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推廣良好大廈管理,必須從多方面著手,才能事 半功倍,例如鼓勵業主和居民更多關心和參與管 理自己的大廈,就是其中一個成功的關鍵 � 「居民聯絡大使計劃」 鼓勵業主及居民參與日常大廈管理 民政署透過「居民聯絡大使計劃」,積極建立居民聯 絡網絡,推廣妥善樓宇管理的信息,並協助召集「��」 「��」 大廈居民��,�樓宇管理�,�中�大 居民��,�樓宇管理�,�中�大 廈清潔、保安及消防安全事宜等� 自2011年11月推�「居民聯絡大使計劃」以來,民政 署至今已成功在440多幢「��」大廈�過�00�大 「��」大廈�過�00�大 �過�00�大 使,透過此計劃,凝聚�不少業主和居民力量,不少大使 更積極聯絡和動員大廈其他業主籌組法團,至今已協助� 36幢舊樓成立法團,�中有23個法團正籌備及開展大廈維 修工作,進一步提升舊樓居民居住環境的質素� 「菁英領導研習班」參與外展活動 至於為法團管理委員�委員�辦的菁英研習班,則希 望增進委員在大廈管理方面的知識,彼此交流經驗�在過 去兩年,民政署共�辦�五屆研習班,�過120名畢業學 員更組成�「大廈管理之友」,參與定期聚�在民政署 及地區民政處的推動下,畢業學員積極參與外展活動,與 其他法團管委�委員就管理和維修大廈分享寶貴經驗和心 得,推動優質大廈管理文化� 提供適切支援 提升大廈管理質素 最近,民政署為56�居民聯絡大使及菁英領導研習班 畢業學員�辦嘉許典禮,表揚他們在過去一年在大廈管理 事務方面積極參與和作出的貢獻,並邀得民政事務局�任 秘書長楊立門擔任主禮嘉賓� 楊立門在典禮上指出,鼓勵業主和居民更多關心和參 與管理自己的大廈,是民政署的其中一項重點工作,冀能 透過居民聯絡大使計劃和大廈管理研習班,加強政府有關 部門和居民的聯繫,同時增進居民對大廈管理方面的參與 和知識,令大廈管理的質素得以提升� 大廈管理專業顧問服務計劃 至於加強對舊樓業主支援方面,不能不提民政署於 2011年11月推出的「大廈管理�業�務計劃」,其 年11月推出的「大廈管理�業�務計劃」,其 11月推出的「大廈管理�業�務計劃」,其 月推出的「大廈管理�業�務計劃」,其 目標是向「��」大廈提供一站式的貼身支援,至目前為 止,獲委聘的兩家物業管理公司已為1�200幢大廈提供1�200幢大廈提供幢大廈提供��務,協助成立或重新啟動約100個法團,協助法團100個法團,協助法團�個法團,協助法團�項維修資助及貸款計劃,以及跟進標書事宜,以便開展維 修工程� 除此以外,大廈管理事務涉及範圍廣泛,業主、法 團、管理公司之間有時難免�有糾紛�有見及此,民政署 成立�「大廈管理糾紛�小組」,由律師、�計師、測 量師等�業人士,免費向業主提供中肯而權威的�業意 見�大部分曾參與的業主和法團都滿意小組提供的意見, 認為有助解決糾紛,並已有不少成功個案� 全港現時樓齡在30年或以上的私人大廈接近 20,000幢,當中5,000多幢是沒有業主立案法團 (法團)、沒有居民組織及沒有管理公司的所謂 「三無」大廈。有見及此,民政事務總署(民政 署)推出了多項針對性計劃,期望多管齊下為這 些舊樓業主和居民提供適切支援,推廣良好大廈 管理文化。其中「居民聯絡大使計劃」和專為法 團管理委員會委員而設的「菁英領導研習班」,為 業主和居民提供了切實的支援而備受各界好評, 成績相當令人鼓舞。 使真實個案:現身說法分享經驗 梁慶材是「菁英領導研習班」第一 屆畢業學員,同時亦已擔任深水埗區一 區一 居苑的業主立案法團主�一�1�年 業主立案法團主�一�1�年 之久��他為�備�大廈管理經 他為��備�大廈管理經 為��備�大廈管理經 驗,仍然參加此研習班,他��解參加此研習班,他��解此研習班,他��解道:「這個課程內容十分實用,就以 《建築物管理條例》為例,雖然它與法 團及大廈管理息息相關,但坦白說,在 參加研習班前,我對此條例亦只是一知 半解,經過研習班講師的清晰講解,令 我對相關條例加深�認識,在引用條例 去處理大廈管理事務時,更是得心應 手,居民間之��得以�少�」 �得以�少�」 �得以�少�」 此外,導師亦�引用過往法庭曾 審理的案例,深入淺出地介紹大廈管 理經�遇到的法律�和處理方法課程中�學員亦透過相互交流,分享 大廈管理的經驗�梁笑言,一班志同 道合的學員取長補短,互相勉勵, 獲益匪淺�他期望民政署�後能安排更 多課程,使更多法團管理委員�成員受 惠� 17 菁英領導研習班 畢業學員讚獲益良多 居民聯絡大使 協助��大�大�大�大大�林穎翰是中西區一幢樓齡逾40年的「��」大廈其中一�業主,大廈於2011年分「��」大廈其中一�業主,大廈於2011年分其中一�業主,大廈於2011年分接獲屋宇署及消防處的修葺命令及消防安全指�,�不少業主及住�,�對有關命令和 指�,�不少業主及住�,�對有關命令和 ,�不少業主及住�,�對有關命令和 指�涉及的樓宇或消防安全�不�解,令維修一事一籌�展�林穎翰或消防安全��不�解,令維修一事一籌�展�林穎翰安全��不�解,令維修一事一籌�展�林穎翰身而出,參與成為居民聯絡大使,協助�業�統籌有關事宜在民政處及管理公司的協助下,大廈最終於2012年10月成立 業主立案法團,林穎翰更獲選為主��現時管委委員及業主已開始籌備聘�工程�及進�標,以 便盡快開展大廈維修工程� 「擔任居民聯絡大使,難免��一�人時間和 �一�人時間和 一��人時間和 心力,但眼見大廈成立法團後,��管理變得更順 暢,同時亦令住�的生命財產得到更大保障,我認為 參與計劃相�有意義�」林穎翰說� 使「三無」大廈在港九不少舊區甚為 常見,部分原裝消防設備,或已不 符合現行條例要求,極待業主改善。 (資料由民政署提供) 民政事務局常任秘書長楊立門(前排右七)及民政事務總署署長陳甘美華(前排右八),與獲嘉許的居民聯絡大使及菁英領導研習班畢業 學員合照。

菁英領導研習班 畢業學員讚獲益良多 居民聯絡大使 協助 大大 · 要推廣良好大廈管理,必須從多方面著手,才能事 半功倍,例如鼓勵業主和居民更多關心和參與管

  • Upload
    others

  • View
    2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菁英領導研習班 畢業學員讚獲益良多 居民聯絡大使 協助 大大 · 要推廣良好大廈管理,必須從多方面著手,才能事 半功倍,例如鼓勵業主和居民更多關心和參與管

要推廣良好大廈管理,必須從多方面著手,才能事半功倍,例如鼓勵業主和居民更多關心和參與管

理自己的大廈,就是其中一個成功的關鍵 ��

「居民聯絡大使計劃」鼓勵業主及居民參與日常大廈管理

民政署透過「居民聯絡大使計劃」,積極建立居民聯絡網絡,推廣妥善樓宇管理的信息,並協助召集「��」「��」大廈居民����,����樓宇管理��,�中��大居民����,����樓宇管理��,�中��大廈清潔、保安及消防安全事宜等�

自2011年11月推�「居民聯絡大使計劃」以來,民政署至今已成功在440多幢「��」大廈����過�00�大「��」大廈����過�00�大����過�00�大使,透過此計劃,凝聚�不少業主和居民力量,不少大使更積極聯絡和動員大廈其他業主籌組法團,至今已協助�36幢舊樓成立法團,�中有23個法團正籌備及開展大廈維修工作,進一步提升舊樓居民居住環境的質素�

「菁英領導研習班」參與外展活動

至於為法團管理委員�委員�辦的菁英研習班,則希望增進委員在大廈管理方面的知識,彼此交流經驗�在過去兩年,民政署共�辦�五屆研習班,�過120名畢業學

員更組成�「大廈管理之友」,參與定期聚��在民政署及地區民政處的推動下,畢業學員積極參與外展活動,與其他法團管委�委員就管理和維修大廈分享寶貴經驗和心得,推動優質大廈管理文化�

提供適切支援 提升大廈管理質素

最近,民政署為56�居民聯絡大使及菁英領導研習班畢業學員�辦嘉許典禮,表揚他們在過去一年在大廈管理事務方面積極參與和作出的貢獻,並邀得民政事務局�任秘書長楊立門擔任主禮嘉賓�

楊立門在典禮上指出,鼓勵業主和居民更多關心和參與管理自己的大廈,是民政署的其中一項重點工作,冀能透過居民聯絡大使計劃和大廈管理研習班,加強政府有關部門和居民的聯繫,同時增進居民對大廈管理方面的參與和知識,令大廈管理的質素得以提升�

大廈管理專業顧問服務計劃

至於加強對舊樓業主支援方面,不能不提民政署於2011年11月推出的「大廈管理�業���務計劃」,其年11月推出的「大廈管理�業���務計劃」,其11月推出的「大廈管理�業���務計劃」,其月推出的「大廈管理�業���務計劃」,其目標是向「��」大廈提供一站式的貼身支援,至目前為止,獲委聘的兩家物業管理公司已為1�200幢大廈提供��1�200幢大廈提供��幢大廈提供���務,協助成立或重新啟動約100個法團,協助法團���100個法團,協助法團���個法團,協助法團���項維修資助及貸款計劃,以及跟進標書事宜,以便開展維修工程�

除此以外,大廈管理事務涉及範圍廣泛,業主、法團、管理公司之間有時難免�有糾紛�有見及此,民政署成立�「大廈管理糾紛��小組」,由律師、�計師、測量師等�業人士,免費向業主提供中肯而權威的�業意見�大部分曾參與的業主和法團都滿意小組提供的意見,認為有助解決糾紛,並已有不少成功個案�

全港現時樓齡在30年或以上的私人大廈接近20,000幢,當中5,000多幢是沒有業主立案法團(法團)、沒有居民組織及沒有管理公司的所謂「三無」大廈。有見及此,民政事務總署(民政署)推出了多項針對性計劃,期望多管齊下為這些舊樓業主和居民提供適切支援,推廣良好大廈管理文化。其中「居民聯絡大使計劃」和專為法團管理委員會委員而設的「菁英領導研習班」,為業主和居民提供了切實的支援而備受各界好評,成績相當令人鼓舞。

民政事務局常任秘書長楊立門在典禮

致辭時,呼籲居民聯絡大使及菁英領

導研習班畢業學員繼續在社區推廣良

好大廈管理的理念和知識。

真實個案:現身說法分享經驗

梁慶材是「菁英領導研習班」第一屆畢業學員,同時亦已擔任深水埗區一區一居苑的業主立案法團主�一��1�年業主立案法團主�一��1�年之久��他為��備��大廈管理經他為��備��大廈管理經為��備��大廈管理經驗,仍然參加此研習班,他��解�參加此研習班,他��解�此研習班,他��解�道:「這個課程內容十分實用,就以《建築物管理條例》為例,雖然它與法團及大廈管理息息相關,但坦白說,在參加研習班前,我對此條例亦只是一知半解,經過研習班講師的清晰講解,令我對相關條例加深�認識,在引用條例去處理大廈管理事務時,更是得心應手,居民間之���得以�少�」���得以�少�」�得以�少�」

此外,導師亦�引用過往法庭曾審理的案例,深入淺出地介紹大廈管理經�遇到的法律��和處理方法�課程中�學員亦透過相互交流,分享大廈管理的經驗�梁笑言,一班志同道 合 的 學 員 取 長 補 短 , 互 相 勉 勵 , 獲益匪淺�他期望民政署�後能安排更多課程,使更多法團管理委員�成員受惠�

「菁英領導研習班」首屆畢業學員梁慶

材擔任法團主席17年,他認為研習班內

容實用性高,十分適合法團委員提升大

廈管理知識。

菁英領導研習班 畢業學員讚獲益良多居民聯絡大使 協助����大�����������大����������大��������大�������大�������

林穎翰是中西區一幢樓齡逾40年的「��」大廈其中一�業主,大廈於2011年分�「��」大廈其中一�業主,大廈於2011年分�其中一�業主,大廈於2011年分�接獲屋宇署及消防處的修葺命令及消防安全指�,�不少業主及住�,�對有關命令和指�,�不少業主及住�,�對有關命令和,�不少業主及住�,�對有關命令和和

指�涉及的樓宇或消防安全��不��解,令維修一事一籌�展�林穎翰��或消防安全��不��解,令維修一事一籌�展�林穎翰��安全��不��解,令維修一事一籌�展�林穎翰��身而出,參與成為居民聯絡大使,協助�業�統籌有關事宜�

在民政處及管理公司的協助下,大廈最終於2012年10月成立業主立案法團,林穎翰更獲選為主��現時管委��委員及業主已開始籌備聘�工程��及進��標,以便盡快開展大廈維修工程�

「擔任居民聯絡大使,難免��一��人時間和��一��人時間和一��人時間和心力,但眼見大廈成立法團後,��管理變得更順暢,同時亦令住�的生命財產得到更大保障,我認為參與計劃相�有意義�」林穎翰說�

本身是大廈業主的林穎

翰,認為擔任居民聯絡大

使最終協助樓宇啟動維修

工程,從而提升大廈安

全,意義殊為重大。

「三無」大廈在港九不少舊區甚為常見,部分原裝消防設備,或已不符合現行條例要求,極待業主改善。

(資料由民政署提供)

民政事務局常任秘書長楊立門(前排右七)及民政事務總署署長陳甘美華(前排右八),與獲嘉許的居民聯絡大使及菁英領導研習班畢業學員合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