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19年5月31日 星期五 责任编辑:易舜 电话:(010)59598065 邮箱:jjblszk@163.com 6 6 史鉴 文化 周刊 太湖西山的古风清韵 太湖西山的古风清韵 ■邹永明 杨凯 史海逸趣 青史斑斑 正气歌 蒙以养正 ■陈彧之 诗说端午 诗说端午 ■蔡相龙 河东先生柳宗元 ■杜贞贞 卫佳 太湖西山风景秀丽,历史悠久,古村落众 多。这些古村落各有特色,尤其是后埠、甪 里、明月湾和东村,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形成 了“孝”“廉”“和”“义”的文化特质,其中蕴 含的古朴乡风民风家风和清廉文化成为西山古 村文化的代表,对后世之人亦不无启发。 东孝—笃孝双亲后埠村 位于西山岛东部后埠古村的费孝子祠,始 建 于 清 嘉 庆 二 十 三 年 (1818 年), 原 有 房 屋 三 进,现存大厅三间及门楼一座,建筑面积约二 百平方米。清代费孝子孝顺父母的故事感天动 地,至今仍在西山广为流传,后埠古村也因为 出了费孝子这个人物而闻名远近。 费孝子的真名叫费孝友,字仲行,号鲤 泉,清代西山后埠人。他出生在当地一个有名 的儒商家庭,并以特别孝顺父母而闻名乡里。 费孝友的父亲费松轩常年外出经商,费孝友留 在家里照顾母亲。母亲年岁渐大,患了白内 障,看不清东西。当时医学不发达,当他听说 白内障可以用舌头舔好后,费孝友天天跪在床 前,为母亲舔眼睛。当母亲身患严重痢疾时, 他惟恐别人伺候不周,亲自为母亲更换衣裤。 后来,费松轩也因病回到老家,费孝友白天管 理田产和商店,晚上就和衣而卧,守在病床 旁。父亲每次吃汤药,他总要亲自尝一尝,觉 得温度差不多才给父亲喝。 嘉庆皇帝以孝治天下,征集天下孝事。费 孝友的孝德被苏州知府上报到了朝廷。嘉庆二 十 四 年 (1819 年), 皇 帝 下 旨 褒 奖 费 家 , 亲 赐 “笃行淳备”题匾,意即始终不渝践行孝道、完 美无缺,并敕令在后埠村建孝子牌坊。 西廉—廉吏高风甪里村 暴式昭 (1847 年—1895 年),字方子,河 南滑县人,清光绪十一年至十六年(1885年— 1890 年), 在 西 山 岛 西 部 的 甪 里 巡 检 司 任 巡 检官,论品级巡检官只是从九品的官,论职 能巡检官主要负责防御盗贼,维护地方治安。 任职期间,暴式昭勤政爱民,廉洁奉公, 深受百姓爱戴,后因反映民意得罪上司而蒙冤 被撤职,随后全家竟穷得无米下锅。百姓敬佩 他的廉洁品格,感谢他平日的恩惠,全岛七八 千户群众自发捐米捐柴,冒雪送到他租住的地 方,一时传为佳话。俞樾、吴昌硕、徐悲鸿、 胡适、朱自清、张大千、沈从文、冯友兰、朱 光潜、俞平伯等近现代名家,闻知暴式昭的感 人事迹后,以书法、诗歌、文章、绘画等不同 方式予以褒扬。 暴式昭官九品,人一品,是勤政、廉政 的楷模。暴式昭从整理地方碑刻,到扫平烟 馆、査封赌场,处处无懈怠,时时忙政务。 当时西山有典当商三家,每年都要以“保护 费”的名义向巡检缴纳一笔数目不算小的 钱,暴式昭把这笔钱全部捐给西山“继善 堂”,用于社会公益事业,自己毫厘未取。暴 式昭西山为官数载,为己为私的机会很多, 但他不仅不贪、不捞,而且为老百姓贡献上 了自己微薄的俸银,以致罢官后家中竟穷得 没米下锅,真是“世上穷官谁与比,罢官不 见炊烟起”。暴式昭的这种廉政爱民的可贵精 神,值得今人纪念和学习。 南和—讲和修睦明月湾 明月湾,位于西山岛南端,2007年获选为 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古村内现存的三块文物碑 刻,是明月湾先民守望相助、和谐友善的珍贵 的实物见证。 “明月湾修治街埠碑记”碑,位于村口土地 庙 内 , 立 于 清 乾 隆 三 十 七 年 (1772 年), 主 要 记载由于每当大雨滂沱时,道路泥泞,难以通 行,明月湾吴、黄、秦、邓等家族共同集资全 面整修街道、河埠、码头等公共设施的经过, 是明月湾先民家族与家族之间、人与人之间和 谐相处的实物见证。 “明月湾湖滨众家地树木归公公议”碑,位 于明月寺大殿前的走廊内,立于清嘉庆元年 (1796 年), 记 载 的 是 为 保 护 村 口 的 大 片 树 木 , 经明月湾多个家族公议协商,决定将村口所有 树木收归明月湾地方公有,任何人不得私自砍 伐。 “明月湾永禁采石”碑,位于明月寺后殿的 走 廊 内 , 立 于 清 乾 隆 六 年 (1741 年), 记 载 的 是因为当时明月湾一带有人开山采石,影响居 民生活,村民联名上书州县,经各级官员批示 办理,奉令通告在明月湾永禁开山采石的事。 上述这两块碑刻,是明月湾先民保护生态环 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实物见证。 北义—尚义可风古东村 东村,古称东园村,位于西山岛北端,有 两千多年的悠久历史,2014年获选为中国历史 文化名村。 《史 记 · 留 侯 世 家》 中 记 载 了 一 个 这 样 的 故 事:汉初,刘邦立刘盈为太子,可是又想立刘 盈的异母弟刘如意为太子。有一次刘盈侍奉刘 邦,刘邦见他身旁有四位须发皆白的老者,刘 邦问他们是谁,原来这四人分别是东园公、甪 里先生、绮里季、夏黄公,他们隐居商山,故 称“商山四皓”。这四位隐士是刘邦遍寻而不得 的,忽然出现在刘盈身旁,他感到好奇。四位 隐士回答道,他们听说刘邦轻慢士人,不想受 辱,而刘盈“为人仁孝,恭敬爱士”,所以来到 他的身旁。 以东园公为首的“商山四皓”,辅佐刘盈 登上皇位,刘盈是为汉惠帝。功成后,东园 公退隐西山,东村因为是东园公隐居之地而 得名。 北宋末年,东村徐家先祖徐揆,只身到金 兵营中,要求索还被扣押的宋徽宗和宋钦宗二 帝,结果被金人当堂击杀,成为大宋烈士。北 方沦陷后,徐家子孙“义不居伪邦”,南渡到东 村隐居,堪称忠义。明清两代,东村徐家靠外 出经商发家致富,成为洞庭商帮(指出自苏州 太湖洞庭东山、西山的商人,是明清十大商帮 之一)中的佼佼者。以徐联习为代表的东村商 人,修桥铺路、建祠修庙、行善积德,以造福 乡里为己任,义门、义井等至今仍存。 原存于东村敬修堂内的一块匾额,上题 “尚义可风”四个大字,这四个字精准概括了东 村古代文化的特点,也是今人可以继承的一笔 宝贵文化遗产。 黄河流经河套平原后,在河口折 向南,至潼关折向东,浩荡奔流至大 海。黄河干流自北向南流的这一段, 是陕西与山西两省的分界线。山西运 城、临汾两地,在黄河之东,故此地又 称“河东”,尤其唐代定都关中,与河东 之地仅一河之隔,河东文化发达,名人 辈出,柳宗元即是其中的佼佼者。 柳宗元的故乡在今山西永济,此 地唐属河东,故柳宗元又被称为柳河 东、河东先生。他一生留下六百多篇 诗文作品,乃“唐宋八大家”之一, 可称为一代文豪,但他不仅仅是文学 家,也是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他 的利民思想,在一千多年后的今天回 望,仍旧熠熠发光。 命不受于天 少年时代的柳宗元曾随父亲柳镇 辗转于九江、长沙等地,对普通民众 的生活十分了解,在二十一岁进士及 第踏入仕途后,他便开始热情宣传其 “养民利民之术”。 古代君王常以“受命于天”来表 达自己具有的无上权威,柳宗元在 《贞 符》 一 文 中 指 出 , 所 谓 “ 受 命 于 天”是虚假的、荒谬的,人民才是决 定朝代更替的决定性力量。他写道: “受命不于天,于其人;休符不于 祥,于其仁。”统治者不是受命于 天,而是受命于民,民心、民意具有 决定性的作用,祥瑞是不可靠的,只 有施行仁政,才能使万民欢欣。 在柳宗元看来,统治者要让百姓 安居乐业,应当鼓励百姓按照自己的 优势与兴趣谋发展、求利益。在《晋 问》一文中,柳宗元写道:“所谓民 利,民自利者是也。”民自利者,即 顺人之欲,随人之性,而非让不懂民 情的官吏去瞎指挥,如此反而挫伤了 百姓的积极性。在柳宗元一篇有名的 寓 言 文 章 《种 树 郭 橐 驼 传》 中 , 他 批 判“好烦其令”的为官之道,临民之 官一会儿传达上级要求百姓用力耕 耘,一会儿督促百姓早日收获,百姓 为了接待他们连饭都吃不上,遑论顾 及自己的营生呢?为此,柳宗元提出 “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的观点,提供 一个良好的环境,给予适当的指导, 激发民众的积极性,不能用力过猛或 全不用力,这种“民利观”对于今天我 们如何顺应民意、避免官僚主义、形式 主义,也有着一定的鉴戒意义。 民不为吏役 柳宗元二十一岁进士及第,三十 一岁任监察御史里行。监察御史里行 是个什么官呢?这个官品级不高,主 要职掌百官违纪,和现在的纪检监察 干部的职责相当。后来,因参与永贞 革新失败,柳宗元被贬为永州司马。 在永州生活的十年间,他一腔抱负难 以施展,孤独万千却从未消沉,他更 广泛地接触大众,对普通民众的艰辛 生活有了更深的了解,也正是因此, 成就了柳宗元创作上的高峰。 寓言作品是柳宗元的创作特色。 他的寓言作品,多谈为政之道,风格 独树一帜,读来意蕴悠长。在《梓人 传》中,柳宗元描写了一位高超的“梓 人”即木匠,他左手拿尺,右手执 杖,工匠们围在他身边,他发号施 令,命令工种不同的工匠们在适当的 岗位上工作,而对于不能胜任工作 的,则予以斥退。这位木匠就是柳宗 元心目中优秀的管理者,他的心中有 全局又了解具体的细节,手中有规矩 制定规则,又有管理下属的威严。这 样的人可以“择天下之士,使称其 职;居天下之人,使安其业”。 对于即将到地方任官的官员,柳 宗元往往在临别赠序中对他们敬告忠 言。在任监察官员时,柳宗元在《送 宁国范明府诗序》中明确提出“夫为 吏者,人役也”,反对官吏是役民者 的观念。后来柳宗元在永州时,在 《送 薛 存 义 之 任 序》 中 同 样 提 出 “ 凡 吏于土者,若知其职乎?盖民之役, 非以役民而已也”。官员所受的俸 禄,都是出自百姓的赋税,不可“受 其值,怠其事”,更不可“从而盗 之”。 柳宗元对有史以来的官民关系进 行了一次重要的“颠倒”,认为民众 是官吏的依靠,官吏应该对民众负 责,想民众之所想,急民众之所急, 同时民众有权对那些“受若值,怠若 事,又盗若货器”、在其位不谋其政 的官吏进行黜罚。在一千多年前,柳 宗元能提出这样的见解,实属难能可 贵。 贫不以为忧 唐 宪 宗 元 和 十 年 (815 年), 柳 宗元结束十年被贬永州的生涯,奉诏 回京城长安,同年,又被贬为柳州刺 史,四年后在柳州去世。 纵观柳宗元的人生轨迹,他始终 关心民瘼、重视民生,从他的传世著 作中,我们也可以深切感受到他用自 身的行动践行着传统廉政文化,自然 也有时代局限性,但在此之外,也有 足令今人深省之处,值得我们在为官 做人、干事创业中予以借鉴。 柳宗元体认到官员是为百姓服务 的,官员的俸禄都来自百姓辛苦劳作 而向国家缴纳的赋役,因此官员岂有 不廉洁的道理? 柳宗元认为做官要懂得知耻。知 耻责己,为的无非是“清白”二字, 不给他人以诟病的口实,这是做官的 底 线 和 起 点 。 在 《雷 塘 祷 雨 文》 中 , 柳宗元自述,自己任官“廉洁自持, 忠信是仗”,意思是我以廉洁来要求 自己,以忠信作为处事的原则。在 《梓 人 传》 中 , 柳 宗 元 强 调 “ 夫 绳 墨 诚陈,规矩诚设,高者不可抑而下 也,狭者不可张而广也”,规矩一旦 定了下来,就不得逾越,须严格遵 守。柳宗元的一生坚守清贫,但他却 不为此忧愁,而是能安然处之。柳宗 元去世后家中没有积蓄,家人无力治 丧,灵柩停放在他生前喜爱的罗池西 北侧,到了第二年,亲朋好友帮忙筹 集了丧葬费用,才将他的灵柩运回老 家河东下葬。 清白、清廉、清正、清贫,构成 了柳宗元的廉洁观。柳宗元在《故叔 父殿中侍御史府君墓版文》中,提及 “嗣家风之清白,绍遗训于儒素”,可 见这种清廉为官、清白传家的风尚其 来有自,又传承有方。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重午节、龙舟 节、沐兰节等,是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起 源于龙图腾祭祀,又注入夏季时令“祛病防 疫”的风俗,因传说楚国诗人屈原在这天抱 石跳汨罗江自尽,后来人们亦将端午节作为 纪念屈原的节日。赛龙舟与食粽子是端午节 的两大礼俗,另有挂艾草、插菖蒲、浴兰汤 等习俗。古代诗人在端午节来临之际,总会 有感而发,留下了无数佳作。 中华民族自称龙的传人,以龙舟竞渡的 形式过端午,既展示了龙的强大生命力,又 体现了团结统一的凝聚力,这种奋发进取的 精神为诗人所赞颂。唐代张建封作《竞渡 歌》道:“鼓声三下红旗开,两龙跃出浮水 来。棹影斡波飞万剑,鼓声劈浪鸣千雷。” 欢腾的气势扑面而来,用“跃”“飞”“劈” 等动词,画面感极强,让竞赛的场面宛在眼 前。唐代卢肇亦有 《竞渡诗》:“冲波突出人 齐譀,跃浪争先鸟退飞。向道是龙刚不信, 果然夺得锦标归。”写的是龙舟划到终点争 先恐后抢夺浮标的瞬间,生动描绘了冠军的 风采。明代边贡在《午日观竞渡》中写道: “共骇群龙水上游,不知原是木兰舟。云旗 猎猎翻青汉,雷鼓嘈嘈殷碧流。”由此不仅 可以得知当时龙舟的精美装饰,还似乎能听 到热烈的助威呐喊声。 端午节同时也是“祛病防疫”的节日, 民众用各种方式驱除瘟疫,留下了挂艾草、 插菖蒲、拴五色丝线、沐兰汤等习俗,诗人 皆有诗记载。唐代殷尧藩在《端午》中写 道:“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 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诗人 叹息岁月易逝、人生易老,愿以一杯菖蒲酒 祈求国泰民安。南宋女诗人朱淑真则在《端 午》中不无感伤地写道:“纵有灵符共采 丝,心情不似旧家时。榴花照眼能牵恨,强 切菖蒲泛酒卮。”正值火红的石榴花开,但 映出了诗人心底的悲凉,她将菖蒲碎以泛 酒,以消哀愁。元代舒頔在《小重山》中写 道:“碧艾香蒲处处忙。谁家儿共女,庆端 阳。细缠五色臂丝长。空惆怅,谁复吊沅 湘?”前几句写世人沉浸于节日喜庆的氛 围,后一句诘问深切忧虑人们淡忘了端午节 厚重的历史内涵,因为,端午节的主角应是 千年之前的爱国诗人屈原。 屈原为国赴渊,其“爱国”“清廉”“忠 信”的美德深入人心,后世“惜而哀之,世 论其辞,以相传焉”。唐代诗僧文秀在《端 午》中直抒胸臆:“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 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 臣冤。”最后两句石破天惊,那汨罗江浩浩 荡荡,昼夜不息,为何就不能一洗忠直之士 的冤屈呢!其愤懑之情溢于言表。北宋张耒 的《和端午》慷慨悲壮:“竞渡深悲千载 冤,忠魂一去讵能还。国亡身殒今何有,只 留离骚在世间。”诗人先以忠魂一去不返表 达悲哀与无奈,随之笔锋一转,屈原留下了 彪炳千古的《离骚》绝唱,这是永不磨灭的 丰碑。元代贝琼记录了一个风雨中的《己酉 端午》:“风雨端阳生晦冥,汨罗无处吊英 灵。海榴花发应相笑,无酒渊明亦独醒。” 他说陶渊明即使不饮酒,也一样会景慕屈原 卓然不群的清醒。明代汤显祖有首别致的缅 怀屈原诗 《午日处州禁竞渡》:“独写菖蒲竹 叶杯,蓬城芳草踏初回。情知不向瓯江死, 舟楫何劳吊屈来?”此诗当作于诗人在遂昌 知县任内,诗人简单准备了一些过节用品, 便认为已足矣,他说明知屈原不是沉溺在我 们瓯江,所以不必以龙舟竞渡来凭吊屈原,这 样说并非是对屈原不尊重,恰恰相反,他敬仰 屈原的廉洁品格,认为当时豪华的龙舟太劳 民伤财,为政要爱惜百姓的人力财力啊。 文天祥对于屈原也格外敬仰,至少作过 七首端午诗,这是源于他们共同的深沉的爱 国情怀。他在《端午》中论究:“人命草头 露,荣华风过耳。唯有烈士心,不随水俱 逝。至今荆楚人,江上年年祭。不知生者 荣,但知死者贵。”他在《端午即事》中自 白:“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枝艾。故人不可 见,新知万里外。丹心照夙昔,鬓发日已 改。我欲从灵均,三湘隔辽海。”可谓字字 热切,句句流露着他忠烈坚贞的报国情操, 真乃顶天立地、无愧于世的大丈夫。 诗说端午,说不尽的爱国之心,说不尽 的文化魅力。 《周易》 云:“蒙以养正,圣功 也。”对蒙昧无知的小孩子进行教 育,首先要让他们知道什么是 “正”,若能如此便是立了一件大功。 蒙昧无知的小孩子,还不能分辨善 恶,在发蒙的过程中,不仅要让小孩 子学习知识,也要藉此让小孩子能够 区分善恶并能从善拒恶。幼年养成的 道德情感,将成为一种习惯,对成年 之后的人生历程起到关键的作用。 因此,古人十分重视对小孩子的 教育,对于教育的内容要精心选择。 孔子可谓这方面的典范。《论语》 中 记载了这样一件事:有一天,孔子的 儿子孔鲤从庭院中快步走过,被父亲 叫住,父亲问他学了 《诗》 吗,“不 学 《诗》,无以言”。孔鲤于是去学 《诗》。又过了几天,孔鲤又被父亲叫 住,父亲问他学了 《礼》 吗,“不学 《礼》,无以立。”孔鲤于是又去学 《礼》。我们常说的“诗礼传家”便是 源于此。 孔 子 有 一 回 还 说 过 学 《诗》 具 有 很多好处,“小子何莫学夫 《诗》? 《诗》 可 以 兴 , 可 以 观 , 可 以 群 , 可 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 草木鸟兽之名。”所谓“兴观群怨”, 后来理学集大成者朱熹有自己的解 释:“感发志意”谓之兴,读 《诗》 能激发我们对美好的意绪与志趣; “ 考 见 得 失 ” 谓 之 观 , 读 《诗》 能 使 我们得知民意并藉此知道政事之得 失;“和而不流”谓之群,读 《诗》 能使我们如君子一样仁和友善,但又 不像小人一样同流合污;“怨而不 怒 ” 谓 之 怨 , 读 《诗》 教 会 我 们 在 批 评社会的不公正时恰到好处,避免情 绪激烈。 以诗礼教育小孩子是古人的一项 悠久的传统,到明代大儒王阳明这 里,他发现当时人“往往以歌诗、习 礼为不切时务”,而改教小孩子只背 诵美文佳句。王阳明批判这种教法失 去了“古人立教之意”。他认为“古 之教者,教以人伦”,教育小孩子具 有正确的道德观,比教育小孩子为了 应付科举考试的八股文而背诵美文佳 句更有意义。为此,王阳明开出了一 个“栽培涵养之方”—“诱之歌诗 以发其志意,导之习礼以肃其威仪, 讽之读书以开其知觉”。 王阳明从小孩子的天性出发,小 孩子活泼好动,硬要让他枯坐房中念 书是起不到教育效果的,对于小孩子 的天性,“舒畅之则利达,摧挠之则 衰痿”。因此王阳明说,之所以要用 诗歌来诱发小孩子,不独是诱发他的 志意,也有让小孩子旺盛的精力与善 变的情绪,宣泄于歌咏与音节之中的 功能;而教小孩子练习礼仪,也不仅 是要端正仪态,也有“周旋揖让而动 荡其血脉,拜起屈伸而固束其筋骸” 的功能。 要之,古人认为教育小孩子要 “正”,不仅身体上要“正”,心灵上 也要“正”,并且身正与心正是紧密 相连、相互影响的。 明 月 湾 古 村 小 巷 (网 络 图 片) 古人十分重视 教子,亦留下 不少关于儿童 的画作。本图 为宋人作品 《小庭婴戏 图》。

太湖西山的古风清韵2019年5月31日 星期五 责任编辑:易舜 电话:(010)59598065 邮箱:jjblszk@163.com 6文化 周刊 史鉴 太湖西山的古风清韵

  • Upload
    others

  • View
    12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太湖西山的古风清韵2019年5月31日 星期五 责任编辑:易舜 电话:(010)59598065 邮箱:jjblszk@163.com 6文化 周刊 史鉴 太湖西山的古风清韵

2019年5月31日 星期五

责任编辑:易舜电话:(010)59598065邮箱:jjblszk@163.com

66 史鉴文化 周刊

太 湖 西 山 的 古 风 清 韵太 湖 西 山 的 古 风 清 韵■邹永明 杨凯

史海逸趣

青史斑斑

正气歌

蒙 以 养 正■陈彧之

诗 说 端 午诗 说 端 午■蔡相龙

河东先生柳宗元■杜贞贞 卫佳

太湖西山风景秀丽,历史悠久,古村落众

多。这些古村落各有特色,尤其是后埠、甪

里、明月湾和东村,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形成

了“孝”“廉”“和”“义”的文化特质,其中蕴

含的古朴乡风民风家风和清廉文化成为西山古

村文化的代表,对后世之人亦不无启发。

东孝——笃孝双亲后埠村

位于西山岛东部后埠古村的费孝子祠,始

建于清嘉庆二十三年 (1818年),原有房屋三

进,现存大厅三间及门楼一座,建筑面积约二

百平方米。清代费孝子孝顺父母的故事感天动

地,至今仍在西山广为流传,后埠古村也因为

出了费孝子这个人物而闻名远近。

费孝子的真名叫费孝友,字仲行,号鲤

泉,清代西山后埠人。他出生在当地一个有名

的儒商家庭,并以特别孝顺父母而闻名乡里。

费孝友的父亲费松轩常年外出经商,费孝友留

在家里照顾母亲。母亲年岁渐大,患了白内

障,看不清东西。当时医学不发达,当他听说

白内障可以用舌头舔好后,费孝友天天跪在床

前,为母亲舔眼睛。当母亲身患严重痢疾时,

他惟恐别人伺候不周,亲自为母亲更换衣裤。

后来,费松轩也因病回到老家,费孝友白天管

理田产和商店,晚上就和衣而卧,守在病床

旁。父亲每次吃汤药,他总要亲自尝一尝,觉

得温度差不多才给父亲喝。

嘉庆皇帝以孝治天下,征集天下孝事。费

孝友的孝德被苏州知府上报到了朝廷。嘉庆二

十四年 (1819年),皇帝下旨褒奖费家,亲赐

“笃行淳备”题匾,意即始终不渝践行孝道、完

美无缺,并敕令在后埠村建孝子牌坊。

西廉——廉吏高风甪里村

暴式昭 (1847年—1895年),字方子,河

南滑县人,清光绪十一年至十六年 (1885年—

1890 年),在西山岛西部的甪里巡检司任巡

检官,论品级巡检官只是从九品的官,论职

能巡检官主要负责防御盗贼,维护地方治安。

任职期间,暴式昭勤政爱民,廉洁奉公,

深受百姓爱戴,后因反映民意得罪上司而蒙冤

被撤职,随后全家竟穷得无米下锅。百姓敬佩

他的廉洁品格,感谢他平日的恩惠,全岛七八

千户群众自发捐米捐柴,冒雪送到他租住的地

方,一时传为佳话。俞樾、吴昌硕、徐悲鸿、

胡适、朱自清、张大千、沈从文、冯友兰、朱

光潜、俞平伯等近现代名家,闻知暴式昭的感

人事迹后,以书法、诗歌、文章、绘画等不同

方式予以褒扬。

暴式昭官九品,人一品,是勤政、廉政

的楷模。暴式昭从整理地方碑刻,到扫平烟

馆、査封赌场,处处无懈怠,时时忙政务。

当时西山有典当商三家,每年都要以“保护

费”的名义向巡检缴纳一笔数目不算小的

钱,暴式昭把这笔钱全部捐给西山“继善

堂”,用于社会公益事业,自己毫厘未取。暴

式昭西山为官数载,为己为私的机会很多,

但他不仅不贪、不捞,而且为老百姓贡献上

了自己微薄的俸银,以致罢官后家中竟穷得

没米下锅,真是“世上穷官谁与比,罢官不

见炊烟起”。暴式昭的这种廉政爱民的可贵精

神,值得今人纪念和学习。

南和——讲和修睦明月湾

明月湾,位于西山岛南端,2007年获选为

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古村内现存的三块文物碑

刻,是明月湾先民守望相助、和谐友善的珍贵

的实物见证。

“明月湾修治街埠碑记”碑,位于村口土地

庙内,立于清乾隆三十七年 (1772年),主要

记载由于每当大雨滂沱时,道路泥泞,难以通

行,明月湾吴、黄、秦、邓等家族共同集资全

面整修街道、河埠、码头等公共设施的经过,

是明月湾先民家族与家族之间、人与人之间和

谐相处的实物见证。

“明月湾湖滨众家地树木归公公议”碑,位

于明月寺大殿前的走廊内,立于清嘉庆元年

(1796年),记载的是为保护村口的大片树木,

经明月湾多个家族公议协商,决定将村口所有

树木收归明月湾地方公有,任何人不得私自砍

伐。

“明月湾永禁采石”碑,位于明月寺后殿的

走廊内,立于清乾隆六年 (1741年),记载的

是因为当时明月湾一带有人开山采石,影响居

民生活,村民联名上书州县,经各级官员批示

办理,奉令通告在明月湾永禁开山采石的事。

上述这两块碑刻,是明月湾先民保护生态环

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实物见证。

北义——尚义可风古东村

东村,古称东园村,位于西山岛北端,有

两千多年的悠久历史,2014年获选为中国历史

文化名村。

《史记·留侯世家》 中记载了一个这样的故

事:汉初,刘邦立刘盈为太子,可是又想立刘

盈的异母弟刘如意为太子。有一次刘盈侍奉刘

邦,刘邦见他身旁有四位须发皆白的老者,刘

邦问他们是谁,原来这四人分别是东园公、甪

里先生、绮里季、夏黄公,他们隐居商山,故

称“商山四皓”。这四位隐士是刘邦遍寻而不得

的,忽然出现在刘盈身旁,他感到好奇。四位

隐士回答道,他们听说刘邦轻慢士人,不想受

辱,而刘盈“为人仁孝,恭敬爱士”,所以来到

他的身旁。

以东园公为首的“商山四皓”,辅佐刘盈

登上皇位,刘盈是为汉惠帝。功成后,东园

公退隐西山,东村因为是东园公隐居之地而

得名。

北宋末年,东村徐家先祖徐揆,只身到金

兵营中,要求索还被扣押的宋徽宗和宋钦宗二

帝,结果被金人当堂击杀,成为大宋烈士。北

方沦陷后,徐家子孙“义不居伪邦”,南渡到东

村隐居,堪称忠义。明清两代,东村徐家靠外

出经商发家致富,成为洞庭商帮 (指出自苏州

太湖洞庭东山、西山的商人,是明清十大商帮

之一) 中的佼佼者。以徐联习为代表的东村商

人,修桥铺路、建祠修庙、行善积德,以造福

乡里为己任,义门、义井等至今仍存。

原存于东村敬修堂内的一块匾额,上题

“尚义可风”四个大字,这四个字精准概括了东

村古代文化的特点,也是今人可以继承的一笔

宝贵文化遗产。

黄河流经河套平原后,在河口折

向南,至潼关折向东,浩荡奔流至大

海。黄河干流自北向南流的这一段,

是陕西与山西两省的分界线。山西运

城、临汾两地,在黄河之东,故此地又

称“河东”,尤其唐代定都关中,与河东

之地仅一河之隔,河东文化发达,名人

辈出,柳宗元即是其中的佼佼者。

柳宗元的故乡在今山西永济,此

地唐属河东,故柳宗元又被称为柳河

东、河东先生。他一生留下六百多篇

诗文作品,乃“唐宋八大家”之一,

可称为一代文豪,但他不仅仅是文学

家,也是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他

的利民思想,在一千多年后的今天回

望,仍旧熠熠发光。

命不受于天

少年时代的柳宗元曾随父亲柳镇

辗转于九江、长沙等地,对普通民众

的生活十分了解,在二十一岁进士及

第踏入仕途后,他便开始热情宣传其

“养民利民之术”。

古代君王常以“受命于天”来表

达自己具有的无上权威,柳宗元在

《贞符》 一文中指出,所谓“受命于

天”是虚假的、荒谬的,人民才是决

定朝代更替的决定性力量。他写道:

“受命不于天,于其人;休符不于

祥,于其仁。”统治者不是受命于

天,而是受命于民,民心、民意具有

决定性的作用,祥瑞是不可靠的,只

有施行仁政,才能使万民欢欣。

在柳宗元看来,统治者要让百姓

安居乐业,应当鼓励百姓按照自己的

优势与兴趣谋发展、求利益。在 《晋

问》 一文中,柳宗元写道:“所谓民

利,民自利者是也。”民自利者,即

顺人之欲,随人之性,而非让不懂民

情的官吏去瞎指挥,如此反而挫伤了

百姓的积极性。在柳宗元一篇有名的

寓言文章 《种树郭橐驼传》中,他批

判“好烦其令”的为官之道,临民之

官一会儿传达上级要求百姓用力耕

耘,一会儿督促百姓早日收获,百姓

为了接待他们连饭都吃不上,遑论顾

及自己的营生呢?为此,柳宗元提出

“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的观点,提供

一个良好的环境,给予适当的指导,

激发民众的积极性,不能用力过猛或

全不用力,这种“民利观”对于今天我

们如何顺应民意、避免官僚主义、形式

主义,也有着一定的鉴戒意义。

民不为吏役

柳宗元二十一岁进士及第,三十

一岁任监察御史里行。监察御史里行

是个什么官呢?这个官品级不高,主

要职掌百官违纪,和现在的纪检监察

干部的职责相当。后来,因参与永贞

革新失败,柳宗元被贬为永州司马。

在永州生活的十年间,他一腔抱负难

以施展,孤独万千却从未消沉,他更

广泛地接触大众,对普通民众的艰辛

生活有了更深的了解,也正是因此,

成就了柳宗元创作上的高峰。

寓言作品是柳宗元的创作特色。

他的寓言作品,多谈为政之道,风格

独树一帜,读来意蕴悠长。在《梓人

传》中,柳宗元描写了一位高超的“梓

人”即木匠,他左手拿尺,右手执

杖,工匠们围在他身边,他发号施

令,命令工种不同的工匠们在适当的

岗位上工作,而对于不能胜任工作

的,则予以斥退。这位木匠就是柳宗

元心目中优秀的管理者,他的心中有

全局又了解具体的细节,手中有规矩

制定规则,又有管理下属的威严。这

样的人可以“择天下之士,使称其

职;居天下之人,使安其业”。

对于即将到地方任官的官员,柳

宗元往往在临别赠序中对他们敬告忠

言。在任监察官员时,柳宗元在 《送

宁国范明府诗序》中明确提出“夫为

吏者,人役也”,反对官吏是役民者

的观念。后来柳宗元在永州时,在

《送薛存义之任序》 中同样提出“凡

吏于土者,若知其职乎?盖民之役,

非以役民而已也”。官员所受的俸

禄,都是出自百姓的赋税,不可“受

其值,怠其事”,更不可“从而盗

之”。

柳宗元对有史以来的官民关系进

行了一次重要的“颠倒”,认为民众

是官吏的依靠,官吏应该对民众负

责,想民众之所想,急民众之所急,

同时民众有权对那些“受若值,怠若

事,又盗若货器”、在其位不谋其政

的官吏进行黜罚。在一千多年前,柳

宗元能提出这样的见解,实属难能可

贵。

贫不以为忧

唐宪宗元和十年 (815 年),柳

宗元结束十年被贬永州的生涯,奉诏

回京城长安,同年,又被贬为柳州刺

史,四年后在柳州去世。

纵观柳宗元的人生轨迹,他始终

关心民瘼、重视民生,从他的传世著

作中,我们也可以深切感受到他用自

身的行动践行着传统廉政文化,自然

也有时代局限性,但在此之外,也有

足令今人深省之处,值得我们在为官

做人、干事创业中予以借鉴。

柳宗元体认到官员是为百姓服务

的,官员的俸禄都来自百姓辛苦劳作

而向国家缴纳的赋役,因此官员岂有

不廉洁的道理?

柳宗元认为做官要懂得知耻。知

耻责己,为的无非是“清白”二字,

不给他人以诟病的口实,这是做官的

底线和起点。在 《雷塘祷雨文》 中,

柳宗元自述,自己任官“廉洁自持,

忠信是仗”,意思是我以廉洁来要求

自己,以忠信作为处事的原则。在

《梓人传》 中,柳宗元强调“夫绳墨

诚陈,规矩诚设,高者不可抑而下

也,狭者不可张而广也”,规矩一旦

定了下来,就不得逾越,须严格遵

守。柳宗元的一生坚守清贫,但他却

不为此忧愁,而是能安然处之。柳宗

元去世后家中没有积蓄,家人无力治

丧,灵柩停放在他生前喜爱的罗池西

北侧,到了第二年,亲朋好友帮忙筹

集了丧葬费用,才将他的灵柩运回老

家河东下葬。

清白、清廉、清正、清贫,构成

了柳宗元的廉洁观。柳宗元在 《故叔

父殿中侍御史府君墓版文》中,提及

“嗣家风之清白,绍遗训于儒素”,可

见这种清廉为官、清白传家的风尚其

来有自,又传承有方。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重午节、龙舟

节、沐兰节等,是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起

源于龙图腾祭祀,又注入夏季时令“祛病防

疫”的风俗,因传说楚国诗人屈原在这天抱

石跳汨罗江自尽,后来人们亦将端午节作为

纪念屈原的节日。赛龙舟与食粽子是端午节

的两大礼俗,另有挂艾草、插菖蒲、浴兰汤

等习俗。古代诗人在端午节来临之际,总会

有感而发,留下了无数佳作。

中华民族自称龙的传人,以龙舟竞渡的

形式过端午,既展示了龙的强大生命力,又

体现了团结统一的凝聚力,这种奋发进取的

精神为诗人所赞颂。唐代张建封作 《竞渡

歌》 道:“鼓声三下红旗开,两龙跃出浮水

来。棹影斡波飞万剑,鼓声劈浪鸣千雷。”

欢腾的气势扑面而来,用“跃”“飞”“劈”

等动词,画面感极强,让竞赛的场面宛在眼

前。唐代卢肇亦有 《竞渡诗》:“冲波突出人

齐譀,跃浪争先鸟退飞。向道是龙刚不信,

果然夺得锦标归。”写的是龙舟划到终点争

先恐后抢夺浮标的瞬间,生动描绘了冠军的

风采。明代边贡在 《午日观竞渡》 中写道:

“共骇群龙水上游,不知原是木兰舟。云旗

猎猎翻青汉,雷鼓嘈嘈殷碧流。”由此不仅

可以得知当时龙舟的精美装饰,还似乎能听

到热烈的助威呐喊声。

端午节同时也是“祛病防疫”的节日,

民众用各种方式驱除瘟疫,留下了挂艾草、

插菖蒲、拴五色丝线、沐兰汤等习俗,诗人

皆有诗记载。唐代殷尧藩在 《端午》 中写

道:“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

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诗人

叹息岁月易逝、人生易老,愿以一杯菖蒲酒

祈求国泰民安。南宋女诗人朱淑真则在 《端

午》 中不无感伤地写道:“纵有灵符共采

丝,心情不似旧家时。榴花照眼能牵恨,强

切菖蒲泛酒卮。”正值火红的石榴花开,但

映出了诗人心底的悲凉,她将菖蒲碎以泛

酒,以消哀愁。元代舒頔在 《小重山》 中写

道:“碧艾香蒲处处忙。谁家儿共女,庆端

阳。细缠五色臂丝长。空惆怅,谁复吊沅

湘?”前几句写世人沉浸于节日喜庆的氛

围,后一句诘问深切忧虑人们淡忘了端午节

厚重的历史内涵,因为,端午节的主角应是

千年之前的爱国诗人屈原。

屈原为国赴渊,其“爱国”“清廉”“忠

信”的美德深入人心,后世“惜而哀之,世

论其辞,以相传焉”。唐代诗僧文秀在 《端

午》 中直抒胸臆:“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

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

臣冤。”最后两句石破天惊,那汨罗江浩浩

荡荡,昼夜不息,为何就不能一洗忠直之士

的冤屈呢!其愤懑之情溢于言表。北宋张耒

的 《和端午》 慷慨悲壮:“竞渡深悲千载

冤,忠魂一去讵能还。国亡身殒今何有,只

留离骚在世间。”诗人先以忠魂一去不返表

达悲哀与无奈,随之笔锋一转,屈原留下了

彪炳千古的 《离骚》 绝唱,这是永不磨灭的

丰碑。元代贝琼记录了一个风雨中的 《己酉

端午》:“风雨端阳生晦冥,汨罗无处吊英

灵。海榴花发应相笑,无酒渊明亦独醒。”

他说陶渊明即使不饮酒,也一样会景慕屈原

卓然不群的清醒。明代汤显祖有首别致的缅

怀屈原诗 《午日处州禁竞渡》:“独写菖蒲竹

叶杯,蓬城芳草踏初回。情知不向瓯江死,

舟楫何劳吊屈来?”此诗当作于诗人在遂昌

知县任内,诗人简单准备了一些过节用品,

便认为已足矣,他说明知屈原不是沉溺在我

们瓯江,所以不必以龙舟竞渡来凭吊屈原,这

样说并非是对屈原不尊重,恰恰相反,他敬仰

屈原的廉洁品格,认为当时豪华的龙舟太劳

民伤财,为政要爱惜百姓的人力财力啊。

文天祥对于屈原也格外敬仰,至少作过

七首端午诗,这是源于他们共同的深沉的爱

国情怀。他在 《端午》 中论究:“人命草头

露,荣华风过耳。唯有烈士心,不随水俱

逝。至今荆楚人,江上年年祭。不知生者

荣,但知死者贵。”他在 《端午即事》 中自

白:“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枝艾。故人不可

见,新知万里外。丹心照夙昔,鬓发日已

改。我欲从灵均,三湘隔辽海。”可谓字字

热切,句句流露着他忠烈坚贞的报国情操,

真乃顶天立地、无愧于世的大丈夫。

诗说端午,说不尽的爱国之心,说不尽

的文化魅力。

《周易》 云:“蒙以养正,圣功

也。”对蒙昧无知的小孩子进行教

育 , 首 先 要 让 他 们 知 道 什 么 是

“正”,若能如此便是立了一件大功。

蒙昧无知的小孩子,还不能分辨善

恶,在发蒙的过程中,不仅要让小孩

子学习知识,也要藉此让小孩子能够

区分善恶并能从善拒恶。幼年养成的

道德情感,将成为一种习惯,对成年

之后的人生历程起到关键的作用。

因此,古人十分重视对小孩子的

教育,对于教育的内容要精心选择。

孔子可谓这方面的典范。《论语》 中

记载了这样一件事:有一天,孔子的

儿子孔鲤从庭院中快步走过,被父亲

叫住,父亲问他学了 《诗》 吗,“不

学 《诗》,无以言”。孔鲤于是去学

《诗》。又过了几天,孔鲤又被父亲叫

住,父亲问他学了 《礼》 吗,“不学

《礼》,无以立。”孔鲤于是又去学

《礼》。我们常说的“诗礼传家”便是

源于此。

孔子有一回还说过学 《诗》具有

很多好处,“小子何莫学夫 《诗》?

《诗》 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

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

草木鸟兽之名。”所谓“兴观群怨”,

后来理学集大成者朱熹有自己的解

释:“感发志意”谓之兴,读 《诗》

能激发我们对美好的意绪与志趣;

“考见得失”谓之观,读 《诗》 能使

我们得知民意并藉此知道政事之得

失;“和而不流”谓之群,读 《诗》

能使我们如君子一样仁和友善,但又

不像小人一样同流合污;“怨而不

怒”谓之怨,读 《诗》教会我们在批

评社会的不公正时恰到好处,避免情

绪激烈。

以诗礼教育小孩子是古人的一项

悠久的传统,到明代大儒王阳明这

里,他发现当时人“往往以歌诗、习

礼为不切时务”,而改教小孩子只背

诵美文佳句。王阳明批判这种教法失

去了“古人立教之意”。他认为“古

之教者,教以人伦”,教育小孩子具

有正确的道德观,比教育小孩子为了

应付科举考试的八股文而背诵美文佳

句更有意义。为此,王阳明开出了一

个“栽培涵养之方”——“诱之歌诗

以发其志意,导之习礼以肃其威仪,

讽之读书以开其知觉”。

王阳明从小孩子的天性出发,小

孩子活泼好动,硬要让他枯坐房中念

书是起不到教育效果的,对于小孩子

的天性,“舒畅之则利达,摧挠之则

衰痿”。因此王阳明说,之所以要用

诗歌来诱发小孩子,不独是诱发他的

志意,也有让小孩子旺盛的精力与善

变的情绪,宣泄于歌咏与音节之中的

功能;而教小孩子练习礼仪,也不仅

是要端正仪态,也有“周旋揖让而动

荡其血脉,拜起屈伸而固束其筋骸”

的功能。

要之,古人认为教育小孩子要

“正”,不仅身体上要“正”,心灵上

也要“正”,并且身正与心正是紧密

相连、相互影响的。

明月湾古村小巷 (网络图片)

古人十分重视

教子,亦留下

不少关于儿童

的画作。本图

为 宋 人 作 品

《 小 庭 婴 戏

图》。

端午节有在门户上插艾

草的风俗,本图选自清代

徐扬《端阳故事图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