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
香港紅 字會屯門 慈小學 學 校 報 告 (2009/10)

香港紅卍字會屯門卍慈小學 · 為兒童及青少年進行「全人教育」,提供一個優良的學習環境, 使在學習和自我實踐過程中培養自學精神及發展個人的潛能,日後

  • Upload
    others

  • View
    15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 香港紅卍字會屯門卍慈小學

    學 校 報 告

    (2009/10)

  • 辦學宗旨

    為社會提供優良的教育服務,作育英才,使兒童及青少年成長

    後能盡展所長,貢獻社會。 為兒童及青少年進行「全人教育」,提供一個優良的學習環境,

    使在學習和自我實踐過程中培養自學精神及發展個人的潛能,日後

    成為具備知識技能、有獨立思考能力、勇於承擔責任和關注社會事

    務的良好公民。

    培養兒童及青少年有正確的價值觀和積極的人生觀,並以校訓

    「宣道展慈」為進德修業的依歸,勉勵兒童拓展豐盛而有意義的人

    生。

  • 目錄

    • 我們的學校 --------------------------------------------- P.1

    • 關注事項的成就與反思 ------------------------------- P.6

    • 我們的學與教 ------------------------------------------ P.14

    • 我們對學生成長的支援 ------------------------------- P.16

    • 學生表現 ------------------------------------------------ P.18

    • 財務報告 ------------------------------------------------ P.22

    • 回饋與跟進 --------------------------------------------- P.23

    • 附件

    附 件 一 : 為學校取錄新來港兒童而提供的校本支援計劃津貼--P.24

    附 件 二 : 資訊科技綜合津貼--------------------------------------------P.26

    附 件 三 : 校本課後學習及支援計劃-----------------------------------P.27

    附 件 四 : 香港賽馬會全方位學習基金--------------------------------P.29

    附 件 五 : 校本言語治療服務計劃--------------------------------------P.30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香港紅 門 學—學校報告 2009-10 P. 1

    卍字會屯 卍慈小

    我們的學校

    一. 學校簡介

    1. 本校於 1988 年 9 月 1 日開辦,是一所政府資助小學,分上、下午兩校,於 2004 年 9 月 1日合併為一所全日制小學。

    2. 本校設備完善,有下列課室、特別室及設施:

    課室 / 特別室 / 設備 數目

    1. 課室 24

    2. 音樂室 2

    3. 視覺藝術室 1

    4. 有蓋操場 1

    5. 籃球場 1

    6. 舞蹈室及學生活動室 1

    7. 中央圖書館 1

    8. 電腦室 1

    9. 輔導教學室 2

    10. 學生輔導室 1

    11. 禮堂 1

    12. 會見室 1

    13. 工友宿舍 2

    14. 升降機 1

    15. 普通話室 1

    3. 本校全部課室、特別室及禮堂,均有冷氣設備。禮堂及所有課室設有電腦、銀幕及投影機。

    4. 其中兩個課室分別改為英語教室及專題研習室。英語教室供外籍英語教師授課之用,專題研習室內設有六部電腦,方便學生分組研習時工作及上網尋找資料。

    二. 學校管理

    1. 本校於 1998 年 9 月 1 日開始推行校本管理。

    2. 法團校董會於 2007 年 8 月 31 日成立,其組成如下:

    校董 年度 辦學團體 校長

    家長/替代家長

    教師/替代教師

    校友 獨立人士

    07/08 6 1 2 2 0 1

    08/09 6 0 2 2 0 1

    09/10 6 1 2 2 0 1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香港紅 門 學—學校報告 2009-10 P. 2

    我們的學生

    一. 班級組織

    班別數目

    級別 小一 小二 小三 小四 小五 小六 小學加強輔導教學計劃 總數

    班數 2 1 1 1 1 3 2 12

    學生人數

    級別 小一 小二 小三 小四 小五 小六 總數

    男生人數 20 14 16 15 30 45 140

    女生人數 16 16 16 18 28 44 138

    學生總數 36 30 32 33 58 89 278

    二. 學生出席率

    學生出席率

    95

    96

    97

    98

    99

    100

    小一 小二 小三 小四 小五 小六

    07/08

    08/09

    09/10

    卍字會屯 卍慈小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香港紅 門 學—學校報告 2009-10 P. 3

    我們的教師

    一. 教師資歷

    教師數目

    編制內 編制外 助理教席 文憑教師

    長 學位 非學位 學位 非學位 圖書館

    主任

    課程發

    展主任 NET 學生輔

    導人員

    07/08 1 1 3 5 11 1 1 1 1 08/09 1 2 2 5 11 1 1 1 1 09/10 1 2 2 5 11 1 1 1 1

    教師獲得的最高學歷

    0.00

    20.00

    40.00

    60.00

    80.00

    100.00

    碩士學位或以上 學士學位 專上非學位 中六 / 中七 中五或以下

    比 07/08

    08/09

    09/10

    已接受專業訓練的教師

    60

    70

    80

    90

    100

    07/08 08/09 09/10

    已接受專科訓練的教師

    0

    20

    40

    60

    80

    100

    中文科教師 英文科教師 數學科教師

    比07/08

    08/09

    09/10

    卍字會屯 卍慈小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香港紅 門 學—學校報告 2009-10 P. 4

    已達到英語及普通話語文能力要求的教師

    0

    20

    40

    60

    80

    100

    達到英語語文能力要求 達到普通話語文能力要求

    分比

    07/08

    08/09

    09/10

    教師達到資訊科技能力水平的百分比

    基本資訊科技

    能力水平 中級資訊科技

    能力水平 中上級資訊科

    技能力水平 高級資訊科技能力

    水平 07/08 0 40.7 44.4 14.8 08/09 0 40.7 44.4 14.8 09/10 0 40.7 44.4 14.8

    二. 教學經驗

    教師的教學年資

    020406080

    100

    0-2年 3-5年 6-10年 超過10年

    比 07/08

    08/09

    09/10

    三. 教師專業發展

    校長在持續專業發展的時數

    0306090

    120

    07/08 08/09 09/10

    卍字會屯 卍慈小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香港紅 門 學—學校報告 2009-10 P. 5

    卍字會屯 卍慈小

    教師專業發展

    1. 本年度教師參與對學生支援進修情況:

    a. 梁詠儀老師和鄺嬡娜老師參加小學中國語文科教師專業發展課程(喜閱寫意)「優化語文教學 支援讀寫困難學生」各 30 小時。

    b. 龐敏佩主任參加教育局及浸會大學舉辦的小班教學課程共 60 小時。

    2. 本年度教師參加不同的教學研討會、工作坊、講座、進修班等達 651 小時;在觀課、課業及試卷、工作坊、研討會後分享經驗及心得達 172 小時。

    3. 全年舉辦三次教師專業發展日,第一次由教育局屯門區學校發展組及屯門區小學校長會合辦屯門區小學聯校教師發展日,透過專題演講「千禧年代學生特質」、「千禧孩童腦袋」及分組

    講座加深認識新一代學童的特質,好讓教師因材施教。第二次教師專業發展日配合本年度發

    展「合作學習」為重點,由香港教育學院小班教學發展與研究中心為全體教師舉辦「透過合

    作學習照顧個別差異」工作坊,探討照顧學習差異的方法。其後,教師於課堂內運用「合作

    學習」策略,達到學以致用的效果。第三次教師專業發展日由博文教育(亞洲)有限公司到校設計資訊科技教師發展日,配合本年度另一發展方向,讓教師掌握電子教室的概念,電子教室

    的設計及管理及以科目為本的電子教室設計等。

    4. 過去三年參加教育局之英文科校本支援計劃,本年度參加教育局之中文科校本支援計劃,中文科老師與校外支援老師共同備課、設計工作紙及作出檢討,加強中文科之教學。

    因為校本支援計劃以三年為期,所以來年繼續申請參加中文科校本支援計劃。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香港紅 門 學—學校報告 2009-10 P. 6

    卍字會屯 卍慈小

    關注事項的成就與反思

    1. 關注事項:加强策劃,深化自評機制及評估

    成就

    1. 完善發展自評機制

    成立教師專業發展及自評小組,由鄧潤光副校長統籌,成員包括:余健輝主任、梁美娟老

    師、吳惠玲老師。他們檢視及分析現行制度及數據,持續發展自評機制。

    在教師專業發展及自評小組領導下深化自評工作。學期末,全體老師按工作範圍分成四大

    組作出年終自評報告,然後全體老師就四大範籌報告提供意見及確認。

    本年度的「評鑑校長表」提供數據,經過統計及分析後,召開全體教師會議,進行充分的

    討論後,擬定校長評鑑報告。校長獲悉評鑑報告後,透過反思而達至自我完善。

    2. 透過進展性評估,提升學與教的效能

    重新規劃各科進展性評估的設計、施行及數據運用的策略。上學期各級中英數常已完成進

    展性評估一覽表。

    中英數常四科訂定評估重點及評分準則。科任會按學生的強項提供跟進工作紙或溫習評估

    重點,進一步鞏固學生的知識。

    教師參考進展性評估數據,為學生作出跟進。從上學期檢視進展性評估卷中,反映出科任

    設計了不同模式的非紙筆型評估,如語文科以朗讀作評量,數學科運用量度活動,常識科

    以生活技能及口頭報告等形式來診斷學生對課題的認識。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香港紅 門 學—學校報告 2009-10 P. 7

    卍字會屯 卍慈小

    反思和建議

    1. 完善發展自評機制

    反思

    現行已於下學期初進行中期檢討報告,讓各科組老師作出自評,成效顯著。

    年終自評報告由全體老師分成四大組撰寫,其後再由全體老師就四大範籌報告提供意見及確

    認,信度極高。

    「評鑑校長表」的報告經全體教師會議進行充分的討論後,有助老師就校長的工作提出意

    見,校長亦可就所得數據作出反思和自我完善。

    建議

    中期檢討成效顯著,來年繼續此措施。

    年終自評報告多在學期末撰寫,然後在暑假期間讓老師提供意見及確認,可考慮提前於 5

    月和 6 月期間完成。

    「評鑑校長表」所得數據能夠一方面反映全體老師的意見,另一方面讓校長作出反思和自我

    完善,建議來年繼續。

    2. 透過進展性評估,提升學與教的效能

    反思

    於學期初已訂定評估重點及評分準則,有助同級老師分配工作及規劃教學重點。

    學生在完成進展性評估後,科任會按學生的強項與弱項調整教學,為學生提供適切的支援,

    這做法可加強對學生的幫助。

    建議

    建議來年加強發展紙筆型以外的評估模式,並考慮延伸至主科以外的科目。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香港紅 門 學—學校報告 2009-10 P. 8

    卍字會屯 卍慈小

    2. 關注事項:加強照顧學生的學習差異

    成就

    1. 為中游學生提供學習支援

    上學期在四、五年級英數兩科已完成兩次試後鞏固課程,四、五年級中文科於上學期期考後

    進行一次試後鞏固課程,合共參與學生人次為 104,下學期段考後為復活節假期,故未有安

    排試後鞏固課程,期考後也沒有安排課程。

    下學期三月開始三、六年級基本能力評估小組輔導,以中文及數學科為主,每科各 4 節,每

    級挑選若干中游學生,由老師在星期三第 9 節提供輔導給學生。

    上學期挑選了 27 位五、六年級的學生,組成「學科大哥哥大姐姐」,在小息或午息協助能力

    較低的低小同學(共 24 位)。

    27 位「學科大哥哥大姐姐」合共提供了 43 次協助,以上學期的次數比較頻密。

    2. 發展合作學習法,讓學生高度參與,提升學習能力

    已於 2010 年 1 月 22 日邀請小班教學研究中心講員到校主講透過合作學習策略照顧學習差異

    工作坊。

    下學期聘請小班教學研究中心導師郭若望先生與 4 位常識科科任,進行共同備課及觀課,加

    強老師進行合作學習活動的課堂技巧。

    一年級中文、二年級 A 班英文、數學及一、三、六年級常識科科任在課堂開展運用合作學

    習法教學。

    合作學習法的教學設計已上載及在科務會議上分享。

    科任以小組表現良好來給予獎賞,每班獲得禮物的人數已超過一半。

    有關科任在會議上分享了合作學習的課堂教學,老師認為合作學習活動提高生生之間的互

    動,並能掌握說話和表達自己意念的技巧,而學生在進行小組討論的紀律也有改善,並能尊

    重別人及合作解決問題。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香港紅 門 學—學校報告 2009-10 P. 9

    卍字會屯 卍慈小

    3. 配合學生的能力及需要設計中文科校本課程

    參與教育局校本支援計劃,於小一開始設計校本學習單元及完成擬定小一中文校本課程,全

    年設計了 16 個校本學習單元。

    兩位小一中文科科任參加了閱讀策略及童心童真-童詩教學講座,他們亦成為校本支援計劃

    中文科種籽教師。

    每兩星期與教育局人員舉行 1 次會議,會議前本校小一中文科老師先共同備課及設計學習單

    元,會議期間與教育局人員再作商議及修訂。

    本校老師就小一中文校本課程進行觀摩交流。

    2010 年 6 月 21 日,林穎頤老師主講中文科一年級寫作教學分享會(喜歡想、不怕說、敢於

    寫),與全體中文科老師交流提升學與教的效能。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香港紅 門 學—學校報告 2009-10 P. 10

    卍字會屯 卍慈小

    反思和建議

    1. 為中游學生提供學習支援

    反思

    只得一天試後鞏固課程實際效用不大,未能確切辨識學生的困難,另外學生及老師均需要參

    與課後活動,編配輔導的時段有一定的困難。

    三、六年級基本能力評估小組輔導參與人次為三年級有 22 人次,六年級為 47 人次,收集同

    學的意見後,他們全部認同課程對學習有幫助。

    大部份「學科大哥哥大姐姐」極具責任感及熱心教導低年級同學。由於被輔導的部份低年級

    同學同時參與了「中文讀默寫計劃」,「學科大哥哥大姐姐」反映未能找到同學來協助,令他

    們對工作的意欲下降了。

    由於輔導時段限於午息的十五分鐘,而部份低小同學尚有其他輔導班參與,因此經常遇到時

    間相撞問題。

    建議

    雖然課後鞏固課程不多,但可讓學生釐清錯誤的概念,鞏固學習基礎,亦顯示出老師關心學

    生的學習進度及提供課後支援,建議來年繼續。

    建議來年加大力度於三、六年級基本能力評估小組輔導。

    來年把「中文讀默寫計劃」及「學科大哥哥大姐姐」二合為一,一來可以更有效率去培訓高

    年級學生協助低年級同學的技巧,二來亦可以集中照顧低年級同學。

    建議來年將「學科大哥哥大姐姐」及「中文讀默寫計劃」合併,並增加午息以外的時間,讓

    「學科大哥哥大姐姐」輔導有需要的同學。

    2. 發展合作學習法,讓學生高度參與,提升學習能力

    反思

    由於時間及科目未能配合,故本年未安排老師到友校觀摩。

    由於合作學習工作坊及備課確切能加強老師對合作學習的認識,然而老師要經常運用,才能

    對理念及教學策略更為熟悉。

    合作學習活動加設獎賞的效果很好,學生積極為小組爭取獎賞而努力,並會協助能力稍遜的

    小組成員完成任務。

    本年未有安排全體老師在校內觀摩合作學習課堂。

    建議

    來年校方與友校聯絡,預早安排老師到友校觀摩。

    建議來年全校推行合作學習模式作課堂教學策略,並以合作學習教學策略定為觀課重點。

    宜中央統籌獎賞小組的禮物及在課室壁報設學習龍虎榜。

    建議來年安排所有老師出席校內合作學習的觀課,或把課堂錄影,並於會議上作出交流。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香港紅 門 學—學校報告 2009-10 P. 11

    卍字會屯 卍慈小

    3. 配合學生的能力及需要設計中文科校本課程

    反思

    相關老師認為校本課程能提升學與教的效能,中文科種籽教師投入發展校本課程,但觀摩友

    校課堂教學方面未能安排。

    定期與教育局人員舉行會議,工作流程緊密,效果理想。

    小一中文科老師合作無間,能夠通過觀摩交流提升學與教的效能。

    教學分享會期間,全體中文科老師踴躍發表意見,達到提升學與教的效能。

    建議

    建議明年參加學習圈,安排觀摩友校課堂教學。

    建議明年繼續施行,來年教育局官員支援 2,3 年級,原則上參照本年度實施情況,每兩星期

    一次會議,但時間會提早及延長。

    來年校本支援計劃發展至小三,能提供充足的觀摩交流機會。

    建議來年安排小一至小三中文科各一次寫作教學分享會,增加交流機會。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香港紅 門 學—學校報告 2009-10 P. 12

    卍字會屯 卍慈小

    3. 關注事項:發展資訊科技

    成就

    1. 透過發展資訊科技提升學與教

    成立資訊科技先導小組,建構校本資訊科技。資訊科技先導小組成員包括:副校、資訊科技

    負責人、中英數常四科科主任,而校長擔任統籌。

    電腦科設計配合各科目的課程,讓學生利用電腦輔助學習。從電腦科教學進度中,反映各年

    級均有機會透過電腦科設計學習各科目的課程。

    提昇校內電腦軟件,一年級下學期改用新版教科書。

    2. 教師在課堂上運用資訊科技教學資源,提升學與教的效能

    舉辦教師應用資訊科技工作坊,本年度資訊科技發展以培訓老師為主,分別安排三次簡介會

    或工作坊,包括:2009 年 9 月 25 日香港教育城到校進行資訊科技教學的工作坊,講解如何

    使用教城資源進行教學;2010 年 3 月 19 日由 BROADLEARNING Education ( Asia ) Limited

    到校提供「Eclass iSchoolbag、iPporfolio 及 eAttendance」簡介會及 2010 年 6 月 19 日由

    BROADLEARNING Education ( Asia ) Limited 提供 Onsite eLearning Certificate Course

    (eClass Junior)

    老師在課堂上亦時常運用資訊科技進行教學。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香港紅 門 學—學校報告 2009-10 P. 13

    卍字會屯 卍慈小

    反思和建議

    1. 透過發展資訊科技提升學與教

    反思

    發展資訊科技是下學年的週年重點,因此本年度以加強老師的認知為主。

    整體學生學習表現良好。

    校本資訊素養課程方面有待發展。

    建議

    下學年以發展網上自學區及運用 eClass 作平台設置家課。

    建議配合不同的科目,逐步增加單元設計的課題。

    配合學校課程的發展,加強學生運用資訊科技學習的能力,教授學生利用 eClass 作學習平

    台。

    2. 教師在課堂上運用資訊科技教學資源,提升學與教的效能

    反思

    本年度以加強老師的認知為主,因此集中舉辦教師應用資訊科技工作坊,擴闊老師資訊科技

    發展的視野。

    老師一般都能夠在課堂內運用資訊科技輔助教學。

    建議

    下學年有系統地把教學資源存放在 eClass,以讓學生在家重溫學習重點,達到自學效果。

    提升校內資訊科技的設備,協助老師在課堂內運用資訊科技提升學與教的效能。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香港紅 門 學—學校報告 2009-10 P. 14

    卍字會屯 卍慈小

    我們的學與教

    一. 學與教

    1. 本校累積多年小班教學經驗,推行以來深得家長認同和支持。本年度以合作學習為其中一個專業發展重點,教師專業發展日安排全校教師參與由香港教育學院小班教學發展與

    研究中心舉辦「透過合作學習照顧個別差異」工作坊,探討照顧學習差異的方法,從而

    給予同學適切的協助,增加他們課堂的參與度,提升學習能力。

    2. 另一方面,教師透過進展性評估,提升學與教效能,教師訂定重整進展性評估政策,於 中、英、數、常四科訂定評估重點及評分準則,設計各級進展性評估一覽表。教師參考

    進展性評估數據,為學生作出跟進。從上學期檢視進展性評估卷中,反映出科任設計了

    不同模式的非紙筆型評估,例如:語文科以朗讀作評量,數學科運用量度活動,常識科

    以生活技能及口頭報告等形式來診斷學生對課題的認識。

    3. 走出課室學習,適逢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六十週年的大慶日子,本校參加教育局「薪火相傳」國民教育活動系列之「同根同心」—香港初中及高小學生內地交流計劃。五年級

    和六年級共有三十六位同學參加民間建築及中華文化交流團,目的在於提高同學對中國

    民間建築的認識及體會中華文化。旅程中能夠培養學生協作、溝通的能力,並培養學生

    愛國情操及對國民身份的認同。這次珍貴的廣州之行,正好體現「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

    路」這句說話

    4. 本校一向著重培養學生的環保意識,本年度更參予由環境及自然保育基金舉辦能源效益冷氣機計劃。本校除了獲得資金更換部分冷氣機為一級能源效益冷氣機外,節能所得的

    金錢更可投放回學習資源上。為了強化整個計劃,本校舉辦了多個有關環保節能的講

    座,包括:節約能源學生講座、節約能源家長講座等,讓學生及家長了解及採用高能源

    效益家電的好處。其間亦進行節約能源大使選舉,表揚同學的節約能源行為和態度。進

    行一連串活動後,同學對環保和節能的意識提高了不少,他們在日常生活中,亦已養成

    了主動關燈和減少使用空調的習慣。家長方面,對節能講座的內容頗感興趣,部分家長

    更承諾在家中實施一些節能的措施,利己利人。

    5. 本年度適逢東亞運動會在本港舉行,這是極難得的學習機會。因此,校方特別申請了籃球比賽和排球比賽門票,由教師帶領同學現場觀看比賽,體會比賽的激烈情況和見識到

    國際水平的球技。參與的同學都大讚比賽精彩和獲益良多。

    6. 經過過去三年的英文科校本支援服務後,由本年度起的未來三年內改以中文科為教育局校本支援服務重點科目。計劃三年內能覆蓋小一至小六的中文科,而本年度由小一

    開始,經過約一年的時間,參與的中文科教師在學與教策略,課程設計等都有更深入

    的體驗,認同校本支援服務能提升學生學習中文的能力和興趣。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香港紅 門 學—學校報告 2009-10 P. 15

    二. 學校實際上課日數

    ( 因為人類豬型流感,教育局宣佈 2009 年 6 月 12 日起停課至 8月 31 日,學生缺少了 20 個

    上課天。)

    整學年課堂授課日數

    0306090

    120150180210

    一年級 二年級 三年級 四年級 五年級 六年級

    07/08

    08/09

    09/10

    三. 八個學習領域的時數

    八個學習領域課時(小一至小六)

    0

    5

    10

    15

    20

    25

    30

    中國語文 英國語文 數學 小學 藝術教育 體育

    教育 教育 教育 常識科

    07/08

    08/09

    09/10

    四. 學生閱讀習慣

    學生從學校圖書館借用閱讀資料的頻次

    0

    20

    40

    60

    80

    100

    每周

    一次

    或以

    每兩

    星期

    一次

    每月

    一次

    不定

    從不

    每周

    一次

    或以

    每兩

    星期

    一次

    每月

    一次

    不定

    從不

    學生每年從學校圖書館借用閱讀資料的平均數目

    0

    20

    40

    60

    80

    小一至小三 小四至小六

    卍字會屯 卍慈小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香港紅 門 學—學校報告 2009-10 P. 16

    卍字會屯 卍慈小

    我們對學生成長的支援

    1. 透過獎勵、校本訓輔活動及德育延展課程安排,積極培育學生的正確價值觀。獎勵方面,透過操行獎表揚操行優良的同學,從而強化同學們以獲得操行獎學生為學習對象。另外亦設立個人

    德育獎,透過表揚個別學生的良好行為,鼓勵全體學生自我提升。教師除了於週會講解週訓外,

    更於週會後安排德育延展課,使同學們能更深入地分享週訓內容,從而提高他們的德育水平。

    除此之外,訓輔組繼續舉辦「好人好事」活動,讓學生學會欣賞別人的優點和善行。

    2. 推行「天使計劃」讓教師在校內培育一批「小天使」,進一步發揮關愛精神,積極培育學生。全校老師均選擇有可塑性的學生,然後利用課餘時間栽培他們,無論在學業、行為或體藝方面皆

    希望讓對象學生有所進步。另一方面,成立「學科大哥哥大姐姐」隊伍,訓練學生於小息及午

    息協助初小同學解決學習上的困難,發揮同學之間的關愛精神。

    3. 透過舉辦預防性的輔導小組活動,提升學生的情緒管理、自律能力及領導才能。「校本課後學習及支援計劃」支援一至六年級同學,透過遊戲小組、魔術班、手工製作班、情緒管理班及參觀

    活動提升學習效習。除此之外,「比比和朋友」課程繼續於一年級推行,及早增強學生在情緒及

    社交方面的技能。「中文讀默寫小老師計劃」及「卍慈小義工」活動於五年級和六年級推行。「卍

    慈小義工」參與社會福利署「齊放義彩」舉辦的義工服務,提升學生對區內的認識、發展所長。

    學校亦繼續舉辦「成長的天空」計劃,及早識別學生的需要及提升學生的抗逆能力。

    4. 發展家長教育,提升家長與子女溝通及管教的技巧,學校舉辦了「中文讀默寫輔導計劃家長義工」工作坊、「 食 得 有 營 」 家 長 講 座 、「 家 居 節 能 」 家 長 講 座 、「 提 升 子 女 言 語 智 能 」

    家 長 講 座 、「 如 何 處 理 兒 童 發 脾 氣 」 家 長 講 座 、「 健 腦 學 習 樂 」 家 長 講 座 及 親 子 工

    作 坊 等 。

    5. 協助提升學生學習能力,教師於校內評估前後為中游學生增設課後輔導。考試後利用數據分析學生的弱項,為學生安排試後鞏固課程。另一方面,教師分析三年級及六年級學生往年於系統

    性評估成績,針對學生的弱項,挑選學生提供小組輔導。

    6. 運用「學校發展津貼」撥款,舉辦英語、數學及體藝課程。英文方面,舉辦英語强化課程及六年級面試預備課程,由外籍英語教師教授語音及進行活動,提升學生的英語聽說能力;數學方

    面,有奧數訓練班,培訓數學精英,提高學生的思考能力,並參加校外數學比賽。另外,舉辦

    體藝小組,包括中樂、中國舞蹈、拉丁舞、口琴、跆拳道等,引發學生潛能。

    7. 學校採用「全校參與」的校本言語治療模式照顧有語障的學生,本年度聘請駐校言語治療師,目的是讓學校更有效地支援語障學生,協助他們在學習、溝通及讀寫能力方面的發展。駐校言

    語治療師為有關的學生備存完整的學生名冊、詳盡的評估報告及治療記錄,並妥善存檔。

    8. 新來港兒童適應課程,本校為提昇新來港學童的英語學習能力,學習與人溝通並建立正確的自我形象,特別舉辦一連串課程及活動,安排專業教師教導,讓同學儘快適應新環境及將個人潛

    能發揮得更全面,使學校生活更愉快。舉辦活動包括:英語學習、繁體字寫法、發音訓練、認

    識香港、情緒管理、溝通技巧、自我形象、自信心提升等。

    9. 本年設有中、英文默書支援計劃,上學期老師挑選加強輔導班學生參與,下學期支援計劃推展至非加強輔導班學生,參與支援計劃的學生普遍在學習動機及成績皆取得成效。除此之外,本

    年度的考試支援包括延長考試時間和放大試卷,學校根據專業報告替有特殊需要的同學作出適

    切的考試支援。

    10. 除課堂學習外,教師經常帶領學生出外參觀、欣賞及進行全方位學習活動,曾經到訪的學習地點包括:立法會、天文台、李鄭屋古墓、香港中央圖書館、綠化資源教育中心、挪亞方舟公園、

    屯門警署、屯門楊小坑公園和屏山鄧族文物館等,讓學生走出課室,從實際體驗中學習,更可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香港紅 門 學—學校報告 2009-10 P. 17

    卍字會屯 卍慈小

    養成學生自學及終身學習的習慣。

    11. 與外間機構合辦「區本各級全科課後功課輔導計劃」為有需要之學生進行課後功課輔導,協助學生了解及溫習課堂所學。

    12. 為了提高對學生支援工作的效率,統整及協調各小組的工作,制訂了「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生名單」,使老師更了解個別學生的需要。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香港紅 門 學—學校報告 2009-10 P. 18

    卍字會屯 卍慈小

    學生表現

    一. 學業表現

    1. 大部份學生在中、英、數三科均能達至及格水平;

    2. 百分之百的六年級同學在升中派位均能獲派其所選之首五間中學內,比較 08-09 年度的百分之八十四上升了百分之十六;其中獲派第一志願學校之學生達百分之六十六,

    比較 08-09 年度的百分之五十八上升了百分之八;

    3. 學生除積極參與校內活動,更參加由老師、校外團體或學校與校外團體合辦之學術性活動、體藝活動及訓練等。

    二. 校際比賽 學生除踴躍參加校內的活動外,亦積極參與校外活動及比賽,包括講故事、朗誦、數學、

    辯論、音樂、視覺藝術、田徑、籃球、舞蹈等比賽,成績優異;部份學生更自行參加校

    外比賽。

    在全港及區域性的校際比賽或學生參與項目中,學生均積極參加,表現突出,詳情如下:

    類別 比賽名稱 獎項詳情 學術 第六十一屆香港學校朗誦節粵語獨誦比賽 亞軍2名

    季軍2名 優良獎8名 良好獎1名

    第六十一屆香港學校朗誦節粵語二人朗誦比賽 優良獎2名 第六十一屆香港學校朗誦節英文獨誦比賽 季軍1名

    優良獎13名 第六十一屆香港學校朗誦節普通話獨誦比賽 亞軍1名

    優良獎10名 良好獎3名

    2009-2010 屯門區普通話比賽 嘉許獎 2 名 第五屆元朗屯門區青少年創意作品比賽

    創意科幻故事/趣劇類 梁省德太平紳士團體榮譽盃 李萬全榮譽盃 金獎 1 名 銀獎 1 名 銅獎 1 名

    「關.愛社會」徵文比賽 小學組亞軍 1 名 小學組季軍 1 名

    「錦繡前程」小學校際禁毒作文及創作比賽 優異獎 3 名 國家建國 60 年專題研習比賽 高小組冠軍 校際基本法問答比賽 積極參與學校獎

    最高分獎 10 名 虎年小學常識問答大比拼初級組 亞軍2名 小學友校環保問答比賽 優異獎4名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香港紅 門 學—學校報告 2009-10 P. 19

    卍字會屯 卍慈小

    類別 比賽名稱 獎項詳情

    香港小學數學精英選拔賽 數學競賽二等獎、總成績三等獎 1 名數學競賽三等獎、總成績三等獎 1 名數學競賽三等獎 1 名 計算競賽三等獎、總成績三等獎1名

    2010 屯門區小學數理遊踪精英賽 隊際優異獎 社區共融閱讀計劃之書籤創作比賽 小學組冠軍 1 名

    小學組優異獎 2 名 社區書展 ─ 閱讀在屯門〈學生閱讀獎勵計劃〉最佳閱讀風氣學校 兒童及青少年好書選舉 最踴躍投票學校(季軍)

    公民教育 屯門區公民教育故事演講比賽 (2009) 優異獎 2 名

    辯論

    第七屆屯門元朗區小學校際辯論比賽(2009-10)全港小學校際辯論比賽田家炳盃

    初賽最佳辯論員 1 名 初賽最佳辯論員 1 名

    體育 第十三屆小學校際陸上運動會 男子特組 200 米季軍 男子甲組 60 米第五名 女子特組 100 米季軍 女子甲組 60 米冠軍 女子甲組鉛球第 6 名 女子甲組跳高第 6 名 女子乙組跳高冠軍 女子乙組 60 米冠軍 女子甲組團體第 8 名 女子乙組團體第 5 名

    屈臣氏集團香港學生運動員獎 2009-2010 傑出運動員 1 名 第十二屆全港小學區際田徑比賽 女子甲組 4 X 100 米接力亞軍 1 名

    女子乙組跳高冠軍 1 名 屯門區田徑運動大會 2009 男子 D 組 200 米季軍

    男子 D 組 4 X 100 米接力季軍 男子 D 組跳遠亞軍 男子 E 組跳遠亞軍

    家庭最強陸運會 男子初小組 60 米季軍 女子初小組 60 米亞軍 女子初小組拋豆袋季軍 女子初小組跳高冠軍亞軍 女子初小組跳遠亞軍

    屯門小學生武術自強計劃聯校大滙演 最傑出學員獎 1 名 仁濟醫院第二中學接力邀請賽 男子組冠軍

    女子組亞軍 新會商會中學接力邀請賽 男子組冠軍

    女子組亞軍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香港紅 門 學—學校報告 2009-10 P. 20

    卍字會屯 卍慈小

    類別 比賽名稱 獎項詳情

    中華基督教會譚李麗芬中學接力邀請賽 男子組冠軍 女子組冠軍

    青松候寶垣中學接力邀請賽 男子組冠軍 女子組亞軍

    妙法寺劉金龍中學接力邀請賽 女子組亞軍 東華三院邱子田中學接力邀請賽 男子組冠軍

    視覺藝術 屯門盆景蘭花暨環保種植展覽 2010—盆栽花卉參展比賽繪畫寫生比賽

    小學組冠軍 小學組亞軍 小學組優秀獎 1 名

    「社區關愛文化」繪畫比賽 小學組亞軍 小學組季軍

    小學友校環保樹製作比賽 冠軍 1 名 亞軍 1 名

    "靈性.天趣"--兩岸四地少兒優秀美術作品展 入選作品 3 名 吉祥物設計比賽 全情投入獎 1 名 梅窩水燈及天燈節繪畫比賽 小學組優異獎 3 名 全港小學及幼稚園牛奶盒創作及填色比賽 入圍獎 2 名 數碼媒體由我創 2010 二等獎 3 名

    音樂 第六十二屆香港學校音樂節

    笛子獨奏 亞軍 1 名 古箏獨奏 季軍 1 名 牧童笛獨奏: 季軍 1 名,優良獎 6 名,良好獎 3 名牧童笛二重奏: 優良獎 15 名,良好獎 2 名 鋼琴獨奏 優良獎 1 名

    舞蹈 The 3rd Asian Gymnastics For All Festival 2010 Best Cooperation Award— Silver 2010 年香港普及體操節 評判嘉許大獎(全港小學總冠軍)

    最悦目大獎 金獎 最具動感獎 優異奨

    第一屆牡丹盃普及舞蹈交流賽 國色天香最高獎(喜迎春) 最佳編排大獎 甲等獎(晴天雨天)

    第四十六屆學校舞蹈節比賽(高年級組中國舞) 優等獎 甲級獎

    屯門區第廿四屆舞蹈比賽(少年組東方舞) 銀獎 2 項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香港紅 門 學—學校報告 2009-10 P. 21

    卍字會屯 卍慈小

    類別 比賽名稱 獎項詳情

    2009 年度屯門區校際體育舞蹈邀請賽 12 歲以下牛仔第三名 2 名 12 歲以下牛仔優異獎 6 名 12 歲以下查查殿軍 2 名 12 歲以下查查優異獎 4 名

    屯門區社交舞蹈公開賽六十周年國慶盃

    12 歲以下牛仔第二名 2 名 12 歲以下牛仔第三名 2 名 12 歲以下牛仔優異獎 2 名 12 歲以下查查第一名 2 名 12 歲以下查查第三名 2 名 12 歲以下查查優異獎 6 名 12 歲以下探戈、華爾滋第二名 2 名 12 歲以下倫巴、森巴優異獎 2 名

    2010 年度體育舞蹈比賽 12 歲以下倫巴冠軍 2 名 12 歲以下牛仔、查查查、鬥牛、森巴亞軍 2 名 女子獨舞森巴冠軍 1 名 女子獨舞倫巴亞軍 1 名 標準雙項季軍 2 名

    2010 香港國際體育舞蹈公開賽

    12 歲以下倫巴舞、森巴舞、標準雙項優異獎 2 名

    屯門區第二十四屆舞蹈比賽現代舞拉丁混合舞組

    銀獎 2 名

    第 6 屆香港校際體育舞蹈錦標賽小學女子組 12 歲或以上鬥牛新人賽亞軍 2 名 10 歲或以上華爾滋代表賽冠軍 2 名 10 歲或以上華爾滋新人賽冠軍 2 名 10 歲或以上探戈代表賽亞軍 2 名 10 歲或以上查查查代表賽殿軍 2 名 10 歲或以上牛仔舞代表賽優異獎 2 名10 歲或以上牛仔舞排名賽優異獎 2 名10 歲或以上森巴舞代表賽優異獎 2 名9 歲或以下查查查新秀賽殿軍 2 名 8 歲查查查新人賽優異獎 1 名

    第 6 屆香港校際體育舞蹈錦標賽小學男女混合組

    9 歲牛仔舞新人賽冠軍 2 名 9 歲或以下查查查排名賽優異獎 2 名

    虎年小學常識問答大比拼才藝表演比賽 冠軍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香港紅 門 學—學校報告 2009-10 P. 22

    卍字會屯 卍慈小

    財務報告 香港紅卍字會屯門卍慈小學

    2009 / 2010 年度 收支表 I. 政府資助 收 入 支 出 承上結餘(政府資助) 1,380,608.21 - 減預撥今年加強言語治療津貼 -42,000.00 承上結餘(政府資助) 1,338,608.21

    (甲) 擴大的營辦開支整筆津貼 1. 修訂行政津貼 622,680.00 614,748.39 2. 資訊科技綜合津貼 259,204.00 320,516.40 3. 學校發展津貼 250,393.00 224,783.20 4. 消減噪音津貼 28,064.00 21,040.43 5. 校本支援計劃津貼-新來港兒童 47,810.00 20,000.00 6. 學生輔導服務津貼 227,143.00 215,800.00 7. 成長的天空(小學)計劃 13,222.00 11,000.00 8. 加強言語治療津貼 42,000.00 41,895.00 9. 擴大的營辦津貼基線指標 462,204.56 659,803.16 10. 書簿津貼 225.00 11. 儲蓄存款利息 24.03

    (乙) 其他津貼 10,603,931.92 10,735,755.66小結 12,556,901.51

    (丙) 其他收入/支出 5,643.00 - 12,562,544.51 12,865,342.24

    2009-2010 年度總盈餘 1,035,810.48

    II. 學校津貼(一般津貼) 收 入 支 出 承上結餘(學校津貼) 1,359,729.23 - 承上結餘(學校津貼)(定期存款) 1,000,000.00 -

    1. 堂費 - - 2. 捐款 46,202.90 0.00 3. 籌款 - - 4. 具特定用途的收費(包括空調電費) 371,922.66 274,716.02 5. 其他 - - 418,125.56 274,716.02

    2009-2010 年度總盈餘 2,503,138.77

    2009-2010 年度終結總盈餘 3,538,949.25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香港紅 門 學—學校報告 2009-10 P. 23

    卍字會屯 卍慈小

    回饋與跟進

    本年度是學校發展計劃(2009-2012)的第一年,經全體教職員根據校情檢視結果及參考外評報告

    建議後,議決本周期學校發展計劃(2009-2012) 學校以「加强策劃深化自評機制及評估」、「加强照

    顧學生的學習差異」及「發展資訊科技」為三個關注事項。回顧過去一年工作,「加强策劃深化自

    評機制及評估」方面,透過中期校務報告、周年校務報告、教師評鑑及校長評鑑等工作著實鞏固了

    自評機制。而「加强照顧學生的學習差異」方面,教師們於校內評估前後為中游學生增設課後輔導;

    分析校外評估成績,挑選學生進行課後輔導;成立「學科大哥哥大姐姐」隊伍,協助低小同學;發

    展合作學習法,提升學習能力等工作亦略見成效。至於「發展資訊科技」方面,成立資訊科技先導

    小組;電腦科設計配合各科目的課程讓學生利用電腦輔助學習;加强教師在課堂上運用資訊科技教

    學等工作付出不少,但相信仍有進步空間。

    總括而言,本校定會跟進及參考各科組的周年校務報告(2009-2010),於制定周年校務計劃

    (2010-2011) 時設計相應目標和策略,加强三個關注事項的發展。相信在全體教職員的努力下,一

    定能做到精益求精。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香港紅 門 學—學校報告 2009-10 P. 24

    卍字會屯 卍慈小

    附件 附件一:為學校取錄新來港兒童而提供的校本支援計劃津貼

    香港紅卍字會屯門卍慈小學

    「為學校取錄新來港兒童而提供的校本支援計劃」

    1. 機構名稱:循理會屯門青少年綜合服務中心 2. 服務說明:

    a. 節數:27 節 (每節 1.5 小時)(星期一、四 3:30-5:00 p.m.)

    b. 課程內容: 個人適應︰EQ 人際關係訓練;溝通技巧、情緒管理;自我形象;自信心提升

    迎新輔導 1 堂;課程以教授基本英語和常用英語為主;學習繁體字;學習方法、態度和

    技巧;介紹香港文化及名勝、社區認識……等等

    個人評估、學習及進度評估和跟進

    戶外活動:2 次 星期六 9:00am-4:00pm i. 九龍全接觸----星光大道、科學館、太空館 日期:2010 年 3 月 13 日 ii. 暢遊海洋公園 日期:2010 年 5 月 15 日

    c. 學生人數:可加入新生至 14 人(現有學生 12 人,程度由一至六年級) d. 師資:大學程度 e. 師生比例:每節有一位導師 f. 教學進度設計:參考課程內容,根據參與同學能力而作出調適 g. 檢討及評估報告:學生問卷及導師報告

    3. 收費:$20,000(包括導師、講義、戶外活動包入場費、午膳及車費) ※ 本中心已為活動購買公眾責任保險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香港紅 門 學—學校報告 2009-10 P. 25

    卍字會屯 卍慈小

    「為學校取錄新來港兒童而提供的校本支援計劃」中期評估報告

    評估工作:

    1. 於 3/5/10 進行觀課 2. 查閱學童出席情況

    評估重點:

    1. 能否達到本課程的目的 - 幫助新來港兒童學習英語 2. 本課程整體運作情況 實際情況 建議改善之處 1.能否達到本課程的目的

    進行觀課的課節內容: 1. 學習英語(30 分鐘) 2. 功課輔導(60 分鐘) 學習英語時段能幫助學生學習英語的發音

    功課輔導時段能幫助學生應付英文功課

    導師可提醒做好功課的同學,温習英默範圍

    2. 整體運作情況

    1. 學習英語: 個別高年級同學態度欠積極 低年級同學表現有興趣,但有部分同學較活躍

    2. 功課輔導: 大部分同學都認真地做功課,遇疑難時會主動問老師

    3. 同學們大致上都能準時出席本課程的

    課堂

    導師宜設計不同難度的問題,配合高年級同學的程度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香港紅 門 學—學校報告 2009-10 P. 26

    卍字會屯 卍慈小

    附件二:資訊科技綜合津貼

    香港紅卍字會屯門卍慈小學 2009 / 2010 年度 資訊科技綜合津貼財政報告

    名 稱 名 稱 金 額

    上年度結存

    149,620.59 減上年度結存跟年報調整額 149,620.59-76,272.59(實存) -73,348.00 上年度結存 76,272.59 本年度收入 259,204.00 收入合計 335,476.59 本年度支出 1. IT 技術員薪金 128,400.00 2. IT 技術員僱主供強積金 6,420.00 3. 互聯網寛頻費 23,682.00 4. 互聯網技術支援年費 2,800.00 5. 互聯網技術支援 File Server 4,800.00 6. 互聯網技術支援硬件 25,000.00 7. 互聯網 Broadlearning eClass 保養費 2,800.00 8. 消耗物品 283.00 9. Projector 更換零件 1,190.00 10. 電腦用品 55.00 11. 軟件 7,945.00 12. 電腦, Notebook 及用品 115,993.40 支出合計 319,368.40

    截至 31/8/2010 結餘 16,108.19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香港紅 門 學—學校報告 2009-10 P. 27

    卍字會屯 卍慈小

    附件三:校本課後學習及支援計劃

    二零零九/一零學年校本課後學習及支援計劃活動報告表 獲資助計劃各項活動資料(每個小組共有四節)

    活動 名稱

    實際受

    惠對象

    學生人

    數#

    平均

    出席

    活動舉辦 期間/日期

    實際 開支 ($)

    評估方法

    (例如:測驗,問卷

    等)

    合辦機構/ 服務供應機構

    名稱 (如適用)

    備註(例如:學生的學習及情意成果)

    1. 童學 專注

    12 人 (P.1-3) 98%

    19/11-17/12/09(逢星期二) $1,600 問卷調查 協基會

    89%的參加者表示喜歡活動中有關中英數

    科目的遊戲,約 80%的參加者表示滿意活

    動的內容及安排。

    2. 卡通黏土班

    12 人 (P.1-6 ) 96%

    19/11-17/12/09(逢星期二) $1,200

    完成製成

    品、問卷調

    查 協基會

    超過九成的參加者表

    示活動的內容可以滿

    足自己的期望,全部

    組員均表示教材及設

    備足夠,亦超過九成

    的組員認為堂上的學

    習氣氛認真及良好。

    80%組員認為活動能提升他們的創作力。

    3. 環保手

    工作品

    DIY

    12 人 (P.3-6) 98%

    19/11-17/12/09(逢星期二) $1,200

    完成製成

    品、 問卷調查

    協基會

    80%組員能投入參與活動,並且能創作出

    自 己 的 作 品 , 超 過

    80%學生認為活動能提升他們的創意。

    4. 模型製

    作班

    12 人 (P.4-6) 86%

    21/11-12/12/09(逢星期六) $2,000

    完成製成

    品、問卷調

    查 協基會

    100%參加者表示滿意活動內容、教材、

    學習氣氛及安排及希

    望能增設高班或深造

    班。從課堂觀察中,

    組員能積極發問有關

    製作模型的問題,亦

    踴躍表達對模型製作

    的意見及想像力。活

    動於星期六舉行,學

    生出席率較其他活動

    為低。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香港紅 門 學—學校報告 2009-10 P. 28

    卍字會屯 卍慈小

    活動 名稱

    實際

    受惠

    對象

    學生

    人數#

    平均

    出席

    活動舉辦 期間/日期

    實際 開支 ($)

    評估方法

    (例如:測驗,問卷等)

    合辦機構/服務供應機

    構名稱 (如適用)

    備註(例如:學生的學習及情意成果)

    5. EQ 小主人

    12 人 96% 19/11-17/12/09(逢星期二) $1,600

    課堂觀

    察、問卷調

    查 協基會

    八成組員投入參與活

    動,並且能夠學習處

    理 負 面 情 緒 ; 超 過

    80%組員認為從活動中增進了自己在正面

    及負面情緒的認識,

    他們亦在小組中學會

    了正面處理情緒的方

    法。 6. 中英

    文識

    字樂

    趣多

    7 人 (SEN) 93%

    19/11-25/2/2010(逢星期二) 共

    8 節 $3,200

    課堂觀

    察、問卷調

    查 協基會

    超過 80%學員能投入參與活動,75%學員認為活動能提升他們

    的學習興趣。 7. 迪士

    尼探

    索之

    45 人 100% 27/3/2010 (星期六) $11,000 問卷調查 協基會

    超過 85%參與活動學生投入活動及認為此

    活動能增加他們對香

    港的認識及歸屬感。

    總計支出 $21,800

    備註:# 受惠學生:指領取綜援/學生資助計劃全額津貼及學校確認清貧的對象學生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香港紅 門 學—學校報告 2009-10 P. 29

    卍字會屯 卍慈小

    附件四:香港賽馬會全方位學習基金 香港賽馬會全方位學習基金:全年活動簡報(2009/10)

    校名:香港紅卍字會屯門卍慈小學 學校編號:115380 帳目編號:5154

    (三) 活動報告:

    舉辦機構 活動舉行 地點

    在香港賽馬會全

    方位學習基金資

    助下的: 活動名稱 用途

    本校 認可 機構 本港 境外 支出

    受助學

    生人次(非人數)

    1. 參觀立法會大樓 交通費 $690 69

    2. 元朗劇院–「奇想偶戲劇團《走進法

    國畫家盧梭的夢幻世界》戲偶演出暨

    工作坊」 交通費 $430 43

    3. 參觀綠化教育資源中心 交通費 $220 22

    4. 《中樂合奏一百年》中樂音樂會 交通費 $210 21

    5. 同根同心–民間建築及中華文化交流

    團香港初中及高小學生內地交流計劃 團費 $1,210 31

    6. 《樂韻播萬千》管樂音樂會 交通費 $470 47

    7. 修業旅行「烏溪沙青年新村」 交通費及營費 $4,280 224

    8. 參觀李鄭屋漢墓博物館 交通費 $270 27

    9. 參觀天文台 交通費 $470 47

    10. 六年級教育謍 食宿及交通費 $4,860 69

    11. 拉丁舞組服裝費 比賽服裝費 $540 20

    12. 中國舞服裝費 制服費 $440 12

    13. 牧童笛班 樂器費 $450 27

    14. 中國樂器班樂器 樂器費 $140 5

    15. 參觀屯門警署 交通費 $220 22

    16. 參觀楊小坑錦簇花園 交通費 $330 33

    17. 跆拳道服裝費 制服費 $140 6

    18. 武術班(學習扇) 用品費 $90 9

    19. 參觀香港中央圖書館 交通費 $260 26

    20. 參觀屏山鄧族文物館 交通費 $260 26

    21. 參觀視覺藝術創作展 交通費 $410 41

    總數 $16,390 827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香港紅 門 學—學校報告 2009-10 P. 30

    附件五:校本言語治療服務計劃週年報告 本校於二零零九年至一零學年,運用「加強言語治療律貼」,僱用「心樂言語及吞嚥治療中心」,安排一位校本言語治療師提供定期服務。言語治療師於本學年駐校共 13 天。言語治療師按照學年初擬訂的「校本言語治療服務計劃」,在預防、治療和提升的三個範疇,分別為學生、教師、家長

    和學校提供支援。

    (一) 成效檢討

    甲、學生層面

    1. 新轉介評估 於二零零九年九月,老師共轉介 15 名學生作溝通能力評估,當中 10 名學生被評定為

    輕度溝通障礙,5 名學生被評定為中度溝通障礙。於十二月底前,教師為懷疑有語障的同學完成「教育局言語及聽覺服務組學生語能甄別問卷(SE38) 」。並於二零一零年一月,轉介 15 名學生給言語治療師作溝通能力評估,當中 4 名學生被評定為輕度溝通障礙,8 名學生被評定為中度溝通障礙,其餘 3 名學生溝通能力適齡。於本學年新轉介並診斷為有溝通障礙的學生均全部接受言語治療跟進。全校學生的語障問題分析如下:

    級 發音問題 語言問題 聲線問題 流暢問題 多項問題

    輕度 中度 嚴重 輕度 中度 嚴重 輕度 中度 嚴重 輕度 中度 嚴重 輕度 中度 嚴重 一 4 3 7 二 1 3 3 7 三 1 1 1 3 四 1 2 3 五 1 2 1 4 六 2 1 3 總

    計 3 10 0 0 14 27

    語障程度 輕度 中度 嚴重

    學生數目 14 13 0

    學生的語障問題類別與年級分布

    0

    1

    2

    3

    4

    5

    6

    7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年級

    發音問題

    語言問題

    聲線問題

    流暢問題

    多項問題

    卍字會屯 卍慈小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香港紅 門 學—學校報告 2009-10 P. 31

    卍字會屯 卍慈小

    2. 常規訓練 言語治療師在二零零九年九月至二零一零年六月期間為 27 名語障學生(27/27, 100%)

    提供治療。本學年 19 人(19/27, 70.4%)接受了個別治療、8 人(8/27, 29.6%)接受了小組治療。經過治療後,學生的語障問題程度方面有所改善,有 1 名學生的言語能力提升至同齡學生的水平,於下學年無須再接受言語治療服務。

    3. 撰寫溝通能力報告 言語治療師為 100%語障學生撰寫溝通能力報告,任教言語學童的老師亦從查閱該生

    之報告,了解該生的語障問題,但部份教師表達只通過查閱報告,未能掌握在課堂上用什

    麼方法幫助該生。

    4. 入班觀課 言語治療師已於四月二十日入 2B 班觀課(中文科) ,該班有 3 名(中度語障學生) 。並

    於課後與朱老師商討學生的語障問題,明年建議治療師需撰寫入班觀課表,方便跟進。

    乙、家長層面

    1. 親子言語治療課

    在本學年,共有三名家長參與言語治療課,家長出席治療課共六次。治療師向家長解釋學生溝通能力表現及治療方向,並於課堂中示範訓練技巧,及提供家居訓練建議。

    2. 跟進練習

    言語治療師在二零零九年九月至二零一零年六月期間共到校 13 次,於每次治療課後均為學生提供家居言語訓練跟進練習。

    3. 接見家長

    言語治治療師於二零一零年二月十日(星期三)安排接見家長,共有 7 名家長報名出席,當日出席家長人數共有 5 名,出席率為 72%。

    4. 講座

    言語治療師於二零零九年十二月一日(星期二)舉辦了「認識常見學童溝通障礙」講座,共有 54 名家長參與講座,收回 50 份問卷。問卷調查結果顯示 76% (38/50)的家長認為講座整體內容切合需要,90% (45/ 50)的家長認為講座加深了對溝通障礙的認識,88% (44/ 50)的家長認為講座增強了對處理溝通障礙的認識,82% (41/50)的家長對是次講座感到滿意。

    丙、教師層面

    1. 治療課觀察 在本學年安排兩名教師觀察言語治療課堂,討論學生溝通能力表現,並向老師解釋

    治療方向,提供在常規課堂上如何提昇學生言語能力的建議。

    2. 接見老師 由於本年度撥款較少,言語治療師到校次數只有 13 次,治療師與全體教師溝通不足,

    除兩名教師就觀課上交流外,其餘教師只能通過講座上溝通。建議下度讓被評為中度語障

    之學生的科任或班主任作治療課觀察,提升教師對言語治療課之認識。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香港紅 門 學—學校報告 2009-10 P. 32

    卍字會屯 卍慈小

    3. 購買物資 已於十月份利用撥款購買兩份圖咭,並存放於言語治療室中,方便教師使用。

    4. 講座

    言語治療師於二零零九年十一月十八日(星期三)舉辦了「常見學童溝通障礙」講座,共有 18 名教師參與講座,收回 18 份問卷。問卷調查結果顯示 100% (18/18)的教師認為講座整體內容切合需要,100% (18/18)的教師認為講座加深了對溝通障礙的認識,100% (18/18)的教師表示有助於處理溝通障礙,100% (18/18)的教師對是次講座感到滿意。

    丁、學校層面

    1. 網頁

    言語治療師於二零一零年二月為學校提供「常見學童溝通障礙」的網頁資料,介紹有

    關常見的學童溝通問題,提升學生及家長對溝通問題的認知,由學校教學助理製作。

    2. 展板

    言語治療師於二零一零年三月為學校提供「常見學童溝通障礙」的展板資料,由學校老師及教學助理製作,並於二零一零年四月二十四日家長日展出。

    (二) 資源運用

    本校於二零零九年至一零學年獲撥款 42,000 元,聘請了校本言語治療師袁穎嘉姑娘。袁穎嘉姑娘全年駐校共 13 天,服務費用共 41,250 元。

    二零零九至一零學年「加強言語治療津貼」收支表

    項目 收入 支出

    - 二零零九至一零學年「加強言語治療津貼」撥款 42,000 元

    - 外購「心樂言語及吞嚥治療中心」

    提供之「校本言語治療」服務

    41,250 元

    - 購買言語治療教具/物資

    (「校本言語治療物資清單」)

    645 元

    合計 42,000 元 41,895 元

    結餘= 105 元

    (三) 來年展望

    在新的學年,本校計劃延續二零零九至一零學年在預防、治療和提升這三個範疇的校

    本言語治療服務,並考慮加入下列項目:

    1. 愛心大使計劃 - 揀選一些適齡或言語能力較高的學生作故事大使,利用小息時段,與入組(語障)同學講故事,讓學生提供更多言語練習的機會;

    2. 教師講座 - 對應本校學生語障問題(理解能力較弱) ,讓治療師提供意見,讓教師在課堂能提供支援;

    3. 家長講座 –在預防方面,邀請全校家長(特別是小一家長) 參與講座,提昇家長對不同言語溝通問題的認識及於家中提供支援的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