應出兵同時將明朝續順公沈瑞接

到臺灣並以禮官鄭斌之女許配之鄭經將明朝王公遷往臺灣並幫助其建立家

庭除了昭示臺灣鄭氏為延續明朝皇權的正統地位外也為了隴絡人心凝聚在

臺灣的明室力量可以說沈鄭兩氏的聯婚是帶有強烈的政治色彩這段婚姻幾年

後卻遭到重大的打擊鄭經去世後鄭克塽繼位親信馮錫范攬權內部局勢日

益混亂身為流亡王公的沈瑞被誤認為身懷鉅資並因此招禍被馮錫范以反間

228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謀逆案件遷連104

父子被殺家屬被囚當沈瑞一家受禍時禮官鄭斌向鄭克塽求情為女兒

開脫並得到首肯就在鄭家父母將女兒救出虎口後得知詳情的鄭女卻毅然決

然決心與丈夫共赴家難並在處理完殉死家人的後事後從容自縊殉夫這件事

在當時引起很大的迴響不論身份貴賤聽聞此事的人都為此感動流淚康熙 23

年清朝佔據臺灣後總督姚啟聖並奏請封誥鄭氏「一品夫人」都統張夢吉並差人

將沈氏一門受難的棺柩送返京安葬105

咸豐朝陳維英〈一品夫人〉(鄭斌女 沈瑞妻)四首之四「鸞章一旦下東都

油壁香車離海隅」(伍頁 182)史載清據臺灣後將沈瑞遺體移葬內地想必鄭

女也隨之移葬故有「油壁香車離海隅」之說而以海邊一角指臺地將其邊緣

化之地理觀可知劉家謀〈謁五妃墓〉二首之一「那知瘴海千重外尚有紅顏

識報恩」(伍頁 319)再如道光年間施瓊芳〈題全臺闡幽錄〉二首之一「海濱

鄒魯風堪采軒使曾勞女史詢」(伍頁 381)施氏為《全臺闡幽錄》題詩書中

多錄臺地節烈女性有為清代臺灣女性寫史的目的詩中稱「海濱」以內地為中

心以臺邑為邊地的意向明顯

王凱泰《臺灣雜詠續詠》十二首之五「故王一去五妃陪海外黃沙賸

幾堆」(《臺灣雜詠合刻續詠十二首》頁 50)同治朝林豪〈五妃墓〉「海角年

年長相守」(《臺灣詩鈔》卷 5頁 93)熊佐虞〈五妃墓限支韻〉「黃土荒題海上

碑」(《臺灣詩鈔》卷 5頁 93)以及光緒朝唐景崧〈五妃墓限支韻〉「海上鵑啼

悲玉帶」 (《臺灣詩乘》卷 5頁 209)周長庚〈拜五妃墓〉「頸血不膏中土鐵

墓門長咽落潮聲」(《臺灣詩乘》卷 5頁 214)

周長庚(1847~1888)號辛仲又號莘仲福建侯官人光緒 10 年(1884)由建陽教

諭調署彰化教諭光緒 14 年發生施九緞以索焚丈單為名的圍城之變周氏因為民

104 蔣師轍《臺游日記》卷 1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7臺灣文獻叢刊第 6 種頁 30記載「康熙二十一年福建總督姚啟聖用間諜陰散其黨約偽賓客司傅為霖內應事洩為霖遇害」丁曰健輯《治臺必告錄》卷 1頁 77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9臺灣文獻叢刊第 17 種記載「行人傅為霖密約十三鎮同日發難事泄錫範並搆陷續順公沈瑞而有其貲人心益失國軒居臺而被刺者再皆姚啟聖所使也 105 事詳見江日昇《臺灣外記》卷 9臺灣文獻叢刊第 60 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

229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請命受誣以致「一官拋擲落拓終身」彰化人士「頌公之德而不衰」周氏

讚揚五妃之死為「頸血不膏中土鐵」以清朝鐵蹄為「中土鐵」相對而言臺邑

為世外之地可知而另一方面五妃成為臺邑歷史人物而非中土人物的意涵就更

為明顯了

本節所述及這 11 位作者中王敏政為康熙朝內地旗人孫襄為康熙朝內地人

陳維英為咸豐朝臺地人施瓊芳為道光朝臺灣縣治人林豪活動於同治朝左右金

門人周長庚為光緒朝內地人熊佐虞光緒朝內地人唐景崧光緒朝內地人生

存年代分佈清朝早中晚各期籍貫有大陸內地也有臺地人士由此推測以邊

陲之姿態而與內地中央相對似乎是清代士人普遍之觀點

黃國昌以為「中國意識」可以分析成六種互相關聯的觀念他舉出的第二種

觀念就是「『世界中心』的地理『中國意識』」「中國人把自己居住的地方視為

世界的中心而以其它地方都是世界的邊疆」106 莊勝全在以康熙朝四位內地親

歷者的觀察內容研究得出「遂使以中國本土為中心的世界觀得以大行其道中國

的文化邏輯逐步套用在對台灣的印象上」107

李國祈在對清代臺灣政治發展史的研究提出「臺灣自康熙時期歸入清帝國

版圖後雍正以降清廷所推行的政策則為使其內地化其目的在使臺灣變成

中國本部各省的一部份108」李氏為所謂的「內地化」乃中國中央政權及傳統典章

制度在臺灣這個邊疆地區的普及與擴張的過程「內地化」就是在政治上「中國

化」在文化上「儒家化」109並以為「大體而言及十九世紀其(臺灣)西部已

開發地區內地化幾已完成」然而我們參照前列詩人之作品即便在李氏所認

定已「內地化」的時期不論其為內地文人或臺邑文人其詩作中乃反映出臺邑

的邊陲位置亦即臺邑被歸為中國一省後其地理位置的觀念仍屬於遠離核心

的邊陲

106 黃國昌《『中國意識』與『臺灣意識』》臺北五南1995頁 12 107 莊勝全〈清康熙朝臺灣印象的轉變以四位親歷者的觀察為例〉《臺灣風物》第 56 卷第 3期2003 年頁 32 108 李國祈〈清季臺灣的政治近代化開山撫番與建省(1875-1894)〉《中華文化復興月刊》第 8卷第 12 期1975 年頁 5 109 李國祈〈清代臺灣社會的轉型〉《中華學報》第 5 卷第 3 期1978 年頁 148

230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然而我們以為文本中雖有臺邑居邊陲之政治意識然其以臺邑貞孝節烈女子

為主題仍是「在地認同」之詩學實踐其雖大量融合中國傳統詩學文化的意涵

與典故然最終目的之一仍是構築臺邑貞節歷史故我們認為其「臺邑邊陲化」

之特質可以引用鄭志明教授的說法加以解釋「所謂自在性格是指文章主體可

以從容地與外來文化相結合以開放的心靈來解消各種衝突情境讓主體文化無

處而不自在承認其邊陲的角色就是要解消邊陲的悲情心態不必向世界的核

心靠攏也不必向中國的核心靠攏脫離了核心的意識宰制自安於邊陲不是

偏安的心態而是無所求於核心以主體的自主性來迎接來自核心的各種挑戰110」

雖然鄭教授所提的是臺灣儒學發展的問題但從文本中看來不論是內地詩

人或本土詩人在接觸到臺邑本地題材時或多或少都會進行內地化與本土化的衝

突與融合而作品最終的主體性還是會回歸於創作場域之在地認同例如陳昭瑛

在〈論台灣的本土化運動〉一文中指出早期的「台灣意識」並未與「中國意識」

衝突甚至是重疊在一起有著相互定義的關係「由於臺灣人是以中國為父母

之國台灣意識自然也以中國意識為起源中國文化漢民族的特有生活方式在

台灣的樣貌是形成『中國式台灣意識』的文化基礎」111而由上文可知所謂「中

國式台灣意識」其地理觀念乃以中國為世界之中心而臺灣為邊陲之地

由於本節文本的作者群有 3 位清代中期的臺邑人所以我們可以推論最遲

在清咸豐道光年間臺邑詩人的地域意識其實已被完整教化出「中國意識」了

而 8 位內地詩人的作品中反覆以「海角」「海國」「海上」的空間述語強調臺

邑相對於核心的「邊陲」地位不斷灌輸與強調台地附屬內地的地理概念即統

治階級的角色為清朝政府

陸小結

縱觀上述所論文本創作活動實有許多政治元素清代考據學風盛行余英

時所言多學為識之學風由內地傳入臺灣專注於客觀知識從詩歌形式發展為

110 鄭志明〈臺灣儒學本土化的發展方向〉載於《第二屆臺灣儒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臺南成功大學中文系1999頁 655-679 111 參見陳昭英《臺灣文學與本土化運動》臺北正中書局1998頁 101-181

231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詩文融合詩序詩註比例增加且內容多為客觀現實事件的敘述可知其對外

在世界的關注而文本創作群的遊宦背景使其關注於教化與移風易俗前述余

英時對中國循吏之分析與清朝《通典》對知縣之職責描述可為舉證而作者若

無官員身份則為臺邑地方儒學鄉紳或與地方官府關係良好或掌地方書院

負有教育子弟之責任而文本所題詠之主題部份具官宦背景或受禍於政治事

件兵亂政治勢力等直接間接造成主題事件的發生

而大部分主角皆與朝廷旌表官修方志等政治活動相關聯而在文本中的象

徵隱喻中女子貞節類同於清政權女子抵抗外來力量的侵略象徵捍衛主權的

存在宣示清朝統治之正當性與合法性而臺邑邊緣言論則反映中國文化融入

臺灣社會整個內化過程的完成清代臺邑文人已接受臺灣為中國領地之一部份

王建曾以今文《尚書》為文本論析西周王朝政治意識中的合法性理念112其得出

的結論有「國家政治疆域的傳承與統一意識」「政治統治權威的合法傳承」「批

判和推翻暴君暴政統治的變革意識」等

雖然尚書是官方性質的文書有別於文本之私人創作但兩相比較可以觀

察出兩者相似處如本文所提出之「五妃詩墳墓之意象反映明政權走向滅亡與結

束」「民變烈女的歌頌反映創作群對清廷統治權的支持與肯定」則與李文所提「政

治統治權威的合法傳承」何其類似而「對內地與臺邑的指稱反映中央政權與地

方邊陲的對峙」則除了如王健所言之「國家政治疆域的傳承與統一意識」「中華

文明hellip即使某個王朝滅亡了後繼的王朝以其合法繼承者的身份完全承襲前朝

的政治遺產完成統一拓展天下疆域的合法政治使命」113因為本文創作群特定

之時空背景深一層反映出所謂天下疆域「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

非王臣」實隱藏著中央與邊疆之對峙114而本文前述所言之三種群體意識實為「漢

文化移植臺邑」政治操作的基礎而我們亦可解析創作群如何合理化清廷統治臺

灣的政治權力

112 王健〈論西周王朝政治意識中的合法性理念mdashmdash以今文《尚書》為中心〉《江海學刊》第 6 期

2003 年 113 同前註頁 141 114 中國商周時代還未出現中國與四夷對應的指稱一直要到「自東周以來才以南蠻北狄東

夷西羌相對而言為言」參考于省吾《釋中國》王元化主編《釋中國》第 3 卷上海文藝出版社

1998頁 1517

232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引用書目

一傳統文獻

丁紹儀《東瀛識略》臺北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7臺灣文獻叢刊第 2 種

王必昌《重修臺灣縣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臺灣文獻叢刊第 113

江日昇《臺灣外記》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臺灣文獻叢刊第 60 種

朱仕玠《小琉球漫誌》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6 臺灣文獻叢刊第 3 種

周元文《重修臺灣府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臺灣文獻叢刊第 66

林焜煌纂《金門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臺灣文獻叢刊第 80 種

陳文達《鳳山縣志》臺北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臺灣文獻叢刊第 124 種

《清一統志臺灣府》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臺灣文獻叢刊第 68

陳壽祺《福建通志臺灣府》臺北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臺灣文獻叢刊 84

許南英《窺園留草》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2臺灣文獻叢刊第 147 種

連 橫《臺灣詩乘》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臺灣文獻叢刊第 64 種

《欽定平定臺灣紀略》臺北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臺灣文獻叢刊

第 102 種

《碑傳選集》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6臺灣文獻叢刊第 220 種

《臺灣通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2臺灣文獻叢刊第 130 種

蔣師轍《臺游日記》臺北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7臺灣文獻叢刊第 6 種

盧德嘉《鳳山縣采訪冊》臺北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 臺灣文獻叢刊第

73 種

二近人論著

王俊勝 2001《清代臺灣鳳山縣詩歌研究》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全臺詩編輯小組 2004 《全臺詩》(1~5 冊)臺南國家臺灣文學館

233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234

江寶釵 1999 《臺灣古典詩面面觀》臺北巨流

余英時 1993 《中國思想傳統的現代詮釋》臺北聯經出版社

洪順隆 1998 《抒情與敘事》臺北黎明文化

許麗芳 2007 《章回小說的歷史書寫與想像以三國演義與水滸傳的敘事為例》臺

北秀威資訊科技

許玉青 2004 《清代臺灣古典詩之地理書寫研究》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硏究所

碩士論文

許東海 2003 《女性帝王神仙先秦兩漢辭賦及其文化身影》臺北里仁書局

畢恆達 2001 《空間就是權力》臺灣心靈工坊

陳昭英 1998 《台灣文學與本土化運動》台北正中書局

張孟珠 2002 《清代貞節的實踐及其困境》國立中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葉嘉瑩 2000 《清詞散論》台北桂冠

葉嘉瑩 2000 《漢魏六朝詩講錄》台北桂冠

黃國昌 1995 《『中國意識』與『臺灣意識』》臺北五南

楊積慶箋校 1980 《吳嘉紀詩箋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歐麗娟 2000 《唐詩的樂園意識》臺北里仁

鮑家麟編 1992 《中國婦女史論集》臺北稻香出版社

  • 文本有以明皇室在臺殉節之五妃為題的作品五妃本事參見江日昇《臺灣外記˙弁言》丁紹儀《東瀛識略》等皆有記載江日昇站在清朝統治者的立場對鄭氏王朝一直視之為謀逆亂臣但對殉國而死的寧靖王則抱著頌揚的態度而追隨寧靖王殉死的五妃則稱讚其為「且五姬慷慨輕生氣勝男子而臺灣之山川草木能不因此而增光乎」可知五妃殉節之歷史地位與道德價值在清康熙年間即已確定
  • (《雲林縣採訪冊˙藝文》頁206)
Page 13: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ir.lib.ksu.edu.tw/bitstream/987654321/13221/2/21%D... ·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 曾玉惠 ∗ 摘要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與女色---中國古代兩極女性形象并存的民族文化緣由〉李承貴〈「貞節」觀念的

歷史演變及其現代啟迪〉溫毓詩〈中國「貞節觀」文化對婦女的影響兼論心理特

質探討〉蔡銘峰〈從「神聖化」到「桎梏化」--論「貞節牌坊」的婚姻家庭意義〉

王文斌《瘋狂的教化貞節崇拜之通觀》則以專書來探討中國貞節觀念的教化

意義黃惠琴〈韓國古代的婦女貞節觀〉吳玉廉〈香火繚繞中的規範與記憶徽州

地區女祠堂研究〉以外國及地區性為研究範圍是不同的切入點

大陸地區有以各類文本為研究範圍的研究成果以史籍為文本者如位雪燕

徐適端〈從《元史middot列女傳》析元代婦女的貞節觀〉譚德興〈從道光《思南府續志》

看清代貴州婦女的貞節觀〉段穎惠〈迷失的本性mdashmdash從《明史middot列女傳》中的婦女

守節現象析明代婦女的貞節觀念〉段穎惠〈從《明史middot列女傳》析明代婦女的貞節

觀念〉李蘭萍〈從《香山縣志》看清代婦女的命運mdashmdash對廣東婦女貞節觀的研究〉

焦杰〈《列女傳》與周秦漢唐婦德標準〉等其中以正史記載為文本的有 4 篇以

地方志記載為文本者有 2 篇

以古典詩歌為文本則有高春花〈鮮血沐浴下的貞節之花mdashmdash論《國朝閨秀

正始集》中的絕命詩〉練葵英〈一曲蘊含儒家貞節觀念與反抗強權精神的贊歌mdashmdash

《陌上桑》的主題內涵形象探究〉劉少曼〈試談詩經漢樂府中的女性貞節觀〉

張紅霞蘇曉輝〈論元代正統詩文中的貞婦烈女形象〉陳靜〈由《詩經》探源古

代社會女性的貞操觀〉等這種以古典詩歌為文本的研究方法在臺灣地區則較

少人嘗試

古典小說為文本者有張曉莉〈屈辱與抗爭mdashmdash淺析《霍小玉傳》與《杜十娘

怒沉百寶箱》貞節觀的不同〉李奉戩〈明清小說中的妓女與愛情貞節〉馮艷〈論

三言中的貞節觀〉李新燦〈隱形價值的保護與轉換mdashmdash從明清小說看男性對貞

節觀念的變化〉董曉玲施暘〈ldquo三言rdquoldquo二拍rdquo女性貞節觀的還原考察〉曾凡安〈才

子佳人小說中的貞節諷世與隱逸問題〉陳家楨〈ldquo理rdquo對ldquo情rdquo的窒息與扼殺---兼

談《金瓶梅》中的貞節現象〉紀德君洪哲雄〈明末擬話本小說中的貞節與情愛〉 路

易絲愛德華茲羅大正〈《紅樓夢》中的女性mdashmdash中國清代對女性貞節的規定〉

201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等其中《紅樓夢》《金瓶梅》〈霍小玉傳〉〈杜十娘怒沉百寶箱〉為中國古典

小說史上的著名傑作文本作品的朝代亦多集中於明清兩代

以元雜劇的人物行為與情節為切入點的 2 篇論文張維娟〈貞節與齊家mdashmdash

元雜劇年老母親的行為規范〉張維娟〈從遇暴婦女之結局看元雜劇作家的貞節理

想〉則為貞節觀念的研究提供另一種不同的思考面向

大陸地區對魯迅之文學成就評價極高2006 年出現以魯迅作品為文本的研究

論文張小萍鄭昕芾〈從魯迅作品看魯迅的貞節意識〉陳德滋〈祥林嫂不是ldquo捍

衛封建貞操觀念的ldquo節婦----解讀魯迅小說《祝福》〉陳氏以魯迅名篇《祝福》

中的主角祥林嫂為研究重點以貞操觀念來解讀現代小說

以歷史上著名人物及文學虛構角色為研究重點試圖探討其本身之貞節觀念

者前者有潘良枝〈從《情史情貞》管窺馮夢龍的ldquo情貞觀〉劉利利〈對班

昭貞節觀的再認識及對《女誡middot專心》誤讀的疏正〉周玉琳〈時代變化與士人貞節

觀念關系探析mdashmdash以明中期至明末清初的歸有光和歸莊為個案〉王紹東〈秦始皇

貞節婦女觀的心理探因〉後者有徐志祥〈杜十娘與愛情貞節觀〉李奉戩黃曉

霞〈杜十娘之死與愛情貞節觀〉李奉黃曉霞〈杜十娘與愛情貞節論〉26

班昭為著名《女誡》書的作者其作品流傳後世影響到千萬女子的命運

當足以成為研究的對象而馮夢龍歸有光歸莊皆為明清文壇上思想不為世俗

所侷限的傑出才智人士由於其特立獨行故其是否能代表時代思潮頗為可疑

但人不可能身處於現實環境之中而不受其影響而特異傑出人士也不可能不影響

其身處時代而以一小說虛構女子而成為三篇研究論文所青睞的對象可見〈怒

沉百寶箱〉名作受肯定的程度但小說人物實為作者所創造出的虛構假象其所

反映的更應該是作者的思想觀念與價值判斷

大陸地區對明清之前各朝代的研究春秋時期有周海霞〈春秋時期的兩性習

俗與貞節觀〉陳筱芳〈春秋時期的貞節觀〉秦代有申茂盛許衛紅〈淺論秦人

貞節觀的強化與秦文化內容的發展〉漢代有劉偉杰〈由漢代婦女離異與再婚的狀

26 〈杜十娘與愛情貞節論〉一文資料上註明為李奉黃曉霞所著然應為李奉戩黃曉霞當為文獻記錄上的失誤

202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況看漢代人的貞節觀〉郭玉峰〈兩漢時期貞節觀念的世俗化趨向〉魏晉有楊映

琳〈魏晉南北朝時期的貞節觀〉唐代有夏紹先〈從墓志看唐代婦女的貞節觀〉

宋代有方如金江美芳〈論宋代士大夫貞淫觀對婦女改嫁的影響及原因〉王澤剛

學位論文「宋代婦女的再嫁貞節與社會地位」元代有位雪艷〈元代婦女貞節問

題再探〉譚曉玲〈元代女性貞節觀念芻議〉

劉偉杰〈由漢代婦女離異與再婚的狀況看漢代人的貞節觀〉則由婦女離婚之

另一面向來討論貞節觀宋代理學興起對婦女行為控制趨嚴格然文獻上卻留下

許多應為守貞嚴謹士大夫家族婦女改嫁的記錄這樣矛盾衝突的現象足以吸引研

究者之目光故以宋代婦女再嫁為研究重點的論文共出現了 3 篇並以此發展出

對宋代婦女貞節觀的看法

與臺灣地區相同情形大陸地區對明清兩朝貞節觀念之研究亦頗為重視

從 1997 年至 2007 年10 年間即出現 13 篇觀於明清婦女貞節觀念的研究溫文芳

〈晚清時期貞女烈婦盛行的原因及狀況---建立在《申報》(1988-1909)上的個案分

析〉一文時間已設定至晚清其研究文本範圍則限定為 1988-1909 年刊載於《申

報》上的個案分析新聞報導與一般前述之史籍與文學作品有不同的性質甚為

特別

其它如郭培貴董飛〈簡論明朝對節烈女性的獎勵〉夏愛軍許彩麗〈清代

室女守貞現象的文化分析〉張盛秋王蘋〈ldquo理與ldquo利清代婦女的現實選

擇〉吳海麗黎小龍〈明代的貞節婦女〉宋清秀〈試論明清時期貞節制度的積

極意義〉等以明清時代貞節觀念變化為研究重心宋清秀〈試論明清時期貞節

制度的積極意義〉一文有別以往研究者多以戕害婦女心靈與身軀的角度去觀察貞

節觀念反而以積極面去界定其價值較為特別

20062007 年兩篇碩士論文孫雙「晚清至民國時期的清節堂研究」王娟「明

中葉至清前期批判傳統婦女觀的思潮」前者關於寡婦救濟機構「清節堂」的研究

在臺灣地區的學術會議也曾有人提出(見前文)但孫文之研究時間定為晚清至民

國剛好與梁氏之研究論文完成時代上的銜接唯王娟的論文則是對研究者之進

一步研究批判潘大禮闞玉香〈近二十年來關于明清貞節觀的研究綜述〉則反

203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映出大陸地區二十年來對明清貞節觀研究的熱朝

而以概論的方式進行處理者有辛靈美〈貞節牌坊考論〉趙德雷〈論貞節觀對

婚姻家庭的影響〉賀擁軍「中國早期貞節觀念初探」則為學位論文女性寫作與

貞節觀的互動影響在現代婦女具備書寫能力之後成為研究主題之一以經濟學

社會學的角度來探討這古老的枷鎖成為另一選擇貞節的道德意義結構演變

成為研究者另一個思考的重點

大陸學者以地區為範圍所進行的研究著重於三個地區徽州甘肅兗州

以徽州為範圍的有 2 篇王曉崇〈徽州貞節牌坊與節烈女性〉張曉婧〈明清徽州

貞節之風盛行的原因及其社會心理分析〉甘肅有 3 篇胡靜〈清代甘肅社會背離

理學貞節觀的現象分析〉胡靜〈清代甘肅列女群的類型分析〉胡靜〈清代甘肅

列女群產生的原因〉兗州 1 篇徐秀玲〈明代兗州地區婦女貞節現象透視〉以

及 1 篇涵蓋整個明代中國南方的作品陳剩勇〈理學ldquo貞節觀rdquo寡婦再嫁與民間社

會明代南方地區寡婦再嫁現象之考察〉此文專探討婦女再嫁的現象而同一作

者會產生同一系列的論文如胡靜以甘肅為主的三篇作品在地區與時代上更精

確的界定也成為研究方法的趨勢之一1999 年章義和與陳春雷所發表的《貞節

史》一書為大陸地區的研究完成歷史的串連

由上文之分析反映出貞節觀念對中國社會的影響力與重要性前人試圖由

不同的角度去釐清此一問題的真象然女性社會地位與角色的轉變西方不同學

科領域研究理論的引介不同領域文獻資料的處理這些新的研究條件的加入

提供貞節觀念在現代新的研究面向

(二)前人有關主題詩歌之研究

我們搜尋文本相關的前人研究成果我們得出臺灣地區以相關詩家27之作品

與生平為研究主題者大多發表於期刊論文與學位論文諸位學者在完成學位論

文前多於期刊發表相關論文故學者有以同一詩家為主題之一系列作品其面

向有偏重於詩家作品的分析與研究者如顧敏耀〈臺灣古典詩之微觀研究嘗試以

戴潮春事變初期之陳肇興詩作為例〉向麗頻〈《後蘇龕詞草》研究〉有偏重於

27 此處所言相關詩家指的是曾創作過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的詩人

204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詩家個人生平之研究如林耀潾〈在邊緣的邊緣實踐---以清代臺灣澎湖文石書院

山長林豪為例的研究〉林文龍〈光緒年間彰化儒學教諭周長庚事蹟考〉有偏重

於史實考證者如徐麗霞〈陳維英之別業太古巢與棲野巢〉等系列論文以及

阮昌銳〈南明寧靖王與五妃娘娘〉其它如對前人之研究結果予以評論如李知灝

〈評謝崇耀《瑞桃齋詩話初探》〉翁佳音〈簡評《張士箱家族移民發展史》〉

另有以相關主題為研究對象者如許玉青之碩士論文「清代臺灣古典詩之地

理書寫研究」有以臺灣單一區域為研究對象者如王俊勝之碩士論文「清代臺灣

鳳山縣詩歌研究」而大陸地區與主題相關之研究時期集中在臺灣清據末期詩家

的研究如許南英丘逢甲唐景崧等不僅限於其詩歌作品之分析對詩人生

平事蹟之探討亦為重點如清末的唐景崧其涉及臺灣民主國之建立與消失在

政治面向的討論遠比其詩學成就的討論更為熱烈

關於臺灣古典詩史的寫作通論性的文學史為廖雪蘭《臺灣詩史》而施懿琳

《從沈光文到賴和---臺灣古典文學的發展與特色》內分明鄭清領日治三期分

述已具臺灣文學史之內涵區域古典文學史成為近年研究發展的趨勢如《台

中縣文學發展史》《彰化縣文學發展史》《嘉義地區古典文學發展史》《安平文

學史》《苗栗縣文學史》黃美娥「清代台灣竹塹地區傳統文學研究」(1999 年博

士論文)等

綜論式的對臺灣古典文學研究現況進行分析者有發表於 1990 年博士論文的

施懿琳〈台灣古典文學研究概況〉281990 年吳福助《臺灣漢語傳統文學書目》乙

編292000 年發表的施懿琳〈台灣古典文學研究現況mdash以出版專著為對象〉30分

別針對「台灣古典文學選集的編纂」「台灣古典詩的註釋賞析」「台灣古典文學

學位論文的付印」「個人古典文學相關論文集的出版」「其它」等六方面台灣已

出版的台灣古典文學研究專書做評介

黃美娥〈中國大陸有關台灣古典文學的研究概況〉31介紹《中國人民大學複印

28 施懿琳《從沈光文到賴和臺灣古典文學的發展與特色》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1990 年 29 吳福助《臺灣漢語傳統文學書目》乙編臺北文津出版社1999 年 30 施懿琳〈臺灣古典文學研究現況〉《臺灣文學學報》第 1 期2000 年 6 月

31 黃美娥〈中國大陸有關臺灣古典文學的研究概況〉《臺灣文學學報》第 1 期2000 年 6 月

205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報刊資料索引》《中文社科報刊篇名數據庫》等資料庫中有關台灣古典文學研究

的單篇論文與專著並提出三點觀察結果即偏於作家作品的研究強調愛國意

識主題研究人員多集中於福建廣東浙江等沿海一帶

2002 年發表於江寶釵《臺灣古典詩面面觀》中第一章之〈臺灣文學研究概況〉

322004 年許俊雅發表〈九 0 年代臺灣古典文學研究現況評介與反思〉33許氏對

八 0 年代以來臺灣古典文學的研究發展與未來的研究趨勢有深度的說明2007

年林淑貞《近五十年台灣地區古典詩學研究概況---以 1949~2006 年碩博士倫文為

觀察範疇》34搜尋的範圍為臺灣地區的學位論文以各朝代與區域分類介紹「臺

灣地區及詩人」則以詩家題材詩社詩話籤詩等分類介紹這些學者對研

究成果的介紹與批評足供後來研究者參考

(三)前人有關政治意識主題之研究

而前賢有關政治意識主題之研究比較起來大陸地區較為豐富但主要以

政治學的角度切入如楊海蛟《政治意識論》35以及戚珩《政治意識論中國特色社

會主義政治研究》36等為節省篇幅本文僅介紹與文學領域相關之成果臺灣地

區有陳瀅州整理〈從臺灣意識出發--政治意識與現代詩如何調和〉一文37乃以

對談之方式進行主要是記錄李魁賢與王國安之訪問記錄而許維德〈故鄉心

由《故鄉來的親人》談臺美人及黃娟的政治意識〉38則以文學文本出發分析創

作者黃娟之政治意識並帶出現代臺灣移民美國之族群對國族之思想與感情

袁則難則有〈城春草木深--論lt孽子gt的政治意識〉39分析當代著名小說家白

32 江寶釵《臺灣古典詩面面觀》臺北巨流圖書有限公司2002 年 33 許俊雅〈九年代臺灣古典文學研究現況評介與反思〉頁 611~669載入《講座 FORMOSA》

臺北萬卷樓圖書公司2004 34 林淑貞《近五十年臺灣地區古典詩學研究概況---以 1949~2006 年碩博士倫文為觀察範疇》臺

北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07 年 35 楊海蛟《政治意識論》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1 年本書隸屬於《當代中國政治總論》

叢書 36 戚珩《政治意識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研究》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5 年 37 陳瀅州整理〈從臺灣意識出發--政治意識與現代詩如何調和〉《明道文藝》第 358 期2006

年 1 月 38 許維德〈故鄉心--由《故鄉來的親人》談臺美人及黃娟的政治意識〉《文學臺灣》第 10 期1994

年 4 月 39 袁則難〈城春草木深論lt孽子gt的政治意識〉《新書月刊》第 5 期1984 年 2 月

206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先勇的名著《孽子》中的政治意識而大陸地區則有鄢然〈從《金色筆記》看萊

辛的女性政治意識與敘事策略〉40梁惠娟〈試論鐵凝作品中的政治意識〉41以

及王西平〈路遙小說中的時代意識與政治意識〉王氏分論路遙小說中之時代意識

與政治意識並以為路氏作品有「不迴避政治事件和政治鬥爭」「塑造了一系列

從政人物揭示政治問題」「小說中眾多人物的命運總和政治發生千絲萬縷的聯

繫」等政治意識

另溫奉橋〈論王蒙小說的政治意識〉中提出「王蒙的ldquo政治意識主要表現

為一般的淺層次的政治反思類小說其主題是對ldquo文革中踐踏人的尊嚴和權利

的嚴正抗議」42楊劍利則有〈清末民初婦女政治意識管窺〉以為清末民初中

國婦女的政治意識主要表現為「一種愛國意識和民族意識」43張婧磊〈政治意識

與人性的悖論融合---解讀紅豆〉對於《紅豆》能掙脫中共十七年文學中要求

文學配合政治的文學潮流並「對人性有所豐富和發展」加以贊揚44陳世球則有

〈試論丁玲創作個性中的政治意識mdashmdash紀念丁玲誕生 100 周年〉45王健有〈論西

周王朝政治意識中的合法性理念mdashmdash以今文《尚書》為中心〉46以及李運而相關

之學位論文則有謝明子的《政治意識與女性意識的糾結mdashmdash丁玲小說創作論》47

以及李運摶〈當代小說政治意識漫論〉48

由上述成果可知大陸地區對此研究主題較為關注發表論文篇數相對較多

而臺灣地區不僅沒有專書學位論文且僅有 2 篇相關期刊論文而以古典作品

與現代文學創作來分類前賢較傾向以現代小說為研究文本古典作品則僅有《尚

書》數量甚少

40 鄢然〈從《金色筆記》看萊辛的女性政治意識與敘事策略〉《當代文壇》第 5 期2008 年 41 梁惠娟〈試論鐵凝作品中的政治意識〉《社會科學戰線》第 5 期2007 年 42 溫奉橋〈論王蒙小說的政治意識〉《山東省青年管理幹部學院學報》第 3 期總 109 期2004

年 5 月 43 楊劍利〈清末民初婦女政治意識管窺〉《衡陽師範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第 24 卷第 4 期2003

年 8 月 44 張婧磊〈政治意識與人性的悖論融合〉《東疆學刊》第 19 卷第 2 期2002 年 6 月 45 陳世球〈試論丁玲創作個性中的政治意識mdashmdash紀念丁玲誕生 100 周年〉《邵陽學院學報社會

科學版》第 1 期2004 年 46 王健〈論西周王朝政治意識中的合法性理念mdashmdash以今文《尚書》為中心〉《江海學刊》第 6 期

2003 年 47 謝明子「政治意識與女性意識的糾結mdashmdash丁玲小說創作論」河北大學2005 48 李運摶〈當代小說政治意識漫論〉《文藝評論》第 3 期1995 年

207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由上述前人研究成果得知有關本文主題之研究尚有發展空間故本文擬

以清代貞節烈女詩歌為研究之文本嘗試從作品之敘事架構與書寫策略來建構作

者群之政治意識內涵之分析

貳五妃詩墳墓之意象反映明政權走向滅亡與結束

文本

有以明皇室在臺殉節之五妃為題的作品五妃本事參見江日昇《臺灣外記

弁言》丁紹儀《東瀛識略》等皆有記載江日昇站在清朝統治者的立場對鄭

氏王朝一直視之為謀逆亂臣但對殉國而死的寧靖王則抱著頌揚的態度49而追

隨寧靖王殉死的五妃則稱讚其為「且五姬慷慨輕生氣勝男子而臺灣之山川草

木能不因此而增光乎」50可知五妃殉節之歷史地位與道德價值在清康熙年

間即已確定

丁紹儀《東瀛識略》記五妃事較詳51包括甯靖王與妻妾來臺潛居殉國以

至安葬的經過甯靖王在桂王兵敗後跟隨鄭成功到臺灣已失去皇室地位與權

柄的王孫生活所需須自行張羅52迨康熙 22 年鄭氏軍敗鄭克塽降清晚明

最後據點也消失了明王決定殉國詢問五名姬妾的意見結果六人同死丁氏

且詳記五位女子姓氏名稱並詳記五妃墓在「魁斗山麓」53且補記後人稱之為「五

烈墓」

49 江日昇《臺灣外記弁言》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臺灣文獻叢刊第 60 種1960頁 13「設使術桂不死則其名不傳亦與敗葉腐草同寂寂而無聞不幾為臺灣之山靈所笑乎惟其從容就義無慚勝國遺風」江寶釵《臺灣古典詩面面觀》頁 33臺北巨流1999「寧靖王自縊身亡五妃殉情受到推崇與愛戴這種『氣節』自勵似乎是超越朝代的認同成為一種集體認同」 50 參見江日昇《臺灣外記弁言》頁 13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 年臺灣文獻叢刊第 60 種 51

丁紹儀《東瀛識略》頁 105臺北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7臺灣文獻叢刊第 2 種「五妃墓在臺邑仁和里為前明甯靖王姬妾葬所甯靖名術桂太祖九世孫遼王後流賊破荊州避亂至浙唐王封為長陽王旋請讓與兄子改封甯靖桂王命監 鄭鴻逵軍師潰偕鄭成功至臺墾田數十甲自給鄭氏歸命甯靖曰『時逢大難遠潛海外今死期至矣汝輩聽自便』時元妃已故姬袁氏王氏秀姑梅姊荷姊僉曰『王能全節妾等願從』先同縊於室甯靖書絕命詩畢亦自經眾舁甯靖柩於鳳山縣竹滬與元妃合窆而瘞五姬於里之魁斗山麓後人又稱五烈墓」 52 丁紹儀《東瀛識略》頁 105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7「墾田數十甲自給」 53 據許南英《窺園留草》頁 13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2臺灣文獻叢刊第 147 種「墓在臺南城外新昌里」墓碑題曰「明寧靖王從死五妃之墓 」因時代變遷行政區域重新劃分故里名有異而墓碑標題當為後人所增

208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中國旌表女子不同的行為價值都用不同的稱謂這點可以說是承襲了中國傳

統文化中「諡號」的精神與方法以「烈」稱之可見其行為價值在於棄絕生之

欲望而選擇死亡的強烈意志《臺灣外記》記朱術桂與五妃殉節前後細節且寫明

五位殉節女子的身份乃為姬妾文云「其元配羅氏早逝惟有侍姬袁氏蔡氏

荷姑梅姊秀姑五人而已」54而高拱乾《臺灣府志》與周元文《重修臺灣府志》

皆採陳元圖〈明寧靖王傳〉文入傳原文云「王hellip 妾媵五棺埋於文賢里大林邊

去王墓三十里擬表為『五烈墓』」至康熙 58 年陳文達纂《鳳山縣志》中同樣附

有陳元圖所撰王傳然行文已完全不同全文云「妾媵五棺埋於臺灣仁和里魁

斗山豎其碑曰『明寧靖王從死五妃墓』去王墓三十里」55

黃典權以為引同文而完全兩樣主要原因為「『鳳志』是根據當時的實況大大

地把陳元圖的傳文竄改過」56並以為「五妃之名與五烈之表含義很有異趣」黃

氏雖未明言此異趣之內涵然其對於被稱為「五妃」的原因卻有推斷「按照明

代規制袁氏等五人自然不能躋身於妃子她們之所以被稱『五妃』主要原因是義

烈感人認為非稱以『妃子』不足以顯旌其碩節」57

至乾隆《重修臺灣縣志》「妾媵五棺埋於魁斗山去王墓三十里今稱為

五妃墓」58殉節後於後代文獻資料中則由姬妾之身份59晉升為皇權時期中女子

尊貴身份的名號「妃子」清代臺灣古典詩壇中以此為題者大多稱五妃如康熙

朝施世榜〈弔殉節五妃墓〉乾隆朝六十七詩云「吁嗟五妃巾幗真堪旌」嘉慶朝

章甫〈五妃廟〉道光朝劉家謀〈謁五妃墓〉同治朝林豪〈五妃墓〉我們可以說

整個清治時期文人對五妃地位的提昇是認同的

清代臺灣古典詩壇中曾以五妃為題創作總共有 29 位作者其中康熙年間的作

者有 4 人乾隆嘉慶年間 12 人道光咸豐年間 6 人光緒年間 5 人生存年代不

54 江日昇《臺灣外記》(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卷 10臺灣文獻叢刊第 60 種頁 433 55 陳文達《鳳山縣志》(臺北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卷 9臺灣文獻叢刊第 124 種頁138 56 黃典權〈明寧靖王五妃考證〉《臺灣風物》第 20 卷第 1 期( 1970 年 2 月)頁 16 57 黃典權〈明寧靖王五妃考證〉《臺灣風物》頁 16第 20 卷第 1 期1970 年 2 月 58 王必昌《重修臺灣縣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卷 11臺灣文獻叢刊第 113 種頁 388 59

關於五妃之姓名與地位之排行參見黃典權〈明寧靖王五妃考證〉《臺灣風物》第 20 卷第 1期1970 年 2 月

209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詳者有 2 人60其生存創作年代平均分佈於清據臺灣的各個朝代而作者為臺籍身

份者有 10 人具備遊宦身份者有 11 人擔任的官職多與地方文教方面相關另有

8 位不具官銜的內地詩人這些內地作者滯臺時間普遍並不長滯臺不長當以印象

及感受最為強烈的主題人物為創作題材而各朝代詩人持續以五妃的主題創作

可見五妃殉節已非歷史上之單一事件而附有更深刻的意義而同為殉節人物

捨臺邑歷史上其它殉節女子而取五妃取捨之間的動機令人玩味

而最早以五妃為題的作品首現康熙朝王禮陳文達《臺灣縣志藝文志》包

括林中桂施世榜施陳慶何借宜等同樣標題為〈弔殉節五妃墓〉前 3 人據文

獻記載同為臺邑人士許玉青以為其為南明遺民作品中寄寓在臺漢人心中「對

已故的明代政權猶懷有明祚情懷此詩可視為南明遺民對明祚的感懷」並指出

五妃詩題的兩大義為「明祚延長」「軀捐從王」兩大要義61然葉嘉瑩教授指出

判斷一首詞中有無比興寄託之意究竟當以什麼標準來作為依據的問

題helliphellip以為第一當就作者生平之為人來做判斷第二當就作品敘寫之口吻

及表現之神情來做判斷第三當就作品所產生之環境背景來做判斷62

我們搜羅三位詩人之作品林中桂僅有〈弔殉節五妃墓〉一首無法參照

而施世榜據《福建通志臺灣府人物》所載為「晉江人籍鳳山拔貢生」63其所

流傳詩作中有〈靖臺隨軍入鹿耳門〉中有「僻嶠潢池弄王師待廓清」(全臺詩

全臺詩智慧型資料庫)若施果真心懷南明斷不能有此作品而施陳慶除五妃

詩外僅有〈打鼓山〉傳世兼之生平不詳無法由其它詩作取得旁證以釐清

其是否為南明遺民然清領初期清廷對臺邑防範甚嚴若其為南明遺民為何

會成為「臺灣諸生」且官修之《臺灣縣志》標註為「茂才」《重修鳳山縣志》標

註為「庠生」64雖不至有官身但為與官府關係良好殆無疑問詩既「在心為志

發言為詩」若真有如此澎湃之故明情懷為何又僅只一首

60熊佐虞與祝道椿不詳但可以經由記錄其詩的地方志或詩集的創作年代推算其大略的創作時間 61 許玉青「清代臺灣古典詩之地理書寫研究」(中央中文碩士論文2004)頁 139140 62參見葉嘉瑩《清詞散論》(臺北桂冠2000)頁 251 63 見陳壽祺《福建通志臺灣府》(臺北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臺灣文獻叢刊 84 種頁855 64 施陳慶之生平不詳《全臺詩》稱其為「臺灣諸生」詳見第 2 冊頁 50

210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若以雍正時來臺之張湄為例張湄(~)字鷺州號南漪又號柳漁

浙江錢塘人考《清一統志臺灣府》載張湄為 「錢塘人雍正中以御史巡臺灣

嚴稽冒籍校士公明」65張氏既為內地詩人其活動的時期為雍正朝當時清廷

對地方的控制仍嚴格若臺邑五妃命題果真寓託對南明之感懷那必然是種普遍

性的共同認知則如張湄此種背景的遊宦以五妃為題創作的可能性就不存在了

更何況後期詩人以此創作不絕我們只能推測清據前期五妃命題或有可能寄託

詩人對明朝的感懷後期則未必為如此

如朱仕玠〈五烈墓〉「百年荒塚在寧比玉鉤斜漫墮三春淚驚摧五朵花

瘴鄉空葬骨絕海竟無家」(貳頁 388)朱仕玠(1712~)字璧豐又字璧峰

號筠園福建建寧縣人朱氏於乾隆 28 年以儒學教諭之身分抵達鳳山魯仕冀為

其作品《小琉球漫誌》寫序中以為其書詳細描寫臺灣山川草木人情風俗66而陳

璦婷稱其詩作「觀察臺灣的地理氣後與物產」「貼近臺灣的風土民情」67但朱

氏於本篇論文文本中除此詩外未有其它作品可知五妃之創作非徒以女子殉

夫之節烈情操為重點顯現其足以為臺邑歷史文化中的文化主題

而乾隆年間六十七〈弔五妃廟〉一詩其體裁為歌行體篇幅較長敘事色

彩濃厚包含較多人物形象與事件情節的描寫原詩如下

東風駘蕩天氣清載馳驄馬春巡行刺桐花底林投畔森然古墓何崢嶸

路旁老人為余泣當年一線存前明天兵既克澎湖島維時臺海五烈皆捐

生至今坏土都無恙誰為守護勞山精雲封馬鬣連衰草四圍怪石爭縱

橫時聞鬼母悲啼苦想見仙娥笑語聲歲歲里民寒食節椒漿頻奠陳香

羹滿目荒涼已感歎更聽此語尤傷情有明歲晚多節義樵夫漁父甘遭

烹島嶼最後昭英烈頑廉懦立蠻婦貞田橫從死五百皆壯士吁嗟乎

五妃巾幗真堪旌(貳頁 247)

六詩以第一人稱觀點敘事12 句先寫明創作動機春季天清氣爽適合出遊

在這美好的季節騎馬踏青點出季節氣候旅遊方式說明訪五妃墓的緣起

65 《清一統志臺灣府名宦(本朝)》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臺灣文獻叢刊第 68 種頁 36 66 朱仕玠《小琉球漫誌》(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6)頁 2~3 67 陳璦婷〈再現南臺灣二百年前風物mdash朱仕玠《瀛涯漁唱》析論〉《東方人文學誌》第 1 卷第 2期2002 年 6 月頁 127

211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第 34 句則直接點明主題描寫古墓的現況作者乾隆年間宦臺距五妃殉節

年代已久遠古墓蕭然寂寥5 至 10 句寫民間對五妃事蹟的評價既言路人提及

五妃詩都會傷心流淚民間對此歷史案件應耳熟能詳深入人心埋身之處能保

存無恙當是有心人善意維護周全反映詩人創作當時五妃在臺灣民間的地位

1516 句寫當時應時的節日民間也會準備祭品祭拜慰靈可見五妃的地位在乾

隆朝已由凡人升格為具有宗教色彩的人格神2122 句點出五妃殉節的精神價值

足以為後世楷模宣揚表彰其事蹟的背後實有教化百姓移風易俗的政治意涵

末 2 句以歷史上著名的田橫事件相提並論將臺邑歷史之單一事件與中國歷史聯

結六詩先寫景後敘事再評論末了抒懷敘述角度多變融情於景表達

出作者較真切的感覺與看法與其他僅只空泛評論的五妃詩歌有別

六十七(~)號居魯滿州鑲紅旗人其人據〈番社采風圖考提要〉

一文所載「清乾隆九年以戶科給事中奉命巡視臺灣在任三年曾與同官范

咸纂輯『重修臺灣府志』同時留心殊風絕俗並珍視海東文獻」六氏既為滿

人其出遊至五妃墓當無悼念前明之意其身為巡臺御史政蹟為歷史肯定

或有「留心殊風絕俗」之用心

莊勝全提及「英國文化史家Peter Burke在研究 17 世紀英國旅遊者至義大利旅

遊的情形時發現由於不同的生活背景(宗教語言氣候與習俗)致使旅遊者對

於不同群體間所洩露的文化差距往往有銳利的觀察也就是這些旅遊者會特別留

心他們認為是奇特的事物上他們的旅遊記錄便是在文化刻板印象(cultural

stereotype)與個人觀察(personal observation)間交織互動而成」68六氏以內地官宦而

為臺邑風土之詩與莊氏所言旅遊者外來客的角色相當而其所言不同群體從

種種跡象可知乾隆朝臺灣接收中華文化的薰陶尚不夠久遠還在經歷所謂「內

地化」的過程因此臺邑比諸內陸確實像是不同群體然外來客(如六氏)所觀察

到的除莊氏所言之「文化差異」還有「文化類同」據此可知外來詩人對臺邑

印象的記錄實亦參與臺邑文化歷史的建構

五妃詩中有以後人身份感嘆前朝的人與事以及對明朝與鄭氏王朝興衰的評

68 莊勝全〈清康熙朝臺灣印象的轉變---以四位親歷者的觀察為例〉《臺灣風物》第 56 卷第 3 期

2003 年頁 56

212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論詩人對五妃的弔古有時會與明王朝的覆滅連結在一起從而使敘述的觸角

觸及更深層的政治意識的層面乾隆時任巡臺御史兼理學政范咸〈弔五妃墓十二

絕句〉十二首之一「明亡已歷四十載死節猶然為故明荒塚有人頻下馬真

令千古氣如生」(貳頁 258)

范咸(~)字貞吉號九池又號浣浦浙江仁和人根據范詩分析

前 12 句提及明亡及五妃殉死此處將其死亡定位為為明朝亡國而殉節故在詩

歌中將五妃與明政權劃上等號而第 34 句寫荒涼的墳墓卻能引來有心人絡繹不

絕的拜訪是因為其慷慨氣節足以使精神不朽全文敘述觀點一致范氏身為

遊宦詩人實與前文所述六氏一樣注意到臺邑區域性文化歷史故五妃人與事

寫入臺地歷史實與其政治背景有莫大的關連如施世榜寫五妃詩而論及明朝政

事施世榜〈弔殉節五妃墓〉「回首可憐明季世相臣事業不堪云」(壹頁 234)

而前所言六十七〈弔五妃廟〉以及林中桂〈弔殉節五妃墓〉等皆是歐麗娟提到

由於死亡與人世間最大的聯繫或是死後世界最接近陽光的界限厥在於

分隔陰陽的一抔黃土mdashmdash一個可供緬懷紀念的具體憑藉縹緲的魂靈既是

抽象而不可捉摸以憑空想像的成分居多但是人死所歸的墓塋丘隴卻

如同一切物質一樣具有實質可觸的屬性既是安頓死者的居處可免於生

死混雜所帶來的種種問題又無礙於作為死者精神的象徵和死後生命的依

附之地69

但五妃事件中墳墓的形象為何特別鮮明除了歐氏所言其為「一抔黃土mdashmdash

一個可供緬懷紀念的具體憑藉」「死者精神的象徵和死後生命的依附之地」便

於民間傳說的流傳外如同前文所言清政府積極將五妃與明王朝劃上等號不

斷修繕突顯五妃葬身之所的舉動就如同不斷清除明政權(或漢政權)殘存的勢力

試圖將明王朝永遠塵封深埋於不見天日的墳墓對其統治權不可有絲毫之影響與

撼動故歷朝有官方修繕的動作

如《臺灣詩乘》載「臺南寧南門下有五妃墓道碑為乾隆十一年臺灣道莊

年所立刻巡臺御史六十七范咸之詩」70以及《福建通志臺灣府古蹟》「乾隆

69 歐麗娟《唐詩的樂園意識》臺北里仁2000 年頁 386 70 連橫《臺灣詩乘》卷 2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 年臺灣文獻叢刊第 64 種頁 50

213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間兩巡院命同知方邦基重修且立碑於南門外曰「五妃墓道」71而終清治時

期以貞節烈女為主題的作品以五妃與鄭月娘最多而後者是因為有宋永清召

集徵詩之會一舉而有 18 位詩人共襄盛舉故若論自發性的題詠為詩應以五妃

為題者最多且以五妃為題之作品各朝均有自康熙至光緒作品未曾斷絕而

內地詩人佔一半以上其中一半又具遊宦身份作者為臺邑詩人者又多站在統

治者立場故由生前的明朝郡王姬妾跨越生死界線而成五妃由民間感念傳頌

而至清朝官府迎入延平郡王陪祀至五妃墓而神異靈跡顯現民眾祭拜虔誠而至

五妃廟發展至臺地民間神祇以至為古蹟勝景而為臺灣歷史文化在客觀現實

世界具體可感的一部份成為臺邑歷史上的文化語碼72可以說是臺邑社會構築本

土集體記憶的典型範例

就如同前言所提及的是「異族婦人在家族中的角色隨其丈夫而定隨丈夫之

尊卑而尊卑」這五人在生時身份為皇族之妾殉節的對象不僅是一個男性

還擴大成為這位男性所代表的中央皇權亦即明朝政權許東海提及

屈〈騷〉中種種女性書寫的目的主要不在呈現女性世界的客觀風貌相

反地卻藉以作為隱喻傳統男性政治建構中倫理秩序問題的紛云雜遝因

此從屈〈騷〉以來辭賦中的女性書寫其背後的創作本質無非還是

回歸男性中心的文學運轉機制而且具有濃烈而明顯政治意涵73

許氏所言雖為辭賦但種種跡象顯示此說法應能適用於清代臺地五妃主題

的詩歌亦即以五妃殉節死亡為主題的作品其實隱喻著朱術桂所代表的明朝政

權五妃隨夫殉國實乃隱含著明政權滅亡的悲劇結局

第二我們可以考量到五妃之題詩有大量的作品都以其葬身之墳墓為題

而墳墓在中國文化中一直都代表著一種終結完了以及與現實世界有永遠跨不

過涇渭分明的鴻溝74畢恆達如此陳述空間「空間絕不是一個價值中立的存在

71 陳壽祺《福建通志臺灣府臺灣縣冢墓》卷 47頁 145臺灣文獻叢刊第 84 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 72 葉嘉瑩《漢魏六朝詩講錄》頁 121臺北桂冠2000「符號學理論認為當一個符號在它的傳統文化中使用很久的時候它就形成了一個 code----語碼使你一看到它就會產生某些固定的聯想」 73 參見許東海《女性帝王神仙先秦兩漢辭賦及其文化身影》臺北里仁書局2003 年

頁 50 74 參考前文關於五妃詩歌之評述

214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或是人們活動的背景它一方面滿足人類遮蔽安全與舒適的需求一方面更展

現了人們在某時某地的社會文化價值和心理認同」75於是由五妃所代表的明朝

政權就被詩人們所題詠的五妃墓永遠的鎮壓了結了變成一個歷史的符碼

永遠封存在時間的長河之中

那些試圖推翻新政權的反清復明的思想隨著五妃事件進入臺地人民的集體

記憶五妃墓成為一個勝景古蹟也成為對前朝追弔哀念的象徵被放逐至另

一個另一個世界如同人們永遠不能起死回生明政權也被封於古墓之中進入

歷史一去不返了如此我們可以解釋清政權對殉節明朝的寧靖王與五妃的善

意我們由此也可以解讀終清一朝詩人對五妃事件的題詠內涵

參民變烈女的歌頌反映創作群對清廷統治權的支持與肯定

文本反映創作群對主角人物命運之探索與思考著重於人物與政治千絲萬縷

的聯繫從而表現出臺邑明清兩代統治集團的抉擇與判斷

清乾隆林爽文事變中有劉烈女殉節事劉氏生平見諸臺邑地方志乾隆 53 年

之《欽定平定臺灣紀略》記劉女殉節事76此文以奏聞之敘述口吻簡明扼要陳述事

件之來龍去脈與方志傳文不同並無穿插人物自剖心志之獨白文末評論烈女

行蹟並懇請旌表彰顯更可見此文之用途乃對上奏聞之作

賀伯代所撰〈烈女劉滿姑傳〉77文章增加了劉氏家族中另一烈士之述寫即

劉亨基之子挺刃護父之烈舉而劉女見大勢已去奔赴小池也增添了旁人勸阻譬

解之言劉女之回答則顯見其智慧識見豐富了烈女人物內涵而臨死之前劉

女與賊人之衝突則化為對話表現之賊言充滿恫嚇意味而劉女回答「我名家女

豈懼死乎汝等生當太平甘為逆亂官軍至碎屍萬段矣」則完全站在統治

階級立場發聲

75 畢恆達《空間就是權力》臺灣心靈工坊2001頁 2 76 《欽定平定臺灣紀略》卷 62頁 998 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臺灣文獻叢刊第 102 種 77 《碑傳選集》(四)臺灣文獻叢刊第 220 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6頁 557

215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首先《彰化縣志》中劉女之死乃在懼怕受辱而此文則自言為「名家女」

稱對方「逆亂」則烈女與賊人之對抗已提昇為國家與叛逆份子的對立而前

面各志文所未有之「官軍至碎屍萬段矣」更充滿為清政權宣傳劉女已轉為

國家發聲器之角色可知劉滿姑之旌表入祠備受朝廷重視其政治意涵不言

可喻而前面志文始終保存著劉女被虐殺之記載於此文被刪節可知對人物之

悲憐所引發對人生命運之思考認知已非此文所著重者光緒年間之《臺灣通志》

對烈女之記載則轉為簡單扼要僅為事件重點之交代78 但劉女殉節事發生於

清朝中期一直至清末雖詳略有別然仍保留對此人物之記錄再加上旌表之

慎重其事入祀與建祠皆為官方主導故可視為地方志書建構臺地女性貞烈典範

以加強對臺政治控治力量之典型範例

清乾隆年間的錢唐諸生陳裴文〈劉烈女〉以林爽文事變中遇難烈女劉滿姑為

戀父必甘白刃蹈滿姑死烈刃死孝罵賊不畏遭群凶滿姑死孝還以忠

三尺刀光一尺水滿姑知生不知死君恩隆祀臺灣城滿姑雖死仍如生

史乘千秋載奇節劉郡丞女年十七(參頁 167)

此詩以客觀觀點敘事前 8 句為兩兩相對之對句第 1357 句寫烈女殉

節獲旌之關鍵過程因戀父未能及時離開兇地因罵賊而遭難先為刀傷後跳水

而死事平後受君王旌表更得入官祠受後世香火第 2468 句則重複相同的

句式每句僅更動數字重點在強調人物的行為價值末 2 句則寫其精神生命的

不朽傳世全詩偏於主觀評論對人物事蹟僅為概括重點說明陳斐文生平不詳

但為內地詩人無疑至嘉慶年間蕭綸也有〈臺灣三仁詩〉詩文如下

臺灣淨掃無風塵天子下詔褒三仁三仁何姓氏一為壽同春淡水縣丞

老幕賓丞亡攝官克復城出兵勦賊死賊營其一嶺南客 國子生寓彰

化糾義民其姓李氏喬基名守鹿仔港有成績戰牛馬莊終殞身 同時

見此二義士一弱女子尤絕倫滿姑年十七父曰劉郡丞賊先執丞次脅

姑 姑不受辱泣且嗔蹈河不死罵益烈白璧雖碎聲錚錚是三人者微且

輕非將非吏非守臣身雖死義分甘沉淪幸遇天子大聖明幽遐必矚

78 《臺灣通志》〈資料(二)文職冊〉臺灣文獻叢刊第 130 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2頁 804

216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名教是敦曰此三人縱疏賤磊落大節宜弔旌詔建祠宮楹桷維新有

司歲時祀以特牲為問蟻賊起事辰士民奔走婦女被掠何無一人能

及此三人吁嗟乎人人且有忠孝情盍至三仁祠下一聽天子命祀之恩綸

(肆頁 234)

蕭詩體裁為歌行體篇幅較長以客觀第三人稱觀點敘述夾有議論與抒情

對人物身份背景以及事件發生的經過有詳細的描寫三仁者稱三位在事變仍稟

持著節操正義剛強不屈奮勇抗賊的義士而清政府在民變平定後下詔褒揚

三人並興建三仁祠命地方政府歲時節令予以祭祀後世永念

而這三位義士身份背景各異第一位名叫壽同春事變發生時為淡水縣丞的

幕賓年紀已經大了在縣丞遇變身亡他危亂中一肩擔起責任率兵勦賊不

幸死在賊營第二位名叫李喬基為寄寓彰化的內地人具國子生身份在亂事

中集結民間力量變頗有成績但不幸在牛馬莊戰死第三即是劉郡丞之女蕭

氏對劉滿姑的敘述最為詳盡也許是因為劉氏的事蹟最具傳奇色彩對於三仁

事件的價值與清政府褒揚的動機在作品中也進行討論蕭詩雖為文學作品實

已具記史的作用且歌行體句式長短自由用語淺白尤利於傳播蕭綸據《全

臺詩》所載「字子山江蘇太倉人嘉慶年間(1796~1820)貢生著《樊村草堂

詩集》」」(全臺詩全臺詩智慧型資料庫)

然則寫臺灣烈女劉滿姑的兩位詩人皆內地人士而劉烈女為內地官宦之女

隨父赴任而喪命於臺邑因此而成為臺灣列女歷史其中一員然為何以劉女為詩

者臺邑詩人缺席此可疑之處

劉滿姑罵賊不屈而為亂兵所殺後為清廷封為三仁並下詔建祠祭祀宣示

著清朝統治權的正當性與絕對性褒揚滿姑罵賊而亡的義烈行為足以教育臺地

民眾必須忠於清朝反覆一再灌輸教育臺地百姓必須遵從的政治歸屬盧建榮曾

提出「一位漢人婦女絕不容許異族染指其身體於此漢女身體是一種漢人國家

主權的隱喻」79林爽文民變雖非漢胡之對立與衝突但劉女為清廷官吏縣丞之女

對抗的是民變中的暴民此對立衝突也隱含兩種政治勢力的對抗包括兩個群族

79 盧建榮〈從男性書寫材料看三至七世紀女性的社會形象塑模〉《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報》第 26 期1998 年頁 18

217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對物質包含食物土地性等各種資源的佔有與爭奪這點與中國歷史上漢胡勢

力對立的性質相當

因此我們可以這樣推定劉女的身體成為清治臺地權力的展現場烈女力拒

事變外在武力侵辱隱喻著清廷對臺地的所有權不可被被侵犯劉女死前面對侵

犯的態度與言語以及死亡方法的描述這樣剛烈行為的極度刻劃與突顯使劉

女抗暴的決心與影響力大為提高促使臺邑男性興起女子猶能如此保家衛國身

為男兒怎可不奮發而這種百姓為國犧牲意識與認知的養成對統治階級而言

實是鞏固政權一個重要的手段故可窺知劉滿姑事跡之所以能受到清廷大家宣揚

的潛在原因80

又如陳維英〈為王樹生明府題姊姒三節圖〉「乾坤存王氣女子識綱常人

是松梅竹心如冰雪霜後先三不朽生死一齊香況我鬚眉輩貞忱豈可忘」

(伍頁 199)反覆陳述著女子之所以能實踐綱常倫理是因為統治階級教化百姓成

功而女子都能夠捨生取義況且我們鬚眉男兒報國犧牲豈能後人陳詩服膺統

治階級的意識型態而此統治階級則為清朝廷

中國傳統上有士人殉國與女子殉節被類同化的傾向故詩歌書寫殉節的烈

婦也常別有隱喻如明朝末年已有士人以婦女死節或守節的選擇來比擬士大夫

殉節與守節的問題以臣殉國如婦殉夫者如晚明袁崇文〈黎烈婦傳〉云「臣事

君與婦事夫論者嘗相提其義皆取於致命遂志」81以及徐枋〈與葛瑞五書〉舉時

人的說法「殉節為易守節為難為烈婦易為節婦難」82顏元云「明末死節

之臣閨中義婦耳」83亦有士人為詩引節婦來比喻忠臣的如孫枝蔚〈朱矞三母

費太孺人貞節詩〉之一「節婦如忠臣所難非一死立孤能有成庶可光前史」

84以及吳嘉紀〈程寡婦歌〉

80 盧建榮〈從男性書寫材料看三至七世紀女性的社會形象塑模〉《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報》第 26 期1998 年頁 12 81 袁崇文(1595 年進士)〈黎烈婦傳〉載於屈大均(輯)《廣東文選》《北京圖書館古籍珍本叢刊》冊 117卷 15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康熙 26 年(1687)三閭書院刻本影印本1989 年頁 507 82 徐枋〈與葛瑞五書〉《居易堂集》卷 2頁 1 上下 83 李塨纂王源訂《顏習齋先生年譜》(附載於顏元《顏元集》)卷上「辛亥(康熙 10 年1691)37歲」條下冊頁 735 84 孫枝蔚〈朱矞三母費太孺人貞節詩〉《溉堂後集》卷 3《溉堂集》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頁 6 下

218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心志不改伊維寡婦忠臣忠臣識大義臨難往往致其身婦人脂口澤膚

十人九人腸肺愚節操曷繇自勵門戶胡能獨扶君不見程寡婦hellip夫死婦

不死祇緣黃口兒女須題攜85

等皆是而吳德功〈洪烈婦〉

山水毓貞媛乾坤鍾間氣鹿溪洪氏女少小知大義相攸郭阿奴二十

婚始字賦性靜而貞德容兼洵備百輛未盈門凶信忽傳至阿母默無

語阿爺言甚秘連理樹折枝比翼鳥分翅賢哉女聰明倉猝知其意

外聞薤露音聒耳夜不寐妾命實不猶君魂歸何處扯碎同心結滂沱

兩行淚膏木誰為容鉛華屏弗御身披侍嫁衣耳挂定盟珥欲效梁家

婦私將刀劓鼻欲效王氏妻親持斧斷臂全體遭毀傷所受反自棄

惟念夫遽亡不如從夫去生前不同牢死後共埋地擁衾臥空床絕粒

忘飲食急延良醫來醫來云不治切脈知血虧聞聲識腸碎娘勸啜茶

湯爺勸吃餅餌烈女誓弗肯含淚惻然對女子節不移忠臣心無二

兩語昔曾聞今豈易其志願娘勿悲酸願爺勿涕泗翹首盻蒼天婺星

空際墜頃刻魂歸陰不瞑張目眥鮮血兩腔填姑嫜來駭異面色猶如

生從容赴大隧性命弁髦輕巾幗鬚眉愧鹿溪諸紳耆拜迎擁塗次

鹿溪諸父老稱揚遍市肆滿路焚香楮兩部喧鼓吹名教獨扶持閨烈

千秋著一死重泰山兒女英雄類殉夫未嫁時奇節實非易彤管長流

輝貞珉謹泐記節孝採輶軒我忝與其事綽褉徵門楣旌表乞天賜」

(《瑞桃齋詩稿》全臺詩全臺詩智慧型資料庫)

〈洪烈婦〉雖為詩作然以五言古體長詩之體裁篇幅較長敘述事件前後

變化曲折詳盡其開端雖以客觀第三人稱發展中間模擬各色人物動作聲口將

烈婦絕食而亡的過程進行更長時間更具體詳細的描寫從主角的動作姿態醫

囑診脈親人的照顧死別的淒涼等刻劃出主角面對死亡從容不迫的形象而

「女子節不移忠臣心無二」「一死重泰山兒女英雄類殉夫未嫁時奇節實

非易」亦同樣以節婦比忠臣而以婦女死節或守節的選擇來與士大夫殉國與否

來相比擬而陳肇興〈題烈婦張沈氏殉節事〉(古體九解)

蔦蘿泛長風根莖無斷絕由來連理枝生死不相別君不見張烈婦慷

85 吳嘉紀〈程寡婦歌〉楊積慶箋校《吳嘉紀詩箋校》卷 12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頁349

219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慨殉夫勇且烈婦姓沈氏名心娘十八于歸張家郎舉案齊眉慕孟光如

膠如漆樂且未央忽忽五年載弄之璋二豎入室夫病於床求神問藥

淚睫承眶一朝怛化五內崩裂如沃湯大哭一聲氣結無語娣姒急申

救阿翁欲言不言淚如雨曰汝有孤兒在旦夕須哺乳長跪謝阿翁

妾心堅如銅兒生有祖累姑嫜妾身雖死兒可長夫沒無人侍巾帚妾身

不去誰為偶黃泉會有相見時升天入地妾從之明珠為夫斂綺羅為夫

裝執紼扶柩上北邱歸來拜姑泣媳身未亡如已亡綰我同心縷著我

嫁時衣孤燈耿耿酸風吹尺組畢命人不知人不知舉家奔救烏烏啼

生同衾死同穴青塚巢鴛鴦飛鳴自成匹謂予不信如曒日人慕婦烈

且貞我作歌戒貪生吁嗟乎女子仗義能殺身何迺國家多全軀保妻

子之庸臣(《雲林縣採訪冊˙藝文》頁 206)

陳詩第 1 段 1 至 6 句以比興開端以蔦蘿與連理枝來比喻生死不離的夫妻情

感並引出烈婦殉夫的主題第 2 段 7 至 14 句以客觀敘事觀點寫烈婦之姓名歸

寧夫家後的幸福家庭生活第 3 段 15 至 24 句寫詳細描寫夫婿病起不測以至於身亡

的經過作者善用人物表情刻劃其心理狀態如寫烈婦「淚睫承眶」寫家翁「欲

言不言淚如雨」極力寫喪夫喪子後悲慘的情狀第 4 段 25 至 34 句作者模擬烈婦

與家翁的對話以代言體各自表述殉死與否的考量第 5 段 35 至 43 句作者模擬烈

婦聲口敘述依禮安葬夫婿後從容殉死的過程第 6 段 44 至 56 句為事件收尾作

結敘事觀點一變為作者以第一人稱自述說明為此詩之創作動機將臣節與婦

節類比並提並以諷刺那些偷生忍辱臣子全詩敘事觀點多變人物情事介紹較

為完整情感神態刻劃細緻且以人物對話鋪陳情節頗具戲劇搬演效果

陳肇興(1831~)字伯康號陶村臺灣府彰化縣治(今彰化市)人為

清代中期臺邑著名文人《全臺詩》稱其「有個人心靈世界及理想抱負的抒寫

詩作的關懷重心亦往往與生民百姓密切相關在形式上陳氏習慣以長篇歌行來

抒懷言志詩作風格雄健豪邁」並稱其「肇興之詩胎息於杜甫可視為清

中葉臺灣文壇之『詩史』」

陳氏曾從鹿港拔貢廖春波讀書於彰化白沙書院和蔡德芳曾維精廖景瀛

合稱「白沙書院四傑」同治元年(1862)戴潮春事變拒絕戴氏之拉攏遂遁入武

西堡(今集集)之牛牯嶺山中是年 7 月謀刺戴氏失敗幾瀕於險境著有《咄咄吟》

220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一書詳錄戴案經過(參見全臺詩全臺詩智慧型資料庫)故其詩作有述寫現實

社會歷史風貌的企圖

林翠鳳曾舉陳氏《陶村詩稿咄咄吟》中的詩作分析其儒士的性格更以

其詩歌中不同時刻所追摩的前賢而得出其共同的特點始終堅定支持既有的朝

廷以及篤志排拒外來騷亂勢力並以為「陳肇興在顛沛流離中始終不移其為大

清朝廷臣民的立場」86同樣在文本中的作品亦表現出忠於君王朝廷之思想

許夢青〈自書吳烈婦傳後〉

誰能輕一死慷慨赴重泉不減忠臣節方知烈婦賢心爭秋月皎節勵

古松堅慚愧偷生輩雖生亦枉然(《鳴劍齋遺草》)

許夢青(1870~1904)字炳如又字荊石蔭亭泮名夢青號劍漁又號

雲客冰如高陽酒徒許氏為鹿港邑庠生其祖母賀太安人以節孝旌於朝

奉詔入祀彰化節孝祠其歷乙未割臺上書唐景崧又在日軍攻臺時隨練勇赴

八卦山抗拒抗日行為失敗後又逢四次家喪一生際遇曲折由官家子弟一變

為落拓文士《全臺詩》稱其「歷盡人世滄桑半生苦況盡託於詩」「以奔放

絕足之才為自由不羈之行遂一轉而為跌蕩詩人」可見其浪漫氣質許常安

評曰「雖時有浪漫 自由清狂豪放之作風然其實質乃具有嚴肅悽涼

寫實之社會骨格故其詩多為心底之聲時代之反映」(參見全臺詩全臺詩智

慧型資料庫)

許詩著重於烈婦慷慨赴死的義烈行為其以客觀評論方式開展將忠臣與烈

婦臣道與婦道相互比附所著重是烈婦行為在中國傳統倫理的道德價值而

其襲用詩歌中具文化意涵的文學意象如秋月古松在中國詩歌中皆為貞節幽

靜的象徵若《全臺詩》稱其「潛心詩文以舒胸中塊磊」則此詩以「慚愧偷生

輩雖生亦枉然」或可相彷彿則進一步以文本婦女尚能以死殉節而身為男

兒卻臨難茍免故詩作中往往有鬚眉男兒且不如之慨歎

86 林翠鳳〈從《陶村詩稿咄咄吟》看陳肇興之儒士性格表現〉《臺中技術學院學報》第 1 期2000 年 6 月頁 21

221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肆貞節烈婦的書寫反映漢文化移植臺邑的認同

中國大約在西漢末期儒家學說完成統一折衷諸子學說的目標墊定其在

漢朝學政界的絕對獨尊的權威地位而轉而以經學的形式面世成為後世中國

思想的主流87由於思想上的獨尊儒術漢以後的統治王朝也都以儒家經典為國家

教養人材的基礎因此後世士人的思想不免有儒家學說之色彩在不同程度上成

為儒家的信徒而儒學中所具備的現世務實群體的特質以及「內聖外王」

的人生實踐理想使得士人的眼光始終注視著百姓之福址關心人民的生計而

「風俗淳美」便是理想現世世界的基礎《詩經大序》「美教化移風俗」

《禮記樂記》「移風易俗莫善於樂」《荀子王制篇》「美風俗」《辭

海》也對風俗提出解釋「多數人之精神的一致表現歷時久遠型為定式足以

拘束個人之行為支配實際生活者也」88

而《漢書地理志》則進一步將風俗與聖王德政結合在一起以為百姓有五

常之性因為各地之自然環境與個人秉性氣質的差異因此各地的風俗便會隨自

然地理與人文背景的不同而有差異與此同時風俗又跟聖王的王教相關聯是

聖明君主展現教化的場域故云

凡民含五常之性而其剛柔緩急音聲不同繫水土之風氣故謂之風

好惡取捨動靜亡常隨君上之情欲故謂之俗孔子曰『移風易俗莫

過於樂』言聖王在上統理人倫必移其而易其末此混同天下一之中

和然後王教成也89

而由聖王至士大夫至百姓階級社會的層層影響傳播發展出中國傳統文化

中所謂由上而下風行草偃式的思考邏輯最典型的是杜甫「致君堯舜上再使

風俗淳」所展現的邏輯演繹而要如何由上而下這牽涉到前文所說的中國文化

特質中「內在超越」的要求因此王教在移風易俗的政策理念上主要乃是以『統

理人倫』為根本核心對淳美風俗的追求就會從最根本的人倫秩序的建立與維

87 劉靜貞〈劉向《列女傳》的性別意識〉《東吳歷史學報》第 5 期1999 年 3 月頁 3「儒家學說真正浸透漢朝的學政界確立經學的絕對權威其實已是元帝至王莽之世也就是到了前漢的最後五十年間原為諸子之一的儒家才完成其統一折衷諸子思想的目標而以經學的形式展現」 88 修訂本《辭海》下冊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41頁 3199 89 《漢書地理志》臺北鼎文書局1983頁 1640

222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持著手詩人作品中反覆出現的教化百姓移風易俗的追求往往伴隨著現實事

件中倫常綱紀的成立與破壞一起出現並成為一種執著的詠歎匯流入中國詩歌

的傳統文化90

烈婦鄭月娘生平首見周元文編纂之《重修臺灣府志》91傳文後更附有〈徵詩

小引〉一文並附上鳳山縣令宋永清等 18 位文人之徵詩作品康熙 47 年鳳山縣令

宋永清倡議當時臺灣官紳以鄭女為題進行創作由方志附有引文與詩歌原文可

見當是轟動地方之風雅盛事92《全臺詩》稱宋氏為「善察民情雅意文教頗有

宦績」(全臺詩全臺詩智慧型資料庫)既雅意文教則此次徵詩不免寓有教化

功能

《重修臺灣府志》所載〈徵詩小引〉記錄當時風雅的徵詩之舉93並註明主

要的目的是為了「青史不遺願徵詩而表著海天生色」可見徵詩活動除了是詩

人消遣怡情之舉也寄寓著希望能留下可供後人學習景仰的婦女典範書寫地方

史實的意圖謝貴文以為「可見發起人宋永清深受當時官員與文士的肯定與愛戴

他亦透過此徵詩活動提倡文風獎勵貞節達到以文學教化風俗的目的」94然此

徵詩之會透露出兩項訊息即文本之教化目的以及此會之後以鄭月娘為題之

詩作消聲匿跡可見文本題詠之對象若為平民百姓相較於前文陳永華女及鄭斌

女兩位烈婦可知其受到關注及賦予的意涵會隨之減少

《重修臺灣府志人物志》總共收錄了 18 首詩作95此徵詩之舉是康熙 47 年

90 歐麗娟《唐詩的樂園意識》臺北里仁2000頁 90「王教在移風易俗的成就上主要乃是

以『統理人倫』為根本核心因此對風俗的探討也就不外乎種種人與人之間的對應關係以及由

此衍生的社會秩序與人性特質的範疇」「標示出社會群體的生活感受與心靈狀態的一般趨向而

人人切身相關的行為依據和心靈歸屬的問題也包含在其中」 91 周元文《重修臺灣府志》卷 8〈人物志貞節〉臺灣文獻叢刊第 66 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頁 272後亦附有〈徵詩小引〉與諸詩原文為「鄭氏月娘者泉之南安石井人也年十九歸儒士王曾儒家曾儒食貧志學 甫閱年以病卒翁以貧故欲即葬月娘跪泣告乞得暫停眾謂夫死不忍恝 然常情也越數日語其翁願死從夫葬翁駭然囑鄰媼勸止月娘曰『吾當夫病劇時即以死許之義不可移』比後提防稍疏投繯而逝邑侯宋公嘉 其節通聞上憲獲褒獎焉侯親祭其墳額其廬曰『百年今日』蓋侯挽詩 有『百年今日乾坤老』之句也合葬依仁里內園路西」 92 徵詩之舉發生時間點為何學者以參與者之到卸任時間推斷以為康熙 47 年為確詳見王俊勝《清代臺灣鳳山縣詩歌研究》文化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2002頁 118-119 93 周元文《重修臺灣府志》卷 8〈人物志貞節〉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頁 272 94 謝貴文〈清代鳳山知縣宋永清的政績〉《高市文獻》第 18 卷第 1 期2005 年 3 月頁 38 95 第一首的作者為鳳山知縣宋永清康熙 43 年(1704)來臺任官《全臺詩》稱其「善察民情雅意文教頗有宦績工詩」第二首為臺廈道王敏政康熙 43 年(1704)至康熙 49 年(1710)來臺任官《全

223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發生距離康熙 23 年清朝平臺臺灣納入清朝版圖已有二十餘年南部的經營如

諸羅縣城衙署文廟學校皆有初步規模宦遊人士創作詩歌的風氣推動了

臺地的文風而諸詩於方志上排列的順序大概以官位高低來決定先後故內地

詩人作品排在前面而臺邑詩人作品排在後面這樣的情形呼應了前文所言臺灣

早期詩壇以遊宦詩人為主而臺邑有志於參與科舉的士人開始與清據初期的內

地統治階級進行交流與結合發展出初期的詩歌創作

除了籍貫生平不詳的張師文內地宦遊來臺的人士有 8 人所擔任有關文教

方面的官職如教授教諭等有 4 人而任職知縣的宋永清與任職臺廈道的王

敏政後世則對其有「善察民情雅意文教」「待人仁厚」「百姓賴以全生」等

關心民情之評價作者為臺邑人士則有 9 人大都具有增生廩生拔貢等鄉紳

身份施世榜更有「樂善好施」「農民咸受其利」等佳評扮演著臺灣地方民

間勢力首領的角色由此推知以鄭烈婦為題的徵詩之舉實具有地方輿論意見

的性質

而林華昌〈節婦鄭氏詩〉「獨挈綱常萬古寒」(壹頁 361)林氏為清康熙

43 年調任臺灣府儒學教授孫襄〈節婦鄭氏詩〉「扶植綱常吾輩事新詩題徧

海東天」孫氏為清康熙 37 年授福安教諭後改任臺灣諸羅縣為教諭李欽文〈節

婦鄭氏詩〉「輕生重節植綱常」(貳頁 40)李氏曾任福建南靖訓導張士箱〈節

臺詩》稱其「待人仁厚尤加惠原住民嚴禁通事社商之剝削濫派遇歲荒歉極 力為民申請賑恤百姓賴以全生」第三首作者為臺灣府儒學教授林華昌康熙 43 年(1704)來臺第四首作者為臺灣縣儒學教諭陸登選康熙 43 年(1704)至康熙 47 年(1708)在臺任官第五首作者為鳳山縣學教諭吳周禎康熙 42 年(1703)來臺第六首作者為臺灣諸羅縣教諭孫襄第七首作者為臺灣人陳聖彪康熙 47 年(1708)的副貢《全臺詩》稱其「善文工詩」第八首作者為張師文清康熙年間人生平不詳第九首作者為守戎張駥清康熙 47 年(1708)來臺任臺灣水師協標左營守備第十首作者為桐城人孫日高第十一首為臺灣府治東安坊人李欽文《重修臺灣府志》稱其「廩生」而《全臺詩》稱其「清康熙 60 年(1721)歲貢生曾任福建南靖訓導能文工詩」第十二首作者為張纘緒《全臺詩》稱其「清康熙五十年(1711)臺灣貢生」《重修臺灣府志》稱其「廩生」第十三首作者為張士箱《全臺詩》稱其「清康熙四十一年(1702 年)東渡來臺落居鳳山次年入鳳山縣學後為臺灣府學生員補增生廩生迄雍正十年(1732)五十九歲時成為歲貢生」為科舉業而移居臺灣鳳山第十四首作者為鳳山縣人鄭應球《全臺詩》稱其「性情耿介崇尚氣節」在朱一貴事件時為逃避朱氏同黨招募「夜晚攜妻子遁逃」可知當時鄭氏政治傾向是站在清朝政府一方又稱「主掌縣書院教席長達十餘年有益地方文教甚多」可見著重於民間百姓教化培養文風第十五首作者為臺灣諸羅縣人鄭鳳庭《全臺詩》稱其為「清康熙年間廩生」第十六首作者為康熙年間臺灣增生鄭煥文生平不詳第十七首作者為臺灣縣人施世榜為康熙 36 年(1697)拔貢《全臺詩》稱其「樂善好施興築水圳農民咸受其利」第十八首詩作者為鳳山縣人李廷綱只知其為康熙年間人生平不詳以上為鄭烈婦詩歌相關作者下文引詩處對作者即不再進行介紹

224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婦鄭氏詩〉「 風謠傳海內千古尚相看」(壹頁 425)張氏於乾隆 2 年出任漳

州府學訓導王敏政〈節婦鄭氏詩〉「苦節高風重栢舟輶軒問俗首先求」(壹

頁 362)

王氏於康熙 43 年移分巡臺廈道前列作者皆以烈婦鄭月娘為主題著重於女

子實踐德行的價值足以為後世樹立以生命維護綱常倫理的典範如王敏政所言

「問俗」帶有濃厚的移風易俗的目的乾隆年間六十七〈弔五妃墓〉 島嶼最後

昭英烈頑廉懦立蠻婦貞」(貳頁 247)六十七於乾隆 9 年以戶科給事中奉命

巡視臺灣朱澐〈李節孝〉「聖朝傳採柏舟篇海外旌揚李母賢」(貳292)

朱氏於乾隆 12 年調任鳳山縣訓導秦定國〈五妃墓〉二首之二「海表觀風

題墓道陽秋有筆墨痕新祇緣千古綱常係豈獨傷心弔五人」(參頁 147)

同治朝林豪〈詠臺陽古蹟十二首五妃墓〉「何幸教化行閨門」(《臺灣詩鈔》

卷 5頁 106)將閨門的教化與五妃事蹟結合起來於是這個單一的歷史事件便被賦

予移風易俗實踐聖王政教的任務這作品也就隱含出政治教化的色彩

道光咸豐年間劉家謀〈海音詩〉一百首之九九「匆匆六甲光彤史況沐

皇風二百年」(伍頁 308)劉氏於道光 29 年調臺灣府學訓導劉氏自註的詩序

並言 「今入版圖將二百載矣列聖相承昭然禮法有不共被涵濡哉近周光邰明

經欲輯臺郡節烈勒成一編誠盛舉也」劉氏歌功頌揚清政府以為臺邑經兩百

年教化婦女貞節德行的培養成果斐然以統治階層的角度來考量兩位烈婦之行

為價值頗具政治意涵道光年間施瓊芳〈題全臺闡幽錄〉二首之二「寡鵠貞

鴛萃一編旌祠會錫九重天依然婦誥回鸞及能使夫名附驥傳彤管有人風繼

起碧霄終古月難圓誰言婉嬺煢煢質已握興頑立懦權」(伍頁 381)

第 2 首點明此書所收人物並足堪為天子旌表之節婦貞女女子能實踐婦德

同樣也能澤被家門為夫婿增光而書中足為後世楷模者其人生卻都是坎坷不

幸的7-8 句寫出書寫權力之本質原本這些女子是柔弱貞順的卻因此書而得以

傳世施氏曾銓選六部主事前述詩人則將貞節烈女之節操德行與政權教化結合

在一起政府的旌表立祠的表揚機制使女子的高貴品行不至淹沒不彰而女子

建立閨門的行為典範可以建立淳美善良的風俗但「興頑立懦權」則頗有思考

225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的空間此四字除了建立符合倫理綱常的行為準則外還要堅強百姓們的意志

在危難時能用最大的犧牲包括生命來維持理想的存在而這理想的內涵則

隱含著統治政權的延續與護衛

余英時分析漢代循吏在文化傳播中所扮演的角色與作用他將中國文化分為

大小傳統並解釋「大傳統或精英文化是屬於上層知識階級的而小傳統或通俗

文化則屬於沒有受過正式教育的一般人民」96而漢代循吏則扮演了文化傳播者的

角色之所以如此余氏指出因為循吏是親民之官「循吏」之名始於《史記》的〈循

吏列傳〉從此成為中國正史列傳的典型至《清史稿》依然沿用余氏更言

漢代的大傳統以儒教為主體而儒教的基地則在社會而不在朝廷因此循

吏在發揮『師』的功能時他事實上已離開了『吏』的崗位他所奉行的

不復是朝廷法令而是大傳統的中心教義由於中國的大傳統並非寄身於

有組織的宗教所以它的傳播的任務才落到了俗世人物的循吏的肩上漢

代大傳統的傳播者借用《周禮》的名詞可稱之為『師儒』循吏便是以

『師儒』的身份從事『教化』工作的97

而文本尚有擔任教諭提督學政訓導等教育行政工作之創作者清廷的中

央教育制度中央最高教育行政機關為國子監其下設有祭酒司業等教官總理

監務以及博士助教學正學錄等各級教員在地方教育行政上各省設提

督學道擔任地方教育的最高行政官員以負責學校事務政風及科舉等事務

雍正 4 年(1726)提督學道改稱提督學政在地方官學上設有府學政使府提調

府儒學教授州學正縣儒學教諭府州縣下設立縣訓導以掌管地方教育事

務98

而臺灣清據初期隸屬於福建省由福建提督學道統理教育事務但因臺灣海

外孤島路途遙遠改由分巡台廈兵備道兼理學政康熙 23 年(1684)改由臺廈兵

備道兼任朱一貴事變後改由巡臺御史負責至雍正 5 年(1727)改為巡臺漢御史

96 余英時〈中國古代死後世界觀的演變〉載於《中國思想傳統的現代詮釋》臺北聯經出版社1993頁 168 97 余英時〈中國古代死後世界觀的演變〉載於《中國思想傳統的現代詮釋》臺北聯經出版社1993頁 198 98 參見種村保三郎《臺灣小史》臺北武陵1991山崎繁樹《1600-1930 臺灣史》臺北武陵1995連橫《臺灣通史》臺北幼獅1977

226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管理乾隆 17 年(1752)則改由巡臺臺灣道兼任光緒元年(1875)改由福建巡撫兼管

光緒 13 年(1887)設臺灣省後由臺灣巡府兼任掌管臺灣教育事務知縣負責地方

教育事務由此可知臺灣學政與官政相結合之特質99

而關於教育行政的最高指導原則順治 9 年(1652)頒六諭計為「1孝順父

母2尊敬長上3和睦鄉里孝訓子孫5各安生理6莫作非為」100

姜添輝以為「由其內容可窺見其重心在於強調傳統文化的倫常思想以及安本分

的觀點並藉由這些觀點的灌輸以達社會安定的目標」101康熙 9 年(1670)頒佈聖

諭廣訓十六條計有

1敦孝悌以重人倫2篤宗教以昭雍睦3和鄉黨以息爭訟4

重農桑以足衣食5尚節儉宜惜財用6隆學校以端士習7黜

異端以崇正義8講法律以儆愚頑9明禮讓以厚風俗10務

本業以定民志11訓子弟以禁非為12息誣告以全善良13

完錢糧(租稅)以省催科(裁判)14戒匿逃以免株連15聯保申

以弭盜賊16解仇忿以重身命等102

除了順治朝所強調的倫常價值觀外並將關注範圍擴大到文化習俗以及社

會規範等層面可以窺見清廷教育行政的最終目標是欲藉由教化途徑以安定社

會光緒 29 年(1903)張百熙等在〈奏定學堂章程〉中提出「至於立學宗旨勿論

何等學堂均以忠孝為本以中國經學為基礎俾學生心術依歸為正」103以至於

光緒 32 年 5 月 2 日清廷公佈的欽定學堂章程第一類是忠君尊孔第二類是尚

公尚武尚實可知清代由內地派遣至臺灣的教育官員實肩負思想教化之重

責大任其主要之任務為導正並建構臺邑人民正確之政治立場與政治意識創作

者日夜身處其氛圍中將其投射於其所創作之主題詩歌中似為合理之解釋

顧炎武論「秦紀會稽山刻石」指出「然則秦之任刑雖過而其坊民正俗之意

99 參見盛清沂王詩琅高樹潘《臺灣史》臺北眾文1988 年種村保三郎《臺灣小史》(臺

北武陵1991)邱奕松《嘉義縣志教育志》嘉義嘉義縣政府1991連橫《臺灣通史》

臺北幼獅1977 等 100 宋鼎宗等《全臺首學資料彙編》頁 61臺南臺南市立文化中心1997 101 姜添輝〈教育社會學觀點的清朝時期臺灣官方儒學的發展與特性〉《臺南師院學報》第 34 期

2001頁 292 102 種村保三郎《臺灣小史》臺北武陵1991頁 151 103 雷國鼎《教育概論》上冊臺北教育文物1976頁 80

227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固為始異于三王也」(《日知錄》卷十七)則中國自秦始皇起便有統治階級提倡禮

教以矯正民間各地不良風俗的政治措施文本創作群共 69 人共有 20 位具有從內

地遊宦臺邑的背景其中官職包括擔任臺邑各地教諭知縣巡臺御史提督學

政訓導等居多而臺邑文人亦具鄉紳背景文本中反覆出現蘊含政治意涵與宣

揚文教的意識

伍對內地與臺邑的指稱反映中央政權與地方邊陲的對峙

清代臺灣貞節烈女詩中出現以內地為中心以臺邑為邊緣之論調例如康

熙朝江日昇〈贊寧靖王朱術桂與五妃殉節二絕〉二首之一「天地乾坤無可寄

飄然海國全其身」(貳頁 28)臺廈道王敏政〈節婦鄭氏詩〉「鬚眉長樂嗤青

史巾幗共姜壯海洲」(壹頁 362)此詩為康熙年間王氏應徵詩之會為鄭治時期

禮官鄭斌女為寫的作品第 4 句稱鄭斌女事跡足以為「海洲」壯事氣勢壯盛

其臺地為「海洲」意指海外神洲顯現出以內地為世界中心點而以臺邑為邊

垂的論點

諸羅諭孫襄〈節婦鄭氏詩〉「扶植綱常吾輩事新詩題徧海東天」(壹頁

367)此詩亦為應徵詩之舉最後一句「新詩題徧海東天」臺邑與內地一水之隔

又處內地東方稱「海東天」可說是其地理位置的說明范咸〈弔五妃墓十二絕

句〉十二首之五「可憐椎髻文身地」(貳頁 258)其它相關文本有以鄭氏王朝禮

官鄭斌女為題之作品

康熙 13 年內地爆發三藩之亂鄭經趁機響應出兵同時將明朝續順公沈瑞接

到臺灣並以禮官鄭斌之女許配之鄭經將明朝王公遷往臺灣並幫助其建立家

庭除了昭示臺灣鄭氏為延續明朝皇權的正統地位外也為了隴絡人心凝聚在

臺灣的明室力量可以說沈鄭兩氏的聯婚是帶有強烈的政治色彩這段婚姻幾年

後卻遭到重大的打擊鄭經去世後鄭克塽繼位親信馮錫范攬權內部局勢日

益混亂身為流亡王公的沈瑞被誤認為身懷鉅資並因此招禍被馮錫范以反間

228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謀逆案件遷連104

父子被殺家屬被囚當沈瑞一家受禍時禮官鄭斌向鄭克塽求情為女兒

開脫並得到首肯就在鄭家父母將女兒救出虎口後得知詳情的鄭女卻毅然決

然決心與丈夫共赴家難並在處理完殉死家人的後事後從容自縊殉夫這件事

在當時引起很大的迴響不論身份貴賤聽聞此事的人都為此感動流淚康熙 23

年清朝佔據臺灣後總督姚啟聖並奏請封誥鄭氏「一品夫人」都統張夢吉並差人

將沈氏一門受難的棺柩送返京安葬105

咸豐朝陳維英〈一品夫人〉(鄭斌女 沈瑞妻)四首之四「鸞章一旦下東都

油壁香車離海隅」(伍頁 182)史載清據臺灣後將沈瑞遺體移葬內地想必鄭

女也隨之移葬故有「油壁香車離海隅」之說而以海邊一角指臺地將其邊緣

化之地理觀可知劉家謀〈謁五妃墓〉二首之一「那知瘴海千重外尚有紅顏

識報恩」(伍頁 319)再如道光年間施瓊芳〈題全臺闡幽錄〉二首之一「海濱

鄒魯風堪采軒使曾勞女史詢」(伍頁 381)施氏為《全臺闡幽錄》題詩書中

多錄臺地節烈女性有為清代臺灣女性寫史的目的詩中稱「海濱」以內地為中

心以臺邑為邊地的意向明顯

王凱泰《臺灣雜詠續詠》十二首之五「故王一去五妃陪海外黃沙賸

幾堆」(《臺灣雜詠合刻續詠十二首》頁 50)同治朝林豪〈五妃墓〉「海角年

年長相守」(《臺灣詩鈔》卷 5頁 93)熊佐虞〈五妃墓限支韻〉「黃土荒題海上

碑」(《臺灣詩鈔》卷 5頁 93)以及光緒朝唐景崧〈五妃墓限支韻〉「海上鵑啼

悲玉帶」 (《臺灣詩乘》卷 5頁 209)周長庚〈拜五妃墓〉「頸血不膏中土鐵

墓門長咽落潮聲」(《臺灣詩乘》卷 5頁 214)

周長庚(1847~1888)號辛仲又號莘仲福建侯官人光緒 10 年(1884)由建陽教

諭調署彰化教諭光緒 14 年發生施九緞以索焚丈單為名的圍城之變周氏因為民

104 蔣師轍《臺游日記》卷 1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7臺灣文獻叢刊第 6 種頁 30記載「康熙二十一年福建總督姚啟聖用間諜陰散其黨約偽賓客司傅為霖內應事洩為霖遇害」丁曰健輯《治臺必告錄》卷 1頁 77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9臺灣文獻叢刊第 17 種記載「行人傅為霖密約十三鎮同日發難事泄錫範並搆陷續順公沈瑞而有其貲人心益失國軒居臺而被刺者再皆姚啟聖所使也 105 事詳見江日昇《臺灣外記》卷 9臺灣文獻叢刊第 60 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

229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請命受誣以致「一官拋擲落拓終身」彰化人士「頌公之德而不衰」周氏

讚揚五妃之死為「頸血不膏中土鐵」以清朝鐵蹄為「中土鐵」相對而言臺邑

為世外之地可知而另一方面五妃成為臺邑歷史人物而非中土人物的意涵就更

為明顯了

本節所述及這 11 位作者中王敏政為康熙朝內地旗人孫襄為康熙朝內地人

陳維英為咸豐朝臺地人施瓊芳為道光朝臺灣縣治人林豪活動於同治朝左右金

門人周長庚為光緒朝內地人熊佐虞光緒朝內地人唐景崧光緒朝內地人生

存年代分佈清朝早中晚各期籍貫有大陸內地也有臺地人士由此推測以邊

陲之姿態而與內地中央相對似乎是清代士人普遍之觀點

黃國昌以為「中國意識」可以分析成六種互相關聯的觀念他舉出的第二種

觀念就是「『世界中心』的地理『中國意識』」「中國人把自己居住的地方視為

世界的中心而以其它地方都是世界的邊疆」106 莊勝全在以康熙朝四位內地親

歷者的觀察內容研究得出「遂使以中國本土為中心的世界觀得以大行其道中國

的文化邏輯逐步套用在對台灣的印象上」107

李國祈在對清代臺灣政治發展史的研究提出「臺灣自康熙時期歸入清帝國

版圖後雍正以降清廷所推行的政策則為使其內地化其目的在使臺灣變成

中國本部各省的一部份108」李氏為所謂的「內地化」乃中國中央政權及傳統典章

制度在臺灣這個邊疆地區的普及與擴張的過程「內地化」就是在政治上「中國

化」在文化上「儒家化」109並以為「大體而言及十九世紀其(臺灣)西部已

開發地區內地化幾已完成」然而我們參照前列詩人之作品即便在李氏所認

定已「內地化」的時期不論其為內地文人或臺邑文人其詩作中乃反映出臺邑

的邊陲位置亦即臺邑被歸為中國一省後其地理位置的觀念仍屬於遠離核心

的邊陲

106 黃國昌《『中國意識』與『臺灣意識』》臺北五南1995頁 12 107 莊勝全〈清康熙朝臺灣印象的轉變以四位親歷者的觀察為例〉《臺灣風物》第 56 卷第 3期2003 年頁 32 108 李國祈〈清季臺灣的政治近代化開山撫番與建省(1875-1894)〉《中華文化復興月刊》第 8卷第 12 期1975 年頁 5 109 李國祈〈清代臺灣社會的轉型〉《中華學報》第 5 卷第 3 期1978 年頁 148

230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然而我們以為文本中雖有臺邑居邊陲之政治意識然其以臺邑貞孝節烈女子

為主題仍是「在地認同」之詩學實踐其雖大量融合中國傳統詩學文化的意涵

與典故然最終目的之一仍是構築臺邑貞節歷史故我們認為其「臺邑邊陲化」

之特質可以引用鄭志明教授的說法加以解釋「所謂自在性格是指文章主體可

以從容地與外來文化相結合以開放的心靈來解消各種衝突情境讓主體文化無

處而不自在承認其邊陲的角色就是要解消邊陲的悲情心態不必向世界的核

心靠攏也不必向中國的核心靠攏脫離了核心的意識宰制自安於邊陲不是

偏安的心態而是無所求於核心以主體的自主性來迎接來自核心的各種挑戰110」

雖然鄭教授所提的是臺灣儒學發展的問題但從文本中看來不論是內地詩

人或本土詩人在接觸到臺邑本地題材時或多或少都會進行內地化與本土化的衝

突與融合而作品最終的主體性還是會回歸於創作場域之在地認同例如陳昭瑛

在〈論台灣的本土化運動〉一文中指出早期的「台灣意識」並未與「中國意識」

衝突甚至是重疊在一起有著相互定義的關係「由於臺灣人是以中國為父母

之國台灣意識自然也以中國意識為起源中國文化漢民族的特有生活方式在

台灣的樣貌是形成『中國式台灣意識』的文化基礎」111而由上文可知所謂「中

國式台灣意識」其地理觀念乃以中國為世界之中心而臺灣為邊陲之地

由於本節文本的作者群有 3 位清代中期的臺邑人所以我們可以推論最遲

在清咸豐道光年間臺邑詩人的地域意識其實已被完整教化出「中國意識」了

而 8 位內地詩人的作品中反覆以「海角」「海國」「海上」的空間述語強調臺

邑相對於核心的「邊陲」地位不斷灌輸與強調台地附屬內地的地理概念即統

治階級的角色為清朝政府

陸小結

縱觀上述所論文本創作活動實有許多政治元素清代考據學風盛行余英

時所言多學為識之學風由內地傳入臺灣專注於客觀知識從詩歌形式發展為

110 鄭志明〈臺灣儒學本土化的發展方向〉載於《第二屆臺灣儒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臺南成功大學中文系1999頁 655-679 111 參見陳昭英《臺灣文學與本土化運動》臺北正中書局1998頁 101-181

231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詩文融合詩序詩註比例增加且內容多為客觀現實事件的敘述可知其對外

在世界的關注而文本創作群的遊宦背景使其關注於教化與移風易俗前述余

英時對中國循吏之分析與清朝《通典》對知縣之職責描述可為舉證而作者若

無官員身份則為臺邑地方儒學鄉紳或與地方官府關係良好或掌地方書院

負有教育子弟之責任而文本所題詠之主題部份具官宦背景或受禍於政治事

件兵亂政治勢力等直接間接造成主題事件的發生

而大部分主角皆與朝廷旌表官修方志等政治活動相關聯而在文本中的象

徵隱喻中女子貞節類同於清政權女子抵抗外來力量的侵略象徵捍衛主權的

存在宣示清朝統治之正當性與合法性而臺邑邊緣言論則反映中國文化融入

臺灣社會整個內化過程的完成清代臺邑文人已接受臺灣為中國領地之一部份

王建曾以今文《尚書》為文本論析西周王朝政治意識中的合法性理念112其得出

的結論有「國家政治疆域的傳承與統一意識」「政治統治權威的合法傳承」「批

判和推翻暴君暴政統治的變革意識」等

雖然尚書是官方性質的文書有別於文本之私人創作但兩相比較可以觀

察出兩者相似處如本文所提出之「五妃詩墳墓之意象反映明政權走向滅亡與結

束」「民變烈女的歌頌反映創作群對清廷統治權的支持與肯定」則與李文所提「政

治統治權威的合法傳承」何其類似而「對內地與臺邑的指稱反映中央政權與地

方邊陲的對峙」則除了如王健所言之「國家政治疆域的傳承與統一意識」「中華

文明hellip即使某個王朝滅亡了後繼的王朝以其合法繼承者的身份完全承襲前朝

的政治遺產完成統一拓展天下疆域的合法政治使命」113因為本文創作群特定

之時空背景深一層反映出所謂天下疆域「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

非王臣」實隱藏著中央與邊疆之對峙114而本文前述所言之三種群體意識實為「漢

文化移植臺邑」政治操作的基礎而我們亦可解析創作群如何合理化清廷統治臺

灣的政治權力

112 王健〈論西周王朝政治意識中的合法性理念mdashmdash以今文《尚書》為中心〉《江海學刊》第 6 期

2003 年 113 同前註頁 141 114 中國商周時代還未出現中國與四夷對應的指稱一直要到「自東周以來才以南蠻北狄東

夷西羌相對而言為言」參考于省吾《釋中國》王元化主編《釋中國》第 3 卷上海文藝出版社

1998頁 1517

232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引用書目

一傳統文獻

丁紹儀《東瀛識略》臺北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7臺灣文獻叢刊第 2 種

王必昌《重修臺灣縣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臺灣文獻叢刊第 113

江日昇《臺灣外記》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臺灣文獻叢刊第 60 種

朱仕玠《小琉球漫誌》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6 臺灣文獻叢刊第 3 種

周元文《重修臺灣府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臺灣文獻叢刊第 66

林焜煌纂《金門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臺灣文獻叢刊第 80 種

陳文達《鳳山縣志》臺北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臺灣文獻叢刊第 124 種

《清一統志臺灣府》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臺灣文獻叢刊第 68

陳壽祺《福建通志臺灣府》臺北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臺灣文獻叢刊 84

許南英《窺園留草》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2臺灣文獻叢刊第 147 種

連 橫《臺灣詩乘》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臺灣文獻叢刊第 64 種

《欽定平定臺灣紀略》臺北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臺灣文獻叢刊

第 102 種

《碑傳選集》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6臺灣文獻叢刊第 220 種

《臺灣通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2臺灣文獻叢刊第 130 種

蔣師轍《臺游日記》臺北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7臺灣文獻叢刊第 6 種

盧德嘉《鳳山縣采訪冊》臺北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 臺灣文獻叢刊第

73 種

二近人論著

王俊勝 2001《清代臺灣鳳山縣詩歌研究》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全臺詩編輯小組 2004 《全臺詩》(1~5 冊)臺南國家臺灣文學館

233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234

江寶釵 1999 《臺灣古典詩面面觀》臺北巨流

余英時 1993 《中國思想傳統的現代詮釋》臺北聯經出版社

洪順隆 1998 《抒情與敘事》臺北黎明文化

許麗芳 2007 《章回小說的歷史書寫與想像以三國演義與水滸傳的敘事為例》臺

北秀威資訊科技

許玉青 2004 《清代臺灣古典詩之地理書寫研究》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硏究所

碩士論文

許東海 2003 《女性帝王神仙先秦兩漢辭賦及其文化身影》臺北里仁書局

畢恆達 2001 《空間就是權力》臺灣心靈工坊

陳昭英 1998 《台灣文學與本土化運動》台北正中書局

張孟珠 2002 《清代貞節的實踐及其困境》國立中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葉嘉瑩 2000 《清詞散論》台北桂冠

葉嘉瑩 2000 《漢魏六朝詩講錄》台北桂冠

黃國昌 1995 《『中國意識』與『臺灣意識』》臺北五南

楊積慶箋校 1980 《吳嘉紀詩箋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歐麗娟 2000 《唐詩的樂園意識》臺北里仁

鮑家麟編 1992 《中國婦女史論集》臺北稻香出版社

  • 文本有以明皇室在臺殉節之五妃為題的作品五妃本事參見江日昇《臺灣外記˙弁言》丁紹儀《東瀛識略》等皆有記載江日昇站在清朝統治者的立場對鄭氏王朝一直視之為謀逆亂臣但對殉國而死的寧靖王則抱著頌揚的態度而追隨寧靖王殉死的五妃則稱讚其為「且五姬慷慨輕生氣勝男子而臺灣之山川草木能不因此而增光乎」可知五妃殉節之歷史地位與道德價值在清康熙年間即已確定
  • (《雲林縣採訪冊˙藝文》頁206)
Page 14: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ir.lib.ksu.edu.tw/bitstream/987654321/13221/2/21%D... ·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 曾玉惠 ∗ 摘要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等其中《紅樓夢》《金瓶梅》〈霍小玉傳〉〈杜十娘怒沉百寶箱〉為中國古典

小說史上的著名傑作文本作品的朝代亦多集中於明清兩代

以元雜劇的人物行為與情節為切入點的 2 篇論文張維娟〈貞節與齊家mdashmdash

元雜劇年老母親的行為規范〉張維娟〈從遇暴婦女之結局看元雜劇作家的貞節理

想〉則為貞節觀念的研究提供另一種不同的思考面向

大陸地區對魯迅之文學成就評價極高2006 年出現以魯迅作品為文本的研究

論文張小萍鄭昕芾〈從魯迅作品看魯迅的貞節意識〉陳德滋〈祥林嫂不是ldquo捍

衛封建貞操觀念的ldquo節婦----解讀魯迅小說《祝福》〉陳氏以魯迅名篇《祝福》

中的主角祥林嫂為研究重點以貞操觀念來解讀現代小說

以歷史上著名人物及文學虛構角色為研究重點試圖探討其本身之貞節觀念

者前者有潘良枝〈從《情史情貞》管窺馮夢龍的ldquo情貞觀〉劉利利〈對班

昭貞節觀的再認識及對《女誡middot專心》誤讀的疏正〉周玉琳〈時代變化與士人貞節

觀念關系探析mdashmdash以明中期至明末清初的歸有光和歸莊為個案〉王紹東〈秦始皇

貞節婦女觀的心理探因〉後者有徐志祥〈杜十娘與愛情貞節觀〉李奉戩黃曉

霞〈杜十娘之死與愛情貞節觀〉李奉黃曉霞〈杜十娘與愛情貞節論〉26

班昭為著名《女誡》書的作者其作品流傳後世影響到千萬女子的命運

當足以成為研究的對象而馮夢龍歸有光歸莊皆為明清文壇上思想不為世俗

所侷限的傑出才智人士由於其特立獨行故其是否能代表時代思潮頗為可疑

但人不可能身處於現實環境之中而不受其影響而特異傑出人士也不可能不影響

其身處時代而以一小說虛構女子而成為三篇研究論文所青睞的對象可見〈怒

沉百寶箱〉名作受肯定的程度但小說人物實為作者所創造出的虛構假象其所

反映的更應該是作者的思想觀念與價值判斷

大陸地區對明清之前各朝代的研究春秋時期有周海霞〈春秋時期的兩性習

俗與貞節觀〉陳筱芳〈春秋時期的貞節觀〉秦代有申茂盛許衛紅〈淺論秦人

貞節觀的強化與秦文化內容的發展〉漢代有劉偉杰〈由漢代婦女離異與再婚的狀

26 〈杜十娘與愛情貞節論〉一文資料上註明為李奉黃曉霞所著然應為李奉戩黃曉霞當為文獻記錄上的失誤

202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況看漢代人的貞節觀〉郭玉峰〈兩漢時期貞節觀念的世俗化趨向〉魏晉有楊映

琳〈魏晉南北朝時期的貞節觀〉唐代有夏紹先〈從墓志看唐代婦女的貞節觀〉

宋代有方如金江美芳〈論宋代士大夫貞淫觀對婦女改嫁的影響及原因〉王澤剛

學位論文「宋代婦女的再嫁貞節與社會地位」元代有位雪艷〈元代婦女貞節問

題再探〉譚曉玲〈元代女性貞節觀念芻議〉

劉偉杰〈由漢代婦女離異與再婚的狀況看漢代人的貞節觀〉則由婦女離婚之

另一面向來討論貞節觀宋代理學興起對婦女行為控制趨嚴格然文獻上卻留下

許多應為守貞嚴謹士大夫家族婦女改嫁的記錄這樣矛盾衝突的現象足以吸引研

究者之目光故以宋代婦女再嫁為研究重點的論文共出現了 3 篇並以此發展出

對宋代婦女貞節觀的看法

與臺灣地區相同情形大陸地區對明清兩朝貞節觀念之研究亦頗為重視

從 1997 年至 2007 年10 年間即出現 13 篇觀於明清婦女貞節觀念的研究溫文芳

〈晚清時期貞女烈婦盛行的原因及狀況---建立在《申報》(1988-1909)上的個案分

析〉一文時間已設定至晚清其研究文本範圍則限定為 1988-1909 年刊載於《申

報》上的個案分析新聞報導與一般前述之史籍與文學作品有不同的性質甚為

特別

其它如郭培貴董飛〈簡論明朝對節烈女性的獎勵〉夏愛軍許彩麗〈清代

室女守貞現象的文化分析〉張盛秋王蘋〈ldquo理與ldquo利清代婦女的現實選

擇〉吳海麗黎小龍〈明代的貞節婦女〉宋清秀〈試論明清時期貞節制度的積

極意義〉等以明清時代貞節觀念變化為研究重心宋清秀〈試論明清時期貞節

制度的積極意義〉一文有別以往研究者多以戕害婦女心靈與身軀的角度去觀察貞

節觀念反而以積極面去界定其價值較為特別

20062007 年兩篇碩士論文孫雙「晚清至民國時期的清節堂研究」王娟「明

中葉至清前期批判傳統婦女觀的思潮」前者關於寡婦救濟機構「清節堂」的研究

在臺灣地區的學術會議也曾有人提出(見前文)但孫文之研究時間定為晚清至民

國剛好與梁氏之研究論文完成時代上的銜接唯王娟的論文則是對研究者之進

一步研究批判潘大禮闞玉香〈近二十年來關于明清貞節觀的研究綜述〉則反

203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映出大陸地區二十年來對明清貞節觀研究的熱朝

而以概論的方式進行處理者有辛靈美〈貞節牌坊考論〉趙德雷〈論貞節觀對

婚姻家庭的影響〉賀擁軍「中國早期貞節觀念初探」則為學位論文女性寫作與

貞節觀的互動影響在現代婦女具備書寫能力之後成為研究主題之一以經濟學

社會學的角度來探討這古老的枷鎖成為另一選擇貞節的道德意義結構演變

成為研究者另一個思考的重點

大陸學者以地區為範圍所進行的研究著重於三個地區徽州甘肅兗州

以徽州為範圍的有 2 篇王曉崇〈徽州貞節牌坊與節烈女性〉張曉婧〈明清徽州

貞節之風盛行的原因及其社會心理分析〉甘肅有 3 篇胡靜〈清代甘肅社會背離

理學貞節觀的現象分析〉胡靜〈清代甘肅列女群的類型分析〉胡靜〈清代甘肅

列女群產生的原因〉兗州 1 篇徐秀玲〈明代兗州地區婦女貞節現象透視〉以

及 1 篇涵蓋整個明代中國南方的作品陳剩勇〈理學ldquo貞節觀rdquo寡婦再嫁與民間社

會明代南方地區寡婦再嫁現象之考察〉此文專探討婦女再嫁的現象而同一作

者會產生同一系列的論文如胡靜以甘肅為主的三篇作品在地區與時代上更精

確的界定也成為研究方法的趨勢之一1999 年章義和與陳春雷所發表的《貞節

史》一書為大陸地區的研究完成歷史的串連

由上文之分析反映出貞節觀念對中國社會的影響力與重要性前人試圖由

不同的角度去釐清此一問題的真象然女性社會地位與角色的轉變西方不同學

科領域研究理論的引介不同領域文獻資料的處理這些新的研究條件的加入

提供貞節觀念在現代新的研究面向

(二)前人有關主題詩歌之研究

我們搜尋文本相關的前人研究成果我們得出臺灣地區以相關詩家27之作品

與生平為研究主題者大多發表於期刊論文與學位論文諸位學者在完成學位論

文前多於期刊發表相關論文故學者有以同一詩家為主題之一系列作品其面

向有偏重於詩家作品的分析與研究者如顧敏耀〈臺灣古典詩之微觀研究嘗試以

戴潮春事變初期之陳肇興詩作為例〉向麗頻〈《後蘇龕詞草》研究〉有偏重於

27 此處所言相關詩家指的是曾創作過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的詩人

204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詩家個人生平之研究如林耀潾〈在邊緣的邊緣實踐---以清代臺灣澎湖文石書院

山長林豪為例的研究〉林文龍〈光緒年間彰化儒學教諭周長庚事蹟考〉有偏重

於史實考證者如徐麗霞〈陳維英之別業太古巢與棲野巢〉等系列論文以及

阮昌銳〈南明寧靖王與五妃娘娘〉其它如對前人之研究結果予以評論如李知灝

〈評謝崇耀《瑞桃齋詩話初探》〉翁佳音〈簡評《張士箱家族移民發展史》〉

另有以相關主題為研究對象者如許玉青之碩士論文「清代臺灣古典詩之地

理書寫研究」有以臺灣單一區域為研究對象者如王俊勝之碩士論文「清代臺灣

鳳山縣詩歌研究」而大陸地區與主題相關之研究時期集中在臺灣清據末期詩家

的研究如許南英丘逢甲唐景崧等不僅限於其詩歌作品之分析對詩人生

平事蹟之探討亦為重點如清末的唐景崧其涉及臺灣民主國之建立與消失在

政治面向的討論遠比其詩學成就的討論更為熱烈

關於臺灣古典詩史的寫作通論性的文學史為廖雪蘭《臺灣詩史》而施懿琳

《從沈光文到賴和---臺灣古典文學的發展與特色》內分明鄭清領日治三期分

述已具臺灣文學史之內涵區域古典文學史成為近年研究發展的趨勢如《台

中縣文學發展史》《彰化縣文學發展史》《嘉義地區古典文學發展史》《安平文

學史》《苗栗縣文學史》黃美娥「清代台灣竹塹地區傳統文學研究」(1999 年博

士論文)等

綜論式的對臺灣古典文學研究現況進行分析者有發表於 1990 年博士論文的

施懿琳〈台灣古典文學研究概況〉281990 年吳福助《臺灣漢語傳統文學書目》乙

編292000 年發表的施懿琳〈台灣古典文學研究現況mdash以出版專著為對象〉30分

別針對「台灣古典文學選集的編纂」「台灣古典詩的註釋賞析」「台灣古典文學

學位論文的付印」「個人古典文學相關論文集的出版」「其它」等六方面台灣已

出版的台灣古典文學研究專書做評介

黃美娥〈中國大陸有關台灣古典文學的研究概況〉31介紹《中國人民大學複印

28 施懿琳《從沈光文到賴和臺灣古典文學的發展與特色》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1990 年 29 吳福助《臺灣漢語傳統文學書目》乙編臺北文津出版社1999 年 30 施懿琳〈臺灣古典文學研究現況〉《臺灣文學學報》第 1 期2000 年 6 月

31 黃美娥〈中國大陸有關臺灣古典文學的研究概況〉《臺灣文學學報》第 1 期2000 年 6 月

205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報刊資料索引》《中文社科報刊篇名數據庫》等資料庫中有關台灣古典文學研究

的單篇論文與專著並提出三點觀察結果即偏於作家作品的研究強調愛國意

識主題研究人員多集中於福建廣東浙江等沿海一帶

2002 年發表於江寶釵《臺灣古典詩面面觀》中第一章之〈臺灣文學研究概況〉

322004 年許俊雅發表〈九 0 年代臺灣古典文學研究現況評介與反思〉33許氏對

八 0 年代以來臺灣古典文學的研究發展與未來的研究趨勢有深度的說明2007

年林淑貞《近五十年台灣地區古典詩學研究概況---以 1949~2006 年碩博士倫文為

觀察範疇》34搜尋的範圍為臺灣地區的學位論文以各朝代與區域分類介紹「臺

灣地區及詩人」則以詩家題材詩社詩話籤詩等分類介紹這些學者對研

究成果的介紹與批評足供後來研究者參考

(三)前人有關政治意識主題之研究

而前賢有關政治意識主題之研究比較起來大陸地區較為豐富但主要以

政治學的角度切入如楊海蛟《政治意識論》35以及戚珩《政治意識論中國特色社

會主義政治研究》36等為節省篇幅本文僅介紹與文學領域相關之成果臺灣地

區有陳瀅州整理〈從臺灣意識出發--政治意識與現代詩如何調和〉一文37乃以

對談之方式進行主要是記錄李魁賢與王國安之訪問記錄而許維德〈故鄉心

由《故鄉來的親人》談臺美人及黃娟的政治意識〉38則以文學文本出發分析創

作者黃娟之政治意識並帶出現代臺灣移民美國之族群對國族之思想與感情

袁則難則有〈城春草木深--論lt孽子gt的政治意識〉39分析當代著名小說家白

32 江寶釵《臺灣古典詩面面觀》臺北巨流圖書有限公司2002 年 33 許俊雅〈九年代臺灣古典文學研究現況評介與反思〉頁 611~669載入《講座 FORMOSA》

臺北萬卷樓圖書公司2004 34 林淑貞《近五十年臺灣地區古典詩學研究概況---以 1949~2006 年碩博士倫文為觀察範疇》臺

北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07 年 35 楊海蛟《政治意識論》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1 年本書隸屬於《當代中國政治總論》

叢書 36 戚珩《政治意識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研究》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5 年 37 陳瀅州整理〈從臺灣意識出發--政治意識與現代詩如何調和〉《明道文藝》第 358 期2006

年 1 月 38 許維德〈故鄉心--由《故鄉來的親人》談臺美人及黃娟的政治意識〉《文學臺灣》第 10 期1994

年 4 月 39 袁則難〈城春草木深論lt孽子gt的政治意識〉《新書月刊》第 5 期1984 年 2 月

206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先勇的名著《孽子》中的政治意識而大陸地區則有鄢然〈從《金色筆記》看萊

辛的女性政治意識與敘事策略〉40梁惠娟〈試論鐵凝作品中的政治意識〉41以

及王西平〈路遙小說中的時代意識與政治意識〉王氏分論路遙小說中之時代意識

與政治意識並以為路氏作品有「不迴避政治事件和政治鬥爭」「塑造了一系列

從政人物揭示政治問題」「小說中眾多人物的命運總和政治發生千絲萬縷的聯

繫」等政治意識

另溫奉橋〈論王蒙小說的政治意識〉中提出「王蒙的ldquo政治意識主要表現

為一般的淺層次的政治反思類小說其主題是對ldquo文革中踐踏人的尊嚴和權利

的嚴正抗議」42楊劍利則有〈清末民初婦女政治意識管窺〉以為清末民初中

國婦女的政治意識主要表現為「一種愛國意識和民族意識」43張婧磊〈政治意識

與人性的悖論融合---解讀紅豆〉對於《紅豆》能掙脫中共十七年文學中要求

文學配合政治的文學潮流並「對人性有所豐富和發展」加以贊揚44陳世球則有

〈試論丁玲創作個性中的政治意識mdashmdash紀念丁玲誕生 100 周年〉45王健有〈論西

周王朝政治意識中的合法性理念mdashmdash以今文《尚書》為中心〉46以及李運而相關

之學位論文則有謝明子的《政治意識與女性意識的糾結mdashmdash丁玲小說創作論》47

以及李運摶〈當代小說政治意識漫論〉48

由上述成果可知大陸地區對此研究主題較為關注發表論文篇數相對較多

而臺灣地區不僅沒有專書學位論文且僅有 2 篇相關期刊論文而以古典作品

與現代文學創作來分類前賢較傾向以現代小說為研究文本古典作品則僅有《尚

書》數量甚少

40 鄢然〈從《金色筆記》看萊辛的女性政治意識與敘事策略〉《當代文壇》第 5 期2008 年 41 梁惠娟〈試論鐵凝作品中的政治意識〉《社會科學戰線》第 5 期2007 年 42 溫奉橋〈論王蒙小說的政治意識〉《山東省青年管理幹部學院學報》第 3 期總 109 期2004

年 5 月 43 楊劍利〈清末民初婦女政治意識管窺〉《衡陽師範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第 24 卷第 4 期2003

年 8 月 44 張婧磊〈政治意識與人性的悖論融合〉《東疆學刊》第 19 卷第 2 期2002 年 6 月 45 陳世球〈試論丁玲創作個性中的政治意識mdashmdash紀念丁玲誕生 100 周年〉《邵陽學院學報社會

科學版》第 1 期2004 年 46 王健〈論西周王朝政治意識中的合法性理念mdashmdash以今文《尚書》為中心〉《江海學刊》第 6 期

2003 年 47 謝明子「政治意識與女性意識的糾結mdashmdash丁玲小說創作論」河北大學2005 48 李運摶〈當代小說政治意識漫論〉《文藝評論》第 3 期1995 年

207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由上述前人研究成果得知有關本文主題之研究尚有發展空間故本文擬

以清代貞節烈女詩歌為研究之文本嘗試從作品之敘事架構與書寫策略來建構作

者群之政治意識內涵之分析

貳五妃詩墳墓之意象反映明政權走向滅亡與結束

文本

有以明皇室在臺殉節之五妃為題的作品五妃本事參見江日昇《臺灣外記

弁言》丁紹儀《東瀛識略》等皆有記載江日昇站在清朝統治者的立場對鄭

氏王朝一直視之為謀逆亂臣但對殉國而死的寧靖王則抱著頌揚的態度49而追

隨寧靖王殉死的五妃則稱讚其為「且五姬慷慨輕生氣勝男子而臺灣之山川草

木能不因此而增光乎」50可知五妃殉節之歷史地位與道德價值在清康熙年

間即已確定

丁紹儀《東瀛識略》記五妃事較詳51包括甯靖王與妻妾來臺潛居殉國以

至安葬的經過甯靖王在桂王兵敗後跟隨鄭成功到臺灣已失去皇室地位與權

柄的王孫生活所需須自行張羅52迨康熙 22 年鄭氏軍敗鄭克塽降清晚明

最後據點也消失了明王決定殉國詢問五名姬妾的意見結果六人同死丁氏

且詳記五位女子姓氏名稱並詳記五妃墓在「魁斗山麓」53且補記後人稱之為「五

烈墓」

49 江日昇《臺灣外記弁言》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臺灣文獻叢刊第 60 種1960頁 13「設使術桂不死則其名不傳亦與敗葉腐草同寂寂而無聞不幾為臺灣之山靈所笑乎惟其從容就義無慚勝國遺風」江寶釵《臺灣古典詩面面觀》頁 33臺北巨流1999「寧靖王自縊身亡五妃殉情受到推崇與愛戴這種『氣節』自勵似乎是超越朝代的認同成為一種集體認同」 50 參見江日昇《臺灣外記弁言》頁 13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 年臺灣文獻叢刊第 60 種 51

丁紹儀《東瀛識略》頁 105臺北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7臺灣文獻叢刊第 2 種「五妃墓在臺邑仁和里為前明甯靖王姬妾葬所甯靖名術桂太祖九世孫遼王後流賊破荊州避亂至浙唐王封為長陽王旋請讓與兄子改封甯靖桂王命監 鄭鴻逵軍師潰偕鄭成功至臺墾田數十甲自給鄭氏歸命甯靖曰『時逢大難遠潛海外今死期至矣汝輩聽自便』時元妃已故姬袁氏王氏秀姑梅姊荷姊僉曰『王能全節妾等願從』先同縊於室甯靖書絕命詩畢亦自經眾舁甯靖柩於鳳山縣竹滬與元妃合窆而瘞五姬於里之魁斗山麓後人又稱五烈墓」 52 丁紹儀《東瀛識略》頁 105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7「墾田數十甲自給」 53 據許南英《窺園留草》頁 13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2臺灣文獻叢刊第 147 種「墓在臺南城外新昌里」墓碑題曰「明寧靖王從死五妃之墓 」因時代變遷行政區域重新劃分故里名有異而墓碑標題當為後人所增

208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中國旌表女子不同的行為價值都用不同的稱謂這點可以說是承襲了中國傳

統文化中「諡號」的精神與方法以「烈」稱之可見其行為價值在於棄絕生之

欲望而選擇死亡的強烈意志《臺灣外記》記朱術桂與五妃殉節前後細節且寫明

五位殉節女子的身份乃為姬妾文云「其元配羅氏早逝惟有侍姬袁氏蔡氏

荷姑梅姊秀姑五人而已」54而高拱乾《臺灣府志》與周元文《重修臺灣府志》

皆採陳元圖〈明寧靖王傳〉文入傳原文云「王hellip 妾媵五棺埋於文賢里大林邊

去王墓三十里擬表為『五烈墓』」至康熙 58 年陳文達纂《鳳山縣志》中同樣附

有陳元圖所撰王傳然行文已完全不同全文云「妾媵五棺埋於臺灣仁和里魁

斗山豎其碑曰『明寧靖王從死五妃墓』去王墓三十里」55

黃典權以為引同文而完全兩樣主要原因為「『鳳志』是根據當時的實況大大

地把陳元圖的傳文竄改過」56並以為「五妃之名與五烈之表含義很有異趣」黃

氏雖未明言此異趣之內涵然其對於被稱為「五妃」的原因卻有推斷「按照明

代規制袁氏等五人自然不能躋身於妃子她們之所以被稱『五妃』主要原因是義

烈感人認為非稱以『妃子』不足以顯旌其碩節」57

至乾隆《重修臺灣縣志》「妾媵五棺埋於魁斗山去王墓三十里今稱為

五妃墓」58殉節後於後代文獻資料中則由姬妾之身份59晉升為皇權時期中女子

尊貴身份的名號「妃子」清代臺灣古典詩壇中以此為題者大多稱五妃如康熙

朝施世榜〈弔殉節五妃墓〉乾隆朝六十七詩云「吁嗟五妃巾幗真堪旌」嘉慶朝

章甫〈五妃廟〉道光朝劉家謀〈謁五妃墓〉同治朝林豪〈五妃墓〉我們可以說

整個清治時期文人對五妃地位的提昇是認同的

清代臺灣古典詩壇中曾以五妃為題創作總共有 29 位作者其中康熙年間的作

者有 4 人乾隆嘉慶年間 12 人道光咸豐年間 6 人光緒年間 5 人生存年代不

54 江日昇《臺灣外記》(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卷 10臺灣文獻叢刊第 60 種頁 433 55 陳文達《鳳山縣志》(臺北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卷 9臺灣文獻叢刊第 124 種頁138 56 黃典權〈明寧靖王五妃考證〉《臺灣風物》第 20 卷第 1 期( 1970 年 2 月)頁 16 57 黃典權〈明寧靖王五妃考證〉《臺灣風物》頁 16第 20 卷第 1 期1970 年 2 月 58 王必昌《重修臺灣縣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卷 11臺灣文獻叢刊第 113 種頁 388 59

關於五妃之姓名與地位之排行參見黃典權〈明寧靖王五妃考證〉《臺灣風物》第 20 卷第 1期1970 年 2 月

209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詳者有 2 人60其生存創作年代平均分佈於清據臺灣的各個朝代而作者為臺籍身

份者有 10 人具備遊宦身份者有 11 人擔任的官職多與地方文教方面相關另有

8 位不具官銜的內地詩人這些內地作者滯臺時間普遍並不長滯臺不長當以印象

及感受最為強烈的主題人物為創作題材而各朝代詩人持續以五妃的主題創作

可見五妃殉節已非歷史上之單一事件而附有更深刻的意義而同為殉節人物

捨臺邑歷史上其它殉節女子而取五妃取捨之間的動機令人玩味

而最早以五妃為題的作品首現康熙朝王禮陳文達《臺灣縣志藝文志》包

括林中桂施世榜施陳慶何借宜等同樣標題為〈弔殉節五妃墓〉前 3 人據文

獻記載同為臺邑人士許玉青以為其為南明遺民作品中寄寓在臺漢人心中「對

已故的明代政權猶懷有明祚情懷此詩可視為南明遺民對明祚的感懷」並指出

五妃詩題的兩大義為「明祚延長」「軀捐從王」兩大要義61然葉嘉瑩教授指出

判斷一首詞中有無比興寄託之意究竟當以什麼標準來作為依據的問

題helliphellip以為第一當就作者生平之為人來做判斷第二當就作品敘寫之口吻

及表現之神情來做判斷第三當就作品所產生之環境背景來做判斷62

我們搜羅三位詩人之作品林中桂僅有〈弔殉節五妃墓〉一首無法參照

而施世榜據《福建通志臺灣府人物》所載為「晉江人籍鳳山拔貢生」63其所

流傳詩作中有〈靖臺隨軍入鹿耳門〉中有「僻嶠潢池弄王師待廓清」(全臺詩

全臺詩智慧型資料庫)若施果真心懷南明斷不能有此作品而施陳慶除五妃

詩外僅有〈打鼓山〉傳世兼之生平不詳無法由其它詩作取得旁證以釐清

其是否為南明遺民然清領初期清廷對臺邑防範甚嚴若其為南明遺民為何

會成為「臺灣諸生」且官修之《臺灣縣志》標註為「茂才」《重修鳳山縣志》標

註為「庠生」64雖不至有官身但為與官府關係良好殆無疑問詩既「在心為志

發言為詩」若真有如此澎湃之故明情懷為何又僅只一首

60熊佐虞與祝道椿不詳但可以經由記錄其詩的地方志或詩集的創作年代推算其大略的創作時間 61 許玉青「清代臺灣古典詩之地理書寫研究」(中央中文碩士論文2004)頁 139140 62參見葉嘉瑩《清詞散論》(臺北桂冠2000)頁 251 63 見陳壽祺《福建通志臺灣府》(臺北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臺灣文獻叢刊 84 種頁855 64 施陳慶之生平不詳《全臺詩》稱其為「臺灣諸生」詳見第 2 冊頁 50

210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若以雍正時來臺之張湄為例張湄(~)字鷺州號南漪又號柳漁

浙江錢塘人考《清一統志臺灣府》載張湄為 「錢塘人雍正中以御史巡臺灣

嚴稽冒籍校士公明」65張氏既為內地詩人其活動的時期為雍正朝當時清廷

對地方的控制仍嚴格若臺邑五妃命題果真寓託對南明之感懷那必然是種普遍

性的共同認知則如張湄此種背景的遊宦以五妃為題創作的可能性就不存在了

更何況後期詩人以此創作不絕我們只能推測清據前期五妃命題或有可能寄託

詩人對明朝的感懷後期則未必為如此

如朱仕玠〈五烈墓〉「百年荒塚在寧比玉鉤斜漫墮三春淚驚摧五朵花

瘴鄉空葬骨絕海竟無家」(貳頁 388)朱仕玠(1712~)字璧豐又字璧峰

號筠園福建建寧縣人朱氏於乾隆 28 年以儒學教諭之身分抵達鳳山魯仕冀為

其作品《小琉球漫誌》寫序中以為其書詳細描寫臺灣山川草木人情風俗66而陳

璦婷稱其詩作「觀察臺灣的地理氣後與物產」「貼近臺灣的風土民情」67但朱

氏於本篇論文文本中除此詩外未有其它作品可知五妃之創作非徒以女子殉

夫之節烈情操為重點顯現其足以為臺邑歷史文化中的文化主題

而乾隆年間六十七〈弔五妃廟〉一詩其體裁為歌行體篇幅較長敘事色

彩濃厚包含較多人物形象與事件情節的描寫原詩如下

東風駘蕩天氣清載馳驄馬春巡行刺桐花底林投畔森然古墓何崢嶸

路旁老人為余泣當年一線存前明天兵既克澎湖島維時臺海五烈皆捐

生至今坏土都無恙誰為守護勞山精雲封馬鬣連衰草四圍怪石爭縱

橫時聞鬼母悲啼苦想見仙娥笑語聲歲歲里民寒食節椒漿頻奠陳香

羹滿目荒涼已感歎更聽此語尤傷情有明歲晚多節義樵夫漁父甘遭

烹島嶼最後昭英烈頑廉懦立蠻婦貞田橫從死五百皆壯士吁嗟乎

五妃巾幗真堪旌(貳頁 247)

六詩以第一人稱觀點敘事12 句先寫明創作動機春季天清氣爽適合出遊

在這美好的季節騎馬踏青點出季節氣候旅遊方式說明訪五妃墓的緣起

65 《清一統志臺灣府名宦(本朝)》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臺灣文獻叢刊第 68 種頁 36 66 朱仕玠《小琉球漫誌》(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6)頁 2~3 67 陳璦婷〈再現南臺灣二百年前風物mdash朱仕玠《瀛涯漁唱》析論〉《東方人文學誌》第 1 卷第 2期2002 年 6 月頁 127

211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第 34 句則直接點明主題描寫古墓的現況作者乾隆年間宦臺距五妃殉節

年代已久遠古墓蕭然寂寥5 至 10 句寫民間對五妃事蹟的評價既言路人提及

五妃詩都會傷心流淚民間對此歷史案件應耳熟能詳深入人心埋身之處能保

存無恙當是有心人善意維護周全反映詩人創作當時五妃在臺灣民間的地位

1516 句寫當時應時的節日民間也會準備祭品祭拜慰靈可見五妃的地位在乾

隆朝已由凡人升格為具有宗教色彩的人格神2122 句點出五妃殉節的精神價值

足以為後世楷模宣揚表彰其事蹟的背後實有教化百姓移風易俗的政治意涵

末 2 句以歷史上著名的田橫事件相提並論將臺邑歷史之單一事件與中國歷史聯

結六詩先寫景後敘事再評論末了抒懷敘述角度多變融情於景表達

出作者較真切的感覺與看法與其他僅只空泛評論的五妃詩歌有別

六十七(~)號居魯滿州鑲紅旗人其人據〈番社采風圖考提要〉

一文所載「清乾隆九年以戶科給事中奉命巡視臺灣在任三年曾與同官范

咸纂輯『重修臺灣府志』同時留心殊風絕俗並珍視海東文獻」六氏既為滿

人其出遊至五妃墓當無悼念前明之意其身為巡臺御史政蹟為歷史肯定

或有「留心殊風絕俗」之用心

莊勝全提及「英國文化史家Peter Burke在研究 17 世紀英國旅遊者至義大利旅

遊的情形時發現由於不同的生活背景(宗教語言氣候與習俗)致使旅遊者對

於不同群體間所洩露的文化差距往往有銳利的觀察也就是這些旅遊者會特別留

心他們認為是奇特的事物上他們的旅遊記錄便是在文化刻板印象(cultural

stereotype)與個人觀察(personal observation)間交織互動而成」68六氏以內地官宦而

為臺邑風土之詩與莊氏所言旅遊者外來客的角色相當而其所言不同群體從

種種跡象可知乾隆朝臺灣接收中華文化的薰陶尚不夠久遠還在經歷所謂「內

地化」的過程因此臺邑比諸內陸確實像是不同群體然外來客(如六氏)所觀察

到的除莊氏所言之「文化差異」還有「文化類同」據此可知外來詩人對臺邑

印象的記錄實亦參與臺邑文化歷史的建構

五妃詩中有以後人身份感嘆前朝的人與事以及對明朝與鄭氏王朝興衰的評

68 莊勝全〈清康熙朝臺灣印象的轉變---以四位親歷者的觀察為例〉《臺灣風物》第 56 卷第 3 期

2003 年頁 56

212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論詩人對五妃的弔古有時會與明王朝的覆滅連結在一起從而使敘述的觸角

觸及更深層的政治意識的層面乾隆時任巡臺御史兼理學政范咸〈弔五妃墓十二

絕句〉十二首之一「明亡已歷四十載死節猶然為故明荒塚有人頻下馬真

令千古氣如生」(貳頁 258)

范咸(~)字貞吉號九池又號浣浦浙江仁和人根據范詩分析

前 12 句提及明亡及五妃殉死此處將其死亡定位為為明朝亡國而殉節故在詩

歌中將五妃與明政權劃上等號而第 34 句寫荒涼的墳墓卻能引來有心人絡繹不

絕的拜訪是因為其慷慨氣節足以使精神不朽全文敘述觀點一致范氏身為

遊宦詩人實與前文所述六氏一樣注意到臺邑區域性文化歷史故五妃人與事

寫入臺地歷史實與其政治背景有莫大的關連如施世榜寫五妃詩而論及明朝政

事施世榜〈弔殉節五妃墓〉「回首可憐明季世相臣事業不堪云」(壹頁 234)

而前所言六十七〈弔五妃廟〉以及林中桂〈弔殉節五妃墓〉等皆是歐麗娟提到

由於死亡與人世間最大的聯繫或是死後世界最接近陽光的界限厥在於

分隔陰陽的一抔黃土mdashmdash一個可供緬懷紀念的具體憑藉縹緲的魂靈既是

抽象而不可捉摸以憑空想像的成分居多但是人死所歸的墓塋丘隴卻

如同一切物質一樣具有實質可觸的屬性既是安頓死者的居處可免於生

死混雜所帶來的種種問題又無礙於作為死者精神的象徵和死後生命的依

附之地69

但五妃事件中墳墓的形象為何特別鮮明除了歐氏所言其為「一抔黃土mdashmdash

一個可供緬懷紀念的具體憑藉」「死者精神的象徵和死後生命的依附之地」便

於民間傳說的流傳外如同前文所言清政府積極將五妃與明王朝劃上等號不

斷修繕突顯五妃葬身之所的舉動就如同不斷清除明政權(或漢政權)殘存的勢力

試圖將明王朝永遠塵封深埋於不見天日的墳墓對其統治權不可有絲毫之影響與

撼動故歷朝有官方修繕的動作

如《臺灣詩乘》載「臺南寧南門下有五妃墓道碑為乾隆十一年臺灣道莊

年所立刻巡臺御史六十七范咸之詩」70以及《福建通志臺灣府古蹟》「乾隆

69 歐麗娟《唐詩的樂園意識》臺北里仁2000 年頁 386 70 連橫《臺灣詩乘》卷 2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 年臺灣文獻叢刊第 64 種頁 50

213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間兩巡院命同知方邦基重修且立碑於南門外曰「五妃墓道」71而終清治時

期以貞節烈女為主題的作品以五妃與鄭月娘最多而後者是因為有宋永清召

集徵詩之會一舉而有 18 位詩人共襄盛舉故若論自發性的題詠為詩應以五妃

為題者最多且以五妃為題之作品各朝均有自康熙至光緒作品未曾斷絕而

內地詩人佔一半以上其中一半又具遊宦身份作者為臺邑詩人者又多站在統

治者立場故由生前的明朝郡王姬妾跨越生死界線而成五妃由民間感念傳頌

而至清朝官府迎入延平郡王陪祀至五妃墓而神異靈跡顯現民眾祭拜虔誠而至

五妃廟發展至臺地民間神祇以至為古蹟勝景而為臺灣歷史文化在客觀現實

世界具體可感的一部份成為臺邑歷史上的文化語碼72可以說是臺邑社會構築本

土集體記憶的典型範例

就如同前言所提及的是「異族婦人在家族中的角色隨其丈夫而定隨丈夫之

尊卑而尊卑」這五人在生時身份為皇族之妾殉節的對象不僅是一個男性

還擴大成為這位男性所代表的中央皇權亦即明朝政權許東海提及

屈〈騷〉中種種女性書寫的目的主要不在呈現女性世界的客觀風貌相

反地卻藉以作為隱喻傳統男性政治建構中倫理秩序問題的紛云雜遝因

此從屈〈騷〉以來辭賦中的女性書寫其背後的創作本質無非還是

回歸男性中心的文學運轉機制而且具有濃烈而明顯政治意涵73

許氏所言雖為辭賦但種種跡象顯示此說法應能適用於清代臺地五妃主題

的詩歌亦即以五妃殉節死亡為主題的作品其實隱喻著朱術桂所代表的明朝政

權五妃隨夫殉國實乃隱含著明政權滅亡的悲劇結局

第二我們可以考量到五妃之題詩有大量的作品都以其葬身之墳墓為題

而墳墓在中國文化中一直都代表著一種終結完了以及與現實世界有永遠跨不

過涇渭分明的鴻溝74畢恆達如此陳述空間「空間絕不是一個價值中立的存在

71 陳壽祺《福建通志臺灣府臺灣縣冢墓》卷 47頁 145臺灣文獻叢刊第 84 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 72 葉嘉瑩《漢魏六朝詩講錄》頁 121臺北桂冠2000「符號學理論認為當一個符號在它的傳統文化中使用很久的時候它就形成了一個 code----語碼使你一看到它就會產生某些固定的聯想」 73 參見許東海《女性帝王神仙先秦兩漢辭賦及其文化身影》臺北里仁書局2003 年

頁 50 74 參考前文關於五妃詩歌之評述

214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或是人們活動的背景它一方面滿足人類遮蔽安全與舒適的需求一方面更展

現了人們在某時某地的社會文化價值和心理認同」75於是由五妃所代表的明朝

政權就被詩人們所題詠的五妃墓永遠的鎮壓了結了變成一個歷史的符碼

永遠封存在時間的長河之中

那些試圖推翻新政權的反清復明的思想隨著五妃事件進入臺地人民的集體

記憶五妃墓成為一個勝景古蹟也成為對前朝追弔哀念的象徵被放逐至另

一個另一個世界如同人們永遠不能起死回生明政權也被封於古墓之中進入

歷史一去不返了如此我們可以解釋清政權對殉節明朝的寧靖王與五妃的善

意我們由此也可以解讀終清一朝詩人對五妃事件的題詠內涵

參民變烈女的歌頌反映創作群對清廷統治權的支持與肯定

文本反映創作群對主角人物命運之探索與思考著重於人物與政治千絲萬縷

的聯繫從而表現出臺邑明清兩代統治集團的抉擇與判斷

清乾隆林爽文事變中有劉烈女殉節事劉氏生平見諸臺邑地方志乾隆 53 年

之《欽定平定臺灣紀略》記劉女殉節事76此文以奏聞之敘述口吻簡明扼要陳述事

件之來龍去脈與方志傳文不同並無穿插人物自剖心志之獨白文末評論烈女

行蹟並懇請旌表彰顯更可見此文之用途乃對上奏聞之作

賀伯代所撰〈烈女劉滿姑傳〉77文章增加了劉氏家族中另一烈士之述寫即

劉亨基之子挺刃護父之烈舉而劉女見大勢已去奔赴小池也增添了旁人勸阻譬

解之言劉女之回答則顯見其智慧識見豐富了烈女人物內涵而臨死之前劉

女與賊人之衝突則化為對話表現之賊言充滿恫嚇意味而劉女回答「我名家女

豈懼死乎汝等生當太平甘為逆亂官軍至碎屍萬段矣」則完全站在統治

階級立場發聲

75 畢恆達《空間就是權力》臺灣心靈工坊2001頁 2 76 《欽定平定臺灣紀略》卷 62頁 998 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臺灣文獻叢刊第 102 種 77 《碑傳選集》(四)臺灣文獻叢刊第 220 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6頁 557

215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首先《彰化縣志》中劉女之死乃在懼怕受辱而此文則自言為「名家女」

稱對方「逆亂」則烈女與賊人之對抗已提昇為國家與叛逆份子的對立而前

面各志文所未有之「官軍至碎屍萬段矣」更充滿為清政權宣傳劉女已轉為

國家發聲器之角色可知劉滿姑之旌表入祠備受朝廷重視其政治意涵不言

可喻而前面志文始終保存著劉女被虐殺之記載於此文被刪節可知對人物之

悲憐所引發對人生命運之思考認知已非此文所著重者光緒年間之《臺灣通志》

對烈女之記載則轉為簡單扼要僅為事件重點之交代78 但劉女殉節事發生於

清朝中期一直至清末雖詳略有別然仍保留對此人物之記錄再加上旌表之

慎重其事入祀與建祠皆為官方主導故可視為地方志書建構臺地女性貞烈典範

以加強對臺政治控治力量之典型範例

清乾隆年間的錢唐諸生陳裴文〈劉烈女〉以林爽文事變中遇難烈女劉滿姑為

戀父必甘白刃蹈滿姑死烈刃死孝罵賊不畏遭群凶滿姑死孝還以忠

三尺刀光一尺水滿姑知生不知死君恩隆祀臺灣城滿姑雖死仍如生

史乘千秋載奇節劉郡丞女年十七(參頁 167)

此詩以客觀觀點敘事前 8 句為兩兩相對之對句第 1357 句寫烈女殉

節獲旌之關鍵過程因戀父未能及時離開兇地因罵賊而遭難先為刀傷後跳水

而死事平後受君王旌表更得入官祠受後世香火第 2468 句則重複相同的

句式每句僅更動數字重點在強調人物的行為價值末 2 句則寫其精神生命的

不朽傳世全詩偏於主觀評論對人物事蹟僅為概括重點說明陳斐文生平不詳

但為內地詩人無疑至嘉慶年間蕭綸也有〈臺灣三仁詩〉詩文如下

臺灣淨掃無風塵天子下詔褒三仁三仁何姓氏一為壽同春淡水縣丞

老幕賓丞亡攝官克復城出兵勦賊死賊營其一嶺南客 國子生寓彰

化糾義民其姓李氏喬基名守鹿仔港有成績戰牛馬莊終殞身 同時

見此二義士一弱女子尤絕倫滿姑年十七父曰劉郡丞賊先執丞次脅

姑 姑不受辱泣且嗔蹈河不死罵益烈白璧雖碎聲錚錚是三人者微且

輕非將非吏非守臣身雖死義分甘沉淪幸遇天子大聖明幽遐必矚

78 《臺灣通志》〈資料(二)文職冊〉臺灣文獻叢刊第 130 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2頁 804

216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名教是敦曰此三人縱疏賤磊落大節宜弔旌詔建祠宮楹桷維新有

司歲時祀以特牲為問蟻賊起事辰士民奔走婦女被掠何無一人能

及此三人吁嗟乎人人且有忠孝情盍至三仁祠下一聽天子命祀之恩綸

(肆頁 234)

蕭詩體裁為歌行體篇幅較長以客觀第三人稱觀點敘述夾有議論與抒情

對人物身份背景以及事件發生的經過有詳細的描寫三仁者稱三位在事變仍稟

持著節操正義剛強不屈奮勇抗賊的義士而清政府在民變平定後下詔褒揚

三人並興建三仁祠命地方政府歲時節令予以祭祀後世永念

而這三位義士身份背景各異第一位名叫壽同春事變發生時為淡水縣丞的

幕賓年紀已經大了在縣丞遇變身亡他危亂中一肩擔起責任率兵勦賊不

幸死在賊營第二位名叫李喬基為寄寓彰化的內地人具國子生身份在亂事

中集結民間力量變頗有成績但不幸在牛馬莊戰死第三即是劉郡丞之女蕭

氏對劉滿姑的敘述最為詳盡也許是因為劉氏的事蹟最具傳奇色彩對於三仁

事件的價值與清政府褒揚的動機在作品中也進行討論蕭詩雖為文學作品實

已具記史的作用且歌行體句式長短自由用語淺白尤利於傳播蕭綸據《全

臺詩》所載「字子山江蘇太倉人嘉慶年間(1796~1820)貢生著《樊村草堂

詩集》」」(全臺詩全臺詩智慧型資料庫)

然則寫臺灣烈女劉滿姑的兩位詩人皆內地人士而劉烈女為內地官宦之女

隨父赴任而喪命於臺邑因此而成為臺灣列女歷史其中一員然為何以劉女為詩

者臺邑詩人缺席此可疑之處

劉滿姑罵賊不屈而為亂兵所殺後為清廷封為三仁並下詔建祠祭祀宣示

著清朝統治權的正當性與絕對性褒揚滿姑罵賊而亡的義烈行為足以教育臺地

民眾必須忠於清朝反覆一再灌輸教育臺地百姓必須遵從的政治歸屬盧建榮曾

提出「一位漢人婦女絕不容許異族染指其身體於此漢女身體是一種漢人國家

主權的隱喻」79林爽文民變雖非漢胡之對立與衝突但劉女為清廷官吏縣丞之女

對抗的是民變中的暴民此對立衝突也隱含兩種政治勢力的對抗包括兩個群族

79 盧建榮〈從男性書寫材料看三至七世紀女性的社會形象塑模〉《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報》第 26 期1998 年頁 18

217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對物質包含食物土地性等各種資源的佔有與爭奪這點與中國歷史上漢胡勢

力對立的性質相當

因此我們可以這樣推定劉女的身體成為清治臺地權力的展現場烈女力拒

事變外在武力侵辱隱喻著清廷對臺地的所有權不可被被侵犯劉女死前面對侵

犯的態度與言語以及死亡方法的描述這樣剛烈行為的極度刻劃與突顯使劉

女抗暴的決心與影響力大為提高促使臺邑男性興起女子猶能如此保家衛國身

為男兒怎可不奮發而這種百姓為國犧牲意識與認知的養成對統治階級而言

實是鞏固政權一個重要的手段故可窺知劉滿姑事跡之所以能受到清廷大家宣揚

的潛在原因80

又如陳維英〈為王樹生明府題姊姒三節圖〉「乾坤存王氣女子識綱常人

是松梅竹心如冰雪霜後先三不朽生死一齊香況我鬚眉輩貞忱豈可忘」

(伍頁 199)反覆陳述著女子之所以能實踐綱常倫理是因為統治階級教化百姓成

功而女子都能夠捨生取義況且我們鬚眉男兒報國犧牲豈能後人陳詩服膺統

治階級的意識型態而此統治階級則為清朝廷

中國傳統上有士人殉國與女子殉節被類同化的傾向故詩歌書寫殉節的烈

婦也常別有隱喻如明朝末年已有士人以婦女死節或守節的選擇來比擬士大夫

殉節與守節的問題以臣殉國如婦殉夫者如晚明袁崇文〈黎烈婦傳〉云「臣事

君與婦事夫論者嘗相提其義皆取於致命遂志」81以及徐枋〈與葛瑞五書〉舉時

人的說法「殉節為易守節為難為烈婦易為節婦難」82顏元云「明末死節

之臣閨中義婦耳」83亦有士人為詩引節婦來比喻忠臣的如孫枝蔚〈朱矞三母

費太孺人貞節詩〉之一「節婦如忠臣所難非一死立孤能有成庶可光前史」

84以及吳嘉紀〈程寡婦歌〉

80 盧建榮〈從男性書寫材料看三至七世紀女性的社會形象塑模〉《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報》第 26 期1998 年頁 12 81 袁崇文(1595 年進士)〈黎烈婦傳〉載於屈大均(輯)《廣東文選》《北京圖書館古籍珍本叢刊》冊 117卷 15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康熙 26 年(1687)三閭書院刻本影印本1989 年頁 507 82 徐枋〈與葛瑞五書〉《居易堂集》卷 2頁 1 上下 83 李塨纂王源訂《顏習齋先生年譜》(附載於顏元《顏元集》)卷上「辛亥(康熙 10 年1691)37歲」條下冊頁 735 84 孫枝蔚〈朱矞三母費太孺人貞節詩〉《溉堂後集》卷 3《溉堂集》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頁 6 下

218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心志不改伊維寡婦忠臣忠臣識大義臨難往往致其身婦人脂口澤膚

十人九人腸肺愚節操曷繇自勵門戶胡能獨扶君不見程寡婦hellip夫死婦

不死祇緣黃口兒女須題攜85

等皆是而吳德功〈洪烈婦〉

山水毓貞媛乾坤鍾間氣鹿溪洪氏女少小知大義相攸郭阿奴二十

婚始字賦性靜而貞德容兼洵備百輛未盈門凶信忽傳至阿母默無

語阿爺言甚秘連理樹折枝比翼鳥分翅賢哉女聰明倉猝知其意

外聞薤露音聒耳夜不寐妾命實不猶君魂歸何處扯碎同心結滂沱

兩行淚膏木誰為容鉛華屏弗御身披侍嫁衣耳挂定盟珥欲效梁家

婦私將刀劓鼻欲效王氏妻親持斧斷臂全體遭毀傷所受反自棄

惟念夫遽亡不如從夫去生前不同牢死後共埋地擁衾臥空床絕粒

忘飲食急延良醫來醫來云不治切脈知血虧聞聲識腸碎娘勸啜茶

湯爺勸吃餅餌烈女誓弗肯含淚惻然對女子節不移忠臣心無二

兩語昔曾聞今豈易其志願娘勿悲酸願爺勿涕泗翹首盻蒼天婺星

空際墜頃刻魂歸陰不瞑張目眥鮮血兩腔填姑嫜來駭異面色猶如

生從容赴大隧性命弁髦輕巾幗鬚眉愧鹿溪諸紳耆拜迎擁塗次

鹿溪諸父老稱揚遍市肆滿路焚香楮兩部喧鼓吹名教獨扶持閨烈

千秋著一死重泰山兒女英雄類殉夫未嫁時奇節實非易彤管長流

輝貞珉謹泐記節孝採輶軒我忝與其事綽褉徵門楣旌表乞天賜」

(《瑞桃齋詩稿》全臺詩全臺詩智慧型資料庫)

〈洪烈婦〉雖為詩作然以五言古體長詩之體裁篇幅較長敘述事件前後

變化曲折詳盡其開端雖以客觀第三人稱發展中間模擬各色人物動作聲口將

烈婦絕食而亡的過程進行更長時間更具體詳細的描寫從主角的動作姿態醫

囑診脈親人的照顧死別的淒涼等刻劃出主角面對死亡從容不迫的形象而

「女子節不移忠臣心無二」「一死重泰山兒女英雄類殉夫未嫁時奇節實

非易」亦同樣以節婦比忠臣而以婦女死節或守節的選擇來與士大夫殉國與否

來相比擬而陳肇興〈題烈婦張沈氏殉節事〉(古體九解)

蔦蘿泛長風根莖無斷絕由來連理枝生死不相別君不見張烈婦慷

85 吳嘉紀〈程寡婦歌〉楊積慶箋校《吳嘉紀詩箋校》卷 12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頁349

219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慨殉夫勇且烈婦姓沈氏名心娘十八于歸張家郎舉案齊眉慕孟光如

膠如漆樂且未央忽忽五年載弄之璋二豎入室夫病於床求神問藥

淚睫承眶一朝怛化五內崩裂如沃湯大哭一聲氣結無語娣姒急申

救阿翁欲言不言淚如雨曰汝有孤兒在旦夕須哺乳長跪謝阿翁

妾心堅如銅兒生有祖累姑嫜妾身雖死兒可長夫沒無人侍巾帚妾身

不去誰為偶黃泉會有相見時升天入地妾從之明珠為夫斂綺羅為夫

裝執紼扶柩上北邱歸來拜姑泣媳身未亡如已亡綰我同心縷著我

嫁時衣孤燈耿耿酸風吹尺組畢命人不知人不知舉家奔救烏烏啼

生同衾死同穴青塚巢鴛鴦飛鳴自成匹謂予不信如曒日人慕婦烈

且貞我作歌戒貪生吁嗟乎女子仗義能殺身何迺國家多全軀保妻

子之庸臣(《雲林縣採訪冊˙藝文》頁 206)

陳詩第 1 段 1 至 6 句以比興開端以蔦蘿與連理枝來比喻生死不離的夫妻情

感並引出烈婦殉夫的主題第 2 段 7 至 14 句以客觀敘事觀點寫烈婦之姓名歸

寧夫家後的幸福家庭生活第 3 段 15 至 24 句寫詳細描寫夫婿病起不測以至於身亡

的經過作者善用人物表情刻劃其心理狀態如寫烈婦「淚睫承眶」寫家翁「欲

言不言淚如雨」極力寫喪夫喪子後悲慘的情狀第 4 段 25 至 34 句作者模擬烈婦

與家翁的對話以代言體各自表述殉死與否的考量第 5 段 35 至 43 句作者模擬烈

婦聲口敘述依禮安葬夫婿後從容殉死的過程第 6 段 44 至 56 句為事件收尾作

結敘事觀點一變為作者以第一人稱自述說明為此詩之創作動機將臣節與婦

節類比並提並以諷刺那些偷生忍辱臣子全詩敘事觀點多變人物情事介紹較

為完整情感神態刻劃細緻且以人物對話鋪陳情節頗具戲劇搬演效果

陳肇興(1831~)字伯康號陶村臺灣府彰化縣治(今彰化市)人為

清代中期臺邑著名文人《全臺詩》稱其「有個人心靈世界及理想抱負的抒寫

詩作的關懷重心亦往往與生民百姓密切相關在形式上陳氏習慣以長篇歌行來

抒懷言志詩作風格雄健豪邁」並稱其「肇興之詩胎息於杜甫可視為清

中葉臺灣文壇之『詩史』」

陳氏曾從鹿港拔貢廖春波讀書於彰化白沙書院和蔡德芳曾維精廖景瀛

合稱「白沙書院四傑」同治元年(1862)戴潮春事變拒絕戴氏之拉攏遂遁入武

西堡(今集集)之牛牯嶺山中是年 7 月謀刺戴氏失敗幾瀕於險境著有《咄咄吟》

220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一書詳錄戴案經過(參見全臺詩全臺詩智慧型資料庫)故其詩作有述寫現實

社會歷史風貌的企圖

林翠鳳曾舉陳氏《陶村詩稿咄咄吟》中的詩作分析其儒士的性格更以

其詩歌中不同時刻所追摩的前賢而得出其共同的特點始終堅定支持既有的朝

廷以及篤志排拒外來騷亂勢力並以為「陳肇興在顛沛流離中始終不移其為大

清朝廷臣民的立場」86同樣在文本中的作品亦表現出忠於君王朝廷之思想

許夢青〈自書吳烈婦傳後〉

誰能輕一死慷慨赴重泉不減忠臣節方知烈婦賢心爭秋月皎節勵

古松堅慚愧偷生輩雖生亦枉然(《鳴劍齋遺草》)

許夢青(1870~1904)字炳如又字荊石蔭亭泮名夢青號劍漁又號

雲客冰如高陽酒徒許氏為鹿港邑庠生其祖母賀太安人以節孝旌於朝

奉詔入祀彰化節孝祠其歷乙未割臺上書唐景崧又在日軍攻臺時隨練勇赴

八卦山抗拒抗日行為失敗後又逢四次家喪一生際遇曲折由官家子弟一變

為落拓文士《全臺詩》稱其「歷盡人世滄桑半生苦況盡託於詩」「以奔放

絕足之才為自由不羈之行遂一轉而為跌蕩詩人」可見其浪漫氣質許常安

評曰「雖時有浪漫 自由清狂豪放之作風然其實質乃具有嚴肅悽涼

寫實之社會骨格故其詩多為心底之聲時代之反映」(參見全臺詩全臺詩智

慧型資料庫)

許詩著重於烈婦慷慨赴死的義烈行為其以客觀評論方式開展將忠臣與烈

婦臣道與婦道相互比附所著重是烈婦行為在中國傳統倫理的道德價值而

其襲用詩歌中具文化意涵的文學意象如秋月古松在中國詩歌中皆為貞節幽

靜的象徵若《全臺詩》稱其「潛心詩文以舒胸中塊磊」則此詩以「慚愧偷生

輩雖生亦枉然」或可相彷彿則進一步以文本婦女尚能以死殉節而身為男

兒卻臨難茍免故詩作中往往有鬚眉男兒且不如之慨歎

86 林翠鳳〈從《陶村詩稿咄咄吟》看陳肇興之儒士性格表現〉《臺中技術學院學報》第 1 期2000 年 6 月頁 21

221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肆貞節烈婦的書寫反映漢文化移植臺邑的認同

中國大約在西漢末期儒家學說完成統一折衷諸子學說的目標墊定其在

漢朝學政界的絕對獨尊的權威地位而轉而以經學的形式面世成為後世中國

思想的主流87由於思想上的獨尊儒術漢以後的統治王朝也都以儒家經典為國家

教養人材的基礎因此後世士人的思想不免有儒家學說之色彩在不同程度上成

為儒家的信徒而儒學中所具備的現世務實群體的特質以及「內聖外王」

的人生實踐理想使得士人的眼光始終注視著百姓之福址關心人民的生計而

「風俗淳美」便是理想現世世界的基礎《詩經大序》「美教化移風俗」

《禮記樂記》「移風易俗莫善於樂」《荀子王制篇》「美風俗」《辭

海》也對風俗提出解釋「多數人之精神的一致表現歷時久遠型為定式足以

拘束個人之行為支配實際生活者也」88

而《漢書地理志》則進一步將風俗與聖王德政結合在一起以為百姓有五

常之性因為各地之自然環境與個人秉性氣質的差異因此各地的風俗便會隨自

然地理與人文背景的不同而有差異與此同時風俗又跟聖王的王教相關聯是

聖明君主展現教化的場域故云

凡民含五常之性而其剛柔緩急音聲不同繫水土之風氣故謂之風

好惡取捨動靜亡常隨君上之情欲故謂之俗孔子曰『移風易俗莫

過於樂』言聖王在上統理人倫必移其而易其末此混同天下一之中

和然後王教成也89

而由聖王至士大夫至百姓階級社會的層層影響傳播發展出中國傳統文化

中所謂由上而下風行草偃式的思考邏輯最典型的是杜甫「致君堯舜上再使

風俗淳」所展現的邏輯演繹而要如何由上而下這牽涉到前文所說的中國文化

特質中「內在超越」的要求因此王教在移風易俗的政策理念上主要乃是以『統

理人倫』為根本核心對淳美風俗的追求就會從最根本的人倫秩序的建立與維

87 劉靜貞〈劉向《列女傳》的性別意識〉《東吳歷史學報》第 5 期1999 年 3 月頁 3「儒家學說真正浸透漢朝的學政界確立經學的絕對權威其實已是元帝至王莽之世也就是到了前漢的最後五十年間原為諸子之一的儒家才完成其統一折衷諸子思想的目標而以經學的形式展現」 88 修訂本《辭海》下冊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41頁 3199 89 《漢書地理志》臺北鼎文書局1983頁 1640

222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持著手詩人作品中反覆出現的教化百姓移風易俗的追求往往伴隨著現實事

件中倫常綱紀的成立與破壞一起出現並成為一種執著的詠歎匯流入中國詩歌

的傳統文化90

烈婦鄭月娘生平首見周元文編纂之《重修臺灣府志》91傳文後更附有〈徵詩

小引〉一文並附上鳳山縣令宋永清等 18 位文人之徵詩作品康熙 47 年鳳山縣令

宋永清倡議當時臺灣官紳以鄭女為題進行創作由方志附有引文與詩歌原文可

見當是轟動地方之風雅盛事92《全臺詩》稱宋氏為「善察民情雅意文教頗有

宦績」(全臺詩全臺詩智慧型資料庫)既雅意文教則此次徵詩不免寓有教化

功能

《重修臺灣府志》所載〈徵詩小引〉記錄當時風雅的徵詩之舉93並註明主

要的目的是為了「青史不遺願徵詩而表著海天生色」可見徵詩活動除了是詩

人消遣怡情之舉也寄寓著希望能留下可供後人學習景仰的婦女典範書寫地方

史實的意圖謝貴文以為「可見發起人宋永清深受當時官員與文士的肯定與愛戴

他亦透過此徵詩活動提倡文風獎勵貞節達到以文學教化風俗的目的」94然此

徵詩之會透露出兩項訊息即文本之教化目的以及此會之後以鄭月娘為題之

詩作消聲匿跡可見文本題詠之對象若為平民百姓相較於前文陳永華女及鄭斌

女兩位烈婦可知其受到關注及賦予的意涵會隨之減少

《重修臺灣府志人物志》總共收錄了 18 首詩作95此徵詩之舉是康熙 47 年

90 歐麗娟《唐詩的樂園意識》臺北里仁2000頁 90「王教在移風易俗的成就上主要乃是

以『統理人倫』為根本核心因此對風俗的探討也就不外乎種種人與人之間的對應關係以及由

此衍生的社會秩序與人性特質的範疇」「標示出社會群體的生活感受與心靈狀態的一般趨向而

人人切身相關的行為依據和心靈歸屬的問題也包含在其中」 91 周元文《重修臺灣府志》卷 8〈人物志貞節〉臺灣文獻叢刊第 66 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頁 272後亦附有〈徵詩小引〉與諸詩原文為「鄭氏月娘者泉之南安石井人也年十九歸儒士王曾儒家曾儒食貧志學 甫閱年以病卒翁以貧故欲即葬月娘跪泣告乞得暫停眾謂夫死不忍恝 然常情也越數日語其翁願死從夫葬翁駭然囑鄰媼勸止月娘曰『吾當夫病劇時即以死許之義不可移』比後提防稍疏投繯而逝邑侯宋公嘉 其節通聞上憲獲褒獎焉侯親祭其墳額其廬曰『百年今日』蓋侯挽詩 有『百年今日乾坤老』之句也合葬依仁里內園路西」 92 徵詩之舉發生時間點為何學者以參與者之到卸任時間推斷以為康熙 47 年為確詳見王俊勝《清代臺灣鳳山縣詩歌研究》文化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2002頁 118-119 93 周元文《重修臺灣府志》卷 8〈人物志貞節〉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頁 272 94 謝貴文〈清代鳳山知縣宋永清的政績〉《高市文獻》第 18 卷第 1 期2005 年 3 月頁 38 95 第一首的作者為鳳山知縣宋永清康熙 43 年(1704)來臺任官《全臺詩》稱其「善察民情雅意文教頗有宦績工詩」第二首為臺廈道王敏政康熙 43 年(1704)至康熙 49 年(1710)來臺任官《全

223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發生距離康熙 23 年清朝平臺臺灣納入清朝版圖已有二十餘年南部的經營如

諸羅縣城衙署文廟學校皆有初步規模宦遊人士創作詩歌的風氣推動了

臺地的文風而諸詩於方志上排列的順序大概以官位高低來決定先後故內地

詩人作品排在前面而臺邑詩人作品排在後面這樣的情形呼應了前文所言臺灣

早期詩壇以遊宦詩人為主而臺邑有志於參與科舉的士人開始與清據初期的內

地統治階級進行交流與結合發展出初期的詩歌創作

除了籍貫生平不詳的張師文內地宦遊來臺的人士有 8 人所擔任有關文教

方面的官職如教授教諭等有 4 人而任職知縣的宋永清與任職臺廈道的王

敏政後世則對其有「善察民情雅意文教」「待人仁厚」「百姓賴以全生」等

關心民情之評價作者為臺邑人士則有 9 人大都具有增生廩生拔貢等鄉紳

身份施世榜更有「樂善好施」「農民咸受其利」等佳評扮演著臺灣地方民

間勢力首領的角色由此推知以鄭烈婦為題的徵詩之舉實具有地方輿論意見

的性質

而林華昌〈節婦鄭氏詩〉「獨挈綱常萬古寒」(壹頁 361)林氏為清康熙

43 年調任臺灣府儒學教授孫襄〈節婦鄭氏詩〉「扶植綱常吾輩事新詩題徧

海東天」孫氏為清康熙 37 年授福安教諭後改任臺灣諸羅縣為教諭李欽文〈節

婦鄭氏詩〉「輕生重節植綱常」(貳頁 40)李氏曾任福建南靖訓導張士箱〈節

臺詩》稱其「待人仁厚尤加惠原住民嚴禁通事社商之剝削濫派遇歲荒歉極 力為民申請賑恤百姓賴以全生」第三首作者為臺灣府儒學教授林華昌康熙 43 年(1704)來臺第四首作者為臺灣縣儒學教諭陸登選康熙 43 年(1704)至康熙 47 年(1708)在臺任官第五首作者為鳳山縣學教諭吳周禎康熙 42 年(1703)來臺第六首作者為臺灣諸羅縣教諭孫襄第七首作者為臺灣人陳聖彪康熙 47 年(1708)的副貢《全臺詩》稱其「善文工詩」第八首作者為張師文清康熙年間人生平不詳第九首作者為守戎張駥清康熙 47 年(1708)來臺任臺灣水師協標左營守備第十首作者為桐城人孫日高第十一首為臺灣府治東安坊人李欽文《重修臺灣府志》稱其「廩生」而《全臺詩》稱其「清康熙 60 年(1721)歲貢生曾任福建南靖訓導能文工詩」第十二首作者為張纘緒《全臺詩》稱其「清康熙五十年(1711)臺灣貢生」《重修臺灣府志》稱其「廩生」第十三首作者為張士箱《全臺詩》稱其「清康熙四十一年(1702 年)東渡來臺落居鳳山次年入鳳山縣學後為臺灣府學生員補增生廩生迄雍正十年(1732)五十九歲時成為歲貢生」為科舉業而移居臺灣鳳山第十四首作者為鳳山縣人鄭應球《全臺詩》稱其「性情耿介崇尚氣節」在朱一貴事件時為逃避朱氏同黨招募「夜晚攜妻子遁逃」可知當時鄭氏政治傾向是站在清朝政府一方又稱「主掌縣書院教席長達十餘年有益地方文教甚多」可見著重於民間百姓教化培養文風第十五首作者為臺灣諸羅縣人鄭鳳庭《全臺詩》稱其為「清康熙年間廩生」第十六首作者為康熙年間臺灣增生鄭煥文生平不詳第十七首作者為臺灣縣人施世榜為康熙 36 年(1697)拔貢《全臺詩》稱其「樂善好施興築水圳農民咸受其利」第十八首詩作者為鳳山縣人李廷綱只知其為康熙年間人生平不詳以上為鄭烈婦詩歌相關作者下文引詩處對作者即不再進行介紹

224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婦鄭氏詩〉「 風謠傳海內千古尚相看」(壹頁 425)張氏於乾隆 2 年出任漳

州府學訓導王敏政〈節婦鄭氏詩〉「苦節高風重栢舟輶軒問俗首先求」(壹

頁 362)

王氏於康熙 43 年移分巡臺廈道前列作者皆以烈婦鄭月娘為主題著重於女

子實踐德行的價值足以為後世樹立以生命維護綱常倫理的典範如王敏政所言

「問俗」帶有濃厚的移風易俗的目的乾隆年間六十七〈弔五妃墓〉 島嶼最後

昭英烈頑廉懦立蠻婦貞」(貳頁 247)六十七於乾隆 9 年以戶科給事中奉命

巡視臺灣朱澐〈李節孝〉「聖朝傳採柏舟篇海外旌揚李母賢」(貳292)

朱氏於乾隆 12 年調任鳳山縣訓導秦定國〈五妃墓〉二首之二「海表觀風

題墓道陽秋有筆墨痕新祇緣千古綱常係豈獨傷心弔五人」(參頁 147)

同治朝林豪〈詠臺陽古蹟十二首五妃墓〉「何幸教化行閨門」(《臺灣詩鈔》

卷 5頁 106)將閨門的教化與五妃事蹟結合起來於是這個單一的歷史事件便被賦

予移風易俗實踐聖王政教的任務這作品也就隱含出政治教化的色彩

道光咸豐年間劉家謀〈海音詩〉一百首之九九「匆匆六甲光彤史況沐

皇風二百年」(伍頁 308)劉氏於道光 29 年調臺灣府學訓導劉氏自註的詩序

並言 「今入版圖將二百載矣列聖相承昭然禮法有不共被涵濡哉近周光邰明

經欲輯臺郡節烈勒成一編誠盛舉也」劉氏歌功頌揚清政府以為臺邑經兩百

年教化婦女貞節德行的培養成果斐然以統治階層的角度來考量兩位烈婦之行

為價值頗具政治意涵道光年間施瓊芳〈題全臺闡幽錄〉二首之二「寡鵠貞

鴛萃一編旌祠會錫九重天依然婦誥回鸞及能使夫名附驥傳彤管有人風繼

起碧霄終古月難圓誰言婉嬺煢煢質已握興頑立懦權」(伍頁 381)

第 2 首點明此書所收人物並足堪為天子旌表之節婦貞女女子能實踐婦德

同樣也能澤被家門為夫婿增光而書中足為後世楷模者其人生卻都是坎坷不

幸的7-8 句寫出書寫權力之本質原本這些女子是柔弱貞順的卻因此書而得以

傳世施氏曾銓選六部主事前述詩人則將貞節烈女之節操德行與政權教化結合

在一起政府的旌表立祠的表揚機制使女子的高貴品行不至淹沒不彰而女子

建立閨門的行為典範可以建立淳美善良的風俗但「興頑立懦權」則頗有思考

225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的空間此四字除了建立符合倫理綱常的行為準則外還要堅強百姓們的意志

在危難時能用最大的犧牲包括生命來維持理想的存在而這理想的內涵則

隱含著統治政權的延續與護衛

余英時分析漢代循吏在文化傳播中所扮演的角色與作用他將中國文化分為

大小傳統並解釋「大傳統或精英文化是屬於上層知識階級的而小傳統或通俗

文化則屬於沒有受過正式教育的一般人民」96而漢代循吏則扮演了文化傳播者的

角色之所以如此余氏指出因為循吏是親民之官「循吏」之名始於《史記》的〈循

吏列傳〉從此成為中國正史列傳的典型至《清史稿》依然沿用余氏更言

漢代的大傳統以儒教為主體而儒教的基地則在社會而不在朝廷因此循

吏在發揮『師』的功能時他事實上已離開了『吏』的崗位他所奉行的

不復是朝廷法令而是大傳統的中心教義由於中國的大傳統並非寄身於

有組織的宗教所以它的傳播的任務才落到了俗世人物的循吏的肩上漢

代大傳統的傳播者借用《周禮》的名詞可稱之為『師儒』循吏便是以

『師儒』的身份從事『教化』工作的97

而文本尚有擔任教諭提督學政訓導等教育行政工作之創作者清廷的中

央教育制度中央最高教育行政機關為國子監其下設有祭酒司業等教官總理

監務以及博士助教學正學錄等各級教員在地方教育行政上各省設提

督學道擔任地方教育的最高行政官員以負責學校事務政風及科舉等事務

雍正 4 年(1726)提督學道改稱提督學政在地方官學上設有府學政使府提調

府儒學教授州學正縣儒學教諭府州縣下設立縣訓導以掌管地方教育事

務98

而臺灣清據初期隸屬於福建省由福建提督學道統理教育事務但因臺灣海

外孤島路途遙遠改由分巡台廈兵備道兼理學政康熙 23 年(1684)改由臺廈兵

備道兼任朱一貴事變後改由巡臺御史負責至雍正 5 年(1727)改為巡臺漢御史

96 余英時〈中國古代死後世界觀的演變〉載於《中國思想傳統的現代詮釋》臺北聯經出版社1993頁 168 97 余英時〈中國古代死後世界觀的演變〉載於《中國思想傳統的現代詮釋》臺北聯經出版社1993頁 198 98 參見種村保三郎《臺灣小史》臺北武陵1991山崎繁樹《1600-1930 臺灣史》臺北武陵1995連橫《臺灣通史》臺北幼獅1977

226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管理乾隆 17 年(1752)則改由巡臺臺灣道兼任光緒元年(1875)改由福建巡撫兼管

光緒 13 年(1887)設臺灣省後由臺灣巡府兼任掌管臺灣教育事務知縣負責地方

教育事務由此可知臺灣學政與官政相結合之特質99

而關於教育行政的最高指導原則順治 9 年(1652)頒六諭計為「1孝順父

母2尊敬長上3和睦鄉里孝訓子孫5各安生理6莫作非為」100

姜添輝以為「由其內容可窺見其重心在於強調傳統文化的倫常思想以及安本分

的觀點並藉由這些觀點的灌輸以達社會安定的目標」101康熙 9 年(1670)頒佈聖

諭廣訓十六條計有

1敦孝悌以重人倫2篤宗教以昭雍睦3和鄉黨以息爭訟4

重農桑以足衣食5尚節儉宜惜財用6隆學校以端士習7黜

異端以崇正義8講法律以儆愚頑9明禮讓以厚風俗10務

本業以定民志11訓子弟以禁非為12息誣告以全善良13

完錢糧(租稅)以省催科(裁判)14戒匿逃以免株連15聯保申

以弭盜賊16解仇忿以重身命等102

除了順治朝所強調的倫常價值觀外並將關注範圍擴大到文化習俗以及社

會規範等層面可以窺見清廷教育行政的最終目標是欲藉由教化途徑以安定社

會光緒 29 年(1903)張百熙等在〈奏定學堂章程〉中提出「至於立學宗旨勿論

何等學堂均以忠孝為本以中國經學為基礎俾學生心術依歸為正」103以至於

光緒 32 年 5 月 2 日清廷公佈的欽定學堂章程第一類是忠君尊孔第二類是尚

公尚武尚實可知清代由內地派遣至臺灣的教育官員實肩負思想教化之重

責大任其主要之任務為導正並建構臺邑人民正確之政治立場與政治意識創作

者日夜身處其氛圍中將其投射於其所創作之主題詩歌中似為合理之解釋

顧炎武論「秦紀會稽山刻石」指出「然則秦之任刑雖過而其坊民正俗之意

99 參見盛清沂王詩琅高樹潘《臺灣史》臺北眾文1988 年種村保三郎《臺灣小史》(臺

北武陵1991)邱奕松《嘉義縣志教育志》嘉義嘉義縣政府1991連橫《臺灣通史》

臺北幼獅1977 等 100 宋鼎宗等《全臺首學資料彙編》頁 61臺南臺南市立文化中心1997 101 姜添輝〈教育社會學觀點的清朝時期臺灣官方儒學的發展與特性〉《臺南師院學報》第 34 期

2001頁 292 102 種村保三郎《臺灣小史》臺北武陵1991頁 151 103 雷國鼎《教育概論》上冊臺北教育文物1976頁 80

227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固為始異于三王也」(《日知錄》卷十七)則中國自秦始皇起便有統治階級提倡禮

教以矯正民間各地不良風俗的政治措施文本創作群共 69 人共有 20 位具有從內

地遊宦臺邑的背景其中官職包括擔任臺邑各地教諭知縣巡臺御史提督學

政訓導等居多而臺邑文人亦具鄉紳背景文本中反覆出現蘊含政治意涵與宣

揚文教的意識

伍對內地與臺邑的指稱反映中央政權與地方邊陲的對峙

清代臺灣貞節烈女詩中出現以內地為中心以臺邑為邊緣之論調例如康

熙朝江日昇〈贊寧靖王朱術桂與五妃殉節二絕〉二首之一「天地乾坤無可寄

飄然海國全其身」(貳頁 28)臺廈道王敏政〈節婦鄭氏詩〉「鬚眉長樂嗤青

史巾幗共姜壯海洲」(壹頁 362)此詩為康熙年間王氏應徵詩之會為鄭治時期

禮官鄭斌女為寫的作品第 4 句稱鄭斌女事跡足以為「海洲」壯事氣勢壯盛

其臺地為「海洲」意指海外神洲顯現出以內地為世界中心點而以臺邑為邊

垂的論點

諸羅諭孫襄〈節婦鄭氏詩〉「扶植綱常吾輩事新詩題徧海東天」(壹頁

367)此詩亦為應徵詩之舉最後一句「新詩題徧海東天」臺邑與內地一水之隔

又處內地東方稱「海東天」可說是其地理位置的說明范咸〈弔五妃墓十二絕

句〉十二首之五「可憐椎髻文身地」(貳頁 258)其它相關文本有以鄭氏王朝禮

官鄭斌女為題之作品

康熙 13 年內地爆發三藩之亂鄭經趁機響應出兵同時將明朝續順公沈瑞接

到臺灣並以禮官鄭斌之女許配之鄭經將明朝王公遷往臺灣並幫助其建立家

庭除了昭示臺灣鄭氏為延續明朝皇權的正統地位外也為了隴絡人心凝聚在

臺灣的明室力量可以說沈鄭兩氏的聯婚是帶有強烈的政治色彩這段婚姻幾年

後卻遭到重大的打擊鄭經去世後鄭克塽繼位親信馮錫范攬權內部局勢日

益混亂身為流亡王公的沈瑞被誤認為身懷鉅資並因此招禍被馮錫范以反間

228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謀逆案件遷連104

父子被殺家屬被囚當沈瑞一家受禍時禮官鄭斌向鄭克塽求情為女兒

開脫並得到首肯就在鄭家父母將女兒救出虎口後得知詳情的鄭女卻毅然決

然決心與丈夫共赴家難並在處理完殉死家人的後事後從容自縊殉夫這件事

在當時引起很大的迴響不論身份貴賤聽聞此事的人都為此感動流淚康熙 23

年清朝佔據臺灣後總督姚啟聖並奏請封誥鄭氏「一品夫人」都統張夢吉並差人

將沈氏一門受難的棺柩送返京安葬105

咸豐朝陳維英〈一品夫人〉(鄭斌女 沈瑞妻)四首之四「鸞章一旦下東都

油壁香車離海隅」(伍頁 182)史載清據臺灣後將沈瑞遺體移葬內地想必鄭

女也隨之移葬故有「油壁香車離海隅」之說而以海邊一角指臺地將其邊緣

化之地理觀可知劉家謀〈謁五妃墓〉二首之一「那知瘴海千重外尚有紅顏

識報恩」(伍頁 319)再如道光年間施瓊芳〈題全臺闡幽錄〉二首之一「海濱

鄒魯風堪采軒使曾勞女史詢」(伍頁 381)施氏為《全臺闡幽錄》題詩書中

多錄臺地節烈女性有為清代臺灣女性寫史的目的詩中稱「海濱」以內地為中

心以臺邑為邊地的意向明顯

王凱泰《臺灣雜詠續詠》十二首之五「故王一去五妃陪海外黃沙賸

幾堆」(《臺灣雜詠合刻續詠十二首》頁 50)同治朝林豪〈五妃墓〉「海角年

年長相守」(《臺灣詩鈔》卷 5頁 93)熊佐虞〈五妃墓限支韻〉「黃土荒題海上

碑」(《臺灣詩鈔》卷 5頁 93)以及光緒朝唐景崧〈五妃墓限支韻〉「海上鵑啼

悲玉帶」 (《臺灣詩乘》卷 5頁 209)周長庚〈拜五妃墓〉「頸血不膏中土鐵

墓門長咽落潮聲」(《臺灣詩乘》卷 5頁 214)

周長庚(1847~1888)號辛仲又號莘仲福建侯官人光緒 10 年(1884)由建陽教

諭調署彰化教諭光緒 14 年發生施九緞以索焚丈單為名的圍城之變周氏因為民

104 蔣師轍《臺游日記》卷 1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7臺灣文獻叢刊第 6 種頁 30記載「康熙二十一年福建總督姚啟聖用間諜陰散其黨約偽賓客司傅為霖內應事洩為霖遇害」丁曰健輯《治臺必告錄》卷 1頁 77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9臺灣文獻叢刊第 17 種記載「行人傅為霖密約十三鎮同日發難事泄錫範並搆陷續順公沈瑞而有其貲人心益失國軒居臺而被刺者再皆姚啟聖所使也 105 事詳見江日昇《臺灣外記》卷 9臺灣文獻叢刊第 60 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

229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請命受誣以致「一官拋擲落拓終身」彰化人士「頌公之德而不衰」周氏

讚揚五妃之死為「頸血不膏中土鐵」以清朝鐵蹄為「中土鐵」相對而言臺邑

為世外之地可知而另一方面五妃成為臺邑歷史人物而非中土人物的意涵就更

為明顯了

本節所述及這 11 位作者中王敏政為康熙朝內地旗人孫襄為康熙朝內地人

陳維英為咸豐朝臺地人施瓊芳為道光朝臺灣縣治人林豪活動於同治朝左右金

門人周長庚為光緒朝內地人熊佐虞光緒朝內地人唐景崧光緒朝內地人生

存年代分佈清朝早中晚各期籍貫有大陸內地也有臺地人士由此推測以邊

陲之姿態而與內地中央相對似乎是清代士人普遍之觀點

黃國昌以為「中國意識」可以分析成六種互相關聯的觀念他舉出的第二種

觀念就是「『世界中心』的地理『中國意識』」「中國人把自己居住的地方視為

世界的中心而以其它地方都是世界的邊疆」106 莊勝全在以康熙朝四位內地親

歷者的觀察內容研究得出「遂使以中國本土為中心的世界觀得以大行其道中國

的文化邏輯逐步套用在對台灣的印象上」107

李國祈在對清代臺灣政治發展史的研究提出「臺灣自康熙時期歸入清帝國

版圖後雍正以降清廷所推行的政策則為使其內地化其目的在使臺灣變成

中國本部各省的一部份108」李氏為所謂的「內地化」乃中國中央政權及傳統典章

制度在臺灣這個邊疆地區的普及與擴張的過程「內地化」就是在政治上「中國

化」在文化上「儒家化」109並以為「大體而言及十九世紀其(臺灣)西部已

開發地區內地化幾已完成」然而我們參照前列詩人之作品即便在李氏所認

定已「內地化」的時期不論其為內地文人或臺邑文人其詩作中乃反映出臺邑

的邊陲位置亦即臺邑被歸為中國一省後其地理位置的觀念仍屬於遠離核心

的邊陲

106 黃國昌《『中國意識』與『臺灣意識』》臺北五南1995頁 12 107 莊勝全〈清康熙朝臺灣印象的轉變以四位親歷者的觀察為例〉《臺灣風物》第 56 卷第 3期2003 年頁 32 108 李國祈〈清季臺灣的政治近代化開山撫番與建省(1875-1894)〉《中華文化復興月刊》第 8卷第 12 期1975 年頁 5 109 李國祈〈清代臺灣社會的轉型〉《中華學報》第 5 卷第 3 期1978 年頁 148

230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然而我們以為文本中雖有臺邑居邊陲之政治意識然其以臺邑貞孝節烈女子

為主題仍是「在地認同」之詩學實踐其雖大量融合中國傳統詩學文化的意涵

與典故然最終目的之一仍是構築臺邑貞節歷史故我們認為其「臺邑邊陲化」

之特質可以引用鄭志明教授的說法加以解釋「所謂自在性格是指文章主體可

以從容地與外來文化相結合以開放的心靈來解消各種衝突情境讓主體文化無

處而不自在承認其邊陲的角色就是要解消邊陲的悲情心態不必向世界的核

心靠攏也不必向中國的核心靠攏脫離了核心的意識宰制自安於邊陲不是

偏安的心態而是無所求於核心以主體的自主性來迎接來自核心的各種挑戰110」

雖然鄭教授所提的是臺灣儒學發展的問題但從文本中看來不論是內地詩

人或本土詩人在接觸到臺邑本地題材時或多或少都會進行內地化與本土化的衝

突與融合而作品最終的主體性還是會回歸於創作場域之在地認同例如陳昭瑛

在〈論台灣的本土化運動〉一文中指出早期的「台灣意識」並未與「中國意識」

衝突甚至是重疊在一起有著相互定義的關係「由於臺灣人是以中國為父母

之國台灣意識自然也以中國意識為起源中國文化漢民族的特有生活方式在

台灣的樣貌是形成『中國式台灣意識』的文化基礎」111而由上文可知所謂「中

國式台灣意識」其地理觀念乃以中國為世界之中心而臺灣為邊陲之地

由於本節文本的作者群有 3 位清代中期的臺邑人所以我們可以推論最遲

在清咸豐道光年間臺邑詩人的地域意識其實已被完整教化出「中國意識」了

而 8 位內地詩人的作品中反覆以「海角」「海國」「海上」的空間述語強調臺

邑相對於核心的「邊陲」地位不斷灌輸與強調台地附屬內地的地理概念即統

治階級的角色為清朝政府

陸小結

縱觀上述所論文本創作活動實有許多政治元素清代考據學風盛行余英

時所言多學為識之學風由內地傳入臺灣專注於客觀知識從詩歌形式發展為

110 鄭志明〈臺灣儒學本土化的發展方向〉載於《第二屆臺灣儒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臺南成功大學中文系1999頁 655-679 111 參見陳昭英《臺灣文學與本土化運動》臺北正中書局1998頁 101-181

231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詩文融合詩序詩註比例增加且內容多為客觀現實事件的敘述可知其對外

在世界的關注而文本創作群的遊宦背景使其關注於教化與移風易俗前述余

英時對中國循吏之分析與清朝《通典》對知縣之職責描述可為舉證而作者若

無官員身份則為臺邑地方儒學鄉紳或與地方官府關係良好或掌地方書院

負有教育子弟之責任而文本所題詠之主題部份具官宦背景或受禍於政治事

件兵亂政治勢力等直接間接造成主題事件的發生

而大部分主角皆與朝廷旌表官修方志等政治活動相關聯而在文本中的象

徵隱喻中女子貞節類同於清政權女子抵抗外來力量的侵略象徵捍衛主權的

存在宣示清朝統治之正當性與合法性而臺邑邊緣言論則反映中國文化融入

臺灣社會整個內化過程的完成清代臺邑文人已接受臺灣為中國領地之一部份

王建曾以今文《尚書》為文本論析西周王朝政治意識中的合法性理念112其得出

的結論有「國家政治疆域的傳承與統一意識」「政治統治權威的合法傳承」「批

判和推翻暴君暴政統治的變革意識」等

雖然尚書是官方性質的文書有別於文本之私人創作但兩相比較可以觀

察出兩者相似處如本文所提出之「五妃詩墳墓之意象反映明政權走向滅亡與結

束」「民變烈女的歌頌反映創作群對清廷統治權的支持與肯定」則與李文所提「政

治統治權威的合法傳承」何其類似而「對內地與臺邑的指稱反映中央政權與地

方邊陲的對峙」則除了如王健所言之「國家政治疆域的傳承與統一意識」「中華

文明hellip即使某個王朝滅亡了後繼的王朝以其合法繼承者的身份完全承襲前朝

的政治遺產完成統一拓展天下疆域的合法政治使命」113因為本文創作群特定

之時空背景深一層反映出所謂天下疆域「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

非王臣」實隱藏著中央與邊疆之對峙114而本文前述所言之三種群體意識實為「漢

文化移植臺邑」政治操作的基礎而我們亦可解析創作群如何合理化清廷統治臺

灣的政治權力

112 王健〈論西周王朝政治意識中的合法性理念mdashmdash以今文《尚書》為中心〉《江海學刊》第 6 期

2003 年 113 同前註頁 141 114 中國商周時代還未出現中國與四夷對應的指稱一直要到「自東周以來才以南蠻北狄東

夷西羌相對而言為言」參考于省吾《釋中國》王元化主編《釋中國》第 3 卷上海文藝出版社

1998頁 1517

232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引用書目

一傳統文獻

丁紹儀《東瀛識略》臺北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7臺灣文獻叢刊第 2 種

王必昌《重修臺灣縣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臺灣文獻叢刊第 113

江日昇《臺灣外記》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臺灣文獻叢刊第 60 種

朱仕玠《小琉球漫誌》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6 臺灣文獻叢刊第 3 種

周元文《重修臺灣府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臺灣文獻叢刊第 66

林焜煌纂《金門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臺灣文獻叢刊第 80 種

陳文達《鳳山縣志》臺北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臺灣文獻叢刊第 124 種

《清一統志臺灣府》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臺灣文獻叢刊第 68

陳壽祺《福建通志臺灣府》臺北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臺灣文獻叢刊 84

許南英《窺園留草》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2臺灣文獻叢刊第 147 種

連 橫《臺灣詩乘》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臺灣文獻叢刊第 64 種

《欽定平定臺灣紀略》臺北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臺灣文獻叢刊

第 102 種

《碑傳選集》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6臺灣文獻叢刊第 220 種

《臺灣通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2臺灣文獻叢刊第 130 種

蔣師轍《臺游日記》臺北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7臺灣文獻叢刊第 6 種

盧德嘉《鳳山縣采訪冊》臺北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 臺灣文獻叢刊第

73 種

二近人論著

王俊勝 2001《清代臺灣鳳山縣詩歌研究》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全臺詩編輯小組 2004 《全臺詩》(1~5 冊)臺南國家臺灣文學館

233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234

江寶釵 1999 《臺灣古典詩面面觀》臺北巨流

余英時 1993 《中國思想傳統的現代詮釋》臺北聯經出版社

洪順隆 1998 《抒情與敘事》臺北黎明文化

許麗芳 2007 《章回小說的歷史書寫與想像以三國演義與水滸傳的敘事為例》臺

北秀威資訊科技

許玉青 2004 《清代臺灣古典詩之地理書寫研究》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硏究所

碩士論文

許東海 2003 《女性帝王神仙先秦兩漢辭賦及其文化身影》臺北里仁書局

畢恆達 2001 《空間就是權力》臺灣心靈工坊

陳昭英 1998 《台灣文學與本土化運動》台北正中書局

張孟珠 2002 《清代貞節的實踐及其困境》國立中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葉嘉瑩 2000 《清詞散論》台北桂冠

葉嘉瑩 2000 《漢魏六朝詩講錄》台北桂冠

黃國昌 1995 《『中國意識』與『臺灣意識』》臺北五南

楊積慶箋校 1980 《吳嘉紀詩箋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歐麗娟 2000 《唐詩的樂園意識》臺北里仁

鮑家麟編 1992 《中國婦女史論集》臺北稻香出版社

  • 文本有以明皇室在臺殉節之五妃為題的作品五妃本事參見江日昇《臺灣外記˙弁言》丁紹儀《東瀛識略》等皆有記載江日昇站在清朝統治者的立場對鄭氏王朝一直視之為謀逆亂臣但對殉國而死的寧靖王則抱著頌揚的態度而追隨寧靖王殉死的五妃則稱讚其為「且五姬慷慨輕生氣勝男子而臺灣之山川草木能不因此而增光乎」可知五妃殉節之歷史地位與道德價值在清康熙年間即已確定
  • (《雲林縣採訪冊˙藝文》頁206)
Page 15: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ir.lib.ksu.edu.tw/bitstream/987654321/13221/2/21%D... ·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 曾玉惠 ∗ 摘要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況看漢代人的貞節觀〉郭玉峰〈兩漢時期貞節觀念的世俗化趨向〉魏晉有楊映

琳〈魏晉南北朝時期的貞節觀〉唐代有夏紹先〈從墓志看唐代婦女的貞節觀〉

宋代有方如金江美芳〈論宋代士大夫貞淫觀對婦女改嫁的影響及原因〉王澤剛

學位論文「宋代婦女的再嫁貞節與社會地位」元代有位雪艷〈元代婦女貞節問

題再探〉譚曉玲〈元代女性貞節觀念芻議〉

劉偉杰〈由漢代婦女離異與再婚的狀況看漢代人的貞節觀〉則由婦女離婚之

另一面向來討論貞節觀宋代理學興起對婦女行為控制趨嚴格然文獻上卻留下

許多應為守貞嚴謹士大夫家族婦女改嫁的記錄這樣矛盾衝突的現象足以吸引研

究者之目光故以宋代婦女再嫁為研究重點的論文共出現了 3 篇並以此發展出

對宋代婦女貞節觀的看法

與臺灣地區相同情形大陸地區對明清兩朝貞節觀念之研究亦頗為重視

從 1997 年至 2007 年10 年間即出現 13 篇觀於明清婦女貞節觀念的研究溫文芳

〈晚清時期貞女烈婦盛行的原因及狀況---建立在《申報》(1988-1909)上的個案分

析〉一文時間已設定至晚清其研究文本範圍則限定為 1988-1909 年刊載於《申

報》上的個案分析新聞報導與一般前述之史籍與文學作品有不同的性質甚為

特別

其它如郭培貴董飛〈簡論明朝對節烈女性的獎勵〉夏愛軍許彩麗〈清代

室女守貞現象的文化分析〉張盛秋王蘋〈ldquo理與ldquo利清代婦女的現實選

擇〉吳海麗黎小龍〈明代的貞節婦女〉宋清秀〈試論明清時期貞節制度的積

極意義〉等以明清時代貞節觀念變化為研究重心宋清秀〈試論明清時期貞節

制度的積極意義〉一文有別以往研究者多以戕害婦女心靈與身軀的角度去觀察貞

節觀念反而以積極面去界定其價值較為特別

20062007 年兩篇碩士論文孫雙「晚清至民國時期的清節堂研究」王娟「明

中葉至清前期批判傳統婦女觀的思潮」前者關於寡婦救濟機構「清節堂」的研究

在臺灣地區的學術會議也曾有人提出(見前文)但孫文之研究時間定為晚清至民

國剛好與梁氏之研究論文完成時代上的銜接唯王娟的論文則是對研究者之進

一步研究批判潘大禮闞玉香〈近二十年來關于明清貞節觀的研究綜述〉則反

203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映出大陸地區二十年來對明清貞節觀研究的熱朝

而以概論的方式進行處理者有辛靈美〈貞節牌坊考論〉趙德雷〈論貞節觀對

婚姻家庭的影響〉賀擁軍「中國早期貞節觀念初探」則為學位論文女性寫作與

貞節觀的互動影響在現代婦女具備書寫能力之後成為研究主題之一以經濟學

社會學的角度來探討這古老的枷鎖成為另一選擇貞節的道德意義結構演變

成為研究者另一個思考的重點

大陸學者以地區為範圍所進行的研究著重於三個地區徽州甘肅兗州

以徽州為範圍的有 2 篇王曉崇〈徽州貞節牌坊與節烈女性〉張曉婧〈明清徽州

貞節之風盛行的原因及其社會心理分析〉甘肅有 3 篇胡靜〈清代甘肅社會背離

理學貞節觀的現象分析〉胡靜〈清代甘肅列女群的類型分析〉胡靜〈清代甘肅

列女群產生的原因〉兗州 1 篇徐秀玲〈明代兗州地區婦女貞節現象透視〉以

及 1 篇涵蓋整個明代中國南方的作品陳剩勇〈理學ldquo貞節觀rdquo寡婦再嫁與民間社

會明代南方地區寡婦再嫁現象之考察〉此文專探討婦女再嫁的現象而同一作

者會產生同一系列的論文如胡靜以甘肅為主的三篇作品在地區與時代上更精

確的界定也成為研究方法的趨勢之一1999 年章義和與陳春雷所發表的《貞節

史》一書為大陸地區的研究完成歷史的串連

由上文之分析反映出貞節觀念對中國社會的影響力與重要性前人試圖由

不同的角度去釐清此一問題的真象然女性社會地位與角色的轉變西方不同學

科領域研究理論的引介不同領域文獻資料的處理這些新的研究條件的加入

提供貞節觀念在現代新的研究面向

(二)前人有關主題詩歌之研究

我們搜尋文本相關的前人研究成果我們得出臺灣地區以相關詩家27之作品

與生平為研究主題者大多發表於期刊論文與學位論文諸位學者在完成學位論

文前多於期刊發表相關論文故學者有以同一詩家為主題之一系列作品其面

向有偏重於詩家作品的分析與研究者如顧敏耀〈臺灣古典詩之微觀研究嘗試以

戴潮春事變初期之陳肇興詩作為例〉向麗頻〈《後蘇龕詞草》研究〉有偏重於

27 此處所言相關詩家指的是曾創作過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的詩人

204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詩家個人生平之研究如林耀潾〈在邊緣的邊緣實踐---以清代臺灣澎湖文石書院

山長林豪為例的研究〉林文龍〈光緒年間彰化儒學教諭周長庚事蹟考〉有偏重

於史實考證者如徐麗霞〈陳維英之別業太古巢與棲野巢〉等系列論文以及

阮昌銳〈南明寧靖王與五妃娘娘〉其它如對前人之研究結果予以評論如李知灝

〈評謝崇耀《瑞桃齋詩話初探》〉翁佳音〈簡評《張士箱家族移民發展史》〉

另有以相關主題為研究對象者如許玉青之碩士論文「清代臺灣古典詩之地

理書寫研究」有以臺灣單一區域為研究對象者如王俊勝之碩士論文「清代臺灣

鳳山縣詩歌研究」而大陸地區與主題相關之研究時期集中在臺灣清據末期詩家

的研究如許南英丘逢甲唐景崧等不僅限於其詩歌作品之分析對詩人生

平事蹟之探討亦為重點如清末的唐景崧其涉及臺灣民主國之建立與消失在

政治面向的討論遠比其詩學成就的討論更為熱烈

關於臺灣古典詩史的寫作通論性的文學史為廖雪蘭《臺灣詩史》而施懿琳

《從沈光文到賴和---臺灣古典文學的發展與特色》內分明鄭清領日治三期分

述已具臺灣文學史之內涵區域古典文學史成為近年研究發展的趨勢如《台

中縣文學發展史》《彰化縣文學發展史》《嘉義地區古典文學發展史》《安平文

學史》《苗栗縣文學史》黃美娥「清代台灣竹塹地區傳統文學研究」(1999 年博

士論文)等

綜論式的對臺灣古典文學研究現況進行分析者有發表於 1990 年博士論文的

施懿琳〈台灣古典文學研究概況〉281990 年吳福助《臺灣漢語傳統文學書目》乙

編292000 年發表的施懿琳〈台灣古典文學研究現況mdash以出版專著為對象〉30分

別針對「台灣古典文學選集的編纂」「台灣古典詩的註釋賞析」「台灣古典文學

學位論文的付印」「個人古典文學相關論文集的出版」「其它」等六方面台灣已

出版的台灣古典文學研究專書做評介

黃美娥〈中國大陸有關台灣古典文學的研究概況〉31介紹《中國人民大學複印

28 施懿琳《從沈光文到賴和臺灣古典文學的發展與特色》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1990 年 29 吳福助《臺灣漢語傳統文學書目》乙編臺北文津出版社1999 年 30 施懿琳〈臺灣古典文學研究現況〉《臺灣文學學報》第 1 期2000 年 6 月

31 黃美娥〈中國大陸有關臺灣古典文學的研究概況〉《臺灣文學學報》第 1 期2000 年 6 月

205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報刊資料索引》《中文社科報刊篇名數據庫》等資料庫中有關台灣古典文學研究

的單篇論文與專著並提出三點觀察結果即偏於作家作品的研究強調愛國意

識主題研究人員多集中於福建廣東浙江等沿海一帶

2002 年發表於江寶釵《臺灣古典詩面面觀》中第一章之〈臺灣文學研究概況〉

322004 年許俊雅發表〈九 0 年代臺灣古典文學研究現況評介與反思〉33許氏對

八 0 年代以來臺灣古典文學的研究發展與未來的研究趨勢有深度的說明2007

年林淑貞《近五十年台灣地區古典詩學研究概況---以 1949~2006 年碩博士倫文為

觀察範疇》34搜尋的範圍為臺灣地區的學位論文以各朝代與區域分類介紹「臺

灣地區及詩人」則以詩家題材詩社詩話籤詩等分類介紹這些學者對研

究成果的介紹與批評足供後來研究者參考

(三)前人有關政治意識主題之研究

而前賢有關政治意識主題之研究比較起來大陸地區較為豐富但主要以

政治學的角度切入如楊海蛟《政治意識論》35以及戚珩《政治意識論中國特色社

會主義政治研究》36等為節省篇幅本文僅介紹與文學領域相關之成果臺灣地

區有陳瀅州整理〈從臺灣意識出發--政治意識與現代詩如何調和〉一文37乃以

對談之方式進行主要是記錄李魁賢與王國安之訪問記錄而許維德〈故鄉心

由《故鄉來的親人》談臺美人及黃娟的政治意識〉38則以文學文本出發分析創

作者黃娟之政治意識並帶出現代臺灣移民美國之族群對國族之思想與感情

袁則難則有〈城春草木深--論lt孽子gt的政治意識〉39分析當代著名小說家白

32 江寶釵《臺灣古典詩面面觀》臺北巨流圖書有限公司2002 年 33 許俊雅〈九年代臺灣古典文學研究現況評介與反思〉頁 611~669載入《講座 FORMOSA》

臺北萬卷樓圖書公司2004 34 林淑貞《近五十年臺灣地區古典詩學研究概況---以 1949~2006 年碩博士倫文為觀察範疇》臺

北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07 年 35 楊海蛟《政治意識論》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1 年本書隸屬於《當代中國政治總論》

叢書 36 戚珩《政治意識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研究》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5 年 37 陳瀅州整理〈從臺灣意識出發--政治意識與現代詩如何調和〉《明道文藝》第 358 期2006

年 1 月 38 許維德〈故鄉心--由《故鄉來的親人》談臺美人及黃娟的政治意識〉《文學臺灣》第 10 期1994

年 4 月 39 袁則難〈城春草木深論lt孽子gt的政治意識〉《新書月刊》第 5 期1984 年 2 月

206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先勇的名著《孽子》中的政治意識而大陸地區則有鄢然〈從《金色筆記》看萊

辛的女性政治意識與敘事策略〉40梁惠娟〈試論鐵凝作品中的政治意識〉41以

及王西平〈路遙小說中的時代意識與政治意識〉王氏分論路遙小說中之時代意識

與政治意識並以為路氏作品有「不迴避政治事件和政治鬥爭」「塑造了一系列

從政人物揭示政治問題」「小說中眾多人物的命運總和政治發生千絲萬縷的聯

繫」等政治意識

另溫奉橋〈論王蒙小說的政治意識〉中提出「王蒙的ldquo政治意識主要表現

為一般的淺層次的政治反思類小說其主題是對ldquo文革中踐踏人的尊嚴和權利

的嚴正抗議」42楊劍利則有〈清末民初婦女政治意識管窺〉以為清末民初中

國婦女的政治意識主要表現為「一種愛國意識和民族意識」43張婧磊〈政治意識

與人性的悖論融合---解讀紅豆〉對於《紅豆》能掙脫中共十七年文學中要求

文學配合政治的文學潮流並「對人性有所豐富和發展」加以贊揚44陳世球則有

〈試論丁玲創作個性中的政治意識mdashmdash紀念丁玲誕生 100 周年〉45王健有〈論西

周王朝政治意識中的合法性理念mdashmdash以今文《尚書》為中心〉46以及李運而相關

之學位論文則有謝明子的《政治意識與女性意識的糾結mdashmdash丁玲小說創作論》47

以及李運摶〈當代小說政治意識漫論〉48

由上述成果可知大陸地區對此研究主題較為關注發表論文篇數相對較多

而臺灣地區不僅沒有專書學位論文且僅有 2 篇相關期刊論文而以古典作品

與現代文學創作來分類前賢較傾向以現代小說為研究文本古典作品則僅有《尚

書》數量甚少

40 鄢然〈從《金色筆記》看萊辛的女性政治意識與敘事策略〉《當代文壇》第 5 期2008 年 41 梁惠娟〈試論鐵凝作品中的政治意識〉《社會科學戰線》第 5 期2007 年 42 溫奉橋〈論王蒙小說的政治意識〉《山東省青年管理幹部學院學報》第 3 期總 109 期2004

年 5 月 43 楊劍利〈清末民初婦女政治意識管窺〉《衡陽師範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第 24 卷第 4 期2003

年 8 月 44 張婧磊〈政治意識與人性的悖論融合〉《東疆學刊》第 19 卷第 2 期2002 年 6 月 45 陳世球〈試論丁玲創作個性中的政治意識mdashmdash紀念丁玲誕生 100 周年〉《邵陽學院學報社會

科學版》第 1 期2004 年 46 王健〈論西周王朝政治意識中的合法性理念mdashmdash以今文《尚書》為中心〉《江海學刊》第 6 期

2003 年 47 謝明子「政治意識與女性意識的糾結mdashmdash丁玲小說創作論」河北大學2005 48 李運摶〈當代小說政治意識漫論〉《文藝評論》第 3 期1995 年

207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由上述前人研究成果得知有關本文主題之研究尚有發展空間故本文擬

以清代貞節烈女詩歌為研究之文本嘗試從作品之敘事架構與書寫策略來建構作

者群之政治意識內涵之分析

貳五妃詩墳墓之意象反映明政權走向滅亡與結束

文本

有以明皇室在臺殉節之五妃為題的作品五妃本事參見江日昇《臺灣外記

弁言》丁紹儀《東瀛識略》等皆有記載江日昇站在清朝統治者的立場對鄭

氏王朝一直視之為謀逆亂臣但對殉國而死的寧靖王則抱著頌揚的態度49而追

隨寧靖王殉死的五妃則稱讚其為「且五姬慷慨輕生氣勝男子而臺灣之山川草

木能不因此而增光乎」50可知五妃殉節之歷史地位與道德價值在清康熙年

間即已確定

丁紹儀《東瀛識略》記五妃事較詳51包括甯靖王與妻妾來臺潛居殉國以

至安葬的經過甯靖王在桂王兵敗後跟隨鄭成功到臺灣已失去皇室地位與權

柄的王孫生活所需須自行張羅52迨康熙 22 年鄭氏軍敗鄭克塽降清晚明

最後據點也消失了明王決定殉國詢問五名姬妾的意見結果六人同死丁氏

且詳記五位女子姓氏名稱並詳記五妃墓在「魁斗山麓」53且補記後人稱之為「五

烈墓」

49 江日昇《臺灣外記弁言》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臺灣文獻叢刊第 60 種1960頁 13「設使術桂不死則其名不傳亦與敗葉腐草同寂寂而無聞不幾為臺灣之山靈所笑乎惟其從容就義無慚勝國遺風」江寶釵《臺灣古典詩面面觀》頁 33臺北巨流1999「寧靖王自縊身亡五妃殉情受到推崇與愛戴這種『氣節』自勵似乎是超越朝代的認同成為一種集體認同」 50 參見江日昇《臺灣外記弁言》頁 13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 年臺灣文獻叢刊第 60 種 51

丁紹儀《東瀛識略》頁 105臺北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7臺灣文獻叢刊第 2 種「五妃墓在臺邑仁和里為前明甯靖王姬妾葬所甯靖名術桂太祖九世孫遼王後流賊破荊州避亂至浙唐王封為長陽王旋請讓與兄子改封甯靖桂王命監 鄭鴻逵軍師潰偕鄭成功至臺墾田數十甲自給鄭氏歸命甯靖曰『時逢大難遠潛海外今死期至矣汝輩聽自便』時元妃已故姬袁氏王氏秀姑梅姊荷姊僉曰『王能全節妾等願從』先同縊於室甯靖書絕命詩畢亦自經眾舁甯靖柩於鳳山縣竹滬與元妃合窆而瘞五姬於里之魁斗山麓後人又稱五烈墓」 52 丁紹儀《東瀛識略》頁 105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7「墾田數十甲自給」 53 據許南英《窺園留草》頁 13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2臺灣文獻叢刊第 147 種「墓在臺南城外新昌里」墓碑題曰「明寧靖王從死五妃之墓 」因時代變遷行政區域重新劃分故里名有異而墓碑標題當為後人所增

208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中國旌表女子不同的行為價值都用不同的稱謂這點可以說是承襲了中國傳

統文化中「諡號」的精神與方法以「烈」稱之可見其行為價值在於棄絕生之

欲望而選擇死亡的強烈意志《臺灣外記》記朱術桂與五妃殉節前後細節且寫明

五位殉節女子的身份乃為姬妾文云「其元配羅氏早逝惟有侍姬袁氏蔡氏

荷姑梅姊秀姑五人而已」54而高拱乾《臺灣府志》與周元文《重修臺灣府志》

皆採陳元圖〈明寧靖王傳〉文入傳原文云「王hellip 妾媵五棺埋於文賢里大林邊

去王墓三十里擬表為『五烈墓』」至康熙 58 年陳文達纂《鳳山縣志》中同樣附

有陳元圖所撰王傳然行文已完全不同全文云「妾媵五棺埋於臺灣仁和里魁

斗山豎其碑曰『明寧靖王從死五妃墓』去王墓三十里」55

黃典權以為引同文而完全兩樣主要原因為「『鳳志』是根據當時的實況大大

地把陳元圖的傳文竄改過」56並以為「五妃之名與五烈之表含義很有異趣」黃

氏雖未明言此異趣之內涵然其對於被稱為「五妃」的原因卻有推斷「按照明

代規制袁氏等五人自然不能躋身於妃子她們之所以被稱『五妃』主要原因是義

烈感人認為非稱以『妃子』不足以顯旌其碩節」57

至乾隆《重修臺灣縣志》「妾媵五棺埋於魁斗山去王墓三十里今稱為

五妃墓」58殉節後於後代文獻資料中則由姬妾之身份59晉升為皇權時期中女子

尊貴身份的名號「妃子」清代臺灣古典詩壇中以此為題者大多稱五妃如康熙

朝施世榜〈弔殉節五妃墓〉乾隆朝六十七詩云「吁嗟五妃巾幗真堪旌」嘉慶朝

章甫〈五妃廟〉道光朝劉家謀〈謁五妃墓〉同治朝林豪〈五妃墓〉我們可以說

整個清治時期文人對五妃地位的提昇是認同的

清代臺灣古典詩壇中曾以五妃為題創作總共有 29 位作者其中康熙年間的作

者有 4 人乾隆嘉慶年間 12 人道光咸豐年間 6 人光緒年間 5 人生存年代不

54 江日昇《臺灣外記》(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卷 10臺灣文獻叢刊第 60 種頁 433 55 陳文達《鳳山縣志》(臺北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卷 9臺灣文獻叢刊第 124 種頁138 56 黃典權〈明寧靖王五妃考證〉《臺灣風物》第 20 卷第 1 期( 1970 年 2 月)頁 16 57 黃典權〈明寧靖王五妃考證〉《臺灣風物》頁 16第 20 卷第 1 期1970 年 2 月 58 王必昌《重修臺灣縣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卷 11臺灣文獻叢刊第 113 種頁 388 59

關於五妃之姓名與地位之排行參見黃典權〈明寧靖王五妃考證〉《臺灣風物》第 20 卷第 1期1970 年 2 月

209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詳者有 2 人60其生存創作年代平均分佈於清據臺灣的各個朝代而作者為臺籍身

份者有 10 人具備遊宦身份者有 11 人擔任的官職多與地方文教方面相關另有

8 位不具官銜的內地詩人這些內地作者滯臺時間普遍並不長滯臺不長當以印象

及感受最為強烈的主題人物為創作題材而各朝代詩人持續以五妃的主題創作

可見五妃殉節已非歷史上之單一事件而附有更深刻的意義而同為殉節人物

捨臺邑歷史上其它殉節女子而取五妃取捨之間的動機令人玩味

而最早以五妃為題的作品首現康熙朝王禮陳文達《臺灣縣志藝文志》包

括林中桂施世榜施陳慶何借宜等同樣標題為〈弔殉節五妃墓〉前 3 人據文

獻記載同為臺邑人士許玉青以為其為南明遺民作品中寄寓在臺漢人心中「對

已故的明代政權猶懷有明祚情懷此詩可視為南明遺民對明祚的感懷」並指出

五妃詩題的兩大義為「明祚延長」「軀捐從王」兩大要義61然葉嘉瑩教授指出

判斷一首詞中有無比興寄託之意究竟當以什麼標準來作為依據的問

題helliphellip以為第一當就作者生平之為人來做判斷第二當就作品敘寫之口吻

及表現之神情來做判斷第三當就作品所產生之環境背景來做判斷62

我們搜羅三位詩人之作品林中桂僅有〈弔殉節五妃墓〉一首無法參照

而施世榜據《福建通志臺灣府人物》所載為「晉江人籍鳳山拔貢生」63其所

流傳詩作中有〈靖臺隨軍入鹿耳門〉中有「僻嶠潢池弄王師待廓清」(全臺詩

全臺詩智慧型資料庫)若施果真心懷南明斷不能有此作品而施陳慶除五妃

詩外僅有〈打鼓山〉傳世兼之生平不詳無法由其它詩作取得旁證以釐清

其是否為南明遺民然清領初期清廷對臺邑防範甚嚴若其為南明遺民為何

會成為「臺灣諸生」且官修之《臺灣縣志》標註為「茂才」《重修鳳山縣志》標

註為「庠生」64雖不至有官身但為與官府關係良好殆無疑問詩既「在心為志

發言為詩」若真有如此澎湃之故明情懷為何又僅只一首

60熊佐虞與祝道椿不詳但可以經由記錄其詩的地方志或詩集的創作年代推算其大略的創作時間 61 許玉青「清代臺灣古典詩之地理書寫研究」(中央中文碩士論文2004)頁 139140 62參見葉嘉瑩《清詞散論》(臺北桂冠2000)頁 251 63 見陳壽祺《福建通志臺灣府》(臺北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臺灣文獻叢刊 84 種頁855 64 施陳慶之生平不詳《全臺詩》稱其為「臺灣諸生」詳見第 2 冊頁 50

210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若以雍正時來臺之張湄為例張湄(~)字鷺州號南漪又號柳漁

浙江錢塘人考《清一統志臺灣府》載張湄為 「錢塘人雍正中以御史巡臺灣

嚴稽冒籍校士公明」65張氏既為內地詩人其活動的時期為雍正朝當時清廷

對地方的控制仍嚴格若臺邑五妃命題果真寓託對南明之感懷那必然是種普遍

性的共同認知則如張湄此種背景的遊宦以五妃為題創作的可能性就不存在了

更何況後期詩人以此創作不絕我們只能推測清據前期五妃命題或有可能寄託

詩人對明朝的感懷後期則未必為如此

如朱仕玠〈五烈墓〉「百年荒塚在寧比玉鉤斜漫墮三春淚驚摧五朵花

瘴鄉空葬骨絕海竟無家」(貳頁 388)朱仕玠(1712~)字璧豐又字璧峰

號筠園福建建寧縣人朱氏於乾隆 28 年以儒學教諭之身分抵達鳳山魯仕冀為

其作品《小琉球漫誌》寫序中以為其書詳細描寫臺灣山川草木人情風俗66而陳

璦婷稱其詩作「觀察臺灣的地理氣後與物產」「貼近臺灣的風土民情」67但朱

氏於本篇論文文本中除此詩外未有其它作品可知五妃之創作非徒以女子殉

夫之節烈情操為重點顯現其足以為臺邑歷史文化中的文化主題

而乾隆年間六十七〈弔五妃廟〉一詩其體裁為歌行體篇幅較長敘事色

彩濃厚包含較多人物形象與事件情節的描寫原詩如下

東風駘蕩天氣清載馳驄馬春巡行刺桐花底林投畔森然古墓何崢嶸

路旁老人為余泣當年一線存前明天兵既克澎湖島維時臺海五烈皆捐

生至今坏土都無恙誰為守護勞山精雲封馬鬣連衰草四圍怪石爭縱

橫時聞鬼母悲啼苦想見仙娥笑語聲歲歲里民寒食節椒漿頻奠陳香

羹滿目荒涼已感歎更聽此語尤傷情有明歲晚多節義樵夫漁父甘遭

烹島嶼最後昭英烈頑廉懦立蠻婦貞田橫從死五百皆壯士吁嗟乎

五妃巾幗真堪旌(貳頁 247)

六詩以第一人稱觀點敘事12 句先寫明創作動機春季天清氣爽適合出遊

在這美好的季節騎馬踏青點出季節氣候旅遊方式說明訪五妃墓的緣起

65 《清一統志臺灣府名宦(本朝)》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臺灣文獻叢刊第 68 種頁 36 66 朱仕玠《小琉球漫誌》(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6)頁 2~3 67 陳璦婷〈再現南臺灣二百年前風物mdash朱仕玠《瀛涯漁唱》析論〉《東方人文學誌》第 1 卷第 2期2002 年 6 月頁 127

211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第 34 句則直接點明主題描寫古墓的現況作者乾隆年間宦臺距五妃殉節

年代已久遠古墓蕭然寂寥5 至 10 句寫民間對五妃事蹟的評價既言路人提及

五妃詩都會傷心流淚民間對此歷史案件應耳熟能詳深入人心埋身之處能保

存無恙當是有心人善意維護周全反映詩人創作當時五妃在臺灣民間的地位

1516 句寫當時應時的節日民間也會準備祭品祭拜慰靈可見五妃的地位在乾

隆朝已由凡人升格為具有宗教色彩的人格神2122 句點出五妃殉節的精神價值

足以為後世楷模宣揚表彰其事蹟的背後實有教化百姓移風易俗的政治意涵

末 2 句以歷史上著名的田橫事件相提並論將臺邑歷史之單一事件與中國歷史聯

結六詩先寫景後敘事再評論末了抒懷敘述角度多變融情於景表達

出作者較真切的感覺與看法與其他僅只空泛評論的五妃詩歌有別

六十七(~)號居魯滿州鑲紅旗人其人據〈番社采風圖考提要〉

一文所載「清乾隆九年以戶科給事中奉命巡視臺灣在任三年曾與同官范

咸纂輯『重修臺灣府志』同時留心殊風絕俗並珍視海東文獻」六氏既為滿

人其出遊至五妃墓當無悼念前明之意其身為巡臺御史政蹟為歷史肯定

或有「留心殊風絕俗」之用心

莊勝全提及「英國文化史家Peter Burke在研究 17 世紀英國旅遊者至義大利旅

遊的情形時發現由於不同的生活背景(宗教語言氣候與習俗)致使旅遊者對

於不同群體間所洩露的文化差距往往有銳利的觀察也就是這些旅遊者會特別留

心他們認為是奇特的事物上他們的旅遊記錄便是在文化刻板印象(cultural

stereotype)與個人觀察(personal observation)間交織互動而成」68六氏以內地官宦而

為臺邑風土之詩與莊氏所言旅遊者外來客的角色相當而其所言不同群體從

種種跡象可知乾隆朝臺灣接收中華文化的薰陶尚不夠久遠還在經歷所謂「內

地化」的過程因此臺邑比諸內陸確實像是不同群體然外來客(如六氏)所觀察

到的除莊氏所言之「文化差異」還有「文化類同」據此可知外來詩人對臺邑

印象的記錄實亦參與臺邑文化歷史的建構

五妃詩中有以後人身份感嘆前朝的人與事以及對明朝與鄭氏王朝興衰的評

68 莊勝全〈清康熙朝臺灣印象的轉變---以四位親歷者的觀察為例〉《臺灣風物》第 56 卷第 3 期

2003 年頁 56

212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論詩人對五妃的弔古有時會與明王朝的覆滅連結在一起從而使敘述的觸角

觸及更深層的政治意識的層面乾隆時任巡臺御史兼理學政范咸〈弔五妃墓十二

絕句〉十二首之一「明亡已歷四十載死節猶然為故明荒塚有人頻下馬真

令千古氣如生」(貳頁 258)

范咸(~)字貞吉號九池又號浣浦浙江仁和人根據范詩分析

前 12 句提及明亡及五妃殉死此處將其死亡定位為為明朝亡國而殉節故在詩

歌中將五妃與明政權劃上等號而第 34 句寫荒涼的墳墓卻能引來有心人絡繹不

絕的拜訪是因為其慷慨氣節足以使精神不朽全文敘述觀點一致范氏身為

遊宦詩人實與前文所述六氏一樣注意到臺邑區域性文化歷史故五妃人與事

寫入臺地歷史實與其政治背景有莫大的關連如施世榜寫五妃詩而論及明朝政

事施世榜〈弔殉節五妃墓〉「回首可憐明季世相臣事業不堪云」(壹頁 234)

而前所言六十七〈弔五妃廟〉以及林中桂〈弔殉節五妃墓〉等皆是歐麗娟提到

由於死亡與人世間最大的聯繫或是死後世界最接近陽光的界限厥在於

分隔陰陽的一抔黃土mdashmdash一個可供緬懷紀念的具體憑藉縹緲的魂靈既是

抽象而不可捉摸以憑空想像的成分居多但是人死所歸的墓塋丘隴卻

如同一切物質一樣具有實質可觸的屬性既是安頓死者的居處可免於生

死混雜所帶來的種種問題又無礙於作為死者精神的象徵和死後生命的依

附之地69

但五妃事件中墳墓的形象為何特別鮮明除了歐氏所言其為「一抔黃土mdashmdash

一個可供緬懷紀念的具體憑藉」「死者精神的象徵和死後生命的依附之地」便

於民間傳說的流傳外如同前文所言清政府積極將五妃與明王朝劃上等號不

斷修繕突顯五妃葬身之所的舉動就如同不斷清除明政權(或漢政權)殘存的勢力

試圖將明王朝永遠塵封深埋於不見天日的墳墓對其統治權不可有絲毫之影響與

撼動故歷朝有官方修繕的動作

如《臺灣詩乘》載「臺南寧南門下有五妃墓道碑為乾隆十一年臺灣道莊

年所立刻巡臺御史六十七范咸之詩」70以及《福建通志臺灣府古蹟》「乾隆

69 歐麗娟《唐詩的樂園意識》臺北里仁2000 年頁 386 70 連橫《臺灣詩乘》卷 2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 年臺灣文獻叢刊第 64 種頁 50

213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間兩巡院命同知方邦基重修且立碑於南門外曰「五妃墓道」71而終清治時

期以貞節烈女為主題的作品以五妃與鄭月娘最多而後者是因為有宋永清召

集徵詩之會一舉而有 18 位詩人共襄盛舉故若論自發性的題詠為詩應以五妃

為題者最多且以五妃為題之作品各朝均有自康熙至光緒作品未曾斷絕而

內地詩人佔一半以上其中一半又具遊宦身份作者為臺邑詩人者又多站在統

治者立場故由生前的明朝郡王姬妾跨越生死界線而成五妃由民間感念傳頌

而至清朝官府迎入延平郡王陪祀至五妃墓而神異靈跡顯現民眾祭拜虔誠而至

五妃廟發展至臺地民間神祇以至為古蹟勝景而為臺灣歷史文化在客觀現實

世界具體可感的一部份成為臺邑歷史上的文化語碼72可以說是臺邑社會構築本

土集體記憶的典型範例

就如同前言所提及的是「異族婦人在家族中的角色隨其丈夫而定隨丈夫之

尊卑而尊卑」這五人在生時身份為皇族之妾殉節的對象不僅是一個男性

還擴大成為這位男性所代表的中央皇權亦即明朝政權許東海提及

屈〈騷〉中種種女性書寫的目的主要不在呈現女性世界的客觀風貌相

反地卻藉以作為隱喻傳統男性政治建構中倫理秩序問題的紛云雜遝因

此從屈〈騷〉以來辭賦中的女性書寫其背後的創作本質無非還是

回歸男性中心的文學運轉機制而且具有濃烈而明顯政治意涵73

許氏所言雖為辭賦但種種跡象顯示此說法應能適用於清代臺地五妃主題

的詩歌亦即以五妃殉節死亡為主題的作品其實隱喻著朱術桂所代表的明朝政

權五妃隨夫殉國實乃隱含著明政權滅亡的悲劇結局

第二我們可以考量到五妃之題詩有大量的作品都以其葬身之墳墓為題

而墳墓在中國文化中一直都代表著一種終結完了以及與現實世界有永遠跨不

過涇渭分明的鴻溝74畢恆達如此陳述空間「空間絕不是一個價值中立的存在

71 陳壽祺《福建通志臺灣府臺灣縣冢墓》卷 47頁 145臺灣文獻叢刊第 84 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 72 葉嘉瑩《漢魏六朝詩講錄》頁 121臺北桂冠2000「符號學理論認為當一個符號在它的傳統文化中使用很久的時候它就形成了一個 code----語碼使你一看到它就會產生某些固定的聯想」 73 參見許東海《女性帝王神仙先秦兩漢辭賦及其文化身影》臺北里仁書局2003 年

頁 50 74 參考前文關於五妃詩歌之評述

214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或是人們活動的背景它一方面滿足人類遮蔽安全與舒適的需求一方面更展

現了人們在某時某地的社會文化價值和心理認同」75於是由五妃所代表的明朝

政權就被詩人們所題詠的五妃墓永遠的鎮壓了結了變成一個歷史的符碼

永遠封存在時間的長河之中

那些試圖推翻新政權的反清復明的思想隨著五妃事件進入臺地人民的集體

記憶五妃墓成為一個勝景古蹟也成為對前朝追弔哀念的象徵被放逐至另

一個另一個世界如同人們永遠不能起死回生明政權也被封於古墓之中進入

歷史一去不返了如此我們可以解釋清政權對殉節明朝的寧靖王與五妃的善

意我們由此也可以解讀終清一朝詩人對五妃事件的題詠內涵

參民變烈女的歌頌反映創作群對清廷統治權的支持與肯定

文本反映創作群對主角人物命運之探索與思考著重於人物與政治千絲萬縷

的聯繫從而表現出臺邑明清兩代統治集團的抉擇與判斷

清乾隆林爽文事變中有劉烈女殉節事劉氏生平見諸臺邑地方志乾隆 53 年

之《欽定平定臺灣紀略》記劉女殉節事76此文以奏聞之敘述口吻簡明扼要陳述事

件之來龍去脈與方志傳文不同並無穿插人物自剖心志之獨白文末評論烈女

行蹟並懇請旌表彰顯更可見此文之用途乃對上奏聞之作

賀伯代所撰〈烈女劉滿姑傳〉77文章增加了劉氏家族中另一烈士之述寫即

劉亨基之子挺刃護父之烈舉而劉女見大勢已去奔赴小池也增添了旁人勸阻譬

解之言劉女之回答則顯見其智慧識見豐富了烈女人物內涵而臨死之前劉

女與賊人之衝突則化為對話表現之賊言充滿恫嚇意味而劉女回答「我名家女

豈懼死乎汝等生當太平甘為逆亂官軍至碎屍萬段矣」則完全站在統治

階級立場發聲

75 畢恆達《空間就是權力》臺灣心靈工坊2001頁 2 76 《欽定平定臺灣紀略》卷 62頁 998 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臺灣文獻叢刊第 102 種 77 《碑傳選集》(四)臺灣文獻叢刊第 220 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6頁 557

215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首先《彰化縣志》中劉女之死乃在懼怕受辱而此文則自言為「名家女」

稱對方「逆亂」則烈女與賊人之對抗已提昇為國家與叛逆份子的對立而前

面各志文所未有之「官軍至碎屍萬段矣」更充滿為清政權宣傳劉女已轉為

國家發聲器之角色可知劉滿姑之旌表入祠備受朝廷重視其政治意涵不言

可喻而前面志文始終保存著劉女被虐殺之記載於此文被刪節可知對人物之

悲憐所引發對人生命運之思考認知已非此文所著重者光緒年間之《臺灣通志》

對烈女之記載則轉為簡單扼要僅為事件重點之交代78 但劉女殉節事發生於

清朝中期一直至清末雖詳略有別然仍保留對此人物之記錄再加上旌表之

慎重其事入祀與建祠皆為官方主導故可視為地方志書建構臺地女性貞烈典範

以加強對臺政治控治力量之典型範例

清乾隆年間的錢唐諸生陳裴文〈劉烈女〉以林爽文事變中遇難烈女劉滿姑為

戀父必甘白刃蹈滿姑死烈刃死孝罵賊不畏遭群凶滿姑死孝還以忠

三尺刀光一尺水滿姑知生不知死君恩隆祀臺灣城滿姑雖死仍如生

史乘千秋載奇節劉郡丞女年十七(參頁 167)

此詩以客觀觀點敘事前 8 句為兩兩相對之對句第 1357 句寫烈女殉

節獲旌之關鍵過程因戀父未能及時離開兇地因罵賊而遭難先為刀傷後跳水

而死事平後受君王旌表更得入官祠受後世香火第 2468 句則重複相同的

句式每句僅更動數字重點在強調人物的行為價值末 2 句則寫其精神生命的

不朽傳世全詩偏於主觀評論對人物事蹟僅為概括重點說明陳斐文生平不詳

但為內地詩人無疑至嘉慶年間蕭綸也有〈臺灣三仁詩〉詩文如下

臺灣淨掃無風塵天子下詔褒三仁三仁何姓氏一為壽同春淡水縣丞

老幕賓丞亡攝官克復城出兵勦賊死賊營其一嶺南客 國子生寓彰

化糾義民其姓李氏喬基名守鹿仔港有成績戰牛馬莊終殞身 同時

見此二義士一弱女子尤絕倫滿姑年十七父曰劉郡丞賊先執丞次脅

姑 姑不受辱泣且嗔蹈河不死罵益烈白璧雖碎聲錚錚是三人者微且

輕非將非吏非守臣身雖死義分甘沉淪幸遇天子大聖明幽遐必矚

78 《臺灣通志》〈資料(二)文職冊〉臺灣文獻叢刊第 130 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2頁 804

216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名教是敦曰此三人縱疏賤磊落大節宜弔旌詔建祠宮楹桷維新有

司歲時祀以特牲為問蟻賊起事辰士民奔走婦女被掠何無一人能

及此三人吁嗟乎人人且有忠孝情盍至三仁祠下一聽天子命祀之恩綸

(肆頁 234)

蕭詩體裁為歌行體篇幅較長以客觀第三人稱觀點敘述夾有議論與抒情

對人物身份背景以及事件發生的經過有詳細的描寫三仁者稱三位在事變仍稟

持著節操正義剛強不屈奮勇抗賊的義士而清政府在民變平定後下詔褒揚

三人並興建三仁祠命地方政府歲時節令予以祭祀後世永念

而這三位義士身份背景各異第一位名叫壽同春事變發生時為淡水縣丞的

幕賓年紀已經大了在縣丞遇變身亡他危亂中一肩擔起責任率兵勦賊不

幸死在賊營第二位名叫李喬基為寄寓彰化的內地人具國子生身份在亂事

中集結民間力量變頗有成績但不幸在牛馬莊戰死第三即是劉郡丞之女蕭

氏對劉滿姑的敘述最為詳盡也許是因為劉氏的事蹟最具傳奇色彩對於三仁

事件的價值與清政府褒揚的動機在作品中也進行討論蕭詩雖為文學作品實

已具記史的作用且歌行體句式長短自由用語淺白尤利於傳播蕭綸據《全

臺詩》所載「字子山江蘇太倉人嘉慶年間(1796~1820)貢生著《樊村草堂

詩集》」」(全臺詩全臺詩智慧型資料庫)

然則寫臺灣烈女劉滿姑的兩位詩人皆內地人士而劉烈女為內地官宦之女

隨父赴任而喪命於臺邑因此而成為臺灣列女歷史其中一員然為何以劉女為詩

者臺邑詩人缺席此可疑之處

劉滿姑罵賊不屈而為亂兵所殺後為清廷封為三仁並下詔建祠祭祀宣示

著清朝統治權的正當性與絕對性褒揚滿姑罵賊而亡的義烈行為足以教育臺地

民眾必須忠於清朝反覆一再灌輸教育臺地百姓必須遵從的政治歸屬盧建榮曾

提出「一位漢人婦女絕不容許異族染指其身體於此漢女身體是一種漢人國家

主權的隱喻」79林爽文民變雖非漢胡之對立與衝突但劉女為清廷官吏縣丞之女

對抗的是民變中的暴民此對立衝突也隱含兩種政治勢力的對抗包括兩個群族

79 盧建榮〈從男性書寫材料看三至七世紀女性的社會形象塑模〉《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報》第 26 期1998 年頁 18

217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對物質包含食物土地性等各種資源的佔有與爭奪這點與中國歷史上漢胡勢

力對立的性質相當

因此我們可以這樣推定劉女的身體成為清治臺地權力的展現場烈女力拒

事變外在武力侵辱隱喻著清廷對臺地的所有權不可被被侵犯劉女死前面對侵

犯的態度與言語以及死亡方法的描述這樣剛烈行為的極度刻劃與突顯使劉

女抗暴的決心與影響力大為提高促使臺邑男性興起女子猶能如此保家衛國身

為男兒怎可不奮發而這種百姓為國犧牲意識與認知的養成對統治階級而言

實是鞏固政權一個重要的手段故可窺知劉滿姑事跡之所以能受到清廷大家宣揚

的潛在原因80

又如陳維英〈為王樹生明府題姊姒三節圖〉「乾坤存王氣女子識綱常人

是松梅竹心如冰雪霜後先三不朽生死一齊香況我鬚眉輩貞忱豈可忘」

(伍頁 199)反覆陳述著女子之所以能實踐綱常倫理是因為統治階級教化百姓成

功而女子都能夠捨生取義況且我們鬚眉男兒報國犧牲豈能後人陳詩服膺統

治階級的意識型態而此統治階級則為清朝廷

中國傳統上有士人殉國與女子殉節被類同化的傾向故詩歌書寫殉節的烈

婦也常別有隱喻如明朝末年已有士人以婦女死節或守節的選擇來比擬士大夫

殉節與守節的問題以臣殉國如婦殉夫者如晚明袁崇文〈黎烈婦傳〉云「臣事

君與婦事夫論者嘗相提其義皆取於致命遂志」81以及徐枋〈與葛瑞五書〉舉時

人的說法「殉節為易守節為難為烈婦易為節婦難」82顏元云「明末死節

之臣閨中義婦耳」83亦有士人為詩引節婦來比喻忠臣的如孫枝蔚〈朱矞三母

費太孺人貞節詩〉之一「節婦如忠臣所難非一死立孤能有成庶可光前史」

84以及吳嘉紀〈程寡婦歌〉

80 盧建榮〈從男性書寫材料看三至七世紀女性的社會形象塑模〉《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報》第 26 期1998 年頁 12 81 袁崇文(1595 年進士)〈黎烈婦傳〉載於屈大均(輯)《廣東文選》《北京圖書館古籍珍本叢刊》冊 117卷 15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康熙 26 年(1687)三閭書院刻本影印本1989 年頁 507 82 徐枋〈與葛瑞五書〉《居易堂集》卷 2頁 1 上下 83 李塨纂王源訂《顏習齋先生年譜》(附載於顏元《顏元集》)卷上「辛亥(康熙 10 年1691)37歲」條下冊頁 735 84 孫枝蔚〈朱矞三母費太孺人貞節詩〉《溉堂後集》卷 3《溉堂集》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頁 6 下

218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心志不改伊維寡婦忠臣忠臣識大義臨難往往致其身婦人脂口澤膚

十人九人腸肺愚節操曷繇自勵門戶胡能獨扶君不見程寡婦hellip夫死婦

不死祇緣黃口兒女須題攜85

等皆是而吳德功〈洪烈婦〉

山水毓貞媛乾坤鍾間氣鹿溪洪氏女少小知大義相攸郭阿奴二十

婚始字賦性靜而貞德容兼洵備百輛未盈門凶信忽傳至阿母默無

語阿爺言甚秘連理樹折枝比翼鳥分翅賢哉女聰明倉猝知其意

外聞薤露音聒耳夜不寐妾命實不猶君魂歸何處扯碎同心結滂沱

兩行淚膏木誰為容鉛華屏弗御身披侍嫁衣耳挂定盟珥欲效梁家

婦私將刀劓鼻欲效王氏妻親持斧斷臂全體遭毀傷所受反自棄

惟念夫遽亡不如從夫去生前不同牢死後共埋地擁衾臥空床絕粒

忘飲食急延良醫來醫來云不治切脈知血虧聞聲識腸碎娘勸啜茶

湯爺勸吃餅餌烈女誓弗肯含淚惻然對女子節不移忠臣心無二

兩語昔曾聞今豈易其志願娘勿悲酸願爺勿涕泗翹首盻蒼天婺星

空際墜頃刻魂歸陰不瞑張目眥鮮血兩腔填姑嫜來駭異面色猶如

生從容赴大隧性命弁髦輕巾幗鬚眉愧鹿溪諸紳耆拜迎擁塗次

鹿溪諸父老稱揚遍市肆滿路焚香楮兩部喧鼓吹名教獨扶持閨烈

千秋著一死重泰山兒女英雄類殉夫未嫁時奇節實非易彤管長流

輝貞珉謹泐記節孝採輶軒我忝與其事綽褉徵門楣旌表乞天賜」

(《瑞桃齋詩稿》全臺詩全臺詩智慧型資料庫)

〈洪烈婦〉雖為詩作然以五言古體長詩之體裁篇幅較長敘述事件前後

變化曲折詳盡其開端雖以客觀第三人稱發展中間模擬各色人物動作聲口將

烈婦絕食而亡的過程進行更長時間更具體詳細的描寫從主角的動作姿態醫

囑診脈親人的照顧死別的淒涼等刻劃出主角面對死亡從容不迫的形象而

「女子節不移忠臣心無二」「一死重泰山兒女英雄類殉夫未嫁時奇節實

非易」亦同樣以節婦比忠臣而以婦女死節或守節的選擇來與士大夫殉國與否

來相比擬而陳肇興〈題烈婦張沈氏殉節事〉(古體九解)

蔦蘿泛長風根莖無斷絕由來連理枝生死不相別君不見張烈婦慷

85 吳嘉紀〈程寡婦歌〉楊積慶箋校《吳嘉紀詩箋校》卷 12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頁349

219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慨殉夫勇且烈婦姓沈氏名心娘十八于歸張家郎舉案齊眉慕孟光如

膠如漆樂且未央忽忽五年載弄之璋二豎入室夫病於床求神問藥

淚睫承眶一朝怛化五內崩裂如沃湯大哭一聲氣結無語娣姒急申

救阿翁欲言不言淚如雨曰汝有孤兒在旦夕須哺乳長跪謝阿翁

妾心堅如銅兒生有祖累姑嫜妾身雖死兒可長夫沒無人侍巾帚妾身

不去誰為偶黃泉會有相見時升天入地妾從之明珠為夫斂綺羅為夫

裝執紼扶柩上北邱歸來拜姑泣媳身未亡如已亡綰我同心縷著我

嫁時衣孤燈耿耿酸風吹尺組畢命人不知人不知舉家奔救烏烏啼

生同衾死同穴青塚巢鴛鴦飛鳴自成匹謂予不信如曒日人慕婦烈

且貞我作歌戒貪生吁嗟乎女子仗義能殺身何迺國家多全軀保妻

子之庸臣(《雲林縣採訪冊˙藝文》頁 206)

陳詩第 1 段 1 至 6 句以比興開端以蔦蘿與連理枝來比喻生死不離的夫妻情

感並引出烈婦殉夫的主題第 2 段 7 至 14 句以客觀敘事觀點寫烈婦之姓名歸

寧夫家後的幸福家庭生活第 3 段 15 至 24 句寫詳細描寫夫婿病起不測以至於身亡

的經過作者善用人物表情刻劃其心理狀態如寫烈婦「淚睫承眶」寫家翁「欲

言不言淚如雨」極力寫喪夫喪子後悲慘的情狀第 4 段 25 至 34 句作者模擬烈婦

與家翁的對話以代言體各自表述殉死與否的考量第 5 段 35 至 43 句作者模擬烈

婦聲口敘述依禮安葬夫婿後從容殉死的過程第 6 段 44 至 56 句為事件收尾作

結敘事觀點一變為作者以第一人稱自述說明為此詩之創作動機將臣節與婦

節類比並提並以諷刺那些偷生忍辱臣子全詩敘事觀點多變人物情事介紹較

為完整情感神態刻劃細緻且以人物對話鋪陳情節頗具戲劇搬演效果

陳肇興(1831~)字伯康號陶村臺灣府彰化縣治(今彰化市)人為

清代中期臺邑著名文人《全臺詩》稱其「有個人心靈世界及理想抱負的抒寫

詩作的關懷重心亦往往與生民百姓密切相關在形式上陳氏習慣以長篇歌行來

抒懷言志詩作風格雄健豪邁」並稱其「肇興之詩胎息於杜甫可視為清

中葉臺灣文壇之『詩史』」

陳氏曾從鹿港拔貢廖春波讀書於彰化白沙書院和蔡德芳曾維精廖景瀛

合稱「白沙書院四傑」同治元年(1862)戴潮春事變拒絕戴氏之拉攏遂遁入武

西堡(今集集)之牛牯嶺山中是年 7 月謀刺戴氏失敗幾瀕於險境著有《咄咄吟》

220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一書詳錄戴案經過(參見全臺詩全臺詩智慧型資料庫)故其詩作有述寫現實

社會歷史風貌的企圖

林翠鳳曾舉陳氏《陶村詩稿咄咄吟》中的詩作分析其儒士的性格更以

其詩歌中不同時刻所追摩的前賢而得出其共同的特點始終堅定支持既有的朝

廷以及篤志排拒外來騷亂勢力並以為「陳肇興在顛沛流離中始終不移其為大

清朝廷臣民的立場」86同樣在文本中的作品亦表現出忠於君王朝廷之思想

許夢青〈自書吳烈婦傳後〉

誰能輕一死慷慨赴重泉不減忠臣節方知烈婦賢心爭秋月皎節勵

古松堅慚愧偷生輩雖生亦枉然(《鳴劍齋遺草》)

許夢青(1870~1904)字炳如又字荊石蔭亭泮名夢青號劍漁又號

雲客冰如高陽酒徒許氏為鹿港邑庠生其祖母賀太安人以節孝旌於朝

奉詔入祀彰化節孝祠其歷乙未割臺上書唐景崧又在日軍攻臺時隨練勇赴

八卦山抗拒抗日行為失敗後又逢四次家喪一生際遇曲折由官家子弟一變

為落拓文士《全臺詩》稱其「歷盡人世滄桑半生苦況盡託於詩」「以奔放

絕足之才為自由不羈之行遂一轉而為跌蕩詩人」可見其浪漫氣質許常安

評曰「雖時有浪漫 自由清狂豪放之作風然其實質乃具有嚴肅悽涼

寫實之社會骨格故其詩多為心底之聲時代之反映」(參見全臺詩全臺詩智

慧型資料庫)

許詩著重於烈婦慷慨赴死的義烈行為其以客觀評論方式開展將忠臣與烈

婦臣道與婦道相互比附所著重是烈婦行為在中國傳統倫理的道德價值而

其襲用詩歌中具文化意涵的文學意象如秋月古松在中國詩歌中皆為貞節幽

靜的象徵若《全臺詩》稱其「潛心詩文以舒胸中塊磊」則此詩以「慚愧偷生

輩雖生亦枉然」或可相彷彿則進一步以文本婦女尚能以死殉節而身為男

兒卻臨難茍免故詩作中往往有鬚眉男兒且不如之慨歎

86 林翠鳳〈從《陶村詩稿咄咄吟》看陳肇興之儒士性格表現〉《臺中技術學院學報》第 1 期2000 年 6 月頁 21

221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肆貞節烈婦的書寫反映漢文化移植臺邑的認同

中國大約在西漢末期儒家學說完成統一折衷諸子學說的目標墊定其在

漢朝學政界的絕對獨尊的權威地位而轉而以經學的形式面世成為後世中國

思想的主流87由於思想上的獨尊儒術漢以後的統治王朝也都以儒家經典為國家

教養人材的基礎因此後世士人的思想不免有儒家學說之色彩在不同程度上成

為儒家的信徒而儒學中所具備的現世務實群體的特質以及「內聖外王」

的人生實踐理想使得士人的眼光始終注視著百姓之福址關心人民的生計而

「風俗淳美」便是理想現世世界的基礎《詩經大序》「美教化移風俗」

《禮記樂記》「移風易俗莫善於樂」《荀子王制篇》「美風俗」《辭

海》也對風俗提出解釋「多數人之精神的一致表現歷時久遠型為定式足以

拘束個人之行為支配實際生活者也」88

而《漢書地理志》則進一步將風俗與聖王德政結合在一起以為百姓有五

常之性因為各地之自然環境與個人秉性氣質的差異因此各地的風俗便會隨自

然地理與人文背景的不同而有差異與此同時風俗又跟聖王的王教相關聯是

聖明君主展現教化的場域故云

凡民含五常之性而其剛柔緩急音聲不同繫水土之風氣故謂之風

好惡取捨動靜亡常隨君上之情欲故謂之俗孔子曰『移風易俗莫

過於樂』言聖王在上統理人倫必移其而易其末此混同天下一之中

和然後王教成也89

而由聖王至士大夫至百姓階級社會的層層影響傳播發展出中國傳統文化

中所謂由上而下風行草偃式的思考邏輯最典型的是杜甫「致君堯舜上再使

風俗淳」所展現的邏輯演繹而要如何由上而下這牽涉到前文所說的中國文化

特質中「內在超越」的要求因此王教在移風易俗的政策理念上主要乃是以『統

理人倫』為根本核心對淳美風俗的追求就會從最根本的人倫秩序的建立與維

87 劉靜貞〈劉向《列女傳》的性別意識〉《東吳歷史學報》第 5 期1999 年 3 月頁 3「儒家學說真正浸透漢朝的學政界確立經學的絕對權威其實已是元帝至王莽之世也就是到了前漢的最後五十年間原為諸子之一的儒家才完成其統一折衷諸子思想的目標而以經學的形式展現」 88 修訂本《辭海》下冊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41頁 3199 89 《漢書地理志》臺北鼎文書局1983頁 1640

222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持著手詩人作品中反覆出現的教化百姓移風易俗的追求往往伴隨著現實事

件中倫常綱紀的成立與破壞一起出現並成為一種執著的詠歎匯流入中國詩歌

的傳統文化90

烈婦鄭月娘生平首見周元文編纂之《重修臺灣府志》91傳文後更附有〈徵詩

小引〉一文並附上鳳山縣令宋永清等 18 位文人之徵詩作品康熙 47 年鳳山縣令

宋永清倡議當時臺灣官紳以鄭女為題進行創作由方志附有引文與詩歌原文可

見當是轟動地方之風雅盛事92《全臺詩》稱宋氏為「善察民情雅意文教頗有

宦績」(全臺詩全臺詩智慧型資料庫)既雅意文教則此次徵詩不免寓有教化

功能

《重修臺灣府志》所載〈徵詩小引〉記錄當時風雅的徵詩之舉93並註明主

要的目的是為了「青史不遺願徵詩而表著海天生色」可見徵詩活動除了是詩

人消遣怡情之舉也寄寓著希望能留下可供後人學習景仰的婦女典範書寫地方

史實的意圖謝貴文以為「可見發起人宋永清深受當時官員與文士的肯定與愛戴

他亦透過此徵詩活動提倡文風獎勵貞節達到以文學教化風俗的目的」94然此

徵詩之會透露出兩項訊息即文本之教化目的以及此會之後以鄭月娘為題之

詩作消聲匿跡可見文本題詠之對象若為平民百姓相較於前文陳永華女及鄭斌

女兩位烈婦可知其受到關注及賦予的意涵會隨之減少

《重修臺灣府志人物志》總共收錄了 18 首詩作95此徵詩之舉是康熙 47 年

90 歐麗娟《唐詩的樂園意識》臺北里仁2000頁 90「王教在移風易俗的成就上主要乃是

以『統理人倫』為根本核心因此對風俗的探討也就不外乎種種人與人之間的對應關係以及由

此衍生的社會秩序與人性特質的範疇」「標示出社會群體的生活感受與心靈狀態的一般趨向而

人人切身相關的行為依據和心靈歸屬的問題也包含在其中」 91 周元文《重修臺灣府志》卷 8〈人物志貞節〉臺灣文獻叢刊第 66 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頁 272後亦附有〈徵詩小引〉與諸詩原文為「鄭氏月娘者泉之南安石井人也年十九歸儒士王曾儒家曾儒食貧志學 甫閱年以病卒翁以貧故欲即葬月娘跪泣告乞得暫停眾謂夫死不忍恝 然常情也越數日語其翁願死從夫葬翁駭然囑鄰媼勸止月娘曰『吾當夫病劇時即以死許之義不可移』比後提防稍疏投繯而逝邑侯宋公嘉 其節通聞上憲獲褒獎焉侯親祭其墳額其廬曰『百年今日』蓋侯挽詩 有『百年今日乾坤老』之句也合葬依仁里內園路西」 92 徵詩之舉發生時間點為何學者以參與者之到卸任時間推斷以為康熙 47 年為確詳見王俊勝《清代臺灣鳳山縣詩歌研究》文化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2002頁 118-119 93 周元文《重修臺灣府志》卷 8〈人物志貞節〉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頁 272 94 謝貴文〈清代鳳山知縣宋永清的政績〉《高市文獻》第 18 卷第 1 期2005 年 3 月頁 38 95 第一首的作者為鳳山知縣宋永清康熙 43 年(1704)來臺任官《全臺詩》稱其「善察民情雅意文教頗有宦績工詩」第二首為臺廈道王敏政康熙 43 年(1704)至康熙 49 年(1710)來臺任官《全

223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發生距離康熙 23 年清朝平臺臺灣納入清朝版圖已有二十餘年南部的經營如

諸羅縣城衙署文廟學校皆有初步規模宦遊人士創作詩歌的風氣推動了

臺地的文風而諸詩於方志上排列的順序大概以官位高低來決定先後故內地

詩人作品排在前面而臺邑詩人作品排在後面這樣的情形呼應了前文所言臺灣

早期詩壇以遊宦詩人為主而臺邑有志於參與科舉的士人開始與清據初期的內

地統治階級進行交流與結合發展出初期的詩歌創作

除了籍貫生平不詳的張師文內地宦遊來臺的人士有 8 人所擔任有關文教

方面的官職如教授教諭等有 4 人而任職知縣的宋永清與任職臺廈道的王

敏政後世則對其有「善察民情雅意文教」「待人仁厚」「百姓賴以全生」等

關心民情之評價作者為臺邑人士則有 9 人大都具有增生廩生拔貢等鄉紳

身份施世榜更有「樂善好施」「農民咸受其利」等佳評扮演著臺灣地方民

間勢力首領的角色由此推知以鄭烈婦為題的徵詩之舉實具有地方輿論意見

的性質

而林華昌〈節婦鄭氏詩〉「獨挈綱常萬古寒」(壹頁 361)林氏為清康熙

43 年調任臺灣府儒學教授孫襄〈節婦鄭氏詩〉「扶植綱常吾輩事新詩題徧

海東天」孫氏為清康熙 37 年授福安教諭後改任臺灣諸羅縣為教諭李欽文〈節

婦鄭氏詩〉「輕生重節植綱常」(貳頁 40)李氏曾任福建南靖訓導張士箱〈節

臺詩》稱其「待人仁厚尤加惠原住民嚴禁通事社商之剝削濫派遇歲荒歉極 力為民申請賑恤百姓賴以全生」第三首作者為臺灣府儒學教授林華昌康熙 43 年(1704)來臺第四首作者為臺灣縣儒學教諭陸登選康熙 43 年(1704)至康熙 47 年(1708)在臺任官第五首作者為鳳山縣學教諭吳周禎康熙 42 年(1703)來臺第六首作者為臺灣諸羅縣教諭孫襄第七首作者為臺灣人陳聖彪康熙 47 年(1708)的副貢《全臺詩》稱其「善文工詩」第八首作者為張師文清康熙年間人生平不詳第九首作者為守戎張駥清康熙 47 年(1708)來臺任臺灣水師協標左營守備第十首作者為桐城人孫日高第十一首為臺灣府治東安坊人李欽文《重修臺灣府志》稱其「廩生」而《全臺詩》稱其「清康熙 60 年(1721)歲貢生曾任福建南靖訓導能文工詩」第十二首作者為張纘緒《全臺詩》稱其「清康熙五十年(1711)臺灣貢生」《重修臺灣府志》稱其「廩生」第十三首作者為張士箱《全臺詩》稱其「清康熙四十一年(1702 年)東渡來臺落居鳳山次年入鳳山縣學後為臺灣府學生員補增生廩生迄雍正十年(1732)五十九歲時成為歲貢生」為科舉業而移居臺灣鳳山第十四首作者為鳳山縣人鄭應球《全臺詩》稱其「性情耿介崇尚氣節」在朱一貴事件時為逃避朱氏同黨招募「夜晚攜妻子遁逃」可知當時鄭氏政治傾向是站在清朝政府一方又稱「主掌縣書院教席長達十餘年有益地方文教甚多」可見著重於民間百姓教化培養文風第十五首作者為臺灣諸羅縣人鄭鳳庭《全臺詩》稱其為「清康熙年間廩生」第十六首作者為康熙年間臺灣增生鄭煥文生平不詳第十七首作者為臺灣縣人施世榜為康熙 36 年(1697)拔貢《全臺詩》稱其「樂善好施興築水圳農民咸受其利」第十八首詩作者為鳳山縣人李廷綱只知其為康熙年間人生平不詳以上為鄭烈婦詩歌相關作者下文引詩處對作者即不再進行介紹

224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婦鄭氏詩〉「 風謠傳海內千古尚相看」(壹頁 425)張氏於乾隆 2 年出任漳

州府學訓導王敏政〈節婦鄭氏詩〉「苦節高風重栢舟輶軒問俗首先求」(壹

頁 362)

王氏於康熙 43 年移分巡臺廈道前列作者皆以烈婦鄭月娘為主題著重於女

子實踐德行的價值足以為後世樹立以生命維護綱常倫理的典範如王敏政所言

「問俗」帶有濃厚的移風易俗的目的乾隆年間六十七〈弔五妃墓〉 島嶼最後

昭英烈頑廉懦立蠻婦貞」(貳頁 247)六十七於乾隆 9 年以戶科給事中奉命

巡視臺灣朱澐〈李節孝〉「聖朝傳採柏舟篇海外旌揚李母賢」(貳292)

朱氏於乾隆 12 年調任鳳山縣訓導秦定國〈五妃墓〉二首之二「海表觀風

題墓道陽秋有筆墨痕新祇緣千古綱常係豈獨傷心弔五人」(參頁 147)

同治朝林豪〈詠臺陽古蹟十二首五妃墓〉「何幸教化行閨門」(《臺灣詩鈔》

卷 5頁 106)將閨門的教化與五妃事蹟結合起來於是這個單一的歷史事件便被賦

予移風易俗實踐聖王政教的任務這作品也就隱含出政治教化的色彩

道光咸豐年間劉家謀〈海音詩〉一百首之九九「匆匆六甲光彤史況沐

皇風二百年」(伍頁 308)劉氏於道光 29 年調臺灣府學訓導劉氏自註的詩序

並言 「今入版圖將二百載矣列聖相承昭然禮法有不共被涵濡哉近周光邰明

經欲輯臺郡節烈勒成一編誠盛舉也」劉氏歌功頌揚清政府以為臺邑經兩百

年教化婦女貞節德行的培養成果斐然以統治階層的角度來考量兩位烈婦之行

為價值頗具政治意涵道光年間施瓊芳〈題全臺闡幽錄〉二首之二「寡鵠貞

鴛萃一編旌祠會錫九重天依然婦誥回鸞及能使夫名附驥傳彤管有人風繼

起碧霄終古月難圓誰言婉嬺煢煢質已握興頑立懦權」(伍頁 381)

第 2 首點明此書所收人物並足堪為天子旌表之節婦貞女女子能實踐婦德

同樣也能澤被家門為夫婿增光而書中足為後世楷模者其人生卻都是坎坷不

幸的7-8 句寫出書寫權力之本質原本這些女子是柔弱貞順的卻因此書而得以

傳世施氏曾銓選六部主事前述詩人則將貞節烈女之節操德行與政權教化結合

在一起政府的旌表立祠的表揚機制使女子的高貴品行不至淹沒不彰而女子

建立閨門的行為典範可以建立淳美善良的風俗但「興頑立懦權」則頗有思考

225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的空間此四字除了建立符合倫理綱常的行為準則外還要堅強百姓們的意志

在危難時能用最大的犧牲包括生命來維持理想的存在而這理想的內涵則

隱含著統治政權的延續與護衛

余英時分析漢代循吏在文化傳播中所扮演的角色與作用他將中國文化分為

大小傳統並解釋「大傳統或精英文化是屬於上層知識階級的而小傳統或通俗

文化則屬於沒有受過正式教育的一般人民」96而漢代循吏則扮演了文化傳播者的

角色之所以如此余氏指出因為循吏是親民之官「循吏」之名始於《史記》的〈循

吏列傳〉從此成為中國正史列傳的典型至《清史稿》依然沿用余氏更言

漢代的大傳統以儒教為主體而儒教的基地則在社會而不在朝廷因此循

吏在發揮『師』的功能時他事實上已離開了『吏』的崗位他所奉行的

不復是朝廷法令而是大傳統的中心教義由於中國的大傳統並非寄身於

有組織的宗教所以它的傳播的任務才落到了俗世人物的循吏的肩上漢

代大傳統的傳播者借用《周禮》的名詞可稱之為『師儒』循吏便是以

『師儒』的身份從事『教化』工作的97

而文本尚有擔任教諭提督學政訓導等教育行政工作之創作者清廷的中

央教育制度中央最高教育行政機關為國子監其下設有祭酒司業等教官總理

監務以及博士助教學正學錄等各級教員在地方教育行政上各省設提

督學道擔任地方教育的最高行政官員以負責學校事務政風及科舉等事務

雍正 4 年(1726)提督學道改稱提督學政在地方官學上設有府學政使府提調

府儒學教授州學正縣儒學教諭府州縣下設立縣訓導以掌管地方教育事

務98

而臺灣清據初期隸屬於福建省由福建提督學道統理教育事務但因臺灣海

外孤島路途遙遠改由分巡台廈兵備道兼理學政康熙 23 年(1684)改由臺廈兵

備道兼任朱一貴事變後改由巡臺御史負責至雍正 5 年(1727)改為巡臺漢御史

96 余英時〈中國古代死後世界觀的演變〉載於《中國思想傳統的現代詮釋》臺北聯經出版社1993頁 168 97 余英時〈中國古代死後世界觀的演變〉載於《中國思想傳統的現代詮釋》臺北聯經出版社1993頁 198 98 參見種村保三郎《臺灣小史》臺北武陵1991山崎繁樹《1600-1930 臺灣史》臺北武陵1995連橫《臺灣通史》臺北幼獅1977

226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管理乾隆 17 年(1752)則改由巡臺臺灣道兼任光緒元年(1875)改由福建巡撫兼管

光緒 13 年(1887)設臺灣省後由臺灣巡府兼任掌管臺灣教育事務知縣負責地方

教育事務由此可知臺灣學政與官政相結合之特質99

而關於教育行政的最高指導原則順治 9 年(1652)頒六諭計為「1孝順父

母2尊敬長上3和睦鄉里孝訓子孫5各安生理6莫作非為」100

姜添輝以為「由其內容可窺見其重心在於強調傳統文化的倫常思想以及安本分

的觀點並藉由這些觀點的灌輸以達社會安定的目標」101康熙 9 年(1670)頒佈聖

諭廣訓十六條計有

1敦孝悌以重人倫2篤宗教以昭雍睦3和鄉黨以息爭訟4

重農桑以足衣食5尚節儉宜惜財用6隆學校以端士習7黜

異端以崇正義8講法律以儆愚頑9明禮讓以厚風俗10務

本業以定民志11訓子弟以禁非為12息誣告以全善良13

完錢糧(租稅)以省催科(裁判)14戒匿逃以免株連15聯保申

以弭盜賊16解仇忿以重身命等102

除了順治朝所強調的倫常價值觀外並將關注範圍擴大到文化習俗以及社

會規範等層面可以窺見清廷教育行政的最終目標是欲藉由教化途徑以安定社

會光緒 29 年(1903)張百熙等在〈奏定學堂章程〉中提出「至於立學宗旨勿論

何等學堂均以忠孝為本以中國經學為基礎俾學生心術依歸為正」103以至於

光緒 32 年 5 月 2 日清廷公佈的欽定學堂章程第一類是忠君尊孔第二類是尚

公尚武尚實可知清代由內地派遣至臺灣的教育官員實肩負思想教化之重

責大任其主要之任務為導正並建構臺邑人民正確之政治立場與政治意識創作

者日夜身處其氛圍中將其投射於其所創作之主題詩歌中似為合理之解釋

顧炎武論「秦紀會稽山刻石」指出「然則秦之任刑雖過而其坊民正俗之意

99 參見盛清沂王詩琅高樹潘《臺灣史》臺北眾文1988 年種村保三郎《臺灣小史》(臺

北武陵1991)邱奕松《嘉義縣志教育志》嘉義嘉義縣政府1991連橫《臺灣通史》

臺北幼獅1977 等 100 宋鼎宗等《全臺首學資料彙編》頁 61臺南臺南市立文化中心1997 101 姜添輝〈教育社會學觀點的清朝時期臺灣官方儒學的發展與特性〉《臺南師院學報》第 34 期

2001頁 292 102 種村保三郎《臺灣小史》臺北武陵1991頁 151 103 雷國鼎《教育概論》上冊臺北教育文物1976頁 80

227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固為始異于三王也」(《日知錄》卷十七)則中國自秦始皇起便有統治階級提倡禮

教以矯正民間各地不良風俗的政治措施文本創作群共 69 人共有 20 位具有從內

地遊宦臺邑的背景其中官職包括擔任臺邑各地教諭知縣巡臺御史提督學

政訓導等居多而臺邑文人亦具鄉紳背景文本中反覆出現蘊含政治意涵與宣

揚文教的意識

伍對內地與臺邑的指稱反映中央政權與地方邊陲的對峙

清代臺灣貞節烈女詩中出現以內地為中心以臺邑為邊緣之論調例如康

熙朝江日昇〈贊寧靖王朱術桂與五妃殉節二絕〉二首之一「天地乾坤無可寄

飄然海國全其身」(貳頁 28)臺廈道王敏政〈節婦鄭氏詩〉「鬚眉長樂嗤青

史巾幗共姜壯海洲」(壹頁 362)此詩為康熙年間王氏應徵詩之會為鄭治時期

禮官鄭斌女為寫的作品第 4 句稱鄭斌女事跡足以為「海洲」壯事氣勢壯盛

其臺地為「海洲」意指海外神洲顯現出以內地為世界中心點而以臺邑為邊

垂的論點

諸羅諭孫襄〈節婦鄭氏詩〉「扶植綱常吾輩事新詩題徧海東天」(壹頁

367)此詩亦為應徵詩之舉最後一句「新詩題徧海東天」臺邑與內地一水之隔

又處內地東方稱「海東天」可說是其地理位置的說明范咸〈弔五妃墓十二絕

句〉十二首之五「可憐椎髻文身地」(貳頁 258)其它相關文本有以鄭氏王朝禮

官鄭斌女為題之作品

康熙 13 年內地爆發三藩之亂鄭經趁機響應出兵同時將明朝續順公沈瑞接

到臺灣並以禮官鄭斌之女許配之鄭經將明朝王公遷往臺灣並幫助其建立家

庭除了昭示臺灣鄭氏為延續明朝皇權的正統地位外也為了隴絡人心凝聚在

臺灣的明室力量可以說沈鄭兩氏的聯婚是帶有強烈的政治色彩這段婚姻幾年

後卻遭到重大的打擊鄭經去世後鄭克塽繼位親信馮錫范攬權內部局勢日

益混亂身為流亡王公的沈瑞被誤認為身懷鉅資並因此招禍被馮錫范以反間

228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謀逆案件遷連104

父子被殺家屬被囚當沈瑞一家受禍時禮官鄭斌向鄭克塽求情為女兒

開脫並得到首肯就在鄭家父母將女兒救出虎口後得知詳情的鄭女卻毅然決

然決心與丈夫共赴家難並在處理完殉死家人的後事後從容自縊殉夫這件事

在當時引起很大的迴響不論身份貴賤聽聞此事的人都為此感動流淚康熙 23

年清朝佔據臺灣後總督姚啟聖並奏請封誥鄭氏「一品夫人」都統張夢吉並差人

將沈氏一門受難的棺柩送返京安葬105

咸豐朝陳維英〈一品夫人〉(鄭斌女 沈瑞妻)四首之四「鸞章一旦下東都

油壁香車離海隅」(伍頁 182)史載清據臺灣後將沈瑞遺體移葬內地想必鄭

女也隨之移葬故有「油壁香車離海隅」之說而以海邊一角指臺地將其邊緣

化之地理觀可知劉家謀〈謁五妃墓〉二首之一「那知瘴海千重外尚有紅顏

識報恩」(伍頁 319)再如道光年間施瓊芳〈題全臺闡幽錄〉二首之一「海濱

鄒魯風堪采軒使曾勞女史詢」(伍頁 381)施氏為《全臺闡幽錄》題詩書中

多錄臺地節烈女性有為清代臺灣女性寫史的目的詩中稱「海濱」以內地為中

心以臺邑為邊地的意向明顯

王凱泰《臺灣雜詠續詠》十二首之五「故王一去五妃陪海外黃沙賸

幾堆」(《臺灣雜詠合刻續詠十二首》頁 50)同治朝林豪〈五妃墓〉「海角年

年長相守」(《臺灣詩鈔》卷 5頁 93)熊佐虞〈五妃墓限支韻〉「黃土荒題海上

碑」(《臺灣詩鈔》卷 5頁 93)以及光緒朝唐景崧〈五妃墓限支韻〉「海上鵑啼

悲玉帶」 (《臺灣詩乘》卷 5頁 209)周長庚〈拜五妃墓〉「頸血不膏中土鐵

墓門長咽落潮聲」(《臺灣詩乘》卷 5頁 214)

周長庚(1847~1888)號辛仲又號莘仲福建侯官人光緒 10 年(1884)由建陽教

諭調署彰化教諭光緒 14 年發生施九緞以索焚丈單為名的圍城之變周氏因為民

104 蔣師轍《臺游日記》卷 1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7臺灣文獻叢刊第 6 種頁 30記載「康熙二十一年福建總督姚啟聖用間諜陰散其黨約偽賓客司傅為霖內應事洩為霖遇害」丁曰健輯《治臺必告錄》卷 1頁 77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9臺灣文獻叢刊第 17 種記載「行人傅為霖密約十三鎮同日發難事泄錫範並搆陷續順公沈瑞而有其貲人心益失國軒居臺而被刺者再皆姚啟聖所使也 105 事詳見江日昇《臺灣外記》卷 9臺灣文獻叢刊第 60 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

229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請命受誣以致「一官拋擲落拓終身」彰化人士「頌公之德而不衰」周氏

讚揚五妃之死為「頸血不膏中土鐵」以清朝鐵蹄為「中土鐵」相對而言臺邑

為世外之地可知而另一方面五妃成為臺邑歷史人物而非中土人物的意涵就更

為明顯了

本節所述及這 11 位作者中王敏政為康熙朝內地旗人孫襄為康熙朝內地人

陳維英為咸豐朝臺地人施瓊芳為道光朝臺灣縣治人林豪活動於同治朝左右金

門人周長庚為光緒朝內地人熊佐虞光緒朝內地人唐景崧光緒朝內地人生

存年代分佈清朝早中晚各期籍貫有大陸內地也有臺地人士由此推測以邊

陲之姿態而與內地中央相對似乎是清代士人普遍之觀點

黃國昌以為「中國意識」可以分析成六種互相關聯的觀念他舉出的第二種

觀念就是「『世界中心』的地理『中國意識』」「中國人把自己居住的地方視為

世界的中心而以其它地方都是世界的邊疆」106 莊勝全在以康熙朝四位內地親

歷者的觀察內容研究得出「遂使以中國本土為中心的世界觀得以大行其道中國

的文化邏輯逐步套用在對台灣的印象上」107

李國祈在對清代臺灣政治發展史的研究提出「臺灣自康熙時期歸入清帝國

版圖後雍正以降清廷所推行的政策則為使其內地化其目的在使臺灣變成

中國本部各省的一部份108」李氏為所謂的「內地化」乃中國中央政權及傳統典章

制度在臺灣這個邊疆地區的普及與擴張的過程「內地化」就是在政治上「中國

化」在文化上「儒家化」109並以為「大體而言及十九世紀其(臺灣)西部已

開發地區內地化幾已完成」然而我們參照前列詩人之作品即便在李氏所認

定已「內地化」的時期不論其為內地文人或臺邑文人其詩作中乃反映出臺邑

的邊陲位置亦即臺邑被歸為中國一省後其地理位置的觀念仍屬於遠離核心

的邊陲

106 黃國昌《『中國意識』與『臺灣意識』》臺北五南1995頁 12 107 莊勝全〈清康熙朝臺灣印象的轉變以四位親歷者的觀察為例〉《臺灣風物》第 56 卷第 3期2003 年頁 32 108 李國祈〈清季臺灣的政治近代化開山撫番與建省(1875-1894)〉《中華文化復興月刊》第 8卷第 12 期1975 年頁 5 109 李國祈〈清代臺灣社會的轉型〉《中華學報》第 5 卷第 3 期1978 年頁 148

230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然而我們以為文本中雖有臺邑居邊陲之政治意識然其以臺邑貞孝節烈女子

為主題仍是「在地認同」之詩學實踐其雖大量融合中國傳統詩學文化的意涵

與典故然最終目的之一仍是構築臺邑貞節歷史故我們認為其「臺邑邊陲化」

之特質可以引用鄭志明教授的說法加以解釋「所謂自在性格是指文章主體可

以從容地與外來文化相結合以開放的心靈來解消各種衝突情境讓主體文化無

處而不自在承認其邊陲的角色就是要解消邊陲的悲情心態不必向世界的核

心靠攏也不必向中國的核心靠攏脫離了核心的意識宰制自安於邊陲不是

偏安的心態而是無所求於核心以主體的自主性來迎接來自核心的各種挑戰110」

雖然鄭教授所提的是臺灣儒學發展的問題但從文本中看來不論是內地詩

人或本土詩人在接觸到臺邑本地題材時或多或少都會進行內地化與本土化的衝

突與融合而作品最終的主體性還是會回歸於創作場域之在地認同例如陳昭瑛

在〈論台灣的本土化運動〉一文中指出早期的「台灣意識」並未與「中國意識」

衝突甚至是重疊在一起有著相互定義的關係「由於臺灣人是以中國為父母

之國台灣意識自然也以中國意識為起源中國文化漢民族的特有生活方式在

台灣的樣貌是形成『中國式台灣意識』的文化基礎」111而由上文可知所謂「中

國式台灣意識」其地理觀念乃以中國為世界之中心而臺灣為邊陲之地

由於本節文本的作者群有 3 位清代中期的臺邑人所以我們可以推論最遲

在清咸豐道光年間臺邑詩人的地域意識其實已被完整教化出「中國意識」了

而 8 位內地詩人的作品中反覆以「海角」「海國」「海上」的空間述語強調臺

邑相對於核心的「邊陲」地位不斷灌輸與強調台地附屬內地的地理概念即統

治階級的角色為清朝政府

陸小結

縱觀上述所論文本創作活動實有許多政治元素清代考據學風盛行余英

時所言多學為識之學風由內地傳入臺灣專注於客觀知識從詩歌形式發展為

110 鄭志明〈臺灣儒學本土化的發展方向〉載於《第二屆臺灣儒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臺南成功大學中文系1999頁 655-679 111 參見陳昭英《臺灣文學與本土化運動》臺北正中書局1998頁 101-181

231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詩文融合詩序詩註比例增加且內容多為客觀現實事件的敘述可知其對外

在世界的關注而文本創作群的遊宦背景使其關注於教化與移風易俗前述余

英時對中國循吏之分析與清朝《通典》對知縣之職責描述可為舉證而作者若

無官員身份則為臺邑地方儒學鄉紳或與地方官府關係良好或掌地方書院

負有教育子弟之責任而文本所題詠之主題部份具官宦背景或受禍於政治事

件兵亂政治勢力等直接間接造成主題事件的發生

而大部分主角皆與朝廷旌表官修方志等政治活動相關聯而在文本中的象

徵隱喻中女子貞節類同於清政權女子抵抗外來力量的侵略象徵捍衛主權的

存在宣示清朝統治之正當性與合法性而臺邑邊緣言論則反映中國文化融入

臺灣社會整個內化過程的完成清代臺邑文人已接受臺灣為中國領地之一部份

王建曾以今文《尚書》為文本論析西周王朝政治意識中的合法性理念112其得出

的結論有「國家政治疆域的傳承與統一意識」「政治統治權威的合法傳承」「批

判和推翻暴君暴政統治的變革意識」等

雖然尚書是官方性質的文書有別於文本之私人創作但兩相比較可以觀

察出兩者相似處如本文所提出之「五妃詩墳墓之意象反映明政權走向滅亡與結

束」「民變烈女的歌頌反映創作群對清廷統治權的支持與肯定」則與李文所提「政

治統治權威的合法傳承」何其類似而「對內地與臺邑的指稱反映中央政權與地

方邊陲的對峙」則除了如王健所言之「國家政治疆域的傳承與統一意識」「中華

文明hellip即使某個王朝滅亡了後繼的王朝以其合法繼承者的身份完全承襲前朝

的政治遺產完成統一拓展天下疆域的合法政治使命」113因為本文創作群特定

之時空背景深一層反映出所謂天下疆域「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

非王臣」實隱藏著中央與邊疆之對峙114而本文前述所言之三種群體意識實為「漢

文化移植臺邑」政治操作的基礎而我們亦可解析創作群如何合理化清廷統治臺

灣的政治權力

112 王健〈論西周王朝政治意識中的合法性理念mdashmdash以今文《尚書》為中心〉《江海學刊》第 6 期

2003 年 113 同前註頁 141 114 中國商周時代還未出現中國與四夷對應的指稱一直要到「自東周以來才以南蠻北狄東

夷西羌相對而言為言」參考于省吾《釋中國》王元化主編《釋中國》第 3 卷上海文藝出版社

1998頁 1517

232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引用書目

一傳統文獻

丁紹儀《東瀛識略》臺北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7臺灣文獻叢刊第 2 種

王必昌《重修臺灣縣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臺灣文獻叢刊第 113

江日昇《臺灣外記》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臺灣文獻叢刊第 60 種

朱仕玠《小琉球漫誌》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6 臺灣文獻叢刊第 3 種

周元文《重修臺灣府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臺灣文獻叢刊第 66

林焜煌纂《金門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臺灣文獻叢刊第 80 種

陳文達《鳳山縣志》臺北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臺灣文獻叢刊第 124 種

《清一統志臺灣府》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臺灣文獻叢刊第 68

陳壽祺《福建通志臺灣府》臺北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臺灣文獻叢刊 84

許南英《窺園留草》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2臺灣文獻叢刊第 147 種

連 橫《臺灣詩乘》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臺灣文獻叢刊第 64 種

《欽定平定臺灣紀略》臺北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臺灣文獻叢刊

第 102 種

《碑傳選集》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6臺灣文獻叢刊第 220 種

《臺灣通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2臺灣文獻叢刊第 130 種

蔣師轍《臺游日記》臺北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7臺灣文獻叢刊第 6 種

盧德嘉《鳳山縣采訪冊》臺北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 臺灣文獻叢刊第

73 種

二近人論著

王俊勝 2001《清代臺灣鳳山縣詩歌研究》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全臺詩編輯小組 2004 《全臺詩》(1~5 冊)臺南國家臺灣文學館

233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234

江寶釵 1999 《臺灣古典詩面面觀》臺北巨流

余英時 1993 《中國思想傳統的現代詮釋》臺北聯經出版社

洪順隆 1998 《抒情與敘事》臺北黎明文化

許麗芳 2007 《章回小說的歷史書寫與想像以三國演義與水滸傳的敘事為例》臺

北秀威資訊科技

許玉青 2004 《清代臺灣古典詩之地理書寫研究》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硏究所

碩士論文

許東海 2003 《女性帝王神仙先秦兩漢辭賦及其文化身影》臺北里仁書局

畢恆達 2001 《空間就是權力》臺灣心靈工坊

陳昭英 1998 《台灣文學與本土化運動》台北正中書局

張孟珠 2002 《清代貞節的實踐及其困境》國立中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葉嘉瑩 2000 《清詞散論》台北桂冠

葉嘉瑩 2000 《漢魏六朝詩講錄》台北桂冠

黃國昌 1995 《『中國意識』與『臺灣意識』》臺北五南

楊積慶箋校 1980 《吳嘉紀詩箋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歐麗娟 2000 《唐詩的樂園意識》臺北里仁

鮑家麟編 1992 《中國婦女史論集》臺北稻香出版社

  • 文本有以明皇室在臺殉節之五妃為題的作品五妃本事參見江日昇《臺灣外記˙弁言》丁紹儀《東瀛識略》等皆有記載江日昇站在清朝統治者的立場對鄭氏王朝一直視之為謀逆亂臣但對殉國而死的寧靖王則抱著頌揚的態度而追隨寧靖王殉死的五妃則稱讚其為「且五姬慷慨輕生氣勝男子而臺灣之山川草木能不因此而增光乎」可知五妃殉節之歷史地位與道德價值在清康熙年間即已確定
  • (《雲林縣採訪冊˙藝文》頁206)
Page 16: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ir.lib.ksu.edu.tw/bitstream/987654321/13221/2/21%D... ·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 曾玉惠 ∗ 摘要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映出大陸地區二十年來對明清貞節觀研究的熱朝

而以概論的方式進行處理者有辛靈美〈貞節牌坊考論〉趙德雷〈論貞節觀對

婚姻家庭的影響〉賀擁軍「中國早期貞節觀念初探」則為學位論文女性寫作與

貞節觀的互動影響在現代婦女具備書寫能力之後成為研究主題之一以經濟學

社會學的角度來探討這古老的枷鎖成為另一選擇貞節的道德意義結構演變

成為研究者另一個思考的重點

大陸學者以地區為範圍所進行的研究著重於三個地區徽州甘肅兗州

以徽州為範圍的有 2 篇王曉崇〈徽州貞節牌坊與節烈女性〉張曉婧〈明清徽州

貞節之風盛行的原因及其社會心理分析〉甘肅有 3 篇胡靜〈清代甘肅社會背離

理學貞節觀的現象分析〉胡靜〈清代甘肅列女群的類型分析〉胡靜〈清代甘肅

列女群產生的原因〉兗州 1 篇徐秀玲〈明代兗州地區婦女貞節現象透視〉以

及 1 篇涵蓋整個明代中國南方的作品陳剩勇〈理學ldquo貞節觀rdquo寡婦再嫁與民間社

會明代南方地區寡婦再嫁現象之考察〉此文專探討婦女再嫁的現象而同一作

者會產生同一系列的論文如胡靜以甘肅為主的三篇作品在地區與時代上更精

確的界定也成為研究方法的趨勢之一1999 年章義和與陳春雷所發表的《貞節

史》一書為大陸地區的研究完成歷史的串連

由上文之分析反映出貞節觀念對中國社會的影響力與重要性前人試圖由

不同的角度去釐清此一問題的真象然女性社會地位與角色的轉變西方不同學

科領域研究理論的引介不同領域文獻資料的處理這些新的研究條件的加入

提供貞節觀念在現代新的研究面向

(二)前人有關主題詩歌之研究

我們搜尋文本相關的前人研究成果我們得出臺灣地區以相關詩家27之作品

與生平為研究主題者大多發表於期刊論文與學位論文諸位學者在完成學位論

文前多於期刊發表相關論文故學者有以同一詩家為主題之一系列作品其面

向有偏重於詩家作品的分析與研究者如顧敏耀〈臺灣古典詩之微觀研究嘗試以

戴潮春事變初期之陳肇興詩作為例〉向麗頻〈《後蘇龕詞草》研究〉有偏重於

27 此處所言相關詩家指的是曾創作過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的詩人

204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詩家個人生平之研究如林耀潾〈在邊緣的邊緣實踐---以清代臺灣澎湖文石書院

山長林豪為例的研究〉林文龍〈光緒年間彰化儒學教諭周長庚事蹟考〉有偏重

於史實考證者如徐麗霞〈陳維英之別業太古巢與棲野巢〉等系列論文以及

阮昌銳〈南明寧靖王與五妃娘娘〉其它如對前人之研究結果予以評論如李知灝

〈評謝崇耀《瑞桃齋詩話初探》〉翁佳音〈簡評《張士箱家族移民發展史》〉

另有以相關主題為研究對象者如許玉青之碩士論文「清代臺灣古典詩之地

理書寫研究」有以臺灣單一區域為研究對象者如王俊勝之碩士論文「清代臺灣

鳳山縣詩歌研究」而大陸地區與主題相關之研究時期集中在臺灣清據末期詩家

的研究如許南英丘逢甲唐景崧等不僅限於其詩歌作品之分析對詩人生

平事蹟之探討亦為重點如清末的唐景崧其涉及臺灣民主國之建立與消失在

政治面向的討論遠比其詩學成就的討論更為熱烈

關於臺灣古典詩史的寫作通論性的文學史為廖雪蘭《臺灣詩史》而施懿琳

《從沈光文到賴和---臺灣古典文學的發展與特色》內分明鄭清領日治三期分

述已具臺灣文學史之內涵區域古典文學史成為近年研究發展的趨勢如《台

中縣文學發展史》《彰化縣文學發展史》《嘉義地區古典文學發展史》《安平文

學史》《苗栗縣文學史》黃美娥「清代台灣竹塹地區傳統文學研究」(1999 年博

士論文)等

綜論式的對臺灣古典文學研究現況進行分析者有發表於 1990 年博士論文的

施懿琳〈台灣古典文學研究概況〉281990 年吳福助《臺灣漢語傳統文學書目》乙

編292000 年發表的施懿琳〈台灣古典文學研究現況mdash以出版專著為對象〉30分

別針對「台灣古典文學選集的編纂」「台灣古典詩的註釋賞析」「台灣古典文學

學位論文的付印」「個人古典文學相關論文集的出版」「其它」等六方面台灣已

出版的台灣古典文學研究專書做評介

黃美娥〈中國大陸有關台灣古典文學的研究概況〉31介紹《中國人民大學複印

28 施懿琳《從沈光文到賴和臺灣古典文學的發展與特色》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1990 年 29 吳福助《臺灣漢語傳統文學書目》乙編臺北文津出版社1999 年 30 施懿琳〈臺灣古典文學研究現況〉《臺灣文學學報》第 1 期2000 年 6 月

31 黃美娥〈中國大陸有關臺灣古典文學的研究概況〉《臺灣文學學報》第 1 期2000 年 6 月

205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報刊資料索引》《中文社科報刊篇名數據庫》等資料庫中有關台灣古典文學研究

的單篇論文與專著並提出三點觀察結果即偏於作家作品的研究強調愛國意

識主題研究人員多集中於福建廣東浙江等沿海一帶

2002 年發表於江寶釵《臺灣古典詩面面觀》中第一章之〈臺灣文學研究概況〉

322004 年許俊雅發表〈九 0 年代臺灣古典文學研究現況評介與反思〉33許氏對

八 0 年代以來臺灣古典文學的研究發展與未來的研究趨勢有深度的說明2007

年林淑貞《近五十年台灣地區古典詩學研究概況---以 1949~2006 年碩博士倫文為

觀察範疇》34搜尋的範圍為臺灣地區的學位論文以各朝代與區域分類介紹「臺

灣地區及詩人」則以詩家題材詩社詩話籤詩等分類介紹這些學者對研

究成果的介紹與批評足供後來研究者參考

(三)前人有關政治意識主題之研究

而前賢有關政治意識主題之研究比較起來大陸地區較為豐富但主要以

政治學的角度切入如楊海蛟《政治意識論》35以及戚珩《政治意識論中國特色社

會主義政治研究》36等為節省篇幅本文僅介紹與文學領域相關之成果臺灣地

區有陳瀅州整理〈從臺灣意識出發--政治意識與現代詩如何調和〉一文37乃以

對談之方式進行主要是記錄李魁賢與王國安之訪問記錄而許維德〈故鄉心

由《故鄉來的親人》談臺美人及黃娟的政治意識〉38則以文學文本出發分析創

作者黃娟之政治意識並帶出現代臺灣移民美國之族群對國族之思想與感情

袁則難則有〈城春草木深--論lt孽子gt的政治意識〉39分析當代著名小說家白

32 江寶釵《臺灣古典詩面面觀》臺北巨流圖書有限公司2002 年 33 許俊雅〈九年代臺灣古典文學研究現況評介與反思〉頁 611~669載入《講座 FORMOSA》

臺北萬卷樓圖書公司2004 34 林淑貞《近五十年臺灣地區古典詩學研究概況---以 1949~2006 年碩博士倫文為觀察範疇》臺

北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07 年 35 楊海蛟《政治意識論》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1 年本書隸屬於《當代中國政治總論》

叢書 36 戚珩《政治意識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研究》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5 年 37 陳瀅州整理〈從臺灣意識出發--政治意識與現代詩如何調和〉《明道文藝》第 358 期2006

年 1 月 38 許維德〈故鄉心--由《故鄉來的親人》談臺美人及黃娟的政治意識〉《文學臺灣》第 10 期1994

年 4 月 39 袁則難〈城春草木深論lt孽子gt的政治意識〉《新書月刊》第 5 期1984 年 2 月

206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先勇的名著《孽子》中的政治意識而大陸地區則有鄢然〈從《金色筆記》看萊

辛的女性政治意識與敘事策略〉40梁惠娟〈試論鐵凝作品中的政治意識〉41以

及王西平〈路遙小說中的時代意識與政治意識〉王氏分論路遙小說中之時代意識

與政治意識並以為路氏作品有「不迴避政治事件和政治鬥爭」「塑造了一系列

從政人物揭示政治問題」「小說中眾多人物的命運總和政治發生千絲萬縷的聯

繫」等政治意識

另溫奉橋〈論王蒙小說的政治意識〉中提出「王蒙的ldquo政治意識主要表現

為一般的淺層次的政治反思類小說其主題是對ldquo文革中踐踏人的尊嚴和權利

的嚴正抗議」42楊劍利則有〈清末民初婦女政治意識管窺〉以為清末民初中

國婦女的政治意識主要表現為「一種愛國意識和民族意識」43張婧磊〈政治意識

與人性的悖論融合---解讀紅豆〉對於《紅豆》能掙脫中共十七年文學中要求

文學配合政治的文學潮流並「對人性有所豐富和發展」加以贊揚44陳世球則有

〈試論丁玲創作個性中的政治意識mdashmdash紀念丁玲誕生 100 周年〉45王健有〈論西

周王朝政治意識中的合法性理念mdashmdash以今文《尚書》為中心〉46以及李運而相關

之學位論文則有謝明子的《政治意識與女性意識的糾結mdashmdash丁玲小說創作論》47

以及李運摶〈當代小說政治意識漫論〉48

由上述成果可知大陸地區對此研究主題較為關注發表論文篇數相對較多

而臺灣地區不僅沒有專書學位論文且僅有 2 篇相關期刊論文而以古典作品

與現代文學創作來分類前賢較傾向以現代小說為研究文本古典作品則僅有《尚

書》數量甚少

40 鄢然〈從《金色筆記》看萊辛的女性政治意識與敘事策略〉《當代文壇》第 5 期2008 年 41 梁惠娟〈試論鐵凝作品中的政治意識〉《社會科學戰線》第 5 期2007 年 42 溫奉橋〈論王蒙小說的政治意識〉《山東省青年管理幹部學院學報》第 3 期總 109 期2004

年 5 月 43 楊劍利〈清末民初婦女政治意識管窺〉《衡陽師範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第 24 卷第 4 期2003

年 8 月 44 張婧磊〈政治意識與人性的悖論融合〉《東疆學刊》第 19 卷第 2 期2002 年 6 月 45 陳世球〈試論丁玲創作個性中的政治意識mdashmdash紀念丁玲誕生 100 周年〉《邵陽學院學報社會

科學版》第 1 期2004 年 46 王健〈論西周王朝政治意識中的合法性理念mdashmdash以今文《尚書》為中心〉《江海學刊》第 6 期

2003 年 47 謝明子「政治意識與女性意識的糾結mdashmdash丁玲小說創作論」河北大學2005 48 李運摶〈當代小說政治意識漫論〉《文藝評論》第 3 期1995 年

207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由上述前人研究成果得知有關本文主題之研究尚有發展空間故本文擬

以清代貞節烈女詩歌為研究之文本嘗試從作品之敘事架構與書寫策略來建構作

者群之政治意識內涵之分析

貳五妃詩墳墓之意象反映明政權走向滅亡與結束

文本

有以明皇室在臺殉節之五妃為題的作品五妃本事參見江日昇《臺灣外記

弁言》丁紹儀《東瀛識略》等皆有記載江日昇站在清朝統治者的立場對鄭

氏王朝一直視之為謀逆亂臣但對殉國而死的寧靖王則抱著頌揚的態度49而追

隨寧靖王殉死的五妃則稱讚其為「且五姬慷慨輕生氣勝男子而臺灣之山川草

木能不因此而增光乎」50可知五妃殉節之歷史地位與道德價值在清康熙年

間即已確定

丁紹儀《東瀛識略》記五妃事較詳51包括甯靖王與妻妾來臺潛居殉國以

至安葬的經過甯靖王在桂王兵敗後跟隨鄭成功到臺灣已失去皇室地位與權

柄的王孫生活所需須自行張羅52迨康熙 22 年鄭氏軍敗鄭克塽降清晚明

最後據點也消失了明王決定殉國詢問五名姬妾的意見結果六人同死丁氏

且詳記五位女子姓氏名稱並詳記五妃墓在「魁斗山麓」53且補記後人稱之為「五

烈墓」

49 江日昇《臺灣外記弁言》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臺灣文獻叢刊第 60 種1960頁 13「設使術桂不死則其名不傳亦與敗葉腐草同寂寂而無聞不幾為臺灣之山靈所笑乎惟其從容就義無慚勝國遺風」江寶釵《臺灣古典詩面面觀》頁 33臺北巨流1999「寧靖王自縊身亡五妃殉情受到推崇與愛戴這種『氣節』自勵似乎是超越朝代的認同成為一種集體認同」 50 參見江日昇《臺灣外記弁言》頁 13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 年臺灣文獻叢刊第 60 種 51

丁紹儀《東瀛識略》頁 105臺北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7臺灣文獻叢刊第 2 種「五妃墓在臺邑仁和里為前明甯靖王姬妾葬所甯靖名術桂太祖九世孫遼王後流賊破荊州避亂至浙唐王封為長陽王旋請讓與兄子改封甯靖桂王命監 鄭鴻逵軍師潰偕鄭成功至臺墾田數十甲自給鄭氏歸命甯靖曰『時逢大難遠潛海外今死期至矣汝輩聽自便』時元妃已故姬袁氏王氏秀姑梅姊荷姊僉曰『王能全節妾等願從』先同縊於室甯靖書絕命詩畢亦自經眾舁甯靖柩於鳳山縣竹滬與元妃合窆而瘞五姬於里之魁斗山麓後人又稱五烈墓」 52 丁紹儀《東瀛識略》頁 105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7「墾田數十甲自給」 53 據許南英《窺園留草》頁 13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2臺灣文獻叢刊第 147 種「墓在臺南城外新昌里」墓碑題曰「明寧靖王從死五妃之墓 」因時代變遷行政區域重新劃分故里名有異而墓碑標題當為後人所增

208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中國旌表女子不同的行為價值都用不同的稱謂這點可以說是承襲了中國傳

統文化中「諡號」的精神與方法以「烈」稱之可見其行為價值在於棄絕生之

欲望而選擇死亡的強烈意志《臺灣外記》記朱術桂與五妃殉節前後細節且寫明

五位殉節女子的身份乃為姬妾文云「其元配羅氏早逝惟有侍姬袁氏蔡氏

荷姑梅姊秀姑五人而已」54而高拱乾《臺灣府志》與周元文《重修臺灣府志》

皆採陳元圖〈明寧靖王傳〉文入傳原文云「王hellip 妾媵五棺埋於文賢里大林邊

去王墓三十里擬表為『五烈墓』」至康熙 58 年陳文達纂《鳳山縣志》中同樣附

有陳元圖所撰王傳然行文已完全不同全文云「妾媵五棺埋於臺灣仁和里魁

斗山豎其碑曰『明寧靖王從死五妃墓』去王墓三十里」55

黃典權以為引同文而完全兩樣主要原因為「『鳳志』是根據當時的實況大大

地把陳元圖的傳文竄改過」56並以為「五妃之名與五烈之表含義很有異趣」黃

氏雖未明言此異趣之內涵然其對於被稱為「五妃」的原因卻有推斷「按照明

代規制袁氏等五人自然不能躋身於妃子她們之所以被稱『五妃』主要原因是義

烈感人認為非稱以『妃子』不足以顯旌其碩節」57

至乾隆《重修臺灣縣志》「妾媵五棺埋於魁斗山去王墓三十里今稱為

五妃墓」58殉節後於後代文獻資料中則由姬妾之身份59晉升為皇權時期中女子

尊貴身份的名號「妃子」清代臺灣古典詩壇中以此為題者大多稱五妃如康熙

朝施世榜〈弔殉節五妃墓〉乾隆朝六十七詩云「吁嗟五妃巾幗真堪旌」嘉慶朝

章甫〈五妃廟〉道光朝劉家謀〈謁五妃墓〉同治朝林豪〈五妃墓〉我們可以說

整個清治時期文人對五妃地位的提昇是認同的

清代臺灣古典詩壇中曾以五妃為題創作總共有 29 位作者其中康熙年間的作

者有 4 人乾隆嘉慶年間 12 人道光咸豐年間 6 人光緒年間 5 人生存年代不

54 江日昇《臺灣外記》(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卷 10臺灣文獻叢刊第 60 種頁 433 55 陳文達《鳳山縣志》(臺北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卷 9臺灣文獻叢刊第 124 種頁138 56 黃典權〈明寧靖王五妃考證〉《臺灣風物》第 20 卷第 1 期( 1970 年 2 月)頁 16 57 黃典權〈明寧靖王五妃考證〉《臺灣風物》頁 16第 20 卷第 1 期1970 年 2 月 58 王必昌《重修臺灣縣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卷 11臺灣文獻叢刊第 113 種頁 388 59

關於五妃之姓名與地位之排行參見黃典權〈明寧靖王五妃考證〉《臺灣風物》第 20 卷第 1期1970 年 2 月

209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詳者有 2 人60其生存創作年代平均分佈於清據臺灣的各個朝代而作者為臺籍身

份者有 10 人具備遊宦身份者有 11 人擔任的官職多與地方文教方面相關另有

8 位不具官銜的內地詩人這些內地作者滯臺時間普遍並不長滯臺不長當以印象

及感受最為強烈的主題人物為創作題材而各朝代詩人持續以五妃的主題創作

可見五妃殉節已非歷史上之單一事件而附有更深刻的意義而同為殉節人物

捨臺邑歷史上其它殉節女子而取五妃取捨之間的動機令人玩味

而最早以五妃為題的作品首現康熙朝王禮陳文達《臺灣縣志藝文志》包

括林中桂施世榜施陳慶何借宜等同樣標題為〈弔殉節五妃墓〉前 3 人據文

獻記載同為臺邑人士許玉青以為其為南明遺民作品中寄寓在臺漢人心中「對

已故的明代政權猶懷有明祚情懷此詩可視為南明遺民對明祚的感懷」並指出

五妃詩題的兩大義為「明祚延長」「軀捐從王」兩大要義61然葉嘉瑩教授指出

判斷一首詞中有無比興寄託之意究竟當以什麼標準來作為依據的問

題helliphellip以為第一當就作者生平之為人來做判斷第二當就作品敘寫之口吻

及表現之神情來做判斷第三當就作品所產生之環境背景來做判斷62

我們搜羅三位詩人之作品林中桂僅有〈弔殉節五妃墓〉一首無法參照

而施世榜據《福建通志臺灣府人物》所載為「晉江人籍鳳山拔貢生」63其所

流傳詩作中有〈靖臺隨軍入鹿耳門〉中有「僻嶠潢池弄王師待廓清」(全臺詩

全臺詩智慧型資料庫)若施果真心懷南明斷不能有此作品而施陳慶除五妃

詩外僅有〈打鼓山〉傳世兼之生平不詳無法由其它詩作取得旁證以釐清

其是否為南明遺民然清領初期清廷對臺邑防範甚嚴若其為南明遺民為何

會成為「臺灣諸生」且官修之《臺灣縣志》標註為「茂才」《重修鳳山縣志》標

註為「庠生」64雖不至有官身但為與官府關係良好殆無疑問詩既「在心為志

發言為詩」若真有如此澎湃之故明情懷為何又僅只一首

60熊佐虞與祝道椿不詳但可以經由記錄其詩的地方志或詩集的創作年代推算其大略的創作時間 61 許玉青「清代臺灣古典詩之地理書寫研究」(中央中文碩士論文2004)頁 139140 62參見葉嘉瑩《清詞散論》(臺北桂冠2000)頁 251 63 見陳壽祺《福建通志臺灣府》(臺北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臺灣文獻叢刊 84 種頁855 64 施陳慶之生平不詳《全臺詩》稱其為「臺灣諸生」詳見第 2 冊頁 50

210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若以雍正時來臺之張湄為例張湄(~)字鷺州號南漪又號柳漁

浙江錢塘人考《清一統志臺灣府》載張湄為 「錢塘人雍正中以御史巡臺灣

嚴稽冒籍校士公明」65張氏既為內地詩人其活動的時期為雍正朝當時清廷

對地方的控制仍嚴格若臺邑五妃命題果真寓託對南明之感懷那必然是種普遍

性的共同認知則如張湄此種背景的遊宦以五妃為題創作的可能性就不存在了

更何況後期詩人以此創作不絕我們只能推測清據前期五妃命題或有可能寄託

詩人對明朝的感懷後期則未必為如此

如朱仕玠〈五烈墓〉「百年荒塚在寧比玉鉤斜漫墮三春淚驚摧五朵花

瘴鄉空葬骨絕海竟無家」(貳頁 388)朱仕玠(1712~)字璧豐又字璧峰

號筠園福建建寧縣人朱氏於乾隆 28 年以儒學教諭之身分抵達鳳山魯仕冀為

其作品《小琉球漫誌》寫序中以為其書詳細描寫臺灣山川草木人情風俗66而陳

璦婷稱其詩作「觀察臺灣的地理氣後與物產」「貼近臺灣的風土民情」67但朱

氏於本篇論文文本中除此詩外未有其它作品可知五妃之創作非徒以女子殉

夫之節烈情操為重點顯現其足以為臺邑歷史文化中的文化主題

而乾隆年間六十七〈弔五妃廟〉一詩其體裁為歌行體篇幅較長敘事色

彩濃厚包含較多人物形象與事件情節的描寫原詩如下

東風駘蕩天氣清載馳驄馬春巡行刺桐花底林投畔森然古墓何崢嶸

路旁老人為余泣當年一線存前明天兵既克澎湖島維時臺海五烈皆捐

生至今坏土都無恙誰為守護勞山精雲封馬鬣連衰草四圍怪石爭縱

橫時聞鬼母悲啼苦想見仙娥笑語聲歲歲里民寒食節椒漿頻奠陳香

羹滿目荒涼已感歎更聽此語尤傷情有明歲晚多節義樵夫漁父甘遭

烹島嶼最後昭英烈頑廉懦立蠻婦貞田橫從死五百皆壯士吁嗟乎

五妃巾幗真堪旌(貳頁 247)

六詩以第一人稱觀點敘事12 句先寫明創作動機春季天清氣爽適合出遊

在這美好的季節騎馬踏青點出季節氣候旅遊方式說明訪五妃墓的緣起

65 《清一統志臺灣府名宦(本朝)》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臺灣文獻叢刊第 68 種頁 36 66 朱仕玠《小琉球漫誌》(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6)頁 2~3 67 陳璦婷〈再現南臺灣二百年前風物mdash朱仕玠《瀛涯漁唱》析論〉《東方人文學誌》第 1 卷第 2期2002 年 6 月頁 127

211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第 34 句則直接點明主題描寫古墓的現況作者乾隆年間宦臺距五妃殉節

年代已久遠古墓蕭然寂寥5 至 10 句寫民間對五妃事蹟的評價既言路人提及

五妃詩都會傷心流淚民間對此歷史案件應耳熟能詳深入人心埋身之處能保

存無恙當是有心人善意維護周全反映詩人創作當時五妃在臺灣民間的地位

1516 句寫當時應時的節日民間也會準備祭品祭拜慰靈可見五妃的地位在乾

隆朝已由凡人升格為具有宗教色彩的人格神2122 句點出五妃殉節的精神價值

足以為後世楷模宣揚表彰其事蹟的背後實有教化百姓移風易俗的政治意涵

末 2 句以歷史上著名的田橫事件相提並論將臺邑歷史之單一事件與中國歷史聯

結六詩先寫景後敘事再評論末了抒懷敘述角度多變融情於景表達

出作者較真切的感覺與看法與其他僅只空泛評論的五妃詩歌有別

六十七(~)號居魯滿州鑲紅旗人其人據〈番社采風圖考提要〉

一文所載「清乾隆九年以戶科給事中奉命巡視臺灣在任三年曾與同官范

咸纂輯『重修臺灣府志』同時留心殊風絕俗並珍視海東文獻」六氏既為滿

人其出遊至五妃墓當無悼念前明之意其身為巡臺御史政蹟為歷史肯定

或有「留心殊風絕俗」之用心

莊勝全提及「英國文化史家Peter Burke在研究 17 世紀英國旅遊者至義大利旅

遊的情形時發現由於不同的生活背景(宗教語言氣候與習俗)致使旅遊者對

於不同群體間所洩露的文化差距往往有銳利的觀察也就是這些旅遊者會特別留

心他們認為是奇特的事物上他們的旅遊記錄便是在文化刻板印象(cultural

stereotype)與個人觀察(personal observation)間交織互動而成」68六氏以內地官宦而

為臺邑風土之詩與莊氏所言旅遊者外來客的角色相當而其所言不同群體從

種種跡象可知乾隆朝臺灣接收中華文化的薰陶尚不夠久遠還在經歷所謂「內

地化」的過程因此臺邑比諸內陸確實像是不同群體然外來客(如六氏)所觀察

到的除莊氏所言之「文化差異」還有「文化類同」據此可知外來詩人對臺邑

印象的記錄實亦參與臺邑文化歷史的建構

五妃詩中有以後人身份感嘆前朝的人與事以及對明朝與鄭氏王朝興衰的評

68 莊勝全〈清康熙朝臺灣印象的轉變---以四位親歷者的觀察為例〉《臺灣風物》第 56 卷第 3 期

2003 年頁 56

212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論詩人對五妃的弔古有時會與明王朝的覆滅連結在一起從而使敘述的觸角

觸及更深層的政治意識的層面乾隆時任巡臺御史兼理學政范咸〈弔五妃墓十二

絕句〉十二首之一「明亡已歷四十載死節猶然為故明荒塚有人頻下馬真

令千古氣如生」(貳頁 258)

范咸(~)字貞吉號九池又號浣浦浙江仁和人根據范詩分析

前 12 句提及明亡及五妃殉死此處將其死亡定位為為明朝亡國而殉節故在詩

歌中將五妃與明政權劃上等號而第 34 句寫荒涼的墳墓卻能引來有心人絡繹不

絕的拜訪是因為其慷慨氣節足以使精神不朽全文敘述觀點一致范氏身為

遊宦詩人實與前文所述六氏一樣注意到臺邑區域性文化歷史故五妃人與事

寫入臺地歷史實與其政治背景有莫大的關連如施世榜寫五妃詩而論及明朝政

事施世榜〈弔殉節五妃墓〉「回首可憐明季世相臣事業不堪云」(壹頁 234)

而前所言六十七〈弔五妃廟〉以及林中桂〈弔殉節五妃墓〉等皆是歐麗娟提到

由於死亡與人世間最大的聯繫或是死後世界最接近陽光的界限厥在於

分隔陰陽的一抔黃土mdashmdash一個可供緬懷紀念的具體憑藉縹緲的魂靈既是

抽象而不可捉摸以憑空想像的成分居多但是人死所歸的墓塋丘隴卻

如同一切物質一樣具有實質可觸的屬性既是安頓死者的居處可免於生

死混雜所帶來的種種問題又無礙於作為死者精神的象徵和死後生命的依

附之地69

但五妃事件中墳墓的形象為何特別鮮明除了歐氏所言其為「一抔黃土mdashmdash

一個可供緬懷紀念的具體憑藉」「死者精神的象徵和死後生命的依附之地」便

於民間傳說的流傳外如同前文所言清政府積極將五妃與明王朝劃上等號不

斷修繕突顯五妃葬身之所的舉動就如同不斷清除明政權(或漢政權)殘存的勢力

試圖將明王朝永遠塵封深埋於不見天日的墳墓對其統治權不可有絲毫之影響與

撼動故歷朝有官方修繕的動作

如《臺灣詩乘》載「臺南寧南門下有五妃墓道碑為乾隆十一年臺灣道莊

年所立刻巡臺御史六十七范咸之詩」70以及《福建通志臺灣府古蹟》「乾隆

69 歐麗娟《唐詩的樂園意識》臺北里仁2000 年頁 386 70 連橫《臺灣詩乘》卷 2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 年臺灣文獻叢刊第 64 種頁 50

213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間兩巡院命同知方邦基重修且立碑於南門外曰「五妃墓道」71而終清治時

期以貞節烈女為主題的作品以五妃與鄭月娘最多而後者是因為有宋永清召

集徵詩之會一舉而有 18 位詩人共襄盛舉故若論自發性的題詠為詩應以五妃

為題者最多且以五妃為題之作品各朝均有自康熙至光緒作品未曾斷絕而

內地詩人佔一半以上其中一半又具遊宦身份作者為臺邑詩人者又多站在統

治者立場故由生前的明朝郡王姬妾跨越生死界線而成五妃由民間感念傳頌

而至清朝官府迎入延平郡王陪祀至五妃墓而神異靈跡顯現民眾祭拜虔誠而至

五妃廟發展至臺地民間神祇以至為古蹟勝景而為臺灣歷史文化在客觀現實

世界具體可感的一部份成為臺邑歷史上的文化語碼72可以說是臺邑社會構築本

土集體記憶的典型範例

就如同前言所提及的是「異族婦人在家族中的角色隨其丈夫而定隨丈夫之

尊卑而尊卑」這五人在生時身份為皇族之妾殉節的對象不僅是一個男性

還擴大成為這位男性所代表的中央皇權亦即明朝政權許東海提及

屈〈騷〉中種種女性書寫的目的主要不在呈現女性世界的客觀風貌相

反地卻藉以作為隱喻傳統男性政治建構中倫理秩序問題的紛云雜遝因

此從屈〈騷〉以來辭賦中的女性書寫其背後的創作本質無非還是

回歸男性中心的文學運轉機制而且具有濃烈而明顯政治意涵73

許氏所言雖為辭賦但種種跡象顯示此說法應能適用於清代臺地五妃主題

的詩歌亦即以五妃殉節死亡為主題的作品其實隱喻著朱術桂所代表的明朝政

權五妃隨夫殉國實乃隱含著明政權滅亡的悲劇結局

第二我們可以考量到五妃之題詩有大量的作品都以其葬身之墳墓為題

而墳墓在中國文化中一直都代表著一種終結完了以及與現實世界有永遠跨不

過涇渭分明的鴻溝74畢恆達如此陳述空間「空間絕不是一個價值中立的存在

71 陳壽祺《福建通志臺灣府臺灣縣冢墓》卷 47頁 145臺灣文獻叢刊第 84 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 72 葉嘉瑩《漢魏六朝詩講錄》頁 121臺北桂冠2000「符號學理論認為當一個符號在它的傳統文化中使用很久的時候它就形成了一個 code----語碼使你一看到它就會產生某些固定的聯想」 73 參見許東海《女性帝王神仙先秦兩漢辭賦及其文化身影》臺北里仁書局2003 年

頁 50 74 參考前文關於五妃詩歌之評述

214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或是人們活動的背景它一方面滿足人類遮蔽安全與舒適的需求一方面更展

現了人們在某時某地的社會文化價值和心理認同」75於是由五妃所代表的明朝

政權就被詩人們所題詠的五妃墓永遠的鎮壓了結了變成一個歷史的符碼

永遠封存在時間的長河之中

那些試圖推翻新政權的反清復明的思想隨著五妃事件進入臺地人民的集體

記憶五妃墓成為一個勝景古蹟也成為對前朝追弔哀念的象徵被放逐至另

一個另一個世界如同人們永遠不能起死回生明政權也被封於古墓之中進入

歷史一去不返了如此我們可以解釋清政權對殉節明朝的寧靖王與五妃的善

意我們由此也可以解讀終清一朝詩人對五妃事件的題詠內涵

參民變烈女的歌頌反映創作群對清廷統治權的支持與肯定

文本反映創作群對主角人物命運之探索與思考著重於人物與政治千絲萬縷

的聯繫從而表現出臺邑明清兩代統治集團的抉擇與判斷

清乾隆林爽文事變中有劉烈女殉節事劉氏生平見諸臺邑地方志乾隆 53 年

之《欽定平定臺灣紀略》記劉女殉節事76此文以奏聞之敘述口吻簡明扼要陳述事

件之來龍去脈與方志傳文不同並無穿插人物自剖心志之獨白文末評論烈女

行蹟並懇請旌表彰顯更可見此文之用途乃對上奏聞之作

賀伯代所撰〈烈女劉滿姑傳〉77文章增加了劉氏家族中另一烈士之述寫即

劉亨基之子挺刃護父之烈舉而劉女見大勢已去奔赴小池也增添了旁人勸阻譬

解之言劉女之回答則顯見其智慧識見豐富了烈女人物內涵而臨死之前劉

女與賊人之衝突則化為對話表現之賊言充滿恫嚇意味而劉女回答「我名家女

豈懼死乎汝等生當太平甘為逆亂官軍至碎屍萬段矣」則完全站在統治

階級立場發聲

75 畢恆達《空間就是權力》臺灣心靈工坊2001頁 2 76 《欽定平定臺灣紀略》卷 62頁 998 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臺灣文獻叢刊第 102 種 77 《碑傳選集》(四)臺灣文獻叢刊第 220 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6頁 557

215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首先《彰化縣志》中劉女之死乃在懼怕受辱而此文則自言為「名家女」

稱對方「逆亂」則烈女與賊人之對抗已提昇為國家與叛逆份子的對立而前

面各志文所未有之「官軍至碎屍萬段矣」更充滿為清政權宣傳劉女已轉為

國家發聲器之角色可知劉滿姑之旌表入祠備受朝廷重視其政治意涵不言

可喻而前面志文始終保存著劉女被虐殺之記載於此文被刪節可知對人物之

悲憐所引發對人生命運之思考認知已非此文所著重者光緒年間之《臺灣通志》

對烈女之記載則轉為簡單扼要僅為事件重點之交代78 但劉女殉節事發生於

清朝中期一直至清末雖詳略有別然仍保留對此人物之記錄再加上旌表之

慎重其事入祀與建祠皆為官方主導故可視為地方志書建構臺地女性貞烈典範

以加強對臺政治控治力量之典型範例

清乾隆年間的錢唐諸生陳裴文〈劉烈女〉以林爽文事變中遇難烈女劉滿姑為

戀父必甘白刃蹈滿姑死烈刃死孝罵賊不畏遭群凶滿姑死孝還以忠

三尺刀光一尺水滿姑知生不知死君恩隆祀臺灣城滿姑雖死仍如生

史乘千秋載奇節劉郡丞女年十七(參頁 167)

此詩以客觀觀點敘事前 8 句為兩兩相對之對句第 1357 句寫烈女殉

節獲旌之關鍵過程因戀父未能及時離開兇地因罵賊而遭難先為刀傷後跳水

而死事平後受君王旌表更得入官祠受後世香火第 2468 句則重複相同的

句式每句僅更動數字重點在強調人物的行為價值末 2 句則寫其精神生命的

不朽傳世全詩偏於主觀評論對人物事蹟僅為概括重點說明陳斐文生平不詳

但為內地詩人無疑至嘉慶年間蕭綸也有〈臺灣三仁詩〉詩文如下

臺灣淨掃無風塵天子下詔褒三仁三仁何姓氏一為壽同春淡水縣丞

老幕賓丞亡攝官克復城出兵勦賊死賊營其一嶺南客 國子生寓彰

化糾義民其姓李氏喬基名守鹿仔港有成績戰牛馬莊終殞身 同時

見此二義士一弱女子尤絕倫滿姑年十七父曰劉郡丞賊先執丞次脅

姑 姑不受辱泣且嗔蹈河不死罵益烈白璧雖碎聲錚錚是三人者微且

輕非將非吏非守臣身雖死義分甘沉淪幸遇天子大聖明幽遐必矚

78 《臺灣通志》〈資料(二)文職冊〉臺灣文獻叢刊第 130 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2頁 804

216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名教是敦曰此三人縱疏賤磊落大節宜弔旌詔建祠宮楹桷維新有

司歲時祀以特牲為問蟻賊起事辰士民奔走婦女被掠何無一人能

及此三人吁嗟乎人人且有忠孝情盍至三仁祠下一聽天子命祀之恩綸

(肆頁 234)

蕭詩體裁為歌行體篇幅較長以客觀第三人稱觀點敘述夾有議論與抒情

對人物身份背景以及事件發生的經過有詳細的描寫三仁者稱三位在事變仍稟

持著節操正義剛強不屈奮勇抗賊的義士而清政府在民變平定後下詔褒揚

三人並興建三仁祠命地方政府歲時節令予以祭祀後世永念

而這三位義士身份背景各異第一位名叫壽同春事變發生時為淡水縣丞的

幕賓年紀已經大了在縣丞遇變身亡他危亂中一肩擔起責任率兵勦賊不

幸死在賊營第二位名叫李喬基為寄寓彰化的內地人具國子生身份在亂事

中集結民間力量變頗有成績但不幸在牛馬莊戰死第三即是劉郡丞之女蕭

氏對劉滿姑的敘述最為詳盡也許是因為劉氏的事蹟最具傳奇色彩對於三仁

事件的價值與清政府褒揚的動機在作品中也進行討論蕭詩雖為文學作品實

已具記史的作用且歌行體句式長短自由用語淺白尤利於傳播蕭綸據《全

臺詩》所載「字子山江蘇太倉人嘉慶年間(1796~1820)貢生著《樊村草堂

詩集》」」(全臺詩全臺詩智慧型資料庫)

然則寫臺灣烈女劉滿姑的兩位詩人皆內地人士而劉烈女為內地官宦之女

隨父赴任而喪命於臺邑因此而成為臺灣列女歷史其中一員然為何以劉女為詩

者臺邑詩人缺席此可疑之處

劉滿姑罵賊不屈而為亂兵所殺後為清廷封為三仁並下詔建祠祭祀宣示

著清朝統治權的正當性與絕對性褒揚滿姑罵賊而亡的義烈行為足以教育臺地

民眾必須忠於清朝反覆一再灌輸教育臺地百姓必須遵從的政治歸屬盧建榮曾

提出「一位漢人婦女絕不容許異族染指其身體於此漢女身體是一種漢人國家

主權的隱喻」79林爽文民變雖非漢胡之對立與衝突但劉女為清廷官吏縣丞之女

對抗的是民變中的暴民此對立衝突也隱含兩種政治勢力的對抗包括兩個群族

79 盧建榮〈從男性書寫材料看三至七世紀女性的社會形象塑模〉《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報》第 26 期1998 年頁 18

217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對物質包含食物土地性等各種資源的佔有與爭奪這點與中國歷史上漢胡勢

力對立的性質相當

因此我們可以這樣推定劉女的身體成為清治臺地權力的展現場烈女力拒

事變外在武力侵辱隱喻著清廷對臺地的所有權不可被被侵犯劉女死前面對侵

犯的態度與言語以及死亡方法的描述這樣剛烈行為的極度刻劃與突顯使劉

女抗暴的決心與影響力大為提高促使臺邑男性興起女子猶能如此保家衛國身

為男兒怎可不奮發而這種百姓為國犧牲意識與認知的養成對統治階級而言

實是鞏固政權一個重要的手段故可窺知劉滿姑事跡之所以能受到清廷大家宣揚

的潛在原因80

又如陳維英〈為王樹生明府題姊姒三節圖〉「乾坤存王氣女子識綱常人

是松梅竹心如冰雪霜後先三不朽生死一齊香況我鬚眉輩貞忱豈可忘」

(伍頁 199)反覆陳述著女子之所以能實踐綱常倫理是因為統治階級教化百姓成

功而女子都能夠捨生取義況且我們鬚眉男兒報國犧牲豈能後人陳詩服膺統

治階級的意識型態而此統治階級則為清朝廷

中國傳統上有士人殉國與女子殉節被類同化的傾向故詩歌書寫殉節的烈

婦也常別有隱喻如明朝末年已有士人以婦女死節或守節的選擇來比擬士大夫

殉節與守節的問題以臣殉國如婦殉夫者如晚明袁崇文〈黎烈婦傳〉云「臣事

君與婦事夫論者嘗相提其義皆取於致命遂志」81以及徐枋〈與葛瑞五書〉舉時

人的說法「殉節為易守節為難為烈婦易為節婦難」82顏元云「明末死節

之臣閨中義婦耳」83亦有士人為詩引節婦來比喻忠臣的如孫枝蔚〈朱矞三母

費太孺人貞節詩〉之一「節婦如忠臣所難非一死立孤能有成庶可光前史」

84以及吳嘉紀〈程寡婦歌〉

80 盧建榮〈從男性書寫材料看三至七世紀女性的社會形象塑模〉《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報》第 26 期1998 年頁 12 81 袁崇文(1595 年進士)〈黎烈婦傳〉載於屈大均(輯)《廣東文選》《北京圖書館古籍珍本叢刊》冊 117卷 15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康熙 26 年(1687)三閭書院刻本影印本1989 年頁 507 82 徐枋〈與葛瑞五書〉《居易堂集》卷 2頁 1 上下 83 李塨纂王源訂《顏習齋先生年譜》(附載於顏元《顏元集》)卷上「辛亥(康熙 10 年1691)37歲」條下冊頁 735 84 孫枝蔚〈朱矞三母費太孺人貞節詩〉《溉堂後集》卷 3《溉堂集》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頁 6 下

218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心志不改伊維寡婦忠臣忠臣識大義臨難往往致其身婦人脂口澤膚

十人九人腸肺愚節操曷繇自勵門戶胡能獨扶君不見程寡婦hellip夫死婦

不死祇緣黃口兒女須題攜85

等皆是而吳德功〈洪烈婦〉

山水毓貞媛乾坤鍾間氣鹿溪洪氏女少小知大義相攸郭阿奴二十

婚始字賦性靜而貞德容兼洵備百輛未盈門凶信忽傳至阿母默無

語阿爺言甚秘連理樹折枝比翼鳥分翅賢哉女聰明倉猝知其意

外聞薤露音聒耳夜不寐妾命實不猶君魂歸何處扯碎同心結滂沱

兩行淚膏木誰為容鉛華屏弗御身披侍嫁衣耳挂定盟珥欲效梁家

婦私將刀劓鼻欲效王氏妻親持斧斷臂全體遭毀傷所受反自棄

惟念夫遽亡不如從夫去生前不同牢死後共埋地擁衾臥空床絕粒

忘飲食急延良醫來醫來云不治切脈知血虧聞聲識腸碎娘勸啜茶

湯爺勸吃餅餌烈女誓弗肯含淚惻然對女子節不移忠臣心無二

兩語昔曾聞今豈易其志願娘勿悲酸願爺勿涕泗翹首盻蒼天婺星

空際墜頃刻魂歸陰不瞑張目眥鮮血兩腔填姑嫜來駭異面色猶如

生從容赴大隧性命弁髦輕巾幗鬚眉愧鹿溪諸紳耆拜迎擁塗次

鹿溪諸父老稱揚遍市肆滿路焚香楮兩部喧鼓吹名教獨扶持閨烈

千秋著一死重泰山兒女英雄類殉夫未嫁時奇節實非易彤管長流

輝貞珉謹泐記節孝採輶軒我忝與其事綽褉徵門楣旌表乞天賜」

(《瑞桃齋詩稿》全臺詩全臺詩智慧型資料庫)

〈洪烈婦〉雖為詩作然以五言古體長詩之體裁篇幅較長敘述事件前後

變化曲折詳盡其開端雖以客觀第三人稱發展中間模擬各色人物動作聲口將

烈婦絕食而亡的過程進行更長時間更具體詳細的描寫從主角的動作姿態醫

囑診脈親人的照顧死別的淒涼等刻劃出主角面對死亡從容不迫的形象而

「女子節不移忠臣心無二」「一死重泰山兒女英雄類殉夫未嫁時奇節實

非易」亦同樣以節婦比忠臣而以婦女死節或守節的選擇來與士大夫殉國與否

來相比擬而陳肇興〈題烈婦張沈氏殉節事〉(古體九解)

蔦蘿泛長風根莖無斷絕由來連理枝生死不相別君不見張烈婦慷

85 吳嘉紀〈程寡婦歌〉楊積慶箋校《吳嘉紀詩箋校》卷 12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頁349

219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慨殉夫勇且烈婦姓沈氏名心娘十八于歸張家郎舉案齊眉慕孟光如

膠如漆樂且未央忽忽五年載弄之璋二豎入室夫病於床求神問藥

淚睫承眶一朝怛化五內崩裂如沃湯大哭一聲氣結無語娣姒急申

救阿翁欲言不言淚如雨曰汝有孤兒在旦夕須哺乳長跪謝阿翁

妾心堅如銅兒生有祖累姑嫜妾身雖死兒可長夫沒無人侍巾帚妾身

不去誰為偶黃泉會有相見時升天入地妾從之明珠為夫斂綺羅為夫

裝執紼扶柩上北邱歸來拜姑泣媳身未亡如已亡綰我同心縷著我

嫁時衣孤燈耿耿酸風吹尺組畢命人不知人不知舉家奔救烏烏啼

生同衾死同穴青塚巢鴛鴦飛鳴自成匹謂予不信如曒日人慕婦烈

且貞我作歌戒貪生吁嗟乎女子仗義能殺身何迺國家多全軀保妻

子之庸臣(《雲林縣採訪冊˙藝文》頁 206)

陳詩第 1 段 1 至 6 句以比興開端以蔦蘿與連理枝來比喻生死不離的夫妻情

感並引出烈婦殉夫的主題第 2 段 7 至 14 句以客觀敘事觀點寫烈婦之姓名歸

寧夫家後的幸福家庭生活第 3 段 15 至 24 句寫詳細描寫夫婿病起不測以至於身亡

的經過作者善用人物表情刻劃其心理狀態如寫烈婦「淚睫承眶」寫家翁「欲

言不言淚如雨」極力寫喪夫喪子後悲慘的情狀第 4 段 25 至 34 句作者模擬烈婦

與家翁的對話以代言體各自表述殉死與否的考量第 5 段 35 至 43 句作者模擬烈

婦聲口敘述依禮安葬夫婿後從容殉死的過程第 6 段 44 至 56 句為事件收尾作

結敘事觀點一變為作者以第一人稱自述說明為此詩之創作動機將臣節與婦

節類比並提並以諷刺那些偷生忍辱臣子全詩敘事觀點多變人物情事介紹較

為完整情感神態刻劃細緻且以人物對話鋪陳情節頗具戲劇搬演效果

陳肇興(1831~)字伯康號陶村臺灣府彰化縣治(今彰化市)人為

清代中期臺邑著名文人《全臺詩》稱其「有個人心靈世界及理想抱負的抒寫

詩作的關懷重心亦往往與生民百姓密切相關在形式上陳氏習慣以長篇歌行來

抒懷言志詩作風格雄健豪邁」並稱其「肇興之詩胎息於杜甫可視為清

中葉臺灣文壇之『詩史』」

陳氏曾從鹿港拔貢廖春波讀書於彰化白沙書院和蔡德芳曾維精廖景瀛

合稱「白沙書院四傑」同治元年(1862)戴潮春事變拒絕戴氏之拉攏遂遁入武

西堡(今集集)之牛牯嶺山中是年 7 月謀刺戴氏失敗幾瀕於險境著有《咄咄吟》

220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一書詳錄戴案經過(參見全臺詩全臺詩智慧型資料庫)故其詩作有述寫現實

社會歷史風貌的企圖

林翠鳳曾舉陳氏《陶村詩稿咄咄吟》中的詩作分析其儒士的性格更以

其詩歌中不同時刻所追摩的前賢而得出其共同的特點始終堅定支持既有的朝

廷以及篤志排拒外來騷亂勢力並以為「陳肇興在顛沛流離中始終不移其為大

清朝廷臣民的立場」86同樣在文本中的作品亦表現出忠於君王朝廷之思想

許夢青〈自書吳烈婦傳後〉

誰能輕一死慷慨赴重泉不減忠臣節方知烈婦賢心爭秋月皎節勵

古松堅慚愧偷生輩雖生亦枉然(《鳴劍齋遺草》)

許夢青(1870~1904)字炳如又字荊石蔭亭泮名夢青號劍漁又號

雲客冰如高陽酒徒許氏為鹿港邑庠生其祖母賀太安人以節孝旌於朝

奉詔入祀彰化節孝祠其歷乙未割臺上書唐景崧又在日軍攻臺時隨練勇赴

八卦山抗拒抗日行為失敗後又逢四次家喪一生際遇曲折由官家子弟一變

為落拓文士《全臺詩》稱其「歷盡人世滄桑半生苦況盡託於詩」「以奔放

絕足之才為自由不羈之行遂一轉而為跌蕩詩人」可見其浪漫氣質許常安

評曰「雖時有浪漫 自由清狂豪放之作風然其實質乃具有嚴肅悽涼

寫實之社會骨格故其詩多為心底之聲時代之反映」(參見全臺詩全臺詩智

慧型資料庫)

許詩著重於烈婦慷慨赴死的義烈行為其以客觀評論方式開展將忠臣與烈

婦臣道與婦道相互比附所著重是烈婦行為在中國傳統倫理的道德價值而

其襲用詩歌中具文化意涵的文學意象如秋月古松在中國詩歌中皆為貞節幽

靜的象徵若《全臺詩》稱其「潛心詩文以舒胸中塊磊」則此詩以「慚愧偷生

輩雖生亦枉然」或可相彷彿則進一步以文本婦女尚能以死殉節而身為男

兒卻臨難茍免故詩作中往往有鬚眉男兒且不如之慨歎

86 林翠鳳〈從《陶村詩稿咄咄吟》看陳肇興之儒士性格表現〉《臺中技術學院學報》第 1 期2000 年 6 月頁 21

221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肆貞節烈婦的書寫反映漢文化移植臺邑的認同

中國大約在西漢末期儒家學說完成統一折衷諸子學說的目標墊定其在

漢朝學政界的絕對獨尊的權威地位而轉而以經學的形式面世成為後世中國

思想的主流87由於思想上的獨尊儒術漢以後的統治王朝也都以儒家經典為國家

教養人材的基礎因此後世士人的思想不免有儒家學說之色彩在不同程度上成

為儒家的信徒而儒學中所具備的現世務實群體的特質以及「內聖外王」

的人生實踐理想使得士人的眼光始終注視著百姓之福址關心人民的生計而

「風俗淳美」便是理想現世世界的基礎《詩經大序》「美教化移風俗」

《禮記樂記》「移風易俗莫善於樂」《荀子王制篇》「美風俗」《辭

海》也對風俗提出解釋「多數人之精神的一致表現歷時久遠型為定式足以

拘束個人之行為支配實際生活者也」88

而《漢書地理志》則進一步將風俗與聖王德政結合在一起以為百姓有五

常之性因為各地之自然環境與個人秉性氣質的差異因此各地的風俗便會隨自

然地理與人文背景的不同而有差異與此同時風俗又跟聖王的王教相關聯是

聖明君主展現教化的場域故云

凡民含五常之性而其剛柔緩急音聲不同繫水土之風氣故謂之風

好惡取捨動靜亡常隨君上之情欲故謂之俗孔子曰『移風易俗莫

過於樂』言聖王在上統理人倫必移其而易其末此混同天下一之中

和然後王教成也89

而由聖王至士大夫至百姓階級社會的層層影響傳播發展出中國傳統文化

中所謂由上而下風行草偃式的思考邏輯最典型的是杜甫「致君堯舜上再使

風俗淳」所展現的邏輯演繹而要如何由上而下這牽涉到前文所說的中國文化

特質中「內在超越」的要求因此王教在移風易俗的政策理念上主要乃是以『統

理人倫』為根本核心對淳美風俗的追求就會從最根本的人倫秩序的建立與維

87 劉靜貞〈劉向《列女傳》的性別意識〉《東吳歷史學報》第 5 期1999 年 3 月頁 3「儒家學說真正浸透漢朝的學政界確立經學的絕對權威其實已是元帝至王莽之世也就是到了前漢的最後五十年間原為諸子之一的儒家才完成其統一折衷諸子思想的目標而以經學的形式展現」 88 修訂本《辭海》下冊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41頁 3199 89 《漢書地理志》臺北鼎文書局1983頁 1640

222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持著手詩人作品中反覆出現的教化百姓移風易俗的追求往往伴隨著現實事

件中倫常綱紀的成立與破壞一起出現並成為一種執著的詠歎匯流入中國詩歌

的傳統文化90

烈婦鄭月娘生平首見周元文編纂之《重修臺灣府志》91傳文後更附有〈徵詩

小引〉一文並附上鳳山縣令宋永清等 18 位文人之徵詩作品康熙 47 年鳳山縣令

宋永清倡議當時臺灣官紳以鄭女為題進行創作由方志附有引文與詩歌原文可

見當是轟動地方之風雅盛事92《全臺詩》稱宋氏為「善察民情雅意文教頗有

宦績」(全臺詩全臺詩智慧型資料庫)既雅意文教則此次徵詩不免寓有教化

功能

《重修臺灣府志》所載〈徵詩小引〉記錄當時風雅的徵詩之舉93並註明主

要的目的是為了「青史不遺願徵詩而表著海天生色」可見徵詩活動除了是詩

人消遣怡情之舉也寄寓著希望能留下可供後人學習景仰的婦女典範書寫地方

史實的意圖謝貴文以為「可見發起人宋永清深受當時官員與文士的肯定與愛戴

他亦透過此徵詩活動提倡文風獎勵貞節達到以文學教化風俗的目的」94然此

徵詩之會透露出兩項訊息即文本之教化目的以及此會之後以鄭月娘為題之

詩作消聲匿跡可見文本題詠之對象若為平民百姓相較於前文陳永華女及鄭斌

女兩位烈婦可知其受到關注及賦予的意涵會隨之減少

《重修臺灣府志人物志》總共收錄了 18 首詩作95此徵詩之舉是康熙 47 年

90 歐麗娟《唐詩的樂園意識》臺北里仁2000頁 90「王教在移風易俗的成就上主要乃是

以『統理人倫』為根本核心因此對風俗的探討也就不外乎種種人與人之間的對應關係以及由

此衍生的社會秩序與人性特質的範疇」「標示出社會群體的生活感受與心靈狀態的一般趨向而

人人切身相關的行為依據和心靈歸屬的問題也包含在其中」 91 周元文《重修臺灣府志》卷 8〈人物志貞節〉臺灣文獻叢刊第 66 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頁 272後亦附有〈徵詩小引〉與諸詩原文為「鄭氏月娘者泉之南安石井人也年十九歸儒士王曾儒家曾儒食貧志學 甫閱年以病卒翁以貧故欲即葬月娘跪泣告乞得暫停眾謂夫死不忍恝 然常情也越數日語其翁願死從夫葬翁駭然囑鄰媼勸止月娘曰『吾當夫病劇時即以死許之義不可移』比後提防稍疏投繯而逝邑侯宋公嘉 其節通聞上憲獲褒獎焉侯親祭其墳額其廬曰『百年今日』蓋侯挽詩 有『百年今日乾坤老』之句也合葬依仁里內園路西」 92 徵詩之舉發生時間點為何學者以參與者之到卸任時間推斷以為康熙 47 年為確詳見王俊勝《清代臺灣鳳山縣詩歌研究》文化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2002頁 118-119 93 周元文《重修臺灣府志》卷 8〈人物志貞節〉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頁 272 94 謝貴文〈清代鳳山知縣宋永清的政績〉《高市文獻》第 18 卷第 1 期2005 年 3 月頁 38 95 第一首的作者為鳳山知縣宋永清康熙 43 年(1704)來臺任官《全臺詩》稱其「善察民情雅意文教頗有宦績工詩」第二首為臺廈道王敏政康熙 43 年(1704)至康熙 49 年(1710)來臺任官《全

223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發生距離康熙 23 年清朝平臺臺灣納入清朝版圖已有二十餘年南部的經營如

諸羅縣城衙署文廟學校皆有初步規模宦遊人士創作詩歌的風氣推動了

臺地的文風而諸詩於方志上排列的順序大概以官位高低來決定先後故內地

詩人作品排在前面而臺邑詩人作品排在後面這樣的情形呼應了前文所言臺灣

早期詩壇以遊宦詩人為主而臺邑有志於參與科舉的士人開始與清據初期的內

地統治階級進行交流與結合發展出初期的詩歌創作

除了籍貫生平不詳的張師文內地宦遊來臺的人士有 8 人所擔任有關文教

方面的官職如教授教諭等有 4 人而任職知縣的宋永清與任職臺廈道的王

敏政後世則對其有「善察民情雅意文教」「待人仁厚」「百姓賴以全生」等

關心民情之評價作者為臺邑人士則有 9 人大都具有增生廩生拔貢等鄉紳

身份施世榜更有「樂善好施」「農民咸受其利」等佳評扮演著臺灣地方民

間勢力首領的角色由此推知以鄭烈婦為題的徵詩之舉實具有地方輿論意見

的性質

而林華昌〈節婦鄭氏詩〉「獨挈綱常萬古寒」(壹頁 361)林氏為清康熙

43 年調任臺灣府儒學教授孫襄〈節婦鄭氏詩〉「扶植綱常吾輩事新詩題徧

海東天」孫氏為清康熙 37 年授福安教諭後改任臺灣諸羅縣為教諭李欽文〈節

婦鄭氏詩〉「輕生重節植綱常」(貳頁 40)李氏曾任福建南靖訓導張士箱〈節

臺詩》稱其「待人仁厚尤加惠原住民嚴禁通事社商之剝削濫派遇歲荒歉極 力為民申請賑恤百姓賴以全生」第三首作者為臺灣府儒學教授林華昌康熙 43 年(1704)來臺第四首作者為臺灣縣儒學教諭陸登選康熙 43 年(1704)至康熙 47 年(1708)在臺任官第五首作者為鳳山縣學教諭吳周禎康熙 42 年(1703)來臺第六首作者為臺灣諸羅縣教諭孫襄第七首作者為臺灣人陳聖彪康熙 47 年(1708)的副貢《全臺詩》稱其「善文工詩」第八首作者為張師文清康熙年間人生平不詳第九首作者為守戎張駥清康熙 47 年(1708)來臺任臺灣水師協標左營守備第十首作者為桐城人孫日高第十一首為臺灣府治東安坊人李欽文《重修臺灣府志》稱其「廩生」而《全臺詩》稱其「清康熙 60 年(1721)歲貢生曾任福建南靖訓導能文工詩」第十二首作者為張纘緒《全臺詩》稱其「清康熙五十年(1711)臺灣貢生」《重修臺灣府志》稱其「廩生」第十三首作者為張士箱《全臺詩》稱其「清康熙四十一年(1702 年)東渡來臺落居鳳山次年入鳳山縣學後為臺灣府學生員補增生廩生迄雍正十年(1732)五十九歲時成為歲貢生」為科舉業而移居臺灣鳳山第十四首作者為鳳山縣人鄭應球《全臺詩》稱其「性情耿介崇尚氣節」在朱一貴事件時為逃避朱氏同黨招募「夜晚攜妻子遁逃」可知當時鄭氏政治傾向是站在清朝政府一方又稱「主掌縣書院教席長達十餘年有益地方文教甚多」可見著重於民間百姓教化培養文風第十五首作者為臺灣諸羅縣人鄭鳳庭《全臺詩》稱其為「清康熙年間廩生」第十六首作者為康熙年間臺灣增生鄭煥文生平不詳第十七首作者為臺灣縣人施世榜為康熙 36 年(1697)拔貢《全臺詩》稱其「樂善好施興築水圳農民咸受其利」第十八首詩作者為鳳山縣人李廷綱只知其為康熙年間人生平不詳以上為鄭烈婦詩歌相關作者下文引詩處對作者即不再進行介紹

224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婦鄭氏詩〉「 風謠傳海內千古尚相看」(壹頁 425)張氏於乾隆 2 年出任漳

州府學訓導王敏政〈節婦鄭氏詩〉「苦節高風重栢舟輶軒問俗首先求」(壹

頁 362)

王氏於康熙 43 年移分巡臺廈道前列作者皆以烈婦鄭月娘為主題著重於女

子實踐德行的價值足以為後世樹立以生命維護綱常倫理的典範如王敏政所言

「問俗」帶有濃厚的移風易俗的目的乾隆年間六十七〈弔五妃墓〉 島嶼最後

昭英烈頑廉懦立蠻婦貞」(貳頁 247)六十七於乾隆 9 年以戶科給事中奉命

巡視臺灣朱澐〈李節孝〉「聖朝傳採柏舟篇海外旌揚李母賢」(貳292)

朱氏於乾隆 12 年調任鳳山縣訓導秦定國〈五妃墓〉二首之二「海表觀風

題墓道陽秋有筆墨痕新祇緣千古綱常係豈獨傷心弔五人」(參頁 147)

同治朝林豪〈詠臺陽古蹟十二首五妃墓〉「何幸教化行閨門」(《臺灣詩鈔》

卷 5頁 106)將閨門的教化與五妃事蹟結合起來於是這個單一的歷史事件便被賦

予移風易俗實踐聖王政教的任務這作品也就隱含出政治教化的色彩

道光咸豐年間劉家謀〈海音詩〉一百首之九九「匆匆六甲光彤史況沐

皇風二百年」(伍頁 308)劉氏於道光 29 年調臺灣府學訓導劉氏自註的詩序

並言 「今入版圖將二百載矣列聖相承昭然禮法有不共被涵濡哉近周光邰明

經欲輯臺郡節烈勒成一編誠盛舉也」劉氏歌功頌揚清政府以為臺邑經兩百

年教化婦女貞節德行的培養成果斐然以統治階層的角度來考量兩位烈婦之行

為價值頗具政治意涵道光年間施瓊芳〈題全臺闡幽錄〉二首之二「寡鵠貞

鴛萃一編旌祠會錫九重天依然婦誥回鸞及能使夫名附驥傳彤管有人風繼

起碧霄終古月難圓誰言婉嬺煢煢質已握興頑立懦權」(伍頁 381)

第 2 首點明此書所收人物並足堪為天子旌表之節婦貞女女子能實踐婦德

同樣也能澤被家門為夫婿增光而書中足為後世楷模者其人生卻都是坎坷不

幸的7-8 句寫出書寫權力之本質原本這些女子是柔弱貞順的卻因此書而得以

傳世施氏曾銓選六部主事前述詩人則將貞節烈女之節操德行與政權教化結合

在一起政府的旌表立祠的表揚機制使女子的高貴品行不至淹沒不彰而女子

建立閨門的行為典範可以建立淳美善良的風俗但「興頑立懦權」則頗有思考

225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的空間此四字除了建立符合倫理綱常的行為準則外還要堅強百姓們的意志

在危難時能用最大的犧牲包括生命來維持理想的存在而這理想的內涵則

隱含著統治政權的延續與護衛

余英時分析漢代循吏在文化傳播中所扮演的角色與作用他將中國文化分為

大小傳統並解釋「大傳統或精英文化是屬於上層知識階級的而小傳統或通俗

文化則屬於沒有受過正式教育的一般人民」96而漢代循吏則扮演了文化傳播者的

角色之所以如此余氏指出因為循吏是親民之官「循吏」之名始於《史記》的〈循

吏列傳〉從此成為中國正史列傳的典型至《清史稿》依然沿用余氏更言

漢代的大傳統以儒教為主體而儒教的基地則在社會而不在朝廷因此循

吏在發揮『師』的功能時他事實上已離開了『吏』的崗位他所奉行的

不復是朝廷法令而是大傳統的中心教義由於中國的大傳統並非寄身於

有組織的宗教所以它的傳播的任務才落到了俗世人物的循吏的肩上漢

代大傳統的傳播者借用《周禮》的名詞可稱之為『師儒』循吏便是以

『師儒』的身份從事『教化』工作的97

而文本尚有擔任教諭提督學政訓導等教育行政工作之創作者清廷的中

央教育制度中央最高教育行政機關為國子監其下設有祭酒司業等教官總理

監務以及博士助教學正學錄等各級教員在地方教育行政上各省設提

督學道擔任地方教育的最高行政官員以負責學校事務政風及科舉等事務

雍正 4 年(1726)提督學道改稱提督學政在地方官學上設有府學政使府提調

府儒學教授州學正縣儒學教諭府州縣下設立縣訓導以掌管地方教育事

務98

而臺灣清據初期隸屬於福建省由福建提督學道統理教育事務但因臺灣海

外孤島路途遙遠改由分巡台廈兵備道兼理學政康熙 23 年(1684)改由臺廈兵

備道兼任朱一貴事變後改由巡臺御史負責至雍正 5 年(1727)改為巡臺漢御史

96 余英時〈中國古代死後世界觀的演變〉載於《中國思想傳統的現代詮釋》臺北聯經出版社1993頁 168 97 余英時〈中國古代死後世界觀的演變〉載於《中國思想傳統的現代詮釋》臺北聯經出版社1993頁 198 98 參見種村保三郎《臺灣小史》臺北武陵1991山崎繁樹《1600-1930 臺灣史》臺北武陵1995連橫《臺灣通史》臺北幼獅1977

226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管理乾隆 17 年(1752)則改由巡臺臺灣道兼任光緒元年(1875)改由福建巡撫兼管

光緒 13 年(1887)設臺灣省後由臺灣巡府兼任掌管臺灣教育事務知縣負責地方

教育事務由此可知臺灣學政與官政相結合之特質99

而關於教育行政的最高指導原則順治 9 年(1652)頒六諭計為「1孝順父

母2尊敬長上3和睦鄉里孝訓子孫5各安生理6莫作非為」100

姜添輝以為「由其內容可窺見其重心在於強調傳統文化的倫常思想以及安本分

的觀點並藉由這些觀點的灌輸以達社會安定的目標」101康熙 9 年(1670)頒佈聖

諭廣訓十六條計有

1敦孝悌以重人倫2篤宗教以昭雍睦3和鄉黨以息爭訟4

重農桑以足衣食5尚節儉宜惜財用6隆學校以端士習7黜

異端以崇正義8講法律以儆愚頑9明禮讓以厚風俗10務

本業以定民志11訓子弟以禁非為12息誣告以全善良13

完錢糧(租稅)以省催科(裁判)14戒匿逃以免株連15聯保申

以弭盜賊16解仇忿以重身命等102

除了順治朝所強調的倫常價值觀外並將關注範圍擴大到文化習俗以及社

會規範等層面可以窺見清廷教育行政的最終目標是欲藉由教化途徑以安定社

會光緒 29 年(1903)張百熙等在〈奏定學堂章程〉中提出「至於立學宗旨勿論

何等學堂均以忠孝為本以中國經學為基礎俾學生心術依歸為正」103以至於

光緒 32 年 5 月 2 日清廷公佈的欽定學堂章程第一類是忠君尊孔第二類是尚

公尚武尚實可知清代由內地派遣至臺灣的教育官員實肩負思想教化之重

責大任其主要之任務為導正並建構臺邑人民正確之政治立場與政治意識創作

者日夜身處其氛圍中將其投射於其所創作之主題詩歌中似為合理之解釋

顧炎武論「秦紀會稽山刻石」指出「然則秦之任刑雖過而其坊民正俗之意

99 參見盛清沂王詩琅高樹潘《臺灣史》臺北眾文1988 年種村保三郎《臺灣小史》(臺

北武陵1991)邱奕松《嘉義縣志教育志》嘉義嘉義縣政府1991連橫《臺灣通史》

臺北幼獅1977 等 100 宋鼎宗等《全臺首學資料彙編》頁 61臺南臺南市立文化中心1997 101 姜添輝〈教育社會學觀點的清朝時期臺灣官方儒學的發展與特性〉《臺南師院學報》第 34 期

2001頁 292 102 種村保三郎《臺灣小史》臺北武陵1991頁 151 103 雷國鼎《教育概論》上冊臺北教育文物1976頁 80

227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固為始異于三王也」(《日知錄》卷十七)則中國自秦始皇起便有統治階級提倡禮

教以矯正民間各地不良風俗的政治措施文本創作群共 69 人共有 20 位具有從內

地遊宦臺邑的背景其中官職包括擔任臺邑各地教諭知縣巡臺御史提督學

政訓導等居多而臺邑文人亦具鄉紳背景文本中反覆出現蘊含政治意涵與宣

揚文教的意識

伍對內地與臺邑的指稱反映中央政權與地方邊陲的對峙

清代臺灣貞節烈女詩中出現以內地為中心以臺邑為邊緣之論調例如康

熙朝江日昇〈贊寧靖王朱術桂與五妃殉節二絕〉二首之一「天地乾坤無可寄

飄然海國全其身」(貳頁 28)臺廈道王敏政〈節婦鄭氏詩〉「鬚眉長樂嗤青

史巾幗共姜壯海洲」(壹頁 362)此詩為康熙年間王氏應徵詩之會為鄭治時期

禮官鄭斌女為寫的作品第 4 句稱鄭斌女事跡足以為「海洲」壯事氣勢壯盛

其臺地為「海洲」意指海外神洲顯現出以內地為世界中心點而以臺邑為邊

垂的論點

諸羅諭孫襄〈節婦鄭氏詩〉「扶植綱常吾輩事新詩題徧海東天」(壹頁

367)此詩亦為應徵詩之舉最後一句「新詩題徧海東天」臺邑與內地一水之隔

又處內地東方稱「海東天」可說是其地理位置的說明范咸〈弔五妃墓十二絕

句〉十二首之五「可憐椎髻文身地」(貳頁 258)其它相關文本有以鄭氏王朝禮

官鄭斌女為題之作品

康熙 13 年內地爆發三藩之亂鄭經趁機響應出兵同時將明朝續順公沈瑞接

到臺灣並以禮官鄭斌之女許配之鄭經將明朝王公遷往臺灣並幫助其建立家

庭除了昭示臺灣鄭氏為延續明朝皇權的正統地位外也為了隴絡人心凝聚在

臺灣的明室力量可以說沈鄭兩氏的聯婚是帶有強烈的政治色彩這段婚姻幾年

後卻遭到重大的打擊鄭經去世後鄭克塽繼位親信馮錫范攬權內部局勢日

益混亂身為流亡王公的沈瑞被誤認為身懷鉅資並因此招禍被馮錫范以反間

228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謀逆案件遷連104

父子被殺家屬被囚當沈瑞一家受禍時禮官鄭斌向鄭克塽求情為女兒

開脫並得到首肯就在鄭家父母將女兒救出虎口後得知詳情的鄭女卻毅然決

然決心與丈夫共赴家難並在處理完殉死家人的後事後從容自縊殉夫這件事

在當時引起很大的迴響不論身份貴賤聽聞此事的人都為此感動流淚康熙 23

年清朝佔據臺灣後總督姚啟聖並奏請封誥鄭氏「一品夫人」都統張夢吉並差人

將沈氏一門受難的棺柩送返京安葬105

咸豐朝陳維英〈一品夫人〉(鄭斌女 沈瑞妻)四首之四「鸞章一旦下東都

油壁香車離海隅」(伍頁 182)史載清據臺灣後將沈瑞遺體移葬內地想必鄭

女也隨之移葬故有「油壁香車離海隅」之說而以海邊一角指臺地將其邊緣

化之地理觀可知劉家謀〈謁五妃墓〉二首之一「那知瘴海千重外尚有紅顏

識報恩」(伍頁 319)再如道光年間施瓊芳〈題全臺闡幽錄〉二首之一「海濱

鄒魯風堪采軒使曾勞女史詢」(伍頁 381)施氏為《全臺闡幽錄》題詩書中

多錄臺地節烈女性有為清代臺灣女性寫史的目的詩中稱「海濱」以內地為中

心以臺邑為邊地的意向明顯

王凱泰《臺灣雜詠續詠》十二首之五「故王一去五妃陪海外黃沙賸

幾堆」(《臺灣雜詠合刻續詠十二首》頁 50)同治朝林豪〈五妃墓〉「海角年

年長相守」(《臺灣詩鈔》卷 5頁 93)熊佐虞〈五妃墓限支韻〉「黃土荒題海上

碑」(《臺灣詩鈔》卷 5頁 93)以及光緒朝唐景崧〈五妃墓限支韻〉「海上鵑啼

悲玉帶」 (《臺灣詩乘》卷 5頁 209)周長庚〈拜五妃墓〉「頸血不膏中土鐵

墓門長咽落潮聲」(《臺灣詩乘》卷 5頁 214)

周長庚(1847~1888)號辛仲又號莘仲福建侯官人光緒 10 年(1884)由建陽教

諭調署彰化教諭光緒 14 年發生施九緞以索焚丈單為名的圍城之變周氏因為民

104 蔣師轍《臺游日記》卷 1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7臺灣文獻叢刊第 6 種頁 30記載「康熙二十一年福建總督姚啟聖用間諜陰散其黨約偽賓客司傅為霖內應事洩為霖遇害」丁曰健輯《治臺必告錄》卷 1頁 77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9臺灣文獻叢刊第 17 種記載「行人傅為霖密約十三鎮同日發難事泄錫範並搆陷續順公沈瑞而有其貲人心益失國軒居臺而被刺者再皆姚啟聖所使也 105 事詳見江日昇《臺灣外記》卷 9臺灣文獻叢刊第 60 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

229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請命受誣以致「一官拋擲落拓終身」彰化人士「頌公之德而不衰」周氏

讚揚五妃之死為「頸血不膏中土鐵」以清朝鐵蹄為「中土鐵」相對而言臺邑

為世外之地可知而另一方面五妃成為臺邑歷史人物而非中土人物的意涵就更

為明顯了

本節所述及這 11 位作者中王敏政為康熙朝內地旗人孫襄為康熙朝內地人

陳維英為咸豐朝臺地人施瓊芳為道光朝臺灣縣治人林豪活動於同治朝左右金

門人周長庚為光緒朝內地人熊佐虞光緒朝內地人唐景崧光緒朝內地人生

存年代分佈清朝早中晚各期籍貫有大陸內地也有臺地人士由此推測以邊

陲之姿態而與內地中央相對似乎是清代士人普遍之觀點

黃國昌以為「中國意識」可以分析成六種互相關聯的觀念他舉出的第二種

觀念就是「『世界中心』的地理『中國意識』」「中國人把自己居住的地方視為

世界的中心而以其它地方都是世界的邊疆」106 莊勝全在以康熙朝四位內地親

歷者的觀察內容研究得出「遂使以中國本土為中心的世界觀得以大行其道中國

的文化邏輯逐步套用在對台灣的印象上」107

李國祈在對清代臺灣政治發展史的研究提出「臺灣自康熙時期歸入清帝國

版圖後雍正以降清廷所推行的政策則為使其內地化其目的在使臺灣變成

中國本部各省的一部份108」李氏為所謂的「內地化」乃中國中央政權及傳統典章

制度在臺灣這個邊疆地區的普及與擴張的過程「內地化」就是在政治上「中國

化」在文化上「儒家化」109並以為「大體而言及十九世紀其(臺灣)西部已

開發地區內地化幾已完成」然而我們參照前列詩人之作品即便在李氏所認

定已「內地化」的時期不論其為內地文人或臺邑文人其詩作中乃反映出臺邑

的邊陲位置亦即臺邑被歸為中國一省後其地理位置的觀念仍屬於遠離核心

的邊陲

106 黃國昌《『中國意識』與『臺灣意識』》臺北五南1995頁 12 107 莊勝全〈清康熙朝臺灣印象的轉變以四位親歷者的觀察為例〉《臺灣風物》第 56 卷第 3期2003 年頁 32 108 李國祈〈清季臺灣的政治近代化開山撫番與建省(1875-1894)〉《中華文化復興月刊》第 8卷第 12 期1975 年頁 5 109 李國祈〈清代臺灣社會的轉型〉《中華學報》第 5 卷第 3 期1978 年頁 148

230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然而我們以為文本中雖有臺邑居邊陲之政治意識然其以臺邑貞孝節烈女子

為主題仍是「在地認同」之詩學實踐其雖大量融合中國傳統詩學文化的意涵

與典故然最終目的之一仍是構築臺邑貞節歷史故我們認為其「臺邑邊陲化」

之特質可以引用鄭志明教授的說法加以解釋「所謂自在性格是指文章主體可

以從容地與外來文化相結合以開放的心靈來解消各種衝突情境讓主體文化無

處而不自在承認其邊陲的角色就是要解消邊陲的悲情心態不必向世界的核

心靠攏也不必向中國的核心靠攏脫離了核心的意識宰制自安於邊陲不是

偏安的心態而是無所求於核心以主體的自主性來迎接來自核心的各種挑戰110」

雖然鄭教授所提的是臺灣儒學發展的問題但從文本中看來不論是內地詩

人或本土詩人在接觸到臺邑本地題材時或多或少都會進行內地化與本土化的衝

突與融合而作品最終的主體性還是會回歸於創作場域之在地認同例如陳昭瑛

在〈論台灣的本土化運動〉一文中指出早期的「台灣意識」並未與「中國意識」

衝突甚至是重疊在一起有著相互定義的關係「由於臺灣人是以中國為父母

之國台灣意識自然也以中國意識為起源中國文化漢民族的特有生活方式在

台灣的樣貌是形成『中國式台灣意識』的文化基礎」111而由上文可知所謂「中

國式台灣意識」其地理觀念乃以中國為世界之中心而臺灣為邊陲之地

由於本節文本的作者群有 3 位清代中期的臺邑人所以我們可以推論最遲

在清咸豐道光年間臺邑詩人的地域意識其實已被完整教化出「中國意識」了

而 8 位內地詩人的作品中反覆以「海角」「海國」「海上」的空間述語強調臺

邑相對於核心的「邊陲」地位不斷灌輸與強調台地附屬內地的地理概念即統

治階級的角色為清朝政府

陸小結

縱觀上述所論文本創作活動實有許多政治元素清代考據學風盛行余英

時所言多學為識之學風由內地傳入臺灣專注於客觀知識從詩歌形式發展為

110 鄭志明〈臺灣儒學本土化的發展方向〉載於《第二屆臺灣儒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臺南成功大學中文系1999頁 655-679 111 參見陳昭英《臺灣文學與本土化運動》臺北正中書局1998頁 101-181

231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詩文融合詩序詩註比例增加且內容多為客觀現實事件的敘述可知其對外

在世界的關注而文本創作群的遊宦背景使其關注於教化與移風易俗前述余

英時對中國循吏之分析與清朝《通典》對知縣之職責描述可為舉證而作者若

無官員身份則為臺邑地方儒學鄉紳或與地方官府關係良好或掌地方書院

負有教育子弟之責任而文本所題詠之主題部份具官宦背景或受禍於政治事

件兵亂政治勢力等直接間接造成主題事件的發生

而大部分主角皆與朝廷旌表官修方志等政治活動相關聯而在文本中的象

徵隱喻中女子貞節類同於清政權女子抵抗外來力量的侵略象徵捍衛主權的

存在宣示清朝統治之正當性與合法性而臺邑邊緣言論則反映中國文化融入

臺灣社會整個內化過程的完成清代臺邑文人已接受臺灣為中國領地之一部份

王建曾以今文《尚書》為文本論析西周王朝政治意識中的合法性理念112其得出

的結論有「國家政治疆域的傳承與統一意識」「政治統治權威的合法傳承」「批

判和推翻暴君暴政統治的變革意識」等

雖然尚書是官方性質的文書有別於文本之私人創作但兩相比較可以觀

察出兩者相似處如本文所提出之「五妃詩墳墓之意象反映明政權走向滅亡與結

束」「民變烈女的歌頌反映創作群對清廷統治權的支持與肯定」則與李文所提「政

治統治權威的合法傳承」何其類似而「對內地與臺邑的指稱反映中央政權與地

方邊陲的對峙」則除了如王健所言之「國家政治疆域的傳承與統一意識」「中華

文明hellip即使某個王朝滅亡了後繼的王朝以其合法繼承者的身份完全承襲前朝

的政治遺產完成統一拓展天下疆域的合法政治使命」113因為本文創作群特定

之時空背景深一層反映出所謂天下疆域「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

非王臣」實隱藏著中央與邊疆之對峙114而本文前述所言之三種群體意識實為「漢

文化移植臺邑」政治操作的基礎而我們亦可解析創作群如何合理化清廷統治臺

灣的政治權力

112 王健〈論西周王朝政治意識中的合法性理念mdashmdash以今文《尚書》為中心〉《江海學刊》第 6 期

2003 年 113 同前註頁 141 114 中國商周時代還未出現中國與四夷對應的指稱一直要到「自東周以來才以南蠻北狄東

夷西羌相對而言為言」參考于省吾《釋中國》王元化主編《釋中國》第 3 卷上海文藝出版社

1998頁 1517

232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引用書目

一傳統文獻

丁紹儀《東瀛識略》臺北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7臺灣文獻叢刊第 2 種

王必昌《重修臺灣縣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臺灣文獻叢刊第 113

江日昇《臺灣外記》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臺灣文獻叢刊第 60 種

朱仕玠《小琉球漫誌》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6 臺灣文獻叢刊第 3 種

周元文《重修臺灣府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臺灣文獻叢刊第 66

林焜煌纂《金門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臺灣文獻叢刊第 80 種

陳文達《鳳山縣志》臺北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臺灣文獻叢刊第 124 種

《清一統志臺灣府》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臺灣文獻叢刊第 68

陳壽祺《福建通志臺灣府》臺北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臺灣文獻叢刊 84

許南英《窺園留草》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2臺灣文獻叢刊第 147 種

連 橫《臺灣詩乘》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臺灣文獻叢刊第 64 種

《欽定平定臺灣紀略》臺北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臺灣文獻叢刊

第 102 種

《碑傳選集》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6臺灣文獻叢刊第 220 種

《臺灣通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2臺灣文獻叢刊第 130 種

蔣師轍《臺游日記》臺北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7臺灣文獻叢刊第 6 種

盧德嘉《鳳山縣采訪冊》臺北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 臺灣文獻叢刊第

73 種

二近人論著

王俊勝 2001《清代臺灣鳳山縣詩歌研究》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全臺詩編輯小組 2004 《全臺詩》(1~5 冊)臺南國家臺灣文學館

233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234

江寶釵 1999 《臺灣古典詩面面觀》臺北巨流

余英時 1993 《中國思想傳統的現代詮釋》臺北聯經出版社

洪順隆 1998 《抒情與敘事》臺北黎明文化

許麗芳 2007 《章回小說的歷史書寫與想像以三國演義與水滸傳的敘事為例》臺

北秀威資訊科技

許玉青 2004 《清代臺灣古典詩之地理書寫研究》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硏究所

碩士論文

許東海 2003 《女性帝王神仙先秦兩漢辭賦及其文化身影》臺北里仁書局

畢恆達 2001 《空間就是權力》臺灣心靈工坊

陳昭英 1998 《台灣文學與本土化運動》台北正中書局

張孟珠 2002 《清代貞節的實踐及其困境》國立中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葉嘉瑩 2000 《清詞散論》台北桂冠

葉嘉瑩 2000 《漢魏六朝詩講錄》台北桂冠

黃國昌 1995 《『中國意識』與『臺灣意識』》臺北五南

楊積慶箋校 1980 《吳嘉紀詩箋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歐麗娟 2000 《唐詩的樂園意識》臺北里仁

鮑家麟編 1992 《中國婦女史論集》臺北稻香出版社

  • 文本有以明皇室在臺殉節之五妃為題的作品五妃本事參見江日昇《臺灣外記˙弁言》丁紹儀《東瀛識略》等皆有記載江日昇站在清朝統治者的立場對鄭氏王朝一直視之為謀逆亂臣但對殉國而死的寧靖王則抱著頌揚的態度而追隨寧靖王殉死的五妃則稱讚其為「且五姬慷慨輕生氣勝男子而臺灣之山川草木能不因此而增光乎」可知五妃殉節之歷史地位與道德價值在清康熙年間即已確定
  • (《雲林縣採訪冊˙藝文》頁206)
Page 17: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ir.lib.ksu.edu.tw/bitstream/987654321/13221/2/21%D... ·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 曾玉惠 ∗ 摘要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詩家個人生平之研究如林耀潾〈在邊緣的邊緣實踐---以清代臺灣澎湖文石書院

山長林豪為例的研究〉林文龍〈光緒年間彰化儒學教諭周長庚事蹟考〉有偏重

於史實考證者如徐麗霞〈陳維英之別業太古巢與棲野巢〉等系列論文以及

阮昌銳〈南明寧靖王與五妃娘娘〉其它如對前人之研究結果予以評論如李知灝

〈評謝崇耀《瑞桃齋詩話初探》〉翁佳音〈簡評《張士箱家族移民發展史》〉

另有以相關主題為研究對象者如許玉青之碩士論文「清代臺灣古典詩之地

理書寫研究」有以臺灣單一區域為研究對象者如王俊勝之碩士論文「清代臺灣

鳳山縣詩歌研究」而大陸地區與主題相關之研究時期集中在臺灣清據末期詩家

的研究如許南英丘逢甲唐景崧等不僅限於其詩歌作品之分析對詩人生

平事蹟之探討亦為重點如清末的唐景崧其涉及臺灣民主國之建立與消失在

政治面向的討論遠比其詩學成就的討論更為熱烈

關於臺灣古典詩史的寫作通論性的文學史為廖雪蘭《臺灣詩史》而施懿琳

《從沈光文到賴和---臺灣古典文學的發展與特色》內分明鄭清領日治三期分

述已具臺灣文學史之內涵區域古典文學史成為近年研究發展的趨勢如《台

中縣文學發展史》《彰化縣文學發展史》《嘉義地區古典文學發展史》《安平文

學史》《苗栗縣文學史》黃美娥「清代台灣竹塹地區傳統文學研究」(1999 年博

士論文)等

綜論式的對臺灣古典文學研究現況進行分析者有發表於 1990 年博士論文的

施懿琳〈台灣古典文學研究概況〉281990 年吳福助《臺灣漢語傳統文學書目》乙

編292000 年發表的施懿琳〈台灣古典文學研究現況mdash以出版專著為對象〉30分

別針對「台灣古典文學選集的編纂」「台灣古典詩的註釋賞析」「台灣古典文學

學位論文的付印」「個人古典文學相關論文集的出版」「其它」等六方面台灣已

出版的台灣古典文學研究專書做評介

黃美娥〈中國大陸有關台灣古典文學的研究概況〉31介紹《中國人民大學複印

28 施懿琳《從沈光文到賴和臺灣古典文學的發展與特色》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1990 年 29 吳福助《臺灣漢語傳統文學書目》乙編臺北文津出版社1999 年 30 施懿琳〈臺灣古典文學研究現況〉《臺灣文學學報》第 1 期2000 年 6 月

31 黃美娥〈中國大陸有關臺灣古典文學的研究概況〉《臺灣文學學報》第 1 期2000 年 6 月

205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報刊資料索引》《中文社科報刊篇名數據庫》等資料庫中有關台灣古典文學研究

的單篇論文與專著並提出三點觀察結果即偏於作家作品的研究強調愛國意

識主題研究人員多集中於福建廣東浙江等沿海一帶

2002 年發表於江寶釵《臺灣古典詩面面觀》中第一章之〈臺灣文學研究概況〉

322004 年許俊雅發表〈九 0 年代臺灣古典文學研究現況評介與反思〉33許氏對

八 0 年代以來臺灣古典文學的研究發展與未來的研究趨勢有深度的說明2007

年林淑貞《近五十年台灣地區古典詩學研究概況---以 1949~2006 年碩博士倫文為

觀察範疇》34搜尋的範圍為臺灣地區的學位論文以各朝代與區域分類介紹「臺

灣地區及詩人」則以詩家題材詩社詩話籤詩等分類介紹這些學者對研

究成果的介紹與批評足供後來研究者參考

(三)前人有關政治意識主題之研究

而前賢有關政治意識主題之研究比較起來大陸地區較為豐富但主要以

政治學的角度切入如楊海蛟《政治意識論》35以及戚珩《政治意識論中國特色社

會主義政治研究》36等為節省篇幅本文僅介紹與文學領域相關之成果臺灣地

區有陳瀅州整理〈從臺灣意識出發--政治意識與現代詩如何調和〉一文37乃以

對談之方式進行主要是記錄李魁賢與王國安之訪問記錄而許維德〈故鄉心

由《故鄉來的親人》談臺美人及黃娟的政治意識〉38則以文學文本出發分析創

作者黃娟之政治意識並帶出現代臺灣移民美國之族群對國族之思想與感情

袁則難則有〈城春草木深--論lt孽子gt的政治意識〉39分析當代著名小說家白

32 江寶釵《臺灣古典詩面面觀》臺北巨流圖書有限公司2002 年 33 許俊雅〈九年代臺灣古典文學研究現況評介與反思〉頁 611~669載入《講座 FORMOSA》

臺北萬卷樓圖書公司2004 34 林淑貞《近五十年臺灣地區古典詩學研究概況---以 1949~2006 年碩博士倫文為觀察範疇》臺

北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07 年 35 楊海蛟《政治意識論》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1 年本書隸屬於《當代中國政治總論》

叢書 36 戚珩《政治意識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研究》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5 年 37 陳瀅州整理〈從臺灣意識出發--政治意識與現代詩如何調和〉《明道文藝》第 358 期2006

年 1 月 38 許維德〈故鄉心--由《故鄉來的親人》談臺美人及黃娟的政治意識〉《文學臺灣》第 10 期1994

年 4 月 39 袁則難〈城春草木深論lt孽子gt的政治意識〉《新書月刊》第 5 期1984 年 2 月

206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先勇的名著《孽子》中的政治意識而大陸地區則有鄢然〈從《金色筆記》看萊

辛的女性政治意識與敘事策略〉40梁惠娟〈試論鐵凝作品中的政治意識〉41以

及王西平〈路遙小說中的時代意識與政治意識〉王氏分論路遙小說中之時代意識

與政治意識並以為路氏作品有「不迴避政治事件和政治鬥爭」「塑造了一系列

從政人物揭示政治問題」「小說中眾多人物的命運總和政治發生千絲萬縷的聯

繫」等政治意識

另溫奉橋〈論王蒙小說的政治意識〉中提出「王蒙的ldquo政治意識主要表現

為一般的淺層次的政治反思類小說其主題是對ldquo文革中踐踏人的尊嚴和權利

的嚴正抗議」42楊劍利則有〈清末民初婦女政治意識管窺〉以為清末民初中

國婦女的政治意識主要表現為「一種愛國意識和民族意識」43張婧磊〈政治意識

與人性的悖論融合---解讀紅豆〉對於《紅豆》能掙脫中共十七年文學中要求

文學配合政治的文學潮流並「對人性有所豐富和發展」加以贊揚44陳世球則有

〈試論丁玲創作個性中的政治意識mdashmdash紀念丁玲誕生 100 周年〉45王健有〈論西

周王朝政治意識中的合法性理念mdashmdash以今文《尚書》為中心〉46以及李運而相關

之學位論文則有謝明子的《政治意識與女性意識的糾結mdashmdash丁玲小說創作論》47

以及李運摶〈當代小說政治意識漫論〉48

由上述成果可知大陸地區對此研究主題較為關注發表論文篇數相對較多

而臺灣地區不僅沒有專書學位論文且僅有 2 篇相關期刊論文而以古典作品

與現代文學創作來分類前賢較傾向以現代小說為研究文本古典作品則僅有《尚

書》數量甚少

40 鄢然〈從《金色筆記》看萊辛的女性政治意識與敘事策略〉《當代文壇》第 5 期2008 年 41 梁惠娟〈試論鐵凝作品中的政治意識〉《社會科學戰線》第 5 期2007 年 42 溫奉橋〈論王蒙小說的政治意識〉《山東省青年管理幹部學院學報》第 3 期總 109 期2004

年 5 月 43 楊劍利〈清末民初婦女政治意識管窺〉《衡陽師範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第 24 卷第 4 期2003

年 8 月 44 張婧磊〈政治意識與人性的悖論融合〉《東疆學刊》第 19 卷第 2 期2002 年 6 月 45 陳世球〈試論丁玲創作個性中的政治意識mdashmdash紀念丁玲誕生 100 周年〉《邵陽學院學報社會

科學版》第 1 期2004 年 46 王健〈論西周王朝政治意識中的合法性理念mdashmdash以今文《尚書》為中心〉《江海學刊》第 6 期

2003 年 47 謝明子「政治意識與女性意識的糾結mdashmdash丁玲小說創作論」河北大學2005 48 李運摶〈當代小說政治意識漫論〉《文藝評論》第 3 期1995 年

207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由上述前人研究成果得知有關本文主題之研究尚有發展空間故本文擬

以清代貞節烈女詩歌為研究之文本嘗試從作品之敘事架構與書寫策略來建構作

者群之政治意識內涵之分析

貳五妃詩墳墓之意象反映明政權走向滅亡與結束

文本

有以明皇室在臺殉節之五妃為題的作品五妃本事參見江日昇《臺灣外記

弁言》丁紹儀《東瀛識略》等皆有記載江日昇站在清朝統治者的立場對鄭

氏王朝一直視之為謀逆亂臣但對殉國而死的寧靖王則抱著頌揚的態度49而追

隨寧靖王殉死的五妃則稱讚其為「且五姬慷慨輕生氣勝男子而臺灣之山川草

木能不因此而增光乎」50可知五妃殉節之歷史地位與道德價值在清康熙年

間即已確定

丁紹儀《東瀛識略》記五妃事較詳51包括甯靖王與妻妾來臺潛居殉國以

至安葬的經過甯靖王在桂王兵敗後跟隨鄭成功到臺灣已失去皇室地位與權

柄的王孫生活所需須自行張羅52迨康熙 22 年鄭氏軍敗鄭克塽降清晚明

最後據點也消失了明王決定殉國詢問五名姬妾的意見結果六人同死丁氏

且詳記五位女子姓氏名稱並詳記五妃墓在「魁斗山麓」53且補記後人稱之為「五

烈墓」

49 江日昇《臺灣外記弁言》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臺灣文獻叢刊第 60 種1960頁 13「設使術桂不死則其名不傳亦與敗葉腐草同寂寂而無聞不幾為臺灣之山靈所笑乎惟其從容就義無慚勝國遺風」江寶釵《臺灣古典詩面面觀》頁 33臺北巨流1999「寧靖王自縊身亡五妃殉情受到推崇與愛戴這種『氣節』自勵似乎是超越朝代的認同成為一種集體認同」 50 參見江日昇《臺灣外記弁言》頁 13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 年臺灣文獻叢刊第 60 種 51

丁紹儀《東瀛識略》頁 105臺北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7臺灣文獻叢刊第 2 種「五妃墓在臺邑仁和里為前明甯靖王姬妾葬所甯靖名術桂太祖九世孫遼王後流賊破荊州避亂至浙唐王封為長陽王旋請讓與兄子改封甯靖桂王命監 鄭鴻逵軍師潰偕鄭成功至臺墾田數十甲自給鄭氏歸命甯靖曰『時逢大難遠潛海外今死期至矣汝輩聽自便』時元妃已故姬袁氏王氏秀姑梅姊荷姊僉曰『王能全節妾等願從』先同縊於室甯靖書絕命詩畢亦自經眾舁甯靖柩於鳳山縣竹滬與元妃合窆而瘞五姬於里之魁斗山麓後人又稱五烈墓」 52 丁紹儀《東瀛識略》頁 105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7「墾田數十甲自給」 53 據許南英《窺園留草》頁 13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2臺灣文獻叢刊第 147 種「墓在臺南城外新昌里」墓碑題曰「明寧靖王從死五妃之墓 」因時代變遷行政區域重新劃分故里名有異而墓碑標題當為後人所增

208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中國旌表女子不同的行為價值都用不同的稱謂這點可以說是承襲了中國傳

統文化中「諡號」的精神與方法以「烈」稱之可見其行為價值在於棄絕生之

欲望而選擇死亡的強烈意志《臺灣外記》記朱術桂與五妃殉節前後細節且寫明

五位殉節女子的身份乃為姬妾文云「其元配羅氏早逝惟有侍姬袁氏蔡氏

荷姑梅姊秀姑五人而已」54而高拱乾《臺灣府志》與周元文《重修臺灣府志》

皆採陳元圖〈明寧靖王傳〉文入傳原文云「王hellip 妾媵五棺埋於文賢里大林邊

去王墓三十里擬表為『五烈墓』」至康熙 58 年陳文達纂《鳳山縣志》中同樣附

有陳元圖所撰王傳然行文已完全不同全文云「妾媵五棺埋於臺灣仁和里魁

斗山豎其碑曰『明寧靖王從死五妃墓』去王墓三十里」55

黃典權以為引同文而完全兩樣主要原因為「『鳳志』是根據當時的實況大大

地把陳元圖的傳文竄改過」56並以為「五妃之名與五烈之表含義很有異趣」黃

氏雖未明言此異趣之內涵然其對於被稱為「五妃」的原因卻有推斷「按照明

代規制袁氏等五人自然不能躋身於妃子她們之所以被稱『五妃』主要原因是義

烈感人認為非稱以『妃子』不足以顯旌其碩節」57

至乾隆《重修臺灣縣志》「妾媵五棺埋於魁斗山去王墓三十里今稱為

五妃墓」58殉節後於後代文獻資料中則由姬妾之身份59晉升為皇權時期中女子

尊貴身份的名號「妃子」清代臺灣古典詩壇中以此為題者大多稱五妃如康熙

朝施世榜〈弔殉節五妃墓〉乾隆朝六十七詩云「吁嗟五妃巾幗真堪旌」嘉慶朝

章甫〈五妃廟〉道光朝劉家謀〈謁五妃墓〉同治朝林豪〈五妃墓〉我們可以說

整個清治時期文人對五妃地位的提昇是認同的

清代臺灣古典詩壇中曾以五妃為題創作總共有 29 位作者其中康熙年間的作

者有 4 人乾隆嘉慶年間 12 人道光咸豐年間 6 人光緒年間 5 人生存年代不

54 江日昇《臺灣外記》(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卷 10臺灣文獻叢刊第 60 種頁 433 55 陳文達《鳳山縣志》(臺北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卷 9臺灣文獻叢刊第 124 種頁138 56 黃典權〈明寧靖王五妃考證〉《臺灣風物》第 20 卷第 1 期( 1970 年 2 月)頁 16 57 黃典權〈明寧靖王五妃考證〉《臺灣風物》頁 16第 20 卷第 1 期1970 年 2 月 58 王必昌《重修臺灣縣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卷 11臺灣文獻叢刊第 113 種頁 388 59

關於五妃之姓名與地位之排行參見黃典權〈明寧靖王五妃考證〉《臺灣風物》第 20 卷第 1期1970 年 2 月

209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詳者有 2 人60其生存創作年代平均分佈於清據臺灣的各個朝代而作者為臺籍身

份者有 10 人具備遊宦身份者有 11 人擔任的官職多與地方文教方面相關另有

8 位不具官銜的內地詩人這些內地作者滯臺時間普遍並不長滯臺不長當以印象

及感受最為強烈的主題人物為創作題材而各朝代詩人持續以五妃的主題創作

可見五妃殉節已非歷史上之單一事件而附有更深刻的意義而同為殉節人物

捨臺邑歷史上其它殉節女子而取五妃取捨之間的動機令人玩味

而最早以五妃為題的作品首現康熙朝王禮陳文達《臺灣縣志藝文志》包

括林中桂施世榜施陳慶何借宜等同樣標題為〈弔殉節五妃墓〉前 3 人據文

獻記載同為臺邑人士許玉青以為其為南明遺民作品中寄寓在臺漢人心中「對

已故的明代政權猶懷有明祚情懷此詩可視為南明遺民對明祚的感懷」並指出

五妃詩題的兩大義為「明祚延長」「軀捐從王」兩大要義61然葉嘉瑩教授指出

判斷一首詞中有無比興寄託之意究竟當以什麼標準來作為依據的問

題helliphellip以為第一當就作者生平之為人來做判斷第二當就作品敘寫之口吻

及表現之神情來做判斷第三當就作品所產生之環境背景來做判斷62

我們搜羅三位詩人之作品林中桂僅有〈弔殉節五妃墓〉一首無法參照

而施世榜據《福建通志臺灣府人物》所載為「晉江人籍鳳山拔貢生」63其所

流傳詩作中有〈靖臺隨軍入鹿耳門〉中有「僻嶠潢池弄王師待廓清」(全臺詩

全臺詩智慧型資料庫)若施果真心懷南明斷不能有此作品而施陳慶除五妃

詩外僅有〈打鼓山〉傳世兼之生平不詳無法由其它詩作取得旁證以釐清

其是否為南明遺民然清領初期清廷對臺邑防範甚嚴若其為南明遺民為何

會成為「臺灣諸生」且官修之《臺灣縣志》標註為「茂才」《重修鳳山縣志》標

註為「庠生」64雖不至有官身但為與官府關係良好殆無疑問詩既「在心為志

發言為詩」若真有如此澎湃之故明情懷為何又僅只一首

60熊佐虞與祝道椿不詳但可以經由記錄其詩的地方志或詩集的創作年代推算其大略的創作時間 61 許玉青「清代臺灣古典詩之地理書寫研究」(中央中文碩士論文2004)頁 139140 62參見葉嘉瑩《清詞散論》(臺北桂冠2000)頁 251 63 見陳壽祺《福建通志臺灣府》(臺北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臺灣文獻叢刊 84 種頁855 64 施陳慶之生平不詳《全臺詩》稱其為「臺灣諸生」詳見第 2 冊頁 50

210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若以雍正時來臺之張湄為例張湄(~)字鷺州號南漪又號柳漁

浙江錢塘人考《清一統志臺灣府》載張湄為 「錢塘人雍正中以御史巡臺灣

嚴稽冒籍校士公明」65張氏既為內地詩人其活動的時期為雍正朝當時清廷

對地方的控制仍嚴格若臺邑五妃命題果真寓託對南明之感懷那必然是種普遍

性的共同認知則如張湄此種背景的遊宦以五妃為題創作的可能性就不存在了

更何況後期詩人以此創作不絕我們只能推測清據前期五妃命題或有可能寄託

詩人對明朝的感懷後期則未必為如此

如朱仕玠〈五烈墓〉「百年荒塚在寧比玉鉤斜漫墮三春淚驚摧五朵花

瘴鄉空葬骨絕海竟無家」(貳頁 388)朱仕玠(1712~)字璧豐又字璧峰

號筠園福建建寧縣人朱氏於乾隆 28 年以儒學教諭之身分抵達鳳山魯仕冀為

其作品《小琉球漫誌》寫序中以為其書詳細描寫臺灣山川草木人情風俗66而陳

璦婷稱其詩作「觀察臺灣的地理氣後與物產」「貼近臺灣的風土民情」67但朱

氏於本篇論文文本中除此詩外未有其它作品可知五妃之創作非徒以女子殉

夫之節烈情操為重點顯現其足以為臺邑歷史文化中的文化主題

而乾隆年間六十七〈弔五妃廟〉一詩其體裁為歌行體篇幅較長敘事色

彩濃厚包含較多人物形象與事件情節的描寫原詩如下

東風駘蕩天氣清載馳驄馬春巡行刺桐花底林投畔森然古墓何崢嶸

路旁老人為余泣當年一線存前明天兵既克澎湖島維時臺海五烈皆捐

生至今坏土都無恙誰為守護勞山精雲封馬鬣連衰草四圍怪石爭縱

橫時聞鬼母悲啼苦想見仙娥笑語聲歲歲里民寒食節椒漿頻奠陳香

羹滿目荒涼已感歎更聽此語尤傷情有明歲晚多節義樵夫漁父甘遭

烹島嶼最後昭英烈頑廉懦立蠻婦貞田橫從死五百皆壯士吁嗟乎

五妃巾幗真堪旌(貳頁 247)

六詩以第一人稱觀點敘事12 句先寫明創作動機春季天清氣爽適合出遊

在這美好的季節騎馬踏青點出季節氣候旅遊方式說明訪五妃墓的緣起

65 《清一統志臺灣府名宦(本朝)》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臺灣文獻叢刊第 68 種頁 36 66 朱仕玠《小琉球漫誌》(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6)頁 2~3 67 陳璦婷〈再現南臺灣二百年前風物mdash朱仕玠《瀛涯漁唱》析論〉《東方人文學誌》第 1 卷第 2期2002 年 6 月頁 127

211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第 34 句則直接點明主題描寫古墓的現況作者乾隆年間宦臺距五妃殉節

年代已久遠古墓蕭然寂寥5 至 10 句寫民間對五妃事蹟的評價既言路人提及

五妃詩都會傷心流淚民間對此歷史案件應耳熟能詳深入人心埋身之處能保

存無恙當是有心人善意維護周全反映詩人創作當時五妃在臺灣民間的地位

1516 句寫當時應時的節日民間也會準備祭品祭拜慰靈可見五妃的地位在乾

隆朝已由凡人升格為具有宗教色彩的人格神2122 句點出五妃殉節的精神價值

足以為後世楷模宣揚表彰其事蹟的背後實有教化百姓移風易俗的政治意涵

末 2 句以歷史上著名的田橫事件相提並論將臺邑歷史之單一事件與中國歷史聯

結六詩先寫景後敘事再評論末了抒懷敘述角度多變融情於景表達

出作者較真切的感覺與看法與其他僅只空泛評論的五妃詩歌有別

六十七(~)號居魯滿州鑲紅旗人其人據〈番社采風圖考提要〉

一文所載「清乾隆九年以戶科給事中奉命巡視臺灣在任三年曾與同官范

咸纂輯『重修臺灣府志』同時留心殊風絕俗並珍視海東文獻」六氏既為滿

人其出遊至五妃墓當無悼念前明之意其身為巡臺御史政蹟為歷史肯定

或有「留心殊風絕俗」之用心

莊勝全提及「英國文化史家Peter Burke在研究 17 世紀英國旅遊者至義大利旅

遊的情形時發現由於不同的生活背景(宗教語言氣候與習俗)致使旅遊者對

於不同群體間所洩露的文化差距往往有銳利的觀察也就是這些旅遊者會特別留

心他們認為是奇特的事物上他們的旅遊記錄便是在文化刻板印象(cultural

stereotype)與個人觀察(personal observation)間交織互動而成」68六氏以內地官宦而

為臺邑風土之詩與莊氏所言旅遊者外來客的角色相當而其所言不同群體從

種種跡象可知乾隆朝臺灣接收中華文化的薰陶尚不夠久遠還在經歷所謂「內

地化」的過程因此臺邑比諸內陸確實像是不同群體然外來客(如六氏)所觀察

到的除莊氏所言之「文化差異」還有「文化類同」據此可知外來詩人對臺邑

印象的記錄實亦參與臺邑文化歷史的建構

五妃詩中有以後人身份感嘆前朝的人與事以及對明朝與鄭氏王朝興衰的評

68 莊勝全〈清康熙朝臺灣印象的轉變---以四位親歷者的觀察為例〉《臺灣風物》第 56 卷第 3 期

2003 年頁 56

212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論詩人對五妃的弔古有時會與明王朝的覆滅連結在一起從而使敘述的觸角

觸及更深層的政治意識的層面乾隆時任巡臺御史兼理學政范咸〈弔五妃墓十二

絕句〉十二首之一「明亡已歷四十載死節猶然為故明荒塚有人頻下馬真

令千古氣如生」(貳頁 258)

范咸(~)字貞吉號九池又號浣浦浙江仁和人根據范詩分析

前 12 句提及明亡及五妃殉死此處將其死亡定位為為明朝亡國而殉節故在詩

歌中將五妃與明政權劃上等號而第 34 句寫荒涼的墳墓卻能引來有心人絡繹不

絕的拜訪是因為其慷慨氣節足以使精神不朽全文敘述觀點一致范氏身為

遊宦詩人實與前文所述六氏一樣注意到臺邑區域性文化歷史故五妃人與事

寫入臺地歷史實與其政治背景有莫大的關連如施世榜寫五妃詩而論及明朝政

事施世榜〈弔殉節五妃墓〉「回首可憐明季世相臣事業不堪云」(壹頁 234)

而前所言六十七〈弔五妃廟〉以及林中桂〈弔殉節五妃墓〉等皆是歐麗娟提到

由於死亡與人世間最大的聯繫或是死後世界最接近陽光的界限厥在於

分隔陰陽的一抔黃土mdashmdash一個可供緬懷紀念的具體憑藉縹緲的魂靈既是

抽象而不可捉摸以憑空想像的成分居多但是人死所歸的墓塋丘隴卻

如同一切物質一樣具有實質可觸的屬性既是安頓死者的居處可免於生

死混雜所帶來的種種問題又無礙於作為死者精神的象徵和死後生命的依

附之地69

但五妃事件中墳墓的形象為何特別鮮明除了歐氏所言其為「一抔黃土mdashmdash

一個可供緬懷紀念的具體憑藉」「死者精神的象徵和死後生命的依附之地」便

於民間傳說的流傳外如同前文所言清政府積極將五妃與明王朝劃上等號不

斷修繕突顯五妃葬身之所的舉動就如同不斷清除明政權(或漢政權)殘存的勢力

試圖將明王朝永遠塵封深埋於不見天日的墳墓對其統治權不可有絲毫之影響與

撼動故歷朝有官方修繕的動作

如《臺灣詩乘》載「臺南寧南門下有五妃墓道碑為乾隆十一年臺灣道莊

年所立刻巡臺御史六十七范咸之詩」70以及《福建通志臺灣府古蹟》「乾隆

69 歐麗娟《唐詩的樂園意識》臺北里仁2000 年頁 386 70 連橫《臺灣詩乘》卷 2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 年臺灣文獻叢刊第 64 種頁 50

213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間兩巡院命同知方邦基重修且立碑於南門外曰「五妃墓道」71而終清治時

期以貞節烈女為主題的作品以五妃與鄭月娘最多而後者是因為有宋永清召

集徵詩之會一舉而有 18 位詩人共襄盛舉故若論自發性的題詠為詩應以五妃

為題者最多且以五妃為題之作品各朝均有自康熙至光緒作品未曾斷絕而

內地詩人佔一半以上其中一半又具遊宦身份作者為臺邑詩人者又多站在統

治者立場故由生前的明朝郡王姬妾跨越生死界線而成五妃由民間感念傳頌

而至清朝官府迎入延平郡王陪祀至五妃墓而神異靈跡顯現民眾祭拜虔誠而至

五妃廟發展至臺地民間神祇以至為古蹟勝景而為臺灣歷史文化在客觀現實

世界具體可感的一部份成為臺邑歷史上的文化語碼72可以說是臺邑社會構築本

土集體記憶的典型範例

就如同前言所提及的是「異族婦人在家族中的角色隨其丈夫而定隨丈夫之

尊卑而尊卑」這五人在生時身份為皇族之妾殉節的對象不僅是一個男性

還擴大成為這位男性所代表的中央皇權亦即明朝政權許東海提及

屈〈騷〉中種種女性書寫的目的主要不在呈現女性世界的客觀風貌相

反地卻藉以作為隱喻傳統男性政治建構中倫理秩序問題的紛云雜遝因

此從屈〈騷〉以來辭賦中的女性書寫其背後的創作本質無非還是

回歸男性中心的文學運轉機制而且具有濃烈而明顯政治意涵73

許氏所言雖為辭賦但種種跡象顯示此說法應能適用於清代臺地五妃主題

的詩歌亦即以五妃殉節死亡為主題的作品其實隱喻著朱術桂所代表的明朝政

權五妃隨夫殉國實乃隱含著明政權滅亡的悲劇結局

第二我們可以考量到五妃之題詩有大量的作品都以其葬身之墳墓為題

而墳墓在中國文化中一直都代表著一種終結完了以及與現實世界有永遠跨不

過涇渭分明的鴻溝74畢恆達如此陳述空間「空間絕不是一個價值中立的存在

71 陳壽祺《福建通志臺灣府臺灣縣冢墓》卷 47頁 145臺灣文獻叢刊第 84 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 72 葉嘉瑩《漢魏六朝詩講錄》頁 121臺北桂冠2000「符號學理論認為當一個符號在它的傳統文化中使用很久的時候它就形成了一個 code----語碼使你一看到它就會產生某些固定的聯想」 73 參見許東海《女性帝王神仙先秦兩漢辭賦及其文化身影》臺北里仁書局2003 年

頁 50 74 參考前文關於五妃詩歌之評述

214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或是人們活動的背景它一方面滿足人類遮蔽安全與舒適的需求一方面更展

現了人們在某時某地的社會文化價值和心理認同」75於是由五妃所代表的明朝

政權就被詩人們所題詠的五妃墓永遠的鎮壓了結了變成一個歷史的符碼

永遠封存在時間的長河之中

那些試圖推翻新政權的反清復明的思想隨著五妃事件進入臺地人民的集體

記憶五妃墓成為一個勝景古蹟也成為對前朝追弔哀念的象徵被放逐至另

一個另一個世界如同人們永遠不能起死回生明政權也被封於古墓之中進入

歷史一去不返了如此我們可以解釋清政權對殉節明朝的寧靖王與五妃的善

意我們由此也可以解讀終清一朝詩人對五妃事件的題詠內涵

參民變烈女的歌頌反映創作群對清廷統治權的支持與肯定

文本反映創作群對主角人物命運之探索與思考著重於人物與政治千絲萬縷

的聯繫從而表現出臺邑明清兩代統治集團的抉擇與判斷

清乾隆林爽文事變中有劉烈女殉節事劉氏生平見諸臺邑地方志乾隆 53 年

之《欽定平定臺灣紀略》記劉女殉節事76此文以奏聞之敘述口吻簡明扼要陳述事

件之來龍去脈與方志傳文不同並無穿插人物自剖心志之獨白文末評論烈女

行蹟並懇請旌表彰顯更可見此文之用途乃對上奏聞之作

賀伯代所撰〈烈女劉滿姑傳〉77文章增加了劉氏家族中另一烈士之述寫即

劉亨基之子挺刃護父之烈舉而劉女見大勢已去奔赴小池也增添了旁人勸阻譬

解之言劉女之回答則顯見其智慧識見豐富了烈女人物內涵而臨死之前劉

女與賊人之衝突則化為對話表現之賊言充滿恫嚇意味而劉女回答「我名家女

豈懼死乎汝等生當太平甘為逆亂官軍至碎屍萬段矣」則完全站在統治

階級立場發聲

75 畢恆達《空間就是權力》臺灣心靈工坊2001頁 2 76 《欽定平定臺灣紀略》卷 62頁 998 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臺灣文獻叢刊第 102 種 77 《碑傳選集》(四)臺灣文獻叢刊第 220 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6頁 557

215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首先《彰化縣志》中劉女之死乃在懼怕受辱而此文則自言為「名家女」

稱對方「逆亂」則烈女與賊人之對抗已提昇為國家與叛逆份子的對立而前

面各志文所未有之「官軍至碎屍萬段矣」更充滿為清政權宣傳劉女已轉為

國家發聲器之角色可知劉滿姑之旌表入祠備受朝廷重視其政治意涵不言

可喻而前面志文始終保存著劉女被虐殺之記載於此文被刪節可知對人物之

悲憐所引發對人生命運之思考認知已非此文所著重者光緒年間之《臺灣通志》

對烈女之記載則轉為簡單扼要僅為事件重點之交代78 但劉女殉節事發生於

清朝中期一直至清末雖詳略有別然仍保留對此人物之記錄再加上旌表之

慎重其事入祀與建祠皆為官方主導故可視為地方志書建構臺地女性貞烈典範

以加強對臺政治控治力量之典型範例

清乾隆年間的錢唐諸生陳裴文〈劉烈女〉以林爽文事變中遇難烈女劉滿姑為

戀父必甘白刃蹈滿姑死烈刃死孝罵賊不畏遭群凶滿姑死孝還以忠

三尺刀光一尺水滿姑知生不知死君恩隆祀臺灣城滿姑雖死仍如生

史乘千秋載奇節劉郡丞女年十七(參頁 167)

此詩以客觀觀點敘事前 8 句為兩兩相對之對句第 1357 句寫烈女殉

節獲旌之關鍵過程因戀父未能及時離開兇地因罵賊而遭難先為刀傷後跳水

而死事平後受君王旌表更得入官祠受後世香火第 2468 句則重複相同的

句式每句僅更動數字重點在強調人物的行為價值末 2 句則寫其精神生命的

不朽傳世全詩偏於主觀評論對人物事蹟僅為概括重點說明陳斐文生平不詳

但為內地詩人無疑至嘉慶年間蕭綸也有〈臺灣三仁詩〉詩文如下

臺灣淨掃無風塵天子下詔褒三仁三仁何姓氏一為壽同春淡水縣丞

老幕賓丞亡攝官克復城出兵勦賊死賊營其一嶺南客 國子生寓彰

化糾義民其姓李氏喬基名守鹿仔港有成績戰牛馬莊終殞身 同時

見此二義士一弱女子尤絕倫滿姑年十七父曰劉郡丞賊先執丞次脅

姑 姑不受辱泣且嗔蹈河不死罵益烈白璧雖碎聲錚錚是三人者微且

輕非將非吏非守臣身雖死義分甘沉淪幸遇天子大聖明幽遐必矚

78 《臺灣通志》〈資料(二)文職冊〉臺灣文獻叢刊第 130 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2頁 804

216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名教是敦曰此三人縱疏賤磊落大節宜弔旌詔建祠宮楹桷維新有

司歲時祀以特牲為問蟻賊起事辰士民奔走婦女被掠何無一人能

及此三人吁嗟乎人人且有忠孝情盍至三仁祠下一聽天子命祀之恩綸

(肆頁 234)

蕭詩體裁為歌行體篇幅較長以客觀第三人稱觀點敘述夾有議論與抒情

對人物身份背景以及事件發生的經過有詳細的描寫三仁者稱三位在事變仍稟

持著節操正義剛強不屈奮勇抗賊的義士而清政府在民變平定後下詔褒揚

三人並興建三仁祠命地方政府歲時節令予以祭祀後世永念

而這三位義士身份背景各異第一位名叫壽同春事變發生時為淡水縣丞的

幕賓年紀已經大了在縣丞遇變身亡他危亂中一肩擔起責任率兵勦賊不

幸死在賊營第二位名叫李喬基為寄寓彰化的內地人具國子生身份在亂事

中集結民間力量變頗有成績但不幸在牛馬莊戰死第三即是劉郡丞之女蕭

氏對劉滿姑的敘述最為詳盡也許是因為劉氏的事蹟最具傳奇色彩對於三仁

事件的價值與清政府褒揚的動機在作品中也進行討論蕭詩雖為文學作品實

已具記史的作用且歌行體句式長短自由用語淺白尤利於傳播蕭綸據《全

臺詩》所載「字子山江蘇太倉人嘉慶年間(1796~1820)貢生著《樊村草堂

詩集》」」(全臺詩全臺詩智慧型資料庫)

然則寫臺灣烈女劉滿姑的兩位詩人皆內地人士而劉烈女為內地官宦之女

隨父赴任而喪命於臺邑因此而成為臺灣列女歷史其中一員然為何以劉女為詩

者臺邑詩人缺席此可疑之處

劉滿姑罵賊不屈而為亂兵所殺後為清廷封為三仁並下詔建祠祭祀宣示

著清朝統治權的正當性與絕對性褒揚滿姑罵賊而亡的義烈行為足以教育臺地

民眾必須忠於清朝反覆一再灌輸教育臺地百姓必須遵從的政治歸屬盧建榮曾

提出「一位漢人婦女絕不容許異族染指其身體於此漢女身體是一種漢人國家

主權的隱喻」79林爽文民變雖非漢胡之對立與衝突但劉女為清廷官吏縣丞之女

對抗的是民變中的暴民此對立衝突也隱含兩種政治勢力的對抗包括兩個群族

79 盧建榮〈從男性書寫材料看三至七世紀女性的社會形象塑模〉《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報》第 26 期1998 年頁 18

217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對物質包含食物土地性等各種資源的佔有與爭奪這點與中國歷史上漢胡勢

力對立的性質相當

因此我們可以這樣推定劉女的身體成為清治臺地權力的展現場烈女力拒

事變外在武力侵辱隱喻著清廷對臺地的所有權不可被被侵犯劉女死前面對侵

犯的態度與言語以及死亡方法的描述這樣剛烈行為的極度刻劃與突顯使劉

女抗暴的決心與影響力大為提高促使臺邑男性興起女子猶能如此保家衛國身

為男兒怎可不奮發而這種百姓為國犧牲意識與認知的養成對統治階級而言

實是鞏固政權一個重要的手段故可窺知劉滿姑事跡之所以能受到清廷大家宣揚

的潛在原因80

又如陳維英〈為王樹生明府題姊姒三節圖〉「乾坤存王氣女子識綱常人

是松梅竹心如冰雪霜後先三不朽生死一齊香況我鬚眉輩貞忱豈可忘」

(伍頁 199)反覆陳述著女子之所以能實踐綱常倫理是因為統治階級教化百姓成

功而女子都能夠捨生取義況且我們鬚眉男兒報國犧牲豈能後人陳詩服膺統

治階級的意識型態而此統治階級則為清朝廷

中國傳統上有士人殉國與女子殉節被類同化的傾向故詩歌書寫殉節的烈

婦也常別有隱喻如明朝末年已有士人以婦女死節或守節的選擇來比擬士大夫

殉節與守節的問題以臣殉國如婦殉夫者如晚明袁崇文〈黎烈婦傳〉云「臣事

君與婦事夫論者嘗相提其義皆取於致命遂志」81以及徐枋〈與葛瑞五書〉舉時

人的說法「殉節為易守節為難為烈婦易為節婦難」82顏元云「明末死節

之臣閨中義婦耳」83亦有士人為詩引節婦來比喻忠臣的如孫枝蔚〈朱矞三母

費太孺人貞節詩〉之一「節婦如忠臣所難非一死立孤能有成庶可光前史」

84以及吳嘉紀〈程寡婦歌〉

80 盧建榮〈從男性書寫材料看三至七世紀女性的社會形象塑模〉《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報》第 26 期1998 年頁 12 81 袁崇文(1595 年進士)〈黎烈婦傳〉載於屈大均(輯)《廣東文選》《北京圖書館古籍珍本叢刊》冊 117卷 15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康熙 26 年(1687)三閭書院刻本影印本1989 年頁 507 82 徐枋〈與葛瑞五書〉《居易堂集》卷 2頁 1 上下 83 李塨纂王源訂《顏習齋先生年譜》(附載於顏元《顏元集》)卷上「辛亥(康熙 10 年1691)37歲」條下冊頁 735 84 孫枝蔚〈朱矞三母費太孺人貞節詩〉《溉堂後集》卷 3《溉堂集》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頁 6 下

218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心志不改伊維寡婦忠臣忠臣識大義臨難往往致其身婦人脂口澤膚

十人九人腸肺愚節操曷繇自勵門戶胡能獨扶君不見程寡婦hellip夫死婦

不死祇緣黃口兒女須題攜85

等皆是而吳德功〈洪烈婦〉

山水毓貞媛乾坤鍾間氣鹿溪洪氏女少小知大義相攸郭阿奴二十

婚始字賦性靜而貞德容兼洵備百輛未盈門凶信忽傳至阿母默無

語阿爺言甚秘連理樹折枝比翼鳥分翅賢哉女聰明倉猝知其意

外聞薤露音聒耳夜不寐妾命實不猶君魂歸何處扯碎同心結滂沱

兩行淚膏木誰為容鉛華屏弗御身披侍嫁衣耳挂定盟珥欲效梁家

婦私將刀劓鼻欲效王氏妻親持斧斷臂全體遭毀傷所受反自棄

惟念夫遽亡不如從夫去生前不同牢死後共埋地擁衾臥空床絕粒

忘飲食急延良醫來醫來云不治切脈知血虧聞聲識腸碎娘勸啜茶

湯爺勸吃餅餌烈女誓弗肯含淚惻然對女子節不移忠臣心無二

兩語昔曾聞今豈易其志願娘勿悲酸願爺勿涕泗翹首盻蒼天婺星

空際墜頃刻魂歸陰不瞑張目眥鮮血兩腔填姑嫜來駭異面色猶如

生從容赴大隧性命弁髦輕巾幗鬚眉愧鹿溪諸紳耆拜迎擁塗次

鹿溪諸父老稱揚遍市肆滿路焚香楮兩部喧鼓吹名教獨扶持閨烈

千秋著一死重泰山兒女英雄類殉夫未嫁時奇節實非易彤管長流

輝貞珉謹泐記節孝採輶軒我忝與其事綽褉徵門楣旌表乞天賜」

(《瑞桃齋詩稿》全臺詩全臺詩智慧型資料庫)

〈洪烈婦〉雖為詩作然以五言古體長詩之體裁篇幅較長敘述事件前後

變化曲折詳盡其開端雖以客觀第三人稱發展中間模擬各色人物動作聲口將

烈婦絕食而亡的過程進行更長時間更具體詳細的描寫從主角的動作姿態醫

囑診脈親人的照顧死別的淒涼等刻劃出主角面對死亡從容不迫的形象而

「女子節不移忠臣心無二」「一死重泰山兒女英雄類殉夫未嫁時奇節實

非易」亦同樣以節婦比忠臣而以婦女死節或守節的選擇來與士大夫殉國與否

來相比擬而陳肇興〈題烈婦張沈氏殉節事〉(古體九解)

蔦蘿泛長風根莖無斷絕由來連理枝生死不相別君不見張烈婦慷

85 吳嘉紀〈程寡婦歌〉楊積慶箋校《吳嘉紀詩箋校》卷 12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頁349

219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慨殉夫勇且烈婦姓沈氏名心娘十八于歸張家郎舉案齊眉慕孟光如

膠如漆樂且未央忽忽五年載弄之璋二豎入室夫病於床求神問藥

淚睫承眶一朝怛化五內崩裂如沃湯大哭一聲氣結無語娣姒急申

救阿翁欲言不言淚如雨曰汝有孤兒在旦夕須哺乳長跪謝阿翁

妾心堅如銅兒生有祖累姑嫜妾身雖死兒可長夫沒無人侍巾帚妾身

不去誰為偶黃泉會有相見時升天入地妾從之明珠為夫斂綺羅為夫

裝執紼扶柩上北邱歸來拜姑泣媳身未亡如已亡綰我同心縷著我

嫁時衣孤燈耿耿酸風吹尺組畢命人不知人不知舉家奔救烏烏啼

生同衾死同穴青塚巢鴛鴦飛鳴自成匹謂予不信如曒日人慕婦烈

且貞我作歌戒貪生吁嗟乎女子仗義能殺身何迺國家多全軀保妻

子之庸臣(《雲林縣採訪冊˙藝文》頁 206)

陳詩第 1 段 1 至 6 句以比興開端以蔦蘿與連理枝來比喻生死不離的夫妻情

感並引出烈婦殉夫的主題第 2 段 7 至 14 句以客觀敘事觀點寫烈婦之姓名歸

寧夫家後的幸福家庭生活第 3 段 15 至 24 句寫詳細描寫夫婿病起不測以至於身亡

的經過作者善用人物表情刻劃其心理狀態如寫烈婦「淚睫承眶」寫家翁「欲

言不言淚如雨」極力寫喪夫喪子後悲慘的情狀第 4 段 25 至 34 句作者模擬烈婦

與家翁的對話以代言體各自表述殉死與否的考量第 5 段 35 至 43 句作者模擬烈

婦聲口敘述依禮安葬夫婿後從容殉死的過程第 6 段 44 至 56 句為事件收尾作

結敘事觀點一變為作者以第一人稱自述說明為此詩之創作動機將臣節與婦

節類比並提並以諷刺那些偷生忍辱臣子全詩敘事觀點多變人物情事介紹較

為完整情感神態刻劃細緻且以人物對話鋪陳情節頗具戲劇搬演效果

陳肇興(1831~)字伯康號陶村臺灣府彰化縣治(今彰化市)人為

清代中期臺邑著名文人《全臺詩》稱其「有個人心靈世界及理想抱負的抒寫

詩作的關懷重心亦往往與生民百姓密切相關在形式上陳氏習慣以長篇歌行來

抒懷言志詩作風格雄健豪邁」並稱其「肇興之詩胎息於杜甫可視為清

中葉臺灣文壇之『詩史』」

陳氏曾從鹿港拔貢廖春波讀書於彰化白沙書院和蔡德芳曾維精廖景瀛

合稱「白沙書院四傑」同治元年(1862)戴潮春事變拒絕戴氏之拉攏遂遁入武

西堡(今集集)之牛牯嶺山中是年 7 月謀刺戴氏失敗幾瀕於險境著有《咄咄吟》

220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一書詳錄戴案經過(參見全臺詩全臺詩智慧型資料庫)故其詩作有述寫現實

社會歷史風貌的企圖

林翠鳳曾舉陳氏《陶村詩稿咄咄吟》中的詩作分析其儒士的性格更以

其詩歌中不同時刻所追摩的前賢而得出其共同的特點始終堅定支持既有的朝

廷以及篤志排拒外來騷亂勢力並以為「陳肇興在顛沛流離中始終不移其為大

清朝廷臣民的立場」86同樣在文本中的作品亦表現出忠於君王朝廷之思想

許夢青〈自書吳烈婦傳後〉

誰能輕一死慷慨赴重泉不減忠臣節方知烈婦賢心爭秋月皎節勵

古松堅慚愧偷生輩雖生亦枉然(《鳴劍齋遺草》)

許夢青(1870~1904)字炳如又字荊石蔭亭泮名夢青號劍漁又號

雲客冰如高陽酒徒許氏為鹿港邑庠生其祖母賀太安人以節孝旌於朝

奉詔入祀彰化節孝祠其歷乙未割臺上書唐景崧又在日軍攻臺時隨練勇赴

八卦山抗拒抗日行為失敗後又逢四次家喪一生際遇曲折由官家子弟一變

為落拓文士《全臺詩》稱其「歷盡人世滄桑半生苦況盡託於詩」「以奔放

絕足之才為自由不羈之行遂一轉而為跌蕩詩人」可見其浪漫氣質許常安

評曰「雖時有浪漫 自由清狂豪放之作風然其實質乃具有嚴肅悽涼

寫實之社會骨格故其詩多為心底之聲時代之反映」(參見全臺詩全臺詩智

慧型資料庫)

許詩著重於烈婦慷慨赴死的義烈行為其以客觀評論方式開展將忠臣與烈

婦臣道與婦道相互比附所著重是烈婦行為在中國傳統倫理的道德價值而

其襲用詩歌中具文化意涵的文學意象如秋月古松在中國詩歌中皆為貞節幽

靜的象徵若《全臺詩》稱其「潛心詩文以舒胸中塊磊」則此詩以「慚愧偷生

輩雖生亦枉然」或可相彷彿則進一步以文本婦女尚能以死殉節而身為男

兒卻臨難茍免故詩作中往往有鬚眉男兒且不如之慨歎

86 林翠鳳〈從《陶村詩稿咄咄吟》看陳肇興之儒士性格表現〉《臺中技術學院學報》第 1 期2000 年 6 月頁 21

221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肆貞節烈婦的書寫反映漢文化移植臺邑的認同

中國大約在西漢末期儒家學說完成統一折衷諸子學說的目標墊定其在

漢朝學政界的絕對獨尊的權威地位而轉而以經學的形式面世成為後世中國

思想的主流87由於思想上的獨尊儒術漢以後的統治王朝也都以儒家經典為國家

教養人材的基礎因此後世士人的思想不免有儒家學說之色彩在不同程度上成

為儒家的信徒而儒學中所具備的現世務實群體的特質以及「內聖外王」

的人生實踐理想使得士人的眼光始終注視著百姓之福址關心人民的生計而

「風俗淳美」便是理想現世世界的基礎《詩經大序》「美教化移風俗」

《禮記樂記》「移風易俗莫善於樂」《荀子王制篇》「美風俗」《辭

海》也對風俗提出解釋「多數人之精神的一致表現歷時久遠型為定式足以

拘束個人之行為支配實際生活者也」88

而《漢書地理志》則進一步將風俗與聖王德政結合在一起以為百姓有五

常之性因為各地之自然環境與個人秉性氣質的差異因此各地的風俗便會隨自

然地理與人文背景的不同而有差異與此同時風俗又跟聖王的王教相關聯是

聖明君主展現教化的場域故云

凡民含五常之性而其剛柔緩急音聲不同繫水土之風氣故謂之風

好惡取捨動靜亡常隨君上之情欲故謂之俗孔子曰『移風易俗莫

過於樂』言聖王在上統理人倫必移其而易其末此混同天下一之中

和然後王教成也89

而由聖王至士大夫至百姓階級社會的層層影響傳播發展出中國傳統文化

中所謂由上而下風行草偃式的思考邏輯最典型的是杜甫「致君堯舜上再使

風俗淳」所展現的邏輯演繹而要如何由上而下這牽涉到前文所說的中國文化

特質中「內在超越」的要求因此王教在移風易俗的政策理念上主要乃是以『統

理人倫』為根本核心對淳美風俗的追求就會從最根本的人倫秩序的建立與維

87 劉靜貞〈劉向《列女傳》的性別意識〉《東吳歷史學報》第 5 期1999 年 3 月頁 3「儒家學說真正浸透漢朝的學政界確立經學的絕對權威其實已是元帝至王莽之世也就是到了前漢的最後五十年間原為諸子之一的儒家才完成其統一折衷諸子思想的目標而以經學的形式展現」 88 修訂本《辭海》下冊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41頁 3199 89 《漢書地理志》臺北鼎文書局1983頁 1640

222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持著手詩人作品中反覆出現的教化百姓移風易俗的追求往往伴隨著現實事

件中倫常綱紀的成立與破壞一起出現並成為一種執著的詠歎匯流入中國詩歌

的傳統文化90

烈婦鄭月娘生平首見周元文編纂之《重修臺灣府志》91傳文後更附有〈徵詩

小引〉一文並附上鳳山縣令宋永清等 18 位文人之徵詩作品康熙 47 年鳳山縣令

宋永清倡議當時臺灣官紳以鄭女為題進行創作由方志附有引文與詩歌原文可

見當是轟動地方之風雅盛事92《全臺詩》稱宋氏為「善察民情雅意文教頗有

宦績」(全臺詩全臺詩智慧型資料庫)既雅意文教則此次徵詩不免寓有教化

功能

《重修臺灣府志》所載〈徵詩小引〉記錄當時風雅的徵詩之舉93並註明主

要的目的是為了「青史不遺願徵詩而表著海天生色」可見徵詩活動除了是詩

人消遣怡情之舉也寄寓著希望能留下可供後人學習景仰的婦女典範書寫地方

史實的意圖謝貴文以為「可見發起人宋永清深受當時官員與文士的肯定與愛戴

他亦透過此徵詩活動提倡文風獎勵貞節達到以文學教化風俗的目的」94然此

徵詩之會透露出兩項訊息即文本之教化目的以及此會之後以鄭月娘為題之

詩作消聲匿跡可見文本題詠之對象若為平民百姓相較於前文陳永華女及鄭斌

女兩位烈婦可知其受到關注及賦予的意涵會隨之減少

《重修臺灣府志人物志》總共收錄了 18 首詩作95此徵詩之舉是康熙 47 年

90 歐麗娟《唐詩的樂園意識》臺北里仁2000頁 90「王教在移風易俗的成就上主要乃是

以『統理人倫』為根本核心因此對風俗的探討也就不外乎種種人與人之間的對應關係以及由

此衍生的社會秩序與人性特質的範疇」「標示出社會群體的生活感受與心靈狀態的一般趨向而

人人切身相關的行為依據和心靈歸屬的問題也包含在其中」 91 周元文《重修臺灣府志》卷 8〈人物志貞節〉臺灣文獻叢刊第 66 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頁 272後亦附有〈徵詩小引〉與諸詩原文為「鄭氏月娘者泉之南安石井人也年十九歸儒士王曾儒家曾儒食貧志學 甫閱年以病卒翁以貧故欲即葬月娘跪泣告乞得暫停眾謂夫死不忍恝 然常情也越數日語其翁願死從夫葬翁駭然囑鄰媼勸止月娘曰『吾當夫病劇時即以死許之義不可移』比後提防稍疏投繯而逝邑侯宋公嘉 其節通聞上憲獲褒獎焉侯親祭其墳額其廬曰『百年今日』蓋侯挽詩 有『百年今日乾坤老』之句也合葬依仁里內園路西」 92 徵詩之舉發生時間點為何學者以參與者之到卸任時間推斷以為康熙 47 年為確詳見王俊勝《清代臺灣鳳山縣詩歌研究》文化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2002頁 118-119 93 周元文《重修臺灣府志》卷 8〈人物志貞節〉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頁 272 94 謝貴文〈清代鳳山知縣宋永清的政績〉《高市文獻》第 18 卷第 1 期2005 年 3 月頁 38 95 第一首的作者為鳳山知縣宋永清康熙 43 年(1704)來臺任官《全臺詩》稱其「善察民情雅意文教頗有宦績工詩」第二首為臺廈道王敏政康熙 43 年(1704)至康熙 49 年(1710)來臺任官《全

223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發生距離康熙 23 年清朝平臺臺灣納入清朝版圖已有二十餘年南部的經營如

諸羅縣城衙署文廟學校皆有初步規模宦遊人士創作詩歌的風氣推動了

臺地的文風而諸詩於方志上排列的順序大概以官位高低來決定先後故內地

詩人作品排在前面而臺邑詩人作品排在後面這樣的情形呼應了前文所言臺灣

早期詩壇以遊宦詩人為主而臺邑有志於參與科舉的士人開始與清據初期的內

地統治階級進行交流與結合發展出初期的詩歌創作

除了籍貫生平不詳的張師文內地宦遊來臺的人士有 8 人所擔任有關文教

方面的官職如教授教諭等有 4 人而任職知縣的宋永清與任職臺廈道的王

敏政後世則對其有「善察民情雅意文教」「待人仁厚」「百姓賴以全生」等

關心民情之評價作者為臺邑人士則有 9 人大都具有增生廩生拔貢等鄉紳

身份施世榜更有「樂善好施」「農民咸受其利」等佳評扮演著臺灣地方民

間勢力首領的角色由此推知以鄭烈婦為題的徵詩之舉實具有地方輿論意見

的性質

而林華昌〈節婦鄭氏詩〉「獨挈綱常萬古寒」(壹頁 361)林氏為清康熙

43 年調任臺灣府儒學教授孫襄〈節婦鄭氏詩〉「扶植綱常吾輩事新詩題徧

海東天」孫氏為清康熙 37 年授福安教諭後改任臺灣諸羅縣為教諭李欽文〈節

婦鄭氏詩〉「輕生重節植綱常」(貳頁 40)李氏曾任福建南靖訓導張士箱〈節

臺詩》稱其「待人仁厚尤加惠原住民嚴禁通事社商之剝削濫派遇歲荒歉極 力為民申請賑恤百姓賴以全生」第三首作者為臺灣府儒學教授林華昌康熙 43 年(1704)來臺第四首作者為臺灣縣儒學教諭陸登選康熙 43 年(1704)至康熙 47 年(1708)在臺任官第五首作者為鳳山縣學教諭吳周禎康熙 42 年(1703)來臺第六首作者為臺灣諸羅縣教諭孫襄第七首作者為臺灣人陳聖彪康熙 47 年(1708)的副貢《全臺詩》稱其「善文工詩」第八首作者為張師文清康熙年間人生平不詳第九首作者為守戎張駥清康熙 47 年(1708)來臺任臺灣水師協標左營守備第十首作者為桐城人孫日高第十一首為臺灣府治東安坊人李欽文《重修臺灣府志》稱其「廩生」而《全臺詩》稱其「清康熙 60 年(1721)歲貢生曾任福建南靖訓導能文工詩」第十二首作者為張纘緒《全臺詩》稱其「清康熙五十年(1711)臺灣貢生」《重修臺灣府志》稱其「廩生」第十三首作者為張士箱《全臺詩》稱其「清康熙四十一年(1702 年)東渡來臺落居鳳山次年入鳳山縣學後為臺灣府學生員補增生廩生迄雍正十年(1732)五十九歲時成為歲貢生」為科舉業而移居臺灣鳳山第十四首作者為鳳山縣人鄭應球《全臺詩》稱其「性情耿介崇尚氣節」在朱一貴事件時為逃避朱氏同黨招募「夜晚攜妻子遁逃」可知當時鄭氏政治傾向是站在清朝政府一方又稱「主掌縣書院教席長達十餘年有益地方文教甚多」可見著重於民間百姓教化培養文風第十五首作者為臺灣諸羅縣人鄭鳳庭《全臺詩》稱其為「清康熙年間廩生」第十六首作者為康熙年間臺灣增生鄭煥文生平不詳第十七首作者為臺灣縣人施世榜為康熙 36 年(1697)拔貢《全臺詩》稱其「樂善好施興築水圳農民咸受其利」第十八首詩作者為鳳山縣人李廷綱只知其為康熙年間人生平不詳以上為鄭烈婦詩歌相關作者下文引詩處對作者即不再進行介紹

224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婦鄭氏詩〉「 風謠傳海內千古尚相看」(壹頁 425)張氏於乾隆 2 年出任漳

州府學訓導王敏政〈節婦鄭氏詩〉「苦節高風重栢舟輶軒問俗首先求」(壹

頁 362)

王氏於康熙 43 年移分巡臺廈道前列作者皆以烈婦鄭月娘為主題著重於女

子實踐德行的價值足以為後世樹立以生命維護綱常倫理的典範如王敏政所言

「問俗」帶有濃厚的移風易俗的目的乾隆年間六十七〈弔五妃墓〉 島嶼最後

昭英烈頑廉懦立蠻婦貞」(貳頁 247)六十七於乾隆 9 年以戶科給事中奉命

巡視臺灣朱澐〈李節孝〉「聖朝傳採柏舟篇海外旌揚李母賢」(貳292)

朱氏於乾隆 12 年調任鳳山縣訓導秦定國〈五妃墓〉二首之二「海表觀風

題墓道陽秋有筆墨痕新祇緣千古綱常係豈獨傷心弔五人」(參頁 147)

同治朝林豪〈詠臺陽古蹟十二首五妃墓〉「何幸教化行閨門」(《臺灣詩鈔》

卷 5頁 106)將閨門的教化與五妃事蹟結合起來於是這個單一的歷史事件便被賦

予移風易俗實踐聖王政教的任務這作品也就隱含出政治教化的色彩

道光咸豐年間劉家謀〈海音詩〉一百首之九九「匆匆六甲光彤史況沐

皇風二百年」(伍頁 308)劉氏於道光 29 年調臺灣府學訓導劉氏自註的詩序

並言 「今入版圖將二百載矣列聖相承昭然禮法有不共被涵濡哉近周光邰明

經欲輯臺郡節烈勒成一編誠盛舉也」劉氏歌功頌揚清政府以為臺邑經兩百

年教化婦女貞節德行的培養成果斐然以統治階層的角度來考量兩位烈婦之行

為價值頗具政治意涵道光年間施瓊芳〈題全臺闡幽錄〉二首之二「寡鵠貞

鴛萃一編旌祠會錫九重天依然婦誥回鸞及能使夫名附驥傳彤管有人風繼

起碧霄終古月難圓誰言婉嬺煢煢質已握興頑立懦權」(伍頁 381)

第 2 首點明此書所收人物並足堪為天子旌表之節婦貞女女子能實踐婦德

同樣也能澤被家門為夫婿增光而書中足為後世楷模者其人生卻都是坎坷不

幸的7-8 句寫出書寫權力之本質原本這些女子是柔弱貞順的卻因此書而得以

傳世施氏曾銓選六部主事前述詩人則將貞節烈女之節操德行與政權教化結合

在一起政府的旌表立祠的表揚機制使女子的高貴品行不至淹沒不彰而女子

建立閨門的行為典範可以建立淳美善良的風俗但「興頑立懦權」則頗有思考

225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的空間此四字除了建立符合倫理綱常的行為準則外還要堅強百姓們的意志

在危難時能用最大的犧牲包括生命來維持理想的存在而這理想的內涵則

隱含著統治政權的延續與護衛

余英時分析漢代循吏在文化傳播中所扮演的角色與作用他將中國文化分為

大小傳統並解釋「大傳統或精英文化是屬於上層知識階級的而小傳統或通俗

文化則屬於沒有受過正式教育的一般人民」96而漢代循吏則扮演了文化傳播者的

角色之所以如此余氏指出因為循吏是親民之官「循吏」之名始於《史記》的〈循

吏列傳〉從此成為中國正史列傳的典型至《清史稿》依然沿用余氏更言

漢代的大傳統以儒教為主體而儒教的基地則在社會而不在朝廷因此循

吏在發揮『師』的功能時他事實上已離開了『吏』的崗位他所奉行的

不復是朝廷法令而是大傳統的中心教義由於中國的大傳統並非寄身於

有組織的宗教所以它的傳播的任務才落到了俗世人物的循吏的肩上漢

代大傳統的傳播者借用《周禮》的名詞可稱之為『師儒』循吏便是以

『師儒』的身份從事『教化』工作的97

而文本尚有擔任教諭提督學政訓導等教育行政工作之創作者清廷的中

央教育制度中央最高教育行政機關為國子監其下設有祭酒司業等教官總理

監務以及博士助教學正學錄等各級教員在地方教育行政上各省設提

督學道擔任地方教育的最高行政官員以負責學校事務政風及科舉等事務

雍正 4 年(1726)提督學道改稱提督學政在地方官學上設有府學政使府提調

府儒學教授州學正縣儒學教諭府州縣下設立縣訓導以掌管地方教育事

務98

而臺灣清據初期隸屬於福建省由福建提督學道統理教育事務但因臺灣海

外孤島路途遙遠改由分巡台廈兵備道兼理學政康熙 23 年(1684)改由臺廈兵

備道兼任朱一貴事變後改由巡臺御史負責至雍正 5 年(1727)改為巡臺漢御史

96 余英時〈中國古代死後世界觀的演變〉載於《中國思想傳統的現代詮釋》臺北聯經出版社1993頁 168 97 余英時〈中國古代死後世界觀的演變〉載於《中國思想傳統的現代詮釋》臺北聯經出版社1993頁 198 98 參見種村保三郎《臺灣小史》臺北武陵1991山崎繁樹《1600-1930 臺灣史》臺北武陵1995連橫《臺灣通史》臺北幼獅1977

226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管理乾隆 17 年(1752)則改由巡臺臺灣道兼任光緒元年(1875)改由福建巡撫兼管

光緒 13 年(1887)設臺灣省後由臺灣巡府兼任掌管臺灣教育事務知縣負責地方

教育事務由此可知臺灣學政與官政相結合之特質99

而關於教育行政的最高指導原則順治 9 年(1652)頒六諭計為「1孝順父

母2尊敬長上3和睦鄉里孝訓子孫5各安生理6莫作非為」100

姜添輝以為「由其內容可窺見其重心在於強調傳統文化的倫常思想以及安本分

的觀點並藉由這些觀點的灌輸以達社會安定的目標」101康熙 9 年(1670)頒佈聖

諭廣訓十六條計有

1敦孝悌以重人倫2篤宗教以昭雍睦3和鄉黨以息爭訟4

重農桑以足衣食5尚節儉宜惜財用6隆學校以端士習7黜

異端以崇正義8講法律以儆愚頑9明禮讓以厚風俗10務

本業以定民志11訓子弟以禁非為12息誣告以全善良13

完錢糧(租稅)以省催科(裁判)14戒匿逃以免株連15聯保申

以弭盜賊16解仇忿以重身命等102

除了順治朝所強調的倫常價值觀外並將關注範圍擴大到文化習俗以及社

會規範等層面可以窺見清廷教育行政的最終目標是欲藉由教化途徑以安定社

會光緒 29 年(1903)張百熙等在〈奏定學堂章程〉中提出「至於立學宗旨勿論

何等學堂均以忠孝為本以中國經學為基礎俾學生心術依歸為正」103以至於

光緒 32 年 5 月 2 日清廷公佈的欽定學堂章程第一類是忠君尊孔第二類是尚

公尚武尚實可知清代由內地派遣至臺灣的教育官員實肩負思想教化之重

責大任其主要之任務為導正並建構臺邑人民正確之政治立場與政治意識創作

者日夜身處其氛圍中將其投射於其所創作之主題詩歌中似為合理之解釋

顧炎武論「秦紀會稽山刻石」指出「然則秦之任刑雖過而其坊民正俗之意

99 參見盛清沂王詩琅高樹潘《臺灣史》臺北眾文1988 年種村保三郎《臺灣小史》(臺

北武陵1991)邱奕松《嘉義縣志教育志》嘉義嘉義縣政府1991連橫《臺灣通史》

臺北幼獅1977 等 100 宋鼎宗等《全臺首學資料彙編》頁 61臺南臺南市立文化中心1997 101 姜添輝〈教育社會學觀點的清朝時期臺灣官方儒學的發展與特性〉《臺南師院學報》第 34 期

2001頁 292 102 種村保三郎《臺灣小史》臺北武陵1991頁 151 103 雷國鼎《教育概論》上冊臺北教育文物1976頁 80

227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固為始異于三王也」(《日知錄》卷十七)則中國自秦始皇起便有統治階級提倡禮

教以矯正民間各地不良風俗的政治措施文本創作群共 69 人共有 20 位具有從內

地遊宦臺邑的背景其中官職包括擔任臺邑各地教諭知縣巡臺御史提督學

政訓導等居多而臺邑文人亦具鄉紳背景文本中反覆出現蘊含政治意涵與宣

揚文教的意識

伍對內地與臺邑的指稱反映中央政權與地方邊陲的對峙

清代臺灣貞節烈女詩中出現以內地為中心以臺邑為邊緣之論調例如康

熙朝江日昇〈贊寧靖王朱術桂與五妃殉節二絕〉二首之一「天地乾坤無可寄

飄然海國全其身」(貳頁 28)臺廈道王敏政〈節婦鄭氏詩〉「鬚眉長樂嗤青

史巾幗共姜壯海洲」(壹頁 362)此詩為康熙年間王氏應徵詩之會為鄭治時期

禮官鄭斌女為寫的作品第 4 句稱鄭斌女事跡足以為「海洲」壯事氣勢壯盛

其臺地為「海洲」意指海外神洲顯現出以內地為世界中心點而以臺邑為邊

垂的論點

諸羅諭孫襄〈節婦鄭氏詩〉「扶植綱常吾輩事新詩題徧海東天」(壹頁

367)此詩亦為應徵詩之舉最後一句「新詩題徧海東天」臺邑與內地一水之隔

又處內地東方稱「海東天」可說是其地理位置的說明范咸〈弔五妃墓十二絕

句〉十二首之五「可憐椎髻文身地」(貳頁 258)其它相關文本有以鄭氏王朝禮

官鄭斌女為題之作品

康熙 13 年內地爆發三藩之亂鄭經趁機響應出兵同時將明朝續順公沈瑞接

到臺灣並以禮官鄭斌之女許配之鄭經將明朝王公遷往臺灣並幫助其建立家

庭除了昭示臺灣鄭氏為延續明朝皇權的正統地位外也為了隴絡人心凝聚在

臺灣的明室力量可以說沈鄭兩氏的聯婚是帶有強烈的政治色彩這段婚姻幾年

後卻遭到重大的打擊鄭經去世後鄭克塽繼位親信馮錫范攬權內部局勢日

益混亂身為流亡王公的沈瑞被誤認為身懷鉅資並因此招禍被馮錫范以反間

228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謀逆案件遷連104

父子被殺家屬被囚當沈瑞一家受禍時禮官鄭斌向鄭克塽求情為女兒

開脫並得到首肯就在鄭家父母將女兒救出虎口後得知詳情的鄭女卻毅然決

然決心與丈夫共赴家難並在處理完殉死家人的後事後從容自縊殉夫這件事

在當時引起很大的迴響不論身份貴賤聽聞此事的人都為此感動流淚康熙 23

年清朝佔據臺灣後總督姚啟聖並奏請封誥鄭氏「一品夫人」都統張夢吉並差人

將沈氏一門受難的棺柩送返京安葬105

咸豐朝陳維英〈一品夫人〉(鄭斌女 沈瑞妻)四首之四「鸞章一旦下東都

油壁香車離海隅」(伍頁 182)史載清據臺灣後將沈瑞遺體移葬內地想必鄭

女也隨之移葬故有「油壁香車離海隅」之說而以海邊一角指臺地將其邊緣

化之地理觀可知劉家謀〈謁五妃墓〉二首之一「那知瘴海千重外尚有紅顏

識報恩」(伍頁 319)再如道光年間施瓊芳〈題全臺闡幽錄〉二首之一「海濱

鄒魯風堪采軒使曾勞女史詢」(伍頁 381)施氏為《全臺闡幽錄》題詩書中

多錄臺地節烈女性有為清代臺灣女性寫史的目的詩中稱「海濱」以內地為中

心以臺邑為邊地的意向明顯

王凱泰《臺灣雜詠續詠》十二首之五「故王一去五妃陪海外黃沙賸

幾堆」(《臺灣雜詠合刻續詠十二首》頁 50)同治朝林豪〈五妃墓〉「海角年

年長相守」(《臺灣詩鈔》卷 5頁 93)熊佐虞〈五妃墓限支韻〉「黃土荒題海上

碑」(《臺灣詩鈔》卷 5頁 93)以及光緒朝唐景崧〈五妃墓限支韻〉「海上鵑啼

悲玉帶」 (《臺灣詩乘》卷 5頁 209)周長庚〈拜五妃墓〉「頸血不膏中土鐵

墓門長咽落潮聲」(《臺灣詩乘》卷 5頁 214)

周長庚(1847~1888)號辛仲又號莘仲福建侯官人光緒 10 年(1884)由建陽教

諭調署彰化教諭光緒 14 年發生施九緞以索焚丈單為名的圍城之變周氏因為民

104 蔣師轍《臺游日記》卷 1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7臺灣文獻叢刊第 6 種頁 30記載「康熙二十一年福建總督姚啟聖用間諜陰散其黨約偽賓客司傅為霖內應事洩為霖遇害」丁曰健輯《治臺必告錄》卷 1頁 77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9臺灣文獻叢刊第 17 種記載「行人傅為霖密約十三鎮同日發難事泄錫範並搆陷續順公沈瑞而有其貲人心益失國軒居臺而被刺者再皆姚啟聖所使也 105 事詳見江日昇《臺灣外記》卷 9臺灣文獻叢刊第 60 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

229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請命受誣以致「一官拋擲落拓終身」彰化人士「頌公之德而不衰」周氏

讚揚五妃之死為「頸血不膏中土鐵」以清朝鐵蹄為「中土鐵」相對而言臺邑

為世外之地可知而另一方面五妃成為臺邑歷史人物而非中土人物的意涵就更

為明顯了

本節所述及這 11 位作者中王敏政為康熙朝內地旗人孫襄為康熙朝內地人

陳維英為咸豐朝臺地人施瓊芳為道光朝臺灣縣治人林豪活動於同治朝左右金

門人周長庚為光緒朝內地人熊佐虞光緒朝內地人唐景崧光緒朝內地人生

存年代分佈清朝早中晚各期籍貫有大陸內地也有臺地人士由此推測以邊

陲之姿態而與內地中央相對似乎是清代士人普遍之觀點

黃國昌以為「中國意識」可以分析成六種互相關聯的觀念他舉出的第二種

觀念就是「『世界中心』的地理『中國意識』」「中國人把自己居住的地方視為

世界的中心而以其它地方都是世界的邊疆」106 莊勝全在以康熙朝四位內地親

歷者的觀察內容研究得出「遂使以中國本土為中心的世界觀得以大行其道中國

的文化邏輯逐步套用在對台灣的印象上」107

李國祈在對清代臺灣政治發展史的研究提出「臺灣自康熙時期歸入清帝國

版圖後雍正以降清廷所推行的政策則為使其內地化其目的在使臺灣變成

中國本部各省的一部份108」李氏為所謂的「內地化」乃中國中央政權及傳統典章

制度在臺灣這個邊疆地區的普及與擴張的過程「內地化」就是在政治上「中國

化」在文化上「儒家化」109並以為「大體而言及十九世紀其(臺灣)西部已

開發地區內地化幾已完成」然而我們參照前列詩人之作品即便在李氏所認

定已「內地化」的時期不論其為內地文人或臺邑文人其詩作中乃反映出臺邑

的邊陲位置亦即臺邑被歸為中國一省後其地理位置的觀念仍屬於遠離核心

的邊陲

106 黃國昌《『中國意識』與『臺灣意識』》臺北五南1995頁 12 107 莊勝全〈清康熙朝臺灣印象的轉變以四位親歷者的觀察為例〉《臺灣風物》第 56 卷第 3期2003 年頁 32 108 李國祈〈清季臺灣的政治近代化開山撫番與建省(1875-1894)〉《中華文化復興月刊》第 8卷第 12 期1975 年頁 5 109 李國祈〈清代臺灣社會的轉型〉《中華學報》第 5 卷第 3 期1978 年頁 148

230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然而我們以為文本中雖有臺邑居邊陲之政治意識然其以臺邑貞孝節烈女子

為主題仍是「在地認同」之詩學實踐其雖大量融合中國傳統詩學文化的意涵

與典故然最終目的之一仍是構築臺邑貞節歷史故我們認為其「臺邑邊陲化」

之特質可以引用鄭志明教授的說法加以解釋「所謂自在性格是指文章主體可

以從容地與外來文化相結合以開放的心靈來解消各種衝突情境讓主體文化無

處而不自在承認其邊陲的角色就是要解消邊陲的悲情心態不必向世界的核

心靠攏也不必向中國的核心靠攏脫離了核心的意識宰制自安於邊陲不是

偏安的心態而是無所求於核心以主體的自主性來迎接來自核心的各種挑戰110」

雖然鄭教授所提的是臺灣儒學發展的問題但從文本中看來不論是內地詩

人或本土詩人在接觸到臺邑本地題材時或多或少都會進行內地化與本土化的衝

突與融合而作品最終的主體性還是會回歸於創作場域之在地認同例如陳昭瑛

在〈論台灣的本土化運動〉一文中指出早期的「台灣意識」並未與「中國意識」

衝突甚至是重疊在一起有著相互定義的關係「由於臺灣人是以中國為父母

之國台灣意識自然也以中國意識為起源中國文化漢民族的特有生活方式在

台灣的樣貌是形成『中國式台灣意識』的文化基礎」111而由上文可知所謂「中

國式台灣意識」其地理觀念乃以中國為世界之中心而臺灣為邊陲之地

由於本節文本的作者群有 3 位清代中期的臺邑人所以我們可以推論最遲

在清咸豐道光年間臺邑詩人的地域意識其實已被完整教化出「中國意識」了

而 8 位內地詩人的作品中反覆以「海角」「海國」「海上」的空間述語強調臺

邑相對於核心的「邊陲」地位不斷灌輸與強調台地附屬內地的地理概念即統

治階級的角色為清朝政府

陸小結

縱觀上述所論文本創作活動實有許多政治元素清代考據學風盛行余英

時所言多學為識之學風由內地傳入臺灣專注於客觀知識從詩歌形式發展為

110 鄭志明〈臺灣儒學本土化的發展方向〉載於《第二屆臺灣儒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臺南成功大學中文系1999頁 655-679 111 參見陳昭英《臺灣文學與本土化運動》臺北正中書局1998頁 101-181

231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詩文融合詩序詩註比例增加且內容多為客觀現實事件的敘述可知其對外

在世界的關注而文本創作群的遊宦背景使其關注於教化與移風易俗前述余

英時對中國循吏之分析與清朝《通典》對知縣之職責描述可為舉證而作者若

無官員身份則為臺邑地方儒學鄉紳或與地方官府關係良好或掌地方書院

負有教育子弟之責任而文本所題詠之主題部份具官宦背景或受禍於政治事

件兵亂政治勢力等直接間接造成主題事件的發生

而大部分主角皆與朝廷旌表官修方志等政治活動相關聯而在文本中的象

徵隱喻中女子貞節類同於清政權女子抵抗外來力量的侵略象徵捍衛主權的

存在宣示清朝統治之正當性與合法性而臺邑邊緣言論則反映中國文化融入

臺灣社會整個內化過程的完成清代臺邑文人已接受臺灣為中國領地之一部份

王建曾以今文《尚書》為文本論析西周王朝政治意識中的合法性理念112其得出

的結論有「國家政治疆域的傳承與統一意識」「政治統治權威的合法傳承」「批

判和推翻暴君暴政統治的變革意識」等

雖然尚書是官方性質的文書有別於文本之私人創作但兩相比較可以觀

察出兩者相似處如本文所提出之「五妃詩墳墓之意象反映明政權走向滅亡與結

束」「民變烈女的歌頌反映創作群對清廷統治權的支持與肯定」則與李文所提「政

治統治權威的合法傳承」何其類似而「對內地與臺邑的指稱反映中央政權與地

方邊陲的對峙」則除了如王健所言之「國家政治疆域的傳承與統一意識」「中華

文明hellip即使某個王朝滅亡了後繼的王朝以其合法繼承者的身份完全承襲前朝

的政治遺產完成統一拓展天下疆域的合法政治使命」113因為本文創作群特定

之時空背景深一層反映出所謂天下疆域「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

非王臣」實隱藏著中央與邊疆之對峙114而本文前述所言之三種群體意識實為「漢

文化移植臺邑」政治操作的基礎而我們亦可解析創作群如何合理化清廷統治臺

灣的政治權力

112 王健〈論西周王朝政治意識中的合法性理念mdashmdash以今文《尚書》為中心〉《江海學刊》第 6 期

2003 年 113 同前註頁 141 114 中國商周時代還未出現中國與四夷對應的指稱一直要到「自東周以來才以南蠻北狄東

夷西羌相對而言為言」參考于省吾《釋中國》王元化主編《釋中國》第 3 卷上海文藝出版社

1998頁 1517

232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引用書目

一傳統文獻

丁紹儀《東瀛識略》臺北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7臺灣文獻叢刊第 2 種

王必昌《重修臺灣縣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臺灣文獻叢刊第 113

江日昇《臺灣外記》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臺灣文獻叢刊第 60 種

朱仕玠《小琉球漫誌》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6 臺灣文獻叢刊第 3 種

周元文《重修臺灣府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臺灣文獻叢刊第 66

林焜煌纂《金門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臺灣文獻叢刊第 80 種

陳文達《鳳山縣志》臺北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臺灣文獻叢刊第 124 種

《清一統志臺灣府》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臺灣文獻叢刊第 68

陳壽祺《福建通志臺灣府》臺北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臺灣文獻叢刊 84

許南英《窺園留草》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2臺灣文獻叢刊第 147 種

連 橫《臺灣詩乘》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臺灣文獻叢刊第 64 種

《欽定平定臺灣紀略》臺北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臺灣文獻叢刊

第 102 種

《碑傳選集》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6臺灣文獻叢刊第 220 種

《臺灣通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2臺灣文獻叢刊第 130 種

蔣師轍《臺游日記》臺北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7臺灣文獻叢刊第 6 種

盧德嘉《鳳山縣采訪冊》臺北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 臺灣文獻叢刊第

73 種

二近人論著

王俊勝 2001《清代臺灣鳳山縣詩歌研究》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全臺詩編輯小組 2004 《全臺詩》(1~5 冊)臺南國家臺灣文學館

233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234

江寶釵 1999 《臺灣古典詩面面觀》臺北巨流

余英時 1993 《中國思想傳統的現代詮釋》臺北聯經出版社

洪順隆 1998 《抒情與敘事》臺北黎明文化

許麗芳 2007 《章回小說的歷史書寫與想像以三國演義與水滸傳的敘事為例》臺

北秀威資訊科技

許玉青 2004 《清代臺灣古典詩之地理書寫研究》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硏究所

碩士論文

許東海 2003 《女性帝王神仙先秦兩漢辭賦及其文化身影》臺北里仁書局

畢恆達 2001 《空間就是權力》臺灣心靈工坊

陳昭英 1998 《台灣文學與本土化運動》台北正中書局

張孟珠 2002 《清代貞節的實踐及其困境》國立中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葉嘉瑩 2000 《清詞散論》台北桂冠

葉嘉瑩 2000 《漢魏六朝詩講錄》台北桂冠

黃國昌 1995 《『中國意識』與『臺灣意識』》臺北五南

楊積慶箋校 1980 《吳嘉紀詩箋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歐麗娟 2000 《唐詩的樂園意識》臺北里仁

鮑家麟編 1992 《中國婦女史論集》臺北稻香出版社

  • 文本有以明皇室在臺殉節之五妃為題的作品五妃本事參見江日昇《臺灣外記˙弁言》丁紹儀《東瀛識略》等皆有記載江日昇站在清朝統治者的立場對鄭氏王朝一直視之為謀逆亂臣但對殉國而死的寧靖王則抱著頌揚的態度而追隨寧靖王殉死的五妃則稱讚其為「且五姬慷慨輕生氣勝男子而臺灣之山川草木能不因此而增光乎」可知五妃殉節之歷史地位與道德價值在清康熙年間即已確定
  • (《雲林縣採訪冊˙藝文》頁206)
Page 18: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ir.lib.ksu.edu.tw/bitstream/987654321/13221/2/21%D... ·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 曾玉惠 ∗ 摘要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報刊資料索引》《中文社科報刊篇名數據庫》等資料庫中有關台灣古典文學研究

的單篇論文與專著並提出三點觀察結果即偏於作家作品的研究強調愛國意

識主題研究人員多集中於福建廣東浙江等沿海一帶

2002 年發表於江寶釵《臺灣古典詩面面觀》中第一章之〈臺灣文學研究概況〉

322004 年許俊雅發表〈九 0 年代臺灣古典文學研究現況評介與反思〉33許氏對

八 0 年代以來臺灣古典文學的研究發展與未來的研究趨勢有深度的說明2007

年林淑貞《近五十年台灣地區古典詩學研究概況---以 1949~2006 年碩博士倫文為

觀察範疇》34搜尋的範圍為臺灣地區的學位論文以各朝代與區域分類介紹「臺

灣地區及詩人」則以詩家題材詩社詩話籤詩等分類介紹這些學者對研

究成果的介紹與批評足供後來研究者參考

(三)前人有關政治意識主題之研究

而前賢有關政治意識主題之研究比較起來大陸地區較為豐富但主要以

政治學的角度切入如楊海蛟《政治意識論》35以及戚珩《政治意識論中國特色社

會主義政治研究》36等為節省篇幅本文僅介紹與文學領域相關之成果臺灣地

區有陳瀅州整理〈從臺灣意識出發--政治意識與現代詩如何調和〉一文37乃以

對談之方式進行主要是記錄李魁賢與王國安之訪問記錄而許維德〈故鄉心

由《故鄉來的親人》談臺美人及黃娟的政治意識〉38則以文學文本出發分析創

作者黃娟之政治意識並帶出現代臺灣移民美國之族群對國族之思想與感情

袁則難則有〈城春草木深--論lt孽子gt的政治意識〉39分析當代著名小說家白

32 江寶釵《臺灣古典詩面面觀》臺北巨流圖書有限公司2002 年 33 許俊雅〈九年代臺灣古典文學研究現況評介與反思〉頁 611~669載入《講座 FORMOSA》

臺北萬卷樓圖書公司2004 34 林淑貞《近五十年臺灣地區古典詩學研究概況---以 1949~2006 年碩博士倫文為觀察範疇》臺

北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07 年 35 楊海蛟《政治意識論》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1 年本書隸屬於《當代中國政治總論》

叢書 36 戚珩《政治意識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研究》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5 年 37 陳瀅州整理〈從臺灣意識出發--政治意識與現代詩如何調和〉《明道文藝》第 358 期2006

年 1 月 38 許維德〈故鄉心--由《故鄉來的親人》談臺美人及黃娟的政治意識〉《文學臺灣》第 10 期1994

年 4 月 39 袁則難〈城春草木深論lt孽子gt的政治意識〉《新書月刊》第 5 期1984 年 2 月

206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先勇的名著《孽子》中的政治意識而大陸地區則有鄢然〈從《金色筆記》看萊

辛的女性政治意識與敘事策略〉40梁惠娟〈試論鐵凝作品中的政治意識〉41以

及王西平〈路遙小說中的時代意識與政治意識〉王氏分論路遙小說中之時代意識

與政治意識並以為路氏作品有「不迴避政治事件和政治鬥爭」「塑造了一系列

從政人物揭示政治問題」「小說中眾多人物的命運總和政治發生千絲萬縷的聯

繫」等政治意識

另溫奉橋〈論王蒙小說的政治意識〉中提出「王蒙的ldquo政治意識主要表現

為一般的淺層次的政治反思類小說其主題是對ldquo文革中踐踏人的尊嚴和權利

的嚴正抗議」42楊劍利則有〈清末民初婦女政治意識管窺〉以為清末民初中

國婦女的政治意識主要表現為「一種愛國意識和民族意識」43張婧磊〈政治意識

與人性的悖論融合---解讀紅豆〉對於《紅豆》能掙脫中共十七年文學中要求

文學配合政治的文學潮流並「對人性有所豐富和發展」加以贊揚44陳世球則有

〈試論丁玲創作個性中的政治意識mdashmdash紀念丁玲誕生 100 周年〉45王健有〈論西

周王朝政治意識中的合法性理念mdashmdash以今文《尚書》為中心〉46以及李運而相關

之學位論文則有謝明子的《政治意識與女性意識的糾結mdashmdash丁玲小說創作論》47

以及李運摶〈當代小說政治意識漫論〉48

由上述成果可知大陸地區對此研究主題較為關注發表論文篇數相對較多

而臺灣地區不僅沒有專書學位論文且僅有 2 篇相關期刊論文而以古典作品

與現代文學創作來分類前賢較傾向以現代小說為研究文本古典作品則僅有《尚

書》數量甚少

40 鄢然〈從《金色筆記》看萊辛的女性政治意識與敘事策略〉《當代文壇》第 5 期2008 年 41 梁惠娟〈試論鐵凝作品中的政治意識〉《社會科學戰線》第 5 期2007 年 42 溫奉橋〈論王蒙小說的政治意識〉《山東省青年管理幹部學院學報》第 3 期總 109 期2004

年 5 月 43 楊劍利〈清末民初婦女政治意識管窺〉《衡陽師範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第 24 卷第 4 期2003

年 8 月 44 張婧磊〈政治意識與人性的悖論融合〉《東疆學刊》第 19 卷第 2 期2002 年 6 月 45 陳世球〈試論丁玲創作個性中的政治意識mdashmdash紀念丁玲誕生 100 周年〉《邵陽學院學報社會

科學版》第 1 期2004 年 46 王健〈論西周王朝政治意識中的合法性理念mdashmdash以今文《尚書》為中心〉《江海學刊》第 6 期

2003 年 47 謝明子「政治意識與女性意識的糾結mdashmdash丁玲小說創作論」河北大學2005 48 李運摶〈當代小說政治意識漫論〉《文藝評論》第 3 期1995 年

207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由上述前人研究成果得知有關本文主題之研究尚有發展空間故本文擬

以清代貞節烈女詩歌為研究之文本嘗試從作品之敘事架構與書寫策略來建構作

者群之政治意識內涵之分析

貳五妃詩墳墓之意象反映明政權走向滅亡與結束

文本

有以明皇室在臺殉節之五妃為題的作品五妃本事參見江日昇《臺灣外記

弁言》丁紹儀《東瀛識略》等皆有記載江日昇站在清朝統治者的立場對鄭

氏王朝一直視之為謀逆亂臣但對殉國而死的寧靖王則抱著頌揚的態度49而追

隨寧靖王殉死的五妃則稱讚其為「且五姬慷慨輕生氣勝男子而臺灣之山川草

木能不因此而增光乎」50可知五妃殉節之歷史地位與道德價值在清康熙年

間即已確定

丁紹儀《東瀛識略》記五妃事較詳51包括甯靖王與妻妾來臺潛居殉國以

至安葬的經過甯靖王在桂王兵敗後跟隨鄭成功到臺灣已失去皇室地位與權

柄的王孫生活所需須自行張羅52迨康熙 22 年鄭氏軍敗鄭克塽降清晚明

最後據點也消失了明王決定殉國詢問五名姬妾的意見結果六人同死丁氏

且詳記五位女子姓氏名稱並詳記五妃墓在「魁斗山麓」53且補記後人稱之為「五

烈墓」

49 江日昇《臺灣外記弁言》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臺灣文獻叢刊第 60 種1960頁 13「設使術桂不死則其名不傳亦與敗葉腐草同寂寂而無聞不幾為臺灣之山靈所笑乎惟其從容就義無慚勝國遺風」江寶釵《臺灣古典詩面面觀》頁 33臺北巨流1999「寧靖王自縊身亡五妃殉情受到推崇與愛戴這種『氣節』自勵似乎是超越朝代的認同成為一種集體認同」 50 參見江日昇《臺灣外記弁言》頁 13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 年臺灣文獻叢刊第 60 種 51

丁紹儀《東瀛識略》頁 105臺北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7臺灣文獻叢刊第 2 種「五妃墓在臺邑仁和里為前明甯靖王姬妾葬所甯靖名術桂太祖九世孫遼王後流賊破荊州避亂至浙唐王封為長陽王旋請讓與兄子改封甯靖桂王命監 鄭鴻逵軍師潰偕鄭成功至臺墾田數十甲自給鄭氏歸命甯靖曰『時逢大難遠潛海外今死期至矣汝輩聽自便』時元妃已故姬袁氏王氏秀姑梅姊荷姊僉曰『王能全節妾等願從』先同縊於室甯靖書絕命詩畢亦自經眾舁甯靖柩於鳳山縣竹滬與元妃合窆而瘞五姬於里之魁斗山麓後人又稱五烈墓」 52 丁紹儀《東瀛識略》頁 105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7「墾田數十甲自給」 53 據許南英《窺園留草》頁 13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2臺灣文獻叢刊第 147 種「墓在臺南城外新昌里」墓碑題曰「明寧靖王從死五妃之墓 」因時代變遷行政區域重新劃分故里名有異而墓碑標題當為後人所增

208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中國旌表女子不同的行為價值都用不同的稱謂這點可以說是承襲了中國傳

統文化中「諡號」的精神與方法以「烈」稱之可見其行為價值在於棄絕生之

欲望而選擇死亡的強烈意志《臺灣外記》記朱術桂與五妃殉節前後細節且寫明

五位殉節女子的身份乃為姬妾文云「其元配羅氏早逝惟有侍姬袁氏蔡氏

荷姑梅姊秀姑五人而已」54而高拱乾《臺灣府志》與周元文《重修臺灣府志》

皆採陳元圖〈明寧靖王傳〉文入傳原文云「王hellip 妾媵五棺埋於文賢里大林邊

去王墓三十里擬表為『五烈墓』」至康熙 58 年陳文達纂《鳳山縣志》中同樣附

有陳元圖所撰王傳然行文已完全不同全文云「妾媵五棺埋於臺灣仁和里魁

斗山豎其碑曰『明寧靖王從死五妃墓』去王墓三十里」55

黃典權以為引同文而完全兩樣主要原因為「『鳳志』是根據當時的實況大大

地把陳元圖的傳文竄改過」56並以為「五妃之名與五烈之表含義很有異趣」黃

氏雖未明言此異趣之內涵然其對於被稱為「五妃」的原因卻有推斷「按照明

代規制袁氏等五人自然不能躋身於妃子她們之所以被稱『五妃』主要原因是義

烈感人認為非稱以『妃子』不足以顯旌其碩節」57

至乾隆《重修臺灣縣志》「妾媵五棺埋於魁斗山去王墓三十里今稱為

五妃墓」58殉節後於後代文獻資料中則由姬妾之身份59晉升為皇權時期中女子

尊貴身份的名號「妃子」清代臺灣古典詩壇中以此為題者大多稱五妃如康熙

朝施世榜〈弔殉節五妃墓〉乾隆朝六十七詩云「吁嗟五妃巾幗真堪旌」嘉慶朝

章甫〈五妃廟〉道光朝劉家謀〈謁五妃墓〉同治朝林豪〈五妃墓〉我們可以說

整個清治時期文人對五妃地位的提昇是認同的

清代臺灣古典詩壇中曾以五妃為題創作總共有 29 位作者其中康熙年間的作

者有 4 人乾隆嘉慶年間 12 人道光咸豐年間 6 人光緒年間 5 人生存年代不

54 江日昇《臺灣外記》(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卷 10臺灣文獻叢刊第 60 種頁 433 55 陳文達《鳳山縣志》(臺北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卷 9臺灣文獻叢刊第 124 種頁138 56 黃典權〈明寧靖王五妃考證〉《臺灣風物》第 20 卷第 1 期( 1970 年 2 月)頁 16 57 黃典權〈明寧靖王五妃考證〉《臺灣風物》頁 16第 20 卷第 1 期1970 年 2 月 58 王必昌《重修臺灣縣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卷 11臺灣文獻叢刊第 113 種頁 388 59

關於五妃之姓名與地位之排行參見黃典權〈明寧靖王五妃考證〉《臺灣風物》第 20 卷第 1期1970 年 2 月

209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詳者有 2 人60其生存創作年代平均分佈於清據臺灣的各個朝代而作者為臺籍身

份者有 10 人具備遊宦身份者有 11 人擔任的官職多與地方文教方面相關另有

8 位不具官銜的內地詩人這些內地作者滯臺時間普遍並不長滯臺不長當以印象

及感受最為強烈的主題人物為創作題材而各朝代詩人持續以五妃的主題創作

可見五妃殉節已非歷史上之單一事件而附有更深刻的意義而同為殉節人物

捨臺邑歷史上其它殉節女子而取五妃取捨之間的動機令人玩味

而最早以五妃為題的作品首現康熙朝王禮陳文達《臺灣縣志藝文志》包

括林中桂施世榜施陳慶何借宜等同樣標題為〈弔殉節五妃墓〉前 3 人據文

獻記載同為臺邑人士許玉青以為其為南明遺民作品中寄寓在臺漢人心中「對

已故的明代政權猶懷有明祚情懷此詩可視為南明遺民對明祚的感懷」並指出

五妃詩題的兩大義為「明祚延長」「軀捐從王」兩大要義61然葉嘉瑩教授指出

判斷一首詞中有無比興寄託之意究竟當以什麼標準來作為依據的問

題helliphellip以為第一當就作者生平之為人來做判斷第二當就作品敘寫之口吻

及表現之神情來做判斷第三當就作品所產生之環境背景來做判斷62

我們搜羅三位詩人之作品林中桂僅有〈弔殉節五妃墓〉一首無法參照

而施世榜據《福建通志臺灣府人物》所載為「晉江人籍鳳山拔貢生」63其所

流傳詩作中有〈靖臺隨軍入鹿耳門〉中有「僻嶠潢池弄王師待廓清」(全臺詩

全臺詩智慧型資料庫)若施果真心懷南明斷不能有此作品而施陳慶除五妃

詩外僅有〈打鼓山〉傳世兼之生平不詳無法由其它詩作取得旁證以釐清

其是否為南明遺民然清領初期清廷對臺邑防範甚嚴若其為南明遺民為何

會成為「臺灣諸生」且官修之《臺灣縣志》標註為「茂才」《重修鳳山縣志》標

註為「庠生」64雖不至有官身但為與官府關係良好殆無疑問詩既「在心為志

發言為詩」若真有如此澎湃之故明情懷為何又僅只一首

60熊佐虞與祝道椿不詳但可以經由記錄其詩的地方志或詩集的創作年代推算其大略的創作時間 61 許玉青「清代臺灣古典詩之地理書寫研究」(中央中文碩士論文2004)頁 139140 62參見葉嘉瑩《清詞散論》(臺北桂冠2000)頁 251 63 見陳壽祺《福建通志臺灣府》(臺北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臺灣文獻叢刊 84 種頁855 64 施陳慶之生平不詳《全臺詩》稱其為「臺灣諸生」詳見第 2 冊頁 50

210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若以雍正時來臺之張湄為例張湄(~)字鷺州號南漪又號柳漁

浙江錢塘人考《清一統志臺灣府》載張湄為 「錢塘人雍正中以御史巡臺灣

嚴稽冒籍校士公明」65張氏既為內地詩人其活動的時期為雍正朝當時清廷

對地方的控制仍嚴格若臺邑五妃命題果真寓託對南明之感懷那必然是種普遍

性的共同認知則如張湄此種背景的遊宦以五妃為題創作的可能性就不存在了

更何況後期詩人以此創作不絕我們只能推測清據前期五妃命題或有可能寄託

詩人對明朝的感懷後期則未必為如此

如朱仕玠〈五烈墓〉「百年荒塚在寧比玉鉤斜漫墮三春淚驚摧五朵花

瘴鄉空葬骨絕海竟無家」(貳頁 388)朱仕玠(1712~)字璧豐又字璧峰

號筠園福建建寧縣人朱氏於乾隆 28 年以儒學教諭之身分抵達鳳山魯仕冀為

其作品《小琉球漫誌》寫序中以為其書詳細描寫臺灣山川草木人情風俗66而陳

璦婷稱其詩作「觀察臺灣的地理氣後與物產」「貼近臺灣的風土民情」67但朱

氏於本篇論文文本中除此詩外未有其它作品可知五妃之創作非徒以女子殉

夫之節烈情操為重點顯現其足以為臺邑歷史文化中的文化主題

而乾隆年間六十七〈弔五妃廟〉一詩其體裁為歌行體篇幅較長敘事色

彩濃厚包含較多人物形象與事件情節的描寫原詩如下

東風駘蕩天氣清載馳驄馬春巡行刺桐花底林投畔森然古墓何崢嶸

路旁老人為余泣當年一線存前明天兵既克澎湖島維時臺海五烈皆捐

生至今坏土都無恙誰為守護勞山精雲封馬鬣連衰草四圍怪石爭縱

橫時聞鬼母悲啼苦想見仙娥笑語聲歲歲里民寒食節椒漿頻奠陳香

羹滿目荒涼已感歎更聽此語尤傷情有明歲晚多節義樵夫漁父甘遭

烹島嶼最後昭英烈頑廉懦立蠻婦貞田橫從死五百皆壯士吁嗟乎

五妃巾幗真堪旌(貳頁 247)

六詩以第一人稱觀點敘事12 句先寫明創作動機春季天清氣爽適合出遊

在這美好的季節騎馬踏青點出季節氣候旅遊方式說明訪五妃墓的緣起

65 《清一統志臺灣府名宦(本朝)》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臺灣文獻叢刊第 68 種頁 36 66 朱仕玠《小琉球漫誌》(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6)頁 2~3 67 陳璦婷〈再現南臺灣二百年前風物mdash朱仕玠《瀛涯漁唱》析論〉《東方人文學誌》第 1 卷第 2期2002 年 6 月頁 127

211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第 34 句則直接點明主題描寫古墓的現況作者乾隆年間宦臺距五妃殉節

年代已久遠古墓蕭然寂寥5 至 10 句寫民間對五妃事蹟的評價既言路人提及

五妃詩都會傷心流淚民間對此歷史案件應耳熟能詳深入人心埋身之處能保

存無恙當是有心人善意維護周全反映詩人創作當時五妃在臺灣民間的地位

1516 句寫當時應時的節日民間也會準備祭品祭拜慰靈可見五妃的地位在乾

隆朝已由凡人升格為具有宗教色彩的人格神2122 句點出五妃殉節的精神價值

足以為後世楷模宣揚表彰其事蹟的背後實有教化百姓移風易俗的政治意涵

末 2 句以歷史上著名的田橫事件相提並論將臺邑歷史之單一事件與中國歷史聯

結六詩先寫景後敘事再評論末了抒懷敘述角度多變融情於景表達

出作者較真切的感覺與看法與其他僅只空泛評論的五妃詩歌有別

六十七(~)號居魯滿州鑲紅旗人其人據〈番社采風圖考提要〉

一文所載「清乾隆九年以戶科給事中奉命巡視臺灣在任三年曾與同官范

咸纂輯『重修臺灣府志』同時留心殊風絕俗並珍視海東文獻」六氏既為滿

人其出遊至五妃墓當無悼念前明之意其身為巡臺御史政蹟為歷史肯定

或有「留心殊風絕俗」之用心

莊勝全提及「英國文化史家Peter Burke在研究 17 世紀英國旅遊者至義大利旅

遊的情形時發現由於不同的生活背景(宗教語言氣候與習俗)致使旅遊者對

於不同群體間所洩露的文化差距往往有銳利的觀察也就是這些旅遊者會特別留

心他們認為是奇特的事物上他們的旅遊記錄便是在文化刻板印象(cultural

stereotype)與個人觀察(personal observation)間交織互動而成」68六氏以內地官宦而

為臺邑風土之詩與莊氏所言旅遊者外來客的角色相當而其所言不同群體從

種種跡象可知乾隆朝臺灣接收中華文化的薰陶尚不夠久遠還在經歷所謂「內

地化」的過程因此臺邑比諸內陸確實像是不同群體然外來客(如六氏)所觀察

到的除莊氏所言之「文化差異」還有「文化類同」據此可知外來詩人對臺邑

印象的記錄實亦參與臺邑文化歷史的建構

五妃詩中有以後人身份感嘆前朝的人與事以及對明朝與鄭氏王朝興衰的評

68 莊勝全〈清康熙朝臺灣印象的轉變---以四位親歷者的觀察為例〉《臺灣風物》第 56 卷第 3 期

2003 年頁 56

212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論詩人對五妃的弔古有時會與明王朝的覆滅連結在一起從而使敘述的觸角

觸及更深層的政治意識的層面乾隆時任巡臺御史兼理學政范咸〈弔五妃墓十二

絕句〉十二首之一「明亡已歷四十載死節猶然為故明荒塚有人頻下馬真

令千古氣如生」(貳頁 258)

范咸(~)字貞吉號九池又號浣浦浙江仁和人根據范詩分析

前 12 句提及明亡及五妃殉死此處將其死亡定位為為明朝亡國而殉節故在詩

歌中將五妃與明政權劃上等號而第 34 句寫荒涼的墳墓卻能引來有心人絡繹不

絕的拜訪是因為其慷慨氣節足以使精神不朽全文敘述觀點一致范氏身為

遊宦詩人實與前文所述六氏一樣注意到臺邑區域性文化歷史故五妃人與事

寫入臺地歷史實與其政治背景有莫大的關連如施世榜寫五妃詩而論及明朝政

事施世榜〈弔殉節五妃墓〉「回首可憐明季世相臣事業不堪云」(壹頁 234)

而前所言六十七〈弔五妃廟〉以及林中桂〈弔殉節五妃墓〉等皆是歐麗娟提到

由於死亡與人世間最大的聯繫或是死後世界最接近陽光的界限厥在於

分隔陰陽的一抔黃土mdashmdash一個可供緬懷紀念的具體憑藉縹緲的魂靈既是

抽象而不可捉摸以憑空想像的成分居多但是人死所歸的墓塋丘隴卻

如同一切物質一樣具有實質可觸的屬性既是安頓死者的居處可免於生

死混雜所帶來的種種問題又無礙於作為死者精神的象徵和死後生命的依

附之地69

但五妃事件中墳墓的形象為何特別鮮明除了歐氏所言其為「一抔黃土mdashmdash

一個可供緬懷紀念的具體憑藉」「死者精神的象徵和死後生命的依附之地」便

於民間傳說的流傳外如同前文所言清政府積極將五妃與明王朝劃上等號不

斷修繕突顯五妃葬身之所的舉動就如同不斷清除明政權(或漢政權)殘存的勢力

試圖將明王朝永遠塵封深埋於不見天日的墳墓對其統治權不可有絲毫之影響與

撼動故歷朝有官方修繕的動作

如《臺灣詩乘》載「臺南寧南門下有五妃墓道碑為乾隆十一年臺灣道莊

年所立刻巡臺御史六十七范咸之詩」70以及《福建通志臺灣府古蹟》「乾隆

69 歐麗娟《唐詩的樂園意識》臺北里仁2000 年頁 386 70 連橫《臺灣詩乘》卷 2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 年臺灣文獻叢刊第 64 種頁 50

213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間兩巡院命同知方邦基重修且立碑於南門外曰「五妃墓道」71而終清治時

期以貞節烈女為主題的作品以五妃與鄭月娘最多而後者是因為有宋永清召

集徵詩之會一舉而有 18 位詩人共襄盛舉故若論自發性的題詠為詩應以五妃

為題者最多且以五妃為題之作品各朝均有自康熙至光緒作品未曾斷絕而

內地詩人佔一半以上其中一半又具遊宦身份作者為臺邑詩人者又多站在統

治者立場故由生前的明朝郡王姬妾跨越生死界線而成五妃由民間感念傳頌

而至清朝官府迎入延平郡王陪祀至五妃墓而神異靈跡顯現民眾祭拜虔誠而至

五妃廟發展至臺地民間神祇以至為古蹟勝景而為臺灣歷史文化在客觀現實

世界具體可感的一部份成為臺邑歷史上的文化語碼72可以說是臺邑社會構築本

土集體記憶的典型範例

就如同前言所提及的是「異族婦人在家族中的角色隨其丈夫而定隨丈夫之

尊卑而尊卑」這五人在生時身份為皇族之妾殉節的對象不僅是一個男性

還擴大成為這位男性所代表的中央皇權亦即明朝政權許東海提及

屈〈騷〉中種種女性書寫的目的主要不在呈現女性世界的客觀風貌相

反地卻藉以作為隱喻傳統男性政治建構中倫理秩序問題的紛云雜遝因

此從屈〈騷〉以來辭賦中的女性書寫其背後的創作本質無非還是

回歸男性中心的文學運轉機制而且具有濃烈而明顯政治意涵73

許氏所言雖為辭賦但種種跡象顯示此說法應能適用於清代臺地五妃主題

的詩歌亦即以五妃殉節死亡為主題的作品其實隱喻著朱術桂所代表的明朝政

權五妃隨夫殉國實乃隱含著明政權滅亡的悲劇結局

第二我們可以考量到五妃之題詩有大量的作品都以其葬身之墳墓為題

而墳墓在中國文化中一直都代表著一種終結完了以及與現實世界有永遠跨不

過涇渭分明的鴻溝74畢恆達如此陳述空間「空間絕不是一個價值中立的存在

71 陳壽祺《福建通志臺灣府臺灣縣冢墓》卷 47頁 145臺灣文獻叢刊第 84 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 72 葉嘉瑩《漢魏六朝詩講錄》頁 121臺北桂冠2000「符號學理論認為當一個符號在它的傳統文化中使用很久的時候它就形成了一個 code----語碼使你一看到它就會產生某些固定的聯想」 73 參見許東海《女性帝王神仙先秦兩漢辭賦及其文化身影》臺北里仁書局2003 年

頁 50 74 參考前文關於五妃詩歌之評述

214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或是人們活動的背景它一方面滿足人類遮蔽安全與舒適的需求一方面更展

現了人們在某時某地的社會文化價值和心理認同」75於是由五妃所代表的明朝

政權就被詩人們所題詠的五妃墓永遠的鎮壓了結了變成一個歷史的符碼

永遠封存在時間的長河之中

那些試圖推翻新政權的反清復明的思想隨著五妃事件進入臺地人民的集體

記憶五妃墓成為一個勝景古蹟也成為對前朝追弔哀念的象徵被放逐至另

一個另一個世界如同人們永遠不能起死回生明政權也被封於古墓之中進入

歷史一去不返了如此我們可以解釋清政權對殉節明朝的寧靖王與五妃的善

意我們由此也可以解讀終清一朝詩人對五妃事件的題詠內涵

參民變烈女的歌頌反映創作群對清廷統治權的支持與肯定

文本反映創作群對主角人物命運之探索與思考著重於人物與政治千絲萬縷

的聯繫從而表現出臺邑明清兩代統治集團的抉擇與判斷

清乾隆林爽文事變中有劉烈女殉節事劉氏生平見諸臺邑地方志乾隆 53 年

之《欽定平定臺灣紀略》記劉女殉節事76此文以奏聞之敘述口吻簡明扼要陳述事

件之來龍去脈與方志傳文不同並無穿插人物自剖心志之獨白文末評論烈女

行蹟並懇請旌表彰顯更可見此文之用途乃對上奏聞之作

賀伯代所撰〈烈女劉滿姑傳〉77文章增加了劉氏家族中另一烈士之述寫即

劉亨基之子挺刃護父之烈舉而劉女見大勢已去奔赴小池也增添了旁人勸阻譬

解之言劉女之回答則顯見其智慧識見豐富了烈女人物內涵而臨死之前劉

女與賊人之衝突則化為對話表現之賊言充滿恫嚇意味而劉女回答「我名家女

豈懼死乎汝等生當太平甘為逆亂官軍至碎屍萬段矣」則完全站在統治

階級立場發聲

75 畢恆達《空間就是權力》臺灣心靈工坊2001頁 2 76 《欽定平定臺灣紀略》卷 62頁 998 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臺灣文獻叢刊第 102 種 77 《碑傳選集》(四)臺灣文獻叢刊第 220 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6頁 557

215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首先《彰化縣志》中劉女之死乃在懼怕受辱而此文則自言為「名家女」

稱對方「逆亂」則烈女與賊人之對抗已提昇為國家與叛逆份子的對立而前

面各志文所未有之「官軍至碎屍萬段矣」更充滿為清政權宣傳劉女已轉為

國家發聲器之角色可知劉滿姑之旌表入祠備受朝廷重視其政治意涵不言

可喻而前面志文始終保存著劉女被虐殺之記載於此文被刪節可知對人物之

悲憐所引發對人生命運之思考認知已非此文所著重者光緒年間之《臺灣通志》

對烈女之記載則轉為簡單扼要僅為事件重點之交代78 但劉女殉節事發生於

清朝中期一直至清末雖詳略有別然仍保留對此人物之記錄再加上旌表之

慎重其事入祀與建祠皆為官方主導故可視為地方志書建構臺地女性貞烈典範

以加強對臺政治控治力量之典型範例

清乾隆年間的錢唐諸生陳裴文〈劉烈女〉以林爽文事變中遇難烈女劉滿姑為

戀父必甘白刃蹈滿姑死烈刃死孝罵賊不畏遭群凶滿姑死孝還以忠

三尺刀光一尺水滿姑知生不知死君恩隆祀臺灣城滿姑雖死仍如生

史乘千秋載奇節劉郡丞女年十七(參頁 167)

此詩以客觀觀點敘事前 8 句為兩兩相對之對句第 1357 句寫烈女殉

節獲旌之關鍵過程因戀父未能及時離開兇地因罵賊而遭難先為刀傷後跳水

而死事平後受君王旌表更得入官祠受後世香火第 2468 句則重複相同的

句式每句僅更動數字重點在強調人物的行為價值末 2 句則寫其精神生命的

不朽傳世全詩偏於主觀評論對人物事蹟僅為概括重點說明陳斐文生平不詳

但為內地詩人無疑至嘉慶年間蕭綸也有〈臺灣三仁詩〉詩文如下

臺灣淨掃無風塵天子下詔褒三仁三仁何姓氏一為壽同春淡水縣丞

老幕賓丞亡攝官克復城出兵勦賊死賊營其一嶺南客 國子生寓彰

化糾義民其姓李氏喬基名守鹿仔港有成績戰牛馬莊終殞身 同時

見此二義士一弱女子尤絕倫滿姑年十七父曰劉郡丞賊先執丞次脅

姑 姑不受辱泣且嗔蹈河不死罵益烈白璧雖碎聲錚錚是三人者微且

輕非將非吏非守臣身雖死義分甘沉淪幸遇天子大聖明幽遐必矚

78 《臺灣通志》〈資料(二)文職冊〉臺灣文獻叢刊第 130 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2頁 804

216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名教是敦曰此三人縱疏賤磊落大節宜弔旌詔建祠宮楹桷維新有

司歲時祀以特牲為問蟻賊起事辰士民奔走婦女被掠何無一人能

及此三人吁嗟乎人人且有忠孝情盍至三仁祠下一聽天子命祀之恩綸

(肆頁 234)

蕭詩體裁為歌行體篇幅較長以客觀第三人稱觀點敘述夾有議論與抒情

對人物身份背景以及事件發生的經過有詳細的描寫三仁者稱三位在事變仍稟

持著節操正義剛強不屈奮勇抗賊的義士而清政府在民變平定後下詔褒揚

三人並興建三仁祠命地方政府歲時節令予以祭祀後世永念

而這三位義士身份背景各異第一位名叫壽同春事變發生時為淡水縣丞的

幕賓年紀已經大了在縣丞遇變身亡他危亂中一肩擔起責任率兵勦賊不

幸死在賊營第二位名叫李喬基為寄寓彰化的內地人具國子生身份在亂事

中集結民間力量變頗有成績但不幸在牛馬莊戰死第三即是劉郡丞之女蕭

氏對劉滿姑的敘述最為詳盡也許是因為劉氏的事蹟最具傳奇色彩對於三仁

事件的價值與清政府褒揚的動機在作品中也進行討論蕭詩雖為文學作品實

已具記史的作用且歌行體句式長短自由用語淺白尤利於傳播蕭綸據《全

臺詩》所載「字子山江蘇太倉人嘉慶年間(1796~1820)貢生著《樊村草堂

詩集》」」(全臺詩全臺詩智慧型資料庫)

然則寫臺灣烈女劉滿姑的兩位詩人皆內地人士而劉烈女為內地官宦之女

隨父赴任而喪命於臺邑因此而成為臺灣列女歷史其中一員然為何以劉女為詩

者臺邑詩人缺席此可疑之處

劉滿姑罵賊不屈而為亂兵所殺後為清廷封為三仁並下詔建祠祭祀宣示

著清朝統治權的正當性與絕對性褒揚滿姑罵賊而亡的義烈行為足以教育臺地

民眾必須忠於清朝反覆一再灌輸教育臺地百姓必須遵從的政治歸屬盧建榮曾

提出「一位漢人婦女絕不容許異族染指其身體於此漢女身體是一種漢人國家

主權的隱喻」79林爽文民變雖非漢胡之對立與衝突但劉女為清廷官吏縣丞之女

對抗的是民變中的暴民此對立衝突也隱含兩種政治勢力的對抗包括兩個群族

79 盧建榮〈從男性書寫材料看三至七世紀女性的社會形象塑模〉《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報》第 26 期1998 年頁 18

217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對物質包含食物土地性等各種資源的佔有與爭奪這點與中國歷史上漢胡勢

力對立的性質相當

因此我們可以這樣推定劉女的身體成為清治臺地權力的展現場烈女力拒

事變外在武力侵辱隱喻著清廷對臺地的所有權不可被被侵犯劉女死前面對侵

犯的態度與言語以及死亡方法的描述這樣剛烈行為的極度刻劃與突顯使劉

女抗暴的決心與影響力大為提高促使臺邑男性興起女子猶能如此保家衛國身

為男兒怎可不奮發而這種百姓為國犧牲意識與認知的養成對統治階級而言

實是鞏固政權一個重要的手段故可窺知劉滿姑事跡之所以能受到清廷大家宣揚

的潛在原因80

又如陳維英〈為王樹生明府題姊姒三節圖〉「乾坤存王氣女子識綱常人

是松梅竹心如冰雪霜後先三不朽生死一齊香況我鬚眉輩貞忱豈可忘」

(伍頁 199)反覆陳述著女子之所以能實踐綱常倫理是因為統治階級教化百姓成

功而女子都能夠捨生取義況且我們鬚眉男兒報國犧牲豈能後人陳詩服膺統

治階級的意識型態而此統治階級則為清朝廷

中國傳統上有士人殉國與女子殉節被類同化的傾向故詩歌書寫殉節的烈

婦也常別有隱喻如明朝末年已有士人以婦女死節或守節的選擇來比擬士大夫

殉節與守節的問題以臣殉國如婦殉夫者如晚明袁崇文〈黎烈婦傳〉云「臣事

君與婦事夫論者嘗相提其義皆取於致命遂志」81以及徐枋〈與葛瑞五書〉舉時

人的說法「殉節為易守節為難為烈婦易為節婦難」82顏元云「明末死節

之臣閨中義婦耳」83亦有士人為詩引節婦來比喻忠臣的如孫枝蔚〈朱矞三母

費太孺人貞節詩〉之一「節婦如忠臣所難非一死立孤能有成庶可光前史」

84以及吳嘉紀〈程寡婦歌〉

80 盧建榮〈從男性書寫材料看三至七世紀女性的社會形象塑模〉《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報》第 26 期1998 年頁 12 81 袁崇文(1595 年進士)〈黎烈婦傳〉載於屈大均(輯)《廣東文選》《北京圖書館古籍珍本叢刊》冊 117卷 15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康熙 26 年(1687)三閭書院刻本影印本1989 年頁 507 82 徐枋〈與葛瑞五書〉《居易堂集》卷 2頁 1 上下 83 李塨纂王源訂《顏習齋先生年譜》(附載於顏元《顏元集》)卷上「辛亥(康熙 10 年1691)37歲」條下冊頁 735 84 孫枝蔚〈朱矞三母費太孺人貞節詩〉《溉堂後集》卷 3《溉堂集》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頁 6 下

218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心志不改伊維寡婦忠臣忠臣識大義臨難往往致其身婦人脂口澤膚

十人九人腸肺愚節操曷繇自勵門戶胡能獨扶君不見程寡婦hellip夫死婦

不死祇緣黃口兒女須題攜85

等皆是而吳德功〈洪烈婦〉

山水毓貞媛乾坤鍾間氣鹿溪洪氏女少小知大義相攸郭阿奴二十

婚始字賦性靜而貞德容兼洵備百輛未盈門凶信忽傳至阿母默無

語阿爺言甚秘連理樹折枝比翼鳥分翅賢哉女聰明倉猝知其意

外聞薤露音聒耳夜不寐妾命實不猶君魂歸何處扯碎同心結滂沱

兩行淚膏木誰為容鉛華屏弗御身披侍嫁衣耳挂定盟珥欲效梁家

婦私將刀劓鼻欲效王氏妻親持斧斷臂全體遭毀傷所受反自棄

惟念夫遽亡不如從夫去生前不同牢死後共埋地擁衾臥空床絕粒

忘飲食急延良醫來醫來云不治切脈知血虧聞聲識腸碎娘勸啜茶

湯爺勸吃餅餌烈女誓弗肯含淚惻然對女子節不移忠臣心無二

兩語昔曾聞今豈易其志願娘勿悲酸願爺勿涕泗翹首盻蒼天婺星

空際墜頃刻魂歸陰不瞑張目眥鮮血兩腔填姑嫜來駭異面色猶如

生從容赴大隧性命弁髦輕巾幗鬚眉愧鹿溪諸紳耆拜迎擁塗次

鹿溪諸父老稱揚遍市肆滿路焚香楮兩部喧鼓吹名教獨扶持閨烈

千秋著一死重泰山兒女英雄類殉夫未嫁時奇節實非易彤管長流

輝貞珉謹泐記節孝採輶軒我忝與其事綽褉徵門楣旌表乞天賜」

(《瑞桃齋詩稿》全臺詩全臺詩智慧型資料庫)

〈洪烈婦〉雖為詩作然以五言古體長詩之體裁篇幅較長敘述事件前後

變化曲折詳盡其開端雖以客觀第三人稱發展中間模擬各色人物動作聲口將

烈婦絕食而亡的過程進行更長時間更具體詳細的描寫從主角的動作姿態醫

囑診脈親人的照顧死別的淒涼等刻劃出主角面對死亡從容不迫的形象而

「女子節不移忠臣心無二」「一死重泰山兒女英雄類殉夫未嫁時奇節實

非易」亦同樣以節婦比忠臣而以婦女死節或守節的選擇來與士大夫殉國與否

來相比擬而陳肇興〈題烈婦張沈氏殉節事〉(古體九解)

蔦蘿泛長風根莖無斷絕由來連理枝生死不相別君不見張烈婦慷

85 吳嘉紀〈程寡婦歌〉楊積慶箋校《吳嘉紀詩箋校》卷 12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頁349

219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慨殉夫勇且烈婦姓沈氏名心娘十八于歸張家郎舉案齊眉慕孟光如

膠如漆樂且未央忽忽五年載弄之璋二豎入室夫病於床求神問藥

淚睫承眶一朝怛化五內崩裂如沃湯大哭一聲氣結無語娣姒急申

救阿翁欲言不言淚如雨曰汝有孤兒在旦夕須哺乳長跪謝阿翁

妾心堅如銅兒生有祖累姑嫜妾身雖死兒可長夫沒無人侍巾帚妾身

不去誰為偶黃泉會有相見時升天入地妾從之明珠為夫斂綺羅為夫

裝執紼扶柩上北邱歸來拜姑泣媳身未亡如已亡綰我同心縷著我

嫁時衣孤燈耿耿酸風吹尺組畢命人不知人不知舉家奔救烏烏啼

生同衾死同穴青塚巢鴛鴦飛鳴自成匹謂予不信如曒日人慕婦烈

且貞我作歌戒貪生吁嗟乎女子仗義能殺身何迺國家多全軀保妻

子之庸臣(《雲林縣採訪冊˙藝文》頁 206)

陳詩第 1 段 1 至 6 句以比興開端以蔦蘿與連理枝來比喻生死不離的夫妻情

感並引出烈婦殉夫的主題第 2 段 7 至 14 句以客觀敘事觀點寫烈婦之姓名歸

寧夫家後的幸福家庭生活第 3 段 15 至 24 句寫詳細描寫夫婿病起不測以至於身亡

的經過作者善用人物表情刻劃其心理狀態如寫烈婦「淚睫承眶」寫家翁「欲

言不言淚如雨」極力寫喪夫喪子後悲慘的情狀第 4 段 25 至 34 句作者模擬烈婦

與家翁的對話以代言體各自表述殉死與否的考量第 5 段 35 至 43 句作者模擬烈

婦聲口敘述依禮安葬夫婿後從容殉死的過程第 6 段 44 至 56 句為事件收尾作

結敘事觀點一變為作者以第一人稱自述說明為此詩之創作動機將臣節與婦

節類比並提並以諷刺那些偷生忍辱臣子全詩敘事觀點多變人物情事介紹較

為完整情感神態刻劃細緻且以人物對話鋪陳情節頗具戲劇搬演效果

陳肇興(1831~)字伯康號陶村臺灣府彰化縣治(今彰化市)人為

清代中期臺邑著名文人《全臺詩》稱其「有個人心靈世界及理想抱負的抒寫

詩作的關懷重心亦往往與生民百姓密切相關在形式上陳氏習慣以長篇歌行來

抒懷言志詩作風格雄健豪邁」並稱其「肇興之詩胎息於杜甫可視為清

中葉臺灣文壇之『詩史』」

陳氏曾從鹿港拔貢廖春波讀書於彰化白沙書院和蔡德芳曾維精廖景瀛

合稱「白沙書院四傑」同治元年(1862)戴潮春事變拒絕戴氏之拉攏遂遁入武

西堡(今集集)之牛牯嶺山中是年 7 月謀刺戴氏失敗幾瀕於險境著有《咄咄吟》

220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一書詳錄戴案經過(參見全臺詩全臺詩智慧型資料庫)故其詩作有述寫現實

社會歷史風貌的企圖

林翠鳳曾舉陳氏《陶村詩稿咄咄吟》中的詩作分析其儒士的性格更以

其詩歌中不同時刻所追摩的前賢而得出其共同的特點始終堅定支持既有的朝

廷以及篤志排拒外來騷亂勢力並以為「陳肇興在顛沛流離中始終不移其為大

清朝廷臣民的立場」86同樣在文本中的作品亦表現出忠於君王朝廷之思想

許夢青〈自書吳烈婦傳後〉

誰能輕一死慷慨赴重泉不減忠臣節方知烈婦賢心爭秋月皎節勵

古松堅慚愧偷生輩雖生亦枉然(《鳴劍齋遺草》)

許夢青(1870~1904)字炳如又字荊石蔭亭泮名夢青號劍漁又號

雲客冰如高陽酒徒許氏為鹿港邑庠生其祖母賀太安人以節孝旌於朝

奉詔入祀彰化節孝祠其歷乙未割臺上書唐景崧又在日軍攻臺時隨練勇赴

八卦山抗拒抗日行為失敗後又逢四次家喪一生際遇曲折由官家子弟一變

為落拓文士《全臺詩》稱其「歷盡人世滄桑半生苦況盡託於詩」「以奔放

絕足之才為自由不羈之行遂一轉而為跌蕩詩人」可見其浪漫氣質許常安

評曰「雖時有浪漫 自由清狂豪放之作風然其實質乃具有嚴肅悽涼

寫實之社會骨格故其詩多為心底之聲時代之反映」(參見全臺詩全臺詩智

慧型資料庫)

許詩著重於烈婦慷慨赴死的義烈行為其以客觀評論方式開展將忠臣與烈

婦臣道與婦道相互比附所著重是烈婦行為在中國傳統倫理的道德價值而

其襲用詩歌中具文化意涵的文學意象如秋月古松在中國詩歌中皆為貞節幽

靜的象徵若《全臺詩》稱其「潛心詩文以舒胸中塊磊」則此詩以「慚愧偷生

輩雖生亦枉然」或可相彷彿則進一步以文本婦女尚能以死殉節而身為男

兒卻臨難茍免故詩作中往往有鬚眉男兒且不如之慨歎

86 林翠鳳〈從《陶村詩稿咄咄吟》看陳肇興之儒士性格表現〉《臺中技術學院學報》第 1 期2000 年 6 月頁 21

221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肆貞節烈婦的書寫反映漢文化移植臺邑的認同

中國大約在西漢末期儒家學說完成統一折衷諸子學說的目標墊定其在

漢朝學政界的絕對獨尊的權威地位而轉而以經學的形式面世成為後世中國

思想的主流87由於思想上的獨尊儒術漢以後的統治王朝也都以儒家經典為國家

教養人材的基礎因此後世士人的思想不免有儒家學說之色彩在不同程度上成

為儒家的信徒而儒學中所具備的現世務實群體的特質以及「內聖外王」

的人生實踐理想使得士人的眼光始終注視著百姓之福址關心人民的生計而

「風俗淳美」便是理想現世世界的基礎《詩經大序》「美教化移風俗」

《禮記樂記》「移風易俗莫善於樂」《荀子王制篇》「美風俗」《辭

海》也對風俗提出解釋「多數人之精神的一致表現歷時久遠型為定式足以

拘束個人之行為支配實際生活者也」88

而《漢書地理志》則進一步將風俗與聖王德政結合在一起以為百姓有五

常之性因為各地之自然環境與個人秉性氣質的差異因此各地的風俗便會隨自

然地理與人文背景的不同而有差異與此同時風俗又跟聖王的王教相關聯是

聖明君主展現教化的場域故云

凡民含五常之性而其剛柔緩急音聲不同繫水土之風氣故謂之風

好惡取捨動靜亡常隨君上之情欲故謂之俗孔子曰『移風易俗莫

過於樂』言聖王在上統理人倫必移其而易其末此混同天下一之中

和然後王教成也89

而由聖王至士大夫至百姓階級社會的層層影響傳播發展出中國傳統文化

中所謂由上而下風行草偃式的思考邏輯最典型的是杜甫「致君堯舜上再使

風俗淳」所展現的邏輯演繹而要如何由上而下這牽涉到前文所說的中國文化

特質中「內在超越」的要求因此王教在移風易俗的政策理念上主要乃是以『統

理人倫』為根本核心對淳美風俗的追求就會從最根本的人倫秩序的建立與維

87 劉靜貞〈劉向《列女傳》的性別意識〉《東吳歷史學報》第 5 期1999 年 3 月頁 3「儒家學說真正浸透漢朝的學政界確立經學的絕對權威其實已是元帝至王莽之世也就是到了前漢的最後五十年間原為諸子之一的儒家才完成其統一折衷諸子思想的目標而以經學的形式展現」 88 修訂本《辭海》下冊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41頁 3199 89 《漢書地理志》臺北鼎文書局1983頁 1640

222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持著手詩人作品中反覆出現的教化百姓移風易俗的追求往往伴隨著現實事

件中倫常綱紀的成立與破壞一起出現並成為一種執著的詠歎匯流入中國詩歌

的傳統文化90

烈婦鄭月娘生平首見周元文編纂之《重修臺灣府志》91傳文後更附有〈徵詩

小引〉一文並附上鳳山縣令宋永清等 18 位文人之徵詩作品康熙 47 年鳳山縣令

宋永清倡議當時臺灣官紳以鄭女為題進行創作由方志附有引文與詩歌原文可

見當是轟動地方之風雅盛事92《全臺詩》稱宋氏為「善察民情雅意文教頗有

宦績」(全臺詩全臺詩智慧型資料庫)既雅意文教則此次徵詩不免寓有教化

功能

《重修臺灣府志》所載〈徵詩小引〉記錄當時風雅的徵詩之舉93並註明主

要的目的是為了「青史不遺願徵詩而表著海天生色」可見徵詩活動除了是詩

人消遣怡情之舉也寄寓著希望能留下可供後人學習景仰的婦女典範書寫地方

史實的意圖謝貴文以為「可見發起人宋永清深受當時官員與文士的肯定與愛戴

他亦透過此徵詩活動提倡文風獎勵貞節達到以文學教化風俗的目的」94然此

徵詩之會透露出兩項訊息即文本之教化目的以及此會之後以鄭月娘為題之

詩作消聲匿跡可見文本題詠之對象若為平民百姓相較於前文陳永華女及鄭斌

女兩位烈婦可知其受到關注及賦予的意涵會隨之減少

《重修臺灣府志人物志》總共收錄了 18 首詩作95此徵詩之舉是康熙 47 年

90 歐麗娟《唐詩的樂園意識》臺北里仁2000頁 90「王教在移風易俗的成就上主要乃是

以『統理人倫』為根本核心因此對風俗的探討也就不外乎種種人與人之間的對應關係以及由

此衍生的社會秩序與人性特質的範疇」「標示出社會群體的生活感受與心靈狀態的一般趨向而

人人切身相關的行為依據和心靈歸屬的問題也包含在其中」 91 周元文《重修臺灣府志》卷 8〈人物志貞節〉臺灣文獻叢刊第 66 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頁 272後亦附有〈徵詩小引〉與諸詩原文為「鄭氏月娘者泉之南安石井人也年十九歸儒士王曾儒家曾儒食貧志學 甫閱年以病卒翁以貧故欲即葬月娘跪泣告乞得暫停眾謂夫死不忍恝 然常情也越數日語其翁願死從夫葬翁駭然囑鄰媼勸止月娘曰『吾當夫病劇時即以死許之義不可移』比後提防稍疏投繯而逝邑侯宋公嘉 其節通聞上憲獲褒獎焉侯親祭其墳額其廬曰『百年今日』蓋侯挽詩 有『百年今日乾坤老』之句也合葬依仁里內園路西」 92 徵詩之舉發生時間點為何學者以參與者之到卸任時間推斷以為康熙 47 年為確詳見王俊勝《清代臺灣鳳山縣詩歌研究》文化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2002頁 118-119 93 周元文《重修臺灣府志》卷 8〈人物志貞節〉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頁 272 94 謝貴文〈清代鳳山知縣宋永清的政績〉《高市文獻》第 18 卷第 1 期2005 年 3 月頁 38 95 第一首的作者為鳳山知縣宋永清康熙 43 年(1704)來臺任官《全臺詩》稱其「善察民情雅意文教頗有宦績工詩」第二首為臺廈道王敏政康熙 43 年(1704)至康熙 49 年(1710)來臺任官《全

223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發生距離康熙 23 年清朝平臺臺灣納入清朝版圖已有二十餘年南部的經營如

諸羅縣城衙署文廟學校皆有初步規模宦遊人士創作詩歌的風氣推動了

臺地的文風而諸詩於方志上排列的順序大概以官位高低來決定先後故內地

詩人作品排在前面而臺邑詩人作品排在後面這樣的情形呼應了前文所言臺灣

早期詩壇以遊宦詩人為主而臺邑有志於參與科舉的士人開始與清據初期的內

地統治階級進行交流與結合發展出初期的詩歌創作

除了籍貫生平不詳的張師文內地宦遊來臺的人士有 8 人所擔任有關文教

方面的官職如教授教諭等有 4 人而任職知縣的宋永清與任職臺廈道的王

敏政後世則對其有「善察民情雅意文教」「待人仁厚」「百姓賴以全生」等

關心民情之評價作者為臺邑人士則有 9 人大都具有增生廩生拔貢等鄉紳

身份施世榜更有「樂善好施」「農民咸受其利」等佳評扮演著臺灣地方民

間勢力首領的角色由此推知以鄭烈婦為題的徵詩之舉實具有地方輿論意見

的性質

而林華昌〈節婦鄭氏詩〉「獨挈綱常萬古寒」(壹頁 361)林氏為清康熙

43 年調任臺灣府儒學教授孫襄〈節婦鄭氏詩〉「扶植綱常吾輩事新詩題徧

海東天」孫氏為清康熙 37 年授福安教諭後改任臺灣諸羅縣為教諭李欽文〈節

婦鄭氏詩〉「輕生重節植綱常」(貳頁 40)李氏曾任福建南靖訓導張士箱〈節

臺詩》稱其「待人仁厚尤加惠原住民嚴禁通事社商之剝削濫派遇歲荒歉極 力為民申請賑恤百姓賴以全生」第三首作者為臺灣府儒學教授林華昌康熙 43 年(1704)來臺第四首作者為臺灣縣儒學教諭陸登選康熙 43 年(1704)至康熙 47 年(1708)在臺任官第五首作者為鳳山縣學教諭吳周禎康熙 42 年(1703)來臺第六首作者為臺灣諸羅縣教諭孫襄第七首作者為臺灣人陳聖彪康熙 47 年(1708)的副貢《全臺詩》稱其「善文工詩」第八首作者為張師文清康熙年間人生平不詳第九首作者為守戎張駥清康熙 47 年(1708)來臺任臺灣水師協標左營守備第十首作者為桐城人孫日高第十一首為臺灣府治東安坊人李欽文《重修臺灣府志》稱其「廩生」而《全臺詩》稱其「清康熙 60 年(1721)歲貢生曾任福建南靖訓導能文工詩」第十二首作者為張纘緒《全臺詩》稱其「清康熙五十年(1711)臺灣貢生」《重修臺灣府志》稱其「廩生」第十三首作者為張士箱《全臺詩》稱其「清康熙四十一年(1702 年)東渡來臺落居鳳山次年入鳳山縣學後為臺灣府學生員補增生廩生迄雍正十年(1732)五十九歲時成為歲貢生」為科舉業而移居臺灣鳳山第十四首作者為鳳山縣人鄭應球《全臺詩》稱其「性情耿介崇尚氣節」在朱一貴事件時為逃避朱氏同黨招募「夜晚攜妻子遁逃」可知當時鄭氏政治傾向是站在清朝政府一方又稱「主掌縣書院教席長達十餘年有益地方文教甚多」可見著重於民間百姓教化培養文風第十五首作者為臺灣諸羅縣人鄭鳳庭《全臺詩》稱其為「清康熙年間廩生」第十六首作者為康熙年間臺灣增生鄭煥文生平不詳第十七首作者為臺灣縣人施世榜為康熙 36 年(1697)拔貢《全臺詩》稱其「樂善好施興築水圳農民咸受其利」第十八首詩作者為鳳山縣人李廷綱只知其為康熙年間人生平不詳以上為鄭烈婦詩歌相關作者下文引詩處對作者即不再進行介紹

224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婦鄭氏詩〉「 風謠傳海內千古尚相看」(壹頁 425)張氏於乾隆 2 年出任漳

州府學訓導王敏政〈節婦鄭氏詩〉「苦節高風重栢舟輶軒問俗首先求」(壹

頁 362)

王氏於康熙 43 年移分巡臺廈道前列作者皆以烈婦鄭月娘為主題著重於女

子實踐德行的價值足以為後世樹立以生命維護綱常倫理的典範如王敏政所言

「問俗」帶有濃厚的移風易俗的目的乾隆年間六十七〈弔五妃墓〉 島嶼最後

昭英烈頑廉懦立蠻婦貞」(貳頁 247)六十七於乾隆 9 年以戶科給事中奉命

巡視臺灣朱澐〈李節孝〉「聖朝傳採柏舟篇海外旌揚李母賢」(貳292)

朱氏於乾隆 12 年調任鳳山縣訓導秦定國〈五妃墓〉二首之二「海表觀風

題墓道陽秋有筆墨痕新祇緣千古綱常係豈獨傷心弔五人」(參頁 147)

同治朝林豪〈詠臺陽古蹟十二首五妃墓〉「何幸教化行閨門」(《臺灣詩鈔》

卷 5頁 106)將閨門的教化與五妃事蹟結合起來於是這個單一的歷史事件便被賦

予移風易俗實踐聖王政教的任務這作品也就隱含出政治教化的色彩

道光咸豐年間劉家謀〈海音詩〉一百首之九九「匆匆六甲光彤史況沐

皇風二百年」(伍頁 308)劉氏於道光 29 年調臺灣府學訓導劉氏自註的詩序

並言 「今入版圖將二百載矣列聖相承昭然禮法有不共被涵濡哉近周光邰明

經欲輯臺郡節烈勒成一編誠盛舉也」劉氏歌功頌揚清政府以為臺邑經兩百

年教化婦女貞節德行的培養成果斐然以統治階層的角度來考量兩位烈婦之行

為價值頗具政治意涵道光年間施瓊芳〈題全臺闡幽錄〉二首之二「寡鵠貞

鴛萃一編旌祠會錫九重天依然婦誥回鸞及能使夫名附驥傳彤管有人風繼

起碧霄終古月難圓誰言婉嬺煢煢質已握興頑立懦權」(伍頁 381)

第 2 首點明此書所收人物並足堪為天子旌表之節婦貞女女子能實踐婦德

同樣也能澤被家門為夫婿增光而書中足為後世楷模者其人生卻都是坎坷不

幸的7-8 句寫出書寫權力之本質原本這些女子是柔弱貞順的卻因此書而得以

傳世施氏曾銓選六部主事前述詩人則將貞節烈女之節操德行與政權教化結合

在一起政府的旌表立祠的表揚機制使女子的高貴品行不至淹沒不彰而女子

建立閨門的行為典範可以建立淳美善良的風俗但「興頑立懦權」則頗有思考

225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的空間此四字除了建立符合倫理綱常的行為準則外還要堅強百姓們的意志

在危難時能用最大的犧牲包括生命來維持理想的存在而這理想的內涵則

隱含著統治政權的延續與護衛

余英時分析漢代循吏在文化傳播中所扮演的角色與作用他將中國文化分為

大小傳統並解釋「大傳統或精英文化是屬於上層知識階級的而小傳統或通俗

文化則屬於沒有受過正式教育的一般人民」96而漢代循吏則扮演了文化傳播者的

角色之所以如此余氏指出因為循吏是親民之官「循吏」之名始於《史記》的〈循

吏列傳〉從此成為中國正史列傳的典型至《清史稿》依然沿用余氏更言

漢代的大傳統以儒教為主體而儒教的基地則在社會而不在朝廷因此循

吏在發揮『師』的功能時他事實上已離開了『吏』的崗位他所奉行的

不復是朝廷法令而是大傳統的中心教義由於中國的大傳統並非寄身於

有組織的宗教所以它的傳播的任務才落到了俗世人物的循吏的肩上漢

代大傳統的傳播者借用《周禮》的名詞可稱之為『師儒』循吏便是以

『師儒』的身份從事『教化』工作的97

而文本尚有擔任教諭提督學政訓導等教育行政工作之創作者清廷的中

央教育制度中央最高教育行政機關為國子監其下設有祭酒司業等教官總理

監務以及博士助教學正學錄等各級教員在地方教育行政上各省設提

督學道擔任地方教育的最高行政官員以負責學校事務政風及科舉等事務

雍正 4 年(1726)提督學道改稱提督學政在地方官學上設有府學政使府提調

府儒學教授州學正縣儒學教諭府州縣下設立縣訓導以掌管地方教育事

務98

而臺灣清據初期隸屬於福建省由福建提督學道統理教育事務但因臺灣海

外孤島路途遙遠改由分巡台廈兵備道兼理學政康熙 23 年(1684)改由臺廈兵

備道兼任朱一貴事變後改由巡臺御史負責至雍正 5 年(1727)改為巡臺漢御史

96 余英時〈中國古代死後世界觀的演變〉載於《中國思想傳統的現代詮釋》臺北聯經出版社1993頁 168 97 余英時〈中國古代死後世界觀的演變〉載於《中國思想傳統的現代詮釋》臺北聯經出版社1993頁 198 98 參見種村保三郎《臺灣小史》臺北武陵1991山崎繁樹《1600-1930 臺灣史》臺北武陵1995連橫《臺灣通史》臺北幼獅1977

226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管理乾隆 17 年(1752)則改由巡臺臺灣道兼任光緒元年(1875)改由福建巡撫兼管

光緒 13 年(1887)設臺灣省後由臺灣巡府兼任掌管臺灣教育事務知縣負責地方

教育事務由此可知臺灣學政與官政相結合之特質99

而關於教育行政的最高指導原則順治 9 年(1652)頒六諭計為「1孝順父

母2尊敬長上3和睦鄉里孝訓子孫5各安生理6莫作非為」100

姜添輝以為「由其內容可窺見其重心在於強調傳統文化的倫常思想以及安本分

的觀點並藉由這些觀點的灌輸以達社會安定的目標」101康熙 9 年(1670)頒佈聖

諭廣訓十六條計有

1敦孝悌以重人倫2篤宗教以昭雍睦3和鄉黨以息爭訟4

重農桑以足衣食5尚節儉宜惜財用6隆學校以端士習7黜

異端以崇正義8講法律以儆愚頑9明禮讓以厚風俗10務

本業以定民志11訓子弟以禁非為12息誣告以全善良13

完錢糧(租稅)以省催科(裁判)14戒匿逃以免株連15聯保申

以弭盜賊16解仇忿以重身命等102

除了順治朝所強調的倫常價值觀外並將關注範圍擴大到文化習俗以及社

會規範等層面可以窺見清廷教育行政的最終目標是欲藉由教化途徑以安定社

會光緒 29 年(1903)張百熙等在〈奏定學堂章程〉中提出「至於立學宗旨勿論

何等學堂均以忠孝為本以中國經學為基礎俾學生心術依歸為正」103以至於

光緒 32 年 5 月 2 日清廷公佈的欽定學堂章程第一類是忠君尊孔第二類是尚

公尚武尚實可知清代由內地派遣至臺灣的教育官員實肩負思想教化之重

責大任其主要之任務為導正並建構臺邑人民正確之政治立場與政治意識創作

者日夜身處其氛圍中將其投射於其所創作之主題詩歌中似為合理之解釋

顧炎武論「秦紀會稽山刻石」指出「然則秦之任刑雖過而其坊民正俗之意

99 參見盛清沂王詩琅高樹潘《臺灣史》臺北眾文1988 年種村保三郎《臺灣小史》(臺

北武陵1991)邱奕松《嘉義縣志教育志》嘉義嘉義縣政府1991連橫《臺灣通史》

臺北幼獅1977 等 100 宋鼎宗等《全臺首學資料彙編》頁 61臺南臺南市立文化中心1997 101 姜添輝〈教育社會學觀點的清朝時期臺灣官方儒學的發展與特性〉《臺南師院學報》第 34 期

2001頁 292 102 種村保三郎《臺灣小史》臺北武陵1991頁 151 103 雷國鼎《教育概論》上冊臺北教育文物1976頁 80

227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固為始異于三王也」(《日知錄》卷十七)則中國自秦始皇起便有統治階級提倡禮

教以矯正民間各地不良風俗的政治措施文本創作群共 69 人共有 20 位具有從內

地遊宦臺邑的背景其中官職包括擔任臺邑各地教諭知縣巡臺御史提督學

政訓導等居多而臺邑文人亦具鄉紳背景文本中反覆出現蘊含政治意涵與宣

揚文教的意識

伍對內地與臺邑的指稱反映中央政權與地方邊陲的對峙

清代臺灣貞節烈女詩中出現以內地為中心以臺邑為邊緣之論調例如康

熙朝江日昇〈贊寧靖王朱術桂與五妃殉節二絕〉二首之一「天地乾坤無可寄

飄然海國全其身」(貳頁 28)臺廈道王敏政〈節婦鄭氏詩〉「鬚眉長樂嗤青

史巾幗共姜壯海洲」(壹頁 362)此詩為康熙年間王氏應徵詩之會為鄭治時期

禮官鄭斌女為寫的作品第 4 句稱鄭斌女事跡足以為「海洲」壯事氣勢壯盛

其臺地為「海洲」意指海外神洲顯現出以內地為世界中心點而以臺邑為邊

垂的論點

諸羅諭孫襄〈節婦鄭氏詩〉「扶植綱常吾輩事新詩題徧海東天」(壹頁

367)此詩亦為應徵詩之舉最後一句「新詩題徧海東天」臺邑與內地一水之隔

又處內地東方稱「海東天」可說是其地理位置的說明范咸〈弔五妃墓十二絕

句〉十二首之五「可憐椎髻文身地」(貳頁 258)其它相關文本有以鄭氏王朝禮

官鄭斌女為題之作品

康熙 13 年內地爆發三藩之亂鄭經趁機響應出兵同時將明朝續順公沈瑞接

到臺灣並以禮官鄭斌之女許配之鄭經將明朝王公遷往臺灣並幫助其建立家

庭除了昭示臺灣鄭氏為延續明朝皇權的正統地位外也為了隴絡人心凝聚在

臺灣的明室力量可以說沈鄭兩氏的聯婚是帶有強烈的政治色彩這段婚姻幾年

後卻遭到重大的打擊鄭經去世後鄭克塽繼位親信馮錫范攬權內部局勢日

益混亂身為流亡王公的沈瑞被誤認為身懷鉅資並因此招禍被馮錫范以反間

228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謀逆案件遷連104

父子被殺家屬被囚當沈瑞一家受禍時禮官鄭斌向鄭克塽求情為女兒

開脫並得到首肯就在鄭家父母將女兒救出虎口後得知詳情的鄭女卻毅然決

然決心與丈夫共赴家難並在處理完殉死家人的後事後從容自縊殉夫這件事

在當時引起很大的迴響不論身份貴賤聽聞此事的人都為此感動流淚康熙 23

年清朝佔據臺灣後總督姚啟聖並奏請封誥鄭氏「一品夫人」都統張夢吉並差人

將沈氏一門受難的棺柩送返京安葬105

咸豐朝陳維英〈一品夫人〉(鄭斌女 沈瑞妻)四首之四「鸞章一旦下東都

油壁香車離海隅」(伍頁 182)史載清據臺灣後將沈瑞遺體移葬內地想必鄭

女也隨之移葬故有「油壁香車離海隅」之說而以海邊一角指臺地將其邊緣

化之地理觀可知劉家謀〈謁五妃墓〉二首之一「那知瘴海千重外尚有紅顏

識報恩」(伍頁 319)再如道光年間施瓊芳〈題全臺闡幽錄〉二首之一「海濱

鄒魯風堪采軒使曾勞女史詢」(伍頁 381)施氏為《全臺闡幽錄》題詩書中

多錄臺地節烈女性有為清代臺灣女性寫史的目的詩中稱「海濱」以內地為中

心以臺邑為邊地的意向明顯

王凱泰《臺灣雜詠續詠》十二首之五「故王一去五妃陪海外黃沙賸

幾堆」(《臺灣雜詠合刻續詠十二首》頁 50)同治朝林豪〈五妃墓〉「海角年

年長相守」(《臺灣詩鈔》卷 5頁 93)熊佐虞〈五妃墓限支韻〉「黃土荒題海上

碑」(《臺灣詩鈔》卷 5頁 93)以及光緒朝唐景崧〈五妃墓限支韻〉「海上鵑啼

悲玉帶」 (《臺灣詩乘》卷 5頁 209)周長庚〈拜五妃墓〉「頸血不膏中土鐵

墓門長咽落潮聲」(《臺灣詩乘》卷 5頁 214)

周長庚(1847~1888)號辛仲又號莘仲福建侯官人光緒 10 年(1884)由建陽教

諭調署彰化教諭光緒 14 年發生施九緞以索焚丈單為名的圍城之變周氏因為民

104 蔣師轍《臺游日記》卷 1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7臺灣文獻叢刊第 6 種頁 30記載「康熙二十一年福建總督姚啟聖用間諜陰散其黨約偽賓客司傅為霖內應事洩為霖遇害」丁曰健輯《治臺必告錄》卷 1頁 77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9臺灣文獻叢刊第 17 種記載「行人傅為霖密約十三鎮同日發難事泄錫範並搆陷續順公沈瑞而有其貲人心益失國軒居臺而被刺者再皆姚啟聖所使也 105 事詳見江日昇《臺灣外記》卷 9臺灣文獻叢刊第 60 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

229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請命受誣以致「一官拋擲落拓終身」彰化人士「頌公之德而不衰」周氏

讚揚五妃之死為「頸血不膏中土鐵」以清朝鐵蹄為「中土鐵」相對而言臺邑

為世外之地可知而另一方面五妃成為臺邑歷史人物而非中土人物的意涵就更

為明顯了

本節所述及這 11 位作者中王敏政為康熙朝內地旗人孫襄為康熙朝內地人

陳維英為咸豐朝臺地人施瓊芳為道光朝臺灣縣治人林豪活動於同治朝左右金

門人周長庚為光緒朝內地人熊佐虞光緒朝內地人唐景崧光緒朝內地人生

存年代分佈清朝早中晚各期籍貫有大陸內地也有臺地人士由此推測以邊

陲之姿態而與內地中央相對似乎是清代士人普遍之觀點

黃國昌以為「中國意識」可以分析成六種互相關聯的觀念他舉出的第二種

觀念就是「『世界中心』的地理『中國意識』」「中國人把自己居住的地方視為

世界的中心而以其它地方都是世界的邊疆」106 莊勝全在以康熙朝四位內地親

歷者的觀察內容研究得出「遂使以中國本土為中心的世界觀得以大行其道中國

的文化邏輯逐步套用在對台灣的印象上」107

李國祈在對清代臺灣政治發展史的研究提出「臺灣自康熙時期歸入清帝國

版圖後雍正以降清廷所推行的政策則為使其內地化其目的在使臺灣變成

中國本部各省的一部份108」李氏為所謂的「內地化」乃中國中央政權及傳統典章

制度在臺灣這個邊疆地區的普及與擴張的過程「內地化」就是在政治上「中國

化」在文化上「儒家化」109並以為「大體而言及十九世紀其(臺灣)西部已

開發地區內地化幾已完成」然而我們參照前列詩人之作品即便在李氏所認

定已「內地化」的時期不論其為內地文人或臺邑文人其詩作中乃反映出臺邑

的邊陲位置亦即臺邑被歸為中國一省後其地理位置的觀念仍屬於遠離核心

的邊陲

106 黃國昌《『中國意識』與『臺灣意識』》臺北五南1995頁 12 107 莊勝全〈清康熙朝臺灣印象的轉變以四位親歷者的觀察為例〉《臺灣風物》第 56 卷第 3期2003 年頁 32 108 李國祈〈清季臺灣的政治近代化開山撫番與建省(1875-1894)〉《中華文化復興月刊》第 8卷第 12 期1975 年頁 5 109 李國祈〈清代臺灣社會的轉型〉《中華學報》第 5 卷第 3 期1978 年頁 148

230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然而我們以為文本中雖有臺邑居邊陲之政治意識然其以臺邑貞孝節烈女子

為主題仍是「在地認同」之詩學實踐其雖大量融合中國傳統詩學文化的意涵

與典故然最終目的之一仍是構築臺邑貞節歷史故我們認為其「臺邑邊陲化」

之特質可以引用鄭志明教授的說法加以解釋「所謂自在性格是指文章主體可

以從容地與外來文化相結合以開放的心靈來解消各種衝突情境讓主體文化無

處而不自在承認其邊陲的角色就是要解消邊陲的悲情心態不必向世界的核

心靠攏也不必向中國的核心靠攏脫離了核心的意識宰制自安於邊陲不是

偏安的心態而是無所求於核心以主體的自主性來迎接來自核心的各種挑戰110」

雖然鄭教授所提的是臺灣儒學發展的問題但從文本中看來不論是內地詩

人或本土詩人在接觸到臺邑本地題材時或多或少都會進行內地化與本土化的衝

突與融合而作品最終的主體性還是會回歸於創作場域之在地認同例如陳昭瑛

在〈論台灣的本土化運動〉一文中指出早期的「台灣意識」並未與「中國意識」

衝突甚至是重疊在一起有著相互定義的關係「由於臺灣人是以中國為父母

之國台灣意識自然也以中國意識為起源中國文化漢民族的特有生活方式在

台灣的樣貌是形成『中國式台灣意識』的文化基礎」111而由上文可知所謂「中

國式台灣意識」其地理觀念乃以中國為世界之中心而臺灣為邊陲之地

由於本節文本的作者群有 3 位清代中期的臺邑人所以我們可以推論最遲

在清咸豐道光年間臺邑詩人的地域意識其實已被完整教化出「中國意識」了

而 8 位內地詩人的作品中反覆以「海角」「海國」「海上」的空間述語強調臺

邑相對於核心的「邊陲」地位不斷灌輸與強調台地附屬內地的地理概念即統

治階級的角色為清朝政府

陸小結

縱觀上述所論文本創作活動實有許多政治元素清代考據學風盛行余英

時所言多學為識之學風由內地傳入臺灣專注於客觀知識從詩歌形式發展為

110 鄭志明〈臺灣儒學本土化的發展方向〉載於《第二屆臺灣儒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臺南成功大學中文系1999頁 655-679 111 參見陳昭英《臺灣文學與本土化運動》臺北正中書局1998頁 101-181

231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詩文融合詩序詩註比例增加且內容多為客觀現實事件的敘述可知其對外

在世界的關注而文本創作群的遊宦背景使其關注於教化與移風易俗前述余

英時對中國循吏之分析與清朝《通典》對知縣之職責描述可為舉證而作者若

無官員身份則為臺邑地方儒學鄉紳或與地方官府關係良好或掌地方書院

負有教育子弟之責任而文本所題詠之主題部份具官宦背景或受禍於政治事

件兵亂政治勢力等直接間接造成主題事件的發生

而大部分主角皆與朝廷旌表官修方志等政治活動相關聯而在文本中的象

徵隱喻中女子貞節類同於清政權女子抵抗外來力量的侵略象徵捍衛主權的

存在宣示清朝統治之正當性與合法性而臺邑邊緣言論則反映中國文化融入

臺灣社會整個內化過程的完成清代臺邑文人已接受臺灣為中國領地之一部份

王建曾以今文《尚書》為文本論析西周王朝政治意識中的合法性理念112其得出

的結論有「國家政治疆域的傳承與統一意識」「政治統治權威的合法傳承」「批

判和推翻暴君暴政統治的變革意識」等

雖然尚書是官方性質的文書有別於文本之私人創作但兩相比較可以觀

察出兩者相似處如本文所提出之「五妃詩墳墓之意象反映明政權走向滅亡與結

束」「民變烈女的歌頌反映創作群對清廷統治權的支持與肯定」則與李文所提「政

治統治權威的合法傳承」何其類似而「對內地與臺邑的指稱反映中央政權與地

方邊陲的對峙」則除了如王健所言之「國家政治疆域的傳承與統一意識」「中華

文明hellip即使某個王朝滅亡了後繼的王朝以其合法繼承者的身份完全承襲前朝

的政治遺產完成統一拓展天下疆域的合法政治使命」113因為本文創作群特定

之時空背景深一層反映出所謂天下疆域「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

非王臣」實隱藏著中央與邊疆之對峙114而本文前述所言之三種群體意識實為「漢

文化移植臺邑」政治操作的基礎而我們亦可解析創作群如何合理化清廷統治臺

灣的政治權力

112 王健〈論西周王朝政治意識中的合法性理念mdashmdash以今文《尚書》為中心〉《江海學刊》第 6 期

2003 年 113 同前註頁 141 114 中國商周時代還未出現中國與四夷對應的指稱一直要到「自東周以來才以南蠻北狄東

夷西羌相對而言為言」參考于省吾《釋中國》王元化主編《釋中國》第 3 卷上海文藝出版社

1998頁 1517

232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引用書目

一傳統文獻

丁紹儀《東瀛識略》臺北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7臺灣文獻叢刊第 2 種

王必昌《重修臺灣縣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臺灣文獻叢刊第 113

江日昇《臺灣外記》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臺灣文獻叢刊第 60 種

朱仕玠《小琉球漫誌》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6 臺灣文獻叢刊第 3 種

周元文《重修臺灣府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臺灣文獻叢刊第 66

林焜煌纂《金門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臺灣文獻叢刊第 80 種

陳文達《鳳山縣志》臺北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臺灣文獻叢刊第 124 種

《清一統志臺灣府》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臺灣文獻叢刊第 68

陳壽祺《福建通志臺灣府》臺北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臺灣文獻叢刊 84

許南英《窺園留草》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2臺灣文獻叢刊第 147 種

連 橫《臺灣詩乘》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臺灣文獻叢刊第 64 種

《欽定平定臺灣紀略》臺北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臺灣文獻叢刊

第 102 種

《碑傳選集》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6臺灣文獻叢刊第 220 種

《臺灣通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2臺灣文獻叢刊第 130 種

蔣師轍《臺游日記》臺北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7臺灣文獻叢刊第 6 種

盧德嘉《鳳山縣采訪冊》臺北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 臺灣文獻叢刊第

73 種

二近人論著

王俊勝 2001《清代臺灣鳳山縣詩歌研究》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全臺詩編輯小組 2004 《全臺詩》(1~5 冊)臺南國家臺灣文學館

233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234

江寶釵 1999 《臺灣古典詩面面觀》臺北巨流

余英時 1993 《中國思想傳統的現代詮釋》臺北聯經出版社

洪順隆 1998 《抒情與敘事》臺北黎明文化

許麗芳 2007 《章回小說的歷史書寫與想像以三國演義與水滸傳的敘事為例》臺

北秀威資訊科技

許玉青 2004 《清代臺灣古典詩之地理書寫研究》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硏究所

碩士論文

許東海 2003 《女性帝王神仙先秦兩漢辭賦及其文化身影》臺北里仁書局

畢恆達 2001 《空間就是權力》臺灣心靈工坊

陳昭英 1998 《台灣文學與本土化運動》台北正中書局

張孟珠 2002 《清代貞節的實踐及其困境》國立中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葉嘉瑩 2000 《清詞散論》台北桂冠

葉嘉瑩 2000 《漢魏六朝詩講錄》台北桂冠

黃國昌 1995 《『中國意識』與『臺灣意識』》臺北五南

楊積慶箋校 1980 《吳嘉紀詩箋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歐麗娟 2000 《唐詩的樂園意識》臺北里仁

鮑家麟編 1992 《中國婦女史論集》臺北稻香出版社

  • 文本有以明皇室在臺殉節之五妃為題的作品五妃本事參見江日昇《臺灣外記˙弁言》丁紹儀《東瀛識略》等皆有記載江日昇站在清朝統治者的立場對鄭氏王朝一直視之為謀逆亂臣但對殉國而死的寧靖王則抱著頌揚的態度而追隨寧靖王殉死的五妃則稱讚其為「且五姬慷慨輕生氣勝男子而臺灣之山川草木能不因此而增光乎」可知五妃殉節之歷史地位與道德價值在清康熙年間即已確定
  • (《雲林縣採訪冊˙藝文》頁206)
Page 19: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ir.lib.ksu.edu.tw/bitstream/987654321/13221/2/21%D... ·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 曾玉惠 ∗ 摘要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先勇的名著《孽子》中的政治意識而大陸地區則有鄢然〈從《金色筆記》看萊

辛的女性政治意識與敘事策略〉40梁惠娟〈試論鐵凝作品中的政治意識〉41以

及王西平〈路遙小說中的時代意識與政治意識〉王氏分論路遙小說中之時代意識

與政治意識並以為路氏作品有「不迴避政治事件和政治鬥爭」「塑造了一系列

從政人物揭示政治問題」「小說中眾多人物的命運總和政治發生千絲萬縷的聯

繫」等政治意識

另溫奉橋〈論王蒙小說的政治意識〉中提出「王蒙的ldquo政治意識主要表現

為一般的淺層次的政治反思類小說其主題是對ldquo文革中踐踏人的尊嚴和權利

的嚴正抗議」42楊劍利則有〈清末民初婦女政治意識管窺〉以為清末民初中

國婦女的政治意識主要表現為「一種愛國意識和民族意識」43張婧磊〈政治意識

與人性的悖論融合---解讀紅豆〉對於《紅豆》能掙脫中共十七年文學中要求

文學配合政治的文學潮流並「對人性有所豐富和發展」加以贊揚44陳世球則有

〈試論丁玲創作個性中的政治意識mdashmdash紀念丁玲誕生 100 周年〉45王健有〈論西

周王朝政治意識中的合法性理念mdashmdash以今文《尚書》為中心〉46以及李運而相關

之學位論文則有謝明子的《政治意識與女性意識的糾結mdashmdash丁玲小說創作論》47

以及李運摶〈當代小說政治意識漫論〉48

由上述成果可知大陸地區對此研究主題較為關注發表論文篇數相對較多

而臺灣地區不僅沒有專書學位論文且僅有 2 篇相關期刊論文而以古典作品

與現代文學創作來分類前賢較傾向以現代小說為研究文本古典作品則僅有《尚

書》數量甚少

40 鄢然〈從《金色筆記》看萊辛的女性政治意識與敘事策略〉《當代文壇》第 5 期2008 年 41 梁惠娟〈試論鐵凝作品中的政治意識〉《社會科學戰線》第 5 期2007 年 42 溫奉橋〈論王蒙小說的政治意識〉《山東省青年管理幹部學院學報》第 3 期總 109 期2004

年 5 月 43 楊劍利〈清末民初婦女政治意識管窺〉《衡陽師範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第 24 卷第 4 期2003

年 8 月 44 張婧磊〈政治意識與人性的悖論融合〉《東疆學刊》第 19 卷第 2 期2002 年 6 月 45 陳世球〈試論丁玲創作個性中的政治意識mdashmdash紀念丁玲誕生 100 周年〉《邵陽學院學報社會

科學版》第 1 期2004 年 46 王健〈論西周王朝政治意識中的合法性理念mdashmdash以今文《尚書》為中心〉《江海學刊》第 6 期

2003 年 47 謝明子「政治意識與女性意識的糾結mdashmdash丁玲小說創作論」河北大學2005 48 李運摶〈當代小說政治意識漫論〉《文藝評論》第 3 期1995 年

207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由上述前人研究成果得知有關本文主題之研究尚有發展空間故本文擬

以清代貞節烈女詩歌為研究之文本嘗試從作品之敘事架構與書寫策略來建構作

者群之政治意識內涵之分析

貳五妃詩墳墓之意象反映明政權走向滅亡與結束

文本

有以明皇室在臺殉節之五妃為題的作品五妃本事參見江日昇《臺灣外記

弁言》丁紹儀《東瀛識略》等皆有記載江日昇站在清朝統治者的立場對鄭

氏王朝一直視之為謀逆亂臣但對殉國而死的寧靖王則抱著頌揚的態度49而追

隨寧靖王殉死的五妃則稱讚其為「且五姬慷慨輕生氣勝男子而臺灣之山川草

木能不因此而增光乎」50可知五妃殉節之歷史地位與道德價值在清康熙年

間即已確定

丁紹儀《東瀛識略》記五妃事較詳51包括甯靖王與妻妾來臺潛居殉國以

至安葬的經過甯靖王在桂王兵敗後跟隨鄭成功到臺灣已失去皇室地位與權

柄的王孫生活所需須自行張羅52迨康熙 22 年鄭氏軍敗鄭克塽降清晚明

最後據點也消失了明王決定殉國詢問五名姬妾的意見結果六人同死丁氏

且詳記五位女子姓氏名稱並詳記五妃墓在「魁斗山麓」53且補記後人稱之為「五

烈墓」

49 江日昇《臺灣外記弁言》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臺灣文獻叢刊第 60 種1960頁 13「設使術桂不死則其名不傳亦與敗葉腐草同寂寂而無聞不幾為臺灣之山靈所笑乎惟其從容就義無慚勝國遺風」江寶釵《臺灣古典詩面面觀》頁 33臺北巨流1999「寧靖王自縊身亡五妃殉情受到推崇與愛戴這種『氣節』自勵似乎是超越朝代的認同成為一種集體認同」 50 參見江日昇《臺灣外記弁言》頁 13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 年臺灣文獻叢刊第 60 種 51

丁紹儀《東瀛識略》頁 105臺北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7臺灣文獻叢刊第 2 種「五妃墓在臺邑仁和里為前明甯靖王姬妾葬所甯靖名術桂太祖九世孫遼王後流賊破荊州避亂至浙唐王封為長陽王旋請讓與兄子改封甯靖桂王命監 鄭鴻逵軍師潰偕鄭成功至臺墾田數十甲自給鄭氏歸命甯靖曰『時逢大難遠潛海外今死期至矣汝輩聽自便』時元妃已故姬袁氏王氏秀姑梅姊荷姊僉曰『王能全節妾等願從』先同縊於室甯靖書絕命詩畢亦自經眾舁甯靖柩於鳳山縣竹滬與元妃合窆而瘞五姬於里之魁斗山麓後人又稱五烈墓」 52 丁紹儀《東瀛識略》頁 105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7「墾田數十甲自給」 53 據許南英《窺園留草》頁 13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2臺灣文獻叢刊第 147 種「墓在臺南城外新昌里」墓碑題曰「明寧靖王從死五妃之墓 」因時代變遷行政區域重新劃分故里名有異而墓碑標題當為後人所增

208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中國旌表女子不同的行為價值都用不同的稱謂這點可以說是承襲了中國傳

統文化中「諡號」的精神與方法以「烈」稱之可見其行為價值在於棄絕生之

欲望而選擇死亡的強烈意志《臺灣外記》記朱術桂與五妃殉節前後細節且寫明

五位殉節女子的身份乃為姬妾文云「其元配羅氏早逝惟有侍姬袁氏蔡氏

荷姑梅姊秀姑五人而已」54而高拱乾《臺灣府志》與周元文《重修臺灣府志》

皆採陳元圖〈明寧靖王傳〉文入傳原文云「王hellip 妾媵五棺埋於文賢里大林邊

去王墓三十里擬表為『五烈墓』」至康熙 58 年陳文達纂《鳳山縣志》中同樣附

有陳元圖所撰王傳然行文已完全不同全文云「妾媵五棺埋於臺灣仁和里魁

斗山豎其碑曰『明寧靖王從死五妃墓』去王墓三十里」55

黃典權以為引同文而完全兩樣主要原因為「『鳳志』是根據當時的實況大大

地把陳元圖的傳文竄改過」56並以為「五妃之名與五烈之表含義很有異趣」黃

氏雖未明言此異趣之內涵然其對於被稱為「五妃」的原因卻有推斷「按照明

代規制袁氏等五人自然不能躋身於妃子她們之所以被稱『五妃』主要原因是義

烈感人認為非稱以『妃子』不足以顯旌其碩節」57

至乾隆《重修臺灣縣志》「妾媵五棺埋於魁斗山去王墓三十里今稱為

五妃墓」58殉節後於後代文獻資料中則由姬妾之身份59晉升為皇權時期中女子

尊貴身份的名號「妃子」清代臺灣古典詩壇中以此為題者大多稱五妃如康熙

朝施世榜〈弔殉節五妃墓〉乾隆朝六十七詩云「吁嗟五妃巾幗真堪旌」嘉慶朝

章甫〈五妃廟〉道光朝劉家謀〈謁五妃墓〉同治朝林豪〈五妃墓〉我們可以說

整個清治時期文人對五妃地位的提昇是認同的

清代臺灣古典詩壇中曾以五妃為題創作總共有 29 位作者其中康熙年間的作

者有 4 人乾隆嘉慶年間 12 人道光咸豐年間 6 人光緒年間 5 人生存年代不

54 江日昇《臺灣外記》(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卷 10臺灣文獻叢刊第 60 種頁 433 55 陳文達《鳳山縣志》(臺北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卷 9臺灣文獻叢刊第 124 種頁138 56 黃典權〈明寧靖王五妃考證〉《臺灣風物》第 20 卷第 1 期( 1970 年 2 月)頁 16 57 黃典權〈明寧靖王五妃考證〉《臺灣風物》頁 16第 20 卷第 1 期1970 年 2 月 58 王必昌《重修臺灣縣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卷 11臺灣文獻叢刊第 113 種頁 388 59

關於五妃之姓名與地位之排行參見黃典權〈明寧靖王五妃考證〉《臺灣風物》第 20 卷第 1期1970 年 2 月

209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詳者有 2 人60其生存創作年代平均分佈於清據臺灣的各個朝代而作者為臺籍身

份者有 10 人具備遊宦身份者有 11 人擔任的官職多與地方文教方面相關另有

8 位不具官銜的內地詩人這些內地作者滯臺時間普遍並不長滯臺不長當以印象

及感受最為強烈的主題人物為創作題材而各朝代詩人持續以五妃的主題創作

可見五妃殉節已非歷史上之單一事件而附有更深刻的意義而同為殉節人物

捨臺邑歷史上其它殉節女子而取五妃取捨之間的動機令人玩味

而最早以五妃為題的作品首現康熙朝王禮陳文達《臺灣縣志藝文志》包

括林中桂施世榜施陳慶何借宜等同樣標題為〈弔殉節五妃墓〉前 3 人據文

獻記載同為臺邑人士許玉青以為其為南明遺民作品中寄寓在臺漢人心中「對

已故的明代政權猶懷有明祚情懷此詩可視為南明遺民對明祚的感懷」並指出

五妃詩題的兩大義為「明祚延長」「軀捐從王」兩大要義61然葉嘉瑩教授指出

判斷一首詞中有無比興寄託之意究竟當以什麼標準來作為依據的問

題helliphellip以為第一當就作者生平之為人來做判斷第二當就作品敘寫之口吻

及表現之神情來做判斷第三當就作品所產生之環境背景來做判斷62

我們搜羅三位詩人之作品林中桂僅有〈弔殉節五妃墓〉一首無法參照

而施世榜據《福建通志臺灣府人物》所載為「晉江人籍鳳山拔貢生」63其所

流傳詩作中有〈靖臺隨軍入鹿耳門〉中有「僻嶠潢池弄王師待廓清」(全臺詩

全臺詩智慧型資料庫)若施果真心懷南明斷不能有此作品而施陳慶除五妃

詩外僅有〈打鼓山〉傳世兼之生平不詳無法由其它詩作取得旁證以釐清

其是否為南明遺民然清領初期清廷對臺邑防範甚嚴若其為南明遺民為何

會成為「臺灣諸生」且官修之《臺灣縣志》標註為「茂才」《重修鳳山縣志》標

註為「庠生」64雖不至有官身但為與官府關係良好殆無疑問詩既「在心為志

發言為詩」若真有如此澎湃之故明情懷為何又僅只一首

60熊佐虞與祝道椿不詳但可以經由記錄其詩的地方志或詩集的創作年代推算其大略的創作時間 61 許玉青「清代臺灣古典詩之地理書寫研究」(中央中文碩士論文2004)頁 139140 62參見葉嘉瑩《清詞散論》(臺北桂冠2000)頁 251 63 見陳壽祺《福建通志臺灣府》(臺北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臺灣文獻叢刊 84 種頁855 64 施陳慶之生平不詳《全臺詩》稱其為「臺灣諸生」詳見第 2 冊頁 50

210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若以雍正時來臺之張湄為例張湄(~)字鷺州號南漪又號柳漁

浙江錢塘人考《清一統志臺灣府》載張湄為 「錢塘人雍正中以御史巡臺灣

嚴稽冒籍校士公明」65張氏既為內地詩人其活動的時期為雍正朝當時清廷

對地方的控制仍嚴格若臺邑五妃命題果真寓託對南明之感懷那必然是種普遍

性的共同認知則如張湄此種背景的遊宦以五妃為題創作的可能性就不存在了

更何況後期詩人以此創作不絕我們只能推測清據前期五妃命題或有可能寄託

詩人對明朝的感懷後期則未必為如此

如朱仕玠〈五烈墓〉「百年荒塚在寧比玉鉤斜漫墮三春淚驚摧五朵花

瘴鄉空葬骨絕海竟無家」(貳頁 388)朱仕玠(1712~)字璧豐又字璧峰

號筠園福建建寧縣人朱氏於乾隆 28 年以儒學教諭之身分抵達鳳山魯仕冀為

其作品《小琉球漫誌》寫序中以為其書詳細描寫臺灣山川草木人情風俗66而陳

璦婷稱其詩作「觀察臺灣的地理氣後與物產」「貼近臺灣的風土民情」67但朱

氏於本篇論文文本中除此詩外未有其它作品可知五妃之創作非徒以女子殉

夫之節烈情操為重點顯現其足以為臺邑歷史文化中的文化主題

而乾隆年間六十七〈弔五妃廟〉一詩其體裁為歌行體篇幅較長敘事色

彩濃厚包含較多人物形象與事件情節的描寫原詩如下

東風駘蕩天氣清載馳驄馬春巡行刺桐花底林投畔森然古墓何崢嶸

路旁老人為余泣當年一線存前明天兵既克澎湖島維時臺海五烈皆捐

生至今坏土都無恙誰為守護勞山精雲封馬鬣連衰草四圍怪石爭縱

橫時聞鬼母悲啼苦想見仙娥笑語聲歲歲里民寒食節椒漿頻奠陳香

羹滿目荒涼已感歎更聽此語尤傷情有明歲晚多節義樵夫漁父甘遭

烹島嶼最後昭英烈頑廉懦立蠻婦貞田橫從死五百皆壯士吁嗟乎

五妃巾幗真堪旌(貳頁 247)

六詩以第一人稱觀點敘事12 句先寫明創作動機春季天清氣爽適合出遊

在這美好的季節騎馬踏青點出季節氣候旅遊方式說明訪五妃墓的緣起

65 《清一統志臺灣府名宦(本朝)》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臺灣文獻叢刊第 68 種頁 36 66 朱仕玠《小琉球漫誌》(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6)頁 2~3 67 陳璦婷〈再現南臺灣二百年前風物mdash朱仕玠《瀛涯漁唱》析論〉《東方人文學誌》第 1 卷第 2期2002 年 6 月頁 127

211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第 34 句則直接點明主題描寫古墓的現況作者乾隆年間宦臺距五妃殉節

年代已久遠古墓蕭然寂寥5 至 10 句寫民間對五妃事蹟的評價既言路人提及

五妃詩都會傷心流淚民間對此歷史案件應耳熟能詳深入人心埋身之處能保

存無恙當是有心人善意維護周全反映詩人創作當時五妃在臺灣民間的地位

1516 句寫當時應時的節日民間也會準備祭品祭拜慰靈可見五妃的地位在乾

隆朝已由凡人升格為具有宗教色彩的人格神2122 句點出五妃殉節的精神價值

足以為後世楷模宣揚表彰其事蹟的背後實有教化百姓移風易俗的政治意涵

末 2 句以歷史上著名的田橫事件相提並論將臺邑歷史之單一事件與中國歷史聯

結六詩先寫景後敘事再評論末了抒懷敘述角度多變融情於景表達

出作者較真切的感覺與看法與其他僅只空泛評論的五妃詩歌有別

六十七(~)號居魯滿州鑲紅旗人其人據〈番社采風圖考提要〉

一文所載「清乾隆九年以戶科給事中奉命巡視臺灣在任三年曾與同官范

咸纂輯『重修臺灣府志』同時留心殊風絕俗並珍視海東文獻」六氏既為滿

人其出遊至五妃墓當無悼念前明之意其身為巡臺御史政蹟為歷史肯定

或有「留心殊風絕俗」之用心

莊勝全提及「英國文化史家Peter Burke在研究 17 世紀英國旅遊者至義大利旅

遊的情形時發現由於不同的生活背景(宗教語言氣候與習俗)致使旅遊者對

於不同群體間所洩露的文化差距往往有銳利的觀察也就是這些旅遊者會特別留

心他們認為是奇特的事物上他們的旅遊記錄便是在文化刻板印象(cultural

stereotype)與個人觀察(personal observation)間交織互動而成」68六氏以內地官宦而

為臺邑風土之詩與莊氏所言旅遊者外來客的角色相當而其所言不同群體從

種種跡象可知乾隆朝臺灣接收中華文化的薰陶尚不夠久遠還在經歷所謂「內

地化」的過程因此臺邑比諸內陸確實像是不同群體然外來客(如六氏)所觀察

到的除莊氏所言之「文化差異」還有「文化類同」據此可知外來詩人對臺邑

印象的記錄實亦參與臺邑文化歷史的建構

五妃詩中有以後人身份感嘆前朝的人與事以及對明朝與鄭氏王朝興衰的評

68 莊勝全〈清康熙朝臺灣印象的轉變---以四位親歷者的觀察為例〉《臺灣風物》第 56 卷第 3 期

2003 年頁 56

212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論詩人對五妃的弔古有時會與明王朝的覆滅連結在一起從而使敘述的觸角

觸及更深層的政治意識的層面乾隆時任巡臺御史兼理學政范咸〈弔五妃墓十二

絕句〉十二首之一「明亡已歷四十載死節猶然為故明荒塚有人頻下馬真

令千古氣如生」(貳頁 258)

范咸(~)字貞吉號九池又號浣浦浙江仁和人根據范詩分析

前 12 句提及明亡及五妃殉死此處將其死亡定位為為明朝亡國而殉節故在詩

歌中將五妃與明政權劃上等號而第 34 句寫荒涼的墳墓卻能引來有心人絡繹不

絕的拜訪是因為其慷慨氣節足以使精神不朽全文敘述觀點一致范氏身為

遊宦詩人實與前文所述六氏一樣注意到臺邑區域性文化歷史故五妃人與事

寫入臺地歷史實與其政治背景有莫大的關連如施世榜寫五妃詩而論及明朝政

事施世榜〈弔殉節五妃墓〉「回首可憐明季世相臣事業不堪云」(壹頁 234)

而前所言六十七〈弔五妃廟〉以及林中桂〈弔殉節五妃墓〉等皆是歐麗娟提到

由於死亡與人世間最大的聯繫或是死後世界最接近陽光的界限厥在於

分隔陰陽的一抔黃土mdashmdash一個可供緬懷紀念的具體憑藉縹緲的魂靈既是

抽象而不可捉摸以憑空想像的成分居多但是人死所歸的墓塋丘隴卻

如同一切物質一樣具有實質可觸的屬性既是安頓死者的居處可免於生

死混雜所帶來的種種問題又無礙於作為死者精神的象徵和死後生命的依

附之地69

但五妃事件中墳墓的形象為何特別鮮明除了歐氏所言其為「一抔黃土mdashmdash

一個可供緬懷紀念的具體憑藉」「死者精神的象徵和死後生命的依附之地」便

於民間傳說的流傳外如同前文所言清政府積極將五妃與明王朝劃上等號不

斷修繕突顯五妃葬身之所的舉動就如同不斷清除明政權(或漢政權)殘存的勢力

試圖將明王朝永遠塵封深埋於不見天日的墳墓對其統治權不可有絲毫之影響與

撼動故歷朝有官方修繕的動作

如《臺灣詩乘》載「臺南寧南門下有五妃墓道碑為乾隆十一年臺灣道莊

年所立刻巡臺御史六十七范咸之詩」70以及《福建通志臺灣府古蹟》「乾隆

69 歐麗娟《唐詩的樂園意識》臺北里仁2000 年頁 386 70 連橫《臺灣詩乘》卷 2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 年臺灣文獻叢刊第 64 種頁 50

213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間兩巡院命同知方邦基重修且立碑於南門外曰「五妃墓道」71而終清治時

期以貞節烈女為主題的作品以五妃與鄭月娘最多而後者是因為有宋永清召

集徵詩之會一舉而有 18 位詩人共襄盛舉故若論自發性的題詠為詩應以五妃

為題者最多且以五妃為題之作品各朝均有自康熙至光緒作品未曾斷絕而

內地詩人佔一半以上其中一半又具遊宦身份作者為臺邑詩人者又多站在統

治者立場故由生前的明朝郡王姬妾跨越生死界線而成五妃由民間感念傳頌

而至清朝官府迎入延平郡王陪祀至五妃墓而神異靈跡顯現民眾祭拜虔誠而至

五妃廟發展至臺地民間神祇以至為古蹟勝景而為臺灣歷史文化在客觀現實

世界具體可感的一部份成為臺邑歷史上的文化語碼72可以說是臺邑社會構築本

土集體記憶的典型範例

就如同前言所提及的是「異族婦人在家族中的角色隨其丈夫而定隨丈夫之

尊卑而尊卑」這五人在生時身份為皇族之妾殉節的對象不僅是一個男性

還擴大成為這位男性所代表的中央皇權亦即明朝政權許東海提及

屈〈騷〉中種種女性書寫的目的主要不在呈現女性世界的客觀風貌相

反地卻藉以作為隱喻傳統男性政治建構中倫理秩序問題的紛云雜遝因

此從屈〈騷〉以來辭賦中的女性書寫其背後的創作本質無非還是

回歸男性中心的文學運轉機制而且具有濃烈而明顯政治意涵73

許氏所言雖為辭賦但種種跡象顯示此說法應能適用於清代臺地五妃主題

的詩歌亦即以五妃殉節死亡為主題的作品其實隱喻著朱術桂所代表的明朝政

權五妃隨夫殉國實乃隱含著明政權滅亡的悲劇結局

第二我們可以考量到五妃之題詩有大量的作品都以其葬身之墳墓為題

而墳墓在中國文化中一直都代表著一種終結完了以及與現實世界有永遠跨不

過涇渭分明的鴻溝74畢恆達如此陳述空間「空間絕不是一個價值中立的存在

71 陳壽祺《福建通志臺灣府臺灣縣冢墓》卷 47頁 145臺灣文獻叢刊第 84 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 72 葉嘉瑩《漢魏六朝詩講錄》頁 121臺北桂冠2000「符號學理論認為當一個符號在它的傳統文化中使用很久的時候它就形成了一個 code----語碼使你一看到它就會產生某些固定的聯想」 73 參見許東海《女性帝王神仙先秦兩漢辭賦及其文化身影》臺北里仁書局2003 年

頁 50 74 參考前文關於五妃詩歌之評述

214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或是人們活動的背景它一方面滿足人類遮蔽安全與舒適的需求一方面更展

現了人們在某時某地的社會文化價值和心理認同」75於是由五妃所代表的明朝

政權就被詩人們所題詠的五妃墓永遠的鎮壓了結了變成一個歷史的符碼

永遠封存在時間的長河之中

那些試圖推翻新政權的反清復明的思想隨著五妃事件進入臺地人民的集體

記憶五妃墓成為一個勝景古蹟也成為對前朝追弔哀念的象徵被放逐至另

一個另一個世界如同人們永遠不能起死回生明政權也被封於古墓之中進入

歷史一去不返了如此我們可以解釋清政權對殉節明朝的寧靖王與五妃的善

意我們由此也可以解讀終清一朝詩人對五妃事件的題詠內涵

參民變烈女的歌頌反映創作群對清廷統治權的支持與肯定

文本反映創作群對主角人物命運之探索與思考著重於人物與政治千絲萬縷

的聯繫從而表現出臺邑明清兩代統治集團的抉擇與判斷

清乾隆林爽文事變中有劉烈女殉節事劉氏生平見諸臺邑地方志乾隆 53 年

之《欽定平定臺灣紀略》記劉女殉節事76此文以奏聞之敘述口吻簡明扼要陳述事

件之來龍去脈與方志傳文不同並無穿插人物自剖心志之獨白文末評論烈女

行蹟並懇請旌表彰顯更可見此文之用途乃對上奏聞之作

賀伯代所撰〈烈女劉滿姑傳〉77文章增加了劉氏家族中另一烈士之述寫即

劉亨基之子挺刃護父之烈舉而劉女見大勢已去奔赴小池也增添了旁人勸阻譬

解之言劉女之回答則顯見其智慧識見豐富了烈女人物內涵而臨死之前劉

女與賊人之衝突則化為對話表現之賊言充滿恫嚇意味而劉女回答「我名家女

豈懼死乎汝等生當太平甘為逆亂官軍至碎屍萬段矣」則完全站在統治

階級立場發聲

75 畢恆達《空間就是權力》臺灣心靈工坊2001頁 2 76 《欽定平定臺灣紀略》卷 62頁 998 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臺灣文獻叢刊第 102 種 77 《碑傳選集》(四)臺灣文獻叢刊第 220 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6頁 557

215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首先《彰化縣志》中劉女之死乃在懼怕受辱而此文則自言為「名家女」

稱對方「逆亂」則烈女與賊人之對抗已提昇為國家與叛逆份子的對立而前

面各志文所未有之「官軍至碎屍萬段矣」更充滿為清政權宣傳劉女已轉為

國家發聲器之角色可知劉滿姑之旌表入祠備受朝廷重視其政治意涵不言

可喻而前面志文始終保存著劉女被虐殺之記載於此文被刪節可知對人物之

悲憐所引發對人生命運之思考認知已非此文所著重者光緒年間之《臺灣通志》

對烈女之記載則轉為簡單扼要僅為事件重點之交代78 但劉女殉節事發生於

清朝中期一直至清末雖詳略有別然仍保留對此人物之記錄再加上旌表之

慎重其事入祀與建祠皆為官方主導故可視為地方志書建構臺地女性貞烈典範

以加強對臺政治控治力量之典型範例

清乾隆年間的錢唐諸生陳裴文〈劉烈女〉以林爽文事變中遇難烈女劉滿姑為

戀父必甘白刃蹈滿姑死烈刃死孝罵賊不畏遭群凶滿姑死孝還以忠

三尺刀光一尺水滿姑知生不知死君恩隆祀臺灣城滿姑雖死仍如生

史乘千秋載奇節劉郡丞女年十七(參頁 167)

此詩以客觀觀點敘事前 8 句為兩兩相對之對句第 1357 句寫烈女殉

節獲旌之關鍵過程因戀父未能及時離開兇地因罵賊而遭難先為刀傷後跳水

而死事平後受君王旌表更得入官祠受後世香火第 2468 句則重複相同的

句式每句僅更動數字重點在強調人物的行為價值末 2 句則寫其精神生命的

不朽傳世全詩偏於主觀評論對人物事蹟僅為概括重點說明陳斐文生平不詳

但為內地詩人無疑至嘉慶年間蕭綸也有〈臺灣三仁詩〉詩文如下

臺灣淨掃無風塵天子下詔褒三仁三仁何姓氏一為壽同春淡水縣丞

老幕賓丞亡攝官克復城出兵勦賊死賊營其一嶺南客 國子生寓彰

化糾義民其姓李氏喬基名守鹿仔港有成績戰牛馬莊終殞身 同時

見此二義士一弱女子尤絕倫滿姑年十七父曰劉郡丞賊先執丞次脅

姑 姑不受辱泣且嗔蹈河不死罵益烈白璧雖碎聲錚錚是三人者微且

輕非將非吏非守臣身雖死義分甘沉淪幸遇天子大聖明幽遐必矚

78 《臺灣通志》〈資料(二)文職冊〉臺灣文獻叢刊第 130 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2頁 804

216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名教是敦曰此三人縱疏賤磊落大節宜弔旌詔建祠宮楹桷維新有

司歲時祀以特牲為問蟻賊起事辰士民奔走婦女被掠何無一人能

及此三人吁嗟乎人人且有忠孝情盍至三仁祠下一聽天子命祀之恩綸

(肆頁 234)

蕭詩體裁為歌行體篇幅較長以客觀第三人稱觀點敘述夾有議論與抒情

對人物身份背景以及事件發生的經過有詳細的描寫三仁者稱三位在事變仍稟

持著節操正義剛強不屈奮勇抗賊的義士而清政府在民變平定後下詔褒揚

三人並興建三仁祠命地方政府歲時節令予以祭祀後世永念

而這三位義士身份背景各異第一位名叫壽同春事變發生時為淡水縣丞的

幕賓年紀已經大了在縣丞遇變身亡他危亂中一肩擔起責任率兵勦賊不

幸死在賊營第二位名叫李喬基為寄寓彰化的內地人具國子生身份在亂事

中集結民間力量變頗有成績但不幸在牛馬莊戰死第三即是劉郡丞之女蕭

氏對劉滿姑的敘述最為詳盡也許是因為劉氏的事蹟最具傳奇色彩對於三仁

事件的價值與清政府褒揚的動機在作品中也進行討論蕭詩雖為文學作品實

已具記史的作用且歌行體句式長短自由用語淺白尤利於傳播蕭綸據《全

臺詩》所載「字子山江蘇太倉人嘉慶年間(1796~1820)貢生著《樊村草堂

詩集》」」(全臺詩全臺詩智慧型資料庫)

然則寫臺灣烈女劉滿姑的兩位詩人皆內地人士而劉烈女為內地官宦之女

隨父赴任而喪命於臺邑因此而成為臺灣列女歷史其中一員然為何以劉女為詩

者臺邑詩人缺席此可疑之處

劉滿姑罵賊不屈而為亂兵所殺後為清廷封為三仁並下詔建祠祭祀宣示

著清朝統治權的正當性與絕對性褒揚滿姑罵賊而亡的義烈行為足以教育臺地

民眾必須忠於清朝反覆一再灌輸教育臺地百姓必須遵從的政治歸屬盧建榮曾

提出「一位漢人婦女絕不容許異族染指其身體於此漢女身體是一種漢人國家

主權的隱喻」79林爽文民變雖非漢胡之對立與衝突但劉女為清廷官吏縣丞之女

對抗的是民變中的暴民此對立衝突也隱含兩種政治勢力的對抗包括兩個群族

79 盧建榮〈從男性書寫材料看三至七世紀女性的社會形象塑模〉《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報》第 26 期1998 年頁 18

217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對物質包含食物土地性等各種資源的佔有與爭奪這點與中國歷史上漢胡勢

力對立的性質相當

因此我們可以這樣推定劉女的身體成為清治臺地權力的展現場烈女力拒

事變外在武力侵辱隱喻著清廷對臺地的所有權不可被被侵犯劉女死前面對侵

犯的態度與言語以及死亡方法的描述這樣剛烈行為的極度刻劃與突顯使劉

女抗暴的決心與影響力大為提高促使臺邑男性興起女子猶能如此保家衛國身

為男兒怎可不奮發而這種百姓為國犧牲意識與認知的養成對統治階級而言

實是鞏固政權一個重要的手段故可窺知劉滿姑事跡之所以能受到清廷大家宣揚

的潛在原因80

又如陳維英〈為王樹生明府題姊姒三節圖〉「乾坤存王氣女子識綱常人

是松梅竹心如冰雪霜後先三不朽生死一齊香況我鬚眉輩貞忱豈可忘」

(伍頁 199)反覆陳述著女子之所以能實踐綱常倫理是因為統治階級教化百姓成

功而女子都能夠捨生取義況且我們鬚眉男兒報國犧牲豈能後人陳詩服膺統

治階級的意識型態而此統治階級則為清朝廷

中國傳統上有士人殉國與女子殉節被類同化的傾向故詩歌書寫殉節的烈

婦也常別有隱喻如明朝末年已有士人以婦女死節或守節的選擇來比擬士大夫

殉節與守節的問題以臣殉國如婦殉夫者如晚明袁崇文〈黎烈婦傳〉云「臣事

君與婦事夫論者嘗相提其義皆取於致命遂志」81以及徐枋〈與葛瑞五書〉舉時

人的說法「殉節為易守節為難為烈婦易為節婦難」82顏元云「明末死節

之臣閨中義婦耳」83亦有士人為詩引節婦來比喻忠臣的如孫枝蔚〈朱矞三母

費太孺人貞節詩〉之一「節婦如忠臣所難非一死立孤能有成庶可光前史」

84以及吳嘉紀〈程寡婦歌〉

80 盧建榮〈從男性書寫材料看三至七世紀女性的社會形象塑模〉《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報》第 26 期1998 年頁 12 81 袁崇文(1595 年進士)〈黎烈婦傳〉載於屈大均(輯)《廣東文選》《北京圖書館古籍珍本叢刊》冊 117卷 15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康熙 26 年(1687)三閭書院刻本影印本1989 年頁 507 82 徐枋〈與葛瑞五書〉《居易堂集》卷 2頁 1 上下 83 李塨纂王源訂《顏習齋先生年譜》(附載於顏元《顏元集》)卷上「辛亥(康熙 10 年1691)37歲」條下冊頁 735 84 孫枝蔚〈朱矞三母費太孺人貞節詩〉《溉堂後集》卷 3《溉堂集》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頁 6 下

218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心志不改伊維寡婦忠臣忠臣識大義臨難往往致其身婦人脂口澤膚

十人九人腸肺愚節操曷繇自勵門戶胡能獨扶君不見程寡婦hellip夫死婦

不死祇緣黃口兒女須題攜85

等皆是而吳德功〈洪烈婦〉

山水毓貞媛乾坤鍾間氣鹿溪洪氏女少小知大義相攸郭阿奴二十

婚始字賦性靜而貞德容兼洵備百輛未盈門凶信忽傳至阿母默無

語阿爺言甚秘連理樹折枝比翼鳥分翅賢哉女聰明倉猝知其意

外聞薤露音聒耳夜不寐妾命實不猶君魂歸何處扯碎同心結滂沱

兩行淚膏木誰為容鉛華屏弗御身披侍嫁衣耳挂定盟珥欲效梁家

婦私將刀劓鼻欲效王氏妻親持斧斷臂全體遭毀傷所受反自棄

惟念夫遽亡不如從夫去生前不同牢死後共埋地擁衾臥空床絕粒

忘飲食急延良醫來醫來云不治切脈知血虧聞聲識腸碎娘勸啜茶

湯爺勸吃餅餌烈女誓弗肯含淚惻然對女子節不移忠臣心無二

兩語昔曾聞今豈易其志願娘勿悲酸願爺勿涕泗翹首盻蒼天婺星

空際墜頃刻魂歸陰不瞑張目眥鮮血兩腔填姑嫜來駭異面色猶如

生從容赴大隧性命弁髦輕巾幗鬚眉愧鹿溪諸紳耆拜迎擁塗次

鹿溪諸父老稱揚遍市肆滿路焚香楮兩部喧鼓吹名教獨扶持閨烈

千秋著一死重泰山兒女英雄類殉夫未嫁時奇節實非易彤管長流

輝貞珉謹泐記節孝採輶軒我忝與其事綽褉徵門楣旌表乞天賜」

(《瑞桃齋詩稿》全臺詩全臺詩智慧型資料庫)

〈洪烈婦〉雖為詩作然以五言古體長詩之體裁篇幅較長敘述事件前後

變化曲折詳盡其開端雖以客觀第三人稱發展中間模擬各色人物動作聲口將

烈婦絕食而亡的過程進行更長時間更具體詳細的描寫從主角的動作姿態醫

囑診脈親人的照顧死別的淒涼等刻劃出主角面對死亡從容不迫的形象而

「女子節不移忠臣心無二」「一死重泰山兒女英雄類殉夫未嫁時奇節實

非易」亦同樣以節婦比忠臣而以婦女死節或守節的選擇來與士大夫殉國與否

來相比擬而陳肇興〈題烈婦張沈氏殉節事〉(古體九解)

蔦蘿泛長風根莖無斷絕由來連理枝生死不相別君不見張烈婦慷

85 吳嘉紀〈程寡婦歌〉楊積慶箋校《吳嘉紀詩箋校》卷 12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頁349

219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慨殉夫勇且烈婦姓沈氏名心娘十八于歸張家郎舉案齊眉慕孟光如

膠如漆樂且未央忽忽五年載弄之璋二豎入室夫病於床求神問藥

淚睫承眶一朝怛化五內崩裂如沃湯大哭一聲氣結無語娣姒急申

救阿翁欲言不言淚如雨曰汝有孤兒在旦夕須哺乳長跪謝阿翁

妾心堅如銅兒生有祖累姑嫜妾身雖死兒可長夫沒無人侍巾帚妾身

不去誰為偶黃泉會有相見時升天入地妾從之明珠為夫斂綺羅為夫

裝執紼扶柩上北邱歸來拜姑泣媳身未亡如已亡綰我同心縷著我

嫁時衣孤燈耿耿酸風吹尺組畢命人不知人不知舉家奔救烏烏啼

生同衾死同穴青塚巢鴛鴦飛鳴自成匹謂予不信如曒日人慕婦烈

且貞我作歌戒貪生吁嗟乎女子仗義能殺身何迺國家多全軀保妻

子之庸臣(《雲林縣採訪冊˙藝文》頁 206)

陳詩第 1 段 1 至 6 句以比興開端以蔦蘿與連理枝來比喻生死不離的夫妻情

感並引出烈婦殉夫的主題第 2 段 7 至 14 句以客觀敘事觀點寫烈婦之姓名歸

寧夫家後的幸福家庭生活第 3 段 15 至 24 句寫詳細描寫夫婿病起不測以至於身亡

的經過作者善用人物表情刻劃其心理狀態如寫烈婦「淚睫承眶」寫家翁「欲

言不言淚如雨」極力寫喪夫喪子後悲慘的情狀第 4 段 25 至 34 句作者模擬烈婦

與家翁的對話以代言體各自表述殉死與否的考量第 5 段 35 至 43 句作者模擬烈

婦聲口敘述依禮安葬夫婿後從容殉死的過程第 6 段 44 至 56 句為事件收尾作

結敘事觀點一變為作者以第一人稱自述說明為此詩之創作動機將臣節與婦

節類比並提並以諷刺那些偷生忍辱臣子全詩敘事觀點多變人物情事介紹較

為完整情感神態刻劃細緻且以人物對話鋪陳情節頗具戲劇搬演效果

陳肇興(1831~)字伯康號陶村臺灣府彰化縣治(今彰化市)人為

清代中期臺邑著名文人《全臺詩》稱其「有個人心靈世界及理想抱負的抒寫

詩作的關懷重心亦往往與生民百姓密切相關在形式上陳氏習慣以長篇歌行來

抒懷言志詩作風格雄健豪邁」並稱其「肇興之詩胎息於杜甫可視為清

中葉臺灣文壇之『詩史』」

陳氏曾從鹿港拔貢廖春波讀書於彰化白沙書院和蔡德芳曾維精廖景瀛

合稱「白沙書院四傑」同治元年(1862)戴潮春事變拒絕戴氏之拉攏遂遁入武

西堡(今集集)之牛牯嶺山中是年 7 月謀刺戴氏失敗幾瀕於險境著有《咄咄吟》

220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一書詳錄戴案經過(參見全臺詩全臺詩智慧型資料庫)故其詩作有述寫現實

社會歷史風貌的企圖

林翠鳳曾舉陳氏《陶村詩稿咄咄吟》中的詩作分析其儒士的性格更以

其詩歌中不同時刻所追摩的前賢而得出其共同的特點始終堅定支持既有的朝

廷以及篤志排拒外來騷亂勢力並以為「陳肇興在顛沛流離中始終不移其為大

清朝廷臣民的立場」86同樣在文本中的作品亦表現出忠於君王朝廷之思想

許夢青〈自書吳烈婦傳後〉

誰能輕一死慷慨赴重泉不減忠臣節方知烈婦賢心爭秋月皎節勵

古松堅慚愧偷生輩雖生亦枉然(《鳴劍齋遺草》)

許夢青(1870~1904)字炳如又字荊石蔭亭泮名夢青號劍漁又號

雲客冰如高陽酒徒許氏為鹿港邑庠生其祖母賀太安人以節孝旌於朝

奉詔入祀彰化節孝祠其歷乙未割臺上書唐景崧又在日軍攻臺時隨練勇赴

八卦山抗拒抗日行為失敗後又逢四次家喪一生際遇曲折由官家子弟一變

為落拓文士《全臺詩》稱其「歷盡人世滄桑半生苦況盡託於詩」「以奔放

絕足之才為自由不羈之行遂一轉而為跌蕩詩人」可見其浪漫氣質許常安

評曰「雖時有浪漫 自由清狂豪放之作風然其實質乃具有嚴肅悽涼

寫實之社會骨格故其詩多為心底之聲時代之反映」(參見全臺詩全臺詩智

慧型資料庫)

許詩著重於烈婦慷慨赴死的義烈行為其以客觀評論方式開展將忠臣與烈

婦臣道與婦道相互比附所著重是烈婦行為在中國傳統倫理的道德價值而

其襲用詩歌中具文化意涵的文學意象如秋月古松在中國詩歌中皆為貞節幽

靜的象徵若《全臺詩》稱其「潛心詩文以舒胸中塊磊」則此詩以「慚愧偷生

輩雖生亦枉然」或可相彷彿則進一步以文本婦女尚能以死殉節而身為男

兒卻臨難茍免故詩作中往往有鬚眉男兒且不如之慨歎

86 林翠鳳〈從《陶村詩稿咄咄吟》看陳肇興之儒士性格表現〉《臺中技術學院學報》第 1 期2000 年 6 月頁 21

221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肆貞節烈婦的書寫反映漢文化移植臺邑的認同

中國大約在西漢末期儒家學說完成統一折衷諸子學說的目標墊定其在

漢朝學政界的絕對獨尊的權威地位而轉而以經學的形式面世成為後世中國

思想的主流87由於思想上的獨尊儒術漢以後的統治王朝也都以儒家經典為國家

教養人材的基礎因此後世士人的思想不免有儒家學說之色彩在不同程度上成

為儒家的信徒而儒學中所具備的現世務實群體的特質以及「內聖外王」

的人生實踐理想使得士人的眼光始終注視著百姓之福址關心人民的生計而

「風俗淳美」便是理想現世世界的基礎《詩經大序》「美教化移風俗」

《禮記樂記》「移風易俗莫善於樂」《荀子王制篇》「美風俗」《辭

海》也對風俗提出解釋「多數人之精神的一致表現歷時久遠型為定式足以

拘束個人之行為支配實際生活者也」88

而《漢書地理志》則進一步將風俗與聖王德政結合在一起以為百姓有五

常之性因為各地之自然環境與個人秉性氣質的差異因此各地的風俗便會隨自

然地理與人文背景的不同而有差異與此同時風俗又跟聖王的王教相關聯是

聖明君主展現教化的場域故云

凡民含五常之性而其剛柔緩急音聲不同繫水土之風氣故謂之風

好惡取捨動靜亡常隨君上之情欲故謂之俗孔子曰『移風易俗莫

過於樂』言聖王在上統理人倫必移其而易其末此混同天下一之中

和然後王教成也89

而由聖王至士大夫至百姓階級社會的層層影響傳播發展出中國傳統文化

中所謂由上而下風行草偃式的思考邏輯最典型的是杜甫「致君堯舜上再使

風俗淳」所展現的邏輯演繹而要如何由上而下這牽涉到前文所說的中國文化

特質中「內在超越」的要求因此王教在移風易俗的政策理念上主要乃是以『統

理人倫』為根本核心對淳美風俗的追求就會從最根本的人倫秩序的建立與維

87 劉靜貞〈劉向《列女傳》的性別意識〉《東吳歷史學報》第 5 期1999 年 3 月頁 3「儒家學說真正浸透漢朝的學政界確立經學的絕對權威其實已是元帝至王莽之世也就是到了前漢的最後五十年間原為諸子之一的儒家才完成其統一折衷諸子思想的目標而以經學的形式展現」 88 修訂本《辭海》下冊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41頁 3199 89 《漢書地理志》臺北鼎文書局1983頁 1640

222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持著手詩人作品中反覆出現的教化百姓移風易俗的追求往往伴隨著現實事

件中倫常綱紀的成立與破壞一起出現並成為一種執著的詠歎匯流入中國詩歌

的傳統文化90

烈婦鄭月娘生平首見周元文編纂之《重修臺灣府志》91傳文後更附有〈徵詩

小引〉一文並附上鳳山縣令宋永清等 18 位文人之徵詩作品康熙 47 年鳳山縣令

宋永清倡議當時臺灣官紳以鄭女為題進行創作由方志附有引文與詩歌原文可

見當是轟動地方之風雅盛事92《全臺詩》稱宋氏為「善察民情雅意文教頗有

宦績」(全臺詩全臺詩智慧型資料庫)既雅意文教則此次徵詩不免寓有教化

功能

《重修臺灣府志》所載〈徵詩小引〉記錄當時風雅的徵詩之舉93並註明主

要的目的是為了「青史不遺願徵詩而表著海天生色」可見徵詩活動除了是詩

人消遣怡情之舉也寄寓著希望能留下可供後人學習景仰的婦女典範書寫地方

史實的意圖謝貴文以為「可見發起人宋永清深受當時官員與文士的肯定與愛戴

他亦透過此徵詩活動提倡文風獎勵貞節達到以文學教化風俗的目的」94然此

徵詩之會透露出兩項訊息即文本之教化目的以及此會之後以鄭月娘為題之

詩作消聲匿跡可見文本題詠之對象若為平民百姓相較於前文陳永華女及鄭斌

女兩位烈婦可知其受到關注及賦予的意涵會隨之減少

《重修臺灣府志人物志》總共收錄了 18 首詩作95此徵詩之舉是康熙 47 年

90 歐麗娟《唐詩的樂園意識》臺北里仁2000頁 90「王教在移風易俗的成就上主要乃是

以『統理人倫』為根本核心因此對風俗的探討也就不外乎種種人與人之間的對應關係以及由

此衍生的社會秩序與人性特質的範疇」「標示出社會群體的生活感受與心靈狀態的一般趨向而

人人切身相關的行為依據和心靈歸屬的問題也包含在其中」 91 周元文《重修臺灣府志》卷 8〈人物志貞節〉臺灣文獻叢刊第 66 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頁 272後亦附有〈徵詩小引〉與諸詩原文為「鄭氏月娘者泉之南安石井人也年十九歸儒士王曾儒家曾儒食貧志學 甫閱年以病卒翁以貧故欲即葬月娘跪泣告乞得暫停眾謂夫死不忍恝 然常情也越數日語其翁願死從夫葬翁駭然囑鄰媼勸止月娘曰『吾當夫病劇時即以死許之義不可移』比後提防稍疏投繯而逝邑侯宋公嘉 其節通聞上憲獲褒獎焉侯親祭其墳額其廬曰『百年今日』蓋侯挽詩 有『百年今日乾坤老』之句也合葬依仁里內園路西」 92 徵詩之舉發生時間點為何學者以參與者之到卸任時間推斷以為康熙 47 年為確詳見王俊勝《清代臺灣鳳山縣詩歌研究》文化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2002頁 118-119 93 周元文《重修臺灣府志》卷 8〈人物志貞節〉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頁 272 94 謝貴文〈清代鳳山知縣宋永清的政績〉《高市文獻》第 18 卷第 1 期2005 年 3 月頁 38 95 第一首的作者為鳳山知縣宋永清康熙 43 年(1704)來臺任官《全臺詩》稱其「善察民情雅意文教頗有宦績工詩」第二首為臺廈道王敏政康熙 43 年(1704)至康熙 49 年(1710)來臺任官《全

223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發生距離康熙 23 年清朝平臺臺灣納入清朝版圖已有二十餘年南部的經營如

諸羅縣城衙署文廟學校皆有初步規模宦遊人士創作詩歌的風氣推動了

臺地的文風而諸詩於方志上排列的順序大概以官位高低來決定先後故內地

詩人作品排在前面而臺邑詩人作品排在後面這樣的情形呼應了前文所言臺灣

早期詩壇以遊宦詩人為主而臺邑有志於參與科舉的士人開始與清據初期的內

地統治階級進行交流與結合發展出初期的詩歌創作

除了籍貫生平不詳的張師文內地宦遊來臺的人士有 8 人所擔任有關文教

方面的官職如教授教諭等有 4 人而任職知縣的宋永清與任職臺廈道的王

敏政後世則對其有「善察民情雅意文教」「待人仁厚」「百姓賴以全生」等

關心民情之評價作者為臺邑人士則有 9 人大都具有增生廩生拔貢等鄉紳

身份施世榜更有「樂善好施」「農民咸受其利」等佳評扮演著臺灣地方民

間勢力首領的角色由此推知以鄭烈婦為題的徵詩之舉實具有地方輿論意見

的性質

而林華昌〈節婦鄭氏詩〉「獨挈綱常萬古寒」(壹頁 361)林氏為清康熙

43 年調任臺灣府儒學教授孫襄〈節婦鄭氏詩〉「扶植綱常吾輩事新詩題徧

海東天」孫氏為清康熙 37 年授福安教諭後改任臺灣諸羅縣為教諭李欽文〈節

婦鄭氏詩〉「輕生重節植綱常」(貳頁 40)李氏曾任福建南靖訓導張士箱〈節

臺詩》稱其「待人仁厚尤加惠原住民嚴禁通事社商之剝削濫派遇歲荒歉極 力為民申請賑恤百姓賴以全生」第三首作者為臺灣府儒學教授林華昌康熙 43 年(1704)來臺第四首作者為臺灣縣儒學教諭陸登選康熙 43 年(1704)至康熙 47 年(1708)在臺任官第五首作者為鳳山縣學教諭吳周禎康熙 42 年(1703)來臺第六首作者為臺灣諸羅縣教諭孫襄第七首作者為臺灣人陳聖彪康熙 47 年(1708)的副貢《全臺詩》稱其「善文工詩」第八首作者為張師文清康熙年間人生平不詳第九首作者為守戎張駥清康熙 47 年(1708)來臺任臺灣水師協標左營守備第十首作者為桐城人孫日高第十一首為臺灣府治東安坊人李欽文《重修臺灣府志》稱其「廩生」而《全臺詩》稱其「清康熙 60 年(1721)歲貢生曾任福建南靖訓導能文工詩」第十二首作者為張纘緒《全臺詩》稱其「清康熙五十年(1711)臺灣貢生」《重修臺灣府志》稱其「廩生」第十三首作者為張士箱《全臺詩》稱其「清康熙四十一年(1702 年)東渡來臺落居鳳山次年入鳳山縣學後為臺灣府學生員補增生廩生迄雍正十年(1732)五十九歲時成為歲貢生」為科舉業而移居臺灣鳳山第十四首作者為鳳山縣人鄭應球《全臺詩》稱其「性情耿介崇尚氣節」在朱一貴事件時為逃避朱氏同黨招募「夜晚攜妻子遁逃」可知當時鄭氏政治傾向是站在清朝政府一方又稱「主掌縣書院教席長達十餘年有益地方文教甚多」可見著重於民間百姓教化培養文風第十五首作者為臺灣諸羅縣人鄭鳳庭《全臺詩》稱其為「清康熙年間廩生」第十六首作者為康熙年間臺灣增生鄭煥文生平不詳第十七首作者為臺灣縣人施世榜為康熙 36 年(1697)拔貢《全臺詩》稱其「樂善好施興築水圳農民咸受其利」第十八首詩作者為鳳山縣人李廷綱只知其為康熙年間人生平不詳以上為鄭烈婦詩歌相關作者下文引詩處對作者即不再進行介紹

224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婦鄭氏詩〉「 風謠傳海內千古尚相看」(壹頁 425)張氏於乾隆 2 年出任漳

州府學訓導王敏政〈節婦鄭氏詩〉「苦節高風重栢舟輶軒問俗首先求」(壹

頁 362)

王氏於康熙 43 年移分巡臺廈道前列作者皆以烈婦鄭月娘為主題著重於女

子實踐德行的價值足以為後世樹立以生命維護綱常倫理的典範如王敏政所言

「問俗」帶有濃厚的移風易俗的目的乾隆年間六十七〈弔五妃墓〉 島嶼最後

昭英烈頑廉懦立蠻婦貞」(貳頁 247)六十七於乾隆 9 年以戶科給事中奉命

巡視臺灣朱澐〈李節孝〉「聖朝傳採柏舟篇海外旌揚李母賢」(貳292)

朱氏於乾隆 12 年調任鳳山縣訓導秦定國〈五妃墓〉二首之二「海表觀風

題墓道陽秋有筆墨痕新祇緣千古綱常係豈獨傷心弔五人」(參頁 147)

同治朝林豪〈詠臺陽古蹟十二首五妃墓〉「何幸教化行閨門」(《臺灣詩鈔》

卷 5頁 106)將閨門的教化與五妃事蹟結合起來於是這個單一的歷史事件便被賦

予移風易俗實踐聖王政教的任務這作品也就隱含出政治教化的色彩

道光咸豐年間劉家謀〈海音詩〉一百首之九九「匆匆六甲光彤史況沐

皇風二百年」(伍頁 308)劉氏於道光 29 年調臺灣府學訓導劉氏自註的詩序

並言 「今入版圖將二百載矣列聖相承昭然禮法有不共被涵濡哉近周光邰明

經欲輯臺郡節烈勒成一編誠盛舉也」劉氏歌功頌揚清政府以為臺邑經兩百

年教化婦女貞節德行的培養成果斐然以統治階層的角度來考量兩位烈婦之行

為價值頗具政治意涵道光年間施瓊芳〈題全臺闡幽錄〉二首之二「寡鵠貞

鴛萃一編旌祠會錫九重天依然婦誥回鸞及能使夫名附驥傳彤管有人風繼

起碧霄終古月難圓誰言婉嬺煢煢質已握興頑立懦權」(伍頁 381)

第 2 首點明此書所收人物並足堪為天子旌表之節婦貞女女子能實踐婦德

同樣也能澤被家門為夫婿增光而書中足為後世楷模者其人生卻都是坎坷不

幸的7-8 句寫出書寫權力之本質原本這些女子是柔弱貞順的卻因此書而得以

傳世施氏曾銓選六部主事前述詩人則將貞節烈女之節操德行與政權教化結合

在一起政府的旌表立祠的表揚機制使女子的高貴品行不至淹沒不彰而女子

建立閨門的行為典範可以建立淳美善良的風俗但「興頑立懦權」則頗有思考

225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的空間此四字除了建立符合倫理綱常的行為準則外還要堅強百姓們的意志

在危難時能用最大的犧牲包括生命來維持理想的存在而這理想的內涵則

隱含著統治政權的延續與護衛

余英時分析漢代循吏在文化傳播中所扮演的角色與作用他將中國文化分為

大小傳統並解釋「大傳統或精英文化是屬於上層知識階級的而小傳統或通俗

文化則屬於沒有受過正式教育的一般人民」96而漢代循吏則扮演了文化傳播者的

角色之所以如此余氏指出因為循吏是親民之官「循吏」之名始於《史記》的〈循

吏列傳〉從此成為中國正史列傳的典型至《清史稿》依然沿用余氏更言

漢代的大傳統以儒教為主體而儒教的基地則在社會而不在朝廷因此循

吏在發揮『師』的功能時他事實上已離開了『吏』的崗位他所奉行的

不復是朝廷法令而是大傳統的中心教義由於中國的大傳統並非寄身於

有組織的宗教所以它的傳播的任務才落到了俗世人物的循吏的肩上漢

代大傳統的傳播者借用《周禮》的名詞可稱之為『師儒』循吏便是以

『師儒』的身份從事『教化』工作的97

而文本尚有擔任教諭提督學政訓導等教育行政工作之創作者清廷的中

央教育制度中央最高教育行政機關為國子監其下設有祭酒司業等教官總理

監務以及博士助教學正學錄等各級教員在地方教育行政上各省設提

督學道擔任地方教育的最高行政官員以負責學校事務政風及科舉等事務

雍正 4 年(1726)提督學道改稱提督學政在地方官學上設有府學政使府提調

府儒學教授州學正縣儒學教諭府州縣下設立縣訓導以掌管地方教育事

務98

而臺灣清據初期隸屬於福建省由福建提督學道統理教育事務但因臺灣海

外孤島路途遙遠改由分巡台廈兵備道兼理學政康熙 23 年(1684)改由臺廈兵

備道兼任朱一貴事變後改由巡臺御史負責至雍正 5 年(1727)改為巡臺漢御史

96 余英時〈中國古代死後世界觀的演變〉載於《中國思想傳統的現代詮釋》臺北聯經出版社1993頁 168 97 余英時〈中國古代死後世界觀的演變〉載於《中國思想傳統的現代詮釋》臺北聯經出版社1993頁 198 98 參見種村保三郎《臺灣小史》臺北武陵1991山崎繁樹《1600-1930 臺灣史》臺北武陵1995連橫《臺灣通史》臺北幼獅1977

226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管理乾隆 17 年(1752)則改由巡臺臺灣道兼任光緒元年(1875)改由福建巡撫兼管

光緒 13 年(1887)設臺灣省後由臺灣巡府兼任掌管臺灣教育事務知縣負責地方

教育事務由此可知臺灣學政與官政相結合之特質99

而關於教育行政的最高指導原則順治 9 年(1652)頒六諭計為「1孝順父

母2尊敬長上3和睦鄉里孝訓子孫5各安生理6莫作非為」100

姜添輝以為「由其內容可窺見其重心在於強調傳統文化的倫常思想以及安本分

的觀點並藉由這些觀點的灌輸以達社會安定的目標」101康熙 9 年(1670)頒佈聖

諭廣訓十六條計有

1敦孝悌以重人倫2篤宗教以昭雍睦3和鄉黨以息爭訟4

重農桑以足衣食5尚節儉宜惜財用6隆學校以端士習7黜

異端以崇正義8講法律以儆愚頑9明禮讓以厚風俗10務

本業以定民志11訓子弟以禁非為12息誣告以全善良13

完錢糧(租稅)以省催科(裁判)14戒匿逃以免株連15聯保申

以弭盜賊16解仇忿以重身命等102

除了順治朝所強調的倫常價值觀外並將關注範圍擴大到文化習俗以及社

會規範等層面可以窺見清廷教育行政的最終目標是欲藉由教化途徑以安定社

會光緒 29 年(1903)張百熙等在〈奏定學堂章程〉中提出「至於立學宗旨勿論

何等學堂均以忠孝為本以中國經學為基礎俾學生心術依歸為正」103以至於

光緒 32 年 5 月 2 日清廷公佈的欽定學堂章程第一類是忠君尊孔第二類是尚

公尚武尚實可知清代由內地派遣至臺灣的教育官員實肩負思想教化之重

責大任其主要之任務為導正並建構臺邑人民正確之政治立場與政治意識創作

者日夜身處其氛圍中將其投射於其所創作之主題詩歌中似為合理之解釋

顧炎武論「秦紀會稽山刻石」指出「然則秦之任刑雖過而其坊民正俗之意

99 參見盛清沂王詩琅高樹潘《臺灣史》臺北眾文1988 年種村保三郎《臺灣小史》(臺

北武陵1991)邱奕松《嘉義縣志教育志》嘉義嘉義縣政府1991連橫《臺灣通史》

臺北幼獅1977 等 100 宋鼎宗等《全臺首學資料彙編》頁 61臺南臺南市立文化中心1997 101 姜添輝〈教育社會學觀點的清朝時期臺灣官方儒學的發展與特性〉《臺南師院學報》第 34 期

2001頁 292 102 種村保三郎《臺灣小史》臺北武陵1991頁 151 103 雷國鼎《教育概論》上冊臺北教育文物1976頁 80

227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固為始異于三王也」(《日知錄》卷十七)則中國自秦始皇起便有統治階級提倡禮

教以矯正民間各地不良風俗的政治措施文本創作群共 69 人共有 20 位具有從內

地遊宦臺邑的背景其中官職包括擔任臺邑各地教諭知縣巡臺御史提督學

政訓導等居多而臺邑文人亦具鄉紳背景文本中反覆出現蘊含政治意涵與宣

揚文教的意識

伍對內地與臺邑的指稱反映中央政權與地方邊陲的對峙

清代臺灣貞節烈女詩中出現以內地為中心以臺邑為邊緣之論調例如康

熙朝江日昇〈贊寧靖王朱術桂與五妃殉節二絕〉二首之一「天地乾坤無可寄

飄然海國全其身」(貳頁 28)臺廈道王敏政〈節婦鄭氏詩〉「鬚眉長樂嗤青

史巾幗共姜壯海洲」(壹頁 362)此詩為康熙年間王氏應徵詩之會為鄭治時期

禮官鄭斌女為寫的作品第 4 句稱鄭斌女事跡足以為「海洲」壯事氣勢壯盛

其臺地為「海洲」意指海外神洲顯現出以內地為世界中心點而以臺邑為邊

垂的論點

諸羅諭孫襄〈節婦鄭氏詩〉「扶植綱常吾輩事新詩題徧海東天」(壹頁

367)此詩亦為應徵詩之舉最後一句「新詩題徧海東天」臺邑與內地一水之隔

又處內地東方稱「海東天」可說是其地理位置的說明范咸〈弔五妃墓十二絕

句〉十二首之五「可憐椎髻文身地」(貳頁 258)其它相關文本有以鄭氏王朝禮

官鄭斌女為題之作品

康熙 13 年內地爆發三藩之亂鄭經趁機響應出兵同時將明朝續順公沈瑞接

到臺灣並以禮官鄭斌之女許配之鄭經將明朝王公遷往臺灣並幫助其建立家

庭除了昭示臺灣鄭氏為延續明朝皇權的正統地位外也為了隴絡人心凝聚在

臺灣的明室力量可以說沈鄭兩氏的聯婚是帶有強烈的政治色彩這段婚姻幾年

後卻遭到重大的打擊鄭經去世後鄭克塽繼位親信馮錫范攬權內部局勢日

益混亂身為流亡王公的沈瑞被誤認為身懷鉅資並因此招禍被馮錫范以反間

228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謀逆案件遷連104

父子被殺家屬被囚當沈瑞一家受禍時禮官鄭斌向鄭克塽求情為女兒

開脫並得到首肯就在鄭家父母將女兒救出虎口後得知詳情的鄭女卻毅然決

然決心與丈夫共赴家難並在處理完殉死家人的後事後從容自縊殉夫這件事

在當時引起很大的迴響不論身份貴賤聽聞此事的人都為此感動流淚康熙 23

年清朝佔據臺灣後總督姚啟聖並奏請封誥鄭氏「一品夫人」都統張夢吉並差人

將沈氏一門受難的棺柩送返京安葬105

咸豐朝陳維英〈一品夫人〉(鄭斌女 沈瑞妻)四首之四「鸞章一旦下東都

油壁香車離海隅」(伍頁 182)史載清據臺灣後將沈瑞遺體移葬內地想必鄭

女也隨之移葬故有「油壁香車離海隅」之說而以海邊一角指臺地將其邊緣

化之地理觀可知劉家謀〈謁五妃墓〉二首之一「那知瘴海千重外尚有紅顏

識報恩」(伍頁 319)再如道光年間施瓊芳〈題全臺闡幽錄〉二首之一「海濱

鄒魯風堪采軒使曾勞女史詢」(伍頁 381)施氏為《全臺闡幽錄》題詩書中

多錄臺地節烈女性有為清代臺灣女性寫史的目的詩中稱「海濱」以內地為中

心以臺邑為邊地的意向明顯

王凱泰《臺灣雜詠續詠》十二首之五「故王一去五妃陪海外黃沙賸

幾堆」(《臺灣雜詠合刻續詠十二首》頁 50)同治朝林豪〈五妃墓〉「海角年

年長相守」(《臺灣詩鈔》卷 5頁 93)熊佐虞〈五妃墓限支韻〉「黃土荒題海上

碑」(《臺灣詩鈔》卷 5頁 93)以及光緒朝唐景崧〈五妃墓限支韻〉「海上鵑啼

悲玉帶」 (《臺灣詩乘》卷 5頁 209)周長庚〈拜五妃墓〉「頸血不膏中土鐵

墓門長咽落潮聲」(《臺灣詩乘》卷 5頁 214)

周長庚(1847~1888)號辛仲又號莘仲福建侯官人光緒 10 年(1884)由建陽教

諭調署彰化教諭光緒 14 年發生施九緞以索焚丈單為名的圍城之變周氏因為民

104 蔣師轍《臺游日記》卷 1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7臺灣文獻叢刊第 6 種頁 30記載「康熙二十一年福建總督姚啟聖用間諜陰散其黨約偽賓客司傅為霖內應事洩為霖遇害」丁曰健輯《治臺必告錄》卷 1頁 77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9臺灣文獻叢刊第 17 種記載「行人傅為霖密約十三鎮同日發難事泄錫範並搆陷續順公沈瑞而有其貲人心益失國軒居臺而被刺者再皆姚啟聖所使也 105 事詳見江日昇《臺灣外記》卷 9臺灣文獻叢刊第 60 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

229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請命受誣以致「一官拋擲落拓終身」彰化人士「頌公之德而不衰」周氏

讚揚五妃之死為「頸血不膏中土鐵」以清朝鐵蹄為「中土鐵」相對而言臺邑

為世外之地可知而另一方面五妃成為臺邑歷史人物而非中土人物的意涵就更

為明顯了

本節所述及這 11 位作者中王敏政為康熙朝內地旗人孫襄為康熙朝內地人

陳維英為咸豐朝臺地人施瓊芳為道光朝臺灣縣治人林豪活動於同治朝左右金

門人周長庚為光緒朝內地人熊佐虞光緒朝內地人唐景崧光緒朝內地人生

存年代分佈清朝早中晚各期籍貫有大陸內地也有臺地人士由此推測以邊

陲之姿態而與內地中央相對似乎是清代士人普遍之觀點

黃國昌以為「中國意識」可以分析成六種互相關聯的觀念他舉出的第二種

觀念就是「『世界中心』的地理『中國意識』」「中國人把自己居住的地方視為

世界的中心而以其它地方都是世界的邊疆」106 莊勝全在以康熙朝四位內地親

歷者的觀察內容研究得出「遂使以中國本土為中心的世界觀得以大行其道中國

的文化邏輯逐步套用在對台灣的印象上」107

李國祈在對清代臺灣政治發展史的研究提出「臺灣自康熙時期歸入清帝國

版圖後雍正以降清廷所推行的政策則為使其內地化其目的在使臺灣變成

中國本部各省的一部份108」李氏為所謂的「內地化」乃中國中央政權及傳統典章

制度在臺灣這個邊疆地區的普及與擴張的過程「內地化」就是在政治上「中國

化」在文化上「儒家化」109並以為「大體而言及十九世紀其(臺灣)西部已

開發地區內地化幾已完成」然而我們參照前列詩人之作品即便在李氏所認

定已「內地化」的時期不論其為內地文人或臺邑文人其詩作中乃反映出臺邑

的邊陲位置亦即臺邑被歸為中國一省後其地理位置的觀念仍屬於遠離核心

的邊陲

106 黃國昌《『中國意識』與『臺灣意識』》臺北五南1995頁 12 107 莊勝全〈清康熙朝臺灣印象的轉變以四位親歷者的觀察為例〉《臺灣風物》第 56 卷第 3期2003 年頁 32 108 李國祈〈清季臺灣的政治近代化開山撫番與建省(1875-1894)〉《中華文化復興月刊》第 8卷第 12 期1975 年頁 5 109 李國祈〈清代臺灣社會的轉型〉《中華學報》第 5 卷第 3 期1978 年頁 148

230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然而我們以為文本中雖有臺邑居邊陲之政治意識然其以臺邑貞孝節烈女子

為主題仍是「在地認同」之詩學實踐其雖大量融合中國傳統詩學文化的意涵

與典故然最終目的之一仍是構築臺邑貞節歷史故我們認為其「臺邑邊陲化」

之特質可以引用鄭志明教授的說法加以解釋「所謂自在性格是指文章主體可

以從容地與外來文化相結合以開放的心靈來解消各種衝突情境讓主體文化無

處而不自在承認其邊陲的角色就是要解消邊陲的悲情心態不必向世界的核

心靠攏也不必向中國的核心靠攏脫離了核心的意識宰制自安於邊陲不是

偏安的心態而是無所求於核心以主體的自主性來迎接來自核心的各種挑戰110」

雖然鄭教授所提的是臺灣儒學發展的問題但從文本中看來不論是內地詩

人或本土詩人在接觸到臺邑本地題材時或多或少都會進行內地化與本土化的衝

突與融合而作品最終的主體性還是會回歸於創作場域之在地認同例如陳昭瑛

在〈論台灣的本土化運動〉一文中指出早期的「台灣意識」並未與「中國意識」

衝突甚至是重疊在一起有著相互定義的關係「由於臺灣人是以中國為父母

之國台灣意識自然也以中國意識為起源中國文化漢民族的特有生活方式在

台灣的樣貌是形成『中國式台灣意識』的文化基礎」111而由上文可知所謂「中

國式台灣意識」其地理觀念乃以中國為世界之中心而臺灣為邊陲之地

由於本節文本的作者群有 3 位清代中期的臺邑人所以我們可以推論最遲

在清咸豐道光年間臺邑詩人的地域意識其實已被完整教化出「中國意識」了

而 8 位內地詩人的作品中反覆以「海角」「海國」「海上」的空間述語強調臺

邑相對於核心的「邊陲」地位不斷灌輸與強調台地附屬內地的地理概念即統

治階級的角色為清朝政府

陸小結

縱觀上述所論文本創作活動實有許多政治元素清代考據學風盛行余英

時所言多學為識之學風由內地傳入臺灣專注於客觀知識從詩歌形式發展為

110 鄭志明〈臺灣儒學本土化的發展方向〉載於《第二屆臺灣儒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臺南成功大學中文系1999頁 655-679 111 參見陳昭英《臺灣文學與本土化運動》臺北正中書局1998頁 101-181

231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詩文融合詩序詩註比例增加且內容多為客觀現實事件的敘述可知其對外

在世界的關注而文本創作群的遊宦背景使其關注於教化與移風易俗前述余

英時對中國循吏之分析與清朝《通典》對知縣之職責描述可為舉證而作者若

無官員身份則為臺邑地方儒學鄉紳或與地方官府關係良好或掌地方書院

負有教育子弟之責任而文本所題詠之主題部份具官宦背景或受禍於政治事

件兵亂政治勢力等直接間接造成主題事件的發生

而大部分主角皆與朝廷旌表官修方志等政治活動相關聯而在文本中的象

徵隱喻中女子貞節類同於清政權女子抵抗外來力量的侵略象徵捍衛主權的

存在宣示清朝統治之正當性與合法性而臺邑邊緣言論則反映中國文化融入

臺灣社會整個內化過程的完成清代臺邑文人已接受臺灣為中國領地之一部份

王建曾以今文《尚書》為文本論析西周王朝政治意識中的合法性理念112其得出

的結論有「國家政治疆域的傳承與統一意識」「政治統治權威的合法傳承」「批

判和推翻暴君暴政統治的變革意識」等

雖然尚書是官方性質的文書有別於文本之私人創作但兩相比較可以觀

察出兩者相似處如本文所提出之「五妃詩墳墓之意象反映明政權走向滅亡與結

束」「民變烈女的歌頌反映創作群對清廷統治權的支持與肯定」則與李文所提「政

治統治權威的合法傳承」何其類似而「對內地與臺邑的指稱反映中央政權與地

方邊陲的對峙」則除了如王健所言之「國家政治疆域的傳承與統一意識」「中華

文明hellip即使某個王朝滅亡了後繼的王朝以其合法繼承者的身份完全承襲前朝

的政治遺產完成統一拓展天下疆域的合法政治使命」113因為本文創作群特定

之時空背景深一層反映出所謂天下疆域「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

非王臣」實隱藏著中央與邊疆之對峙114而本文前述所言之三種群體意識實為「漢

文化移植臺邑」政治操作的基礎而我們亦可解析創作群如何合理化清廷統治臺

灣的政治權力

112 王健〈論西周王朝政治意識中的合法性理念mdashmdash以今文《尚書》為中心〉《江海學刊》第 6 期

2003 年 113 同前註頁 141 114 中國商周時代還未出現中國與四夷對應的指稱一直要到「自東周以來才以南蠻北狄東

夷西羌相對而言為言」參考于省吾《釋中國》王元化主編《釋中國》第 3 卷上海文藝出版社

1998頁 1517

232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引用書目

一傳統文獻

丁紹儀《東瀛識略》臺北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7臺灣文獻叢刊第 2 種

王必昌《重修臺灣縣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臺灣文獻叢刊第 113

江日昇《臺灣外記》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臺灣文獻叢刊第 60 種

朱仕玠《小琉球漫誌》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6 臺灣文獻叢刊第 3 種

周元文《重修臺灣府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臺灣文獻叢刊第 66

林焜煌纂《金門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臺灣文獻叢刊第 80 種

陳文達《鳳山縣志》臺北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臺灣文獻叢刊第 124 種

《清一統志臺灣府》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臺灣文獻叢刊第 68

陳壽祺《福建通志臺灣府》臺北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臺灣文獻叢刊 84

許南英《窺園留草》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2臺灣文獻叢刊第 147 種

連 橫《臺灣詩乘》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臺灣文獻叢刊第 64 種

《欽定平定臺灣紀略》臺北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臺灣文獻叢刊

第 102 種

《碑傳選集》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6臺灣文獻叢刊第 220 種

《臺灣通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2臺灣文獻叢刊第 130 種

蔣師轍《臺游日記》臺北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7臺灣文獻叢刊第 6 種

盧德嘉《鳳山縣采訪冊》臺北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 臺灣文獻叢刊第

73 種

二近人論著

王俊勝 2001《清代臺灣鳳山縣詩歌研究》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全臺詩編輯小組 2004 《全臺詩》(1~5 冊)臺南國家臺灣文學館

233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234

江寶釵 1999 《臺灣古典詩面面觀》臺北巨流

余英時 1993 《中國思想傳統的現代詮釋》臺北聯經出版社

洪順隆 1998 《抒情與敘事》臺北黎明文化

許麗芳 2007 《章回小說的歷史書寫與想像以三國演義與水滸傳的敘事為例》臺

北秀威資訊科技

許玉青 2004 《清代臺灣古典詩之地理書寫研究》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硏究所

碩士論文

許東海 2003 《女性帝王神仙先秦兩漢辭賦及其文化身影》臺北里仁書局

畢恆達 2001 《空間就是權力》臺灣心靈工坊

陳昭英 1998 《台灣文學與本土化運動》台北正中書局

張孟珠 2002 《清代貞節的實踐及其困境》國立中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葉嘉瑩 2000 《清詞散論》台北桂冠

葉嘉瑩 2000 《漢魏六朝詩講錄》台北桂冠

黃國昌 1995 《『中國意識』與『臺灣意識』》臺北五南

楊積慶箋校 1980 《吳嘉紀詩箋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歐麗娟 2000 《唐詩的樂園意識》臺北里仁

鮑家麟編 1992 《中國婦女史論集》臺北稻香出版社

  • 文本有以明皇室在臺殉節之五妃為題的作品五妃本事參見江日昇《臺灣外記˙弁言》丁紹儀《東瀛識略》等皆有記載江日昇站在清朝統治者的立場對鄭氏王朝一直視之為謀逆亂臣但對殉國而死的寧靖王則抱著頌揚的態度而追隨寧靖王殉死的五妃則稱讚其為「且五姬慷慨輕生氣勝男子而臺灣之山川草木能不因此而增光乎」可知五妃殉節之歷史地位與道德價值在清康熙年間即已確定
  • (《雲林縣採訪冊˙藝文》頁206)
Page 20: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ir.lib.ksu.edu.tw/bitstream/987654321/13221/2/21%D... ·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 曾玉惠 ∗ 摘要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由上述前人研究成果得知有關本文主題之研究尚有發展空間故本文擬

以清代貞節烈女詩歌為研究之文本嘗試從作品之敘事架構與書寫策略來建構作

者群之政治意識內涵之分析

貳五妃詩墳墓之意象反映明政權走向滅亡與結束

文本

有以明皇室在臺殉節之五妃為題的作品五妃本事參見江日昇《臺灣外記

弁言》丁紹儀《東瀛識略》等皆有記載江日昇站在清朝統治者的立場對鄭

氏王朝一直視之為謀逆亂臣但對殉國而死的寧靖王則抱著頌揚的態度49而追

隨寧靖王殉死的五妃則稱讚其為「且五姬慷慨輕生氣勝男子而臺灣之山川草

木能不因此而增光乎」50可知五妃殉節之歷史地位與道德價值在清康熙年

間即已確定

丁紹儀《東瀛識略》記五妃事較詳51包括甯靖王與妻妾來臺潛居殉國以

至安葬的經過甯靖王在桂王兵敗後跟隨鄭成功到臺灣已失去皇室地位與權

柄的王孫生活所需須自行張羅52迨康熙 22 年鄭氏軍敗鄭克塽降清晚明

最後據點也消失了明王決定殉國詢問五名姬妾的意見結果六人同死丁氏

且詳記五位女子姓氏名稱並詳記五妃墓在「魁斗山麓」53且補記後人稱之為「五

烈墓」

49 江日昇《臺灣外記弁言》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臺灣文獻叢刊第 60 種1960頁 13「設使術桂不死則其名不傳亦與敗葉腐草同寂寂而無聞不幾為臺灣之山靈所笑乎惟其從容就義無慚勝國遺風」江寶釵《臺灣古典詩面面觀》頁 33臺北巨流1999「寧靖王自縊身亡五妃殉情受到推崇與愛戴這種『氣節』自勵似乎是超越朝代的認同成為一種集體認同」 50 參見江日昇《臺灣外記弁言》頁 13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 年臺灣文獻叢刊第 60 種 51

丁紹儀《東瀛識略》頁 105臺北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7臺灣文獻叢刊第 2 種「五妃墓在臺邑仁和里為前明甯靖王姬妾葬所甯靖名術桂太祖九世孫遼王後流賊破荊州避亂至浙唐王封為長陽王旋請讓與兄子改封甯靖桂王命監 鄭鴻逵軍師潰偕鄭成功至臺墾田數十甲自給鄭氏歸命甯靖曰『時逢大難遠潛海外今死期至矣汝輩聽自便』時元妃已故姬袁氏王氏秀姑梅姊荷姊僉曰『王能全節妾等願從』先同縊於室甯靖書絕命詩畢亦自經眾舁甯靖柩於鳳山縣竹滬與元妃合窆而瘞五姬於里之魁斗山麓後人又稱五烈墓」 52 丁紹儀《東瀛識略》頁 105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7「墾田數十甲自給」 53 據許南英《窺園留草》頁 13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2臺灣文獻叢刊第 147 種「墓在臺南城外新昌里」墓碑題曰「明寧靖王從死五妃之墓 」因時代變遷行政區域重新劃分故里名有異而墓碑標題當為後人所增

208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中國旌表女子不同的行為價值都用不同的稱謂這點可以說是承襲了中國傳

統文化中「諡號」的精神與方法以「烈」稱之可見其行為價值在於棄絕生之

欲望而選擇死亡的強烈意志《臺灣外記》記朱術桂與五妃殉節前後細節且寫明

五位殉節女子的身份乃為姬妾文云「其元配羅氏早逝惟有侍姬袁氏蔡氏

荷姑梅姊秀姑五人而已」54而高拱乾《臺灣府志》與周元文《重修臺灣府志》

皆採陳元圖〈明寧靖王傳〉文入傳原文云「王hellip 妾媵五棺埋於文賢里大林邊

去王墓三十里擬表為『五烈墓』」至康熙 58 年陳文達纂《鳳山縣志》中同樣附

有陳元圖所撰王傳然行文已完全不同全文云「妾媵五棺埋於臺灣仁和里魁

斗山豎其碑曰『明寧靖王從死五妃墓』去王墓三十里」55

黃典權以為引同文而完全兩樣主要原因為「『鳳志』是根據當時的實況大大

地把陳元圖的傳文竄改過」56並以為「五妃之名與五烈之表含義很有異趣」黃

氏雖未明言此異趣之內涵然其對於被稱為「五妃」的原因卻有推斷「按照明

代規制袁氏等五人自然不能躋身於妃子她們之所以被稱『五妃』主要原因是義

烈感人認為非稱以『妃子』不足以顯旌其碩節」57

至乾隆《重修臺灣縣志》「妾媵五棺埋於魁斗山去王墓三十里今稱為

五妃墓」58殉節後於後代文獻資料中則由姬妾之身份59晉升為皇權時期中女子

尊貴身份的名號「妃子」清代臺灣古典詩壇中以此為題者大多稱五妃如康熙

朝施世榜〈弔殉節五妃墓〉乾隆朝六十七詩云「吁嗟五妃巾幗真堪旌」嘉慶朝

章甫〈五妃廟〉道光朝劉家謀〈謁五妃墓〉同治朝林豪〈五妃墓〉我們可以說

整個清治時期文人對五妃地位的提昇是認同的

清代臺灣古典詩壇中曾以五妃為題創作總共有 29 位作者其中康熙年間的作

者有 4 人乾隆嘉慶年間 12 人道光咸豐年間 6 人光緒年間 5 人生存年代不

54 江日昇《臺灣外記》(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卷 10臺灣文獻叢刊第 60 種頁 433 55 陳文達《鳳山縣志》(臺北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卷 9臺灣文獻叢刊第 124 種頁138 56 黃典權〈明寧靖王五妃考證〉《臺灣風物》第 20 卷第 1 期( 1970 年 2 月)頁 16 57 黃典權〈明寧靖王五妃考證〉《臺灣風物》頁 16第 20 卷第 1 期1970 年 2 月 58 王必昌《重修臺灣縣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卷 11臺灣文獻叢刊第 113 種頁 388 59

關於五妃之姓名與地位之排行參見黃典權〈明寧靖王五妃考證〉《臺灣風物》第 20 卷第 1期1970 年 2 月

209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詳者有 2 人60其生存創作年代平均分佈於清據臺灣的各個朝代而作者為臺籍身

份者有 10 人具備遊宦身份者有 11 人擔任的官職多與地方文教方面相關另有

8 位不具官銜的內地詩人這些內地作者滯臺時間普遍並不長滯臺不長當以印象

及感受最為強烈的主題人物為創作題材而各朝代詩人持續以五妃的主題創作

可見五妃殉節已非歷史上之單一事件而附有更深刻的意義而同為殉節人物

捨臺邑歷史上其它殉節女子而取五妃取捨之間的動機令人玩味

而最早以五妃為題的作品首現康熙朝王禮陳文達《臺灣縣志藝文志》包

括林中桂施世榜施陳慶何借宜等同樣標題為〈弔殉節五妃墓〉前 3 人據文

獻記載同為臺邑人士許玉青以為其為南明遺民作品中寄寓在臺漢人心中「對

已故的明代政權猶懷有明祚情懷此詩可視為南明遺民對明祚的感懷」並指出

五妃詩題的兩大義為「明祚延長」「軀捐從王」兩大要義61然葉嘉瑩教授指出

判斷一首詞中有無比興寄託之意究竟當以什麼標準來作為依據的問

題helliphellip以為第一當就作者生平之為人來做判斷第二當就作品敘寫之口吻

及表現之神情來做判斷第三當就作品所產生之環境背景來做判斷62

我們搜羅三位詩人之作品林中桂僅有〈弔殉節五妃墓〉一首無法參照

而施世榜據《福建通志臺灣府人物》所載為「晉江人籍鳳山拔貢生」63其所

流傳詩作中有〈靖臺隨軍入鹿耳門〉中有「僻嶠潢池弄王師待廓清」(全臺詩

全臺詩智慧型資料庫)若施果真心懷南明斷不能有此作品而施陳慶除五妃

詩外僅有〈打鼓山〉傳世兼之生平不詳無法由其它詩作取得旁證以釐清

其是否為南明遺民然清領初期清廷對臺邑防範甚嚴若其為南明遺民為何

會成為「臺灣諸生」且官修之《臺灣縣志》標註為「茂才」《重修鳳山縣志》標

註為「庠生」64雖不至有官身但為與官府關係良好殆無疑問詩既「在心為志

發言為詩」若真有如此澎湃之故明情懷為何又僅只一首

60熊佐虞與祝道椿不詳但可以經由記錄其詩的地方志或詩集的創作年代推算其大略的創作時間 61 許玉青「清代臺灣古典詩之地理書寫研究」(中央中文碩士論文2004)頁 139140 62參見葉嘉瑩《清詞散論》(臺北桂冠2000)頁 251 63 見陳壽祺《福建通志臺灣府》(臺北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臺灣文獻叢刊 84 種頁855 64 施陳慶之生平不詳《全臺詩》稱其為「臺灣諸生」詳見第 2 冊頁 50

210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若以雍正時來臺之張湄為例張湄(~)字鷺州號南漪又號柳漁

浙江錢塘人考《清一統志臺灣府》載張湄為 「錢塘人雍正中以御史巡臺灣

嚴稽冒籍校士公明」65張氏既為內地詩人其活動的時期為雍正朝當時清廷

對地方的控制仍嚴格若臺邑五妃命題果真寓託對南明之感懷那必然是種普遍

性的共同認知則如張湄此種背景的遊宦以五妃為題創作的可能性就不存在了

更何況後期詩人以此創作不絕我們只能推測清據前期五妃命題或有可能寄託

詩人對明朝的感懷後期則未必為如此

如朱仕玠〈五烈墓〉「百年荒塚在寧比玉鉤斜漫墮三春淚驚摧五朵花

瘴鄉空葬骨絕海竟無家」(貳頁 388)朱仕玠(1712~)字璧豐又字璧峰

號筠園福建建寧縣人朱氏於乾隆 28 年以儒學教諭之身分抵達鳳山魯仕冀為

其作品《小琉球漫誌》寫序中以為其書詳細描寫臺灣山川草木人情風俗66而陳

璦婷稱其詩作「觀察臺灣的地理氣後與物產」「貼近臺灣的風土民情」67但朱

氏於本篇論文文本中除此詩外未有其它作品可知五妃之創作非徒以女子殉

夫之節烈情操為重點顯現其足以為臺邑歷史文化中的文化主題

而乾隆年間六十七〈弔五妃廟〉一詩其體裁為歌行體篇幅較長敘事色

彩濃厚包含較多人物形象與事件情節的描寫原詩如下

東風駘蕩天氣清載馳驄馬春巡行刺桐花底林投畔森然古墓何崢嶸

路旁老人為余泣當年一線存前明天兵既克澎湖島維時臺海五烈皆捐

生至今坏土都無恙誰為守護勞山精雲封馬鬣連衰草四圍怪石爭縱

橫時聞鬼母悲啼苦想見仙娥笑語聲歲歲里民寒食節椒漿頻奠陳香

羹滿目荒涼已感歎更聽此語尤傷情有明歲晚多節義樵夫漁父甘遭

烹島嶼最後昭英烈頑廉懦立蠻婦貞田橫從死五百皆壯士吁嗟乎

五妃巾幗真堪旌(貳頁 247)

六詩以第一人稱觀點敘事12 句先寫明創作動機春季天清氣爽適合出遊

在這美好的季節騎馬踏青點出季節氣候旅遊方式說明訪五妃墓的緣起

65 《清一統志臺灣府名宦(本朝)》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臺灣文獻叢刊第 68 種頁 36 66 朱仕玠《小琉球漫誌》(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6)頁 2~3 67 陳璦婷〈再現南臺灣二百年前風物mdash朱仕玠《瀛涯漁唱》析論〉《東方人文學誌》第 1 卷第 2期2002 年 6 月頁 127

211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第 34 句則直接點明主題描寫古墓的現況作者乾隆年間宦臺距五妃殉節

年代已久遠古墓蕭然寂寥5 至 10 句寫民間對五妃事蹟的評價既言路人提及

五妃詩都會傷心流淚民間對此歷史案件應耳熟能詳深入人心埋身之處能保

存無恙當是有心人善意維護周全反映詩人創作當時五妃在臺灣民間的地位

1516 句寫當時應時的節日民間也會準備祭品祭拜慰靈可見五妃的地位在乾

隆朝已由凡人升格為具有宗教色彩的人格神2122 句點出五妃殉節的精神價值

足以為後世楷模宣揚表彰其事蹟的背後實有教化百姓移風易俗的政治意涵

末 2 句以歷史上著名的田橫事件相提並論將臺邑歷史之單一事件與中國歷史聯

結六詩先寫景後敘事再評論末了抒懷敘述角度多變融情於景表達

出作者較真切的感覺與看法與其他僅只空泛評論的五妃詩歌有別

六十七(~)號居魯滿州鑲紅旗人其人據〈番社采風圖考提要〉

一文所載「清乾隆九年以戶科給事中奉命巡視臺灣在任三年曾與同官范

咸纂輯『重修臺灣府志』同時留心殊風絕俗並珍視海東文獻」六氏既為滿

人其出遊至五妃墓當無悼念前明之意其身為巡臺御史政蹟為歷史肯定

或有「留心殊風絕俗」之用心

莊勝全提及「英國文化史家Peter Burke在研究 17 世紀英國旅遊者至義大利旅

遊的情形時發現由於不同的生活背景(宗教語言氣候與習俗)致使旅遊者對

於不同群體間所洩露的文化差距往往有銳利的觀察也就是這些旅遊者會特別留

心他們認為是奇特的事物上他們的旅遊記錄便是在文化刻板印象(cultural

stereotype)與個人觀察(personal observation)間交織互動而成」68六氏以內地官宦而

為臺邑風土之詩與莊氏所言旅遊者外來客的角色相當而其所言不同群體從

種種跡象可知乾隆朝臺灣接收中華文化的薰陶尚不夠久遠還在經歷所謂「內

地化」的過程因此臺邑比諸內陸確實像是不同群體然外來客(如六氏)所觀察

到的除莊氏所言之「文化差異」還有「文化類同」據此可知外來詩人對臺邑

印象的記錄實亦參與臺邑文化歷史的建構

五妃詩中有以後人身份感嘆前朝的人與事以及對明朝與鄭氏王朝興衰的評

68 莊勝全〈清康熙朝臺灣印象的轉變---以四位親歷者的觀察為例〉《臺灣風物》第 56 卷第 3 期

2003 年頁 56

212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論詩人對五妃的弔古有時會與明王朝的覆滅連結在一起從而使敘述的觸角

觸及更深層的政治意識的層面乾隆時任巡臺御史兼理學政范咸〈弔五妃墓十二

絕句〉十二首之一「明亡已歷四十載死節猶然為故明荒塚有人頻下馬真

令千古氣如生」(貳頁 258)

范咸(~)字貞吉號九池又號浣浦浙江仁和人根據范詩分析

前 12 句提及明亡及五妃殉死此處將其死亡定位為為明朝亡國而殉節故在詩

歌中將五妃與明政權劃上等號而第 34 句寫荒涼的墳墓卻能引來有心人絡繹不

絕的拜訪是因為其慷慨氣節足以使精神不朽全文敘述觀點一致范氏身為

遊宦詩人實與前文所述六氏一樣注意到臺邑區域性文化歷史故五妃人與事

寫入臺地歷史實與其政治背景有莫大的關連如施世榜寫五妃詩而論及明朝政

事施世榜〈弔殉節五妃墓〉「回首可憐明季世相臣事業不堪云」(壹頁 234)

而前所言六十七〈弔五妃廟〉以及林中桂〈弔殉節五妃墓〉等皆是歐麗娟提到

由於死亡與人世間最大的聯繫或是死後世界最接近陽光的界限厥在於

分隔陰陽的一抔黃土mdashmdash一個可供緬懷紀念的具體憑藉縹緲的魂靈既是

抽象而不可捉摸以憑空想像的成分居多但是人死所歸的墓塋丘隴卻

如同一切物質一樣具有實質可觸的屬性既是安頓死者的居處可免於生

死混雜所帶來的種種問題又無礙於作為死者精神的象徵和死後生命的依

附之地69

但五妃事件中墳墓的形象為何特別鮮明除了歐氏所言其為「一抔黃土mdashmdash

一個可供緬懷紀念的具體憑藉」「死者精神的象徵和死後生命的依附之地」便

於民間傳說的流傳外如同前文所言清政府積極將五妃與明王朝劃上等號不

斷修繕突顯五妃葬身之所的舉動就如同不斷清除明政權(或漢政權)殘存的勢力

試圖將明王朝永遠塵封深埋於不見天日的墳墓對其統治權不可有絲毫之影響與

撼動故歷朝有官方修繕的動作

如《臺灣詩乘》載「臺南寧南門下有五妃墓道碑為乾隆十一年臺灣道莊

年所立刻巡臺御史六十七范咸之詩」70以及《福建通志臺灣府古蹟》「乾隆

69 歐麗娟《唐詩的樂園意識》臺北里仁2000 年頁 386 70 連橫《臺灣詩乘》卷 2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 年臺灣文獻叢刊第 64 種頁 50

213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間兩巡院命同知方邦基重修且立碑於南門外曰「五妃墓道」71而終清治時

期以貞節烈女為主題的作品以五妃與鄭月娘最多而後者是因為有宋永清召

集徵詩之會一舉而有 18 位詩人共襄盛舉故若論自發性的題詠為詩應以五妃

為題者最多且以五妃為題之作品各朝均有自康熙至光緒作品未曾斷絕而

內地詩人佔一半以上其中一半又具遊宦身份作者為臺邑詩人者又多站在統

治者立場故由生前的明朝郡王姬妾跨越生死界線而成五妃由民間感念傳頌

而至清朝官府迎入延平郡王陪祀至五妃墓而神異靈跡顯現民眾祭拜虔誠而至

五妃廟發展至臺地民間神祇以至為古蹟勝景而為臺灣歷史文化在客觀現實

世界具體可感的一部份成為臺邑歷史上的文化語碼72可以說是臺邑社會構築本

土集體記憶的典型範例

就如同前言所提及的是「異族婦人在家族中的角色隨其丈夫而定隨丈夫之

尊卑而尊卑」這五人在生時身份為皇族之妾殉節的對象不僅是一個男性

還擴大成為這位男性所代表的中央皇權亦即明朝政權許東海提及

屈〈騷〉中種種女性書寫的目的主要不在呈現女性世界的客觀風貌相

反地卻藉以作為隱喻傳統男性政治建構中倫理秩序問題的紛云雜遝因

此從屈〈騷〉以來辭賦中的女性書寫其背後的創作本質無非還是

回歸男性中心的文學運轉機制而且具有濃烈而明顯政治意涵73

許氏所言雖為辭賦但種種跡象顯示此說法應能適用於清代臺地五妃主題

的詩歌亦即以五妃殉節死亡為主題的作品其實隱喻著朱術桂所代表的明朝政

權五妃隨夫殉國實乃隱含著明政權滅亡的悲劇結局

第二我們可以考量到五妃之題詩有大量的作品都以其葬身之墳墓為題

而墳墓在中國文化中一直都代表著一種終結完了以及與現實世界有永遠跨不

過涇渭分明的鴻溝74畢恆達如此陳述空間「空間絕不是一個價值中立的存在

71 陳壽祺《福建通志臺灣府臺灣縣冢墓》卷 47頁 145臺灣文獻叢刊第 84 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 72 葉嘉瑩《漢魏六朝詩講錄》頁 121臺北桂冠2000「符號學理論認為當一個符號在它的傳統文化中使用很久的時候它就形成了一個 code----語碼使你一看到它就會產生某些固定的聯想」 73 參見許東海《女性帝王神仙先秦兩漢辭賦及其文化身影》臺北里仁書局2003 年

頁 50 74 參考前文關於五妃詩歌之評述

214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或是人們活動的背景它一方面滿足人類遮蔽安全與舒適的需求一方面更展

現了人們在某時某地的社會文化價值和心理認同」75於是由五妃所代表的明朝

政權就被詩人們所題詠的五妃墓永遠的鎮壓了結了變成一個歷史的符碼

永遠封存在時間的長河之中

那些試圖推翻新政權的反清復明的思想隨著五妃事件進入臺地人民的集體

記憶五妃墓成為一個勝景古蹟也成為對前朝追弔哀念的象徵被放逐至另

一個另一個世界如同人們永遠不能起死回生明政權也被封於古墓之中進入

歷史一去不返了如此我們可以解釋清政權對殉節明朝的寧靖王與五妃的善

意我們由此也可以解讀終清一朝詩人對五妃事件的題詠內涵

參民變烈女的歌頌反映創作群對清廷統治權的支持與肯定

文本反映創作群對主角人物命運之探索與思考著重於人物與政治千絲萬縷

的聯繫從而表現出臺邑明清兩代統治集團的抉擇與判斷

清乾隆林爽文事變中有劉烈女殉節事劉氏生平見諸臺邑地方志乾隆 53 年

之《欽定平定臺灣紀略》記劉女殉節事76此文以奏聞之敘述口吻簡明扼要陳述事

件之來龍去脈與方志傳文不同並無穿插人物自剖心志之獨白文末評論烈女

行蹟並懇請旌表彰顯更可見此文之用途乃對上奏聞之作

賀伯代所撰〈烈女劉滿姑傳〉77文章增加了劉氏家族中另一烈士之述寫即

劉亨基之子挺刃護父之烈舉而劉女見大勢已去奔赴小池也增添了旁人勸阻譬

解之言劉女之回答則顯見其智慧識見豐富了烈女人物內涵而臨死之前劉

女與賊人之衝突則化為對話表現之賊言充滿恫嚇意味而劉女回答「我名家女

豈懼死乎汝等生當太平甘為逆亂官軍至碎屍萬段矣」則完全站在統治

階級立場發聲

75 畢恆達《空間就是權力》臺灣心靈工坊2001頁 2 76 《欽定平定臺灣紀略》卷 62頁 998 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臺灣文獻叢刊第 102 種 77 《碑傳選集》(四)臺灣文獻叢刊第 220 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6頁 557

215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首先《彰化縣志》中劉女之死乃在懼怕受辱而此文則自言為「名家女」

稱對方「逆亂」則烈女與賊人之對抗已提昇為國家與叛逆份子的對立而前

面各志文所未有之「官軍至碎屍萬段矣」更充滿為清政權宣傳劉女已轉為

國家發聲器之角色可知劉滿姑之旌表入祠備受朝廷重視其政治意涵不言

可喻而前面志文始終保存著劉女被虐殺之記載於此文被刪節可知對人物之

悲憐所引發對人生命運之思考認知已非此文所著重者光緒年間之《臺灣通志》

對烈女之記載則轉為簡單扼要僅為事件重點之交代78 但劉女殉節事發生於

清朝中期一直至清末雖詳略有別然仍保留對此人物之記錄再加上旌表之

慎重其事入祀與建祠皆為官方主導故可視為地方志書建構臺地女性貞烈典範

以加強對臺政治控治力量之典型範例

清乾隆年間的錢唐諸生陳裴文〈劉烈女〉以林爽文事變中遇難烈女劉滿姑為

戀父必甘白刃蹈滿姑死烈刃死孝罵賊不畏遭群凶滿姑死孝還以忠

三尺刀光一尺水滿姑知生不知死君恩隆祀臺灣城滿姑雖死仍如生

史乘千秋載奇節劉郡丞女年十七(參頁 167)

此詩以客觀觀點敘事前 8 句為兩兩相對之對句第 1357 句寫烈女殉

節獲旌之關鍵過程因戀父未能及時離開兇地因罵賊而遭難先為刀傷後跳水

而死事平後受君王旌表更得入官祠受後世香火第 2468 句則重複相同的

句式每句僅更動數字重點在強調人物的行為價值末 2 句則寫其精神生命的

不朽傳世全詩偏於主觀評論對人物事蹟僅為概括重點說明陳斐文生平不詳

但為內地詩人無疑至嘉慶年間蕭綸也有〈臺灣三仁詩〉詩文如下

臺灣淨掃無風塵天子下詔褒三仁三仁何姓氏一為壽同春淡水縣丞

老幕賓丞亡攝官克復城出兵勦賊死賊營其一嶺南客 國子生寓彰

化糾義民其姓李氏喬基名守鹿仔港有成績戰牛馬莊終殞身 同時

見此二義士一弱女子尤絕倫滿姑年十七父曰劉郡丞賊先執丞次脅

姑 姑不受辱泣且嗔蹈河不死罵益烈白璧雖碎聲錚錚是三人者微且

輕非將非吏非守臣身雖死義分甘沉淪幸遇天子大聖明幽遐必矚

78 《臺灣通志》〈資料(二)文職冊〉臺灣文獻叢刊第 130 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2頁 804

216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名教是敦曰此三人縱疏賤磊落大節宜弔旌詔建祠宮楹桷維新有

司歲時祀以特牲為問蟻賊起事辰士民奔走婦女被掠何無一人能

及此三人吁嗟乎人人且有忠孝情盍至三仁祠下一聽天子命祀之恩綸

(肆頁 234)

蕭詩體裁為歌行體篇幅較長以客觀第三人稱觀點敘述夾有議論與抒情

對人物身份背景以及事件發生的經過有詳細的描寫三仁者稱三位在事變仍稟

持著節操正義剛強不屈奮勇抗賊的義士而清政府在民變平定後下詔褒揚

三人並興建三仁祠命地方政府歲時節令予以祭祀後世永念

而這三位義士身份背景各異第一位名叫壽同春事變發生時為淡水縣丞的

幕賓年紀已經大了在縣丞遇變身亡他危亂中一肩擔起責任率兵勦賊不

幸死在賊營第二位名叫李喬基為寄寓彰化的內地人具國子生身份在亂事

中集結民間力量變頗有成績但不幸在牛馬莊戰死第三即是劉郡丞之女蕭

氏對劉滿姑的敘述最為詳盡也許是因為劉氏的事蹟最具傳奇色彩對於三仁

事件的價值與清政府褒揚的動機在作品中也進行討論蕭詩雖為文學作品實

已具記史的作用且歌行體句式長短自由用語淺白尤利於傳播蕭綸據《全

臺詩》所載「字子山江蘇太倉人嘉慶年間(1796~1820)貢生著《樊村草堂

詩集》」」(全臺詩全臺詩智慧型資料庫)

然則寫臺灣烈女劉滿姑的兩位詩人皆內地人士而劉烈女為內地官宦之女

隨父赴任而喪命於臺邑因此而成為臺灣列女歷史其中一員然為何以劉女為詩

者臺邑詩人缺席此可疑之處

劉滿姑罵賊不屈而為亂兵所殺後為清廷封為三仁並下詔建祠祭祀宣示

著清朝統治權的正當性與絕對性褒揚滿姑罵賊而亡的義烈行為足以教育臺地

民眾必須忠於清朝反覆一再灌輸教育臺地百姓必須遵從的政治歸屬盧建榮曾

提出「一位漢人婦女絕不容許異族染指其身體於此漢女身體是一種漢人國家

主權的隱喻」79林爽文民變雖非漢胡之對立與衝突但劉女為清廷官吏縣丞之女

對抗的是民變中的暴民此對立衝突也隱含兩種政治勢力的對抗包括兩個群族

79 盧建榮〈從男性書寫材料看三至七世紀女性的社會形象塑模〉《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報》第 26 期1998 年頁 18

217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對物質包含食物土地性等各種資源的佔有與爭奪這點與中國歷史上漢胡勢

力對立的性質相當

因此我們可以這樣推定劉女的身體成為清治臺地權力的展現場烈女力拒

事變外在武力侵辱隱喻著清廷對臺地的所有權不可被被侵犯劉女死前面對侵

犯的態度與言語以及死亡方法的描述這樣剛烈行為的極度刻劃與突顯使劉

女抗暴的決心與影響力大為提高促使臺邑男性興起女子猶能如此保家衛國身

為男兒怎可不奮發而這種百姓為國犧牲意識與認知的養成對統治階級而言

實是鞏固政權一個重要的手段故可窺知劉滿姑事跡之所以能受到清廷大家宣揚

的潛在原因80

又如陳維英〈為王樹生明府題姊姒三節圖〉「乾坤存王氣女子識綱常人

是松梅竹心如冰雪霜後先三不朽生死一齊香況我鬚眉輩貞忱豈可忘」

(伍頁 199)反覆陳述著女子之所以能實踐綱常倫理是因為統治階級教化百姓成

功而女子都能夠捨生取義況且我們鬚眉男兒報國犧牲豈能後人陳詩服膺統

治階級的意識型態而此統治階級則為清朝廷

中國傳統上有士人殉國與女子殉節被類同化的傾向故詩歌書寫殉節的烈

婦也常別有隱喻如明朝末年已有士人以婦女死節或守節的選擇來比擬士大夫

殉節與守節的問題以臣殉國如婦殉夫者如晚明袁崇文〈黎烈婦傳〉云「臣事

君與婦事夫論者嘗相提其義皆取於致命遂志」81以及徐枋〈與葛瑞五書〉舉時

人的說法「殉節為易守節為難為烈婦易為節婦難」82顏元云「明末死節

之臣閨中義婦耳」83亦有士人為詩引節婦來比喻忠臣的如孫枝蔚〈朱矞三母

費太孺人貞節詩〉之一「節婦如忠臣所難非一死立孤能有成庶可光前史」

84以及吳嘉紀〈程寡婦歌〉

80 盧建榮〈從男性書寫材料看三至七世紀女性的社會形象塑模〉《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報》第 26 期1998 年頁 12 81 袁崇文(1595 年進士)〈黎烈婦傳〉載於屈大均(輯)《廣東文選》《北京圖書館古籍珍本叢刊》冊 117卷 15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康熙 26 年(1687)三閭書院刻本影印本1989 年頁 507 82 徐枋〈與葛瑞五書〉《居易堂集》卷 2頁 1 上下 83 李塨纂王源訂《顏習齋先生年譜》(附載於顏元《顏元集》)卷上「辛亥(康熙 10 年1691)37歲」條下冊頁 735 84 孫枝蔚〈朱矞三母費太孺人貞節詩〉《溉堂後集》卷 3《溉堂集》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頁 6 下

218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心志不改伊維寡婦忠臣忠臣識大義臨難往往致其身婦人脂口澤膚

十人九人腸肺愚節操曷繇自勵門戶胡能獨扶君不見程寡婦hellip夫死婦

不死祇緣黃口兒女須題攜85

等皆是而吳德功〈洪烈婦〉

山水毓貞媛乾坤鍾間氣鹿溪洪氏女少小知大義相攸郭阿奴二十

婚始字賦性靜而貞德容兼洵備百輛未盈門凶信忽傳至阿母默無

語阿爺言甚秘連理樹折枝比翼鳥分翅賢哉女聰明倉猝知其意

外聞薤露音聒耳夜不寐妾命實不猶君魂歸何處扯碎同心結滂沱

兩行淚膏木誰為容鉛華屏弗御身披侍嫁衣耳挂定盟珥欲效梁家

婦私將刀劓鼻欲效王氏妻親持斧斷臂全體遭毀傷所受反自棄

惟念夫遽亡不如從夫去生前不同牢死後共埋地擁衾臥空床絕粒

忘飲食急延良醫來醫來云不治切脈知血虧聞聲識腸碎娘勸啜茶

湯爺勸吃餅餌烈女誓弗肯含淚惻然對女子節不移忠臣心無二

兩語昔曾聞今豈易其志願娘勿悲酸願爺勿涕泗翹首盻蒼天婺星

空際墜頃刻魂歸陰不瞑張目眥鮮血兩腔填姑嫜來駭異面色猶如

生從容赴大隧性命弁髦輕巾幗鬚眉愧鹿溪諸紳耆拜迎擁塗次

鹿溪諸父老稱揚遍市肆滿路焚香楮兩部喧鼓吹名教獨扶持閨烈

千秋著一死重泰山兒女英雄類殉夫未嫁時奇節實非易彤管長流

輝貞珉謹泐記節孝採輶軒我忝與其事綽褉徵門楣旌表乞天賜」

(《瑞桃齋詩稿》全臺詩全臺詩智慧型資料庫)

〈洪烈婦〉雖為詩作然以五言古體長詩之體裁篇幅較長敘述事件前後

變化曲折詳盡其開端雖以客觀第三人稱發展中間模擬各色人物動作聲口將

烈婦絕食而亡的過程進行更長時間更具體詳細的描寫從主角的動作姿態醫

囑診脈親人的照顧死別的淒涼等刻劃出主角面對死亡從容不迫的形象而

「女子節不移忠臣心無二」「一死重泰山兒女英雄類殉夫未嫁時奇節實

非易」亦同樣以節婦比忠臣而以婦女死節或守節的選擇來與士大夫殉國與否

來相比擬而陳肇興〈題烈婦張沈氏殉節事〉(古體九解)

蔦蘿泛長風根莖無斷絕由來連理枝生死不相別君不見張烈婦慷

85 吳嘉紀〈程寡婦歌〉楊積慶箋校《吳嘉紀詩箋校》卷 12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頁349

219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慨殉夫勇且烈婦姓沈氏名心娘十八于歸張家郎舉案齊眉慕孟光如

膠如漆樂且未央忽忽五年載弄之璋二豎入室夫病於床求神問藥

淚睫承眶一朝怛化五內崩裂如沃湯大哭一聲氣結無語娣姒急申

救阿翁欲言不言淚如雨曰汝有孤兒在旦夕須哺乳長跪謝阿翁

妾心堅如銅兒生有祖累姑嫜妾身雖死兒可長夫沒無人侍巾帚妾身

不去誰為偶黃泉會有相見時升天入地妾從之明珠為夫斂綺羅為夫

裝執紼扶柩上北邱歸來拜姑泣媳身未亡如已亡綰我同心縷著我

嫁時衣孤燈耿耿酸風吹尺組畢命人不知人不知舉家奔救烏烏啼

生同衾死同穴青塚巢鴛鴦飛鳴自成匹謂予不信如曒日人慕婦烈

且貞我作歌戒貪生吁嗟乎女子仗義能殺身何迺國家多全軀保妻

子之庸臣(《雲林縣採訪冊˙藝文》頁 206)

陳詩第 1 段 1 至 6 句以比興開端以蔦蘿與連理枝來比喻生死不離的夫妻情

感並引出烈婦殉夫的主題第 2 段 7 至 14 句以客觀敘事觀點寫烈婦之姓名歸

寧夫家後的幸福家庭生活第 3 段 15 至 24 句寫詳細描寫夫婿病起不測以至於身亡

的經過作者善用人物表情刻劃其心理狀態如寫烈婦「淚睫承眶」寫家翁「欲

言不言淚如雨」極力寫喪夫喪子後悲慘的情狀第 4 段 25 至 34 句作者模擬烈婦

與家翁的對話以代言體各自表述殉死與否的考量第 5 段 35 至 43 句作者模擬烈

婦聲口敘述依禮安葬夫婿後從容殉死的過程第 6 段 44 至 56 句為事件收尾作

結敘事觀點一變為作者以第一人稱自述說明為此詩之創作動機將臣節與婦

節類比並提並以諷刺那些偷生忍辱臣子全詩敘事觀點多變人物情事介紹較

為完整情感神態刻劃細緻且以人物對話鋪陳情節頗具戲劇搬演效果

陳肇興(1831~)字伯康號陶村臺灣府彰化縣治(今彰化市)人為

清代中期臺邑著名文人《全臺詩》稱其「有個人心靈世界及理想抱負的抒寫

詩作的關懷重心亦往往與生民百姓密切相關在形式上陳氏習慣以長篇歌行來

抒懷言志詩作風格雄健豪邁」並稱其「肇興之詩胎息於杜甫可視為清

中葉臺灣文壇之『詩史』」

陳氏曾從鹿港拔貢廖春波讀書於彰化白沙書院和蔡德芳曾維精廖景瀛

合稱「白沙書院四傑」同治元年(1862)戴潮春事變拒絕戴氏之拉攏遂遁入武

西堡(今集集)之牛牯嶺山中是年 7 月謀刺戴氏失敗幾瀕於險境著有《咄咄吟》

220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一書詳錄戴案經過(參見全臺詩全臺詩智慧型資料庫)故其詩作有述寫現實

社會歷史風貌的企圖

林翠鳳曾舉陳氏《陶村詩稿咄咄吟》中的詩作分析其儒士的性格更以

其詩歌中不同時刻所追摩的前賢而得出其共同的特點始終堅定支持既有的朝

廷以及篤志排拒外來騷亂勢力並以為「陳肇興在顛沛流離中始終不移其為大

清朝廷臣民的立場」86同樣在文本中的作品亦表現出忠於君王朝廷之思想

許夢青〈自書吳烈婦傳後〉

誰能輕一死慷慨赴重泉不減忠臣節方知烈婦賢心爭秋月皎節勵

古松堅慚愧偷生輩雖生亦枉然(《鳴劍齋遺草》)

許夢青(1870~1904)字炳如又字荊石蔭亭泮名夢青號劍漁又號

雲客冰如高陽酒徒許氏為鹿港邑庠生其祖母賀太安人以節孝旌於朝

奉詔入祀彰化節孝祠其歷乙未割臺上書唐景崧又在日軍攻臺時隨練勇赴

八卦山抗拒抗日行為失敗後又逢四次家喪一生際遇曲折由官家子弟一變

為落拓文士《全臺詩》稱其「歷盡人世滄桑半生苦況盡託於詩」「以奔放

絕足之才為自由不羈之行遂一轉而為跌蕩詩人」可見其浪漫氣質許常安

評曰「雖時有浪漫 自由清狂豪放之作風然其實質乃具有嚴肅悽涼

寫實之社會骨格故其詩多為心底之聲時代之反映」(參見全臺詩全臺詩智

慧型資料庫)

許詩著重於烈婦慷慨赴死的義烈行為其以客觀評論方式開展將忠臣與烈

婦臣道與婦道相互比附所著重是烈婦行為在中國傳統倫理的道德價值而

其襲用詩歌中具文化意涵的文學意象如秋月古松在中國詩歌中皆為貞節幽

靜的象徵若《全臺詩》稱其「潛心詩文以舒胸中塊磊」則此詩以「慚愧偷生

輩雖生亦枉然」或可相彷彿則進一步以文本婦女尚能以死殉節而身為男

兒卻臨難茍免故詩作中往往有鬚眉男兒且不如之慨歎

86 林翠鳳〈從《陶村詩稿咄咄吟》看陳肇興之儒士性格表現〉《臺中技術學院學報》第 1 期2000 年 6 月頁 21

221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肆貞節烈婦的書寫反映漢文化移植臺邑的認同

中國大約在西漢末期儒家學說完成統一折衷諸子學說的目標墊定其在

漢朝學政界的絕對獨尊的權威地位而轉而以經學的形式面世成為後世中國

思想的主流87由於思想上的獨尊儒術漢以後的統治王朝也都以儒家經典為國家

教養人材的基礎因此後世士人的思想不免有儒家學說之色彩在不同程度上成

為儒家的信徒而儒學中所具備的現世務實群體的特質以及「內聖外王」

的人生實踐理想使得士人的眼光始終注視著百姓之福址關心人民的生計而

「風俗淳美」便是理想現世世界的基礎《詩經大序》「美教化移風俗」

《禮記樂記》「移風易俗莫善於樂」《荀子王制篇》「美風俗」《辭

海》也對風俗提出解釋「多數人之精神的一致表現歷時久遠型為定式足以

拘束個人之行為支配實際生活者也」88

而《漢書地理志》則進一步將風俗與聖王德政結合在一起以為百姓有五

常之性因為各地之自然環境與個人秉性氣質的差異因此各地的風俗便會隨自

然地理與人文背景的不同而有差異與此同時風俗又跟聖王的王教相關聯是

聖明君主展現教化的場域故云

凡民含五常之性而其剛柔緩急音聲不同繫水土之風氣故謂之風

好惡取捨動靜亡常隨君上之情欲故謂之俗孔子曰『移風易俗莫

過於樂』言聖王在上統理人倫必移其而易其末此混同天下一之中

和然後王教成也89

而由聖王至士大夫至百姓階級社會的層層影響傳播發展出中國傳統文化

中所謂由上而下風行草偃式的思考邏輯最典型的是杜甫「致君堯舜上再使

風俗淳」所展現的邏輯演繹而要如何由上而下這牽涉到前文所說的中國文化

特質中「內在超越」的要求因此王教在移風易俗的政策理念上主要乃是以『統

理人倫』為根本核心對淳美風俗的追求就會從最根本的人倫秩序的建立與維

87 劉靜貞〈劉向《列女傳》的性別意識〉《東吳歷史學報》第 5 期1999 年 3 月頁 3「儒家學說真正浸透漢朝的學政界確立經學的絕對權威其實已是元帝至王莽之世也就是到了前漢的最後五十年間原為諸子之一的儒家才完成其統一折衷諸子思想的目標而以經學的形式展現」 88 修訂本《辭海》下冊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41頁 3199 89 《漢書地理志》臺北鼎文書局1983頁 1640

222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持著手詩人作品中反覆出現的教化百姓移風易俗的追求往往伴隨著現實事

件中倫常綱紀的成立與破壞一起出現並成為一種執著的詠歎匯流入中國詩歌

的傳統文化90

烈婦鄭月娘生平首見周元文編纂之《重修臺灣府志》91傳文後更附有〈徵詩

小引〉一文並附上鳳山縣令宋永清等 18 位文人之徵詩作品康熙 47 年鳳山縣令

宋永清倡議當時臺灣官紳以鄭女為題進行創作由方志附有引文與詩歌原文可

見當是轟動地方之風雅盛事92《全臺詩》稱宋氏為「善察民情雅意文教頗有

宦績」(全臺詩全臺詩智慧型資料庫)既雅意文教則此次徵詩不免寓有教化

功能

《重修臺灣府志》所載〈徵詩小引〉記錄當時風雅的徵詩之舉93並註明主

要的目的是為了「青史不遺願徵詩而表著海天生色」可見徵詩活動除了是詩

人消遣怡情之舉也寄寓著希望能留下可供後人學習景仰的婦女典範書寫地方

史實的意圖謝貴文以為「可見發起人宋永清深受當時官員與文士的肯定與愛戴

他亦透過此徵詩活動提倡文風獎勵貞節達到以文學教化風俗的目的」94然此

徵詩之會透露出兩項訊息即文本之教化目的以及此會之後以鄭月娘為題之

詩作消聲匿跡可見文本題詠之對象若為平民百姓相較於前文陳永華女及鄭斌

女兩位烈婦可知其受到關注及賦予的意涵會隨之減少

《重修臺灣府志人物志》總共收錄了 18 首詩作95此徵詩之舉是康熙 47 年

90 歐麗娟《唐詩的樂園意識》臺北里仁2000頁 90「王教在移風易俗的成就上主要乃是

以『統理人倫』為根本核心因此對風俗的探討也就不外乎種種人與人之間的對應關係以及由

此衍生的社會秩序與人性特質的範疇」「標示出社會群體的生活感受與心靈狀態的一般趨向而

人人切身相關的行為依據和心靈歸屬的問題也包含在其中」 91 周元文《重修臺灣府志》卷 8〈人物志貞節〉臺灣文獻叢刊第 66 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頁 272後亦附有〈徵詩小引〉與諸詩原文為「鄭氏月娘者泉之南安石井人也年十九歸儒士王曾儒家曾儒食貧志學 甫閱年以病卒翁以貧故欲即葬月娘跪泣告乞得暫停眾謂夫死不忍恝 然常情也越數日語其翁願死從夫葬翁駭然囑鄰媼勸止月娘曰『吾當夫病劇時即以死許之義不可移』比後提防稍疏投繯而逝邑侯宋公嘉 其節通聞上憲獲褒獎焉侯親祭其墳額其廬曰『百年今日』蓋侯挽詩 有『百年今日乾坤老』之句也合葬依仁里內園路西」 92 徵詩之舉發生時間點為何學者以參與者之到卸任時間推斷以為康熙 47 年為確詳見王俊勝《清代臺灣鳳山縣詩歌研究》文化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2002頁 118-119 93 周元文《重修臺灣府志》卷 8〈人物志貞節〉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頁 272 94 謝貴文〈清代鳳山知縣宋永清的政績〉《高市文獻》第 18 卷第 1 期2005 年 3 月頁 38 95 第一首的作者為鳳山知縣宋永清康熙 43 年(1704)來臺任官《全臺詩》稱其「善察民情雅意文教頗有宦績工詩」第二首為臺廈道王敏政康熙 43 年(1704)至康熙 49 年(1710)來臺任官《全

223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發生距離康熙 23 年清朝平臺臺灣納入清朝版圖已有二十餘年南部的經營如

諸羅縣城衙署文廟學校皆有初步規模宦遊人士創作詩歌的風氣推動了

臺地的文風而諸詩於方志上排列的順序大概以官位高低來決定先後故內地

詩人作品排在前面而臺邑詩人作品排在後面這樣的情形呼應了前文所言臺灣

早期詩壇以遊宦詩人為主而臺邑有志於參與科舉的士人開始與清據初期的內

地統治階級進行交流與結合發展出初期的詩歌創作

除了籍貫生平不詳的張師文內地宦遊來臺的人士有 8 人所擔任有關文教

方面的官職如教授教諭等有 4 人而任職知縣的宋永清與任職臺廈道的王

敏政後世則對其有「善察民情雅意文教」「待人仁厚」「百姓賴以全生」等

關心民情之評價作者為臺邑人士則有 9 人大都具有增生廩生拔貢等鄉紳

身份施世榜更有「樂善好施」「農民咸受其利」等佳評扮演著臺灣地方民

間勢力首領的角色由此推知以鄭烈婦為題的徵詩之舉實具有地方輿論意見

的性質

而林華昌〈節婦鄭氏詩〉「獨挈綱常萬古寒」(壹頁 361)林氏為清康熙

43 年調任臺灣府儒學教授孫襄〈節婦鄭氏詩〉「扶植綱常吾輩事新詩題徧

海東天」孫氏為清康熙 37 年授福安教諭後改任臺灣諸羅縣為教諭李欽文〈節

婦鄭氏詩〉「輕生重節植綱常」(貳頁 40)李氏曾任福建南靖訓導張士箱〈節

臺詩》稱其「待人仁厚尤加惠原住民嚴禁通事社商之剝削濫派遇歲荒歉極 力為民申請賑恤百姓賴以全生」第三首作者為臺灣府儒學教授林華昌康熙 43 年(1704)來臺第四首作者為臺灣縣儒學教諭陸登選康熙 43 年(1704)至康熙 47 年(1708)在臺任官第五首作者為鳳山縣學教諭吳周禎康熙 42 年(1703)來臺第六首作者為臺灣諸羅縣教諭孫襄第七首作者為臺灣人陳聖彪康熙 47 年(1708)的副貢《全臺詩》稱其「善文工詩」第八首作者為張師文清康熙年間人生平不詳第九首作者為守戎張駥清康熙 47 年(1708)來臺任臺灣水師協標左營守備第十首作者為桐城人孫日高第十一首為臺灣府治東安坊人李欽文《重修臺灣府志》稱其「廩生」而《全臺詩》稱其「清康熙 60 年(1721)歲貢生曾任福建南靖訓導能文工詩」第十二首作者為張纘緒《全臺詩》稱其「清康熙五十年(1711)臺灣貢生」《重修臺灣府志》稱其「廩生」第十三首作者為張士箱《全臺詩》稱其「清康熙四十一年(1702 年)東渡來臺落居鳳山次年入鳳山縣學後為臺灣府學生員補增生廩生迄雍正十年(1732)五十九歲時成為歲貢生」為科舉業而移居臺灣鳳山第十四首作者為鳳山縣人鄭應球《全臺詩》稱其「性情耿介崇尚氣節」在朱一貴事件時為逃避朱氏同黨招募「夜晚攜妻子遁逃」可知當時鄭氏政治傾向是站在清朝政府一方又稱「主掌縣書院教席長達十餘年有益地方文教甚多」可見著重於民間百姓教化培養文風第十五首作者為臺灣諸羅縣人鄭鳳庭《全臺詩》稱其為「清康熙年間廩生」第十六首作者為康熙年間臺灣增生鄭煥文生平不詳第十七首作者為臺灣縣人施世榜為康熙 36 年(1697)拔貢《全臺詩》稱其「樂善好施興築水圳農民咸受其利」第十八首詩作者為鳳山縣人李廷綱只知其為康熙年間人生平不詳以上為鄭烈婦詩歌相關作者下文引詩處對作者即不再進行介紹

224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婦鄭氏詩〉「 風謠傳海內千古尚相看」(壹頁 425)張氏於乾隆 2 年出任漳

州府學訓導王敏政〈節婦鄭氏詩〉「苦節高風重栢舟輶軒問俗首先求」(壹

頁 362)

王氏於康熙 43 年移分巡臺廈道前列作者皆以烈婦鄭月娘為主題著重於女

子實踐德行的價值足以為後世樹立以生命維護綱常倫理的典範如王敏政所言

「問俗」帶有濃厚的移風易俗的目的乾隆年間六十七〈弔五妃墓〉 島嶼最後

昭英烈頑廉懦立蠻婦貞」(貳頁 247)六十七於乾隆 9 年以戶科給事中奉命

巡視臺灣朱澐〈李節孝〉「聖朝傳採柏舟篇海外旌揚李母賢」(貳292)

朱氏於乾隆 12 年調任鳳山縣訓導秦定國〈五妃墓〉二首之二「海表觀風

題墓道陽秋有筆墨痕新祇緣千古綱常係豈獨傷心弔五人」(參頁 147)

同治朝林豪〈詠臺陽古蹟十二首五妃墓〉「何幸教化行閨門」(《臺灣詩鈔》

卷 5頁 106)將閨門的教化與五妃事蹟結合起來於是這個單一的歷史事件便被賦

予移風易俗實踐聖王政教的任務這作品也就隱含出政治教化的色彩

道光咸豐年間劉家謀〈海音詩〉一百首之九九「匆匆六甲光彤史況沐

皇風二百年」(伍頁 308)劉氏於道光 29 年調臺灣府學訓導劉氏自註的詩序

並言 「今入版圖將二百載矣列聖相承昭然禮法有不共被涵濡哉近周光邰明

經欲輯臺郡節烈勒成一編誠盛舉也」劉氏歌功頌揚清政府以為臺邑經兩百

年教化婦女貞節德行的培養成果斐然以統治階層的角度來考量兩位烈婦之行

為價值頗具政治意涵道光年間施瓊芳〈題全臺闡幽錄〉二首之二「寡鵠貞

鴛萃一編旌祠會錫九重天依然婦誥回鸞及能使夫名附驥傳彤管有人風繼

起碧霄終古月難圓誰言婉嬺煢煢質已握興頑立懦權」(伍頁 381)

第 2 首點明此書所收人物並足堪為天子旌表之節婦貞女女子能實踐婦德

同樣也能澤被家門為夫婿增光而書中足為後世楷模者其人生卻都是坎坷不

幸的7-8 句寫出書寫權力之本質原本這些女子是柔弱貞順的卻因此書而得以

傳世施氏曾銓選六部主事前述詩人則將貞節烈女之節操德行與政權教化結合

在一起政府的旌表立祠的表揚機制使女子的高貴品行不至淹沒不彰而女子

建立閨門的行為典範可以建立淳美善良的風俗但「興頑立懦權」則頗有思考

225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的空間此四字除了建立符合倫理綱常的行為準則外還要堅強百姓們的意志

在危難時能用最大的犧牲包括生命來維持理想的存在而這理想的內涵則

隱含著統治政權的延續與護衛

余英時分析漢代循吏在文化傳播中所扮演的角色與作用他將中國文化分為

大小傳統並解釋「大傳統或精英文化是屬於上層知識階級的而小傳統或通俗

文化則屬於沒有受過正式教育的一般人民」96而漢代循吏則扮演了文化傳播者的

角色之所以如此余氏指出因為循吏是親民之官「循吏」之名始於《史記》的〈循

吏列傳〉從此成為中國正史列傳的典型至《清史稿》依然沿用余氏更言

漢代的大傳統以儒教為主體而儒教的基地則在社會而不在朝廷因此循

吏在發揮『師』的功能時他事實上已離開了『吏』的崗位他所奉行的

不復是朝廷法令而是大傳統的中心教義由於中國的大傳統並非寄身於

有組織的宗教所以它的傳播的任務才落到了俗世人物的循吏的肩上漢

代大傳統的傳播者借用《周禮》的名詞可稱之為『師儒』循吏便是以

『師儒』的身份從事『教化』工作的97

而文本尚有擔任教諭提督學政訓導等教育行政工作之創作者清廷的中

央教育制度中央最高教育行政機關為國子監其下設有祭酒司業等教官總理

監務以及博士助教學正學錄等各級教員在地方教育行政上各省設提

督學道擔任地方教育的最高行政官員以負責學校事務政風及科舉等事務

雍正 4 年(1726)提督學道改稱提督學政在地方官學上設有府學政使府提調

府儒學教授州學正縣儒學教諭府州縣下設立縣訓導以掌管地方教育事

務98

而臺灣清據初期隸屬於福建省由福建提督學道統理教育事務但因臺灣海

外孤島路途遙遠改由分巡台廈兵備道兼理學政康熙 23 年(1684)改由臺廈兵

備道兼任朱一貴事變後改由巡臺御史負責至雍正 5 年(1727)改為巡臺漢御史

96 余英時〈中國古代死後世界觀的演變〉載於《中國思想傳統的現代詮釋》臺北聯經出版社1993頁 168 97 余英時〈中國古代死後世界觀的演變〉載於《中國思想傳統的現代詮釋》臺北聯經出版社1993頁 198 98 參見種村保三郎《臺灣小史》臺北武陵1991山崎繁樹《1600-1930 臺灣史》臺北武陵1995連橫《臺灣通史》臺北幼獅1977

226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管理乾隆 17 年(1752)則改由巡臺臺灣道兼任光緒元年(1875)改由福建巡撫兼管

光緒 13 年(1887)設臺灣省後由臺灣巡府兼任掌管臺灣教育事務知縣負責地方

教育事務由此可知臺灣學政與官政相結合之特質99

而關於教育行政的最高指導原則順治 9 年(1652)頒六諭計為「1孝順父

母2尊敬長上3和睦鄉里孝訓子孫5各安生理6莫作非為」100

姜添輝以為「由其內容可窺見其重心在於強調傳統文化的倫常思想以及安本分

的觀點並藉由這些觀點的灌輸以達社會安定的目標」101康熙 9 年(1670)頒佈聖

諭廣訓十六條計有

1敦孝悌以重人倫2篤宗教以昭雍睦3和鄉黨以息爭訟4

重農桑以足衣食5尚節儉宜惜財用6隆學校以端士習7黜

異端以崇正義8講法律以儆愚頑9明禮讓以厚風俗10務

本業以定民志11訓子弟以禁非為12息誣告以全善良13

完錢糧(租稅)以省催科(裁判)14戒匿逃以免株連15聯保申

以弭盜賊16解仇忿以重身命等102

除了順治朝所強調的倫常價值觀外並將關注範圍擴大到文化習俗以及社

會規範等層面可以窺見清廷教育行政的最終目標是欲藉由教化途徑以安定社

會光緒 29 年(1903)張百熙等在〈奏定學堂章程〉中提出「至於立學宗旨勿論

何等學堂均以忠孝為本以中國經學為基礎俾學生心術依歸為正」103以至於

光緒 32 年 5 月 2 日清廷公佈的欽定學堂章程第一類是忠君尊孔第二類是尚

公尚武尚實可知清代由內地派遣至臺灣的教育官員實肩負思想教化之重

責大任其主要之任務為導正並建構臺邑人民正確之政治立場與政治意識創作

者日夜身處其氛圍中將其投射於其所創作之主題詩歌中似為合理之解釋

顧炎武論「秦紀會稽山刻石」指出「然則秦之任刑雖過而其坊民正俗之意

99 參見盛清沂王詩琅高樹潘《臺灣史》臺北眾文1988 年種村保三郎《臺灣小史》(臺

北武陵1991)邱奕松《嘉義縣志教育志》嘉義嘉義縣政府1991連橫《臺灣通史》

臺北幼獅1977 等 100 宋鼎宗等《全臺首學資料彙編》頁 61臺南臺南市立文化中心1997 101 姜添輝〈教育社會學觀點的清朝時期臺灣官方儒學的發展與特性〉《臺南師院學報》第 34 期

2001頁 292 102 種村保三郎《臺灣小史》臺北武陵1991頁 151 103 雷國鼎《教育概論》上冊臺北教育文物1976頁 80

227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固為始異于三王也」(《日知錄》卷十七)則中國自秦始皇起便有統治階級提倡禮

教以矯正民間各地不良風俗的政治措施文本創作群共 69 人共有 20 位具有從內

地遊宦臺邑的背景其中官職包括擔任臺邑各地教諭知縣巡臺御史提督學

政訓導等居多而臺邑文人亦具鄉紳背景文本中反覆出現蘊含政治意涵與宣

揚文教的意識

伍對內地與臺邑的指稱反映中央政權與地方邊陲的對峙

清代臺灣貞節烈女詩中出現以內地為中心以臺邑為邊緣之論調例如康

熙朝江日昇〈贊寧靖王朱術桂與五妃殉節二絕〉二首之一「天地乾坤無可寄

飄然海國全其身」(貳頁 28)臺廈道王敏政〈節婦鄭氏詩〉「鬚眉長樂嗤青

史巾幗共姜壯海洲」(壹頁 362)此詩為康熙年間王氏應徵詩之會為鄭治時期

禮官鄭斌女為寫的作品第 4 句稱鄭斌女事跡足以為「海洲」壯事氣勢壯盛

其臺地為「海洲」意指海外神洲顯現出以內地為世界中心點而以臺邑為邊

垂的論點

諸羅諭孫襄〈節婦鄭氏詩〉「扶植綱常吾輩事新詩題徧海東天」(壹頁

367)此詩亦為應徵詩之舉最後一句「新詩題徧海東天」臺邑與內地一水之隔

又處內地東方稱「海東天」可說是其地理位置的說明范咸〈弔五妃墓十二絕

句〉十二首之五「可憐椎髻文身地」(貳頁 258)其它相關文本有以鄭氏王朝禮

官鄭斌女為題之作品

康熙 13 年內地爆發三藩之亂鄭經趁機響應出兵同時將明朝續順公沈瑞接

到臺灣並以禮官鄭斌之女許配之鄭經將明朝王公遷往臺灣並幫助其建立家

庭除了昭示臺灣鄭氏為延續明朝皇權的正統地位外也為了隴絡人心凝聚在

臺灣的明室力量可以說沈鄭兩氏的聯婚是帶有強烈的政治色彩這段婚姻幾年

後卻遭到重大的打擊鄭經去世後鄭克塽繼位親信馮錫范攬權內部局勢日

益混亂身為流亡王公的沈瑞被誤認為身懷鉅資並因此招禍被馮錫范以反間

228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謀逆案件遷連104

父子被殺家屬被囚當沈瑞一家受禍時禮官鄭斌向鄭克塽求情為女兒

開脫並得到首肯就在鄭家父母將女兒救出虎口後得知詳情的鄭女卻毅然決

然決心與丈夫共赴家難並在處理完殉死家人的後事後從容自縊殉夫這件事

在當時引起很大的迴響不論身份貴賤聽聞此事的人都為此感動流淚康熙 23

年清朝佔據臺灣後總督姚啟聖並奏請封誥鄭氏「一品夫人」都統張夢吉並差人

將沈氏一門受難的棺柩送返京安葬105

咸豐朝陳維英〈一品夫人〉(鄭斌女 沈瑞妻)四首之四「鸞章一旦下東都

油壁香車離海隅」(伍頁 182)史載清據臺灣後將沈瑞遺體移葬內地想必鄭

女也隨之移葬故有「油壁香車離海隅」之說而以海邊一角指臺地將其邊緣

化之地理觀可知劉家謀〈謁五妃墓〉二首之一「那知瘴海千重外尚有紅顏

識報恩」(伍頁 319)再如道光年間施瓊芳〈題全臺闡幽錄〉二首之一「海濱

鄒魯風堪采軒使曾勞女史詢」(伍頁 381)施氏為《全臺闡幽錄》題詩書中

多錄臺地節烈女性有為清代臺灣女性寫史的目的詩中稱「海濱」以內地為中

心以臺邑為邊地的意向明顯

王凱泰《臺灣雜詠續詠》十二首之五「故王一去五妃陪海外黃沙賸

幾堆」(《臺灣雜詠合刻續詠十二首》頁 50)同治朝林豪〈五妃墓〉「海角年

年長相守」(《臺灣詩鈔》卷 5頁 93)熊佐虞〈五妃墓限支韻〉「黃土荒題海上

碑」(《臺灣詩鈔》卷 5頁 93)以及光緒朝唐景崧〈五妃墓限支韻〉「海上鵑啼

悲玉帶」 (《臺灣詩乘》卷 5頁 209)周長庚〈拜五妃墓〉「頸血不膏中土鐵

墓門長咽落潮聲」(《臺灣詩乘》卷 5頁 214)

周長庚(1847~1888)號辛仲又號莘仲福建侯官人光緒 10 年(1884)由建陽教

諭調署彰化教諭光緒 14 年發生施九緞以索焚丈單為名的圍城之變周氏因為民

104 蔣師轍《臺游日記》卷 1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7臺灣文獻叢刊第 6 種頁 30記載「康熙二十一年福建總督姚啟聖用間諜陰散其黨約偽賓客司傅為霖內應事洩為霖遇害」丁曰健輯《治臺必告錄》卷 1頁 77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9臺灣文獻叢刊第 17 種記載「行人傅為霖密約十三鎮同日發難事泄錫範並搆陷續順公沈瑞而有其貲人心益失國軒居臺而被刺者再皆姚啟聖所使也 105 事詳見江日昇《臺灣外記》卷 9臺灣文獻叢刊第 60 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

229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請命受誣以致「一官拋擲落拓終身」彰化人士「頌公之德而不衰」周氏

讚揚五妃之死為「頸血不膏中土鐵」以清朝鐵蹄為「中土鐵」相對而言臺邑

為世外之地可知而另一方面五妃成為臺邑歷史人物而非中土人物的意涵就更

為明顯了

本節所述及這 11 位作者中王敏政為康熙朝內地旗人孫襄為康熙朝內地人

陳維英為咸豐朝臺地人施瓊芳為道光朝臺灣縣治人林豪活動於同治朝左右金

門人周長庚為光緒朝內地人熊佐虞光緒朝內地人唐景崧光緒朝內地人生

存年代分佈清朝早中晚各期籍貫有大陸內地也有臺地人士由此推測以邊

陲之姿態而與內地中央相對似乎是清代士人普遍之觀點

黃國昌以為「中國意識」可以分析成六種互相關聯的觀念他舉出的第二種

觀念就是「『世界中心』的地理『中國意識』」「中國人把自己居住的地方視為

世界的中心而以其它地方都是世界的邊疆」106 莊勝全在以康熙朝四位內地親

歷者的觀察內容研究得出「遂使以中國本土為中心的世界觀得以大行其道中國

的文化邏輯逐步套用在對台灣的印象上」107

李國祈在對清代臺灣政治發展史的研究提出「臺灣自康熙時期歸入清帝國

版圖後雍正以降清廷所推行的政策則為使其內地化其目的在使臺灣變成

中國本部各省的一部份108」李氏為所謂的「內地化」乃中國中央政權及傳統典章

制度在臺灣這個邊疆地區的普及與擴張的過程「內地化」就是在政治上「中國

化」在文化上「儒家化」109並以為「大體而言及十九世紀其(臺灣)西部已

開發地區內地化幾已完成」然而我們參照前列詩人之作品即便在李氏所認

定已「內地化」的時期不論其為內地文人或臺邑文人其詩作中乃反映出臺邑

的邊陲位置亦即臺邑被歸為中國一省後其地理位置的觀念仍屬於遠離核心

的邊陲

106 黃國昌《『中國意識』與『臺灣意識』》臺北五南1995頁 12 107 莊勝全〈清康熙朝臺灣印象的轉變以四位親歷者的觀察為例〉《臺灣風物》第 56 卷第 3期2003 年頁 32 108 李國祈〈清季臺灣的政治近代化開山撫番與建省(1875-1894)〉《中華文化復興月刊》第 8卷第 12 期1975 年頁 5 109 李國祈〈清代臺灣社會的轉型〉《中華學報》第 5 卷第 3 期1978 年頁 148

230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然而我們以為文本中雖有臺邑居邊陲之政治意識然其以臺邑貞孝節烈女子

為主題仍是「在地認同」之詩學實踐其雖大量融合中國傳統詩學文化的意涵

與典故然最終目的之一仍是構築臺邑貞節歷史故我們認為其「臺邑邊陲化」

之特質可以引用鄭志明教授的說法加以解釋「所謂自在性格是指文章主體可

以從容地與外來文化相結合以開放的心靈來解消各種衝突情境讓主體文化無

處而不自在承認其邊陲的角色就是要解消邊陲的悲情心態不必向世界的核

心靠攏也不必向中國的核心靠攏脫離了核心的意識宰制自安於邊陲不是

偏安的心態而是無所求於核心以主體的自主性來迎接來自核心的各種挑戰110」

雖然鄭教授所提的是臺灣儒學發展的問題但從文本中看來不論是內地詩

人或本土詩人在接觸到臺邑本地題材時或多或少都會進行內地化與本土化的衝

突與融合而作品最終的主體性還是會回歸於創作場域之在地認同例如陳昭瑛

在〈論台灣的本土化運動〉一文中指出早期的「台灣意識」並未與「中國意識」

衝突甚至是重疊在一起有著相互定義的關係「由於臺灣人是以中國為父母

之國台灣意識自然也以中國意識為起源中國文化漢民族的特有生活方式在

台灣的樣貌是形成『中國式台灣意識』的文化基礎」111而由上文可知所謂「中

國式台灣意識」其地理觀念乃以中國為世界之中心而臺灣為邊陲之地

由於本節文本的作者群有 3 位清代中期的臺邑人所以我們可以推論最遲

在清咸豐道光年間臺邑詩人的地域意識其實已被完整教化出「中國意識」了

而 8 位內地詩人的作品中反覆以「海角」「海國」「海上」的空間述語強調臺

邑相對於核心的「邊陲」地位不斷灌輸與強調台地附屬內地的地理概念即統

治階級的角色為清朝政府

陸小結

縱觀上述所論文本創作活動實有許多政治元素清代考據學風盛行余英

時所言多學為識之學風由內地傳入臺灣專注於客觀知識從詩歌形式發展為

110 鄭志明〈臺灣儒學本土化的發展方向〉載於《第二屆臺灣儒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臺南成功大學中文系1999頁 655-679 111 參見陳昭英《臺灣文學與本土化運動》臺北正中書局1998頁 101-181

231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詩文融合詩序詩註比例增加且內容多為客觀現實事件的敘述可知其對外

在世界的關注而文本創作群的遊宦背景使其關注於教化與移風易俗前述余

英時對中國循吏之分析與清朝《通典》對知縣之職責描述可為舉證而作者若

無官員身份則為臺邑地方儒學鄉紳或與地方官府關係良好或掌地方書院

負有教育子弟之責任而文本所題詠之主題部份具官宦背景或受禍於政治事

件兵亂政治勢力等直接間接造成主題事件的發生

而大部分主角皆與朝廷旌表官修方志等政治活動相關聯而在文本中的象

徵隱喻中女子貞節類同於清政權女子抵抗外來力量的侵略象徵捍衛主權的

存在宣示清朝統治之正當性與合法性而臺邑邊緣言論則反映中國文化融入

臺灣社會整個內化過程的完成清代臺邑文人已接受臺灣為中國領地之一部份

王建曾以今文《尚書》為文本論析西周王朝政治意識中的合法性理念112其得出

的結論有「國家政治疆域的傳承與統一意識」「政治統治權威的合法傳承」「批

判和推翻暴君暴政統治的變革意識」等

雖然尚書是官方性質的文書有別於文本之私人創作但兩相比較可以觀

察出兩者相似處如本文所提出之「五妃詩墳墓之意象反映明政權走向滅亡與結

束」「民變烈女的歌頌反映創作群對清廷統治權的支持與肯定」則與李文所提「政

治統治權威的合法傳承」何其類似而「對內地與臺邑的指稱反映中央政權與地

方邊陲的對峙」則除了如王健所言之「國家政治疆域的傳承與統一意識」「中華

文明hellip即使某個王朝滅亡了後繼的王朝以其合法繼承者的身份完全承襲前朝

的政治遺產完成統一拓展天下疆域的合法政治使命」113因為本文創作群特定

之時空背景深一層反映出所謂天下疆域「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

非王臣」實隱藏著中央與邊疆之對峙114而本文前述所言之三種群體意識實為「漢

文化移植臺邑」政治操作的基礎而我們亦可解析創作群如何合理化清廷統治臺

灣的政治權力

112 王健〈論西周王朝政治意識中的合法性理念mdashmdash以今文《尚書》為中心〉《江海學刊》第 6 期

2003 年 113 同前註頁 141 114 中國商周時代還未出現中國與四夷對應的指稱一直要到「自東周以來才以南蠻北狄東

夷西羌相對而言為言」參考于省吾《釋中國》王元化主編《釋中國》第 3 卷上海文藝出版社

1998頁 1517

232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引用書目

一傳統文獻

丁紹儀《東瀛識略》臺北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7臺灣文獻叢刊第 2 種

王必昌《重修臺灣縣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臺灣文獻叢刊第 113

江日昇《臺灣外記》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臺灣文獻叢刊第 60 種

朱仕玠《小琉球漫誌》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6 臺灣文獻叢刊第 3 種

周元文《重修臺灣府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臺灣文獻叢刊第 66

林焜煌纂《金門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臺灣文獻叢刊第 80 種

陳文達《鳳山縣志》臺北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臺灣文獻叢刊第 124 種

《清一統志臺灣府》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臺灣文獻叢刊第 68

陳壽祺《福建通志臺灣府》臺北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臺灣文獻叢刊 84

許南英《窺園留草》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2臺灣文獻叢刊第 147 種

連 橫《臺灣詩乘》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臺灣文獻叢刊第 64 種

《欽定平定臺灣紀略》臺北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臺灣文獻叢刊

第 102 種

《碑傳選集》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6臺灣文獻叢刊第 220 種

《臺灣通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2臺灣文獻叢刊第 130 種

蔣師轍《臺游日記》臺北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7臺灣文獻叢刊第 6 種

盧德嘉《鳳山縣采訪冊》臺北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 臺灣文獻叢刊第

73 種

二近人論著

王俊勝 2001《清代臺灣鳳山縣詩歌研究》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全臺詩編輯小組 2004 《全臺詩》(1~5 冊)臺南國家臺灣文學館

233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234

江寶釵 1999 《臺灣古典詩面面觀》臺北巨流

余英時 1993 《中國思想傳統的現代詮釋》臺北聯經出版社

洪順隆 1998 《抒情與敘事》臺北黎明文化

許麗芳 2007 《章回小說的歷史書寫與想像以三國演義與水滸傳的敘事為例》臺

北秀威資訊科技

許玉青 2004 《清代臺灣古典詩之地理書寫研究》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硏究所

碩士論文

許東海 2003 《女性帝王神仙先秦兩漢辭賦及其文化身影》臺北里仁書局

畢恆達 2001 《空間就是權力》臺灣心靈工坊

陳昭英 1998 《台灣文學與本土化運動》台北正中書局

張孟珠 2002 《清代貞節的實踐及其困境》國立中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葉嘉瑩 2000 《清詞散論》台北桂冠

葉嘉瑩 2000 《漢魏六朝詩講錄》台北桂冠

黃國昌 1995 《『中國意識』與『臺灣意識』》臺北五南

楊積慶箋校 1980 《吳嘉紀詩箋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歐麗娟 2000 《唐詩的樂園意識》臺北里仁

鮑家麟編 1992 《中國婦女史論集》臺北稻香出版社

  • 文本有以明皇室在臺殉節之五妃為題的作品五妃本事參見江日昇《臺灣外記˙弁言》丁紹儀《東瀛識略》等皆有記載江日昇站在清朝統治者的立場對鄭氏王朝一直視之為謀逆亂臣但對殉國而死的寧靖王則抱著頌揚的態度而追隨寧靖王殉死的五妃則稱讚其為「且五姬慷慨輕生氣勝男子而臺灣之山川草木能不因此而增光乎」可知五妃殉節之歷史地位與道德價值在清康熙年間即已確定
  • (《雲林縣採訪冊˙藝文》頁206)
Page 21: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ir.lib.ksu.edu.tw/bitstream/987654321/13221/2/21%D... ·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 曾玉惠 ∗ 摘要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中國旌表女子不同的行為價值都用不同的稱謂這點可以說是承襲了中國傳

統文化中「諡號」的精神與方法以「烈」稱之可見其行為價值在於棄絕生之

欲望而選擇死亡的強烈意志《臺灣外記》記朱術桂與五妃殉節前後細節且寫明

五位殉節女子的身份乃為姬妾文云「其元配羅氏早逝惟有侍姬袁氏蔡氏

荷姑梅姊秀姑五人而已」54而高拱乾《臺灣府志》與周元文《重修臺灣府志》

皆採陳元圖〈明寧靖王傳〉文入傳原文云「王hellip 妾媵五棺埋於文賢里大林邊

去王墓三十里擬表為『五烈墓』」至康熙 58 年陳文達纂《鳳山縣志》中同樣附

有陳元圖所撰王傳然行文已完全不同全文云「妾媵五棺埋於臺灣仁和里魁

斗山豎其碑曰『明寧靖王從死五妃墓』去王墓三十里」55

黃典權以為引同文而完全兩樣主要原因為「『鳳志』是根據當時的實況大大

地把陳元圖的傳文竄改過」56並以為「五妃之名與五烈之表含義很有異趣」黃

氏雖未明言此異趣之內涵然其對於被稱為「五妃」的原因卻有推斷「按照明

代規制袁氏等五人自然不能躋身於妃子她們之所以被稱『五妃』主要原因是義

烈感人認為非稱以『妃子』不足以顯旌其碩節」57

至乾隆《重修臺灣縣志》「妾媵五棺埋於魁斗山去王墓三十里今稱為

五妃墓」58殉節後於後代文獻資料中則由姬妾之身份59晉升為皇權時期中女子

尊貴身份的名號「妃子」清代臺灣古典詩壇中以此為題者大多稱五妃如康熙

朝施世榜〈弔殉節五妃墓〉乾隆朝六十七詩云「吁嗟五妃巾幗真堪旌」嘉慶朝

章甫〈五妃廟〉道光朝劉家謀〈謁五妃墓〉同治朝林豪〈五妃墓〉我們可以說

整個清治時期文人對五妃地位的提昇是認同的

清代臺灣古典詩壇中曾以五妃為題創作總共有 29 位作者其中康熙年間的作

者有 4 人乾隆嘉慶年間 12 人道光咸豐年間 6 人光緒年間 5 人生存年代不

54 江日昇《臺灣外記》(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卷 10臺灣文獻叢刊第 60 種頁 433 55 陳文達《鳳山縣志》(臺北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卷 9臺灣文獻叢刊第 124 種頁138 56 黃典權〈明寧靖王五妃考證〉《臺灣風物》第 20 卷第 1 期( 1970 年 2 月)頁 16 57 黃典權〈明寧靖王五妃考證〉《臺灣風物》頁 16第 20 卷第 1 期1970 年 2 月 58 王必昌《重修臺灣縣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卷 11臺灣文獻叢刊第 113 種頁 388 59

關於五妃之姓名與地位之排行參見黃典權〈明寧靖王五妃考證〉《臺灣風物》第 20 卷第 1期1970 年 2 月

209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詳者有 2 人60其生存創作年代平均分佈於清據臺灣的各個朝代而作者為臺籍身

份者有 10 人具備遊宦身份者有 11 人擔任的官職多與地方文教方面相關另有

8 位不具官銜的內地詩人這些內地作者滯臺時間普遍並不長滯臺不長當以印象

及感受最為強烈的主題人物為創作題材而各朝代詩人持續以五妃的主題創作

可見五妃殉節已非歷史上之單一事件而附有更深刻的意義而同為殉節人物

捨臺邑歷史上其它殉節女子而取五妃取捨之間的動機令人玩味

而最早以五妃為題的作品首現康熙朝王禮陳文達《臺灣縣志藝文志》包

括林中桂施世榜施陳慶何借宜等同樣標題為〈弔殉節五妃墓〉前 3 人據文

獻記載同為臺邑人士許玉青以為其為南明遺民作品中寄寓在臺漢人心中「對

已故的明代政權猶懷有明祚情懷此詩可視為南明遺民對明祚的感懷」並指出

五妃詩題的兩大義為「明祚延長」「軀捐從王」兩大要義61然葉嘉瑩教授指出

判斷一首詞中有無比興寄託之意究竟當以什麼標準來作為依據的問

題helliphellip以為第一當就作者生平之為人來做判斷第二當就作品敘寫之口吻

及表現之神情來做判斷第三當就作品所產生之環境背景來做判斷62

我們搜羅三位詩人之作品林中桂僅有〈弔殉節五妃墓〉一首無法參照

而施世榜據《福建通志臺灣府人物》所載為「晉江人籍鳳山拔貢生」63其所

流傳詩作中有〈靖臺隨軍入鹿耳門〉中有「僻嶠潢池弄王師待廓清」(全臺詩

全臺詩智慧型資料庫)若施果真心懷南明斷不能有此作品而施陳慶除五妃

詩外僅有〈打鼓山〉傳世兼之生平不詳無法由其它詩作取得旁證以釐清

其是否為南明遺民然清領初期清廷對臺邑防範甚嚴若其為南明遺民為何

會成為「臺灣諸生」且官修之《臺灣縣志》標註為「茂才」《重修鳳山縣志》標

註為「庠生」64雖不至有官身但為與官府關係良好殆無疑問詩既「在心為志

發言為詩」若真有如此澎湃之故明情懷為何又僅只一首

60熊佐虞與祝道椿不詳但可以經由記錄其詩的地方志或詩集的創作年代推算其大略的創作時間 61 許玉青「清代臺灣古典詩之地理書寫研究」(中央中文碩士論文2004)頁 139140 62參見葉嘉瑩《清詞散論》(臺北桂冠2000)頁 251 63 見陳壽祺《福建通志臺灣府》(臺北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臺灣文獻叢刊 84 種頁855 64 施陳慶之生平不詳《全臺詩》稱其為「臺灣諸生」詳見第 2 冊頁 50

210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若以雍正時來臺之張湄為例張湄(~)字鷺州號南漪又號柳漁

浙江錢塘人考《清一統志臺灣府》載張湄為 「錢塘人雍正中以御史巡臺灣

嚴稽冒籍校士公明」65張氏既為內地詩人其活動的時期為雍正朝當時清廷

對地方的控制仍嚴格若臺邑五妃命題果真寓託對南明之感懷那必然是種普遍

性的共同認知則如張湄此種背景的遊宦以五妃為題創作的可能性就不存在了

更何況後期詩人以此創作不絕我們只能推測清據前期五妃命題或有可能寄託

詩人對明朝的感懷後期則未必為如此

如朱仕玠〈五烈墓〉「百年荒塚在寧比玉鉤斜漫墮三春淚驚摧五朵花

瘴鄉空葬骨絕海竟無家」(貳頁 388)朱仕玠(1712~)字璧豐又字璧峰

號筠園福建建寧縣人朱氏於乾隆 28 年以儒學教諭之身分抵達鳳山魯仕冀為

其作品《小琉球漫誌》寫序中以為其書詳細描寫臺灣山川草木人情風俗66而陳

璦婷稱其詩作「觀察臺灣的地理氣後與物產」「貼近臺灣的風土民情」67但朱

氏於本篇論文文本中除此詩外未有其它作品可知五妃之創作非徒以女子殉

夫之節烈情操為重點顯現其足以為臺邑歷史文化中的文化主題

而乾隆年間六十七〈弔五妃廟〉一詩其體裁為歌行體篇幅較長敘事色

彩濃厚包含較多人物形象與事件情節的描寫原詩如下

東風駘蕩天氣清載馳驄馬春巡行刺桐花底林投畔森然古墓何崢嶸

路旁老人為余泣當年一線存前明天兵既克澎湖島維時臺海五烈皆捐

生至今坏土都無恙誰為守護勞山精雲封馬鬣連衰草四圍怪石爭縱

橫時聞鬼母悲啼苦想見仙娥笑語聲歲歲里民寒食節椒漿頻奠陳香

羹滿目荒涼已感歎更聽此語尤傷情有明歲晚多節義樵夫漁父甘遭

烹島嶼最後昭英烈頑廉懦立蠻婦貞田橫從死五百皆壯士吁嗟乎

五妃巾幗真堪旌(貳頁 247)

六詩以第一人稱觀點敘事12 句先寫明創作動機春季天清氣爽適合出遊

在這美好的季節騎馬踏青點出季節氣候旅遊方式說明訪五妃墓的緣起

65 《清一統志臺灣府名宦(本朝)》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臺灣文獻叢刊第 68 種頁 36 66 朱仕玠《小琉球漫誌》(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6)頁 2~3 67 陳璦婷〈再現南臺灣二百年前風物mdash朱仕玠《瀛涯漁唱》析論〉《東方人文學誌》第 1 卷第 2期2002 年 6 月頁 127

211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第 34 句則直接點明主題描寫古墓的現況作者乾隆年間宦臺距五妃殉節

年代已久遠古墓蕭然寂寥5 至 10 句寫民間對五妃事蹟的評價既言路人提及

五妃詩都會傷心流淚民間對此歷史案件應耳熟能詳深入人心埋身之處能保

存無恙當是有心人善意維護周全反映詩人創作當時五妃在臺灣民間的地位

1516 句寫當時應時的節日民間也會準備祭品祭拜慰靈可見五妃的地位在乾

隆朝已由凡人升格為具有宗教色彩的人格神2122 句點出五妃殉節的精神價值

足以為後世楷模宣揚表彰其事蹟的背後實有教化百姓移風易俗的政治意涵

末 2 句以歷史上著名的田橫事件相提並論將臺邑歷史之單一事件與中國歷史聯

結六詩先寫景後敘事再評論末了抒懷敘述角度多變融情於景表達

出作者較真切的感覺與看法與其他僅只空泛評論的五妃詩歌有別

六十七(~)號居魯滿州鑲紅旗人其人據〈番社采風圖考提要〉

一文所載「清乾隆九年以戶科給事中奉命巡視臺灣在任三年曾與同官范

咸纂輯『重修臺灣府志』同時留心殊風絕俗並珍視海東文獻」六氏既為滿

人其出遊至五妃墓當無悼念前明之意其身為巡臺御史政蹟為歷史肯定

或有「留心殊風絕俗」之用心

莊勝全提及「英國文化史家Peter Burke在研究 17 世紀英國旅遊者至義大利旅

遊的情形時發現由於不同的生活背景(宗教語言氣候與習俗)致使旅遊者對

於不同群體間所洩露的文化差距往往有銳利的觀察也就是這些旅遊者會特別留

心他們認為是奇特的事物上他們的旅遊記錄便是在文化刻板印象(cultural

stereotype)與個人觀察(personal observation)間交織互動而成」68六氏以內地官宦而

為臺邑風土之詩與莊氏所言旅遊者外來客的角色相當而其所言不同群體從

種種跡象可知乾隆朝臺灣接收中華文化的薰陶尚不夠久遠還在經歷所謂「內

地化」的過程因此臺邑比諸內陸確實像是不同群體然外來客(如六氏)所觀察

到的除莊氏所言之「文化差異」還有「文化類同」據此可知外來詩人對臺邑

印象的記錄實亦參與臺邑文化歷史的建構

五妃詩中有以後人身份感嘆前朝的人與事以及對明朝與鄭氏王朝興衰的評

68 莊勝全〈清康熙朝臺灣印象的轉變---以四位親歷者的觀察為例〉《臺灣風物》第 56 卷第 3 期

2003 年頁 56

212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論詩人對五妃的弔古有時會與明王朝的覆滅連結在一起從而使敘述的觸角

觸及更深層的政治意識的層面乾隆時任巡臺御史兼理學政范咸〈弔五妃墓十二

絕句〉十二首之一「明亡已歷四十載死節猶然為故明荒塚有人頻下馬真

令千古氣如生」(貳頁 258)

范咸(~)字貞吉號九池又號浣浦浙江仁和人根據范詩分析

前 12 句提及明亡及五妃殉死此處將其死亡定位為為明朝亡國而殉節故在詩

歌中將五妃與明政權劃上等號而第 34 句寫荒涼的墳墓卻能引來有心人絡繹不

絕的拜訪是因為其慷慨氣節足以使精神不朽全文敘述觀點一致范氏身為

遊宦詩人實與前文所述六氏一樣注意到臺邑區域性文化歷史故五妃人與事

寫入臺地歷史實與其政治背景有莫大的關連如施世榜寫五妃詩而論及明朝政

事施世榜〈弔殉節五妃墓〉「回首可憐明季世相臣事業不堪云」(壹頁 234)

而前所言六十七〈弔五妃廟〉以及林中桂〈弔殉節五妃墓〉等皆是歐麗娟提到

由於死亡與人世間最大的聯繫或是死後世界最接近陽光的界限厥在於

分隔陰陽的一抔黃土mdashmdash一個可供緬懷紀念的具體憑藉縹緲的魂靈既是

抽象而不可捉摸以憑空想像的成分居多但是人死所歸的墓塋丘隴卻

如同一切物質一樣具有實質可觸的屬性既是安頓死者的居處可免於生

死混雜所帶來的種種問題又無礙於作為死者精神的象徵和死後生命的依

附之地69

但五妃事件中墳墓的形象為何特別鮮明除了歐氏所言其為「一抔黃土mdashmdash

一個可供緬懷紀念的具體憑藉」「死者精神的象徵和死後生命的依附之地」便

於民間傳說的流傳外如同前文所言清政府積極將五妃與明王朝劃上等號不

斷修繕突顯五妃葬身之所的舉動就如同不斷清除明政權(或漢政權)殘存的勢力

試圖將明王朝永遠塵封深埋於不見天日的墳墓對其統治權不可有絲毫之影響與

撼動故歷朝有官方修繕的動作

如《臺灣詩乘》載「臺南寧南門下有五妃墓道碑為乾隆十一年臺灣道莊

年所立刻巡臺御史六十七范咸之詩」70以及《福建通志臺灣府古蹟》「乾隆

69 歐麗娟《唐詩的樂園意識》臺北里仁2000 年頁 386 70 連橫《臺灣詩乘》卷 2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 年臺灣文獻叢刊第 64 種頁 50

213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間兩巡院命同知方邦基重修且立碑於南門外曰「五妃墓道」71而終清治時

期以貞節烈女為主題的作品以五妃與鄭月娘最多而後者是因為有宋永清召

集徵詩之會一舉而有 18 位詩人共襄盛舉故若論自發性的題詠為詩應以五妃

為題者最多且以五妃為題之作品各朝均有自康熙至光緒作品未曾斷絕而

內地詩人佔一半以上其中一半又具遊宦身份作者為臺邑詩人者又多站在統

治者立場故由生前的明朝郡王姬妾跨越生死界線而成五妃由民間感念傳頌

而至清朝官府迎入延平郡王陪祀至五妃墓而神異靈跡顯現民眾祭拜虔誠而至

五妃廟發展至臺地民間神祇以至為古蹟勝景而為臺灣歷史文化在客觀現實

世界具體可感的一部份成為臺邑歷史上的文化語碼72可以說是臺邑社會構築本

土集體記憶的典型範例

就如同前言所提及的是「異族婦人在家族中的角色隨其丈夫而定隨丈夫之

尊卑而尊卑」這五人在生時身份為皇族之妾殉節的對象不僅是一個男性

還擴大成為這位男性所代表的中央皇權亦即明朝政權許東海提及

屈〈騷〉中種種女性書寫的目的主要不在呈現女性世界的客觀風貌相

反地卻藉以作為隱喻傳統男性政治建構中倫理秩序問題的紛云雜遝因

此從屈〈騷〉以來辭賦中的女性書寫其背後的創作本質無非還是

回歸男性中心的文學運轉機制而且具有濃烈而明顯政治意涵73

許氏所言雖為辭賦但種種跡象顯示此說法應能適用於清代臺地五妃主題

的詩歌亦即以五妃殉節死亡為主題的作品其實隱喻著朱術桂所代表的明朝政

權五妃隨夫殉國實乃隱含著明政權滅亡的悲劇結局

第二我們可以考量到五妃之題詩有大量的作品都以其葬身之墳墓為題

而墳墓在中國文化中一直都代表著一種終結完了以及與現實世界有永遠跨不

過涇渭分明的鴻溝74畢恆達如此陳述空間「空間絕不是一個價值中立的存在

71 陳壽祺《福建通志臺灣府臺灣縣冢墓》卷 47頁 145臺灣文獻叢刊第 84 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 72 葉嘉瑩《漢魏六朝詩講錄》頁 121臺北桂冠2000「符號學理論認為當一個符號在它的傳統文化中使用很久的時候它就形成了一個 code----語碼使你一看到它就會產生某些固定的聯想」 73 參見許東海《女性帝王神仙先秦兩漢辭賦及其文化身影》臺北里仁書局2003 年

頁 50 74 參考前文關於五妃詩歌之評述

214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或是人們活動的背景它一方面滿足人類遮蔽安全與舒適的需求一方面更展

現了人們在某時某地的社會文化價值和心理認同」75於是由五妃所代表的明朝

政權就被詩人們所題詠的五妃墓永遠的鎮壓了結了變成一個歷史的符碼

永遠封存在時間的長河之中

那些試圖推翻新政權的反清復明的思想隨著五妃事件進入臺地人民的集體

記憶五妃墓成為一個勝景古蹟也成為對前朝追弔哀念的象徵被放逐至另

一個另一個世界如同人們永遠不能起死回生明政權也被封於古墓之中進入

歷史一去不返了如此我們可以解釋清政權對殉節明朝的寧靖王與五妃的善

意我們由此也可以解讀終清一朝詩人對五妃事件的題詠內涵

參民變烈女的歌頌反映創作群對清廷統治權的支持與肯定

文本反映創作群對主角人物命運之探索與思考著重於人物與政治千絲萬縷

的聯繫從而表現出臺邑明清兩代統治集團的抉擇與判斷

清乾隆林爽文事變中有劉烈女殉節事劉氏生平見諸臺邑地方志乾隆 53 年

之《欽定平定臺灣紀略》記劉女殉節事76此文以奏聞之敘述口吻簡明扼要陳述事

件之來龍去脈與方志傳文不同並無穿插人物自剖心志之獨白文末評論烈女

行蹟並懇請旌表彰顯更可見此文之用途乃對上奏聞之作

賀伯代所撰〈烈女劉滿姑傳〉77文章增加了劉氏家族中另一烈士之述寫即

劉亨基之子挺刃護父之烈舉而劉女見大勢已去奔赴小池也增添了旁人勸阻譬

解之言劉女之回答則顯見其智慧識見豐富了烈女人物內涵而臨死之前劉

女與賊人之衝突則化為對話表現之賊言充滿恫嚇意味而劉女回答「我名家女

豈懼死乎汝等生當太平甘為逆亂官軍至碎屍萬段矣」則完全站在統治

階級立場發聲

75 畢恆達《空間就是權力》臺灣心靈工坊2001頁 2 76 《欽定平定臺灣紀略》卷 62頁 998 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臺灣文獻叢刊第 102 種 77 《碑傳選集》(四)臺灣文獻叢刊第 220 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6頁 557

215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首先《彰化縣志》中劉女之死乃在懼怕受辱而此文則自言為「名家女」

稱對方「逆亂」則烈女與賊人之對抗已提昇為國家與叛逆份子的對立而前

面各志文所未有之「官軍至碎屍萬段矣」更充滿為清政權宣傳劉女已轉為

國家發聲器之角色可知劉滿姑之旌表入祠備受朝廷重視其政治意涵不言

可喻而前面志文始終保存著劉女被虐殺之記載於此文被刪節可知對人物之

悲憐所引發對人生命運之思考認知已非此文所著重者光緒年間之《臺灣通志》

對烈女之記載則轉為簡單扼要僅為事件重點之交代78 但劉女殉節事發生於

清朝中期一直至清末雖詳略有別然仍保留對此人物之記錄再加上旌表之

慎重其事入祀與建祠皆為官方主導故可視為地方志書建構臺地女性貞烈典範

以加強對臺政治控治力量之典型範例

清乾隆年間的錢唐諸生陳裴文〈劉烈女〉以林爽文事變中遇難烈女劉滿姑為

戀父必甘白刃蹈滿姑死烈刃死孝罵賊不畏遭群凶滿姑死孝還以忠

三尺刀光一尺水滿姑知生不知死君恩隆祀臺灣城滿姑雖死仍如生

史乘千秋載奇節劉郡丞女年十七(參頁 167)

此詩以客觀觀點敘事前 8 句為兩兩相對之對句第 1357 句寫烈女殉

節獲旌之關鍵過程因戀父未能及時離開兇地因罵賊而遭難先為刀傷後跳水

而死事平後受君王旌表更得入官祠受後世香火第 2468 句則重複相同的

句式每句僅更動數字重點在強調人物的行為價值末 2 句則寫其精神生命的

不朽傳世全詩偏於主觀評論對人物事蹟僅為概括重點說明陳斐文生平不詳

但為內地詩人無疑至嘉慶年間蕭綸也有〈臺灣三仁詩〉詩文如下

臺灣淨掃無風塵天子下詔褒三仁三仁何姓氏一為壽同春淡水縣丞

老幕賓丞亡攝官克復城出兵勦賊死賊營其一嶺南客 國子生寓彰

化糾義民其姓李氏喬基名守鹿仔港有成績戰牛馬莊終殞身 同時

見此二義士一弱女子尤絕倫滿姑年十七父曰劉郡丞賊先執丞次脅

姑 姑不受辱泣且嗔蹈河不死罵益烈白璧雖碎聲錚錚是三人者微且

輕非將非吏非守臣身雖死義分甘沉淪幸遇天子大聖明幽遐必矚

78 《臺灣通志》〈資料(二)文職冊〉臺灣文獻叢刊第 130 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2頁 804

216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名教是敦曰此三人縱疏賤磊落大節宜弔旌詔建祠宮楹桷維新有

司歲時祀以特牲為問蟻賊起事辰士民奔走婦女被掠何無一人能

及此三人吁嗟乎人人且有忠孝情盍至三仁祠下一聽天子命祀之恩綸

(肆頁 234)

蕭詩體裁為歌行體篇幅較長以客觀第三人稱觀點敘述夾有議論與抒情

對人物身份背景以及事件發生的經過有詳細的描寫三仁者稱三位在事變仍稟

持著節操正義剛強不屈奮勇抗賊的義士而清政府在民變平定後下詔褒揚

三人並興建三仁祠命地方政府歲時節令予以祭祀後世永念

而這三位義士身份背景各異第一位名叫壽同春事變發生時為淡水縣丞的

幕賓年紀已經大了在縣丞遇變身亡他危亂中一肩擔起責任率兵勦賊不

幸死在賊營第二位名叫李喬基為寄寓彰化的內地人具國子生身份在亂事

中集結民間力量變頗有成績但不幸在牛馬莊戰死第三即是劉郡丞之女蕭

氏對劉滿姑的敘述最為詳盡也許是因為劉氏的事蹟最具傳奇色彩對於三仁

事件的價值與清政府褒揚的動機在作品中也進行討論蕭詩雖為文學作品實

已具記史的作用且歌行體句式長短自由用語淺白尤利於傳播蕭綸據《全

臺詩》所載「字子山江蘇太倉人嘉慶年間(1796~1820)貢生著《樊村草堂

詩集》」」(全臺詩全臺詩智慧型資料庫)

然則寫臺灣烈女劉滿姑的兩位詩人皆內地人士而劉烈女為內地官宦之女

隨父赴任而喪命於臺邑因此而成為臺灣列女歷史其中一員然為何以劉女為詩

者臺邑詩人缺席此可疑之處

劉滿姑罵賊不屈而為亂兵所殺後為清廷封為三仁並下詔建祠祭祀宣示

著清朝統治權的正當性與絕對性褒揚滿姑罵賊而亡的義烈行為足以教育臺地

民眾必須忠於清朝反覆一再灌輸教育臺地百姓必須遵從的政治歸屬盧建榮曾

提出「一位漢人婦女絕不容許異族染指其身體於此漢女身體是一種漢人國家

主權的隱喻」79林爽文民變雖非漢胡之對立與衝突但劉女為清廷官吏縣丞之女

對抗的是民變中的暴民此對立衝突也隱含兩種政治勢力的對抗包括兩個群族

79 盧建榮〈從男性書寫材料看三至七世紀女性的社會形象塑模〉《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報》第 26 期1998 年頁 18

217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對物質包含食物土地性等各種資源的佔有與爭奪這點與中國歷史上漢胡勢

力對立的性質相當

因此我們可以這樣推定劉女的身體成為清治臺地權力的展現場烈女力拒

事變外在武力侵辱隱喻著清廷對臺地的所有權不可被被侵犯劉女死前面對侵

犯的態度與言語以及死亡方法的描述這樣剛烈行為的極度刻劃與突顯使劉

女抗暴的決心與影響力大為提高促使臺邑男性興起女子猶能如此保家衛國身

為男兒怎可不奮發而這種百姓為國犧牲意識與認知的養成對統治階級而言

實是鞏固政權一個重要的手段故可窺知劉滿姑事跡之所以能受到清廷大家宣揚

的潛在原因80

又如陳維英〈為王樹生明府題姊姒三節圖〉「乾坤存王氣女子識綱常人

是松梅竹心如冰雪霜後先三不朽生死一齊香況我鬚眉輩貞忱豈可忘」

(伍頁 199)反覆陳述著女子之所以能實踐綱常倫理是因為統治階級教化百姓成

功而女子都能夠捨生取義況且我們鬚眉男兒報國犧牲豈能後人陳詩服膺統

治階級的意識型態而此統治階級則為清朝廷

中國傳統上有士人殉國與女子殉節被類同化的傾向故詩歌書寫殉節的烈

婦也常別有隱喻如明朝末年已有士人以婦女死節或守節的選擇來比擬士大夫

殉節與守節的問題以臣殉國如婦殉夫者如晚明袁崇文〈黎烈婦傳〉云「臣事

君與婦事夫論者嘗相提其義皆取於致命遂志」81以及徐枋〈與葛瑞五書〉舉時

人的說法「殉節為易守節為難為烈婦易為節婦難」82顏元云「明末死節

之臣閨中義婦耳」83亦有士人為詩引節婦來比喻忠臣的如孫枝蔚〈朱矞三母

費太孺人貞節詩〉之一「節婦如忠臣所難非一死立孤能有成庶可光前史」

84以及吳嘉紀〈程寡婦歌〉

80 盧建榮〈從男性書寫材料看三至七世紀女性的社會形象塑模〉《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報》第 26 期1998 年頁 12 81 袁崇文(1595 年進士)〈黎烈婦傳〉載於屈大均(輯)《廣東文選》《北京圖書館古籍珍本叢刊》冊 117卷 15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康熙 26 年(1687)三閭書院刻本影印本1989 年頁 507 82 徐枋〈與葛瑞五書〉《居易堂集》卷 2頁 1 上下 83 李塨纂王源訂《顏習齋先生年譜》(附載於顏元《顏元集》)卷上「辛亥(康熙 10 年1691)37歲」條下冊頁 735 84 孫枝蔚〈朱矞三母費太孺人貞節詩〉《溉堂後集》卷 3《溉堂集》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頁 6 下

218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心志不改伊維寡婦忠臣忠臣識大義臨難往往致其身婦人脂口澤膚

十人九人腸肺愚節操曷繇自勵門戶胡能獨扶君不見程寡婦hellip夫死婦

不死祇緣黃口兒女須題攜85

等皆是而吳德功〈洪烈婦〉

山水毓貞媛乾坤鍾間氣鹿溪洪氏女少小知大義相攸郭阿奴二十

婚始字賦性靜而貞德容兼洵備百輛未盈門凶信忽傳至阿母默無

語阿爺言甚秘連理樹折枝比翼鳥分翅賢哉女聰明倉猝知其意

外聞薤露音聒耳夜不寐妾命實不猶君魂歸何處扯碎同心結滂沱

兩行淚膏木誰為容鉛華屏弗御身披侍嫁衣耳挂定盟珥欲效梁家

婦私將刀劓鼻欲效王氏妻親持斧斷臂全體遭毀傷所受反自棄

惟念夫遽亡不如從夫去生前不同牢死後共埋地擁衾臥空床絕粒

忘飲食急延良醫來醫來云不治切脈知血虧聞聲識腸碎娘勸啜茶

湯爺勸吃餅餌烈女誓弗肯含淚惻然對女子節不移忠臣心無二

兩語昔曾聞今豈易其志願娘勿悲酸願爺勿涕泗翹首盻蒼天婺星

空際墜頃刻魂歸陰不瞑張目眥鮮血兩腔填姑嫜來駭異面色猶如

生從容赴大隧性命弁髦輕巾幗鬚眉愧鹿溪諸紳耆拜迎擁塗次

鹿溪諸父老稱揚遍市肆滿路焚香楮兩部喧鼓吹名教獨扶持閨烈

千秋著一死重泰山兒女英雄類殉夫未嫁時奇節實非易彤管長流

輝貞珉謹泐記節孝採輶軒我忝與其事綽褉徵門楣旌表乞天賜」

(《瑞桃齋詩稿》全臺詩全臺詩智慧型資料庫)

〈洪烈婦〉雖為詩作然以五言古體長詩之體裁篇幅較長敘述事件前後

變化曲折詳盡其開端雖以客觀第三人稱發展中間模擬各色人物動作聲口將

烈婦絕食而亡的過程進行更長時間更具體詳細的描寫從主角的動作姿態醫

囑診脈親人的照顧死別的淒涼等刻劃出主角面對死亡從容不迫的形象而

「女子節不移忠臣心無二」「一死重泰山兒女英雄類殉夫未嫁時奇節實

非易」亦同樣以節婦比忠臣而以婦女死節或守節的選擇來與士大夫殉國與否

來相比擬而陳肇興〈題烈婦張沈氏殉節事〉(古體九解)

蔦蘿泛長風根莖無斷絕由來連理枝生死不相別君不見張烈婦慷

85 吳嘉紀〈程寡婦歌〉楊積慶箋校《吳嘉紀詩箋校》卷 12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頁349

219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慨殉夫勇且烈婦姓沈氏名心娘十八于歸張家郎舉案齊眉慕孟光如

膠如漆樂且未央忽忽五年載弄之璋二豎入室夫病於床求神問藥

淚睫承眶一朝怛化五內崩裂如沃湯大哭一聲氣結無語娣姒急申

救阿翁欲言不言淚如雨曰汝有孤兒在旦夕須哺乳長跪謝阿翁

妾心堅如銅兒生有祖累姑嫜妾身雖死兒可長夫沒無人侍巾帚妾身

不去誰為偶黃泉會有相見時升天入地妾從之明珠為夫斂綺羅為夫

裝執紼扶柩上北邱歸來拜姑泣媳身未亡如已亡綰我同心縷著我

嫁時衣孤燈耿耿酸風吹尺組畢命人不知人不知舉家奔救烏烏啼

生同衾死同穴青塚巢鴛鴦飛鳴自成匹謂予不信如曒日人慕婦烈

且貞我作歌戒貪生吁嗟乎女子仗義能殺身何迺國家多全軀保妻

子之庸臣(《雲林縣採訪冊˙藝文》頁 206)

陳詩第 1 段 1 至 6 句以比興開端以蔦蘿與連理枝來比喻生死不離的夫妻情

感並引出烈婦殉夫的主題第 2 段 7 至 14 句以客觀敘事觀點寫烈婦之姓名歸

寧夫家後的幸福家庭生活第 3 段 15 至 24 句寫詳細描寫夫婿病起不測以至於身亡

的經過作者善用人物表情刻劃其心理狀態如寫烈婦「淚睫承眶」寫家翁「欲

言不言淚如雨」極力寫喪夫喪子後悲慘的情狀第 4 段 25 至 34 句作者模擬烈婦

與家翁的對話以代言體各自表述殉死與否的考量第 5 段 35 至 43 句作者模擬烈

婦聲口敘述依禮安葬夫婿後從容殉死的過程第 6 段 44 至 56 句為事件收尾作

結敘事觀點一變為作者以第一人稱自述說明為此詩之創作動機將臣節與婦

節類比並提並以諷刺那些偷生忍辱臣子全詩敘事觀點多變人物情事介紹較

為完整情感神態刻劃細緻且以人物對話鋪陳情節頗具戲劇搬演效果

陳肇興(1831~)字伯康號陶村臺灣府彰化縣治(今彰化市)人為

清代中期臺邑著名文人《全臺詩》稱其「有個人心靈世界及理想抱負的抒寫

詩作的關懷重心亦往往與生民百姓密切相關在形式上陳氏習慣以長篇歌行來

抒懷言志詩作風格雄健豪邁」並稱其「肇興之詩胎息於杜甫可視為清

中葉臺灣文壇之『詩史』」

陳氏曾從鹿港拔貢廖春波讀書於彰化白沙書院和蔡德芳曾維精廖景瀛

合稱「白沙書院四傑」同治元年(1862)戴潮春事變拒絕戴氏之拉攏遂遁入武

西堡(今集集)之牛牯嶺山中是年 7 月謀刺戴氏失敗幾瀕於險境著有《咄咄吟》

220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一書詳錄戴案經過(參見全臺詩全臺詩智慧型資料庫)故其詩作有述寫現實

社會歷史風貌的企圖

林翠鳳曾舉陳氏《陶村詩稿咄咄吟》中的詩作分析其儒士的性格更以

其詩歌中不同時刻所追摩的前賢而得出其共同的特點始終堅定支持既有的朝

廷以及篤志排拒外來騷亂勢力並以為「陳肇興在顛沛流離中始終不移其為大

清朝廷臣民的立場」86同樣在文本中的作品亦表現出忠於君王朝廷之思想

許夢青〈自書吳烈婦傳後〉

誰能輕一死慷慨赴重泉不減忠臣節方知烈婦賢心爭秋月皎節勵

古松堅慚愧偷生輩雖生亦枉然(《鳴劍齋遺草》)

許夢青(1870~1904)字炳如又字荊石蔭亭泮名夢青號劍漁又號

雲客冰如高陽酒徒許氏為鹿港邑庠生其祖母賀太安人以節孝旌於朝

奉詔入祀彰化節孝祠其歷乙未割臺上書唐景崧又在日軍攻臺時隨練勇赴

八卦山抗拒抗日行為失敗後又逢四次家喪一生際遇曲折由官家子弟一變

為落拓文士《全臺詩》稱其「歷盡人世滄桑半生苦況盡託於詩」「以奔放

絕足之才為自由不羈之行遂一轉而為跌蕩詩人」可見其浪漫氣質許常安

評曰「雖時有浪漫 自由清狂豪放之作風然其實質乃具有嚴肅悽涼

寫實之社會骨格故其詩多為心底之聲時代之反映」(參見全臺詩全臺詩智

慧型資料庫)

許詩著重於烈婦慷慨赴死的義烈行為其以客觀評論方式開展將忠臣與烈

婦臣道與婦道相互比附所著重是烈婦行為在中國傳統倫理的道德價值而

其襲用詩歌中具文化意涵的文學意象如秋月古松在中國詩歌中皆為貞節幽

靜的象徵若《全臺詩》稱其「潛心詩文以舒胸中塊磊」則此詩以「慚愧偷生

輩雖生亦枉然」或可相彷彿則進一步以文本婦女尚能以死殉節而身為男

兒卻臨難茍免故詩作中往往有鬚眉男兒且不如之慨歎

86 林翠鳳〈從《陶村詩稿咄咄吟》看陳肇興之儒士性格表現〉《臺中技術學院學報》第 1 期2000 年 6 月頁 21

221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肆貞節烈婦的書寫反映漢文化移植臺邑的認同

中國大約在西漢末期儒家學說完成統一折衷諸子學說的目標墊定其在

漢朝學政界的絕對獨尊的權威地位而轉而以經學的形式面世成為後世中國

思想的主流87由於思想上的獨尊儒術漢以後的統治王朝也都以儒家經典為國家

教養人材的基礎因此後世士人的思想不免有儒家學說之色彩在不同程度上成

為儒家的信徒而儒學中所具備的現世務實群體的特質以及「內聖外王」

的人生實踐理想使得士人的眼光始終注視著百姓之福址關心人民的生計而

「風俗淳美」便是理想現世世界的基礎《詩經大序》「美教化移風俗」

《禮記樂記》「移風易俗莫善於樂」《荀子王制篇》「美風俗」《辭

海》也對風俗提出解釋「多數人之精神的一致表現歷時久遠型為定式足以

拘束個人之行為支配實際生活者也」88

而《漢書地理志》則進一步將風俗與聖王德政結合在一起以為百姓有五

常之性因為各地之自然環境與個人秉性氣質的差異因此各地的風俗便會隨自

然地理與人文背景的不同而有差異與此同時風俗又跟聖王的王教相關聯是

聖明君主展現教化的場域故云

凡民含五常之性而其剛柔緩急音聲不同繫水土之風氣故謂之風

好惡取捨動靜亡常隨君上之情欲故謂之俗孔子曰『移風易俗莫

過於樂』言聖王在上統理人倫必移其而易其末此混同天下一之中

和然後王教成也89

而由聖王至士大夫至百姓階級社會的層層影響傳播發展出中國傳統文化

中所謂由上而下風行草偃式的思考邏輯最典型的是杜甫「致君堯舜上再使

風俗淳」所展現的邏輯演繹而要如何由上而下這牽涉到前文所說的中國文化

特質中「內在超越」的要求因此王教在移風易俗的政策理念上主要乃是以『統

理人倫』為根本核心對淳美風俗的追求就會從最根本的人倫秩序的建立與維

87 劉靜貞〈劉向《列女傳》的性別意識〉《東吳歷史學報》第 5 期1999 年 3 月頁 3「儒家學說真正浸透漢朝的學政界確立經學的絕對權威其實已是元帝至王莽之世也就是到了前漢的最後五十年間原為諸子之一的儒家才完成其統一折衷諸子思想的目標而以經學的形式展現」 88 修訂本《辭海》下冊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41頁 3199 89 《漢書地理志》臺北鼎文書局1983頁 1640

222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持著手詩人作品中反覆出現的教化百姓移風易俗的追求往往伴隨著現實事

件中倫常綱紀的成立與破壞一起出現並成為一種執著的詠歎匯流入中國詩歌

的傳統文化90

烈婦鄭月娘生平首見周元文編纂之《重修臺灣府志》91傳文後更附有〈徵詩

小引〉一文並附上鳳山縣令宋永清等 18 位文人之徵詩作品康熙 47 年鳳山縣令

宋永清倡議當時臺灣官紳以鄭女為題進行創作由方志附有引文與詩歌原文可

見當是轟動地方之風雅盛事92《全臺詩》稱宋氏為「善察民情雅意文教頗有

宦績」(全臺詩全臺詩智慧型資料庫)既雅意文教則此次徵詩不免寓有教化

功能

《重修臺灣府志》所載〈徵詩小引〉記錄當時風雅的徵詩之舉93並註明主

要的目的是為了「青史不遺願徵詩而表著海天生色」可見徵詩活動除了是詩

人消遣怡情之舉也寄寓著希望能留下可供後人學習景仰的婦女典範書寫地方

史實的意圖謝貴文以為「可見發起人宋永清深受當時官員與文士的肯定與愛戴

他亦透過此徵詩活動提倡文風獎勵貞節達到以文學教化風俗的目的」94然此

徵詩之會透露出兩項訊息即文本之教化目的以及此會之後以鄭月娘為題之

詩作消聲匿跡可見文本題詠之對象若為平民百姓相較於前文陳永華女及鄭斌

女兩位烈婦可知其受到關注及賦予的意涵會隨之減少

《重修臺灣府志人物志》總共收錄了 18 首詩作95此徵詩之舉是康熙 47 年

90 歐麗娟《唐詩的樂園意識》臺北里仁2000頁 90「王教在移風易俗的成就上主要乃是

以『統理人倫』為根本核心因此對風俗的探討也就不外乎種種人與人之間的對應關係以及由

此衍生的社會秩序與人性特質的範疇」「標示出社會群體的生活感受與心靈狀態的一般趨向而

人人切身相關的行為依據和心靈歸屬的問題也包含在其中」 91 周元文《重修臺灣府志》卷 8〈人物志貞節〉臺灣文獻叢刊第 66 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頁 272後亦附有〈徵詩小引〉與諸詩原文為「鄭氏月娘者泉之南安石井人也年十九歸儒士王曾儒家曾儒食貧志學 甫閱年以病卒翁以貧故欲即葬月娘跪泣告乞得暫停眾謂夫死不忍恝 然常情也越數日語其翁願死從夫葬翁駭然囑鄰媼勸止月娘曰『吾當夫病劇時即以死許之義不可移』比後提防稍疏投繯而逝邑侯宋公嘉 其節通聞上憲獲褒獎焉侯親祭其墳額其廬曰『百年今日』蓋侯挽詩 有『百年今日乾坤老』之句也合葬依仁里內園路西」 92 徵詩之舉發生時間點為何學者以參與者之到卸任時間推斷以為康熙 47 年為確詳見王俊勝《清代臺灣鳳山縣詩歌研究》文化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2002頁 118-119 93 周元文《重修臺灣府志》卷 8〈人物志貞節〉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頁 272 94 謝貴文〈清代鳳山知縣宋永清的政績〉《高市文獻》第 18 卷第 1 期2005 年 3 月頁 38 95 第一首的作者為鳳山知縣宋永清康熙 43 年(1704)來臺任官《全臺詩》稱其「善察民情雅意文教頗有宦績工詩」第二首為臺廈道王敏政康熙 43 年(1704)至康熙 49 年(1710)來臺任官《全

223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發生距離康熙 23 年清朝平臺臺灣納入清朝版圖已有二十餘年南部的經營如

諸羅縣城衙署文廟學校皆有初步規模宦遊人士創作詩歌的風氣推動了

臺地的文風而諸詩於方志上排列的順序大概以官位高低來決定先後故內地

詩人作品排在前面而臺邑詩人作品排在後面這樣的情形呼應了前文所言臺灣

早期詩壇以遊宦詩人為主而臺邑有志於參與科舉的士人開始與清據初期的內

地統治階級進行交流與結合發展出初期的詩歌創作

除了籍貫生平不詳的張師文內地宦遊來臺的人士有 8 人所擔任有關文教

方面的官職如教授教諭等有 4 人而任職知縣的宋永清與任職臺廈道的王

敏政後世則對其有「善察民情雅意文教」「待人仁厚」「百姓賴以全生」等

關心民情之評價作者為臺邑人士則有 9 人大都具有增生廩生拔貢等鄉紳

身份施世榜更有「樂善好施」「農民咸受其利」等佳評扮演著臺灣地方民

間勢力首領的角色由此推知以鄭烈婦為題的徵詩之舉實具有地方輿論意見

的性質

而林華昌〈節婦鄭氏詩〉「獨挈綱常萬古寒」(壹頁 361)林氏為清康熙

43 年調任臺灣府儒學教授孫襄〈節婦鄭氏詩〉「扶植綱常吾輩事新詩題徧

海東天」孫氏為清康熙 37 年授福安教諭後改任臺灣諸羅縣為教諭李欽文〈節

婦鄭氏詩〉「輕生重節植綱常」(貳頁 40)李氏曾任福建南靖訓導張士箱〈節

臺詩》稱其「待人仁厚尤加惠原住民嚴禁通事社商之剝削濫派遇歲荒歉極 力為民申請賑恤百姓賴以全生」第三首作者為臺灣府儒學教授林華昌康熙 43 年(1704)來臺第四首作者為臺灣縣儒學教諭陸登選康熙 43 年(1704)至康熙 47 年(1708)在臺任官第五首作者為鳳山縣學教諭吳周禎康熙 42 年(1703)來臺第六首作者為臺灣諸羅縣教諭孫襄第七首作者為臺灣人陳聖彪康熙 47 年(1708)的副貢《全臺詩》稱其「善文工詩」第八首作者為張師文清康熙年間人生平不詳第九首作者為守戎張駥清康熙 47 年(1708)來臺任臺灣水師協標左營守備第十首作者為桐城人孫日高第十一首為臺灣府治東安坊人李欽文《重修臺灣府志》稱其「廩生」而《全臺詩》稱其「清康熙 60 年(1721)歲貢生曾任福建南靖訓導能文工詩」第十二首作者為張纘緒《全臺詩》稱其「清康熙五十年(1711)臺灣貢生」《重修臺灣府志》稱其「廩生」第十三首作者為張士箱《全臺詩》稱其「清康熙四十一年(1702 年)東渡來臺落居鳳山次年入鳳山縣學後為臺灣府學生員補增生廩生迄雍正十年(1732)五十九歲時成為歲貢生」為科舉業而移居臺灣鳳山第十四首作者為鳳山縣人鄭應球《全臺詩》稱其「性情耿介崇尚氣節」在朱一貴事件時為逃避朱氏同黨招募「夜晚攜妻子遁逃」可知當時鄭氏政治傾向是站在清朝政府一方又稱「主掌縣書院教席長達十餘年有益地方文教甚多」可見著重於民間百姓教化培養文風第十五首作者為臺灣諸羅縣人鄭鳳庭《全臺詩》稱其為「清康熙年間廩生」第十六首作者為康熙年間臺灣增生鄭煥文生平不詳第十七首作者為臺灣縣人施世榜為康熙 36 年(1697)拔貢《全臺詩》稱其「樂善好施興築水圳農民咸受其利」第十八首詩作者為鳳山縣人李廷綱只知其為康熙年間人生平不詳以上為鄭烈婦詩歌相關作者下文引詩處對作者即不再進行介紹

224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婦鄭氏詩〉「 風謠傳海內千古尚相看」(壹頁 425)張氏於乾隆 2 年出任漳

州府學訓導王敏政〈節婦鄭氏詩〉「苦節高風重栢舟輶軒問俗首先求」(壹

頁 362)

王氏於康熙 43 年移分巡臺廈道前列作者皆以烈婦鄭月娘為主題著重於女

子實踐德行的價值足以為後世樹立以生命維護綱常倫理的典範如王敏政所言

「問俗」帶有濃厚的移風易俗的目的乾隆年間六十七〈弔五妃墓〉 島嶼最後

昭英烈頑廉懦立蠻婦貞」(貳頁 247)六十七於乾隆 9 年以戶科給事中奉命

巡視臺灣朱澐〈李節孝〉「聖朝傳採柏舟篇海外旌揚李母賢」(貳292)

朱氏於乾隆 12 年調任鳳山縣訓導秦定國〈五妃墓〉二首之二「海表觀風

題墓道陽秋有筆墨痕新祇緣千古綱常係豈獨傷心弔五人」(參頁 147)

同治朝林豪〈詠臺陽古蹟十二首五妃墓〉「何幸教化行閨門」(《臺灣詩鈔》

卷 5頁 106)將閨門的教化與五妃事蹟結合起來於是這個單一的歷史事件便被賦

予移風易俗實踐聖王政教的任務這作品也就隱含出政治教化的色彩

道光咸豐年間劉家謀〈海音詩〉一百首之九九「匆匆六甲光彤史況沐

皇風二百年」(伍頁 308)劉氏於道光 29 年調臺灣府學訓導劉氏自註的詩序

並言 「今入版圖將二百載矣列聖相承昭然禮法有不共被涵濡哉近周光邰明

經欲輯臺郡節烈勒成一編誠盛舉也」劉氏歌功頌揚清政府以為臺邑經兩百

年教化婦女貞節德行的培養成果斐然以統治階層的角度來考量兩位烈婦之行

為價值頗具政治意涵道光年間施瓊芳〈題全臺闡幽錄〉二首之二「寡鵠貞

鴛萃一編旌祠會錫九重天依然婦誥回鸞及能使夫名附驥傳彤管有人風繼

起碧霄終古月難圓誰言婉嬺煢煢質已握興頑立懦權」(伍頁 381)

第 2 首點明此書所收人物並足堪為天子旌表之節婦貞女女子能實踐婦德

同樣也能澤被家門為夫婿增光而書中足為後世楷模者其人生卻都是坎坷不

幸的7-8 句寫出書寫權力之本質原本這些女子是柔弱貞順的卻因此書而得以

傳世施氏曾銓選六部主事前述詩人則將貞節烈女之節操德行與政權教化結合

在一起政府的旌表立祠的表揚機制使女子的高貴品行不至淹沒不彰而女子

建立閨門的行為典範可以建立淳美善良的風俗但「興頑立懦權」則頗有思考

225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的空間此四字除了建立符合倫理綱常的行為準則外還要堅強百姓們的意志

在危難時能用最大的犧牲包括生命來維持理想的存在而這理想的內涵則

隱含著統治政權的延續與護衛

余英時分析漢代循吏在文化傳播中所扮演的角色與作用他將中國文化分為

大小傳統並解釋「大傳統或精英文化是屬於上層知識階級的而小傳統或通俗

文化則屬於沒有受過正式教育的一般人民」96而漢代循吏則扮演了文化傳播者的

角色之所以如此余氏指出因為循吏是親民之官「循吏」之名始於《史記》的〈循

吏列傳〉從此成為中國正史列傳的典型至《清史稿》依然沿用余氏更言

漢代的大傳統以儒教為主體而儒教的基地則在社會而不在朝廷因此循

吏在發揮『師』的功能時他事實上已離開了『吏』的崗位他所奉行的

不復是朝廷法令而是大傳統的中心教義由於中國的大傳統並非寄身於

有組織的宗教所以它的傳播的任務才落到了俗世人物的循吏的肩上漢

代大傳統的傳播者借用《周禮》的名詞可稱之為『師儒』循吏便是以

『師儒』的身份從事『教化』工作的97

而文本尚有擔任教諭提督學政訓導等教育行政工作之創作者清廷的中

央教育制度中央最高教育行政機關為國子監其下設有祭酒司業等教官總理

監務以及博士助教學正學錄等各級教員在地方教育行政上各省設提

督學道擔任地方教育的最高行政官員以負責學校事務政風及科舉等事務

雍正 4 年(1726)提督學道改稱提督學政在地方官學上設有府學政使府提調

府儒學教授州學正縣儒學教諭府州縣下設立縣訓導以掌管地方教育事

務98

而臺灣清據初期隸屬於福建省由福建提督學道統理教育事務但因臺灣海

外孤島路途遙遠改由分巡台廈兵備道兼理學政康熙 23 年(1684)改由臺廈兵

備道兼任朱一貴事變後改由巡臺御史負責至雍正 5 年(1727)改為巡臺漢御史

96 余英時〈中國古代死後世界觀的演變〉載於《中國思想傳統的現代詮釋》臺北聯經出版社1993頁 168 97 余英時〈中國古代死後世界觀的演變〉載於《中國思想傳統的現代詮釋》臺北聯經出版社1993頁 198 98 參見種村保三郎《臺灣小史》臺北武陵1991山崎繁樹《1600-1930 臺灣史》臺北武陵1995連橫《臺灣通史》臺北幼獅1977

226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管理乾隆 17 年(1752)則改由巡臺臺灣道兼任光緒元年(1875)改由福建巡撫兼管

光緒 13 年(1887)設臺灣省後由臺灣巡府兼任掌管臺灣教育事務知縣負責地方

教育事務由此可知臺灣學政與官政相結合之特質99

而關於教育行政的最高指導原則順治 9 年(1652)頒六諭計為「1孝順父

母2尊敬長上3和睦鄉里孝訓子孫5各安生理6莫作非為」100

姜添輝以為「由其內容可窺見其重心在於強調傳統文化的倫常思想以及安本分

的觀點並藉由這些觀點的灌輸以達社會安定的目標」101康熙 9 年(1670)頒佈聖

諭廣訓十六條計有

1敦孝悌以重人倫2篤宗教以昭雍睦3和鄉黨以息爭訟4

重農桑以足衣食5尚節儉宜惜財用6隆學校以端士習7黜

異端以崇正義8講法律以儆愚頑9明禮讓以厚風俗10務

本業以定民志11訓子弟以禁非為12息誣告以全善良13

完錢糧(租稅)以省催科(裁判)14戒匿逃以免株連15聯保申

以弭盜賊16解仇忿以重身命等102

除了順治朝所強調的倫常價值觀外並將關注範圍擴大到文化習俗以及社

會規範等層面可以窺見清廷教育行政的最終目標是欲藉由教化途徑以安定社

會光緒 29 年(1903)張百熙等在〈奏定學堂章程〉中提出「至於立學宗旨勿論

何等學堂均以忠孝為本以中國經學為基礎俾學生心術依歸為正」103以至於

光緒 32 年 5 月 2 日清廷公佈的欽定學堂章程第一類是忠君尊孔第二類是尚

公尚武尚實可知清代由內地派遣至臺灣的教育官員實肩負思想教化之重

責大任其主要之任務為導正並建構臺邑人民正確之政治立場與政治意識創作

者日夜身處其氛圍中將其投射於其所創作之主題詩歌中似為合理之解釋

顧炎武論「秦紀會稽山刻石」指出「然則秦之任刑雖過而其坊民正俗之意

99 參見盛清沂王詩琅高樹潘《臺灣史》臺北眾文1988 年種村保三郎《臺灣小史》(臺

北武陵1991)邱奕松《嘉義縣志教育志》嘉義嘉義縣政府1991連橫《臺灣通史》

臺北幼獅1977 等 100 宋鼎宗等《全臺首學資料彙編》頁 61臺南臺南市立文化中心1997 101 姜添輝〈教育社會學觀點的清朝時期臺灣官方儒學的發展與特性〉《臺南師院學報》第 34 期

2001頁 292 102 種村保三郎《臺灣小史》臺北武陵1991頁 151 103 雷國鼎《教育概論》上冊臺北教育文物1976頁 80

227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固為始異于三王也」(《日知錄》卷十七)則中國自秦始皇起便有統治階級提倡禮

教以矯正民間各地不良風俗的政治措施文本創作群共 69 人共有 20 位具有從內

地遊宦臺邑的背景其中官職包括擔任臺邑各地教諭知縣巡臺御史提督學

政訓導等居多而臺邑文人亦具鄉紳背景文本中反覆出現蘊含政治意涵與宣

揚文教的意識

伍對內地與臺邑的指稱反映中央政權與地方邊陲的對峙

清代臺灣貞節烈女詩中出現以內地為中心以臺邑為邊緣之論調例如康

熙朝江日昇〈贊寧靖王朱術桂與五妃殉節二絕〉二首之一「天地乾坤無可寄

飄然海國全其身」(貳頁 28)臺廈道王敏政〈節婦鄭氏詩〉「鬚眉長樂嗤青

史巾幗共姜壯海洲」(壹頁 362)此詩為康熙年間王氏應徵詩之會為鄭治時期

禮官鄭斌女為寫的作品第 4 句稱鄭斌女事跡足以為「海洲」壯事氣勢壯盛

其臺地為「海洲」意指海外神洲顯現出以內地為世界中心點而以臺邑為邊

垂的論點

諸羅諭孫襄〈節婦鄭氏詩〉「扶植綱常吾輩事新詩題徧海東天」(壹頁

367)此詩亦為應徵詩之舉最後一句「新詩題徧海東天」臺邑與內地一水之隔

又處內地東方稱「海東天」可說是其地理位置的說明范咸〈弔五妃墓十二絕

句〉十二首之五「可憐椎髻文身地」(貳頁 258)其它相關文本有以鄭氏王朝禮

官鄭斌女為題之作品

康熙 13 年內地爆發三藩之亂鄭經趁機響應出兵同時將明朝續順公沈瑞接

到臺灣並以禮官鄭斌之女許配之鄭經將明朝王公遷往臺灣並幫助其建立家

庭除了昭示臺灣鄭氏為延續明朝皇權的正統地位外也為了隴絡人心凝聚在

臺灣的明室力量可以說沈鄭兩氏的聯婚是帶有強烈的政治色彩這段婚姻幾年

後卻遭到重大的打擊鄭經去世後鄭克塽繼位親信馮錫范攬權內部局勢日

益混亂身為流亡王公的沈瑞被誤認為身懷鉅資並因此招禍被馮錫范以反間

228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謀逆案件遷連104

父子被殺家屬被囚當沈瑞一家受禍時禮官鄭斌向鄭克塽求情為女兒

開脫並得到首肯就在鄭家父母將女兒救出虎口後得知詳情的鄭女卻毅然決

然決心與丈夫共赴家難並在處理完殉死家人的後事後從容自縊殉夫這件事

在當時引起很大的迴響不論身份貴賤聽聞此事的人都為此感動流淚康熙 23

年清朝佔據臺灣後總督姚啟聖並奏請封誥鄭氏「一品夫人」都統張夢吉並差人

將沈氏一門受難的棺柩送返京安葬105

咸豐朝陳維英〈一品夫人〉(鄭斌女 沈瑞妻)四首之四「鸞章一旦下東都

油壁香車離海隅」(伍頁 182)史載清據臺灣後將沈瑞遺體移葬內地想必鄭

女也隨之移葬故有「油壁香車離海隅」之說而以海邊一角指臺地將其邊緣

化之地理觀可知劉家謀〈謁五妃墓〉二首之一「那知瘴海千重外尚有紅顏

識報恩」(伍頁 319)再如道光年間施瓊芳〈題全臺闡幽錄〉二首之一「海濱

鄒魯風堪采軒使曾勞女史詢」(伍頁 381)施氏為《全臺闡幽錄》題詩書中

多錄臺地節烈女性有為清代臺灣女性寫史的目的詩中稱「海濱」以內地為中

心以臺邑為邊地的意向明顯

王凱泰《臺灣雜詠續詠》十二首之五「故王一去五妃陪海外黃沙賸

幾堆」(《臺灣雜詠合刻續詠十二首》頁 50)同治朝林豪〈五妃墓〉「海角年

年長相守」(《臺灣詩鈔》卷 5頁 93)熊佐虞〈五妃墓限支韻〉「黃土荒題海上

碑」(《臺灣詩鈔》卷 5頁 93)以及光緒朝唐景崧〈五妃墓限支韻〉「海上鵑啼

悲玉帶」 (《臺灣詩乘》卷 5頁 209)周長庚〈拜五妃墓〉「頸血不膏中土鐵

墓門長咽落潮聲」(《臺灣詩乘》卷 5頁 214)

周長庚(1847~1888)號辛仲又號莘仲福建侯官人光緒 10 年(1884)由建陽教

諭調署彰化教諭光緒 14 年發生施九緞以索焚丈單為名的圍城之變周氏因為民

104 蔣師轍《臺游日記》卷 1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7臺灣文獻叢刊第 6 種頁 30記載「康熙二十一年福建總督姚啟聖用間諜陰散其黨約偽賓客司傅為霖內應事洩為霖遇害」丁曰健輯《治臺必告錄》卷 1頁 77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9臺灣文獻叢刊第 17 種記載「行人傅為霖密約十三鎮同日發難事泄錫範並搆陷續順公沈瑞而有其貲人心益失國軒居臺而被刺者再皆姚啟聖所使也 105 事詳見江日昇《臺灣外記》卷 9臺灣文獻叢刊第 60 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

229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請命受誣以致「一官拋擲落拓終身」彰化人士「頌公之德而不衰」周氏

讚揚五妃之死為「頸血不膏中土鐵」以清朝鐵蹄為「中土鐵」相對而言臺邑

為世外之地可知而另一方面五妃成為臺邑歷史人物而非中土人物的意涵就更

為明顯了

本節所述及這 11 位作者中王敏政為康熙朝內地旗人孫襄為康熙朝內地人

陳維英為咸豐朝臺地人施瓊芳為道光朝臺灣縣治人林豪活動於同治朝左右金

門人周長庚為光緒朝內地人熊佐虞光緒朝內地人唐景崧光緒朝內地人生

存年代分佈清朝早中晚各期籍貫有大陸內地也有臺地人士由此推測以邊

陲之姿態而與內地中央相對似乎是清代士人普遍之觀點

黃國昌以為「中國意識」可以分析成六種互相關聯的觀念他舉出的第二種

觀念就是「『世界中心』的地理『中國意識』」「中國人把自己居住的地方視為

世界的中心而以其它地方都是世界的邊疆」106 莊勝全在以康熙朝四位內地親

歷者的觀察內容研究得出「遂使以中國本土為中心的世界觀得以大行其道中國

的文化邏輯逐步套用在對台灣的印象上」107

李國祈在對清代臺灣政治發展史的研究提出「臺灣自康熙時期歸入清帝國

版圖後雍正以降清廷所推行的政策則為使其內地化其目的在使臺灣變成

中國本部各省的一部份108」李氏為所謂的「內地化」乃中國中央政權及傳統典章

制度在臺灣這個邊疆地區的普及與擴張的過程「內地化」就是在政治上「中國

化」在文化上「儒家化」109並以為「大體而言及十九世紀其(臺灣)西部已

開發地區內地化幾已完成」然而我們參照前列詩人之作品即便在李氏所認

定已「內地化」的時期不論其為內地文人或臺邑文人其詩作中乃反映出臺邑

的邊陲位置亦即臺邑被歸為中國一省後其地理位置的觀念仍屬於遠離核心

的邊陲

106 黃國昌《『中國意識』與『臺灣意識』》臺北五南1995頁 12 107 莊勝全〈清康熙朝臺灣印象的轉變以四位親歷者的觀察為例〉《臺灣風物》第 56 卷第 3期2003 年頁 32 108 李國祈〈清季臺灣的政治近代化開山撫番與建省(1875-1894)〉《中華文化復興月刊》第 8卷第 12 期1975 年頁 5 109 李國祈〈清代臺灣社會的轉型〉《中華學報》第 5 卷第 3 期1978 年頁 148

230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然而我們以為文本中雖有臺邑居邊陲之政治意識然其以臺邑貞孝節烈女子

為主題仍是「在地認同」之詩學實踐其雖大量融合中國傳統詩學文化的意涵

與典故然最終目的之一仍是構築臺邑貞節歷史故我們認為其「臺邑邊陲化」

之特質可以引用鄭志明教授的說法加以解釋「所謂自在性格是指文章主體可

以從容地與外來文化相結合以開放的心靈來解消各種衝突情境讓主體文化無

處而不自在承認其邊陲的角色就是要解消邊陲的悲情心態不必向世界的核

心靠攏也不必向中國的核心靠攏脫離了核心的意識宰制自安於邊陲不是

偏安的心態而是無所求於核心以主體的自主性來迎接來自核心的各種挑戰110」

雖然鄭教授所提的是臺灣儒學發展的問題但從文本中看來不論是內地詩

人或本土詩人在接觸到臺邑本地題材時或多或少都會進行內地化與本土化的衝

突與融合而作品最終的主體性還是會回歸於創作場域之在地認同例如陳昭瑛

在〈論台灣的本土化運動〉一文中指出早期的「台灣意識」並未與「中國意識」

衝突甚至是重疊在一起有著相互定義的關係「由於臺灣人是以中國為父母

之國台灣意識自然也以中國意識為起源中國文化漢民族的特有生活方式在

台灣的樣貌是形成『中國式台灣意識』的文化基礎」111而由上文可知所謂「中

國式台灣意識」其地理觀念乃以中國為世界之中心而臺灣為邊陲之地

由於本節文本的作者群有 3 位清代中期的臺邑人所以我們可以推論最遲

在清咸豐道光年間臺邑詩人的地域意識其實已被完整教化出「中國意識」了

而 8 位內地詩人的作品中反覆以「海角」「海國」「海上」的空間述語強調臺

邑相對於核心的「邊陲」地位不斷灌輸與強調台地附屬內地的地理概念即統

治階級的角色為清朝政府

陸小結

縱觀上述所論文本創作活動實有許多政治元素清代考據學風盛行余英

時所言多學為識之學風由內地傳入臺灣專注於客觀知識從詩歌形式發展為

110 鄭志明〈臺灣儒學本土化的發展方向〉載於《第二屆臺灣儒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臺南成功大學中文系1999頁 655-679 111 參見陳昭英《臺灣文學與本土化運動》臺北正中書局1998頁 101-181

231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詩文融合詩序詩註比例增加且內容多為客觀現實事件的敘述可知其對外

在世界的關注而文本創作群的遊宦背景使其關注於教化與移風易俗前述余

英時對中國循吏之分析與清朝《通典》對知縣之職責描述可為舉證而作者若

無官員身份則為臺邑地方儒學鄉紳或與地方官府關係良好或掌地方書院

負有教育子弟之責任而文本所題詠之主題部份具官宦背景或受禍於政治事

件兵亂政治勢力等直接間接造成主題事件的發生

而大部分主角皆與朝廷旌表官修方志等政治活動相關聯而在文本中的象

徵隱喻中女子貞節類同於清政權女子抵抗外來力量的侵略象徵捍衛主權的

存在宣示清朝統治之正當性與合法性而臺邑邊緣言論則反映中國文化融入

臺灣社會整個內化過程的完成清代臺邑文人已接受臺灣為中國領地之一部份

王建曾以今文《尚書》為文本論析西周王朝政治意識中的合法性理念112其得出

的結論有「國家政治疆域的傳承與統一意識」「政治統治權威的合法傳承」「批

判和推翻暴君暴政統治的變革意識」等

雖然尚書是官方性質的文書有別於文本之私人創作但兩相比較可以觀

察出兩者相似處如本文所提出之「五妃詩墳墓之意象反映明政權走向滅亡與結

束」「民變烈女的歌頌反映創作群對清廷統治權的支持與肯定」則與李文所提「政

治統治權威的合法傳承」何其類似而「對內地與臺邑的指稱反映中央政權與地

方邊陲的對峙」則除了如王健所言之「國家政治疆域的傳承與統一意識」「中華

文明hellip即使某個王朝滅亡了後繼的王朝以其合法繼承者的身份完全承襲前朝

的政治遺產完成統一拓展天下疆域的合法政治使命」113因為本文創作群特定

之時空背景深一層反映出所謂天下疆域「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

非王臣」實隱藏著中央與邊疆之對峙114而本文前述所言之三種群體意識實為「漢

文化移植臺邑」政治操作的基礎而我們亦可解析創作群如何合理化清廷統治臺

灣的政治權力

112 王健〈論西周王朝政治意識中的合法性理念mdashmdash以今文《尚書》為中心〉《江海學刊》第 6 期

2003 年 113 同前註頁 141 114 中國商周時代還未出現中國與四夷對應的指稱一直要到「自東周以來才以南蠻北狄東

夷西羌相對而言為言」參考于省吾《釋中國》王元化主編《釋中國》第 3 卷上海文藝出版社

1998頁 1517

232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引用書目

一傳統文獻

丁紹儀《東瀛識略》臺北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7臺灣文獻叢刊第 2 種

王必昌《重修臺灣縣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臺灣文獻叢刊第 113

江日昇《臺灣外記》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臺灣文獻叢刊第 60 種

朱仕玠《小琉球漫誌》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6 臺灣文獻叢刊第 3 種

周元文《重修臺灣府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臺灣文獻叢刊第 66

林焜煌纂《金門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臺灣文獻叢刊第 80 種

陳文達《鳳山縣志》臺北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臺灣文獻叢刊第 124 種

《清一統志臺灣府》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臺灣文獻叢刊第 68

陳壽祺《福建通志臺灣府》臺北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臺灣文獻叢刊 84

許南英《窺園留草》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2臺灣文獻叢刊第 147 種

連 橫《臺灣詩乘》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臺灣文獻叢刊第 64 種

《欽定平定臺灣紀略》臺北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臺灣文獻叢刊

第 102 種

《碑傳選集》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6臺灣文獻叢刊第 220 種

《臺灣通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2臺灣文獻叢刊第 130 種

蔣師轍《臺游日記》臺北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7臺灣文獻叢刊第 6 種

盧德嘉《鳳山縣采訪冊》臺北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 臺灣文獻叢刊第

73 種

二近人論著

王俊勝 2001《清代臺灣鳳山縣詩歌研究》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全臺詩編輯小組 2004 《全臺詩》(1~5 冊)臺南國家臺灣文學館

233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234

江寶釵 1999 《臺灣古典詩面面觀》臺北巨流

余英時 1993 《中國思想傳統的現代詮釋》臺北聯經出版社

洪順隆 1998 《抒情與敘事》臺北黎明文化

許麗芳 2007 《章回小說的歷史書寫與想像以三國演義與水滸傳的敘事為例》臺

北秀威資訊科技

許玉青 2004 《清代臺灣古典詩之地理書寫研究》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硏究所

碩士論文

許東海 2003 《女性帝王神仙先秦兩漢辭賦及其文化身影》臺北里仁書局

畢恆達 2001 《空間就是權力》臺灣心靈工坊

陳昭英 1998 《台灣文學與本土化運動》台北正中書局

張孟珠 2002 《清代貞節的實踐及其困境》國立中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葉嘉瑩 2000 《清詞散論》台北桂冠

葉嘉瑩 2000 《漢魏六朝詩講錄》台北桂冠

黃國昌 1995 《『中國意識』與『臺灣意識』》臺北五南

楊積慶箋校 1980 《吳嘉紀詩箋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歐麗娟 2000 《唐詩的樂園意識》臺北里仁

鮑家麟編 1992 《中國婦女史論集》臺北稻香出版社

  • 文本有以明皇室在臺殉節之五妃為題的作品五妃本事參見江日昇《臺灣外記˙弁言》丁紹儀《東瀛識略》等皆有記載江日昇站在清朝統治者的立場對鄭氏王朝一直視之為謀逆亂臣但對殉國而死的寧靖王則抱著頌揚的態度而追隨寧靖王殉死的五妃則稱讚其為「且五姬慷慨輕生氣勝男子而臺灣之山川草木能不因此而增光乎」可知五妃殉節之歷史地位與道德價值在清康熙年間即已確定
  • (《雲林縣採訪冊˙藝文》頁206)
Page 22: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ir.lib.ksu.edu.tw/bitstream/987654321/13221/2/21%D... ·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 曾玉惠 ∗ 摘要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詳者有 2 人60其生存創作年代平均分佈於清據臺灣的各個朝代而作者為臺籍身

份者有 10 人具備遊宦身份者有 11 人擔任的官職多與地方文教方面相關另有

8 位不具官銜的內地詩人這些內地作者滯臺時間普遍並不長滯臺不長當以印象

及感受最為強烈的主題人物為創作題材而各朝代詩人持續以五妃的主題創作

可見五妃殉節已非歷史上之單一事件而附有更深刻的意義而同為殉節人物

捨臺邑歷史上其它殉節女子而取五妃取捨之間的動機令人玩味

而最早以五妃為題的作品首現康熙朝王禮陳文達《臺灣縣志藝文志》包

括林中桂施世榜施陳慶何借宜等同樣標題為〈弔殉節五妃墓〉前 3 人據文

獻記載同為臺邑人士許玉青以為其為南明遺民作品中寄寓在臺漢人心中「對

已故的明代政權猶懷有明祚情懷此詩可視為南明遺民對明祚的感懷」並指出

五妃詩題的兩大義為「明祚延長」「軀捐從王」兩大要義61然葉嘉瑩教授指出

判斷一首詞中有無比興寄託之意究竟當以什麼標準來作為依據的問

題helliphellip以為第一當就作者生平之為人來做判斷第二當就作品敘寫之口吻

及表現之神情來做判斷第三當就作品所產生之環境背景來做判斷62

我們搜羅三位詩人之作品林中桂僅有〈弔殉節五妃墓〉一首無法參照

而施世榜據《福建通志臺灣府人物》所載為「晉江人籍鳳山拔貢生」63其所

流傳詩作中有〈靖臺隨軍入鹿耳門〉中有「僻嶠潢池弄王師待廓清」(全臺詩

全臺詩智慧型資料庫)若施果真心懷南明斷不能有此作品而施陳慶除五妃

詩外僅有〈打鼓山〉傳世兼之生平不詳無法由其它詩作取得旁證以釐清

其是否為南明遺民然清領初期清廷對臺邑防範甚嚴若其為南明遺民為何

會成為「臺灣諸生」且官修之《臺灣縣志》標註為「茂才」《重修鳳山縣志》標

註為「庠生」64雖不至有官身但為與官府關係良好殆無疑問詩既「在心為志

發言為詩」若真有如此澎湃之故明情懷為何又僅只一首

60熊佐虞與祝道椿不詳但可以經由記錄其詩的地方志或詩集的創作年代推算其大略的創作時間 61 許玉青「清代臺灣古典詩之地理書寫研究」(中央中文碩士論文2004)頁 139140 62參見葉嘉瑩《清詞散論》(臺北桂冠2000)頁 251 63 見陳壽祺《福建通志臺灣府》(臺北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臺灣文獻叢刊 84 種頁855 64 施陳慶之生平不詳《全臺詩》稱其為「臺灣諸生」詳見第 2 冊頁 50

210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若以雍正時來臺之張湄為例張湄(~)字鷺州號南漪又號柳漁

浙江錢塘人考《清一統志臺灣府》載張湄為 「錢塘人雍正中以御史巡臺灣

嚴稽冒籍校士公明」65張氏既為內地詩人其活動的時期為雍正朝當時清廷

對地方的控制仍嚴格若臺邑五妃命題果真寓託對南明之感懷那必然是種普遍

性的共同認知則如張湄此種背景的遊宦以五妃為題創作的可能性就不存在了

更何況後期詩人以此創作不絕我們只能推測清據前期五妃命題或有可能寄託

詩人對明朝的感懷後期則未必為如此

如朱仕玠〈五烈墓〉「百年荒塚在寧比玉鉤斜漫墮三春淚驚摧五朵花

瘴鄉空葬骨絕海竟無家」(貳頁 388)朱仕玠(1712~)字璧豐又字璧峰

號筠園福建建寧縣人朱氏於乾隆 28 年以儒學教諭之身分抵達鳳山魯仕冀為

其作品《小琉球漫誌》寫序中以為其書詳細描寫臺灣山川草木人情風俗66而陳

璦婷稱其詩作「觀察臺灣的地理氣後與物產」「貼近臺灣的風土民情」67但朱

氏於本篇論文文本中除此詩外未有其它作品可知五妃之創作非徒以女子殉

夫之節烈情操為重點顯現其足以為臺邑歷史文化中的文化主題

而乾隆年間六十七〈弔五妃廟〉一詩其體裁為歌行體篇幅較長敘事色

彩濃厚包含較多人物形象與事件情節的描寫原詩如下

東風駘蕩天氣清載馳驄馬春巡行刺桐花底林投畔森然古墓何崢嶸

路旁老人為余泣當年一線存前明天兵既克澎湖島維時臺海五烈皆捐

生至今坏土都無恙誰為守護勞山精雲封馬鬣連衰草四圍怪石爭縱

橫時聞鬼母悲啼苦想見仙娥笑語聲歲歲里民寒食節椒漿頻奠陳香

羹滿目荒涼已感歎更聽此語尤傷情有明歲晚多節義樵夫漁父甘遭

烹島嶼最後昭英烈頑廉懦立蠻婦貞田橫從死五百皆壯士吁嗟乎

五妃巾幗真堪旌(貳頁 247)

六詩以第一人稱觀點敘事12 句先寫明創作動機春季天清氣爽適合出遊

在這美好的季節騎馬踏青點出季節氣候旅遊方式說明訪五妃墓的緣起

65 《清一統志臺灣府名宦(本朝)》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臺灣文獻叢刊第 68 種頁 36 66 朱仕玠《小琉球漫誌》(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6)頁 2~3 67 陳璦婷〈再現南臺灣二百年前風物mdash朱仕玠《瀛涯漁唱》析論〉《東方人文學誌》第 1 卷第 2期2002 年 6 月頁 127

211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第 34 句則直接點明主題描寫古墓的現況作者乾隆年間宦臺距五妃殉節

年代已久遠古墓蕭然寂寥5 至 10 句寫民間對五妃事蹟的評價既言路人提及

五妃詩都會傷心流淚民間對此歷史案件應耳熟能詳深入人心埋身之處能保

存無恙當是有心人善意維護周全反映詩人創作當時五妃在臺灣民間的地位

1516 句寫當時應時的節日民間也會準備祭品祭拜慰靈可見五妃的地位在乾

隆朝已由凡人升格為具有宗教色彩的人格神2122 句點出五妃殉節的精神價值

足以為後世楷模宣揚表彰其事蹟的背後實有教化百姓移風易俗的政治意涵

末 2 句以歷史上著名的田橫事件相提並論將臺邑歷史之單一事件與中國歷史聯

結六詩先寫景後敘事再評論末了抒懷敘述角度多變融情於景表達

出作者較真切的感覺與看法與其他僅只空泛評論的五妃詩歌有別

六十七(~)號居魯滿州鑲紅旗人其人據〈番社采風圖考提要〉

一文所載「清乾隆九年以戶科給事中奉命巡視臺灣在任三年曾與同官范

咸纂輯『重修臺灣府志』同時留心殊風絕俗並珍視海東文獻」六氏既為滿

人其出遊至五妃墓當無悼念前明之意其身為巡臺御史政蹟為歷史肯定

或有「留心殊風絕俗」之用心

莊勝全提及「英國文化史家Peter Burke在研究 17 世紀英國旅遊者至義大利旅

遊的情形時發現由於不同的生活背景(宗教語言氣候與習俗)致使旅遊者對

於不同群體間所洩露的文化差距往往有銳利的觀察也就是這些旅遊者會特別留

心他們認為是奇特的事物上他們的旅遊記錄便是在文化刻板印象(cultural

stereotype)與個人觀察(personal observation)間交織互動而成」68六氏以內地官宦而

為臺邑風土之詩與莊氏所言旅遊者外來客的角色相當而其所言不同群體從

種種跡象可知乾隆朝臺灣接收中華文化的薰陶尚不夠久遠還在經歷所謂「內

地化」的過程因此臺邑比諸內陸確實像是不同群體然外來客(如六氏)所觀察

到的除莊氏所言之「文化差異」還有「文化類同」據此可知外來詩人對臺邑

印象的記錄實亦參與臺邑文化歷史的建構

五妃詩中有以後人身份感嘆前朝的人與事以及對明朝與鄭氏王朝興衰的評

68 莊勝全〈清康熙朝臺灣印象的轉變---以四位親歷者的觀察為例〉《臺灣風物》第 56 卷第 3 期

2003 年頁 56

212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論詩人對五妃的弔古有時會與明王朝的覆滅連結在一起從而使敘述的觸角

觸及更深層的政治意識的層面乾隆時任巡臺御史兼理學政范咸〈弔五妃墓十二

絕句〉十二首之一「明亡已歷四十載死節猶然為故明荒塚有人頻下馬真

令千古氣如生」(貳頁 258)

范咸(~)字貞吉號九池又號浣浦浙江仁和人根據范詩分析

前 12 句提及明亡及五妃殉死此處將其死亡定位為為明朝亡國而殉節故在詩

歌中將五妃與明政權劃上等號而第 34 句寫荒涼的墳墓卻能引來有心人絡繹不

絕的拜訪是因為其慷慨氣節足以使精神不朽全文敘述觀點一致范氏身為

遊宦詩人實與前文所述六氏一樣注意到臺邑區域性文化歷史故五妃人與事

寫入臺地歷史實與其政治背景有莫大的關連如施世榜寫五妃詩而論及明朝政

事施世榜〈弔殉節五妃墓〉「回首可憐明季世相臣事業不堪云」(壹頁 234)

而前所言六十七〈弔五妃廟〉以及林中桂〈弔殉節五妃墓〉等皆是歐麗娟提到

由於死亡與人世間最大的聯繫或是死後世界最接近陽光的界限厥在於

分隔陰陽的一抔黃土mdashmdash一個可供緬懷紀念的具體憑藉縹緲的魂靈既是

抽象而不可捉摸以憑空想像的成分居多但是人死所歸的墓塋丘隴卻

如同一切物質一樣具有實質可觸的屬性既是安頓死者的居處可免於生

死混雜所帶來的種種問題又無礙於作為死者精神的象徵和死後生命的依

附之地69

但五妃事件中墳墓的形象為何特別鮮明除了歐氏所言其為「一抔黃土mdashmdash

一個可供緬懷紀念的具體憑藉」「死者精神的象徵和死後生命的依附之地」便

於民間傳說的流傳外如同前文所言清政府積極將五妃與明王朝劃上等號不

斷修繕突顯五妃葬身之所的舉動就如同不斷清除明政權(或漢政權)殘存的勢力

試圖將明王朝永遠塵封深埋於不見天日的墳墓對其統治權不可有絲毫之影響與

撼動故歷朝有官方修繕的動作

如《臺灣詩乘》載「臺南寧南門下有五妃墓道碑為乾隆十一年臺灣道莊

年所立刻巡臺御史六十七范咸之詩」70以及《福建通志臺灣府古蹟》「乾隆

69 歐麗娟《唐詩的樂園意識》臺北里仁2000 年頁 386 70 連橫《臺灣詩乘》卷 2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 年臺灣文獻叢刊第 64 種頁 50

213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間兩巡院命同知方邦基重修且立碑於南門外曰「五妃墓道」71而終清治時

期以貞節烈女為主題的作品以五妃與鄭月娘最多而後者是因為有宋永清召

集徵詩之會一舉而有 18 位詩人共襄盛舉故若論自發性的題詠為詩應以五妃

為題者最多且以五妃為題之作品各朝均有自康熙至光緒作品未曾斷絕而

內地詩人佔一半以上其中一半又具遊宦身份作者為臺邑詩人者又多站在統

治者立場故由生前的明朝郡王姬妾跨越生死界線而成五妃由民間感念傳頌

而至清朝官府迎入延平郡王陪祀至五妃墓而神異靈跡顯現民眾祭拜虔誠而至

五妃廟發展至臺地民間神祇以至為古蹟勝景而為臺灣歷史文化在客觀現實

世界具體可感的一部份成為臺邑歷史上的文化語碼72可以說是臺邑社會構築本

土集體記憶的典型範例

就如同前言所提及的是「異族婦人在家族中的角色隨其丈夫而定隨丈夫之

尊卑而尊卑」這五人在生時身份為皇族之妾殉節的對象不僅是一個男性

還擴大成為這位男性所代表的中央皇權亦即明朝政權許東海提及

屈〈騷〉中種種女性書寫的目的主要不在呈現女性世界的客觀風貌相

反地卻藉以作為隱喻傳統男性政治建構中倫理秩序問題的紛云雜遝因

此從屈〈騷〉以來辭賦中的女性書寫其背後的創作本質無非還是

回歸男性中心的文學運轉機制而且具有濃烈而明顯政治意涵73

許氏所言雖為辭賦但種種跡象顯示此說法應能適用於清代臺地五妃主題

的詩歌亦即以五妃殉節死亡為主題的作品其實隱喻著朱術桂所代表的明朝政

權五妃隨夫殉國實乃隱含著明政權滅亡的悲劇結局

第二我們可以考量到五妃之題詩有大量的作品都以其葬身之墳墓為題

而墳墓在中國文化中一直都代表著一種終結完了以及與現實世界有永遠跨不

過涇渭分明的鴻溝74畢恆達如此陳述空間「空間絕不是一個價值中立的存在

71 陳壽祺《福建通志臺灣府臺灣縣冢墓》卷 47頁 145臺灣文獻叢刊第 84 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 72 葉嘉瑩《漢魏六朝詩講錄》頁 121臺北桂冠2000「符號學理論認為當一個符號在它的傳統文化中使用很久的時候它就形成了一個 code----語碼使你一看到它就會產生某些固定的聯想」 73 參見許東海《女性帝王神仙先秦兩漢辭賦及其文化身影》臺北里仁書局2003 年

頁 50 74 參考前文關於五妃詩歌之評述

214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或是人們活動的背景它一方面滿足人類遮蔽安全與舒適的需求一方面更展

現了人們在某時某地的社會文化價值和心理認同」75於是由五妃所代表的明朝

政權就被詩人們所題詠的五妃墓永遠的鎮壓了結了變成一個歷史的符碼

永遠封存在時間的長河之中

那些試圖推翻新政權的反清復明的思想隨著五妃事件進入臺地人民的集體

記憶五妃墓成為一個勝景古蹟也成為對前朝追弔哀念的象徵被放逐至另

一個另一個世界如同人們永遠不能起死回生明政權也被封於古墓之中進入

歷史一去不返了如此我們可以解釋清政權對殉節明朝的寧靖王與五妃的善

意我們由此也可以解讀終清一朝詩人對五妃事件的題詠內涵

參民變烈女的歌頌反映創作群對清廷統治權的支持與肯定

文本反映創作群對主角人物命運之探索與思考著重於人物與政治千絲萬縷

的聯繫從而表現出臺邑明清兩代統治集團的抉擇與判斷

清乾隆林爽文事變中有劉烈女殉節事劉氏生平見諸臺邑地方志乾隆 53 年

之《欽定平定臺灣紀略》記劉女殉節事76此文以奏聞之敘述口吻簡明扼要陳述事

件之來龍去脈與方志傳文不同並無穿插人物自剖心志之獨白文末評論烈女

行蹟並懇請旌表彰顯更可見此文之用途乃對上奏聞之作

賀伯代所撰〈烈女劉滿姑傳〉77文章增加了劉氏家族中另一烈士之述寫即

劉亨基之子挺刃護父之烈舉而劉女見大勢已去奔赴小池也增添了旁人勸阻譬

解之言劉女之回答則顯見其智慧識見豐富了烈女人物內涵而臨死之前劉

女與賊人之衝突則化為對話表現之賊言充滿恫嚇意味而劉女回答「我名家女

豈懼死乎汝等生當太平甘為逆亂官軍至碎屍萬段矣」則完全站在統治

階級立場發聲

75 畢恆達《空間就是權力》臺灣心靈工坊2001頁 2 76 《欽定平定臺灣紀略》卷 62頁 998 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臺灣文獻叢刊第 102 種 77 《碑傳選集》(四)臺灣文獻叢刊第 220 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6頁 557

215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首先《彰化縣志》中劉女之死乃在懼怕受辱而此文則自言為「名家女」

稱對方「逆亂」則烈女與賊人之對抗已提昇為國家與叛逆份子的對立而前

面各志文所未有之「官軍至碎屍萬段矣」更充滿為清政權宣傳劉女已轉為

國家發聲器之角色可知劉滿姑之旌表入祠備受朝廷重視其政治意涵不言

可喻而前面志文始終保存著劉女被虐殺之記載於此文被刪節可知對人物之

悲憐所引發對人生命運之思考認知已非此文所著重者光緒年間之《臺灣通志》

對烈女之記載則轉為簡單扼要僅為事件重點之交代78 但劉女殉節事發生於

清朝中期一直至清末雖詳略有別然仍保留對此人物之記錄再加上旌表之

慎重其事入祀與建祠皆為官方主導故可視為地方志書建構臺地女性貞烈典範

以加強對臺政治控治力量之典型範例

清乾隆年間的錢唐諸生陳裴文〈劉烈女〉以林爽文事變中遇難烈女劉滿姑為

戀父必甘白刃蹈滿姑死烈刃死孝罵賊不畏遭群凶滿姑死孝還以忠

三尺刀光一尺水滿姑知生不知死君恩隆祀臺灣城滿姑雖死仍如生

史乘千秋載奇節劉郡丞女年十七(參頁 167)

此詩以客觀觀點敘事前 8 句為兩兩相對之對句第 1357 句寫烈女殉

節獲旌之關鍵過程因戀父未能及時離開兇地因罵賊而遭難先為刀傷後跳水

而死事平後受君王旌表更得入官祠受後世香火第 2468 句則重複相同的

句式每句僅更動數字重點在強調人物的行為價值末 2 句則寫其精神生命的

不朽傳世全詩偏於主觀評論對人物事蹟僅為概括重點說明陳斐文生平不詳

但為內地詩人無疑至嘉慶年間蕭綸也有〈臺灣三仁詩〉詩文如下

臺灣淨掃無風塵天子下詔褒三仁三仁何姓氏一為壽同春淡水縣丞

老幕賓丞亡攝官克復城出兵勦賊死賊營其一嶺南客 國子生寓彰

化糾義民其姓李氏喬基名守鹿仔港有成績戰牛馬莊終殞身 同時

見此二義士一弱女子尤絕倫滿姑年十七父曰劉郡丞賊先執丞次脅

姑 姑不受辱泣且嗔蹈河不死罵益烈白璧雖碎聲錚錚是三人者微且

輕非將非吏非守臣身雖死義分甘沉淪幸遇天子大聖明幽遐必矚

78 《臺灣通志》〈資料(二)文職冊〉臺灣文獻叢刊第 130 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2頁 804

216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名教是敦曰此三人縱疏賤磊落大節宜弔旌詔建祠宮楹桷維新有

司歲時祀以特牲為問蟻賊起事辰士民奔走婦女被掠何無一人能

及此三人吁嗟乎人人且有忠孝情盍至三仁祠下一聽天子命祀之恩綸

(肆頁 234)

蕭詩體裁為歌行體篇幅較長以客觀第三人稱觀點敘述夾有議論與抒情

對人物身份背景以及事件發生的經過有詳細的描寫三仁者稱三位在事變仍稟

持著節操正義剛強不屈奮勇抗賊的義士而清政府在民變平定後下詔褒揚

三人並興建三仁祠命地方政府歲時節令予以祭祀後世永念

而這三位義士身份背景各異第一位名叫壽同春事變發生時為淡水縣丞的

幕賓年紀已經大了在縣丞遇變身亡他危亂中一肩擔起責任率兵勦賊不

幸死在賊營第二位名叫李喬基為寄寓彰化的內地人具國子生身份在亂事

中集結民間力量變頗有成績但不幸在牛馬莊戰死第三即是劉郡丞之女蕭

氏對劉滿姑的敘述最為詳盡也許是因為劉氏的事蹟最具傳奇色彩對於三仁

事件的價值與清政府褒揚的動機在作品中也進行討論蕭詩雖為文學作品實

已具記史的作用且歌行體句式長短自由用語淺白尤利於傳播蕭綸據《全

臺詩》所載「字子山江蘇太倉人嘉慶年間(1796~1820)貢生著《樊村草堂

詩集》」」(全臺詩全臺詩智慧型資料庫)

然則寫臺灣烈女劉滿姑的兩位詩人皆內地人士而劉烈女為內地官宦之女

隨父赴任而喪命於臺邑因此而成為臺灣列女歷史其中一員然為何以劉女為詩

者臺邑詩人缺席此可疑之處

劉滿姑罵賊不屈而為亂兵所殺後為清廷封為三仁並下詔建祠祭祀宣示

著清朝統治權的正當性與絕對性褒揚滿姑罵賊而亡的義烈行為足以教育臺地

民眾必須忠於清朝反覆一再灌輸教育臺地百姓必須遵從的政治歸屬盧建榮曾

提出「一位漢人婦女絕不容許異族染指其身體於此漢女身體是一種漢人國家

主權的隱喻」79林爽文民變雖非漢胡之對立與衝突但劉女為清廷官吏縣丞之女

對抗的是民變中的暴民此對立衝突也隱含兩種政治勢力的對抗包括兩個群族

79 盧建榮〈從男性書寫材料看三至七世紀女性的社會形象塑模〉《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報》第 26 期1998 年頁 18

217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對物質包含食物土地性等各種資源的佔有與爭奪這點與中國歷史上漢胡勢

力對立的性質相當

因此我們可以這樣推定劉女的身體成為清治臺地權力的展現場烈女力拒

事變外在武力侵辱隱喻著清廷對臺地的所有權不可被被侵犯劉女死前面對侵

犯的態度與言語以及死亡方法的描述這樣剛烈行為的極度刻劃與突顯使劉

女抗暴的決心與影響力大為提高促使臺邑男性興起女子猶能如此保家衛國身

為男兒怎可不奮發而這種百姓為國犧牲意識與認知的養成對統治階級而言

實是鞏固政權一個重要的手段故可窺知劉滿姑事跡之所以能受到清廷大家宣揚

的潛在原因80

又如陳維英〈為王樹生明府題姊姒三節圖〉「乾坤存王氣女子識綱常人

是松梅竹心如冰雪霜後先三不朽生死一齊香況我鬚眉輩貞忱豈可忘」

(伍頁 199)反覆陳述著女子之所以能實踐綱常倫理是因為統治階級教化百姓成

功而女子都能夠捨生取義況且我們鬚眉男兒報國犧牲豈能後人陳詩服膺統

治階級的意識型態而此統治階級則為清朝廷

中國傳統上有士人殉國與女子殉節被類同化的傾向故詩歌書寫殉節的烈

婦也常別有隱喻如明朝末年已有士人以婦女死節或守節的選擇來比擬士大夫

殉節與守節的問題以臣殉國如婦殉夫者如晚明袁崇文〈黎烈婦傳〉云「臣事

君與婦事夫論者嘗相提其義皆取於致命遂志」81以及徐枋〈與葛瑞五書〉舉時

人的說法「殉節為易守節為難為烈婦易為節婦難」82顏元云「明末死節

之臣閨中義婦耳」83亦有士人為詩引節婦來比喻忠臣的如孫枝蔚〈朱矞三母

費太孺人貞節詩〉之一「節婦如忠臣所難非一死立孤能有成庶可光前史」

84以及吳嘉紀〈程寡婦歌〉

80 盧建榮〈從男性書寫材料看三至七世紀女性的社會形象塑模〉《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報》第 26 期1998 年頁 12 81 袁崇文(1595 年進士)〈黎烈婦傳〉載於屈大均(輯)《廣東文選》《北京圖書館古籍珍本叢刊》冊 117卷 15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康熙 26 年(1687)三閭書院刻本影印本1989 年頁 507 82 徐枋〈與葛瑞五書〉《居易堂集》卷 2頁 1 上下 83 李塨纂王源訂《顏習齋先生年譜》(附載於顏元《顏元集》)卷上「辛亥(康熙 10 年1691)37歲」條下冊頁 735 84 孫枝蔚〈朱矞三母費太孺人貞節詩〉《溉堂後集》卷 3《溉堂集》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頁 6 下

218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心志不改伊維寡婦忠臣忠臣識大義臨難往往致其身婦人脂口澤膚

十人九人腸肺愚節操曷繇自勵門戶胡能獨扶君不見程寡婦hellip夫死婦

不死祇緣黃口兒女須題攜85

等皆是而吳德功〈洪烈婦〉

山水毓貞媛乾坤鍾間氣鹿溪洪氏女少小知大義相攸郭阿奴二十

婚始字賦性靜而貞德容兼洵備百輛未盈門凶信忽傳至阿母默無

語阿爺言甚秘連理樹折枝比翼鳥分翅賢哉女聰明倉猝知其意

外聞薤露音聒耳夜不寐妾命實不猶君魂歸何處扯碎同心結滂沱

兩行淚膏木誰為容鉛華屏弗御身披侍嫁衣耳挂定盟珥欲效梁家

婦私將刀劓鼻欲效王氏妻親持斧斷臂全體遭毀傷所受反自棄

惟念夫遽亡不如從夫去生前不同牢死後共埋地擁衾臥空床絕粒

忘飲食急延良醫來醫來云不治切脈知血虧聞聲識腸碎娘勸啜茶

湯爺勸吃餅餌烈女誓弗肯含淚惻然對女子節不移忠臣心無二

兩語昔曾聞今豈易其志願娘勿悲酸願爺勿涕泗翹首盻蒼天婺星

空際墜頃刻魂歸陰不瞑張目眥鮮血兩腔填姑嫜來駭異面色猶如

生從容赴大隧性命弁髦輕巾幗鬚眉愧鹿溪諸紳耆拜迎擁塗次

鹿溪諸父老稱揚遍市肆滿路焚香楮兩部喧鼓吹名教獨扶持閨烈

千秋著一死重泰山兒女英雄類殉夫未嫁時奇節實非易彤管長流

輝貞珉謹泐記節孝採輶軒我忝與其事綽褉徵門楣旌表乞天賜」

(《瑞桃齋詩稿》全臺詩全臺詩智慧型資料庫)

〈洪烈婦〉雖為詩作然以五言古體長詩之體裁篇幅較長敘述事件前後

變化曲折詳盡其開端雖以客觀第三人稱發展中間模擬各色人物動作聲口將

烈婦絕食而亡的過程進行更長時間更具體詳細的描寫從主角的動作姿態醫

囑診脈親人的照顧死別的淒涼等刻劃出主角面對死亡從容不迫的形象而

「女子節不移忠臣心無二」「一死重泰山兒女英雄類殉夫未嫁時奇節實

非易」亦同樣以節婦比忠臣而以婦女死節或守節的選擇來與士大夫殉國與否

來相比擬而陳肇興〈題烈婦張沈氏殉節事〉(古體九解)

蔦蘿泛長風根莖無斷絕由來連理枝生死不相別君不見張烈婦慷

85 吳嘉紀〈程寡婦歌〉楊積慶箋校《吳嘉紀詩箋校》卷 12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頁349

219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慨殉夫勇且烈婦姓沈氏名心娘十八于歸張家郎舉案齊眉慕孟光如

膠如漆樂且未央忽忽五年載弄之璋二豎入室夫病於床求神問藥

淚睫承眶一朝怛化五內崩裂如沃湯大哭一聲氣結無語娣姒急申

救阿翁欲言不言淚如雨曰汝有孤兒在旦夕須哺乳長跪謝阿翁

妾心堅如銅兒生有祖累姑嫜妾身雖死兒可長夫沒無人侍巾帚妾身

不去誰為偶黃泉會有相見時升天入地妾從之明珠為夫斂綺羅為夫

裝執紼扶柩上北邱歸來拜姑泣媳身未亡如已亡綰我同心縷著我

嫁時衣孤燈耿耿酸風吹尺組畢命人不知人不知舉家奔救烏烏啼

生同衾死同穴青塚巢鴛鴦飛鳴自成匹謂予不信如曒日人慕婦烈

且貞我作歌戒貪生吁嗟乎女子仗義能殺身何迺國家多全軀保妻

子之庸臣(《雲林縣採訪冊˙藝文》頁 206)

陳詩第 1 段 1 至 6 句以比興開端以蔦蘿與連理枝來比喻生死不離的夫妻情

感並引出烈婦殉夫的主題第 2 段 7 至 14 句以客觀敘事觀點寫烈婦之姓名歸

寧夫家後的幸福家庭生活第 3 段 15 至 24 句寫詳細描寫夫婿病起不測以至於身亡

的經過作者善用人物表情刻劃其心理狀態如寫烈婦「淚睫承眶」寫家翁「欲

言不言淚如雨」極力寫喪夫喪子後悲慘的情狀第 4 段 25 至 34 句作者模擬烈婦

與家翁的對話以代言體各自表述殉死與否的考量第 5 段 35 至 43 句作者模擬烈

婦聲口敘述依禮安葬夫婿後從容殉死的過程第 6 段 44 至 56 句為事件收尾作

結敘事觀點一變為作者以第一人稱自述說明為此詩之創作動機將臣節與婦

節類比並提並以諷刺那些偷生忍辱臣子全詩敘事觀點多變人物情事介紹較

為完整情感神態刻劃細緻且以人物對話鋪陳情節頗具戲劇搬演效果

陳肇興(1831~)字伯康號陶村臺灣府彰化縣治(今彰化市)人為

清代中期臺邑著名文人《全臺詩》稱其「有個人心靈世界及理想抱負的抒寫

詩作的關懷重心亦往往與生民百姓密切相關在形式上陳氏習慣以長篇歌行來

抒懷言志詩作風格雄健豪邁」並稱其「肇興之詩胎息於杜甫可視為清

中葉臺灣文壇之『詩史』」

陳氏曾從鹿港拔貢廖春波讀書於彰化白沙書院和蔡德芳曾維精廖景瀛

合稱「白沙書院四傑」同治元年(1862)戴潮春事變拒絕戴氏之拉攏遂遁入武

西堡(今集集)之牛牯嶺山中是年 7 月謀刺戴氏失敗幾瀕於險境著有《咄咄吟》

220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一書詳錄戴案經過(參見全臺詩全臺詩智慧型資料庫)故其詩作有述寫現實

社會歷史風貌的企圖

林翠鳳曾舉陳氏《陶村詩稿咄咄吟》中的詩作分析其儒士的性格更以

其詩歌中不同時刻所追摩的前賢而得出其共同的特點始終堅定支持既有的朝

廷以及篤志排拒外來騷亂勢力並以為「陳肇興在顛沛流離中始終不移其為大

清朝廷臣民的立場」86同樣在文本中的作品亦表現出忠於君王朝廷之思想

許夢青〈自書吳烈婦傳後〉

誰能輕一死慷慨赴重泉不減忠臣節方知烈婦賢心爭秋月皎節勵

古松堅慚愧偷生輩雖生亦枉然(《鳴劍齋遺草》)

許夢青(1870~1904)字炳如又字荊石蔭亭泮名夢青號劍漁又號

雲客冰如高陽酒徒許氏為鹿港邑庠生其祖母賀太安人以節孝旌於朝

奉詔入祀彰化節孝祠其歷乙未割臺上書唐景崧又在日軍攻臺時隨練勇赴

八卦山抗拒抗日行為失敗後又逢四次家喪一生際遇曲折由官家子弟一變

為落拓文士《全臺詩》稱其「歷盡人世滄桑半生苦況盡託於詩」「以奔放

絕足之才為自由不羈之行遂一轉而為跌蕩詩人」可見其浪漫氣質許常安

評曰「雖時有浪漫 自由清狂豪放之作風然其實質乃具有嚴肅悽涼

寫實之社會骨格故其詩多為心底之聲時代之反映」(參見全臺詩全臺詩智

慧型資料庫)

許詩著重於烈婦慷慨赴死的義烈行為其以客觀評論方式開展將忠臣與烈

婦臣道與婦道相互比附所著重是烈婦行為在中國傳統倫理的道德價值而

其襲用詩歌中具文化意涵的文學意象如秋月古松在中國詩歌中皆為貞節幽

靜的象徵若《全臺詩》稱其「潛心詩文以舒胸中塊磊」則此詩以「慚愧偷生

輩雖生亦枉然」或可相彷彿則進一步以文本婦女尚能以死殉節而身為男

兒卻臨難茍免故詩作中往往有鬚眉男兒且不如之慨歎

86 林翠鳳〈從《陶村詩稿咄咄吟》看陳肇興之儒士性格表現〉《臺中技術學院學報》第 1 期2000 年 6 月頁 21

221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肆貞節烈婦的書寫反映漢文化移植臺邑的認同

中國大約在西漢末期儒家學說完成統一折衷諸子學說的目標墊定其在

漢朝學政界的絕對獨尊的權威地位而轉而以經學的形式面世成為後世中國

思想的主流87由於思想上的獨尊儒術漢以後的統治王朝也都以儒家經典為國家

教養人材的基礎因此後世士人的思想不免有儒家學說之色彩在不同程度上成

為儒家的信徒而儒學中所具備的現世務實群體的特質以及「內聖外王」

的人生實踐理想使得士人的眼光始終注視著百姓之福址關心人民的生計而

「風俗淳美」便是理想現世世界的基礎《詩經大序》「美教化移風俗」

《禮記樂記》「移風易俗莫善於樂」《荀子王制篇》「美風俗」《辭

海》也對風俗提出解釋「多數人之精神的一致表現歷時久遠型為定式足以

拘束個人之行為支配實際生活者也」88

而《漢書地理志》則進一步將風俗與聖王德政結合在一起以為百姓有五

常之性因為各地之自然環境與個人秉性氣質的差異因此各地的風俗便會隨自

然地理與人文背景的不同而有差異與此同時風俗又跟聖王的王教相關聯是

聖明君主展現教化的場域故云

凡民含五常之性而其剛柔緩急音聲不同繫水土之風氣故謂之風

好惡取捨動靜亡常隨君上之情欲故謂之俗孔子曰『移風易俗莫

過於樂』言聖王在上統理人倫必移其而易其末此混同天下一之中

和然後王教成也89

而由聖王至士大夫至百姓階級社會的層層影響傳播發展出中國傳統文化

中所謂由上而下風行草偃式的思考邏輯最典型的是杜甫「致君堯舜上再使

風俗淳」所展現的邏輯演繹而要如何由上而下這牽涉到前文所說的中國文化

特質中「內在超越」的要求因此王教在移風易俗的政策理念上主要乃是以『統

理人倫』為根本核心對淳美風俗的追求就會從最根本的人倫秩序的建立與維

87 劉靜貞〈劉向《列女傳》的性別意識〉《東吳歷史學報》第 5 期1999 年 3 月頁 3「儒家學說真正浸透漢朝的學政界確立經學的絕對權威其實已是元帝至王莽之世也就是到了前漢的最後五十年間原為諸子之一的儒家才完成其統一折衷諸子思想的目標而以經學的形式展現」 88 修訂本《辭海》下冊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41頁 3199 89 《漢書地理志》臺北鼎文書局1983頁 1640

222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持著手詩人作品中反覆出現的教化百姓移風易俗的追求往往伴隨著現實事

件中倫常綱紀的成立與破壞一起出現並成為一種執著的詠歎匯流入中國詩歌

的傳統文化90

烈婦鄭月娘生平首見周元文編纂之《重修臺灣府志》91傳文後更附有〈徵詩

小引〉一文並附上鳳山縣令宋永清等 18 位文人之徵詩作品康熙 47 年鳳山縣令

宋永清倡議當時臺灣官紳以鄭女為題進行創作由方志附有引文與詩歌原文可

見當是轟動地方之風雅盛事92《全臺詩》稱宋氏為「善察民情雅意文教頗有

宦績」(全臺詩全臺詩智慧型資料庫)既雅意文教則此次徵詩不免寓有教化

功能

《重修臺灣府志》所載〈徵詩小引〉記錄當時風雅的徵詩之舉93並註明主

要的目的是為了「青史不遺願徵詩而表著海天生色」可見徵詩活動除了是詩

人消遣怡情之舉也寄寓著希望能留下可供後人學習景仰的婦女典範書寫地方

史實的意圖謝貴文以為「可見發起人宋永清深受當時官員與文士的肯定與愛戴

他亦透過此徵詩活動提倡文風獎勵貞節達到以文學教化風俗的目的」94然此

徵詩之會透露出兩項訊息即文本之教化目的以及此會之後以鄭月娘為題之

詩作消聲匿跡可見文本題詠之對象若為平民百姓相較於前文陳永華女及鄭斌

女兩位烈婦可知其受到關注及賦予的意涵會隨之減少

《重修臺灣府志人物志》總共收錄了 18 首詩作95此徵詩之舉是康熙 47 年

90 歐麗娟《唐詩的樂園意識》臺北里仁2000頁 90「王教在移風易俗的成就上主要乃是

以『統理人倫』為根本核心因此對風俗的探討也就不外乎種種人與人之間的對應關係以及由

此衍生的社會秩序與人性特質的範疇」「標示出社會群體的生活感受與心靈狀態的一般趨向而

人人切身相關的行為依據和心靈歸屬的問題也包含在其中」 91 周元文《重修臺灣府志》卷 8〈人物志貞節〉臺灣文獻叢刊第 66 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頁 272後亦附有〈徵詩小引〉與諸詩原文為「鄭氏月娘者泉之南安石井人也年十九歸儒士王曾儒家曾儒食貧志學 甫閱年以病卒翁以貧故欲即葬月娘跪泣告乞得暫停眾謂夫死不忍恝 然常情也越數日語其翁願死從夫葬翁駭然囑鄰媼勸止月娘曰『吾當夫病劇時即以死許之義不可移』比後提防稍疏投繯而逝邑侯宋公嘉 其節通聞上憲獲褒獎焉侯親祭其墳額其廬曰『百年今日』蓋侯挽詩 有『百年今日乾坤老』之句也合葬依仁里內園路西」 92 徵詩之舉發生時間點為何學者以參與者之到卸任時間推斷以為康熙 47 年為確詳見王俊勝《清代臺灣鳳山縣詩歌研究》文化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2002頁 118-119 93 周元文《重修臺灣府志》卷 8〈人物志貞節〉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頁 272 94 謝貴文〈清代鳳山知縣宋永清的政績〉《高市文獻》第 18 卷第 1 期2005 年 3 月頁 38 95 第一首的作者為鳳山知縣宋永清康熙 43 年(1704)來臺任官《全臺詩》稱其「善察民情雅意文教頗有宦績工詩」第二首為臺廈道王敏政康熙 43 年(1704)至康熙 49 年(1710)來臺任官《全

223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發生距離康熙 23 年清朝平臺臺灣納入清朝版圖已有二十餘年南部的經營如

諸羅縣城衙署文廟學校皆有初步規模宦遊人士創作詩歌的風氣推動了

臺地的文風而諸詩於方志上排列的順序大概以官位高低來決定先後故內地

詩人作品排在前面而臺邑詩人作品排在後面這樣的情形呼應了前文所言臺灣

早期詩壇以遊宦詩人為主而臺邑有志於參與科舉的士人開始與清據初期的內

地統治階級進行交流與結合發展出初期的詩歌創作

除了籍貫生平不詳的張師文內地宦遊來臺的人士有 8 人所擔任有關文教

方面的官職如教授教諭等有 4 人而任職知縣的宋永清與任職臺廈道的王

敏政後世則對其有「善察民情雅意文教」「待人仁厚」「百姓賴以全生」等

關心民情之評價作者為臺邑人士則有 9 人大都具有增生廩生拔貢等鄉紳

身份施世榜更有「樂善好施」「農民咸受其利」等佳評扮演著臺灣地方民

間勢力首領的角色由此推知以鄭烈婦為題的徵詩之舉實具有地方輿論意見

的性質

而林華昌〈節婦鄭氏詩〉「獨挈綱常萬古寒」(壹頁 361)林氏為清康熙

43 年調任臺灣府儒學教授孫襄〈節婦鄭氏詩〉「扶植綱常吾輩事新詩題徧

海東天」孫氏為清康熙 37 年授福安教諭後改任臺灣諸羅縣為教諭李欽文〈節

婦鄭氏詩〉「輕生重節植綱常」(貳頁 40)李氏曾任福建南靖訓導張士箱〈節

臺詩》稱其「待人仁厚尤加惠原住民嚴禁通事社商之剝削濫派遇歲荒歉極 力為民申請賑恤百姓賴以全生」第三首作者為臺灣府儒學教授林華昌康熙 43 年(1704)來臺第四首作者為臺灣縣儒學教諭陸登選康熙 43 年(1704)至康熙 47 年(1708)在臺任官第五首作者為鳳山縣學教諭吳周禎康熙 42 年(1703)來臺第六首作者為臺灣諸羅縣教諭孫襄第七首作者為臺灣人陳聖彪康熙 47 年(1708)的副貢《全臺詩》稱其「善文工詩」第八首作者為張師文清康熙年間人生平不詳第九首作者為守戎張駥清康熙 47 年(1708)來臺任臺灣水師協標左營守備第十首作者為桐城人孫日高第十一首為臺灣府治東安坊人李欽文《重修臺灣府志》稱其「廩生」而《全臺詩》稱其「清康熙 60 年(1721)歲貢生曾任福建南靖訓導能文工詩」第十二首作者為張纘緒《全臺詩》稱其「清康熙五十年(1711)臺灣貢生」《重修臺灣府志》稱其「廩生」第十三首作者為張士箱《全臺詩》稱其「清康熙四十一年(1702 年)東渡來臺落居鳳山次年入鳳山縣學後為臺灣府學生員補增生廩生迄雍正十年(1732)五十九歲時成為歲貢生」為科舉業而移居臺灣鳳山第十四首作者為鳳山縣人鄭應球《全臺詩》稱其「性情耿介崇尚氣節」在朱一貴事件時為逃避朱氏同黨招募「夜晚攜妻子遁逃」可知當時鄭氏政治傾向是站在清朝政府一方又稱「主掌縣書院教席長達十餘年有益地方文教甚多」可見著重於民間百姓教化培養文風第十五首作者為臺灣諸羅縣人鄭鳳庭《全臺詩》稱其為「清康熙年間廩生」第十六首作者為康熙年間臺灣增生鄭煥文生平不詳第十七首作者為臺灣縣人施世榜為康熙 36 年(1697)拔貢《全臺詩》稱其「樂善好施興築水圳農民咸受其利」第十八首詩作者為鳳山縣人李廷綱只知其為康熙年間人生平不詳以上為鄭烈婦詩歌相關作者下文引詩處對作者即不再進行介紹

224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婦鄭氏詩〉「 風謠傳海內千古尚相看」(壹頁 425)張氏於乾隆 2 年出任漳

州府學訓導王敏政〈節婦鄭氏詩〉「苦節高風重栢舟輶軒問俗首先求」(壹

頁 362)

王氏於康熙 43 年移分巡臺廈道前列作者皆以烈婦鄭月娘為主題著重於女

子實踐德行的價值足以為後世樹立以生命維護綱常倫理的典範如王敏政所言

「問俗」帶有濃厚的移風易俗的目的乾隆年間六十七〈弔五妃墓〉 島嶼最後

昭英烈頑廉懦立蠻婦貞」(貳頁 247)六十七於乾隆 9 年以戶科給事中奉命

巡視臺灣朱澐〈李節孝〉「聖朝傳採柏舟篇海外旌揚李母賢」(貳292)

朱氏於乾隆 12 年調任鳳山縣訓導秦定國〈五妃墓〉二首之二「海表觀風

題墓道陽秋有筆墨痕新祇緣千古綱常係豈獨傷心弔五人」(參頁 147)

同治朝林豪〈詠臺陽古蹟十二首五妃墓〉「何幸教化行閨門」(《臺灣詩鈔》

卷 5頁 106)將閨門的教化與五妃事蹟結合起來於是這個單一的歷史事件便被賦

予移風易俗實踐聖王政教的任務這作品也就隱含出政治教化的色彩

道光咸豐年間劉家謀〈海音詩〉一百首之九九「匆匆六甲光彤史況沐

皇風二百年」(伍頁 308)劉氏於道光 29 年調臺灣府學訓導劉氏自註的詩序

並言 「今入版圖將二百載矣列聖相承昭然禮法有不共被涵濡哉近周光邰明

經欲輯臺郡節烈勒成一編誠盛舉也」劉氏歌功頌揚清政府以為臺邑經兩百

年教化婦女貞節德行的培養成果斐然以統治階層的角度來考量兩位烈婦之行

為價值頗具政治意涵道光年間施瓊芳〈題全臺闡幽錄〉二首之二「寡鵠貞

鴛萃一編旌祠會錫九重天依然婦誥回鸞及能使夫名附驥傳彤管有人風繼

起碧霄終古月難圓誰言婉嬺煢煢質已握興頑立懦權」(伍頁 381)

第 2 首點明此書所收人物並足堪為天子旌表之節婦貞女女子能實踐婦德

同樣也能澤被家門為夫婿增光而書中足為後世楷模者其人生卻都是坎坷不

幸的7-8 句寫出書寫權力之本質原本這些女子是柔弱貞順的卻因此書而得以

傳世施氏曾銓選六部主事前述詩人則將貞節烈女之節操德行與政權教化結合

在一起政府的旌表立祠的表揚機制使女子的高貴品行不至淹沒不彰而女子

建立閨門的行為典範可以建立淳美善良的風俗但「興頑立懦權」則頗有思考

225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的空間此四字除了建立符合倫理綱常的行為準則外還要堅強百姓們的意志

在危難時能用最大的犧牲包括生命來維持理想的存在而這理想的內涵則

隱含著統治政權的延續與護衛

余英時分析漢代循吏在文化傳播中所扮演的角色與作用他將中國文化分為

大小傳統並解釋「大傳統或精英文化是屬於上層知識階級的而小傳統或通俗

文化則屬於沒有受過正式教育的一般人民」96而漢代循吏則扮演了文化傳播者的

角色之所以如此余氏指出因為循吏是親民之官「循吏」之名始於《史記》的〈循

吏列傳〉從此成為中國正史列傳的典型至《清史稿》依然沿用余氏更言

漢代的大傳統以儒教為主體而儒教的基地則在社會而不在朝廷因此循

吏在發揮『師』的功能時他事實上已離開了『吏』的崗位他所奉行的

不復是朝廷法令而是大傳統的中心教義由於中國的大傳統並非寄身於

有組織的宗教所以它的傳播的任務才落到了俗世人物的循吏的肩上漢

代大傳統的傳播者借用《周禮》的名詞可稱之為『師儒』循吏便是以

『師儒』的身份從事『教化』工作的97

而文本尚有擔任教諭提督學政訓導等教育行政工作之創作者清廷的中

央教育制度中央最高教育行政機關為國子監其下設有祭酒司業等教官總理

監務以及博士助教學正學錄等各級教員在地方教育行政上各省設提

督學道擔任地方教育的最高行政官員以負責學校事務政風及科舉等事務

雍正 4 年(1726)提督學道改稱提督學政在地方官學上設有府學政使府提調

府儒學教授州學正縣儒學教諭府州縣下設立縣訓導以掌管地方教育事

務98

而臺灣清據初期隸屬於福建省由福建提督學道統理教育事務但因臺灣海

外孤島路途遙遠改由分巡台廈兵備道兼理學政康熙 23 年(1684)改由臺廈兵

備道兼任朱一貴事變後改由巡臺御史負責至雍正 5 年(1727)改為巡臺漢御史

96 余英時〈中國古代死後世界觀的演變〉載於《中國思想傳統的現代詮釋》臺北聯經出版社1993頁 168 97 余英時〈中國古代死後世界觀的演變〉載於《中國思想傳統的現代詮釋》臺北聯經出版社1993頁 198 98 參見種村保三郎《臺灣小史》臺北武陵1991山崎繁樹《1600-1930 臺灣史》臺北武陵1995連橫《臺灣通史》臺北幼獅1977

226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管理乾隆 17 年(1752)則改由巡臺臺灣道兼任光緒元年(1875)改由福建巡撫兼管

光緒 13 年(1887)設臺灣省後由臺灣巡府兼任掌管臺灣教育事務知縣負責地方

教育事務由此可知臺灣學政與官政相結合之特質99

而關於教育行政的最高指導原則順治 9 年(1652)頒六諭計為「1孝順父

母2尊敬長上3和睦鄉里孝訓子孫5各安生理6莫作非為」100

姜添輝以為「由其內容可窺見其重心在於強調傳統文化的倫常思想以及安本分

的觀點並藉由這些觀點的灌輸以達社會安定的目標」101康熙 9 年(1670)頒佈聖

諭廣訓十六條計有

1敦孝悌以重人倫2篤宗教以昭雍睦3和鄉黨以息爭訟4

重農桑以足衣食5尚節儉宜惜財用6隆學校以端士習7黜

異端以崇正義8講法律以儆愚頑9明禮讓以厚風俗10務

本業以定民志11訓子弟以禁非為12息誣告以全善良13

完錢糧(租稅)以省催科(裁判)14戒匿逃以免株連15聯保申

以弭盜賊16解仇忿以重身命等102

除了順治朝所強調的倫常價值觀外並將關注範圍擴大到文化習俗以及社

會規範等層面可以窺見清廷教育行政的最終目標是欲藉由教化途徑以安定社

會光緒 29 年(1903)張百熙等在〈奏定學堂章程〉中提出「至於立學宗旨勿論

何等學堂均以忠孝為本以中國經學為基礎俾學生心術依歸為正」103以至於

光緒 32 年 5 月 2 日清廷公佈的欽定學堂章程第一類是忠君尊孔第二類是尚

公尚武尚實可知清代由內地派遣至臺灣的教育官員實肩負思想教化之重

責大任其主要之任務為導正並建構臺邑人民正確之政治立場與政治意識創作

者日夜身處其氛圍中將其投射於其所創作之主題詩歌中似為合理之解釋

顧炎武論「秦紀會稽山刻石」指出「然則秦之任刑雖過而其坊民正俗之意

99 參見盛清沂王詩琅高樹潘《臺灣史》臺北眾文1988 年種村保三郎《臺灣小史》(臺

北武陵1991)邱奕松《嘉義縣志教育志》嘉義嘉義縣政府1991連橫《臺灣通史》

臺北幼獅1977 等 100 宋鼎宗等《全臺首學資料彙編》頁 61臺南臺南市立文化中心1997 101 姜添輝〈教育社會學觀點的清朝時期臺灣官方儒學的發展與特性〉《臺南師院學報》第 34 期

2001頁 292 102 種村保三郎《臺灣小史》臺北武陵1991頁 151 103 雷國鼎《教育概論》上冊臺北教育文物1976頁 80

227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固為始異于三王也」(《日知錄》卷十七)則中國自秦始皇起便有統治階級提倡禮

教以矯正民間各地不良風俗的政治措施文本創作群共 69 人共有 20 位具有從內

地遊宦臺邑的背景其中官職包括擔任臺邑各地教諭知縣巡臺御史提督學

政訓導等居多而臺邑文人亦具鄉紳背景文本中反覆出現蘊含政治意涵與宣

揚文教的意識

伍對內地與臺邑的指稱反映中央政權與地方邊陲的對峙

清代臺灣貞節烈女詩中出現以內地為中心以臺邑為邊緣之論調例如康

熙朝江日昇〈贊寧靖王朱術桂與五妃殉節二絕〉二首之一「天地乾坤無可寄

飄然海國全其身」(貳頁 28)臺廈道王敏政〈節婦鄭氏詩〉「鬚眉長樂嗤青

史巾幗共姜壯海洲」(壹頁 362)此詩為康熙年間王氏應徵詩之會為鄭治時期

禮官鄭斌女為寫的作品第 4 句稱鄭斌女事跡足以為「海洲」壯事氣勢壯盛

其臺地為「海洲」意指海外神洲顯現出以內地為世界中心點而以臺邑為邊

垂的論點

諸羅諭孫襄〈節婦鄭氏詩〉「扶植綱常吾輩事新詩題徧海東天」(壹頁

367)此詩亦為應徵詩之舉最後一句「新詩題徧海東天」臺邑與內地一水之隔

又處內地東方稱「海東天」可說是其地理位置的說明范咸〈弔五妃墓十二絕

句〉十二首之五「可憐椎髻文身地」(貳頁 258)其它相關文本有以鄭氏王朝禮

官鄭斌女為題之作品

康熙 13 年內地爆發三藩之亂鄭經趁機響應出兵同時將明朝續順公沈瑞接

到臺灣並以禮官鄭斌之女許配之鄭經將明朝王公遷往臺灣並幫助其建立家

庭除了昭示臺灣鄭氏為延續明朝皇權的正統地位外也為了隴絡人心凝聚在

臺灣的明室力量可以說沈鄭兩氏的聯婚是帶有強烈的政治色彩這段婚姻幾年

後卻遭到重大的打擊鄭經去世後鄭克塽繼位親信馮錫范攬權內部局勢日

益混亂身為流亡王公的沈瑞被誤認為身懷鉅資並因此招禍被馮錫范以反間

228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謀逆案件遷連104

父子被殺家屬被囚當沈瑞一家受禍時禮官鄭斌向鄭克塽求情為女兒

開脫並得到首肯就在鄭家父母將女兒救出虎口後得知詳情的鄭女卻毅然決

然決心與丈夫共赴家難並在處理完殉死家人的後事後從容自縊殉夫這件事

在當時引起很大的迴響不論身份貴賤聽聞此事的人都為此感動流淚康熙 23

年清朝佔據臺灣後總督姚啟聖並奏請封誥鄭氏「一品夫人」都統張夢吉並差人

將沈氏一門受難的棺柩送返京安葬105

咸豐朝陳維英〈一品夫人〉(鄭斌女 沈瑞妻)四首之四「鸞章一旦下東都

油壁香車離海隅」(伍頁 182)史載清據臺灣後將沈瑞遺體移葬內地想必鄭

女也隨之移葬故有「油壁香車離海隅」之說而以海邊一角指臺地將其邊緣

化之地理觀可知劉家謀〈謁五妃墓〉二首之一「那知瘴海千重外尚有紅顏

識報恩」(伍頁 319)再如道光年間施瓊芳〈題全臺闡幽錄〉二首之一「海濱

鄒魯風堪采軒使曾勞女史詢」(伍頁 381)施氏為《全臺闡幽錄》題詩書中

多錄臺地節烈女性有為清代臺灣女性寫史的目的詩中稱「海濱」以內地為中

心以臺邑為邊地的意向明顯

王凱泰《臺灣雜詠續詠》十二首之五「故王一去五妃陪海外黃沙賸

幾堆」(《臺灣雜詠合刻續詠十二首》頁 50)同治朝林豪〈五妃墓〉「海角年

年長相守」(《臺灣詩鈔》卷 5頁 93)熊佐虞〈五妃墓限支韻〉「黃土荒題海上

碑」(《臺灣詩鈔》卷 5頁 93)以及光緒朝唐景崧〈五妃墓限支韻〉「海上鵑啼

悲玉帶」 (《臺灣詩乘》卷 5頁 209)周長庚〈拜五妃墓〉「頸血不膏中土鐵

墓門長咽落潮聲」(《臺灣詩乘》卷 5頁 214)

周長庚(1847~1888)號辛仲又號莘仲福建侯官人光緒 10 年(1884)由建陽教

諭調署彰化教諭光緒 14 年發生施九緞以索焚丈單為名的圍城之變周氏因為民

104 蔣師轍《臺游日記》卷 1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7臺灣文獻叢刊第 6 種頁 30記載「康熙二十一年福建總督姚啟聖用間諜陰散其黨約偽賓客司傅為霖內應事洩為霖遇害」丁曰健輯《治臺必告錄》卷 1頁 77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9臺灣文獻叢刊第 17 種記載「行人傅為霖密約十三鎮同日發難事泄錫範並搆陷續順公沈瑞而有其貲人心益失國軒居臺而被刺者再皆姚啟聖所使也 105 事詳見江日昇《臺灣外記》卷 9臺灣文獻叢刊第 60 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

229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請命受誣以致「一官拋擲落拓終身」彰化人士「頌公之德而不衰」周氏

讚揚五妃之死為「頸血不膏中土鐵」以清朝鐵蹄為「中土鐵」相對而言臺邑

為世外之地可知而另一方面五妃成為臺邑歷史人物而非中土人物的意涵就更

為明顯了

本節所述及這 11 位作者中王敏政為康熙朝內地旗人孫襄為康熙朝內地人

陳維英為咸豐朝臺地人施瓊芳為道光朝臺灣縣治人林豪活動於同治朝左右金

門人周長庚為光緒朝內地人熊佐虞光緒朝內地人唐景崧光緒朝內地人生

存年代分佈清朝早中晚各期籍貫有大陸內地也有臺地人士由此推測以邊

陲之姿態而與內地中央相對似乎是清代士人普遍之觀點

黃國昌以為「中國意識」可以分析成六種互相關聯的觀念他舉出的第二種

觀念就是「『世界中心』的地理『中國意識』」「中國人把自己居住的地方視為

世界的中心而以其它地方都是世界的邊疆」106 莊勝全在以康熙朝四位內地親

歷者的觀察內容研究得出「遂使以中國本土為中心的世界觀得以大行其道中國

的文化邏輯逐步套用在對台灣的印象上」107

李國祈在對清代臺灣政治發展史的研究提出「臺灣自康熙時期歸入清帝國

版圖後雍正以降清廷所推行的政策則為使其內地化其目的在使臺灣變成

中國本部各省的一部份108」李氏為所謂的「內地化」乃中國中央政權及傳統典章

制度在臺灣這個邊疆地區的普及與擴張的過程「內地化」就是在政治上「中國

化」在文化上「儒家化」109並以為「大體而言及十九世紀其(臺灣)西部已

開發地區內地化幾已完成」然而我們參照前列詩人之作品即便在李氏所認

定已「內地化」的時期不論其為內地文人或臺邑文人其詩作中乃反映出臺邑

的邊陲位置亦即臺邑被歸為中國一省後其地理位置的觀念仍屬於遠離核心

的邊陲

106 黃國昌《『中國意識』與『臺灣意識』》臺北五南1995頁 12 107 莊勝全〈清康熙朝臺灣印象的轉變以四位親歷者的觀察為例〉《臺灣風物》第 56 卷第 3期2003 年頁 32 108 李國祈〈清季臺灣的政治近代化開山撫番與建省(1875-1894)〉《中華文化復興月刊》第 8卷第 12 期1975 年頁 5 109 李國祈〈清代臺灣社會的轉型〉《中華學報》第 5 卷第 3 期1978 年頁 148

230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然而我們以為文本中雖有臺邑居邊陲之政治意識然其以臺邑貞孝節烈女子

為主題仍是「在地認同」之詩學實踐其雖大量融合中國傳統詩學文化的意涵

與典故然最終目的之一仍是構築臺邑貞節歷史故我們認為其「臺邑邊陲化」

之特質可以引用鄭志明教授的說法加以解釋「所謂自在性格是指文章主體可

以從容地與外來文化相結合以開放的心靈來解消各種衝突情境讓主體文化無

處而不自在承認其邊陲的角色就是要解消邊陲的悲情心態不必向世界的核

心靠攏也不必向中國的核心靠攏脫離了核心的意識宰制自安於邊陲不是

偏安的心態而是無所求於核心以主體的自主性來迎接來自核心的各種挑戰110」

雖然鄭教授所提的是臺灣儒學發展的問題但從文本中看來不論是內地詩

人或本土詩人在接觸到臺邑本地題材時或多或少都會進行內地化與本土化的衝

突與融合而作品最終的主體性還是會回歸於創作場域之在地認同例如陳昭瑛

在〈論台灣的本土化運動〉一文中指出早期的「台灣意識」並未與「中國意識」

衝突甚至是重疊在一起有著相互定義的關係「由於臺灣人是以中國為父母

之國台灣意識自然也以中國意識為起源中國文化漢民族的特有生活方式在

台灣的樣貌是形成『中國式台灣意識』的文化基礎」111而由上文可知所謂「中

國式台灣意識」其地理觀念乃以中國為世界之中心而臺灣為邊陲之地

由於本節文本的作者群有 3 位清代中期的臺邑人所以我們可以推論最遲

在清咸豐道光年間臺邑詩人的地域意識其實已被完整教化出「中國意識」了

而 8 位內地詩人的作品中反覆以「海角」「海國」「海上」的空間述語強調臺

邑相對於核心的「邊陲」地位不斷灌輸與強調台地附屬內地的地理概念即統

治階級的角色為清朝政府

陸小結

縱觀上述所論文本創作活動實有許多政治元素清代考據學風盛行余英

時所言多學為識之學風由內地傳入臺灣專注於客觀知識從詩歌形式發展為

110 鄭志明〈臺灣儒學本土化的發展方向〉載於《第二屆臺灣儒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臺南成功大學中文系1999頁 655-679 111 參見陳昭英《臺灣文學與本土化運動》臺北正中書局1998頁 101-181

231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詩文融合詩序詩註比例增加且內容多為客觀現實事件的敘述可知其對外

在世界的關注而文本創作群的遊宦背景使其關注於教化與移風易俗前述余

英時對中國循吏之分析與清朝《通典》對知縣之職責描述可為舉證而作者若

無官員身份則為臺邑地方儒學鄉紳或與地方官府關係良好或掌地方書院

負有教育子弟之責任而文本所題詠之主題部份具官宦背景或受禍於政治事

件兵亂政治勢力等直接間接造成主題事件的發生

而大部分主角皆與朝廷旌表官修方志等政治活動相關聯而在文本中的象

徵隱喻中女子貞節類同於清政權女子抵抗外來力量的侵略象徵捍衛主權的

存在宣示清朝統治之正當性與合法性而臺邑邊緣言論則反映中國文化融入

臺灣社會整個內化過程的完成清代臺邑文人已接受臺灣為中國領地之一部份

王建曾以今文《尚書》為文本論析西周王朝政治意識中的合法性理念112其得出

的結論有「國家政治疆域的傳承與統一意識」「政治統治權威的合法傳承」「批

判和推翻暴君暴政統治的變革意識」等

雖然尚書是官方性質的文書有別於文本之私人創作但兩相比較可以觀

察出兩者相似處如本文所提出之「五妃詩墳墓之意象反映明政權走向滅亡與結

束」「民變烈女的歌頌反映創作群對清廷統治權的支持與肯定」則與李文所提「政

治統治權威的合法傳承」何其類似而「對內地與臺邑的指稱反映中央政權與地

方邊陲的對峙」則除了如王健所言之「國家政治疆域的傳承與統一意識」「中華

文明hellip即使某個王朝滅亡了後繼的王朝以其合法繼承者的身份完全承襲前朝

的政治遺產完成統一拓展天下疆域的合法政治使命」113因為本文創作群特定

之時空背景深一層反映出所謂天下疆域「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

非王臣」實隱藏著中央與邊疆之對峙114而本文前述所言之三種群體意識實為「漢

文化移植臺邑」政治操作的基礎而我們亦可解析創作群如何合理化清廷統治臺

灣的政治權力

112 王健〈論西周王朝政治意識中的合法性理念mdashmdash以今文《尚書》為中心〉《江海學刊》第 6 期

2003 年 113 同前註頁 141 114 中國商周時代還未出現中國與四夷對應的指稱一直要到「自東周以來才以南蠻北狄東

夷西羌相對而言為言」參考于省吾《釋中國》王元化主編《釋中國》第 3 卷上海文藝出版社

1998頁 1517

232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引用書目

一傳統文獻

丁紹儀《東瀛識略》臺北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7臺灣文獻叢刊第 2 種

王必昌《重修臺灣縣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臺灣文獻叢刊第 113

江日昇《臺灣外記》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臺灣文獻叢刊第 60 種

朱仕玠《小琉球漫誌》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6 臺灣文獻叢刊第 3 種

周元文《重修臺灣府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臺灣文獻叢刊第 66

林焜煌纂《金門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臺灣文獻叢刊第 80 種

陳文達《鳳山縣志》臺北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臺灣文獻叢刊第 124 種

《清一統志臺灣府》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臺灣文獻叢刊第 68

陳壽祺《福建通志臺灣府》臺北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臺灣文獻叢刊 84

許南英《窺園留草》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2臺灣文獻叢刊第 147 種

連 橫《臺灣詩乘》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臺灣文獻叢刊第 64 種

《欽定平定臺灣紀略》臺北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臺灣文獻叢刊

第 102 種

《碑傳選集》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6臺灣文獻叢刊第 220 種

《臺灣通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2臺灣文獻叢刊第 130 種

蔣師轍《臺游日記》臺北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7臺灣文獻叢刊第 6 種

盧德嘉《鳳山縣采訪冊》臺北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 臺灣文獻叢刊第

73 種

二近人論著

王俊勝 2001《清代臺灣鳳山縣詩歌研究》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全臺詩編輯小組 2004 《全臺詩》(1~5 冊)臺南國家臺灣文學館

233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234

江寶釵 1999 《臺灣古典詩面面觀》臺北巨流

余英時 1993 《中國思想傳統的現代詮釋》臺北聯經出版社

洪順隆 1998 《抒情與敘事》臺北黎明文化

許麗芳 2007 《章回小說的歷史書寫與想像以三國演義與水滸傳的敘事為例》臺

北秀威資訊科技

許玉青 2004 《清代臺灣古典詩之地理書寫研究》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硏究所

碩士論文

許東海 2003 《女性帝王神仙先秦兩漢辭賦及其文化身影》臺北里仁書局

畢恆達 2001 《空間就是權力》臺灣心靈工坊

陳昭英 1998 《台灣文學與本土化運動》台北正中書局

張孟珠 2002 《清代貞節的實踐及其困境》國立中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葉嘉瑩 2000 《清詞散論》台北桂冠

葉嘉瑩 2000 《漢魏六朝詩講錄》台北桂冠

黃國昌 1995 《『中國意識』與『臺灣意識』》臺北五南

楊積慶箋校 1980 《吳嘉紀詩箋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歐麗娟 2000 《唐詩的樂園意識》臺北里仁

鮑家麟編 1992 《中國婦女史論集》臺北稻香出版社

  • 文本有以明皇室在臺殉節之五妃為題的作品五妃本事參見江日昇《臺灣外記˙弁言》丁紹儀《東瀛識略》等皆有記載江日昇站在清朝統治者的立場對鄭氏王朝一直視之為謀逆亂臣但對殉國而死的寧靖王則抱著頌揚的態度而追隨寧靖王殉死的五妃則稱讚其為「且五姬慷慨輕生氣勝男子而臺灣之山川草木能不因此而增光乎」可知五妃殉節之歷史地位與道德價值在清康熙年間即已確定
  • (《雲林縣採訪冊˙藝文》頁206)
Page 23: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ir.lib.ksu.edu.tw/bitstream/987654321/13221/2/21%D... ·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 曾玉惠 ∗ 摘要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若以雍正時來臺之張湄為例張湄(~)字鷺州號南漪又號柳漁

浙江錢塘人考《清一統志臺灣府》載張湄為 「錢塘人雍正中以御史巡臺灣

嚴稽冒籍校士公明」65張氏既為內地詩人其活動的時期為雍正朝當時清廷

對地方的控制仍嚴格若臺邑五妃命題果真寓託對南明之感懷那必然是種普遍

性的共同認知則如張湄此種背景的遊宦以五妃為題創作的可能性就不存在了

更何況後期詩人以此創作不絕我們只能推測清據前期五妃命題或有可能寄託

詩人對明朝的感懷後期則未必為如此

如朱仕玠〈五烈墓〉「百年荒塚在寧比玉鉤斜漫墮三春淚驚摧五朵花

瘴鄉空葬骨絕海竟無家」(貳頁 388)朱仕玠(1712~)字璧豐又字璧峰

號筠園福建建寧縣人朱氏於乾隆 28 年以儒學教諭之身分抵達鳳山魯仕冀為

其作品《小琉球漫誌》寫序中以為其書詳細描寫臺灣山川草木人情風俗66而陳

璦婷稱其詩作「觀察臺灣的地理氣後與物產」「貼近臺灣的風土民情」67但朱

氏於本篇論文文本中除此詩外未有其它作品可知五妃之創作非徒以女子殉

夫之節烈情操為重點顯現其足以為臺邑歷史文化中的文化主題

而乾隆年間六十七〈弔五妃廟〉一詩其體裁為歌行體篇幅較長敘事色

彩濃厚包含較多人物形象與事件情節的描寫原詩如下

東風駘蕩天氣清載馳驄馬春巡行刺桐花底林投畔森然古墓何崢嶸

路旁老人為余泣當年一線存前明天兵既克澎湖島維時臺海五烈皆捐

生至今坏土都無恙誰為守護勞山精雲封馬鬣連衰草四圍怪石爭縱

橫時聞鬼母悲啼苦想見仙娥笑語聲歲歲里民寒食節椒漿頻奠陳香

羹滿目荒涼已感歎更聽此語尤傷情有明歲晚多節義樵夫漁父甘遭

烹島嶼最後昭英烈頑廉懦立蠻婦貞田橫從死五百皆壯士吁嗟乎

五妃巾幗真堪旌(貳頁 247)

六詩以第一人稱觀點敘事12 句先寫明創作動機春季天清氣爽適合出遊

在這美好的季節騎馬踏青點出季節氣候旅遊方式說明訪五妃墓的緣起

65 《清一統志臺灣府名宦(本朝)》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臺灣文獻叢刊第 68 種頁 36 66 朱仕玠《小琉球漫誌》(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6)頁 2~3 67 陳璦婷〈再現南臺灣二百年前風物mdash朱仕玠《瀛涯漁唱》析論〉《東方人文學誌》第 1 卷第 2期2002 年 6 月頁 127

211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第 34 句則直接點明主題描寫古墓的現況作者乾隆年間宦臺距五妃殉節

年代已久遠古墓蕭然寂寥5 至 10 句寫民間對五妃事蹟的評價既言路人提及

五妃詩都會傷心流淚民間對此歷史案件應耳熟能詳深入人心埋身之處能保

存無恙當是有心人善意維護周全反映詩人創作當時五妃在臺灣民間的地位

1516 句寫當時應時的節日民間也會準備祭品祭拜慰靈可見五妃的地位在乾

隆朝已由凡人升格為具有宗教色彩的人格神2122 句點出五妃殉節的精神價值

足以為後世楷模宣揚表彰其事蹟的背後實有教化百姓移風易俗的政治意涵

末 2 句以歷史上著名的田橫事件相提並論將臺邑歷史之單一事件與中國歷史聯

結六詩先寫景後敘事再評論末了抒懷敘述角度多變融情於景表達

出作者較真切的感覺與看法與其他僅只空泛評論的五妃詩歌有別

六十七(~)號居魯滿州鑲紅旗人其人據〈番社采風圖考提要〉

一文所載「清乾隆九年以戶科給事中奉命巡視臺灣在任三年曾與同官范

咸纂輯『重修臺灣府志』同時留心殊風絕俗並珍視海東文獻」六氏既為滿

人其出遊至五妃墓當無悼念前明之意其身為巡臺御史政蹟為歷史肯定

或有「留心殊風絕俗」之用心

莊勝全提及「英國文化史家Peter Burke在研究 17 世紀英國旅遊者至義大利旅

遊的情形時發現由於不同的生活背景(宗教語言氣候與習俗)致使旅遊者對

於不同群體間所洩露的文化差距往往有銳利的觀察也就是這些旅遊者會特別留

心他們認為是奇特的事物上他們的旅遊記錄便是在文化刻板印象(cultural

stereotype)與個人觀察(personal observation)間交織互動而成」68六氏以內地官宦而

為臺邑風土之詩與莊氏所言旅遊者外來客的角色相當而其所言不同群體從

種種跡象可知乾隆朝臺灣接收中華文化的薰陶尚不夠久遠還在經歷所謂「內

地化」的過程因此臺邑比諸內陸確實像是不同群體然外來客(如六氏)所觀察

到的除莊氏所言之「文化差異」還有「文化類同」據此可知外來詩人對臺邑

印象的記錄實亦參與臺邑文化歷史的建構

五妃詩中有以後人身份感嘆前朝的人與事以及對明朝與鄭氏王朝興衰的評

68 莊勝全〈清康熙朝臺灣印象的轉變---以四位親歷者的觀察為例〉《臺灣風物》第 56 卷第 3 期

2003 年頁 56

212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論詩人對五妃的弔古有時會與明王朝的覆滅連結在一起從而使敘述的觸角

觸及更深層的政治意識的層面乾隆時任巡臺御史兼理學政范咸〈弔五妃墓十二

絕句〉十二首之一「明亡已歷四十載死節猶然為故明荒塚有人頻下馬真

令千古氣如生」(貳頁 258)

范咸(~)字貞吉號九池又號浣浦浙江仁和人根據范詩分析

前 12 句提及明亡及五妃殉死此處將其死亡定位為為明朝亡國而殉節故在詩

歌中將五妃與明政權劃上等號而第 34 句寫荒涼的墳墓卻能引來有心人絡繹不

絕的拜訪是因為其慷慨氣節足以使精神不朽全文敘述觀點一致范氏身為

遊宦詩人實與前文所述六氏一樣注意到臺邑區域性文化歷史故五妃人與事

寫入臺地歷史實與其政治背景有莫大的關連如施世榜寫五妃詩而論及明朝政

事施世榜〈弔殉節五妃墓〉「回首可憐明季世相臣事業不堪云」(壹頁 234)

而前所言六十七〈弔五妃廟〉以及林中桂〈弔殉節五妃墓〉等皆是歐麗娟提到

由於死亡與人世間最大的聯繫或是死後世界最接近陽光的界限厥在於

分隔陰陽的一抔黃土mdashmdash一個可供緬懷紀念的具體憑藉縹緲的魂靈既是

抽象而不可捉摸以憑空想像的成分居多但是人死所歸的墓塋丘隴卻

如同一切物質一樣具有實質可觸的屬性既是安頓死者的居處可免於生

死混雜所帶來的種種問題又無礙於作為死者精神的象徵和死後生命的依

附之地69

但五妃事件中墳墓的形象為何特別鮮明除了歐氏所言其為「一抔黃土mdashmdash

一個可供緬懷紀念的具體憑藉」「死者精神的象徵和死後生命的依附之地」便

於民間傳說的流傳外如同前文所言清政府積極將五妃與明王朝劃上等號不

斷修繕突顯五妃葬身之所的舉動就如同不斷清除明政權(或漢政權)殘存的勢力

試圖將明王朝永遠塵封深埋於不見天日的墳墓對其統治權不可有絲毫之影響與

撼動故歷朝有官方修繕的動作

如《臺灣詩乘》載「臺南寧南門下有五妃墓道碑為乾隆十一年臺灣道莊

年所立刻巡臺御史六十七范咸之詩」70以及《福建通志臺灣府古蹟》「乾隆

69 歐麗娟《唐詩的樂園意識》臺北里仁2000 年頁 386 70 連橫《臺灣詩乘》卷 2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 年臺灣文獻叢刊第 64 種頁 50

213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間兩巡院命同知方邦基重修且立碑於南門外曰「五妃墓道」71而終清治時

期以貞節烈女為主題的作品以五妃與鄭月娘最多而後者是因為有宋永清召

集徵詩之會一舉而有 18 位詩人共襄盛舉故若論自發性的題詠為詩應以五妃

為題者最多且以五妃為題之作品各朝均有自康熙至光緒作品未曾斷絕而

內地詩人佔一半以上其中一半又具遊宦身份作者為臺邑詩人者又多站在統

治者立場故由生前的明朝郡王姬妾跨越生死界線而成五妃由民間感念傳頌

而至清朝官府迎入延平郡王陪祀至五妃墓而神異靈跡顯現民眾祭拜虔誠而至

五妃廟發展至臺地民間神祇以至為古蹟勝景而為臺灣歷史文化在客觀現實

世界具體可感的一部份成為臺邑歷史上的文化語碼72可以說是臺邑社會構築本

土集體記憶的典型範例

就如同前言所提及的是「異族婦人在家族中的角色隨其丈夫而定隨丈夫之

尊卑而尊卑」這五人在生時身份為皇族之妾殉節的對象不僅是一個男性

還擴大成為這位男性所代表的中央皇權亦即明朝政權許東海提及

屈〈騷〉中種種女性書寫的目的主要不在呈現女性世界的客觀風貌相

反地卻藉以作為隱喻傳統男性政治建構中倫理秩序問題的紛云雜遝因

此從屈〈騷〉以來辭賦中的女性書寫其背後的創作本質無非還是

回歸男性中心的文學運轉機制而且具有濃烈而明顯政治意涵73

許氏所言雖為辭賦但種種跡象顯示此說法應能適用於清代臺地五妃主題

的詩歌亦即以五妃殉節死亡為主題的作品其實隱喻著朱術桂所代表的明朝政

權五妃隨夫殉國實乃隱含著明政權滅亡的悲劇結局

第二我們可以考量到五妃之題詩有大量的作品都以其葬身之墳墓為題

而墳墓在中國文化中一直都代表著一種終結完了以及與現實世界有永遠跨不

過涇渭分明的鴻溝74畢恆達如此陳述空間「空間絕不是一個價值中立的存在

71 陳壽祺《福建通志臺灣府臺灣縣冢墓》卷 47頁 145臺灣文獻叢刊第 84 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 72 葉嘉瑩《漢魏六朝詩講錄》頁 121臺北桂冠2000「符號學理論認為當一個符號在它的傳統文化中使用很久的時候它就形成了一個 code----語碼使你一看到它就會產生某些固定的聯想」 73 參見許東海《女性帝王神仙先秦兩漢辭賦及其文化身影》臺北里仁書局2003 年

頁 50 74 參考前文關於五妃詩歌之評述

214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或是人們活動的背景它一方面滿足人類遮蔽安全與舒適的需求一方面更展

現了人們在某時某地的社會文化價值和心理認同」75於是由五妃所代表的明朝

政權就被詩人們所題詠的五妃墓永遠的鎮壓了結了變成一個歷史的符碼

永遠封存在時間的長河之中

那些試圖推翻新政權的反清復明的思想隨著五妃事件進入臺地人民的集體

記憶五妃墓成為一個勝景古蹟也成為對前朝追弔哀念的象徵被放逐至另

一個另一個世界如同人們永遠不能起死回生明政權也被封於古墓之中進入

歷史一去不返了如此我們可以解釋清政權對殉節明朝的寧靖王與五妃的善

意我們由此也可以解讀終清一朝詩人對五妃事件的題詠內涵

參民變烈女的歌頌反映創作群對清廷統治權的支持與肯定

文本反映創作群對主角人物命運之探索與思考著重於人物與政治千絲萬縷

的聯繫從而表現出臺邑明清兩代統治集團的抉擇與判斷

清乾隆林爽文事變中有劉烈女殉節事劉氏生平見諸臺邑地方志乾隆 53 年

之《欽定平定臺灣紀略》記劉女殉節事76此文以奏聞之敘述口吻簡明扼要陳述事

件之來龍去脈與方志傳文不同並無穿插人物自剖心志之獨白文末評論烈女

行蹟並懇請旌表彰顯更可見此文之用途乃對上奏聞之作

賀伯代所撰〈烈女劉滿姑傳〉77文章增加了劉氏家族中另一烈士之述寫即

劉亨基之子挺刃護父之烈舉而劉女見大勢已去奔赴小池也增添了旁人勸阻譬

解之言劉女之回答則顯見其智慧識見豐富了烈女人物內涵而臨死之前劉

女與賊人之衝突則化為對話表現之賊言充滿恫嚇意味而劉女回答「我名家女

豈懼死乎汝等生當太平甘為逆亂官軍至碎屍萬段矣」則完全站在統治

階級立場發聲

75 畢恆達《空間就是權力》臺灣心靈工坊2001頁 2 76 《欽定平定臺灣紀略》卷 62頁 998 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臺灣文獻叢刊第 102 種 77 《碑傳選集》(四)臺灣文獻叢刊第 220 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6頁 557

215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首先《彰化縣志》中劉女之死乃在懼怕受辱而此文則自言為「名家女」

稱對方「逆亂」則烈女與賊人之對抗已提昇為國家與叛逆份子的對立而前

面各志文所未有之「官軍至碎屍萬段矣」更充滿為清政權宣傳劉女已轉為

國家發聲器之角色可知劉滿姑之旌表入祠備受朝廷重視其政治意涵不言

可喻而前面志文始終保存著劉女被虐殺之記載於此文被刪節可知對人物之

悲憐所引發對人生命運之思考認知已非此文所著重者光緒年間之《臺灣通志》

對烈女之記載則轉為簡單扼要僅為事件重點之交代78 但劉女殉節事發生於

清朝中期一直至清末雖詳略有別然仍保留對此人物之記錄再加上旌表之

慎重其事入祀與建祠皆為官方主導故可視為地方志書建構臺地女性貞烈典範

以加強對臺政治控治力量之典型範例

清乾隆年間的錢唐諸生陳裴文〈劉烈女〉以林爽文事變中遇難烈女劉滿姑為

戀父必甘白刃蹈滿姑死烈刃死孝罵賊不畏遭群凶滿姑死孝還以忠

三尺刀光一尺水滿姑知生不知死君恩隆祀臺灣城滿姑雖死仍如生

史乘千秋載奇節劉郡丞女年十七(參頁 167)

此詩以客觀觀點敘事前 8 句為兩兩相對之對句第 1357 句寫烈女殉

節獲旌之關鍵過程因戀父未能及時離開兇地因罵賊而遭難先為刀傷後跳水

而死事平後受君王旌表更得入官祠受後世香火第 2468 句則重複相同的

句式每句僅更動數字重點在強調人物的行為價值末 2 句則寫其精神生命的

不朽傳世全詩偏於主觀評論對人物事蹟僅為概括重點說明陳斐文生平不詳

但為內地詩人無疑至嘉慶年間蕭綸也有〈臺灣三仁詩〉詩文如下

臺灣淨掃無風塵天子下詔褒三仁三仁何姓氏一為壽同春淡水縣丞

老幕賓丞亡攝官克復城出兵勦賊死賊營其一嶺南客 國子生寓彰

化糾義民其姓李氏喬基名守鹿仔港有成績戰牛馬莊終殞身 同時

見此二義士一弱女子尤絕倫滿姑年十七父曰劉郡丞賊先執丞次脅

姑 姑不受辱泣且嗔蹈河不死罵益烈白璧雖碎聲錚錚是三人者微且

輕非將非吏非守臣身雖死義分甘沉淪幸遇天子大聖明幽遐必矚

78 《臺灣通志》〈資料(二)文職冊〉臺灣文獻叢刊第 130 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2頁 804

216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名教是敦曰此三人縱疏賤磊落大節宜弔旌詔建祠宮楹桷維新有

司歲時祀以特牲為問蟻賊起事辰士民奔走婦女被掠何無一人能

及此三人吁嗟乎人人且有忠孝情盍至三仁祠下一聽天子命祀之恩綸

(肆頁 234)

蕭詩體裁為歌行體篇幅較長以客觀第三人稱觀點敘述夾有議論與抒情

對人物身份背景以及事件發生的經過有詳細的描寫三仁者稱三位在事變仍稟

持著節操正義剛強不屈奮勇抗賊的義士而清政府在民變平定後下詔褒揚

三人並興建三仁祠命地方政府歲時節令予以祭祀後世永念

而這三位義士身份背景各異第一位名叫壽同春事變發生時為淡水縣丞的

幕賓年紀已經大了在縣丞遇變身亡他危亂中一肩擔起責任率兵勦賊不

幸死在賊營第二位名叫李喬基為寄寓彰化的內地人具國子生身份在亂事

中集結民間力量變頗有成績但不幸在牛馬莊戰死第三即是劉郡丞之女蕭

氏對劉滿姑的敘述最為詳盡也許是因為劉氏的事蹟最具傳奇色彩對於三仁

事件的價值與清政府褒揚的動機在作品中也進行討論蕭詩雖為文學作品實

已具記史的作用且歌行體句式長短自由用語淺白尤利於傳播蕭綸據《全

臺詩》所載「字子山江蘇太倉人嘉慶年間(1796~1820)貢生著《樊村草堂

詩集》」」(全臺詩全臺詩智慧型資料庫)

然則寫臺灣烈女劉滿姑的兩位詩人皆內地人士而劉烈女為內地官宦之女

隨父赴任而喪命於臺邑因此而成為臺灣列女歷史其中一員然為何以劉女為詩

者臺邑詩人缺席此可疑之處

劉滿姑罵賊不屈而為亂兵所殺後為清廷封為三仁並下詔建祠祭祀宣示

著清朝統治權的正當性與絕對性褒揚滿姑罵賊而亡的義烈行為足以教育臺地

民眾必須忠於清朝反覆一再灌輸教育臺地百姓必須遵從的政治歸屬盧建榮曾

提出「一位漢人婦女絕不容許異族染指其身體於此漢女身體是一種漢人國家

主權的隱喻」79林爽文民變雖非漢胡之對立與衝突但劉女為清廷官吏縣丞之女

對抗的是民變中的暴民此對立衝突也隱含兩種政治勢力的對抗包括兩個群族

79 盧建榮〈從男性書寫材料看三至七世紀女性的社會形象塑模〉《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報》第 26 期1998 年頁 18

217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對物質包含食物土地性等各種資源的佔有與爭奪這點與中國歷史上漢胡勢

力對立的性質相當

因此我們可以這樣推定劉女的身體成為清治臺地權力的展現場烈女力拒

事變外在武力侵辱隱喻著清廷對臺地的所有權不可被被侵犯劉女死前面對侵

犯的態度與言語以及死亡方法的描述這樣剛烈行為的極度刻劃與突顯使劉

女抗暴的決心與影響力大為提高促使臺邑男性興起女子猶能如此保家衛國身

為男兒怎可不奮發而這種百姓為國犧牲意識與認知的養成對統治階級而言

實是鞏固政權一個重要的手段故可窺知劉滿姑事跡之所以能受到清廷大家宣揚

的潛在原因80

又如陳維英〈為王樹生明府題姊姒三節圖〉「乾坤存王氣女子識綱常人

是松梅竹心如冰雪霜後先三不朽生死一齊香況我鬚眉輩貞忱豈可忘」

(伍頁 199)反覆陳述著女子之所以能實踐綱常倫理是因為統治階級教化百姓成

功而女子都能夠捨生取義況且我們鬚眉男兒報國犧牲豈能後人陳詩服膺統

治階級的意識型態而此統治階級則為清朝廷

中國傳統上有士人殉國與女子殉節被類同化的傾向故詩歌書寫殉節的烈

婦也常別有隱喻如明朝末年已有士人以婦女死節或守節的選擇來比擬士大夫

殉節與守節的問題以臣殉國如婦殉夫者如晚明袁崇文〈黎烈婦傳〉云「臣事

君與婦事夫論者嘗相提其義皆取於致命遂志」81以及徐枋〈與葛瑞五書〉舉時

人的說法「殉節為易守節為難為烈婦易為節婦難」82顏元云「明末死節

之臣閨中義婦耳」83亦有士人為詩引節婦來比喻忠臣的如孫枝蔚〈朱矞三母

費太孺人貞節詩〉之一「節婦如忠臣所難非一死立孤能有成庶可光前史」

84以及吳嘉紀〈程寡婦歌〉

80 盧建榮〈從男性書寫材料看三至七世紀女性的社會形象塑模〉《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報》第 26 期1998 年頁 12 81 袁崇文(1595 年進士)〈黎烈婦傳〉載於屈大均(輯)《廣東文選》《北京圖書館古籍珍本叢刊》冊 117卷 15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康熙 26 年(1687)三閭書院刻本影印本1989 年頁 507 82 徐枋〈與葛瑞五書〉《居易堂集》卷 2頁 1 上下 83 李塨纂王源訂《顏習齋先生年譜》(附載於顏元《顏元集》)卷上「辛亥(康熙 10 年1691)37歲」條下冊頁 735 84 孫枝蔚〈朱矞三母費太孺人貞節詩〉《溉堂後集》卷 3《溉堂集》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頁 6 下

218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心志不改伊維寡婦忠臣忠臣識大義臨難往往致其身婦人脂口澤膚

十人九人腸肺愚節操曷繇自勵門戶胡能獨扶君不見程寡婦hellip夫死婦

不死祇緣黃口兒女須題攜85

等皆是而吳德功〈洪烈婦〉

山水毓貞媛乾坤鍾間氣鹿溪洪氏女少小知大義相攸郭阿奴二十

婚始字賦性靜而貞德容兼洵備百輛未盈門凶信忽傳至阿母默無

語阿爺言甚秘連理樹折枝比翼鳥分翅賢哉女聰明倉猝知其意

外聞薤露音聒耳夜不寐妾命實不猶君魂歸何處扯碎同心結滂沱

兩行淚膏木誰為容鉛華屏弗御身披侍嫁衣耳挂定盟珥欲效梁家

婦私將刀劓鼻欲效王氏妻親持斧斷臂全體遭毀傷所受反自棄

惟念夫遽亡不如從夫去生前不同牢死後共埋地擁衾臥空床絕粒

忘飲食急延良醫來醫來云不治切脈知血虧聞聲識腸碎娘勸啜茶

湯爺勸吃餅餌烈女誓弗肯含淚惻然對女子節不移忠臣心無二

兩語昔曾聞今豈易其志願娘勿悲酸願爺勿涕泗翹首盻蒼天婺星

空際墜頃刻魂歸陰不瞑張目眥鮮血兩腔填姑嫜來駭異面色猶如

生從容赴大隧性命弁髦輕巾幗鬚眉愧鹿溪諸紳耆拜迎擁塗次

鹿溪諸父老稱揚遍市肆滿路焚香楮兩部喧鼓吹名教獨扶持閨烈

千秋著一死重泰山兒女英雄類殉夫未嫁時奇節實非易彤管長流

輝貞珉謹泐記節孝採輶軒我忝與其事綽褉徵門楣旌表乞天賜」

(《瑞桃齋詩稿》全臺詩全臺詩智慧型資料庫)

〈洪烈婦〉雖為詩作然以五言古體長詩之體裁篇幅較長敘述事件前後

變化曲折詳盡其開端雖以客觀第三人稱發展中間模擬各色人物動作聲口將

烈婦絕食而亡的過程進行更長時間更具體詳細的描寫從主角的動作姿態醫

囑診脈親人的照顧死別的淒涼等刻劃出主角面對死亡從容不迫的形象而

「女子節不移忠臣心無二」「一死重泰山兒女英雄類殉夫未嫁時奇節實

非易」亦同樣以節婦比忠臣而以婦女死節或守節的選擇來與士大夫殉國與否

來相比擬而陳肇興〈題烈婦張沈氏殉節事〉(古體九解)

蔦蘿泛長風根莖無斷絕由來連理枝生死不相別君不見張烈婦慷

85 吳嘉紀〈程寡婦歌〉楊積慶箋校《吳嘉紀詩箋校》卷 12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頁349

219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慨殉夫勇且烈婦姓沈氏名心娘十八于歸張家郎舉案齊眉慕孟光如

膠如漆樂且未央忽忽五年載弄之璋二豎入室夫病於床求神問藥

淚睫承眶一朝怛化五內崩裂如沃湯大哭一聲氣結無語娣姒急申

救阿翁欲言不言淚如雨曰汝有孤兒在旦夕須哺乳長跪謝阿翁

妾心堅如銅兒生有祖累姑嫜妾身雖死兒可長夫沒無人侍巾帚妾身

不去誰為偶黃泉會有相見時升天入地妾從之明珠為夫斂綺羅為夫

裝執紼扶柩上北邱歸來拜姑泣媳身未亡如已亡綰我同心縷著我

嫁時衣孤燈耿耿酸風吹尺組畢命人不知人不知舉家奔救烏烏啼

生同衾死同穴青塚巢鴛鴦飛鳴自成匹謂予不信如曒日人慕婦烈

且貞我作歌戒貪生吁嗟乎女子仗義能殺身何迺國家多全軀保妻

子之庸臣(《雲林縣採訪冊˙藝文》頁 206)

陳詩第 1 段 1 至 6 句以比興開端以蔦蘿與連理枝來比喻生死不離的夫妻情

感並引出烈婦殉夫的主題第 2 段 7 至 14 句以客觀敘事觀點寫烈婦之姓名歸

寧夫家後的幸福家庭生活第 3 段 15 至 24 句寫詳細描寫夫婿病起不測以至於身亡

的經過作者善用人物表情刻劃其心理狀態如寫烈婦「淚睫承眶」寫家翁「欲

言不言淚如雨」極力寫喪夫喪子後悲慘的情狀第 4 段 25 至 34 句作者模擬烈婦

與家翁的對話以代言體各自表述殉死與否的考量第 5 段 35 至 43 句作者模擬烈

婦聲口敘述依禮安葬夫婿後從容殉死的過程第 6 段 44 至 56 句為事件收尾作

結敘事觀點一變為作者以第一人稱自述說明為此詩之創作動機將臣節與婦

節類比並提並以諷刺那些偷生忍辱臣子全詩敘事觀點多變人物情事介紹較

為完整情感神態刻劃細緻且以人物對話鋪陳情節頗具戲劇搬演效果

陳肇興(1831~)字伯康號陶村臺灣府彰化縣治(今彰化市)人為

清代中期臺邑著名文人《全臺詩》稱其「有個人心靈世界及理想抱負的抒寫

詩作的關懷重心亦往往與生民百姓密切相關在形式上陳氏習慣以長篇歌行來

抒懷言志詩作風格雄健豪邁」並稱其「肇興之詩胎息於杜甫可視為清

中葉臺灣文壇之『詩史』」

陳氏曾從鹿港拔貢廖春波讀書於彰化白沙書院和蔡德芳曾維精廖景瀛

合稱「白沙書院四傑」同治元年(1862)戴潮春事變拒絕戴氏之拉攏遂遁入武

西堡(今集集)之牛牯嶺山中是年 7 月謀刺戴氏失敗幾瀕於險境著有《咄咄吟》

220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一書詳錄戴案經過(參見全臺詩全臺詩智慧型資料庫)故其詩作有述寫現實

社會歷史風貌的企圖

林翠鳳曾舉陳氏《陶村詩稿咄咄吟》中的詩作分析其儒士的性格更以

其詩歌中不同時刻所追摩的前賢而得出其共同的特點始終堅定支持既有的朝

廷以及篤志排拒外來騷亂勢力並以為「陳肇興在顛沛流離中始終不移其為大

清朝廷臣民的立場」86同樣在文本中的作品亦表現出忠於君王朝廷之思想

許夢青〈自書吳烈婦傳後〉

誰能輕一死慷慨赴重泉不減忠臣節方知烈婦賢心爭秋月皎節勵

古松堅慚愧偷生輩雖生亦枉然(《鳴劍齋遺草》)

許夢青(1870~1904)字炳如又字荊石蔭亭泮名夢青號劍漁又號

雲客冰如高陽酒徒許氏為鹿港邑庠生其祖母賀太安人以節孝旌於朝

奉詔入祀彰化節孝祠其歷乙未割臺上書唐景崧又在日軍攻臺時隨練勇赴

八卦山抗拒抗日行為失敗後又逢四次家喪一生際遇曲折由官家子弟一變

為落拓文士《全臺詩》稱其「歷盡人世滄桑半生苦況盡託於詩」「以奔放

絕足之才為自由不羈之行遂一轉而為跌蕩詩人」可見其浪漫氣質許常安

評曰「雖時有浪漫 自由清狂豪放之作風然其實質乃具有嚴肅悽涼

寫實之社會骨格故其詩多為心底之聲時代之反映」(參見全臺詩全臺詩智

慧型資料庫)

許詩著重於烈婦慷慨赴死的義烈行為其以客觀評論方式開展將忠臣與烈

婦臣道與婦道相互比附所著重是烈婦行為在中國傳統倫理的道德價值而

其襲用詩歌中具文化意涵的文學意象如秋月古松在中國詩歌中皆為貞節幽

靜的象徵若《全臺詩》稱其「潛心詩文以舒胸中塊磊」則此詩以「慚愧偷生

輩雖生亦枉然」或可相彷彿則進一步以文本婦女尚能以死殉節而身為男

兒卻臨難茍免故詩作中往往有鬚眉男兒且不如之慨歎

86 林翠鳳〈從《陶村詩稿咄咄吟》看陳肇興之儒士性格表現〉《臺中技術學院學報》第 1 期2000 年 6 月頁 21

221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肆貞節烈婦的書寫反映漢文化移植臺邑的認同

中國大約在西漢末期儒家學說完成統一折衷諸子學說的目標墊定其在

漢朝學政界的絕對獨尊的權威地位而轉而以經學的形式面世成為後世中國

思想的主流87由於思想上的獨尊儒術漢以後的統治王朝也都以儒家經典為國家

教養人材的基礎因此後世士人的思想不免有儒家學說之色彩在不同程度上成

為儒家的信徒而儒學中所具備的現世務實群體的特質以及「內聖外王」

的人生實踐理想使得士人的眼光始終注視著百姓之福址關心人民的生計而

「風俗淳美」便是理想現世世界的基礎《詩經大序》「美教化移風俗」

《禮記樂記》「移風易俗莫善於樂」《荀子王制篇》「美風俗」《辭

海》也對風俗提出解釋「多數人之精神的一致表現歷時久遠型為定式足以

拘束個人之行為支配實際生活者也」88

而《漢書地理志》則進一步將風俗與聖王德政結合在一起以為百姓有五

常之性因為各地之自然環境與個人秉性氣質的差異因此各地的風俗便會隨自

然地理與人文背景的不同而有差異與此同時風俗又跟聖王的王教相關聯是

聖明君主展現教化的場域故云

凡民含五常之性而其剛柔緩急音聲不同繫水土之風氣故謂之風

好惡取捨動靜亡常隨君上之情欲故謂之俗孔子曰『移風易俗莫

過於樂』言聖王在上統理人倫必移其而易其末此混同天下一之中

和然後王教成也89

而由聖王至士大夫至百姓階級社會的層層影響傳播發展出中國傳統文化

中所謂由上而下風行草偃式的思考邏輯最典型的是杜甫「致君堯舜上再使

風俗淳」所展現的邏輯演繹而要如何由上而下這牽涉到前文所說的中國文化

特質中「內在超越」的要求因此王教在移風易俗的政策理念上主要乃是以『統

理人倫』為根本核心對淳美風俗的追求就會從最根本的人倫秩序的建立與維

87 劉靜貞〈劉向《列女傳》的性別意識〉《東吳歷史學報》第 5 期1999 年 3 月頁 3「儒家學說真正浸透漢朝的學政界確立經學的絕對權威其實已是元帝至王莽之世也就是到了前漢的最後五十年間原為諸子之一的儒家才完成其統一折衷諸子思想的目標而以經學的形式展現」 88 修訂本《辭海》下冊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41頁 3199 89 《漢書地理志》臺北鼎文書局1983頁 1640

222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持著手詩人作品中反覆出現的教化百姓移風易俗的追求往往伴隨著現實事

件中倫常綱紀的成立與破壞一起出現並成為一種執著的詠歎匯流入中國詩歌

的傳統文化90

烈婦鄭月娘生平首見周元文編纂之《重修臺灣府志》91傳文後更附有〈徵詩

小引〉一文並附上鳳山縣令宋永清等 18 位文人之徵詩作品康熙 47 年鳳山縣令

宋永清倡議當時臺灣官紳以鄭女為題進行創作由方志附有引文與詩歌原文可

見當是轟動地方之風雅盛事92《全臺詩》稱宋氏為「善察民情雅意文教頗有

宦績」(全臺詩全臺詩智慧型資料庫)既雅意文教則此次徵詩不免寓有教化

功能

《重修臺灣府志》所載〈徵詩小引〉記錄當時風雅的徵詩之舉93並註明主

要的目的是為了「青史不遺願徵詩而表著海天生色」可見徵詩活動除了是詩

人消遣怡情之舉也寄寓著希望能留下可供後人學習景仰的婦女典範書寫地方

史實的意圖謝貴文以為「可見發起人宋永清深受當時官員與文士的肯定與愛戴

他亦透過此徵詩活動提倡文風獎勵貞節達到以文學教化風俗的目的」94然此

徵詩之會透露出兩項訊息即文本之教化目的以及此會之後以鄭月娘為題之

詩作消聲匿跡可見文本題詠之對象若為平民百姓相較於前文陳永華女及鄭斌

女兩位烈婦可知其受到關注及賦予的意涵會隨之減少

《重修臺灣府志人物志》總共收錄了 18 首詩作95此徵詩之舉是康熙 47 年

90 歐麗娟《唐詩的樂園意識》臺北里仁2000頁 90「王教在移風易俗的成就上主要乃是

以『統理人倫』為根本核心因此對風俗的探討也就不外乎種種人與人之間的對應關係以及由

此衍生的社會秩序與人性特質的範疇」「標示出社會群體的生活感受與心靈狀態的一般趨向而

人人切身相關的行為依據和心靈歸屬的問題也包含在其中」 91 周元文《重修臺灣府志》卷 8〈人物志貞節〉臺灣文獻叢刊第 66 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頁 272後亦附有〈徵詩小引〉與諸詩原文為「鄭氏月娘者泉之南安石井人也年十九歸儒士王曾儒家曾儒食貧志學 甫閱年以病卒翁以貧故欲即葬月娘跪泣告乞得暫停眾謂夫死不忍恝 然常情也越數日語其翁願死從夫葬翁駭然囑鄰媼勸止月娘曰『吾當夫病劇時即以死許之義不可移』比後提防稍疏投繯而逝邑侯宋公嘉 其節通聞上憲獲褒獎焉侯親祭其墳額其廬曰『百年今日』蓋侯挽詩 有『百年今日乾坤老』之句也合葬依仁里內園路西」 92 徵詩之舉發生時間點為何學者以參與者之到卸任時間推斷以為康熙 47 年為確詳見王俊勝《清代臺灣鳳山縣詩歌研究》文化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2002頁 118-119 93 周元文《重修臺灣府志》卷 8〈人物志貞節〉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頁 272 94 謝貴文〈清代鳳山知縣宋永清的政績〉《高市文獻》第 18 卷第 1 期2005 年 3 月頁 38 95 第一首的作者為鳳山知縣宋永清康熙 43 年(1704)來臺任官《全臺詩》稱其「善察民情雅意文教頗有宦績工詩」第二首為臺廈道王敏政康熙 43 年(1704)至康熙 49 年(1710)來臺任官《全

223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發生距離康熙 23 年清朝平臺臺灣納入清朝版圖已有二十餘年南部的經營如

諸羅縣城衙署文廟學校皆有初步規模宦遊人士創作詩歌的風氣推動了

臺地的文風而諸詩於方志上排列的順序大概以官位高低來決定先後故內地

詩人作品排在前面而臺邑詩人作品排在後面這樣的情形呼應了前文所言臺灣

早期詩壇以遊宦詩人為主而臺邑有志於參與科舉的士人開始與清據初期的內

地統治階級進行交流與結合發展出初期的詩歌創作

除了籍貫生平不詳的張師文內地宦遊來臺的人士有 8 人所擔任有關文教

方面的官職如教授教諭等有 4 人而任職知縣的宋永清與任職臺廈道的王

敏政後世則對其有「善察民情雅意文教」「待人仁厚」「百姓賴以全生」等

關心民情之評價作者為臺邑人士則有 9 人大都具有增生廩生拔貢等鄉紳

身份施世榜更有「樂善好施」「農民咸受其利」等佳評扮演著臺灣地方民

間勢力首領的角色由此推知以鄭烈婦為題的徵詩之舉實具有地方輿論意見

的性質

而林華昌〈節婦鄭氏詩〉「獨挈綱常萬古寒」(壹頁 361)林氏為清康熙

43 年調任臺灣府儒學教授孫襄〈節婦鄭氏詩〉「扶植綱常吾輩事新詩題徧

海東天」孫氏為清康熙 37 年授福安教諭後改任臺灣諸羅縣為教諭李欽文〈節

婦鄭氏詩〉「輕生重節植綱常」(貳頁 40)李氏曾任福建南靖訓導張士箱〈節

臺詩》稱其「待人仁厚尤加惠原住民嚴禁通事社商之剝削濫派遇歲荒歉極 力為民申請賑恤百姓賴以全生」第三首作者為臺灣府儒學教授林華昌康熙 43 年(1704)來臺第四首作者為臺灣縣儒學教諭陸登選康熙 43 年(1704)至康熙 47 年(1708)在臺任官第五首作者為鳳山縣學教諭吳周禎康熙 42 年(1703)來臺第六首作者為臺灣諸羅縣教諭孫襄第七首作者為臺灣人陳聖彪康熙 47 年(1708)的副貢《全臺詩》稱其「善文工詩」第八首作者為張師文清康熙年間人生平不詳第九首作者為守戎張駥清康熙 47 年(1708)來臺任臺灣水師協標左營守備第十首作者為桐城人孫日高第十一首為臺灣府治東安坊人李欽文《重修臺灣府志》稱其「廩生」而《全臺詩》稱其「清康熙 60 年(1721)歲貢生曾任福建南靖訓導能文工詩」第十二首作者為張纘緒《全臺詩》稱其「清康熙五十年(1711)臺灣貢生」《重修臺灣府志》稱其「廩生」第十三首作者為張士箱《全臺詩》稱其「清康熙四十一年(1702 年)東渡來臺落居鳳山次年入鳳山縣學後為臺灣府學生員補增生廩生迄雍正十年(1732)五十九歲時成為歲貢生」為科舉業而移居臺灣鳳山第十四首作者為鳳山縣人鄭應球《全臺詩》稱其「性情耿介崇尚氣節」在朱一貴事件時為逃避朱氏同黨招募「夜晚攜妻子遁逃」可知當時鄭氏政治傾向是站在清朝政府一方又稱「主掌縣書院教席長達十餘年有益地方文教甚多」可見著重於民間百姓教化培養文風第十五首作者為臺灣諸羅縣人鄭鳳庭《全臺詩》稱其為「清康熙年間廩生」第十六首作者為康熙年間臺灣增生鄭煥文生平不詳第十七首作者為臺灣縣人施世榜為康熙 36 年(1697)拔貢《全臺詩》稱其「樂善好施興築水圳農民咸受其利」第十八首詩作者為鳳山縣人李廷綱只知其為康熙年間人生平不詳以上為鄭烈婦詩歌相關作者下文引詩處對作者即不再進行介紹

224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婦鄭氏詩〉「 風謠傳海內千古尚相看」(壹頁 425)張氏於乾隆 2 年出任漳

州府學訓導王敏政〈節婦鄭氏詩〉「苦節高風重栢舟輶軒問俗首先求」(壹

頁 362)

王氏於康熙 43 年移分巡臺廈道前列作者皆以烈婦鄭月娘為主題著重於女

子實踐德行的價值足以為後世樹立以生命維護綱常倫理的典範如王敏政所言

「問俗」帶有濃厚的移風易俗的目的乾隆年間六十七〈弔五妃墓〉 島嶼最後

昭英烈頑廉懦立蠻婦貞」(貳頁 247)六十七於乾隆 9 年以戶科給事中奉命

巡視臺灣朱澐〈李節孝〉「聖朝傳採柏舟篇海外旌揚李母賢」(貳292)

朱氏於乾隆 12 年調任鳳山縣訓導秦定國〈五妃墓〉二首之二「海表觀風

題墓道陽秋有筆墨痕新祇緣千古綱常係豈獨傷心弔五人」(參頁 147)

同治朝林豪〈詠臺陽古蹟十二首五妃墓〉「何幸教化行閨門」(《臺灣詩鈔》

卷 5頁 106)將閨門的教化與五妃事蹟結合起來於是這個單一的歷史事件便被賦

予移風易俗實踐聖王政教的任務這作品也就隱含出政治教化的色彩

道光咸豐年間劉家謀〈海音詩〉一百首之九九「匆匆六甲光彤史況沐

皇風二百年」(伍頁 308)劉氏於道光 29 年調臺灣府學訓導劉氏自註的詩序

並言 「今入版圖將二百載矣列聖相承昭然禮法有不共被涵濡哉近周光邰明

經欲輯臺郡節烈勒成一編誠盛舉也」劉氏歌功頌揚清政府以為臺邑經兩百

年教化婦女貞節德行的培養成果斐然以統治階層的角度來考量兩位烈婦之行

為價值頗具政治意涵道光年間施瓊芳〈題全臺闡幽錄〉二首之二「寡鵠貞

鴛萃一編旌祠會錫九重天依然婦誥回鸞及能使夫名附驥傳彤管有人風繼

起碧霄終古月難圓誰言婉嬺煢煢質已握興頑立懦權」(伍頁 381)

第 2 首點明此書所收人物並足堪為天子旌表之節婦貞女女子能實踐婦德

同樣也能澤被家門為夫婿增光而書中足為後世楷模者其人生卻都是坎坷不

幸的7-8 句寫出書寫權力之本質原本這些女子是柔弱貞順的卻因此書而得以

傳世施氏曾銓選六部主事前述詩人則將貞節烈女之節操德行與政權教化結合

在一起政府的旌表立祠的表揚機制使女子的高貴品行不至淹沒不彰而女子

建立閨門的行為典範可以建立淳美善良的風俗但「興頑立懦權」則頗有思考

225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的空間此四字除了建立符合倫理綱常的行為準則外還要堅強百姓們的意志

在危難時能用最大的犧牲包括生命來維持理想的存在而這理想的內涵則

隱含著統治政權的延續與護衛

余英時分析漢代循吏在文化傳播中所扮演的角色與作用他將中國文化分為

大小傳統並解釋「大傳統或精英文化是屬於上層知識階級的而小傳統或通俗

文化則屬於沒有受過正式教育的一般人民」96而漢代循吏則扮演了文化傳播者的

角色之所以如此余氏指出因為循吏是親民之官「循吏」之名始於《史記》的〈循

吏列傳〉從此成為中國正史列傳的典型至《清史稿》依然沿用余氏更言

漢代的大傳統以儒教為主體而儒教的基地則在社會而不在朝廷因此循

吏在發揮『師』的功能時他事實上已離開了『吏』的崗位他所奉行的

不復是朝廷法令而是大傳統的中心教義由於中國的大傳統並非寄身於

有組織的宗教所以它的傳播的任務才落到了俗世人物的循吏的肩上漢

代大傳統的傳播者借用《周禮》的名詞可稱之為『師儒』循吏便是以

『師儒』的身份從事『教化』工作的97

而文本尚有擔任教諭提督學政訓導等教育行政工作之創作者清廷的中

央教育制度中央最高教育行政機關為國子監其下設有祭酒司業等教官總理

監務以及博士助教學正學錄等各級教員在地方教育行政上各省設提

督學道擔任地方教育的最高行政官員以負責學校事務政風及科舉等事務

雍正 4 年(1726)提督學道改稱提督學政在地方官學上設有府學政使府提調

府儒學教授州學正縣儒學教諭府州縣下設立縣訓導以掌管地方教育事

務98

而臺灣清據初期隸屬於福建省由福建提督學道統理教育事務但因臺灣海

外孤島路途遙遠改由分巡台廈兵備道兼理學政康熙 23 年(1684)改由臺廈兵

備道兼任朱一貴事變後改由巡臺御史負責至雍正 5 年(1727)改為巡臺漢御史

96 余英時〈中國古代死後世界觀的演變〉載於《中國思想傳統的現代詮釋》臺北聯經出版社1993頁 168 97 余英時〈中國古代死後世界觀的演變〉載於《中國思想傳統的現代詮釋》臺北聯經出版社1993頁 198 98 參見種村保三郎《臺灣小史》臺北武陵1991山崎繁樹《1600-1930 臺灣史》臺北武陵1995連橫《臺灣通史》臺北幼獅1977

226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管理乾隆 17 年(1752)則改由巡臺臺灣道兼任光緒元年(1875)改由福建巡撫兼管

光緒 13 年(1887)設臺灣省後由臺灣巡府兼任掌管臺灣教育事務知縣負責地方

教育事務由此可知臺灣學政與官政相結合之特質99

而關於教育行政的最高指導原則順治 9 年(1652)頒六諭計為「1孝順父

母2尊敬長上3和睦鄉里孝訓子孫5各安生理6莫作非為」100

姜添輝以為「由其內容可窺見其重心在於強調傳統文化的倫常思想以及安本分

的觀點並藉由這些觀點的灌輸以達社會安定的目標」101康熙 9 年(1670)頒佈聖

諭廣訓十六條計有

1敦孝悌以重人倫2篤宗教以昭雍睦3和鄉黨以息爭訟4

重農桑以足衣食5尚節儉宜惜財用6隆學校以端士習7黜

異端以崇正義8講法律以儆愚頑9明禮讓以厚風俗10務

本業以定民志11訓子弟以禁非為12息誣告以全善良13

完錢糧(租稅)以省催科(裁判)14戒匿逃以免株連15聯保申

以弭盜賊16解仇忿以重身命等102

除了順治朝所強調的倫常價值觀外並將關注範圍擴大到文化習俗以及社

會規範等層面可以窺見清廷教育行政的最終目標是欲藉由教化途徑以安定社

會光緒 29 年(1903)張百熙等在〈奏定學堂章程〉中提出「至於立學宗旨勿論

何等學堂均以忠孝為本以中國經學為基礎俾學生心術依歸為正」103以至於

光緒 32 年 5 月 2 日清廷公佈的欽定學堂章程第一類是忠君尊孔第二類是尚

公尚武尚實可知清代由內地派遣至臺灣的教育官員實肩負思想教化之重

責大任其主要之任務為導正並建構臺邑人民正確之政治立場與政治意識創作

者日夜身處其氛圍中將其投射於其所創作之主題詩歌中似為合理之解釋

顧炎武論「秦紀會稽山刻石」指出「然則秦之任刑雖過而其坊民正俗之意

99 參見盛清沂王詩琅高樹潘《臺灣史》臺北眾文1988 年種村保三郎《臺灣小史》(臺

北武陵1991)邱奕松《嘉義縣志教育志》嘉義嘉義縣政府1991連橫《臺灣通史》

臺北幼獅1977 等 100 宋鼎宗等《全臺首學資料彙編》頁 61臺南臺南市立文化中心1997 101 姜添輝〈教育社會學觀點的清朝時期臺灣官方儒學的發展與特性〉《臺南師院學報》第 34 期

2001頁 292 102 種村保三郎《臺灣小史》臺北武陵1991頁 151 103 雷國鼎《教育概論》上冊臺北教育文物1976頁 80

227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固為始異于三王也」(《日知錄》卷十七)則中國自秦始皇起便有統治階級提倡禮

教以矯正民間各地不良風俗的政治措施文本創作群共 69 人共有 20 位具有從內

地遊宦臺邑的背景其中官職包括擔任臺邑各地教諭知縣巡臺御史提督學

政訓導等居多而臺邑文人亦具鄉紳背景文本中反覆出現蘊含政治意涵與宣

揚文教的意識

伍對內地與臺邑的指稱反映中央政權與地方邊陲的對峙

清代臺灣貞節烈女詩中出現以內地為中心以臺邑為邊緣之論調例如康

熙朝江日昇〈贊寧靖王朱術桂與五妃殉節二絕〉二首之一「天地乾坤無可寄

飄然海國全其身」(貳頁 28)臺廈道王敏政〈節婦鄭氏詩〉「鬚眉長樂嗤青

史巾幗共姜壯海洲」(壹頁 362)此詩為康熙年間王氏應徵詩之會為鄭治時期

禮官鄭斌女為寫的作品第 4 句稱鄭斌女事跡足以為「海洲」壯事氣勢壯盛

其臺地為「海洲」意指海外神洲顯現出以內地為世界中心點而以臺邑為邊

垂的論點

諸羅諭孫襄〈節婦鄭氏詩〉「扶植綱常吾輩事新詩題徧海東天」(壹頁

367)此詩亦為應徵詩之舉最後一句「新詩題徧海東天」臺邑與內地一水之隔

又處內地東方稱「海東天」可說是其地理位置的說明范咸〈弔五妃墓十二絕

句〉十二首之五「可憐椎髻文身地」(貳頁 258)其它相關文本有以鄭氏王朝禮

官鄭斌女為題之作品

康熙 13 年內地爆發三藩之亂鄭經趁機響應出兵同時將明朝續順公沈瑞接

到臺灣並以禮官鄭斌之女許配之鄭經將明朝王公遷往臺灣並幫助其建立家

庭除了昭示臺灣鄭氏為延續明朝皇權的正統地位外也為了隴絡人心凝聚在

臺灣的明室力量可以說沈鄭兩氏的聯婚是帶有強烈的政治色彩這段婚姻幾年

後卻遭到重大的打擊鄭經去世後鄭克塽繼位親信馮錫范攬權內部局勢日

益混亂身為流亡王公的沈瑞被誤認為身懷鉅資並因此招禍被馮錫范以反間

228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謀逆案件遷連104

父子被殺家屬被囚當沈瑞一家受禍時禮官鄭斌向鄭克塽求情為女兒

開脫並得到首肯就在鄭家父母將女兒救出虎口後得知詳情的鄭女卻毅然決

然決心與丈夫共赴家難並在處理完殉死家人的後事後從容自縊殉夫這件事

在當時引起很大的迴響不論身份貴賤聽聞此事的人都為此感動流淚康熙 23

年清朝佔據臺灣後總督姚啟聖並奏請封誥鄭氏「一品夫人」都統張夢吉並差人

將沈氏一門受難的棺柩送返京安葬105

咸豐朝陳維英〈一品夫人〉(鄭斌女 沈瑞妻)四首之四「鸞章一旦下東都

油壁香車離海隅」(伍頁 182)史載清據臺灣後將沈瑞遺體移葬內地想必鄭

女也隨之移葬故有「油壁香車離海隅」之說而以海邊一角指臺地將其邊緣

化之地理觀可知劉家謀〈謁五妃墓〉二首之一「那知瘴海千重外尚有紅顏

識報恩」(伍頁 319)再如道光年間施瓊芳〈題全臺闡幽錄〉二首之一「海濱

鄒魯風堪采軒使曾勞女史詢」(伍頁 381)施氏為《全臺闡幽錄》題詩書中

多錄臺地節烈女性有為清代臺灣女性寫史的目的詩中稱「海濱」以內地為中

心以臺邑為邊地的意向明顯

王凱泰《臺灣雜詠續詠》十二首之五「故王一去五妃陪海外黃沙賸

幾堆」(《臺灣雜詠合刻續詠十二首》頁 50)同治朝林豪〈五妃墓〉「海角年

年長相守」(《臺灣詩鈔》卷 5頁 93)熊佐虞〈五妃墓限支韻〉「黃土荒題海上

碑」(《臺灣詩鈔》卷 5頁 93)以及光緒朝唐景崧〈五妃墓限支韻〉「海上鵑啼

悲玉帶」 (《臺灣詩乘》卷 5頁 209)周長庚〈拜五妃墓〉「頸血不膏中土鐵

墓門長咽落潮聲」(《臺灣詩乘》卷 5頁 214)

周長庚(1847~1888)號辛仲又號莘仲福建侯官人光緒 10 年(1884)由建陽教

諭調署彰化教諭光緒 14 年發生施九緞以索焚丈單為名的圍城之變周氏因為民

104 蔣師轍《臺游日記》卷 1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7臺灣文獻叢刊第 6 種頁 30記載「康熙二十一年福建總督姚啟聖用間諜陰散其黨約偽賓客司傅為霖內應事洩為霖遇害」丁曰健輯《治臺必告錄》卷 1頁 77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9臺灣文獻叢刊第 17 種記載「行人傅為霖密約十三鎮同日發難事泄錫範並搆陷續順公沈瑞而有其貲人心益失國軒居臺而被刺者再皆姚啟聖所使也 105 事詳見江日昇《臺灣外記》卷 9臺灣文獻叢刊第 60 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

229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請命受誣以致「一官拋擲落拓終身」彰化人士「頌公之德而不衰」周氏

讚揚五妃之死為「頸血不膏中土鐵」以清朝鐵蹄為「中土鐵」相對而言臺邑

為世外之地可知而另一方面五妃成為臺邑歷史人物而非中土人物的意涵就更

為明顯了

本節所述及這 11 位作者中王敏政為康熙朝內地旗人孫襄為康熙朝內地人

陳維英為咸豐朝臺地人施瓊芳為道光朝臺灣縣治人林豪活動於同治朝左右金

門人周長庚為光緒朝內地人熊佐虞光緒朝內地人唐景崧光緒朝內地人生

存年代分佈清朝早中晚各期籍貫有大陸內地也有臺地人士由此推測以邊

陲之姿態而與內地中央相對似乎是清代士人普遍之觀點

黃國昌以為「中國意識」可以分析成六種互相關聯的觀念他舉出的第二種

觀念就是「『世界中心』的地理『中國意識』」「中國人把自己居住的地方視為

世界的中心而以其它地方都是世界的邊疆」106 莊勝全在以康熙朝四位內地親

歷者的觀察內容研究得出「遂使以中國本土為中心的世界觀得以大行其道中國

的文化邏輯逐步套用在對台灣的印象上」107

李國祈在對清代臺灣政治發展史的研究提出「臺灣自康熙時期歸入清帝國

版圖後雍正以降清廷所推行的政策則為使其內地化其目的在使臺灣變成

中國本部各省的一部份108」李氏為所謂的「內地化」乃中國中央政權及傳統典章

制度在臺灣這個邊疆地區的普及與擴張的過程「內地化」就是在政治上「中國

化」在文化上「儒家化」109並以為「大體而言及十九世紀其(臺灣)西部已

開發地區內地化幾已完成」然而我們參照前列詩人之作品即便在李氏所認

定已「內地化」的時期不論其為內地文人或臺邑文人其詩作中乃反映出臺邑

的邊陲位置亦即臺邑被歸為中國一省後其地理位置的觀念仍屬於遠離核心

的邊陲

106 黃國昌《『中國意識』與『臺灣意識』》臺北五南1995頁 12 107 莊勝全〈清康熙朝臺灣印象的轉變以四位親歷者的觀察為例〉《臺灣風物》第 56 卷第 3期2003 年頁 32 108 李國祈〈清季臺灣的政治近代化開山撫番與建省(1875-1894)〉《中華文化復興月刊》第 8卷第 12 期1975 年頁 5 109 李國祈〈清代臺灣社會的轉型〉《中華學報》第 5 卷第 3 期1978 年頁 148

230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然而我們以為文本中雖有臺邑居邊陲之政治意識然其以臺邑貞孝節烈女子

為主題仍是「在地認同」之詩學實踐其雖大量融合中國傳統詩學文化的意涵

與典故然最終目的之一仍是構築臺邑貞節歷史故我們認為其「臺邑邊陲化」

之特質可以引用鄭志明教授的說法加以解釋「所謂自在性格是指文章主體可

以從容地與外來文化相結合以開放的心靈來解消各種衝突情境讓主體文化無

處而不自在承認其邊陲的角色就是要解消邊陲的悲情心態不必向世界的核

心靠攏也不必向中國的核心靠攏脫離了核心的意識宰制自安於邊陲不是

偏安的心態而是無所求於核心以主體的自主性來迎接來自核心的各種挑戰110」

雖然鄭教授所提的是臺灣儒學發展的問題但從文本中看來不論是內地詩

人或本土詩人在接觸到臺邑本地題材時或多或少都會進行內地化與本土化的衝

突與融合而作品最終的主體性還是會回歸於創作場域之在地認同例如陳昭瑛

在〈論台灣的本土化運動〉一文中指出早期的「台灣意識」並未與「中國意識」

衝突甚至是重疊在一起有著相互定義的關係「由於臺灣人是以中國為父母

之國台灣意識自然也以中國意識為起源中國文化漢民族的特有生活方式在

台灣的樣貌是形成『中國式台灣意識』的文化基礎」111而由上文可知所謂「中

國式台灣意識」其地理觀念乃以中國為世界之中心而臺灣為邊陲之地

由於本節文本的作者群有 3 位清代中期的臺邑人所以我們可以推論最遲

在清咸豐道光年間臺邑詩人的地域意識其實已被完整教化出「中國意識」了

而 8 位內地詩人的作品中反覆以「海角」「海國」「海上」的空間述語強調臺

邑相對於核心的「邊陲」地位不斷灌輸與強調台地附屬內地的地理概念即統

治階級的角色為清朝政府

陸小結

縱觀上述所論文本創作活動實有許多政治元素清代考據學風盛行余英

時所言多學為識之學風由內地傳入臺灣專注於客觀知識從詩歌形式發展為

110 鄭志明〈臺灣儒學本土化的發展方向〉載於《第二屆臺灣儒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臺南成功大學中文系1999頁 655-679 111 參見陳昭英《臺灣文學與本土化運動》臺北正中書局1998頁 101-181

231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詩文融合詩序詩註比例增加且內容多為客觀現實事件的敘述可知其對外

在世界的關注而文本創作群的遊宦背景使其關注於教化與移風易俗前述余

英時對中國循吏之分析與清朝《通典》對知縣之職責描述可為舉證而作者若

無官員身份則為臺邑地方儒學鄉紳或與地方官府關係良好或掌地方書院

負有教育子弟之責任而文本所題詠之主題部份具官宦背景或受禍於政治事

件兵亂政治勢力等直接間接造成主題事件的發生

而大部分主角皆與朝廷旌表官修方志等政治活動相關聯而在文本中的象

徵隱喻中女子貞節類同於清政權女子抵抗外來力量的侵略象徵捍衛主權的

存在宣示清朝統治之正當性與合法性而臺邑邊緣言論則反映中國文化融入

臺灣社會整個內化過程的完成清代臺邑文人已接受臺灣為中國領地之一部份

王建曾以今文《尚書》為文本論析西周王朝政治意識中的合法性理念112其得出

的結論有「國家政治疆域的傳承與統一意識」「政治統治權威的合法傳承」「批

判和推翻暴君暴政統治的變革意識」等

雖然尚書是官方性質的文書有別於文本之私人創作但兩相比較可以觀

察出兩者相似處如本文所提出之「五妃詩墳墓之意象反映明政權走向滅亡與結

束」「民變烈女的歌頌反映創作群對清廷統治權的支持與肯定」則與李文所提「政

治統治權威的合法傳承」何其類似而「對內地與臺邑的指稱反映中央政權與地

方邊陲的對峙」則除了如王健所言之「國家政治疆域的傳承與統一意識」「中華

文明hellip即使某個王朝滅亡了後繼的王朝以其合法繼承者的身份完全承襲前朝

的政治遺產完成統一拓展天下疆域的合法政治使命」113因為本文創作群特定

之時空背景深一層反映出所謂天下疆域「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

非王臣」實隱藏著中央與邊疆之對峙114而本文前述所言之三種群體意識實為「漢

文化移植臺邑」政治操作的基礎而我們亦可解析創作群如何合理化清廷統治臺

灣的政治權力

112 王健〈論西周王朝政治意識中的合法性理念mdashmdash以今文《尚書》為中心〉《江海學刊》第 6 期

2003 年 113 同前註頁 141 114 中國商周時代還未出現中國與四夷對應的指稱一直要到「自東周以來才以南蠻北狄東

夷西羌相對而言為言」參考于省吾《釋中國》王元化主編《釋中國》第 3 卷上海文藝出版社

1998頁 1517

232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引用書目

一傳統文獻

丁紹儀《東瀛識略》臺北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7臺灣文獻叢刊第 2 種

王必昌《重修臺灣縣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臺灣文獻叢刊第 113

江日昇《臺灣外記》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臺灣文獻叢刊第 60 種

朱仕玠《小琉球漫誌》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6 臺灣文獻叢刊第 3 種

周元文《重修臺灣府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臺灣文獻叢刊第 66

林焜煌纂《金門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臺灣文獻叢刊第 80 種

陳文達《鳳山縣志》臺北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臺灣文獻叢刊第 124 種

《清一統志臺灣府》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臺灣文獻叢刊第 68

陳壽祺《福建通志臺灣府》臺北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臺灣文獻叢刊 84

許南英《窺園留草》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2臺灣文獻叢刊第 147 種

連 橫《臺灣詩乘》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臺灣文獻叢刊第 64 種

《欽定平定臺灣紀略》臺北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臺灣文獻叢刊

第 102 種

《碑傳選集》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6臺灣文獻叢刊第 220 種

《臺灣通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2臺灣文獻叢刊第 130 種

蔣師轍《臺游日記》臺北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7臺灣文獻叢刊第 6 種

盧德嘉《鳳山縣采訪冊》臺北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 臺灣文獻叢刊第

73 種

二近人論著

王俊勝 2001《清代臺灣鳳山縣詩歌研究》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全臺詩編輯小組 2004 《全臺詩》(1~5 冊)臺南國家臺灣文學館

233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234

江寶釵 1999 《臺灣古典詩面面觀》臺北巨流

余英時 1993 《中國思想傳統的現代詮釋》臺北聯經出版社

洪順隆 1998 《抒情與敘事》臺北黎明文化

許麗芳 2007 《章回小說的歷史書寫與想像以三國演義與水滸傳的敘事為例》臺

北秀威資訊科技

許玉青 2004 《清代臺灣古典詩之地理書寫研究》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硏究所

碩士論文

許東海 2003 《女性帝王神仙先秦兩漢辭賦及其文化身影》臺北里仁書局

畢恆達 2001 《空間就是權力》臺灣心靈工坊

陳昭英 1998 《台灣文學與本土化運動》台北正中書局

張孟珠 2002 《清代貞節的實踐及其困境》國立中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葉嘉瑩 2000 《清詞散論》台北桂冠

葉嘉瑩 2000 《漢魏六朝詩講錄》台北桂冠

黃國昌 1995 《『中國意識』與『臺灣意識』》臺北五南

楊積慶箋校 1980 《吳嘉紀詩箋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歐麗娟 2000 《唐詩的樂園意識》臺北里仁

鮑家麟編 1992 《中國婦女史論集》臺北稻香出版社

  • 文本有以明皇室在臺殉節之五妃為題的作品五妃本事參見江日昇《臺灣外記˙弁言》丁紹儀《東瀛識略》等皆有記載江日昇站在清朝統治者的立場對鄭氏王朝一直視之為謀逆亂臣但對殉國而死的寧靖王則抱著頌揚的態度而追隨寧靖王殉死的五妃則稱讚其為「且五姬慷慨輕生氣勝男子而臺灣之山川草木能不因此而增光乎」可知五妃殉節之歷史地位與道德價值在清康熙年間即已確定
  • (《雲林縣採訪冊˙藝文》頁206)
Page 24: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ir.lib.ksu.edu.tw/bitstream/987654321/13221/2/21%D... ·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 曾玉惠 ∗ 摘要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第 34 句則直接點明主題描寫古墓的現況作者乾隆年間宦臺距五妃殉節

年代已久遠古墓蕭然寂寥5 至 10 句寫民間對五妃事蹟的評價既言路人提及

五妃詩都會傷心流淚民間對此歷史案件應耳熟能詳深入人心埋身之處能保

存無恙當是有心人善意維護周全反映詩人創作當時五妃在臺灣民間的地位

1516 句寫當時應時的節日民間也會準備祭品祭拜慰靈可見五妃的地位在乾

隆朝已由凡人升格為具有宗教色彩的人格神2122 句點出五妃殉節的精神價值

足以為後世楷模宣揚表彰其事蹟的背後實有教化百姓移風易俗的政治意涵

末 2 句以歷史上著名的田橫事件相提並論將臺邑歷史之單一事件與中國歷史聯

結六詩先寫景後敘事再評論末了抒懷敘述角度多變融情於景表達

出作者較真切的感覺與看法與其他僅只空泛評論的五妃詩歌有別

六十七(~)號居魯滿州鑲紅旗人其人據〈番社采風圖考提要〉

一文所載「清乾隆九年以戶科給事中奉命巡視臺灣在任三年曾與同官范

咸纂輯『重修臺灣府志』同時留心殊風絕俗並珍視海東文獻」六氏既為滿

人其出遊至五妃墓當無悼念前明之意其身為巡臺御史政蹟為歷史肯定

或有「留心殊風絕俗」之用心

莊勝全提及「英國文化史家Peter Burke在研究 17 世紀英國旅遊者至義大利旅

遊的情形時發現由於不同的生活背景(宗教語言氣候與習俗)致使旅遊者對

於不同群體間所洩露的文化差距往往有銳利的觀察也就是這些旅遊者會特別留

心他們認為是奇特的事物上他們的旅遊記錄便是在文化刻板印象(cultural

stereotype)與個人觀察(personal observation)間交織互動而成」68六氏以內地官宦而

為臺邑風土之詩與莊氏所言旅遊者外來客的角色相當而其所言不同群體從

種種跡象可知乾隆朝臺灣接收中華文化的薰陶尚不夠久遠還在經歷所謂「內

地化」的過程因此臺邑比諸內陸確實像是不同群體然外來客(如六氏)所觀察

到的除莊氏所言之「文化差異」還有「文化類同」據此可知外來詩人對臺邑

印象的記錄實亦參與臺邑文化歷史的建構

五妃詩中有以後人身份感嘆前朝的人與事以及對明朝與鄭氏王朝興衰的評

68 莊勝全〈清康熙朝臺灣印象的轉變---以四位親歷者的觀察為例〉《臺灣風物》第 56 卷第 3 期

2003 年頁 56

212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論詩人對五妃的弔古有時會與明王朝的覆滅連結在一起從而使敘述的觸角

觸及更深層的政治意識的層面乾隆時任巡臺御史兼理學政范咸〈弔五妃墓十二

絕句〉十二首之一「明亡已歷四十載死節猶然為故明荒塚有人頻下馬真

令千古氣如生」(貳頁 258)

范咸(~)字貞吉號九池又號浣浦浙江仁和人根據范詩分析

前 12 句提及明亡及五妃殉死此處將其死亡定位為為明朝亡國而殉節故在詩

歌中將五妃與明政權劃上等號而第 34 句寫荒涼的墳墓卻能引來有心人絡繹不

絕的拜訪是因為其慷慨氣節足以使精神不朽全文敘述觀點一致范氏身為

遊宦詩人實與前文所述六氏一樣注意到臺邑區域性文化歷史故五妃人與事

寫入臺地歷史實與其政治背景有莫大的關連如施世榜寫五妃詩而論及明朝政

事施世榜〈弔殉節五妃墓〉「回首可憐明季世相臣事業不堪云」(壹頁 234)

而前所言六十七〈弔五妃廟〉以及林中桂〈弔殉節五妃墓〉等皆是歐麗娟提到

由於死亡與人世間最大的聯繫或是死後世界最接近陽光的界限厥在於

分隔陰陽的一抔黃土mdashmdash一個可供緬懷紀念的具體憑藉縹緲的魂靈既是

抽象而不可捉摸以憑空想像的成分居多但是人死所歸的墓塋丘隴卻

如同一切物質一樣具有實質可觸的屬性既是安頓死者的居處可免於生

死混雜所帶來的種種問題又無礙於作為死者精神的象徵和死後生命的依

附之地69

但五妃事件中墳墓的形象為何特別鮮明除了歐氏所言其為「一抔黃土mdashmdash

一個可供緬懷紀念的具體憑藉」「死者精神的象徵和死後生命的依附之地」便

於民間傳說的流傳外如同前文所言清政府積極將五妃與明王朝劃上等號不

斷修繕突顯五妃葬身之所的舉動就如同不斷清除明政權(或漢政權)殘存的勢力

試圖將明王朝永遠塵封深埋於不見天日的墳墓對其統治權不可有絲毫之影響與

撼動故歷朝有官方修繕的動作

如《臺灣詩乘》載「臺南寧南門下有五妃墓道碑為乾隆十一年臺灣道莊

年所立刻巡臺御史六十七范咸之詩」70以及《福建通志臺灣府古蹟》「乾隆

69 歐麗娟《唐詩的樂園意識》臺北里仁2000 年頁 386 70 連橫《臺灣詩乘》卷 2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 年臺灣文獻叢刊第 64 種頁 50

213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間兩巡院命同知方邦基重修且立碑於南門外曰「五妃墓道」71而終清治時

期以貞節烈女為主題的作品以五妃與鄭月娘最多而後者是因為有宋永清召

集徵詩之會一舉而有 18 位詩人共襄盛舉故若論自發性的題詠為詩應以五妃

為題者最多且以五妃為題之作品各朝均有自康熙至光緒作品未曾斷絕而

內地詩人佔一半以上其中一半又具遊宦身份作者為臺邑詩人者又多站在統

治者立場故由生前的明朝郡王姬妾跨越生死界線而成五妃由民間感念傳頌

而至清朝官府迎入延平郡王陪祀至五妃墓而神異靈跡顯現民眾祭拜虔誠而至

五妃廟發展至臺地民間神祇以至為古蹟勝景而為臺灣歷史文化在客觀現實

世界具體可感的一部份成為臺邑歷史上的文化語碼72可以說是臺邑社會構築本

土集體記憶的典型範例

就如同前言所提及的是「異族婦人在家族中的角色隨其丈夫而定隨丈夫之

尊卑而尊卑」這五人在生時身份為皇族之妾殉節的對象不僅是一個男性

還擴大成為這位男性所代表的中央皇權亦即明朝政權許東海提及

屈〈騷〉中種種女性書寫的目的主要不在呈現女性世界的客觀風貌相

反地卻藉以作為隱喻傳統男性政治建構中倫理秩序問題的紛云雜遝因

此從屈〈騷〉以來辭賦中的女性書寫其背後的創作本質無非還是

回歸男性中心的文學運轉機制而且具有濃烈而明顯政治意涵73

許氏所言雖為辭賦但種種跡象顯示此說法應能適用於清代臺地五妃主題

的詩歌亦即以五妃殉節死亡為主題的作品其實隱喻著朱術桂所代表的明朝政

權五妃隨夫殉國實乃隱含著明政權滅亡的悲劇結局

第二我們可以考量到五妃之題詩有大量的作品都以其葬身之墳墓為題

而墳墓在中國文化中一直都代表著一種終結完了以及與現實世界有永遠跨不

過涇渭分明的鴻溝74畢恆達如此陳述空間「空間絕不是一個價值中立的存在

71 陳壽祺《福建通志臺灣府臺灣縣冢墓》卷 47頁 145臺灣文獻叢刊第 84 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 72 葉嘉瑩《漢魏六朝詩講錄》頁 121臺北桂冠2000「符號學理論認為當一個符號在它的傳統文化中使用很久的時候它就形成了一個 code----語碼使你一看到它就會產生某些固定的聯想」 73 參見許東海《女性帝王神仙先秦兩漢辭賦及其文化身影》臺北里仁書局2003 年

頁 50 74 參考前文關於五妃詩歌之評述

214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或是人們活動的背景它一方面滿足人類遮蔽安全與舒適的需求一方面更展

現了人們在某時某地的社會文化價值和心理認同」75於是由五妃所代表的明朝

政權就被詩人們所題詠的五妃墓永遠的鎮壓了結了變成一個歷史的符碼

永遠封存在時間的長河之中

那些試圖推翻新政權的反清復明的思想隨著五妃事件進入臺地人民的集體

記憶五妃墓成為一個勝景古蹟也成為對前朝追弔哀念的象徵被放逐至另

一個另一個世界如同人們永遠不能起死回生明政權也被封於古墓之中進入

歷史一去不返了如此我們可以解釋清政權對殉節明朝的寧靖王與五妃的善

意我們由此也可以解讀終清一朝詩人對五妃事件的題詠內涵

參民變烈女的歌頌反映創作群對清廷統治權的支持與肯定

文本反映創作群對主角人物命運之探索與思考著重於人物與政治千絲萬縷

的聯繫從而表現出臺邑明清兩代統治集團的抉擇與判斷

清乾隆林爽文事變中有劉烈女殉節事劉氏生平見諸臺邑地方志乾隆 53 年

之《欽定平定臺灣紀略》記劉女殉節事76此文以奏聞之敘述口吻簡明扼要陳述事

件之來龍去脈與方志傳文不同並無穿插人物自剖心志之獨白文末評論烈女

行蹟並懇請旌表彰顯更可見此文之用途乃對上奏聞之作

賀伯代所撰〈烈女劉滿姑傳〉77文章增加了劉氏家族中另一烈士之述寫即

劉亨基之子挺刃護父之烈舉而劉女見大勢已去奔赴小池也增添了旁人勸阻譬

解之言劉女之回答則顯見其智慧識見豐富了烈女人物內涵而臨死之前劉

女與賊人之衝突則化為對話表現之賊言充滿恫嚇意味而劉女回答「我名家女

豈懼死乎汝等生當太平甘為逆亂官軍至碎屍萬段矣」則完全站在統治

階級立場發聲

75 畢恆達《空間就是權力》臺灣心靈工坊2001頁 2 76 《欽定平定臺灣紀略》卷 62頁 998 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臺灣文獻叢刊第 102 種 77 《碑傳選集》(四)臺灣文獻叢刊第 220 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6頁 557

215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首先《彰化縣志》中劉女之死乃在懼怕受辱而此文則自言為「名家女」

稱對方「逆亂」則烈女與賊人之對抗已提昇為國家與叛逆份子的對立而前

面各志文所未有之「官軍至碎屍萬段矣」更充滿為清政權宣傳劉女已轉為

國家發聲器之角色可知劉滿姑之旌表入祠備受朝廷重視其政治意涵不言

可喻而前面志文始終保存著劉女被虐殺之記載於此文被刪節可知對人物之

悲憐所引發對人生命運之思考認知已非此文所著重者光緒年間之《臺灣通志》

對烈女之記載則轉為簡單扼要僅為事件重點之交代78 但劉女殉節事發生於

清朝中期一直至清末雖詳略有別然仍保留對此人物之記錄再加上旌表之

慎重其事入祀與建祠皆為官方主導故可視為地方志書建構臺地女性貞烈典範

以加強對臺政治控治力量之典型範例

清乾隆年間的錢唐諸生陳裴文〈劉烈女〉以林爽文事變中遇難烈女劉滿姑為

戀父必甘白刃蹈滿姑死烈刃死孝罵賊不畏遭群凶滿姑死孝還以忠

三尺刀光一尺水滿姑知生不知死君恩隆祀臺灣城滿姑雖死仍如生

史乘千秋載奇節劉郡丞女年十七(參頁 167)

此詩以客觀觀點敘事前 8 句為兩兩相對之對句第 1357 句寫烈女殉

節獲旌之關鍵過程因戀父未能及時離開兇地因罵賊而遭難先為刀傷後跳水

而死事平後受君王旌表更得入官祠受後世香火第 2468 句則重複相同的

句式每句僅更動數字重點在強調人物的行為價值末 2 句則寫其精神生命的

不朽傳世全詩偏於主觀評論對人物事蹟僅為概括重點說明陳斐文生平不詳

但為內地詩人無疑至嘉慶年間蕭綸也有〈臺灣三仁詩〉詩文如下

臺灣淨掃無風塵天子下詔褒三仁三仁何姓氏一為壽同春淡水縣丞

老幕賓丞亡攝官克復城出兵勦賊死賊營其一嶺南客 國子生寓彰

化糾義民其姓李氏喬基名守鹿仔港有成績戰牛馬莊終殞身 同時

見此二義士一弱女子尤絕倫滿姑年十七父曰劉郡丞賊先執丞次脅

姑 姑不受辱泣且嗔蹈河不死罵益烈白璧雖碎聲錚錚是三人者微且

輕非將非吏非守臣身雖死義分甘沉淪幸遇天子大聖明幽遐必矚

78 《臺灣通志》〈資料(二)文職冊〉臺灣文獻叢刊第 130 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2頁 804

216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名教是敦曰此三人縱疏賤磊落大節宜弔旌詔建祠宮楹桷維新有

司歲時祀以特牲為問蟻賊起事辰士民奔走婦女被掠何無一人能

及此三人吁嗟乎人人且有忠孝情盍至三仁祠下一聽天子命祀之恩綸

(肆頁 234)

蕭詩體裁為歌行體篇幅較長以客觀第三人稱觀點敘述夾有議論與抒情

對人物身份背景以及事件發生的經過有詳細的描寫三仁者稱三位在事變仍稟

持著節操正義剛強不屈奮勇抗賊的義士而清政府在民變平定後下詔褒揚

三人並興建三仁祠命地方政府歲時節令予以祭祀後世永念

而這三位義士身份背景各異第一位名叫壽同春事變發生時為淡水縣丞的

幕賓年紀已經大了在縣丞遇變身亡他危亂中一肩擔起責任率兵勦賊不

幸死在賊營第二位名叫李喬基為寄寓彰化的內地人具國子生身份在亂事

中集結民間力量變頗有成績但不幸在牛馬莊戰死第三即是劉郡丞之女蕭

氏對劉滿姑的敘述最為詳盡也許是因為劉氏的事蹟最具傳奇色彩對於三仁

事件的價值與清政府褒揚的動機在作品中也進行討論蕭詩雖為文學作品實

已具記史的作用且歌行體句式長短自由用語淺白尤利於傳播蕭綸據《全

臺詩》所載「字子山江蘇太倉人嘉慶年間(1796~1820)貢生著《樊村草堂

詩集》」」(全臺詩全臺詩智慧型資料庫)

然則寫臺灣烈女劉滿姑的兩位詩人皆內地人士而劉烈女為內地官宦之女

隨父赴任而喪命於臺邑因此而成為臺灣列女歷史其中一員然為何以劉女為詩

者臺邑詩人缺席此可疑之處

劉滿姑罵賊不屈而為亂兵所殺後為清廷封為三仁並下詔建祠祭祀宣示

著清朝統治權的正當性與絕對性褒揚滿姑罵賊而亡的義烈行為足以教育臺地

民眾必須忠於清朝反覆一再灌輸教育臺地百姓必須遵從的政治歸屬盧建榮曾

提出「一位漢人婦女絕不容許異族染指其身體於此漢女身體是一種漢人國家

主權的隱喻」79林爽文民變雖非漢胡之對立與衝突但劉女為清廷官吏縣丞之女

對抗的是民變中的暴民此對立衝突也隱含兩種政治勢力的對抗包括兩個群族

79 盧建榮〈從男性書寫材料看三至七世紀女性的社會形象塑模〉《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報》第 26 期1998 年頁 18

217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對物質包含食物土地性等各種資源的佔有與爭奪這點與中國歷史上漢胡勢

力對立的性質相當

因此我們可以這樣推定劉女的身體成為清治臺地權力的展現場烈女力拒

事變外在武力侵辱隱喻著清廷對臺地的所有權不可被被侵犯劉女死前面對侵

犯的態度與言語以及死亡方法的描述這樣剛烈行為的極度刻劃與突顯使劉

女抗暴的決心與影響力大為提高促使臺邑男性興起女子猶能如此保家衛國身

為男兒怎可不奮發而這種百姓為國犧牲意識與認知的養成對統治階級而言

實是鞏固政權一個重要的手段故可窺知劉滿姑事跡之所以能受到清廷大家宣揚

的潛在原因80

又如陳維英〈為王樹生明府題姊姒三節圖〉「乾坤存王氣女子識綱常人

是松梅竹心如冰雪霜後先三不朽生死一齊香況我鬚眉輩貞忱豈可忘」

(伍頁 199)反覆陳述著女子之所以能實踐綱常倫理是因為統治階級教化百姓成

功而女子都能夠捨生取義況且我們鬚眉男兒報國犧牲豈能後人陳詩服膺統

治階級的意識型態而此統治階級則為清朝廷

中國傳統上有士人殉國與女子殉節被類同化的傾向故詩歌書寫殉節的烈

婦也常別有隱喻如明朝末年已有士人以婦女死節或守節的選擇來比擬士大夫

殉節與守節的問題以臣殉國如婦殉夫者如晚明袁崇文〈黎烈婦傳〉云「臣事

君與婦事夫論者嘗相提其義皆取於致命遂志」81以及徐枋〈與葛瑞五書〉舉時

人的說法「殉節為易守節為難為烈婦易為節婦難」82顏元云「明末死節

之臣閨中義婦耳」83亦有士人為詩引節婦來比喻忠臣的如孫枝蔚〈朱矞三母

費太孺人貞節詩〉之一「節婦如忠臣所難非一死立孤能有成庶可光前史」

84以及吳嘉紀〈程寡婦歌〉

80 盧建榮〈從男性書寫材料看三至七世紀女性的社會形象塑模〉《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報》第 26 期1998 年頁 12 81 袁崇文(1595 年進士)〈黎烈婦傳〉載於屈大均(輯)《廣東文選》《北京圖書館古籍珍本叢刊》冊 117卷 15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康熙 26 年(1687)三閭書院刻本影印本1989 年頁 507 82 徐枋〈與葛瑞五書〉《居易堂集》卷 2頁 1 上下 83 李塨纂王源訂《顏習齋先生年譜》(附載於顏元《顏元集》)卷上「辛亥(康熙 10 年1691)37歲」條下冊頁 735 84 孫枝蔚〈朱矞三母費太孺人貞節詩〉《溉堂後集》卷 3《溉堂集》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頁 6 下

218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心志不改伊維寡婦忠臣忠臣識大義臨難往往致其身婦人脂口澤膚

十人九人腸肺愚節操曷繇自勵門戶胡能獨扶君不見程寡婦hellip夫死婦

不死祇緣黃口兒女須題攜85

等皆是而吳德功〈洪烈婦〉

山水毓貞媛乾坤鍾間氣鹿溪洪氏女少小知大義相攸郭阿奴二十

婚始字賦性靜而貞德容兼洵備百輛未盈門凶信忽傳至阿母默無

語阿爺言甚秘連理樹折枝比翼鳥分翅賢哉女聰明倉猝知其意

外聞薤露音聒耳夜不寐妾命實不猶君魂歸何處扯碎同心結滂沱

兩行淚膏木誰為容鉛華屏弗御身披侍嫁衣耳挂定盟珥欲效梁家

婦私將刀劓鼻欲效王氏妻親持斧斷臂全體遭毀傷所受反自棄

惟念夫遽亡不如從夫去生前不同牢死後共埋地擁衾臥空床絕粒

忘飲食急延良醫來醫來云不治切脈知血虧聞聲識腸碎娘勸啜茶

湯爺勸吃餅餌烈女誓弗肯含淚惻然對女子節不移忠臣心無二

兩語昔曾聞今豈易其志願娘勿悲酸願爺勿涕泗翹首盻蒼天婺星

空際墜頃刻魂歸陰不瞑張目眥鮮血兩腔填姑嫜來駭異面色猶如

生從容赴大隧性命弁髦輕巾幗鬚眉愧鹿溪諸紳耆拜迎擁塗次

鹿溪諸父老稱揚遍市肆滿路焚香楮兩部喧鼓吹名教獨扶持閨烈

千秋著一死重泰山兒女英雄類殉夫未嫁時奇節實非易彤管長流

輝貞珉謹泐記節孝採輶軒我忝與其事綽褉徵門楣旌表乞天賜」

(《瑞桃齋詩稿》全臺詩全臺詩智慧型資料庫)

〈洪烈婦〉雖為詩作然以五言古體長詩之體裁篇幅較長敘述事件前後

變化曲折詳盡其開端雖以客觀第三人稱發展中間模擬各色人物動作聲口將

烈婦絕食而亡的過程進行更長時間更具體詳細的描寫從主角的動作姿態醫

囑診脈親人的照顧死別的淒涼等刻劃出主角面對死亡從容不迫的形象而

「女子節不移忠臣心無二」「一死重泰山兒女英雄類殉夫未嫁時奇節實

非易」亦同樣以節婦比忠臣而以婦女死節或守節的選擇來與士大夫殉國與否

來相比擬而陳肇興〈題烈婦張沈氏殉節事〉(古體九解)

蔦蘿泛長風根莖無斷絕由來連理枝生死不相別君不見張烈婦慷

85 吳嘉紀〈程寡婦歌〉楊積慶箋校《吳嘉紀詩箋校》卷 12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頁349

219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慨殉夫勇且烈婦姓沈氏名心娘十八于歸張家郎舉案齊眉慕孟光如

膠如漆樂且未央忽忽五年載弄之璋二豎入室夫病於床求神問藥

淚睫承眶一朝怛化五內崩裂如沃湯大哭一聲氣結無語娣姒急申

救阿翁欲言不言淚如雨曰汝有孤兒在旦夕須哺乳長跪謝阿翁

妾心堅如銅兒生有祖累姑嫜妾身雖死兒可長夫沒無人侍巾帚妾身

不去誰為偶黃泉會有相見時升天入地妾從之明珠為夫斂綺羅為夫

裝執紼扶柩上北邱歸來拜姑泣媳身未亡如已亡綰我同心縷著我

嫁時衣孤燈耿耿酸風吹尺組畢命人不知人不知舉家奔救烏烏啼

生同衾死同穴青塚巢鴛鴦飛鳴自成匹謂予不信如曒日人慕婦烈

且貞我作歌戒貪生吁嗟乎女子仗義能殺身何迺國家多全軀保妻

子之庸臣(《雲林縣採訪冊˙藝文》頁 206)

陳詩第 1 段 1 至 6 句以比興開端以蔦蘿與連理枝來比喻生死不離的夫妻情

感並引出烈婦殉夫的主題第 2 段 7 至 14 句以客觀敘事觀點寫烈婦之姓名歸

寧夫家後的幸福家庭生活第 3 段 15 至 24 句寫詳細描寫夫婿病起不測以至於身亡

的經過作者善用人物表情刻劃其心理狀態如寫烈婦「淚睫承眶」寫家翁「欲

言不言淚如雨」極力寫喪夫喪子後悲慘的情狀第 4 段 25 至 34 句作者模擬烈婦

與家翁的對話以代言體各自表述殉死與否的考量第 5 段 35 至 43 句作者模擬烈

婦聲口敘述依禮安葬夫婿後從容殉死的過程第 6 段 44 至 56 句為事件收尾作

結敘事觀點一變為作者以第一人稱自述說明為此詩之創作動機將臣節與婦

節類比並提並以諷刺那些偷生忍辱臣子全詩敘事觀點多變人物情事介紹較

為完整情感神態刻劃細緻且以人物對話鋪陳情節頗具戲劇搬演效果

陳肇興(1831~)字伯康號陶村臺灣府彰化縣治(今彰化市)人為

清代中期臺邑著名文人《全臺詩》稱其「有個人心靈世界及理想抱負的抒寫

詩作的關懷重心亦往往與生民百姓密切相關在形式上陳氏習慣以長篇歌行來

抒懷言志詩作風格雄健豪邁」並稱其「肇興之詩胎息於杜甫可視為清

中葉臺灣文壇之『詩史』」

陳氏曾從鹿港拔貢廖春波讀書於彰化白沙書院和蔡德芳曾維精廖景瀛

合稱「白沙書院四傑」同治元年(1862)戴潮春事變拒絕戴氏之拉攏遂遁入武

西堡(今集集)之牛牯嶺山中是年 7 月謀刺戴氏失敗幾瀕於險境著有《咄咄吟》

220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一書詳錄戴案經過(參見全臺詩全臺詩智慧型資料庫)故其詩作有述寫現實

社會歷史風貌的企圖

林翠鳳曾舉陳氏《陶村詩稿咄咄吟》中的詩作分析其儒士的性格更以

其詩歌中不同時刻所追摩的前賢而得出其共同的特點始終堅定支持既有的朝

廷以及篤志排拒外來騷亂勢力並以為「陳肇興在顛沛流離中始終不移其為大

清朝廷臣民的立場」86同樣在文本中的作品亦表現出忠於君王朝廷之思想

許夢青〈自書吳烈婦傳後〉

誰能輕一死慷慨赴重泉不減忠臣節方知烈婦賢心爭秋月皎節勵

古松堅慚愧偷生輩雖生亦枉然(《鳴劍齋遺草》)

許夢青(1870~1904)字炳如又字荊石蔭亭泮名夢青號劍漁又號

雲客冰如高陽酒徒許氏為鹿港邑庠生其祖母賀太安人以節孝旌於朝

奉詔入祀彰化節孝祠其歷乙未割臺上書唐景崧又在日軍攻臺時隨練勇赴

八卦山抗拒抗日行為失敗後又逢四次家喪一生際遇曲折由官家子弟一變

為落拓文士《全臺詩》稱其「歷盡人世滄桑半生苦況盡託於詩」「以奔放

絕足之才為自由不羈之行遂一轉而為跌蕩詩人」可見其浪漫氣質許常安

評曰「雖時有浪漫 自由清狂豪放之作風然其實質乃具有嚴肅悽涼

寫實之社會骨格故其詩多為心底之聲時代之反映」(參見全臺詩全臺詩智

慧型資料庫)

許詩著重於烈婦慷慨赴死的義烈行為其以客觀評論方式開展將忠臣與烈

婦臣道與婦道相互比附所著重是烈婦行為在中國傳統倫理的道德價值而

其襲用詩歌中具文化意涵的文學意象如秋月古松在中國詩歌中皆為貞節幽

靜的象徵若《全臺詩》稱其「潛心詩文以舒胸中塊磊」則此詩以「慚愧偷生

輩雖生亦枉然」或可相彷彿則進一步以文本婦女尚能以死殉節而身為男

兒卻臨難茍免故詩作中往往有鬚眉男兒且不如之慨歎

86 林翠鳳〈從《陶村詩稿咄咄吟》看陳肇興之儒士性格表現〉《臺中技術學院學報》第 1 期2000 年 6 月頁 21

221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肆貞節烈婦的書寫反映漢文化移植臺邑的認同

中國大約在西漢末期儒家學說完成統一折衷諸子學說的目標墊定其在

漢朝學政界的絕對獨尊的權威地位而轉而以經學的形式面世成為後世中國

思想的主流87由於思想上的獨尊儒術漢以後的統治王朝也都以儒家經典為國家

教養人材的基礎因此後世士人的思想不免有儒家學說之色彩在不同程度上成

為儒家的信徒而儒學中所具備的現世務實群體的特質以及「內聖外王」

的人生實踐理想使得士人的眼光始終注視著百姓之福址關心人民的生計而

「風俗淳美」便是理想現世世界的基礎《詩經大序》「美教化移風俗」

《禮記樂記》「移風易俗莫善於樂」《荀子王制篇》「美風俗」《辭

海》也對風俗提出解釋「多數人之精神的一致表現歷時久遠型為定式足以

拘束個人之行為支配實際生活者也」88

而《漢書地理志》則進一步將風俗與聖王德政結合在一起以為百姓有五

常之性因為各地之自然環境與個人秉性氣質的差異因此各地的風俗便會隨自

然地理與人文背景的不同而有差異與此同時風俗又跟聖王的王教相關聯是

聖明君主展現教化的場域故云

凡民含五常之性而其剛柔緩急音聲不同繫水土之風氣故謂之風

好惡取捨動靜亡常隨君上之情欲故謂之俗孔子曰『移風易俗莫

過於樂』言聖王在上統理人倫必移其而易其末此混同天下一之中

和然後王教成也89

而由聖王至士大夫至百姓階級社會的層層影響傳播發展出中國傳統文化

中所謂由上而下風行草偃式的思考邏輯最典型的是杜甫「致君堯舜上再使

風俗淳」所展現的邏輯演繹而要如何由上而下這牽涉到前文所說的中國文化

特質中「內在超越」的要求因此王教在移風易俗的政策理念上主要乃是以『統

理人倫』為根本核心對淳美風俗的追求就會從最根本的人倫秩序的建立與維

87 劉靜貞〈劉向《列女傳》的性別意識〉《東吳歷史學報》第 5 期1999 年 3 月頁 3「儒家學說真正浸透漢朝的學政界確立經學的絕對權威其實已是元帝至王莽之世也就是到了前漢的最後五十年間原為諸子之一的儒家才完成其統一折衷諸子思想的目標而以經學的形式展現」 88 修訂本《辭海》下冊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41頁 3199 89 《漢書地理志》臺北鼎文書局1983頁 1640

222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持著手詩人作品中反覆出現的教化百姓移風易俗的追求往往伴隨著現實事

件中倫常綱紀的成立與破壞一起出現並成為一種執著的詠歎匯流入中國詩歌

的傳統文化90

烈婦鄭月娘生平首見周元文編纂之《重修臺灣府志》91傳文後更附有〈徵詩

小引〉一文並附上鳳山縣令宋永清等 18 位文人之徵詩作品康熙 47 年鳳山縣令

宋永清倡議當時臺灣官紳以鄭女為題進行創作由方志附有引文與詩歌原文可

見當是轟動地方之風雅盛事92《全臺詩》稱宋氏為「善察民情雅意文教頗有

宦績」(全臺詩全臺詩智慧型資料庫)既雅意文教則此次徵詩不免寓有教化

功能

《重修臺灣府志》所載〈徵詩小引〉記錄當時風雅的徵詩之舉93並註明主

要的目的是為了「青史不遺願徵詩而表著海天生色」可見徵詩活動除了是詩

人消遣怡情之舉也寄寓著希望能留下可供後人學習景仰的婦女典範書寫地方

史實的意圖謝貴文以為「可見發起人宋永清深受當時官員與文士的肯定與愛戴

他亦透過此徵詩活動提倡文風獎勵貞節達到以文學教化風俗的目的」94然此

徵詩之會透露出兩項訊息即文本之教化目的以及此會之後以鄭月娘為題之

詩作消聲匿跡可見文本題詠之對象若為平民百姓相較於前文陳永華女及鄭斌

女兩位烈婦可知其受到關注及賦予的意涵會隨之減少

《重修臺灣府志人物志》總共收錄了 18 首詩作95此徵詩之舉是康熙 47 年

90 歐麗娟《唐詩的樂園意識》臺北里仁2000頁 90「王教在移風易俗的成就上主要乃是

以『統理人倫』為根本核心因此對風俗的探討也就不外乎種種人與人之間的對應關係以及由

此衍生的社會秩序與人性特質的範疇」「標示出社會群體的生活感受與心靈狀態的一般趨向而

人人切身相關的行為依據和心靈歸屬的問題也包含在其中」 91 周元文《重修臺灣府志》卷 8〈人物志貞節〉臺灣文獻叢刊第 66 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頁 272後亦附有〈徵詩小引〉與諸詩原文為「鄭氏月娘者泉之南安石井人也年十九歸儒士王曾儒家曾儒食貧志學 甫閱年以病卒翁以貧故欲即葬月娘跪泣告乞得暫停眾謂夫死不忍恝 然常情也越數日語其翁願死從夫葬翁駭然囑鄰媼勸止月娘曰『吾當夫病劇時即以死許之義不可移』比後提防稍疏投繯而逝邑侯宋公嘉 其節通聞上憲獲褒獎焉侯親祭其墳額其廬曰『百年今日』蓋侯挽詩 有『百年今日乾坤老』之句也合葬依仁里內園路西」 92 徵詩之舉發生時間點為何學者以參與者之到卸任時間推斷以為康熙 47 年為確詳見王俊勝《清代臺灣鳳山縣詩歌研究》文化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2002頁 118-119 93 周元文《重修臺灣府志》卷 8〈人物志貞節〉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頁 272 94 謝貴文〈清代鳳山知縣宋永清的政績〉《高市文獻》第 18 卷第 1 期2005 年 3 月頁 38 95 第一首的作者為鳳山知縣宋永清康熙 43 年(1704)來臺任官《全臺詩》稱其「善察民情雅意文教頗有宦績工詩」第二首為臺廈道王敏政康熙 43 年(1704)至康熙 49 年(1710)來臺任官《全

223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發生距離康熙 23 年清朝平臺臺灣納入清朝版圖已有二十餘年南部的經營如

諸羅縣城衙署文廟學校皆有初步規模宦遊人士創作詩歌的風氣推動了

臺地的文風而諸詩於方志上排列的順序大概以官位高低來決定先後故內地

詩人作品排在前面而臺邑詩人作品排在後面這樣的情形呼應了前文所言臺灣

早期詩壇以遊宦詩人為主而臺邑有志於參與科舉的士人開始與清據初期的內

地統治階級進行交流與結合發展出初期的詩歌創作

除了籍貫生平不詳的張師文內地宦遊來臺的人士有 8 人所擔任有關文教

方面的官職如教授教諭等有 4 人而任職知縣的宋永清與任職臺廈道的王

敏政後世則對其有「善察民情雅意文教」「待人仁厚」「百姓賴以全生」等

關心民情之評價作者為臺邑人士則有 9 人大都具有增生廩生拔貢等鄉紳

身份施世榜更有「樂善好施」「農民咸受其利」等佳評扮演著臺灣地方民

間勢力首領的角色由此推知以鄭烈婦為題的徵詩之舉實具有地方輿論意見

的性質

而林華昌〈節婦鄭氏詩〉「獨挈綱常萬古寒」(壹頁 361)林氏為清康熙

43 年調任臺灣府儒學教授孫襄〈節婦鄭氏詩〉「扶植綱常吾輩事新詩題徧

海東天」孫氏為清康熙 37 年授福安教諭後改任臺灣諸羅縣為教諭李欽文〈節

婦鄭氏詩〉「輕生重節植綱常」(貳頁 40)李氏曾任福建南靖訓導張士箱〈節

臺詩》稱其「待人仁厚尤加惠原住民嚴禁通事社商之剝削濫派遇歲荒歉極 力為民申請賑恤百姓賴以全生」第三首作者為臺灣府儒學教授林華昌康熙 43 年(1704)來臺第四首作者為臺灣縣儒學教諭陸登選康熙 43 年(1704)至康熙 47 年(1708)在臺任官第五首作者為鳳山縣學教諭吳周禎康熙 42 年(1703)來臺第六首作者為臺灣諸羅縣教諭孫襄第七首作者為臺灣人陳聖彪康熙 47 年(1708)的副貢《全臺詩》稱其「善文工詩」第八首作者為張師文清康熙年間人生平不詳第九首作者為守戎張駥清康熙 47 年(1708)來臺任臺灣水師協標左營守備第十首作者為桐城人孫日高第十一首為臺灣府治東安坊人李欽文《重修臺灣府志》稱其「廩生」而《全臺詩》稱其「清康熙 60 年(1721)歲貢生曾任福建南靖訓導能文工詩」第十二首作者為張纘緒《全臺詩》稱其「清康熙五十年(1711)臺灣貢生」《重修臺灣府志》稱其「廩生」第十三首作者為張士箱《全臺詩》稱其「清康熙四十一年(1702 年)東渡來臺落居鳳山次年入鳳山縣學後為臺灣府學生員補增生廩生迄雍正十年(1732)五十九歲時成為歲貢生」為科舉業而移居臺灣鳳山第十四首作者為鳳山縣人鄭應球《全臺詩》稱其「性情耿介崇尚氣節」在朱一貴事件時為逃避朱氏同黨招募「夜晚攜妻子遁逃」可知當時鄭氏政治傾向是站在清朝政府一方又稱「主掌縣書院教席長達十餘年有益地方文教甚多」可見著重於民間百姓教化培養文風第十五首作者為臺灣諸羅縣人鄭鳳庭《全臺詩》稱其為「清康熙年間廩生」第十六首作者為康熙年間臺灣增生鄭煥文生平不詳第十七首作者為臺灣縣人施世榜為康熙 36 年(1697)拔貢《全臺詩》稱其「樂善好施興築水圳農民咸受其利」第十八首詩作者為鳳山縣人李廷綱只知其為康熙年間人生平不詳以上為鄭烈婦詩歌相關作者下文引詩處對作者即不再進行介紹

224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婦鄭氏詩〉「 風謠傳海內千古尚相看」(壹頁 425)張氏於乾隆 2 年出任漳

州府學訓導王敏政〈節婦鄭氏詩〉「苦節高風重栢舟輶軒問俗首先求」(壹

頁 362)

王氏於康熙 43 年移分巡臺廈道前列作者皆以烈婦鄭月娘為主題著重於女

子實踐德行的價值足以為後世樹立以生命維護綱常倫理的典範如王敏政所言

「問俗」帶有濃厚的移風易俗的目的乾隆年間六十七〈弔五妃墓〉 島嶼最後

昭英烈頑廉懦立蠻婦貞」(貳頁 247)六十七於乾隆 9 年以戶科給事中奉命

巡視臺灣朱澐〈李節孝〉「聖朝傳採柏舟篇海外旌揚李母賢」(貳292)

朱氏於乾隆 12 年調任鳳山縣訓導秦定國〈五妃墓〉二首之二「海表觀風

題墓道陽秋有筆墨痕新祇緣千古綱常係豈獨傷心弔五人」(參頁 147)

同治朝林豪〈詠臺陽古蹟十二首五妃墓〉「何幸教化行閨門」(《臺灣詩鈔》

卷 5頁 106)將閨門的教化與五妃事蹟結合起來於是這個單一的歷史事件便被賦

予移風易俗實踐聖王政教的任務這作品也就隱含出政治教化的色彩

道光咸豐年間劉家謀〈海音詩〉一百首之九九「匆匆六甲光彤史況沐

皇風二百年」(伍頁 308)劉氏於道光 29 年調臺灣府學訓導劉氏自註的詩序

並言 「今入版圖將二百載矣列聖相承昭然禮法有不共被涵濡哉近周光邰明

經欲輯臺郡節烈勒成一編誠盛舉也」劉氏歌功頌揚清政府以為臺邑經兩百

年教化婦女貞節德行的培養成果斐然以統治階層的角度來考量兩位烈婦之行

為價值頗具政治意涵道光年間施瓊芳〈題全臺闡幽錄〉二首之二「寡鵠貞

鴛萃一編旌祠會錫九重天依然婦誥回鸞及能使夫名附驥傳彤管有人風繼

起碧霄終古月難圓誰言婉嬺煢煢質已握興頑立懦權」(伍頁 381)

第 2 首點明此書所收人物並足堪為天子旌表之節婦貞女女子能實踐婦德

同樣也能澤被家門為夫婿增光而書中足為後世楷模者其人生卻都是坎坷不

幸的7-8 句寫出書寫權力之本質原本這些女子是柔弱貞順的卻因此書而得以

傳世施氏曾銓選六部主事前述詩人則將貞節烈女之節操德行與政權教化結合

在一起政府的旌表立祠的表揚機制使女子的高貴品行不至淹沒不彰而女子

建立閨門的行為典範可以建立淳美善良的風俗但「興頑立懦權」則頗有思考

225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的空間此四字除了建立符合倫理綱常的行為準則外還要堅強百姓們的意志

在危難時能用最大的犧牲包括生命來維持理想的存在而這理想的內涵則

隱含著統治政權的延續與護衛

余英時分析漢代循吏在文化傳播中所扮演的角色與作用他將中國文化分為

大小傳統並解釋「大傳統或精英文化是屬於上層知識階級的而小傳統或通俗

文化則屬於沒有受過正式教育的一般人民」96而漢代循吏則扮演了文化傳播者的

角色之所以如此余氏指出因為循吏是親民之官「循吏」之名始於《史記》的〈循

吏列傳〉從此成為中國正史列傳的典型至《清史稿》依然沿用余氏更言

漢代的大傳統以儒教為主體而儒教的基地則在社會而不在朝廷因此循

吏在發揮『師』的功能時他事實上已離開了『吏』的崗位他所奉行的

不復是朝廷法令而是大傳統的中心教義由於中國的大傳統並非寄身於

有組織的宗教所以它的傳播的任務才落到了俗世人物的循吏的肩上漢

代大傳統的傳播者借用《周禮》的名詞可稱之為『師儒』循吏便是以

『師儒』的身份從事『教化』工作的97

而文本尚有擔任教諭提督學政訓導等教育行政工作之創作者清廷的中

央教育制度中央最高教育行政機關為國子監其下設有祭酒司業等教官總理

監務以及博士助教學正學錄等各級教員在地方教育行政上各省設提

督學道擔任地方教育的最高行政官員以負責學校事務政風及科舉等事務

雍正 4 年(1726)提督學道改稱提督學政在地方官學上設有府學政使府提調

府儒學教授州學正縣儒學教諭府州縣下設立縣訓導以掌管地方教育事

務98

而臺灣清據初期隸屬於福建省由福建提督學道統理教育事務但因臺灣海

外孤島路途遙遠改由分巡台廈兵備道兼理學政康熙 23 年(1684)改由臺廈兵

備道兼任朱一貴事變後改由巡臺御史負責至雍正 5 年(1727)改為巡臺漢御史

96 余英時〈中國古代死後世界觀的演變〉載於《中國思想傳統的現代詮釋》臺北聯經出版社1993頁 168 97 余英時〈中國古代死後世界觀的演變〉載於《中國思想傳統的現代詮釋》臺北聯經出版社1993頁 198 98 參見種村保三郎《臺灣小史》臺北武陵1991山崎繁樹《1600-1930 臺灣史》臺北武陵1995連橫《臺灣通史》臺北幼獅1977

226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管理乾隆 17 年(1752)則改由巡臺臺灣道兼任光緒元年(1875)改由福建巡撫兼管

光緒 13 年(1887)設臺灣省後由臺灣巡府兼任掌管臺灣教育事務知縣負責地方

教育事務由此可知臺灣學政與官政相結合之特質99

而關於教育行政的最高指導原則順治 9 年(1652)頒六諭計為「1孝順父

母2尊敬長上3和睦鄉里孝訓子孫5各安生理6莫作非為」100

姜添輝以為「由其內容可窺見其重心在於強調傳統文化的倫常思想以及安本分

的觀點並藉由這些觀點的灌輸以達社會安定的目標」101康熙 9 年(1670)頒佈聖

諭廣訓十六條計有

1敦孝悌以重人倫2篤宗教以昭雍睦3和鄉黨以息爭訟4

重農桑以足衣食5尚節儉宜惜財用6隆學校以端士習7黜

異端以崇正義8講法律以儆愚頑9明禮讓以厚風俗10務

本業以定民志11訓子弟以禁非為12息誣告以全善良13

完錢糧(租稅)以省催科(裁判)14戒匿逃以免株連15聯保申

以弭盜賊16解仇忿以重身命等102

除了順治朝所強調的倫常價值觀外並將關注範圍擴大到文化習俗以及社

會規範等層面可以窺見清廷教育行政的最終目標是欲藉由教化途徑以安定社

會光緒 29 年(1903)張百熙等在〈奏定學堂章程〉中提出「至於立學宗旨勿論

何等學堂均以忠孝為本以中國經學為基礎俾學生心術依歸為正」103以至於

光緒 32 年 5 月 2 日清廷公佈的欽定學堂章程第一類是忠君尊孔第二類是尚

公尚武尚實可知清代由內地派遣至臺灣的教育官員實肩負思想教化之重

責大任其主要之任務為導正並建構臺邑人民正確之政治立場與政治意識創作

者日夜身處其氛圍中將其投射於其所創作之主題詩歌中似為合理之解釋

顧炎武論「秦紀會稽山刻石」指出「然則秦之任刑雖過而其坊民正俗之意

99 參見盛清沂王詩琅高樹潘《臺灣史》臺北眾文1988 年種村保三郎《臺灣小史》(臺

北武陵1991)邱奕松《嘉義縣志教育志》嘉義嘉義縣政府1991連橫《臺灣通史》

臺北幼獅1977 等 100 宋鼎宗等《全臺首學資料彙編》頁 61臺南臺南市立文化中心1997 101 姜添輝〈教育社會學觀點的清朝時期臺灣官方儒學的發展與特性〉《臺南師院學報》第 34 期

2001頁 292 102 種村保三郎《臺灣小史》臺北武陵1991頁 151 103 雷國鼎《教育概論》上冊臺北教育文物1976頁 80

227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固為始異于三王也」(《日知錄》卷十七)則中國自秦始皇起便有統治階級提倡禮

教以矯正民間各地不良風俗的政治措施文本創作群共 69 人共有 20 位具有從內

地遊宦臺邑的背景其中官職包括擔任臺邑各地教諭知縣巡臺御史提督學

政訓導等居多而臺邑文人亦具鄉紳背景文本中反覆出現蘊含政治意涵與宣

揚文教的意識

伍對內地與臺邑的指稱反映中央政權與地方邊陲的對峙

清代臺灣貞節烈女詩中出現以內地為中心以臺邑為邊緣之論調例如康

熙朝江日昇〈贊寧靖王朱術桂與五妃殉節二絕〉二首之一「天地乾坤無可寄

飄然海國全其身」(貳頁 28)臺廈道王敏政〈節婦鄭氏詩〉「鬚眉長樂嗤青

史巾幗共姜壯海洲」(壹頁 362)此詩為康熙年間王氏應徵詩之會為鄭治時期

禮官鄭斌女為寫的作品第 4 句稱鄭斌女事跡足以為「海洲」壯事氣勢壯盛

其臺地為「海洲」意指海外神洲顯現出以內地為世界中心點而以臺邑為邊

垂的論點

諸羅諭孫襄〈節婦鄭氏詩〉「扶植綱常吾輩事新詩題徧海東天」(壹頁

367)此詩亦為應徵詩之舉最後一句「新詩題徧海東天」臺邑與內地一水之隔

又處內地東方稱「海東天」可說是其地理位置的說明范咸〈弔五妃墓十二絕

句〉十二首之五「可憐椎髻文身地」(貳頁 258)其它相關文本有以鄭氏王朝禮

官鄭斌女為題之作品

康熙 13 年內地爆發三藩之亂鄭經趁機響應出兵同時將明朝續順公沈瑞接

到臺灣並以禮官鄭斌之女許配之鄭經將明朝王公遷往臺灣並幫助其建立家

庭除了昭示臺灣鄭氏為延續明朝皇權的正統地位外也為了隴絡人心凝聚在

臺灣的明室力量可以說沈鄭兩氏的聯婚是帶有強烈的政治色彩這段婚姻幾年

後卻遭到重大的打擊鄭經去世後鄭克塽繼位親信馮錫范攬權內部局勢日

益混亂身為流亡王公的沈瑞被誤認為身懷鉅資並因此招禍被馮錫范以反間

228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謀逆案件遷連104

父子被殺家屬被囚當沈瑞一家受禍時禮官鄭斌向鄭克塽求情為女兒

開脫並得到首肯就在鄭家父母將女兒救出虎口後得知詳情的鄭女卻毅然決

然決心與丈夫共赴家難並在處理完殉死家人的後事後從容自縊殉夫這件事

在當時引起很大的迴響不論身份貴賤聽聞此事的人都為此感動流淚康熙 23

年清朝佔據臺灣後總督姚啟聖並奏請封誥鄭氏「一品夫人」都統張夢吉並差人

將沈氏一門受難的棺柩送返京安葬105

咸豐朝陳維英〈一品夫人〉(鄭斌女 沈瑞妻)四首之四「鸞章一旦下東都

油壁香車離海隅」(伍頁 182)史載清據臺灣後將沈瑞遺體移葬內地想必鄭

女也隨之移葬故有「油壁香車離海隅」之說而以海邊一角指臺地將其邊緣

化之地理觀可知劉家謀〈謁五妃墓〉二首之一「那知瘴海千重外尚有紅顏

識報恩」(伍頁 319)再如道光年間施瓊芳〈題全臺闡幽錄〉二首之一「海濱

鄒魯風堪采軒使曾勞女史詢」(伍頁 381)施氏為《全臺闡幽錄》題詩書中

多錄臺地節烈女性有為清代臺灣女性寫史的目的詩中稱「海濱」以內地為中

心以臺邑為邊地的意向明顯

王凱泰《臺灣雜詠續詠》十二首之五「故王一去五妃陪海外黃沙賸

幾堆」(《臺灣雜詠合刻續詠十二首》頁 50)同治朝林豪〈五妃墓〉「海角年

年長相守」(《臺灣詩鈔》卷 5頁 93)熊佐虞〈五妃墓限支韻〉「黃土荒題海上

碑」(《臺灣詩鈔》卷 5頁 93)以及光緒朝唐景崧〈五妃墓限支韻〉「海上鵑啼

悲玉帶」 (《臺灣詩乘》卷 5頁 209)周長庚〈拜五妃墓〉「頸血不膏中土鐵

墓門長咽落潮聲」(《臺灣詩乘》卷 5頁 214)

周長庚(1847~1888)號辛仲又號莘仲福建侯官人光緒 10 年(1884)由建陽教

諭調署彰化教諭光緒 14 年發生施九緞以索焚丈單為名的圍城之變周氏因為民

104 蔣師轍《臺游日記》卷 1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7臺灣文獻叢刊第 6 種頁 30記載「康熙二十一年福建總督姚啟聖用間諜陰散其黨約偽賓客司傅為霖內應事洩為霖遇害」丁曰健輯《治臺必告錄》卷 1頁 77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9臺灣文獻叢刊第 17 種記載「行人傅為霖密約十三鎮同日發難事泄錫範並搆陷續順公沈瑞而有其貲人心益失國軒居臺而被刺者再皆姚啟聖所使也 105 事詳見江日昇《臺灣外記》卷 9臺灣文獻叢刊第 60 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

229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請命受誣以致「一官拋擲落拓終身」彰化人士「頌公之德而不衰」周氏

讚揚五妃之死為「頸血不膏中土鐵」以清朝鐵蹄為「中土鐵」相對而言臺邑

為世外之地可知而另一方面五妃成為臺邑歷史人物而非中土人物的意涵就更

為明顯了

本節所述及這 11 位作者中王敏政為康熙朝內地旗人孫襄為康熙朝內地人

陳維英為咸豐朝臺地人施瓊芳為道光朝臺灣縣治人林豪活動於同治朝左右金

門人周長庚為光緒朝內地人熊佐虞光緒朝內地人唐景崧光緒朝內地人生

存年代分佈清朝早中晚各期籍貫有大陸內地也有臺地人士由此推測以邊

陲之姿態而與內地中央相對似乎是清代士人普遍之觀點

黃國昌以為「中國意識」可以分析成六種互相關聯的觀念他舉出的第二種

觀念就是「『世界中心』的地理『中國意識』」「中國人把自己居住的地方視為

世界的中心而以其它地方都是世界的邊疆」106 莊勝全在以康熙朝四位內地親

歷者的觀察內容研究得出「遂使以中國本土為中心的世界觀得以大行其道中國

的文化邏輯逐步套用在對台灣的印象上」107

李國祈在對清代臺灣政治發展史的研究提出「臺灣自康熙時期歸入清帝國

版圖後雍正以降清廷所推行的政策則為使其內地化其目的在使臺灣變成

中國本部各省的一部份108」李氏為所謂的「內地化」乃中國中央政權及傳統典章

制度在臺灣這個邊疆地區的普及與擴張的過程「內地化」就是在政治上「中國

化」在文化上「儒家化」109並以為「大體而言及十九世紀其(臺灣)西部已

開發地區內地化幾已完成」然而我們參照前列詩人之作品即便在李氏所認

定已「內地化」的時期不論其為內地文人或臺邑文人其詩作中乃反映出臺邑

的邊陲位置亦即臺邑被歸為中國一省後其地理位置的觀念仍屬於遠離核心

的邊陲

106 黃國昌《『中國意識』與『臺灣意識』》臺北五南1995頁 12 107 莊勝全〈清康熙朝臺灣印象的轉變以四位親歷者的觀察為例〉《臺灣風物》第 56 卷第 3期2003 年頁 32 108 李國祈〈清季臺灣的政治近代化開山撫番與建省(1875-1894)〉《中華文化復興月刊》第 8卷第 12 期1975 年頁 5 109 李國祈〈清代臺灣社會的轉型〉《中華學報》第 5 卷第 3 期1978 年頁 148

230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然而我們以為文本中雖有臺邑居邊陲之政治意識然其以臺邑貞孝節烈女子

為主題仍是「在地認同」之詩學實踐其雖大量融合中國傳統詩學文化的意涵

與典故然最終目的之一仍是構築臺邑貞節歷史故我們認為其「臺邑邊陲化」

之特質可以引用鄭志明教授的說法加以解釋「所謂自在性格是指文章主體可

以從容地與外來文化相結合以開放的心靈來解消各種衝突情境讓主體文化無

處而不自在承認其邊陲的角色就是要解消邊陲的悲情心態不必向世界的核

心靠攏也不必向中國的核心靠攏脫離了核心的意識宰制自安於邊陲不是

偏安的心態而是無所求於核心以主體的自主性來迎接來自核心的各種挑戰110」

雖然鄭教授所提的是臺灣儒學發展的問題但從文本中看來不論是內地詩

人或本土詩人在接觸到臺邑本地題材時或多或少都會進行內地化與本土化的衝

突與融合而作品最終的主體性還是會回歸於創作場域之在地認同例如陳昭瑛

在〈論台灣的本土化運動〉一文中指出早期的「台灣意識」並未與「中國意識」

衝突甚至是重疊在一起有著相互定義的關係「由於臺灣人是以中國為父母

之國台灣意識自然也以中國意識為起源中國文化漢民族的特有生活方式在

台灣的樣貌是形成『中國式台灣意識』的文化基礎」111而由上文可知所謂「中

國式台灣意識」其地理觀念乃以中國為世界之中心而臺灣為邊陲之地

由於本節文本的作者群有 3 位清代中期的臺邑人所以我們可以推論最遲

在清咸豐道光年間臺邑詩人的地域意識其實已被完整教化出「中國意識」了

而 8 位內地詩人的作品中反覆以「海角」「海國」「海上」的空間述語強調臺

邑相對於核心的「邊陲」地位不斷灌輸與強調台地附屬內地的地理概念即統

治階級的角色為清朝政府

陸小結

縱觀上述所論文本創作活動實有許多政治元素清代考據學風盛行余英

時所言多學為識之學風由內地傳入臺灣專注於客觀知識從詩歌形式發展為

110 鄭志明〈臺灣儒學本土化的發展方向〉載於《第二屆臺灣儒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臺南成功大學中文系1999頁 655-679 111 參見陳昭英《臺灣文學與本土化運動》臺北正中書局1998頁 101-181

231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詩文融合詩序詩註比例增加且內容多為客觀現實事件的敘述可知其對外

在世界的關注而文本創作群的遊宦背景使其關注於教化與移風易俗前述余

英時對中國循吏之分析與清朝《通典》對知縣之職責描述可為舉證而作者若

無官員身份則為臺邑地方儒學鄉紳或與地方官府關係良好或掌地方書院

負有教育子弟之責任而文本所題詠之主題部份具官宦背景或受禍於政治事

件兵亂政治勢力等直接間接造成主題事件的發生

而大部分主角皆與朝廷旌表官修方志等政治活動相關聯而在文本中的象

徵隱喻中女子貞節類同於清政權女子抵抗外來力量的侵略象徵捍衛主權的

存在宣示清朝統治之正當性與合法性而臺邑邊緣言論則反映中國文化融入

臺灣社會整個內化過程的完成清代臺邑文人已接受臺灣為中國領地之一部份

王建曾以今文《尚書》為文本論析西周王朝政治意識中的合法性理念112其得出

的結論有「國家政治疆域的傳承與統一意識」「政治統治權威的合法傳承」「批

判和推翻暴君暴政統治的變革意識」等

雖然尚書是官方性質的文書有別於文本之私人創作但兩相比較可以觀

察出兩者相似處如本文所提出之「五妃詩墳墓之意象反映明政權走向滅亡與結

束」「民變烈女的歌頌反映創作群對清廷統治權的支持與肯定」則與李文所提「政

治統治權威的合法傳承」何其類似而「對內地與臺邑的指稱反映中央政權與地

方邊陲的對峙」則除了如王健所言之「國家政治疆域的傳承與統一意識」「中華

文明hellip即使某個王朝滅亡了後繼的王朝以其合法繼承者的身份完全承襲前朝

的政治遺產完成統一拓展天下疆域的合法政治使命」113因為本文創作群特定

之時空背景深一層反映出所謂天下疆域「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

非王臣」實隱藏著中央與邊疆之對峙114而本文前述所言之三種群體意識實為「漢

文化移植臺邑」政治操作的基礎而我們亦可解析創作群如何合理化清廷統治臺

灣的政治權力

112 王健〈論西周王朝政治意識中的合法性理念mdashmdash以今文《尚書》為中心〉《江海學刊》第 6 期

2003 年 113 同前註頁 141 114 中國商周時代還未出現中國與四夷對應的指稱一直要到「自東周以來才以南蠻北狄東

夷西羌相對而言為言」參考于省吾《釋中國》王元化主編《釋中國》第 3 卷上海文藝出版社

1998頁 1517

232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引用書目

一傳統文獻

丁紹儀《東瀛識略》臺北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7臺灣文獻叢刊第 2 種

王必昌《重修臺灣縣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臺灣文獻叢刊第 113

江日昇《臺灣外記》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臺灣文獻叢刊第 60 種

朱仕玠《小琉球漫誌》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6 臺灣文獻叢刊第 3 種

周元文《重修臺灣府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臺灣文獻叢刊第 66

林焜煌纂《金門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臺灣文獻叢刊第 80 種

陳文達《鳳山縣志》臺北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臺灣文獻叢刊第 124 種

《清一統志臺灣府》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臺灣文獻叢刊第 68

陳壽祺《福建通志臺灣府》臺北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臺灣文獻叢刊 84

許南英《窺園留草》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2臺灣文獻叢刊第 147 種

連 橫《臺灣詩乘》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臺灣文獻叢刊第 64 種

《欽定平定臺灣紀略》臺北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臺灣文獻叢刊

第 102 種

《碑傳選集》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6臺灣文獻叢刊第 220 種

《臺灣通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2臺灣文獻叢刊第 130 種

蔣師轍《臺游日記》臺北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7臺灣文獻叢刊第 6 種

盧德嘉《鳳山縣采訪冊》臺北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 臺灣文獻叢刊第

73 種

二近人論著

王俊勝 2001《清代臺灣鳳山縣詩歌研究》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全臺詩編輯小組 2004 《全臺詩》(1~5 冊)臺南國家臺灣文學館

233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234

江寶釵 1999 《臺灣古典詩面面觀》臺北巨流

余英時 1993 《中國思想傳統的現代詮釋》臺北聯經出版社

洪順隆 1998 《抒情與敘事》臺北黎明文化

許麗芳 2007 《章回小說的歷史書寫與想像以三國演義與水滸傳的敘事為例》臺

北秀威資訊科技

許玉青 2004 《清代臺灣古典詩之地理書寫研究》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硏究所

碩士論文

許東海 2003 《女性帝王神仙先秦兩漢辭賦及其文化身影》臺北里仁書局

畢恆達 2001 《空間就是權力》臺灣心靈工坊

陳昭英 1998 《台灣文學與本土化運動》台北正中書局

張孟珠 2002 《清代貞節的實踐及其困境》國立中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葉嘉瑩 2000 《清詞散論》台北桂冠

葉嘉瑩 2000 《漢魏六朝詩講錄》台北桂冠

黃國昌 1995 《『中國意識』與『臺灣意識』》臺北五南

楊積慶箋校 1980 《吳嘉紀詩箋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歐麗娟 2000 《唐詩的樂園意識》臺北里仁

鮑家麟編 1992 《中國婦女史論集》臺北稻香出版社

  • 文本有以明皇室在臺殉節之五妃為題的作品五妃本事參見江日昇《臺灣外記˙弁言》丁紹儀《東瀛識略》等皆有記載江日昇站在清朝統治者的立場對鄭氏王朝一直視之為謀逆亂臣但對殉國而死的寧靖王則抱著頌揚的態度而追隨寧靖王殉死的五妃則稱讚其為「且五姬慷慨輕生氣勝男子而臺灣之山川草木能不因此而增光乎」可知五妃殉節之歷史地位與道德價值在清康熙年間即已確定
  • (《雲林縣採訪冊˙藝文》頁206)
Page 25: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ir.lib.ksu.edu.tw/bitstream/987654321/13221/2/21%D... ·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 曾玉惠 ∗ 摘要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論詩人對五妃的弔古有時會與明王朝的覆滅連結在一起從而使敘述的觸角

觸及更深層的政治意識的層面乾隆時任巡臺御史兼理學政范咸〈弔五妃墓十二

絕句〉十二首之一「明亡已歷四十載死節猶然為故明荒塚有人頻下馬真

令千古氣如生」(貳頁 258)

范咸(~)字貞吉號九池又號浣浦浙江仁和人根據范詩分析

前 12 句提及明亡及五妃殉死此處將其死亡定位為為明朝亡國而殉節故在詩

歌中將五妃與明政權劃上等號而第 34 句寫荒涼的墳墓卻能引來有心人絡繹不

絕的拜訪是因為其慷慨氣節足以使精神不朽全文敘述觀點一致范氏身為

遊宦詩人實與前文所述六氏一樣注意到臺邑區域性文化歷史故五妃人與事

寫入臺地歷史實與其政治背景有莫大的關連如施世榜寫五妃詩而論及明朝政

事施世榜〈弔殉節五妃墓〉「回首可憐明季世相臣事業不堪云」(壹頁 234)

而前所言六十七〈弔五妃廟〉以及林中桂〈弔殉節五妃墓〉等皆是歐麗娟提到

由於死亡與人世間最大的聯繫或是死後世界最接近陽光的界限厥在於

分隔陰陽的一抔黃土mdashmdash一個可供緬懷紀念的具體憑藉縹緲的魂靈既是

抽象而不可捉摸以憑空想像的成分居多但是人死所歸的墓塋丘隴卻

如同一切物質一樣具有實質可觸的屬性既是安頓死者的居處可免於生

死混雜所帶來的種種問題又無礙於作為死者精神的象徵和死後生命的依

附之地69

但五妃事件中墳墓的形象為何特別鮮明除了歐氏所言其為「一抔黃土mdashmdash

一個可供緬懷紀念的具體憑藉」「死者精神的象徵和死後生命的依附之地」便

於民間傳說的流傳外如同前文所言清政府積極將五妃與明王朝劃上等號不

斷修繕突顯五妃葬身之所的舉動就如同不斷清除明政權(或漢政權)殘存的勢力

試圖將明王朝永遠塵封深埋於不見天日的墳墓對其統治權不可有絲毫之影響與

撼動故歷朝有官方修繕的動作

如《臺灣詩乘》載「臺南寧南門下有五妃墓道碑為乾隆十一年臺灣道莊

年所立刻巡臺御史六十七范咸之詩」70以及《福建通志臺灣府古蹟》「乾隆

69 歐麗娟《唐詩的樂園意識》臺北里仁2000 年頁 386 70 連橫《臺灣詩乘》卷 2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 年臺灣文獻叢刊第 64 種頁 50

213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間兩巡院命同知方邦基重修且立碑於南門外曰「五妃墓道」71而終清治時

期以貞節烈女為主題的作品以五妃與鄭月娘最多而後者是因為有宋永清召

集徵詩之會一舉而有 18 位詩人共襄盛舉故若論自發性的題詠為詩應以五妃

為題者最多且以五妃為題之作品各朝均有自康熙至光緒作品未曾斷絕而

內地詩人佔一半以上其中一半又具遊宦身份作者為臺邑詩人者又多站在統

治者立場故由生前的明朝郡王姬妾跨越生死界線而成五妃由民間感念傳頌

而至清朝官府迎入延平郡王陪祀至五妃墓而神異靈跡顯現民眾祭拜虔誠而至

五妃廟發展至臺地民間神祇以至為古蹟勝景而為臺灣歷史文化在客觀現實

世界具體可感的一部份成為臺邑歷史上的文化語碼72可以說是臺邑社會構築本

土集體記憶的典型範例

就如同前言所提及的是「異族婦人在家族中的角色隨其丈夫而定隨丈夫之

尊卑而尊卑」這五人在生時身份為皇族之妾殉節的對象不僅是一個男性

還擴大成為這位男性所代表的中央皇權亦即明朝政權許東海提及

屈〈騷〉中種種女性書寫的目的主要不在呈現女性世界的客觀風貌相

反地卻藉以作為隱喻傳統男性政治建構中倫理秩序問題的紛云雜遝因

此從屈〈騷〉以來辭賦中的女性書寫其背後的創作本質無非還是

回歸男性中心的文學運轉機制而且具有濃烈而明顯政治意涵73

許氏所言雖為辭賦但種種跡象顯示此說法應能適用於清代臺地五妃主題

的詩歌亦即以五妃殉節死亡為主題的作品其實隱喻著朱術桂所代表的明朝政

權五妃隨夫殉國實乃隱含著明政權滅亡的悲劇結局

第二我們可以考量到五妃之題詩有大量的作品都以其葬身之墳墓為題

而墳墓在中國文化中一直都代表著一種終結完了以及與現實世界有永遠跨不

過涇渭分明的鴻溝74畢恆達如此陳述空間「空間絕不是一個價值中立的存在

71 陳壽祺《福建通志臺灣府臺灣縣冢墓》卷 47頁 145臺灣文獻叢刊第 84 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 72 葉嘉瑩《漢魏六朝詩講錄》頁 121臺北桂冠2000「符號學理論認為當一個符號在它的傳統文化中使用很久的時候它就形成了一個 code----語碼使你一看到它就會產生某些固定的聯想」 73 參見許東海《女性帝王神仙先秦兩漢辭賦及其文化身影》臺北里仁書局2003 年

頁 50 74 參考前文關於五妃詩歌之評述

214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或是人們活動的背景它一方面滿足人類遮蔽安全與舒適的需求一方面更展

現了人們在某時某地的社會文化價值和心理認同」75於是由五妃所代表的明朝

政權就被詩人們所題詠的五妃墓永遠的鎮壓了結了變成一個歷史的符碼

永遠封存在時間的長河之中

那些試圖推翻新政權的反清復明的思想隨著五妃事件進入臺地人民的集體

記憶五妃墓成為一個勝景古蹟也成為對前朝追弔哀念的象徵被放逐至另

一個另一個世界如同人們永遠不能起死回生明政權也被封於古墓之中進入

歷史一去不返了如此我們可以解釋清政權對殉節明朝的寧靖王與五妃的善

意我們由此也可以解讀終清一朝詩人對五妃事件的題詠內涵

參民變烈女的歌頌反映創作群對清廷統治權的支持與肯定

文本反映創作群對主角人物命運之探索與思考著重於人物與政治千絲萬縷

的聯繫從而表現出臺邑明清兩代統治集團的抉擇與判斷

清乾隆林爽文事變中有劉烈女殉節事劉氏生平見諸臺邑地方志乾隆 53 年

之《欽定平定臺灣紀略》記劉女殉節事76此文以奏聞之敘述口吻簡明扼要陳述事

件之來龍去脈與方志傳文不同並無穿插人物自剖心志之獨白文末評論烈女

行蹟並懇請旌表彰顯更可見此文之用途乃對上奏聞之作

賀伯代所撰〈烈女劉滿姑傳〉77文章增加了劉氏家族中另一烈士之述寫即

劉亨基之子挺刃護父之烈舉而劉女見大勢已去奔赴小池也增添了旁人勸阻譬

解之言劉女之回答則顯見其智慧識見豐富了烈女人物內涵而臨死之前劉

女與賊人之衝突則化為對話表現之賊言充滿恫嚇意味而劉女回答「我名家女

豈懼死乎汝等生當太平甘為逆亂官軍至碎屍萬段矣」則完全站在統治

階級立場發聲

75 畢恆達《空間就是權力》臺灣心靈工坊2001頁 2 76 《欽定平定臺灣紀略》卷 62頁 998 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臺灣文獻叢刊第 102 種 77 《碑傳選集》(四)臺灣文獻叢刊第 220 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6頁 557

215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首先《彰化縣志》中劉女之死乃在懼怕受辱而此文則自言為「名家女」

稱對方「逆亂」則烈女與賊人之對抗已提昇為國家與叛逆份子的對立而前

面各志文所未有之「官軍至碎屍萬段矣」更充滿為清政權宣傳劉女已轉為

國家發聲器之角色可知劉滿姑之旌表入祠備受朝廷重視其政治意涵不言

可喻而前面志文始終保存著劉女被虐殺之記載於此文被刪節可知對人物之

悲憐所引發對人生命運之思考認知已非此文所著重者光緒年間之《臺灣通志》

對烈女之記載則轉為簡單扼要僅為事件重點之交代78 但劉女殉節事發生於

清朝中期一直至清末雖詳略有別然仍保留對此人物之記錄再加上旌表之

慎重其事入祀與建祠皆為官方主導故可視為地方志書建構臺地女性貞烈典範

以加強對臺政治控治力量之典型範例

清乾隆年間的錢唐諸生陳裴文〈劉烈女〉以林爽文事變中遇難烈女劉滿姑為

戀父必甘白刃蹈滿姑死烈刃死孝罵賊不畏遭群凶滿姑死孝還以忠

三尺刀光一尺水滿姑知生不知死君恩隆祀臺灣城滿姑雖死仍如生

史乘千秋載奇節劉郡丞女年十七(參頁 167)

此詩以客觀觀點敘事前 8 句為兩兩相對之對句第 1357 句寫烈女殉

節獲旌之關鍵過程因戀父未能及時離開兇地因罵賊而遭難先為刀傷後跳水

而死事平後受君王旌表更得入官祠受後世香火第 2468 句則重複相同的

句式每句僅更動數字重點在強調人物的行為價值末 2 句則寫其精神生命的

不朽傳世全詩偏於主觀評論對人物事蹟僅為概括重點說明陳斐文生平不詳

但為內地詩人無疑至嘉慶年間蕭綸也有〈臺灣三仁詩〉詩文如下

臺灣淨掃無風塵天子下詔褒三仁三仁何姓氏一為壽同春淡水縣丞

老幕賓丞亡攝官克復城出兵勦賊死賊營其一嶺南客 國子生寓彰

化糾義民其姓李氏喬基名守鹿仔港有成績戰牛馬莊終殞身 同時

見此二義士一弱女子尤絕倫滿姑年十七父曰劉郡丞賊先執丞次脅

姑 姑不受辱泣且嗔蹈河不死罵益烈白璧雖碎聲錚錚是三人者微且

輕非將非吏非守臣身雖死義分甘沉淪幸遇天子大聖明幽遐必矚

78 《臺灣通志》〈資料(二)文職冊〉臺灣文獻叢刊第 130 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2頁 804

216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名教是敦曰此三人縱疏賤磊落大節宜弔旌詔建祠宮楹桷維新有

司歲時祀以特牲為問蟻賊起事辰士民奔走婦女被掠何無一人能

及此三人吁嗟乎人人且有忠孝情盍至三仁祠下一聽天子命祀之恩綸

(肆頁 234)

蕭詩體裁為歌行體篇幅較長以客觀第三人稱觀點敘述夾有議論與抒情

對人物身份背景以及事件發生的經過有詳細的描寫三仁者稱三位在事變仍稟

持著節操正義剛強不屈奮勇抗賊的義士而清政府在民變平定後下詔褒揚

三人並興建三仁祠命地方政府歲時節令予以祭祀後世永念

而這三位義士身份背景各異第一位名叫壽同春事變發生時為淡水縣丞的

幕賓年紀已經大了在縣丞遇變身亡他危亂中一肩擔起責任率兵勦賊不

幸死在賊營第二位名叫李喬基為寄寓彰化的內地人具國子生身份在亂事

中集結民間力量變頗有成績但不幸在牛馬莊戰死第三即是劉郡丞之女蕭

氏對劉滿姑的敘述最為詳盡也許是因為劉氏的事蹟最具傳奇色彩對於三仁

事件的價值與清政府褒揚的動機在作品中也進行討論蕭詩雖為文學作品實

已具記史的作用且歌行體句式長短自由用語淺白尤利於傳播蕭綸據《全

臺詩》所載「字子山江蘇太倉人嘉慶年間(1796~1820)貢生著《樊村草堂

詩集》」」(全臺詩全臺詩智慧型資料庫)

然則寫臺灣烈女劉滿姑的兩位詩人皆內地人士而劉烈女為內地官宦之女

隨父赴任而喪命於臺邑因此而成為臺灣列女歷史其中一員然為何以劉女為詩

者臺邑詩人缺席此可疑之處

劉滿姑罵賊不屈而為亂兵所殺後為清廷封為三仁並下詔建祠祭祀宣示

著清朝統治權的正當性與絕對性褒揚滿姑罵賊而亡的義烈行為足以教育臺地

民眾必須忠於清朝反覆一再灌輸教育臺地百姓必須遵從的政治歸屬盧建榮曾

提出「一位漢人婦女絕不容許異族染指其身體於此漢女身體是一種漢人國家

主權的隱喻」79林爽文民變雖非漢胡之對立與衝突但劉女為清廷官吏縣丞之女

對抗的是民變中的暴民此對立衝突也隱含兩種政治勢力的對抗包括兩個群族

79 盧建榮〈從男性書寫材料看三至七世紀女性的社會形象塑模〉《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報》第 26 期1998 年頁 18

217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對物質包含食物土地性等各種資源的佔有與爭奪這點與中國歷史上漢胡勢

力對立的性質相當

因此我們可以這樣推定劉女的身體成為清治臺地權力的展現場烈女力拒

事變外在武力侵辱隱喻著清廷對臺地的所有權不可被被侵犯劉女死前面對侵

犯的態度與言語以及死亡方法的描述這樣剛烈行為的極度刻劃與突顯使劉

女抗暴的決心與影響力大為提高促使臺邑男性興起女子猶能如此保家衛國身

為男兒怎可不奮發而這種百姓為國犧牲意識與認知的養成對統治階級而言

實是鞏固政權一個重要的手段故可窺知劉滿姑事跡之所以能受到清廷大家宣揚

的潛在原因80

又如陳維英〈為王樹生明府題姊姒三節圖〉「乾坤存王氣女子識綱常人

是松梅竹心如冰雪霜後先三不朽生死一齊香況我鬚眉輩貞忱豈可忘」

(伍頁 199)反覆陳述著女子之所以能實踐綱常倫理是因為統治階級教化百姓成

功而女子都能夠捨生取義況且我們鬚眉男兒報國犧牲豈能後人陳詩服膺統

治階級的意識型態而此統治階級則為清朝廷

中國傳統上有士人殉國與女子殉節被類同化的傾向故詩歌書寫殉節的烈

婦也常別有隱喻如明朝末年已有士人以婦女死節或守節的選擇來比擬士大夫

殉節與守節的問題以臣殉國如婦殉夫者如晚明袁崇文〈黎烈婦傳〉云「臣事

君與婦事夫論者嘗相提其義皆取於致命遂志」81以及徐枋〈與葛瑞五書〉舉時

人的說法「殉節為易守節為難為烈婦易為節婦難」82顏元云「明末死節

之臣閨中義婦耳」83亦有士人為詩引節婦來比喻忠臣的如孫枝蔚〈朱矞三母

費太孺人貞節詩〉之一「節婦如忠臣所難非一死立孤能有成庶可光前史」

84以及吳嘉紀〈程寡婦歌〉

80 盧建榮〈從男性書寫材料看三至七世紀女性的社會形象塑模〉《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報》第 26 期1998 年頁 12 81 袁崇文(1595 年進士)〈黎烈婦傳〉載於屈大均(輯)《廣東文選》《北京圖書館古籍珍本叢刊》冊 117卷 15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康熙 26 年(1687)三閭書院刻本影印本1989 年頁 507 82 徐枋〈與葛瑞五書〉《居易堂集》卷 2頁 1 上下 83 李塨纂王源訂《顏習齋先生年譜》(附載於顏元《顏元集》)卷上「辛亥(康熙 10 年1691)37歲」條下冊頁 735 84 孫枝蔚〈朱矞三母費太孺人貞節詩〉《溉堂後集》卷 3《溉堂集》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頁 6 下

218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心志不改伊維寡婦忠臣忠臣識大義臨難往往致其身婦人脂口澤膚

十人九人腸肺愚節操曷繇自勵門戶胡能獨扶君不見程寡婦hellip夫死婦

不死祇緣黃口兒女須題攜85

等皆是而吳德功〈洪烈婦〉

山水毓貞媛乾坤鍾間氣鹿溪洪氏女少小知大義相攸郭阿奴二十

婚始字賦性靜而貞德容兼洵備百輛未盈門凶信忽傳至阿母默無

語阿爺言甚秘連理樹折枝比翼鳥分翅賢哉女聰明倉猝知其意

外聞薤露音聒耳夜不寐妾命實不猶君魂歸何處扯碎同心結滂沱

兩行淚膏木誰為容鉛華屏弗御身披侍嫁衣耳挂定盟珥欲效梁家

婦私將刀劓鼻欲效王氏妻親持斧斷臂全體遭毀傷所受反自棄

惟念夫遽亡不如從夫去生前不同牢死後共埋地擁衾臥空床絕粒

忘飲食急延良醫來醫來云不治切脈知血虧聞聲識腸碎娘勸啜茶

湯爺勸吃餅餌烈女誓弗肯含淚惻然對女子節不移忠臣心無二

兩語昔曾聞今豈易其志願娘勿悲酸願爺勿涕泗翹首盻蒼天婺星

空際墜頃刻魂歸陰不瞑張目眥鮮血兩腔填姑嫜來駭異面色猶如

生從容赴大隧性命弁髦輕巾幗鬚眉愧鹿溪諸紳耆拜迎擁塗次

鹿溪諸父老稱揚遍市肆滿路焚香楮兩部喧鼓吹名教獨扶持閨烈

千秋著一死重泰山兒女英雄類殉夫未嫁時奇節實非易彤管長流

輝貞珉謹泐記節孝採輶軒我忝與其事綽褉徵門楣旌表乞天賜」

(《瑞桃齋詩稿》全臺詩全臺詩智慧型資料庫)

〈洪烈婦〉雖為詩作然以五言古體長詩之體裁篇幅較長敘述事件前後

變化曲折詳盡其開端雖以客觀第三人稱發展中間模擬各色人物動作聲口將

烈婦絕食而亡的過程進行更長時間更具體詳細的描寫從主角的動作姿態醫

囑診脈親人的照顧死別的淒涼等刻劃出主角面對死亡從容不迫的形象而

「女子節不移忠臣心無二」「一死重泰山兒女英雄類殉夫未嫁時奇節實

非易」亦同樣以節婦比忠臣而以婦女死節或守節的選擇來與士大夫殉國與否

來相比擬而陳肇興〈題烈婦張沈氏殉節事〉(古體九解)

蔦蘿泛長風根莖無斷絕由來連理枝生死不相別君不見張烈婦慷

85 吳嘉紀〈程寡婦歌〉楊積慶箋校《吳嘉紀詩箋校》卷 12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頁349

219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慨殉夫勇且烈婦姓沈氏名心娘十八于歸張家郎舉案齊眉慕孟光如

膠如漆樂且未央忽忽五年載弄之璋二豎入室夫病於床求神問藥

淚睫承眶一朝怛化五內崩裂如沃湯大哭一聲氣結無語娣姒急申

救阿翁欲言不言淚如雨曰汝有孤兒在旦夕須哺乳長跪謝阿翁

妾心堅如銅兒生有祖累姑嫜妾身雖死兒可長夫沒無人侍巾帚妾身

不去誰為偶黃泉會有相見時升天入地妾從之明珠為夫斂綺羅為夫

裝執紼扶柩上北邱歸來拜姑泣媳身未亡如已亡綰我同心縷著我

嫁時衣孤燈耿耿酸風吹尺組畢命人不知人不知舉家奔救烏烏啼

生同衾死同穴青塚巢鴛鴦飛鳴自成匹謂予不信如曒日人慕婦烈

且貞我作歌戒貪生吁嗟乎女子仗義能殺身何迺國家多全軀保妻

子之庸臣(《雲林縣採訪冊˙藝文》頁 206)

陳詩第 1 段 1 至 6 句以比興開端以蔦蘿與連理枝來比喻生死不離的夫妻情

感並引出烈婦殉夫的主題第 2 段 7 至 14 句以客觀敘事觀點寫烈婦之姓名歸

寧夫家後的幸福家庭生活第 3 段 15 至 24 句寫詳細描寫夫婿病起不測以至於身亡

的經過作者善用人物表情刻劃其心理狀態如寫烈婦「淚睫承眶」寫家翁「欲

言不言淚如雨」極力寫喪夫喪子後悲慘的情狀第 4 段 25 至 34 句作者模擬烈婦

與家翁的對話以代言體各自表述殉死與否的考量第 5 段 35 至 43 句作者模擬烈

婦聲口敘述依禮安葬夫婿後從容殉死的過程第 6 段 44 至 56 句為事件收尾作

結敘事觀點一變為作者以第一人稱自述說明為此詩之創作動機將臣節與婦

節類比並提並以諷刺那些偷生忍辱臣子全詩敘事觀點多變人物情事介紹較

為完整情感神態刻劃細緻且以人物對話鋪陳情節頗具戲劇搬演效果

陳肇興(1831~)字伯康號陶村臺灣府彰化縣治(今彰化市)人為

清代中期臺邑著名文人《全臺詩》稱其「有個人心靈世界及理想抱負的抒寫

詩作的關懷重心亦往往與生民百姓密切相關在形式上陳氏習慣以長篇歌行來

抒懷言志詩作風格雄健豪邁」並稱其「肇興之詩胎息於杜甫可視為清

中葉臺灣文壇之『詩史』」

陳氏曾從鹿港拔貢廖春波讀書於彰化白沙書院和蔡德芳曾維精廖景瀛

合稱「白沙書院四傑」同治元年(1862)戴潮春事變拒絕戴氏之拉攏遂遁入武

西堡(今集集)之牛牯嶺山中是年 7 月謀刺戴氏失敗幾瀕於險境著有《咄咄吟》

220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一書詳錄戴案經過(參見全臺詩全臺詩智慧型資料庫)故其詩作有述寫現實

社會歷史風貌的企圖

林翠鳳曾舉陳氏《陶村詩稿咄咄吟》中的詩作分析其儒士的性格更以

其詩歌中不同時刻所追摩的前賢而得出其共同的特點始終堅定支持既有的朝

廷以及篤志排拒外來騷亂勢力並以為「陳肇興在顛沛流離中始終不移其為大

清朝廷臣民的立場」86同樣在文本中的作品亦表現出忠於君王朝廷之思想

許夢青〈自書吳烈婦傳後〉

誰能輕一死慷慨赴重泉不減忠臣節方知烈婦賢心爭秋月皎節勵

古松堅慚愧偷生輩雖生亦枉然(《鳴劍齋遺草》)

許夢青(1870~1904)字炳如又字荊石蔭亭泮名夢青號劍漁又號

雲客冰如高陽酒徒許氏為鹿港邑庠生其祖母賀太安人以節孝旌於朝

奉詔入祀彰化節孝祠其歷乙未割臺上書唐景崧又在日軍攻臺時隨練勇赴

八卦山抗拒抗日行為失敗後又逢四次家喪一生際遇曲折由官家子弟一變

為落拓文士《全臺詩》稱其「歷盡人世滄桑半生苦況盡託於詩」「以奔放

絕足之才為自由不羈之行遂一轉而為跌蕩詩人」可見其浪漫氣質許常安

評曰「雖時有浪漫 自由清狂豪放之作風然其實質乃具有嚴肅悽涼

寫實之社會骨格故其詩多為心底之聲時代之反映」(參見全臺詩全臺詩智

慧型資料庫)

許詩著重於烈婦慷慨赴死的義烈行為其以客觀評論方式開展將忠臣與烈

婦臣道與婦道相互比附所著重是烈婦行為在中國傳統倫理的道德價值而

其襲用詩歌中具文化意涵的文學意象如秋月古松在中國詩歌中皆為貞節幽

靜的象徵若《全臺詩》稱其「潛心詩文以舒胸中塊磊」則此詩以「慚愧偷生

輩雖生亦枉然」或可相彷彿則進一步以文本婦女尚能以死殉節而身為男

兒卻臨難茍免故詩作中往往有鬚眉男兒且不如之慨歎

86 林翠鳳〈從《陶村詩稿咄咄吟》看陳肇興之儒士性格表現〉《臺中技術學院學報》第 1 期2000 年 6 月頁 21

221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肆貞節烈婦的書寫反映漢文化移植臺邑的認同

中國大約在西漢末期儒家學說完成統一折衷諸子學說的目標墊定其在

漢朝學政界的絕對獨尊的權威地位而轉而以經學的形式面世成為後世中國

思想的主流87由於思想上的獨尊儒術漢以後的統治王朝也都以儒家經典為國家

教養人材的基礎因此後世士人的思想不免有儒家學說之色彩在不同程度上成

為儒家的信徒而儒學中所具備的現世務實群體的特質以及「內聖外王」

的人生實踐理想使得士人的眼光始終注視著百姓之福址關心人民的生計而

「風俗淳美」便是理想現世世界的基礎《詩經大序》「美教化移風俗」

《禮記樂記》「移風易俗莫善於樂」《荀子王制篇》「美風俗」《辭

海》也對風俗提出解釋「多數人之精神的一致表現歷時久遠型為定式足以

拘束個人之行為支配實際生活者也」88

而《漢書地理志》則進一步將風俗與聖王德政結合在一起以為百姓有五

常之性因為各地之自然環境與個人秉性氣質的差異因此各地的風俗便會隨自

然地理與人文背景的不同而有差異與此同時風俗又跟聖王的王教相關聯是

聖明君主展現教化的場域故云

凡民含五常之性而其剛柔緩急音聲不同繫水土之風氣故謂之風

好惡取捨動靜亡常隨君上之情欲故謂之俗孔子曰『移風易俗莫

過於樂』言聖王在上統理人倫必移其而易其末此混同天下一之中

和然後王教成也89

而由聖王至士大夫至百姓階級社會的層層影響傳播發展出中國傳統文化

中所謂由上而下風行草偃式的思考邏輯最典型的是杜甫「致君堯舜上再使

風俗淳」所展現的邏輯演繹而要如何由上而下這牽涉到前文所說的中國文化

特質中「內在超越」的要求因此王教在移風易俗的政策理念上主要乃是以『統

理人倫』為根本核心對淳美風俗的追求就會從最根本的人倫秩序的建立與維

87 劉靜貞〈劉向《列女傳》的性別意識〉《東吳歷史學報》第 5 期1999 年 3 月頁 3「儒家學說真正浸透漢朝的學政界確立經學的絕對權威其實已是元帝至王莽之世也就是到了前漢的最後五十年間原為諸子之一的儒家才完成其統一折衷諸子思想的目標而以經學的形式展現」 88 修訂本《辭海》下冊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41頁 3199 89 《漢書地理志》臺北鼎文書局1983頁 1640

222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持著手詩人作品中反覆出現的教化百姓移風易俗的追求往往伴隨著現實事

件中倫常綱紀的成立與破壞一起出現並成為一種執著的詠歎匯流入中國詩歌

的傳統文化90

烈婦鄭月娘生平首見周元文編纂之《重修臺灣府志》91傳文後更附有〈徵詩

小引〉一文並附上鳳山縣令宋永清等 18 位文人之徵詩作品康熙 47 年鳳山縣令

宋永清倡議當時臺灣官紳以鄭女為題進行創作由方志附有引文與詩歌原文可

見當是轟動地方之風雅盛事92《全臺詩》稱宋氏為「善察民情雅意文教頗有

宦績」(全臺詩全臺詩智慧型資料庫)既雅意文教則此次徵詩不免寓有教化

功能

《重修臺灣府志》所載〈徵詩小引〉記錄當時風雅的徵詩之舉93並註明主

要的目的是為了「青史不遺願徵詩而表著海天生色」可見徵詩活動除了是詩

人消遣怡情之舉也寄寓著希望能留下可供後人學習景仰的婦女典範書寫地方

史實的意圖謝貴文以為「可見發起人宋永清深受當時官員與文士的肯定與愛戴

他亦透過此徵詩活動提倡文風獎勵貞節達到以文學教化風俗的目的」94然此

徵詩之會透露出兩項訊息即文本之教化目的以及此會之後以鄭月娘為題之

詩作消聲匿跡可見文本題詠之對象若為平民百姓相較於前文陳永華女及鄭斌

女兩位烈婦可知其受到關注及賦予的意涵會隨之減少

《重修臺灣府志人物志》總共收錄了 18 首詩作95此徵詩之舉是康熙 47 年

90 歐麗娟《唐詩的樂園意識》臺北里仁2000頁 90「王教在移風易俗的成就上主要乃是

以『統理人倫』為根本核心因此對風俗的探討也就不外乎種種人與人之間的對應關係以及由

此衍生的社會秩序與人性特質的範疇」「標示出社會群體的生活感受與心靈狀態的一般趨向而

人人切身相關的行為依據和心靈歸屬的問題也包含在其中」 91 周元文《重修臺灣府志》卷 8〈人物志貞節〉臺灣文獻叢刊第 66 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頁 272後亦附有〈徵詩小引〉與諸詩原文為「鄭氏月娘者泉之南安石井人也年十九歸儒士王曾儒家曾儒食貧志學 甫閱年以病卒翁以貧故欲即葬月娘跪泣告乞得暫停眾謂夫死不忍恝 然常情也越數日語其翁願死從夫葬翁駭然囑鄰媼勸止月娘曰『吾當夫病劇時即以死許之義不可移』比後提防稍疏投繯而逝邑侯宋公嘉 其節通聞上憲獲褒獎焉侯親祭其墳額其廬曰『百年今日』蓋侯挽詩 有『百年今日乾坤老』之句也合葬依仁里內園路西」 92 徵詩之舉發生時間點為何學者以參與者之到卸任時間推斷以為康熙 47 年為確詳見王俊勝《清代臺灣鳳山縣詩歌研究》文化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2002頁 118-119 93 周元文《重修臺灣府志》卷 8〈人物志貞節〉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頁 272 94 謝貴文〈清代鳳山知縣宋永清的政績〉《高市文獻》第 18 卷第 1 期2005 年 3 月頁 38 95 第一首的作者為鳳山知縣宋永清康熙 43 年(1704)來臺任官《全臺詩》稱其「善察民情雅意文教頗有宦績工詩」第二首為臺廈道王敏政康熙 43 年(1704)至康熙 49 年(1710)來臺任官《全

223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發生距離康熙 23 年清朝平臺臺灣納入清朝版圖已有二十餘年南部的經營如

諸羅縣城衙署文廟學校皆有初步規模宦遊人士創作詩歌的風氣推動了

臺地的文風而諸詩於方志上排列的順序大概以官位高低來決定先後故內地

詩人作品排在前面而臺邑詩人作品排在後面這樣的情形呼應了前文所言臺灣

早期詩壇以遊宦詩人為主而臺邑有志於參與科舉的士人開始與清據初期的內

地統治階級進行交流與結合發展出初期的詩歌創作

除了籍貫生平不詳的張師文內地宦遊來臺的人士有 8 人所擔任有關文教

方面的官職如教授教諭等有 4 人而任職知縣的宋永清與任職臺廈道的王

敏政後世則對其有「善察民情雅意文教」「待人仁厚」「百姓賴以全生」等

關心民情之評價作者為臺邑人士則有 9 人大都具有增生廩生拔貢等鄉紳

身份施世榜更有「樂善好施」「農民咸受其利」等佳評扮演著臺灣地方民

間勢力首領的角色由此推知以鄭烈婦為題的徵詩之舉實具有地方輿論意見

的性質

而林華昌〈節婦鄭氏詩〉「獨挈綱常萬古寒」(壹頁 361)林氏為清康熙

43 年調任臺灣府儒學教授孫襄〈節婦鄭氏詩〉「扶植綱常吾輩事新詩題徧

海東天」孫氏為清康熙 37 年授福安教諭後改任臺灣諸羅縣為教諭李欽文〈節

婦鄭氏詩〉「輕生重節植綱常」(貳頁 40)李氏曾任福建南靖訓導張士箱〈節

臺詩》稱其「待人仁厚尤加惠原住民嚴禁通事社商之剝削濫派遇歲荒歉極 力為民申請賑恤百姓賴以全生」第三首作者為臺灣府儒學教授林華昌康熙 43 年(1704)來臺第四首作者為臺灣縣儒學教諭陸登選康熙 43 年(1704)至康熙 47 年(1708)在臺任官第五首作者為鳳山縣學教諭吳周禎康熙 42 年(1703)來臺第六首作者為臺灣諸羅縣教諭孫襄第七首作者為臺灣人陳聖彪康熙 47 年(1708)的副貢《全臺詩》稱其「善文工詩」第八首作者為張師文清康熙年間人生平不詳第九首作者為守戎張駥清康熙 47 年(1708)來臺任臺灣水師協標左營守備第十首作者為桐城人孫日高第十一首為臺灣府治東安坊人李欽文《重修臺灣府志》稱其「廩生」而《全臺詩》稱其「清康熙 60 年(1721)歲貢生曾任福建南靖訓導能文工詩」第十二首作者為張纘緒《全臺詩》稱其「清康熙五十年(1711)臺灣貢生」《重修臺灣府志》稱其「廩生」第十三首作者為張士箱《全臺詩》稱其「清康熙四十一年(1702 年)東渡來臺落居鳳山次年入鳳山縣學後為臺灣府學生員補增生廩生迄雍正十年(1732)五十九歲時成為歲貢生」為科舉業而移居臺灣鳳山第十四首作者為鳳山縣人鄭應球《全臺詩》稱其「性情耿介崇尚氣節」在朱一貴事件時為逃避朱氏同黨招募「夜晚攜妻子遁逃」可知當時鄭氏政治傾向是站在清朝政府一方又稱「主掌縣書院教席長達十餘年有益地方文教甚多」可見著重於民間百姓教化培養文風第十五首作者為臺灣諸羅縣人鄭鳳庭《全臺詩》稱其為「清康熙年間廩生」第十六首作者為康熙年間臺灣增生鄭煥文生平不詳第十七首作者為臺灣縣人施世榜為康熙 36 年(1697)拔貢《全臺詩》稱其「樂善好施興築水圳農民咸受其利」第十八首詩作者為鳳山縣人李廷綱只知其為康熙年間人生平不詳以上為鄭烈婦詩歌相關作者下文引詩處對作者即不再進行介紹

224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婦鄭氏詩〉「 風謠傳海內千古尚相看」(壹頁 425)張氏於乾隆 2 年出任漳

州府學訓導王敏政〈節婦鄭氏詩〉「苦節高風重栢舟輶軒問俗首先求」(壹

頁 362)

王氏於康熙 43 年移分巡臺廈道前列作者皆以烈婦鄭月娘為主題著重於女

子實踐德行的價值足以為後世樹立以生命維護綱常倫理的典範如王敏政所言

「問俗」帶有濃厚的移風易俗的目的乾隆年間六十七〈弔五妃墓〉 島嶼最後

昭英烈頑廉懦立蠻婦貞」(貳頁 247)六十七於乾隆 9 年以戶科給事中奉命

巡視臺灣朱澐〈李節孝〉「聖朝傳採柏舟篇海外旌揚李母賢」(貳292)

朱氏於乾隆 12 年調任鳳山縣訓導秦定國〈五妃墓〉二首之二「海表觀風

題墓道陽秋有筆墨痕新祇緣千古綱常係豈獨傷心弔五人」(參頁 147)

同治朝林豪〈詠臺陽古蹟十二首五妃墓〉「何幸教化行閨門」(《臺灣詩鈔》

卷 5頁 106)將閨門的教化與五妃事蹟結合起來於是這個單一的歷史事件便被賦

予移風易俗實踐聖王政教的任務這作品也就隱含出政治教化的色彩

道光咸豐年間劉家謀〈海音詩〉一百首之九九「匆匆六甲光彤史況沐

皇風二百年」(伍頁 308)劉氏於道光 29 年調臺灣府學訓導劉氏自註的詩序

並言 「今入版圖將二百載矣列聖相承昭然禮法有不共被涵濡哉近周光邰明

經欲輯臺郡節烈勒成一編誠盛舉也」劉氏歌功頌揚清政府以為臺邑經兩百

年教化婦女貞節德行的培養成果斐然以統治階層的角度來考量兩位烈婦之行

為價值頗具政治意涵道光年間施瓊芳〈題全臺闡幽錄〉二首之二「寡鵠貞

鴛萃一編旌祠會錫九重天依然婦誥回鸞及能使夫名附驥傳彤管有人風繼

起碧霄終古月難圓誰言婉嬺煢煢質已握興頑立懦權」(伍頁 381)

第 2 首點明此書所收人物並足堪為天子旌表之節婦貞女女子能實踐婦德

同樣也能澤被家門為夫婿增光而書中足為後世楷模者其人生卻都是坎坷不

幸的7-8 句寫出書寫權力之本質原本這些女子是柔弱貞順的卻因此書而得以

傳世施氏曾銓選六部主事前述詩人則將貞節烈女之節操德行與政權教化結合

在一起政府的旌表立祠的表揚機制使女子的高貴品行不至淹沒不彰而女子

建立閨門的行為典範可以建立淳美善良的風俗但「興頑立懦權」則頗有思考

225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的空間此四字除了建立符合倫理綱常的行為準則外還要堅強百姓們的意志

在危難時能用最大的犧牲包括生命來維持理想的存在而這理想的內涵則

隱含著統治政權的延續與護衛

余英時分析漢代循吏在文化傳播中所扮演的角色與作用他將中國文化分為

大小傳統並解釋「大傳統或精英文化是屬於上層知識階級的而小傳統或通俗

文化則屬於沒有受過正式教育的一般人民」96而漢代循吏則扮演了文化傳播者的

角色之所以如此余氏指出因為循吏是親民之官「循吏」之名始於《史記》的〈循

吏列傳〉從此成為中國正史列傳的典型至《清史稿》依然沿用余氏更言

漢代的大傳統以儒教為主體而儒教的基地則在社會而不在朝廷因此循

吏在發揮『師』的功能時他事實上已離開了『吏』的崗位他所奉行的

不復是朝廷法令而是大傳統的中心教義由於中國的大傳統並非寄身於

有組織的宗教所以它的傳播的任務才落到了俗世人物的循吏的肩上漢

代大傳統的傳播者借用《周禮》的名詞可稱之為『師儒』循吏便是以

『師儒』的身份從事『教化』工作的97

而文本尚有擔任教諭提督學政訓導等教育行政工作之創作者清廷的中

央教育制度中央最高教育行政機關為國子監其下設有祭酒司業等教官總理

監務以及博士助教學正學錄等各級教員在地方教育行政上各省設提

督學道擔任地方教育的最高行政官員以負責學校事務政風及科舉等事務

雍正 4 年(1726)提督學道改稱提督學政在地方官學上設有府學政使府提調

府儒學教授州學正縣儒學教諭府州縣下設立縣訓導以掌管地方教育事

務98

而臺灣清據初期隸屬於福建省由福建提督學道統理教育事務但因臺灣海

外孤島路途遙遠改由分巡台廈兵備道兼理學政康熙 23 年(1684)改由臺廈兵

備道兼任朱一貴事變後改由巡臺御史負責至雍正 5 年(1727)改為巡臺漢御史

96 余英時〈中國古代死後世界觀的演變〉載於《中國思想傳統的現代詮釋》臺北聯經出版社1993頁 168 97 余英時〈中國古代死後世界觀的演變〉載於《中國思想傳統的現代詮釋》臺北聯經出版社1993頁 198 98 參見種村保三郎《臺灣小史》臺北武陵1991山崎繁樹《1600-1930 臺灣史》臺北武陵1995連橫《臺灣通史》臺北幼獅1977

226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管理乾隆 17 年(1752)則改由巡臺臺灣道兼任光緒元年(1875)改由福建巡撫兼管

光緒 13 年(1887)設臺灣省後由臺灣巡府兼任掌管臺灣教育事務知縣負責地方

教育事務由此可知臺灣學政與官政相結合之特質99

而關於教育行政的最高指導原則順治 9 年(1652)頒六諭計為「1孝順父

母2尊敬長上3和睦鄉里孝訓子孫5各安生理6莫作非為」100

姜添輝以為「由其內容可窺見其重心在於強調傳統文化的倫常思想以及安本分

的觀點並藉由這些觀點的灌輸以達社會安定的目標」101康熙 9 年(1670)頒佈聖

諭廣訓十六條計有

1敦孝悌以重人倫2篤宗教以昭雍睦3和鄉黨以息爭訟4

重農桑以足衣食5尚節儉宜惜財用6隆學校以端士習7黜

異端以崇正義8講法律以儆愚頑9明禮讓以厚風俗10務

本業以定民志11訓子弟以禁非為12息誣告以全善良13

完錢糧(租稅)以省催科(裁判)14戒匿逃以免株連15聯保申

以弭盜賊16解仇忿以重身命等102

除了順治朝所強調的倫常價值觀外並將關注範圍擴大到文化習俗以及社

會規範等層面可以窺見清廷教育行政的最終目標是欲藉由教化途徑以安定社

會光緒 29 年(1903)張百熙等在〈奏定學堂章程〉中提出「至於立學宗旨勿論

何等學堂均以忠孝為本以中國經學為基礎俾學生心術依歸為正」103以至於

光緒 32 年 5 月 2 日清廷公佈的欽定學堂章程第一類是忠君尊孔第二類是尚

公尚武尚實可知清代由內地派遣至臺灣的教育官員實肩負思想教化之重

責大任其主要之任務為導正並建構臺邑人民正確之政治立場與政治意識創作

者日夜身處其氛圍中將其投射於其所創作之主題詩歌中似為合理之解釋

顧炎武論「秦紀會稽山刻石」指出「然則秦之任刑雖過而其坊民正俗之意

99 參見盛清沂王詩琅高樹潘《臺灣史》臺北眾文1988 年種村保三郎《臺灣小史》(臺

北武陵1991)邱奕松《嘉義縣志教育志》嘉義嘉義縣政府1991連橫《臺灣通史》

臺北幼獅1977 等 100 宋鼎宗等《全臺首學資料彙編》頁 61臺南臺南市立文化中心1997 101 姜添輝〈教育社會學觀點的清朝時期臺灣官方儒學的發展與特性〉《臺南師院學報》第 34 期

2001頁 292 102 種村保三郎《臺灣小史》臺北武陵1991頁 151 103 雷國鼎《教育概論》上冊臺北教育文物1976頁 80

227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固為始異于三王也」(《日知錄》卷十七)則中國自秦始皇起便有統治階級提倡禮

教以矯正民間各地不良風俗的政治措施文本創作群共 69 人共有 20 位具有從內

地遊宦臺邑的背景其中官職包括擔任臺邑各地教諭知縣巡臺御史提督學

政訓導等居多而臺邑文人亦具鄉紳背景文本中反覆出現蘊含政治意涵與宣

揚文教的意識

伍對內地與臺邑的指稱反映中央政權與地方邊陲的對峙

清代臺灣貞節烈女詩中出現以內地為中心以臺邑為邊緣之論調例如康

熙朝江日昇〈贊寧靖王朱術桂與五妃殉節二絕〉二首之一「天地乾坤無可寄

飄然海國全其身」(貳頁 28)臺廈道王敏政〈節婦鄭氏詩〉「鬚眉長樂嗤青

史巾幗共姜壯海洲」(壹頁 362)此詩為康熙年間王氏應徵詩之會為鄭治時期

禮官鄭斌女為寫的作品第 4 句稱鄭斌女事跡足以為「海洲」壯事氣勢壯盛

其臺地為「海洲」意指海外神洲顯現出以內地為世界中心點而以臺邑為邊

垂的論點

諸羅諭孫襄〈節婦鄭氏詩〉「扶植綱常吾輩事新詩題徧海東天」(壹頁

367)此詩亦為應徵詩之舉最後一句「新詩題徧海東天」臺邑與內地一水之隔

又處內地東方稱「海東天」可說是其地理位置的說明范咸〈弔五妃墓十二絕

句〉十二首之五「可憐椎髻文身地」(貳頁 258)其它相關文本有以鄭氏王朝禮

官鄭斌女為題之作品

康熙 13 年內地爆發三藩之亂鄭經趁機響應出兵同時將明朝續順公沈瑞接

到臺灣並以禮官鄭斌之女許配之鄭經將明朝王公遷往臺灣並幫助其建立家

庭除了昭示臺灣鄭氏為延續明朝皇權的正統地位外也為了隴絡人心凝聚在

臺灣的明室力量可以說沈鄭兩氏的聯婚是帶有強烈的政治色彩這段婚姻幾年

後卻遭到重大的打擊鄭經去世後鄭克塽繼位親信馮錫范攬權內部局勢日

益混亂身為流亡王公的沈瑞被誤認為身懷鉅資並因此招禍被馮錫范以反間

228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謀逆案件遷連104

父子被殺家屬被囚當沈瑞一家受禍時禮官鄭斌向鄭克塽求情為女兒

開脫並得到首肯就在鄭家父母將女兒救出虎口後得知詳情的鄭女卻毅然決

然決心與丈夫共赴家難並在處理完殉死家人的後事後從容自縊殉夫這件事

在當時引起很大的迴響不論身份貴賤聽聞此事的人都為此感動流淚康熙 23

年清朝佔據臺灣後總督姚啟聖並奏請封誥鄭氏「一品夫人」都統張夢吉並差人

將沈氏一門受難的棺柩送返京安葬105

咸豐朝陳維英〈一品夫人〉(鄭斌女 沈瑞妻)四首之四「鸞章一旦下東都

油壁香車離海隅」(伍頁 182)史載清據臺灣後將沈瑞遺體移葬內地想必鄭

女也隨之移葬故有「油壁香車離海隅」之說而以海邊一角指臺地將其邊緣

化之地理觀可知劉家謀〈謁五妃墓〉二首之一「那知瘴海千重外尚有紅顏

識報恩」(伍頁 319)再如道光年間施瓊芳〈題全臺闡幽錄〉二首之一「海濱

鄒魯風堪采軒使曾勞女史詢」(伍頁 381)施氏為《全臺闡幽錄》題詩書中

多錄臺地節烈女性有為清代臺灣女性寫史的目的詩中稱「海濱」以內地為中

心以臺邑為邊地的意向明顯

王凱泰《臺灣雜詠續詠》十二首之五「故王一去五妃陪海外黃沙賸

幾堆」(《臺灣雜詠合刻續詠十二首》頁 50)同治朝林豪〈五妃墓〉「海角年

年長相守」(《臺灣詩鈔》卷 5頁 93)熊佐虞〈五妃墓限支韻〉「黃土荒題海上

碑」(《臺灣詩鈔》卷 5頁 93)以及光緒朝唐景崧〈五妃墓限支韻〉「海上鵑啼

悲玉帶」 (《臺灣詩乘》卷 5頁 209)周長庚〈拜五妃墓〉「頸血不膏中土鐵

墓門長咽落潮聲」(《臺灣詩乘》卷 5頁 214)

周長庚(1847~1888)號辛仲又號莘仲福建侯官人光緒 10 年(1884)由建陽教

諭調署彰化教諭光緒 14 年發生施九緞以索焚丈單為名的圍城之變周氏因為民

104 蔣師轍《臺游日記》卷 1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7臺灣文獻叢刊第 6 種頁 30記載「康熙二十一年福建總督姚啟聖用間諜陰散其黨約偽賓客司傅為霖內應事洩為霖遇害」丁曰健輯《治臺必告錄》卷 1頁 77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9臺灣文獻叢刊第 17 種記載「行人傅為霖密約十三鎮同日發難事泄錫範並搆陷續順公沈瑞而有其貲人心益失國軒居臺而被刺者再皆姚啟聖所使也 105 事詳見江日昇《臺灣外記》卷 9臺灣文獻叢刊第 60 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

229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請命受誣以致「一官拋擲落拓終身」彰化人士「頌公之德而不衰」周氏

讚揚五妃之死為「頸血不膏中土鐵」以清朝鐵蹄為「中土鐵」相對而言臺邑

為世外之地可知而另一方面五妃成為臺邑歷史人物而非中土人物的意涵就更

為明顯了

本節所述及這 11 位作者中王敏政為康熙朝內地旗人孫襄為康熙朝內地人

陳維英為咸豐朝臺地人施瓊芳為道光朝臺灣縣治人林豪活動於同治朝左右金

門人周長庚為光緒朝內地人熊佐虞光緒朝內地人唐景崧光緒朝內地人生

存年代分佈清朝早中晚各期籍貫有大陸內地也有臺地人士由此推測以邊

陲之姿態而與內地中央相對似乎是清代士人普遍之觀點

黃國昌以為「中國意識」可以分析成六種互相關聯的觀念他舉出的第二種

觀念就是「『世界中心』的地理『中國意識』」「中國人把自己居住的地方視為

世界的中心而以其它地方都是世界的邊疆」106 莊勝全在以康熙朝四位內地親

歷者的觀察內容研究得出「遂使以中國本土為中心的世界觀得以大行其道中國

的文化邏輯逐步套用在對台灣的印象上」107

李國祈在對清代臺灣政治發展史的研究提出「臺灣自康熙時期歸入清帝國

版圖後雍正以降清廷所推行的政策則為使其內地化其目的在使臺灣變成

中國本部各省的一部份108」李氏為所謂的「內地化」乃中國中央政權及傳統典章

制度在臺灣這個邊疆地區的普及與擴張的過程「內地化」就是在政治上「中國

化」在文化上「儒家化」109並以為「大體而言及十九世紀其(臺灣)西部已

開發地區內地化幾已完成」然而我們參照前列詩人之作品即便在李氏所認

定已「內地化」的時期不論其為內地文人或臺邑文人其詩作中乃反映出臺邑

的邊陲位置亦即臺邑被歸為中國一省後其地理位置的觀念仍屬於遠離核心

的邊陲

106 黃國昌《『中國意識』與『臺灣意識』》臺北五南1995頁 12 107 莊勝全〈清康熙朝臺灣印象的轉變以四位親歷者的觀察為例〉《臺灣風物》第 56 卷第 3期2003 年頁 32 108 李國祈〈清季臺灣的政治近代化開山撫番與建省(1875-1894)〉《中華文化復興月刊》第 8卷第 12 期1975 年頁 5 109 李國祈〈清代臺灣社會的轉型〉《中華學報》第 5 卷第 3 期1978 年頁 148

230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然而我們以為文本中雖有臺邑居邊陲之政治意識然其以臺邑貞孝節烈女子

為主題仍是「在地認同」之詩學實踐其雖大量融合中國傳統詩學文化的意涵

與典故然最終目的之一仍是構築臺邑貞節歷史故我們認為其「臺邑邊陲化」

之特質可以引用鄭志明教授的說法加以解釋「所謂自在性格是指文章主體可

以從容地與外來文化相結合以開放的心靈來解消各種衝突情境讓主體文化無

處而不自在承認其邊陲的角色就是要解消邊陲的悲情心態不必向世界的核

心靠攏也不必向中國的核心靠攏脫離了核心的意識宰制自安於邊陲不是

偏安的心態而是無所求於核心以主體的自主性來迎接來自核心的各種挑戰110」

雖然鄭教授所提的是臺灣儒學發展的問題但從文本中看來不論是內地詩

人或本土詩人在接觸到臺邑本地題材時或多或少都會進行內地化與本土化的衝

突與融合而作品最終的主體性還是會回歸於創作場域之在地認同例如陳昭瑛

在〈論台灣的本土化運動〉一文中指出早期的「台灣意識」並未與「中國意識」

衝突甚至是重疊在一起有著相互定義的關係「由於臺灣人是以中國為父母

之國台灣意識自然也以中國意識為起源中國文化漢民族的特有生活方式在

台灣的樣貌是形成『中國式台灣意識』的文化基礎」111而由上文可知所謂「中

國式台灣意識」其地理觀念乃以中國為世界之中心而臺灣為邊陲之地

由於本節文本的作者群有 3 位清代中期的臺邑人所以我們可以推論最遲

在清咸豐道光年間臺邑詩人的地域意識其實已被完整教化出「中國意識」了

而 8 位內地詩人的作品中反覆以「海角」「海國」「海上」的空間述語強調臺

邑相對於核心的「邊陲」地位不斷灌輸與強調台地附屬內地的地理概念即統

治階級的角色為清朝政府

陸小結

縱觀上述所論文本創作活動實有許多政治元素清代考據學風盛行余英

時所言多學為識之學風由內地傳入臺灣專注於客觀知識從詩歌形式發展為

110 鄭志明〈臺灣儒學本土化的發展方向〉載於《第二屆臺灣儒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臺南成功大學中文系1999頁 655-679 111 參見陳昭英《臺灣文學與本土化運動》臺北正中書局1998頁 101-181

231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詩文融合詩序詩註比例增加且內容多為客觀現實事件的敘述可知其對外

在世界的關注而文本創作群的遊宦背景使其關注於教化與移風易俗前述余

英時對中國循吏之分析與清朝《通典》對知縣之職責描述可為舉證而作者若

無官員身份則為臺邑地方儒學鄉紳或與地方官府關係良好或掌地方書院

負有教育子弟之責任而文本所題詠之主題部份具官宦背景或受禍於政治事

件兵亂政治勢力等直接間接造成主題事件的發生

而大部分主角皆與朝廷旌表官修方志等政治活動相關聯而在文本中的象

徵隱喻中女子貞節類同於清政權女子抵抗外來力量的侵略象徵捍衛主權的

存在宣示清朝統治之正當性與合法性而臺邑邊緣言論則反映中國文化融入

臺灣社會整個內化過程的完成清代臺邑文人已接受臺灣為中國領地之一部份

王建曾以今文《尚書》為文本論析西周王朝政治意識中的合法性理念112其得出

的結論有「國家政治疆域的傳承與統一意識」「政治統治權威的合法傳承」「批

判和推翻暴君暴政統治的變革意識」等

雖然尚書是官方性質的文書有別於文本之私人創作但兩相比較可以觀

察出兩者相似處如本文所提出之「五妃詩墳墓之意象反映明政權走向滅亡與結

束」「民變烈女的歌頌反映創作群對清廷統治權的支持與肯定」則與李文所提「政

治統治權威的合法傳承」何其類似而「對內地與臺邑的指稱反映中央政權與地

方邊陲的對峙」則除了如王健所言之「國家政治疆域的傳承與統一意識」「中華

文明hellip即使某個王朝滅亡了後繼的王朝以其合法繼承者的身份完全承襲前朝

的政治遺產完成統一拓展天下疆域的合法政治使命」113因為本文創作群特定

之時空背景深一層反映出所謂天下疆域「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

非王臣」實隱藏著中央與邊疆之對峙114而本文前述所言之三種群體意識實為「漢

文化移植臺邑」政治操作的基礎而我們亦可解析創作群如何合理化清廷統治臺

灣的政治權力

112 王健〈論西周王朝政治意識中的合法性理念mdashmdash以今文《尚書》為中心〉《江海學刊》第 6 期

2003 年 113 同前註頁 141 114 中國商周時代還未出現中國與四夷對應的指稱一直要到「自東周以來才以南蠻北狄東

夷西羌相對而言為言」參考于省吾《釋中國》王元化主編《釋中國》第 3 卷上海文藝出版社

1998頁 1517

232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引用書目

一傳統文獻

丁紹儀《東瀛識略》臺北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7臺灣文獻叢刊第 2 種

王必昌《重修臺灣縣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臺灣文獻叢刊第 113

江日昇《臺灣外記》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臺灣文獻叢刊第 60 種

朱仕玠《小琉球漫誌》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6 臺灣文獻叢刊第 3 種

周元文《重修臺灣府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臺灣文獻叢刊第 66

林焜煌纂《金門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臺灣文獻叢刊第 80 種

陳文達《鳳山縣志》臺北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臺灣文獻叢刊第 124 種

《清一統志臺灣府》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臺灣文獻叢刊第 68

陳壽祺《福建通志臺灣府》臺北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臺灣文獻叢刊 84

許南英《窺園留草》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2臺灣文獻叢刊第 147 種

連 橫《臺灣詩乘》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臺灣文獻叢刊第 64 種

《欽定平定臺灣紀略》臺北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臺灣文獻叢刊

第 102 種

《碑傳選集》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6臺灣文獻叢刊第 220 種

《臺灣通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2臺灣文獻叢刊第 130 種

蔣師轍《臺游日記》臺北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7臺灣文獻叢刊第 6 種

盧德嘉《鳳山縣采訪冊》臺北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 臺灣文獻叢刊第

73 種

二近人論著

王俊勝 2001《清代臺灣鳳山縣詩歌研究》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全臺詩編輯小組 2004 《全臺詩》(1~5 冊)臺南國家臺灣文學館

233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234

江寶釵 1999 《臺灣古典詩面面觀》臺北巨流

余英時 1993 《中國思想傳統的現代詮釋》臺北聯經出版社

洪順隆 1998 《抒情與敘事》臺北黎明文化

許麗芳 2007 《章回小說的歷史書寫與想像以三國演義與水滸傳的敘事為例》臺

北秀威資訊科技

許玉青 2004 《清代臺灣古典詩之地理書寫研究》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硏究所

碩士論文

許東海 2003 《女性帝王神仙先秦兩漢辭賦及其文化身影》臺北里仁書局

畢恆達 2001 《空間就是權力》臺灣心靈工坊

陳昭英 1998 《台灣文學與本土化運動》台北正中書局

張孟珠 2002 《清代貞節的實踐及其困境》國立中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葉嘉瑩 2000 《清詞散論》台北桂冠

葉嘉瑩 2000 《漢魏六朝詩講錄》台北桂冠

黃國昌 1995 《『中國意識』與『臺灣意識』》臺北五南

楊積慶箋校 1980 《吳嘉紀詩箋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歐麗娟 2000 《唐詩的樂園意識》臺北里仁

鮑家麟編 1992 《中國婦女史論集》臺北稻香出版社

  • 文本有以明皇室在臺殉節之五妃為題的作品五妃本事參見江日昇《臺灣外記˙弁言》丁紹儀《東瀛識略》等皆有記載江日昇站在清朝統治者的立場對鄭氏王朝一直視之為謀逆亂臣但對殉國而死的寧靖王則抱著頌揚的態度而追隨寧靖王殉死的五妃則稱讚其為「且五姬慷慨輕生氣勝男子而臺灣之山川草木能不因此而增光乎」可知五妃殉節之歷史地位與道德價值在清康熙年間即已確定
  • (《雲林縣採訪冊˙藝文》頁206)
Page 26: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ir.lib.ksu.edu.tw/bitstream/987654321/13221/2/21%D... ·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 曾玉惠 ∗ 摘要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間兩巡院命同知方邦基重修且立碑於南門外曰「五妃墓道」71而終清治時

期以貞節烈女為主題的作品以五妃與鄭月娘最多而後者是因為有宋永清召

集徵詩之會一舉而有 18 位詩人共襄盛舉故若論自發性的題詠為詩應以五妃

為題者最多且以五妃為題之作品各朝均有自康熙至光緒作品未曾斷絕而

內地詩人佔一半以上其中一半又具遊宦身份作者為臺邑詩人者又多站在統

治者立場故由生前的明朝郡王姬妾跨越生死界線而成五妃由民間感念傳頌

而至清朝官府迎入延平郡王陪祀至五妃墓而神異靈跡顯現民眾祭拜虔誠而至

五妃廟發展至臺地民間神祇以至為古蹟勝景而為臺灣歷史文化在客觀現實

世界具體可感的一部份成為臺邑歷史上的文化語碼72可以說是臺邑社會構築本

土集體記憶的典型範例

就如同前言所提及的是「異族婦人在家族中的角色隨其丈夫而定隨丈夫之

尊卑而尊卑」這五人在生時身份為皇族之妾殉節的對象不僅是一個男性

還擴大成為這位男性所代表的中央皇權亦即明朝政權許東海提及

屈〈騷〉中種種女性書寫的目的主要不在呈現女性世界的客觀風貌相

反地卻藉以作為隱喻傳統男性政治建構中倫理秩序問題的紛云雜遝因

此從屈〈騷〉以來辭賦中的女性書寫其背後的創作本質無非還是

回歸男性中心的文學運轉機制而且具有濃烈而明顯政治意涵73

許氏所言雖為辭賦但種種跡象顯示此說法應能適用於清代臺地五妃主題

的詩歌亦即以五妃殉節死亡為主題的作品其實隱喻著朱術桂所代表的明朝政

權五妃隨夫殉國實乃隱含著明政權滅亡的悲劇結局

第二我們可以考量到五妃之題詩有大量的作品都以其葬身之墳墓為題

而墳墓在中國文化中一直都代表著一種終結完了以及與現實世界有永遠跨不

過涇渭分明的鴻溝74畢恆達如此陳述空間「空間絕不是一個價值中立的存在

71 陳壽祺《福建通志臺灣府臺灣縣冢墓》卷 47頁 145臺灣文獻叢刊第 84 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 72 葉嘉瑩《漢魏六朝詩講錄》頁 121臺北桂冠2000「符號學理論認為當一個符號在它的傳統文化中使用很久的時候它就形成了一個 code----語碼使你一看到它就會產生某些固定的聯想」 73 參見許東海《女性帝王神仙先秦兩漢辭賦及其文化身影》臺北里仁書局2003 年

頁 50 74 參考前文關於五妃詩歌之評述

214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或是人們活動的背景它一方面滿足人類遮蔽安全與舒適的需求一方面更展

現了人們在某時某地的社會文化價值和心理認同」75於是由五妃所代表的明朝

政權就被詩人們所題詠的五妃墓永遠的鎮壓了結了變成一個歷史的符碼

永遠封存在時間的長河之中

那些試圖推翻新政權的反清復明的思想隨著五妃事件進入臺地人民的集體

記憶五妃墓成為一個勝景古蹟也成為對前朝追弔哀念的象徵被放逐至另

一個另一個世界如同人們永遠不能起死回生明政權也被封於古墓之中進入

歷史一去不返了如此我們可以解釋清政權對殉節明朝的寧靖王與五妃的善

意我們由此也可以解讀終清一朝詩人對五妃事件的題詠內涵

參民變烈女的歌頌反映創作群對清廷統治權的支持與肯定

文本反映創作群對主角人物命運之探索與思考著重於人物與政治千絲萬縷

的聯繫從而表現出臺邑明清兩代統治集團的抉擇與判斷

清乾隆林爽文事變中有劉烈女殉節事劉氏生平見諸臺邑地方志乾隆 53 年

之《欽定平定臺灣紀略》記劉女殉節事76此文以奏聞之敘述口吻簡明扼要陳述事

件之來龍去脈與方志傳文不同並無穿插人物自剖心志之獨白文末評論烈女

行蹟並懇請旌表彰顯更可見此文之用途乃對上奏聞之作

賀伯代所撰〈烈女劉滿姑傳〉77文章增加了劉氏家族中另一烈士之述寫即

劉亨基之子挺刃護父之烈舉而劉女見大勢已去奔赴小池也增添了旁人勸阻譬

解之言劉女之回答則顯見其智慧識見豐富了烈女人物內涵而臨死之前劉

女與賊人之衝突則化為對話表現之賊言充滿恫嚇意味而劉女回答「我名家女

豈懼死乎汝等生當太平甘為逆亂官軍至碎屍萬段矣」則完全站在統治

階級立場發聲

75 畢恆達《空間就是權力》臺灣心靈工坊2001頁 2 76 《欽定平定臺灣紀略》卷 62頁 998 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臺灣文獻叢刊第 102 種 77 《碑傳選集》(四)臺灣文獻叢刊第 220 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6頁 557

215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首先《彰化縣志》中劉女之死乃在懼怕受辱而此文則自言為「名家女」

稱對方「逆亂」則烈女與賊人之對抗已提昇為國家與叛逆份子的對立而前

面各志文所未有之「官軍至碎屍萬段矣」更充滿為清政權宣傳劉女已轉為

國家發聲器之角色可知劉滿姑之旌表入祠備受朝廷重視其政治意涵不言

可喻而前面志文始終保存著劉女被虐殺之記載於此文被刪節可知對人物之

悲憐所引發對人生命運之思考認知已非此文所著重者光緒年間之《臺灣通志》

對烈女之記載則轉為簡單扼要僅為事件重點之交代78 但劉女殉節事發生於

清朝中期一直至清末雖詳略有別然仍保留對此人物之記錄再加上旌表之

慎重其事入祀與建祠皆為官方主導故可視為地方志書建構臺地女性貞烈典範

以加強對臺政治控治力量之典型範例

清乾隆年間的錢唐諸生陳裴文〈劉烈女〉以林爽文事變中遇難烈女劉滿姑為

戀父必甘白刃蹈滿姑死烈刃死孝罵賊不畏遭群凶滿姑死孝還以忠

三尺刀光一尺水滿姑知生不知死君恩隆祀臺灣城滿姑雖死仍如生

史乘千秋載奇節劉郡丞女年十七(參頁 167)

此詩以客觀觀點敘事前 8 句為兩兩相對之對句第 1357 句寫烈女殉

節獲旌之關鍵過程因戀父未能及時離開兇地因罵賊而遭難先為刀傷後跳水

而死事平後受君王旌表更得入官祠受後世香火第 2468 句則重複相同的

句式每句僅更動數字重點在強調人物的行為價值末 2 句則寫其精神生命的

不朽傳世全詩偏於主觀評論對人物事蹟僅為概括重點說明陳斐文生平不詳

但為內地詩人無疑至嘉慶年間蕭綸也有〈臺灣三仁詩〉詩文如下

臺灣淨掃無風塵天子下詔褒三仁三仁何姓氏一為壽同春淡水縣丞

老幕賓丞亡攝官克復城出兵勦賊死賊營其一嶺南客 國子生寓彰

化糾義民其姓李氏喬基名守鹿仔港有成績戰牛馬莊終殞身 同時

見此二義士一弱女子尤絕倫滿姑年十七父曰劉郡丞賊先執丞次脅

姑 姑不受辱泣且嗔蹈河不死罵益烈白璧雖碎聲錚錚是三人者微且

輕非將非吏非守臣身雖死義分甘沉淪幸遇天子大聖明幽遐必矚

78 《臺灣通志》〈資料(二)文職冊〉臺灣文獻叢刊第 130 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2頁 804

216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名教是敦曰此三人縱疏賤磊落大節宜弔旌詔建祠宮楹桷維新有

司歲時祀以特牲為問蟻賊起事辰士民奔走婦女被掠何無一人能

及此三人吁嗟乎人人且有忠孝情盍至三仁祠下一聽天子命祀之恩綸

(肆頁 234)

蕭詩體裁為歌行體篇幅較長以客觀第三人稱觀點敘述夾有議論與抒情

對人物身份背景以及事件發生的經過有詳細的描寫三仁者稱三位在事變仍稟

持著節操正義剛強不屈奮勇抗賊的義士而清政府在民變平定後下詔褒揚

三人並興建三仁祠命地方政府歲時節令予以祭祀後世永念

而這三位義士身份背景各異第一位名叫壽同春事變發生時為淡水縣丞的

幕賓年紀已經大了在縣丞遇變身亡他危亂中一肩擔起責任率兵勦賊不

幸死在賊營第二位名叫李喬基為寄寓彰化的內地人具國子生身份在亂事

中集結民間力量變頗有成績但不幸在牛馬莊戰死第三即是劉郡丞之女蕭

氏對劉滿姑的敘述最為詳盡也許是因為劉氏的事蹟最具傳奇色彩對於三仁

事件的價值與清政府褒揚的動機在作品中也進行討論蕭詩雖為文學作品實

已具記史的作用且歌行體句式長短自由用語淺白尤利於傳播蕭綸據《全

臺詩》所載「字子山江蘇太倉人嘉慶年間(1796~1820)貢生著《樊村草堂

詩集》」」(全臺詩全臺詩智慧型資料庫)

然則寫臺灣烈女劉滿姑的兩位詩人皆內地人士而劉烈女為內地官宦之女

隨父赴任而喪命於臺邑因此而成為臺灣列女歷史其中一員然為何以劉女為詩

者臺邑詩人缺席此可疑之處

劉滿姑罵賊不屈而為亂兵所殺後為清廷封為三仁並下詔建祠祭祀宣示

著清朝統治權的正當性與絕對性褒揚滿姑罵賊而亡的義烈行為足以教育臺地

民眾必須忠於清朝反覆一再灌輸教育臺地百姓必須遵從的政治歸屬盧建榮曾

提出「一位漢人婦女絕不容許異族染指其身體於此漢女身體是一種漢人國家

主權的隱喻」79林爽文民變雖非漢胡之對立與衝突但劉女為清廷官吏縣丞之女

對抗的是民變中的暴民此對立衝突也隱含兩種政治勢力的對抗包括兩個群族

79 盧建榮〈從男性書寫材料看三至七世紀女性的社會形象塑模〉《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報》第 26 期1998 年頁 18

217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對物質包含食物土地性等各種資源的佔有與爭奪這點與中國歷史上漢胡勢

力對立的性質相當

因此我們可以這樣推定劉女的身體成為清治臺地權力的展現場烈女力拒

事變外在武力侵辱隱喻著清廷對臺地的所有權不可被被侵犯劉女死前面對侵

犯的態度與言語以及死亡方法的描述這樣剛烈行為的極度刻劃與突顯使劉

女抗暴的決心與影響力大為提高促使臺邑男性興起女子猶能如此保家衛國身

為男兒怎可不奮發而這種百姓為國犧牲意識與認知的養成對統治階級而言

實是鞏固政權一個重要的手段故可窺知劉滿姑事跡之所以能受到清廷大家宣揚

的潛在原因80

又如陳維英〈為王樹生明府題姊姒三節圖〉「乾坤存王氣女子識綱常人

是松梅竹心如冰雪霜後先三不朽生死一齊香況我鬚眉輩貞忱豈可忘」

(伍頁 199)反覆陳述著女子之所以能實踐綱常倫理是因為統治階級教化百姓成

功而女子都能夠捨生取義況且我們鬚眉男兒報國犧牲豈能後人陳詩服膺統

治階級的意識型態而此統治階級則為清朝廷

中國傳統上有士人殉國與女子殉節被類同化的傾向故詩歌書寫殉節的烈

婦也常別有隱喻如明朝末年已有士人以婦女死節或守節的選擇來比擬士大夫

殉節與守節的問題以臣殉國如婦殉夫者如晚明袁崇文〈黎烈婦傳〉云「臣事

君與婦事夫論者嘗相提其義皆取於致命遂志」81以及徐枋〈與葛瑞五書〉舉時

人的說法「殉節為易守節為難為烈婦易為節婦難」82顏元云「明末死節

之臣閨中義婦耳」83亦有士人為詩引節婦來比喻忠臣的如孫枝蔚〈朱矞三母

費太孺人貞節詩〉之一「節婦如忠臣所難非一死立孤能有成庶可光前史」

84以及吳嘉紀〈程寡婦歌〉

80 盧建榮〈從男性書寫材料看三至七世紀女性的社會形象塑模〉《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報》第 26 期1998 年頁 12 81 袁崇文(1595 年進士)〈黎烈婦傳〉載於屈大均(輯)《廣東文選》《北京圖書館古籍珍本叢刊》冊 117卷 15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康熙 26 年(1687)三閭書院刻本影印本1989 年頁 507 82 徐枋〈與葛瑞五書〉《居易堂集》卷 2頁 1 上下 83 李塨纂王源訂《顏習齋先生年譜》(附載於顏元《顏元集》)卷上「辛亥(康熙 10 年1691)37歲」條下冊頁 735 84 孫枝蔚〈朱矞三母費太孺人貞節詩〉《溉堂後集》卷 3《溉堂集》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頁 6 下

218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心志不改伊維寡婦忠臣忠臣識大義臨難往往致其身婦人脂口澤膚

十人九人腸肺愚節操曷繇自勵門戶胡能獨扶君不見程寡婦hellip夫死婦

不死祇緣黃口兒女須題攜85

等皆是而吳德功〈洪烈婦〉

山水毓貞媛乾坤鍾間氣鹿溪洪氏女少小知大義相攸郭阿奴二十

婚始字賦性靜而貞德容兼洵備百輛未盈門凶信忽傳至阿母默無

語阿爺言甚秘連理樹折枝比翼鳥分翅賢哉女聰明倉猝知其意

外聞薤露音聒耳夜不寐妾命實不猶君魂歸何處扯碎同心結滂沱

兩行淚膏木誰為容鉛華屏弗御身披侍嫁衣耳挂定盟珥欲效梁家

婦私將刀劓鼻欲效王氏妻親持斧斷臂全體遭毀傷所受反自棄

惟念夫遽亡不如從夫去生前不同牢死後共埋地擁衾臥空床絕粒

忘飲食急延良醫來醫來云不治切脈知血虧聞聲識腸碎娘勸啜茶

湯爺勸吃餅餌烈女誓弗肯含淚惻然對女子節不移忠臣心無二

兩語昔曾聞今豈易其志願娘勿悲酸願爺勿涕泗翹首盻蒼天婺星

空際墜頃刻魂歸陰不瞑張目眥鮮血兩腔填姑嫜來駭異面色猶如

生從容赴大隧性命弁髦輕巾幗鬚眉愧鹿溪諸紳耆拜迎擁塗次

鹿溪諸父老稱揚遍市肆滿路焚香楮兩部喧鼓吹名教獨扶持閨烈

千秋著一死重泰山兒女英雄類殉夫未嫁時奇節實非易彤管長流

輝貞珉謹泐記節孝採輶軒我忝與其事綽褉徵門楣旌表乞天賜」

(《瑞桃齋詩稿》全臺詩全臺詩智慧型資料庫)

〈洪烈婦〉雖為詩作然以五言古體長詩之體裁篇幅較長敘述事件前後

變化曲折詳盡其開端雖以客觀第三人稱發展中間模擬各色人物動作聲口將

烈婦絕食而亡的過程進行更長時間更具體詳細的描寫從主角的動作姿態醫

囑診脈親人的照顧死別的淒涼等刻劃出主角面對死亡從容不迫的形象而

「女子節不移忠臣心無二」「一死重泰山兒女英雄類殉夫未嫁時奇節實

非易」亦同樣以節婦比忠臣而以婦女死節或守節的選擇來與士大夫殉國與否

來相比擬而陳肇興〈題烈婦張沈氏殉節事〉(古體九解)

蔦蘿泛長風根莖無斷絕由來連理枝生死不相別君不見張烈婦慷

85 吳嘉紀〈程寡婦歌〉楊積慶箋校《吳嘉紀詩箋校》卷 12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頁349

219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慨殉夫勇且烈婦姓沈氏名心娘十八于歸張家郎舉案齊眉慕孟光如

膠如漆樂且未央忽忽五年載弄之璋二豎入室夫病於床求神問藥

淚睫承眶一朝怛化五內崩裂如沃湯大哭一聲氣結無語娣姒急申

救阿翁欲言不言淚如雨曰汝有孤兒在旦夕須哺乳長跪謝阿翁

妾心堅如銅兒生有祖累姑嫜妾身雖死兒可長夫沒無人侍巾帚妾身

不去誰為偶黃泉會有相見時升天入地妾從之明珠為夫斂綺羅為夫

裝執紼扶柩上北邱歸來拜姑泣媳身未亡如已亡綰我同心縷著我

嫁時衣孤燈耿耿酸風吹尺組畢命人不知人不知舉家奔救烏烏啼

生同衾死同穴青塚巢鴛鴦飛鳴自成匹謂予不信如曒日人慕婦烈

且貞我作歌戒貪生吁嗟乎女子仗義能殺身何迺國家多全軀保妻

子之庸臣(《雲林縣採訪冊˙藝文》頁 206)

陳詩第 1 段 1 至 6 句以比興開端以蔦蘿與連理枝來比喻生死不離的夫妻情

感並引出烈婦殉夫的主題第 2 段 7 至 14 句以客觀敘事觀點寫烈婦之姓名歸

寧夫家後的幸福家庭生活第 3 段 15 至 24 句寫詳細描寫夫婿病起不測以至於身亡

的經過作者善用人物表情刻劃其心理狀態如寫烈婦「淚睫承眶」寫家翁「欲

言不言淚如雨」極力寫喪夫喪子後悲慘的情狀第 4 段 25 至 34 句作者模擬烈婦

與家翁的對話以代言體各自表述殉死與否的考量第 5 段 35 至 43 句作者模擬烈

婦聲口敘述依禮安葬夫婿後從容殉死的過程第 6 段 44 至 56 句為事件收尾作

結敘事觀點一變為作者以第一人稱自述說明為此詩之創作動機將臣節與婦

節類比並提並以諷刺那些偷生忍辱臣子全詩敘事觀點多變人物情事介紹較

為完整情感神態刻劃細緻且以人物對話鋪陳情節頗具戲劇搬演效果

陳肇興(1831~)字伯康號陶村臺灣府彰化縣治(今彰化市)人為

清代中期臺邑著名文人《全臺詩》稱其「有個人心靈世界及理想抱負的抒寫

詩作的關懷重心亦往往與生民百姓密切相關在形式上陳氏習慣以長篇歌行來

抒懷言志詩作風格雄健豪邁」並稱其「肇興之詩胎息於杜甫可視為清

中葉臺灣文壇之『詩史』」

陳氏曾從鹿港拔貢廖春波讀書於彰化白沙書院和蔡德芳曾維精廖景瀛

合稱「白沙書院四傑」同治元年(1862)戴潮春事變拒絕戴氏之拉攏遂遁入武

西堡(今集集)之牛牯嶺山中是年 7 月謀刺戴氏失敗幾瀕於險境著有《咄咄吟》

220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一書詳錄戴案經過(參見全臺詩全臺詩智慧型資料庫)故其詩作有述寫現實

社會歷史風貌的企圖

林翠鳳曾舉陳氏《陶村詩稿咄咄吟》中的詩作分析其儒士的性格更以

其詩歌中不同時刻所追摩的前賢而得出其共同的特點始終堅定支持既有的朝

廷以及篤志排拒外來騷亂勢力並以為「陳肇興在顛沛流離中始終不移其為大

清朝廷臣民的立場」86同樣在文本中的作品亦表現出忠於君王朝廷之思想

許夢青〈自書吳烈婦傳後〉

誰能輕一死慷慨赴重泉不減忠臣節方知烈婦賢心爭秋月皎節勵

古松堅慚愧偷生輩雖生亦枉然(《鳴劍齋遺草》)

許夢青(1870~1904)字炳如又字荊石蔭亭泮名夢青號劍漁又號

雲客冰如高陽酒徒許氏為鹿港邑庠生其祖母賀太安人以節孝旌於朝

奉詔入祀彰化節孝祠其歷乙未割臺上書唐景崧又在日軍攻臺時隨練勇赴

八卦山抗拒抗日行為失敗後又逢四次家喪一生際遇曲折由官家子弟一變

為落拓文士《全臺詩》稱其「歷盡人世滄桑半生苦況盡託於詩」「以奔放

絕足之才為自由不羈之行遂一轉而為跌蕩詩人」可見其浪漫氣質許常安

評曰「雖時有浪漫 自由清狂豪放之作風然其實質乃具有嚴肅悽涼

寫實之社會骨格故其詩多為心底之聲時代之反映」(參見全臺詩全臺詩智

慧型資料庫)

許詩著重於烈婦慷慨赴死的義烈行為其以客觀評論方式開展將忠臣與烈

婦臣道與婦道相互比附所著重是烈婦行為在中國傳統倫理的道德價值而

其襲用詩歌中具文化意涵的文學意象如秋月古松在中國詩歌中皆為貞節幽

靜的象徵若《全臺詩》稱其「潛心詩文以舒胸中塊磊」則此詩以「慚愧偷生

輩雖生亦枉然」或可相彷彿則進一步以文本婦女尚能以死殉節而身為男

兒卻臨難茍免故詩作中往往有鬚眉男兒且不如之慨歎

86 林翠鳳〈從《陶村詩稿咄咄吟》看陳肇興之儒士性格表現〉《臺中技術學院學報》第 1 期2000 年 6 月頁 21

221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肆貞節烈婦的書寫反映漢文化移植臺邑的認同

中國大約在西漢末期儒家學說完成統一折衷諸子學說的目標墊定其在

漢朝學政界的絕對獨尊的權威地位而轉而以經學的形式面世成為後世中國

思想的主流87由於思想上的獨尊儒術漢以後的統治王朝也都以儒家經典為國家

教養人材的基礎因此後世士人的思想不免有儒家學說之色彩在不同程度上成

為儒家的信徒而儒學中所具備的現世務實群體的特質以及「內聖外王」

的人生實踐理想使得士人的眼光始終注視著百姓之福址關心人民的生計而

「風俗淳美」便是理想現世世界的基礎《詩經大序》「美教化移風俗」

《禮記樂記》「移風易俗莫善於樂」《荀子王制篇》「美風俗」《辭

海》也對風俗提出解釋「多數人之精神的一致表現歷時久遠型為定式足以

拘束個人之行為支配實際生活者也」88

而《漢書地理志》則進一步將風俗與聖王德政結合在一起以為百姓有五

常之性因為各地之自然環境與個人秉性氣質的差異因此各地的風俗便會隨自

然地理與人文背景的不同而有差異與此同時風俗又跟聖王的王教相關聯是

聖明君主展現教化的場域故云

凡民含五常之性而其剛柔緩急音聲不同繫水土之風氣故謂之風

好惡取捨動靜亡常隨君上之情欲故謂之俗孔子曰『移風易俗莫

過於樂』言聖王在上統理人倫必移其而易其末此混同天下一之中

和然後王教成也89

而由聖王至士大夫至百姓階級社會的層層影響傳播發展出中國傳統文化

中所謂由上而下風行草偃式的思考邏輯最典型的是杜甫「致君堯舜上再使

風俗淳」所展現的邏輯演繹而要如何由上而下這牽涉到前文所說的中國文化

特質中「內在超越」的要求因此王教在移風易俗的政策理念上主要乃是以『統

理人倫』為根本核心對淳美風俗的追求就會從最根本的人倫秩序的建立與維

87 劉靜貞〈劉向《列女傳》的性別意識〉《東吳歷史學報》第 5 期1999 年 3 月頁 3「儒家學說真正浸透漢朝的學政界確立經學的絕對權威其實已是元帝至王莽之世也就是到了前漢的最後五十年間原為諸子之一的儒家才完成其統一折衷諸子思想的目標而以經學的形式展現」 88 修訂本《辭海》下冊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41頁 3199 89 《漢書地理志》臺北鼎文書局1983頁 1640

222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持著手詩人作品中反覆出現的教化百姓移風易俗的追求往往伴隨著現實事

件中倫常綱紀的成立與破壞一起出現並成為一種執著的詠歎匯流入中國詩歌

的傳統文化90

烈婦鄭月娘生平首見周元文編纂之《重修臺灣府志》91傳文後更附有〈徵詩

小引〉一文並附上鳳山縣令宋永清等 18 位文人之徵詩作品康熙 47 年鳳山縣令

宋永清倡議當時臺灣官紳以鄭女為題進行創作由方志附有引文與詩歌原文可

見當是轟動地方之風雅盛事92《全臺詩》稱宋氏為「善察民情雅意文教頗有

宦績」(全臺詩全臺詩智慧型資料庫)既雅意文教則此次徵詩不免寓有教化

功能

《重修臺灣府志》所載〈徵詩小引〉記錄當時風雅的徵詩之舉93並註明主

要的目的是為了「青史不遺願徵詩而表著海天生色」可見徵詩活動除了是詩

人消遣怡情之舉也寄寓著希望能留下可供後人學習景仰的婦女典範書寫地方

史實的意圖謝貴文以為「可見發起人宋永清深受當時官員與文士的肯定與愛戴

他亦透過此徵詩活動提倡文風獎勵貞節達到以文學教化風俗的目的」94然此

徵詩之會透露出兩項訊息即文本之教化目的以及此會之後以鄭月娘為題之

詩作消聲匿跡可見文本題詠之對象若為平民百姓相較於前文陳永華女及鄭斌

女兩位烈婦可知其受到關注及賦予的意涵會隨之減少

《重修臺灣府志人物志》總共收錄了 18 首詩作95此徵詩之舉是康熙 47 年

90 歐麗娟《唐詩的樂園意識》臺北里仁2000頁 90「王教在移風易俗的成就上主要乃是

以『統理人倫』為根本核心因此對風俗的探討也就不外乎種種人與人之間的對應關係以及由

此衍生的社會秩序與人性特質的範疇」「標示出社會群體的生活感受與心靈狀態的一般趨向而

人人切身相關的行為依據和心靈歸屬的問題也包含在其中」 91 周元文《重修臺灣府志》卷 8〈人物志貞節〉臺灣文獻叢刊第 66 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頁 272後亦附有〈徵詩小引〉與諸詩原文為「鄭氏月娘者泉之南安石井人也年十九歸儒士王曾儒家曾儒食貧志學 甫閱年以病卒翁以貧故欲即葬月娘跪泣告乞得暫停眾謂夫死不忍恝 然常情也越數日語其翁願死從夫葬翁駭然囑鄰媼勸止月娘曰『吾當夫病劇時即以死許之義不可移』比後提防稍疏投繯而逝邑侯宋公嘉 其節通聞上憲獲褒獎焉侯親祭其墳額其廬曰『百年今日』蓋侯挽詩 有『百年今日乾坤老』之句也合葬依仁里內園路西」 92 徵詩之舉發生時間點為何學者以參與者之到卸任時間推斷以為康熙 47 年為確詳見王俊勝《清代臺灣鳳山縣詩歌研究》文化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2002頁 118-119 93 周元文《重修臺灣府志》卷 8〈人物志貞節〉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頁 272 94 謝貴文〈清代鳳山知縣宋永清的政績〉《高市文獻》第 18 卷第 1 期2005 年 3 月頁 38 95 第一首的作者為鳳山知縣宋永清康熙 43 年(1704)來臺任官《全臺詩》稱其「善察民情雅意文教頗有宦績工詩」第二首為臺廈道王敏政康熙 43 年(1704)至康熙 49 年(1710)來臺任官《全

223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發生距離康熙 23 年清朝平臺臺灣納入清朝版圖已有二十餘年南部的經營如

諸羅縣城衙署文廟學校皆有初步規模宦遊人士創作詩歌的風氣推動了

臺地的文風而諸詩於方志上排列的順序大概以官位高低來決定先後故內地

詩人作品排在前面而臺邑詩人作品排在後面這樣的情形呼應了前文所言臺灣

早期詩壇以遊宦詩人為主而臺邑有志於參與科舉的士人開始與清據初期的內

地統治階級進行交流與結合發展出初期的詩歌創作

除了籍貫生平不詳的張師文內地宦遊來臺的人士有 8 人所擔任有關文教

方面的官職如教授教諭等有 4 人而任職知縣的宋永清與任職臺廈道的王

敏政後世則對其有「善察民情雅意文教」「待人仁厚」「百姓賴以全生」等

關心民情之評價作者為臺邑人士則有 9 人大都具有增生廩生拔貢等鄉紳

身份施世榜更有「樂善好施」「農民咸受其利」等佳評扮演著臺灣地方民

間勢力首領的角色由此推知以鄭烈婦為題的徵詩之舉實具有地方輿論意見

的性質

而林華昌〈節婦鄭氏詩〉「獨挈綱常萬古寒」(壹頁 361)林氏為清康熙

43 年調任臺灣府儒學教授孫襄〈節婦鄭氏詩〉「扶植綱常吾輩事新詩題徧

海東天」孫氏為清康熙 37 年授福安教諭後改任臺灣諸羅縣為教諭李欽文〈節

婦鄭氏詩〉「輕生重節植綱常」(貳頁 40)李氏曾任福建南靖訓導張士箱〈節

臺詩》稱其「待人仁厚尤加惠原住民嚴禁通事社商之剝削濫派遇歲荒歉極 力為民申請賑恤百姓賴以全生」第三首作者為臺灣府儒學教授林華昌康熙 43 年(1704)來臺第四首作者為臺灣縣儒學教諭陸登選康熙 43 年(1704)至康熙 47 年(1708)在臺任官第五首作者為鳳山縣學教諭吳周禎康熙 42 年(1703)來臺第六首作者為臺灣諸羅縣教諭孫襄第七首作者為臺灣人陳聖彪康熙 47 年(1708)的副貢《全臺詩》稱其「善文工詩」第八首作者為張師文清康熙年間人生平不詳第九首作者為守戎張駥清康熙 47 年(1708)來臺任臺灣水師協標左營守備第十首作者為桐城人孫日高第十一首為臺灣府治東安坊人李欽文《重修臺灣府志》稱其「廩生」而《全臺詩》稱其「清康熙 60 年(1721)歲貢生曾任福建南靖訓導能文工詩」第十二首作者為張纘緒《全臺詩》稱其「清康熙五十年(1711)臺灣貢生」《重修臺灣府志》稱其「廩生」第十三首作者為張士箱《全臺詩》稱其「清康熙四十一年(1702 年)東渡來臺落居鳳山次年入鳳山縣學後為臺灣府學生員補增生廩生迄雍正十年(1732)五十九歲時成為歲貢生」為科舉業而移居臺灣鳳山第十四首作者為鳳山縣人鄭應球《全臺詩》稱其「性情耿介崇尚氣節」在朱一貴事件時為逃避朱氏同黨招募「夜晚攜妻子遁逃」可知當時鄭氏政治傾向是站在清朝政府一方又稱「主掌縣書院教席長達十餘年有益地方文教甚多」可見著重於民間百姓教化培養文風第十五首作者為臺灣諸羅縣人鄭鳳庭《全臺詩》稱其為「清康熙年間廩生」第十六首作者為康熙年間臺灣增生鄭煥文生平不詳第十七首作者為臺灣縣人施世榜為康熙 36 年(1697)拔貢《全臺詩》稱其「樂善好施興築水圳農民咸受其利」第十八首詩作者為鳳山縣人李廷綱只知其為康熙年間人生平不詳以上為鄭烈婦詩歌相關作者下文引詩處對作者即不再進行介紹

224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婦鄭氏詩〉「 風謠傳海內千古尚相看」(壹頁 425)張氏於乾隆 2 年出任漳

州府學訓導王敏政〈節婦鄭氏詩〉「苦節高風重栢舟輶軒問俗首先求」(壹

頁 362)

王氏於康熙 43 年移分巡臺廈道前列作者皆以烈婦鄭月娘為主題著重於女

子實踐德行的價值足以為後世樹立以生命維護綱常倫理的典範如王敏政所言

「問俗」帶有濃厚的移風易俗的目的乾隆年間六十七〈弔五妃墓〉 島嶼最後

昭英烈頑廉懦立蠻婦貞」(貳頁 247)六十七於乾隆 9 年以戶科給事中奉命

巡視臺灣朱澐〈李節孝〉「聖朝傳採柏舟篇海外旌揚李母賢」(貳292)

朱氏於乾隆 12 年調任鳳山縣訓導秦定國〈五妃墓〉二首之二「海表觀風

題墓道陽秋有筆墨痕新祇緣千古綱常係豈獨傷心弔五人」(參頁 147)

同治朝林豪〈詠臺陽古蹟十二首五妃墓〉「何幸教化行閨門」(《臺灣詩鈔》

卷 5頁 106)將閨門的教化與五妃事蹟結合起來於是這個單一的歷史事件便被賦

予移風易俗實踐聖王政教的任務這作品也就隱含出政治教化的色彩

道光咸豐年間劉家謀〈海音詩〉一百首之九九「匆匆六甲光彤史況沐

皇風二百年」(伍頁 308)劉氏於道光 29 年調臺灣府學訓導劉氏自註的詩序

並言 「今入版圖將二百載矣列聖相承昭然禮法有不共被涵濡哉近周光邰明

經欲輯臺郡節烈勒成一編誠盛舉也」劉氏歌功頌揚清政府以為臺邑經兩百

年教化婦女貞節德行的培養成果斐然以統治階層的角度來考量兩位烈婦之行

為價值頗具政治意涵道光年間施瓊芳〈題全臺闡幽錄〉二首之二「寡鵠貞

鴛萃一編旌祠會錫九重天依然婦誥回鸞及能使夫名附驥傳彤管有人風繼

起碧霄終古月難圓誰言婉嬺煢煢質已握興頑立懦權」(伍頁 381)

第 2 首點明此書所收人物並足堪為天子旌表之節婦貞女女子能實踐婦德

同樣也能澤被家門為夫婿增光而書中足為後世楷模者其人生卻都是坎坷不

幸的7-8 句寫出書寫權力之本質原本這些女子是柔弱貞順的卻因此書而得以

傳世施氏曾銓選六部主事前述詩人則將貞節烈女之節操德行與政權教化結合

在一起政府的旌表立祠的表揚機制使女子的高貴品行不至淹沒不彰而女子

建立閨門的行為典範可以建立淳美善良的風俗但「興頑立懦權」則頗有思考

225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的空間此四字除了建立符合倫理綱常的行為準則外還要堅強百姓們的意志

在危難時能用最大的犧牲包括生命來維持理想的存在而這理想的內涵則

隱含著統治政權的延續與護衛

余英時分析漢代循吏在文化傳播中所扮演的角色與作用他將中國文化分為

大小傳統並解釋「大傳統或精英文化是屬於上層知識階級的而小傳統或通俗

文化則屬於沒有受過正式教育的一般人民」96而漢代循吏則扮演了文化傳播者的

角色之所以如此余氏指出因為循吏是親民之官「循吏」之名始於《史記》的〈循

吏列傳〉從此成為中國正史列傳的典型至《清史稿》依然沿用余氏更言

漢代的大傳統以儒教為主體而儒教的基地則在社會而不在朝廷因此循

吏在發揮『師』的功能時他事實上已離開了『吏』的崗位他所奉行的

不復是朝廷法令而是大傳統的中心教義由於中國的大傳統並非寄身於

有組織的宗教所以它的傳播的任務才落到了俗世人物的循吏的肩上漢

代大傳統的傳播者借用《周禮》的名詞可稱之為『師儒』循吏便是以

『師儒』的身份從事『教化』工作的97

而文本尚有擔任教諭提督學政訓導等教育行政工作之創作者清廷的中

央教育制度中央最高教育行政機關為國子監其下設有祭酒司業等教官總理

監務以及博士助教學正學錄等各級教員在地方教育行政上各省設提

督學道擔任地方教育的最高行政官員以負責學校事務政風及科舉等事務

雍正 4 年(1726)提督學道改稱提督學政在地方官學上設有府學政使府提調

府儒學教授州學正縣儒學教諭府州縣下設立縣訓導以掌管地方教育事

務98

而臺灣清據初期隸屬於福建省由福建提督學道統理教育事務但因臺灣海

外孤島路途遙遠改由分巡台廈兵備道兼理學政康熙 23 年(1684)改由臺廈兵

備道兼任朱一貴事變後改由巡臺御史負責至雍正 5 年(1727)改為巡臺漢御史

96 余英時〈中國古代死後世界觀的演變〉載於《中國思想傳統的現代詮釋》臺北聯經出版社1993頁 168 97 余英時〈中國古代死後世界觀的演變〉載於《中國思想傳統的現代詮釋》臺北聯經出版社1993頁 198 98 參見種村保三郎《臺灣小史》臺北武陵1991山崎繁樹《1600-1930 臺灣史》臺北武陵1995連橫《臺灣通史》臺北幼獅1977

226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管理乾隆 17 年(1752)則改由巡臺臺灣道兼任光緒元年(1875)改由福建巡撫兼管

光緒 13 年(1887)設臺灣省後由臺灣巡府兼任掌管臺灣教育事務知縣負責地方

教育事務由此可知臺灣學政與官政相結合之特質99

而關於教育行政的最高指導原則順治 9 年(1652)頒六諭計為「1孝順父

母2尊敬長上3和睦鄉里孝訓子孫5各安生理6莫作非為」100

姜添輝以為「由其內容可窺見其重心在於強調傳統文化的倫常思想以及安本分

的觀點並藉由這些觀點的灌輸以達社會安定的目標」101康熙 9 年(1670)頒佈聖

諭廣訓十六條計有

1敦孝悌以重人倫2篤宗教以昭雍睦3和鄉黨以息爭訟4

重農桑以足衣食5尚節儉宜惜財用6隆學校以端士習7黜

異端以崇正義8講法律以儆愚頑9明禮讓以厚風俗10務

本業以定民志11訓子弟以禁非為12息誣告以全善良13

完錢糧(租稅)以省催科(裁判)14戒匿逃以免株連15聯保申

以弭盜賊16解仇忿以重身命等102

除了順治朝所強調的倫常價值觀外並將關注範圍擴大到文化習俗以及社

會規範等層面可以窺見清廷教育行政的最終目標是欲藉由教化途徑以安定社

會光緒 29 年(1903)張百熙等在〈奏定學堂章程〉中提出「至於立學宗旨勿論

何等學堂均以忠孝為本以中國經學為基礎俾學生心術依歸為正」103以至於

光緒 32 年 5 月 2 日清廷公佈的欽定學堂章程第一類是忠君尊孔第二類是尚

公尚武尚實可知清代由內地派遣至臺灣的教育官員實肩負思想教化之重

責大任其主要之任務為導正並建構臺邑人民正確之政治立場與政治意識創作

者日夜身處其氛圍中將其投射於其所創作之主題詩歌中似為合理之解釋

顧炎武論「秦紀會稽山刻石」指出「然則秦之任刑雖過而其坊民正俗之意

99 參見盛清沂王詩琅高樹潘《臺灣史》臺北眾文1988 年種村保三郎《臺灣小史》(臺

北武陵1991)邱奕松《嘉義縣志教育志》嘉義嘉義縣政府1991連橫《臺灣通史》

臺北幼獅1977 等 100 宋鼎宗等《全臺首學資料彙編》頁 61臺南臺南市立文化中心1997 101 姜添輝〈教育社會學觀點的清朝時期臺灣官方儒學的發展與特性〉《臺南師院學報》第 34 期

2001頁 292 102 種村保三郎《臺灣小史》臺北武陵1991頁 151 103 雷國鼎《教育概論》上冊臺北教育文物1976頁 80

227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固為始異于三王也」(《日知錄》卷十七)則中國自秦始皇起便有統治階級提倡禮

教以矯正民間各地不良風俗的政治措施文本創作群共 69 人共有 20 位具有從內

地遊宦臺邑的背景其中官職包括擔任臺邑各地教諭知縣巡臺御史提督學

政訓導等居多而臺邑文人亦具鄉紳背景文本中反覆出現蘊含政治意涵與宣

揚文教的意識

伍對內地與臺邑的指稱反映中央政權與地方邊陲的對峙

清代臺灣貞節烈女詩中出現以內地為中心以臺邑為邊緣之論調例如康

熙朝江日昇〈贊寧靖王朱術桂與五妃殉節二絕〉二首之一「天地乾坤無可寄

飄然海國全其身」(貳頁 28)臺廈道王敏政〈節婦鄭氏詩〉「鬚眉長樂嗤青

史巾幗共姜壯海洲」(壹頁 362)此詩為康熙年間王氏應徵詩之會為鄭治時期

禮官鄭斌女為寫的作品第 4 句稱鄭斌女事跡足以為「海洲」壯事氣勢壯盛

其臺地為「海洲」意指海外神洲顯現出以內地為世界中心點而以臺邑為邊

垂的論點

諸羅諭孫襄〈節婦鄭氏詩〉「扶植綱常吾輩事新詩題徧海東天」(壹頁

367)此詩亦為應徵詩之舉最後一句「新詩題徧海東天」臺邑與內地一水之隔

又處內地東方稱「海東天」可說是其地理位置的說明范咸〈弔五妃墓十二絕

句〉十二首之五「可憐椎髻文身地」(貳頁 258)其它相關文本有以鄭氏王朝禮

官鄭斌女為題之作品

康熙 13 年內地爆發三藩之亂鄭經趁機響應出兵同時將明朝續順公沈瑞接

到臺灣並以禮官鄭斌之女許配之鄭經將明朝王公遷往臺灣並幫助其建立家

庭除了昭示臺灣鄭氏為延續明朝皇權的正統地位外也為了隴絡人心凝聚在

臺灣的明室力量可以說沈鄭兩氏的聯婚是帶有強烈的政治色彩這段婚姻幾年

後卻遭到重大的打擊鄭經去世後鄭克塽繼位親信馮錫范攬權內部局勢日

益混亂身為流亡王公的沈瑞被誤認為身懷鉅資並因此招禍被馮錫范以反間

228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謀逆案件遷連104

父子被殺家屬被囚當沈瑞一家受禍時禮官鄭斌向鄭克塽求情為女兒

開脫並得到首肯就在鄭家父母將女兒救出虎口後得知詳情的鄭女卻毅然決

然決心與丈夫共赴家難並在處理完殉死家人的後事後從容自縊殉夫這件事

在當時引起很大的迴響不論身份貴賤聽聞此事的人都為此感動流淚康熙 23

年清朝佔據臺灣後總督姚啟聖並奏請封誥鄭氏「一品夫人」都統張夢吉並差人

將沈氏一門受難的棺柩送返京安葬105

咸豐朝陳維英〈一品夫人〉(鄭斌女 沈瑞妻)四首之四「鸞章一旦下東都

油壁香車離海隅」(伍頁 182)史載清據臺灣後將沈瑞遺體移葬內地想必鄭

女也隨之移葬故有「油壁香車離海隅」之說而以海邊一角指臺地將其邊緣

化之地理觀可知劉家謀〈謁五妃墓〉二首之一「那知瘴海千重外尚有紅顏

識報恩」(伍頁 319)再如道光年間施瓊芳〈題全臺闡幽錄〉二首之一「海濱

鄒魯風堪采軒使曾勞女史詢」(伍頁 381)施氏為《全臺闡幽錄》題詩書中

多錄臺地節烈女性有為清代臺灣女性寫史的目的詩中稱「海濱」以內地為中

心以臺邑為邊地的意向明顯

王凱泰《臺灣雜詠續詠》十二首之五「故王一去五妃陪海外黃沙賸

幾堆」(《臺灣雜詠合刻續詠十二首》頁 50)同治朝林豪〈五妃墓〉「海角年

年長相守」(《臺灣詩鈔》卷 5頁 93)熊佐虞〈五妃墓限支韻〉「黃土荒題海上

碑」(《臺灣詩鈔》卷 5頁 93)以及光緒朝唐景崧〈五妃墓限支韻〉「海上鵑啼

悲玉帶」 (《臺灣詩乘》卷 5頁 209)周長庚〈拜五妃墓〉「頸血不膏中土鐵

墓門長咽落潮聲」(《臺灣詩乘》卷 5頁 214)

周長庚(1847~1888)號辛仲又號莘仲福建侯官人光緒 10 年(1884)由建陽教

諭調署彰化教諭光緒 14 年發生施九緞以索焚丈單為名的圍城之變周氏因為民

104 蔣師轍《臺游日記》卷 1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7臺灣文獻叢刊第 6 種頁 30記載「康熙二十一年福建總督姚啟聖用間諜陰散其黨約偽賓客司傅為霖內應事洩為霖遇害」丁曰健輯《治臺必告錄》卷 1頁 77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9臺灣文獻叢刊第 17 種記載「行人傅為霖密約十三鎮同日發難事泄錫範並搆陷續順公沈瑞而有其貲人心益失國軒居臺而被刺者再皆姚啟聖所使也 105 事詳見江日昇《臺灣外記》卷 9臺灣文獻叢刊第 60 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

229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請命受誣以致「一官拋擲落拓終身」彰化人士「頌公之德而不衰」周氏

讚揚五妃之死為「頸血不膏中土鐵」以清朝鐵蹄為「中土鐵」相對而言臺邑

為世外之地可知而另一方面五妃成為臺邑歷史人物而非中土人物的意涵就更

為明顯了

本節所述及這 11 位作者中王敏政為康熙朝內地旗人孫襄為康熙朝內地人

陳維英為咸豐朝臺地人施瓊芳為道光朝臺灣縣治人林豪活動於同治朝左右金

門人周長庚為光緒朝內地人熊佐虞光緒朝內地人唐景崧光緒朝內地人生

存年代分佈清朝早中晚各期籍貫有大陸內地也有臺地人士由此推測以邊

陲之姿態而與內地中央相對似乎是清代士人普遍之觀點

黃國昌以為「中國意識」可以分析成六種互相關聯的觀念他舉出的第二種

觀念就是「『世界中心』的地理『中國意識』」「中國人把自己居住的地方視為

世界的中心而以其它地方都是世界的邊疆」106 莊勝全在以康熙朝四位內地親

歷者的觀察內容研究得出「遂使以中國本土為中心的世界觀得以大行其道中國

的文化邏輯逐步套用在對台灣的印象上」107

李國祈在對清代臺灣政治發展史的研究提出「臺灣自康熙時期歸入清帝國

版圖後雍正以降清廷所推行的政策則為使其內地化其目的在使臺灣變成

中國本部各省的一部份108」李氏為所謂的「內地化」乃中國中央政權及傳統典章

制度在臺灣這個邊疆地區的普及與擴張的過程「內地化」就是在政治上「中國

化」在文化上「儒家化」109並以為「大體而言及十九世紀其(臺灣)西部已

開發地區內地化幾已完成」然而我們參照前列詩人之作品即便在李氏所認

定已「內地化」的時期不論其為內地文人或臺邑文人其詩作中乃反映出臺邑

的邊陲位置亦即臺邑被歸為中國一省後其地理位置的觀念仍屬於遠離核心

的邊陲

106 黃國昌《『中國意識』與『臺灣意識』》臺北五南1995頁 12 107 莊勝全〈清康熙朝臺灣印象的轉變以四位親歷者的觀察為例〉《臺灣風物》第 56 卷第 3期2003 年頁 32 108 李國祈〈清季臺灣的政治近代化開山撫番與建省(1875-1894)〉《中華文化復興月刊》第 8卷第 12 期1975 年頁 5 109 李國祈〈清代臺灣社會的轉型〉《中華學報》第 5 卷第 3 期1978 年頁 148

230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然而我們以為文本中雖有臺邑居邊陲之政治意識然其以臺邑貞孝節烈女子

為主題仍是「在地認同」之詩學實踐其雖大量融合中國傳統詩學文化的意涵

與典故然最終目的之一仍是構築臺邑貞節歷史故我們認為其「臺邑邊陲化」

之特質可以引用鄭志明教授的說法加以解釋「所謂自在性格是指文章主體可

以從容地與外來文化相結合以開放的心靈來解消各種衝突情境讓主體文化無

處而不自在承認其邊陲的角色就是要解消邊陲的悲情心態不必向世界的核

心靠攏也不必向中國的核心靠攏脫離了核心的意識宰制自安於邊陲不是

偏安的心態而是無所求於核心以主體的自主性來迎接來自核心的各種挑戰110」

雖然鄭教授所提的是臺灣儒學發展的問題但從文本中看來不論是內地詩

人或本土詩人在接觸到臺邑本地題材時或多或少都會進行內地化與本土化的衝

突與融合而作品最終的主體性還是會回歸於創作場域之在地認同例如陳昭瑛

在〈論台灣的本土化運動〉一文中指出早期的「台灣意識」並未與「中國意識」

衝突甚至是重疊在一起有著相互定義的關係「由於臺灣人是以中國為父母

之國台灣意識自然也以中國意識為起源中國文化漢民族的特有生活方式在

台灣的樣貌是形成『中國式台灣意識』的文化基礎」111而由上文可知所謂「中

國式台灣意識」其地理觀念乃以中國為世界之中心而臺灣為邊陲之地

由於本節文本的作者群有 3 位清代中期的臺邑人所以我們可以推論最遲

在清咸豐道光年間臺邑詩人的地域意識其實已被完整教化出「中國意識」了

而 8 位內地詩人的作品中反覆以「海角」「海國」「海上」的空間述語強調臺

邑相對於核心的「邊陲」地位不斷灌輸與強調台地附屬內地的地理概念即統

治階級的角色為清朝政府

陸小結

縱觀上述所論文本創作活動實有許多政治元素清代考據學風盛行余英

時所言多學為識之學風由內地傳入臺灣專注於客觀知識從詩歌形式發展為

110 鄭志明〈臺灣儒學本土化的發展方向〉載於《第二屆臺灣儒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臺南成功大學中文系1999頁 655-679 111 參見陳昭英《臺灣文學與本土化運動》臺北正中書局1998頁 101-181

231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詩文融合詩序詩註比例增加且內容多為客觀現實事件的敘述可知其對外

在世界的關注而文本創作群的遊宦背景使其關注於教化與移風易俗前述余

英時對中國循吏之分析與清朝《通典》對知縣之職責描述可為舉證而作者若

無官員身份則為臺邑地方儒學鄉紳或與地方官府關係良好或掌地方書院

負有教育子弟之責任而文本所題詠之主題部份具官宦背景或受禍於政治事

件兵亂政治勢力等直接間接造成主題事件的發生

而大部分主角皆與朝廷旌表官修方志等政治活動相關聯而在文本中的象

徵隱喻中女子貞節類同於清政權女子抵抗外來力量的侵略象徵捍衛主權的

存在宣示清朝統治之正當性與合法性而臺邑邊緣言論則反映中國文化融入

臺灣社會整個內化過程的完成清代臺邑文人已接受臺灣為中國領地之一部份

王建曾以今文《尚書》為文本論析西周王朝政治意識中的合法性理念112其得出

的結論有「國家政治疆域的傳承與統一意識」「政治統治權威的合法傳承」「批

判和推翻暴君暴政統治的變革意識」等

雖然尚書是官方性質的文書有別於文本之私人創作但兩相比較可以觀

察出兩者相似處如本文所提出之「五妃詩墳墓之意象反映明政權走向滅亡與結

束」「民變烈女的歌頌反映創作群對清廷統治權的支持與肯定」則與李文所提「政

治統治權威的合法傳承」何其類似而「對內地與臺邑的指稱反映中央政權與地

方邊陲的對峙」則除了如王健所言之「國家政治疆域的傳承與統一意識」「中華

文明hellip即使某個王朝滅亡了後繼的王朝以其合法繼承者的身份完全承襲前朝

的政治遺產完成統一拓展天下疆域的合法政治使命」113因為本文創作群特定

之時空背景深一層反映出所謂天下疆域「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

非王臣」實隱藏著中央與邊疆之對峙114而本文前述所言之三種群體意識實為「漢

文化移植臺邑」政治操作的基礎而我們亦可解析創作群如何合理化清廷統治臺

灣的政治權力

112 王健〈論西周王朝政治意識中的合法性理念mdashmdash以今文《尚書》為中心〉《江海學刊》第 6 期

2003 年 113 同前註頁 141 114 中國商周時代還未出現中國與四夷對應的指稱一直要到「自東周以來才以南蠻北狄東

夷西羌相對而言為言」參考于省吾《釋中國》王元化主編《釋中國》第 3 卷上海文藝出版社

1998頁 1517

232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引用書目

一傳統文獻

丁紹儀《東瀛識略》臺北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7臺灣文獻叢刊第 2 種

王必昌《重修臺灣縣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臺灣文獻叢刊第 113

江日昇《臺灣外記》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臺灣文獻叢刊第 60 種

朱仕玠《小琉球漫誌》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6 臺灣文獻叢刊第 3 種

周元文《重修臺灣府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臺灣文獻叢刊第 66

林焜煌纂《金門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臺灣文獻叢刊第 80 種

陳文達《鳳山縣志》臺北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臺灣文獻叢刊第 124 種

《清一統志臺灣府》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臺灣文獻叢刊第 68

陳壽祺《福建通志臺灣府》臺北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臺灣文獻叢刊 84

許南英《窺園留草》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2臺灣文獻叢刊第 147 種

連 橫《臺灣詩乘》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臺灣文獻叢刊第 64 種

《欽定平定臺灣紀略》臺北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臺灣文獻叢刊

第 102 種

《碑傳選集》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6臺灣文獻叢刊第 220 種

《臺灣通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2臺灣文獻叢刊第 130 種

蔣師轍《臺游日記》臺北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7臺灣文獻叢刊第 6 種

盧德嘉《鳳山縣采訪冊》臺北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 臺灣文獻叢刊第

73 種

二近人論著

王俊勝 2001《清代臺灣鳳山縣詩歌研究》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全臺詩編輯小組 2004 《全臺詩》(1~5 冊)臺南國家臺灣文學館

233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234

江寶釵 1999 《臺灣古典詩面面觀》臺北巨流

余英時 1993 《中國思想傳統的現代詮釋》臺北聯經出版社

洪順隆 1998 《抒情與敘事》臺北黎明文化

許麗芳 2007 《章回小說的歷史書寫與想像以三國演義與水滸傳的敘事為例》臺

北秀威資訊科技

許玉青 2004 《清代臺灣古典詩之地理書寫研究》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硏究所

碩士論文

許東海 2003 《女性帝王神仙先秦兩漢辭賦及其文化身影》臺北里仁書局

畢恆達 2001 《空間就是權力》臺灣心靈工坊

陳昭英 1998 《台灣文學與本土化運動》台北正中書局

張孟珠 2002 《清代貞節的實踐及其困境》國立中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葉嘉瑩 2000 《清詞散論》台北桂冠

葉嘉瑩 2000 《漢魏六朝詩講錄》台北桂冠

黃國昌 1995 《『中國意識』與『臺灣意識』》臺北五南

楊積慶箋校 1980 《吳嘉紀詩箋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歐麗娟 2000 《唐詩的樂園意識》臺北里仁

鮑家麟編 1992 《中國婦女史論集》臺北稻香出版社

  • 文本有以明皇室在臺殉節之五妃為題的作品五妃本事參見江日昇《臺灣外記˙弁言》丁紹儀《東瀛識略》等皆有記載江日昇站在清朝統治者的立場對鄭氏王朝一直視之為謀逆亂臣但對殉國而死的寧靖王則抱著頌揚的態度而追隨寧靖王殉死的五妃則稱讚其為「且五姬慷慨輕生氣勝男子而臺灣之山川草木能不因此而增光乎」可知五妃殉節之歷史地位與道德價值在清康熙年間即已確定
  • (《雲林縣採訪冊˙藝文》頁206)
Page 27: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ir.lib.ksu.edu.tw/bitstream/987654321/13221/2/21%D... ·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 曾玉惠 ∗ 摘要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或是人們活動的背景它一方面滿足人類遮蔽安全與舒適的需求一方面更展

現了人們在某時某地的社會文化價值和心理認同」75於是由五妃所代表的明朝

政權就被詩人們所題詠的五妃墓永遠的鎮壓了結了變成一個歷史的符碼

永遠封存在時間的長河之中

那些試圖推翻新政權的反清復明的思想隨著五妃事件進入臺地人民的集體

記憶五妃墓成為一個勝景古蹟也成為對前朝追弔哀念的象徵被放逐至另

一個另一個世界如同人們永遠不能起死回生明政權也被封於古墓之中進入

歷史一去不返了如此我們可以解釋清政權對殉節明朝的寧靖王與五妃的善

意我們由此也可以解讀終清一朝詩人對五妃事件的題詠內涵

參民變烈女的歌頌反映創作群對清廷統治權的支持與肯定

文本反映創作群對主角人物命運之探索與思考著重於人物與政治千絲萬縷

的聯繫從而表現出臺邑明清兩代統治集團的抉擇與判斷

清乾隆林爽文事變中有劉烈女殉節事劉氏生平見諸臺邑地方志乾隆 53 年

之《欽定平定臺灣紀略》記劉女殉節事76此文以奏聞之敘述口吻簡明扼要陳述事

件之來龍去脈與方志傳文不同並無穿插人物自剖心志之獨白文末評論烈女

行蹟並懇請旌表彰顯更可見此文之用途乃對上奏聞之作

賀伯代所撰〈烈女劉滿姑傳〉77文章增加了劉氏家族中另一烈士之述寫即

劉亨基之子挺刃護父之烈舉而劉女見大勢已去奔赴小池也增添了旁人勸阻譬

解之言劉女之回答則顯見其智慧識見豐富了烈女人物內涵而臨死之前劉

女與賊人之衝突則化為對話表現之賊言充滿恫嚇意味而劉女回答「我名家女

豈懼死乎汝等生當太平甘為逆亂官軍至碎屍萬段矣」則完全站在統治

階級立場發聲

75 畢恆達《空間就是權力》臺灣心靈工坊2001頁 2 76 《欽定平定臺灣紀略》卷 62頁 998 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臺灣文獻叢刊第 102 種 77 《碑傳選集》(四)臺灣文獻叢刊第 220 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6頁 557

215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首先《彰化縣志》中劉女之死乃在懼怕受辱而此文則自言為「名家女」

稱對方「逆亂」則烈女與賊人之對抗已提昇為國家與叛逆份子的對立而前

面各志文所未有之「官軍至碎屍萬段矣」更充滿為清政權宣傳劉女已轉為

國家發聲器之角色可知劉滿姑之旌表入祠備受朝廷重視其政治意涵不言

可喻而前面志文始終保存著劉女被虐殺之記載於此文被刪節可知對人物之

悲憐所引發對人生命運之思考認知已非此文所著重者光緒年間之《臺灣通志》

對烈女之記載則轉為簡單扼要僅為事件重點之交代78 但劉女殉節事發生於

清朝中期一直至清末雖詳略有別然仍保留對此人物之記錄再加上旌表之

慎重其事入祀與建祠皆為官方主導故可視為地方志書建構臺地女性貞烈典範

以加強對臺政治控治力量之典型範例

清乾隆年間的錢唐諸生陳裴文〈劉烈女〉以林爽文事變中遇難烈女劉滿姑為

戀父必甘白刃蹈滿姑死烈刃死孝罵賊不畏遭群凶滿姑死孝還以忠

三尺刀光一尺水滿姑知生不知死君恩隆祀臺灣城滿姑雖死仍如生

史乘千秋載奇節劉郡丞女年十七(參頁 167)

此詩以客觀觀點敘事前 8 句為兩兩相對之對句第 1357 句寫烈女殉

節獲旌之關鍵過程因戀父未能及時離開兇地因罵賊而遭難先為刀傷後跳水

而死事平後受君王旌表更得入官祠受後世香火第 2468 句則重複相同的

句式每句僅更動數字重點在強調人物的行為價值末 2 句則寫其精神生命的

不朽傳世全詩偏於主觀評論對人物事蹟僅為概括重點說明陳斐文生平不詳

但為內地詩人無疑至嘉慶年間蕭綸也有〈臺灣三仁詩〉詩文如下

臺灣淨掃無風塵天子下詔褒三仁三仁何姓氏一為壽同春淡水縣丞

老幕賓丞亡攝官克復城出兵勦賊死賊營其一嶺南客 國子生寓彰

化糾義民其姓李氏喬基名守鹿仔港有成績戰牛馬莊終殞身 同時

見此二義士一弱女子尤絕倫滿姑年十七父曰劉郡丞賊先執丞次脅

姑 姑不受辱泣且嗔蹈河不死罵益烈白璧雖碎聲錚錚是三人者微且

輕非將非吏非守臣身雖死義分甘沉淪幸遇天子大聖明幽遐必矚

78 《臺灣通志》〈資料(二)文職冊〉臺灣文獻叢刊第 130 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2頁 804

216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名教是敦曰此三人縱疏賤磊落大節宜弔旌詔建祠宮楹桷維新有

司歲時祀以特牲為問蟻賊起事辰士民奔走婦女被掠何無一人能

及此三人吁嗟乎人人且有忠孝情盍至三仁祠下一聽天子命祀之恩綸

(肆頁 234)

蕭詩體裁為歌行體篇幅較長以客觀第三人稱觀點敘述夾有議論與抒情

對人物身份背景以及事件發生的經過有詳細的描寫三仁者稱三位在事變仍稟

持著節操正義剛強不屈奮勇抗賊的義士而清政府在民變平定後下詔褒揚

三人並興建三仁祠命地方政府歲時節令予以祭祀後世永念

而這三位義士身份背景各異第一位名叫壽同春事變發生時為淡水縣丞的

幕賓年紀已經大了在縣丞遇變身亡他危亂中一肩擔起責任率兵勦賊不

幸死在賊營第二位名叫李喬基為寄寓彰化的內地人具國子生身份在亂事

中集結民間力量變頗有成績但不幸在牛馬莊戰死第三即是劉郡丞之女蕭

氏對劉滿姑的敘述最為詳盡也許是因為劉氏的事蹟最具傳奇色彩對於三仁

事件的價值與清政府褒揚的動機在作品中也進行討論蕭詩雖為文學作品實

已具記史的作用且歌行體句式長短自由用語淺白尤利於傳播蕭綸據《全

臺詩》所載「字子山江蘇太倉人嘉慶年間(1796~1820)貢生著《樊村草堂

詩集》」」(全臺詩全臺詩智慧型資料庫)

然則寫臺灣烈女劉滿姑的兩位詩人皆內地人士而劉烈女為內地官宦之女

隨父赴任而喪命於臺邑因此而成為臺灣列女歷史其中一員然為何以劉女為詩

者臺邑詩人缺席此可疑之處

劉滿姑罵賊不屈而為亂兵所殺後為清廷封為三仁並下詔建祠祭祀宣示

著清朝統治權的正當性與絕對性褒揚滿姑罵賊而亡的義烈行為足以教育臺地

民眾必須忠於清朝反覆一再灌輸教育臺地百姓必須遵從的政治歸屬盧建榮曾

提出「一位漢人婦女絕不容許異族染指其身體於此漢女身體是一種漢人國家

主權的隱喻」79林爽文民變雖非漢胡之對立與衝突但劉女為清廷官吏縣丞之女

對抗的是民變中的暴民此對立衝突也隱含兩種政治勢力的對抗包括兩個群族

79 盧建榮〈從男性書寫材料看三至七世紀女性的社會形象塑模〉《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報》第 26 期1998 年頁 18

217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對物質包含食物土地性等各種資源的佔有與爭奪這點與中國歷史上漢胡勢

力對立的性質相當

因此我們可以這樣推定劉女的身體成為清治臺地權力的展現場烈女力拒

事變外在武力侵辱隱喻著清廷對臺地的所有權不可被被侵犯劉女死前面對侵

犯的態度與言語以及死亡方法的描述這樣剛烈行為的極度刻劃與突顯使劉

女抗暴的決心與影響力大為提高促使臺邑男性興起女子猶能如此保家衛國身

為男兒怎可不奮發而這種百姓為國犧牲意識與認知的養成對統治階級而言

實是鞏固政權一個重要的手段故可窺知劉滿姑事跡之所以能受到清廷大家宣揚

的潛在原因80

又如陳維英〈為王樹生明府題姊姒三節圖〉「乾坤存王氣女子識綱常人

是松梅竹心如冰雪霜後先三不朽生死一齊香況我鬚眉輩貞忱豈可忘」

(伍頁 199)反覆陳述著女子之所以能實踐綱常倫理是因為統治階級教化百姓成

功而女子都能夠捨生取義況且我們鬚眉男兒報國犧牲豈能後人陳詩服膺統

治階級的意識型態而此統治階級則為清朝廷

中國傳統上有士人殉國與女子殉節被類同化的傾向故詩歌書寫殉節的烈

婦也常別有隱喻如明朝末年已有士人以婦女死節或守節的選擇來比擬士大夫

殉節與守節的問題以臣殉國如婦殉夫者如晚明袁崇文〈黎烈婦傳〉云「臣事

君與婦事夫論者嘗相提其義皆取於致命遂志」81以及徐枋〈與葛瑞五書〉舉時

人的說法「殉節為易守節為難為烈婦易為節婦難」82顏元云「明末死節

之臣閨中義婦耳」83亦有士人為詩引節婦來比喻忠臣的如孫枝蔚〈朱矞三母

費太孺人貞節詩〉之一「節婦如忠臣所難非一死立孤能有成庶可光前史」

84以及吳嘉紀〈程寡婦歌〉

80 盧建榮〈從男性書寫材料看三至七世紀女性的社會形象塑模〉《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報》第 26 期1998 年頁 12 81 袁崇文(1595 年進士)〈黎烈婦傳〉載於屈大均(輯)《廣東文選》《北京圖書館古籍珍本叢刊》冊 117卷 15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康熙 26 年(1687)三閭書院刻本影印本1989 年頁 507 82 徐枋〈與葛瑞五書〉《居易堂集》卷 2頁 1 上下 83 李塨纂王源訂《顏習齋先生年譜》(附載於顏元《顏元集》)卷上「辛亥(康熙 10 年1691)37歲」條下冊頁 735 84 孫枝蔚〈朱矞三母費太孺人貞節詩〉《溉堂後集》卷 3《溉堂集》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頁 6 下

218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心志不改伊維寡婦忠臣忠臣識大義臨難往往致其身婦人脂口澤膚

十人九人腸肺愚節操曷繇自勵門戶胡能獨扶君不見程寡婦hellip夫死婦

不死祇緣黃口兒女須題攜85

等皆是而吳德功〈洪烈婦〉

山水毓貞媛乾坤鍾間氣鹿溪洪氏女少小知大義相攸郭阿奴二十

婚始字賦性靜而貞德容兼洵備百輛未盈門凶信忽傳至阿母默無

語阿爺言甚秘連理樹折枝比翼鳥分翅賢哉女聰明倉猝知其意

外聞薤露音聒耳夜不寐妾命實不猶君魂歸何處扯碎同心結滂沱

兩行淚膏木誰為容鉛華屏弗御身披侍嫁衣耳挂定盟珥欲效梁家

婦私將刀劓鼻欲效王氏妻親持斧斷臂全體遭毀傷所受反自棄

惟念夫遽亡不如從夫去生前不同牢死後共埋地擁衾臥空床絕粒

忘飲食急延良醫來醫來云不治切脈知血虧聞聲識腸碎娘勸啜茶

湯爺勸吃餅餌烈女誓弗肯含淚惻然對女子節不移忠臣心無二

兩語昔曾聞今豈易其志願娘勿悲酸願爺勿涕泗翹首盻蒼天婺星

空際墜頃刻魂歸陰不瞑張目眥鮮血兩腔填姑嫜來駭異面色猶如

生從容赴大隧性命弁髦輕巾幗鬚眉愧鹿溪諸紳耆拜迎擁塗次

鹿溪諸父老稱揚遍市肆滿路焚香楮兩部喧鼓吹名教獨扶持閨烈

千秋著一死重泰山兒女英雄類殉夫未嫁時奇節實非易彤管長流

輝貞珉謹泐記節孝採輶軒我忝與其事綽褉徵門楣旌表乞天賜」

(《瑞桃齋詩稿》全臺詩全臺詩智慧型資料庫)

〈洪烈婦〉雖為詩作然以五言古體長詩之體裁篇幅較長敘述事件前後

變化曲折詳盡其開端雖以客觀第三人稱發展中間模擬各色人物動作聲口將

烈婦絕食而亡的過程進行更長時間更具體詳細的描寫從主角的動作姿態醫

囑診脈親人的照顧死別的淒涼等刻劃出主角面對死亡從容不迫的形象而

「女子節不移忠臣心無二」「一死重泰山兒女英雄類殉夫未嫁時奇節實

非易」亦同樣以節婦比忠臣而以婦女死節或守節的選擇來與士大夫殉國與否

來相比擬而陳肇興〈題烈婦張沈氏殉節事〉(古體九解)

蔦蘿泛長風根莖無斷絕由來連理枝生死不相別君不見張烈婦慷

85 吳嘉紀〈程寡婦歌〉楊積慶箋校《吳嘉紀詩箋校》卷 12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頁349

219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慨殉夫勇且烈婦姓沈氏名心娘十八于歸張家郎舉案齊眉慕孟光如

膠如漆樂且未央忽忽五年載弄之璋二豎入室夫病於床求神問藥

淚睫承眶一朝怛化五內崩裂如沃湯大哭一聲氣結無語娣姒急申

救阿翁欲言不言淚如雨曰汝有孤兒在旦夕須哺乳長跪謝阿翁

妾心堅如銅兒生有祖累姑嫜妾身雖死兒可長夫沒無人侍巾帚妾身

不去誰為偶黃泉會有相見時升天入地妾從之明珠為夫斂綺羅為夫

裝執紼扶柩上北邱歸來拜姑泣媳身未亡如已亡綰我同心縷著我

嫁時衣孤燈耿耿酸風吹尺組畢命人不知人不知舉家奔救烏烏啼

生同衾死同穴青塚巢鴛鴦飛鳴自成匹謂予不信如曒日人慕婦烈

且貞我作歌戒貪生吁嗟乎女子仗義能殺身何迺國家多全軀保妻

子之庸臣(《雲林縣採訪冊˙藝文》頁 206)

陳詩第 1 段 1 至 6 句以比興開端以蔦蘿與連理枝來比喻生死不離的夫妻情

感並引出烈婦殉夫的主題第 2 段 7 至 14 句以客觀敘事觀點寫烈婦之姓名歸

寧夫家後的幸福家庭生活第 3 段 15 至 24 句寫詳細描寫夫婿病起不測以至於身亡

的經過作者善用人物表情刻劃其心理狀態如寫烈婦「淚睫承眶」寫家翁「欲

言不言淚如雨」極力寫喪夫喪子後悲慘的情狀第 4 段 25 至 34 句作者模擬烈婦

與家翁的對話以代言體各自表述殉死與否的考量第 5 段 35 至 43 句作者模擬烈

婦聲口敘述依禮安葬夫婿後從容殉死的過程第 6 段 44 至 56 句為事件收尾作

結敘事觀點一變為作者以第一人稱自述說明為此詩之創作動機將臣節與婦

節類比並提並以諷刺那些偷生忍辱臣子全詩敘事觀點多變人物情事介紹較

為完整情感神態刻劃細緻且以人物對話鋪陳情節頗具戲劇搬演效果

陳肇興(1831~)字伯康號陶村臺灣府彰化縣治(今彰化市)人為

清代中期臺邑著名文人《全臺詩》稱其「有個人心靈世界及理想抱負的抒寫

詩作的關懷重心亦往往與生民百姓密切相關在形式上陳氏習慣以長篇歌行來

抒懷言志詩作風格雄健豪邁」並稱其「肇興之詩胎息於杜甫可視為清

中葉臺灣文壇之『詩史』」

陳氏曾從鹿港拔貢廖春波讀書於彰化白沙書院和蔡德芳曾維精廖景瀛

合稱「白沙書院四傑」同治元年(1862)戴潮春事變拒絕戴氏之拉攏遂遁入武

西堡(今集集)之牛牯嶺山中是年 7 月謀刺戴氏失敗幾瀕於險境著有《咄咄吟》

220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一書詳錄戴案經過(參見全臺詩全臺詩智慧型資料庫)故其詩作有述寫現實

社會歷史風貌的企圖

林翠鳳曾舉陳氏《陶村詩稿咄咄吟》中的詩作分析其儒士的性格更以

其詩歌中不同時刻所追摩的前賢而得出其共同的特點始終堅定支持既有的朝

廷以及篤志排拒外來騷亂勢力並以為「陳肇興在顛沛流離中始終不移其為大

清朝廷臣民的立場」86同樣在文本中的作品亦表現出忠於君王朝廷之思想

許夢青〈自書吳烈婦傳後〉

誰能輕一死慷慨赴重泉不減忠臣節方知烈婦賢心爭秋月皎節勵

古松堅慚愧偷生輩雖生亦枉然(《鳴劍齋遺草》)

許夢青(1870~1904)字炳如又字荊石蔭亭泮名夢青號劍漁又號

雲客冰如高陽酒徒許氏為鹿港邑庠生其祖母賀太安人以節孝旌於朝

奉詔入祀彰化節孝祠其歷乙未割臺上書唐景崧又在日軍攻臺時隨練勇赴

八卦山抗拒抗日行為失敗後又逢四次家喪一生際遇曲折由官家子弟一變

為落拓文士《全臺詩》稱其「歷盡人世滄桑半生苦況盡託於詩」「以奔放

絕足之才為自由不羈之行遂一轉而為跌蕩詩人」可見其浪漫氣質許常安

評曰「雖時有浪漫 自由清狂豪放之作風然其實質乃具有嚴肅悽涼

寫實之社會骨格故其詩多為心底之聲時代之反映」(參見全臺詩全臺詩智

慧型資料庫)

許詩著重於烈婦慷慨赴死的義烈行為其以客觀評論方式開展將忠臣與烈

婦臣道與婦道相互比附所著重是烈婦行為在中國傳統倫理的道德價值而

其襲用詩歌中具文化意涵的文學意象如秋月古松在中國詩歌中皆為貞節幽

靜的象徵若《全臺詩》稱其「潛心詩文以舒胸中塊磊」則此詩以「慚愧偷生

輩雖生亦枉然」或可相彷彿則進一步以文本婦女尚能以死殉節而身為男

兒卻臨難茍免故詩作中往往有鬚眉男兒且不如之慨歎

86 林翠鳳〈從《陶村詩稿咄咄吟》看陳肇興之儒士性格表現〉《臺中技術學院學報》第 1 期2000 年 6 月頁 21

221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肆貞節烈婦的書寫反映漢文化移植臺邑的認同

中國大約在西漢末期儒家學說完成統一折衷諸子學說的目標墊定其在

漢朝學政界的絕對獨尊的權威地位而轉而以經學的形式面世成為後世中國

思想的主流87由於思想上的獨尊儒術漢以後的統治王朝也都以儒家經典為國家

教養人材的基礎因此後世士人的思想不免有儒家學說之色彩在不同程度上成

為儒家的信徒而儒學中所具備的現世務實群體的特質以及「內聖外王」

的人生實踐理想使得士人的眼光始終注視著百姓之福址關心人民的生計而

「風俗淳美」便是理想現世世界的基礎《詩經大序》「美教化移風俗」

《禮記樂記》「移風易俗莫善於樂」《荀子王制篇》「美風俗」《辭

海》也對風俗提出解釋「多數人之精神的一致表現歷時久遠型為定式足以

拘束個人之行為支配實際生活者也」88

而《漢書地理志》則進一步將風俗與聖王德政結合在一起以為百姓有五

常之性因為各地之自然環境與個人秉性氣質的差異因此各地的風俗便會隨自

然地理與人文背景的不同而有差異與此同時風俗又跟聖王的王教相關聯是

聖明君主展現教化的場域故云

凡民含五常之性而其剛柔緩急音聲不同繫水土之風氣故謂之風

好惡取捨動靜亡常隨君上之情欲故謂之俗孔子曰『移風易俗莫

過於樂』言聖王在上統理人倫必移其而易其末此混同天下一之中

和然後王教成也89

而由聖王至士大夫至百姓階級社會的層層影響傳播發展出中國傳統文化

中所謂由上而下風行草偃式的思考邏輯最典型的是杜甫「致君堯舜上再使

風俗淳」所展現的邏輯演繹而要如何由上而下這牽涉到前文所說的中國文化

特質中「內在超越」的要求因此王教在移風易俗的政策理念上主要乃是以『統

理人倫』為根本核心對淳美風俗的追求就會從最根本的人倫秩序的建立與維

87 劉靜貞〈劉向《列女傳》的性別意識〉《東吳歷史學報》第 5 期1999 年 3 月頁 3「儒家學說真正浸透漢朝的學政界確立經學的絕對權威其實已是元帝至王莽之世也就是到了前漢的最後五十年間原為諸子之一的儒家才完成其統一折衷諸子思想的目標而以經學的形式展現」 88 修訂本《辭海》下冊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41頁 3199 89 《漢書地理志》臺北鼎文書局1983頁 1640

222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持著手詩人作品中反覆出現的教化百姓移風易俗的追求往往伴隨著現實事

件中倫常綱紀的成立與破壞一起出現並成為一種執著的詠歎匯流入中國詩歌

的傳統文化90

烈婦鄭月娘生平首見周元文編纂之《重修臺灣府志》91傳文後更附有〈徵詩

小引〉一文並附上鳳山縣令宋永清等 18 位文人之徵詩作品康熙 47 年鳳山縣令

宋永清倡議當時臺灣官紳以鄭女為題進行創作由方志附有引文與詩歌原文可

見當是轟動地方之風雅盛事92《全臺詩》稱宋氏為「善察民情雅意文教頗有

宦績」(全臺詩全臺詩智慧型資料庫)既雅意文教則此次徵詩不免寓有教化

功能

《重修臺灣府志》所載〈徵詩小引〉記錄當時風雅的徵詩之舉93並註明主

要的目的是為了「青史不遺願徵詩而表著海天生色」可見徵詩活動除了是詩

人消遣怡情之舉也寄寓著希望能留下可供後人學習景仰的婦女典範書寫地方

史實的意圖謝貴文以為「可見發起人宋永清深受當時官員與文士的肯定與愛戴

他亦透過此徵詩活動提倡文風獎勵貞節達到以文學教化風俗的目的」94然此

徵詩之會透露出兩項訊息即文本之教化目的以及此會之後以鄭月娘為題之

詩作消聲匿跡可見文本題詠之對象若為平民百姓相較於前文陳永華女及鄭斌

女兩位烈婦可知其受到關注及賦予的意涵會隨之減少

《重修臺灣府志人物志》總共收錄了 18 首詩作95此徵詩之舉是康熙 47 年

90 歐麗娟《唐詩的樂園意識》臺北里仁2000頁 90「王教在移風易俗的成就上主要乃是

以『統理人倫』為根本核心因此對風俗的探討也就不外乎種種人與人之間的對應關係以及由

此衍生的社會秩序與人性特質的範疇」「標示出社會群體的生活感受與心靈狀態的一般趨向而

人人切身相關的行為依據和心靈歸屬的問題也包含在其中」 91 周元文《重修臺灣府志》卷 8〈人物志貞節〉臺灣文獻叢刊第 66 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頁 272後亦附有〈徵詩小引〉與諸詩原文為「鄭氏月娘者泉之南安石井人也年十九歸儒士王曾儒家曾儒食貧志學 甫閱年以病卒翁以貧故欲即葬月娘跪泣告乞得暫停眾謂夫死不忍恝 然常情也越數日語其翁願死從夫葬翁駭然囑鄰媼勸止月娘曰『吾當夫病劇時即以死許之義不可移』比後提防稍疏投繯而逝邑侯宋公嘉 其節通聞上憲獲褒獎焉侯親祭其墳額其廬曰『百年今日』蓋侯挽詩 有『百年今日乾坤老』之句也合葬依仁里內園路西」 92 徵詩之舉發生時間點為何學者以參與者之到卸任時間推斷以為康熙 47 年為確詳見王俊勝《清代臺灣鳳山縣詩歌研究》文化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2002頁 118-119 93 周元文《重修臺灣府志》卷 8〈人物志貞節〉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頁 272 94 謝貴文〈清代鳳山知縣宋永清的政績〉《高市文獻》第 18 卷第 1 期2005 年 3 月頁 38 95 第一首的作者為鳳山知縣宋永清康熙 43 年(1704)來臺任官《全臺詩》稱其「善察民情雅意文教頗有宦績工詩」第二首為臺廈道王敏政康熙 43 年(1704)至康熙 49 年(1710)來臺任官《全

223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發生距離康熙 23 年清朝平臺臺灣納入清朝版圖已有二十餘年南部的經營如

諸羅縣城衙署文廟學校皆有初步規模宦遊人士創作詩歌的風氣推動了

臺地的文風而諸詩於方志上排列的順序大概以官位高低來決定先後故內地

詩人作品排在前面而臺邑詩人作品排在後面這樣的情形呼應了前文所言臺灣

早期詩壇以遊宦詩人為主而臺邑有志於參與科舉的士人開始與清據初期的內

地統治階級進行交流與結合發展出初期的詩歌創作

除了籍貫生平不詳的張師文內地宦遊來臺的人士有 8 人所擔任有關文教

方面的官職如教授教諭等有 4 人而任職知縣的宋永清與任職臺廈道的王

敏政後世則對其有「善察民情雅意文教」「待人仁厚」「百姓賴以全生」等

關心民情之評價作者為臺邑人士則有 9 人大都具有增生廩生拔貢等鄉紳

身份施世榜更有「樂善好施」「農民咸受其利」等佳評扮演著臺灣地方民

間勢力首領的角色由此推知以鄭烈婦為題的徵詩之舉實具有地方輿論意見

的性質

而林華昌〈節婦鄭氏詩〉「獨挈綱常萬古寒」(壹頁 361)林氏為清康熙

43 年調任臺灣府儒學教授孫襄〈節婦鄭氏詩〉「扶植綱常吾輩事新詩題徧

海東天」孫氏為清康熙 37 年授福安教諭後改任臺灣諸羅縣為教諭李欽文〈節

婦鄭氏詩〉「輕生重節植綱常」(貳頁 40)李氏曾任福建南靖訓導張士箱〈節

臺詩》稱其「待人仁厚尤加惠原住民嚴禁通事社商之剝削濫派遇歲荒歉極 力為民申請賑恤百姓賴以全生」第三首作者為臺灣府儒學教授林華昌康熙 43 年(1704)來臺第四首作者為臺灣縣儒學教諭陸登選康熙 43 年(1704)至康熙 47 年(1708)在臺任官第五首作者為鳳山縣學教諭吳周禎康熙 42 年(1703)來臺第六首作者為臺灣諸羅縣教諭孫襄第七首作者為臺灣人陳聖彪康熙 47 年(1708)的副貢《全臺詩》稱其「善文工詩」第八首作者為張師文清康熙年間人生平不詳第九首作者為守戎張駥清康熙 47 年(1708)來臺任臺灣水師協標左營守備第十首作者為桐城人孫日高第十一首為臺灣府治東安坊人李欽文《重修臺灣府志》稱其「廩生」而《全臺詩》稱其「清康熙 60 年(1721)歲貢生曾任福建南靖訓導能文工詩」第十二首作者為張纘緒《全臺詩》稱其「清康熙五十年(1711)臺灣貢生」《重修臺灣府志》稱其「廩生」第十三首作者為張士箱《全臺詩》稱其「清康熙四十一年(1702 年)東渡來臺落居鳳山次年入鳳山縣學後為臺灣府學生員補增生廩生迄雍正十年(1732)五十九歲時成為歲貢生」為科舉業而移居臺灣鳳山第十四首作者為鳳山縣人鄭應球《全臺詩》稱其「性情耿介崇尚氣節」在朱一貴事件時為逃避朱氏同黨招募「夜晚攜妻子遁逃」可知當時鄭氏政治傾向是站在清朝政府一方又稱「主掌縣書院教席長達十餘年有益地方文教甚多」可見著重於民間百姓教化培養文風第十五首作者為臺灣諸羅縣人鄭鳳庭《全臺詩》稱其為「清康熙年間廩生」第十六首作者為康熙年間臺灣增生鄭煥文生平不詳第十七首作者為臺灣縣人施世榜為康熙 36 年(1697)拔貢《全臺詩》稱其「樂善好施興築水圳農民咸受其利」第十八首詩作者為鳳山縣人李廷綱只知其為康熙年間人生平不詳以上為鄭烈婦詩歌相關作者下文引詩處對作者即不再進行介紹

224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婦鄭氏詩〉「 風謠傳海內千古尚相看」(壹頁 425)張氏於乾隆 2 年出任漳

州府學訓導王敏政〈節婦鄭氏詩〉「苦節高風重栢舟輶軒問俗首先求」(壹

頁 362)

王氏於康熙 43 年移分巡臺廈道前列作者皆以烈婦鄭月娘為主題著重於女

子實踐德行的價值足以為後世樹立以生命維護綱常倫理的典範如王敏政所言

「問俗」帶有濃厚的移風易俗的目的乾隆年間六十七〈弔五妃墓〉 島嶼最後

昭英烈頑廉懦立蠻婦貞」(貳頁 247)六十七於乾隆 9 年以戶科給事中奉命

巡視臺灣朱澐〈李節孝〉「聖朝傳採柏舟篇海外旌揚李母賢」(貳292)

朱氏於乾隆 12 年調任鳳山縣訓導秦定國〈五妃墓〉二首之二「海表觀風

題墓道陽秋有筆墨痕新祇緣千古綱常係豈獨傷心弔五人」(參頁 147)

同治朝林豪〈詠臺陽古蹟十二首五妃墓〉「何幸教化行閨門」(《臺灣詩鈔》

卷 5頁 106)將閨門的教化與五妃事蹟結合起來於是這個單一的歷史事件便被賦

予移風易俗實踐聖王政教的任務這作品也就隱含出政治教化的色彩

道光咸豐年間劉家謀〈海音詩〉一百首之九九「匆匆六甲光彤史況沐

皇風二百年」(伍頁 308)劉氏於道光 29 年調臺灣府學訓導劉氏自註的詩序

並言 「今入版圖將二百載矣列聖相承昭然禮法有不共被涵濡哉近周光邰明

經欲輯臺郡節烈勒成一編誠盛舉也」劉氏歌功頌揚清政府以為臺邑經兩百

年教化婦女貞節德行的培養成果斐然以統治階層的角度來考量兩位烈婦之行

為價值頗具政治意涵道光年間施瓊芳〈題全臺闡幽錄〉二首之二「寡鵠貞

鴛萃一編旌祠會錫九重天依然婦誥回鸞及能使夫名附驥傳彤管有人風繼

起碧霄終古月難圓誰言婉嬺煢煢質已握興頑立懦權」(伍頁 381)

第 2 首點明此書所收人物並足堪為天子旌表之節婦貞女女子能實踐婦德

同樣也能澤被家門為夫婿增光而書中足為後世楷模者其人生卻都是坎坷不

幸的7-8 句寫出書寫權力之本質原本這些女子是柔弱貞順的卻因此書而得以

傳世施氏曾銓選六部主事前述詩人則將貞節烈女之節操德行與政權教化結合

在一起政府的旌表立祠的表揚機制使女子的高貴品行不至淹沒不彰而女子

建立閨門的行為典範可以建立淳美善良的風俗但「興頑立懦權」則頗有思考

225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的空間此四字除了建立符合倫理綱常的行為準則外還要堅強百姓們的意志

在危難時能用最大的犧牲包括生命來維持理想的存在而這理想的內涵則

隱含著統治政權的延續與護衛

余英時分析漢代循吏在文化傳播中所扮演的角色與作用他將中國文化分為

大小傳統並解釋「大傳統或精英文化是屬於上層知識階級的而小傳統或通俗

文化則屬於沒有受過正式教育的一般人民」96而漢代循吏則扮演了文化傳播者的

角色之所以如此余氏指出因為循吏是親民之官「循吏」之名始於《史記》的〈循

吏列傳〉從此成為中國正史列傳的典型至《清史稿》依然沿用余氏更言

漢代的大傳統以儒教為主體而儒教的基地則在社會而不在朝廷因此循

吏在發揮『師』的功能時他事實上已離開了『吏』的崗位他所奉行的

不復是朝廷法令而是大傳統的中心教義由於中國的大傳統並非寄身於

有組織的宗教所以它的傳播的任務才落到了俗世人物的循吏的肩上漢

代大傳統的傳播者借用《周禮》的名詞可稱之為『師儒』循吏便是以

『師儒』的身份從事『教化』工作的97

而文本尚有擔任教諭提督學政訓導等教育行政工作之創作者清廷的中

央教育制度中央最高教育行政機關為國子監其下設有祭酒司業等教官總理

監務以及博士助教學正學錄等各級教員在地方教育行政上各省設提

督學道擔任地方教育的最高行政官員以負責學校事務政風及科舉等事務

雍正 4 年(1726)提督學道改稱提督學政在地方官學上設有府學政使府提調

府儒學教授州學正縣儒學教諭府州縣下設立縣訓導以掌管地方教育事

務98

而臺灣清據初期隸屬於福建省由福建提督學道統理教育事務但因臺灣海

外孤島路途遙遠改由分巡台廈兵備道兼理學政康熙 23 年(1684)改由臺廈兵

備道兼任朱一貴事變後改由巡臺御史負責至雍正 5 年(1727)改為巡臺漢御史

96 余英時〈中國古代死後世界觀的演變〉載於《中國思想傳統的現代詮釋》臺北聯經出版社1993頁 168 97 余英時〈中國古代死後世界觀的演變〉載於《中國思想傳統的現代詮釋》臺北聯經出版社1993頁 198 98 參見種村保三郎《臺灣小史》臺北武陵1991山崎繁樹《1600-1930 臺灣史》臺北武陵1995連橫《臺灣通史》臺北幼獅1977

226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管理乾隆 17 年(1752)則改由巡臺臺灣道兼任光緒元年(1875)改由福建巡撫兼管

光緒 13 年(1887)設臺灣省後由臺灣巡府兼任掌管臺灣教育事務知縣負責地方

教育事務由此可知臺灣學政與官政相結合之特質99

而關於教育行政的最高指導原則順治 9 年(1652)頒六諭計為「1孝順父

母2尊敬長上3和睦鄉里孝訓子孫5各安生理6莫作非為」100

姜添輝以為「由其內容可窺見其重心在於強調傳統文化的倫常思想以及安本分

的觀點並藉由這些觀點的灌輸以達社會安定的目標」101康熙 9 年(1670)頒佈聖

諭廣訓十六條計有

1敦孝悌以重人倫2篤宗教以昭雍睦3和鄉黨以息爭訟4

重農桑以足衣食5尚節儉宜惜財用6隆學校以端士習7黜

異端以崇正義8講法律以儆愚頑9明禮讓以厚風俗10務

本業以定民志11訓子弟以禁非為12息誣告以全善良13

完錢糧(租稅)以省催科(裁判)14戒匿逃以免株連15聯保申

以弭盜賊16解仇忿以重身命等102

除了順治朝所強調的倫常價值觀外並將關注範圍擴大到文化習俗以及社

會規範等層面可以窺見清廷教育行政的最終目標是欲藉由教化途徑以安定社

會光緒 29 年(1903)張百熙等在〈奏定學堂章程〉中提出「至於立學宗旨勿論

何等學堂均以忠孝為本以中國經學為基礎俾學生心術依歸為正」103以至於

光緒 32 年 5 月 2 日清廷公佈的欽定學堂章程第一類是忠君尊孔第二類是尚

公尚武尚實可知清代由內地派遣至臺灣的教育官員實肩負思想教化之重

責大任其主要之任務為導正並建構臺邑人民正確之政治立場與政治意識創作

者日夜身處其氛圍中將其投射於其所創作之主題詩歌中似為合理之解釋

顧炎武論「秦紀會稽山刻石」指出「然則秦之任刑雖過而其坊民正俗之意

99 參見盛清沂王詩琅高樹潘《臺灣史》臺北眾文1988 年種村保三郎《臺灣小史》(臺

北武陵1991)邱奕松《嘉義縣志教育志》嘉義嘉義縣政府1991連橫《臺灣通史》

臺北幼獅1977 等 100 宋鼎宗等《全臺首學資料彙編》頁 61臺南臺南市立文化中心1997 101 姜添輝〈教育社會學觀點的清朝時期臺灣官方儒學的發展與特性〉《臺南師院學報》第 34 期

2001頁 292 102 種村保三郎《臺灣小史》臺北武陵1991頁 151 103 雷國鼎《教育概論》上冊臺北教育文物1976頁 80

227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固為始異于三王也」(《日知錄》卷十七)則中國自秦始皇起便有統治階級提倡禮

教以矯正民間各地不良風俗的政治措施文本創作群共 69 人共有 20 位具有從內

地遊宦臺邑的背景其中官職包括擔任臺邑各地教諭知縣巡臺御史提督學

政訓導等居多而臺邑文人亦具鄉紳背景文本中反覆出現蘊含政治意涵與宣

揚文教的意識

伍對內地與臺邑的指稱反映中央政權與地方邊陲的對峙

清代臺灣貞節烈女詩中出現以內地為中心以臺邑為邊緣之論調例如康

熙朝江日昇〈贊寧靖王朱術桂與五妃殉節二絕〉二首之一「天地乾坤無可寄

飄然海國全其身」(貳頁 28)臺廈道王敏政〈節婦鄭氏詩〉「鬚眉長樂嗤青

史巾幗共姜壯海洲」(壹頁 362)此詩為康熙年間王氏應徵詩之會為鄭治時期

禮官鄭斌女為寫的作品第 4 句稱鄭斌女事跡足以為「海洲」壯事氣勢壯盛

其臺地為「海洲」意指海外神洲顯現出以內地為世界中心點而以臺邑為邊

垂的論點

諸羅諭孫襄〈節婦鄭氏詩〉「扶植綱常吾輩事新詩題徧海東天」(壹頁

367)此詩亦為應徵詩之舉最後一句「新詩題徧海東天」臺邑與內地一水之隔

又處內地東方稱「海東天」可說是其地理位置的說明范咸〈弔五妃墓十二絕

句〉十二首之五「可憐椎髻文身地」(貳頁 258)其它相關文本有以鄭氏王朝禮

官鄭斌女為題之作品

康熙 13 年內地爆發三藩之亂鄭經趁機響應出兵同時將明朝續順公沈瑞接

到臺灣並以禮官鄭斌之女許配之鄭經將明朝王公遷往臺灣並幫助其建立家

庭除了昭示臺灣鄭氏為延續明朝皇權的正統地位外也為了隴絡人心凝聚在

臺灣的明室力量可以說沈鄭兩氏的聯婚是帶有強烈的政治色彩這段婚姻幾年

後卻遭到重大的打擊鄭經去世後鄭克塽繼位親信馮錫范攬權內部局勢日

益混亂身為流亡王公的沈瑞被誤認為身懷鉅資並因此招禍被馮錫范以反間

228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謀逆案件遷連104

父子被殺家屬被囚當沈瑞一家受禍時禮官鄭斌向鄭克塽求情為女兒

開脫並得到首肯就在鄭家父母將女兒救出虎口後得知詳情的鄭女卻毅然決

然決心與丈夫共赴家難並在處理完殉死家人的後事後從容自縊殉夫這件事

在當時引起很大的迴響不論身份貴賤聽聞此事的人都為此感動流淚康熙 23

年清朝佔據臺灣後總督姚啟聖並奏請封誥鄭氏「一品夫人」都統張夢吉並差人

將沈氏一門受難的棺柩送返京安葬105

咸豐朝陳維英〈一品夫人〉(鄭斌女 沈瑞妻)四首之四「鸞章一旦下東都

油壁香車離海隅」(伍頁 182)史載清據臺灣後將沈瑞遺體移葬內地想必鄭

女也隨之移葬故有「油壁香車離海隅」之說而以海邊一角指臺地將其邊緣

化之地理觀可知劉家謀〈謁五妃墓〉二首之一「那知瘴海千重外尚有紅顏

識報恩」(伍頁 319)再如道光年間施瓊芳〈題全臺闡幽錄〉二首之一「海濱

鄒魯風堪采軒使曾勞女史詢」(伍頁 381)施氏為《全臺闡幽錄》題詩書中

多錄臺地節烈女性有為清代臺灣女性寫史的目的詩中稱「海濱」以內地為中

心以臺邑為邊地的意向明顯

王凱泰《臺灣雜詠續詠》十二首之五「故王一去五妃陪海外黃沙賸

幾堆」(《臺灣雜詠合刻續詠十二首》頁 50)同治朝林豪〈五妃墓〉「海角年

年長相守」(《臺灣詩鈔》卷 5頁 93)熊佐虞〈五妃墓限支韻〉「黃土荒題海上

碑」(《臺灣詩鈔》卷 5頁 93)以及光緒朝唐景崧〈五妃墓限支韻〉「海上鵑啼

悲玉帶」 (《臺灣詩乘》卷 5頁 209)周長庚〈拜五妃墓〉「頸血不膏中土鐵

墓門長咽落潮聲」(《臺灣詩乘》卷 5頁 214)

周長庚(1847~1888)號辛仲又號莘仲福建侯官人光緒 10 年(1884)由建陽教

諭調署彰化教諭光緒 14 年發生施九緞以索焚丈單為名的圍城之變周氏因為民

104 蔣師轍《臺游日記》卷 1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7臺灣文獻叢刊第 6 種頁 30記載「康熙二十一年福建總督姚啟聖用間諜陰散其黨約偽賓客司傅為霖內應事洩為霖遇害」丁曰健輯《治臺必告錄》卷 1頁 77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9臺灣文獻叢刊第 17 種記載「行人傅為霖密約十三鎮同日發難事泄錫範並搆陷續順公沈瑞而有其貲人心益失國軒居臺而被刺者再皆姚啟聖所使也 105 事詳見江日昇《臺灣外記》卷 9臺灣文獻叢刊第 60 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

229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請命受誣以致「一官拋擲落拓終身」彰化人士「頌公之德而不衰」周氏

讚揚五妃之死為「頸血不膏中土鐵」以清朝鐵蹄為「中土鐵」相對而言臺邑

為世外之地可知而另一方面五妃成為臺邑歷史人物而非中土人物的意涵就更

為明顯了

本節所述及這 11 位作者中王敏政為康熙朝內地旗人孫襄為康熙朝內地人

陳維英為咸豐朝臺地人施瓊芳為道光朝臺灣縣治人林豪活動於同治朝左右金

門人周長庚為光緒朝內地人熊佐虞光緒朝內地人唐景崧光緒朝內地人生

存年代分佈清朝早中晚各期籍貫有大陸內地也有臺地人士由此推測以邊

陲之姿態而與內地中央相對似乎是清代士人普遍之觀點

黃國昌以為「中國意識」可以分析成六種互相關聯的觀念他舉出的第二種

觀念就是「『世界中心』的地理『中國意識』」「中國人把自己居住的地方視為

世界的中心而以其它地方都是世界的邊疆」106 莊勝全在以康熙朝四位內地親

歷者的觀察內容研究得出「遂使以中國本土為中心的世界觀得以大行其道中國

的文化邏輯逐步套用在對台灣的印象上」107

李國祈在對清代臺灣政治發展史的研究提出「臺灣自康熙時期歸入清帝國

版圖後雍正以降清廷所推行的政策則為使其內地化其目的在使臺灣變成

中國本部各省的一部份108」李氏為所謂的「內地化」乃中國中央政權及傳統典章

制度在臺灣這個邊疆地區的普及與擴張的過程「內地化」就是在政治上「中國

化」在文化上「儒家化」109並以為「大體而言及十九世紀其(臺灣)西部已

開發地區內地化幾已完成」然而我們參照前列詩人之作品即便在李氏所認

定已「內地化」的時期不論其為內地文人或臺邑文人其詩作中乃反映出臺邑

的邊陲位置亦即臺邑被歸為中國一省後其地理位置的觀念仍屬於遠離核心

的邊陲

106 黃國昌《『中國意識』與『臺灣意識』》臺北五南1995頁 12 107 莊勝全〈清康熙朝臺灣印象的轉變以四位親歷者的觀察為例〉《臺灣風物》第 56 卷第 3期2003 年頁 32 108 李國祈〈清季臺灣的政治近代化開山撫番與建省(1875-1894)〉《中華文化復興月刊》第 8卷第 12 期1975 年頁 5 109 李國祈〈清代臺灣社會的轉型〉《中華學報》第 5 卷第 3 期1978 年頁 148

230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然而我們以為文本中雖有臺邑居邊陲之政治意識然其以臺邑貞孝節烈女子

為主題仍是「在地認同」之詩學實踐其雖大量融合中國傳統詩學文化的意涵

與典故然最終目的之一仍是構築臺邑貞節歷史故我們認為其「臺邑邊陲化」

之特質可以引用鄭志明教授的說法加以解釋「所謂自在性格是指文章主體可

以從容地與外來文化相結合以開放的心靈來解消各種衝突情境讓主體文化無

處而不自在承認其邊陲的角色就是要解消邊陲的悲情心態不必向世界的核

心靠攏也不必向中國的核心靠攏脫離了核心的意識宰制自安於邊陲不是

偏安的心態而是無所求於核心以主體的自主性來迎接來自核心的各種挑戰110」

雖然鄭教授所提的是臺灣儒學發展的問題但從文本中看來不論是內地詩

人或本土詩人在接觸到臺邑本地題材時或多或少都會進行內地化與本土化的衝

突與融合而作品最終的主體性還是會回歸於創作場域之在地認同例如陳昭瑛

在〈論台灣的本土化運動〉一文中指出早期的「台灣意識」並未與「中國意識」

衝突甚至是重疊在一起有著相互定義的關係「由於臺灣人是以中國為父母

之國台灣意識自然也以中國意識為起源中國文化漢民族的特有生活方式在

台灣的樣貌是形成『中國式台灣意識』的文化基礎」111而由上文可知所謂「中

國式台灣意識」其地理觀念乃以中國為世界之中心而臺灣為邊陲之地

由於本節文本的作者群有 3 位清代中期的臺邑人所以我們可以推論最遲

在清咸豐道光年間臺邑詩人的地域意識其實已被完整教化出「中國意識」了

而 8 位內地詩人的作品中反覆以「海角」「海國」「海上」的空間述語強調臺

邑相對於核心的「邊陲」地位不斷灌輸與強調台地附屬內地的地理概念即統

治階級的角色為清朝政府

陸小結

縱觀上述所論文本創作活動實有許多政治元素清代考據學風盛行余英

時所言多學為識之學風由內地傳入臺灣專注於客觀知識從詩歌形式發展為

110 鄭志明〈臺灣儒學本土化的發展方向〉載於《第二屆臺灣儒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臺南成功大學中文系1999頁 655-679 111 參見陳昭英《臺灣文學與本土化運動》臺北正中書局1998頁 101-181

231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詩文融合詩序詩註比例增加且內容多為客觀現實事件的敘述可知其對外

在世界的關注而文本創作群的遊宦背景使其關注於教化與移風易俗前述余

英時對中國循吏之分析與清朝《通典》對知縣之職責描述可為舉證而作者若

無官員身份則為臺邑地方儒學鄉紳或與地方官府關係良好或掌地方書院

負有教育子弟之責任而文本所題詠之主題部份具官宦背景或受禍於政治事

件兵亂政治勢力等直接間接造成主題事件的發生

而大部分主角皆與朝廷旌表官修方志等政治活動相關聯而在文本中的象

徵隱喻中女子貞節類同於清政權女子抵抗外來力量的侵略象徵捍衛主權的

存在宣示清朝統治之正當性與合法性而臺邑邊緣言論則反映中國文化融入

臺灣社會整個內化過程的完成清代臺邑文人已接受臺灣為中國領地之一部份

王建曾以今文《尚書》為文本論析西周王朝政治意識中的合法性理念112其得出

的結論有「國家政治疆域的傳承與統一意識」「政治統治權威的合法傳承」「批

判和推翻暴君暴政統治的變革意識」等

雖然尚書是官方性質的文書有別於文本之私人創作但兩相比較可以觀

察出兩者相似處如本文所提出之「五妃詩墳墓之意象反映明政權走向滅亡與結

束」「民變烈女的歌頌反映創作群對清廷統治權的支持與肯定」則與李文所提「政

治統治權威的合法傳承」何其類似而「對內地與臺邑的指稱反映中央政權與地

方邊陲的對峙」則除了如王健所言之「國家政治疆域的傳承與統一意識」「中華

文明hellip即使某個王朝滅亡了後繼的王朝以其合法繼承者的身份完全承襲前朝

的政治遺產完成統一拓展天下疆域的合法政治使命」113因為本文創作群特定

之時空背景深一層反映出所謂天下疆域「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

非王臣」實隱藏著中央與邊疆之對峙114而本文前述所言之三種群體意識實為「漢

文化移植臺邑」政治操作的基礎而我們亦可解析創作群如何合理化清廷統治臺

灣的政治權力

112 王健〈論西周王朝政治意識中的合法性理念mdashmdash以今文《尚書》為中心〉《江海學刊》第 6 期

2003 年 113 同前註頁 141 114 中國商周時代還未出現中國與四夷對應的指稱一直要到「自東周以來才以南蠻北狄東

夷西羌相對而言為言」參考于省吾《釋中國》王元化主編《釋中國》第 3 卷上海文藝出版社

1998頁 1517

232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引用書目

一傳統文獻

丁紹儀《東瀛識略》臺北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7臺灣文獻叢刊第 2 種

王必昌《重修臺灣縣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臺灣文獻叢刊第 113

江日昇《臺灣外記》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臺灣文獻叢刊第 60 種

朱仕玠《小琉球漫誌》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6 臺灣文獻叢刊第 3 種

周元文《重修臺灣府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臺灣文獻叢刊第 66

林焜煌纂《金門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臺灣文獻叢刊第 80 種

陳文達《鳳山縣志》臺北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臺灣文獻叢刊第 124 種

《清一統志臺灣府》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臺灣文獻叢刊第 68

陳壽祺《福建通志臺灣府》臺北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臺灣文獻叢刊 84

許南英《窺園留草》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2臺灣文獻叢刊第 147 種

連 橫《臺灣詩乘》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臺灣文獻叢刊第 64 種

《欽定平定臺灣紀略》臺北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臺灣文獻叢刊

第 102 種

《碑傳選集》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6臺灣文獻叢刊第 220 種

《臺灣通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2臺灣文獻叢刊第 130 種

蔣師轍《臺游日記》臺北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7臺灣文獻叢刊第 6 種

盧德嘉《鳳山縣采訪冊》臺北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 臺灣文獻叢刊第

73 種

二近人論著

王俊勝 2001《清代臺灣鳳山縣詩歌研究》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全臺詩編輯小組 2004 《全臺詩》(1~5 冊)臺南國家臺灣文學館

233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234

江寶釵 1999 《臺灣古典詩面面觀》臺北巨流

余英時 1993 《中國思想傳統的現代詮釋》臺北聯經出版社

洪順隆 1998 《抒情與敘事》臺北黎明文化

許麗芳 2007 《章回小說的歷史書寫與想像以三國演義與水滸傳的敘事為例》臺

北秀威資訊科技

許玉青 2004 《清代臺灣古典詩之地理書寫研究》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硏究所

碩士論文

許東海 2003 《女性帝王神仙先秦兩漢辭賦及其文化身影》臺北里仁書局

畢恆達 2001 《空間就是權力》臺灣心靈工坊

陳昭英 1998 《台灣文學與本土化運動》台北正中書局

張孟珠 2002 《清代貞節的實踐及其困境》國立中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葉嘉瑩 2000 《清詞散論》台北桂冠

葉嘉瑩 2000 《漢魏六朝詩講錄》台北桂冠

黃國昌 1995 《『中國意識』與『臺灣意識』》臺北五南

楊積慶箋校 1980 《吳嘉紀詩箋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歐麗娟 2000 《唐詩的樂園意識》臺北里仁

鮑家麟編 1992 《中國婦女史論集》臺北稻香出版社

  • 文本有以明皇室在臺殉節之五妃為題的作品五妃本事參見江日昇《臺灣外記˙弁言》丁紹儀《東瀛識略》等皆有記載江日昇站在清朝統治者的立場對鄭氏王朝一直視之為謀逆亂臣但對殉國而死的寧靖王則抱著頌揚的態度而追隨寧靖王殉死的五妃則稱讚其為「且五姬慷慨輕生氣勝男子而臺灣之山川草木能不因此而增光乎」可知五妃殉節之歷史地位與道德價值在清康熙年間即已確定
  • (《雲林縣採訪冊˙藝文》頁206)
Page 28: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ir.lib.ksu.edu.tw/bitstream/987654321/13221/2/21%D... ·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 曾玉惠 ∗ 摘要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首先《彰化縣志》中劉女之死乃在懼怕受辱而此文則自言為「名家女」

稱對方「逆亂」則烈女與賊人之對抗已提昇為國家與叛逆份子的對立而前

面各志文所未有之「官軍至碎屍萬段矣」更充滿為清政權宣傳劉女已轉為

國家發聲器之角色可知劉滿姑之旌表入祠備受朝廷重視其政治意涵不言

可喻而前面志文始終保存著劉女被虐殺之記載於此文被刪節可知對人物之

悲憐所引發對人生命運之思考認知已非此文所著重者光緒年間之《臺灣通志》

對烈女之記載則轉為簡單扼要僅為事件重點之交代78 但劉女殉節事發生於

清朝中期一直至清末雖詳略有別然仍保留對此人物之記錄再加上旌表之

慎重其事入祀與建祠皆為官方主導故可視為地方志書建構臺地女性貞烈典範

以加強對臺政治控治力量之典型範例

清乾隆年間的錢唐諸生陳裴文〈劉烈女〉以林爽文事變中遇難烈女劉滿姑為

戀父必甘白刃蹈滿姑死烈刃死孝罵賊不畏遭群凶滿姑死孝還以忠

三尺刀光一尺水滿姑知生不知死君恩隆祀臺灣城滿姑雖死仍如生

史乘千秋載奇節劉郡丞女年十七(參頁 167)

此詩以客觀觀點敘事前 8 句為兩兩相對之對句第 1357 句寫烈女殉

節獲旌之關鍵過程因戀父未能及時離開兇地因罵賊而遭難先為刀傷後跳水

而死事平後受君王旌表更得入官祠受後世香火第 2468 句則重複相同的

句式每句僅更動數字重點在強調人物的行為價值末 2 句則寫其精神生命的

不朽傳世全詩偏於主觀評論對人物事蹟僅為概括重點說明陳斐文生平不詳

但為內地詩人無疑至嘉慶年間蕭綸也有〈臺灣三仁詩〉詩文如下

臺灣淨掃無風塵天子下詔褒三仁三仁何姓氏一為壽同春淡水縣丞

老幕賓丞亡攝官克復城出兵勦賊死賊營其一嶺南客 國子生寓彰

化糾義民其姓李氏喬基名守鹿仔港有成績戰牛馬莊終殞身 同時

見此二義士一弱女子尤絕倫滿姑年十七父曰劉郡丞賊先執丞次脅

姑 姑不受辱泣且嗔蹈河不死罵益烈白璧雖碎聲錚錚是三人者微且

輕非將非吏非守臣身雖死義分甘沉淪幸遇天子大聖明幽遐必矚

78 《臺灣通志》〈資料(二)文職冊〉臺灣文獻叢刊第 130 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2頁 804

216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名教是敦曰此三人縱疏賤磊落大節宜弔旌詔建祠宮楹桷維新有

司歲時祀以特牲為問蟻賊起事辰士民奔走婦女被掠何無一人能

及此三人吁嗟乎人人且有忠孝情盍至三仁祠下一聽天子命祀之恩綸

(肆頁 234)

蕭詩體裁為歌行體篇幅較長以客觀第三人稱觀點敘述夾有議論與抒情

對人物身份背景以及事件發生的經過有詳細的描寫三仁者稱三位在事變仍稟

持著節操正義剛強不屈奮勇抗賊的義士而清政府在民變平定後下詔褒揚

三人並興建三仁祠命地方政府歲時節令予以祭祀後世永念

而這三位義士身份背景各異第一位名叫壽同春事變發生時為淡水縣丞的

幕賓年紀已經大了在縣丞遇變身亡他危亂中一肩擔起責任率兵勦賊不

幸死在賊營第二位名叫李喬基為寄寓彰化的內地人具國子生身份在亂事

中集結民間力量變頗有成績但不幸在牛馬莊戰死第三即是劉郡丞之女蕭

氏對劉滿姑的敘述最為詳盡也許是因為劉氏的事蹟最具傳奇色彩對於三仁

事件的價值與清政府褒揚的動機在作品中也進行討論蕭詩雖為文學作品實

已具記史的作用且歌行體句式長短自由用語淺白尤利於傳播蕭綸據《全

臺詩》所載「字子山江蘇太倉人嘉慶年間(1796~1820)貢生著《樊村草堂

詩集》」」(全臺詩全臺詩智慧型資料庫)

然則寫臺灣烈女劉滿姑的兩位詩人皆內地人士而劉烈女為內地官宦之女

隨父赴任而喪命於臺邑因此而成為臺灣列女歷史其中一員然為何以劉女為詩

者臺邑詩人缺席此可疑之處

劉滿姑罵賊不屈而為亂兵所殺後為清廷封為三仁並下詔建祠祭祀宣示

著清朝統治權的正當性與絕對性褒揚滿姑罵賊而亡的義烈行為足以教育臺地

民眾必須忠於清朝反覆一再灌輸教育臺地百姓必須遵從的政治歸屬盧建榮曾

提出「一位漢人婦女絕不容許異族染指其身體於此漢女身體是一種漢人國家

主權的隱喻」79林爽文民變雖非漢胡之對立與衝突但劉女為清廷官吏縣丞之女

對抗的是民變中的暴民此對立衝突也隱含兩種政治勢力的對抗包括兩個群族

79 盧建榮〈從男性書寫材料看三至七世紀女性的社會形象塑模〉《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報》第 26 期1998 年頁 18

217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對物質包含食物土地性等各種資源的佔有與爭奪這點與中國歷史上漢胡勢

力對立的性質相當

因此我們可以這樣推定劉女的身體成為清治臺地權力的展現場烈女力拒

事變外在武力侵辱隱喻著清廷對臺地的所有權不可被被侵犯劉女死前面對侵

犯的態度與言語以及死亡方法的描述這樣剛烈行為的極度刻劃與突顯使劉

女抗暴的決心與影響力大為提高促使臺邑男性興起女子猶能如此保家衛國身

為男兒怎可不奮發而這種百姓為國犧牲意識與認知的養成對統治階級而言

實是鞏固政權一個重要的手段故可窺知劉滿姑事跡之所以能受到清廷大家宣揚

的潛在原因80

又如陳維英〈為王樹生明府題姊姒三節圖〉「乾坤存王氣女子識綱常人

是松梅竹心如冰雪霜後先三不朽生死一齊香況我鬚眉輩貞忱豈可忘」

(伍頁 199)反覆陳述著女子之所以能實踐綱常倫理是因為統治階級教化百姓成

功而女子都能夠捨生取義況且我們鬚眉男兒報國犧牲豈能後人陳詩服膺統

治階級的意識型態而此統治階級則為清朝廷

中國傳統上有士人殉國與女子殉節被類同化的傾向故詩歌書寫殉節的烈

婦也常別有隱喻如明朝末年已有士人以婦女死節或守節的選擇來比擬士大夫

殉節與守節的問題以臣殉國如婦殉夫者如晚明袁崇文〈黎烈婦傳〉云「臣事

君與婦事夫論者嘗相提其義皆取於致命遂志」81以及徐枋〈與葛瑞五書〉舉時

人的說法「殉節為易守節為難為烈婦易為節婦難」82顏元云「明末死節

之臣閨中義婦耳」83亦有士人為詩引節婦來比喻忠臣的如孫枝蔚〈朱矞三母

費太孺人貞節詩〉之一「節婦如忠臣所難非一死立孤能有成庶可光前史」

84以及吳嘉紀〈程寡婦歌〉

80 盧建榮〈從男性書寫材料看三至七世紀女性的社會形象塑模〉《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報》第 26 期1998 年頁 12 81 袁崇文(1595 年進士)〈黎烈婦傳〉載於屈大均(輯)《廣東文選》《北京圖書館古籍珍本叢刊》冊 117卷 15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康熙 26 年(1687)三閭書院刻本影印本1989 年頁 507 82 徐枋〈與葛瑞五書〉《居易堂集》卷 2頁 1 上下 83 李塨纂王源訂《顏習齋先生年譜》(附載於顏元《顏元集》)卷上「辛亥(康熙 10 年1691)37歲」條下冊頁 735 84 孫枝蔚〈朱矞三母費太孺人貞節詩〉《溉堂後集》卷 3《溉堂集》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頁 6 下

218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心志不改伊維寡婦忠臣忠臣識大義臨難往往致其身婦人脂口澤膚

十人九人腸肺愚節操曷繇自勵門戶胡能獨扶君不見程寡婦hellip夫死婦

不死祇緣黃口兒女須題攜85

等皆是而吳德功〈洪烈婦〉

山水毓貞媛乾坤鍾間氣鹿溪洪氏女少小知大義相攸郭阿奴二十

婚始字賦性靜而貞德容兼洵備百輛未盈門凶信忽傳至阿母默無

語阿爺言甚秘連理樹折枝比翼鳥分翅賢哉女聰明倉猝知其意

外聞薤露音聒耳夜不寐妾命實不猶君魂歸何處扯碎同心結滂沱

兩行淚膏木誰為容鉛華屏弗御身披侍嫁衣耳挂定盟珥欲效梁家

婦私將刀劓鼻欲效王氏妻親持斧斷臂全體遭毀傷所受反自棄

惟念夫遽亡不如從夫去生前不同牢死後共埋地擁衾臥空床絕粒

忘飲食急延良醫來醫來云不治切脈知血虧聞聲識腸碎娘勸啜茶

湯爺勸吃餅餌烈女誓弗肯含淚惻然對女子節不移忠臣心無二

兩語昔曾聞今豈易其志願娘勿悲酸願爺勿涕泗翹首盻蒼天婺星

空際墜頃刻魂歸陰不瞑張目眥鮮血兩腔填姑嫜來駭異面色猶如

生從容赴大隧性命弁髦輕巾幗鬚眉愧鹿溪諸紳耆拜迎擁塗次

鹿溪諸父老稱揚遍市肆滿路焚香楮兩部喧鼓吹名教獨扶持閨烈

千秋著一死重泰山兒女英雄類殉夫未嫁時奇節實非易彤管長流

輝貞珉謹泐記節孝採輶軒我忝與其事綽褉徵門楣旌表乞天賜」

(《瑞桃齋詩稿》全臺詩全臺詩智慧型資料庫)

〈洪烈婦〉雖為詩作然以五言古體長詩之體裁篇幅較長敘述事件前後

變化曲折詳盡其開端雖以客觀第三人稱發展中間模擬各色人物動作聲口將

烈婦絕食而亡的過程進行更長時間更具體詳細的描寫從主角的動作姿態醫

囑診脈親人的照顧死別的淒涼等刻劃出主角面對死亡從容不迫的形象而

「女子節不移忠臣心無二」「一死重泰山兒女英雄類殉夫未嫁時奇節實

非易」亦同樣以節婦比忠臣而以婦女死節或守節的選擇來與士大夫殉國與否

來相比擬而陳肇興〈題烈婦張沈氏殉節事〉(古體九解)

蔦蘿泛長風根莖無斷絕由來連理枝生死不相別君不見張烈婦慷

85 吳嘉紀〈程寡婦歌〉楊積慶箋校《吳嘉紀詩箋校》卷 12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頁349

219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慨殉夫勇且烈婦姓沈氏名心娘十八于歸張家郎舉案齊眉慕孟光如

膠如漆樂且未央忽忽五年載弄之璋二豎入室夫病於床求神問藥

淚睫承眶一朝怛化五內崩裂如沃湯大哭一聲氣結無語娣姒急申

救阿翁欲言不言淚如雨曰汝有孤兒在旦夕須哺乳長跪謝阿翁

妾心堅如銅兒生有祖累姑嫜妾身雖死兒可長夫沒無人侍巾帚妾身

不去誰為偶黃泉會有相見時升天入地妾從之明珠為夫斂綺羅為夫

裝執紼扶柩上北邱歸來拜姑泣媳身未亡如已亡綰我同心縷著我

嫁時衣孤燈耿耿酸風吹尺組畢命人不知人不知舉家奔救烏烏啼

生同衾死同穴青塚巢鴛鴦飛鳴自成匹謂予不信如曒日人慕婦烈

且貞我作歌戒貪生吁嗟乎女子仗義能殺身何迺國家多全軀保妻

子之庸臣(《雲林縣採訪冊˙藝文》頁 206)

陳詩第 1 段 1 至 6 句以比興開端以蔦蘿與連理枝來比喻生死不離的夫妻情

感並引出烈婦殉夫的主題第 2 段 7 至 14 句以客觀敘事觀點寫烈婦之姓名歸

寧夫家後的幸福家庭生活第 3 段 15 至 24 句寫詳細描寫夫婿病起不測以至於身亡

的經過作者善用人物表情刻劃其心理狀態如寫烈婦「淚睫承眶」寫家翁「欲

言不言淚如雨」極力寫喪夫喪子後悲慘的情狀第 4 段 25 至 34 句作者模擬烈婦

與家翁的對話以代言體各自表述殉死與否的考量第 5 段 35 至 43 句作者模擬烈

婦聲口敘述依禮安葬夫婿後從容殉死的過程第 6 段 44 至 56 句為事件收尾作

結敘事觀點一變為作者以第一人稱自述說明為此詩之創作動機將臣節與婦

節類比並提並以諷刺那些偷生忍辱臣子全詩敘事觀點多變人物情事介紹較

為完整情感神態刻劃細緻且以人物對話鋪陳情節頗具戲劇搬演效果

陳肇興(1831~)字伯康號陶村臺灣府彰化縣治(今彰化市)人為

清代中期臺邑著名文人《全臺詩》稱其「有個人心靈世界及理想抱負的抒寫

詩作的關懷重心亦往往與生民百姓密切相關在形式上陳氏習慣以長篇歌行來

抒懷言志詩作風格雄健豪邁」並稱其「肇興之詩胎息於杜甫可視為清

中葉臺灣文壇之『詩史』」

陳氏曾從鹿港拔貢廖春波讀書於彰化白沙書院和蔡德芳曾維精廖景瀛

合稱「白沙書院四傑」同治元年(1862)戴潮春事變拒絕戴氏之拉攏遂遁入武

西堡(今集集)之牛牯嶺山中是年 7 月謀刺戴氏失敗幾瀕於險境著有《咄咄吟》

220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一書詳錄戴案經過(參見全臺詩全臺詩智慧型資料庫)故其詩作有述寫現實

社會歷史風貌的企圖

林翠鳳曾舉陳氏《陶村詩稿咄咄吟》中的詩作分析其儒士的性格更以

其詩歌中不同時刻所追摩的前賢而得出其共同的特點始終堅定支持既有的朝

廷以及篤志排拒外來騷亂勢力並以為「陳肇興在顛沛流離中始終不移其為大

清朝廷臣民的立場」86同樣在文本中的作品亦表現出忠於君王朝廷之思想

許夢青〈自書吳烈婦傳後〉

誰能輕一死慷慨赴重泉不減忠臣節方知烈婦賢心爭秋月皎節勵

古松堅慚愧偷生輩雖生亦枉然(《鳴劍齋遺草》)

許夢青(1870~1904)字炳如又字荊石蔭亭泮名夢青號劍漁又號

雲客冰如高陽酒徒許氏為鹿港邑庠生其祖母賀太安人以節孝旌於朝

奉詔入祀彰化節孝祠其歷乙未割臺上書唐景崧又在日軍攻臺時隨練勇赴

八卦山抗拒抗日行為失敗後又逢四次家喪一生際遇曲折由官家子弟一變

為落拓文士《全臺詩》稱其「歷盡人世滄桑半生苦況盡託於詩」「以奔放

絕足之才為自由不羈之行遂一轉而為跌蕩詩人」可見其浪漫氣質許常安

評曰「雖時有浪漫 自由清狂豪放之作風然其實質乃具有嚴肅悽涼

寫實之社會骨格故其詩多為心底之聲時代之反映」(參見全臺詩全臺詩智

慧型資料庫)

許詩著重於烈婦慷慨赴死的義烈行為其以客觀評論方式開展將忠臣與烈

婦臣道與婦道相互比附所著重是烈婦行為在中國傳統倫理的道德價值而

其襲用詩歌中具文化意涵的文學意象如秋月古松在中國詩歌中皆為貞節幽

靜的象徵若《全臺詩》稱其「潛心詩文以舒胸中塊磊」則此詩以「慚愧偷生

輩雖生亦枉然」或可相彷彿則進一步以文本婦女尚能以死殉節而身為男

兒卻臨難茍免故詩作中往往有鬚眉男兒且不如之慨歎

86 林翠鳳〈從《陶村詩稿咄咄吟》看陳肇興之儒士性格表現〉《臺中技術學院學報》第 1 期2000 年 6 月頁 21

221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肆貞節烈婦的書寫反映漢文化移植臺邑的認同

中國大約在西漢末期儒家學說完成統一折衷諸子學說的目標墊定其在

漢朝學政界的絕對獨尊的權威地位而轉而以經學的形式面世成為後世中國

思想的主流87由於思想上的獨尊儒術漢以後的統治王朝也都以儒家經典為國家

教養人材的基礎因此後世士人的思想不免有儒家學說之色彩在不同程度上成

為儒家的信徒而儒學中所具備的現世務實群體的特質以及「內聖外王」

的人生實踐理想使得士人的眼光始終注視著百姓之福址關心人民的生計而

「風俗淳美」便是理想現世世界的基礎《詩經大序》「美教化移風俗」

《禮記樂記》「移風易俗莫善於樂」《荀子王制篇》「美風俗」《辭

海》也對風俗提出解釋「多數人之精神的一致表現歷時久遠型為定式足以

拘束個人之行為支配實際生活者也」88

而《漢書地理志》則進一步將風俗與聖王德政結合在一起以為百姓有五

常之性因為各地之自然環境與個人秉性氣質的差異因此各地的風俗便會隨自

然地理與人文背景的不同而有差異與此同時風俗又跟聖王的王教相關聯是

聖明君主展現教化的場域故云

凡民含五常之性而其剛柔緩急音聲不同繫水土之風氣故謂之風

好惡取捨動靜亡常隨君上之情欲故謂之俗孔子曰『移風易俗莫

過於樂』言聖王在上統理人倫必移其而易其末此混同天下一之中

和然後王教成也89

而由聖王至士大夫至百姓階級社會的層層影響傳播發展出中國傳統文化

中所謂由上而下風行草偃式的思考邏輯最典型的是杜甫「致君堯舜上再使

風俗淳」所展現的邏輯演繹而要如何由上而下這牽涉到前文所說的中國文化

特質中「內在超越」的要求因此王教在移風易俗的政策理念上主要乃是以『統

理人倫』為根本核心對淳美風俗的追求就會從最根本的人倫秩序的建立與維

87 劉靜貞〈劉向《列女傳》的性別意識〉《東吳歷史學報》第 5 期1999 年 3 月頁 3「儒家學說真正浸透漢朝的學政界確立經學的絕對權威其實已是元帝至王莽之世也就是到了前漢的最後五十年間原為諸子之一的儒家才完成其統一折衷諸子思想的目標而以經學的形式展現」 88 修訂本《辭海》下冊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41頁 3199 89 《漢書地理志》臺北鼎文書局1983頁 1640

222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持著手詩人作品中反覆出現的教化百姓移風易俗的追求往往伴隨著現實事

件中倫常綱紀的成立與破壞一起出現並成為一種執著的詠歎匯流入中國詩歌

的傳統文化90

烈婦鄭月娘生平首見周元文編纂之《重修臺灣府志》91傳文後更附有〈徵詩

小引〉一文並附上鳳山縣令宋永清等 18 位文人之徵詩作品康熙 47 年鳳山縣令

宋永清倡議當時臺灣官紳以鄭女為題進行創作由方志附有引文與詩歌原文可

見當是轟動地方之風雅盛事92《全臺詩》稱宋氏為「善察民情雅意文教頗有

宦績」(全臺詩全臺詩智慧型資料庫)既雅意文教則此次徵詩不免寓有教化

功能

《重修臺灣府志》所載〈徵詩小引〉記錄當時風雅的徵詩之舉93並註明主

要的目的是為了「青史不遺願徵詩而表著海天生色」可見徵詩活動除了是詩

人消遣怡情之舉也寄寓著希望能留下可供後人學習景仰的婦女典範書寫地方

史實的意圖謝貴文以為「可見發起人宋永清深受當時官員與文士的肯定與愛戴

他亦透過此徵詩活動提倡文風獎勵貞節達到以文學教化風俗的目的」94然此

徵詩之會透露出兩項訊息即文本之教化目的以及此會之後以鄭月娘為題之

詩作消聲匿跡可見文本題詠之對象若為平民百姓相較於前文陳永華女及鄭斌

女兩位烈婦可知其受到關注及賦予的意涵會隨之減少

《重修臺灣府志人物志》總共收錄了 18 首詩作95此徵詩之舉是康熙 47 年

90 歐麗娟《唐詩的樂園意識》臺北里仁2000頁 90「王教在移風易俗的成就上主要乃是

以『統理人倫』為根本核心因此對風俗的探討也就不外乎種種人與人之間的對應關係以及由

此衍生的社會秩序與人性特質的範疇」「標示出社會群體的生活感受與心靈狀態的一般趨向而

人人切身相關的行為依據和心靈歸屬的問題也包含在其中」 91 周元文《重修臺灣府志》卷 8〈人物志貞節〉臺灣文獻叢刊第 66 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頁 272後亦附有〈徵詩小引〉與諸詩原文為「鄭氏月娘者泉之南安石井人也年十九歸儒士王曾儒家曾儒食貧志學 甫閱年以病卒翁以貧故欲即葬月娘跪泣告乞得暫停眾謂夫死不忍恝 然常情也越數日語其翁願死從夫葬翁駭然囑鄰媼勸止月娘曰『吾當夫病劇時即以死許之義不可移』比後提防稍疏投繯而逝邑侯宋公嘉 其節通聞上憲獲褒獎焉侯親祭其墳額其廬曰『百年今日』蓋侯挽詩 有『百年今日乾坤老』之句也合葬依仁里內園路西」 92 徵詩之舉發生時間點為何學者以參與者之到卸任時間推斷以為康熙 47 年為確詳見王俊勝《清代臺灣鳳山縣詩歌研究》文化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2002頁 118-119 93 周元文《重修臺灣府志》卷 8〈人物志貞節〉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頁 272 94 謝貴文〈清代鳳山知縣宋永清的政績〉《高市文獻》第 18 卷第 1 期2005 年 3 月頁 38 95 第一首的作者為鳳山知縣宋永清康熙 43 年(1704)來臺任官《全臺詩》稱其「善察民情雅意文教頗有宦績工詩」第二首為臺廈道王敏政康熙 43 年(1704)至康熙 49 年(1710)來臺任官《全

223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發生距離康熙 23 年清朝平臺臺灣納入清朝版圖已有二十餘年南部的經營如

諸羅縣城衙署文廟學校皆有初步規模宦遊人士創作詩歌的風氣推動了

臺地的文風而諸詩於方志上排列的順序大概以官位高低來決定先後故內地

詩人作品排在前面而臺邑詩人作品排在後面這樣的情形呼應了前文所言臺灣

早期詩壇以遊宦詩人為主而臺邑有志於參與科舉的士人開始與清據初期的內

地統治階級進行交流與結合發展出初期的詩歌創作

除了籍貫生平不詳的張師文內地宦遊來臺的人士有 8 人所擔任有關文教

方面的官職如教授教諭等有 4 人而任職知縣的宋永清與任職臺廈道的王

敏政後世則對其有「善察民情雅意文教」「待人仁厚」「百姓賴以全生」等

關心民情之評價作者為臺邑人士則有 9 人大都具有增生廩生拔貢等鄉紳

身份施世榜更有「樂善好施」「農民咸受其利」等佳評扮演著臺灣地方民

間勢力首領的角色由此推知以鄭烈婦為題的徵詩之舉實具有地方輿論意見

的性質

而林華昌〈節婦鄭氏詩〉「獨挈綱常萬古寒」(壹頁 361)林氏為清康熙

43 年調任臺灣府儒學教授孫襄〈節婦鄭氏詩〉「扶植綱常吾輩事新詩題徧

海東天」孫氏為清康熙 37 年授福安教諭後改任臺灣諸羅縣為教諭李欽文〈節

婦鄭氏詩〉「輕生重節植綱常」(貳頁 40)李氏曾任福建南靖訓導張士箱〈節

臺詩》稱其「待人仁厚尤加惠原住民嚴禁通事社商之剝削濫派遇歲荒歉極 力為民申請賑恤百姓賴以全生」第三首作者為臺灣府儒學教授林華昌康熙 43 年(1704)來臺第四首作者為臺灣縣儒學教諭陸登選康熙 43 年(1704)至康熙 47 年(1708)在臺任官第五首作者為鳳山縣學教諭吳周禎康熙 42 年(1703)來臺第六首作者為臺灣諸羅縣教諭孫襄第七首作者為臺灣人陳聖彪康熙 47 年(1708)的副貢《全臺詩》稱其「善文工詩」第八首作者為張師文清康熙年間人生平不詳第九首作者為守戎張駥清康熙 47 年(1708)來臺任臺灣水師協標左營守備第十首作者為桐城人孫日高第十一首為臺灣府治東安坊人李欽文《重修臺灣府志》稱其「廩生」而《全臺詩》稱其「清康熙 60 年(1721)歲貢生曾任福建南靖訓導能文工詩」第十二首作者為張纘緒《全臺詩》稱其「清康熙五十年(1711)臺灣貢生」《重修臺灣府志》稱其「廩生」第十三首作者為張士箱《全臺詩》稱其「清康熙四十一年(1702 年)東渡來臺落居鳳山次年入鳳山縣學後為臺灣府學生員補增生廩生迄雍正十年(1732)五十九歲時成為歲貢生」為科舉業而移居臺灣鳳山第十四首作者為鳳山縣人鄭應球《全臺詩》稱其「性情耿介崇尚氣節」在朱一貴事件時為逃避朱氏同黨招募「夜晚攜妻子遁逃」可知當時鄭氏政治傾向是站在清朝政府一方又稱「主掌縣書院教席長達十餘年有益地方文教甚多」可見著重於民間百姓教化培養文風第十五首作者為臺灣諸羅縣人鄭鳳庭《全臺詩》稱其為「清康熙年間廩生」第十六首作者為康熙年間臺灣增生鄭煥文生平不詳第十七首作者為臺灣縣人施世榜為康熙 36 年(1697)拔貢《全臺詩》稱其「樂善好施興築水圳農民咸受其利」第十八首詩作者為鳳山縣人李廷綱只知其為康熙年間人生平不詳以上為鄭烈婦詩歌相關作者下文引詩處對作者即不再進行介紹

224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婦鄭氏詩〉「 風謠傳海內千古尚相看」(壹頁 425)張氏於乾隆 2 年出任漳

州府學訓導王敏政〈節婦鄭氏詩〉「苦節高風重栢舟輶軒問俗首先求」(壹

頁 362)

王氏於康熙 43 年移分巡臺廈道前列作者皆以烈婦鄭月娘為主題著重於女

子實踐德行的價值足以為後世樹立以生命維護綱常倫理的典範如王敏政所言

「問俗」帶有濃厚的移風易俗的目的乾隆年間六十七〈弔五妃墓〉 島嶼最後

昭英烈頑廉懦立蠻婦貞」(貳頁 247)六十七於乾隆 9 年以戶科給事中奉命

巡視臺灣朱澐〈李節孝〉「聖朝傳採柏舟篇海外旌揚李母賢」(貳292)

朱氏於乾隆 12 年調任鳳山縣訓導秦定國〈五妃墓〉二首之二「海表觀風

題墓道陽秋有筆墨痕新祇緣千古綱常係豈獨傷心弔五人」(參頁 147)

同治朝林豪〈詠臺陽古蹟十二首五妃墓〉「何幸教化行閨門」(《臺灣詩鈔》

卷 5頁 106)將閨門的教化與五妃事蹟結合起來於是這個單一的歷史事件便被賦

予移風易俗實踐聖王政教的任務這作品也就隱含出政治教化的色彩

道光咸豐年間劉家謀〈海音詩〉一百首之九九「匆匆六甲光彤史況沐

皇風二百年」(伍頁 308)劉氏於道光 29 年調臺灣府學訓導劉氏自註的詩序

並言 「今入版圖將二百載矣列聖相承昭然禮法有不共被涵濡哉近周光邰明

經欲輯臺郡節烈勒成一編誠盛舉也」劉氏歌功頌揚清政府以為臺邑經兩百

年教化婦女貞節德行的培養成果斐然以統治階層的角度來考量兩位烈婦之行

為價值頗具政治意涵道光年間施瓊芳〈題全臺闡幽錄〉二首之二「寡鵠貞

鴛萃一編旌祠會錫九重天依然婦誥回鸞及能使夫名附驥傳彤管有人風繼

起碧霄終古月難圓誰言婉嬺煢煢質已握興頑立懦權」(伍頁 381)

第 2 首點明此書所收人物並足堪為天子旌表之節婦貞女女子能實踐婦德

同樣也能澤被家門為夫婿增光而書中足為後世楷模者其人生卻都是坎坷不

幸的7-8 句寫出書寫權力之本質原本這些女子是柔弱貞順的卻因此書而得以

傳世施氏曾銓選六部主事前述詩人則將貞節烈女之節操德行與政權教化結合

在一起政府的旌表立祠的表揚機制使女子的高貴品行不至淹沒不彰而女子

建立閨門的行為典範可以建立淳美善良的風俗但「興頑立懦權」則頗有思考

225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的空間此四字除了建立符合倫理綱常的行為準則外還要堅強百姓們的意志

在危難時能用最大的犧牲包括生命來維持理想的存在而這理想的內涵則

隱含著統治政權的延續與護衛

余英時分析漢代循吏在文化傳播中所扮演的角色與作用他將中國文化分為

大小傳統並解釋「大傳統或精英文化是屬於上層知識階級的而小傳統或通俗

文化則屬於沒有受過正式教育的一般人民」96而漢代循吏則扮演了文化傳播者的

角色之所以如此余氏指出因為循吏是親民之官「循吏」之名始於《史記》的〈循

吏列傳〉從此成為中國正史列傳的典型至《清史稿》依然沿用余氏更言

漢代的大傳統以儒教為主體而儒教的基地則在社會而不在朝廷因此循

吏在發揮『師』的功能時他事實上已離開了『吏』的崗位他所奉行的

不復是朝廷法令而是大傳統的中心教義由於中國的大傳統並非寄身於

有組織的宗教所以它的傳播的任務才落到了俗世人物的循吏的肩上漢

代大傳統的傳播者借用《周禮》的名詞可稱之為『師儒』循吏便是以

『師儒』的身份從事『教化』工作的97

而文本尚有擔任教諭提督學政訓導等教育行政工作之創作者清廷的中

央教育制度中央最高教育行政機關為國子監其下設有祭酒司業等教官總理

監務以及博士助教學正學錄等各級教員在地方教育行政上各省設提

督學道擔任地方教育的最高行政官員以負責學校事務政風及科舉等事務

雍正 4 年(1726)提督學道改稱提督學政在地方官學上設有府學政使府提調

府儒學教授州學正縣儒學教諭府州縣下設立縣訓導以掌管地方教育事

務98

而臺灣清據初期隸屬於福建省由福建提督學道統理教育事務但因臺灣海

外孤島路途遙遠改由分巡台廈兵備道兼理學政康熙 23 年(1684)改由臺廈兵

備道兼任朱一貴事變後改由巡臺御史負責至雍正 5 年(1727)改為巡臺漢御史

96 余英時〈中國古代死後世界觀的演變〉載於《中國思想傳統的現代詮釋》臺北聯經出版社1993頁 168 97 余英時〈中國古代死後世界觀的演變〉載於《中國思想傳統的現代詮釋》臺北聯經出版社1993頁 198 98 參見種村保三郎《臺灣小史》臺北武陵1991山崎繁樹《1600-1930 臺灣史》臺北武陵1995連橫《臺灣通史》臺北幼獅1977

226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管理乾隆 17 年(1752)則改由巡臺臺灣道兼任光緒元年(1875)改由福建巡撫兼管

光緒 13 年(1887)設臺灣省後由臺灣巡府兼任掌管臺灣教育事務知縣負責地方

教育事務由此可知臺灣學政與官政相結合之特質99

而關於教育行政的最高指導原則順治 9 年(1652)頒六諭計為「1孝順父

母2尊敬長上3和睦鄉里孝訓子孫5各安生理6莫作非為」100

姜添輝以為「由其內容可窺見其重心在於強調傳統文化的倫常思想以及安本分

的觀點並藉由這些觀點的灌輸以達社會安定的目標」101康熙 9 年(1670)頒佈聖

諭廣訓十六條計有

1敦孝悌以重人倫2篤宗教以昭雍睦3和鄉黨以息爭訟4

重農桑以足衣食5尚節儉宜惜財用6隆學校以端士習7黜

異端以崇正義8講法律以儆愚頑9明禮讓以厚風俗10務

本業以定民志11訓子弟以禁非為12息誣告以全善良13

完錢糧(租稅)以省催科(裁判)14戒匿逃以免株連15聯保申

以弭盜賊16解仇忿以重身命等102

除了順治朝所強調的倫常價值觀外並將關注範圍擴大到文化習俗以及社

會規範等層面可以窺見清廷教育行政的最終目標是欲藉由教化途徑以安定社

會光緒 29 年(1903)張百熙等在〈奏定學堂章程〉中提出「至於立學宗旨勿論

何等學堂均以忠孝為本以中國經學為基礎俾學生心術依歸為正」103以至於

光緒 32 年 5 月 2 日清廷公佈的欽定學堂章程第一類是忠君尊孔第二類是尚

公尚武尚實可知清代由內地派遣至臺灣的教育官員實肩負思想教化之重

責大任其主要之任務為導正並建構臺邑人民正確之政治立場與政治意識創作

者日夜身處其氛圍中將其投射於其所創作之主題詩歌中似為合理之解釋

顧炎武論「秦紀會稽山刻石」指出「然則秦之任刑雖過而其坊民正俗之意

99 參見盛清沂王詩琅高樹潘《臺灣史》臺北眾文1988 年種村保三郎《臺灣小史》(臺

北武陵1991)邱奕松《嘉義縣志教育志》嘉義嘉義縣政府1991連橫《臺灣通史》

臺北幼獅1977 等 100 宋鼎宗等《全臺首學資料彙編》頁 61臺南臺南市立文化中心1997 101 姜添輝〈教育社會學觀點的清朝時期臺灣官方儒學的發展與特性〉《臺南師院學報》第 34 期

2001頁 292 102 種村保三郎《臺灣小史》臺北武陵1991頁 151 103 雷國鼎《教育概論》上冊臺北教育文物1976頁 80

227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固為始異于三王也」(《日知錄》卷十七)則中國自秦始皇起便有統治階級提倡禮

教以矯正民間各地不良風俗的政治措施文本創作群共 69 人共有 20 位具有從內

地遊宦臺邑的背景其中官職包括擔任臺邑各地教諭知縣巡臺御史提督學

政訓導等居多而臺邑文人亦具鄉紳背景文本中反覆出現蘊含政治意涵與宣

揚文教的意識

伍對內地與臺邑的指稱反映中央政權與地方邊陲的對峙

清代臺灣貞節烈女詩中出現以內地為中心以臺邑為邊緣之論調例如康

熙朝江日昇〈贊寧靖王朱術桂與五妃殉節二絕〉二首之一「天地乾坤無可寄

飄然海國全其身」(貳頁 28)臺廈道王敏政〈節婦鄭氏詩〉「鬚眉長樂嗤青

史巾幗共姜壯海洲」(壹頁 362)此詩為康熙年間王氏應徵詩之會為鄭治時期

禮官鄭斌女為寫的作品第 4 句稱鄭斌女事跡足以為「海洲」壯事氣勢壯盛

其臺地為「海洲」意指海外神洲顯現出以內地為世界中心點而以臺邑為邊

垂的論點

諸羅諭孫襄〈節婦鄭氏詩〉「扶植綱常吾輩事新詩題徧海東天」(壹頁

367)此詩亦為應徵詩之舉最後一句「新詩題徧海東天」臺邑與內地一水之隔

又處內地東方稱「海東天」可說是其地理位置的說明范咸〈弔五妃墓十二絕

句〉十二首之五「可憐椎髻文身地」(貳頁 258)其它相關文本有以鄭氏王朝禮

官鄭斌女為題之作品

康熙 13 年內地爆發三藩之亂鄭經趁機響應出兵同時將明朝續順公沈瑞接

到臺灣並以禮官鄭斌之女許配之鄭經將明朝王公遷往臺灣並幫助其建立家

庭除了昭示臺灣鄭氏為延續明朝皇權的正統地位外也為了隴絡人心凝聚在

臺灣的明室力量可以說沈鄭兩氏的聯婚是帶有強烈的政治色彩這段婚姻幾年

後卻遭到重大的打擊鄭經去世後鄭克塽繼位親信馮錫范攬權內部局勢日

益混亂身為流亡王公的沈瑞被誤認為身懷鉅資並因此招禍被馮錫范以反間

228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謀逆案件遷連104

父子被殺家屬被囚當沈瑞一家受禍時禮官鄭斌向鄭克塽求情為女兒

開脫並得到首肯就在鄭家父母將女兒救出虎口後得知詳情的鄭女卻毅然決

然決心與丈夫共赴家難並在處理完殉死家人的後事後從容自縊殉夫這件事

在當時引起很大的迴響不論身份貴賤聽聞此事的人都為此感動流淚康熙 23

年清朝佔據臺灣後總督姚啟聖並奏請封誥鄭氏「一品夫人」都統張夢吉並差人

將沈氏一門受難的棺柩送返京安葬105

咸豐朝陳維英〈一品夫人〉(鄭斌女 沈瑞妻)四首之四「鸞章一旦下東都

油壁香車離海隅」(伍頁 182)史載清據臺灣後將沈瑞遺體移葬內地想必鄭

女也隨之移葬故有「油壁香車離海隅」之說而以海邊一角指臺地將其邊緣

化之地理觀可知劉家謀〈謁五妃墓〉二首之一「那知瘴海千重外尚有紅顏

識報恩」(伍頁 319)再如道光年間施瓊芳〈題全臺闡幽錄〉二首之一「海濱

鄒魯風堪采軒使曾勞女史詢」(伍頁 381)施氏為《全臺闡幽錄》題詩書中

多錄臺地節烈女性有為清代臺灣女性寫史的目的詩中稱「海濱」以內地為中

心以臺邑為邊地的意向明顯

王凱泰《臺灣雜詠續詠》十二首之五「故王一去五妃陪海外黃沙賸

幾堆」(《臺灣雜詠合刻續詠十二首》頁 50)同治朝林豪〈五妃墓〉「海角年

年長相守」(《臺灣詩鈔》卷 5頁 93)熊佐虞〈五妃墓限支韻〉「黃土荒題海上

碑」(《臺灣詩鈔》卷 5頁 93)以及光緒朝唐景崧〈五妃墓限支韻〉「海上鵑啼

悲玉帶」 (《臺灣詩乘》卷 5頁 209)周長庚〈拜五妃墓〉「頸血不膏中土鐵

墓門長咽落潮聲」(《臺灣詩乘》卷 5頁 214)

周長庚(1847~1888)號辛仲又號莘仲福建侯官人光緒 10 年(1884)由建陽教

諭調署彰化教諭光緒 14 年發生施九緞以索焚丈單為名的圍城之變周氏因為民

104 蔣師轍《臺游日記》卷 1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7臺灣文獻叢刊第 6 種頁 30記載「康熙二十一年福建總督姚啟聖用間諜陰散其黨約偽賓客司傅為霖內應事洩為霖遇害」丁曰健輯《治臺必告錄》卷 1頁 77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9臺灣文獻叢刊第 17 種記載「行人傅為霖密約十三鎮同日發難事泄錫範並搆陷續順公沈瑞而有其貲人心益失國軒居臺而被刺者再皆姚啟聖所使也 105 事詳見江日昇《臺灣外記》卷 9臺灣文獻叢刊第 60 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

229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請命受誣以致「一官拋擲落拓終身」彰化人士「頌公之德而不衰」周氏

讚揚五妃之死為「頸血不膏中土鐵」以清朝鐵蹄為「中土鐵」相對而言臺邑

為世外之地可知而另一方面五妃成為臺邑歷史人物而非中土人物的意涵就更

為明顯了

本節所述及這 11 位作者中王敏政為康熙朝內地旗人孫襄為康熙朝內地人

陳維英為咸豐朝臺地人施瓊芳為道光朝臺灣縣治人林豪活動於同治朝左右金

門人周長庚為光緒朝內地人熊佐虞光緒朝內地人唐景崧光緒朝內地人生

存年代分佈清朝早中晚各期籍貫有大陸內地也有臺地人士由此推測以邊

陲之姿態而與內地中央相對似乎是清代士人普遍之觀點

黃國昌以為「中國意識」可以分析成六種互相關聯的觀念他舉出的第二種

觀念就是「『世界中心』的地理『中國意識』」「中國人把自己居住的地方視為

世界的中心而以其它地方都是世界的邊疆」106 莊勝全在以康熙朝四位內地親

歷者的觀察內容研究得出「遂使以中國本土為中心的世界觀得以大行其道中國

的文化邏輯逐步套用在對台灣的印象上」107

李國祈在對清代臺灣政治發展史的研究提出「臺灣自康熙時期歸入清帝國

版圖後雍正以降清廷所推行的政策則為使其內地化其目的在使臺灣變成

中國本部各省的一部份108」李氏為所謂的「內地化」乃中國中央政權及傳統典章

制度在臺灣這個邊疆地區的普及與擴張的過程「內地化」就是在政治上「中國

化」在文化上「儒家化」109並以為「大體而言及十九世紀其(臺灣)西部已

開發地區內地化幾已完成」然而我們參照前列詩人之作品即便在李氏所認

定已「內地化」的時期不論其為內地文人或臺邑文人其詩作中乃反映出臺邑

的邊陲位置亦即臺邑被歸為中國一省後其地理位置的觀念仍屬於遠離核心

的邊陲

106 黃國昌《『中國意識』與『臺灣意識』》臺北五南1995頁 12 107 莊勝全〈清康熙朝臺灣印象的轉變以四位親歷者的觀察為例〉《臺灣風物》第 56 卷第 3期2003 年頁 32 108 李國祈〈清季臺灣的政治近代化開山撫番與建省(1875-1894)〉《中華文化復興月刊》第 8卷第 12 期1975 年頁 5 109 李國祈〈清代臺灣社會的轉型〉《中華學報》第 5 卷第 3 期1978 年頁 148

230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然而我們以為文本中雖有臺邑居邊陲之政治意識然其以臺邑貞孝節烈女子

為主題仍是「在地認同」之詩學實踐其雖大量融合中國傳統詩學文化的意涵

與典故然最終目的之一仍是構築臺邑貞節歷史故我們認為其「臺邑邊陲化」

之特質可以引用鄭志明教授的說法加以解釋「所謂自在性格是指文章主體可

以從容地與外來文化相結合以開放的心靈來解消各種衝突情境讓主體文化無

處而不自在承認其邊陲的角色就是要解消邊陲的悲情心態不必向世界的核

心靠攏也不必向中國的核心靠攏脫離了核心的意識宰制自安於邊陲不是

偏安的心態而是無所求於核心以主體的自主性來迎接來自核心的各種挑戰110」

雖然鄭教授所提的是臺灣儒學發展的問題但從文本中看來不論是內地詩

人或本土詩人在接觸到臺邑本地題材時或多或少都會進行內地化與本土化的衝

突與融合而作品最終的主體性還是會回歸於創作場域之在地認同例如陳昭瑛

在〈論台灣的本土化運動〉一文中指出早期的「台灣意識」並未與「中國意識」

衝突甚至是重疊在一起有著相互定義的關係「由於臺灣人是以中國為父母

之國台灣意識自然也以中國意識為起源中國文化漢民族的特有生活方式在

台灣的樣貌是形成『中國式台灣意識』的文化基礎」111而由上文可知所謂「中

國式台灣意識」其地理觀念乃以中國為世界之中心而臺灣為邊陲之地

由於本節文本的作者群有 3 位清代中期的臺邑人所以我們可以推論最遲

在清咸豐道光年間臺邑詩人的地域意識其實已被完整教化出「中國意識」了

而 8 位內地詩人的作品中反覆以「海角」「海國」「海上」的空間述語強調臺

邑相對於核心的「邊陲」地位不斷灌輸與強調台地附屬內地的地理概念即統

治階級的角色為清朝政府

陸小結

縱觀上述所論文本創作活動實有許多政治元素清代考據學風盛行余英

時所言多學為識之學風由內地傳入臺灣專注於客觀知識從詩歌形式發展為

110 鄭志明〈臺灣儒學本土化的發展方向〉載於《第二屆臺灣儒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臺南成功大學中文系1999頁 655-679 111 參見陳昭英《臺灣文學與本土化運動》臺北正中書局1998頁 101-181

231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詩文融合詩序詩註比例增加且內容多為客觀現實事件的敘述可知其對外

在世界的關注而文本創作群的遊宦背景使其關注於教化與移風易俗前述余

英時對中國循吏之分析與清朝《通典》對知縣之職責描述可為舉證而作者若

無官員身份則為臺邑地方儒學鄉紳或與地方官府關係良好或掌地方書院

負有教育子弟之責任而文本所題詠之主題部份具官宦背景或受禍於政治事

件兵亂政治勢力等直接間接造成主題事件的發生

而大部分主角皆與朝廷旌表官修方志等政治活動相關聯而在文本中的象

徵隱喻中女子貞節類同於清政權女子抵抗外來力量的侵略象徵捍衛主權的

存在宣示清朝統治之正當性與合法性而臺邑邊緣言論則反映中國文化融入

臺灣社會整個內化過程的完成清代臺邑文人已接受臺灣為中國領地之一部份

王建曾以今文《尚書》為文本論析西周王朝政治意識中的合法性理念112其得出

的結論有「國家政治疆域的傳承與統一意識」「政治統治權威的合法傳承」「批

判和推翻暴君暴政統治的變革意識」等

雖然尚書是官方性質的文書有別於文本之私人創作但兩相比較可以觀

察出兩者相似處如本文所提出之「五妃詩墳墓之意象反映明政權走向滅亡與結

束」「民變烈女的歌頌反映創作群對清廷統治權的支持與肯定」則與李文所提「政

治統治權威的合法傳承」何其類似而「對內地與臺邑的指稱反映中央政權與地

方邊陲的對峙」則除了如王健所言之「國家政治疆域的傳承與統一意識」「中華

文明hellip即使某個王朝滅亡了後繼的王朝以其合法繼承者的身份完全承襲前朝

的政治遺產完成統一拓展天下疆域的合法政治使命」113因為本文創作群特定

之時空背景深一層反映出所謂天下疆域「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

非王臣」實隱藏著中央與邊疆之對峙114而本文前述所言之三種群體意識實為「漢

文化移植臺邑」政治操作的基礎而我們亦可解析創作群如何合理化清廷統治臺

灣的政治權力

112 王健〈論西周王朝政治意識中的合法性理念mdashmdash以今文《尚書》為中心〉《江海學刊》第 6 期

2003 年 113 同前註頁 141 114 中國商周時代還未出現中國與四夷對應的指稱一直要到「自東周以來才以南蠻北狄東

夷西羌相對而言為言」參考于省吾《釋中國》王元化主編《釋中國》第 3 卷上海文藝出版社

1998頁 1517

232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引用書目

一傳統文獻

丁紹儀《東瀛識略》臺北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7臺灣文獻叢刊第 2 種

王必昌《重修臺灣縣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臺灣文獻叢刊第 113

江日昇《臺灣外記》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臺灣文獻叢刊第 60 種

朱仕玠《小琉球漫誌》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6 臺灣文獻叢刊第 3 種

周元文《重修臺灣府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臺灣文獻叢刊第 66

林焜煌纂《金門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臺灣文獻叢刊第 80 種

陳文達《鳳山縣志》臺北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臺灣文獻叢刊第 124 種

《清一統志臺灣府》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臺灣文獻叢刊第 68

陳壽祺《福建通志臺灣府》臺北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臺灣文獻叢刊 84

許南英《窺園留草》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2臺灣文獻叢刊第 147 種

連 橫《臺灣詩乘》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臺灣文獻叢刊第 64 種

《欽定平定臺灣紀略》臺北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臺灣文獻叢刊

第 102 種

《碑傳選集》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6臺灣文獻叢刊第 220 種

《臺灣通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2臺灣文獻叢刊第 130 種

蔣師轍《臺游日記》臺北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7臺灣文獻叢刊第 6 種

盧德嘉《鳳山縣采訪冊》臺北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 臺灣文獻叢刊第

73 種

二近人論著

王俊勝 2001《清代臺灣鳳山縣詩歌研究》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全臺詩編輯小組 2004 《全臺詩》(1~5 冊)臺南國家臺灣文學館

233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234

江寶釵 1999 《臺灣古典詩面面觀》臺北巨流

余英時 1993 《中國思想傳統的現代詮釋》臺北聯經出版社

洪順隆 1998 《抒情與敘事》臺北黎明文化

許麗芳 2007 《章回小說的歷史書寫與想像以三國演義與水滸傳的敘事為例》臺

北秀威資訊科技

許玉青 2004 《清代臺灣古典詩之地理書寫研究》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硏究所

碩士論文

許東海 2003 《女性帝王神仙先秦兩漢辭賦及其文化身影》臺北里仁書局

畢恆達 2001 《空間就是權力》臺灣心靈工坊

陳昭英 1998 《台灣文學與本土化運動》台北正中書局

張孟珠 2002 《清代貞節的實踐及其困境》國立中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葉嘉瑩 2000 《清詞散論》台北桂冠

葉嘉瑩 2000 《漢魏六朝詩講錄》台北桂冠

黃國昌 1995 《『中國意識』與『臺灣意識』》臺北五南

楊積慶箋校 1980 《吳嘉紀詩箋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歐麗娟 2000 《唐詩的樂園意識》臺北里仁

鮑家麟編 1992 《中國婦女史論集》臺北稻香出版社

  • 文本有以明皇室在臺殉節之五妃為題的作品五妃本事參見江日昇《臺灣外記˙弁言》丁紹儀《東瀛識略》等皆有記載江日昇站在清朝統治者的立場對鄭氏王朝一直視之為謀逆亂臣但對殉國而死的寧靖王則抱著頌揚的態度而追隨寧靖王殉死的五妃則稱讚其為「且五姬慷慨輕生氣勝男子而臺灣之山川草木能不因此而增光乎」可知五妃殉節之歷史地位與道德價值在清康熙年間即已確定
  • (《雲林縣採訪冊˙藝文》頁206)
Page 29: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ir.lib.ksu.edu.tw/bitstream/987654321/13221/2/21%D... ·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 曾玉惠 ∗ 摘要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名教是敦曰此三人縱疏賤磊落大節宜弔旌詔建祠宮楹桷維新有

司歲時祀以特牲為問蟻賊起事辰士民奔走婦女被掠何無一人能

及此三人吁嗟乎人人且有忠孝情盍至三仁祠下一聽天子命祀之恩綸

(肆頁 234)

蕭詩體裁為歌行體篇幅較長以客觀第三人稱觀點敘述夾有議論與抒情

對人物身份背景以及事件發生的經過有詳細的描寫三仁者稱三位在事變仍稟

持著節操正義剛強不屈奮勇抗賊的義士而清政府在民變平定後下詔褒揚

三人並興建三仁祠命地方政府歲時節令予以祭祀後世永念

而這三位義士身份背景各異第一位名叫壽同春事變發生時為淡水縣丞的

幕賓年紀已經大了在縣丞遇變身亡他危亂中一肩擔起責任率兵勦賊不

幸死在賊營第二位名叫李喬基為寄寓彰化的內地人具國子生身份在亂事

中集結民間力量變頗有成績但不幸在牛馬莊戰死第三即是劉郡丞之女蕭

氏對劉滿姑的敘述最為詳盡也許是因為劉氏的事蹟最具傳奇色彩對於三仁

事件的價值與清政府褒揚的動機在作品中也進行討論蕭詩雖為文學作品實

已具記史的作用且歌行體句式長短自由用語淺白尤利於傳播蕭綸據《全

臺詩》所載「字子山江蘇太倉人嘉慶年間(1796~1820)貢生著《樊村草堂

詩集》」」(全臺詩全臺詩智慧型資料庫)

然則寫臺灣烈女劉滿姑的兩位詩人皆內地人士而劉烈女為內地官宦之女

隨父赴任而喪命於臺邑因此而成為臺灣列女歷史其中一員然為何以劉女為詩

者臺邑詩人缺席此可疑之處

劉滿姑罵賊不屈而為亂兵所殺後為清廷封為三仁並下詔建祠祭祀宣示

著清朝統治權的正當性與絕對性褒揚滿姑罵賊而亡的義烈行為足以教育臺地

民眾必須忠於清朝反覆一再灌輸教育臺地百姓必須遵從的政治歸屬盧建榮曾

提出「一位漢人婦女絕不容許異族染指其身體於此漢女身體是一種漢人國家

主權的隱喻」79林爽文民變雖非漢胡之對立與衝突但劉女為清廷官吏縣丞之女

對抗的是民變中的暴民此對立衝突也隱含兩種政治勢力的對抗包括兩個群族

79 盧建榮〈從男性書寫材料看三至七世紀女性的社會形象塑模〉《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報》第 26 期1998 年頁 18

217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對物質包含食物土地性等各種資源的佔有與爭奪這點與中國歷史上漢胡勢

力對立的性質相當

因此我們可以這樣推定劉女的身體成為清治臺地權力的展現場烈女力拒

事變外在武力侵辱隱喻著清廷對臺地的所有權不可被被侵犯劉女死前面對侵

犯的態度與言語以及死亡方法的描述這樣剛烈行為的極度刻劃與突顯使劉

女抗暴的決心與影響力大為提高促使臺邑男性興起女子猶能如此保家衛國身

為男兒怎可不奮發而這種百姓為國犧牲意識與認知的養成對統治階級而言

實是鞏固政權一個重要的手段故可窺知劉滿姑事跡之所以能受到清廷大家宣揚

的潛在原因80

又如陳維英〈為王樹生明府題姊姒三節圖〉「乾坤存王氣女子識綱常人

是松梅竹心如冰雪霜後先三不朽生死一齊香況我鬚眉輩貞忱豈可忘」

(伍頁 199)反覆陳述著女子之所以能實踐綱常倫理是因為統治階級教化百姓成

功而女子都能夠捨生取義況且我們鬚眉男兒報國犧牲豈能後人陳詩服膺統

治階級的意識型態而此統治階級則為清朝廷

中國傳統上有士人殉國與女子殉節被類同化的傾向故詩歌書寫殉節的烈

婦也常別有隱喻如明朝末年已有士人以婦女死節或守節的選擇來比擬士大夫

殉節與守節的問題以臣殉國如婦殉夫者如晚明袁崇文〈黎烈婦傳〉云「臣事

君與婦事夫論者嘗相提其義皆取於致命遂志」81以及徐枋〈與葛瑞五書〉舉時

人的說法「殉節為易守節為難為烈婦易為節婦難」82顏元云「明末死節

之臣閨中義婦耳」83亦有士人為詩引節婦來比喻忠臣的如孫枝蔚〈朱矞三母

費太孺人貞節詩〉之一「節婦如忠臣所難非一死立孤能有成庶可光前史」

84以及吳嘉紀〈程寡婦歌〉

80 盧建榮〈從男性書寫材料看三至七世紀女性的社會形象塑模〉《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報》第 26 期1998 年頁 12 81 袁崇文(1595 年進士)〈黎烈婦傳〉載於屈大均(輯)《廣東文選》《北京圖書館古籍珍本叢刊》冊 117卷 15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康熙 26 年(1687)三閭書院刻本影印本1989 年頁 507 82 徐枋〈與葛瑞五書〉《居易堂集》卷 2頁 1 上下 83 李塨纂王源訂《顏習齋先生年譜》(附載於顏元《顏元集》)卷上「辛亥(康熙 10 年1691)37歲」條下冊頁 735 84 孫枝蔚〈朱矞三母費太孺人貞節詩〉《溉堂後集》卷 3《溉堂集》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頁 6 下

218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心志不改伊維寡婦忠臣忠臣識大義臨難往往致其身婦人脂口澤膚

十人九人腸肺愚節操曷繇自勵門戶胡能獨扶君不見程寡婦hellip夫死婦

不死祇緣黃口兒女須題攜85

等皆是而吳德功〈洪烈婦〉

山水毓貞媛乾坤鍾間氣鹿溪洪氏女少小知大義相攸郭阿奴二十

婚始字賦性靜而貞德容兼洵備百輛未盈門凶信忽傳至阿母默無

語阿爺言甚秘連理樹折枝比翼鳥分翅賢哉女聰明倉猝知其意

外聞薤露音聒耳夜不寐妾命實不猶君魂歸何處扯碎同心結滂沱

兩行淚膏木誰為容鉛華屏弗御身披侍嫁衣耳挂定盟珥欲效梁家

婦私將刀劓鼻欲效王氏妻親持斧斷臂全體遭毀傷所受反自棄

惟念夫遽亡不如從夫去生前不同牢死後共埋地擁衾臥空床絕粒

忘飲食急延良醫來醫來云不治切脈知血虧聞聲識腸碎娘勸啜茶

湯爺勸吃餅餌烈女誓弗肯含淚惻然對女子節不移忠臣心無二

兩語昔曾聞今豈易其志願娘勿悲酸願爺勿涕泗翹首盻蒼天婺星

空際墜頃刻魂歸陰不瞑張目眥鮮血兩腔填姑嫜來駭異面色猶如

生從容赴大隧性命弁髦輕巾幗鬚眉愧鹿溪諸紳耆拜迎擁塗次

鹿溪諸父老稱揚遍市肆滿路焚香楮兩部喧鼓吹名教獨扶持閨烈

千秋著一死重泰山兒女英雄類殉夫未嫁時奇節實非易彤管長流

輝貞珉謹泐記節孝採輶軒我忝與其事綽褉徵門楣旌表乞天賜」

(《瑞桃齋詩稿》全臺詩全臺詩智慧型資料庫)

〈洪烈婦〉雖為詩作然以五言古體長詩之體裁篇幅較長敘述事件前後

變化曲折詳盡其開端雖以客觀第三人稱發展中間模擬各色人物動作聲口將

烈婦絕食而亡的過程進行更長時間更具體詳細的描寫從主角的動作姿態醫

囑診脈親人的照顧死別的淒涼等刻劃出主角面對死亡從容不迫的形象而

「女子節不移忠臣心無二」「一死重泰山兒女英雄類殉夫未嫁時奇節實

非易」亦同樣以節婦比忠臣而以婦女死節或守節的選擇來與士大夫殉國與否

來相比擬而陳肇興〈題烈婦張沈氏殉節事〉(古體九解)

蔦蘿泛長風根莖無斷絕由來連理枝生死不相別君不見張烈婦慷

85 吳嘉紀〈程寡婦歌〉楊積慶箋校《吳嘉紀詩箋校》卷 12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頁349

219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慨殉夫勇且烈婦姓沈氏名心娘十八于歸張家郎舉案齊眉慕孟光如

膠如漆樂且未央忽忽五年載弄之璋二豎入室夫病於床求神問藥

淚睫承眶一朝怛化五內崩裂如沃湯大哭一聲氣結無語娣姒急申

救阿翁欲言不言淚如雨曰汝有孤兒在旦夕須哺乳長跪謝阿翁

妾心堅如銅兒生有祖累姑嫜妾身雖死兒可長夫沒無人侍巾帚妾身

不去誰為偶黃泉會有相見時升天入地妾從之明珠為夫斂綺羅為夫

裝執紼扶柩上北邱歸來拜姑泣媳身未亡如已亡綰我同心縷著我

嫁時衣孤燈耿耿酸風吹尺組畢命人不知人不知舉家奔救烏烏啼

生同衾死同穴青塚巢鴛鴦飛鳴自成匹謂予不信如曒日人慕婦烈

且貞我作歌戒貪生吁嗟乎女子仗義能殺身何迺國家多全軀保妻

子之庸臣(《雲林縣採訪冊˙藝文》頁 206)

陳詩第 1 段 1 至 6 句以比興開端以蔦蘿與連理枝來比喻生死不離的夫妻情

感並引出烈婦殉夫的主題第 2 段 7 至 14 句以客觀敘事觀點寫烈婦之姓名歸

寧夫家後的幸福家庭生活第 3 段 15 至 24 句寫詳細描寫夫婿病起不測以至於身亡

的經過作者善用人物表情刻劃其心理狀態如寫烈婦「淚睫承眶」寫家翁「欲

言不言淚如雨」極力寫喪夫喪子後悲慘的情狀第 4 段 25 至 34 句作者模擬烈婦

與家翁的對話以代言體各自表述殉死與否的考量第 5 段 35 至 43 句作者模擬烈

婦聲口敘述依禮安葬夫婿後從容殉死的過程第 6 段 44 至 56 句為事件收尾作

結敘事觀點一變為作者以第一人稱自述說明為此詩之創作動機將臣節與婦

節類比並提並以諷刺那些偷生忍辱臣子全詩敘事觀點多變人物情事介紹較

為完整情感神態刻劃細緻且以人物對話鋪陳情節頗具戲劇搬演效果

陳肇興(1831~)字伯康號陶村臺灣府彰化縣治(今彰化市)人為

清代中期臺邑著名文人《全臺詩》稱其「有個人心靈世界及理想抱負的抒寫

詩作的關懷重心亦往往與生民百姓密切相關在形式上陳氏習慣以長篇歌行來

抒懷言志詩作風格雄健豪邁」並稱其「肇興之詩胎息於杜甫可視為清

中葉臺灣文壇之『詩史』」

陳氏曾從鹿港拔貢廖春波讀書於彰化白沙書院和蔡德芳曾維精廖景瀛

合稱「白沙書院四傑」同治元年(1862)戴潮春事變拒絕戴氏之拉攏遂遁入武

西堡(今集集)之牛牯嶺山中是年 7 月謀刺戴氏失敗幾瀕於險境著有《咄咄吟》

220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一書詳錄戴案經過(參見全臺詩全臺詩智慧型資料庫)故其詩作有述寫現實

社會歷史風貌的企圖

林翠鳳曾舉陳氏《陶村詩稿咄咄吟》中的詩作分析其儒士的性格更以

其詩歌中不同時刻所追摩的前賢而得出其共同的特點始終堅定支持既有的朝

廷以及篤志排拒外來騷亂勢力並以為「陳肇興在顛沛流離中始終不移其為大

清朝廷臣民的立場」86同樣在文本中的作品亦表現出忠於君王朝廷之思想

許夢青〈自書吳烈婦傳後〉

誰能輕一死慷慨赴重泉不減忠臣節方知烈婦賢心爭秋月皎節勵

古松堅慚愧偷生輩雖生亦枉然(《鳴劍齋遺草》)

許夢青(1870~1904)字炳如又字荊石蔭亭泮名夢青號劍漁又號

雲客冰如高陽酒徒許氏為鹿港邑庠生其祖母賀太安人以節孝旌於朝

奉詔入祀彰化節孝祠其歷乙未割臺上書唐景崧又在日軍攻臺時隨練勇赴

八卦山抗拒抗日行為失敗後又逢四次家喪一生際遇曲折由官家子弟一變

為落拓文士《全臺詩》稱其「歷盡人世滄桑半生苦況盡託於詩」「以奔放

絕足之才為自由不羈之行遂一轉而為跌蕩詩人」可見其浪漫氣質許常安

評曰「雖時有浪漫 自由清狂豪放之作風然其實質乃具有嚴肅悽涼

寫實之社會骨格故其詩多為心底之聲時代之反映」(參見全臺詩全臺詩智

慧型資料庫)

許詩著重於烈婦慷慨赴死的義烈行為其以客觀評論方式開展將忠臣與烈

婦臣道與婦道相互比附所著重是烈婦行為在中國傳統倫理的道德價值而

其襲用詩歌中具文化意涵的文學意象如秋月古松在中國詩歌中皆為貞節幽

靜的象徵若《全臺詩》稱其「潛心詩文以舒胸中塊磊」則此詩以「慚愧偷生

輩雖生亦枉然」或可相彷彿則進一步以文本婦女尚能以死殉節而身為男

兒卻臨難茍免故詩作中往往有鬚眉男兒且不如之慨歎

86 林翠鳳〈從《陶村詩稿咄咄吟》看陳肇興之儒士性格表現〉《臺中技術學院學報》第 1 期2000 年 6 月頁 21

221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肆貞節烈婦的書寫反映漢文化移植臺邑的認同

中國大約在西漢末期儒家學說完成統一折衷諸子學說的目標墊定其在

漢朝學政界的絕對獨尊的權威地位而轉而以經學的形式面世成為後世中國

思想的主流87由於思想上的獨尊儒術漢以後的統治王朝也都以儒家經典為國家

教養人材的基礎因此後世士人的思想不免有儒家學說之色彩在不同程度上成

為儒家的信徒而儒學中所具備的現世務實群體的特質以及「內聖外王」

的人生實踐理想使得士人的眼光始終注視著百姓之福址關心人民的生計而

「風俗淳美」便是理想現世世界的基礎《詩經大序》「美教化移風俗」

《禮記樂記》「移風易俗莫善於樂」《荀子王制篇》「美風俗」《辭

海》也對風俗提出解釋「多數人之精神的一致表現歷時久遠型為定式足以

拘束個人之行為支配實際生活者也」88

而《漢書地理志》則進一步將風俗與聖王德政結合在一起以為百姓有五

常之性因為各地之自然環境與個人秉性氣質的差異因此各地的風俗便會隨自

然地理與人文背景的不同而有差異與此同時風俗又跟聖王的王教相關聯是

聖明君主展現教化的場域故云

凡民含五常之性而其剛柔緩急音聲不同繫水土之風氣故謂之風

好惡取捨動靜亡常隨君上之情欲故謂之俗孔子曰『移風易俗莫

過於樂』言聖王在上統理人倫必移其而易其末此混同天下一之中

和然後王教成也89

而由聖王至士大夫至百姓階級社會的層層影響傳播發展出中國傳統文化

中所謂由上而下風行草偃式的思考邏輯最典型的是杜甫「致君堯舜上再使

風俗淳」所展現的邏輯演繹而要如何由上而下這牽涉到前文所說的中國文化

特質中「內在超越」的要求因此王教在移風易俗的政策理念上主要乃是以『統

理人倫』為根本核心對淳美風俗的追求就會從最根本的人倫秩序的建立與維

87 劉靜貞〈劉向《列女傳》的性別意識〉《東吳歷史學報》第 5 期1999 年 3 月頁 3「儒家學說真正浸透漢朝的學政界確立經學的絕對權威其實已是元帝至王莽之世也就是到了前漢的最後五十年間原為諸子之一的儒家才完成其統一折衷諸子思想的目標而以經學的形式展現」 88 修訂本《辭海》下冊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41頁 3199 89 《漢書地理志》臺北鼎文書局1983頁 1640

222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持著手詩人作品中反覆出現的教化百姓移風易俗的追求往往伴隨著現實事

件中倫常綱紀的成立與破壞一起出現並成為一種執著的詠歎匯流入中國詩歌

的傳統文化90

烈婦鄭月娘生平首見周元文編纂之《重修臺灣府志》91傳文後更附有〈徵詩

小引〉一文並附上鳳山縣令宋永清等 18 位文人之徵詩作品康熙 47 年鳳山縣令

宋永清倡議當時臺灣官紳以鄭女為題進行創作由方志附有引文與詩歌原文可

見當是轟動地方之風雅盛事92《全臺詩》稱宋氏為「善察民情雅意文教頗有

宦績」(全臺詩全臺詩智慧型資料庫)既雅意文教則此次徵詩不免寓有教化

功能

《重修臺灣府志》所載〈徵詩小引〉記錄當時風雅的徵詩之舉93並註明主

要的目的是為了「青史不遺願徵詩而表著海天生色」可見徵詩活動除了是詩

人消遣怡情之舉也寄寓著希望能留下可供後人學習景仰的婦女典範書寫地方

史實的意圖謝貴文以為「可見發起人宋永清深受當時官員與文士的肯定與愛戴

他亦透過此徵詩活動提倡文風獎勵貞節達到以文學教化風俗的目的」94然此

徵詩之會透露出兩項訊息即文本之教化目的以及此會之後以鄭月娘為題之

詩作消聲匿跡可見文本題詠之對象若為平民百姓相較於前文陳永華女及鄭斌

女兩位烈婦可知其受到關注及賦予的意涵會隨之減少

《重修臺灣府志人物志》總共收錄了 18 首詩作95此徵詩之舉是康熙 47 年

90 歐麗娟《唐詩的樂園意識》臺北里仁2000頁 90「王教在移風易俗的成就上主要乃是

以『統理人倫』為根本核心因此對風俗的探討也就不外乎種種人與人之間的對應關係以及由

此衍生的社會秩序與人性特質的範疇」「標示出社會群體的生活感受與心靈狀態的一般趨向而

人人切身相關的行為依據和心靈歸屬的問題也包含在其中」 91 周元文《重修臺灣府志》卷 8〈人物志貞節〉臺灣文獻叢刊第 66 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頁 272後亦附有〈徵詩小引〉與諸詩原文為「鄭氏月娘者泉之南安石井人也年十九歸儒士王曾儒家曾儒食貧志學 甫閱年以病卒翁以貧故欲即葬月娘跪泣告乞得暫停眾謂夫死不忍恝 然常情也越數日語其翁願死從夫葬翁駭然囑鄰媼勸止月娘曰『吾當夫病劇時即以死許之義不可移』比後提防稍疏投繯而逝邑侯宋公嘉 其節通聞上憲獲褒獎焉侯親祭其墳額其廬曰『百年今日』蓋侯挽詩 有『百年今日乾坤老』之句也合葬依仁里內園路西」 92 徵詩之舉發生時間點為何學者以參與者之到卸任時間推斷以為康熙 47 年為確詳見王俊勝《清代臺灣鳳山縣詩歌研究》文化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2002頁 118-119 93 周元文《重修臺灣府志》卷 8〈人物志貞節〉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頁 272 94 謝貴文〈清代鳳山知縣宋永清的政績〉《高市文獻》第 18 卷第 1 期2005 年 3 月頁 38 95 第一首的作者為鳳山知縣宋永清康熙 43 年(1704)來臺任官《全臺詩》稱其「善察民情雅意文教頗有宦績工詩」第二首為臺廈道王敏政康熙 43 年(1704)至康熙 49 年(1710)來臺任官《全

223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發生距離康熙 23 年清朝平臺臺灣納入清朝版圖已有二十餘年南部的經營如

諸羅縣城衙署文廟學校皆有初步規模宦遊人士創作詩歌的風氣推動了

臺地的文風而諸詩於方志上排列的順序大概以官位高低來決定先後故內地

詩人作品排在前面而臺邑詩人作品排在後面這樣的情形呼應了前文所言臺灣

早期詩壇以遊宦詩人為主而臺邑有志於參與科舉的士人開始與清據初期的內

地統治階級進行交流與結合發展出初期的詩歌創作

除了籍貫生平不詳的張師文內地宦遊來臺的人士有 8 人所擔任有關文教

方面的官職如教授教諭等有 4 人而任職知縣的宋永清與任職臺廈道的王

敏政後世則對其有「善察民情雅意文教」「待人仁厚」「百姓賴以全生」等

關心民情之評價作者為臺邑人士則有 9 人大都具有增生廩生拔貢等鄉紳

身份施世榜更有「樂善好施」「農民咸受其利」等佳評扮演著臺灣地方民

間勢力首領的角色由此推知以鄭烈婦為題的徵詩之舉實具有地方輿論意見

的性質

而林華昌〈節婦鄭氏詩〉「獨挈綱常萬古寒」(壹頁 361)林氏為清康熙

43 年調任臺灣府儒學教授孫襄〈節婦鄭氏詩〉「扶植綱常吾輩事新詩題徧

海東天」孫氏為清康熙 37 年授福安教諭後改任臺灣諸羅縣為教諭李欽文〈節

婦鄭氏詩〉「輕生重節植綱常」(貳頁 40)李氏曾任福建南靖訓導張士箱〈節

臺詩》稱其「待人仁厚尤加惠原住民嚴禁通事社商之剝削濫派遇歲荒歉極 力為民申請賑恤百姓賴以全生」第三首作者為臺灣府儒學教授林華昌康熙 43 年(1704)來臺第四首作者為臺灣縣儒學教諭陸登選康熙 43 年(1704)至康熙 47 年(1708)在臺任官第五首作者為鳳山縣學教諭吳周禎康熙 42 年(1703)來臺第六首作者為臺灣諸羅縣教諭孫襄第七首作者為臺灣人陳聖彪康熙 47 年(1708)的副貢《全臺詩》稱其「善文工詩」第八首作者為張師文清康熙年間人生平不詳第九首作者為守戎張駥清康熙 47 年(1708)來臺任臺灣水師協標左營守備第十首作者為桐城人孫日高第十一首為臺灣府治東安坊人李欽文《重修臺灣府志》稱其「廩生」而《全臺詩》稱其「清康熙 60 年(1721)歲貢生曾任福建南靖訓導能文工詩」第十二首作者為張纘緒《全臺詩》稱其「清康熙五十年(1711)臺灣貢生」《重修臺灣府志》稱其「廩生」第十三首作者為張士箱《全臺詩》稱其「清康熙四十一年(1702 年)東渡來臺落居鳳山次年入鳳山縣學後為臺灣府學生員補增生廩生迄雍正十年(1732)五十九歲時成為歲貢生」為科舉業而移居臺灣鳳山第十四首作者為鳳山縣人鄭應球《全臺詩》稱其「性情耿介崇尚氣節」在朱一貴事件時為逃避朱氏同黨招募「夜晚攜妻子遁逃」可知當時鄭氏政治傾向是站在清朝政府一方又稱「主掌縣書院教席長達十餘年有益地方文教甚多」可見著重於民間百姓教化培養文風第十五首作者為臺灣諸羅縣人鄭鳳庭《全臺詩》稱其為「清康熙年間廩生」第十六首作者為康熙年間臺灣增生鄭煥文生平不詳第十七首作者為臺灣縣人施世榜為康熙 36 年(1697)拔貢《全臺詩》稱其「樂善好施興築水圳農民咸受其利」第十八首詩作者為鳳山縣人李廷綱只知其為康熙年間人生平不詳以上為鄭烈婦詩歌相關作者下文引詩處對作者即不再進行介紹

224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婦鄭氏詩〉「 風謠傳海內千古尚相看」(壹頁 425)張氏於乾隆 2 年出任漳

州府學訓導王敏政〈節婦鄭氏詩〉「苦節高風重栢舟輶軒問俗首先求」(壹

頁 362)

王氏於康熙 43 年移分巡臺廈道前列作者皆以烈婦鄭月娘為主題著重於女

子實踐德行的價值足以為後世樹立以生命維護綱常倫理的典範如王敏政所言

「問俗」帶有濃厚的移風易俗的目的乾隆年間六十七〈弔五妃墓〉 島嶼最後

昭英烈頑廉懦立蠻婦貞」(貳頁 247)六十七於乾隆 9 年以戶科給事中奉命

巡視臺灣朱澐〈李節孝〉「聖朝傳採柏舟篇海外旌揚李母賢」(貳292)

朱氏於乾隆 12 年調任鳳山縣訓導秦定國〈五妃墓〉二首之二「海表觀風

題墓道陽秋有筆墨痕新祇緣千古綱常係豈獨傷心弔五人」(參頁 147)

同治朝林豪〈詠臺陽古蹟十二首五妃墓〉「何幸教化行閨門」(《臺灣詩鈔》

卷 5頁 106)將閨門的教化與五妃事蹟結合起來於是這個單一的歷史事件便被賦

予移風易俗實踐聖王政教的任務這作品也就隱含出政治教化的色彩

道光咸豐年間劉家謀〈海音詩〉一百首之九九「匆匆六甲光彤史況沐

皇風二百年」(伍頁 308)劉氏於道光 29 年調臺灣府學訓導劉氏自註的詩序

並言 「今入版圖將二百載矣列聖相承昭然禮法有不共被涵濡哉近周光邰明

經欲輯臺郡節烈勒成一編誠盛舉也」劉氏歌功頌揚清政府以為臺邑經兩百

年教化婦女貞節德行的培養成果斐然以統治階層的角度來考量兩位烈婦之行

為價值頗具政治意涵道光年間施瓊芳〈題全臺闡幽錄〉二首之二「寡鵠貞

鴛萃一編旌祠會錫九重天依然婦誥回鸞及能使夫名附驥傳彤管有人風繼

起碧霄終古月難圓誰言婉嬺煢煢質已握興頑立懦權」(伍頁 381)

第 2 首點明此書所收人物並足堪為天子旌表之節婦貞女女子能實踐婦德

同樣也能澤被家門為夫婿增光而書中足為後世楷模者其人生卻都是坎坷不

幸的7-8 句寫出書寫權力之本質原本這些女子是柔弱貞順的卻因此書而得以

傳世施氏曾銓選六部主事前述詩人則將貞節烈女之節操德行與政權教化結合

在一起政府的旌表立祠的表揚機制使女子的高貴品行不至淹沒不彰而女子

建立閨門的行為典範可以建立淳美善良的風俗但「興頑立懦權」則頗有思考

225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的空間此四字除了建立符合倫理綱常的行為準則外還要堅強百姓們的意志

在危難時能用最大的犧牲包括生命來維持理想的存在而這理想的內涵則

隱含著統治政權的延續與護衛

余英時分析漢代循吏在文化傳播中所扮演的角色與作用他將中國文化分為

大小傳統並解釋「大傳統或精英文化是屬於上層知識階級的而小傳統或通俗

文化則屬於沒有受過正式教育的一般人民」96而漢代循吏則扮演了文化傳播者的

角色之所以如此余氏指出因為循吏是親民之官「循吏」之名始於《史記》的〈循

吏列傳〉從此成為中國正史列傳的典型至《清史稿》依然沿用余氏更言

漢代的大傳統以儒教為主體而儒教的基地則在社會而不在朝廷因此循

吏在發揮『師』的功能時他事實上已離開了『吏』的崗位他所奉行的

不復是朝廷法令而是大傳統的中心教義由於中國的大傳統並非寄身於

有組織的宗教所以它的傳播的任務才落到了俗世人物的循吏的肩上漢

代大傳統的傳播者借用《周禮》的名詞可稱之為『師儒』循吏便是以

『師儒』的身份從事『教化』工作的97

而文本尚有擔任教諭提督學政訓導等教育行政工作之創作者清廷的中

央教育制度中央最高教育行政機關為國子監其下設有祭酒司業等教官總理

監務以及博士助教學正學錄等各級教員在地方教育行政上各省設提

督學道擔任地方教育的最高行政官員以負責學校事務政風及科舉等事務

雍正 4 年(1726)提督學道改稱提督學政在地方官學上設有府學政使府提調

府儒學教授州學正縣儒學教諭府州縣下設立縣訓導以掌管地方教育事

務98

而臺灣清據初期隸屬於福建省由福建提督學道統理教育事務但因臺灣海

外孤島路途遙遠改由分巡台廈兵備道兼理學政康熙 23 年(1684)改由臺廈兵

備道兼任朱一貴事變後改由巡臺御史負責至雍正 5 年(1727)改為巡臺漢御史

96 余英時〈中國古代死後世界觀的演變〉載於《中國思想傳統的現代詮釋》臺北聯經出版社1993頁 168 97 余英時〈中國古代死後世界觀的演變〉載於《中國思想傳統的現代詮釋》臺北聯經出版社1993頁 198 98 參見種村保三郎《臺灣小史》臺北武陵1991山崎繁樹《1600-1930 臺灣史》臺北武陵1995連橫《臺灣通史》臺北幼獅1977

226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管理乾隆 17 年(1752)則改由巡臺臺灣道兼任光緒元年(1875)改由福建巡撫兼管

光緒 13 年(1887)設臺灣省後由臺灣巡府兼任掌管臺灣教育事務知縣負責地方

教育事務由此可知臺灣學政與官政相結合之特質99

而關於教育行政的最高指導原則順治 9 年(1652)頒六諭計為「1孝順父

母2尊敬長上3和睦鄉里孝訓子孫5各安生理6莫作非為」100

姜添輝以為「由其內容可窺見其重心在於強調傳統文化的倫常思想以及安本分

的觀點並藉由這些觀點的灌輸以達社會安定的目標」101康熙 9 年(1670)頒佈聖

諭廣訓十六條計有

1敦孝悌以重人倫2篤宗教以昭雍睦3和鄉黨以息爭訟4

重農桑以足衣食5尚節儉宜惜財用6隆學校以端士習7黜

異端以崇正義8講法律以儆愚頑9明禮讓以厚風俗10務

本業以定民志11訓子弟以禁非為12息誣告以全善良13

完錢糧(租稅)以省催科(裁判)14戒匿逃以免株連15聯保申

以弭盜賊16解仇忿以重身命等102

除了順治朝所強調的倫常價值觀外並將關注範圍擴大到文化習俗以及社

會規範等層面可以窺見清廷教育行政的最終目標是欲藉由教化途徑以安定社

會光緒 29 年(1903)張百熙等在〈奏定學堂章程〉中提出「至於立學宗旨勿論

何等學堂均以忠孝為本以中國經學為基礎俾學生心術依歸為正」103以至於

光緒 32 年 5 月 2 日清廷公佈的欽定學堂章程第一類是忠君尊孔第二類是尚

公尚武尚實可知清代由內地派遣至臺灣的教育官員實肩負思想教化之重

責大任其主要之任務為導正並建構臺邑人民正確之政治立場與政治意識創作

者日夜身處其氛圍中將其投射於其所創作之主題詩歌中似為合理之解釋

顧炎武論「秦紀會稽山刻石」指出「然則秦之任刑雖過而其坊民正俗之意

99 參見盛清沂王詩琅高樹潘《臺灣史》臺北眾文1988 年種村保三郎《臺灣小史》(臺

北武陵1991)邱奕松《嘉義縣志教育志》嘉義嘉義縣政府1991連橫《臺灣通史》

臺北幼獅1977 等 100 宋鼎宗等《全臺首學資料彙編》頁 61臺南臺南市立文化中心1997 101 姜添輝〈教育社會學觀點的清朝時期臺灣官方儒學的發展與特性〉《臺南師院學報》第 34 期

2001頁 292 102 種村保三郎《臺灣小史》臺北武陵1991頁 151 103 雷國鼎《教育概論》上冊臺北教育文物1976頁 80

227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固為始異于三王也」(《日知錄》卷十七)則中國自秦始皇起便有統治階級提倡禮

教以矯正民間各地不良風俗的政治措施文本創作群共 69 人共有 20 位具有從內

地遊宦臺邑的背景其中官職包括擔任臺邑各地教諭知縣巡臺御史提督學

政訓導等居多而臺邑文人亦具鄉紳背景文本中反覆出現蘊含政治意涵與宣

揚文教的意識

伍對內地與臺邑的指稱反映中央政權與地方邊陲的對峙

清代臺灣貞節烈女詩中出現以內地為中心以臺邑為邊緣之論調例如康

熙朝江日昇〈贊寧靖王朱術桂與五妃殉節二絕〉二首之一「天地乾坤無可寄

飄然海國全其身」(貳頁 28)臺廈道王敏政〈節婦鄭氏詩〉「鬚眉長樂嗤青

史巾幗共姜壯海洲」(壹頁 362)此詩為康熙年間王氏應徵詩之會為鄭治時期

禮官鄭斌女為寫的作品第 4 句稱鄭斌女事跡足以為「海洲」壯事氣勢壯盛

其臺地為「海洲」意指海外神洲顯現出以內地為世界中心點而以臺邑為邊

垂的論點

諸羅諭孫襄〈節婦鄭氏詩〉「扶植綱常吾輩事新詩題徧海東天」(壹頁

367)此詩亦為應徵詩之舉最後一句「新詩題徧海東天」臺邑與內地一水之隔

又處內地東方稱「海東天」可說是其地理位置的說明范咸〈弔五妃墓十二絕

句〉十二首之五「可憐椎髻文身地」(貳頁 258)其它相關文本有以鄭氏王朝禮

官鄭斌女為題之作品

康熙 13 年內地爆發三藩之亂鄭經趁機響應出兵同時將明朝續順公沈瑞接

到臺灣並以禮官鄭斌之女許配之鄭經將明朝王公遷往臺灣並幫助其建立家

庭除了昭示臺灣鄭氏為延續明朝皇權的正統地位外也為了隴絡人心凝聚在

臺灣的明室力量可以說沈鄭兩氏的聯婚是帶有強烈的政治色彩這段婚姻幾年

後卻遭到重大的打擊鄭經去世後鄭克塽繼位親信馮錫范攬權內部局勢日

益混亂身為流亡王公的沈瑞被誤認為身懷鉅資並因此招禍被馮錫范以反間

228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謀逆案件遷連104

父子被殺家屬被囚當沈瑞一家受禍時禮官鄭斌向鄭克塽求情為女兒

開脫並得到首肯就在鄭家父母將女兒救出虎口後得知詳情的鄭女卻毅然決

然決心與丈夫共赴家難並在處理完殉死家人的後事後從容自縊殉夫這件事

在當時引起很大的迴響不論身份貴賤聽聞此事的人都為此感動流淚康熙 23

年清朝佔據臺灣後總督姚啟聖並奏請封誥鄭氏「一品夫人」都統張夢吉並差人

將沈氏一門受難的棺柩送返京安葬105

咸豐朝陳維英〈一品夫人〉(鄭斌女 沈瑞妻)四首之四「鸞章一旦下東都

油壁香車離海隅」(伍頁 182)史載清據臺灣後將沈瑞遺體移葬內地想必鄭

女也隨之移葬故有「油壁香車離海隅」之說而以海邊一角指臺地將其邊緣

化之地理觀可知劉家謀〈謁五妃墓〉二首之一「那知瘴海千重外尚有紅顏

識報恩」(伍頁 319)再如道光年間施瓊芳〈題全臺闡幽錄〉二首之一「海濱

鄒魯風堪采軒使曾勞女史詢」(伍頁 381)施氏為《全臺闡幽錄》題詩書中

多錄臺地節烈女性有為清代臺灣女性寫史的目的詩中稱「海濱」以內地為中

心以臺邑為邊地的意向明顯

王凱泰《臺灣雜詠續詠》十二首之五「故王一去五妃陪海外黃沙賸

幾堆」(《臺灣雜詠合刻續詠十二首》頁 50)同治朝林豪〈五妃墓〉「海角年

年長相守」(《臺灣詩鈔》卷 5頁 93)熊佐虞〈五妃墓限支韻〉「黃土荒題海上

碑」(《臺灣詩鈔》卷 5頁 93)以及光緒朝唐景崧〈五妃墓限支韻〉「海上鵑啼

悲玉帶」 (《臺灣詩乘》卷 5頁 209)周長庚〈拜五妃墓〉「頸血不膏中土鐵

墓門長咽落潮聲」(《臺灣詩乘》卷 5頁 214)

周長庚(1847~1888)號辛仲又號莘仲福建侯官人光緒 10 年(1884)由建陽教

諭調署彰化教諭光緒 14 年發生施九緞以索焚丈單為名的圍城之變周氏因為民

104 蔣師轍《臺游日記》卷 1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7臺灣文獻叢刊第 6 種頁 30記載「康熙二十一年福建總督姚啟聖用間諜陰散其黨約偽賓客司傅為霖內應事洩為霖遇害」丁曰健輯《治臺必告錄》卷 1頁 77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9臺灣文獻叢刊第 17 種記載「行人傅為霖密約十三鎮同日發難事泄錫範並搆陷續順公沈瑞而有其貲人心益失國軒居臺而被刺者再皆姚啟聖所使也 105 事詳見江日昇《臺灣外記》卷 9臺灣文獻叢刊第 60 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

229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請命受誣以致「一官拋擲落拓終身」彰化人士「頌公之德而不衰」周氏

讚揚五妃之死為「頸血不膏中土鐵」以清朝鐵蹄為「中土鐵」相對而言臺邑

為世外之地可知而另一方面五妃成為臺邑歷史人物而非中土人物的意涵就更

為明顯了

本節所述及這 11 位作者中王敏政為康熙朝內地旗人孫襄為康熙朝內地人

陳維英為咸豐朝臺地人施瓊芳為道光朝臺灣縣治人林豪活動於同治朝左右金

門人周長庚為光緒朝內地人熊佐虞光緒朝內地人唐景崧光緒朝內地人生

存年代分佈清朝早中晚各期籍貫有大陸內地也有臺地人士由此推測以邊

陲之姿態而與內地中央相對似乎是清代士人普遍之觀點

黃國昌以為「中國意識」可以分析成六種互相關聯的觀念他舉出的第二種

觀念就是「『世界中心』的地理『中國意識』」「中國人把自己居住的地方視為

世界的中心而以其它地方都是世界的邊疆」106 莊勝全在以康熙朝四位內地親

歷者的觀察內容研究得出「遂使以中國本土為中心的世界觀得以大行其道中國

的文化邏輯逐步套用在對台灣的印象上」107

李國祈在對清代臺灣政治發展史的研究提出「臺灣自康熙時期歸入清帝國

版圖後雍正以降清廷所推行的政策則為使其內地化其目的在使臺灣變成

中國本部各省的一部份108」李氏為所謂的「內地化」乃中國中央政權及傳統典章

制度在臺灣這個邊疆地區的普及與擴張的過程「內地化」就是在政治上「中國

化」在文化上「儒家化」109並以為「大體而言及十九世紀其(臺灣)西部已

開發地區內地化幾已完成」然而我們參照前列詩人之作品即便在李氏所認

定已「內地化」的時期不論其為內地文人或臺邑文人其詩作中乃反映出臺邑

的邊陲位置亦即臺邑被歸為中國一省後其地理位置的觀念仍屬於遠離核心

的邊陲

106 黃國昌《『中國意識』與『臺灣意識』》臺北五南1995頁 12 107 莊勝全〈清康熙朝臺灣印象的轉變以四位親歷者的觀察為例〉《臺灣風物》第 56 卷第 3期2003 年頁 32 108 李國祈〈清季臺灣的政治近代化開山撫番與建省(1875-1894)〉《中華文化復興月刊》第 8卷第 12 期1975 年頁 5 109 李國祈〈清代臺灣社會的轉型〉《中華學報》第 5 卷第 3 期1978 年頁 148

230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然而我們以為文本中雖有臺邑居邊陲之政治意識然其以臺邑貞孝節烈女子

為主題仍是「在地認同」之詩學實踐其雖大量融合中國傳統詩學文化的意涵

與典故然最終目的之一仍是構築臺邑貞節歷史故我們認為其「臺邑邊陲化」

之特質可以引用鄭志明教授的說法加以解釋「所謂自在性格是指文章主體可

以從容地與外來文化相結合以開放的心靈來解消各種衝突情境讓主體文化無

處而不自在承認其邊陲的角色就是要解消邊陲的悲情心態不必向世界的核

心靠攏也不必向中國的核心靠攏脫離了核心的意識宰制自安於邊陲不是

偏安的心態而是無所求於核心以主體的自主性來迎接來自核心的各種挑戰110」

雖然鄭教授所提的是臺灣儒學發展的問題但從文本中看來不論是內地詩

人或本土詩人在接觸到臺邑本地題材時或多或少都會進行內地化與本土化的衝

突與融合而作品最終的主體性還是會回歸於創作場域之在地認同例如陳昭瑛

在〈論台灣的本土化運動〉一文中指出早期的「台灣意識」並未與「中國意識」

衝突甚至是重疊在一起有著相互定義的關係「由於臺灣人是以中國為父母

之國台灣意識自然也以中國意識為起源中國文化漢民族的特有生活方式在

台灣的樣貌是形成『中國式台灣意識』的文化基礎」111而由上文可知所謂「中

國式台灣意識」其地理觀念乃以中國為世界之中心而臺灣為邊陲之地

由於本節文本的作者群有 3 位清代中期的臺邑人所以我們可以推論最遲

在清咸豐道光年間臺邑詩人的地域意識其實已被完整教化出「中國意識」了

而 8 位內地詩人的作品中反覆以「海角」「海國」「海上」的空間述語強調臺

邑相對於核心的「邊陲」地位不斷灌輸與強調台地附屬內地的地理概念即統

治階級的角色為清朝政府

陸小結

縱觀上述所論文本創作活動實有許多政治元素清代考據學風盛行余英

時所言多學為識之學風由內地傳入臺灣專注於客觀知識從詩歌形式發展為

110 鄭志明〈臺灣儒學本土化的發展方向〉載於《第二屆臺灣儒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臺南成功大學中文系1999頁 655-679 111 參見陳昭英《臺灣文學與本土化運動》臺北正中書局1998頁 101-181

231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詩文融合詩序詩註比例增加且內容多為客觀現實事件的敘述可知其對外

在世界的關注而文本創作群的遊宦背景使其關注於教化與移風易俗前述余

英時對中國循吏之分析與清朝《通典》對知縣之職責描述可為舉證而作者若

無官員身份則為臺邑地方儒學鄉紳或與地方官府關係良好或掌地方書院

負有教育子弟之責任而文本所題詠之主題部份具官宦背景或受禍於政治事

件兵亂政治勢力等直接間接造成主題事件的發生

而大部分主角皆與朝廷旌表官修方志等政治活動相關聯而在文本中的象

徵隱喻中女子貞節類同於清政權女子抵抗外來力量的侵略象徵捍衛主權的

存在宣示清朝統治之正當性與合法性而臺邑邊緣言論則反映中國文化融入

臺灣社會整個內化過程的完成清代臺邑文人已接受臺灣為中國領地之一部份

王建曾以今文《尚書》為文本論析西周王朝政治意識中的合法性理念112其得出

的結論有「國家政治疆域的傳承與統一意識」「政治統治權威的合法傳承」「批

判和推翻暴君暴政統治的變革意識」等

雖然尚書是官方性質的文書有別於文本之私人創作但兩相比較可以觀

察出兩者相似處如本文所提出之「五妃詩墳墓之意象反映明政權走向滅亡與結

束」「民變烈女的歌頌反映創作群對清廷統治權的支持與肯定」則與李文所提「政

治統治權威的合法傳承」何其類似而「對內地與臺邑的指稱反映中央政權與地

方邊陲的對峙」則除了如王健所言之「國家政治疆域的傳承與統一意識」「中華

文明hellip即使某個王朝滅亡了後繼的王朝以其合法繼承者的身份完全承襲前朝

的政治遺產完成統一拓展天下疆域的合法政治使命」113因為本文創作群特定

之時空背景深一層反映出所謂天下疆域「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

非王臣」實隱藏著中央與邊疆之對峙114而本文前述所言之三種群體意識實為「漢

文化移植臺邑」政治操作的基礎而我們亦可解析創作群如何合理化清廷統治臺

灣的政治權力

112 王健〈論西周王朝政治意識中的合法性理念mdashmdash以今文《尚書》為中心〉《江海學刊》第 6 期

2003 年 113 同前註頁 141 114 中國商周時代還未出現中國與四夷對應的指稱一直要到「自東周以來才以南蠻北狄東

夷西羌相對而言為言」參考于省吾《釋中國》王元化主編《釋中國》第 3 卷上海文藝出版社

1998頁 1517

232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引用書目

一傳統文獻

丁紹儀《東瀛識略》臺北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7臺灣文獻叢刊第 2 種

王必昌《重修臺灣縣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臺灣文獻叢刊第 113

江日昇《臺灣外記》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臺灣文獻叢刊第 60 種

朱仕玠《小琉球漫誌》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6 臺灣文獻叢刊第 3 種

周元文《重修臺灣府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臺灣文獻叢刊第 66

林焜煌纂《金門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臺灣文獻叢刊第 80 種

陳文達《鳳山縣志》臺北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臺灣文獻叢刊第 124 種

《清一統志臺灣府》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臺灣文獻叢刊第 68

陳壽祺《福建通志臺灣府》臺北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臺灣文獻叢刊 84

許南英《窺園留草》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2臺灣文獻叢刊第 147 種

連 橫《臺灣詩乘》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臺灣文獻叢刊第 64 種

《欽定平定臺灣紀略》臺北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臺灣文獻叢刊

第 102 種

《碑傳選集》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6臺灣文獻叢刊第 220 種

《臺灣通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2臺灣文獻叢刊第 130 種

蔣師轍《臺游日記》臺北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7臺灣文獻叢刊第 6 種

盧德嘉《鳳山縣采訪冊》臺北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 臺灣文獻叢刊第

73 種

二近人論著

王俊勝 2001《清代臺灣鳳山縣詩歌研究》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全臺詩編輯小組 2004 《全臺詩》(1~5 冊)臺南國家臺灣文學館

233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234

江寶釵 1999 《臺灣古典詩面面觀》臺北巨流

余英時 1993 《中國思想傳統的現代詮釋》臺北聯經出版社

洪順隆 1998 《抒情與敘事》臺北黎明文化

許麗芳 2007 《章回小說的歷史書寫與想像以三國演義與水滸傳的敘事為例》臺

北秀威資訊科技

許玉青 2004 《清代臺灣古典詩之地理書寫研究》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硏究所

碩士論文

許東海 2003 《女性帝王神仙先秦兩漢辭賦及其文化身影》臺北里仁書局

畢恆達 2001 《空間就是權力》臺灣心靈工坊

陳昭英 1998 《台灣文學與本土化運動》台北正中書局

張孟珠 2002 《清代貞節的實踐及其困境》國立中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葉嘉瑩 2000 《清詞散論》台北桂冠

葉嘉瑩 2000 《漢魏六朝詩講錄》台北桂冠

黃國昌 1995 《『中國意識』與『臺灣意識』》臺北五南

楊積慶箋校 1980 《吳嘉紀詩箋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歐麗娟 2000 《唐詩的樂園意識》臺北里仁

鮑家麟編 1992 《中國婦女史論集》臺北稻香出版社

  • 文本有以明皇室在臺殉節之五妃為題的作品五妃本事參見江日昇《臺灣外記˙弁言》丁紹儀《東瀛識略》等皆有記載江日昇站在清朝統治者的立場對鄭氏王朝一直視之為謀逆亂臣但對殉國而死的寧靖王則抱著頌揚的態度而追隨寧靖王殉死的五妃則稱讚其為「且五姬慷慨輕生氣勝男子而臺灣之山川草木能不因此而增光乎」可知五妃殉節之歷史地位與道德價值在清康熙年間即已確定
  • (《雲林縣採訪冊˙藝文》頁206)
Page 30: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ir.lib.ksu.edu.tw/bitstream/987654321/13221/2/21%D... ·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 曾玉惠 ∗ 摘要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對物質包含食物土地性等各種資源的佔有與爭奪這點與中國歷史上漢胡勢

力對立的性質相當

因此我們可以這樣推定劉女的身體成為清治臺地權力的展現場烈女力拒

事變外在武力侵辱隱喻著清廷對臺地的所有權不可被被侵犯劉女死前面對侵

犯的態度與言語以及死亡方法的描述這樣剛烈行為的極度刻劃與突顯使劉

女抗暴的決心與影響力大為提高促使臺邑男性興起女子猶能如此保家衛國身

為男兒怎可不奮發而這種百姓為國犧牲意識與認知的養成對統治階級而言

實是鞏固政權一個重要的手段故可窺知劉滿姑事跡之所以能受到清廷大家宣揚

的潛在原因80

又如陳維英〈為王樹生明府題姊姒三節圖〉「乾坤存王氣女子識綱常人

是松梅竹心如冰雪霜後先三不朽生死一齊香況我鬚眉輩貞忱豈可忘」

(伍頁 199)反覆陳述著女子之所以能實踐綱常倫理是因為統治階級教化百姓成

功而女子都能夠捨生取義況且我們鬚眉男兒報國犧牲豈能後人陳詩服膺統

治階級的意識型態而此統治階級則為清朝廷

中國傳統上有士人殉國與女子殉節被類同化的傾向故詩歌書寫殉節的烈

婦也常別有隱喻如明朝末年已有士人以婦女死節或守節的選擇來比擬士大夫

殉節與守節的問題以臣殉國如婦殉夫者如晚明袁崇文〈黎烈婦傳〉云「臣事

君與婦事夫論者嘗相提其義皆取於致命遂志」81以及徐枋〈與葛瑞五書〉舉時

人的說法「殉節為易守節為難為烈婦易為節婦難」82顏元云「明末死節

之臣閨中義婦耳」83亦有士人為詩引節婦來比喻忠臣的如孫枝蔚〈朱矞三母

費太孺人貞節詩〉之一「節婦如忠臣所難非一死立孤能有成庶可光前史」

84以及吳嘉紀〈程寡婦歌〉

80 盧建榮〈從男性書寫材料看三至七世紀女性的社會形象塑模〉《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報》第 26 期1998 年頁 12 81 袁崇文(1595 年進士)〈黎烈婦傳〉載於屈大均(輯)《廣東文選》《北京圖書館古籍珍本叢刊》冊 117卷 15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康熙 26 年(1687)三閭書院刻本影印本1989 年頁 507 82 徐枋〈與葛瑞五書〉《居易堂集》卷 2頁 1 上下 83 李塨纂王源訂《顏習齋先生年譜》(附載於顏元《顏元集》)卷上「辛亥(康熙 10 年1691)37歲」條下冊頁 735 84 孫枝蔚〈朱矞三母費太孺人貞節詩〉《溉堂後集》卷 3《溉堂集》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頁 6 下

218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心志不改伊維寡婦忠臣忠臣識大義臨難往往致其身婦人脂口澤膚

十人九人腸肺愚節操曷繇自勵門戶胡能獨扶君不見程寡婦hellip夫死婦

不死祇緣黃口兒女須題攜85

等皆是而吳德功〈洪烈婦〉

山水毓貞媛乾坤鍾間氣鹿溪洪氏女少小知大義相攸郭阿奴二十

婚始字賦性靜而貞德容兼洵備百輛未盈門凶信忽傳至阿母默無

語阿爺言甚秘連理樹折枝比翼鳥分翅賢哉女聰明倉猝知其意

外聞薤露音聒耳夜不寐妾命實不猶君魂歸何處扯碎同心結滂沱

兩行淚膏木誰為容鉛華屏弗御身披侍嫁衣耳挂定盟珥欲效梁家

婦私將刀劓鼻欲效王氏妻親持斧斷臂全體遭毀傷所受反自棄

惟念夫遽亡不如從夫去生前不同牢死後共埋地擁衾臥空床絕粒

忘飲食急延良醫來醫來云不治切脈知血虧聞聲識腸碎娘勸啜茶

湯爺勸吃餅餌烈女誓弗肯含淚惻然對女子節不移忠臣心無二

兩語昔曾聞今豈易其志願娘勿悲酸願爺勿涕泗翹首盻蒼天婺星

空際墜頃刻魂歸陰不瞑張目眥鮮血兩腔填姑嫜來駭異面色猶如

生從容赴大隧性命弁髦輕巾幗鬚眉愧鹿溪諸紳耆拜迎擁塗次

鹿溪諸父老稱揚遍市肆滿路焚香楮兩部喧鼓吹名教獨扶持閨烈

千秋著一死重泰山兒女英雄類殉夫未嫁時奇節實非易彤管長流

輝貞珉謹泐記節孝採輶軒我忝與其事綽褉徵門楣旌表乞天賜」

(《瑞桃齋詩稿》全臺詩全臺詩智慧型資料庫)

〈洪烈婦〉雖為詩作然以五言古體長詩之體裁篇幅較長敘述事件前後

變化曲折詳盡其開端雖以客觀第三人稱發展中間模擬各色人物動作聲口將

烈婦絕食而亡的過程進行更長時間更具體詳細的描寫從主角的動作姿態醫

囑診脈親人的照顧死別的淒涼等刻劃出主角面對死亡從容不迫的形象而

「女子節不移忠臣心無二」「一死重泰山兒女英雄類殉夫未嫁時奇節實

非易」亦同樣以節婦比忠臣而以婦女死節或守節的選擇來與士大夫殉國與否

來相比擬而陳肇興〈題烈婦張沈氏殉節事〉(古體九解)

蔦蘿泛長風根莖無斷絕由來連理枝生死不相別君不見張烈婦慷

85 吳嘉紀〈程寡婦歌〉楊積慶箋校《吳嘉紀詩箋校》卷 12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頁349

219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慨殉夫勇且烈婦姓沈氏名心娘十八于歸張家郎舉案齊眉慕孟光如

膠如漆樂且未央忽忽五年載弄之璋二豎入室夫病於床求神問藥

淚睫承眶一朝怛化五內崩裂如沃湯大哭一聲氣結無語娣姒急申

救阿翁欲言不言淚如雨曰汝有孤兒在旦夕須哺乳長跪謝阿翁

妾心堅如銅兒生有祖累姑嫜妾身雖死兒可長夫沒無人侍巾帚妾身

不去誰為偶黃泉會有相見時升天入地妾從之明珠為夫斂綺羅為夫

裝執紼扶柩上北邱歸來拜姑泣媳身未亡如已亡綰我同心縷著我

嫁時衣孤燈耿耿酸風吹尺組畢命人不知人不知舉家奔救烏烏啼

生同衾死同穴青塚巢鴛鴦飛鳴自成匹謂予不信如曒日人慕婦烈

且貞我作歌戒貪生吁嗟乎女子仗義能殺身何迺國家多全軀保妻

子之庸臣(《雲林縣採訪冊˙藝文》頁 206)

陳詩第 1 段 1 至 6 句以比興開端以蔦蘿與連理枝來比喻生死不離的夫妻情

感並引出烈婦殉夫的主題第 2 段 7 至 14 句以客觀敘事觀點寫烈婦之姓名歸

寧夫家後的幸福家庭生活第 3 段 15 至 24 句寫詳細描寫夫婿病起不測以至於身亡

的經過作者善用人物表情刻劃其心理狀態如寫烈婦「淚睫承眶」寫家翁「欲

言不言淚如雨」極力寫喪夫喪子後悲慘的情狀第 4 段 25 至 34 句作者模擬烈婦

與家翁的對話以代言體各自表述殉死與否的考量第 5 段 35 至 43 句作者模擬烈

婦聲口敘述依禮安葬夫婿後從容殉死的過程第 6 段 44 至 56 句為事件收尾作

結敘事觀點一變為作者以第一人稱自述說明為此詩之創作動機將臣節與婦

節類比並提並以諷刺那些偷生忍辱臣子全詩敘事觀點多變人物情事介紹較

為完整情感神態刻劃細緻且以人物對話鋪陳情節頗具戲劇搬演效果

陳肇興(1831~)字伯康號陶村臺灣府彰化縣治(今彰化市)人為

清代中期臺邑著名文人《全臺詩》稱其「有個人心靈世界及理想抱負的抒寫

詩作的關懷重心亦往往與生民百姓密切相關在形式上陳氏習慣以長篇歌行來

抒懷言志詩作風格雄健豪邁」並稱其「肇興之詩胎息於杜甫可視為清

中葉臺灣文壇之『詩史』」

陳氏曾從鹿港拔貢廖春波讀書於彰化白沙書院和蔡德芳曾維精廖景瀛

合稱「白沙書院四傑」同治元年(1862)戴潮春事變拒絕戴氏之拉攏遂遁入武

西堡(今集集)之牛牯嶺山中是年 7 月謀刺戴氏失敗幾瀕於險境著有《咄咄吟》

220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一書詳錄戴案經過(參見全臺詩全臺詩智慧型資料庫)故其詩作有述寫現實

社會歷史風貌的企圖

林翠鳳曾舉陳氏《陶村詩稿咄咄吟》中的詩作分析其儒士的性格更以

其詩歌中不同時刻所追摩的前賢而得出其共同的特點始終堅定支持既有的朝

廷以及篤志排拒外來騷亂勢力並以為「陳肇興在顛沛流離中始終不移其為大

清朝廷臣民的立場」86同樣在文本中的作品亦表現出忠於君王朝廷之思想

許夢青〈自書吳烈婦傳後〉

誰能輕一死慷慨赴重泉不減忠臣節方知烈婦賢心爭秋月皎節勵

古松堅慚愧偷生輩雖生亦枉然(《鳴劍齋遺草》)

許夢青(1870~1904)字炳如又字荊石蔭亭泮名夢青號劍漁又號

雲客冰如高陽酒徒許氏為鹿港邑庠生其祖母賀太安人以節孝旌於朝

奉詔入祀彰化節孝祠其歷乙未割臺上書唐景崧又在日軍攻臺時隨練勇赴

八卦山抗拒抗日行為失敗後又逢四次家喪一生際遇曲折由官家子弟一變

為落拓文士《全臺詩》稱其「歷盡人世滄桑半生苦況盡託於詩」「以奔放

絕足之才為自由不羈之行遂一轉而為跌蕩詩人」可見其浪漫氣質許常安

評曰「雖時有浪漫 自由清狂豪放之作風然其實質乃具有嚴肅悽涼

寫實之社會骨格故其詩多為心底之聲時代之反映」(參見全臺詩全臺詩智

慧型資料庫)

許詩著重於烈婦慷慨赴死的義烈行為其以客觀評論方式開展將忠臣與烈

婦臣道與婦道相互比附所著重是烈婦行為在中國傳統倫理的道德價值而

其襲用詩歌中具文化意涵的文學意象如秋月古松在中國詩歌中皆為貞節幽

靜的象徵若《全臺詩》稱其「潛心詩文以舒胸中塊磊」則此詩以「慚愧偷生

輩雖生亦枉然」或可相彷彿則進一步以文本婦女尚能以死殉節而身為男

兒卻臨難茍免故詩作中往往有鬚眉男兒且不如之慨歎

86 林翠鳳〈從《陶村詩稿咄咄吟》看陳肇興之儒士性格表現〉《臺中技術學院學報》第 1 期2000 年 6 月頁 21

221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肆貞節烈婦的書寫反映漢文化移植臺邑的認同

中國大約在西漢末期儒家學說完成統一折衷諸子學說的目標墊定其在

漢朝學政界的絕對獨尊的權威地位而轉而以經學的形式面世成為後世中國

思想的主流87由於思想上的獨尊儒術漢以後的統治王朝也都以儒家經典為國家

教養人材的基礎因此後世士人的思想不免有儒家學說之色彩在不同程度上成

為儒家的信徒而儒學中所具備的現世務實群體的特質以及「內聖外王」

的人生實踐理想使得士人的眼光始終注視著百姓之福址關心人民的生計而

「風俗淳美」便是理想現世世界的基礎《詩經大序》「美教化移風俗」

《禮記樂記》「移風易俗莫善於樂」《荀子王制篇》「美風俗」《辭

海》也對風俗提出解釋「多數人之精神的一致表現歷時久遠型為定式足以

拘束個人之行為支配實際生活者也」88

而《漢書地理志》則進一步將風俗與聖王德政結合在一起以為百姓有五

常之性因為各地之自然環境與個人秉性氣質的差異因此各地的風俗便會隨自

然地理與人文背景的不同而有差異與此同時風俗又跟聖王的王教相關聯是

聖明君主展現教化的場域故云

凡民含五常之性而其剛柔緩急音聲不同繫水土之風氣故謂之風

好惡取捨動靜亡常隨君上之情欲故謂之俗孔子曰『移風易俗莫

過於樂』言聖王在上統理人倫必移其而易其末此混同天下一之中

和然後王教成也89

而由聖王至士大夫至百姓階級社會的層層影響傳播發展出中國傳統文化

中所謂由上而下風行草偃式的思考邏輯最典型的是杜甫「致君堯舜上再使

風俗淳」所展現的邏輯演繹而要如何由上而下這牽涉到前文所說的中國文化

特質中「內在超越」的要求因此王教在移風易俗的政策理念上主要乃是以『統

理人倫』為根本核心對淳美風俗的追求就會從最根本的人倫秩序的建立與維

87 劉靜貞〈劉向《列女傳》的性別意識〉《東吳歷史學報》第 5 期1999 年 3 月頁 3「儒家學說真正浸透漢朝的學政界確立經學的絕對權威其實已是元帝至王莽之世也就是到了前漢的最後五十年間原為諸子之一的儒家才完成其統一折衷諸子思想的目標而以經學的形式展現」 88 修訂本《辭海》下冊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41頁 3199 89 《漢書地理志》臺北鼎文書局1983頁 1640

222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持著手詩人作品中反覆出現的教化百姓移風易俗的追求往往伴隨著現實事

件中倫常綱紀的成立與破壞一起出現並成為一種執著的詠歎匯流入中國詩歌

的傳統文化90

烈婦鄭月娘生平首見周元文編纂之《重修臺灣府志》91傳文後更附有〈徵詩

小引〉一文並附上鳳山縣令宋永清等 18 位文人之徵詩作品康熙 47 年鳳山縣令

宋永清倡議當時臺灣官紳以鄭女為題進行創作由方志附有引文與詩歌原文可

見當是轟動地方之風雅盛事92《全臺詩》稱宋氏為「善察民情雅意文教頗有

宦績」(全臺詩全臺詩智慧型資料庫)既雅意文教則此次徵詩不免寓有教化

功能

《重修臺灣府志》所載〈徵詩小引〉記錄當時風雅的徵詩之舉93並註明主

要的目的是為了「青史不遺願徵詩而表著海天生色」可見徵詩活動除了是詩

人消遣怡情之舉也寄寓著希望能留下可供後人學習景仰的婦女典範書寫地方

史實的意圖謝貴文以為「可見發起人宋永清深受當時官員與文士的肯定與愛戴

他亦透過此徵詩活動提倡文風獎勵貞節達到以文學教化風俗的目的」94然此

徵詩之會透露出兩項訊息即文本之教化目的以及此會之後以鄭月娘為題之

詩作消聲匿跡可見文本題詠之對象若為平民百姓相較於前文陳永華女及鄭斌

女兩位烈婦可知其受到關注及賦予的意涵會隨之減少

《重修臺灣府志人物志》總共收錄了 18 首詩作95此徵詩之舉是康熙 47 年

90 歐麗娟《唐詩的樂園意識》臺北里仁2000頁 90「王教在移風易俗的成就上主要乃是

以『統理人倫』為根本核心因此對風俗的探討也就不外乎種種人與人之間的對應關係以及由

此衍生的社會秩序與人性特質的範疇」「標示出社會群體的生活感受與心靈狀態的一般趨向而

人人切身相關的行為依據和心靈歸屬的問題也包含在其中」 91 周元文《重修臺灣府志》卷 8〈人物志貞節〉臺灣文獻叢刊第 66 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頁 272後亦附有〈徵詩小引〉與諸詩原文為「鄭氏月娘者泉之南安石井人也年十九歸儒士王曾儒家曾儒食貧志學 甫閱年以病卒翁以貧故欲即葬月娘跪泣告乞得暫停眾謂夫死不忍恝 然常情也越數日語其翁願死從夫葬翁駭然囑鄰媼勸止月娘曰『吾當夫病劇時即以死許之義不可移』比後提防稍疏投繯而逝邑侯宋公嘉 其節通聞上憲獲褒獎焉侯親祭其墳額其廬曰『百年今日』蓋侯挽詩 有『百年今日乾坤老』之句也合葬依仁里內園路西」 92 徵詩之舉發生時間點為何學者以參與者之到卸任時間推斷以為康熙 47 年為確詳見王俊勝《清代臺灣鳳山縣詩歌研究》文化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2002頁 118-119 93 周元文《重修臺灣府志》卷 8〈人物志貞節〉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頁 272 94 謝貴文〈清代鳳山知縣宋永清的政績〉《高市文獻》第 18 卷第 1 期2005 年 3 月頁 38 95 第一首的作者為鳳山知縣宋永清康熙 43 年(1704)來臺任官《全臺詩》稱其「善察民情雅意文教頗有宦績工詩」第二首為臺廈道王敏政康熙 43 年(1704)至康熙 49 年(1710)來臺任官《全

223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發生距離康熙 23 年清朝平臺臺灣納入清朝版圖已有二十餘年南部的經營如

諸羅縣城衙署文廟學校皆有初步規模宦遊人士創作詩歌的風氣推動了

臺地的文風而諸詩於方志上排列的順序大概以官位高低來決定先後故內地

詩人作品排在前面而臺邑詩人作品排在後面這樣的情形呼應了前文所言臺灣

早期詩壇以遊宦詩人為主而臺邑有志於參與科舉的士人開始與清據初期的內

地統治階級進行交流與結合發展出初期的詩歌創作

除了籍貫生平不詳的張師文內地宦遊來臺的人士有 8 人所擔任有關文教

方面的官職如教授教諭等有 4 人而任職知縣的宋永清與任職臺廈道的王

敏政後世則對其有「善察民情雅意文教」「待人仁厚」「百姓賴以全生」等

關心民情之評價作者為臺邑人士則有 9 人大都具有增生廩生拔貢等鄉紳

身份施世榜更有「樂善好施」「農民咸受其利」等佳評扮演著臺灣地方民

間勢力首領的角色由此推知以鄭烈婦為題的徵詩之舉實具有地方輿論意見

的性質

而林華昌〈節婦鄭氏詩〉「獨挈綱常萬古寒」(壹頁 361)林氏為清康熙

43 年調任臺灣府儒學教授孫襄〈節婦鄭氏詩〉「扶植綱常吾輩事新詩題徧

海東天」孫氏為清康熙 37 年授福安教諭後改任臺灣諸羅縣為教諭李欽文〈節

婦鄭氏詩〉「輕生重節植綱常」(貳頁 40)李氏曾任福建南靖訓導張士箱〈節

臺詩》稱其「待人仁厚尤加惠原住民嚴禁通事社商之剝削濫派遇歲荒歉極 力為民申請賑恤百姓賴以全生」第三首作者為臺灣府儒學教授林華昌康熙 43 年(1704)來臺第四首作者為臺灣縣儒學教諭陸登選康熙 43 年(1704)至康熙 47 年(1708)在臺任官第五首作者為鳳山縣學教諭吳周禎康熙 42 年(1703)來臺第六首作者為臺灣諸羅縣教諭孫襄第七首作者為臺灣人陳聖彪康熙 47 年(1708)的副貢《全臺詩》稱其「善文工詩」第八首作者為張師文清康熙年間人生平不詳第九首作者為守戎張駥清康熙 47 年(1708)來臺任臺灣水師協標左營守備第十首作者為桐城人孫日高第十一首為臺灣府治東安坊人李欽文《重修臺灣府志》稱其「廩生」而《全臺詩》稱其「清康熙 60 年(1721)歲貢生曾任福建南靖訓導能文工詩」第十二首作者為張纘緒《全臺詩》稱其「清康熙五十年(1711)臺灣貢生」《重修臺灣府志》稱其「廩生」第十三首作者為張士箱《全臺詩》稱其「清康熙四十一年(1702 年)東渡來臺落居鳳山次年入鳳山縣學後為臺灣府學生員補增生廩生迄雍正十年(1732)五十九歲時成為歲貢生」為科舉業而移居臺灣鳳山第十四首作者為鳳山縣人鄭應球《全臺詩》稱其「性情耿介崇尚氣節」在朱一貴事件時為逃避朱氏同黨招募「夜晚攜妻子遁逃」可知當時鄭氏政治傾向是站在清朝政府一方又稱「主掌縣書院教席長達十餘年有益地方文教甚多」可見著重於民間百姓教化培養文風第十五首作者為臺灣諸羅縣人鄭鳳庭《全臺詩》稱其為「清康熙年間廩生」第十六首作者為康熙年間臺灣增生鄭煥文生平不詳第十七首作者為臺灣縣人施世榜為康熙 36 年(1697)拔貢《全臺詩》稱其「樂善好施興築水圳農民咸受其利」第十八首詩作者為鳳山縣人李廷綱只知其為康熙年間人生平不詳以上為鄭烈婦詩歌相關作者下文引詩處對作者即不再進行介紹

224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婦鄭氏詩〉「 風謠傳海內千古尚相看」(壹頁 425)張氏於乾隆 2 年出任漳

州府學訓導王敏政〈節婦鄭氏詩〉「苦節高風重栢舟輶軒問俗首先求」(壹

頁 362)

王氏於康熙 43 年移分巡臺廈道前列作者皆以烈婦鄭月娘為主題著重於女

子實踐德行的價值足以為後世樹立以生命維護綱常倫理的典範如王敏政所言

「問俗」帶有濃厚的移風易俗的目的乾隆年間六十七〈弔五妃墓〉 島嶼最後

昭英烈頑廉懦立蠻婦貞」(貳頁 247)六十七於乾隆 9 年以戶科給事中奉命

巡視臺灣朱澐〈李節孝〉「聖朝傳採柏舟篇海外旌揚李母賢」(貳292)

朱氏於乾隆 12 年調任鳳山縣訓導秦定國〈五妃墓〉二首之二「海表觀風

題墓道陽秋有筆墨痕新祇緣千古綱常係豈獨傷心弔五人」(參頁 147)

同治朝林豪〈詠臺陽古蹟十二首五妃墓〉「何幸教化行閨門」(《臺灣詩鈔》

卷 5頁 106)將閨門的教化與五妃事蹟結合起來於是這個單一的歷史事件便被賦

予移風易俗實踐聖王政教的任務這作品也就隱含出政治教化的色彩

道光咸豐年間劉家謀〈海音詩〉一百首之九九「匆匆六甲光彤史況沐

皇風二百年」(伍頁 308)劉氏於道光 29 年調臺灣府學訓導劉氏自註的詩序

並言 「今入版圖將二百載矣列聖相承昭然禮法有不共被涵濡哉近周光邰明

經欲輯臺郡節烈勒成一編誠盛舉也」劉氏歌功頌揚清政府以為臺邑經兩百

年教化婦女貞節德行的培養成果斐然以統治階層的角度來考量兩位烈婦之行

為價值頗具政治意涵道光年間施瓊芳〈題全臺闡幽錄〉二首之二「寡鵠貞

鴛萃一編旌祠會錫九重天依然婦誥回鸞及能使夫名附驥傳彤管有人風繼

起碧霄終古月難圓誰言婉嬺煢煢質已握興頑立懦權」(伍頁 381)

第 2 首點明此書所收人物並足堪為天子旌表之節婦貞女女子能實踐婦德

同樣也能澤被家門為夫婿增光而書中足為後世楷模者其人生卻都是坎坷不

幸的7-8 句寫出書寫權力之本質原本這些女子是柔弱貞順的卻因此書而得以

傳世施氏曾銓選六部主事前述詩人則將貞節烈女之節操德行與政權教化結合

在一起政府的旌表立祠的表揚機制使女子的高貴品行不至淹沒不彰而女子

建立閨門的行為典範可以建立淳美善良的風俗但「興頑立懦權」則頗有思考

225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的空間此四字除了建立符合倫理綱常的行為準則外還要堅強百姓們的意志

在危難時能用最大的犧牲包括生命來維持理想的存在而這理想的內涵則

隱含著統治政權的延續與護衛

余英時分析漢代循吏在文化傳播中所扮演的角色與作用他將中國文化分為

大小傳統並解釋「大傳統或精英文化是屬於上層知識階級的而小傳統或通俗

文化則屬於沒有受過正式教育的一般人民」96而漢代循吏則扮演了文化傳播者的

角色之所以如此余氏指出因為循吏是親民之官「循吏」之名始於《史記》的〈循

吏列傳〉從此成為中國正史列傳的典型至《清史稿》依然沿用余氏更言

漢代的大傳統以儒教為主體而儒教的基地則在社會而不在朝廷因此循

吏在發揮『師』的功能時他事實上已離開了『吏』的崗位他所奉行的

不復是朝廷法令而是大傳統的中心教義由於中國的大傳統並非寄身於

有組織的宗教所以它的傳播的任務才落到了俗世人物的循吏的肩上漢

代大傳統的傳播者借用《周禮》的名詞可稱之為『師儒』循吏便是以

『師儒』的身份從事『教化』工作的97

而文本尚有擔任教諭提督學政訓導等教育行政工作之創作者清廷的中

央教育制度中央最高教育行政機關為國子監其下設有祭酒司業等教官總理

監務以及博士助教學正學錄等各級教員在地方教育行政上各省設提

督學道擔任地方教育的最高行政官員以負責學校事務政風及科舉等事務

雍正 4 年(1726)提督學道改稱提督學政在地方官學上設有府學政使府提調

府儒學教授州學正縣儒學教諭府州縣下設立縣訓導以掌管地方教育事

務98

而臺灣清據初期隸屬於福建省由福建提督學道統理教育事務但因臺灣海

外孤島路途遙遠改由分巡台廈兵備道兼理學政康熙 23 年(1684)改由臺廈兵

備道兼任朱一貴事變後改由巡臺御史負責至雍正 5 年(1727)改為巡臺漢御史

96 余英時〈中國古代死後世界觀的演變〉載於《中國思想傳統的現代詮釋》臺北聯經出版社1993頁 168 97 余英時〈中國古代死後世界觀的演變〉載於《中國思想傳統的現代詮釋》臺北聯經出版社1993頁 198 98 參見種村保三郎《臺灣小史》臺北武陵1991山崎繁樹《1600-1930 臺灣史》臺北武陵1995連橫《臺灣通史》臺北幼獅1977

226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管理乾隆 17 年(1752)則改由巡臺臺灣道兼任光緒元年(1875)改由福建巡撫兼管

光緒 13 年(1887)設臺灣省後由臺灣巡府兼任掌管臺灣教育事務知縣負責地方

教育事務由此可知臺灣學政與官政相結合之特質99

而關於教育行政的最高指導原則順治 9 年(1652)頒六諭計為「1孝順父

母2尊敬長上3和睦鄉里孝訓子孫5各安生理6莫作非為」100

姜添輝以為「由其內容可窺見其重心在於強調傳統文化的倫常思想以及安本分

的觀點並藉由這些觀點的灌輸以達社會安定的目標」101康熙 9 年(1670)頒佈聖

諭廣訓十六條計有

1敦孝悌以重人倫2篤宗教以昭雍睦3和鄉黨以息爭訟4

重農桑以足衣食5尚節儉宜惜財用6隆學校以端士習7黜

異端以崇正義8講法律以儆愚頑9明禮讓以厚風俗10務

本業以定民志11訓子弟以禁非為12息誣告以全善良13

完錢糧(租稅)以省催科(裁判)14戒匿逃以免株連15聯保申

以弭盜賊16解仇忿以重身命等102

除了順治朝所強調的倫常價值觀外並將關注範圍擴大到文化習俗以及社

會規範等層面可以窺見清廷教育行政的最終目標是欲藉由教化途徑以安定社

會光緒 29 年(1903)張百熙等在〈奏定學堂章程〉中提出「至於立學宗旨勿論

何等學堂均以忠孝為本以中國經學為基礎俾學生心術依歸為正」103以至於

光緒 32 年 5 月 2 日清廷公佈的欽定學堂章程第一類是忠君尊孔第二類是尚

公尚武尚實可知清代由內地派遣至臺灣的教育官員實肩負思想教化之重

責大任其主要之任務為導正並建構臺邑人民正確之政治立場與政治意識創作

者日夜身處其氛圍中將其投射於其所創作之主題詩歌中似為合理之解釋

顧炎武論「秦紀會稽山刻石」指出「然則秦之任刑雖過而其坊民正俗之意

99 參見盛清沂王詩琅高樹潘《臺灣史》臺北眾文1988 年種村保三郎《臺灣小史》(臺

北武陵1991)邱奕松《嘉義縣志教育志》嘉義嘉義縣政府1991連橫《臺灣通史》

臺北幼獅1977 等 100 宋鼎宗等《全臺首學資料彙編》頁 61臺南臺南市立文化中心1997 101 姜添輝〈教育社會學觀點的清朝時期臺灣官方儒學的發展與特性〉《臺南師院學報》第 34 期

2001頁 292 102 種村保三郎《臺灣小史》臺北武陵1991頁 151 103 雷國鼎《教育概論》上冊臺北教育文物1976頁 80

227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固為始異于三王也」(《日知錄》卷十七)則中國自秦始皇起便有統治階級提倡禮

教以矯正民間各地不良風俗的政治措施文本創作群共 69 人共有 20 位具有從內

地遊宦臺邑的背景其中官職包括擔任臺邑各地教諭知縣巡臺御史提督學

政訓導等居多而臺邑文人亦具鄉紳背景文本中反覆出現蘊含政治意涵與宣

揚文教的意識

伍對內地與臺邑的指稱反映中央政權與地方邊陲的對峙

清代臺灣貞節烈女詩中出現以內地為中心以臺邑為邊緣之論調例如康

熙朝江日昇〈贊寧靖王朱術桂與五妃殉節二絕〉二首之一「天地乾坤無可寄

飄然海國全其身」(貳頁 28)臺廈道王敏政〈節婦鄭氏詩〉「鬚眉長樂嗤青

史巾幗共姜壯海洲」(壹頁 362)此詩為康熙年間王氏應徵詩之會為鄭治時期

禮官鄭斌女為寫的作品第 4 句稱鄭斌女事跡足以為「海洲」壯事氣勢壯盛

其臺地為「海洲」意指海外神洲顯現出以內地為世界中心點而以臺邑為邊

垂的論點

諸羅諭孫襄〈節婦鄭氏詩〉「扶植綱常吾輩事新詩題徧海東天」(壹頁

367)此詩亦為應徵詩之舉最後一句「新詩題徧海東天」臺邑與內地一水之隔

又處內地東方稱「海東天」可說是其地理位置的說明范咸〈弔五妃墓十二絕

句〉十二首之五「可憐椎髻文身地」(貳頁 258)其它相關文本有以鄭氏王朝禮

官鄭斌女為題之作品

康熙 13 年內地爆發三藩之亂鄭經趁機響應出兵同時將明朝續順公沈瑞接

到臺灣並以禮官鄭斌之女許配之鄭經將明朝王公遷往臺灣並幫助其建立家

庭除了昭示臺灣鄭氏為延續明朝皇權的正統地位外也為了隴絡人心凝聚在

臺灣的明室力量可以說沈鄭兩氏的聯婚是帶有強烈的政治色彩這段婚姻幾年

後卻遭到重大的打擊鄭經去世後鄭克塽繼位親信馮錫范攬權內部局勢日

益混亂身為流亡王公的沈瑞被誤認為身懷鉅資並因此招禍被馮錫范以反間

228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謀逆案件遷連104

父子被殺家屬被囚當沈瑞一家受禍時禮官鄭斌向鄭克塽求情為女兒

開脫並得到首肯就在鄭家父母將女兒救出虎口後得知詳情的鄭女卻毅然決

然決心與丈夫共赴家難並在處理完殉死家人的後事後從容自縊殉夫這件事

在當時引起很大的迴響不論身份貴賤聽聞此事的人都為此感動流淚康熙 23

年清朝佔據臺灣後總督姚啟聖並奏請封誥鄭氏「一品夫人」都統張夢吉並差人

將沈氏一門受難的棺柩送返京安葬105

咸豐朝陳維英〈一品夫人〉(鄭斌女 沈瑞妻)四首之四「鸞章一旦下東都

油壁香車離海隅」(伍頁 182)史載清據臺灣後將沈瑞遺體移葬內地想必鄭

女也隨之移葬故有「油壁香車離海隅」之說而以海邊一角指臺地將其邊緣

化之地理觀可知劉家謀〈謁五妃墓〉二首之一「那知瘴海千重外尚有紅顏

識報恩」(伍頁 319)再如道光年間施瓊芳〈題全臺闡幽錄〉二首之一「海濱

鄒魯風堪采軒使曾勞女史詢」(伍頁 381)施氏為《全臺闡幽錄》題詩書中

多錄臺地節烈女性有為清代臺灣女性寫史的目的詩中稱「海濱」以內地為中

心以臺邑為邊地的意向明顯

王凱泰《臺灣雜詠續詠》十二首之五「故王一去五妃陪海外黃沙賸

幾堆」(《臺灣雜詠合刻續詠十二首》頁 50)同治朝林豪〈五妃墓〉「海角年

年長相守」(《臺灣詩鈔》卷 5頁 93)熊佐虞〈五妃墓限支韻〉「黃土荒題海上

碑」(《臺灣詩鈔》卷 5頁 93)以及光緒朝唐景崧〈五妃墓限支韻〉「海上鵑啼

悲玉帶」 (《臺灣詩乘》卷 5頁 209)周長庚〈拜五妃墓〉「頸血不膏中土鐵

墓門長咽落潮聲」(《臺灣詩乘》卷 5頁 214)

周長庚(1847~1888)號辛仲又號莘仲福建侯官人光緒 10 年(1884)由建陽教

諭調署彰化教諭光緒 14 年發生施九緞以索焚丈單為名的圍城之變周氏因為民

104 蔣師轍《臺游日記》卷 1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7臺灣文獻叢刊第 6 種頁 30記載「康熙二十一年福建總督姚啟聖用間諜陰散其黨約偽賓客司傅為霖內應事洩為霖遇害」丁曰健輯《治臺必告錄》卷 1頁 77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9臺灣文獻叢刊第 17 種記載「行人傅為霖密約十三鎮同日發難事泄錫範並搆陷續順公沈瑞而有其貲人心益失國軒居臺而被刺者再皆姚啟聖所使也 105 事詳見江日昇《臺灣外記》卷 9臺灣文獻叢刊第 60 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

229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請命受誣以致「一官拋擲落拓終身」彰化人士「頌公之德而不衰」周氏

讚揚五妃之死為「頸血不膏中土鐵」以清朝鐵蹄為「中土鐵」相對而言臺邑

為世外之地可知而另一方面五妃成為臺邑歷史人物而非中土人物的意涵就更

為明顯了

本節所述及這 11 位作者中王敏政為康熙朝內地旗人孫襄為康熙朝內地人

陳維英為咸豐朝臺地人施瓊芳為道光朝臺灣縣治人林豪活動於同治朝左右金

門人周長庚為光緒朝內地人熊佐虞光緒朝內地人唐景崧光緒朝內地人生

存年代分佈清朝早中晚各期籍貫有大陸內地也有臺地人士由此推測以邊

陲之姿態而與內地中央相對似乎是清代士人普遍之觀點

黃國昌以為「中國意識」可以分析成六種互相關聯的觀念他舉出的第二種

觀念就是「『世界中心』的地理『中國意識』」「中國人把自己居住的地方視為

世界的中心而以其它地方都是世界的邊疆」106 莊勝全在以康熙朝四位內地親

歷者的觀察內容研究得出「遂使以中國本土為中心的世界觀得以大行其道中國

的文化邏輯逐步套用在對台灣的印象上」107

李國祈在對清代臺灣政治發展史的研究提出「臺灣自康熙時期歸入清帝國

版圖後雍正以降清廷所推行的政策則為使其內地化其目的在使臺灣變成

中國本部各省的一部份108」李氏為所謂的「內地化」乃中國中央政權及傳統典章

制度在臺灣這個邊疆地區的普及與擴張的過程「內地化」就是在政治上「中國

化」在文化上「儒家化」109並以為「大體而言及十九世紀其(臺灣)西部已

開發地區內地化幾已完成」然而我們參照前列詩人之作品即便在李氏所認

定已「內地化」的時期不論其為內地文人或臺邑文人其詩作中乃反映出臺邑

的邊陲位置亦即臺邑被歸為中國一省後其地理位置的觀念仍屬於遠離核心

的邊陲

106 黃國昌《『中國意識』與『臺灣意識』》臺北五南1995頁 12 107 莊勝全〈清康熙朝臺灣印象的轉變以四位親歷者的觀察為例〉《臺灣風物》第 56 卷第 3期2003 年頁 32 108 李國祈〈清季臺灣的政治近代化開山撫番與建省(1875-1894)〉《中華文化復興月刊》第 8卷第 12 期1975 年頁 5 109 李國祈〈清代臺灣社會的轉型〉《中華學報》第 5 卷第 3 期1978 年頁 148

230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然而我們以為文本中雖有臺邑居邊陲之政治意識然其以臺邑貞孝節烈女子

為主題仍是「在地認同」之詩學實踐其雖大量融合中國傳統詩學文化的意涵

與典故然最終目的之一仍是構築臺邑貞節歷史故我們認為其「臺邑邊陲化」

之特質可以引用鄭志明教授的說法加以解釋「所謂自在性格是指文章主體可

以從容地與外來文化相結合以開放的心靈來解消各種衝突情境讓主體文化無

處而不自在承認其邊陲的角色就是要解消邊陲的悲情心態不必向世界的核

心靠攏也不必向中國的核心靠攏脫離了核心的意識宰制自安於邊陲不是

偏安的心態而是無所求於核心以主體的自主性來迎接來自核心的各種挑戰110」

雖然鄭教授所提的是臺灣儒學發展的問題但從文本中看來不論是內地詩

人或本土詩人在接觸到臺邑本地題材時或多或少都會進行內地化與本土化的衝

突與融合而作品最終的主體性還是會回歸於創作場域之在地認同例如陳昭瑛

在〈論台灣的本土化運動〉一文中指出早期的「台灣意識」並未與「中國意識」

衝突甚至是重疊在一起有著相互定義的關係「由於臺灣人是以中國為父母

之國台灣意識自然也以中國意識為起源中國文化漢民族的特有生活方式在

台灣的樣貌是形成『中國式台灣意識』的文化基礎」111而由上文可知所謂「中

國式台灣意識」其地理觀念乃以中國為世界之中心而臺灣為邊陲之地

由於本節文本的作者群有 3 位清代中期的臺邑人所以我們可以推論最遲

在清咸豐道光年間臺邑詩人的地域意識其實已被完整教化出「中國意識」了

而 8 位內地詩人的作品中反覆以「海角」「海國」「海上」的空間述語強調臺

邑相對於核心的「邊陲」地位不斷灌輸與強調台地附屬內地的地理概念即統

治階級的角色為清朝政府

陸小結

縱觀上述所論文本創作活動實有許多政治元素清代考據學風盛行余英

時所言多學為識之學風由內地傳入臺灣專注於客觀知識從詩歌形式發展為

110 鄭志明〈臺灣儒學本土化的發展方向〉載於《第二屆臺灣儒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臺南成功大學中文系1999頁 655-679 111 參見陳昭英《臺灣文學與本土化運動》臺北正中書局1998頁 101-181

231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詩文融合詩序詩註比例增加且內容多為客觀現實事件的敘述可知其對外

在世界的關注而文本創作群的遊宦背景使其關注於教化與移風易俗前述余

英時對中國循吏之分析與清朝《通典》對知縣之職責描述可為舉證而作者若

無官員身份則為臺邑地方儒學鄉紳或與地方官府關係良好或掌地方書院

負有教育子弟之責任而文本所題詠之主題部份具官宦背景或受禍於政治事

件兵亂政治勢力等直接間接造成主題事件的發生

而大部分主角皆與朝廷旌表官修方志等政治活動相關聯而在文本中的象

徵隱喻中女子貞節類同於清政權女子抵抗外來力量的侵略象徵捍衛主權的

存在宣示清朝統治之正當性與合法性而臺邑邊緣言論則反映中國文化融入

臺灣社會整個內化過程的完成清代臺邑文人已接受臺灣為中國領地之一部份

王建曾以今文《尚書》為文本論析西周王朝政治意識中的合法性理念112其得出

的結論有「國家政治疆域的傳承與統一意識」「政治統治權威的合法傳承」「批

判和推翻暴君暴政統治的變革意識」等

雖然尚書是官方性質的文書有別於文本之私人創作但兩相比較可以觀

察出兩者相似處如本文所提出之「五妃詩墳墓之意象反映明政權走向滅亡與結

束」「民變烈女的歌頌反映創作群對清廷統治權的支持與肯定」則與李文所提「政

治統治權威的合法傳承」何其類似而「對內地與臺邑的指稱反映中央政權與地

方邊陲的對峙」則除了如王健所言之「國家政治疆域的傳承與統一意識」「中華

文明hellip即使某個王朝滅亡了後繼的王朝以其合法繼承者的身份完全承襲前朝

的政治遺產完成統一拓展天下疆域的合法政治使命」113因為本文創作群特定

之時空背景深一層反映出所謂天下疆域「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

非王臣」實隱藏著中央與邊疆之對峙114而本文前述所言之三種群體意識實為「漢

文化移植臺邑」政治操作的基礎而我們亦可解析創作群如何合理化清廷統治臺

灣的政治權力

112 王健〈論西周王朝政治意識中的合法性理念mdashmdash以今文《尚書》為中心〉《江海學刊》第 6 期

2003 年 113 同前註頁 141 114 中國商周時代還未出現中國與四夷對應的指稱一直要到「自東周以來才以南蠻北狄東

夷西羌相對而言為言」參考于省吾《釋中國》王元化主編《釋中國》第 3 卷上海文藝出版社

1998頁 1517

232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引用書目

一傳統文獻

丁紹儀《東瀛識略》臺北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7臺灣文獻叢刊第 2 種

王必昌《重修臺灣縣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臺灣文獻叢刊第 113

江日昇《臺灣外記》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臺灣文獻叢刊第 60 種

朱仕玠《小琉球漫誌》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6 臺灣文獻叢刊第 3 種

周元文《重修臺灣府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臺灣文獻叢刊第 66

林焜煌纂《金門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臺灣文獻叢刊第 80 種

陳文達《鳳山縣志》臺北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臺灣文獻叢刊第 124 種

《清一統志臺灣府》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臺灣文獻叢刊第 68

陳壽祺《福建通志臺灣府》臺北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臺灣文獻叢刊 84

許南英《窺園留草》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2臺灣文獻叢刊第 147 種

連 橫《臺灣詩乘》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臺灣文獻叢刊第 64 種

《欽定平定臺灣紀略》臺北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臺灣文獻叢刊

第 102 種

《碑傳選集》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6臺灣文獻叢刊第 220 種

《臺灣通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2臺灣文獻叢刊第 130 種

蔣師轍《臺游日記》臺北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7臺灣文獻叢刊第 6 種

盧德嘉《鳳山縣采訪冊》臺北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 臺灣文獻叢刊第

73 種

二近人論著

王俊勝 2001《清代臺灣鳳山縣詩歌研究》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全臺詩編輯小組 2004 《全臺詩》(1~5 冊)臺南國家臺灣文學館

233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234

江寶釵 1999 《臺灣古典詩面面觀》臺北巨流

余英時 1993 《中國思想傳統的現代詮釋》臺北聯經出版社

洪順隆 1998 《抒情與敘事》臺北黎明文化

許麗芳 2007 《章回小說的歷史書寫與想像以三國演義與水滸傳的敘事為例》臺

北秀威資訊科技

許玉青 2004 《清代臺灣古典詩之地理書寫研究》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硏究所

碩士論文

許東海 2003 《女性帝王神仙先秦兩漢辭賦及其文化身影》臺北里仁書局

畢恆達 2001 《空間就是權力》臺灣心靈工坊

陳昭英 1998 《台灣文學與本土化運動》台北正中書局

張孟珠 2002 《清代貞節的實踐及其困境》國立中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葉嘉瑩 2000 《清詞散論》台北桂冠

葉嘉瑩 2000 《漢魏六朝詩講錄》台北桂冠

黃國昌 1995 《『中國意識』與『臺灣意識』》臺北五南

楊積慶箋校 1980 《吳嘉紀詩箋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歐麗娟 2000 《唐詩的樂園意識》臺北里仁

鮑家麟編 1992 《中國婦女史論集》臺北稻香出版社

  • 文本有以明皇室在臺殉節之五妃為題的作品五妃本事參見江日昇《臺灣外記˙弁言》丁紹儀《東瀛識略》等皆有記載江日昇站在清朝統治者的立場對鄭氏王朝一直視之為謀逆亂臣但對殉國而死的寧靖王則抱著頌揚的態度而追隨寧靖王殉死的五妃則稱讚其為「且五姬慷慨輕生氣勝男子而臺灣之山川草木能不因此而增光乎」可知五妃殉節之歷史地位與道德價值在清康熙年間即已確定
  • (《雲林縣採訪冊˙藝文》頁206)
Page 31: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ir.lib.ksu.edu.tw/bitstream/987654321/13221/2/21%D... ·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 曾玉惠 ∗ 摘要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心志不改伊維寡婦忠臣忠臣識大義臨難往往致其身婦人脂口澤膚

十人九人腸肺愚節操曷繇自勵門戶胡能獨扶君不見程寡婦hellip夫死婦

不死祇緣黃口兒女須題攜85

等皆是而吳德功〈洪烈婦〉

山水毓貞媛乾坤鍾間氣鹿溪洪氏女少小知大義相攸郭阿奴二十

婚始字賦性靜而貞德容兼洵備百輛未盈門凶信忽傳至阿母默無

語阿爺言甚秘連理樹折枝比翼鳥分翅賢哉女聰明倉猝知其意

外聞薤露音聒耳夜不寐妾命實不猶君魂歸何處扯碎同心結滂沱

兩行淚膏木誰為容鉛華屏弗御身披侍嫁衣耳挂定盟珥欲效梁家

婦私將刀劓鼻欲效王氏妻親持斧斷臂全體遭毀傷所受反自棄

惟念夫遽亡不如從夫去生前不同牢死後共埋地擁衾臥空床絕粒

忘飲食急延良醫來醫來云不治切脈知血虧聞聲識腸碎娘勸啜茶

湯爺勸吃餅餌烈女誓弗肯含淚惻然對女子節不移忠臣心無二

兩語昔曾聞今豈易其志願娘勿悲酸願爺勿涕泗翹首盻蒼天婺星

空際墜頃刻魂歸陰不瞑張目眥鮮血兩腔填姑嫜來駭異面色猶如

生從容赴大隧性命弁髦輕巾幗鬚眉愧鹿溪諸紳耆拜迎擁塗次

鹿溪諸父老稱揚遍市肆滿路焚香楮兩部喧鼓吹名教獨扶持閨烈

千秋著一死重泰山兒女英雄類殉夫未嫁時奇節實非易彤管長流

輝貞珉謹泐記節孝採輶軒我忝與其事綽褉徵門楣旌表乞天賜」

(《瑞桃齋詩稿》全臺詩全臺詩智慧型資料庫)

〈洪烈婦〉雖為詩作然以五言古體長詩之體裁篇幅較長敘述事件前後

變化曲折詳盡其開端雖以客觀第三人稱發展中間模擬各色人物動作聲口將

烈婦絕食而亡的過程進行更長時間更具體詳細的描寫從主角的動作姿態醫

囑診脈親人的照顧死別的淒涼等刻劃出主角面對死亡從容不迫的形象而

「女子節不移忠臣心無二」「一死重泰山兒女英雄類殉夫未嫁時奇節實

非易」亦同樣以節婦比忠臣而以婦女死節或守節的選擇來與士大夫殉國與否

來相比擬而陳肇興〈題烈婦張沈氏殉節事〉(古體九解)

蔦蘿泛長風根莖無斷絕由來連理枝生死不相別君不見張烈婦慷

85 吳嘉紀〈程寡婦歌〉楊積慶箋校《吳嘉紀詩箋校》卷 12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頁349

219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慨殉夫勇且烈婦姓沈氏名心娘十八于歸張家郎舉案齊眉慕孟光如

膠如漆樂且未央忽忽五年載弄之璋二豎入室夫病於床求神問藥

淚睫承眶一朝怛化五內崩裂如沃湯大哭一聲氣結無語娣姒急申

救阿翁欲言不言淚如雨曰汝有孤兒在旦夕須哺乳長跪謝阿翁

妾心堅如銅兒生有祖累姑嫜妾身雖死兒可長夫沒無人侍巾帚妾身

不去誰為偶黃泉會有相見時升天入地妾從之明珠為夫斂綺羅為夫

裝執紼扶柩上北邱歸來拜姑泣媳身未亡如已亡綰我同心縷著我

嫁時衣孤燈耿耿酸風吹尺組畢命人不知人不知舉家奔救烏烏啼

生同衾死同穴青塚巢鴛鴦飛鳴自成匹謂予不信如曒日人慕婦烈

且貞我作歌戒貪生吁嗟乎女子仗義能殺身何迺國家多全軀保妻

子之庸臣(《雲林縣採訪冊˙藝文》頁 206)

陳詩第 1 段 1 至 6 句以比興開端以蔦蘿與連理枝來比喻生死不離的夫妻情

感並引出烈婦殉夫的主題第 2 段 7 至 14 句以客觀敘事觀點寫烈婦之姓名歸

寧夫家後的幸福家庭生活第 3 段 15 至 24 句寫詳細描寫夫婿病起不測以至於身亡

的經過作者善用人物表情刻劃其心理狀態如寫烈婦「淚睫承眶」寫家翁「欲

言不言淚如雨」極力寫喪夫喪子後悲慘的情狀第 4 段 25 至 34 句作者模擬烈婦

與家翁的對話以代言體各自表述殉死與否的考量第 5 段 35 至 43 句作者模擬烈

婦聲口敘述依禮安葬夫婿後從容殉死的過程第 6 段 44 至 56 句為事件收尾作

結敘事觀點一變為作者以第一人稱自述說明為此詩之創作動機將臣節與婦

節類比並提並以諷刺那些偷生忍辱臣子全詩敘事觀點多變人物情事介紹較

為完整情感神態刻劃細緻且以人物對話鋪陳情節頗具戲劇搬演效果

陳肇興(1831~)字伯康號陶村臺灣府彰化縣治(今彰化市)人為

清代中期臺邑著名文人《全臺詩》稱其「有個人心靈世界及理想抱負的抒寫

詩作的關懷重心亦往往與生民百姓密切相關在形式上陳氏習慣以長篇歌行來

抒懷言志詩作風格雄健豪邁」並稱其「肇興之詩胎息於杜甫可視為清

中葉臺灣文壇之『詩史』」

陳氏曾從鹿港拔貢廖春波讀書於彰化白沙書院和蔡德芳曾維精廖景瀛

合稱「白沙書院四傑」同治元年(1862)戴潮春事變拒絕戴氏之拉攏遂遁入武

西堡(今集集)之牛牯嶺山中是年 7 月謀刺戴氏失敗幾瀕於險境著有《咄咄吟》

220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一書詳錄戴案經過(參見全臺詩全臺詩智慧型資料庫)故其詩作有述寫現實

社會歷史風貌的企圖

林翠鳳曾舉陳氏《陶村詩稿咄咄吟》中的詩作分析其儒士的性格更以

其詩歌中不同時刻所追摩的前賢而得出其共同的特點始終堅定支持既有的朝

廷以及篤志排拒外來騷亂勢力並以為「陳肇興在顛沛流離中始終不移其為大

清朝廷臣民的立場」86同樣在文本中的作品亦表現出忠於君王朝廷之思想

許夢青〈自書吳烈婦傳後〉

誰能輕一死慷慨赴重泉不減忠臣節方知烈婦賢心爭秋月皎節勵

古松堅慚愧偷生輩雖生亦枉然(《鳴劍齋遺草》)

許夢青(1870~1904)字炳如又字荊石蔭亭泮名夢青號劍漁又號

雲客冰如高陽酒徒許氏為鹿港邑庠生其祖母賀太安人以節孝旌於朝

奉詔入祀彰化節孝祠其歷乙未割臺上書唐景崧又在日軍攻臺時隨練勇赴

八卦山抗拒抗日行為失敗後又逢四次家喪一生際遇曲折由官家子弟一變

為落拓文士《全臺詩》稱其「歷盡人世滄桑半生苦況盡託於詩」「以奔放

絕足之才為自由不羈之行遂一轉而為跌蕩詩人」可見其浪漫氣質許常安

評曰「雖時有浪漫 自由清狂豪放之作風然其實質乃具有嚴肅悽涼

寫實之社會骨格故其詩多為心底之聲時代之反映」(參見全臺詩全臺詩智

慧型資料庫)

許詩著重於烈婦慷慨赴死的義烈行為其以客觀評論方式開展將忠臣與烈

婦臣道與婦道相互比附所著重是烈婦行為在中國傳統倫理的道德價值而

其襲用詩歌中具文化意涵的文學意象如秋月古松在中國詩歌中皆為貞節幽

靜的象徵若《全臺詩》稱其「潛心詩文以舒胸中塊磊」則此詩以「慚愧偷生

輩雖生亦枉然」或可相彷彿則進一步以文本婦女尚能以死殉節而身為男

兒卻臨難茍免故詩作中往往有鬚眉男兒且不如之慨歎

86 林翠鳳〈從《陶村詩稿咄咄吟》看陳肇興之儒士性格表現〉《臺中技術學院學報》第 1 期2000 年 6 月頁 21

221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肆貞節烈婦的書寫反映漢文化移植臺邑的認同

中國大約在西漢末期儒家學說完成統一折衷諸子學說的目標墊定其在

漢朝學政界的絕對獨尊的權威地位而轉而以經學的形式面世成為後世中國

思想的主流87由於思想上的獨尊儒術漢以後的統治王朝也都以儒家經典為國家

教養人材的基礎因此後世士人的思想不免有儒家學說之色彩在不同程度上成

為儒家的信徒而儒學中所具備的現世務實群體的特質以及「內聖外王」

的人生實踐理想使得士人的眼光始終注視著百姓之福址關心人民的生計而

「風俗淳美」便是理想現世世界的基礎《詩經大序》「美教化移風俗」

《禮記樂記》「移風易俗莫善於樂」《荀子王制篇》「美風俗」《辭

海》也對風俗提出解釋「多數人之精神的一致表現歷時久遠型為定式足以

拘束個人之行為支配實際生活者也」88

而《漢書地理志》則進一步將風俗與聖王德政結合在一起以為百姓有五

常之性因為各地之自然環境與個人秉性氣質的差異因此各地的風俗便會隨自

然地理與人文背景的不同而有差異與此同時風俗又跟聖王的王教相關聯是

聖明君主展現教化的場域故云

凡民含五常之性而其剛柔緩急音聲不同繫水土之風氣故謂之風

好惡取捨動靜亡常隨君上之情欲故謂之俗孔子曰『移風易俗莫

過於樂』言聖王在上統理人倫必移其而易其末此混同天下一之中

和然後王教成也89

而由聖王至士大夫至百姓階級社會的層層影響傳播發展出中國傳統文化

中所謂由上而下風行草偃式的思考邏輯最典型的是杜甫「致君堯舜上再使

風俗淳」所展現的邏輯演繹而要如何由上而下這牽涉到前文所說的中國文化

特質中「內在超越」的要求因此王教在移風易俗的政策理念上主要乃是以『統

理人倫』為根本核心對淳美風俗的追求就會從最根本的人倫秩序的建立與維

87 劉靜貞〈劉向《列女傳》的性別意識〉《東吳歷史學報》第 5 期1999 年 3 月頁 3「儒家學說真正浸透漢朝的學政界確立經學的絕對權威其實已是元帝至王莽之世也就是到了前漢的最後五十年間原為諸子之一的儒家才完成其統一折衷諸子思想的目標而以經學的形式展現」 88 修訂本《辭海》下冊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41頁 3199 89 《漢書地理志》臺北鼎文書局1983頁 1640

222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持著手詩人作品中反覆出現的教化百姓移風易俗的追求往往伴隨著現實事

件中倫常綱紀的成立與破壞一起出現並成為一種執著的詠歎匯流入中國詩歌

的傳統文化90

烈婦鄭月娘生平首見周元文編纂之《重修臺灣府志》91傳文後更附有〈徵詩

小引〉一文並附上鳳山縣令宋永清等 18 位文人之徵詩作品康熙 47 年鳳山縣令

宋永清倡議當時臺灣官紳以鄭女為題進行創作由方志附有引文與詩歌原文可

見當是轟動地方之風雅盛事92《全臺詩》稱宋氏為「善察民情雅意文教頗有

宦績」(全臺詩全臺詩智慧型資料庫)既雅意文教則此次徵詩不免寓有教化

功能

《重修臺灣府志》所載〈徵詩小引〉記錄當時風雅的徵詩之舉93並註明主

要的目的是為了「青史不遺願徵詩而表著海天生色」可見徵詩活動除了是詩

人消遣怡情之舉也寄寓著希望能留下可供後人學習景仰的婦女典範書寫地方

史實的意圖謝貴文以為「可見發起人宋永清深受當時官員與文士的肯定與愛戴

他亦透過此徵詩活動提倡文風獎勵貞節達到以文學教化風俗的目的」94然此

徵詩之會透露出兩項訊息即文本之教化目的以及此會之後以鄭月娘為題之

詩作消聲匿跡可見文本題詠之對象若為平民百姓相較於前文陳永華女及鄭斌

女兩位烈婦可知其受到關注及賦予的意涵會隨之減少

《重修臺灣府志人物志》總共收錄了 18 首詩作95此徵詩之舉是康熙 47 年

90 歐麗娟《唐詩的樂園意識》臺北里仁2000頁 90「王教在移風易俗的成就上主要乃是

以『統理人倫』為根本核心因此對風俗的探討也就不外乎種種人與人之間的對應關係以及由

此衍生的社會秩序與人性特質的範疇」「標示出社會群體的生活感受與心靈狀態的一般趨向而

人人切身相關的行為依據和心靈歸屬的問題也包含在其中」 91 周元文《重修臺灣府志》卷 8〈人物志貞節〉臺灣文獻叢刊第 66 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頁 272後亦附有〈徵詩小引〉與諸詩原文為「鄭氏月娘者泉之南安石井人也年十九歸儒士王曾儒家曾儒食貧志學 甫閱年以病卒翁以貧故欲即葬月娘跪泣告乞得暫停眾謂夫死不忍恝 然常情也越數日語其翁願死從夫葬翁駭然囑鄰媼勸止月娘曰『吾當夫病劇時即以死許之義不可移』比後提防稍疏投繯而逝邑侯宋公嘉 其節通聞上憲獲褒獎焉侯親祭其墳額其廬曰『百年今日』蓋侯挽詩 有『百年今日乾坤老』之句也合葬依仁里內園路西」 92 徵詩之舉發生時間點為何學者以參與者之到卸任時間推斷以為康熙 47 年為確詳見王俊勝《清代臺灣鳳山縣詩歌研究》文化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2002頁 118-119 93 周元文《重修臺灣府志》卷 8〈人物志貞節〉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頁 272 94 謝貴文〈清代鳳山知縣宋永清的政績〉《高市文獻》第 18 卷第 1 期2005 年 3 月頁 38 95 第一首的作者為鳳山知縣宋永清康熙 43 年(1704)來臺任官《全臺詩》稱其「善察民情雅意文教頗有宦績工詩」第二首為臺廈道王敏政康熙 43 年(1704)至康熙 49 年(1710)來臺任官《全

223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發生距離康熙 23 年清朝平臺臺灣納入清朝版圖已有二十餘年南部的經營如

諸羅縣城衙署文廟學校皆有初步規模宦遊人士創作詩歌的風氣推動了

臺地的文風而諸詩於方志上排列的順序大概以官位高低來決定先後故內地

詩人作品排在前面而臺邑詩人作品排在後面這樣的情形呼應了前文所言臺灣

早期詩壇以遊宦詩人為主而臺邑有志於參與科舉的士人開始與清據初期的內

地統治階級進行交流與結合發展出初期的詩歌創作

除了籍貫生平不詳的張師文內地宦遊來臺的人士有 8 人所擔任有關文教

方面的官職如教授教諭等有 4 人而任職知縣的宋永清與任職臺廈道的王

敏政後世則對其有「善察民情雅意文教」「待人仁厚」「百姓賴以全生」等

關心民情之評價作者為臺邑人士則有 9 人大都具有增生廩生拔貢等鄉紳

身份施世榜更有「樂善好施」「農民咸受其利」等佳評扮演著臺灣地方民

間勢力首領的角色由此推知以鄭烈婦為題的徵詩之舉實具有地方輿論意見

的性質

而林華昌〈節婦鄭氏詩〉「獨挈綱常萬古寒」(壹頁 361)林氏為清康熙

43 年調任臺灣府儒學教授孫襄〈節婦鄭氏詩〉「扶植綱常吾輩事新詩題徧

海東天」孫氏為清康熙 37 年授福安教諭後改任臺灣諸羅縣為教諭李欽文〈節

婦鄭氏詩〉「輕生重節植綱常」(貳頁 40)李氏曾任福建南靖訓導張士箱〈節

臺詩》稱其「待人仁厚尤加惠原住民嚴禁通事社商之剝削濫派遇歲荒歉極 力為民申請賑恤百姓賴以全生」第三首作者為臺灣府儒學教授林華昌康熙 43 年(1704)來臺第四首作者為臺灣縣儒學教諭陸登選康熙 43 年(1704)至康熙 47 年(1708)在臺任官第五首作者為鳳山縣學教諭吳周禎康熙 42 年(1703)來臺第六首作者為臺灣諸羅縣教諭孫襄第七首作者為臺灣人陳聖彪康熙 47 年(1708)的副貢《全臺詩》稱其「善文工詩」第八首作者為張師文清康熙年間人生平不詳第九首作者為守戎張駥清康熙 47 年(1708)來臺任臺灣水師協標左營守備第十首作者為桐城人孫日高第十一首為臺灣府治東安坊人李欽文《重修臺灣府志》稱其「廩生」而《全臺詩》稱其「清康熙 60 年(1721)歲貢生曾任福建南靖訓導能文工詩」第十二首作者為張纘緒《全臺詩》稱其「清康熙五十年(1711)臺灣貢生」《重修臺灣府志》稱其「廩生」第十三首作者為張士箱《全臺詩》稱其「清康熙四十一年(1702 年)東渡來臺落居鳳山次年入鳳山縣學後為臺灣府學生員補增生廩生迄雍正十年(1732)五十九歲時成為歲貢生」為科舉業而移居臺灣鳳山第十四首作者為鳳山縣人鄭應球《全臺詩》稱其「性情耿介崇尚氣節」在朱一貴事件時為逃避朱氏同黨招募「夜晚攜妻子遁逃」可知當時鄭氏政治傾向是站在清朝政府一方又稱「主掌縣書院教席長達十餘年有益地方文教甚多」可見著重於民間百姓教化培養文風第十五首作者為臺灣諸羅縣人鄭鳳庭《全臺詩》稱其為「清康熙年間廩生」第十六首作者為康熙年間臺灣增生鄭煥文生平不詳第十七首作者為臺灣縣人施世榜為康熙 36 年(1697)拔貢《全臺詩》稱其「樂善好施興築水圳農民咸受其利」第十八首詩作者為鳳山縣人李廷綱只知其為康熙年間人生平不詳以上為鄭烈婦詩歌相關作者下文引詩處對作者即不再進行介紹

224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婦鄭氏詩〉「 風謠傳海內千古尚相看」(壹頁 425)張氏於乾隆 2 年出任漳

州府學訓導王敏政〈節婦鄭氏詩〉「苦節高風重栢舟輶軒問俗首先求」(壹

頁 362)

王氏於康熙 43 年移分巡臺廈道前列作者皆以烈婦鄭月娘為主題著重於女

子實踐德行的價值足以為後世樹立以生命維護綱常倫理的典範如王敏政所言

「問俗」帶有濃厚的移風易俗的目的乾隆年間六十七〈弔五妃墓〉 島嶼最後

昭英烈頑廉懦立蠻婦貞」(貳頁 247)六十七於乾隆 9 年以戶科給事中奉命

巡視臺灣朱澐〈李節孝〉「聖朝傳採柏舟篇海外旌揚李母賢」(貳292)

朱氏於乾隆 12 年調任鳳山縣訓導秦定國〈五妃墓〉二首之二「海表觀風

題墓道陽秋有筆墨痕新祇緣千古綱常係豈獨傷心弔五人」(參頁 147)

同治朝林豪〈詠臺陽古蹟十二首五妃墓〉「何幸教化行閨門」(《臺灣詩鈔》

卷 5頁 106)將閨門的教化與五妃事蹟結合起來於是這個單一的歷史事件便被賦

予移風易俗實踐聖王政教的任務這作品也就隱含出政治教化的色彩

道光咸豐年間劉家謀〈海音詩〉一百首之九九「匆匆六甲光彤史況沐

皇風二百年」(伍頁 308)劉氏於道光 29 年調臺灣府學訓導劉氏自註的詩序

並言 「今入版圖將二百載矣列聖相承昭然禮法有不共被涵濡哉近周光邰明

經欲輯臺郡節烈勒成一編誠盛舉也」劉氏歌功頌揚清政府以為臺邑經兩百

年教化婦女貞節德行的培養成果斐然以統治階層的角度來考量兩位烈婦之行

為價值頗具政治意涵道光年間施瓊芳〈題全臺闡幽錄〉二首之二「寡鵠貞

鴛萃一編旌祠會錫九重天依然婦誥回鸞及能使夫名附驥傳彤管有人風繼

起碧霄終古月難圓誰言婉嬺煢煢質已握興頑立懦權」(伍頁 381)

第 2 首點明此書所收人物並足堪為天子旌表之節婦貞女女子能實踐婦德

同樣也能澤被家門為夫婿增光而書中足為後世楷模者其人生卻都是坎坷不

幸的7-8 句寫出書寫權力之本質原本這些女子是柔弱貞順的卻因此書而得以

傳世施氏曾銓選六部主事前述詩人則將貞節烈女之節操德行與政權教化結合

在一起政府的旌表立祠的表揚機制使女子的高貴品行不至淹沒不彰而女子

建立閨門的行為典範可以建立淳美善良的風俗但「興頑立懦權」則頗有思考

225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的空間此四字除了建立符合倫理綱常的行為準則外還要堅強百姓們的意志

在危難時能用最大的犧牲包括生命來維持理想的存在而這理想的內涵則

隱含著統治政權的延續與護衛

余英時分析漢代循吏在文化傳播中所扮演的角色與作用他將中國文化分為

大小傳統並解釋「大傳統或精英文化是屬於上層知識階級的而小傳統或通俗

文化則屬於沒有受過正式教育的一般人民」96而漢代循吏則扮演了文化傳播者的

角色之所以如此余氏指出因為循吏是親民之官「循吏」之名始於《史記》的〈循

吏列傳〉從此成為中國正史列傳的典型至《清史稿》依然沿用余氏更言

漢代的大傳統以儒教為主體而儒教的基地則在社會而不在朝廷因此循

吏在發揮『師』的功能時他事實上已離開了『吏』的崗位他所奉行的

不復是朝廷法令而是大傳統的中心教義由於中國的大傳統並非寄身於

有組織的宗教所以它的傳播的任務才落到了俗世人物的循吏的肩上漢

代大傳統的傳播者借用《周禮》的名詞可稱之為『師儒』循吏便是以

『師儒』的身份從事『教化』工作的97

而文本尚有擔任教諭提督學政訓導等教育行政工作之創作者清廷的中

央教育制度中央最高教育行政機關為國子監其下設有祭酒司業等教官總理

監務以及博士助教學正學錄等各級教員在地方教育行政上各省設提

督學道擔任地方教育的最高行政官員以負責學校事務政風及科舉等事務

雍正 4 年(1726)提督學道改稱提督學政在地方官學上設有府學政使府提調

府儒學教授州學正縣儒學教諭府州縣下設立縣訓導以掌管地方教育事

務98

而臺灣清據初期隸屬於福建省由福建提督學道統理教育事務但因臺灣海

外孤島路途遙遠改由分巡台廈兵備道兼理學政康熙 23 年(1684)改由臺廈兵

備道兼任朱一貴事變後改由巡臺御史負責至雍正 5 年(1727)改為巡臺漢御史

96 余英時〈中國古代死後世界觀的演變〉載於《中國思想傳統的現代詮釋》臺北聯經出版社1993頁 168 97 余英時〈中國古代死後世界觀的演變〉載於《中國思想傳統的現代詮釋》臺北聯經出版社1993頁 198 98 參見種村保三郎《臺灣小史》臺北武陵1991山崎繁樹《1600-1930 臺灣史》臺北武陵1995連橫《臺灣通史》臺北幼獅1977

226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管理乾隆 17 年(1752)則改由巡臺臺灣道兼任光緒元年(1875)改由福建巡撫兼管

光緒 13 年(1887)設臺灣省後由臺灣巡府兼任掌管臺灣教育事務知縣負責地方

教育事務由此可知臺灣學政與官政相結合之特質99

而關於教育行政的最高指導原則順治 9 年(1652)頒六諭計為「1孝順父

母2尊敬長上3和睦鄉里孝訓子孫5各安生理6莫作非為」100

姜添輝以為「由其內容可窺見其重心在於強調傳統文化的倫常思想以及安本分

的觀點並藉由這些觀點的灌輸以達社會安定的目標」101康熙 9 年(1670)頒佈聖

諭廣訓十六條計有

1敦孝悌以重人倫2篤宗教以昭雍睦3和鄉黨以息爭訟4

重農桑以足衣食5尚節儉宜惜財用6隆學校以端士習7黜

異端以崇正義8講法律以儆愚頑9明禮讓以厚風俗10務

本業以定民志11訓子弟以禁非為12息誣告以全善良13

完錢糧(租稅)以省催科(裁判)14戒匿逃以免株連15聯保申

以弭盜賊16解仇忿以重身命等102

除了順治朝所強調的倫常價值觀外並將關注範圍擴大到文化習俗以及社

會規範等層面可以窺見清廷教育行政的最終目標是欲藉由教化途徑以安定社

會光緒 29 年(1903)張百熙等在〈奏定學堂章程〉中提出「至於立學宗旨勿論

何等學堂均以忠孝為本以中國經學為基礎俾學生心術依歸為正」103以至於

光緒 32 年 5 月 2 日清廷公佈的欽定學堂章程第一類是忠君尊孔第二類是尚

公尚武尚實可知清代由內地派遣至臺灣的教育官員實肩負思想教化之重

責大任其主要之任務為導正並建構臺邑人民正確之政治立場與政治意識創作

者日夜身處其氛圍中將其投射於其所創作之主題詩歌中似為合理之解釋

顧炎武論「秦紀會稽山刻石」指出「然則秦之任刑雖過而其坊民正俗之意

99 參見盛清沂王詩琅高樹潘《臺灣史》臺北眾文1988 年種村保三郎《臺灣小史》(臺

北武陵1991)邱奕松《嘉義縣志教育志》嘉義嘉義縣政府1991連橫《臺灣通史》

臺北幼獅1977 等 100 宋鼎宗等《全臺首學資料彙編》頁 61臺南臺南市立文化中心1997 101 姜添輝〈教育社會學觀點的清朝時期臺灣官方儒學的發展與特性〉《臺南師院學報》第 34 期

2001頁 292 102 種村保三郎《臺灣小史》臺北武陵1991頁 151 103 雷國鼎《教育概論》上冊臺北教育文物1976頁 80

227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固為始異于三王也」(《日知錄》卷十七)則中國自秦始皇起便有統治階級提倡禮

教以矯正民間各地不良風俗的政治措施文本創作群共 69 人共有 20 位具有從內

地遊宦臺邑的背景其中官職包括擔任臺邑各地教諭知縣巡臺御史提督學

政訓導等居多而臺邑文人亦具鄉紳背景文本中反覆出現蘊含政治意涵與宣

揚文教的意識

伍對內地與臺邑的指稱反映中央政權與地方邊陲的對峙

清代臺灣貞節烈女詩中出現以內地為中心以臺邑為邊緣之論調例如康

熙朝江日昇〈贊寧靖王朱術桂與五妃殉節二絕〉二首之一「天地乾坤無可寄

飄然海國全其身」(貳頁 28)臺廈道王敏政〈節婦鄭氏詩〉「鬚眉長樂嗤青

史巾幗共姜壯海洲」(壹頁 362)此詩為康熙年間王氏應徵詩之會為鄭治時期

禮官鄭斌女為寫的作品第 4 句稱鄭斌女事跡足以為「海洲」壯事氣勢壯盛

其臺地為「海洲」意指海外神洲顯現出以內地為世界中心點而以臺邑為邊

垂的論點

諸羅諭孫襄〈節婦鄭氏詩〉「扶植綱常吾輩事新詩題徧海東天」(壹頁

367)此詩亦為應徵詩之舉最後一句「新詩題徧海東天」臺邑與內地一水之隔

又處內地東方稱「海東天」可說是其地理位置的說明范咸〈弔五妃墓十二絕

句〉十二首之五「可憐椎髻文身地」(貳頁 258)其它相關文本有以鄭氏王朝禮

官鄭斌女為題之作品

康熙 13 年內地爆發三藩之亂鄭經趁機響應出兵同時將明朝續順公沈瑞接

到臺灣並以禮官鄭斌之女許配之鄭經將明朝王公遷往臺灣並幫助其建立家

庭除了昭示臺灣鄭氏為延續明朝皇權的正統地位外也為了隴絡人心凝聚在

臺灣的明室力量可以說沈鄭兩氏的聯婚是帶有強烈的政治色彩這段婚姻幾年

後卻遭到重大的打擊鄭經去世後鄭克塽繼位親信馮錫范攬權內部局勢日

益混亂身為流亡王公的沈瑞被誤認為身懷鉅資並因此招禍被馮錫范以反間

228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謀逆案件遷連104

父子被殺家屬被囚當沈瑞一家受禍時禮官鄭斌向鄭克塽求情為女兒

開脫並得到首肯就在鄭家父母將女兒救出虎口後得知詳情的鄭女卻毅然決

然決心與丈夫共赴家難並在處理完殉死家人的後事後從容自縊殉夫這件事

在當時引起很大的迴響不論身份貴賤聽聞此事的人都為此感動流淚康熙 23

年清朝佔據臺灣後總督姚啟聖並奏請封誥鄭氏「一品夫人」都統張夢吉並差人

將沈氏一門受難的棺柩送返京安葬105

咸豐朝陳維英〈一品夫人〉(鄭斌女 沈瑞妻)四首之四「鸞章一旦下東都

油壁香車離海隅」(伍頁 182)史載清據臺灣後將沈瑞遺體移葬內地想必鄭

女也隨之移葬故有「油壁香車離海隅」之說而以海邊一角指臺地將其邊緣

化之地理觀可知劉家謀〈謁五妃墓〉二首之一「那知瘴海千重外尚有紅顏

識報恩」(伍頁 319)再如道光年間施瓊芳〈題全臺闡幽錄〉二首之一「海濱

鄒魯風堪采軒使曾勞女史詢」(伍頁 381)施氏為《全臺闡幽錄》題詩書中

多錄臺地節烈女性有為清代臺灣女性寫史的目的詩中稱「海濱」以內地為中

心以臺邑為邊地的意向明顯

王凱泰《臺灣雜詠續詠》十二首之五「故王一去五妃陪海外黃沙賸

幾堆」(《臺灣雜詠合刻續詠十二首》頁 50)同治朝林豪〈五妃墓〉「海角年

年長相守」(《臺灣詩鈔》卷 5頁 93)熊佐虞〈五妃墓限支韻〉「黃土荒題海上

碑」(《臺灣詩鈔》卷 5頁 93)以及光緒朝唐景崧〈五妃墓限支韻〉「海上鵑啼

悲玉帶」 (《臺灣詩乘》卷 5頁 209)周長庚〈拜五妃墓〉「頸血不膏中土鐵

墓門長咽落潮聲」(《臺灣詩乘》卷 5頁 214)

周長庚(1847~1888)號辛仲又號莘仲福建侯官人光緒 10 年(1884)由建陽教

諭調署彰化教諭光緒 14 年發生施九緞以索焚丈單為名的圍城之變周氏因為民

104 蔣師轍《臺游日記》卷 1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7臺灣文獻叢刊第 6 種頁 30記載「康熙二十一年福建總督姚啟聖用間諜陰散其黨約偽賓客司傅為霖內應事洩為霖遇害」丁曰健輯《治臺必告錄》卷 1頁 77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9臺灣文獻叢刊第 17 種記載「行人傅為霖密約十三鎮同日發難事泄錫範並搆陷續順公沈瑞而有其貲人心益失國軒居臺而被刺者再皆姚啟聖所使也 105 事詳見江日昇《臺灣外記》卷 9臺灣文獻叢刊第 60 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

229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請命受誣以致「一官拋擲落拓終身」彰化人士「頌公之德而不衰」周氏

讚揚五妃之死為「頸血不膏中土鐵」以清朝鐵蹄為「中土鐵」相對而言臺邑

為世外之地可知而另一方面五妃成為臺邑歷史人物而非中土人物的意涵就更

為明顯了

本節所述及這 11 位作者中王敏政為康熙朝內地旗人孫襄為康熙朝內地人

陳維英為咸豐朝臺地人施瓊芳為道光朝臺灣縣治人林豪活動於同治朝左右金

門人周長庚為光緒朝內地人熊佐虞光緒朝內地人唐景崧光緒朝內地人生

存年代分佈清朝早中晚各期籍貫有大陸內地也有臺地人士由此推測以邊

陲之姿態而與內地中央相對似乎是清代士人普遍之觀點

黃國昌以為「中國意識」可以分析成六種互相關聯的觀念他舉出的第二種

觀念就是「『世界中心』的地理『中國意識』」「中國人把自己居住的地方視為

世界的中心而以其它地方都是世界的邊疆」106 莊勝全在以康熙朝四位內地親

歷者的觀察內容研究得出「遂使以中國本土為中心的世界觀得以大行其道中國

的文化邏輯逐步套用在對台灣的印象上」107

李國祈在對清代臺灣政治發展史的研究提出「臺灣自康熙時期歸入清帝國

版圖後雍正以降清廷所推行的政策則為使其內地化其目的在使臺灣變成

中國本部各省的一部份108」李氏為所謂的「內地化」乃中國中央政權及傳統典章

制度在臺灣這個邊疆地區的普及與擴張的過程「內地化」就是在政治上「中國

化」在文化上「儒家化」109並以為「大體而言及十九世紀其(臺灣)西部已

開發地區內地化幾已完成」然而我們參照前列詩人之作品即便在李氏所認

定已「內地化」的時期不論其為內地文人或臺邑文人其詩作中乃反映出臺邑

的邊陲位置亦即臺邑被歸為中國一省後其地理位置的觀念仍屬於遠離核心

的邊陲

106 黃國昌《『中國意識』與『臺灣意識』》臺北五南1995頁 12 107 莊勝全〈清康熙朝臺灣印象的轉變以四位親歷者的觀察為例〉《臺灣風物》第 56 卷第 3期2003 年頁 32 108 李國祈〈清季臺灣的政治近代化開山撫番與建省(1875-1894)〉《中華文化復興月刊》第 8卷第 12 期1975 年頁 5 109 李國祈〈清代臺灣社會的轉型〉《中華學報》第 5 卷第 3 期1978 年頁 148

230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然而我們以為文本中雖有臺邑居邊陲之政治意識然其以臺邑貞孝節烈女子

為主題仍是「在地認同」之詩學實踐其雖大量融合中國傳統詩學文化的意涵

與典故然最終目的之一仍是構築臺邑貞節歷史故我們認為其「臺邑邊陲化」

之特質可以引用鄭志明教授的說法加以解釋「所謂自在性格是指文章主體可

以從容地與外來文化相結合以開放的心靈來解消各種衝突情境讓主體文化無

處而不自在承認其邊陲的角色就是要解消邊陲的悲情心態不必向世界的核

心靠攏也不必向中國的核心靠攏脫離了核心的意識宰制自安於邊陲不是

偏安的心態而是無所求於核心以主體的自主性來迎接來自核心的各種挑戰110」

雖然鄭教授所提的是臺灣儒學發展的問題但從文本中看來不論是內地詩

人或本土詩人在接觸到臺邑本地題材時或多或少都會進行內地化與本土化的衝

突與融合而作品最終的主體性還是會回歸於創作場域之在地認同例如陳昭瑛

在〈論台灣的本土化運動〉一文中指出早期的「台灣意識」並未與「中國意識」

衝突甚至是重疊在一起有著相互定義的關係「由於臺灣人是以中國為父母

之國台灣意識自然也以中國意識為起源中國文化漢民族的特有生活方式在

台灣的樣貌是形成『中國式台灣意識』的文化基礎」111而由上文可知所謂「中

國式台灣意識」其地理觀念乃以中國為世界之中心而臺灣為邊陲之地

由於本節文本的作者群有 3 位清代中期的臺邑人所以我們可以推論最遲

在清咸豐道光年間臺邑詩人的地域意識其實已被完整教化出「中國意識」了

而 8 位內地詩人的作品中反覆以「海角」「海國」「海上」的空間述語強調臺

邑相對於核心的「邊陲」地位不斷灌輸與強調台地附屬內地的地理概念即統

治階級的角色為清朝政府

陸小結

縱觀上述所論文本創作活動實有許多政治元素清代考據學風盛行余英

時所言多學為識之學風由內地傳入臺灣專注於客觀知識從詩歌形式發展為

110 鄭志明〈臺灣儒學本土化的發展方向〉載於《第二屆臺灣儒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臺南成功大學中文系1999頁 655-679 111 參見陳昭英《臺灣文學與本土化運動》臺北正中書局1998頁 101-181

231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詩文融合詩序詩註比例增加且內容多為客觀現實事件的敘述可知其對外

在世界的關注而文本創作群的遊宦背景使其關注於教化與移風易俗前述余

英時對中國循吏之分析與清朝《通典》對知縣之職責描述可為舉證而作者若

無官員身份則為臺邑地方儒學鄉紳或與地方官府關係良好或掌地方書院

負有教育子弟之責任而文本所題詠之主題部份具官宦背景或受禍於政治事

件兵亂政治勢力等直接間接造成主題事件的發生

而大部分主角皆與朝廷旌表官修方志等政治活動相關聯而在文本中的象

徵隱喻中女子貞節類同於清政權女子抵抗外來力量的侵略象徵捍衛主權的

存在宣示清朝統治之正當性與合法性而臺邑邊緣言論則反映中國文化融入

臺灣社會整個內化過程的完成清代臺邑文人已接受臺灣為中國領地之一部份

王建曾以今文《尚書》為文本論析西周王朝政治意識中的合法性理念112其得出

的結論有「國家政治疆域的傳承與統一意識」「政治統治權威的合法傳承」「批

判和推翻暴君暴政統治的變革意識」等

雖然尚書是官方性質的文書有別於文本之私人創作但兩相比較可以觀

察出兩者相似處如本文所提出之「五妃詩墳墓之意象反映明政權走向滅亡與結

束」「民變烈女的歌頌反映創作群對清廷統治權的支持與肯定」則與李文所提「政

治統治權威的合法傳承」何其類似而「對內地與臺邑的指稱反映中央政權與地

方邊陲的對峙」則除了如王健所言之「國家政治疆域的傳承與統一意識」「中華

文明hellip即使某個王朝滅亡了後繼的王朝以其合法繼承者的身份完全承襲前朝

的政治遺產完成統一拓展天下疆域的合法政治使命」113因為本文創作群特定

之時空背景深一層反映出所謂天下疆域「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

非王臣」實隱藏著中央與邊疆之對峙114而本文前述所言之三種群體意識實為「漢

文化移植臺邑」政治操作的基礎而我們亦可解析創作群如何合理化清廷統治臺

灣的政治權力

112 王健〈論西周王朝政治意識中的合法性理念mdashmdash以今文《尚書》為中心〉《江海學刊》第 6 期

2003 年 113 同前註頁 141 114 中國商周時代還未出現中國與四夷對應的指稱一直要到「自東周以來才以南蠻北狄東

夷西羌相對而言為言」參考于省吾《釋中國》王元化主編《釋中國》第 3 卷上海文藝出版社

1998頁 1517

232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引用書目

一傳統文獻

丁紹儀《東瀛識略》臺北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7臺灣文獻叢刊第 2 種

王必昌《重修臺灣縣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臺灣文獻叢刊第 113

江日昇《臺灣外記》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臺灣文獻叢刊第 60 種

朱仕玠《小琉球漫誌》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6 臺灣文獻叢刊第 3 種

周元文《重修臺灣府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臺灣文獻叢刊第 66

林焜煌纂《金門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臺灣文獻叢刊第 80 種

陳文達《鳳山縣志》臺北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臺灣文獻叢刊第 124 種

《清一統志臺灣府》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臺灣文獻叢刊第 68

陳壽祺《福建通志臺灣府》臺北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臺灣文獻叢刊 84

許南英《窺園留草》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2臺灣文獻叢刊第 147 種

連 橫《臺灣詩乘》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臺灣文獻叢刊第 64 種

《欽定平定臺灣紀略》臺北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臺灣文獻叢刊

第 102 種

《碑傳選集》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6臺灣文獻叢刊第 220 種

《臺灣通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2臺灣文獻叢刊第 130 種

蔣師轍《臺游日記》臺北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7臺灣文獻叢刊第 6 種

盧德嘉《鳳山縣采訪冊》臺北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 臺灣文獻叢刊第

73 種

二近人論著

王俊勝 2001《清代臺灣鳳山縣詩歌研究》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全臺詩編輯小組 2004 《全臺詩》(1~5 冊)臺南國家臺灣文學館

233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234

江寶釵 1999 《臺灣古典詩面面觀》臺北巨流

余英時 1993 《中國思想傳統的現代詮釋》臺北聯經出版社

洪順隆 1998 《抒情與敘事》臺北黎明文化

許麗芳 2007 《章回小說的歷史書寫與想像以三國演義與水滸傳的敘事為例》臺

北秀威資訊科技

許玉青 2004 《清代臺灣古典詩之地理書寫研究》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硏究所

碩士論文

許東海 2003 《女性帝王神仙先秦兩漢辭賦及其文化身影》臺北里仁書局

畢恆達 2001 《空間就是權力》臺灣心靈工坊

陳昭英 1998 《台灣文學與本土化運動》台北正中書局

張孟珠 2002 《清代貞節的實踐及其困境》國立中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葉嘉瑩 2000 《清詞散論》台北桂冠

葉嘉瑩 2000 《漢魏六朝詩講錄》台北桂冠

黃國昌 1995 《『中國意識』與『臺灣意識』》臺北五南

楊積慶箋校 1980 《吳嘉紀詩箋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歐麗娟 2000 《唐詩的樂園意識》臺北里仁

鮑家麟編 1992 《中國婦女史論集》臺北稻香出版社

  • 文本有以明皇室在臺殉節之五妃為題的作品五妃本事參見江日昇《臺灣外記˙弁言》丁紹儀《東瀛識略》等皆有記載江日昇站在清朝統治者的立場對鄭氏王朝一直視之為謀逆亂臣但對殉國而死的寧靖王則抱著頌揚的態度而追隨寧靖王殉死的五妃則稱讚其為「且五姬慷慨輕生氣勝男子而臺灣之山川草木能不因此而增光乎」可知五妃殉節之歷史地位與道德價值在清康熙年間即已確定
  • (《雲林縣採訪冊˙藝文》頁206)
Page 32: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ir.lib.ksu.edu.tw/bitstream/987654321/13221/2/21%D... ·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 曾玉惠 ∗ 摘要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慨殉夫勇且烈婦姓沈氏名心娘十八于歸張家郎舉案齊眉慕孟光如

膠如漆樂且未央忽忽五年載弄之璋二豎入室夫病於床求神問藥

淚睫承眶一朝怛化五內崩裂如沃湯大哭一聲氣結無語娣姒急申

救阿翁欲言不言淚如雨曰汝有孤兒在旦夕須哺乳長跪謝阿翁

妾心堅如銅兒生有祖累姑嫜妾身雖死兒可長夫沒無人侍巾帚妾身

不去誰為偶黃泉會有相見時升天入地妾從之明珠為夫斂綺羅為夫

裝執紼扶柩上北邱歸來拜姑泣媳身未亡如已亡綰我同心縷著我

嫁時衣孤燈耿耿酸風吹尺組畢命人不知人不知舉家奔救烏烏啼

生同衾死同穴青塚巢鴛鴦飛鳴自成匹謂予不信如曒日人慕婦烈

且貞我作歌戒貪生吁嗟乎女子仗義能殺身何迺國家多全軀保妻

子之庸臣(《雲林縣採訪冊˙藝文》頁 206)

陳詩第 1 段 1 至 6 句以比興開端以蔦蘿與連理枝來比喻生死不離的夫妻情

感並引出烈婦殉夫的主題第 2 段 7 至 14 句以客觀敘事觀點寫烈婦之姓名歸

寧夫家後的幸福家庭生活第 3 段 15 至 24 句寫詳細描寫夫婿病起不測以至於身亡

的經過作者善用人物表情刻劃其心理狀態如寫烈婦「淚睫承眶」寫家翁「欲

言不言淚如雨」極力寫喪夫喪子後悲慘的情狀第 4 段 25 至 34 句作者模擬烈婦

與家翁的對話以代言體各自表述殉死與否的考量第 5 段 35 至 43 句作者模擬烈

婦聲口敘述依禮安葬夫婿後從容殉死的過程第 6 段 44 至 56 句為事件收尾作

結敘事觀點一變為作者以第一人稱自述說明為此詩之創作動機將臣節與婦

節類比並提並以諷刺那些偷生忍辱臣子全詩敘事觀點多變人物情事介紹較

為完整情感神態刻劃細緻且以人物對話鋪陳情節頗具戲劇搬演效果

陳肇興(1831~)字伯康號陶村臺灣府彰化縣治(今彰化市)人為

清代中期臺邑著名文人《全臺詩》稱其「有個人心靈世界及理想抱負的抒寫

詩作的關懷重心亦往往與生民百姓密切相關在形式上陳氏習慣以長篇歌行來

抒懷言志詩作風格雄健豪邁」並稱其「肇興之詩胎息於杜甫可視為清

中葉臺灣文壇之『詩史』」

陳氏曾從鹿港拔貢廖春波讀書於彰化白沙書院和蔡德芳曾維精廖景瀛

合稱「白沙書院四傑」同治元年(1862)戴潮春事變拒絕戴氏之拉攏遂遁入武

西堡(今集集)之牛牯嶺山中是年 7 月謀刺戴氏失敗幾瀕於險境著有《咄咄吟》

220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一書詳錄戴案經過(參見全臺詩全臺詩智慧型資料庫)故其詩作有述寫現實

社會歷史風貌的企圖

林翠鳳曾舉陳氏《陶村詩稿咄咄吟》中的詩作分析其儒士的性格更以

其詩歌中不同時刻所追摩的前賢而得出其共同的特點始終堅定支持既有的朝

廷以及篤志排拒外來騷亂勢力並以為「陳肇興在顛沛流離中始終不移其為大

清朝廷臣民的立場」86同樣在文本中的作品亦表現出忠於君王朝廷之思想

許夢青〈自書吳烈婦傳後〉

誰能輕一死慷慨赴重泉不減忠臣節方知烈婦賢心爭秋月皎節勵

古松堅慚愧偷生輩雖生亦枉然(《鳴劍齋遺草》)

許夢青(1870~1904)字炳如又字荊石蔭亭泮名夢青號劍漁又號

雲客冰如高陽酒徒許氏為鹿港邑庠生其祖母賀太安人以節孝旌於朝

奉詔入祀彰化節孝祠其歷乙未割臺上書唐景崧又在日軍攻臺時隨練勇赴

八卦山抗拒抗日行為失敗後又逢四次家喪一生際遇曲折由官家子弟一變

為落拓文士《全臺詩》稱其「歷盡人世滄桑半生苦況盡託於詩」「以奔放

絕足之才為自由不羈之行遂一轉而為跌蕩詩人」可見其浪漫氣質許常安

評曰「雖時有浪漫 自由清狂豪放之作風然其實質乃具有嚴肅悽涼

寫實之社會骨格故其詩多為心底之聲時代之反映」(參見全臺詩全臺詩智

慧型資料庫)

許詩著重於烈婦慷慨赴死的義烈行為其以客觀評論方式開展將忠臣與烈

婦臣道與婦道相互比附所著重是烈婦行為在中國傳統倫理的道德價值而

其襲用詩歌中具文化意涵的文學意象如秋月古松在中國詩歌中皆為貞節幽

靜的象徵若《全臺詩》稱其「潛心詩文以舒胸中塊磊」則此詩以「慚愧偷生

輩雖生亦枉然」或可相彷彿則進一步以文本婦女尚能以死殉節而身為男

兒卻臨難茍免故詩作中往往有鬚眉男兒且不如之慨歎

86 林翠鳳〈從《陶村詩稿咄咄吟》看陳肇興之儒士性格表現〉《臺中技術學院學報》第 1 期2000 年 6 月頁 21

221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肆貞節烈婦的書寫反映漢文化移植臺邑的認同

中國大約在西漢末期儒家學說完成統一折衷諸子學說的目標墊定其在

漢朝學政界的絕對獨尊的權威地位而轉而以經學的形式面世成為後世中國

思想的主流87由於思想上的獨尊儒術漢以後的統治王朝也都以儒家經典為國家

教養人材的基礎因此後世士人的思想不免有儒家學說之色彩在不同程度上成

為儒家的信徒而儒學中所具備的現世務實群體的特質以及「內聖外王」

的人生實踐理想使得士人的眼光始終注視著百姓之福址關心人民的生計而

「風俗淳美」便是理想現世世界的基礎《詩經大序》「美教化移風俗」

《禮記樂記》「移風易俗莫善於樂」《荀子王制篇》「美風俗」《辭

海》也對風俗提出解釋「多數人之精神的一致表現歷時久遠型為定式足以

拘束個人之行為支配實際生活者也」88

而《漢書地理志》則進一步將風俗與聖王德政結合在一起以為百姓有五

常之性因為各地之自然環境與個人秉性氣質的差異因此各地的風俗便會隨自

然地理與人文背景的不同而有差異與此同時風俗又跟聖王的王教相關聯是

聖明君主展現教化的場域故云

凡民含五常之性而其剛柔緩急音聲不同繫水土之風氣故謂之風

好惡取捨動靜亡常隨君上之情欲故謂之俗孔子曰『移風易俗莫

過於樂』言聖王在上統理人倫必移其而易其末此混同天下一之中

和然後王教成也89

而由聖王至士大夫至百姓階級社會的層層影響傳播發展出中國傳統文化

中所謂由上而下風行草偃式的思考邏輯最典型的是杜甫「致君堯舜上再使

風俗淳」所展現的邏輯演繹而要如何由上而下這牽涉到前文所說的中國文化

特質中「內在超越」的要求因此王教在移風易俗的政策理念上主要乃是以『統

理人倫』為根本核心對淳美風俗的追求就會從最根本的人倫秩序的建立與維

87 劉靜貞〈劉向《列女傳》的性別意識〉《東吳歷史學報》第 5 期1999 年 3 月頁 3「儒家學說真正浸透漢朝的學政界確立經學的絕對權威其實已是元帝至王莽之世也就是到了前漢的最後五十年間原為諸子之一的儒家才完成其統一折衷諸子思想的目標而以經學的形式展現」 88 修訂本《辭海》下冊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41頁 3199 89 《漢書地理志》臺北鼎文書局1983頁 1640

222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持著手詩人作品中反覆出現的教化百姓移風易俗的追求往往伴隨著現實事

件中倫常綱紀的成立與破壞一起出現並成為一種執著的詠歎匯流入中國詩歌

的傳統文化90

烈婦鄭月娘生平首見周元文編纂之《重修臺灣府志》91傳文後更附有〈徵詩

小引〉一文並附上鳳山縣令宋永清等 18 位文人之徵詩作品康熙 47 年鳳山縣令

宋永清倡議當時臺灣官紳以鄭女為題進行創作由方志附有引文與詩歌原文可

見當是轟動地方之風雅盛事92《全臺詩》稱宋氏為「善察民情雅意文教頗有

宦績」(全臺詩全臺詩智慧型資料庫)既雅意文教則此次徵詩不免寓有教化

功能

《重修臺灣府志》所載〈徵詩小引〉記錄當時風雅的徵詩之舉93並註明主

要的目的是為了「青史不遺願徵詩而表著海天生色」可見徵詩活動除了是詩

人消遣怡情之舉也寄寓著希望能留下可供後人學習景仰的婦女典範書寫地方

史實的意圖謝貴文以為「可見發起人宋永清深受當時官員與文士的肯定與愛戴

他亦透過此徵詩活動提倡文風獎勵貞節達到以文學教化風俗的目的」94然此

徵詩之會透露出兩項訊息即文本之教化目的以及此會之後以鄭月娘為題之

詩作消聲匿跡可見文本題詠之對象若為平民百姓相較於前文陳永華女及鄭斌

女兩位烈婦可知其受到關注及賦予的意涵會隨之減少

《重修臺灣府志人物志》總共收錄了 18 首詩作95此徵詩之舉是康熙 47 年

90 歐麗娟《唐詩的樂園意識》臺北里仁2000頁 90「王教在移風易俗的成就上主要乃是

以『統理人倫』為根本核心因此對風俗的探討也就不外乎種種人與人之間的對應關係以及由

此衍生的社會秩序與人性特質的範疇」「標示出社會群體的生活感受與心靈狀態的一般趨向而

人人切身相關的行為依據和心靈歸屬的問題也包含在其中」 91 周元文《重修臺灣府志》卷 8〈人物志貞節〉臺灣文獻叢刊第 66 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頁 272後亦附有〈徵詩小引〉與諸詩原文為「鄭氏月娘者泉之南安石井人也年十九歸儒士王曾儒家曾儒食貧志學 甫閱年以病卒翁以貧故欲即葬月娘跪泣告乞得暫停眾謂夫死不忍恝 然常情也越數日語其翁願死從夫葬翁駭然囑鄰媼勸止月娘曰『吾當夫病劇時即以死許之義不可移』比後提防稍疏投繯而逝邑侯宋公嘉 其節通聞上憲獲褒獎焉侯親祭其墳額其廬曰『百年今日』蓋侯挽詩 有『百年今日乾坤老』之句也合葬依仁里內園路西」 92 徵詩之舉發生時間點為何學者以參與者之到卸任時間推斷以為康熙 47 年為確詳見王俊勝《清代臺灣鳳山縣詩歌研究》文化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2002頁 118-119 93 周元文《重修臺灣府志》卷 8〈人物志貞節〉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頁 272 94 謝貴文〈清代鳳山知縣宋永清的政績〉《高市文獻》第 18 卷第 1 期2005 年 3 月頁 38 95 第一首的作者為鳳山知縣宋永清康熙 43 年(1704)來臺任官《全臺詩》稱其「善察民情雅意文教頗有宦績工詩」第二首為臺廈道王敏政康熙 43 年(1704)至康熙 49 年(1710)來臺任官《全

223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發生距離康熙 23 年清朝平臺臺灣納入清朝版圖已有二十餘年南部的經營如

諸羅縣城衙署文廟學校皆有初步規模宦遊人士創作詩歌的風氣推動了

臺地的文風而諸詩於方志上排列的順序大概以官位高低來決定先後故內地

詩人作品排在前面而臺邑詩人作品排在後面這樣的情形呼應了前文所言臺灣

早期詩壇以遊宦詩人為主而臺邑有志於參與科舉的士人開始與清據初期的內

地統治階級進行交流與結合發展出初期的詩歌創作

除了籍貫生平不詳的張師文內地宦遊來臺的人士有 8 人所擔任有關文教

方面的官職如教授教諭等有 4 人而任職知縣的宋永清與任職臺廈道的王

敏政後世則對其有「善察民情雅意文教」「待人仁厚」「百姓賴以全生」等

關心民情之評價作者為臺邑人士則有 9 人大都具有增生廩生拔貢等鄉紳

身份施世榜更有「樂善好施」「農民咸受其利」等佳評扮演著臺灣地方民

間勢力首領的角色由此推知以鄭烈婦為題的徵詩之舉實具有地方輿論意見

的性質

而林華昌〈節婦鄭氏詩〉「獨挈綱常萬古寒」(壹頁 361)林氏為清康熙

43 年調任臺灣府儒學教授孫襄〈節婦鄭氏詩〉「扶植綱常吾輩事新詩題徧

海東天」孫氏為清康熙 37 年授福安教諭後改任臺灣諸羅縣為教諭李欽文〈節

婦鄭氏詩〉「輕生重節植綱常」(貳頁 40)李氏曾任福建南靖訓導張士箱〈節

臺詩》稱其「待人仁厚尤加惠原住民嚴禁通事社商之剝削濫派遇歲荒歉極 力為民申請賑恤百姓賴以全生」第三首作者為臺灣府儒學教授林華昌康熙 43 年(1704)來臺第四首作者為臺灣縣儒學教諭陸登選康熙 43 年(1704)至康熙 47 年(1708)在臺任官第五首作者為鳳山縣學教諭吳周禎康熙 42 年(1703)來臺第六首作者為臺灣諸羅縣教諭孫襄第七首作者為臺灣人陳聖彪康熙 47 年(1708)的副貢《全臺詩》稱其「善文工詩」第八首作者為張師文清康熙年間人生平不詳第九首作者為守戎張駥清康熙 47 年(1708)來臺任臺灣水師協標左營守備第十首作者為桐城人孫日高第十一首為臺灣府治東安坊人李欽文《重修臺灣府志》稱其「廩生」而《全臺詩》稱其「清康熙 60 年(1721)歲貢生曾任福建南靖訓導能文工詩」第十二首作者為張纘緒《全臺詩》稱其「清康熙五十年(1711)臺灣貢生」《重修臺灣府志》稱其「廩生」第十三首作者為張士箱《全臺詩》稱其「清康熙四十一年(1702 年)東渡來臺落居鳳山次年入鳳山縣學後為臺灣府學生員補增生廩生迄雍正十年(1732)五十九歲時成為歲貢生」為科舉業而移居臺灣鳳山第十四首作者為鳳山縣人鄭應球《全臺詩》稱其「性情耿介崇尚氣節」在朱一貴事件時為逃避朱氏同黨招募「夜晚攜妻子遁逃」可知當時鄭氏政治傾向是站在清朝政府一方又稱「主掌縣書院教席長達十餘年有益地方文教甚多」可見著重於民間百姓教化培養文風第十五首作者為臺灣諸羅縣人鄭鳳庭《全臺詩》稱其為「清康熙年間廩生」第十六首作者為康熙年間臺灣增生鄭煥文生平不詳第十七首作者為臺灣縣人施世榜為康熙 36 年(1697)拔貢《全臺詩》稱其「樂善好施興築水圳農民咸受其利」第十八首詩作者為鳳山縣人李廷綱只知其為康熙年間人生平不詳以上為鄭烈婦詩歌相關作者下文引詩處對作者即不再進行介紹

224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婦鄭氏詩〉「 風謠傳海內千古尚相看」(壹頁 425)張氏於乾隆 2 年出任漳

州府學訓導王敏政〈節婦鄭氏詩〉「苦節高風重栢舟輶軒問俗首先求」(壹

頁 362)

王氏於康熙 43 年移分巡臺廈道前列作者皆以烈婦鄭月娘為主題著重於女

子實踐德行的價值足以為後世樹立以生命維護綱常倫理的典範如王敏政所言

「問俗」帶有濃厚的移風易俗的目的乾隆年間六十七〈弔五妃墓〉 島嶼最後

昭英烈頑廉懦立蠻婦貞」(貳頁 247)六十七於乾隆 9 年以戶科給事中奉命

巡視臺灣朱澐〈李節孝〉「聖朝傳採柏舟篇海外旌揚李母賢」(貳292)

朱氏於乾隆 12 年調任鳳山縣訓導秦定國〈五妃墓〉二首之二「海表觀風

題墓道陽秋有筆墨痕新祇緣千古綱常係豈獨傷心弔五人」(參頁 147)

同治朝林豪〈詠臺陽古蹟十二首五妃墓〉「何幸教化行閨門」(《臺灣詩鈔》

卷 5頁 106)將閨門的教化與五妃事蹟結合起來於是這個單一的歷史事件便被賦

予移風易俗實踐聖王政教的任務這作品也就隱含出政治教化的色彩

道光咸豐年間劉家謀〈海音詩〉一百首之九九「匆匆六甲光彤史況沐

皇風二百年」(伍頁 308)劉氏於道光 29 年調臺灣府學訓導劉氏自註的詩序

並言 「今入版圖將二百載矣列聖相承昭然禮法有不共被涵濡哉近周光邰明

經欲輯臺郡節烈勒成一編誠盛舉也」劉氏歌功頌揚清政府以為臺邑經兩百

年教化婦女貞節德行的培養成果斐然以統治階層的角度來考量兩位烈婦之行

為價值頗具政治意涵道光年間施瓊芳〈題全臺闡幽錄〉二首之二「寡鵠貞

鴛萃一編旌祠會錫九重天依然婦誥回鸞及能使夫名附驥傳彤管有人風繼

起碧霄終古月難圓誰言婉嬺煢煢質已握興頑立懦權」(伍頁 381)

第 2 首點明此書所收人物並足堪為天子旌表之節婦貞女女子能實踐婦德

同樣也能澤被家門為夫婿增光而書中足為後世楷模者其人生卻都是坎坷不

幸的7-8 句寫出書寫權力之本質原本這些女子是柔弱貞順的卻因此書而得以

傳世施氏曾銓選六部主事前述詩人則將貞節烈女之節操德行與政權教化結合

在一起政府的旌表立祠的表揚機制使女子的高貴品行不至淹沒不彰而女子

建立閨門的行為典範可以建立淳美善良的風俗但「興頑立懦權」則頗有思考

225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的空間此四字除了建立符合倫理綱常的行為準則外還要堅強百姓們的意志

在危難時能用最大的犧牲包括生命來維持理想的存在而這理想的內涵則

隱含著統治政權的延續與護衛

余英時分析漢代循吏在文化傳播中所扮演的角色與作用他將中國文化分為

大小傳統並解釋「大傳統或精英文化是屬於上層知識階級的而小傳統或通俗

文化則屬於沒有受過正式教育的一般人民」96而漢代循吏則扮演了文化傳播者的

角色之所以如此余氏指出因為循吏是親民之官「循吏」之名始於《史記》的〈循

吏列傳〉從此成為中國正史列傳的典型至《清史稿》依然沿用余氏更言

漢代的大傳統以儒教為主體而儒教的基地則在社會而不在朝廷因此循

吏在發揮『師』的功能時他事實上已離開了『吏』的崗位他所奉行的

不復是朝廷法令而是大傳統的中心教義由於中國的大傳統並非寄身於

有組織的宗教所以它的傳播的任務才落到了俗世人物的循吏的肩上漢

代大傳統的傳播者借用《周禮》的名詞可稱之為『師儒』循吏便是以

『師儒』的身份從事『教化』工作的97

而文本尚有擔任教諭提督學政訓導等教育行政工作之創作者清廷的中

央教育制度中央最高教育行政機關為國子監其下設有祭酒司業等教官總理

監務以及博士助教學正學錄等各級教員在地方教育行政上各省設提

督學道擔任地方教育的最高行政官員以負責學校事務政風及科舉等事務

雍正 4 年(1726)提督學道改稱提督學政在地方官學上設有府學政使府提調

府儒學教授州學正縣儒學教諭府州縣下設立縣訓導以掌管地方教育事

務98

而臺灣清據初期隸屬於福建省由福建提督學道統理教育事務但因臺灣海

外孤島路途遙遠改由分巡台廈兵備道兼理學政康熙 23 年(1684)改由臺廈兵

備道兼任朱一貴事變後改由巡臺御史負責至雍正 5 年(1727)改為巡臺漢御史

96 余英時〈中國古代死後世界觀的演變〉載於《中國思想傳統的現代詮釋》臺北聯經出版社1993頁 168 97 余英時〈中國古代死後世界觀的演變〉載於《中國思想傳統的現代詮釋》臺北聯經出版社1993頁 198 98 參見種村保三郎《臺灣小史》臺北武陵1991山崎繁樹《1600-1930 臺灣史》臺北武陵1995連橫《臺灣通史》臺北幼獅1977

226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管理乾隆 17 年(1752)則改由巡臺臺灣道兼任光緒元年(1875)改由福建巡撫兼管

光緒 13 年(1887)設臺灣省後由臺灣巡府兼任掌管臺灣教育事務知縣負責地方

教育事務由此可知臺灣學政與官政相結合之特質99

而關於教育行政的最高指導原則順治 9 年(1652)頒六諭計為「1孝順父

母2尊敬長上3和睦鄉里孝訓子孫5各安生理6莫作非為」100

姜添輝以為「由其內容可窺見其重心在於強調傳統文化的倫常思想以及安本分

的觀點並藉由這些觀點的灌輸以達社會安定的目標」101康熙 9 年(1670)頒佈聖

諭廣訓十六條計有

1敦孝悌以重人倫2篤宗教以昭雍睦3和鄉黨以息爭訟4

重農桑以足衣食5尚節儉宜惜財用6隆學校以端士習7黜

異端以崇正義8講法律以儆愚頑9明禮讓以厚風俗10務

本業以定民志11訓子弟以禁非為12息誣告以全善良13

完錢糧(租稅)以省催科(裁判)14戒匿逃以免株連15聯保申

以弭盜賊16解仇忿以重身命等102

除了順治朝所強調的倫常價值觀外並將關注範圍擴大到文化習俗以及社

會規範等層面可以窺見清廷教育行政的最終目標是欲藉由教化途徑以安定社

會光緒 29 年(1903)張百熙等在〈奏定學堂章程〉中提出「至於立學宗旨勿論

何等學堂均以忠孝為本以中國經學為基礎俾學生心術依歸為正」103以至於

光緒 32 年 5 月 2 日清廷公佈的欽定學堂章程第一類是忠君尊孔第二類是尚

公尚武尚實可知清代由內地派遣至臺灣的教育官員實肩負思想教化之重

責大任其主要之任務為導正並建構臺邑人民正確之政治立場與政治意識創作

者日夜身處其氛圍中將其投射於其所創作之主題詩歌中似為合理之解釋

顧炎武論「秦紀會稽山刻石」指出「然則秦之任刑雖過而其坊民正俗之意

99 參見盛清沂王詩琅高樹潘《臺灣史》臺北眾文1988 年種村保三郎《臺灣小史》(臺

北武陵1991)邱奕松《嘉義縣志教育志》嘉義嘉義縣政府1991連橫《臺灣通史》

臺北幼獅1977 等 100 宋鼎宗等《全臺首學資料彙編》頁 61臺南臺南市立文化中心1997 101 姜添輝〈教育社會學觀點的清朝時期臺灣官方儒學的發展與特性〉《臺南師院學報》第 34 期

2001頁 292 102 種村保三郎《臺灣小史》臺北武陵1991頁 151 103 雷國鼎《教育概論》上冊臺北教育文物1976頁 80

227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固為始異于三王也」(《日知錄》卷十七)則中國自秦始皇起便有統治階級提倡禮

教以矯正民間各地不良風俗的政治措施文本創作群共 69 人共有 20 位具有從內

地遊宦臺邑的背景其中官職包括擔任臺邑各地教諭知縣巡臺御史提督學

政訓導等居多而臺邑文人亦具鄉紳背景文本中反覆出現蘊含政治意涵與宣

揚文教的意識

伍對內地與臺邑的指稱反映中央政權與地方邊陲的對峙

清代臺灣貞節烈女詩中出現以內地為中心以臺邑為邊緣之論調例如康

熙朝江日昇〈贊寧靖王朱術桂與五妃殉節二絕〉二首之一「天地乾坤無可寄

飄然海國全其身」(貳頁 28)臺廈道王敏政〈節婦鄭氏詩〉「鬚眉長樂嗤青

史巾幗共姜壯海洲」(壹頁 362)此詩為康熙年間王氏應徵詩之會為鄭治時期

禮官鄭斌女為寫的作品第 4 句稱鄭斌女事跡足以為「海洲」壯事氣勢壯盛

其臺地為「海洲」意指海外神洲顯現出以內地為世界中心點而以臺邑為邊

垂的論點

諸羅諭孫襄〈節婦鄭氏詩〉「扶植綱常吾輩事新詩題徧海東天」(壹頁

367)此詩亦為應徵詩之舉最後一句「新詩題徧海東天」臺邑與內地一水之隔

又處內地東方稱「海東天」可說是其地理位置的說明范咸〈弔五妃墓十二絕

句〉十二首之五「可憐椎髻文身地」(貳頁 258)其它相關文本有以鄭氏王朝禮

官鄭斌女為題之作品

康熙 13 年內地爆發三藩之亂鄭經趁機響應出兵同時將明朝續順公沈瑞接

到臺灣並以禮官鄭斌之女許配之鄭經將明朝王公遷往臺灣並幫助其建立家

庭除了昭示臺灣鄭氏為延續明朝皇權的正統地位外也為了隴絡人心凝聚在

臺灣的明室力量可以說沈鄭兩氏的聯婚是帶有強烈的政治色彩這段婚姻幾年

後卻遭到重大的打擊鄭經去世後鄭克塽繼位親信馮錫范攬權內部局勢日

益混亂身為流亡王公的沈瑞被誤認為身懷鉅資並因此招禍被馮錫范以反間

228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謀逆案件遷連104

父子被殺家屬被囚當沈瑞一家受禍時禮官鄭斌向鄭克塽求情為女兒

開脫並得到首肯就在鄭家父母將女兒救出虎口後得知詳情的鄭女卻毅然決

然決心與丈夫共赴家難並在處理完殉死家人的後事後從容自縊殉夫這件事

在當時引起很大的迴響不論身份貴賤聽聞此事的人都為此感動流淚康熙 23

年清朝佔據臺灣後總督姚啟聖並奏請封誥鄭氏「一品夫人」都統張夢吉並差人

將沈氏一門受難的棺柩送返京安葬105

咸豐朝陳維英〈一品夫人〉(鄭斌女 沈瑞妻)四首之四「鸞章一旦下東都

油壁香車離海隅」(伍頁 182)史載清據臺灣後將沈瑞遺體移葬內地想必鄭

女也隨之移葬故有「油壁香車離海隅」之說而以海邊一角指臺地將其邊緣

化之地理觀可知劉家謀〈謁五妃墓〉二首之一「那知瘴海千重外尚有紅顏

識報恩」(伍頁 319)再如道光年間施瓊芳〈題全臺闡幽錄〉二首之一「海濱

鄒魯風堪采軒使曾勞女史詢」(伍頁 381)施氏為《全臺闡幽錄》題詩書中

多錄臺地節烈女性有為清代臺灣女性寫史的目的詩中稱「海濱」以內地為中

心以臺邑為邊地的意向明顯

王凱泰《臺灣雜詠續詠》十二首之五「故王一去五妃陪海外黃沙賸

幾堆」(《臺灣雜詠合刻續詠十二首》頁 50)同治朝林豪〈五妃墓〉「海角年

年長相守」(《臺灣詩鈔》卷 5頁 93)熊佐虞〈五妃墓限支韻〉「黃土荒題海上

碑」(《臺灣詩鈔》卷 5頁 93)以及光緒朝唐景崧〈五妃墓限支韻〉「海上鵑啼

悲玉帶」 (《臺灣詩乘》卷 5頁 209)周長庚〈拜五妃墓〉「頸血不膏中土鐵

墓門長咽落潮聲」(《臺灣詩乘》卷 5頁 214)

周長庚(1847~1888)號辛仲又號莘仲福建侯官人光緒 10 年(1884)由建陽教

諭調署彰化教諭光緒 14 年發生施九緞以索焚丈單為名的圍城之變周氏因為民

104 蔣師轍《臺游日記》卷 1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7臺灣文獻叢刊第 6 種頁 30記載「康熙二十一年福建總督姚啟聖用間諜陰散其黨約偽賓客司傅為霖內應事洩為霖遇害」丁曰健輯《治臺必告錄》卷 1頁 77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9臺灣文獻叢刊第 17 種記載「行人傅為霖密約十三鎮同日發難事泄錫範並搆陷續順公沈瑞而有其貲人心益失國軒居臺而被刺者再皆姚啟聖所使也 105 事詳見江日昇《臺灣外記》卷 9臺灣文獻叢刊第 60 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

229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請命受誣以致「一官拋擲落拓終身」彰化人士「頌公之德而不衰」周氏

讚揚五妃之死為「頸血不膏中土鐵」以清朝鐵蹄為「中土鐵」相對而言臺邑

為世外之地可知而另一方面五妃成為臺邑歷史人物而非中土人物的意涵就更

為明顯了

本節所述及這 11 位作者中王敏政為康熙朝內地旗人孫襄為康熙朝內地人

陳維英為咸豐朝臺地人施瓊芳為道光朝臺灣縣治人林豪活動於同治朝左右金

門人周長庚為光緒朝內地人熊佐虞光緒朝內地人唐景崧光緒朝內地人生

存年代分佈清朝早中晚各期籍貫有大陸內地也有臺地人士由此推測以邊

陲之姿態而與內地中央相對似乎是清代士人普遍之觀點

黃國昌以為「中國意識」可以分析成六種互相關聯的觀念他舉出的第二種

觀念就是「『世界中心』的地理『中國意識』」「中國人把自己居住的地方視為

世界的中心而以其它地方都是世界的邊疆」106 莊勝全在以康熙朝四位內地親

歷者的觀察內容研究得出「遂使以中國本土為中心的世界觀得以大行其道中國

的文化邏輯逐步套用在對台灣的印象上」107

李國祈在對清代臺灣政治發展史的研究提出「臺灣自康熙時期歸入清帝國

版圖後雍正以降清廷所推行的政策則為使其內地化其目的在使臺灣變成

中國本部各省的一部份108」李氏為所謂的「內地化」乃中國中央政權及傳統典章

制度在臺灣這個邊疆地區的普及與擴張的過程「內地化」就是在政治上「中國

化」在文化上「儒家化」109並以為「大體而言及十九世紀其(臺灣)西部已

開發地區內地化幾已完成」然而我們參照前列詩人之作品即便在李氏所認

定已「內地化」的時期不論其為內地文人或臺邑文人其詩作中乃反映出臺邑

的邊陲位置亦即臺邑被歸為中國一省後其地理位置的觀念仍屬於遠離核心

的邊陲

106 黃國昌《『中國意識』與『臺灣意識』》臺北五南1995頁 12 107 莊勝全〈清康熙朝臺灣印象的轉變以四位親歷者的觀察為例〉《臺灣風物》第 56 卷第 3期2003 年頁 32 108 李國祈〈清季臺灣的政治近代化開山撫番與建省(1875-1894)〉《中華文化復興月刊》第 8卷第 12 期1975 年頁 5 109 李國祈〈清代臺灣社會的轉型〉《中華學報》第 5 卷第 3 期1978 年頁 148

230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然而我們以為文本中雖有臺邑居邊陲之政治意識然其以臺邑貞孝節烈女子

為主題仍是「在地認同」之詩學實踐其雖大量融合中國傳統詩學文化的意涵

與典故然最終目的之一仍是構築臺邑貞節歷史故我們認為其「臺邑邊陲化」

之特質可以引用鄭志明教授的說法加以解釋「所謂自在性格是指文章主體可

以從容地與外來文化相結合以開放的心靈來解消各種衝突情境讓主體文化無

處而不自在承認其邊陲的角色就是要解消邊陲的悲情心態不必向世界的核

心靠攏也不必向中國的核心靠攏脫離了核心的意識宰制自安於邊陲不是

偏安的心態而是無所求於核心以主體的自主性來迎接來自核心的各種挑戰110」

雖然鄭教授所提的是臺灣儒學發展的問題但從文本中看來不論是內地詩

人或本土詩人在接觸到臺邑本地題材時或多或少都會進行內地化與本土化的衝

突與融合而作品最終的主體性還是會回歸於創作場域之在地認同例如陳昭瑛

在〈論台灣的本土化運動〉一文中指出早期的「台灣意識」並未與「中國意識」

衝突甚至是重疊在一起有著相互定義的關係「由於臺灣人是以中國為父母

之國台灣意識自然也以中國意識為起源中國文化漢民族的特有生活方式在

台灣的樣貌是形成『中國式台灣意識』的文化基礎」111而由上文可知所謂「中

國式台灣意識」其地理觀念乃以中國為世界之中心而臺灣為邊陲之地

由於本節文本的作者群有 3 位清代中期的臺邑人所以我們可以推論最遲

在清咸豐道光年間臺邑詩人的地域意識其實已被完整教化出「中國意識」了

而 8 位內地詩人的作品中反覆以「海角」「海國」「海上」的空間述語強調臺

邑相對於核心的「邊陲」地位不斷灌輸與強調台地附屬內地的地理概念即統

治階級的角色為清朝政府

陸小結

縱觀上述所論文本創作活動實有許多政治元素清代考據學風盛行余英

時所言多學為識之學風由內地傳入臺灣專注於客觀知識從詩歌形式發展為

110 鄭志明〈臺灣儒學本土化的發展方向〉載於《第二屆臺灣儒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臺南成功大學中文系1999頁 655-679 111 參見陳昭英《臺灣文學與本土化運動》臺北正中書局1998頁 101-181

231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詩文融合詩序詩註比例增加且內容多為客觀現實事件的敘述可知其對外

在世界的關注而文本創作群的遊宦背景使其關注於教化與移風易俗前述余

英時對中國循吏之分析與清朝《通典》對知縣之職責描述可為舉證而作者若

無官員身份則為臺邑地方儒學鄉紳或與地方官府關係良好或掌地方書院

負有教育子弟之責任而文本所題詠之主題部份具官宦背景或受禍於政治事

件兵亂政治勢力等直接間接造成主題事件的發生

而大部分主角皆與朝廷旌表官修方志等政治活動相關聯而在文本中的象

徵隱喻中女子貞節類同於清政權女子抵抗外來力量的侵略象徵捍衛主權的

存在宣示清朝統治之正當性與合法性而臺邑邊緣言論則反映中國文化融入

臺灣社會整個內化過程的完成清代臺邑文人已接受臺灣為中國領地之一部份

王建曾以今文《尚書》為文本論析西周王朝政治意識中的合法性理念112其得出

的結論有「國家政治疆域的傳承與統一意識」「政治統治權威的合法傳承」「批

判和推翻暴君暴政統治的變革意識」等

雖然尚書是官方性質的文書有別於文本之私人創作但兩相比較可以觀

察出兩者相似處如本文所提出之「五妃詩墳墓之意象反映明政權走向滅亡與結

束」「民變烈女的歌頌反映創作群對清廷統治權的支持與肯定」則與李文所提「政

治統治權威的合法傳承」何其類似而「對內地與臺邑的指稱反映中央政權與地

方邊陲的對峙」則除了如王健所言之「國家政治疆域的傳承與統一意識」「中華

文明hellip即使某個王朝滅亡了後繼的王朝以其合法繼承者的身份完全承襲前朝

的政治遺產完成統一拓展天下疆域的合法政治使命」113因為本文創作群特定

之時空背景深一層反映出所謂天下疆域「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

非王臣」實隱藏著中央與邊疆之對峙114而本文前述所言之三種群體意識實為「漢

文化移植臺邑」政治操作的基礎而我們亦可解析創作群如何合理化清廷統治臺

灣的政治權力

112 王健〈論西周王朝政治意識中的合法性理念mdashmdash以今文《尚書》為中心〉《江海學刊》第 6 期

2003 年 113 同前註頁 141 114 中國商周時代還未出現中國與四夷對應的指稱一直要到「自東周以來才以南蠻北狄東

夷西羌相對而言為言」參考于省吾《釋中國》王元化主編《釋中國》第 3 卷上海文藝出版社

1998頁 1517

232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引用書目

一傳統文獻

丁紹儀《東瀛識略》臺北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7臺灣文獻叢刊第 2 種

王必昌《重修臺灣縣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臺灣文獻叢刊第 113

江日昇《臺灣外記》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臺灣文獻叢刊第 60 種

朱仕玠《小琉球漫誌》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6 臺灣文獻叢刊第 3 種

周元文《重修臺灣府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臺灣文獻叢刊第 66

林焜煌纂《金門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臺灣文獻叢刊第 80 種

陳文達《鳳山縣志》臺北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臺灣文獻叢刊第 124 種

《清一統志臺灣府》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臺灣文獻叢刊第 68

陳壽祺《福建通志臺灣府》臺北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臺灣文獻叢刊 84

許南英《窺園留草》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2臺灣文獻叢刊第 147 種

連 橫《臺灣詩乘》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臺灣文獻叢刊第 64 種

《欽定平定臺灣紀略》臺北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臺灣文獻叢刊

第 102 種

《碑傳選集》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6臺灣文獻叢刊第 220 種

《臺灣通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2臺灣文獻叢刊第 130 種

蔣師轍《臺游日記》臺北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7臺灣文獻叢刊第 6 種

盧德嘉《鳳山縣采訪冊》臺北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 臺灣文獻叢刊第

73 種

二近人論著

王俊勝 2001《清代臺灣鳳山縣詩歌研究》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全臺詩編輯小組 2004 《全臺詩》(1~5 冊)臺南國家臺灣文學館

233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234

江寶釵 1999 《臺灣古典詩面面觀》臺北巨流

余英時 1993 《中國思想傳統的現代詮釋》臺北聯經出版社

洪順隆 1998 《抒情與敘事》臺北黎明文化

許麗芳 2007 《章回小說的歷史書寫與想像以三國演義與水滸傳的敘事為例》臺

北秀威資訊科技

許玉青 2004 《清代臺灣古典詩之地理書寫研究》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硏究所

碩士論文

許東海 2003 《女性帝王神仙先秦兩漢辭賦及其文化身影》臺北里仁書局

畢恆達 2001 《空間就是權力》臺灣心靈工坊

陳昭英 1998 《台灣文學與本土化運動》台北正中書局

張孟珠 2002 《清代貞節的實踐及其困境》國立中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葉嘉瑩 2000 《清詞散論》台北桂冠

葉嘉瑩 2000 《漢魏六朝詩講錄》台北桂冠

黃國昌 1995 《『中國意識』與『臺灣意識』》臺北五南

楊積慶箋校 1980 《吳嘉紀詩箋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歐麗娟 2000 《唐詩的樂園意識》臺北里仁

鮑家麟編 1992 《中國婦女史論集》臺北稻香出版社

  • 文本有以明皇室在臺殉節之五妃為題的作品五妃本事參見江日昇《臺灣外記˙弁言》丁紹儀《東瀛識略》等皆有記載江日昇站在清朝統治者的立場對鄭氏王朝一直視之為謀逆亂臣但對殉國而死的寧靖王則抱著頌揚的態度而追隨寧靖王殉死的五妃則稱讚其為「且五姬慷慨輕生氣勝男子而臺灣之山川草木能不因此而增光乎」可知五妃殉節之歷史地位與道德價值在清康熙年間即已確定
  • (《雲林縣採訪冊˙藝文》頁206)
Page 33: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ir.lib.ksu.edu.tw/bitstream/987654321/13221/2/21%D... ·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 曾玉惠 ∗ 摘要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一書詳錄戴案經過(參見全臺詩全臺詩智慧型資料庫)故其詩作有述寫現實

社會歷史風貌的企圖

林翠鳳曾舉陳氏《陶村詩稿咄咄吟》中的詩作分析其儒士的性格更以

其詩歌中不同時刻所追摩的前賢而得出其共同的特點始終堅定支持既有的朝

廷以及篤志排拒外來騷亂勢力並以為「陳肇興在顛沛流離中始終不移其為大

清朝廷臣民的立場」86同樣在文本中的作品亦表現出忠於君王朝廷之思想

許夢青〈自書吳烈婦傳後〉

誰能輕一死慷慨赴重泉不減忠臣節方知烈婦賢心爭秋月皎節勵

古松堅慚愧偷生輩雖生亦枉然(《鳴劍齋遺草》)

許夢青(1870~1904)字炳如又字荊石蔭亭泮名夢青號劍漁又號

雲客冰如高陽酒徒許氏為鹿港邑庠生其祖母賀太安人以節孝旌於朝

奉詔入祀彰化節孝祠其歷乙未割臺上書唐景崧又在日軍攻臺時隨練勇赴

八卦山抗拒抗日行為失敗後又逢四次家喪一生際遇曲折由官家子弟一變

為落拓文士《全臺詩》稱其「歷盡人世滄桑半生苦況盡託於詩」「以奔放

絕足之才為自由不羈之行遂一轉而為跌蕩詩人」可見其浪漫氣質許常安

評曰「雖時有浪漫 自由清狂豪放之作風然其實質乃具有嚴肅悽涼

寫實之社會骨格故其詩多為心底之聲時代之反映」(參見全臺詩全臺詩智

慧型資料庫)

許詩著重於烈婦慷慨赴死的義烈行為其以客觀評論方式開展將忠臣與烈

婦臣道與婦道相互比附所著重是烈婦行為在中國傳統倫理的道德價值而

其襲用詩歌中具文化意涵的文學意象如秋月古松在中國詩歌中皆為貞節幽

靜的象徵若《全臺詩》稱其「潛心詩文以舒胸中塊磊」則此詩以「慚愧偷生

輩雖生亦枉然」或可相彷彿則進一步以文本婦女尚能以死殉節而身為男

兒卻臨難茍免故詩作中往往有鬚眉男兒且不如之慨歎

86 林翠鳳〈從《陶村詩稿咄咄吟》看陳肇興之儒士性格表現〉《臺中技術學院學報》第 1 期2000 年 6 月頁 21

221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肆貞節烈婦的書寫反映漢文化移植臺邑的認同

中國大約在西漢末期儒家學說完成統一折衷諸子學說的目標墊定其在

漢朝學政界的絕對獨尊的權威地位而轉而以經學的形式面世成為後世中國

思想的主流87由於思想上的獨尊儒術漢以後的統治王朝也都以儒家經典為國家

教養人材的基礎因此後世士人的思想不免有儒家學說之色彩在不同程度上成

為儒家的信徒而儒學中所具備的現世務實群體的特質以及「內聖外王」

的人生實踐理想使得士人的眼光始終注視著百姓之福址關心人民的生計而

「風俗淳美」便是理想現世世界的基礎《詩經大序》「美教化移風俗」

《禮記樂記》「移風易俗莫善於樂」《荀子王制篇》「美風俗」《辭

海》也對風俗提出解釋「多數人之精神的一致表現歷時久遠型為定式足以

拘束個人之行為支配實際生活者也」88

而《漢書地理志》則進一步將風俗與聖王德政結合在一起以為百姓有五

常之性因為各地之自然環境與個人秉性氣質的差異因此各地的風俗便會隨自

然地理與人文背景的不同而有差異與此同時風俗又跟聖王的王教相關聯是

聖明君主展現教化的場域故云

凡民含五常之性而其剛柔緩急音聲不同繫水土之風氣故謂之風

好惡取捨動靜亡常隨君上之情欲故謂之俗孔子曰『移風易俗莫

過於樂』言聖王在上統理人倫必移其而易其末此混同天下一之中

和然後王教成也89

而由聖王至士大夫至百姓階級社會的層層影響傳播發展出中國傳統文化

中所謂由上而下風行草偃式的思考邏輯最典型的是杜甫「致君堯舜上再使

風俗淳」所展現的邏輯演繹而要如何由上而下這牽涉到前文所說的中國文化

特質中「內在超越」的要求因此王教在移風易俗的政策理念上主要乃是以『統

理人倫』為根本核心對淳美風俗的追求就會從最根本的人倫秩序的建立與維

87 劉靜貞〈劉向《列女傳》的性別意識〉《東吳歷史學報》第 5 期1999 年 3 月頁 3「儒家學說真正浸透漢朝的學政界確立經學的絕對權威其實已是元帝至王莽之世也就是到了前漢的最後五十年間原為諸子之一的儒家才完成其統一折衷諸子思想的目標而以經學的形式展現」 88 修訂本《辭海》下冊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41頁 3199 89 《漢書地理志》臺北鼎文書局1983頁 1640

222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持著手詩人作品中反覆出現的教化百姓移風易俗的追求往往伴隨著現實事

件中倫常綱紀的成立與破壞一起出現並成為一種執著的詠歎匯流入中國詩歌

的傳統文化90

烈婦鄭月娘生平首見周元文編纂之《重修臺灣府志》91傳文後更附有〈徵詩

小引〉一文並附上鳳山縣令宋永清等 18 位文人之徵詩作品康熙 47 年鳳山縣令

宋永清倡議當時臺灣官紳以鄭女為題進行創作由方志附有引文與詩歌原文可

見當是轟動地方之風雅盛事92《全臺詩》稱宋氏為「善察民情雅意文教頗有

宦績」(全臺詩全臺詩智慧型資料庫)既雅意文教則此次徵詩不免寓有教化

功能

《重修臺灣府志》所載〈徵詩小引〉記錄當時風雅的徵詩之舉93並註明主

要的目的是為了「青史不遺願徵詩而表著海天生色」可見徵詩活動除了是詩

人消遣怡情之舉也寄寓著希望能留下可供後人學習景仰的婦女典範書寫地方

史實的意圖謝貴文以為「可見發起人宋永清深受當時官員與文士的肯定與愛戴

他亦透過此徵詩活動提倡文風獎勵貞節達到以文學教化風俗的目的」94然此

徵詩之會透露出兩項訊息即文本之教化目的以及此會之後以鄭月娘為題之

詩作消聲匿跡可見文本題詠之對象若為平民百姓相較於前文陳永華女及鄭斌

女兩位烈婦可知其受到關注及賦予的意涵會隨之減少

《重修臺灣府志人物志》總共收錄了 18 首詩作95此徵詩之舉是康熙 47 年

90 歐麗娟《唐詩的樂園意識》臺北里仁2000頁 90「王教在移風易俗的成就上主要乃是

以『統理人倫』為根本核心因此對風俗的探討也就不外乎種種人與人之間的對應關係以及由

此衍生的社會秩序與人性特質的範疇」「標示出社會群體的生活感受與心靈狀態的一般趨向而

人人切身相關的行為依據和心靈歸屬的問題也包含在其中」 91 周元文《重修臺灣府志》卷 8〈人物志貞節〉臺灣文獻叢刊第 66 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頁 272後亦附有〈徵詩小引〉與諸詩原文為「鄭氏月娘者泉之南安石井人也年十九歸儒士王曾儒家曾儒食貧志學 甫閱年以病卒翁以貧故欲即葬月娘跪泣告乞得暫停眾謂夫死不忍恝 然常情也越數日語其翁願死從夫葬翁駭然囑鄰媼勸止月娘曰『吾當夫病劇時即以死許之義不可移』比後提防稍疏投繯而逝邑侯宋公嘉 其節通聞上憲獲褒獎焉侯親祭其墳額其廬曰『百年今日』蓋侯挽詩 有『百年今日乾坤老』之句也合葬依仁里內園路西」 92 徵詩之舉發生時間點為何學者以參與者之到卸任時間推斷以為康熙 47 年為確詳見王俊勝《清代臺灣鳳山縣詩歌研究》文化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2002頁 118-119 93 周元文《重修臺灣府志》卷 8〈人物志貞節〉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頁 272 94 謝貴文〈清代鳳山知縣宋永清的政績〉《高市文獻》第 18 卷第 1 期2005 年 3 月頁 38 95 第一首的作者為鳳山知縣宋永清康熙 43 年(1704)來臺任官《全臺詩》稱其「善察民情雅意文教頗有宦績工詩」第二首為臺廈道王敏政康熙 43 年(1704)至康熙 49 年(1710)來臺任官《全

223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發生距離康熙 23 年清朝平臺臺灣納入清朝版圖已有二十餘年南部的經營如

諸羅縣城衙署文廟學校皆有初步規模宦遊人士創作詩歌的風氣推動了

臺地的文風而諸詩於方志上排列的順序大概以官位高低來決定先後故內地

詩人作品排在前面而臺邑詩人作品排在後面這樣的情形呼應了前文所言臺灣

早期詩壇以遊宦詩人為主而臺邑有志於參與科舉的士人開始與清據初期的內

地統治階級進行交流與結合發展出初期的詩歌創作

除了籍貫生平不詳的張師文內地宦遊來臺的人士有 8 人所擔任有關文教

方面的官職如教授教諭等有 4 人而任職知縣的宋永清與任職臺廈道的王

敏政後世則對其有「善察民情雅意文教」「待人仁厚」「百姓賴以全生」等

關心民情之評價作者為臺邑人士則有 9 人大都具有增生廩生拔貢等鄉紳

身份施世榜更有「樂善好施」「農民咸受其利」等佳評扮演著臺灣地方民

間勢力首領的角色由此推知以鄭烈婦為題的徵詩之舉實具有地方輿論意見

的性質

而林華昌〈節婦鄭氏詩〉「獨挈綱常萬古寒」(壹頁 361)林氏為清康熙

43 年調任臺灣府儒學教授孫襄〈節婦鄭氏詩〉「扶植綱常吾輩事新詩題徧

海東天」孫氏為清康熙 37 年授福安教諭後改任臺灣諸羅縣為教諭李欽文〈節

婦鄭氏詩〉「輕生重節植綱常」(貳頁 40)李氏曾任福建南靖訓導張士箱〈節

臺詩》稱其「待人仁厚尤加惠原住民嚴禁通事社商之剝削濫派遇歲荒歉極 力為民申請賑恤百姓賴以全生」第三首作者為臺灣府儒學教授林華昌康熙 43 年(1704)來臺第四首作者為臺灣縣儒學教諭陸登選康熙 43 年(1704)至康熙 47 年(1708)在臺任官第五首作者為鳳山縣學教諭吳周禎康熙 42 年(1703)來臺第六首作者為臺灣諸羅縣教諭孫襄第七首作者為臺灣人陳聖彪康熙 47 年(1708)的副貢《全臺詩》稱其「善文工詩」第八首作者為張師文清康熙年間人生平不詳第九首作者為守戎張駥清康熙 47 年(1708)來臺任臺灣水師協標左營守備第十首作者為桐城人孫日高第十一首為臺灣府治東安坊人李欽文《重修臺灣府志》稱其「廩生」而《全臺詩》稱其「清康熙 60 年(1721)歲貢生曾任福建南靖訓導能文工詩」第十二首作者為張纘緒《全臺詩》稱其「清康熙五十年(1711)臺灣貢生」《重修臺灣府志》稱其「廩生」第十三首作者為張士箱《全臺詩》稱其「清康熙四十一年(1702 年)東渡來臺落居鳳山次年入鳳山縣學後為臺灣府學生員補增生廩生迄雍正十年(1732)五十九歲時成為歲貢生」為科舉業而移居臺灣鳳山第十四首作者為鳳山縣人鄭應球《全臺詩》稱其「性情耿介崇尚氣節」在朱一貴事件時為逃避朱氏同黨招募「夜晚攜妻子遁逃」可知當時鄭氏政治傾向是站在清朝政府一方又稱「主掌縣書院教席長達十餘年有益地方文教甚多」可見著重於民間百姓教化培養文風第十五首作者為臺灣諸羅縣人鄭鳳庭《全臺詩》稱其為「清康熙年間廩生」第十六首作者為康熙年間臺灣增生鄭煥文生平不詳第十七首作者為臺灣縣人施世榜為康熙 36 年(1697)拔貢《全臺詩》稱其「樂善好施興築水圳農民咸受其利」第十八首詩作者為鳳山縣人李廷綱只知其為康熙年間人生平不詳以上為鄭烈婦詩歌相關作者下文引詩處對作者即不再進行介紹

224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婦鄭氏詩〉「 風謠傳海內千古尚相看」(壹頁 425)張氏於乾隆 2 年出任漳

州府學訓導王敏政〈節婦鄭氏詩〉「苦節高風重栢舟輶軒問俗首先求」(壹

頁 362)

王氏於康熙 43 年移分巡臺廈道前列作者皆以烈婦鄭月娘為主題著重於女

子實踐德行的價值足以為後世樹立以生命維護綱常倫理的典範如王敏政所言

「問俗」帶有濃厚的移風易俗的目的乾隆年間六十七〈弔五妃墓〉 島嶼最後

昭英烈頑廉懦立蠻婦貞」(貳頁 247)六十七於乾隆 9 年以戶科給事中奉命

巡視臺灣朱澐〈李節孝〉「聖朝傳採柏舟篇海外旌揚李母賢」(貳292)

朱氏於乾隆 12 年調任鳳山縣訓導秦定國〈五妃墓〉二首之二「海表觀風

題墓道陽秋有筆墨痕新祇緣千古綱常係豈獨傷心弔五人」(參頁 147)

同治朝林豪〈詠臺陽古蹟十二首五妃墓〉「何幸教化行閨門」(《臺灣詩鈔》

卷 5頁 106)將閨門的教化與五妃事蹟結合起來於是這個單一的歷史事件便被賦

予移風易俗實踐聖王政教的任務這作品也就隱含出政治教化的色彩

道光咸豐年間劉家謀〈海音詩〉一百首之九九「匆匆六甲光彤史況沐

皇風二百年」(伍頁 308)劉氏於道光 29 年調臺灣府學訓導劉氏自註的詩序

並言 「今入版圖將二百載矣列聖相承昭然禮法有不共被涵濡哉近周光邰明

經欲輯臺郡節烈勒成一編誠盛舉也」劉氏歌功頌揚清政府以為臺邑經兩百

年教化婦女貞節德行的培養成果斐然以統治階層的角度來考量兩位烈婦之行

為價值頗具政治意涵道光年間施瓊芳〈題全臺闡幽錄〉二首之二「寡鵠貞

鴛萃一編旌祠會錫九重天依然婦誥回鸞及能使夫名附驥傳彤管有人風繼

起碧霄終古月難圓誰言婉嬺煢煢質已握興頑立懦權」(伍頁 381)

第 2 首點明此書所收人物並足堪為天子旌表之節婦貞女女子能實踐婦德

同樣也能澤被家門為夫婿增光而書中足為後世楷模者其人生卻都是坎坷不

幸的7-8 句寫出書寫權力之本質原本這些女子是柔弱貞順的卻因此書而得以

傳世施氏曾銓選六部主事前述詩人則將貞節烈女之節操德行與政權教化結合

在一起政府的旌表立祠的表揚機制使女子的高貴品行不至淹沒不彰而女子

建立閨門的行為典範可以建立淳美善良的風俗但「興頑立懦權」則頗有思考

225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的空間此四字除了建立符合倫理綱常的行為準則外還要堅強百姓們的意志

在危難時能用最大的犧牲包括生命來維持理想的存在而這理想的內涵則

隱含著統治政權的延續與護衛

余英時分析漢代循吏在文化傳播中所扮演的角色與作用他將中國文化分為

大小傳統並解釋「大傳統或精英文化是屬於上層知識階級的而小傳統或通俗

文化則屬於沒有受過正式教育的一般人民」96而漢代循吏則扮演了文化傳播者的

角色之所以如此余氏指出因為循吏是親民之官「循吏」之名始於《史記》的〈循

吏列傳〉從此成為中國正史列傳的典型至《清史稿》依然沿用余氏更言

漢代的大傳統以儒教為主體而儒教的基地則在社會而不在朝廷因此循

吏在發揮『師』的功能時他事實上已離開了『吏』的崗位他所奉行的

不復是朝廷法令而是大傳統的中心教義由於中國的大傳統並非寄身於

有組織的宗教所以它的傳播的任務才落到了俗世人物的循吏的肩上漢

代大傳統的傳播者借用《周禮》的名詞可稱之為『師儒』循吏便是以

『師儒』的身份從事『教化』工作的97

而文本尚有擔任教諭提督學政訓導等教育行政工作之創作者清廷的中

央教育制度中央最高教育行政機關為國子監其下設有祭酒司業等教官總理

監務以及博士助教學正學錄等各級教員在地方教育行政上各省設提

督學道擔任地方教育的最高行政官員以負責學校事務政風及科舉等事務

雍正 4 年(1726)提督學道改稱提督學政在地方官學上設有府學政使府提調

府儒學教授州學正縣儒學教諭府州縣下設立縣訓導以掌管地方教育事

務98

而臺灣清據初期隸屬於福建省由福建提督學道統理教育事務但因臺灣海

外孤島路途遙遠改由分巡台廈兵備道兼理學政康熙 23 年(1684)改由臺廈兵

備道兼任朱一貴事變後改由巡臺御史負責至雍正 5 年(1727)改為巡臺漢御史

96 余英時〈中國古代死後世界觀的演變〉載於《中國思想傳統的現代詮釋》臺北聯經出版社1993頁 168 97 余英時〈中國古代死後世界觀的演變〉載於《中國思想傳統的現代詮釋》臺北聯經出版社1993頁 198 98 參見種村保三郎《臺灣小史》臺北武陵1991山崎繁樹《1600-1930 臺灣史》臺北武陵1995連橫《臺灣通史》臺北幼獅1977

226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管理乾隆 17 年(1752)則改由巡臺臺灣道兼任光緒元年(1875)改由福建巡撫兼管

光緒 13 年(1887)設臺灣省後由臺灣巡府兼任掌管臺灣教育事務知縣負責地方

教育事務由此可知臺灣學政與官政相結合之特質99

而關於教育行政的最高指導原則順治 9 年(1652)頒六諭計為「1孝順父

母2尊敬長上3和睦鄉里孝訓子孫5各安生理6莫作非為」100

姜添輝以為「由其內容可窺見其重心在於強調傳統文化的倫常思想以及安本分

的觀點並藉由這些觀點的灌輸以達社會安定的目標」101康熙 9 年(1670)頒佈聖

諭廣訓十六條計有

1敦孝悌以重人倫2篤宗教以昭雍睦3和鄉黨以息爭訟4

重農桑以足衣食5尚節儉宜惜財用6隆學校以端士習7黜

異端以崇正義8講法律以儆愚頑9明禮讓以厚風俗10務

本業以定民志11訓子弟以禁非為12息誣告以全善良13

完錢糧(租稅)以省催科(裁判)14戒匿逃以免株連15聯保申

以弭盜賊16解仇忿以重身命等102

除了順治朝所強調的倫常價值觀外並將關注範圍擴大到文化習俗以及社

會規範等層面可以窺見清廷教育行政的最終目標是欲藉由教化途徑以安定社

會光緒 29 年(1903)張百熙等在〈奏定學堂章程〉中提出「至於立學宗旨勿論

何等學堂均以忠孝為本以中國經學為基礎俾學生心術依歸為正」103以至於

光緒 32 年 5 月 2 日清廷公佈的欽定學堂章程第一類是忠君尊孔第二類是尚

公尚武尚實可知清代由內地派遣至臺灣的教育官員實肩負思想教化之重

責大任其主要之任務為導正並建構臺邑人民正確之政治立場與政治意識創作

者日夜身處其氛圍中將其投射於其所創作之主題詩歌中似為合理之解釋

顧炎武論「秦紀會稽山刻石」指出「然則秦之任刑雖過而其坊民正俗之意

99 參見盛清沂王詩琅高樹潘《臺灣史》臺北眾文1988 年種村保三郎《臺灣小史》(臺

北武陵1991)邱奕松《嘉義縣志教育志》嘉義嘉義縣政府1991連橫《臺灣通史》

臺北幼獅1977 等 100 宋鼎宗等《全臺首學資料彙編》頁 61臺南臺南市立文化中心1997 101 姜添輝〈教育社會學觀點的清朝時期臺灣官方儒學的發展與特性〉《臺南師院學報》第 34 期

2001頁 292 102 種村保三郎《臺灣小史》臺北武陵1991頁 151 103 雷國鼎《教育概論》上冊臺北教育文物1976頁 80

227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固為始異于三王也」(《日知錄》卷十七)則中國自秦始皇起便有統治階級提倡禮

教以矯正民間各地不良風俗的政治措施文本創作群共 69 人共有 20 位具有從內

地遊宦臺邑的背景其中官職包括擔任臺邑各地教諭知縣巡臺御史提督學

政訓導等居多而臺邑文人亦具鄉紳背景文本中反覆出現蘊含政治意涵與宣

揚文教的意識

伍對內地與臺邑的指稱反映中央政權與地方邊陲的對峙

清代臺灣貞節烈女詩中出現以內地為中心以臺邑為邊緣之論調例如康

熙朝江日昇〈贊寧靖王朱術桂與五妃殉節二絕〉二首之一「天地乾坤無可寄

飄然海國全其身」(貳頁 28)臺廈道王敏政〈節婦鄭氏詩〉「鬚眉長樂嗤青

史巾幗共姜壯海洲」(壹頁 362)此詩為康熙年間王氏應徵詩之會為鄭治時期

禮官鄭斌女為寫的作品第 4 句稱鄭斌女事跡足以為「海洲」壯事氣勢壯盛

其臺地為「海洲」意指海外神洲顯現出以內地為世界中心點而以臺邑為邊

垂的論點

諸羅諭孫襄〈節婦鄭氏詩〉「扶植綱常吾輩事新詩題徧海東天」(壹頁

367)此詩亦為應徵詩之舉最後一句「新詩題徧海東天」臺邑與內地一水之隔

又處內地東方稱「海東天」可說是其地理位置的說明范咸〈弔五妃墓十二絕

句〉十二首之五「可憐椎髻文身地」(貳頁 258)其它相關文本有以鄭氏王朝禮

官鄭斌女為題之作品

康熙 13 年內地爆發三藩之亂鄭經趁機響應出兵同時將明朝續順公沈瑞接

到臺灣並以禮官鄭斌之女許配之鄭經將明朝王公遷往臺灣並幫助其建立家

庭除了昭示臺灣鄭氏為延續明朝皇權的正統地位外也為了隴絡人心凝聚在

臺灣的明室力量可以說沈鄭兩氏的聯婚是帶有強烈的政治色彩這段婚姻幾年

後卻遭到重大的打擊鄭經去世後鄭克塽繼位親信馮錫范攬權內部局勢日

益混亂身為流亡王公的沈瑞被誤認為身懷鉅資並因此招禍被馮錫范以反間

228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謀逆案件遷連104

父子被殺家屬被囚當沈瑞一家受禍時禮官鄭斌向鄭克塽求情為女兒

開脫並得到首肯就在鄭家父母將女兒救出虎口後得知詳情的鄭女卻毅然決

然決心與丈夫共赴家難並在處理完殉死家人的後事後從容自縊殉夫這件事

在當時引起很大的迴響不論身份貴賤聽聞此事的人都為此感動流淚康熙 23

年清朝佔據臺灣後總督姚啟聖並奏請封誥鄭氏「一品夫人」都統張夢吉並差人

將沈氏一門受難的棺柩送返京安葬105

咸豐朝陳維英〈一品夫人〉(鄭斌女 沈瑞妻)四首之四「鸞章一旦下東都

油壁香車離海隅」(伍頁 182)史載清據臺灣後將沈瑞遺體移葬內地想必鄭

女也隨之移葬故有「油壁香車離海隅」之說而以海邊一角指臺地將其邊緣

化之地理觀可知劉家謀〈謁五妃墓〉二首之一「那知瘴海千重外尚有紅顏

識報恩」(伍頁 319)再如道光年間施瓊芳〈題全臺闡幽錄〉二首之一「海濱

鄒魯風堪采軒使曾勞女史詢」(伍頁 381)施氏為《全臺闡幽錄》題詩書中

多錄臺地節烈女性有為清代臺灣女性寫史的目的詩中稱「海濱」以內地為中

心以臺邑為邊地的意向明顯

王凱泰《臺灣雜詠續詠》十二首之五「故王一去五妃陪海外黃沙賸

幾堆」(《臺灣雜詠合刻續詠十二首》頁 50)同治朝林豪〈五妃墓〉「海角年

年長相守」(《臺灣詩鈔》卷 5頁 93)熊佐虞〈五妃墓限支韻〉「黃土荒題海上

碑」(《臺灣詩鈔》卷 5頁 93)以及光緒朝唐景崧〈五妃墓限支韻〉「海上鵑啼

悲玉帶」 (《臺灣詩乘》卷 5頁 209)周長庚〈拜五妃墓〉「頸血不膏中土鐵

墓門長咽落潮聲」(《臺灣詩乘》卷 5頁 214)

周長庚(1847~1888)號辛仲又號莘仲福建侯官人光緒 10 年(1884)由建陽教

諭調署彰化教諭光緒 14 年發生施九緞以索焚丈單為名的圍城之變周氏因為民

104 蔣師轍《臺游日記》卷 1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7臺灣文獻叢刊第 6 種頁 30記載「康熙二十一年福建總督姚啟聖用間諜陰散其黨約偽賓客司傅為霖內應事洩為霖遇害」丁曰健輯《治臺必告錄》卷 1頁 77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9臺灣文獻叢刊第 17 種記載「行人傅為霖密約十三鎮同日發難事泄錫範並搆陷續順公沈瑞而有其貲人心益失國軒居臺而被刺者再皆姚啟聖所使也 105 事詳見江日昇《臺灣外記》卷 9臺灣文獻叢刊第 60 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

229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請命受誣以致「一官拋擲落拓終身」彰化人士「頌公之德而不衰」周氏

讚揚五妃之死為「頸血不膏中土鐵」以清朝鐵蹄為「中土鐵」相對而言臺邑

為世外之地可知而另一方面五妃成為臺邑歷史人物而非中土人物的意涵就更

為明顯了

本節所述及這 11 位作者中王敏政為康熙朝內地旗人孫襄為康熙朝內地人

陳維英為咸豐朝臺地人施瓊芳為道光朝臺灣縣治人林豪活動於同治朝左右金

門人周長庚為光緒朝內地人熊佐虞光緒朝內地人唐景崧光緒朝內地人生

存年代分佈清朝早中晚各期籍貫有大陸內地也有臺地人士由此推測以邊

陲之姿態而與內地中央相對似乎是清代士人普遍之觀點

黃國昌以為「中國意識」可以分析成六種互相關聯的觀念他舉出的第二種

觀念就是「『世界中心』的地理『中國意識』」「中國人把自己居住的地方視為

世界的中心而以其它地方都是世界的邊疆」106 莊勝全在以康熙朝四位內地親

歷者的觀察內容研究得出「遂使以中國本土為中心的世界觀得以大行其道中國

的文化邏輯逐步套用在對台灣的印象上」107

李國祈在對清代臺灣政治發展史的研究提出「臺灣自康熙時期歸入清帝國

版圖後雍正以降清廷所推行的政策則為使其內地化其目的在使臺灣變成

中國本部各省的一部份108」李氏為所謂的「內地化」乃中國中央政權及傳統典章

制度在臺灣這個邊疆地區的普及與擴張的過程「內地化」就是在政治上「中國

化」在文化上「儒家化」109並以為「大體而言及十九世紀其(臺灣)西部已

開發地區內地化幾已完成」然而我們參照前列詩人之作品即便在李氏所認

定已「內地化」的時期不論其為內地文人或臺邑文人其詩作中乃反映出臺邑

的邊陲位置亦即臺邑被歸為中國一省後其地理位置的觀念仍屬於遠離核心

的邊陲

106 黃國昌《『中國意識』與『臺灣意識』》臺北五南1995頁 12 107 莊勝全〈清康熙朝臺灣印象的轉變以四位親歷者的觀察為例〉《臺灣風物》第 56 卷第 3期2003 年頁 32 108 李國祈〈清季臺灣的政治近代化開山撫番與建省(1875-1894)〉《中華文化復興月刊》第 8卷第 12 期1975 年頁 5 109 李國祈〈清代臺灣社會的轉型〉《中華學報》第 5 卷第 3 期1978 年頁 148

230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然而我們以為文本中雖有臺邑居邊陲之政治意識然其以臺邑貞孝節烈女子

為主題仍是「在地認同」之詩學實踐其雖大量融合中國傳統詩學文化的意涵

與典故然最終目的之一仍是構築臺邑貞節歷史故我們認為其「臺邑邊陲化」

之特質可以引用鄭志明教授的說法加以解釋「所謂自在性格是指文章主體可

以從容地與外來文化相結合以開放的心靈來解消各種衝突情境讓主體文化無

處而不自在承認其邊陲的角色就是要解消邊陲的悲情心態不必向世界的核

心靠攏也不必向中國的核心靠攏脫離了核心的意識宰制自安於邊陲不是

偏安的心態而是無所求於核心以主體的自主性來迎接來自核心的各種挑戰110」

雖然鄭教授所提的是臺灣儒學發展的問題但從文本中看來不論是內地詩

人或本土詩人在接觸到臺邑本地題材時或多或少都會進行內地化與本土化的衝

突與融合而作品最終的主體性還是會回歸於創作場域之在地認同例如陳昭瑛

在〈論台灣的本土化運動〉一文中指出早期的「台灣意識」並未與「中國意識」

衝突甚至是重疊在一起有著相互定義的關係「由於臺灣人是以中國為父母

之國台灣意識自然也以中國意識為起源中國文化漢民族的特有生活方式在

台灣的樣貌是形成『中國式台灣意識』的文化基礎」111而由上文可知所謂「中

國式台灣意識」其地理觀念乃以中國為世界之中心而臺灣為邊陲之地

由於本節文本的作者群有 3 位清代中期的臺邑人所以我們可以推論最遲

在清咸豐道光年間臺邑詩人的地域意識其實已被完整教化出「中國意識」了

而 8 位內地詩人的作品中反覆以「海角」「海國」「海上」的空間述語強調臺

邑相對於核心的「邊陲」地位不斷灌輸與強調台地附屬內地的地理概念即統

治階級的角色為清朝政府

陸小結

縱觀上述所論文本創作活動實有許多政治元素清代考據學風盛行余英

時所言多學為識之學風由內地傳入臺灣專注於客觀知識從詩歌形式發展為

110 鄭志明〈臺灣儒學本土化的發展方向〉載於《第二屆臺灣儒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臺南成功大學中文系1999頁 655-679 111 參見陳昭英《臺灣文學與本土化運動》臺北正中書局1998頁 101-181

231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詩文融合詩序詩註比例增加且內容多為客觀現實事件的敘述可知其對外

在世界的關注而文本創作群的遊宦背景使其關注於教化與移風易俗前述余

英時對中國循吏之分析與清朝《通典》對知縣之職責描述可為舉證而作者若

無官員身份則為臺邑地方儒學鄉紳或與地方官府關係良好或掌地方書院

負有教育子弟之責任而文本所題詠之主題部份具官宦背景或受禍於政治事

件兵亂政治勢力等直接間接造成主題事件的發生

而大部分主角皆與朝廷旌表官修方志等政治活動相關聯而在文本中的象

徵隱喻中女子貞節類同於清政權女子抵抗外來力量的侵略象徵捍衛主權的

存在宣示清朝統治之正當性與合法性而臺邑邊緣言論則反映中國文化融入

臺灣社會整個內化過程的完成清代臺邑文人已接受臺灣為中國領地之一部份

王建曾以今文《尚書》為文本論析西周王朝政治意識中的合法性理念112其得出

的結論有「國家政治疆域的傳承與統一意識」「政治統治權威的合法傳承」「批

判和推翻暴君暴政統治的變革意識」等

雖然尚書是官方性質的文書有別於文本之私人創作但兩相比較可以觀

察出兩者相似處如本文所提出之「五妃詩墳墓之意象反映明政權走向滅亡與結

束」「民變烈女的歌頌反映創作群對清廷統治權的支持與肯定」則與李文所提「政

治統治權威的合法傳承」何其類似而「對內地與臺邑的指稱反映中央政權與地

方邊陲的對峙」則除了如王健所言之「國家政治疆域的傳承與統一意識」「中華

文明hellip即使某個王朝滅亡了後繼的王朝以其合法繼承者的身份完全承襲前朝

的政治遺產完成統一拓展天下疆域的合法政治使命」113因為本文創作群特定

之時空背景深一層反映出所謂天下疆域「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

非王臣」實隱藏著中央與邊疆之對峙114而本文前述所言之三種群體意識實為「漢

文化移植臺邑」政治操作的基礎而我們亦可解析創作群如何合理化清廷統治臺

灣的政治權力

112 王健〈論西周王朝政治意識中的合法性理念mdashmdash以今文《尚書》為中心〉《江海學刊》第 6 期

2003 年 113 同前註頁 141 114 中國商周時代還未出現中國與四夷對應的指稱一直要到「自東周以來才以南蠻北狄東

夷西羌相對而言為言」參考于省吾《釋中國》王元化主編《釋中國》第 3 卷上海文藝出版社

1998頁 1517

232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引用書目

一傳統文獻

丁紹儀《東瀛識略》臺北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7臺灣文獻叢刊第 2 種

王必昌《重修臺灣縣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臺灣文獻叢刊第 113

江日昇《臺灣外記》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臺灣文獻叢刊第 60 種

朱仕玠《小琉球漫誌》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6 臺灣文獻叢刊第 3 種

周元文《重修臺灣府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臺灣文獻叢刊第 66

林焜煌纂《金門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臺灣文獻叢刊第 80 種

陳文達《鳳山縣志》臺北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臺灣文獻叢刊第 124 種

《清一統志臺灣府》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臺灣文獻叢刊第 68

陳壽祺《福建通志臺灣府》臺北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臺灣文獻叢刊 84

許南英《窺園留草》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2臺灣文獻叢刊第 147 種

連 橫《臺灣詩乘》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臺灣文獻叢刊第 64 種

《欽定平定臺灣紀略》臺北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臺灣文獻叢刊

第 102 種

《碑傳選集》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6臺灣文獻叢刊第 220 種

《臺灣通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2臺灣文獻叢刊第 130 種

蔣師轍《臺游日記》臺北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7臺灣文獻叢刊第 6 種

盧德嘉《鳳山縣采訪冊》臺北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 臺灣文獻叢刊第

73 種

二近人論著

王俊勝 2001《清代臺灣鳳山縣詩歌研究》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全臺詩編輯小組 2004 《全臺詩》(1~5 冊)臺南國家臺灣文學館

233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234

江寶釵 1999 《臺灣古典詩面面觀》臺北巨流

余英時 1993 《中國思想傳統的現代詮釋》臺北聯經出版社

洪順隆 1998 《抒情與敘事》臺北黎明文化

許麗芳 2007 《章回小說的歷史書寫與想像以三國演義與水滸傳的敘事為例》臺

北秀威資訊科技

許玉青 2004 《清代臺灣古典詩之地理書寫研究》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硏究所

碩士論文

許東海 2003 《女性帝王神仙先秦兩漢辭賦及其文化身影》臺北里仁書局

畢恆達 2001 《空間就是權力》臺灣心靈工坊

陳昭英 1998 《台灣文學與本土化運動》台北正中書局

張孟珠 2002 《清代貞節的實踐及其困境》國立中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葉嘉瑩 2000 《清詞散論》台北桂冠

葉嘉瑩 2000 《漢魏六朝詩講錄》台北桂冠

黃國昌 1995 《『中國意識』與『臺灣意識』》臺北五南

楊積慶箋校 1980 《吳嘉紀詩箋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歐麗娟 2000 《唐詩的樂園意識》臺北里仁

鮑家麟編 1992 《中國婦女史論集》臺北稻香出版社

  • 文本有以明皇室在臺殉節之五妃為題的作品五妃本事參見江日昇《臺灣外記˙弁言》丁紹儀《東瀛識略》等皆有記載江日昇站在清朝統治者的立場對鄭氏王朝一直視之為謀逆亂臣但對殉國而死的寧靖王則抱著頌揚的態度而追隨寧靖王殉死的五妃則稱讚其為「且五姬慷慨輕生氣勝男子而臺灣之山川草木能不因此而增光乎」可知五妃殉節之歷史地位與道德價值在清康熙年間即已確定
  • (《雲林縣採訪冊˙藝文》頁206)
Page 34: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ir.lib.ksu.edu.tw/bitstream/987654321/13221/2/21%D... ·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 曾玉惠 ∗ 摘要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肆貞節烈婦的書寫反映漢文化移植臺邑的認同

中國大約在西漢末期儒家學說完成統一折衷諸子學說的目標墊定其在

漢朝學政界的絕對獨尊的權威地位而轉而以經學的形式面世成為後世中國

思想的主流87由於思想上的獨尊儒術漢以後的統治王朝也都以儒家經典為國家

教養人材的基礎因此後世士人的思想不免有儒家學說之色彩在不同程度上成

為儒家的信徒而儒學中所具備的現世務實群體的特質以及「內聖外王」

的人生實踐理想使得士人的眼光始終注視著百姓之福址關心人民的生計而

「風俗淳美」便是理想現世世界的基礎《詩經大序》「美教化移風俗」

《禮記樂記》「移風易俗莫善於樂」《荀子王制篇》「美風俗」《辭

海》也對風俗提出解釋「多數人之精神的一致表現歷時久遠型為定式足以

拘束個人之行為支配實際生活者也」88

而《漢書地理志》則進一步將風俗與聖王德政結合在一起以為百姓有五

常之性因為各地之自然環境與個人秉性氣質的差異因此各地的風俗便會隨自

然地理與人文背景的不同而有差異與此同時風俗又跟聖王的王教相關聯是

聖明君主展現教化的場域故云

凡民含五常之性而其剛柔緩急音聲不同繫水土之風氣故謂之風

好惡取捨動靜亡常隨君上之情欲故謂之俗孔子曰『移風易俗莫

過於樂』言聖王在上統理人倫必移其而易其末此混同天下一之中

和然後王教成也89

而由聖王至士大夫至百姓階級社會的層層影響傳播發展出中國傳統文化

中所謂由上而下風行草偃式的思考邏輯最典型的是杜甫「致君堯舜上再使

風俗淳」所展現的邏輯演繹而要如何由上而下這牽涉到前文所說的中國文化

特質中「內在超越」的要求因此王教在移風易俗的政策理念上主要乃是以『統

理人倫』為根本核心對淳美風俗的追求就會從最根本的人倫秩序的建立與維

87 劉靜貞〈劉向《列女傳》的性別意識〉《東吳歷史學報》第 5 期1999 年 3 月頁 3「儒家學說真正浸透漢朝的學政界確立經學的絕對權威其實已是元帝至王莽之世也就是到了前漢的最後五十年間原為諸子之一的儒家才完成其統一折衷諸子思想的目標而以經學的形式展現」 88 修訂本《辭海》下冊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41頁 3199 89 《漢書地理志》臺北鼎文書局1983頁 1640

222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持著手詩人作品中反覆出現的教化百姓移風易俗的追求往往伴隨著現實事

件中倫常綱紀的成立與破壞一起出現並成為一種執著的詠歎匯流入中國詩歌

的傳統文化90

烈婦鄭月娘生平首見周元文編纂之《重修臺灣府志》91傳文後更附有〈徵詩

小引〉一文並附上鳳山縣令宋永清等 18 位文人之徵詩作品康熙 47 年鳳山縣令

宋永清倡議當時臺灣官紳以鄭女為題進行創作由方志附有引文與詩歌原文可

見當是轟動地方之風雅盛事92《全臺詩》稱宋氏為「善察民情雅意文教頗有

宦績」(全臺詩全臺詩智慧型資料庫)既雅意文教則此次徵詩不免寓有教化

功能

《重修臺灣府志》所載〈徵詩小引〉記錄當時風雅的徵詩之舉93並註明主

要的目的是為了「青史不遺願徵詩而表著海天生色」可見徵詩活動除了是詩

人消遣怡情之舉也寄寓著希望能留下可供後人學習景仰的婦女典範書寫地方

史實的意圖謝貴文以為「可見發起人宋永清深受當時官員與文士的肯定與愛戴

他亦透過此徵詩活動提倡文風獎勵貞節達到以文學教化風俗的目的」94然此

徵詩之會透露出兩項訊息即文本之教化目的以及此會之後以鄭月娘為題之

詩作消聲匿跡可見文本題詠之對象若為平民百姓相較於前文陳永華女及鄭斌

女兩位烈婦可知其受到關注及賦予的意涵會隨之減少

《重修臺灣府志人物志》總共收錄了 18 首詩作95此徵詩之舉是康熙 47 年

90 歐麗娟《唐詩的樂園意識》臺北里仁2000頁 90「王教在移風易俗的成就上主要乃是

以『統理人倫』為根本核心因此對風俗的探討也就不外乎種種人與人之間的對應關係以及由

此衍生的社會秩序與人性特質的範疇」「標示出社會群體的生活感受與心靈狀態的一般趨向而

人人切身相關的行為依據和心靈歸屬的問題也包含在其中」 91 周元文《重修臺灣府志》卷 8〈人物志貞節〉臺灣文獻叢刊第 66 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頁 272後亦附有〈徵詩小引〉與諸詩原文為「鄭氏月娘者泉之南安石井人也年十九歸儒士王曾儒家曾儒食貧志學 甫閱年以病卒翁以貧故欲即葬月娘跪泣告乞得暫停眾謂夫死不忍恝 然常情也越數日語其翁願死從夫葬翁駭然囑鄰媼勸止月娘曰『吾當夫病劇時即以死許之義不可移』比後提防稍疏投繯而逝邑侯宋公嘉 其節通聞上憲獲褒獎焉侯親祭其墳額其廬曰『百年今日』蓋侯挽詩 有『百年今日乾坤老』之句也合葬依仁里內園路西」 92 徵詩之舉發生時間點為何學者以參與者之到卸任時間推斷以為康熙 47 年為確詳見王俊勝《清代臺灣鳳山縣詩歌研究》文化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2002頁 118-119 93 周元文《重修臺灣府志》卷 8〈人物志貞節〉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頁 272 94 謝貴文〈清代鳳山知縣宋永清的政績〉《高市文獻》第 18 卷第 1 期2005 年 3 月頁 38 95 第一首的作者為鳳山知縣宋永清康熙 43 年(1704)來臺任官《全臺詩》稱其「善察民情雅意文教頗有宦績工詩」第二首為臺廈道王敏政康熙 43 年(1704)至康熙 49 年(1710)來臺任官《全

223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發生距離康熙 23 年清朝平臺臺灣納入清朝版圖已有二十餘年南部的經營如

諸羅縣城衙署文廟學校皆有初步規模宦遊人士創作詩歌的風氣推動了

臺地的文風而諸詩於方志上排列的順序大概以官位高低來決定先後故內地

詩人作品排在前面而臺邑詩人作品排在後面這樣的情形呼應了前文所言臺灣

早期詩壇以遊宦詩人為主而臺邑有志於參與科舉的士人開始與清據初期的內

地統治階級進行交流與結合發展出初期的詩歌創作

除了籍貫生平不詳的張師文內地宦遊來臺的人士有 8 人所擔任有關文教

方面的官職如教授教諭等有 4 人而任職知縣的宋永清與任職臺廈道的王

敏政後世則對其有「善察民情雅意文教」「待人仁厚」「百姓賴以全生」等

關心民情之評價作者為臺邑人士則有 9 人大都具有增生廩生拔貢等鄉紳

身份施世榜更有「樂善好施」「農民咸受其利」等佳評扮演著臺灣地方民

間勢力首領的角色由此推知以鄭烈婦為題的徵詩之舉實具有地方輿論意見

的性質

而林華昌〈節婦鄭氏詩〉「獨挈綱常萬古寒」(壹頁 361)林氏為清康熙

43 年調任臺灣府儒學教授孫襄〈節婦鄭氏詩〉「扶植綱常吾輩事新詩題徧

海東天」孫氏為清康熙 37 年授福安教諭後改任臺灣諸羅縣為教諭李欽文〈節

婦鄭氏詩〉「輕生重節植綱常」(貳頁 40)李氏曾任福建南靖訓導張士箱〈節

臺詩》稱其「待人仁厚尤加惠原住民嚴禁通事社商之剝削濫派遇歲荒歉極 力為民申請賑恤百姓賴以全生」第三首作者為臺灣府儒學教授林華昌康熙 43 年(1704)來臺第四首作者為臺灣縣儒學教諭陸登選康熙 43 年(1704)至康熙 47 年(1708)在臺任官第五首作者為鳳山縣學教諭吳周禎康熙 42 年(1703)來臺第六首作者為臺灣諸羅縣教諭孫襄第七首作者為臺灣人陳聖彪康熙 47 年(1708)的副貢《全臺詩》稱其「善文工詩」第八首作者為張師文清康熙年間人生平不詳第九首作者為守戎張駥清康熙 47 年(1708)來臺任臺灣水師協標左營守備第十首作者為桐城人孫日高第十一首為臺灣府治東安坊人李欽文《重修臺灣府志》稱其「廩生」而《全臺詩》稱其「清康熙 60 年(1721)歲貢生曾任福建南靖訓導能文工詩」第十二首作者為張纘緒《全臺詩》稱其「清康熙五十年(1711)臺灣貢生」《重修臺灣府志》稱其「廩生」第十三首作者為張士箱《全臺詩》稱其「清康熙四十一年(1702 年)東渡來臺落居鳳山次年入鳳山縣學後為臺灣府學生員補增生廩生迄雍正十年(1732)五十九歲時成為歲貢生」為科舉業而移居臺灣鳳山第十四首作者為鳳山縣人鄭應球《全臺詩》稱其「性情耿介崇尚氣節」在朱一貴事件時為逃避朱氏同黨招募「夜晚攜妻子遁逃」可知當時鄭氏政治傾向是站在清朝政府一方又稱「主掌縣書院教席長達十餘年有益地方文教甚多」可見著重於民間百姓教化培養文風第十五首作者為臺灣諸羅縣人鄭鳳庭《全臺詩》稱其為「清康熙年間廩生」第十六首作者為康熙年間臺灣增生鄭煥文生平不詳第十七首作者為臺灣縣人施世榜為康熙 36 年(1697)拔貢《全臺詩》稱其「樂善好施興築水圳農民咸受其利」第十八首詩作者為鳳山縣人李廷綱只知其為康熙年間人生平不詳以上為鄭烈婦詩歌相關作者下文引詩處對作者即不再進行介紹

224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婦鄭氏詩〉「 風謠傳海內千古尚相看」(壹頁 425)張氏於乾隆 2 年出任漳

州府學訓導王敏政〈節婦鄭氏詩〉「苦節高風重栢舟輶軒問俗首先求」(壹

頁 362)

王氏於康熙 43 年移分巡臺廈道前列作者皆以烈婦鄭月娘為主題著重於女

子實踐德行的價值足以為後世樹立以生命維護綱常倫理的典範如王敏政所言

「問俗」帶有濃厚的移風易俗的目的乾隆年間六十七〈弔五妃墓〉 島嶼最後

昭英烈頑廉懦立蠻婦貞」(貳頁 247)六十七於乾隆 9 年以戶科給事中奉命

巡視臺灣朱澐〈李節孝〉「聖朝傳採柏舟篇海外旌揚李母賢」(貳292)

朱氏於乾隆 12 年調任鳳山縣訓導秦定國〈五妃墓〉二首之二「海表觀風

題墓道陽秋有筆墨痕新祇緣千古綱常係豈獨傷心弔五人」(參頁 147)

同治朝林豪〈詠臺陽古蹟十二首五妃墓〉「何幸教化行閨門」(《臺灣詩鈔》

卷 5頁 106)將閨門的教化與五妃事蹟結合起來於是這個單一的歷史事件便被賦

予移風易俗實踐聖王政教的任務這作品也就隱含出政治教化的色彩

道光咸豐年間劉家謀〈海音詩〉一百首之九九「匆匆六甲光彤史況沐

皇風二百年」(伍頁 308)劉氏於道光 29 年調臺灣府學訓導劉氏自註的詩序

並言 「今入版圖將二百載矣列聖相承昭然禮法有不共被涵濡哉近周光邰明

經欲輯臺郡節烈勒成一編誠盛舉也」劉氏歌功頌揚清政府以為臺邑經兩百

年教化婦女貞節德行的培養成果斐然以統治階層的角度來考量兩位烈婦之行

為價值頗具政治意涵道光年間施瓊芳〈題全臺闡幽錄〉二首之二「寡鵠貞

鴛萃一編旌祠會錫九重天依然婦誥回鸞及能使夫名附驥傳彤管有人風繼

起碧霄終古月難圓誰言婉嬺煢煢質已握興頑立懦權」(伍頁 381)

第 2 首點明此書所收人物並足堪為天子旌表之節婦貞女女子能實踐婦德

同樣也能澤被家門為夫婿增光而書中足為後世楷模者其人生卻都是坎坷不

幸的7-8 句寫出書寫權力之本質原本這些女子是柔弱貞順的卻因此書而得以

傳世施氏曾銓選六部主事前述詩人則將貞節烈女之節操德行與政權教化結合

在一起政府的旌表立祠的表揚機制使女子的高貴品行不至淹沒不彰而女子

建立閨門的行為典範可以建立淳美善良的風俗但「興頑立懦權」則頗有思考

225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的空間此四字除了建立符合倫理綱常的行為準則外還要堅強百姓們的意志

在危難時能用最大的犧牲包括生命來維持理想的存在而這理想的內涵則

隱含著統治政權的延續與護衛

余英時分析漢代循吏在文化傳播中所扮演的角色與作用他將中國文化分為

大小傳統並解釋「大傳統或精英文化是屬於上層知識階級的而小傳統或通俗

文化則屬於沒有受過正式教育的一般人民」96而漢代循吏則扮演了文化傳播者的

角色之所以如此余氏指出因為循吏是親民之官「循吏」之名始於《史記》的〈循

吏列傳〉從此成為中國正史列傳的典型至《清史稿》依然沿用余氏更言

漢代的大傳統以儒教為主體而儒教的基地則在社會而不在朝廷因此循

吏在發揮『師』的功能時他事實上已離開了『吏』的崗位他所奉行的

不復是朝廷法令而是大傳統的中心教義由於中國的大傳統並非寄身於

有組織的宗教所以它的傳播的任務才落到了俗世人物的循吏的肩上漢

代大傳統的傳播者借用《周禮》的名詞可稱之為『師儒』循吏便是以

『師儒』的身份從事『教化』工作的97

而文本尚有擔任教諭提督學政訓導等教育行政工作之創作者清廷的中

央教育制度中央最高教育行政機關為國子監其下設有祭酒司業等教官總理

監務以及博士助教學正學錄等各級教員在地方教育行政上各省設提

督學道擔任地方教育的最高行政官員以負責學校事務政風及科舉等事務

雍正 4 年(1726)提督學道改稱提督學政在地方官學上設有府學政使府提調

府儒學教授州學正縣儒學教諭府州縣下設立縣訓導以掌管地方教育事

務98

而臺灣清據初期隸屬於福建省由福建提督學道統理教育事務但因臺灣海

外孤島路途遙遠改由分巡台廈兵備道兼理學政康熙 23 年(1684)改由臺廈兵

備道兼任朱一貴事變後改由巡臺御史負責至雍正 5 年(1727)改為巡臺漢御史

96 余英時〈中國古代死後世界觀的演變〉載於《中國思想傳統的現代詮釋》臺北聯經出版社1993頁 168 97 余英時〈中國古代死後世界觀的演變〉載於《中國思想傳統的現代詮釋》臺北聯經出版社1993頁 198 98 參見種村保三郎《臺灣小史》臺北武陵1991山崎繁樹《1600-1930 臺灣史》臺北武陵1995連橫《臺灣通史》臺北幼獅1977

226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管理乾隆 17 年(1752)則改由巡臺臺灣道兼任光緒元年(1875)改由福建巡撫兼管

光緒 13 年(1887)設臺灣省後由臺灣巡府兼任掌管臺灣教育事務知縣負責地方

教育事務由此可知臺灣學政與官政相結合之特質99

而關於教育行政的最高指導原則順治 9 年(1652)頒六諭計為「1孝順父

母2尊敬長上3和睦鄉里孝訓子孫5各安生理6莫作非為」100

姜添輝以為「由其內容可窺見其重心在於強調傳統文化的倫常思想以及安本分

的觀點並藉由這些觀點的灌輸以達社會安定的目標」101康熙 9 年(1670)頒佈聖

諭廣訓十六條計有

1敦孝悌以重人倫2篤宗教以昭雍睦3和鄉黨以息爭訟4

重農桑以足衣食5尚節儉宜惜財用6隆學校以端士習7黜

異端以崇正義8講法律以儆愚頑9明禮讓以厚風俗10務

本業以定民志11訓子弟以禁非為12息誣告以全善良13

完錢糧(租稅)以省催科(裁判)14戒匿逃以免株連15聯保申

以弭盜賊16解仇忿以重身命等102

除了順治朝所強調的倫常價值觀外並將關注範圍擴大到文化習俗以及社

會規範等層面可以窺見清廷教育行政的最終目標是欲藉由教化途徑以安定社

會光緒 29 年(1903)張百熙等在〈奏定學堂章程〉中提出「至於立學宗旨勿論

何等學堂均以忠孝為本以中國經學為基礎俾學生心術依歸為正」103以至於

光緒 32 年 5 月 2 日清廷公佈的欽定學堂章程第一類是忠君尊孔第二類是尚

公尚武尚實可知清代由內地派遣至臺灣的教育官員實肩負思想教化之重

責大任其主要之任務為導正並建構臺邑人民正確之政治立場與政治意識創作

者日夜身處其氛圍中將其投射於其所創作之主題詩歌中似為合理之解釋

顧炎武論「秦紀會稽山刻石」指出「然則秦之任刑雖過而其坊民正俗之意

99 參見盛清沂王詩琅高樹潘《臺灣史》臺北眾文1988 年種村保三郎《臺灣小史》(臺

北武陵1991)邱奕松《嘉義縣志教育志》嘉義嘉義縣政府1991連橫《臺灣通史》

臺北幼獅1977 等 100 宋鼎宗等《全臺首學資料彙編》頁 61臺南臺南市立文化中心1997 101 姜添輝〈教育社會學觀點的清朝時期臺灣官方儒學的發展與特性〉《臺南師院學報》第 34 期

2001頁 292 102 種村保三郎《臺灣小史》臺北武陵1991頁 151 103 雷國鼎《教育概論》上冊臺北教育文物1976頁 80

227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固為始異于三王也」(《日知錄》卷十七)則中國自秦始皇起便有統治階級提倡禮

教以矯正民間各地不良風俗的政治措施文本創作群共 69 人共有 20 位具有從內

地遊宦臺邑的背景其中官職包括擔任臺邑各地教諭知縣巡臺御史提督學

政訓導等居多而臺邑文人亦具鄉紳背景文本中反覆出現蘊含政治意涵與宣

揚文教的意識

伍對內地與臺邑的指稱反映中央政權與地方邊陲的對峙

清代臺灣貞節烈女詩中出現以內地為中心以臺邑為邊緣之論調例如康

熙朝江日昇〈贊寧靖王朱術桂與五妃殉節二絕〉二首之一「天地乾坤無可寄

飄然海國全其身」(貳頁 28)臺廈道王敏政〈節婦鄭氏詩〉「鬚眉長樂嗤青

史巾幗共姜壯海洲」(壹頁 362)此詩為康熙年間王氏應徵詩之會為鄭治時期

禮官鄭斌女為寫的作品第 4 句稱鄭斌女事跡足以為「海洲」壯事氣勢壯盛

其臺地為「海洲」意指海外神洲顯現出以內地為世界中心點而以臺邑為邊

垂的論點

諸羅諭孫襄〈節婦鄭氏詩〉「扶植綱常吾輩事新詩題徧海東天」(壹頁

367)此詩亦為應徵詩之舉最後一句「新詩題徧海東天」臺邑與內地一水之隔

又處內地東方稱「海東天」可說是其地理位置的說明范咸〈弔五妃墓十二絕

句〉十二首之五「可憐椎髻文身地」(貳頁 258)其它相關文本有以鄭氏王朝禮

官鄭斌女為題之作品

康熙 13 年內地爆發三藩之亂鄭經趁機響應出兵同時將明朝續順公沈瑞接

到臺灣並以禮官鄭斌之女許配之鄭經將明朝王公遷往臺灣並幫助其建立家

庭除了昭示臺灣鄭氏為延續明朝皇權的正統地位外也為了隴絡人心凝聚在

臺灣的明室力量可以說沈鄭兩氏的聯婚是帶有強烈的政治色彩這段婚姻幾年

後卻遭到重大的打擊鄭經去世後鄭克塽繼位親信馮錫范攬權內部局勢日

益混亂身為流亡王公的沈瑞被誤認為身懷鉅資並因此招禍被馮錫范以反間

228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謀逆案件遷連104

父子被殺家屬被囚當沈瑞一家受禍時禮官鄭斌向鄭克塽求情為女兒

開脫並得到首肯就在鄭家父母將女兒救出虎口後得知詳情的鄭女卻毅然決

然決心與丈夫共赴家難並在處理完殉死家人的後事後從容自縊殉夫這件事

在當時引起很大的迴響不論身份貴賤聽聞此事的人都為此感動流淚康熙 23

年清朝佔據臺灣後總督姚啟聖並奏請封誥鄭氏「一品夫人」都統張夢吉並差人

將沈氏一門受難的棺柩送返京安葬105

咸豐朝陳維英〈一品夫人〉(鄭斌女 沈瑞妻)四首之四「鸞章一旦下東都

油壁香車離海隅」(伍頁 182)史載清據臺灣後將沈瑞遺體移葬內地想必鄭

女也隨之移葬故有「油壁香車離海隅」之說而以海邊一角指臺地將其邊緣

化之地理觀可知劉家謀〈謁五妃墓〉二首之一「那知瘴海千重外尚有紅顏

識報恩」(伍頁 319)再如道光年間施瓊芳〈題全臺闡幽錄〉二首之一「海濱

鄒魯風堪采軒使曾勞女史詢」(伍頁 381)施氏為《全臺闡幽錄》題詩書中

多錄臺地節烈女性有為清代臺灣女性寫史的目的詩中稱「海濱」以內地為中

心以臺邑為邊地的意向明顯

王凱泰《臺灣雜詠續詠》十二首之五「故王一去五妃陪海外黃沙賸

幾堆」(《臺灣雜詠合刻續詠十二首》頁 50)同治朝林豪〈五妃墓〉「海角年

年長相守」(《臺灣詩鈔》卷 5頁 93)熊佐虞〈五妃墓限支韻〉「黃土荒題海上

碑」(《臺灣詩鈔》卷 5頁 93)以及光緒朝唐景崧〈五妃墓限支韻〉「海上鵑啼

悲玉帶」 (《臺灣詩乘》卷 5頁 209)周長庚〈拜五妃墓〉「頸血不膏中土鐵

墓門長咽落潮聲」(《臺灣詩乘》卷 5頁 214)

周長庚(1847~1888)號辛仲又號莘仲福建侯官人光緒 10 年(1884)由建陽教

諭調署彰化教諭光緒 14 年發生施九緞以索焚丈單為名的圍城之變周氏因為民

104 蔣師轍《臺游日記》卷 1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7臺灣文獻叢刊第 6 種頁 30記載「康熙二十一年福建總督姚啟聖用間諜陰散其黨約偽賓客司傅為霖內應事洩為霖遇害」丁曰健輯《治臺必告錄》卷 1頁 77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9臺灣文獻叢刊第 17 種記載「行人傅為霖密約十三鎮同日發難事泄錫範並搆陷續順公沈瑞而有其貲人心益失國軒居臺而被刺者再皆姚啟聖所使也 105 事詳見江日昇《臺灣外記》卷 9臺灣文獻叢刊第 60 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

229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請命受誣以致「一官拋擲落拓終身」彰化人士「頌公之德而不衰」周氏

讚揚五妃之死為「頸血不膏中土鐵」以清朝鐵蹄為「中土鐵」相對而言臺邑

為世外之地可知而另一方面五妃成為臺邑歷史人物而非中土人物的意涵就更

為明顯了

本節所述及這 11 位作者中王敏政為康熙朝內地旗人孫襄為康熙朝內地人

陳維英為咸豐朝臺地人施瓊芳為道光朝臺灣縣治人林豪活動於同治朝左右金

門人周長庚為光緒朝內地人熊佐虞光緒朝內地人唐景崧光緒朝內地人生

存年代分佈清朝早中晚各期籍貫有大陸內地也有臺地人士由此推測以邊

陲之姿態而與內地中央相對似乎是清代士人普遍之觀點

黃國昌以為「中國意識」可以分析成六種互相關聯的觀念他舉出的第二種

觀念就是「『世界中心』的地理『中國意識』」「中國人把自己居住的地方視為

世界的中心而以其它地方都是世界的邊疆」106 莊勝全在以康熙朝四位內地親

歷者的觀察內容研究得出「遂使以中國本土為中心的世界觀得以大行其道中國

的文化邏輯逐步套用在對台灣的印象上」107

李國祈在對清代臺灣政治發展史的研究提出「臺灣自康熙時期歸入清帝國

版圖後雍正以降清廷所推行的政策則為使其內地化其目的在使臺灣變成

中國本部各省的一部份108」李氏為所謂的「內地化」乃中國中央政權及傳統典章

制度在臺灣這個邊疆地區的普及與擴張的過程「內地化」就是在政治上「中國

化」在文化上「儒家化」109並以為「大體而言及十九世紀其(臺灣)西部已

開發地區內地化幾已完成」然而我們參照前列詩人之作品即便在李氏所認

定已「內地化」的時期不論其為內地文人或臺邑文人其詩作中乃反映出臺邑

的邊陲位置亦即臺邑被歸為中國一省後其地理位置的觀念仍屬於遠離核心

的邊陲

106 黃國昌《『中國意識』與『臺灣意識』》臺北五南1995頁 12 107 莊勝全〈清康熙朝臺灣印象的轉變以四位親歷者的觀察為例〉《臺灣風物》第 56 卷第 3期2003 年頁 32 108 李國祈〈清季臺灣的政治近代化開山撫番與建省(1875-1894)〉《中華文化復興月刊》第 8卷第 12 期1975 年頁 5 109 李國祈〈清代臺灣社會的轉型〉《中華學報》第 5 卷第 3 期1978 年頁 148

230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然而我們以為文本中雖有臺邑居邊陲之政治意識然其以臺邑貞孝節烈女子

為主題仍是「在地認同」之詩學實踐其雖大量融合中國傳統詩學文化的意涵

與典故然最終目的之一仍是構築臺邑貞節歷史故我們認為其「臺邑邊陲化」

之特質可以引用鄭志明教授的說法加以解釋「所謂自在性格是指文章主體可

以從容地與外來文化相結合以開放的心靈來解消各種衝突情境讓主體文化無

處而不自在承認其邊陲的角色就是要解消邊陲的悲情心態不必向世界的核

心靠攏也不必向中國的核心靠攏脫離了核心的意識宰制自安於邊陲不是

偏安的心態而是無所求於核心以主體的自主性來迎接來自核心的各種挑戰110」

雖然鄭教授所提的是臺灣儒學發展的問題但從文本中看來不論是內地詩

人或本土詩人在接觸到臺邑本地題材時或多或少都會進行內地化與本土化的衝

突與融合而作品最終的主體性還是會回歸於創作場域之在地認同例如陳昭瑛

在〈論台灣的本土化運動〉一文中指出早期的「台灣意識」並未與「中國意識」

衝突甚至是重疊在一起有著相互定義的關係「由於臺灣人是以中國為父母

之國台灣意識自然也以中國意識為起源中國文化漢民族的特有生活方式在

台灣的樣貌是形成『中國式台灣意識』的文化基礎」111而由上文可知所謂「中

國式台灣意識」其地理觀念乃以中國為世界之中心而臺灣為邊陲之地

由於本節文本的作者群有 3 位清代中期的臺邑人所以我們可以推論最遲

在清咸豐道光年間臺邑詩人的地域意識其實已被完整教化出「中國意識」了

而 8 位內地詩人的作品中反覆以「海角」「海國」「海上」的空間述語強調臺

邑相對於核心的「邊陲」地位不斷灌輸與強調台地附屬內地的地理概念即統

治階級的角色為清朝政府

陸小結

縱觀上述所論文本創作活動實有許多政治元素清代考據學風盛行余英

時所言多學為識之學風由內地傳入臺灣專注於客觀知識從詩歌形式發展為

110 鄭志明〈臺灣儒學本土化的發展方向〉載於《第二屆臺灣儒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臺南成功大學中文系1999頁 655-679 111 參見陳昭英《臺灣文學與本土化運動》臺北正中書局1998頁 101-181

231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詩文融合詩序詩註比例增加且內容多為客觀現實事件的敘述可知其對外

在世界的關注而文本創作群的遊宦背景使其關注於教化與移風易俗前述余

英時對中國循吏之分析與清朝《通典》對知縣之職責描述可為舉證而作者若

無官員身份則為臺邑地方儒學鄉紳或與地方官府關係良好或掌地方書院

負有教育子弟之責任而文本所題詠之主題部份具官宦背景或受禍於政治事

件兵亂政治勢力等直接間接造成主題事件的發生

而大部分主角皆與朝廷旌表官修方志等政治活動相關聯而在文本中的象

徵隱喻中女子貞節類同於清政權女子抵抗外來力量的侵略象徵捍衛主權的

存在宣示清朝統治之正當性與合法性而臺邑邊緣言論則反映中國文化融入

臺灣社會整個內化過程的完成清代臺邑文人已接受臺灣為中國領地之一部份

王建曾以今文《尚書》為文本論析西周王朝政治意識中的合法性理念112其得出

的結論有「國家政治疆域的傳承與統一意識」「政治統治權威的合法傳承」「批

判和推翻暴君暴政統治的變革意識」等

雖然尚書是官方性質的文書有別於文本之私人創作但兩相比較可以觀

察出兩者相似處如本文所提出之「五妃詩墳墓之意象反映明政權走向滅亡與結

束」「民變烈女的歌頌反映創作群對清廷統治權的支持與肯定」則與李文所提「政

治統治權威的合法傳承」何其類似而「對內地與臺邑的指稱反映中央政權與地

方邊陲的對峙」則除了如王健所言之「國家政治疆域的傳承與統一意識」「中華

文明hellip即使某個王朝滅亡了後繼的王朝以其合法繼承者的身份完全承襲前朝

的政治遺產完成統一拓展天下疆域的合法政治使命」113因為本文創作群特定

之時空背景深一層反映出所謂天下疆域「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

非王臣」實隱藏著中央與邊疆之對峙114而本文前述所言之三種群體意識實為「漢

文化移植臺邑」政治操作的基礎而我們亦可解析創作群如何合理化清廷統治臺

灣的政治權力

112 王健〈論西周王朝政治意識中的合法性理念mdashmdash以今文《尚書》為中心〉《江海學刊》第 6 期

2003 年 113 同前註頁 141 114 中國商周時代還未出現中國與四夷對應的指稱一直要到「自東周以來才以南蠻北狄東

夷西羌相對而言為言」參考于省吾《釋中國》王元化主編《釋中國》第 3 卷上海文藝出版社

1998頁 1517

232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引用書目

一傳統文獻

丁紹儀《東瀛識略》臺北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7臺灣文獻叢刊第 2 種

王必昌《重修臺灣縣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臺灣文獻叢刊第 113

江日昇《臺灣外記》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臺灣文獻叢刊第 60 種

朱仕玠《小琉球漫誌》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6 臺灣文獻叢刊第 3 種

周元文《重修臺灣府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臺灣文獻叢刊第 66

林焜煌纂《金門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臺灣文獻叢刊第 80 種

陳文達《鳳山縣志》臺北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臺灣文獻叢刊第 124 種

《清一統志臺灣府》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臺灣文獻叢刊第 68

陳壽祺《福建通志臺灣府》臺北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臺灣文獻叢刊 84

許南英《窺園留草》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2臺灣文獻叢刊第 147 種

連 橫《臺灣詩乘》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臺灣文獻叢刊第 64 種

《欽定平定臺灣紀略》臺北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臺灣文獻叢刊

第 102 種

《碑傳選集》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6臺灣文獻叢刊第 220 種

《臺灣通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2臺灣文獻叢刊第 130 種

蔣師轍《臺游日記》臺北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7臺灣文獻叢刊第 6 種

盧德嘉《鳳山縣采訪冊》臺北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 臺灣文獻叢刊第

73 種

二近人論著

王俊勝 2001《清代臺灣鳳山縣詩歌研究》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全臺詩編輯小組 2004 《全臺詩》(1~5 冊)臺南國家臺灣文學館

233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234

江寶釵 1999 《臺灣古典詩面面觀》臺北巨流

余英時 1993 《中國思想傳統的現代詮釋》臺北聯經出版社

洪順隆 1998 《抒情與敘事》臺北黎明文化

許麗芳 2007 《章回小說的歷史書寫與想像以三國演義與水滸傳的敘事為例》臺

北秀威資訊科技

許玉青 2004 《清代臺灣古典詩之地理書寫研究》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硏究所

碩士論文

許東海 2003 《女性帝王神仙先秦兩漢辭賦及其文化身影》臺北里仁書局

畢恆達 2001 《空間就是權力》臺灣心靈工坊

陳昭英 1998 《台灣文學與本土化運動》台北正中書局

張孟珠 2002 《清代貞節的實踐及其困境》國立中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葉嘉瑩 2000 《清詞散論》台北桂冠

葉嘉瑩 2000 《漢魏六朝詩講錄》台北桂冠

黃國昌 1995 《『中國意識』與『臺灣意識』》臺北五南

楊積慶箋校 1980 《吳嘉紀詩箋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歐麗娟 2000 《唐詩的樂園意識》臺北里仁

鮑家麟編 1992 《中國婦女史論集》臺北稻香出版社

  • 文本有以明皇室在臺殉節之五妃為題的作品五妃本事參見江日昇《臺灣外記˙弁言》丁紹儀《東瀛識略》等皆有記載江日昇站在清朝統治者的立場對鄭氏王朝一直視之為謀逆亂臣但對殉國而死的寧靖王則抱著頌揚的態度而追隨寧靖王殉死的五妃則稱讚其為「且五姬慷慨輕生氣勝男子而臺灣之山川草木能不因此而增光乎」可知五妃殉節之歷史地位與道德價值在清康熙年間即已確定
  • (《雲林縣採訪冊˙藝文》頁206)
Page 35: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ir.lib.ksu.edu.tw/bitstream/987654321/13221/2/21%D... ·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 曾玉惠 ∗ 摘要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持著手詩人作品中反覆出現的教化百姓移風易俗的追求往往伴隨著現實事

件中倫常綱紀的成立與破壞一起出現並成為一種執著的詠歎匯流入中國詩歌

的傳統文化90

烈婦鄭月娘生平首見周元文編纂之《重修臺灣府志》91傳文後更附有〈徵詩

小引〉一文並附上鳳山縣令宋永清等 18 位文人之徵詩作品康熙 47 年鳳山縣令

宋永清倡議當時臺灣官紳以鄭女為題進行創作由方志附有引文與詩歌原文可

見當是轟動地方之風雅盛事92《全臺詩》稱宋氏為「善察民情雅意文教頗有

宦績」(全臺詩全臺詩智慧型資料庫)既雅意文教則此次徵詩不免寓有教化

功能

《重修臺灣府志》所載〈徵詩小引〉記錄當時風雅的徵詩之舉93並註明主

要的目的是為了「青史不遺願徵詩而表著海天生色」可見徵詩活動除了是詩

人消遣怡情之舉也寄寓著希望能留下可供後人學習景仰的婦女典範書寫地方

史實的意圖謝貴文以為「可見發起人宋永清深受當時官員與文士的肯定與愛戴

他亦透過此徵詩活動提倡文風獎勵貞節達到以文學教化風俗的目的」94然此

徵詩之會透露出兩項訊息即文本之教化目的以及此會之後以鄭月娘為題之

詩作消聲匿跡可見文本題詠之對象若為平民百姓相較於前文陳永華女及鄭斌

女兩位烈婦可知其受到關注及賦予的意涵會隨之減少

《重修臺灣府志人物志》總共收錄了 18 首詩作95此徵詩之舉是康熙 47 年

90 歐麗娟《唐詩的樂園意識》臺北里仁2000頁 90「王教在移風易俗的成就上主要乃是

以『統理人倫』為根本核心因此對風俗的探討也就不外乎種種人與人之間的對應關係以及由

此衍生的社會秩序與人性特質的範疇」「標示出社會群體的生活感受與心靈狀態的一般趨向而

人人切身相關的行為依據和心靈歸屬的問題也包含在其中」 91 周元文《重修臺灣府志》卷 8〈人物志貞節〉臺灣文獻叢刊第 66 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頁 272後亦附有〈徵詩小引〉與諸詩原文為「鄭氏月娘者泉之南安石井人也年十九歸儒士王曾儒家曾儒食貧志學 甫閱年以病卒翁以貧故欲即葬月娘跪泣告乞得暫停眾謂夫死不忍恝 然常情也越數日語其翁願死從夫葬翁駭然囑鄰媼勸止月娘曰『吾當夫病劇時即以死許之義不可移』比後提防稍疏投繯而逝邑侯宋公嘉 其節通聞上憲獲褒獎焉侯親祭其墳額其廬曰『百年今日』蓋侯挽詩 有『百年今日乾坤老』之句也合葬依仁里內園路西」 92 徵詩之舉發生時間點為何學者以參與者之到卸任時間推斷以為康熙 47 年為確詳見王俊勝《清代臺灣鳳山縣詩歌研究》文化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2002頁 118-119 93 周元文《重修臺灣府志》卷 8〈人物志貞節〉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頁 272 94 謝貴文〈清代鳳山知縣宋永清的政績〉《高市文獻》第 18 卷第 1 期2005 年 3 月頁 38 95 第一首的作者為鳳山知縣宋永清康熙 43 年(1704)來臺任官《全臺詩》稱其「善察民情雅意文教頗有宦績工詩」第二首為臺廈道王敏政康熙 43 年(1704)至康熙 49 年(1710)來臺任官《全

223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發生距離康熙 23 年清朝平臺臺灣納入清朝版圖已有二十餘年南部的經營如

諸羅縣城衙署文廟學校皆有初步規模宦遊人士創作詩歌的風氣推動了

臺地的文風而諸詩於方志上排列的順序大概以官位高低來決定先後故內地

詩人作品排在前面而臺邑詩人作品排在後面這樣的情形呼應了前文所言臺灣

早期詩壇以遊宦詩人為主而臺邑有志於參與科舉的士人開始與清據初期的內

地統治階級進行交流與結合發展出初期的詩歌創作

除了籍貫生平不詳的張師文內地宦遊來臺的人士有 8 人所擔任有關文教

方面的官職如教授教諭等有 4 人而任職知縣的宋永清與任職臺廈道的王

敏政後世則對其有「善察民情雅意文教」「待人仁厚」「百姓賴以全生」等

關心民情之評價作者為臺邑人士則有 9 人大都具有增生廩生拔貢等鄉紳

身份施世榜更有「樂善好施」「農民咸受其利」等佳評扮演著臺灣地方民

間勢力首領的角色由此推知以鄭烈婦為題的徵詩之舉實具有地方輿論意見

的性質

而林華昌〈節婦鄭氏詩〉「獨挈綱常萬古寒」(壹頁 361)林氏為清康熙

43 年調任臺灣府儒學教授孫襄〈節婦鄭氏詩〉「扶植綱常吾輩事新詩題徧

海東天」孫氏為清康熙 37 年授福安教諭後改任臺灣諸羅縣為教諭李欽文〈節

婦鄭氏詩〉「輕生重節植綱常」(貳頁 40)李氏曾任福建南靖訓導張士箱〈節

臺詩》稱其「待人仁厚尤加惠原住民嚴禁通事社商之剝削濫派遇歲荒歉極 力為民申請賑恤百姓賴以全生」第三首作者為臺灣府儒學教授林華昌康熙 43 年(1704)來臺第四首作者為臺灣縣儒學教諭陸登選康熙 43 年(1704)至康熙 47 年(1708)在臺任官第五首作者為鳳山縣學教諭吳周禎康熙 42 年(1703)來臺第六首作者為臺灣諸羅縣教諭孫襄第七首作者為臺灣人陳聖彪康熙 47 年(1708)的副貢《全臺詩》稱其「善文工詩」第八首作者為張師文清康熙年間人生平不詳第九首作者為守戎張駥清康熙 47 年(1708)來臺任臺灣水師協標左營守備第十首作者為桐城人孫日高第十一首為臺灣府治東安坊人李欽文《重修臺灣府志》稱其「廩生」而《全臺詩》稱其「清康熙 60 年(1721)歲貢生曾任福建南靖訓導能文工詩」第十二首作者為張纘緒《全臺詩》稱其「清康熙五十年(1711)臺灣貢生」《重修臺灣府志》稱其「廩生」第十三首作者為張士箱《全臺詩》稱其「清康熙四十一年(1702 年)東渡來臺落居鳳山次年入鳳山縣學後為臺灣府學生員補增生廩生迄雍正十年(1732)五十九歲時成為歲貢生」為科舉業而移居臺灣鳳山第十四首作者為鳳山縣人鄭應球《全臺詩》稱其「性情耿介崇尚氣節」在朱一貴事件時為逃避朱氏同黨招募「夜晚攜妻子遁逃」可知當時鄭氏政治傾向是站在清朝政府一方又稱「主掌縣書院教席長達十餘年有益地方文教甚多」可見著重於民間百姓教化培養文風第十五首作者為臺灣諸羅縣人鄭鳳庭《全臺詩》稱其為「清康熙年間廩生」第十六首作者為康熙年間臺灣增生鄭煥文生平不詳第十七首作者為臺灣縣人施世榜為康熙 36 年(1697)拔貢《全臺詩》稱其「樂善好施興築水圳農民咸受其利」第十八首詩作者為鳳山縣人李廷綱只知其為康熙年間人生平不詳以上為鄭烈婦詩歌相關作者下文引詩處對作者即不再進行介紹

224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婦鄭氏詩〉「 風謠傳海內千古尚相看」(壹頁 425)張氏於乾隆 2 年出任漳

州府學訓導王敏政〈節婦鄭氏詩〉「苦節高風重栢舟輶軒問俗首先求」(壹

頁 362)

王氏於康熙 43 年移分巡臺廈道前列作者皆以烈婦鄭月娘為主題著重於女

子實踐德行的價值足以為後世樹立以生命維護綱常倫理的典範如王敏政所言

「問俗」帶有濃厚的移風易俗的目的乾隆年間六十七〈弔五妃墓〉 島嶼最後

昭英烈頑廉懦立蠻婦貞」(貳頁 247)六十七於乾隆 9 年以戶科給事中奉命

巡視臺灣朱澐〈李節孝〉「聖朝傳採柏舟篇海外旌揚李母賢」(貳292)

朱氏於乾隆 12 年調任鳳山縣訓導秦定國〈五妃墓〉二首之二「海表觀風

題墓道陽秋有筆墨痕新祇緣千古綱常係豈獨傷心弔五人」(參頁 147)

同治朝林豪〈詠臺陽古蹟十二首五妃墓〉「何幸教化行閨門」(《臺灣詩鈔》

卷 5頁 106)將閨門的教化與五妃事蹟結合起來於是這個單一的歷史事件便被賦

予移風易俗實踐聖王政教的任務這作品也就隱含出政治教化的色彩

道光咸豐年間劉家謀〈海音詩〉一百首之九九「匆匆六甲光彤史況沐

皇風二百年」(伍頁 308)劉氏於道光 29 年調臺灣府學訓導劉氏自註的詩序

並言 「今入版圖將二百載矣列聖相承昭然禮法有不共被涵濡哉近周光邰明

經欲輯臺郡節烈勒成一編誠盛舉也」劉氏歌功頌揚清政府以為臺邑經兩百

年教化婦女貞節德行的培養成果斐然以統治階層的角度來考量兩位烈婦之行

為價值頗具政治意涵道光年間施瓊芳〈題全臺闡幽錄〉二首之二「寡鵠貞

鴛萃一編旌祠會錫九重天依然婦誥回鸞及能使夫名附驥傳彤管有人風繼

起碧霄終古月難圓誰言婉嬺煢煢質已握興頑立懦權」(伍頁 381)

第 2 首點明此書所收人物並足堪為天子旌表之節婦貞女女子能實踐婦德

同樣也能澤被家門為夫婿增光而書中足為後世楷模者其人生卻都是坎坷不

幸的7-8 句寫出書寫權力之本質原本這些女子是柔弱貞順的卻因此書而得以

傳世施氏曾銓選六部主事前述詩人則將貞節烈女之節操德行與政權教化結合

在一起政府的旌表立祠的表揚機制使女子的高貴品行不至淹沒不彰而女子

建立閨門的行為典範可以建立淳美善良的風俗但「興頑立懦權」則頗有思考

225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的空間此四字除了建立符合倫理綱常的行為準則外還要堅強百姓們的意志

在危難時能用最大的犧牲包括生命來維持理想的存在而這理想的內涵則

隱含著統治政權的延續與護衛

余英時分析漢代循吏在文化傳播中所扮演的角色與作用他將中國文化分為

大小傳統並解釋「大傳統或精英文化是屬於上層知識階級的而小傳統或通俗

文化則屬於沒有受過正式教育的一般人民」96而漢代循吏則扮演了文化傳播者的

角色之所以如此余氏指出因為循吏是親民之官「循吏」之名始於《史記》的〈循

吏列傳〉從此成為中國正史列傳的典型至《清史稿》依然沿用余氏更言

漢代的大傳統以儒教為主體而儒教的基地則在社會而不在朝廷因此循

吏在發揮『師』的功能時他事實上已離開了『吏』的崗位他所奉行的

不復是朝廷法令而是大傳統的中心教義由於中國的大傳統並非寄身於

有組織的宗教所以它的傳播的任務才落到了俗世人物的循吏的肩上漢

代大傳統的傳播者借用《周禮》的名詞可稱之為『師儒』循吏便是以

『師儒』的身份從事『教化』工作的97

而文本尚有擔任教諭提督學政訓導等教育行政工作之創作者清廷的中

央教育制度中央最高教育行政機關為國子監其下設有祭酒司業等教官總理

監務以及博士助教學正學錄等各級教員在地方教育行政上各省設提

督學道擔任地方教育的最高行政官員以負責學校事務政風及科舉等事務

雍正 4 年(1726)提督學道改稱提督學政在地方官學上設有府學政使府提調

府儒學教授州學正縣儒學教諭府州縣下設立縣訓導以掌管地方教育事

務98

而臺灣清據初期隸屬於福建省由福建提督學道統理教育事務但因臺灣海

外孤島路途遙遠改由分巡台廈兵備道兼理學政康熙 23 年(1684)改由臺廈兵

備道兼任朱一貴事變後改由巡臺御史負責至雍正 5 年(1727)改為巡臺漢御史

96 余英時〈中國古代死後世界觀的演變〉載於《中國思想傳統的現代詮釋》臺北聯經出版社1993頁 168 97 余英時〈中國古代死後世界觀的演變〉載於《中國思想傳統的現代詮釋》臺北聯經出版社1993頁 198 98 參見種村保三郎《臺灣小史》臺北武陵1991山崎繁樹《1600-1930 臺灣史》臺北武陵1995連橫《臺灣通史》臺北幼獅1977

226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管理乾隆 17 年(1752)則改由巡臺臺灣道兼任光緒元年(1875)改由福建巡撫兼管

光緒 13 年(1887)設臺灣省後由臺灣巡府兼任掌管臺灣教育事務知縣負責地方

教育事務由此可知臺灣學政與官政相結合之特質99

而關於教育行政的最高指導原則順治 9 年(1652)頒六諭計為「1孝順父

母2尊敬長上3和睦鄉里孝訓子孫5各安生理6莫作非為」100

姜添輝以為「由其內容可窺見其重心在於強調傳統文化的倫常思想以及安本分

的觀點並藉由這些觀點的灌輸以達社會安定的目標」101康熙 9 年(1670)頒佈聖

諭廣訓十六條計有

1敦孝悌以重人倫2篤宗教以昭雍睦3和鄉黨以息爭訟4

重農桑以足衣食5尚節儉宜惜財用6隆學校以端士習7黜

異端以崇正義8講法律以儆愚頑9明禮讓以厚風俗10務

本業以定民志11訓子弟以禁非為12息誣告以全善良13

完錢糧(租稅)以省催科(裁判)14戒匿逃以免株連15聯保申

以弭盜賊16解仇忿以重身命等102

除了順治朝所強調的倫常價值觀外並將關注範圍擴大到文化習俗以及社

會規範等層面可以窺見清廷教育行政的最終目標是欲藉由教化途徑以安定社

會光緒 29 年(1903)張百熙等在〈奏定學堂章程〉中提出「至於立學宗旨勿論

何等學堂均以忠孝為本以中國經學為基礎俾學生心術依歸為正」103以至於

光緒 32 年 5 月 2 日清廷公佈的欽定學堂章程第一類是忠君尊孔第二類是尚

公尚武尚實可知清代由內地派遣至臺灣的教育官員實肩負思想教化之重

責大任其主要之任務為導正並建構臺邑人民正確之政治立場與政治意識創作

者日夜身處其氛圍中將其投射於其所創作之主題詩歌中似為合理之解釋

顧炎武論「秦紀會稽山刻石」指出「然則秦之任刑雖過而其坊民正俗之意

99 參見盛清沂王詩琅高樹潘《臺灣史》臺北眾文1988 年種村保三郎《臺灣小史》(臺

北武陵1991)邱奕松《嘉義縣志教育志》嘉義嘉義縣政府1991連橫《臺灣通史》

臺北幼獅1977 等 100 宋鼎宗等《全臺首學資料彙編》頁 61臺南臺南市立文化中心1997 101 姜添輝〈教育社會學觀點的清朝時期臺灣官方儒學的發展與特性〉《臺南師院學報》第 34 期

2001頁 292 102 種村保三郎《臺灣小史》臺北武陵1991頁 151 103 雷國鼎《教育概論》上冊臺北教育文物1976頁 80

227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固為始異于三王也」(《日知錄》卷十七)則中國自秦始皇起便有統治階級提倡禮

教以矯正民間各地不良風俗的政治措施文本創作群共 69 人共有 20 位具有從內

地遊宦臺邑的背景其中官職包括擔任臺邑各地教諭知縣巡臺御史提督學

政訓導等居多而臺邑文人亦具鄉紳背景文本中反覆出現蘊含政治意涵與宣

揚文教的意識

伍對內地與臺邑的指稱反映中央政權與地方邊陲的對峙

清代臺灣貞節烈女詩中出現以內地為中心以臺邑為邊緣之論調例如康

熙朝江日昇〈贊寧靖王朱術桂與五妃殉節二絕〉二首之一「天地乾坤無可寄

飄然海國全其身」(貳頁 28)臺廈道王敏政〈節婦鄭氏詩〉「鬚眉長樂嗤青

史巾幗共姜壯海洲」(壹頁 362)此詩為康熙年間王氏應徵詩之會為鄭治時期

禮官鄭斌女為寫的作品第 4 句稱鄭斌女事跡足以為「海洲」壯事氣勢壯盛

其臺地為「海洲」意指海外神洲顯現出以內地為世界中心點而以臺邑為邊

垂的論點

諸羅諭孫襄〈節婦鄭氏詩〉「扶植綱常吾輩事新詩題徧海東天」(壹頁

367)此詩亦為應徵詩之舉最後一句「新詩題徧海東天」臺邑與內地一水之隔

又處內地東方稱「海東天」可說是其地理位置的說明范咸〈弔五妃墓十二絕

句〉十二首之五「可憐椎髻文身地」(貳頁 258)其它相關文本有以鄭氏王朝禮

官鄭斌女為題之作品

康熙 13 年內地爆發三藩之亂鄭經趁機響應出兵同時將明朝續順公沈瑞接

到臺灣並以禮官鄭斌之女許配之鄭經將明朝王公遷往臺灣並幫助其建立家

庭除了昭示臺灣鄭氏為延續明朝皇權的正統地位外也為了隴絡人心凝聚在

臺灣的明室力量可以說沈鄭兩氏的聯婚是帶有強烈的政治色彩這段婚姻幾年

後卻遭到重大的打擊鄭經去世後鄭克塽繼位親信馮錫范攬權內部局勢日

益混亂身為流亡王公的沈瑞被誤認為身懷鉅資並因此招禍被馮錫范以反間

228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謀逆案件遷連104

父子被殺家屬被囚當沈瑞一家受禍時禮官鄭斌向鄭克塽求情為女兒

開脫並得到首肯就在鄭家父母將女兒救出虎口後得知詳情的鄭女卻毅然決

然決心與丈夫共赴家難並在處理完殉死家人的後事後從容自縊殉夫這件事

在當時引起很大的迴響不論身份貴賤聽聞此事的人都為此感動流淚康熙 23

年清朝佔據臺灣後總督姚啟聖並奏請封誥鄭氏「一品夫人」都統張夢吉並差人

將沈氏一門受難的棺柩送返京安葬105

咸豐朝陳維英〈一品夫人〉(鄭斌女 沈瑞妻)四首之四「鸞章一旦下東都

油壁香車離海隅」(伍頁 182)史載清據臺灣後將沈瑞遺體移葬內地想必鄭

女也隨之移葬故有「油壁香車離海隅」之說而以海邊一角指臺地將其邊緣

化之地理觀可知劉家謀〈謁五妃墓〉二首之一「那知瘴海千重外尚有紅顏

識報恩」(伍頁 319)再如道光年間施瓊芳〈題全臺闡幽錄〉二首之一「海濱

鄒魯風堪采軒使曾勞女史詢」(伍頁 381)施氏為《全臺闡幽錄》題詩書中

多錄臺地節烈女性有為清代臺灣女性寫史的目的詩中稱「海濱」以內地為中

心以臺邑為邊地的意向明顯

王凱泰《臺灣雜詠續詠》十二首之五「故王一去五妃陪海外黃沙賸

幾堆」(《臺灣雜詠合刻續詠十二首》頁 50)同治朝林豪〈五妃墓〉「海角年

年長相守」(《臺灣詩鈔》卷 5頁 93)熊佐虞〈五妃墓限支韻〉「黃土荒題海上

碑」(《臺灣詩鈔》卷 5頁 93)以及光緒朝唐景崧〈五妃墓限支韻〉「海上鵑啼

悲玉帶」 (《臺灣詩乘》卷 5頁 209)周長庚〈拜五妃墓〉「頸血不膏中土鐵

墓門長咽落潮聲」(《臺灣詩乘》卷 5頁 214)

周長庚(1847~1888)號辛仲又號莘仲福建侯官人光緒 10 年(1884)由建陽教

諭調署彰化教諭光緒 14 年發生施九緞以索焚丈單為名的圍城之變周氏因為民

104 蔣師轍《臺游日記》卷 1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7臺灣文獻叢刊第 6 種頁 30記載「康熙二十一年福建總督姚啟聖用間諜陰散其黨約偽賓客司傅為霖內應事洩為霖遇害」丁曰健輯《治臺必告錄》卷 1頁 77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9臺灣文獻叢刊第 17 種記載「行人傅為霖密約十三鎮同日發難事泄錫範並搆陷續順公沈瑞而有其貲人心益失國軒居臺而被刺者再皆姚啟聖所使也 105 事詳見江日昇《臺灣外記》卷 9臺灣文獻叢刊第 60 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

229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請命受誣以致「一官拋擲落拓終身」彰化人士「頌公之德而不衰」周氏

讚揚五妃之死為「頸血不膏中土鐵」以清朝鐵蹄為「中土鐵」相對而言臺邑

為世外之地可知而另一方面五妃成為臺邑歷史人物而非中土人物的意涵就更

為明顯了

本節所述及這 11 位作者中王敏政為康熙朝內地旗人孫襄為康熙朝內地人

陳維英為咸豐朝臺地人施瓊芳為道光朝臺灣縣治人林豪活動於同治朝左右金

門人周長庚為光緒朝內地人熊佐虞光緒朝內地人唐景崧光緒朝內地人生

存年代分佈清朝早中晚各期籍貫有大陸內地也有臺地人士由此推測以邊

陲之姿態而與內地中央相對似乎是清代士人普遍之觀點

黃國昌以為「中國意識」可以分析成六種互相關聯的觀念他舉出的第二種

觀念就是「『世界中心』的地理『中國意識』」「中國人把自己居住的地方視為

世界的中心而以其它地方都是世界的邊疆」106 莊勝全在以康熙朝四位內地親

歷者的觀察內容研究得出「遂使以中國本土為中心的世界觀得以大行其道中國

的文化邏輯逐步套用在對台灣的印象上」107

李國祈在對清代臺灣政治發展史的研究提出「臺灣自康熙時期歸入清帝國

版圖後雍正以降清廷所推行的政策則為使其內地化其目的在使臺灣變成

中國本部各省的一部份108」李氏為所謂的「內地化」乃中國中央政權及傳統典章

制度在臺灣這個邊疆地區的普及與擴張的過程「內地化」就是在政治上「中國

化」在文化上「儒家化」109並以為「大體而言及十九世紀其(臺灣)西部已

開發地區內地化幾已完成」然而我們參照前列詩人之作品即便在李氏所認

定已「內地化」的時期不論其為內地文人或臺邑文人其詩作中乃反映出臺邑

的邊陲位置亦即臺邑被歸為中國一省後其地理位置的觀念仍屬於遠離核心

的邊陲

106 黃國昌《『中國意識』與『臺灣意識』》臺北五南1995頁 12 107 莊勝全〈清康熙朝臺灣印象的轉變以四位親歷者的觀察為例〉《臺灣風物》第 56 卷第 3期2003 年頁 32 108 李國祈〈清季臺灣的政治近代化開山撫番與建省(1875-1894)〉《中華文化復興月刊》第 8卷第 12 期1975 年頁 5 109 李國祈〈清代臺灣社會的轉型〉《中華學報》第 5 卷第 3 期1978 年頁 148

230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然而我們以為文本中雖有臺邑居邊陲之政治意識然其以臺邑貞孝節烈女子

為主題仍是「在地認同」之詩學實踐其雖大量融合中國傳統詩學文化的意涵

與典故然最終目的之一仍是構築臺邑貞節歷史故我們認為其「臺邑邊陲化」

之特質可以引用鄭志明教授的說法加以解釋「所謂自在性格是指文章主體可

以從容地與外來文化相結合以開放的心靈來解消各種衝突情境讓主體文化無

處而不自在承認其邊陲的角色就是要解消邊陲的悲情心態不必向世界的核

心靠攏也不必向中國的核心靠攏脫離了核心的意識宰制自安於邊陲不是

偏安的心態而是無所求於核心以主體的自主性來迎接來自核心的各種挑戰110」

雖然鄭教授所提的是臺灣儒學發展的問題但從文本中看來不論是內地詩

人或本土詩人在接觸到臺邑本地題材時或多或少都會進行內地化與本土化的衝

突與融合而作品最終的主體性還是會回歸於創作場域之在地認同例如陳昭瑛

在〈論台灣的本土化運動〉一文中指出早期的「台灣意識」並未與「中國意識」

衝突甚至是重疊在一起有著相互定義的關係「由於臺灣人是以中國為父母

之國台灣意識自然也以中國意識為起源中國文化漢民族的特有生活方式在

台灣的樣貌是形成『中國式台灣意識』的文化基礎」111而由上文可知所謂「中

國式台灣意識」其地理觀念乃以中國為世界之中心而臺灣為邊陲之地

由於本節文本的作者群有 3 位清代中期的臺邑人所以我們可以推論最遲

在清咸豐道光年間臺邑詩人的地域意識其實已被完整教化出「中國意識」了

而 8 位內地詩人的作品中反覆以「海角」「海國」「海上」的空間述語強調臺

邑相對於核心的「邊陲」地位不斷灌輸與強調台地附屬內地的地理概念即統

治階級的角色為清朝政府

陸小結

縱觀上述所論文本創作活動實有許多政治元素清代考據學風盛行余英

時所言多學為識之學風由內地傳入臺灣專注於客觀知識從詩歌形式發展為

110 鄭志明〈臺灣儒學本土化的發展方向〉載於《第二屆臺灣儒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臺南成功大學中文系1999頁 655-679 111 參見陳昭英《臺灣文學與本土化運動》臺北正中書局1998頁 101-181

231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詩文融合詩序詩註比例增加且內容多為客觀現實事件的敘述可知其對外

在世界的關注而文本創作群的遊宦背景使其關注於教化與移風易俗前述余

英時對中國循吏之分析與清朝《通典》對知縣之職責描述可為舉證而作者若

無官員身份則為臺邑地方儒學鄉紳或與地方官府關係良好或掌地方書院

負有教育子弟之責任而文本所題詠之主題部份具官宦背景或受禍於政治事

件兵亂政治勢力等直接間接造成主題事件的發生

而大部分主角皆與朝廷旌表官修方志等政治活動相關聯而在文本中的象

徵隱喻中女子貞節類同於清政權女子抵抗外來力量的侵略象徵捍衛主權的

存在宣示清朝統治之正當性與合法性而臺邑邊緣言論則反映中國文化融入

臺灣社會整個內化過程的完成清代臺邑文人已接受臺灣為中國領地之一部份

王建曾以今文《尚書》為文本論析西周王朝政治意識中的合法性理念112其得出

的結論有「國家政治疆域的傳承與統一意識」「政治統治權威的合法傳承」「批

判和推翻暴君暴政統治的變革意識」等

雖然尚書是官方性質的文書有別於文本之私人創作但兩相比較可以觀

察出兩者相似處如本文所提出之「五妃詩墳墓之意象反映明政權走向滅亡與結

束」「民變烈女的歌頌反映創作群對清廷統治權的支持與肯定」則與李文所提「政

治統治權威的合法傳承」何其類似而「對內地與臺邑的指稱反映中央政權與地

方邊陲的對峙」則除了如王健所言之「國家政治疆域的傳承與統一意識」「中華

文明hellip即使某個王朝滅亡了後繼的王朝以其合法繼承者的身份完全承襲前朝

的政治遺產完成統一拓展天下疆域的合法政治使命」113因為本文創作群特定

之時空背景深一層反映出所謂天下疆域「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

非王臣」實隱藏著中央與邊疆之對峙114而本文前述所言之三種群體意識實為「漢

文化移植臺邑」政治操作的基礎而我們亦可解析創作群如何合理化清廷統治臺

灣的政治權力

112 王健〈論西周王朝政治意識中的合法性理念mdashmdash以今文《尚書》為中心〉《江海學刊》第 6 期

2003 年 113 同前註頁 141 114 中國商周時代還未出現中國與四夷對應的指稱一直要到「自東周以來才以南蠻北狄東

夷西羌相對而言為言」參考于省吾《釋中國》王元化主編《釋中國》第 3 卷上海文藝出版社

1998頁 1517

232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引用書目

一傳統文獻

丁紹儀《東瀛識略》臺北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7臺灣文獻叢刊第 2 種

王必昌《重修臺灣縣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臺灣文獻叢刊第 113

江日昇《臺灣外記》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臺灣文獻叢刊第 60 種

朱仕玠《小琉球漫誌》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6 臺灣文獻叢刊第 3 種

周元文《重修臺灣府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臺灣文獻叢刊第 66

林焜煌纂《金門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臺灣文獻叢刊第 80 種

陳文達《鳳山縣志》臺北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臺灣文獻叢刊第 124 種

《清一統志臺灣府》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臺灣文獻叢刊第 68

陳壽祺《福建通志臺灣府》臺北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臺灣文獻叢刊 84

許南英《窺園留草》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2臺灣文獻叢刊第 147 種

連 橫《臺灣詩乘》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臺灣文獻叢刊第 64 種

《欽定平定臺灣紀略》臺北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臺灣文獻叢刊

第 102 種

《碑傳選集》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6臺灣文獻叢刊第 220 種

《臺灣通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2臺灣文獻叢刊第 130 種

蔣師轍《臺游日記》臺北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7臺灣文獻叢刊第 6 種

盧德嘉《鳳山縣采訪冊》臺北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 臺灣文獻叢刊第

73 種

二近人論著

王俊勝 2001《清代臺灣鳳山縣詩歌研究》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全臺詩編輯小組 2004 《全臺詩》(1~5 冊)臺南國家臺灣文學館

233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234

江寶釵 1999 《臺灣古典詩面面觀》臺北巨流

余英時 1993 《中國思想傳統的現代詮釋》臺北聯經出版社

洪順隆 1998 《抒情與敘事》臺北黎明文化

許麗芳 2007 《章回小說的歷史書寫與想像以三國演義與水滸傳的敘事為例》臺

北秀威資訊科技

許玉青 2004 《清代臺灣古典詩之地理書寫研究》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硏究所

碩士論文

許東海 2003 《女性帝王神仙先秦兩漢辭賦及其文化身影》臺北里仁書局

畢恆達 2001 《空間就是權力》臺灣心靈工坊

陳昭英 1998 《台灣文學與本土化運動》台北正中書局

張孟珠 2002 《清代貞節的實踐及其困境》國立中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葉嘉瑩 2000 《清詞散論》台北桂冠

葉嘉瑩 2000 《漢魏六朝詩講錄》台北桂冠

黃國昌 1995 《『中國意識』與『臺灣意識』》臺北五南

楊積慶箋校 1980 《吳嘉紀詩箋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歐麗娟 2000 《唐詩的樂園意識》臺北里仁

鮑家麟編 1992 《中國婦女史論集》臺北稻香出版社

  • 文本有以明皇室在臺殉節之五妃為題的作品五妃本事參見江日昇《臺灣外記˙弁言》丁紹儀《東瀛識略》等皆有記載江日昇站在清朝統治者的立場對鄭氏王朝一直視之為謀逆亂臣但對殉國而死的寧靖王則抱著頌揚的態度而追隨寧靖王殉死的五妃則稱讚其為「且五姬慷慨輕生氣勝男子而臺灣之山川草木能不因此而增光乎」可知五妃殉節之歷史地位與道德價值在清康熙年間即已確定
  • (《雲林縣採訪冊˙藝文》頁206)
Page 36: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ir.lib.ksu.edu.tw/bitstream/987654321/13221/2/21%D... ·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 曾玉惠 ∗ 摘要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發生距離康熙 23 年清朝平臺臺灣納入清朝版圖已有二十餘年南部的經營如

諸羅縣城衙署文廟學校皆有初步規模宦遊人士創作詩歌的風氣推動了

臺地的文風而諸詩於方志上排列的順序大概以官位高低來決定先後故內地

詩人作品排在前面而臺邑詩人作品排在後面這樣的情形呼應了前文所言臺灣

早期詩壇以遊宦詩人為主而臺邑有志於參與科舉的士人開始與清據初期的內

地統治階級進行交流與結合發展出初期的詩歌創作

除了籍貫生平不詳的張師文內地宦遊來臺的人士有 8 人所擔任有關文教

方面的官職如教授教諭等有 4 人而任職知縣的宋永清與任職臺廈道的王

敏政後世則對其有「善察民情雅意文教」「待人仁厚」「百姓賴以全生」等

關心民情之評價作者為臺邑人士則有 9 人大都具有增生廩生拔貢等鄉紳

身份施世榜更有「樂善好施」「農民咸受其利」等佳評扮演著臺灣地方民

間勢力首領的角色由此推知以鄭烈婦為題的徵詩之舉實具有地方輿論意見

的性質

而林華昌〈節婦鄭氏詩〉「獨挈綱常萬古寒」(壹頁 361)林氏為清康熙

43 年調任臺灣府儒學教授孫襄〈節婦鄭氏詩〉「扶植綱常吾輩事新詩題徧

海東天」孫氏為清康熙 37 年授福安教諭後改任臺灣諸羅縣為教諭李欽文〈節

婦鄭氏詩〉「輕生重節植綱常」(貳頁 40)李氏曾任福建南靖訓導張士箱〈節

臺詩》稱其「待人仁厚尤加惠原住民嚴禁通事社商之剝削濫派遇歲荒歉極 力為民申請賑恤百姓賴以全生」第三首作者為臺灣府儒學教授林華昌康熙 43 年(1704)來臺第四首作者為臺灣縣儒學教諭陸登選康熙 43 年(1704)至康熙 47 年(1708)在臺任官第五首作者為鳳山縣學教諭吳周禎康熙 42 年(1703)來臺第六首作者為臺灣諸羅縣教諭孫襄第七首作者為臺灣人陳聖彪康熙 47 年(1708)的副貢《全臺詩》稱其「善文工詩」第八首作者為張師文清康熙年間人生平不詳第九首作者為守戎張駥清康熙 47 年(1708)來臺任臺灣水師協標左營守備第十首作者為桐城人孫日高第十一首為臺灣府治東安坊人李欽文《重修臺灣府志》稱其「廩生」而《全臺詩》稱其「清康熙 60 年(1721)歲貢生曾任福建南靖訓導能文工詩」第十二首作者為張纘緒《全臺詩》稱其「清康熙五十年(1711)臺灣貢生」《重修臺灣府志》稱其「廩生」第十三首作者為張士箱《全臺詩》稱其「清康熙四十一年(1702 年)東渡來臺落居鳳山次年入鳳山縣學後為臺灣府學生員補增生廩生迄雍正十年(1732)五十九歲時成為歲貢生」為科舉業而移居臺灣鳳山第十四首作者為鳳山縣人鄭應球《全臺詩》稱其「性情耿介崇尚氣節」在朱一貴事件時為逃避朱氏同黨招募「夜晚攜妻子遁逃」可知當時鄭氏政治傾向是站在清朝政府一方又稱「主掌縣書院教席長達十餘年有益地方文教甚多」可見著重於民間百姓教化培養文風第十五首作者為臺灣諸羅縣人鄭鳳庭《全臺詩》稱其為「清康熙年間廩生」第十六首作者為康熙年間臺灣增生鄭煥文生平不詳第十七首作者為臺灣縣人施世榜為康熙 36 年(1697)拔貢《全臺詩》稱其「樂善好施興築水圳農民咸受其利」第十八首詩作者為鳳山縣人李廷綱只知其為康熙年間人生平不詳以上為鄭烈婦詩歌相關作者下文引詩處對作者即不再進行介紹

224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婦鄭氏詩〉「 風謠傳海內千古尚相看」(壹頁 425)張氏於乾隆 2 年出任漳

州府學訓導王敏政〈節婦鄭氏詩〉「苦節高風重栢舟輶軒問俗首先求」(壹

頁 362)

王氏於康熙 43 年移分巡臺廈道前列作者皆以烈婦鄭月娘為主題著重於女

子實踐德行的價值足以為後世樹立以生命維護綱常倫理的典範如王敏政所言

「問俗」帶有濃厚的移風易俗的目的乾隆年間六十七〈弔五妃墓〉 島嶼最後

昭英烈頑廉懦立蠻婦貞」(貳頁 247)六十七於乾隆 9 年以戶科給事中奉命

巡視臺灣朱澐〈李節孝〉「聖朝傳採柏舟篇海外旌揚李母賢」(貳292)

朱氏於乾隆 12 年調任鳳山縣訓導秦定國〈五妃墓〉二首之二「海表觀風

題墓道陽秋有筆墨痕新祇緣千古綱常係豈獨傷心弔五人」(參頁 147)

同治朝林豪〈詠臺陽古蹟十二首五妃墓〉「何幸教化行閨門」(《臺灣詩鈔》

卷 5頁 106)將閨門的教化與五妃事蹟結合起來於是這個單一的歷史事件便被賦

予移風易俗實踐聖王政教的任務這作品也就隱含出政治教化的色彩

道光咸豐年間劉家謀〈海音詩〉一百首之九九「匆匆六甲光彤史況沐

皇風二百年」(伍頁 308)劉氏於道光 29 年調臺灣府學訓導劉氏自註的詩序

並言 「今入版圖將二百載矣列聖相承昭然禮法有不共被涵濡哉近周光邰明

經欲輯臺郡節烈勒成一編誠盛舉也」劉氏歌功頌揚清政府以為臺邑經兩百

年教化婦女貞節德行的培養成果斐然以統治階層的角度來考量兩位烈婦之行

為價值頗具政治意涵道光年間施瓊芳〈題全臺闡幽錄〉二首之二「寡鵠貞

鴛萃一編旌祠會錫九重天依然婦誥回鸞及能使夫名附驥傳彤管有人風繼

起碧霄終古月難圓誰言婉嬺煢煢質已握興頑立懦權」(伍頁 381)

第 2 首點明此書所收人物並足堪為天子旌表之節婦貞女女子能實踐婦德

同樣也能澤被家門為夫婿增光而書中足為後世楷模者其人生卻都是坎坷不

幸的7-8 句寫出書寫權力之本質原本這些女子是柔弱貞順的卻因此書而得以

傳世施氏曾銓選六部主事前述詩人則將貞節烈女之節操德行與政權教化結合

在一起政府的旌表立祠的表揚機制使女子的高貴品行不至淹沒不彰而女子

建立閨門的行為典範可以建立淳美善良的風俗但「興頑立懦權」則頗有思考

225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的空間此四字除了建立符合倫理綱常的行為準則外還要堅強百姓們的意志

在危難時能用最大的犧牲包括生命來維持理想的存在而這理想的內涵則

隱含著統治政權的延續與護衛

余英時分析漢代循吏在文化傳播中所扮演的角色與作用他將中國文化分為

大小傳統並解釋「大傳統或精英文化是屬於上層知識階級的而小傳統或通俗

文化則屬於沒有受過正式教育的一般人民」96而漢代循吏則扮演了文化傳播者的

角色之所以如此余氏指出因為循吏是親民之官「循吏」之名始於《史記》的〈循

吏列傳〉從此成為中國正史列傳的典型至《清史稿》依然沿用余氏更言

漢代的大傳統以儒教為主體而儒教的基地則在社會而不在朝廷因此循

吏在發揮『師』的功能時他事實上已離開了『吏』的崗位他所奉行的

不復是朝廷法令而是大傳統的中心教義由於中國的大傳統並非寄身於

有組織的宗教所以它的傳播的任務才落到了俗世人物的循吏的肩上漢

代大傳統的傳播者借用《周禮》的名詞可稱之為『師儒』循吏便是以

『師儒』的身份從事『教化』工作的97

而文本尚有擔任教諭提督學政訓導等教育行政工作之創作者清廷的中

央教育制度中央最高教育行政機關為國子監其下設有祭酒司業等教官總理

監務以及博士助教學正學錄等各級教員在地方教育行政上各省設提

督學道擔任地方教育的最高行政官員以負責學校事務政風及科舉等事務

雍正 4 年(1726)提督學道改稱提督學政在地方官學上設有府學政使府提調

府儒學教授州學正縣儒學教諭府州縣下設立縣訓導以掌管地方教育事

務98

而臺灣清據初期隸屬於福建省由福建提督學道統理教育事務但因臺灣海

外孤島路途遙遠改由分巡台廈兵備道兼理學政康熙 23 年(1684)改由臺廈兵

備道兼任朱一貴事變後改由巡臺御史負責至雍正 5 年(1727)改為巡臺漢御史

96 余英時〈中國古代死後世界觀的演變〉載於《中國思想傳統的現代詮釋》臺北聯經出版社1993頁 168 97 余英時〈中國古代死後世界觀的演變〉載於《中國思想傳統的現代詮釋》臺北聯經出版社1993頁 198 98 參見種村保三郎《臺灣小史》臺北武陵1991山崎繁樹《1600-1930 臺灣史》臺北武陵1995連橫《臺灣通史》臺北幼獅1977

226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管理乾隆 17 年(1752)則改由巡臺臺灣道兼任光緒元年(1875)改由福建巡撫兼管

光緒 13 年(1887)設臺灣省後由臺灣巡府兼任掌管臺灣教育事務知縣負責地方

教育事務由此可知臺灣學政與官政相結合之特質99

而關於教育行政的最高指導原則順治 9 年(1652)頒六諭計為「1孝順父

母2尊敬長上3和睦鄉里孝訓子孫5各安生理6莫作非為」100

姜添輝以為「由其內容可窺見其重心在於強調傳統文化的倫常思想以及安本分

的觀點並藉由這些觀點的灌輸以達社會安定的目標」101康熙 9 年(1670)頒佈聖

諭廣訓十六條計有

1敦孝悌以重人倫2篤宗教以昭雍睦3和鄉黨以息爭訟4

重農桑以足衣食5尚節儉宜惜財用6隆學校以端士習7黜

異端以崇正義8講法律以儆愚頑9明禮讓以厚風俗10務

本業以定民志11訓子弟以禁非為12息誣告以全善良13

完錢糧(租稅)以省催科(裁判)14戒匿逃以免株連15聯保申

以弭盜賊16解仇忿以重身命等102

除了順治朝所強調的倫常價值觀外並將關注範圍擴大到文化習俗以及社

會規範等層面可以窺見清廷教育行政的最終目標是欲藉由教化途徑以安定社

會光緒 29 年(1903)張百熙等在〈奏定學堂章程〉中提出「至於立學宗旨勿論

何等學堂均以忠孝為本以中國經學為基礎俾學生心術依歸為正」103以至於

光緒 32 年 5 月 2 日清廷公佈的欽定學堂章程第一類是忠君尊孔第二類是尚

公尚武尚實可知清代由內地派遣至臺灣的教育官員實肩負思想教化之重

責大任其主要之任務為導正並建構臺邑人民正確之政治立場與政治意識創作

者日夜身處其氛圍中將其投射於其所創作之主題詩歌中似為合理之解釋

顧炎武論「秦紀會稽山刻石」指出「然則秦之任刑雖過而其坊民正俗之意

99 參見盛清沂王詩琅高樹潘《臺灣史》臺北眾文1988 年種村保三郎《臺灣小史》(臺

北武陵1991)邱奕松《嘉義縣志教育志》嘉義嘉義縣政府1991連橫《臺灣通史》

臺北幼獅1977 等 100 宋鼎宗等《全臺首學資料彙編》頁 61臺南臺南市立文化中心1997 101 姜添輝〈教育社會學觀點的清朝時期臺灣官方儒學的發展與特性〉《臺南師院學報》第 34 期

2001頁 292 102 種村保三郎《臺灣小史》臺北武陵1991頁 151 103 雷國鼎《教育概論》上冊臺北教育文物1976頁 80

227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固為始異于三王也」(《日知錄》卷十七)則中國自秦始皇起便有統治階級提倡禮

教以矯正民間各地不良風俗的政治措施文本創作群共 69 人共有 20 位具有從內

地遊宦臺邑的背景其中官職包括擔任臺邑各地教諭知縣巡臺御史提督學

政訓導等居多而臺邑文人亦具鄉紳背景文本中反覆出現蘊含政治意涵與宣

揚文教的意識

伍對內地與臺邑的指稱反映中央政權與地方邊陲的對峙

清代臺灣貞節烈女詩中出現以內地為中心以臺邑為邊緣之論調例如康

熙朝江日昇〈贊寧靖王朱術桂與五妃殉節二絕〉二首之一「天地乾坤無可寄

飄然海國全其身」(貳頁 28)臺廈道王敏政〈節婦鄭氏詩〉「鬚眉長樂嗤青

史巾幗共姜壯海洲」(壹頁 362)此詩為康熙年間王氏應徵詩之會為鄭治時期

禮官鄭斌女為寫的作品第 4 句稱鄭斌女事跡足以為「海洲」壯事氣勢壯盛

其臺地為「海洲」意指海外神洲顯現出以內地為世界中心點而以臺邑為邊

垂的論點

諸羅諭孫襄〈節婦鄭氏詩〉「扶植綱常吾輩事新詩題徧海東天」(壹頁

367)此詩亦為應徵詩之舉最後一句「新詩題徧海東天」臺邑與內地一水之隔

又處內地東方稱「海東天」可說是其地理位置的說明范咸〈弔五妃墓十二絕

句〉十二首之五「可憐椎髻文身地」(貳頁 258)其它相關文本有以鄭氏王朝禮

官鄭斌女為題之作品

康熙 13 年內地爆發三藩之亂鄭經趁機響應出兵同時將明朝續順公沈瑞接

到臺灣並以禮官鄭斌之女許配之鄭經將明朝王公遷往臺灣並幫助其建立家

庭除了昭示臺灣鄭氏為延續明朝皇權的正統地位外也為了隴絡人心凝聚在

臺灣的明室力量可以說沈鄭兩氏的聯婚是帶有強烈的政治色彩這段婚姻幾年

後卻遭到重大的打擊鄭經去世後鄭克塽繼位親信馮錫范攬權內部局勢日

益混亂身為流亡王公的沈瑞被誤認為身懷鉅資並因此招禍被馮錫范以反間

228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謀逆案件遷連104

父子被殺家屬被囚當沈瑞一家受禍時禮官鄭斌向鄭克塽求情為女兒

開脫並得到首肯就在鄭家父母將女兒救出虎口後得知詳情的鄭女卻毅然決

然決心與丈夫共赴家難並在處理完殉死家人的後事後從容自縊殉夫這件事

在當時引起很大的迴響不論身份貴賤聽聞此事的人都為此感動流淚康熙 23

年清朝佔據臺灣後總督姚啟聖並奏請封誥鄭氏「一品夫人」都統張夢吉並差人

將沈氏一門受難的棺柩送返京安葬105

咸豐朝陳維英〈一品夫人〉(鄭斌女 沈瑞妻)四首之四「鸞章一旦下東都

油壁香車離海隅」(伍頁 182)史載清據臺灣後將沈瑞遺體移葬內地想必鄭

女也隨之移葬故有「油壁香車離海隅」之說而以海邊一角指臺地將其邊緣

化之地理觀可知劉家謀〈謁五妃墓〉二首之一「那知瘴海千重外尚有紅顏

識報恩」(伍頁 319)再如道光年間施瓊芳〈題全臺闡幽錄〉二首之一「海濱

鄒魯風堪采軒使曾勞女史詢」(伍頁 381)施氏為《全臺闡幽錄》題詩書中

多錄臺地節烈女性有為清代臺灣女性寫史的目的詩中稱「海濱」以內地為中

心以臺邑為邊地的意向明顯

王凱泰《臺灣雜詠續詠》十二首之五「故王一去五妃陪海外黃沙賸

幾堆」(《臺灣雜詠合刻續詠十二首》頁 50)同治朝林豪〈五妃墓〉「海角年

年長相守」(《臺灣詩鈔》卷 5頁 93)熊佐虞〈五妃墓限支韻〉「黃土荒題海上

碑」(《臺灣詩鈔》卷 5頁 93)以及光緒朝唐景崧〈五妃墓限支韻〉「海上鵑啼

悲玉帶」 (《臺灣詩乘》卷 5頁 209)周長庚〈拜五妃墓〉「頸血不膏中土鐵

墓門長咽落潮聲」(《臺灣詩乘》卷 5頁 214)

周長庚(1847~1888)號辛仲又號莘仲福建侯官人光緒 10 年(1884)由建陽教

諭調署彰化教諭光緒 14 年發生施九緞以索焚丈單為名的圍城之變周氏因為民

104 蔣師轍《臺游日記》卷 1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7臺灣文獻叢刊第 6 種頁 30記載「康熙二十一年福建總督姚啟聖用間諜陰散其黨約偽賓客司傅為霖內應事洩為霖遇害」丁曰健輯《治臺必告錄》卷 1頁 77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9臺灣文獻叢刊第 17 種記載「行人傅為霖密約十三鎮同日發難事泄錫範並搆陷續順公沈瑞而有其貲人心益失國軒居臺而被刺者再皆姚啟聖所使也 105 事詳見江日昇《臺灣外記》卷 9臺灣文獻叢刊第 60 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

229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請命受誣以致「一官拋擲落拓終身」彰化人士「頌公之德而不衰」周氏

讚揚五妃之死為「頸血不膏中土鐵」以清朝鐵蹄為「中土鐵」相對而言臺邑

為世外之地可知而另一方面五妃成為臺邑歷史人物而非中土人物的意涵就更

為明顯了

本節所述及這 11 位作者中王敏政為康熙朝內地旗人孫襄為康熙朝內地人

陳維英為咸豐朝臺地人施瓊芳為道光朝臺灣縣治人林豪活動於同治朝左右金

門人周長庚為光緒朝內地人熊佐虞光緒朝內地人唐景崧光緒朝內地人生

存年代分佈清朝早中晚各期籍貫有大陸內地也有臺地人士由此推測以邊

陲之姿態而與內地中央相對似乎是清代士人普遍之觀點

黃國昌以為「中國意識」可以分析成六種互相關聯的觀念他舉出的第二種

觀念就是「『世界中心』的地理『中國意識』」「中國人把自己居住的地方視為

世界的中心而以其它地方都是世界的邊疆」106 莊勝全在以康熙朝四位內地親

歷者的觀察內容研究得出「遂使以中國本土為中心的世界觀得以大行其道中國

的文化邏輯逐步套用在對台灣的印象上」107

李國祈在對清代臺灣政治發展史的研究提出「臺灣自康熙時期歸入清帝國

版圖後雍正以降清廷所推行的政策則為使其內地化其目的在使臺灣變成

中國本部各省的一部份108」李氏為所謂的「內地化」乃中國中央政權及傳統典章

制度在臺灣這個邊疆地區的普及與擴張的過程「內地化」就是在政治上「中國

化」在文化上「儒家化」109並以為「大體而言及十九世紀其(臺灣)西部已

開發地區內地化幾已完成」然而我們參照前列詩人之作品即便在李氏所認

定已「內地化」的時期不論其為內地文人或臺邑文人其詩作中乃反映出臺邑

的邊陲位置亦即臺邑被歸為中國一省後其地理位置的觀念仍屬於遠離核心

的邊陲

106 黃國昌《『中國意識』與『臺灣意識』》臺北五南1995頁 12 107 莊勝全〈清康熙朝臺灣印象的轉變以四位親歷者的觀察為例〉《臺灣風物》第 56 卷第 3期2003 年頁 32 108 李國祈〈清季臺灣的政治近代化開山撫番與建省(1875-1894)〉《中華文化復興月刊》第 8卷第 12 期1975 年頁 5 109 李國祈〈清代臺灣社會的轉型〉《中華學報》第 5 卷第 3 期1978 年頁 148

230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然而我們以為文本中雖有臺邑居邊陲之政治意識然其以臺邑貞孝節烈女子

為主題仍是「在地認同」之詩學實踐其雖大量融合中國傳統詩學文化的意涵

與典故然最終目的之一仍是構築臺邑貞節歷史故我們認為其「臺邑邊陲化」

之特質可以引用鄭志明教授的說法加以解釋「所謂自在性格是指文章主體可

以從容地與外來文化相結合以開放的心靈來解消各種衝突情境讓主體文化無

處而不自在承認其邊陲的角色就是要解消邊陲的悲情心態不必向世界的核

心靠攏也不必向中國的核心靠攏脫離了核心的意識宰制自安於邊陲不是

偏安的心態而是無所求於核心以主體的自主性來迎接來自核心的各種挑戰110」

雖然鄭教授所提的是臺灣儒學發展的問題但從文本中看來不論是內地詩

人或本土詩人在接觸到臺邑本地題材時或多或少都會進行內地化與本土化的衝

突與融合而作品最終的主體性還是會回歸於創作場域之在地認同例如陳昭瑛

在〈論台灣的本土化運動〉一文中指出早期的「台灣意識」並未與「中國意識」

衝突甚至是重疊在一起有著相互定義的關係「由於臺灣人是以中國為父母

之國台灣意識自然也以中國意識為起源中國文化漢民族的特有生活方式在

台灣的樣貌是形成『中國式台灣意識』的文化基礎」111而由上文可知所謂「中

國式台灣意識」其地理觀念乃以中國為世界之中心而臺灣為邊陲之地

由於本節文本的作者群有 3 位清代中期的臺邑人所以我們可以推論最遲

在清咸豐道光年間臺邑詩人的地域意識其實已被完整教化出「中國意識」了

而 8 位內地詩人的作品中反覆以「海角」「海國」「海上」的空間述語強調臺

邑相對於核心的「邊陲」地位不斷灌輸與強調台地附屬內地的地理概念即統

治階級的角色為清朝政府

陸小結

縱觀上述所論文本創作活動實有許多政治元素清代考據學風盛行余英

時所言多學為識之學風由內地傳入臺灣專注於客觀知識從詩歌形式發展為

110 鄭志明〈臺灣儒學本土化的發展方向〉載於《第二屆臺灣儒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臺南成功大學中文系1999頁 655-679 111 參見陳昭英《臺灣文學與本土化運動》臺北正中書局1998頁 101-181

231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詩文融合詩序詩註比例增加且內容多為客觀現實事件的敘述可知其對外

在世界的關注而文本創作群的遊宦背景使其關注於教化與移風易俗前述余

英時對中國循吏之分析與清朝《通典》對知縣之職責描述可為舉證而作者若

無官員身份則為臺邑地方儒學鄉紳或與地方官府關係良好或掌地方書院

負有教育子弟之責任而文本所題詠之主題部份具官宦背景或受禍於政治事

件兵亂政治勢力等直接間接造成主題事件的發生

而大部分主角皆與朝廷旌表官修方志等政治活動相關聯而在文本中的象

徵隱喻中女子貞節類同於清政權女子抵抗外來力量的侵略象徵捍衛主權的

存在宣示清朝統治之正當性與合法性而臺邑邊緣言論則反映中國文化融入

臺灣社會整個內化過程的完成清代臺邑文人已接受臺灣為中國領地之一部份

王建曾以今文《尚書》為文本論析西周王朝政治意識中的合法性理念112其得出

的結論有「國家政治疆域的傳承與統一意識」「政治統治權威的合法傳承」「批

判和推翻暴君暴政統治的變革意識」等

雖然尚書是官方性質的文書有別於文本之私人創作但兩相比較可以觀

察出兩者相似處如本文所提出之「五妃詩墳墓之意象反映明政權走向滅亡與結

束」「民變烈女的歌頌反映創作群對清廷統治權的支持與肯定」則與李文所提「政

治統治權威的合法傳承」何其類似而「對內地與臺邑的指稱反映中央政權與地

方邊陲的對峙」則除了如王健所言之「國家政治疆域的傳承與統一意識」「中華

文明hellip即使某個王朝滅亡了後繼的王朝以其合法繼承者的身份完全承襲前朝

的政治遺產完成統一拓展天下疆域的合法政治使命」113因為本文創作群特定

之時空背景深一層反映出所謂天下疆域「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

非王臣」實隱藏著中央與邊疆之對峙114而本文前述所言之三種群體意識實為「漢

文化移植臺邑」政治操作的基礎而我們亦可解析創作群如何合理化清廷統治臺

灣的政治權力

112 王健〈論西周王朝政治意識中的合法性理念mdashmdash以今文《尚書》為中心〉《江海學刊》第 6 期

2003 年 113 同前註頁 141 114 中國商周時代還未出現中國與四夷對應的指稱一直要到「自東周以來才以南蠻北狄東

夷西羌相對而言為言」參考于省吾《釋中國》王元化主編《釋中國》第 3 卷上海文藝出版社

1998頁 1517

232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引用書目

一傳統文獻

丁紹儀《東瀛識略》臺北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7臺灣文獻叢刊第 2 種

王必昌《重修臺灣縣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臺灣文獻叢刊第 113

江日昇《臺灣外記》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臺灣文獻叢刊第 60 種

朱仕玠《小琉球漫誌》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6 臺灣文獻叢刊第 3 種

周元文《重修臺灣府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臺灣文獻叢刊第 66

林焜煌纂《金門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臺灣文獻叢刊第 80 種

陳文達《鳳山縣志》臺北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臺灣文獻叢刊第 124 種

《清一統志臺灣府》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臺灣文獻叢刊第 68

陳壽祺《福建通志臺灣府》臺北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臺灣文獻叢刊 84

許南英《窺園留草》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2臺灣文獻叢刊第 147 種

連 橫《臺灣詩乘》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臺灣文獻叢刊第 64 種

《欽定平定臺灣紀略》臺北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臺灣文獻叢刊

第 102 種

《碑傳選集》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6臺灣文獻叢刊第 220 種

《臺灣通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2臺灣文獻叢刊第 130 種

蔣師轍《臺游日記》臺北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7臺灣文獻叢刊第 6 種

盧德嘉《鳳山縣采訪冊》臺北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 臺灣文獻叢刊第

73 種

二近人論著

王俊勝 2001《清代臺灣鳳山縣詩歌研究》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全臺詩編輯小組 2004 《全臺詩》(1~5 冊)臺南國家臺灣文學館

233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234

江寶釵 1999 《臺灣古典詩面面觀》臺北巨流

余英時 1993 《中國思想傳統的現代詮釋》臺北聯經出版社

洪順隆 1998 《抒情與敘事》臺北黎明文化

許麗芳 2007 《章回小說的歷史書寫與想像以三國演義與水滸傳的敘事為例》臺

北秀威資訊科技

許玉青 2004 《清代臺灣古典詩之地理書寫研究》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硏究所

碩士論文

許東海 2003 《女性帝王神仙先秦兩漢辭賦及其文化身影》臺北里仁書局

畢恆達 2001 《空間就是權力》臺灣心靈工坊

陳昭英 1998 《台灣文學與本土化運動》台北正中書局

張孟珠 2002 《清代貞節的實踐及其困境》國立中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葉嘉瑩 2000 《清詞散論》台北桂冠

葉嘉瑩 2000 《漢魏六朝詩講錄》台北桂冠

黃國昌 1995 《『中國意識』與『臺灣意識』》臺北五南

楊積慶箋校 1980 《吳嘉紀詩箋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歐麗娟 2000 《唐詩的樂園意識》臺北里仁

鮑家麟編 1992 《中國婦女史論集》臺北稻香出版社

  • 文本有以明皇室在臺殉節之五妃為題的作品五妃本事參見江日昇《臺灣外記˙弁言》丁紹儀《東瀛識略》等皆有記載江日昇站在清朝統治者的立場對鄭氏王朝一直視之為謀逆亂臣但對殉國而死的寧靖王則抱著頌揚的態度而追隨寧靖王殉死的五妃則稱讚其為「且五姬慷慨輕生氣勝男子而臺灣之山川草木能不因此而增光乎」可知五妃殉節之歷史地位與道德價值在清康熙年間即已確定
  • (《雲林縣採訪冊˙藝文》頁206)
Page 37: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ir.lib.ksu.edu.tw/bitstream/987654321/13221/2/21%D... ·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 曾玉惠 ∗ 摘要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婦鄭氏詩〉「 風謠傳海內千古尚相看」(壹頁 425)張氏於乾隆 2 年出任漳

州府學訓導王敏政〈節婦鄭氏詩〉「苦節高風重栢舟輶軒問俗首先求」(壹

頁 362)

王氏於康熙 43 年移分巡臺廈道前列作者皆以烈婦鄭月娘為主題著重於女

子實踐德行的價值足以為後世樹立以生命維護綱常倫理的典範如王敏政所言

「問俗」帶有濃厚的移風易俗的目的乾隆年間六十七〈弔五妃墓〉 島嶼最後

昭英烈頑廉懦立蠻婦貞」(貳頁 247)六十七於乾隆 9 年以戶科給事中奉命

巡視臺灣朱澐〈李節孝〉「聖朝傳採柏舟篇海外旌揚李母賢」(貳292)

朱氏於乾隆 12 年調任鳳山縣訓導秦定國〈五妃墓〉二首之二「海表觀風

題墓道陽秋有筆墨痕新祇緣千古綱常係豈獨傷心弔五人」(參頁 147)

同治朝林豪〈詠臺陽古蹟十二首五妃墓〉「何幸教化行閨門」(《臺灣詩鈔》

卷 5頁 106)將閨門的教化與五妃事蹟結合起來於是這個單一的歷史事件便被賦

予移風易俗實踐聖王政教的任務這作品也就隱含出政治教化的色彩

道光咸豐年間劉家謀〈海音詩〉一百首之九九「匆匆六甲光彤史況沐

皇風二百年」(伍頁 308)劉氏於道光 29 年調臺灣府學訓導劉氏自註的詩序

並言 「今入版圖將二百載矣列聖相承昭然禮法有不共被涵濡哉近周光邰明

經欲輯臺郡節烈勒成一編誠盛舉也」劉氏歌功頌揚清政府以為臺邑經兩百

年教化婦女貞節德行的培養成果斐然以統治階層的角度來考量兩位烈婦之行

為價值頗具政治意涵道光年間施瓊芳〈題全臺闡幽錄〉二首之二「寡鵠貞

鴛萃一編旌祠會錫九重天依然婦誥回鸞及能使夫名附驥傳彤管有人風繼

起碧霄終古月難圓誰言婉嬺煢煢質已握興頑立懦權」(伍頁 381)

第 2 首點明此書所收人物並足堪為天子旌表之節婦貞女女子能實踐婦德

同樣也能澤被家門為夫婿增光而書中足為後世楷模者其人生卻都是坎坷不

幸的7-8 句寫出書寫權力之本質原本這些女子是柔弱貞順的卻因此書而得以

傳世施氏曾銓選六部主事前述詩人則將貞節烈女之節操德行與政權教化結合

在一起政府的旌表立祠的表揚機制使女子的高貴品行不至淹沒不彰而女子

建立閨門的行為典範可以建立淳美善良的風俗但「興頑立懦權」則頗有思考

225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的空間此四字除了建立符合倫理綱常的行為準則外還要堅強百姓們的意志

在危難時能用最大的犧牲包括生命來維持理想的存在而這理想的內涵則

隱含著統治政權的延續與護衛

余英時分析漢代循吏在文化傳播中所扮演的角色與作用他將中國文化分為

大小傳統並解釋「大傳統或精英文化是屬於上層知識階級的而小傳統或通俗

文化則屬於沒有受過正式教育的一般人民」96而漢代循吏則扮演了文化傳播者的

角色之所以如此余氏指出因為循吏是親民之官「循吏」之名始於《史記》的〈循

吏列傳〉從此成為中國正史列傳的典型至《清史稿》依然沿用余氏更言

漢代的大傳統以儒教為主體而儒教的基地則在社會而不在朝廷因此循

吏在發揮『師』的功能時他事實上已離開了『吏』的崗位他所奉行的

不復是朝廷法令而是大傳統的中心教義由於中國的大傳統並非寄身於

有組織的宗教所以它的傳播的任務才落到了俗世人物的循吏的肩上漢

代大傳統的傳播者借用《周禮》的名詞可稱之為『師儒』循吏便是以

『師儒』的身份從事『教化』工作的97

而文本尚有擔任教諭提督學政訓導等教育行政工作之創作者清廷的中

央教育制度中央最高教育行政機關為國子監其下設有祭酒司業等教官總理

監務以及博士助教學正學錄等各級教員在地方教育行政上各省設提

督學道擔任地方教育的最高行政官員以負責學校事務政風及科舉等事務

雍正 4 年(1726)提督學道改稱提督學政在地方官學上設有府學政使府提調

府儒學教授州學正縣儒學教諭府州縣下設立縣訓導以掌管地方教育事

務98

而臺灣清據初期隸屬於福建省由福建提督學道統理教育事務但因臺灣海

外孤島路途遙遠改由分巡台廈兵備道兼理學政康熙 23 年(1684)改由臺廈兵

備道兼任朱一貴事變後改由巡臺御史負責至雍正 5 年(1727)改為巡臺漢御史

96 余英時〈中國古代死後世界觀的演變〉載於《中國思想傳統的現代詮釋》臺北聯經出版社1993頁 168 97 余英時〈中國古代死後世界觀的演變〉載於《中國思想傳統的現代詮釋》臺北聯經出版社1993頁 198 98 參見種村保三郎《臺灣小史》臺北武陵1991山崎繁樹《1600-1930 臺灣史》臺北武陵1995連橫《臺灣通史》臺北幼獅1977

226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管理乾隆 17 年(1752)則改由巡臺臺灣道兼任光緒元年(1875)改由福建巡撫兼管

光緒 13 年(1887)設臺灣省後由臺灣巡府兼任掌管臺灣教育事務知縣負責地方

教育事務由此可知臺灣學政與官政相結合之特質99

而關於教育行政的最高指導原則順治 9 年(1652)頒六諭計為「1孝順父

母2尊敬長上3和睦鄉里孝訓子孫5各安生理6莫作非為」100

姜添輝以為「由其內容可窺見其重心在於強調傳統文化的倫常思想以及安本分

的觀點並藉由這些觀點的灌輸以達社會安定的目標」101康熙 9 年(1670)頒佈聖

諭廣訓十六條計有

1敦孝悌以重人倫2篤宗教以昭雍睦3和鄉黨以息爭訟4

重農桑以足衣食5尚節儉宜惜財用6隆學校以端士習7黜

異端以崇正義8講法律以儆愚頑9明禮讓以厚風俗10務

本業以定民志11訓子弟以禁非為12息誣告以全善良13

完錢糧(租稅)以省催科(裁判)14戒匿逃以免株連15聯保申

以弭盜賊16解仇忿以重身命等102

除了順治朝所強調的倫常價值觀外並將關注範圍擴大到文化習俗以及社

會規範等層面可以窺見清廷教育行政的最終目標是欲藉由教化途徑以安定社

會光緒 29 年(1903)張百熙等在〈奏定學堂章程〉中提出「至於立學宗旨勿論

何等學堂均以忠孝為本以中國經學為基礎俾學生心術依歸為正」103以至於

光緒 32 年 5 月 2 日清廷公佈的欽定學堂章程第一類是忠君尊孔第二類是尚

公尚武尚實可知清代由內地派遣至臺灣的教育官員實肩負思想教化之重

責大任其主要之任務為導正並建構臺邑人民正確之政治立場與政治意識創作

者日夜身處其氛圍中將其投射於其所創作之主題詩歌中似為合理之解釋

顧炎武論「秦紀會稽山刻石」指出「然則秦之任刑雖過而其坊民正俗之意

99 參見盛清沂王詩琅高樹潘《臺灣史》臺北眾文1988 年種村保三郎《臺灣小史》(臺

北武陵1991)邱奕松《嘉義縣志教育志》嘉義嘉義縣政府1991連橫《臺灣通史》

臺北幼獅1977 等 100 宋鼎宗等《全臺首學資料彙編》頁 61臺南臺南市立文化中心1997 101 姜添輝〈教育社會學觀點的清朝時期臺灣官方儒學的發展與特性〉《臺南師院學報》第 34 期

2001頁 292 102 種村保三郎《臺灣小史》臺北武陵1991頁 151 103 雷國鼎《教育概論》上冊臺北教育文物1976頁 80

227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固為始異于三王也」(《日知錄》卷十七)則中國自秦始皇起便有統治階級提倡禮

教以矯正民間各地不良風俗的政治措施文本創作群共 69 人共有 20 位具有從內

地遊宦臺邑的背景其中官職包括擔任臺邑各地教諭知縣巡臺御史提督學

政訓導等居多而臺邑文人亦具鄉紳背景文本中反覆出現蘊含政治意涵與宣

揚文教的意識

伍對內地與臺邑的指稱反映中央政權與地方邊陲的對峙

清代臺灣貞節烈女詩中出現以內地為中心以臺邑為邊緣之論調例如康

熙朝江日昇〈贊寧靖王朱術桂與五妃殉節二絕〉二首之一「天地乾坤無可寄

飄然海國全其身」(貳頁 28)臺廈道王敏政〈節婦鄭氏詩〉「鬚眉長樂嗤青

史巾幗共姜壯海洲」(壹頁 362)此詩為康熙年間王氏應徵詩之會為鄭治時期

禮官鄭斌女為寫的作品第 4 句稱鄭斌女事跡足以為「海洲」壯事氣勢壯盛

其臺地為「海洲」意指海外神洲顯現出以內地為世界中心點而以臺邑為邊

垂的論點

諸羅諭孫襄〈節婦鄭氏詩〉「扶植綱常吾輩事新詩題徧海東天」(壹頁

367)此詩亦為應徵詩之舉最後一句「新詩題徧海東天」臺邑與內地一水之隔

又處內地東方稱「海東天」可說是其地理位置的說明范咸〈弔五妃墓十二絕

句〉十二首之五「可憐椎髻文身地」(貳頁 258)其它相關文本有以鄭氏王朝禮

官鄭斌女為題之作品

康熙 13 年內地爆發三藩之亂鄭經趁機響應出兵同時將明朝續順公沈瑞接

到臺灣並以禮官鄭斌之女許配之鄭經將明朝王公遷往臺灣並幫助其建立家

庭除了昭示臺灣鄭氏為延續明朝皇權的正統地位外也為了隴絡人心凝聚在

臺灣的明室力量可以說沈鄭兩氏的聯婚是帶有強烈的政治色彩這段婚姻幾年

後卻遭到重大的打擊鄭經去世後鄭克塽繼位親信馮錫范攬權內部局勢日

益混亂身為流亡王公的沈瑞被誤認為身懷鉅資並因此招禍被馮錫范以反間

228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謀逆案件遷連104

父子被殺家屬被囚當沈瑞一家受禍時禮官鄭斌向鄭克塽求情為女兒

開脫並得到首肯就在鄭家父母將女兒救出虎口後得知詳情的鄭女卻毅然決

然決心與丈夫共赴家難並在處理完殉死家人的後事後從容自縊殉夫這件事

在當時引起很大的迴響不論身份貴賤聽聞此事的人都為此感動流淚康熙 23

年清朝佔據臺灣後總督姚啟聖並奏請封誥鄭氏「一品夫人」都統張夢吉並差人

將沈氏一門受難的棺柩送返京安葬105

咸豐朝陳維英〈一品夫人〉(鄭斌女 沈瑞妻)四首之四「鸞章一旦下東都

油壁香車離海隅」(伍頁 182)史載清據臺灣後將沈瑞遺體移葬內地想必鄭

女也隨之移葬故有「油壁香車離海隅」之說而以海邊一角指臺地將其邊緣

化之地理觀可知劉家謀〈謁五妃墓〉二首之一「那知瘴海千重外尚有紅顏

識報恩」(伍頁 319)再如道光年間施瓊芳〈題全臺闡幽錄〉二首之一「海濱

鄒魯風堪采軒使曾勞女史詢」(伍頁 381)施氏為《全臺闡幽錄》題詩書中

多錄臺地節烈女性有為清代臺灣女性寫史的目的詩中稱「海濱」以內地為中

心以臺邑為邊地的意向明顯

王凱泰《臺灣雜詠續詠》十二首之五「故王一去五妃陪海外黃沙賸

幾堆」(《臺灣雜詠合刻續詠十二首》頁 50)同治朝林豪〈五妃墓〉「海角年

年長相守」(《臺灣詩鈔》卷 5頁 93)熊佐虞〈五妃墓限支韻〉「黃土荒題海上

碑」(《臺灣詩鈔》卷 5頁 93)以及光緒朝唐景崧〈五妃墓限支韻〉「海上鵑啼

悲玉帶」 (《臺灣詩乘》卷 5頁 209)周長庚〈拜五妃墓〉「頸血不膏中土鐵

墓門長咽落潮聲」(《臺灣詩乘》卷 5頁 214)

周長庚(1847~1888)號辛仲又號莘仲福建侯官人光緒 10 年(1884)由建陽教

諭調署彰化教諭光緒 14 年發生施九緞以索焚丈單為名的圍城之變周氏因為民

104 蔣師轍《臺游日記》卷 1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7臺灣文獻叢刊第 6 種頁 30記載「康熙二十一年福建總督姚啟聖用間諜陰散其黨約偽賓客司傅為霖內應事洩為霖遇害」丁曰健輯《治臺必告錄》卷 1頁 77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9臺灣文獻叢刊第 17 種記載「行人傅為霖密約十三鎮同日發難事泄錫範並搆陷續順公沈瑞而有其貲人心益失國軒居臺而被刺者再皆姚啟聖所使也 105 事詳見江日昇《臺灣外記》卷 9臺灣文獻叢刊第 60 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

229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請命受誣以致「一官拋擲落拓終身」彰化人士「頌公之德而不衰」周氏

讚揚五妃之死為「頸血不膏中土鐵」以清朝鐵蹄為「中土鐵」相對而言臺邑

為世外之地可知而另一方面五妃成為臺邑歷史人物而非中土人物的意涵就更

為明顯了

本節所述及這 11 位作者中王敏政為康熙朝內地旗人孫襄為康熙朝內地人

陳維英為咸豐朝臺地人施瓊芳為道光朝臺灣縣治人林豪活動於同治朝左右金

門人周長庚為光緒朝內地人熊佐虞光緒朝內地人唐景崧光緒朝內地人生

存年代分佈清朝早中晚各期籍貫有大陸內地也有臺地人士由此推測以邊

陲之姿態而與內地中央相對似乎是清代士人普遍之觀點

黃國昌以為「中國意識」可以分析成六種互相關聯的觀念他舉出的第二種

觀念就是「『世界中心』的地理『中國意識』」「中國人把自己居住的地方視為

世界的中心而以其它地方都是世界的邊疆」106 莊勝全在以康熙朝四位內地親

歷者的觀察內容研究得出「遂使以中國本土為中心的世界觀得以大行其道中國

的文化邏輯逐步套用在對台灣的印象上」107

李國祈在對清代臺灣政治發展史的研究提出「臺灣自康熙時期歸入清帝國

版圖後雍正以降清廷所推行的政策則為使其內地化其目的在使臺灣變成

中國本部各省的一部份108」李氏為所謂的「內地化」乃中國中央政權及傳統典章

制度在臺灣這個邊疆地區的普及與擴張的過程「內地化」就是在政治上「中國

化」在文化上「儒家化」109並以為「大體而言及十九世紀其(臺灣)西部已

開發地區內地化幾已完成」然而我們參照前列詩人之作品即便在李氏所認

定已「內地化」的時期不論其為內地文人或臺邑文人其詩作中乃反映出臺邑

的邊陲位置亦即臺邑被歸為中國一省後其地理位置的觀念仍屬於遠離核心

的邊陲

106 黃國昌《『中國意識』與『臺灣意識』》臺北五南1995頁 12 107 莊勝全〈清康熙朝臺灣印象的轉變以四位親歷者的觀察為例〉《臺灣風物》第 56 卷第 3期2003 年頁 32 108 李國祈〈清季臺灣的政治近代化開山撫番與建省(1875-1894)〉《中華文化復興月刊》第 8卷第 12 期1975 年頁 5 109 李國祈〈清代臺灣社會的轉型〉《中華學報》第 5 卷第 3 期1978 年頁 148

230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然而我們以為文本中雖有臺邑居邊陲之政治意識然其以臺邑貞孝節烈女子

為主題仍是「在地認同」之詩學實踐其雖大量融合中國傳統詩學文化的意涵

與典故然最終目的之一仍是構築臺邑貞節歷史故我們認為其「臺邑邊陲化」

之特質可以引用鄭志明教授的說法加以解釋「所謂自在性格是指文章主體可

以從容地與外來文化相結合以開放的心靈來解消各種衝突情境讓主體文化無

處而不自在承認其邊陲的角色就是要解消邊陲的悲情心態不必向世界的核

心靠攏也不必向中國的核心靠攏脫離了核心的意識宰制自安於邊陲不是

偏安的心態而是無所求於核心以主體的自主性來迎接來自核心的各種挑戰110」

雖然鄭教授所提的是臺灣儒學發展的問題但從文本中看來不論是內地詩

人或本土詩人在接觸到臺邑本地題材時或多或少都會進行內地化與本土化的衝

突與融合而作品最終的主體性還是會回歸於創作場域之在地認同例如陳昭瑛

在〈論台灣的本土化運動〉一文中指出早期的「台灣意識」並未與「中國意識」

衝突甚至是重疊在一起有著相互定義的關係「由於臺灣人是以中國為父母

之國台灣意識自然也以中國意識為起源中國文化漢民族的特有生活方式在

台灣的樣貌是形成『中國式台灣意識』的文化基礎」111而由上文可知所謂「中

國式台灣意識」其地理觀念乃以中國為世界之中心而臺灣為邊陲之地

由於本節文本的作者群有 3 位清代中期的臺邑人所以我們可以推論最遲

在清咸豐道光年間臺邑詩人的地域意識其實已被完整教化出「中國意識」了

而 8 位內地詩人的作品中反覆以「海角」「海國」「海上」的空間述語強調臺

邑相對於核心的「邊陲」地位不斷灌輸與強調台地附屬內地的地理概念即統

治階級的角色為清朝政府

陸小結

縱觀上述所論文本創作活動實有許多政治元素清代考據學風盛行余英

時所言多學為識之學風由內地傳入臺灣專注於客觀知識從詩歌形式發展為

110 鄭志明〈臺灣儒學本土化的發展方向〉載於《第二屆臺灣儒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臺南成功大學中文系1999頁 655-679 111 參見陳昭英《臺灣文學與本土化運動》臺北正中書局1998頁 101-181

231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詩文融合詩序詩註比例增加且內容多為客觀現實事件的敘述可知其對外

在世界的關注而文本創作群的遊宦背景使其關注於教化與移風易俗前述余

英時對中國循吏之分析與清朝《通典》對知縣之職責描述可為舉證而作者若

無官員身份則為臺邑地方儒學鄉紳或與地方官府關係良好或掌地方書院

負有教育子弟之責任而文本所題詠之主題部份具官宦背景或受禍於政治事

件兵亂政治勢力等直接間接造成主題事件的發生

而大部分主角皆與朝廷旌表官修方志等政治活動相關聯而在文本中的象

徵隱喻中女子貞節類同於清政權女子抵抗外來力量的侵略象徵捍衛主權的

存在宣示清朝統治之正當性與合法性而臺邑邊緣言論則反映中國文化融入

臺灣社會整個內化過程的完成清代臺邑文人已接受臺灣為中國領地之一部份

王建曾以今文《尚書》為文本論析西周王朝政治意識中的合法性理念112其得出

的結論有「國家政治疆域的傳承與統一意識」「政治統治權威的合法傳承」「批

判和推翻暴君暴政統治的變革意識」等

雖然尚書是官方性質的文書有別於文本之私人創作但兩相比較可以觀

察出兩者相似處如本文所提出之「五妃詩墳墓之意象反映明政權走向滅亡與結

束」「民變烈女的歌頌反映創作群對清廷統治權的支持與肯定」則與李文所提「政

治統治權威的合法傳承」何其類似而「對內地與臺邑的指稱反映中央政權與地

方邊陲的對峙」則除了如王健所言之「國家政治疆域的傳承與統一意識」「中華

文明hellip即使某個王朝滅亡了後繼的王朝以其合法繼承者的身份完全承襲前朝

的政治遺產完成統一拓展天下疆域的合法政治使命」113因為本文創作群特定

之時空背景深一層反映出所謂天下疆域「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

非王臣」實隱藏著中央與邊疆之對峙114而本文前述所言之三種群體意識實為「漢

文化移植臺邑」政治操作的基礎而我們亦可解析創作群如何合理化清廷統治臺

灣的政治權力

112 王健〈論西周王朝政治意識中的合法性理念mdashmdash以今文《尚書》為中心〉《江海學刊》第 6 期

2003 年 113 同前註頁 141 114 中國商周時代還未出現中國與四夷對應的指稱一直要到「自東周以來才以南蠻北狄東

夷西羌相對而言為言」參考于省吾《釋中國》王元化主編《釋中國》第 3 卷上海文藝出版社

1998頁 1517

232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引用書目

一傳統文獻

丁紹儀《東瀛識略》臺北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7臺灣文獻叢刊第 2 種

王必昌《重修臺灣縣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臺灣文獻叢刊第 113

江日昇《臺灣外記》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臺灣文獻叢刊第 60 種

朱仕玠《小琉球漫誌》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6 臺灣文獻叢刊第 3 種

周元文《重修臺灣府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臺灣文獻叢刊第 66

林焜煌纂《金門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臺灣文獻叢刊第 80 種

陳文達《鳳山縣志》臺北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臺灣文獻叢刊第 124 種

《清一統志臺灣府》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臺灣文獻叢刊第 68

陳壽祺《福建通志臺灣府》臺北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臺灣文獻叢刊 84

許南英《窺園留草》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2臺灣文獻叢刊第 147 種

連 橫《臺灣詩乘》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臺灣文獻叢刊第 64 種

《欽定平定臺灣紀略》臺北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臺灣文獻叢刊

第 102 種

《碑傳選集》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6臺灣文獻叢刊第 220 種

《臺灣通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2臺灣文獻叢刊第 130 種

蔣師轍《臺游日記》臺北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7臺灣文獻叢刊第 6 種

盧德嘉《鳳山縣采訪冊》臺北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 臺灣文獻叢刊第

73 種

二近人論著

王俊勝 2001《清代臺灣鳳山縣詩歌研究》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全臺詩編輯小組 2004 《全臺詩》(1~5 冊)臺南國家臺灣文學館

233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234

江寶釵 1999 《臺灣古典詩面面觀》臺北巨流

余英時 1993 《中國思想傳統的現代詮釋》臺北聯經出版社

洪順隆 1998 《抒情與敘事》臺北黎明文化

許麗芳 2007 《章回小說的歷史書寫與想像以三國演義與水滸傳的敘事為例》臺

北秀威資訊科技

許玉青 2004 《清代臺灣古典詩之地理書寫研究》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硏究所

碩士論文

許東海 2003 《女性帝王神仙先秦兩漢辭賦及其文化身影》臺北里仁書局

畢恆達 2001 《空間就是權力》臺灣心靈工坊

陳昭英 1998 《台灣文學與本土化運動》台北正中書局

張孟珠 2002 《清代貞節的實踐及其困境》國立中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葉嘉瑩 2000 《清詞散論》台北桂冠

葉嘉瑩 2000 《漢魏六朝詩講錄》台北桂冠

黃國昌 1995 《『中國意識』與『臺灣意識』》臺北五南

楊積慶箋校 1980 《吳嘉紀詩箋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歐麗娟 2000 《唐詩的樂園意識》臺北里仁

鮑家麟編 1992 《中國婦女史論集》臺北稻香出版社

  • 文本有以明皇室在臺殉節之五妃為題的作品五妃本事參見江日昇《臺灣外記˙弁言》丁紹儀《東瀛識略》等皆有記載江日昇站在清朝統治者的立場對鄭氏王朝一直視之為謀逆亂臣但對殉國而死的寧靖王則抱著頌揚的態度而追隨寧靖王殉死的五妃則稱讚其為「且五姬慷慨輕生氣勝男子而臺灣之山川草木能不因此而增光乎」可知五妃殉節之歷史地位與道德價值在清康熙年間即已確定
  • (《雲林縣採訪冊˙藝文》頁206)
Page 38: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ir.lib.ksu.edu.tw/bitstream/987654321/13221/2/21%D... ·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 曾玉惠 ∗ 摘要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的空間此四字除了建立符合倫理綱常的行為準則外還要堅強百姓們的意志

在危難時能用最大的犧牲包括生命來維持理想的存在而這理想的內涵則

隱含著統治政權的延續與護衛

余英時分析漢代循吏在文化傳播中所扮演的角色與作用他將中國文化分為

大小傳統並解釋「大傳統或精英文化是屬於上層知識階級的而小傳統或通俗

文化則屬於沒有受過正式教育的一般人民」96而漢代循吏則扮演了文化傳播者的

角色之所以如此余氏指出因為循吏是親民之官「循吏」之名始於《史記》的〈循

吏列傳〉從此成為中國正史列傳的典型至《清史稿》依然沿用余氏更言

漢代的大傳統以儒教為主體而儒教的基地則在社會而不在朝廷因此循

吏在發揮『師』的功能時他事實上已離開了『吏』的崗位他所奉行的

不復是朝廷法令而是大傳統的中心教義由於中國的大傳統並非寄身於

有組織的宗教所以它的傳播的任務才落到了俗世人物的循吏的肩上漢

代大傳統的傳播者借用《周禮》的名詞可稱之為『師儒』循吏便是以

『師儒』的身份從事『教化』工作的97

而文本尚有擔任教諭提督學政訓導等教育行政工作之創作者清廷的中

央教育制度中央最高教育行政機關為國子監其下設有祭酒司業等教官總理

監務以及博士助教學正學錄等各級教員在地方教育行政上各省設提

督學道擔任地方教育的最高行政官員以負責學校事務政風及科舉等事務

雍正 4 年(1726)提督學道改稱提督學政在地方官學上設有府學政使府提調

府儒學教授州學正縣儒學教諭府州縣下設立縣訓導以掌管地方教育事

務98

而臺灣清據初期隸屬於福建省由福建提督學道統理教育事務但因臺灣海

外孤島路途遙遠改由分巡台廈兵備道兼理學政康熙 23 年(1684)改由臺廈兵

備道兼任朱一貴事變後改由巡臺御史負責至雍正 5 年(1727)改為巡臺漢御史

96 余英時〈中國古代死後世界觀的演變〉載於《中國思想傳統的現代詮釋》臺北聯經出版社1993頁 168 97 余英時〈中國古代死後世界觀的演變〉載於《中國思想傳統的現代詮釋》臺北聯經出版社1993頁 198 98 參見種村保三郎《臺灣小史》臺北武陵1991山崎繁樹《1600-1930 臺灣史》臺北武陵1995連橫《臺灣通史》臺北幼獅1977

226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管理乾隆 17 年(1752)則改由巡臺臺灣道兼任光緒元年(1875)改由福建巡撫兼管

光緒 13 年(1887)設臺灣省後由臺灣巡府兼任掌管臺灣教育事務知縣負責地方

教育事務由此可知臺灣學政與官政相結合之特質99

而關於教育行政的最高指導原則順治 9 年(1652)頒六諭計為「1孝順父

母2尊敬長上3和睦鄉里孝訓子孫5各安生理6莫作非為」100

姜添輝以為「由其內容可窺見其重心在於強調傳統文化的倫常思想以及安本分

的觀點並藉由這些觀點的灌輸以達社會安定的目標」101康熙 9 年(1670)頒佈聖

諭廣訓十六條計有

1敦孝悌以重人倫2篤宗教以昭雍睦3和鄉黨以息爭訟4

重農桑以足衣食5尚節儉宜惜財用6隆學校以端士習7黜

異端以崇正義8講法律以儆愚頑9明禮讓以厚風俗10務

本業以定民志11訓子弟以禁非為12息誣告以全善良13

完錢糧(租稅)以省催科(裁判)14戒匿逃以免株連15聯保申

以弭盜賊16解仇忿以重身命等102

除了順治朝所強調的倫常價值觀外並將關注範圍擴大到文化習俗以及社

會規範等層面可以窺見清廷教育行政的最終目標是欲藉由教化途徑以安定社

會光緒 29 年(1903)張百熙等在〈奏定學堂章程〉中提出「至於立學宗旨勿論

何等學堂均以忠孝為本以中國經學為基礎俾學生心術依歸為正」103以至於

光緒 32 年 5 月 2 日清廷公佈的欽定學堂章程第一類是忠君尊孔第二類是尚

公尚武尚實可知清代由內地派遣至臺灣的教育官員實肩負思想教化之重

責大任其主要之任務為導正並建構臺邑人民正確之政治立場與政治意識創作

者日夜身處其氛圍中將其投射於其所創作之主題詩歌中似為合理之解釋

顧炎武論「秦紀會稽山刻石」指出「然則秦之任刑雖過而其坊民正俗之意

99 參見盛清沂王詩琅高樹潘《臺灣史》臺北眾文1988 年種村保三郎《臺灣小史》(臺

北武陵1991)邱奕松《嘉義縣志教育志》嘉義嘉義縣政府1991連橫《臺灣通史》

臺北幼獅1977 等 100 宋鼎宗等《全臺首學資料彙編》頁 61臺南臺南市立文化中心1997 101 姜添輝〈教育社會學觀點的清朝時期臺灣官方儒學的發展與特性〉《臺南師院學報》第 34 期

2001頁 292 102 種村保三郎《臺灣小史》臺北武陵1991頁 151 103 雷國鼎《教育概論》上冊臺北教育文物1976頁 80

227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固為始異于三王也」(《日知錄》卷十七)則中國自秦始皇起便有統治階級提倡禮

教以矯正民間各地不良風俗的政治措施文本創作群共 69 人共有 20 位具有從內

地遊宦臺邑的背景其中官職包括擔任臺邑各地教諭知縣巡臺御史提督學

政訓導等居多而臺邑文人亦具鄉紳背景文本中反覆出現蘊含政治意涵與宣

揚文教的意識

伍對內地與臺邑的指稱反映中央政權與地方邊陲的對峙

清代臺灣貞節烈女詩中出現以內地為中心以臺邑為邊緣之論調例如康

熙朝江日昇〈贊寧靖王朱術桂與五妃殉節二絕〉二首之一「天地乾坤無可寄

飄然海國全其身」(貳頁 28)臺廈道王敏政〈節婦鄭氏詩〉「鬚眉長樂嗤青

史巾幗共姜壯海洲」(壹頁 362)此詩為康熙年間王氏應徵詩之會為鄭治時期

禮官鄭斌女為寫的作品第 4 句稱鄭斌女事跡足以為「海洲」壯事氣勢壯盛

其臺地為「海洲」意指海外神洲顯現出以內地為世界中心點而以臺邑為邊

垂的論點

諸羅諭孫襄〈節婦鄭氏詩〉「扶植綱常吾輩事新詩題徧海東天」(壹頁

367)此詩亦為應徵詩之舉最後一句「新詩題徧海東天」臺邑與內地一水之隔

又處內地東方稱「海東天」可說是其地理位置的說明范咸〈弔五妃墓十二絕

句〉十二首之五「可憐椎髻文身地」(貳頁 258)其它相關文本有以鄭氏王朝禮

官鄭斌女為題之作品

康熙 13 年內地爆發三藩之亂鄭經趁機響應出兵同時將明朝續順公沈瑞接

到臺灣並以禮官鄭斌之女許配之鄭經將明朝王公遷往臺灣並幫助其建立家

庭除了昭示臺灣鄭氏為延續明朝皇權的正統地位外也為了隴絡人心凝聚在

臺灣的明室力量可以說沈鄭兩氏的聯婚是帶有強烈的政治色彩這段婚姻幾年

後卻遭到重大的打擊鄭經去世後鄭克塽繼位親信馮錫范攬權內部局勢日

益混亂身為流亡王公的沈瑞被誤認為身懷鉅資並因此招禍被馮錫范以反間

228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謀逆案件遷連104

父子被殺家屬被囚當沈瑞一家受禍時禮官鄭斌向鄭克塽求情為女兒

開脫並得到首肯就在鄭家父母將女兒救出虎口後得知詳情的鄭女卻毅然決

然決心與丈夫共赴家難並在處理完殉死家人的後事後從容自縊殉夫這件事

在當時引起很大的迴響不論身份貴賤聽聞此事的人都為此感動流淚康熙 23

年清朝佔據臺灣後總督姚啟聖並奏請封誥鄭氏「一品夫人」都統張夢吉並差人

將沈氏一門受難的棺柩送返京安葬105

咸豐朝陳維英〈一品夫人〉(鄭斌女 沈瑞妻)四首之四「鸞章一旦下東都

油壁香車離海隅」(伍頁 182)史載清據臺灣後將沈瑞遺體移葬內地想必鄭

女也隨之移葬故有「油壁香車離海隅」之說而以海邊一角指臺地將其邊緣

化之地理觀可知劉家謀〈謁五妃墓〉二首之一「那知瘴海千重外尚有紅顏

識報恩」(伍頁 319)再如道光年間施瓊芳〈題全臺闡幽錄〉二首之一「海濱

鄒魯風堪采軒使曾勞女史詢」(伍頁 381)施氏為《全臺闡幽錄》題詩書中

多錄臺地節烈女性有為清代臺灣女性寫史的目的詩中稱「海濱」以內地為中

心以臺邑為邊地的意向明顯

王凱泰《臺灣雜詠續詠》十二首之五「故王一去五妃陪海外黃沙賸

幾堆」(《臺灣雜詠合刻續詠十二首》頁 50)同治朝林豪〈五妃墓〉「海角年

年長相守」(《臺灣詩鈔》卷 5頁 93)熊佐虞〈五妃墓限支韻〉「黃土荒題海上

碑」(《臺灣詩鈔》卷 5頁 93)以及光緒朝唐景崧〈五妃墓限支韻〉「海上鵑啼

悲玉帶」 (《臺灣詩乘》卷 5頁 209)周長庚〈拜五妃墓〉「頸血不膏中土鐵

墓門長咽落潮聲」(《臺灣詩乘》卷 5頁 214)

周長庚(1847~1888)號辛仲又號莘仲福建侯官人光緒 10 年(1884)由建陽教

諭調署彰化教諭光緒 14 年發生施九緞以索焚丈單為名的圍城之變周氏因為民

104 蔣師轍《臺游日記》卷 1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7臺灣文獻叢刊第 6 種頁 30記載「康熙二十一年福建總督姚啟聖用間諜陰散其黨約偽賓客司傅為霖內應事洩為霖遇害」丁曰健輯《治臺必告錄》卷 1頁 77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9臺灣文獻叢刊第 17 種記載「行人傅為霖密約十三鎮同日發難事泄錫範並搆陷續順公沈瑞而有其貲人心益失國軒居臺而被刺者再皆姚啟聖所使也 105 事詳見江日昇《臺灣外記》卷 9臺灣文獻叢刊第 60 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

229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請命受誣以致「一官拋擲落拓終身」彰化人士「頌公之德而不衰」周氏

讚揚五妃之死為「頸血不膏中土鐵」以清朝鐵蹄為「中土鐵」相對而言臺邑

為世外之地可知而另一方面五妃成為臺邑歷史人物而非中土人物的意涵就更

為明顯了

本節所述及這 11 位作者中王敏政為康熙朝內地旗人孫襄為康熙朝內地人

陳維英為咸豐朝臺地人施瓊芳為道光朝臺灣縣治人林豪活動於同治朝左右金

門人周長庚為光緒朝內地人熊佐虞光緒朝內地人唐景崧光緒朝內地人生

存年代分佈清朝早中晚各期籍貫有大陸內地也有臺地人士由此推測以邊

陲之姿態而與內地中央相對似乎是清代士人普遍之觀點

黃國昌以為「中國意識」可以分析成六種互相關聯的觀念他舉出的第二種

觀念就是「『世界中心』的地理『中國意識』」「中國人把自己居住的地方視為

世界的中心而以其它地方都是世界的邊疆」106 莊勝全在以康熙朝四位內地親

歷者的觀察內容研究得出「遂使以中國本土為中心的世界觀得以大行其道中國

的文化邏輯逐步套用在對台灣的印象上」107

李國祈在對清代臺灣政治發展史的研究提出「臺灣自康熙時期歸入清帝國

版圖後雍正以降清廷所推行的政策則為使其內地化其目的在使臺灣變成

中國本部各省的一部份108」李氏為所謂的「內地化」乃中國中央政權及傳統典章

制度在臺灣這個邊疆地區的普及與擴張的過程「內地化」就是在政治上「中國

化」在文化上「儒家化」109並以為「大體而言及十九世紀其(臺灣)西部已

開發地區內地化幾已完成」然而我們參照前列詩人之作品即便在李氏所認

定已「內地化」的時期不論其為內地文人或臺邑文人其詩作中乃反映出臺邑

的邊陲位置亦即臺邑被歸為中國一省後其地理位置的觀念仍屬於遠離核心

的邊陲

106 黃國昌《『中國意識』與『臺灣意識』》臺北五南1995頁 12 107 莊勝全〈清康熙朝臺灣印象的轉變以四位親歷者的觀察為例〉《臺灣風物》第 56 卷第 3期2003 年頁 32 108 李國祈〈清季臺灣的政治近代化開山撫番與建省(1875-1894)〉《中華文化復興月刊》第 8卷第 12 期1975 年頁 5 109 李國祈〈清代臺灣社會的轉型〉《中華學報》第 5 卷第 3 期1978 年頁 148

230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然而我們以為文本中雖有臺邑居邊陲之政治意識然其以臺邑貞孝節烈女子

為主題仍是「在地認同」之詩學實踐其雖大量融合中國傳統詩學文化的意涵

與典故然最終目的之一仍是構築臺邑貞節歷史故我們認為其「臺邑邊陲化」

之特質可以引用鄭志明教授的說法加以解釋「所謂自在性格是指文章主體可

以從容地與外來文化相結合以開放的心靈來解消各種衝突情境讓主體文化無

處而不自在承認其邊陲的角色就是要解消邊陲的悲情心態不必向世界的核

心靠攏也不必向中國的核心靠攏脫離了核心的意識宰制自安於邊陲不是

偏安的心態而是無所求於核心以主體的自主性來迎接來自核心的各種挑戰110」

雖然鄭教授所提的是臺灣儒學發展的問題但從文本中看來不論是內地詩

人或本土詩人在接觸到臺邑本地題材時或多或少都會進行內地化與本土化的衝

突與融合而作品最終的主體性還是會回歸於創作場域之在地認同例如陳昭瑛

在〈論台灣的本土化運動〉一文中指出早期的「台灣意識」並未與「中國意識」

衝突甚至是重疊在一起有著相互定義的關係「由於臺灣人是以中國為父母

之國台灣意識自然也以中國意識為起源中國文化漢民族的特有生活方式在

台灣的樣貌是形成『中國式台灣意識』的文化基礎」111而由上文可知所謂「中

國式台灣意識」其地理觀念乃以中國為世界之中心而臺灣為邊陲之地

由於本節文本的作者群有 3 位清代中期的臺邑人所以我們可以推論最遲

在清咸豐道光年間臺邑詩人的地域意識其實已被完整教化出「中國意識」了

而 8 位內地詩人的作品中反覆以「海角」「海國」「海上」的空間述語強調臺

邑相對於核心的「邊陲」地位不斷灌輸與強調台地附屬內地的地理概念即統

治階級的角色為清朝政府

陸小結

縱觀上述所論文本創作活動實有許多政治元素清代考據學風盛行余英

時所言多學為識之學風由內地傳入臺灣專注於客觀知識從詩歌形式發展為

110 鄭志明〈臺灣儒學本土化的發展方向〉載於《第二屆臺灣儒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臺南成功大學中文系1999頁 655-679 111 參見陳昭英《臺灣文學與本土化運動》臺北正中書局1998頁 101-181

231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詩文融合詩序詩註比例增加且內容多為客觀現實事件的敘述可知其對外

在世界的關注而文本創作群的遊宦背景使其關注於教化與移風易俗前述余

英時對中國循吏之分析與清朝《通典》對知縣之職責描述可為舉證而作者若

無官員身份則為臺邑地方儒學鄉紳或與地方官府關係良好或掌地方書院

負有教育子弟之責任而文本所題詠之主題部份具官宦背景或受禍於政治事

件兵亂政治勢力等直接間接造成主題事件的發生

而大部分主角皆與朝廷旌表官修方志等政治活動相關聯而在文本中的象

徵隱喻中女子貞節類同於清政權女子抵抗外來力量的侵略象徵捍衛主權的

存在宣示清朝統治之正當性與合法性而臺邑邊緣言論則反映中國文化融入

臺灣社會整個內化過程的完成清代臺邑文人已接受臺灣為中國領地之一部份

王建曾以今文《尚書》為文本論析西周王朝政治意識中的合法性理念112其得出

的結論有「國家政治疆域的傳承與統一意識」「政治統治權威的合法傳承」「批

判和推翻暴君暴政統治的變革意識」等

雖然尚書是官方性質的文書有別於文本之私人創作但兩相比較可以觀

察出兩者相似處如本文所提出之「五妃詩墳墓之意象反映明政權走向滅亡與結

束」「民變烈女的歌頌反映創作群對清廷統治權的支持與肯定」則與李文所提「政

治統治權威的合法傳承」何其類似而「對內地與臺邑的指稱反映中央政權與地

方邊陲的對峙」則除了如王健所言之「國家政治疆域的傳承與統一意識」「中華

文明hellip即使某個王朝滅亡了後繼的王朝以其合法繼承者的身份完全承襲前朝

的政治遺產完成統一拓展天下疆域的合法政治使命」113因為本文創作群特定

之時空背景深一層反映出所謂天下疆域「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

非王臣」實隱藏著中央與邊疆之對峙114而本文前述所言之三種群體意識實為「漢

文化移植臺邑」政治操作的基礎而我們亦可解析創作群如何合理化清廷統治臺

灣的政治權力

112 王健〈論西周王朝政治意識中的合法性理念mdashmdash以今文《尚書》為中心〉《江海學刊》第 6 期

2003 年 113 同前註頁 141 114 中國商周時代還未出現中國與四夷對應的指稱一直要到「自東周以來才以南蠻北狄東

夷西羌相對而言為言」參考于省吾《釋中國》王元化主編《釋中國》第 3 卷上海文藝出版社

1998頁 1517

232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引用書目

一傳統文獻

丁紹儀《東瀛識略》臺北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7臺灣文獻叢刊第 2 種

王必昌《重修臺灣縣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臺灣文獻叢刊第 113

江日昇《臺灣外記》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臺灣文獻叢刊第 60 種

朱仕玠《小琉球漫誌》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6 臺灣文獻叢刊第 3 種

周元文《重修臺灣府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臺灣文獻叢刊第 66

林焜煌纂《金門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臺灣文獻叢刊第 80 種

陳文達《鳳山縣志》臺北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臺灣文獻叢刊第 124 種

《清一統志臺灣府》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臺灣文獻叢刊第 68

陳壽祺《福建通志臺灣府》臺北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臺灣文獻叢刊 84

許南英《窺園留草》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2臺灣文獻叢刊第 147 種

連 橫《臺灣詩乘》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臺灣文獻叢刊第 64 種

《欽定平定臺灣紀略》臺北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臺灣文獻叢刊

第 102 種

《碑傳選集》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6臺灣文獻叢刊第 220 種

《臺灣通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2臺灣文獻叢刊第 130 種

蔣師轍《臺游日記》臺北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7臺灣文獻叢刊第 6 種

盧德嘉《鳳山縣采訪冊》臺北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 臺灣文獻叢刊第

73 種

二近人論著

王俊勝 2001《清代臺灣鳳山縣詩歌研究》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全臺詩編輯小組 2004 《全臺詩》(1~5 冊)臺南國家臺灣文學館

233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234

江寶釵 1999 《臺灣古典詩面面觀》臺北巨流

余英時 1993 《中國思想傳統的現代詮釋》臺北聯經出版社

洪順隆 1998 《抒情與敘事》臺北黎明文化

許麗芳 2007 《章回小說的歷史書寫與想像以三國演義與水滸傳的敘事為例》臺

北秀威資訊科技

許玉青 2004 《清代臺灣古典詩之地理書寫研究》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硏究所

碩士論文

許東海 2003 《女性帝王神仙先秦兩漢辭賦及其文化身影》臺北里仁書局

畢恆達 2001 《空間就是權力》臺灣心靈工坊

陳昭英 1998 《台灣文學與本土化運動》台北正中書局

張孟珠 2002 《清代貞節的實踐及其困境》國立中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葉嘉瑩 2000 《清詞散論》台北桂冠

葉嘉瑩 2000 《漢魏六朝詩講錄》台北桂冠

黃國昌 1995 《『中國意識』與『臺灣意識』》臺北五南

楊積慶箋校 1980 《吳嘉紀詩箋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歐麗娟 2000 《唐詩的樂園意識》臺北里仁

鮑家麟編 1992 《中國婦女史論集》臺北稻香出版社

  • 文本有以明皇室在臺殉節之五妃為題的作品五妃本事參見江日昇《臺灣外記˙弁言》丁紹儀《東瀛識略》等皆有記載江日昇站在清朝統治者的立場對鄭氏王朝一直視之為謀逆亂臣但對殉國而死的寧靖王則抱著頌揚的態度而追隨寧靖王殉死的五妃則稱讚其為「且五姬慷慨輕生氣勝男子而臺灣之山川草木能不因此而增光乎」可知五妃殉節之歷史地位與道德價值在清康熙年間即已確定
  • (《雲林縣採訪冊˙藝文》頁206)
Page 39: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ir.lib.ksu.edu.tw/bitstream/987654321/13221/2/21%D... ·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 曾玉惠 ∗ 摘要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管理乾隆 17 年(1752)則改由巡臺臺灣道兼任光緒元年(1875)改由福建巡撫兼管

光緒 13 年(1887)設臺灣省後由臺灣巡府兼任掌管臺灣教育事務知縣負責地方

教育事務由此可知臺灣學政與官政相結合之特質99

而關於教育行政的最高指導原則順治 9 年(1652)頒六諭計為「1孝順父

母2尊敬長上3和睦鄉里孝訓子孫5各安生理6莫作非為」100

姜添輝以為「由其內容可窺見其重心在於強調傳統文化的倫常思想以及安本分

的觀點並藉由這些觀點的灌輸以達社會安定的目標」101康熙 9 年(1670)頒佈聖

諭廣訓十六條計有

1敦孝悌以重人倫2篤宗教以昭雍睦3和鄉黨以息爭訟4

重農桑以足衣食5尚節儉宜惜財用6隆學校以端士習7黜

異端以崇正義8講法律以儆愚頑9明禮讓以厚風俗10務

本業以定民志11訓子弟以禁非為12息誣告以全善良13

完錢糧(租稅)以省催科(裁判)14戒匿逃以免株連15聯保申

以弭盜賊16解仇忿以重身命等102

除了順治朝所強調的倫常價值觀外並將關注範圍擴大到文化習俗以及社

會規範等層面可以窺見清廷教育行政的最終目標是欲藉由教化途徑以安定社

會光緒 29 年(1903)張百熙等在〈奏定學堂章程〉中提出「至於立學宗旨勿論

何等學堂均以忠孝為本以中國經學為基礎俾學生心術依歸為正」103以至於

光緒 32 年 5 月 2 日清廷公佈的欽定學堂章程第一類是忠君尊孔第二類是尚

公尚武尚實可知清代由內地派遣至臺灣的教育官員實肩負思想教化之重

責大任其主要之任務為導正並建構臺邑人民正確之政治立場與政治意識創作

者日夜身處其氛圍中將其投射於其所創作之主題詩歌中似為合理之解釋

顧炎武論「秦紀會稽山刻石」指出「然則秦之任刑雖過而其坊民正俗之意

99 參見盛清沂王詩琅高樹潘《臺灣史》臺北眾文1988 年種村保三郎《臺灣小史》(臺

北武陵1991)邱奕松《嘉義縣志教育志》嘉義嘉義縣政府1991連橫《臺灣通史》

臺北幼獅1977 等 100 宋鼎宗等《全臺首學資料彙編》頁 61臺南臺南市立文化中心1997 101 姜添輝〈教育社會學觀點的清朝時期臺灣官方儒學的發展與特性〉《臺南師院學報》第 34 期

2001頁 292 102 種村保三郎《臺灣小史》臺北武陵1991頁 151 103 雷國鼎《教育概論》上冊臺北教育文物1976頁 80

227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固為始異于三王也」(《日知錄》卷十七)則中國自秦始皇起便有統治階級提倡禮

教以矯正民間各地不良風俗的政治措施文本創作群共 69 人共有 20 位具有從內

地遊宦臺邑的背景其中官職包括擔任臺邑各地教諭知縣巡臺御史提督學

政訓導等居多而臺邑文人亦具鄉紳背景文本中反覆出現蘊含政治意涵與宣

揚文教的意識

伍對內地與臺邑的指稱反映中央政權與地方邊陲的對峙

清代臺灣貞節烈女詩中出現以內地為中心以臺邑為邊緣之論調例如康

熙朝江日昇〈贊寧靖王朱術桂與五妃殉節二絕〉二首之一「天地乾坤無可寄

飄然海國全其身」(貳頁 28)臺廈道王敏政〈節婦鄭氏詩〉「鬚眉長樂嗤青

史巾幗共姜壯海洲」(壹頁 362)此詩為康熙年間王氏應徵詩之會為鄭治時期

禮官鄭斌女為寫的作品第 4 句稱鄭斌女事跡足以為「海洲」壯事氣勢壯盛

其臺地為「海洲」意指海外神洲顯現出以內地為世界中心點而以臺邑為邊

垂的論點

諸羅諭孫襄〈節婦鄭氏詩〉「扶植綱常吾輩事新詩題徧海東天」(壹頁

367)此詩亦為應徵詩之舉最後一句「新詩題徧海東天」臺邑與內地一水之隔

又處內地東方稱「海東天」可說是其地理位置的說明范咸〈弔五妃墓十二絕

句〉十二首之五「可憐椎髻文身地」(貳頁 258)其它相關文本有以鄭氏王朝禮

官鄭斌女為題之作品

康熙 13 年內地爆發三藩之亂鄭經趁機響應出兵同時將明朝續順公沈瑞接

到臺灣並以禮官鄭斌之女許配之鄭經將明朝王公遷往臺灣並幫助其建立家

庭除了昭示臺灣鄭氏為延續明朝皇權的正統地位外也為了隴絡人心凝聚在

臺灣的明室力量可以說沈鄭兩氏的聯婚是帶有強烈的政治色彩這段婚姻幾年

後卻遭到重大的打擊鄭經去世後鄭克塽繼位親信馮錫范攬權內部局勢日

益混亂身為流亡王公的沈瑞被誤認為身懷鉅資並因此招禍被馮錫范以反間

228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謀逆案件遷連104

父子被殺家屬被囚當沈瑞一家受禍時禮官鄭斌向鄭克塽求情為女兒

開脫並得到首肯就在鄭家父母將女兒救出虎口後得知詳情的鄭女卻毅然決

然決心與丈夫共赴家難並在處理完殉死家人的後事後從容自縊殉夫這件事

在當時引起很大的迴響不論身份貴賤聽聞此事的人都為此感動流淚康熙 23

年清朝佔據臺灣後總督姚啟聖並奏請封誥鄭氏「一品夫人」都統張夢吉並差人

將沈氏一門受難的棺柩送返京安葬105

咸豐朝陳維英〈一品夫人〉(鄭斌女 沈瑞妻)四首之四「鸞章一旦下東都

油壁香車離海隅」(伍頁 182)史載清據臺灣後將沈瑞遺體移葬內地想必鄭

女也隨之移葬故有「油壁香車離海隅」之說而以海邊一角指臺地將其邊緣

化之地理觀可知劉家謀〈謁五妃墓〉二首之一「那知瘴海千重外尚有紅顏

識報恩」(伍頁 319)再如道光年間施瓊芳〈題全臺闡幽錄〉二首之一「海濱

鄒魯風堪采軒使曾勞女史詢」(伍頁 381)施氏為《全臺闡幽錄》題詩書中

多錄臺地節烈女性有為清代臺灣女性寫史的目的詩中稱「海濱」以內地為中

心以臺邑為邊地的意向明顯

王凱泰《臺灣雜詠續詠》十二首之五「故王一去五妃陪海外黃沙賸

幾堆」(《臺灣雜詠合刻續詠十二首》頁 50)同治朝林豪〈五妃墓〉「海角年

年長相守」(《臺灣詩鈔》卷 5頁 93)熊佐虞〈五妃墓限支韻〉「黃土荒題海上

碑」(《臺灣詩鈔》卷 5頁 93)以及光緒朝唐景崧〈五妃墓限支韻〉「海上鵑啼

悲玉帶」 (《臺灣詩乘》卷 5頁 209)周長庚〈拜五妃墓〉「頸血不膏中土鐵

墓門長咽落潮聲」(《臺灣詩乘》卷 5頁 214)

周長庚(1847~1888)號辛仲又號莘仲福建侯官人光緒 10 年(1884)由建陽教

諭調署彰化教諭光緒 14 年發生施九緞以索焚丈單為名的圍城之變周氏因為民

104 蔣師轍《臺游日記》卷 1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7臺灣文獻叢刊第 6 種頁 30記載「康熙二十一年福建總督姚啟聖用間諜陰散其黨約偽賓客司傅為霖內應事洩為霖遇害」丁曰健輯《治臺必告錄》卷 1頁 77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9臺灣文獻叢刊第 17 種記載「行人傅為霖密約十三鎮同日發難事泄錫範並搆陷續順公沈瑞而有其貲人心益失國軒居臺而被刺者再皆姚啟聖所使也 105 事詳見江日昇《臺灣外記》卷 9臺灣文獻叢刊第 60 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

229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請命受誣以致「一官拋擲落拓終身」彰化人士「頌公之德而不衰」周氏

讚揚五妃之死為「頸血不膏中土鐵」以清朝鐵蹄為「中土鐵」相對而言臺邑

為世外之地可知而另一方面五妃成為臺邑歷史人物而非中土人物的意涵就更

為明顯了

本節所述及這 11 位作者中王敏政為康熙朝內地旗人孫襄為康熙朝內地人

陳維英為咸豐朝臺地人施瓊芳為道光朝臺灣縣治人林豪活動於同治朝左右金

門人周長庚為光緒朝內地人熊佐虞光緒朝內地人唐景崧光緒朝內地人生

存年代分佈清朝早中晚各期籍貫有大陸內地也有臺地人士由此推測以邊

陲之姿態而與內地中央相對似乎是清代士人普遍之觀點

黃國昌以為「中國意識」可以分析成六種互相關聯的觀念他舉出的第二種

觀念就是「『世界中心』的地理『中國意識』」「中國人把自己居住的地方視為

世界的中心而以其它地方都是世界的邊疆」106 莊勝全在以康熙朝四位內地親

歷者的觀察內容研究得出「遂使以中國本土為中心的世界觀得以大行其道中國

的文化邏輯逐步套用在對台灣的印象上」107

李國祈在對清代臺灣政治發展史的研究提出「臺灣自康熙時期歸入清帝國

版圖後雍正以降清廷所推行的政策則為使其內地化其目的在使臺灣變成

中國本部各省的一部份108」李氏為所謂的「內地化」乃中國中央政權及傳統典章

制度在臺灣這個邊疆地區的普及與擴張的過程「內地化」就是在政治上「中國

化」在文化上「儒家化」109並以為「大體而言及十九世紀其(臺灣)西部已

開發地區內地化幾已完成」然而我們參照前列詩人之作品即便在李氏所認

定已「內地化」的時期不論其為內地文人或臺邑文人其詩作中乃反映出臺邑

的邊陲位置亦即臺邑被歸為中國一省後其地理位置的觀念仍屬於遠離核心

的邊陲

106 黃國昌《『中國意識』與『臺灣意識』》臺北五南1995頁 12 107 莊勝全〈清康熙朝臺灣印象的轉變以四位親歷者的觀察為例〉《臺灣風物》第 56 卷第 3期2003 年頁 32 108 李國祈〈清季臺灣的政治近代化開山撫番與建省(1875-1894)〉《中華文化復興月刊》第 8卷第 12 期1975 年頁 5 109 李國祈〈清代臺灣社會的轉型〉《中華學報》第 5 卷第 3 期1978 年頁 148

230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然而我們以為文本中雖有臺邑居邊陲之政治意識然其以臺邑貞孝節烈女子

為主題仍是「在地認同」之詩學實踐其雖大量融合中國傳統詩學文化的意涵

與典故然最終目的之一仍是構築臺邑貞節歷史故我們認為其「臺邑邊陲化」

之特質可以引用鄭志明教授的說法加以解釋「所謂自在性格是指文章主體可

以從容地與外來文化相結合以開放的心靈來解消各種衝突情境讓主體文化無

處而不自在承認其邊陲的角色就是要解消邊陲的悲情心態不必向世界的核

心靠攏也不必向中國的核心靠攏脫離了核心的意識宰制自安於邊陲不是

偏安的心態而是無所求於核心以主體的自主性來迎接來自核心的各種挑戰110」

雖然鄭教授所提的是臺灣儒學發展的問題但從文本中看來不論是內地詩

人或本土詩人在接觸到臺邑本地題材時或多或少都會進行內地化與本土化的衝

突與融合而作品最終的主體性還是會回歸於創作場域之在地認同例如陳昭瑛

在〈論台灣的本土化運動〉一文中指出早期的「台灣意識」並未與「中國意識」

衝突甚至是重疊在一起有著相互定義的關係「由於臺灣人是以中國為父母

之國台灣意識自然也以中國意識為起源中國文化漢民族的特有生活方式在

台灣的樣貌是形成『中國式台灣意識』的文化基礎」111而由上文可知所謂「中

國式台灣意識」其地理觀念乃以中國為世界之中心而臺灣為邊陲之地

由於本節文本的作者群有 3 位清代中期的臺邑人所以我們可以推論最遲

在清咸豐道光年間臺邑詩人的地域意識其實已被完整教化出「中國意識」了

而 8 位內地詩人的作品中反覆以「海角」「海國」「海上」的空間述語強調臺

邑相對於核心的「邊陲」地位不斷灌輸與強調台地附屬內地的地理概念即統

治階級的角色為清朝政府

陸小結

縱觀上述所論文本創作活動實有許多政治元素清代考據學風盛行余英

時所言多學為識之學風由內地傳入臺灣專注於客觀知識從詩歌形式發展為

110 鄭志明〈臺灣儒學本土化的發展方向〉載於《第二屆臺灣儒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臺南成功大學中文系1999頁 655-679 111 參見陳昭英《臺灣文學與本土化運動》臺北正中書局1998頁 101-181

231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詩文融合詩序詩註比例增加且內容多為客觀現實事件的敘述可知其對外

在世界的關注而文本創作群的遊宦背景使其關注於教化與移風易俗前述余

英時對中國循吏之分析與清朝《通典》對知縣之職責描述可為舉證而作者若

無官員身份則為臺邑地方儒學鄉紳或與地方官府關係良好或掌地方書院

負有教育子弟之責任而文本所題詠之主題部份具官宦背景或受禍於政治事

件兵亂政治勢力等直接間接造成主題事件的發生

而大部分主角皆與朝廷旌表官修方志等政治活動相關聯而在文本中的象

徵隱喻中女子貞節類同於清政權女子抵抗外來力量的侵略象徵捍衛主權的

存在宣示清朝統治之正當性與合法性而臺邑邊緣言論則反映中國文化融入

臺灣社會整個內化過程的完成清代臺邑文人已接受臺灣為中國領地之一部份

王建曾以今文《尚書》為文本論析西周王朝政治意識中的合法性理念112其得出

的結論有「國家政治疆域的傳承與統一意識」「政治統治權威的合法傳承」「批

判和推翻暴君暴政統治的變革意識」等

雖然尚書是官方性質的文書有別於文本之私人創作但兩相比較可以觀

察出兩者相似處如本文所提出之「五妃詩墳墓之意象反映明政權走向滅亡與結

束」「民變烈女的歌頌反映創作群對清廷統治權的支持與肯定」則與李文所提「政

治統治權威的合法傳承」何其類似而「對內地與臺邑的指稱反映中央政權與地

方邊陲的對峙」則除了如王健所言之「國家政治疆域的傳承與統一意識」「中華

文明hellip即使某個王朝滅亡了後繼的王朝以其合法繼承者的身份完全承襲前朝

的政治遺產完成統一拓展天下疆域的合法政治使命」113因為本文創作群特定

之時空背景深一層反映出所謂天下疆域「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

非王臣」實隱藏著中央與邊疆之對峙114而本文前述所言之三種群體意識實為「漢

文化移植臺邑」政治操作的基礎而我們亦可解析創作群如何合理化清廷統治臺

灣的政治權力

112 王健〈論西周王朝政治意識中的合法性理念mdashmdash以今文《尚書》為中心〉《江海學刊》第 6 期

2003 年 113 同前註頁 141 114 中國商周時代還未出現中國與四夷對應的指稱一直要到「自東周以來才以南蠻北狄東

夷西羌相對而言為言」參考于省吾《釋中國》王元化主編《釋中國》第 3 卷上海文藝出版社

1998頁 1517

232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引用書目

一傳統文獻

丁紹儀《東瀛識略》臺北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7臺灣文獻叢刊第 2 種

王必昌《重修臺灣縣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臺灣文獻叢刊第 113

江日昇《臺灣外記》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臺灣文獻叢刊第 60 種

朱仕玠《小琉球漫誌》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6 臺灣文獻叢刊第 3 種

周元文《重修臺灣府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臺灣文獻叢刊第 66

林焜煌纂《金門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臺灣文獻叢刊第 80 種

陳文達《鳳山縣志》臺北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臺灣文獻叢刊第 124 種

《清一統志臺灣府》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臺灣文獻叢刊第 68

陳壽祺《福建通志臺灣府》臺北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臺灣文獻叢刊 84

許南英《窺園留草》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2臺灣文獻叢刊第 147 種

連 橫《臺灣詩乘》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臺灣文獻叢刊第 64 種

《欽定平定臺灣紀略》臺北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臺灣文獻叢刊

第 102 種

《碑傳選集》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6臺灣文獻叢刊第 220 種

《臺灣通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2臺灣文獻叢刊第 130 種

蔣師轍《臺游日記》臺北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7臺灣文獻叢刊第 6 種

盧德嘉《鳳山縣采訪冊》臺北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 臺灣文獻叢刊第

73 種

二近人論著

王俊勝 2001《清代臺灣鳳山縣詩歌研究》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全臺詩編輯小組 2004 《全臺詩》(1~5 冊)臺南國家臺灣文學館

233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234

江寶釵 1999 《臺灣古典詩面面觀》臺北巨流

余英時 1993 《中國思想傳統的現代詮釋》臺北聯經出版社

洪順隆 1998 《抒情與敘事》臺北黎明文化

許麗芳 2007 《章回小說的歷史書寫與想像以三國演義與水滸傳的敘事為例》臺

北秀威資訊科技

許玉青 2004 《清代臺灣古典詩之地理書寫研究》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硏究所

碩士論文

許東海 2003 《女性帝王神仙先秦兩漢辭賦及其文化身影》臺北里仁書局

畢恆達 2001 《空間就是權力》臺灣心靈工坊

陳昭英 1998 《台灣文學與本土化運動》台北正中書局

張孟珠 2002 《清代貞節的實踐及其困境》國立中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葉嘉瑩 2000 《清詞散論》台北桂冠

葉嘉瑩 2000 《漢魏六朝詩講錄》台北桂冠

黃國昌 1995 《『中國意識』與『臺灣意識』》臺北五南

楊積慶箋校 1980 《吳嘉紀詩箋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歐麗娟 2000 《唐詩的樂園意識》臺北里仁

鮑家麟編 1992 《中國婦女史論集》臺北稻香出版社

  • 文本有以明皇室在臺殉節之五妃為題的作品五妃本事參見江日昇《臺灣外記˙弁言》丁紹儀《東瀛識略》等皆有記載江日昇站在清朝統治者的立場對鄭氏王朝一直視之為謀逆亂臣但對殉國而死的寧靖王則抱著頌揚的態度而追隨寧靖王殉死的五妃則稱讚其為「且五姬慷慨輕生氣勝男子而臺灣之山川草木能不因此而增光乎」可知五妃殉節之歷史地位與道德價值在清康熙年間即已確定
  • (《雲林縣採訪冊˙藝文》頁206)
Page 40: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ir.lib.ksu.edu.tw/bitstream/987654321/13221/2/21%D... ·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 曾玉惠 ∗ 摘要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固為始異于三王也」(《日知錄》卷十七)則中國自秦始皇起便有統治階級提倡禮

教以矯正民間各地不良風俗的政治措施文本創作群共 69 人共有 20 位具有從內

地遊宦臺邑的背景其中官職包括擔任臺邑各地教諭知縣巡臺御史提督學

政訓導等居多而臺邑文人亦具鄉紳背景文本中反覆出現蘊含政治意涵與宣

揚文教的意識

伍對內地與臺邑的指稱反映中央政權與地方邊陲的對峙

清代臺灣貞節烈女詩中出現以內地為中心以臺邑為邊緣之論調例如康

熙朝江日昇〈贊寧靖王朱術桂與五妃殉節二絕〉二首之一「天地乾坤無可寄

飄然海國全其身」(貳頁 28)臺廈道王敏政〈節婦鄭氏詩〉「鬚眉長樂嗤青

史巾幗共姜壯海洲」(壹頁 362)此詩為康熙年間王氏應徵詩之會為鄭治時期

禮官鄭斌女為寫的作品第 4 句稱鄭斌女事跡足以為「海洲」壯事氣勢壯盛

其臺地為「海洲」意指海外神洲顯現出以內地為世界中心點而以臺邑為邊

垂的論點

諸羅諭孫襄〈節婦鄭氏詩〉「扶植綱常吾輩事新詩題徧海東天」(壹頁

367)此詩亦為應徵詩之舉最後一句「新詩題徧海東天」臺邑與內地一水之隔

又處內地東方稱「海東天」可說是其地理位置的說明范咸〈弔五妃墓十二絕

句〉十二首之五「可憐椎髻文身地」(貳頁 258)其它相關文本有以鄭氏王朝禮

官鄭斌女為題之作品

康熙 13 年內地爆發三藩之亂鄭經趁機響應出兵同時將明朝續順公沈瑞接

到臺灣並以禮官鄭斌之女許配之鄭經將明朝王公遷往臺灣並幫助其建立家

庭除了昭示臺灣鄭氏為延續明朝皇權的正統地位外也為了隴絡人心凝聚在

臺灣的明室力量可以說沈鄭兩氏的聯婚是帶有強烈的政治色彩這段婚姻幾年

後卻遭到重大的打擊鄭經去世後鄭克塽繼位親信馮錫范攬權內部局勢日

益混亂身為流亡王公的沈瑞被誤認為身懷鉅資並因此招禍被馮錫范以反間

228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謀逆案件遷連104

父子被殺家屬被囚當沈瑞一家受禍時禮官鄭斌向鄭克塽求情為女兒

開脫並得到首肯就在鄭家父母將女兒救出虎口後得知詳情的鄭女卻毅然決

然決心與丈夫共赴家難並在處理完殉死家人的後事後從容自縊殉夫這件事

在當時引起很大的迴響不論身份貴賤聽聞此事的人都為此感動流淚康熙 23

年清朝佔據臺灣後總督姚啟聖並奏請封誥鄭氏「一品夫人」都統張夢吉並差人

將沈氏一門受難的棺柩送返京安葬105

咸豐朝陳維英〈一品夫人〉(鄭斌女 沈瑞妻)四首之四「鸞章一旦下東都

油壁香車離海隅」(伍頁 182)史載清據臺灣後將沈瑞遺體移葬內地想必鄭

女也隨之移葬故有「油壁香車離海隅」之說而以海邊一角指臺地將其邊緣

化之地理觀可知劉家謀〈謁五妃墓〉二首之一「那知瘴海千重外尚有紅顏

識報恩」(伍頁 319)再如道光年間施瓊芳〈題全臺闡幽錄〉二首之一「海濱

鄒魯風堪采軒使曾勞女史詢」(伍頁 381)施氏為《全臺闡幽錄》題詩書中

多錄臺地節烈女性有為清代臺灣女性寫史的目的詩中稱「海濱」以內地為中

心以臺邑為邊地的意向明顯

王凱泰《臺灣雜詠續詠》十二首之五「故王一去五妃陪海外黃沙賸

幾堆」(《臺灣雜詠合刻續詠十二首》頁 50)同治朝林豪〈五妃墓〉「海角年

年長相守」(《臺灣詩鈔》卷 5頁 93)熊佐虞〈五妃墓限支韻〉「黃土荒題海上

碑」(《臺灣詩鈔》卷 5頁 93)以及光緒朝唐景崧〈五妃墓限支韻〉「海上鵑啼

悲玉帶」 (《臺灣詩乘》卷 5頁 209)周長庚〈拜五妃墓〉「頸血不膏中土鐵

墓門長咽落潮聲」(《臺灣詩乘》卷 5頁 214)

周長庚(1847~1888)號辛仲又號莘仲福建侯官人光緒 10 年(1884)由建陽教

諭調署彰化教諭光緒 14 年發生施九緞以索焚丈單為名的圍城之變周氏因為民

104 蔣師轍《臺游日記》卷 1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7臺灣文獻叢刊第 6 種頁 30記載「康熙二十一年福建總督姚啟聖用間諜陰散其黨約偽賓客司傅為霖內應事洩為霖遇害」丁曰健輯《治臺必告錄》卷 1頁 77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9臺灣文獻叢刊第 17 種記載「行人傅為霖密約十三鎮同日發難事泄錫範並搆陷續順公沈瑞而有其貲人心益失國軒居臺而被刺者再皆姚啟聖所使也 105 事詳見江日昇《臺灣外記》卷 9臺灣文獻叢刊第 60 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

229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請命受誣以致「一官拋擲落拓終身」彰化人士「頌公之德而不衰」周氏

讚揚五妃之死為「頸血不膏中土鐵」以清朝鐵蹄為「中土鐵」相對而言臺邑

為世外之地可知而另一方面五妃成為臺邑歷史人物而非中土人物的意涵就更

為明顯了

本節所述及這 11 位作者中王敏政為康熙朝內地旗人孫襄為康熙朝內地人

陳維英為咸豐朝臺地人施瓊芳為道光朝臺灣縣治人林豪活動於同治朝左右金

門人周長庚為光緒朝內地人熊佐虞光緒朝內地人唐景崧光緒朝內地人生

存年代分佈清朝早中晚各期籍貫有大陸內地也有臺地人士由此推測以邊

陲之姿態而與內地中央相對似乎是清代士人普遍之觀點

黃國昌以為「中國意識」可以分析成六種互相關聯的觀念他舉出的第二種

觀念就是「『世界中心』的地理『中國意識』」「中國人把自己居住的地方視為

世界的中心而以其它地方都是世界的邊疆」106 莊勝全在以康熙朝四位內地親

歷者的觀察內容研究得出「遂使以中國本土為中心的世界觀得以大行其道中國

的文化邏輯逐步套用在對台灣的印象上」107

李國祈在對清代臺灣政治發展史的研究提出「臺灣自康熙時期歸入清帝國

版圖後雍正以降清廷所推行的政策則為使其內地化其目的在使臺灣變成

中國本部各省的一部份108」李氏為所謂的「內地化」乃中國中央政權及傳統典章

制度在臺灣這個邊疆地區的普及與擴張的過程「內地化」就是在政治上「中國

化」在文化上「儒家化」109並以為「大體而言及十九世紀其(臺灣)西部已

開發地區內地化幾已完成」然而我們參照前列詩人之作品即便在李氏所認

定已「內地化」的時期不論其為內地文人或臺邑文人其詩作中乃反映出臺邑

的邊陲位置亦即臺邑被歸為中國一省後其地理位置的觀念仍屬於遠離核心

的邊陲

106 黃國昌《『中國意識』與『臺灣意識』》臺北五南1995頁 12 107 莊勝全〈清康熙朝臺灣印象的轉變以四位親歷者的觀察為例〉《臺灣風物》第 56 卷第 3期2003 年頁 32 108 李國祈〈清季臺灣的政治近代化開山撫番與建省(1875-1894)〉《中華文化復興月刊》第 8卷第 12 期1975 年頁 5 109 李國祈〈清代臺灣社會的轉型〉《中華學報》第 5 卷第 3 期1978 年頁 148

230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然而我們以為文本中雖有臺邑居邊陲之政治意識然其以臺邑貞孝節烈女子

為主題仍是「在地認同」之詩學實踐其雖大量融合中國傳統詩學文化的意涵

與典故然最終目的之一仍是構築臺邑貞節歷史故我們認為其「臺邑邊陲化」

之特質可以引用鄭志明教授的說法加以解釋「所謂自在性格是指文章主體可

以從容地與外來文化相結合以開放的心靈來解消各種衝突情境讓主體文化無

處而不自在承認其邊陲的角色就是要解消邊陲的悲情心態不必向世界的核

心靠攏也不必向中國的核心靠攏脫離了核心的意識宰制自安於邊陲不是

偏安的心態而是無所求於核心以主體的自主性來迎接來自核心的各種挑戰110」

雖然鄭教授所提的是臺灣儒學發展的問題但從文本中看來不論是內地詩

人或本土詩人在接觸到臺邑本地題材時或多或少都會進行內地化與本土化的衝

突與融合而作品最終的主體性還是會回歸於創作場域之在地認同例如陳昭瑛

在〈論台灣的本土化運動〉一文中指出早期的「台灣意識」並未與「中國意識」

衝突甚至是重疊在一起有著相互定義的關係「由於臺灣人是以中國為父母

之國台灣意識自然也以中國意識為起源中國文化漢民族的特有生活方式在

台灣的樣貌是形成『中國式台灣意識』的文化基礎」111而由上文可知所謂「中

國式台灣意識」其地理觀念乃以中國為世界之中心而臺灣為邊陲之地

由於本節文本的作者群有 3 位清代中期的臺邑人所以我們可以推論最遲

在清咸豐道光年間臺邑詩人的地域意識其實已被完整教化出「中國意識」了

而 8 位內地詩人的作品中反覆以「海角」「海國」「海上」的空間述語強調臺

邑相對於核心的「邊陲」地位不斷灌輸與強調台地附屬內地的地理概念即統

治階級的角色為清朝政府

陸小結

縱觀上述所論文本創作活動實有許多政治元素清代考據學風盛行余英

時所言多學為識之學風由內地傳入臺灣專注於客觀知識從詩歌形式發展為

110 鄭志明〈臺灣儒學本土化的發展方向〉載於《第二屆臺灣儒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臺南成功大學中文系1999頁 655-679 111 參見陳昭英《臺灣文學與本土化運動》臺北正中書局1998頁 101-181

231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詩文融合詩序詩註比例增加且內容多為客觀現實事件的敘述可知其對外

在世界的關注而文本創作群的遊宦背景使其關注於教化與移風易俗前述余

英時對中國循吏之分析與清朝《通典》對知縣之職責描述可為舉證而作者若

無官員身份則為臺邑地方儒學鄉紳或與地方官府關係良好或掌地方書院

負有教育子弟之責任而文本所題詠之主題部份具官宦背景或受禍於政治事

件兵亂政治勢力等直接間接造成主題事件的發生

而大部分主角皆與朝廷旌表官修方志等政治活動相關聯而在文本中的象

徵隱喻中女子貞節類同於清政權女子抵抗外來力量的侵略象徵捍衛主權的

存在宣示清朝統治之正當性與合法性而臺邑邊緣言論則反映中國文化融入

臺灣社會整個內化過程的完成清代臺邑文人已接受臺灣為中國領地之一部份

王建曾以今文《尚書》為文本論析西周王朝政治意識中的合法性理念112其得出

的結論有「國家政治疆域的傳承與統一意識」「政治統治權威的合法傳承」「批

判和推翻暴君暴政統治的變革意識」等

雖然尚書是官方性質的文書有別於文本之私人創作但兩相比較可以觀

察出兩者相似處如本文所提出之「五妃詩墳墓之意象反映明政權走向滅亡與結

束」「民變烈女的歌頌反映創作群對清廷統治權的支持與肯定」則與李文所提「政

治統治權威的合法傳承」何其類似而「對內地與臺邑的指稱反映中央政權與地

方邊陲的對峙」則除了如王健所言之「國家政治疆域的傳承與統一意識」「中華

文明hellip即使某個王朝滅亡了後繼的王朝以其合法繼承者的身份完全承襲前朝

的政治遺產完成統一拓展天下疆域的合法政治使命」113因為本文創作群特定

之時空背景深一層反映出所謂天下疆域「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

非王臣」實隱藏著中央與邊疆之對峙114而本文前述所言之三種群體意識實為「漢

文化移植臺邑」政治操作的基礎而我們亦可解析創作群如何合理化清廷統治臺

灣的政治權力

112 王健〈論西周王朝政治意識中的合法性理念mdashmdash以今文《尚書》為中心〉《江海學刊》第 6 期

2003 年 113 同前註頁 141 114 中國商周時代還未出現中國與四夷對應的指稱一直要到「自東周以來才以南蠻北狄東

夷西羌相對而言為言」參考于省吾《釋中國》王元化主編《釋中國》第 3 卷上海文藝出版社

1998頁 1517

232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引用書目

一傳統文獻

丁紹儀《東瀛識略》臺北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7臺灣文獻叢刊第 2 種

王必昌《重修臺灣縣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臺灣文獻叢刊第 113

江日昇《臺灣外記》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臺灣文獻叢刊第 60 種

朱仕玠《小琉球漫誌》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6 臺灣文獻叢刊第 3 種

周元文《重修臺灣府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臺灣文獻叢刊第 66

林焜煌纂《金門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臺灣文獻叢刊第 80 種

陳文達《鳳山縣志》臺北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臺灣文獻叢刊第 124 種

《清一統志臺灣府》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臺灣文獻叢刊第 68

陳壽祺《福建通志臺灣府》臺北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臺灣文獻叢刊 84

許南英《窺園留草》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2臺灣文獻叢刊第 147 種

連 橫《臺灣詩乘》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臺灣文獻叢刊第 64 種

《欽定平定臺灣紀略》臺北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臺灣文獻叢刊

第 102 種

《碑傳選集》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6臺灣文獻叢刊第 220 種

《臺灣通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2臺灣文獻叢刊第 130 種

蔣師轍《臺游日記》臺北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7臺灣文獻叢刊第 6 種

盧德嘉《鳳山縣采訪冊》臺北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 臺灣文獻叢刊第

73 種

二近人論著

王俊勝 2001《清代臺灣鳳山縣詩歌研究》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全臺詩編輯小組 2004 《全臺詩》(1~5 冊)臺南國家臺灣文學館

233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234

江寶釵 1999 《臺灣古典詩面面觀》臺北巨流

余英時 1993 《中國思想傳統的現代詮釋》臺北聯經出版社

洪順隆 1998 《抒情與敘事》臺北黎明文化

許麗芳 2007 《章回小說的歷史書寫與想像以三國演義與水滸傳的敘事為例》臺

北秀威資訊科技

許玉青 2004 《清代臺灣古典詩之地理書寫研究》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硏究所

碩士論文

許東海 2003 《女性帝王神仙先秦兩漢辭賦及其文化身影》臺北里仁書局

畢恆達 2001 《空間就是權力》臺灣心靈工坊

陳昭英 1998 《台灣文學與本土化運動》台北正中書局

張孟珠 2002 《清代貞節的實踐及其困境》國立中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葉嘉瑩 2000 《清詞散論》台北桂冠

葉嘉瑩 2000 《漢魏六朝詩講錄》台北桂冠

黃國昌 1995 《『中國意識』與『臺灣意識』》臺北五南

楊積慶箋校 1980 《吳嘉紀詩箋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歐麗娟 2000 《唐詩的樂園意識》臺北里仁

鮑家麟編 1992 《中國婦女史論集》臺北稻香出版社

  • 文本有以明皇室在臺殉節之五妃為題的作品五妃本事參見江日昇《臺灣外記˙弁言》丁紹儀《東瀛識略》等皆有記載江日昇站在清朝統治者的立場對鄭氏王朝一直視之為謀逆亂臣但對殉國而死的寧靖王則抱著頌揚的態度而追隨寧靖王殉死的五妃則稱讚其為「且五姬慷慨輕生氣勝男子而臺灣之山川草木能不因此而增光乎」可知五妃殉節之歷史地位與道德價值在清康熙年間即已確定
  • (《雲林縣採訪冊˙藝文》頁206)
Page 41: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ir.lib.ksu.edu.tw/bitstream/987654321/13221/2/21%D... ·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 曾玉惠 ∗ 摘要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謀逆案件遷連104

父子被殺家屬被囚當沈瑞一家受禍時禮官鄭斌向鄭克塽求情為女兒

開脫並得到首肯就在鄭家父母將女兒救出虎口後得知詳情的鄭女卻毅然決

然決心與丈夫共赴家難並在處理完殉死家人的後事後從容自縊殉夫這件事

在當時引起很大的迴響不論身份貴賤聽聞此事的人都為此感動流淚康熙 23

年清朝佔據臺灣後總督姚啟聖並奏請封誥鄭氏「一品夫人」都統張夢吉並差人

將沈氏一門受難的棺柩送返京安葬105

咸豐朝陳維英〈一品夫人〉(鄭斌女 沈瑞妻)四首之四「鸞章一旦下東都

油壁香車離海隅」(伍頁 182)史載清據臺灣後將沈瑞遺體移葬內地想必鄭

女也隨之移葬故有「油壁香車離海隅」之說而以海邊一角指臺地將其邊緣

化之地理觀可知劉家謀〈謁五妃墓〉二首之一「那知瘴海千重外尚有紅顏

識報恩」(伍頁 319)再如道光年間施瓊芳〈題全臺闡幽錄〉二首之一「海濱

鄒魯風堪采軒使曾勞女史詢」(伍頁 381)施氏為《全臺闡幽錄》題詩書中

多錄臺地節烈女性有為清代臺灣女性寫史的目的詩中稱「海濱」以內地為中

心以臺邑為邊地的意向明顯

王凱泰《臺灣雜詠續詠》十二首之五「故王一去五妃陪海外黃沙賸

幾堆」(《臺灣雜詠合刻續詠十二首》頁 50)同治朝林豪〈五妃墓〉「海角年

年長相守」(《臺灣詩鈔》卷 5頁 93)熊佐虞〈五妃墓限支韻〉「黃土荒題海上

碑」(《臺灣詩鈔》卷 5頁 93)以及光緒朝唐景崧〈五妃墓限支韻〉「海上鵑啼

悲玉帶」 (《臺灣詩乘》卷 5頁 209)周長庚〈拜五妃墓〉「頸血不膏中土鐵

墓門長咽落潮聲」(《臺灣詩乘》卷 5頁 214)

周長庚(1847~1888)號辛仲又號莘仲福建侯官人光緒 10 年(1884)由建陽教

諭調署彰化教諭光緒 14 年發生施九緞以索焚丈單為名的圍城之變周氏因為民

104 蔣師轍《臺游日記》卷 1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7臺灣文獻叢刊第 6 種頁 30記載「康熙二十一年福建總督姚啟聖用間諜陰散其黨約偽賓客司傅為霖內應事洩為霖遇害」丁曰健輯《治臺必告錄》卷 1頁 77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9臺灣文獻叢刊第 17 種記載「行人傅為霖密約十三鎮同日發難事泄錫範並搆陷續順公沈瑞而有其貲人心益失國軒居臺而被刺者再皆姚啟聖所使也 105 事詳見江日昇《臺灣外記》卷 9臺灣文獻叢刊第 60 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

229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請命受誣以致「一官拋擲落拓終身」彰化人士「頌公之德而不衰」周氏

讚揚五妃之死為「頸血不膏中土鐵」以清朝鐵蹄為「中土鐵」相對而言臺邑

為世外之地可知而另一方面五妃成為臺邑歷史人物而非中土人物的意涵就更

為明顯了

本節所述及這 11 位作者中王敏政為康熙朝內地旗人孫襄為康熙朝內地人

陳維英為咸豐朝臺地人施瓊芳為道光朝臺灣縣治人林豪活動於同治朝左右金

門人周長庚為光緒朝內地人熊佐虞光緒朝內地人唐景崧光緒朝內地人生

存年代分佈清朝早中晚各期籍貫有大陸內地也有臺地人士由此推測以邊

陲之姿態而與內地中央相對似乎是清代士人普遍之觀點

黃國昌以為「中國意識」可以分析成六種互相關聯的觀念他舉出的第二種

觀念就是「『世界中心』的地理『中國意識』」「中國人把自己居住的地方視為

世界的中心而以其它地方都是世界的邊疆」106 莊勝全在以康熙朝四位內地親

歷者的觀察內容研究得出「遂使以中國本土為中心的世界觀得以大行其道中國

的文化邏輯逐步套用在對台灣的印象上」107

李國祈在對清代臺灣政治發展史的研究提出「臺灣自康熙時期歸入清帝國

版圖後雍正以降清廷所推行的政策則為使其內地化其目的在使臺灣變成

中國本部各省的一部份108」李氏為所謂的「內地化」乃中國中央政權及傳統典章

制度在臺灣這個邊疆地區的普及與擴張的過程「內地化」就是在政治上「中國

化」在文化上「儒家化」109並以為「大體而言及十九世紀其(臺灣)西部已

開發地區內地化幾已完成」然而我們參照前列詩人之作品即便在李氏所認

定已「內地化」的時期不論其為內地文人或臺邑文人其詩作中乃反映出臺邑

的邊陲位置亦即臺邑被歸為中國一省後其地理位置的觀念仍屬於遠離核心

的邊陲

106 黃國昌《『中國意識』與『臺灣意識』》臺北五南1995頁 12 107 莊勝全〈清康熙朝臺灣印象的轉變以四位親歷者的觀察為例〉《臺灣風物》第 56 卷第 3期2003 年頁 32 108 李國祈〈清季臺灣的政治近代化開山撫番與建省(1875-1894)〉《中華文化復興月刊》第 8卷第 12 期1975 年頁 5 109 李國祈〈清代臺灣社會的轉型〉《中華學報》第 5 卷第 3 期1978 年頁 148

230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然而我們以為文本中雖有臺邑居邊陲之政治意識然其以臺邑貞孝節烈女子

為主題仍是「在地認同」之詩學實踐其雖大量融合中國傳統詩學文化的意涵

與典故然最終目的之一仍是構築臺邑貞節歷史故我們認為其「臺邑邊陲化」

之特質可以引用鄭志明教授的說法加以解釋「所謂自在性格是指文章主體可

以從容地與外來文化相結合以開放的心靈來解消各種衝突情境讓主體文化無

處而不自在承認其邊陲的角色就是要解消邊陲的悲情心態不必向世界的核

心靠攏也不必向中國的核心靠攏脫離了核心的意識宰制自安於邊陲不是

偏安的心態而是無所求於核心以主體的自主性來迎接來自核心的各種挑戰110」

雖然鄭教授所提的是臺灣儒學發展的問題但從文本中看來不論是內地詩

人或本土詩人在接觸到臺邑本地題材時或多或少都會進行內地化與本土化的衝

突與融合而作品最終的主體性還是會回歸於創作場域之在地認同例如陳昭瑛

在〈論台灣的本土化運動〉一文中指出早期的「台灣意識」並未與「中國意識」

衝突甚至是重疊在一起有著相互定義的關係「由於臺灣人是以中國為父母

之國台灣意識自然也以中國意識為起源中國文化漢民族的特有生活方式在

台灣的樣貌是形成『中國式台灣意識』的文化基礎」111而由上文可知所謂「中

國式台灣意識」其地理觀念乃以中國為世界之中心而臺灣為邊陲之地

由於本節文本的作者群有 3 位清代中期的臺邑人所以我們可以推論最遲

在清咸豐道光年間臺邑詩人的地域意識其實已被完整教化出「中國意識」了

而 8 位內地詩人的作品中反覆以「海角」「海國」「海上」的空間述語強調臺

邑相對於核心的「邊陲」地位不斷灌輸與強調台地附屬內地的地理概念即統

治階級的角色為清朝政府

陸小結

縱觀上述所論文本創作活動實有許多政治元素清代考據學風盛行余英

時所言多學為識之學風由內地傳入臺灣專注於客觀知識從詩歌形式發展為

110 鄭志明〈臺灣儒學本土化的發展方向〉載於《第二屆臺灣儒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臺南成功大學中文系1999頁 655-679 111 參見陳昭英《臺灣文學與本土化運動》臺北正中書局1998頁 101-181

231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詩文融合詩序詩註比例增加且內容多為客觀現實事件的敘述可知其對外

在世界的關注而文本創作群的遊宦背景使其關注於教化與移風易俗前述余

英時對中國循吏之分析與清朝《通典》對知縣之職責描述可為舉證而作者若

無官員身份則為臺邑地方儒學鄉紳或與地方官府關係良好或掌地方書院

負有教育子弟之責任而文本所題詠之主題部份具官宦背景或受禍於政治事

件兵亂政治勢力等直接間接造成主題事件的發生

而大部分主角皆與朝廷旌表官修方志等政治活動相關聯而在文本中的象

徵隱喻中女子貞節類同於清政權女子抵抗外來力量的侵略象徵捍衛主權的

存在宣示清朝統治之正當性與合法性而臺邑邊緣言論則反映中國文化融入

臺灣社會整個內化過程的完成清代臺邑文人已接受臺灣為中國領地之一部份

王建曾以今文《尚書》為文本論析西周王朝政治意識中的合法性理念112其得出

的結論有「國家政治疆域的傳承與統一意識」「政治統治權威的合法傳承」「批

判和推翻暴君暴政統治的變革意識」等

雖然尚書是官方性質的文書有別於文本之私人創作但兩相比較可以觀

察出兩者相似處如本文所提出之「五妃詩墳墓之意象反映明政權走向滅亡與結

束」「民變烈女的歌頌反映創作群對清廷統治權的支持與肯定」則與李文所提「政

治統治權威的合法傳承」何其類似而「對內地與臺邑的指稱反映中央政權與地

方邊陲的對峙」則除了如王健所言之「國家政治疆域的傳承與統一意識」「中華

文明hellip即使某個王朝滅亡了後繼的王朝以其合法繼承者的身份完全承襲前朝

的政治遺產完成統一拓展天下疆域的合法政治使命」113因為本文創作群特定

之時空背景深一層反映出所謂天下疆域「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

非王臣」實隱藏著中央與邊疆之對峙114而本文前述所言之三種群體意識實為「漢

文化移植臺邑」政治操作的基礎而我們亦可解析創作群如何合理化清廷統治臺

灣的政治權力

112 王健〈論西周王朝政治意識中的合法性理念mdashmdash以今文《尚書》為中心〉《江海學刊》第 6 期

2003 年 113 同前註頁 141 114 中國商周時代還未出現中國與四夷對應的指稱一直要到「自東周以來才以南蠻北狄東

夷西羌相對而言為言」參考于省吾《釋中國》王元化主編《釋中國》第 3 卷上海文藝出版社

1998頁 1517

232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引用書目

一傳統文獻

丁紹儀《東瀛識略》臺北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7臺灣文獻叢刊第 2 種

王必昌《重修臺灣縣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臺灣文獻叢刊第 113

江日昇《臺灣外記》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臺灣文獻叢刊第 60 種

朱仕玠《小琉球漫誌》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6 臺灣文獻叢刊第 3 種

周元文《重修臺灣府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臺灣文獻叢刊第 66

林焜煌纂《金門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臺灣文獻叢刊第 80 種

陳文達《鳳山縣志》臺北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臺灣文獻叢刊第 124 種

《清一統志臺灣府》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臺灣文獻叢刊第 68

陳壽祺《福建通志臺灣府》臺北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臺灣文獻叢刊 84

許南英《窺園留草》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2臺灣文獻叢刊第 147 種

連 橫《臺灣詩乘》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臺灣文獻叢刊第 64 種

《欽定平定臺灣紀略》臺北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臺灣文獻叢刊

第 102 種

《碑傳選集》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6臺灣文獻叢刊第 220 種

《臺灣通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2臺灣文獻叢刊第 130 種

蔣師轍《臺游日記》臺北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7臺灣文獻叢刊第 6 種

盧德嘉《鳳山縣采訪冊》臺北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 臺灣文獻叢刊第

73 種

二近人論著

王俊勝 2001《清代臺灣鳳山縣詩歌研究》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全臺詩編輯小組 2004 《全臺詩》(1~5 冊)臺南國家臺灣文學館

233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234

江寶釵 1999 《臺灣古典詩面面觀》臺北巨流

余英時 1993 《中國思想傳統的現代詮釋》臺北聯經出版社

洪順隆 1998 《抒情與敘事》臺北黎明文化

許麗芳 2007 《章回小說的歷史書寫與想像以三國演義與水滸傳的敘事為例》臺

北秀威資訊科技

許玉青 2004 《清代臺灣古典詩之地理書寫研究》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硏究所

碩士論文

許東海 2003 《女性帝王神仙先秦兩漢辭賦及其文化身影》臺北里仁書局

畢恆達 2001 《空間就是權力》臺灣心靈工坊

陳昭英 1998 《台灣文學與本土化運動》台北正中書局

張孟珠 2002 《清代貞節的實踐及其困境》國立中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葉嘉瑩 2000 《清詞散論》台北桂冠

葉嘉瑩 2000 《漢魏六朝詩講錄》台北桂冠

黃國昌 1995 《『中國意識』與『臺灣意識』》臺北五南

楊積慶箋校 1980 《吳嘉紀詩箋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歐麗娟 2000 《唐詩的樂園意識》臺北里仁

鮑家麟編 1992 《中國婦女史論集》臺北稻香出版社

  • 文本有以明皇室在臺殉節之五妃為題的作品五妃本事參見江日昇《臺灣外記˙弁言》丁紹儀《東瀛識略》等皆有記載江日昇站在清朝統治者的立場對鄭氏王朝一直視之為謀逆亂臣但對殉國而死的寧靖王則抱著頌揚的態度而追隨寧靖王殉死的五妃則稱讚其為「且五姬慷慨輕生氣勝男子而臺灣之山川草木能不因此而增光乎」可知五妃殉節之歷史地位與道德價值在清康熙年間即已確定
  • (《雲林縣採訪冊˙藝文》頁206)
Page 42: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ir.lib.ksu.edu.tw/bitstream/987654321/13221/2/21%D... ·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 曾玉惠 ∗ 摘要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請命受誣以致「一官拋擲落拓終身」彰化人士「頌公之德而不衰」周氏

讚揚五妃之死為「頸血不膏中土鐵」以清朝鐵蹄為「中土鐵」相對而言臺邑

為世外之地可知而另一方面五妃成為臺邑歷史人物而非中土人物的意涵就更

為明顯了

本節所述及這 11 位作者中王敏政為康熙朝內地旗人孫襄為康熙朝內地人

陳維英為咸豐朝臺地人施瓊芳為道光朝臺灣縣治人林豪活動於同治朝左右金

門人周長庚為光緒朝內地人熊佐虞光緒朝內地人唐景崧光緒朝內地人生

存年代分佈清朝早中晚各期籍貫有大陸內地也有臺地人士由此推測以邊

陲之姿態而與內地中央相對似乎是清代士人普遍之觀點

黃國昌以為「中國意識」可以分析成六種互相關聯的觀念他舉出的第二種

觀念就是「『世界中心』的地理『中國意識』」「中國人把自己居住的地方視為

世界的中心而以其它地方都是世界的邊疆」106 莊勝全在以康熙朝四位內地親

歷者的觀察內容研究得出「遂使以中國本土為中心的世界觀得以大行其道中國

的文化邏輯逐步套用在對台灣的印象上」107

李國祈在對清代臺灣政治發展史的研究提出「臺灣自康熙時期歸入清帝國

版圖後雍正以降清廷所推行的政策則為使其內地化其目的在使臺灣變成

中國本部各省的一部份108」李氏為所謂的「內地化」乃中國中央政權及傳統典章

制度在臺灣這個邊疆地區的普及與擴張的過程「內地化」就是在政治上「中國

化」在文化上「儒家化」109並以為「大體而言及十九世紀其(臺灣)西部已

開發地區內地化幾已完成」然而我們參照前列詩人之作品即便在李氏所認

定已「內地化」的時期不論其為內地文人或臺邑文人其詩作中乃反映出臺邑

的邊陲位置亦即臺邑被歸為中國一省後其地理位置的觀念仍屬於遠離核心

的邊陲

106 黃國昌《『中國意識』與『臺灣意識』》臺北五南1995頁 12 107 莊勝全〈清康熙朝臺灣印象的轉變以四位親歷者的觀察為例〉《臺灣風物》第 56 卷第 3期2003 年頁 32 108 李國祈〈清季臺灣的政治近代化開山撫番與建省(1875-1894)〉《中華文化復興月刊》第 8卷第 12 期1975 年頁 5 109 李國祈〈清代臺灣社會的轉型〉《中華學報》第 5 卷第 3 期1978 年頁 148

230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然而我們以為文本中雖有臺邑居邊陲之政治意識然其以臺邑貞孝節烈女子

為主題仍是「在地認同」之詩學實踐其雖大量融合中國傳統詩學文化的意涵

與典故然最終目的之一仍是構築臺邑貞節歷史故我們認為其「臺邑邊陲化」

之特質可以引用鄭志明教授的說法加以解釋「所謂自在性格是指文章主體可

以從容地與外來文化相結合以開放的心靈來解消各種衝突情境讓主體文化無

處而不自在承認其邊陲的角色就是要解消邊陲的悲情心態不必向世界的核

心靠攏也不必向中國的核心靠攏脫離了核心的意識宰制自安於邊陲不是

偏安的心態而是無所求於核心以主體的自主性來迎接來自核心的各種挑戰110」

雖然鄭教授所提的是臺灣儒學發展的問題但從文本中看來不論是內地詩

人或本土詩人在接觸到臺邑本地題材時或多或少都會進行內地化與本土化的衝

突與融合而作品最終的主體性還是會回歸於創作場域之在地認同例如陳昭瑛

在〈論台灣的本土化運動〉一文中指出早期的「台灣意識」並未與「中國意識」

衝突甚至是重疊在一起有著相互定義的關係「由於臺灣人是以中國為父母

之國台灣意識自然也以中國意識為起源中國文化漢民族的特有生活方式在

台灣的樣貌是形成『中國式台灣意識』的文化基礎」111而由上文可知所謂「中

國式台灣意識」其地理觀念乃以中國為世界之中心而臺灣為邊陲之地

由於本節文本的作者群有 3 位清代中期的臺邑人所以我們可以推論最遲

在清咸豐道光年間臺邑詩人的地域意識其實已被完整教化出「中國意識」了

而 8 位內地詩人的作品中反覆以「海角」「海國」「海上」的空間述語強調臺

邑相對於核心的「邊陲」地位不斷灌輸與強調台地附屬內地的地理概念即統

治階級的角色為清朝政府

陸小結

縱觀上述所論文本創作活動實有許多政治元素清代考據學風盛行余英

時所言多學為識之學風由內地傳入臺灣專注於客觀知識從詩歌形式發展為

110 鄭志明〈臺灣儒學本土化的發展方向〉載於《第二屆臺灣儒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臺南成功大學中文系1999頁 655-679 111 參見陳昭英《臺灣文學與本土化運動》臺北正中書局1998頁 101-181

231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詩文融合詩序詩註比例增加且內容多為客觀現實事件的敘述可知其對外

在世界的關注而文本創作群的遊宦背景使其關注於教化與移風易俗前述余

英時對中國循吏之分析與清朝《通典》對知縣之職責描述可為舉證而作者若

無官員身份則為臺邑地方儒學鄉紳或與地方官府關係良好或掌地方書院

負有教育子弟之責任而文本所題詠之主題部份具官宦背景或受禍於政治事

件兵亂政治勢力等直接間接造成主題事件的發生

而大部分主角皆與朝廷旌表官修方志等政治活動相關聯而在文本中的象

徵隱喻中女子貞節類同於清政權女子抵抗外來力量的侵略象徵捍衛主權的

存在宣示清朝統治之正當性與合法性而臺邑邊緣言論則反映中國文化融入

臺灣社會整個內化過程的完成清代臺邑文人已接受臺灣為中國領地之一部份

王建曾以今文《尚書》為文本論析西周王朝政治意識中的合法性理念112其得出

的結論有「國家政治疆域的傳承與統一意識」「政治統治權威的合法傳承」「批

判和推翻暴君暴政統治的變革意識」等

雖然尚書是官方性質的文書有別於文本之私人創作但兩相比較可以觀

察出兩者相似處如本文所提出之「五妃詩墳墓之意象反映明政權走向滅亡與結

束」「民變烈女的歌頌反映創作群對清廷統治權的支持與肯定」則與李文所提「政

治統治權威的合法傳承」何其類似而「對內地與臺邑的指稱反映中央政權與地

方邊陲的對峙」則除了如王健所言之「國家政治疆域的傳承與統一意識」「中華

文明hellip即使某個王朝滅亡了後繼的王朝以其合法繼承者的身份完全承襲前朝

的政治遺產完成統一拓展天下疆域的合法政治使命」113因為本文創作群特定

之時空背景深一層反映出所謂天下疆域「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

非王臣」實隱藏著中央與邊疆之對峙114而本文前述所言之三種群體意識實為「漢

文化移植臺邑」政治操作的基礎而我們亦可解析創作群如何合理化清廷統治臺

灣的政治權力

112 王健〈論西周王朝政治意識中的合法性理念mdashmdash以今文《尚書》為中心〉《江海學刊》第 6 期

2003 年 113 同前註頁 141 114 中國商周時代還未出現中國與四夷對應的指稱一直要到「自東周以來才以南蠻北狄東

夷西羌相對而言為言」參考于省吾《釋中國》王元化主編《釋中國》第 3 卷上海文藝出版社

1998頁 1517

232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引用書目

一傳統文獻

丁紹儀《東瀛識略》臺北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7臺灣文獻叢刊第 2 種

王必昌《重修臺灣縣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臺灣文獻叢刊第 113

江日昇《臺灣外記》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臺灣文獻叢刊第 60 種

朱仕玠《小琉球漫誌》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6 臺灣文獻叢刊第 3 種

周元文《重修臺灣府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臺灣文獻叢刊第 66

林焜煌纂《金門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臺灣文獻叢刊第 80 種

陳文達《鳳山縣志》臺北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臺灣文獻叢刊第 124 種

《清一統志臺灣府》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臺灣文獻叢刊第 68

陳壽祺《福建通志臺灣府》臺北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臺灣文獻叢刊 84

許南英《窺園留草》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2臺灣文獻叢刊第 147 種

連 橫《臺灣詩乘》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臺灣文獻叢刊第 64 種

《欽定平定臺灣紀略》臺北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臺灣文獻叢刊

第 102 種

《碑傳選集》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6臺灣文獻叢刊第 220 種

《臺灣通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2臺灣文獻叢刊第 130 種

蔣師轍《臺游日記》臺北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7臺灣文獻叢刊第 6 種

盧德嘉《鳳山縣采訪冊》臺北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 臺灣文獻叢刊第

73 種

二近人論著

王俊勝 2001《清代臺灣鳳山縣詩歌研究》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全臺詩編輯小組 2004 《全臺詩》(1~5 冊)臺南國家臺灣文學館

233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234

江寶釵 1999 《臺灣古典詩面面觀》臺北巨流

余英時 1993 《中國思想傳統的現代詮釋》臺北聯經出版社

洪順隆 1998 《抒情與敘事》臺北黎明文化

許麗芳 2007 《章回小說的歷史書寫與想像以三國演義與水滸傳的敘事為例》臺

北秀威資訊科技

許玉青 2004 《清代臺灣古典詩之地理書寫研究》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硏究所

碩士論文

許東海 2003 《女性帝王神仙先秦兩漢辭賦及其文化身影》臺北里仁書局

畢恆達 2001 《空間就是權力》臺灣心靈工坊

陳昭英 1998 《台灣文學與本土化運動》台北正中書局

張孟珠 2002 《清代貞節的實踐及其困境》國立中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葉嘉瑩 2000 《清詞散論》台北桂冠

葉嘉瑩 2000 《漢魏六朝詩講錄》台北桂冠

黃國昌 1995 《『中國意識』與『臺灣意識』》臺北五南

楊積慶箋校 1980 《吳嘉紀詩箋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歐麗娟 2000 《唐詩的樂園意識》臺北里仁

鮑家麟編 1992 《中國婦女史論集》臺北稻香出版社

  • 文本有以明皇室在臺殉節之五妃為題的作品五妃本事參見江日昇《臺灣外記˙弁言》丁紹儀《東瀛識略》等皆有記載江日昇站在清朝統治者的立場對鄭氏王朝一直視之為謀逆亂臣但對殉國而死的寧靖王則抱著頌揚的態度而追隨寧靖王殉死的五妃則稱讚其為「且五姬慷慨輕生氣勝男子而臺灣之山川草木能不因此而增光乎」可知五妃殉節之歷史地位與道德價值在清康熙年間即已確定
  • (《雲林縣採訪冊˙藝文》頁206)
Page 43: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ir.lib.ksu.edu.tw/bitstream/987654321/13221/2/21%D... ·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 曾玉惠 ∗ 摘要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然而我們以為文本中雖有臺邑居邊陲之政治意識然其以臺邑貞孝節烈女子

為主題仍是「在地認同」之詩學實踐其雖大量融合中國傳統詩學文化的意涵

與典故然最終目的之一仍是構築臺邑貞節歷史故我們認為其「臺邑邊陲化」

之特質可以引用鄭志明教授的說法加以解釋「所謂自在性格是指文章主體可

以從容地與外來文化相結合以開放的心靈來解消各種衝突情境讓主體文化無

處而不自在承認其邊陲的角色就是要解消邊陲的悲情心態不必向世界的核

心靠攏也不必向中國的核心靠攏脫離了核心的意識宰制自安於邊陲不是

偏安的心態而是無所求於核心以主體的自主性來迎接來自核心的各種挑戰110」

雖然鄭教授所提的是臺灣儒學發展的問題但從文本中看來不論是內地詩

人或本土詩人在接觸到臺邑本地題材時或多或少都會進行內地化與本土化的衝

突與融合而作品最終的主體性還是會回歸於創作場域之在地認同例如陳昭瑛

在〈論台灣的本土化運動〉一文中指出早期的「台灣意識」並未與「中國意識」

衝突甚至是重疊在一起有著相互定義的關係「由於臺灣人是以中國為父母

之國台灣意識自然也以中國意識為起源中國文化漢民族的特有生活方式在

台灣的樣貌是形成『中國式台灣意識』的文化基礎」111而由上文可知所謂「中

國式台灣意識」其地理觀念乃以中國為世界之中心而臺灣為邊陲之地

由於本節文本的作者群有 3 位清代中期的臺邑人所以我們可以推論最遲

在清咸豐道光年間臺邑詩人的地域意識其實已被完整教化出「中國意識」了

而 8 位內地詩人的作品中反覆以「海角」「海國」「海上」的空間述語強調臺

邑相對於核心的「邊陲」地位不斷灌輸與強調台地附屬內地的地理概念即統

治階級的角色為清朝政府

陸小結

縱觀上述所論文本創作活動實有許多政治元素清代考據學風盛行余英

時所言多學為識之學風由內地傳入臺灣專注於客觀知識從詩歌形式發展為

110 鄭志明〈臺灣儒學本土化的發展方向〉載於《第二屆臺灣儒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臺南成功大學中文系1999頁 655-679 111 參見陳昭英《臺灣文學與本土化運動》臺北正中書局1998頁 101-181

231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詩文融合詩序詩註比例增加且內容多為客觀現實事件的敘述可知其對外

在世界的關注而文本創作群的遊宦背景使其關注於教化與移風易俗前述余

英時對中國循吏之分析與清朝《通典》對知縣之職責描述可為舉證而作者若

無官員身份則為臺邑地方儒學鄉紳或與地方官府關係良好或掌地方書院

負有教育子弟之責任而文本所題詠之主題部份具官宦背景或受禍於政治事

件兵亂政治勢力等直接間接造成主題事件的發生

而大部分主角皆與朝廷旌表官修方志等政治活動相關聯而在文本中的象

徵隱喻中女子貞節類同於清政權女子抵抗外來力量的侵略象徵捍衛主權的

存在宣示清朝統治之正當性與合法性而臺邑邊緣言論則反映中國文化融入

臺灣社會整個內化過程的完成清代臺邑文人已接受臺灣為中國領地之一部份

王建曾以今文《尚書》為文本論析西周王朝政治意識中的合法性理念112其得出

的結論有「國家政治疆域的傳承與統一意識」「政治統治權威的合法傳承」「批

判和推翻暴君暴政統治的變革意識」等

雖然尚書是官方性質的文書有別於文本之私人創作但兩相比較可以觀

察出兩者相似處如本文所提出之「五妃詩墳墓之意象反映明政權走向滅亡與結

束」「民變烈女的歌頌反映創作群對清廷統治權的支持與肯定」則與李文所提「政

治統治權威的合法傳承」何其類似而「對內地與臺邑的指稱反映中央政權與地

方邊陲的對峙」則除了如王健所言之「國家政治疆域的傳承與統一意識」「中華

文明hellip即使某個王朝滅亡了後繼的王朝以其合法繼承者的身份完全承襲前朝

的政治遺產完成統一拓展天下疆域的合法政治使命」113因為本文創作群特定

之時空背景深一層反映出所謂天下疆域「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

非王臣」實隱藏著中央與邊疆之對峙114而本文前述所言之三種群體意識實為「漢

文化移植臺邑」政治操作的基礎而我們亦可解析創作群如何合理化清廷統治臺

灣的政治權力

112 王健〈論西周王朝政治意識中的合法性理念mdashmdash以今文《尚書》為中心〉《江海學刊》第 6 期

2003 年 113 同前註頁 141 114 中國商周時代還未出現中國與四夷對應的指稱一直要到「自東周以來才以南蠻北狄東

夷西羌相對而言為言」參考于省吾《釋中國》王元化主編《釋中國》第 3 卷上海文藝出版社

1998頁 1517

232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引用書目

一傳統文獻

丁紹儀《東瀛識略》臺北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7臺灣文獻叢刊第 2 種

王必昌《重修臺灣縣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臺灣文獻叢刊第 113

江日昇《臺灣外記》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臺灣文獻叢刊第 60 種

朱仕玠《小琉球漫誌》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6 臺灣文獻叢刊第 3 種

周元文《重修臺灣府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臺灣文獻叢刊第 66

林焜煌纂《金門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臺灣文獻叢刊第 80 種

陳文達《鳳山縣志》臺北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臺灣文獻叢刊第 124 種

《清一統志臺灣府》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臺灣文獻叢刊第 68

陳壽祺《福建通志臺灣府》臺北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臺灣文獻叢刊 84

許南英《窺園留草》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2臺灣文獻叢刊第 147 種

連 橫《臺灣詩乘》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臺灣文獻叢刊第 64 種

《欽定平定臺灣紀略》臺北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臺灣文獻叢刊

第 102 種

《碑傳選集》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6臺灣文獻叢刊第 220 種

《臺灣通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2臺灣文獻叢刊第 130 種

蔣師轍《臺游日記》臺北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7臺灣文獻叢刊第 6 種

盧德嘉《鳳山縣采訪冊》臺北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 臺灣文獻叢刊第

73 種

二近人論著

王俊勝 2001《清代臺灣鳳山縣詩歌研究》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全臺詩編輯小組 2004 《全臺詩》(1~5 冊)臺南國家臺灣文學館

233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234

江寶釵 1999 《臺灣古典詩面面觀》臺北巨流

余英時 1993 《中國思想傳統的現代詮釋》臺北聯經出版社

洪順隆 1998 《抒情與敘事》臺北黎明文化

許麗芳 2007 《章回小說的歷史書寫與想像以三國演義與水滸傳的敘事為例》臺

北秀威資訊科技

許玉青 2004 《清代臺灣古典詩之地理書寫研究》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硏究所

碩士論文

許東海 2003 《女性帝王神仙先秦兩漢辭賦及其文化身影》臺北里仁書局

畢恆達 2001 《空間就是權力》臺灣心靈工坊

陳昭英 1998 《台灣文學與本土化運動》台北正中書局

張孟珠 2002 《清代貞節的實踐及其困境》國立中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葉嘉瑩 2000 《清詞散論》台北桂冠

葉嘉瑩 2000 《漢魏六朝詩講錄》台北桂冠

黃國昌 1995 《『中國意識』與『臺灣意識』》臺北五南

楊積慶箋校 1980 《吳嘉紀詩箋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歐麗娟 2000 《唐詩的樂園意識》臺北里仁

鮑家麟編 1992 《中國婦女史論集》臺北稻香出版社

  • 文本有以明皇室在臺殉節之五妃為題的作品五妃本事參見江日昇《臺灣外記˙弁言》丁紹儀《東瀛識略》等皆有記載江日昇站在清朝統治者的立場對鄭氏王朝一直視之為謀逆亂臣但對殉國而死的寧靖王則抱著頌揚的態度而追隨寧靖王殉死的五妃則稱讚其為「且五姬慷慨輕生氣勝男子而臺灣之山川草木能不因此而增光乎」可知五妃殉節之歷史地位與道德價值在清康熙年間即已確定
  • (《雲林縣採訪冊˙藝文》頁206)
Page 44: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ir.lib.ksu.edu.tw/bitstream/987654321/13221/2/21%D... ·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 曾玉惠 ∗ 摘要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詩文融合詩序詩註比例增加且內容多為客觀現實事件的敘述可知其對外

在世界的關注而文本創作群的遊宦背景使其關注於教化與移風易俗前述余

英時對中國循吏之分析與清朝《通典》對知縣之職責描述可為舉證而作者若

無官員身份則為臺邑地方儒學鄉紳或與地方官府關係良好或掌地方書院

負有教育子弟之責任而文本所題詠之主題部份具官宦背景或受禍於政治事

件兵亂政治勢力等直接間接造成主題事件的發生

而大部分主角皆與朝廷旌表官修方志等政治活動相關聯而在文本中的象

徵隱喻中女子貞節類同於清政權女子抵抗外來力量的侵略象徵捍衛主權的

存在宣示清朝統治之正當性與合法性而臺邑邊緣言論則反映中國文化融入

臺灣社會整個內化過程的完成清代臺邑文人已接受臺灣為中國領地之一部份

王建曾以今文《尚書》為文本論析西周王朝政治意識中的合法性理念112其得出

的結論有「國家政治疆域的傳承與統一意識」「政治統治權威的合法傳承」「批

判和推翻暴君暴政統治的變革意識」等

雖然尚書是官方性質的文書有別於文本之私人創作但兩相比較可以觀

察出兩者相似處如本文所提出之「五妃詩墳墓之意象反映明政權走向滅亡與結

束」「民變烈女的歌頌反映創作群對清廷統治權的支持與肯定」則與李文所提「政

治統治權威的合法傳承」何其類似而「對內地與臺邑的指稱反映中央政權與地

方邊陲的對峙」則除了如王健所言之「國家政治疆域的傳承與統一意識」「中華

文明hellip即使某個王朝滅亡了後繼的王朝以其合法繼承者的身份完全承襲前朝

的政治遺產完成統一拓展天下疆域的合法政治使命」113因為本文創作群特定

之時空背景深一層反映出所謂天下疆域「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

非王臣」實隱藏著中央與邊疆之對峙114而本文前述所言之三種群體意識實為「漢

文化移植臺邑」政治操作的基礎而我們亦可解析創作群如何合理化清廷統治臺

灣的政治權力

112 王健〈論西周王朝政治意識中的合法性理念mdashmdash以今文《尚書》為中心〉《江海學刊》第 6 期

2003 年 113 同前註頁 141 114 中國商周時代還未出現中國與四夷對應的指稱一直要到「自東周以來才以南蠻北狄東

夷西羌相對而言為言」參考于省吾《釋中國》王元化主編《釋中國》第 3 卷上海文藝出版社

1998頁 1517

232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引用書目

一傳統文獻

丁紹儀《東瀛識略》臺北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7臺灣文獻叢刊第 2 種

王必昌《重修臺灣縣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臺灣文獻叢刊第 113

江日昇《臺灣外記》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臺灣文獻叢刊第 60 種

朱仕玠《小琉球漫誌》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6 臺灣文獻叢刊第 3 種

周元文《重修臺灣府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臺灣文獻叢刊第 66

林焜煌纂《金門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臺灣文獻叢刊第 80 種

陳文達《鳳山縣志》臺北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臺灣文獻叢刊第 124 種

《清一統志臺灣府》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臺灣文獻叢刊第 68

陳壽祺《福建通志臺灣府》臺北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臺灣文獻叢刊 84

許南英《窺園留草》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2臺灣文獻叢刊第 147 種

連 橫《臺灣詩乘》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臺灣文獻叢刊第 64 種

《欽定平定臺灣紀略》臺北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臺灣文獻叢刊

第 102 種

《碑傳選集》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6臺灣文獻叢刊第 220 種

《臺灣通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2臺灣文獻叢刊第 130 種

蔣師轍《臺游日記》臺北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7臺灣文獻叢刊第 6 種

盧德嘉《鳳山縣采訪冊》臺北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 臺灣文獻叢刊第

73 種

二近人論著

王俊勝 2001《清代臺灣鳳山縣詩歌研究》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全臺詩編輯小組 2004 《全臺詩》(1~5 冊)臺南國家臺灣文學館

233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234

江寶釵 1999 《臺灣古典詩面面觀》臺北巨流

余英時 1993 《中國思想傳統的現代詮釋》臺北聯經出版社

洪順隆 1998 《抒情與敘事》臺北黎明文化

許麗芳 2007 《章回小說的歷史書寫與想像以三國演義與水滸傳的敘事為例》臺

北秀威資訊科技

許玉青 2004 《清代臺灣古典詩之地理書寫研究》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硏究所

碩士論文

許東海 2003 《女性帝王神仙先秦兩漢辭賦及其文化身影》臺北里仁書局

畢恆達 2001 《空間就是權力》臺灣心靈工坊

陳昭英 1998 《台灣文學與本土化運動》台北正中書局

張孟珠 2002 《清代貞節的實踐及其困境》國立中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葉嘉瑩 2000 《清詞散論》台北桂冠

葉嘉瑩 2000 《漢魏六朝詩講錄》台北桂冠

黃國昌 1995 《『中國意識』與『臺灣意識』》臺北五南

楊積慶箋校 1980 《吳嘉紀詩箋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歐麗娟 2000 《唐詩的樂園意識》臺北里仁

鮑家麟編 1992 《中國婦女史論集》臺北稻香出版社

  • 文本有以明皇室在臺殉節之五妃為題的作品五妃本事參見江日昇《臺灣外記˙弁言》丁紹儀《東瀛識略》等皆有記載江日昇站在清朝統治者的立場對鄭氏王朝一直視之為謀逆亂臣但對殉國而死的寧靖王則抱著頌揚的態度而追隨寧靖王殉死的五妃則稱讚其為「且五姬慷慨輕生氣勝男子而臺灣之山川草木能不因此而增光乎」可知五妃殉節之歷史地位與道德價值在清康熙年間即已確定
  • (《雲林縣採訪冊˙藝文》頁206)
Page 45: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ir.lib.ksu.edu.tw/bitstream/987654321/13221/2/21%D... ·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 曾玉惠 ∗ 摘要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引用書目

一傳統文獻

丁紹儀《東瀛識略》臺北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7臺灣文獻叢刊第 2 種

王必昌《重修臺灣縣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臺灣文獻叢刊第 113

江日昇《臺灣外記》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臺灣文獻叢刊第 60 種

朱仕玠《小琉球漫誌》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6 臺灣文獻叢刊第 3 種

周元文《重修臺灣府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臺灣文獻叢刊第 66

林焜煌纂《金門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臺灣文獻叢刊第 80 種

陳文達《鳳山縣志》臺北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臺灣文獻叢刊第 124 種

《清一統志臺灣府》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臺灣文獻叢刊第 68

陳壽祺《福建通志臺灣府》臺北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臺灣文獻叢刊 84

許南英《窺園留草》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2臺灣文獻叢刊第 147 種

連 橫《臺灣詩乘》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臺灣文獻叢刊第 64 種

《欽定平定臺灣紀略》臺北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臺灣文獻叢刊

第 102 種

《碑傳選集》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6臺灣文獻叢刊第 220 種

《臺灣通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2臺灣文獻叢刊第 130 種

蔣師轍《臺游日記》臺北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7臺灣文獻叢刊第 6 種

盧德嘉《鳳山縣采訪冊》臺北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 臺灣文獻叢刊第

73 種

二近人論著

王俊勝 2001《清代臺灣鳳山縣詩歌研究》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全臺詩編輯小組 2004 《全臺詩》(1~5 冊)臺南國家臺灣文學館

233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234

江寶釵 1999 《臺灣古典詩面面觀》臺北巨流

余英時 1993 《中國思想傳統的現代詮釋》臺北聯經出版社

洪順隆 1998 《抒情與敘事》臺北黎明文化

許麗芳 2007 《章回小說的歷史書寫與想像以三國演義與水滸傳的敘事為例》臺

北秀威資訊科技

許玉青 2004 《清代臺灣古典詩之地理書寫研究》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硏究所

碩士論文

許東海 2003 《女性帝王神仙先秦兩漢辭賦及其文化身影》臺北里仁書局

畢恆達 2001 《空間就是權力》臺灣心靈工坊

陳昭英 1998 《台灣文學與本土化運動》台北正中書局

張孟珠 2002 《清代貞節的實踐及其困境》國立中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葉嘉瑩 2000 《清詞散論》台北桂冠

葉嘉瑩 2000 《漢魏六朝詩講錄》台北桂冠

黃國昌 1995 《『中國意識』與『臺灣意識』》臺北五南

楊積慶箋校 1980 《吳嘉紀詩箋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歐麗娟 2000 《唐詩的樂園意識》臺北里仁

鮑家麟編 1992 《中國婦女史論集》臺北稻香出版社

  • 文本有以明皇室在臺殉節之五妃為題的作品五妃本事參見江日昇《臺灣外記˙弁言》丁紹儀《東瀛識略》等皆有記載江日昇站在清朝統治者的立場對鄭氏王朝一直視之為謀逆亂臣但對殉國而死的寧靖王則抱著頌揚的態度而追隨寧靖王殉死的五妃則稱讚其為「且五姬慷慨輕生氣勝男子而臺灣之山川草木能不因此而增光乎」可知五妃殉節之歷史地位與道德價值在清康熙年間即已確定
  • (《雲林縣採訪冊˙藝文》頁206)
Page 46: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ir.lib.ksu.edu.tw/bitstream/987654321/13221/2/21%D... · 清代臺灣貞孝節烈詩歌政治意識分析 . 曾玉惠 ∗ 摘要

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

234

江寶釵 1999 《臺灣古典詩面面觀》臺北巨流

余英時 1993 《中國思想傳統的現代詮釋》臺北聯經出版社

洪順隆 1998 《抒情與敘事》臺北黎明文化

許麗芳 2007 《章回小說的歷史書寫與想像以三國演義與水滸傳的敘事為例》臺

北秀威資訊科技

許玉青 2004 《清代臺灣古典詩之地理書寫研究》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硏究所

碩士論文

許東海 2003 《女性帝王神仙先秦兩漢辭賦及其文化身影》臺北里仁書局

畢恆達 2001 《空間就是權力》臺灣心靈工坊

陳昭英 1998 《台灣文學與本土化運動》台北正中書局

張孟珠 2002 《清代貞節的實踐及其困境》國立中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葉嘉瑩 2000 《清詞散論》台北桂冠

葉嘉瑩 2000 《漢魏六朝詩講錄》台北桂冠

黃國昌 1995 《『中國意識』與『臺灣意識』》臺北五南

楊積慶箋校 1980 《吳嘉紀詩箋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歐麗娟 2000 《唐詩的樂園意識》臺北里仁

鮑家麟編 1992 《中國婦女史論集》臺北稻香出版社

  • 文本有以明皇室在臺殉節之五妃為題的作品五妃本事參見江日昇《臺灣外記˙弁言》丁紹儀《東瀛識略》等皆有記載江日昇站在清朝統治者的立場對鄭氏王朝一直視之為謀逆亂臣但對殉國而死的寧靖王則抱著頌揚的態度而追隨寧靖王殉死的五妃則稱讚其為「且五姬慷慨輕生氣勝男子而臺灣之山川草木能不因此而增光乎」可知五妃殉節之歷史地位與道德價值在清康熙年間即已確定
  • (《雲林縣採訪冊˙藝文》頁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