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1 小骨牌,大發現 -- 探索學習的驚喜 壹、課程發想與說明 我們常會接獲來自各方或是家長對於本園課程模式的詢問:「妳們的課程信念是什麼? 課程是如何進行的?課程是如何發想的?」! 我們園內的課程,除了符應幼兒園教保活動與課程大 綱之五大核心價值: 「探索挑戰」、「表達溝通」、「仁愛 合作」、「獨立自主」「文化實踐」外,並延續 學校「辨思慎行、科技求真、藝術創美、 人文至善」的全人教育願景;希望我們的 幼兒,能「在問題探索與解決的歷程中學習」, 並在富有意義的情境中,透過社會互動與探索 的統整過程,得以不斷的同化、結合新舊經驗, 以建構心智能力的發展課程的信念,將會牽繫著課程發展的模式; 我們的課程,即架構於此信念中。而 小骨牌,大發現!」課程發展的緣起,源自教師 察覺幼兒對「骨牌」展現了濃厚的興趣後,逐漸聚焦為深入探索學習的主軸,並引導幼兒經 由不同問題的發現,觸發其深入探究與學習的動機。 貳、課程發展歷程 一、教師觀察幼兒對骨牌的初步認知與先備經驗,作為架構課程的重要參考 幼兒在初期探索骨牌時,出現各種排列的方法……,其大多為幼兒從積木角中延 伸的舊經驗,係以單純的直立組合方式去進行遊戲,而未思索骨牌之「間距」、「連續 」與「結構變化」…的問題。 看著幼兒一開始把骨牌像積木一般使用,我們忍著想「教」幼兒的衝動,看著幼 兒一天天的摸索著,從中我們看到幼兒的興趣,發現骨牌在搭建的過程中,與「力學」、 「平衡」、「技巧」及「數」…等概念的發展,均有著極為密切的關連性;在過程中, 老師除了是引導者要適時地放手,同時也是學習者,我們與幼兒一起經歷陌生的骨牌 世界,為了因應幼兒可能遭遇到的任何困難,老師們都會事先做實驗,再放給幼兒去 探索學習驚喜 小骨牌大發現 觀察探索 發現問題 臆測假設 實驗操作 分享溝通 驗證省思 探索挑戰 表達溝通 仁愛合作 文化實踐 獨立自主 人文至善 科技求真 間距 未考慮連續 性推擊問題 間距 過寬

小骨牌,大發現 -- 探索學習的驚喜「老師!老師!妳看,我全倒了!」幼兒們的呼聲四起,臉上滿是笑容,驚奇於骨牌推倒 的那瞬間。一開始,教室裡刮起瘋狂排直線骨牌的旋風,因為幼兒們還不會轉彎的技

  • Upload
    others

  • View
    6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 1

    小骨牌,大發現 -- 探索學習的驚喜 壹、課程發想與說明

    我們常會接獲來自各方或是家長對於本園課程模式的詢問:「妳們的課程信念是什麼?

    課程是如何進行的?課程是如何發想的?」!

    我們園內的課程,除了符應幼兒園教保活動與課程大 綱之五大核心價值:「探索挑戰」、「表達溝通」、「仁愛

    合作」、「獨立自主」與「文化實踐」外,並延續 學校「辨思慎行、科技求真、藝術創美、 人文至善」的全人教育願景;希望我們的 幼兒,能「在問題探索與解決的歷程中學習」,

    並在富有意義的情境中,透過社會互動與探索

    的統整過程,得以不斷的同化、結合新舊經驗,

    以建構心智能力的發展。

    課程的信念,將會牽繫著課程發展的模式;

    我們的課程,即架構於此信念中。而

    「小骨牌,大發現!」課程發展的緣起,源自教師

    察覺幼兒對「骨牌」展現了濃厚的興趣後,逐漸聚焦為深入探索學習的主軸,並引導幼兒經

    由不同問題的發現,觸發其深入探究與學習的動機。

    貳、課程發展歷程

    一、教師觀察幼兒對骨牌的初步認知與先備經驗,作為架構課程的重要參考 教

    幼兒在初期探索骨牌時,出現各種排列的方法……,其大多為幼兒從積木角中延

    伸的舊經驗,係以單純的直立組合方式去進行遊戲,而未思索骨牌之「間距」、「連續

    性」與「結構變化」…的問題。

    兒 初

    看著幼兒一開始把骨牌像積木一般使用,我們忍著想「教」幼兒的衝動,看著幼

    兒一天天的摸索著,從中我們看到幼兒的興趣,發現骨牌在搭建的過程中,與「力學」、

    「平衡」、「技巧」及「數」…等概念的發展,均有著極為密切的關連性;在過程中,

    老師除了是引導者要適時地放手,同時也是學習者,我們與幼兒一起經歷陌生的骨牌

    世界,為了因應幼兒可能遭遇到的任何困難,老師們都會事先做實驗,再放給幼兒去

    探索學習驚喜

    小骨牌大發現

    觀察探索

    發現問題

    臆測假設 實驗操作

    分享溝通

    驗證省思

    探索挑戰

    表達溝通

    仁愛合作

    文化實踐

    獨立自主

    辨思

    藝術

    人文至善

    科技求真

    沒有 間距

    未考慮連續性推擊問題

    間距過寬

  • 2

    透過問題去探索。我們發現幼兒總是會比我們想像中的更加地有創造力,總是會冒出

    老師預料之外之事,所以有時我們也是在與幼兒的探索中,一起獲得經驗的成長。

    二、師生共構之活動發展歷程

    三、課程發展焦點活動

    (一)骨牌之間的距離到底要多長呢? 要如何引導幼兒發現骨牌理想的間距呢?團體討論中將「每個骨牌的距離到底要多長,

    骨牌才會倒?」這個問題拋出,幼兒紛紛發表自己的觀察經驗,發現「骨牌距離太遠,會碰

    不到下一個骨牌,就不會倒!」及「骨牌距離太近,有時候也不會倒,會被卡住!」的概念。

    幼兒在操作實驗中,逐漸察

    覺骨牌間適合的距離

    利用平鋪骨牌當間距 排列骨牌時,需考慮間隔與

    連續推擊的關係

    「小骨牌,大發現」之學習目標

    一、了解骨牌的特性 二、增進對骨牌排列的邏輯與方 向性 三、學習各種骨牌排列的技巧 四、增進口語表達能力,並促發 文字與符號的運用 五、促進幼兒科學概念的發展 六、培養幼兒情緒的良性發展 七、增進幼兒肢體動作的發展 八、培養幼兒解決問題的能力 九、增進幼兒與他人合作及互動 的能力 十、促進幼兒創作與審美的能力。

  • 3

    「老師!老師!妳看,我全倒了!」幼兒們的呼聲四起,臉上滿是笑容,驚奇於骨牌推倒

    的那瞬間。一開始,教室裡刮起瘋狂排直線骨牌的旋風,因為幼兒們還不會轉彎的技

    巧,但已經掌握了間距的問題;在引導的過程中,幼兒已了解「厲害的骨牌是推一次

    就會全倒」的,這燃起幼兒們挑戰地慾望;他們開始思索距離的問題,成功的幼兒會

    自然而然地去幫助其他人,幼兒彼此間地交談,常比老師引導的清楚,老師經常思索

    著,其實混齡班雖然有能力發展不一的狀況,但卻也無形中強化了社會性的互助發展。

    (二)怎麼讓骨牌轉彎呢?

    因為教室的限制,幼兒在建構骨牌時,常會遇到前方牆壁或櫃子而受阻,此時,骨牌需

    要轉彎,可是轉彎的骨牌,怎麼都不會倒呢?藉著轉彎的問題的出現,引導幼兒去觀察轉彎

    失敗的原因,並從實驗操作中,探究「轉彎時,要如何排列才會全倒?」的解決方法。

    轉彎的骨牌,怎麼都不會倒呢? 要轉彎,一邊要很靠近、一邊離比較遠

    藉著觀察與討論,幼兒發現,骨牌在轉彎時不會倒的原因,可能是轉彎排列時,

    骨牌之間的「角度太開」和「距離太遠」的問題;幼兒並透過每一次的分享,來檢視、

    發現其間的問題,並提出「調整骨牌排列方式」以解決問題的辦法!當幼兒逐漸擁有

    成功轉彎的骨牌經驗後,會透過相互觀察、分享與模仿,讓彼此轉彎的技巧,擁有更

    精熟的能力,亦讓骨牌設計擁有更豐富的變化。轉彎技巧的發現,讓骨牌的變化更加

    多元化,也驅使更加複雜化的圖形產生。(節錄自陳老師教學省思)

    (三)骨牌還沒有完成,卻一直倒!怎麼辦?

    幼兒在建構骨牌時,常發生因自己不小心碰倒,或被其他人誤觸推倒的事例; 幼兒發現骨牌在倒的時候,其具有方向性,在還沒倒的地方抽出兩片,整個骨牌就不會全部倒掉,基

    礎的防衛機制概念已經形成,各式各樣的防衛機制也陸續出現…..

    防衛機制的設計,可以避免骨牌在不小心被碰觸時,導致全倒的遺憾

  • 4

    (五)想要跟別人連起來,要怎麼連呢?……分岔與方向性

    當幼兒興起欲與他人連接的動機時,會開始考慮到骨牌排列之空間的鋪陳及推倒的方向性;幼兒發現:「連接骨牌時,隔得太遠會沒有辦法連接到,兩邊的骨牌要想辦法接在一起」、

    「連在一起時,要一樣的方向去推,不然會撞在一起」、「連接時可以分成兩條線(分岔),一

    條去接別人的線」…等相關概念。 幼

    錄

    分岔為支線後,發展成另一

    支精采的主線

    幼兒應用分岔的概念後,成

    功挑戰排出「上」的字形!

    分岔為五排,高塔融合色彩

    的搭配與數的序列概念

    愷愷:「亭亭,我想跟妳連接」,亭亭:「好啊!那妳連這邊,然後我這邊要和伊伊連」。幼兒們開始研發出支線分岔的多方串連方式,嘗試過程雖不斷失敗,但逐漸發現,連接

    的與推擊方向要一致性。在這些過程中,幼兒們不斷地探索,但其實一直受挫、一直遇

    到問題,老師則是不斷地鼓勵再鼓勵,雖然內心煎熬著想要幫忙排的慾望,但仍須壓抑

    著想「介入」的念頭,不斷與幼兒討論,引導幼兒思考:為什麼沒有全倒?發生了什麼

    問題?有什麼辦法可以解決? 在討論的過程中,我也發現,身為老師要尊重每一位孩子

    的經驗,就算他的想法未必能確切的解決問題,也要給予嘗試解決問題的機會,而幼兒

    在這學習的經驗中,才會逐漸培養思考與解決問題的習慣。(節錄自江老師教學省思)

    (六)我要怎麼用骨牌來排出各種圖案呢?

    在骨牌剛開始進行時,常見幼兒興高采烈地跑來告訴老師,他排了一個很棒的圖形,但

    是…排列的圖案,推得倒嗎?這時,亦常見幼兒端詳著自己的「作品」後,搖搖頭說:不會!

    但隨著經驗的建構累積,幼兒們逐漸掌握到排骨牌的重要概念與技巧,小肌肉的穩定度

    也日益成熟,所以慢慢地,幼兒們建構的骨牌圖案時,推倒的機率越來越高嘍! 幼 兒 精 采 實 錄

    在圖案的創造過程中,一開始是無意識地越排越像,後來則演變成先畫圖再去

    排列;有位幼兒排了羊,老師引導他「咦?羊的眼睛在哪裡啊?」這時他會開始思考顏

    4層

    5層

    6層

    7層

    8層

    繪製欲建構的圖像 一個拿著拐杖的人 實際建構的圖形 肢體動作的模擬

  • 5

    教 師 省

    色的分配;其實在這個過程中,老師一直在思索著,如何引導幼兒記錄排出的圖形,

    但幼兒們,反而建議老師,可以把畫好的圖放在骨牌旁邊看邊排…等意見,我覺得,老師其實可以多與幼兒討論,多聽聽幼兒的想法,他們的建議遠遠超乎我們的預期想

    像。(節錄自葉老師教學省思)

    幼兒在建構圖案的過程中,常會出現骨牌無法推倒的窘狀,我們隨即引導幼兒

    觀察問題的成因,幼兒發現,在建構圖案時,「骨牌必須要直立的擺放」,而且「每個

    圖案必須要相連著,不然在骨牌倒時會斷掉」…等概念。我們從幼兒的學習呈現中發

    現,課程除須提供幼兒實際操作的經驗外,更需促發幼兒思考的習慣,引導幼兒在排

    列骨牌時,自我檢測作品,並臆測、判斷自己建構骨牌全倒的成功率,有助於統整幼

    兒的學習概念,這是純以口述教學所無法提供的學習經驗。(節錄自陳老師教學省思)

    (七)我要怎麼設計高塔和大樓呢?

    幼兒在探索骨牌的歷程中,發現,原來骨牌不是只能平面的排列,它也可以往上砌疊建構耶!幼兒開始挑戰向上砌疊的設計,於是漸漸地發展出許多不同種類的高塔!而隨著不斷

    的探索與創新,高塔的形式越來越豐富,也益具變化與創意。

    在設計高塔過程中,幼兒們漸漸融入不同的技巧、嘗試不同的排法,最後激盪出美麗的

    火花,高塔開始不斷地變化…,幼兒設計的高塔,隱含了色彩運用、還有樓層、對稱、平衡、

    數序…等各種概念在裡頭。

    樓梯與顏色對稱高塔 樓梯多元結合與變化 高塔群組的設計 色彩序列編排

    經過一段時間,幼兒們漸漸創作出各式各樣具有創意的高塔,但是問題產生了~幼兒在經驗的淬煉下,所蓋的高塔越來越堅固,當推擊骨牌時,堅固而美麗的高塔,常發生無法倒

    塌的憾事,怎麼辦呢?在幼兒相互討論下,激盪出許多推倒高塔的策略,遂引導幼兒彙整這

    些策略後,繪製成海報,作為大家設計高塔骨牌的參考,幼兒亦會透過實驗,去驗證這些策

    略的的可行性。

    實驗 1 ~ 利用樓梯高度去推倒高塔

            紫紫想到利用樓梯高度,讓骨牌依序上樓梯後,從高處, 利用掉落下來的力量去推倒高塔的方法。實驗過程中,紫紫會 去思考樓梯的高度需要多高?以及推擊的方向及角度為何?透 過實驗的操作,紫紫成功地驗證了這個策略的可行性,並開心 地向大家分享這個成功的過程與經驗。  讓骨牌上樓梯,利用掉下來

    的角度及速度推倒高塔

  • 6

    實驗 2 ~ 利用扇形骨牌推倒高塔

    幼兒說:「骨牌先排很多個,最後再慢慢變成一個,力量會變得

    比較大,就可以把高塔推倒!」。

    幼兒在操作中發現,骨牌經由分岔後,再逐漸縮減成一條支線

    的扇形設計,其累加匯集產生的力量會增大,就可以順利推倒高塔。

    實驗 3 ~ 高塔不要蓋得太堅固,就會比較容易被推倒啊!

    幼兒發現,「高塔可以蓋小一點,不要蓋得太堅固,就會比較容

    易倒」;也有幼兒察「高塔底下的骨牌往裡面縮一點,這樣高塔會比較不穩,也會比較易全倒」;

    更多幼兒建議「盡量用小骨牌,不要用大骨牌,就會比較容易倒」。幼兒提出的這些策略,都

    是從減弱高塔結構強度的層面去思考。

    高塔蓋小一點,不要蓋太高 高塔底端的骨牌往內縮,較易全倒

    盡量用小骨牌,不要用大骨

    實驗 4 ~ 高塔前面的直線骨牌排長一點,就可以把高塔推倒

    幼兒為了挑戰推倒高塔的方法,不斷構思並嘗試各種可能推倒高塔的策略,其在實驗中發現,「高塔前面的骨牌,要直立、

    不要橫放」,而且「直線骨牌,要排長一點,不要彎彎的,這樣

    就會比較「有力氣」推倒高塔」。這是多米諾效應裡的「重心」

    及「累加能量」重要的概念耶,幼兒在這幼小年紀,竟能觀察

    並體悟到這些現象,讓我們驚嘆於幼兒潛能的無限可能。

            當幼兒發現高塔前面的直線骨牌,只要排長一點就可以把高塔推倒的事實,興起幼兒進一步實驗「直線骨牌要排列 

    幾個,就可以把高塔推倒?」的動機,幼兒察覺「高塔蓋得越大,前方直線骨牌排列的數量

    就要越多」的對應關係,許多計數行為,也在此際衍生著...。

    在這些實例中,我們看到了幼兒的堅持度與實驗精神!要嘗試推倒高塔,就必須要先建造高塔,高塔不易建造又容易一碰就倒,所以在實驗的過程中,幼兒們常常隨著高塔的命運,

    時而欣喜歡呼、時而嘆息連連;骨牌半途倒塌的挫折,並未擊倒幼兒的意志力,一次次的失

    敗,不但未減退熱情,反而越挫越勇,更加堅定的完成實驗。幼兒在情境之探索發現的學習

  • 7

    歷程中,會透過師生與同儕間的討論與澄清、構思和操作,順利解決其所面臨的問題;幼兒

    亦會從問題解決的歷程中,獲得能力的提昇。

    (八)樓梯要怎麼排呢?

    幼兒建構骨牌時,路徑遭逢地板高度落差的困境,「骨牌上不去地板耶,怎麼辦呢?」;

    幼兒先嘗試墊高骨牌的方式,但無法成功,於是在不斷嘗試與修正錯誤的歷程中,發展出遞

    增序列式的樓梯設計。幼兒在建構樓梯的初期,尚不熟悉樓梯之階梯的高度,需相差多少才

    算合宜?骨牌在階梯置放的定點位置為何?上下樓梯時,骨牌之間的間距要多寬才剛好?種

    種的問題,幼兒透過操作與實驗,逐步為心中的疑惑,找到了答案。地形環境的限制,並未

    阻礙幼兒讓骨牌繼續前進的動機,反而設法思考解決當前問題的方法,終於使骨牌藉由樓梯

    的建構,成功地克服了地板高度落差的困擾。

    地板高度有落差,怎麼辦呢? 嘗試利用大骨牌的高度設計 利用遞增序列式的階梯設計

    幼兒思考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往往就在生活情境中,經由問題的察覺(地板落差,

    骨牌上不去),判斷當下的情境與資訊(地板高度,可以利用骨牌漸層建構的高度去克服),

    經由嘗試、操作、實驗的歷程,思考解決問題的策略(思考並實驗建構樓梯的方法),進而發

    展、建構了更高層次的概念與能力(精進了建構樓梯的方法與技巧)。

    (九)骨牌王-厲害的骨牌會具備那些條件?

    經過一段時間的骨牌探索之後,幼兒的骨牌設計,顯得更

    加精緻與豐富,教室的角落,處處綻放出精彩的火花。幼兒也

    因著成功的經驗,提升了自信的成長。教師常在幼兒間聽到相

    似的對話:「我的是骨牌王」、「我的才是骨牌王」。聽到這一段

    有趣的對話,忍不住好奇詢問….

    幼兒對於成為厲害的「骨牌

    王」,擁有其形成條件的不同見解,

    我們彙整幼兒的想法後,引導幼兒

    轉化成文字海報,希望更能激發大

    家想要挑戰「骨牌王」的動力,並 推倒高塔的策略海報 骨牌王檢核表

  • 8

    提升幼兒自我檢視作品的能力;幼兒續將「骨牌王」的具備條件延伸至檢核紀錄表的設計,

    檢視自己創作的骨牌作品,是否具有豐富多元的設計。

    (十)骨牌倒下的變化

    幼兒在推擊骨牌時,發現骨牌在倒下的瞬間,其色彩會和地板膠帶的顏色(紅色膠帶及黃色膠帶),產生「混色」

    的效果。幼兒驚喜於自己的發現,也開心地向大家分享這

    個經驗。幼兒好奇「不同顏色的骨牌,若經由不同的組合,

    會產生什麼不同的混色效果呢?」骨牌除了可與地上膠帶

    的顏色混色外,幼兒亦利用兩種不同顏色的骨牌,以交錯

    排列的方式,去求取混色的效果。

    從幼兒的探索活動中驚異地發現,顏色混色的概念,竟然亦能從骨牌操作中習得;此也讓我們更確信,幼兒認知能力的發展,係建立於觀察、探索發現和操作的經驗累

    積上;幼兒唯有在實具意義的情境中,方能對學習發生興趣與意義。

    (十一)輪胎也可以打倒骨牌喔……設計機關

    以往骨牌設計的變化,幼兒僅從骨牌的單一材質去思考,自從驊驊發現到其他素材也

    可以當作骨牌的機關設計之後,我們發現幼兒的思考方向變得更加深廣,作品的呈現也更

    具創意、更加豐富了。

    輪子結合高塔、樓梯,掉下後

    骨牌與山洞的機關設計 輪子滾下來推動原木積木 木球滾動後,撞擊鈴鐺

    (十二)生活中有那些東西可以當作骨牌呢?

    經過長時間的探索與經驗的累積,幼兒會將骨牌的經驗,類化至生活周遭的物件,常見幼兒將周邊的物品,當成骨牌排列,於是引導幼兒思考,生活中還有哪些東西可以當作骨牌?

    期待能透過觀察,激發幼兒的創意與敏感度,發現骨牌替代物的多樣性。

  • 9

    姓名章 大雪花片玩具 大樂高玩具 搖控器、火柴盒...

    (十三)箱子骨牌與體能活動的激盪

    幼兒建議:「箱子也可以當作骨牌啊!」,幼兒主動要求嘗試建構「箱子骨牌」。其在實驗

    操作中發現,「箱子不太容易被推倒耶,怎麼會如此呢?」;遂引導幼兒思考箱子不容易被推

    倒的原因。幼兒發現,原來箱子大多偏屬於正方形,遂建議「將兩個箱子組合在一起,就可

    變成長方形」的方法;推擊骨牌過程中,幼兒亦會去創意思考「推擊骨牌,還有哪些方法呢?」。

    錄

    將紙箱重新組合成長方形 將紙箱骨牌排列組合 結合籠球及其他體能運動

    箱子骨牌由於體積大,幼兒在搬運時,需用到全身的大小肌肉,是個極好的體

    能運動;之前我們還一直苦思,骨牌課程中,幼兒因為排列骨牌,雖擁有大量小肌

    肉操作的機會,但較難與體能肢體動作連結,體能活動需另做安排,現在終於看到

    了連結的契機。於是,在幼兒排列箱子骨牌時,引導幼兒融入體能器材及體能遊戲,

    讓幼兒的肢體動能,獲得充分舒展的機會。(節錄自陳老師教學省思)

    (十四)骨牌兒歌創編與音樂韻律創作

    一日,菱菱辛苦建構的骨牌,被瑜瑜不小心碰倒,菱菱眼見搭建許久的骨牌,尚未完成即倒榻,忍不住當場哭泣;澤澤見狀,一邊拍拍菱菱的背,一邊唱著自己改編的兒歌:「有一

    隻蜘蛛結網真辛苦,雨打又風吹破了又再補,重頭又再來,加油!加油!」。菱菱聽畢,竟然

    停止了哭聲,破涕而笑!自此後,只要有幼兒搭建的骨牌倒榻,就會有人主動唱這首歌,來

    安慰對方;甚至,還有幼兒自己唱這首歌,來轉圜受挫的情緒。

    在例行的教學分享中,葉師率先提出幼兒改編歌曲的發現:

    葉師:我發現,小朋友竟然具備改編歌曲的創作能力耶(敘述幼兒的情況)!

    江師:對呀,紫紫媽媽也分享說,紫紫有時候會用唱歌的方式去對話,好可愛唷!

    陳師:小朋友若對改編歌曲有興趣,我們可以思考,如何引導幼兒把豐富的骨牌經驗轉

  • 10

    化成兒歌創作,並創編成歌曲。

    江師:我們是不是可以把節奏樂帶進來?!

    葉師:我們也可以蒐集小朋友創編的兒歌,引導他們創作成一本書。

    陳師:哇?大家的構想太棒了,我們可以試試看哦!………………節錄於教學會議

    將骨牌經驗轉化為兒歌創作 體驗各種樂器的韻律節奏 幼兒專注地翻閱創作的書籍

    幼兒對於創作兒歌,展開了濃厚的興趣,一首首的骨牌兒歌,就在充斥著骨牌經驗的環境氛圍中產出;我們也引導幼兒,創編歌謠動作,並體驗各種節奏樂器的搭配,至

    此,教室裡,經常飄揚著幼兒創編的樂曲聲,照映著幼兒充滿自信與喜悅的臉龐,格

    外溫馨動人。

    叁、課程的省思與未來展望

    以前,總認為幼兒年稚,許多能力不及,無法進行深入探索的課程,因此要由老師主導活動去教學;但在帶領幼兒探索、體驗後,見到幼兒個個專注投入,且具有獨特、創意的見

    解,讓我們深深體會,若給幼兒真實的經驗,其就會有所感覺、有所發現、有所行動。尤其

    看到幼兒充滿自信、快樂地投入於骨牌的探索學習活動中,內心那份感動久久不能自已!現

    在,我們體會到,若在課程的延展中,能根據幼兒的興趣及活動發展作為後續活動的起承,

    亦讓幼兒從問題探索與解決的歷程中,去決定自己的學習方向、內容及進度,其便符合了幼

    兒「做自己想要做的」興趣需求,也就能展現強烈的學習欲望,亦能持續學習的動力。

    而幼兒的創意及發展,則常常讓我們驚豔不已,在幼兒探索骨牌的過程中,也常常提供

    老師許多靈感與想像空間,讓我們不斷地去思索課程的各種可能性,就像幼兒利用骨牌排列

    山洞時,其他幼兒在旁邊唱著火車快飛,另一位孩子則說:「我們可以來蓋火車過山洞」、「可

    以蓋很多條線到我家」…等,這就讓老師想像著,或許在未來,我們也能帶著幼兒,乘著內

    灣線火車去探索、認識我們的家鄉呢!

    在引領幼兒探索時,幼兒也不斷地給予我們探索的方向,這種雙向的互動,正是激勵老

    師與幼兒成長的最佳動力,所以在未來,我們仍會秉持著「讓幼兒自主學習」的信念,觀察

    幼兒的興趣,並且激發他們想要探索的慾望,共同發現「探索學習的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