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前言 面對節後豐沛的流動性,中國央行果斷出手重啟正回購,全 周延續春節後的淨回籠態勢,惟規模收斂。業內人士認為, 公開市場的新動向並不意味政策立場有所變化,在國內經濟 基本面走向仍待觀察的情況下,貨幣政策仍以防風險為重, 延續中性偏緊基調。 中國 1 月社會融資規模與新增信貸均超預期增長,而廣義貨 幣供應量(M2)增速則小幅回落。分析人士認為,社會融資規 模大幅增長表明社會融資意願依舊強烈,並與部分套利業務 以及外匯占款等增加有很大關係,實體經濟增速短期內大幅 回落的可能性也不大。 人民幣兌美元即期週三開盤半小時內急貶近一百個點子!這 讓交易員迷茫、企業冷靜、套利者頓足。在一陣6”的呼 聲中,人民幣自 1 月中旬創出 6.0406 元歷史高位後,截至 週三收盤已反向下跌近 360 個點子。 市場人士分析,這波行情從在岸/離岸、本外幣、基本面/場價格三方面均出現背離,缺乏市場自發性推動貶值的根據。 推測以央行干預引導價格的可能性為大,目的應為冷卻過熱 的升值預期,打擊、擠出短期套利資金。 在美聯儲內部,關於是否應該準備升息來刺破資產泡沫的爭 論正在升溫。2007-2009 年金融危機讓許多人思考,美聯 儲是否應該在危機爆發前幾年就大膽地緊縮政策,以防止 華爾街高風險的抵押債券問題發展到不可收拾的地步。 現在,利率維持在近零水準已經五年多了,而且通過購買 債券向經濟中注入了數萬億美元的資金,如何更好地在泡 沫跡象一經出現就及時採取行動,對於美聯儲和新任主席 葉倫來說可能成為一個關鍵問題。 源於騰訊 QQ 時代的企鵝形象正在從互聯網穿越到中國消 費者的現實生活中來。或許在不遠的某日,你會突然意識 到,自己每一天生活的不同場景中,都或明或暗地出現那 只憨態可掬,笑容狡黠,眼睛更是緊緊盯住你不放的騰訊 企鵝。 企鵝要做大哥!他知道你的銀行證券帳戶,在哪兒吃飯, 打車去哪兒,以及你全部的社會關係。Crazy上海一家 大型券商的一位高管說。 本周路透全球財經新聞薈萃,將對上文提及內容及更多金 融熱點為您奉上詳細報導與深度分析。依託路透全球新聞 平臺,專業視角甄選一周精彩.流覽更多路透中文新聞,歡 迎登陸網站 http://cn.reuters.com 路透一週全球財經新聞薈萃 2014 2 21 總第 271 路透中文專題新聞 路透中文新聞為客戶提供包括路 透專題新聞、每週全球財經新聞 薈萃和中國債市每日交易備忘等 在內的多個新聞產品. 路透使用者可在終端查看這些產 :開啟一新聞視窗(F9 按鍵),輸入 [TIPS/CN]後按 Enter 鍵即可看到 查看新聞產品的快捷連結. 一周全球財經新聞薈萃 編輯:吳雲淩 電話: +86-6627 1056 [email protected] 編輯:黃凱 電話: +86-6627 1275 [email protected] 監製:屈桂娟 電話: +852-2843 6318 [email protected]

路透一週全球財經新聞薈萃 - static.reuters.comstatic.reuters.com/resources/media/editorial/20140221/271TC.pdf源於騰訊qq時代的企鵝形象正在從互聯網穿越到中國消

  • Upload
    others

  • View
    11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路透一週全球財經新聞薈萃 - static.reuters.comstatic.reuters.com/resources/media/editorial/20140221/271TC.pdf源於騰訊qq時代的企鵝形象正在從互聯網穿越到中國消

前言 面對節後豐沛的流動性,中國央行果斷出手重啟正回購,全

周延續春節後的淨回籠態勢,惟規模收斂。業內人士認為,

公開市場的新動向並不意味政策立場有所變化,在國內經濟

基本面走向仍待觀察的情況下,貨幣政策仍以防風險為重,

延續中性偏緊基調。

中國 1 月社會融資規模與新增信貸均超預期增長,而廣義貨

幣供應量(M2)增速則小幅回落。分析人士認為,社會融資規

模大幅增長表明社會融資意願依舊強烈,並與部分套利業務

以及外匯占款等增加有很大關係,實體經濟增速短期內大幅

回落的可能性也不大。

人民幣兌美元即期週三開盤半小時內急貶近一百個點子!這

讓交易員迷茫、企業冷靜、套利者頓足。在一陣“破 6”的呼

聲中,人民幣自 1 月中旬創出 6.0406 元歷史高位後,截至

週三收盤已反向下跌近 360 個點子。

市場人士分析,這波行情從在岸/離岸、本外幣、基本面/市場價格三方面均出現背離,缺乏市場自發性推動貶值的根據。

推測以央行干預引導價格的可能性為大,目的應為冷卻過熱

的升值預期,打擊、擠出短期套利資金。

在美聯儲內部,關於是否應該準備升息來刺破資產泡沫的爭

論正在升溫。2007-2009 年金融危機讓許多人思考,美聯

儲是否應該在危機爆發前幾年就大膽地緊縮政策,以防止

華爾街高風險的抵押債券問題發展到不可收拾的地步。

現在,利率維持在近零水準已經五年多了,而且通過購買

債券向經濟中注入了數萬億美元的資金,如何更好地在泡

沫跡象一經出現就及時採取行動,對於美聯儲和新任主席

葉倫來說可能成為一個關鍵問題。

源於騰訊 QQ 時代的企鵝形象正在從互聯網穿越到中國消

費者的現實生活中來。或許在不遠的某日,你會突然意識

到,自己每一天生活的不同場景中,都或明或暗地出現那

只憨態可掬,笑容狡黠,眼睛更是緊緊盯住你不放的騰訊

企鵝。

“企鵝要做大哥!他知道你的銀行證券帳戶,在哪兒吃飯,

打車去哪兒,以及你全部的社會關係。Crazy!”上海一家

大型券商的一位高管說。

本周路透全球財經新聞薈萃,將對上文提及內容及更多金

融熱點為您奉上詳細報導與深度分析。依託路透全球新聞

平臺,專業視角甄選一周精彩.流覽更多路透中文新聞,歡

迎登陸網站 http://cn.reuters.com

路透一週全球財經新聞薈萃 2014 年 2 月 21 日

總第 271 期

路透中文專題新聞

路透中文新聞為客戶提供包括路

透專題新聞、每週全球財經新聞

薈萃和中國債市每日交易備忘等

在內的多個新聞產品.

路透使用者可在終端查看這些產

品:開啟一新聞視窗(F9 按鍵),輸入

[TIPS/CN]後按 Enter 鍵即可看到

查看新聞產品的快捷連結.

一周全球財經新聞薈萃

編輯:吳雲淩 電話: +86-6627 1056 [email protected]

編輯:黃凱 電話: +86-6627 1275 [email protected]

監製:屈桂娟 電話: +852-2843 6318 [email protected]

Page 2: 路透一週全球財經新聞薈萃 - static.reuters.comstatic.reuters.com/resources/media/editorial/20140221/271TC.pdf源於騰訊qq時代的企鵝形象正在從互聯網穿越到中國消

2014-02-21 一周全球財經新聞薈萃

2

本期導讀

中國首月信貸及社會融資超預期,貨幣政策穩中偏緊基調難改 .......................................................... 3

市場資金充斥泛起泡沫,FED是否準備撲滅風險? ............................................................................. 4

正回購重啟難撼寬資金格局,中國貨幣政策意在防風險 ..................................................................... 5

人民幣罕見近百點急貶後市場停、看、聽 ........................................................................................... 7

安倍經濟學之箭恐偏離靶心 ................................................................................................................ 8

騰訊的新野心,讓企鵝在你現實生活中如影隨形 ................................................................................ 9

美日利差可能縮窄,或扭轉日圓疲勢 ................................................................................................ 11

新興市場動盪,驅動投資回流歐元區二線國家 ................................................................................. 12

黃金多頭命運攥在中印兩國之手 ....................................................................................................... 13

臺灣證券業佈局海外不易,初期大陸仍為重心 ................................................................................. 14

本周全球金融市場主要指數表現

路透系統中文新聞快速指引

路透中文新聞快速指引

全部中文新聞 (含第三方新聞) LZH

路透中文新聞 (不含第三方新聞) CMN

新聞頭條 TOP-CMN 宏觀經濟 (ECI or MCE)-CMN 觀點、評論 COLUMN/CN 人民幣市場 CNY/CN

路透早/晚報 NN/CN 匯市新聞 FRX-CMN 標題新聞 BANNER/CN 債市新聞 DBT-CMN 突發新聞 CNEWS 股市新聞 STX-CMN

深度分析 CDEPTH 商品和能源 COM-CMN

路透中文新聞部簡介

路透中文新聞部于 1992 年

成立,隨著大中華區經濟的

高速成長及客戶群的擴大,

中文新聞依託路透全球新聞

的強大平臺,迅速成為路透

財經服務的重要一環,提供

中文即時訊息及深入報導,

以助大中華區客戶做出正確

的投資決策。

路透中文新聞部約有 80 位

同仁分駐北京,上海,香

港,臺北及多倫多五地.每日發出訊息 500 多則,其中

包括約 350 則外電譯稿,及

150 多則以中文撰寫的兩岸

三地財經要聞。內容涵蓋宏

觀經濟及政策監管,外匯及

固定收益市場,股市和企業

新聞 ,大宗商品,能源及

其它類。

Page 3: 路透一週全球財經新聞薈萃 - static.reuters.comstatic.reuters.com/resources/media/editorial/20140221/271TC.pdf源於騰訊qq時代的企鵝形象正在從互聯網穿越到中國消

2014-02-21 一周全球財經新聞薈萃

3

中國首月信貸及社會融資超預期,貨幣政策穩中偏緊基調難改 路透上海 2 月 15 日 - 中國 1 月社會融資規模

與新增信貸均超預期增長,而廣義貨幣供應量

(M2)增速則小幅回落。分析人士認為,社會融

資規模大幅增長表明社會融資意願依舊強烈,

並與部分套利業務以及外匯占款等增加有很大

關係,實體經濟增速短期內大幅回落的可能性

也不大。

他們並指出,M2 增速相對緩和,則主要受去

年基數較高影響;雖然短期內通脹壓力下降,

經濟增速趨緩,但是在社會融資放量的壓力下,

多數機構預期貨幣政策放鬆的概率不大,央行

還將維持穩中偏緊的政策基調,若未來流動性

繼續寬鬆,公開市場適度回籠的可能也在加大。

“1 月份社融遠超市場預期,增量主要體現在信

貸、委託貸款以及未貼現票據上,在四大行在

月底壓縮規模之後,信貸以及社融總量還能達

到這樣的水準,說明社會融資意願還是非常

高,”興業證券宏觀經濟分析師高群山認為。

他並認為,能實現這麼高的融資規模也與外匯

占款增加的顯著改善有關。

中金固定收益研究報告亦分析指出,1 月社融

大超預期,除了貸款增量略超預期外,主要是

委託貸款和外幣貸款增量較高導致的。外幣貸

款增加可能是因為人民幣利率較高以及人民幣

升值,部分套利業務有所增加。

而對於新增人民幣信貸,招商銀行金融市場部

高級分析師劉東亮認為,信貸數據至少還說明

經濟的需求還可以,信貸的增長之下,經濟不

會掉的太快。至少從 1 月份信貸增長比較快的

情況看,經濟暫時沒有大的問題。

中信建投證券宏觀分析師王洋則表示,在經過

一定控制後,1 月新增信貸還是比較多,這也

很大程度上支撐了社會融資規模的增長。M2因為去年基數的原因,不算很高。

他並提到,自從去年 12 月到今年 1 月,央行

在穩定貨幣市場和預期上做了不少工作,但總

體方向沒有改變,還是中性偏緊。至於未來會

不會發生變化,那要看中國經濟增長是否觸及

底線、金融風險,以及 QE 退出等外部衝擊這

些因素。而就現有情況看,還不具備令貨幣政

策轉向的條件。

國海證券宏觀及債券分析師黃詩誠也認為,預

計後續央行維持偏緊的流動性調控,並可能採

取正回購等回籠貨幣的操作。

央行週六公佈數據顯示,2014 年 1 月末廣義

貨幣供應量(M2)同比增長 13.2%,與路透的調

查中值 13.2%一致;1 月新增人民幣貸款 1.32萬億元,高於路透調查中值的 1.1 萬億元。1月社會融資規模為 2.58 萬億元,較上年同期

多 399 億元;人民幣貸款餘額同比增 14.3%,

路透調查中值為 13.9%。當月外幣貸款增加

260 億美元。

此前公佈的中國今年 1 月 CPI 低位持穩,預示

物價溫和上漲格局將在今年延續,對決策者而

言通脹風險尚不足慮;除非出現硬著陸或其他

特殊情況,出現通縮局面的可能性亦不大。但

PPI 深陷負增長泥淖接近兩年之久,表明工業

生產形勢難以改觀,一季度經濟下行壓力仍存。

在當前通脹和實體經濟環境下,預計央行貨幣

政策將繼續保持穩健,不會太緊亦難言太松。

貨幣政策維持偏緊,不排除適度回籠流動性

1 月份數據略超預期,雖然消除了市場對實體

經濟進一步滑落的疑慮,但同時也限制了貨幣

政策放鬆的空間。

國信證券宏觀經濟分析師鐘正生指出,1 月表

內外資金投放均超預期,由此可得兩個基本判

斷:一是季度經濟不會下得那麼快,說經濟走

弱倒逼貨幣放鬆為時尚早;二是數據高企令央

行騎虎難下,倒逼表態甚至收緊倒是可以預期

的。

而年後的資金面亦印證了這一點。“春節後停

止逆回購,市場流動性依舊比較充裕。考慮到

年初以來順差可能帶來較多的外匯占款,如果

未來過於寬鬆,公開市場加大回籠力度也不是

沒有可能,”民生銀行金融市場部首席分析師

李志強認為。

受歐美經濟回暖推動,中國 1 月外貿迎來“開門紅”,進出口同比增速超預期躍升至雙位數。

但考慮到春節因素的擾動,業內人士認為需等

待 2 月數據出爐後再綜合判斷,目前對外貿前

景仍不能太過於樂觀。

節後第一周中國央行公開市場一如預期再現空

窗操作,由節前的大額挹注轉為單周淨回籠

4,500 億元人民幣,創出近一年新高。儘管市

場預期貨幣政策穩中偏緊基調短期不具備轉向

條件,但央行維穩意圖仍存。

興業銀行資金營運中心宏觀分析師肖麗認為,

1 月份資產增加這麼多,可能引發視窗指導,

貨幣政策還是會緊平衡,看不到放鬆跡象。

招商銀行金融市場部高級分析師劉東亮也稱,

央行政策還是會維持一個偏緊的基調,年後這

一周資金面還不錯,但也不能說明什麼問題,

也就是春節之後的正常表現。

他並表示,估計至少上半年央行應該不會有往

松的方向調整的動作,近期看,如果資金面在

目前水準上進一步趨於寬鬆,央行完全有可能

出手微調,包括公開市場啟動正回購等。

“因為經過去年半年的時間,央行的政策目標

並沒有完全實現,比如債務的擴張、去過剩產

能等,央行至少還會再觀察一段時間,對政策

放鬆不應有太高的預期,”他稱。

中國央行公佈的去年四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

除一如既往表示繼續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外,

並強調將綜合運用數量、價格等多種貨幣政策

工具組合,保持適度流動性,實現貨幣信貸及

社會融資規模合理增長。(完)

Page 4: 路透一週全球財經新聞薈萃 - static.reuters.comstatic.reuters.com/resources/media/editorial/20140221/271TC.pdf源於騰訊qq時代的企鵝形象正在從互聯網穿越到中國消

2014-02-21 一周全球財經新聞薈萃

4

市場資金充斥泛起泡沫,FED 是否準備撲滅風險? 編譯 張濤/李爽/徐文焰/朱曉軍/於春紅

路透紐約2月20日 - 在美國聯邦儲備理事會(美聯儲/FED)內部,關於是否應該準備升息來刺

破資產泡沫的爭論正在升溫。美聯儲的監管工

具可能無法應對泡沫問題。

2007-2009年金融危機讓許多人思考,美聯儲

是否應該在危機爆發前幾年就大膽地緊縮政策,

以防止華爾街高風險的抵押債券問題發展到不

可收拾的地步。

現在,利率維持在近零水準已經五年多了,而

且通過購買債券向經濟中注入了數萬億美元的

資金,如何更好地在泡沫跡象一經出現就及時

採取行動,對於美聯儲和新任主席葉倫來說可

能成為一個關鍵問題。

如果美國經濟繼續成長而通脹繼續頑固地守在

低位,那麼關於金融穩定性的擔憂就可能促使

葉倫更快地撤除政策刺激措施。

在接受採訪和發表講話時,一些美聯儲官員都

紛紛提出,是否應該擴大貨幣政策的許可權,

把金融市場風險納入進來。傳統上,貨幣政策

的職責是穩定通脹和實現充分就業。

現在的憂慮在於,僅靠金融危機後採用的許多

新規,不足以抑制這類冒險行為,而冒險操作

可能損及美國經濟。目前高收益債券利率已經

接近數年低點,杠杆貸款在飆升。

葉倫及美聯儲多數決策者都認為,加息應是解

決這類問題的最後一個選項,但美國聯邦儲備

理事會理事史坦等人對加息的態度則更加開放。

史坦一年前引發了這場爭論,當時他說,貨幣

政策“得到充分利用”,但金融監管可能不儘然。

“我贊同史坦的觀點,這可能很難在監管層面

獲得及時且有合理針對性的回應,”聖路易斯

聯儲總裁布拉德上周對記者表示。

“因此,可能必須要採用利率工具,”他說,並

補充稱:“這是一個生硬的工具,只有在有充

分理由的情況下才會這樣做。”

2010年防範整體金融風險的多德-弗蘭克金融

改革法案約束著美聯儲,其通常將之解讀為,

直接監管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並就資本標準

等問題制定更嚴格的規則。

美聯儲具有雙重歷史使命:確保最大程度的可

持續就業,並確保穩定的低通脹。

就業市場改善以及對通脹率下滑勢頭將很快止

住的信心增強,促使美聯儲在今年稍早開始縮

減購債規模。

該央行預計將持續減少資產購買,並於今年稍

晚完全停止,屆時其資產負債規模將達到約

4.6萬億(兆)美元。美聯儲明年可能會開始將利

率從近零水準緩慢提升。

但若美國經濟今年增長率達到3%,並且在明

年進一步加快,就如聯儲先前預期一般,那麼

投資者將更願意作出高風險押注。如果與此同

時通脹率仍低於目標,而失業率高於目標,則

聯儲官員可能會面對一個難題:出現金融振盪

的風險何時會壓過進一步刺激經濟的渴望?

寬鬆政策的意外效果

現在已經有跡象說明,貨幣寬鬆舉措帶來了出

乎預料的結果。

除了與日本央行和其他央行一道實施超寬鬆政

策之外,美聯儲還幫助維持全球金融市場利率

在較低水準,從而鼓勵投資人承擔風險以換取

更高收益。

根據湯森路透數據,美國本季發行的高收益公

司債利率約在6.97%,接近至少2006年以來的

低點。

市場冒險情緒的另一信號為,去年第二季度,

美國杠杆貸款收益飆升至最高水準3,648億美

元,2013年第四季時則為3,129億美元。

達拉斯聯邦儲備銀行總裁費希爾在本月稍早講

話時稱,高收益公司債“出現虧損”。曾擔任對

沖基金經理的他,現在成為最為關注寬鬆貨幣

政策風險的央行官員之一。

同時,美國股市也接近歷史高點,看好未來回

報的投資者進場追高,特別是小型股。羅素

2000小型股指數預期市盈率(本益比)目前較上

年同期高出20%。

美聯儲思路出現重大變化

根據週三發佈的會議記錄,在1月28-29日的政

策會議上,美聯儲官員們表示寬鬆貨幣政策

“可能導致投資者承擔過多風險,從而損害長

期金融穩定性。”

若干決策者認為,應該明確將升息決定與金融

穩定性的可知風險掛鉤。

誠然,這幾年來資金持續湧入風險資產,而少

有分析師認為現在存在促使美聯儲收緊政策的

資產泡沫。畢竟,美聯儲正在保持信貸寬鬆以

鼓勵投資,這樣才能促進就業和經濟增長。

就連葉倫也承認持續低利率“將形成泡沫。”

她上周對國會表示,“我們不能撤走解決這一

問題的貨幣政策,”

這標誌著美聯儲自金融危機以來思路想法的重

大變化。

10年前,在趨於火爆的房價和股市所帶動的經

濟狀況下,當時的美聯儲主席格林斯潘採取了

完全相同且溫和的步驟以緊縮此前非常寬鬆的

貨幣政策。

為了避免扼殺2001年衰退以來的經濟復蘇,格

林斯潘在每次政策會議上均以最小步伐升息,

其繼任者貝南克也採取了同樣的作法,直至

2006年中期才收手。

即使直到那時,利率也僅只有5.25%,但次貸

危機的種子已經播下,緊接著幾十年來最嚴重

的經濟衰退出現了。

採用的許多金融監管方法要用數年才能實施,

而且監管機構認為共同基金和三方回購市場等

一些金融領域仍脆弱不堪。

德銀證券首席美國經濟學家Peter Hooper表示,

目前美聯儲更願意依賴監管來應對金融穩定事

宜;這位經濟學家此前為美聯儲官員。

但他表示,為了終結美聯儲資產購買,金融穩

定“毫無疑問起著部分作用,”但其也補充稱,

美聯儲承諾在一段時間內維持低利率,也將鼓

勵投資者”追逐收益率。“(完)

Page 5: 路透一週全球財經新聞薈萃 - static.reuters.comstatic.reuters.com/resources/media/editorial/20140221/271TC.pdf源於騰訊qq時代的企鵝形象正在從互聯網穿越到中國消

2014-02-21 一周全球財經新聞薈萃

5

正回購重啟難撼寬資金格局,中國貨幣政策意在防風險 作者 康熙澤

路透北京 2 月 20 日 - 面對節後豐沛的流動性,

中國央行果斷出手重啟正回購,全周延續春節

後的淨回籠態勢,惟規模收斂。業內人士認為,

公開市場的新動向並不意味政策立場有所變化,

在國內經濟基本面走向仍待觀察的情況下,貨

幣政策仍以防風險為重,延續中性偏緊基調。

但本周適逢國庫現金定存招標、流通中現金在

春節後逐步回流銀行體系等多重因素,資金面

未因抽離的流動性而感到過強衝擊,且分析人

士預期,短期流動性較充裕局面有望延續。

民生銀行金融市場部首席分析師李志強認為,

貨幣政策立場沒什麼變化,主要是監管層還是

認為要防風險,防範融資需求過快擴張。那麼

降融資需求對經濟勢必有一定影響,付出一些

代價,這些高層應該已有預見的,除非經濟增

速逼近政府底線,這還要看 GDP 等重量級數

據。

“鑒於年初信貸等超預期投放,而且監管可能

也是看到 2 月份這個增速還是比較快,所以央

行重啟正回購回籠一些資金,還是合理的。”他說。

實際上,央行在過去兩年均有跨過春節假期後,

重啟正回購的習慣。其中 2013 年春節後首周,

在有 8,600 億元逆回購到期未續做的情況下,

並重啟了正回購,操作金額合計 500 億元,操

作期限上 28 天及 91 天兼具。

國信證券宏觀分析師鐘正生從另一角度指出,

預判貨幣政策拐點,與其揣摩央行在公開市場

上的維穩操作,不如關注政府高層對經濟增長

的憂患之辭。

目前,除春節前總理李克強有關保持適度流動

性表述,和春節後人民日報一脈相承有關底限

思維的評論外,尚看不到更多政府高層對經濟

下行的擔憂。所以他表示,經濟最壞的時候未

到,貨幣政策轉向的節點未到。

中國 2013 年經濟增速最終穩定在合理區間,

但結合近期 PPI 和 PMI 等多項數據判斷,今

年一季度國內經濟增長恐面臨一定下行風險。

週四公佈的滙豐中國 2 月製造業 PMI 初值即

創下七個月來最低水準。

繼週二時隔逾八個月重啟正回購操作後,週四

央行公開市場續進行了 600 億元 14 天期正回

購,加上週二的 480 億元操作,本周合計淨回

籠 1,080 億元。兩次正回購中標利率均為

3.80%。上周則為淨回籠 4,500 億元。

本周及下周公開市場都無任何央行票據及回購

到期。

短期流動性較充裕局面料延續

儘管央行再次動用正回購,但適逢今日有 500億元國庫現金定存招標,加之此前流通中現金

在春節後逐步回流銀行體系等多因素助力,本

周央行主動抽走的資金未對貨幣市場構成強烈

衝擊,週四早盤隔夜回購加權利率已跌破 2%,

有望再刷新近 11 個月來的低點。

展望下一階段,有受訪者提到,即使正回購續

操作,但短期流動性較充裕局面有望延續。

“一般情況下第一季度流動性是比較寬鬆的,

有季節性因素在裡面,”興業銀行資金營運中

心分析師郭草敏說,“另外央行發正回購一定

要把資金弄的很緊?這也不一定。它是要保持

適度流動性,比如說把七天利率拖到正回購利

率以上。”

國信證券固定收益研究團隊認為,總體來看流

動性無憂,無論中央銀行如何舉措,只是形成

市場利率的一個因素,市場流動性是由各方面

因素綜合形成,而在可預期的未來 1-2 個月時

間內,流動性充裕的局面很難改變。

其在報告中提供數據稱,預期 2 月份商業銀行

超額準備金規模增加超過 1 萬億元。

不過海通證券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師薑超在接受

採訪時提醒道,“2 月份資金面還是寬鬆的,至

於之後的情況,還要看人民幣匯率的變化。”

春節後,雖然市場層面人民幣升值預期不改,

現匯和遠匯的客盤結匯壓力都較大,但即期匯

率還是在疑似有干預目的的大行購匯主導下連

續走貶。從 1 月 14 日所創歷史高位 6.0406 元

到週三收盤,累計跌幅達到 0.59%。

3.8%將成七天回購利率波動下限?

因資金面寬裕,貨幣市場利率一跌再跌,業內

人士猜測,本周進行的兩次 14 天期正回購中

標利率均落在 3.80%水準,可能成為未來具有

風向標意義的七天質押式回購利率波動區間的

下限。

“3.8%的利率反映了央行認為的貨幣市場利率

的‘合理水準’,未來七天回購利率難以突破這

一下限。”中金公司報告稱。

該機構指出,央行在春節後重啟正回購的做法

在去年就出現過,即 2013 年 2 月 19 日,央

行重啟 28 天正回購,利率定在 2.75%,此後

這一利率水準成為了七天回購的下限,僅在 3月 7 日和 8 日兩天突破過。目前正回購重啟背

Page 6: 路透一週全球財經新聞薈萃 - static.reuters.comstatic.reuters.com/resources/media/editorial/20140221/271TC.pdf源於騰訊qq時代的企鵝形象正在從互聯網穿越到中國消

2014-02-21 一周全球財經新聞薈萃

6

景與當時相似,如果去年規律依然成立,未來

七天回購利率降難以突破 3.8%。

本週一,銀行間市場七天期回購加權利率在三

個月來首次跌至 4%以下,此後不斷回落,目

前最新報 3.6934%。

2013 年 1-5 月,七天期質押式回購加權利率

波動區間僅為 2.49%-4.99%,明顯較 6-12 月

要穩定,該品種後半年加權利率波動區間在

3.34%-11.62%。

央行最近一次在公開市場上進行正回購操作為

2013 年 6 月 6 日,招標量 100 億元,期限 28天,中標利率 2.75%。而央行最近一次進行

14 天期正回購為 2011 年的 1 月 11 日,規模

600 億元,中標利率為 2.05%。

2013 年央行公開市場操作靈活多變。年初以

逆回購發端,隨後停逆轉正,並在 5 月重啟央

票發行。6 月“錢荒”後,7 月末重啟逆回購,期

間並伴隨數次三年央票的到期續發。10 月起,

主力工具逆回購操作再次生變,包含七天和

14 天的一周雙次、僅保留七天的一周單次,

以及零操作均有出現。 另外,除例行的正/逆回購,以及央票(續)發行

外,央行去年亦新創設短期流動性調節工具

(SLO)和常備借貸便利(SLF),根據需要調節市

場流動性。(完)

Page 7: 路透一週全球財經新聞薈萃 - static.reuters.comstatic.reuters.com/resources/media/editorial/20140221/271TC.pdf源於騰訊qq時代的企鵝形象正在從互聯網穿越到中國消

2014-02-21 一周全球財經新聞薈萃

7

人民幣罕見近百點急貶後市場停、看、聽 作者 李然

路透北京 2 月 19 日 - 人民幣兌美元即期週三

開盤半小時內急貶近一百個點子!這讓交易員

迷茫、企業冷靜、套利者頓足。

在一陣“破 6”的呼聲中,人民幣自 1 月中旬創

出 6.0406 元歷史高位後,截至週三收盤已反

向下跌近 360 個點子。

市場人士分析,這波行情從在岸/離岸、本外

幣、基本面/市場價格三方面均出現背離,缺

乏市場自發性推動貶值的根據。推測以央行干

預引導價格的可能性為大,目的應為冷卻過熱

的升值預期,打擊、擠出短期套利資金。

同時,由於這波貶值沒有基本面惡化作為支撐,

短期內衝擊有限,演變為趨勢性拐點的可能性

不高。短期內市場會趨於冷靜,緊密觀察央行

在中間價和日內市場價引導的信號。

“現在還不是看得很清楚,我建議企業還是適

當觀察一下。”中國工商銀行浙江省分行國際

業務部外匯主管應軍對路透說,“要鎖定匯率

也好、要提前結匯或者購匯也好,先觀察幾天

再說。”

交易人士反映,早盤初至少有兩家中資大行輪

番抬價報買美元,使人民幣快速走貶;其間觸

發美元空頭止損,主要反映為部分外資行平倉

了結。尾盤並一度擴大跌幅並觸及 6.0772 元

的近兩個月低位元,顯示市場做多人民幣情緒

有所降溫。

他們並認為,近期離岸趨勢強于於在岸、兩地

匯差走闊,國際美元指數走弱,且年初以來中

國的貿易順差、投資數據尚佳,近期也未見企

業結購匯結構出現變化,都不支撐人民幣快速

貶值。

在人民幣中間價連續三天低開帶動下,離岸人

民幣即期匯價週三寫下自 1 月 24 日以來的新

低,但午盤有所反彈,境內外價差已擴至 322點。交易員認為,人民幣走低只是階段性變化,

離岸投資者對人民幣走強趨勢依舊樂觀。

去年 12 月下旬至 1 月中旬期間,人民幣在唱

多聲中急漲,企業為鎖定匯率進行遠期結匯、

提前結匯壓力不小,市場累積了過多美元空頭。

市場人士推測,央行可能有意通過大行購匯順

勢引導人民幣小幅貶值。

“個人是覺得還是對四季度階段性加速升值的

調整,畢竟一季度經常項下的資金流入一般都

比較弱一點,加上中間價也是一個偏弱的姿

態。”一大型國企財務人士稱。

他並表示,目前人民幣回落幅度還在可理解的

範圍內,“畢竟央行也不會希望是一個單邊的

預期吧!”

短期衝擊有限

截週二收盤止,今年以來人民幣累計走貶了

0.37%,以 1 月 14 日所創 6.0406 元歷史高位

計算,累計貶值達到 0.59%。

市場人士認為,這波貶值的短期衝擊有限、且

在合理範圍之內,直接影響是參與者會變得更

為謹慎,短期套利動機被削弱,總體上人民幣

升值邏輯沒有明顯變化。但需觀察後期是否會

繼續出現貶值。

“大家對中國經濟放緩可能還是有點擔心,至

少是不確定性增加了,所以要調整一下之前過

於樂觀買入人民幣的策略。”一家中資大行交

易員並補充,央行也樂見這樣的回檔,可能從

中趁勢推一把。

應軍指出,從技術圖形來看,早盤急漲時輕鬆

突破 60 天均線(今天在 6.067 元附近)後,

短期均線全部與 60 天均線交叉形成金叉,這

樣一個突破關鍵價位的行情,導致的平倉自然

會帶來大一些的波動。

他並說,即期 120 天均線在 6.087 元左右,且

前期(去年 11 月)匯率曾長時間在 6.09 元停

留,從技術上講這一線對人民幣貶值形成較大

阻力。如果繼續形成突破,人民幣升值預期很

有可能出現分化甚至逆轉。

中國央行行長周小川和外管局局長易綱去年底

時,均表態將推進人民幣匯率市場化,進一步

發揮市場在匯率形成中的作用,並逐步退出常

態式的外匯市場干預。

也有分析人士指出,人民幣貶值後縮短與中間

價的差距,若升值預期弱化、甚至出現分化時,

將再次迎來推進匯率市場化改革政策的視窗期,

包括進一步擴大人民幣波幅等。

中國人民銀行週三稱,2014 年要繼續擴大人

民幣跨境使用,完善相關政策,加快推進人民

幣資本專案可兌換,轉變跨境資本流動管理方

式。並將逐步完善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有序

擴大匯率浮動區間。(完)

Page 8: 路透一週全球財經新聞薈萃 - static.reuters.comstatic.reuters.com/resources/media/editorial/20140221/271TC.pdf源於騰訊qq時代的企鵝形象正在從互聯網穿越到中國消

2014-02-21 一周全球財經新聞薈萃

8

安倍經濟學之箭恐偏離靶心 (本文作者為路透專欄作家,以下內容僅代表其個人觀點)

撰稿 James Saft/編譯 石冠蘭/朱曉軍

路透 2 月 18 日 - 日本大膽實施的安倍經濟學計畫中,關鍵的消費和投資措

施進展不利,可能會動搖當局決心。

日本經濟第四季僅增長 0.3%,不到預估增幅的一半。儘管日本政府及央行

此前大舉進行資產購買,致力於在 2014 年底前將注入經濟體的資金規模

增加一倍。日本央行週二維持政策不變,但延長了貸款計畫。

那樣的資產購買,或者說是大肆印鈔,在一些方面取得了成功:經濟取得

了三年多來最佳的成長表現,物價出現明確上漲。

然而,日本消費者和企業卻未能如期跟進,按照刺激計畫,日本經濟將有

望實現自我持續增長,物價也將節節走高。

簡單來說,消費者支出不夠多,企業方面,儘管日圓貶值且出口條件有利,

但他們大多無意進行大規模資本投資展開擴張。

如果消費者和企業不發揮他們該起到的作用,經濟成長可能會進一步回落,

日本官員推進亟需的結構性改革的心意就不會那麼堅決了。

“經濟成長引發的失望情緒帶來這些改革舉措可能被延期或徹底擱置的風險,

當局短期內可能更加依賴貨幣和財政刺激,”貝倫貝格銀行的資深分析師

Christian Schulz 在給客戶的報告中寫道。

“這將加大安倍經濟學只是曇花一現的風險,不僅代價高昂,而且還會使得

日本一方面長期成長前景沒有明顯提升,另一方面在刺激舉措結束後公共

債務水準會更高。最糟的情況是,甚至可能引發本幣貶值帶動的螺旋式通

脹。”

這些結構性改革舉措,即所謂的安倍經濟學”第三支箭“,部署在公共支出

與大規模擴張性貨幣政策之後,目的是為減輕財政負擔,放鬆就業市場,

讓創業和經營企業變得更容易。

安倍經濟學的前兩支箭都是令人愉快,甚至是有趣的。花錢招聘員工和四

處投錢,這是人人都樂見的事情,而大規模”量化寬鬆(QE)“舉措推高了金

融資產價格,更是讓民眾歡喜。

然而不幸的是,改革會觸及許多人的切身利益,並引發大量爭議--比如移

民問題。為了順利推進結構性改革,安倍首相發出的前兩支箭需要收到更

好的成效才行。

對未來的信心?

安倍經濟學已經成功推高了物價,對於受通縮困擾數十年的日本而言,這

個成就不容抹殺。

但是,儘管去年物價上漲 1.3%,日本人民的總收入卻只增長 0.8%。更糟

糕的是,收入增長主要源於一次性獎金發放和加班收入,而非永久性的漲

薪。這樣一來,結果是民間消費僅僅溫和上升 2.4%。

這很自然地讓很多日本民眾感到不爽和沒有安全感。日本央行上周發佈的

一項民意調查顯示,越來越多的人們認為收入在過去一年下滑,預期未來

一年收入將減少的人數也在增加。對這個深受通縮困擾的國家來說,更驚

人的是,有超過 80%的人認為去年的物價上漲對他們“不利”。

而且,這些情況都發生在今年 4 月按計劃上調消費稅之前。消費稅上調可

能進一步限制需求增長。

企業方面,企業正在進行投資,但是資本投資增幅僅為 1.3%,遠低於典型

經濟復蘇中應有的水準。

雖然日圓走軟可以增強日本出口競爭力,但日本若想長期受益,需要公司

相應加大馬力,擴大產能、增聘新員工和構建良性迴圈。

上一季度似乎沒有出現這樣的趨勢,或許是由於新興市場爆發了小型危機,

但也可能一定程度上歸因於企業經理人對未來缺乏信心。

“儘管企業調查體現了對安倍經濟學的強烈認可,但日本企業似乎不願意在

國內增加投資。那可能是因為他們在國外有更好的投資地點,或僅僅是由

於他們仍然對未來沒有把握,”Monument Securities 的 Stephen Lewis 在

客戶報告中稱。

日圓疲軟在企業看來,也許是在短期內獲取低風險豐厚獲利的良機, 但並

不能促使他們進行長線投資。

日本的現狀既可能演變為良性迴圈,也可能成為惡性循環。

如果企業和個人進行消費與投資,將可以創造增長和改革空間,而改革又

能反證消費與投資的合理性,並幫助日本擺脫巨額公共債務的包袱。

要是他們不消費也不投資,毫不客氣地說,那些改革也許幾乎沒有成功的

可能。(完)

Page 9: 路透一週全球財經新聞薈萃 - static.reuters.comstatic.reuters.com/resources/media/editorial/20140221/271TC.pdf源於騰訊qq時代的企鵝形象正在從互聯網穿越到中國消

2014-02-21 一周全球財經新聞薈萃

9

騰訊的新野心,讓企鵝在你現實生活中如影隨形 作者 謝衡

路透北京 2 月 21 日 - 源於騰訊 QQ 時代的企鵝形象正在從互聯網穿越到中

國消費者的現實生活中來。或許在不遠的某日,你會突然意識到,自己每

一天生活的不同場景中,都或明或暗地出現那只憨態可掬,笑容狡黠,眼

睛更是緊緊盯住你不放的騰訊企鵝。

也許你從未在互聯網上用 QQ 聊過天,但每天一睜眼就刷手機微信

(Wechat)已經成為一種習慣;你要出門,會先掏出手機用嘀嘀打車訂一

輛出租;你要吃飯,就先去大眾點評看看哪一家餐廳口碑最好,有沒有合

適的團購;你想在網上購物,承諾以更快速度把商品交到你手上是京東商

城。以上產品和服務,企鵝都是幕後大佬。

雖然你可能還不明白 O2O 生態圈是什麼意思,卻已經不知不覺的被裹挾於

其中,而且,再也出不來了。

“企鵝要做大哥!他知道你的銀行證券帳戶,在哪兒吃飯,打車去哪兒,以

及你全部的社會關係。Crazy!”上海一家大型券商的一位高管說。

馬年伊始,中國互聯網巨頭騰訊控股在馬化騰的帶領下,就展現出一馬當

先的態勢。剛剛宣佈將入股大眾點評網,占股 20%。又傳出正在與中國大

型互聯網零售企業--京東商城(JD.com)洽商,合併雙方電子商務業務。

IT 諮詢機構易觀國際近日發佈去年第四季中國打車 APP 市場監測報告顯示,

國內兩大互聯網巨頭--阿裡巴巴和騰訊支援的兩家打車軟體公司合計佔據

逾九成的市場份額,打車 APP(應用程式)市場雙寡頭局面持續。

而中國中型券商國金證券與互聯網巨頭騰訊正式“聯姻”後,其首個互聯網

金融產品--“傭金寶”亦於近日正式測試,其在業內率先承諾的萬分之二交易

傭金費率,運行效果如何將決定該傭金水準能否成為新的行業底線。

“騰訊現在所做的一切就是為了鞏固其在移動互聯網時代的核心競爭力和核

心地位,為此它將拉攏一切可以實現這一目的企業,以打造中國最大的

O2O(線下商機與互聯網結合)生態圈。”清科研究中心高級分析師徐志鵬

說。

騰訊總裁劉熾平就明確表示,在 O2O 方面看到很大的版圖,現在只是做了

很小一部分,該公司將持開放的態度,與更多企業合作。

“騰訊通過對你的食、住、行、購物、投資、社交等方方面面的覆蓋,實際

上就將你的生活都內嵌在了它所提供的一個虛擬生活平臺上面。”一位資深

風險投資家說。

大眾點評網所處的本地生活服務這個細分領域,未來市場規模達萬億元,

BAT 三巨頭近期亦在該領域中加快戰略佈局,例如阿裡巴巴收購高德地圖、

快的打車;百度入股團購網站糯米網;騰訊入股華南城控股和嘀嘀打車等。

“不可逆”的轉變

表面上看,是騰訊和阿裡巴巴的用戶爭奪戰愈演愈烈,瘋狂燒錢。但實際

上,用戶在興高采烈的獲得實打實優惠的同時,自己的行為習慣已經在不

知不覺中悄悄被改變。

“滴滴打車一出問題,我這開了多少年出租的老的哥,都不知道怎麼在街上

掃活兒了。”北京的一位計程車司機孔師傅說。

由於滴滴和快的兩款打車軟體競爭不斷升級,近日北京的這兩種打車軟體

都曾出現短期內大流量造成的擁堵和伺服器不穩定的現象。

在金融街工作的劉女士下班時幾次用滴滴叫車不成功之後,才很不甘心的

去街邊伸手攔車。她僅是在春節期間為了搶紅包,才在微信支付上綁定了

一張銀行卡,原本想過了春節就把這張卡銷掉,但隨之而來的打車可以微

信支付,且真金白銀的優惠越來越誘人,讓她打消了撤卡的念頭。

如果說微信紅包讓全國人民在熱熱鬧鬧發紅包、搶紅包之際,騰訊企鵝讓

大家心甘情願的綁定了銀行卡,那麼越來越便捷、且有優惠的微信支付則

讓大家自覺自願的提高了使用頻率。

正如著名財經作家吳曉波曾經說過的,中國近 35 年來很多的變化,都是技

術推導的,而技術帶來的改變是不可逆轉的。 騰訊控股董事長馬化騰

Page 10: 路透一週全球財經新聞薈萃 - static.reuters.comstatic.reuters.com/resources/media/editorial/20140221/271TC.pdf源於騰訊qq時代的企鵝形象正在從互聯網穿越到中國消

2014-02-21 一周全球財經新聞薈萃

10

“現在微信支付打車雖然是貼錢,可將來一旦成為用戶的行為習慣了,騰訊

就可以從中提傭金,並且能夠對計程車公司方面施加更大的影響力,就可

能產生收益。”徐志鵬說。

上述資深投資銀行家亦表示,全球的互聯網公司,估值的重要標準之一就

是看用戶數量、活躍度和平均線上時間。“雖然現在微信做的只是高頻低端

的支付,但隨著你的黏性增加,加之騰訊這個平臺上能夠提供的服務越來

越多,就可能帶來現實的收益。”

比如騰訊入股大眾點評後,可能帶來餐飲行業支付方式的變化;入股京東

後,微信支付怎麼和京東白條結合,另一端騰訊怎麼和有戰略合作的銀行

等金融機構結合等等。

“另外,非常重要的一點是,一個都市人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內嵌入騰訊這個

大平臺之後,你就成為了這個大平臺上的一個虛擬人。你種種行為習慣都

是數據,以後騰訊就能基於這個虛擬人的數據提供授信或者其他全面的金

融服務。”該投資銀行家說。

徐志鵬就表示,O2O 生態圈一定要基礎夠大,影響就會很大。“特別是在

這個過程中積累的大數據,未來可以做什麼,就有很大的想像空間。”

騰訊企鵝到底要做什麼,能做什麼?別忘了中國投資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謝

平反復提起的那句話--理解互聯網金融一定要有充分的想像力。(完)

Page 11: 路透一週全球財經新聞薈萃 - static.reuters.comstatic.reuters.com/resources/media/editorial/20140221/271TC.pdf源於騰訊qq時代的企鵝形象正在從互聯網穿越到中國消

2014-02-21 一周全球財經新聞薈萃

11

美日利差可能縮窄,或扭轉日圓疲勢 編譯 洪曦/王翔瓊/李春喜

路透東京 2 月 20 日 - 多數全球投資者預計美元兌日圓將會上漲,不過秉持

逆向投資理念的人認為,未來幾個月日圓反而可能走強。

資金通常會流向高收益貨幣。市場普遍認為,美國公債和日本公債的收益

率之差將走闊--這將利好美元--因為美聯儲和日本央行的貨幣政策出現分化。

不過,持懷疑觀點的人士表示,上述情景面臨兩項挑戰,一是儘管美聯儲

在縮減刺激政策,但美國公債收益率(殖利率)的漲幅可能不會像預期那樣

高;其二,較低的日債收益率存在上漲的可能。

投機客持有日圓空倉的時間已有逾一年之久。根據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

會(CFTC)數據,上個月他們的淨空倉減少了接近一半,不過日圓仍是做空

程度最高的貨幣。

如果美債收益率優勢縮小,那些日圓空倉有可能進一步減少。

首先,美聯儲縮減刺激政策並未導致美國債券收益率上漲。相反,10 年期

美國公債收益率已降至 2.75%,12 月開始縮減政策之前約為 2.90%。

公債收益率下降背後的部分原因是,美聯儲成功傳達了縮減購債不等於立

刻收緊政策的訊息。

“如果想看美國與日本長債收益率之差對匯市造成的影響,可能要等到

2014 年底,屆時市場會停止對縮減購債的猜測,升息預期或開始湧現,從

而帶動 10 年期公債收益率升至 3%以上,”摩根大通東京分行的首席固定收

益策略師 Takafumi Yamawaki 稱。

IronFX Global 的全球外匯策略主管 Marshall Gittler 表示,想要美元上漲,

利率預期也必須上升。

當升息預期在 1 月初達到頂峰時,美國聯邦基金利率期貨 0#FF: 觸及低位,

美元兌日圓約報 105 日圓,而週四匯價為略高於 102 日圓。

“這就解釋了為何我認為,想要美國利率大幅上升,必須先要有更好的美國

數據才行,”Gittler 表示。“然後才能想像為何先要美國利率上升,而後才會

看到美元上漲,這個關聯眾所周知。”

暗中縮減購債

多數市場人士預計,日本央行將進一步放寬政策,不過由於日本央行總裁

黑田東彥仍樂觀認為經濟在改善,使市場人士的這類預期有所降低。

部分債券交易員揣測,日本央行甚至可能放緩購債步伐。

日央行曾表示,為了實現將基礎貨幣每年擴大 60 萬億至 70 萬億日圓的目

標,央行每月可能需要購買約 7 萬億日圓(685 億美元)的債券。

但現在分析師估計,央行不必購買那麼多,僅需要購買 6.5 萬億債券就可

以實現目標,因為銀行賣給日本央行的債券的存續期長於先前預期。

“日本央行現在的說法是,基礎貨幣的目標更為重要,每月購買 7 萬億日圓

債券只是實現這個目標的工具,“Japan Macro Advisors 的首席分析師

Takuji Okubo 表示。

“如果日本央行‘暗中縮減購債’,可能稍稍加大日債收益率曲線上行的壓力,

這可能也是使美日利差縮窄的一個因素,”他表示,並稱“這可能是推動日

圓未來走強的一個原因。”(完)

Page 12: 路透一週全球財經新聞薈萃 - static.reuters.comstatic.reuters.com/resources/media/editorial/20140221/271TC.pdf源於騰訊qq時代的企鵝形象正在從互聯網穿越到中國消

2014-02-21 一周全球財經新聞薈萃

12

新興市場動盪,驅動投資回流歐元區二線國家 編譯 朱曉軍/孫茉莉/杜明霞

路透倫敦 2 月 20 日 - 南歐國家和曾經風光無限的新興經濟體命運發生了逆

轉,吸引全球基金拋棄新興資產,回歸兩年前撤離的歐元區市場。

烏克蘭暴亂升級以及尼日利亞央行總裁遭到停職的新聞,在週四打擊了新

興市場資產。與此同時,一度被視為歐元區債務危機焦點的西班牙長期借

款成本則大降至 2008 年以來低點。

“可能是在 2013 年底和 2014 年初,我們注意到資金離開新興市場並進入

歐元區二線國家,”富國銀行旗下 First International Advisors 的常務董事

Peter Wilson 稱。

Wilson 的基金超配西班牙和義大利政府公債,近期還增持了較長期債券。

他們堅信其收益率足以彌補風險。

歐元區的五個二線國家今年有望取得經濟增長,結束多年的衰退以及巨額

債務疑慮引發的資本逃離。這些國家包括西班牙、義大利、希臘、葡萄牙

和愛爾蘭。

2012 年曾接受國際金主援助的愛爾蘭,預期今年經濟增長率將超過 2%,

堪比俄羅斯、巴西和土耳其的預期增速。

新興市場出現的變化令人震驚。

這些地區的經濟增長正在放緩,貨幣貶值且公債收益率攀升。包括俄羅斯

和羅馬尼亞等一些國家,不得不取消債券標售或者被迫支付更高的利率以

吸引投資者,凸顯投資者對新興市場的信心減弱。

新興和發達市場間的界線在危機中一度變得模糊,該次危機 2008 年首先

爆發在美國,隨後蔓延至歐元區。

不過當時一窩蜂湧向新興市場的投資者回流,最近爭先恐後地殺向歐元區

二線市場。其中許多是北歐投資者,看中的是歐元區市場相對穩定。

據諮詢機構 EPFR Global 數據,專門投資於葡萄牙、愛爾蘭、義大利、希

臘和西班牙債券及股票的基金,自 2013 年 1 月以來累計吸引超過 120 億

美元的淨資金流入,估計占到總規模的 15%左右。

其中至少有部分將來自新興市場基金,據 EPFR,2013 年以來流出新興市

場的資金超過 500 億美元。

Kames Capital 投資經理 Sandra Holdsworth 稱,在新興市場遭拋下滑引

發動盪之際,增持了義大利和西班牙的較長期公債。自今年伊始,她的基

金一直超配義大利和西班牙公債。

追求投資回報

花旗數據顯示,上個月對評級較低歐元區債券的需求較前月增加兩倍,其

中以養老基金等長期投資者的需求為主。

Pioneer Investments 曾加碼新興市場股票和債券三年,但去年減碼。

Pioneer 的資產配置研究主管 Monica Defend 表示,從 2013 年底開始,該

公司購入歐洲股票,包括西班牙和義大利的股票。

新興市場股市今年已經下滑 5%,債市回報則為持平或負數。而希臘、葡

萄牙、愛爾蘭和義大利股市今年上漲 5-10%,不過西班牙股市因為對拉美

曝險很高而幾乎沒有增長。

歐元區債券的回報受到收益率大幅下滑的提振。愛爾蘭和葡萄牙債券收益

率較 2011 年紀錄高位低逾 10 個百分點。西班牙債券回報率今年超過 5%,

表現亮眼。

義大利和西班牙的借款成本均處於八年低點,較 2012 年歐元區債務危機

高峰期間減少一半。

因預期歐洲央行將在很長一段時間內維持超寬鬆貨幣政策,歐元區經濟增

長前景好轉,投資者預計歐元區(股票和債券)市場進一步上漲。(完)

新興市場及歐元區二線國家債券資金流動圖表

歐洲國家股票回報圖表

Page 13: 路透一週全球財經新聞薈萃 - static.reuters.comstatic.reuters.com/resources/media/editorial/20140221/271TC.pdf源於騰訊qq時代的企鵝形象正在從互聯網穿越到中國消

2014-02-21 一周全球財經新聞薈萃

13

黃金多頭命運攥在中印兩國之手 撰稿 Clyde Russell 編譯 田建華/侯向明/許娜

(本文作者是路透專欄作家,以下內容僅代表其個人觀點)

路透澳洲朗塞斯頓 2 月 20 日 - 黃金在今年強勢開局,引得多頭出洞。但是

對金市看法樂觀的基礎不穩,且很大程度上被中國和印度的表現綁架。

截至 2 月 19 日,現貨金今年漲幅已經達到 8.8%,為每盎司 1,311.32 美元,

將 2013 年 28%的跌幅收復近四分之一。

世界黃金協會(WGC)也不出意料地看法樂觀,投資董事總經理 Marcus Grubb 稱,2014 年將是黃金投資“表現有很大提升”的一年,回報將是正的。

雖然該協會的工作就是以積極的口吻描述黃金,但是世界黃金協會為什麼

有上述看法仍值得一探。

主要基於三點,當下來自中國的強勁需求,政府放寬限制帶來的印度進口

復蘇,以及投資需求改善,幫助逆轉 2013 年貴金屬上市交易基金的資金

大舉外流局面。

據 2 月 18 日世界黃金協會公佈的黃金需求趨勢報告,2013 年中國取代印

度,成為全球最大黃金消費國,需求增長 32%至 1,065.8 噸。

中國需求飆升,主要是因為金價急跌引發消費者出手。

世界黃金協會預計金價不會進一步下跌,考慮到這樣的情況,推理出中國

買家意識到廉價掃貨已成往事,這或許是符合邏輯的。

當中國消費者擔心通脹上升,或者當股市等其它金融資產可能下滑時,他

們亦會傾向于買入黃金。

中國通脹率仍良好受控,處於 2.5%,遠低於 2011 年中期的峰值 6.5%。

同時,滬綜指今年迄今溫和上漲。

經過了上個月底至 2 月初農曆新年假期前需求增長帶來的提振後,上海黃

金交易所的貴金屬價格最近亦有回落。

中國當前背景並不能表明 2014 年黃金需求將再度增長 30%以上,但同樣

也無法說明需求將會下滑。

雖說中國有著需求穩步增長的前景,而這將支撐黃金價格,但其自身不足

以推動價格上漲。

希望印度會放緩進口管制

說到印度,即是希望當局能夠下調處在紀錄高位的 10%的進口關稅,並放

鬆關於全部黃金進口的 20%需要加工成珠寶然後再出口的要求。

這是基於印度國大党領導人索尼婭·甘地(Sonia Ghandi)關於檢視進口關稅

的提議。

進口關稅和轉出口規定旨在抑制印度不斷膨脹的經常帳赤字,黃金則是最

佳目標,因為在進口總值上黃金僅次於石油,而且黃金本身也不會創造太

多的經濟價值。

此項規定無疑發揮了作用,2013 年下半年印度黃金進口驟降。官方數據顯

示,7-10 月進口大降 63%。

印度整體需求依然強勁,根據 WGC 數據,2013 年需求達 974.8 噸,較上

年增長 13%。

關鍵是,大部分需求是由國內規模不斷增大的回收黃金所滿足、而非進口,

儘管委員會亦認為走私量也已大幅增加。

雖然印度可能會放鬆進口關稅及所謂的 80-20 規定,但不太可能在第二季

前這樣做,所以在此以前進口需求應會持續受抑。

在 5 月底前舉行的國會大選中,執政黨有可能敗給反對黨印度人民黨

(Bharatiya Janata Party),從而給黃金政策帶來不確定性。

印度雖然有購金需求,但並不能確保 2014 年黃金進口會因而上揚,尤其

是如果進口關稅和再出口規定未像人們期望的那樣很快放鬆。

黃金上市交易基金(ETF)似乎也有望重新受到追捧,雖然今年迄今淨購買規

模一直都只是小幅增長。

全球最大黃金 ETF--SPDR Gold 的黃金淨持倉量今年以來增長了 0.4%,

但不要忘了去年的持倉量淨減少 41%。

由於有跡象顯示美國經濟復蘇,美聯儲似乎致力於逐步削減購債計畫,因

此大量資金流入黃金 ETF 的趨勢看來有些不穩。

隨著量化寬鬆舉措逐步撤出,美元走高,這也削弱了黃金的投資魅力。

雖然從中國、印度和 ETF 的黃金需求前景來看,2014 年金價不太可能下

跌,但也沒有理由認為金價會強勁上揚。(完)

Page 14: 路透一週全球財經新聞薈萃 - static.reuters.comstatic.reuters.com/resources/media/editorial/20140221/271TC.pdf源於騰訊qq時代的企鵝形象正在從互聯網穿越到中國消

2014-02-21 一周全球財經新聞薈萃

14

臺灣證券業佈局海外不易,初期大陸仍為重心 記者 林妙容

路透臺北 2 月 19 日 - 臺灣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金管會)繼推動公股銀行業

相互整並後,週三也同步釋出希望臺灣證券業者能邁向亞洲區域券商之路。

但臺灣證券商規模小,海外佈局難度高,邁向亞洲的首站仍以大陸為首選。

〞說是佈局亞洲,其實業者心裡想的還是臺灣的本業獲利和大陸佈局。〞

一名熟悉證券業者生態的資深官員說。

臺灣證券商在海外設點較為積極的仍是開發金控旗下凱基證券。凱基證券

指出,目前該公司在香港、新加坡、泰國都有 100%持有的子公司或轉投

資公司,佈局亞洲的動作也一直持續進行。

其他多數臺灣券商則零星有香港分公司,在其他亞洲地區的著墨並不多。

2008 年金融海嘯以來,臺灣證券業歷經股市走跌、課徴證所稅導致股市交

易量不振等打擊,令本業收入萎靡。據金管會的統計數據,2013 年至 11月底為止,臺灣證券業的淨值報酬率(ROE)為 3.91%,遠不如銀行業同期

的約 10%。

在獲利不佳的情況下,證券業走出海外難度更高。

然而去年臺灣和大陸簽定的服務貿易協定中,大陸釋出允許臺灣券商在特

定區域中享有持股可達 51%,及全牌照開放的優於外資待遇,令台資主要

證券商紛紛以與大陸公司合資設立證券公司為近期目標,已釋出風聲尋得

合資夥伴的券商就包括富邦金控旗下的富邦證券、永豐金控旗下的永豐金

證券,及統一證券。

臺灣以淨值計第一及第二的元大金控旗下元大寶來證券與凱基證券,也都

傳出鴨子滑水,動作頻頻。

〞只要服貿過了,和大陸的合資券商設了,這個轉投資占淨值 40%的上限

額度也就差不多滿了。〞上述官員說。

醉翁之意不在酒,佈局亞洲的前哨站非大陸莫屬,至於後續亞洲能否陸續

佈局,也得視大陸業務能否蓬勃開展。

臺灣金管會主委曾銘宗週三表示,希望未來三至五年內能有一至兩家的臺

灣證券商能成為亞洲的大型券商,第二季將放寬證券商轉投資金融相關事

業占淨值的上限 40%。

兩岸服務貿易協定仍在立法院審查中,外界預估今年第一季季底有機會在

立法院通過。

證券商國際業務先於國際據點

群益金鼎證券總經理趙永飛對路透表示,證券商不是不願走向國際,而是

國際業務的能量及規模尚未達到設立國際據點的門檻。而提高轉投資的上

限,將給予證券商更大的投資空間。

〞對券商來說,大陸已經是必投(投資)的,但這個門檻沒有提高的話,就

沒有能力再到其他的亞洲地區。〞趙永飛說。

群益金鼎證過去曾在印尼及越南設過據點,但最終因獲利不如預期,也以

撤出劃下句點。

但趙永飛認為現在時空環境已經不同,連緬甸都將要設立交易所,在亞洲

的營運空間逐漸有能見度,對金管會的政策樂觀其成。

臺灣本業獲利也很重要

不同于臺灣銀行業邁向亞洲,臺灣官方以推動公股整並的方式進行,有主

導的能量,臺灣證券商多數為民營金控旗下的附屬子公司,官股持有的金

控旗下券商規模均小,難以成為邁進亞洲的選項。

而且若在臺灣的業務獲利能力無法改善,也難以培養走向亞洲的實力。

〞事實上很多臺灣券商還是著重在臺灣的本業。〞一名不願具名的金融分

析師說。

金管會此前祭出現股當沖等政策,改善了台股低量的問題,令證券商的經

紀業務獲利有所改善,承銷業務則有了寶島債等外幣債的進一步發展,但

量能尚小,對獲利貢獻仍待觀察;而本周起可申辦的國際證券業務(OSU),則被視為券商今年開展業務的重點之一。

這些在本地的業務才剛起步,對券商來說將是獲利來源的新管道之一,相

對佈局亞洲的陌生市場,掌控度更高。

〞券商對東南亞市場其實是不會貿然前進,還是以本地的新種業務為優

先。〞上述分析師說。

他表示,雖然 OSU 業務的財富管理部分面對來自銀行業的強力競爭,但

今明兩年來說,券商仍願意增加力道經營,比起高成本設立海外據點,其

對本業的獲利貢獻度將比較明顯。

至今年 1 月份止,臺灣前三大淨值的證券商分別是--元大寶來證券淨值達

921 億台幣、凱基證券 685 億台幣及群益金鼎證券約 300 億台幣。(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