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19年3月13日 星期三 B2 编辑/张严涵 美编/袁国明 责校/杨波 下载北京头条 App 让现在告诉未来 问: 日式花道是不是应用范围较窄,只能 与日式或中式环境搭配呢? 罗昕: 并非如此。池坊花道最初产生时, 确实是有限定的对象、时间、场合,比如供佛、 祭祀、祈祷,所以古典的池坊花道具有仪式 感,并不仅仅是好看。后期,现任家元(掌门 人)创立了新的风格,在传统的正风体之外, 增加了新风体,更适合现代的居家环境。 问: 花泥能重复利用吗?有什么可以替 代花泥的工具? 罗昕: 花泥不能重复利用,也不环保,因 为它很难降解,只是出于成本和携带方便考 虑,在体验课程中使用。有一种很好用的 插花工具,叫剑山。 剑山由许多竹针组成。在日本 有分别用于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的 剑山。把剑山放在花器中,注入 水。剑山没在水下,花材底部被 剑山的针扎出多个孔隙,吸水更好。保养得当 的剑山可以使用十几年。喜欢插花的朋友不妨 买上一个,方便自己日常制作小景,装点生活。 问: 想自学日式插花,请老师推荐一些合 适的书籍吧。 罗昕: 如果从学习的角度,光看书是学不 到什么的,只能了解理论知识或是用于欣赏 名家名作。插花是一种空间的艺术,如果看 照片能看明白的话,我就没必要跟着老师学 习八九年了。学习的过程,有现场去理解的 空间,还有自己操作完老师帮忙调整时的思 考,这都是学习。如果光靠看书,往往即使连 模仿也无法到位。所以,不建议大家照着书 本学习。 供图/梁伊伊 风雅集 日子和生活有区别吗?当然有!日 子是社会属性的,是按照作息时间表一天 天地周而复始,平淡反复,在柴米油盐与 工作赚钱中累积着岁数;生活是个人属性 的,是在必需的日用之外,寻一些自我满 足的快乐,或许于他人无用,甚至被视为 无聊,但在自我追求的养成中却能凝聚出 精气神。 周作人先生说,这些“是无用的装点, 而且是愈精炼愈好”。 展现在您面前的这个“风雅集”的版 面,就是希望通过分享一些看似“无用的 游戏与享乐”中实现的自我满足,而传达 一种积极、乐观、追求极致的生活态度。 更重要的是,“雅集”不仅仅是一个展 示的平台,更是一个“类聚”的道场—让 可以把日子装点成生活的那些小而美好 的细节,成为被更多人掌握的乐趣。让时 间变得跟自己更加相关,这就是我们这个 版以及这个版所关联的系列活动的宗旨。 如果您身在某个好玩有趣的“组织”, 如果您想分享自己的经验心得,请扫描二 维码关注我们并留言,或发送邮件至: [email protected]名称:文明:当代生活启示录 日期3月9日-5月19日 地点: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 艺文周末 推荐词:在摄影展中遭遇人类学,是不是 很奇妙?此展览集中呈现120多位全球 最负盛名的摄影艺术家创作的250余幅 作品,以复杂多元的广阔视角阐释当代的 文明现状。摄影展将“文明”拆解成了 8 个核心概念(展厅),用摄影作品展示和探 讨全球摄影师们对这些概念的思考:蜂 巢、一起独处、流动、说服、逃离、控制、撕 裂、下一章。而展厅被设计成一个迷宫, 策展人希望参观者能在观展过程中感受 到“人的一生乃至人类文明的诗意和不可 预知性”。 扫码 加管理员 进雅集群 名称:“奇境公寓” Instagram 全球当红影像艺术博主群展 日期3月1日-5月4日 地点:三里屯太古里南区 推荐词 :超现实INS网红沉浸展来北京 啦!包含了7个不同的场景,由13位世界 各地INS影像博主、艺术家合作的立体展 览。一个房间接着一个房间,场景切换十 分有趣,色彩丰富大胆,360 度无死角无废 片,非常适合拍照。 整理/酥酥 2019 3 2 SOHO 鸿冰化了,河开了,街边毛茸茸的玉兰 花苞也开始变大了……不知不觉中,春天 的脚步越走越近。3 月 2 日下午,临近“女 神节”,15 位“青睐”会员来到位于朝外 SOHO的鸿院,跟随罗昕老师体验日式插 花艺术,用一场繁花的盛宴迎接即将桃李 争妍的春天。 周末的商务区,没有了平日的喧嚣, 一路过来,越走人越少,乘坐“专梯”来到9 层,向左一转就是鸿院。与外面高楼林 立、大面积灰色玻璃幕墙的现代风格截然 不同,室内是以原木色和白色为主的空 间,墙上精心点缀着书法和画作,墙角绿 植掩映,整个画院被分割成一个大厅与若 干个教室。 会员们陆续到达,先到的人四处漫 步,观赏着墙上的画作,体味着移步换景 的室内空间,心绪也在这古雅的氛围里慢 慢宁静下来。大厅里已布置好两排条案, 每个位子前都摆放了一份插花用具,而为 了保持新鲜,花材还养在水桶之中,尚未 分发。授课老师罗昕正在忙碌地进行准 备工作。 罗昕,现任池坊花道讲师,跟随日本 池坊花道副总华督堀江森月先生学习八 年,曾参与多次池坊花道展。 她说,自己与花道的缘分,始于参观 老师的一个小型花展,感觉一下子被打 动,从此开始跟随老师学习。八年来,她 一直走在研习花道的路上。罗昕说,她的 老师已经学习池坊花道三十余年,而老师 的老师已学习了五六十年。他们都是在 边学边教。因为每个年代的审美是有差 异的,会有新的花形风格出现,不学习就 意味着停留在原地。 罗昕素面朝天,身上还穿着便于劳作 的围裙。说起话来,她也是柔声慢语。但 是从她为课程所做的准备工作中,能体味 到她柔和外表下的认真和坚持。 罗昕当天早晨 7 点就到位于五环外 的来广营花市选购花材。9 点到达场地 后,便开始各项琐碎的准备工作:泡花泥、 切割矿泉水瓶、切花泥、填充进瓶。其间, 有些早晨采购时形态不错的花,因为教室 温度较高,很快就全开了,使用效果不 好,她中途又去附近补充了一次花材。回 来后把各种花材按人数分配好,再创作两 个示范作品。等这一切搞定,已经有会员 到达教室了。老师笑着说,她的素面朝天 是不得已而为之,原计划是搞定所有准备 工作后,梳洗打扮一下的。但当时离上课 只有十几分钟了,她习惯于在课前有一段 稳定静心的时间,所以只能省略梳妆的环 节了。 这次体验课,会员们学习的是池坊花 道中的“自由花”。在创作过程中,大家没 有使用什么技巧,头脑中也没有什么规 矩,就是自由地去表达自己眼中的美。最 终的作品,形态各异,摇曳生香,就像它们 的创作者—我们当代的女性,活泼、自 由,生动了整个春天。 课程从介绍池坊花道开始。 池坊花道是日本最古老的花道。花道创 立之初,主要被用于祭祀、祈祷等场合,美并 不是它的主要追求,而是要满足功能性的目 的。所以池坊的传统花形,往往会营造出一 种庄严的氛围。它从来不是喧嚣热闹的,而 是有自己独特的意境。相比较而言,“好看” 是一种浅层的需求。优秀的插花作品,会有 使人一进入某个空间就被凝固住的力量。 日本花道在其发展历史中,现有的已成 规模的流派有200多个,如将只有一两个人的 花道流派也算上的话,差不多有 3000 多个,几 乎都是从池坊分离出去的,可以说池坊的历 史就是日本花道的历史。所以“池坊”不像其 他流派一样被称为“XX流”或“XX派”。 日本之所以能形成流派众多的花道,与 当地的自然环境有关。日本的森林覆盖率高 达 2/3,植物种类丰富,气候宜人,一年四季, 都有非常丰富的花材可供选择。 池坊花道起源于佛前供花,历经数百年传 承,于日本室町时代确立形成。在佛教传入之 前,日本就有名为“依代”的祭祀活动。人们认 为高大的常青树木可以召唤神灵的降临,所以 会选取高大的松柏加以装饰,在树下唱歌跳 舞,祈求上天保佑风调雨顺。演化到现在,各 种借助植物为载体的祭祀活动在日本依然存 在。最常见的就是日本的新年之前,家家户户 都要在门口摆上门松。门松由松竹梅和叶牡 丹等花材制作而成。摆上门松就是在告诉神 灵:我家收拾干净了,可以请您来做客啦! “好看”是一种浅层的需求,还要满足功能性目的 提及日本花道,我们往往马上会想起身 着和服、低眉垂首的日本女子。但是罗昕说, 最初日本女性是不插花的。直到江户时代, 随着花形的简化以及西方思潮进入日本,女 性开始学花,花道逐渐成为女子出嫁之前必 须学习掌握的技能,插花也变成日常化的行 为。在日本,插花是一种职业。几百年前就 有专门的插花职人,室町时代有为天皇插花 的“同朋众”,亦有池坊的僧侣为普通百姓插 花祈福。在当今的日本社会,插花的普及程 度非常高,可以说已经成为生活中的常态,在 各个角落随处可见。 但是在这种高度普及的社会现状之下, 专门研习花道的日本年轻人却变少了。而在 中国,花道的推广普及正处于方兴未艾的发 展初期,市场巨大。 池坊的花形分为“立花”“生花”和“自由 花”。三种花形依次出现。最早的“立花”表现 的是大自然中的山川河流景观,它的上、中、下 段分别代表远景、中景、近景。 “立花”在将军武 士的时代形成,作品非常端庄,气场强大。 “生花”出现于江户时代,主要表现植物 生长的样子,由“真”“副”“体”三个部分组 成。与“立花”相比,它的枝条明显清瘦许多。 明治维新以后,西方自由思想进入日本, 西方的花材被引进,西式房间出现,在这种大 环境下,“自由花”应运而生。它强调表达自 由和结构的创新。同时,素材的选择更加广 泛,金属、塑料、木片、丝棉都可以作为素材被 使用。 初学者一般从自由花和生花入手。如 果一开始就学习立花,老师笑言,那真是会 疯掉的。 40分钟的理论课程结束后,进入了实操 环节。这次“青睐”会员体验创作的就是前面 提到的“自由花”。 花器采用风吕敷包裹的形式。风吕敷的 本意是洗澡时包衣服用的包袱皮,在此可以 理解为能够包万物的方巾。有了这块小小的 方巾,很多东西都可以成为花器。会员们使 用的就是一种随处可见的环保花器—矿泉 水瓶。方形塑料瓶,把其中一面剪开,塞入花 泥,外面裹以日式风情的方巾,就能成为充满 和风的花器。 大家首先跟随老师学习用方巾包裹水 瓶。可别小看这包裹、打结的动作,看似简 单,有的会员一步一步认真地做下来,可最后 的成品却更像儿时用手绢叠成的小老鼠。 花器准备好之后,就是插花环节。 用做主花的是银莲花。银莲花有多种颜 色,这次我们选用的是紫色和红色。其他的 花材包括线秀菊、飞燕草、日本石竹。其中线 秀菊枝干的姿态非常美,同时它又非常适于 用做陪衬,不会喧宾夺主。 罗昕老师介绍完花材就开始现场示范。 她告诉大家,所谓“自由花”,首先是指表达的 自由。任何事件、心情都可以成为主题。其 次,是结构的自由,没有必要一丝不苟地照着 老师的示范操作。在造型上,可竖直、可倾斜、 可横卧,但不要平均用力,各种造型全部采用。 老师的示范结束后,大家纷纷动起手 来。十多分钟之后,手快的会员已经完成了 自己的作品。 罗昕说,每个作品都能体现出创作者的 性格。这句话在“青睐”会员的作品中得到了 准确的体现。一位性格开朗、快人快语的会 员,希望自己的作品能体现出花草蓬勃旺盛 的生命力,而不喜欢修饰加工痕迹过重的造 型,于是她把所有的花材都基本竖直向上地 插入花泥,高度也未做大的修剪。最终,在一 桌小巧的日式插花中,她的作品可谓鹤立鸡 群。可惜,由于花形过高、花材过多,小小的 花器已重心不稳,老师刚一碰就向前倾去。 罗昕肯定了她的创意,但同时指出,旺盛蓬 勃并不意味着把所有的花材堆放在一起。日式 插花讲究线条、留白,所以不会插得很满,而是要 留有空隙。在花材方面,枝叶的作用重于花朵。 目前这个作品,各种花枝稠密地交缠,已经看 不出各自的线条,有种拥塞感,导致视线无法 穿过,根本看不到插在后面的花,也就没有了 层次感。 另一个姑娘在老师走到身旁时,拿起了 脚边的纸袋,袋中插着各色花朵。难道她是 想用自选花材创作?面对大家的疑惑,小姑 娘嫣然一笑:“这不是真花,是我自己用超轻 黏土捏的。”定睛一看,果然如此。大如碗口 的芍药,小如垂珠的铃兰,全都栩栩如生。“我 想请教一下老师,能否把这些用到花艺创作 中。”罗昕说,这种创意是可以尝试的,只是这 几朵花的颜色与当天的花材不是很搭。 还有一位会员的作品,恰到好处地利用 了线秀菊优美的姿态,斜斜地横逸出去。罗 昕没有对其做大的调整,只是摘掉了花枝上 一多半的叶子,几簇小白花也被摘去了一 半。去除了冗余的花叶,枝干的线条突显出 来,整个作品顿时显得更清爽了。 整个指导过程中,罗昕一直在做减法:拔掉 整枝的花材、剪掉多余的枝杈叶子,或是摘去几 个花簇。她说,新手常见的问题之一就是舍不 得修剪花材。但是,插花的目的就是要找到花 材最美的姿态,所以要敢于下手,有所取舍。 另外,造型方面普遍存在的问题是,缺乏 前中后的空间关系,各种花材呈扇面状居于 一个平面。调整方法是让一些枝条向前或向 后伸展,这样层次更加丰富。在处理花材时, 可以把位于后部的花材修剪得小一些,在视 觉上达到拉长景深的效果。 罗昕逐一点评每位会员的作品,同时提 出修改的建议,边讲边调整。她的手充满了 魔力,花材还是那些花材,甚至在叶片花簇都 没有变化的情况下,老师只是简单地把枝干 的朝向和高低重新调整了一下,作品立刻就 飘逸灵动起来。如果把花材比作人,那么在 老师调整后,这些花就从只会稍息立正,变得 身姿妙曼起来。它们旋转身体、后仰腰肢、偏 转脸庞,定格在身姿最为优美的瞬间。 有些作品中,花材已经被剪得过短,无法 按照老师的建议达到高低错落的效果。怎么 办呢?罗昕老师用细铁丝,把花材和之前剪 下的废弃枝干缠在一起,就像给它踩上了高 跷,这样就可以重新修剪成合适的高度了。 在制作过程中,她经常做一种反复揉捏 和弯折花枝的动作,貌似想把花枝窝折,可往 往弯折几下之后,又拿起旁边的剪刀直接剪 断枝干。那弯折的动作意义何在呢? 罗昕老师解释,除了修剪,花材还有其他 的处理手法。例如弯折揉捏,是为了让花材 的曲度更契合造型的要求。因为自然生长的 花枝不一定是我们最满意的样子,需要进行 调整。各种花材,都可以去修整它伸展的方 向和弧度。即使较脆的花茎,也不是完全没 有弯曲的可能,比如把花茎捏瘪一点点的时 候,就可以形成一定的弯度。 体验课程结束后,会员们拿着自己精心 制作的花艺,心满意足地离开了教室。正像 罗昕所说,对于普通的花道爱好者而言,未必 要追求达到某一个高度,在插花的那个瞬间 拥有愉快的心情,足矣。 花道,曾是日本女性出嫁前必备技能 “自由花”,首先是指表达的自由 每个作品都体现出创作者的性格 插花要敢于下手,有所取舍 互动

要不要一起 用这样的美好迎接春天 - YNET.comepaper.ynet.com/images/2019-03/13/B02/bjbqb20190313B02.pdf达2/3,植物种类丰富,气候宜人,一年四季,都有非常丰富的花材可供选择。池坊花道起源于佛前供花,历经数百年传

  • Upload
    others

  • View
    3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2019年3月13日 星期三B2

编辑/张严涵 美编/袁国明 责校/杨波

下载北京头条App让现在告诉未来

问:日式花道是不是应用范围较窄,只能与日式或中式环境搭配呢?

罗昕:并非如此。池坊花道最初产生时,确实是有限定的对象、时间、场合,比如供佛、祭祀、祈祷,所以古典的池坊花道具有仪式感,并不仅仅是好看。后期,现任家元(掌门人)创立了新的风格,在传统的正风体之外,增加了新风体,更适合现代的居家环境。

问:花泥能重复利用吗?有什么可以替代花泥的工具?

罗昕:花泥不能重复利用,也不环保,因为它很难降解,只是出于成本和携带方便考

虑,在体验课程中使用。有一种很好用的插花工具,叫剑山。

剑山由许多竹针组成。在日本有分别用于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的

剑山。把剑山放在花器中,注入水。剑山没在水下,花材底部被

剑山的针扎出多个孔隙,吸水更好。保养得当的剑山可以使用十几年。喜欢插花的朋友不妨买上一个,方便自己日常制作小景,装点生活。

问:想自学日式插花,请老师推荐一些合适的书籍吧。

罗昕:如果从学习的角度,光看书是学不到什么的,只能了解理论知识或是用于欣赏名家名作。插花是一种空间的艺术,如果看照片能看明白的话,我就没必要跟着老师学习八九年了。学习的过程,有现场去理解的空间,还有自己操作完老师帮忙调整时的思考,这都是学习。如果光靠看书,往往即使连模仿也无法到位。所以,不建议大家照着书本学习。 供图/梁伊伊

风雅集日子和生活有区别吗?当然有!日

子是社会属性的,是按照作息时间表一天天地周而复始,平淡反复,在柴米油盐与工作赚钱中累积着岁数;生活是个人属性的,是在必需的日用之外,寻一些自我满足的快乐,或许于他人无用,甚至被视为无聊,但在自我追求的养成中却能凝聚出精气神。

周作人先生说,这些“是无用的装点,而且是愈精炼愈好”。

展现在您面前的这个“风雅集”的版面,就是希望通过分享一些看似“无用的游戏与享乐”中实现的自我满足,而传达一种积极、乐观、追求极致的生活态度。

更重要的是,“雅集”不仅仅是一个展示的平台,更是一个“类聚”的道场——让可以把日子装点成生活的那些小而美好的细节,成为被更多人掌握的乐趣。让时间变得跟自己更加相关,这就是我们这个版以及这个版所关联的系列活动的宗旨。

如果您身在某个好玩有趣的“组织”,如果您想分享自己的经验心得,请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并留言,或发送邮件至:[email protected]

编者的话

名称:文明:当代生活启示录日期:3月9日-5月19日地点: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

艺文周末

推荐词:在摄影展中遭遇人类学,是不是很奇妙?此展览集中呈现 120 多位全球最负盛名的摄影艺术家创作的 250 余幅作品,以复杂多元的广阔视角阐释当代的文明现状。摄影展将“文明”拆解成了 8个核心概念(展厅),用摄影作品展示和探

讨全球摄影师们对这些概念的思考:蜂巢、一起独处、流动、说服、逃离、控制、撕裂、下一章。而展厅被设计成一个迷宫,策展人希望参观者能在观展过程中感受到“人的一生乃至人类文明的诗意和不可预知性”。

扫码加管理员进雅集群

闲情雅

名称:“奇境公寓”Instagram全球当红影像艺术博主群展日期:3月1日-5月4日地点:三里屯太古里南区

推荐词:超现实 INS 网红沉浸展来北京啦!包含了7个不同的场景,由13位世界各地INS影像博主、艺术家合作的立体展

览。一个房间接着一个房间,场景切换十分有趣,色彩丰富大胆,360度无死角无废片,非常适合拍照。 整理/酥酥

要不要一起用这样的美好迎接春天

间:2019

年3

月2

点:朝外SO

HO

鸿院

主讲人:池坊花道讲师罗昕

冰化了,河开了,街边毛茸茸的玉兰花苞也开始变大了……不知不觉中,春天的脚步越走越近。3月2日下午,临近“女神节”,15 位“青睐”会员来到位于朝外SOHO的鸿院,跟随罗昕老师体验日式插花艺术,用一场繁花的盛宴迎接即将桃李争妍的春天。

周末的商务区,没有了平日的喧嚣,一路过来,越走人越少,乘坐“专梯”来到9层,向左一转就是鸿院。与外面高楼林立、大面积灰色玻璃幕墙的现代风格截然不同,室内是以原木色和白色为主的空间,墙上精心点缀着书法和画作,墙角绿植掩映,整个画院被分割成一个大厅与若干个教室。

会员们陆续到达,先到的人四处漫步,观赏着墙上的画作,体味着移步换景的室内空间,心绪也在这古雅的氛围里慢慢宁静下来。大厅里已布置好两排条案,每个位子前都摆放了一份插花用具,而为了保持新鲜,花材还养在水桶之中,尚未分发。授课老师罗昕正在忙碌地进行准备工作。

罗昕,现任池坊花道讲师,跟随日本池坊花道副总华督堀江森月先生学习八年,曾参与多次池坊花道展。

她说,自己与花道的缘分,始于参观老师的一个小型花展,感觉一下子被打动,从此开始跟随老师学习。八年来,她一直走在研习花道的路上。罗昕说,她的老师已经学习池坊花道三十余年,而老师的老师已学习了五六十年。他们都是在边学边教。因为每个年代的审美是有差异的,会有新的花形风格出现,不学习就意味着停留在原地。

罗昕素面朝天,身上还穿着便于劳作的围裙。说起话来,她也是柔声慢语。但是从她为课程所做的准备工作中,能体味到她柔和外表下的认真和坚持。

罗昕当天早晨 7 点就到位于五环外的来广营花市选购花材。9 点到达场地后,便开始各项琐碎的准备工作:泡花泥、切割矿泉水瓶、切花泥、填充进瓶。其间,有些早晨采购时形态不错的花,因为教室温度较高,很快就全开了,使用效果不好,她中途又去附近补充了一次花材。回来后把各种花材按人数分配好,再创作两个示范作品。等这一切搞定,已经有会员到达教室了。老师笑着说,她的素面朝天是不得已而为之,原计划是搞定所有准备工作后,梳洗打扮一下的。但当时离上课只有十几分钟了,她习惯于在课前有一段稳定静心的时间,所以只能省略梳妆的环节了。

这次体验课,会员们学习的是池坊花道中的“自由花”。在创作过程中,大家没有使用什么技巧,头脑中也没有什么规矩,就是自由地去表达自己眼中的美。最终的作品,形态各异,摇曳生香,就像它们的创作者——我们当代的女性,活泼、自由,生动了整个春天。

手记

◎陈枫

课程从介绍池坊花道开始。池坊花道是日本最古老的花道。花道创

立之初,主要被用于祭祀、祈祷等场合,美并不是它的主要追求,而是要满足功能性的目的。所以池坊的传统花形,往往会营造出一种庄严的氛围。它从来不是喧嚣热闹的,而是有自己独特的意境。相比较而言,“好看”是一种浅层的需求。优秀的插花作品,会有使人一进入某个空间就被凝固住的力量。

日本花道在其发展历史中,现有的已成

规模的流派有200多个,如将只有一两个人的花道流派也算上的话,差不多有3000多个,几乎都是从池坊分离出去的,可以说池坊的历史就是日本花道的历史。所以“池坊”不像其他流派一样被称为“XX流”或“XX派”。

日本之所以能形成流派众多的花道,与当地的自然环境有关。日本的森林覆盖率高达2/3,植物种类丰富,气候宜人,一年四季,都有非常丰富的花材可供选择。

池坊花道起源于佛前供花,历经数百年传

承,于日本室町时代确立形成。在佛教传入之前,日本就有名为“依代”的祭祀活动。人们认为高大的常青树木可以召唤神灵的降临,所以会选取高大的松柏加以装饰,在树下唱歌跳舞,祈求上天保佑风调雨顺。演化到现在,各种借助植物为载体的祭祀活动在日本依然存在。最常见的就是日本的新年之前,家家户户都要在门口摆上门松。门松由松竹梅和叶牡丹等花材制作而成。摆上门松就是在告诉神灵:我家收拾干净了,可以请您来做客啦!

“好看”是一种浅层的需求,还要满足功能性目的

提及日本花道,我们往往马上会想起身着和服、低眉垂首的日本女子。但是罗昕说,最初日本女性是不插花的。直到江户时代,随着花形的简化以及西方思潮进入日本,女性开始学花,花道逐渐成为女子出嫁之前必须学习掌握的技能,插花也变成日常化的行为。在日本,插花是一种职业。几百年前就有专门的插花职人,室町时代有为天皇插花的“同朋众”,亦有池坊的僧侣为普通百姓插花祈福。在当今的日本社会,插花的普及程度非常高,可以说已经成为生活中的常态,在

各个角落随处可见。但是在这种高度普及的社会现状之下,

专门研习花道的日本年轻人却变少了。而在中国,花道的推广普及正处于方兴未艾的发展初期,市场巨大。

池坊的花形分为“立花”“生花”和“自由花”。三种花形依次出现。最早的“立花”表现的是大自然中的山川河流景观,它的上、中、下段分别代表远景、中景、近景。“立花”在将军武士的时代形成,作品非常端庄,气场强大。

“生花”出现于江户时代,主要表现植物

生长的样子,由“真”“副”“体”三个部分组成。与“立花”相比,它的枝条明显清瘦许多。

明治维新以后,西方自由思想进入日本,西方的花材被引进,西式房间出现,在这种大环境下,“自由花”应运而生。它强调表达自由和结构的创新。同时,素材的选择更加广泛,金属、塑料、木片、丝棉都可以作为素材被使用。

初学者一般从自由花和生花入手。如果一开始就学习立花,老师笑言,那真是会疯掉的。

40分钟的理论课程结束后,进入了实操环节。这次“青睐”会员体验创作的就是前面提到的“自由花”。

花器采用风吕敷包裹的形式。风吕敷的本意是洗澡时包衣服用的包袱皮,在此可以理解为能够包万物的方巾。有了这块小小的方巾,很多东西都可以成为花器。会员们使用的就是一种随处可见的环保花器——矿泉水瓶。方形塑料瓶,把其中一面剪开,塞入花

泥,外面裹以日式风情的方巾,就能成为充满和风的花器。

大家首先跟随老师学习用方巾包裹水瓶。可别小看这包裹、打结的动作,看似简单,有的会员一步一步认真地做下来,可最后的成品却更像儿时用手绢叠成的小老鼠。

花器准备好之后,就是插花环节。用做主花的是银莲花。银莲花有多种颜

色,这次我们选用的是紫色和红色。其他的

花材包括线秀菊、飞燕草、日本石竹。其中线秀菊枝干的姿态非常美,同时它又非常适于用做陪衬,不会喧宾夺主。

罗昕老师介绍完花材就开始现场示范。她告诉大家,所谓“自由花”,首先是指表达的自由。任何事件、心情都可以成为主题。其次,是结构的自由,没有必要一丝不苟地照着老师的示范操作。在造型上,可竖直、可倾斜、可横卧,但不要平均用力,各种造型全部采用。

老师的示范结束后,大家纷纷动起手来。十多分钟之后,手快的会员已经完成了自己的作品。

罗昕说,每个作品都能体现出创作者的性格。这句话在“青睐”会员的作品中得到了准确的体现。一位性格开朗、快人快语的会员,希望自己的作品能体现出花草蓬勃旺盛的生命力,而不喜欢修饰加工痕迹过重的造型,于是她把所有的花材都基本竖直向上地插入花泥,高度也未做大的修剪。最终,在一桌小巧的日式插花中,她的作品可谓鹤立鸡群。可惜,由于花形过高、花材过多,小小的

花器已重心不稳,老师刚一碰就向前倾去。罗昕肯定了她的创意,但同时指出,旺盛蓬

勃并不意味着把所有的花材堆放在一起。日式插花讲究线条、留白,所以不会插得很满,而是要留有空隙。在花材方面,枝叶的作用重于花朵。目前这个作品,各种花枝稠密地交缠,已经看不出各自的线条,有种拥塞感,导致视线无法穿过,根本看不到插在后面的花,也就没有了层次感。

另一个姑娘在老师走到身旁时,拿起了脚边的纸袋,袋中插着各色花朵。难道她是想用自选花材创作?面对大家的疑惑,小姑

娘嫣然一笑:“这不是真花,是我自己用超轻黏土捏的。”定睛一看,果然如此。大如碗口的芍药,小如垂珠的铃兰,全都栩栩如生。“我想请教一下老师,能否把这些用到花艺创作中。”罗昕说,这种创意是可以尝试的,只是这几朵花的颜色与当天的花材不是很搭。

还有一位会员的作品,恰到好处地利用了线秀菊优美的姿态,斜斜地横逸出去。罗昕没有对其做大的调整,只是摘掉了花枝上一多半的叶子,几簇小白花也被摘去了一半。去除了冗余的花叶,枝干的线条突显出来,整个作品顿时显得更清爽了。

整个指导过程中,罗昕一直在做减法:拔掉整枝的花材、剪掉多余的枝杈叶子,或是摘去几个花簇。她说,新手常见的问题之一就是舍不得修剪花材。但是,插花的目的就是要找到花材最美的姿态,所以要敢于下手,有所取舍。

另外,造型方面普遍存在的问题是,缺乏前中后的空间关系,各种花材呈扇面状居于一个平面。调整方法是让一些枝条向前或向后伸展,这样层次更加丰富。在处理花材时,可以把位于后部的花材修剪得小一些,在视觉上达到拉长景深的效果。

罗昕逐一点评每位会员的作品,同时提出修改的建议,边讲边调整。她的手充满了魔力,花材还是那些花材,甚至在叶片花簇都

没有变化的情况下,老师只是简单地把枝干的朝向和高低重新调整了一下,作品立刻就飘逸灵动起来。如果把花材比作人,那么在老师调整后,这些花就从只会稍息立正,变得身姿妙曼起来。它们旋转身体、后仰腰肢、偏转脸庞,定格在身姿最为优美的瞬间。

有些作品中,花材已经被剪得过短,无法按照老师的建议达到高低错落的效果。怎么办呢?罗昕老师用细铁丝,把花材和之前剪下的废弃枝干缠在一起,就像给它踩上了高跷,这样就可以重新修剪成合适的高度了。

在制作过程中,她经常做一种反复揉捏和弯折花枝的动作,貌似想把花枝窝折,可往往弯折几下之后,又拿起旁边的剪刀直接剪

断枝干。那弯折的动作意义何在呢?罗昕老师解释,除了修剪,花材还有其他

的处理手法。例如弯折揉捏,是为了让花材的曲度更契合造型的要求。因为自然生长的花枝不一定是我们最满意的样子,需要进行调整。各种花材,都可以去修整它伸展的方向和弧度。即使较脆的花茎,也不是完全没有弯曲的可能,比如把花茎捏瘪一点点的时候,就可以形成一定的弯度。

体验课程结束后,会员们拿着自己精心制作的花艺,心满意足地离开了教室。正像罗昕所说,对于普通的花道爱好者而言,未必要追求达到某一个高度,在插花的那个瞬间拥有愉快的心情,足矣。

花道,曾是日本女性出嫁前必备技能

“自由花”,首先是指表达的自由

每个作品都体现出创作者的性格

插花要敢于下手,有所取舍

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