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
國立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 艋舺洪厝古蹟再利用 指導老師:陳良治老師 助教:林宏駿 鍾翰 陳姿吟 蘇映塵 邱鉅儒 許怡心 林璇姿 高筱婷

艋舺洪厝古蹟再利用 - en.bp.ntu.edu.twen.bp.ntu.edu.tw/wp-content/uploads/2011/10/洪厝期末報告書最終... · 古蹟空間再利用方式如何達至公共性?如何回應社區與大眾?現住戶如何

  • Upload
    others

  • View
    8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 國立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

    艋舺洪厝古蹟再利用

    指導老師:陳良治老師

    助教:林宏駿

    鍾翰 陳姿吟 蘇映塵 邱鉅儒 許怡心 林璇姿 高筱婷

  • 【艋舺洪厝古蹟再利用】成果報告書

    1

    目錄

    緣起 -2

    一、回顧古蹟保存論述 -5

    二、洪氏家族與艋舺發展關係 -6

    三、洪厝古蹟主體特色 -9

    四、洪厝實質發展條件概述 -10

    五、洪厝使用現況概述 -16

    六、週邊環境使用現況 -21

    七、洪厝及其周邊在地敘事 -27

    八、願景與目標 -34

    九、組內困境 -36

    十、利害關係人與著力點 -37

    十一、私有古蹟再利用案例借鏡 -40

    十二、提擬行動方案 -46

    十三、貢獻與未來方向 -50

    附件一-「故事餐車」活動企劃書 -52

    附件二-訪談記錄 -53

    附件三-鄉土教育教案 -75

  • 國立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實習一】

    2

    緣起

    洪厝位於臺北市萬華區莒光路與中華路 2 段交口西北側街廓內,建置迄

    今已有一百五十年的歷史,不僅記錄了洪姓宗族從大陸來臺落腳百餘年的歷

    史痕跡,銘刻著家族繼承數代的文化與攜手打拼事業的過程,同時也是見證

    了萬華地區在地發展與變化歷程,其獨特的建築工法與豐富的人文史蹟底蘊

    更促使政府於 2005 年指定為市定古蹟。然而這棟古厝的存續卻未隨著家族

    子孫的開枝散葉而日漸興盛,反而逐漸與地方情感互動形成斷裂,更成為開

    發商利益交換的商品;如今

    正面臨土地所有權逾九成為

    開發商持有,未來空間利用

    與發展可能將以經濟考量為

    主要導向,加以本區為市劃

    都市更新地區範圍已陸續有

    建商進駐購地插旗等情形,

    勢必對洪厝史蹟保存產生深

    遠影響。(參見圖 0-2、圖 0-3)

    因此,本組期望能維繫洪厝

    古蹟的價值,欲探討的面向

    有三:

    (一)古蹟保存的價值與意義。

    指定洪厝為古蹟的過程,係因開發商之目的為利用古蹟換取容積移轉的利

    益,又,在力求開發的現下,我們思考古蹟保存對社會大眾的價值與意義為

    何?

    (二)提升洪厝古蹟再利用與營管內容之公共性,同時考量現住戶的居住權

    益。

    古蹟空間再利用方式如何達至公共性?如何回應社區與大眾?現住戶如何

    安置-同時考量公共性與住戶權益?

    (三)洪厝與社區關係之連繫,避免產生「古蹟孤島」窘境。

    以及不同於過去的空間與環境,已被指定古蹟的洪厝如何和周邊地景與社區

    產生關係,不致產生「古蹟孤島」的窘境。

    本組期望在未來,洪厝能作為凝聚社區認同的起點,它所保存下來的不

    僅只是一個一百五十年的古蹟建築,還有一個地方的歷史、回憶與在地故事。

    圖 0-1 洪厝空照圖,照片來源:閻亞寧(2010)

  • 【艋舺洪厝古蹟再利用】成果報告書

    3

    圖 0-2、基地空間紋理與範圍圖(本小組繪製)

  • 國立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實習一】

    4

    圖 0-3、萬華地區更新開發示意圖(本小組繪製)

    洪厝位置

  • 【艋舺洪厝古蹟再利用】成果報告書

    5

    一、 回顧古蹟保存論述

    從日治時期至國民政府時代,古蹟保存以公部門為主要推動者,被當

    做一種論述的力量來服務統治者的政治以及經濟目的。日本政府以市區改正

    之名,抹去清政府所建造的城牆、街屋;國民政府則以宮殿式的城門、孔廟、

    漢人園林等指定古蹟來維繫台灣與中國在地理上以及文化上的血脈,進而維

    繫其統治的正當性。在發展主義脈絡下,古蹟更被當成是可以創造財富的觀

    光資源,經濟發展再度連結回到統治正當性的論述性格。

    在民國 70 年代之後,隨著都市化、舊有社會關係解離、鄉土文學論戰

    等事件,都市的文化菁英以及知識分子開始介入古蹟保存的場域,此時開始

    注重古蹟本體與人之間所形成的社會關係,更鄉愁式的把古蹟當做反抗低落

    都市生活品質的一種召喚,在林安泰古厝保存失敗之後,文建會成立,古蹟

    保存的論述層次正式制度化。黃仁志(2006)也提到,在新自由主義的國家

    之下,城市治理對內提倡公私合夥的企業城市,對外則以城市行銷尋找敵

    人,在觀光取徑中,古蹟的符碼成為文化消費與空間消費裡最搶手的商品,

    此時的圓山別莊、台北之家、紫藤蘆等都是此類案例。

    近年來古蹟保存的趨勢走向多元化、社區化,規劃尺度上也逐漸從點

    擴展到線、面的保存(陳建仲,2006);由文建會提出的「閒置空間再利用」

    主要以引入新的使用方式,來「活化」空間,進而創造出文創經濟價值。再

    利用的取向大致上有藝術展演、餐飲、社區活動三個方向。但是黃仁志指出,

    以消費空間作為古蹟保存規劃的唯一出路,其面對的正是在消費中逐漸衰亡

    的公共性。陳政榮(2006)則以台北之家為例,提出古蹟再利用與原本使用

    的思考。台北之家為美國駐台代表宿舍,再利用若要與建築本體的目的有關

    連,那是否會變成中美外交博物館?對附近居民來說,這裡可能只是一棟廢

    棄的鬼屋,再利用過程中要如何與過去使用以及社區關係做對話,以及對話

    的成效、影響規劃的結果,似乎沒有「切割」與「連結」這樣明確的關係。

    而陳建仲(2006)更主張,古蹟指定、修復後其公共性已然完成,只需要適

    度的做開放參觀即可,任何對於古蹟建物的新用、挪用都會有損其歷史價

    值。整體來說台灣古蹟的指定與保存歷史,陳建仲(2006)認為從早期明確

    服務政治與經濟目的,慢慢轉向成由都市的文化菁英以及知識分子主導過

    程。

    洪厝古蹟使用過程,其實同樣面臨洪氏族人對於土地持有並非積極參

    與及保存之態度,開發商的目前因產權的爭訟,促使無法將洪厝作古蹟獎勵

    容積轉移,也致使古蹟目前多處損壞,無法修護。

  • 國立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實習一】

    6

    二、洪氏家族與艋舺發展關係

    洪厝在萬華發展已逾 150 年的歷史,家族勢力盛極一時,據說今

    莒光路到西藏路一帶皆曾為洪氏家族的土地,甚至涵蓋今汀洲路的三軍總醫

    院的土地,加以其後代人才輩出,早期洪以南與洪雍平兄弟倆,以南以書法

    聞名,淡水清水岩、士林慈誠宮和艋舺龍山寺、青山宮的楹聯與匾額都留有

    其墨寶,雍平則是詩文書畫無所不工,世稱「艋舺雙璧」。

    洪氏家族原來自福建省晉江縣石獅市蚶江鎮。從福建省移墾台

    灣,遷台始定居於淡水,而因淡水港淤積遷至艋舺一帶,最早一筆土地買賣

    資料建於道光十四年(1834),洪氏以順吉本號之名購入位於擺接堡(今板

    橋、土城、中和一帶)火燒庄(今土城市)的土地,此筆土地代表著洪氏族

    人從淡水開始向外擴展,也代表著洪氏族人渡臺之後的另一波發展:藉由農

    業剩餘的積累,轉向投資商業活動,也漸漸的把洪家人帶到了艋舺。

    在洪氏兄弟購置田產的過程中,具有相當程度代表意義的是艋舺

    街上的「瓦店」,總計洪氏兄弟從道光二十八年(1848)到同治三年(1864)

    十七年間總共在艋舺地區購入五間的店面,從這五間「瓦店」的資料看來,

    道光二十八年(1848),洪氏兄弟開始在艋舺地區購置瓦店,第一間店面位

    於港墘大街口北畔,就在港口邊,應該是為了方便貨物進出。四十幾年以後,

    陸續購置的店面則分布在直街、頂新街與廈新街一帶,即今之貴陽街與西昌

    街一帶,顯示洪氏兄弟在艋舺地區的發展是由港口邊往街區逐漸擴大,且五

    間店面中有三間是在頂下郊拼之後才購置。

    圖 2-1 洪氏族人進入艋舺居住過程

    資料來源:閻亞寧(2010)

  • 【艋舺洪厝古蹟再利用】成果報告書

    7

    按照日治時期相關史料的記載,清代以來艋舺的重心都在這祖師廟這一

    帶,下崁庄的頂石路並非艋舺的核心範圍。由明治四十三年(1910)臺北市

    市區改正圖可以清楚看到下崁庄的所在地此時期根本不在商業地區。且按文

    字資料的記錄,頂石路一帶一直都是個郊外農村,且地勢低窪,為何洪家要

    搬到艋舺地區來做生意,但卻擇址在這個農村地區,研判可能洪氏族人原本

    住在郊商聚集的頂新街,蓋祠堂(即現今位置),由三房的子孫居住需要較

    多的建地,在頂新街繁盛地區已無適當建地,故選地方於郊外的頂石路,而

    頂新街則由二房居住。特別之處是在於該祠堂在空間設計上採祖先牌位在

    前,神明廳在後,根據家族成員的口述是因為家族中有人當官的關係。(原

    文加註:經採訪所得,洪家女性祖先有人入宮,在回家時要先祭拜祖先,因

    此才將祠堂設計成這樣。)

    圖 2-2 下崁庄區位圖

    資料來源:閻亞寧(2010)

    總結以上,洪氏一族在嘉慶末年渡海來臺,初落腳於今淡水地區,其後

    轉進貿易繁盛的艋舺地區,從港口立足,逐步往市區擴張,甚至田產、山林

    遍布今臺北縣市各地,從捕蚵為業到擁有數艘大船的郊商,可見洪氏族人戮

    力奮鬥,其發跡過程是艋舺的發展史中可作為一種典型(詳附錄)。除了商

    戰之外,洪氏兄弟對於敬宗收族的努力不僅讓原鄉(蚶江)宗祠得以興建,

    也在泉州大宗祠興建中大力贊助,更在艋舺頂石路一帶購地興建以開臺祖

    (章炎公)為祭祀對象的祠堂,顯示洪氏兄弟對於家族土著化的立場。自此,

    來臺之洪氏族人遂以艋舺為故鄉,在此繁衍直到今日。

    至於位於洪厝的祠堂,則在時代變遷與族裔繁衍之下,族人逐漸遷出另

    覓他處居住,也隨著族人的遷出,彼此之間的關係亦日益疏離,往日那種回

    祖祠入主的景況已不復見。祠堂的建築也在歲月的侵蝕與一場場意外之下面

    臨極大的危機。

  • 國立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實習一】

    8

    此原本透過資本的固著(購買店面)、象徵資本的創造(修建祠堂、祖

    厝)等,讓洪家人與艋舺的關係密不可分,直到由於生產方式、社會關係的

    變化,洪厝在過去社會中所象徵的社會資本不再有效,也因此顯示出洪厝雖

    身為古蹟卻缺乏妥善的維護以及論述。

  • 【艋舺洪厝古蹟再利用】成果報告書

    9

    三、洪厝古蹟主體特色

    洪氏古厝屬三進式帶單護龍、公媽廳,為台北市少見保留完整之私人宅

    地,並已於 2005 年 1 月 26 日指定為市定古蹟,受文化局指定之理由包含:

    (1)約建於清道光年間,年代久遠,建築規模宏大,為臺北市少見的宅第,

    為艋舺三邑人開拓史的見證。

    (2)建築為三進帶單邊護龍的格局,建材多樣,包括泉州白石、福杉及當

    地所產觀音山石、唭哩岸石,木雕精美,甚具特色。

    (3)整體建物所形成之區域完整,易彰顯其文化價值,觀光產業(以上資料

    來源:臺北市文化局網站)。

    圖 3-1 洪厝主體特色 資料來源:閻亞寧(2010)

  • 國立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實習一】

    10

    四、洪厝實質發展條件概述

    (一)基地區位條件

    洪厝主要通行動線倚賴宅院前路寬度約 4 公尺之莒光路 112 巷道路,街

    廓內多屬狹窄巷弄分布,汽車較難通行進入,故多以機車及步行方式穿越。

    周邊聯外道路包括莒光路、中華路 2 段、西藏路、萬大路等,路寬多為 15~30

    公尺。

    距離本基地約 300~400 公尺步行範圍內,未來將有「萬大─中和─樹林

    線」(簡稱萬大線)捷運路線經過,具備土地投資開發誘因。鄰近青年公園、

    植物園等大型公園,以及南機場夜市。

    圖 4-1 洪厝區位條件示意圖

  • 【艋舺洪厝古蹟再利用】成果報告書

    11

    (二)洪厝土地權屬

    洪厝位於萬華區莒光段二小段 416 號等四筆地號內,原 416 因地籍逕為

    分割為 416、416-1 住宅用地、416-2、416-3 道路用地。

    圖 4-1 洪厝土地使用分區圖

    圖 4-2 洪厝位置地籍圖

    經調閱土地謄本得知,目前洪厝之土地所有權多數已非洪家所持有,目

    前僅有少數洪姓族人仍持有 416-1 號的土地。洪厝坐落於臺北市萬華區莒光

    段 2 小段 416、416-1、416-2、416-3 地號等 4 筆土地,土地使用分區屬住三

    及道路用地,就整體土地權屬面積而言,僅 8%為洪家後代持有,高達 92%

    已為他人購置,但就古蹟本體的土地權屬(地號 416),已 100%為他人購置。

    呈現出洪家後人對於古蹟的產權持有並非積極參與,故未來對於古蹟在土地

    使用與規劃利用之主導權上處於極為弱勢之狀態。

  • 國立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實習一】

    12

    圖 4-3 土地權屬分布圖

    莒光路二小段 416 住三

    開發商已持有 100%

    古蹟本體所在/

    實施容積移轉的基地

    目前訴訟標的物

    莒光路二小段 416-1

    住三

    仍有洪姓族人持有

  • 【艋舺洪厝古蹟再利用】成果報告書

    13

    (三)洪厝與都市更新內容之關係

    洪厝位於 2000 年由政府劃定的都市更新地區範圍內,嗣經 2005 年指定

    為古蹟在案,經查洪厝之土地權屬除由洪家後代繼承之持分面積外,已有超

    過 98.81%土地(住 3 部分)為非洪家後代所有,洪厝刻正面臨身為私有古蹟卻

    無土地主要產權,同時又有都市更新開發導向等諸多挑戰。

    1、土地權屬多非洪氏所有

    洪厝坐落於臺北市萬華區莒光段 2 小段 416、416-1、416-2、416-3 地號

    等 4 筆土地,土地使用分區為第 3 種住宅區及道路用地,其中第 3 種住宅區

    之土地權屬達 98.91%為非洪家持有,僅 1.09%為洪家人持有,洪厝雖經指定

    為市定古蹟,惟土地所有權卻多已非洪家所有。

    表 4-1:洪厝土地權屬分析表

    地段地號 權屬 使用分區 面積

    (㎡)

    比例

    莒光段 2 小段

    416、416-1、

    416-2、416-3

    地號

    非洪家持有 住 3 1,321.11 98.91% 91.92%

    道路用地 247.04 66.95%

    洪家持有 住 3 15.89 1.09% 8.08%

    道路用地 121.96 33.05%

    資料來源:本小組整理

    2、萬華區具都市更新發展潛力

    萬華區為臺北市早期發展地區,自清領時期艋舺、大佳臘地區的開墾,

    日治時期三市街的串聯,及戰後國民政府對於南萬華週邊的公共設施興建及

    拆遷安置住戶等建設,萬華實屬臺北市區內亟度老舊窳陋地區之一。

    萬華區經政府劃定都市更新地區計 25 處,由民間自行劃定更新單元計

    20 處,而洪厝坐落於 2000 年由政府劃定之都市更新地區內迄今已 12 年,然

    萬華區實際進入審議之更新事業概要及事業計畫案件數量仍較其他行政區

    為少。而就萬華區建照申請案件數量而言,亦占全市僅 3.7%,惟違建拆除之

    數量卻高於新建案數量。

  • 國立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實習一】

    14

    表 4-2:萬華都市更新辦理情形簡表

    項目 說明 數量 比例 全市

    規劃力量

    介入空間 劃定

    政府劃定

    →都市更

    新地區

    政府主動 25 11.85% 211

    自行劃定

    →都市更

    新單元

    民間自劃 20 4.45% 449

    空間轉化

    實踐過程 審議

    更新事業

    概要 同意比超過 10% 46 8.63% 533

    更新事業

    計畫 同意比超過 66.67% 6 4.62% 130

    實質開發

    成果呈現

    事業計畫核定 更新定案 2 1.96% 102

    開工 地上物清除騰空 3 5.77% 52

    完工 房地分回權利人 2 7.69% 26

    整體建築

    開發趨勢

    建照申請 建物新建工程 69 3.70% 1,864

    違建拆除 違建抹去重寫 893 11.77% 7,586

    資料來源:本小組整理統計時間:2010 年 12 月

    3、古蹟修復狀況受都更進度影響

    目前實施者已取得古蹟本體 100%的土地所有權,但都更進度礙於洪百

    炎與洪瑞瑛的土地訴訟在案因而停頓。在修復進度方面,建商以洪厝大正六

    年(1917 年)的空間配置為未來修繕的依據,並提出安置現住戶的空間配置方

    案,目前的修繕計畫仍在規劃階段,且未來的經營管理計畫仍尚未明朗。

    由前述都市更新及古蹟土地權屬分析反映出洪厝雖為私有市定古蹟,土地

    卻已多非洪家所有,顯示出洪家人對於古蹟土地的持有並非呈現積極參與及保

    存之態度,而當面臨都市更新之議題時,保存洪厝此一具有歷史意義之古蹟則

    將產生更多的挑戰與困境。此外,目前居住於洪厝的現住戶,即目前居住在洪

    厝的洪姓族人與非洪姓族人皆無土地所有權,其安置問題,以及洪厝未來修繕

    完成後續的經營管理問題,更是一大挑戰。

  • 【艋舺洪厝古蹟再利用】成果報告書

    15

    圖 4-3:洪厝大正六年空間配置圖

    圖 4-4:實施者提出的修復再利用方案配置

  • 國立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實習一】

    16

    五、洪厝使用現況概述

    (一)外部使用現況

    現今建物群中央主體仍為居住使用,後院增建之出租部份亦為住家,東

    側因火災,木式屋頂已為鐵皮加蓋,後院有一古井,前埕空間限作為出租停

    車場使用。

    圖 5-1:洪厝外部現況與前埕空間

    (二)內部使用現況

    目前洪厝為四戶洪氏族人,以及四戶非洪氏族人居住,下圖為日治時期

    的空間配置圖與現況配置圖的對照,經實地調查發現,洪厝北側多為非洪氏

    族人居住,內部建築配置也有許多改變,例如天井被改建為客廳、廚房、廁

    所等空間。洪厝東側護龍由於曾經發生火災,內部結構部分損壞,部分已改

    建;西側因雨水侵蝕,造成屋頂坍塌,內部結構也多處損壞,目前僅在屋頂

    加蓋鐵皮,以避免雨水侵蝕,但仍未修繕整建。

  • 【艋舺洪厝古蹟再利用】成果報告書

    17

    圖 5-2:古蹟內部使用對照圖

  • 國立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實習一】

    18

    圖組 5-3:洪厝使用現況

    a 東側護龍現況圖─損壞部分

    b 東側護龍現況圖─經整修部分

    c 洪厝外部

    d 民生古井

    b.

    c.

    d. a.

  • 【艋舺洪厝古蹟再利用】成果報告書

    19

    (四)各方對洪厝古蹟使用態度

    由前古蹟土地權屬分析指出,洪厝古蹟產權約 90%非屬於家族成員持

    有,多為他人收購,初步可看出洪家多數成員對於古蹟土地的持有並非呈現

    積極參與及保存之態度。

    根據訪談洪家成員之一洪銘聰先生過程,也提到其家族成員在得知洪厝

    劃入都市更新範圍內之後,「我們家族的人都異常低調,大概都不願多提。

    但基本上都是知道的,只是並非很積極。(洪銘聰先生訪談稿)」,更顯示洪

    家人對於土地後續運用規劃較為消極之態度,但一方面也可能是因為體認到

    家族實已缺乏主導土地規劃之權利所導致等原因。

    而在談論到有關家族內部對洪厝土地所有權與未來保存使用態度,則說

    到:

    我們對於洪厝可以整理修復事實上是樂觀其成的,但不少人曾擔心費用

    是否是需要家族內支出,這是比較困擾的問題。若撇開經費問題,就我

    得到的資訊,我們很樂於見到自己家族的祖厝可以被整理與參觀,或者

    可為艋舺的發展過程留下一些註腳。

    (洪銘聰先生訪談稿)

    指出了家族對於洪厝修復樂觀其成的態度,但是卻有修繕費用的憂慮。

    此外,對於家族成員之間的關係,提到:

    目前洪厝的問題沒有先前複雜,先前事實上洪厝的產權百分之九十都不

    屬於家族成員所有,就我所知,大房、二房早已先後移出洪厝,僅剩三

    房長期居住,因此,在市定古蹟以前,我們其實跟三房的關係並不密切,

    或者可以說基本上是斷絕往來,家族內的討論並不甚清楚。直到指定古

    蹟,並派遣相關人員從事調查工作,我們才開始有了基本上的聯繫。

    (洪銘聰先生訪談稿)

    更顯示出家族情感關係之互動聯繫其實並不緊密頻繁,甚至呈現疏離,

    反而是必須透過第三者作為訊息傳遞,才較為了解其他成員的想法態度。而

    其中談到「目前洪厝的問題沒有先前複雜」,則是較引人好奇的部分。

    對於洪氏家族與附近居民之互動,則說明過去洪家人因熱心公益受到地

    方民眾擁戴,前埕甚至會出借給附近的居民做為舉辦酬謝神明的布袋偶戲、

    或是流動攤販賣藥賣小零嘴的臨時市場、婚喪喜慶的活動使用。但目前前埕

  • 國立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實習一】

    20

    則改為停車場。

    表 5-4 各方觀點概述

  • 【艋舺洪厝古蹟再利用】成果報告書

    21

    六、周邊環境使用現況

    (一)都市計畫概述

    洪厝位於臺北市萬華區中華路 2 段與莒光路交口西北側之街廓內(詳下

    圖),臨接莒光路 112 巷為主要對外通行巷道,週邊主要道路包括莒光路、

    中華路 2 段、西藏路、萬大路等為寬度 15~30 公尺道路;洪厝街廓內多屬現

    有巷道及既成巷道之巷弄分布,一般小汽車及貨車較難通行進入,多以機車

    及步行方式穿越。

    洪厝坐落於臺北市萬華區莒光段 2 小段 416、416-1、416-2、416-3 地號

    等 4 筆土地,其中,古蹟本體定著之土地為 416、416-2(部分)地號等 2 筆土

    地為第 3 種住宅區及道路用地,而 416-1、416-3 地號等 2 筆土地雖位於 2005

    年指定古蹟之地號範圍內,惟實際並無古蹟本體所定著。

    距離洪厝約 300~400公尺有 2011年 11月 25日動工興建中之捷運路網「萬

    大─中和─樹林線」第一期工程(簡稱萬大線)經過,鄰近車站為 LG02 站、

    LG03 站及 LG04 站,位於捷運場站週邊 5 百公尺範圍內之地區,預計將有土

    地投資開發之誘因形成。

    圖 6-1:洪厝位置與指定古蹟範圍

    (二)土地使用現況

    本街廓除臨接寬度 20 公尺以上之沿街面有店家林立之外,且以汽機車修

    理、保養業、五金材料行、診所及飲食業等為主,街廓內部巷弄分別有 1 處

    自營超市、零星分布多處雜貨店業、小吃飲食業、廟宇神壇及服務業,並且

    有多處閒置未利用之空地。

    古蹟定著之土地

    -

    指定古蹟範圍

    -

  • 國立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實習一】

    22

    本地區神壇分布密集之現象,分別供奉有保儀大帝、軒轅黃帝、媽祖等

    神祇,代表本地具有多樣的民間宗教信仰;另有多處小型雜貨店業,而未見

    有現代化的便利超商進駐,反應此處購物經驗及型態屬鄰里零星採買之性

    質,尚未達一定經濟規模。

    經現地訪察及調查發現鄰里性的一般服務業在鄰中華路 2 段及莒光路一

    帶多為汽、機車修理保養業、水電五金材料行;而街廓內的巷弄有多間理髮

    店、診所及藥局等;另外,除小型零售、服務性商業活動之外,尚有零星製

    造業及小型工廠分布,包括有印刷業下游代工、玻璃工廠、肥皂工廠等,以

    及零星從事資源回收業之現況使用。

    此部分也可看出早期洪家與地方上的人際情感交流、鄰里網絡互動緊

    密,甚至在生活空間使用上,也扮演了重要角色。

    圖組 6-2 社區內的理髮店、雜貨店、宮壇廟宇

  • 【艋舺洪厝古蹟再利用】成果報告書

    23

    圖 6-3:洪厝周邊土地使用現況示意圖

    圖 6-4:洪厝周邊建築樓層現況分布示意圖

    洪厝

  • 國立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實習一】

    24

    (三)建物樓層使用現況

    洪厝坐落街廓內除臨莒光路側為 3 層樓以上公寓或電梯華廈,多為屋齡

    超過 40 年的 2 層樓以下磚造建物,且有零星幾處傾倒毀壞建物之空地,另

    部分有零星透天加強磚造建物分布。本區雖鄰近中華路及南機場等生活機能

    便利之生活圈,卻少有大批建物翻新改建,仍然維持較低密度之建物形式。

    本區建物型式少部分為改建後的 RC 建物,以及為數不少的既存磚造、

    木造矮平房,並多有臨時加建之構造物輔助實際使用。

    (四)建築樣式

    社區內的建築型態除了現代化採混凝土造覆以貼面磚、洗石子形式外,

    更可見不同年代建築交錯共處零散錯落著,像是清代土角厝建築、閩南式磚

    造三合院建築、日據時期的洋樓、黑瓦木造矮房以及早期磚造工業廠房等,

    多樣的建築型式紋理變化反映空間歷史痕跡。

    (五)社區活動分布

    本處社區活動分部包括有雜貨店內駐足聊天、採購物品以及宮廟慶典時

    的封街祭祀活動等,而另外有社區組織、社區營造協會、民防中心及義警隊

    之空間可供特定組織聚會。

    經現地訪談得知居民認為社區內缺少提供休憩的開放空間,而公園綠地

    等綠資源空間更加不足,相較臺北市其他社區鄰里普遍都有的鄰里公園及小

    型簡易綠美化空間,本區相形之下較為缺乏活動空間。

  • 【艋舺洪厝古蹟再利用】成果報告書

    25

    表 6-5 社區內建築樣式

    閩式三合院建築

    日式黑瓦木隔柵建築

    洋樓

  • 國立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實習一】

    26

    圖 6-5:具特色之建築形式分布示意圖

    圖 6-6:洪厝周邊社區活動

    洪厝

    洪厝

  • 【艋舺洪厝古蹟再利用】成果報告書

    27

    七、洪厝及其周邊在地敘事

    洪氏族人最後聚居的艋舺下崁庄,在清領時期是一處由洪、顏、黃、林、

    陳姓等漢人移民所群居建立之聚落(即今頂碩里一帶之範圍),此地扮演供

    應北側艋舺市街的日常農產品所在地。

    至日治時期,下崁庄一帶已發展成小型規模之工業聚集地,當時聚集了

    約數十家之大型工廠或相關之工業株式會社,戰後初期位於西藏路與鐵路中

    間一帶則開始發展成臺北市木業集結中心,萬大路與西園路側則有肥皂工

    廠、玻璃廠、華化工廠、造漆廠等工廠相繼成立,然而隨著都市化擴張,工

    業區逐漸外移出市中心,產業活絡的熱鬧景象也逐漸消失。

    圖 7-1 頂碩里空間發展變遷示意圖

    底圖來源:民國 58 年臺北市地形圖

    而如今頂碩里內則僅有洪厝被完整保留下來,黃厝早已於民國 75 年改

    建, 顏氏大厝因後代族人紛紛外遷發展,遂將閒置已久的空間交由頂碩里

    作為里辦公室使用,目前建築設計為綠建築型態,內部則保留局部古厝型式。

    而當初的繁榮場景透過居民訪談過程中仍可一窺究竟,我們就遊活動

    「故事餐車」的方式採集在地敘事(參附件一),初步整體社區居民對於在

    地的回憶敘述如下:

  • 國立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實習一】

    28

    (一)「洪厝前埕是社區內少數的公共活動場所」

    依據民國 47 年空照圖以及配合訪談洪厝後人與社區居民訪談過程得

    知,早期洪厝擁有之土地可能較現今主體建築規模更大,其產權範圍除前埕

    之外甚至可能延伸遍及南側莒光路一帶外,居民更談到許多以前在洪厝內與

    前埕空間曾經從事過的活動,如前埕曾作為水果與魚貨集散地,孩童時期也

    常在此處空地遊玩,偶爾也另作為地區廟會慶典時之歌仔戲表演空間,一年

    一次的盛大演出,每次舉行就長達兩個多月,是當地主要的娛樂活動。

    而現況,在前面莒光路以蓋起高樓,僅剩下一小部分做停車場使用。另

    外,關於洪厝內部,部分居民也提到小時後都會進入洪厝內部玩捉迷藏等回

    憶。

    (二)「西藏路以前是一條小河」

    西藏路的前身是一條天然河川,又稱赤河,屬新店溪支流,水流向西匯

    集進淡水河流域,清朝時期是作為本地下崁庄與南側加蚋仔庄的天然邊界,

    據居民回憶當初水質清澈,甚至可見魚蝦及蛤仔,是許多居民們還同時期最

    佳的遊玩場所,但在光復後則整濬作為特三號排水溝使用,水質漸趨惡化、

    髒亂。到近代更整建成西藏路,再也無法體會到過去和赤河共同生活的日子。

  • 【艋舺洪厝古蹟再利用】成果報告書

    29

    圖 7-2 洪厝前埕與赤河示意圖

    照片來源:民國 47 年空照圖

    圖 7-3 洪厝前埕現況

    前埕

  • 國立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實習一】

    30

    (三)「我以前就在這裡的工廠上班!」

    據萬華區志內容指出,本地在日治時期已是一處集聚了約數十家工廠或

    工業株式會社的小型工業集散地,如「朝日油脂工業會社、金義合硝子工廠、

    東洋硝子製造會社、南興硝子株式會社、臺灣蠶絲業株式會社、萬華家畜市

    場、臺灣製曇會社工廠、鈴木鐵工廠」等。

    我們以前都是做工,以前初中要考,讀到初中就不得了,我沒有考初中。

    我後來去南興玻璃工廠工作,一天七、八元而已,不好賺,以前去大世界、

    國賓戲院,全票看一次四元。這裡還有東華玻璃工廠,慈濟那邊是台北玻

    璃工廠,他們是作比較高級的藥瓶的小瓶子、魚肝油等,南興、東華是汽

    水瓶。後來不做了就去學工夫,一年換四個老闆,都在這附近就業,都是

    做粗工,有錢賺就好。

    (黃伯伯訪談記錄)

    實地訪談在地居民對於當時蓬勃興盛的工業生產景象回憶,其中最常被

    談述起的工廠像是生產洗衣用的肥皂工廠、製作高級瓶類如藥瓶的臺北玻璃

    廠,另外則是製作一般汽水瓶的南興、東華等玻璃廠,而這些工廠也提供當

    地居民維持生計的就業機會,但隨經濟與科技發展,工廠都被時代淘汰,盛

    極一時的工業環境也走入歷史。

    圖組 7-4 萬華地區的工廠廣告以及文宣

    照片來源:萬華區志

  • 【艋舺洪厝古蹟再利用】成果報告書

    31

    (四)「搭新店線五分車」

    鐵路新店線(地方稱萬新鐵路)從萬華到新店,為縱貫鐵路之新店支線,

    由「臺北鐵道株式會社」興築,於 1921 年(大正十年)完工通車,原長 10.4

    公里,1931 年再延長 300 公尺至新店郡役所前,全長增為 10.7 公里。戰後,

    萬新鐵路由臺灣省鐵路局收購,結束民營身分,並將停靠站調整為崛江(貨

    運站)、和平(原名馬場町)、螢橋、古亭(原名古亭町)、水源地、公館、

    萬隆(原名十五分,1955 年更名)、景美(原名景尾)、大坪林、七張、新店

    等站,是當時文山、新店對外的交通幹道;一直到民國四、五十年代,搭新

    店線鐵路遊碧潭,仍是北部民眾旅遊的熱門路線,後因公路運輸發達及煤礦

    產量銳減,臺鐵不堪虧損,於 1965 年結束新店線鐵路全線營運,完成歷時

    44 年的歷史任務。

    黃先生提到,現在已拓寬的艋舺大道,在當時萬華火車站的鐵路還未地

    下化時,可以乘坐鐵路新店線 (五分車)到達新店等地,車票要五毛錢。過去

    年輕的時候也都會翹課,穿越兩側柵欄去搭乘五分車到新店碧潭去踏青、遊

    憩,交通很方便,也很令人懷念的過去。

    在中華路還未開闢前,要到萬華火車站必定借道洪厝地區所在的頂碩里

    一帶,巷弄內也因此繁華一時,當時很多的蔬果商等等也都會拿到洪厝的前

    埕販賣。到了現代,鐵路地下化後,所有繁華的商業行為已不再現。

    (五)「店仔口是這裡最熱鬧的地方!」

    現在看到的頂碩里多為住家,看來並不繁華,但有一條巷道曾聚集了多

    加商店,當地人稱之「店仔口」,那裡曾是頂碩里最熱鬧的地區,當地居民

    日常所需都在店仔口消費解決。

    店仔口有許多食店、日常用品店,像麵店、小餐館,還有專門販售燈泡

    的店家,除此之外,也有牙科診所,供應當地居民的生活所需。這些店面也

    反映了當時居民的生活型態,現在還看得到招牌的雙園浴池即是在當時淋浴

    設備不普及的背景下出現,當時居民常在雙園浴池沐浴。

    但隨著附近工廠遷出,人口也漸漸外移,或生活水準提高,家家戶戶都

    備有淋浴設備,像雙園浴池也被淘汰,店仔口的生意開始蕭條而逐漸沒落,

    過去的風光不復以往,但現在步行其中,仍看得到當時店面經營時的遺跡,

    這些店家的建築與立面也有別於一般住家,頗具特色。

  • 國立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實習一】

    32

    圖 7-5 店仔口內經營燈泡店的商家

    門口還掛有「東亞電燈泡」的招牌,以及燈泡的電座。

    (左)圖 7-6

    雙園浴池的立面,還可

    以看到石雕所製成的

    招牌。

  • 【艋舺洪厝古蹟再利用】成果報告書

    33

    圖 7-7 社區在地敘事示意圖

  • 國立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實習一】

    34

    八、願景與目標

    洪厝古蹟建築記錄了洪姓宗族從大陸落腳台灣百餘年之歷史淵源,同時

    也銘記著宗族傳承數代的文化,胼手胝足創業經商的生命歷程,以及生根地

    方、長與地方的過程,是一處承載了洪氏族人與地方脈絡的連結場所,然而

    古蹟建築目前卻面臨了建築本體與土地所有權皆已全數轉賣歸建商持有,以

    及基地劃入市府都更地區範圍內等情況,似乎可以想見建商在進行土地開發

    規劃時亦將勢必以自身利益為最大考量,致使未來洪厝建築保存與周邊住戶

    之居住環境、空間使用品質將受建商主導規劃所限制,可能將缺少對於在地

    環境特質與空間需求之尊重。

    此外,組員們在進行多次的相關人員訪談與走訪基地踏勘過程,不僅聽

    聞到許多居民描繪出從小與洪厝建築相處的生長記憶,踏察時也觀察到本地

    保有許多地方發展的空間紋理與獨有的文史脈絡,這漸而引發本組將對於洪

    厝建築本體的關心做為觸媒,站在協助洪厝古蹟保存規劃與延續其故事之立

    場,擴大放眼至對於社區內人事物脈絡關係以及地方環境關懷,以及企圖協

    助居民未來在面對都更開發之可能情況,得以擁有在空間使用需求規劃的主

    動性。據此,本小組初步擬訂朝向下述操作目標邁進:

    (一)短期目標:考量住戶居住權利,提擬洪厝修復再利用內容初步建議

    針對建商已提出之空間再利用計畫,可能視為未來建商容移完成後,轉

    交市政府接管時之空間經營管理內容依據,然而目前再利用計畫在空間規

    劃、規模、安置對象與使用需求等內容尚需待討論釐清,例如空間規劃為安

    置戶與基金會空間使用,是否有其他需求未待納入?是否可回應社區對於空

    間使用需求?目前安置對象皆為洪姓後人,外性租戶採支付搬遷費補助,是

    否忽略長居洪厝內達 30 多年的租戶居住權益?規模是否符合居住使用需

    求?等。

    (二)中期目標:發掘地方與人之間的關係、空間環境特質,做為古蹟再利

    用、經營管理與地方面臨都更開發時之空間規劃依據

    藉由踏訪社區過程我們可以觀察、發覺到居民在社區內特有的日常習慣

    與生活路徑,除了象徵了人們從過去到現在既定的生活模式與活動特徵,同

    時也顯現出人們在生活中多樣使用需求得以在此獲得滿足,以及社區內複雜

    的人際相處與情感交匯流動,這種地方與人之間是相互依存、彼此作用的複

    雜關係,以及地方流露出其獨有的空間特質,包含了許多人們在此地生活的

    地方記憶,例如洪厝前埕曾經是做為社區廟會慶典邀請歌仔戲表演的場所,

    擺設在里辦公室旁做為居民聊天場所的長椅,或是隱藏在民家內的小型雜貨

  • 【艋舺洪厝古蹟再利用】成果報告書

    35

    店提供居民做為買菜購物的場所,又或是區內常見之廟宇宮壇、民家兼雜貨

    店、理髮店等,在在呈現出社區空間與人的相互依賴、共生共存的關係。

    因此,「體察人與空間的複雜關係,適度納入社區對地方空間使用需求」

    是我們認為應反饋做為社區內空間規劃時被考量之條件,使社區擁有自身環

    境使用的主導決定權利,進一步提出初步建議:

    1、洪厝古蹟再利用與經營管理內容:是否需考量社區開放活動空間不足之

    情形下,做為社區活動空間?是否需納入洪厝後人意願?是否可能藉由社區

    組織力量共同維護古蹟環境等。

    2、整體環境空間初步需求:做為社區面臨都更開發時,應針對社區環境特

    質、居民生活特徵,給予在風貌管制或空間使用之初步建議。

    (三)長遠目標:引導民眾發覺各自對生活環境想像,體認自身對地方的責

    任感,具備地方發展決定權

    社區內充滿人際交流集匯的關係與活動,可能是相互影響的,也可能是

    彼此衝突的,有融洽、依賴、緊張、疏離、失序等,由各種複雜活動與情感

    交織而成,對於自身所處的生活環境也可能有不同期待與想像,因此我們期

    望嘗試藉由活動導引(如舉辦社區照片展覽、社區故事回憶分享、社區環境

    願景想像等展覽或座談會),讓民眾發覺自己對生活環境的願景想像與需

    求,如社區生活空間尺度、設施功能需求等,進一步體認到對於所處生活環

    境的責任感,或事做為因應可能面臨都更等土地開發情形時具有積極的地方

    發展決定權。

    在面臨都市空間急遽擴張與經濟需求發展過程,地方逐漸支離破碎,居

    民對於所處生活環境在感到無力反擊或順應時勢所趨,又或是自掃門前雪的

    心情,似乎逐漸對於所居環境不再認為握有發言權利。但是,難道身處在社

    區內生活的人們,不應是地方環境的活動主角嗎?他們不應該對於所處環境

    有創造與經營的權利嗎?什麼時候,這種主導權利逐漸被自己拋棄?因而,

    我們進而期望可以藉由強化居民對於所處環境的想像,逐步建立地方對於自

    我認同與驕傲感,以及對於地方、對於所處生活環境的積極發聲權利,使之

    從在意關心自己的生活環境,逐步醞釀開展出對於維護自身社區的使命感與

    責任感。

  • 國立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實習一】

    36

    九、研究限制

    (一) 沒有凝聚社區意識與關心洪厝主體的意見領袖

    未來不管是建商成立管委會、基金會,或是經由政府招標成立基金會形

    成洪厝經營主體,皆需關心洪厝主體的意見領袖參與經營組織,在參與的過

    程不但可以整合洪厝家族內對於洪厝的想像與意見,也能以保存與經營洪厝

    主體為出發點使洪厝的歷史價值能以延續。然而,洪厝目前最大的困境為經

    營主體的缺乏,無關心洪厝的意見領袖能主持洪厝未來修復再利用的統整與

    協調。另外,由於社區內部地方派系的對立,社區資源無法完全整合與共享,

    造成社區發展的分歧與遲緩,從而難以凝聚社區意識,以結合洪厝未來再利

    用推動社區發展。

    (二) 洪厝土地訴訟案延宕修復時程

    經由調閱地籍謄本,得知洪厝目前有92%的產權已由開發商所購得,且

    洪厝本體已100%為開發商所有,僅剩8%位於洪厝前埕產權屬於洪家人。擁

    有少部分產權洪姓所有權人針對洪厝本體產權對開發商提出訴訟,礙於土地

    訴訟案使得洪厝的修復計畫遲遲未果,然而洪厝建築物本體已多處受到白蟻

    與雨水的侵蝕,若不能盡快進行修復,洪厝建築物的毀損狀況會越來越嚴重。

    (三) 洪厝住戶安置與洪厝開放公共性程度應如何拿捏

    本組期待能藉由洪厝推動週遭鄰里的地方感與社區網絡,而洪厝目前的

    住戶在未來都需納入安置考量,洪厝開放公益性程度與開放後可能對原住戶

    居民產生的外部性該如何取捨,以及洪厝開放的公益性如何回應社區期待與

    需求。本組需在公共性與安置之間取得平衡,在達到洪厝的公共性之際,亦

    不影響洪厝住戶原本的生活、隱私等居住權益,實為一大挑戰。

    (四) 本組如何回應社區的社經背景

    本組希望藉由餐車的形式,進入到頂碩里,準備茶水、點心,以聊天吃

    點心期望在地居民可以與本組分享在地生活故事,藉由分享在地故事的過

    程,喚起居民自主的知覺,與連結可以與洪厝呼應的歷史風貌,並由詢問聊

    天的過程中,也可喚起在地居民對於頂碩里空間改造的想像。然而在訪談的

    過程中發現,頂碩里社區的居民的社經背景普遍偏低,在無法滿足經濟需求

    的情況下,難為社區未來發展盡一己之力。

  • 【艋舺洪厝古蹟再利用】成果報告書

    37

    十、利害關係人與著力點

    (一)利害關係人

    站在洪厝古蹟位置出發從周邊社區看洪厝古蹟資源,我們的目標在於保

    存洪厝與地方環境的歷史記憶得以延續。在洪厝又或者是地方社區之間對於

    洪厝與社區規劃設計各有不同的想法與期待,圖 10-1 為其利害關係人之關

    係圖,並一一說明各方立場與對於洪厝與地方社區規劃與設計態度。

    圖 10-1:洪厝與周邊社區設計與規劃利害關係圖

    1、政府文化局與政府都更處

    市府都更處為實施者容積轉移的審查角色,古蹟轉移前須經過設計與規

    劃提案與整修維護,而文化局則負責監督整修維護,經電話訪談文化局,得

    知文化局對於洪厝古蹟保存與經營較為被動消極,整體規劃與設計則皆由實

    施者提案,並不會從中干涉。

  • 國立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實習一】

    38

    2、建商與建築師

    建商已取得土地全部的所有權,因為其他洪姓相關住戶認為所有權的轉

    移尚有爭議,所以官司扔在協調與進行中,建商因資金壓力希望可以盡快容

    積移轉,且提出了初步的規劃與設計方案,主要安置內容為洪姓住戶與洪姓

    其他關係人可優先安置。對於非洪姓住戶則以補償方式驅離。

    3、洪家住戶

    現況的洪姓住戶從地籍資料來看,已經無任何產權所有,而經部分洪家

    住戶訪談得知,洪家住戶認為古蹟經過整修維護後,自己理當有權力可居住

    於此,然而其他非洪家住戶是否有權力則不予置評。

    4、非洪家住戶

    非洪家住戶大多為 40 年前因租賃關係居住於此,現今是否還存在金錢

    的租賃關係,因話題過於敏感,則無法確認,經訪談得知其非洪家住戶具有

    續租之意願,且大多為居住超過 30 年之住戶,對於空間則有相當程度的情

    感。

    5、洪家其他關係人

    這裡討論的洪家其他關係人主要為洪瑞英,與洪百炎,他們認為實施者

    取得產權之過程有疑慮,現在對於建商提出的經營規劃方式也不認同,經由

    建商所開的協調會內容得知,洪百炎自認為自己應該還有產權,而產權若可

    以,則希望轉賣給建商做容積轉移。洪瑞瑛則認為應去思考洪姓現住戶已無

    產權,卻可使用經營管理後的洪厝的正當性,並且她希望可以取得往後洪厝

    設計規畫後的使用、經營權。

    (二)操作著力點

    為達到影響與協商洪厝內合理安置計畫、經營管理計畫、前埕空地再

    利用與凝聚社區意識,促成社區再發展,以洪厝周邊社區與洪厝共同發展規

    劃為目標。本組的共識為洪厝修復後能延續其原本居住使用,以及洪厝修復

    後,其前埕空地除了目前的停車場使用外,亦有其他使用的可能性。在此共

    識之下,本組提出兩個行動方案,一為洪厝古蹟再利用方案,藉由探討洪厝

    內部與前埕空間規劃的公益性,提出內部經營管理內容與前埕空地使用的建

    議;二為製作國小鄉土教案,避免過往記憶消失,讓下一代了解過去生活,

    也能更瞭解自己的生活環境。

  • 【艋舺洪厝古蹟再利用】成果報告書

    39

    1. 提出洪厝古蹟再利用方案

    洪厝古蹟再利用方案分為內部空間再利用方案、前埕空地未來利用兩部

    分。關於內部空間再利用方案,開發商提出配置現住戶方案,主要以洪家人

    為主,目前規劃為四戶居住空間,以及基金會與鄉土教室的空間。另外,由

    於政府補助洪厝古蹟修復的調查研究經費,依據文資法§27 規定,洪厝應開

    放參觀,但開放參觀與居住使用,兩者間的平衡應如何拿捏。本組就洪厝開

    放參觀與居住的平衡、洪厝未來的經營管理,以及前埕空地利用的公益性等

    進行討論,並提出洪厝古蹟再利用方案。而洪厝修復再利用時機點,即為本

    組提出洪厝古蹟再利用方案建議的著力點,由於容積移轉實施者,文化局要

    求須在古蹟指定移轉前,且須自行負擔古蹟整建修繕之金額與規劃設計、未

    來經營之空間規畫等,然而實施者雖已取得土地所有權屬,但其洪家與實施

    者正在進行民事訴訟官司,古蹟整修維護計畫尚未確定,可於此時機點,參

    與洪家與住戶、實施者之間規劃設計,以求彼此可達到洪厝未來經營與設計

    之共識。

    2. 製作國小鄉土教案

    除了洪厝本為指定古蹟與 200 年以上之歷史價值外,洪厝周邊社區尚存

    台北市區顯少存留的特色平房,與社區巷弄之特色植栽與地方傳統產業等,

    經訪談也發現部分洪厝周邊之建物外圍,為當時台北城牆之建材,其環境特

    色可為往後社區結合凝聚力與規劃設計之一大潛力。本組透過故事餐車活

    動,分享在地故事的過程,挖掘頂碩里地方耆老們的在地生活故事,以及對

    於空間改造的想像與空間需求,彙集了珍貴的在地故事,製作成適用於國小

    鄉土課程的教材,並設計學習單與作業,讓學童透過做作業的方式,更瞭解

    自己的生活環境,並與家長分享在地故事,喚起當地居民對社區的地方感,

    並讓地方記憶得以延續。

  • 國立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實習一】

    40

    十一、私有古蹟再利用案例借鏡

    台灣經過修復的私人古蹟,最早可能從台中霧峰的林宅開始。林宅最早

    是以觀光資源的身分受到公部門的注意,進而被省政府指定為古蹟。然而當

    時指定古蹟的過程完全將住戶排除在外,古蹟維修的巨大經費以及繁複流

    程,反而讓林宅的頹敗情況更加惡化。另外,該案最大的爭議點在於計畫道

    路穿越宅第園林,雖然最後在城鄉所的介入之下以開闢替代道路為解,但也

    引發另外的徵收問題。

    我們參照了兩座私人古蹟修復案例,主要著眼在分析私人古蹟,如何達

    成公共性的論述,進而能夠得到修復的經費,以及修復後的使用。茲整理如

    表 11-1。

    從下表中可以看出,目前洪厝所遇到的最大困境在於找不到修復後的使

    用者。當洪家人已經在這場金錢遊戲中退場,建商為求容積移轉的修復計畫

    若沒有找出日後有可能經營、維護洪厝的團隊,除了可能造成修復後的空間

    不符合未來使用之外,缺乏對洪厝未來的想像,很有可能造成古蹟修復後的

    消極使用,進而減損其公共性。

    (一)經營主體分析

    圖 11-1:再利用方案示意圖(本研究自繪)

    再利用計畫經營的模式,可能依循幾個途徑:若將產權捐贈予政府,則

    需透過招標、徵選的過程,以成立基金會、借予其他團體,或委託財團法人

    進行管理;在不移轉產權的情況下,所有權人可選擇自行管理或是委外經營

  • 【艋舺洪厝古蹟再利用】成果報告書

    41

    古蹟於修復後的管理維護。參考林純存(2006)依據宅第現況整理發現,主要

    分成幾種管理型態:

    1、所有權人自行管理(未成立特別組織)

    由後氏子孫進行管理,目前仍做居住使用為主,宅第管理以此種方式居

    多,大都不願開放參觀,開放者則面臨人力不足之情況。例如,鹿港丁家古

    厝。

    2、借予其他團體使用

    宅第除居住使用外,以原先使用內容為主,如萬華林宅,出租予他人作

    為服飾業使用。

    3、所有權人成立法人團體進行後續維護

    成立法人者需具有一定規模之成立金額並且需設立專門辦公室,故門檻

    較高,案例較少。例如蘆洲李宅為成立基金會,作為古蹟經營維護管理的主

    體。

    4、所有權人透過管理委員會形式執行

    由部分所有權人成立管理委員會,進行宅第維護與管理,如佳冬蕭宅、

    深坑黃宅永安居,其成立並無法人團體嚴格,但需要其他專業人才之協助。

    5、成立祭祀公業

    例如祭祀公業陳悅記,其居住使用型態混亂複雜,例如卡拉 ok、工寮、停車

    問題。依祭祀公業規約進行古蹟修復作業及容積移轉,派下員多達 250 餘戶,

    且土地處分需經派下員全體同意之同意(100%)。相對於成立基金會,成立祭

    祀公業的門檻較低。

    6、委託財團法人進行管理

    宅第所有權人無法對古蹟進行良善管理時,可委託由財團法人以維護,

    公有古蹟已有多處案例,如台北西門紅樓、台北當代藝術館等等,而宅第類

    私有古蹟中李騰芳古宅則委託由桃園縣文化基金會管理,具有穩定之財源與

    人力資源。

  • 國立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實習一】

    42

    表 11-1:私有古蹟的修復與保存(本研究整理)

    深坑黃厝 蘆洲李宅 艋舺洪厝

    古蹟等級 市定古蹟 市定古蹟 市定古蹟

    指定 政府 李氏子孫申請 建商申請

    修復前使用 居住

    宗祠

    居住

    宗祠

    目前有九戶人家居住

    宗祠

    修復後使用 居住(宗祠)

    少部分參觀導覽

    開放參觀(宗祠)

    古蹟導覽、民俗活動

    安置原住戶(宗祠)

    建商的再利用方案:鄉土教育

    教室和基金會辦公室

    產權狀況 黃氏後代子孫共同持有 李氏七大房共同持有 洪氏子孫已無古蹟本體產權

    現為建商持有

    宗祠 仍有祭祀活動 仍有祭祀活動 不明

    財務 尚未容移 228 受害者賠償

    容積移轉 容積移轉

    修復推動者 政府 李嚴秀峰女士 建商

    古蹟維護負

    責 黃氏自行成立管委會 蘆洲李氏古宅維護基金會 ★

    經營組織 黃氏成立管委會,

    委託私人導覽

    財團法人蘆洲李宅古蹟維

    護文教基金會 無

    開放現況

    消極開放

    週一到周五採預約參觀

    週六日開放參觀

    積極經營

    全天開放

    有抓周、餐飲、婚宴、展

    示、導覽、賣品等活動

    建商再利用方案中開放東側

    護龍作為基金會使用

    開放洪厝中軸線參觀

    與鄰里關係 不緊密 鄰里居民會擔任志工 不緊密

    經營願景 繼續居住 維持營運開銷 ★

  • 【艋舺洪厝古蹟再利用】成果報告書

    43

    推廣古蹟

    本案借鏡 開放-作為最簡單的公共性

    想像-如何與居住共存

    民俗活動-古蹟的關係

    有強勢家族頭人

    說服家族放棄容移利益

  • 國立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實習一】

    44

    (二)所有權人維護古蹟的誘因

    1、取得容積移轉

    依據古蹟土地容積移轉辦法§3 規定:實施容積率管制地區內,經指定為

    古蹟,除以政府機關為管理機關者外,其所定著之土地、古蹟保存用地、保

    存區、其他使用用地或分區內土地,因古蹟之指定、古蹟保存用地、保存區、

    其他使用用地或分區之劃定、編定或變更,致其原依法可建築之基準容積受

    到限制部分,土地所有權人得依本辦法申請移轉至其他地區建築使用。

    2、維護經費補助

    依據文資法§26,私有者維護經費補助:因管理維護、修復及再利用所

    需經費,主管機關得酌予補助。關於補助內容,依據文化資產獎勵補助辦法

    §4 規定,文化資產保存之補助,依下列方式為之,並得附加補助條件:1.補

    助經費之全部或部分;2.依自籌款情形補助部分經費;3.補助貸款利息之全

    部或部分補助。

    3、稅賦減免

    稅賦減免方面:依文資法§91 規定私有古蹟及其所定著之土地,免徵房

    屋稅、地價稅、依§92 免徵遺產稅,以及依文資法§93 關於所得稅之特別規定:

    出資贊助辦理古蹟、歷史建築、古蹟保存區內建築物、遺址、聚落、文化景

    觀之修復、再利用或管理維護者,其捐贈或贊助款項,得依所得稅法第十七

    條第一項第二款第二目及第三十六條第一款規定,列舉扣除或列為當年度費

    用,不受金額之限制。

    (三)保存維護古蹟的義務

    1、維護管理責任

    文資法§18 規定古蹟之管理維護為所有人、使用人或管理人的,而管理

    維護事項與計畫依文資法§20 規定,有以下五點:(1)日常保養及定期維修; (2)

    使用或再利用經營管理; (3)防盜、防災、保險; (4)緊急應變計畫之擬定; (5)其

    他管理維護事項。若古蹟經主管機關審查認因管理不當致有滅失或減損價值

    之虞者,依文資法§24 規定,主管機關得通知所有人、使用人或管理人限期

    改善,屆期未改善者,主管機關得逕為管理維護、修復,並徵收代履行所需

    費用,或強制徵收古蹟及其所定著土地。

    2、古蹟之開放參觀

    依文資法§27 規定,公有及接受政府補助之私有古蹟、歷史建築及聚落,

    應適度開放大眾參觀依前項規定開放參觀之古蹟、歷史建築及聚落,得酌收

    費用;其費額,由所有人、使用人或管理人擬訂,報經主管機關核定。公有

    者,並應依規費法相關規定程序辦理。由於政府補助所有權人,委託專業學

    者進行洪厝的調查研究,在古蹟修復後,應適度開放參觀。

  • 【艋舺洪厝古蹟再利用】成果報告書

    45

    十二、提擬行動方案

    由前述分析過程與考量可操作執行內容,我們試圖提出行動方案內容如

    後。執行過程中我們藉由推動「故事餐車」活動形式,進入頂碩里。有別於

    以往主動訪談的方式,我們透過聊天吃點心的互動過程中,使在地居民可更

    輕鬆的分享在地生活故事,藉由分享在地故事與詢問聊天的過程,試圖藉由

    在地居民對於頂碩里空間改造的想像,作為未來發展古蹟再利用等內容依

    據。

    (一)行動方案一:提擬洪厝古蹟再利修正建議內容

    本組就再利用方案之共識主張認為應融入洪厝住戶與臨近居民對洪厝

    空間記憶,因此認為應以下三點進一步檢討並修正開發商所提在利用內容:

    洪厝修復後延續其原本居住使用。

    探討洪厝前埕是否有其他使用的可能?

    洪厝周邊景觀風貌保存議題。

    1、內部空間再利用

    圖 12-1 開發商的再利用草案

    安置四戶現居住的洪家人

    維護洪氏所有權人權益

    公益性─規劃部分空間供參

  • 國立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實習一】

    46

    圖 12-2 內部再利用方案修正建議

    安置現租戶。

    洪氏祭祖。

    基金會營運管理事務。

    鄉土教育/行政營管。

    2、建築外部空間再利用建議:

    本組提出三個洪厝前埕空地未來再利用的替選方案,做為未來前埕空地

    再利用的參考:

    方案一:廣場─留設廣場空地,並規劃植栽區,以便於彈性使用

    方案二:公園─設置座椅、植栽,兼具綠化、休憩與表演功能

    方案三:兼具停車場與夜市─白天停車場使用,晚上引入夜市活動

    使用型態 作用 與洪厝連結之公益性 困難點

    廣場

    1.輔助未來再利用整體規劃

    2.可供藝文表演

    3.舉辦節慶活動

    4.懷舊童玩遊憩空間

    1.可供公眾使用

    2.提供社區活動場地

    管理權屬不

    公園

    1.回應綠地不足、無休憩公園

    的社區問題

    2.可配合再利用觀光活動

    供公眾使用 如何設計以

    發乎最大效

    用並避免排

    他性?

    停車場/

    夜市

    1.吸引人潮

    2.增加租金收入

    租金可回饋社區、洪

    厝經營管理基金

    1.適法性

    2.外部性

    3.維護管理

    成本高

  • 【艋舺洪厝古蹟再利用】成果報告書

    47

    3、經營管理內容建議:

    開放時間:

    尊重住戶私人空間:彈性開放,每周一至周五採預約制,假日全日開放早

    上 9 點至下午 5 點整。

    考量古蹟參觀公共性:全日開放,每日早上 9 點至下午 5 點整。

    使用功能:

    私人居住、祭祖活動。

    古蹟使用經營管理庶務。

    古蹟教學、研究、 活動導覽。 (社區史蹟認識/古蹟導覽)

    安置現住戶認定:是否需考量外姓租賃者的安置方式?

    住戶租金:所收取之租金是否可部分作為古蹟營管與社區福利補助使用,

    如協助鄰里活動籌辦?

    住戶居住空間閒置規劃:是否可規劃作為社區弱勢居民租賃使用?

  • 國立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實習一】

    48

    (二)行動方案二:國小鄉土教案 (參附件三)

    將珍貴的在地故事融入國小課程,使得地方記憶得以延續。鄉土教材目標:

    藉由國小學童的鄉土教育課程,促成家長認識頂碩里。

    讓小朋友從小認識社區環境與資源。

    採在地敘事融入鄉土教育方式,讓小朋友實地走訪環境,從體驗中認識社

    區,並藉由小朋友在作業過程中可以與家長分享。同時我們也透過訪談目前

    任教於雙園國小的陳老師,提供我們一些教案修正內容依據,包含:

    作業不要求家長協力完成,而是引導小朋友與家人分享。

    作業設計激發小朋友從環境中發掘素材與資源,發揮創意完成。

    (三)行動方案三:都市設計準則

    本階段囿於時間空間之條件限制,尚無法在有限的計畫操作過程中研提

    有關本計畫之古蹟保存區劃設範圍、風貌保存管制原則及都市設計要點等事

    項,然而,本組對於古蹟保存及週邊風貌管制之想像仍有初步討論與方案試

    擬,惟尚未臻完整及週全可供作為實施之依據,需待後續研究補足。

    此部份的未來建議將在下一章節說明。

  • 【艋舺洪厝古蹟再利用】成果報告書

    49

    十三、貢獻與未來行動

    曾經千帆船影層層交疊,無數騷人墨客寄情於詩文以抒己懷的艋舺,因

    交通地利之便從一個河岸港口發展成為北臺灣重要商埠的艋舺,洪厝在此見

    證了繁極一時的貿易往來吸引的人群聚集,因此所形成了一個繁華昌盛、人

    文薈萃的市鎮聚落1。

    而如今艋舺的重帆疊影早已不復得見,屬於洪厝的興盛時代也逐漸遠

    去,曾經詩社林立、才俊輩出、商賈往來的艋舺只留下了繁華褪盡的落寞與

    懷舊的印象,當年的儒雅風采都已湮沒在街頭巷弄之間,洪厝在 2005 年依

    據文化資產保存法指定為古蹟而得以留存。

    因此,本組藉由洪厝古蹟主體的保存、修復再利用計畫方案的提出、社

    區參與活動的深度訪談調查,並融入在地敘事之脈絡於國小鄉土教材當中

    等,使後人得以藉此遙想先人在艋舺洪厝那一段共同生活的記憶。

    (一)貢獻:再利用方案、故事餐車、鄉土教材

    1、再利用方案

    洪厝主體的保存的過程中,我們所在意的是未來再利用方案的公共性與

    公益性程度為何?回應社區對於空間使用之殷切需求?而公共性與公益性

    本組經由社區訪談與協調的過程所產出,因此我們提出不同的再利用之可能

    性與想像,規劃社區參與的活動,並在活動的過程中整合居民們對於空間環

    境可能的改造想像,並提出能夠呼應洪厝與頂碩里的共生共存關係之再利用

    方案。

    2、故事餐車

    本階段共舉辦 2 次故事餐車活動,藉由探尋社區居民並聆聽其分享在地

    故事及親身體驗的過程,藉以挖掘頂碩里地方耆老們的生活敘事脈絡,可提

    供本組作為再利用方案、環境空間改造的想像以及空間需求的分析基礎,並

    彙整作為下階段國小之鄉土教材的材料及元素。

    3、鄉土教材

    將在地敘事及空間故事材料經由整理撰寫成國小鄉土教材課程,並一方

    面把珍貴的在地故事以鄉土教材的形式紀錄並融入於在地國小課程中,使得

    地方記憶得以延續與整理地方對於空間改造的想象;另一方面回應社區居民

    1 林家鵬(2012)〈艋津風雅─艋舺本地古典詩人詩社〉《艋舺龍山寺季刊》財團法人臺北市

    艋舺龍山寺,臺北。

  • 國立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實習一】

    50

    對於鄉土文化的傳承與延續,並呈現社區與校園在文化資產及鄉土關懷上的

    想像與共生。

    (二)未來行動建議─風貌保存原則

    本階段囿於時間空間之條件限制,尚無法在有限的計畫操作過程中研提

    有關本計畫之古蹟保存區劃設範圍、風貌保存管制原則及都市設計要點等事

    項,然而,本組對於古蹟保存及週邊風貌管制之想像仍有初步討論與方案試

    擬,惟尚未臻完整及週全可供作為實施之依據,需待後續研究補足。

    本案試擬未來行動方案之草案如下所示,以洪厝週邊一定範圍內之地區

    及店仔口沿街面作為風貌保存之主體,將規範其可開發之建物量體、形貌、

    強度及使用項目等,而以指定跨街廓整體開發之方式,試圖藉以調派其開發

    權至鄰近艋舺大道及中華路 2 段等鄰接較寬道路之沿街面作為商業區使

    用,並且導入服務性產業(銀髮族、高齡人口所需之產業)以支持本地區之生

    活機能。

    圖 13-1 風貌保存計畫草案

  • 【艋舺洪厝古蹟再利用】成果報告書

    51

    附件一-「故事餐車」活動企劃書

    故事餐車來嘍!艋舺故事大募集!

    打開故事寶盒 分享艋舺記憶

    您有什麼關於艋舺的回憶嗎?有知道哪些有趣的艋舺故事呢?

    您好!我們是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班一年級的學生,在「實習一」

    的課堂上,我們走進了艋舺,學習並發現了許多在地的知識與回憶。艋舺除

    了有台北第一的歷史古蹟,最重要的是有許多老故事珍藏在大家的心裡。這

    些老故事才是艋舺最珍貴的資產。因此,我們製作了「故事餐車」,走訪您

    的社區,希望您能撥空與我們喝杯茶,聊聊艋舺的老故事。收集了這些故事

    之後,我們將會製作社區報,讓這些珍貴的回憶能與更多人共享;更重要的

    是,我們希望能把這些故事整理、製作成適合國小學童的說故事素材,讓這

    些屬於艋舺的記憶,可以繼續在下一代的心中長存。

    艋舺在地老故事=>故事餐車=>分享!

    「這些故事會用到哪裡去呢?」

    收集到的珍貴故事,在我們整理、刪除隱私的細節過後,可能會與社區報的

    形式與各位見面。另外,我們也會把這些故事編撰成適合國小學童的鄉土課

    教材,希望能與把這些珍貴的記憶與小朋友分享。當然,若是您願意,我們

    也會在您提供的故事上標註您的大名。

    「嗯…像是哪些故事呢?」

    我們所住的艋舺,有著全台北最豐富的歷史資產,不管是關於現在很受到歡

    迎的古蹟:龍山寺、祖師廟、剝皮寮,或是一些只有在地人才知道的獨家景

    點:林宅、洪厝、仁濟院,還有過去玻璃工廠、肥皂工廠等在台灣產業史上

    很重要的地點,或是赤河變成西藏路的滄海桑田,都藏在你的回憶裡,等你

    把這些故事挖掘出來!

  • 國立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實習一】

    52

    附件二-訪談紀錄

    表01-不願具名的洪伯伯

    訪談時間:101 年 03 月 24 日 訪談地點:洪厝

    訪談對象:不願具名的洪伯伯,年約 50

    多歲,據稱是現住在洪厝裡的洪姓後人

    訪談人員:林璇姿、陳姿吟、蘇映塵、

    許怡心

    訪談內容

    洪伯伯:房屋是不能亂蓋的。

    璇姿:洪家以前有人當官?

    洪伯伯:就是皇帝階級的。資格、階級不夠不能亂蓋。

    璇姿:這邊附近還有黃厝、顏厝?

    洪伯伯:有,周、黃、洪、林、顏厝,以前有五間大厝。

    璇姿:都在這附近而已?那他們也有像這種的大厝嗎?也有翹起?

    洪伯伯:原本有,現在都拆掉了,他們不同,沒有翹起,他們不行。

    怡心:這五間大厝的人彼此有關係嗎?從以前開始?

    洪伯伯:以前是因為有錢人會有土匪來搶,大家一起聯合,五間大厝聯合防

    止土匪來搶。

    怡心:以前是什麼樣的人會來搶?

    洪伯伯:就是山賊阿,相邀一起來搶阿,搶有錢人。以前都有家丁、奴才。

    璇姿:沒有請保鑣嗎?

    洪伯伯:沒有啦,以前哪有保鑣,就是以前養的那些家丁阿。

    璇姿:這邊住的下嗎?

    洪伯伯:可以阿,怎麼住不下,住百餘人喔。你要住兩百人也可以住的下,

    比較窄而已,以前都是住通鋪。

    璇姿:我們若想看黃厝看得到嗎?

    洪伯伯:那些都沒有了,都拆掉了。

    璇姿:他們宮媽都不用拜嗎?沒有個祠堂可以拜嗎?

  • 【艋舺洪厝古蹟再利用】成果報告書

    53

    洪伯伯:要拜阿。他們房子都拆掉了。

    璇姿:你們怎麼沒想到要再修的比較漂亮?

    洪伯伯:沒有,不用啦。現在做古蹟啦,古蹟會來修理,文化局會來修裡。

    過兩天說要開會了。

    璇姿:他們文化局有說?

    洪伯伯:這些都是文化局來蓋的。

    璇姿:他們有說要怎樣幫你們修理?

    洪伯伯:有啦。那些圖我都去看過了。看這裡土地多少錢。這裡土地有幾十

    億。

    璇姿:土地而已?

    洪伯伯:只有土地就幾十億了。他們怎麼會不划算。

    璇姿:他們是文化局的人?

    洪伯伯:文化局的,變成政府的。本來沒跟他拿到錢,變成他們的,他們怎

    麼會不要。

    璇姿:他們會幫你們修理好?

    洪伯伯:之後再收錢。

    璇姿:跟你們收錢?

    洪伯伯:你們要來參觀,以後修理好就要跟你收錢。

    璇姿:那你們還可以住在這裡?

    洪伯伯:可以阿,可以。他現在就是修理好,以後要進來參觀,看是要收 20

    還是 30 元,讓你們進來。

    璇姿:那你們以後還住在這裡不會打擾到你們嗎?

    洪伯伯:不會啦,不會。門就打開隨便你進來。看要參觀的人就丟錢進來參

    觀阿,他又沒強迫你,看多少人就投多少錢。

    璇姿:這樣對地方比較有貢獻。再賣個紀念品、小吃之類的。

    洪伯伯:對阿,政府都算好好的。他要賺錢阿。

    璇姿:你們不會不喜歡陌生人進來?

  • 國立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實習一】

    54

    洪伯伯:不會啦,你們來看稱讚我們祖先,有人要來參觀他們會很高興,這

    算光榮。政府也會修理。

    璇姿:修理時你們不就不能住這裡?

    洪伯伯:可以啦,先搬進去再搬進來。修理好再搬進來。

    璇姿:空間會變更大嗎?

    洪伯伯:更大,那些違建都要拆掉

    璇姿:這樣住的地方不就減少了,你們還住的下嗎?

    洪伯伯:可以,就住沒幾戶。大家都搬出去了,大家有錢都搬出去了,這邊

    現在都是艱苦的人在住的,有錢的都搬出去了,有錢的沒有人要住這裡啦。這是

    沒錢的才住這裡,有錢的都去住大樓了。這裡比別墅更值錢,大家都要住這裡誰

    要住別墅,這裡沒有人有嘛,你要去哪裡買?你買不到嘛。你要買別墅隨便買都

    有。

    璇姿:但是它變古蹟你不就不能敲敲打打?會不會受限制?

    洪伯伯:這都要政府批准。

    璇姿:這裡可以讓不是洪家的人來住嗎?

    洪伯伯:不行,只有姓洪的才可以。這是我們的,我們又不是賣你,又不是

    賣政府,又沒跟他拿錢。

    璇姿:不是說變成文化局的?

    洪伯伯:不是,後天打契約就知道了。看是他要拿錢給我們搬出去,還是我

    們還要搬進來住,之後打契約就知道,比較確定了。

    怡心:洪先生,請問你的姓名是?以後我們下次就可以來找你聊天。

    洪伯伯:要幹什麼?下次來我又不住這裡。

    璇姿:你不住這裡?

    洪伯伯:我現在還住在這裡,但是跟文化局講好也許我就要搬出去了。

    怡心:那你原本住這裡。那你搬出去後要住哪?

    洪伯伯:現在要跟文化局講完才知道。說叫我們都要搬出去,說要修理。

    怡心:所以是暫時搬出去,之後再搬進來。

    洪伯伯:現在就是看契約是怎樣。

  • 【艋舺洪厝古蹟再利用】成果報告書

    55

    映塵:契約他沒跟你們商量?他自己打自己的?

    洪伯伯:沒有喔,他要跟我們商量好才可以。

    映塵:所以說過幾天就是要商量這件事。那你們自己心裡有比較想要的方式

    嗎?

    洪伯伯:有人想要搬進來,有人想要拿錢。

    映塵:有人是現在沒住在這裡想要搬進來嗎?

    洪伯伯:沒有,要住這裡才可以,住外面不行。

    映塵:現在住在這裡是你們洪家的人有多少人?

    洪伯伯:6、7 個人。

    映塵:那大部分人的意見是想要搬出去?還是要住這裡?

    洪伯伯:一半一半。有的是不想和政府糾纏,你錢給我就好。像我就說你錢

    給我就好,我不想和政府糾纏。

    映塵:你想要去外面買房子就是了?

    洪伯伯:對,你錢給我。

    璇姿:那給你們錢,萬一在台北不夠買房子,你會不如就住在這裡?

    洪伯伯:不可能,不夠買一間房子我不會搬。一定要有房子給我們住才可以。

    映塵:那你們自己有想說要跟文化局談補償的錢,你們自己覺得要多少錢才

    合理?

    洪伯伯:那有規定的。像是廣州街剝皮寮那邊的古蹟。那就是搬出去一戶拿

    了三千萬的補償費。他怎麼算我不知道,有一個規定在的。

    璇姿:那這樣也不錯了,比住在這裡價值更..?

    洪伯伯:不一定啦,有些人要住這種的。要看個人啦,會議開完才知道。

    璇姿:這邊行情也差不多三千萬嗎?他們有先來跟你[們說?

    洪伯伯:現在這裡就 6、7 個人,這裡土地十幾億,照這樣算。

    映塵:土地價值十幾億是請人幫你們算的?

    洪伯伯:沒有啦,就算這些土地一坪多少錢就知道了。這邊的土地一坪最少

    也有 80 萬。這塊 700 坪,你看這樣多少錢,對不對。

  • 國立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實習一】

    56

    璇姿:包括停車場那邊也會一起處理?

    洪伯伯:包括停車場總共差不多是 700 坪,這邊一坪差不多 80 萬,700 坪就

    6、7 億了。你再建起來就變成十幾億了,照這樣算嘛,對不對。再看我有多少坪

    在這裡,跟你拿多少錢。

    璇姿:住洪厝裡面的人都有所有權?

    洪伯伯:對啦。照這樣算。會議完才知道,現在也還不知道。像我在這裡有

    13 坪,看一坪多少錢。

    璇姿:他會不會是算土地是多少錢?

    洪伯伯:房子。看房子多少錢,土地多少錢。

    璇姿:這樣也蠻多錢的。

    洪伯伯:不划算我們一定不要的阿,不划算我幹嘛要。我住好好的幹嘛跟你

    在那邊,不划算就不要了。

    璇姿:就不一定要住在這裡。

    洪伯伯:要划算啦。都要照算的。我也不會講,要會議開完才知道。也要會

    議講到你開心,你才會搬。萬一搬出去沒地方落腳不就死的更慘。

    洪伯伯:政府都一定是要包贏的,他現在都算好了,就是在等你了。

    璇姿:那不是姓洪的,就不能談嗎?

    洪伯伯:不行。

    映塵:有人不是住在裡面的,但是有土地在這裡的,也是可以談條件嗎?

    洪伯伯:不行。那種就不行。

    映塵:只有住這裡的人才可以?

    洪伯伯:他依照住址的,照住址算的,你有住址在這裡才算。

    映塵:住這裡的人都有所有權?所有權是是土地權嗎?

    洪伯伯:對。

    璇姿:但是洪家繼承還是分下來的,不是很多房,那不會想說回來在…?

    洪伯伯:沒有。文化局沒通知他們,沒管那麼多,他們就沒權利了。現在是

    有住在這裡的人才有權利。否則他們就強制執行了。

  • 【艋舺洪厝古蹟再利用】成果報告書

    57

    璇姿:要怎樣執行?

    洪伯伯:就是強制執行,他就包贏的啦,我們百姓一定輸的,他一定包贏的,

    我們百姓是有權利的時候就要趕快跟他談,否則他就是包贏的。你不答應他用法

    律把你趕出去。

    映塵:我們上次來訪談時,有聽到說旁邊右側這裡是一戶嗎?

    洪伯伯:沒有啦,這我不會跟你說啦。應該要趕快決定好啦,不然這裡也要

    壞了,壞了不趕快修裡也不行,不然整間會垮掉。

    璇姿:洪先生你對洪厝的歷史很瞭解?

    洪伯伯:這我家的我會不知道嗎?

    璇姿:若是說修理好之後,文化局會想說在這裡辦什麼活動阿,像是什麼說

    故事,你們會有意願在這裡說故事嗎?

    洪伯伯:沒有啦,現在要簽約完才知道。說好是他們管理還是我們管理。

    璇姿:你們會想要管理嗎?

    洪伯伯:不會啦,不會。

    映塵:有人會想要管裡嗎?

    洪伯伯:不一定啦,會議完之後才知道。

    璇姿:若是說你們搬出去後,祖先牌位也要一起出去?

    洪伯伯:沒有啦,若是請出去就不算古蹟啦,就沒有價值了。

    璇姿:你們要回來拜不是比較麻煩?

    洪伯伯:不會啦,我們有鑰匙。即使我們全搬出去也要給我們鑰匙。

    洪伯伯:古蹟的價值你們看不懂啦。你知道為什麼它會是古蹟嗎?這就是古

    蹟的價值啦。這就是它的工夫啦,是它的價值。這是看古蹟的人跟我們說的,不

    然我們也不會。(洪伯伯感覺不太懂古蹟,開始不知所云…)

    璇姿:這裡為什麼不叫文化局趕快處理?

    洪伯伯:這也要他們修理,我們也不會修理。有啦,錢已經批下來了,現在

    要修理了,差不多今年要修裡,今年會全部都封起來,明年再修裡。

    璇姿:都計畫好了?

    洪伯伯:杉木都換新的了。圖都畫好了,舊的都換新的,都換一樣的。

  • 國立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實習一】

    58

    璇姿:那不就要花很多錢?

    洪伯伯:差不多花兩億修理。

    璇姿:都可以去買豪宅了。

    洪伯伯:就跟你說不會比這個還有價值。

    璇姿:你們地主要出錢嗎?

    洪伯伯:不用。

    周邊居民訪談記錄

    中正、萬華區社區規劃師

    訪談時間:101 年 03 月 24日 訪談地點:中華路與莒光路口

    訪談對象:不願具名之社區規劃師(住

    在里辦旁邊,里長樓上),年約 50 歲 訪談人員:蘇映塵、林璇姿、邱鉅儒

    訪談內容

    社規師:我是都發局培養的青年社區規劃師,是負責中正和萬華區的。這裡

    很難推社造,我以前去什麼白米、內湖等都看過。他們很好推,種草莓阿什麼的,

    我就說我去那邊推就好啦。

    社規師:當初的里長和社區發展協會的人是兩派人馬,他選不到里長就去選

    社區發展協會,兩邊不合。

    映塵:里長有做很多活動?

    社規師:對阿他一年就搞阿,那個中秋節稿阿,要競選的時候阿,然後中秋

    節摸彩阿。

    社規師:社區發展協會就是用地下室的場地,社區規劃師要人沒人要錢沒

    錢,怎麼搞。里長他每年找二十多萬的經費,可以挖陰溝、路燈。不理社區發展

    協會,可以辦自己的活動,有教唱歌、歌仔戲、教紫微斗數算命,辦這些活動把

    經費花掉。社區發展協會哪有錢?

    映塵:社區發展協會不是也可以自己寫企劃去申請錢?

    社規師:以前他是跟社會局要阿。社區發展協會要跟誰要?以前還可以鋪紅

    磚道阿,做閒置阿,現在哪有地方。

  • 【艋舺洪厝古蹟再利用】成果報告書

    59

    映塵:我們上次問里長他說是里辦是顏家的人借他用的。

    社規師:當然要這樣講阿,這裡都更…(講的很零碎),里長住我家樓下。都

    更在這裡…,裡面有私地也有公地,我們能住嗎?像理髮店那間,祖宗三代,女

    兒媳婦都住一起,樓上是違建,都更都搞不起來,我住這裡…,都更後變 19 坪,

    我要嗎?連停車位還要看他施捨。

    社規師:洪厝前面以前本來有條道路要切過來,這樣不是很奇怪,國家這麼

    浪費錢。他們洪厝自己家就好多人好多戶,政府光是要徵收都很麻煩。

    映塵:這邊以前辦過社區報?

    社規師:有辦過兩次,你不曉得印報紙要錢,去跟誰要錢?印個 500 分,每

    個月都要花錢,有些人根本不看,有的水準很低,或是年紀大。

    社規師:這邊我以前也跟他們租過停車場的地,本來是泥巴地。好貴喔,以

    前一個月最少都要 3000 元。

    映塵:那是給誰錢?洪家人?

    社規師:對阿,收錢很準時。

    社規師:你要寫人文歷史的話,這邊有個張天師廟,還有皇帝廟(即軒轅廟),

    你很少看到有皇帝廟,再來就是媽祖廟。

    映塵:這邊廟很多?

    社規師:沒有,就是三間。

    映塵:看到很多宮壇?

    社規師:那是宮壇不一樣。

    社規師:這邊很難推,這邊住戶水準不高,除了教育水準不高,修養、品德

    不好。這邊有吸毒的阿、老人、精神狀態有問題的。

    社規師:。還有一個保儀大夫也很少看到,和皇帝廟也很少看到,像大同區

    還有迪化街的社區我都有去看過,這兩個很少看。保儀大夫我是到這裡才看到

    有,才知道跟華陀一樣,是求身體疾病的,那邊是媽祖廟,他的後面第二間還有

    清水師爺,他樓上還有田都元帥,就是我們講的雷公。

    社規師:以前這邊旁邊是圖書館,三樓是閱覽中心。(指全聯)這邊是舊有

    的傳統市場,社區發展協會就是在樓下地下室。

    映塵:那你本來想在這裡推社造,主要是哪方面?

  • 國立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實習一】

    60

    社規師:那時候本來是想說看看像這種廟宇可不可以發揮,可是廟裡面有各

    方人馬,他們有他們的團體在,要打進去很難。

    映塵:那你本來是想針對廟宇做哪部分?

    社規師:我是想說整個社區看能不能夠…,像人家講牆壁弄得比較好阿,可

    以彩繪作什麼東西,有些空地可以做。

    映塵:這邊空地好像很少?

    社規師:很少,除非你要辦活動之外,要跟那邊停車場借,平常都是里長跟

    停車場借一個晚上,辦辦中秋節晚會、有時候不吃飯只有摸彩阿,表演節目唱唱

    歌仔戲,這邊有時候會擺台唱歌仔戲,這邊會封馬路(指全聯旁邊的巷子)請信

    眾,要搞社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