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
1 新媒體素養與數位策展的整合理論發展探索 黃雲龍 副教授 [email protected]/ 國立體育大學休閒產業經營系 陳正和 助理教授 [email protected]/ 元智大學管理學院 黃雲龍,陳正和(2016)新媒體素養與數位策展的整合理論發展探索,台灣戲曲學院通識教育學報, 第二期,106-117摘要 新媒體扮演活化新文明與新文化的重要角色,所以新媒體素養不僅僅侷限於技術 的層次,應該要擴充延伸到社會文化的層面。這是一種新的國民素養,以負責尊重與 富而有禮的數位公民,促進社會新文明的進展。數位素養是數位社會公民在終身學習 與職場生活的重要能力。 本研究採取知識評述(Knowledge Review)的途徑,探索新媒體素養與數位策展的整 合理論架構發展。透過回顧文獻包括: 傳統資訊素養、多元資訊素養與網路社會公民資 訊識讀教育、媒體素養與新媒體素養研究等理論觀點,釐清新媒體素養與數位策展整 合理論的發展途徑。 新媒體素養與數位策展的整合理論架構(如圖六),將釐清使用者(或稱為數位公民) 新素養概念,具備有良好溝通與問題解決的核心才能。這個整合架構更豐富的展示數 位公民從網路資源、工具應用、搜尋任務與搜尋策略使用;資訊組織、整合分析與評 估運用;擷取近用、分析評鑑、創作與反思能力;更主動的參與數位媒體的消費與產 製與整合行銷過程。新素養也將從個人主義移轉為集體創作與社群創作的共有、共創 與共享的模式。 關鍵詞: 資訊素養、媒體素養、新媒體素養、數位策展、整合理論 一、資訊素養理論與研究發展 ()傳統資訊素養定義 資訊素養(Information literacy)的觀念在美國 1970 年代即有學者提出,並主張資 訊素養是各類「知識素養」之基礎;美國圖書館學會(American Library Association將資訊素養定義為:具備知覺何時需要資訊的能力,並且有效地查尋、評估、與使用 所獲取的資訊(Thomas J. Tobin, 2004; University of West Florida Libraries, 2004)學者對於資訊素養定義有不同的途徑,有些學者從資訊素養本身來定義,也有從 資訊素養者的觀點來定義。美國圖書館學會(American Library Association,簡稱 ALA) 1989 年所提出的一份歷史文件:「美國圖書館學會資訊素養委員會總結報告書」,

新媒體素養與數位策展的整合理論發展探索 國立體育大學休閒產業經營系 元智大學管理 … · 操作的素養與基本能力使用於一般用途,如文書處理、電腦的硬體與軟體、程式基本

  • Upload
    others

  • View
    15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 1

    新媒體素養與數位策展的整合理論發展探索

    黃雲龍 副教授 [email protected]/ 國立體育大學休閒產業經營系

    陳正和 助理教授 [email protected]/ 元智大學管理學院 黃雲龍,陳正和(2016)。新媒體素養與數位策展的整合理論發展探索,台灣戲曲學院通識教育學報,

    第二期,106-117。

    摘要

    新媒體扮演活化新文明與新文化的重要角色,所以新媒體素養不僅僅侷限於技術

    的層次,應該要擴充延伸到社會文化的層面。這是一種新的國民素養,以負責尊重與

    富而有禮的數位公民,促進社會新文明的進展。數位素養是數位社會公民在終身學習

    與職場生活的重要能力。

    本研究採取知識評述(Knowledge Review)的途徑,探索新媒體素養與數位策展的整

    合理論架構發展。透過回顧文獻包括: 傳統資訊素養、多元資訊素養與網路社會公民資

    訊識讀教育、媒體素養與新媒體素養研究等理論觀點,釐清新媒體素養與數位策展整

    合理論的發展途徑。

    新媒體素養與數位策展的整合理論架構(如圖六),將釐清使用者(或稱為數位公民)

    新素養概念,具備有良好溝通與問題解決的核心才能。這個整合架構更豐富的展示數

    位公民從網路資源、工具應用、搜尋任務與搜尋策略使用;資訊組織、整合分析與評

    估運用;擷取近用、分析評鑑、創作與反思能力;更主動的參與數位媒體的消費與產

    製與整合行銷過程。新素養也將從個人主義移轉為集體創作與社群創作的共有、共創

    與共享的模式。

    關鍵詞: 資訊素養、媒體素養、新媒體素養、數位策展、整合理論

    一、資訊素養理論與研究發展

    (一)傳統資訊素養定義

    資訊素養(Information literacy)的觀念在美國 1970年代即有學者提出,並主張資

    訊素養是各類「知識素養」之基礎;美國圖書館學會(American Library Association)

    將資訊素養定義為:具備知覺何時需要資訊的能力,並且有效地查尋、評估、與使用

    所獲取的資訊(Thomas J. Tobin, 2004; University of West Florida Libraries, 2004)。

    學者對於資訊素養定義有不同的途徑,有些學者從資訊素養本身來定義,也有從

    資訊素養者的觀點來定義。美國圖書館學會(American Library Association,簡稱 ALA)

    在 1989年所提出的一份歷史文件:「美國圖書館學會資訊素養委員會總結報告書」,

    mailto:[email protected]:[email protected]

  • 2

    其對資訊素養的定義為:「一個人具有能力知道何時需要資訊、且能有效的尋得、評

    估與使用所需要的資訊,最後成為一個學會如何學習的人,也就是為終身學習(lifelong

    learner)做好準備」。

    傳統資訊素養的觀點,特別是圖書館專業領域常以圖書資源的資訊檢索能力為

    主,包括定義問題、確認資訊需求與資訊來源、發展資訊檢索的策略、評鑑資訊來源、

    整合資訊與應用解決問題等流程(黃雲龍,1998)。此一觀點也發展成為知名的六大技能

    (Big Six Skills)資訊素養模型(Eisenberg及 Berkowitz, 1988),亦稱為資訊解決問題的

    策略:1.定義問題。2.決定資訊搜尋策略。3.找尋資訊。4.取得資訊。5.整理與呈現。6.

    評鑑:評鑑成果(功效)、評鑑過程(效率)。此六大技能已廣泛為中小學教學所採

    納,並有專屬網站(http://www.big6.com/) 持續提供資訊六大技能教學與研究的相關資

    訊(James, 1998)。

    但是隨著 20世紀末的資通訊科技快速發展,傳統資訊素養的研究也因應這樣的變

    化,擴展理論的疆域,發展更多元整合的理論架構,多元資訊素養概念應運而生(吳翠

    珍,2001;Lin, Li, Deng, & Lee, 2013)。

    (二)多元資訊素養概念

    資訊素養所包含的範圍既寬且廣。張一蕃(1997)研究指出,資訊素養是個人利用資

    訊及其載具與外界作合理而有效溝通和互動所需具備的條件。在情意面,要能體認資

    訊的價值和力量,並能判斷其正當性。在認知面,要了解資訊的本質以及 其形式的多

    樣性,熟悉尋求資訊的方法,並具備評估、解釋、組織及綜合資訊的能力。在技能面,

    要具備操作資訊檢索、處理及傳播的工具與系統,包括電腦、媒體系統和網路的基本

    能力。

    McClure (1994)認為:資訊素養是一種觀念,也是解決資訊問題的能力,資訊素養

    包含了四大構面(如圖一),分別為傳統素養(traditional literacy)、電腦素養(computer

    literacy)、媒體素養(media literacy)及網路素養(network literacy)四方面。以下將說明其

    個別的意義:

    1.傳統識字素養:即讀、寫、聽、說等四種基本語言能力。2.電腦素養:有關電腦

    操作的素養與基本能力使用於一般用途,如文書處理、電腦的硬體與軟體、程式基本

    概念、基本資料處理、電腦的運用等,並可從當中學習到知識與經驗。3.媒體素養:其

    涵蓋範圍有認識各種媒體製作技巧、資料的特性、操作,及對機構的評估、分析媒體

    訊息的能力,如瞭解錄放影機的特性、應用的範疇。4.網路素養:培養網路素養的能力,

    http://www.big6.com/

  • 3

    除了具備基本的電腦素養之外,還應包括網路的基 本概念、網際網路的功能、網路

    資源的類型、全球資訊網的介紹、檢索資訊的步驟、檢索策略等來瞭解網路資訊在日

    常生活活動中與問題解決時的相互關聯性,並利用網路上的資訊來正確分析獲得解決

    問題,提升生活品質。

    圖一 多元資訊素養概念圖

    資料來源:Charles R. McClure.“Network Literacy: A Role for Libraries?”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Libraries 13:2 (June 1994), pp.116-117.

    美國學術與研究圖書館學會有關「高等教育資訊素養能力標準」的修正草案,在

    內容中具體的形容一位資訊素養者在處理資訊程序中,應該具有下列的能力(施碧霞,

    2004):1.決定資訊需要的範圍。2.有效獲取所需資訊。3.以批判的角度來評估資訊來

    源。4.將選擇的資訊合併於自己的知識庫中。5.有效使用資訊以完成特定目的。6.瞭解

    資訊使用環境的經濟、法律與社會議題以及合乎倫理及合法的獲取及使用資訊。

    綜合各家學者對資訊素養的定義,可知資訊素養在於培養組織、利用、分析、評

    估資訊的能力。換句話說,藉由批判性的思考去評估資訊,知道問題發生的原因並且

    將此能力發揮出來用於了解如何獲得資訊、如何解決問題,使大家能以系統化的方法

    面對資訊洪流的衝擊並能游刃於資訊時代中,以資訊科技作為擴展學習與溝通的橋

    樑,並且養成終身學習的態度(黃雲龍、施碧霞,2011)。

    (三)網路社會公民資訊識讀教育的內涵

    崔家蓉(2000)在前述多元資訊素養的觀點中,研究指出現代公民的資訊識讀(素

    養)的學習需求,依次為網路資訊識讀技能,應用網路服務的技能,電腦識讀技能,網

    路資訊進階識讀技能,國民基礎識讀技能,及網路多媒體識讀技能共六類。在研究調

    查受訪者對這六類項目之認知後,將研究調查結果之各類首要重要需求分列於下:

  • 4

    1.網路資訊識讀技能:『資訊搜尋』能力訓練。2.應用網路服務的技能:使用電子

    郵件及全球資訊網。3.電腦識讀技能:檔案資料管理,包含資料保護如加密,及一般性

    軟體應用的能力。4.網路資訊進階識讀技能:網頁製作、網站架設。5.國民基礎識讀技

    能:英文能力的加強。6.網路多媒體識讀技能:收看電子報。

    因此在教學設計上,教師應該參考學習者的資訊素養需求,考量如何訓練學生為

    良好網路社會公民應有的態度與能力,並隨時充實自己的資訊素養,將資訊技能融入

    教學課程中(李志強,黃雲龍,劉慧玲,2004)。

    二、新媒體素養研究發展

    (一)新媒體素養能力的浮現觀點

    隨著網路服務的創新,數位匯流(Digital Convergence)促成新興媒體的發展,各種

    web2.0的應用概念快速的演進與實踐,創造了一個使用者可以自由自主、主動參與、

    社群經營、共筆創作的集體智慧,以及多媒體影音的傳播效果(新媒體世代,2015;黃

    雲龍、施欣怡,2015;Lin, Li, Deng, & Lee, 2013)。

    例如,目前全球最大的影音平台 YouTube,跨越時間和空間上的限制,促成全世

    界使用者的瀏覽、互動與社群傳播。Google行銷長 Simon Kahn表示,YouTube每個月

    有 10億用戶,占了近 4成的上網人口,而每個月被觀賞的影片長度為 60億小時(何

    英煒,2014)。而且在雲端服務的趨勢下,不論是使用電腦或是行動裝置,人們 YouTube

    觀賞視頻的頻率也越來越多 (黃雲龍、施欣怡,2015)。

    當 21世紀的網際網路創新服務快速擴散,政治大學傳播學院頂尖大學計畫核心計

    畫(2009),研究團隊於 2009年暑假連續舉辦了 12次請益會,邀請近 60位學界、實務

    界與 NPO人士參加,共商在當前的傳播領域有那些重大議題是值得我們共同去關心與

    探討,並於 10月完成當代傳播關鍵議題彙整報告一份,彙整出七個關鍵議題(如圖二),

    指出當代傳播關鍵議題之一,就是新素養(New Literacies)的理論與實務探究需求。

    圖二、當代傳播關鍵議題

    資料來源: 政治大學傳播學院頂尖大學計畫核心計畫(2009),當代傳播關鍵議題,

    https://sites.google.com/a/newliteracies.co.cc/xin-su-yang-yan-jiu-qun/。

    https://sites.google.com/a/newliteracies.co.cc/guan-jian-yi-ti-xie-zuo-ping-tai/home-3/home-3-1https://sites.google.com/a/newliteracies.co.cc/xin-su-yang-yan-jiu-qun/

  • 5

    新素養研究群主要所欲探索的問題有二:1.釐清新素養概念以及內涵。2.探索大學

    教育如何與新素養結合,相輔相成。因此計畫重點在於傳播專業的教育發展,創業精

    神融入傳播教學,以及傳播專業的守門倫理與價值觀。

    (二)新媒體素養研究

    因此,在新媒體系統環境下,更廣義的新素養意義是需要整合更多元的技能。根

    據Jenkins, Clinton, Purushatma, Robison, & Weigel (2006)研究提出12種新媒體技能的理

    論觀點(New Media Literacy Skills; 簡稱NMLs)。這是一種新數位世代公民的社會文化實

    務技能,NMLs新媒體素養技能包括扮演角色(Play)、行動(Performance)、模仿

    (Simulation)、挪用(Appropriation)、多任務(Multitasking)、分佈認知(Distributed

    Cognition)、集體智慧(Collective Intelligence)、判斷(Judgment)、媒體導航(Transmedia

    Navigation)、網路技能(Networking)、協商(Negotiation),以及視覺化(Visualization)。

    這個新媒體素養架構與傳統媒體素養有所不同,使用者(或稱為數位公民)以更主動

    的參與數位媒體的消費與產製過程。因此新媒體素養(NMLs)從個人主義移轉為集體創

    作與社群創作的模式,合作成為NLMs核心的概念。

    台灣現況目前僅有兩篇碩士論文,也都是參考上述 Jenkins et al.( 2006) 的 NMLs

    理論架構。邱鈺茜(2013)針對台中地區大學生新媒體素養研究;還有一篇最新研究石盛

    文(2015),僅選取其中第一項技能: 遊戲能力(或是扮演角色;Play),探討新媒體素養

    中遊戲相關技能與 PISA問題解決能力測驗表現之關係。

    新媒體扮演活化新文明與新文化的重要角色,所以新媒體素養不僅僅侷限於技術

    的層次,應該要擴充延伸到社會文化的層面。隨著科技的發展,這是一種新的國民素

    養,以負責尊重與富而有禮的數位公民促進社會新文明的進展數位素養是數位社會公

    民在終身學習與職場生活的重要能力。

    三、新媒體素養的整合架構發展途徑

    本文從新媒體數位策展的素養(能力)模型以及發展網路資訊使用行為模型(或資訊

    搜尋歷程模型),我們將提出一個整合概念模型。

    我們所建構的新媒體數位策展能力以及發展網路資訊使用行為模型計畫,將從媒

    體素養教育的觀點發展(吳翠珍,2001;吳翠珍、陳世敏,2007;Lin, Li, Deng, & Lee,

    2013)。數位公民應該具備有良好溝通與問題解決的核心才能,建構新媒體數位策展能

    力,並邀請一般使用者與藝術工作者於電腦上實際操作新媒體任務,透過資訊歷程平

    台蒐集之大量資訊,發展網路資訊使用行為模型。

  • 6

    (一)數位公民的新媒體核心能力

    政治大學傳播學院的媒體素養研究室,一直是媒體素養教育的典範,吳翠珍

    (2001)、吳翠珍與陳世敏(2007)對於媒體素養教育的流變與思辨觀點包括以下重點: 1.

    瞭解媒體訊息內容:2.思辨媒體再現:3.反思閱聽人的意義;4.分析媒體組織;5.影響

    和近用媒體。

    本專題參照 Hobbs (2010) 研究建議數位公民應該具備有良好溝通與問題解決的核

    心才能: 擷取近用(Access)、分析與評鑑(Analyze & Evaluate)、創作(Create)、反思(Reflect)

    與行動(Act)。(如下圖三所示),並列舉原文定義如下。這五種技能互含互攝,反覆又交

    互影響著數位公民在資訊取用與分享的終身學習能力。

    圖三、數位公民應該具備有良好溝通與問題解決的核心才能

    資料來源:Essential competencies of digital and media literacy (Hobbs, 2010).

    Balaban-Sali(2012)解析上圖的五種核心技能,強調從Jenkins et al.( 2006) 發展的

    NMLs理論架構,是因應未來發展中數位環境重要的實務能力。例如更好的社會連結網

    絡(Affiliations);新的媒體表現(Expressions);合作解決問題(Collaborative

    problem-solving);新媒體傳播模式(Circulations) 等等,形成一種新的互動參與的文化。

    本研究認為數位公民的新媒體核心能力,正如所有上述媒體素養教育的觀點,這

    些理論思辯的發展,都會帶來新的學習機會、創新的媒體再現、公民參與、政治賦權

    (empowerment),以及經濟的創新。這種非正式的網路學習社群與正式教育環境的相互

    交流,促成一種更為全面而整合的學習環境。有些國家很重視NMLs的發展,也規劃與

    改變新的媒體素養教育方案。

    (二)新媒體素養的整合架構發展途徑

    Chen, & Wu( 2011), Chen, Wu, & Wang(2011), Lin, Li, Deng, & Lee(2013), Chen,

    (2014), Lee, Chen, Li, & Lin(2015)等學者,從 2011年陸續也發表一系列新媒體素養(New

    Media Literacy)的研究,在既有的媒體素養與多元資訊素養的架構下,從功能性媒體素

  • 7

    養(Functional media literacy)與批判性媒體素養(Critical media literacy)的構面,以及消費

    媒體素養(Consuming media literacy)與產製媒體素養(Prosuming media literacy)的構面,

    提出一個實證的整合概念架構(functional-critical and consuming-prosuming)。這個架構如

    圖四所示。

    在此新的概念架構下,發展實證研究的素養能力指標,包括新媒體消費技能

    (Consuming skill)與新媒體產製技能(Prosuming skill)。

    新媒體消費技能(Consuming skill)的定義是: 個人在使用新媒體內容的必要相關技

    能(The consuming skill refers to a series of technical skills necessary for an individual when

    an individual consumes media contents.)。這些技能包括以下四項指標: 瞭解

    (Understanding)、分析(Analysis)、整合(Synthesis)與評鑑(Evaluation)。

    新媒體產製技能(Prosuming skill)的定義是: 個人在產製或創作媒體內容的必要相

    關技能(Prosuming skill. This indicator refers to a set of technical skills necessary for an

    individual to produce/create media contents.)。這些技能包括以下四項指標: 傳佈

    (Distribution)、產製(Production)、參與(Participation)與創作(Creation)。(Lin, Li, Deng, &

    Lee, 2013)

    圖四、A refined framework of new media literacy

    資料來源: Lin, T.-B., Li, J.-Y., Deng, F., & Lee, L. (2013). P.164.

  • 8

    本研究在新媒體素養與數位策展的整合理論計畫,將有類似的發展途徑與脈絡,

    從資訊搜尋、資訊素養、媒體素養與數位策展等理論與實務觀點,釐清新媒體素養與

    數位策展整合理論的發展途徑。

    四、表演藝術數位策展發展

    以下深入討論數位匯流的趨勢與表演藝術在新媒體數位策展的傳播模式探索。

    (一)數位匯流與新媒體數位策展趨勢

    web 2.0 使得任何人都能成為內容創製者,為自己的偶像成立粉絲部落格,以整理

    紛雜的報導資訊,或透過 Facebook粉絲團、Twitter,將熱愛與關注的文章、資訊內容

    轉貼或轉推分享出去,這其實都是在進行「內容策展」(Content Curation),部落格及社

    群平台便是策展工具。而網路「按讚」行為,這種「在觀點上打卡(check-in)」將人與

    人串聯的原理,也是策展的結果(許文宜,2013)。

    策展的概念不在創造更多的內容,而是在蒐集、組織既有的內容,並使其有意義

    的呈現。Rosenbaum指出:策展是關於人們賦予任何蒐集、組織而得的事物「定性判

    斷」(qualitative judgement),從而增加這些事物的價值。何飛鵬(2012)指出,廣義的

    策展可以是包羅萬象的,策展人可以是個人、組織或公司,策展的對象可以是新聞、

    多媒體內容、圖書、互動活動、趨勢或潮流,而策展的結果可以是展覽、活動、刊物、

    節目等各種形式。但聚焦而言,在內容的產製而言,逐漸成為典範的便是內容策展,

    更精確的說是線上或雲端內容策展。

    數位匯流(Digital Convergence)促成新興媒體的發展與實踐,創造了一個使用者可

    以自由自主、主動參與、社群經營、共筆創作的集體智慧,以及多媒體影音的傳播效

    果。特別是網路社群與雲端服務的創新,促成各種知識分享擴散,大量網路內容的創

    作,使得數位策展人(Digital Curator)的推薦與策展(Curation)成為新興的王道(黃貝玲,

    2012;趙敏含,2013;黃雲龍、施欣怡,2015)。

    (二)數位策展的概念與類型

    Curation(策展)來自拉丁文的 cura,有保存、保護(care)之意。最早使用於藝術及

    設計界,指的是一個藝術展覽活動的規劃及推動。但自 2003年起 web 2.0 網路應用,

    開始以雙向「上傳」、「分享」為主,將網站視為「提供各式服務的平台」;使用者

    居核心位置,透過參與互動貢獻價值,豐富平台資源。策展就是把一個訊息,賦予關

    係、提出看法、並說出結論,這就是策展。當數位時代來臨,從傳統文化策展的意義

  • 9

    衍生出數位策展(Digital Curation)的新概念與實務(許文宜,2013;黃雲龍、施欣怡、魏

    欣怡,2015)。

    何飛鵬(2012)於佐佐木俊尚《策展的時代》的書序中倡議,策展就是 content+3C,

    curation= content + context + comment + conclusion。把一個訊息,賦予關係、提出看

    法、並說出結論,這就是策展。當數位時代來臨,從傳統文化策展的意義衍生出數位

    策展(Digital Curation)的新概念與實務,任何在網路上發起的行動,都是策展的開始,

    策展已經成為網路世界的新全民運動。

    Herther (2012)將內容策展區分為:1.自動演算(algorithms);2.社交策展(social

    curation);3.專家策展(expert curation)三種類型。自動演算(algorithms)仰賴機器軟體程

    式進行策展,如:谷歌和奇摩新聞。社交策展(social curation)強調社群的力量,策展過

    程透過使用者發現、組織和分享內容,如 Reddit, Digg, Twitter, Facebook 等。專家策展

    則是單一專家或專家小組,將內容策展給龐大的閱聽眾,如 Drudge Report, The

    Huffington Post等(趙敏含,2013)。這其中自動演算為策展的輔助工具,其他兩種都亟

    需仰賴人為智慧。而專家策展比起社群策展,因群體更為精巧,所討論的內容也會更

    為集中而且專業。

    (三)表演藝術的新媒體數位策展與傳播

    根據上述 Jenkins et al.( 2006) NMLs理論與 Lin, T.-B., Li, J.-Y., Deng, F., & Lee, L.

    (2013)的新媒體素養的實證架構,將提供本文在探索傳統表演藝術在數位匯流(Digital

    Convergence)所促成的新興媒體傳播應用發展與服務創新的機會。

    本研究經由網路搜尋與初步探索台灣傳統戲曲的網路資源,目前除了國立臺灣戲

    曲學院的影音網(http://media.tcpa.edu.tw/media/list),已經採用新媒體應用平台。文化

    部藝學網平台也有 SCORM教材與社群推薦機制。國立傳統藝術中心已發展行動版網

    站服務,其他傳統網站已經面臨多媒體影音文件無法瀏覽的困境。台灣傳統戲曲的當

    代整合行銷傳播策略,應該以新媒體數位策展為核心的實踐途徑(黃雲龍,2015a)。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2013)於近期完成的臺灣傳統表演藝術生態觀察平台主題網

    (http://www.ncfta.gov.tw/events/ncftaproject/page2-0.asp),提供臺灣傳統表演藝術生態

    的現況觀察與分析。但是就本專題所倡議的未來新興傳播科技應用而言,新媒體數位

    策展與表演藝術傳播,正需要在新媒體上重新再現,開創一個新的整合傳播模式,提

    供新的使用體驗與服務創新。此一途徑將以新媒體數位策展的能力為主軸,本專題所

    指數位策展,亦即從網路資源中篩選、規劃及組織符合傳統戲曲藝術的網路內容,並

    http://media.tcpa.edu.tw/media/listhttp://www.ncfta.gov.tw/events/ncftaproject/page2-0.asp

  • 10

    且在新媒體的平台上展示,建立網路興趣社群的訂閱服務,以期達到新媒體整合傳播

    行銷的目標。

    目前位於台北市內湖區的「國立臺灣戲曲學院─碧湖劇場」,固定提供欣賞雜技

    與京劇的現場表演或參訪流程,常常吸引許多世界各地的外國訪客與團體。節目其中

    包含有雜技表演、京劇文物館參觀、認識京劇影片播映、京劇表演等傳統技藝性質的

    呈現。同樣也提供有中、英、日等語言之字幕資訊供觀賞時參照。

    根據王台瑞與楊舒晴(2013)調查發現,此觀光劇場在網路行銷方面除了經營官

    方網站外,網頁呈現僅做到資訊的公告,並未在新媒體傳播,例如在 facebook社群平

    台和 youtube影音平台上有所運作或露出,因此難以具有與體驗過劇場展演之國內外觀

    眾互動的可能性,亦對於持續開發和行銷如何針對潛在觀眾群來看,則不具有數位時

    代資訊傳遞的服務功能。

    王台瑞與楊舒晴(2013)分析表演藝術產業領域之世界級團體「太陽劇團」,發

    現在數位雲端世界裡的應用已非常廣泛,包括:設計優美、功能完備的官方網站,在

    各種新媒體應用,如: facebook、twitter、youtube、instagram等熱門網路社群裡,充分

    發揮各種多元的平台,將表演藝術策展團體與觀眾,以及未能實體觸及的虛擬社群,

    建立新的關係連結。

    王台瑞與楊舒晴(2013)透過曾深入參與其中的表演藝術家進行瞭解該團體在策

    畫展演時的相關程序,以及針對現今雲端科技的發展下所引發的觀眾體驗之分享與互

    動,深入在「表演策展」和「數位策展」二個面向的探討與分析其策展程序與其核心

    價值,非常難得。

    數位策展分成四個基本精神:選擇(selection)、組織(organization)、呈現

    (presentation)、發展(evolution)」。策展人透過所設定的主題,然後匯整這些資料

    或者是內容然後「呈現」出一個全新的「匯集(aggregation)」;最後得以將所呈現之

    策展內容予以有效益的不斷「發展」下去,以達到現有物件之良性循環機制(王台瑞與

    楊舒晴,2013)。

    英國文創產業的高等教育研究社群成立一個數位策展中心(Digital Curation Centre;

    簡稱 DCC),提供許多的數位策展理論與實務經驗。DCC(2008)已建構「數位策展之生

    命週期模型圖(lifecycle model)」。DCC所定義之 11個行動階段的數位資料之生命週期,

    一套運作嚴密的模組化程序機制(如下表 1),包括:概念化(Conceptualize)、創建或接收

    (Create or Receive)、評估與選擇(Appraise and select)、獲取(Ingest)、保存行動

  • 11

    (Preservation action)、儲存(Store)、取用與再使用(Access, use and reuse)、移轉

    (Transform)、處置(Dispose)、重新評估(Reappraise)、遷移(Migrate)。

    表 1. 數位策展生命週期之 11項主要程序

    行動程序 說明

    概念化

    Conceptualize

    構想並規劃包含資料擷取方法和儲存選項以建立數位化物件。

    創建或接收

    Create or Receive

    產出數位物件或是接收並指派管理的、描述性的、結構和技術方面的典藏

    後設資料。接收從資料創建者或是其它保存者和資料中心之數位物件並視

    其需要給予後設資料。

    評估與選擇

    Appraise and select

    選擇那些需要長期的策展和保存的數位物件予以評估,並遵循文件所指導

    之政策與法律的規定。

    獲取

    Ingest

    轉換數位物件至可信任的數位典藏存儲空間或類似的資料中心,並再次秉

    持文件所指導之政策與法律的規定。

    保存行動

    Preservation action

    採取行動以確保那些長期保存和滯留的原生數位物件之授權。

    儲存

    Store

    按照相關標準保存資料所敘述之安全方式保存。

    取用與再使用

    Access, use and reuse

    確保指定的使用者首次和再次使用之數據存取,某些資料可能是公開的,

    而其他數據可能是受密碼保護的。

    移轉

    Transform

    最初的形式到創建新的數位物件,例如:以不同的形態移轉。

    處置 Dispose

    予以去除系統裡那些不需要長期的策展和保存的數位物件,記錄可能需要

    對這些物件安全銷毀之指導、政策、與法律的規定。

    重新評估 Reappraise

    再次驗證程序失敗的數位物件,以作為進一步的評估和重選。

    遷移

    Migrate

    不同格式的數據遷移。可能是為了應變儲存環境當下的硬體或軟體,以確

    保符合數位物件存續的免疫能力。

    資料來源:引自王台瑞、楊舒晴(2013),p.69-p.70。

    最終,王台瑞與楊舒晴(2013)研究建議:「太陽劇團」在全球主流的文化元素裡,

    其所體現的核心價值於策展之前、中、後,如何的進行和考量數位資源的應用。在「數

    位策展(digital curation)」的呈現方面,演藝術產業獨特的一次性劇場表演屬性,能

    夠在時間、空間、和人力資源等之實體展演的高成本低回收之侷限下,有效發揮現今

    「大數據(big data)」的分析,而來產生能幫助「體驗行銷 (experiential marketing)」

    之精準行銷效益。並針對特定觀眾提供相關所需展演訊息,透過所謂的「脈絡感知平

    台(context-aware platform)」而來達成實體展演和數位雲端相加乘之策展整合策略,

    其所衍生之相關行銷效益與價值,對表演藝術產業提供能在不同產業之間的跨領域策

    展,策展團體與消費觀眾之間的服務加值之效益。

    五、策展實踐模式與策展人能力素養

    台灣教育傳播暨科技學會(TAECT)自2012年起,與9x9.tv公司進行雲端策展推廣專

  • 12

    案合作,並舉辦雲端頻道策展大賽。許文宜(2013)分析「2013年雲端頻道策展競賽」獲

    獎頻道,觀察策展人如何在網絡中扮演「媒體仲介者」,審視其主題內容選擇、判斷、

    評估,提升網路內容意義、價值與能見度,延展線上各類媒介內容傳播及行銷的作為,

    以及其以正確、權威、特色主題內容,更新累積及傳佈「互連性」之實踐,達到更有

    效率的匯整、傳播與優化的密切連結。其研究發現,面對資訊超載的世代,網路既有

    內容因策展工具及策展人創意實踐,形成更具意義的共有連結,促成內容價值共創共

    享,有助優化內容;且策展優化亦提供個人品牌媒體行銷的實踐形式,推動數位策展

    新的產業結構與生態。

    許文宜(2013)提出一個雲端策展實踐歷程的模式(如圖五所示),強調策展關鍵本質

    在於人,策展平台及工具特徵有助推動優化內容共有、共創、共享之實踐,惟策展資

    料須深入確認其正確性,揭露原始資料來源,連結優化意旨。至於如何執行「成熟」

    的雲端策展,許文宜(2013)分析獲獎頻道優化內容之策展歷程歸納,首先須有具體可行

    之策展工具,以進行資料的蒐集過濾;此外,效率與社群互動溝通的策展平台,隨著

    訂閱人數增加,興趣社群媒體影響力擴大,得以產生行銷與品牌化效果。

    圖五、雲端策展實踐歷程模式

    資料來源: 許文宜(2013)。

    至於以策展人為核心的「雲端策展實踐歷程模式」,涵蓋三大主要元素,分別為:

    (1)策展目標受眾:策展人需瞭解自己及目標受眾的興趣、需求、專長,以擬定策展主

    題資源,予以精挑、組織、呈現內容;(2)創意創新思考:發揮創新創意,藉由社群媒

    體網站推廣,建立目標興趣社群注意、期待與認同;(3)推動市場行銷:理解媒介競合,

    掌握策展目標受眾,形構策展媒體品牌後,便可逐漸建立黏性。

  • 13

    根據政治大學傳播學院頂尖大學計畫核心計畫(2009),探索當代七大傳播關鍵議

    題,除了前述新素養研究,新的故事敘說型態與新的使用體驗也正是本專題探索領域。

    近三年來,國內對於數位策展的研究仍在初始階段,對於策展人的素養能力與閱聽人

    的體驗也甚為重視。包括趙敏含(2013)以企製為核心談經營雲端影視策展頻道之資訊素

    養與能力-以 9x9.tv策展人為例,來自政治大學廣播電視學研究所。孫以琳(2014)。臺

    灣懶人包讀者之資訊行為研究,以及謝佑欣(2015)。從數位內容策展觀點探討懶人包製

    作,都是臺灣師範大學圖書資訊學研究所。

    趙敏含(2013)的研究以深度訪談與小組座談的質性研究方法,訪談個案平台 9x9.tv

    的內部職員與外部策展人,從創意產業與個人創新創業文化之途徑,欲了解業餘雲端

    影視內容策展人需具備如何的資訊素養與企製能力,進而完成從素人生手邁向專家的

    自我成長與微型創業之目標。其研究特別對於數位策展人的能力素養提出建議在 1.企

    劃;2.創作/產製;3.優化與發佈;以及 4.行銷與溝通等四個工作階段應具備怎樣共通與

    相異的素養與能力;策展人如何兼顧社群親近性與內容專業度,以及他們如何看待自

    身角色與大環境。

    六、新媒體素養與數位策展整合架構

    新媒體扮演活化新文明與新文化的重要角色,所以新媒體素養不僅僅侷限於技術

    的層次,應該要擴充延伸到社會文化的層面。隨著科技的發展,新媒體數位策展的能

    力是一種新的國民素養,以負責尊重與富而有禮的數位公民,促進社會新文明的進展。

    新媒體與數位策展的整合能力也是數位社會公民在終身學習與職場生活的重要能力。

    這個新媒體素養與數位策展的整合理論架構(如圖六),將釐清使用者(或稱為數位

    公民)新素養概念,具備有良好溝通與問題解決的核心才能。這個整合架構更豐富的展

    示數位公民從網路資源、工具應用、搜尋任務與搜尋策略使用;資訊組織、整合分析

    與評估運用;擷取近用、分析評鑑、創作與反思能力;更主動的參與數位媒體的消費

    與產製與整合行銷過程。新媒體素養(NMLs)也將從個人主義移轉為集體創作與社群創

    作的共有、共創與共享的模式。

  • 14

    圖六、新媒體素養與數位策展的整合理論架構

    本文研究發展的契機,來自於台灣戲曲藝術雲端數位應用的研究社群。這個社群

    對於如何運用新科技展示傳統戲曲藝術的文化特色,創新設計,以及推廣行銷著墨甚

    多。期望本文促進與開展在特定專業領域的理論與實踐,如圖七所示,以表演藝術為

    核心的新素養整合理論架構,促成新媒體素養與數位策展的整合理論發展。

    圖七、表演藝術為核心的新素養整合理論架構

    參考文獻

    王台瑞、楊舒晴(2013)。表演藝術策展-太陽劇團策展設計。設計學報,18(4),65-86。

    石盛文(2015)。探討新媒體素養中遊戲相關技能與 PISA問題解決能力測驗表現之關

    係,國立交通大學,理學院科技與數位學習學程。

    邱鈺茜(2013)。台中地區大學生新媒體素養研究,國立臺灣藝術大學。

    李志強,黃雲龍,劉慧玲(2004)。「網路學習的多元資訊素養需求與現況探索」,第十屆

    資訊管理暨實務研討會,國立台中技術學院。

    何飛鵬(2012)何飛鵬專欄:策展人策展什麼?數位時代,223,62。

    http://ndltd.ncl.edu.tw/cgi-bin/gs32/gsweb.cgi/ccd=c3IkX./search?q=sc=%22%E5%9C%8B%E7%AB%8B%E4%BA%A4%E9%80%9A%E5%A4%A7%E5%AD%B8%22.&searchmode=basichttp://ndltd.ncl.edu.tw/cgi-bin/gs32/gsweb.cgi/ccd=c3IkX./search?q=dp=%22%E7%90%86%E5%AD%B8%E9%99%A2%E7%A7%91%E6%8A%80%E8%88%87%E6%95%B8%E4%BD%8D%E5%AD%B8%E7%BF%92%E5%AD%B8%E7%A8%8B%22.&searchmode=basichttp://ndltd.ncl.edu.tw/cgi-bin/gs32/gsweb.cgi/ccd=c3IkX./search?q=sc=%22%E5%9C%8B%E7%AB%8B%E8%87%BA%E7%81%A3%E8%97%9D%E8%A1%93%E5%A4%A7%E5%AD%B8%22.&searchmode=basic

  • 15

    吳翠珍(2001)。媒體素養與媒體教育的流變與思辨,「二十一世紀傳播學門回顧與展望」

    研討會,政大傳播學院,2015/02/18 Accessed.

    http://www.feja.org.tw/modules/news003/article.php?storyid=108。

    吳翠珍、陳世敏(2007)。媒體素養教育,巨流圖書公司。

    政治大學傳播學院頂尖大學計畫核心計畫(2009),當代傳播關鍵議題,

    https://sites.google.com/a/newliteracies.co.cc/xin-su-yang-yan-jiu-qun/ 。2015/02/18

    Accessed.

    施碧霞(2004)。國立體育學院大學部學生資訊素養調查研究。國立體育學院論叢,15(1),

    201-215。

    孫以琳(2014)。臺灣懶人包讀者之資訊行為研究,臺灣師範大學圖書資訊學研究所。

    崔家蓉(2002)。從學習者觀點探究網路社會公民資訊識讀教育的內涵。2002網路與社

    會研討會。新竹: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

    許文宜(2013)。形構共有、共創、共享雲端:雲端策展內容優化之實踐模式初探。中華

    傳播學會 2013年年會論文。

    黃貝玲(2012)。《為什麼搜尋將被淘汰:在內容被淹沒的網路世界,策展才是王道》,美商麥格羅‧希爾。

    張一蕃(1997)。資訊時代之國民素養與教育。收錄於謝清俊等(1997),資訊科技對人文、

    社會的衝擊與影響期末報告第四章。頁 77-100。

    http://www.gaya.org.tw/journal/m53/ref/FINAL_REPORT_hsieh.pdf。2016/05/15 Accessed.

    黃雲龍(1998)。中文全文資訊檢索研究架構與重要議題探討,大學圖書館,2(3),頁 4-26。

    黃雲龍 (2015a)。傳統戲曲的新媒體數位策展實踐,2015戲曲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及論

    壇發表,台灣戲曲學院。

    黃雲龍 (2015b)。新媒體數位策展在農產網路行銷的應用初探,2015農業經濟學術研

    討會,屏東科技大學。

    黃雲龍、施碧霞(2011)。國立體育大學師資培育中心學生多元資訊素養調查研究,休閒

    研究,3(2),43-60。

    黃雲龍、施欣怡(2015)。新媒體教育策展的教學設計,2015全球華人探究學習創新應

    用大會,無錫,江南大學。

    黃雲龍、施欣怡、魏欣怡(2015)。新媒體在閱讀素養翻轉教學的創新應用,2015多元

    文化匯流與跨域實踐學術研討會,金門大學。

    新媒體世代(2015)。http://whatsnextfornewmedia.com/ 。

    趙敏含(2013)。以企製為核心談經營雲端影視策展頻道之資訊素養與能力-以 9x9.tv策

    展人為例,政治大學廣播電視學研究所。

    謝佑欣(2015)。從數位內容策展觀點探討懶人包製作,臺灣師範大學圖書資訊學研究所。

    American Library Association. (1989). The final report of the American Library Association

    http://www.feja.org.tw/modules/news003/article.php?storyid=108https://sites.google.com/a/newliteracies.co.cc/guan-jian-yi-ti-xie-zuo-ping-tai/home-3/home-3-1https://sites.google.com/a/newliteracies.co.cc/xin-su-yang-yan-jiu-qun/http://www.gaya.org.tw/journal/m53/ref/FINAL_REPORT_hsieh.pdfhttp://whatsnextfornewmedia.com/

  • 16

    Presidential Committee on Information Literacy. Retrieved August 15, 2008, from

    http://www.ala.org/ala/mgrps/divs/acrl/publications/whitepapers/presidential.cfm.

    Balaban-Sali, J.,(2012). New Media Literacies in the Digital Cultur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munication, Media, Technology and Design, ICCMTD, Istanbul –

    Turkey. 2015/02/18 Accessed.

    https://www.academia.edu/2397020/New_media_literacies_in_the_digital_culture,

    Chen, D.-T., & Wu, J. (2011, July). New media literacy in the 21th century society: Key

    findings, gaps and recommendations. Paper presented at the 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Media Literacy Education, Philadelphia, Pennsylvania, USA.

    Chen, D.-T., Wu, J., & Wang, Y.-M. (2011). Unpacking new media literacy. Journal on

    Systemics, Cybernetics and Informatics, 9(2), 84-88.

    Chen, D.T. (2014). Assessing New Media Literacy: The Singapore Case. In J. Viteli & M.

    Leikomaa (Eds.), Proceedings of EdMedia: World Conference on Educational Media

    and Technology 2014 (pp. 94-101). 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Computing in

    Education (AACE).Retrieved February 19, 2016 from

    https://www.learntechlib.org/p/147488.

    Digital Curation Centre. (2008). http://www.dcc.ac.uk/about-us 2015/02/18 Accessed.

    Eisenberg, M. B. & Berkowitz, R. E., (2000). The big six skills, http://www.big6.com/ ,

    2015/02/18 Accessed.

    Herther, N. (2012). Content Curaition: Quality judgement and the future of media and web

    search Searcher, 20(7), 30-41.

    Hobbs, R. (2010). Digital and media literacy: A plan of action. Washington, DC: The Aspen

    Institute. Retrieved from

    http://www.knightcomm.org/wpcontent/uploads/2010/12/Digital_and_Media_Literacy_

    A_Plan_of_Action.pdf, 2015/02/18 Accessed.

    ISTE : 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Technology in Education (2008). National Technology

    Standards and Performance Indicators for Teachers. Retrieved August 15, 2008, from

    http://www.iste.org/Content/NavigationMenu/NETS/ForTeachers/2008Standards/NETS

    _T_Standards_Final.pdf

    James O. Carey, “Library Skills, Information Skills, and Information Literacy: Implications

    for Teaching and Learning”, American Library Association, Volume 1 (1998) SLMQ

    Online,

    http://www.ala.org/aasl/sites/ala.org.aasl/files/content/aaslpubsandjournals/slr/vol1/SLM

    R_LibrarySkills_V1.pdf , 2015/02/18 Accessed.

    Jenkins, H., Clinton, K., Purushatma, R., Robison, A. & Weigel, M. (2006). Confronting the

    http://www.ala.org/ala/mgrps/divs/acrl/publications/whitepapers/presidential.cfmhttps://www.academia.edu/2397020/New_media_literacies_in_the_digital_culturehttp://www.editlib.org/p/147488http://www.dcc.ac.uk/about-ushttp://www.big6.com/http://www.knightcomm.org/wpcontent/uploads/2010/12/Digital_and_Media_Literacy_A_Plan_of_Action.pdfhttp://www.knightcomm.org/wpcontent/uploads/2010/12/Digital_and_Media_Literacy_A_Plan_of_Action.pdfhttp://www.iste.org/Content/NavigationMenu/NETS/ForTeachers/2008Standards/NETS_T_Standards_Final.pdfhttp://www.iste.org/Content/NavigationMenu/NETS/ForTeachers/2008Standards/NETS_T_Standards_Final.pdfhttp://www.ala.org/aasl/sites/ala.org.aasl/files/content/aaslpubsandjournals/slr/vol1/SLMR_LibrarySkills_V1.pdfhttp://www.ala.org/aasl/sites/ala.org.aasl/files/content/aaslpubsandjournals/slr/vol1/SLMR_LibrarySkills_V1.pdf

  • 17

    challenges of a participatory culture: Media education for the 21st century. Chicago, IL:

    MacArthur Foundation. Retrieved from

    http://digitallearning.macfound.org/atf/cf/%7B7E45C7E0-A3E0-4B89-AC9CE807E1B0

    AE4E%7D/JENKINS_WHITE_PAPER.PDF

    Lee, L., Chen, D.T., Li, J. Y., & Lin, T.B. (2015). Understanding new media literacy: The

    development of a measuring instrument. Computers & Education, Volume 85, 84-93.

    Lin, T.-B., Li, J.-Y., Deng, F., & Lee, L. (2013). Understanding New Media Literacy: An

    Explorative Theoretical Framework. Educational Technology & Society, 16 (4),

    160–170.

    McClure, Charles R. (1994). Network Literacy: A Role for Librarie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Libraries, 13(2), 116-117.

    http://digitallearning.macfound.org/atf/cf/%7B7E45C7E0-A3E0-4B89-AC9CE807E1B0AE4E%7D/JENKINS_WHITE_PAPER.PDFhttp://digitallearning.macfound.org/atf/cf/%7B7E45C7E0-A3E0-4B89-AC9CE807E1B0AE4E%7D/JENKINS_WHITE_PAPER.PDF

  • 18

    附錄

    根據Jenkins, Clinton, Purushatma, Robison, & Weigel (2006)研究提出12種新媒體技

    能的理論觀點(New Media Literacy Skills; 簡稱NMLs)。這是一種新數位世代公民的社會

    文化實務技能,NMLs新媒體素養技能包括扮演角色(Play)、行動(Performance)、模仿

    (Simulation)、挪用(Appropriation)、多任務(Multitasking)、分佈認知(Distributed

    Cognition)、集體智慧(Collective Intelligence)、判斷(Judgment)、媒體導航(Transmedia

    Navigation)、網路技能(Networking)、協商(Negotiation),以及視覺化(Visualization)。

    這個新媒體素養架構與傳統媒體素養有所不同,使用者(或稱為數位公民)以更主動

    的參與數位媒體的消費與產製過程。因此新媒體素養(NMLs)從個人主義移轉為集體創

    作與社群創作的模式,合作成為NLMs核心的概念。本研究將NMLs原文定義詳列如下:

    1. Play: The capacity to experiment with one’s surroundings as a form of problem-solving.

    2. Performance: The ability to adopt alternative identities for the purpose of improvisation

    and discovery.

    3. Simulation: The ability to interpret and construct dynamic models of real-world

    processes.

    4. Appropriation: The ability to meaningfully sample and remix media content.

    5. Multitasking: The ability to scan one’s environment and shift focus as needed to salient

    details.

    6. Distributed cognition: The ability to interact meaningfully with tools that expand mental

    capacities.

    7. Collective intelligence: The ability to pool knowledge and compare notes with others

    toward a common goal.

    8. Judgment: The ability to evaluate the reliability and credibility of different information

    sources.

    9. Transmedia navigation: The ability to follow the flow of stories and information across

    multiple modalities.

    10. Networking: The ability to search for, synthesize, and disseminate information.

    11. Negotiation: The ability to travel across diverse communities, discerning and respecting

    multiple perspectives, and grasping and following alternative norms.

    12. Visualization: The ability to interpret and create data representations for the purposes of

    expressing ideas, finding patterns, and identifying trends.

    另外,參照 Hobbs (2010) 研究建議數位公民應該具備有良好溝通與問題解決

    的核心才能: 擷取近用(Access)、分析與評鑑(Analyze & Evaluate)、創作(Create)、

    反思(Reflect)與行動(Act),並列舉原文定義如下。這五種技能互含互攝,反覆又交

    互影響著數位公民在資訊取用與分享的終身學習能力。

  • 19

    1. Access: Finding and using media and technology tools skillfully and sharing

    appropriate and relevant information with others.

    2. Analyze & Evaluate: Comprehending messages and using critical thinking to

    analyze message quality, veracity, credibility, and point of view, while considering

    potential effects or consequences of messages.

    3. Create: Composing or generating content using creativity and confidence in

    self-expression, with awareness of purpose, audience, and composition techniques.

    4. Reflect: Applying social responsibility and ethical principles to one’s own identity

    and lived experience, communication behaviour and conduct.

    5. Act: Working individually and collaboratively to share knowledge and solve

    problems in the family, the workplace and the community, and participating as a

    member of a community at local, regional, national and international leve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