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
2006 年佛法度假中文營隊課程講義 《十住毘婆沙論》之菩薩修行要略 釋長慈編 2006/5/22 壹、簡介 一、釋《論》題: (一)關於「十住」(DazabhUmi): 1、《十住毘婆沙論》中的「十住」,即《華嚴經》十地品中之「十地」,如《十 住毘婆沙論》卷 1〈入初地品第二〉(大正 2622c25~23a3)云: 此中十地法 去來今諸佛 為諸佛子故 已說今當說 初地名歡喜 第二離垢地 三名為明地 第四名焰地 五名難勝地 六名現前地 第七深遠地 第八不動地 九名善慧地 十名法雲地 分別十地相 次後當廣說 2、十地名義(《十住毘婆沙論》卷 1〈入初地品第二〉(大正 2623a8~21): 菩薩在初地,始得善法味,心多歡喜故,名歡喜地。 第二地中,行十善道離諸垢故,名離垢地。 第三地中,廣博多學,為眾說法,能作照明故,名為明地。 第四地中,布施、持戒、多聞轉增,威德熾盛故,名為炎地。 第五地中,功德力盛,一切諸魔不能壞故,名難勝地。 第六地中,障魔事已,諸菩薩道法皆現在前故,名現前地。 第七地中,去三界遠,近法王位故,名深遠地。 第八地中,若天、魔、梵、沙門、婆羅門無能動其願故,名不動地。 第九地中,其慧轉明,調柔增上故,名善慧地。 地中,菩薩於十方無量世界能一時雨法雨,如劫燒已普澍大雨,名法雲 地。 3、十地之修行內容(參見印順法師《成佛之道》(增注本)p.401413): 初地歡喜地─布施勝,以大乘心行,修共五乘的布施─┐ 二地離垢地─持戒勝,以大乘心行,修共五乘的十善─┤ 三地發光地─忍辱勝,以大乘心行,修共五乘的禪定─┤ 四地燄慧地─精進勝,以大乘心行,修共三乘的道品─┤第二阿僧祇劫 五地難勝地─禪定勝,以大乘心行,修共三乘的四諦─┤ 六地現前地─般若勝,以大乘心行,修共三乘的緣起─┤

《十住毘婆沙論》之菩薩修行要略...2006 年佛法度假中文營隊課程講義 《十住毘婆沙論》之菩薩修行要略 釋長慈編 2006/5/22 壹、簡介 一、釋《論》題:

  • Upload
    others

  • View
    2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十住毘婆沙論》之菩薩修行要略...2006 年佛法度假中文營隊課程講義 《十住毘婆沙論》之菩薩修行要略 釋長慈編 2006/5/22 壹、簡介 一、釋《論》題:

2006 年佛法度假中文營隊課程講義

《十住毘婆沙論》之菩薩修行要略 釋長慈編

2006522

壹簡介

一釋《論》題 (一)關於「十住」(DazabhUmi)

1《十住毘婆沙論》中的「十住」即《華嚴經》十地品中之「十地」如《十

住毘婆沙論》卷 1〈入初地品第二〉(大正 2622c25~23a3)云 此中十地法 去來今諸佛 為諸佛子故 已說今當說

初地名歡喜 第二離垢地 三名為明地 第四名焰地

五名難勝地 六名現前地 第七深遠地 第八不動地

九名善慧地 十名法雲地 分別十地相 次後當廣說

2十地名義(《十住毘婆沙論》卷 1〈入初地品第二〉(大正 2623a8~21) 菩薩在初地始得善法味心多歡喜故名歡喜地

第二地中行十善道離諸垢故名離垢地

第三地中廣博多學為眾說法能作照明故名為明地

第四地中布施持戒多聞轉增威德熾盛故名為炎地

第五地中功德力盛一切諸魔不能壞故名難勝地

第六地中障魔事已諸菩薩道法皆現在前故名現前地

第七地中去三界遠近法王位故名深遠地

第八地中若天魔梵沙門婆羅門無能動其願故名不動地

第九地中其慧轉明調柔增上故名善慧地

第十地中菩薩於十方無量世界能一時雨法雨如劫燒已普澍大雨名法雲

3十地之修行內容(參見印順法師《成佛之道》(增注本)p401~413)

初地歡喜地布施勝以大乘心行修共五乘的布施

二地離垢地持戒勝以大乘心行修共五乘的十善

三地發光地忍辱勝以大乘心行修共五乘的禪定

四地燄慧地精進勝以大乘心行修共三乘的道品第二阿僧祇劫

五地難勝地禪定勝以大乘心行修共三乘的四諦

六地現前地般若勝以大乘心行修共三乘的緣起

七地遠行地方便勝

八地不動地願 勝

九地善慧地力 勝第三阿僧祇劫

十地法雲地智 勝

(二)關於「毘婆沙」(VibhASA)

「毘婆沙」即梵文 VibhASA 之音寫譯為廣說勝說異說種種說等大概

地說是「註解」之義 二關於作者龍樹菩薩(參見印順導師著《永光集》p103 ~ p105) (一)龍樹是「南天竺梵志種」「天聰奇悟」幼年就誦四吠陀及天文等世間學問

所以「弱冠」(二十歲)已馳名當世了

(二)也許是少年驕逸所以與友人求得隱形術潛入王宮去淫亂被發覺了徼幸

的免於一死

(三)龍樹這才悟到「欲為苦本」於是「入山詣一佛(寺)塔出家受戒」傳中沒

有說到他從哪一個部派在哪裡出家從《智論》及本傳下述其「下雪山」讀

大乘經一事而論他極可能是在北印度的說一切有部出家的

(四)進一步他「入雪山山中有塔塔中有一老比丘以摩訶衍經典與之」這

才進修大乘法門龍樹「周遊諸國更求餘經」使「外道論師沙門義宗

咸皆摧伏」可說是大論師了

(五)當時出家的大乘行者都是依傳統的聲聞部派出家的龍樹有「立師教戒更

造衣服」脫離傳統的佛教而別立(出家)菩薩僧團的理想可能是為了避

免諍執或被指為背叛佛教所以這一理想始終沒有實現

(六)大龍菩薩接龍樹到龍宮「以諸方等深奧經典無量妙法授之」龍樹這才達到(七

地)「深入無生二忍具足」的深悟

(七)龍樹出龍宮後在南天竺大弘佛法晚年住南憍薩羅國都西南的黑峰山

(八)「去此世已來至今始過百歲南天竺諸國為其立廟敬奉如佛」

三關於譯者鳩摩羅什

鳩摩羅什(西元344~413年一說350~409年)梵名 KumArajIva又作究摩羅

什鳩摩羅什婆拘摩羅耆婆略稱羅什什意譯作童壽東晉龜玆國(新

疆疏勒)人為譯史上四大譯經家之一 父母俱奉佛出家素有德行 羅什自幼聰敏七歲從母入道遊學天竺訪參名宿博聞強記譽滿五天竺

後歸故國王奉為師

前秦苻堅聞其德遣將呂光率兵迎之呂光西征既利遂迎羅什然於途中聞

苻堅敗沒遂於河西自立為王羅什乃羈留涼州十六七年 至後秦姚興攻破呂氏羅什始得東至長安時為東晉隆安五年(401)姚興

禮為國師居於逍遙園與僧肇僧嚴等從事譯經工作 羅什門下有僧肇道生道融僧叡曇影僧導等名僧輩出蔚成三論與

成實兩學派故羅什亦被尊為三論宗之祖 義熙九年(弘始十五)(413)示寂世壽七十1

四《十住毘婆沙論》之造論旨趣 (一)為《十地經》(《華嚴經》〈十地品〉)之註釋

《十住毘婆沙論》卷 1〈序品第一〉(大正 2620a10~13) 敬禮一切佛 無上之大道 及諸菩薩眾 堅心住十地

聲聞辟支佛 無我我所者 今解十地義 隨順佛所說」

《十住毘婆沙論》卷 1〈入初地品第二〉(大正 2622c25~23a3)云 此中十地法 去來今諸佛 為諸佛子故 已說今當說

初地名歡喜 第二離垢地 三名為明地 第四名焰地

五名難勝地 六名現前地 第七深遠地 第八不動地

九名善慧地 十名法雲地 分別十地相 次後當廣說

賢首法藏《華嚴經傳記》卷 1大正 51156b20~24 《十住毘婆沙論》一十六卷龍樹所造釋〈十地品〉義後秦耶舍三藏口誦

其文共羅什法師譯出釋〈十地品〉內至第二地餘文以耶舍不誦遂闕

解釋相傳其論是《大不思議論》中一分也

賢首法藏《華嚴經探玄記》卷 1大正 35122b25~29 龍樹既將下本(按即十萬頌之《華嚴經》)出因造《大不思議論》亦十萬

頌以釋此經今時《十住毘婆沙論》是彼一分秦朝耶舍三藏頌出譯之十

六卷文纔至第二地餘皆不足2

1 關於羅什大師之卒歿年代依宋括山一菴釋本覺編集明安雅居士劉朝卿較訂之《釋氏通鑑》卷 3

所云則 413 年似較為確如云「《釋教錄》云『什公卒時諸記不定』《高僧傳》云『弘始十

一年八月二十日卒』此不然也准《成實論》後記云『弘始十四年九月十五日出訖』准此十

四年末什仍未卒又准僧肇上秦主〈涅槃無名論表〉云『肇在什公門下十有餘載』若什四年出

經十一年卒始經八載未滿十年云何乃言十有余載而《釋教錄》亦不定其年月因看《弘

明集》(按此指《廣弘明集》)云『有僧肇誄什法師以癸丑年四月十三日薨于大寺』故今以此

為準」(卍新續 7632a7~10) 2 關於《十住毘婆沙論》的譯出諸經錄向來都說是鳩摩羅什三藏所譯然法藏於此指出《十住毘婆

沙論》為鳩摩羅什與佛陀耶舍共譯或譯主為佛陀耶舍此應有事實之依據《高僧傳》卷 2 佛陀耶舍

傳中有一段關於羅什在譯《十住經》時的情形值得留意如云「于時(弘始十年)羅什出《十住經》

一月餘日疑難猶豫尚未操筆耶舍既至共相徵決辭理方定」(大正 50334b9~11)傳記中

(二)《十住毘婆沙論》中廣引大量的大乘經論以開展其大乘菩薩道的思想因此

也有學者主張與其說《十住毘婆沙論》是以註解《十地經》為目的倒不如

說是為了開展其大乘菩薩道的思想而運用了《十地經》(參見八力廣喜〈《十

住毘婆沙論》と《十地經》〉《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 40 卷第 2 號1992 年 3月p553-559)

貳《十住毘婆沙論》導讀

一關於《十住毘婆沙論》「共利(自利利他)為上人」與《大智度論》「但利他為

上人」之意趣

(一)《十住毘婆沙論》卷 1大正 2620b26-28 世間有四種人一者自利二者利他三者共利四者不共利

是中共利者能行慈悲饒益於他名為上人 (二)《十住毘婆沙論》卷 7大正 2656a12-b2

世法無憂喜能捨於自利常勤行他利深知恩倍報 世間法者利衰毀譽稱譏苦樂於此法中心無憂喜捨自利勤行

他利者菩薩乃至未曾知識無因緣者所行善行捨置自利助成彼善 問曰捨自利勤行他利此事不然如佛說雖大利人不應自捨己利

如說「捨一人以成一家捨一家成一聚落捨一聚落成一國土

捨一國土以成己身捨己身以為正法」 「先自成己利然後乃利人捨己利利人後則生憂悔 捨自利利人自謂為智慧此於世間中最為第一癡」

答曰於世間中為他求利猶稱為善以為堅心況菩薩所行出過世

間若利他者即是自利如說「菩薩於他事心意不劣弱發

菩提心者他利即自利」 此義初品中已廣說 (三)《大智度論》卷 95大正 25726b26-c23

問曰如餘處菩薩自利益亦利益眾生此中何以但說利益眾生不說自

利自利利人有何咎

提到羅什在譯《十住經》時遇到許多疑難因此在譯《十住經》時遲遲未能進行後因佛陀耶舍來

到長安與之共相討論《十住經》之譯出才得以順利進行這可能是因為羅什所熟悉的是般若中觀

系的思想對華嚴系的思想較不熟悉必須依靠熟悉華嚴系思想的佛陀耶舍之協助才能完成《十住

經》之漢譯因此法藏之說法有其妥當性

答曰菩薩行善道為一切眾生此是實義餘處說自利亦利益眾生

是為凡夫人作是說然後能行菩薩道入道人有下中上下者

但為自度故行善法中者自為亦為他上者但為他人故行善法 問曰是事不然下者但自為身中者但為眾生上者自利亦利他

人若但利他不能自利云何言上 答曰不然世間法爾自供養者不得其福自害其身而不得罪以是故

為自身行道名為下人一切世人但自利身不能為他若自為身

行道是則折減自為愛著故若能自捨己樂但為一切眾生故行

善法是名上人與一切眾生異故若但為眾生故行善法眾生未

成就自利則為具足若自利益又為眾生是為雜行 求佛道者有三種 一者但愛念佛故自為己身成佛 二者為己身亦為眾生 三者但為眾生是人清淨行道破我顛倒故 是菩薩行般若波羅蜜時無眾生乃至無知者見者安住是中拔

出眾生於甘露性中甘露性者所謂一切助道法何以故行是法

得至涅槃涅槃名甘露性是甘露性中我等妄想不復生是菩薩

自得無所著亦令眾生得無所著是名第一利益眾生 (四)印順法師《寶積經講記》p155

菩薩雖以利他為重而實是自利利他相成的如修廣大正行都是與眾生

有利益的而現在要說的方便教化又都是從自己的修集得來怎樣自利

就怎樣利他所以菩薩是在利他為先的原則下去從事自利利他上求下

化的工作 (五)印順法師《寶積經講記》p275

菩薩的修學佛法是為了眾生要利益眾生就必須自己修治悟入所以

菩薩是為了利他而自利從利他中完成自利如專為了自己這樣那樣就

不是菩薩風格而是聲聞了 另參見印順法師《我之宗教觀》p62~65《學佛三要》〈自利與利他〉p141~154

二菩薩於「五事」中勤行精進 《十住毘婆沙論》卷 15〈大乘品第三十〉(大正 26106c11~22) 勤精進者於五事中勤行精進一未生惡法為不生故勤行精進二已生惡法

為斷滅故勤行精進三未生善法為令生故勤行精進四已生善法為增長故

勤行精進五於世間事中有所作無能障礙故勤行精進如說

斷已生惡法 猶如除毒蛇 斷未生惡法 如預斷流水

增長於善法 如溉甘果栽 未生善為生 如攢木出火

世間善事中 精進無障礙 諸佛說是人 名為勤精進

三以何等法世世增長菩提願又後復能更發大願 (一)《十住毘婆沙論》卷 4大正 2638a2~17

問曰以何等法世世增長菩提願又後復能更發大願 答曰乃至失身命 轉輪聖王位 於此尚不應 妄語行諂曲

能令諸世間 一切眾生類 於諸菩薩眾 而生恭敬心 若有人能行 如是之善法 世世得增長 無上菩提願

菩薩以是法世世增長菩提願又復能生清淨大願若以 (1)實語故死失轉輪王位及失天王位猶應實說不應妄語況小因緣而

不實語 (2)又於眷屬及諸外人離於諂曲 (3)又從初發心已來一切菩薩生恭敬心尊重稱讚如佛無異 (4)又當隨力令住大乘

(二)《大寶積經》卷 112〈普明菩薩會〉大正 11632a6~12

菩薩有四法世世不失菩提之心乃至道場自然現前何謂為四 (1) 失命因緣不以妄語何況戲笑 (2) 常以直心與人從事離諸諂曲 (3) 於諸菩薩生世尊想能於四方稱揚其名 (4) 自不愛樂諸小乘法所化眾生皆悉令住無上菩提 迦葉是為菩薩四法世世不失菩提之心乃至道場自然現前 (參見印順法師《寶積經講記》p32~34 [新版 p31~34])

四關於四法能退失智慧四法能智慧增益 (一)《十住毘婆沙論》卷 9<四法品第十九>大正 26 65c28~66a7

有四法能退失慧菩薩所應遠離復有四得慧法應常修習 何等四法失慧 一不敬法及說法者二於要法祕匿吝惜三樂法者為作障礙壞其聽

心四懷憍慢自高卑人 何等四法得慧

一恭敬法及說法者二如所聞法及所讀誦為他人說其心清淨不求

利養三知從多聞得智慧故勤求不息如救頭然四如所聞法受持

不忘貴如說行不貴言說是為四

(二)《大寶積經》卷 112〈普明菩薩會第四十三〉 大正 11631 c21~632a1

爾時世尊告大迦葉菩薩有四法退失智慧何謂為四 1不尊重法不敬法師 2所受深法祕不說盡 3有樂法者為作留難說諸因緣沮壞其心 4憍慢自高卑下他人迦葉是為菩薩四法退失智慧 菩薩有四法得大智慧何謂為四 1 常尊重法恭敬法師

2隨所聞法以清淨心廣為人說不求一切名聞利養

3知從多聞生於智慧勤求不懈如救頭然

4聞經誦持樂如說行不隨言說迦葉是為菩薩四法得大智慧

(三)印順法師《寶積經講記》p23-29

『菩薩有四法退失智慧何謂為四不尊重法不敬法師所受深法秘不說

盡有樂法者為作留難說諸因緣沮壞其心憍慢自高卑下他人迦葉是

為菩薩四法退失智慧』 佛為大迦葉說菩薩的正行差別先說失智慧與得智慧智慧是佛法不共世間的特

質是解脫與成佛的根本對於菩薩行是非常重要的所以首先提出來說 「菩薩有四法退失智慧」已有的尚且要退失當然更不會增進了四法為因

引起智慧的退失是果有著因果的一定關係因果是多種多樣的這裡說的主要約

二類因果說一無論是善的惡的久而久之習以成性一天天的增強如常起貪

心的會貪心越來越大起瞋心的瞋心會越來越嚴重如讀書的知識越來越豐富

好靜的習慣了會愛靜惡動過不慣煩囂的生活這不但今生也影響到來生的性格

能力這叫做等流因果二如布施的使別人的生活獲得充足自己將來就能得富

裕的果傷害人使人死(墮落惡道是異熟因果)來生為人時會受到多病或夭壽

的果總之使人苦惱自己得苦惱使人安樂自己能安樂障礙人的自己也受

人的障礙這些叫做增上因果(一般也叫做業報) 那四種邪行能退失智慧呢一「不尊重法不敬法師」法是真理(理法理

法的實現即證法)是達到真理的正行(行法)表達這真理與正行的聖教(教法)

自己學法而又以法教化的稱為法師法真理正行聖教從佛的大覺而宣揚

出來對學者來說法是智慧的源泉如不尊重法不生希有難得心不看作治病的

良藥昏夜的明燈而覺得沒有什麼了不得與自己沒有什麼關係那一定不會依法

去信解修行不進則退也就會日漸愚癡了不能尊重法也就不會尊敬法師法師

也是人不會是十全十美的所以如不從正法的關係去尊敬他就會挑剔一些不相關

的事相貌不端嚴呀音聲不洪亮呀helliphellip或說法師的某種不圓滿性急呀偏愛呀

好名呀種種吹求而忘記了自己應學他的長處應學習他宣揚的正法這樣的不尊

師不重道自己閉塞了聰明不能獲得正法的智慧反而要退失了 二「所受深法秘不說盡」深法是大乘法大乘的空義(經說深奧者空

是其義)深行密證的法門自己從師長受學得來應該善與人同盡量弘揚卻故

意秘密化不肯輕易說說也不肯盡量的說而保留一分這或是為了名為了利

秘而不傳的作風障礙人不能生長深智因果必然當然自己要退失智慧了拿淺事

來說我國古代的工巧醫藥拳術都有高度的成就可是被『秘密』害了教拳

的不肯盡量傳授徒眾而留下幾手醫藥只肯傳自己人或傳兒不傳女不願公

開以求進步結果大多失傳了到現在我國還被看作落後地區這不是秘不盡傳

而招退失智慧的惡果嗎 三「有樂法者為作留難說諸因緣沮壞其心」樂法是愛好大法而深願欲求

的意思遇到這樣的人應該隨機說法引他趣入佛法而現在卻故意的留難他說

一些不成理由的理由如年紀還輕呀知識太差呀業障太重呀下次再來呀要供

養多少呀helliphellip根機中中的就會因而失望意志沮喪變壞了那種樂於求法的熱心

有的受了外道的誘惑動搖了對三寶的信心犯了這樣障人智慧的罪過當然要退

失智慧了 四「憍慢自高卑下他人」修學佛法的容易犯一種過失就是義理愈了解

或多少有些行持功德憍慢心就起來了覺得自己了不起高人一等看起他人來

論教理論修行都卑下低劣不及自己於是覺得沒有值得尊敬的法師沒有可以

造就的學者憍慢狂妄結果是『滿招損』智慧日漸退失了 世尊總結的說上面所說的「是為菩薩四法」會「退失智慧」的求大智慧的

大乘行者應切戒才好 『復次迦葉菩薩有四法得大智慧何謂為四常尊重法恭敬法師隨所

聞法以清淨心廣為人說不求一切名聞利養知從多聞生於智慧勤求不懈

如救頭然聞經誦持樂如說行不隨言說迦葉是為菩薩四法得大智慧』 現在再從正行來說能得大智慧的四法那四種法呢 一「常尊重法恭敬法師」能常常的尊師重道就會常常的訪師求法智慧也

就自然增長廣大起來 二「隨所聞法以清淨心廣為人說不求一切名聞利養」菩薩隨自己聽聞受持

的深法不會『秘不說盡』而是樂意的廣為人說以弘法心慈悲心報恩心來說

法不是為了貪求名譽或者財利供養唯有這樣的清淨心說法才能廣為人說否

則存有名聞利養徒眾不清淨心來說法就會或多或少的保留不是嫌說法

的報酬太少就怕別人與自己一樣名聞利養被人奪去了 三「知從多聞生於智慧勤求不懈如救頭然」對於樂法的人故意留難不

願為他說法主要是由於不知聞法的利益要知道現證的智慧雖由於修習而修

慧要由於思惟思慧要由於多聞知道智慧是從多聞而引生的就會尊重聞法的功德

了對他人就不為留難樂意去為人說法對自己一定是精勤的求聞正法不懈

不怠如頭髮鬚眉著了火一樣火燒(然與燃同)鬚眉一定急不容緩去救息他知

道多聞的功德一定會不懈不怠的去多聞正法當然精勤的多聞也要注意到身心

的調適必須『行之以漸持之以恆』從容不迫而又鍥而不捨才是中道的勤行 四「聞經誦持樂如說行不隨言說」凡人聽聞經法背誦受持大抵會因

此而憍慢起來但聞思經法還是為了實行如學者的志願在乎如經所說的去實行

而不是隨著語言文字團團轉專在名相上作工夫那就會感覺自己的實行不足還不

能完滿的實踐佛說能深切感覺到自己的不足自然謙和寬容不再憍慢自高了能

這樣依解而起行智慧當然能生長廣大了 佛總結的說這就是「菩薩四法得大智慧」 五菩薩應如何應對難調難伏甚至忘恩負義的眾生

(一)《十住毘婆沙論》卷 7〈五戒品第十五〉大正 2657a10~b14 諸有惡眾生 種種加惱事 諂曲懷憍逸 惡罵輕欺誑 背恩無返復 癡弊難開化 菩薩心愍傷 勇猛加精進 諸惡眾生以種種惡事侵嬈菩薩菩薩於此心無懈厭不應作是念 「如是惡人誰能調伏誰能教化誰能勸勉令度生死究竟涅槃誰能與

此往來生死誰能與此和合同事諸惡無理誰能忍之我意止息不復

共事我悉捨遠不復共事亦復不能與之和合是惡中之惡無有返復何

用此等而共從事」 菩薩知見眾生惡罪難除應還作是念 「是等惡人非少精進能得令住如所樂法為是等故我當加心勉力勤

行億倍精進後得大力乃能化此惡中之惡難悟眾生如大醫王以小因緣

便能療治眾生重病菩薩如是除煩惱病令住隨意所樂功德我於重罪大

惡眾生倍應憐愍起深大悲如彼良醫多有慈心療治眾病其病重者

深生憐愍勤作方便為求良藥」 菩薩如是於諸眾生煩惱病者悉應憐愍於惡中之惡煩惱重者深生憐愍

勤作方便加心療治何以故 菩薩隨所住 不開化眾生 令墮三惡道 深致諸佛責 菩薩隨所住國土城邑聚落山間樹下力能饒益教化眾生而懈厭嫌恨

貪著世樂不能開化令墮惡道是菩薩即為十方現在諸佛深所呵責甚可慚

恥3云何以小因緣而捨大事是故菩薩不欲諸佛所呵責者於種種諂曲重惡

眾生心不應沒隨力饒益應以諸方便勤心開化譬如猛將將兵多所傷損

王則深責以諸兵眾無所知故王不責之 (二)《大方廣佛華嚴經》卷 14〈金剛幢菩薩十迴向品〉大正 9489a11~26

菩薩摩訶薩不以惡眾生故嫌恨退沒不行迴向不以難調伏眾生故退捨善根不

行迴向雖有眾生邪見瞋濁於大莊嚴其心不轉不捨大願救護眾生若見眾生

濁惡無信不知報恩修習菩提未曾懈廢若與愚癡童蒙共事心無憂惱何以故

我以明淨圓滿慧日出於世間清淨調伏一切眾生菩薩摩訶薩不為一眾生故

發心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善根迴向不為嚴淨一佛剎故不為信一佛故不

為見一佛故不為聞一佛法故不為滿足一願故菩薩摩訶薩悉欲救護一切眾

生故以善根迴向具足嚴淨一切佛剎信一切佛見一切佛恭敬供養一切諸

佛聞一切佛所說正法滿足一切大願故以諸善根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三)《大乘寶雲經》卷 2大正 16〈十波羅蜜品〉252b15~c2

云何菩薩無疲倦願菩薩若見剛強眾生難調難伏放逸自恣不肯受化是諸菩薩

之所厭患如是剛強難調難化所厭患者以是因緣即生疲倦而棄背之發願往

生清淨世界諸佛淨土是淨土中無如是等剛強眾生及其名處菩薩不欲聞是人

名何況相見若有菩薩棄背眾生亦不能得諸佛淨土而往受生是中有智諸菩

薩等發如是心一切世界有諸眾生頑囂暗鈍聾盲瘖啞無涅槃性從彼世界諸佛

菩薩所棄捨者是等眾生願悉來集我所莊嚴佛國土中是等眾生勿令有餘我

皆令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坐於道場覺了佛果菩薩摩訶薩作是思時從初發

心一切魔宮無處不動十方一切諸佛世尊之所稱歎而是菩薩所嚴佛國速得成

就究竟清淨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名菩薩無疲倦願

六關於「易行道」之真正意義為何 (一)《十住毘婆沙論》卷 5〈易行品〉大正 2640c29-45a22

問曰是阿惟越致菩薩初事如先說至阿惟越致地者行諸難行久乃可得

或墮聲聞辟支佛地若爾者是大衰患是故若諸佛所說有

易行道疾得至阿惟越致地方便者願為說之 答曰如汝所說是儜弱怯劣無有大心非是丈夫志幹之言也何以故

3 《大寶積經》卷 82〈郁伽長者會第十九〉云「若是菩薩隨所住處不教眾生令墮惡道而是菩薩

則為諸佛之所訶責」(大正 11474a24~26)

若人發願欲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未得阿惟越致於其中間應不惜身

命晝夜精進如救頭燃4 如《助道》5中說 菩薩未得至阿惟越致地應常勤精進猶如救頭燃 荷負於重擔為求菩提故常應勤精進不生懈怠心 若求聲聞乘辟支佛乘者但為成己利常應勤精進 何況於菩薩自度亦度彼於此二乘人億倍應精進

行大乘者佛如是說「發願求佛道重於舉三千大千世界」汝言

「阿惟越致地是法甚難久乃可得若有易行道疾得至阿惟越致地」

者是乃怯弱下劣之言非是大人志幹之說汝若必欲聞此方便今當

說之佛法有無量門如世間道有難有易陸道步行則苦水道乘

船則樂菩薩道亦如是或有勤行精進或有以信方便易行疾至阿惟越

致者若菩薩欲於此身得至阿惟越致地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

提者 一應當念是十方諸佛稱其名號(大正 2641b16~42c7) 二更有阿彌陀等諸佛亦應恭敬禮拜稱其名號又亦應念毘

婆尸佛尸棄佛毘首婆伏佛拘樓珊提佛迦那迦牟尼佛迦葉

佛釋迦牟尼佛及未來世彌勒佛皆應憶念禮拜以偈稱讚 (大正 2642c8~44c5)

三復應憶念諸大菩薩(大正 2641c6~45a17) 四求阿惟越致地者非但憶念稱名禮敬而已復應於諸佛所懺悔

勸請隨喜迴向(大正 2645a19~22)

(二)印順法師《成佛之道》(增注本)p306~308 希求簡易迅速的方便道雖缺乏大丈夫(大丈夫即菩薩)的志行但佛有無量

善巧別說殊勝方便攝護怯劣的初發心學人使他不致退失信心趣入大乘

這就是易行道法門了這如龍樹在《十住毘婆沙論》裡雖呵責了一番仍攝

受他說「汝若必欲聞此方便今當說之佛法有無量門如世間道有難有易

陸道步行則苦水道乘船則樂菩薩道亦如是或有勤行精進(難行苦行)

或有以信方便易行疾至阿惟越致」易行道就是以信願而入佛法的一流 易行道的真正意義是

1易行道不但是念一佛而是念十方佛及「阿彌陀等佛及諸大菩薩稱

4 《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 4大正 8243c4~11 須菩提菩薩摩訶薩應生如是心我當代十方一切眾生若地獄眾生若畜生眾生若餓鬼眾生受

苦痛為一一眾生無量百千億劫代受地獄中苦乃至是眾生入無餘涅槃以是法故為是眾生受諸

懃苦是眾生入無餘涅槃已然後自種善根無量百千億阿僧祇劫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

提是為菩薩摩訶薩生大心 5 《菩提資糧論》卷 3大正 32527b

名一心念亦得不退轉」(《十住毘婆沙論》卷 5大正 2642c)

2易行道除稱佛菩薩名而外「應憶念禮拜以偈稱讚」(《十住毘婆沙論》

卷 5大正 2643c)

3易行道不單是稱名禮拜而已如論說「求阿惟越致地者非但憶念稱

名禮敬而已復應於諸佛所懺悔勸請隨喜迴向」(《十住毘婆

沙論》卷 5大正 2645c)所以易行道就是修七支及普賢的十大願

4易行道為心性怯弱的初學說重在攝護信心龍樹論如此說馬鳴論也說

「眾生初學是法欲求正信其心怯弱helliphellip當知如來有勝方便攝護信

心」(《大乘起信論》大正 32583a)

5易行道的攝護信心或是以信願修念佛等行而往生淨土到了淨土漸

次修學決定不退轉於無上菩提這如一般所說或者是以易行道為方便

堅定信心轉入難行道如說「菩薩以懺悔勸請隨喜迴向故福

德轉增心調柔軟於諸佛無量功德清淨第一凡夫所不信而能信受及

諸大菩薩清淨大行希有難事亦能信受helliphellip愍傷諸眾生無此功德helliphellip

深生悲心helliphellip以悲心故為求隨意使得安樂則名慈心」「若菩薩如是

得隨慈悲心斷所有貪惜為施勤精進」(《十住毘婆沙論》卷 6大正

2649b-c)這就是從菩薩的易行方便道引入菩薩的難行正常道了

(三)普賢十大願(印順法師《學佛三要》p92-94)

由於「初學是法(大乘)其心怯弱」所以特重信仰依佛力的加被而修習

龍樹說這是以信(願)精進為門而入佛法的也就是樂集佛功德而往生淨

土的易行道說得最圓滿的要算『普賢行願品』的十大行願這因為佛是無

上菩提的圓滿實證者所以將信願集中於佛寶而修 十大行願中一禮敬諸佛二稱歎如來是佛弟子見佛所應行的禮儀三

廣修供養是見佛修福的正行六請轉法輪七請佛住世從梵王請佛說

法與阿難不請佛住世而來這都本於釋迦佛的常法而引申於一切佛四

懺悔業障如『決定毘尼經』的稱念佛名的懺法大乘通於在家出家所以不

用僧伽的作法懺專重於佛前的懺悔五隨喜功德十普皆回向這是大

乘法所特別重視的八隨順佛學即依佛的因行果行而隨順修學九恒順

眾生是增長悲心 這十大行願有三大特點 一佛佛平等所以從一佛(毘盧遮那)而通一切佛盡虛空遍法界而不

是局限於一時一地一佛的 二重於觀念不但懺悔隨喜回向由於心念而修就是禮佛供養讚

佛等也唯由心念如說「深心信解如對目前」「起深信解現前知見」

這是心中「念佛」的易行道成就即是念佛三昧 三這是專依佛陀果德(攝法僧功德)而起仰信的一切依佛德而引發如隨

順眾生的悲心因為「若能隨順眾生即能隨順供養諸佛若於眾生尊重

承事則為尊重承事如來若令眾生生歡喜者則令一切如來歡喜何以

故諸佛如來以大悲而為體故」helliphellip 信增上菩薩信願集中於佛念念不忘佛能隨願往生極樂世界但由信願觀

念所以是易行道然心心念於如來功德念念常隨佛學念念恒順眾生如

信願增長也自然能引發為法為人的悲行智行龍樹說修易行道的能「福力

增長心地調柔helliphellip信諸佛第一清淨功德已愍傷眾生」修行六波羅蜜

所以這雖是易行道是信增上菩薩學法而印度的大乘行者都日夜六時的

在禮佛時修此懺悔隨喜勸請回向不過智增悲增的菩薩重心在悲行與

智行而已 七若懺悔罪業是否能不受果報 (一)《十住毘婆沙論》卷 6〈分別功德品第十一〉大正 2648b19-49b9

問曰汝言「懺悔除業障罪」餘經6中說「佛告阿難故作業必當受」 又阿毘曇7中說「諸業因緣不空果報不失不滅」 又經8說「眾生皆屬業皆從業有依止於業眾生隨業各自受報若

現報若生報若後報」 又《業報經》9中閻羅王為眾生說言「咄眾生汝此罪非父母作天

作沙門婆羅門作汝自作自應受報」 又賢聖偈中說「實法如金剛業力將無勝今我已得道而受惡業報」

又佛自說「大海諸名山丘陵樹林木地水火風等日月諸星宿若

至劫燒時皆盡無有餘業於無量劫常在而不失汝遇具相者一切

智人師先所造罪業已償其果報今雖得值佛垢盡證聖果以餘因

緣故木刺猶在身」10是故不應言「懺悔除業罪」 答曰我不言「懺悔則罪業滅盡無有報果」我言「懺悔罪則輕薄於少

時受」是故懺悔偈中說「若應墮三惡道願人身中受」helliphellip 如是等罪多行福德志意曠大集諸功德故不墮惡道是故汝先難

6 《中阿含經》卷 3〈思經第 15〉大正 1437b26-28 7 正量部主張有「不失法」《般若燈論釋》卷 10大正 30101c26~27)「正量部人言阿含經中佛如

是說有不失法以此法故不斷不常諸體得成」 8 參見《佛說佛名經》卷 4大正 14204c 9 參見 《起世經》卷 4大正 1331 a26~ b6「時閻摩王又更告言汝愚癡人若如是者汝自懈怠

行放逸故不修身口及意善業以是因緣汝當長夜得大苦惱無有安樂是故汝當具足受此放逸之罪

得如是等惡業果報亦如諸餘放逸眾生受此罪報又汝諸人此之苦報惡業果者非汝母作非汝父

作非汝兄弟作非姐妹作非國王作非諸天作亦非往昔先人所作是汝自身作此惡業今還聚

集受此報也」 10 參見《佛說興起行經》卷上〈佛說木槍刺腳因緣經第六〉大正 4168a~170b

若懺悔罪業則滅盡無有果報者是語不然復次若言罪不可滅者

《毘尼》中佛說「懺悔除罪」則不可信是事不然是故業障罪應懺悔 (二)《大智度論》大正 25395c12-15

戒律中戒雖復細微懺則清淨犯十善戒雖復懺悔三惡道罪不除如比

丘殺畜生雖復得悔罪報猶不除 (三)印順導師

1《華雨集》(第二冊)p195-196 罪業不善業真的可依懺悔而除滅嗎龍樹有明確的說明如《十住毘婆

沙論》卷六(大正二六四八下四九上)說 「我不言懺悔則罪業滅盡無有報(異熟)果我言懺悔罪則輕薄於少時受

是故懺悔偈中說若應墮三惡道願人身中受helliphellip又如阿闍世害得道父王

以佛及文殊師利因緣故重罪輕受」 依《十住毘婆沙論》意懺悔業障並不能使罪消滅了只是使罪業力減輕

「重罪輕受」本來是要在來生或後後生中受重報的由於懺悔善現在人

中輕受重罪業就過去了《金剛般若經》說「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讀誦此經

若為人輕賤是人先世罪業應墮惡道以今世人輕賤故先世罪業則為消滅」

(大正 8750c)讀誦經典而能消(重)罪業與《(十住)毘婆沙論》意義相

2《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p977

依「佛法」說懺悔不是將業消滅了而是削弱業的作用使惡業不致於障

礙道的進修如五逆稱為「業障」那是怎麼樣修行也決定不能證果的《沙

門果經》說「若阿闍世王不殺父者(聽了佛的說法)即當於此坐上得法眼

淨(證得初果)而阿闍世王今自悔過(只能)罪咎損減已拔重咎」《增壹

阿含經》及《律藏》都說阿闍世王得「無根信」或「不壞信」逆罪因懺悔

而減輕了但還是不能證果《阿闍世王經》說阿闍世王聽法以後得「信

忍」或作「順忍」與「無根信」「不壞信」相當闍王雖有所悟入還是要

墮賓頭地獄不過不受苦能很快的生天《阿闍世王經》所說罪性本空而

因果不失悔悟也只能輕(重罪輕受)些與原始佛法還沒有太多的差別

《阿闍世王經》又說有殺母的罪人因文殊的誘導見佛聞法而證得阿羅漢

果這是與「佛法」相違與阿闍世王悔罪說相違可能是遲一些而附入的部

分 八菩薩修「迴向」的方法 (一)《十住毘婆沙論》卷 5〈除業品〉大正 2646b7~ 47a24

問曰汝已說懺悔勸請隨喜云何為迴向 答曰我所有福德 一切皆和合 為諸眾生故 正迴向佛道

我者己身 所有福德者若從身生若從口生若從意生若因布施生若因持戒生若

因修禪生若因隨喜生若因勸請生如是等及餘所有善皆名所有福德 一切皆和合者心念諸福德合集稱量知其廣大 諸眾生者三界眾生 正者如諸佛迴向如真實迴向迴向菩提 迴向菩提者迴諸福德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又隨喜迴向此二事佛亦自說

有菩薩摩訶薩欲隨喜迴向應念諸佛斷三界相續道滅諸戲論乾煩惱淤

泥滅諸刺棘除諸重擔逮得己利正智解脫心得自在盡諸有結無量

無邊不可思議阿僧祇十方世界一一世界中亦無量無邊不可思議阿僧祇諸佛

出已滅度從初發心乃至得佛入無餘涅槃至遺法未盡於其中間是諸佛所有

善根福德應六波羅蜜及所受辟支佛記所有善根又聲聞人善根若布施

持戒修禪及學無學無漏善根及諸戒品定品慧品解脫根又聲聞人善

根若布施持戒修禪及學無學無漏善根及諸佛戒品定品慧品解

脫品解脫知見品大慈大悲等無量功德及諸佛有所說法於此法中有人

信解受學得此法利是諸人等所有善根於此法中及凡夫所種善根及諸天

龍夜叉乾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睺羅伽得聞法已生諸善

心乃至畜生聞法生諸善心及諸佛欲入涅槃時眾生所種善根是諸善根

福德一切和合稱量使無遺餘以最上最妙最勝無上無等無等等隨

喜隨喜已以是隨喜所生福德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未來現在諸佛

亦如是是三世諸佛福德及因諸佛所生福德心皆隨喜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

提是故偈說 罪應如是懺 勸請隨喜福 迴向無上道 皆亦應如是 如諸佛所說 我悔罪勸請 隨喜及迴向 皆亦復如是

無始世界來有無量遮佛道罪應於十方諸佛前懺悔勸請諸佛隨喜迴向

如佛所知所見所許懺悔我亦如是懺悔勸請諸佛隨喜迴向亦復如是

若如是懺悔勸請隨喜迴向是名正迴向

問曰云何名為諸佛所知所見所許懺悔勸請隨喜迴向 答曰懺悔勸請如先說隨喜迴向如《大品經》11中須菩提白佛言

世尊所說菩薩於過去未來現在一切諸佛及諸弟子一切眾生所有福德

善根盡和合稱量以最上隨喜世尊云何名為最上隨喜

11 參見《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 11<隨喜品(隨喜迴向品)第 39>大正 8297b21~302a16《小品

般若波羅蜜經》卷 3<迴向品第 7>大正 8547c13~549c26《大智度論》卷 61大正 25487a~496a

佛告須菩提若菩薩於過去未來現在諸法不取不念不見不得不

分別而能如是思惟是諸法皆從憶想分別眾緣和合有一切法實不生無所從

來是中乃至無有一法已生今生當生亦無已滅今滅當滅諸法相如

是我順諸法相隨喜隨喜已亦隨諸法實相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名

最上隨喜迴向 復次須菩提求佛道善男子善女人不欲謗佛者應以善根如是迴向應作

是念如諸佛心佛智佛眼知見是善根福德本末體相從何而有我亦

如是隨諸佛知見隨喜如諸佛所許我亦如是以善根迴向若菩薩如是迴向

則不謗諸佛亦無過咎深心信解如實迴向是名大迴向具足迴向 復次須菩提善男子善女人以諸善根福德應如是迴向如諸賢聖戒品

定品慧品解脫品解脫知見品不繫欲界不繫色界不繫無色界不在

過去不在未來不在現在以不繫三界故是迴向亦如是不繫所迴向處亦

不繫若菩薩能如是得心信解如實是名不失迴向無毒迴向法性迴向若

菩薩於此迴向取相貪著是名邪迴向是故諸菩薩摩訶薩應如諸佛所知法

相以是法相迴向能至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名正迴向

(二)《大智度論》卷 61大正 25487c27~488a13 共一切眾生者是福德不可得與一切眾生而果報可與菩薩既得福德果報

衣服飲食等世間樂具以利益眾生菩薩以福德清淨身口人所信受

為眾生說法令得十善道四禪等與作後世利益末後成佛得福德果報

身有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無量光明觀者無厭無量清淨梵音柔和無

礙解脫等諸佛法於三事示現度無量阿僧祇眾生般涅槃後碎身舍利與

人供養久後皆令得道是果報可與一切眾生以果中說因故言福德與眾生

共若福德可以與人者諸佛從初發心所集福德盡可與人然後更作善法

體不可與人今直以無畏無惱施與眾生

(三)印順法師《印度佛教思想史》p112 ~ p113 迴向迴向是迴轉趣向將自己所有念佛等功德轉向於某一目標〈普賢行

願品〉說「迴向眾生及佛道」(《大方廣佛華嚴經》卷 40大正 10847a)一切功德迴向給眾生與眾生同成佛道自己所作的功德能轉給別人嗎

《大智度論》說「是福德不可得與一切眾生而(福德的)果報可與helliphellip

若福德可以與人者諸佛從初發心所集功德盡可與人」(卷 61大正 25

487c~488a)自己所作的功德是不能迴向給眾生的但自己功德所得的福報

菩薩可以用來利益眾生引導眾生同成佛道這樣的迴向說才沒有違反「自

作自受」的因果律 (四)印順法師《華雨集》(第二冊)p158 ~ p161

「普皆回向」回向是迴轉趣向迴向功德是將所有功德轉向於某一目

的〈普賢行願品〉的迴向是「所有禮讚供養福請佛住世轉法輪隨

喜懺悔諸善根迴向眾生及佛道」(《普賢菩薩行願讚》大正 10880b)依偈說回向是將上來所說的「禮敬功德」「讚歎功德」「供養功德」「懺悔

功德」「隨喜功德」「勸請功德」一切回向於眾生與眾生同成佛道依偈

文可見重佛重信的易行道(「三品經」也如此)本沒有「恒順眾生」與

「常隨佛學」的 回向眾生及佛道如《舍利弗悔過經》說「學道以來所得(一切)福德皆

集聚合會以持好心施與天下十方人民父母蜎飛蠕動之類皆令得其福

有餘少所令某得之令某等作佛道」(大正 241091a)異譯《菩薩藏經》

說得更明白「一切和合迴施與一切眾生helliphellip一切和合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

菩提以此善根願令一切眾生亦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大正 241089a) 菩薩修易行道所得的功德回向眾生就是將自己的功德轉而布施給眾生

使眾生離苦得樂發心修行成佛 菩薩的功德真能施與眾生使眾生受福樂嗎這裏面含有重大問題也就是

「自力」與「他力」一般神教都是重「他力」的佛法說善惡因果修因證

果一向是「自力」的「大乘佛法」的「回向功德」不違反佛法的特質嗎

《大智度論》卷 61(大正 25487c~488a)說 「共一切眾生者是福德不可得與一切眾生而果報可與菩薩既得福德

果報衣服飲食等世間樂具以利益眾生菩薩以福德清淨(所有)

身口人所信受為眾生說法令得十善helliphellip末後成佛helliphellip是果報可

與一切眾生以果中說因故言福德與眾生共若福德可以與人者諸佛

從初發心所集福德盡可與人」 經上說福德回向施與眾生這是果中說因是不了義說菩薩的福德是不能

轉施與別人的但菩薩發願化度眾生所以依此福德善根未來福慧具足就

能以財物佛法施與眾生使眾生得財物能依法修行成就佛道如自己的

福德而可以迴施眾生那是違反「自力」原則的佛菩薩的功德無量如可以

迴施眾生那世間應該沒有苦惱眾生都是佛菩薩那樣也不用佛菩薩來化度

了 《十住毘婆沙論》這樣說「我所有福德一切皆和合為諸眾生故正迴向

佛道」(卷 5大正 2646b)菩薩發菩提心求成佛道主要是為了救度一切

眾生所以「迴向眾生及佛道」是說「為諸眾生故」以一切功德迴向阿耨

多羅三藐三菩提並非以福德善根施與眾生《普賢菩薩行願讚》但說「悉皆

迴向於菩提」沒有說迴向眾生也許是為了避免讀者的誤解吧

九關於眾生見佛身聞佛名而得入必定之意趣 (一)《十住毘婆沙論》卷 3大正 2632c3-8

佛功德力者一切去來今佛威力功德智慧無量深法等無差別但隨諸佛本

願因緣或有壽命無量或有見者即得必定聞名者亦得必定女人見者即成

男子身若聞名者亦轉女身或有聞名者即得往生或有無量光明眾生遇者

離諸障蓋或以光明即入必定或以光明滅一切苦惱 (二)《十住毘婆沙論》卷 3大正 2632c14-25

見時得入必定者有眾生見佛即住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阿惟越致地何以故

是諸眾生見佛身者心大歡喜清淨悅樂其心即攝得如是菩薩三昧以是三昧

力通達諸法實相能直入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必定地 是諸眾生長夜深心種見佛入必定善根以大悲心為首善妙清淨為通達

一切佛法故為度一切眾生故是善根成就時至是故得值此佛又以諸佛本

願因緣二事和合故此事得成 聞佛名入必定者佛有本願「若聞我名者即入必定」如見佛聞亦如是

(三)《大方廣佛華嚴經》卷 52大正 10276c23-27

若有眾生善根熟者見佛身已則皆受化然彼佛身盡未來際究竟安住

隨宜化度一切眾生未曾失時 佛子如來身者無有方處非實非虛但以諸佛本誓願力眾生堪度則便

出現

(四)《大方廣佛華嚴經》卷 52大正 10276b23-26 佛子如來智日亦復如是普現法界無前無後一切眾生淨心器中佛

無不現心器常淨常見佛身若心濁器破則不得見

(五)《放光般若經》卷 4大正 829a27-28

云何菩薩真見佛身逮法性故是為真見

《大品般若經》卷 6〈發趣品第 20〉大正 8259b8 云何菩薩如實觀佛身如實觀法身故

(六) 《大智度論》卷 34大正 25313a21-c18 【經】我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時十方如恒河沙等世界中眾生聞我名者必得阿

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欲得如是等功德者當學般若波羅蜜(《摩訶般若波羅

蜜經》卷 1大正 8221a17-20) 【論】問曰有人生值佛世在佛法中或墮地獄者如提婆達俱迦利訶多釋子等

三不善法覆心故墮地獄此中云何言去佛如恒河沙等世界但聞佛名便

得道耶

答曰上已說有二種佛一者法性生身佛二隨眾生優劣現化佛

為法性生身佛故說乃至聞名得度為隨眾生現身佛故說雖共佛住

隨業因緣有墮地獄者

法性生身佛者無事不濟無願不滿所以者何於無量阿僧祇劫積

集一切善本功德一切智慧無礙具足為眾聖主諸天及大菩薩希能見

者譬如如意寶珠難見難得若有見者所願必果如喜見藥其有見者

眾患悉除如轉輪聖王人有見者無不富足如釋提桓因有人見者隨

願悉得如梵天王眾生依附恐怖悉除如人念觀世音菩薩名者悉脫

厄難是事尚爾何況諸佛法性生身

問曰釋迦文佛亦是法性生身分無有異體何以故佛在世時有作五逆罪人

飢餓賊盜如是等惡

答曰釋迦文佛本誓我出惡世欲以道法度脫眾生不為富貴世樂故出

若佛以力與之則無事不能又亦是眾生福德力薄罪垢深重故不得隨

意度脫又今佛但說清淨涅槃而眾生譏論誹謗言『何以多畜弟子

化導人民』此亦是繫縛法但以涅槃法化猶尚譏謗何況雜以世樂

如提婆達欲令足下有千輻相輪故以鐵作模燒而爍之爍已足壞

身惱大呼爾時阿難聞已涕泣白佛『我兄欲死願佛哀救』佛即

伸手就摩其身發至誠言『我看羅[目侯]羅與提婆達等者彼痛當滅』

是時提婆達眾痛即除執手觀之知是佛手便作是言『淨飯王子以

此醫術足自生活』佛告阿難『汝觀提婆達不用心如是云何可度

若好世人則無是咎』如是眾生若以世樂不得度也是事種種因緣

上已廣說以是故說聞佛名有得道者有不得者

復次佛身無量阿僧祇種種不同有佛為眾生說法令得道者有佛放

無量光明眾生遇之而得道者有以神通變化指示其心而得道者有佛

但現色身而得道者有佛遍身毛孔出眾妙香眾生聞之而得道者有

佛以食與眾生令得道者有佛眾生但念而得道者有佛能以一切草木之

聲而作佛事令眾生得道者有佛眾生聞名而得道者為是佛故說言

我作佛時其聞名者皆令得度

復次聞名不但以名便得道也聞已修道然後得度如須達長者

初聞佛名內心驚喜詣佛聽法而能得道又如貰夷羅婆羅門從雞泥耶

結髮梵志所初聞佛名心即驚喜直詣佛所聞法得道是但說聞名聞

名為得道因緣非得道也 (七)《大智度論》卷 93大正 25712b2-6

問曰餘佛種種勤苦說法眾生尚不得道何以但聞佛名便得道 答曰餘處佛種種說法眾生或得道或得善根終不空說若聞是佛名畢

至阿鞞跋致不言今得 十云何有眾生聞佛名便得往生 (一)《十住毘婆沙論》卷 3大正 2633a2-4

聞佛名得往生者若人信解力多諸善根成就業障礙已盡如是之人得聞佛

名又是諸佛本願因緣便得往生

「善根」《十住毘婆沙論》卷 1大正 2623b4-18 厚種善根者如法修集諸功德名為厚種善根

善根者不貪不恚不癡一切善法從此三生故名為善根如一切惡

法皆從貪恚癡生是故此三名不善根helliphellip

此中善根為眾生求無上道故所行諸善法皆名善根能生薩婆若智故

名為善根

(二)「別時意趣」

1《攝大乘論本》卷 2大正 31141a18-26 四意趣者一平等意趣謂如說言我昔曾於彼時彼分即名勝觀正等

覺者二別時意趣謂如說言若誦多寶如來名者便於無上正等菩提

已得決定又如說言由唯發願便得往生極樂世界三別義意趣謂

如說言若已逢事爾所殑伽河沙等佛於大乘法方能解義四補特伽羅

意樂意趣謂如為一補特伽羅先讚布施後還毀訾如於布施如是尸羅

及一分修當知亦爾如是名為四種意趣 2《攝大乘論釋》卷 5大 31346b4-11

別時意趣者謂此意趣令嬾惰者由彼彼因於彼彼法精勤修習彼

彼善根皆得增長此中意趣顯誦多寶如來名因是昇進因非唯誦名

便於無上正等菩提已得決定如有說言由一金錢得千金錢豈於一

日意在別時由一金錢是得千因故作此說此亦如是由唯發願

便得往生極樂世界當知亦爾 3印順法師《攝大乘論講記》(p 286-287)

實際上單單持誦多寶如來的名號並不能於無上菩提得不退轉唯憑空

口發願也不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佛陀的意思是約另一時間說的若

持誦多寶如來的名號就可種下成佛的善根雖然還不能直登不退但

將來一定要修證菩提如魚吞了鉤一樣雖然還在水裡可說已經釣住了

發願往生極樂也如此久久的積集福德智慧的善根將來定能往生極樂

如俗語說『一本萬利』並不真的一個錢立刻獲得萬倍的盈利而是說由

這一個本錢經過長久的經營才可以獲得萬利發願為往生之因念佛

為不退之因佛陀是依這種意思說的 十一關於眾生發菩提心之因緣 (一)1《十住毘婆沙論》卷 3大正 2635a26-b7

眾生初發菩提心或以三因緣或以四因緣如是和合有七因緣發阿耨多

羅三藐三菩提心 問曰何等為七 答曰一者諸如來令發菩提心二見法欲壞守護故發心三於眾生中大悲

而發心四或有菩薩教發菩提心五見菩薩行亦隨而發心(六)或因布施已而發菩提心(七)或見佛身相歡喜而發心以是七因緣

而發菩提心 (詳細內容參見《十住毘婆沙論》卷 3大正 2635b8-36a11)

2《十住毘婆沙論》卷 3大正 2636a11-23 問曰汝說七因緣發菩薩心為皆當成有成有不成 答曰是不必盡成或有成有不成 問曰若爾者應解說 答曰於七發心中 佛教令發心 護法故發心 憐愍故發心

如是三心者 必定得成就 其餘四心者 不必皆成就 是七心中(1)佛觀其根本教令發心必得成以不空言故(2)若

為尊重佛法為欲守護(3)若於眾生有大悲心如是三心必得成就

根本深故 餘菩薩教令發心見菩薩所行發心因大布施發心若見若聞佛相發

心是四心多不成或有成者根本微弱故

(二)《佛說如來智印經》卷 1大正 15470b22-c4 有七法發菩提心何等為七一者如佛菩薩發菩提心二者正法將滅為護

持故發菩提心三者見諸眾生眾苦所逼起大悲念發菩提心四者菩薩教餘

眾生發菩提心五者布施時自發菩提心六者見他發意隨學發心七者見如

來三十二相八十種好具足莊嚴若聞發心彌勒如是七因緣發菩提心

如佛菩薩發菩提心正法將滅為護持故發菩提心見諸眾生眾苦所逼起大

悲念發菩提心發此三心能為諸佛菩薩護持正法又能疾得不退轉地成就

佛道後四發心剛強難伏不能護法

(三)《彌勒菩薩所問經論》卷 2大正 26240b15-26

如《法印經》中如來說言彌勒發菩提心有七種因何等為七一者諸佛

教化發菩提心二者見法欲滅發菩提心三者於諸眾生起大慈悲發菩提心

四者菩薩教化發菩提心五者因布施故發菩提心六者學他發菩提心七者

聞說如來三十二相八十種好發菩提心 彌勒諸佛教化發菩提心見法欲滅發菩提心於諸眾生起大慈悲發菩提

心此三發心能護正法速疾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餘四發心非真菩

薩不能護持諸佛正法速疾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十二何謂「名字菩薩」何謂「真實菩薩」成就何法得名「真實菩薩」

(一)《十住毘婆沙論》卷 1大正 2621a1-11

問曰但發心便是菩薩耶

答曰何有但發心而為菩薩若人發心必能成無上道乃名菩薩或有但發

心亦名菩薩何以故若離初發心則不成無上道如大經說新發意

者名為菩薩猶如比丘雖未得道亦名道人是名字菩薩漸漸修習

轉成實法後釋歡喜地中當廣說如實菩薩相

眾者從初發心至金剛無礙解脫道於其中間過去未來現在菩薩

名之為眾

(二)《大智度論》卷 4大正 2586b13-16

是菩提薩埵有兩種有鞞跋致有阿鞞跋致如退法不退法阿羅漢阿鞞跋

致菩提薩埵是名實菩薩以是實菩薩故諸餘退轉菩薩皆名菩薩譬如得

四道人是名實僧以實僧故諸未得道者皆得名僧

(參見《大智度論》卷 3大正 2580a15-27)

(三)《十住毘婆沙論》卷 13大正 2693c15-94a20

問曰汝說無上道相時種種因緣訶罵空發願菩薩自言菩薩但名字菩薩

若是三不名為菩薩者成就何法名為真菩薩

答曰非但發空願自言是菩薩名字為菩薩略說能成就三十二法者乃名

為菩薩若人發心欲求佛道自言是菩薩空受名號不行功德慈悲

心諸波羅蜜等是不名為菩薩如土城名寶城但自誑身亦誑諸佛

亦誑世間眾生若人有三十二妙法亦能發願是名真實菩薩何等三十

一深心為一切眾生求諸安樂(參見大正2623c17-24a29102c8-12)

二能入諸佛智中

三自審知堪任作佛不作佛

四不憎惡他

五道心堅固

六不假偽結託親愛

七乃至未入涅槃常為眾生作親友

八親疏同心

九已許善事心不退轉

十於一切眾生不斷大慈

十一於一切眾生不斷大悲(參大正2649b18-29103c17-24)

十二常求正法心無疲懈

十三勤發精進心無厭足

十四多聞而解義

十五常省己過

十六不譏彼闕

十七於一切見聞事中常修菩提心

十八施不求報

十九持戒不求一切生處

二十於一切眾生忍辱無瞋礙

二十一能勤精進修習一切善根

二十二不隨無色定生

二十三方便所攝智慧

二十四四攝法所攝方便

二十五持戒毀戒慈愍無二(參大正2661a16-b29)

二十六一心聽法

二十七一心阿練若處住

二十八不樂世間種種雜事

二十九不貪著小乘(參大正2620b15-c23)

三十見大乘利益為大

三十一遠離惡知識(參大正2667a4-8)

三十二親近善知識(參大正2666c28-67a4)

菩薩住是三十二法能成七法所謂

(1)四無量心

(2)能遊戲五神通

(3)常依於智

(4)常不捨善惡眾生

(5)所言決定言必皆實

(6)集一切善法

(7)心無厭足

是為三十二法為七法菩薩成就此者名為真實菩薩

(四)《大寶積經》卷112「普明菩薩會」大正11632c27-633a14 復次迦葉名菩薩者不但名字為菩薩也能行善法行平等心名為菩薩

略說成就三十二法名為菩薩何謂三十二法 (1)常為眾生深求安樂(2)皆令得住一切智中(3)心不憎惡他人智慧(4)破壞憍慢(5)深樂佛道(6)愛敬無虛(7)親厚究竟於怨親中其心同等

至於涅槃(8)言常含笑先意問訊(9)所為事業終不中息(10)普為

眾生等行大悲(11)心無疲倦多聞無厭(12)自求己過不說他短(13)以菩提心行諸威儀(14)所行惠施不求其報(15)不依生處而行持戒(16)諸眾生中行無礙忍(17)為修一切諸善根故勤行精進(18)離生無色而起

禪定(19)行方便慧(20)應四攝法(21)善惡眾生慈心無異(22)一

心聽法(23)心住遠離(24)心不樂著世間眾事(25)不貪小乘於大乘

中常見大利(26)離惡知識親近善友(27)成四梵行遊戲五通(28)常依真智(29)於諸眾生邪行正行俱不捨棄(30)言常決定(31)貴真

實法(32)一切所作菩提為首 如是迦葉若人有此三十二法名為菩薩

《大寶積經》與《十住毘婆沙論》三十二法之比對

《大寶積經》 《十住毘婆沙論》

1 常為眾生深求安樂 深心為一切眾生求諸安樂(1)

2 皆令得住一切智中 能入諸佛智中(2)

3 心不憎惡他人智慧 不憎惡他(4)

4 破壞憍慢 自審知堪任作佛不作佛(3)

5 深樂佛道 道心堅固(5)

6 愛敬無虛 不假偽結託親愛(6)

7 親厚究竟於怨親中其心同等至於

涅槃 親疏同心(8)

乃至未入涅槃常為眾生作親友(7)

8 言常含笑先意問訊

9 所為事業終不中息 已許善事心不退轉(9)

10 普為眾生等行大悲 於一切眾生不斷大慈(10)

於一切眾生不斷大悲(11)

11 心無疲倦多聞無厭 常求正法心無疲懈(12)

勤發精進心無厭足(13)

多聞而解義(14)

12 自求己過不說他短 常省己過(15)不譏彼闕(16)

13 以菩提心行諸威儀 於一切見聞事中常修菩提心(17)

14 所行惠施不求其報 施不求報(18)

15 不依生處而行持戒 持戒不求一切生處(19)

16 諸眾生中行無礙忍 於一切眾生忍辱無瞋礙(20)

17 為修一切諸善根故勤行精進 能勤精進修習一切善根(21)

18 離生無色而起禪定 不隨無色定生(22)

19 行方便慧 方便所攝智慧(23)

20 應四攝法 四攝法所攝方便(24)

21 善惡眾生慈心無異 持戒毀戒慈愍無二(25)

22 一心聽法 一心聽法(26)

23 心住遠離 一心阿練若處住(27)

24 心不樂著世間眾事 不樂世間種種雜事(28)

25 不貪小乘於大乘中常見大利 不貪著小乘(29)見大乘利益為大(30)

26 離惡知識親近善友 遠離惡知識(31)親近善知識(32)

27 成四梵行遊戲五通 四無量心能遊戲五神通

28 常依真智 常依於智

29 於諸眾生邪行正行俱不捨棄 常不捨善惡眾生

30 言常決定 所言決定

31 貴真實法 言必皆實

32 一切所作菩提為首 集一切善法心無厭足

十三「自得度已當度眾生」之意趣為何 (一)《十住毘婆沙論》卷 1大正 2624b3~20

發願「我得自度已當度眾生」者一切諸法願為其本離願則不成是

故發願 問曰何故不言我當度眾生而言自得度已當度眾生

答曰自未得度不能度彼如人自沒淤泥何能拯拔餘人又如為水所[漂

寸]不能濟溺是故說我度已當度彼如說

「若人自度畏能度歸依者自未度疑悔何能度所歸

若人自不善不能令人善若不自寂滅安能令人寂」

是故先自善寂而後化人又如法句偈說

「若能自安身在於善處者然後安餘人自同於所利」

凡物皆先自利後能利人何以故如說

「若自成己利乃能利於彼自捨欲利他失利後憂悔」

是故說自度已當度眾生

(二)《十住毘婆沙論》卷 14大正 2698b29~ c14

若生善處若生惡處皆屬十善十不善道 我知是世間諸業因緣有無有定主是故我應先自行十善道然後令諸眾生亦住

十善道 問曰何以故要先自住十善道後乃令他住耶 答曰行於惡業者令他善不易自不行善故他則不信受

若惡人自不行善欲令他行善者則為甚難何以故是人自不行善

他人不信受其語如偈說 「若人自不善不能令他善若自不寂滅不能令他寂 以是故汝當先自行善寂然後教他人令行善寂滅」

是菩薩當如是行善法

(三)印順法師《學佛三要》(p145~154) 淨化身心擴展德性從徹悟中得自利的解脫自在本為佛弟子的共同目

標聲聞道與菩薩道的差別只在重於自利或者重於利他從利他中完成自

利聲聞不是不能利他的也還是住持佛法利樂人天度脫眾生不過重於

解脫的己利在未得解脫以前厭離心太深不大修利他的功德證悟以後

也不過隨緣行化而已而菩薩在解脫自利以前著重於慈悲的利他所以說

「未能自度先度人菩薩於此初發心」證悟以後更是救濟度脫無量眾生

所以聲聞乘的主機是重智證的菩薩乘的主機是重悲濟的 菩薩道在初期的聖典中即被一般稱做小乘三藏中也是存在的這即

是菩薩本生談菩薩在三大阿僧祇劫中或作國王王子或作宰官或作外

道或作農工商賈醫生船師或在異類中行為鳥為獸菩薩不惜財物

不惜身命為了利益眾生而施捨閻浮提中沒有一處不是菩薩施捨頭目腦髓

的所在他持戒忍辱精勤的修學波羅密多的四種六種或十種都是歸

納本生談的大行難行而來這樣的慈悲利他都在證悟解脫以前誰說非自利

不能利他等到修行成熟菩提樹下一念相應妙慧圓成無上正等正覺這樣

的頓悟成佛從三大阿僧祇劫的慈悲利他中得來菩薩與聲聞的顯著不同就

是一向在生死中不求自利解脫而著重於慈悲利他 初期的大乘經對於菩薩的三祇修行與三藏所說的小小不同大乘以為

菩薩的利他行在沒有證悟以前是事行勝解行雖然難得但功德還算不

得廣大徹悟的證真無生法忍以後莊嚴淨土成熟眾生的利他大行功

德是大多了因為這是與真智相應是事得理融的平等無礙的大乘分菩薩

道為二階般若道凡經一大僧祇劫是實證以前的地前的唯識宗稱為資

糧位加行位(到見道位)也名勝解行地證悟以後是方便道凡經二大僧祇

劫即登地菩薩唯識家稱為從見道到修道位大體的說地前菩薩雖有勝

解而還沒有現證廣集無邊的福智資糧與本生談所說相近大地菩薩現證

了法界如觀音菩薩等慈悲普濟不可思議本生談中的一分異類中行屬於

這一階段的化身雖有未證悟已證悟二大階位而未證悟前菩薩還是慈悲

利物決無一心一意趣求解脫自利的helliphellip觀音菩薩等尋聲救苦是大地菩薩

事然並非人間的初學菩薩行者不要實踐慈悲利物的行為helliphellip

大乘佛教的修學者菩薩如沒有證悟還不能解脫自在他怎麼能長

期的在生死中修行不怕失敗嗎能自己作得主而不像一般凡夫的墮入惡

道或生長壽天嗎自己不能浮水怎能在水中救人難道不怕自己沈沒嗎

一分學者的專重信願求得信心的不退或專重智證而趨於急求解脫急求

成佛這都不外乎受了這種思想的影響

當然自己不能浮水不能入水救人然而自己離水上岸又怎麼能在

水中救人聲聞人急求自證了脫生死等到一斷煩惱即「與生死作隔礙」

再不能發菩提心長在生死修菩薩行雖然大乘經中進展到還是可以回心

向大的結論然而被痛責為焦芽敗種的要費多大的方便才能使他迴向大乘

呢要再修多少劫的大乘信心才能登菩薩地呢即使迴入菩薩乘由於過去

自利的積習難返也遠不及直往大乘的來得順利而精進所以大乘經中以退

失菩提心為犯菩薩重戒以悲願不足而墮入自利的證入為必死無疑不重悲

願不集利他的種種功德一心一意的自利以為能速疾成佛這真是可悲的

大乘真精神的沒落

在水中救人是不能離水上岸的要學會浮水也非在水中學習不可菩

薩要長在生死中修菩薩行自然要在生死中學習要有一套長在生死而能普

利眾生的本領但這非依賴佛力可成也非自己先做到了生脫死解脫自在

因為這是要墮入小乘深坑的菩薩這套長在生死而能廣利眾生的本領除「堅

定信願」「長養慈悲」而外主要的是「勝解空性」觀一切法如幻如化了

無自性得二諦無礙的正見是最主要的一著所以經上說「若有於世間

正見增上者雖歷百千生終不墮惡趣」唯有了達得生死與涅槃都是如幻

如化的這才 能不如凡夫的戀著生死也不像小乘那樣的以「三界為牢

獄生死如冤家」而厭離他急求擺脫他這才能不如凡夫那樣的怖畏涅槃

能深知涅槃的功德而也不像小乘那樣的急趣涅槃在生死中浮沈因信願

慈悲特別是空勝解力能逐漸的調伏煩惱能做到煩惱雖小小現起而不會闖

大亂子不斷煩惱也不致作出重大惡業時時以眾生的苦痛為苦痛眾生的

利樂為利樂我見一天天的薄劣慈悲一天天的深厚怕什麼墮落唯有專為

自己打算的才隨時有墮落的憂慮發願在生死中常得見佛常得聞法「世

世常行菩薩道」這是初期大乘的共義中觀與瑜伽宗的共義釋尊在經中說

「我往昔中多住空故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hellip這種空性勝解或稱「真

空見」要從聞思而進向修習以信願慈悲來助成時常記著「今是學時

非是證時」(悲願不足而證空就會墮入小乘)這才能長在生死中忍受生死

的苦難眾生的種種迫害而不退菩提心菩薩以「布施」「愛語」「利行」「同

事」四攝法廣利一切眾生自己還沒有解脫卻能廣行慈悲濟物的難行苦

行雖然這不是人人所能的然而菩薩的正常道卻確實如此helliphellip 我們必須認清名符其實的菩薩是偉大的最偉大處就在他能不為自

己著想以利他為自利helliphellip有信願慈悲空性勝解正好在生死海中鍛鍊

身手從頭出頭沒中自利利人一般能於菩薩行而隨喜的景仰的學習的

都是種植菩提種子都是人中賢哲世間的上士有積極利他為法為人的大

心凡夫即使是「敗壞菩薩」也比自了漢強得多這種慈悲為本的人菩薩行

淺些是心向佛乘而實是人間的君子十善菩薩深些是心存利世利益人間

的大乘正器從外凡內凡而漸登賢位的菩薩沒有得解脫的自利卻能為一

切眾生而修學為一切眾生而忍苦犧牲hellip漸學漸深從人間正行而階梯佛乘

這才是菩薩的中道正行真能存菩薩的心胸有菩薩的風格理解菩薩利他的

真精神那裡會如喪考妣的急求己利

《雜阿含經》 卷 28(788 經) 「假使有世間正見增上者雖復百千生終不墮惡趣」 (大正

2204c11~12)

《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 18〈不證品〉 「佛告須菩提若菩薩摩訶薩具足觀空先作是願我今不應空法作證

我今學時非是證時」(大正 8350a19~21) (參見《大智度論》卷 76〈釋學空不證品〉大正 25592b4~6)

十四何謂「必定聚」初發菩薩心者是否皆入必定聚

(一)《十住毘婆沙論》卷 1大正 2624c2~14 為得如是佛十力故大心發願即入必定聚

問曰凡初發心皆有如是相耶

答曰或有人說「初發心便有如是相」而實不爾何以故是事應分別不

應定答所以者何一切菩薩初發心時不應悉入於必定

或有初發心時即入必定

或有漸修功德如釋迦牟尼佛--初發心時不入必定後修集功德

值燃燈佛得入必定

是故汝說「一切菩薩初發心便入必定」是為邪論

問曰若是邪論者何故汝說「以是心入必定」

答曰有菩薩初發心即入必定以是心能得初地因是人故說「初發

心入必定中」

(二)《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 4〈金剛品(摩訶薩品)〉大正 8243b14~19

佛告須菩提必定眾者性地人八人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羅漢

辟支佛初發心菩薩乃至阿惟越致地菩薩須菩提是為必定眾菩薩為上

首菩薩摩訶薩於是中生大心不可壞如金剛當為必定眾作上首 (三)《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 26〈畢定品〉大正 8409b14~c12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是菩薩摩訶薩為畢定為不畢定

佛告須菩提菩薩摩訶薩畢定非不畢定

世尊何處畢定為聲聞道中為辟支佛道中為佛道中

佛言菩薩摩訶薩非聲聞辟支佛道中畢定是佛道中畢定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為初發意菩薩畢定為最後身菩薩畢定

佛言初發意菩薩亦畢定阿惟越致菩薩亦畢定後身菩薩亦畢定

世尊畢定菩薩墮惡道中生不

不也須菩提於汝意云何若八人若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羅漢

辟支佛生惡道中不 不也世尊

如是須菩提菩薩摩訶薩從初發意已來布施持戒忍辱精進行禪

定修智慧斷一切不善業若墮惡道若生長壽天若不得修善法處若生

邊國若生惡邪見家無作見家是中無佛名無法名無僧名無有是處

須菩提初發意菩薩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以深心行十不善道無有是處

世尊若菩薩摩訶薩有如是善根功德成就如佛自說本生受不善果報是時

善根為何所在 佛告須菩提菩薩摩訶薩為利益眾生故隨而受身以是身利益眾生

須菩提菩薩摩訶薩作畜生時有是方便力若怨賊欲來殺害以是無上忍辱

無上慈悲心捨身不惱惡賊汝諸聲聞辟支佛無有是力以是故須菩提

當知菩薩摩訶薩欲具足大慈心為憐愍利益眾生故受畜生身

(《大智度論》卷 93大正 25712c20~713a17) (四)《大智度論》卷 93大正 25713b15~714a25

問曰上阿鞞跋致品中說如是相是阿鞞跋致如是相非阿鞞跋致阿鞞跋致

即是畢定須菩提今何以更問

答曰是般若波羅蜜有種種門有種種道阿鞞跋致是一門中說今問畢定

更問異門

復次佛心中一切眾生一切法皆畢定人以智不及故名為不畢定佛

知雖無量阿僧祇劫積大功德必退作小乘者亦知微細昆虫雖未有善

心過爾所劫發心後當作佛定知一切法皆如是從是因得是果

是故名佛一切法中無礙以畢定知故 復次須菩提聞法華經(卷 1大正 99a)中說於佛所作少功德

乃至戲笑一稱南無佛漸漸必當作佛又聞阿鞞跋致品中有退不退

又復聞聲聞人皆當作佛若爾者不應有退如法華經中說畢定餘經說

有退有不退是故今問為畢定為不畢定如是等種種因緣故問定

不定

佛答菩薩是畢定

須菩提心以入涅槃為畢定是故問為何道中畢定

佛答非畢定二乘但於大乘中畢定

求佛道者有上中下是故問為初發意為阿鞞跋致為最後身畢定 須菩提意謂為阿鞞跋致已上畢定住佛道中故

佛答三種菩薩皆畢定畢定者必當作佛

問曰如上品中說佛以佛眼見十方菩薩求佛如恒河沙得阿鞞跋致者若

一若二今何以言三種菩薩盡皆畢定

答曰我先已說般若甚深有無量門有說諸菩薩退而不畢定有處說菩薩畢

定不退如阿鞞跋致品中須菩提問佛菩薩退者於何處退為從色

為從受想行識乃至十八不共法

畢竟空故諸法皆不退此中佛何以更說不退

問曰是二義何者是實

答曰二事皆實佛口所說無不實者如佛或說諸法空無所有或說布施持

戒等是有為初發心者說諸法有為久學人著善法者說諸法空無所有

懈怠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牢固者如是人應從聲聞道得度而不求聲

聞久於生死中受苦是故說發心如恒河沙得阿鞞跋致者若一若二

眾生聞是已能堪受眾苦者畢定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若不能者取

聲聞辟支佛道

有人堪任得佛而大悲心薄自愛身重此人聞佛難得多有退者作是

念我或不能得佛不如早取涅槃何用世世受勤苦為為是人故說

一切菩薩乃至初發心皆畢定如法華經中說

問曰若菩薩皆畢定佛何以故種種呵二乘不聽菩薩取二乘證

答曰求佛道者應遍知法性是人畏老病死故於法性少分取證便自止

息捨佛道不度眾生諸佛菩薩之所呵責汝欲捨去會不得離得阿

羅漢證時不求諸菩薩深三昧又不廣化眾生是則迂迴於佛道稽留

問曰阿羅漢先世因緣所受身必應當滅住在何處而具足佛道

答曰得阿羅漢時三界諸漏因緣盡更不復生三界有淨佛土出於三界

乃至無煩惱之名於是國土佛所聞法華經具足佛道如法華經(卷 1大正 97c1~7)說有羅漢若不聞法華經自謂得滅度我於餘國為

說是事汝皆當作佛

問曰若阿羅漢往淨佛國土受法性身如是應得疾作佛何以言迂迴稽留 答曰是人著小乘因緣捨眾生捨佛道又復虛言得道以是因緣故雖不

受生死苦惱於菩薩根鈍不能疾成佛道不如直往菩薩

復次佛法於五不可思議中最第一今言漏盡阿羅漢還作佛唯佛能知

論議者正可論其事不能測知是故不應戲論若求得佛時乃能了知

餘人可信而不可知

十五菩薩初發心相為何 《十住毘婆沙論》卷 1大正 2624c14~25a1~16

問曰是菩薩初心釋迦牟尼佛初發心是心云何

答曰1是心不雜一切煩惱2是心相續不貪異乘3是心堅牢一切

外道無能勝者4是心一切眾魔不能破壞5是心為常能集善根

6是心能知有為無常7是心無動能攝佛法8是心無覆離諸

邪行9是心安住不可動故10是心無比無相違故11是心

如金剛通達諸法故12是心不盡集無盡福德故13是心平等

等一切眾生故14是心無高下無差別故15是心清淨性無垢故

16是心離垢慧炤明故17是心無垢不捨深心故18是心為廣

慈如虛空故19是心為大受一切眾生故20是心無閡至無障智

故21是心遍到不斷大悲故22是心不斷能正迴向故23是

心眾所趣向智者所讚故 24是心可觀小乘瞻仰故25是心難

見一切眾生不能睹故26是心難破能善入佛法故27是心為住

一切樂具所住處故28是心莊嚴福德資用故29是心選擇智慧

資用故30是心淳厚以布施為資用故31是心大願持戒資用故

32是心難沮忍辱資用故33是心難勝精進資用故34是心寂

滅禪定資用故35是心無惱害慧資用故36是心無瞋閡慈心

深故37是心根深悲心厚故38是心悅樂喜心厚故39是心

苦樂不動捨心厚故40是心護念諸佛神力故41是心相續三

寶不斷故 如是等無量功德莊嚴初必定心如〈無盡意品〉中廣說

(1)是心不雜一切煩惱者見諦思惟所斷二百九十四煩惱不與心和合

故名為不雜 (2)是心相續不貪異乘者從初心相續來不貪聲聞辟支佛乘但為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名為相續不貪異乘 如是等四十句論應如是知

(參見西晉竺法護譯《阿差末菩薩經》卷 1大正 13586b29~587a19 北涼曇無讖譯《大方等大集經》卷 27〈無盡意菩薩品〉大正 13

187a29~b24)

「心如金剛」參見《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四〈金剛品〉 (大正 8

243b19~244a16) 「見諦思惟所斷二百九十四煩惱」《十住毘婆沙論》卷 16

使所攝名為煩惱纏所攝名為垢使所攝煩惱者貪瞋慢無明身見

邊見見取戒取邪見疑是十根本隨三界見諦思惟所斷分別故

名九十八使非使所攝者不信無慚無愧諂曲戲侮堅執懈怠

退沒睡眠佷戾慳嫉憍不忍食不知足亦以三界見諦思惟所

斷分別故有一百九十六纏垢」(大正 26108b28~c6) 九十八使加一百九十六纏垢合為二百九十四煩惱

經名

心相

順序

《十住毘婆沙論》卷 1 〈入初地 品〉 大正

2624c14~25a1~16)

《大方等大集經》卷 27〈無盡意菩薩品〉大正

13187a29~b24)

《阿差末菩薩經》卷 1大正

13586b29~587a19

1 是心不雜一切煩惱 發菩提心不離煩惱故

離=雜(宋元宮)

大正 13187d 注 7

悉遍諸欲婬怒癡醉而無所

縛所以者何

2 是心相續不貪異乘發心相續不悕餘乘故 不與羅漢及緣覺乘而俱同塵

3 是心堅牢一切外道無

能勝者 發心堅固不參外論故 發心已來堅固其志不可轉

移所以者何不為邪業之所

迷誤

4 是心一切眾魔不能破

壞 發心不壞魔不沮故 一切眾魔不能壞意

5 是心為常能集善根 發心恒順善根增長故 有是心者其諸功德悉為成

6 是心能知有為無常 發心至常有為法無常

故 遊于無常而獨總攬眾之元

首所以者何有計常者則生

死業所以特尊解道有常名

曰為尊出無常故

7 是心無動能攝佛法發心不動一切諸佛安慰

護助故 從發心來其心坦然無所縛

著所以者何不離諸佛功德

業故

8 是心無覆離諸邪行發心勝妙離衰損故 所修事業無能得短所以然

者一切眾惡悉盡索故

9 是心安住不可動故發心安止不戲論故 其心永安不可動故

10 是心無比無相違故發心無喻無相似故 其心無侶所以然者希有逮

11 是心如金剛通達諸法

故 發心金剛壞諸法故 心如金剛所以然者皆知一

切諸法之故

12 是心不盡集無盡福德

故 發心無盡無量功德悉成

就故 所不可盡苞裹諸法道慧之

13 是心平等等一切眾生

故 發心平等利眾生故 從發心來強若金剛等眾生

14 是心無高下無差別

故 發心普覆無別異故 其心質直而無諛諂故號曰

正而無偏頗

15 是心清淨性無垢故發心鮮明性常淨故 從發心來常懷鮮明所以然

者本清淨故 16 是心離垢慧炤明故發心無垢智慧明了故 以去眾垢悉消諸冥其慧顯

曜窈隱皆明

17 是心無垢不捨深心

故 發心善解不離畢竟故從發心來沐浴眾穢所以然

者其信甚固無所捨故

18 是心為廣慈如虛空

故 發心廣快慈如虛空故發心甚大無有邊崖所以然

者心若虛空

19 是心為大受一切眾生

故 發心曠大悉能容受諸眾

生故 發心曠然所以然者含受眾

生當因度故

20 是心無閡至無障智

故 發心無礙智慧通達故 發心無盡所以然者其慧玄

曠無所罣礙

21 是心遍到不斷大悲

故 發心遍至大悲不斷故從初發心無所不入所以然

者大慈無極亦無盡故

22 是心不斷能正迴向

故 發心不斷善解立願故 其發心行無能斷者所以然

者功德願故

23 是心眾所趣向智者所

讚故 發心為歸諸佛所讚故 發心甚安極可愛敬所以然

者為諸眾生所喜樂故

24 是心可觀小乘瞻仰

發心殊勝二乘宗仰故 發心特尊與眾超異所以然

者一切外學聲聞緣覺之

所奉故

25 是心難見一切眾生不

能睹故 發心深遠一切眾生所不

知故 其所發心無能知意所以然

者非諸凡俗之所及逮猶如

農夫不能達知聖王之事

26 是心難破能善入佛法發心不敗不破佛法故發種類心所以然者各各從

故 其本種之業皆獲其果一切

諸法常存在故

27 是心為住一切樂具所

住處故 發心安隱善與眾生諸快

樂故 從初發心以為道本所以然

者由是所致得大安故

28 是心莊嚴福德資用

故 發心莊嚴一切功德悉成

就故 發心已來而自莊嚴所以然

者成功勳故

29 是心選擇智慧資用

故 發心善察智慧成就故 發心已來與眾殊別所以然

者達聖慧故

30 是心淳厚以布施為資

用故 發心增長隨意施與故 發心已來甚為微妙所以然

者用廣布施普及眾生

31 是心大願持戒資用

故 發心如願戒清淨故 發心已來建立至願所以然

者具足戒禁

32 是心難沮忍辱資用

故 發菩提心普及怨親具忍

辱故 其發心已來而無等侶所以然

者無所不忍

33 是心難勝精進資用

故 發心難壞具精進故 其發心來無能抑制所以然

者用精進行無懈廢故

34 是心寂滅禪定資用

故 發心寂滅具禪定故 其發心來無所慕樂所以然

者寂度無極致定意故

35 是心無惱害慧資用

故 發心無毀具智慧故 其發心來無所歸趣因其曉了

智度無極

36 是心無瞋閡慈心深

故 發心無願增長大慈故其發心來永無所住所以然

者用無極慈故

37 是心根深悲心厚故發菩提心住根堅牢增長

大悲故 其發心來根株堅強所以然

者用行悲哀故

38 是心悅樂喜心厚故發心和悅增長大喜故 其發心來常懷悅豫所以然

者於諸眾生懷等心故

39 是心苦樂不動捨心厚

故 發心不動增長大捨故 其發心來雖遇苦樂不以為

動所以然者護一切故

40 是心護念諸佛神力故

發心任重諸佛所受故其發心來為諸如來所見將

養所以然者用順十方諸佛

教故

41 是心相續三寶不斷

故 發心不絕三寶不斷故 其發心來欲度一切五趣眾

難所以然者興隆導化

42 其發心來不捨三寶無所違

廢所以然者將順佛戒成聖

眾故

十六何謂「如來家」 (一)《十住毘婆沙論》卷1大正2625a22~b13

生如來家者如來家則是佛家如來者

(1)「如」名為實「來」名為至至真實中故名為如來何等為真實所謂

涅槃不虛誑故是名如實如《經》中說「佛告比丘第一聖諦無有虛

誑涅槃是也」 (2)復次「如」名不壞相所謂諸法實相是「來」名智慧到實相中通達其

義故名為如來 (3)復次空無相無作名為如諸佛來至三解脫門亦令眾生到此門故名為如

來 (4)復次如名四諦以一切種見四諦故名為如來 (5)復次如名六波羅蜜所謂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以是

六法來至佛地故名為如來 (6)復次諦捨滅慧四功德處名為如來以是四法來至佛地故名為

如來 (7)復次一切佛法名為如是如來至諸佛故名為如來 (8)復次一切菩薩地喜淨明炎難勝現前深遠不動善慧法

雲名為如諸菩薩以是十地來至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名為如來又

以如實八聖道分來故名為如來 (9) 復次權智二足來至佛故名為如來如去不還故名為如來 (10) 如來者 所謂十方三世諸佛是

「何等為真實所謂涅槃不虛誑故是名如實」參見

A《中阿含經》卷 8

「彼知是愛滅苦滅聖諦諸賢過去時是愛滅苦滅聖諦未來現在時

是愛滅苦滅聖諦真諦不虛不離於如亦非顛倒真諦審實」(大正 1

469a8~11)

B《大智度論》卷 97「般若波羅蜜真實聖法無有虛誑」(大正 25735c1~2) C《轉法輪經憂波提舍》「如世尊說諸比丘第一聖諦不虛妄法名為涅槃」

(大正 26357b2~3)

(二)《十住毘婆沙論》卷1大正2625b13~c8 如來者所謂十方三世諸佛是

(1)是諸佛家名為如來家今是菩薩行如來道相續不斷故名為生如來家 (2)又是菩薩必成如來故名為生如來家譬如生轉輪聖王家有轉輪聖王相

是人必作轉輪聖王是菩薩亦如是生如來家發是心故必成如來是名

生如來家 (3)如來家者有人言是四功德處所謂諦捨滅慧諸如來從此中生故

名為如來家 (4)有人言般若波羅蜜及方便是如來家如《助道經》中說

智度無極母 善權方便父 生故名為父 養育故名母 一切世間以父母為家是二似父母故名之為家

(5)有人言善慧名諸佛家從是二法出生諸佛是二則是一切善法之根本

如《經》中說「是二法俱行能成正法」善是父慧是母是二和合

名為諸佛家如說菩薩善法父 智慧以為母 一切諸如來 皆從是

二生

(6)有人言般舟三昧及大悲名諸佛家從此二法生諸如來此中般舟三昧為

父大悲為母 (7)復次般舟三昧是父無生法忍是母如《助菩提》中說

般舟三昧父 大悲無生母 一切諸如來 從是二法生

《助道經》即《菩提資糧論》(龍樹菩薩造隋達磨笈多譯) A「智度以為母方便為父者以生及持故說菩薩父母」(卷 1大正 32529a10~11) B「般若波羅蜜菩薩仁者母善方便為父慈悲以為女」(卷 1大正 32519a24~25) C「諸佛現前住牢固三摩提此為菩薩父大悲忍為母」卷 1大正 32529a1~2)

(三)《十住毘婆沙論》卷 1大正 2625c24~26a2

如得初果者如人得須陀洹道善閉三惡道門見法入法得法住堅牢法

不可傾動究竟至涅槃斷見諦所斷法故心大歡喜設使睡眠嬾惰不至二

十九有如以一毛為百分以一分毛分取大海水若二三渧苦已滅者如大

海水餘未滅者如二三渧心大歡喜菩薩如是得初地已名生如來家

「斷見諦所斷法故不至二十九有」 A《大智度論》卷 24「若須陀洹二十五有皆無是處」 (大正 25237b4~5)

「二十五有」石山寺本作「二十九有」(大正 25237d 注 7) B佛陀蜜多撰劉宋 曇摩蜜多譯《五門禪經要用法》

「四天下六欲天四惡道四禪地大梵天無色界第四禪地有五阿那

含天合二十五有」(大正 15332c-333a) 二十五有欲界(地獄餓鬼畜生阿修羅人趣四洲及六欲天)計十

四有色界(四禪及初禪之大梵四禪之無想淨居各一有)

計七有四無色界各一有計四有總計二十五有

C《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 46(大正 27 240b22~28) 「極七返有者謂唯受七有問應言十四有或二十八有若此唯依本

有說者應言十四有天上人中各七有故若依本有中有說者則二

十八有天人各有十四有故謂七本有及七中有何故但說極七有耶

答如七葉樹不過七故說極七有謂天與人本有中有各有七故」

D「二十九有」

(1)瓜生津隆真《十住毘婆沙論(I)》注云「二十九有二十五有中將阿那

含天(五淨居天)分為五即為二十九有」(p88)

(2)須陀洹斷見惑極七往返更無第二十九有可言

(四)《大方廣佛華嚴經》卷 34〈十地品〉大正 10181a22~26

菩薩始發如是心即得超凡夫地入菩薩位生如來家無能說其種族過失

離世間趣入出世道得菩薩法住菩薩處入三世平等於如來種中決定

當得無上菩提菩薩住如是法名住菩薩歡喜地 (五)《成佛之道》(p392)

菩薩初證聖性得到了從來未有的出世心嘗到了從來未有的離繫樂觀察如

來所有的一切功德自己都有分能得能成所以得到無比的歡喜由於通達

法空性也不再有「不活畏惡名畏死畏墮惡道畏大眾威德畏」了進

入初地的名為「生諸如來家」如來是一切佛菩薩以智度為母方便為父

分證了佛法身從此能荷擔佛的家業紹隆佛種不斷真是佛子所以說生如

來家

十七何謂「污佛家」

《十住毘婆沙論》卷 2(大正 2629c8~30a6) 不污諸佛家者何等為污諸佛家 有人言若人發求無上道心已後迴向聲聞辟支佛道不能住世繼三寶種

是名污諸佛家 [答曰]是義不然何以故是人能度生死又得諸無漏根力覺道亦

是佛子云何言污諸佛家如經說「佛告比丘汝是我子從我心

生口生得法分者」 又聲聞人言「諦捨滅慧處名諸佛家」何以故從是四

事出生諸佛故若污此四法名污諸佛家是故若人虛妄慳貪

狂亂愚癡是污佛家若正行此四則不污諸佛家 有人言六波羅蜜是諸佛家從此生諸佛故若違此六事是污佛家 有人言般若波羅蜜是諸佛母方便為父是名諸佛家以此二法出生諸佛

若違此法是污佛家 復次偈中自說污不污相所謂不毀戒不欺佛若受佛戒不能護持則

欺諸佛是污佛家何以故受戒時生佛家中破戒則欺諸佛名污佛

家若受戒不破不欺諸佛名為不污佛家

復次戒名三學戒學心學慧學破此學名污佛家 如法受戒而後毀破名為欺佛如是二句[不污諸佛家不毀戒欺佛]各有義趣

欺佛者空自發願不如說行欺誑眾生是名欺佛 復次一切法中不如說行名為欺佛

(《雜阿含經》卷 45大正 2330a13~14「汝等為子從我口生從法化生

得法餘財」) 十八關於三乘得解說之時限

(一)《十住毘婆沙論》卷 1大正 2620b1-9

問曰行聲聞辟支佛乘者幾時得度生死大海

答曰行聲聞乘者或以一世得度或以二世或過是數隨根利鈍

又以先世宿行因緣

行辟支佛乘者或以七世得度或以八世

若行大乘者或一恒河沙大劫或二三四至十百千萬億[恒

河沙大劫]或過是數然後乃得具足修行菩薩十地而成佛道亦隨根之

利鈍又以先世宿行因緣

(二)《大智度論》卷28大正25266c14-15

有辟支佛第一疾者四世行久者乃至百劫行如聲聞疾者三世久者六十

《大智度論》卷4大正2792b7-9

佛言無量阿僧祇劫作功德欲度眾生何以故言於三阿僧祇劫12

三阿僧祇劫有量有限

《大智度論》卷 38大正 25342b-343a

[經]舍利弗有菩薩摩訶薩初發意時行六波羅蜜上菩薩位得阿毗跋致

舍利弗有菩薩摩訶薩初發心時便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便轉法輪

與無量阿僧祇眾生作益厚已入無餘涅槃是佛般涅槃後餘法若住一劫

若減一劫舍利弗有菩薩摩訶薩初發意時與般若波羅蜜相應與無

數百千億菩薩從一佛國至一佛國淨佛世界

[論]釋曰有三種菩薩利根心堅未發心前久來集諸無量福德智慧是人

遇佛聞是大乘法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即時行六波羅蜜入菩薩

位得阿毗跋致地所以者何先集無量福德利根心堅從佛聞法故

12 印順法師《成佛之道》增注本(p 413)三大阿僧祇劫有二種解說(A)時間劫(B)德行劫以功德

來計算(依功德來計算三大阿僧祇劫一切菩薩修行成佛都是一樣的)

譬如遠行或有乘羊而去或有乘馬而去或有神通去者

乘羊者久久乃到乘馬者差速乘神通者發意頃便到如是不得言發意

間云何得到神通相爾不應生疑菩薩亦如是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時即入菩薩位

有菩薩初發意初雖心好後雜諸惡時時生念我求佛道以諸功德迴

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人久久無量阿僧祇劫或至或不至先世福德

因緣薄而復鈍根心不堅固如乘羊者

有人前世少有福德利根發心漸漸行六波羅蜜若三若十若百阿僧

祇劫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如乘馬者必有所到

第三乘神通者如上說是三種發心一者罪多福少二者福多罪少

三者但行清淨福德

清淨有二種一者初發心時即得菩薩道二者小住供養十方諸佛

通達菩薩道入菩薩位即是阿毗跋致地阿毗跋致地菩薩義如先說

次後菩薩大厭世間世世已來常好真實惡於欺誑是菩薩亦利根堅

心久集無量福德智慧初發心時便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即轉法輪

度無量眾生入無餘涅槃法住若一劫若減一劫留化佛度眾生佛有

二種神通力一者現在時二者滅後劫義如上說劫中所度眾生

亦復不少

次後菩薩亦利根心堅久集福德發心即與般若波羅蜜相應得六神通

與無量眾生共觀十方清淨世界而自莊嚴其國如阿彌陀佛先世時作

法藏比丘佛將導遍至十方示清淨國令選擇淨妙之國以自莊嚴其國

參見《不必定入定入印經》大正 15699c

印順法師《成佛之道》(增注本)p 415 對三種「神通行菩薩」所判攝之階位

(a)日月神通行龍樹又分為二類有的初發心就上菩薩位有的多少

修行就上菩薩位菩薩位雖有多種解說然依《般若經》

說是頂位再不墮惡道下賤家二乘地了(如約《華嚴

經》的行位說是發心住)

(b)聲聞神通行初發心就成大菩提八相成道[初地分證能於百佛世界

現身八相成道(1)由兜率天下生人間(2)入胎(3)出胎(4)出家(5)降魔(6)成道(7)轉法輪(8)入滅]

(c)如來神通行初發心就與般若相應成熟眾生莊嚴佛土這是方便道

菩薩初地以上到八地

(三)《大毘婆沙論》卷101大正27525b14-21

依狹小道而得解脫故名時解脫狹小道者謂若極速第一生中種善根第

二生中令成熟第三生中得解脫餘不決定

依廣大道而得解脫名不時解脫廣大道者謂若極遲聲聞乘經六十劫而得

解脫如舍利子獨覺乘經百劫而得解脫如麟角喻佛乘經三無數劫而得解

《大毘婆沙論》卷83大正27428b26~29

大加行得故名大悲非如聲聞菩提唯六十劫修加行得獨覺菩提唯經百劫修加

行得如來大悲三無數劫修習百千難行苦行然後乃得故名大悲

(四)真諦譯《攝大乘論釋》卷11大正31229b14-19

論曰有五種人於三阿僧祇劫修行圓滿或七阿僧祇劫或三十三阿僧祇劫

何者為五人行願行地人滿一阿僧祇劫行清淨意行人行有相行人行無相

行人於六地乃至七地滿第二阿僧祇劫從此後無功用行人乃至十地滿第三

阿僧祇劫

《攝大乘論釋》卷11大正31230a25-28

論曰復次云何七阿僧祇劫

釋曰欲顯餘部別執故言復次七阿僧祇劫時與前三阿僧祇劫時為等為

有短長此執等三阿僧祇劫但有別義開為七數

《攝大乘論釋》卷11大正31231b23-27

論曰復次云何三十三阿僧祇

釋曰有諸大乘師欲顯行有下中上欲顯為得未得方便欲顯已得不失

方便欲顯已得不失增上方便欲顯入住出三自在故分阿僧祇為三十三

(五)《大乘起信論》卷11大正32581b7-9

以一切菩薩皆經三阿僧祇劫故但隨眾生世界不同所見所聞根欲性異故示

所行亦有差別

印順法師《大乘起信論講記》p341「一切菩薩皆經三阿僧祇功」而成佛

這是任何菩薩都是一樣的從初住到第十回向滿為初阿僧祇劫從初地到

七地滿心為二阿僧祇劫從八地到第十地滿為第三阿僧祇劫種性善

根發心證悟都是一樣的等到圓滿成佛所以也是佛佛平等「但隨」

順「眾生世界不同所見所聞根欲性異故示」現菩薩的「所行」

也「有差別」根異根機的利鈍(下中上)有異欲異即好樂與興趣的各

別性異即習慣熏染有別如來鑑機的十力中即有根勝劣智力(根)種

種勝解智力(欲)種種界智力(性)因為眾生所處的世界不同所見所聞

不同根欲性也都不同故不能不示現所行有差別實則菩薩的行程是

一樣的

參印順法師《成佛之道》p237《中觀論頌講記》p348《華雨集(四)》p107

關於各經論所說之三乘解說時限

三乘別

所依經論 聲聞乘 辟支佛乘 大乘

《十住毘婆沙論》 隨根利鈍或一二

世或更多世不定隨

根利鈍又以先世宿行

因緣

或七世或八世得度 或一或二三四乃至十

百千萬億「恒河沙大

劫」或過是數

《大智度論》 快者三世慢則六十劫 最快四世最慢一百劫 無量阿僧祇劫但利根

者如乘神通行急速成

《大毘婆沙論》 狹小道最快三世

廣大道最慢六十劫

最慢一百劫如「麟角

喻」獨覺

三阿僧祇劫

《攝大乘論釋》

(真諦譯)

- - 三阿僧祇劫

七阿僧祇劫(別部)

三十三阿僧祇劫(餘

大乘師)

《大乘起信論》 - - 定是三阿僧祇劫但隨

眾生根性不同故示現

所行亦有差別

十九聲聞辟支佛佛俱到彼岸於解脫中有差別否

(一)《十住毘婆沙論》卷1大正2620b9-15

問曰聲聞辟支佛佛俱到彼岸於解脫中有差別不

答曰是事應當分別於諸煩惱得解脫是中無差別因是解脫入無餘涅槃是

中亦無差別無有相故但諸佛甚深禪定障解脫一切法障解脫於諸

聲聞辟支佛有差別非說所盡亦不可以譬喻為比

(二)《十住毘婆沙論》卷 11大正 2683a24-b3

無礙解脫者解脫有三種一者於煩惱障礙解脫二者於定障礙解脫三

者於一切法障礙解脫是中得慧解脫阿羅漢得離煩惱障礙解脫共解脫阿

羅漢及辟支佛得離煩惱障礙解脫得離諸禪定障礙解脫唯有諸佛具三解脫

所謂煩惱障礙解脫諸禪定障礙解脫一切法障礙解脫總是三種解脫故佛

名無礙解脫

(三)《大智度論》卷 35大正 25320c21-322a26

【經】舍利弗白佛言「世尊聲聞所有智慧若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羅漢

辟支佛智慧佛智慧是諸眾智無有差別不相違背無生性空若法不相違背

無生性空是法無有別異云何世尊言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一日修智慧

出過聲聞辟支佛上」(大正 25320c21-26)

【論】問曰上佛已說菩薩摩訶薩修智慧出過聲聞辟支佛上今舍利弗何以故問

答曰不問智慧勢力能度眾生今但問佛及弟子智慧體性法中無有差別者

以諸賢聖智慧皆是諸法實相慧皆是四諦及三十七品慧皆是出三界

入三脫門成三乘果慧以是故說無有差別

復次如須陀洹果以無漏智滅結得果乃至佛亦如是如須陀洹用二種

解脫果有為解脫無為解脫乃至佛亦如是如佛入涅槃須陀洹極

遲不過七世皆同事同緣同行同果報以是故言無相違背所以

者何不生性空故(大正25320c26-321a9)

有為解脫無為解脫(《俱舍論》卷 25大正 29133c20-21)

解脫體有二謂有為無為有為解脫謂無學勝解無為解脫謂一切惑

滅 【經】佛告舍利弗「於汝意云何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一日修智慧心念

我行道慧益一切眾生當以一切種智知一切法度一切眾生諸聲聞辟支佛

智慧為有是事不」舍利弗言「不也世尊」(大正 25321b6-10) 【論】helliphellip聲聞辟支佛雖有慈心本不發心願度一切眾生亦不迴善根向阿耨多

羅三藐三菩提以是故菩薩一日修智慧過聲聞辟支佛上

(大正 25321c26-322a1)

【經】「舍利弗於汝意云何諸聲聞辟支佛頗有是念我等當得阿耨多羅三藐

三菩提度一切眾生令得無餘涅槃不」舍利弗言「不也世尊」佛告

舍利弗「以是因緣故當知諸聲聞辟支佛智慧欲比菩薩摩訶薩智慧百

分不及一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及」(大正 25322a2-7)

【論】問曰上已反問舍利弗事已定今何以復問答曰以舍利弗引欲以須陀洹

同得解脫故與諸佛菩薩等而佛不聽譬如有人欲以毛孔之空與虛空等

以是故佛重質其事復次雖同一事義門各異先言智慧為一切眾生故

今言頗有是念我等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令一切眾生得無餘涅槃

(大正 25322a7-14)

【經】「舍利弗於汝意云何諸聲聞辟支佛頗有是念我行六波羅蜜成就眾

生莊嚴世界具佛十力四無所畏四無礙智十八不共法度脫無量阿僧

祇眾生令得涅槃不」舍利弗言「不也世尊」(大正 25322a17-26) 二十關於修學菩薩道成佛之殊勝理由

(一)《十住毘婆沙論》卷 1大正 2620b15-c23

問曰三乘所學皆為無餘涅槃若無餘涅槃中無差別者我等何用於恒河沙等

大劫往來生死具足十地不如以聲聞辟支佛乘速滅諸苦

答曰是語弱劣非是大悲有益之言若諸菩薩效汝小心無慈悲意不能精

勤修十地者諸聲聞辟支佛何由得度亦復無有三乘差別所以者何

一切聲聞辟支佛皆由佛出若無諸佛何由而出若不修十地何有

諸佛若無諸佛亦無法僧是故汝所說者則斷三寶種非是大人

有智之言不可聽察hellip如是聲聞辟支佛佛煩惱解脫雖無差別以

度無量眾生久住生死多所利益具足菩薩十地故有大差別

(二)《大毘婆沙論》卷 16大正 2777a24-b4

佛世尊愛恚永斷違順平等拔諍論根滅憍慢本視諸珍寶猶如瓦礫於一

切法覺照無遺無相似愛及恚慢等諸煩惱習已永斷故非如獨覺及諸聲聞

雖斷煩惱而有餘習貪愛習者如尊者阿難憐諸釋種瞋恚習者如尊者畢陵伽

筏蹉語殑伽神言小婢止流吾今欲渡憍慢習者如尊者舍利子棄擲醫藥

愚癡習者如尊者笈房缽底食前咳氣知食未銷不知後苦而復更食如是

等事其類甚多

(阿羅漢仍有習氣參見《大智度論》卷 27大正 25260c2-25)

二十一「是人修集聲聞辟支佛乘法未入法位我當教化令趣佛道」為何強調

「未入法位」 (一)《十住毘婆沙論》卷 7(大正 2655a4~18)

問曰云何名為歸依僧 答曰若諸聲聞人 未入法位者 令發無上心 使得佛十力

先以財施攝 後乃以法施 深信四果僧 不分別貴眾 求聲聞功德 而不證解脫 是名歸依僧 又應念三事

聲聞人者成聲聞乘 未入法位者於聲聞道未得必定能令此人發佛道心而得十力若入法位者

終不可令發無上心設或發心亦不成就如《般若波羅蜜》中尊者須菩提

所說「已入正法位不能發無上心何以故是人於生死已作障隔不復往

來生死發無上心

(二)《小品般若波羅蜜經》卷 1(大正 8540a16~21) 若諸天子未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今應當發若人已入正位則不堪任

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何以故已於生死作障隔故是人若發阿耨多羅三

藐三菩提心我亦隨喜終不斷其功德所以者何上人應求上法(參見《大

智度論》卷 54大正 25442c4~9) (三)印順法師《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p650~651

經中廣舉譬喻形容棄般若法門而取聲聞經者的無知對於傳統佛教採取了

尊重又貶抑的立場這不但維護了般若法門也有誘導聲聞修學般若法門的意

義誘導聲聞修學最顯著的例子如『小品般若波羅蜜經』卷一(大正 8540a)說

若諸天子未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今應當發若人已入正位則不

堪任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何以故已於生死作障隔故是人若發阿

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我亦隨喜終不斷其功德所以者何上人應求上

法 「入正位」是「入正性離生」的舊譯「入正位」聲聞行者就得「須陀洹」(初

果)最多不過七番生死一定要入無餘涅槃這樣就不能長在生死中修菩

薩行所以說「已於生死作障隔」如只有七番生死就不可能發求成佛道的

大心所以說「不堪任」這是依佛教界公認的教理說經上又說如「入正

位」的能發大菩提心求成佛道也是隨喜讚歎的因為上人聲聞聖者

是應該進一步的求更上的成佛法門說聲聞聖者不可能發心又鼓勵他們發心

修菩薩道這是不否定部派佛教的教義而暗示了聲聞聖者迴心的可能特別

是『大如品』依「如」真如而泯「三乘人」與「一(菩薩)乘人」的差

別消融了二乘與菩薩的對立

(四)《大品般若經》卷 22〈遍學品 74〉大正 8381b15-17

若菩薩摩訶薩作八人得須陀洹果乃至得阿羅漢果得辟支佛道然後入菩

薩位無有是處(《大智度論》卷 86大正 25659b26-28)

(五)《維摩詰所說經》卷中(大正 14549b4~b16) 若見無為入正位者不能復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譬如高原陸地不生蓮

華卑濕淤泥乃生此華如是見無為法入正位者終不復能生於佛法煩惱泥

中乃有眾生起佛法耳又如殖種於空終不得生糞壤之地乃能滋茂如是入無

為正位者不生佛法起於我見如須彌山猶能發于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生佛

法矣是故當知一切煩惱為如來種譬如不下巨海不能得無價寶珠如是不入

煩惱大海則不能得一切智寶

(六)《大智度論》卷 27大正 25263b12-25 菩薩初發意時所可怖畏無過聲聞辟支佛地正使墮地獄無如是怖畏

不永破大乘道故阿羅漢辟支佛於此大乘以為永滅譬如空地有樹名舍

摩梨(角+瓜)枝廣大眾鳥集宿一鴿後至住一枝上其枝及(角+瓜)即

時壓折澤神問樹神大鳥鵰鷲皆能任持何至小鳥便不自勝樹神答言

此鳥從我怨家尼俱盧樹上來食彼樹果來栖我上必當放糞子墮地者惡

樹復生為害必大是故於此一鴿大懷憂畏寧捨一枝所全者大菩薩

摩訶薩亦如是於諸外道魔眾及諸結使惡業無如是畏如阿羅漢辟支

佛何以故聲聞辟支佛於菩薩邊亦如彼鴿壞敗大乘心永滅佛業

一切菩薩乃至初發心皆畢定如法華經中說 問曰若菩薩皆畢定佛何以故種種呵二乘不聽菩薩取二乘證 答曰求佛道者應遍知法性是人畏老病死故於法性少分取證便自止息捨

佛道不度眾生諸佛菩薩之所呵責「汝欲捨去會不得離」得阿羅漢證時

不求諸菩薩深三昧又不廣化眾生是則迂迴於佛道稽留 問曰阿羅漢先世因緣所受身必應當滅住在何處而具足佛道 答曰得阿羅漢時三界諸漏因緣盡更不復生三界有淨佛土出於三界乃

至無煩惱之名於是國土佛所聞法華經具足佛道如法華經說「有羅漢若不

聞法華經自謂得滅度我於餘國為說是事汝皆當作佛」

問曰若阿羅漢往淨佛國土受法性身如是應得疾作佛何以言迂迴稽留

答曰是人著小乘因緣捨眾生捨佛道又復虛言得道以是因緣故雖不受

生死苦惱於菩薩根鈍不能疾成佛道不如直往菩薩

復次佛法於五不可思議中最第一今言漏盡阿羅漢還作佛唯佛能知論議

者正可論其事不能測知是故不應戲論若求得佛時乃能了知餘人可信而

不可知(大正 25714a1~25) (七)《大智度論》卷 28大正 25264b7~10

問曰阿羅漢煩惱已盡習亦未盡何以不生(法性生身) 答曰阿羅漢無大慈悲無本誓願度一切眾生又以實際作證已離生死故

(八)如果二乘人可以迴心向大則須耗費多少時間才能成佛呢

1《大般涅槃經》卷 11

一斷三結得須陀洹果不墮地獄畜生餓鬼helliphellip是人未來過八萬劫

便當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迦葉第二人者斷三結縛薄貪恚癡

得斯陀含果名一往來helliphellip是人未來過六萬劫便當得成阿耨多羅三藐

三菩提迦葉第三人者斷五下結得阿那含果更不來此helliphellip是人未

來過四萬劫便當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迦 葉第四人者永斷貪欲瞋恚愚癡得阿羅漢果helliphellip亦非騏驎獨一之

行helliphellip是人未來過二萬劫便當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迦葉第五人

者永斷貪欲瞋恚愚癡得辟支佛道helliphellip真是騏驎獨一之行helliphellip是人未

來過十千劫便當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大正 12431 c16~432a5) 2《瑜伽師地論》卷 80

問迴向菩提聲聞為住無餘依涅槃界中能發趣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耶

為住有餘依涅槃界耶 答唯住有餘依涅槃界中可有此事所以者何以無餘依涅槃界中遠離

一切發起事業一切功用皆悉止息 問若唯住有餘依涅槃界中能發趣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云何但由一

生便能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耶所以者何阿羅漢等尚當無有所餘

一生何況當有多生相續 答由彼要當增諸壽行方能成辦世尊多分依此迴向菩提聲聞密意說

言物類善男子若有善修四神足已能住一劫或餘一劫餘一劫者

此中意說過於一劫彼雖如是增益壽行能發趣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而

所修行極成遲鈍樂涅槃故不如初心始業菩薩彼既如是增壽行已

留有根身別作化身同法者前方便示現於無餘依般涅槃界而般涅槃

由此因緣皆作是念某名尊者於無餘依般涅槃界已般涅槃彼以所留有

根實身即於此界贍部洲中隨其所樂遠離而住一切諸天尚不能睹何

況其餘眾生能見彼於涅槃多樂住故於遍遊行彼彼世界親近供養佛菩

薩中及於修習菩提資糧諸聖道中若放逸時諸佛菩薩數數覺悟被覺

悟已於所修行能不放逸(大正 30749a5~b1)

迴向菩提聲聞要想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必須在尚未證入無餘依涅槃

界前才有可能其所使用的方法是善修四神足在住壽一劫或餘一劫的

時間中廣集菩提資糧依四神足之力而住壽一劫或餘一劫這是佛教中

古老的傳說如《長阿含經》卷 2<遊行經>云 佛告阿難諸有修四神足多修習行常念不忘在意所欲可得

不死一劫有餘阿難佛四神足已多修行專念不忘在意所欲

如來可止一劫有餘為世除冥多所饒益天人獲安(大正 115b19~24)

這樣的傳說在聲聞部派中是知道的但何以沒有說到可以依四神足之力

在住壽餘一劫的時間中廣集菩提資糧而成佛呢從時間觀的角度來看

《瑜伽師地論》說「餘一劫者此中意說過於一劫」這是將「餘一劫」

的時間擴充了不論多久時間直到成佛為止而不是一劫多一點的意思

而聲聞部派也許認為「餘一劫」是一劫再多一點的時間因此就沒有說到

可以依四神足之力在住壽一劫或一劫餘的時間中廣集菩提資糧而成

佛但從有部認為入了忍位就無法迴心向大的主張來看則不論「餘一劫」

的時間是長是短都將無法成佛這應該是部派間沒有傳說依四神足之力

在住壽餘一劫的時間中廣集菩提資糧而成佛的主要原因 二十二諸佛威力功德智慧無量深法等無差別為何佛壽有長短國土有淨穢

正法有久住不久住helliphellip (一)《十住毘婆沙論》卷 3大正 2632c3-14

佛功德力者一切去來今佛威力功德智慧無量深法等無差別但隨

諸佛本願因緣helliphellip無量壽命者壽命無量劫過諸算數一劫百劫千

劫萬劫億劫百千萬億那由他阿僧祇劫如是久住為利益憐愍眾生故

一切諸佛雖力能無量壽以本願故有久住世者有不久住者

(二)《俱舍論》卷 27大正 29141b3-9 論曰由三事故諸佛皆等一由資糧等圓滿故二由法身等成辦故三由

利他等究竟故由壽種姓身量等殊諸佛相望容有差別壽異謂佛

壽有短長種異謂佛生剎帝利婆羅門種姓異謂佛姓喬答摩迦葉波等

量異謂佛身有小大等言顯諸佛法住久近等 (三)佛壽命長短(《大智度論》卷 34大正 25312a14- b21)

問曰佛雖有長壽業因緣生於惡世故壽命便短以此短壽能具佛事何

用長為又佛以神通力故一日之中能具佛事何況百歲 答曰此間閻浮提惡故佛壽應短餘處好故佛壽應長 問曰若然者菩薩於此閻浮提淨飯王宮生出家成道是實佛餘處皆是神

通力變化作佛以度眾生 答曰此言非也所以者何餘處閻浮提亦各各言我國是實佛餘處為變化

何以知之若餘處國土自知是化佛則不肯信受教戒又如餘國土人

壽命一劫若佛壽百歲於彼裁無一日眾生則起輕慢不肯受教彼則

以一劫為實佛以此為變化如《首楞嚴經》說「神通遍照佛壽七百

千阿僧祇劫佛告文殊尸利彼佛則是我身彼佛亦言釋迦文佛則是

我身」以是故知諸佛壽命實皆無量為度人故現有長短汝言釋迦

文佛以神通力故所度眾生與人壽不異者則不須百歲一日之中可

具足佛事 如阿難一時心生是念如然燈世尊一切勝佛鞞婆尸佛出於好世

壽命極多能具佛事我釋迦文佛出生惡世壽命極短將無世尊

不能具足佛事耶 爾時世尊入日出三昧從身變化出無量諸佛及無量光明普至十方

一一化佛在諸世界各作佛事或有說法或現神通或現三昧或現

飯食如是之比種種因緣施作佛事而度眾生從三昧起告阿難曰『汝

悉見聞是事不』阿難言『唯然已見』佛告阿難『佛以如是神力

能具佛事不』阿難言『假令佛壽一日大地草木悉為可度眾生則

能度盡何況百歲』 以是故知諸佛壽命皆悉無量為度人故現有長短譬如日出影現

於水隨水大小水大則影久水小則速滅若照琉璃頗梨珠山影則

久住又如火燒草木然少則速滅然多則久住不可以滅處無火

故謂多然處亦無光明長短義亦如是 (參見《佛說首楞嚴三昧經》卷 2大正 15644c)

(四)佛土淨不淨(《大智度論》卷 32大正 25302b12-c10) 一切佛功德皆等無多無少

問曰若爾者何以言阿彌陀佛壽命無量光明千萬億由旬無量劫度眾生

答曰諸佛世界種種有淨不淨有雜

如《三十三天品經》說佛在三十三天安居自恣時至四眾久不見

佛愁思不樂遣目連白佛言「世尊云何捨此眾生住彼天上」

時佛告目連「汝觀三千世界」目連以佛力故觀或見諸佛為大眾

說法或見坐禪或見乞食如是種種施作佛事目連即時五體投地

是時須彌山王跛[跳-兆+我]大動諸天皆大驚怖目連涕泣稽首白

佛「佛有大悲不捨一切作如是種種化度眾生」佛告目連「汝

所見甚少過汝所見東方有國純以黃金為地彼佛弟子皆是阿羅漢

六通無礙復過是東方有國純以白銀為地彼佛弟子皆學辟支佛道

復過是東方有國純以七寶為地其地常有無量光明彼佛所化弟子純

諸菩薩皆得陀羅尼諸三昧門住阿毘跋致地目連當知彼諸佛者

皆是我身如是等東方恒河沙等無量世界有莊嚴者不莊嚴者皆

是我身而作佛事如東方南西北方四維上下亦復如是」

以是故當知釋迦文佛更有清淨世界如阿彌陀國阿彌陀佛亦有嚴

淨不嚴淨世界如釋迦文佛國諸佛大悲徹於骨髓不以世界好醜隨

應度者而教化之如慈母愛子子雖沒在廁溷懃求拯拔不以為惡

(五)清淨國土雜國土(《大智度論》卷 93大正 25711c14-21) 問曰佛憐愍眾生淨佛國土中何以無三惡道眾生 答曰憐愍一切眾生平等無異此中說清淨業因緣是國土中無三惡道

又佛非但一國土乃有十方恒河沙國土佛有清淨國土有雜國土

雜國土中則具有五道淨佛國土或有人天別異或無有人天別異

如過去天王佛國土中唯佛世尊以為法王是故名為天王佛 (六)《維摩詰所說經》〈佛國品第一〉卷 1大正 14538c10-29

舍利弗眾生罪故不見如來佛土嚴淨非如來咎舍利弗我此土淨而汝

不見爾時螺髻梵王語舍利弗『勿作是意謂此佛土以為不淨所以

者何我見釋迦牟尼佛土清淨譬如自在天宮』舍利弗言『我見此土

丘陵坑坎荊蕀沙礫土石諸山穢惡充滿』螺髻梵言『仁者心有高下

不依佛慧故見此土為不淨耳舍利弗菩薩於一切眾生悉皆平等深心

清淨依佛智慧則能見此佛土清淨』於是佛以足指按地即時三千大千

世界若干百千珍寶嚴飾譬如寶莊嚴佛無量功德寶莊嚴土一切大眾

歎未曾有而皆自見坐寶蓮華佛告舍利弗『汝且觀是佛土嚴淨』舍

利弗言『唯然世尊本所不見本所不聞今佛國土嚴淨悉現』佛語

舍利弗『我佛國土常淨若此為欲度斯下劣人故示是眾惡不淨土耳譬

如諸天共寶器食隨其福德飯色有異如是舍利弗若人心淨便見此土功德

莊嚴』 (七)正法久住不久住(《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 183大正 27919a3-16)

問何故過去諸佛有未般涅槃正法即滅有於般涅槃後七日即滅今釋迦佛

千歲方滅耶 答過去諸佛壽量長遠於彼正教所應作者佛在世時多已究竟故法速滅

今世尊釋迦牟尼出百年時壽量短促正教所作雖佛涅槃多未究竟乃

至千歲於中有種善根者有成熟者有解脫者是故經於多時正法方滅

有說過去諸佛所有弟子愛重奢摩他非毘缽舍那由重奢摩他故

恒住寂止不樂傳說契經等十二分教故法速滅 今世尊弟子愛重毘缽舍那非奢摩他由重毘缽舍那故多住觀察皆

樂傳授契經等十二分教是故正法多時乃滅 (八)1《成佛之道》(增注本)p19

從經典看來佛的色身有大小壽命有長短國土有淨穢弟子有多少正

法住世也不一致要知道這是佛的方便示現為了適應眾生的根機才有

這種種差別

2《成佛之道》(增注本)p425-426

佛壽與佛身的長短可說有限量的都是化身化土化身佛為什麼示現這

些差別呢因眾生根性不同有的應以苦切語三惡道是這樣的苦眾生界

是這樣的苦能因此發心修行這是折伏門 有的應以愛語這麼清淨那麼自在就肯發心修行這是攝受門 化身佛就是以這折攝二門來成就眾生的隨機適應如藥能治病就是妙

藥所以不應該生優劣想

3印順法師《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p493 釋尊的生在穢惡時代是出於悲憫眾生的願力願意在穢土成佛救護眾生

脫離一切苦這是重在「悲能拔苦」的精神彌勒是立願生在「佛剎莊嚴

壽命無數」的世界重在慈(彌勒譯為「慈」)的「施與安樂」至於成佛

(智證)度眾生是沒有不同的這是法藏部的見解 說一切有部以為「慈氏菩薩多自饒益少饒益他釋迦菩薩多饒益他少

自饒益」釋尊與彌勒因行的對比釋尊是更富於大悲為眾生的精神所以

彌勒的最初發心比釋迦早了四十餘劫而成佛卻落在釋尊以後這顯得大

悲苦行的菩薩道勝過了為「莊嚴佛剎壽命無數」而發心修行

Page 2: 《十住毘婆沙論》之菩薩修行要略...2006 年佛法度假中文營隊課程講義 《十住毘婆沙論》之菩薩修行要略 釋長慈編 2006/5/22 壹、簡介 一、釋《論》題:

七地遠行地方便勝

八地不動地願 勝

九地善慧地力 勝第三阿僧祇劫

十地法雲地智 勝

(二)關於「毘婆沙」(VibhASA)

「毘婆沙」即梵文 VibhASA 之音寫譯為廣說勝說異說種種說等大概

地說是「註解」之義 二關於作者龍樹菩薩(參見印順導師著《永光集》p103 ~ p105) (一)龍樹是「南天竺梵志種」「天聰奇悟」幼年就誦四吠陀及天文等世間學問

所以「弱冠」(二十歲)已馳名當世了

(二)也許是少年驕逸所以與友人求得隱形術潛入王宮去淫亂被發覺了徼幸

的免於一死

(三)龍樹這才悟到「欲為苦本」於是「入山詣一佛(寺)塔出家受戒」傳中沒

有說到他從哪一個部派在哪裡出家從《智論》及本傳下述其「下雪山」讀

大乘經一事而論他極可能是在北印度的說一切有部出家的

(四)進一步他「入雪山山中有塔塔中有一老比丘以摩訶衍經典與之」這

才進修大乘法門龍樹「周遊諸國更求餘經」使「外道論師沙門義宗

咸皆摧伏」可說是大論師了

(五)當時出家的大乘行者都是依傳統的聲聞部派出家的龍樹有「立師教戒更

造衣服」脫離傳統的佛教而別立(出家)菩薩僧團的理想可能是為了避

免諍執或被指為背叛佛教所以這一理想始終沒有實現

(六)大龍菩薩接龍樹到龍宮「以諸方等深奧經典無量妙法授之」龍樹這才達到(七

地)「深入無生二忍具足」的深悟

(七)龍樹出龍宮後在南天竺大弘佛法晚年住南憍薩羅國都西南的黑峰山

(八)「去此世已來至今始過百歲南天竺諸國為其立廟敬奉如佛」

三關於譯者鳩摩羅什

鳩摩羅什(西元344~413年一說350~409年)梵名 KumArajIva又作究摩羅

什鳩摩羅什婆拘摩羅耆婆略稱羅什什意譯作童壽東晉龜玆國(新

疆疏勒)人為譯史上四大譯經家之一 父母俱奉佛出家素有德行 羅什自幼聰敏七歲從母入道遊學天竺訪參名宿博聞強記譽滿五天竺

後歸故國王奉為師

前秦苻堅聞其德遣將呂光率兵迎之呂光西征既利遂迎羅什然於途中聞

苻堅敗沒遂於河西自立為王羅什乃羈留涼州十六七年 至後秦姚興攻破呂氏羅什始得東至長安時為東晉隆安五年(401)姚興

禮為國師居於逍遙園與僧肇僧嚴等從事譯經工作 羅什門下有僧肇道生道融僧叡曇影僧導等名僧輩出蔚成三論與

成實兩學派故羅什亦被尊為三論宗之祖 義熙九年(弘始十五)(413)示寂世壽七十1

四《十住毘婆沙論》之造論旨趣 (一)為《十地經》(《華嚴經》〈十地品〉)之註釋

《十住毘婆沙論》卷 1〈序品第一〉(大正 2620a10~13) 敬禮一切佛 無上之大道 及諸菩薩眾 堅心住十地

聲聞辟支佛 無我我所者 今解十地義 隨順佛所說」

《十住毘婆沙論》卷 1〈入初地品第二〉(大正 2622c25~23a3)云 此中十地法 去來今諸佛 為諸佛子故 已說今當說

初地名歡喜 第二離垢地 三名為明地 第四名焰地

五名難勝地 六名現前地 第七深遠地 第八不動地

九名善慧地 十名法雲地 分別十地相 次後當廣說

賢首法藏《華嚴經傳記》卷 1大正 51156b20~24 《十住毘婆沙論》一十六卷龍樹所造釋〈十地品〉義後秦耶舍三藏口誦

其文共羅什法師譯出釋〈十地品〉內至第二地餘文以耶舍不誦遂闕

解釋相傳其論是《大不思議論》中一分也

賢首法藏《華嚴經探玄記》卷 1大正 35122b25~29 龍樹既將下本(按即十萬頌之《華嚴經》)出因造《大不思議論》亦十萬

頌以釋此經今時《十住毘婆沙論》是彼一分秦朝耶舍三藏頌出譯之十

六卷文纔至第二地餘皆不足2

1 關於羅什大師之卒歿年代依宋括山一菴釋本覺編集明安雅居士劉朝卿較訂之《釋氏通鑑》卷 3

所云則 413 年似較為確如云「《釋教錄》云『什公卒時諸記不定』《高僧傳》云『弘始十

一年八月二十日卒』此不然也准《成實論》後記云『弘始十四年九月十五日出訖』准此十

四年末什仍未卒又准僧肇上秦主〈涅槃無名論表〉云『肇在什公門下十有餘載』若什四年出

經十一年卒始經八載未滿十年云何乃言十有余載而《釋教錄》亦不定其年月因看《弘

明集》(按此指《廣弘明集》)云『有僧肇誄什法師以癸丑年四月十三日薨于大寺』故今以此

為準」(卍新續 7632a7~10) 2 關於《十住毘婆沙論》的譯出諸經錄向來都說是鳩摩羅什三藏所譯然法藏於此指出《十住毘婆

沙論》為鳩摩羅什與佛陀耶舍共譯或譯主為佛陀耶舍此應有事實之依據《高僧傳》卷 2 佛陀耶舍

傳中有一段關於羅什在譯《十住經》時的情形值得留意如云「于時(弘始十年)羅什出《十住經》

一月餘日疑難猶豫尚未操筆耶舍既至共相徵決辭理方定」(大正 50334b9~11)傳記中

(二)《十住毘婆沙論》中廣引大量的大乘經論以開展其大乘菩薩道的思想因此

也有學者主張與其說《十住毘婆沙論》是以註解《十地經》為目的倒不如

說是為了開展其大乘菩薩道的思想而運用了《十地經》(參見八力廣喜〈《十

住毘婆沙論》と《十地經》〉《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 40 卷第 2 號1992 年 3月p553-559)

貳《十住毘婆沙論》導讀

一關於《十住毘婆沙論》「共利(自利利他)為上人」與《大智度論》「但利他為

上人」之意趣

(一)《十住毘婆沙論》卷 1大正 2620b26-28 世間有四種人一者自利二者利他三者共利四者不共利

是中共利者能行慈悲饒益於他名為上人 (二)《十住毘婆沙論》卷 7大正 2656a12-b2

世法無憂喜能捨於自利常勤行他利深知恩倍報 世間法者利衰毀譽稱譏苦樂於此法中心無憂喜捨自利勤行

他利者菩薩乃至未曾知識無因緣者所行善行捨置自利助成彼善 問曰捨自利勤行他利此事不然如佛說雖大利人不應自捨己利

如說「捨一人以成一家捨一家成一聚落捨一聚落成一國土

捨一國土以成己身捨己身以為正法」 「先自成己利然後乃利人捨己利利人後則生憂悔 捨自利利人自謂為智慧此於世間中最為第一癡」

答曰於世間中為他求利猶稱為善以為堅心況菩薩所行出過世

間若利他者即是自利如說「菩薩於他事心意不劣弱發

菩提心者他利即自利」 此義初品中已廣說 (三)《大智度論》卷 95大正 25726b26-c23

問曰如餘處菩薩自利益亦利益眾生此中何以但說利益眾生不說自

利自利利人有何咎

提到羅什在譯《十住經》時遇到許多疑難因此在譯《十住經》時遲遲未能進行後因佛陀耶舍來

到長安與之共相討論《十住經》之譯出才得以順利進行這可能是因為羅什所熟悉的是般若中觀

系的思想對華嚴系的思想較不熟悉必須依靠熟悉華嚴系思想的佛陀耶舍之協助才能完成《十住

經》之漢譯因此法藏之說法有其妥當性

答曰菩薩行善道為一切眾生此是實義餘處說自利亦利益眾生

是為凡夫人作是說然後能行菩薩道入道人有下中上下者

但為自度故行善法中者自為亦為他上者但為他人故行善法 問曰是事不然下者但自為身中者但為眾生上者自利亦利他

人若但利他不能自利云何言上 答曰不然世間法爾自供養者不得其福自害其身而不得罪以是故

為自身行道名為下人一切世人但自利身不能為他若自為身

行道是則折減自為愛著故若能自捨己樂但為一切眾生故行

善法是名上人與一切眾生異故若但為眾生故行善法眾生未

成就自利則為具足若自利益又為眾生是為雜行 求佛道者有三種 一者但愛念佛故自為己身成佛 二者為己身亦為眾生 三者但為眾生是人清淨行道破我顛倒故 是菩薩行般若波羅蜜時無眾生乃至無知者見者安住是中拔

出眾生於甘露性中甘露性者所謂一切助道法何以故行是法

得至涅槃涅槃名甘露性是甘露性中我等妄想不復生是菩薩

自得無所著亦令眾生得無所著是名第一利益眾生 (四)印順法師《寶積經講記》p155

菩薩雖以利他為重而實是自利利他相成的如修廣大正行都是與眾生

有利益的而現在要說的方便教化又都是從自己的修集得來怎樣自利

就怎樣利他所以菩薩是在利他為先的原則下去從事自利利他上求下

化的工作 (五)印順法師《寶積經講記》p275

菩薩的修學佛法是為了眾生要利益眾生就必須自己修治悟入所以

菩薩是為了利他而自利從利他中完成自利如專為了自己這樣那樣就

不是菩薩風格而是聲聞了 另參見印順法師《我之宗教觀》p62~65《學佛三要》〈自利與利他〉p141~154

二菩薩於「五事」中勤行精進 《十住毘婆沙論》卷 15〈大乘品第三十〉(大正 26106c11~22) 勤精進者於五事中勤行精進一未生惡法為不生故勤行精進二已生惡法

為斷滅故勤行精進三未生善法為令生故勤行精進四已生善法為增長故

勤行精進五於世間事中有所作無能障礙故勤行精進如說

斷已生惡法 猶如除毒蛇 斷未生惡法 如預斷流水

增長於善法 如溉甘果栽 未生善為生 如攢木出火

世間善事中 精進無障礙 諸佛說是人 名為勤精進

三以何等法世世增長菩提願又後復能更發大願 (一)《十住毘婆沙論》卷 4大正 2638a2~17

問曰以何等法世世增長菩提願又後復能更發大願 答曰乃至失身命 轉輪聖王位 於此尚不應 妄語行諂曲

能令諸世間 一切眾生類 於諸菩薩眾 而生恭敬心 若有人能行 如是之善法 世世得增長 無上菩提願

菩薩以是法世世增長菩提願又復能生清淨大願若以 (1)實語故死失轉輪王位及失天王位猶應實說不應妄語況小因緣而

不實語 (2)又於眷屬及諸外人離於諂曲 (3)又從初發心已來一切菩薩生恭敬心尊重稱讚如佛無異 (4)又當隨力令住大乘

(二)《大寶積經》卷 112〈普明菩薩會〉大正 11632a6~12

菩薩有四法世世不失菩提之心乃至道場自然現前何謂為四 (1) 失命因緣不以妄語何況戲笑 (2) 常以直心與人從事離諸諂曲 (3) 於諸菩薩生世尊想能於四方稱揚其名 (4) 自不愛樂諸小乘法所化眾生皆悉令住無上菩提 迦葉是為菩薩四法世世不失菩提之心乃至道場自然現前 (參見印順法師《寶積經講記》p32~34 [新版 p31~34])

四關於四法能退失智慧四法能智慧增益 (一)《十住毘婆沙論》卷 9<四法品第十九>大正 26 65c28~66a7

有四法能退失慧菩薩所應遠離復有四得慧法應常修習 何等四法失慧 一不敬法及說法者二於要法祕匿吝惜三樂法者為作障礙壞其聽

心四懷憍慢自高卑人 何等四法得慧

一恭敬法及說法者二如所聞法及所讀誦為他人說其心清淨不求

利養三知從多聞得智慧故勤求不息如救頭然四如所聞法受持

不忘貴如說行不貴言說是為四

(二)《大寶積經》卷 112〈普明菩薩會第四十三〉 大正 11631 c21~632a1

爾時世尊告大迦葉菩薩有四法退失智慧何謂為四 1不尊重法不敬法師 2所受深法祕不說盡 3有樂法者為作留難說諸因緣沮壞其心 4憍慢自高卑下他人迦葉是為菩薩四法退失智慧 菩薩有四法得大智慧何謂為四 1 常尊重法恭敬法師

2隨所聞法以清淨心廣為人說不求一切名聞利養

3知從多聞生於智慧勤求不懈如救頭然

4聞經誦持樂如說行不隨言說迦葉是為菩薩四法得大智慧

(三)印順法師《寶積經講記》p23-29

『菩薩有四法退失智慧何謂為四不尊重法不敬法師所受深法秘不說

盡有樂法者為作留難說諸因緣沮壞其心憍慢自高卑下他人迦葉是

為菩薩四法退失智慧』 佛為大迦葉說菩薩的正行差別先說失智慧與得智慧智慧是佛法不共世間的特

質是解脫與成佛的根本對於菩薩行是非常重要的所以首先提出來說 「菩薩有四法退失智慧」已有的尚且要退失當然更不會增進了四法為因

引起智慧的退失是果有著因果的一定關係因果是多種多樣的這裡說的主要約

二類因果說一無論是善的惡的久而久之習以成性一天天的增強如常起貪

心的會貪心越來越大起瞋心的瞋心會越來越嚴重如讀書的知識越來越豐富

好靜的習慣了會愛靜惡動過不慣煩囂的生活這不但今生也影響到來生的性格

能力這叫做等流因果二如布施的使別人的生活獲得充足自己將來就能得富

裕的果傷害人使人死(墮落惡道是異熟因果)來生為人時會受到多病或夭壽

的果總之使人苦惱自己得苦惱使人安樂自己能安樂障礙人的自己也受

人的障礙這些叫做增上因果(一般也叫做業報) 那四種邪行能退失智慧呢一「不尊重法不敬法師」法是真理(理法理

法的實現即證法)是達到真理的正行(行法)表達這真理與正行的聖教(教法)

自己學法而又以法教化的稱為法師法真理正行聖教從佛的大覺而宣揚

出來對學者來說法是智慧的源泉如不尊重法不生希有難得心不看作治病的

良藥昏夜的明燈而覺得沒有什麼了不得與自己沒有什麼關係那一定不會依法

去信解修行不進則退也就會日漸愚癡了不能尊重法也就不會尊敬法師法師

也是人不會是十全十美的所以如不從正法的關係去尊敬他就會挑剔一些不相關

的事相貌不端嚴呀音聲不洪亮呀helliphellip或說法師的某種不圓滿性急呀偏愛呀

好名呀種種吹求而忘記了自己應學他的長處應學習他宣揚的正法這樣的不尊

師不重道自己閉塞了聰明不能獲得正法的智慧反而要退失了 二「所受深法秘不說盡」深法是大乘法大乘的空義(經說深奧者空

是其義)深行密證的法門自己從師長受學得來應該善與人同盡量弘揚卻故

意秘密化不肯輕易說說也不肯盡量的說而保留一分這或是為了名為了利

秘而不傳的作風障礙人不能生長深智因果必然當然自己要退失智慧了拿淺事

來說我國古代的工巧醫藥拳術都有高度的成就可是被『秘密』害了教拳

的不肯盡量傳授徒眾而留下幾手醫藥只肯傳自己人或傳兒不傳女不願公

開以求進步結果大多失傳了到現在我國還被看作落後地區這不是秘不盡傳

而招退失智慧的惡果嗎 三「有樂法者為作留難說諸因緣沮壞其心」樂法是愛好大法而深願欲求

的意思遇到這樣的人應該隨機說法引他趣入佛法而現在卻故意的留難他說

一些不成理由的理由如年紀還輕呀知識太差呀業障太重呀下次再來呀要供

養多少呀helliphellip根機中中的就會因而失望意志沮喪變壞了那種樂於求法的熱心

有的受了外道的誘惑動搖了對三寶的信心犯了這樣障人智慧的罪過當然要退

失智慧了 四「憍慢自高卑下他人」修學佛法的容易犯一種過失就是義理愈了解

或多少有些行持功德憍慢心就起來了覺得自己了不起高人一等看起他人來

論教理論修行都卑下低劣不及自己於是覺得沒有值得尊敬的法師沒有可以

造就的學者憍慢狂妄結果是『滿招損』智慧日漸退失了 世尊總結的說上面所說的「是為菩薩四法」會「退失智慧」的求大智慧的

大乘行者應切戒才好 『復次迦葉菩薩有四法得大智慧何謂為四常尊重法恭敬法師隨所

聞法以清淨心廣為人說不求一切名聞利養知從多聞生於智慧勤求不懈

如救頭然聞經誦持樂如說行不隨言說迦葉是為菩薩四法得大智慧』 現在再從正行來說能得大智慧的四法那四種法呢 一「常尊重法恭敬法師」能常常的尊師重道就會常常的訪師求法智慧也

就自然增長廣大起來 二「隨所聞法以清淨心廣為人說不求一切名聞利養」菩薩隨自己聽聞受持

的深法不會『秘不說盡』而是樂意的廣為人說以弘法心慈悲心報恩心來說

法不是為了貪求名譽或者財利供養唯有這樣的清淨心說法才能廣為人說否

則存有名聞利養徒眾不清淨心來說法就會或多或少的保留不是嫌說法

的報酬太少就怕別人與自己一樣名聞利養被人奪去了 三「知從多聞生於智慧勤求不懈如救頭然」對於樂法的人故意留難不

願為他說法主要是由於不知聞法的利益要知道現證的智慧雖由於修習而修

慧要由於思惟思慧要由於多聞知道智慧是從多聞而引生的就會尊重聞法的功德

了對他人就不為留難樂意去為人說法對自己一定是精勤的求聞正法不懈

不怠如頭髮鬚眉著了火一樣火燒(然與燃同)鬚眉一定急不容緩去救息他知

道多聞的功德一定會不懈不怠的去多聞正法當然精勤的多聞也要注意到身心

的調適必須『行之以漸持之以恆』從容不迫而又鍥而不捨才是中道的勤行 四「聞經誦持樂如說行不隨言說」凡人聽聞經法背誦受持大抵會因

此而憍慢起來但聞思經法還是為了實行如學者的志願在乎如經所說的去實行

而不是隨著語言文字團團轉專在名相上作工夫那就會感覺自己的實行不足還不

能完滿的實踐佛說能深切感覺到自己的不足自然謙和寬容不再憍慢自高了能

這樣依解而起行智慧當然能生長廣大了 佛總結的說這就是「菩薩四法得大智慧」 五菩薩應如何應對難調難伏甚至忘恩負義的眾生

(一)《十住毘婆沙論》卷 7〈五戒品第十五〉大正 2657a10~b14 諸有惡眾生 種種加惱事 諂曲懷憍逸 惡罵輕欺誑 背恩無返復 癡弊難開化 菩薩心愍傷 勇猛加精進 諸惡眾生以種種惡事侵嬈菩薩菩薩於此心無懈厭不應作是念 「如是惡人誰能調伏誰能教化誰能勸勉令度生死究竟涅槃誰能與

此往來生死誰能與此和合同事諸惡無理誰能忍之我意止息不復

共事我悉捨遠不復共事亦復不能與之和合是惡中之惡無有返復何

用此等而共從事」 菩薩知見眾生惡罪難除應還作是念 「是等惡人非少精進能得令住如所樂法為是等故我當加心勉力勤

行億倍精進後得大力乃能化此惡中之惡難悟眾生如大醫王以小因緣

便能療治眾生重病菩薩如是除煩惱病令住隨意所樂功德我於重罪大

惡眾生倍應憐愍起深大悲如彼良醫多有慈心療治眾病其病重者

深生憐愍勤作方便為求良藥」 菩薩如是於諸眾生煩惱病者悉應憐愍於惡中之惡煩惱重者深生憐愍

勤作方便加心療治何以故 菩薩隨所住 不開化眾生 令墮三惡道 深致諸佛責 菩薩隨所住國土城邑聚落山間樹下力能饒益教化眾生而懈厭嫌恨

貪著世樂不能開化令墮惡道是菩薩即為十方現在諸佛深所呵責甚可慚

恥3云何以小因緣而捨大事是故菩薩不欲諸佛所呵責者於種種諂曲重惡

眾生心不應沒隨力饒益應以諸方便勤心開化譬如猛將將兵多所傷損

王則深責以諸兵眾無所知故王不責之 (二)《大方廣佛華嚴經》卷 14〈金剛幢菩薩十迴向品〉大正 9489a11~26

菩薩摩訶薩不以惡眾生故嫌恨退沒不行迴向不以難調伏眾生故退捨善根不

行迴向雖有眾生邪見瞋濁於大莊嚴其心不轉不捨大願救護眾生若見眾生

濁惡無信不知報恩修習菩提未曾懈廢若與愚癡童蒙共事心無憂惱何以故

我以明淨圓滿慧日出於世間清淨調伏一切眾生菩薩摩訶薩不為一眾生故

發心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善根迴向不為嚴淨一佛剎故不為信一佛故不

為見一佛故不為聞一佛法故不為滿足一願故菩薩摩訶薩悉欲救護一切眾

生故以善根迴向具足嚴淨一切佛剎信一切佛見一切佛恭敬供養一切諸

佛聞一切佛所說正法滿足一切大願故以諸善根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三)《大乘寶雲經》卷 2大正 16〈十波羅蜜品〉252b15~c2

云何菩薩無疲倦願菩薩若見剛強眾生難調難伏放逸自恣不肯受化是諸菩薩

之所厭患如是剛強難調難化所厭患者以是因緣即生疲倦而棄背之發願往

生清淨世界諸佛淨土是淨土中無如是等剛強眾生及其名處菩薩不欲聞是人

名何況相見若有菩薩棄背眾生亦不能得諸佛淨土而往受生是中有智諸菩

薩等發如是心一切世界有諸眾生頑囂暗鈍聾盲瘖啞無涅槃性從彼世界諸佛

菩薩所棄捨者是等眾生願悉來集我所莊嚴佛國土中是等眾生勿令有餘我

皆令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坐於道場覺了佛果菩薩摩訶薩作是思時從初發

心一切魔宮無處不動十方一切諸佛世尊之所稱歎而是菩薩所嚴佛國速得成

就究竟清淨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名菩薩無疲倦願

六關於「易行道」之真正意義為何 (一)《十住毘婆沙論》卷 5〈易行品〉大正 2640c29-45a22

問曰是阿惟越致菩薩初事如先說至阿惟越致地者行諸難行久乃可得

或墮聲聞辟支佛地若爾者是大衰患是故若諸佛所說有

易行道疾得至阿惟越致地方便者願為說之 答曰如汝所說是儜弱怯劣無有大心非是丈夫志幹之言也何以故

3 《大寶積經》卷 82〈郁伽長者會第十九〉云「若是菩薩隨所住處不教眾生令墮惡道而是菩薩

則為諸佛之所訶責」(大正 11474a24~26)

若人發願欲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未得阿惟越致於其中間應不惜身

命晝夜精進如救頭燃4 如《助道》5中說 菩薩未得至阿惟越致地應常勤精進猶如救頭燃 荷負於重擔為求菩提故常應勤精進不生懈怠心 若求聲聞乘辟支佛乘者但為成己利常應勤精進 何況於菩薩自度亦度彼於此二乘人億倍應精進

行大乘者佛如是說「發願求佛道重於舉三千大千世界」汝言

「阿惟越致地是法甚難久乃可得若有易行道疾得至阿惟越致地」

者是乃怯弱下劣之言非是大人志幹之說汝若必欲聞此方便今當

說之佛法有無量門如世間道有難有易陸道步行則苦水道乘

船則樂菩薩道亦如是或有勤行精進或有以信方便易行疾至阿惟越

致者若菩薩欲於此身得至阿惟越致地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

提者 一應當念是十方諸佛稱其名號(大正 2641b16~42c7) 二更有阿彌陀等諸佛亦應恭敬禮拜稱其名號又亦應念毘

婆尸佛尸棄佛毘首婆伏佛拘樓珊提佛迦那迦牟尼佛迦葉

佛釋迦牟尼佛及未來世彌勒佛皆應憶念禮拜以偈稱讚 (大正 2642c8~44c5)

三復應憶念諸大菩薩(大正 2641c6~45a17) 四求阿惟越致地者非但憶念稱名禮敬而已復應於諸佛所懺悔

勸請隨喜迴向(大正 2645a19~22)

(二)印順法師《成佛之道》(增注本)p306~308 希求簡易迅速的方便道雖缺乏大丈夫(大丈夫即菩薩)的志行但佛有無量

善巧別說殊勝方便攝護怯劣的初發心學人使他不致退失信心趣入大乘

這就是易行道法門了這如龍樹在《十住毘婆沙論》裡雖呵責了一番仍攝

受他說「汝若必欲聞此方便今當說之佛法有無量門如世間道有難有易

陸道步行則苦水道乘船則樂菩薩道亦如是或有勤行精進(難行苦行)

或有以信方便易行疾至阿惟越致」易行道就是以信願而入佛法的一流 易行道的真正意義是

1易行道不但是念一佛而是念十方佛及「阿彌陀等佛及諸大菩薩稱

4 《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 4大正 8243c4~11 須菩提菩薩摩訶薩應生如是心我當代十方一切眾生若地獄眾生若畜生眾生若餓鬼眾生受

苦痛為一一眾生無量百千億劫代受地獄中苦乃至是眾生入無餘涅槃以是法故為是眾生受諸

懃苦是眾生入無餘涅槃已然後自種善根無量百千億阿僧祇劫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

提是為菩薩摩訶薩生大心 5 《菩提資糧論》卷 3大正 32527b

名一心念亦得不退轉」(《十住毘婆沙論》卷 5大正 2642c)

2易行道除稱佛菩薩名而外「應憶念禮拜以偈稱讚」(《十住毘婆沙論》

卷 5大正 2643c)

3易行道不單是稱名禮拜而已如論說「求阿惟越致地者非但憶念稱

名禮敬而已復應於諸佛所懺悔勸請隨喜迴向」(《十住毘婆

沙論》卷 5大正 2645c)所以易行道就是修七支及普賢的十大願

4易行道為心性怯弱的初學說重在攝護信心龍樹論如此說馬鳴論也說

「眾生初學是法欲求正信其心怯弱helliphellip當知如來有勝方便攝護信

心」(《大乘起信論》大正 32583a)

5易行道的攝護信心或是以信願修念佛等行而往生淨土到了淨土漸

次修學決定不退轉於無上菩提這如一般所說或者是以易行道為方便

堅定信心轉入難行道如說「菩薩以懺悔勸請隨喜迴向故福

德轉增心調柔軟於諸佛無量功德清淨第一凡夫所不信而能信受及

諸大菩薩清淨大行希有難事亦能信受helliphellip愍傷諸眾生無此功德helliphellip

深生悲心helliphellip以悲心故為求隨意使得安樂則名慈心」「若菩薩如是

得隨慈悲心斷所有貪惜為施勤精進」(《十住毘婆沙論》卷 6大正

2649b-c)這就是從菩薩的易行方便道引入菩薩的難行正常道了

(三)普賢十大願(印順法師《學佛三要》p92-94)

由於「初學是法(大乘)其心怯弱」所以特重信仰依佛力的加被而修習

龍樹說這是以信(願)精進為門而入佛法的也就是樂集佛功德而往生淨

土的易行道說得最圓滿的要算『普賢行願品』的十大行願這因為佛是無

上菩提的圓滿實證者所以將信願集中於佛寶而修 十大行願中一禮敬諸佛二稱歎如來是佛弟子見佛所應行的禮儀三

廣修供養是見佛修福的正行六請轉法輪七請佛住世從梵王請佛說

法與阿難不請佛住世而來這都本於釋迦佛的常法而引申於一切佛四

懺悔業障如『決定毘尼經』的稱念佛名的懺法大乘通於在家出家所以不

用僧伽的作法懺專重於佛前的懺悔五隨喜功德十普皆回向這是大

乘法所特別重視的八隨順佛學即依佛的因行果行而隨順修學九恒順

眾生是增長悲心 這十大行願有三大特點 一佛佛平等所以從一佛(毘盧遮那)而通一切佛盡虛空遍法界而不

是局限於一時一地一佛的 二重於觀念不但懺悔隨喜回向由於心念而修就是禮佛供養讚

佛等也唯由心念如說「深心信解如對目前」「起深信解現前知見」

這是心中「念佛」的易行道成就即是念佛三昧 三這是專依佛陀果德(攝法僧功德)而起仰信的一切依佛德而引發如隨

順眾生的悲心因為「若能隨順眾生即能隨順供養諸佛若於眾生尊重

承事則為尊重承事如來若令眾生生歡喜者則令一切如來歡喜何以

故諸佛如來以大悲而為體故」helliphellip 信增上菩薩信願集中於佛念念不忘佛能隨願往生極樂世界但由信願觀

念所以是易行道然心心念於如來功德念念常隨佛學念念恒順眾生如

信願增長也自然能引發為法為人的悲行智行龍樹說修易行道的能「福力

增長心地調柔helliphellip信諸佛第一清淨功德已愍傷眾生」修行六波羅蜜

所以這雖是易行道是信增上菩薩學法而印度的大乘行者都日夜六時的

在禮佛時修此懺悔隨喜勸請回向不過智增悲增的菩薩重心在悲行與

智行而已 七若懺悔罪業是否能不受果報 (一)《十住毘婆沙論》卷 6〈分別功德品第十一〉大正 2648b19-49b9

問曰汝言「懺悔除業障罪」餘經6中說「佛告阿難故作業必當受」 又阿毘曇7中說「諸業因緣不空果報不失不滅」 又經8說「眾生皆屬業皆從業有依止於業眾生隨業各自受報若

現報若生報若後報」 又《業報經》9中閻羅王為眾生說言「咄眾生汝此罪非父母作天

作沙門婆羅門作汝自作自應受報」 又賢聖偈中說「實法如金剛業力將無勝今我已得道而受惡業報」

又佛自說「大海諸名山丘陵樹林木地水火風等日月諸星宿若

至劫燒時皆盡無有餘業於無量劫常在而不失汝遇具相者一切

智人師先所造罪業已償其果報今雖得值佛垢盡證聖果以餘因

緣故木刺猶在身」10是故不應言「懺悔除業罪」 答曰我不言「懺悔則罪業滅盡無有報果」我言「懺悔罪則輕薄於少

時受」是故懺悔偈中說「若應墮三惡道願人身中受」helliphellip 如是等罪多行福德志意曠大集諸功德故不墮惡道是故汝先難

6 《中阿含經》卷 3〈思經第 15〉大正 1437b26-28 7 正量部主張有「不失法」《般若燈論釋》卷 10大正 30101c26~27)「正量部人言阿含經中佛如

是說有不失法以此法故不斷不常諸體得成」 8 參見《佛說佛名經》卷 4大正 14204c 9 參見 《起世經》卷 4大正 1331 a26~ b6「時閻摩王又更告言汝愚癡人若如是者汝自懈怠

行放逸故不修身口及意善業以是因緣汝當長夜得大苦惱無有安樂是故汝當具足受此放逸之罪

得如是等惡業果報亦如諸餘放逸眾生受此罪報又汝諸人此之苦報惡業果者非汝母作非汝父

作非汝兄弟作非姐妹作非國王作非諸天作亦非往昔先人所作是汝自身作此惡業今還聚

集受此報也」 10 參見《佛說興起行經》卷上〈佛說木槍刺腳因緣經第六〉大正 4168a~170b

若懺悔罪業則滅盡無有果報者是語不然復次若言罪不可滅者

《毘尼》中佛說「懺悔除罪」則不可信是事不然是故業障罪應懺悔 (二)《大智度論》大正 25395c12-15

戒律中戒雖復細微懺則清淨犯十善戒雖復懺悔三惡道罪不除如比

丘殺畜生雖復得悔罪報猶不除 (三)印順導師

1《華雨集》(第二冊)p195-196 罪業不善業真的可依懺悔而除滅嗎龍樹有明確的說明如《十住毘婆

沙論》卷六(大正二六四八下四九上)說 「我不言懺悔則罪業滅盡無有報(異熟)果我言懺悔罪則輕薄於少時受

是故懺悔偈中說若應墮三惡道願人身中受helliphellip又如阿闍世害得道父王

以佛及文殊師利因緣故重罪輕受」 依《十住毘婆沙論》意懺悔業障並不能使罪消滅了只是使罪業力減輕

「重罪輕受」本來是要在來生或後後生中受重報的由於懺悔善現在人

中輕受重罪業就過去了《金剛般若經》說「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讀誦此經

若為人輕賤是人先世罪業應墮惡道以今世人輕賤故先世罪業則為消滅」

(大正 8750c)讀誦經典而能消(重)罪業與《(十住)毘婆沙論》意義相

2《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p977

依「佛法」說懺悔不是將業消滅了而是削弱業的作用使惡業不致於障

礙道的進修如五逆稱為「業障」那是怎麼樣修行也決定不能證果的《沙

門果經》說「若阿闍世王不殺父者(聽了佛的說法)即當於此坐上得法眼

淨(證得初果)而阿闍世王今自悔過(只能)罪咎損減已拔重咎」《增壹

阿含經》及《律藏》都說阿闍世王得「無根信」或「不壞信」逆罪因懺悔

而減輕了但還是不能證果《阿闍世王經》說阿闍世王聽法以後得「信

忍」或作「順忍」與「無根信」「不壞信」相當闍王雖有所悟入還是要

墮賓頭地獄不過不受苦能很快的生天《阿闍世王經》所說罪性本空而

因果不失悔悟也只能輕(重罪輕受)些與原始佛法還沒有太多的差別

《阿闍世王經》又說有殺母的罪人因文殊的誘導見佛聞法而證得阿羅漢

果這是與「佛法」相違與阿闍世王悔罪說相違可能是遲一些而附入的部

分 八菩薩修「迴向」的方法 (一)《十住毘婆沙論》卷 5〈除業品〉大正 2646b7~ 47a24

問曰汝已說懺悔勸請隨喜云何為迴向 答曰我所有福德 一切皆和合 為諸眾生故 正迴向佛道

我者己身 所有福德者若從身生若從口生若從意生若因布施生若因持戒生若

因修禪生若因隨喜生若因勸請生如是等及餘所有善皆名所有福德 一切皆和合者心念諸福德合集稱量知其廣大 諸眾生者三界眾生 正者如諸佛迴向如真實迴向迴向菩提 迴向菩提者迴諸福德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又隨喜迴向此二事佛亦自說

有菩薩摩訶薩欲隨喜迴向應念諸佛斷三界相續道滅諸戲論乾煩惱淤

泥滅諸刺棘除諸重擔逮得己利正智解脫心得自在盡諸有結無量

無邊不可思議阿僧祇十方世界一一世界中亦無量無邊不可思議阿僧祇諸佛

出已滅度從初發心乃至得佛入無餘涅槃至遺法未盡於其中間是諸佛所有

善根福德應六波羅蜜及所受辟支佛記所有善根又聲聞人善根若布施

持戒修禪及學無學無漏善根及諸戒品定品慧品解脫根又聲聞人善

根若布施持戒修禪及學無學無漏善根及諸佛戒品定品慧品解

脫品解脫知見品大慈大悲等無量功德及諸佛有所說法於此法中有人

信解受學得此法利是諸人等所有善根於此法中及凡夫所種善根及諸天

龍夜叉乾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睺羅伽得聞法已生諸善

心乃至畜生聞法生諸善心及諸佛欲入涅槃時眾生所種善根是諸善根

福德一切和合稱量使無遺餘以最上最妙最勝無上無等無等等隨

喜隨喜已以是隨喜所生福德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未來現在諸佛

亦如是是三世諸佛福德及因諸佛所生福德心皆隨喜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

提是故偈說 罪應如是懺 勸請隨喜福 迴向無上道 皆亦應如是 如諸佛所說 我悔罪勸請 隨喜及迴向 皆亦復如是

無始世界來有無量遮佛道罪應於十方諸佛前懺悔勸請諸佛隨喜迴向

如佛所知所見所許懺悔我亦如是懺悔勸請諸佛隨喜迴向亦復如是

若如是懺悔勸請隨喜迴向是名正迴向

問曰云何名為諸佛所知所見所許懺悔勸請隨喜迴向 答曰懺悔勸請如先說隨喜迴向如《大品經》11中須菩提白佛言

世尊所說菩薩於過去未來現在一切諸佛及諸弟子一切眾生所有福德

善根盡和合稱量以最上隨喜世尊云何名為最上隨喜

11 參見《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 11<隨喜品(隨喜迴向品)第 39>大正 8297b21~302a16《小品

般若波羅蜜經》卷 3<迴向品第 7>大正 8547c13~549c26《大智度論》卷 61大正 25487a~496a

佛告須菩提若菩薩於過去未來現在諸法不取不念不見不得不

分別而能如是思惟是諸法皆從憶想分別眾緣和合有一切法實不生無所從

來是中乃至無有一法已生今生當生亦無已滅今滅當滅諸法相如

是我順諸法相隨喜隨喜已亦隨諸法實相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名

最上隨喜迴向 復次須菩提求佛道善男子善女人不欲謗佛者應以善根如是迴向應作

是念如諸佛心佛智佛眼知見是善根福德本末體相從何而有我亦

如是隨諸佛知見隨喜如諸佛所許我亦如是以善根迴向若菩薩如是迴向

則不謗諸佛亦無過咎深心信解如實迴向是名大迴向具足迴向 復次須菩提善男子善女人以諸善根福德應如是迴向如諸賢聖戒品

定品慧品解脫品解脫知見品不繫欲界不繫色界不繫無色界不在

過去不在未來不在現在以不繫三界故是迴向亦如是不繫所迴向處亦

不繫若菩薩能如是得心信解如實是名不失迴向無毒迴向法性迴向若

菩薩於此迴向取相貪著是名邪迴向是故諸菩薩摩訶薩應如諸佛所知法

相以是法相迴向能至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名正迴向

(二)《大智度論》卷 61大正 25487c27~488a13 共一切眾生者是福德不可得與一切眾生而果報可與菩薩既得福德果報

衣服飲食等世間樂具以利益眾生菩薩以福德清淨身口人所信受

為眾生說法令得十善道四禪等與作後世利益末後成佛得福德果報

身有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無量光明觀者無厭無量清淨梵音柔和無

礙解脫等諸佛法於三事示現度無量阿僧祇眾生般涅槃後碎身舍利與

人供養久後皆令得道是果報可與一切眾生以果中說因故言福德與眾生

共若福德可以與人者諸佛從初發心所集福德盡可與人然後更作善法

體不可與人今直以無畏無惱施與眾生

(三)印順法師《印度佛教思想史》p112 ~ p113 迴向迴向是迴轉趣向將自己所有念佛等功德轉向於某一目標〈普賢行

願品〉說「迴向眾生及佛道」(《大方廣佛華嚴經》卷 40大正 10847a)一切功德迴向給眾生與眾生同成佛道自己所作的功德能轉給別人嗎

《大智度論》說「是福德不可得與一切眾生而(福德的)果報可與helliphellip

若福德可以與人者諸佛從初發心所集功德盡可與人」(卷 61大正 25

487c~488a)自己所作的功德是不能迴向給眾生的但自己功德所得的福報

菩薩可以用來利益眾生引導眾生同成佛道這樣的迴向說才沒有違反「自

作自受」的因果律 (四)印順法師《華雨集》(第二冊)p158 ~ p161

「普皆回向」回向是迴轉趣向迴向功德是將所有功德轉向於某一目

的〈普賢行願品〉的迴向是「所有禮讚供養福請佛住世轉法輪隨

喜懺悔諸善根迴向眾生及佛道」(《普賢菩薩行願讚》大正 10880b)依偈說回向是將上來所說的「禮敬功德」「讚歎功德」「供養功德」「懺悔

功德」「隨喜功德」「勸請功德」一切回向於眾生與眾生同成佛道依偈

文可見重佛重信的易行道(「三品經」也如此)本沒有「恒順眾生」與

「常隨佛學」的 回向眾生及佛道如《舍利弗悔過經》說「學道以來所得(一切)福德皆

集聚合會以持好心施與天下十方人民父母蜎飛蠕動之類皆令得其福

有餘少所令某得之令某等作佛道」(大正 241091a)異譯《菩薩藏經》

說得更明白「一切和合迴施與一切眾生helliphellip一切和合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

菩提以此善根願令一切眾生亦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大正 241089a) 菩薩修易行道所得的功德回向眾生就是將自己的功德轉而布施給眾生

使眾生離苦得樂發心修行成佛 菩薩的功德真能施與眾生使眾生受福樂嗎這裏面含有重大問題也就是

「自力」與「他力」一般神教都是重「他力」的佛法說善惡因果修因證

果一向是「自力」的「大乘佛法」的「回向功德」不違反佛法的特質嗎

《大智度論》卷 61(大正 25487c~488a)說 「共一切眾生者是福德不可得與一切眾生而果報可與菩薩既得福德

果報衣服飲食等世間樂具以利益眾生菩薩以福德清淨(所有)

身口人所信受為眾生說法令得十善helliphellip末後成佛helliphellip是果報可

與一切眾生以果中說因故言福德與眾生共若福德可以與人者諸佛

從初發心所集福德盡可與人」 經上說福德回向施與眾生這是果中說因是不了義說菩薩的福德是不能

轉施與別人的但菩薩發願化度眾生所以依此福德善根未來福慧具足就

能以財物佛法施與眾生使眾生得財物能依法修行成就佛道如自己的

福德而可以迴施眾生那是違反「自力」原則的佛菩薩的功德無量如可以

迴施眾生那世間應該沒有苦惱眾生都是佛菩薩那樣也不用佛菩薩來化度

了 《十住毘婆沙論》這樣說「我所有福德一切皆和合為諸眾生故正迴向

佛道」(卷 5大正 2646b)菩薩發菩提心求成佛道主要是為了救度一切

眾生所以「迴向眾生及佛道」是說「為諸眾生故」以一切功德迴向阿耨

多羅三藐三菩提並非以福德善根施與眾生《普賢菩薩行願讚》但說「悉皆

迴向於菩提」沒有說迴向眾生也許是為了避免讀者的誤解吧

九關於眾生見佛身聞佛名而得入必定之意趣 (一)《十住毘婆沙論》卷 3大正 2632c3-8

佛功德力者一切去來今佛威力功德智慧無量深法等無差別但隨諸佛本

願因緣或有壽命無量或有見者即得必定聞名者亦得必定女人見者即成

男子身若聞名者亦轉女身或有聞名者即得往生或有無量光明眾生遇者

離諸障蓋或以光明即入必定或以光明滅一切苦惱 (二)《十住毘婆沙論》卷 3大正 2632c14-25

見時得入必定者有眾生見佛即住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阿惟越致地何以故

是諸眾生見佛身者心大歡喜清淨悅樂其心即攝得如是菩薩三昧以是三昧

力通達諸法實相能直入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必定地 是諸眾生長夜深心種見佛入必定善根以大悲心為首善妙清淨為通達

一切佛法故為度一切眾生故是善根成就時至是故得值此佛又以諸佛本

願因緣二事和合故此事得成 聞佛名入必定者佛有本願「若聞我名者即入必定」如見佛聞亦如是

(三)《大方廣佛華嚴經》卷 52大正 10276c23-27

若有眾生善根熟者見佛身已則皆受化然彼佛身盡未來際究竟安住

隨宜化度一切眾生未曾失時 佛子如來身者無有方處非實非虛但以諸佛本誓願力眾生堪度則便

出現

(四)《大方廣佛華嚴經》卷 52大正 10276b23-26 佛子如來智日亦復如是普現法界無前無後一切眾生淨心器中佛

無不現心器常淨常見佛身若心濁器破則不得見

(五)《放光般若經》卷 4大正 829a27-28

云何菩薩真見佛身逮法性故是為真見

《大品般若經》卷 6〈發趣品第 20〉大正 8259b8 云何菩薩如實觀佛身如實觀法身故

(六) 《大智度論》卷 34大正 25313a21-c18 【經】我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時十方如恒河沙等世界中眾生聞我名者必得阿

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欲得如是等功德者當學般若波羅蜜(《摩訶般若波羅

蜜經》卷 1大正 8221a17-20) 【論】問曰有人生值佛世在佛法中或墮地獄者如提婆達俱迦利訶多釋子等

三不善法覆心故墮地獄此中云何言去佛如恒河沙等世界但聞佛名便

得道耶

答曰上已說有二種佛一者法性生身佛二隨眾生優劣現化佛

為法性生身佛故說乃至聞名得度為隨眾生現身佛故說雖共佛住

隨業因緣有墮地獄者

法性生身佛者無事不濟無願不滿所以者何於無量阿僧祇劫積

集一切善本功德一切智慧無礙具足為眾聖主諸天及大菩薩希能見

者譬如如意寶珠難見難得若有見者所願必果如喜見藥其有見者

眾患悉除如轉輪聖王人有見者無不富足如釋提桓因有人見者隨

願悉得如梵天王眾生依附恐怖悉除如人念觀世音菩薩名者悉脫

厄難是事尚爾何況諸佛法性生身

問曰釋迦文佛亦是法性生身分無有異體何以故佛在世時有作五逆罪人

飢餓賊盜如是等惡

答曰釋迦文佛本誓我出惡世欲以道法度脫眾生不為富貴世樂故出

若佛以力與之則無事不能又亦是眾生福德力薄罪垢深重故不得隨

意度脫又今佛但說清淨涅槃而眾生譏論誹謗言『何以多畜弟子

化導人民』此亦是繫縛法但以涅槃法化猶尚譏謗何況雜以世樂

如提婆達欲令足下有千輻相輪故以鐵作模燒而爍之爍已足壞

身惱大呼爾時阿難聞已涕泣白佛『我兄欲死願佛哀救』佛即

伸手就摩其身發至誠言『我看羅[目侯]羅與提婆達等者彼痛當滅』

是時提婆達眾痛即除執手觀之知是佛手便作是言『淨飯王子以

此醫術足自生活』佛告阿難『汝觀提婆達不用心如是云何可度

若好世人則無是咎』如是眾生若以世樂不得度也是事種種因緣

上已廣說以是故說聞佛名有得道者有不得者

復次佛身無量阿僧祇種種不同有佛為眾生說法令得道者有佛放

無量光明眾生遇之而得道者有以神通變化指示其心而得道者有佛

但現色身而得道者有佛遍身毛孔出眾妙香眾生聞之而得道者有

佛以食與眾生令得道者有佛眾生但念而得道者有佛能以一切草木之

聲而作佛事令眾生得道者有佛眾生聞名而得道者為是佛故說言

我作佛時其聞名者皆令得度

復次聞名不但以名便得道也聞已修道然後得度如須達長者

初聞佛名內心驚喜詣佛聽法而能得道又如貰夷羅婆羅門從雞泥耶

結髮梵志所初聞佛名心即驚喜直詣佛所聞法得道是但說聞名聞

名為得道因緣非得道也 (七)《大智度論》卷 93大正 25712b2-6

問曰餘佛種種勤苦說法眾生尚不得道何以但聞佛名便得道 答曰餘處佛種種說法眾生或得道或得善根終不空說若聞是佛名畢

至阿鞞跋致不言今得 十云何有眾生聞佛名便得往生 (一)《十住毘婆沙論》卷 3大正 2633a2-4

聞佛名得往生者若人信解力多諸善根成就業障礙已盡如是之人得聞佛

名又是諸佛本願因緣便得往生

「善根」《十住毘婆沙論》卷 1大正 2623b4-18 厚種善根者如法修集諸功德名為厚種善根

善根者不貪不恚不癡一切善法從此三生故名為善根如一切惡

法皆從貪恚癡生是故此三名不善根helliphellip

此中善根為眾生求無上道故所行諸善法皆名善根能生薩婆若智故

名為善根

(二)「別時意趣」

1《攝大乘論本》卷 2大正 31141a18-26 四意趣者一平等意趣謂如說言我昔曾於彼時彼分即名勝觀正等

覺者二別時意趣謂如說言若誦多寶如來名者便於無上正等菩提

已得決定又如說言由唯發願便得往生極樂世界三別義意趣謂

如說言若已逢事爾所殑伽河沙等佛於大乘法方能解義四補特伽羅

意樂意趣謂如為一補特伽羅先讚布施後還毀訾如於布施如是尸羅

及一分修當知亦爾如是名為四種意趣 2《攝大乘論釋》卷 5大 31346b4-11

別時意趣者謂此意趣令嬾惰者由彼彼因於彼彼法精勤修習彼

彼善根皆得增長此中意趣顯誦多寶如來名因是昇進因非唯誦名

便於無上正等菩提已得決定如有說言由一金錢得千金錢豈於一

日意在別時由一金錢是得千因故作此說此亦如是由唯發願

便得往生極樂世界當知亦爾 3印順法師《攝大乘論講記》(p 286-287)

實際上單單持誦多寶如來的名號並不能於無上菩提得不退轉唯憑空

口發願也不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佛陀的意思是約另一時間說的若

持誦多寶如來的名號就可種下成佛的善根雖然還不能直登不退但

將來一定要修證菩提如魚吞了鉤一樣雖然還在水裡可說已經釣住了

發願往生極樂也如此久久的積集福德智慧的善根將來定能往生極樂

如俗語說『一本萬利』並不真的一個錢立刻獲得萬倍的盈利而是說由

這一個本錢經過長久的經營才可以獲得萬利發願為往生之因念佛

為不退之因佛陀是依這種意思說的 十一關於眾生發菩提心之因緣 (一)1《十住毘婆沙論》卷 3大正 2635a26-b7

眾生初發菩提心或以三因緣或以四因緣如是和合有七因緣發阿耨多

羅三藐三菩提心 問曰何等為七 答曰一者諸如來令發菩提心二見法欲壞守護故發心三於眾生中大悲

而發心四或有菩薩教發菩提心五見菩薩行亦隨而發心(六)或因布施已而發菩提心(七)或見佛身相歡喜而發心以是七因緣

而發菩提心 (詳細內容參見《十住毘婆沙論》卷 3大正 2635b8-36a11)

2《十住毘婆沙論》卷 3大正 2636a11-23 問曰汝說七因緣發菩薩心為皆當成有成有不成 答曰是不必盡成或有成有不成 問曰若爾者應解說 答曰於七發心中 佛教令發心 護法故發心 憐愍故發心

如是三心者 必定得成就 其餘四心者 不必皆成就 是七心中(1)佛觀其根本教令發心必得成以不空言故(2)若

為尊重佛法為欲守護(3)若於眾生有大悲心如是三心必得成就

根本深故 餘菩薩教令發心見菩薩所行發心因大布施發心若見若聞佛相發

心是四心多不成或有成者根本微弱故

(二)《佛說如來智印經》卷 1大正 15470b22-c4 有七法發菩提心何等為七一者如佛菩薩發菩提心二者正法將滅為護

持故發菩提心三者見諸眾生眾苦所逼起大悲念發菩提心四者菩薩教餘

眾生發菩提心五者布施時自發菩提心六者見他發意隨學發心七者見如

來三十二相八十種好具足莊嚴若聞發心彌勒如是七因緣發菩提心

如佛菩薩發菩提心正法將滅為護持故發菩提心見諸眾生眾苦所逼起大

悲念發菩提心發此三心能為諸佛菩薩護持正法又能疾得不退轉地成就

佛道後四發心剛強難伏不能護法

(三)《彌勒菩薩所問經論》卷 2大正 26240b15-26

如《法印經》中如來說言彌勒發菩提心有七種因何等為七一者諸佛

教化發菩提心二者見法欲滅發菩提心三者於諸眾生起大慈悲發菩提心

四者菩薩教化發菩提心五者因布施故發菩提心六者學他發菩提心七者

聞說如來三十二相八十種好發菩提心 彌勒諸佛教化發菩提心見法欲滅發菩提心於諸眾生起大慈悲發菩提

心此三發心能護正法速疾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餘四發心非真菩

薩不能護持諸佛正法速疾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十二何謂「名字菩薩」何謂「真實菩薩」成就何法得名「真實菩薩」

(一)《十住毘婆沙論》卷 1大正 2621a1-11

問曰但發心便是菩薩耶

答曰何有但發心而為菩薩若人發心必能成無上道乃名菩薩或有但發

心亦名菩薩何以故若離初發心則不成無上道如大經說新發意

者名為菩薩猶如比丘雖未得道亦名道人是名字菩薩漸漸修習

轉成實法後釋歡喜地中當廣說如實菩薩相

眾者從初發心至金剛無礙解脫道於其中間過去未來現在菩薩

名之為眾

(二)《大智度論》卷 4大正 2586b13-16

是菩提薩埵有兩種有鞞跋致有阿鞞跋致如退法不退法阿羅漢阿鞞跋

致菩提薩埵是名實菩薩以是實菩薩故諸餘退轉菩薩皆名菩薩譬如得

四道人是名實僧以實僧故諸未得道者皆得名僧

(參見《大智度論》卷 3大正 2580a15-27)

(三)《十住毘婆沙論》卷 13大正 2693c15-94a20

問曰汝說無上道相時種種因緣訶罵空發願菩薩自言菩薩但名字菩薩

若是三不名為菩薩者成就何法名為真菩薩

答曰非但發空願自言是菩薩名字為菩薩略說能成就三十二法者乃名

為菩薩若人發心欲求佛道自言是菩薩空受名號不行功德慈悲

心諸波羅蜜等是不名為菩薩如土城名寶城但自誑身亦誑諸佛

亦誑世間眾生若人有三十二妙法亦能發願是名真實菩薩何等三十

一深心為一切眾生求諸安樂(參見大正2623c17-24a29102c8-12)

二能入諸佛智中

三自審知堪任作佛不作佛

四不憎惡他

五道心堅固

六不假偽結託親愛

七乃至未入涅槃常為眾生作親友

八親疏同心

九已許善事心不退轉

十於一切眾生不斷大慈

十一於一切眾生不斷大悲(參大正2649b18-29103c17-24)

十二常求正法心無疲懈

十三勤發精進心無厭足

十四多聞而解義

十五常省己過

十六不譏彼闕

十七於一切見聞事中常修菩提心

十八施不求報

十九持戒不求一切生處

二十於一切眾生忍辱無瞋礙

二十一能勤精進修習一切善根

二十二不隨無色定生

二十三方便所攝智慧

二十四四攝法所攝方便

二十五持戒毀戒慈愍無二(參大正2661a16-b29)

二十六一心聽法

二十七一心阿練若處住

二十八不樂世間種種雜事

二十九不貪著小乘(參大正2620b15-c23)

三十見大乘利益為大

三十一遠離惡知識(參大正2667a4-8)

三十二親近善知識(參大正2666c28-67a4)

菩薩住是三十二法能成七法所謂

(1)四無量心

(2)能遊戲五神通

(3)常依於智

(4)常不捨善惡眾生

(5)所言決定言必皆實

(6)集一切善法

(7)心無厭足

是為三十二法為七法菩薩成就此者名為真實菩薩

(四)《大寶積經》卷112「普明菩薩會」大正11632c27-633a14 復次迦葉名菩薩者不但名字為菩薩也能行善法行平等心名為菩薩

略說成就三十二法名為菩薩何謂三十二法 (1)常為眾生深求安樂(2)皆令得住一切智中(3)心不憎惡他人智慧(4)破壞憍慢(5)深樂佛道(6)愛敬無虛(7)親厚究竟於怨親中其心同等

至於涅槃(8)言常含笑先意問訊(9)所為事業終不中息(10)普為

眾生等行大悲(11)心無疲倦多聞無厭(12)自求己過不說他短(13)以菩提心行諸威儀(14)所行惠施不求其報(15)不依生處而行持戒(16)諸眾生中行無礙忍(17)為修一切諸善根故勤行精進(18)離生無色而起

禪定(19)行方便慧(20)應四攝法(21)善惡眾生慈心無異(22)一

心聽法(23)心住遠離(24)心不樂著世間眾事(25)不貪小乘於大乘

中常見大利(26)離惡知識親近善友(27)成四梵行遊戲五通(28)常依真智(29)於諸眾生邪行正行俱不捨棄(30)言常決定(31)貴真

實法(32)一切所作菩提為首 如是迦葉若人有此三十二法名為菩薩

《大寶積經》與《十住毘婆沙論》三十二法之比對

《大寶積經》 《十住毘婆沙論》

1 常為眾生深求安樂 深心為一切眾生求諸安樂(1)

2 皆令得住一切智中 能入諸佛智中(2)

3 心不憎惡他人智慧 不憎惡他(4)

4 破壞憍慢 自審知堪任作佛不作佛(3)

5 深樂佛道 道心堅固(5)

6 愛敬無虛 不假偽結託親愛(6)

7 親厚究竟於怨親中其心同等至於

涅槃 親疏同心(8)

乃至未入涅槃常為眾生作親友(7)

8 言常含笑先意問訊

9 所為事業終不中息 已許善事心不退轉(9)

10 普為眾生等行大悲 於一切眾生不斷大慈(10)

於一切眾生不斷大悲(11)

11 心無疲倦多聞無厭 常求正法心無疲懈(12)

勤發精進心無厭足(13)

多聞而解義(14)

12 自求己過不說他短 常省己過(15)不譏彼闕(16)

13 以菩提心行諸威儀 於一切見聞事中常修菩提心(17)

14 所行惠施不求其報 施不求報(18)

15 不依生處而行持戒 持戒不求一切生處(19)

16 諸眾生中行無礙忍 於一切眾生忍辱無瞋礙(20)

17 為修一切諸善根故勤行精進 能勤精進修習一切善根(21)

18 離生無色而起禪定 不隨無色定生(22)

19 行方便慧 方便所攝智慧(23)

20 應四攝法 四攝法所攝方便(24)

21 善惡眾生慈心無異 持戒毀戒慈愍無二(25)

22 一心聽法 一心聽法(26)

23 心住遠離 一心阿練若處住(27)

24 心不樂著世間眾事 不樂世間種種雜事(28)

25 不貪小乘於大乘中常見大利 不貪著小乘(29)見大乘利益為大(30)

26 離惡知識親近善友 遠離惡知識(31)親近善知識(32)

27 成四梵行遊戲五通 四無量心能遊戲五神通

28 常依真智 常依於智

29 於諸眾生邪行正行俱不捨棄 常不捨善惡眾生

30 言常決定 所言決定

31 貴真實法 言必皆實

32 一切所作菩提為首 集一切善法心無厭足

十三「自得度已當度眾生」之意趣為何 (一)《十住毘婆沙論》卷 1大正 2624b3~20

發願「我得自度已當度眾生」者一切諸法願為其本離願則不成是

故發願 問曰何故不言我當度眾生而言自得度已當度眾生

答曰自未得度不能度彼如人自沒淤泥何能拯拔餘人又如為水所[漂

寸]不能濟溺是故說我度已當度彼如說

「若人自度畏能度歸依者自未度疑悔何能度所歸

若人自不善不能令人善若不自寂滅安能令人寂」

是故先自善寂而後化人又如法句偈說

「若能自安身在於善處者然後安餘人自同於所利」

凡物皆先自利後能利人何以故如說

「若自成己利乃能利於彼自捨欲利他失利後憂悔」

是故說自度已當度眾生

(二)《十住毘婆沙論》卷 14大正 2698b29~ c14

若生善處若生惡處皆屬十善十不善道 我知是世間諸業因緣有無有定主是故我應先自行十善道然後令諸眾生亦住

十善道 問曰何以故要先自住十善道後乃令他住耶 答曰行於惡業者令他善不易自不行善故他則不信受

若惡人自不行善欲令他行善者則為甚難何以故是人自不行善

他人不信受其語如偈說 「若人自不善不能令他善若自不寂滅不能令他寂 以是故汝當先自行善寂然後教他人令行善寂滅」

是菩薩當如是行善法

(三)印順法師《學佛三要》(p145~154) 淨化身心擴展德性從徹悟中得自利的解脫自在本為佛弟子的共同目

標聲聞道與菩薩道的差別只在重於自利或者重於利他從利他中完成自

利聲聞不是不能利他的也還是住持佛法利樂人天度脫眾生不過重於

解脫的己利在未得解脫以前厭離心太深不大修利他的功德證悟以後

也不過隨緣行化而已而菩薩在解脫自利以前著重於慈悲的利他所以說

「未能自度先度人菩薩於此初發心」證悟以後更是救濟度脫無量眾生

所以聲聞乘的主機是重智證的菩薩乘的主機是重悲濟的 菩薩道在初期的聖典中即被一般稱做小乘三藏中也是存在的這即

是菩薩本生談菩薩在三大阿僧祇劫中或作國王王子或作宰官或作外

道或作農工商賈醫生船師或在異類中行為鳥為獸菩薩不惜財物

不惜身命為了利益眾生而施捨閻浮提中沒有一處不是菩薩施捨頭目腦髓

的所在他持戒忍辱精勤的修學波羅密多的四種六種或十種都是歸

納本生談的大行難行而來這樣的慈悲利他都在證悟解脫以前誰說非自利

不能利他等到修行成熟菩提樹下一念相應妙慧圓成無上正等正覺這樣

的頓悟成佛從三大阿僧祇劫的慈悲利他中得來菩薩與聲聞的顯著不同就

是一向在生死中不求自利解脫而著重於慈悲利他 初期的大乘經對於菩薩的三祇修行與三藏所說的小小不同大乘以為

菩薩的利他行在沒有證悟以前是事行勝解行雖然難得但功德還算不

得廣大徹悟的證真無生法忍以後莊嚴淨土成熟眾生的利他大行功

德是大多了因為這是與真智相應是事得理融的平等無礙的大乘分菩薩

道為二階般若道凡經一大僧祇劫是實證以前的地前的唯識宗稱為資

糧位加行位(到見道位)也名勝解行地證悟以後是方便道凡經二大僧祇

劫即登地菩薩唯識家稱為從見道到修道位大體的說地前菩薩雖有勝

解而還沒有現證廣集無邊的福智資糧與本生談所說相近大地菩薩現證

了法界如觀音菩薩等慈悲普濟不可思議本生談中的一分異類中行屬於

這一階段的化身雖有未證悟已證悟二大階位而未證悟前菩薩還是慈悲

利物決無一心一意趣求解脫自利的helliphellip觀音菩薩等尋聲救苦是大地菩薩

事然並非人間的初學菩薩行者不要實踐慈悲利物的行為helliphellip

大乘佛教的修學者菩薩如沒有證悟還不能解脫自在他怎麼能長

期的在生死中修行不怕失敗嗎能自己作得主而不像一般凡夫的墮入惡

道或生長壽天嗎自己不能浮水怎能在水中救人難道不怕自己沈沒嗎

一分學者的專重信願求得信心的不退或專重智證而趨於急求解脫急求

成佛這都不外乎受了這種思想的影響

當然自己不能浮水不能入水救人然而自己離水上岸又怎麼能在

水中救人聲聞人急求自證了脫生死等到一斷煩惱即「與生死作隔礙」

再不能發菩提心長在生死修菩薩行雖然大乘經中進展到還是可以回心

向大的結論然而被痛責為焦芽敗種的要費多大的方便才能使他迴向大乘

呢要再修多少劫的大乘信心才能登菩薩地呢即使迴入菩薩乘由於過去

自利的積習難返也遠不及直往大乘的來得順利而精進所以大乘經中以退

失菩提心為犯菩薩重戒以悲願不足而墮入自利的證入為必死無疑不重悲

願不集利他的種種功德一心一意的自利以為能速疾成佛這真是可悲的

大乘真精神的沒落

在水中救人是不能離水上岸的要學會浮水也非在水中學習不可菩

薩要長在生死中修菩薩行自然要在生死中學習要有一套長在生死而能普

利眾生的本領但這非依賴佛力可成也非自己先做到了生脫死解脫自在

因為這是要墮入小乘深坑的菩薩這套長在生死而能廣利眾生的本領除「堅

定信願」「長養慈悲」而外主要的是「勝解空性」觀一切法如幻如化了

無自性得二諦無礙的正見是最主要的一著所以經上說「若有於世間

正見增上者雖歷百千生終不墮惡趣」唯有了達得生死與涅槃都是如幻

如化的這才 能不如凡夫的戀著生死也不像小乘那樣的以「三界為牢

獄生死如冤家」而厭離他急求擺脫他這才能不如凡夫那樣的怖畏涅槃

能深知涅槃的功德而也不像小乘那樣的急趣涅槃在生死中浮沈因信願

慈悲特別是空勝解力能逐漸的調伏煩惱能做到煩惱雖小小現起而不會闖

大亂子不斷煩惱也不致作出重大惡業時時以眾生的苦痛為苦痛眾生的

利樂為利樂我見一天天的薄劣慈悲一天天的深厚怕什麼墮落唯有專為

自己打算的才隨時有墮落的憂慮發願在生死中常得見佛常得聞法「世

世常行菩薩道」這是初期大乘的共義中觀與瑜伽宗的共義釋尊在經中說

「我往昔中多住空故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hellip這種空性勝解或稱「真

空見」要從聞思而進向修習以信願慈悲來助成時常記著「今是學時

非是證時」(悲願不足而證空就會墮入小乘)這才能長在生死中忍受生死

的苦難眾生的種種迫害而不退菩提心菩薩以「布施」「愛語」「利行」「同

事」四攝法廣利一切眾生自己還沒有解脫卻能廣行慈悲濟物的難行苦

行雖然這不是人人所能的然而菩薩的正常道卻確實如此helliphellip 我們必須認清名符其實的菩薩是偉大的最偉大處就在他能不為自

己著想以利他為自利helliphellip有信願慈悲空性勝解正好在生死海中鍛鍊

身手從頭出頭沒中自利利人一般能於菩薩行而隨喜的景仰的學習的

都是種植菩提種子都是人中賢哲世間的上士有積極利他為法為人的大

心凡夫即使是「敗壞菩薩」也比自了漢強得多這種慈悲為本的人菩薩行

淺些是心向佛乘而實是人間的君子十善菩薩深些是心存利世利益人間

的大乘正器從外凡內凡而漸登賢位的菩薩沒有得解脫的自利卻能為一

切眾生而修學為一切眾生而忍苦犧牲hellip漸學漸深從人間正行而階梯佛乘

這才是菩薩的中道正行真能存菩薩的心胸有菩薩的風格理解菩薩利他的

真精神那裡會如喪考妣的急求己利

《雜阿含經》 卷 28(788 經) 「假使有世間正見增上者雖復百千生終不墮惡趣」 (大正

2204c11~12)

《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 18〈不證品〉 「佛告須菩提若菩薩摩訶薩具足觀空先作是願我今不應空法作證

我今學時非是證時」(大正 8350a19~21) (參見《大智度論》卷 76〈釋學空不證品〉大正 25592b4~6)

十四何謂「必定聚」初發菩薩心者是否皆入必定聚

(一)《十住毘婆沙論》卷 1大正 2624c2~14 為得如是佛十力故大心發願即入必定聚

問曰凡初發心皆有如是相耶

答曰或有人說「初發心便有如是相」而實不爾何以故是事應分別不

應定答所以者何一切菩薩初發心時不應悉入於必定

或有初發心時即入必定

或有漸修功德如釋迦牟尼佛--初發心時不入必定後修集功德

值燃燈佛得入必定

是故汝說「一切菩薩初發心便入必定」是為邪論

問曰若是邪論者何故汝說「以是心入必定」

答曰有菩薩初發心即入必定以是心能得初地因是人故說「初發

心入必定中」

(二)《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 4〈金剛品(摩訶薩品)〉大正 8243b14~19

佛告須菩提必定眾者性地人八人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羅漢

辟支佛初發心菩薩乃至阿惟越致地菩薩須菩提是為必定眾菩薩為上

首菩薩摩訶薩於是中生大心不可壞如金剛當為必定眾作上首 (三)《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 26〈畢定品〉大正 8409b14~c12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是菩薩摩訶薩為畢定為不畢定

佛告須菩提菩薩摩訶薩畢定非不畢定

世尊何處畢定為聲聞道中為辟支佛道中為佛道中

佛言菩薩摩訶薩非聲聞辟支佛道中畢定是佛道中畢定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為初發意菩薩畢定為最後身菩薩畢定

佛言初發意菩薩亦畢定阿惟越致菩薩亦畢定後身菩薩亦畢定

世尊畢定菩薩墮惡道中生不

不也須菩提於汝意云何若八人若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羅漢

辟支佛生惡道中不 不也世尊

如是須菩提菩薩摩訶薩從初發意已來布施持戒忍辱精進行禪

定修智慧斷一切不善業若墮惡道若生長壽天若不得修善法處若生

邊國若生惡邪見家無作見家是中無佛名無法名無僧名無有是處

須菩提初發意菩薩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以深心行十不善道無有是處

世尊若菩薩摩訶薩有如是善根功德成就如佛自說本生受不善果報是時

善根為何所在 佛告須菩提菩薩摩訶薩為利益眾生故隨而受身以是身利益眾生

須菩提菩薩摩訶薩作畜生時有是方便力若怨賊欲來殺害以是無上忍辱

無上慈悲心捨身不惱惡賊汝諸聲聞辟支佛無有是力以是故須菩提

當知菩薩摩訶薩欲具足大慈心為憐愍利益眾生故受畜生身

(《大智度論》卷 93大正 25712c20~713a17) (四)《大智度論》卷 93大正 25713b15~714a25

問曰上阿鞞跋致品中說如是相是阿鞞跋致如是相非阿鞞跋致阿鞞跋致

即是畢定須菩提今何以更問

答曰是般若波羅蜜有種種門有種種道阿鞞跋致是一門中說今問畢定

更問異門

復次佛心中一切眾生一切法皆畢定人以智不及故名為不畢定佛

知雖無量阿僧祇劫積大功德必退作小乘者亦知微細昆虫雖未有善

心過爾所劫發心後當作佛定知一切法皆如是從是因得是果

是故名佛一切法中無礙以畢定知故 復次須菩提聞法華經(卷 1大正 99a)中說於佛所作少功德

乃至戲笑一稱南無佛漸漸必當作佛又聞阿鞞跋致品中有退不退

又復聞聲聞人皆當作佛若爾者不應有退如法華經中說畢定餘經說

有退有不退是故今問為畢定為不畢定如是等種種因緣故問定

不定

佛答菩薩是畢定

須菩提心以入涅槃為畢定是故問為何道中畢定

佛答非畢定二乘但於大乘中畢定

求佛道者有上中下是故問為初發意為阿鞞跋致為最後身畢定 須菩提意謂為阿鞞跋致已上畢定住佛道中故

佛答三種菩薩皆畢定畢定者必當作佛

問曰如上品中說佛以佛眼見十方菩薩求佛如恒河沙得阿鞞跋致者若

一若二今何以言三種菩薩盡皆畢定

答曰我先已說般若甚深有無量門有說諸菩薩退而不畢定有處說菩薩畢

定不退如阿鞞跋致品中須菩提問佛菩薩退者於何處退為從色

為從受想行識乃至十八不共法

畢竟空故諸法皆不退此中佛何以更說不退

問曰是二義何者是實

答曰二事皆實佛口所說無不實者如佛或說諸法空無所有或說布施持

戒等是有為初發心者說諸法有為久學人著善法者說諸法空無所有

懈怠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牢固者如是人應從聲聞道得度而不求聲

聞久於生死中受苦是故說發心如恒河沙得阿鞞跋致者若一若二

眾生聞是已能堪受眾苦者畢定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若不能者取

聲聞辟支佛道

有人堪任得佛而大悲心薄自愛身重此人聞佛難得多有退者作是

念我或不能得佛不如早取涅槃何用世世受勤苦為為是人故說

一切菩薩乃至初發心皆畢定如法華經中說

問曰若菩薩皆畢定佛何以故種種呵二乘不聽菩薩取二乘證

答曰求佛道者應遍知法性是人畏老病死故於法性少分取證便自止

息捨佛道不度眾生諸佛菩薩之所呵責汝欲捨去會不得離得阿

羅漢證時不求諸菩薩深三昧又不廣化眾生是則迂迴於佛道稽留

問曰阿羅漢先世因緣所受身必應當滅住在何處而具足佛道

答曰得阿羅漢時三界諸漏因緣盡更不復生三界有淨佛土出於三界

乃至無煩惱之名於是國土佛所聞法華經具足佛道如法華經(卷 1大正 97c1~7)說有羅漢若不聞法華經自謂得滅度我於餘國為

說是事汝皆當作佛

問曰若阿羅漢往淨佛國土受法性身如是應得疾作佛何以言迂迴稽留 答曰是人著小乘因緣捨眾生捨佛道又復虛言得道以是因緣故雖不

受生死苦惱於菩薩根鈍不能疾成佛道不如直往菩薩

復次佛法於五不可思議中最第一今言漏盡阿羅漢還作佛唯佛能知

論議者正可論其事不能測知是故不應戲論若求得佛時乃能了知

餘人可信而不可知

十五菩薩初發心相為何 《十住毘婆沙論》卷 1大正 2624c14~25a1~16

問曰是菩薩初心釋迦牟尼佛初發心是心云何

答曰1是心不雜一切煩惱2是心相續不貪異乘3是心堅牢一切

外道無能勝者4是心一切眾魔不能破壞5是心為常能集善根

6是心能知有為無常7是心無動能攝佛法8是心無覆離諸

邪行9是心安住不可動故10是心無比無相違故11是心

如金剛通達諸法故12是心不盡集無盡福德故13是心平等

等一切眾生故14是心無高下無差別故15是心清淨性無垢故

16是心離垢慧炤明故17是心無垢不捨深心故18是心為廣

慈如虛空故19是心為大受一切眾生故20是心無閡至無障智

故21是心遍到不斷大悲故22是心不斷能正迴向故23是

心眾所趣向智者所讚故 24是心可觀小乘瞻仰故25是心難

見一切眾生不能睹故26是心難破能善入佛法故27是心為住

一切樂具所住處故28是心莊嚴福德資用故29是心選擇智慧

資用故30是心淳厚以布施為資用故31是心大願持戒資用故

32是心難沮忍辱資用故33是心難勝精進資用故34是心寂

滅禪定資用故35是心無惱害慧資用故36是心無瞋閡慈心

深故37是心根深悲心厚故38是心悅樂喜心厚故39是心

苦樂不動捨心厚故40是心護念諸佛神力故41是心相續三

寶不斷故 如是等無量功德莊嚴初必定心如〈無盡意品〉中廣說

(1)是心不雜一切煩惱者見諦思惟所斷二百九十四煩惱不與心和合

故名為不雜 (2)是心相續不貪異乘者從初心相續來不貪聲聞辟支佛乘但為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名為相續不貪異乘 如是等四十句論應如是知

(參見西晉竺法護譯《阿差末菩薩經》卷 1大正 13586b29~587a19 北涼曇無讖譯《大方等大集經》卷 27〈無盡意菩薩品〉大正 13

187a29~b24)

「心如金剛」參見《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四〈金剛品〉 (大正 8

243b19~244a16) 「見諦思惟所斷二百九十四煩惱」《十住毘婆沙論》卷 16

使所攝名為煩惱纏所攝名為垢使所攝煩惱者貪瞋慢無明身見

邊見見取戒取邪見疑是十根本隨三界見諦思惟所斷分別故

名九十八使非使所攝者不信無慚無愧諂曲戲侮堅執懈怠

退沒睡眠佷戾慳嫉憍不忍食不知足亦以三界見諦思惟所

斷分別故有一百九十六纏垢」(大正 26108b28~c6) 九十八使加一百九十六纏垢合為二百九十四煩惱

經名

心相

順序

《十住毘婆沙論》卷 1 〈入初地 品〉 大正

2624c14~25a1~16)

《大方等大集經》卷 27〈無盡意菩薩品〉大正

13187a29~b24)

《阿差末菩薩經》卷 1大正

13586b29~587a19

1 是心不雜一切煩惱 發菩提心不離煩惱故

離=雜(宋元宮)

大正 13187d 注 7

悉遍諸欲婬怒癡醉而無所

縛所以者何

2 是心相續不貪異乘發心相續不悕餘乘故 不與羅漢及緣覺乘而俱同塵

3 是心堅牢一切外道無

能勝者 發心堅固不參外論故 發心已來堅固其志不可轉

移所以者何不為邪業之所

迷誤

4 是心一切眾魔不能破

壞 發心不壞魔不沮故 一切眾魔不能壞意

5 是心為常能集善根 發心恒順善根增長故 有是心者其諸功德悉為成

6 是心能知有為無常 發心至常有為法無常

故 遊于無常而獨總攬眾之元

首所以者何有計常者則生

死業所以特尊解道有常名

曰為尊出無常故

7 是心無動能攝佛法發心不動一切諸佛安慰

護助故 從發心來其心坦然無所縛

著所以者何不離諸佛功德

業故

8 是心無覆離諸邪行發心勝妙離衰損故 所修事業無能得短所以然

者一切眾惡悉盡索故

9 是心安住不可動故發心安止不戲論故 其心永安不可動故

10 是心無比無相違故發心無喻無相似故 其心無侶所以然者希有逮

11 是心如金剛通達諸法

故 發心金剛壞諸法故 心如金剛所以然者皆知一

切諸法之故

12 是心不盡集無盡福德

故 發心無盡無量功德悉成

就故 所不可盡苞裹諸法道慧之

13 是心平等等一切眾生

故 發心平等利眾生故 從發心來強若金剛等眾生

14 是心無高下無差別

故 發心普覆無別異故 其心質直而無諛諂故號曰

正而無偏頗

15 是心清淨性無垢故發心鮮明性常淨故 從發心來常懷鮮明所以然

者本清淨故 16 是心離垢慧炤明故發心無垢智慧明了故 以去眾垢悉消諸冥其慧顯

曜窈隱皆明

17 是心無垢不捨深心

故 發心善解不離畢竟故從發心來沐浴眾穢所以然

者其信甚固無所捨故

18 是心為廣慈如虛空

故 發心廣快慈如虛空故發心甚大無有邊崖所以然

者心若虛空

19 是心為大受一切眾生

故 發心曠大悉能容受諸眾

生故 發心曠然所以然者含受眾

生當因度故

20 是心無閡至無障智

故 發心無礙智慧通達故 發心無盡所以然者其慧玄

曠無所罣礙

21 是心遍到不斷大悲

故 發心遍至大悲不斷故從初發心無所不入所以然

者大慈無極亦無盡故

22 是心不斷能正迴向

故 發心不斷善解立願故 其發心行無能斷者所以然

者功德願故

23 是心眾所趣向智者所

讚故 發心為歸諸佛所讚故 發心甚安極可愛敬所以然

者為諸眾生所喜樂故

24 是心可觀小乘瞻仰

發心殊勝二乘宗仰故 發心特尊與眾超異所以然

者一切外學聲聞緣覺之

所奉故

25 是心難見一切眾生不

能睹故 發心深遠一切眾生所不

知故 其所發心無能知意所以然

者非諸凡俗之所及逮猶如

農夫不能達知聖王之事

26 是心難破能善入佛法發心不敗不破佛法故發種類心所以然者各各從

故 其本種之業皆獲其果一切

諸法常存在故

27 是心為住一切樂具所

住處故 發心安隱善與眾生諸快

樂故 從初發心以為道本所以然

者由是所致得大安故

28 是心莊嚴福德資用

故 發心莊嚴一切功德悉成

就故 發心已來而自莊嚴所以然

者成功勳故

29 是心選擇智慧資用

故 發心善察智慧成就故 發心已來與眾殊別所以然

者達聖慧故

30 是心淳厚以布施為資

用故 發心增長隨意施與故 發心已來甚為微妙所以然

者用廣布施普及眾生

31 是心大願持戒資用

故 發心如願戒清淨故 發心已來建立至願所以然

者具足戒禁

32 是心難沮忍辱資用

故 發菩提心普及怨親具忍

辱故 其發心已來而無等侶所以然

者無所不忍

33 是心難勝精進資用

故 發心難壞具精進故 其發心來無能抑制所以然

者用精進行無懈廢故

34 是心寂滅禪定資用

故 發心寂滅具禪定故 其發心來無所慕樂所以然

者寂度無極致定意故

35 是心無惱害慧資用

故 發心無毀具智慧故 其發心來無所歸趣因其曉了

智度無極

36 是心無瞋閡慈心深

故 發心無願增長大慈故其發心來永無所住所以然

者用無極慈故

37 是心根深悲心厚故發菩提心住根堅牢增長

大悲故 其發心來根株堅強所以然

者用行悲哀故

38 是心悅樂喜心厚故發心和悅增長大喜故 其發心來常懷悅豫所以然

者於諸眾生懷等心故

39 是心苦樂不動捨心厚

故 發心不動增長大捨故 其發心來雖遇苦樂不以為

動所以然者護一切故

40 是心護念諸佛神力故

發心任重諸佛所受故其發心來為諸如來所見將

養所以然者用順十方諸佛

教故

41 是心相續三寶不斷

故 發心不絕三寶不斷故 其發心來欲度一切五趣眾

難所以然者興隆導化

42 其發心來不捨三寶無所違

廢所以然者將順佛戒成聖

眾故

十六何謂「如來家」 (一)《十住毘婆沙論》卷1大正2625a22~b13

生如來家者如來家則是佛家如來者

(1)「如」名為實「來」名為至至真實中故名為如來何等為真實所謂

涅槃不虛誑故是名如實如《經》中說「佛告比丘第一聖諦無有虛

誑涅槃是也」 (2)復次「如」名不壞相所謂諸法實相是「來」名智慧到實相中通達其

義故名為如來 (3)復次空無相無作名為如諸佛來至三解脫門亦令眾生到此門故名為如

來 (4)復次如名四諦以一切種見四諦故名為如來 (5)復次如名六波羅蜜所謂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以是

六法來至佛地故名為如來 (6)復次諦捨滅慧四功德處名為如來以是四法來至佛地故名為

如來 (7)復次一切佛法名為如是如來至諸佛故名為如來 (8)復次一切菩薩地喜淨明炎難勝現前深遠不動善慧法

雲名為如諸菩薩以是十地來至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名為如來又

以如實八聖道分來故名為如來 (9) 復次權智二足來至佛故名為如來如去不還故名為如來 (10) 如來者 所謂十方三世諸佛是

「何等為真實所謂涅槃不虛誑故是名如實」參見

A《中阿含經》卷 8

「彼知是愛滅苦滅聖諦諸賢過去時是愛滅苦滅聖諦未來現在時

是愛滅苦滅聖諦真諦不虛不離於如亦非顛倒真諦審實」(大正 1

469a8~11)

B《大智度論》卷 97「般若波羅蜜真實聖法無有虛誑」(大正 25735c1~2) C《轉法輪經憂波提舍》「如世尊說諸比丘第一聖諦不虛妄法名為涅槃」

(大正 26357b2~3)

(二)《十住毘婆沙論》卷1大正2625b13~c8 如來者所謂十方三世諸佛是

(1)是諸佛家名為如來家今是菩薩行如來道相續不斷故名為生如來家 (2)又是菩薩必成如來故名為生如來家譬如生轉輪聖王家有轉輪聖王相

是人必作轉輪聖王是菩薩亦如是生如來家發是心故必成如來是名

生如來家 (3)如來家者有人言是四功德處所謂諦捨滅慧諸如來從此中生故

名為如來家 (4)有人言般若波羅蜜及方便是如來家如《助道經》中說

智度無極母 善權方便父 生故名為父 養育故名母 一切世間以父母為家是二似父母故名之為家

(5)有人言善慧名諸佛家從是二法出生諸佛是二則是一切善法之根本

如《經》中說「是二法俱行能成正法」善是父慧是母是二和合

名為諸佛家如說菩薩善法父 智慧以為母 一切諸如來 皆從是

二生

(6)有人言般舟三昧及大悲名諸佛家從此二法生諸如來此中般舟三昧為

父大悲為母 (7)復次般舟三昧是父無生法忍是母如《助菩提》中說

般舟三昧父 大悲無生母 一切諸如來 從是二法生

《助道經》即《菩提資糧論》(龍樹菩薩造隋達磨笈多譯) A「智度以為母方便為父者以生及持故說菩薩父母」(卷 1大正 32529a10~11) B「般若波羅蜜菩薩仁者母善方便為父慈悲以為女」(卷 1大正 32519a24~25) C「諸佛現前住牢固三摩提此為菩薩父大悲忍為母」卷 1大正 32529a1~2)

(三)《十住毘婆沙論》卷 1大正 2625c24~26a2

如得初果者如人得須陀洹道善閉三惡道門見法入法得法住堅牢法

不可傾動究竟至涅槃斷見諦所斷法故心大歡喜設使睡眠嬾惰不至二

十九有如以一毛為百分以一分毛分取大海水若二三渧苦已滅者如大

海水餘未滅者如二三渧心大歡喜菩薩如是得初地已名生如來家

「斷見諦所斷法故不至二十九有」 A《大智度論》卷 24「若須陀洹二十五有皆無是處」 (大正 25237b4~5)

「二十五有」石山寺本作「二十九有」(大正 25237d 注 7) B佛陀蜜多撰劉宋 曇摩蜜多譯《五門禪經要用法》

「四天下六欲天四惡道四禪地大梵天無色界第四禪地有五阿那

含天合二十五有」(大正 15332c-333a) 二十五有欲界(地獄餓鬼畜生阿修羅人趣四洲及六欲天)計十

四有色界(四禪及初禪之大梵四禪之無想淨居各一有)

計七有四無色界各一有計四有總計二十五有

C《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 46(大正 27 240b22~28) 「極七返有者謂唯受七有問應言十四有或二十八有若此唯依本

有說者應言十四有天上人中各七有故若依本有中有說者則二

十八有天人各有十四有故謂七本有及七中有何故但說極七有耶

答如七葉樹不過七故說極七有謂天與人本有中有各有七故」

D「二十九有」

(1)瓜生津隆真《十住毘婆沙論(I)》注云「二十九有二十五有中將阿那

含天(五淨居天)分為五即為二十九有」(p88)

(2)須陀洹斷見惑極七往返更無第二十九有可言

(四)《大方廣佛華嚴經》卷 34〈十地品〉大正 10181a22~26

菩薩始發如是心即得超凡夫地入菩薩位生如來家無能說其種族過失

離世間趣入出世道得菩薩法住菩薩處入三世平等於如來種中決定

當得無上菩提菩薩住如是法名住菩薩歡喜地 (五)《成佛之道》(p392)

菩薩初證聖性得到了從來未有的出世心嘗到了從來未有的離繫樂觀察如

來所有的一切功德自己都有分能得能成所以得到無比的歡喜由於通達

法空性也不再有「不活畏惡名畏死畏墮惡道畏大眾威德畏」了進

入初地的名為「生諸如來家」如來是一切佛菩薩以智度為母方便為父

分證了佛法身從此能荷擔佛的家業紹隆佛種不斷真是佛子所以說生如

來家

十七何謂「污佛家」

《十住毘婆沙論》卷 2(大正 2629c8~30a6) 不污諸佛家者何等為污諸佛家 有人言若人發求無上道心已後迴向聲聞辟支佛道不能住世繼三寶種

是名污諸佛家 [答曰]是義不然何以故是人能度生死又得諸無漏根力覺道亦

是佛子云何言污諸佛家如經說「佛告比丘汝是我子從我心

生口生得法分者」 又聲聞人言「諦捨滅慧處名諸佛家」何以故從是四

事出生諸佛故若污此四法名污諸佛家是故若人虛妄慳貪

狂亂愚癡是污佛家若正行此四則不污諸佛家 有人言六波羅蜜是諸佛家從此生諸佛故若違此六事是污佛家 有人言般若波羅蜜是諸佛母方便為父是名諸佛家以此二法出生諸佛

若違此法是污佛家 復次偈中自說污不污相所謂不毀戒不欺佛若受佛戒不能護持則

欺諸佛是污佛家何以故受戒時生佛家中破戒則欺諸佛名污佛

家若受戒不破不欺諸佛名為不污佛家

復次戒名三學戒學心學慧學破此學名污佛家 如法受戒而後毀破名為欺佛如是二句[不污諸佛家不毀戒欺佛]各有義趣

欺佛者空自發願不如說行欺誑眾生是名欺佛 復次一切法中不如說行名為欺佛

(《雜阿含經》卷 45大正 2330a13~14「汝等為子從我口生從法化生

得法餘財」) 十八關於三乘得解說之時限

(一)《十住毘婆沙論》卷 1大正 2620b1-9

問曰行聲聞辟支佛乘者幾時得度生死大海

答曰行聲聞乘者或以一世得度或以二世或過是數隨根利鈍

又以先世宿行因緣

行辟支佛乘者或以七世得度或以八世

若行大乘者或一恒河沙大劫或二三四至十百千萬億[恒

河沙大劫]或過是數然後乃得具足修行菩薩十地而成佛道亦隨根之

利鈍又以先世宿行因緣

(二)《大智度論》卷28大正25266c14-15

有辟支佛第一疾者四世行久者乃至百劫行如聲聞疾者三世久者六十

《大智度論》卷4大正2792b7-9

佛言無量阿僧祇劫作功德欲度眾生何以故言於三阿僧祇劫12

三阿僧祇劫有量有限

《大智度論》卷 38大正 25342b-343a

[經]舍利弗有菩薩摩訶薩初發意時行六波羅蜜上菩薩位得阿毗跋致

舍利弗有菩薩摩訶薩初發心時便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便轉法輪

與無量阿僧祇眾生作益厚已入無餘涅槃是佛般涅槃後餘法若住一劫

若減一劫舍利弗有菩薩摩訶薩初發意時與般若波羅蜜相應與無

數百千億菩薩從一佛國至一佛國淨佛世界

[論]釋曰有三種菩薩利根心堅未發心前久來集諸無量福德智慧是人

遇佛聞是大乘法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即時行六波羅蜜入菩薩

位得阿毗跋致地所以者何先集無量福德利根心堅從佛聞法故

12 印順法師《成佛之道》增注本(p 413)三大阿僧祇劫有二種解說(A)時間劫(B)德行劫以功德

來計算(依功德來計算三大阿僧祇劫一切菩薩修行成佛都是一樣的)

譬如遠行或有乘羊而去或有乘馬而去或有神通去者

乘羊者久久乃到乘馬者差速乘神通者發意頃便到如是不得言發意

間云何得到神通相爾不應生疑菩薩亦如是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時即入菩薩位

有菩薩初發意初雖心好後雜諸惡時時生念我求佛道以諸功德迴

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人久久無量阿僧祇劫或至或不至先世福德

因緣薄而復鈍根心不堅固如乘羊者

有人前世少有福德利根發心漸漸行六波羅蜜若三若十若百阿僧

祇劫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如乘馬者必有所到

第三乘神通者如上說是三種發心一者罪多福少二者福多罪少

三者但行清淨福德

清淨有二種一者初發心時即得菩薩道二者小住供養十方諸佛

通達菩薩道入菩薩位即是阿毗跋致地阿毗跋致地菩薩義如先說

次後菩薩大厭世間世世已來常好真實惡於欺誑是菩薩亦利根堅

心久集無量福德智慧初發心時便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即轉法輪

度無量眾生入無餘涅槃法住若一劫若減一劫留化佛度眾生佛有

二種神通力一者現在時二者滅後劫義如上說劫中所度眾生

亦復不少

次後菩薩亦利根心堅久集福德發心即與般若波羅蜜相應得六神通

與無量眾生共觀十方清淨世界而自莊嚴其國如阿彌陀佛先世時作

法藏比丘佛將導遍至十方示清淨國令選擇淨妙之國以自莊嚴其國

參見《不必定入定入印經》大正 15699c

印順法師《成佛之道》(增注本)p 415 對三種「神通行菩薩」所判攝之階位

(a)日月神通行龍樹又分為二類有的初發心就上菩薩位有的多少

修行就上菩薩位菩薩位雖有多種解說然依《般若經》

說是頂位再不墮惡道下賤家二乘地了(如約《華嚴

經》的行位說是發心住)

(b)聲聞神通行初發心就成大菩提八相成道[初地分證能於百佛世界

現身八相成道(1)由兜率天下生人間(2)入胎(3)出胎(4)出家(5)降魔(6)成道(7)轉法輪(8)入滅]

(c)如來神通行初發心就與般若相應成熟眾生莊嚴佛土這是方便道

菩薩初地以上到八地

(三)《大毘婆沙論》卷101大正27525b14-21

依狹小道而得解脫故名時解脫狹小道者謂若極速第一生中種善根第

二生中令成熟第三生中得解脫餘不決定

依廣大道而得解脫名不時解脫廣大道者謂若極遲聲聞乘經六十劫而得

解脫如舍利子獨覺乘經百劫而得解脫如麟角喻佛乘經三無數劫而得解

《大毘婆沙論》卷83大正27428b26~29

大加行得故名大悲非如聲聞菩提唯六十劫修加行得獨覺菩提唯經百劫修加

行得如來大悲三無數劫修習百千難行苦行然後乃得故名大悲

(四)真諦譯《攝大乘論釋》卷11大正31229b14-19

論曰有五種人於三阿僧祇劫修行圓滿或七阿僧祇劫或三十三阿僧祇劫

何者為五人行願行地人滿一阿僧祇劫行清淨意行人行有相行人行無相

行人於六地乃至七地滿第二阿僧祇劫從此後無功用行人乃至十地滿第三

阿僧祇劫

《攝大乘論釋》卷11大正31230a25-28

論曰復次云何七阿僧祇劫

釋曰欲顯餘部別執故言復次七阿僧祇劫時與前三阿僧祇劫時為等為

有短長此執等三阿僧祇劫但有別義開為七數

《攝大乘論釋》卷11大正31231b23-27

論曰復次云何三十三阿僧祇

釋曰有諸大乘師欲顯行有下中上欲顯為得未得方便欲顯已得不失

方便欲顯已得不失增上方便欲顯入住出三自在故分阿僧祇為三十三

(五)《大乘起信論》卷11大正32581b7-9

以一切菩薩皆經三阿僧祇劫故但隨眾生世界不同所見所聞根欲性異故示

所行亦有差別

印順法師《大乘起信論講記》p341「一切菩薩皆經三阿僧祇功」而成佛

這是任何菩薩都是一樣的從初住到第十回向滿為初阿僧祇劫從初地到

七地滿心為二阿僧祇劫從八地到第十地滿為第三阿僧祇劫種性善

根發心證悟都是一樣的等到圓滿成佛所以也是佛佛平等「但隨」

順「眾生世界不同所見所聞根欲性異故示」現菩薩的「所行」

也「有差別」根異根機的利鈍(下中上)有異欲異即好樂與興趣的各

別性異即習慣熏染有別如來鑑機的十力中即有根勝劣智力(根)種

種勝解智力(欲)種種界智力(性)因為眾生所處的世界不同所見所聞

不同根欲性也都不同故不能不示現所行有差別實則菩薩的行程是

一樣的

參印順法師《成佛之道》p237《中觀論頌講記》p348《華雨集(四)》p107

關於各經論所說之三乘解說時限

三乘別

所依經論 聲聞乘 辟支佛乘 大乘

《十住毘婆沙論》 隨根利鈍或一二

世或更多世不定隨

根利鈍又以先世宿行

因緣

或七世或八世得度 或一或二三四乃至十

百千萬億「恒河沙大

劫」或過是數

《大智度論》 快者三世慢則六十劫 最快四世最慢一百劫 無量阿僧祇劫但利根

者如乘神通行急速成

《大毘婆沙論》 狹小道最快三世

廣大道最慢六十劫

最慢一百劫如「麟角

喻」獨覺

三阿僧祇劫

《攝大乘論釋》

(真諦譯)

- - 三阿僧祇劫

七阿僧祇劫(別部)

三十三阿僧祇劫(餘

大乘師)

《大乘起信論》 - - 定是三阿僧祇劫但隨

眾生根性不同故示現

所行亦有差別

十九聲聞辟支佛佛俱到彼岸於解脫中有差別否

(一)《十住毘婆沙論》卷1大正2620b9-15

問曰聲聞辟支佛佛俱到彼岸於解脫中有差別不

答曰是事應當分別於諸煩惱得解脫是中無差別因是解脫入無餘涅槃是

中亦無差別無有相故但諸佛甚深禪定障解脫一切法障解脫於諸

聲聞辟支佛有差別非說所盡亦不可以譬喻為比

(二)《十住毘婆沙論》卷 11大正 2683a24-b3

無礙解脫者解脫有三種一者於煩惱障礙解脫二者於定障礙解脫三

者於一切法障礙解脫是中得慧解脫阿羅漢得離煩惱障礙解脫共解脫阿

羅漢及辟支佛得離煩惱障礙解脫得離諸禪定障礙解脫唯有諸佛具三解脫

所謂煩惱障礙解脫諸禪定障礙解脫一切法障礙解脫總是三種解脫故佛

名無礙解脫

(三)《大智度論》卷 35大正 25320c21-322a26

【經】舍利弗白佛言「世尊聲聞所有智慧若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羅漢

辟支佛智慧佛智慧是諸眾智無有差別不相違背無生性空若法不相違背

無生性空是法無有別異云何世尊言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一日修智慧

出過聲聞辟支佛上」(大正 25320c21-26)

【論】問曰上佛已說菩薩摩訶薩修智慧出過聲聞辟支佛上今舍利弗何以故問

答曰不問智慧勢力能度眾生今但問佛及弟子智慧體性法中無有差別者

以諸賢聖智慧皆是諸法實相慧皆是四諦及三十七品慧皆是出三界

入三脫門成三乘果慧以是故說無有差別

復次如須陀洹果以無漏智滅結得果乃至佛亦如是如須陀洹用二種

解脫果有為解脫無為解脫乃至佛亦如是如佛入涅槃須陀洹極

遲不過七世皆同事同緣同行同果報以是故言無相違背所以

者何不生性空故(大正25320c26-321a9)

有為解脫無為解脫(《俱舍論》卷 25大正 29133c20-21)

解脫體有二謂有為無為有為解脫謂無學勝解無為解脫謂一切惑

滅 【經】佛告舍利弗「於汝意云何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一日修智慧心念

我行道慧益一切眾生當以一切種智知一切法度一切眾生諸聲聞辟支佛

智慧為有是事不」舍利弗言「不也世尊」(大正 25321b6-10) 【論】helliphellip聲聞辟支佛雖有慈心本不發心願度一切眾生亦不迴善根向阿耨多

羅三藐三菩提以是故菩薩一日修智慧過聲聞辟支佛上

(大正 25321c26-322a1)

【經】「舍利弗於汝意云何諸聲聞辟支佛頗有是念我等當得阿耨多羅三藐

三菩提度一切眾生令得無餘涅槃不」舍利弗言「不也世尊」佛告

舍利弗「以是因緣故當知諸聲聞辟支佛智慧欲比菩薩摩訶薩智慧百

分不及一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及」(大正 25322a2-7)

【論】問曰上已反問舍利弗事已定今何以復問答曰以舍利弗引欲以須陀洹

同得解脫故與諸佛菩薩等而佛不聽譬如有人欲以毛孔之空與虛空等

以是故佛重質其事復次雖同一事義門各異先言智慧為一切眾生故

今言頗有是念我等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令一切眾生得無餘涅槃

(大正 25322a7-14)

【經】「舍利弗於汝意云何諸聲聞辟支佛頗有是念我行六波羅蜜成就眾

生莊嚴世界具佛十力四無所畏四無礙智十八不共法度脫無量阿僧

祇眾生令得涅槃不」舍利弗言「不也世尊」(大正 25322a17-26) 二十關於修學菩薩道成佛之殊勝理由

(一)《十住毘婆沙論》卷 1大正 2620b15-c23

問曰三乘所學皆為無餘涅槃若無餘涅槃中無差別者我等何用於恒河沙等

大劫往來生死具足十地不如以聲聞辟支佛乘速滅諸苦

答曰是語弱劣非是大悲有益之言若諸菩薩效汝小心無慈悲意不能精

勤修十地者諸聲聞辟支佛何由得度亦復無有三乘差別所以者何

一切聲聞辟支佛皆由佛出若無諸佛何由而出若不修十地何有

諸佛若無諸佛亦無法僧是故汝所說者則斷三寶種非是大人

有智之言不可聽察hellip如是聲聞辟支佛佛煩惱解脫雖無差別以

度無量眾生久住生死多所利益具足菩薩十地故有大差別

(二)《大毘婆沙論》卷 16大正 2777a24-b4

佛世尊愛恚永斷違順平等拔諍論根滅憍慢本視諸珍寶猶如瓦礫於一

切法覺照無遺無相似愛及恚慢等諸煩惱習已永斷故非如獨覺及諸聲聞

雖斷煩惱而有餘習貪愛習者如尊者阿難憐諸釋種瞋恚習者如尊者畢陵伽

筏蹉語殑伽神言小婢止流吾今欲渡憍慢習者如尊者舍利子棄擲醫藥

愚癡習者如尊者笈房缽底食前咳氣知食未銷不知後苦而復更食如是

等事其類甚多

(阿羅漢仍有習氣參見《大智度論》卷 27大正 25260c2-25)

二十一「是人修集聲聞辟支佛乘法未入法位我當教化令趣佛道」為何強調

「未入法位」 (一)《十住毘婆沙論》卷 7(大正 2655a4~18)

問曰云何名為歸依僧 答曰若諸聲聞人 未入法位者 令發無上心 使得佛十力

先以財施攝 後乃以法施 深信四果僧 不分別貴眾 求聲聞功德 而不證解脫 是名歸依僧 又應念三事

聲聞人者成聲聞乘 未入法位者於聲聞道未得必定能令此人發佛道心而得十力若入法位者

終不可令發無上心設或發心亦不成就如《般若波羅蜜》中尊者須菩提

所說「已入正法位不能發無上心何以故是人於生死已作障隔不復往

來生死發無上心

(二)《小品般若波羅蜜經》卷 1(大正 8540a16~21) 若諸天子未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今應當發若人已入正位則不堪任

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何以故已於生死作障隔故是人若發阿耨多羅三

藐三菩提心我亦隨喜終不斷其功德所以者何上人應求上法(參見《大

智度論》卷 54大正 25442c4~9) (三)印順法師《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p650~651

經中廣舉譬喻形容棄般若法門而取聲聞經者的無知對於傳統佛教採取了

尊重又貶抑的立場這不但維護了般若法門也有誘導聲聞修學般若法門的意

義誘導聲聞修學最顯著的例子如『小品般若波羅蜜經』卷一(大正 8540a)說

若諸天子未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今應當發若人已入正位則不

堪任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何以故已於生死作障隔故是人若發阿

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我亦隨喜終不斷其功德所以者何上人應求上

法 「入正位」是「入正性離生」的舊譯「入正位」聲聞行者就得「須陀洹」(初

果)最多不過七番生死一定要入無餘涅槃這樣就不能長在生死中修菩

薩行所以說「已於生死作障隔」如只有七番生死就不可能發求成佛道的

大心所以說「不堪任」這是依佛教界公認的教理說經上又說如「入正

位」的能發大菩提心求成佛道也是隨喜讚歎的因為上人聲聞聖者

是應該進一步的求更上的成佛法門說聲聞聖者不可能發心又鼓勵他們發心

修菩薩道這是不否定部派佛教的教義而暗示了聲聞聖者迴心的可能特別

是『大如品』依「如」真如而泯「三乘人」與「一(菩薩)乘人」的差

別消融了二乘與菩薩的對立

(四)《大品般若經》卷 22〈遍學品 74〉大正 8381b15-17

若菩薩摩訶薩作八人得須陀洹果乃至得阿羅漢果得辟支佛道然後入菩

薩位無有是處(《大智度論》卷 86大正 25659b26-28)

(五)《維摩詰所說經》卷中(大正 14549b4~b16) 若見無為入正位者不能復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譬如高原陸地不生蓮

華卑濕淤泥乃生此華如是見無為法入正位者終不復能生於佛法煩惱泥

中乃有眾生起佛法耳又如殖種於空終不得生糞壤之地乃能滋茂如是入無

為正位者不生佛法起於我見如須彌山猶能發于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生佛

法矣是故當知一切煩惱為如來種譬如不下巨海不能得無價寶珠如是不入

煩惱大海則不能得一切智寶

(六)《大智度論》卷 27大正 25263b12-25 菩薩初發意時所可怖畏無過聲聞辟支佛地正使墮地獄無如是怖畏

不永破大乘道故阿羅漢辟支佛於此大乘以為永滅譬如空地有樹名舍

摩梨(角+瓜)枝廣大眾鳥集宿一鴿後至住一枝上其枝及(角+瓜)即

時壓折澤神問樹神大鳥鵰鷲皆能任持何至小鳥便不自勝樹神答言

此鳥從我怨家尼俱盧樹上來食彼樹果來栖我上必當放糞子墮地者惡

樹復生為害必大是故於此一鴿大懷憂畏寧捨一枝所全者大菩薩

摩訶薩亦如是於諸外道魔眾及諸結使惡業無如是畏如阿羅漢辟支

佛何以故聲聞辟支佛於菩薩邊亦如彼鴿壞敗大乘心永滅佛業

一切菩薩乃至初發心皆畢定如法華經中說 問曰若菩薩皆畢定佛何以故種種呵二乘不聽菩薩取二乘證 答曰求佛道者應遍知法性是人畏老病死故於法性少分取證便自止息捨

佛道不度眾生諸佛菩薩之所呵責「汝欲捨去會不得離」得阿羅漢證時

不求諸菩薩深三昧又不廣化眾生是則迂迴於佛道稽留 問曰阿羅漢先世因緣所受身必應當滅住在何處而具足佛道 答曰得阿羅漢時三界諸漏因緣盡更不復生三界有淨佛土出於三界乃

至無煩惱之名於是國土佛所聞法華經具足佛道如法華經說「有羅漢若不

聞法華經自謂得滅度我於餘國為說是事汝皆當作佛」

問曰若阿羅漢往淨佛國土受法性身如是應得疾作佛何以言迂迴稽留

答曰是人著小乘因緣捨眾生捨佛道又復虛言得道以是因緣故雖不受

生死苦惱於菩薩根鈍不能疾成佛道不如直往菩薩

復次佛法於五不可思議中最第一今言漏盡阿羅漢還作佛唯佛能知論議

者正可論其事不能測知是故不應戲論若求得佛時乃能了知餘人可信而

不可知(大正 25714a1~25) (七)《大智度論》卷 28大正 25264b7~10

問曰阿羅漢煩惱已盡習亦未盡何以不生(法性生身) 答曰阿羅漢無大慈悲無本誓願度一切眾生又以實際作證已離生死故

(八)如果二乘人可以迴心向大則須耗費多少時間才能成佛呢

1《大般涅槃經》卷 11

一斷三結得須陀洹果不墮地獄畜生餓鬼helliphellip是人未來過八萬劫

便當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迦葉第二人者斷三結縛薄貪恚癡

得斯陀含果名一往來helliphellip是人未來過六萬劫便當得成阿耨多羅三藐

三菩提迦葉第三人者斷五下結得阿那含果更不來此helliphellip是人未

來過四萬劫便當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迦 葉第四人者永斷貪欲瞋恚愚癡得阿羅漢果helliphellip亦非騏驎獨一之

行helliphellip是人未來過二萬劫便當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迦葉第五人

者永斷貪欲瞋恚愚癡得辟支佛道helliphellip真是騏驎獨一之行helliphellip是人未

來過十千劫便當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大正 12431 c16~432a5) 2《瑜伽師地論》卷 80

問迴向菩提聲聞為住無餘依涅槃界中能發趣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耶

為住有餘依涅槃界耶 答唯住有餘依涅槃界中可有此事所以者何以無餘依涅槃界中遠離

一切發起事業一切功用皆悉止息 問若唯住有餘依涅槃界中能發趣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云何但由一

生便能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耶所以者何阿羅漢等尚當無有所餘

一生何況當有多生相續 答由彼要當增諸壽行方能成辦世尊多分依此迴向菩提聲聞密意說

言物類善男子若有善修四神足已能住一劫或餘一劫餘一劫者

此中意說過於一劫彼雖如是增益壽行能發趣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而

所修行極成遲鈍樂涅槃故不如初心始業菩薩彼既如是增壽行已

留有根身別作化身同法者前方便示現於無餘依般涅槃界而般涅槃

由此因緣皆作是念某名尊者於無餘依般涅槃界已般涅槃彼以所留有

根實身即於此界贍部洲中隨其所樂遠離而住一切諸天尚不能睹何

況其餘眾生能見彼於涅槃多樂住故於遍遊行彼彼世界親近供養佛菩

薩中及於修習菩提資糧諸聖道中若放逸時諸佛菩薩數數覺悟被覺

悟已於所修行能不放逸(大正 30749a5~b1)

迴向菩提聲聞要想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必須在尚未證入無餘依涅槃

界前才有可能其所使用的方法是善修四神足在住壽一劫或餘一劫的

時間中廣集菩提資糧依四神足之力而住壽一劫或餘一劫這是佛教中

古老的傳說如《長阿含經》卷 2<遊行經>云 佛告阿難諸有修四神足多修習行常念不忘在意所欲可得

不死一劫有餘阿難佛四神足已多修行專念不忘在意所欲

如來可止一劫有餘為世除冥多所饒益天人獲安(大正 115b19~24)

這樣的傳說在聲聞部派中是知道的但何以沒有說到可以依四神足之力

在住壽餘一劫的時間中廣集菩提資糧而成佛呢從時間觀的角度來看

《瑜伽師地論》說「餘一劫者此中意說過於一劫」這是將「餘一劫」

的時間擴充了不論多久時間直到成佛為止而不是一劫多一點的意思

而聲聞部派也許認為「餘一劫」是一劫再多一點的時間因此就沒有說到

可以依四神足之力在住壽一劫或一劫餘的時間中廣集菩提資糧而成

佛但從有部認為入了忍位就無法迴心向大的主張來看則不論「餘一劫」

的時間是長是短都將無法成佛這應該是部派間沒有傳說依四神足之力

在住壽餘一劫的時間中廣集菩提資糧而成佛的主要原因 二十二諸佛威力功德智慧無量深法等無差別為何佛壽有長短國土有淨穢

正法有久住不久住helliphellip (一)《十住毘婆沙論》卷 3大正 2632c3-14

佛功德力者一切去來今佛威力功德智慧無量深法等無差別但隨

諸佛本願因緣helliphellip無量壽命者壽命無量劫過諸算數一劫百劫千

劫萬劫億劫百千萬億那由他阿僧祇劫如是久住為利益憐愍眾生故

一切諸佛雖力能無量壽以本願故有久住世者有不久住者

(二)《俱舍論》卷 27大正 29141b3-9 論曰由三事故諸佛皆等一由資糧等圓滿故二由法身等成辦故三由

利他等究竟故由壽種姓身量等殊諸佛相望容有差別壽異謂佛

壽有短長種異謂佛生剎帝利婆羅門種姓異謂佛姓喬答摩迦葉波等

量異謂佛身有小大等言顯諸佛法住久近等 (三)佛壽命長短(《大智度論》卷 34大正 25312a14- b21)

問曰佛雖有長壽業因緣生於惡世故壽命便短以此短壽能具佛事何

用長為又佛以神通力故一日之中能具佛事何況百歲 答曰此間閻浮提惡故佛壽應短餘處好故佛壽應長 問曰若然者菩薩於此閻浮提淨飯王宮生出家成道是實佛餘處皆是神

通力變化作佛以度眾生 答曰此言非也所以者何餘處閻浮提亦各各言我國是實佛餘處為變化

何以知之若餘處國土自知是化佛則不肯信受教戒又如餘國土人

壽命一劫若佛壽百歲於彼裁無一日眾生則起輕慢不肯受教彼則

以一劫為實佛以此為變化如《首楞嚴經》說「神通遍照佛壽七百

千阿僧祇劫佛告文殊尸利彼佛則是我身彼佛亦言釋迦文佛則是

我身」以是故知諸佛壽命實皆無量為度人故現有長短汝言釋迦

文佛以神通力故所度眾生與人壽不異者則不須百歲一日之中可

具足佛事 如阿難一時心生是念如然燈世尊一切勝佛鞞婆尸佛出於好世

壽命極多能具佛事我釋迦文佛出生惡世壽命極短將無世尊

不能具足佛事耶 爾時世尊入日出三昧從身變化出無量諸佛及無量光明普至十方

一一化佛在諸世界各作佛事或有說法或現神通或現三昧或現

飯食如是之比種種因緣施作佛事而度眾生從三昧起告阿難曰『汝

悉見聞是事不』阿難言『唯然已見』佛告阿難『佛以如是神力

能具佛事不』阿難言『假令佛壽一日大地草木悉為可度眾生則

能度盡何況百歲』 以是故知諸佛壽命皆悉無量為度人故現有長短譬如日出影現

於水隨水大小水大則影久水小則速滅若照琉璃頗梨珠山影則

久住又如火燒草木然少則速滅然多則久住不可以滅處無火

故謂多然處亦無光明長短義亦如是 (參見《佛說首楞嚴三昧經》卷 2大正 15644c)

(四)佛土淨不淨(《大智度論》卷 32大正 25302b12-c10) 一切佛功德皆等無多無少

問曰若爾者何以言阿彌陀佛壽命無量光明千萬億由旬無量劫度眾生

答曰諸佛世界種種有淨不淨有雜

如《三十三天品經》說佛在三十三天安居自恣時至四眾久不見

佛愁思不樂遣目連白佛言「世尊云何捨此眾生住彼天上」

時佛告目連「汝觀三千世界」目連以佛力故觀或見諸佛為大眾

說法或見坐禪或見乞食如是種種施作佛事目連即時五體投地

是時須彌山王跛[跳-兆+我]大動諸天皆大驚怖目連涕泣稽首白

佛「佛有大悲不捨一切作如是種種化度眾生」佛告目連「汝

所見甚少過汝所見東方有國純以黃金為地彼佛弟子皆是阿羅漢

六通無礙復過是東方有國純以白銀為地彼佛弟子皆學辟支佛道

復過是東方有國純以七寶為地其地常有無量光明彼佛所化弟子純

諸菩薩皆得陀羅尼諸三昧門住阿毘跋致地目連當知彼諸佛者

皆是我身如是等東方恒河沙等無量世界有莊嚴者不莊嚴者皆

是我身而作佛事如東方南西北方四維上下亦復如是」

以是故當知釋迦文佛更有清淨世界如阿彌陀國阿彌陀佛亦有嚴

淨不嚴淨世界如釋迦文佛國諸佛大悲徹於骨髓不以世界好醜隨

應度者而教化之如慈母愛子子雖沒在廁溷懃求拯拔不以為惡

(五)清淨國土雜國土(《大智度論》卷 93大正 25711c14-21) 問曰佛憐愍眾生淨佛國土中何以無三惡道眾生 答曰憐愍一切眾生平等無異此中說清淨業因緣是國土中無三惡道

又佛非但一國土乃有十方恒河沙國土佛有清淨國土有雜國土

雜國土中則具有五道淨佛國土或有人天別異或無有人天別異

如過去天王佛國土中唯佛世尊以為法王是故名為天王佛 (六)《維摩詰所說經》〈佛國品第一〉卷 1大正 14538c10-29

舍利弗眾生罪故不見如來佛土嚴淨非如來咎舍利弗我此土淨而汝

不見爾時螺髻梵王語舍利弗『勿作是意謂此佛土以為不淨所以

者何我見釋迦牟尼佛土清淨譬如自在天宮』舍利弗言『我見此土

丘陵坑坎荊蕀沙礫土石諸山穢惡充滿』螺髻梵言『仁者心有高下

不依佛慧故見此土為不淨耳舍利弗菩薩於一切眾生悉皆平等深心

清淨依佛智慧則能見此佛土清淨』於是佛以足指按地即時三千大千

世界若干百千珍寶嚴飾譬如寶莊嚴佛無量功德寶莊嚴土一切大眾

歎未曾有而皆自見坐寶蓮華佛告舍利弗『汝且觀是佛土嚴淨』舍

利弗言『唯然世尊本所不見本所不聞今佛國土嚴淨悉現』佛語

舍利弗『我佛國土常淨若此為欲度斯下劣人故示是眾惡不淨土耳譬

如諸天共寶器食隨其福德飯色有異如是舍利弗若人心淨便見此土功德

莊嚴』 (七)正法久住不久住(《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 183大正 27919a3-16)

問何故過去諸佛有未般涅槃正法即滅有於般涅槃後七日即滅今釋迦佛

千歲方滅耶 答過去諸佛壽量長遠於彼正教所應作者佛在世時多已究竟故法速滅

今世尊釋迦牟尼出百年時壽量短促正教所作雖佛涅槃多未究竟乃

至千歲於中有種善根者有成熟者有解脫者是故經於多時正法方滅

有說過去諸佛所有弟子愛重奢摩他非毘缽舍那由重奢摩他故

恒住寂止不樂傳說契經等十二分教故法速滅 今世尊弟子愛重毘缽舍那非奢摩他由重毘缽舍那故多住觀察皆

樂傳授契經等十二分教是故正法多時乃滅 (八)1《成佛之道》(增注本)p19

從經典看來佛的色身有大小壽命有長短國土有淨穢弟子有多少正

法住世也不一致要知道這是佛的方便示現為了適應眾生的根機才有

這種種差別

2《成佛之道》(增注本)p425-426

佛壽與佛身的長短可說有限量的都是化身化土化身佛為什麼示現這

些差別呢因眾生根性不同有的應以苦切語三惡道是這樣的苦眾生界

是這樣的苦能因此發心修行這是折伏門 有的應以愛語這麼清淨那麼自在就肯發心修行這是攝受門 化身佛就是以這折攝二門來成就眾生的隨機適應如藥能治病就是妙

藥所以不應該生優劣想

3印順法師《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p493 釋尊的生在穢惡時代是出於悲憫眾生的願力願意在穢土成佛救護眾生

脫離一切苦這是重在「悲能拔苦」的精神彌勒是立願生在「佛剎莊嚴

壽命無數」的世界重在慈(彌勒譯為「慈」)的「施與安樂」至於成佛

(智證)度眾生是沒有不同的這是法藏部的見解 說一切有部以為「慈氏菩薩多自饒益少饒益他釋迦菩薩多饒益他少

自饒益」釋尊與彌勒因行的對比釋尊是更富於大悲為眾生的精神所以

彌勒的最初發心比釋迦早了四十餘劫而成佛卻落在釋尊以後這顯得大

悲苦行的菩薩道勝過了為「莊嚴佛剎壽命無數」而發心修行

Page 3: 《十住毘婆沙論》之菩薩修行要略...2006 年佛法度假中文營隊課程講義 《十住毘婆沙論》之菩薩修行要略 釋長慈編 2006/5/22 壹、簡介 一、釋《論》題:

前秦苻堅聞其德遣將呂光率兵迎之呂光西征既利遂迎羅什然於途中聞

苻堅敗沒遂於河西自立為王羅什乃羈留涼州十六七年 至後秦姚興攻破呂氏羅什始得東至長安時為東晉隆安五年(401)姚興

禮為國師居於逍遙園與僧肇僧嚴等從事譯經工作 羅什門下有僧肇道生道融僧叡曇影僧導等名僧輩出蔚成三論與

成實兩學派故羅什亦被尊為三論宗之祖 義熙九年(弘始十五)(413)示寂世壽七十1

四《十住毘婆沙論》之造論旨趣 (一)為《十地經》(《華嚴經》〈十地品〉)之註釋

《十住毘婆沙論》卷 1〈序品第一〉(大正 2620a10~13) 敬禮一切佛 無上之大道 及諸菩薩眾 堅心住十地

聲聞辟支佛 無我我所者 今解十地義 隨順佛所說」

《十住毘婆沙論》卷 1〈入初地品第二〉(大正 2622c25~23a3)云 此中十地法 去來今諸佛 為諸佛子故 已說今當說

初地名歡喜 第二離垢地 三名為明地 第四名焰地

五名難勝地 六名現前地 第七深遠地 第八不動地

九名善慧地 十名法雲地 分別十地相 次後當廣說

賢首法藏《華嚴經傳記》卷 1大正 51156b20~24 《十住毘婆沙論》一十六卷龍樹所造釋〈十地品〉義後秦耶舍三藏口誦

其文共羅什法師譯出釋〈十地品〉內至第二地餘文以耶舍不誦遂闕

解釋相傳其論是《大不思議論》中一分也

賢首法藏《華嚴經探玄記》卷 1大正 35122b25~29 龍樹既將下本(按即十萬頌之《華嚴經》)出因造《大不思議論》亦十萬

頌以釋此經今時《十住毘婆沙論》是彼一分秦朝耶舍三藏頌出譯之十

六卷文纔至第二地餘皆不足2

1 關於羅什大師之卒歿年代依宋括山一菴釋本覺編集明安雅居士劉朝卿較訂之《釋氏通鑑》卷 3

所云則 413 年似較為確如云「《釋教錄》云『什公卒時諸記不定』《高僧傳》云『弘始十

一年八月二十日卒』此不然也准《成實論》後記云『弘始十四年九月十五日出訖』准此十

四年末什仍未卒又准僧肇上秦主〈涅槃無名論表〉云『肇在什公門下十有餘載』若什四年出

經十一年卒始經八載未滿十年云何乃言十有余載而《釋教錄》亦不定其年月因看《弘

明集》(按此指《廣弘明集》)云『有僧肇誄什法師以癸丑年四月十三日薨于大寺』故今以此

為準」(卍新續 7632a7~10) 2 關於《十住毘婆沙論》的譯出諸經錄向來都說是鳩摩羅什三藏所譯然法藏於此指出《十住毘婆

沙論》為鳩摩羅什與佛陀耶舍共譯或譯主為佛陀耶舍此應有事實之依據《高僧傳》卷 2 佛陀耶舍

傳中有一段關於羅什在譯《十住經》時的情形值得留意如云「于時(弘始十年)羅什出《十住經》

一月餘日疑難猶豫尚未操筆耶舍既至共相徵決辭理方定」(大正 50334b9~11)傳記中

(二)《十住毘婆沙論》中廣引大量的大乘經論以開展其大乘菩薩道的思想因此

也有學者主張與其說《十住毘婆沙論》是以註解《十地經》為目的倒不如

說是為了開展其大乘菩薩道的思想而運用了《十地經》(參見八力廣喜〈《十

住毘婆沙論》と《十地經》〉《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 40 卷第 2 號1992 年 3月p553-559)

貳《十住毘婆沙論》導讀

一關於《十住毘婆沙論》「共利(自利利他)為上人」與《大智度論》「但利他為

上人」之意趣

(一)《十住毘婆沙論》卷 1大正 2620b26-28 世間有四種人一者自利二者利他三者共利四者不共利

是中共利者能行慈悲饒益於他名為上人 (二)《十住毘婆沙論》卷 7大正 2656a12-b2

世法無憂喜能捨於自利常勤行他利深知恩倍報 世間法者利衰毀譽稱譏苦樂於此法中心無憂喜捨自利勤行

他利者菩薩乃至未曾知識無因緣者所行善行捨置自利助成彼善 問曰捨自利勤行他利此事不然如佛說雖大利人不應自捨己利

如說「捨一人以成一家捨一家成一聚落捨一聚落成一國土

捨一國土以成己身捨己身以為正法」 「先自成己利然後乃利人捨己利利人後則生憂悔 捨自利利人自謂為智慧此於世間中最為第一癡」

答曰於世間中為他求利猶稱為善以為堅心況菩薩所行出過世

間若利他者即是自利如說「菩薩於他事心意不劣弱發

菩提心者他利即自利」 此義初品中已廣說 (三)《大智度論》卷 95大正 25726b26-c23

問曰如餘處菩薩自利益亦利益眾生此中何以但說利益眾生不說自

利自利利人有何咎

提到羅什在譯《十住經》時遇到許多疑難因此在譯《十住經》時遲遲未能進行後因佛陀耶舍來

到長安與之共相討論《十住經》之譯出才得以順利進行這可能是因為羅什所熟悉的是般若中觀

系的思想對華嚴系的思想較不熟悉必須依靠熟悉華嚴系思想的佛陀耶舍之協助才能完成《十住

經》之漢譯因此法藏之說法有其妥當性

答曰菩薩行善道為一切眾生此是實義餘處說自利亦利益眾生

是為凡夫人作是說然後能行菩薩道入道人有下中上下者

但為自度故行善法中者自為亦為他上者但為他人故行善法 問曰是事不然下者但自為身中者但為眾生上者自利亦利他

人若但利他不能自利云何言上 答曰不然世間法爾自供養者不得其福自害其身而不得罪以是故

為自身行道名為下人一切世人但自利身不能為他若自為身

行道是則折減自為愛著故若能自捨己樂但為一切眾生故行

善法是名上人與一切眾生異故若但為眾生故行善法眾生未

成就自利則為具足若自利益又為眾生是為雜行 求佛道者有三種 一者但愛念佛故自為己身成佛 二者為己身亦為眾生 三者但為眾生是人清淨行道破我顛倒故 是菩薩行般若波羅蜜時無眾生乃至無知者見者安住是中拔

出眾生於甘露性中甘露性者所謂一切助道法何以故行是法

得至涅槃涅槃名甘露性是甘露性中我等妄想不復生是菩薩

自得無所著亦令眾生得無所著是名第一利益眾生 (四)印順法師《寶積經講記》p155

菩薩雖以利他為重而實是自利利他相成的如修廣大正行都是與眾生

有利益的而現在要說的方便教化又都是從自己的修集得來怎樣自利

就怎樣利他所以菩薩是在利他為先的原則下去從事自利利他上求下

化的工作 (五)印順法師《寶積經講記》p275

菩薩的修學佛法是為了眾生要利益眾生就必須自己修治悟入所以

菩薩是為了利他而自利從利他中完成自利如專為了自己這樣那樣就

不是菩薩風格而是聲聞了 另參見印順法師《我之宗教觀》p62~65《學佛三要》〈自利與利他〉p141~154

二菩薩於「五事」中勤行精進 《十住毘婆沙論》卷 15〈大乘品第三十〉(大正 26106c11~22) 勤精進者於五事中勤行精進一未生惡法為不生故勤行精進二已生惡法

為斷滅故勤行精進三未生善法為令生故勤行精進四已生善法為增長故

勤行精進五於世間事中有所作無能障礙故勤行精進如說

斷已生惡法 猶如除毒蛇 斷未生惡法 如預斷流水

增長於善法 如溉甘果栽 未生善為生 如攢木出火

世間善事中 精進無障礙 諸佛說是人 名為勤精進

三以何等法世世增長菩提願又後復能更發大願 (一)《十住毘婆沙論》卷 4大正 2638a2~17

問曰以何等法世世增長菩提願又後復能更發大願 答曰乃至失身命 轉輪聖王位 於此尚不應 妄語行諂曲

能令諸世間 一切眾生類 於諸菩薩眾 而生恭敬心 若有人能行 如是之善法 世世得增長 無上菩提願

菩薩以是法世世增長菩提願又復能生清淨大願若以 (1)實語故死失轉輪王位及失天王位猶應實說不應妄語況小因緣而

不實語 (2)又於眷屬及諸外人離於諂曲 (3)又從初發心已來一切菩薩生恭敬心尊重稱讚如佛無異 (4)又當隨力令住大乘

(二)《大寶積經》卷 112〈普明菩薩會〉大正 11632a6~12

菩薩有四法世世不失菩提之心乃至道場自然現前何謂為四 (1) 失命因緣不以妄語何況戲笑 (2) 常以直心與人從事離諸諂曲 (3) 於諸菩薩生世尊想能於四方稱揚其名 (4) 自不愛樂諸小乘法所化眾生皆悉令住無上菩提 迦葉是為菩薩四法世世不失菩提之心乃至道場自然現前 (參見印順法師《寶積經講記》p32~34 [新版 p31~34])

四關於四法能退失智慧四法能智慧增益 (一)《十住毘婆沙論》卷 9<四法品第十九>大正 26 65c28~66a7

有四法能退失慧菩薩所應遠離復有四得慧法應常修習 何等四法失慧 一不敬法及說法者二於要法祕匿吝惜三樂法者為作障礙壞其聽

心四懷憍慢自高卑人 何等四法得慧

一恭敬法及說法者二如所聞法及所讀誦為他人說其心清淨不求

利養三知從多聞得智慧故勤求不息如救頭然四如所聞法受持

不忘貴如說行不貴言說是為四

(二)《大寶積經》卷 112〈普明菩薩會第四十三〉 大正 11631 c21~632a1

爾時世尊告大迦葉菩薩有四法退失智慧何謂為四 1不尊重法不敬法師 2所受深法祕不說盡 3有樂法者為作留難說諸因緣沮壞其心 4憍慢自高卑下他人迦葉是為菩薩四法退失智慧 菩薩有四法得大智慧何謂為四 1 常尊重法恭敬法師

2隨所聞法以清淨心廣為人說不求一切名聞利養

3知從多聞生於智慧勤求不懈如救頭然

4聞經誦持樂如說行不隨言說迦葉是為菩薩四法得大智慧

(三)印順法師《寶積經講記》p23-29

『菩薩有四法退失智慧何謂為四不尊重法不敬法師所受深法秘不說

盡有樂法者為作留難說諸因緣沮壞其心憍慢自高卑下他人迦葉是

為菩薩四法退失智慧』 佛為大迦葉說菩薩的正行差別先說失智慧與得智慧智慧是佛法不共世間的特

質是解脫與成佛的根本對於菩薩行是非常重要的所以首先提出來說 「菩薩有四法退失智慧」已有的尚且要退失當然更不會增進了四法為因

引起智慧的退失是果有著因果的一定關係因果是多種多樣的這裡說的主要約

二類因果說一無論是善的惡的久而久之習以成性一天天的增強如常起貪

心的會貪心越來越大起瞋心的瞋心會越來越嚴重如讀書的知識越來越豐富

好靜的習慣了會愛靜惡動過不慣煩囂的生活這不但今生也影響到來生的性格

能力這叫做等流因果二如布施的使別人的生活獲得充足自己將來就能得富

裕的果傷害人使人死(墮落惡道是異熟因果)來生為人時會受到多病或夭壽

的果總之使人苦惱自己得苦惱使人安樂自己能安樂障礙人的自己也受

人的障礙這些叫做增上因果(一般也叫做業報) 那四種邪行能退失智慧呢一「不尊重法不敬法師」法是真理(理法理

法的實現即證法)是達到真理的正行(行法)表達這真理與正行的聖教(教法)

自己學法而又以法教化的稱為法師法真理正行聖教從佛的大覺而宣揚

出來對學者來說法是智慧的源泉如不尊重法不生希有難得心不看作治病的

良藥昏夜的明燈而覺得沒有什麼了不得與自己沒有什麼關係那一定不會依法

去信解修行不進則退也就會日漸愚癡了不能尊重法也就不會尊敬法師法師

也是人不會是十全十美的所以如不從正法的關係去尊敬他就會挑剔一些不相關

的事相貌不端嚴呀音聲不洪亮呀helliphellip或說法師的某種不圓滿性急呀偏愛呀

好名呀種種吹求而忘記了自己應學他的長處應學習他宣揚的正法這樣的不尊

師不重道自己閉塞了聰明不能獲得正法的智慧反而要退失了 二「所受深法秘不說盡」深法是大乘法大乘的空義(經說深奧者空

是其義)深行密證的法門自己從師長受學得來應該善與人同盡量弘揚卻故

意秘密化不肯輕易說說也不肯盡量的說而保留一分這或是為了名為了利

秘而不傳的作風障礙人不能生長深智因果必然當然自己要退失智慧了拿淺事

來說我國古代的工巧醫藥拳術都有高度的成就可是被『秘密』害了教拳

的不肯盡量傳授徒眾而留下幾手醫藥只肯傳自己人或傳兒不傳女不願公

開以求進步結果大多失傳了到現在我國還被看作落後地區這不是秘不盡傳

而招退失智慧的惡果嗎 三「有樂法者為作留難說諸因緣沮壞其心」樂法是愛好大法而深願欲求

的意思遇到這樣的人應該隨機說法引他趣入佛法而現在卻故意的留難他說

一些不成理由的理由如年紀還輕呀知識太差呀業障太重呀下次再來呀要供

養多少呀helliphellip根機中中的就會因而失望意志沮喪變壞了那種樂於求法的熱心

有的受了外道的誘惑動搖了對三寶的信心犯了這樣障人智慧的罪過當然要退

失智慧了 四「憍慢自高卑下他人」修學佛法的容易犯一種過失就是義理愈了解

或多少有些行持功德憍慢心就起來了覺得自己了不起高人一等看起他人來

論教理論修行都卑下低劣不及自己於是覺得沒有值得尊敬的法師沒有可以

造就的學者憍慢狂妄結果是『滿招損』智慧日漸退失了 世尊總結的說上面所說的「是為菩薩四法」會「退失智慧」的求大智慧的

大乘行者應切戒才好 『復次迦葉菩薩有四法得大智慧何謂為四常尊重法恭敬法師隨所

聞法以清淨心廣為人說不求一切名聞利養知從多聞生於智慧勤求不懈

如救頭然聞經誦持樂如說行不隨言說迦葉是為菩薩四法得大智慧』 現在再從正行來說能得大智慧的四法那四種法呢 一「常尊重法恭敬法師」能常常的尊師重道就會常常的訪師求法智慧也

就自然增長廣大起來 二「隨所聞法以清淨心廣為人說不求一切名聞利養」菩薩隨自己聽聞受持

的深法不會『秘不說盡』而是樂意的廣為人說以弘法心慈悲心報恩心來說

法不是為了貪求名譽或者財利供養唯有這樣的清淨心說法才能廣為人說否

則存有名聞利養徒眾不清淨心來說法就會或多或少的保留不是嫌說法

的報酬太少就怕別人與自己一樣名聞利養被人奪去了 三「知從多聞生於智慧勤求不懈如救頭然」對於樂法的人故意留難不

願為他說法主要是由於不知聞法的利益要知道現證的智慧雖由於修習而修

慧要由於思惟思慧要由於多聞知道智慧是從多聞而引生的就會尊重聞法的功德

了對他人就不為留難樂意去為人說法對自己一定是精勤的求聞正法不懈

不怠如頭髮鬚眉著了火一樣火燒(然與燃同)鬚眉一定急不容緩去救息他知

道多聞的功德一定會不懈不怠的去多聞正法當然精勤的多聞也要注意到身心

的調適必須『行之以漸持之以恆』從容不迫而又鍥而不捨才是中道的勤行 四「聞經誦持樂如說行不隨言說」凡人聽聞經法背誦受持大抵會因

此而憍慢起來但聞思經法還是為了實行如學者的志願在乎如經所說的去實行

而不是隨著語言文字團團轉專在名相上作工夫那就會感覺自己的實行不足還不

能完滿的實踐佛說能深切感覺到自己的不足自然謙和寬容不再憍慢自高了能

這樣依解而起行智慧當然能生長廣大了 佛總結的說這就是「菩薩四法得大智慧」 五菩薩應如何應對難調難伏甚至忘恩負義的眾生

(一)《十住毘婆沙論》卷 7〈五戒品第十五〉大正 2657a10~b14 諸有惡眾生 種種加惱事 諂曲懷憍逸 惡罵輕欺誑 背恩無返復 癡弊難開化 菩薩心愍傷 勇猛加精進 諸惡眾生以種種惡事侵嬈菩薩菩薩於此心無懈厭不應作是念 「如是惡人誰能調伏誰能教化誰能勸勉令度生死究竟涅槃誰能與

此往來生死誰能與此和合同事諸惡無理誰能忍之我意止息不復

共事我悉捨遠不復共事亦復不能與之和合是惡中之惡無有返復何

用此等而共從事」 菩薩知見眾生惡罪難除應還作是念 「是等惡人非少精進能得令住如所樂法為是等故我當加心勉力勤

行億倍精進後得大力乃能化此惡中之惡難悟眾生如大醫王以小因緣

便能療治眾生重病菩薩如是除煩惱病令住隨意所樂功德我於重罪大

惡眾生倍應憐愍起深大悲如彼良醫多有慈心療治眾病其病重者

深生憐愍勤作方便為求良藥」 菩薩如是於諸眾生煩惱病者悉應憐愍於惡中之惡煩惱重者深生憐愍

勤作方便加心療治何以故 菩薩隨所住 不開化眾生 令墮三惡道 深致諸佛責 菩薩隨所住國土城邑聚落山間樹下力能饒益教化眾生而懈厭嫌恨

貪著世樂不能開化令墮惡道是菩薩即為十方現在諸佛深所呵責甚可慚

恥3云何以小因緣而捨大事是故菩薩不欲諸佛所呵責者於種種諂曲重惡

眾生心不應沒隨力饒益應以諸方便勤心開化譬如猛將將兵多所傷損

王則深責以諸兵眾無所知故王不責之 (二)《大方廣佛華嚴經》卷 14〈金剛幢菩薩十迴向品〉大正 9489a11~26

菩薩摩訶薩不以惡眾生故嫌恨退沒不行迴向不以難調伏眾生故退捨善根不

行迴向雖有眾生邪見瞋濁於大莊嚴其心不轉不捨大願救護眾生若見眾生

濁惡無信不知報恩修習菩提未曾懈廢若與愚癡童蒙共事心無憂惱何以故

我以明淨圓滿慧日出於世間清淨調伏一切眾生菩薩摩訶薩不為一眾生故

發心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善根迴向不為嚴淨一佛剎故不為信一佛故不

為見一佛故不為聞一佛法故不為滿足一願故菩薩摩訶薩悉欲救護一切眾

生故以善根迴向具足嚴淨一切佛剎信一切佛見一切佛恭敬供養一切諸

佛聞一切佛所說正法滿足一切大願故以諸善根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三)《大乘寶雲經》卷 2大正 16〈十波羅蜜品〉252b15~c2

云何菩薩無疲倦願菩薩若見剛強眾生難調難伏放逸自恣不肯受化是諸菩薩

之所厭患如是剛強難調難化所厭患者以是因緣即生疲倦而棄背之發願往

生清淨世界諸佛淨土是淨土中無如是等剛強眾生及其名處菩薩不欲聞是人

名何況相見若有菩薩棄背眾生亦不能得諸佛淨土而往受生是中有智諸菩

薩等發如是心一切世界有諸眾生頑囂暗鈍聾盲瘖啞無涅槃性從彼世界諸佛

菩薩所棄捨者是等眾生願悉來集我所莊嚴佛國土中是等眾生勿令有餘我

皆令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坐於道場覺了佛果菩薩摩訶薩作是思時從初發

心一切魔宮無處不動十方一切諸佛世尊之所稱歎而是菩薩所嚴佛國速得成

就究竟清淨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名菩薩無疲倦願

六關於「易行道」之真正意義為何 (一)《十住毘婆沙論》卷 5〈易行品〉大正 2640c29-45a22

問曰是阿惟越致菩薩初事如先說至阿惟越致地者行諸難行久乃可得

或墮聲聞辟支佛地若爾者是大衰患是故若諸佛所說有

易行道疾得至阿惟越致地方便者願為說之 答曰如汝所說是儜弱怯劣無有大心非是丈夫志幹之言也何以故

3 《大寶積經》卷 82〈郁伽長者會第十九〉云「若是菩薩隨所住處不教眾生令墮惡道而是菩薩

則為諸佛之所訶責」(大正 11474a24~26)

若人發願欲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未得阿惟越致於其中間應不惜身

命晝夜精進如救頭燃4 如《助道》5中說 菩薩未得至阿惟越致地應常勤精進猶如救頭燃 荷負於重擔為求菩提故常應勤精進不生懈怠心 若求聲聞乘辟支佛乘者但為成己利常應勤精進 何況於菩薩自度亦度彼於此二乘人億倍應精進

行大乘者佛如是說「發願求佛道重於舉三千大千世界」汝言

「阿惟越致地是法甚難久乃可得若有易行道疾得至阿惟越致地」

者是乃怯弱下劣之言非是大人志幹之說汝若必欲聞此方便今當

說之佛法有無量門如世間道有難有易陸道步行則苦水道乘

船則樂菩薩道亦如是或有勤行精進或有以信方便易行疾至阿惟越

致者若菩薩欲於此身得至阿惟越致地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

提者 一應當念是十方諸佛稱其名號(大正 2641b16~42c7) 二更有阿彌陀等諸佛亦應恭敬禮拜稱其名號又亦應念毘

婆尸佛尸棄佛毘首婆伏佛拘樓珊提佛迦那迦牟尼佛迦葉

佛釋迦牟尼佛及未來世彌勒佛皆應憶念禮拜以偈稱讚 (大正 2642c8~44c5)

三復應憶念諸大菩薩(大正 2641c6~45a17) 四求阿惟越致地者非但憶念稱名禮敬而已復應於諸佛所懺悔

勸請隨喜迴向(大正 2645a19~22)

(二)印順法師《成佛之道》(增注本)p306~308 希求簡易迅速的方便道雖缺乏大丈夫(大丈夫即菩薩)的志行但佛有無量

善巧別說殊勝方便攝護怯劣的初發心學人使他不致退失信心趣入大乘

這就是易行道法門了這如龍樹在《十住毘婆沙論》裡雖呵責了一番仍攝

受他說「汝若必欲聞此方便今當說之佛法有無量門如世間道有難有易

陸道步行則苦水道乘船則樂菩薩道亦如是或有勤行精進(難行苦行)

或有以信方便易行疾至阿惟越致」易行道就是以信願而入佛法的一流 易行道的真正意義是

1易行道不但是念一佛而是念十方佛及「阿彌陀等佛及諸大菩薩稱

4 《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 4大正 8243c4~11 須菩提菩薩摩訶薩應生如是心我當代十方一切眾生若地獄眾生若畜生眾生若餓鬼眾生受

苦痛為一一眾生無量百千億劫代受地獄中苦乃至是眾生入無餘涅槃以是法故為是眾生受諸

懃苦是眾生入無餘涅槃已然後自種善根無量百千億阿僧祇劫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

提是為菩薩摩訶薩生大心 5 《菩提資糧論》卷 3大正 32527b

名一心念亦得不退轉」(《十住毘婆沙論》卷 5大正 2642c)

2易行道除稱佛菩薩名而外「應憶念禮拜以偈稱讚」(《十住毘婆沙論》

卷 5大正 2643c)

3易行道不單是稱名禮拜而已如論說「求阿惟越致地者非但憶念稱

名禮敬而已復應於諸佛所懺悔勸請隨喜迴向」(《十住毘婆

沙論》卷 5大正 2645c)所以易行道就是修七支及普賢的十大願

4易行道為心性怯弱的初學說重在攝護信心龍樹論如此說馬鳴論也說

「眾生初學是法欲求正信其心怯弱helliphellip當知如來有勝方便攝護信

心」(《大乘起信論》大正 32583a)

5易行道的攝護信心或是以信願修念佛等行而往生淨土到了淨土漸

次修學決定不退轉於無上菩提這如一般所說或者是以易行道為方便

堅定信心轉入難行道如說「菩薩以懺悔勸請隨喜迴向故福

德轉增心調柔軟於諸佛無量功德清淨第一凡夫所不信而能信受及

諸大菩薩清淨大行希有難事亦能信受helliphellip愍傷諸眾生無此功德helliphellip

深生悲心helliphellip以悲心故為求隨意使得安樂則名慈心」「若菩薩如是

得隨慈悲心斷所有貪惜為施勤精進」(《十住毘婆沙論》卷 6大正

2649b-c)這就是從菩薩的易行方便道引入菩薩的難行正常道了

(三)普賢十大願(印順法師《學佛三要》p92-94)

由於「初學是法(大乘)其心怯弱」所以特重信仰依佛力的加被而修習

龍樹說這是以信(願)精進為門而入佛法的也就是樂集佛功德而往生淨

土的易行道說得最圓滿的要算『普賢行願品』的十大行願這因為佛是無

上菩提的圓滿實證者所以將信願集中於佛寶而修 十大行願中一禮敬諸佛二稱歎如來是佛弟子見佛所應行的禮儀三

廣修供養是見佛修福的正行六請轉法輪七請佛住世從梵王請佛說

法與阿難不請佛住世而來這都本於釋迦佛的常法而引申於一切佛四

懺悔業障如『決定毘尼經』的稱念佛名的懺法大乘通於在家出家所以不

用僧伽的作法懺專重於佛前的懺悔五隨喜功德十普皆回向這是大

乘法所特別重視的八隨順佛學即依佛的因行果行而隨順修學九恒順

眾生是增長悲心 這十大行願有三大特點 一佛佛平等所以從一佛(毘盧遮那)而通一切佛盡虛空遍法界而不

是局限於一時一地一佛的 二重於觀念不但懺悔隨喜回向由於心念而修就是禮佛供養讚

佛等也唯由心念如說「深心信解如對目前」「起深信解現前知見」

這是心中「念佛」的易行道成就即是念佛三昧 三這是專依佛陀果德(攝法僧功德)而起仰信的一切依佛德而引發如隨

順眾生的悲心因為「若能隨順眾生即能隨順供養諸佛若於眾生尊重

承事則為尊重承事如來若令眾生生歡喜者則令一切如來歡喜何以

故諸佛如來以大悲而為體故」helliphellip 信增上菩薩信願集中於佛念念不忘佛能隨願往生極樂世界但由信願觀

念所以是易行道然心心念於如來功德念念常隨佛學念念恒順眾生如

信願增長也自然能引發為法為人的悲行智行龍樹說修易行道的能「福力

增長心地調柔helliphellip信諸佛第一清淨功德已愍傷眾生」修行六波羅蜜

所以這雖是易行道是信增上菩薩學法而印度的大乘行者都日夜六時的

在禮佛時修此懺悔隨喜勸請回向不過智增悲增的菩薩重心在悲行與

智行而已 七若懺悔罪業是否能不受果報 (一)《十住毘婆沙論》卷 6〈分別功德品第十一〉大正 2648b19-49b9

問曰汝言「懺悔除業障罪」餘經6中說「佛告阿難故作業必當受」 又阿毘曇7中說「諸業因緣不空果報不失不滅」 又經8說「眾生皆屬業皆從業有依止於業眾生隨業各自受報若

現報若生報若後報」 又《業報經》9中閻羅王為眾生說言「咄眾生汝此罪非父母作天

作沙門婆羅門作汝自作自應受報」 又賢聖偈中說「實法如金剛業力將無勝今我已得道而受惡業報」

又佛自說「大海諸名山丘陵樹林木地水火風等日月諸星宿若

至劫燒時皆盡無有餘業於無量劫常在而不失汝遇具相者一切

智人師先所造罪業已償其果報今雖得值佛垢盡證聖果以餘因

緣故木刺猶在身」10是故不應言「懺悔除業罪」 答曰我不言「懺悔則罪業滅盡無有報果」我言「懺悔罪則輕薄於少

時受」是故懺悔偈中說「若應墮三惡道願人身中受」helliphellip 如是等罪多行福德志意曠大集諸功德故不墮惡道是故汝先難

6 《中阿含經》卷 3〈思經第 15〉大正 1437b26-28 7 正量部主張有「不失法」《般若燈論釋》卷 10大正 30101c26~27)「正量部人言阿含經中佛如

是說有不失法以此法故不斷不常諸體得成」 8 參見《佛說佛名經》卷 4大正 14204c 9 參見 《起世經》卷 4大正 1331 a26~ b6「時閻摩王又更告言汝愚癡人若如是者汝自懈怠

行放逸故不修身口及意善業以是因緣汝當長夜得大苦惱無有安樂是故汝當具足受此放逸之罪

得如是等惡業果報亦如諸餘放逸眾生受此罪報又汝諸人此之苦報惡業果者非汝母作非汝父

作非汝兄弟作非姐妹作非國王作非諸天作亦非往昔先人所作是汝自身作此惡業今還聚

集受此報也」 10 參見《佛說興起行經》卷上〈佛說木槍刺腳因緣經第六〉大正 4168a~170b

若懺悔罪業則滅盡無有果報者是語不然復次若言罪不可滅者

《毘尼》中佛說「懺悔除罪」則不可信是事不然是故業障罪應懺悔 (二)《大智度論》大正 25395c12-15

戒律中戒雖復細微懺則清淨犯十善戒雖復懺悔三惡道罪不除如比

丘殺畜生雖復得悔罪報猶不除 (三)印順導師

1《華雨集》(第二冊)p195-196 罪業不善業真的可依懺悔而除滅嗎龍樹有明確的說明如《十住毘婆

沙論》卷六(大正二六四八下四九上)說 「我不言懺悔則罪業滅盡無有報(異熟)果我言懺悔罪則輕薄於少時受

是故懺悔偈中說若應墮三惡道願人身中受helliphellip又如阿闍世害得道父王

以佛及文殊師利因緣故重罪輕受」 依《十住毘婆沙論》意懺悔業障並不能使罪消滅了只是使罪業力減輕

「重罪輕受」本來是要在來生或後後生中受重報的由於懺悔善現在人

中輕受重罪業就過去了《金剛般若經》說「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讀誦此經

若為人輕賤是人先世罪業應墮惡道以今世人輕賤故先世罪業則為消滅」

(大正 8750c)讀誦經典而能消(重)罪業與《(十住)毘婆沙論》意義相

2《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p977

依「佛法」說懺悔不是將業消滅了而是削弱業的作用使惡業不致於障

礙道的進修如五逆稱為「業障」那是怎麼樣修行也決定不能證果的《沙

門果經》說「若阿闍世王不殺父者(聽了佛的說法)即當於此坐上得法眼

淨(證得初果)而阿闍世王今自悔過(只能)罪咎損減已拔重咎」《增壹

阿含經》及《律藏》都說阿闍世王得「無根信」或「不壞信」逆罪因懺悔

而減輕了但還是不能證果《阿闍世王經》說阿闍世王聽法以後得「信

忍」或作「順忍」與「無根信」「不壞信」相當闍王雖有所悟入還是要

墮賓頭地獄不過不受苦能很快的生天《阿闍世王經》所說罪性本空而

因果不失悔悟也只能輕(重罪輕受)些與原始佛法還沒有太多的差別

《阿闍世王經》又說有殺母的罪人因文殊的誘導見佛聞法而證得阿羅漢

果這是與「佛法」相違與阿闍世王悔罪說相違可能是遲一些而附入的部

分 八菩薩修「迴向」的方法 (一)《十住毘婆沙論》卷 5〈除業品〉大正 2646b7~ 47a24

問曰汝已說懺悔勸請隨喜云何為迴向 答曰我所有福德 一切皆和合 為諸眾生故 正迴向佛道

我者己身 所有福德者若從身生若從口生若從意生若因布施生若因持戒生若

因修禪生若因隨喜生若因勸請生如是等及餘所有善皆名所有福德 一切皆和合者心念諸福德合集稱量知其廣大 諸眾生者三界眾生 正者如諸佛迴向如真實迴向迴向菩提 迴向菩提者迴諸福德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又隨喜迴向此二事佛亦自說

有菩薩摩訶薩欲隨喜迴向應念諸佛斷三界相續道滅諸戲論乾煩惱淤

泥滅諸刺棘除諸重擔逮得己利正智解脫心得自在盡諸有結無量

無邊不可思議阿僧祇十方世界一一世界中亦無量無邊不可思議阿僧祇諸佛

出已滅度從初發心乃至得佛入無餘涅槃至遺法未盡於其中間是諸佛所有

善根福德應六波羅蜜及所受辟支佛記所有善根又聲聞人善根若布施

持戒修禪及學無學無漏善根及諸戒品定品慧品解脫根又聲聞人善

根若布施持戒修禪及學無學無漏善根及諸佛戒品定品慧品解

脫品解脫知見品大慈大悲等無量功德及諸佛有所說法於此法中有人

信解受學得此法利是諸人等所有善根於此法中及凡夫所種善根及諸天

龍夜叉乾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睺羅伽得聞法已生諸善

心乃至畜生聞法生諸善心及諸佛欲入涅槃時眾生所種善根是諸善根

福德一切和合稱量使無遺餘以最上最妙最勝無上無等無等等隨

喜隨喜已以是隨喜所生福德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未來現在諸佛

亦如是是三世諸佛福德及因諸佛所生福德心皆隨喜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

提是故偈說 罪應如是懺 勸請隨喜福 迴向無上道 皆亦應如是 如諸佛所說 我悔罪勸請 隨喜及迴向 皆亦復如是

無始世界來有無量遮佛道罪應於十方諸佛前懺悔勸請諸佛隨喜迴向

如佛所知所見所許懺悔我亦如是懺悔勸請諸佛隨喜迴向亦復如是

若如是懺悔勸請隨喜迴向是名正迴向

問曰云何名為諸佛所知所見所許懺悔勸請隨喜迴向 答曰懺悔勸請如先說隨喜迴向如《大品經》11中須菩提白佛言

世尊所說菩薩於過去未來現在一切諸佛及諸弟子一切眾生所有福德

善根盡和合稱量以最上隨喜世尊云何名為最上隨喜

11 參見《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 11<隨喜品(隨喜迴向品)第 39>大正 8297b21~302a16《小品

般若波羅蜜經》卷 3<迴向品第 7>大正 8547c13~549c26《大智度論》卷 61大正 25487a~496a

佛告須菩提若菩薩於過去未來現在諸法不取不念不見不得不

分別而能如是思惟是諸法皆從憶想分別眾緣和合有一切法實不生無所從

來是中乃至無有一法已生今生當生亦無已滅今滅當滅諸法相如

是我順諸法相隨喜隨喜已亦隨諸法實相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名

最上隨喜迴向 復次須菩提求佛道善男子善女人不欲謗佛者應以善根如是迴向應作

是念如諸佛心佛智佛眼知見是善根福德本末體相從何而有我亦

如是隨諸佛知見隨喜如諸佛所許我亦如是以善根迴向若菩薩如是迴向

則不謗諸佛亦無過咎深心信解如實迴向是名大迴向具足迴向 復次須菩提善男子善女人以諸善根福德應如是迴向如諸賢聖戒品

定品慧品解脫品解脫知見品不繫欲界不繫色界不繫無色界不在

過去不在未來不在現在以不繫三界故是迴向亦如是不繫所迴向處亦

不繫若菩薩能如是得心信解如實是名不失迴向無毒迴向法性迴向若

菩薩於此迴向取相貪著是名邪迴向是故諸菩薩摩訶薩應如諸佛所知法

相以是法相迴向能至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名正迴向

(二)《大智度論》卷 61大正 25487c27~488a13 共一切眾生者是福德不可得與一切眾生而果報可與菩薩既得福德果報

衣服飲食等世間樂具以利益眾生菩薩以福德清淨身口人所信受

為眾生說法令得十善道四禪等與作後世利益末後成佛得福德果報

身有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無量光明觀者無厭無量清淨梵音柔和無

礙解脫等諸佛法於三事示現度無量阿僧祇眾生般涅槃後碎身舍利與

人供養久後皆令得道是果報可與一切眾生以果中說因故言福德與眾生

共若福德可以與人者諸佛從初發心所集福德盡可與人然後更作善法

體不可與人今直以無畏無惱施與眾生

(三)印順法師《印度佛教思想史》p112 ~ p113 迴向迴向是迴轉趣向將自己所有念佛等功德轉向於某一目標〈普賢行

願品〉說「迴向眾生及佛道」(《大方廣佛華嚴經》卷 40大正 10847a)一切功德迴向給眾生與眾生同成佛道自己所作的功德能轉給別人嗎

《大智度論》說「是福德不可得與一切眾生而(福德的)果報可與helliphellip

若福德可以與人者諸佛從初發心所集功德盡可與人」(卷 61大正 25

487c~488a)自己所作的功德是不能迴向給眾生的但自己功德所得的福報

菩薩可以用來利益眾生引導眾生同成佛道這樣的迴向說才沒有違反「自

作自受」的因果律 (四)印順法師《華雨集》(第二冊)p158 ~ p161

「普皆回向」回向是迴轉趣向迴向功德是將所有功德轉向於某一目

的〈普賢行願品〉的迴向是「所有禮讚供養福請佛住世轉法輪隨

喜懺悔諸善根迴向眾生及佛道」(《普賢菩薩行願讚》大正 10880b)依偈說回向是將上來所說的「禮敬功德」「讚歎功德」「供養功德」「懺悔

功德」「隨喜功德」「勸請功德」一切回向於眾生與眾生同成佛道依偈

文可見重佛重信的易行道(「三品經」也如此)本沒有「恒順眾生」與

「常隨佛學」的 回向眾生及佛道如《舍利弗悔過經》說「學道以來所得(一切)福德皆

集聚合會以持好心施與天下十方人民父母蜎飛蠕動之類皆令得其福

有餘少所令某得之令某等作佛道」(大正 241091a)異譯《菩薩藏經》

說得更明白「一切和合迴施與一切眾生helliphellip一切和合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

菩提以此善根願令一切眾生亦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大正 241089a) 菩薩修易行道所得的功德回向眾生就是將自己的功德轉而布施給眾生

使眾生離苦得樂發心修行成佛 菩薩的功德真能施與眾生使眾生受福樂嗎這裏面含有重大問題也就是

「自力」與「他力」一般神教都是重「他力」的佛法說善惡因果修因證

果一向是「自力」的「大乘佛法」的「回向功德」不違反佛法的特質嗎

《大智度論》卷 61(大正 25487c~488a)說 「共一切眾生者是福德不可得與一切眾生而果報可與菩薩既得福德

果報衣服飲食等世間樂具以利益眾生菩薩以福德清淨(所有)

身口人所信受為眾生說法令得十善helliphellip末後成佛helliphellip是果報可

與一切眾生以果中說因故言福德與眾生共若福德可以與人者諸佛

從初發心所集福德盡可與人」 經上說福德回向施與眾生這是果中說因是不了義說菩薩的福德是不能

轉施與別人的但菩薩發願化度眾生所以依此福德善根未來福慧具足就

能以財物佛法施與眾生使眾生得財物能依法修行成就佛道如自己的

福德而可以迴施眾生那是違反「自力」原則的佛菩薩的功德無量如可以

迴施眾生那世間應該沒有苦惱眾生都是佛菩薩那樣也不用佛菩薩來化度

了 《十住毘婆沙論》這樣說「我所有福德一切皆和合為諸眾生故正迴向

佛道」(卷 5大正 2646b)菩薩發菩提心求成佛道主要是為了救度一切

眾生所以「迴向眾生及佛道」是說「為諸眾生故」以一切功德迴向阿耨

多羅三藐三菩提並非以福德善根施與眾生《普賢菩薩行願讚》但說「悉皆

迴向於菩提」沒有說迴向眾生也許是為了避免讀者的誤解吧

九關於眾生見佛身聞佛名而得入必定之意趣 (一)《十住毘婆沙論》卷 3大正 2632c3-8

佛功德力者一切去來今佛威力功德智慧無量深法等無差別但隨諸佛本

願因緣或有壽命無量或有見者即得必定聞名者亦得必定女人見者即成

男子身若聞名者亦轉女身或有聞名者即得往生或有無量光明眾生遇者

離諸障蓋或以光明即入必定或以光明滅一切苦惱 (二)《十住毘婆沙論》卷 3大正 2632c14-25

見時得入必定者有眾生見佛即住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阿惟越致地何以故

是諸眾生見佛身者心大歡喜清淨悅樂其心即攝得如是菩薩三昧以是三昧

力通達諸法實相能直入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必定地 是諸眾生長夜深心種見佛入必定善根以大悲心為首善妙清淨為通達

一切佛法故為度一切眾生故是善根成就時至是故得值此佛又以諸佛本

願因緣二事和合故此事得成 聞佛名入必定者佛有本願「若聞我名者即入必定」如見佛聞亦如是

(三)《大方廣佛華嚴經》卷 52大正 10276c23-27

若有眾生善根熟者見佛身已則皆受化然彼佛身盡未來際究竟安住

隨宜化度一切眾生未曾失時 佛子如來身者無有方處非實非虛但以諸佛本誓願力眾生堪度則便

出現

(四)《大方廣佛華嚴經》卷 52大正 10276b23-26 佛子如來智日亦復如是普現法界無前無後一切眾生淨心器中佛

無不現心器常淨常見佛身若心濁器破則不得見

(五)《放光般若經》卷 4大正 829a27-28

云何菩薩真見佛身逮法性故是為真見

《大品般若經》卷 6〈發趣品第 20〉大正 8259b8 云何菩薩如實觀佛身如實觀法身故

(六) 《大智度論》卷 34大正 25313a21-c18 【經】我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時十方如恒河沙等世界中眾生聞我名者必得阿

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欲得如是等功德者當學般若波羅蜜(《摩訶般若波羅

蜜經》卷 1大正 8221a17-20) 【論】問曰有人生值佛世在佛法中或墮地獄者如提婆達俱迦利訶多釋子等

三不善法覆心故墮地獄此中云何言去佛如恒河沙等世界但聞佛名便

得道耶

答曰上已說有二種佛一者法性生身佛二隨眾生優劣現化佛

為法性生身佛故說乃至聞名得度為隨眾生現身佛故說雖共佛住

隨業因緣有墮地獄者

法性生身佛者無事不濟無願不滿所以者何於無量阿僧祇劫積

集一切善本功德一切智慧無礙具足為眾聖主諸天及大菩薩希能見

者譬如如意寶珠難見難得若有見者所願必果如喜見藥其有見者

眾患悉除如轉輪聖王人有見者無不富足如釋提桓因有人見者隨

願悉得如梵天王眾生依附恐怖悉除如人念觀世音菩薩名者悉脫

厄難是事尚爾何況諸佛法性生身

問曰釋迦文佛亦是法性生身分無有異體何以故佛在世時有作五逆罪人

飢餓賊盜如是等惡

答曰釋迦文佛本誓我出惡世欲以道法度脫眾生不為富貴世樂故出

若佛以力與之則無事不能又亦是眾生福德力薄罪垢深重故不得隨

意度脫又今佛但說清淨涅槃而眾生譏論誹謗言『何以多畜弟子

化導人民』此亦是繫縛法但以涅槃法化猶尚譏謗何況雜以世樂

如提婆達欲令足下有千輻相輪故以鐵作模燒而爍之爍已足壞

身惱大呼爾時阿難聞已涕泣白佛『我兄欲死願佛哀救』佛即

伸手就摩其身發至誠言『我看羅[目侯]羅與提婆達等者彼痛當滅』

是時提婆達眾痛即除執手觀之知是佛手便作是言『淨飯王子以

此醫術足自生活』佛告阿難『汝觀提婆達不用心如是云何可度

若好世人則無是咎』如是眾生若以世樂不得度也是事種種因緣

上已廣說以是故說聞佛名有得道者有不得者

復次佛身無量阿僧祇種種不同有佛為眾生說法令得道者有佛放

無量光明眾生遇之而得道者有以神通變化指示其心而得道者有佛

但現色身而得道者有佛遍身毛孔出眾妙香眾生聞之而得道者有

佛以食與眾生令得道者有佛眾生但念而得道者有佛能以一切草木之

聲而作佛事令眾生得道者有佛眾生聞名而得道者為是佛故說言

我作佛時其聞名者皆令得度

復次聞名不但以名便得道也聞已修道然後得度如須達長者

初聞佛名內心驚喜詣佛聽法而能得道又如貰夷羅婆羅門從雞泥耶

結髮梵志所初聞佛名心即驚喜直詣佛所聞法得道是但說聞名聞

名為得道因緣非得道也 (七)《大智度論》卷 93大正 25712b2-6

問曰餘佛種種勤苦說法眾生尚不得道何以但聞佛名便得道 答曰餘處佛種種說法眾生或得道或得善根終不空說若聞是佛名畢

至阿鞞跋致不言今得 十云何有眾生聞佛名便得往生 (一)《十住毘婆沙論》卷 3大正 2633a2-4

聞佛名得往生者若人信解力多諸善根成就業障礙已盡如是之人得聞佛

名又是諸佛本願因緣便得往生

「善根」《十住毘婆沙論》卷 1大正 2623b4-18 厚種善根者如法修集諸功德名為厚種善根

善根者不貪不恚不癡一切善法從此三生故名為善根如一切惡

法皆從貪恚癡生是故此三名不善根helliphellip

此中善根為眾生求無上道故所行諸善法皆名善根能生薩婆若智故

名為善根

(二)「別時意趣」

1《攝大乘論本》卷 2大正 31141a18-26 四意趣者一平等意趣謂如說言我昔曾於彼時彼分即名勝觀正等

覺者二別時意趣謂如說言若誦多寶如來名者便於無上正等菩提

已得決定又如說言由唯發願便得往生極樂世界三別義意趣謂

如說言若已逢事爾所殑伽河沙等佛於大乘法方能解義四補特伽羅

意樂意趣謂如為一補特伽羅先讚布施後還毀訾如於布施如是尸羅

及一分修當知亦爾如是名為四種意趣 2《攝大乘論釋》卷 5大 31346b4-11

別時意趣者謂此意趣令嬾惰者由彼彼因於彼彼法精勤修習彼

彼善根皆得增長此中意趣顯誦多寶如來名因是昇進因非唯誦名

便於無上正等菩提已得決定如有說言由一金錢得千金錢豈於一

日意在別時由一金錢是得千因故作此說此亦如是由唯發願

便得往生極樂世界當知亦爾 3印順法師《攝大乘論講記》(p 286-287)

實際上單單持誦多寶如來的名號並不能於無上菩提得不退轉唯憑空

口發願也不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佛陀的意思是約另一時間說的若

持誦多寶如來的名號就可種下成佛的善根雖然還不能直登不退但

將來一定要修證菩提如魚吞了鉤一樣雖然還在水裡可說已經釣住了

發願往生極樂也如此久久的積集福德智慧的善根將來定能往生極樂

如俗語說『一本萬利』並不真的一個錢立刻獲得萬倍的盈利而是說由

這一個本錢經過長久的經營才可以獲得萬利發願為往生之因念佛

為不退之因佛陀是依這種意思說的 十一關於眾生發菩提心之因緣 (一)1《十住毘婆沙論》卷 3大正 2635a26-b7

眾生初發菩提心或以三因緣或以四因緣如是和合有七因緣發阿耨多

羅三藐三菩提心 問曰何等為七 答曰一者諸如來令發菩提心二見法欲壞守護故發心三於眾生中大悲

而發心四或有菩薩教發菩提心五見菩薩行亦隨而發心(六)或因布施已而發菩提心(七)或見佛身相歡喜而發心以是七因緣

而發菩提心 (詳細內容參見《十住毘婆沙論》卷 3大正 2635b8-36a11)

2《十住毘婆沙論》卷 3大正 2636a11-23 問曰汝說七因緣發菩薩心為皆當成有成有不成 答曰是不必盡成或有成有不成 問曰若爾者應解說 答曰於七發心中 佛教令發心 護法故發心 憐愍故發心

如是三心者 必定得成就 其餘四心者 不必皆成就 是七心中(1)佛觀其根本教令發心必得成以不空言故(2)若

為尊重佛法為欲守護(3)若於眾生有大悲心如是三心必得成就

根本深故 餘菩薩教令發心見菩薩所行發心因大布施發心若見若聞佛相發

心是四心多不成或有成者根本微弱故

(二)《佛說如來智印經》卷 1大正 15470b22-c4 有七法發菩提心何等為七一者如佛菩薩發菩提心二者正法將滅為護

持故發菩提心三者見諸眾生眾苦所逼起大悲念發菩提心四者菩薩教餘

眾生發菩提心五者布施時自發菩提心六者見他發意隨學發心七者見如

來三十二相八十種好具足莊嚴若聞發心彌勒如是七因緣發菩提心

如佛菩薩發菩提心正法將滅為護持故發菩提心見諸眾生眾苦所逼起大

悲念發菩提心發此三心能為諸佛菩薩護持正法又能疾得不退轉地成就

佛道後四發心剛強難伏不能護法

(三)《彌勒菩薩所問經論》卷 2大正 26240b15-26

如《法印經》中如來說言彌勒發菩提心有七種因何等為七一者諸佛

教化發菩提心二者見法欲滅發菩提心三者於諸眾生起大慈悲發菩提心

四者菩薩教化發菩提心五者因布施故發菩提心六者學他發菩提心七者

聞說如來三十二相八十種好發菩提心 彌勒諸佛教化發菩提心見法欲滅發菩提心於諸眾生起大慈悲發菩提

心此三發心能護正法速疾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餘四發心非真菩

薩不能護持諸佛正法速疾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十二何謂「名字菩薩」何謂「真實菩薩」成就何法得名「真實菩薩」

(一)《十住毘婆沙論》卷 1大正 2621a1-11

問曰但發心便是菩薩耶

答曰何有但發心而為菩薩若人發心必能成無上道乃名菩薩或有但發

心亦名菩薩何以故若離初發心則不成無上道如大經說新發意

者名為菩薩猶如比丘雖未得道亦名道人是名字菩薩漸漸修習

轉成實法後釋歡喜地中當廣說如實菩薩相

眾者從初發心至金剛無礙解脫道於其中間過去未來現在菩薩

名之為眾

(二)《大智度論》卷 4大正 2586b13-16

是菩提薩埵有兩種有鞞跋致有阿鞞跋致如退法不退法阿羅漢阿鞞跋

致菩提薩埵是名實菩薩以是實菩薩故諸餘退轉菩薩皆名菩薩譬如得

四道人是名實僧以實僧故諸未得道者皆得名僧

(參見《大智度論》卷 3大正 2580a15-27)

(三)《十住毘婆沙論》卷 13大正 2693c15-94a20

問曰汝說無上道相時種種因緣訶罵空發願菩薩自言菩薩但名字菩薩

若是三不名為菩薩者成就何法名為真菩薩

答曰非但發空願自言是菩薩名字為菩薩略說能成就三十二法者乃名

為菩薩若人發心欲求佛道自言是菩薩空受名號不行功德慈悲

心諸波羅蜜等是不名為菩薩如土城名寶城但自誑身亦誑諸佛

亦誑世間眾生若人有三十二妙法亦能發願是名真實菩薩何等三十

一深心為一切眾生求諸安樂(參見大正2623c17-24a29102c8-12)

二能入諸佛智中

三自審知堪任作佛不作佛

四不憎惡他

五道心堅固

六不假偽結託親愛

七乃至未入涅槃常為眾生作親友

八親疏同心

九已許善事心不退轉

十於一切眾生不斷大慈

十一於一切眾生不斷大悲(參大正2649b18-29103c17-24)

十二常求正法心無疲懈

十三勤發精進心無厭足

十四多聞而解義

十五常省己過

十六不譏彼闕

十七於一切見聞事中常修菩提心

十八施不求報

十九持戒不求一切生處

二十於一切眾生忍辱無瞋礙

二十一能勤精進修習一切善根

二十二不隨無色定生

二十三方便所攝智慧

二十四四攝法所攝方便

二十五持戒毀戒慈愍無二(參大正2661a16-b29)

二十六一心聽法

二十七一心阿練若處住

二十八不樂世間種種雜事

二十九不貪著小乘(參大正2620b15-c23)

三十見大乘利益為大

三十一遠離惡知識(參大正2667a4-8)

三十二親近善知識(參大正2666c28-67a4)

菩薩住是三十二法能成七法所謂

(1)四無量心

(2)能遊戲五神通

(3)常依於智

(4)常不捨善惡眾生

(5)所言決定言必皆實

(6)集一切善法

(7)心無厭足

是為三十二法為七法菩薩成就此者名為真實菩薩

(四)《大寶積經》卷112「普明菩薩會」大正11632c27-633a14 復次迦葉名菩薩者不但名字為菩薩也能行善法行平等心名為菩薩

略說成就三十二法名為菩薩何謂三十二法 (1)常為眾生深求安樂(2)皆令得住一切智中(3)心不憎惡他人智慧(4)破壞憍慢(5)深樂佛道(6)愛敬無虛(7)親厚究竟於怨親中其心同等

至於涅槃(8)言常含笑先意問訊(9)所為事業終不中息(10)普為

眾生等行大悲(11)心無疲倦多聞無厭(12)自求己過不說他短(13)以菩提心行諸威儀(14)所行惠施不求其報(15)不依生處而行持戒(16)諸眾生中行無礙忍(17)為修一切諸善根故勤行精進(18)離生無色而起

禪定(19)行方便慧(20)應四攝法(21)善惡眾生慈心無異(22)一

心聽法(23)心住遠離(24)心不樂著世間眾事(25)不貪小乘於大乘

中常見大利(26)離惡知識親近善友(27)成四梵行遊戲五通(28)常依真智(29)於諸眾生邪行正行俱不捨棄(30)言常決定(31)貴真

實法(32)一切所作菩提為首 如是迦葉若人有此三十二法名為菩薩

《大寶積經》與《十住毘婆沙論》三十二法之比對

《大寶積經》 《十住毘婆沙論》

1 常為眾生深求安樂 深心為一切眾生求諸安樂(1)

2 皆令得住一切智中 能入諸佛智中(2)

3 心不憎惡他人智慧 不憎惡他(4)

4 破壞憍慢 自審知堪任作佛不作佛(3)

5 深樂佛道 道心堅固(5)

6 愛敬無虛 不假偽結託親愛(6)

7 親厚究竟於怨親中其心同等至於

涅槃 親疏同心(8)

乃至未入涅槃常為眾生作親友(7)

8 言常含笑先意問訊

9 所為事業終不中息 已許善事心不退轉(9)

10 普為眾生等行大悲 於一切眾生不斷大慈(10)

於一切眾生不斷大悲(11)

11 心無疲倦多聞無厭 常求正法心無疲懈(12)

勤發精進心無厭足(13)

多聞而解義(14)

12 自求己過不說他短 常省己過(15)不譏彼闕(16)

13 以菩提心行諸威儀 於一切見聞事中常修菩提心(17)

14 所行惠施不求其報 施不求報(18)

15 不依生處而行持戒 持戒不求一切生處(19)

16 諸眾生中行無礙忍 於一切眾生忍辱無瞋礙(20)

17 為修一切諸善根故勤行精進 能勤精進修習一切善根(21)

18 離生無色而起禪定 不隨無色定生(22)

19 行方便慧 方便所攝智慧(23)

20 應四攝法 四攝法所攝方便(24)

21 善惡眾生慈心無異 持戒毀戒慈愍無二(25)

22 一心聽法 一心聽法(26)

23 心住遠離 一心阿練若處住(27)

24 心不樂著世間眾事 不樂世間種種雜事(28)

25 不貪小乘於大乘中常見大利 不貪著小乘(29)見大乘利益為大(30)

26 離惡知識親近善友 遠離惡知識(31)親近善知識(32)

27 成四梵行遊戲五通 四無量心能遊戲五神通

28 常依真智 常依於智

29 於諸眾生邪行正行俱不捨棄 常不捨善惡眾生

30 言常決定 所言決定

31 貴真實法 言必皆實

32 一切所作菩提為首 集一切善法心無厭足

十三「自得度已當度眾生」之意趣為何 (一)《十住毘婆沙論》卷 1大正 2624b3~20

發願「我得自度已當度眾生」者一切諸法願為其本離願則不成是

故發願 問曰何故不言我當度眾生而言自得度已當度眾生

答曰自未得度不能度彼如人自沒淤泥何能拯拔餘人又如為水所[漂

寸]不能濟溺是故說我度已當度彼如說

「若人自度畏能度歸依者自未度疑悔何能度所歸

若人自不善不能令人善若不自寂滅安能令人寂」

是故先自善寂而後化人又如法句偈說

「若能自安身在於善處者然後安餘人自同於所利」

凡物皆先自利後能利人何以故如說

「若自成己利乃能利於彼自捨欲利他失利後憂悔」

是故說自度已當度眾生

(二)《十住毘婆沙論》卷 14大正 2698b29~ c14

若生善處若生惡處皆屬十善十不善道 我知是世間諸業因緣有無有定主是故我應先自行十善道然後令諸眾生亦住

十善道 問曰何以故要先自住十善道後乃令他住耶 答曰行於惡業者令他善不易自不行善故他則不信受

若惡人自不行善欲令他行善者則為甚難何以故是人自不行善

他人不信受其語如偈說 「若人自不善不能令他善若自不寂滅不能令他寂 以是故汝當先自行善寂然後教他人令行善寂滅」

是菩薩當如是行善法

(三)印順法師《學佛三要》(p145~154) 淨化身心擴展德性從徹悟中得自利的解脫自在本為佛弟子的共同目

標聲聞道與菩薩道的差別只在重於自利或者重於利他從利他中完成自

利聲聞不是不能利他的也還是住持佛法利樂人天度脫眾生不過重於

解脫的己利在未得解脫以前厭離心太深不大修利他的功德證悟以後

也不過隨緣行化而已而菩薩在解脫自利以前著重於慈悲的利他所以說

「未能自度先度人菩薩於此初發心」證悟以後更是救濟度脫無量眾生

所以聲聞乘的主機是重智證的菩薩乘的主機是重悲濟的 菩薩道在初期的聖典中即被一般稱做小乘三藏中也是存在的這即

是菩薩本生談菩薩在三大阿僧祇劫中或作國王王子或作宰官或作外

道或作農工商賈醫生船師或在異類中行為鳥為獸菩薩不惜財物

不惜身命為了利益眾生而施捨閻浮提中沒有一處不是菩薩施捨頭目腦髓

的所在他持戒忍辱精勤的修學波羅密多的四種六種或十種都是歸

納本生談的大行難行而來這樣的慈悲利他都在證悟解脫以前誰說非自利

不能利他等到修行成熟菩提樹下一念相應妙慧圓成無上正等正覺這樣

的頓悟成佛從三大阿僧祇劫的慈悲利他中得來菩薩與聲聞的顯著不同就

是一向在生死中不求自利解脫而著重於慈悲利他 初期的大乘經對於菩薩的三祇修行與三藏所說的小小不同大乘以為

菩薩的利他行在沒有證悟以前是事行勝解行雖然難得但功德還算不

得廣大徹悟的證真無生法忍以後莊嚴淨土成熟眾生的利他大行功

德是大多了因為這是與真智相應是事得理融的平等無礙的大乘分菩薩

道為二階般若道凡經一大僧祇劫是實證以前的地前的唯識宗稱為資

糧位加行位(到見道位)也名勝解行地證悟以後是方便道凡經二大僧祇

劫即登地菩薩唯識家稱為從見道到修道位大體的說地前菩薩雖有勝

解而還沒有現證廣集無邊的福智資糧與本生談所說相近大地菩薩現證

了法界如觀音菩薩等慈悲普濟不可思議本生談中的一分異類中行屬於

這一階段的化身雖有未證悟已證悟二大階位而未證悟前菩薩還是慈悲

利物決無一心一意趣求解脫自利的helliphellip觀音菩薩等尋聲救苦是大地菩薩

事然並非人間的初學菩薩行者不要實踐慈悲利物的行為helliphellip

大乘佛教的修學者菩薩如沒有證悟還不能解脫自在他怎麼能長

期的在生死中修行不怕失敗嗎能自己作得主而不像一般凡夫的墮入惡

道或生長壽天嗎自己不能浮水怎能在水中救人難道不怕自己沈沒嗎

一分學者的專重信願求得信心的不退或專重智證而趨於急求解脫急求

成佛這都不外乎受了這種思想的影響

當然自己不能浮水不能入水救人然而自己離水上岸又怎麼能在

水中救人聲聞人急求自證了脫生死等到一斷煩惱即「與生死作隔礙」

再不能發菩提心長在生死修菩薩行雖然大乘經中進展到還是可以回心

向大的結論然而被痛責為焦芽敗種的要費多大的方便才能使他迴向大乘

呢要再修多少劫的大乘信心才能登菩薩地呢即使迴入菩薩乘由於過去

自利的積習難返也遠不及直往大乘的來得順利而精進所以大乘經中以退

失菩提心為犯菩薩重戒以悲願不足而墮入自利的證入為必死無疑不重悲

願不集利他的種種功德一心一意的自利以為能速疾成佛這真是可悲的

大乘真精神的沒落

在水中救人是不能離水上岸的要學會浮水也非在水中學習不可菩

薩要長在生死中修菩薩行自然要在生死中學習要有一套長在生死而能普

利眾生的本領但這非依賴佛力可成也非自己先做到了生脫死解脫自在

因為這是要墮入小乘深坑的菩薩這套長在生死而能廣利眾生的本領除「堅

定信願」「長養慈悲」而外主要的是「勝解空性」觀一切法如幻如化了

無自性得二諦無礙的正見是最主要的一著所以經上說「若有於世間

正見增上者雖歷百千生終不墮惡趣」唯有了達得生死與涅槃都是如幻

如化的這才 能不如凡夫的戀著生死也不像小乘那樣的以「三界為牢

獄生死如冤家」而厭離他急求擺脫他這才能不如凡夫那樣的怖畏涅槃

能深知涅槃的功德而也不像小乘那樣的急趣涅槃在生死中浮沈因信願

慈悲特別是空勝解力能逐漸的調伏煩惱能做到煩惱雖小小現起而不會闖

大亂子不斷煩惱也不致作出重大惡業時時以眾生的苦痛為苦痛眾生的

利樂為利樂我見一天天的薄劣慈悲一天天的深厚怕什麼墮落唯有專為

自己打算的才隨時有墮落的憂慮發願在生死中常得見佛常得聞法「世

世常行菩薩道」這是初期大乘的共義中觀與瑜伽宗的共義釋尊在經中說

「我往昔中多住空故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hellip這種空性勝解或稱「真

空見」要從聞思而進向修習以信願慈悲來助成時常記著「今是學時

非是證時」(悲願不足而證空就會墮入小乘)這才能長在生死中忍受生死

的苦難眾生的種種迫害而不退菩提心菩薩以「布施」「愛語」「利行」「同

事」四攝法廣利一切眾生自己還沒有解脫卻能廣行慈悲濟物的難行苦

行雖然這不是人人所能的然而菩薩的正常道卻確實如此helliphellip 我們必須認清名符其實的菩薩是偉大的最偉大處就在他能不為自

己著想以利他為自利helliphellip有信願慈悲空性勝解正好在生死海中鍛鍊

身手從頭出頭沒中自利利人一般能於菩薩行而隨喜的景仰的學習的

都是種植菩提種子都是人中賢哲世間的上士有積極利他為法為人的大

心凡夫即使是「敗壞菩薩」也比自了漢強得多這種慈悲為本的人菩薩行

淺些是心向佛乘而實是人間的君子十善菩薩深些是心存利世利益人間

的大乘正器從外凡內凡而漸登賢位的菩薩沒有得解脫的自利卻能為一

切眾生而修學為一切眾生而忍苦犧牲hellip漸學漸深從人間正行而階梯佛乘

這才是菩薩的中道正行真能存菩薩的心胸有菩薩的風格理解菩薩利他的

真精神那裡會如喪考妣的急求己利

《雜阿含經》 卷 28(788 經) 「假使有世間正見增上者雖復百千生終不墮惡趣」 (大正

2204c11~12)

《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 18〈不證品〉 「佛告須菩提若菩薩摩訶薩具足觀空先作是願我今不應空法作證

我今學時非是證時」(大正 8350a19~21) (參見《大智度論》卷 76〈釋學空不證品〉大正 25592b4~6)

十四何謂「必定聚」初發菩薩心者是否皆入必定聚

(一)《十住毘婆沙論》卷 1大正 2624c2~14 為得如是佛十力故大心發願即入必定聚

問曰凡初發心皆有如是相耶

答曰或有人說「初發心便有如是相」而實不爾何以故是事應分別不

應定答所以者何一切菩薩初發心時不應悉入於必定

或有初發心時即入必定

或有漸修功德如釋迦牟尼佛--初發心時不入必定後修集功德

值燃燈佛得入必定

是故汝說「一切菩薩初發心便入必定」是為邪論

問曰若是邪論者何故汝說「以是心入必定」

答曰有菩薩初發心即入必定以是心能得初地因是人故說「初發

心入必定中」

(二)《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 4〈金剛品(摩訶薩品)〉大正 8243b14~19

佛告須菩提必定眾者性地人八人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羅漢

辟支佛初發心菩薩乃至阿惟越致地菩薩須菩提是為必定眾菩薩為上

首菩薩摩訶薩於是中生大心不可壞如金剛當為必定眾作上首 (三)《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 26〈畢定品〉大正 8409b14~c12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是菩薩摩訶薩為畢定為不畢定

佛告須菩提菩薩摩訶薩畢定非不畢定

世尊何處畢定為聲聞道中為辟支佛道中為佛道中

佛言菩薩摩訶薩非聲聞辟支佛道中畢定是佛道中畢定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為初發意菩薩畢定為最後身菩薩畢定

佛言初發意菩薩亦畢定阿惟越致菩薩亦畢定後身菩薩亦畢定

世尊畢定菩薩墮惡道中生不

不也須菩提於汝意云何若八人若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羅漢

辟支佛生惡道中不 不也世尊

如是須菩提菩薩摩訶薩從初發意已來布施持戒忍辱精進行禪

定修智慧斷一切不善業若墮惡道若生長壽天若不得修善法處若生

邊國若生惡邪見家無作見家是中無佛名無法名無僧名無有是處

須菩提初發意菩薩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以深心行十不善道無有是處

世尊若菩薩摩訶薩有如是善根功德成就如佛自說本生受不善果報是時

善根為何所在 佛告須菩提菩薩摩訶薩為利益眾生故隨而受身以是身利益眾生

須菩提菩薩摩訶薩作畜生時有是方便力若怨賊欲來殺害以是無上忍辱

無上慈悲心捨身不惱惡賊汝諸聲聞辟支佛無有是力以是故須菩提

當知菩薩摩訶薩欲具足大慈心為憐愍利益眾生故受畜生身

(《大智度論》卷 93大正 25712c20~713a17) (四)《大智度論》卷 93大正 25713b15~714a25

問曰上阿鞞跋致品中說如是相是阿鞞跋致如是相非阿鞞跋致阿鞞跋致

即是畢定須菩提今何以更問

答曰是般若波羅蜜有種種門有種種道阿鞞跋致是一門中說今問畢定

更問異門

復次佛心中一切眾生一切法皆畢定人以智不及故名為不畢定佛

知雖無量阿僧祇劫積大功德必退作小乘者亦知微細昆虫雖未有善

心過爾所劫發心後當作佛定知一切法皆如是從是因得是果

是故名佛一切法中無礙以畢定知故 復次須菩提聞法華經(卷 1大正 99a)中說於佛所作少功德

乃至戲笑一稱南無佛漸漸必當作佛又聞阿鞞跋致品中有退不退

又復聞聲聞人皆當作佛若爾者不應有退如法華經中說畢定餘經說

有退有不退是故今問為畢定為不畢定如是等種種因緣故問定

不定

佛答菩薩是畢定

須菩提心以入涅槃為畢定是故問為何道中畢定

佛答非畢定二乘但於大乘中畢定

求佛道者有上中下是故問為初發意為阿鞞跋致為最後身畢定 須菩提意謂為阿鞞跋致已上畢定住佛道中故

佛答三種菩薩皆畢定畢定者必當作佛

問曰如上品中說佛以佛眼見十方菩薩求佛如恒河沙得阿鞞跋致者若

一若二今何以言三種菩薩盡皆畢定

答曰我先已說般若甚深有無量門有說諸菩薩退而不畢定有處說菩薩畢

定不退如阿鞞跋致品中須菩提問佛菩薩退者於何處退為從色

為從受想行識乃至十八不共法

畢竟空故諸法皆不退此中佛何以更說不退

問曰是二義何者是實

答曰二事皆實佛口所說無不實者如佛或說諸法空無所有或說布施持

戒等是有為初發心者說諸法有為久學人著善法者說諸法空無所有

懈怠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牢固者如是人應從聲聞道得度而不求聲

聞久於生死中受苦是故說發心如恒河沙得阿鞞跋致者若一若二

眾生聞是已能堪受眾苦者畢定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若不能者取

聲聞辟支佛道

有人堪任得佛而大悲心薄自愛身重此人聞佛難得多有退者作是

念我或不能得佛不如早取涅槃何用世世受勤苦為為是人故說

一切菩薩乃至初發心皆畢定如法華經中說

問曰若菩薩皆畢定佛何以故種種呵二乘不聽菩薩取二乘證

答曰求佛道者應遍知法性是人畏老病死故於法性少分取證便自止

息捨佛道不度眾生諸佛菩薩之所呵責汝欲捨去會不得離得阿

羅漢證時不求諸菩薩深三昧又不廣化眾生是則迂迴於佛道稽留

問曰阿羅漢先世因緣所受身必應當滅住在何處而具足佛道

答曰得阿羅漢時三界諸漏因緣盡更不復生三界有淨佛土出於三界

乃至無煩惱之名於是國土佛所聞法華經具足佛道如法華經(卷 1大正 97c1~7)說有羅漢若不聞法華經自謂得滅度我於餘國為

說是事汝皆當作佛

問曰若阿羅漢往淨佛國土受法性身如是應得疾作佛何以言迂迴稽留 答曰是人著小乘因緣捨眾生捨佛道又復虛言得道以是因緣故雖不

受生死苦惱於菩薩根鈍不能疾成佛道不如直往菩薩

復次佛法於五不可思議中最第一今言漏盡阿羅漢還作佛唯佛能知

論議者正可論其事不能測知是故不應戲論若求得佛時乃能了知

餘人可信而不可知

十五菩薩初發心相為何 《十住毘婆沙論》卷 1大正 2624c14~25a1~16

問曰是菩薩初心釋迦牟尼佛初發心是心云何

答曰1是心不雜一切煩惱2是心相續不貪異乘3是心堅牢一切

外道無能勝者4是心一切眾魔不能破壞5是心為常能集善根

6是心能知有為無常7是心無動能攝佛法8是心無覆離諸

邪行9是心安住不可動故10是心無比無相違故11是心

如金剛通達諸法故12是心不盡集無盡福德故13是心平等

等一切眾生故14是心無高下無差別故15是心清淨性無垢故

16是心離垢慧炤明故17是心無垢不捨深心故18是心為廣

慈如虛空故19是心為大受一切眾生故20是心無閡至無障智

故21是心遍到不斷大悲故22是心不斷能正迴向故23是

心眾所趣向智者所讚故 24是心可觀小乘瞻仰故25是心難

見一切眾生不能睹故26是心難破能善入佛法故27是心為住

一切樂具所住處故28是心莊嚴福德資用故29是心選擇智慧

資用故30是心淳厚以布施為資用故31是心大願持戒資用故

32是心難沮忍辱資用故33是心難勝精進資用故34是心寂

滅禪定資用故35是心無惱害慧資用故36是心無瞋閡慈心

深故37是心根深悲心厚故38是心悅樂喜心厚故39是心

苦樂不動捨心厚故40是心護念諸佛神力故41是心相續三

寶不斷故 如是等無量功德莊嚴初必定心如〈無盡意品〉中廣說

(1)是心不雜一切煩惱者見諦思惟所斷二百九十四煩惱不與心和合

故名為不雜 (2)是心相續不貪異乘者從初心相續來不貪聲聞辟支佛乘但為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名為相續不貪異乘 如是等四十句論應如是知

(參見西晉竺法護譯《阿差末菩薩經》卷 1大正 13586b29~587a19 北涼曇無讖譯《大方等大集經》卷 27〈無盡意菩薩品〉大正 13

187a29~b24)

「心如金剛」參見《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四〈金剛品〉 (大正 8

243b19~244a16) 「見諦思惟所斷二百九十四煩惱」《十住毘婆沙論》卷 16

使所攝名為煩惱纏所攝名為垢使所攝煩惱者貪瞋慢無明身見

邊見見取戒取邪見疑是十根本隨三界見諦思惟所斷分別故

名九十八使非使所攝者不信無慚無愧諂曲戲侮堅執懈怠

退沒睡眠佷戾慳嫉憍不忍食不知足亦以三界見諦思惟所

斷分別故有一百九十六纏垢」(大正 26108b28~c6) 九十八使加一百九十六纏垢合為二百九十四煩惱

經名

心相

順序

《十住毘婆沙論》卷 1 〈入初地 品〉 大正

2624c14~25a1~16)

《大方等大集經》卷 27〈無盡意菩薩品〉大正

13187a29~b24)

《阿差末菩薩經》卷 1大正

13586b29~587a19

1 是心不雜一切煩惱 發菩提心不離煩惱故

離=雜(宋元宮)

大正 13187d 注 7

悉遍諸欲婬怒癡醉而無所

縛所以者何

2 是心相續不貪異乘發心相續不悕餘乘故 不與羅漢及緣覺乘而俱同塵

3 是心堅牢一切外道無

能勝者 發心堅固不參外論故 發心已來堅固其志不可轉

移所以者何不為邪業之所

迷誤

4 是心一切眾魔不能破

壞 發心不壞魔不沮故 一切眾魔不能壞意

5 是心為常能集善根 發心恒順善根增長故 有是心者其諸功德悉為成

6 是心能知有為無常 發心至常有為法無常

故 遊于無常而獨總攬眾之元

首所以者何有計常者則生

死業所以特尊解道有常名

曰為尊出無常故

7 是心無動能攝佛法發心不動一切諸佛安慰

護助故 從發心來其心坦然無所縛

著所以者何不離諸佛功德

業故

8 是心無覆離諸邪行發心勝妙離衰損故 所修事業無能得短所以然

者一切眾惡悉盡索故

9 是心安住不可動故發心安止不戲論故 其心永安不可動故

10 是心無比無相違故發心無喻無相似故 其心無侶所以然者希有逮

11 是心如金剛通達諸法

故 發心金剛壞諸法故 心如金剛所以然者皆知一

切諸法之故

12 是心不盡集無盡福德

故 發心無盡無量功德悉成

就故 所不可盡苞裹諸法道慧之

13 是心平等等一切眾生

故 發心平等利眾生故 從發心來強若金剛等眾生

14 是心無高下無差別

故 發心普覆無別異故 其心質直而無諛諂故號曰

正而無偏頗

15 是心清淨性無垢故發心鮮明性常淨故 從發心來常懷鮮明所以然

者本清淨故 16 是心離垢慧炤明故發心無垢智慧明了故 以去眾垢悉消諸冥其慧顯

曜窈隱皆明

17 是心無垢不捨深心

故 發心善解不離畢竟故從發心來沐浴眾穢所以然

者其信甚固無所捨故

18 是心為廣慈如虛空

故 發心廣快慈如虛空故發心甚大無有邊崖所以然

者心若虛空

19 是心為大受一切眾生

故 發心曠大悉能容受諸眾

生故 發心曠然所以然者含受眾

生當因度故

20 是心無閡至無障智

故 發心無礙智慧通達故 發心無盡所以然者其慧玄

曠無所罣礙

21 是心遍到不斷大悲

故 發心遍至大悲不斷故從初發心無所不入所以然

者大慈無極亦無盡故

22 是心不斷能正迴向

故 發心不斷善解立願故 其發心行無能斷者所以然

者功德願故

23 是心眾所趣向智者所

讚故 發心為歸諸佛所讚故 發心甚安極可愛敬所以然

者為諸眾生所喜樂故

24 是心可觀小乘瞻仰

發心殊勝二乘宗仰故 發心特尊與眾超異所以然

者一切外學聲聞緣覺之

所奉故

25 是心難見一切眾生不

能睹故 發心深遠一切眾生所不

知故 其所發心無能知意所以然

者非諸凡俗之所及逮猶如

農夫不能達知聖王之事

26 是心難破能善入佛法發心不敗不破佛法故發種類心所以然者各各從

故 其本種之業皆獲其果一切

諸法常存在故

27 是心為住一切樂具所

住處故 發心安隱善與眾生諸快

樂故 從初發心以為道本所以然

者由是所致得大安故

28 是心莊嚴福德資用

故 發心莊嚴一切功德悉成

就故 發心已來而自莊嚴所以然

者成功勳故

29 是心選擇智慧資用

故 發心善察智慧成就故 發心已來與眾殊別所以然

者達聖慧故

30 是心淳厚以布施為資

用故 發心增長隨意施與故 發心已來甚為微妙所以然

者用廣布施普及眾生

31 是心大願持戒資用

故 發心如願戒清淨故 發心已來建立至願所以然

者具足戒禁

32 是心難沮忍辱資用

故 發菩提心普及怨親具忍

辱故 其發心已來而無等侶所以然

者無所不忍

33 是心難勝精進資用

故 發心難壞具精進故 其發心來無能抑制所以然

者用精進行無懈廢故

34 是心寂滅禪定資用

故 發心寂滅具禪定故 其發心來無所慕樂所以然

者寂度無極致定意故

35 是心無惱害慧資用

故 發心無毀具智慧故 其發心來無所歸趣因其曉了

智度無極

36 是心無瞋閡慈心深

故 發心無願增長大慈故其發心來永無所住所以然

者用無極慈故

37 是心根深悲心厚故發菩提心住根堅牢增長

大悲故 其發心來根株堅強所以然

者用行悲哀故

38 是心悅樂喜心厚故發心和悅增長大喜故 其發心來常懷悅豫所以然

者於諸眾生懷等心故

39 是心苦樂不動捨心厚

故 發心不動增長大捨故 其發心來雖遇苦樂不以為

動所以然者護一切故

40 是心護念諸佛神力故

發心任重諸佛所受故其發心來為諸如來所見將

養所以然者用順十方諸佛

教故

41 是心相續三寶不斷

故 發心不絕三寶不斷故 其發心來欲度一切五趣眾

難所以然者興隆導化

42 其發心來不捨三寶無所違

廢所以然者將順佛戒成聖

眾故

十六何謂「如來家」 (一)《十住毘婆沙論》卷1大正2625a22~b13

生如來家者如來家則是佛家如來者

(1)「如」名為實「來」名為至至真實中故名為如來何等為真實所謂

涅槃不虛誑故是名如實如《經》中說「佛告比丘第一聖諦無有虛

誑涅槃是也」 (2)復次「如」名不壞相所謂諸法實相是「來」名智慧到實相中通達其

義故名為如來 (3)復次空無相無作名為如諸佛來至三解脫門亦令眾生到此門故名為如

來 (4)復次如名四諦以一切種見四諦故名為如來 (5)復次如名六波羅蜜所謂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以是

六法來至佛地故名為如來 (6)復次諦捨滅慧四功德處名為如來以是四法來至佛地故名為

如來 (7)復次一切佛法名為如是如來至諸佛故名為如來 (8)復次一切菩薩地喜淨明炎難勝現前深遠不動善慧法

雲名為如諸菩薩以是十地來至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名為如來又

以如實八聖道分來故名為如來 (9) 復次權智二足來至佛故名為如來如去不還故名為如來 (10) 如來者 所謂十方三世諸佛是

「何等為真實所謂涅槃不虛誑故是名如實」參見

A《中阿含經》卷 8

「彼知是愛滅苦滅聖諦諸賢過去時是愛滅苦滅聖諦未來現在時

是愛滅苦滅聖諦真諦不虛不離於如亦非顛倒真諦審實」(大正 1

469a8~11)

B《大智度論》卷 97「般若波羅蜜真實聖法無有虛誑」(大正 25735c1~2) C《轉法輪經憂波提舍》「如世尊說諸比丘第一聖諦不虛妄法名為涅槃」

(大正 26357b2~3)

(二)《十住毘婆沙論》卷1大正2625b13~c8 如來者所謂十方三世諸佛是

(1)是諸佛家名為如來家今是菩薩行如來道相續不斷故名為生如來家 (2)又是菩薩必成如來故名為生如來家譬如生轉輪聖王家有轉輪聖王相

是人必作轉輪聖王是菩薩亦如是生如來家發是心故必成如來是名

生如來家 (3)如來家者有人言是四功德處所謂諦捨滅慧諸如來從此中生故

名為如來家 (4)有人言般若波羅蜜及方便是如來家如《助道經》中說

智度無極母 善權方便父 生故名為父 養育故名母 一切世間以父母為家是二似父母故名之為家

(5)有人言善慧名諸佛家從是二法出生諸佛是二則是一切善法之根本

如《經》中說「是二法俱行能成正法」善是父慧是母是二和合

名為諸佛家如說菩薩善法父 智慧以為母 一切諸如來 皆從是

二生

(6)有人言般舟三昧及大悲名諸佛家從此二法生諸如來此中般舟三昧為

父大悲為母 (7)復次般舟三昧是父無生法忍是母如《助菩提》中說

般舟三昧父 大悲無生母 一切諸如來 從是二法生

《助道經》即《菩提資糧論》(龍樹菩薩造隋達磨笈多譯) A「智度以為母方便為父者以生及持故說菩薩父母」(卷 1大正 32529a10~11) B「般若波羅蜜菩薩仁者母善方便為父慈悲以為女」(卷 1大正 32519a24~25) C「諸佛現前住牢固三摩提此為菩薩父大悲忍為母」卷 1大正 32529a1~2)

(三)《十住毘婆沙論》卷 1大正 2625c24~26a2

如得初果者如人得須陀洹道善閉三惡道門見法入法得法住堅牢法

不可傾動究竟至涅槃斷見諦所斷法故心大歡喜設使睡眠嬾惰不至二

十九有如以一毛為百分以一分毛分取大海水若二三渧苦已滅者如大

海水餘未滅者如二三渧心大歡喜菩薩如是得初地已名生如來家

「斷見諦所斷法故不至二十九有」 A《大智度論》卷 24「若須陀洹二十五有皆無是處」 (大正 25237b4~5)

「二十五有」石山寺本作「二十九有」(大正 25237d 注 7) B佛陀蜜多撰劉宋 曇摩蜜多譯《五門禪經要用法》

「四天下六欲天四惡道四禪地大梵天無色界第四禪地有五阿那

含天合二十五有」(大正 15332c-333a) 二十五有欲界(地獄餓鬼畜生阿修羅人趣四洲及六欲天)計十

四有色界(四禪及初禪之大梵四禪之無想淨居各一有)

計七有四無色界各一有計四有總計二十五有

C《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 46(大正 27 240b22~28) 「極七返有者謂唯受七有問應言十四有或二十八有若此唯依本

有說者應言十四有天上人中各七有故若依本有中有說者則二

十八有天人各有十四有故謂七本有及七中有何故但說極七有耶

答如七葉樹不過七故說極七有謂天與人本有中有各有七故」

D「二十九有」

(1)瓜生津隆真《十住毘婆沙論(I)》注云「二十九有二十五有中將阿那

含天(五淨居天)分為五即為二十九有」(p88)

(2)須陀洹斷見惑極七往返更無第二十九有可言

(四)《大方廣佛華嚴經》卷 34〈十地品〉大正 10181a22~26

菩薩始發如是心即得超凡夫地入菩薩位生如來家無能說其種族過失

離世間趣入出世道得菩薩法住菩薩處入三世平等於如來種中決定

當得無上菩提菩薩住如是法名住菩薩歡喜地 (五)《成佛之道》(p392)

菩薩初證聖性得到了從來未有的出世心嘗到了從來未有的離繫樂觀察如

來所有的一切功德自己都有分能得能成所以得到無比的歡喜由於通達

法空性也不再有「不活畏惡名畏死畏墮惡道畏大眾威德畏」了進

入初地的名為「生諸如來家」如來是一切佛菩薩以智度為母方便為父

分證了佛法身從此能荷擔佛的家業紹隆佛種不斷真是佛子所以說生如

來家

十七何謂「污佛家」

《十住毘婆沙論》卷 2(大正 2629c8~30a6) 不污諸佛家者何等為污諸佛家 有人言若人發求無上道心已後迴向聲聞辟支佛道不能住世繼三寶種

是名污諸佛家 [答曰]是義不然何以故是人能度生死又得諸無漏根力覺道亦

是佛子云何言污諸佛家如經說「佛告比丘汝是我子從我心

生口生得法分者」 又聲聞人言「諦捨滅慧處名諸佛家」何以故從是四

事出生諸佛故若污此四法名污諸佛家是故若人虛妄慳貪

狂亂愚癡是污佛家若正行此四則不污諸佛家 有人言六波羅蜜是諸佛家從此生諸佛故若違此六事是污佛家 有人言般若波羅蜜是諸佛母方便為父是名諸佛家以此二法出生諸佛

若違此法是污佛家 復次偈中自說污不污相所謂不毀戒不欺佛若受佛戒不能護持則

欺諸佛是污佛家何以故受戒時生佛家中破戒則欺諸佛名污佛

家若受戒不破不欺諸佛名為不污佛家

復次戒名三學戒學心學慧學破此學名污佛家 如法受戒而後毀破名為欺佛如是二句[不污諸佛家不毀戒欺佛]各有義趣

欺佛者空自發願不如說行欺誑眾生是名欺佛 復次一切法中不如說行名為欺佛

(《雜阿含經》卷 45大正 2330a13~14「汝等為子從我口生從法化生

得法餘財」) 十八關於三乘得解說之時限

(一)《十住毘婆沙論》卷 1大正 2620b1-9

問曰行聲聞辟支佛乘者幾時得度生死大海

答曰行聲聞乘者或以一世得度或以二世或過是數隨根利鈍

又以先世宿行因緣

行辟支佛乘者或以七世得度或以八世

若行大乘者或一恒河沙大劫或二三四至十百千萬億[恒

河沙大劫]或過是數然後乃得具足修行菩薩十地而成佛道亦隨根之

利鈍又以先世宿行因緣

(二)《大智度論》卷28大正25266c14-15

有辟支佛第一疾者四世行久者乃至百劫行如聲聞疾者三世久者六十

《大智度論》卷4大正2792b7-9

佛言無量阿僧祇劫作功德欲度眾生何以故言於三阿僧祇劫12

三阿僧祇劫有量有限

《大智度論》卷 38大正 25342b-343a

[經]舍利弗有菩薩摩訶薩初發意時行六波羅蜜上菩薩位得阿毗跋致

舍利弗有菩薩摩訶薩初發心時便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便轉法輪

與無量阿僧祇眾生作益厚已入無餘涅槃是佛般涅槃後餘法若住一劫

若減一劫舍利弗有菩薩摩訶薩初發意時與般若波羅蜜相應與無

數百千億菩薩從一佛國至一佛國淨佛世界

[論]釋曰有三種菩薩利根心堅未發心前久來集諸無量福德智慧是人

遇佛聞是大乘法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即時行六波羅蜜入菩薩

位得阿毗跋致地所以者何先集無量福德利根心堅從佛聞法故

12 印順法師《成佛之道》增注本(p 413)三大阿僧祇劫有二種解說(A)時間劫(B)德行劫以功德

來計算(依功德來計算三大阿僧祇劫一切菩薩修行成佛都是一樣的)

譬如遠行或有乘羊而去或有乘馬而去或有神通去者

乘羊者久久乃到乘馬者差速乘神通者發意頃便到如是不得言發意

間云何得到神通相爾不應生疑菩薩亦如是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時即入菩薩位

有菩薩初發意初雖心好後雜諸惡時時生念我求佛道以諸功德迴

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人久久無量阿僧祇劫或至或不至先世福德

因緣薄而復鈍根心不堅固如乘羊者

有人前世少有福德利根發心漸漸行六波羅蜜若三若十若百阿僧

祇劫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如乘馬者必有所到

第三乘神通者如上說是三種發心一者罪多福少二者福多罪少

三者但行清淨福德

清淨有二種一者初發心時即得菩薩道二者小住供養十方諸佛

通達菩薩道入菩薩位即是阿毗跋致地阿毗跋致地菩薩義如先說

次後菩薩大厭世間世世已來常好真實惡於欺誑是菩薩亦利根堅

心久集無量福德智慧初發心時便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即轉法輪

度無量眾生入無餘涅槃法住若一劫若減一劫留化佛度眾生佛有

二種神通力一者現在時二者滅後劫義如上說劫中所度眾生

亦復不少

次後菩薩亦利根心堅久集福德發心即與般若波羅蜜相應得六神通

與無量眾生共觀十方清淨世界而自莊嚴其國如阿彌陀佛先世時作

法藏比丘佛將導遍至十方示清淨國令選擇淨妙之國以自莊嚴其國

參見《不必定入定入印經》大正 15699c

印順法師《成佛之道》(增注本)p 415 對三種「神通行菩薩」所判攝之階位

(a)日月神通行龍樹又分為二類有的初發心就上菩薩位有的多少

修行就上菩薩位菩薩位雖有多種解說然依《般若經》

說是頂位再不墮惡道下賤家二乘地了(如約《華嚴

經》的行位說是發心住)

(b)聲聞神通行初發心就成大菩提八相成道[初地分證能於百佛世界

現身八相成道(1)由兜率天下生人間(2)入胎(3)出胎(4)出家(5)降魔(6)成道(7)轉法輪(8)入滅]

(c)如來神通行初發心就與般若相應成熟眾生莊嚴佛土這是方便道

菩薩初地以上到八地

(三)《大毘婆沙論》卷101大正27525b14-21

依狹小道而得解脫故名時解脫狹小道者謂若極速第一生中種善根第

二生中令成熟第三生中得解脫餘不決定

依廣大道而得解脫名不時解脫廣大道者謂若極遲聲聞乘經六十劫而得

解脫如舍利子獨覺乘經百劫而得解脫如麟角喻佛乘經三無數劫而得解

《大毘婆沙論》卷83大正27428b26~29

大加行得故名大悲非如聲聞菩提唯六十劫修加行得獨覺菩提唯經百劫修加

行得如來大悲三無數劫修習百千難行苦行然後乃得故名大悲

(四)真諦譯《攝大乘論釋》卷11大正31229b14-19

論曰有五種人於三阿僧祇劫修行圓滿或七阿僧祇劫或三十三阿僧祇劫

何者為五人行願行地人滿一阿僧祇劫行清淨意行人行有相行人行無相

行人於六地乃至七地滿第二阿僧祇劫從此後無功用行人乃至十地滿第三

阿僧祇劫

《攝大乘論釋》卷11大正31230a25-28

論曰復次云何七阿僧祇劫

釋曰欲顯餘部別執故言復次七阿僧祇劫時與前三阿僧祇劫時為等為

有短長此執等三阿僧祇劫但有別義開為七數

《攝大乘論釋》卷11大正31231b23-27

論曰復次云何三十三阿僧祇

釋曰有諸大乘師欲顯行有下中上欲顯為得未得方便欲顯已得不失

方便欲顯已得不失增上方便欲顯入住出三自在故分阿僧祇為三十三

(五)《大乘起信論》卷11大正32581b7-9

以一切菩薩皆經三阿僧祇劫故但隨眾生世界不同所見所聞根欲性異故示

所行亦有差別

印順法師《大乘起信論講記》p341「一切菩薩皆經三阿僧祇功」而成佛

這是任何菩薩都是一樣的從初住到第十回向滿為初阿僧祇劫從初地到

七地滿心為二阿僧祇劫從八地到第十地滿為第三阿僧祇劫種性善

根發心證悟都是一樣的等到圓滿成佛所以也是佛佛平等「但隨」

順「眾生世界不同所見所聞根欲性異故示」現菩薩的「所行」

也「有差別」根異根機的利鈍(下中上)有異欲異即好樂與興趣的各

別性異即習慣熏染有別如來鑑機的十力中即有根勝劣智力(根)種

種勝解智力(欲)種種界智力(性)因為眾生所處的世界不同所見所聞

不同根欲性也都不同故不能不示現所行有差別實則菩薩的行程是

一樣的

參印順法師《成佛之道》p237《中觀論頌講記》p348《華雨集(四)》p107

關於各經論所說之三乘解說時限

三乘別

所依經論 聲聞乘 辟支佛乘 大乘

《十住毘婆沙論》 隨根利鈍或一二

世或更多世不定隨

根利鈍又以先世宿行

因緣

或七世或八世得度 或一或二三四乃至十

百千萬億「恒河沙大

劫」或過是數

《大智度論》 快者三世慢則六十劫 最快四世最慢一百劫 無量阿僧祇劫但利根

者如乘神通行急速成

《大毘婆沙論》 狹小道最快三世

廣大道最慢六十劫

最慢一百劫如「麟角

喻」獨覺

三阿僧祇劫

《攝大乘論釋》

(真諦譯)

- - 三阿僧祇劫

七阿僧祇劫(別部)

三十三阿僧祇劫(餘

大乘師)

《大乘起信論》 - - 定是三阿僧祇劫但隨

眾生根性不同故示現

所行亦有差別

十九聲聞辟支佛佛俱到彼岸於解脫中有差別否

(一)《十住毘婆沙論》卷1大正2620b9-15

問曰聲聞辟支佛佛俱到彼岸於解脫中有差別不

答曰是事應當分別於諸煩惱得解脫是中無差別因是解脫入無餘涅槃是

中亦無差別無有相故但諸佛甚深禪定障解脫一切法障解脫於諸

聲聞辟支佛有差別非說所盡亦不可以譬喻為比

(二)《十住毘婆沙論》卷 11大正 2683a24-b3

無礙解脫者解脫有三種一者於煩惱障礙解脫二者於定障礙解脫三

者於一切法障礙解脫是中得慧解脫阿羅漢得離煩惱障礙解脫共解脫阿

羅漢及辟支佛得離煩惱障礙解脫得離諸禪定障礙解脫唯有諸佛具三解脫

所謂煩惱障礙解脫諸禪定障礙解脫一切法障礙解脫總是三種解脫故佛

名無礙解脫

(三)《大智度論》卷 35大正 25320c21-322a26

【經】舍利弗白佛言「世尊聲聞所有智慧若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羅漢

辟支佛智慧佛智慧是諸眾智無有差別不相違背無生性空若法不相違背

無生性空是法無有別異云何世尊言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一日修智慧

出過聲聞辟支佛上」(大正 25320c21-26)

【論】問曰上佛已說菩薩摩訶薩修智慧出過聲聞辟支佛上今舍利弗何以故問

答曰不問智慧勢力能度眾生今但問佛及弟子智慧體性法中無有差別者

以諸賢聖智慧皆是諸法實相慧皆是四諦及三十七品慧皆是出三界

入三脫門成三乘果慧以是故說無有差別

復次如須陀洹果以無漏智滅結得果乃至佛亦如是如須陀洹用二種

解脫果有為解脫無為解脫乃至佛亦如是如佛入涅槃須陀洹極

遲不過七世皆同事同緣同行同果報以是故言無相違背所以

者何不生性空故(大正25320c26-321a9)

有為解脫無為解脫(《俱舍論》卷 25大正 29133c20-21)

解脫體有二謂有為無為有為解脫謂無學勝解無為解脫謂一切惑

滅 【經】佛告舍利弗「於汝意云何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一日修智慧心念

我行道慧益一切眾生當以一切種智知一切法度一切眾生諸聲聞辟支佛

智慧為有是事不」舍利弗言「不也世尊」(大正 25321b6-10) 【論】helliphellip聲聞辟支佛雖有慈心本不發心願度一切眾生亦不迴善根向阿耨多

羅三藐三菩提以是故菩薩一日修智慧過聲聞辟支佛上

(大正 25321c26-322a1)

【經】「舍利弗於汝意云何諸聲聞辟支佛頗有是念我等當得阿耨多羅三藐

三菩提度一切眾生令得無餘涅槃不」舍利弗言「不也世尊」佛告

舍利弗「以是因緣故當知諸聲聞辟支佛智慧欲比菩薩摩訶薩智慧百

分不及一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及」(大正 25322a2-7)

【論】問曰上已反問舍利弗事已定今何以復問答曰以舍利弗引欲以須陀洹

同得解脫故與諸佛菩薩等而佛不聽譬如有人欲以毛孔之空與虛空等

以是故佛重質其事復次雖同一事義門各異先言智慧為一切眾生故

今言頗有是念我等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令一切眾生得無餘涅槃

(大正 25322a7-14)

【經】「舍利弗於汝意云何諸聲聞辟支佛頗有是念我行六波羅蜜成就眾

生莊嚴世界具佛十力四無所畏四無礙智十八不共法度脫無量阿僧

祇眾生令得涅槃不」舍利弗言「不也世尊」(大正 25322a17-26) 二十關於修學菩薩道成佛之殊勝理由

(一)《十住毘婆沙論》卷 1大正 2620b15-c23

問曰三乘所學皆為無餘涅槃若無餘涅槃中無差別者我等何用於恒河沙等

大劫往來生死具足十地不如以聲聞辟支佛乘速滅諸苦

答曰是語弱劣非是大悲有益之言若諸菩薩效汝小心無慈悲意不能精

勤修十地者諸聲聞辟支佛何由得度亦復無有三乘差別所以者何

一切聲聞辟支佛皆由佛出若無諸佛何由而出若不修十地何有

諸佛若無諸佛亦無法僧是故汝所說者則斷三寶種非是大人

有智之言不可聽察hellip如是聲聞辟支佛佛煩惱解脫雖無差別以

度無量眾生久住生死多所利益具足菩薩十地故有大差別

(二)《大毘婆沙論》卷 16大正 2777a24-b4

佛世尊愛恚永斷違順平等拔諍論根滅憍慢本視諸珍寶猶如瓦礫於一

切法覺照無遺無相似愛及恚慢等諸煩惱習已永斷故非如獨覺及諸聲聞

雖斷煩惱而有餘習貪愛習者如尊者阿難憐諸釋種瞋恚習者如尊者畢陵伽

筏蹉語殑伽神言小婢止流吾今欲渡憍慢習者如尊者舍利子棄擲醫藥

愚癡習者如尊者笈房缽底食前咳氣知食未銷不知後苦而復更食如是

等事其類甚多

(阿羅漢仍有習氣參見《大智度論》卷 27大正 25260c2-25)

二十一「是人修集聲聞辟支佛乘法未入法位我當教化令趣佛道」為何強調

「未入法位」 (一)《十住毘婆沙論》卷 7(大正 2655a4~18)

問曰云何名為歸依僧 答曰若諸聲聞人 未入法位者 令發無上心 使得佛十力

先以財施攝 後乃以法施 深信四果僧 不分別貴眾 求聲聞功德 而不證解脫 是名歸依僧 又應念三事

聲聞人者成聲聞乘 未入法位者於聲聞道未得必定能令此人發佛道心而得十力若入法位者

終不可令發無上心設或發心亦不成就如《般若波羅蜜》中尊者須菩提

所說「已入正法位不能發無上心何以故是人於生死已作障隔不復往

來生死發無上心

(二)《小品般若波羅蜜經》卷 1(大正 8540a16~21) 若諸天子未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今應當發若人已入正位則不堪任

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何以故已於生死作障隔故是人若發阿耨多羅三

藐三菩提心我亦隨喜終不斷其功德所以者何上人應求上法(參見《大

智度論》卷 54大正 25442c4~9) (三)印順法師《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p650~651

經中廣舉譬喻形容棄般若法門而取聲聞經者的無知對於傳統佛教採取了

尊重又貶抑的立場這不但維護了般若法門也有誘導聲聞修學般若法門的意

義誘導聲聞修學最顯著的例子如『小品般若波羅蜜經』卷一(大正 8540a)說

若諸天子未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今應當發若人已入正位則不

堪任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何以故已於生死作障隔故是人若發阿

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我亦隨喜終不斷其功德所以者何上人應求上

法 「入正位」是「入正性離生」的舊譯「入正位」聲聞行者就得「須陀洹」(初

果)最多不過七番生死一定要入無餘涅槃這樣就不能長在生死中修菩

薩行所以說「已於生死作障隔」如只有七番生死就不可能發求成佛道的

大心所以說「不堪任」這是依佛教界公認的教理說經上又說如「入正

位」的能發大菩提心求成佛道也是隨喜讚歎的因為上人聲聞聖者

是應該進一步的求更上的成佛法門說聲聞聖者不可能發心又鼓勵他們發心

修菩薩道這是不否定部派佛教的教義而暗示了聲聞聖者迴心的可能特別

是『大如品』依「如」真如而泯「三乘人」與「一(菩薩)乘人」的差

別消融了二乘與菩薩的對立

(四)《大品般若經》卷 22〈遍學品 74〉大正 8381b15-17

若菩薩摩訶薩作八人得須陀洹果乃至得阿羅漢果得辟支佛道然後入菩

薩位無有是處(《大智度論》卷 86大正 25659b26-28)

(五)《維摩詰所說經》卷中(大正 14549b4~b16) 若見無為入正位者不能復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譬如高原陸地不生蓮

華卑濕淤泥乃生此華如是見無為法入正位者終不復能生於佛法煩惱泥

中乃有眾生起佛法耳又如殖種於空終不得生糞壤之地乃能滋茂如是入無

為正位者不生佛法起於我見如須彌山猶能發于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生佛

法矣是故當知一切煩惱為如來種譬如不下巨海不能得無價寶珠如是不入

煩惱大海則不能得一切智寶

(六)《大智度論》卷 27大正 25263b12-25 菩薩初發意時所可怖畏無過聲聞辟支佛地正使墮地獄無如是怖畏

不永破大乘道故阿羅漢辟支佛於此大乘以為永滅譬如空地有樹名舍

摩梨(角+瓜)枝廣大眾鳥集宿一鴿後至住一枝上其枝及(角+瓜)即

時壓折澤神問樹神大鳥鵰鷲皆能任持何至小鳥便不自勝樹神答言

此鳥從我怨家尼俱盧樹上來食彼樹果來栖我上必當放糞子墮地者惡

樹復生為害必大是故於此一鴿大懷憂畏寧捨一枝所全者大菩薩

摩訶薩亦如是於諸外道魔眾及諸結使惡業無如是畏如阿羅漢辟支

佛何以故聲聞辟支佛於菩薩邊亦如彼鴿壞敗大乘心永滅佛業

一切菩薩乃至初發心皆畢定如法華經中說 問曰若菩薩皆畢定佛何以故種種呵二乘不聽菩薩取二乘證 答曰求佛道者應遍知法性是人畏老病死故於法性少分取證便自止息捨

佛道不度眾生諸佛菩薩之所呵責「汝欲捨去會不得離」得阿羅漢證時

不求諸菩薩深三昧又不廣化眾生是則迂迴於佛道稽留 問曰阿羅漢先世因緣所受身必應當滅住在何處而具足佛道 答曰得阿羅漢時三界諸漏因緣盡更不復生三界有淨佛土出於三界乃

至無煩惱之名於是國土佛所聞法華經具足佛道如法華經說「有羅漢若不

聞法華經自謂得滅度我於餘國為說是事汝皆當作佛」

問曰若阿羅漢往淨佛國土受法性身如是應得疾作佛何以言迂迴稽留

答曰是人著小乘因緣捨眾生捨佛道又復虛言得道以是因緣故雖不受

生死苦惱於菩薩根鈍不能疾成佛道不如直往菩薩

復次佛法於五不可思議中最第一今言漏盡阿羅漢還作佛唯佛能知論議

者正可論其事不能測知是故不應戲論若求得佛時乃能了知餘人可信而

不可知(大正 25714a1~25) (七)《大智度論》卷 28大正 25264b7~10

問曰阿羅漢煩惱已盡習亦未盡何以不生(法性生身) 答曰阿羅漢無大慈悲無本誓願度一切眾生又以實際作證已離生死故

(八)如果二乘人可以迴心向大則須耗費多少時間才能成佛呢

1《大般涅槃經》卷 11

一斷三結得須陀洹果不墮地獄畜生餓鬼helliphellip是人未來過八萬劫

便當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迦葉第二人者斷三結縛薄貪恚癡

得斯陀含果名一往來helliphellip是人未來過六萬劫便當得成阿耨多羅三藐

三菩提迦葉第三人者斷五下結得阿那含果更不來此helliphellip是人未

來過四萬劫便當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迦 葉第四人者永斷貪欲瞋恚愚癡得阿羅漢果helliphellip亦非騏驎獨一之

行helliphellip是人未來過二萬劫便當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迦葉第五人

者永斷貪欲瞋恚愚癡得辟支佛道helliphellip真是騏驎獨一之行helliphellip是人未

來過十千劫便當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大正 12431 c16~432a5) 2《瑜伽師地論》卷 80

問迴向菩提聲聞為住無餘依涅槃界中能發趣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耶

為住有餘依涅槃界耶 答唯住有餘依涅槃界中可有此事所以者何以無餘依涅槃界中遠離

一切發起事業一切功用皆悉止息 問若唯住有餘依涅槃界中能發趣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云何但由一

生便能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耶所以者何阿羅漢等尚當無有所餘

一生何況當有多生相續 答由彼要當增諸壽行方能成辦世尊多分依此迴向菩提聲聞密意說

言物類善男子若有善修四神足已能住一劫或餘一劫餘一劫者

此中意說過於一劫彼雖如是增益壽行能發趣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而

所修行極成遲鈍樂涅槃故不如初心始業菩薩彼既如是增壽行已

留有根身別作化身同法者前方便示現於無餘依般涅槃界而般涅槃

由此因緣皆作是念某名尊者於無餘依般涅槃界已般涅槃彼以所留有

根實身即於此界贍部洲中隨其所樂遠離而住一切諸天尚不能睹何

況其餘眾生能見彼於涅槃多樂住故於遍遊行彼彼世界親近供養佛菩

薩中及於修習菩提資糧諸聖道中若放逸時諸佛菩薩數數覺悟被覺

悟已於所修行能不放逸(大正 30749a5~b1)

迴向菩提聲聞要想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必須在尚未證入無餘依涅槃

界前才有可能其所使用的方法是善修四神足在住壽一劫或餘一劫的

時間中廣集菩提資糧依四神足之力而住壽一劫或餘一劫這是佛教中

古老的傳說如《長阿含經》卷 2<遊行經>云 佛告阿難諸有修四神足多修習行常念不忘在意所欲可得

不死一劫有餘阿難佛四神足已多修行專念不忘在意所欲

如來可止一劫有餘為世除冥多所饒益天人獲安(大正 115b19~24)

這樣的傳說在聲聞部派中是知道的但何以沒有說到可以依四神足之力

在住壽餘一劫的時間中廣集菩提資糧而成佛呢從時間觀的角度來看

《瑜伽師地論》說「餘一劫者此中意說過於一劫」這是將「餘一劫」

的時間擴充了不論多久時間直到成佛為止而不是一劫多一點的意思

而聲聞部派也許認為「餘一劫」是一劫再多一點的時間因此就沒有說到

可以依四神足之力在住壽一劫或一劫餘的時間中廣集菩提資糧而成

佛但從有部認為入了忍位就無法迴心向大的主張來看則不論「餘一劫」

的時間是長是短都將無法成佛這應該是部派間沒有傳說依四神足之力

在住壽餘一劫的時間中廣集菩提資糧而成佛的主要原因 二十二諸佛威力功德智慧無量深法等無差別為何佛壽有長短國土有淨穢

正法有久住不久住helliphellip (一)《十住毘婆沙論》卷 3大正 2632c3-14

佛功德力者一切去來今佛威力功德智慧無量深法等無差別但隨

諸佛本願因緣helliphellip無量壽命者壽命無量劫過諸算數一劫百劫千

劫萬劫億劫百千萬億那由他阿僧祇劫如是久住為利益憐愍眾生故

一切諸佛雖力能無量壽以本願故有久住世者有不久住者

(二)《俱舍論》卷 27大正 29141b3-9 論曰由三事故諸佛皆等一由資糧等圓滿故二由法身等成辦故三由

利他等究竟故由壽種姓身量等殊諸佛相望容有差別壽異謂佛

壽有短長種異謂佛生剎帝利婆羅門種姓異謂佛姓喬答摩迦葉波等

量異謂佛身有小大等言顯諸佛法住久近等 (三)佛壽命長短(《大智度論》卷 34大正 25312a14- b21)

問曰佛雖有長壽業因緣生於惡世故壽命便短以此短壽能具佛事何

用長為又佛以神通力故一日之中能具佛事何況百歲 答曰此間閻浮提惡故佛壽應短餘處好故佛壽應長 問曰若然者菩薩於此閻浮提淨飯王宮生出家成道是實佛餘處皆是神

通力變化作佛以度眾生 答曰此言非也所以者何餘處閻浮提亦各各言我國是實佛餘處為變化

何以知之若餘處國土自知是化佛則不肯信受教戒又如餘國土人

壽命一劫若佛壽百歲於彼裁無一日眾生則起輕慢不肯受教彼則

以一劫為實佛以此為變化如《首楞嚴經》說「神通遍照佛壽七百

千阿僧祇劫佛告文殊尸利彼佛則是我身彼佛亦言釋迦文佛則是

我身」以是故知諸佛壽命實皆無量為度人故現有長短汝言釋迦

文佛以神通力故所度眾生與人壽不異者則不須百歲一日之中可

具足佛事 如阿難一時心生是念如然燈世尊一切勝佛鞞婆尸佛出於好世

壽命極多能具佛事我釋迦文佛出生惡世壽命極短將無世尊

不能具足佛事耶 爾時世尊入日出三昧從身變化出無量諸佛及無量光明普至十方

一一化佛在諸世界各作佛事或有說法或現神通或現三昧或現

飯食如是之比種種因緣施作佛事而度眾生從三昧起告阿難曰『汝

悉見聞是事不』阿難言『唯然已見』佛告阿難『佛以如是神力

能具佛事不』阿難言『假令佛壽一日大地草木悉為可度眾生則

能度盡何況百歲』 以是故知諸佛壽命皆悉無量為度人故現有長短譬如日出影現

於水隨水大小水大則影久水小則速滅若照琉璃頗梨珠山影則

久住又如火燒草木然少則速滅然多則久住不可以滅處無火

故謂多然處亦無光明長短義亦如是 (參見《佛說首楞嚴三昧經》卷 2大正 15644c)

(四)佛土淨不淨(《大智度論》卷 32大正 25302b12-c10) 一切佛功德皆等無多無少

問曰若爾者何以言阿彌陀佛壽命無量光明千萬億由旬無量劫度眾生

答曰諸佛世界種種有淨不淨有雜

如《三十三天品經》說佛在三十三天安居自恣時至四眾久不見

佛愁思不樂遣目連白佛言「世尊云何捨此眾生住彼天上」

時佛告目連「汝觀三千世界」目連以佛力故觀或見諸佛為大眾

說法或見坐禪或見乞食如是種種施作佛事目連即時五體投地

是時須彌山王跛[跳-兆+我]大動諸天皆大驚怖目連涕泣稽首白

佛「佛有大悲不捨一切作如是種種化度眾生」佛告目連「汝

所見甚少過汝所見東方有國純以黃金為地彼佛弟子皆是阿羅漢

六通無礙復過是東方有國純以白銀為地彼佛弟子皆學辟支佛道

復過是東方有國純以七寶為地其地常有無量光明彼佛所化弟子純

諸菩薩皆得陀羅尼諸三昧門住阿毘跋致地目連當知彼諸佛者

皆是我身如是等東方恒河沙等無量世界有莊嚴者不莊嚴者皆

是我身而作佛事如東方南西北方四維上下亦復如是」

以是故當知釋迦文佛更有清淨世界如阿彌陀國阿彌陀佛亦有嚴

淨不嚴淨世界如釋迦文佛國諸佛大悲徹於骨髓不以世界好醜隨

應度者而教化之如慈母愛子子雖沒在廁溷懃求拯拔不以為惡

(五)清淨國土雜國土(《大智度論》卷 93大正 25711c14-21) 問曰佛憐愍眾生淨佛國土中何以無三惡道眾生 答曰憐愍一切眾生平等無異此中說清淨業因緣是國土中無三惡道

又佛非但一國土乃有十方恒河沙國土佛有清淨國土有雜國土

雜國土中則具有五道淨佛國土或有人天別異或無有人天別異

如過去天王佛國土中唯佛世尊以為法王是故名為天王佛 (六)《維摩詰所說經》〈佛國品第一〉卷 1大正 14538c10-29

舍利弗眾生罪故不見如來佛土嚴淨非如來咎舍利弗我此土淨而汝

不見爾時螺髻梵王語舍利弗『勿作是意謂此佛土以為不淨所以

者何我見釋迦牟尼佛土清淨譬如自在天宮』舍利弗言『我見此土

丘陵坑坎荊蕀沙礫土石諸山穢惡充滿』螺髻梵言『仁者心有高下

不依佛慧故見此土為不淨耳舍利弗菩薩於一切眾生悉皆平等深心

清淨依佛智慧則能見此佛土清淨』於是佛以足指按地即時三千大千

世界若干百千珍寶嚴飾譬如寶莊嚴佛無量功德寶莊嚴土一切大眾

歎未曾有而皆自見坐寶蓮華佛告舍利弗『汝且觀是佛土嚴淨』舍

利弗言『唯然世尊本所不見本所不聞今佛國土嚴淨悉現』佛語

舍利弗『我佛國土常淨若此為欲度斯下劣人故示是眾惡不淨土耳譬

如諸天共寶器食隨其福德飯色有異如是舍利弗若人心淨便見此土功德

莊嚴』 (七)正法久住不久住(《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 183大正 27919a3-16)

問何故過去諸佛有未般涅槃正法即滅有於般涅槃後七日即滅今釋迦佛

千歲方滅耶 答過去諸佛壽量長遠於彼正教所應作者佛在世時多已究竟故法速滅

今世尊釋迦牟尼出百年時壽量短促正教所作雖佛涅槃多未究竟乃

至千歲於中有種善根者有成熟者有解脫者是故經於多時正法方滅

有說過去諸佛所有弟子愛重奢摩他非毘缽舍那由重奢摩他故

恒住寂止不樂傳說契經等十二分教故法速滅 今世尊弟子愛重毘缽舍那非奢摩他由重毘缽舍那故多住觀察皆

樂傳授契經等十二分教是故正法多時乃滅 (八)1《成佛之道》(增注本)p19

從經典看來佛的色身有大小壽命有長短國土有淨穢弟子有多少正

法住世也不一致要知道這是佛的方便示現為了適應眾生的根機才有

這種種差別

2《成佛之道》(增注本)p425-426

佛壽與佛身的長短可說有限量的都是化身化土化身佛為什麼示現這

些差別呢因眾生根性不同有的應以苦切語三惡道是這樣的苦眾生界

是這樣的苦能因此發心修行這是折伏門 有的應以愛語這麼清淨那麼自在就肯發心修行這是攝受門 化身佛就是以這折攝二門來成就眾生的隨機適應如藥能治病就是妙

藥所以不應該生優劣想

3印順法師《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p493 釋尊的生在穢惡時代是出於悲憫眾生的願力願意在穢土成佛救護眾生

脫離一切苦這是重在「悲能拔苦」的精神彌勒是立願生在「佛剎莊嚴

壽命無數」的世界重在慈(彌勒譯為「慈」)的「施與安樂」至於成佛

(智證)度眾生是沒有不同的這是法藏部的見解 說一切有部以為「慈氏菩薩多自饒益少饒益他釋迦菩薩多饒益他少

自饒益」釋尊與彌勒因行的對比釋尊是更富於大悲為眾生的精神所以

彌勒的最初發心比釋迦早了四十餘劫而成佛卻落在釋尊以後這顯得大

悲苦行的菩薩道勝過了為「莊嚴佛剎壽命無數」而發心修行

Page 4: 《十住毘婆沙論》之菩薩修行要略...2006 年佛法度假中文營隊課程講義 《十住毘婆沙論》之菩薩修行要略 釋長慈編 2006/5/22 壹、簡介 一、釋《論》題:

(二)《十住毘婆沙論》中廣引大量的大乘經論以開展其大乘菩薩道的思想因此

也有學者主張與其說《十住毘婆沙論》是以註解《十地經》為目的倒不如

說是為了開展其大乘菩薩道的思想而運用了《十地經》(參見八力廣喜〈《十

住毘婆沙論》と《十地經》〉《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 40 卷第 2 號1992 年 3月p553-559)

貳《十住毘婆沙論》導讀

一關於《十住毘婆沙論》「共利(自利利他)為上人」與《大智度論》「但利他為

上人」之意趣

(一)《十住毘婆沙論》卷 1大正 2620b26-28 世間有四種人一者自利二者利他三者共利四者不共利

是中共利者能行慈悲饒益於他名為上人 (二)《十住毘婆沙論》卷 7大正 2656a12-b2

世法無憂喜能捨於自利常勤行他利深知恩倍報 世間法者利衰毀譽稱譏苦樂於此法中心無憂喜捨自利勤行

他利者菩薩乃至未曾知識無因緣者所行善行捨置自利助成彼善 問曰捨自利勤行他利此事不然如佛說雖大利人不應自捨己利

如說「捨一人以成一家捨一家成一聚落捨一聚落成一國土

捨一國土以成己身捨己身以為正法」 「先自成己利然後乃利人捨己利利人後則生憂悔 捨自利利人自謂為智慧此於世間中最為第一癡」

答曰於世間中為他求利猶稱為善以為堅心況菩薩所行出過世

間若利他者即是自利如說「菩薩於他事心意不劣弱發

菩提心者他利即自利」 此義初品中已廣說 (三)《大智度論》卷 95大正 25726b26-c23

問曰如餘處菩薩自利益亦利益眾生此中何以但說利益眾生不說自

利自利利人有何咎

提到羅什在譯《十住經》時遇到許多疑難因此在譯《十住經》時遲遲未能進行後因佛陀耶舍來

到長安與之共相討論《十住經》之譯出才得以順利進行這可能是因為羅什所熟悉的是般若中觀

系的思想對華嚴系的思想較不熟悉必須依靠熟悉華嚴系思想的佛陀耶舍之協助才能完成《十住

經》之漢譯因此法藏之說法有其妥當性

答曰菩薩行善道為一切眾生此是實義餘處說自利亦利益眾生

是為凡夫人作是說然後能行菩薩道入道人有下中上下者

但為自度故行善法中者自為亦為他上者但為他人故行善法 問曰是事不然下者但自為身中者但為眾生上者自利亦利他

人若但利他不能自利云何言上 答曰不然世間法爾自供養者不得其福自害其身而不得罪以是故

為自身行道名為下人一切世人但自利身不能為他若自為身

行道是則折減自為愛著故若能自捨己樂但為一切眾生故行

善法是名上人與一切眾生異故若但為眾生故行善法眾生未

成就自利則為具足若自利益又為眾生是為雜行 求佛道者有三種 一者但愛念佛故自為己身成佛 二者為己身亦為眾生 三者但為眾生是人清淨行道破我顛倒故 是菩薩行般若波羅蜜時無眾生乃至無知者見者安住是中拔

出眾生於甘露性中甘露性者所謂一切助道法何以故行是法

得至涅槃涅槃名甘露性是甘露性中我等妄想不復生是菩薩

自得無所著亦令眾生得無所著是名第一利益眾生 (四)印順法師《寶積經講記》p155

菩薩雖以利他為重而實是自利利他相成的如修廣大正行都是與眾生

有利益的而現在要說的方便教化又都是從自己的修集得來怎樣自利

就怎樣利他所以菩薩是在利他為先的原則下去從事自利利他上求下

化的工作 (五)印順法師《寶積經講記》p275

菩薩的修學佛法是為了眾生要利益眾生就必須自己修治悟入所以

菩薩是為了利他而自利從利他中完成自利如專為了自己這樣那樣就

不是菩薩風格而是聲聞了 另參見印順法師《我之宗教觀》p62~65《學佛三要》〈自利與利他〉p141~154

二菩薩於「五事」中勤行精進 《十住毘婆沙論》卷 15〈大乘品第三十〉(大正 26106c11~22) 勤精進者於五事中勤行精進一未生惡法為不生故勤行精進二已生惡法

為斷滅故勤行精進三未生善法為令生故勤行精進四已生善法為增長故

勤行精進五於世間事中有所作無能障礙故勤行精進如說

斷已生惡法 猶如除毒蛇 斷未生惡法 如預斷流水

增長於善法 如溉甘果栽 未生善為生 如攢木出火

世間善事中 精進無障礙 諸佛說是人 名為勤精進

三以何等法世世增長菩提願又後復能更發大願 (一)《十住毘婆沙論》卷 4大正 2638a2~17

問曰以何等法世世增長菩提願又後復能更發大願 答曰乃至失身命 轉輪聖王位 於此尚不應 妄語行諂曲

能令諸世間 一切眾生類 於諸菩薩眾 而生恭敬心 若有人能行 如是之善法 世世得增長 無上菩提願

菩薩以是法世世增長菩提願又復能生清淨大願若以 (1)實語故死失轉輪王位及失天王位猶應實說不應妄語況小因緣而

不實語 (2)又於眷屬及諸外人離於諂曲 (3)又從初發心已來一切菩薩生恭敬心尊重稱讚如佛無異 (4)又當隨力令住大乘

(二)《大寶積經》卷 112〈普明菩薩會〉大正 11632a6~12

菩薩有四法世世不失菩提之心乃至道場自然現前何謂為四 (1) 失命因緣不以妄語何況戲笑 (2) 常以直心與人從事離諸諂曲 (3) 於諸菩薩生世尊想能於四方稱揚其名 (4) 自不愛樂諸小乘法所化眾生皆悉令住無上菩提 迦葉是為菩薩四法世世不失菩提之心乃至道場自然現前 (參見印順法師《寶積經講記》p32~34 [新版 p31~34])

四關於四法能退失智慧四法能智慧增益 (一)《十住毘婆沙論》卷 9<四法品第十九>大正 26 65c28~66a7

有四法能退失慧菩薩所應遠離復有四得慧法應常修習 何等四法失慧 一不敬法及說法者二於要法祕匿吝惜三樂法者為作障礙壞其聽

心四懷憍慢自高卑人 何等四法得慧

一恭敬法及說法者二如所聞法及所讀誦為他人說其心清淨不求

利養三知從多聞得智慧故勤求不息如救頭然四如所聞法受持

不忘貴如說行不貴言說是為四

(二)《大寶積經》卷 112〈普明菩薩會第四十三〉 大正 11631 c21~632a1

爾時世尊告大迦葉菩薩有四法退失智慧何謂為四 1不尊重法不敬法師 2所受深法祕不說盡 3有樂法者為作留難說諸因緣沮壞其心 4憍慢自高卑下他人迦葉是為菩薩四法退失智慧 菩薩有四法得大智慧何謂為四 1 常尊重法恭敬法師

2隨所聞法以清淨心廣為人說不求一切名聞利養

3知從多聞生於智慧勤求不懈如救頭然

4聞經誦持樂如說行不隨言說迦葉是為菩薩四法得大智慧

(三)印順法師《寶積經講記》p23-29

『菩薩有四法退失智慧何謂為四不尊重法不敬法師所受深法秘不說

盡有樂法者為作留難說諸因緣沮壞其心憍慢自高卑下他人迦葉是

為菩薩四法退失智慧』 佛為大迦葉說菩薩的正行差別先說失智慧與得智慧智慧是佛法不共世間的特

質是解脫與成佛的根本對於菩薩行是非常重要的所以首先提出來說 「菩薩有四法退失智慧」已有的尚且要退失當然更不會增進了四法為因

引起智慧的退失是果有著因果的一定關係因果是多種多樣的這裡說的主要約

二類因果說一無論是善的惡的久而久之習以成性一天天的增強如常起貪

心的會貪心越來越大起瞋心的瞋心會越來越嚴重如讀書的知識越來越豐富

好靜的習慣了會愛靜惡動過不慣煩囂的生活這不但今生也影響到來生的性格

能力這叫做等流因果二如布施的使別人的生活獲得充足自己將來就能得富

裕的果傷害人使人死(墮落惡道是異熟因果)來生為人時會受到多病或夭壽

的果總之使人苦惱自己得苦惱使人安樂自己能安樂障礙人的自己也受

人的障礙這些叫做增上因果(一般也叫做業報) 那四種邪行能退失智慧呢一「不尊重法不敬法師」法是真理(理法理

法的實現即證法)是達到真理的正行(行法)表達這真理與正行的聖教(教法)

自己學法而又以法教化的稱為法師法真理正行聖教從佛的大覺而宣揚

出來對學者來說法是智慧的源泉如不尊重法不生希有難得心不看作治病的

良藥昏夜的明燈而覺得沒有什麼了不得與自己沒有什麼關係那一定不會依法

去信解修行不進則退也就會日漸愚癡了不能尊重法也就不會尊敬法師法師

也是人不會是十全十美的所以如不從正法的關係去尊敬他就會挑剔一些不相關

的事相貌不端嚴呀音聲不洪亮呀helliphellip或說法師的某種不圓滿性急呀偏愛呀

好名呀種種吹求而忘記了自己應學他的長處應學習他宣揚的正法這樣的不尊

師不重道自己閉塞了聰明不能獲得正法的智慧反而要退失了 二「所受深法秘不說盡」深法是大乘法大乘的空義(經說深奧者空

是其義)深行密證的法門自己從師長受學得來應該善與人同盡量弘揚卻故

意秘密化不肯輕易說說也不肯盡量的說而保留一分這或是為了名為了利

秘而不傳的作風障礙人不能生長深智因果必然當然自己要退失智慧了拿淺事

來說我國古代的工巧醫藥拳術都有高度的成就可是被『秘密』害了教拳

的不肯盡量傳授徒眾而留下幾手醫藥只肯傳自己人或傳兒不傳女不願公

開以求進步結果大多失傳了到現在我國還被看作落後地區這不是秘不盡傳

而招退失智慧的惡果嗎 三「有樂法者為作留難說諸因緣沮壞其心」樂法是愛好大法而深願欲求

的意思遇到這樣的人應該隨機說法引他趣入佛法而現在卻故意的留難他說

一些不成理由的理由如年紀還輕呀知識太差呀業障太重呀下次再來呀要供

養多少呀helliphellip根機中中的就會因而失望意志沮喪變壞了那種樂於求法的熱心

有的受了外道的誘惑動搖了對三寶的信心犯了這樣障人智慧的罪過當然要退

失智慧了 四「憍慢自高卑下他人」修學佛法的容易犯一種過失就是義理愈了解

或多少有些行持功德憍慢心就起來了覺得自己了不起高人一等看起他人來

論教理論修行都卑下低劣不及自己於是覺得沒有值得尊敬的法師沒有可以

造就的學者憍慢狂妄結果是『滿招損』智慧日漸退失了 世尊總結的說上面所說的「是為菩薩四法」會「退失智慧」的求大智慧的

大乘行者應切戒才好 『復次迦葉菩薩有四法得大智慧何謂為四常尊重法恭敬法師隨所

聞法以清淨心廣為人說不求一切名聞利養知從多聞生於智慧勤求不懈

如救頭然聞經誦持樂如說行不隨言說迦葉是為菩薩四法得大智慧』 現在再從正行來說能得大智慧的四法那四種法呢 一「常尊重法恭敬法師」能常常的尊師重道就會常常的訪師求法智慧也

就自然增長廣大起來 二「隨所聞法以清淨心廣為人說不求一切名聞利養」菩薩隨自己聽聞受持

的深法不會『秘不說盡』而是樂意的廣為人說以弘法心慈悲心報恩心來說

法不是為了貪求名譽或者財利供養唯有這樣的清淨心說法才能廣為人說否

則存有名聞利養徒眾不清淨心來說法就會或多或少的保留不是嫌說法

的報酬太少就怕別人與自己一樣名聞利養被人奪去了 三「知從多聞生於智慧勤求不懈如救頭然」對於樂法的人故意留難不

願為他說法主要是由於不知聞法的利益要知道現證的智慧雖由於修習而修

慧要由於思惟思慧要由於多聞知道智慧是從多聞而引生的就會尊重聞法的功德

了對他人就不為留難樂意去為人說法對自己一定是精勤的求聞正法不懈

不怠如頭髮鬚眉著了火一樣火燒(然與燃同)鬚眉一定急不容緩去救息他知

道多聞的功德一定會不懈不怠的去多聞正法當然精勤的多聞也要注意到身心

的調適必須『行之以漸持之以恆』從容不迫而又鍥而不捨才是中道的勤行 四「聞經誦持樂如說行不隨言說」凡人聽聞經法背誦受持大抵會因

此而憍慢起來但聞思經法還是為了實行如學者的志願在乎如經所說的去實行

而不是隨著語言文字團團轉專在名相上作工夫那就會感覺自己的實行不足還不

能完滿的實踐佛說能深切感覺到自己的不足自然謙和寬容不再憍慢自高了能

這樣依解而起行智慧當然能生長廣大了 佛總結的說這就是「菩薩四法得大智慧」 五菩薩應如何應對難調難伏甚至忘恩負義的眾生

(一)《十住毘婆沙論》卷 7〈五戒品第十五〉大正 2657a10~b14 諸有惡眾生 種種加惱事 諂曲懷憍逸 惡罵輕欺誑 背恩無返復 癡弊難開化 菩薩心愍傷 勇猛加精進 諸惡眾生以種種惡事侵嬈菩薩菩薩於此心無懈厭不應作是念 「如是惡人誰能調伏誰能教化誰能勸勉令度生死究竟涅槃誰能與

此往來生死誰能與此和合同事諸惡無理誰能忍之我意止息不復

共事我悉捨遠不復共事亦復不能與之和合是惡中之惡無有返復何

用此等而共從事」 菩薩知見眾生惡罪難除應還作是念 「是等惡人非少精進能得令住如所樂法為是等故我當加心勉力勤

行億倍精進後得大力乃能化此惡中之惡難悟眾生如大醫王以小因緣

便能療治眾生重病菩薩如是除煩惱病令住隨意所樂功德我於重罪大

惡眾生倍應憐愍起深大悲如彼良醫多有慈心療治眾病其病重者

深生憐愍勤作方便為求良藥」 菩薩如是於諸眾生煩惱病者悉應憐愍於惡中之惡煩惱重者深生憐愍

勤作方便加心療治何以故 菩薩隨所住 不開化眾生 令墮三惡道 深致諸佛責 菩薩隨所住國土城邑聚落山間樹下力能饒益教化眾生而懈厭嫌恨

貪著世樂不能開化令墮惡道是菩薩即為十方現在諸佛深所呵責甚可慚

恥3云何以小因緣而捨大事是故菩薩不欲諸佛所呵責者於種種諂曲重惡

眾生心不應沒隨力饒益應以諸方便勤心開化譬如猛將將兵多所傷損

王則深責以諸兵眾無所知故王不責之 (二)《大方廣佛華嚴經》卷 14〈金剛幢菩薩十迴向品〉大正 9489a11~26

菩薩摩訶薩不以惡眾生故嫌恨退沒不行迴向不以難調伏眾生故退捨善根不

行迴向雖有眾生邪見瞋濁於大莊嚴其心不轉不捨大願救護眾生若見眾生

濁惡無信不知報恩修習菩提未曾懈廢若與愚癡童蒙共事心無憂惱何以故

我以明淨圓滿慧日出於世間清淨調伏一切眾生菩薩摩訶薩不為一眾生故

發心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善根迴向不為嚴淨一佛剎故不為信一佛故不

為見一佛故不為聞一佛法故不為滿足一願故菩薩摩訶薩悉欲救護一切眾

生故以善根迴向具足嚴淨一切佛剎信一切佛見一切佛恭敬供養一切諸

佛聞一切佛所說正法滿足一切大願故以諸善根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三)《大乘寶雲經》卷 2大正 16〈十波羅蜜品〉252b15~c2

云何菩薩無疲倦願菩薩若見剛強眾生難調難伏放逸自恣不肯受化是諸菩薩

之所厭患如是剛強難調難化所厭患者以是因緣即生疲倦而棄背之發願往

生清淨世界諸佛淨土是淨土中無如是等剛強眾生及其名處菩薩不欲聞是人

名何況相見若有菩薩棄背眾生亦不能得諸佛淨土而往受生是中有智諸菩

薩等發如是心一切世界有諸眾生頑囂暗鈍聾盲瘖啞無涅槃性從彼世界諸佛

菩薩所棄捨者是等眾生願悉來集我所莊嚴佛國土中是等眾生勿令有餘我

皆令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坐於道場覺了佛果菩薩摩訶薩作是思時從初發

心一切魔宮無處不動十方一切諸佛世尊之所稱歎而是菩薩所嚴佛國速得成

就究竟清淨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名菩薩無疲倦願

六關於「易行道」之真正意義為何 (一)《十住毘婆沙論》卷 5〈易行品〉大正 2640c29-45a22

問曰是阿惟越致菩薩初事如先說至阿惟越致地者行諸難行久乃可得

或墮聲聞辟支佛地若爾者是大衰患是故若諸佛所說有

易行道疾得至阿惟越致地方便者願為說之 答曰如汝所說是儜弱怯劣無有大心非是丈夫志幹之言也何以故

3 《大寶積經》卷 82〈郁伽長者會第十九〉云「若是菩薩隨所住處不教眾生令墮惡道而是菩薩

則為諸佛之所訶責」(大正 11474a24~26)

若人發願欲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未得阿惟越致於其中間應不惜身

命晝夜精進如救頭燃4 如《助道》5中說 菩薩未得至阿惟越致地應常勤精進猶如救頭燃 荷負於重擔為求菩提故常應勤精進不生懈怠心 若求聲聞乘辟支佛乘者但為成己利常應勤精進 何況於菩薩自度亦度彼於此二乘人億倍應精進

行大乘者佛如是說「發願求佛道重於舉三千大千世界」汝言

「阿惟越致地是法甚難久乃可得若有易行道疾得至阿惟越致地」

者是乃怯弱下劣之言非是大人志幹之說汝若必欲聞此方便今當

說之佛法有無量門如世間道有難有易陸道步行則苦水道乘

船則樂菩薩道亦如是或有勤行精進或有以信方便易行疾至阿惟越

致者若菩薩欲於此身得至阿惟越致地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

提者 一應當念是十方諸佛稱其名號(大正 2641b16~42c7) 二更有阿彌陀等諸佛亦應恭敬禮拜稱其名號又亦應念毘

婆尸佛尸棄佛毘首婆伏佛拘樓珊提佛迦那迦牟尼佛迦葉

佛釋迦牟尼佛及未來世彌勒佛皆應憶念禮拜以偈稱讚 (大正 2642c8~44c5)

三復應憶念諸大菩薩(大正 2641c6~45a17) 四求阿惟越致地者非但憶念稱名禮敬而已復應於諸佛所懺悔

勸請隨喜迴向(大正 2645a19~22)

(二)印順法師《成佛之道》(增注本)p306~308 希求簡易迅速的方便道雖缺乏大丈夫(大丈夫即菩薩)的志行但佛有無量

善巧別說殊勝方便攝護怯劣的初發心學人使他不致退失信心趣入大乘

這就是易行道法門了這如龍樹在《十住毘婆沙論》裡雖呵責了一番仍攝

受他說「汝若必欲聞此方便今當說之佛法有無量門如世間道有難有易

陸道步行則苦水道乘船則樂菩薩道亦如是或有勤行精進(難行苦行)

或有以信方便易行疾至阿惟越致」易行道就是以信願而入佛法的一流 易行道的真正意義是

1易行道不但是念一佛而是念十方佛及「阿彌陀等佛及諸大菩薩稱

4 《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 4大正 8243c4~11 須菩提菩薩摩訶薩應生如是心我當代十方一切眾生若地獄眾生若畜生眾生若餓鬼眾生受

苦痛為一一眾生無量百千億劫代受地獄中苦乃至是眾生入無餘涅槃以是法故為是眾生受諸

懃苦是眾生入無餘涅槃已然後自種善根無量百千億阿僧祇劫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

提是為菩薩摩訶薩生大心 5 《菩提資糧論》卷 3大正 32527b

名一心念亦得不退轉」(《十住毘婆沙論》卷 5大正 2642c)

2易行道除稱佛菩薩名而外「應憶念禮拜以偈稱讚」(《十住毘婆沙論》

卷 5大正 2643c)

3易行道不單是稱名禮拜而已如論說「求阿惟越致地者非但憶念稱

名禮敬而已復應於諸佛所懺悔勸請隨喜迴向」(《十住毘婆

沙論》卷 5大正 2645c)所以易行道就是修七支及普賢的十大願

4易行道為心性怯弱的初學說重在攝護信心龍樹論如此說馬鳴論也說

「眾生初學是法欲求正信其心怯弱helliphellip當知如來有勝方便攝護信

心」(《大乘起信論》大正 32583a)

5易行道的攝護信心或是以信願修念佛等行而往生淨土到了淨土漸

次修學決定不退轉於無上菩提這如一般所說或者是以易行道為方便

堅定信心轉入難行道如說「菩薩以懺悔勸請隨喜迴向故福

德轉增心調柔軟於諸佛無量功德清淨第一凡夫所不信而能信受及

諸大菩薩清淨大行希有難事亦能信受helliphellip愍傷諸眾生無此功德helliphellip

深生悲心helliphellip以悲心故為求隨意使得安樂則名慈心」「若菩薩如是

得隨慈悲心斷所有貪惜為施勤精進」(《十住毘婆沙論》卷 6大正

2649b-c)這就是從菩薩的易行方便道引入菩薩的難行正常道了

(三)普賢十大願(印順法師《學佛三要》p92-94)

由於「初學是法(大乘)其心怯弱」所以特重信仰依佛力的加被而修習

龍樹說這是以信(願)精進為門而入佛法的也就是樂集佛功德而往生淨

土的易行道說得最圓滿的要算『普賢行願品』的十大行願這因為佛是無

上菩提的圓滿實證者所以將信願集中於佛寶而修 十大行願中一禮敬諸佛二稱歎如來是佛弟子見佛所應行的禮儀三

廣修供養是見佛修福的正行六請轉法輪七請佛住世從梵王請佛說

法與阿難不請佛住世而來這都本於釋迦佛的常法而引申於一切佛四

懺悔業障如『決定毘尼經』的稱念佛名的懺法大乘通於在家出家所以不

用僧伽的作法懺專重於佛前的懺悔五隨喜功德十普皆回向這是大

乘法所特別重視的八隨順佛學即依佛的因行果行而隨順修學九恒順

眾生是增長悲心 這十大行願有三大特點 一佛佛平等所以從一佛(毘盧遮那)而通一切佛盡虛空遍法界而不

是局限於一時一地一佛的 二重於觀念不但懺悔隨喜回向由於心念而修就是禮佛供養讚

佛等也唯由心念如說「深心信解如對目前」「起深信解現前知見」

這是心中「念佛」的易行道成就即是念佛三昧 三這是專依佛陀果德(攝法僧功德)而起仰信的一切依佛德而引發如隨

順眾生的悲心因為「若能隨順眾生即能隨順供養諸佛若於眾生尊重

承事則為尊重承事如來若令眾生生歡喜者則令一切如來歡喜何以

故諸佛如來以大悲而為體故」helliphellip 信增上菩薩信願集中於佛念念不忘佛能隨願往生極樂世界但由信願觀

念所以是易行道然心心念於如來功德念念常隨佛學念念恒順眾生如

信願增長也自然能引發為法為人的悲行智行龍樹說修易行道的能「福力

增長心地調柔helliphellip信諸佛第一清淨功德已愍傷眾生」修行六波羅蜜

所以這雖是易行道是信增上菩薩學法而印度的大乘行者都日夜六時的

在禮佛時修此懺悔隨喜勸請回向不過智增悲增的菩薩重心在悲行與

智行而已 七若懺悔罪業是否能不受果報 (一)《十住毘婆沙論》卷 6〈分別功德品第十一〉大正 2648b19-49b9

問曰汝言「懺悔除業障罪」餘經6中說「佛告阿難故作業必當受」 又阿毘曇7中說「諸業因緣不空果報不失不滅」 又經8說「眾生皆屬業皆從業有依止於業眾生隨業各自受報若

現報若生報若後報」 又《業報經》9中閻羅王為眾生說言「咄眾生汝此罪非父母作天

作沙門婆羅門作汝自作自應受報」 又賢聖偈中說「實法如金剛業力將無勝今我已得道而受惡業報」

又佛自說「大海諸名山丘陵樹林木地水火風等日月諸星宿若

至劫燒時皆盡無有餘業於無量劫常在而不失汝遇具相者一切

智人師先所造罪業已償其果報今雖得值佛垢盡證聖果以餘因

緣故木刺猶在身」10是故不應言「懺悔除業罪」 答曰我不言「懺悔則罪業滅盡無有報果」我言「懺悔罪則輕薄於少

時受」是故懺悔偈中說「若應墮三惡道願人身中受」helliphellip 如是等罪多行福德志意曠大集諸功德故不墮惡道是故汝先難

6 《中阿含經》卷 3〈思經第 15〉大正 1437b26-28 7 正量部主張有「不失法」《般若燈論釋》卷 10大正 30101c26~27)「正量部人言阿含經中佛如

是說有不失法以此法故不斷不常諸體得成」 8 參見《佛說佛名經》卷 4大正 14204c 9 參見 《起世經》卷 4大正 1331 a26~ b6「時閻摩王又更告言汝愚癡人若如是者汝自懈怠

行放逸故不修身口及意善業以是因緣汝當長夜得大苦惱無有安樂是故汝當具足受此放逸之罪

得如是等惡業果報亦如諸餘放逸眾生受此罪報又汝諸人此之苦報惡業果者非汝母作非汝父

作非汝兄弟作非姐妹作非國王作非諸天作亦非往昔先人所作是汝自身作此惡業今還聚

集受此報也」 10 參見《佛說興起行經》卷上〈佛說木槍刺腳因緣經第六〉大正 4168a~170b

若懺悔罪業則滅盡無有果報者是語不然復次若言罪不可滅者

《毘尼》中佛說「懺悔除罪」則不可信是事不然是故業障罪應懺悔 (二)《大智度論》大正 25395c12-15

戒律中戒雖復細微懺則清淨犯十善戒雖復懺悔三惡道罪不除如比

丘殺畜生雖復得悔罪報猶不除 (三)印順導師

1《華雨集》(第二冊)p195-196 罪業不善業真的可依懺悔而除滅嗎龍樹有明確的說明如《十住毘婆

沙論》卷六(大正二六四八下四九上)說 「我不言懺悔則罪業滅盡無有報(異熟)果我言懺悔罪則輕薄於少時受

是故懺悔偈中說若應墮三惡道願人身中受helliphellip又如阿闍世害得道父王

以佛及文殊師利因緣故重罪輕受」 依《十住毘婆沙論》意懺悔業障並不能使罪消滅了只是使罪業力減輕

「重罪輕受」本來是要在來生或後後生中受重報的由於懺悔善現在人

中輕受重罪業就過去了《金剛般若經》說「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讀誦此經

若為人輕賤是人先世罪業應墮惡道以今世人輕賤故先世罪業則為消滅」

(大正 8750c)讀誦經典而能消(重)罪業與《(十住)毘婆沙論》意義相

2《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p977

依「佛法」說懺悔不是將業消滅了而是削弱業的作用使惡業不致於障

礙道的進修如五逆稱為「業障」那是怎麼樣修行也決定不能證果的《沙

門果經》說「若阿闍世王不殺父者(聽了佛的說法)即當於此坐上得法眼

淨(證得初果)而阿闍世王今自悔過(只能)罪咎損減已拔重咎」《增壹

阿含經》及《律藏》都說阿闍世王得「無根信」或「不壞信」逆罪因懺悔

而減輕了但還是不能證果《阿闍世王經》說阿闍世王聽法以後得「信

忍」或作「順忍」與「無根信」「不壞信」相當闍王雖有所悟入還是要

墮賓頭地獄不過不受苦能很快的生天《阿闍世王經》所說罪性本空而

因果不失悔悟也只能輕(重罪輕受)些與原始佛法還沒有太多的差別

《阿闍世王經》又說有殺母的罪人因文殊的誘導見佛聞法而證得阿羅漢

果這是與「佛法」相違與阿闍世王悔罪說相違可能是遲一些而附入的部

分 八菩薩修「迴向」的方法 (一)《十住毘婆沙論》卷 5〈除業品〉大正 2646b7~ 47a24

問曰汝已說懺悔勸請隨喜云何為迴向 答曰我所有福德 一切皆和合 為諸眾生故 正迴向佛道

我者己身 所有福德者若從身生若從口生若從意生若因布施生若因持戒生若

因修禪生若因隨喜生若因勸請生如是等及餘所有善皆名所有福德 一切皆和合者心念諸福德合集稱量知其廣大 諸眾生者三界眾生 正者如諸佛迴向如真實迴向迴向菩提 迴向菩提者迴諸福德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又隨喜迴向此二事佛亦自說

有菩薩摩訶薩欲隨喜迴向應念諸佛斷三界相續道滅諸戲論乾煩惱淤

泥滅諸刺棘除諸重擔逮得己利正智解脫心得自在盡諸有結無量

無邊不可思議阿僧祇十方世界一一世界中亦無量無邊不可思議阿僧祇諸佛

出已滅度從初發心乃至得佛入無餘涅槃至遺法未盡於其中間是諸佛所有

善根福德應六波羅蜜及所受辟支佛記所有善根又聲聞人善根若布施

持戒修禪及學無學無漏善根及諸戒品定品慧品解脫根又聲聞人善

根若布施持戒修禪及學無學無漏善根及諸佛戒品定品慧品解

脫品解脫知見品大慈大悲等無量功德及諸佛有所說法於此法中有人

信解受學得此法利是諸人等所有善根於此法中及凡夫所種善根及諸天

龍夜叉乾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睺羅伽得聞法已生諸善

心乃至畜生聞法生諸善心及諸佛欲入涅槃時眾生所種善根是諸善根

福德一切和合稱量使無遺餘以最上最妙最勝無上無等無等等隨

喜隨喜已以是隨喜所生福德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未來現在諸佛

亦如是是三世諸佛福德及因諸佛所生福德心皆隨喜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

提是故偈說 罪應如是懺 勸請隨喜福 迴向無上道 皆亦應如是 如諸佛所說 我悔罪勸請 隨喜及迴向 皆亦復如是

無始世界來有無量遮佛道罪應於十方諸佛前懺悔勸請諸佛隨喜迴向

如佛所知所見所許懺悔我亦如是懺悔勸請諸佛隨喜迴向亦復如是

若如是懺悔勸請隨喜迴向是名正迴向

問曰云何名為諸佛所知所見所許懺悔勸請隨喜迴向 答曰懺悔勸請如先說隨喜迴向如《大品經》11中須菩提白佛言

世尊所說菩薩於過去未來現在一切諸佛及諸弟子一切眾生所有福德

善根盡和合稱量以最上隨喜世尊云何名為最上隨喜

11 參見《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 11<隨喜品(隨喜迴向品)第 39>大正 8297b21~302a16《小品

般若波羅蜜經》卷 3<迴向品第 7>大正 8547c13~549c26《大智度論》卷 61大正 25487a~496a

佛告須菩提若菩薩於過去未來現在諸法不取不念不見不得不

分別而能如是思惟是諸法皆從憶想分別眾緣和合有一切法實不生無所從

來是中乃至無有一法已生今生當生亦無已滅今滅當滅諸法相如

是我順諸法相隨喜隨喜已亦隨諸法實相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名

最上隨喜迴向 復次須菩提求佛道善男子善女人不欲謗佛者應以善根如是迴向應作

是念如諸佛心佛智佛眼知見是善根福德本末體相從何而有我亦

如是隨諸佛知見隨喜如諸佛所許我亦如是以善根迴向若菩薩如是迴向

則不謗諸佛亦無過咎深心信解如實迴向是名大迴向具足迴向 復次須菩提善男子善女人以諸善根福德應如是迴向如諸賢聖戒品

定品慧品解脫品解脫知見品不繫欲界不繫色界不繫無色界不在

過去不在未來不在現在以不繫三界故是迴向亦如是不繫所迴向處亦

不繫若菩薩能如是得心信解如實是名不失迴向無毒迴向法性迴向若

菩薩於此迴向取相貪著是名邪迴向是故諸菩薩摩訶薩應如諸佛所知法

相以是法相迴向能至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名正迴向

(二)《大智度論》卷 61大正 25487c27~488a13 共一切眾生者是福德不可得與一切眾生而果報可與菩薩既得福德果報

衣服飲食等世間樂具以利益眾生菩薩以福德清淨身口人所信受

為眾生說法令得十善道四禪等與作後世利益末後成佛得福德果報

身有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無量光明觀者無厭無量清淨梵音柔和無

礙解脫等諸佛法於三事示現度無量阿僧祇眾生般涅槃後碎身舍利與

人供養久後皆令得道是果報可與一切眾生以果中說因故言福德與眾生

共若福德可以與人者諸佛從初發心所集福德盡可與人然後更作善法

體不可與人今直以無畏無惱施與眾生

(三)印順法師《印度佛教思想史》p112 ~ p113 迴向迴向是迴轉趣向將自己所有念佛等功德轉向於某一目標〈普賢行

願品〉說「迴向眾生及佛道」(《大方廣佛華嚴經》卷 40大正 10847a)一切功德迴向給眾生與眾生同成佛道自己所作的功德能轉給別人嗎

《大智度論》說「是福德不可得與一切眾生而(福德的)果報可與helliphellip

若福德可以與人者諸佛從初發心所集功德盡可與人」(卷 61大正 25

487c~488a)自己所作的功德是不能迴向給眾生的但自己功德所得的福報

菩薩可以用來利益眾生引導眾生同成佛道這樣的迴向說才沒有違反「自

作自受」的因果律 (四)印順法師《華雨集》(第二冊)p158 ~ p161

「普皆回向」回向是迴轉趣向迴向功德是將所有功德轉向於某一目

的〈普賢行願品〉的迴向是「所有禮讚供養福請佛住世轉法輪隨

喜懺悔諸善根迴向眾生及佛道」(《普賢菩薩行願讚》大正 10880b)依偈說回向是將上來所說的「禮敬功德」「讚歎功德」「供養功德」「懺悔

功德」「隨喜功德」「勸請功德」一切回向於眾生與眾生同成佛道依偈

文可見重佛重信的易行道(「三品經」也如此)本沒有「恒順眾生」與

「常隨佛學」的 回向眾生及佛道如《舍利弗悔過經》說「學道以來所得(一切)福德皆

集聚合會以持好心施與天下十方人民父母蜎飛蠕動之類皆令得其福

有餘少所令某得之令某等作佛道」(大正 241091a)異譯《菩薩藏經》

說得更明白「一切和合迴施與一切眾生helliphellip一切和合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

菩提以此善根願令一切眾生亦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大正 241089a) 菩薩修易行道所得的功德回向眾生就是將自己的功德轉而布施給眾生

使眾生離苦得樂發心修行成佛 菩薩的功德真能施與眾生使眾生受福樂嗎這裏面含有重大問題也就是

「自力」與「他力」一般神教都是重「他力」的佛法說善惡因果修因證

果一向是「自力」的「大乘佛法」的「回向功德」不違反佛法的特質嗎

《大智度論》卷 61(大正 25487c~488a)說 「共一切眾生者是福德不可得與一切眾生而果報可與菩薩既得福德

果報衣服飲食等世間樂具以利益眾生菩薩以福德清淨(所有)

身口人所信受為眾生說法令得十善helliphellip末後成佛helliphellip是果報可

與一切眾生以果中說因故言福德與眾生共若福德可以與人者諸佛

從初發心所集福德盡可與人」 經上說福德回向施與眾生這是果中說因是不了義說菩薩的福德是不能

轉施與別人的但菩薩發願化度眾生所以依此福德善根未來福慧具足就

能以財物佛法施與眾生使眾生得財物能依法修行成就佛道如自己的

福德而可以迴施眾生那是違反「自力」原則的佛菩薩的功德無量如可以

迴施眾生那世間應該沒有苦惱眾生都是佛菩薩那樣也不用佛菩薩來化度

了 《十住毘婆沙論》這樣說「我所有福德一切皆和合為諸眾生故正迴向

佛道」(卷 5大正 2646b)菩薩發菩提心求成佛道主要是為了救度一切

眾生所以「迴向眾生及佛道」是說「為諸眾生故」以一切功德迴向阿耨

多羅三藐三菩提並非以福德善根施與眾生《普賢菩薩行願讚》但說「悉皆

迴向於菩提」沒有說迴向眾生也許是為了避免讀者的誤解吧

九關於眾生見佛身聞佛名而得入必定之意趣 (一)《十住毘婆沙論》卷 3大正 2632c3-8

佛功德力者一切去來今佛威力功德智慧無量深法等無差別但隨諸佛本

願因緣或有壽命無量或有見者即得必定聞名者亦得必定女人見者即成

男子身若聞名者亦轉女身或有聞名者即得往生或有無量光明眾生遇者

離諸障蓋或以光明即入必定或以光明滅一切苦惱 (二)《十住毘婆沙論》卷 3大正 2632c14-25

見時得入必定者有眾生見佛即住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阿惟越致地何以故

是諸眾生見佛身者心大歡喜清淨悅樂其心即攝得如是菩薩三昧以是三昧

力通達諸法實相能直入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必定地 是諸眾生長夜深心種見佛入必定善根以大悲心為首善妙清淨為通達

一切佛法故為度一切眾生故是善根成就時至是故得值此佛又以諸佛本

願因緣二事和合故此事得成 聞佛名入必定者佛有本願「若聞我名者即入必定」如見佛聞亦如是

(三)《大方廣佛華嚴經》卷 52大正 10276c23-27

若有眾生善根熟者見佛身已則皆受化然彼佛身盡未來際究竟安住

隨宜化度一切眾生未曾失時 佛子如來身者無有方處非實非虛但以諸佛本誓願力眾生堪度則便

出現

(四)《大方廣佛華嚴經》卷 52大正 10276b23-26 佛子如來智日亦復如是普現法界無前無後一切眾生淨心器中佛

無不現心器常淨常見佛身若心濁器破則不得見

(五)《放光般若經》卷 4大正 829a27-28

云何菩薩真見佛身逮法性故是為真見

《大品般若經》卷 6〈發趣品第 20〉大正 8259b8 云何菩薩如實觀佛身如實觀法身故

(六) 《大智度論》卷 34大正 25313a21-c18 【經】我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時十方如恒河沙等世界中眾生聞我名者必得阿

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欲得如是等功德者當學般若波羅蜜(《摩訶般若波羅

蜜經》卷 1大正 8221a17-20) 【論】問曰有人生值佛世在佛法中或墮地獄者如提婆達俱迦利訶多釋子等

三不善法覆心故墮地獄此中云何言去佛如恒河沙等世界但聞佛名便

得道耶

答曰上已說有二種佛一者法性生身佛二隨眾生優劣現化佛

為法性生身佛故說乃至聞名得度為隨眾生現身佛故說雖共佛住

隨業因緣有墮地獄者

法性生身佛者無事不濟無願不滿所以者何於無量阿僧祇劫積

集一切善本功德一切智慧無礙具足為眾聖主諸天及大菩薩希能見

者譬如如意寶珠難見難得若有見者所願必果如喜見藥其有見者

眾患悉除如轉輪聖王人有見者無不富足如釋提桓因有人見者隨

願悉得如梵天王眾生依附恐怖悉除如人念觀世音菩薩名者悉脫

厄難是事尚爾何況諸佛法性生身

問曰釋迦文佛亦是法性生身分無有異體何以故佛在世時有作五逆罪人

飢餓賊盜如是等惡

答曰釋迦文佛本誓我出惡世欲以道法度脫眾生不為富貴世樂故出

若佛以力與之則無事不能又亦是眾生福德力薄罪垢深重故不得隨

意度脫又今佛但說清淨涅槃而眾生譏論誹謗言『何以多畜弟子

化導人民』此亦是繫縛法但以涅槃法化猶尚譏謗何況雜以世樂

如提婆達欲令足下有千輻相輪故以鐵作模燒而爍之爍已足壞

身惱大呼爾時阿難聞已涕泣白佛『我兄欲死願佛哀救』佛即

伸手就摩其身發至誠言『我看羅[目侯]羅與提婆達等者彼痛當滅』

是時提婆達眾痛即除執手觀之知是佛手便作是言『淨飯王子以

此醫術足自生活』佛告阿難『汝觀提婆達不用心如是云何可度

若好世人則無是咎』如是眾生若以世樂不得度也是事種種因緣

上已廣說以是故說聞佛名有得道者有不得者

復次佛身無量阿僧祇種種不同有佛為眾生說法令得道者有佛放

無量光明眾生遇之而得道者有以神通變化指示其心而得道者有佛

但現色身而得道者有佛遍身毛孔出眾妙香眾生聞之而得道者有

佛以食與眾生令得道者有佛眾生但念而得道者有佛能以一切草木之

聲而作佛事令眾生得道者有佛眾生聞名而得道者為是佛故說言

我作佛時其聞名者皆令得度

復次聞名不但以名便得道也聞已修道然後得度如須達長者

初聞佛名內心驚喜詣佛聽法而能得道又如貰夷羅婆羅門從雞泥耶

結髮梵志所初聞佛名心即驚喜直詣佛所聞法得道是但說聞名聞

名為得道因緣非得道也 (七)《大智度論》卷 93大正 25712b2-6

問曰餘佛種種勤苦說法眾生尚不得道何以但聞佛名便得道 答曰餘處佛種種說法眾生或得道或得善根終不空說若聞是佛名畢

至阿鞞跋致不言今得 十云何有眾生聞佛名便得往生 (一)《十住毘婆沙論》卷 3大正 2633a2-4

聞佛名得往生者若人信解力多諸善根成就業障礙已盡如是之人得聞佛

名又是諸佛本願因緣便得往生

「善根」《十住毘婆沙論》卷 1大正 2623b4-18 厚種善根者如法修集諸功德名為厚種善根

善根者不貪不恚不癡一切善法從此三生故名為善根如一切惡

法皆從貪恚癡生是故此三名不善根helliphellip

此中善根為眾生求無上道故所行諸善法皆名善根能生薩婆若智故

名為善根

(二)「別時意趣」

1《攝大乘論本》卷 2大正 31141a18-26 四意趣者一平等意趣謂如說言我昔曾於彼時彼分即名勝觀正等

覺者二別時意趣謂如說言若誦多寶如來名者便於無上正等菩提

已得決定又如說言由唯發願便得往生極樂世界三別義意趣謂

如說言若已逢事爾所殑伽河沙等佛於大乘法方能解義四補特伽羅

意樂意趣謂如為一補特伽羅先讚布施後還毀訾如於布施如是尸羅

及一分修當知亦爾如是名為四種意趣 2《攝大乘論釋》卷 5大 31346b4-11

別時意趣者謂此意趣令嬾惰者由彼彼因於彼彼法精勤修習彼

彼善根皆得增長此中意趣顯誦多寶如來名因是昇進因非唯誦名

便於無上正等菩提已得決定如有說言由一金錢得千金錢豈於一

日意在別時由一金錢是得千因故作此說此亦如是由唯發願

便得往生極樂世界當知亦爾 3印順法師《攝大乘論講記》(p 286-287)

實際上單單持誦多寶如來的名號並不能於無上菩提得不退轉唯憑空

口發願也不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佛陀的意思是約另一時間說的若

持誦多寶如來的名號就可種下成佛的善根雖然還不能直登不退但

將來一定要修證菩提如魚吞了鉤一樣雖然還在水裡可說已經釣住了

發願往生極樂也如此久久的積集福德智慧的善根將來定能往生極樂

如俗語說『一本萬利』並不真的一個錢立刻獲得萬倍的盈利而是說由

這一個本錢經過長久的經營才可以獲得萬利發願為往生之因念佛

為不退之因佛陀是依這種意思說的 十一關於眾生發菩提心之因緣 (一)1《十住毘婆沙論》卷 3大正 2635a26-b7

眾生初發菩提心或以三因緣或以四因緣如是和合有七因緣發阿耨多

羅三藐三菩提心 問曰何等為七 答曰一者諸如來令發菩提心二見法欲壞守護故發心三於眾生中大悲

而發心四或有菩薩教發菩提心五見菩薩行亦隨而發心(六)或因布施已而發菩提心(七)或見佛身相歡喜而發心以是七因緣

而發菩提心 (詳細內容參見《十住毘婆沙論》卷 3大正 2635b8-36a11)

2《十住毘婆沙論》卷 3大正 2636a11-23 問曰汝說七因緣發菩薩心為皆當成有成有不成 答曰是不必盡成或有成有不成 問曰若爾者應解說 答曰於七發心中 佛教令發心 護法故發心 憐愍故發心

如是三心者 必定得成就 其餘四心者 不必皆成就 是七心中(1)佛觀其根本教令發心必得成以不空言故(2)若

為尊重佛法為欲守護(3)若於眾生有大悲心如是三心必得成就

根本深故 餘菩薩教令發心見菩薩所行發心因大布施發心若見若聞佛相發

心是四心多不成或有成者根本微弱故

(二)《佛說如來智印經》卷 1大正 15470b22-c4 有七法發菩提心何等為七一者如佛菩薩發菩提心二者正法將滅為護

持故發菩提心三者見諸眾生眾苦所逼起大悲念發菩提心四者菩薩教餘

眾生發菩提心五者布施時自發菩提心六者見他發意隨學發心七者見如

來三十二相八十種好具足莊嚴若聞發心彌勒如是七因緣發菩提心

如佛菩薩發菩提心正法將滅為護持故發菩提心見諸眾生眾苦所逼起大

悲念發菩提心發此三心能為諸佛菩薩護持正法又能疾得不退轉地成就

佛道後四發心剛強難伏不能護法

(三)《彌勒菩薩所問經論》卷 2大正 26240b15-26

如《法印經》中如來說言彌勒發菩提心有七種因何等為七一者諸佛

教化發菩提心二者見法欲滅發菩提心三者於諸眾生起大慈悲發菩提心

四者菩薩教化發菩提心五者因布施故發菩提心六者學他發菩提心七者

聞說如來三十二相八十種好發菩提心 彌勒諸佛教化發菩提心見法欲滅發菩提心於諸眾生起大慈悲發菩提

心此三發心能護正法速疾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餘四發心非真菩

薩不能護持諸佛正法速疾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十二何謂「名字菩薩」何謂「真實菩薩」成就何法得名「真實菩薩」

(一)《十住毘婆沙論》卷 1大正 2621a1-11

問曰但發心便是菩薩耶

答曰何有但發心而為菩薩若人發心必能成無上道乃名菩薩或有但發

心亦名菩薩何以故若離初發心則不成無上道如大經說新發意

者名為菩薩猶如比丘雖未得道亦名道人是名字菩薩漸漸修習

轉成實法後釋歡喜地中當廣說如實菩薩相

眾者從初發心至金剛無礙解脫道於其中間過去未來現在菩薩

名之為眾

(二)《大智度論》卷 4大正 2586b13-16

是菩提薩埵有兩種有鞞跋致有阿鞞跋致如退法不退法阿羅漢阿鞞跋

致菩提薩埵是名實菩薩以是實菩薩故諸餘退轉菩薩皆名菩薩譬如得

四道人是名實僧以實僧故諸未得道者皆得名僧

(參見《大智度論》卷 3大正 2580a15-27)

(三)《十住毘婆沙論》卷 13大正 2693c15-94a20

問曰汝說無上道相時種種因緣訶罵空發願菩薩自言菩薩但名字菩薩

若是三不名為菩薩者成就何法名為真菩薩

答曰非但發空願自言是菩薩名字為菩薩略說能成就三十二法者乃名

為菩薩若人發心欲求佛道自言是菩薩空受名號不行功德慈悲

心諸波羅蜜等是不名為菩薩如土城名寶城但自誑身亦誑諸佛

亦誑世間眾生若人有三十二妙法亦能發願是名真實菩薩何等三十

一深心為一切眾生求諸安樂(參見大正2623c17-24a29102c8-12)

二能入諸佛智中

三自審知堪任作佛不作佛

四不憎惡他

五道心堅固

六不假偽結託親愛

七乃至未入涅槃常為眾生作親友

八親疏同心

九已許善事心不退轉

十於一切眾生不斷大慈

十一於一切眾生不斷大悲(參大正2649b18-29103c17-24)

十二常求正法心無疲懈

十三勤發精進心無厭足

十四多聞而解義

十五常省己過

十六不譏彼闕

十七於一切見聞事中常修菩提心

十八施不求報

十九持戒不求一切生處

二十於一切眾生忍辱無瞋礙

二十一能勤精進修習一切善根

二十二不隨無色定生

二十三方便所攝智慧

二十四四攝法所攝方便

二十五持戒毀戒慈愍無二(參大正2661a16-b29)

二十六一心聽法

二十七一心阿練若處住

二十八不樂世間種種雜事

二十九不貪著小乘(參大正2620b15-c23)

三十見大乘利益為大

三十一遠離惡知識(參大正2667a4-8)

三十二親近善知識(參大正2666c28-67a4)

菩薩住是三十二法能成七法所謂

(1)四無量心

(2)能遊戲五神通

(3)常依於智

(4)常不捨善惡眾生

(5)所言決定言必皆實

(6)集一切善法

(7)心無厭足

是為三十二法為七法菩薩成就此者名為真實菩薩

(四)《大寶積經》卷112「普明菩薩會」大正11632c27-633a14 復次迦葉名菩薩者不但名字為菩薩也能行善法行平等心名為菩薩

略說成就三十二法名為菩薩何謂三十二法 (1)常為眾生深求安樂(2)皆令得住一切智中(3)心不憎惡他人智慧(4)破壞憍慢(5)深樂佛道(6)愛敬無虛(7)親厚究竟於怨親中其心同等

至於涅槃(8)言常含笑先意問訊(9)所為事業終不中息(10)普為

眾生等行大悲(11)心無疲倦多聞無厭(12)自求己過不說他短(13)以菩提心行諸威儀(14)所行惠施不求其報(15)不依生處而行持戒(16)諸眾生中行無礙忍(17)為修一切諸善根故勤行精進(18)離生無色而起

禪定(19)行方便慧(20)應四攝法(21)善惡眾生慈心無異(22)一

心聽法(23)心住遠離(24)心不樂著世間眾事(25)不貪小乘於大乘

中常見大利(26)離惡知識親近善友(27)成四梵行遊戲五通(28)常依真智(29)於諸眾生邪行正行俱不捨棄(30)言常決定(31)貴真

實法(32)一切所作菩提為首 如是迦葉若人有此三十二法名為菩薩

《大寶積經》與《十住毘婆沙論》三十二法之比對

《大寶積經》 《十住毘婆沙論》

1 常為眾生深求安樂 深心為一切眾生求諸安樂(1)

2 皆令得住一切智中 能入諸佛智中(2)

3 心不憎惡他人智慧 不憎惡他(4)

4 破壞憍慢 自審知堪任作佛不作佛(3)

5 深樂佛道 道心堅固(5)

6 愛敬無虛 不假偽結託親愛(6)

7 親厚究竟於怨親中其心同等至於

涅槃 親疏同心(8)

乃至未入涅槃常為眾生作親友(7)

8 言常含笑先意問訊

9 所為事業終不中息 已許善事心不退轉(9)

10 普為眾生等行大悲 於一切眾生不斷大慈(10)

於一切眾生不斷大悲(11)

11 心無疲倦多聞無厭 常求正法心無疲懈(12)

勤發精進心無厭足(13)

多聞而解義(14)

12 自求己過不說他短 常省己過(15)不譏彼闕(16)

13 以菩提心行諸威儀 於一切見聞事中常修菩提心(17)

14 所行惠施不求其報 施不求報(18)

15 不依生處而行持戒 持戒不求一切生處(19)

16 諸眾生中行無礙忍 於一切眾生忍辱無瞋礙(20)

17 為修一切諸善根故勤行精進 能勤精進修習一切善根(21)

18 離生無色而起禪定 不隨無色定生(22)

19 行方便慧 方便所攝智慧(23)

20 應四攝法 四攝法所攝方便(24)

21 善惡眾生慈心無異 持戒毀戒慈愍無二(25)

22 一心聽法 一心聽法(26)

23 心住遠離 一心阿練若處住(27)

24 心不樂著世間眾事 不樂世間種種雜事(28)

25 不貪小乘於大乘中常見大利 不貪著小乘(29)見大乘利益為大(30)

26 離惡知識親近善友 遠離惡知識(31)親近善知識(32)

27 成四梵行遊戲五通 四無量心能遊戲五神通

28 常依真智 常依於智

29 於諸眾生邪行正行俱不捨棄 常不捨善惡眾生

30 言常決定 所言決定

31 貴真實法 言必皆實

32 一切所作菩提為首 集一切善法心無厭足

十三「自得度已當度眾生」之意趣為何 (一)《十住毘婆沙論》卷 1大正 2624b3~20

發願「我得自度已當度眾生」者一切諸法願為其本離願則不成是

故發願 問曰何故不言我當度眾生而言自得度已當度眾生

答曰自未得度不能度彼如人自沒淤泥何能拯拔餘人又如為水所[漂

寸]不能濟溺是故說我度已當度彼如說

「若人自度畏能度歸依者自未度疑悔何能度所歸

若人自不善不能令人善若不自寂滅安能令人寂」

是故先自善寂而後化人又如法句偈說

「若能自安身在於善處者然後安餘人自同於所利」

凡物皆先自利後能利人何以故如說

「若自成己利乃能利於彼自捨欲利他失利後憂悔」

是故說自度已當度眾生

(二)《十住毘婆沙論》卷 14大正 2698b29~ c14

若生善處若生惡處皆屬十善十不善道 我知是世間諸業因緣有無有定主是故我應先自行十善道然後令諸眾生亦住

十善道 問曰何以故要先自住十善道後乃令他住耶 答曰行於惡業者令他善不易自不行善故他則不信受

若惡人自不行善欲令他行善者則為甚難何以故是人自不行善

他人不信受其語如偈說 「若人自不善不能令他善若自不寂滅不能令他寂 以是故汝當先自行善寂然後教他人令行善寂滅」

是菩薩當如是行善法

(三)印順法師《學佛三要》(p145~154) 淨化身心擴展德性從徹悟中得自利的解脫自在本為佛弟子的共同目

標聲聞道與菩薩道的差別只在重於自利或者重於利他從利他中完成自

利聲聞不是不能利他的也還是住持佛法利樂人天度脫眾生不過重於

解脫的己利在未得解脫以前厭離心太深不大修利他的功德證悟以後

也不過隨緣行化而已而菩薩在解脫自利以前著重於慈悲的利他所以說

「未能自度先度人菩薩於此初發心」證悟以後更是救濟度脫無量眾生

所以聲聞乘的主機是重智證的菩薩乘的主機是重悲濟的 菩薩道在初期的聖典中即被一般稱做小乘三藏中也是存在的這即

是菩薩本生談菩薩在三大阿僧祇劫中或作國王王子或作宰官或作外

道或作農工商賈醫生船師或在異類中行為鳥為獸菩薩不惜財物

不惜身命為了利益眾生而施捨閻浮提中沒有一處不是菩薩施捨頭目腦髓

的所在他持戒忍辱精勤的修學波羅密多的四種六種或十種都是歸

納本生談的大行難行而來這樣的慈悲利他都在證悟解脫以前誰說非自利

不能利他等到修行成熟菩提樹下一念相應妙慧圓成無上正等正覺這樣

的頓悟成佛從三大阿僧祇劫的慈悲利他中得來菩薩與聲聞的顯著不同就

是一向在生死中不求自利解脫而著重於慈悲利他 初期的大乘經對於菩薩的三祇修行與三藏所說的小小不同大乘以為

菩薩的利他行在沒有證悟以前是事行勝解行雖然難得但功德還算不

得廣大徹悟的證真無生法忍以後莊嚴淨土成熟眾生的利他大行功

德是大多了因為這是與真智相應是事得理融的平等無礙的大乘分菩薩

道為二階般若道凡經一大僧祇劫是實證以前的地前的唯識宗稱為資

糧位加行位(到見道位)也名勝解行地證悟以後是方便道凡經二大僧祇

劫即登地菩薩唯識家稱為從見道到修道位大體的說地前菩薩雖有勝

解而還沒有現證廣集無邊的福智資糧與本生談所說相近大地菩薩現證

了法界如觀音菩薩等慈悲普濟不可思議本生談中的一分異類中行屬於

這一階段的化身雖有未證悟已證悟二大階位而未證悟前菩薩還是慈悲

利物決無一心一意趣求解脫自利的helliphellip觀音菩薩等尋聲救苦是大地菩薩

事然並非人間的初學菩薩行者不要實踐慈悲利物的行為helliphellip

大乘佛教的修學者菩薩如沒有證悟還不能解脫自在他怎麼能長

期的在生死中修行不怕失敗嗎能自己作得主而不像一般凡夫的墮入惡

道或生長壽天嗎自己不能浮水怎能在水中救人難道不怕自己沈沒嗎

一分學者的專重信願求得信心的不退或專重智證而趨於急求解脫急求

成佛這都不外乎受了這種思想的影響

當然自己不能浮水不能入水救人然而自己離水上岸又怎麼能在

水中救人聲聞人急求自證了脫生死等到一斷煩惱即「與生死作隔礙」

再不能發菩提心長在生死修菩薩行雖然大乘經中進展到還是可以回心

向大的結論然而被痛責為焦芽敗種的要費多大的方便才能使他迴向大乘

呢要再修多少劫的大乘信心才能登菩薩地呢即使迴入菩薩乘由於過去

自利的積習難返也遠不及直往大乘的來得順利而精進所以大乘經中以退

失菩提心為犯菩薩重戒以悲願不足而墮入自利的證入為必死無疑不重悲

願不集利他的種種功德一心一意的自利以為能速疾成佛這真是可悲的

大乘真精神的沒落

在水中救人是不能離水上岸的要學會浮水也非在水中學習不可菩

薩要長在生死中修菩薩行自然要在生死中學習要有一套長在生死而能普

利眾生的本領但這非依賴佛力可成也非自己先做到了生脫死解脫自在

因為這是要墮入小乘深坑的菩薩這套長在生死而能廣利眾生的本領除「堅

定信願」「長養慈悲」而外主要的是「勝解空性」觀一切法如幻如化了

無自性得二諦無礙的正見是最主要的一著所以經上說「若有於世間

正見增上者雖歷百千生終不墮惡趣」唯有了達得生死與涅槃都是如幻

如化的這才 能不如凡夫的戀著生死也不像小乘那樣的以「三界為牢

獄生死如冤家」而厭離他急求擺脫他這才能不如凡夫那樣的怖畏涅槃

能深知涅槃的功德而也不像小乘那樣的急趣涅槃在生死中浮沈因信願

慈悲特別是空勝解力能逐漸的調伏煩惱能做到煩惱雖小小現起而不會闖

大亂子不斷煩惱也不致作出重大惡業時時以眾生的苦痛為苦痛眾生的

利樂為利樂我見一天天的薄劣慈悲一天天的深厚怕什麼墮落唯有專為

自己打算的才隨時有墮落的憂慮發願在生死中常得見佛常得聞法「世

世常行菩薩道」這是初期大乘的共義中觀與瑜伽宗的共義釋尊在經中說

「我往昔中多住空故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hellip這種空性勝解或稱「真

空見」要從聞思而進向修習以信願慈悲來助成時常記著「今是學時

非是證時」(悲願不足而證空就會墮入小乘)這才能長在生死中忍受生死

的苦難眾生的種種迫害而不退菩提心菩薩以「布施」「愛語」「利行」「同

事」四攝法廣利一切眾生自己還沒有解脫卻能廣行慈悲濟物的難行苦

行雖然這不是人人所能的然而菩薩的正常道卻確實如此helliphellip 我們必須認清名符其實的菩薩是偉大的最偉大處就在他能不為自

己著想以利他為自利helliphellip有信願慈悲空性勝解正好在生死海中鍛鍊

身手從頭出頭沒中自利利人一般能於菩薩行而隨喜的景仰的學習的

都是種植菩提種子都是人中賢哲世間的上士有積極利他為法為人的大

心凡夫即使是「敗壞菩薩」也比自了漢強得多這種慈悲為本的人菩薩行

淺些是心向佛乘而實是人間的君子十善菩薩深些是心存利世利益人間

的大乘正器從外凡內凡而漸登賢位的菩薩沒有得解脫的自利卻能為一

切眾生而修學為一切眾生而忍苦犧牲hellip漸學漸深從人間正行而階梯佛乘

這才是菩薩的中道正行真能存菩薩的心胸有菩薩的風格理解菩薩利他的

真精神那裡會如喪考妣的急求己利

《雜阿含經》 卷 28(788 經) 「假使有世間正見增上者雖復百千生終不墮惡趣」 (大正

2204c11~12)

《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 18〈不證品〉 「佛告須菩提若菩薩摩訶薩具足觀空先作是願我今不應空法作證

我今學時非是證時」(大正 8350a19~21) (參見《大智度論》卷 76〈釋學空不證品〉大正 25592b4~6)

十四何謂「必定聚」初發菩薩心者是否皆入必定聚

(一)《十住毘婆沙論》卷 1大正 2624c2~14 為得如是佛十力故大心發願即入必定聚

問曰凡初發心皆有如是相耶

答曰或有人說「初發心便有如是相」而實不爾何以故是事應分別不

應定答所以者何一切菩薩初發心時不應悉入於必定

或有初發心時即入必定

或有漸修功德如釋迦牟尼佛--初發心時不入必定後修集功德

值燃燈佛得入必定

是故汝說「一切菩薩初發心便入必定」是為邪論

問曰若是邪論者何故汝說「以是心入必定」

答曰有菩薩初發心即入必定以是心能得初地因是人故說「初發

心入必定中」

(二)《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 4〈金剛品(摩訶薩品)〉大正 8243b14~19

佛告須菩提必定眾者性地人八人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羅漢

辟支佛初發心菩薩乃至阿惟越致地菩薩須菩提是為必定眾菩薩為上

首菩薩摩訶薩於是中生大心不可壞如金剛當為必定眾作上首 (三)《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 26〈畢定品〉大正 8409b14~c12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是菩薩摩訶薩為畢定為不畢定

佛告須菩提菩薩摩訶薩畢定非不畢定

世尊何處畢定為聲聞道中為辟支佛道中為佛道中

佛言菩薩摩訶薩非聲聞辟支佛道中畢定是佛道中畢定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為初發意菩薩畢定為最後身菩薩畢定

佛言初發意菩薩亦畢定阿惟越致菩薩亦畢定後身菩薩亦畢定

世尊畢定菩薩墮惡道中生不

不也須菩提於汝意云何若八人若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羅漢

辟支佛生惡道中不 不也世尊

如是須菩提菩薩摩訶薩從初發意已來布施持戒忍辱精進行禪

定修智慧斷一切不善業若墮惡道若生長壽天若不得修善法處若生

邊國若生惡邪見家無作見家是中無佛名無法名無僧名無有是處

須菩提初發意菩薩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以深心行十不善道無有是處

世尊若菩薩摩訶薩有如是善根功德成就如佛自說本生受不善果報是時

善根為何所在 佛告須菩提菩薩摩訶薩為利益眾生故隨而受身以是身利益眾生

須菩提菩薩摩訶薩作畜生時有是方便力若怨賊欲來殺害以是無上忍辱

無上慈悲心捨身不惱惡賊汝諸聲聞辟支佛無有是力以是故須菩提

當知菩薩摩訶薩欲具足大慈心為憐愍利益眾生故受畜生身

(《大智度論》卷 93大正 25712c20~713a17) (四)《大智度論》卷 93大正 25713b15~714a25

問曰上阿鞞跋致品中說如是相是阿鞞跋致如是相非阿鞞跋致阿鞞跋致

即是畢定須菩提今何以更問

答曰是般若波羅蜜有種種門有種種道阿鞞跋致是一門中說今問畢定

更問異門

復次佛心中一切眾生一切法皆畢定人以智不及故名為不畢定佛

知雖無量阿僧祇劫積大功德必退作小乘者亦知微細昆虫雖未有善

心過爾所劫發心後當作佛定知一切法皆如是從是因得是果

是故名佛一切法中無礙以畢定知故 復次須菩提聞法華經(卷 1大正 99a)中說於佛所作少功德

乃至戲笑一稱南無佛漸漸必當作佛又聞阿鞞跋致品中有退不退

又復聞聲聞人皆當作佛若爾者不應有退如法華經中說畢定餘經說

有退有不退是故今問為畢定為不畢定如是等種種因緣故問定

不定

佛答菩薩是畢定

須菩提心以入涅槃為畢定是故問為何道中畢定

佛答非畢定二乘但於大乘中畢定

求佛道者有上中下是故問為初發意為阿鞞跋致為最後身畢定 須菩提意謂為阿鞞跋致已上畢定住佛道中故

佛答三種菩薩皆畢定畢定者必當作佛

問曰如上品中說佛以佛眼見十方菩薩求佛如恒河沙得阿鞞跋致者若

一若二今何以言三種菩薩盡皆畢定

答曰我先已說般若甚深有無量門有說諸菩薩退而不畢定有處說菩薩畢

定不退如阿鞞跋致品中須菩提問佛菩薩退者於何處退為從色

為從受想行識乃至十八不共法

畢竟空故諸法皆不退此中佛何以更說不退

問曰是二義何者是實

答曰二事皆實佛口所說無不實者如佛或說諸法空無所有或說布施持

戒等是有為初發心者說諸法有為久學人著善法者說諸法空無所有

懈怠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牢固者如是人應從聲聞道得度而不求聲

聞久於生死中受苦是故說發心如恒河沙得阿鞞跋致者若一若二

眾生聞是已能堪受眾苦者畢定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若不能者取

聲聞辟支佛道

有人堪任得佛而大悲心薄自愛身重此人聞佛難得多有退者作是

念我或不能得佛不如早取涅槃何用世世受勤苦為為是人故說

一切菩薩乃至初發心皆畢定如法華經中說

問曰若菩薩皆畢定佛何以故種種呵二乘不聽菩薩取二乘證

答曰求佛道者應遍知法性是人畏老病死故於法性少分取證便自止

息捨佛道不度眾生諸佛菩薩之所呵責汝欲捨去會不得離得阿

羅漢證時不求諸菩薩深三昧又不廣化眾生是則迂迴於佛道稽留

問曰阿羅漢先世因緣所受身必應當滅住在何處而具足佛道

答曰得阿羅漢時三界諸漏因緣盡更不復生三界有淨佛土出於三界

乃至無煩惱之名於是國土佛所聞法華經具足佛道如法華經(卷 1大正 97c1~7)說有羅漢若不聞法華經自謂得滅度我於餘國為

說是事汝皆當作佛

問曰若阿羅漢往淨佛國土受法性身如是應得疾作佛何以言迂迴稽留 答曰是人著小乘因緣捨眾生捨佛道又復虛言得道以是因緣故雖不

受生死苦惱於菩薩根鈍不能疾成佛道不如直往菩薩

復次佛法於五不可思議中最第一今言漏盡阿羅漢還作佛唯佛能知

論議者正可論其事不能測知是故不應戲論若求得佛時乃能了知

餘人可信而不可知

十五菩薩初發心相為何 《十住毘婆沙論》卷 1大正 2624c14~25a1~16

問曰是菩薩初心釋迦牟尼佛初發心是心云何

答曰1是心不雜一切煩惱2是心相續不貪異乘3是心堅牢一切

外道無能勝者4是心一切眾魔不能破壞5是心為常能集善根

6是心能知有為無常7是心無動能攝佛法8是心無覆離諸

邪行9是心安住不可動故10是心無比無相違故11是心

如金剛通達諸法故12是心不盡集無盡福德故13是心平等

等一切眾生故14是心無高下無差別故15是心清淨性無垢故

16是心離垢慧炤明故17是心無垢不捨深心故18是心為廣

慈如虛空故19是心為大受一切眾生故20是心無閡至無障智

故21是心遍到不斷大悲故22是心不斷能正迴向故23是

心眾所趣向智者所讚故 24是心可觀小乘瞻仰故25是心難

見一切眾生不能睹故26是心難破能善入佛法故27是心為住

一切樂具所住處故28是心莊嚴福德資用故29是心選擇智慧

資用故30是心淳厚以布施為資用故31是心大願持戒資用故

32是心難沮忍辱資用故33是心難勝精進資用故34是心寂

滅禪定資用故35是心無惱害慧資用故36是心無瞋閡慈心

深故37是心根深悲心厚故38是心悅樂喜心厚故39是心

苦樂不動捨心厚故40是心護念諸佛神力故41是心相續三

寶不斷故 如是等無量功德莊嚴初必定心如〈無盡意品〉中廣說

(1)是心不雜一切煩惱者見諦思惟所斷二百九十四煩惱不與心和合

故名為不雜 (2)是心相續不貪異乘者從初心相續來不貪聲聞辟支佛乘但為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名為相續不貪異乘 如是等四十句論應如是知

(參見西晉竺法護譯《阿差末菩薩經》卷 1大正 13586b29~587a19 北涼曇無讖譯《大方等大集經》卷 27〈無盡意菩薩品〉大正 13

187a29~b24)

「心如金剛」參見《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四〈金剛品〉 (大正 8

243b19~244a16) 「見諦思惟所斷二百九十四煩惱」《十住毘婆沙論》卷 16

使所攝名為煩惱纏所攝名為垢使所攝煩惱者貪瞋慢無明身見

邊見見取戒取邪見疑是十根本隨三界見諦思惟所斷分別故

名九十八使非使所攝者不信無慚無愧諂曲戲侮堅執懈怠

退沒睡眠佷戾慳嫉憍不忍食不知足亦以三界見諦思惟所

斷分別故有一百九十六纏垢」(大正 26108b28~c6) 九十八使加一百九十六纏垢合為二百九十四煩惱

經名

心相

順序

《十住毘婆沙論》卷 1 〈入初地 品〉 大正

2624c14~25a1~16)

《大方等大集經》卷 27〈無盡意菩薩品〉大正

13187a29~b24)

《阿差末菩薩經》卷 1大正

13586b29~587a19

1 是心不雜一切煩惱 發菩提心不離煩惱故

離=雜(宋元宮)

大正 13187d 注 7

悉遍諸欲婬怒癡醉而無所

縛所以者何

2 是心相續不貪異乘發心相續不悕餘乘故 不與羅漢及緣覺乘而俱同塵

3 是心堅牢一切外道無

能勝者 發心堅固不參外論故 發心已來堅固其志不可轉

移所以者何不為邪業之所

迷誤

4 是心一切眾魔不能破

壞 發心不壞魔不沮故 一切眾魔不能壞意

5 是心為常能集善根 發心恒順善根增長故 有是心者其諸功德悉為成

6 是心能知有為無常 發心至常有為法無常

故 遊于無常而獨總攬眾之元

首所以者何有計常者則生

死業所以特尊解道有常名

曰為尊出無常故

7 是心無動能攝佛法發心不動一切諸佛安慰

護助故 從發心來其心坦然無所縛

著所以者何不離諸佛功德

業故

8 是心無覆離諸邪行發心勝妙離衰損故 所修事業無能得短所以然

者一切眾惡悉盡索故

9 是心安住不可動故發心安止不戲論故 其心永安不可動故

10 是心無比無相違故發心無喻無相似故 其心無侶所以然者希有逮

11 是心如金剛通達諸法

故 發心金剛壞諸法故 心如金剛所以然者皆知一

切諸法之故

12 是心不盡集無盡福德

故 發心無盡無量功德悉成

就故 所不可盡苞裹諸法道慧之

13 是心平等等一切眾生

故 發心平等利眾生故 從發心來強若金剛等眾生

14 是心無高下無差別

故 發心普覆無別異故 其心質直而無諛諂故號曰

正而無偏頗

15 是心清淨性無垢故發心鮮明性常淨故 從發心來常懷鮮明所以然

者本清淨故 16 是心離垢慧炤明故發心無垢智慧明了故 以去眾垢悉消諸冥其慧顯

曜窈隱皆明

17 是心無垢不捨深心

故 發心善解不離畢竟故從發心來沐浴眾穢所以然

者其信甚固無所捨故

18 是心為廣慈如虛空

故 發心廣快慈如虛空故發心甚大無有邊崖所以然

者心若虛空

19 是心為大受一切眾生

故 發心曠大悉能容受諸眾

生故 發心曠然所以然者含受眾

生當因度故

20 是心無閡至無障智

故 發心無礙智慧通達故 發心無盡所以然者其慧玄

曠無所罣礙

21 是心遍到不斷大悲

故 發心遍至大悲不斷故從初發心無所不入所以然

者大慈無極亦無盡故

22 是心不斷能正迴向

故 發心不斷善解立願故 其發心行無能斷者所以然

者功德願故

23 是心眾所趣向智者所

讚故 發心為歸諸佛所讚故 發心甚安極可愛敬所以然

者為諸眾生所喜樂故

24 是心可觀小乘瞻仰

發心殊勝二乘宗仰故 發心特尊與眾超異所以然

者一切外學聲聞緣覺之

所奉故

25 是心難見一切眾生不

能睹故 發心深遠一切眾生所不

知故 其所發心無能知意所以然

者非諸凡俗之所及逮猶如

農夫不能達知聖王之事

26 是心難破能善入佛法發心不敗不破佛法故發種類心所以然者各各從

故 其本種之業皆獲其果一切

諸法常存在故

27 是心為住一切樂具所

住處故 發心安隱善與眾生諸快

樂故 從初發心以為道本所以然

者由是所致得大安故

28 是心莊嚴福德資用

故 發心莊嚴一切功德悉成

就故 發心已來而自莊嚴所以然

者成功勳故

29 是心選擇智慧資用

故 發心善察智慧成就故 發心已來與眾殊別所以然

者達聖慧故

30 是心淳厚以布施為資

用故 發心增長隨意施與故 發心已來甚為微妙所以然

者用廣布施普及眾生

31 是心大願持戒資用

故 發心如願戒清淨故 發心已來建立至願所以然

者具足戒禁

32 是心難沮忍辱資用

故 發菩提心普及怨親具忍

辱故 其發心已來而無等侶所以然

者無所不忍

33 是心難勝精進資用

故 發心難壞具精進故 其發心來無能抑制所以然

者用精進行無懈廢故

34 是心寂滅禪定資用

故 發心寂滅具禪定故 其發心來無所慕樂所以然

者寂度無極致定意故

35 是心無惱害慧資用

故 發心無毀具智慧故 其發心來無所歸趣因其曉了

智度無極

36 是心無瞋閡慈心深

故 發心無願增長大慈故其發心來永無所住所以然

者用無極慈故

37 是心根深悲心厚故發菩提心住根堅牢增長

大悲故 其發心來根株堅強所以然

者用行悲哀故

38 是心悅樂喜心厚故發心和悅增長大喜故 其發心來常懷悅豫所以然

者於諸眾生懷等心故

39 是心苦樂不動捨心厚

故 發心不動增長大捨故 其發心來雖遇苦樂不以為

動所以然者護一切故

40 是心護念諸佛神力故

發心任重諸佛所受故其發心來為諸如來所見將

養所以然者用順十方諸佛

教故

41 是心相續三寶不斷

故 發心不絕三寶不斷故 其發心來欲度一切五趣眾

難所以然者興隆導化

42 其發心來不捨三寶無所違

廢所以然者將順佛戒成聖

眾故

十六何謂「如來家」 (一)《十住毘婆沙論》卷1大正2625a22~b13

生如來家者如來家則是佛家如來者

(1)「如」名為實「來」名為至至真實中故名為如來何等為真實所謂

涅槃不虛誑故是名如實如《經》中說「佛告比丘第一聖諦無有虛

誑涅槃是也」 (2)復次「如」名不壞相所謂諸法實相是「來」名智慧到實相中通達其

義故名為如來 (3)復次空無相無作名為如諸佛來至三解脫門亦令眾生到此門故名為如

來 (4)復次如名四諦以一切種見四諦故名為如來 (5)復次如名六波羅蜜所謂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以是

六法來至佛地故名為如來 (6)復次諦捨滅慧四功德處名為如來以是四法來至佛地故名為

如來 (7)復次一切佛法名為如是如來至諸佛故名為如來 (8)復次一切菩薩地喜淨明炎難勝現前深遠不動善慧法

雲名為如諸菩薩以是十地來至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名為如來又

以如實八聖道分來故名為如來 (9) 復次權智二足來至佛故名為如來如去不還故名為如來 (10) 如來者 所謂十方三世諸佛是

「何等為真實所謂涅槃不虛誑故是名如實」參見

A《中阿含經》卷 8

「彼知是愛滅苦滅聖諦諸賢過去時是愛滅苦滅聖諦未來現在時

是愛滅苦滅聖諦真諦不虛不離於如亦非顛倒真諦審實」(大正 1

469a8~11)

B《大智度論》卷 97「般若波羅蜜真實聖法無有虛誑」(大正 25735c1~2) C《轉法輪經憂波提舍》「如世尊說諸比丘第一聖諦不虛妄法名為涅槃」

(大正 26357b2~3)

(二)《十住毘婆沙論》卷1大正2625b13~c8 如來者所謂十方三世諸佛是

(1)是諸佛家名為如來家今是菩薩行如來道相續不斷故名為生如來家 (2)又是菩薩必成如來故名為生如來家譬如生轉輪聖王家有轉輪聖王相

是人必作轉輪聖王是菩薩亦如是生如來家發是心故必成如來是名

生如來家 (3)如來家者有人言是四功德處所謂諦捨滅慧諸如來從此中生故

名為如來家 (4)有人言般若波羅蜜及方便是如來家如《助道經》中說

智度無極母 善權方便父 生故名為父 養育故名母 一切世間以父母為家是二似父母故名之為家

(5)有人言善慧名諸佛家從是二法出生諸佛是二則是一切善法之根本

如《經》中說「是二法俱行能成正法」善是父慧是母是二和合

名為諸佛家如說菩薩善法父 智慧以為母 一切諸如來 皆從是

二生

(6)有人言般舟三昧及大悲名諸佛家從此二法生諸如來此中般舟三昧為

父大悲為母 (7)復次般舟三昧是父無生法忍是母如《助菩提》中說

般舟三昧父 大悲無生母 一切諸如來 從是二法生

《助道經》即《菩提資糧論》(龍樹菩薩造隋達磨笈多譯) A「智度以為母方便為父者以生及持故說菩薩父母」(卷 1大正 32529a10~11) B「般若波羅蜜菩薩仁者母善方便為父慈悲以為女」(卷 1大正 32519a24~25) C「諸佛現前住牢固三摩提此為菩薩父大悲忍為母」卷 1大正 32529a1~2)

(三)《十住毘婆沙論》卷 1大正 2625c24~26a2

如得初果者如人得須陀洹道善閉三惡道門見法入法得法住堅牢法

不可傾動究竟至涅槃斷見諦所斷法故心大歡喜設使睡眠嬾惰不至二

十九有如以一毛為百分以一分毛分取大海水若二三渧苦已滅者如大

海水餘未滅者如二三渧心大歡喜菩薩如是得初地已名生如來家

「斷見諦所斷法故不至二十九有」 A《大智度論》卷 24「若須陀洹二十五有皆無是處」 (大正 25237b4~5)

「二十五有」石山寺本作「二十九有」(大正 25237d 注 7) B佛陀蜜多撰劉宋 曇摩蜜多譯《五門禪經要用法》

「四天下六欲天四惡道四禪地大梵天無色界第四禪地有五阿那

含天合二十五有」(大正 15332c-333a) 二十五有欲界(地獄餓鬼畜生阿修羅人趣四洲及六欲天)計十

四有色界(四禪及初禪之大梵四禪之無想淨居各一有)

計七有四無色界各一有計四有總計二十五有

C《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 46(大正 27 240b22~28) 「極七返有者謂唯受七有問應言十四有或二十八有若此唯依本

有說者應言十四有天上人中各七有故若依本有中有說者則二

十八有天人各有十四有故謂七本有及七中有何故但說極七有耶

答如七葉樹不過七故說極七有謂天與人本有中有各有七故」

D「二十九有」

(1)瓜生津隆真《十住毘婆沙論(I)》注云「二十九有二十五有中將阿那

含天(五淨居天)分為五即為二十九有」(p88)

(2)須陀洹斷見惑極七往返更無第二十九有可言

(四)《大方廣佛華嚴經》卷 34〈十地品〉大正 10181a22~26

菩薩始發如是心即得超凡夫地入菩薩位生如來家無能說其種族過失

離世間趣入出世道得菩薩法住菩薩處入三世平等於如來種中決定

當得無上菩提菩薩住如是法名住菩薩歡喜地 (五)《成佛之道》(p392)

菩薩初證聖性得到了從來未有的出世心嘗到了從來未有的離繫樂觀察如

來所有的一切功德自己都有分能得能成所以得到無比的歡喜由於通達

法空性也不再有「不活畏惡名畏死畏墮惡道畏大眾威德畏」了進

入初地的名為「生諸如來家」如來是一切佛菩薩以智度為母方便為父

分證了佛法身從此能荷擔佛的家業紹隆佛種不斷真是佛子所以說生如

來家

十七何謂「污佛家」

《十住毘婆沙論》卷 2(大正 2629c8~30a6) 不污諸佛家者何等為污諸佛家 有人言若人發求無上道心已後迴向聲聞辟支佛道不能住世繼三寶種

是名污諸佛家 [答曰]是義不然何以故是人能度生死又得諸無漏根力覺道亦

是佛子云何言污諸佛家如經說「佛告比丘汝是我子從我心

生口生得法分者」 又聲聞人言「諦捨滅慧處名諸佛家」何以故從是四

事出生諸佛故若污此四法名污諸佛家是故若人虛妄慳貪

狂亂愚癡是污佛家若正行此四則不污諸佛家 有人言六波羅蜜是諸佛家從此生諸佛故若違此六事是污佛家 有人言般若波羅蜜是諸佛母方便為父是名諸佛家以此二法出生諸佛

若違此法是污佛家 復次偈中自說污不污相所謂不毀戒不欺佛若受佛戒不能護持則

欺諸佛是污佛家何以故受戒時生佛家中破戒則欺諸佛名污佛

家若受戒不破不欺諸佛名為不污佛家

復次戒名三學戒學心學慧學破此學名污佛家 如法受戒而後毀破名為欺佛如是二句[不污諸佛家不毀戒欺佛]各有義趣

欺佛者空自發願不如說行欺誑眾生是名欺佛 復次一切法中不如說行名為欺佛

(《雜阿含經》卷 45大正 2330a13~14「汝等為子從我口生從法化生

得法餘財」) 十八關於三乘得解說之時限

(一)《十住毘婆沙論》卷 1大正 2620b1-9

問曰行聲聞辟支佛乘者幾時得度生死大海

答曰行聲聞乘者或以一世得度或以二世或過是數隨根利鈍

又以先世宿行因緣

行辟支佛乘者或以七世得度或以八世

若行大乘者或一恒河沙大劫或二三四至十百千萬億[恒

河沙大劫]或過是數然後乃得具足修行菩薩十地而成佛道亦隨根之

利鈍又以先世宿行因緣

(二)《大智度論》卷28大正25266c14-15

有辟支佛第一疾者四世行久者乃至百劫行如聲聞疾者三世久者六十

《大智度論》卷4大正2792b7-9

佛言無量阿僧祇劫作功德欲度眾生何以故言於三阿僧祇劫12

三阿僧祇劫有量有限

《大智度論》卷 38大正 25342b-343a

[經]舍利弗有菩薩摩訶薩初發意時行六波羅蜜上菩薩位得阿毗跋致

舍利弗有菩薩摩訶薩初發心時便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便轉法輪

與無量阿僧祇眾生作益厚已入無餘涅槃是佛般涅槃後餘法若住一劫

若減一劫舍利弗有菩薩摩訶薩初發意時與般若波羅蜜相應與無

數百千億菩薩從一佛國至一佛國淨佛世界

[論]釋曰有三種菩薩利根心堅未發心前久來集諸無量福德智慧是人

遇佛聞是大乘法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即時行六波羅蜜入菩薩

位得阿毗跋致地所以者何先集無量福德利根心堅從佛聞法故

12 印順法師《成佛之道》增注本(p 413)三大阿僧祇劫有二種解說(A)時間劫(B)德行劫以功德

來計算(依功德來計算三大阿僧祇劫一切菩薩修行成佛都是一樣的)

譬如遠行或有乘羊而去或有乘馬而去或有神通去者

乘羊者久久乃到乘馬者差速乘神通者發意頃便到如是不得言發意

間云何得到神通相爾不應生疑菩薩亦如是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時即入菩薩位

有菩薩初發意初雖心好後雜諸惡時時生念我求佛道以諸功德迴

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人久久無量阿僧祇劫或至或不至先世福德

因緣薄而復鈍根心不堅固如乘羊者

有人前世少有福德利根發心漸漸行六波羅蜜若三若十若百阿僧

祇劫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如乘馬者必有所到

第三乘神通者如上說是三種發心一者罪多福少二者福多罪少

三者但行清淨福德

清淨有二種一者初發心時即得菩薩道二者小住供養十方諸佛

通達菩薩道入菩薩位即是阿毗跋致地阿毗跋致地菩薩義如先說

次後菩薩大厭世間世世已來常好真實惡於欺誑是菩薩亦利根堅

心久集無量福德智慧初發心時便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即轉法輪

度無量眾生入無餘涅槃法住若一劫若減一劫留化佛度眾生佛有

二種神通力一者現在時二者滅後劫義如上說劫中所度眾生

亦復不少

次後菩薩亦利根心堅久集福德發心即與般若波羅蜜相應得六神通

與無量眾生共觀十方清淨世界而自莊嚴其國如阿彌陀佛先世時作

法藏比丘佛將導遍至十方示清淨國令選擇淨妙之國以自莊嚴其國

參見《不必定入定入印經》大正 15699c

印順法師《成佛之道》(增注本)p 415 對三種「神通行菩薩」所判攝之階位

(a)日月神通行龍樹又分為二類有的初發心就上菩薩位有的多少

修行就上菩薩位菩薩位雖有多種解說然依《般若經》

說是頂位再不墮惡道下賤家二乘地了(如約《華嚴

經》的行位說是發心住)

(b)聲聞神通行初發心就成大菩提八相成道[初地分證能於百佛世界

現身八相成道(1)由兜率天下生人間(2)入胎(3)出胎(4)出家(5)降魔(6)成道(7)轉法輪(8)入滅]

(c)如來神通行初發心就與般若相應成熟眾生莊嚴佛土這是方便道

菩薩初地以上到八地

(三)《大毘婆沙論》卷101大正27525b14-21

依狹小道而得解脫故名時解脫狹小道者謂若極速第一生中種善根第

二生中令成熟第三生中得解脫餘不決定

依廣大道而得解脫名不時解脫廣大道者謂若極遲聲聞乘經六十劫而得

解脫如舍利子獨覺乘經百劫而得解脫如麟角喻佛乘經三無數劫而得解

《大毘婆沙論》卷83大正27428b26~29

大加行得故名大悲非如聲聞菩提唯六十劫修加行得獨覺菩提唯經百劫修加

行得如來大悲三無數劫修習百千難行苦行然後乃得故名大悲

(四)真諦譯《攝大乘論釋》卷11大正31229b14-19

論曰有五種人於三阿僧祇劫修行圓滿或七阿僧祇劫或三十三阿僧祇劫

何者為五人行願行地人滿一阿僧祇劫行清淨意行人行有相行人行無相

行人於六地乃至七地滿第二阿僧祇劫從此後無功用行人乃至十地滿第三

阿僧祇劫

《攝大乘論釋》卷11大正31230a25-28

論曰復次云何七阿僧祇劫

釋曰欲顯餘部別執故言復次七阿僧祇劫時與前三阿僧祇劫時為等為

有短長此執等三阿僧祇劫但有別義開為七數

《攝大乘論釋》卷11大正31231b23-27

論曰復次云何三十三阿僧祇

釋曰有諸大乘師欲顯行有下中上欲顯為得未得方便欲顯已得不失

方便欲顯已得不失增上方便欲顯入住出三自在故分阿僧祇為三十三

(五)《大乘起信論》卷11大正32581b7-9

以一切菩薩皆經三阿僧祇劫故但隨眾生世界不同所見所聞根欲性異故示

所行亦有差別

印順法師《大乘起信論講記》p341「一切菩薩皆經三阿僧祇功」而成佛

這是任何菩薩都是一樣的從初住到第十回向滿為初阿僧祇劫從初地到

七地滿心為二阿僧祇劫從八地到第十地滿為第三阿僧祇劫種性善

根發心證悟都是一樣的等到圓滿成佛所以也是佛佛平等「但隨」

順「眾生世界不同所見所聞根欲性異故示」現菩薩的「所行」

也「有差別」根異根機的利鈍(下中上)有異欲異即好樂與興趣的各

別性異即習慣熏染有別如來鑑機的十力中即有根勝劣智力(根)種

種勝解智力(欲)種種界智力(性)因為眾生所處的世界不同所見所聞

不同根欲性也都不同故不能不示現所行有差別實則菩薩的行程是

一樣的

參印順法師《成佛之道》p237《中觀論頌講記》p348《華雨集(四)》p107

關於各經論所說之三乘解說時限

三乘別

所依經論 聲聞乘 辟支佛乘 大乘

《十住毘婆沙論》 隨根利鈍或一二

世或更多世不定隨

根利鈍又以先世宿行

因緣

或七世或八世得度 或一或二三四乃至十

百千萬億「恒河沙大

劫」或過是數

《大智度論》 快者三世慢則六十劫 最快四世最慢一百劫 無量阿僧祇劫但利根

者如乘神通行急速成

《大毘婆沙論》 狹小道最快三世

廣大道最慢六十劫

最慢一百劫如「麟角

喻」獨覺

三阿僧祇劫

《攝大乘論釋》

(真諦譯)

- - 三阿僧祇劫

七阿僧祇劫(別部)

三十三阿僧祇劫(餘

大乘師)

《大乘起信論》 - - 定是三阿僧祇劫但隨

眾生根性不同故示現

所行亦有差別

十九聲聞辟支佛佛俱到彼岸於解脫中有差別否

(一)《十住毘婆沙論》卷1大正2620b9-15

問曰聲聞辟支佛佛俱到彼岸於解脫中有差別不

答曰是事應當分別於諸煩惱得解脫是中無差別因是解脫入無餘涅槃是

中亦無差別無有相故但諸佛甚深禪定障解脫一切法障解脫於諸

聲聞辟支佛有差別非說所盡亦不可以譬喻為比

(二)《十住毘婆沙論》卷 11大正 2683a24-b3

無礙解脫者解脫有三種一者於煩惱障礙解脫二者於定障礙解脫三

者於一切法障礙解脫是中得慧解脫阿羅漢得離煩惱障礙解脫共解脫阿

羅漢及辟支佛得離煩惱障礙解脫得離諸禪定障礙解脫唯有諸佛具三解脫

所謂煩惱障礙解脫諸禪定障礙解脫一切法障礙解脫總是三種解脫故佛

名無礙解脫

(三)《大智度論》卷 35大正 25320c21-322a26

【經】舍利弗白佛言「世尊聲聞所有智慧若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羅漢

辟支佛智慧佛智慧是諸眾智無有差別不相違背無生性空若法不相違背

無生性空是法無有別異云何世尊言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一日修智慧

出過聲聞辟支佛上」(大正 25320c21-26)

【論】問曰上佛已說菩薩摩訶薩修智慧出過聲聞辟支佛上今舍利弗何以故問

答曰不問智慧勢力能度眾生今但問佛及弟子智慧體性法中無有差別者

以諸賢聖智慧皆是諸法實相慧皆是四諦及三十七品慧皆是出三界

入三脫門成三乘果慧以是故說無有差別

復次如須陀洹果以無漏智滅結得果乃至佛亦如是如須陀洹用二種

解脫果有為解脫無為解脫乃至佛亦如是如佛入涅槃須陀洹極

遲不過七世皆同事同緣同行同果報以是故言無相違背所以

者何不生性空故(大正25320c26-321a9)

有為解脫無為解脫(《俱舍論》卷 25大正 29133c20-21)

解脫體有二謂有為無為有為解脫謂無學勝解無為解脫謂一切惑

滅 【經】佛告舍利弗「於汝意云何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一日修智慧心念

我行道慧益一切眾生當以一切種智知一切法度一切眾生諸聲聞辟支佛

智慧為有是事不」舍利弗言「不也世尊」(大正 25321b6-10) 【論】helliphellip聲聞辟支佛雖有慈心本不發心願度一切眾生亦不迴善根向阿耨多

羅三藐三菩提以是故菩薩一日修智慧過聲聞辟支佛上

(大正 25321c26-322a1)

【經】「舍利弗於汝意云何諸聲聞辟支佛頗有是念我等當得阿耨多羅三藐

三菩提度一切眾生令得無餘涅槃不」舍利弗言「不也世尊」佛告

舍利弗「以是因緣故當知諸聲聞辟支佛智慧欲比菩薩摩訶薩智慧百

分不及一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及」(大正 25322a2-7)

【論】問曰上已反問舍利弗事已定今何以復問答曰以舍利弗引欲以須陀洹

同得解脫故與諸佛菩薩等而佛不聽譬如有人欲以毛孔之空與虛空等

以是故佛重質其事復次雖同一事義門各異先言智慧為一切眾生故

今言頗有是念我等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令一切眾生得無餘涅槃

(大正 25322a7-14)

【經】「舍利弗於汝意云何諸聲聞辟支佛頗有是念我行六波羅蜜成就眾

生莊嚴世界具佛十力四無所畏四無礙智十八不共法度脫無量阿僧

祇眾生令得涅槃不」舍利弗言「不也世尊」(大正 25322a17-26) 二十關於修學菩薩道成佛之殊勝理由

(一)《十住毘婆沙論》卷 1大正 2620b15-c23

問曰三乘所學皆為無餘涅槃若無餘涅槃中無差別者我等何用於恒河沙等

大劫往來生死具足十地不如以聲聞辟支佛乘速滅諸苦

答曰是語弱劣非是大悲有益之言若諸菩薩效汝小心無慈悲意不能精

勤修十地者諸聲聞辟支佛何由得度亦復無有三乘差別所以者何

一切聲聞辟支佛皆由佛出若無諸佛何由而出若不修十地何有

諸佛若無諸佛亦無法僧是故汝所說者則斷三寶種非是大人

有智之言不可聽察hellip如是聲聞辟支佛佛煩惱解脫雖無差別以

度無量眾生久住生死多所利益具足菩薩十地故有大差別

(二)《大毘婆沙論》卷 16大正 2777a24-b4

佛世尊愛恚永斷違順平等拔諍論根滅憍慢本視諸珍寶猶如瓦礫於一

切法覺照無遺無相似愛及恚慢等諸煩惱習已永斷故非如獨覺及諸聲聞

雖斷煩惱而有餘習貪愛習者如尊者阿難憐諸釋種瞋恚習者如尊者畢陵伽

筏蹉語殑伽神言小婢止流吾今欲渡憍慢習者如尊者舍利子棄擲醫藥

愚癡習者如尊者笈房缽底食前咳氣知食未銷不知後苦而復更食如是

等事其類甚多

(阿羅漢仍有習氣參見《大智度論》卷 27大正 25260c2-25)

二十一「是人修集聲聞辟支佛乘法未入法位我當教化令趣佛道」為何強調

「未入法位」 (一)《十住毘婆沙論》卷 7(大正 2655a4~18)

問曰云何名為歸依僧 答曰若諸聲聞人 未入法位者 令發無上心 使得佛十力

先以財施攝 後乃以法施 深信四果僧 不分別貴眾 求聲聞功德 而不證解脫 是名歸依僧 又應念三事

聲聞人者成聲聞乘 未入法位者於聲聞道未得必定能令此人發佛道心而得十力若入法位者

終不可令發無上心設或發心亦不成就如《般若波羅蜜》中尊者須菩提

所說「已入正法位不能發無上心何以故是人於生死已作障隔不復往

來生死發無上心

(二)《小品般若波羅蜜經》卷 1(大正 8540a16~21) 若諸天子未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今應當發若人已入正位則不堪任

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何以故已於生死作障隔故是人若發阿耨多羅三

藐三菩提心我亦隨喜終不斷其功德所以者何上人應求上法(參見《大

智度論》卷 54大正 25442c4~9) (三)印順法師《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p650~651

經中廣舉譬喻形容棄般若法門而取聲聞經者的無知對於傳統佛教採取了

尊重又貶抑的立場這不但維護了般若法門也有誘導聲聞修學般若法門的意

義誘導聲聞修學最顯著的例子如『小品般若波羅蜜經』卷一(大正 8540a)說

若諸天子未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今應當發若人已入正位則不

堪任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何以故已於生死作障隔故是人若發阿

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我亦隨喜終不斷其功德所以者何上人應求上

法 「入正位」是「入正性離生」的舊譯「入正位」聲聞行者就得「須陀洹」(初

果)最多不過七番生死一定要入無餘涅槃這樣就不能長在生死中修菩

薩行所以說「已於生死作障隔」如只有七番生死就不可能發求成佛道的

大心所以說「不堪任」這是依佛教界公認的教理說經上又說如「入正

位」的能發大菩提心求成佛道也是隨喜讚歎的因為上人聲聞聖者

是應該進一步的求更上的成佛法門說聲聞聖者不可能發心又鼓勵他們發心

修菩薩道這是不否定部派佛教的教義而暗示了聲聞聖者迴心的可能特別

是『大如品』依「如」真如而泯「三乘人」與「一(菩薩)乘人」的差

別消融了二乘與菩薩的對立

(四)《大品般若經》卷 22〈遍學品 74〉大正 8381b15-17

若菩薩摩訶薩作八人得須陀洹果乃至得阿羅漢果得辟支佛道然後入菩

薩位無有是處(《大智度論》卷 86大正 25659b26-28)

(五)《維摩詰所說經》卷中(大正 14549b4~b16) 若見無為入正位者不能復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譬如高原陸地不生蓮

華卑濕淤泥乃生此華如是見無為法入正位者終不復能生於佛法煩惱泥

中乃有眾生起佛法耳又如殖種於空終不得生糞壤之地乃能滋茂如是入無

為正位者不生佛法起於我見如須彌山猶能發于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生佛

法矣是故當知一切煩惱為如來種譬如不下巨海不能得無價寶珠如是不入

煩惱大海則不能得一切智寶

(六)《大智度論》卷 27大正 25263b12-25 菩薩初發意時所可怖畏無過聲聞辟支佛地正使墮地獄無如是怖畏

不永破大乘道故阿羅漢辟支佛於此大乘以為永滅譬如空地有樹名舍

摩梨(角+瓜)枝廣大眾鳥集宿一鴿後至住一枝上其枝及(角+瓜)即

時壓折澤神問樹神大鳥鵰鷲皆能任持何至小鳥便不自勝樹神答言

此鳥從我怨家尼俱盧樹上來食彼樹果來栖我上必當放糞子墮地者惡

樹復生為害必大是故於此一鴿大懷憂畏寧捨一枝所全者大菩薩

摩訶薩亦如是於諸外道魔眾及諸結使惡業無如是畏如阿羅漢辟支

佛何以故聲聞辟支佛於菩薩邊亦如彼鴿壞敗大乘心永滅佛業

一切菩薩乃至初發心皆畢定如法華經中說 問曰若菩薩皆畢定佛何以故種種呵二乘不聽菩薩取二乘證 答曰求佛道者應遍知法性是人畏老病死故於法性少分取證便自止息捨

佛道不度眾生諸佛菩薩之所呵責「汝欲捨去會不得離」得阿羅漢證時

不求諸菩薩深三昧又不廣化眾生是則迂迴於佛道稽留 問曰阿羅漢先世因緣所受身必應當滅住在何處而具足佛道 答曰得阿羅漢時三界諸漏因緣盡更不復生三界有淨佛土出於三界乃

至無煩惱之名於是國土佛所聞法華經具足佛道如法華經說「有羅漢若不

聞法華經自謂得滅度我於餘國為說是事汝皆當作佛」

問曰若阿羅漢往淨佛國土受法性身如是應得疾作佛何以言迂迴稽留

答曰是人著小乘因緣捨眾生捨佛道又復虛言得道以是因緣故雖不受

生死苦惱於菩薩根鈍不能疾成佛道不如直往菩薩

復次佛法於五不可思議中最第一今言漏盡阿羅漢還作佛唯佛能知論議

者正可論其事不能測知是故不應戲論若求得佛時乃能了知餘人可信而

不可知(大正 25714a1~25) (七)《大智度論》卷 28大正 25264b7~10

問曰阿羅漢煩惱已盡習亦未盡何以不生(法性生身) 答曰阿羅漢無大慈悲無本誓願度一切眾生又以實際作證已離生死故

(八)如果二乘人可以迴心向大則須耗費多少時間才能成佛呢

1《大般涅槃經》卷 11

一斷三結得須陀洹果不墮地獄畜生餓鬼helliphellip是人未來過八萬劫

便當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迦葉第二人者斷三結縛薄貪恚癡

得斯陀含果名一往來helliphellip是人未來過六萬劫便當得成阿耨多羅三藐

三菩提迦葉第三人者斷五下結得阿那含果更不來此helliphellip是人未

來過四萬劫便當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迦 葉第四人者永斷貪欲瞋恚愚癡得阿羅漢果helliphellip亦非騏驎獨一之

行helliphellip是人未來過二萬劫便當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迦葉第五人

者永斷貪欲瞋恚愚癡得辟支佛道helliphellip真是騏驎獨一之行helliphellip是人未

來過十千劫便當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大正 12431 c16~432a5) 2《瑜伽師地論》卷 80

問迴向菩提聲聞為住無餘依涅槃界中能發趣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耶

為住有餘依涅槃界耶 答唯住有餘依涅槃界中可有此事所以者何以無餘依涅槃界中遠離

一切發起事業一切功用皆悉止息 問若唯住有餘依涅槃界中能發趣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云何但由一

生便能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耶所以者何阿羅漢等尚當無有所餘

一生何況當有多生相續 答由彼要當增諸壽行方能成辦世尊多分依此迴向菩提聲聞密意說

言物類善男子若有善修四神足已能住一劫或餘一劫餘一劫者

此中意說過於一劫彼雖如是增益壽行能發趣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而

所修行極成遲鈍樂涅槃故不如初心始業菩薩彼既如是增壽行已

留有根身別作化身同法者前方便示現於無餘依般涅槃界而般涅槃

由此因緣皆作是念某名尊者於無餘依般涅槃界已般涅槃彼以所留有

根實身即於此界贍部洲中隨其所樂遠離而住一切諸天尚不能睹何

況其餘眾生能見彼於涅槃多樂住故於遍遊行彼彼世界親近供養佛菩

薩中及於修習菩提資糧諸聖道中若放逸時諸佛菩薩數數覺悟被覺

悟已於所修行能不放逸(大正 30749a5~b1)

迴向菩提聲聞要想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必須在尚未證入無餘依涅槃

界前才有可能其所使用的方法是善修四神足在住壽一劫或餘一劫的

時間中廣集菩提資糧依四神足之力而住壽一劫或餘一劫這是佛教中

古老的傳說如《長阿含經》卷 2<遊行經>云 佛告阿難諸有修四神足多修習行常念不忘在意所欲可得

不死一劫有餘阿難佛四神足已多修行專念不忘在意所欲

如來可止一劫有餘為世除冥多所饒益天人獲安(大正 115b19~24)

這樣的傳說在聲聞部派中是知道的但何以沒有說到可以依四神足之力

在住壽餘一劫的時間中廣集菩提資糧而成佛呢從時間觀的角度來看

《瑜伽師地論》說「餘一劫者此中意說過於一劫」這是將「餘一劫」

的時間擴充了不論多久時間直到成佛為止而不是一劫多一點的意思

而聲聞部派也許認為「餘一劫」是一劫再多一點的時間因此就沒有說到

可以依四神足之力在住壽一劫或一劫餘的時間中廣集菩提資糧而成

佛但從有部認為入了忍位就無法迴心向大的主張來看則不論「餘一劫」

的時間是長是短都將無法成佛這應該是部派間沒有傳說依四神足之力

在住壽餘一劫的時間中廣集菩提資糧而成佛的主要原因 二十二諸佛威力功德智慧無量深法等無差別為何佛壽有長短國土有淨穢

正法有久住不久住helliphellip (一)《十住毘婆沙論》卷 3大正 2632c3-14

佛功德力者一切去來今佛威力功德智慧無量深法等無差別但隨

諸佛本願因緣helliphellip無量壽命者壽命無量劫過諸算數一劫百劫千

劫萬劫億劫百千萬億那由他阿僧祇劫如是久住為利益憐愍眾生故

一切諸佛雖力能無量壽以本願故有久住世者有不久住者

(二)《俱舍論》卷 27大正 29141b3-9 論曰由三事故諸佛皆等一由資糧等圓滿故二由法身等成辦故三由

利他等究竟故由壽種姓身量等殊諸佛相望容有差別壽異謂佛

壽有短長種異謂佛生剎帝利婆羅門種姓異謂佛姓喬答摩迦葉波等

量異謂佛身有小大等言顯諸佛法住久近等 (三)佛壽命長短(《大智度論》卷 34大正 25312a14- b21)

問曰佛雖有長壽業因緣生於惡世故壽命便短以此短壽能具佛事何

用長為又佛以神通力故一日之中能具佛事何況百歲 答曰此間閻浮提惡故佛壽應短餘處好故佛壽應長 問曰若然者菩薩於此閻浮提淨飯王宮生出家成道是實佛餘處皆是神

通力變化作佛以度眾生 答曰此言非也所以者何餘處閻浮提亦各各言我國是實佛餘處為變化

何以知之若餘處國土自知是化佛則不肯信受教戒又如餘國土人

壽命一劫若佛壽百歲於彼裁無一日眾生則起輕慢不肯受教彼則

以一劫為實佛以此為變化如《首楞嚴經》說「神通遍照佛壽七百

千阿僧祇劫佛告文殊尸利彼佛則是我身彼佛亦言釋迦文佛則是

我身」以是故知諸佛壽命實皆無量為度人故現有長短汝言釋迦

文佛以神通力故所度眾生與人壽不異者則不須百歲一日之中可

具足佛事 如阿難一時心生是念如然燈世尊一切勝佛鞞婆尸佛出於好世

壽命極多能具佛事我釋迦文佛出生惡世壽命極短將無世尊

不能具足佛事耶 爾時世尊入日出三昧從身變化出無量諸佛及無量光明普至十方

一一化佛在諸世界各作佛事或有說法或現神通或現三昧或現

飯食如是之比種種因緣施作佛事而度眾生從三昧起告阿難曰『汝

悉見聞是事不』阿難言『唯然已見』佛告阿難『佛以如是神力

能具佛事不』阿難言『假令佛壽一日大地草木悉為可度眾生則

能度盡何況百歲』 以是故知諸佛壽命皆悉無量為度人故現有長短譬如日出影現

於水隨水大小水大則影久水小則速滅若照琉璃頗梨珠山影則

久住又如火燒草木然少則速滅然多則久住不可以滅處無火

故謂多然處亦無光明長短義亦如是 (參見《佛說首楞嚴三昧經》卷 2大正 15644c)

(四)佛土淨不淨(《大智度論》卷 32大正 25302b12-c10) 一切佛功德皆等無多無少

問曰若爾者何以言阿彌陀佛壽命無量光明千萬億由旬無量劫度眾生

答曰諸佛世界種種有淨不淨有雜

如《三十三天品經》說佛在三十三天安居自恣時至四眾久不見

佛愁思不樂遣目連白佛言「世尊云何捨此眾生住彼天上」

時佛告目連「汝觀三千世界」目連以佛力故觀或見諸佛為大眾

說法或見坐禪或見乞食如是種種施作佛事目連即時五體投地

是時須彌山王跛[跳-兆+我]大動諸天皆大驚怖目連涕泣稽首白

佛「佛有大悲不捨一切作如是種種化度眾生」佛告目連「汝

所見甚少過汝所見東方有國純以黃金為地彼佛弟子皆是阿羅漢

六通無礙復過是東方有國純以白銀為地彼佛弟子皆學辟支佛道

復過是東方有國純以七寶為地其地常有無量光明彼佛所化弟子純

諸菩薩皆得陀羅尼諸三昧門住阿毘跋致地目連當知彼諸佛者

皆是我身如是等東方恒河沙等無量世界有莊嚴者不莊嚴者皆

是我身而作佛事如東方南西北方四維上下亦復如是」

以是故當知釋迦文佛更有清淨世界如阿彌陀國阿彌陀佛亦有嚴

淨不嚴淨世界如釋迦文佛國諸佛大悲徹於骨髓不以世界好醜隨

應度者而教化之如慈母愛子子雖沒在廁溷懃求拯拔不以為惡

(五)清淨國土雜國土(《大智度論》卷 93大正 25711c14-21) 問曰佛憐愍眾生淨佛國土中何以無三惡道眾生 答曰憐愍一切眾生平等無異此中說清淨業因緣是國土中無三惡道

又佛非但一國土乃有十方恒河沙國土佛有清淨國土有雜國土

雜國土中則具有五道淨佛國土或有人天別異或無有人天別異

如過去天王佛國土中唯佛世尊以為法王是故名為天王佛 (六)《維摩詰所說經》〈佛國品第一〉卷 1大正 14538c10-29

舍利弗眾生罪故不見如來佛土嚴淨非如來咎舍利弗我此土淨而汝

不見爾時螺髻梵王語舍利弗『勿作是意謂此佛土以為不淨所以

者何我見釋迦牟尼佛土清淨譬如自在天宮』舍利弗言『我見此土

丘陵坑坎荊蕀沙礫土石諸山穢惡充滿』螺髻梵言『仁者心有高下

不依佛慧故見此土為不淨耳舍利弗菩薩於一切眾生悉皆平等深心

清淨依佛智慧則能見此佛土清淨』於是佛以足指按地即時三千大千

世界若干百千珍寶嚴飾譬如寶莊嚴佛無量功德寶莊嚴土一切大眾

歎未曾有而皆自見坐寶蓮華佛告舍利弗『汝且觀是佛土嚴淨』舍

利弗言『唯然世尊本所不見本所不聞今佛國土嚴淨悉現』佛語

舍利弗『我佛國土常淨若此為欲度斯下劣人故示是眾惡不淨土耳譬

如諸天共寶器食隨其福德飯色有異如是舍利弗若人心淨便見此土功德

莊嚴』 (七)正法久住不久住(《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 183大正 27919a3-16)

問何故過去諸佛有未般涅槃正法即滅有於般涅槃後七日即滅今釋迦佛

千歲方滅耶 答過去諸佛壽量長遠於彼正教所應作者佛在世時多已究竟故法速滅

今世尊釋迦牟尼出百年時壽量短促正教所作雖佛涅槃多未究竟乃

至千歲於中有種善根者有成熟者有解脫者是故經於多時正法方滅

有說過去諸佛所有弟子愛重奢摩他非毘缽舍那由重奢摩他故

恒住寂止不樂傳說契經等十二分教故法速滅 今世尊弟子愛重毘缽舍那非奢摩他由重毘缽舍那故多住觀察皆

樂傳授契經等十二分教是故正法多時乃滅 (八)1《成佛之道》(增注本)p19

從經典看來佛的色身有大小壽命有長短國土有淨穢弟子有多少正

法住世也不一致要知道這是佛的方便示現為了適應眾生的根機才有

這種種差別

2《成佛之道》(增注本)p425-426

佛壽與佛身的長短可說有限量的都是化身化土化身佛為什麼示現這

些差別呢因眾生根性不同有的應以苦切語三惡道是這樣的苦眾生界

是這樣的苦能因此發心修行這是折伏門 有的應以愛語這麼清淨那麼自在就肯發心修行這是攝受門 化身佛就是以這折攝二門來成就眾生的隨機適應如藥能治病就是妙

藥所以不應該生優劣想

3印順法師《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p493 釋尊的生在穢惡時代是出於悲憫眾生的願力願意在穢土成佛救護眾生

脫離一切苦這是重在「悲能拔苦」的精神彌勒是立願生在「佛剎莊嚴

壽命無數」的世界重在慈(彌勒譯為「慈」)的「施與安樂」至於成佛

(智證)度眾生是沒有不同的這是法藏部的見解 說一切有部以為「慈氏菩薩多自饒益少饒益他釋迦菩薩多饒益他少

自饒益」釋尊與彌勒因行的對比釋尊是更富於大悲為眾生的精神所以

彌勒的最初發心比釋迦早了四十餘劫而成佛卻落在釋尊以後這顯得大

悲苦行的菩薩道勝過了為「莊嚴佛剎壽命無數」而發心修行

Page 5: 《十住毘婆沙論》之菩薩修行要略...2006 年佛法度假中文營隊課程講義 《十住毘婆沙論》之菩薩修行要略 釋長慈編 2006/5/22 壹、簡介 一、釋《論》題:

答曰菩薩行善道為一切眾生此是實義餘處說自利亦利益眾生

是為凡夫人作是說然後能行菩薩道入道人有下中上下者

但為自度故行善法中者自為亦為他上者但為他人故行善法 問曰是事不然下者但自為身中者但為眾生上者自利亦利他

人若但利他不能自利云何言上 答曰不然世間法爾自供養者不得其福自害其身而不得罪以是故

為自身行道名為下人一切世人但自利身不能為他若自為身

行道是則折減自為愛著故若能自捨己樂但為一切眾生故行

善法是名上人與一切眾生異故若但為眾生故行善法眾生未

成就自利則為具足若自利益又為眾生是為雜行 求佛道者有三種 一者但愛念佛故自為己身成佛 二者為己身亦為眾生 三者但為眾生是人清淨行道破我顛倒故 是菩薩行般若波羅蜜時無眾生乃至無知者見者安住是中拔

出眾生於甘露性中甘露性者所謂一切助道法何以故行是法

得至涅槃涅槃名甘露性是甘露性中我等妄想不復生是菩薩

自得無所著亦令眾生得無所著是名第一利益眾生 (四)印順法師《寶積經講記》p155

菩薩雖以利他為重而實是自利利他相成的如修廣大正行都是與眾生

有利益的而現在要說的方便教化又都是從自己的修集得來怎樣自利

就怎樣利他所以菩薩是在利他為先的原則下去從事自利利他上求下

化的工作 (五)印順法師《寶積經講記》p275

菩薩的修學佛法是為了眾生要利益眾生就必須自己修治悟入所以

菩薩是為了利他而自利從利他中完成自利如專為了自己這樣那樣就

不是菩薩風格而是聲聞了 另參見印順法師《我之宗教觀》p62~65《學佛三要》〈自利與利他〉p141~154

二菩薩於「五事」中勤行精進 《十住毘婆沙論》卷 15〈大乘品第三十〉(大正 26106c11~22) 勤精進者於五事中勤行精進一未生惡法為不生故勤行精進二已生惡法

為斷滅故勤行精進三未生善法為令生故勤行精進四已生善法為增長故

勤行精進五於世間事中有所作無能障礙故勤行精進如說

斷已生惡法 猶如除毒蛇 斷未生惡法 如預斷流水

增長於善法 如溉甘果栽 未生善為生 如攢木出火

世間善事中 精進無障礙 諸佛說是人 名為勤精進

三以何等法世世增長菩提願又後復能更發大願 (一)《十住毘婆沙論》卷 4大正 2638a2~17

問曰以何等法世世增長菩提願又後復能更發大願 答曰乃至失身命 轉輪聖王位 於此尚不應 妄語行諂曲

能令諸世間 一切眾生類 於諸菩薩眾 而生恭敬心 若有人能行 如是之善法 世世得增長 無上菩提願

菩薩以是法世世增長菩提願又復能生清淨大願若以 (1)實語故死失轉輪王位及失天王位猶應實說不應妄語況小因緣而

不實語 (2)又於眷屬及諸外人離於諂曲 (3)又從初發心已來一切菩薩生恭敬心尊重稱讚如佛無異 (4)又當隨力令住大乘

(二)《大寶積經》卷 112〈普明菩薩會〉大正 11632a6~12

菩薩有四法世世不失菩提之心乃至道場自然現前何謂為四 (1) 失命因緣不以妄語何況戲笑 (2) 常以直心與人從事離諸諂曲 (3) 於諸菩薩生世尊想能於四方稱揚其名 (4) 自不愛樂諸小乘法所化眾生皆悉令住無上菩提 迦葉是為菩薩四法世世不失菩提之心乃至道場自然現前 (參見印順法師《寶積經講記》p32~34 [新版 p31~34])

四關於四法能退失智慧四法能智慧增益 (一)《十住毘婆沙論》卷 9<四法品第十九>大正 26 65c28~66a7

有四法能退失慧菩薩所應遠離復有四得慧法應常修習 何等四法失慧 一不敬法及說法者二於要法祕匿吝惜三樂法者為作障礙壞其聽

心四懷憍慢自高卑人 何等四法得慧

一恭敬法及說法者二如所聞法及所讀誦為他人說其心清淨不求

利養三知從多聞得智慧故勤求不息如救頭然四如所聞法受持

不忘貴如說行不貴言說是為四

(二)《大寶積經》卷 112〈普明菩薩會第四十三〉 大正 11631 c21~632a1

爾時世尊告大迦葉菩薩有四法退失智慧何謂為四 1不尊重法不敬法師 2所受深法祕不說盡 3有樂法者為作留難說諸因緣沮壞其心 4憍慢自高卑下他人迦葉是為菩薩四法退失智慧 菩薩有四法得大智慧何謂為四 1 常尊重法恭敬法師

2隨所聞法以清淨心廣為人說不求一切名聞利養

3知從多聞生於智慧勤求不懈如救頭然

4聞經誦持樂如說行不隨言說迦葉是為菩薩四法得大智慧

(三)印順法師《寶積經講記》p23-29

『菩薩有四法退失智慧何謂為四不尊重法不敬法師所受深法秘不說

盡有樂法者為作留難說諸因緣沮壞其心憍慢自高卑下他人迦葉是

為菩薩四法退失智慧』 佛為大迦葉說菩薩的正行差別先說失智慧與得智慧智慧是佛法不共世間的特

質是解脫與成佛的根本對於菩薩行是非常重要的所以首先提出來說 「菩薩有四法退失智慧」已有的尚且要退失當然更不會增進了四法為因

引起智慧的退失是果有著因果的一定關係因果是多種多樣的這裡說的主要約

二類因果說一無論是善的惡的久而久之習以成性一天天的增強如常起貪

心的會貪心越來越大起瞋心的瞋心會越來越嚴重如讀書的知識越來越豐富

好靜的習慣了會愛靜惡動過不慣煩囂的生活這不但今生也影響到來生的性格

能力這叫做等流因果二如布施的使別人的生活獲得充足自己將來就能得富

裕的果傷害人使人死(墮落惡道是異熟因果)來生為人時會受到多病或夭壽

的果總之使人苦惱自己得苦惱使人安樂自己能安樂障礙人的自己也受

人的障礙這些叫做增上因果(一般也叫做業報) 那四種邪行能退失智慧呢一「不尊重法不敬法師」法是真理(理法理

法的實現即證法)是達到真理的正行(行法)表達這真理與正行的聖教(教法)

自己學法而又以法教化的稱為法師法真理正行聖教從佛的大覺而宣揚

出來對學者來說法是智慧的源泉如不尊重法不生希有難得心不看作治病的

良藥昏夜的明燈而覺得沒有什麼了不得與自己沒有什麼關係那一定不會依法

去信解修行不進則退也就會日漸愚癡了不能尊重法也就不會尊敬法師法師

也是人不會是十全十美的所以如不從正法的關係去尊敬他就會挑剔一些不相關

的事相貌不端嚴呀音聲不洪亮呀helliphellip或說法師的某種不圓滿性急呀偏愛呀

好名呀種種吹求而忘記了自己應學他的長處應學習他宣揚的正法這樣的不尊

師不重道自己閉塞了聰明不能獲得正法的智慧反而要退失了 二「所受深法秘不說盡」深法是大乘法大乘的空義(經說深奧者空

是其義)深行密證的法門自己從師長受學得來應該善與人同盡量弘揚卻故

意秘密化不肯輕易說說也不肯盡量的說而保留一分這或是為了名為了利

秘而不傳的作風障礙人不能生長深智因果必然當然自己要退失智慧了拿淺事

來說我國古代的工巧醫藥拳術都有高度的成就可是被『秘密』害了教拳

的不肯盡量傳授徒眾而留下幾手醫藥只肯傳自己人或傳兒不傳女不願公

開以求進步結果大多失傳了到現在我國還被看作落後地區這不是秘不盡傳

而招退失智慧的惡果嗎 三「有樂法者為作留難說諸因緣沮壞其心」樂法是愛好大法而深願欲求

的意思遇到這樣的人應該隨機說法引他趣入佛法而現在卻故意的留難他說

一些不成理由的理由如年紀還輕呀知識太差呀業障太重呀下次再來呀要供

養多少呀helliphellip根機中中的就會因而失望意志沮喪變壞了那種樂於求法的熱心

有的受了外道的誘惑動搖了對三寶的信心犯了這樣障人智慧的罪過當然要退

失智慧了 四「憍慢自高卑下他人」修學佛法的容易犯一種過失就是義理愈了解

或多少有些行持功德憍慢心就起來了覺得自己了不起高人一等看起他人來

論教理論修行都卑下低劣不及自己於是覺得沒有值得尊敬的法師沒有可以

造就的學者憍慢狂妄結果是『滿招損』智慧日漸退失了 世尊總結的說上面所說的「是為菩薩四法」會「退失智慧」的求大智慧的

大乘行者應切戒才好 『復次迦葉菩薩有四法得大智慧何謂為四常尊重法恭敬法師隨所

聞法以清淨心廣為人說不求一切名聞利養知從多聞生於智慧勤求不懈

如救頭然聞經誦持樂如說行不隨言說迦葉是為菩薩四法得大智慧』 現在再從正行來說能得大智慧的四法那四種法呢 一「常尊重法恭敬法師」能常常的尊師重道就會常常的訪師求法智慧也

就自然增長廣大起來 二「隨所聞法以清淨心廣為人說不求一切名聞利養」菩薩隨自己聽聞受持

的深法不會『秘不說盡』而是樂意的廣為人說以弘法心慈悲心報恩心來說

法不是為了貪求名譽或者財利供養唯有這樣的清淨心說法才能廣為人說否

則存有名聞利養徒眾不清淨心來說法就會或多或少的保留不是嫌說法

的報酬太少就怕別人與自己一樣名聞利養被人奪去了 三「知從多聞生於智慧勤求不懈如救頭然」對於樂法的人故意留難不

願為他說法主要是由於不知聞法的利益要知道現證的智慧雖由於修習而修

慧要由於思惟思慧要由於多聞知道智慧是從多聞而引生的就會尊重聞法的功德

了對他人就不為留難樂意去為人說法對自己一定是精勤的求聞正法不懈

不怠如頭髮鬚眉著了火一樣火燒(然與燃同)鬚眉一定急不容緩去救息他知

道多聞的功德一定會不懈不怠的去多聞正法當然精勤的多聞也要注意到身心

的調適必須『行之以漸持之以恆』從容不迫而又鍥而不捨才是中道的勤行 四「聞經誦持樂如說行不隨言說」凡人聽聞經法背誦受持大抵會因

此而憍慢起來但聞思經法還是為了實行如學者的志願在乎如經所說的去實行

而不是隨著語言文字團團轉專在名相上作工夫那就會感覺自己的實行不足還不

能完滿的實踐佛說能深切感覺到自己的不足自然謙和寬容不再憍慢自高了能

這樣依解而起行智慧當然能生長廣大了 佛總結的說這就是「菩薩四法得大智慧」 五菩薩應如何應對難調難伏甚至忘恩負義的眾生

(一)《十住毘婆沙論》卷 7〈五戒品第十五〉大正 2657a10~b14 諸有惡眾生 種種加惱事 諂曲懷憍逸 惡罵輕欺誑 背恩無返復 癡弊難開化 菩薩心愍傷 勇猛加精進 諸惡眾生以種種惡事侵嬈菩薩菩薩於此心無懈厭不應作是念 「如是惡人誰能調伏誰能教化誰能勸勉令度生死究竟涅槃誰能與

此往來生死誰能與此和合同事諸惡無理誰能忍之我意止息不復

共事我悉捨遠不復共事亦復不能與之和合是惡中之惡無有返復何

用此等而共從事」 菩薩知見眾生惡罪難除應還作是念 「是等惡人非少精進能得令住如所樂法為是等故我當加心勉力勤

行億倍精進後得大力乃能化此惡中之惡難悟眾生如大醫王以小因緣

便能療治眾生重病菩薩如是除煩惱病令住隨意所樂功德我於重罪大

惡眾生倍應憐愍起深大悲如彼良醫多有慈心療治眾病其病重者

深生憐愍勤作方便為求良藥」 菩薩如是於諸眾生煩惱病者悉應憐愍於惡中之惡煩惱重者深生憐愍

勤作方便加心療治何以故 菩薩隨所住 不開化眾生 令墮三惡道 深致諸佛責 菩薩隨所住國土城邑聚落山間樹下力能饒益教化眾生而懈厭嫌恨

貪著世樂不能開化令墮惡道是菩薩即為十方現在諸佛深所呵責甚可慚

恥3云何以小因緣而捨大事是故菩薩不欲諸佛所呵責者於種種諂曲重惡

眾生心不應沒隨力饒益應以諸方便勤心開化譬如猛將將兵多所傷損

王則深責以諸兵眾無所知故王不責之 (二)《大方廣佛華嚴經》卷 14〈金剛幢菩薩十迴向品〉大正 9489a11~26

菩薩摩訶薩不以惡眾生故嫌恨退沒不行迴向不以難調伏眾生故退捨善根不

行迴向雖有眾生邪見瞋濁於大莊嚴其心不轉不捨大願救護眾生若見眾生

濁惡無信不知報恩修習菩提未曾懈廢若與愚癡童蒙共事心無憂惱何以故

我以明淨圓滿慧日出於世間清淨調伏一切眾生菩薩摩訶薩不為一眾生故

發心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善根迴向不為嚴淨一佛剎故不為信一佛故不

為見一佛故不為聞一佛法故不為滿足一願故菩薩摩訶薩悉欲救護一切眾

生故以善根迴向具足嚴淨一切佛剎信一切佛見一切佛恭敬供養一切諸

佛聞一切佛所說正法滿足一切大願故以諸善根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三)《大乘寶雲經》卷 2大正 16〈十波羅蜜品〉252b15~c2

云何菩薩無疲倦願菩薩若見剛強眾生難調難伏放逸自恣不肯受化是諸菩薩

之所厭患如是剛強難調難化所厭患者以是因緣即生疲倦而棄背之發願往

生清淨世界諸佛淨土是淨土中無如是等剛強眾生及其名處菩薩不欲聞是人

名何況相見若有菩薩棄背眾生亦不能得諸佛淨土而往受生是中有智諸菩

薩等發如是心一切世界有諸眾生頑囂暗鈍聾盲瘖啞無涅槃性從彼世界諸佛

菩薩所棄捨者是等眾生願悉來集我所莊嚴佛國土中是等眾生勿令有餘我

皆令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坐於道場覺了佛果菩薩摩訶薩作是思時從初發

心一切魔宮無處不動十方一切諸佛世尊之所稱歎而是菩薩所嚴佛國速得成

就究竟清淨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名菩薩無疲倦願

六關於「易行道」之真正意義為何 (一)《十住毘婆沙論》卷 5〈易行品〉大正 2640c29-45a22

問曰是阿惟越致菩薩初事如先說至阿惟越致地者行諸難行久乃可得

或墮聲聞辟支佛地若爾者是大衰患是故若諸佛所說有

易行道疾得至阿惟越致地方便者願為說之 答曰如汝所說是儜弱怯劣無有大心非是丈夫志幹之言也何以故

3 《大寶積經》卷 82〈郁伽長者會第十九〉云「若是菩薩隨所住處不教眾生令墮惡道而是菩薩

則為諸佛之所訶責」(大正 11474a24~26)

若人發願欲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未得阿惟越致於其中間應不惜身

命晝夜精進如救頭燃4 如《助道》5中說 菩薩未得至阿惟越致地應常勤精進猶如救頭燃 荷負於重擔為求菩提故常應勤精進不生懈怠心 若求聲聞乘辟支佛乘者但為成己利常應勤精進 何況於菩薩自度亦度彼於此二乘人億倍應精進

行大乘者佛如是說「發願求佛道重於舉三千大千世界」汝言

「阿惟越致地是法甚難久乃可得若有易行道疾得至阿惟越致地」

者是乃怯弱下劣之言非是大人志幹之說汝若必欲聞此方便今當

說之佛法有無量門如世間道有難有易陸道步行則苦水道乘

船則樂菩薩道亦如是或有勤行精進或有以信方便易行疾至阿惟越

致者若菩薩欲於此身得至阿惟越致地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

提者 一應當念是十方諸佛稱其名號(大正 2641b16~42c7) 二更有阿彌陀等諸佛亦應恭敬禮拜稱其名號又亦應念毘

婆尸佛尸棄佛毘首婆伏佛拘樓珊提佛迦那迦牟尼佛迦葉

佛釋迦牟尼佛及未來世彌勒佛皆應憶念禮拜以偈稱讚 (大正 2642c8~44c5)

三復應憶念諸大菩薩(大正 2641c6~45a17) 四求阿惟越致地者非但憶念稱名禮敬而已復應於諸佛所懺悔

勸請隨喜迴向(大正 2645a19~22)

(二)印順法師《成佛之道》(增注本)p306~308 希求簡易迅速的方便道雖缺乏大丈夫(大丈夫即菩薩)的志行但佛有無量

善巧別說殊勝方便攝護怯劣的初發心學人使他不致退失信心趣入大乘

這就是易行道法門了這如龍樹在《十住毘婆沙論》裡雖呵責了一番仍攝

受他說「汝若必欲聞此方便今當說之佛法有無量門如世間道有難有易

陸道步行則苦水道乘船則樂菩薩道亦如是或有勤行精進(難行苦行)

或有以信方便易行疾至阿惟越致」易行道就是以信願而入佛法的一流 易行道的真正意義是

1易行道不但是念一佛而是念十方佛及「阿彌陀等佛及諸大菩薩稱

4 《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 4大正 8243c4~11 須菩提菩薩摩訶薩應生如是心我當代十方一切眾生若地獄眾生若畜生眾生若餓鬼眾生受

苦痛為一一眾生無量百千億劫代受地獄中苦乃至是眾生入無餘涅槃以是法故為是眾生受諸

懃苦是眾生入無餘涅槃已然後自種善根無量百千億阿僧祇劫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

提是為菩薩摩訶薩生大心 5 《菩提資糧論》卷 3大正 32527b

名一心念亦得不退轉」(《十住毘婆沙論》卷 5大正 2642c)

2易行道除稱佛菩薩名而外「應憶念禮拜以偈稱讚」(《十住毘婆沙論》

卷 5大正 2643c)

3易行道不單是稱名禮拜而已如論說「求阿惟越致地者非但憶念稱

名禮敬而已復應於諸佛所懺悔勸請隨喜迴向」(《十住毘婆

沙論》卷 5大正 2645c)所以易行道就是修七支及普賢的十大願

4易行道為心性怯弱的初學說重在攝護信心龍樹論如此說馬鳴論也說

「眾生初學是法欲求正信其心怯弱helliphellip當知如來有勝方便攝護信

心」(《大乘起信論》大正 32583a)

5易行道的攝護信心或是以信願修念佛等行而往生淨土到了淨土漸

次修學決定不退轉於無上菩提這如一般所說或者是以易行道為方便

堅定信心轉入難行道如說「菩薩以懺悔勸請隨喜迴向故福

德轉增心調柔軟於諸佛無量功德清淨第一凡夫所不信而能信受及

諸大菩薩清淨大行希有難事亦能信受helliphellip愍傷諸眾生無此功德helliphellip

深生悲心helliphellip以悲心故為求隨意使得安樂則名慈心」「若菩薩如是

得隨慈悲心斷所有貪惜為施勤精進」(《十住毘婆沙論》卷 6大正

2649b-c)這就是從菩薩的易行方便道引入菩薩的難行正常道了

(三)普賢十大願(印順法師《學佛三要》p92-94)

由於「初學是法(大乘)其心怯弱」所以特重信仰依佛力的加被而修習

龍樹說這是以信(願)精進為門而入佛法的也就是樂集佛功德而往生淨

土的易行道說得最圓滿的要算『普賢行願品』的十大行願這因為佛是無

上菩提的圓滿實證者所以將信願集中於佛寶而修 十大行願中一禮敬諸佛二稱歎如來是佛弟子見佛所應行的禮儀三

廣修供養是見佛修福的正行六請轉法輪七請佛住世從梵王請佛說

法與阿難不請佛住世而來這都本於釋迦佛的常法而引申於一切佛四

懺悔業障如『決定毘尼經』的稱念佛名的懺法大乘通於在家出家所以不

用僧伽的作法懺專重於佛前的懺悔五隨喜功德十普皆回向這是大

乘法所特別重視的八隨順佛學即依佛的因行果行而隨順修學九恒順

眾生是增長悲心 這十大行願有三大特點 一佛佛平等所以從一佛(毘盧遮那)而通一切佛盡虛空遍法界而不

是局限於一時一地一佛的 二重於觀念不但懺悔隨喜回向由於心念而修就是禮佛供養讚

佛等也唯由心念如說「深心信解如對目前」「起深信解現前知見」

這是心中「念佛」的易行道成就即是念佛三昧 三這是專依佛陀果德(攝法僧功德)而起仰信的一切依佛德而引發如隨

順眾生的悲心因為「若能隨順眾生即能隨順供養諸佛若於眾生尊重

承事則為尊重承事如來若令眾生生歡喜者則令一切如來歡喜何以

故諸佛如來以大悲而為體故」helliphellip 信增上菩薩信願集中於佛念念不忘佛能隨願往生極樂世界但由信願觀

念所以是易行道然心心念於如來功德念念常隨佛學念念恒順眾生如

信願增長也自然能引發為法為人的悲行智行龍樹說修易行道的能「福力

增長心地調柔helliphellip信諸佛第一清淨功德已愍傷眾生」修行六波羅蜜

所以這雖是易行道是信增上菩薩學法而印度的大乘行者都日夜六時的

在禮佛時修此懺悔隨喜勸請回向不過智增悲增的菩薩重心在悲行與

智行而已 七若懺悔罪業是否能不受果報 (一)《十住毘婆沙論》卷 6〈分別功德品第十一〉大正 2648b19-49b9

問曰汝言「懺悔除業障罪」餘經6中說「佛告阿難故作業必當受」 又阿毘曇7中說「諸業因緣不空果報不失不滅」 又經8說「眾生皆屬業皆從業有依止於業眾生隨業各自受報若

現報若生報若後報」 又《業報經》9中閻羅王為眾生說言「咄眾生汝此罪非父母作天

作沙門婆羅門作汝自作自應受報」 又賢聖偈中說「實法如金剛業力將無勝今我已得道而受惡業報」

又佛自說「大海諸名山丘陵樹林木地水火風等日月諸星宿若

至劫燒時皆盡無有餘業於無量劫常在而不失汝遇具相者一切

智人師先所造罪業已償其果報今雖得值佛垢盡證聖果以餘因

緣故木刺猶在身」10是故不應言「懺悔除業罪」 答曰我不言「懺悔則罪業滅盡無有報果」我言「懺悔罪則輕薄於少

時受」是故懺悔偈中說「若應墮三惡道願人身中受」helliphellip 如是等罪多行福德志意曠大集諸功德故不墮惡道是故汝先難

6 《中阿含經》卷 3〈思經第 15〉大正 1437b26-28 7 正量部主張有「不失法」《般若燈論釋》卷 10大正 30101c26~27)「正量部人言阿含經中佛如

是說有不失法以此法故不斷不常諸體得成」 8 參見《佛說佛名經》卷 4大正 14204c 9 參見 《起世經》卷 4大正 1331 a26~ b6「時閻摩王又更告言汝愚癡人若如是者汝自懈怠

行放逸故不修身口及意善業以是因緣汝當長夜得大苦惱無有安樂是故汝當具足受此放逸之罪

得如是等惡業果報亦如諸餘放逸眾生受此罪報又汝諸人此之苦報惡業果者非汝母作非汝父

作非汝兄弟作非姐妹作非國王作非諸天作亦非往昔先人所作是汝自身作此惡業今還聚

集受此報也」 10 參見《佛說興起行經》卷上〈佛說木槍刺腳因緣經第六〉大正 4168a~170b

若懺悔罪業則滅盡無有果報者是語不然復次若言罪不可滅者

《毘尼》中佛說「懺悔除罪」則不可信是事不然是故業障罪應懺悔 (二)《大智度論》大正 25395c12-15

戒律中戒雖復細微懺則清淨犯十善戒雖復懺悔三惡道罪不除如比

丘殺畜生雖復得悔罪報猶不除 (三)印順導師

1《華雨集》(第二冊)p195-196 罪業不善業真的可依懺悔而除滅嗎龍樹有明確的說明如《十住毘婆

沙論》卷六(大正二六四八下四九上)說 「我不言懺悔則罪業滅盡無有報(異熟)果我言懺悔罪則輕薄於少時受

是故懺悔偈中說若應墮三惡道願人身中受helliphellip又如阿闍世害得道父王

以佛及文殊師利因緣故重罪輕受」 依《十住毘婆沙論》意懺悔業障並不能使罪消滅了只是使罪業力減輕

「重罪輕受」本來是要在來生或後後生中受重報的由於懺悔善現在人

中輕受重罪業就過去了《金剛般若經》說「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讀誦此經

若為人輕賤是人先世罪業應墮惡道以今世人輕賤故先世罪業則為消滅」

(大正 8750c)讀誦經典而能消(重)罪業與《(十住)毘婆沙論》意義相

2《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p977

依「佛法」說懺悔不是將業消滅了而是削弱業的作用使惡業不致於障

礙道的進修如五逆稱為「業障」那是怎麼樣修行也決定不能證果的《沙

門果經》說「若阿闍世王不殺父者(聽了佛的說法)即當於此坐上得法眼

淨(證得初果)而阿闍世王今自悔過(只能)罪咎損減已拔重咎」《增壹

阿含經》及《律藏》都說阿闍世王得「無根信」或「不壞信」逆罪因懺悔

而減輕了但還是不能證果《阿闍世王經》說阿闍世王聽法以後得「信

忍」或作「順忍」與「無根信」「不壞信」相當闍王雖有所悟入還是要

墮賓頭地獄不過不受苦能很快的生天《阿闍世王經》所說罪性本空而

因果不失悔悟也只能輕(重罪輕受)些與原始佛法還沒有太多的差別

《阿闍世王經》又說有殺母的罪人因文殊的誘導見佛聞法而證得阿羅漢

果這是與「佛法」相違與阿闍世王悔罪說相違可能是遲一些而附入的部

分 八菩薩修「迴向」的方法 (一)《十住毘婆沙論》卷 5〈除業品〉大正 2646b7~ 47a24

問曰汝已說懺悔勸請隨喜云何為迴向 答曰我所有福德 一切皆和合 為諸眾生故 正迴向佛道

我者己身 所有福德者若從身生若從口生若從意生若因布施生若因持戒生若

因修禪生若因隨喜生若因勸請生如是等及餘所有善皆名所有福德 一切皆和合者心念諸福德合集稱量知其廣大 諸眾生者三界眾生 正者如諸佛迴向如真實迴向迴向菩提 迴向菩提者迴諸福德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又隨喜迴向此二事佛亦自說

有菩薩摩訶薩欲隨喜迴向應念諸佛斷三界相續道滅諸戲論乾煩惱淤

泥滅諸刺棘除諸重擔逮得己利正智解脫心得自在盡諸有結無量

無邊不可思議阿僧祇十方世界一一世界中亦無量無邊不可思議阿僧祇諸佛

出已滅度從初發心乃至得佛入無餘涅槃至遺法未盡於其中間是諸佛所有

善根福德應六波羅蜜及所受辟支佛記所有善根又聲聞人善根若布施

持戒修禪及學無學無漏善根及諸戒品定品慧品解脫根又聲聞人善

根若布施持戒修禪及學無學無漏善根及諸佛戒品定品慧品解

脫品解脫知見品大慈大悲等無量功德及諸佛有所說法於此法中有人

信解受學得此法利是諸人等所有善根於此法中及凡夫所種善根及諸天

龍夜叉乾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睺羅伽得聞法已生諸善

心乃至畜生聞法生諸善心及諸佛欲入涅槃時眾生所種善根是諸善根

福德一切和合稱量使無遺餘以最上最妙最勝無上無等無等等隨

喜隨喜已以是隨喜所生福德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未來現在諸佛

亦如是是三世諸佛福德及因諸佛所生福德心皆隨喜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

提是故偈說 罪應如是懺 勸請隨喜福 迴向無上道 皆亦應如是 如諸佛所說 我悔罪勸請 隨喜及迴向 皆亦復如是

無始世界來有無量遮佛道罪應於十方諸佛前懺悔勸請諸佛隨喜迴向

如佛所知所見所許懺悔我亦如是懺悔勸請諸佛隨喜迴向亦復如是

若如是懺悔勸請隨喜迴向是名正迴向

問曰云何名為諸佛所知所見所許懺悔勸請隨喜迴向 答曰懺悔勸請如先說隨喜迴向如《大品經》11中須菩提白佛言

世尊所說菩薩於過去未來現在一切諸佛及諸弟子一切眾生所有福德

善根盡和合稱量以最上隨喜世尊云何名為最上隨喜

11 參見《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 11<隨喜品(隨喜迴向品)第 39>大正 8297b21~302a16《小品

般若波羅蜜經》卷 3<迴向品第 7>大正 8547c13~549c26《大智度論》卷 61大正 25487a~496a

佛告須菩提若菩薩於過去未來現在諸法不取不念不見不得不

分別而能如是思惟是諸法皆從憶想分別眾緣和合有一切法實不生無所從

來是中乃至無有一法已生今生當生亦無已滅今滅當滅諸法相如

是我順諸法相隨喜隨喜已亦隨諸法實相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名

最上隨喜迴向 復次須菩提求佛道善男子善女人不欲謗佛者應以善根如是迴向應作

是念如諸佛心佛智佛眼知見是善根福德本末體相從何而有我亦

如是隨諸佛知見隨喜如諸佛所許我亦如是以善根迴向若菩薩如是迴向

則不謗諸佛亦無過咎深心信解如實迴向是名大迴向具足迴向 復次須菩提善男子善女人以諸善根福德應如是迴向如諸賢聖戒品

定品慧品解脫品解脫知見品不繫欲界不繫色界不繫無色界不在

過去不在未來不在現在以不繫三界故是迴向亦如是不繫所迴向處亦

不繫若菩薩能如是得心信解如實是名不失迴向無毒迴向法性迴向若

菩薩於此迴向取相貪著是名邪迴向是故諸菩薩摩訶薩應如諸佛所知法

相以是法相迴向能至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名正迴向

(二)《大智度論》卷 61大正 25487c27~488a13 共一切眾生者是福德不可得與一切眾生而果報可與菩薩既得福德果報

衣服飲食等世間樂具以利益眾生菩薩以福德清淨身口人所信受

為眾生說法令得十善道四禪等與作後世利益末後成佛得福德果報

身有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無量光明觀者無厭無量清淨梵音柔和無

礙解脫等諸佛法於三事示現度無量阿僧祇眾生般涅槃後碎身舍利與

人供養久後皆令得道是果報可與一切眾生以果中說因故言福德與眾生

共若福德可以與人者諸佛從初發心所集福德盡可與人然後更作善法

體不可與人今直以無畏無惱施與眾生

(三)印順法師《印度佛教思想史》p112 ~ p113 迴向迴向是迴轉趣向將自己所有念佛等功德轉向於某一目標〈普賢行

願品〉說「迴向眾生及佛道」(《大方廣佛華嚴經》卷 40大正 10847a)一切功德迴向給眾生與眾生同成佛道自己所作的功德能轉給別人嗎

《大智度論》說「是福德不可得與一切眾生而(福德的)果報可與helliphellip

若福德可以與人者諸佛從初發心所集功德盡可與人」(卷 61大正 25

487c~488a)自己所作的功德是不能迴向給眾生的但自己功德所得的福報

菩薩可以用來利益眾生引導眾生同成佛道這樣的迴向說才沒有違反「自

作自受」的因果律 (四)印順法師《華雨集》(第二冊)p158 ~ p161

「普皆回向」回向是迴轉趣向迴向功德是將所有功德轉向於某一目

的〈普賢行願品〉的迴向是「所有禮讚供養福請佛住世轉法輪隨

喜懺悔諸善根迴向眾生及佛道」(《普賢菩薩行願讚》大正 10880b)依偈說回向是將上來所說的「禮敬功德」「讚歎功德」「供養功德」「懺悔

功德」「隨喜功德」「勸請功德」一切回向於眾生與眾生同成佛道依偈

文可見重佛重信的易行道(「三品經」也如此)本沒有「恒順眾生」與

「常隨佛學」的 回向眾生及佛道如《舍利弗悔過經》說「學道以來所得(一切)福德皆

集聚合會以持好心施與天下十方人民父母蜎飛蠕動之類皆令得其福

有餘少所令某得之令某等作佛道」(大正 241091a)異譯《菩薩藏經》

說得更明白「一切和合迴施與一切眾生helliphellip一切和合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

菩提以此善根願令一切眾生亦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大正 241089a) 菩薩修易行道所得的功德回向眾生就是將自己的功德轉而布施給眾生

使眾生離苦得樂發心修行成佛 菩薩的功德真能施與眾生使眾生受福樂嗎這裏面含有重大問題也就是

「自力」與「他力」一般神教都是重「他力」的佛法說善惡因果修因證

果一向是「自力」的「大乘佛法」的「回向功德」不違反佛法的特質嗎

《大智度論》卷 61(大正 25487c~488a)說 「共一切眾生者是福德不可得與一切眾生而果報可與菩薩既得福德

果報衣服飲食等世間樂具以利益眾生菩薩以福德清淨(所有)

身口人所信受為眾生說法令得十善helliphellip末後成佛helliphellip是果報可

與一切眾生以果中說因故言福德與眾生共若福德可以與人者諸佛

從初發心所集福德盡可與人」 經上說福德回向施與眾生這是果中說因是不了義說菩薩的福德是不能

轉施與別人的但菩薩發願化度眾生所以依此福德善根未來福慧具足就

能以財物佛法施與眾生使眾生得財物能依法修行成就佛道如自己的

福德而可以迴施眾生那是違反「自力」原則的佛菩薩的功德無量如可以

迴施眾生那世間應該沒有苦惱眾生都是佛菩薩那樣也不用佛菩薩來化度

了 《十住毘婆沙論》這樣說「我所有福德一切皆和合為諸眾生故正迴向

佛道」(卷 5大正 2646b)菩薩發菩提心求成佛道主要是為了救度一切

眾生所以「迴向眾生及佛道」是說「為諸眾生故」以一切功德迴向阿耨

多羅三藐三菩提並非以福德善根施與眾生《普賢菩薩行願讚》但說「悉皆

迴向於菩提」沒有說迴向眾生也許是為了避免讀者的誤解吧

九關於眾生見佛身聞佛名而得入必定之意趣 (一)《十住毘婆沙論》卷 3大正 2632c3-8

佛功德力者一切去來今佛威力功德智慧無量深法等無差別但隨諸佛本

願因緣或有壽命無量或有見者即得必定聞名者亦得必定女人見者即成

男子身若聞名者亦轉女身或有聞名者即得往生或有無量光明眾生遇者

離諸障蓋或以光明即入必定或以光明滅一切苦惱 (二)《十住毘婆沙論》卷 3大正 2632c14-25

見時得入必定者有眾生見佛即住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阿惟越致地何以故

是諸眾生見佛身者心大歡喜清淨悅樂其心即攝得如是菩薩三昧以是三昧

力通達諸法實相能直入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必定地 是諸眾生長夜深心種見佛入必定善根以大悲心為首善妙清淨為通達

一切佛法故為度一切眾生故是善根成就時至是故得值此佛又以諸佛本

願因緣二事和合故此事得成 聞佛名入必定者佛有本願「若聞我名者即入必定」如見佛聞亦如是

(三)《大方廣佛華嚴經》卷 52大正 10276c23-27

若有眾生善根熟者見佛身已則皆受化然彼佛身盡未來際究竟安住

隨宜化度一切眾生未曾失時 佛子如來身者無有方處非實非虛但以諸佛本誓願力眾生堪度則便

出現

(四)《大方廣佛華嚴經》卷 52大正 10276b23-26 佛子如來智日亦復如是普現法界無前無後一切眾生淨心器中佛

無不現心器常淨常見佛身若心濁器破則不得見

(五)《放光般若經》卷 4大正 829a27-28

云何菩薩真見佛身逮法性故是為真見

《大品般若經》卷 6〈發趣品第 20〉大正 8259b8 云何菩薩如實觀佛身如實觀法身故

(六) 《大智度論》卷 34大正 25313a21-c18 【經】我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時十方如恒河沙等世界中眾生聞我名者必得阿

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欲得如是等功德者當學般若波羅蜜(《摩訶般若波羅

蜜經》卷 1大正 8221a17-20) 【論】問曰有人生值佛世在佛法中或墮地獄者如提婆達俱迦利訶多釋子等

三不善法覆心故墮地獄此中云何言去佛如恒河沙等世界但聞佛名便

得道耶

答曰上已說有二種佛一者法性生身佛二隨眾生優劣現化佛

為法性生身佛故說乃至聞名得度為隨眾生現身佛故說雖共佛住

隨業因緣有墮地獄者

法性生身佛者無事不濟無願不滿所以者何於無量阿僧祇劫積

集一切善本功德一切智慧無礙具足為眾聖主諸天及大菩薩希能見

者譬如如意寶珠難見難得若有見者所願必果如喜見藥其有見者

眾患悉除如轉輪聖王人有見者無不富足如釋提桓因有人見者隨

願悉得如梵天王眾生依附恐怖悉除如人念觀世音菩薩名者悉脫

厄難是事尚爾何況諸佛法性生身

問曰釋迦文佛亦是法性生身分無有異體何以故佛在世時有作五逆罪人

飢餓賊盜如是等惡

答曰釋迦文佛本誓我出惡世欲以道法度脫眾生不為富貴世樂故出

若佛以力與之則無事不能又亦是眾生福德力薄罪垢深重故不得隨

意度脫又今佛但說清淨涅槃而眾生譏論誹謗言『何以多畜弟子

化導人民』此亦是繫縛法但以涅槃法化猶尚譏謗何況雜以世樂

如提婆達欲令足下有千輻相輪故以鐵作模燒而爍之爍已足壞

身惱大呼爾時阿難聞已涕泣白佛『我兄欲死願佛哀救』佛即

伸手就摩其身發至誠言『我看羅[目侯]羅與提婆達等者彼痛當滅』

是時提婆達眾痛即除執手觀之知是佛手便作是言『淨飯王子以

此醫術足自生活』佛告阿難『汝觀提婆達不用心如是云何可度

若好世人則無是咎』如是眾生若以世樂不得度也是事種種因緣

上已廣說以是故說聞佛名有得道者有不得者

復次佛身無量阿僧祇種種不同有佛為眾生說法令得道者有佛放

無量光明眾生遇之而得道者有以神通變化指示其心而得道者有佛

但現色身而得道者有佛遍身毛孔出眾妙香眾生聞之而得道者有

佛以食與眾生令得道者有佛眾生但念而得道者有佛能以一切草木之

聲而作佛事令眾生得道者有佛眾生聞名而得道者為是佛故說言

我作佛時其聞名者皆令得度

復次聞名不但以名便得道也聞已修道然後得度如須達長者

初聞佛名內心驚喜詣佛聽法而能得道又如貰夷羅婆羅門從雞泥耶

結髮梵志所初聞佛名心即驚喜直詣佛所聞法得道是但說聞名聞

名為得道因緣非得道也 (七)《大智度論》卷 93大正 25712b2-6

問曰餘佛種種勤苦說法眾生尚不得道何以但聞佛名便得道 答曰餘處佛種種說法眾生或得道或得善根終不空說若聞是佛名畢

至阿鞞跋致不言今得 十云何有眾生聞佛名便得往生 (一)《十住毘婆沙論》卷 3大正 2633a2-4

聞佛名得往生者若人信解力多諸善根成就業障礙已盡如是之人得聞佛

名又是諸佛本願因緣便得往生

「善根」《十住毘婆沙論》卷 1大正 2623b4-18 厚種善根者如法修集諸功德名為厚種善根

善根者不貪不恚不癡一切善法從此三生故名為善根如一切惡

法皆從貪恚癡生是故此三名不善根helliphellip

此中善根為眾生求無上道故所行諸善法皆名善根能生薩婆若智故

名為善根

(二)「別時意趣」

1《攝大乘論本》卷 2大正 31141a18-26 四意趣者一平等意趣謂如說言我昔曾於彼時彼分即名勝觀正等

覺者二別時意趣謂如說言若誦多寶如來名者便於無上正等菩提

已得決定又如說言由唯發願便得往生極樂世界三別義意趣謂

如說言若已逢事爾所殑伽河沙等佛於大乘法方能解義四補特伽羅

意樂意趣謂如為一補特伽羅先讚布施後還毀訾如於布施如是尸羅

及一分修當知亦爾如是名為四種意趣 2《攝大乘論釋》卷 5大 31346b4-11

別時意趣者謂此意趣令嬾惰者由彼彼因於彼彼法精勤修習彼

彼善根皆得增長此中意趣顯誦多寶如來名因是昇進因非唯誦名

便於無上正等菩提已得決定如有說言由一金錢得千金錢豈於一

日意在別時由一金錢是得千因故作此說此亦如是由唯發願

便得往生極樂世界當知亦爾 3印順法師《攝大乘論講記》(p 286-287)

實際上單單持誦多寶如來的名號並不能於無上菩提得不退轉唯憑空

口發願也不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佛陀的意思是約另一時間說的若

持誦多寶如來的名號就可種下成佛的善根雖然還不能直登不退但

將來一定要修證菩提如魚吞了鉤一樣雖然還在水裡可說已經釣住了

發願往生極樂也如此久久的積集福德智慧的善根將來定能往生極樂

如俗語說『一本萬利』並不真的一個錢立刻獲得萬倍的盈利而是說由

這一個本錢經過長久的經營才可以獲得萬利發願為往生之因念佛

為不退之因佛陀是依這種意思說的 十一關於眾生發菩提心之因緣 (一)1《十住毘婆沙論》卷 3大正 2635a26-b7

眾生初發菩提心或以三因緣或以四因緣如是和合有七因緣發阿耨多

羅三藐三菩提心 問曰何等為七 答曰一者諸如來令發菩提心二見法欲壞守護故發心三於眾生中大悲

而發心四或有菩薩教發菩提心五見菩薩行亦隨而發心(六)或因布施已而發菩提心(七)或見佛身相歡喜而發心以是七因緣

而發菩提心 (詳細內容參見《十住毘婆沙論》卷 3大正 2635b8-36a11)

2《十住毘婆沙論》卷 3大正 2636a11-23 問曰汝說七因緣發菩薩心為皆當成有成有不成 答曰是不必盡成或有成有不成 問曰若爾者應解說 答曰於七發心中 佛教令發心 護法故發心 憐愍故發心

如是三心者 必定得成就 其餘四心者 不必皆成就 是七心中(1)佛觀其根本教令發心必得成以不空言故(2)若

為尊重佛法為欲守護(3)若於眾生有大悲心如是三心必得成就

根本深故 餘菩薩教令發心見菩薩所行發心因大布施發心若見若聞佛相發

心是四心多不成或有成者根本微弱故

(二)《佛說如來智印經》卷 1大正 15470b22-c4 有七法發菩提心何等為七一者如佛菩薩發菩提心二者正法將滅為護

持故發菩提心三者見諸眾生眾苦所逼起大悲念發菩提心四者菩薩教餘

眾生發菩提心五者布施時自發菩提心六者見他發意隨學發心七者見如

來三十二相八十種好具足莊嚴若聞發心彌勒如是七因緣發菩提心

如佛菩薩發菩提心正法將滅為護持故發菩提心見諸眾生眾苦所逼起大

悲念發菩提心發此三心能為諸佛菩薩護持正法又能疾得不退轉地成就

佛道後四發心剛強難伏不能護法

(三)《彌勒菩薩所問經論》卷 2大正 26240b15-26

如《法印經》中如來說言彌勒發菩提心有七種因何等為七一者諸佛

教化發菩提心二者見法欲滅發菩提心三者於諸眾生起大慈悲發菩提心

四者菩薩教化發菩提心五者因布施故發菩提心六者學他發菩提心七者

聞說如來三十二相八十種好發菩提心 彌勒諸佛教化發菩提心見法欲滅發菩提心於諸眾生起大慈悲發菩提

心此三發心能護正法速疾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餘四發心非真菩

薩不能護持諸佛正法速疾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十二何謂「名字菩薩」何謂「真實菩薩」成就何法得名「真實菩薩」

(一)《十住毘婆沙論》卷 1大正 2621a1-11

問曰但發心便是菩薩耶

答曰何有但發心而為菩薩若人發心必能成無上道乃名菩薩或有但發

心亦名菩薩何以故若離初發心則不成無上道如大經說新發意

者名為菩薩猶如比丘雖未得道亦名道人是名字菩薩漸漸修習

轉成實法後釋歡喜地中當廣說如實菩薩相

眾者從初發心至金剛無礙解脫道於其中間過去未來現在菩薩

名之為眾

(二)《大智度論》卷 4大正 2586b13-16

是菩提薩埵有兩種有鞞跋致有阿鞞跋致如退法不退法阿羅漢阿鞞跋

致菩提薩埵是名實菩薩以是實菩薩故諸餘退轉菩薩皆名菩薩譬如得

四道人是名實僧以實僧故諸未得道者皆得名僧

(參見《大智度論》卷 3大正 2580a15-27)

(三)《十住毘婆沙論》卷 13大正 2693c15-94a20

問曰汝說無上道相時種種因緣訶罵空發願菩薩自言菩薩但名字菩薩

若是三不名為菩薩者成就何法名為真菩薩

答曰非但發空願自言是菩薩名字為菩薩略說能成就三十二法者乃名

為菩薩若人發心欲求佛道自言是菩薩空受名號不行功德慈悲

心諸波羅蜜等是不名為菩薩如土城名寶城但自誑身亦誑諸佛

亦誑世間眾生若人有三十二妙法亦能發願是名真實菩薩何等三十

一深心為一切眾生求諸安樂(參見大正2623c17-24a29102c8-12)

二能入諸佛智中

三自審知堪任作佛不作佛

四不憎惡他

五道心堅固

六不假偽結託親愛

七乃至未入涅槃常為眾生作親友

八親疏同心

九已許善事心不退轉

十於一切眾生不斷大慈

十一於一切眾生不斷大悲(參大正2649b18-29103c17-24)

十二常求正法心無疲懈

十三勤發精進心無厭足

十四多聞而解義

十五常省己過

十六不譏彼闕

十七於一切見聞事中常修菩提心

十八施不求報

十九持戒不求一切生處

二十於一切眾生忍辱無瞋礙

二十一能勤精進修習一切善根

二十二不隨無色定生

二十三方便所攝智慧

二十四四攝法所攝方便

二十五持戒毀戒慈愍無二(參大正2661a16-b29)

二十六一心聽法

二十七一心阿練若處住

二十八不樂世間種種雜事

二十九不貪著小乘(參大正2620b15-c23)

三十見大乘利益為大

三十一遠離惡知識(參大正2667a4-8)

三十二親近善知識(參大正2666c28-67a4)

菩薩住是三十二法能成七法所謂

(1)四無量心

(2)能遊戲五神通

(3)常依於智

(4)常不捨善惡眾生

(5)所言決定言必皆實

(6)集一切善法

(7)心無厭足

是為三十二法為七法菩薩成就此者名為真實菩薩

(四)《大寶積經》卷112「普明菩薩會」大正11632c27-633a14 復次迦葉名菩薩者不但名字為菩薩也能行善法行平等心名為菩薩

略說成就三十二法名為菩薩何謂三十二法 (1)常為眾生深求安樂(2)皆令得住一切智中(3)心不憎惡他人智慧(4)破壞憍慢(5)深樂佛道(6)愛敬無虛(7)親厚究竟於怨親中其心同等

至於涅槃(8)言常含笑先意問訊(9)所為事業終不中息(10)普為

眾生等行大悲(11)心無疲倦多聞無厭(12)自求己過不說他短(13)以菩提心行諸威儀(14)所行惠施不求其報(15)不依生處而行持戒(16)諸眾生中行無礙忍(17)為修一切諸善根故勤行精進(18)離生無色而起

禪定(19)行方便慧(20)應四攝法(21)善惡眾生慈心無異(22)一

心聽法(23)心住遠離(24)心不樂著世間眾事(25)不貪小乘於大乘

中常見大利(26)離惡知識親近善友(27)成四梵行遊戲五通(28)常依真智(29)於諸眾生邪行正行俱不捨棄(30)言常決定(31)貴真

實法(32)一切所作菩提為首 如是迦葉若人有此三十二法名為菩薩

《大寶積經》與《十住毘婆沙論》三十二法之比對

《大寶積經》 《十住毘婆沙論》

1 常為眾生深求安樂 深心為一切眾生求諸安樂(1)

2 皆令得住一切智中 能入諸佛智中(2)

3 心不憎惡他人智慧 不憎惡他(4)

4 破壞憍慢 自審知堪任作佛不作佛(3)

5 深樂佛道 道心堅固(5)

6 愛敬無虛 不假偽結託親愛(6)

7 親厚究竟於怨親中其心同等至於

涅槃 親疏同心(8)

乃至未入涅槃常為眾生作親友(7)

8 言常含笑先意問訊

9 所為事業終不中息 已許善事心不退轉(9)

10 普為眾生等行大悲 於一切眾生不斷大慈(10)

於一切眾生不斷大悲(11)

11 心無疲倦多聞無厭 常求正法心無疲懈(12)

勤發精進心無厭足(13)

多聞而解義(14)

12 自求己過不說他短 常省己過(15)不譏彼闕(16)

13 以菩提心行諸威儀 於一切見聞事中常修菩提心(17)

14 所行惠施不求其報 施不求報(18)

15 不依生處而行持戒 持戒不求一切生處(19)

16 諸眾生中行無礙忍 於一切眾生忍辱無瞋礙(20)

17 為修一切諸善根故勤行精進 能勤精進修習一切善根(21)

18 離生無色而起禪定 不隨無色定生(22)

19 行方便慧 方便所攝智慧(23)

20 應四攝法 四攝法所攝方便(24)

21 善惡眾生慈心無異 持戒毀戒慈愍無二(25)

22 一心聽法 一心聽法(26)

23 心住遠離 一心阿練若處住(27)

24 心不樂著世間眾事 不樂世間種種雜事(28)

25 不貪小乘於大乘中常見大利 不貪著小乘(29)見大乘利益為大(30)

26 離惡知識親近善友 遠離惡知識(31)親近善知識(32)

27 成四梵行遊戲五通 四無量心能遊戲五神通

28 常依真智 常依於智

29 於諸眾生邪行正行俱不捨棄 常不捨善惡眾生

30 言常決定 所言決定

31 貴真實法 言必皆實

32 一切所作菩提為首 集一切善法心無厭足

十三「自得度已當度眾生」之意趣為何 (一)《十住毘婆沙論》卷 1大正 2624b3~20

發願「我得自度已當度眾生」者一切諸法願為其本離願則不成是

故發願 問曰何故不言我當度眾生而言自得度已當度眾生

答曰自未得度不能度彼如人自沒淤泥何能拯拔餘人又如為水所[漂

寸]不能濟溺是故說我度已當度彼如說

「若人自度畏能度歸依者自未度疑悔何能度所歸

若人自不善不能令人善若不自寂滅安能令人寂」

是故先自善寂而後化人又如法句偈說

「若能自安身在於善處者然後安餘人自同於所利」

凡物皆先自利後能利人何以故如說

「若自成己利乃能利於彼自捨欲利他失利後憂悔」

是故說自度已當度眾生

(二)《十住毘婆沙論》卷 14大正 2698b29~ c14

若生善處若生惡處皆屬十善十不善道 我知是世間諸業因緣有無有定主是故我應先自行十善道然後令諸眾生亦住

十善道 問曰何以故要先自住十善道後乃令他住耶 答曰行於惡業者令他善不易自不行善故他則不信受

若惡人自不行善欲令他行善者則為甚難何以故是人自不行善

他人不信受其語如偈說 「若人自不善不能令他善若自不寂滅不能令他寂 以是故汝當先自行善寂然後教他人令行善寂滅」

是菩薩當如是行善法

(三)印順法師《學佛三要》(p145~154) 淨化身心擴展德性從徹悟中得自利的解脫自在本為佛弟子的共同目

標聲聞道與菩薩道的差別只在重於自利或者重於利他從利他中完成自

利聲聞不是不能利他的也還是住持佛法利樂人天度脫眾生不過重於

解脫的己利在未得解脫以前厭離心太深不大修利他的功德證悟以後

也不過隨緣行化而已而菩薩在解脫自利以前著重於慈悲的利他所以說

「未能自度先度人菩薩於此初發心」證悟以後更是救濟度脫無量眾生

所以聲聞乘的主機是重智證的菩薩乘的主機是重悲濟的 菩薩道在初期的聖典中即被一般稱做小乘三藏中也是存在的這即

是菩薩本生談菩薩在三大阿僧祇劫中或作國王王子或作宰官或作外

道或作農工商賈醫生船師或在異類中行為鳥為獸菩薩不惜財物

不惜身命為了利益眾生而施捨閻浮提中沒有一處不是菩薩施捨頭目腦髓

的所在他持戒忍辱精勤的修學波羅密多的四種六種或十種都是歸

納本生談的大行難行而來這樣的慈悲利他都在證悟解脫以前誰說非自利

不能利他等到修行成熟菩提樹下一念相應妙慧圓成無上正等正覺這樣

的頓悟成佛從三大阿僧祇劫的慈悲利他中得來菩薩與聲聞的顯著不同就

是一向在生死中不求自利解脫而著重於慈悲利他 初期的大乘經對於菩薩的三祇修行與三藏所說的小小不同大乘以為

菩薩的利他行在沒有證悟以前是事行勝解行雖然難得但功德還算不

得廣大徹悟的證真無生法忍以後莊嚴淨土成熟眾生的利他大行功

德是大多了因為這是與真智相應是事得理融的平等無礙的大乘分菩薩

道為二階般若道凡經一大僧祇劫是實證以前的地前的唯識宗稱為資

糧位加行位(到見道位)也名勝解行地證悟以後是方便道凡經二大僧祇

劫即登地菩薩唯識家稱為從見道到修道位大體的說地前菩薩雖有勝

解而還沒有現證廣集無邊的福智資糧與本生談所說相近大地菩薩現證

了法界如觀音菩薩等慈悲普濟不可思議本生談中的一分異類中行屬於

這一階段的化身雖有未證悟已證悟二大階位而未證悟前菩薩還是慈悲

利物決無一心一意趣求解脫自利的helliphellip觀音菩薩等尋聲救苦是大地菩薩

事然並非人間的初學菩薩行者不要實踐慈悲利物的行為helliphellip

大乘佛教的修學者菩薩如沒有證悟還不能解脫自在他怎麼能長

期的在生死中修行不怕失敗嗎能自己作得主而不像一般凡夫的墮入惡

道或生長壽天嗎自己不能浮水怎能在水中救人難道不怕自己沈沒嗎

一分學者的專重信願求得信心的不退或專重智證而趨於急求解脫急求

成佛這都不外乎受了這種思想的影響

當然自己不能浮水不能入水救人然而自己離水上岸又怎麼能在

水中救人聲聞人急求自證了脫生死等到一斷煩惱即「與生死作隔礙」

再不能發菩提心長在生死修菩薩行雖然大乘經中進展到還是可以回心

向大的結論然而被痛責為焦芽敗種的要費多大的方便才能使他迴向大乘

呢要再修多少劫的大乘信心才能登菩薩地呢即使迴入菩薩乘由於過去

自利的積習難返也遠不及直往大乘的來得順利而精進所以大乘經中以退

失菩提心為犯菩薩重戒以悲願不足而墮入自利的證入為必死無疑不重悲

願不集利他的種種功德一心一意的自利以為能速疾成佛這真是可悲的

大乘真精神的沒落

在水中救人是不能離水上岸的要學會浮水也非在水中學習不可菩

薩要長在生死中修菩薩行自然要在生死中學習要有一套長在生死而能普

利眾生的本領但這非依賴佛力可成也非自己先做到了生脫死解脫自在

因為這是要墮入小乘深坑的菩薩這套長在生死而能廣利眾生的本領除「堅

定信願」「長養慈悲」而外主要的是「勝解空性」觀一切法如幻如化了

無自性得二諦無礙的正見是最主要的一著所以經上說「若有於世間

正見增上者雖歷百千生終不墮惡趣」唯有了達得生死與涅槃都是如幻

如化的這才 能不如凡夫的戀著生死也不像小乘那樣的以「三界為牢

獄生死如冤家」而厭離他急求擺脫他這才能不如凡夫那樣的怖畏涅槃

能深知涅槃的功德而也不像小乘那樣的急趣涅槃在生死中浮沈因信願

慈悲特別是空勝解力能逐漸的調伏煩惱能做到煩惱雖小小現起而不會闖

大亂子不斷煩惱也不致作出重大惡業時時以眾生的苦痛為苦痛眾生的

利樂為利樂我見一天天的薄劣慈悲一天天的深厚怕什麼墮落唯有專為

自己打算的才隨時有墮落的憂慮發願在生死中常得見佛常得聞法「世

世常行菩薩道」這是初期大乘的共義中觀與瑜伽宗的共義釋尊在經中說

「我往昔中多住空故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hellip這種空性勝解或稱「真

空見」要從聞思而進向修習以信願慈悲來助成時常記著「今是學時

非是證時」(悲願不足而證空就會墮入小乘)這才能長在生死中忍受生死

的苦難眾生的種種迫害而不退菩提心菩薩以「布施」「愛語」「利行」「同

事」四攝法廣利一切眾生自己還沒有解脫卻能廣行慈悲濟物的難行苦

行雖然這不是人人所能的然而菩薩的正常道卻確實如此helliphellip 我們必須認清名符其實的菩薩是偉大的最偉大處就在他能不為自

己著想以利他為自利helliphellip有信願慈悲空性勝解正好在生死海中鍛鍊

身手從頭出頭沒中自利利人一般能於菩薩行而隨喜的景仰的學習的

都是種植菩提種子都是人中賢哲世間的上士有積極利他為法為人的大

心凡夫即使是「敗壞菩薩」也比自了漢強得多這種慈悲為本的人菩薩行

淺些是心向佛乘而實是人間的君子十善菩薩深些是心存利世利益人間

的大乘正器從外凡內凡而漸登賢位的菩薩沒有得解脫的自利卻能為一

切眾生而修學為一切眾生而忍苦犧牲hellip漸學漸深從人間正行而階梯佛乘

這才是菩薩的中道正行真能存菩薩的心胸有菩薩的風格理解菩薩利他的

真精神那裡會如喪考妣的急求己利

《雜阿含經》 卷 28(788 經) 「假使有世間正見增上者雖復百千生終不墮惡趣」 (大正

2204c11~12)

《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 18〈不證品〉 「佛告須菩提若菩薩摩訶薩具足觀空先作是願我今不應空法作證

我今學時非是證時」(大正 8350a19~21) (參見《大智度論》卷 76〈釋學空不證品〉大正 25592b4~6)

十四何謂「必定聚」初發菩薩心者是否皆入必定聚

(一)《十住毘婆沙論》卷 1大正 2624c2~14 為得如是佛十力故大心發願即入必定聚

問曰凡初發心皆有如是相耶

答曰或有人說「初發心便有如是相」而實不爾何以故是事應分別不

應定答所以者何一切菩薩初發心時不應悉入於必定

或有初發心時即入必定

或有漸修功德如釋迦牟尼佛--初發心時不入必定後修集功德

值燃燈佛得入必定

是故汝說「一切菩薩初發心便入必定」是為邪論

問曰若是邪論者何故汝說「以是心入必定」

答曰有菩薩初發心即入必定以是心能得初地因是人故說「初發

心入必定中」

(二)《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 4〈金剛品(摩訶薩品)〉大正 8243b14~19

佛告須菩提必定眾者性地人八人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羅漢

辟支佛初發心菩薩乃至阿惟越致地菩薩須菩提是為必定眾菩薩為上

首菩薩摩訶薩於是中生大心不可壞如金剛當為必定眾作上首 (三)《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 26〈畢定品〉大正 8409b14~c12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是菩薩摩訶薩為畢定為不畢定

佛告須菩提菩薩摩訶薩畢定非不畢定

世尊何處畢定為聲聞道中為辟支佛道中為佛道中

佛言菩薩摩訶薩非聲聞辟支佛道中畢定是佛道中畢定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為初發意菩薩畢定為最後身菩薩畢定

佛言初發意菩薩亦畢定阿惟越致菩薩亦畢定後身菩薩亦畢定

世尊畢定菩薩墮惡道中生不

不也須菩提於汝意云何若八人若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羅漢

辟支佛生惡道中不 不也世尊

如是須菩提菩薩摩訶薩從初發意已來布施持戒忍辱精進行禪

定修智慧斷一切不善業若墮惡道若生長壽天若不得修善法處若生

邊國若生惡邪見家無作見家是中無佛名無法名無僧名無有是處

須菩提初發意菩薩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以深心行十不善道無有是處

世尊若菩薩摩訶薩有如是善根功德成就如佛自說本生受不善果報是時

善根為何所在 佛告須菩提菩薩摩訶薩為利益眾生故隨而受身以是身利益眾生

須菩提菩薩摩訶薩作畜生時有是方便力若怨賊欲來殺害以是無上忍辱

無上慈悲心捨身不惱惡賊汝諸聲聞辟支佛無有是力以是故須菩提

當知菩薩摩訶薩欲具足大慈心為憐愍利益眾生故受畜生身

(《大智度論》卷 93大正 25712c20~713a17) (四)《大智度論》卷 93大正 25713b15~714a25

問曰上阿鞞跋致品中說如是相是阿鞞跋致如是相非阿鞞跋致阿鞞跋致

即是畢定須菩提今何以更問

答曰是般若波羅蜜有種種門有種種道阿鞞跋致是一門中說今問畢定

更問異門

復次佛心中一切眾生一切法皆畢定人以智不及故名為不畢定佛

知雖無量阿僧祇劫積大功德必退作小乘者亦知微細昆虫雖未有善

心過爾所劫發心後當作佛定知一切法皆如是從是因得是果

是故名佛一切法中無礙以畢定知故 復次須菩提聞法華經(卷 1大正 99a)中說於佛所作少功德

乃至戲笑一稱南無佛漸漸必當作佛又聞阿鞞跋致品中有退不退

又復聞聲聞人皆當作佛若爾者不應有退如法華經中說畢定餘經說

有退有不退是故今問為畢定為不畢定如是等種種因緣故問定

不定

佛答菩薩是畢定

須菩提心以入涅槃為畢定是故問為何道中畢定

佛答非畢定二乘但於大乘中畢定

求佛道者有上中下是故問為初發意為阿鞞跋致為最後身畢定 須菩提意謂為阿鞞跋致已上畢定住佛道中故

佛答三種菩薩皆畢定畢定者必當作佛

問曰如上品中說佛以佛眼見十方菩薩求佛如恒河沙得阿鞞跋致者若

一若二今何以言三種菩薩盡皆畢定

答曰我先已說般若甚深有無量門有說諸菩薩退而不畢定有處說菩薩畢

定不退如阿鞞跋致品中須菩提問佛菩薩退者於何處退為從色

為從受想行識乃至十八不共法

畢竟空故諸法皆不退此中佛何以更說不退

問曰是二義何者是實

答曰二事皆實佛口所說無不實者如佛或說諸法空無所有或說布施持

戒等是有為初發心者說諸法有為久學人著善法者說諸法空無所有

懈怠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牢固者如是人應從聲聞道得度而不求聲

聞久於生死中受苦是故說發心如恒河沙得阿鞞跋致者若一若二

眾生聞是已能堪受眾苦者畢定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若不能者取

聲聞辟支佛道

有人堪任得佛而大悲心薄自愛身重此人聞佛難得多有退者作是

念我或不能得佛不如早取涅槃何用世世受勤苦為為是人故說

一切菩薩乃至初發心皆畢定如法華經中說

問曰若菩薩皆畢定佛何以故種種呵二乘不聽菩薩取二乘證

答曰求佛道者應遍知法性是人畏老病死故於法性少分取證便自止

息捨佛道不度眾生諸佛菩薩之所呵責汝欲捨去會不得離得阿

羅漢證時不求諸菩薩深三昧又不廣化眾生是則迂迴於佛道稽留

問曰阿羅漢先世因緣所受身必應當滅住在何處而具足佛道

答曰得阿羅漢時三界諸漏因緣盡更不復生三界有淨佛土出於三界

乃至無煩惱之名於是國土佛所聞法華經具足佛道如法華經(卷 1大正 97c1~7)說有羅漢若不聞法華經自謂得滅度我於餘國為

說是事汝皆當作佛

問曰若阿羅漢往淨佛國土受法性身如是應得疾作佛何以言迂迴稽留 答曰是人著小乘因緣捨眾生捨佛道又復虛言得道以是因緣故雖不

受生死苦惱於菩薩根鈍不能疾成佛道不如直往菩薩

復次佛法於五不可思議中最第一今言漏盡阿羅漢還作佛唯佛能知

論議者正可論其事不能測知是故不應戲論若求得佛時乃能了知

餘人可信而不可知

十五菩薩初發心相為何 《十住毘婆沙論》卷 1大正 2624c14~25a1~16

問曰是菩薩初心釋迦牟尼佛初發心是心云何

答曰1是心不雜一切煩惱2是心相續不貪異乘3是心堅牢一切

外道無能勝者4是心一切眾魔不能破壞5是心為常能集善根

6是心能知有為無常7是心無動能攝佛法8是心無覆離諸

邪行9是心安住不可動故10是心無比無相違故11是心

如金剛通達諸法故12是心不盡集無盡福德故13是心平等

等一切眾生故14是心無高下無差別故15是心清淨性無垢故

16是心離垢慧炤明故17是心無垢不捨深心故18是心為廣

慈如虛空故19是心為大受一切眾生故20是心無閡至無障智

故21是心遍到不斷大悲故22是心不斷能正迴向故23是

心眾所趣向智者所讚故 24是心可觀小乘瞻仰故25是心難

見一切眾生不能睹故26是心難破能善入佛法故27是心為住

一切樂具所住處故28是心莊嚴福德資用故29是心選擇智慧

資用故30是心淳厚以布施為資用故31是心大願持戒資用故

32是心難沮忍辱資用故33是心難勝精進資用故34是心寂

滅禪定資用故35是心無惱害慧資用故36是心無瞋閡慈心

深故37是心根深悲心厚故38是心悅樂喜心厚故39是心

苦樂不動捨心厚故40是心護念諸佛神力故41是心相續三

寶不斷故 如是等無量功德莊嚴初必定心如〈無盡意品〉中廣說

(1)是心不雜一切煩惱者見諦思惟所斷二百九十四煩惱不與心和合

故名為不雜 (2)是心相續不貪異乘者從初心相續來不貪聲聞辟支佛乘但為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名為相續不貪異乘 如是等四十句論應如是知

(參見西晉竺法護譯《阿差末菩薩經》卷 1大正 13586b29~587a19 北涼曇無讖譯《大方等大集經》卷 27〈無盡意菩薩品〉大正 13

187a29~b24)

「心如金剛」參見《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四〈金剛品〉 (大正 8

243b19~244a16) 「見諦思惟所斷二百九十四煩惱」《十住毘婆沙論》卷 16

使所攝名為煩惱纏所攝名為垢使所攝煩惱者貪瞋慢無明身見

邊見見取戒取邪見疑是十根本隨三界見諦思惟所斷分別故

名九十八使非使所攝者不信無慚無愧諂曲戲侮堅執懈怠

退沒睡眠佷戾慳嫉憍不忍食不知足亦以三界見諦思惟所

斷分別故有一百九十六纏垢」(大正 26108b28~c6) 九十八使加一百九十六纏垢合為二百九十四煩惱

經名

心相

順序

《十住毘婆沙論》卷 1 〈入初地 品〉 大正

2624c14~25a1~16)

《大方等大集經》卷 27〈無盡意菩薩品〉大正

13187a29~b24)

《阿差末菩薩經》卷 1大正

13586b29~587a19

1 是心不雜一切煩惱 發菩提心不離煩惱故

離=雜(宋元宮)

大正 13187d 注 7

悉遍諸欲婬怒癡醉而無所

縛所以者何

2 是心相續不貪異乘發心相續不悕餘乘故 不與羅漢及緣覺乘而俱同塵

3 是心堅牢一切外道無

能勝者 發心堅固不參外論故 發心已來堅固其志不可轉

移所以者何不為邪業之所

迷誤

4 是心一切眾魔不能破

壞 發心不壞魔不沮故 一切眾魔不能壞意

5 是心為常能集善根 發心恒順善根增長故 有是心者其諸功德悉為成

6 是心能知有為無常 發心至常有為法無常

故 遊于無常而獨總攬眾之元

首所以者何有計常者則生

死業所以特尊解道有常名

曰為尊出無常故

7 是心無動能攝佛法發心不動一切諸佛安慰

護助故 從發心來其心坦然無所縛

著所以者何不離諸佛功德

業故

8 是心無覆離諸邪行發心勝妙離衰損故 所修事業無能得短所以然

者一切眾惡悉盡索故

9 是心安住不可動故發心安止不戲論故 其心永安不可動故

10 是心無比無相違故發心無喻無相似故 其心無侶所以然者希有逮

11 是心如金剛通達諸法

故 發心金剛壞諸法故 心如金剛所以然者皆知一

切諸法之故

12 是心不盡集無盡福德

故 發心無盡無量功德悉成

就故 所不可盡苞裹諸法道慧之

13 是心平等等一切眾生

故 發心平等利眾生故 從發心來強若金剛等眾生

14 是心無高下無差別

故 發心普覆無別異故 其心質直而無諛諂故號曰

正而無偏頗

15 是心清淨性無垢故發心鮮明性常淨故 從發心來常懷鮮明所以然

者本清淨故 16 是心離垢慧炤明故發心無垢智慧明了故 以去眾垢悉消諸冥其慧顯

曜窈隱皆明

17 是心無垢不捨深心

故 發心善解不離畢竟故從發心來沐浴眾穢所以然

者其信甚固無所捨故

18 是心為廣慈如虛空

故 發心廣快慈如虛空故發心甚大無有邊崖所以然

者心若虛空

19 是心為大受一切眾生

故 發心曠大悉能容受諸眾

生故 發心曠然所以然者含受眾

生當因度故

20 是心無閡至無障智

故 發心無礙智慧通達故 發心無盡所以然者其慧玄

曠無所罣礙

21 是心遍到不斷大悲

故 發心遍至大悲不斷故從初發心無所不入所以然

者大慈無極亦無盡故

22 是心不斷能正迴向

故 發心不斷善解立願故 其發心行無能斷者所以然

者功德願故

23 是心眾所趣向智者所

讚故 發心為歸諸佛所讚故 發心甚安極可愛敬所以然

者為諸眾生所喜樂故

24 是心可觀小乘瞻仰

發心殊勝二乘宗仰故 發心特尊與眾超異所以然

者一切外學聲聞緣覺之

所奉故

25 是心難見一切眾生不

能睹故 發心深遠一切眾生所不

知故 其所發心無能知意所以然

者非諸凡俗之所及逮猶如

農夫不能達知聖王之事

26 是心難破能善入佛法發心不敗不破佛法故發種類心所以然者各各從

故 其本種之業皆獲其果一切

諸法常存在故

27 是心為住一切樂具所

住處故 發心安隱善與眾生諸快

樂故 從初發心以為道本所以然

者由是所致得大安故

28 是心莊嚴福德資用

故 發心莊嚴一切功德悉成

就故 發心已來而自莊嚴所以然

者成功勳故

29 是心選擇智慧資用

故 發心善察智慧成就故 發心已來與眾殊別所以然

者達聖慧故

30 是心淳厚以布施為資

用故 發心增長隨意施與故 發心已來甚為微妙所以然

者用廣布施普及眾生

31 是心大願持戒資用

故 發心如願戒清淨故 發心已來建立至願所以然

者具足戒禁

32 是心難沮忍辱資用

故 發菩提心普及怨親具忍

辱故 其發心已來而無等侶所以然

者無所不忍

33 是心難勝精進資用

故 發心難壞具精進故 其發心來無能抑制所以然

者用精進行無懈廢故

34 是心寂滅禪定資用

故 發心寂滅具禪定故 其發心來無所慕樂所以然

者寂度無極致定意故

35 是心無惱害慧資用

故 發心無毀具智慧故 其發心來無所歸趣因其曉了

智度無極

36 是心無瞋閡慈心深

故 發心無願增長大慈故其發心來永無所住所以然

者用無極慈故

37 是心根深悲心厚故發菩提心住根堅牢增長

大悲故 其發心來根株堅強所以然

者用行悲哀故

38 是心悅樂喜心厚故發心和悅增長大喜故 其發心來常懷悅豫所以然

者於諸眾生懷等心故

39 是心苦樂不動捨心厚

故 發心不動增長大捨故 其發心來雖遇苦樂不以為

動所以然者護一切故

40 是心護念諸佛神力故

發心任重諸佛所受故其發心來為諸如來所見將

養所以然者用順十方諸佛

教故

41 是心相續三寶不斷

故 發心不絕三寶不斷故 其發心來欲度一切五趣眾

難所以然者興隆導化

42 其發心來不捨三寶無所違

廢所以然者將順佛戒成聖

眾故

十六何謂「如來家」 (一)《十住毘婆沙論》卷1大正2625a22~b13

生如來家者如來家則是佛家如來者

(1)「如」名為實「來」名為至至真實中故名為如來何等為真實所謂

涅槃不虛誑故是名如實如《經》中說「佛告比丘第一聖諦無有虛

誑涅槃是也」 (2)復次「如」名不壞相所謂諸法實相是「來」名智慧到實相中通達其

義故名為如來 (3)復次空無相無作名為如諸佛來至三解脫門亦令眾生到此門故名為如

來 (4)復次如名四諦以一切種見四諦故名為如來 (5)復次如名六波羅蜜所謂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以是

六法來至佛地故名為如來 (6)復次諦捨滅慧四功德處名為如來以是四法來至佛地故名為

如來 (7)復次一切佛法名為如是如來至諸佛故名為如來 (8)復次一切菩薩地喜淨明炎難勝現前深遠不動善慧法

雲名為如諸菩薩以是十地來至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名為如來又

以如實八聖道分來故名為如來 (9) 復次權智二足來至佛故名為如來如去不還故名為如來 (10) 如來者 所謂十方三世諸佛是

「何等為真實所謂涅槃不虛誑故是名如實」參見

A《中阿含經》卷 8

「彼知是愛滅苦滅聖諦諸賢過去時是愛滅苦滅聖諦未來現在時

是愛滅苦滅聖諦真諦不虛不離於如亦非顛倒真諦審實」(大正 1

469a8~11)

B《大智度論》卷 97「般若波羅蜜真實聖法無有虛誑」(大正 25735c1~2) C《轉法輪經憂波提舍》「如世尊說諸比丘第一聖諦不虛妄法名為涅槃」

(大正 26357b2~3)

(二)《十住毘婆沙論》卷1大正2625b13~c8 如來者所謂十方三世諸佛是

(1)是諸佛家名為如來家今是菩薩行如來道相續不斷故名為生如來家 (2)又是菩薩必成如來故名為生如來家譬如生轉輪聖王家有轉輪聖王相

是人必作轉輪聖王是菩薩亦如是生如來家發是心故必成如來是名

生如來家 (3)如來家者有人言是四功德處所謂諦捨滅慧諸如來從此中生故

名為如來家 (4)有人言般若波羅蜜及方便是如來家如《助道經》中說

智度無極母 善權方便父 生故名為父 養育故名母 一切世間以父母為家是二似父母故名之為家

(5)有人言善慧名諸佛家從是二法出生諸佛是二則是一切善法之根本

如《經》中說「是二法俱行能成正法」善是父慧是母是二和合

名為諸佛家如說菩薩善法父 智慧以為母 一切諸如來 皆從是

二生

(6)有人言般舟三昧及大悲名諸佛家從此二法生諸如來此中般舟三昧為

父大悲為母 (7)復次般舟三昧是父無生法忍是母如《助菩提》中說

般舟三昧父 大悲無生母 一切諸如來 從是二法生

《助道經》即《菩提資糧論》(龍樹菩薩造隋達磨笈多譯) A「智度以為母方便為父者以生及持故說菩薩父母」(卷 1大正 32529a10~11) B「般若波羅蜜菩薩仁者母善方便為父慈悲以為女」(卷 1大正 32519a24~25) C「諸佛現前住牢固三摩提此為菩薩父大悲忍為母」卷 1大正 32529a1~2)

(三)《十住毘婆沙論》卷 1大正 2625c24~26a2

如得初果者如人得須陀洹道善閉三惡道門見法入法得法住堅牢法

不可傾動究竟至涅槃斷見諦所斷法故心大歡喜設使睡眠嬾惰不至二

十九有如以一毛為百分以一分毛分取大海水若二三渧苦已滅者如大

海水餘未滅者如二三渧心大歡喜菩薩如是得初地已名生如來家

「斷見諦所斷法故不至二十九有」 A《大智度論》卷 24「若須陀洹二十五有皆無是處」 (大正 25237b4~5)

「二十五有」石山寺本作「二十九有」(大正 25237d 注 7) B佛陀蜜多撰劉宋 曇摩蜜多譯《五門禪經要用法》

「四天下六欲天四惡道四禪地大梵天無色界第四禪地有五阿那

含天合二十五有」(大正 15332c-333a) 二十五有欲界(地獄餓鬼畜生阿修羅人趣四洲及六欲天)計十

四有色界(四禪及初禪之大梵四禪之無想淨居各一有)

計七有四無色界各一有計四有總計二十五有

C《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 46(大正 27 240b22~28) 「極七返有者謂唯受七有問應言十四有或二十八有若此唯依本

有說者應言十四有天上人中各七有故若依本有中有說者則二

十八有天人各有十四有故謂七本有及七中有何故但說極七有耶

答如七葉樹不過七故說極七有謂天與人本有中有各有七故」

D「二十九有」

(1)瓜生津隆真《十住毘婆沙論(I)》注云「二十九有二十五有中將阿那

含天(五淨居天)分為五即為二十九有」(p88)

(2)須陀洹斷見惑極七往返更無第二十九有可言

(四)《大方廣佛華嚴經》卷 34〈十地品〉大正 10181a22~26

菩薩始發如是心即得超凡夫地入菩薩位生如來家無能說其種族過失

離世間趣入出世道得菩薩法住菩薩處入三世平等於如來種中決定

當得無上菩提菩薩住如是法名住菩薩歡喜地 (五)《成佛之道》(p392)

菩薩初證聖性得到了從來未有的出世心嘗到了從來未有的離繫樂觀察如

來所有的一切功德自己都有分能得能成所以得到無比的歡喜由於通達

法空性也不再有「不活畏惡名畏死畏墮惡道畏大眾威德畏」了進

入初地的名為「生諸如來家」如來是一切佛菩薩以智度為母方便為父

分證了佛法身從此能荷擔佛的家業紹隆佛種不斷真是佛子所以說生如

來家

十七何謂「污佛家」

《十住毘婆沙論》卷 2(大正 2629c8~30a6) 不污諸佛家者何等為污諸佛家 有人言若人發求無上道心已後迴向聲聞辟支佛道不能住世繼三寶種

是名污諸佛家 [答曰]是義不然何以故是人能度生死又得諸無漏根力覺道亦

是佛子云何言污諸佛家如經說「佛告比丘汝是我子從我心

生口生得法分者」 又聲聞人言「諦捨滅慧處名諸佛家」何以故從是四

事出生諸佛故若污此四法名污諸佛家是故若人虛妄慳貪

狂亂愚癡是污佛家若正行此四則不污諸佛家 有人言六波羅蜜是諸佛家從此生諸佛故若違此六事是污佛家 有人言般若波羅蜜是諸佛母方便為父是名諸佛家以此二法出生諸佛

若違此法是污佛家 復次偈中自說污不污相所謂不毀戒不欺佛若受佛戒不能護持則

欺諸佛是污佛家何以故受戒時生佛家中破戒則欺諸佛名污佛

家若受戒不破不欺諸佛名為不污佛家

復次戒名三學戒學心學慧學破此學名污佛家 如法受戒而後毀破名為欺佛如是二句[不污諸佛家不毀戒欺佛]各有義趣

欺佛者空自發願不如說行欺誑眾生是名欺佛 復次一切法中不如說行名為欺佛

(《雜阿含經》卷 45大正 2330a13~14「汝等為子從我口生從法化生

得法餘財」) 十八關於三乘得解說之時限

(一)《十住毘婆沙論》卷 1大正 2620b1-9

問曰行聲聞辟支佛乘者幾時得度生死大海

答曰行聲聞乘者或以一世得度或以二世或過是數隨根利鈍

又以先世宿行因緣

行辟支佛乘者或以七世得度或以八世

若行大乘者或一恒河沙大劫或二三四至十百千萬億[恒

河沙大劫]或過是數然後乃得具足修行菩薩十地而成佛道亦隨根之

利鈍又以先世宿行因緣

(二)《大智度論》卷28大正25266c14-15

有辟支佛第一疾者四世行久者乃至百劫行如聲聞疾者三世久者六十

《大智度論》卷4大正2792b7-9

佛言無量阿僧祇劫作功德欲度眾生何以故言於三阿僧祇劫12

三阿僧祇劫有量有限

《大智度論》卷 38大正 25342b-343a

[經]舍利弗有菩薩摩訶薩初發意時行六波羅蜜上菩薩位得阿毗跋致

舍利弗有菩薩摩訶薩初發心時便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便轉法輪

與無量阿僧祇眾生作益厚已入無餘涅槃是佛般涅槃後餘法若住一劫

若減一劫舍利弗有菩薩摩訶薩初發意時與般若波羅蜜相應與無

數百千億菩薩從一佛國至一佛國淨佛世界

[論]釋曰有三種菩薩利根心堅未發心前久來集諸無量福德智慧是人

遇佛聞是大乘法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即時行六波羅蜜入菩薩

位得阿毗跋致地所以者何先集無量福德利根心堅從佛聞法故

12 印順法師《成佛之道》增注本(p 413)三大阿僧祇劫有二種解說(A)時間劫(B)德行劫以功德

來計算(依功德來計算三大阿僧祇劫一切菩薩修行成佛都是一樣的)

譬如遠行或有乘羊而去或有乘馬而去或有神通去者

乘羊者久久乃到乘馬者差速乘神通者發意頃便到如是不得言發意

間云何得到神通相爾不應生疑菩薩亦如是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時即入菩薩位

有菩薩初發意初雖心好後雜諸惡時時生念我求佛道以諸功德迴

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人久久無量阿僧祇劫或至或不至先世福德

因緣薄而復鈍根心不堅固如乘羊者

有人前世少有福德利根發心漸漸行六波羅蜜若三若十若百阿僧

祇劫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如乘馬者必有所到

第三乘神通者如上說是三種發心一者罪多福少二者福多罪少

三者但行清淨福德

清淨有二種一者初發心時即得菩薩道二者小住供養十方諸佛

通達菩薩道入菩薩位即是阿毗跋致地阿毗跋致地菩薩義如先說

次後菩薩大厭世間世世已來常好真實惡於欺誑是菩薩亦利根堅

心久集無量福德智慧初發心時便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即轉法輪

度無量眾生入無餘涅槃法住若一劫若減一劫留化佛度眾生佛有

二種神通力一者現在時二者滅後劫義如上說劫中所度眾生

亦復不少

次後菩薩亦利根心堅久集福德發心即與般若波羅蜜相應得六神通

與無量眾生共觀十方清淨世界而自莊嚴其國如阿彌陀佛先世時作

法藏比丘佛將導遍至十方示清淨國令選擇淨妙之國以自莊嚴其國

參見《不必定入定入印經》大正 15699c

印順法師《成佛之道》(增注本)p 415 對三種「神通行菩薩」所判攝之階位

(a)日月神通行龍樹又分為二類有的初發心就上菩薩位有的多少

修行就上菩薩位菩薩位雖有多種解說然依《般若經》

說是頂位再不墮惡道下賤家二乘地了(如約《華嚴

經》的行位說是發心住)

(b)聲聞神通行初發心就成大菩提八相成道[初地分證能於百佛世界

現身八相成道(1)由兜率天下生人間(2)入胎(3)出胎(4)出家(5)降魔(6)成道(7)轉法輪(8)入滅]

(c)如來神通行初發心就與般若相應成熟眾生莊嚴佛土這是方便道

菩薩初地以上到八地

(三)《大毘婆沙論》卷101大正27525b14-21

依狹小道而得解脫故名時解脫狹小道者謂若極速第一生中種善根第

二生中令成熟第三生中得解脫餘不決定

依廣大道而得解脫名不時解脫廣大道者謂若極遲聲聞乘經六十劫而得

解脫如舍利子獨覺乘經百劫而得解脫如麟角喻佛乘經三無數劫而得解

《大毘婆沙論》卷83大正27428b26~29

大加行得故名大悲非如聲聞菩提唯六十劫修加行得獨覺菩提唯經百劫修加

行得如來大悲三無數劫修習百千難行苦行然後乃得故名大悲

(四)真諦譯《攝大乘論釋》卷11大正31229b14-19

論曰有五種人於三阿僧祇劫修行圓滿或七阿僧祇劫或三十三阿僧祇劫

何者為五人行願行地人滿一阿僧祇劫行清淨意行人行有相行人行無相

行人於六地乃至七地滿第二阿僧祇劫從此後無功用行人乃至十地滿第三

阿僧祇劫

《攝大乘論釋》卷11大正31230a25-28

論曰復次云何七阿僧祇劫

釋曰欲顯餘部別執故言復次七阿僧祇劫時與前三阿僧祇劫時為等為

有短長此執等三阿僧祇劫但有別義開為七數

《攝大乘論釋》卷11大正31231b23-27

論曰復次云何三十三阿僧祇

釋曰有諸大乘師欲顯行有下中上欲顯為得未得方便欲顯已得不失

方便欲顯已得不失增上方便欲顯入住出三自在故分阿僧祇為三十三

(五)《大乘起信論》卷11大正32581b7-9

以一切菩薩皆經三阿僧祇劫故但隨眾生世界不同所見所聞根欲性異故示

所行亦有差別

印順法師《大乘起信論講記》p341「一切菩薩皆經三阿僧祇功」而成佛

這是任何菩薩都是一樣的從初住到第十回向滿為初阿僧祇劫從初地到

七地滿心為二阿僧祇劫從八地到第十地滿為第三阿僧祇劫種性善

根發心證悟都是一樣的等到圓滿成佛所以也是佛佛平等「但隨」

順「眾生世界不同所見所聞根欲性異故示」現菩薩的「所行」

也「有差別」根異根機的利鈍(下中上)有異欲異即好樂與興趣的各

別性異即習慣熏染有別如來鑑機的十力中即有根勝劣智力(根)種

種勝解智力(欲)種種界智力(性)因為眾生所處的世界不同所見所聞

不同根欲性也都不同故不能不示現所行有差別實則菩薩的行程是

一樣的

參印順法師《成佛之道》p237《中觀論頌講記》p348《華雨集(四)》p107

關於各經論所說之三乘解說時限

三乘別

所依經論 聲聞乘 辟支佛乘 大乘

《十住毘婆沙論》 隨根利鈍或一二

世或更多世不定隨

根利鈍又以先世宿行

因緣

或七世或八世得度 或一或二三四乃至十

百千萬億「恒河沙大

劫」或過是數

《大智度論》 快者三世慢則六十劫 最快四世最慢一百劫 無量阿僧祇劫但利根

者如乘神通行急速成

《大毘婆沙論》 狹小道最快三世

廣大道最慢六十劫

最慢一百劫如「麟角

喻」獨覺

三阿僧祇劫

《攝大乘論釋》

(真諦譯)

- - 三阿僧祇劫

七阿僧祇劫(別部)

三十三阿僧祇劫(餘

大乘師)

《大乘起信論》 - - 定是三阿僧祇劫但隨

眾生根性不同故示現

所行亦有差別

十九聲聞辟支佛佛俱到彼岸於解脫中有差別否

(一)《十住毘婆沙論》卷1大正2620b9-15

問曰聲聞辟支佛佛俱到彼岸於解脫中有差別不

答曰是事應當分別於諸煩惱得解脫是中無差別因是解脫入無餘涅槃是

中亦無差別無有相故但諸佛甚深禪定障解脫一切法障解脫於諸

聲聞辟支佛有差別非說所盡亦不可以譬喻為比

(二)《十住毘婆沙論》卷 11大正 2683a24-b3

無礙解脫者解脫有三種一者於煩惱障礙解脫二者於定障礙解脫三

者於一切法障礙解脫是中得慧解脫阿羅漢得離煩惱障礙解脫共解脫阿

羅漢及辟支佛得離煩惱障礙解脫得離諸禪定障礙解脫唯有諸佛具三解脫

所謂煩惱障礙解脫諸禪定障礙解脫一切法障礙解脫總是三種解脫故佛

名無礙解脫

(三)《大智度論》卷 35大正 25320c21-322a26

【經】舍利弗白佛言「世尊聲聞所有智慧若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羅漢

辟支佛智慧佛智慧是諸眾智無有差別不相違背無生性空若法不相違背

無生性空是法無有別異云何世尊言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一日修智慧

出過聲聞辟支佛上」(大正 25320c21-26)

【論】問曰上佛已說菩薩摩訶薩修智慧出過聲聞辟支佛上今舍利弗何以故問

答曰不問智慧勢力能度眾生今但問佛及弟子智慧體性法中無有差別者

以諸賢聖智慧皆是諸法實相慧皆是四諦及三十七品慧皆是出三界

入三脫門成三乘果慧以是故說無有差別

復次如須陀洹果以無漏智滅結得果乃至佛亦如是如須陀洹用二種

解脫果有為解脫無為解脫乃至佛亦如是如佛入涅槃須陀洹極

遲不過七世皆同事同緣同行同果報以是故言無相違背所以

者何不生性空故(大正25320c26-321a9)

有為解脫無為解脫(《俱舍論》卷 25大正 29133c20-21)

解脫體有二謂有為無為有為解脫謂無學勝解無為解脫謂一切惑

滅 【經】佛告舍利弗「於汝意云何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一日修智慧心念

我行道慧益一切眾生當以一切種智知一切法度一切眾生諸聲聞辟支佛

智慧為有是事不」舍利弗言「不也世尊」(大正 25321b6-10) 【論】helliphellip聲聞辟支佛雖有慈心本不發心願度一切眾生亦不迴善根向阿耨多

羅三藐三菩提以是故菩薩一日修智慧過聲聞辟支佛上

(大正 25321c26-322a1)

【經】「舍利弗於汝意云何諸聲聞辟支佛頗有是念我等當得阿耨多羅三藐

三菩提度一切眾生令得無餘涅槃不」舍利弗言「不也世尊」佛告

舍利弗「以是因緣故當知諸聲聞辟支佛智慧欲比菩薩摩訶薩智慧百

分不及一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及」(大正 25322a2-7)

【論】問曰上已反問舍利弗事已定今何以復問答曰以舍利弗引欲以須陀洹

同得解脫故與諸佛菩薩等而佛不聽譬如有人欲以毛孔之空與虛空等

以是故佛重質其事復次雖同一事義門各異先言智慧為一切眾生故

今言頗有是念我等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令一切眾生得無餘涅槃

(大正 25322a7-14)

【經】「舍利弗於汝意云何諸聲聞辟支佛頗有是念我行六波羅蜜成就眾

生莊嚴世界具佛十力四無所畏四無礙智十八不共法度脫無量阿僧

祇眾生令得涅槃不」舍利弗言「不也世尊」(大正 25322a17-26) 二十關於修學菩薩道成佛之殊勝理由

(一)《十住毘婆沙論》卷 1大正 2620b15-c23

問曰三乘所學皆為無餘涅槃若無餘涅槃中無差別者我等何用於恒河沙等

大劫往來生死具足十地不如以聲聞辟支佛乘速滅諸苦

答曰是語弱劣非是大悲有益之言若諸菩薩效汝小心無慈悲意不能精

勤修十地者諸聲聞辟支佛何由得度亦復無有三乘差別所以者何

一切聲聞辟支佛皆由佛出若無諸佛何由而出若不修十地何有

諸佛若無諸佛亦無法僧是故汝所說者則斷三寶種非是大人

有智之言不可聽察hellip如是聲聞辟支佛佛煩惱解脫雖無差別以

度無量眾生久住生死多所利益具足菩薩十地故有大差別

(二)《大毘婆沙論》卷 16大正 2777a24-b4

佛世尊愛恚永斷違順平等拔諍論根滅憍慢本視諸珍寶猶如瓦礫於一

切法覺照無遺無相似愛及恚慢等諸煩惱習已永斷故非如獨覺及諸聲聞

雖斷煩惱而有餘習貪愛習者如尊者阿難憐諸釋種瞋恚習者如尊者畢陵伽

筏蹉語殑伽神言小婢止流吾今欲渡憍慢習者如尊者舍利子棄擲醫藥

愚癡習者如尊者笈房缽底食前咳氣知食未銷不知後苦而復更食如是

等事其類甚多

(阿羅漢仍有習氣參見《大智度論》卷 27大正 25260c2-25)

二十一「是人修集聲聞辟支佛乘法未入法位我當教化令趣佛道」為何強調

「未入法位」 (一)《十住毘婆沙論》卷 7(大正 2655a4~18)

問曰云何名為歸依僧 答曰若諸聲聞人 未入法位者 令發無上心 使得佛十力

先以財施攝 後乃以法施 深信四果僧 不分別貴眾 求聲聞功德 而不證解脫 是名歸依僧 又應念三事

聲聞人者成聲聞乘 未入法位者於聲聞道未得必定能令此人發佛道心而得十力若入法位者

終不可令發無上心設或發心亦不成就如《般若波羅蜜》中尊者須菩提

所說「已入正法位不能發無上心何以故是人於生死已作障隔不復往

來生死發無上心

(二)《小品般若波羅蜜經》卷 1(大正 8540a16~21) 若諸天子未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今應當發若人已入正位則不堪任

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何以故已於生死作障隔故是人若發阿耨多羅三

藐三菩提心我亦隨喜終不斷其功德所以者何上人應求上法(參見《大

智度論》卷 54大正 25442c4~9) (三)印順法師《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p650~651

經中廣舉譬喻形容棄般若法門而取聲聞經者的無知對於傳統佛教採取了

尊重又貶抑的立場這不但維護了般若法門也有誘導聲聞修學般若法門的意

義誘導聲聞修學最顯著的例子如『小品般若波羅蜜經』卷一(大正 8540a)說

若諸天子未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今應當發若人已入正位則不

堪任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何以故已於生死作障隔故是人若發阿

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我亦隨喜終不斷其功德所以者何上人應求上

法 「入正位」是「入正性離生」的舊譯「入正位」聲聞行者就得「須陀洹」(初

果)最多不過七番生死一定要入無餘涅槃這樣就不能長在生死中修菩

薩行所以說「已於生死作障隔」如只有七番生死就不可能發求成佛道的

大心所以說「不堪任」這是依佛教界公認的教理說經上又說如「入正

位」的能發大菩提心求成佛道也是隨喜讚歎的因為上人聲聞聖者

是應該進一步的求更上的成佛法門說聲聞聖者不可能發心又鼓勵他們發心

修菩薩道這是不否定部派佛教的教義而暗示了聲聞聖者迴心的可能特別

是『大如品』依「如」真如而泯「三乘人」與「一(菩薩)乘人」的差

別消融了二乘與菩薩的對立

(四)《大品般若經》卷 22〈遍學品 74〉大正 8381b15-17

若菩薩摩訶薩作八人得須陀洹果乃至得阿羅漢果得辟支佛道然後入菩

薩位無有是處(《大智度論》卷 86大正 25659b26-28)

(五)《維摩詰所說經》卷中(大正 14549b4~b16) 若見無為入正位者不能復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譬如高原陸地不生蓮

華卑濕淤泥乃生此華如是見無為法入正位者終不復能生於佛法煩惱泥

中乃有眾生起佛法耳又如殖種於空終不得生糞壤之地乃能滋茂如是入無

為正位者不生佛法起於我見如須彌山猶能發于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生佛

法矣是故當知一切煩惱為如來種譬如不下巨海不能得無價寶珠如是不入

煩惱大海則不能得一切智寶

(六)《大智度論》卷 27大正 25263b12-25 菩薩初發意時所可怖畏無過聲聞辟支佛地正使墮地獄無如是怖畏

不永破大乘道故阿羅漢辟支佛於此大乘以為永滅譬如空地有樹名舍

摩梨(角+瓜)枝廣大眾鳥集宿一鴿後至住一枝上其枝及(角+瓜)即

時壓折澤神問樹神大鳥鵰鷲皆能任持何至小鳥便不自勝樹神答言

此鳥從我怨家尼俱盧樹上來食彼樹果來栖我上必當放糞子墮地者惡

樹復生為害必大是故於此一鴿大懷憂畏寧捨一枝所全者大菩薩

摩訶薩亦如是於諸外道魔眾及諸結使惡業無如是畏如阿羅漢辟支

佛何以故聲聞辟支佛於菩薩邊亦如彼鴿壞敗大乘心永滅佛業

一切菩薩乃至初發心皆畢定如法華經中說 問曰若菩薩皆畢定佛何以故種種呵二乘不聽菩薩取二乘證 答曰求佛道者應遍知法性是人畏老病死故於法性少分取證便自止息捨

佛道不度眾生諸佛菩薩之所呵責「汝欲捨去會不得離」得阿羅漢證時

不求諸菩薩深三昧又不廣化眾生是則迂迴於佛道稽留 問曰阿羅漢先世因緣所受身必應當滅住在何處而具足佛道 答曰得阿羅漢時三界諸漏因緣盡更不復生三界有淨佛土出於三界乃

至無煩惱之名於是國土佛所聞法華經具足佛道如法華經說「有羅漢若不

聞法華經自謂得滅度我於餘國為說是事汝皆當作佛」

問曰若阿羅漢往淨佛國土受法性身如是應得疾作佛何以言迂迴稽留

答曰是人著小乘因緣捨眾生捨佛道又復虛言得道以是因緣故雖不受

生死苦惱於菩薩根鈍不能疾成佛道不如直往菩薩

復次佛法於五不可思議中最第一今言漏盡阿羅漢還作佛唯佛能知論議

者正可論其事不能測知是故不應戲論若求得佛時乃能了知餘人可信而

不可知(大正 25714a1~25) (七)《大智度論》卷 28大正 25264b7~10

問曰阿羅漢煩惱已盡習亦未盡何以不生(法性生身) 答曰阿羅漢無大慈悲無本誓願度一切眾生又以實際作證已離生死故

(八)如果二乘人可以迴心向大則須耗費多少時間才能成佛呢

1《大般涅槃經》卷 11

一斷三結得須陀洹果不墮地獄畜生餓鬼helliphellip是人未來過八萬劫

便當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迦葉第二人者斷三結縛薄貪恚癡

得斯陀含果名一往來helliphellip是人未來過六萬劫便當得成阿耨多羅三藐

三菩提迦葉第三人者斷五下結得阿那含果更不來此helliphellip是人未

來過四萬劫便當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迦 葉第四人者永斷貪欲瞋恚愚癡得阿羅漢果helliphellip亦非騏驎獨一之

行helliphellip是人未來過二萬劫便當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迦葉第五人

者永斷貪欲瞋恚愚癡得辟支佛道helliphellip真是騏驎獨一之行helliphellip是人未

來過十千劫便當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大正 12431 c16~432a5) 2《瑜伽師地論》卷 80

問迴向菩提聲聞為住無餘依涅槃界中能發趣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耶

為住有餘依涅槃界耶 答唯住有餘依涅槃界中可有此事所以者何以無餘依涅槃界中遠離

一切發起事業一切功用皆悉止息 問若唯住有餘依涅槃界中能發趣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云何但由一

生便能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耶所以者何阿羅漢等尚當無有所餘

一生何況當有多生相續 答由彼要當增諸壽行方能成辦世尊多分依此迴向菩提聲聞密意說

言物類善男子若有善修四神足已能住一劫或餘一劫餘一劫者

此中意說過於一劫彼雖如是增益壽行能發趣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而

所修行極成遲鈍樂涅槃故不如初心始業菩薩彼既如是增壽行已

留有根身別作化身同法者前方便示現於無餘依般涅槃界而般涅槃

由此因緣皆作是念某名尊者於無餘依般涅槃界已般涅槃彼以所留有

根實身即於此界贍部洲中隨其所樂遠離而住一切諸天尚不能睹何

況其餘眾生能見彼於涅槃多樂住故於遍遊行彼彼世界親近供養佛菩

薩中及於修習菩提資糧諸聖道中若放逸時諸佛菩薩數數覺悟被覺

悟已於所修行能不放逸(大正 30749a5~b1)

迴向菩提聲聞要想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必須在尚未證入無餘依涅槃

界前才有可能其所使用的方法是善修四神足在住壽一劫或餘一劫的

時間中廣集菩提資糧依四神足之力而住壽一劫或餘一劫這是佛教中

古老的傳說如《長阿含經》卷 2<遊行經>云 佛告阿難諸有修四神足多修習行常念不忘在意所欲可得

不死一劫有餘阿難佛四神足已多修行專念不忘在意所欲

如來可止一劫有餘為世除冥多所饒益天人獲安(大正 115b19~24)

這樣的傳說在聲聞部派中是知道的但何以沒有說到可以依四神足之力

在住壽餘一劫的時間中廣集菩提資糧而成佛呢從時間觀的角度來看

《瑜伽師地論》說「餘一劫者此中意說過於一劫」這是將「餘一劫」

的時間擴充了不論多久時間直到成佛為止而不是一劫多一點的意思

而聲聞部派也許認為「餘一劫」是一劫再多一點的時間因此就沒有說到

可以依四神足之力在住壽一劫或一劫餘的時間中廣集菩提資糧而成

佛但從有部認為入了忍位就無法迴心向大的主張來看則不論「餘一劫」

的時間是長是短都將無法成佛這應該是部派間沒有傳說依四神足之力

在住壽餘一劫的時間中廣集菩提資糧而成佛的主要原因 二十二諸佛威力功德智慧無量深法等無差別為何佛壽有長短國土有淨穢

正法有久住不久住helliphellip (一)《十住毘婆沙論》卷 3大正 2632c3-14

佛功德力者一切去來今佛威力功德智慧無量深法等無差別但隨

諸佛本願因緣helliphellip無量壽命者壽命無量劫過諸算數一劫百劫千

劫萬劫億劫百千萬億那由他阿僧祇劫如是久住為利益憐愍眾生故

一切諸佛雖力能無量壽以本願故有久住世者有不久住者

(二)《俱舍論》卷 27大正 29141b3-9 論曰由三事故諸佛皆等一由資糧等圓滿故二由法身等成辦故三由

利他等究竟故由壽種姓身量等殊諸佛相望容有差別壽異謂佛

壽有短長種異謂佛生剎帝利婆羅門種姓異謂佛姓喬答摩迦葉波等

量異謂佛身有小大等言顯諸佛法住久近等 (三)佛壽命長短(《大智度論》卷 34大正 25312a14- b21)

問曰佛雖有長壽業因緣生於惡世故壽命便短以此短壽能具佛事何

用長為又佛以神通力故一日之中能具佛事何況百歲 答曰此間閻浮提惡故佛壽應短餘處好故佛壽應長 問曰若然者菩薩於此閻浮提淨飯王宮生出家成道是實佛餘處皆是神

通力變化作佛以度眾生 答曰此言非也所以者何餘處閻浮提亦各各言我國是實佛餘處為變化

何以知之若餘處國土自知是化佛則不肯信受教戒又如餘國土人

壽命一劫若佛壽百歲於彼裁無一日眾生則起輕慢不肯受教彼則

以一劫為實佛以此為變化如《首楞嚴經》說「神通遍照佛壽七百

千阿僧祇劫佛告文殊尸利彼佛則是我身彼佛亦言釋迦文佛則是

我身」以是故知諸佛壽命實皆無量為度人故現有長短汝言釋迦

文佛以神通力故所度眾生與人壽不異者則不須百歲一日之中可

具足佛事 如阿難一時心生是念如然燈世尊一切勝佛鞞婆尸佛出於好世

壽命極多能具佛事我釋迦文佛出生惡世壽命極短將無世尊

不能具足佛事耶 爾時世尊入日出三昧從身變化出無量諸佛及無量光明普至十方

一一化佛在諸世界各作佛事或有說法或現神通或現三昧或現

飯食如是之比種種因緣施作佛事而度眾生從三昧起告阿難曰『汝

悉見聞是事不』阿難言『唯然已見』佛告阿難『佛以如是神力

能具佛事不』阿難言『假令佛壽一日大地草木悉為可度眾生則

能度盡何況百歲』 以是故知諸佛壽命皆悉無量為度人故現有長短譬如日出影現

於水隨水大小水大則影久水小則速滅若照琉璃頗梨珠山影則

久住又如火燒草木然少則速滅然多則久住不可以滅處無火

故謂多然處亦無光明長短義亦如是 (參見《佛說首楞嚴三昧經》卷 2大正 15644c)

(四)佛土淨不淨(《大智度論》卷 32大正 25302b12-c10) 一切佛功德皆等無多無少

問曰若爾者何以言阿彌陀佛壽命無量光明千萬億由旬無量劫度眾生

答曰諸佛世界種種有淨不淨有雜

如《三十三天品經》說佛在三十三天安居自恣時至四眾久不見

佛愁思不樂遣目連白佛言「世尊云何捨此眾生住彼天上」

時佛告目連「汝觀三千世界」目連以佛力故觀或見諸佛為大眾

說法或見坐禪或見乞食如是種種施作佛事目連即時五體投地

是時須彌山王跛[跳-兆+我]大動諸天皆大驚怖目連涕泣稽首白

佛「佛有大悲不捨一切作如是種種化度眾生」佛告目連「汝

所見甚少過汝所見東方有國純以黃金為地彼佛弟子皆是阿羅漢

六通無礙復過是東方有國純以白銀為地彼佛弟子皆學辟支佛道

復過是東方有國純以七寶為地其地常有無量光明彼佛所化弟子純

諸菩薩皆得陀羅尼諸三昧門住阿毘跋致地目連當知彼諸佛者

皆是我身如是等東方恒河沙等無量世界有莊嚴者不莊嚴者皆

是我身而作佛事如東方南西北方四維上下亦復如是」

以是故當知釋迦文佛更有清淨世界如阿彌陀國阿彌陀佛亦有嚴

淨不嚴淨世界如釋迦文佛國諸佛大悲徹於骨髓不以世界好醜隨

應度者而教化之如慈母愛子子雖沒在廁溷懃求拯拔不以為惡

(五)清淨國土雜國土(《大智度論》卷 93大正 25711c14-21) 問曰佛憐愍眾生淨佛國土中何以無三惡道眾生 答曰憐愍一切眾生平等無異此中說清淨業因緣是國土中無三惡道

又佛非但一國土乃有十方恒河沙國土佛有清淨國土有雜國土

雜國土中則具有五道淨佛國土或有人天別異或無有人天別異

如過去天王佛國土中唯佛世尊以為法王是故名為天王佛 (六)《維摩詰所說經》〈佛國品第一〉卷 1大正 14538c10-29

舍利弗眾生罪故不見如來佛土嚴淨非如來咎舍利弗我此土淨而汝

不見爾時螺髻梵王語舍利弗『勿作是意謂此佛土以為不淨所以

者何我見釋迦牟尼佛土清淨譬如自在天宮』舍利弗言『我見此土

丘陵坑坎荊蕀沙礫土石諸山穢惡充滿』螺髻梵言『仁者心有高下

不依佛慧故見此土為不淨耳舍利弗菩薩於一切眾生悉皆平等深心

清淨依佛智慧則能見此佛土清淨』於是佛以足指按地即時三千大千

世界若干百千珍寶嚴飾譬如寶莊嚴佛無量功德寶莊嚴土一切大眾

歎未曾有而皆自見坐寶蓮華佛告舍利弗『汝且觀是佛土嚴淨』舍

利弗言『唯然世尊本所不見本所不聞今佛國土嚴淨悉現』佛語

舍利弗『我佛國土常淨若此為欲度斯下劣人故示是眾惡不淨土耳譬

如諸天共寶器食隨其福德飯色有異如是舍利弗若人心淨便見此土功德

莊嚴』 (七)正法久住不久住(《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 183大正 27919a3-16)

問何故過去諸佛有未般涅槃正法即滅有於般涅槃後七日即滅今釋迦佛

千歲方滅耶 答過去諸佛壽量長遠於彼正教所應作者佛在世時多已究竟故法速滅

今世尊釋迦牟尼出百年時壽量短促正教所作雖佛涅槃多未究竟乃

至千歲於中有種善根者有成熟者有解脫者是故經於多時正法方滅

有說過去諸佛所有弟子愛重奢摩他非毘缽舍那由重奢摩他故

恒住寂止不樂傳說契經等十二分教故法速滅 今世尊弟子愛重毘缽舍那非奢摩他由重毘缽舍那故多住觀察皆

樂傳授契經等十二分教是故正法多時乃滅 (八)1《成佛之道》(增注本)p19

從經典看來佛的色身有大小壽命有長短國土有淨穢弟子有多少正

法住世也不一致要知道這是佛的方便示現為了適應眾生的根機才有

這種種差別

2《成佛之道》(增注本)p425-426

佛壽與佛身的長短可說有限量的都是化身化土化身佛為什麼示現這

些差別呢因眾生根性不同有的應以苦切語三惡道是這樣的苦眾生界

是這樣的苦能因此發心修行這是折伏門 有的應以愛語這麼清淨那麼自在就肯發心修行這是攝受門 化身佛就是以這折攝二門來成就眾生的隨機適應如藥能治病就是妙

藥所以不應該生優劣想

3印順法師《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p493 釋尊的生在穢惡時代是出於悲憫眾生的願力願意在穢土成佛救護眾生

脫離一切苦這是重在「悲能拔苦」的精神彌勒是立願生在「佛剎莊嚴

壽命無數」的世界重在慈(彌勒譯為「慈」)的「施與安樂」至於成佛

(智證)度眾生是沒有不同的這是法藏部的見解 說一切有部以為「慈氏菩薩多自饒益少饒益他釋迦菩薩多饒益他少

自饒益」釋尊與彌勒因行的對比釋尊是更富於大悲為眾生的精神所以

彌勒的最初發心比釋迦早了四十餘劫而成佛卻落在釋尊以後這顯得大

悲苦行的菩薩道勝過了為「莊嚴佛剎壽命無數」而發心修行

Page 6: 《十住毘婆沙論》之菩薩修行要略...2006 年佛法度假中文營隊課程講義 《十住毘婆沙論》之菩薩修行要略 釋長慈編 2006/5/22 壹、簡介 一、釋《論》題:

為斷滅故勤行精進三未生善法為令生故勤行精進四已生善法為增長故

勤行精進五於世間事中有所作無能障礙故勤行精進如說

斷已生惡法 猶如除毒蛇 斷未生惡法 如預斷流水

增長於善法 如溉甘果栽 未生善為生 如攢木出火

世間善事中 精進無障礙 諸佛說是人 名為勤精進

三以何等法世世增長菩提願又後復能更發大願 (一)《十住毘婆沙論》卷 4大正 2638a2~17

問曰以何等法世世增長菩提願又後復能更發大願 答曰乃至失身命 轉輪聖王位 於此尚不應 妄語行諂曲

能令諸世間 一切眾生類 於諸菩薩眾 而生恭敬心 若有人能行 如是之善法 世世得增長 無上菩提願

菩薩以是法世世增長菩提願又復能生清淨大願若以 (1)實語故死失轉輪王位及失天王位猶應實說不應妄語況小因緣而

不實語 (2)又於眷屬及諸外人離於諂曲 (3)又從初發心已來一切菩薩生恭敬心尊重稱讚如佛無異 (4)又當隨力令住大乘

(二)《大寶積經》卷 112〈普明菩薩會〉大正 11632a6~12

菩薩有四法世世不失菩提之心乃至道場自然現前何謂為四 (1) 失命因緣不以妄語何況戲笑 (2) 常以直心與人從事離諸諂曲 (3) 於諸菩薩生世尊想能於四方稱揚其名 (4) 自不愛樂諸小乘法所化眾生皆悉令住無上菩提 迦葉是為菩薩四法世世不失菩提之心乃至道場自然現前 (參見印順法師《寶積經講記》p32~34 [新版 p31~34])

四關於四法能退失智慧四法能智慧增益 (一)《十住毘婆沙論》卷 9<四法品第十九>大正 26 65c28~66a7

有四法能退失慧菩薩所應遠離復有四得慧法應常修習 何等四法失慧 一不敬法及說法者二於要法祕匿吝惜三樂法者為作障礙壞其聽

心四懷憍慢自高卑人 何等四法得慧

一恭敬法及說法者二如所聞法及所讀誦為他人說其心清淨不求

利養三知從多聞得智慧故勤求不息如救頭然四如所聞法受持

不忘貴如說行不貴言說是為四

(二)《大寶積經》卷 112〈普明菩薩會第四十三〉 大正 11631 c21~632a1

爾時世尊告大迦葉菩薩有四法退失智慧何謂為四 1不尊重法不敬法師 2所受深法祕不說盡 3有樂法者為作留難說諸因緣沮壞其心 4憍慢自高卑下他人迦葉是為菩薩四法退失智慧 菩薩有四法得大智慧何謂為四 1 常尊重法恭敬法師

2隨所聞法以清淨心廣為人說不求一切名聞利養

3知從多聞生於智慧勤求不懈如救頭然

4聞經誦持樂如說行不隨言說迦葉是為菩薩四法得大智慧

(三)印順法師《寶積經講記》p23-29

『菩薩有四法退失智慧何謂為四不尊重法不敬法師所受深法秘不說

盡有樂法者為作留難說諸因緣沮壞其心憍慢自高卑下他人迦葉是

為菩薩四法退失智慧』 佛為大迦葉說菩薩的正行差別先說失智慧與得智慧智慧是佛法不共世間的特

質是解脫與成佛的根本對於菩薩行是非常重要的所以首先提出來說 「菩薩有四法退失智慧」已有的尚且要退失當然更不會增進了四法為因

引起智慧的退失是果有著因果的一定關係因果是多種多樣的這裡說的主要約

二類因果說一無論是善的惡的久而久之習以成性一天天的增強如常起貪

心的會貪心越來越大起瞋心的瞋心會越來越嚴重如讀書的知識越來越豐富

好靜的習慣了會愛靜惡動過不慣煩囂的生活這不但今生也影響到來生的性格

能力這叫做等流因果二如布施的使別人的生活獲得充足自己將來就能得富

裕的果傷害人使人死(墮落惡道是異熟因果)來生為人時會受到多病或夭壽

的果總之使人苦惱自己得苦惱使人安樂自己能安樂障礙人的自己也受

人的障礙這些叫做增上因果(一般也叫做業報) 那四種邪行能退失智慧呢一「不尊重法不敬法師」法是真理(理法理

法的實現即證法)是達到真理的正行(行法)表達這真理與正行的聖教(教法)

自己學法而又以法教化的稱為法師法真理正行聖教從佛的大覺而宣揚

出來對學者來說法是智慧的源泉如不尊重法不生希有難得心不看作治病的

良藥昏夜的明燈而覺得沒有什麼了不得與自己沒有什麼關係那一定不會依法

去信解修行不進則退也就會日漸愚癡了不能尊重法也就不會尊敬法師法師

也是人不會是十全十美的所以如不從正法的關係去尊敬他就會挑剔一些不相關

的事相貌不端嚴呀音聲不洪亮呀helliphellip或說法師的某種不圓滿性急呀偏愛呀

好名呀種種吹求而忘記了自己應學他的長處應學習他宣揚的正法這樣的不尊

師不重道自己閉塞了聰明不能獲得正法的智慧反而要退失了 二「所受深法秘不說盡」深法是大乘法大乘的空義(經說深奧者空

是其義)深行密證的法門自己從師長受學得來應該善與人同盡量弘揚卻故

意秘密化不肯輕易說說也不肯盡量的說而保留一分這或是為了名為了利

秘而不傳的作風障礙人不能生長深智因果必然當然自己要退失智慧了拿淺事

來說我國古代的工巧醫藥拳術都有高度的成就可是被『秘密』害了教拳

的不肯盡量傳授徒眾而留下幾手醫藥只肯傳自己人或傳兒不傳女不願公

開以求進步結果大多失傳了到現在我國還被看作落後地區這不是秘不盡傳

而招退失智慧的惡果嗎 三「有樂法者為作留難說諸因緣沮壞其心」樂法是愛好大法而深願欲求

的意思遇到這樣的人應該隨機說法引他趣入佛法而現在卻故意的留難他說

一些不成理由的理由如年紀還輕呀知識太差呀業障太重呀下次再來呀要供

養多少呀helliphellip根機中中的就會因而失望意志沮喪變壞了那種樂於求法的熱心

有的受了外道的誘惑動搖了對三寶的信心犯了這樣障人智慧的罪過當然要退

失智慧了 四「憍慢自高卑下他人」修學佛法的容易犯一種過失就是義理愈了解

或多少有些行持功德憍慢心就起來了覺得自己了不起高人一等看起他人來

論教理論修行都卑下低劣不及自己於是覺得沒有值得尊敬的法師沒有可以

造就的學者憍慢狂妄結果是『滿招損』智慧日漸退失了 世尊總結的說上面所說的「是為菩薩四法」會「退失智慧」的求大智慧的

大乘行者應切戒才好 『復次迦葉菩薩有四法得大智慧何謂為四常尊重法恭敬法師隨所

聞法以清淨心廣為人說不求一切名聞利養知從多聞生於智慧勤求不懈

如救頭然聞經誦持樂如說行不隨言說迦葉是為菩薩四法得大智慧』 現在再從正行來說能得大智慧的四法那四種法呢 一「常尊重法恭敬法師」能常常的尊師重道就會常常的訪師求法智慧也

就自然增長廣大起來 二「隨所聞法以清淨心廣為人說不求一切名聞利養」菩薩隨自己聽聞受持

的深法不會『秘不說盡』而是樂意的廣為人說以弘法心慈悲心報恩心來說

法不是為了貪求名譽或者財利供養唯有這樣的清淨心說法才能廣為人說否

則存有名聞利養徒眾不清淨心來說法就會或多或少的保留不是嫌說法

的報酬太少就怕別人與自己一樣名聞利養被人奪去了 三「知從多聞生於智慧勤求不懈如救頭然」對於樂法的人故意留難不

願為他說法主要是由於不知聞法的利益要知道現證的智慧雖由於修習而修

慧要由於思惟思慧要由於多聞知道智慧是從多聞而引生的就會尊重聞法的功德

了對他人就不為留難樂意去為人說法對自己一定是精勤的求聞正法不懈

不怠如頭髮鬚眉著了火一樣火燒(然與燃同)鬚眉一定急不容緩去救息他知

道多聞的功德一定會不懈不怠的去多聞正法當然精勤的多聞也要注意到身心

的調適必須『行之以漸持之以恆』從容不迫而又鍥而不捨才是中道的勤行 四「聞經誦持樂如說行不隨言說」凡人聽聞經法背誦受持大抵會因

此而憍慢起來但聞思經法還是為了實行如學者的志願在乎如經所說的去實行

而不是隨著語言文字團團轉專在名相上作工夫那就會感覺自己的實行不足還不

能完滿的實踐佛說能深切感覺到自己的不足自然謙和寬容不再憍慢自高了能

這樣依解而起行智慧當然能生長廣大了 佛總結的說這就是「菩薩四法得大智慧」 五菩薩應如何應對難調難伏甚至忘恩負義的眾生

(一)《十住毘婆沙論》卷 7〈五戒品第十五〉大正 2657a10~b14 諸有惡眾生 種種加惱事 諂曲懷憍逸 惡罵輕欺誑 背恩無返復 癡弊難開化 菩薩心愍傷 勇猛加精進 諸惡眾生以種種惡事侵嬈菩薩菩薩於此心無懈厭不應作是念 「如是惡人誰能調伏誰能教化誰能勸勉令度生死究竟涅槃誰能與

此往來生死誰能與此和合同事諸惡無理誰能忍之我意止息不復

共事我悉捨遠不復共事亦復不能與之和合是惡中之惡無有返復何

用此等而共從事」 菩薩知見眾生惡罪難除應還作是念 「是等惡人非少精進能得令住如所樂法為是等故我當加心勉力勤

行億倍精進後得大力乃能化此惡中之惡難悟眾生如大醫王以小因緣

便能療治眾生重病菩薩如是除煩惱病令住隨意所樂功德我於重罪大

惡眾生倍應憐愍起深大悲如彼良醫多有慈心療治眾病其病重者

深生憐愍勤作方便為求良藥」 菩薩如是於諸眾生煩惱病者悉應憐愍於惡中之惡煩惱重者深生憐愍

勤作方便加心療治何以故 菩薩隨所住 不開化眾生 令墮三惡道 深致諸佛責 菩薩隨所住國土城邑聚落山間樹下力能饒益教化眾生而懈厭嫌恨

貪著世樂不能開化令墮惡道是菩薩即為十方現在諸佛深所呵責甚可慚

恥3云何以小因緣而捨大事是故菩薩不欲諸佛所呵責者於種種諂曲重惡

眾生心不應沒隨力饒益應以諸方便勤心開化譬如猛將將兵多所傷損

王則深責以諸兵眾無所知故王不責之 (二)《大方廣佛華嚴經》卷 14〈金剛幢菩薩十迴向品〉大正 9489a11~26

菩薩摩訶薩不以惡眾生故嫌恨退沒不行迴向不以難調伏眾生故退捨善根不

行迴向雖有眾生邪見瞋濁於大莊嚴其心不轉不捨大願救護眾生若見眾生

濁惡無信不知報恩修習菩提未曾懈廢若與愚癡童蒙共事心無憂惱何以故

我以明淨圓滿慧日出於世間清淨調伏一切眾生菩薩摩訶薩不為一眾生故

發心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善根迴向不為嚴淨一佛剎故不為信一佛故不

為見一佛故不為聞一佛法故不為滿足一願故菩薩摩訶薩悉欲救護一切眾

生故以善根迴向具足嚴淨一切佛剎信一切佛見一切佛恭敬供養一切諸

佛聞一切佛所說正法滿足一切大願故以諸善根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三)《大乘寶雲經》卷 2大正 16〈十波羅蜜品〉252b15~c2

云何菩薩無疲倦願菩薩若見剛強眾生難調難伏放逸自恣不肯受化是諸菩薩

之所厭患如是剛強難調難化所厭患者以是因緣即生疲倦而棄背之發願往

生清淨世界諸佛淨土是淨土中無如是等剛強眾生及其名處菩薩不欲聞是人

名何況相見若有菩薩棄背眾生亦不能得諸佛淨土而往受生是中有智諸菩

薩等發如是心一切世界有諸眾生頑囂暗鈍聾盲瘖啞無涅槃性從彼世界諸佛

菩薩所棄捨者是等眾生願悉來集我所莊嚴佛國土中是等眾生勿令有餘我

皆令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坐於道場覺了佛果菩薩摩訶薩作是思時從初發

心一切魔宮無處不動十方一切諸佛世尊之所稱歎而是菩薩所嚴佛國速得成

就究竟清淨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名菩薩無疲倦願

六關於「易行道」之真正意義為何 (一)《十住毘婆沙論》卷 5〈易行品〉大正 2640c29-45a22

問曰是阿惟越致菩薩初事如先說至阿惟越致地者行諸難行久乃可得

或墮聲聞辟支佛地若爾者是大衰患是故若諸佛所說有

易行道疾得至阿惟越致地方便者願為說之 答曰如汝所說是儜弱怯劣無有大心非是丈夫志幹之言也何以故

3 《大寶積經》卷 82〈郁伽長者會第十九〉云「若是菩薩隨所住處不教眾生令墮惡道而是菩薩

則為諸佛之所訶責」(大正 11474a24~26)

若人發願欲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未得阿惟越致於其中間應不惜身

命晝夜精進如救頭燃4 如《助道》5中說 菩薩未得至阿惟越致地應常勤精進猶如救頭燃 荷負於重擔為求菩提故常應勤精進不生懈怠心 若求聲聞乘辟支佛乘者但為成己利常應勤精進 何況於菩薩自度亦度彼於此二乘人億倍應精進

行大乘者佛如是說「發願求佛道重於舉三千大千世界」汝言

「阿惟越致地是法甚難久乃可得若有易行道疾得至阿惟越致地」

者是乃怯弱下劣之言非是大人志幹之說汝若必欲聞此方便今當

說之佛法有無量門如世間道有難有易陸道步行則苦水道乘

船則樂菩薩道亦如是或有勤行精進或有以信方便易行疾至阿惟越

致者若菩薩欲於此身得至阿惟越致地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

提者 一應當念是十方諸佛稱其名號(大正 2641b16~42c7) 二更有阿彌陀等諸佛亦應恭敬禮拜稱其名號又亦應念毘

婆尸佛尸棄佛毘首婆伏佛拘樓珊提佛迦那迦牟尼佛迦葉

佛釋迦牟尼佛及未來世彌勒佛皆應憶念禮拜以偈稱讚 (大正 2642c8~44c5)

三復應憶念諸大菩薩(大正 2641c6~45a17) 四求阿惟越致地者非但憶念稱名禮敬而已復應於諸佛所懺悔

勸請隨喜迴向(大正 2645a19~22)

(二)印順法師《成佛之道》(增注本)p306~308 希求簡易迅速的方便道雖缺乏大丈夫(大丈夫即菩薩)的志行但佛有無量

善巧別說殊勝方便攝護怯劣的初發心學人使他不致退失信心趣入大乘

這就是易行道法門了這如龍樹在《十住毘婆沙論》裡雖呵責了一番仍攝

受他說「汝若必欲聞此方便今當說之佛法有無量門如世間道有難有易

陸道步行則苦水道乘船則樂菩薩道亦如是或有勤行精進(難行苦行)

或有以信方便易行疾至阿惟越致」易行道就是以信願而入佛法的一流 易行道的真正意義是

1易行道不但是念一佛而是念十方佛及「阿彌陀等佛及諸大菩薩稱

4 《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 4大正 8243c4~11 須菩提菩薩摩訶薩應生如是心我當代十方一切眾生若地獄眾生若畜生眾生若餓鬼眾生受

苦痛為一一眾生無量百千億劫代受地獄中苦乃至是眾生入無餘涅槃以是法故為是眾生受諸

懃苦是眾生入無餘涅槃已然後自種善根無量百千億阿僧祇劫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

提是為菩薩摩訶薩生大心 5 《菩提資糧論》卷 3大正 32527b

名一心念亦得不退轉」(《十住毘婆沙論》卷 5大正 2642c)

2易行道除稱佛菩薩名而外「應憶念禮拜以偈稱讚」(《十住毘婆沙論》

卷 5大正 2643c)

3易行道不單是稱名禮拜而已如論說「求阿惟越致地者非但憶念稱

名禮敬而已復應於諸佛所懺悔勸請隨喜迴向」(《十住毘婆

沙論》卷 5大正 2645c)所以易行道就是修七支及普賢的十大願

4易行道為心性怯弱的初學說重在攝護信心龍樹論如此說馬鳴論也說

「眾生初學是法欲求正信其心怯弱helliphellip當知如來有勝方便攝護信

心」(《大乘起信論》大正 32583a)

5易行道的攝護信心或是以信願修念佛等行而往生淨土到了淨土漸

次修學決定不退轉於無上菩提這如一般所說或者是以易行道為方便

堅定信心轉入難行道如說「菩薩以懺悔勸請隨喜迴向故福

德轉增心調柔軟於諸佛無量功德清淨第一凡夫所不信而能信受及

諸大菩薩清淨大行希有難事亦能信受helliphellip愍傷諸眾生無此功德helliphellip

深生悲心helliphellip以悲心故為求隨意使得安樂則名慈心」「若菩薩如是

得隨慈悲心斷所有貪惜為施勤精進」(《十住毘婆沙論》卷 6大正

2649b-c)這就是從菩薩的易行方便道引入菩薩的難行正常道了

(三)普賢十大願(印順法師《學佛三要》p92-94)

由於「初學是法(大乘)其心怯弱」所以特重信仰依佛力的加被而修習

龍樹說這是以信(願)精進為門而入佛法的也就是樂集佛功德而往生淨

土的易行道說得最圓滿的要算『普賢行願品』的十大行願這因為佛是無

上菩提的圓滿實證者所以將信願集中於佛寶而修 十大行願中一禮敬諸佛二稱歎如來是佛弟子見佛所應行的禮儀三

廣修供養是見佛修福的正行六請轉法輪七請佛住世從梵王請佛說

法與阿難不請佛住世而來這都本於釋迦佛的常法而引申於一切佛四

懺悔業障如『決定毘尼經』的稱念佛名的懺法大乘通於在家出家所以不

用僧伽的作法懺專重於佛前的懺悔五隨喜功德十普皆回向這是大

乘法所特別重視的八隨順佛學即依佛的因行果行而隨順修學九恒順

眾生是增長悲心 這十大行願有三大特點 一佛佛平等所以從一佛(毘盧遮那)而通一切佛盡虛空遍法界而不

是局限於一時一地一佛的 二重於觀念不但懺悔隨喜回向由於心念而修就是禮佛供養讚

佛等也唯由心念如說「深心信解如對目前」「起深信解現前知見」

這是心中「念佛」的易行道成就即是念佛三昧 三這是專依佛陀果德(攝法僧功德)而起仰信的一切依佛德而引發如隨

順眾生的悲心因為「若能隨順眾生即能隨順供養諸佛若於眾生尊重

承事則為尊重承事如來若令眾生生歡喜者則令一切如來歡喜何以

故諸佛如來以大悲而為體故」helliphellip 信增上菩薩信願集中於佛念念不忘佛能隨願往生極樂世界但由信願觀

念所以是易行道然心心念於如來功德念念常隨佛學念念恒順眾生如

信願增長也自然能引發為法為人的悲行智行龍樹說修易行道的能「福力

增長心地調柔helliphellip信諸佛第一清淨功德已愍傷眾生」修行六波羅蜜

所以這雖是易行道是信增上菩薩學法而印度的大乘行者都日夜六時的

在禮佛時修此懺悔隨喜勸請回向不過智增悲增的菩薩重心在悲行與

智行而已 七若懺悔罪業是否能不受果報 (一)《十住毘婆沙論》卷 6〈分別功德品第十一〉大正 2648b19-49b9

問曰汝言「懺悔除業障罪」餘經6中說「佛告阿難故作業必當受」 又阿毘曇7中說「諸業因緣不空果報不失不滅」 又經8說「眾生皆屬業皆從業有依止於業眾生隨業各自受報若

現報若生報若後報」 又《業報經》9中閻羅王為眾生說言「咄眾生汝此罪非父母作天

作沙門婆羅門作汝自作自應受報」 又賢聖偈中說「實法如金剛業力將無勝今我已得道而受惡業報」

又佛自說「大海諸名山丘陵樹林木地水火風等日月諸星宿若

至劫燒時皆盡無有餘業於無量劫常在而不失汝遇具相者一切

智人師先所造罪業已償其果報今雖得值佛垢盡證聖果以餘因

緣故木刺猶在身」10是故不應言「懺悔除業罪」 答曰我不言「懺悔則罪業滅盡無有報果」我言「懺悔罪則輕薄於少

時受」是故懺悔偈中說「若應墮三惡道願人身中受」helliphellip 如是等罪多行福德志意曠大集諸功德故不墮惡道是故汝先難

6 《中阿含經》卷 3〈思經第 15〉大正 1437b26-28 7 正量部主張有「不失法」《般若燈論釋》卷 10大正 30101c26~27)「正量部人言阿含經中佛如

是說有不失法以此法故不斷不常諸體得成」 8 參見《佛說佛名經》卷 4大正 14204c 9 參見 《起世經》卷 4大正 1331 a26~ b6「時閻摩王又更告言汝愚癡人若如是者汝自懈怠

行放逸故不修身口及意善業以是因緣汝當長夜得大苦惱無有安樂是故汝當具足受此放逸之罪

得如是等惡業果報亦如諸餘放逸眾生受此罪報又汝諸人此之苦報惡業果者非汝母作非汝父

作非汝兄弟作非姐妹作非國王作非諸天作亦非往昔先人所作是汝自身作此惡業今還聚

集受此報也」 10 參見《佛說興起行經》卷上〈佛說木槍刺腳因緣經第六〉大正 4168a~170b

若懺悔罪業則滅盡無有果報者是語不然復次若言罪不可滅者

《毘尼》中佛說「懺悔除罪」則不可信是事不然是故業障罪應懺悔 (二)《大智度論》大正 25395c12-15

戒律中戒雖復細微懺則清淨犯十善戒雖復懺悔三惡道罪不除如比

丘殺畜生雖復得悔罪報猶不除 (三)印順導師

1《華雨集》(第二冊)p195-196 罪業不善業真的可依懺悔而除滅嗎龍樹有明確的說明如《十住毘婆

沙論》卷六(大正二六四八下四九上)說 「我不言懺悔則罪業滅盡無有報(異熟)果我言懺悔罪則輕薄於少時受

是故懺悔偈中說若應墮三惡道願人身中受helliphellip又如阿闍世害得道父王

以佛及文殊師利因緣故重罪輕受」 依《十住毘婆沙論》意懺悔業障並不能使罪消滅了只是使罪業力減輕

「重罪輕受」本來是要在來生或後後生中受重報的由於懺悔善現在人

中輕受重罪業就過去了《金剛般若經》說「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讀誦此經

若為人輕賤是人先世罪業應墮惡道以今世人輕賤故先世罪業則為消滅」

(大正 8750c)讀誦經典而能消(重)罪業與《(十住)毘婆沙論》意義相

2《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p977

依「佛法」說懺悔不是將業消滅了而是削弱業的作用使惡業不致於障

礙道的進修如五逆稱為「業障」那是怎麼樣修行也決定不能證果的《沙

門果經》說「若阿闍世王不殺父者(聽了佛的說法)即當於此坐上得法眼

淨(證得初果)而阿闍世王今自悔過(只能)罪咎損減已拔重咎」《增壹

阿含經》及《律藏》都說阿闍世王得「無根信」或「不壞信」逆罪因懺悔

而減輕了但還是不能證果《阿闍世王經》說阿闍世王聽法以後得「信

忍」或作「順忍」與「無根信」「不壞信」相當闍王雖有所悟入還是要

墮賓頭地獄不過不受苦能很快的生天《阿闍世王經》所說罪性本空而

因果不失悔悟也只能輕(重罪輕受)些與原始佛法還沒有太多的差別

《阿闍世王經》又說有殺母的罪人因文殊的誘導見佛聞法而證得阿羅漢

果這是與「佛法」相違與阿闍世王悔罪說相違可能是遲一些而附入的部

分 八菩薩修「迴向」的方法 (一)《十住毘婆沙論》卷 5〈除業品〉大正 2646b7~ 47a24

問曰汝已說懺悔勸請隨喜云何為迴向 答曰我所有福德 一切皆和合 為諸眾生故 正迴向佛道

我者己身 所有福德者若從身生若從口生若從意生若因布施生若因持戒生若

因修禪生若因隨喜生若因勸請生如是等及餘所有善皆名所有福德 一切皆和合者心念諸福德合集稱量知其廣大 諸眾生者三界眾生 正者如諸佛迴向如真實迴向迴向菩提 迴向菩提者迴諸福德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又隨喜迴向此二事佛亦自說

有菩薩摩訶薩欲隨喜迴向應念諸佛斷三界相續道滅諸戲論乾煩惱淤

泥滅諸刺棘除諸重擔逮得己利正智解脫心得自在盡諸有結無量

無邊不可思議阿僧祇十方世界一一世界中亦無量無邊不可思議阿僧祇諸佛

出已滅度從初發心乃至得佛入無餘涅槃至遺法未盡於其中間是諸佛所有

善根福德應六波羅蜜及所受辟支佛記所有善根又聲聞人善根若布施

持戒修禪及學無學無漏善根及諸戒品定品慧品解脫根又聲聞人善

根若布施持戒修禪及學無學無漏善根及諸佛戒品定品慧品解

脫品解脫知見品大慈大悲等無量功德及諸佛有所說法於此法中有人

信解受學得此法利是諸人等所有善根於此法中及凡夫所種善根及諸天

龍夜叉乾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睺羅伽得聞法已生諸善

心乃至畜生聞法生諸善心及諸佛欲入涅槃時眾生所種善根是諸善根

福德一切和合稱量使無遺餘以最上最妙最勝無上無等無等等隨

喜隨喜已以是隨喜所生福德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未來現在諸佛

亦如是是三世諸佛福德及因諸佛所生福德心皆隨喜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

提是故偈說 罪應如是懺 勸請隨喜福 迴向無上道 皆亦應如是 如諸佛所說 我悔罪勸請 隨喜及迴向 皆亦復如是

無始世界來有無量遮佛道罪應於十方諸佛前懺悔勸請諸佛隨喜迴向

如佛所知所見所許懺悔我亦如是懺悔勸請諸佛隨喜迴向亦復如是

若如是懺悔勸請隨喜迴向是名正迴向

問曰云何名為諸佛所知所見所許懺悔勸請隨喜迴向 答曰懺悔勸請如先說隨喜迴向如《大品經》11中須菩提白佛言

世尊所說菩薩於過去未來現在一切諸佛及諸弟子一切眾生所有福德

善根盡和合稱量以最上隨喜世尊云何名為最上隨喜

11 參見《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 11<隨喜品(隨喜迴向品)第 39>大正 8297b21~302a16《小品

般若波羅蜜經》卷 3<迴向品第 7>大正 8547c13~549c26《大智度論》卷 61大正 25487a~496a

佛告須菩提若菩薩於過去未來現在諸法不取不念不見不得不

分別而能如是思惟是諸法皆從憶想分別眾緣和合有一切法實不生無所從

來是中乃至無有一法已生今生當生亦無已滅今滅當滅諸法相如

是我順諸法相隨喜隨喜已亦隨諸法實相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名

最上隨喜迴向 復次須菩提求佛道善男子善女人不欲謗佛者應以善根如是迴向應作

是念如諸佛心佛智佛眼知見是善根福德本末體相從何而有我亦

如是隨諸佛知見隨喜如諸佛所許我亦如是以善根迴向若菩薩如是迴向

則不謗諸佛亦無過咎深心信解如實迴向是名大迴向具足迴向 復次須菩提善男子善女人以諸善根福德應如是迴向如諸賢聖戒品

定品慧品解脫品解脫知見品不繫欲界不繫色界不繫無色界不在

過去不在未來不在現在以不繫三界故是迴向亦如是不繫所迴向處亦

不繫若菩薩能如是得心信解如實是名不失迴向無毒迴向法性迴向若

菩薩於此迴向取相貪著是名邪迴向是故諸菩薩摩訶薩應如諸佛所知法

相以是法相迴向能至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名正迴向

(二)《大智度論》卷 61大正 25487c27~488a13 共一切眾生者是福德不可得與一切眾生而果報可與菩薩既得福德果報

衣服飲食等世間樂具以利益眾生菩薩以福德清淨身口人所信受

為眾生說法令得十善道四禪等與作後世利益末後成佛得福德果報

身有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無量光明觀者無厭無量清淨梵音柔和無

礙解脫等諸佛法於三事示現度無量阿僧祇眾生般涅槃後碎身舍利與

人供養久後皆令得道是果報可與一切眾生以果中說因故言福德與眾生

共若福德可以與人者諸佛從初發心所集福德盡可與人然後更作善法

體不可與人今直以無畏無惱施與眾生

(三)印順法師《印度佛教思想史》p112 ~ p113 迴向迴向是迴轉趣向將自己所有念佛等功德轉向於某一目標〈普賢行

願品〉說「迴向眾生及佛道」(《大方廣佛華嚴經》卷 40大正 10847a)一切功德迴向給眾生與眾生同成佛道自己所作的功德能轉給別人嗎

《大智度論》說「是福德不可得與一切眾生而(福德的)果報可與helliphellip

若福德可以與人者諸佛從初發心所集功德盡可與人」(卷 61大正 25

487c~488a)自己所作的功德是不能迴向給眾生的但自己功德所得的福報

菩薩可以用來利益眾生引導眾生同成佛道這樣的迴向說才沒有違反「自

作自受」的因果律 (四)印順法師《華雨集》(第二冊)p158 ~ p161

「普皆回向」回向是迴轉趣向迴向功德是將所有功德轉向於某一目

的〈普賢行願品〉的迴向是「所有禮讚供養福請佛住世轉法輪隨

喜懺悔諸善根迴向眾生及佛道」(《普賢菩薩行願讚》大正 10880b)依偈說回向是將上來所說的「禮敬功德」「讚歎功德」「供養功德」「懺悔

功德」「隨喜功德」「勸請功德」一切回向於眾生與眾生同成佛道依偈

文可見重佛重信的易行道(「三品經」也如此)本沒有「恒順眾生」與

「常隨佛學」的 回向眾生及佛道如《舍利弗悔過經》說「學道以來所得(一切)福德皆

集聚合會以持好心施與天下十方人民父母蜎飛蠕動之類皆令得其福

有餘少所令某得之令某等作佛道」(大正 241091a)異譯《菩薩藏經》

說得更明白「一切和合迴施與一切眾生helliphellip一切和合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

菩提以此善根願令一切眾生亦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大正 241089a) 菩薩修易行道所得的功德回向眾生就是將自己的功德轉而布施給眾生

使眾生離苦得樂發心修行成佛 菩薩的功德真能施與眾生使眾生受福樂嗎這裏面含有重大問題也就是

「自力」與「他力」一般神教都是重「他力」的佛法說善惡因果修因證

果一向是「自力」的「大乘佛法」的「回向功德」不違反佛法的特質嗎

《大智度論》卷 61(大正 25487c~488a)說 「共一切眾生者是福德不可得與一切眾生而果報可與菩薩既得福德

果報衣服飲食等世間樂具以利益眾生菩薩以福德清淨(所有)

身口人所信受為眾生說法令得十善helliphellip末後成佛helliphellip是果報可

與一切眾生以果中說因故言福德與眾生共若福德可以與人者諸佛

從初發心所集福德盡可與人」 經上說福德回向施與眾生這是果中說因是不了義說菩薩的福德是不能

轉施與別人的但菩薩發願化度眾生所以依此福德善根未來福慧具足就

能以財物佛法施與眾生使眾生得財物能依法修行成就佛道如自己的

福德而可以迴施眾生那是違反「自力」原則的佛菩薩的功德無量如可以

迴施眾生那世間應該沒有苦惱眾生都是佛菩薩那樣也不用佛菩薩來化度

了 《十住毘婆沙論》這樣說「我所有福德一切皆和合為諸眾生故正迴向

佛道」(卷 5大正 2646b)菩薩發菩提心求成佛道主要是為了救度一切

眾生所以「迴向眾生及佛道」是說「為諸眾生故」以一切功德迴向阿耨

多羅三藐三菩提並非以福德善根施與眾生《普賢菩薩行願讚》但說「悉皆

迴向於菩提」沒有說迴向眾生也許是為了避免讀者的誤解吧

九關於眾生見佛身聞佛名而得入必定之意趣 (一)《十住毘婆沙論》卷 3大正 2632c3-8

佛功德力者一切去來今佛威力功德智慧無量深法等無差別但隨諸佛本

願因緣或有壽命無量或有見者即得必定聞名者亦得必定女人見者即成

男子身若聞名者亦轉女身或有聞名者即得往生或有無量光明眾生遇者

離諸障蓋或以光明即入必定或以光明滅一切苦惱 (二)《十住毘婆沙論》卷 3大正 2632c14-25

見時得入必定者有眾生見佛即住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阿惟越致地何以故

是諸眾生見佛身者心大歡喜清淨悅樂其心即攝得如是菩薩三昧以是三昧

力通達諸法實相能直入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必定地 是諸眾生長夜深心種見佛入必定善根以大悲心為首善妙清淨為通達

一切佛法故為度一切眾生故是善根成就時至是故得值此佛又以諸佛本

願因緣二事和合故此事得成 聞佛名入必定者佛有本願「若聞我名者即入必定」如見佛聞亦如是

(三)《大方廣佛華嚴經》卷 52大正 10276c23-27

若有眾生善根熟者見佛身已則皆受化然彼佛身盡未來際究竟安住

隨宜化度一切眾生未曾失時 佛子如來身者無有方處非實非虛但以諸佛本誓願力眾生堪度則便

出現

(四)《大方廣佛華嚴經》卷 52大正 10276b23-26 佛子如來智日亦復如是普現法界無前無後一切眾生淨心器中佛

無不現心器常淨常見佛身若心濁器破則不得見

(五)《放光般若經》卷 4大正 829a27-28

云何菩薩真見佛身逮法性故是為真見

《大品般若經》卷 6〈發趣品第 20〉大正 8259b8 云何菩薩如實觀佛身如實觀法身故

(六) 《大智度論》卷 34大正 25313a21-c18 【經】我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時十方如恒河沙等世界中眾生聞我名者必得阿

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欲得如是等功德者當學般若波羅蜜(《摩訶般若波羅

蜜經》卷 1大正 8221a17-20) 【論】問曰有人生值佛世在佛法中或墮地獄者如提婆達俱迦利訶多釋子等

三不善法覆心故墮地獄此中云何言去佛如恒河沙等世界但聞佛名便

得道耶

答曰上已說有二種佛一者法性生身佛二隨眾生優劣現化佛

為法性生身佛故說乃至聞名得度為隨眾生現身佛故說雖共佛住

隨業因緣有墮地獄者

法性生身佛者無事不濟無願不滿所以者何於無量阿僧祇劫積

集一切善本功德一切智慧無礙具足為眾聖主諸天及大菩薩希能見

者譬如如意寶珠難見難得若有見者所願必果如喜見藥其有見者

眾患悉除如轉輪聖王人有見者無不富足如釋提桓因有人見者隨

願悉得如梵天王眾生依附恐怖悉除如人念觀世音菩薩名者悉脫

厄難是事尚爾何況諸佛法性生身

問曰釋迦文佛亦是法性生身分無有異體何以故佛在世時有作五逆罪人

飢餓賊盜如是等惡

答曰釋迦文佛本誓我出惡世欲以道法度脫眾生不為富貴世樂故出

若佛以力與之則無事不能又亦是眾生福德力薄罪垢深重故不得隨

意度脫又今佛但說清淨涅槃而眾生譏論誹謗言『何以多畜弟子

化導人民』此亦是繫縛法但以涅槃法化猶尚譏謗何況雜以世樂

如提婆達欲令足下有千輻相輪故以鐵作模燒而爍之爍已足壞

身惱大呼爾時阿難聞已涕泣白佛『我兄欲死願佛哀救』佛即

伸手就摩其身發至誠言『我看羅[目侯]羅與提婆達等者彼痛當滅』

是時提婆達眾痛即除執手觀之知是佛手便作是言『淨飯王子以

此醫術足自生活』佛告阿難『汝觀提婆達不用心如是云何可度

若好世人則無是咎』如是眾生若以世樂不得度也是事種種因緣

上已廣說以是故說聞佛名有得道者有不得者

復次佛身無量阿僧祇種種不同有佛為眾生說法令得道者有佛放

無量光明眾生遇之而得道者有以神通變化指示其心而得道者有佛

但現色身而得道者有佛遍身毛孔出眾妙香眾生聞之而得道者有

佛以食與眾生令得道者有佛眾生但念而得道者有佛能以一切草木之

聲而作佛事令眾生得道者有佛眾生聞名而得道者為是佛故說言

我作佛時其聞名者皆令得度

復次聞名不但以名便得道也聞已修道然後得度如須達長者

初聞佛名內心驚喜詣佛聽法而能得道又如貰夷羅婆羅門從雞泥耶

結髮梵志所初聞佛名心即驚喜直詣佛所聞法得道是但說聞名聞

名為得道因緣非得道也 (七)《大智度論》卷 93大正 25712b2-6

問曰餘佛種種勤苦說法眾生尚不得道何以但聞佛名便得道 答曰餘處佛種種說法眾生或得道或得善根終不空說若聞是佛名畢

至阿鞞跋致不言今得 十云何有眾生聞佛名便得往生 (一)《十住毘婆沙論》卷 3大正 2633a2-4

聞佛名得往生者若人信解力多諸善根成就業障礙已盡如是之人得聞佛

名又是諸佛本願因緣便得往生

「善根」《十住毘婆沙論》卷 1大正 2623b4-18 厚種善根者如法修集諸功德名為厚種善根

善根者不貪不恚不癡一切善法從此三生故名為善根如一切惡

法皆從貪恚癡生是故此三名不善根helliphellip

此中善根為眾生求無上道故所行諸善法皆名善根能生薩婆若智故

名為善根

(二)「別時意趣」

1《攝大乘論本》卷 2大正 31141a18-26 四意趣者一平等意趣謂如說言我昔曾於彼時彼分即名勝觀正等

覺者二別時意趣謂如說言若誦多寶如來名者便於無上正等菩提

已得決定又如說言由唯發願便得往生極樂世界三別義意趣謂

如說言若已逢事爾所殑伽河沙等佛於大乘法方能解義四補特伽羅

意樂意趣謂如為一補特伽羅先讚布施後還毀訾如於布施如是尸羅

及一分修當知亦爾如是名為四種意趣 2《攝大乘論釋》卷 5大 31346b4-11

別時意趣者謂此意趣令嬾惰者由彼彼因於彼彼法精勤修習彼

彼善根皆得增長此中意趣顯誦多寶如來名因是昇進因非唯誦名

便於無上正等菩提已得決定如有說言由一金錢得千金錢豈於一

日意在別時由一金錢是得千因故作此說此亦如是由唯發願

便得往生極樂世界當知亦爾 3印順法師《攝大乘論講記》(p 286-287)

實際上單單持誦多寶如來的名號並不能於無上菩提得不退轉唯憑空

口發願也不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佛陀的意思是約另一時間說的若

持誦多寶如來的名號就可種下成佛的善根雖然還不能直登不退但

將來一定要修證菩提如魚吞了鉤一樣雖然還在水裡可說已經釣住了

發願往生極樂也如此久久的積集福德智慧的善根將來定能往生極樂

如俗語說『一本萬利』並不真的一個錢立刻獲得萬倍的盈利而是說由

這一個本錢經過長久的經營才可以獲得萬利發願為往生之因念佛

為不退之因佛陀是依這種意思說的 十一關於眾生發菩提心之因緣 (一)1《十住毘婆沙論》卷 3大正 2635a26-b7

眾生初發菩提心或以三因緣或以四因緣如是和合有七因緣發阿耨多

羅三藐三菩提心 問曰何等為七 答曰一者諸如來令發菩提心二見法欲壞守護故發心三於眾生中大悲

而發心四或有菩薩教發菩提心五見菩薩行亦隨而發心(六)或因布施已而發菩提心(七)或見佛身相歡喜而發心以是七因緣

而發菩提心 (詳細內容參見《十住毘婆沙論》卷 3大正 2635b8-36a11)

2《十住毘婆沙論》卷 3大正 2636a11-23 問曰汝說七因緣發菩薩心為皆當成有成有不成 答曰是不必盡成或有成有不成 問曰若爾者應解說 答曰於七發心中 佛教令發心 護法故發心 憐愍故發心

如是三心者 必定得成就 其餘四心者 不必皆成就 是七心中(1)佛觀其根本教令發心必得成以不空言故(2)若

為尊重佛法為欲守護(3)若於眾生有大悲心如是三心必得成就

根本深故 餘菩薩教令發心見菩薩所行發心因大布施發心若見若聞佛相發

心是四心多不成或有成者根本微弱故

(二)《佛說如來智印經》卷 1大正 15470b22-c4 有七法發菩提心何等為七一者如佛菩薩發菩提心二者正法將滅為護

持故發菩提心三者見諸眾生眾苦所逼起大悲念發菩提心四者菩薩教餘

眾生發菩提心五者布施時自發菩提心六者見他發意隨學發心七者見如

來三十二相八十種好具足莊嚴若聞發心彌勒如是七因緣發菩提心

如佛菩薩發菩提心正法將滅為護持故發菩提心見諸眾生眾苦所逼起大

悲念發菩提心發此三心能為諸佛菩薩護持正法又能疾得不退轉地成就

佛道後四發心剛強難伏不能護法

(三)《彌勒菩薩所問經論》卷 2大正 26240b15-26

如《法印經》中如來說言彌勒發菩提心有七種因何等為七一者諸佛

教化發菩提心二者見法欲滅發菩提心三者於諸眾生起大慈悲發菩提心

四者菩薩教化發菩提心五者因布施故發菩提心六者學他發菩提心七者

聞說如來三十二相八十種好發菩提心 彌勒諸佛教化發菩提心見法欲滅發菩提心於諸眾生起大慈悲發菩提

心此三發心能護正法速疾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餘四發心非真菩

薩不能護持諸佛正法速疾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十二何謂「名字菩薩」何謂「真實菩薩」成就何法得名「真實菩薩」

(一)《十住毘婆沙論》卷 1大正 2621a1-11

問曰但發心便是菩薩耶

答曰何有但發心而為菩薩若人發心必能成無上道乃名菩薩或有但發

心亦名菩薩何以故若離初發心則不成無上道如大經說新發意

者名為菩薩猶如比丘雖未得道亦名道人是名字菩薩漸漸修習

轉成實法後釋歡喜地中當廣說如實菩薩相

眾者從初發心至金剛無礙解脫道於其中間過去未來現在菩薩

名之為眾

(二)《大智度論》卷 4大正 2586b13-16

是菩提薩埵有兩種有鞞跋致有阿鞞跋致如退法不退法阿羅漢阿鞞跋

致菩提薩埵是名實菩薩以是實菩薩故諸餘退轉菩薩皆名菩薩譬如得

四道人是名實僧以實僧故諸未得道者皆得名僧

(參見《大智度論》卷 3大正 2580a15-27)

(三)《十住毘婆沙論》卷 13大正 2693c15-94a20

問曰汝說無上道相時種種因緣訶罵空發願菩薩自言菩薩但名字菩薩

若是三不名為菩薩者成就何法名為真菩薩

答曰非但發空願自言是菩薩名字為菩薩略說能成就三十二法者乃名

為菩薩若人發心欲求佛道自言是菩薩空受名號不行功德慈悲

心諸波羅蜜等是不名為菩薩如土城名寶城但自誑身亦誑諸佛

亦誑世間眾生若人有三十二妙法亦能發願是名真實菩薩何等三十

一深心為一切眾生求諸安樂(參見大正2623c17-24a29102c8-12)

二能入諸佛智中

三自審知堪任作佛不作佛

四不憎惡他

五道心堅固

六不假偽結託親愛

七乃至未入涅槃常為眾生作親友

八親疏同心

九已許善事心不退轉

十於一切眾生不斷大慈

十一於一切眾生不斷大悲(參大正2649b18-29103c17-24)

十二常求正法心無疲懈

十三勤發精進心無厭足

十四多聞而解義

十五常省己過

十六不譏彼闕

十七於一切見聞事中常修菩提心

十八施不求報

十九持戒不求一切生處

二十於一切眾生忍辱無瞋礙

二十一能勤精進修習一切善根

二十二不隨無色定生

二十三方便所攝智慧

二十四四攝法所攝方便

二十五持戒毀戒慈愍無二(參大正2661a16-b29)

二十六一心聽法

二十七一心阿練若處住

二十八不樂世間種種雜事

二十九不貪著小乘(參大正2620b15-c23)

三十見大乘利益為大

三十一遠離惡知識(參大正2667a4-8)

三十二親近善知識(參大正2666c28-67a4)

菩薩住是三十二法能成七法所謂

(1)四無量心

(2)能遊戲五神通

(3)常依於智

(4)常不捨善惡眾生

(5)所言決定言必皆實

(6)集一切善法

(7)心無厭足

是為三十二法為七法菩薩成就此者名為真實菩薩

(四)《大寶積經》卷112「普明菩薩會」大正11632c27-633a14 復次迦葉名菩薩者不但名字為菩薩也能行善法行平等心名為菩薩

略說成就三十二法名為菩薩何謂三十二法 (1)常為眾生深求安樂(2)皆令得住一切智中(3)心不憎惡他人智慧(4)破壞憍慢(5)深樂佛道(6)愛敬無虛(7)親厚究竟於怨親中其心同等

至於涅槃(8)言常含笑先意問訊(9)所為事業終不中息(10)普為

眾生等行大悲(11)心無疲倦多聞無厭(12)自求己過不說他短(13)以菩提心行諸威儀(14)所行惠施不求其報(15)不依生處而行持戒(16)諸眾生中行無礙忍(17)為修一切諸善根故勤行精進(18)離生無色而起

禪定(19)行方便慧(20)應四攝法(21)善惡眾生慈心無異(22)一

心聽法(23)心住遠離(24)心不樂著世間眾事(25)不貪小乘於大乘

中常見大利(26)離惡知識親近善友(27)成四梵行遊戲五通(28)常依真智(29)於諸眾生邪行正行俱不捨棄(30)言常決定(31)貴真

實法(32)一切所作菩提為首 如是迦葉若人有此三十二法名為菩薩

《大寶積經》與《十住毘婆沙論》三十二法之比對

《大寶積經》 《十住毘婆沙論》

1 常為眾生深求安樂 深心為一切眾生求諸安樂(1)

2 皆令得住一切智中 能入諸佛智中(2)

3 心不憎惡他人智慧 不憎惡他(4)

4 破壞憍慢 自審知堪任作佛不作佛(3)

5 深樂佛道 道心堅固(5)

6 愛敬無虛 不假偽結託親愛(6)

7 親厚究竟於怨親中其心同等至於

涅槃 親疏同心(8)

乃至未入涅槃常為眾生作親友(7)

8 言常含笑先意問訊

9 所為事業終不中息 已許善事心不退轉(9)

10 普為眾生等行大悲 於一切眾生不斷大慈(10)

於一切眾生不斷大悲(11)

11 心無疲倦多聞無厭 常求正法心無疲懈(12)

勤發精進心無厭足(13)

多聞而解義(14)

12 自求己過不說他短 常省己過(15)不譏彼闕(16)

13 以菩提心行諸威儀 於一切見聞事中常修菩提心(17)

14 所行惠施不求其報 施不求報(18)

15 不依生處而行持戒 持戒不求一切生處(19)

16 諸眾生中行無礙忍 於一切眾生忍辱無瞋礙(20)

17 為修一切諸善根故勤行精進 能勤精進修習一切善根(21)

18 離生無色而起禪定 不隨無色定生(22)

19 行方便慧 方便所攝智慧(23)

20 應四攝法 四攝法所攝方便(24)

21 善惡眾生慈心無異 持戒毀戒慈愍無二(25)

22 一心聽法 一心聽法(26)

23 心住遠離 一心阿練若處住(27)

24 心不樂著世間眾事 不樂世間種種雜事(28)

25 不貪小乘於大乘中常見大利 不貪著小乘(29)見大乘利益為大(30)

26 離惡知識親近善友 遠離惡知識(31)親近善知識(32)

27 成四梵行遊戲五通 四無量心能遊戲五神通

28 常依真智 常依於智

29 於諸眾生邪行正行俱不捨棄 常不捨善惡眾生

30 言常決定 所言決定

31 貴真實法 言必皆實

32 一切所作菩提為首 集一切善法心無厭足

十三「自得度已當度眾生」之意趣為何 (一)《十住毘婆沙論》卷 1大正 2624b3~20

發願「我得自度已當度眾生」者一切諸法願為其本離願則不成是

故發願 問曰何故不言我當度眾生而言自得度已當度眾生

答曰自未得度不能度彼如人自沒淤泥何能拯拔餘人又如為水所[漂

寸]不能濟溺是故說我度已當度彼如說

「若人自度畏能度歸依者自未度疑悔何能度所歸

若人自不善不能令人善若不自寂滅安能令人寂」

是故先自善寂而後化人又如法句偈說

「若能自安身在於善處者然後安餘人自同於所利」

凡物皆先自利後能利人何以故如說

「若自成己利乃能利於彼自捨欲利他失利後憂悔」

是故說自度已當度眾生

(二)《十住毘婆沙論》卷 14大正 2698b29~ c14

若生善處若生惡處皆屬十善十不善道 我知是世間諸業因緣有無有定主是故我應先自行十善道然後令諸眾生亦住

十善道 問曰何以故要先自住十善道後乃令他住耶 答曰行於惡業者令他善不易自不行善故他則不信受

若惡人自不行善欲令他行善者則為甚難何以故是人自不行善

他人不信受其語如偈說 「若人自不善不能令他善若自不寂滅不能令他寂 以是故汝當先自行善寂然後教他人令行善寂滅」

是菩薩當如是行善法

(三)印順法師《學佛三要》(p145~154) 淨化身心擴展德性從徹悟中得自利的解脫自在本為佛弟子的共同目

標聲聞道與菩薩道的差別只在重於自利或者重於利他從利他中完成自

利聲聞不是不能利他的也還是住持佛法利樂人天度脫眾生不過重於

解脫的己利在未得解脫以前厭離心太深不大修利他的功德證悟以後

也不過隨緣行化而已而菩薩在解脫自利以前著重於慈悲的利他所以說

「未能自度先度人菩薩於此初發心」證悟以後更是救濟度脫無量眾生

所以聲聞乘的主機是重智證的菩薩乘的主機是重悲濟的 菩薩道在初期的聖典中即被一般稱做小乘三藏中也是存在的這即

是菩薩本生談菩薩在三大阿僧祇劫中或作國王王子或作宰官或作外

道或作農工商賈醫生船師或在異類中行為鳥為獸菩薩不惜財物

不惜身命為了利益眾生而施捨閻浮提中沒有一處不是菩薩施捨頭目腦髓

的所在他持戒忍辱精勤的修學波羅密多的四種六種或十種都是歸

納本生談的大行難行而來這樣的慈悲利他都在證悟解脫以前誰說非自利

不能利他等到修行成熟菩提樹下一念相應妙慧圓成無上正等正覺這樣

的頓悟成佛從三大阿僧祇劫的慈悲利他中得來菩薩與聲聞的顯著不同就

是一向在生死中不求自利解脫而著重於慈悲利他 初期的大乘經對於菩薩的三祇修行與三藏所說的小小不同大乘以為

菩薩的利他行在沒有證悟以前是事行勝解行雖然難得但功德還算不

得廣大徹悟的證真無生法忍以後莊嚴淨土成熟眾生的利他大行功

德是大多了因為這是與真智相應是事得理融的平等無礙的大乘分菩薩

道為二階般若道凡經一大僧祇劫是實證以前的地前的唯識宗稱為資

糧位加行位(到見道位)也名勝解行地證悟以後是方便道凡經二大僧祇

劫即登地菩薩唯識家稱為從見道到修道位大體的說地前菩薩雖有勝

解而還沒有現證廣集無邊的福智資糧與本生談所說相近大地菩薩現證

了法界如觀音菩薩等慈悲普濟不可思議本生談中的一分異類中行屬於

這一階段的化身雖有未證悟已證悟二大階位而未證悟前菩薩還是慈悲

利物決無一心一意趣求解脫自利的helliphellip觀音菩薩等尋聲救苦是大地菩薩

事然並非人間的初學菩薩行者不要實踐慈悲利物的行為helliphellip

大乘佛教的修學者菩薩如沒有證悟還不能解脫自在他怎麼能長

期的在生死中修行不怕失敗嗎能自己作得主而不像一般凡夫的墮入惡

道或生長壽天嗎自己不能浮水怎能在水中救人難道不怕自己沈沒嗎

一分學者的專重信願求得信心的不退或專重智證而趨於急求解脫急求

成佛這都不外乎受了這種思想的影響

當然自己不能浮水不能入水救人然而自己離水上岸又怎麼能在

水中救人聲聞人急求自證了脫生死等到一斷煩惱即「與生死作隔礙」

再不能發菩提心長在生死修菩薩行雖然大乘經中進展到還是可以回心

向大的結論然而被痛責為焦芽敗種的要費多大的方便才能使他迴向大乘

呢要再修多少劫的大乘信心才能登菩薩地呢即使迴入菩薩乘由於過去

自利的積習難返也遠不及直往大乘的來得順利而精進所以大乘經中以退

失菩提心為犯菩薩重戒以悲願不足而墮入自利的證入為必死無疑不重悲

願不集利他的種種功德一心一意的自利以為能速疾成佛這真是可悲的

大乘真精神的沒落

在水中救人是不能離水上岸的要學會浮水也非在水中學習不可菩

薩要長在生死中修菩薩行自然要在生死中學習要有一套長在生死而能普

利眾生的本領但這非依賴佛力可成也非自己先做到了生脫死解脫自在

因為這是要墮入小乘深坑的菩薩這套長在生死而能廣利眾生的本領除「堅

定信願」「長養慈悲」而外主要的是「勝解空性」觀一切法如幻如化了

無自性得二諦無礙的正見是最主要的一著所以經上說「若有於世間

正見增上者雖歷百千生終不墮惡趣」唯有了達得生死與涅槃都是如幻

如化的這才 能不如凡夫的戀著生死也不像小乘那樣的以「三界為牢

獄生死如冤家」而厭離他急求擺脫他這才能不如凡夫那樣的怖畏涅槃

能深知涅槃的功德而也不像小乘那樣的急趣涅槃在生死中浮沈因信願

慈悲特別是空勝解力能逐漸的調伏煩惱能做到煩惱雖小小現起而不會闖

大亂子不斷煩惱也不致作出重大惡業時時以眾生的苦痛為苦痛眾生的

利樂為利樂我見一天天的薄劣慈悲一天天的深厚怕什麼墮落唯有專為

自己打算的才隨時有墮落的憂慮發願在生死中常得見佛常得聞法「世

世常行菩薩道」這是初期大乘的共義中觀與瑜伽宗的共義釋尊在經中說

「我往昔中多住空故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hellip這種空性勝解或稱「真

空見」要從聞思而進向修習以信願慈悲來助成時常記著「今是學時

非是證時」(悲願不足而證空就會墮入小乘)這才能長在生死中忍受生死

的苦難眾生的種種迫害而不退菩提心菩薩以「布施」「愛語」「利行」「同

事」四攝法廣利一切眾生自己還沒有解脫卻能廣行慈悲濟物的難行苦

行雖然這不是人人所能的然而菩薩的正常道卻確實如此helliphellip 我們必須認清名符其實的菩薩是偉大的最偉大處就在他能不為自

己著想以利他為自利helliphellip有信願慈悲空性勝解正好在生死海中鍛鍊

身手從頭出頭沒中自利利人一般能於菩薩行而隨喜的景仰的學習的

都是種植菩提種子都是人中賢哲世間的上士有積極利他為法為人的大

心凡夫即使是「敗壞菩薩」也比自了漢強得多這種慈悲為本的人菩薩行

淺些是心向佛乘而實是人間的君子十善菩薩深些是心存利世利益人間

的大乘正器從外凡內凡而漸登賢位的菩薩沒有得解脫的自利卻能為一

切眾生而修學為一切眾生而忍苦犧牲hellip漸學漸深從人間正行而階梯佛乘

這才是菩薩的中道正行真能存菩薩的心胸有菩薩的風格理解菩薩利他的

真精神那裡會如喪考妣的急求己利

《雜阿含經》 卷 28(788 經) 「假使有世間正見增上者雖復百千生終不墮惡趣」 (大正

2204c11~12)

《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 18〈不證品〉 「佛告須菩提若菩薩摩訶薩具足觀空先作是願我今不應空法作證

我今學時非是證時」(大正 8350a19~21) (參見《大智度論》卷 76〈釋學空不證品〉大正 25592b4~6)

十四何謂「必定聚」初發菩薩心者是否皆入必定聚

(一)《十住毘婆沙論》卷 1大正 2624c2~14 為得如是佛十力故大心發願即入必定聚

問曰凡初發心皆有如是相耶

答曰或有人說「初發心便有如是相」而實不爾何以故是事應分別不

應定答所以者何一切菩薩初發心時不應悉入於必定

或有初發心時即入必定

或有漸修功德如釋迦牟尼佛--初發心時不入必定後修集功德

值燃燈佛得入必定

是故汝說「一切菩薩初發心便入必定」是為邪論

問曰若是邪論者何故汝說「以是心入必定」

答曰有菩薩初發心即入必定以是心能得初地因是人故說「初發

心入必定中」

(二)《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 4〈金剛品(摩訶薩品)〉大正 8243b14~19

佛告須菩提必定眾者性地人八人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羅漢

辟支佛初發心菩薩乃至阿惟越致地菩薩須菩提是為必定眾菩薩為上

首菩薩摩訶薩於是中生大心不可壞如金剛當為必定眾作上首 (三)《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 26〈畢定品〉大正 8409b14~c12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是菩薩摩訶薩為畢定為不畢定

佛告須菩提菩薩摩訶薩畢定非不畢定

世尊何處畢定為聲聞道中為辟支佛道中為佛道中

佛言菩薩摩訶薩非聲聞辟支佛道中畢定是佛道中畢定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為初發意菩薩畢定為最後身菩薩畢定

佛言初發意菩薩亦畢定阿惟越致菩薩亦畢定後身菩薩亦畢定

世尊畢定菩薩墮惡道中生不

不也須菩提於汝意云何若八人若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羅漢

辟支佛生惡道中不 不也世尊

如是須菩提菩薩摩訶薩從初發意已來布施持戒忍辱精進行禪

定修智慧斷一切不善業若墮惡道若生長壽天若不得修善法處若生

邊國若生惡邪見家無作見家是中無佛名無法名無僧名無有是處

須菩提初發意菩薩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以深心行十不善道無有是處

世尊若菩薩摩訶薩有如是善根功德成就如佛自說本生受不善果報是時

善根為何所在 佛告須菩提菩薩摩訶薩為利益眾生故隨而受身以是身利益眾生

須菩提菩薩摩訶薩作畜生時有是方便力若怨賊欲來殺害以是無上忍辱

無上慈悲心捨身不惱惡賊汝諸聲聞辟支佛無有是力以是故須菩提

當知菩薩摩訶薩欲具足大慈心為憐愍利益眾生故受畜生身

(《大智度論》卷 93大正 25712c20~713a17) (四)《大智度論》卷 93大正 25713b15~714a25

問曰上阿鞞跋致品中說如是相是阿鞞跋致如是相非阿鞞跋致阿鞞跋致

即是畢定須菩提今何以更問

答曰是般若波羅蜜有種種門有種種道阿鞞跋致是一門中說今問畢定

更問異門

復次佛心中一切眾生一切法皆畢定人以智不及故名為不畢定佛

知雖無量阿僧祇劫積大功德必退作小乘者亦知微細昆虫雖未有善

心過爾所劫發心後當作佛定知一切法皆如是從是因得是果

是故名佛一切法中無礙以畢定知故 復次須菩提聞法華經(卷 1大正 99a)中說於佛所作少功德

乃至戲笑一稱南無佛漸漸必當作佛又聞阿鞞跋致品中有退不退

又復聞聲聞人皆當作佛若爾者不應有退如法華經中說畢定餘經說

有退有不退是故今問為畢定為不畢定如是等種種因緣故問定

不定

佛答菩薩是畢定

須菩提心以入涅槃為畢定是故問為何道中畢定

佛答非畢定二乘但於大乘中畢定

求佛道者有上中下是故問為初發意為阿鞞跋致為最後身畢定 須菩提意謂為阿鞞跋致已上畢定住佛道中故

佛答三種菩薩皆畢定畢定者必當作佛

問曰如上品中說佛以佛眼見十方菩薩求佛如恒河沙得阿鞞跋致者若

一若二今何以言三種菩薩盡皆畢定

答曰我先已說般若甚深有無量門有說諸菩薩退而不畢定有處說菩薩畢

定不退如阿鞞跋致品中須菩提問佛菩薩退者於何處退為從色

為從受想行識乃至十八不共法

畢竟空故諸法皆不退此中佛何以更說不退

問曰是二義何者是實

答曰二事皆實佛口所說無不實者如佛或說諸法空無所有或說布施持

戒等是有為初發心者說諸法有為久學人著善法者說諸法空無所有

懈怠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牢固者如是人應從聲聞道得度而不求聲

聞久於生死中受苦是故說發心如恒河沙得阿鞞跋致者若一若二

眾生聞是已能堪受眾苦者畢定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若不能者取

聲聞辟支佛道

有人堪任得佛而大悲心薄自愛身重此人聞佛難得多有退者作是

念我或不能得佛不如早取涅槃何用世世受勤苦為為是人故說

一切菩薩乃至初發心皆畢定如法華經中說

問曰若菩薩皆畢定佛何以故種種呵二乘不聽菩薩取二乘證

答曰求佛道者應遍知法性是人畏老病死故於法性少分取證便自止

息捨佛道不度眾生諸佛菩薩之所呵責汝欲捨去會不得離得阿

羅漢證時不求諸菩薩深三昧又不廣化眾生是則迂迴於佛道稽留

問曰阿羅漢先世因緣所受身必應當滅住在何處而具足佛道

答曰得阿羅漢時三界諸漏因緣盡更不復生三界有淨佛土出於三界

乃至無煩惱之名於是國土佛所聞法華經具足佛道如法華經(卷 1大正 97c1~7)說有羅漢若不聞法華經自謂得滅度我於餘國為

說是事汝皆當作佛

問曰若阿羅漢往淨佛國土受法性身如是應得疾作佛何以言迂迴稽留 答曰是人著小乘因緣捨眾生捨佛道又復虛言得道以是因緣故雖不

受生死苦惱於菩薩根鈍不能疾成佛道不如直往菩薩

復次佛法於五不可思議中最第一今言漏盡阿羅漢還作佛唯佛能知

論議者正可論其事不能測知是故不應戲論若求得佛時乃能了知

餘人可信而不可知

十五菩薩初發心相為何 《十住毘婆沙論》卷 1大正 2624c14~25a1~16

問曰是菩薩初心釋迦牟尼佛初發心是心云何

答曰1是心不雜一切煩惱2是心相續不貪異乘3是心堅牢一切

外道無能勝者4是心一切眾魔不能破壞5是心為常能集善根

6是心能知有為無常7是心無動能攝佛法8是心無覆離諸

邪行9是心安住不可動故10是心無比無相違故11是心

如金剛通達諸法故12是心不盡集無盡福德故13是心平等

等一切眾生故14是心無高下無差別故15是心清淨性無垢故

16是心離垢慧炤明故17是心無垢不捨深心故18是心為廣

慈如虛空故19是心為大受一切眾生故20是心無閡至無障智

故21是心遍到不斷大悲故22是心不斷能正迴向故23是

心眾所趣向智者所讚故 24是心可觀小乘瞻仰故25是心難

見一切眾生不能睹故26是心難破能善入佛法故27是心為住

一切樂具所住處故28是心莊嚴福德資用故29是心選擇智慧

資用故30是心淳厚以布施為資用故31是心大願持戒資用故

32是心難沮忍辱資用故33是心難勝精進資用故34是心寂

滅禪定資用故35是心無惱害慧資用故36是心無瞋閡慈心

深故37是心根深悲心厚故38是心悅樂喜心厚故39是心

苦樂不動捨心厚故40是心護念諸佛神力故41是心相續三

寶不斷故 如是等無量功德莊嚴初必定心如〈無盡意品〉中廣說

(1)是心不雜一切煩惱者見諦思惟所斷二百九十四煩惱不與心和合

故名為不雜 (2)是心相續不貪異乘者從初心相續來不貪聲聞辟支佛乘但為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名為相續不貪異乘 如是等四十句論應如是知

(參見西晉竺法護譯《阿差末菩薩經》卷 1大正 13586b29~587a19 北涼曇無讖譯《大方等大集經》卷 27〈無盡意菩薩品〉大正 13

187a29~b24)

「心如金剛」參見《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四〈金剛品〉 (大正 8

243b19~244a16) 「見諦思惟所斷二百九十四煩惱」《十住毘婆沙論》卷 16

使所攝名為煩惱纏所攝名為垢使所攝煩惱者貪瞋慢無明身見

邊見見取戒取邪見疑是十根本隨三界見諦思惟所斷分別故

名九十八使非使所攝者不信無慚無愧諂曲戲侮堅執懈怠

退沒睡眠佷戾慳嫉憍不忍食不知足亦以三界見諦思惟所

斷分別故有一百九十六纏垢」(大正 26108b28~c6) 九十八使加一百九十六纏垢合為二百九十四煩惱

經名

心相

順序

《十住毘婆沙論》卷 1 〈入初地 品〉 大正

2624c14~25a1~16)

《大方等大集經》卷 27〈無盡意菩薩品〉大正

13187a29~b24)

《阿差末菩薩經》卷 1大正

13586b29~587a19

1 是心不雜一切煩惱 發菩提心不離煩惱故

離=雜(宋元宮)

大正 13187d 注 7

悉遍諸欲婬怒癡醉而無所

縛所以者何

2 是心相續不貪異乘發心相續不悕餘乘故 不與羅漢及緣覺乘而俱同塵

3 是心堅牢一切外道無

能勝者 發心堅固不參外論故 發心已來堅固其志不可轉

移所以者何不為邪業之所

迷誤

4 是心一切眾魔不能破

壞 發心不壞魔不沮故 一切眾魔不能壞意

5 是心為常能集善根 發心恒順善根增長故 有是心者其諸功德悉為成

6 是心能知有為無常 發心至常有為法無常

故 遊于無常而獨總攬眾之元

首所以者何有計常者則生

死業所以特尊解道有常名

曰為尊出無常故

7 是心無動能攝佛法發心不動一切諸佛安慰

護助故 從發心來其心坦然無所縛

著所以者何不離諸佛功德

業故

8 是心無覆離諸邪行發心勝妙離衰損故 所修事業無能得短所以然

者一切眾惡悉盡索故

9 是心安住不可動故發心安止不戲論故 其心永安不可動故

10 是心無比無相違故發心無喻無相似故 其心無侶所以然者希有逮

11 是心如金剛通達諸法

故 發心金剛壞諸法故 心如金剛所以然者皆知一

切諸法之故

12 是心不盡集無盡福德

故 發心無盡無量功德悉成

就故 所不可盡苞裹諸法道慧之

13 是心平等等一切眾生

故 發心平等利眾生故 從發心來強若金剛等眾生

14 是心無高下無差別

故 發心普覆無別異故 其心質直而無諛諂故號曰

正而無偏頗

15 是心清淨性無垢故發心鮮明性常淨故 從發心來常懷鮮明所以然

者本清淨故 16 是心離垢慧炤明故發心無垢智慧明了故 以去眾垢悉消諸冥其慧顯

曜窈隱皆明

17 是心無垢不捨深心

故 發心善解不離畢竟故從發心來沐浴眾穢所以然

者其信甚固無所捨故

18 是心為廣慈如虛空

故 發心廣快慈如虛空故發心甚大無有邊崖所以然

者心若虛空

19 是心為大受一切眾生

故 發心曠大悉能容受諸眾

生故 發心曠然所以然者含受眾

生當因度故

20 是心無閡至無障智

故 發心無礙智慧通達故 發心無盡所以然者其慧玄

曠無所罣礙

21 是心遍到不斷大悲

故 發心遍至大悲不斷故從初發心無所不入所以然

者大慈無極亦無盡故

22 是心不斷能正迴向

故 發心不斷善解立願故 其發心行無能斷者所以然

者功德願故

23 是心眾所趣向智者所

讚故 發心為歸諸佛所讚故 發心甚安極可愛敬所以然

者為諸眾生所喜樂故

24 是心可觀小乘瞻仰

發心殊勝二乘宗仰故 發心特尊與眾超異所以然

者一切外學聲聞緣覺之

所奉故

25 是心難見一切眾生不

能睹故 發心深遠一切眾生所不

知故 其所發心無能知意所以然

者非諸凡俗之所及逮猶如

農夫不能達知聖王之事

26 是心難破能善入佛法發心不敗不破佛法故發種類心所以然者各各從

故 其本種之業皆獲其果一切

諸法常存在故

27 是心為住一切樂具所

住處故 發心安隱善與眾生諸快

樂故 從初發心以為道本所以然

者由是所致得大安故

28 是心莊嚴福德資用

故 發心莊嚴一切功德悉成

就故 發心已來而自莊嚴所以然

者成功勳故

29 是心選擇智慧資用

故 發心善察智慧成就故 發心已來與眾殊別所以然

者達聖慧故

30 是心淳厚以布施為資

用故 發心增長隨意施與故 發心已來甚為微妙所以然

者用廣布施普及眾生

31 是心大願持戒資用

故 發心如願戒清淨故 發心已來建立至願所以然

者具足戒禁

32 是心難沮忍辱資用

故 發菩提心普及怨親具忍

辱故 其發心已來而無等侶所以然

者無所不忍

33 是心難勝精進資用

故 發心難壞具精進故 其發心來無能抑制所以然

者用精進行無懈廢故

34 是心寂滅禪定資用

故 發心寂滅具禪定故 其發心來無所慕樂所以然

者寂度無極致定意故

35 是心無惱害慧資用

故 發心無毀具智慧故 其發心來無所歸趣因其曉了

智度無極

36 是心無瞋閡慈心深

故 發心無願增長大慈故其發心來永無所住所以然

者用無極慈故

37 是心根深悲心厚故發菩提心住根堅牢增長

大悲故 其發心來根株堅強所以然

者用行悲哀故

38 是心悅樂喜心厚故發心和悅增長大喜故 其發心來常懷悅豫所以然

者於諸眾生懷等心故

39 是心苦樂不動捨心厚

故 發心不動增長大捨故 其發心來雖遇苦樂不以為

動所以然者護一切故

40 是心護念諸佛神力故

發心任重諸佛所受故其發心來為諸如來所見將

養所以然者用順十方諸佛

教故

41 是心相續三寶不斷

故 發心不絕三寶不斷故 其發心來欲度一切五趣眾

難所以然者興隆導化

42 其發心來不捨三寶無所違

廢所以然者將順佛戒成聖

眾故

十六何謂「如來家」 (一)《十住毘婆沙論》卷1大正2625a22~b13

生如來家者如來家則是佛家如來者

(1)「如」名為實「來」名為至至真實中故名為如來何等為真實所謂

涅槃不虛誑故是名如實如《經》中說「佛告比丘第一聖諦無有虛

誑涅槃是也」 (2)復次「如」名不壞相所謂諸法實相是「來」名智慧到實相中通達其

義故名為如來 (3)復次空無相無作名為如諸佛來至三解脫門亦令眾生到此門故名為如

來 (4)復次如名四諦以一切種見四諦故名為如來 (5)復次如名六波羅蜜所謂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以是

六法來至佛地故名為如來 (6)復次諦捨滅慧四功德處名為如來以是四法來至佛地故名為

如來 (7)復次一切佛法名為如是如來至諸佛故名為如來 (8)復次一切菩薩地喜淨明炎難勝現前深遠不動善慧法

雲名為如諸菩薩以是十地來至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名為如來又

以如實八聖道分來故名為如來 (9) 復次權智二足來至佛故名為如來如去不還故名為如來 (10) 如來者 所謂十方三世諸佛是

「何等為真實所謂涅槃不虛誑故是名如實」參見

A《中阿含經》卷 8

「彼知是愛滅苦滅聖諦諸賢過去時是愛滅苦滅聖諦未來現在時

是愛滅苦滅聖諦真諦不虛不離於如亦非顛倒真諦審實」(大正 1

469a8~11)

B《大智度論》卷 97「般若波羅蜜真實聖法無有虛誑」(大正 25735c1~2) C《轉法輪經憂波提舍》「如世尊說諸比丘第一聖諦不虛妄法名為涅槃」

(大正 26357b2~3)

(二)《十住毘婆沙論》卷1大正2625b13~c8 如來者所謂十方三世諸佛是

(1)是諸佛家名為如來家今是菩薩行如來道相續不斷故名為生如來家 (2)又是菩薩必成如來故名為生如來家譬如生轉輪聖王家有轉輪聖王相

是人必作轉輪聖王是菩薩亦如是生如來家發是心故必成如來是名

生如來家 (3)如來家者有人言是四功德處所謂諦捨滅慧諸如來從此中生故

名為如來家 (4)有人言般若波羅蜜及方便是如來家如《助道經》中說

智度無極母 善權方便父 生故名為父 養育故名母 一切世間以父母為家是二似父母故名之為家

(5)有人言善慧名諸佛家從是二法出生諸佛是二則是一切善法之根本

如《經》中說「是二法俱行能成正法」善是父慧是母是二和合

名為諸佛家如說菩薩善法父 智慧以為母 一切諸如來 皆從是

二生

(6)有人言般舟三昧及大悲名諸佛家從此二法生諸如來此中般舟三昧為

父大悲為母 (7)復次般舟三昧是父無生法忍是母如《助菩提》中說

般舟三昧父 大悲無生母 一切諸如來 從是二法生

《助道經》即《菩提資糧論》(龍樹菩薩造隋達磨笈多譯) A「智度以為母方便為父者以生及持故說菩薩父母」(卷 1大正 32529a10~11) B「般若波羅蜜菩薩仁者母善方便為父慈悲以為女」(卷 1大正 32519a24~25) C「諸佛現前住牢固三摩提此為菩薩父大悲忍為母」卷 1大正 32529a1~2)

(三)《十住毘婆沙論》卷 1大正 2625c24~26a2

如得初果者如人得須陀洹道善閉三惡道門見法入法得法住堅牢法

不可傾動究竟至涅槃斷見諦所斷法故心大歡喜設使睡眠嬾惰不至二

十九有如以一毛為百分以一分毛分取大海水若二三渧苦已滅者如大

海水餘未滅者如二三渧心大歡喜菩薩如是得初地已名生如來家

「斷見諦所斷法故不至二十九有」 A《大智度論》卷 24「若須陀洹二十五有皆無是處」 (大正 25237b4~5)

「二十五有」石山寺本作「二十九有」(大正 25237d 注 7) B佛陀蜜多撰劉宋 曇摩蜜多譯《五門禪經要用法》

「四天下六欲天四惡道四禪地大梵天無色界第四禪地有五阿那

含天合二十五有」(大正 15332c-333a) 二十五有欲界(地獄餓鬼畜生阿修羅人趣四洲及六欲天)計十

四有色界(四禪及初禪之大梵四禪之無想淨居各一有)

計七有四無色界各一有計四有總計二十五有

C《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 46(大正 27 240b22~28) 「極七返有者謂唯受七有問應言十四有或二十八有若此唯依本

有說者應言十四有天上人中各七有故若依本有中有說者則二

十八有天人各有十四有故謂七本有及七中有何故但說極七有耶

答如七葉樹不過七故說極七有謂天與人本有中有各有七故」

D「二十九有」

(1)瓜生津隆真《十住毘婆沙論(I)》注云「二十九有二十五有中將阿那

含天(五淨居天)分為五即為二十九有」(p88)

(2)須陀洹斷見惑極七往返更無第二十九有可言

(四)《大方廣佛華嚴經》卷 34〈十地品〉大正 10181a22~26

菩薩始發如是心即得超凡夫地入菩薩位生如來家無能說其種族過失

離世間趣入出世道得菩薩法住菩薩處入三世平等於如來種中決定

當得無上菩提菩薩住如是法名住菩薩歡喜地 (五)《成佛之道》(p392)

菩薩初證聖性得到了從來未有的出世心嘗到了從來未有的離繫樂觀察如

來所有的一切功德自己都有分能得能成所以得到無比的歡喜由於通達

法空性也不再有「不活畏惡名畏死畏墮惡道畏大眾威德畏」了進

入初地的名為「生諸如來家」如來是一切佛菩薩以智度為母方便為父

分證了佛法身從此能荷擔佛的家業紹隆佛種不斷真是佛子所以說生如

來家

十七何謂「污佛家」

《十住毘婆沙論》卷 2(大正 2629c8~30a6) 不污諸佛家者何等為污諸佛家 有人言若人發求無上道心已後迴向聲聞辟支佛道不能住世繼三寶種

是名污諸佛家 [答曰]是義不然何以故是人能度生死又得諸無漏根力覺道亦

是佛子云何言污諸佛家如經說「佛告比丘汝是我子從我心

生口生得法分者」 又聲聞人言「諦捨滅慧處名諸佛家」何以故從是四

事出生諸佛故若污此四法名污諸佛家是故若人虛妄慳貪

狂亂愚癡是污佛家若正行此四則不污諸佛家 有人言六波羅蜜是諸佛家從此生諸佛故若違此六事是污佛家 有人言般若波羅蜜是諸佛母方便為父是名諸佛家以此二法出生諸佛

若違此法是污佛家 復次偈中自說污不污相所謂不毀戒不欺佛若受佛戒不能護持則

欺諸佛是污佛家何以故受戒時生佛家中破戒則欺諸佛名污佛

家若受戒不破不欺諸佛名為不污佛家

復次戒名三學戒學心學慧學破此學名污佛家 如法受戒而後毀破名為欺佛如是二句[不污諸佛家不毀戒欺佛]各有義趣

欺佛者空自發願不如說行欺誑眾生是名欺佛 復次一切法中不如說行名為欺佛

(《雜阿含經》卷 45大正 2330a13~14「汝等為子從我口生從法化生

得法餘財」) 十八關於三乘得解說之時限

(一)《十住毘婆沙論》卷 1大正 2620b1-9

問曰行聲聞辟支佛乘者幾時得度生死大海

答曰行聲聞乘者或以一世得度或以二世或過是數隨根利鈍

又以先世宿行因緣

行辟支佛乘者或以七世得度或以八世

若行大乘者或一恒河沙大劫或二三四至十百千萬億[恒

河沙大劫]或過是數然後乃得具足修行菩薩十地而成佛道亦隨根之

利鈍又以先世宿行因緣

(二)《大智度論》卷28大正25266c14-15

有辟支佛第一疾者四世行久者乃至百劫行如聲聞疾者三世久者六十

《大智度論》卷4大正2792b7-9

佛言無量阿僧祇劫作功德欲度眾生何以故言於三阿僧祇劫12

三阿僧祇劫有量有限

《大智度論》卷 38大正 25342b-343a

[經]舍利弗有菩薩摩訶薩初發意時行六波羅蜜上菩薩位得阿毗跋致

舍利弗有菩薩摩訶薩初發心時便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便轉法輪

與無量阿僧祇眾生作益厚已入無餘涅槃是佛般涅槃後餘法若住一劫

若減一劫舍利弗有菩薩摩訶薩初發意時與般若波羅蜜相應與無

數百千億菩薩從一佛國至一佛國淨佛世界

[論]釋曰有三種菩薩利根心堅未發心前久來集諸無量福德智慧是人

遇佛聞是大乘法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即時行六波羅蜜入菩薩

位得阿毗跋致地所以者何先集無量福德利根心堅從佛聞法故

12 印順法師《成佛之道》增注本(p 413)三大阿僧祇劫有二種解說(A)時間劫(B)德行劫以功德

來計算(依功德來計算三大阿僧祇劫一切菩薩修行成佛都是一樣的)

譬如遠行或有乘羊而去或有乘馬而去或有神通去者

乘羊者久久乃到乘馬者差速乘神通者發意頃便到如是不得言發意

間云何得到神通相爾不應生疑菩薩亦如是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時即入菩薩位

有菩薩初發意初雖心好後雜諸惡時時生念我求佛道以諸功德迴

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人久久無量阿僧祇劫或至或不至先世福德

因緣薄而復鈍根心不堅固如乘羊者

有人前世少有福德利根發心漸漸行六波羅蜜若三若十若百阿僧

祇劫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如乘馬者必有所到

第三乘神通者如上說是三種發心一者罪多福少二者福多罪少

三者但行清淨福德

清淨有二種一者初發心時即得菩薩道二者小住供養十方諸佛

通達菩薩道入菩薩位即是阿毗跋致地阿毗跋致地菩薩義如先說

次後菩薩大厭世間世世已來常好真實惡於欺誑是菩薩亦利根堅

心久集無量福德智慧初發心時便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即轉法輪

度無量眾生入無餘涅槃法住若一劫若減一劫留化佛度眾生佛有

二種神通力一者現在時二者滅後劫義如上說劫中所度眾生

亦復不少

次後菩薩亦利根心堅久集福德發心即與般若波羅蜜相應得六神通

與無量眾生共觀十方清淨世界而自莊嚴其國如阿彌陀佛先世時作

法藏比丘佛將導遍至十方示清淨國令選擇淨妙之國以自莊嚴其國

參見《不必定入定入印經》大正 15699c

印順法師《成佛之道》(增注本)p 415 對三種「神通行菩薩」所判攝之階位

(a)日月神通行龍樹又分為二類有的初發心就上菩薩位有的多少

修行就上菩薩位菩薩位雖有多種解說然依《般若經》

說是頂位再不墮惡道下賤家二乘地了(如約《華嚴

經》的行位說是發心住)

(b)聲聞神通行初發心就成大菩提八相成道[初地分證能於百佛世界

現身八相成道(1)由兜率天下生人間(2)入胎(3)出胎(4)出家(5)降魔(6)成道(7)轉法輪(8)入滅]

(c)如來神通行初發心就與般若相應成熟眾生莊嚴佛土這是方便道

菩薩初地以上到八地

(三)《大毘婆沙論》卷101大正27525b14-21

依狹小道而得解脫故名時解脫狹小道者謂若極速第一生中種善根第

二生中令成熟第三生中得解脫餘不決定

依廣大道而得解脫名不時解脫廣大道者謂若極遲聲聞乘經六十劫而得

解脫如舍利子獨覺乘經百劫而得解脫如麟角喻佛乘經三無數劫而得解

《大毘婆沙論》卷83大正27428b26~29

大加行得故名大悲非如聲聞菩提唯六十劫修加行得獨覺菩提唯經百劫修加

行得如來大悲三無數劫修習百千難行苦行然後乃得故名大悲

(四)真諦譯《攝大乘論釋》卷11大正31229b14-19

論曰有五種人於三阿僧祇劫修行圓滿或七阿僧祇劫或三十三阿僧祇劫

何者為五人行願行地人滿一阿僧祇劫行清淨意行人行有相行人行無相

行人於六地乃至七地滿第二阿僧祇劫從此後無功用行人乃至十地滿第三

阿僧祇劫

《攝大乘論釋》卷11大正31230a25-28

論曰復次云何七阿僧祇劫

釋曰欲顯餘部別執故言復次七阿僧祇劫時與前三阿僧祇劫時為等為

有短長此執等三阿僧祇劫但有別義開為七數

《攝大乘論釋》卷11大正31231b23-27

論曰復次云何三十三阿僧祇

釋曰有諸大乘師欲顯行有下中上欲顯為得未得方便欲顯已得不失

方便欲顯已得不失增上方便欲顯入住出三自在故分阿僧祇為三十三

(五)《大乘起信論》卷11大正32581b7-9

以一切菩薩皆經三阿僧祇劫故但隨眾生世界不同所見所聞根欲性異故示

所行亦有差別

印順法師《大乘起信論講記》p341「一切菩薩皆經三阿僧祇功」而成佛

這是任何菩薩都是一樣的從初住到第十回向滿為初阿僧祇劫從初地到

七地滿心為二阿僧祇劫從八地到第十地滿為第三阿僧祇劫種性善

根發心證悟都是一樣的等到圓滿成佛所以也是佛佛平等「但隨」

順「眾生世界不同所見所聞根欲性異故示」現菩薩的「所行」

也「有差別」根異根機的利鈍(下中上)有異欲異即好樂與興趣的各

別性異即習慣熏染有別如來鑑機的十力中即有根勝劣智力(根)種

種勝解智力(欲)種種界智力(性)因為眾生所處的世界不同所見所聞

不同根欲性也都不同故不能不示現所行有差別實則菩薩的行程是

一樣的

參印順法師《成佛之道》p237《中觀論頌講記》p348《華雨集(四)》p107

關於各經論所說之三乘解說時限

三乘別

所依經論 聲聞乘 辟支佛乘 大乘

《十住毘婆沙論》 隨根利鈍或一二

世或更多世不定隨

根利鈍又以先世宿行

因緣

或七世或八世得度 或一或二三四乃至十

百千萬億「恒河沙大

劫」或過是數

《大智度論》 快者三世慢則六十劫 最快四世最慢一百劫 無量阿僧祇劫但利根

者如乘神通行急速成

《大毘婆沙論》 狹小道最快三世

廣大道最慢六十劫

最慢一百劫如「麟角

喻」獨覺

三阿僧祇劫

《攝大乘論釋》

(真諦譯)

- - 三阿僧祇劫

七阿僧祇劫(別部)

三十三阿僧祇劫(餘

大乘師)

《大乘起信論》 - - 定是三阿僧祇劫但隨

眾生根性不同故示現

所行亦有差別

十九聲聞辟支佛佛俱到彼岸於解脫中有差別否

(一)《十住毘婆沙論》卷1大正2620b9-15

問曰聲聞辟支佛佛俱到彼岸於解脫中有差別不

答曰是事應當分別於諸煩惱得解脫是中無差別因是解脫入無餘涅槃是

中亦無差別無有相故但諸佛甚深禪定障解脫一切法障解脫於諸

聲聞辟支佛有差別非說所盡亦不可以譬喻為比

(二)《十住毘婆沙論》卷 11大正 2683a24-b3

無礙解脫者解脫有三種一者於煩惱障礙解脫二者於定障礙解脫三

者於一切法障礙解脫是中得慧解脫阿羅漢得離煩惱障礙解脫共解脫阿

羅漢及辟支佛得離煩惱障礙解脫得離諸禪定障礙解脫唯有諸佛具三解脫

所謂煩惱障礙解脫諸禪定障礙解脫一切法障礙解脫總是三種解脫故佛

名無礙解脫

(三)《大智度論》卷 35大正 25320c21-322a26

【經】舍利弗白佛言「世尊聲聞所有智慧若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羅漢

辟支佛智慧佛智慧是諸眾智無有差別不相違背無生性空若法不相違背

無生性空是法無有別異云何世尊言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一日修智慧

出過聲聞辟支佛上」(大正 25320c21-26)

【論】問曰上佛已說菩薩摩訶薩修智慧出過聲聞辟支佛上今舍利弗何以故問

答曰不問智慧勢力能度眾生今但問佛及弟子智慧體性法中無有差別者

以諸賢聖智慧皆是諸法實相慧皆是四諦及三十七品慧皆是出三界

入三脫門成三乘果慧以是故說無有差別

復次如須陀洹果以無漏智滅結得果乃至佛亦如是如須陀洹用二種

解脫果有為解脫無為解脫乃至佛亦如是如佛入涅槃須陀洹極

遲不過七世皆同事同緣同行同果報以是故言無相違背所以

者何不生性空故(大正25320c26-321a9)

有為解脫無為解脫(《俱舍論》卷 25大正 29133c20-21)

解脫體有二謂有為無為有為解脫謂無學勝解無為解脫謂一切惑

滅 【經】佛告舍利弗「於汝意云何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一日修智慧心念

我行道慧益一切眾生當以一切種智知一切法度一切眾生諸聲聞辟支佛

智慧為有是事不」舍利弗言「不也世尊」(大正 25321b6-10) 【論】helliphellip聲聞辟支佛雖有慈心本不發心願度一切眾生亦不迴善根向阿耨多

羅三藐三菩提以是故菩薩一日修智慧過聲聞辟支佛上

(大正 25321c26-322a1)

【經】「舍利弗於汝意云何諸聲聞辟支佛頗有是念我等當得阿耨多羅三藐

三菩提度一切眾生令得無餘涅槃不」舍利弗言「不也世尊」佛告

舍利弗「以是因緣故當知諸聲聞辟支佛智慧欲比菩薩摩訶薩智慧百

分不及一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及」(大正 25322a2-7)

【論】問曰上已反問舍利弗事已定今何以復問答曰以舍利弗引欲以須陀洹

同得解脫故與諸佛菩薩等而佛不聽譬如有人欲以毛孔之空與虛空等

以是故佛重質其事復次雖同一事義門各異先言智慧為一切眾生故

今言頗有是念我等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令一切眾生得無餘涅槃

(大正 25322a7-14)

【經】「舍利弗於汝意云何諸聲聞辟支佛頗有是念我行六波羅蜜成就眾

生莊嚴世界具佛十力四無所畏四無礙智十八不共法度脫無量阿僧

祇眾生令得涅槃不」舍利弗言「不也世尊」(大正 25322a17-26) 二十關於修學菩薩道成佛之殊勝理由

(一)《十住毘婆沙論》卷 1大正 2620b15-c23

問曰三乘所學皆為無餘涅槃若無餘涅槃中無差別者我等何用於恒河沙等

大劫往來生死具足十地不如以聲聞辟支佛乘速滅諸苦

答曰是語弱劣非是大悲有益之言若諸菩薩效汝小心無慈悲意不能精

勤修十地者諸聲聞辟支佛何由得度亦復無有三乘差別所以者何

一切聲聞辟支佛皆由佛出若無諸佛何由而出若不修十地何有

諸佛若無諸佛亦無法僧是故汝所說者則斷三寶種非是大人

有智之言不可聽察hellip如是聲聞辟支佛佛煩惱解脫雖無差別以

度無量眾生久住生死多所利益具足菩薩十地故有大差別

(二)《大毘婆沙論》卷 16大正 2777a24-b4

佛世尊愛恚永斷違順平等拔諍論根滅憍慢本視諸珍寶猶如瓦礫於一

切法覺照無遺無相似愛及恚慢等諸煩惱習已永斷故非如獨覺及諸聲聞

雖斷煩惱而有餘習貪愛習者如尊者阿難憐諸釋種瞋恚習者如尊者畢陵伽

筏蹉語殑伽神言小婢止流吾今欲渡憍慢習者如尊者舍利子棄擲醫藥

愚癡習者如尊者笈房缽底食前咳氣知食未銷不知後苦而復更食如是

等事其類甚多

(阿羅漢仍有習氣參見《大智度論》卷 27大正 25260c2-25)

二十一「是人修集聲聞辟支佛乘法未入法位我當教化令趣佛道」為何強調

「未入法位」 (一)《十住毘婆沙論》卷 7(大正 2655a4~18)

問曰云何名為歸依僧 答曰若諸聲聞人 未入法位者 令發無上心 使得佛十力

先以財施攝 後乃以法施 深信四果僧 不分別貴眾 求聲聞功德 而不證解脫 是名歸依僧 又應念三事

聲聞人者成聲聞乘 未入法位者於聲聞道未得必定能令此人發佛道心而得十力若入法位者

終不可令發無上心設或發心亦不成就如《般若波羅蜜》中尊者須菩提

所說「已入正法位不能發無上心何以故是人於生死已作障隔不復往

來生死發無上心

(二)《小品般若波羅蜜經》卷 1(大正 8540a16~21) 若諸天子未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今應當發若人已入正位則不堪任

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何以故已於生死作障隔故是人若發阿耨多羅三

藐三菩提心我亦隨喜終不斷其功德所以者何上人應求上法(參見《大

智度論》卷 54大正 25442c4~9) (三)印順法師《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p650~651

經中廣舉譬喻形容棄般若法門而取聲聞經者的無知對於傳統佛教採取了

尊重又貶抑的立場這不但維護了般若法門也有誘導聲聞修學般若法門的意

義誘導聲聞修學最顯著的例子如『小品般若波羅蜜經』卷一(大正 8540a)說

若諸天子未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今應當發若人已入正位則不

堪任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何以故已於生死作障隔故是人若發阿

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我亦隨喜終不斷其功德所以者何上人應求上

法 「入正位」是「入正性離生」的舊譯「入正位」聲聞行者就得「須陀洹」(初

果)最多不過七番生死一定要入無餘涅槃這樣就不能長在生死中修菩

薩行所以說「已於生死作障隔」如只有七番生死就不可能發求成佛道的

大心所以說「不堪任」這是依佛教界公認的教理說經上又說如「入正

位」的能發大菩提心求成佛道也是隨喜讚歎的因為上人聲聞聖者

是應該進一步的求更上的成佛法門說聲聞聖者不可能發心又鼓勵他們發心

修菩薩道這是不否定部派佛教的教義而暗示了聲聞聖者迴心的可能特別

是『大如品』依「如」真如而泯「三乘人」與「一(菩薩)乘人」的差

別消融了二乘與菩薩的對立

(四)《大品般若經》卷 22〈遍學品 74〉大正 8381b15-17

若菩薩摩訶薩作八人得須陀洹果乃至得阿羅漢果得辟支佛道然後入菩

薩位無有是處(《大智度論》卷 86大正 25659b26-28)

(五)《維摩詰所說經》卷中(大正 14549b4~b16) 若見無為入正位者不能復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譬如高原陸地不生蓮

華卑濕淤泥乃生此華如是見無為法入正位者終不復能生於佛法煩惱泥

中乃有眾生起佛法耳又如殖種於空終不得生糞壤之地乃能滋茂如是入無

為正位者不生佛法起於我見如須彌山猶能發于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生佛

法矣是故當知一切煩惱為如來種譬如不下巨海不能得無價寶珠如是不入

煩惱大海則不能得一切智寶

(六)《大智度論》卷 27大正 25263b12-25 菩薩初發意時所可怖畏無過聲聞辟支佛地正使墮地獄無如是怖畏

不永破大乘道故阿羅漢辟支佛於此大乘以為永滅譬如空地有樹名舍

摩梨(角+瓜)枝廣大眾鳥集宿一鴿後至住一枝上其枝及(角+瓜)即

時壓折澤神問樹神大鳥鵰鷲皆能任持何至小鳥便不自勝樹神答言

此鳥從我怨家尼俱盧樹上來食彼樹果來栖我上必當放糞子墮地者惡

樹復生為害必大是故於此一鴿大懷憂畏寧捨一枝所全者大菩薩

摩訶薩亦如是於諸外道魔眾及諸結使惡業無如是畏如阿羅漢辟支

佛何以故聲聞辟支佛於菩薩邊亦如彼鴿壞敗大乘心永滅佛業

一切菩薩乃至初發心皆畢定如法華經中說 問曰若菩薩皆畢定佛何以故種種呵二乘不聽菩薩取二乘證 答曰求佛道者應遍知法性是人畏老病死故於法性少分取證便自止息捨

佛道不度眾生諸佛菩薩之所呵責「汝欲捨去會不得離」得阿羅漢證時

不求諸菩薩深三昧又不廣化眾生是則迂迴於佛道稽留 問曰阿羅漢先世因緣所受身必應當滅住在何處而具足佛道 答曰得阿羅漢時三界諸漏因緣盡更不復生三界有淨佛土出於三界乃

至無煩惱之名於是國土佛所聞法華經具足佛道如法華經說「有羅漢若不

聞法華經自謂得滅度我於餘國為說是事汝皆當作佛」

問曰若阿羅漢往淨佛國土受法性身如是應得疾作佛何以言迂迴稽留

答曰是人著小乘因緣捨眾生捨佛道又復虛言得道以是因緣故雖不受

生死苦惱於菩薩根鈍不能疾成佛道不如直往菩薩

復次佛法於五不可思議中最第一今言漏盡阿羅漢還作佛唯佛能知論議

者正可論其事不能測知是故不應戲論若求得佛時乃能了知餘人可信而

不可知(大正 25714a1~25) (七)《大智度論》卷 28大正 25264b7~10

問曰阿羅漢煩惱已盡習亦未盡何以不生(法性生身) 答曰阿羅漢無大慈悲無本誓願度一切眾生又以實際作證已離生死故

(八)如果二乘人可以迴心向大則須耗費多少時間才能成佛呢

1《大般涅槃經》卷 11

一斷三結得須陀洹果不墮地獄畜生餓鬼helliphellip是人未來過八萬劫

便當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迦葉第二人者斷三結縛薄貪恚癡

得斯陀含果名一往來helliphellip是人未來過六萬劫便當得成阿耨多羅三藐

三菩提迦葉第三人者斷五下結得阿那含果更不來此helliphellip是人未

來過四萬劫便當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迦 葉第四人者永斷貪欲瞋恚愚癡得阿羅漢果helliphellip亦非騏驎獨一之

行helliphellip是人未來過二萬劫便當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迦葉第五人

者永斷貪欲瞋恚愚癡得辟支佛道helliphellip真是騏驎獨一之行helliphellip是人未

來過十千劫便當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大正 12431 c16~432a5) 2《瑜伽師地論》卷 80

問迴向菩提聲聞為住無餘依涅槃界中能發趣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耶

為住有餘依涅槃界耶 答唯住有餘依涅槃界中可有此事所以者何以無餘依涅槃界中遠離

一切發起事業一切功用皆悉止息 問若唯住有餘依涅槃界中能發趣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云何但由一

生便能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耶所以者何阿羅漢等尚當無有所餘

一生何況當有多生相續 答由彼要當增諸壽行方能成辦世尊多分依此迴向菩提聲聞密意說

言物類善男子若有善修四神足已能住一劫或餘一劫餘一劫者

此中意說過於一劫彼雖如是增益壽行能發趣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而

所修行極成遲鈍樂涅槃故不如初心始業菩薩彼既如是增壽行已

留有根身別作化身同法者前方便示現於無餘依般涅槃界而般涅槃

由此因緣皆作是念某名尊者於無餘依般涅槃界已般涅槃彼以所留有

根實身即於此界贍部洲中隨其所樂遠離而住一切諸天尚不能睹何

況其餘眾生能見彼於涅槃多樂住故於遍遊行彼彼世界親近供養佛菩

薩中及於修習菩提資糧諸聖道中若放逸時諸佛菩薩數數覺悟被覺

悟已於所修行能不放逸(大正 30749a5~b1)

迴向菩提聲聞要想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必須在尚未證入無餘依涅槃

界前才有可能其所使用的方法是善修四神足在住壽一劫或餘一劫的

時間中廣集菩提資糧依四神足之力而住壽一劫或餘一劫這是佛教中

古老的傳說如《長阿含經》卷 2<遊行經>云 佛告阿難諸有修四神足多修習行常念不忘在意所欲可得

不死一劫有餘阿難佛四神足已多修行專念不忘在意所欲

如來可止一劫有餘為世除冥多所饒益天人獲安(大正 115b19~24)

這樣的傳說在聲聞部派中是知道的但何以沒有說到可以依四神足之力

在住壽餘一劫的時間中廣集菩提資糧而成佛呢從時間觀的角度來看

《瑜伽師地論》說「餘一劫者此中意說過於一劫」這是將「餘一劫」

的時間擴充了不論多久時間直到成佛為止而不是一劫多一點的意思

而聲聞部派也許認為「餘一劫」是一劫再多一點的時間因此就沒有說到

可以依四神足之力在住壽一劫或一劫餘的時間中廣集菩提資糧而成

佛但從有部認為入了忍位就無法迴心向大的主張來看則不論「餘一劫」

的時間是長是短都將無法成佛這應該是部派間沒有傳說依四神足之力

在住壽餘一劫的時間中廣集菩提資糧而成佛的主要原因 二十二諸佛威力功德智慧無量深法等無差別為何佛壽有長短國土有淨穢

正法有久住不久住helliphellip (一)《十住毘婆沙論》卷 3大正 2632c3-14

佛功德力者一切去來今佛威力功德智慧無量深法等無差別但隨

諸佛本願因緣helliphellip無量壽命者壽命無量劫過諸算數一劫百劫千

劫萬劫億劫百千萬億那由他阿僧祇劫如是久住為利益憐愍眾生故

一切諸佛雖力能無量壽以本願故有久住世者有不久住者

(二)《俱舍論》卷 27大正 29141b3-9 論曰由三事故諸佛皆等一由資糧等圓滿故二由法身等成辦故三由

利他等究竟故由壽種姓身量等殊諸佛相望容有差別壽異謂佛

壽有短長種異謂佛生剎帝利婆羅門種姓異謂佛姓喬答摩迦葉波等

量異謂佛身有小大等言顯諸佛法住久近等 (三)佛壽命長短(《大智度論》卷 34大正 25312a14- b21)

問曰佛雖有長壽業因緣生於惡世故壽命便短以此短壽能具佛事何

用長為又佛以神通力故一日之中能具佛事何況百歲 答曰此間閻浮提惡故佛壽應短餘處好故佛壽應長 問曰若然者菩薩於此閻浮提淨飯王宮生出家成道是實佛餘處皆是神

通力變化作佛以度眾生 答曰此言非也所以者何餘處閻浮提亦各各言我國是實佛餘處為變化

何以知之若餘處國土自知是化佛則不肯信受教戒又如餘國土人

壽命一劫若佛壽百歲於彼裁無一日眾生則起輕慢不肯受教彼則

以一劫為實佛以此為變化如《首楞嚴經》說「神通遍照佛壽七百

千阿僧祇劫佛告文殊尸利彼佛則是我身彼佛亦言釋迦文佛則是

我身」以是故知諸佛壽命實皆無量為度人故現有長短汝言釋迦

文佛以神通力故所度眾生與人壽不異者則不須百歲一日之中可

具足佛事 如阿難一時心生是念如然燈世尊一切勝佛鞞婆尸佛出於好世

壽命極多能具佛事我釋迦文佛出生惡世壽命極短將無世尊

不能具足佛事耶 爾時世尊入日出三昧從身變化出無量諸佛及無量光明普至十方

一一化佛在諸世界各作佛事或有說法或現神通或現三昧或現

飯食如是之比種種因緣施作佛事而度眾生從三昧起告阿難曰『汝

悉見聞是事不』阿難言『唯然已見』佛告阿難『佛以如是神力

能具佛事不』阿難言『假令佛壽一日大地草木悉為可度眾生則

能度盡何況百歲』 以是故知諸佛壽命皆悉無量為度人故現有長短譬如日出影現

於水隨水大小水大則影久水小則速滅若照琉璃頗梨珠山影則

久住又如火燒草木然少則速滅然多則久住不可以滅處無火

故謂多然處亦無光明長短義亦如是 (參見《佛說首楞嚴三昧經》卷 2大正 15644c)

(四)佛土淨不淨(《大智度論》卷 32大正 25302b12-c10) 一切佛功德皆等無多無少

問曰若爾者何以言阿彌陀佛壽命無量光明千萬億由旬無量劫度眾生

答曰諸佛世界種種有淨不淨有雜

如《三十三天品經》說佛在三十三天安居自恣時至四眾久不見

佛愁思不樂遣目連白佛言「世尊云何捨此眾生住彼天上」

時佛告目連「汝觀三千世界」目連以佛力故觀或見諸佛為大眾

說法或見坐禪或見乞食如是種種施作佛事目連即時五體投地

是時須彌山王跛[跳-兆+我]大動諸天皆大驚怖目連涕泣稽首白

佛「佛有大悲不捨一切作如是種種化度眾生」佛告目連「汝

所見甚少過汝所見東方有國純以黃金為地彼佛弟子皆是阿羅漢

六通無礙復過是東方有國純以白銀為地彼佛弟子皆學辟支佛道

復過是東方有國純以七寶為地其地常有無量光明彼佛所化弟子純

諸菩薩皆得陀羅尼諸三昧門住阿毘跋致地目連當知彼諸佛者

皆是我身如是等東方恒河沙等無量世界有莊嚴者不莊嚴者皆

是我身而作佛事如東方南西北方四維上下亦復如是」

以是故當知釋迦文佛更有清淨世界如阿彌陀國阿彌陀佛亦有嚴

淨不嚴淨世界如釋迦文佛國諸佛大悲徹於骨髓不以世界好醜隨

應度者而教化之如慈母愛子子雖沒在廁溷懃求拯拔不以為惡

(五)清淨國土雜國土(《大智度論》卷 93大正 25711c14-21) 問曰佛憐愍眾生淨佛國土中何以無三惡道眾生 答曰憐愍一切眾生平等無異此中說清淨業因緣是國土中無三惡道

又佛非但一國土乃有十方恒河沙國土佛有清淨國土有雜國土

雜國土中則具有五道淨佛國土或有人天別異或無有人天別異

如過去天王佛國土中唯佛世尊以為法王是故名為天王佛 (六)《維摩詰所說經》〈佛國品第一〉卷 1大正 14538c10-29

舍利弗眾生罪故不見如來佛土嚴淨非如來咎舍利弗我此土淨而汝

不見爾時螺髻梵王語舍利弗『勿作是意謂此佛土以為不淨所以

者何我見釋迦牟尼佛土清淨譬如自在天宮』舍利弗言『我見此土

丘陵坑坎荊蕀沙礫土石諸山穢惡充滿』螺髻梵言『仁者心有高下

不依佛慧故見此土為不淨耳舍利弗菩薩於一切眾生悉皆平等深心

清淨依佛智慧則能見此佛土清淨』於是佛以足指按地即時三千大千

世界若干百千珍寶嚴飾譬如寶莊嚴佛無量功德寶莊嚴土一切大眾

歎未曾有而皆自見坐寶蓮華佛告舍利弗『汝且觀是佛土嚴淨』舍

利弗言『唯然世尊本所不見本所不聞今佛國土嚴淨悉現』佛語

舍利弗『我佛國土常淨若此為欲度斯下劣人故示是眾惡不淨土耳譬

如諸天共寶器食隨其福德飯色有異如是舍利弗若人心淨便見此土功德

莊嚴』 (七)正法久住不久住(《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 183大正 27919a3-16)

問何故過去諸佛有未般涅槃正法即滅有於般涅槃後七日即滅今釋迦佛

千歲方滅耶 答過去諸佛壽量長遠於彼正教所應作者佛在世時多已究竟故法速滅

今世尊釋迦牟尼出百年時壽量短促正教所作雖佛涅槃多未究竟乃

至千歲於中有種善根者有成熟者有解脫者是故經於多時正法方滅

有說過去諸佛所有弟子愛重奢摩他非毘缽舍那由重奢摩他故

恒住寂止不樂傳說契經等十二分教故法速滅 今世尊弟子愛重毘缽舍那非奢摩他由重毘缽舍那故多住觀察皆

樂傳授契經等十二分教是故正法多時乃滅 (八)1《成佛之道》(增注本)p19

從經典看來佛的色身有大小壽命有長短國土有淨穢弟子有多少正

法住世也不一致要知道這是佛的方便示現為了適應眾生的根機才有

這種種差別

2《成佛之道》(增注本)p425-426

佛壽與佛身的長短可說有限量的都是化身化土化身佛為什麼示現這

些差別呢因眾生根性不同有的應以苦切語三惡道是這樣的苦眾生界

是這樣的苦能因此發心修行這是折伏門 有的應以愛語這麼清淨那麼自在就肯發心修行這是攝受門 化身佛就是以這折攝二門來成就眾生的隨機適應如藥能治病就是妙

藥所以不應該生優劣想

3印順法師《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p493 釋尊的生在穢惡時代是出於悲憫眾生的願力願意在穢土成佛救護眾生

脫離一切苦這是重在「悲能拔苦」的精神彌勒是立願生在「佛剎莊嚴

壽命無數」的世界重在慈(彌勒譯為「慈」)的「施與安樂」至於成佛

(智證)度眾生是沒有不同的這是法藏部的見解 說一切有部以為「慈氏菩薩多自饒益少饒益他釋迦菩薩多饒益他少

自饒益」釋尊與彌勒因行的對比釋尊是更富於大悲為眾生的精神所以

彌勒的最初發心比釋迦早了四十餘劫而成佛卻落在釋尊以後這顯得大

悲苦行的菩薩道勝過了為「莊嚴佛剎壽命無數」而發心修行

Page 7: 《十住毘婆沙論》之菩薩修行要略...2006 年佛法度假中文營隊課程講義 《十住毘婆沙論》之菩薩修行要略 釋長慈編 2006/5/22 壹、簡介 一、釋《論》題:

(二)《大寶積經》卷 112〈普明菩薩會第四十三〉 大正 11631 c21~632a1

爾時世尊告大迦葉菩薩有四法退失智慧何謂為四 1不尊重法不敬法師 2所受深法祕不說盡 3有樂法者為作留難說諸因緣沮壞其心 4憍慢自高卑下他人迦葉是為菩薩四法退失智慧 菩薩有四法得大智慧何謂為四 1 常尊重法恭敬法師

2隨所聞法以清淨心廣為人說不求一切名聞利養

3知從多聞生於智慧勤求不懈如救頭然

4聞經誦持樂如說行不隨言說迦葉是為菩薩四法得大智慧

(三)印順法師《寶積經講記》p23-29

『菩薩有四法退失智慧何謂為四不尊重法不敬法師所受深法秘不說

盡有樂法者為作留難說諸因緣沮壞其心憍慢自高卑下他人迦葉是

為菩薩四法退失智慧』 佛為大迦葉說菩薩的正行差別先說失智慧與得智慧智慧是佛法不共世間的特

質是解脫與成佛的根本對於菩薩行是非常重要的所以首先提出來說 「菩薩有四法退失智慧」已有的尚且要退失當然更不會增進了四法為因

引起智慧的退失是果有著因果的一定關係因果是多種多樣的這裡說的主要約

二類因果說一無論是善的惡的久而久之習以成性一天天的增強如常起貪

心的會貪心越來越大起瞋心的瞋心會越來越嚴重如讀書的知識越來越豐富

好靜的習慣了會愛靜惡動過不慣煩囂的生活這不但今生也影響到來生的性格

能力這叫做等流因果二如布施的使別人的生活獲得充足自己將來就能得富

裕的果傷害人使人死(墮落惡道是異熟因果)來生為人時會受到多病或夭壽

的果總之使人苦惱自己得苦惱使人安樂自己能安樂障礙人的自己也受

人的障礙這些叫做增上因果(一般也叫做業報) 那四種邪行能退失智慧呢一「不尊重法不敬法師」法是真理(理法理

法的實現即證法)是達到真理的正行(行法)表達這真理與正行的聖教(教法)

自己學法而又以法教化的稱為法師法真理正行聖教從佛的大覺而宣揚

出來對學者來說法是智慧的源泉如不尊重法不生希有難得心不看作治病的

良藥昏夜的明燈而覺得沒有什麼了不得與自己沒有什麼關係那一定不會依法

去信解修行不進則退也就會日漸愚癡了不能尊重法也就不會尊敬法師法師

也是人不會是十全十美的所以如不從正法的關係去尊敬他就會挑剔一些不相關

的事相貌不端嚴呀音聲不洪亮呀helliphellip或說法師的某種不圓滿性急呀偏愛呀

好名呀種種吹求而忘記了自己應學他的長處應學習他宣揚的正法這樣的不尊

師不重道自己閉塞了聰明不能獲得正法的智慧反而要退失了 二「所受深法秘不說盡」深法是大乘法大乘的空義(經說深奧者空

是其義)深行密證的法門自己從師長受學得來應該善與人同盡量弘揚卻故

意秘密化不肯輕易說說也不肯盡量的說而保留一分這或是為了名為了利

秘而不傳的作風障礙人不能生長深智因果必然當然自己要退失智慧了拿淺事

來說我國古代的工巧醫藥拳術都有高度的成就可是被『秘密』害了教拳

的不肯盡量傳授徒眾而留下幾手醫藥只肯傳自己人或傳兒不傳女不願公

開以求進步結果大多失傳了到現在我國還被看作落後地區這不是秘不盡傳

而招退失智慧的惡果嗎 三「有樂法者為作留難說諸因緣沮壞其心」樂法是愛好大法而深願欲求

的意思遇到這樣的人應該隨機說法引他趣入佛法而現在卻故意的留難他說

一些不成理由的理由如年紀還輕呀知識太差呀業障太重呀下次再來呀要供

養多少呀helliphellip根機中中的就會因而失望意志沮喪變壞了那種樂於求法的熱心

有的受了外道的誘惑動搖了對三寶的信心犯了這樣障人智慧的罪過當然要退

失智慧了 四「憍慢自高卑下他人」修學佛法的容易犯一種過失就是義理愈了解

或多少有些行持功德憍慢心就起來了覺得自己了不起高人一等看起他人來

論教理論修行都卑下低劣不及自己於是覺得沒有值得尊敬的法師沒有可以

造就的學者憍慢狂妄結果是『滿招損』智慧日漸退失了 世尊總結的說上面所說的「是為菩薩四法」會「退失智慧」的求大智慧的

大乘行者應切戒才好 『復次迦葉菩薩有四法得大智慧何謂為四常尊重法恭敬法師隨所

聞法以清淨心廣為人說不求一切名聞利養知從多聞生於智慧勤求不懈

如救頭然聞經誦持樂如說行不隨言說迦葉是為菩薩四法得大智慧』 現在再從正行來說能得大智慧的四法那四種法呢 一「常尊重法恭敬法師」能常常的尊師重道就會常常的訪師求法智慧也

就自然增長廣大起來 二「隨所聞法以清淨心廣為人說不求一切名聞利養」菩薩隨自己聽聞受持

的深法不會『秘不說盡』而是樂意的廣為人說以弘法心慈悲心報恩心來說

法不是為了貪求名譽或者財利供養唯有這樣的清淨心說法才能廣為人說否

則存有名聞利養徒眾不清淨心來說法就會或多或少的保留不是嫌說法

的報酬太少就怕別人與自己一樣名聞利養被人奪去了 三「知從多聞生於智慧勤求不懈如救頭然」對於樂法的人故意留難不

願為他說法主要是由於不知聞法的利益要知道現證的智慧雖由於修習而修

慧要由於思惟思慧要由於多聞知道智慧是從多聞而引生的就會尊重聞法的功德

了對他人就不為留難樂意去為人說法對自己一定是精勤的求聞正法不懈

不怠如頭髮鬚眉著了火一樣火燒(然與燃同)鬚眉一定急不容緩去救息他知

道多聞的功德一定會不懈不怠的去多聞正法當然精勤的多聞也要注意到身心

的調適必須『行之以漸持之以恆』從容不迫而又鍥而不捨才是中道的勤行 四「聞經誦持樂如說行不隨言說」凡人聽聞經法背誦受持大抵會因

此而憍慢起來但聞思經法還是為了實行如學者的志願在乎如經所說的去實行

而不是隨著語言文字團團轉專在名相上作工夫那就會感覺自己的實行不足還不

能完滿的實踐佛說能深切感覺到自己的不足自然謙和寬容不再憍慢自高了能

這樣依解而起行智慧當然能生長廣大了 佛總結的說這就是「菩薩四法得大智慧」 五菩薩應如何應對難調難伏甚至忘恩負義的眾生

(一)《十住毘婆沙論》卷 7〈五戒品第十五〉大正 2657a10~b14 諸有惡眾生 種種加惱事 諂曲懷憍逸 惡罵輕欺誑 背恩無返復 癡弊難開化 菩薩心愍傷 勇猛加精進 諸惡眾生以種種惡事侵嬈菩薩菩薩於此心無懈厭不應作是念 「如是惡人誰能調伏誰能教化誰能勸勉令度生死究竟涅槃誰能與

此往來生死誰能與此和合同事諸惡無理誰能忍之我意止息不復

共事我悉捨遠不復共事亦復不能與之和合是惡中之惡無有返復何

用此等而共從事」 菩薩知見眾生惡罪難除應還作是念 「是等惡人非少精進能得令住如所樂法為是等故我當加心勉力勤

行億倍精進後得大力乃能化此惡中之惡難悟眾生如大醫王以小因緣

便能療治眾生重病菩薩如是除煩惱病令住隨意所樂功德我於重罪大

惡眾生倍應憐愍起深大悲如彼良醫多有慈心療治眾病其病重者

深生憐愍勤作方便為求良藥」 菩薩如是於諸眾生煩惱病者悉應憐愍於惡中之惡煩惱重者深生憐愍

勤作方便加心療治何以故 菩薩隨所住 不開化眾生 令墮三惡道 深致諸佛責 菩薩隨所住國土城邑聚落山間樹下力能饒益教化眾生而懈厭嫌恨

貪著世樂不能開化令墮惡道是菩薩即為十方現在諸佛深所呵責甚可慚

恥3云何以小因緣而捨大事是故菩薩不欲諸佛所呵責者於種種諂曲重惡

眾生心不應沒隨力饒益應以諸方便勤心開化譬如猛將將兵多所傷損

王則深責以諸兵眾無所知故王不責之 (二)《大方廣佛華嚴經》卷 14〈金剛幢菩薩十迴向品〉大正 9489a11~26

菩薩摩訶薩不以惡眾生故嫌恨退沒不行迴向不以難調伏眾生故退捨善根不

行迴向雖有眾生邪見瞋濁於大莊嚴其心不轉不捨大願救護眾生若見眾生

濁惡無信不知報恩修習菩提未曾懈廢若與愚癡童蒙共事心無憂惱何以故

我以明淨圓滿慧日出於世間清淨調伏一切眾生菩薩摩訶薩不為一眾生故

發心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善根迴向不為嚴淨一佛剎故不為信一佛故不

為見一佛故不為聞一佛法故不為滿足一願故菩薩摩訶薩悉欲救護一切眾

生故以善根迴向具足嚴淨一切佛剎信一切佛見一切佛恭敬供養一切諸

佛聞一切佛所說正法滿足一切大願故以諸善根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三)《大乘寶雲經》卷 2大正 16〈十波羅蜜品〉252b15~c2

云何菩薩無疲倦願菩薩若見剛強眾生難調難伏放逸自恣不肯受化是諸菩薩

之所厭患如是剛強難調難化所厭患者以是因緣即生疲倦而棄背之發願往

生清淨世界諸佛淨土是淨土中無如是等剛強眾生及其名處菩薩不欲聞是人

名何況相見若有菩薩棄背眾生亦不能得諸佛淨土而往受生是中有智諸菩

薩等發如是心一切世界有諸眾生頑囂暗鈍聾盲瘖啞無涅槃性從彼世界諸佛

菩薩所棄捨者是等眾生願悉來集我所莊嚴佛國土中是等眾生勿令有餘我

皆令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坐於道場覺了佛果菩薩摩訶薩作是思時從初發

心一切魔宮無處不動十方一切諸佛世尊之所稱歎而是菩薩所嚴佛國速得成

就究竟清淨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名菩薩無疲倦願

六關於「易行道」之真正意義為何 (一)《十住毘婆沙論》卷 5〈易行品〉大正 2640c29-45a22

問曰是阿惟越致菩薩初事如先說至阿惟越致地者行諸難行久乃可得

或墮聲聞辟支佛地若爾者是大衰患是故若諸佛所說有

易行道疾得至阿惟越致地方便者願為說之 答曰如汝所說是儜弱怯劣無有大心非是丈夫志幹之言也何以故

3 《大寶積經》卷 82〈郁伽長者會第十九〉云「若是菩薩隨所住處不教眾生令墮惡道而是菩薩

則為諸佛之所訶責」(大正 11474a24~26)

若人發願欲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未得阿惟越致於其中間應不惜身

命晝夜精進如救頭燃4 如《助道》5中說 菩薩未得至阿惟越致地應常勤精進猶如救頭燃 荷負於重擔為求菩提故常應勤精進不生懈怠心 若求聲聞乘辟支佛乘者但為成己利常應勤精進 何況於菩薩自度亦度彼於此二乘人億倍應精進

行大乘者佛如是說「發願求佛道重於舉三千大千世界」汝言

「阿惟越致地是法甚難久乃可得若有易行道疾得至阿惟越致地」

者是乃怯弱下劣之言非是大人志幹之說汝若必欲聞此方便今當

說之佛法有無量門如世間道有難有易陸道步行則苦水道乘

船則樂菩薩道亦如是或有勤行精進或有以信方便易行疾至阿惟越

致者若菩薩欲於此身得至阿惟越致地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

提者 一應當念是十方諸佛稱其名號(大正 2641b16~42c7) 二更有阿彌陀等諸佛亦應恭敬禮拜稱其名號又亦應念毘

婆尸佛尸棄佛毘首婆伏佛拘樓珊提佛迦那迦牟尼佛迦葉

佛釋迦牟尼佛及未來世彌勒佛皆應憶念禮拜以偈稱讚 (大正 2642c8~44c5)

三復應憶念諸大菩薩(大正 2641c6~45a17) 四求阿惟越致地者非但憶念稱名禮敬而已復應於諸佛所懺悔

勸請隨喜迴向(大正 2645a19~22)

(二)印順法師《成佛之道》(增注本)p306~308 希求簡易迅速的方便道雖缺乏大丈夫(大丈夫即菩薩)的志行但佛有無量

善巧別說殊勝方便攝護怯劣的初發心學人使他不致退失信心趣入大乘

這就是易行道法門了這如龍樹在《十住毘婆沙論》裡雖呵責了一番仍攝

受他說「汝若必欲聞此方便今當說之佛法有無量門如世間道有難有易

陸道步行則苦水道乘船則樂菩薩道亦如是或有勤行精進(難行苦行)

或有以信方便易行疾至阿惟越致」易行道就是以信願而入佛法的一流 易行道的真正意義是

1易行道不但是念一佛而是念十方佛及「阿彌陀等佛及諸大菩薩稱

4 《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 4大正 8243c4~11 須菩提菩薩摩訶薩應生如是心我當代十方一切眾生若地獄眾生若畜生眾生若餓鬼眾生受

苦痛為一一眾生無量百千億劫代受地獄中苦乃至是眾生入無餘涅槃以是法故為是眾生受諸

懃苦是眾生入無餘涅槃已然後自種善根無量百千億阿僧祇劫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

提是為菩薩摩訶薩生大心 5 《菩提資糧論》卷 3大正 32527b

名一心念亦得不退轉」(《十住毘婆沙論》卷 5大正 2642c)

2易行道除稱佛菩薩名而外「應憶念禮拜以偈稱讚」(《十住毘婆沙論》

卷 5大正 2643c)

3易行道不單是稱名禮拜而已如論說「求阿惟越致地者非但憶念稱

名禮敬而已復應於諸佛所懺悔勸請隨喜迴向」(《十住毘婆

沙論》卷 5大正 2645c)所以易行道就是修七支及普賢的十大願

4易行道為心性怯弱的初學說重在攝護信心龍樹論如此說馬鳴論也說

「眾生初學是法欲求正信其心怯弱helliphellip當知如來有勝方便攝護信

心」(《大乘起信論》大正 32583a)

5易行道的攝護信心或是以信願修念佛等行而往生淨土到了淨土漸

次修學決定不退轉於無上菩提這如一般所說或者是以易行道為方便

堅定信心轉入難行道如說「菩薩以懺悔勸請隨喜迴向故福

德轉增心調柔軟於諸佛無量功德清淨第一凡夫所不信而能信受及

諸大菩薩清淨大行希有難事亦能信受helliphellip愍傷諸眾生無此功德helliphellip

深生悲心helliphellip以悲心故為求隨意使得安樂則名慈心」「若菩薩如是

得隨慈悲心斷所有貪惜為施勤精進」(《十住毘婆沙論》卷 6大正

2649b-c)這就是從菩薩的易行方便道引入菩薩的難行正常道了

(三)普賢十大願(印順法師《學佛三要》p92-94)

由於「初學是法(大乘)其心怯弱」所以特重信仰依佛力的加被而修習

龍樹說這是以信(願)精進為門而入佛法的也就是樂集佛功德而往生淨

土的易行道說得最圓滿的要算『普賢行願品』的十大行願這因為佛是無

上菩提的圓滿實證者所以將信願集中於佛寶而修 十大行願中一禮敬諸佛二稱歎如來是佛弟子見佛所應行的禮儀三

廣修供養是見佛修福的正行六請轉法輪七請佛住世從梵王請佛說

法與阿難不請佛住世而來這都本於釋迦佛的常法而引申於一切佛四

懺悔業障如『決定毘尼經』的稱念佛名的懺法大乘通於在家出家所以不

用僧伽的作法懺專重於佛前的懺悔五隨喜功德十普皆回向這是大

乘法所特別重視的八隨順佛學即依佛的因行果行而隨順修學九恒順

眾生是增長悲心 這十大行願有三大特點 一佛佛平等所以從一佛(毘盧遮那)而通一切佛盡虛空遍法界而不

是局限於一時一地一佛的 二重於觀念不但懺悔隨喜回向由於心念而修就是禮佛供養讚

佛等也唯由心念如說「深心信解如對目前」「起深信解現前知見」

這是心中「念佛」的易行道成就即是念佛三昧 三這是專依佛陀果德(攝法僧功德)而起仰信的一切依佛德而引發如隨

順眾生的悲心因為「若能隨順眾生即能隨順供養諸佛若於眾生尊重

承事則為尊重承事如來若令眾生生歡喜者則令一切如來歡喜何以

故諸佛如來以大悲而為體故」helliphellip 信增上菩薩信願集中於佛念念不忘佛能隨願往生極樂世界但由信願觀

念所以是易行道然心心念於如來功德念念常隨佛學念念恒順眾生如

信願增長也自然能引發為法為人的悲行智行龍樹說修易行道的能「福力

增長心地調柔helliphellip信諸佛第一清淨功德已愍傷眾生」修行六波羅蜜

所以這雖是易行道是信增上菩薩學法而印度的大乘行者都日夜六時的

在禮佛時修此懺悔隨喜勸請回向不過智增悲增的菩薩重心在悲行與

智行而已 七若懺悔罪業是否能不受果報 (一)《十住毘婆沙論》卷 6〈分別功德品第十一〉大正 2648b19-49b9

問曰汝言「懺悔除業障罪」餘經6中說「佛告阿難故作業必當受」 又阿毘曇7中說「諸業因緣不空果報不失不滅」 又經8說「眾生皆屬業皆從業有依止於業眾生隨業各自受報若

現報若生報若後報」 又《業報經》9中閻羅王為眾生說言「咄眾生汝此罪非父母作天

作沙門婆羅門作汝自作自應受報」 又賢聖偈中說「實法如金剛業力將無勝今我已得道而受惡業報」

又佛自說「大海諸名山丘陵樹林木地水火風等日月諸星宿若

至劫燒時皆盡無有餘業於無量劫常在而不失汝遇具相者一切

智人師先所造罪業已償其果報今雖得值佛垢盡證聖果以餘因

緣故木刺猶在身」10是故不應言「懺悔除業罪」 答曰我不言「懺悔則罪業滅盡無有報果」我言「懺悔罪則輕薄於少

時受」是故懺悔偈中說「若應墮三惡道願人身中受」helliphellip 如是等罪多行福德志意曠大集諸功德故不墮惡道是故汝先難

6 《中阿含經》卷 3〈思經第 15〉大正 1437b26-28 7 正量部主張有「不失法」《般若燈論釋》卷 10大正 30101c26~27)「正量部人言阿含經中佛如

是說有不失法以此法故不斷不常諸體得成」 8 參見《佛說佛名經》卷 4大正 14204c 9 參見 《起世經》卷 4大正 1331 a26~ b6「時閻摩王又更告言汝愚癡人若如是者汝自懈怠

行放逸故不修身口及意善業以是因緣汝當長夜得大苦惱無有安樂是故汝當具足受此放逸之罪

得如是等惡業果報亦如諸餘放逸眾生受此罪報又汝諸人此之苦報惡業果者非汝母作非汝父

作非汝兄弟作非姐妹作非國王作非諸天作亦非往昔先人所作是汝自身作此惡業今還聚

集受此報也」 10 參見《佛說興起行經》卷上〈佛說木槍刺腳因緣經第六〉大正 4168a~170b

若懺悔罪業則滅盡無有果報者是語不然復次若言罪不可滅者

《毘尼》中佛說「懺悔除罪」則不可信是事不然是故業障罪應懺悔 (二)《大智度論》大正 25395c12-15

戒律中戒雖復細微懺則清淨犯十善戒雖復懺悔三惡道罪不除如比

丘殺畜生雖復得悔罪報猶不除 (三)印順導師

1《華雨集》(第二冊)p195-196 罪業不善業真的可依懺悔而除滅嗎龍樹有明確的說明如《十住毘婆

沙論》卷六(大正二六四八下四九上)說 「我不言懺悔則罪業滅盡無有報(異熟)果我言懺悔罪則輕薄於少時受

是故懺悔偈中說若應墮三惡道願人身中受helliphellip又如阿闍世害得道父王

以佛及文殊師利因緣故重罪輕受」 依《十住毘婆沙論》意懺悔業障並不能使罪消滅了只是使罪業力減輕

「重罪輕受」本來是要在來生或後後生中受重報的由於懺悔善現在人

中輕受重罪業就過去了《金剛般若經》說「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讀誦此經

若為人輕賤是人先世罪業應墮惡道以今世人輕賤故先世罪業則為消滅」

(大正 8750c)讀誦經典而能消(重)罪業與《(十住)毘婆沙論》意義相

2《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p977

依「佛法」說懺悔不是將業消滅了而是削弱業的作用使惡業不致於障

礙道的進修如五逆稱為「業障」那是怎麼樣修行也決定不能證果的《沙

門果經》說「若阿闍世王不殺父者(聽了佛的說法)即當於此坐上得法眼

淨(證得初果)而阿闍世王今自悔過(只能)罪咎損減已拔重咎」《增壹

阿含經》及《律藏》都說阿闍世王得「無根信」或「不壞信」逆罪因懺悔

而減輕了但還是不能證果《阿闍世王經》說阿闍世王聽法以後得「信

忍」或作「順忍」與「無根信」「不壞信」相當闍王雖有所悟入還是要

墮賓頭地獄不過不受苦能很快的生天《阿闍世王經》所說罪性本空而

因果不失悔悟也只能輕(重罪輕受)些與原始佛法還沒有太多的差別

《阿闍世王經》又說有殺母的罪人因文殊的誘導見佛聞法而證得阿羅漢

果這是與「佛法」相違與阿闍世王悔罪說相違可能是遲一些而附入的部

分 八菩薩修「迴向」的方法 (一)《十住毘婆沙論》卷 5〈除業品〉大正 2646b7~ 47a24

問曰汝已說懺悔勸請隨喜云何為迴向 答曰我所有福德 一切皆和合 為諸眾生故 正迴向佛道

我者己身 所有福德者若從身生若從口生若從意生若因布施生若因持戒生若

因修禪生若因隨喜生若因勸請生如是等及餘所有善皆名所有福德 一切皆和合者心念諸福德合集稱量知其廣大 諸眾生者三界眾生 正者如諸佛迴向如真實迴向迴向菩提 迴向菩提者迴諸福德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又隨喜迴向此二事佛亦自說

有菩薩摩訶薩欲隨喜迴向應念諸佛斷三界相續道滅諸戲論乾煩惱淤

泥滅諸刺棘除諸重擔逮得己利正智解脫心得自在盡諸有結無量

無邊不可思議阿僧祇十方世界一一世界中亦無量無邊不可思議阿僧祇諸佛

出已滅度從初發心乃至得佛入無餘涅槃至遺法未盡於其中間是諸佛所有

善根福德應六波羅蜜及所受辟支佛記所有善根又聲聞人善根若布施

持戒修禪及學無學無漏善根及諸戒品定品慧品解脫根又聲聞人善

根若布施持戒修禪及學無學無漏善根及諸佛戒品定品慧品解

脫品解脫知見品大慈大悲等無量功德及諸佛有所說法於此法中有人

信解受學得此法利是諸人等所有善根於此法中及凡夫所種善根及諸天

龍夜叉乾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睺羅伽得聞法已生諸善

心乃至畜生聞法生諸善心及諸佛欲入涅槃時眾生所種善根是諸善根

福德一切和合稱量使無遺餘以最上最妙最勝無上無等無等等隨

喜隨喜已以是隨喜所生福德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未來現在諸佛

亦如是是三世諸佛福德及因諸佛所生福德心皆隨喜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

提是故偈說 罪應如是懺 勸請隨喜福 迴向無上道 皆亦應如是 如諸佛所說 我悔罪勸請 隨喜及迴向 皆亦復如是

無始世界來有無量遮佛道罪應於十方諸佛前懺悔勸請諸佛隨喜迴向

如佛所知所見所許懺悔我亦如是懺悔勸請諸佛隨喜迴向亦復如是

若如是懺悔勸請隨喜迴向是名正迴向

問曰云何名為諸佛所知所見所許懺悔勸請隨喜迴向 答曰懺悔勸請如先說隨喜迴向如《大品經》11中須菩提白佛言

世尊所說菩薩於過去未來現在一切諸佛及諸弟子一切眾生所有福德

善根盡和合稱量以最上隨喜世尊云何名為最上隨喜

11 參見《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 11<隨喜品(隨喜迴向品)第 39>大正 8297b21~302a16《小品

般若波羅蜜經》卷 3<迴向品第 7>大正 8547c13~549c26《大智度論》卷 61大正 25487a~496a

佛告須菩提若菩薩於過去未來現在諸法不取不念不見不得不

分別而能如是思惟是諸法皆從憶想分別眾緣和合有一切法實不生無所從

來是中乃至無有一法已生今生當生亦無已滅今滅當滅諸法相如

是我順諸法相隨喜隨喜已亦隨諸法實相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名

最上隨喜迴向 復次須菩提求佛道善男子善女人不欲謗佛者應以善根如是迴向應作

是念如諸佛心佛智佛眼知見是善根福德本末體相從何而有我亦

如是隨諸佛知見隨喜如諸佛所許我亦如是以善根迴向若菩薩如是迴向

則不謗諸佛亦無過咎深心信解如實迴向是名大迴向具足迴向 復次須菩提善男子善女人以諸善根福德應如是迴向如諸賢聖戒品

定品慧品解脫品解脫知見品不繫欲界不繫色界不繫無色界不在

過去不在未來不在現在以不繫三界故是迴向亦如是不繫所迴向處亦

不繫若菩薩能如是得心信解如實是名不失迴向無毒迴向法性迴向若

菩薩於此迴向取相貪著是名邪迴向是故諸菩薩摩訶薩應如諸佛所知法

相以是法相迴向能至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名正迴向

(二)《大智度論》卷 61大正 25487c27~488a13 共一切眾生者是福德不可得與一切眾生而果報可與菩薩既得福德果報

衣服飲食等世間樂具以利益眾生菩薩以福德清淨身口人所信受

為眾生說法令得十善道四禪等與作後世利益末後成佛得福德果報

身有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無量光明觀者無厭無量清淨梵音柔和無

礙解脫等諸佛法於三事示現度無量阿僧祇眾生般涅槃後碎身舍利與

人供養久後皆令得道是果報可與一切眾生以果中說因故言福德與眾生

共若福德可以與人者諸佛從初發心所集福德盡可與人然後更作善法

體不可與人今直以無畏無惱施與眾生

(三)印順法師《印度佛教思想史》p112 ~ p113 迴向迴向是迴轉趣向將自己所有念佛等功德轉向於某一目標〈普賢行

願品〉說「迴向眾生及佛道」(《大方廣佛華嚴經》卷 40大正 10847a)一切功德迴向給眾生與眾生同成佛道自己所作的功德能轉給別人嗎

《大智度論》說「是福德不可得與一切眾生而(福德的)果報可與helliphellip

若福德可以與人者諸佛從初發心所集功德盡可與人」(卷 61大正 25

487c~488a)自己所作的功德是不能迴向給眾生的但自己功德所得的福報

菩薩可以用來利益眾生引導眾生同成佛道這樣的迴向說才沒有違反「自

作自受」的因果律 (四)印順法師《華雨集》(第二冊)p158 ~ p161

「普皆回向」回向是迴轉趣向迴向功德是將所有功德轉向於某一目

的〈普賢行願品〉的迴向是「所有禮讚供養福請佛住世轉法輪隨

喜懺悔諸善根迴向眾生及佛道」(《普賢菩薩行願讚》大正 10880b)依偈說回向是將上來所說的「禮敬功德」「讚歎功德」「供養功德」「懺悔

功德」「隨喜功德」「勸請功德」一切回向於眾生與眾生同成佛道依偈

文可見重佛重信的易行道(「三品經」也如此)本沒有「恒順眾生」與

「常隨佛學」的 回向眾生及佛道如《舍利弗悔過經》說「學道以來所得(一切)福德皆

集聚合會以持好心施與天下十方人民父母蜎飛蠕動之類皆令得其福

有餘少所令某得之令某等作佛道」(大正 241091a)異譯《菩薩藏經》

說得更明白「一切和合迴施與一切眾生helliphellip一切和合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

菩提以此善根願令一切眾生亦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大正 241089a) 菩薩修易行道所得的功德回向眾生就是將自己的功德轉而布施給眾生

使眾生離苦得樂發心修行成佛 菩薩的功德真能施與眾生使眾生受福樂嗎這裏面含有重大問題也就是

「自力」與「他力」一般神教都是重「他力」的佛法說善惡因果修因證

果一向是「自力」的「大乘佛法」的「回向功德」不違反佛法的特質嗎

《大智度論》卷 61(大正 25487c~488a)說 「共一切眾生者是福德不可得與一切眾生而果報可與菩薩既得福德

果報衣服飲食等世間樂具以利益眾生菩薩以福德清淨(所有)

身口人所信受為眾生說法令得十善helliphellip末後成佛helliphellip是果報可

與一切眾生以果中說因故言福德與眾生共若福德可以與人者諸佛

從初發心所集福德盡可與人」 經上說福德回向施與眾生這是果中說因是不了義說菩薩的福德是不能

轉施與別人的但菩薩發願化度眾生所以依此福德善根未來福慧具足就

能以財物佛法施與眾生使眾生得財物能依法修行成就佛道如自己的

福德而可以迴施眾生那是違反「自力」原則的佛菩薩的功德無量如可以

迴施眾生那世間應該沒有苦惱眾生都是佛菩薩那樣也不用佛菩薩來化度

了 《十住毘婆沙論》這樣說「我所有福德一切皆和合為諸眾生故正迴向

佛道」(卷 5大正 2646b)菩薩發菩提心求成佛道主要是為了救度一切

眾生所以「迴向眾生及佛道」是說「為諸眾生故」以一切功德迴向阿耨

多羅三藐三菩提並非以福德善根施與眾生《普賢菩薩行願讚》但說「悉皆

迴向於菩提」沒有說迴向眾生也許是為了避免讀者的誤解吧

九關於眾生見佛身聞佛名而得入必定之意趣 (一)《十住毘婆沙論》卷 3大正 2632c3-8

佛功德力者一切去來今佛威力功德智慧無量深法等無差別但隨諸佛本

願因緣或有壽命無量或有見者即得必定聞名者亦得必定女人見者即成

男子身若聞名者亦轉女身或有聞名者即得往生或有無量光明眾生遇者

離諸障蓋或以光明即入必定或以光明滅一切苦惱 (二)《十住毘婆沙論》卷 3大正 2632c14-25

見時得入必定者有眾生見佛即住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阿惟越致地何以故

是諸眾生見佛身者心大歡喜清淨悅樂其心即攝得如是菩薩三昧以是三昧

力通達諸法實相能直入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必定地 是諸眾生長夜深心種見佛入必定善根以大悲心為首善妙清淨為通達

一切佛法故為度一切眾生故是善根成就時至是故得值此佛又以諸佛本

願因緣二事和合故此事得成 聞佛名入必定者佛有本願「若聞我名者即入必定」如見佛聞亦如是

(三)《大方廣佛華嚴經》卷 52大正 10276c23-27

若有眾生善根熟者見佛身已則皆受化然彼佛身盡未來際究竟安住

隨宜化度一切眾生未曾失時 佛子如來身者無有方處非實非虛但以諸佛本誓願力眾生堪度則便

出現

(四)《大方廣佛華嚴經》卷 52大正 10276b23-26 佛子如來智日亦復如是普現法界無前無後一切眾生淨心器中佛

無不現心器常淨常見佛身若心濁器破則不得見

(五)《放光般若經》卷 4大正 829a27-28

云何菩薩真見佛身逮法性故是為真見

《大品般若經》卷 6〈發趣品第 20〉大正 8259b8 云何菩薩如實觀佛身如實觀法身故

(六) 《大智度論》卷 34大正 25313a21-c18 【經】我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時十方如恒河沙等世界中眾生聞我名者必得阿

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欲得如是等功德者當學般若波羅蜜(《摩訶般若波羅

蜜經》卷 1大正 8221a17-20) 【論】問曰有人生值佛世在佛法中或墮地獄者如提婆達俱迦利訶多釋子等

三不善法覆心故墮地獄此中云何言去佛如恒河沙等世界但聞佛名便

得道耶

答曰上已說有二種佛一者法性生身佛二隨眾生優劣現化佛

為法性生身佛故說乃至聞名得度為隨眾生現身佛故說雖共佛住

隨業因緣有墮地獄者

法性生身佛者無事不濟無願不滿所以者何於無量阿僧祇劫積

集一切善本功德一切智慧無礙具足為眾聖主諸天及大菩薩希能見

者譬如如意寶珠難見難得若有見者所願必果如喜見藥其有見者

眾患悉除如轉輪聖王人有見者無不富足如釋提桓因有人見者隨

願悉得如梵天王眾生依附恐怖悉除如人念觀世音菩薩名者悉脫

厄難是事尚爾何況諸佛法性生身

問曰釋迦文佛亦是法性生身分無有異體何以故佛在世時有作五逆罪人

飢餓賊盜如是等惡

答曰釋迦文佛本誓我出惡世欲以道法度脫眾生不為富貴世樂故出

若佛以力與之則無事不能又亦是眾生福德力薄罪垢深重故不得隨

意度脫又今佛但說清淨涅槃而眾生譏論誹謗言『何以多畜弟子

化導人民』此亦是繫縛法但以涅槃法化猶尚譏謗何況雜以世樂

如提婆達欲令足下有千輻相輪故以鐵作模燒而爍之爍已足壞

身惱大呼爾時阿難聞已涕泣白佛『我兄欲死願佛哀救』佛即

伸手就摩其身發至誠言『我看羅[目侯]羅與提婆達等者彼痛當滅』

是時提婆達眾痛即除執手觀之知是佛手便作是言『淨飯王子以

此醫術足自生活』佛告阿難『汝觀提婆達不用心如是云何可度

若好世人則無是咎』如是眾生若以世樂不得度也是事種種因緣

上已廣說以是故說聞佛名有得道者有不得者

復次佛身無量阿僧祇種種不同有佛為眾生說法令得道者有佛放

無量光明眾生遇之而得道者有以神通變化指示其心而得道者有佛

但現色身而得道者有佛遍身毛孔出眾妙香眾生聞之而得道者有

佛以食與眾生令得道者有佛眾生但念而得道者有佛能以一切草木之

聲而作佛事令眾生得道者有佛眾生聞名而得道者為是佛故說言

我作佛時其聞名者皆令得度

復次聞名不但以名便得道也聞已修道然後得度如須達長者

初聞佛名內心驚喜詣佛聽法而能得道又如貰夷羅婆羅門從雞泥耶

結髮梵志所初聞佛名心即驚喜直詣佛所聞法得道是但說聞名聞

名為得道因緣非得道也 (七)《大智度論》卷 93大正 25712b2-6

問曰餘佛種種勤苦說法眾生尚不得道何以但聞佛名便得道 答曰餘處佛種種說法眾生或得道或得善根終不空說若聞是佛名畢

至阿鞞跋致不言今得 十云何有眾生聞佛名便得往生 (一)《十住毘婆沙論》卷 3大正 2633a2-4

聞佛名得往生者若人信解力多諸善根成就業障礙已盡如是之人得聞佛

名又是諸佛本願因緣便得往生

「善根」《十住毘婆沙論》卷 1大正 2623b4-18 厚種善根者如法修集諸功德名為厚種善根

善根者不貪不恚不癡一切善法從此三生故名為善根如一切惡

法皆從貪恚癡生是故此三名不善根helliphellip

此中善根為眾生求無上道故所行諸善法皆名善根能生薩婆若智故

名為善根

(二)「別時意趣」

1《攝大乘論本》卷 2大正 31141a18-26 四意趣者一平等意趣謂如說言我昔曾於彼時彼分即名勝觀正等

覺者二別時意趣謂如說言若誦多寶如來名者便於無上正等菩提

已得決定又如說言由唯發願便得往生極樂世界三別義意趣謂

如說言若已逢事爾所殑伽河沙等佛於大乘法方能解義四補特伽羅

意樂意趣謂如為一補特伽羅先讚布施後還毀訾如於布施如是尸羅

及一分修當知亦爾如是名為四種意趣 2《攝大乘論釋》卷 5大 31346b4-11

別時意趣者謂此意趣令嬾惰者由彼彼因於彼彼法精勤修習彼

彼善根皆得增長此中意趣顯誦多寶如來名因是昇進因非唯誦名

便於無上正等菩提已得決定如有說言由一金錢得千金錢豈於一

日意在別時由一金錢是得千因故作此說此亦如是由唯發願

便得往生極樂世界當知亦爾 3印順法師《攝大乘論講記》(p 286-287)

實際上單單持誦多寶如來的名號並不能於無上菩提得不退轉唯憑空

口發願也不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佛陀的意思是約另一時間說的若

持誦多寶如來的名號就可種下成佛的善根雖然還不能直登不退但

將來一定要修證菩提如魚吞了鉤一樣雖然還在水裡可說已經釣住了

發願往生極樂也如此久久的積集福德智慧的善根將來定能往生極樂

如俗語說『一本萬利』並不真的一個錢立刻獲得萬倍的盈利而是說由

這一個本錢經過長久的經營才可以獲得萬利發願為往生之因念佛

為不退之因佛陀是依這種意思說的 十一關於眾生發菩提心之因緣 (一)1《十住毘婆沙論》卷 3大正 2635a26-b7

眾生初發菩提心或以三因緣或以四因緣如是和合有七因緣發阿耨多

羅三藐三菩提心 問曰何等為七 答曰一者諸如來令發菩提心二見法欲壞守護故發心三於眾生中大悲

而發心四或有菩薩教發菩提心五見菩薩行亦隨而發心(六)或因布施已而發菩提心(七)或見佛身相歡喜而發心以是七因緣

而發菩提心 (詳細內容參見《十住毘婆沙論》卷 3大正 2635b8-36a11)

2《十住毘婆沙論》卷 3大正 2636a11-23 問曰汝說七因緣發菩薩心為皆當成有成有不成 答曰是不必盡成或有成有不成 問曰若爾者應解說 答曰於七發心中 佛教令發心 護法故發心 憐愍故發心

如是三心者 必定得成就 其餘四心者 不必皆成就 是七心中(1)佛觀其根本教令發心必得成以不空言故(2)若

為尊重佛法為欲守護(3)若於眾生有大悲心如是三心必得成就

根本深故 餘菩薩教令發心見菩薩所行發心因大布施發心若見若聞佛相發

心是四心多不成或有成者根本微弱故

(二)《佛說如來智印經》卷 1大正 15470b22-c4 有七法發菩提心何等為七一者如佛菩薩發菩提心二者正法將滅為護

持故發菩提心三者見諸眾生眾苦所逼起大悲念發菩提心四者菩薩教餘

眾生發菩提心五者布施時自發菩提心六者見他發意隨學發心七者見如

來三十二相八十種好具足莊嚴若聞發心彌勒如是七因緣發菩提心

如佛菩薩發菩提心正法將滅為護持故發菩提心見諸眾生眾苦所逼起大

悲念發菩提心發此三心能為諸佛菩薩護持正法又能疾得不退轉地成就

佛道後四發心剛強難伏不能護法

(三)《彌勒菩薩所問經論》卷 2大正 26240b15-26

如《法印經》中如來說言彌勒發菩提心有七種因何等為七一者諸佛

教化發菩提心二者見法欲滅發菩提心三者於諸眾生起大慈悲發菩提心

四者菩薩教化發菩提心五者因布施故發菩提心六者學他發菩提心七者

聞說如來三十二相八十種好發菩提心 彌勒諸佛教化發菩提心見法欲滅發菩提心於諸眾生起大慈悲發菩提

心此三發心能護正法速疾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餘四發心非真菩

薩不能護持諸佛正法速疾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十二何謂「名字菩薩」何謂「真實菩薩」成就何法得名「真實菩薩」

(一)《十住毘婆沙論》卷 1大正 2621a1-11

問曰但發心便是菩薩耶

答曰何有但發心而為菩薩若人發心必能成無上道乃名菩薩或有但發

心亦名菩薩何以故若離初發心則不成無上道如大經說新發意

者名為菩薩猶如比丘雖未得道亦名道人是名字菩薩漸漸修習

轉成實法後釋歡喜地中當廣說如實菩薩相

眾者從初發心至金剛無礙解脫道於其中間過去未來現在菩薩

名之為眾

(二)《大智度論》卷 4大正 2586b13-16

是菩提薩埵有兩種有鞞跋致有阿鞞跋致如退法不退法阿羅漢阿鞞跋

致菩提薩埵是名實菩薩以是實菩薩故諸餘退轉菩薩皆名菩薩譬如得

四道人是名實僧以實僧故諸未得道者皆得名僧

(參見《大智度論》卷 3大正 2580a15-27)

(三)《十住毘婆沙論》卷 13大正 2693c15-94a20

問曰汝說無上道相時種種因緣訶罵空發願菩薩自言菩薩但名字菩薩

若是三不名為菩薩者成就何法名為真菩薩

答曰非但發空願自言是菩薩名字為菩薩略說能成就三十二法者乃名

為菩薩若人發心欲求佛道自言是菩薩空受名號不行功德慈悲

心諸波羅蜜等是不名為菩薩如土城名寶城但自誑身亦誑諸佛

亦誑世間眾生若人有三十二妙法亦能發願是名真實菩薩何等三十

一深心為一切眾生求諸安樂(參見大正2623c17-24a29102c8-12)

二能入諸佛智中

三自審知堪任作佛不作佛

四不憎惡他

五道心堅固

六不假偽結託親愛

七乃至未入涅槃常為眾生作親友

八親疏同心

九已許善事心不退轉

十於一切眾生不斷大慈

十一於一切眾生不斷大悲(參大正2649b18-29103c17-24)

十二常求正法心無疲懈

十三勤發精進心無厭足

十四多聞而解義

十五常省己過

十六不譏彼闕

十七於一切見聞事中常修菩提心

十八施不求報

十九持戒不求一切生處

二十於一切眾生忍辱無瞋礙

二十一能勤精進修習一切善根

二十二不隨無色定生

二十三方便所攝智慧

二十四四攝法所攝方便

二十五持戒毀戒慈愍無二(參大正2661a16-b29)

二十六一心聽法

二十七一心阿練若處住

二十八不樂世間種種雜事

二十九不貪著小乘(參大正2620b15-c23)

三十見大乘利益為大

三十一遠離惡知識(參大正2667a4-8)

三十二親近善知識(參大正2666c28-67a4)

菩薩住是三十二法能成七法所謂

(1)四無量心

(2)能遊戲五神通

(3)常依於智

(4)常不捨善惡眾生

(5)所言決定言必皆實

(6)集一切善法

(7)心無厭足

是為三十二法為七法菩薩成就此者名為真實菩薩

(四)《大寶積經》卷112「普明菩薩會」大正11632c27-633a14 復次迦葉名菩薩者不但名字為菩薩也能行善法行平等心名為菩薩

略說成就三十二法名為菩薩何謂三十二法 (1)常為眾生深求安樂(2)皆令得住一切智中(3)心不憎惡他人智慧(4)破壞憍慢(5)深樂佛道(6)愛敬無虛(7)親厚究竟於怨親中其心同等

至於涅槃(8)言常含笑先意問訊(9)所為事業終不中息(10)普為

眾生等行大悲(11)心無疲倦多聞無厭(12)自求己過不說他短(13)以菩提心行諸威儀(14)所行惠施不求其報(15)不依生處而行持戒(16)諸眾生中行無礙忍(17)為修一切諸善根故勤行精進(18)離生無色而起

禪定(19)行方便慧(20)應四攝法(21)善惡眾生慈心無異(22)一

心聽法(23)心住遠離(24)心不樂著世間眾事(25)不貪小乘於大乘

中常見大利(26)離惡知識親近善友(27)成四梵行遊戲五通(28)常依真智(29)於諸眾生邪行正行俱不捨棄(30)言常決定(31)貴真

實法(32)一切所作菩提為首 如是迦葉若人有此三十二法名為菩薩

《大寶積經》與《十住毘婆沙論》三十二法之比對

《大寶積經》 《十住毘婆沙論》

1 常為眾生深求安樂 深心為一切眾生求諸安樂(1)

2 皆令得住一切智中 能入諸佛智中(2)

3 心不憎惡他人智慧 不憎惡他(4)

4 破壞憍慢 自審知堪任作佛不作佛(3)

5 深樂佛道 道心堅固(5)

6 愛敬無虛 不假偽結託親愛(6)

7 親厚究竟於怨親中其心同等至於

涅槃 親疏同心(8)

乃至未入涅槃常為眾生作親友(7)

8 言常含笑先意問訊

9 所為事業終不中息 已許善事心不退轉(9)

10 普為眾生等行大悲 於一切眾生不斷大慈(10)

於一切眾生不斷大悲(11)

11 心無疲倦多聞無厭 常求正法心無疲懈(12)

勤發精進心無厭足(13)

多聞而解義(14)

12 自求己過不說他短 常省己過(15)不譏彼闕(16)

13 以菩提心行諸威儀 於一切見聞事中常修菩提心(17)

14 所行惠施不求其報 施不求報(18)

15 不依生處而行持戒 持戒不求一切生處(19)

16 諸眾生中行無礙忍 於一切眾生忍辱無瞋礙(20)

17 為修一切諸善根故勤行精進 能勤精進修習一切善根(21)

18 離生無色而起禪定 不隨無色定生(22)

19 行方便慧 方便所攝智慧(23)

20 應四攝法 四攝法所攝方便(24)

21 善惡眾生慈心無異 持戒毀戒慈愍無二(25)

22 一心聽法 一心聽法(26)

23 心住遠離 一心阿練若處住(27)

24 心不樂著世間眾事 不樂世間種種雜事(28)

25 不貪小乘於大乘中常見大利 不貪著小乘(29)見大乘利益為大(30)

26 離惡知識親近善友 遠離惡知識(31)親近善知識(32)

27 成四梵行遊戲五通 四無量心能遊戲五神通

28 常依真智 常依於智

29 於諸眾生邪行正行俱不捨棄 常不捨善惡眾生

30 言常決定 所言決定

31 貴真實法 言必皆實

32 一切所作菩提為首 集一切善法心無厭足

十三「自得度已當度眾生」之意趣為何 (一)《十住毘婆沙論》卷 1大正 2624b3~20

發願「我得自度已當度眾生」者一切諸法願為其本離願則不成是

故發願 問曰何故不言我當度眾生而言自得度已當度眾生

答曰自未得度不能度彼如人自沒淤泥何能拯拔餘人又如為水所[漂

寸]不能濟溺是故說我度已當度彼如說

「若人自度畏能度歸依者自未度疑悔何能度所歸

若人自不善不能令人善若不自寂滅安能令人寂」

是故先自善寂而後化人又如法句偈說

「若能自安身在於善處者然後安餘人自同於所利」

凡物皆先自利後能利人何以故如說

「若自成己利乃能利於彼自捨欲利他失利後憂悔」

是故說自度已當度眾生

(二)《十住毘婆沙論》卷 14大正 2698b29~ c14

若生善處若生惡處皆屬十善十不善道 我知是世間諸業因緣有無有定主是故我應先自行十善道然後令諸眾生亦住

十善道 問曰何以故要先自住十善道後乃令他住耶 答曰行於惡業者令他善不易自不行善故他則不信受

若惡人自不行善欲令他行善者則為甚難何以故是人自不行善

他人不信受其語如偈說 「若人自不善不能令他善若自不寂滅不能令他寂 以是故汝當先自行善寂然後教他人令行善寂滅」

是菩薩當如是行善法

(三)印順法師《學佛三要》(p145~154) 淨化身心擴展德性從徹悟中得自利的解脫自在本為佛弟子的共同目

標聲聞道與菩薩道的差別只在重於自利或者重於利他從利他中完成自

利聲聞不是不能利他的也還是住持佛法利樂人天度脫眾生不過重於

解脫的己利在未得解脫以前厭離心太深不大修利他的功德證悟以後

也不過隨緣行化而已而菩薩在解脫自利以前著重於慈悲的利他所以說

「未能自度先度人菩薩於此初發心」證悟以後更是救濟度脫無量眾生

所以聲聞乘的主機是重智證的菩薩乘的主機是重悲濟的 菩薩道在初期的聖典中即被一般稱做小乘三藏中也是存在的這即

是菩薩本生談菩薩在三大阿僧祇劫中或作國王王子或作宰官或作外

道或作農工商賈醫生船師或在異類中行為鳥為獸菩薩不惜財物

不惜身命為了利益眾生而施捨閻浮提中沒有一處不是菩薩施捨頭目腦髓

的所在他持戒忍辱精勤的修學波羅密多的四種六種或十種都是歸

納本生談的大行難行而來這樣的慈悲利他都在證悟解脫以前誰說非自利

不能利他等到修行成熟菩提樹下一念相應妙慧圓成無上正等正覺這樣

的頓悟成佛從三大阿僧祇劫的慈悲利他中得來菩薩與聲聞的顯著不同就

是一向在生死中不求自利解脫而著重於慈悲利他 初期的大乘經對於菩薩的三祇修行與三藏所說的小小不同大乘以為

菩薩的利他行在沒有證悟以前是事行勝解行雖然難得但功德還算不

得廣大徹悟的證真無生法忍以後莊嚴淨土成熟眾生的利他大行功

德是大多了因為這是與真智相應是事得理融的平等無礙的大乘分菩薩

道為二階般若道凡經一大僧祇劫是實證以前的地前的唯識宗稱為資

糧位加行位(到見道位)也名勝解行地證悟以後是方便道凡經二大僧祇

劫即登地菩薩唯識家稱為從見道到修道位大體的說地前菩薩雖有勝

解而還沒有現證廣集無邊的福智資糧與本生談所說相近大地菩薩現證

了法界如觀音菩薩等慈悲普濟不可思議本生談中的一分異類中行屬於

這一階段的化身雖有未證悟已證悟二大階位而未證悟前菩薩還是慈悲

利物決無一心一意趣求解脫自利的helliphellip觀音菩薩等尋聲救苦是大地菩薩

事然並非人間的初學菩薩行者不要實踐慈悲利物的行為helliphellip

大乘佛教的修學者菩薩如沒有證悟還不能解脫自在他怎麼能長

期的在生死中修行不怕失敗嗎能自己作得主而不像一般凡夫的墮入惡

道或生長壽天嗎自己不能浮水怎能在水中救人難道不怕自己沈沒嗎

一分學者的專重信願求得信心的不退或專重智證而趨於急求解脫急求

成佛這都不外乎受了這種思想的影響

當然自己不能浮水不能入水救人然而自己離水上岸又怎麼能在

水中救人聲聞人急求自證了脫生死等到一斷煩惱即「與生死作隔礙」

再不能發菩提心長在生死修菩薩行雖然大乘經中進展到還是可以回心

向大的結論然而被痛責為焦芽敗種的要費多大的方便才能使他迴向大乘

呢要再修多少劫的大乘信心才能登菩薩地呢即使迴入菩薩乘由於過去

自利的積習難返也遠不及直往大乘的來得順利而精進所以大乘經中以退

失菩提心為犯菩薩重戒以悲願不足而墮入自利的證入為必死無疑不重悲

願不集利他的種種功德一心一意的自利以為能速疾成佛這真是可悲的

大乘真精神的沒落

在水中救人是不能離水上岸的要學會浮水也非在水中學習不可菩

薩要長在生死中修菩薩行自然要在生死中學習要有一套長在生死而能普

利眾生的本領但這非依賴佛力可成也非自己先做到了生脫死解脫自在

因為這是要墮入小乘深坑的菩薩這套長在生死而能廣利眾生的本領除「堅

定信願」「長養慈悲」而外主要的是「勝解空性」觀一切法如幻如化了

無自性得二諦無礙的正見是最主要的一著所以經上說「若有於世間

正見增上者雖歷百千生終不墮惡趣」唯有了達得生死與涅槃都是如幻

如化的這才 能不如凡夫的戀著生死也不像小乘那樣的以「三界為牢

獄生死如冤家」而厭離他急求擺脫他這才能不如凡夫那樣的怖畏涅槃

能深知涅槃的功德而也不像小乘那樣的急趣涅槃在生死中浮沈因信願

慈悲特別是空勝解力能逐漸的調伏煩惱能做到煩惱雖小小現起而不會闖

大亂子不斷煩惱也不致作出重大惡業時時以眾生的苦痛為苦痛眾生的

利樂為利樂我見一天天的薄劣慈悲一天天的深厚怕什麼墮落唯有專為

自己打算的才隨時有墮落的憂慮發願在生死中常得見佛常得聞法「世

世常行菩薩道」這是初期大乘的共義中觀與瑜伽宗的共義釋尊在經中說

「我往昔中多住空故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hellip這種空性勝解或稱「真

空見」要從聞思而進向修習以信願慈悲來助成時常記著「今是學時

非是證時」(悲願不足而證空就會墮入小乘)這才能長在生死中忍受生死

的苦難眾生的種種迫害而不退菩提心菩薩以「布施」「愛語」「利行」「同

事」四攝法廣利一切眾生自己還沒有解脫卻能廣行慈悲濟物的難行苦

行雖然這不是人人所能的然而菩薩的正常道卻確實如此helliphellip 我們必須認清名符其實的菩薩是偉大的最偉大處就在他能不為自

己著想以利他為自利helliphellip有信願慈悲空性勝解正好在生死海中鍛鍊

身手從頭出頭沒中自利利人一般能於菩薩行而隨喜的景仰的學習的

都是種植菩提種子都是人中賢哲世間的上士有積極利他為法為人的大

心凡夫即使是「敗壞菩薩」也比自了漢強得多這種慈悲為本的人菩薩行

淺些是心向佛乘而實是人間的君子十善菩薩深些是心存利世利益人間

的大乘正器從外凡內凡而漸登賢位的菩薩沒有得解脫的自利卻能為一

切眾生而修學為一切眾生而忍苦犧牲hellip漸學漸深從人間正行而階梯佛乘

這才是菩薩的中道正行真能存菩薩的心胸有菩薩的風格理解菩薩利他的

真精神那裡會如喪考妣的急求己利

《雜阿含經》 卷 28(788 經) 「假使有世間正見增上者雖復百千生終不墮惡趣」 (大正

2204c11~12)

《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 18〈不證品〉 「佛告須菩提若菩薩摩訶薩具足觀空先作是願我今不應空法作證

我今學時非是證時」(大正 8350a19~21) (參見《大智度論》卷 76〈釋學空不證品〉大正 25592b4~6)

十四何謂「必定聚」初發菩薩心者是否皆入必定聚

(一)《十住毘婆沙論》卷 1大正 2624c2~14 為得如是佛十力故大心發願即入必定聚

問曰凡初發心皆有如是相耶

答曰或有人說「初發心便有如是相」而實不爾何以故是事應分別不

應定答所以者何一切菩薩初發心時不應悉入於必定

或有初發心時即入必定

或有漸修功德如釋迦牟尼佛--初發心時不入必定後修集功德

值燃燈佛得入必定

是故汝說「一切菩薩初發心便入必定」是為邪論

問曰若是邪論者何故汝說「以是心入必定」

答曰有菩薩初發心即入必定以是心能得初地因是人故說「初發

心入必定中」

(二)《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 4〈金剛品(摩訶薩品)〉大正 8243b14~19

佛告須菩提必定眾者性地人八人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羅漢

辟支佛初發心菩薩乃至阿惟越致地菩薩須菩提是為必定眾菩薩為上

首菩薩摩訶薩於是中生大心不可壞如金剛當為必定眾作上首 (三)《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 26〈畢定品〉大正 8409b14~c12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是菩薩摩訶薩為畢定為不畢定

佛告須菩提菩薩摩訶薩畢定非不畢定

世尊何處畢定為聲聞道中為辟支佛道中為佛道中

佛言菩薩摩訶薩非聲聞辟支佛道中畢定是佛道中畢定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為初發意菩薩畢定為最後身菩薩畢定

佛言初發意菩薩亦畢定阿惟越致菩薩亦畢定後身菩薩亦畢定

世尊畢定菩薩墮惡道中生不

不也須菩提於汝意云何若八人若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羅漢

辟支佛生惡道中不 不也世尊

如是須菩提菩薩摩訶薩從初發意已來布施持戒忍辱精進行禪

定修智慧斷一切不善業若墮惡道若生長壽天若不得修善法處若生

邊國若生惡邪見家無作見家是中無佛名無法名無僧名無有是處

須菩提初發意菩薩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以深心行十不善道無有是處

世尊若菩薩摩訶薩有如是善根功德成就如佛自說本生受不善果報是時

善根為何所在 佛告須菩提菩薩摩訶薩為利益眾生故隨而受身以是身利益眾生

須菩提菩薩摩訶薩作畜生時有是方便力若怨賊欲來殺害以是無上忍辱

無上慈悲心捨身不惱惡賊汝諸聲聞辟支佛無有是力以是故須菩提

當知菩薩摩訶薩欲具足大慈心為憐愍利益眾生故受畜生身

(《大智度論》卷 93大正 25712c20~713a17) (四)《大智度論》卷 93大正 25713b15~714a25

問曰上阿鞞跋致品中說如是相是阿鞞跋致如是相非阿鞞跋致阿鞞跋致

即是畢定須菩提今何以更問

答曰是般若波羅蜜有種種門有種種道阿鞞跋致是一門中說今問畢定

更問異門

復次佛心中一切眾生一切法皆畢定人以智不及故名為不畢定佛

知雖無量阿僧祇劫積大功德必退作小乘者亦知微細昆虫雖未有善

心過爾所劫發心後當作佛定知一切法皆如是從是因得是果

是故名佛一切法中無礙以畢定知故 復次須菩提聞法華經(卷 1大正 99a)中說於佛所作少功德

乃至戲笑一稱南無佛漸漸必當作佛又聞阿鞞跋致品中有退不退

又復聞聲聞人皆當作佛若爾者不應有退如法華經中說畢定餘經說

有退有不退是故今問為畢定為不畢定如是等種種因緣故問定

不定

佛答菩薩是畢定

須菩提心以入涅槃為畢定是故問為何道中畢定

佛答非畢定二乘但於大乘中畢定

求佛道者有上中下是故問為初發意為阿鞞跋致為最後身畢定 須菩提意謂為阿鞞跋致已上畢定住佛道中故

佛答三種菩薩皆畢定畢定者必當作佛

問曰如上品中說佛以佛眼見十方菩薩求佛如恒河沙得阿鞞跋致者若

一若二今何以言三種菩薩盡皆畢定

答曰我先已說般若甚深有無量門有說諸菩薩退而不畢定有處說菩薩畢

定不退如阿鞞跋致品中須菩提問佛菩薩退者於何處退為從色

為從受想行識乃至十八不共法

畢竟空故諸法皆不退此中佛何以更說不退

問曰是二義何者是實

答曰二事皆實佛口所說無不實者如佛或說諸法空無所有或說布施持

戒等是有為初發心者說諸法有為久學人著善法者說諸法空無所有

懈怠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牢固者如是人應從聲聞道得度而不求聲

聞久於生死中受苦是故說發心如恒河沙得阿鞞跋致者若一若二

眾生聞是已能堪受眾苦者畢定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若不能者取

聲聞辟支佛道

有人堪任得佛而大悲心薄自愛身重此人聞佛難得多有退者作是

念我或不能得佛不如早取涅槃何用世世受勤苦為為是人故說

一切菩薩乃至初發心皆畢定如法華經中說

問曰若菩薩皆畢定佛何以故種種呵二乘不聽菩薩取二乘證

答曰求佛道者應遍知法性是人畏老病死故於法性少分取證便自止

息捨佛道不度眾生諸佛菩薩之所呵責汝欲捨去會不得離得阿

羅漢證時不求諸菩薩深三昧又不廣化眾生是則迂迴於佛道稽留

問曰阿羅漢先世因緣所受身必應當滅住在何處而具足佛道

答曰得阿羅漢時三界諸漏因緣盡更不復生三界有淨佛土出於三界

乃至無煩惱之名於是國土佛所聞法華經具足佛道如法華經(卷 1大正 97c1~7)說有羅漢若不聞法華經自謂得滅度我於餘國為

說是事汝皆當作佛

問曰若阿羅漢往淨佛國土受法性身如是應得疾作佛何以言迂迴稽留 答曰是人著小乘因緣捨眾生捨佛道又復虛言得道以是因緣故雖不

受生死苦惱於菩薩根鈍不能疾成佛道不如直往菩薩

復次佛法於五不可思議中最第一今言漏盡阿羅漢還作佛唯佛能知

論議者正可論其事不能測知是故不應戲論若求得佛時乃能了知

餘人可信而不可知

十五菩薩初發心相為何 《十住毘婆沙論》卷 1大正 2624c14~25a1~16

問曰是菩薩初心釋迦牟尼佛初發心是心云何

答曰1是心不雜一切煩惱2是心相續不貪異乘3是心堅牢一切

外道無能勝者4是心一切眾魔不能破壞5是心為常能集善根

6是心能知有為無常7是心無動能攝佛法8是心無覆離諸

邪行9是心安住不可動故10是心無比無相違故11是心

如金剛通達諸法故12是心不盡集無盡福德故13是心平等

等一切眾生故14是心無高下無差別故15是心清淨性無垢故

16是心離垢慧炤明故17是心無垢不捨深心故18是心為廣

慈如虛空故19是心為大受一切眾生故20是心無閡至無障智

故21是心遍到不斷大悲故22是心不斷能正迴向故23是

心眾所趣向智者所讚故 24是心可觀小乘瞻仰故25是心難

見一切眾生不能睹故26是心難破能善入佛法故27是心為住

一切樂具所住處故28是心莊嚴福德資用故29是心選擇智慧

資用故30是心淳厚以布施為資用故31是心大願持戒資用故

32是心難沮忍辱資用故33是心難勝精進資用故34是心寂

滅禪定資用故35是心無惱害慧資用故36是心無瞋閡慈心

深故37是心根深悲心厚故38是心悅樂喜心厚故39是心

苦樂不動捨心厚故40是心護念諸佛神力故41是心相續三

寶不斷故 如是等無量功德莊嚴初必定心如〈無盡意品〉中廣說

(1)是心不雜一切煩惱者見諦思惟所斷二百九十四煩惱不與心和合

故名為不雜 (2)是心相續不貪異乘者從初心相續來不貪聲聞辟支佛乘但為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名為相續不貪異乘 如是等四十句論應如是知

(參見西晉竺法護譯《阿差末菩薩經》卷 1大正 13586b29~587a19 北涼曇無讖譯《大方等大集經》卷 27〈無盡意菩薩品〉大正 13

187a29~b24)

「心如金剛」參見《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四〈金剛品〉 (大正 8

243b19~244a16) 「見諦思惟所斷二百九十四煩惱」《十住毘婆沙論》卷 16

使所攝名為煩惱纏所攝名為垢使所攝煩惱者貪瞋慢無明身見

邊見見取戒取邪見疑是十根本隨三界見諦思惟所斷分別故

名九十八使非使所攝者不信無慚無愧諂曲戲侮堅執懈怠

退沒睡眠佷戾慳嫉憍不忍食不知足亦以三界見諦思惟所

斷分別故有一百九十六纏垢」(大正 26108b28~c6) 九十八使加一百九十六纏垢合為二百九十四煩惱

經名

心相

順序

《十住毘婆沙論》卷 1 〈入初地 品〉 大正

2624c14~25a1~16)

《大方等大集經》卷 27〈無盡意菩薩品〉大正

13187a29~b24)

《阿差末菩薩經》卷 1大正

13586b29~587a19

1 是心不雜一切煩惱 發菩提心不離煩惱故

離=雜(宋元宮)

大正 13187d 注 7

悉遍諸欲婬怒癡醉而無所

縛所以者何

2 是心相續不貪異乘發心相續不悕餘乘故 不與羅漢及緣覺乘而俱同塵

3 是心堅牢一切外道無

能勝者 發心堅固不參外論故 發心已來堅固其志不可轉

移所以者何不為邪業之所

迷誤

4 是心一切眾魔不能破

壞 發心不壞魔不沮故 一切眾魔不能壞意

5 是心為常能集善根 發心恒順善根增長故 有是心者其諸功德悉為成

6 是心能知有為無常 發心至常有為法無常

故 遊于無常而獨總攬眾之元

首所以者何有計常者則生

死業所以特尊解道有常名

曰為尊出無常故

7 是心無動能攝佛法發心不動一切諸佛安慰

護助故 從發心來其心坦然無所縛

著所以者何不離諸佛功德

業故

8 是心無覆離諸邪行發心勝妙離衰損故 所修事業無能得短所以然

者一切眾惡悉盡索故

9 是心安住不可動故發心安止不戲論故 其心永安不可動故

10 是心無比無相違故發心無喻無相似故 其心無侶所以然者希有逮

11 是心如金剛通達諸法

故 發心金剛壞諸法故 心如金剛所以然者皆知一

切諸法之故

12 是心不盡集無盡福德

故 發心無盡無量功德悉成

就故 所不可盡苞裹諸法道慧之

13 是心平等等一切眾生

故 發心平等利眾生故 從發心來強若金剛等眾生

14 是心無高下無差別

故 發心普覆無別異故 其心質直而無諛諂故號曰

正而無偏頗

15 是心清淨性無垢故發心鮮明性常淨故 從發心來常懷鮮明所以然

者本清淨故 16 是心離垢慧炤明故發心無垢智慧明了故 以去眾垢悉消諸冥其慧顯

曜窈隱皆明

17 是心無垢不捨深心

故 發心善解不離畢竟故從發心來沐浴眾穢所以然

者其信甚固無所捨故

18 是心為廣慈如虛空

故 發心廣快慈如虛空故發心甚大無有邊崖所以然

者心若虛空

19 是心為大受一切眾生

故 發心曠大悉能容受諸眾

生故 發心曠然所以然者含受眾

生當因度故

20 是心無閡至無障智

故 發心無礙智慧通達故 發心無盡所以然者其慧玄

曠無所罣礙

21 是心遍到不斷大悲

故 發心遍至大悲不斷故從初發心無所不入所以然

者大慈無極亦無盡故

22 是心不斷能正迴向

故 發心不斷善解立願故 其發心行無能斷者所以然

者功德願故

23 是心眾所趣向智者所

讚故 發心為歸諸佛所讚故 發心甚安極可愛敬所以然

者為諸眾生所喜樂故

24 是心可觀小乘瞻仰

發心殊勝二乘宗仰故 發心特尊與眾超異所以然

者一切外學聲聞緣覺之

所奉故

25 是心難見一切眾生不

能睹故 發心深遠一切眾生所不

知故 其所發心無能知意所以然

者非諸凡俗之所及逮猶如

農夫不能達知聖王之事

26 是心難破能善入佛法發心不敗不破佛法故發種類心所以然者各各從

故 其本種之業皆獲其果一切

諸法常存在故

27 是心為住一切樂具所

住處故 發心安隱善與眾生諸快

樂故 從初發心以為道本所以然

者由是所致得大安故

28 是心莊嚴福德資用

故 發心莊嚴一切功德悉成

就故 發心已來而自莊嚴所以然

者成功勳故

29 是心選擇智慧資用

故 發心善察智慧成就故 發心已來與眾殊別所以然

者達聖慧故

30 是心淳厚以布施為資

用故 發心增長隨意施與故 發心已來甚為微妙所以然

者用廣布施普及眾生

31 是心大願持戒資用

故 發心如願戒清淨故 發心已來建立至願所以然

者具足戒禁

32 是心難沮忍辱資用

故 發菩提心普及怨親具忍

辱故 其發心已來而無等侶所以然

者無所不忍

33 是心難勝精進資用

故 發心難壞具精進故 其發心來無能抑制所以然

者用精進行無懈廢故

34 是心寂滅禪定資用

故 發心寂滅具禪定故 其發心來無所慕樂所以然

者寂度無極致定意故

35 是心無惱害慧資用

故 發心無毀具智慧故 其發心來無所歸趣因其曉了

智度無極

36 是心無瞋閡慈心深

故 發心無願增長大慈故其發心來永無所住所以然

者用無極慈故

37 是心根深悲心厚故發菩提心住根堅牢增長

大悲故 其發心來根株堅強所以然

者用行悲哀故

38 是心悅樂喜心厚故發心和悅增長大喜故 其發心來常懷悅豫所以然

者於諸眾生懷等心故

39 是心苦樂不動捨心厚

故 發心不動增長大捨故 其發心來雖遇苦樂不以為

動所以然者護一切故

40 是心護念諸佛神力故

發心任重諸佛所受故其發心來為諸如來所見將

養所以然者用順十方諸佛

教故

41 是心相續三寶不斷

故 發心不絕三寶不斷故 其發心來欲度一切五趣眾

難所以然者興隆導化

42 其發心來不捨三寶無所違

廢所以然者將順佛戒成聖

眾故

十六何謂「如來家」 (一)《十住毘婆沙論》卷1大正2625a22~b13

生如來家者如來家則是佛家如來者

(1)「如」名為實「來」名為至至真實中故名為如來何等為真實所謂

涅槃不虛誑故是名如實如《經》中說「佛告比丘第一聖諦無有虛

誑涅槃是也」 (2)復次「如」名不壞相所謂諸法實相是「來」名智慧到實相中通達其

義故名為如來 (3)復次空無相無作名為如諸佛來至三解脫門亦令眾生到此門故名為如

來 (4)復次如名四諦以一切種見四諦故名為如來 (5)復次如名六波羅蜜所謂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以是

六法來至佛地故名為如來 (6)復次諦捨滅慧四功德處名為如來以是四法來至佛地故名為

如來 (7)復次一切佛法名為如是如來至諸佛故名為如來 (8)復次一切菩薩地喜淨明炎難勝現前深遠不動善慧法

雲名為如諸菩薩以是十地來至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名為如來又

以如實八聖道分來故名為如來 (9) 復次權智二足來至佛故名為如來如去不還故名為如來 (10) 如來者 所謂十方三世諸佛是

「何等為真實所謂涅槃不虛誑故是名如實」參見

A《中阿含經》卷 8

「彼知是愛滅苦滅聖諦諸賢過去時是愛滅苦滅聖諦未來現在時

是愛滅苦滅聖諦真諦不虛不離於如亦非顛倒真諦審實」(大正 1

469a8~11)

B《大智度論》卷 97「般若波羅蜜真實聖法無有虛誑」(大正 25735c1~2) C《轉法輪經憂波提舍》「如世尊說諸比丘第一聖諦不虛妄法名為涅槃」

(大正 26357b2~3)

(二)《十住毘婆沙論》卷1大正2625b13~c8 如來者所謂十方三世諸佛是

(1)是諸佛家名為如來家今是菩薩行如來道相續不斷故名為生如來家 (2)又是菩薩必成如來故名為生如來家譬如生轉輪聖王家有轉輪聖王相

是人必作轉輪聖王是菩薩亦如是生如來家發是心故必成如來是名

生如來家 (3)如來家者有人言是四功德處所謂諦捨滅慧諸如來從此中生故

名為如來家 (4)有人言般若波羅蜜及方便是如來家如《助道經》中說

智度無極母 善權方便父 生故名為父 養育故名母 一切世間以父母為家是二似父母故名之為家

(5)有人言善慧名諸佛家從是二法出生諸佛是二則是一切善法之根本

如《經》中說「是二法俱行能成正法」善是父慧是母是二和合

名為諸佛家如說菩薩善法父 智慧以為母 一切諸如來 皆從是

二生

(6)有人言般舟三昧及大悲名諸佛家從此二法生諸如來此中般舟三昧為

父大悲為母 (7)復次般舟三昧是父無生法忍是母如《助菩提》中說

般舟三昧父 大悲無生母 一切諸如來 從是二法生

《助道經》即《菩提資糧論》(龍樹菩薩造隋達磨笈多譯) A「智度以為母方便為父者以生及持故說菩薩父母」(卷 1大正 32529a10~11) B「般若波羅蜜菩薩仁者母善方便為父慈悲以為女」(卷 1大正 32519a24~25) C「諸佛現前住牢固三摩提此為菩薩父大悲忍為母」卷 1大正 32529a1~2)

(三)《十住毘婆沙論》卷 1大正 2625c24~26a2

如得初果者如人得須陀洹道善閉三惡道門見法入法得法住堅牢法

不可傾動究竟至涅槃斷見諦所斷法故心大歡喜設使睡眠嬾惰不至二

十九有如以一毛為百分以一分毛分取大海水若二三渧苦已滅者如大

海水餘未滅者如二三渧心大歡喜菩薩如是得初地已名生如來家

「斷見諦所斷法故不至二十九有」 A《大智度論》卷 24「若須陀洹二十五有皆無是處」 (大正 25237b4~5)

「二十五有」石山寺本作「二十九有」(大正 25237d 注 7) B佛陀蜜多撰劉宋 曇摩蜜多譯《五門禪經要用法》

「四天下六欲天四惡道四禪地大梵天無色界第四禪地有五阿那

含天合二十五有」(大正 15332c-333a) 二十五有欲界(地獄餓鬼畜生阿修羅人趣四洲及六欲天)計十

四有色界(四禪及初禪之大梵四禪之無想淨居各一有)

計七有四無色界各一有計四有總計二十五有

C《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 46(大正 27 240b22~28) 「極七返有者謂唯受七有問應言十四有或二十八有若此唯依本

有說者應言十四有天上人中各七有故若依本有中有說者則二

十八有天人各有十四有故謂七本有及七中有何故但說極七有耶

答如七葉樹不過七故說極七有謂天與人本有中有各有七故」

D「二十九有」

(1)瓜生津隆真《十住毘婆沙論(I)》注云「二十九有二十五有中將阿那

含天(五淨居天)分為五即為二十九有」(p88)

(2)須陀洹斷見惑極七往返更無第二十九有可言

(四)《大方廣佛華嚴經》卷 34〈十地品〉大正 10181a22~26

菩薩始發如是心即得超凡夫地入菩薩位生如來家無能說其種族過失

離世間趣入出世道得菩薩法住菩薩處入三世平等於如來種中決定

當得無上菩提菩薩住如是法名住菩薩歡喜地 (五)《成佛之道》(p392)

菩薩初證聖性得到了從來未有的出世心嘗到了從來未有的離繫樂觀察如

來所有的一切功德自己都有分能得能成所以得到無比的歡喜由於通達

法空性也不再有「不活畏惡名畏死畏墮惡道畏大眾威德畏」了進

入初地的名為「生諸如來家」如來是一切佛菩薩以智度為母方便為父

分證了佛法身從此能荷擔佛的家業紹隆佛種不斷真是佛子所以說生如

來家

十七何謂「污佛家」

《十住毘婆沙論》卷 2(大正 2629c8~30a6) 不污諸佛家者何等為污諸佛家 有人言若人發求無上道心已後迴向聲聞辟支佛道不能住世繼三寶種

是名污諸佛家 [答曰]是義不然何以故是人能度生死又得諸無漏根力覺道亦

是佛子云何言污諸佛家如經說「佛告比丘汝是我子從我心

生口生得法分者」 又聲聞人言「諦捨滅慧處名諸佛家」何以故從是四

事出生諸佛故若污此四法名污諸佛家是故若人虛妄慳貪

狂亂愚癡是污佛家若正行此四則不污諸佛家 有人言六波羅蜜是諸佛家從此生諸佛故若違此六事是污佛家 有人言般若波羅蜜是諸佛母方便為父是名諸佛家以此二法出生諸佛

若違此法是污佛家 復次偈中自說污不污相所謂不毀戒不欺佛若受佛戒不能護持則

欺諸佛是污佛家何以故受戒時生佛家中破戒則欺諸佛名污佛

家若受戒不破不欺諸佛名為不污佛家

復次戒名三學戒學心學慧學破此學名污佛家 如法受戒而後毀破名為欺佛如是二句[不污諸佛家不毀戒欺佛]各有義趣

欺佛者空自發願不如說行欺誑眾生是名欺佛 復次一切法中不如說行名為欺佛

(《雜阿含經》卷 45大正 2330a13~14「汝等為子從我口生從法化生

得法餘財」) 十八關於三乘得解說之時限

(一)《十住毘婆沙論》卷 1大正 2620b1-9

問曰行聲聞辟支佛乘者幾時得度生死大海

答曰行聲聞乘者或以一世得度或以二世或過是數隨根利鈍

又以先世宿行因緣

行辟支佛乘者或以七世得度或以八世

若行大乘者或一恒河沙大劫或二三四至十百千萬億[恒

河沙大劫]或過是數然後乃得具足修行菩薩十地而成佛道亦隨根之

利鈍又以先世宿行因緣

(二)《大智度論》卷28大正25266c14-15

有辟支佛第一疾者四世行久者乃至百劫行如聲聞疾者三世久者六十

《大智度論》卷4大正2792b7-9

佛言無量阿僧祇劫作功德欲度眾生何以故言於三阿僧祇劫12

三阿僧祇劫有量有限

《大智度論》卷 38大正 25342b-343a

[經]舍利弗有菩薩摩訶薩初發意時行六波羅蜜上菩薩位得阿毗跋致

舍利弗有菩薩摩訶薩初發心時便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便轉法輪

與無量阿僧祇眾生作益厚已入無餘涅槃是佛般涅槃後餘法若住一劫

若減一劫舍利弗有菩薩摩訶薩初發意時與般若波羅蜜相應與無

數百千億菩薩從一佛國至一佛國淨佛世界

[論]釋曰有三種菩薩利根心堅未發心前久來集諸無量福德智慧是人

遇佛聞是大乘法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即時行六波羅蜜入菩薩

位得阿毗跋致地所以者何先集無量福德利根心堅從佛聞法故

12 印順法師《成佛之道》增注本(p 413)三大阿僧祇劫有二種解說(A)時間劫(B)德行劫以功德

來計算(依功德來計算三大阿僧祇劫一切菩薩修行成佛都是一樣的)

譬如遠行或有乘羊而去或有乘馬而去或有神通去者

乘羊者久久乃到乘馬者差速乘神通者發意頃便到如是不得言發意

間云何得到神通相爾不應生疑菩薩亦如是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時即入菩薩位

有菩薩初發意初雖心好後雜諸惡時時生念我求佛道以諸功德迴

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人久久無量阿僧祇劫或至或不至先世福德

因緣薄而復鈍根心不堅固如乘羊者

有人前世少有福德利根發心漸漸行六波羅蜜若三若十若百阿僧

祇劫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如乘馬者必有所到

第三乘神通者如上說是三種發心一者罪多福少二者福多罪少

三者但行清淨福德

清淨有二種一者初發心時即得菩薩道二者小住供養十方諸佛

通達菩薩道入菩薩位即是阿毗跋致地阿毗跋致地菩薩義如先說

次後菩薩大厭世間世世已來常好真實惡於欺誑是菩薩亦利根堅

心久集無量福德智慧初發心時便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即轉法輪

度無量眾生入無餘涅槃法住若一劫若減一劫留化佛度眾生佛有

二種神通力一者現在時二者滅後劫義如上說劫中所度眾生

亦復不少

次後菩薩亦利根心堅久集福德發心即與般若波羅蜜相應得六神通

與無量眾生共觀十方清淨世界而自莊嚴其國如阿彌陀佛先世時作

法藏比丘佛將導遍至十方示清淨國令選擇淨妙之國以自莊嚴其國

參見《不必定入定入印經》大正 15699c

印順法師《成佛之道》(增注本)p 415 對三種「神通行菩薩」所判攝之階位

(a)日月神通行龍樹又分為二類有的初發心就上菩薩位有的多少

修行就上菩薩位菩薩位雖有多種解說然依《般若經》

說是頂位再不墮惡道下賤家二乘地了(如約《華嚴

經》的行位說是發心住)

(b)聲聞神通行初發心就成大菩提八相成道[初地分證能於百佛世界

現身八相成道(1)由兜率天下生人間(2)入胎(3)出胎(4)出家(5)降魔(6)成道(7)轉法輪(8)入滅]

(c)如來神通行初發心就與般若相應成熟眾生莊嚴佛土這是方便道

菩薩初地以上到八地

(三)《大毘婆沙論》卷101大正27525b14-21

依狹小道而得解脫故名時解脫狹小道者謂若極速第一生中種善根第

二生中令成熟第三生中得解脫餘不決定

依廣大道而得解脫名不時解脫廣大道者謂若極遲聲聞乘經六十劫而得

解脫如舍利子獨覺乘經百劫而得解脫如麟角喻佛乘經三無數劫而得解

《大毘婆沙論》卷83大正27428b26~29

大加行得故名大悲非如聲聞菩提唯六十劫修加行得獨覺菩提唯經百劫修加

行得如來大悲三無數劫修習百千難行苦行然後乃得故名大悲

(四)真諦譯《攝大乘論釋》卷11大正31229b14-19

論曰有五種人於三阿僧祇劫修行圓滿或七阿僧祇劫或三十三阿僧祇劫

何者為五人行願行地人滿一阿僧祇劫行清淨意行人行有相行人行無相

行人於六地乃至七地滿第二阿僧祇劫從此後無功用行人乃至十地滿第三

阿僧祇劫

《攝大乘論釋》卷11大正31230a25-28

論曰復次云何七阿僧祇劫

釋曰欲顯餘部別執故言復次七阿僧祇劫時與前三阿僧祇劫時為等為

有短長此執等三阿僧祇劫但有別義開為七數

《攝大乘論釋》卷11大正31231b23-27

論曰復次云何三十三阿僧祇

釋曰有諸大乘師欲顯行有下中上欲顯為得未得方便欲顯已得不失

方便欲顯已得不失增上方便欲顯入住出三自在故分阿僧祇為三十三

(五)《大乘起信論》卷11大正32581b7-9

以一切菩薩皆經三阿僧祇劫故但隨眾生世界不同所見所聞根欲性異故示

所行亦有差別

印順法師《大乘起信論講記》p341「一切菩薩皆經三阿僧祇功」而成佛

這是任何菩薩都是一樣的從初住到第十回向滿為初阿僧祇劫從初地到

七地滿心為二阿僧祇劫從八地到第十地滿為第三阿僧祇劫種性善

根發心證悟都是一樣的等到圓滿成佛所以也是佛佛平等「但隨」

順「眾生世界不同所見所聞根欲性異故示」現菩薩的「所行」

也「有差別」根異根機的利鈍(下中上)有異欲異即好樂與興趣的各

別性異即習慣熏染有別如來鑑機的十力中即有根勝劣智力(根)種

種勝解智力(欲)種種界智力(性)因為眾生所處的世界不同所見所聞

不同根欲性也都不同故不能不示現所行有差別實則菩薩的行程是

一樣的

參印順法師《成佛之道》p237《中觀論頌講記》p348《華雨集(四)》p107

關於各經論所說之三乘解說時限

三乘別

所依經論 聲聞乘 辟支佛乘 大乘

《十住毘婆沙論》 隨根利鈍或一二

世或更多世不定隨

根利鈍又以先世宿行

因緣

或七世或八世得度 或一或二三四乃至十

百千萬億「恒河沙大

劫」或過是數

《大智度論》 快者三世慢則六十劫 最快四世最慢一百劫 無量阿僧祇劫但利根

者如乘神通行急速成

《大毘婆沙論》 狹小道最快三世

廣大道最慢六十劫

最慢一百劫如「麟角

喻」獨覺

三阿僧祇劫

《攝大乘論釋》

(真諦譯)

- - 三阿僧祇劫

七阿僧祇劫(別部)

三十三阿僧祇劫(餘

大乘師)

《大乘起信論》 - - 定是三阿僧祇劫但隨

眾生根性不同故示現

所行亦有差別

十九聲聞辟支佛佛俱到彼岸於解脫中有差別否

(一)《十住毘婆沙論》卷1大正2620b9-15

問曰聲聞辟支佛佛俱到彼岸於解脫中有差別不

答曰是事應當分別於諸煩惱得解脫是中無差別因是解脫入無餘涅槃是

中亦無差別無有相故但諸佛甚深禪定障解脫一切法障解脫於諸

聲聞辟支佛有差別非說所盡亦不可以譬喻為比

(二)《十住毘婆沙論》卷 11大正 2683a24-b3

無礙解脫者解脫有三種一者於煩惱障礙解脫二者於定障礙解脫三

者於一切法障礙解脫是中得慧解脫阿羅漢得離煩惱障礙解脫共解脫阿

羅漢及辟支佛得離煩惱障礙解脫得離諸禪定障礙解脫唯有諸佛具三解脫

所謂煩惱障礙解脫諸禪定障礙解脫一切法障礙解脫總是三種解脫故佛

名無礙解脫

(三)《大智度論》卷 35大正 25320c21-322a26

【經】舍利弗白佛言「世尊聲聞所有智慧若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羅漢

辟支佛智慧佛智慧是諸眾智無有差別不相違背無生性空若法不相違背

無生性空是法無有別異云何世尊言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一日修智慧

出過聲聞辟支佛上」(大正 25320c21-26)

【論】問曰上佛已說菩薩摩訶薩修智慧出過聲聞辟支佛上今舍利弗何以故問

答曰不問智慧勢力能度眾生今但問佛及弟子智慧體性法中無有差別者

以諸賢聖智慧皆是諸法實相慧皆是四諦及三十七品慧皆是出三界

入三脫門成三乘果慧以是故說無有差別

復次如須陀洹果以無漏智滅結得果乃至佛亦如是如須陀洹用二種

解脫果有為解脫無為解脫乃至佛亦如是如佛入涅槃須陀洹極

遲不過七世皆同事同緣同行同果報以是故言無相違背所以

者何不生性空故(大正25320c26-321a9)

有為解脫無為解脫(《俱舍論》卷 25大正 29133c20-21)

解脫體有二謂有為無為有為解脫謂無學勝解無為解脫謂一切惑

滅 【經】佛告舍利弗「於汝意云何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一日修智慧心念

我行道慧益一切眾生當以一切種智知一切法度一切眾生諸聲聞辟支佛

智慧為有是事不」舍利弗言「不也世尊」(大正 25321b6-10) 【論】helliphellip聲聞辟支佛雖有慈心本不發心願度一切眾生亦不迴善根向阿耨多

羅三藐三菩提以是故菩薩一日修智慧過聲聞辟支佛上

(大正 25321c26-322a1)

【經】「舍利弗於汝意云何諸聲聞辟支佛頗有是念我等當得阿耨多羅三藐

三菩提度一切眾生令得無餘涅槃不」舍利弗言「不也世尊」佛告

舍利弗「以是因緣故當知諸聲聞辟支佛智慧欲比菩薩摩訶薩智慧百

分不及一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及」(大正 25322a2-7)

【論】問曰上已反問舍利弗事已定今何以復問答曰以舍利弗引欲以須陀洹

同得解脫故與諸佛菩薩等而佛不聽譬如有人欲以毛孔之空與虛空等

以是故佛重質其事復次雖同一事義門各異先言智慧為一切眾生故

今言頗有是念我等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令一切眾生得無餘涅槃

(大正 25322a7-14)

【經】「舍利弗於汝意云何諸聲聞辟支佛頗有是念我行六波羅蜜成就眾

生莊嚴世界具佛十力四無所畏四無礙智十八不共法度脫無量阿僧

祇眾生令得涅槃不」舍利弗言「不也世尊」(大正 25322a17-26) 二十關於修學菩薩道成佛之殊勝理由

(一)《十住毘婆沙論》卷 1大正 2620b15-c23

問曰三乘所學皆為無餘涅槃若無餘涅槃中無差別者我等何用於恒河沙等

大劫往來生死具足十地不如以聲聞辟支佛乘速滅諸苦

答曰是語弱劣非是大悲有益之言若諸菩薩效汝小心無慈悲意不能精

勤修十地者諸聲聞辟支佛何由得度亦復無有三乘差別所以者何

一切聲聞辟支佛皆由佛出若無諸佛何由而出若不修十地何有

諸佛若無諸佛亦無法僧是故汝所說者則斷三寶種非是大人

有智之言不可聽察hellip如是聲聞辟支佛佛煩惱解脫雖無差別以

度無量眾生久住生死多所利益具足菩薩十地故有大差別

(二)《大毘婆沙論》卷 16大正 2777a24-b4

佛世尊愛恚永斷違順平等拔諍論根滅憍慢本視諸珍寶猶如瓦礫於一

切法覺照無遺無相似愛及恚慢等諸煩惱習已永斷故非如獨覺及諸聲聞

雖斷煩惱而有餘習貪愛習者如尊者阿難憐諸釋種瞋恚習者如尊者畢陵伽

筏蹉語殑伽神言小婢止流吾今欲渡憍慢習者如尊者舍利子棄擲醫藥

愚癡習者如尊者笈房缽底食前咳氣知食未銷不知後苦而復更食如是

等事其類甚多

(阿羅漢仍有習氣參見《大智度論》卷 27大正 25260c2-25)

二十一「是人修集聲聞辟支佛乘法未入法位我當教化令趣佛道」為何強調

「未入法位」 (一)《十住毘婆沙論》卷 7(大正 2655a4~18)

問曰云何名為歸依僧 答曰若諸聲聞人 未入法位者 令發無上心 使得佛十力

先以財施攝 後乃以法施 深信四果僧 不分別貴眾 求聲聞功德 而不證解脫 是名歸依僧 又應念三事

聲聞人者成聲聞乘 未入法位者於聲聞道未得必定能令此人發佛道心而得十力若入法位者

終不可令發無上心設或發心亦不成就如《般若波羅蜜》中尊者須菩提

所說「已入正法位不能發無上心何以故是人於生死已作障隔不復往

來生死發無上心

(二)《小品般若波羅蜜經》卷 1(大正 8540a16~21) 若諸天子未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今應當發若人已入正位則不堪任

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何以故已於生死作障隔故是人若發阿耨多羅三

藐三菩提心我亦隨喜終不斷其功德所以者何上人應求上法(參見《大

智度論》卷 54大正 25442c4~9) (三)印順法師《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p650~651

經中廣舉譬喻形容棄般若法門而取聲聞經者的無知對於傳統佛教採取了

尊重又貶抑的立場這不但維護了般若法門也有誘導聲聞修學般若法門的意

義誘導聲聞修學最顯著的例子如『小品般若波羅蜜經』卷一(大正 8540a)說

若諸天子未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今應當發若人已入正位則不

堪任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何以故已於生死作障隔故是人若發阿

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我亦隨喜終不斷其功德所以者何上人應求上

法 「入正位」是「入正性離生」的舊譯「入正位」聲聞行者就得「須陀洹」(初

果)最多不過七番生死一定要入無餘涅槃這樣就不能長在生死中修菩

薩行所以說「已於生死作障隔」如只有七番生死就不可能發求成佛道的

大心所以說「不堪任」這是依佛教界公認的教理說經上又說如「入正

位」的能發大菩提心求成佛道也是隨喜讚歎的因為上人聲聞聖者

是應該進一步的求更上的成佛法門說聲聞聖者不可能發心又鼓勵他們發心

修菩薩道這是不否定部派佛教的教義而暗示了聲聞聖者迴心的可能特別

是『大如品』依「如」真如而泯「三乘人」與「一(菩薩)乘人」的差

別消融了二乘與菩薩的對立

(四)《大品般若經》卷 22〈遍學品 74〉大正 8381b15-17

若菩薩摩訶薩作八人得須陀洹果乃至得阿羅漢果得辟支佛道然後入菩

薩位無有是處(《大智度論》卷 86大正 25659b26-28)

(五)《維摩詰所說經》卷中(大正 14549b4~b16) 若見無為入正位者不能復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譬如高原陸地不生蓮

華卑濕淤泥乃生此華如是見無為法入正位者終不復能生於佛法煩惱泥

中乃有眾生起佛法耳又如殖種於空終不得生糞壤之地乃能滋茂如是入無

為正位者不生佛法起於我見如須彌山猶能發于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生佛

法矣是故當知一切煩惱為如來種譬如不下巨海不能得無價寶珠如是不入

煩惱大海則不能得一切智寶

(六)《大智度論》卷 27大正 25263b12-25 菩薩初發意時所可怖畏無過聲聞辟支佛地正使墮地獄無如是怖畏

不永破大乘道故阿羅漢辟支佛於此大乘以為永滅譬如空地有樹名舍

摩梨(角+瓜)枝廣大眾鳥集宿一鴿後至住一枝上其枝及(角+瓜)即

時壓折澤神問樹神大鳥鵰鷲皆能任持何至小鳥便不自勝樹神答言

此鳥從我怨家尼俱盧樹上來食彼樹果來栖我上必當放糞子墮地者惡

樹復生為害必大是故於此一鴿大懷憂畏寧捨一枝所全者大菩薩

摩訶薩亦如是於諸外道魔眾及諸結使惡業無如是畏如阿羅漢辟支

佛何以故聲聞辟支佛於菩薩邊亦如彼鴿壞敗大乘心永滅佛業

一切菩薩乃至初發心皆畢定如法華經中說 問曰若菩薩皆畢定佛何以故種種呵二乘不聽菩薩取二乘證 答曰求佛道者應遍知法性是人畏老病死故於法性少分取證便自止息捨

佛道不度眾生諸佛菩薩之所呵責「汝欲捨去會不得離」得阿羅漢證時

不求諸菩薩深三昧又不廣化眾生是則迂迴於佛道稽留 問曰阿羅漢先世因緣所受身必應當滅住在何處而具足佛道 答曰得阿羅漢時三界諸漏因緣盡更不復生三界有淨佛土出於三界乃

至無煩惱之名於是國土佛所聞法華經具足佛道如法華經說「有羅漢若不

聞法華經自謂得滅度我於餘國為說是事汝皆當作佛」

問曰若阿羅漢往淨佛國土受法性身如是應得疾作佛何以言迂迴稽留

答曰是人著小乘因緣捨眾生捨佛道又復虛言得道以是因緣故雖不受

生死苦惱於菩薩根鈍不能疾成佛道不如直往菩薩

復次佛法於五不可思議中最第一今言漏盡阿羅漢還作佛唯佛能知論議

者正可論其事不能測知是故不應戲論若求得佛時乃能了知餘人可信而

不可知(大正 25714a1~25) (七)《大智度論》卷 28大正 25264b7~10

問曰阿羅漢煩惱已盡習亦未盡何以不生(法性生身) 答曰阿羅漢無大慈悲無本誓願度一切眾生又以實際作證已離生死故

(八)如果二乘人可以迴心向大則須耗費多少時間才能成佛呢

1《大般涅槃經》卷 11

一斷三結得須陀洹果不墮地獄畜生餓鬼helliphellip是人未來過八萬劫

便當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迦葉第二人者斷三結縛薄貪恚癡

得斯陀含果名一往來helliphellip是人未來過六萬劫便當得成阿耨多羅三藐

三菩提迦葉第三人者斷五下結得阿那含果更不來此helliphellip是人未

來過四萬劫便當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迦 葉第四人者永斷貪欲瞋恚愚癡得阿羅漢果helliphellip亦非騏驎獨一之

行helliphellip是人未來過二萬劫便當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迦葉第五人

者永斷貪欲瞋恚愚癡得辟支佛道helliphellip真是騏驎獨一之行helliphellip是人未

來過十千劫便當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大正 12431 c16~432a5) 2《瑜伽師地論》卷 80

問迴向菩提聲聞為住無餘依涅槃界中能發趣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耶

為住有餘依涅槃界耶 答唯住有餘依涅槃界中可有此事所以者何以無餘依涅槃界中遠離

一切發起事業一切功用皆悉止息 問若唯住有餘依涅槃界中能發趣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云何但由一

生便能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耶所以者何阿羅漢等尚當無有所餘

一生何況當有多生相續 答由彼要當增諸壽行方能成辦世尊多分依此迴向菩提聲聞密意說

言物類善男子若有善修四神足已能住一劫或餘一劫餘一劫者

此中意說過於一劫彼雖如是增益壽行能發趣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而

所修行極成遲鈍樂涅槃故不如初心始業菩薩彼既如是增壽行已

留有根身別作化身同法者前方便示現於無餘依般涅槃界而般涅槃

由此因緣皆作是念某名尊者於無餘依般涅槃界已般涅槃彼以所留有

根實身即於此界贍部洲中隨其所樂遠離而住一切諸天尚不能睹何

況其餘眾生能見彼於涅槃多樂住故於遍遊行彼彼世界親近供養佛菩

薩中及於修習菩提資糧諸聖道中若放逸時諸佛菩薩數數覺悟被覺

悟已於所修行能不放逸(大正 30749a5~b1)

迴向菩提聲聞要想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必須在尚未證入無餘依涅槃

界前才有可能其所使用的方法是善修四神足在住壽一劫或餘一劫的

時間中廣集菩提資糧依四神足之力而住壽一劫或餘一劫這是佛教中

古老的傳說如《長阿含經》卷 2<遊行經>云 佛告阿難諸有修四神足多修習行常念不忘在意所欲可得

不死一劫有餘阿難佛四神足已多修行專念不忘在意所欲

如來可止一劫有餘為世除冥多所饒益天人獲安(大正 115b19~24)

這樣的傳說在聲聞部派中是知道的但何以沒有說到可以依四神足之力

在住壽餘一劫的時間中廣集菩提資糧而成佛呢從時間觀的角度來看

《瑜伽師地論》說「餘一劫者此中意說過於一劫」這是將「餘一劫」

的時間擴充了不論多久時間直到成佛為止而不是一劫多一點的意思

而聲聞部派也許認為「餘一劫」是一劫再多一點的時間因此就沒有說到

可以依四神足之力在住壽一劫或一劫餘的時間中廣集菩提資糧而成

佛但從有部認為入了忍位就無法迴心向大的主張來看則不論「餘一劫」

的時間是長是短都將無法成佛這應該是部派間沒有傳說依四神足之力

在住壽餘一劫的時間中廣集菩提資糧而成佛的主要原因 二十二諸佛威力功德智慧無量深法等無差別為何佛壽有長短國土有淨穢

正法有久住不久住helliphellip (一)《十住毘婆沙論》卷 3大正 2632c3-14

佛功德力者一切去來今佛威力功德智慧無量深法等無差別但隨

諸佛本願因緣helliphellip無量壽命者壽命無量劫過諸算數一劫百劫千

劫萬劫億劫百千萬億那由他阿僧祇劫如是久住為利益憐愍眾生故

一切諸佛雖力能無量壽以本願故有久住世者有不久住者

(二)《俱舍論》卷 27大正 29141b3-9 論曰由三事故諸佛皆等一由資糧等圓滿故二由法身等成辦故三由

利他等究竟故由壽種姓身量等殊諸佛相望容有差別壽異謂佛

壽有短長種異謂佛生剎帝利婆羅門種姓異謂佛姓喬答摩迦葉波等

量異謂佛身有小大等言顯諸佛法住久近等 (三)佛壽命長短(《大智度論》卷 34大正 25312a14- b21)

問曰佛雖有長壽業因緣生於惡世故壽命便短以此短壽能具佛事何

用長為又佛以神通力故一日之中能具佛事何況百歲 答曰此間閻浮提惡故佛壽應短餘處好故佛壽應長 問曰若然者菩薩於此閻浮提淨飯王宮生出家成道是實佛餘處皆是神

通力變化作佛以度眾生 答曰此言非也所以者何餘處閻浮提亦各各言我國是實佛餘處為變化

何以知之若餘處國土自知是化佛則不肯信受教戒又如餘國土人

壽命一劫若佛壽百歲於彼裁無一日眾生則起輕慢不肯受教彼則

以一劫為實佛以此為變化如《首楞嚴經》說「神通遍照佛壽七百

千阿僧祇劫佛告文殊尸利彼佛則是我身彼佛亦言釋迦文佛則是

我身」以是故知諸佛壽命實皆無量為度人故現有長短汝言釋迦

文佛以神通力故所度眾生與人壽不異者則不須百歲一日之中可

具足佛事 如阿難一時心生是念如然燈世尊一切勝佛鞞婆尸佛出於好世

壽命極多能具佛事我釋迦文佛出生惡世壽命極短將無世尊

不能具足佛事耶 爾時世尊入日出三昧從身變化出無量諸佛及無量光明普至十方

一一化佛在諸世界各作佛事或有說法或現神通或現三昧或現

飯食如是之比種種因緣施作佛事而度眾生從三昧起告阿難曰『汝

悉見聞是事不』阿難言『唯然已見』佛告阿難『佛以如是神力

能具佛事不』阿難言『假令佛壽一日大地草木悉為可度眾生則

能度盡何況百歲』 以是故知諸佛壽命皆悉無量為度人故現有長短譬如日出影現

於水隨水大小水大則影久水小則速滅若照琉璃頗梨珠山影則

久住又如火燒草木然少則速滅然多則久住不可以滅處無火

故謂多然處亦無光明長短義亦如是 (參見《佛說首楞嚴三昧經》卷 2大正 15644c)

(四)佛土淨不淨(《大智度論》卷 32大正 25302b12-c10) 一切佛功德皆等無多無少

問曰若爾者何以言阿彌陀佛壽命無量光明千萬億由旬無量劫度眾生

答曰諸佛世界種種有淨不淨有雜

如《三十三天品經》說佛在三十三天安居自恣時至四眾久不見

佛愁思不樂遣目連白佛言「世尊云何捨此眾生住彼天上」

時佛告目連「汝觀三千世界」目連以佛力故觀或見諸佛為大眾

說法或見坐禪或見乞食如是種種施作佛事目連即時五體投地

是時須彌山王跛[跳-兆+我]大動諸天皆大驚怖目連涕泣稽首白

佛「佛有大悲不捨一切作如是種種化度眾生」佛告目連「汝

所見甚少過汝所見東方有國純以黃金為地彼佛弟子皆是阿羅漢

六通無礙復過是東方有國純以白銀為地彼佛弟子皆學辟支佛道

復過是東方有國純以七寶為地其地常有無量光明彼佛所化弟子純

諸菩薩皆得陀羅尼諸三昧門住阿毘跋致地目連當知彼諸佛者

皆是我身如是等東方恒河沙等無量世界有莊嚴者不莊嚴者皆

是我身而作佛事如東方南西北方四維上下亦復如是」

以是故當知釋迦文佛更有清淨世界如阿彌陀國阿彌陀佛亦有嚴

淨不嚴淨世界如釋迦文佛國諸佛大悲徹於骨髓不以世界好醜隨

應度者而教化之如慈母愛子子雖沒在廁溷懃求拯拔不以為惡

(五)清淨國土雜國土(《大智度論》卷 93大正 25711c14-21) 問曰佛憐愍眾生淨佛國土中何以無三惡道眾生 答曰憐愍一切眾生平等無異此中說清淨業因緣是國土中無三惡道

又佛非但一國土乃有十方恒河沙國土佛有清淨國土有雜國土

雜國土中則具有五道淨佛國土或有人天別異或無有人天別異

如過去天王佛國土中唯佛世尊以為法王是故名為天王佛 (六)《維摩詰所說經》〈佛國品第一〉卷 1大正 14538c10-29

舍利弗眾生罪故不見如來佛土嚴淨非如來咎舍利弗我此土淨而汝

不見爾時螺髻梵王語舍利弗『勿作是意謂此佛土以為不淨所以

者何我見釋迦牟尼佛土清淨譬如自在天宮』舍利弗言『我見此土

丘陵坑坎荊蕀沙礫土石諸山穢惡充滿』螺髻梵言『仁者心有高下

不依佛慧故見此土為不淨耳舍利弗菩薩於一切眾生悉皆平等深心

清淨依佛智慧則能見此佛土清淨』於是佛以足指按地即時三千大千

世界若干百千珍寶嚴飾譬如寶莊嚴佛無量功德寶莊嚴土一切大眾

歎未曾有而皆自見坐寶蓮華佛告舍利弗『汝且觀是佛土嚴淨』舍

利弗言『唯然世尊本所不見本所不聞今佛國土嚴淨悉現』佛語

舍利弗『我佛國土常淨若此為欲度斯下劣人故示是眾惡不淨土耳譬

如諸天共寶器食隨其福德飯色有異如是舍利弗若人心淨便見此土功德

莊嚴』 (七)正法久住不久住(《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 183大正 27919a3-16)

問何故過去諸佛有未般涅槃正法即滅有於般涅槃後七日即滅今釋迦佛

千歲方滅耶 答過去諸佛壽量長遠於彼正教所應作者佛在世時多已究竟故法速滅

今世尊釋迦牟尼出百年時壽量短促正教所作雖佛涅槃多未究竟乃

至千歲於中有種善根者有成熟者有解脫者是故經於多時正法方滅

有說過去諸佛所有弟子愛重奢摩他非毘缽舍那由重奢摩他故

恒住寂止不樂傳說契經等十二分教故法速滅 今世尊弟子愛重毘缽舍那非奢摩他由重毘缽舍那故多住觀察皆

樂傳授契經等十二分教是故正法多時乃滅 (八)1《成佛之道》(增注本)p19

從經典看來佛的色身有大小壽命有長短國土有淨穢弟子有多少正

法住世也不一致要知道這是佛的方便示現為了適應眾生的根機才有

這種種差別

2《成佛之道》(增注本)p425-426

佛壽與佛身的長短可說有限量的都是化身化土化身佛為什麼示現這

些差別呢因眾生根性不同有的應以苦切語三惡道是這樣的苦眾生界

是這樣的苦能因此發心修行這是折伏門 有的應以愛語這麼清淨那麼自在就肯發心修行這是攝受門 化身佛就是以這折攝二門來成就眾生的隨機適應如藥能治病就是妙

藥所以不應該生優劣想

3印順法師《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p493 釋尊的生在穢惡時代是出於悲憫眾生的願力願意在穢土成佛救護眾生

脫離一切苦這是重在「悲能拔苦」的精神彌勒是立願生在「佛剎莊嚴

壽命無數」的世界重在慈(彌勒譯為「慈」)的「施與安樂」至於成佛

(智證)度眾生是沒有不同的這是法藏部的見解 說一切有部以為「慈氏菩薩多自饒益少饒益他釋迦菩薩多饒益他少

自饒益」釋尊與彌勒因行的對比釋尊是更富於大悲為眾生的精神所以

彌勒的最初發心比釋迦早了四十餘劫而成佛卻落在釋尊以後這顯得大

悲苦行的菩薩道勝過了為「莊嚴佛剎壽命無數」而發心修行

Page 8: 《十住毘婆沙論》之菩薩修行要略...2006 年佛法度假中文營隊課程講義 《十住毘婆沙論》之菩薩修行要略 釋長慈編 2006/5/22 壹、簡介 一、釋《論》題:

也是人不會是十全十美的所以如不從正法的關係去尊敬他就會挑剔一些不相關

的事相貌不端嚴呀音聲不洪亮呀helliphellip或說法師的某種不圓滿性急呀偏愛呀

好名呀種種吹求而忘記了自己應學他的長處應學習他宣揚的正法這樣的不尊

師不重道自己閉塞了聰明不能獲得正法的智慧反而要退失了 二「所受深法秘不說盡」深法是大乘法大乘的空義(經說深奧者空

是其義)深行密證的法門自己從師長受學得來應該善與人同盡量弘揚卻故

意秘密化不肯輕易說說也不肯盡量的說而保留一分這或是為了名為了利

秘而不傳的作風障礙人不能生長深智因果必然當然自己要退失智慧了拿淺事

來說我國古代的工巧醫藥拳術都有高度的成就可是被『秘密』害了教拳

的不肯盡量傳授徒眾而留下幾手醫藥只肯傳自己人或傳兒不傳女不願公

開以求進步結果大多失傳了到現在我國還被看作落後地區這不是秘不盡傳

而招退失智慧的惡果嗎 三「有樂法者為作留難說諸因緣沮壞其心」樂法是愛好大法而深願欲求

的意思遇到這樣的人應該隨機說法引他趣入佛法而現在卻故意的留難他說

一些不成理由的理由如年紀還輕呀知識太差呀業障太重呀下次再來呀要供

養多少呀helliphellip根機中中的就會因而失望意志沮喪變壞了那種樂於求法的熱心

有的受了外道的誘惑動搖了對三寶的信心犯了這樣障人智慧的罪過當然要退

失智慧了 四「憍慢自高卑下他人」修學佛法的容易犯一種過失就是義理愈了解

或多少有些行持功德憍慢心就起來了覺得自己了不起高人一等看起他人來

論教理論修行都卑下低劣不及自己於是覺得沒有值得尊敬的法師沒有可以

造就的學者憍慢狂妄結果是『滿招損』智慧日漸退失了 世尊總結的說上面所說的「是為菩薩四法」會「退失智慧」的求大智慧的

大乘行者應切戒才好 『復次迦葉菩薩有四法得大智慧何謂為四常尊重法恭敬法師隨所

聞法以清淨心廣為人說不求一切名聞利養知從多聞生於智慧勤求不懈

如救頭然聞經誦持樂如說行不隨言說迦葉是為菩薩四法得大智慧』 現在再從正行來說能得大智慧的四法那四種法呢 一「常尊重法恭敬法師」能常常的尊師重道就會常常的訪師求法智慧也

就自然增長廣大起來 二「隨所聞法以清淨心廣為人說不求一切名聞利養」菩薩隨自己聽聞受持

的深法不會『秘不說盡』而是樂意的廣為人說以弘法心慈悲心報恩心來說

法不是為了貪求名譽或者財利供養唯有這樣的清淨心說法才能廣為人說否

則存有名聞利養徒眾不清淨心來說法就會或多或少的保留不是嫌說法

的報酬太少就怕別人與自己一樣名聞利養被人奪去了 三「知從多聞生於智慧勤求不懈如救頭然」對於樂法的人故意留難不

願為他說法主要是由於不知聞法的利益要知道現證的智慧雖由於修習而修

慧要由於思惟思慧要由於多聞知道智慧是從多聞而引生的就會尊重聞法的功德

了對他人就不為留難樂意去為人說法對自己一定是精勤的求聞正法不懈

不怠如頭髮鬚眉著了火一樣火燒(然與燃同)鬚眉一定急不容緩去救息他知

道多聞的功德一定會不懈不怠的去多聞正法當然精勤的多聞也要注意到身心

的調適必須『行之以漸持之以恆』從容不迫而又鍥而不捨才是中道的勤行 四「聞經誦持樂如說行不隨言說」凡人聽聞經法背誦受持大抵會因

此而憍慢起來但聞思經法還是為了實行如學者的志願在乎如經所說的去實行

而不是隨著語言文字團團轉專在名相上作工夫那就會感覺自己的實行不足還不

能完滿的實踐佛說能深切感覺到自己的不足自然謙和寬容不再憍慢自高了能

這樣依解而起行智慧當然能生長廣大了 佛總結的說這就是「菩薩四法得大智慧」 五菩薩應如何應對難調難伏甚至忘恩負義的眾生

(一)《十住毘婆沙論》卷 7〈五戒品第十五〉大正 2657a10~b14 諸有惡眾生 種種加惱事 諂曲懷憍逸 惡罵輕欺誑 背恩無返復 癡弊難開化 菩薩心愍傷 勇猛加精進 諸惡眾生以種種惡事侵嬈菩薩菩薩於此心無懈厭不應作是念 「如是惡人誰能調伏誰能教化誰能勸勉令度生死究竟涅槃誰能與

此往來生死誰能與此和合同事諸惡無理誰能忍之我意止息不復

共事我悉捨遠不復共事亦復不能與之和合是惡中之惡無有返復何

用此等而共從事」 菩薩知見眾生惡罪難除應還作是念 「是等惡人非少精進能得令住如所樂法為是等故我當加心勉力勤

行億倍精進後得大力乃能化此惡中之惡難悟眾生如大醫王以小因緣

便能療治眾生重病菩薩如是除煩惱病令住隨意所樂功德我於重罪大

惡眾生倍應憐愍起深大悲如彼良醫多有慈心療治眾病其病重者

深生憐愍勤作方便為求良藥」 菩薩如是於諸眾生煩惱病者悉應憐愍於惡中之惡煩惱重者深生憐愍

勤作方便加心療治何以故 菩薩隨所住 不開化眾生 令墮三惡道 深致諸佛責 菩薩隨所住國土城邑聚落山間樹下力能饒益教化眾生而懈厭嫌恨

貪著世樂不能開化令墮惡道是菩薩即為十方現在諸佛深所呵責甚可慚

恥3云何以小因緣而捨大事是故菩薩不欲諸佛所呵責者於種種諂曲重惡

眾生心不應沒隨力饒益應以諸方便勤心開化譬如猛將將兵多所傷損

王則深責以諸兵眾無所知故王不責之 (二)《大方廣佛華嚴經》卷 14〈金剛幢菩薩十迴向品〉大正 9489a11~26

菩薩摩訶薩不以惡眾生故嫌恨退沒不行迴向不以難調伏眾生故退捨善根不

行迴向雖有眾生邪見瞋濁於大莊嚴其心不轉不捨大願救護眾生若見眾生

濁惡無信不知報恩修習菩提未曾懈廢若與愚癡童蒙共事心無憂惱何以故

我以明淨圓滿慧日出於世間清淨調伏一切眾生菩薩摩訶薩不為一眾生故

發心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善根迴向不為嚴淨一佛剎故不為信一佛故不

為見一佛故不為聞一佛法故不為滿足一願故菩薩摩訶薩悉欲救護一切眾

生故以善根迴向具足嚴淨一切佛剎信一切佛見一切佛恭敬供養一切諸

佛聞一切佛所說正法滿足一切大願故以諸善根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三)《大乘寶雲經》卷 2大正 16〈十波羅蜜品〉252b15~c2

云何菩薩無疲倦願菩薩若見剛強眾生難調難伏放逸自恣不肯受化是諸菩薩

之所厭患如是剛強難調難化所厭患者以是因緣即生疲倦而棄背之發願往

生清淨世界諸佛淨土是淨土中無如是等剛強眾生及其名處菩薩不欲聞是人

名何況相見若有菩薩棄背眾生亦不能得諸佛淨土而往受生是中有智諸菩

薩等發如是心一切世界有諸眾生頑囂暗鈍聾盲瘖啞無涅槃性從彼世界諸佛

菩薩所棄捨者是等眾生願悉來集我所莊嚴佛國土中是等眾生勿令有餘我

皆令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坐於道場覺了佛果菩薩摩訶薩作是思時從初發

心一切魔宮無處不動十方一切諸佛世尊之所稱歎而是菩薩所嚴佛國速得成

就究竟清淨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名菩薩無疲倦願

六關於「易行道」之真正意義為何 (一)《十住毘婆沙論》卷 5〈易行品〉大正 2640c29-45a22

問曰是阿惟越致菩薩初事如先說至阿惟越致地者行諸難行久乃可得

或墮聲聞辟支佛地若爾者是大衰患是故若諸佛所說有

易行道疾得至阿惟越致地方便者願為說之 答曰如汝所說是儜弱怯劣無有大心非是丈夫志幹之言也何以故

3 《大寶積經》卷 82〈郁伽長者會第十九〉云「若是菩薩隨所住處不教眾生令墮惡道而是菩薩

則為諸佛之所訶責」(大正 11474a24~26)

若人發願欲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未得阿惟越致於其中間應不惜身

命晝夜精進如救頭燃4 如《助道》5中說 菩薩未得至阿惟越致地應常勤精進猶如救頭燃 荷負於重擔為求菩提故常應勤精進不生懈怠心 若求聲聞乘辟支佛乘者但為成己利常應勤精進 何況於菩薩自度亦度彼於此二乘人億倍應精進

行大乘者佛如是說「發願求佛道重於舉三千大千世界」汝言

「阿惟越致地是法甚難久乃可得若有易行道疾得至阿惟越致地」

者是乃怯弱下劣之言非是大人志幹之說汝若必欲聞此方便今當

說之佛法有無量門如世間道有難有易陸道步行則苦水道乘

船則樂菩薩道亦如是或有勤行精進或有以信方便易行疾至阿惟越

致者若菩薩欲於此身得至阿惟越致地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

提者 一應當念是十方諸佛稱其名號(大正 2641b16~42c7) 二更有阿彌陀等諸佛亦應恭敬禮拜稱其名號又亦應念毘

婆尸佛尸棄佛毘首婆伏佛拘樓珊提佛迦那迦牟尼佛迦葉

佛釋迦牟尼佛及未來世彌勒佛皆應憶念禮拜以偈稱讚 (大正 2642c8~44c5)

三復應憶念諸大菩薩(大正 2641c6~45a17) 四求阿惟越致地者非但憶念稱名禮敬而已復應於諸佛所懺悔

勸請隨喜迴向(大正 2645a19~22)

(二)印順法師《成佛之道》(增注本)p306~308 希求簡易迅速的方便道雖缺乏大丈夫(大丈夫即菩薩)的志行但佛有無量

善巧別說殊勝方便攝護怯劣的初發心學人使他不致退失信心趣入大乘

這就是易行道法門了這如龍樹在《十住毘婆沙論》裡雖呵責了一番仍攝

受他說「汝若必欲聞此方便今當說之佛法有無量門如世間道有難有易

陸道步行則苦水道乘船則樂菩薩道亦如是或有勤行精進(難行苦行)

或有以信方便易行疾至阿惟越致」易行道就是以信願而入佛法的一流 易行道的真正意義是

1易行道不但是念一佛而是念十方佛及「阿彌陀等佛及諸大菩薩稱

4 《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 4大正 8243c4~11 須菩提菩薩摩訶薩應生如是心我當代十方一切眾生若地獄眾生若畜生眾生若餓鬼眾生受

苦痛為一一眾生無量百千億劫代受地獄中苦乃至是眾生入無餘涅槃以是法故為是眾生受諸

懃苦是眾生入無餘涅槃已然後自種善根無量百千億阿僧祇劫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

提是為菩薩摩訶薩生大心 5 《菩提資糧論》卷 3大正 32527b

名一心念亦得不退轉」(《十住毘婆沙論》卷 5大正 2642c)

2易行道除稱佛菩薩名而外「應憶念禮拜以偈稱讚」(《十住毘婆沙論》

卷 5大正 2643c)

3易行道不單是稱名禮拜而已如論說「求阿惟越致地者非但憶念稱

名禮敬而已復應於諸佛所懺悔勸請隨喜迴向」(《十住毘婆

沙論》卷 5大正 2645c)所以易行道就是修七支及普賢的十大願

4易行道為心性怯弱的初學說重在攝護信心龍樹論如此說馬鳴論也說

「眾生初學是法欲求正信其心怯弱helliphellip當知如來有勝方便攝護信

心」(《大乘起信論》大正 32583a)

5易行道的攝護信心或是以信願修念佛等行而往生淨土到了淨土漸

次修學決定不退轉於無上菩提這如一般所說或者是以易行道為方便

堅定信心轉入難行道如說「菩薩以懺悔勸請隨喜迴向故福

德轉增心調柔軟於諸佛無量功德清淨第一凡夫所不信而能信受及

諸大菩薩清淨大行希有難事亦能信受helliphellip愍傷諸眾生無此功德helliphellip

深生悲心helliphellip以悲心故為求隨意使得安樂則名慈心」「若菩薩如是

得隨慈悲心斷所有貪惜為施勤精進」(《十住毘婆沙論》卷 6大正

2649b-c)這就是從菩薩的易行方便道引入菩薩的難行正常道了

(三)普賢十大願(印順法師《學佛三要》p92-94)

由於「初學是法(大乘)其心怯弱」所以特重信仰依佛力的加被而修習

龍樹說這是以信(願)精進為門而入佛法的也就是樂集佛功德而往生淨

土的易行道說得最圓滿的要算『普賢行願品』的十大行願這因為佛是無

上菩提的圓滿實證者所以將信願集中於佛寶而修 十大行願中一禮敬諸佛二稱歎如來是佛弟子見佛所應行的禮儀三

廣修供養是見佛修福的正行六請轉法輪七請佛住世從梵王請佛說

法與阿難不請佛住世而來這都本於釋迦佛的常法而引申於一切佛四

懺悔業障如『決定毘尼經』的稱念佛名的懺法大乘通於在家出家所以不

用僧伽的作法懺專重於佛前的懺悔五隨喜功德十普皆回向這是大

乘法所特別重視的八隨順佛學即依佛的因行果行而隨順修學九恒順

眾生是增長悲心 這十大行願有三大特點 一佛佛平等所以從一佛(毘盧遮那)而通一切佛盡虛空遍法界而不

是局限於一時一地一佛的 二重於觀念不但懺悔隨喜回向由於心念而修就是禮佛供養讚

佛等也唯由心念如說「深心信解如對目前」「起深信解現前知見」

這是心中「念佛」的易行道成就即是念佛三昧 三這是專依佛陀果德(攝法僧功德)而起仰信的一切依佛德而引發如隨

順眾生的悲心因為「若能隨順眾生即能隨順供養諸佛若於眾生尊重

承事則為尊重承事如來若令眾生生歡喜者則令一切如來歡喜何以

故諸佛如來以大悲而為體故」helliphellip 信增上菩薩信願集中於佛念念不忘佛能隨願往生極樂世界但由信願觀

念所以是易行道然心心念於如來功德念念常隨佛學念念恒順眾生如

信願增長也自然能引發為法為人的悲行智行龍樹說修易行道的能「福力

增長心地調柔helliphellip信諸佛第一清淨功德已愍傷眾生」修行六波羅蜜

所以這雖是易行道是信增上菩薩學法而印度的大乘行者都日夜六時的

在禮佛時修此懺悔隨喜勸請回向不過智增悲增的菩薩重心在悲行與

智行而已 七若懺悔罪業是否能不受果報 (一)《十住毘婆沙論》卷 6〈分別功德品第十一〉大正 2648b19-49b9

問曰汝言「懺悔除業障罪」餘經6中說「佛告阿難故作業必當受」 又阿毘曇7中說「諸業因緣不空果報不失不滅」 又經8說「眾生皆屬業皆從業有依止於業眾生隨業各自受報若

現報若生報若後報」 又《業報經》9中閻羅王為眾生說言「咄眾生汝此罪非父母作天

作沙門婆羅門作汝自作自應受報」 又賢聖偈中說「實法如金剛業力將無勝今我已得道而受惡業報」

又佛自說「大海諸名山丘陵樹林木地水火風等日月諸星宿若

至劫燒時皆盡無有餘業於無量劫常在而不失汝遇具相者一切

智人師先所造罪業已償其果報今雖得值佛垢盡證聖果以餘因

緣故木刺猶在身」10是故不應言「懺悔除業罪」 答曰我不言「懺悔則罪業滅盡無有報果」我言「懺悔罪則輕薄於少

時受」是故懺悔偈中說「若應墮三惡道願人身中受」helliphellip 如是等罪多行福德志意曠大集諸功德故不墮惡道是故汝先難

6 《中阿含經》卷 3〈思經第 15〉大正 1437b26-28 7 正量部主張有「不失法」《般若燈論釋》卷 10大正 30101c26~27)「正量部人言阿含經中佛如

是說有不失法以此法故不斷不常諸體得成」 8 參見《佛說佛名經》卷 4大正 14204c 9 參見 《起世經》卷 4大正 1331 a26~ b6「時閻摩王又更告言汝愚癡人若如是者汝自懈怠

行放逸故不修身口及意善業以是因緣汝當長夜得大苦惱無有安樂是故汝當具足受此放逸之罪

得如是等惡業果報亦如諸餘放逸眾生受此罪報又汝諸人此之苦報惡業果者非汝母作非汝父

作非汝兄弟作非姐妹作非國王作非諸天作亦非往昔先人所作是汝自身作此惡業今還聚

集受此報也」 10 參見《佛說興起行經》卷上〈佛說木槍刺腳因緣經第六〉大正 4168a~170b

若懺悔罪業則滅盡無有果報者是語不然復次若言罪不可滅者

《毘尼》中佛說「懺悔除罪」則不可信是事不然是故業障罪應懺悔 (二)《大智度論》大正 25395c12-15

戒律中戒雖復細微懺則清淨犯十善戒雖復懺悔三惡道罪不除如比

丘殺畜生雖復得悔罪報猶不除 (三)印順導師

1《華雨集》(第二冊)p195-196 罪業不善業真的可依懺悔而除滅嗎龍樹有明確的說明如《十住毘婆

沙論》卷六(大正二六四八下四九上)說 「我不言懺悔則罪業滅盡無有報(異熟)果我言懺悔罪則輕薄於少時受

是故懺悔偈中說若應墮三惡道願人身中受helliphellip又如阿闍世害得道父王

以佛及文殊師利因緣故重罪輕受」 依《十住毘婆沙論》意懺悔業障並不能使罪消滅了只是使罪業力減輕

「重罪輕受」本來是要在來生或後後生中受重報的由於懺悔善現在人

中輕受重罪業就過去了《金剛般若經》說「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讀誦此經

若為人輕賤是人先世罪業應墮惡道以今世人輕賤故先世罪業則為消滅」

(大正 8750c)讀誦經典而能消(重)罪業與《(十住)毘婆沙論》意義相

2《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p977

依「佛法」說懺悔不是將業消滅了而是削弱業的作用使惡業不致於障

礙道的進修如五逆稱為「業障」那是怎麼樣修行也決定不能證果的《沙

門果經》說「若阿闍世王不殺父者(聽了佛的說法)即當於此坐上得法眼

淨(證得初果)而阿闍世王今自悔過(只能)罪咎損減已拔重咎」《增壹

阿含經》及《律藏》都說阿闍世王得「無根信」或「不壞信」逆罪因懺悔

而減輕了但還是不能證果《阿闍世王經》說阿闍世王聽法以後得「信

忍」或作「順忍」與「無根信」「不壞信」相當闍王雖有所悟入還是要

墮賓頭地獄不過不受苦能很快的生天《阿闍世王經》所說罪性本空而

因果不失悔悟也只能輕(重罪輕受)些與原始佛法還沒有太多的差別

《阿闍世王經》又說有殺母的罪人因文殊的誘導見佛聞法而證得阿羅漢

果這是與「佛法」相違與阿闍世王悔罪說相違可能是遲一些而附入的部

分 八菩薩修「迴向」的方法 (一)《十住毘婆沙論》卷 5〈除業品〉大正 2646b7~ 47a24

問曰汝已說懺悔勸請隨喜云何為迴向 答曰我所有福德 一切皆和合 為諸眾生故 正迴向佛道

我者己身 所有福德者若從身生若從口生若從意生若因布施生若因持戒生若

因修禪生若因隨喜生若因勸請生如是等及餘所有善皆名所有福德 一切皆和合者心念諸福德合集稱量知其廣大 諸眾生者三界眾生 正者如諸佛迴向如真實迴向迴向菩提 迴向菩提者迴諸福德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又隨喜迴向此二事佛亦自說

有菩薩摩訶薩欲隨喜迴向應念諸佛斷三界相續道滅諸戲論乾煩惱淤

泥滅諸刺棘除諸重擔逮得己利正智解脫心得自在盡諸有結無量

無邊不可思議阿僧祇十方世界一一世界中亦無量無邊不可思議阿僧祇諸佛

出已滅度從初發心乃至得佛入無餘涅槃至遺法未盡於其中間是諸佛所有

善根福德應六波羅蜜及所受辟支佛記所有善根又聲聞人善根若布施

持戒修禪及學無學無漏善根及諸戒品定品慧品解脫根又聲聞人善

根若布施持戒修禪及學無學無漏善根及諸佛戒品定品慧品解

脫品解脫知見品大慈大悲等無量功德及諸佛有所說法於此法中有人

信解受學得此法利是諸人等所有善根於此法中及凡夫所種善根及諸天

龍夜叉乾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睺羅伽得聞法已生諸善

心乃至畜生聞法生諸善心及諸佛欲入涅槃時眾生所種善根是諸善根

福德一切和合稱量使無遺餘以最上最妙最勝無上無等無等等隨

喜隨喜已以是隨喜所生福德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未來現在諸佛

亦如是是三世諸佛福德及因諸佛所生福德心皆隨喜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

提是故偈說 罪應如是懺 勸請隨喜福 迴向無上道 皆亦應如是 如諸佛所說 我悔罪勸請 隨喜及迴向 皆亦復如是

無始世界來有無量遮佛道罪應於十方諸佛前懺悔勸請諸佛隨喜迴向

如佛所知所見所許懺悔我亦如是懺悔勸請諸佛隨喜迴向亦復如是

若如是懺悔勸請隨喜迴向是名正迴向

問曰云何名為諸佛所知所見所許懺悔勸請隨喜迴向 答曰懺悔勸請如先說隨喜迴向如《大品經》11中須菩提白佛言

世尊所說菩薩於過去未來現在一切諸佛及諸弟子一切眾生所有福德

善根盡和合稱量以最上隨喜世尊云何名為最上隨喜

11 參見《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 11<隨喜品(隨喜迴向品)第 39>大正 8297b21~302a16《小品

般若波羅蜜經》卷 3<迴向品第 7>大正 8547c13~549c26《大智度論》卷 61大正 25487a~496a

佛告須菩提若菩薩於過去未來現在諸法不取不念不見不得不

分別而能如是思惟是諸法皆從憶想分別眾緣和合有一切法實不生無所從

來是中乃至無有一法已生今生當生亦無已滅今滅當滅諸法相如

是我順諸法相隨喜隨喜已亦隨諸法實相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名

最上隨喜迴向 復次須菩提求佛道善男子善女人不欲謗佛者應以善根如是迴向應作

是念如諸佛心佛智佛眼知見是善根福德本末體相從何而有我亦

如是隨諸佛知見隨喜如諸佛所許我亦如是以善根迴向若菩薩如是迴向

則不謗諸佛亦無過咎深心信解如實迴向是名大迴向具足迴向 復次須菩提善男子善女人以諸善根福德應如是迴向如諸賢聖戒品

定品慧品解脫品解脫知見品不繫欲界不繫色界不繫無色界不在

過去不在未來不在現在以不繫三界故是迴向亦如是不繫所迴向處亦

不繫若菩薩能如是得心信解如實是名不失迴向無毒迴向法性迴向若

菩薩於此迴向取相貪著是名邪迴向是故諸菩薩摩訶薩應如諸佛所知法

相以是法相迴向能至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名正迴向

(二)《大智度論》卷 61大正 25487c27~488a13 共一切眾生者是福德不可得與一切眾生而果報可與菩薩既得福德果報

衣服飲食等世間樂具以利益眾生菩薩以福德清淨身口人所信受

為眾生說法令得十善道四禪等與作後世利益末後成佛得福德果報

身有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無量光明觀者無厭無量清淨梵音柔和無

礙解脫等諸佛法於三事示現度無量阿僧祇眾生般涅槃後碎身舍利與

人供養久後皆令得道是果報可與一切眾生以果中說因故言福德與眾生

共若福德可以與人者諸佛從初發心所集福德盡可與人然後更作善法

體不可與人今直以無畏無惱施與眾生

(三)印順法師《印度佛教思想史》p112 ~ p113 迴向迴向是迴轉趣向將自己所有念佛等功德轉向於某一目標〈普賢行

願品〉說「迴向眾生及佛道」(《大方廣佛華嚴經》卷 40大正 10847a)一切功德迴向給眾生與眾生同成佛道自己所作的功德能轉給別人嗎

《大智度論》說「是福德不可得與一切眾生而(福德的)果報可與helliphellip

若福德可以與人者諸佛從初發心所集功德盡可與人」(卷 61大正 25

487c~488a)自己所作的功德是不能迴向給眾生的但自己功德所得的福報

菩薩可以用來利益眾生引導眾生同成佛道這樣的迴向說才沒有違反「自

作自受」的因果律 (四)印順法師《華雨集》(第二冊)p158 ~ p161

「普皆回向」回向是迴轉趣向迴向功德是將所有功德轉向於某一目

的〈普賢行願品〉的迴向是「所有禮讚供養福請佛住世轉法輪隨

喜懺悔諸善根迴向眾生及佛道」(《普賢菩薩行願讚》大正 10880b)依偈說回向是將上來所說的「禮敬功德」「讚歎功德」「供養功德」「懺悔

功德」「隨喜功德」「勸請功德」一切回向於眾生與眾生同成佛道依偈

文可見重佛重信的易行道(「三品經」也如此)本沒有「恒順眾生」與

「常隨佛學」的 回向眾生及佛道如《舍利弗悔過經》說「學道以來所得(一切)福德皆

集聚合會以持好心施與天下十方人民父母蜎飛蠕動之類皆令得其福

有餘少所令某得之令某等作佛道」(大正 241091a)異譯《菩薩藏經》

說得更明白「一切和合迴施與一切眾生helliphellip一切和合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

菩提以此善根願令一切眾生亦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大正 241089a) 菩薩修易行道所得的功德回向眾生就是將自己的功德轉而布施給眾生

使眾生離苦得樂發心修行成佛 菩薩的功德真能施與眾生使眾生受福樂嗎這裏面含有重大問題也就是

「自力」與「他力」一般神教都是重「他力」的佛法說善惡因果修因證

果一向是「自力」的「大乘佛法」的「回向功德」不違反佛法的特質嗎

《大智度論》卷 61(大正 25487c~488a)說 「共一切眾生者是福德不可得與一切眾生而果報可與菩薩既得福德

果報衣服飲食等世間樂具以利益眾生菩薩以福德清淨(所有)

身口人所信受為眾生說法令得十善helliphellip末後成佛helliphellip是果報可

與一切眾生以果中說因故言福德與眾生共若福德可以與人者諸佛

從初發心所集福德盡可與人」 經上說福德回向施與眾生這是果中說因是不了義說菩薩的福德是不能

轉施與別人的但菩薩發願化度眾生所以依此福德善根未來福慧具足就

能以財物佛法施與眾生使眾生得財物能依法修行成就佛道如自己的

福德而可以迴施眾生那是違反「自力」原則的佛菩薩的功德無量如可以

迴施眾生那世間應該沒有苦惱眾生都是佛菩薩那樣也不用佛菩薩來化度

了 《十住毘婆沙論》這樣說「我所有福德一切皆和合為諸眾生故正迴向

佛道」(卷 5大正 2646b)菩薩發菩提心求成佛道主要是為了救度一切

眾生所以「迴向眾生及佛道」是說「為諸眾生故」以一切功德迴向阿耨

多羅三藐三菩提並非以福德善根施與眾生《普賢菩薩行願讚》但說「悉皆

迴向於菩提」沒有說迴向眾生也許是為了避免讀者的誤解吧

九關於眾生見佛身聞佛名而得入必定之意趣 (一)《十住毘婆沙論》卷 3大正 2632c3-8

佛功德力者一切去來今佛威力功德智慧無量深法等無差別但隨諸佛本

願因緣或有壽命無量或有見者即得必定聞名者亦得必定女人見者即成

男子身若聞名者亦轉女身或有聞名者即得往生或有無量光明眾生遇者

離諸障蓋或以光明即入必定或以光明滅一切苦惱 (二)《十住毘婆沙論》卷 3大正 2632c14-25

見時得入必定者有眾生見佛即住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阿惟越致地何以故

是諸眾生見佛身者心大歡喜清淨悅樂其心即攝得如是菩薩三昧以是三昧

力通達諸法實相能直入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必定地 是諸眾生長夜深心種見佛入必定善根以大悲心為首善妙清淨為通達

一切佛法故為度一切眾生故是善根成就時至是故得值此佛又以諸佛本

願因緣二事和合故此事得成 聞佛名入必定者佛有本願「若聞我名者即入必定」如見佛聞亦如是

(三)《大方廣佛華嚴經》卷 52大正 10276c23-27

若有眾生善根熟者見佛身已則皆受化然彼佛身盡未來際究竟安住

隨宜化度一切眾生未曾失時 佛子如來身者無有方處非實非虛但以諸佛本誓願力眾生堪度則便

出現

(四)《大方廣佛華嚴經》卷 52大正 10276b23-26 佛子如來智日亦復如是普現法界無前無後一切眾生淨心器中佛

無不現心器常淨常見佛身若心濁器破則不得見

(五)《放光般若經》卷 4大正 829a27-28

云何菩薩真見佛身逮法性故是為真見

《大品般若經》卷 6〈發趣品第 20〉大正 8259b8 云何菩薩如實觀佛身如實觀法身故

(六) 《大智度論》卷 34大正 25313a21-c18 【經】我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時十方如恒河沙等世界中眾生聞我名者必得阿

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欲得如是等功德者當學般若波羅蜜(《摩訶般若波羅

蜜經》卷 1大正 8221a17-20) 【論】問曰有人生值佛世在佛法中或墮地獄者如提婆達俱迦利訶多釋子等

三不善法覆心故墮地獄此中云何言去佛如恒河沙等世界但聞佛名便

得道耶

答曰上已說有二種佛一者法性生身佛二隨眾生優劣現化佛

為法性生身佛故說乃至聞名得度為隨眾生現身佛故說雖共佛住

隨業因緣有墮地獄者

法性生身佛者無事不濟無願不滿所以者何於無量阿僧祇劫積

集一切善本功德一切智慧無礙具足為眾聖主諸天及大菩薩希能見

者譬如如意寶珠難見難得若有見者所願必果如喜見藥其有見者

眾患悉除如轉輪聖王人有見者無不富足如釋提桓因有人見者隨

願悉得如梵天王眾生依附恐怖悉除如人念觀世音菩薩名者悉脫

厄難是事尚爾何況諸佛法性生身

問曰釋迦文佛亦是法性生身分無有異體何以故佛在世時有作五逆罪人

飢餓賊盜如是等惡

答曰釋迦文佛本誓我出惡世欲以道法度脫眾生不為富貴世樂故出

若佛以力與之則無事不能又亦是眾生福德力薄罪垢深重故不得隨

意度脫又今佛但說清淨涅槃而眾生譏論誹謗言『何以多畜弟子

化導人民』此亦是繫縛法但以涅槃法化猶尚譏謗何況雜以世樂

如提婆達欲令足下有千輻相輪故以鐵作模燒而爍之爍已足壞

身惱大呼爾時阿難聞已涕泣白佛『我兄欲死願佛哀救』佛即

伸手就摩其身發至誠言『我看羅[目侯]羅與提婆達等者彼痛當滅』

是時提婆達眾痛即除執手觀之知是佛手便作是言『淨飯王子以

此醫術足自生活』佛告阿難『汝觀提婆達不用心如是云何可度

若好世人則無是咎』如是眾生若以世樂不得度也是事種種因緣

上已廣說以是故說聞佛名有得道者有不得者

復次佛身無量阿僧祇種種不同有佛為眾生說法令得道者有佛放

無量光明眾生遇之而得道者有以神通變化指示其心而得道者有佛

但現色身而得道者有佛遍身毛孔出眾妙香眾生聞之而得道者有

佛以食與眾生令得道者有佛眾生但念而得道者有佛能以一切草木之

聲而作佛事令眾生得道者有佛眾生聞名而得道者為是佛故說言

我作佛時其聞名者皆令得度

復次聞名不但以名便得道也聞已修道然後得度如須達長者

初聞佛名內心驚喜詣佛聽法而能得道又如貰夷羅婆羅門從雞泥耶

結髮梵志所初聞佛名心即驚喜直詣佛所聞法得道是但說聞名聞

名為得道因緣非得道也 (七)《大智度論》卷 93大正 25712b2-6

問曰餘佛種種勤苦說法眾生尚不得道何以但聞佛名便得道 答曰餘處佛種種說法眾生或得道或得善根終不空說若聞是佛名畢

至阿鞞跋致不言今得 十云何有眾生聞佛名便得往生 (一)《十住毘婆沙論》卷 3大正 2633a2-4

聞佛名得往生者若人信解力多諸善根成就業障礙已盡如是之人得聞佛

名又是諸佛本願因緣便得往生

「善根」《十住毘婆沙論》卷 1大正 2623b4-18 厚種善根者如法修集諸功德名為厚種善根

善根者不貪不恚不癡一切善法從此三生故名為善根如一切惡

法皆從貪恚癡生是故此三名不善根helliphellip

此中善根為眾生求無上道故所行諸善法皆名善根能生薩婆若智故

名為善根

(二)「別時意趣」

1《攝大乘論本》卷 2大正 31141a18-26 四意趣者一平等意趣謂如說言我昔曾於彼時彼分即名勝觀正等

覺者二別時意趣謂如說言若誦多寶如來名者便於無上正等菩提

已得決定又如說言由唯發願便得往生極樂世界三別義意趣謂

如說言若已逢事爾所殑伽河沙等佛於大乘法方能解義四補特伽羅

意樂意趣謂如為一補特伽羅先讚布施後還毀訾如於布施如是尸羅

及一分修當知亦爾如是名為四種意趣 2《攝大乘論釋》卷 5大 31346b4-11

別時意趣者謂此意趣令嬾惰者由彼彼因於彼彼法精勤修習彼

彼善根皆得增長此中意趣顯誦多寶如來名因是昇進因非唯誦名

便於無上正等菩提已得決定如有說言由一金錢得千金錢豈於一

日意在別時由一金錢是得千因故作此說此亦如是由唯發願

便得往生極樂世界當知亦爾 3印順法師《攝大乘論講記》(p 286-287)

實際上單單持誦多寶如來的名號並不能於無上菩提得不退轉唯憑空

口發願也不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佛陀的意思是約另一時間說的若

持誦多寶如來的名號就可種下成佛的善根雖然還不能直登不退但

將來一定要修證菩提如魚吞了鉤一樣雖然還在水裡可說已經釣住了

發願往生極樂也如此久久的積集福德智慧的善根將來定能往生極樂

如俗語說『一本萬利』並不真的一個錢立刻獲得萬倍的盈利而是說由

這一個本錢經過長久的經營才可以獲得萬利發願為往生之因念佛

為不退之因佛陀是依這種意思說的 十一關於眾生發菩提心之因緣 (一)1《十住毘婆沙論》卷 3大正 2635a26-b7

眾生初發菩提心或以三因緣或以四因緣如是和合有七因緣發阿耨多

羅三藐三菩提心 問曰何等為七 答曰一者諸如來令發菩提心二見法欲壞守護故發心三於眾生中大悲

而發心四或有菩薩教發菩提心五見菩薩行亦隨而發心(六)或因布施已而發菩提心(七)或見佛身相歡喜而發心以是七因緣

而發菩提心 (詳細內容參見《十住毘婆沙論》卷 3大正 2635b8-36a11)

2《十住毘婆沙論》卷 3大正 2636a11-23 問曰汝說七因緣發菩薩心為皆當成有成有不成 答曰是不必盡成或有成有不成 問曰若爾者應解說 答曰於七發心中 佛教令發心 護法故發心 憐愍故發心

如是三心者 必定得成就 其餘四心者 不必皆成就 是七心中(1)佛觀其根本教令發心必得成以不空言故(2)若

為尊重佛法為欲守護(3)若於眾生有大悲心如是三心必得成就

根本深故 餘菩薩教令發心見菩薩所行發心因大布施發心若見若聞佛相發

心是四心多不成或有成者根本微弱故

(二)《佛說如來智印經》卷 1大正 15470b22-c4 有七法發菩提心何等為七一者如佛菩薩發菩提心二者正法將滅為護

持故發菩提心三者見諸眾生眾苦所逼起大悲念發菩提心四者菩薩教餘

眾生發菩提心五者布施時自發菩提心六者見他發意隨學發心七者見如

來三十二相八十種好具足莊嚴若聞發心彌勒如是七因緣發菩提心

如佛菩薩發菩提心正法將滅為護持故發菩提心見諸眾生眾苦所逼起大

悲念發菩提心發此三心能為諸佛菩薩護持正法又能疾得不退轉地成就

佛道後四發心剛強難伏不能護法

(三)《彌勒菩薩所問經論》卷 2大正 26240b15-26

如《法印經》中如來說言彌勒發菩提心有七種因何等為七一者諸佛

教化發菩提心二者見法欲滅發菩提心三者於諸眾生起大慈悲發菩提心

四者菩薩教化發菩提心五者因布施故發菩提心六者學他發菩提心七者

聞說如來三十二相八十種好發菩提心 彌勒諸佛教化發菩提心見法欲滅發菩提心於諸眾生起大慈悲發菩提

心此三發心能護正法速疾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餘四發心非真菩

薩不能護持諸佛正法速疾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十二何謂「名字菩薩」何謂「真實菩薩」成就何法得名「真實菩薩」

(一)《十住毘婆沙論》卷 1大正 2621a1-11

問曰但發心便是菩薩耶

答曰何有但發心而為菩薩若人發心必能成無上道乃名菩薩或有但發

心亦名菩薩何以故若離初發心則不成無上道如大經說新發意

者名為菩薩猶如比丘雖未得道亦名道人是名字菩薩漸漸修習

轉成實法後釋歡喜地中當廣說如實菩薩相

眾者從初發心至金剛無礙解脫道於其中間過去未來現在菩薩

名之為眾

(二)《大智度論》卷 4大正 2586b13-16

是菩提薩埵有兩種有鞞跋致有阿鞞跋致如退法不退法阿羅漢阿鞞跋

致菩提薩埵是名實菩薩以是實菩薩故諸餘退轉菩薩皆名菩薩譬如得

四道人是名實僧以實僧故諸未得道者皆得名僧

(參見《大智度論》卷 3大正 2580a15-27)

(三)《十住毘婆沙論》卷 13大正 2693c15-94a20

問曰汝說無上道相時種種因緣訶罵空發願菩薩自言菩薩但名字菩薩

若是三不名為菩薩者成就何法名為真菩薩

答曰非但發空願自言是菩薩名字為菩薩略說能成就三十二法者乃名

為菩薩若人發心欲求佛道自言是菩薩空受名號不行功德慈悲

心諸波羅蜜等是不名為菩薩如土城名寶城但自誑身亦誑諸佛

亦誑世間眾生若人有三十二妙法亦能發願是名真實菩薩何等三十

一深心為一切眾生求諸安樂(參見大正2623c17-24a29102c8-12)

二能入諸佛智中

三自審知堪任作佛不作佛

四不憎惡他

五道心堅固

六不假偽結託親愛

七乃至未入涅槃常為眾生作親友

八親疏同心

九已許善事心不退轉

十於一切眾生不斷大慈

十一於一切眾生不斷大悲(參大正2649b18-29103c17-24)

十二常求正法心無疲懈

十三勤發精進心無厭足

十四多聞而解義

十五常省己過

十六不譏彼闕

十七於一切見聞事中常修菩提心

十八施不求報

十九持戒不求一切生處

二十於一切眾生忍辱無瞋礙

二十一能勤精進修習一切善根

二十二不隨無色定生

二十三方便所攝智慧

二十四四攝法所攝方便

二十五持戒毀戒慈愍無二(參大正2661a16-b29)

二十六一心聽法

二十七一心阿練若處住

二十八不樂世間種種雜事

二十九不貪著小乘(參大正2620b15-c23)

三十見大乘利益為大

三十一遠離惡知識(參大正2667a4-8)

三十二親近善知識(參大正2666c28-67a4)

菩薩住是三十二法能成七法所謂

(1)四無量心

(2)能遊戲五神通

(3)常依於智

(4)常不捨善惡眾生

(5)所言決定言必皆實

(6)集一切善法

(7)心無厭足

是為三十二法為七法菩薩成就此者名為真實菩薩

(四)《大寶積經》卷112「普明菩薩會」大正11632c27-633a14 復次迦葉名菩薩者不但名字為菩薩也能行善法行平等心名為菩薩

略說成就三十二法名為菩薩何謂三十二法 (1)常為眾生深求安樂(2)皆令得住一切智中(3)心不憎惡他人智慧(4)破壞憍慢(5)深樂佛道(6)愛敬無虛(7)親厚究竟於怨親中其心同等

至於涅槃(8)言常含笑先意問訊(9)所為事業終不中息(10)普為

眾生等行大悲(11)心無疲倦多聞無厭(12)自求己過不說他短(13)以菩提心行諸威儀(14)所行惠施不求其報(15)不依生處而行持戒(16)諸眾生中行無礙忍(17)為修一切諸善根故勤行精進(18)離生無色而起

禪定(19)行方便慧(20)應四攝法(21)善惡眾生慈心無異(22)一

心聽法(23)心住遠離(24)心不樂著世間眾事(25)不貪小乘於大乘

中常見大利(26)離惡知識親近善友(27)成四梵行遊戲五通(28)常依真智(29)於諸眾生邪行正行俱不捨棄(30)言常決定(31)貴真

實法(32)一切所作菩提為首 如是迦葉若人有此三十二法名為菩薩

《大寶積經》與《十住毘婆沙論》三十二法之比對

《大寶積經》 《十住毘婆沙論》

1 常為眾生深求安樂 深心為一切眾生求諸安樂(1)

2 皆令得住一切智中 能入諸佛智中(2)

3 心不憎惡他人智慧 不憎惡他(4)

4 破壞憍慢 自審知堪任作佛不作佛(3)

5 深樂佛道 道心堅固(5)

6 愛敬無虛 不假偽結託親愛(6)

7 親厚究竟於怨親中其心同等至於

涅槃 親疏同心(8)

乃至未入涅槃常為眾生作親友(7)

8 言常含笑先意問訊

9 所為事業終不中息 已許善事心不退轉(9)

10 普為眾生等行大悲 於一切眾生不斷大慈(10)

於一切眾生不斷大悲(11)

11 心無疲倦多聞無厭 常求正法心無疲懈(12)

勤發精進心無厭足(13)

多聞而解義(14)

12 自求己過不說他短 常省己過(15)不譏彼闕(16)

13 以菩提心行諸威儀 於一切見聞事中常修菩提心(17)

14 所行惠施不求其報 施不求報(18)

15 不依生處而行持戒 持戒不求一切生處(19)

16 諸眾生中行無礙忍 於一切眾生忍辱無瞋礙(20)

17 為修一切諸善根故勤行精進 能勤精進修習一切善根(21)

18 離生無色而起禪定 不隨無色定生(22)

19 行方便慧 方便所攝智慧(23)

20 應四攝法 四攝法所攝方便(24)

21 善惡眾生慈心無異 持戒毀戒慈愍無二(25)

22 一心聽法 一心聽法(26)

23 心住遠離 一心阿練若處住(27)

24 心不樂著世間眾事 不樂世間種種雜事(28)

25 不貪小乘於大乘中常見大利 不貪著小乘(29)見大乘利益為大(30)

26 離惡知識親近善友 遠離惡知識(31)親近善知識(32)

27 成四梵行遊戲五通 四無量心能遊戲五神通

28 常依真智 常依於智

29 於諸眾生邪行正行俱不捨棄 常不捨善惡眾生

30 言常決定 所言決定

31 貴真實法 言必皆實

32 一切所作菩提為首 集一切善法心無厭足

十三「自得度已當度眾生」之意趣為何 (一)《十住毘婆沙論》卷 1大正 2624b3~20

發願「我得自度已當度眾生」者一切諸法願為其本離願則不成是

故發願 問曰何故不言我當度眾生而言自得度已當度眾生

答曰自未得度不能度彼如人自沒淤泥何能拯拔餘人又如為水所[漂

寸]不能濟溺是故說我度已當度彼如說

「若人自度畏能度歸依者自未度疑悔何能度所歸

若人自不善不能令人善若不自寂滅安能令人寂」

是故先自善寂而後化人又如法句偈說

「若能自安身在於善處者然後安餘人自同於所利」

凡物皆先自利後能利人何以故如說

「若自成己利乃能利於彼自捨欲利他失利後憂悔」

是故說自度已當度眾生

(二)《十住毘婆沙論》卷 14大正 2698b29~ c14

若生善處若生惡處皆屬十善十不善道 我知是世間諸業因緣有無有定主是故我應先自行十善道然後令諸眾生亦住

十善道 問曰何以故要先自住十善道後乃令他住耶 答曰行於惡業者令他善不易自不行善故他則不信受

若惡人自不行善欲令他行善者則為甚難何以故是人自不行善

他人不信受其語如偈說 「若人自不善不能令他善若自不寂滅不能令他寂 以是故汝當先自行善寂然後教他人令行善寂滅」

是菩薩當如是行善法

(三)印順法師《學佛三要》(p145~154) 淨化身心擴展德性從徹悟中得自利的解脫自在本為佛弟子的共同目

標聲聞道與菩薩道的差別只在重於自利或者重於利他從利他中完成自

利聲聞不是不能利他的也還是住持佛法利樂人天度脫眾生不過重於

解脫的己利在未得解脫以前厭離心太深不大修利他的功德證悟以後

也不過隨緣行化而已而菩薩在解脫自利以前著重於慈悲的利他所以說

「未能自度先度人菩薩於此初發心」證悟以後更是救濟度脫無量眾生

所以聲聞乘的主機是重智證的菩薩乘的主機是重悲濟的 菩薩道在初期的聖典中即被一般稱做小乘三藏中也是存在的這即

是菩薩本生談菩薩在三大阿僧祇劫中或作國王王子或作宰官或作外

道或作農工商賈醫生船師或在異類中行為鳥為獸菩薩不惜財物

不惜身命為了利益眾生而施捨閻浮提中沒有一處不是菩薩施捨頭目腦髓

的所在他持戒忍辱精勤的修學波羅密多的四種六種或十種都是歸

納本生談的大行難行而來這樣的慈悲利他都在證悟解脫以前誰說非自利

不能利他等到修行成熟菩提樹下一念相應妙慧圓成無上正等正覺這樣

的頓悟成佛從三大阿僧祇劫的慈悲利他中得來菩薩與聲聞的顯著不同就

是一向在生死中不求自利解脫而著重於慈悲利他 初期的大乘經對於菩薩的三祇修行與三藏所說的小小不同大乘以為

菩薩的利他行在沒有證悟以前是事行勝解行雖然難得但功德還算不

得廣大徹悟的證真無生法忍以後莊嚴淨土成熟眾生的利他大行功

德是大多了因為這是與真智相應是事得理融的平等無礙的大乘分菩薩

道為二階般若道凡經一大僧祇劫是實證以前的地前的唯識宗稱為資

糧位加行位(到見道位)也名勝解行地證悟以後是方便道凡經二大僧祇

劫即登地菩薩唯識家稱為從見道到修道位大體的說地前菩薩雖有勝

解而還沒有現證廣集無邊的福智資糧與本生談所說相近大地菩薩現證

了法界如觀音菩薩等慈悲普濟不可思議本生談中的一分異類中行屬於

這一階段的化身雖有未證悟已證悟二大階位而未證悟前菩薩還是慈悲

利物決無一心一意趣求解脫自利的helliphellip觀音菩薩等尋聲救苦是大地菩薩

事然並非人間的初學菩薩行者不要實踐慈悲利物的行為helliphellip

大乘佛教的修學者菩薩如沒有證悟還不能解脫自在他怎麼能長

期的在生死中修行不怕失敗嗎能自己作得主而不像一般凡夫的墮入惡

道或生長壽天嗎自己不能浮水怎能在水中救人難道不怕自己沈沒嗎

一分學者的專重信願求得信心的不退或專重智證而趨於急求解脫急求

成佛這都不外乎受了這種思想的影響

當然自己不能浮水不能入水救人然而自己離水上岸又怎麼能在

水中救人聲聞人急求自證了脫生死等到一斷煩惱即「與生死作隔礙」

再不能發菩提心長在生死修菩薩行雖然大乘經中進展到還是可以回心

向大的結論然而被痛責為焦芽敗種的要費多大的方便才能使他迴向大乘

呢要再修多少劫的大乘信心才能登菩薩地呢即使迴入菩薩乘由於過去

自利的積習難返也遠不及直往大乘的來得順利而精進所以大乘經中以退

失菩提心為犯菩薩重戒以悲願不足而墮入自利的證入為必死無疑不重悲

願不集利他的種種功德一心一意的自利以為能速疾成佛這真是可悲的

大乘真精神的沒落

在水中救人是不能離水上岸的要學會浮水也非在水中學習不可菩

薩要長在生死中修菩薩行自然要在生死中學習要有一套長在生死而能普

利眾生的本領但這非依賴佛力可成也非自己先做到了生脫死解脫自在

因為這是要墮入小乘深坑的菩薩這套長在生死而能廣利眾生的本領除「堅

定信願」「長養慈悲」而外主要的是「勝解空性」觀一切法如幻如化了

無自性得二諦無礙的正見是最主要的一著所以經上說「若有於世間

正見增上者雖歷百千生終不墮惡趣」唯有了達得生死與涅槃都是如幻

如化的這才 能不如凡夫的戀著生死也不像小乘那樣的以「三界為牢

獄生死如冤家」而厭離他急求擺脫他這才能不如凡夫那樣的怖畏涅槃

能深知涅槃的功德而也不像小乘那樣的急趣涅槃在生死中浮沈因信願

慈悲特別是空勝解力能逐漸的調伏煩惱能做到煩惱雖小小現起而不會闖

大亂子不斷煩惱也不致作出重大惡業時時以眾生的苦痛為苦痛眾生的

利樂為利樂我見一天天的薄劣慈悲一天天的深厚怕什麼墮落唯有專為

自己打算的才隨時有墮落的憂慮發願在生死中常得見佛常得聞法「世

世常行菩薩道」這是初期大乘的共義中觀與瑜伽宗的共義釋尊在經中說

「我往昔中多住空故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hellip這種空性勝解或稱「真

空見」要從聞思而進向修習以信願慈悲來助成時常記著「今是學時

非是證時」(悲願不足而證空就會墮入小乘)這才能長在生死中忍受生死

的苦難眾生的種種迫害而不退菩提心菩薩以「布施」「愛語」「利行」「同

事」四攝法廣利一切眾生自己還沒有解脫卻能廣行慈悲濟物的難行苦

行雖然這不是人人所能的然而菩薩的正常道卻確實如此helliphellip 我們必須認清名符其實的菩薩是偉大的最偉大處就在他能不為自

己著想以利他為自利helliphellip有信願慈悲空性勝解正好在生死海中鍛鍊

身手從頭出頭沒中自利利人一般能於菩薩行而隨喜的景仰的學習的

都是種植菩提種子都是人中賢哲世間的上士有積極利他為法為人的大

心凡夫即使是「敗壞菩薩」也比自了漢強得多這種慈悲為本的人菩薩行

淺些是心向佛乘而實是人間的君子十善菩薩深些是心存利世利益人間

的大乘正器從外凡內凡而漸登賢位的菩薩沒有得解脫的自利卻能為一

切眾生而修學為一切眾生而忍苦犧牲hellip漸學漸深從人間正行而階梯佛乘

這才是菩薩的中道正行真能存菩薩的心胸有菩薩的風格理解菩薩利他的

真精神那裡會如喪考妣的急求己利

《雜阿含經》 卷 28(788 經) 「假使有世間正見增上者雖復百千生終不墮惡趣」 (大正

2204c11~12)

《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 18〈不證品〉 「佛告須菩提若菩薩摩訶薩具足觀空先作是願我今不應空法作證

我今學時非是證時」(大正 8350a19~21) (參見《大智度論》卷 76〈釋學空不證品〉大正 25592b4~6)

十四何謂「必定聚」初發菩薩心者是否皆入必定聚

(一)《十住毘婆沙論》卷 1大正 2624c2~14 為得如是佛十力故大心發願即入必定聚

問曰凡初發心皆有如是相耶

答曰或有人說「初發心便有如是相」而實不爾何以故是事應分別不

應定答所以者何一切菩薩初發心時不應悉入於必定

或有初發心時即入必定

或有漸修功德如釋迦牟尼佛--初發心時不入必定後修集功德

值燃燈佛得入必定

是故汝說「一切菩薩初發心便入必定」是為邪論

問曰若是邪論者何故汝說「以是心入必定」

答曰有菩薩初發心即入必定以是心能得初地因是人故說「初發

心入必定中」

(二)《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 4〈金剛品(摩訶薩品)〉大正 8243b14~19

佛告須菩提必定眾者性地人八人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羅漢

辟支佛初發心菩薩乃至阿惟越致地菩薩須菩提是為必定眾菩薩為上

首菩薩摩訶薩於是中生大心不可壞如金剛當為必定眾作上首 (三)《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 26〈畢定品〉大正 8409b14~c12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是菩薩摩訶薩為畢定為不畢定

佛告須菩提菩薩摩訶薩畢定非不畢定

世尊何處畢定為聲聞道中為辟支佛道中為佛道中

佛言菩薩摩訶薩非聲聞辟支佛道中畢定是佛道中畢定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為初發意菩薩畢定為最後身菩薩畢定

佛言初發意菩薩亦畢定阿惟越致菩薩亦畢定後身菩薩亦畢定

世尊畢定菩薩墮惡道中生不

不也須菩提於汝意云何若八人若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羅漢

辟支佛生惡道中不 不也世尊

如是須菩提菩薩摩訶薩從初發意已來布施持戒忍辱精進行禪

定修智慧斷一切不善業若墮惡道若生長壽天若不得修善法處若生

邊國若生惡邪見家無作見家是中無佛名無法名無僧名無有是處

須菩提初發意菩薩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以深心行十不善道無有是處

世尊若菩薩摩訶薩有如是善根功德成就如佛自說本生受不善果報是時

善根為何所在 佛告須菩提菩薩摩訶薩為利益眾生故隨而受身以是身利益眾生

須菩提菩薩摩訶薩作畜生時有是方便力若怨賊欲來殺害以是無上忍辱

無上慈悲心捨身不惱惡賊汝諸聲聞辟支佛無有是力以是故須菩提

當知菩薩摩訶薩欲具足大慈心為憐愍利益眾生故受畜生身

(《大智度論》卷 93大正 25712c20~713a17) (四)《大智度論》卷 93大正 25713b15~714a25

問曰上阿鞞跋致品中說如是相是阿鞞跋致如是相非阿鞞跋致阿鞞跋致

即是畢定須菩提今何以更問

答曰是般若波羅蜜有種種門有種種道阿鞞跋致是一門中說今問畢定

更問異門

復次佛心中一切眾生一切法皆畢定人以智不及故名為不畢定佛

知雖無量阿僧祇劫積大功德必退作小乘者亦知微細昆虫雖未有善

心過爾所劫發心後當作佛定知一切法皆如是從是因得是果

是故名佛一切法中無礙以畢定知故 復次須菩提聞法華經(卷 1大正 99a)中說於佛所作少功德

乃至戲笑一稱南無佛漸漸必當作佛又聞阿鞞跋致品中有退不退

又復聞聲聞人皆當作佛若爾者不應有退如法華經中說畢定餘經說

有退有不退是故今問為畢定為不畢定如是等種種因緣故問定

不定

佛答菩薩是畢定

須菩提心以入涅槃為畢定是故問為何道中畢定

佛答非畢定二乘但於大乘中畢定

求佛道者有上中下是故問為初發意為阿鞞跋致為最後身畢定 須菩提意謂為阿鞞跋致已上畢定住佛道中故

佛答三種菩薩皆畢定畢定者必當作佛

問曰如上品中說佛以佛眼見十方菩薩求佛如恒河沙得阿鞞跋致者若

一若二今何以言三種菩薩盡皆畢定

答曰我先已說般若甚深有無量門有說諸菩薩退而不畢定有處說菩薩畢

定不退如阿鞞跋致品中須菩提問佛菩薩退者於何處退為從色

為從受想行識乃至十八不共法

畢竟空故諸法皆不退此中佛何以更說不退

問曰是二義何者是實

答曰二事皆實佛口所說無不實者如佛或說諸法空無所有或說布施持

戒等是有為初發心者說諸法有為久學人著善法者說諸法空無所有

懈怠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牢固者如是人應從聲聞道得度而不求聲

聞久於生死中受苦是故說發心如恒河沙得阿鞞跋致者若一若二

眾生聞是已能堪受眾苦者畢定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若不能者取

聲聞辟支佛道

有人堪任得佛而大悲心薄自愛身重此人聞佛難得多有退者作是

念我或不能得佛不如早取涅槃何用世世受勤苦為為是人故說

一切菩薩乃至初發心皆畢定如法華經中說

問曰若菩薩皆畢定佛何以故種種呵二乘不聽菩薩取二乘證

答曰求佛道者應遍知法性是人畏老病死故於法性少分取證便自止

息捨佛道不度眾生諸佛菩薩之所呵責汝欲捨去會不得離得阿

羅漢證時不求諸菩薩深三昧又不廣化眾生是則迂迴於佛道稽留

問曰阿羅漢先世因緣所受身必應當滅住在何處而具足佛道

答曰得阿羅漢時三界諸漏因緣盡更不復生三界有淨佛土出於三界

乃至無煩惱之名於是國土佛所聞法華經具足佛道如法華經(卷 1大正 97c1~7)說有羅漢若不聞法華經自謂得滅度我於餘國為

說是事汝皆當作佛

問曰若阿羅漢往淨佛國土受法性身如是應得疾作佛何以言迂迴稽留 答曰是人著小乘因緣捨眾生捨佛道又復虛言得道以是因緣故雖不

受生死苦惱於菩薩根鈍不能疾成佛道不如直往菩薩

復次佛法於五不可思議中最第一今言漏盡阿羅漢還作佛唯佛能知

論議者正可論其事不能測知是故不應戲論若求得佛時乃能了知

餘人可信而不可知

十五菩薩初發心相為何 《十住毘婆沙論》卷 1大正 2624c14~25a1~16

問曰是菩薩初心釋迦牟尼佛初發心是心云何

答曰1是心不雜一切煩惱2是心相續不貪異乘3是心堅牢一切

外道無能勝者4是心一切眾魔不能破壞5是心為常能集善根

6是心能知有為無常7是心無動能攝佛法8是心無覆離諸

邪行9是心安住不可動故10是心無比無相違故11是心

如金剛通達諸法故12是心不盡集無盡福德故13是心平等

等一切眾生故14是心無高下無差別故15是心清淨性無垢故

16是心離垢慧炤明故17是心無垢不捨深心故18是心為廣

慈如虛空故19是心為大受一切眾生故20是心無閡至無障智

故21是心遍到不斷大悲故22是心不斷能正迴向故23是

心眾所趣向智者所讚故 24是心可觀小乘瞻仰故25是心難

見一切眾生不能睹故26是心難破能善入佛法故27是心為住

一切樂具所住處故28是心莊嚴福德資用故29是心選擇智慧

資用故30是心淳厚以布施為資用故31是心大願持戒資用故

32是心難沮忍辱資用故33是心難勝精進資用故34是心寂

滅禪定資用故35是心無惱害慧資用故36是心無瞋閡慈心

深故37是心根深悲心厚故38是心悅樂喜心厚故39是心

苦樂不動捨心厚故40是心護念諸佛神力故41是心相續三

寶不斷故 如是等無量功德莊嚴初必定心如〈無盡意品〉中廣說

(1)是心不雜一切煩惱者見諦思惟所斷二百九十四煩惱不與心和合

故名為不雜 (2)是心相續不貪異乘者從初心相續來不貪聲聞辟支佛乘但為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名為相續不貪異乘 如是等四十句論應如是知

(參見西晉竺法護譯《阿差末菩薩經》卷 1大正 13586b29~587a19 北涼曇無讖譯《大方等大集經》卷 27〈無盡意菩薩品〉大正 13

187a29~b24)

「心如金剛」參見《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四〈金剛品〉 (大正 8

243b19~244a16) 「見諦思惟所斷二百九十四煩惱」《十住毘婆沙論》卷 16

使所攝名為煩惱纏所攝名為垢使所攝煩惱者貪瞋慢無明身見

邊見見取戒取邪見疑是十根本隨三界見諦思惟所斷分別故

名九十八使非使所攝者不信無慚無愧諂曲戲侮堅執懈怠

退沒睡眠佷戾慳嫉憍不忍食不知足亦以三界見諦思惟所

斷分別故有一百九十六纏垢」(大正 26108b28~c6) 九十八使加一百九十六纏垢合為二百九十四煩惱

經名

心相

順序

《十住毘婆沙論》卷 1 〈入初地 品〉 大正

2624c14~25a1~16)

《大方等大集經》卷 27〈無盡意菩薩品〉大正

13187a29~b24)

《阿差末菩薩經》卷 1大正

13586b29~587a19

1 是心不雜一切煩惱 發菩提心不離煩惱故

離=雜(宋元宮)

大正 13187d 注 7

悉遍諸欲婬怒癡醉而無所

縛所以者何

2 是心相續不貪異乘發心相續不悕餘乘故 不與羅漢及緣覺乘而俱同塵

3 是心堅牢一切外道無

能勝者 發心堅固不參外論故 發心已來堅固其志不可轉

移所以者何不為邪業之所

迷誤

4 是心一切眾魔不能破

壞 發心不壞魔不沮故 一切眾魔不能壞意

5 是心為常能集善根 發心恒順善根增長故 有是心者其諸功德悉為成

6 是心能知有為無常 發心至常有為法無常

故 遊于無常而獨總攬眾之元

首所以者何有計常者則生

死業所以特尊解道有常名

曰為尊出無常故

7 是心無動能攝佛法發心不動一切諸佛安慰

護助故 從發心來其心坦然無所縛

著所以者何不離諸佛功德

業故

8 是心無覆離諸邪行發心勝妙離衰損故 所修事業無能得短所以然

者一切眾惡悉盡索故

9 是心安住不可動故發心安止不戲論故 其心永安不可動故

10 是心無比無相違故發心無喻無相似故 其心無侶所以然者希有逮

11 是心如金剛通達諸法

故 發心金剛壞諸法故 心如金剛所以然者皆知一

切諸法之故

12 是心不盡集無盡福德

故 發心無盡無量功德悉成

就故 所不可盡苞裹諸法道慧之

13 是心平等等一切眾生

故 發心平等利眾生故 從發心來強若金剛等眾生

14 是心無高下無差別

故 發心普覆無別異故 其心質直而無諛諂故號曰

正而無偏頗

15 是心清淨性無垢故發心鮮明性常淨故 從發心來常懷鮮明所以然

者本清淨故 16 是心離垢慧炤明故發心無垢智慧明了故 以去眾垢悉消諸冥其慧顯

曜窈隱皆明

17 是心無垢不捨深心

故 發心善解不離畢竟故從發心來沐浴眾穢所以然

者其信甚固無所捨故

18 是心為廣慈如虛空

故 發心廣快慈如虛空故發心甚大無有邊崖所以然

者心若虛空

19 是心為大受一切眾生

故 發心曠大悉能容受諸眾

生故 發心曠然所以然者含受眾

生當因度故

20 是心無閡至無障智

故 發心無礙智慧通達故 發心無盡所以然者其慧玄

曠無所罣礙

21 是心遍到不斷大悲

故 發心遍至大悲不斷故從初發心無所不入所以然

者大慈無極亦無盡故

22 是心不斷能正迴向

故 發心不斷善解立願故 其發心行無能斷者所以然

者功德願故

23 是心眾所趣向智者所

讚故 發心為歸諸佛所讚故 發心甚安極可愛敬所以然

者為諸眾生所喜樂故

24 是心可觀小乘瞻仰

發心殊勝二乘宗仰故 發心特尊與眾超異所以然

者一切外學聲聞緣覺之

所奉故

25 是心難見一切眾生不

能睹故 發心深遠一切眾生所不

知故 其所發心無能知意所以然

者非諸凡俗之所及逮猶如

農夫不能達知聖王之事

26 是心難破能善入佛法發心不敗不破佛法故發種類心所以然者各各從

故 其本種之業皆獲其果一切

諸法常存在故

27 是心為住一切樂具所

住處故 發心安隱善與眾生諸快

樂故 從初發心以為道本所以然

者由是所致得大安故

28 是心莊嚴福德資用

故 發心莊嚴一切功德悉成

就故 發心已來而自莊嚴所以然

者成功勳故

29 是心選擇智慧資用

故 發心善察智慧成就故 發心已來與眾殊別所以然

者達聖慧故

30 是心淳厚以布施為資

用故 發心增長隨意施與故 發心已來甚為微妙所以然

者用廣布施普及眾生

31 是心大願持戒資用

故 發心如願戒清淨故 發心已來建立至願所以然

者具足戒禁

32 是心難沮忍辱資用

故 發菩提心普及怨親具忍

辱故 其發心已來而無等侶所以然

者無所不忍

33 是心難勝精進資用

故 發心難壞具精進故 其發心來無能抑制所以然

者用精進行無懈廢故

34 是心寂滅禪定資用

故 發心寂滅具禪定故 其發心來無所慕樂所以然

者寂度無極致定意故

35 是心無惱害慧資用

故 發心無毀具智慧故 其發心來無所歸趣因其曉了

智度無極

36 是心無瞋閡慈心深

故 發心無願增長大慈故其發心來永無所住所以然

者用無極慈故

37 是心根深悲心厚故發菩提心住根堅牢增長

大悲故 其發心來根株堅強所以然

者用行悲哀故

38 是心悅樂喜心厚故發心和悅增長大喜故 其發心來常懷悅豫所以然

者於諸眾生懷等心故

39 是心苦樂不動捨心厚

故 發心不動增長大捨故 其發心來雖遇苦樂不以為

動所以然者護一切故

40 是心護念諸佛神力故

發心任重諸佛所受故其發心來為諸如來所見將

養所以然者用順十方諸佛

教故

41 是心相續三寶不斷

故 發心不絕三寶不斷故 其發心來欲度一切五趣眾

難所以然者興隆導化

42 其發心來不捨三寶無所違

廢所以然者將順佛戒成聖

眾故

十六何謂「如來家」 (一)《十住毘婆沙論》卷1大正2625a22~b13

生如來家者如來家則是佛家如來者

(1)「如」名為實「來」名為至至真實中故名為如來何等為真實所謂

涅槃不虛誑故是名如實如《經》中說「佛告比丘第一聖諦無有虛

誑涅槃是也」 (2)復次「如」名不壞相所謂諸法實相是「來」名智慧到實相中通達其

義故名為如來 (3)復次空無相無作名為如諸佛來至三解脫門亦令眾生到此門故名為如

來 (4)復次如名四諦以一切種見四諦故名為如來 (5)復次如名六波羅蜜所謂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以是

六法來至佛地故名為如來 (6)復次諦捨滅慧四功德處名為如來以是四法來至佛地故名為

如來 (7)復次一切佛法名為如是如來至諸佛故名為如來 (8)復次一切菩薩地喜淨明炎難勝現前深遠不動善慧法

雲名為如諸菩薩以是十地來至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名為如來又

以如實八聖道分來故名為如來 (9) 復次權智二足來至佛故名為如來如去不還故名為如來 (10) 如來者 所謂十方三世諸佛是

「何等為真實所謂涅槃不虛誑故是名如實」參見

A《中阿含經》卷 8

「彼知是愛滅苦滅聖諦諸賢過去時是愛滅苦滅聖諦未來現在時

是愛滅苦滅聖諦真諦不虛不離於如亦非顛倒真諦審實」(大正 1

469a8~11)

B《大智度論》卷 97「般若波羅蜜真實聖法無有虛誑」(大正 25735c1~2) C《轉法輪經憂波提舍》「如世尊說諸比丘第一聖諦不虛妄法名為涅槃」

(大正 26357b2~3)

(二)《十住毘婆沙論》卷1大正2625b13~c8 如來者所謂十方三世諸佛是

(1)是諸佛家名為如來家今是菩薩行如來道相續不斷故名為生如來家 (2)又是菩薩必成如來故名為生如來家譬如生轉輪聖王家有轉輪聖王相

是人必作轉輪聖王是菩薩亦如是生如來家發是心故必成如來是名

生如來家 (3)如來家者有人言是四功德處所謂諦捨滅慧諸如來從此中生故

名為如來家 (4)有人言般若波羅蜜及方便是如來家如《助道經》中說

智度無極母 善權方便父 生故名為父 養育故名母 一切世間以父母為家是二似父母故名之為家

(5)有人言善慧名諸佛家從是二法出生諸佛是二則是一切善法之根本

如《經》中說「是二法俱行能成正法」善是父慧是母是二和合

名為諸佛家如說菩薩善法父 智慧以為母 一切諸如來 皆從是

二生

(6)有人言般舟三昧及大悲名諸佛家從此二法生諸如來此中般舟三昧為

父大悲為母 (7)復次般舟三昧是父無生法忍是母如《助菩提》中說

般舟三昧父 大悲無生母 一切諸如來 從是二法生

《助道經》即《菩提資糧論》(龍樹菩薩造隋達磨笈多譯) A「智度以為母方便為父者以生及持故說菩薩父母」(卷 1大正 32529a10~11) B「般若波羅蜜菩薩仁者母善方便為父慈悲以為女」(卷 1大正 32519a24~25) C「諸佛現前住牢固三摩提此為菩薩父大悲忍為母」卷 1大正 32529a1~2)

(三)《十住毘婆沙論》卷 1大正 2625c24~26a2

如得初果者如人得須陀洹道善閉三惡道門見法入法得法住堅牢法

不可傾動究竟至涅槃斷見諦所斷法故心大歡喜設使睡眠嬾惰不至二

十九有如以一毛為百分以一分毛分取大海水若二三渧苦已滅者如大

海水餘未滅者如二三渧心大歡喜菩薩如是得初地已名生如來家

「斷見諦所斷法故不至二十九有」 A《大智度論》卷 24「若須陀洹二十五有皆無是處」 (大正 25237b4~5)

「二十五有」石山寺本作「二十九有」(大正 25237d 注 7) B佛陀蜜多撰劉宋 曇摩蜜多譯《五門禪經要用法》

「四天下六欲天四惡道四禪地大梵天無色界第四禪地有五阿那

含天合二十五有」(大正 15332c-333a) 二十五有欲界(地獄餓鬼畜生阿修羅人趣四洲及六欲天)計十

四有色界(四禪及初禪之大梵四禪之無想淨居各一有)

計七有四無色界各一有計四有總計二十五有

C《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 46(大正 27 240b22~28) 「極七返有者謂唯受七有問應言十四有或二十八有若此唯依本

有說者應言十四有天上人中各七有故若依本有中有說者則二

十八有天人各有十四有故謂七本有及七中有何故但說極七有耶

答如七葉樹不過七故說極七有謂天與人本有中有各有七故」

D「二十九有」

(1)瓜生津隆真《十住毘婆沙論(I)》注云「二十九有二十五有中將阿那

含天(五淨居天)分為五即為二十九有」(p88)

(2)須陀洹斷見惑極七往返更無第二十九有可言

(四)《大方廣佛華嚴經》卷 34〈十地品〉大正 10181a22~26

菩薩始發如是心即得超凡夫地入菩薩位生如來家無能說其種族過失

離世間趣入出世道得菩薩法住菩薩處入三世平等於如來種中決定

當得無上菩提菩薩住如是法名住菩薩歡喜地 (五)《成佛之道》(p392)

菩薩初證聖性得到了從來未有的出世心嘗到了從來未有的離繫樂觀察如

來所有的一切功德自己都有分能得能成所以得到無比的歡喜由於通達

法空性也不再有「不活畏惡名畏死畏墮惡道畏大眾威德畏」了進

入初地的名為「生諸如來家」如來是一切佛菩薩以智度為母方便為父

分證了佛法身從此能荷擔佛的家業紹隆佛種不斷真是佛子所以說生如

來家

十七何謂「污佛家」

《十住毘婆沙論》卷 2(大正 2629c8~30a6) 不污諸佛家者何等為污諸佛家 有人言若人發求無上道心已後迴向聲聞辟支佛道不能住世繼三寶種

是名污諸佛家 [答曰]是義不然何以故是人能度生死又得諸無漏根力覺道亦

是佛子云何言污諸佛家如經說「佛告比丘汝是我子從我心

生口生得法分者」 又聲聞人言「諦捨滅慧處名諸佛家」何以故從是四

事出生諸佛故若污此四法名污諸佛家是故若人虛妄慳貪

狂亂愚癡是污佛家若正行此四則不污諸佛家 有人言六波羅蜜是諸佛家從此生諸佛故若違此六事是污佛家 有人言般若波羅蜜是諸佛母方便為父是名諸佛家以此二法出生諸佛

若違此法是污佛家 復次偈中自說污不污相所謂不毀戒不欺佛若受佛戒不能護持則

欺諸佛是污佛家何以故受戒時生佛家中破戒則欺諸佛名污佛

家若受戒不破不欺諸佛名為不污佛家

復次戒名三學戒學心學慧學破此學名污佛家 如法受戒而後毀破名為欺佛如是二句[不污諸佛家不毀戒欺佛]各有義趣

欺佛者空自發願不如說行欺誑眾生是名欺佛 復次一切法中不如說行名為欺佛

(《雜阿含經》卷 45大正 2330a13~14「汝等為子從我口生從法化生

得法餘財」) 十八關於三乘得解說之時限

(一)《十住毘婆沙論》卷 1大正 2620b1-9

問曰行聲聞辟支佛乘者幾時得度生死大海

答曰行聲聞乘者或以一世得度或以二世或過是數隨根利鈍

又以先世宿行因緣

行辟支佛乘者或以七世得度或以八世

若行大乘者或一恒河沙大劫或二三四至十百千萬億[恒

河沙大劫]或過是數然後乃得具足修行菩薩十地而成佛道亦隨根之

利鈍又以先世宿行因緣

(二)《大智度論》卷28大正25266c14-15

有辟支佛第一疾者四世行久者乃至百劫行如聲聞疾者三世久者六十

《大智度論》卷4大正2792b7-9

佛言無量阿僧祇劫作功德欲度眾生何以故言於三阿僧祇劫12

三阿僧祇劫有量有限

《大智度論》卷 38大正 25342b-343a

[經]舍利弗有菩薩摩訶薩初發意時行六波羅蜜上菩薩位得阿毗跋致

舍利弗有菩薩摩訶薩初發心時便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便轉法輪

與無量阿僧祇眾生作益厚已入無餘涅槃是佛般涅槃後餘法若住一劫

若減一劫舍利弗有菩薩摩訶薩初發意時與般若波羅蜜相應與無

數百千億菩薩從一佛國至一佛國淨佛世界

[論]釋曰有三種菩薩利根心堅未發心前久來集諸無量福德智慧是人

遇佛聞是大乘法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即時行六波羅蜜入菩薩

位得阿毗跋致地所以者何先集無量福德利根心堅從佛聞法故

12 印順法師《成佛之道》增注本(p 413)三大阿僧祇劫有二種解說(A)時間劫(B)德行劫以功德

來計算(依功德來計算三大阿僧祇劫一切菩薩修行成佛都是一樣的)

譬如遠行或有乘羊而去或有乘馬而去或有神通去者

乘羊者久久乃到乘馬者差速乘神通者發意頃便到如是不得言發意

間云何得到神通相爾不應生疑菩薩亦如是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時即入菩薩位

有菩薩初發意初雖心好後雜諸惡時時生念我求佛道以諸功德迴

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人久久無量阿僧祇劫或至或不至先世福德

因緣薄而復鈍根心不堅固如乘羊者

有人前世少有福德利根發心漸漸行六波羅蜜若三若十若百阿僧

祇劫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如乘馬者必有所到

第三乘神通者如上說是三種發心一者罪多福少二者福多罪少

三者但行清淨福德

清淨有二種一者初發心時即得菩薩道二者小住供養十方諸佛

通達菩薩道入菩薩位即是阿毗跋致地阿毗跋致地菩薩義如先說

次後菩薩大厭世間世世已來常好真實惡於欺誑是菩薩亦利根堅

心久集無量福德智慧初發心時便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即轉法輪

度無量眾生入無餘涅槃法住若一劫若減一劫留化佛度眾生佛有

二種神通力一者現在時二者滅後劫義如上說劫中所度眾生

亦復不少

次後菩薩亦利根心堅久集福德發心即與般若波羅蜜相應得六神通

與無量眾生共觀十方清淨世界而自莊嚴其國如阿彌陀佛先世時作

法藏比丘佛將導遍至十方示清淨國令選擇淨妙之國以自莊嚴其國

參見《不必定入定入印經》大正 15699c

印順法師《成佛之道》(增注本)p 415 對三種「神通行菩薩」所判攝之階位

(a)日月神通行龍樹又分為二類有的初發心就上菩薩位有的多少

修行就上菩薩位菩薩位雖有多種解說然依《般若經》

說是頂位再不墮惡道下賤家二乘地了(如約《華嚴

經》的行位說是發心住)

(b)聲聞神通行初發心就成大菩提八相成道[初地分證能於百佛世界

現身八相成道(1)由兜率天下生人間(2)入胎(3)出胎(4)出家(5)降魔(6)成道(7)轉法輪(8)入滅]

(c)如來神通行初發心就與般若相應成熟眾生莊嚴佛土這是方便道

菩薩初地以上到八地

(三)《大毘婆沙論》卷101大正27525b14-21

依狹小道而得解脫故名時解脫狹小道者謂若極速第一生中種善根第

二生中令成熟第三生中得解脫餘不決定

依廣大道而得解脫名不時解脫廣大道者謂若極遲聲聞乘經六十劫而得

解脫如舍利子獨覺乘經百劫而得解脫如麟角喻佛乘經三無數劫而得解

《大毘婆沙論》卷83大正27428b26~29

大加行得故名大悲非如聲聞菩提唯六十劫修加行得獨覺菩提唯經百劫修加

行得如來大悲三無數劫修習百千難行苦行然後乃得故名大悲

(四)真諦譯《攝大乘論釋》卷11大正31229b14-19

論曰有五種人於三阿僧祇劫修行圓滿或七阿僧祇劫或三十三阿僧祇劫

何者為五人行願行地人滿一阿僧祇劫行清淨意行人行有相行人行無相

行人於六地乃至七地滿第二阿僧祇劫從此後無功用行人乃至十地滿第三

阿僧祇劫

《攝大乘論釋》卷11大正31230a25-28

論曰復次云何七阿僧祇劫

釋曰欲顯餘部別執故言復次七阿僧祇劫時與前三阿僧祇劫時為等為

有短長此執等三阿僧祇劫但有別義開為七數

《攝大乘論釋》卷11大正31231b23-27

論曰復次云何三十三阿僧祇

釋曰有諸大乘師欲顯行有下中上欲顯為得未得方便欲顯已得不失

方便欲顯已得不失增上方便欲顯入住出三自在故分阿僧祇為三十三

(五)《大乘起信論》卷11大正32581b7-9

以一切菩薩皆經三阿僧祇劫故但隨眾生世界不同所見所聞根欲性異故示

所行亦有差別

印順法師《大乘起信論講記》p341「一切菩薩皆經三阿僧祇功」而成佛

這是任何菩薩都是一樣的從初住到第十回向滿為初阿僧祇劫從初地到

七地滿心為二阿僧祇劫從八地到第十地滿為第三阿僧祇劫種性善

根發心證悟都是一樣的等到圓滿成佛所以也是佛佛平等「但隨」

順「眾生世界不同所見所聞根欲性異故示」現菩薩的「所行」

也「有差別」根異根機的利鈍(下中上)有異欲異即好樂與興趣的各

別性異即習慣熏染有別如來鑑機的十力中即有根勝劣智力(根)種

種勝解智力(欲)種種界智力(性)因為眾生所處的世界不同所見所聞

不同根欲性也都不同故不能不示現所行有差別實則菩薩的行程是

一樣的

參印順法師《成佛之道》p237《中觀論頌講記》p348《華雨集(四)》p107

關於各經論所說之三乘解說時限

三乘別

所依經論 聲聞乘 辟支佛乘 大乘

《十住毘婆沙論》 隨根利鈍或一二

世或更多世不定隨

根利鈍又以先世宿行

因緣

或七世或八世得度 或一或二三四乃至十

百千萬億「恒河沙大

劫」或過是數

《大智度論》 快者三世慢則六十劫 最快四世最慢一百劫 無量阿僧祇劫但利根

者如乘神通行急速成

《大毘婆沙論》 狹小道最快三世

廣大道最慢六十劫

最慢一百劫如「麟角

喻」獨覺

三阿僧祇劫

《攝大乘論釋》

(真諦譯)

- - 三阿僧祇劫

七阿僧祇劫(別部)

三十三阿僧祇劫(餘

大乘師)

《大乘起信論》 - - 定是三阿僧祇劫但隨

眾生根性不同故示現

所行亦有差別

十九聲聞辟支佛佛俱到彼岸於解脫中有差別否

(一)《十住毘婆沙論》卷1大正2620b9-15

問曰聲聞辟支佛佛俱到彼岸於解脫中有差別不

答曰是事應當分別於諸煩惱得解脫是中無差別因是解脫入無餘涅槃是

中亦無差別無有相故但諸佛甚深禪定障解脫一切法障解脫於諸

聲聞辟支佛有差別非說所盡亦不可以譬喻為比

(二)《十住毘婆沙論》卷 11大正 2683a24-b3

無礙解脫者解脫有三種一者於煩惱障礙解脫二者於定障礙解脫三

者於一切法障礙解脫是中得慧解脫阿羅漢得離煩惱障礙解脫共解脫阿

羅漢及辟支佛得離煩惱障礙解脫得離諸禪定障礙解脫唯有諸佛具三解脫

所謂煩惱障礙解脫諸禪定障礙解脫一切法障礙解脫總是三種解脫故佛

名無礙解脫

(三)《大智度論》卷 35大正 25320c21-322a26

【經】舍利弗白佛言「世尊聲聞所有智慧若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羅漢

辟支佛智慧佛智慧是諸眾智無有差別不相違背無生性空若法不相違背

無生性空是法無有別異云何世尊言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一日修智慧

出過聲聞辟支佛上」(大正 25320c21-26)

【論】問曰上佛已說菩薩摩訶薩修智慧出過聲聞辟支佛上今舍利弗何以故問

答曰不問智慧勢力能度眾生今但問佛及弟子智慧體性法中無有差別者

以諸賢聖智慧皆是諸法實相慧皆是四諦及三十七品慧皆是出三界

入三脫門成三乘果慧以是故說無有差別

復次如須陀洹果以無漏智滅結得果乃至佛亦如是如須陀洹用二種

解脫果有為解脫無為解脫乃至佛亦如是如佛入涅槃須陀洹極

遲不過七世皆同事同緣同行同果報以是故言無相違背所以

者何不生性空故(大正25320c26-321a9)

有為解脫無為解脫(《俱舍論》卷 25大正 29133c20-21)

解脫體有二謂有為無為有為解脫謂無學勝解無為解脫謂一切惑

滅 【經】佛告舍利弗「於汝意云何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一日修智慧心念

我行道慧益一切眾生當以一切種智知一切法度一切眾生諸聲聞辟支佛

智慧為有是事不」舍利弗言「不也世尊」(大正 25321b6-10) 【論】helliphellip聲聞辟支佛雖有慈心本不發心願度一切眾生亦不迴善根向阿耨多

羅三藐三菩提以是故菩薩一日修智慧過聲聞辟支佛上

(大正 25321c26-322a1)

【經】「舍利弗於汝意云何諸聲聞辟支佛頗有是念我等當得阿耨多羅三藐

三菩提度一切眾生令得無餘涅槃不」舍利弗言「不也世尊」佛告

舍利弗「以是因緣故當知諸聲聞辟支佛智慧欲比菩薩摩訶薩智慧百

分不及一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及」(大正 25322a2-7)

【論】問曰上已反問舍利弗事已定今何以復問答曰以舍利弗引欲以須陀洹

同得解脫故與諸佛菩薩等而佛不聽譬如有人欲以毛孔之空與虛空等

以是故佛重質其事復次雖同一事義門各異先言智慧為一切眾生故

今言頗有是念我等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令一切眾生得無餘涅槃

(大正 25322a7-14)

【經】「舍利弗於汝意云何諸聲聞辟支佛頗有是念我行六波羅蜜成就眾

生莊嚴世界具佛十力四無所畏四無礙智十八不共法度脫無量阿僧

祇眾生令得涅槃不」舍利弗言「不也世尊」(大正 25322a17-26) 二十關於修學菩薩道成佛之殊勝理由

(一)《十住毘婆沙論》卷 1大正 2620b15-c23

問曰三乘所學皆為無餘涅槃若無餘涅槃中無差別者我等何用於恒河沙等

大劫往來生死具足十地不如以聲聞辟支佛乘速滅諸苦

答曰是語弱劣非是大悲有益之言若諸菩薩效汝小心無慈悲意不能精

勤修十地者諸聲聞辟支佛何由得度亦復無有三乘差別所以者何

一切聲聞辟支佛皆由佛出若無諸佛何由而出若不修十地何有

諸佛若無諸佛亦無法僧是故汝所說者則斷三寶種非是大人

有智之言不可聽察hellip如是聲聞辟支佛佛煩惱解脫雖無差別以

度無量眾生久住生死多所利益具足菩薩十地故有大差別

(二)《大毘婆沙論》卷 16大正 2777a24-b4

佛世尊愛恚永斷違順平等拔諍論根滅憍慢本視諸珍寶猶如瓦礫於一

切法覺照無遺無相似愛及恚慢等諸煩惱習已永斷故非如獨覺及諸聲聞

雖斷煩惱而有餘習貪愛習者如尊者阿難憐諸釋種瞋恚習者如尊者畢陵伽

筏蹉語殑伽神言小婢止流吾今欲渡憍慢習者如尊者舍利子棄擲醫藥

愚癡習者如尊者笈房缽底食前咳氣知食未銷不知後苦而復更食如是

等事其類甚多

(阿羅漢仍有習氣參見《大智度論》卷 27大正 25260c2-25)

二十一「是人修集聲聞辟支佛乘法未入法位我當教化令趣佛道」為何強調

「未入法位」 (一)《十住毘婆沙論》卷 7(大正 2655a4~18)

問曰云何名為歸依僧 答曰若諸聲聞人 未入法位者 令發無上心 使得佛十力

先以財施攝 後乃以法施 深信四果僧 不分別貴眾 求聲聞功德 而不證解脫 是名歸依僧 又應念三事

聲聞人者成聲聞乘 未入法位者於聲聞道未得必定能令此人發佛道心而得十力若入法位者

終不可令發無上心設或發心亦不成就如《般若波羅蜜》中尊者須菩提

所說「已入正法位不能發無上心何以故是人於生死已作障隔不復往

來生死發無上心

(二)《小品般若波羅蜜經》卷 1(大正 8540a16~21) 若諸天子未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今應當發若人已入正位則不堪任

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何以故已於生死作障隔故是人若發阿耨多羅三

藐三菩提心我亦隨喜終不斷其功德所以者何上人應求上法(參見《大

智度論》卷 54大正 25442c4~9) (三)印順法師《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p650~651

經中廣舉譬喻形容棄般若法門而取聲聞經者的無知對於傳統佛教採取了

尊重又貶抑的立場這不但維護了般若法門也有誘導聲聞修學般若法門的意

義誘導聲聞修學最顯著的例子如『小品般若波羅蜜經』卷一(大正 8540a)說

若諸天子未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今應當發若人已入正位則不

堪任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何以故已於生死作障隔故是人若發阿

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我亦隨喜終不斷其功德所以者何上人應求上

法 「入正位」是「入正性離生」的舊譯「入正位」聲聞行者就得「須陀洹」(初

果)最多不過七番生死一定要入無餘涅槃這樣就不能長在生死中修菩

薩行所以說「已於生死作障隔」如只有七番生死就不可能發求成佛道的

大心所以說「不堪任」這是依佛教界公認的教理說經上又說如「入正

位」的能發大菩提心求成佛道也是隨喜讚歎的因為上人聲聞聖者

是應該進一步的求更上的成佛法門說聲聞聖者不可能發心又鼓勵他們發心

修菩薩道這是不否定部派佛教的教義而暗示了聲聞聖者迴心的可能特別

是『大如品』依「如」真如而泯「三乘人」與「一(菩薩)乘人」的差

別消融了二乘與菩薩的對立

(四)《大品般若經》卷 22〈遍學品 74〉大正 8381b15-17

若菩薩摩訶薩作八人得須陀洹果乃至得阿羅漢果得辟支佛道然後入菩

薩位無有是處(《大智度論》卷 86大正 25659b26-28)

(五)《維摩詰所說經》卷中(大正 14549b4~b16) 若見無為入正位者不能復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譬如高原陸地不生蓮

華卑濕淤泥乃生此華如是見無為法入正位者終不復能生於佛法煩惱泥

中乃有眾生起佛法耳又如殖種於空終不得生糞壤之地乃能滋茂如是入無

為正位者不生佛法起於我見如須彌山猶能發于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生佛

法矣是故當知一切煩惱為如來種譬如不下巨海不能得無價寶珠如是不入

煩惱大海則不能得一切智寶

(六)《大智度論》卷 27大正 25263b12-25 菩薩初發意時所可怖畏無過聲聞辟支佛地正使墮地獄無如是怖畏

不永破大乘道故阿羅漢辟支佛於此大乘以為永滅譬如空地有樹名舍

摩梨(角+瓜)枝廣大眾鳥集宿一鴿後至住一枝上其枝及(角+瓜)即

時壓折澤神問樹神大鳥鵰鷲皆能任持何至小鳥便不自勝樹神答言

此鳥從我怨家尼俱盧樹上來食彼樹果來栖我上必當放糞子墮地者惡

樹復生為害必大是故於此一鴿大懷憂畏寧捨一枝所全者大菩薩

摩訶薩亦如是於諸外道魔眾及諸結使惡業無如是畏如阿羅漢辟支

佛何以故聲聞辟支佛於菩薩邊亦如彼鴿壞敗大乘心永滅佛業

一切菩薩乃至初發心皆畢定如法華經中說 問曰若菩薩皆畢定佛何以故種種呵二乘不聽菩薩取二乘證 答曰求佛道者應遍知法性是人畏老病死故於法性少分取證便自止息捨

佛道不度眾生諸佛菩薩之所呵責「汝欲捨去會不得離」得阿羅漢證時

不求諸菩薩深三昧又不廣化眾生是則迂迴於佛道稽留 問曰阿羅漢先世因緣所受身必應當滅住在何處而具足佛道 答曰得阿羅漢時三界諸漏因緣盡更不復生三界有淨佛土出於三界乃

至無煩惱之名於是國土佛所聞法華經具足佛道如法華經說「有羅漢若不

聞法華經自謂得滅度我於餘國為說是事汝皆當作佛」

問曰若阿羅漢往淨佛國土受法性身如是應得疾作佛何以言迂迴稽留

答曰是人著小乘因緣捨眾生捨佛道又復虛言得道以是因緣故雖不受

生死苦惱於菩薩根鈍不能疾成佛道不如直往菩薩

復次佛法於五不可思議中最第一今言漏盡阿羅漢還作佛唯佛能知論議

者正可論其事不能測知是故不應戲論若求得佛時乃能了知餘人可信而

不可知(大正 25714a1~25) (七)《大智度論》卷 28大正 25264b7~10

問曰阿羅漢煩惱已盡習亦未盡何以不生(法性生身) 答曰阿羅漢無大慈悲無本誓願度一切眾生又以實際作證已離生死故

(八)如果二乘人可以迴心向大則須耗費多少時間才能成佛呢

1《大般涅槃經》卷 11

一斷三結得須陀洹果不墮地獄畜生餓鬼helliphellip是人未來過八萬劫

便當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迦葉第二人者斷三結縛薄貪恚癡

得斯陀含果名一往來helliphellip是人未來過六萬劫便當得成阿耨多羅三藐

三菩提迦葉第三人者斷五下結得阿那含果更不來此helliphellip是人未

來過四萬劫便當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迦 葉第四人者永斷貪欲瞋恚愚癡得阿羅漢果helliphellip亦非騏驎獨一之

行helliphellip是人未來過二萬劫便當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迦葉第五人

者永斷貪欲瞋恚愚癡得辟支佛道helliphellip真是騏驎獨一之行helliphellip是人未

來過十千劫便當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大正 12431 c16~432a5) 2《瑜伽師地論》卷 80

問迴向菩提聲聞為住無餘依涅槃界中能發趣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耶

為住有餘依涅槃界耶 答唯住有餘依涅槃界中可有此事所以者何以無餘依涅槃界中遠離

一切發起事業一切功用皆悉止息 問若唯住有餘依涅槃界中能發趣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云何但由一

生便能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耶所以者何阿羅漢等尚當無有所餘

一生何況當有多生相續 答由彼要當增諸壽行方能成辦世尊多分依此迴向菩提聲聞密意說

言物類善男子若有善修四神足已能住一劫或餘一劫餘一劫者

此中意說過於一劫彼雖如是增益壽行能發趣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而

所修行極成遲鈍樂涅槃故不如初心始業菩薩彼既如是增壽行已

留有根身別作化身同法者前方便示現於無餘依般涅槃界而般涅槃

由此因緣皆作是念某名尊者於無餘依般涅槃界已般涅槃彼以所留有

根實身即於此界贍部洲中隨其所樂遠離而住一切諸天尚不能睹何

況其餘眾生能見彼於涅槃多樂住故於遍遊行彼彼世界親近供養佛菩

薩中及於修習菩提資糧諸聖道中若放逸時諸佛菩薩數數覺悟被覺

悟已於所修行能不放逸(大正 30749a5~b1)

迴向菩提聲聞要想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必須在尚未證入無餘依涅槃

界前才有可能其所使用的方法是善修四神足在住壽一劫或餘一劫的

時間中廣集菩提資糧依四神足之力而住壽一劫或餘一劫這是佛教中

古老的傳說如《長阿含經》卷 2<遊行經>云 佛告阿難諸有修四神足多修習行常念不忘在意所欲可得

不死一劫有餘阿難佛四神足已多修行專念不忘在意所欲

如來可止一劫有餘為世除冥多所饒益天人獲安(大正 115b19~24)

這樣的傳說在聲聞部派中是知道的但何以沒有說到可以依四神足之力

在住壽餘一劫的時間中廣集菩提資糧而成佛呢從時間觀的角度來看

《瑜伽師地論》說「餘一劫者此中意說過於一劫」這是將「餘一劫」

的時間擴充了不論多久時間直到成佛為止而不是一劫多一點的意思

而聲聞部派也許認為「餘一劫」是一劫再多一點的時間因此就沒有說到

可以依四神足之力在住壽一劫或一劫餘的時間中廣集菩提資糧而成

佛但從有部認為入了忍位就無法迴心向大的主張來看則不論「餘一劫」

的時間是長是短都將無法成佛這應該是部派間沒有傳說依四神足之力

在住壽餘一劫的時間中廣集菩提資糧而成佛的主要原因 二十二諸佛威力功德智慧無量深法等無差別為何佛壽有長短國土有淨穢

正法有久住不久住helliphellip (一)《十住毘婆沙論》卷 3大正 2632c3-14

佛功德力者一切去來今佛威力功德智慧無量深法等無差別但隨

諸佛本願因緣helliphellip無量壽命者壽命無量劫過諸算數一劫百劫千

劫萬劫億劫百千萬億那由他阿僧祇劫如是久住為利益憐愍眾生故

一切諸佛雖力能無量壽以本願故有久住世者有不久住者

(二)《俱舍論》卷 27大正 29141b3-9 論曰由三事故諸佛皆等一由資糧等圓滿故二由法身等成辦故三由

利他等究竟故由壽種姓身量等殊諸佛相望容有差別壽異謂佛

壽有短長種異謂佛生剎帝利婆羅門種姓異謂佛姓喬答摩迦葉波等

量異謂佛身有小大等言顯諸佛法住久近等 (三)佛壽命長短(《大智度論》卷 34大正 25312a14- b21)

問曰佛雖有長壽業因緣生於惡世故壽命便短以此短壽能具佛事何

用長為又佛以神通力故一日之中能具佛事何況百歲 答曰此間閻浮提惡故佛壽應短餘處好故佛壽應長 問曰若然者菩薩於此閻浮提淨飯王宮生出家成道是實佛餘處皆是神

通力變化作佛以度眾生 答曰此言非也所以者何餘處閻浮提亦各各言我國是實佛餘處為變化

何以知之若餘處國土自知是化佛則不肯信受教戒又如餘國土人

壽命一劫若佛壽百歲於彼裁無一日眾生則起輕慢不肯受教彼則

以一劫為實佛以此為變化如《首楞嚴經》說「神通遍照佛壽七百

千阿僧祇劫佛告文殊尸利彼佛則是我身彼佛亦言釋迦文佛則是

我身」以是故知諸佛壽命實皆無量為度人故現有長短汝言釋迦

文佛以神通力故所度眾生與人壽不異者則不須百歲一日之中可

具足佛事 如阿難一時心生是念如然燈世尊一切勝佛鞞婆尸佛出於好世

壽命極多能具佛事我釋迦文佛出生惡世壽命極短將無世尊

不能具足佛事耶 爾時世尊入日出三昧從身變化出無量諸佛及無量光明普至十方

一一化佛在諸世界各作佛事或有說法或現神通或現三昧或現

飯食如是之比種種因緣施作佛事而度眾生從三昧起告阿難曰『汝

悉見聞是事不』阿難言『唯然已見』佛告阿難『佛以如是神力

能具佛事不』阿難言『假令佛壽一日大地草木悉為可度眾生則

能度盡何況百歲』 以是故知諸佛壽命皆悉無量為度人故現有長短譬如日出影現

於水隨水大小水大則影久水小則速滅若照琉璃頗梨珠山影則

久住又如火燒草木然少則速滅然多則久住不可以滅處無火

故謂多然處亦無光明長短義亦如是 (參見《佛說首楞嚴三昧經》卷 2大正 15644c)

(四)佛土淨不淨(《大智度論》卷 32大正 25302b12-c10) 一切佛功德皆等無多無少

問曰若爾者何以言阿彌陀佛壽命無量光明千萬億由旬無量劫度眾生

答曰諸佛世界種種有淨不淨有雜

如《三十三天品經》說佛在三十三天安居自恣時至四眾久不見

佛愁思不樂遣目連白佛言「世尊云何捨此眾生住彼天上」

時佛告目連「汝觀三千世界」目連以佛力故觀或見諸佛為大眾

說法或見坐禪或見乞食如是種種施作佛事目連即時五體投地

是時須彌山王跛[跳-兆+我]大動諸天皆大驚怖目連涕泣稽首白

佛「佛有大悲不捨一切作如是種種化度眾生」佛告目連「汝

所見甚少過汝所見東方有國純以黃金為地彼佛弟子皆是阿羅漢

六通無礙復過是東方有國純以白銀為地彼佛弟子皆學辟支佛道

復過是東方有國純以七寶為地其地常有無量光明彼佛所化弟子純

諸菩薩皆得陀羅尼諸三昧門住阿毘跋致地目連當知彼諸佛者

皆是我身如是等東方恒河沙等無量世界有莊嚴者不莊嚴者皆

是我身而作佛事如東方南西北方四維上下亦復如是」

以是故當知釋迦文佛更有清淨世界如阿彌陀國阿彌陀佛亦有嚴

淨不嚴淨世界如釋迦文佛國諸佛大悲徹於骨髓不以世界好醜隨

應度者而教化之如慈母愛子子雖沒在廁溷懃求拯拔不以為惡

(五)清淨國土雜國土(《大智度論》卷 93大正 25711c14-21) 問曰佛憐愍眾生淨佛國土中何以無三惡道眾生 答曰憐愍一切眾生平等無異此中說清淨業因緣是國土中無三惡道

又佛非但一國土乃有十方恒河沙國土佛有清淨國土有雜國土

雜國土中則具有五道淨佛國土或有人天別異或無有人天別異

如過去天王佛國土中唯佛世尊以為法王是故名為天王佛 (六)《維摩詰所說經》〈佛國品第一〉卷 1大正 14538c10-29

舍利弗眾生罪故不見如來佛土嚴淨非如來咎舍利弗我此土淨而汝

不見爾時螺髻梵王語舍利弗『勿作是意謂此佛土以為不淨所以

者何我見釋迦牟尼佛土清淨譬如自在天宮』舍利弗言『我見此土

丘陵坑坎荊蕀沙礫土石諸山穢惡充滿』螺髻梵言『仁者心有高下

不依佛慧故見此土為不淨耳舍利弗菩薩於一切眾生悉皆平等深心

清淨依佛智慧則能見此佛土清淨』於是佛以足指按地即時三千大千

世界若干百千珍寶嚴飾譬如寶莊嚴佛無量功德寶莊嚴土一切大眾

歎未曾有而皆自見坐寶蓮華佛告舍利弗『汝且觀是佛土嚴淨』舍

利弗言『唯然世尊本所不見本所不聞今佛國土嚴淨悉現』佛語

舍利弗『我佛國土常淨若此為欲度斯下劣人故示是眾惡不淨土耳譬

如諸天共寶器食隨其福德飯色有異如是舍利弗若人心淨便見此土功德

莊嚴』 (七)正法久住不久住(《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 183大正 27919a3-16)

問何故過去諸佛有未般涅槃正法即滅有於般涅槃後七日即滅今釋迦佛

千歲方滅耶 答過去諸佛壽量長遠於彼正教所應作者佛在世時多已究竟故法速滅

今世尊釋迦牟尼出百年時壽量短促正教所作雖佛涅槃多未究竟乃

至千歲於中有種善根者有成熟者有解脫者是故經於多時正法方滅

有說過去諸佛所有弟子愛重奢摩他非毘缽舍那由重奢摩他故

恒住寂止不樂傳說契經等十二分教故法速滅 今世尊弟子愛重毘缽舍那非奢摩他由重毘缽舍那故多住觀察皆

樂傳授契經等十二分教是故正法多時乃滅 (八)1《成佛之道》(增注本)p19

從經典看來佛的色身有大小壽命有長短國土有淨穢弟子有多少正

法住世也不一致要知道這是佛的方便示現為了適應眾生的根機才有

這種種差別

2《成佛之道》(增注本)p425-426

佛壽與佛身的長短可說有限量的都是化身化土化身佛為什麼示現這

些差別呢因眾生根性不同有的應以苦切語三惡道是這樣的苦眾生界

是這樣的苦能因此發心修行這是折伏門 有的應以愛語這麼清淨那麼自在就肯發心修行這是攝受門 化身佛就是以這折攝二門來成就眾生的隨機適應如藥能治病就是妙

藥所以不應該生優劣想

3印順法師《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p493 釋尊的生在穢惡時代是出於悲憫眾生的願力願意在穢土成佛救護眾生

脫離一切苦這是重在「悲能拔苦」的精神彌勒是立願生在「佛剎莊嚴

壽命無數」的世界重在慈(彌勒譯為「慈」)的「施與安樂」至於成佛

(智證)度眾生是沒有不同的這是法藏部的見解 說一切有部以為「慈氏菩薩多自饒益少饒益他釋迦菩薩多饒益他少

自饒益」釋尊與彌勒因行的對比釋尊是更富於大悲為眾生的精神所以

彌勒的最初發心比釋迦早了四十餘劫而成佛卻落在釋尊以後這顯得大

悲苦行的菩薩道勝過了為「莊嚴佛剎壽命無數」而發心修行

Page 9: 《十住毘婆沙論》之菩薩修行要略...2006 年佛法度假中文營隊課程講義 《十住毘婆沙論》之菩薩修行要略 釋長慈編 2006/5/22 壹、簡介 一、釋《論》題:

則存有名聞利養徒眾不清淨心來說法就會或多或少的保留不是嫌說法

的報酬太少就怕別人與自己一樣名聞利養被人奪去了 三「知從多聞生於智慧勤求不懈如救頭然」對於樂法的人故意留難不

願為他說法主要是由於不知聞法的利益要知道現證的智慧雖由於修習而修

慧要由於思惟思慧要由於多聞知道智慧是從多聞而引生的就會尊重聞法的功德

了對他人就不為留難樂意去為人說法對自己一定是精勤的求聞正法不懈

不怠如頭髮鬚眉著了火一樣火燒(然與燃同)鬚眉一定急不容緩去救息他知

道多聞的功德一定會不懈不怠的去多聞正法當然精勤的多聞也要注意到身心

的調適必須『行之以漸持之以恆』從容不迫而又鍥而不捨才是中道的勤行 四「聞經誦持樂如說行不隨言說」凡人聽聞經法背誦受持大抵會因

此而憍慢起來但聞思經法還是為了實行如學者的志願在乎如經所說的去實行

而不是隨著語言文字團團轉專在名相上作工夫那就會感覺自己的實行不足還不

能完滿的實踐佛說能深切感覺到自己的不足自然謙和寬容不再憍慢自高了能

這樣依解而起行智慧當然能生長廣大了 佛總結的說這就是「菩薩四法得大智慧」 五菩薩應如何應對難調難伏甚至忘恩負義的眾生

(一)《十住毘婆沙論》卷 7〈五戒品第十五〉大正 2657a10~b14 諸有惡眾生 種種加惱事 諂曲懷憍逸 惡罵輕欺誑 背恩無返復 癡弊難開化 菩薩心愍傷 勇猛加精進 諸惡眾生以種種惡事侵嬈菩薩菩薩於此心無懈厭不應作是念 「如是惡人誰能調伏誰能教化誰能勸勉令度生死究竟涅槃誰能與

此往來生死誰能與此和合同事諸惡無理誰能忍之我意止息不復

共事我悉捨遠不復共事亦復不能與之和合是惡中之惡無有返復何

用此等而共從事」 菩薩知見眾生惡罪難除應還作是念 「是等惡人非少精進能得令住如所樂法為是等故我當加心勉力勤

行億倍精進後得大力乃能化此惡中之惡難悟眾生如大醫王以小因緣

便能療治眾生重病菩薩如是除煩惱病令住隨意所樂功德我於重罪大

惡眾生倍應憐愍起深大悲如彼良醫多有慈心療治眾病其病重者

深生憐愍勤作方便為求良藥」 菩薩如是於諸眾生煩惱病者悉應憐愍於惡中之惡煩惱重者深生憐愍

勤作方便加心療治何以故 菩薩隨所住 不開化眾生 令墮三惡道 深致諸佛責 菩薩隨所住國土城邑聚落山間樹下力能饒益教化眾生而懈厭嫌恨

貪著世樂不能開化令墮惡道是菩薩即為十方現在諸佛深所呵責甚可慚

恥3云何以小因緣而捨大事是故菩薩不欲諸佛所呵責者於種種諂曲重惡

眾生心不應沒隨力饒益應以諸方便勤心開化譬如猛將將兵多所傷損

王則深責以諸兵眾無所知故王不責之 (二)《大方廣佛華嚴經》卷 14〈金剛幢菩薩十迴向品〉大正 9489a11~26

菩薩摩訶薩不以惡眾生故嫌恨退沒不行迴向不以難調伏眾生故退捨善根不

行迴向雖有眾生邪見瞋濁於大莊嚴其心不轉不捨大願救護眾生若見眾生

濁惡無信不知報恩修習菩提未曾懈廢若與愚癡童蒙共事心無憂惱何以故

我以明淨圓滿慧日出於世間清淨調伏一切眾生菩薩摩訶薩不為一眾生故

發心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善根迴向不為嚴淨一佛剎故不為信一佛故不

為見一佛故不為聞一佛法故不為滿足一願故菩薩摩訶薩悉欲救護一切眾

生故以善根迴向具足嚴淨一切佛剎信一切佛見一切佛恭敬供養一切諸

佛聞一切佛所說正法滿足一切大願故以諸善根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三)《大乘寶雲經》卷 2大正 16〈十波羅蜜品〉252b15~c2

云何菩薩無疲倦願菩薩若見剛強眾生難調難伏放逸自恣不肯受化是諸菩薩

之所厭患如是剛強難調難化所厭患者以是因緣即生疲倦而棄背之發願往

生清淨世界諸佛淨土是淨土中無如是等剛強眾生及其名處菩薩不欲聞是人

名何況相見若有菩薩棄背眾生亦不能得諸佛淨土而往受生是中有智諸菩

薩等發如是心一切世界有諸眾生頑囂暗鈍聾盲瘖啞無涅槃性從彼世界諸佛

菩薩所棄捨者是等眾生願悉來集我所莊嚴佛國土中是等眾生勿令有餘我

皆令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坐於道場覺了佛果菩薩摩訶薩作是思時從初發

心一切魔宮無處不動十方一切諸佛世尊之所稱歎而是菩薩所嚴佛國速得成

就究竟清淨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名菩薩無疲倦願

六關於「易行道」之真正意義為何 (一)《十住毘婆沙論》卷 5〈易行品〉大正 2640c29-45a22

問曰是阿惟越致菩薩初事如先說至阿惟越致地者行諸難行久乃可得

或墮聲聞辟支佛地若爾者是大衰患是故若諸佛所說有

易行道疾得至阿惟越致地方便者願為說之 答曰如汝所說是儜弱怯劣無有大心非是丈夫志幹之言也何以故

3 《大寶積經》卷 82〈郁伽長者會第十九〉云「若是菩薩隨所住處不教眾生令墮惡道而是菩薩

則為諸佛之所訶責」(大正 11474a24~26)

若人發願欲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未得阿惟越致於其中間應不惜身

命晝夜精進如救頭燃4 如《助道》5中說 菩薩未得至阿惟越致地應常勤精進猶如救頭燃 荷負於重擔為求菩提故常應勤精進不生懈怠心 若求聲聞乘辟支佛乘者但為成己利常應勤精進 何況於菩薩自度亦度彼於此二乘人億倍應精進

行大乘者佛如是說「發願求佛道重於舉三千大千世界」汝言

「阿惟越致地是法甚難久乃可得若有易行道疾得至阿惟越致地」

者是乃怯弱下劣之言非是大人志幹之說汝若必欲聞此方便今當

說之佛法有無量門如世間道有難有易陸道步行則苦水道乘

船則樂菩薩道亦如是或有勤行精進或有以信方便易行疾至阿惟越

致者若菩薩欲於此身得至阿惟越致地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

提者 一應當念是十方諸佛稱其名號(大正 2641b16~42c7) 二更有阿彌陀等諸佛亦應恭敬禮拜稱其名號又亦應念毘

婆尸佛尸棄佛毘首婆伏佛拘樓珊提佛迦那迦牟尼佛迦葉

佛釋迦牟尼佛及未來世彌勒佛皆應憶念禮拜以偈稱讚 (大正 2642c8~44c5)

三復應憶念諸大菩薩(大正 2641c6~45a17) 四求阿惟越致地者非但憶念稱名禮敬而已復應於諸佛所懺悔

勸請隨喜迴向(大正 2645a19~22)

(二)印順法師《成佛之道》(增注本)p306~308 希求簡易迅速的方便道雖缺乏大丈夫(大丈夫即菩薩)的志行但佛有無量

善巧別說殊勝方便攝護怯劣的初發心學人使他不致退失信心趣入大乘

這就是易行道法門了這如龍樹在《十住毘婆沙論》裡雖呵責了一番仍攝

受他說「汝若必欲聞此方便今當說之佛法有無量門如世間道有難有易

陸道步行則苦水道乘船則樂菩薩道亦如是或有勤行精進(難行苦行)

或有以信方便易行疾至阿惟越致」易行道就是以信願而入佛法的一流 易行道的真正意義是

1易行道不但是念一佛而是念十方佛及「阿彌陀等佛及諸大菩薩稱

4 《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 4大正 8243c4~11 須菩提菩薩摩訶薩應生如是心我當代十方一切眾生若地獄眾生若畜生眾生若餓鬼眾生受

苦痛為一一眾生無量百千億劫代受地獄中苦乃至是眾生入無餘涅槃以是法故為是眾生受諸

懃苦是眾生入無餘涅槃已然後自種善根無量百千億阿僧祇劫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

提是為菩薩摩訶薩生大心 5 《菩提資糧論》卷 3大正 32527b

名一心念亦得不退轉」(《十住毘婆沙論》卷 5大正 2642c)

2易行道除稱佛菩薩名而外「應憶念禮拜以偈稱讚」(《十住毘婆沙論》

卷 5大正 2643c)

3易行道不單是稱名禮拜而已如論說「求阿惟越致地者非但憶念稱

名禮敬而已復應於諸佛所懺悔勸請隨喜迴向」(《十住毘婆

沙論》卷 5大正 2645c)所以易行道就是修七支及普賢的十大願

4易行道為心性怯弱的初學說重在攝護信心龍樹論如此說馬鳴論也說

「眾生初學是法欲求正信其心怯弱helliphellip當知如來有勝方便攝護信

心」(《大乘起信論》大正 32583a)

5易行道的攝護信心或是以信願修念佛等行而往生淨土到了淨土漸

次修學決定不退轉於無上菩提這如一般所說或者是以易行道為方便

堅定信心轉入難行道如說「菩薩以懺悔勸請隨喜迴向故福

德轉增心調柔軟於諸佛無量功德清淨第一凡夫所不信而能信受及

諸大菩薩清淨大行希有難事亦能信受helliphellip愍傷諸眾生無此功德helliphellip

深生悲心helliphellip以悲心故為求隨意使得安樂則名慈心」「若菩薩如是

得隨慈悲心斷所有貪惜為施勤精進」(《十住毘婆沙論》卷 6大正

2649b-c)這就是從菩薩的易行方便道引入菩薩的難行正常道了

(三)普賢十大願(印順法師《學佛三要》p92-94)

由於「初學是法(大乘)其心怯弱」所以特重信仰依佛力的加被而修習

龍樹說這是以信(願)精進為門而入佛法的也就是樂集佛功德而往生淨

土的易行道說得最圓滿的要算『普賢行願品』的十大行願這因為佛是無

上菩提的圓滿實證者所以將信願集中於佛寶而修 十大行願中一禮敬諸佛二稱歎如來是佛弟子見佛所應行的禮儀三

廣修供養是見佛修福的正行六請轉法輪七請佛住世從梵王請佛說

法與阿難不請佛住世而來這都本於釋迦佛的常法而引申於一切佛四

懺悔業障如『決定毘尼經』的稱念佛名的懺法大乘通於在家出家所以不

用僧伽的作法懺專重於佛前的懺悔五隨喜功德十普皆回向這是大

乘法所特別重視的八隨順佛學即依佛的因行果行而隨順修學九恒順

眾生是增長悲心 這十大行願有三大特點 一佛佛平等所以從一佛(毘盧遮那)而通一切佛盡虛空遍法界而不

是局限於一時一地一佛的 二重於觀念不但懺悔隨喜回向由於心念而修就是禮佛供養讚

佛等也唯由心念如說「深心信解如對目前」「起深信解現前知見」

這是心中「念佛」的易行道成就即是念佛三昧 三這是專依佛陀果德(攝法僧功德)而起仰信的一切依佛德而引發如隨

順眾生的悲心因為「若能隨順眾生即能隨順供養諸佛若於眾生尊重

承事則為尊重承事如來若令眾生生歡喜者則令一切如來歡喜何以

故諸佛如來以大悲而為體故」helliphellip 信增上菩薩信願集中於佛念念不忘佛能隨願往生極樂世界但由信願觀

念所以是易行道然心心念於如來功德念念常隨佛學念念恒順眾生如

信願增長也自然能引發為法為人的悲行智行龍樹說修易行道的能「福力

增長心地調柔helliphellip信諸佛第一清淨功德已愍傷眾生」修行六波羅蜜

所以這雖是易行道是信增上菩薩學法而印度的大乘行者都日夜六時的

在禮佛時修此懺悔隨喜勸請回向不過智增悲增的菩薩重心在悲行與

智行而已 七若懺悔罪業是否能不受果報 (一)《十住毘婆沙論》卷 6〈分別功德品第十一〉大正 2648b19-49b9

問曰汝言「懺悔除業障罪」餘經6中說「佛告阿難故作業必當受」 又阿毘曇7中說「諸業因緣不空果報不失不滅」 又經8說「眾生皆屬業皆從業有依止於業眾生隨業各自受報若

現報若生報若後報」 又《業報經》9中閻羅王為眾生說言「咄眾生汝此罪非父母作天

作沙門婆羅門作汝自作自應受報」 又賢聖偈中說「實法如金剛業力將無勝今我已得道而受惡業報」

又佛自說「大海諸名山丘陵樹林木地水火風等日月諸星宿若

至劫燒時皆盡無有餘業於無量劫常在而不失汝遇具相者一切

智人師先所造罪業已償其果報今雖得值佛垢盡證聖果以餘因

緣故木刺猶在身」10是故不應言「懺悔除業罪」 答曰我不言「懺悔則罪業滅盡無有報果」我言「懺悔罪則輕薄於少

時受」是故懺悔偈中說「若應墮三惡道願人身中受」helliphellip 如是等罪多行福德志意曠大集諸功德故不墮惡道是故汝先難

6 《中阿含經》卷 3〈思經第 15〉大正 1437b26-28 7 正量部主張有「不失法」《般若燈論釋》卷 10大正 30101c26~27)「正量部人言阿含經中佛如

是說有不失法以此法故不斷不常諸體得成」 8 參見《佛說佛名經》卷 4大正 14204c 9 參見 《起世經》卷 4大正 1331 a26~ b6「時閻摩王又更告言汝愚癡人若如是者汝自懈怠

行放逸故不修身口及意善業以是因緣汝當長夜得大苦惱無有安樂是故汝當具足受此放逸之罪

得如是等惡業果報亦如諸餘放逸眾生受此罪報又汝諸人此之苦報惡業果者非汝母作非汝父

作非汝兄弟作非姐妹作非國王作非諸天作亦非往昔先人所作是汝自身作此惡業今還聚

集受此報也」 10 參見《佛說興起行經》卷上〈佛說木槍刺腳因緣經第六〉大正 4168a~170b

若懺悔罪業則滅盡無有果報者是語不然復次若言罪不可滅者

《毘尼》中佛說「懺悔除罪」則不可信是事不然是故業障罪應懺悔 (二)《大智度論》大正 25395c12-15

戒律中戒雖復細微懺則清淨犯十善戒雖復懺悔三惡道罪不除如比

丘殺畜生雖復得悔罪報猶不除 (三)印順導師

1《華雨集》(第二冊)p195-196 罪業不善業真的可依懺悔而除滅嗎龍樹有明確的說明如《十住毘婆

沙論》卷六(大正二六四八下四九上)說 「我不言懺悔則罪業滅盡無有報(異熟)果我言懺悔罪則輕薄於少時受

是故懺悔偈中說若應墮三惡道願人身中受helliphellip又如阿闍世害得道父王

以佛及文殊師利因緣故重罪輕受」 依《十住毘婆沙論》意懺悔業障並不能使罪消滅了只是使罪業力減輕

「重罪輕受」本來是要在來生或後後生中受重報的由於懺悔善現在人

中輕受重罪業就過去了《金剛般若經》說「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讀誦此經

若為人輕賤是人先世罪業應墮惡道以今世人輕賤故先世罪業則為消滅」

(大正 8750c)讀誦經典而能消(重)罪業與《(十住)毘婆沙論》意義相

2《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p977

依「佛法」說懺悔不是將業消滅了而是削弱業的作用使惡業不致於障

礙道的進修如五逆稱為「業障」那是怎麼樣修行也決定不能證果的《沙

門果經》說「若阿闍世王不殺父者(聽了佛的說法)即當於此坐上得法眼

淨(證得初果)而阿闍世王今自悔過(只能)罪咎損減已拔重咎」《增壹

阿含經》及《律藏》都說阿闍世王得「無根信」或「不壞信」逆罪因懺悔

而減輕了但還是不能證果《阿闍世王經》說阿闍世王聽法以後得「信

忍」或作「順忍」與「無根信」「不壞信」相當闍王雖有所悟入還是要

墮賓頭地獄不過不受苦能很快的生天《阿闍世王經》所說罪性本空而

因果不失悔悟也只能輕(重罪輕受)些與原始佛法還沒有太多的差別

《阿闍世王經》又說有殺母的罪人因文殊的誘導見佛聞法而證得阿羅漢

果這是與「佛法」相違與阿闍世王悔罪說相違可能是遲一些而附入的部

分 八菩薩修「迴向」的方法 (一)《十住毘婆沙論》卷 5〈除業品〉大正 2646b7~ 47a24

問曰汝已說懺悔勸請隨喜云何為迴向 答曰我所有福德 一切皆和合 為諸眾生故 正迴向佛道

我者己身 所有福德者若從身生若從口生若從意生若因布施生若因持戒生若

因修禪生若因隨喜生若因勸請生如是等及餘所有善皆名所有福德 一切皆和合者心念諸福德合集稱量知其廣大 諸眾生者三界眾生 正者如諸佛迴向如真實迴向迴向菩提 迴向菩提者迴諸福德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又隨喜迴向此二事佛亦自說

有菩薩摩訶薩欲隨喜迴向應念諸佛斷三界相續道滅諸戲論乾煩惱淤

泥滅諸刺棘除諸重擔逮得己利正智解脫心得自在盡諸有結無量

無邊不可思議阿僧祇十方世界一一世界中亦無量無邊不可思議阿僧祇諸佛

出已滅度從初發心乃至得佛入無餘涅槃至遺法未盡於其中間是諸佛所有

善根福德應六波羅蜜及所受辟支佛記所有善根又聲聞人善根若布施

持戒修禪及學無學無漏善根及諸戒品定品慧品解脫根又聲聞人善

根若布施持戒修禪及學無學無漏善根及諸佛戒品定品慧品解

脫品解脫知見品大慈大悲等無量功德及諸佛有所說法於此法中有人

信解受學得此法利是諸人等所有善根於此法中及凡夫所種善根及諸天

龍夜叉乾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睺羅伽得聞法已生諸善

心乃至畜生聞法生諸善心及諸佛欲入涅槃時眾生所種善根是諸善根

福德一切和合稱量使無遺餘以最上最妙最勝無上無等無等等隨

喜隨喜已以是隨喜所生福德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未來現在諸佛

亦如是是三世諸佛福德及因諸佛所生福德心皆隨喜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

提是故偈說 罪應如是懺 勸請隨喜福 迴向無上道 皆亦應如是 如諸佛所說 我悔罪勸請 隨喜及迴向 皆亦復如是

無始世界來有無量遮佛道罪應於十方諸佛前懺悔勸請諸佛隨喜迴向

如佛所知所見所許懺悔我亦如是懺悔勸請諸佛隨喜迴向亦復如是

若如是懺悔勸請隨喜迴向是名正迴向

問曰云何名為諸佛所知所見所許懺悔勸請隨喜迴向 答曰懺悔勸請如先說隨喜迴向如《大品經》11中須菩提白佛言

世尊所說菩薩於過去未來現在一切諸佛及諸弟子一切眾生所有福德

善根盡和合稱量以最上隨喜世尊云何名為最上隨喜

11 參見《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 11<隨喜品(隨喜迴向品)第 39>大正 8297b21~302a16《小品

般若波羅蜜經》卷 3<迴向品第 7>大正 8547c13~549c26《大智度論》卷 61大正 25487a~496a

佛告須菩提若菩薩於過去未來現在諸法不取不念不見不得不

分別而能如是思惟是諸法皆從憶想分別眾緣和合有一切法實不生無所從

來是中乃至無有一法已生今生當生亦無已滅今滅當滅諸法相如

是我順諸法相隨喜隨喜已亦隨諸法實相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名

最上隨喜迴向 復次須菩提求佛道善男子善女人不欲謗佛者應以善根如是迴向應作

是念如諸佛心佛智佛眼知見是善根福德本末體相從何而有我亦

如是隨諸佛知見隨喜如諸佛所許我亦如是以善根迴向若菩薩如是迴向

則不謗諸佛亦無過咎深心信解如實迴向是名大迴向具足迴向 復次須菩提善男子善女人以諸善根福德應如是迴向如諸賢聖戒品

定品慧品解脫品解脫知見品不繫欲界不繫色界不繫無色界不在

過去不在未來不在現在以不繫三界故是迴向亦如是不繫所迴向處亦

不繫若菩薩能如是得心信解如實是名不失迴向無毒迴向法性迴向若

菩薩於此迴向取相貪著是名邪迴向是故諸菩薩摩訶薩應如諸佛所知法

相以是法相迴向能至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名正迴向

(二)《大智度論》卷 61大正 25487c27~488a13 共一切眾生者是福德不可得與一切眾生而果報可與菩薩既得福德果報

衣服飲食等世間樂具以利益眾生菩薩以福德清淨身口人所信受

為眾生說法令得十善道四禪等與作後世利益末後成佛得福德果報

身有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無量光明觀者無厭無量清淨梵音柔和無

礙解脫等諸佛法於三事示現度無量阿僧祇眾生般涅槃後碎身舍利與

人供養久後皆令得道是果報可與一切眾生以果中說因故言福德與眾生

共若福德可以與人者諸佛從初發心所集福德盡可與人然後更作善法

體不可與人今直以無畏無惱施與眾生

(三)印順法師《印度佛教思想史》p112 ~ p113 迴向迴向是迴轉趣向將自己所有念佛等功德轉向於某一目標〈普賢行

願品〉說「迴向眾生及佛道」(《大方廣佛華嚴經》卷 40大正 10847a)一切功德迴向給眾生與眾生同成佛道自己所作的功德能轉給別人嗎

《大智度論》說「是福德不可得與一切眾生而(福德的)果報可與helliphellip

若福德可以與人者諸佛從初發心所集功德盡可與人」(卷 61大正 25

487c~488a)自己所作的功德是不能迴向給眾生的但自己功德所得的福報

菩薩可以用來利益眾生引導眾生同成佛道這樣的迴向說才沒有違反「自

作自受」的因果律 (四)印順法師《華雨集》(第二冊)p158 ~ p161

「普皆回向」回向是迴轉趣向迴向功德是將所有功德轉向於某一目

的〈普賢行願品〉的迴向是「所有禮讚供養福請佛住世轉法輪隨

喜懺悔諸善根迴向眾生及佛道」(《普賢菩薩行願讚》大正 10880b)依偈說回向是將上來所說的「禮敬功德」「讚歎功德」「供養功德」「懺悔

功德」「隨喜功德」「勸請功德」一切回向於眾生與眾生同成佛道依偈

文可見重佛重信的易行道(「三品經」也如此)本沒有「恒順眾生」與

「常隨佛學」的 回向眾生及佛道如《舍利弗悔過經》說「學道以來所得(一切)福德皆

集聚合會以持好心施與天下十方人民父母蜎飛蠕動之類皆令得其福

有餘少所令某得之令某等作佛道」(大正 241091a)異譯《菩薩藏經》

說得更明白「一切和合迴施與一切眾生helliphellip一切和合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

菩提以此善根願令一切眾生亦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大正 241089a) 菩薩修易行道所得的功德回向眾生就是將自己的功德轉而布施給眾生

使眾生離苦得樂發心修行成佛 菩薩的功德真能施與眾生使眾生受福樂嗎這裏面含有重大問題也就是

「自力」與「他力」一般神教都是重「他力」的佛法說善惡因果修因證

果一向是「自力」的「大乘佛法」的「回向功德」不違反佛法的特質嗎

《大智度論》卷 61(大正 25487c~488a)說 「共一切眾生者是福德不可得與一切眾生而果報可與菩薩既得福德

果報衣服飲食等世間樂具以利益眾生菩薩以福德清淨(所有)

身口人所信受為眾生說法令得十善helliphellip末後成佛helliphellip是果報可

與一切眾生以果中說因故言福德與眾生共若福德可以與人者諸佛

從初發心所集福德盡可與人」 經上說福德回向施與眾生這是果中說因是不了義說菩薩的福德是不能

轉施與別人的但菩薩發願化度眾生所以依此福德善根未來福慧具足就

能以財物佛法施與眾生使眾生得財物能依法修行成就佛道如自己的

福德而可以迴施眾生那是違反「自力」原則的佛菩薩的功德無量如可以

迴施眾生那世間應該沒有苦惱眾生都是佛菩薩那樣也不用佛菩薩來化度

了 《十住毘婆沙論》這樣說「我所有福德一切皆和合為諸眾生故正迴向

佛道」(卷 5大正 2646b)菩薩發菩提心求成佛道主要是為了救度一切

眾生所以「迴向眾生及佛道」是說「為諸眾生故」以一切功德迴向阿耨

多羅三藐三菩提並非以福德善根施與眾生《普賢菩薩行願讚》但說「悉皆

迴向於菩提」沒有說迴向眾生也許是為了避免讀者的誤解吧

九關於眾生見佛身聞佛名而得入必定之意趣 (一)《十住毘婆沙論》卷 3大正 2632c3-8

佛功德力者一切去來今佛威力功德智慧無量深法等無差別但隨諸佛本

願因緣或有壽命無量或有見者即得必定聞名者亦得必定女人見者即成

男子身若聞名者亦轉女身或有聞名者即得往生或有無量光明眾生遇者

離諸障蓋或以光明即入必定或以光明滅一切苦惱 (二)《十住毘婆沙論》卷 3大正 2632c14-25

見時得入必定者有眾生見佛即住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阿惟越致地何以故

是諸眾生見佛身者心大歡喜清淨悅樂其心即攝得如是菩薩三昧以是三昧

力通達諸法實相能直入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必定地 是諸眾生長夜深心種見佛入必定善根以大悲心為首善妙清淨為通達

一切佛法故為度一切眾生故是善根成就時至是故得值此佛又以諸佛本

願因緣二事和合故此事得成 聞佛名入必定者佛有本願「若聞我名者即入必定」如見佛聞亦如是

(三)《大方廣佛華嚴經》卷 52大正 10276c23-27

若有眾生善根熟者見佛身已則皆受化然彼佛身盡未來際究竟安住

隨宜化度一切眾生未曾失時 佛子如來身者無有方處非實非虛但以諸佛本誓願力眾生堪度則便

出現

(四)《大方廣佛華嚴經》卷 52大正 10276b23-26 佛子如來智日亦復如是普現法界無前無後一切眾生淨心器中佛

無不現心器常淨常見佛身若心濁器破則不得見

(五)《放光般若經》卷 4大正 829a27-28

云何菩薩真見佛身逮法性故是為真見

《大品般若經》卷 6〈發趣品第 20〉大正 8259b8 云何菩薩如實觀佛身如實觀法身故

(六) 《大智度論》卷 34大正 25313a21-c18 【經】我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時十方如恒河沙等世界中眾生聞我名者必得阿

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欲得如是等功德者當學般若波羅蜜(《摩訶般若波羅

蜜經》卷 1大正 8221a17-20) 【論】問曰有人生值佛世在佛法中或墮地獄者如提婆達俱迦利訶多釋子等

三不善法覆心故墮地獄此中云何言去佛如恒河沙等世界但聞佛名便

得道耶

答曰上已說有二種佛一者法性生身佛二隨眾生優劣現化佛

為法性生身佛故說乃至聞名得度為隨眾生現身佛故說雖共佛住

隨業因緣有墮地獄者

法性生身佛者無事不濟無願不滿所以者何於無量阿僧祇劫積

集一切善本功德一切智慧無礙具足為眾聖主諸天及大菩薩希能見

者譬如如意寶珠難見難得若有見者所願必果如喜見藥其有見者

眾患悉除如轉輪聖王人有見者無不富足如釋提桓因有人見者隨

願悉得如梵天王眾生依附恐怖悉除如人念觀世音菩薩名者悉脫

厄難是事尚爾何況諸佛法性生身

問曰釋迦文佛亦是法性生身分無有異體何以故佛在世時有作五逆罪人

飢餓賊盜如是等惡

答曰釋迦文佛本誓我出惡世欲以道法度脫眾生不為富貴世樂故出

若佛以力與之則無事不能又亦是眾生福德力薄罪垢深重故不得隨

意度脫又今佛但說清淨涅槃而眾生譏論誹謗言『何以多畜弟子

化導人民』此亦是繫縛法但以涅槃法化猶尚譏謗何況雜以世樂

如提婆達欲令足下有千輻相輪故以鐵作模燒而爍之爍已足壞

身惱大呼爾時阿難聞已涕泣白佛『我兄欲死願佛哀救』佛即

伸手就摩其身發至誠言『我看羅[目侯]羅與提婆達等者彼痛當滅』

是時提婆達眾痛即除執手觀之知是佛手便作是言『淨飯王子以

此醫術足自生活』佛告阿難『汝觀提婆達不用心如是云何可度

若好世人則無是咎』如是眾生若以世樂不得度也是事種種因緣

上已廣說以是故說聞佛名有得道者有不得者

復次佛身無量阿僧祇種種不同有佛為眾生說法令得道者有佛放

無量光明眾生遇之而得道者有以神通變化指示其心而得道者有佛

但現色身而得道者有佛遍身毛孔出眾妙香眾生聞之而得道者有

佛以食與眾生令得道者有佛眾生但念而得道者有佛能以一切草木之

聲而作佛事令眾生得道者有佛眾生聞名而得道者為是佛故說言

我作佛時其聞名者皆令得度

復次聞名不但以名便得道也聞已修道然後得度如須達長者

初聞佛名內心驚喜詣佛聽法而能得道又如貰夷羅婆羅門從雞泥耶

結髮梵志所初聞佛名心即驚喜直詣佛所聞法得道是但說聞名聞

名為得道因緣非得道也 (七)《大智度論》卷 93大正 25712b2-6

問曰餘佛種種勤苦說法眾生尚不得道何以但聞佛名便得道 答曰餘處佛種種說法眾生或得道或得善根終不空說若聞是佛名畢

至阿鞞跋致不言今得 十云何有眾生聞佛名便得往生 (一)《十住毘婆沙論》卷 3大正 2633a2-4

聞佛名得往生者若人信解力多諸善根成就業障礙已盡如是之人得聞佛

名又是諸佛本願因緣便得往生

「善根」《十住毘婆沙論》卷 1大正 2623b4-18 厚種善根者如法修集諸功德名為厚種善根

善根者不貪不恚不癡一切善法從此三生故名為善根如一切惡

法皆從貪恚癡生是故此三名不善根helliphellip

此中善根為眾生求無上道故所行諸善法皆名善根能生薩婆若智故

名為善根

(二)「別時意趣」

1《攝大乘論本》卷 2大正 31141a18-26 四意趣者一平等意趣謂如說言我昔曾於彼時彼分即名勝觀正等

覺者二別時意趣謂如說言若誦多寶如來名者便於無上正等菩提

已得決定又如說言由唯發願便得往生極樂世界三別義意趣謂

如說言若已逢事爾所殑伽河沙等佛於大乘法方能解義四補特伽羅

意樂意趣謂如為一補特伽羅先讚布施後還毀訾如於布施如是尸羅

及一分修當知亦爾如是名為四種意趣 2《攝大乘論釋》卷 5大 31346b4-11

別時意趣者謂此意趣令嬾惰者由彼彼因於彼彼法精勤修習彼

彼善根皆得增長此中意趣顯誦多寶如來名因是昇進因非唯誦名

便於無上正等菩提已得決定如有說言由一金錢得千金錢豈於一

日意在別時由一金錢是得千因故作此說此亦如是由唯發願

便得往生極樂世界當知亦爾 3印順法師《攝大乘論講記》(p 286-287)

實際上單單持誦多寶如來的名號並不能於無上菩提得不退轉唯憑空

口發願也不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佛陀的意思是約另一時間說的若

持誦多寶如來的名號就可種下成佛的善根雖然還不能直登不退但

將來一定要修證菩提如魚吞了鉤一樣雖然還在水裡可說已經釣住了

發願往生極樂也如此久久的積集福德智慧的善根將來定能往生極樂

如俗語說『一本萬利』並不真的一個錢立刻獲得萬倍的盈利而是說由

這一個本錢經過長久的經營才可以獲得萬利發願為往生之因念佛

為不退之因佛陀是依這種意思說的 十一關於眾生發菩提心之因緣 (一)1《十住毘婆沙論》卷 3大正 2635a26-b7

眾生初發菩提心或以三因緣或以四因緣如是和合有七因緣發阿耨多

羅三藐三菩提心 問曰何等為七 答曰一者諸如來令發菩提心二見法欲壞守護故發心三於眾生中大悲

而發心四或有菩薩教發菩提心五見菩薩行亦隨而發心(六)或因布施已而發菩提心(七)或見佛身相歡喜而發心以是七因緣

而發菩提心 (詳細內容參見《十住毘婆沙論》卷 3大正 2635b8-36a11)

2《十住毘婆沙論》卷 3大正 2636a11-23 問曰汝說七因緣發菩薩心為皆當成有成有不成 答曰是不必盡成或有成有不成 問曰若爾者應解說 答曰於七發心中 佛教令發心 護法故發心 憐愍故發心

如是三心者 必定得成就 其餘四心者 不必皆成就 是七心中(1)佛觀其根本教令發心必得成以不空言故(2)若

為尊重佛法為欲守護(3)若於眾生有大悲心如是三心必得成就

根本深故 餘菩薩教令發心見菩薩所行發心因大布施發心若見若聞佛相發

心是四心多不成或有成者根本微弱故

(二)《佛說如來智印經》卷 1大正 15470b22-c4 有七法發菩提心何等為七一者如佛菩薩發菩提心二者正法將滅為護

持故發菩提心三者見諸眾生眾苦所逼起大悲念發菩提心四者菩薩教餘

眾生發菩提心五者布施時自發菩提心六者見他發意隨學發心七者見如

來三十二相八十種好具足莊嚴若聞發心彌勒如是七因緣發菩提心

如佛菩薩發菩提心正法將滅為護持故發菩提心見諸眾生眾苦所逼起大

悲念發菩提心發此三心能為諸佛菩薩護持正法又能疾得不退轉地成就

佛道後四發心剛強難伏不能護法

(三)《彌勒菩薩所問經論》卷 2大正 26240b15-26

如《法印經》中如來說言彌勒發菩提心有七種因何等為七一者諸佛

教化發菩提心二者見法欲滅發菩提心三者於諸眾生起大慈悲發菩提心

四者菩薩教化發菩提心五者因布施故發菩提心六者學他發菩提心七者

聞說如來三十二相八十種好發菩提心 彌勒諸佛教化發菩提心見法欲滅發菩提心於諸眾生起大慈悲發菩提

心此三發心能護正法速疾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餘四發心非真菩

薩不能護持諸佛正法速疾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十二何謂「名字菩薩」何謂「真實菩薩」成就何法得名「真實菩薩」

(一)《十住毘婆沙論》卷 1大正 2621a1-11

問曰但發心便是菩薩耶

答曰何有但發心而為菩薩若人發心必能成無上道乃名菩薩或有但發

心亦名菩薩何以故若離初發心則不成無上道如大經說新發意

者名為菩薩猶如比丘雖未得道亦名道人是名字菩薩漸漸修習

轉成實法後釋歡喜地中當廣說如實菩薩相

眾者從初發心至金剛無礙解脫道於其中間過去未來現在菩薩

名之為眾

(二)《大智度論》卷 4大正 2586b13-16

是菩提薩埵有兩種有鞞跋致有阿鞞跋致如退法不退法阿羅漢阿鞞跋

致菩提薩埵是名實菩薩以是實菩薩故諸餘退轉菩薩皆名菩薩譬如得

四道人是名實僧以實僧故諸未得道者皆得名僧

(參見《大智度論》卷 3大正 2580a15-27)

(三)《十住毘婆沙論》卷 13大正 2693c15-94a20

問曰汝說無上道相時種種因緣訶罵空發願菩薩自言菩薩但名字菩薩

若是三不名為菩薩者成就何法名為真菩薩

答曰非但發空願自言是菩薩名字為菩薩略說能成就三十二法者乃名

為菩薩若人發心欲求佛道自言是菩薩空受名號不行功德慈悲

心諸波羅蜜等是不名為菩薩如土城名寶城但自誑身亦誑諸佛

亦誑世間眾生若人有三十二妙法亦能發願是名真實菩薩何等三十

一深心為一切眾生求諸安樂(參見大正2623c17-24a29102c8-12)

二能入諸佛智中

三自審知堪任作佛不作佛

四不憎惡他

五道心堅固

六不假偽結託親愛

七乃至未入涅槃常為眾生作親友

八親疏同心

九已許善事心不退轉

十於一切眾生不斷大慈

十一於一切眾生不斷大悲(參大正2649b18-29103c17-24)

十二常求正法心無疲懈

十三勤發精進心無厭足

十四多聞而解義

十五常省己過

十六不譏彼闕

十七於一切見聞事中常修菩提心

十八施不求報

十九持戒不求一切生處

二十於一切眾生忍辱無瞋礙

二十一能勤精進修習一切善根

二十二不隨無色定生

二十三方便所攝智慧

二十四四攝法所攝方便

二十五持戒毀戒慈愍無二(參大正2661a16-b29)

二十六一心聽法

二十七一心阿練若處住

二十八不樂世間種種雜事

二十九不貪著小乘(參大正2620b15-c23)

三十見大乘利益為大

三十一遠離惡知識(參大正2667a4-8)

三十二親近善知識(參大正2666c28-67a4)

菩薩住是三十二法能成七法所謂

(1)四無量心

(2)能遊戲五神通

(3)常依於智

(4)常不捨善惡眾生

(5)所言決定言必皆實

(6)集一切善法

(7)心無厭足

是為三十二法為七法菩薩成就此者名為真實菩薩

(四)《大寶積經》卷112「普明菩薩會」大正11632c27-633a14 復次迦葉名菩薩者不但名字為菩薩也能行善法行平等心名為菩薩

略說成就三十二法名為菩薩何謂三十二法 (1)常為眾生深求安樂(2)皆令得住一切智中(3)心不憎惡他人智慧(4)破壞憍慢(5)深樂佛道(6)愛敬無虛(7)親厚究竟於怨親中其心同等

至於涅槃(8)言常含笑先意問訊(9)所為事業終不中息(10)普為

眾生等行大悲(11)心無疲倦多聞無厭(12)自求己過不說他短(13)以菩提心行諸威儀(14)所行惠施不求其報(15)不依生處而行持戒(16)諸眾生中行無礙忍(17)為修一切諸善根故勤行精進(18)離生無色而起

禪定(19)行方便慧(20)應四攝法(21)善惡眾生慈心無異(22)一

心聽法(23)心住遠離(24)心不樂著世間眾事(25)不貪小乘於大乘

中常見大利(26)離惡知識親近善友(27)成四梵行遊戲五通(28)常依真智(29)於諸眾生邪行正行俱不捨棄(30)言常決定(31)貴真

實法(32)一切所作菩提為首 如是迦葉若人有此三十二法名為菩薩

《大寶積經》與《十住毘婆沙論》三十二法之比對

《大寶積經》 《十住毘婆沙論》

1 常為眾生深求安樂 深心為一切眾生求諸安樂(1)

2 皆令得住一切智中 能入諸佛智中(2)

3 心不憎惡他人智慧 不憎惡他(4)

4 破壞憍慢 自審知堪任作佛不作佛(3)

5 深樂佛道 道心堅固(5)

6 愛敬無虛 不假偽結託親愛(6)

7 親厚究竟於怨親中其心同等至於

涅槃 親疏同心(8)

乃至未入涅槃常為眾生作親友(7)

8 言常含笑先意問訊

9 所為事業終不中息 已許善事心不退轉(9)

10 普為眾生等行大悲 於一切眾生不斷大慈(10)

於一切眾生不斷大悲(11)

11 心無疲倦多聞無厭 常求正法心無疲懈(12)

勤發精進心無厭足(13)

多聞而解義(14)

12 自求己過不說他短 常省己過(15)不譏彼闕(16)

13 以菩提心行諸威儀 於一切見聞事中常修菩提心(17)

14 所行惠施不求其報 施不求報(18)

15 不依生處而行持戒 持戒不求一切生處(19)

16 諸眾生中行無礙忍 於一切眾生忍辱無瞋礙(20)

17 為修一切諸善根故勤行精進 能勤精進修習一切善根(21)

18 離生無色而起禪定 不隨無色定生(22)

19 行方便慧 方便所攝智慧(23)

20 應四攝法 四攝法所攝方便(24)

21 善惡眾生慈心無異 持戒毀戒慈愍無二(25)

22 一心聽法 一心聽法(26)

23 心住遠離 一心阿練若處住(27)

24 心不樂著世間眾事 不樂世間種種雜事(28)

25 不貪小乘於大乘中常見大利 不貪著小乘(29)見大乘利益為大(30)

26 離惡知識親近善友 遠離惡知識(31)親近善知識(32)

27 成四梵行遊戲五通 四無量心能遊戲五神通

28 常依真智 常依於智

29 於諸眾生邪行正行俱不捨棄 常不捨善惡眾生

30 言常決定 所言決定

31 貴真實法 言必皆實

32 一切所作菩提為首 集一切善法心無厭足

十三「自得度已當度眾生」之意趣為何 (一)《十住毘婆沙論》卷 1大正 2624b3~20

發願「我得自度已當度眾生」者一切諸法願為其本離願則不成是

故發願 問曰何故不言我當度眾生而言自得度已當度眾生

答曰自未得度不能度彼如人自沒淤泥何能拯拔餘人又如為水所[漂

寸]不能濟溺是故說我度已當度彼如說

「若人自度畏能度歸依者自未度疑悔何能度所歸

若人自不善不能令人善若不自寂滅安能令人寂」

是故先自善寂而後化人又如法句偈說

「若能自安身在於善處者然後安餘人自同於所利」

凡物皆先自利後能利人何以故如說

「若自成己利乃能利於彼自捨欲利他失利後憂悔」

是故說自度已當度眾生

(二)《十住毘婆沙論》卷 14大正 2698b29~ c14

若生善處若生惡處皆屬十善十不善道 我知是世間諸業因緣有無有定主是故我應先自行十善道然後令諸眾生亦住

十善道 問曰何以故要先自住十善道後乃令他住耶 答曰行於惡業者令他善不易自不行善故他則不信受

若惡人自不行善欲令他行善者則為甚難何以故是人自不行善

他人不信受其語如偈說 「若人自不善不能令他善若自不寂滅不能令他寂 以是故汝當先自行善寂然後教他人令行善寂滅」

是菩薩當如是行善法

(三)印順法師《學佛三要》(p145~154) 淨化身心擴展德性從徹悟中得自利的解脫自在本為佛弟子的共同目

標聲聞道與菩薩道的差別只在重於自利或者重於利他從利他中完成自

利聲聞不是不能利他的也還是住持佛法利樂人天度脫眾生不過重於

解脫的己利在未得解脫以前厭離心太深不大修利他的功德證悟以後

也不過隨緣行化而已而菩薩在解脫自利以前著重於慈悲的利他所以說

「未能自度先度人菩薩於此初發心」證悟以後更是救濟度脫無量眾生

所以聲聞乘的主機是重智證的菩薩乘的主機是重悲濟的 菩薩道在初期的聖典中即被一般稱做小乘三藏中也是存在的這即

是菩薩本生談菩薩在三大阿僧祇劫中或作國王王子或作宰官或作外

道或作農工商賈醫生船師或在異類中行為鳥為獸菩薩不惜財物

不惜身命為了利益眾生而施捨閻浮提中沒有一處不是菩薩施捨頭目腦髓

的所在他持戒忍辱精勤的修學波羅密多的四種六種或十種都是歸

納本生談的大行難行而來這樣的慈悲利他都在證悟解脫以前誰說非自利

不能利他等到修行成熟菩提樹下一念相應妙慧圓成無上正等正覺這樣

的頓悟成佛從三大阿僧祇劫的慈悲利他中得來菩薩與聲聞的顯著不同就

是一向在生死中不求自利解脫而著重於慈悲利他 初期的大乘經對於菩薩的三祇修行與三藏所說的小小不同大乘以為

菩薩的利他行在沒有證悟以前是事行勝解行雖然難得但功德還算不

得廣大徹悟的證真無生法忍以後莊嚴淨土成熟眾生的利他大行功

德是大多了因為這是與真智相應是事得理融的平等無礙的大乘分菩薩

道為二階般若道凡經一大僧祇劫是實證以前的地前的唯識宗稱為資

糧位加行位(到見道位)也名勝解行地證悟以後是方便道凡經二大僧祇

劫即登地菩薩唯識家稱為從見道到修道位大體的說地前菩薩雖有勝

解而還沒有現證廣集無邊的福智資糧與本生談所說相近大地菩薩現證

了法界如觀音菩薩等慈悲普濟不可思議本生談中的一分異類中行屬於

這一階段的化身雖有未證悟已證悟二大階位而未證悟前菩薩還是慈悲

利物決無一心一意趣求解脫自利的helliphellip觀音菩薩等尋聲救苦是大地菩薩

事然並非人間的初學菩薩行者不要實踐慈悲利物的行為helliphellip

大乘佛教的修學者菩薩如沒有證悟還不能解脫自在他怎麼能長

期的在生死中修行不怕失敗嗎能自己作得主而不像一般凡夫的墮入惡

道或生長壽天嗎自己不能浮水怎能在水中救人難道不怕自己沈沒嗎

一分學者的專重信願求得信心的不退或專重智證而趨於急求解脫急求

成佛這都不外乎受了這種思想的影響

當然自己不能浮水不能入水救人然而自己離水上岸又怎麼能在

水中救人聲聞人急求自證了脫生死等到一斷煩惱即「與生死作隔礙」

再不能發菩提心長在生死修菩薩行雖然大乘經中進展到還是可以回心

向大的結論然而被痛責為焦芽敗種的要費多大的方便才能使他迴向大乘

呢要再修多少劫的大乘信心才能登菩薩地呢即使迴入菩薩乘由於過去

自利的積習難返也遠不及直往大乘的來得順利而精進所以大乘經中以退

失菩提心為犯菩薩重戒以悲願不足而墮入自利的證入為必死無疑不重悲

願不集利他的種種功德一心一意的自利以為能速疾成佛這真是可悲的

大乘真精神的沒落

在水中救人是不能離水上岸的要學會浮水也非在水中學習不可菩

薩要長在生死中修菩薩行自然要在生死中學習要有一套長在生死而能普

利眾生的本領但這非依賴佛力可成也非自己先做到了生脫死解脫自在

因為這是要墮入小乘深坑的菩薩這套長在生死而能廣利眾生的本領除「堅

定信願」「長養慈悲」而外主要的是「勝解空性」觀一切法如幻如化了

無自性得二諦無礙的正見是最主要的一著所以經上說「若有於世間

正見增上者雖歷百千生終不墮惡趣」唯有了達得生死與涅槃都是如幻

如化的這才 能不如凡夫的戀著生死也不像小乘那樣的以「三界為牢

獄生死如冤家」而厭離他急求擺脫他這才能不如凡夫那樣的怖畏涅槃

能深知涅槃的功德而也不像小乘那樣的急趣涅槃在生死中浮沈因信願

慈悲特別是空勝解力能逐漸的調伏煩惱能做到煩惱雖小小現起而不會闖

大亂子不斷煩惱也不致作出重大惡業時時以眾生的苦痛為苦痛眾生的

利樂為利樂我見一天天的薄劣慈悲一天天的深厚怕什麼墮落唯有專為

自己打算的才隨時有墮落的憂慮發願在生死中常得見佛常得聞法「世

世常行菩薩道」這是初期大乘的共義中觀與瑜伽宗的共義釋尊在經中說

「我往昔中多住空故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hellip這種空性勝解或稱「真

空見」要從聞思而進向修習以信願慈悲來助成時常記著「今是學時

非是證時」(悲願不足而證空就會墮入小乘)這才能長在生死中忍受生死

的苦難眾生的種種迫害而不退菩提心菩薩以「布施」「愛語」「利行」「同

事」四攝法廣利一切眾生自己還沒有解脫卻能廣行慈悲濟物的難行苦

行雖然這不是人人所能的然而菩薩的正常道卻確實如此helliphellip 我們必須認清名符其實的菩薩是偉大的最偉大處就在他能不為自

己著想以利他為自利helliphellip有信願慈悲空性勝解正好在生死海中鍛鍊

身手從頭出頭沒中自利利人一般能於菩薩行而隨喜的景仰的學習的

都是種植菩提種子都是人中賢哲世間的上士有積極利他為法為人的大

心凡夫即使是「敗壞菩薩」也比自了漢強得多這種慈悲為本的人菩薩行

淺些是心向佛乘而實是人間的君子十善菩薩深些是心存利世利益人間

的大乘正器從外凡內凡而漸登賢位的菩薩沒有得解脫的自利卻能為一

切眾生而修學為一切眾生而忍苦犧牲hellip漸學漸深從人間正行而階梯佛乘

這才是菩薩的中道正行真能存菩薩的心胸有菩薩的風格理解菩薩利他的

真精神那裡會如喪考妣的急求己利

《雜阿含經》 卷 28(788 經) 「假使有世間正見增上者雖復百千生終不墮惡趣」 (大正

2204c11~12)

《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 18〈不證品〉 「佛告須菩提若菩薩摩訶薩具足觀空先作是願我今不應空法作證

我今學時非是證時」(大正 8350a19~21) (參見《大智度論》卷 76〈釋學空不證品〉大正 25592b4~6)

十四何謂「必定聚」初發菩薩心者是否皆入必定聚

(一)《十住毘婆沙論》卷 1大正 2624c2~14 為得如是佛十力故大心發願即入必定聚

問曰凡初發心皆有如是相耶

答曰或有人說「初發心便有如是相」而實不爾何以故是事應分別不

應定答所以者何一切菩薩初發心時不應悉入於必定

或有初發心時即入必定

或有漸修功德如釋迦牟尼佛--初發心時不入必定後修集功德

值燃燈佛得入必定

是故汝說「一切菩薩初發心便入必定」是為邪論

問曰若是邪論者何故汝說「以是心入必定」

答曰有菩薩初發心即入必定以是心能得初地因是人故說「初發

心入必定中」

(二)《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 4〈金剛品(摩訶薩品)〉大正 8243b14~19

佛告須菩提必定眾者性地人八人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羅漢

辟支佛初發心菩薩乃至阿惟越致地菩薩須菩提是為必定眾菩薩為上

首菩薩摩訶薩於是中生大心不可壞如金剛當為必定眾作上首 (三)《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 26〈畢定品〉大正 8409b14~c12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是菩薩摩訶薩為畢定為不畢定

佛告須菩提菩薩摩訶薩畢定非不畢定

世尊何處畢定為聲聞道中為辟支佛道中為佛道中

佛言菩薩摩訶薩非聲聞辟支佛道中畢定是佛道中畢定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為初發意菩薩畢定為最後身菩薩畢定

佛言初發意菩薩亦畢定阿惟越致菩薩亦畢定後身菩薩亦畢定

世尊畢定菩薩墮惡道中生不

不也須菩提於汝意云何若八人若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羅漢

辟支佛生惡道中不 不也世尊

如是須菩提菩薩摩訶薩從初發意已來布施持戒忍辱精進行禪

定修智慧斷一切不善業若墮惡道若生長壽天若不得修善法處若生

邊國若生惡邪見家無作見家是中無佛名無法名無僧名無有是處

須菩提初發意菩薩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以深心行十不善道無有是處

世尊若菩薩摩訶薩有如是善根功德成就如佛自說本生受不善果報是時

善根為何所在 佛告須菩提菩薩摩訶薩為利益眾生故隨而受身以是身利益眾生

須菩提菩薩摩訶薩作畜生時有是方便力若怨賊欲來殺害以是無上忍辱

無上慈悲心捨身不惱惡賊汝諸聲聞辟支佛無有是力以是故須菩提

當知菩薩摩訶薩欲具足大慈心為憐愍利益眾生故受畜生身

(《大智度論》卷 93大正 25712c20~713a17) (四)《大智度論》卷 93大正 25713b15~714a25

問曰上阿鞞跋致品中說如是相是阿鞞跋致如是相非阿鞞跋致阿鞞跋致

即是畢定須菩提今何以更問

答曰是般若波羅蜜有種種門有種種道阿鞞跋致是一門中說今問畢定

更問異門

復次佛心中一切眾生一切法皆畢定人以智不及故名為不畢定佛

知雖無量阿僧祇劫積大功德必退作小乘者亦知微細昆虫雖未有善

心過爾所劫發心後當作佛定知一切法皆如是從是因得是果

是故名佛一切法中無礙以畢定知故 復次須菩提聞法華經(卷 1大正 99a)中說於佛所作少功德

乃至戲笑一稱南無佛漸漸必當作佛又聞阿鞞跋致品中有退不退

又復聞聲聞人皆當作佛若爾者不應有退如法華經中說畢定餘經說

有退有不退是故今問為畢定為不畢定如是等種種因緣故問定

不定

佛答菩薩是畢定

須菩提心以入涅槃為畢定是故問為何道中畢定

佛答非畢定二乘但於大乘中畢定

求佛道者有上中下是故問為初發意為阿鞞跋致為最後身畢定 須菩提意謂為阿鞞跋致已上畢定住佛道中故

佛答三種菩薩皆畢定畢定者必當作佛

問曰如上品中說佛以佛眼見十方菩薩求佛如恒河沙得阿鞞跋致者若

一若二今何以言三種菩薩盡皆畢定

答曰我先已說般若甚深有無量門有說諸菩薩退而不畢定有處說菩薩畢

定不退如阿鞞跋致品中須菩提問佛菩薩退者於何處退為從色

為從受想行識乃至十八不共法

畢竟空故諸法皆不退此中佛何以更說不退

問曰是二義何者是實

答曰二事皆實佛口所說無不實者如佛或說諸法空無所有或說布施持

戒等是有為初發心者說諸法有為久學人著善法者說諸法空無所有

懈怠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牢固者如是人應從聲聞道得度而不求聲

聞久於生死中受苦是故說發心如恒河沙得阿鞞跋致者若一若二

眾生聞是已能堪受眾苦者畢定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若不能者取

聲聞辟支佛道

有人堪任得佛而大悲心薄自愛身重此人聞佛難得多有退者作是

念我或不能得佛不如早取涅槃何用世世受勤苦為為是人故說

一切菩薩乃至初發心皆畢定如法華經中說

問曰若菩薩皆畢定佛何以故種種呵二乘不聽菩薩取二乘證

答曰求佛道者應遍知法性是人畏老病死故於法性少分取證便自止

息捨佛道不度眾生諸佛菩薩之所呵責汝欲捨去會不得離得阿

羅漢證時不求諸菩薩深三昧又不廣化眾生是則迂迴於佛道稽留

問曰阿羅漢先世因緣所受身必應當滅住在何處而具足佛道

答曰得阿羅漢時三界諸漏因緣盡更不復生三界有淨佛土出於三界

乃至無煩惱之名於是國土佛所聞法華經具足佛道如法華經(卷 1大正 97c1~7)說有羅漢若不聞法華經自謂得滅度我於餘國為

說是事汝皆當作佛

問曰若阿羅漢往淨佛國土受法性身如是應得疾作佛何以言迂迴稽留 答曰是人著小乘因緣捨眾生捨佛道又復虛言得道以是因緣故雖不

受生死苦惱於菩薩根鈍不能疾成佛道不如直往菩薩

復次佛法於五不可思議中最第一今言漏盡阿羅漢還作佛唯佛能知

論議者正可論其事不能測知是故不應戲論若求得佛時乃能了知

餘人可信而不可知

十五菩薩初發心相為何 《十住毘婆沙論》卷 1大正 2624c14~25a1~16

問曰是菩薩初心釋迦牟尼佛初發心是心云何

答曰1是心不雜一切煩惱2是心相續不貪異乘3是心堅牢一切

外道無能勝者4是心一切眾魔不能破壞5是心為常能集善根

6是心能知有為無常7是心無動能攝佛法8是心無覆離諸

邪行9是心安住不可動故10是心無比無相違故11是心

如金剛通達諸法故12是心不盡集無盡福德故13是心平等

等一切眾生故14是心無高下無差別故15是心清淨性無垢故

16是心離垢慧炤明故17是心無垢不捨深心故18是心為廣

慈如虛空故19是心為大受一切眾生故20是心無閡至無障智

故21是心遍到不斷大悲故22是心不斷能正迴向故23是

心眾所趣向智者所讚故 24是心可觀小乘瞻仰故25是心難

見一切眾生不能睹故26是心難破能善入佛法故27是心為住

一切樂具所住處故28是心莊嚴福德資用故29是心選擇智慧

資用故30是心淳厚以布施為資用故31是心大願持戒資用故

32是心難沮忍辱資用故33是心難勝精進資用故34是心寂

滅禪定資用故35是心無惱害慧資用故36是心無瞋閡慈心

深故37是心根深悲心厚故38是心悅樂喜心厚故39是心

苦樂不動捨心厚故40是心護念諸佛神力故41是心相續三

寶不斷故 如是等無量功德莊嚴初必定心如〈無盡意品〉中廣說

(1)是心不雜一切煩惱者見諦思惟所斷二百九十四煩惱不與心和合

故名為不雜 (2)是心相續不貪異乘者從初心相續來不貪聲聞辟支佛乘但為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名為相續不貪異乘 如是等四十句論應如是知

(參見西晉竺法護譯《阿差末菩薩經》卷 1大正 13586b29~587a19 北涼曇無讖譯《大方等大集經》卷 27〈無盡意菩薩品〉大正 13

187a29~b24)

「心如金剛」參見《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四〈金剛品〉 (大正 8

243b19~244a16) 「見諦思惟所斷二百九十四煩惱」《十住毘婆沙論》卷 16

使所攝名為煩惱纏所攝名為垢使所攝煩惱者貪瞋慢無明身見

邊見見取戒取邪見疑是十根本隨三界見諦思惟所斷分別故

名九十八使非使所攝者不信無慚無愧諂曲戲侮堅執懈怠

退沒睡眠佷戾慳嫉憍不忍食不知足亦以三界見諦思惟所

斷分別故有一百九十六纏垢」(大正 26108b28~c6) 九十八使加一百九十六纏垢合為二百九十四煩惱

經名

心相

順序

《十住毘婆沙論》卷 1 〈入初地 品〉 大正

2624c14~25a1~16)

《大方等大集經》卷 27〈無盡意菩薩品〉大正

13187a29~b24)

《阿差末菩薩經》卷 1大正

13586b29~587a19

1 是心不雜一切煩惱 發菩提心不離煩惱故

離=雜(宋元宮)

大正 13187d 注 7

悉遍諸欲婬怒癡醉而無所

縛所以者何

2 是心相續不貪異乘發心相續不悕餘乘故 不與羅漢及緣覺乘而俱同塵

3 是心堅牢一切外道無

能勝者 發心堅固不參外論故 發心已來堅固其志不可轉

移所以者何不為邪業之所

迷誤

4 是心一切眾魔不能破

壞 發心不壞魔不沮故 一切眾魔不能壞意

5 是心為常能集善根 發心恒順善根增長故 有是心者其諸功德悉為成

6 是心能知有為無常 發心至常有為法無常

故 遊于無常而獨總攬眾之元

首所以者何有計常者則生

死業所以特尊解道有常名

曰為尊出無常故

7 是心無動能攝佛法發心不動一切諸佛安慰

護助故 從發心來其心坦然無所縛

著所以者何不離諸佛功德

業故

8 是心無覆離諸邪行發心勝妙離衰損故 所修事業無能得短所以然

者一切眾惡悉盡索故

9 是心安住不可動故發心安止不戲論故 其心永安不可動故

10 是心無比無相違故發心無喻無相似故 其心無侶所以然者希有逮

11 是心如金剛通達諸法

故 發心金剛壞諸法故 心如金剛所以然者皆知一

切諸法之故

12 是心不盡集無盡福德

故 發心無盡無量功德悉成

就故 所不可盡苞裹諸法道慧之

13 是心平等等一切眾生

故 發心平等利眾生故 從發心來強若金剛等眾生

14 是心無高下無差別

故 發心普覆無別異故 其心質直而無諛諂故號曰

正而無偏頗

15 是心清淨性無垢故發心鮮明性常淨故 從發心來常懷鮮明所以然

者本清淨故 16 是心離垢慧炤明故發心無垢智慧明了故 以去眾垢悉消諸冥其慧顯

曜窈隱皆明

17 是心無垢不捨深心

故 發心善解不離畢竟故從發心來沐浴眾穢所以然

者其信甚固無所捨故

18 是心為廣慈如虛空

故 發心廣快慈如虛空故發心甚大無有邊崖所以然

者心若虛空

19 是心為大受一切眾生

故 發心曠大悉能容受諸眾

生故 發心曠然所以然者含受眾

生當因度故

20 是心無閡至無障智

故 發心無礙智慧通達故 發心無盡所以然者其慧玄

曠無所罣礙

21 是心遍到不斷大悲

故 發心遍至大悲不斷故從初發心無所不入所以然

者大慈無極亦無盡故

22 是心不斷能正迴向

故 發心不斷善解立願故 其發心行無能斷者所以然

者功德願故

23 是心眾所趣向智者所

讚故 發心為歸諸佛所讚故 發心甚安極可愛敬所以然

者為諸眾生所喜樂故

24 是心可觀小乘瞻仰

發心殊勝二乘宗仰故 發心特尊與眾超異所以然

者一切外學聲聞緣覺之

所奉故

25 是心難見一切眾生不

能睹故 發心深遠一切眾生所不

知故 其所發心無能知意所以然

者非諸凡俗之所及逮猶如

農夫不能達知聖王之事

26 是心難破能善入佛法發心不敗不破佛法故發種類心所以然者各各從

故 其本種之業皆獲其果一切

諸法常存在故

27 是心為住一切樂具所

住處故 發心安隱善與眾生諸快

樂故 從初發心以為道本所以然

者由是所致得大安故

28 是心莊嚴福德資用

故 發心莊嚴一切功德悉成

就故 發心已來而自莊嚴所以然

者成功勳故

29 是心選擇智慧資用

故 發心善察智慧成就故 發心已來與眾殊別所以然

者達聖慧故

30 是心淳厚以布施為資

用故 發心增長隨意施與故 發心已來甚為微妙所以然

者用廣布施普及眾生

31 是心大願持戒資用

故 發心如願戒清淨故 發心已來建立至願所以然

者具足戒禁

32 是心難沮忍辱資用

故 發菩提心普及怨親具忍

辱故 其發心已來而無等侶所以然

者無所不忍

33 是心難勝精進資用

故 發心難壞具精進故 其發心來無能抑制所以然

者用精進行無懈廢故

34 是心寂滅禪定資用

故 發心寂滅具禪定故 其發心來無所慕樂所以然

者寂度無極致定意故

35 是心無惱害慧資用

故 發心無毀具智慧故 其發心來無所歸趣因其曉了

智度無極

36 是心無瞋閡慈心深

故 發心無願增長大慈故其發心來永無所住所以然

者用無極慈故

37 是心根深悲心厚故發菩提心住根堅牢增長

大悲故 其發心來根株堅強所以然

者用行悲哀故

38 是心悅樂喜心厚故發心和悅增長大喜故 其發心來常懷悅豫所以然

者於諸眾生懷等心故

39 是心苦樂不動捨心厚

故 發心不動增長大捨故 其發心來雖遇苦樂不以為

動所以然者護一切故

40 是心護念諸佛神力故

發心任重諸佛所受故其發心來為諸如來所見將

養所以然者用順十方諸佛

教故

41 是心相續三寶不斷

故 發心不絕三寶不斷故 其發心來欲度一切五趣眾

難所以然者興隆導化

42 其發心來不捨三寶無所違

廢所以然者將順佛戒成聖

眾故

十六何謂「如來家」 (一)《十住毘婆沙論》卷1大正2625a22~b13

生如來家者如來家則是佛家如來者

(1)「如」名為實「來」名為至至真實中故名為如來何等為真實所謂

涅槃不虛誑故是名如實如《經》中說「佛告比丘第一聖諦無有虛

誑涅槃是也」 (2)復次「如」名不壞相所謂諸法實相是「來」名智慧到實相中通達其

義故名為如來 (3)復次空無相無作名為如諸佛來至三解脫門亦令眾生到此門故名為如

來 (4)復次如名四諦以一切種見四諦故名為如來 (5)復次如名六波羅蜜所謂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以是

六法來至佛地故名為如來 (6)復次諦捨滅慧四功德處名為如來以是四法來至佛地故名為

如來 (7)復次一切佛法名為如是如來至諸佛故名為如來 (8)復次一切菩薩地喜淨明炎難勝現前深遠不動善慧法

雲名為如諸菩薩以是十地來至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名為如來又

以如實八聖道分來故名為如來 (9) 復次權智二足來至佛故名為如來如去不還故名為如來 (10) 如來者 所謂十方三世諸佛是

「何等為真實所謂涅槃不虛誑故是名如實」參見

A《中阿含經》卷 8

「彼知是愛滅苦滅聖諦諸賢過去時是愛滅苦滅聖諦未來現在時

是愛滅苦滅聖諦真諦不虛不離於如亦非顛倒真諦審實」(大正 1

469a8~11)

B《大智度論》卷 97「般若波羅蜜真實聖法無有虛誑」(大正 25735c1~2) C《轉法輪經憂波提舍》「如世尊說諸比丘第一聖諦不虛妄法名為涅槃」

(大正 26357b2~3)

(二)《十住毘婆沙論》卷1大正2625b13~c8 如來者所謂十方三世諸佛是

(1)是諸佛家名為如來家今是菩薩行如來道相續不斷故名為生如來家 (2)又是菩薩必成如來故名為生如來家譬如生轉輪聖王家有轉輪聖王相

是人必作轉輪聖王是菩薩亦如是生如來家發是心故必成如來是名

生如來家 (3)如來家者有人言是四功德處所謂諦捨滅慧諸如來從此中生故

名為如來家 (4)有人言般若波羅蜜及方便是如來家如《助道經》中說

智度無極母 善權方便父 生故名為父 養育故名母 一切世間以父母為家是二似父母故名之為家

(5)有人言善慧名諸佛家從是二法出生諸佛是二則是一切善法之根本

如《經》中說「是二法俱行能成正法」善是父慧是母是二和合

名為諸佛家如說菩薩善法父 智慧以為母 一切諸如來 皆從是

二生

(6)有人言般舟三昧及大悲名諸佛家從此二法生諸如來此中般舟三昧為

父大悲為母 (7)復次般舟三昧是父無生法忍是母如《助菩提》中說

般舟三昧父 大悲無生母 一切諸如來 從是二法生

《助道經》即《菩提資糧論》(龍樹菩薩造隋達磨笈多譯) A「智度以為母方便為父者以生及持故說菩薩父母」(卷 1大正 32529a10~11) B「般若波羅蜜菩薩仁者母善方便為父慈悲以為女」(卷 1大正 32519a24~25) C「諸佛現前住牢固三摩提此為菩薩父大悲忍為母」卷 1大正 32529a1~2)

(三)《十住毘婆沙論》卷 1大正 2625c24~26a2

如得初果者如人得須陀洹道善閉三惡道門見法入法得法住堅牢法

不可傾動究竟至涅槃斷見諦所斷法故心大歡喜設使睡眠嬾惰不至二

十九有如以一毛為百分以一分毛分取大海水若二三渧苦已滅者如大

海水餘未滅者如二三渧心大歡喜菩薩如是得初地已名生如來家

「斷見諦所斷法故不至二十九有」 A《大智度論》卷 24「若須陀洹二十五有皆無是處」 (大正 25237b4~5)

「二十五有」石山寺本作「二十九有」(大正 25237d 注 7) B佛陀蜜多撰劉宋 曇摩蜜多譯《五門禪經要用法》

「四天下六欲天四惡道四禪地大梵天無色界第四禪地有五阿那

含天合二十五有」(大正 15332c-333a) 二十五有欲界(地獄餓鬼畜生阿修羅人趣四洲及六欲天)計十

四有色界(四禪及初禪之大梵四禪之無想淨居各一有)

計七有四無色界各一有計四有總計二十五有

C《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 46(大正 27 240b22~28) 「極七返有者謂唯受七有問應言十四有或二十八有若此唯依本

有說者應言十四有天上人中各七有故若依本有中有說者則二

十八有天人各有十四有故謂七本有及七中有何故但說極七有耶

答如七葉樹不過七故說極七有謂天與人本有中有各有七故」

D「二十九有」

(1)瓜生津隆真《十住毘婆沙論(I)》注云「二十九有二十五有中將阿那

含天(五淨居天)分為五即為二十九有」(p88)

(2)須陀洹斷見惑極七往返更無第二十九有可言

(四)《大方廣佛華嚴經》卷 34〈十地品〉大正 10181a22~26

菩薩始發如是心即得超凡夫地入菩薩位生如來家無能說其種族過失

離世間趣入出世道得菩薩法住菩薩處入三世平等於如來種中決定

當得無上菩提菩薩住如是法名住菩薩歡喜地 (五)《成佛之道》(p392)

菩薩初證聖性得到了從來未有的出世心嘗到了從來未有的離繫樂觀察如

來所有的一切功德自己都有分能得能成所以得到無比的歡喜由於通達

法空性也不再有「不活畏惡名畏死畏墮惡道畏大眾威德畏」了進

入初地的名為「生諸如來家」如來是一切佛菩薩以智度為母方便為父

分證了佛法身從此能荷擔佛的家業紹隆佛種不斷真是佛子所以說生如

來家

十七何謂「污佛家」

《十住毘婆沙論》卷 2(大正 2629c8~30a6) 不污諸佛家者何等為污諸佛家 有人言若人發求無上道心已後迴向聲聞辟支佛道不能住世繼三寶種

是名污諸佛家 [答曰]是義不然何以故是人能度生死又得諸無漏根力覺道亦

是佛子云何言污諸佛家如經說「佛告比丘汝是我子從我心

生口生得法分者」 又聲聞人言「諦捨滅慧處名諸佛家」何以故從是四

事出生諸佛故若污此四法名污諸佛家是故若人虛妄慳貪

狂亂愚癡是污佛家若正行此四則不污諸佛家 有人言六波羅蜜是諸佛家從此生諸佛故若違此六事是污佛家 有人言般若波羅蜜是諸佛母方便為父是名諸佛家以此二法出生諸佛

若違此法是污佛家 復次偈中自說污不污相所謂不毀戒不欺佛若受佛戒不能護持則

欺諸佛是污佛家何以故受戒時生佛家中破戒則欺諸佛名污佛

家若受戒不破不欺諸佛名為不污佛家

復次戒名三學戒學心學慧學破此學名污佛家 如法受戒而後毀破名為欺佛如是二句[不污諸佛家不毀戒欺佛]各有義趣

欺佛者空自發願不如說行欺誑眾生是名欺佛 復次一切法中不如說行名為欺佛

(《雜阿含經》卷 45大正 2330a13~14「汝等為子從我口生從法化生

得法餘財」) 十八關於三乘得解說之時限

(一)《十住毘婆沙論》卷 1大正 2620b1-9

問曰行聲聞辟支佛乘者幾時得度生死大海

答曰行聲聞乘者或以一世得度或以二世或過是數隨根利鈍

又以先世宿行因緣

行辟支佛乘者或以七世得度或以八世

若行大乘者或一恒河沙大劫或二三四至十百千萬億[恒

河沙大劫]或過是數然後乃得具足修行菩薩十地而成佛道亦隨根之

利鈍又以先世宿行因緣

(二)《大智度論》卷28大正25266c14-15

有辟支佛第一疾者四世行久者乃至百劫行如聲聞疾者三世久者六十

《大智度論》卷4大正2792b7-9

佛言無量阿僧祇劫作功德欲度眾生何以故言於三阿僧祇劫12

三阿僧祇劫有量有限

《大智度論》卷 38大正 25342b-343a

[經]舍利弗有菩薩摩訶薩初發意時行六波羅蜜上菩薩位得阿毗跋致

舍利弗有菩薩摩訶薩初發心時便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便轉法輪

與無量阿僧祇眾生作益厚已入無餘涅槃是佛般涅槃後餘法若住一劫

若減一劫舍利弗有菩薩摩訶薩初發意時與般若波羅蜜相應與無

數百千億菩薩從一佛國至一佛國淨佛世界

[論]釋曰有三種菩薩利根心堅未發心前久來集諸無量福德智慧是人

遇佛聞是大乘法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即時行六波羅蜜入菩薩

位得阿毗跋致地所以者何先集無量福德利根心堅從佛聞法故

12 印順法師《成佛之道》增注本(p 413)三大阿僧祇劫有二種解說(A)時間劫(B)德行劫以功德

來計算(依功德來計算三大阿僧祇劫一切菩薩修行成佛都是一樣的)

譬如遠行或有乘羊而去或有乘馬而去或有神通去者

乘羊者久久乃到乘馬者差速乘神通者發意頃便到如是不得言發意

間云何得到神通相爾不應生疑菩薩亦如是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時即入菩薩位

有菩薩初發意初雖心好後雜諸惡時時生念我求佛道以諸功德迴

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人久久無量阿僧祇劫或至或不至先世福德

因緣薄而復鈍根心不堅固如乘羊者

有人前世少有福德利根發心漸漸行六波羅蜜若三若十若百阿僧

祇劫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如乘馬者必有所到

第三乘神通者如上說是三種發心一者罪多福少二者福多罪少

三者但行清淨福德

清淨有二種一者初發心時即得菩薩道二者小住供養十方諸佛

通達菩薩道入菩薩位即是阿毗跋致地阿毗跋致地菩薩義如先說

次後菩薩大厭世間世世已來常好真實惡於欺誑是菩薩亦利根堅

心久集無量福德智慧初發心時便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即轉法輪

度無量眾生入無餘涅槃法住若一劫若減一劫留化佛度眾生佛有

二種神通力一者現在時二者滅後劫義如上說劫中所度眾生

亦復不少

次後菩薩亦利根心堅久集福德發心即與般若波羅蜜相應得六神通

與無量眾生共觀十方清淨世界而自莊嚴其國如阿彌陀佛先世時作

法藏比丘佛將導遍至十方示清淨國令選擇淨妙之國以自莊嚴其國

參見《不必定入定入印經》大正 15699c

印順法師《成佛之道》(增注本)p 415 對三種「神通行菩薩」所判攝之階位

(a)日月神通行龍樹又分為二類有的初發心就上菩薩位有的多少

修行就上菩薩位菩薩位雖有多種解說然依《般若經》

說是頂位再不墮惡道下賤家二乘地了(如約《華嚴

經》的行位說是發心住)

(b)聲聞神通行初發心就成大菩提八相成道[初地分證能於百佛世界

現身八相成道(1)由兜率天下生人間(2)入胎(3)出胎(4)出家(5)降魔(6)成道(7)轉法輪(8)入滅]

(c)如來神通行初發心就與般若相應成熟眾生莊嚴佛土這是方便道

菩薩初地以上到八地

(三)《大毘婆沙論》卷101大正27525b14-21

依狹小道而得解脫故名時解脫狹小道者謂若極速第一生中種善根第

二生中令成熟第三生中得解脫餘不決定

依廣大道而得解脫名不時解脫廣大道者謂若極遲聲聞乘經六十劫而得

解脫如舍利子獨覺乘經百劫而得解脫如麟角喻佛乘經三無數劫而得解

《大毘婆沙論》卷83大正27428b26~29

大加行得故名大悲非如聲聞菩提唯六十劫修加行得獨覺菩提唯經百劫修加

行得如來大悲三無數劫修習百千難行苦行然後乃得故名大悲

(四)真諦譯《攝大乘論釋》卷11大正31229b14-19

論曰有五種人於三阿僧祇劫修行圓滿或七阿僧祇劫或三十三阿僧祇劫

何者為五人行願行地人滿一阿僧祇劫行清淨意行人行有相行人行無相

行人於六地乃至七地滿第二阿僧祇劫從此後無功用行人乃至十地滿第三

阿僧祇劫

《攝大乘論釋》卷11大正31230a25-28

論曰復次云何七阿僧祇劫

釋曰欲顯餘部別執故言復次七阿僧祇劫時與前三阿僧祇劫時為等為

有短長此執等三阿僧祇劫但有別義開為七數

《攝大乘論釋》卷11大正31231b23-27

論曰復次云何三十三阿僧祇

釋曰有諸大乘師欲顯行有下中上欲顯為得未得方便欲顯已得不失

方便欲顯已得不失增上方便欲顯入住出三自在故分阿僧祇為三十三

(五)《大乘起信論》卷11大正32581b7-9

以一切菩薩皆經三阿僧祇劫故但隨眾生世界不同所見所聞根欲性異故示

所行亦有差別

印順法師《大乘起信論講記》p341「一切菩薩皆經三阿僧祇功」而成佛

這是任何菩薩都是一樣的從初住到第十回向滿為初阿僧祇劫從初地到

七地滿心為二阿僧祇劫從八地到第十地滿為第三阿僧祇劫種性善

根發心證悟都是一樣的等到圓滿成佛所以也是佛佛平等「但隨」

順「眾生世界不同所見所聞根欲性異故示」現菩薩的「所行」

也「有差別」根異根機的利鈍(下中上)有異欲異即好樂與興趣的各

別性異即習慣熏染有別如來鑑機的十力中即有根勝劣智力(根)種

種勝解智力(欲)種種界智力(性)因為眾生所處的世界不同所見所聞

不同根欲性也都不同故不能不示現所行有差別實則菩薩的行程是

一樣的

參印順法師《成佛之道》p237《中觀論頌講記》p348《華雨集(四)》p107

關於各經論所說之三乘解說時限

三乘別

所依經論 聲聞乘 辟支佛乘 大乘

《十住毘婆沙論》 隨根利鈍或一二

世或更多世不定隨

根利鈍又以先世宿行

因緣

或七世或八世得度 或一或二三四乃至十

百千萬億「恒河沙大

劫」或過是數

《大智度論》 快者三世慢則六十劫 最快四世最慢一百劫 無量阿僧祇劫但利根

者如乘神通行急速成

《大毘婆沙論》 狹小道最快三世

廣大道最慢六十劫

最慢一百劫如「麟角

喻」獨覺

三阿僧祇劫

《攝大乘論釋》

(真諦譯)

- - 三阿僧祇劫

七阿僧祇劫(別部)

三十三阿僧祇劫(餘

大乘師)

《大乘起信論》 - - 定是三阿僧祇劫但隨

眾生根性不同故示現

所行亦有差別

十九聲聞辟支佛佛俱到彼岸於解脫中有差別否

(一)《十住毘婆沙論》卷1大正2620b9-15

問曰聲聞辟支佛佛俱到彼岸於解脫中有差別不

答曰是事應當分別於諸煩惱得解脫是中無差別因是解脫入無餘涅槃是

中亦無差別無有相故但諸佛甚深禪定障解脫一切法障解脫於諸

聲聞辟支佛有差別非說所盡亦不可以譬喻為比

(二)《十住毘婆沙論》卷 11大正 2683a24-b3

無礙解脫者解脫有三種一者於煩惱障礙解脫二者於定障礙解脫三

者於一切法障礙解脫是中得慧解脫阿羅漢得離煩惱障礙解脫共解脫阿

羅漢及辟支佛得離煩惱障礙解脫得離諸禪定障礙解脫唯有諸佛具三解脫

所謂煩惱障礙解脫諸禪定障礙解脫一切法障礙解脫總是三種解脫故佛

名無礙解脫

(三)《大智度論》卷 35大正 25320c21-322a26

【經】舍利弗白佛言「世尊聲聞所有智慧若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羅漢

辟支佛智慧佛智慧是諸眾智無有差別不相違背無生性空若法不相違背

無生性空是法無有別異云何世尊言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一日修智慧

出過聲聞辟支佛上」(大正 25320c21-26)

【論】問曰上佛已說菩薩摩訶薩修智慧出過聲聞辟支佛上今舍利弗何以故問

答曰不問智慧勢力能度眾生今但問佛及弟子智慧體性法中無有差別者

以諸賢聖智慧皆是諸法實相慧皆是四諦及三十七品慧皆是出三界

入三脫門成三乘果慧以是故說無有差別

復次如須陀洹果以無漏智滅結得果乃至佛亦如是如須陀洹用二種

解脫果有為解脫無為解脫乃至佛亦如是如佛入涅槃須陀洹極

遲不過七世皆同事同緣同行同果報以是故言無相違背所以

者何不生性空故(大正25320c26-321a9)

有為解脫無為解脫(《俱舍論》卷 25大正 29133c20-21)

解脫體有二謂有為無為有為解脫謂無學勝解無為解脫謂一切惑

滅 【經】佛告舍利弗「於汝意云何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一日修智慧心念

我行道慧益一切眾生當以一切種智知一切法度一切眾生諸聲聞辟支佛

智慧為有是事不」舍利弗言「不也世尊」(大正 25321b6-10) 【論】helliphellip聲聞辟支佛雖有慈心本不發心願度一切眾生亦不迴善根向阿耨多

羅三藐三菩提以是故菩薩一日修智慧過聲聞辟支佛上

(大正 25321c26-322a1)

【經】「舍利弗於汝意云何諸聲聞辟支佛頗有是念我等當得阿耨多羅三藐

三菩提度一切眾生令得無餘涅槃不」舍利弗言「不也世尊」佛告

舍利弗「以是因緣故當知諸聲聞辟支佛智慧欲比菩薩摩訶薩智慧百

分不及一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及」(大正 25322a2-7)

【論】問曰上已反問舍利弗事已定今何以復問答曰以舍利弗引欲以須陀洹

同得解脫故與諸佛菩薩等而佛不聽譬如有人欲以毛孔之空與虛空等

以是故佛重質其事復次雖同一事義門各異先言智慧為一切眾生故

今言頗有是念我等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令一切眾生得無餘涅槃

(大正 25322a7-14)

【經】「舍利弗於汝意云何諸聲聞辟支佛頗有是念我行六波羅蜜成就眾

生莊嚴世界具佛十力四無所畏四無礙智十八不共法度脫無量阿僧

祇眾生令得涅槃不」舍利弗言「不也世尊」(大正 25322a17-26) 二十關於修學菩薩道成佛之殊勝理由

(一)《十住毘婆沙論》卷 1大正 2620b15-c23

問曰三乘所學皆為無餘涅槃若無餘涅槃中無差別者我等何用於恒河沙等

大劫往來生死具足十地不如以聲聞辟支佛乘速滅諸苦

答曰是語弱劣非是大悲有益之言若諸菩薩效汝小心無慈悲意不能精

勤修十地者諸聲聞辟支佛何由得度亦復無有三乘差別所以者何

一切聲聞辟支佛皆由佛出若無諸佛何由而出若不修十地何有

諸佛若無諸佛亦無法僧是故汝所說者則斷三寶種非是大人

有智之言不可聽察hellip如是聲聞辟支佛佛煩惱解脫雖無差別以

度無量眾生久住生死多所利益具足菩薩十地故有大差別

(二)《大毘婆沙論》卷 16大正 2777a24-b4

佛世尊愛恚永斷違順平等拔諍論根滅憍慢本視諸珍寶猶如瓦礫於一

切法覺照無遺無相似愛及恚慢等諸煩惱習已永斷故非如獨覺及諸聲聞

雖斷煩惱而有餘習貪愛習者如尊者阿難憐諸釋種瞋恚習者如尊者畢陵伽

筏蹉語殑伽神言小婢止流吾今欲渡憍慢習者如尊者舍利子棄擲醫藥

愚癡習者如尊者笈房缽底食前咳氣知食未銷不知後苦而復更食如是

等事其類甚多

(阿羅漢仍有習氣參見《大智度論》卷 27大正 25260c2-25)

二十一「是人修集聲聞辟支佛乘法未入法位我當教化令趣佛道」為何強調

「未入法位」 (一)《十住毘婆沙論》卷 7(大正 2655a4~18)

問曰云何名為歸依僧 答曰若諸聲聞人 未入法位者 令發無上心 使得佛十力

先以財施攝 後乃以法施 深信四果僧 不分別貴眾 求聲聞功德 而不證解脫 是名歸依僧 又應念三事

聲聞人者成聲聞乘 未入法位者於聲聞道未得必定能令此人發佛道心而得十力若入法位者

終不可令發無上心設或發心亦不成就如《般若波羅蜜》中尊者須菩提

所說「已入正法位不能發無上心何以故是人於生死已作障隔不復往

來生死發無上心

(二)《小品般若波羅蜜經》卷 1(大正 8540a16~21) 若諸天子未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今應當發若人已入正位則不堪任

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何以故已於生死作障隔故是人若發阿耨多羅三

藐三菩提心我亦隨喜終不斷其功德所以者何上人應求上法(參見《大

智度論》卷 54大正 25442c4~9) (三)印順法師《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p650~651

經中廣舉譬喻形容棄般若法門而取聲聞經者的無知對於傳統佛教採取了

尊重又貶抑的立場這不但維護了般若法門也有誘導聲聞修學般若法門的意

義誘導聲聞修學最顯著的例子如『小品般若波羅蜜經』卷一(大正 8540a)說

若諸天子未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今應當發若人已入正位則不

堪任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何以故已於生死作障隔故是人若發阿

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我亦隨喜終不斷其功德所以者何上人應求上

法 「入正位」是「入正性離生」的舊譯「入正位」聲聞行者就得「須陀洹」(初

果)最多不過七番生死一定要入無餘涅槃這樣就不能長在生死中修菩

薩行所以說「已於生死作障隔」如只有七番生死就不可能發求成佛道的

大心所以說「不堪任」這是依佛教界公認的教理說經上又說如「入正

位」的能發大菩提心求成佛道也是隨喜讚歎的因為上人聲聞聖者

是應該進一步的求更上的成佛法門說聲聞聖者不可能發心又鼓勵他們發心

修菩薩道這是不否定部派佛教的教義而暗示了聲聞聖者迴心的可能特別

是『大如品』依「如」真如而泯「三乘人」與「一(菩薩)乘人」的差

別消融了二乘與菩薩的對立

(四)《大品般若經》卷 22〈遍學品 74〉大正 8381b15-17

若菩薩摩訶薩作八人得須陀洹果乃至得阿羅漢果得辟支佛道然後入菩

薩位無有是處(《大智度論》卷 86大正 25659b26-28)

(五)《維摩詰所說經》卷中(大正 14549b4~b16) 若見無為入正位者不能復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譬如高原陸地不生蓮

華卑濕淤泥乃生此華如是見無為法入正位者終不復能生於佛法煩惱泥

中乃有眾生起佛法耳又如殖種於空終不得生糞壤之地乃能滋茂如是入無

為正位者不生佛法起於我見如須彌山猶能發于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生佛

法矣是故當知一切煩惱為如來種譬如不下巨海不能得無價寶珠如是不入

煩惱大海則不能得一切智寶

(六)《大智度論》卷 27大正 25263b12-25 菩薩初發意時所可怖畏無過聲聞辟支佛地正使墮地獄無如是怖畏

不永破大乘道故阿羅漢辟支佛於此大乘以為永滅譬如空地有樹名舍

摩梨(角+瓜)枝廣大眾鳥集宿一鴿後至住一枝上其枝及(角+瓜)即

時壓折澤神問樹神大鳥鵰鷲皆能任持何至小鳥便不自勝樹神答言

此鳥從我怨家尼俱盧樹上來食彼樹果來栖我上必當放糞子墮地者惡

樹復生為害必大是故於此一鴿大懷憂畏寧捨一枝所全者大菩薩

摩訶薩亦如是於諸外道魔眾及諸結使惡業無如是畏如阿羅漢辟支

佛何以故聲聞辟支佛於菩薩邊亦如彼鴿壞敗大乘心永滅佛業

一切菩薩乃至初發心皆畢定如法華經中說 問曰若菩薩皆畢定佛何以故種種呵二乘不聽菩薩取二乘證 答曰求佛道者應遍知法性是人畏老病死故於法性少分取證便自止息捨

佛道不度眾生諸佛菩薩之所呵責「汝欲捨去會不得離」得阿羅漢證時

不求諸菩薩深三昧又不廣化眾生是則迂迴於佛道稽留 問曰阿羅漢先世因緣所受身必應當滅住在何處而具足佛道 答曰得阿羅漢時三界諸漏因緣盡更不復生三界有淨佛土出於三界乃

至無煩惱之名於是國土佛所聞法華經具足佛道如法華經說「有羅漢若不

聞法華經自謂得滅度我於餘國為說是事汝皆當作佛」

問曰若阿羅漢往淨佛國土受法性身如是應得疾作佛何以言迂迴稽留

答曰是人著小乘因緣捨眾生捨佛道又復虛言得道以是因緣故雖不受

生死苦惱於菩薩根鈍不能疾成佛道不如直往菩薩

復次佛法於五不可思議中最第一今言漏盡阿羅漢還作佛唯佛能知論議

者正可論其事不能測知是故不應戲論若求得佛時乃能了知餘人可信而

不可知(大正 25714a1~25) (七)《大智度論》卷 28大正 25264b7~10

問曰阿羅漢煩惱已盡習亦未盡何以不生(法性生身) 答曰阿羅漢無大慈悲無本誓願度一切眾生又以實際作證已離生死故

(八)如果二乘人可以迴心向大則須耗費多少時間才能成佛呢

1《大般涅槃經》卷 11

一斷三結得須陀洹果不墮地獄畜生餓鬼helliphellip是人未來過八萬劫

便當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迦葉第二人者斷三結縛薄貪恚癡

得斯陀含果名一往來helliphellip是人未來過六萬劫便當得成阿耨多羅三藐

三菩提迦葉第三人者斷五下結得阿那含果更不來此helliphellip是人未

來過四萬劫便當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迦 葉第四人者永斷貪欲瞋恚愚癡得阿羅漢果helliphellip亦非騏驎獨一之

行helliphellip是人未來過二萬劫便當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迦葉第五人

者永斷貪欲瞋恚愚癡得辟支佛道helliphellip真是騏驎獨一之行helliphellip是人未

來過十千劫便當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大正 12431 c16~432a5) 2《瑜伽師地論》卷 80

問迴向菩提聲聞為住無餘依涅槃界中能發趣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耶

為住有餘依涅槃界耶 答唯住有餘依涅槃界中可有此事所以者何以無餘依涅槃界中遠離

一切發起事業一切功用皆悉止息 問若唯住有餘依涅槃界中能發趣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云何但由一

生便能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耶所以者何阿羅漢等尚當無有所餘

一生何況當有多生相續 答由彼要當增諸壽行方能成辦世尊多分依此迴向菩提聲聞密意說

言物類善男子若有善修四神足已能住一劫或餘一劫餘一劫者

此中意說過於一劫彼雖如是增益壽行能發趣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而

所修行極成遲鈍樂涅槃故不如初心始業菩薩彼既如是增壽行已

留有根身別作化身同法者前方便示現於無餘依般涅槃界而般涅槃

由此因緣皆作是念某名尊者於無餘依般涅槃界已般涅槃彼以所留有

根實身即於此界贍部洲中隨其所樂遠離而住一切諸天尚不能睹何

況其餘眾生能見彼於涅槃多樂住故於遍遊行彼彼世界親近供養佛菩

薩中及於修習菩提資糧諸聖道中若放逸時諸佛菩薩數數覺悟被覺

悟已於所修行能不放逸(大正 30749a5~b1)

迴向菩提聲聞要想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必須在尚未證入無餘依涅槃

界前才有可能其所使用的方法是善修四神足在住壽一劫或餘一劫的

時間中廣集菩提資糧依四神足之力而住壽一劫或餘一劫這是佛教中

古老的傳說如《長阿含經》卷 2<遊行經>云 佛告阿難諸有修四神足多修習行常念不忘在意所欲可得

不死一劫有餘阿難佛四神足已多修行專念不忘在意所欲

如來可止一劫有餘為世除冥多所饒益天人獲安(大正 115b19~24)

這樣的傳說在聲聞部派中是知道的但何以沒有說到可以依四神足之力

在住壽餘一劫的時間中廣集菩提資糧而成佛呢從時間觀的角度來看

《瑜伽師地論》說「餘一劫者此中意說過於一劫」這是將「餘一劫」

的時間擴充了不論多久時間直到成佛為止而不是一劫多一點的意思

而聲聞部派也許認為「餘一劫」是一劫再多一點的時間因此就沒有說到

可以依四神足之力在住壽一劫或一劫餘的時間中廣集菩提資糧而成

佛但從有部認為入了忍位就無法迴心向大的主張來看則不論「餘一劫」

的時間是長是短都將無法成佛這應該是部派間沒有傳說依四神足之力

在住壽餘一劫的時間中廣集菩提資糧而成佛的主要原因 二十二諸佛威力功德智慧無量深法等無差別為何佛壽有長短國土有淨穢

正法有久住不久住helliphellip (一)《十住毘婆沙論》卷 3大正 2632c3-14

佛功德力者一切去來今佛威力功德智慧無量深法等無差別但隨

諸佛本願因緣helliphellip無量壽命者壽命無量劫過諸算數一劫百劫千

劫萬劫億劫百千萬億那由他阿僧祇劫如是久住為利益憐愍眾生故

一切諸佛雖力能無量壽以本願故有久住世者有不久住者

(二)《俱舍論》卷 27大正 29141b3-9 論曰由三事故諸佛皆等一由資糧等圓滿故二由法身等成辦故三由

利他等究竟故由壽種姓身量等殊諸佛相望容有差別壽異謂佛

壽有短長種異謂佛生剎帝利婆羅門種姓異謂佛姓喬答摩迦葉波等

量異謂佛身有小大等言顯諸佛法住久近等 (三)佛壽命長短(《大智度論》卷 34大正 25312a14- b21)

問曰佛雖有長壽業因緣生於惡世故壽命便短以此短壽能具佛事何

用長為又佛以神通力故一日之中能具佛事何況百歲 答曰此間閻浮提惡故佛壽應短餘處好故佛壽應長 問曰若然者菩薩於此閻浮提淨飯王宮生出家成道是實佛餘處皆是神

通力變化作佛以度眾生 答曰此言非也所以者何餘處閻浮提亦各各言我國是實佛餘處為變化

何以知之若餘處國土自知是化佛則不肯信受教戒又如餘國土人

壽命一劫若佛壽百歲於彼裁無一日眾生則起輕慢不肯受教彼則

以一劫為實佛以此為變化如《首楞嚴經》說「神通遍照佛壽七百

千阿僧祇劫佛告文殊尸利彼佛則是我身彼佛亦言釋迦文佛則是

我身」以是故知諸佛壽命實皆無量為度人故現有長短汝言釋迦

文佛以神通力故所度眾生與人壽不異者則不須百歲一日之中可

具足佛事 如阿難一時心生是念如然燈世尊一切勝佛鞞婆尸佛出於好世

壽命極多能具佛事我釋迦文佛出生惡世壽命極短將無世尊

不能具足佛事耶 爾時世尊入日出三昧從身變化出無量諸佛及無量光明普至十方

一一化佛在諸世界各作佛事或有說法或現神通或現三昧或現

飯食如是之比種種因緣施作佛事而度眾生從三昧起告阿難曰『汝

悉見聞是事不』阿難言『唯然已見』佛告阿難『佛以如是神力

能具佛事不』阿難言『假令佛壽一日大地草木悉為可度眾生則

能度盡何況百歲』 以是故知諸佛壽命皆悉無量為度人故現有長短譬如日出影現

於水隨水大小水大則影久水小則速滅若照琉璃頗梨珠山影則

久住又如火燒草木然少則速滅然多則久住不可以滅處無火

故謂多然處亦無光明長短義亦如是 (參見《佛說首楞嚴三昧經》卷 2大正 15644c)

(四)佛土淨不淨(《大智度論》卷 32大正 25302b12-c10) 一切佛功德皆等無多無少

問曰若爾者何以言阿彌陀佛壽命無量光明千萬億由旬無量劫度眾生

答曰諸佛世界種種有淨不淨有雜

如《三十三天品經》說佛在三十三天安居自恣時至四眾久不見

佛愁思不樂遣目連白佛言「世尊云何捨此眾生住彼天上」

時佛告目連「汝觀三千世界」目連以佛力故觀或見諸佛為大眾

說法或見坐禪或見乞食如是種種施作佛事目連即時五體投地

是時須彌山王跛[跳-兆+我]大動諸天皆大驚怖目連涕泣稽首白

佛「佛有大悲不捨一切作如是種種化度眾生」佛告目連「汝

所見甚少過汝所見東方有國純以黃金為地彼佛弟子皆是阿羅漢

六通無礙復過是東方有國純以白銀為地彼佛弟子皆學辟支佛道

復過是東方有國純以七寶為地其地常有無量光明彼佛所化弟子純

諸菩薩皆得陀羅尼諸三昧門住阿毘跋致地目連當知彼諸佛者

皆是我身如是等東方恒河沙等無量世界有莊嚴者不莊嚴者皆

是我身而作佛事如東方南西北方四維上下亦復如是」

以是故當知釋迦文佛更有清淨世界如阿彌陀國阿彌陀佛亦有嚴

淨不嚴淨世界如釋迦文佛國諸佛大悲徹於骨髓不以世界好醜隨

應度者而教化之如慈母愛子子雖沒在廁溷懃求拯拔不以為惡

(五)清淨國土雜國土(《大智度論》卷 93大正 25711c14-21) 問曰佛憐愍眾生淨佛國土中何以無三惡道眾生 答曰憐愍一切眾生平等無異此中說清淨業因緣是國土中無三惡道

又佛非但一國土乃有十方恒河沙國土佛有清淨國土有雜國土

雜國土中則具有五道淨佛國土或有人天別異或無有人天別異

如過去天王佛國土中唯佛世尊以為法王是故名為天王佛 (六)《維摩詰所說經》〈佛國品第一〉卷 1大正 14538c10-29

舍利弗眾生罪故不見如來佛土嚴淨非如來咎舍利弗我此土淨而汝

不見爾時螺髻梵王語舍利弗『勿作是意謂此佛土以為不淨所以

者何我見釋迦牟尼佛土清淨譬如自在天宮』舍利弗言『我見此土

丘陵坑坎荊蕀沙礫土石諸山穢惡充滿』螺髻梵言『仁者心有高下

不依佛慧故見此土為不淨耳舍利弗菩薩於一切眾生悉皆平等深心

清淨依佛智慧則能見此佛土清淨』於是佛以足指按地即時三千大千

世界若干百千珍寶嚴飾譬如寶莊嚴佛無量功德寶莊嚴土一切大眾

歎未曾有而皆自見坐寶蓮華佛告舍利弗『汝且觀是佛土嚴淨』舍

利弗言『唯然世尊本所不見本所不聞今佛國土嚴淨悉現』佛語

舍利弗『我佛國土常淨若此為欲度斯下劣人故示是眾惡不淨土耳譬

如諸天共寶器食隨其福德飯色有異如是舍利弗若人心淨便見此土功德

莊嚴』 (七)正法久住不久住(《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 183大正 27919a3-16)

問何故過去諸佛有未般涅槃正法即滅有於般涅槃後七日即滅今釋迦佛

千歲方滅耶 答過去諸佛壽量長遠於彼正教所應作者佛在世時多已究竟故法速滅

今世尊釋迦牟尼出百年時壽量短促正教所作雖佛涅槃多未究竟乃

至千歲於中有種善根者有成熟者有解脫者是故經於多時正法方滅

有說過去諸佛所有弟子愛重奢摩他非毘缽舍那由重奢摩他故

恒住寂止不樂傳說契經等十二分教故法速滅 今世尊弟子愛重毘缽舍那非奢摩他由重毘缽舍那故多住觀察皆

樂傳授契經等十二分教是故正法多時乃滅 (八)1《成佛之道》(增注本)p19

從經典看來佛的色身有大小壽命有長短國土有淨穢弟子有多少正

法住世也不一致要知道這是佛的方便示現為了適應眾生的根機才有

這種種差別

2《成佛之道》(增注本)p425-426

佛壽與佛身的長短可說有限量的都是化身化土化身佛為什麼示現這

些差別呢因眾生根性不同有的應以苦切語三惡道是這樣的苦眾生界

是這樣的苦能因此發心修行這是折伏門 有的應以愛語這麼清淨那麼自在就肯發心修行這是攝受門 化身佛就是以這折攝二門來成就眾生的隨機適應如藥能治病就是妙

藥所以不應該生優劣想

3印順法師《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p493 釋尊的生在穢惡時代是出於悲憫眾生的願力願意在穢土成佛救護眾生

脫離一切苦這是重在「悲能拔苦」的精神彌勒是立願生在「佛剎莊嚴

壽命無數」的世界重在慈(彌勒譯為「慈」)的「施與安樂」至於成佛

(智證)度眾生是沒有不同的這是法藏部的見解 說一切有部以為「慈氏菩薩多自饒益少饒益他釋迦菩薩多饒益他少

自饒益」釋尊與彌勒因行的對比釋尊是更富於大悲為眾生的精神所以

彌勒的最初發心比釋迦早了四十餘劫而成佛卻落在釋尊以後這顯得大

悲苦行的菩薩道勝過了為「莊嚴佛剎壽命無數」而發心修行

Page 10: 《十住毘婆沙論》之菩薩修行要略...2006 年佛法度假中文營隊課程講義 《十住毘婆沙論》之菩薩修行要略 釋長慈編 2006/5/22 壹、簡介 一、釋《論》題:

貪著世樂不能開化令墮惡道是菩薩即為十方現在諸佛深所呵責甚可慚

恥3云何以小因緣而捨大事是故菩薩不欲諸佛所呵責者於種種諂曲重惡

眾生心不應沒隨力饒益應以諸方便勤心開化譬如猛將將兵多所傷損

王則深責以諸兵眾無所知故王不責之 (二)《大方廣佛華嚴經》卷 14〈金剛幢菩薩十迴向品〉大正 9489a11~26

菩薩摩訶薩不以惡眾生故嫌恨退沒不行迴向不以難調伏眾生故退捨善根不

行迴向雖有眾生邪見瞋濁於大莊嚴其心不轉不捨大願救護眾生若見眾生

濁惡無信不知報恩修習菩提未曾懈廢若與愚癡童蒙共事心無憂惱何以故

我以明淨圓滿慧日出於世間清淨調伏一切眾生菩薩摩訶薩不為一眾生故

發心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善根迴向不為嚴淨一佛剎故不為信一佛故不

為見一佛故不為聞一佛法故不為滿足一願故菩薩摩訶薩悉欲救護一切眾

生故以善根迴向具足嚴淨一切佛剎信一切佛見一切佛恭敬供養一切諸

佛聞一切佛所說正法滿足一切大願故以諸善根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三)《大乘寶雲經》卷 2大正 16〈十波羅蜜品〉252b15~c2

云何菩薩無疲倦願菩薩若見剛強眾生難調難伏放逸自恣不肯受化是諸菩薩

之所厭患如是剛強難調難化所厭患者以是因緣即生疲倦而棄背之發願往

生清淨世界諸佛淨土是淨土中無如是等剛強眾生及其名處菩薩不欲聞是人

名何況相見若有菩薩棄背眾生亦不能得諸佛淨土而往受生是中有智諸菩

薩等發如是心一切世界有諸眾生頑囂暗鈍聾盲瘖啞無涅槃性從彼世界諸佛

菩薩所棄捨者是等眾生願悉來集我所莊嚴佛國土中是等眾生勿令有餘我

皆令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坐於道場覺了佛果菩薩摩訶薩作是思時從初發

心一切魔宮無處不動十方一切諸佛世尊之所稱歎而是菩薩所嚴佛國速得成

就究竟清淨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名菩薩無疲倦願

六關於「易行道」之真正意義為何 (一)《十住毘婆沙論》卷 5〈易行品〉大正 2640c29-45a22

問曰是阿惟越致菩薩初事如先說至阿惟越致地者行諸難行久乃可得

或墮聲聞辟支佛地若爾者是大衰患是故若諸佛所說有

易行道疾得至阿惟越致地方便者願為說之 答曰如汝所說是儜弱怯劣無有大心非是丈夫志幹之言也何以故

3 《大寶積經》卷 82〈郁伽長者會第十九〉云「若是菩薩隨所住處不教眾生令墮惡道而是菩薩

則為諸佛之所訶責」(大正 11474a24~26)

若人發願欲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未得阿惟越致於其中間應不惜身

命晝夜精進如救頭燃4 如《助道》5中說 菩薩未得至阿惟越致地應常勤精進猶如救頭燃 荷負於重擔為求菩提故常應勤精進不生懈怠心 若求聲聞乘辟支佛乘者但為成己利常應勤精進 何況於菩薩自度亦度彼於此二乘人億倍應精進

行大乘者佛如是說「發願求佛道重於舉三千大千世界」汝言

「阿惟越致地是法甚難久乃可得若有易行道疾得至阿惟越致地」

者是乃怯弱下劣之言非是大人志幹之說汝若必欲聞此方便今當

說之佛法有無量門如世間道有難有易陸道步行則苦水道乘

船則樂菩薩道亦如是或有勤行精進或有以信方便易行疾至阿惟越

致者若菩薩欲於此身得至阿惟越致地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

提者 一應當念是十方諸佛稱其名號(大正 2641b16~42c7) 二更有阿彌陀等諸佛亦應恭敬禮拜稱其名號又亦應念毘

婆尸佛尸棄佛毘首婆伏佛拘樓珊提佛迦那迦牟尼佛迦葉

佛釋迦牟尼佛及未來世彌勒佛皆應憶念禮拜以偈稱讚 (大正 2642c8~44c5)

三復應憶念諸大菩薩(大正 2641c6~45a17) 四求阿惟越致地者非但憶念稱名禮敬而已復應於諸佛所懺悔

勸請隨喜迴向(大正 2645a19~22)

(二)印順法師《成佛之道》(增注本)p306~308 希求簡易迅速的方便道雖缺乏大丈夫(大丈夫即菩薩)的志行但佛有無量

善巧別說殊勝方便攝護怯劣的初發心學人使他不致退失信心趣入大乘

這就是易行道法門了這如龍樹在《十住毘婆沙論》裡雖呵責了一番仍攝

受他說「汝若必欲聞此方便今當說之佛法有無量門如世間道有難有易

陸道步行則苦水道乘船則樂菩薩道亦如是或有勤行精進(難行苦行)

或有以信方便易行疾至阿惟越致」易行道就是以信願而入佛法的一流 易行道的真正意義是

1易行道不但是念一佛而是念十方佛及「阿彌陀等佛及諸大菩薩稱

4 《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 4大正 8243c4~11 須菩提菩薩摩訶薩應生如是心我當代十方一切眾生若地獄眾生若畜生眾生若餓鬼眾生受

苦痛為一一眾生無量百千億劫代受地獄中苦乃至是眾生入無餘涅槃以是法故為是眾生受諸

懃苦是眾生入無餘涅槃已然後自種善根無量百千億阿僧祇劫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

提是為菩薩摩訶薩生大心 5 《菩提資糧論》卷 3大正 32527b

名一心念亦得不退轉」(《十住毘婆沙論》卷 5大正 2642c)

2易行道除稱佛菩薩名而外「應憶念禮拜以偈稱讚」(《十住毘婆沙論》

卷 5大正 2643c)

3易行道不單是稱名禮拜而已如論說「求阿惟越致地者非但憶念稱

名禮敬而已復應於諸佛所懺悔勸請隨喜迴向」(《十住毘婆

沙論》卷 5大正 2645c)所以易行道就是修七支及普賢的十大願

4易行道為心性怯弱的初學說重在攝護信心龍樹論如此說馬鳴論也說

「眾生初學是法欲求正信其心怯弱helliphellip當知如來有勝方便攝護信

心」(《大乘起信論》大正 32583a)

5易行道的攝護信心或是以信願修念佛等行而往生淨土到了淨土漸

次修學決定不退轉於無上菩提這如一般所說或者是以易行道為方便

堅定信心轉入難行道如說「菩薩以懺悔勸請隨喜迴向故福

德轉增心調柔軟於諸佛無量功德清淨第一凡夫所不信而能信受及

諸大菩薩清淨大行希有難事亦能信受helliphellip愍傷諸眾生無此功德helliphellip

深生悲心helliphellip以悲心故為求隨意使得安樂則名慈心」「若菩薩如是

得隨慈悲心斷所有貪惜為施勤精進」(《十住毘婆沙論》卷 6大正

2649b-c)這就是從菩薩的易行方便道引入菩薩的難行正常道了

(三)普賢十大願(印順法師《學佛三要》p92-94)

由於「初學是法(大乘)其心怯弱」所以特重信仰依佛力的加被而修習

龍樹說這是以信(願)精進為門而入佛法的也就是樂集佛功德而往生淨

土的易行道說得最圓滿的要算『普賢行願品』的十大行願這因為佛是無

上菩提的圓滿實證者所以將信願集中於佛寶而修 十大行願中一禮敬諸佛二稱歎如來是佛弟子見佛所應行的禮儀三

廣修供養是見佛修福的正行六請轉法輪七請佛住世從梵王請佛說

法與阿難不請佛住世而來這都本於釋迦佛的常法而引申於一切佛四

懺悔業障如『決定毘尼經』的稱念佛名的懺法大乘通於在家出家所以不

用僧伽的作法懺專重於佛前的懺悔五隨喜功德十普皆回向這是大

乘法所特別重視的八隨順佛學即依佛的因行果行而隨順修學九恒順

眾生是增長悲心 這十大行願有三大特點 一佛佛平等所以從一佛(毘盧遮那)而通一切佛盡虛空遍法界而不

是局限於一時一地一佛的 二重於觀念不但懺悔隨喜回向由於心念而修就是禮佛供養讚

佛等也唯由心念如說「深心信解如對目前」「起深信解現前知見」

這是心中「念佛」的易行道成就即是念佛三昧 三這是專依佛陀果德(攝法僧功德)而起仰信的一切依佛德而引發如隨

順眾生的悲心因為「若能隨順眾生即能隨順供養諸佛若於眾生尊重

承事則為尊重承事如來若令眾生生歡喜者則令一切如來歡喜何以

故諸佛如來以大悲而為體故」helliphellip 信增上菩薩信願集中於佛念念不忘佛能隨願往生極樂世界但由信願觀

念所以是易行道然心心念於如來功德念念常隨佛學念念恒順眾生如

信願增長也自然能引發為法為人的悲行智行龍樹說修易行道的能「福力

增長心地調柔helliphellip信諸佛第一清淨功德已愍傷眾生」修行六波羅蜜

所以這雖是易行道是信增上菩薩學法而印度的大乘行者都日夜六時的

在禮佛時修此懺悔隨喜勸請回向不過智增悲增的菩薩重心在悲行與

智行而已 七若懺悔罪業是否能不受果報 (一)《十住毘婆沙論》卷 6〈分別功德品第十一〉大正 2648b19-49b9

問曰汝言「懺悔除業障罪」餘經6中說「佛告阿難故作業必當受」 又阿毘曇7中說「諸業因緣不空果報不失不滅」 又經8說「眾生皆屬業皆從業有依止於業眾生隨業各自受報若

現報若生報若後報」 又《業報經》9中閻羅王為眾生說言「咄眾生汝此罪非父母作天

作沙門婆羅門作汝自作自應受報」 又賢聖偈中說「實法如金剛業力將無勝今我已得道而受惡業報」

又佛自說「大海諸名山丘陵樹林木地水火風等日月諸星宿若

至劫燒時皆盡無有餘業於無量劫常在而不失汝遇具相者一切

智人師先所造罪業已償其果報今雖得值佛垢盡證聖果以餘因

緣故木刺猶在身」10是故不應言「懺悔除業罪」 答曰我不言「懺悔則罪業滅盡無有報果」我言「懺悔罪則輕薄於少

時受」是故懺悔偈中說「若應墮三惡道願人身中受」helliphellip 如是等罪多行福德志意曠大集諸功德故不墮惡道是故汝先難

6 《中阿含經》卷 3〈思經第 15〉大正 1437b26-28 7 正量部主張有「不失法」《般若燈論釋》卷 10大正 30101c26~27)「正量部人言阿含經中佛如

是說有不失法以此法故不斷不常諸體得成」 8 參見《佛說佛名經》卷 4大正 14204c 9 參見 《起世經》卷 4大正 1331 a26~ b6「時閻摩王又更告言汝愚癡人若如是者汝自懈怠

行放逸故不修身口及意善業以是因緣汝當長夜得大苦惱無有安樂是故汝當具足受此放逸之罪

得如是等惡業果報亦如諸餘放逸眾生受此罪報又汝諸人此之苦報惡業果者非汝母作非汝父

作非汝兄弟作非姐妹作非國王作非諸天作亦非往昔先人所作是汝自身作此惡業今還聚

集受此報也」 10 參見《佛說興起行經》卷上〈佛說木槍刺腳因緣經第六〉大正 4168a~170b

若懺悔罪業則滅盡無有果報者是語不然復次若言罪不可滅者

《毘尼》中佛說「懺悔除罪」則不可信是事不然是故業障罪應懺悔 (二)《大智度論》大正 25395c12-15

戒律中戒雖復細微懺則清淨犯十善戒雖復懺悔三惡道罪不除如比

丘殺畜生雖復得悔罪報猶不除 (三)印順導師

1《華雨集》(第二冊)p195-196 罪業不善業真的可依懺悔而除滅嗎龍樹有明確的說明如《十住毘婆

沙論》卷六(大正二六四八下四九上)說 「我不言懺悔則罪業滅盡無有報(異熟)果我言懺悔罪則輕薄於少時受

是故懺悔偈中說若應墮三惡道願人身中受helliphellip又如阿闍世害得道父王

以佛及文殊師利因緣故重罪輕受」 依《十住毘婆沙論》意懺悔業障並不能使罪消滅了只是使罪業力減輕

「重罪輕受」本來是要在來生或後後生中受重報的由於懺悔善現在人

中輕受重罪業就過去了《金剛般若經》說「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讀誦此經

若為人輕賤是人先世罪業應墮惡道以今世人輕賤故先世罪業則為消滅」

(大正 8750c)讀誦經典而能消(重)罪業與《(十住)毘婆沙論》意義相

2《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p977

依「佛法」說懺悔不是將業消滅了而是削弱業的作用使惡業不致於障

礙道的進修如五逆稱為「業障」那是怎麼樣修行也決定不能證果的《沙

門果經》說「若阿闍世王不殺父者(聽了佛的說法)即當於此坐上得法眼

淨(證得初果)而阿闍世王今自悔過(只能)罪咎損減已拔重咎」《增壹

阿含經》及《律藏》都說阿闍世王得「無根信」或「不壞信」逆罪因懺悔

而減輕了但還是不能證果《阿闍世王經》說阿闍世王聽法以後得「信

忍」或作「順忍」與「無根信」「不壞信」相當闍王雖有所悟入還是要

墮賓頭地獄不過不受苦能很快的生天《阿闍世王經》所說罪性本空而

因果不失悔悟也只能輕(重罪輕受)些與原始佛法還沒有太多的差別

《阿闍世王經》又說有殺母的罪人因文殊的誘導見佛聞法而證得阿羅漢

果這是與「佛法」相違與阿闍世王悔罪說相違可能是遲一些而附入的部

分 八菩薩修「迴向」的方法 (一)《十住毘婆沙論》卷 5〈除業品〉大正 2646b7~ 47a24

問曰汝已說懺悔勸請隨喜云何為迴向 答曰我所有福德 一切皆和合 為諸眾生故 正迴向佛道

我者己身 所有福德者若從身生若從口生若從意生若因布施生若因持戒生若

因修禪生若因隨喜生若因勸請生如是等及餘所有善皆名所有福德 一切皆和合者心念諸福德合集稱量知其廣大 諸眾生者三界眾生 正者如諸佛迴向如真實迴向迴向菩提 迴向菩提者迴諸福德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又隨喜迴向此二事佛亦自說

有菩薩摩訶薩欲隨喜迴向應念諸佛斷三界相續道滅諸戲論乾煩惱淤

泥滅諸刺棘除諸重擔逮得己利正智解脫心得自在盡諸有結無量

無邊不可思議阿僧祇十方世界一一世界中亦無量無邊不可思議阿僧祇諸佛

出已滅度從初發心乃至得佛入無餘涅槃至遺法未盡於其中間是諸佛所有

善根福德應六波羅蜜及所受辟支佛記所有善根又聲聞人善根若布施

持戒修禪及學無學無漏善根及諸戒品定品慧品解脫根又聲聞人善

根若布施持戒修禪及學無學無漏善根及諸佛戒品定品慧品解

脫品解脫知見品大慈大悲等無量功德及諸佛有所說法於此法中有人

信解受學得此法利是諸人等所有善根於此法中及凡夫所種善根及諸天

龍夜叉乾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睺羅伽得聞法已生諸善

心乃至畜生聞法生諸善心及諸佛欲入涅槃時眾生所種善根是諸善根

福德一切和合稱量使無遺餘以最上最妙最勝無上無等無等等隨

喜隨喜已以是隨喜所生福德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未來現在諸佛

亦如是是三世諸佛福德及因諸佛所生福德心皆隨喜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

提是故偈說 罪應如是懺 勸請隨喜福 迴向無上道 皆亦應如是 如諸佛所說 我悔罪勸請 隨喜及迴向 皆亦復如是

無始世界來有無量遮佛道罪應於十方諸佛前懺悔勸請諸佛隨喜迴向

如佛所知所見所許懺悔我亦如是懺悔勸請諸佛隨喜迴向亦復如是

若如是懺悔勸請隨喜迴向是名正迴向

問曰云何名為諸佛所知所見所許懺悔勸請隨喜迴向 答曰懺悔勸請如先說隨喜迴向如《大品經》11中須菩提白佛言

世尊所說菩薩於過去未來現在一切諸佛及諸弟子一切眾生所有福德

善根盡和合稱量以最上隨喜世尊云何名為最上隨喜

11 參見《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 11<隨喜品(隨喜迴向品)第 39>大正 8297b21~302a16《小品

般若波羅蜜經》卷 3<迴向品第 7>大正 8547c13~549c26《大智度論》卷 61大正 25487a~496a

佛告須菩提若菩薩於過去未來現在諸法不取不念不見不得不

分別而能如是思惟是諸法皆從憶想分別眾緣和合有一切法實不生無所從

來是中乃至無有一法已生今生當生亦無已滅今滅當滅諸法相如

是我順諸法相隨喜隨喜已亦隨諸法實相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名

最上隨喜迴向 復次須菩提求佛道善男子善女人不欲謗佛者應以善根如是迴向應作

是念如諸佛心佛智佛眼知見是善根福德本末體相從何而有我亦

如是隨諸佛知見隨喜如諸佛所許我亦如是以善根迴向若菩薩如是迴向

則不謗諸佛亦無過咎深心信解如實迴向是名大迴向具足迴向 復次須菩提善男子善女人以諸善根福德應如是迴向如諸賢聖戒品

定品慧品解脫品解脫知見品不繫欲界不繫色界不繫無色界不在

過去不在未來不在現在以不繫三界故是迴向亦如是不繫所迴向處亦

不繫若菩薩能如是得心信解如實是名不失迴向無毒迴向法性迴向若

菩薩於此迴向取相貪著是名邪迴向是故諸菩薩摩訶薩應如諸佛所知法

相以是法相迴向能至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名正迴向

(二)《大智度論》卷 61大正 25487c27~488a13 共一切眾生者是福德不可得與一切眾生而果報可與菩薩既得福德果報

衣服飲食等世間樂具以利益眾生菩薩以福德清淨身口人所信受

為眾生說法令得十善道四禪等與作後世利益末後成佛得福德果報

身有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無量光明觀者無厭無量清淨梵音柔和無

礙解脫等諸佛法於三事示現度無量阿僧祇眾生般涅槃後碎身舍利與

人供養久後皆令得道是果報可與一切眾生以果中說因故言福德與眾生

共若福德可以與人者諸佛從初發心所集福德盡可與人然後更作善法

體不可與人今直以無畏無惱施與眾生

(三)印順法師《印度佛教思想史》p112 ~ p113 迴向迴向是迴轉趣向將自己所有念佛等功德轉向於某一目標〈普賢行

願品〉說「迴向眾生及佛道」(《大方廣佛華嚴經》卷 40大正 10847a)一切功德迴向給眾生與眾生同成佛道自己所作的功德能轉給別人嗎

《大智度論》說「是福德不可得與一切眾生而(福德的)果報可與helliphellip

若福德可以與人者諸佛從初發心所集功德盡可與人」(卷 61大正 25

487c~488a)自己所作的功德是不能迴向給眾生的但自己功德所得的福報

菩薩可以用來利益眾生引導眾生同成佛道這樣的迴向說才沒有違反「自

作自受」的因果律 (四)印順法師《華雨集》(第二冊)p158 ~ p161

「普皆回向」回向是迴轉趣向迴向功德是將所有功德轉向於某一目

的〈普賢行願品〉的迴向是「所有禮讚供養福請佛住世轉法輪隨

喜懺悔諸善根迴向眾生及佛道」(《普賢菩薩行願讚》大正 10880b)依偈說回向是將上來所說的「禮敬功德」「讚歎功德」「供養功德」「懺悔

功德」「隨喜功德」「勸請功德」一切回向於眾生與眾生同成佛道依偈

文可見重佛重信的易行道(「三品經」也如此)本沒有「恒順眾生」與

「常隨佛學」的 回向眾生及佛道如《舍利弗悔過經》說「學道以來所得(一切)福德皆

集聚合會以持好心施與天下十方人民父母蜎飛蠕動之類皆令得其福

有餘少所令某得之令某等作佛道」(大正 241091a)異譯《菩薩藏經》

說得更明白「一切和合迴施與一切眾生helliphellip一切和合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

菩提以此善根願令一切眾生亦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大正 241089a) 菩薩修易行道所得的功德回向眾生就是將自己的功德轉而布施給眾生

使眾生離苦得樂發心修行成佛 菩薩的功德真能施與眾生使眾生受福樂嗎這裏面含有重大問題也就是

「自力」與「他力」一般神教都是重「他力」的佛法說善惡因果修因證

果一向是「自力」的「大乘佛法」的「回向功德」不違反佛法的特質嗎

《大智度論》卷 61(大正 25487c~488a)說 「共一切眾生者是福德不可得與一切眾生而果報可與菩薩既得福德

果報衣服飲食等世間樂具以利益眾生菩薩以福德清淨(所有)

身口人所信受為眾生說法令得十善helliphellip末後成佛helliphellip是果報可

與一切眾生以果中說因故言福德與眾生共若福德可以與人者諸佛

從初發心所集福德盡可與人」 經上說福德回向施與眾生這是果中說因是不了義說菩薩的福德是不能

轉施與別人的但菩薩發願化度眾生所以依此福德善根未來福慧具足就

能以財物佛法施與眾生使眾生得財物能依法修行成就佛道如自己的

福德而可以迴施眾生那是違反「自力」原則的佛菩薩的功德無量如可以

迴施眾生那世間應該沒有苦惱眾生都是佛菩薩那樣也不用佛菩薩來化度

了 《十住毘婆沙論》這樣說「我所有福德一切皆和合為諸眾生故正迴向

佛道」(卷 5大正 2646b)菩薩發菩提心求成佛道主要是為了救度一切

眾生所以「迴向眾生及佛道」是說「為諸眾生故」以一切功德迴向阿耨

多羅三藐三菩提並非以福德善根施與眾生《普賢菩薩行願讚》但說「悉皆

迴向於菩提」沒有說迴向眾生也許是為了避免讀者的誤解吧

九關於眾生見佛身聞佛名而得入必定之意趣 (一)《十住毘婆沙論》卷 3大正 2632c3-8

佛功德力者一切去來今佛威力功德智慧無量深法等無差別但隨諸佛本

願因緣或有壽命無量或有見者即得必定聞名者亦得必定女人見者即成

男子身若聞名者亦轉女身或有聞名者即得往生或有無量光明眾生遇者

離諸障蓋或以光明即入必定或以光明滅一切苦惱 (二)《十住毘婆沙論》卷 3大正 2632c14-25

見時得入必定者有眾生見佛即住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阿惟越致地何以故

是諸眾生見佛身者心大歡喜清淨悅樂其心即攝得如是菩薩三昧以是三昧

力通達諸法實相能直入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必定地 是諸眾生長夜深心種見佛入必定善根以大悲心為首善妙清淨為通達

一切佛法故為度一切眾生故是善根成就時至是故得值此佛又以諸佛本

願因緣二事和合故此事得成 聞佛名入必定者佛有本願「若聞我名者即入必定」如見佛聞亦如是

(三)《大方廣佛華嚴經》卷 52大正 10276c23-27

若有眾生善根熟者見佛身已則皆受化然彼佛身盡未來際究竟安住

隨宜化度一切眾生未曾失時 佛子如來身者無有方處非實非虛但以諸佛本誓願力眾生堪度則便

出現

(四)《大方廣佛華嚴經》卷 52大正 10276b23-26 佛子如來智日亦復如是普現法界無前無後一切眾生淨心器中佛

無不現心器常淨常見佛身若心濁器破則不得見

(五)《放光般若經》卷 4大正 829a27-28

云何菩薩真見佛身逮法性故是為真見

《大品般若經》卷 6〈發趣品第 20〉大正 8259b8 云何菩薩如實觀佛身如實觀法身故

(六) 《大智度論》卷 34大正 25313a21-c18 【經】我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時十方如恒河沙等世界中眾生聞我名者必得阿

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欲得如是等功德者當學般若波羅蜜(《摩訶般若波羅

蜜經》卷 1大正 8221a17-20) 【論】問曰有人生值佛世在佛法中或墮地獄者如提婆達俱迦利訶多釋子等

三不善法覆心故墮地獄此中云何言去佛如恒河沙等世界但聞佛名便

得道耶

答曰上已說有二種佛一者法性生身佛二隨眾生優劣現化佛

為法性生身佛故說乃至聞名得度為隨眾生現身佛故說雖共佛住

隨業因緣有墮地獄者

法性生身佛者無事不濟無願不滿所以者何於無量阿僧祇劫積

集一切善本功德一切智慧無礙具足為眾聖主諸天及大菩薩希能見

者譬如如意寶珠難見難得若有見者所願必果如喜見藥其有見者

眾患悉除如轉輪聖王人有見者無不富足如釋提桓因有人見者隨

願悉得如梵天王眾生依附恐怖悉除如人念觀世音菩薩名者悉脫

厄難是事尚爾何況諸佛法性生身

問曰釋迦文佛亦是法性生身分無有異體何以故佛在世時有作五逆罪人

飢餓賊盜如是等惡

答曰釋迦文佛本誓我出惡世欲以道法度脫眾生不為富貴世樂故出

若佛以力與之則無事不能又亦是眾生福德力薄罪垢深重故不得隨

意度脫又今佛但說清淨涅槃而眾生譏論誹謗言『何以多畜弟子

化導人民』此亦是繫縛法但以涅槃法化猶尚譏謗何況雜以世樂

如提婆達欲令足下有千輻相輪故以鐵作模燒而爍之爍已足壞

身惱大呼爾時阿難聞已涕泣白佛『我兄欲死願佛哀救』佛即

伸手就摩其身發至誠言『我看羅[目侯]羅與提婆達等者彼痛當滅』

是時提婆達眾痛即除執手觀之知是佛手便作是言『淨飯王子以

此醫術足自生活』佛告阿難『汝觀提婆達不用心如是云何可度

若好世人則無是咎』如是眾生若以世樂不得度也是事種種因緣

上已廣說以是故說聞佛名有得道者有不得者

復次佛身無量阿僧祇種種不同有佛為眾生說法令得道者有佛放

無量光明眾生遇之而得道者有以神通變化指示其心而得道者有佛

但現色身而得道者有佛遍身毛孔出眾妙香眾生聞之而得道者有

佛以食與眾生令得道者有佛眾生但念而得道者有佛能以一切草木之

聲而作佛事令眾生得道者有佛眾生聞名而得道者為是佛故說言

我作佛時其聞名者皆令得度

復次聞名不但以名便得道也聞已修道然後得度如須達長者

初聞佛名內心驚喜詣佛聽法而能得道又如貰夷羅婆羅門從雞泥耶

結髮梵志所初聞佛名心即驚喜直詣佛所聞法得道是但說聞名聞

名為得道因緣非得道也 (七)《大智度論》卷 93大正 25712b2-6

問曰餘佛種種勤苦說法眾生尚不得道何以但聞佛名便得道 答曰餘處佛種種說法眾生或得道或得善根終不空說若聞是佛名畢

至阿鞞跋致不言今得 十云何有眾生聞佛名便得往生 (一)《十住毘婆沙論》卷 3大正 2633a2-4

聞佛名得往生者若人信解力多諸善根成就業障礙已盡如是之人得聞佛

名又是諸佛本願因緣便得往生

「善根」《十住毘婆沙論》卷 1大正 2623b4-18 厚種善根者如法修集諸功德名為厚種善根

善根者不貪不恚不癡一切善法從此三生故名為善根如一切惡

法皆從貪恚癡生是故此三名不善根helliphellip

此中善根為眾生求無上道故所行諸善法皆名善根能生薩婆若智故

名為善根

(二)「別時意趣」

1《攝大乘論本》卷 2大正 31141a18-26 四意趣者一平等意趣謂如說言我昔曾於彼時彼分即名勝觀正等

覺者二別時意趣謂如說言若誦多寶如來名者便於無上正等菩提

已得決定又如說言由唯發願便得往生極樂世界三別義意趣謂

如說言若已逢事爾所殑伽河沙等佛於大乘法方能解義四補特伽羅

意樂意趣謂如為一補特伽羅先讚布施後還毀訾如於布施如是尸羅

及一分修當知亦爾如是名為四種意趣 2《攝大乘論釋》卷 5大 31346b4-11

別時意趣者謂此意趣令嬾惰者由彼彼因於彼彼法精勤修習彼

彼善根皆得增長此中意趣顯誦多寶如來名因是昇進因非唯誦名

便於無上正等菩提已得決定如有說言由一金錢得千金錢豈於一

日意在別時由一金錢是得千因故作此說此亦如是由唯發願

便得往生極樂世界當知亦爾 3印順法師《攝大乘論講記》(p 286-287)

實際上單單持誦多寶如來的名號並不能於無上菩提得不退轉唯憑空

口發願也不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佛陀的意思是約另一時間說的若

持誦多寶如來的名號就可種下成佛的善根雖然還不能直登不退但

將來一定要修證菩提如魚吞了鉤一樣雖然還在水裡可說已經釣住了

發願往生極樂也如此久久的積集福德智慧的善根將來定能往生極樂

如俗語說『一本萬利』並不真的一個錢立刻獲得萬倍的盈利而是說由

這一個本錢經過長久的經營才可以獲得萬利發願為往生之因念佛

為不退之因佛陀是依這種意思說的 十一關於眾生發菩提心之因緣 (一)1《十住毘婆沙論》卷 3大正 2635a26-b7

眾生初發菩提心或以三因緣或以四因緣如是和合有七因緣發阿耨多

羅三藐三菩提心 問曰何等為七 答曰一者諸如來令發菩提心二見法欲壞守護故發心三於眾生中大悲

而發心四或有菩薩教發菩提心五見菩薩行亦隨而發心(六)或因布施已而發菩提心(七)或見佛身相歡喜而發心以是七因緣

而發菩提心 (詳細內容參見《十住毘婆沙論》卷 3大正 2635b8-36a11)

2《十住毘婆沙論》卷 3大正 2636a11-23 問曰汝說七因緣發菩薩心為皆當成有成有不成 答曰是不必盡成或有成有不成 問曰若爾者應解說 答曰於七發心中 佛教令發心 護法故發心 憐愍故發心

如是三心者 必定得成就 其餘四心者 不必皆成就 是七心中(1)佛觀其根本教令發心必得成以不空言故(2)若

為尊重佛法為欲守護(3)若於眾生有大悲心如是三心必得成就

根本深故 餘菩薩教令發心見菩薩所行發心因大布施發心若見若聞佛相發

心是四心多不成或有成者根本微弱故

(二)《佛說如來智印經》卷 1大正 15470b22-c4 有七法發菩提心何等為七一者如佛菩薩發菩提心二者正法將滅為護

持故發菩提心三者見諸眾生眾苦所逼起大悲念發菩提心四者菩薩教餘

眾生發菩提心五者布施時自發菩提心六者見他發意隨學發心七者見如

來三十二相八十種好具足莊嚴若聞發心彌勒如是七因緣發菩提心

如佛菩薩發菩提心正法將滅為護持故發菩提心見諸眾生眾苦所逼起大

悲念發菩提心發此三心能為諸佛菩薩護持正法又能疾得不退轉地成就

佛道後四發心剛強難伏不能護法

(三)《彌勒菩薩所問經論》卷 2大正 26240b15-26

如《法印經》中如來說言彌勒發菩提心有七種因何等為七一者諸佛

教化發菩提心二者見法欲滅發菩提心三者於諸眾生起大慈悲發菩提心

四者菩薩教化發菩提心五者因布施故發菩提心六者學他發菩提心七者

聞說如來三十二相八十種好發菩提心 彌勒諸佛教化發菩提心見法欲滅發菩提心於諸眾生起大慈悲發菩提

心此三發心能護正法速疾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餘四發心非真菩

薩不能護持諸佛正法速疾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十二何謂「名字菩薩」何謂「真實菩薩」成就何法得名「真實菩薩」

(一)《十住毘婆沙論》卷 1大正 2621a1-11

問曰但發心便是菩薩耶

答曰何有但發心而為菩薩若人發心必能成無上道乃名菩薩或有但發

心亦名菩薩何以故若離初發心則不成無上道如大經說新發意

者名為菩薩猶如比丘雖未得道亦名道人是名字菩薩漸漸修習

轉成實法後釋歡喜地中當廣說如實菩薩相

眾者從初發心至金剛無礙解脫道於其中間過去未來現在菩薩

名之為眾

(二)《大智度論》卷 4大正 2586b13-16

是菩提薩埵有兩種有鞞跋致有阿鞞跋致如退法不退法阿羅漢阿鞞跋

致菩提薩埵是名實菩薩以是實菩薩故諸餘退轉菩薩皆名菩薩譬如得

四道人是名實僧以實僧故諸未得道者皆得名僧

(參見《大智度論》卷 3大正 2580a15-27)

(三)《十住毘婆沙論》卷 13大正 2693c15-94a20

問曰汝說無上道相時種種因緣訶罵空發願菩薩自言菩薩但名字菩薩

若是三不名為菩薩者成就何法名為真菩薩

答曰非但發空願自言是菩薩名字為菩薩略說能成就三十二法者乃名

為菩薩若人發心欲求佛道自言是菩薩空受名號不行功德慈悲

心諸波羅蜜等是不名為菩薩如土城名寶城但自誑身亦誑諸佛

亦誑世間眾生若人有三十二妙法亦能發願是名真實菩薩何等三十

一深心為一切眾生求諸安樂(參見大正2623c17-24a29102c8-12)

二能入諸佛智中

三自審知堪任作佛不作佛

四不憎惡他

五道心堅固

六不假偽結託親愛

七乃至未入涅槃常為眾生作親友

八親疏同心

九已許善事心不退轉

十於一切眾生不斷大慈

十一於一切眾生不斷大悲(參大正2649b18-29103c17-24)

十二常求正法心無疲懈

十三勤發精進心無厭足

十四多聞而解義

十五常省己過

十六不譏彼闕

十七於一切見聞事中常修菩提心

十八施不求報

十九持戒不求一切生處

二十於一切眾生忍辱無瞋礙

二十一能勤精進修習一切善根

二十二不隨無色定生

二十三方便所攝智慧

二十四四攝法所攝方便

二十五持戒毀戒慈愍無二(參大正2661a16-b29)

二十六一心聽法

二十七一心阿練若處住

二十八不樂世間種種雜事

二十九不貪著小乘(參大正2620b15-c23)

三十見大乘利益為大

三十一遠離惡知識(參大正2667a4-8)

三十二親近善知識(參大正2666c28-67a4)

菩薩住是三十二法能成七法所謂

(1)四無量心

(2)能遊戲五神通

(3)常依於智

(4)常不捨善惡眾生

(5)所言決定言必皆實

(6)集一切善法

(7)心無厭足

是為三十二法為七法菩薩成就此者名為真實菩薩

(四)《大寶積經》卷112「普明菩薩會」大正11632c27-633a14 復次迦葉名菩薩者不但名字為菩薩也能行善法行平等心名為菩薩

略說成就三十二法名為菩薩何謂三十二法 (1)常為眾生深求安樂(2)皆令得住一切智中(3)心不憎惡他人智慧(4)破壞憍慢(5)深樂佛道(6)愛敬無虛(7)親厚究竟於怨親中其心同等

至於涅槃(8)言常含笑先意問訊(9)所為事業終不中息(10)普為

眾生等行大悲(11)心無疲倦多聞無厭(12)自求己過不說他短(13)以菩提心行諸威儀(14)所行惠施不求其報(15)不依生處而行持戒(16)諸眾生中行無礙忍(17)為修一切諸善根故勤行精進(18)離生無色而起

禪定(19)行方便慧(20)應四攝法(21)善惡眾生慈心無異(22)一

心聽法(23)心住遠離(24)心不樂著世間眾事(25)不貪小乘於大乘

中常見大利(26)離惡知識親近善友(27)成四梵行遊戲五通(28)常依真智(29)於諸眾生邪行正行俱不捨棄(30)言常決定(31)貴真

實法(32)一切所作菩提為首 如是迦葉若人有此三十二法名為菩薩

《大寶積經》與《十住毘婆沙論》三十二法之比對

《大寶積經》 《十住毘婆沙論》

1 常為眾生深求安樂 深心為一切眾生求諸安樂(1)

2 皆令得住一切智中 能入諸佛智中(2)

3 心不憎惡他人智慧 不憎惡他(4)

4 破壞憍慢 自審知堪任作佛不作佛(3)

5 深樂佛道 道心堅固(5)

6 愛敬無虛 不假偽結託親愛(6)

7 親厚究竟於怨親中其心同等至於

涅槃 親疏同心(8)

乃至未入涅槃常為眾生作親友(7)

8 言常含笑先意問訊

9 所為事業終不中息 已許善事心不退轉(9)

10 普為眾生等行大悲 於一切眾生不斷大慈(10)

於一切眾生不斷大悲(11)

11 心無疲倦多聞無厭 常求正法心無疲懈(12)

勤發精進心無厭足(13)

多聞而解義(14)

12 自求己過不說他短 常省己過(15)不譏彼闕(16)

13 以菩提心行諸威儀 於一切見聞事中常修菩提心(17)

14 所行惠施不求其報 施不求報(18)

15 不依生處而行持戒 持戒不求一切生處(19)

16 諸眾生中行無礙忍 於一切眾生忍辱無瞋礙(20)

17 為修一切諸善根故勤行精進 能勤精進修習一切善根(21)

18 離生無色而起禪定 不隨無色定生(22)

19 行方便慧 方便所攝智慧(23)

20 應四攝法 四攝法所攝方便(24)

21 善惡眾生慈心無異 持戒毀戒慈愍無二(25)

22 一心聽法 一心聽法(26)

23 心住遠離 一心阿練若處住(27)

24 心不樂著世間眾事 不樂世間種種雜事(28)

25 不貪小乘於大乘中常見大利 不貪著小乘(29)見大乘利益為大(30)

26 離惡知識親近善友 遠離惡知識(31)親近善知識(32)

27 成四梵行遊戲五通 四無量心能遊戲五神通

28 常依真智 常依於智

29 於諸眾生邪行正行俱不捨棄 常不捨善惡眾生

30 言常決定 所言決定

31 貴真實法 言必皆實

32 一切所作菩提為首 集一切善法心無厭足

十三「自得度已當度眾生」之意趣為何 (一)《十住毘婆沙論》卷 1大正 2624b3~20

發願「我得自度已當度眾生」者一切諸法願為其本離願則不成是

故發願 問曰何故不言我當度眾生而言自得度已當度眾生

答曰自未得度不能度彼如人自沒淤泥何能拯拔餘人又如為水所[漂

寸]不能濟溺是故說我度已當度彼如說

「若人自度畏能度歸依者自未度疑悔何能度所歸

若人自不善不能令人善若不自寂滅安能令人寂」

是故先自善寂而後化人又如法句偈說

「若能自安身在於善處者然後安餘人自同於所利」

凡物皆先自利後能利人何以故如說

「若自成己利乃能利於彼自捨欲利他失利後憂悔」

是故說自度已當度眾生

(二)《十住毘婆沙論》卷 14大正 2698b29~ c14

若生善處若生惡處皆屬十善十不善道 我知是世間諸業因緣有無有定主是故我應先自行十善道然後令諸眾生亦住

十善道 問曰何以故要先自住十善道後乃令他住耶 答曰行於惡業者令他善不易自不行善故他則不信受

若惡人自不行善欲令他行善者則為甚難何以故是人自不行善

他人不信受其語如偈說 「若人自不善不能令他善若自不寂滅不能令他寂 以是故汝當先自行善寂然後教他人令行善寂滅」

是菩薩當如是行善法

(三)印順法師《學佛三要》(p145~154) 淨化身心擴展德性從徹悟中得自利的解脫自在本為佛弟子的共同目

標聲聞道與菩薩道的差別只在重於自利或者重於利他從利他中完成自

利聲聞不是不能利他的也還是住持佛法利樂人天度脫眾生不過重於

解脫的己利在未得解脫以前厭離心太深不大修利他的功德證悟以後

也不過隨緣行化而已而菩薩在解脫自利以前著重於慈悲的利他所以說

「未能自度先度人菩薩於此初發心」證悟以後更是救濟度脫無量眾生

所以聲聞乘的主機是重智證的菩薩乘的主機是重悲濟的 菩薩道在初期的聖典中即被一般稱做小乘三藏中也是存在的這即

是菩薩本生談菩薩在三大阿僧祇劫中或作國王王子或作宰官或作外

道或作農工商賈醫生船師或在異類中行為鳥為獸菩薩不惜財物

不惜身命為了利益眾生而施捨閻浮提中沒有一處不是菩薩施捨頭目腦髓

的所在他持戒忍辱精勤的修學波羅密多的四種六種或十種都是歸

納本生談的大行難行而來這樣的慈悲利他都在證悟解脫以前誰說非自利

不能利他等到修行成熟菩提樹下一念相應妙慧圓成無上正等正覺這樣

的頓悟成佛從三大阿僧祇劫的慈悲利他中得來菩薩與聲聞的顯著不同就

是一向在生死中不求自利解脫而著重於慈悲利他 初期的大乘經對於菩薩的三祇修行與三藏所說的小小不同大乘以為

菩薩的利他行在沒有證悟以前是事行勝解行雖然難得但功德還算不

得廣大徹悟的證真無生法忍以後莊嚴淨土成熟眾生的利他大行功

德是大多了因為這是與真智相應是事得理融的平等無礙的大乘分菩薩

道為二階般若道凡經一大僧祇劫是實證以前的地前的唯識宗稱為資

糧位加行位(到見道位)也名勝解行地證悟以後是方便道凡經二大僧祇

劫即登地菩薩唯識家稱為從見道到修道位大體的說地前菩薩雖有勝

解而還沒有現證廣集無邊的福智資糧與本生談所說相近大地菩薩現證

了法界如觀音菩薩等慈悲普濟不可思議本生談中的一分異類中行屬於

這一階段的化身雖有未證悟已證悟二大階位而未證悟前菩薩還是慈悲

利物決無一心一意趣求解脫自利的helliphellip觀音菩薩等尋聲救苦是大地菩薩

事然並非人間的初學菩薩行者不要實踐慈悲利物的行為helliphellip

大乘佛教的修學者菩薩如沒有證悟還不能解脫自在他怎麼能長

期的在生死中修行不怕失敗嗎能自己作得主而不像一般凡夫的墮入惡

道或生長壽天嗎自己不能浮水怎能在水中救人難道不怕自己沈沒嗎

一分學者的專重信願求得信心的不退或專重智證而趨於急求解脫急求

成佛這都不外乎受了這種思想的影響

當然自己不能浮水不能入水救人然而自己離水上岸又怎麼能在

水中救人聲聞人急求自證了脫生死等到一斷煩惱即「與生死作隔礙」

再不能發菩提心長在生死修菩薩行雖然大乘經中進展到還是可以回心

向大的結論然而被痛責為焦芽敗種的要費多大的方便才能使他迴向大乘

呢要再修多少劫的大乘信心才能登菩薩地呢即使迴入菩薩乘由於過去

自利的積習難返也遠不及直往大乘的來得順利而精進所以大乘經中以退

失菩提心為犯菩薩重戒以悲願不足而墮入自利的證入為必死無疑不重悲

願不集利他的種種功德一心一意的自利以為能速疾成佛這真是可悲的

大乘真精神的沒落

在水中救人是不能離水上岸的要學會浮水也非在水中學習不可菩

薩要長在生死中修菩薩行自然要在生死中學習要有一套長在生死而能普

利眾生的本領但這非依賴佛力可成也非自己先做到了生脫死解脫自在

因為這是要墮入小乘深坑的菩薩這套長在生死而能廣利眾生的本領除「堅

定信願」「長養慈悲」而外主要的是「勝解空性」觀一切法如幻如化了

無自性得二諦無礙的正見是最主要的一著所以經上說「若有於世間

正見增上者雖歷百千生終不墮惡趣」唯有了達得生死與涅槃都是如幻

如化的這才 能不如凡夫的戀著生死也不像小乘那樣的以「三界為牢

獄生死如冤家」而厭離他急求擺脫他這才能不如凡夫那樣的怖畏涅槃

能深知涅槃的功德而也不像小乘那樣的急趣涅槃在生死中浮沈因信願

慈悲特別是空勝解力能逐漸的調伏煩惱能做到煩惱雖小小現起而不會闖

大亂子不斷煩惱也不致作出重大惡業時時以眾生的苦痛為苦痛眾生的

利樂為利樂我見一天天的薄劣慈悲一天天的深厚怕什麼墮落唯有專為

自己打算的才隨時有墮落的憂慮發願在生死中常得見佛常得聞法「世

世常行菩薩道」這是初期大乘的共義中觀與瑜伽宗的共義釋尊在經中說

「我往昔中多住空故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hellip這種空性勝解或稱「真

空見」要從聞思而進向修習以信願慈悲來助成時常記著「今是學時

非是證時」(悲願不足而證空就會墮入小乘)這才能長在生死中忍受生死

的苦難眾生的種種迫害而不退菩提心菩薩以「布施」「愛語」「利行」「同

事」四攝法廣利一切眾生自己還沒有解脫卻能廣行慈悲濟物的難行苦

行雖然這不是人人所能的然而菩薩的正常道卻確實如此helliphellip 我們必須認清名符其實的菩薩是偉大的最偉大處就在他能不為自

己著想以利他為自利helliphellip有信願慈悲空性勝解正好在生死海中鍛鍊

身手從頭出頭沒中自利利人一般能於菩薩行而隨喜的景仰的學習的

都是種植菩提種子都是人中賢哲世間的上士有積極利他為法為人的大

心凡夫即使是「敗壞菩薩」也比自了漢強得多這種慈悲為本的人菩薩行

淺些是心向佛乘而實是人間的君子十善菩薩深些是心存利世利益人間

的大乘正器從外凡內凡而漸登賢位的菩薩沒有得解脫的自利卻能為一

切眾生而修學為一切眾生而忍苦犧牲hellip漸學漸深從人間正行而階梯佛乘

這才是菩薩的中道正行真能存菩薩的心胸有菩薩的風格理解菩薩利他的

真精神那裡會如喪考妣的急求己利

《雜阿含經》 卷 28(788 經) 「假使有世間正見增上者雖復百千生終不墮惡趣」 (大正

2204c11~12)

《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 18〈不證品〉 「佛告須菩提若菩薩摩訶薩具足觀空先作是願我今不應空法作證

我今學時非是證時」(大正 8350a19~21) (參見《大智度論》卷 76〈釋學空不證品〉大正 25592b4~6)

十四何謂「必定聚」初發菩薩心者是否皆入必定聚

(一)《十住毘婆沙論》卷 1大正 2624c2~14 為得如是佛十力故大心發願即入必定聚

問曰凡初發心皆有如是相耶

答曰或有人說「初發心便有如是相」而實不爾何以故是事應分別不

應定答所以者何一切菩薩初發心時不應悉入於必定

或有初發心時即入必定

或有漸修功德如釋迦牟尼佛--初發心時不入必定後修集功德

值燃燈佛得入必定

是故汝說「一切菩薩初發心便入必定」是為邪論

問曰若是邪論者何故汝說「以是心入必定」

答曰有菩薩初發心即入必定以是心能得初地因是人故說「初發

心入必定中」

(二)《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 4〈金剛品(摩訶薩品)〉大正 8243b14~19

佛告須菩提必定眾者性地人八人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羅漢

辟支佛初發心菩薩乃至阿惟越致地菩薩須菩提是為必定眾菩薩為上

首菩薩摩訶薩於是中生大心不可壞如金剛當為必定眾作上首 (三)《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 26〈畢定品〉大正 8409b14~c12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是菩薩摩訶薩為畢定為不畢定

佛告須菩提菩薩摩訶薩畢定非不畢定

世尊何處畢定為聲聞道中為辟支佛道中為佛道中

佛言菩薩摩訶薩非聲聞辟支佛道中畢定是佛道中畢定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為初發意菩薩畢定為最後身菩薩畢定

佛言初發意菩薩亦畢定阿惟越致菩薩亦畢定後身菩薩亦畢定

世尊畢定菩薩墮惡道中生不

不也須菩提於汝意云何若八人若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羅漢

辟支佛生惡道中不 不也世尊

如是須菩提菩薩摩訶薩從初發意已來布施持戒忍辱精進行禪

定修智慧斷一切不善業若墮惡道若生長壽天若不得修善法處若生

邊國若生惡邪見家無作見家是中無佛名無法名無僧名無有是處

須菩提初發意菩薩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以深心行十不善道無有是處

世尊若菩薩摩訶薩有如是善根功德成就如佛自說本生受不善果報是時

善根為何所在 佛告須菩提菩薩摩訶薩為利益眾生故隨而受身以是身利益眾生

須菩提菩薩摩訶薩作畜生時有是方便力若怨賊欲來殺害以是無上忍辱

無上慈悲心捨身不惱惡賊汝諸聲聞辟支佛無有是力以是故須菩提

當知菩薩摩訶薩欲具足大慈心為憐愍利益眾生故受畜生身

(《大智度論》卷 93大正 25712c20~713a17) (四)《大智度論》卷 93大正 25713b15~714a25

問曰上阿鞞跋致品中說如是相是阿鞞跋致如是相非阿鞞跋致阿鞞跋致

即是畢定須菩提今何以更問

答曰是般若波羅蜜有種種門有種種道阿鞞跋致是一門中說今問畢定

更問異門

復次佛心中一切眾生一切法皆畢定人以智不及故名為不畢定佛

知雖無量阿僧祇劫積大功德必退作小乘者亦知微細昆虫雖未有善

心過爾所劫發心後當作佛定知一切法皆如是從是因得是果

是故名佛一切法中無礙以畢定知故 復次須菩提聞法華經(卷 1大正 99a)中說於佛所作少功德

乃至戲笑一稱南無佛漸漸必當作佛又聞阿鞞跋致品中有退不退

又復聞聲聞人皆當作佛若爾者不應有退如法華經中說畢定餘經說

有退有不退是故今問為畢定為不畢定如是等種種因緣故問定

不定

佛答菩薩是畢定

須菩提心以入涅槃為畢定是故問為何道中畢定

佛答非畢定二乘但於大乘中畢定

求佛道者有上中下是故問為初發意為阿鞞跋致為最後身畢定 須菩提意謂為阿鞞跋致已上畢定住佛道中故

佛答三種菩薩皆畢定畢定者必當作佛

問曰如上品中說佛以佛眼見十方菩薩求佛如恒河沙得阿鞞跋致者若

一若二今何以言三種菩薩盡皆畢定

答曰我先已說般若甚深有無量門有說諸菩薩退而不畢定有處說菩薩畢

定不退如阿鞞跋致品中須菩提問佛菩薩退者於何處退為從色

為從受想行識乃至十八不共法

畢竟空故諸法皆不退此中佛何以更說不退

問曰是二義何者是實

答曰二事皆實佛口所說無不實者如佛或說諸法空無所有或說布施持

戒等是有為初發心者說諸法有為久學人著善法者說諸法空無所有

懈怠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牢固者如是人應從聲聞道得度而不求聲

聞久於生死中受苦是故說發心如恒河沙得阿鞞跋致者若一若二

眾生聞是已能堪受眾苦者畢定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若不能者取

聲聞辟支佛道

有人堪任得佛而大悲心薄自愛身重此人聞佛難得多有退者作是

念我或不能得佛不如早取涅槃何用世世受勤苦為為是人故說

一切菩薩乃至初發心皆畢定如法華經中說

問曰若菩薩皆畢定佛何以故種種呵二乘不聽菩薩取二乘證

答曰求佛道者應遍知法性是人畏老病死故於法性少分取證便自止

息捨佛道不度眾生諸佛菩薩之所呵責汝欲捨去會不得離得阿

羅漢證時不求諸菩薩深三昧又不廣化眾生是則迂迴於佛道稽留

問曰阿羅漢先世因緣所受身必應當滅住在何處而具足佛道

答曰得阿羅漢時三界諸漏因緣盡更不復生三界有淨佛土出於三界

乃至無煩惱之名於是國土佛所聞法華經具足佛道如法華經(卷 1大正 97c1~7)說有羅漢若不聞法華經自謂得滅度我於餘國為

說是事汝皆當作佛

問曰若阿羅漢往淨佛國土受法性身如是應得疾作佛何以言迂迴稽留 答曰是人著小乘因緣捨眾生捨佛道又復虛言得道以是因緣故雖不

受生死苦惱於菩薩根鈍不能疾成佛道不如直往菩薩

復次佛法於五不可思議中最第一今言漏盡阿羅漢還作佛唯佛能知

論議者正可論其事不能測知是故不應戲論若求得佛時乃能了知

餘人可信而不可知

十五菩薩初發心相為何 《十住毘婆沙論》卷 1大正 2624c14~25a1~16

問曰是菩薩初心釋迦牟尼佛初發心是心云何

答曰1是心不雜一切煩惱2是心相續不貪異乘3是心堅牢一切

外道無能勝者4是心一切眾魔不能破壞5是心為常能集善根

6是心能知有為無常7是心無動能攝佛法8是心無覆離諸

邪行9是心安住不可動故10是心無比無相違故11是心

如金剛通達諸法故12是心不盡集無盡福德故13是心平等

等一切眾生故14是心無高下無差別故15是心清淨性無垢故

16是心離垢慧炤明故17是心無垢不捨深心故18是心為廣

慈如虛空故19是心為大受一切眾生故20是心無閡至無障智

故21是心遍到不斷大悲故22是心不斷能正迴向故23是

心眾所趣向智者所讚故 24是心可觀小乘瞻仰故25是心難

見一切眾生不能睹故26是心難破能善入佛法故27是心為住

一切樂具所住處故28是心莊嚴福德資用故29是心選擇智慧

資用故30是心淳厚以布施為資用故31是心大願持戒資用故

32是心難沮忍辱資用故33是心難勝精進資用故34是心寂

滅禪定資用故35是心無惱害慧資用故36是心無瞋閡慈心

深故37是心根深悲心厚故38是心悅樂喜心厚故39是心

苦樂不動捨心厚故40是心護念諸佛神力故41是心相續三

寶不斷故 如是等無量功德莊嚴初必定心如〈無盡意品〉中廣說

(1)是心不雜一切煩惱者見諦思惟所斷二百九十四煩惱不與心和合

故名為不雜 (2)是心相續不貪異乘者從初心相續來不貪聲聞辟支佛乘但為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名為相續不貪異乘 如是等四十句論應如是知

(參見西晉竺法護譯《阿差末菩薩經》卷 1大正 13586b29~587a19 北涼曇無讖譯《大方等大集經》卷 27〈無盡意菩薩品〉大正 13

187a29~b24)

「心如金剛」參見《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四〈金剛品〉 (大正 8

243b19~244a16) 「見諦思惟所斷二百九十四煩惱」《十住毘婆沙論》卷 16

使所攝名為煩惱纏所攝名為垢使所攝煩惱者貪瞋慢無明身見

邊見見取戒取邪見疑是十根本隨三界見諦思惟所斷分別故

名九十八使非使所攝者不信無慚無愧諂曲戲侮堅執懈怠

退沒睡眠佷戾慳嫉憍不忍食不知足亦以三界見諦思惟所

斷分別故有一百九十六纏垢」(大正 26108b28~c6) 九十八使加一百九十六纏垢合為二百九十四煩惱

經名

心相

順序

《十住毘婆沙論》卷 1 〈入初地 品〉 大正

2624c14~25a1~16)

《大方等大集經》卷 27〈無盡意菩薩品〉大正

13187a29~b24)

《阿差末菩薩經》卷 1大正

13586b29~587a19

1 是心不雜一切煩惱 發菩提心不離煩惱故

離=雜(宋元宮)

大正 13187d 注 7

悉遍諸欲婬怒癡醉而無所

縛所以者何

2 是心相續不貪異乘發心相續不悕餘乘故 不與羅漢及緣覺乘而俱同塵

3 是心堅牢一切外道無

能勝者 發心堅固不參外論故 發心已來堅固其志不可轉

移所以者何不為邪業之所

迷誤

4 是心一切眾魔不能破

壞 發心不壞魔不沮故 一切眾魔不能壞意

5 是心為常能集善根 發心恒順善根增長故 有是心者其諸功德悉為成

6 是心能知有為無常 發心至常有為法無常

故 遊于無常而獨總攬眾之元

首所以者何有計常者則生

死業所以特尊解道有常名

曰為尊出無常故

7 是心無動能攝佛法發心不動一切諸佛安慰

護助故 從發心來其心坦然無所縛

著所以者何不離諸佛功德

業故

8 是心無覆離諸邪行發心勝妙離衰損故 所修事業無能得短所以然

者一切眾惡悉盡索故

9 是心安住不可動故發心安止不戲論故 其心永安不可動故

10 是心無比無相違故發心無喻無相似故 其心無侶所以然者希有逮

11 是心如金剛通達諸法

故 發心金剛壞諸法故 心如金剛所以然者皆知一

切諸法之故

12 是心不盡集無盡福德

故 發心無盡無量功德悉成

就故 所不可盡苞裹諸法道慧之

13 是心平等等一切眾生

故 發心平等利眾生故 從發心來強若金剛等眾生

14 是心無高下無差別

故 發心普覆無別異故 其心質直而無諛諂故號曰

正而無偏頗

15 是心清淨性無垢故發心鮮明性常淨故 從發心來常懷鮮明所以然

者本清淨故 16 是心離垢慧炤明故發心無垢智慧明了故 以去眾垢悉消諸冥其慧顯

曜窈隱皆明

17 是心無垢不捨深心

故 發心善解不離畢竟故從發心來沐浴眾穢所以然

者其信甚固無所捨故

18 是心為廣慈如虛空

故 發心廣快慈如虛空故發心甚大無有邊崖所以然

者心若虛空

19 是心為大受一切眾生

故 發心曠大悉能容受諸眾

生故 發心曠然所以然者含受眾

生當因度故

20 是心無閡至無障智

故 發心無礙智慧通達故 發心無盡所以然者其慧玄

曠無所罣礙

21 是心遍到不斷大悲

故 發心遍至大悲不斷故從初發心無所不入所以然

者大慈無極亦無盡故

22 是心不斷能正迴向

故 發心不斷善解立願故 其發心行無能斷者所以然

者功德願故

23 是心眾所趣向智者所

讚故 發心為歸諸佛所讚故 發心甚安極可愛敬所以然

者為諸眾生所喜樂故

24 是心可觀小乘瞻仰

發心殊勝二乘宗仰故 發心特尊與眾超異所以然

者一切外學聲聞緣覺之

所奉故

25 是心難見一切眾生不

能睹故 發心深遠一切眾生所不

知故 其所發心無能知意所以然

者非諸凡俗之所及逮猶如

農夫不能達知聖王之事

26 是心難破能善入佛法發心不敗不破佛法故發種類心所以然者各各從

故 其本種之業皆獲其果一切

諸法常存在故

27 是心為住一切樂具所

住處故 發心安隱善與眾生諸快

樂故 從初發心以為道本所以然

者由是所致得大安故

28 是心莊嚴福德資用

故 發心莊嚴一切功德悉成

就故 發心已來而自莊嚴所以然

者成功勳故

29 是心選擇智慧資用

故 發心善察智慧成就故 發心已來與眾殊別所以然

者達聖慧故

30 是心淳厚以布施為資

用故 發心增長隨意施與故 發心已來甚為微妙所以然

者用廣布施普及眾生

31 是心大願持戒資用

故 發心如願戒清淨故 發心已來建立至願所以然

者具足戒禁

32 是心難沮忍辱資用

故 發菩提心普及怨親具忍

辱故 其發心已來而無等侶所以然

者無所不忍

33 是心難勝精進資用

故 發心難壞具精進故 其發心來無能抑制所以然

者用精進行無懈廢故

34 是心寂滅禪定資用

故 發心寂滅具禪定故 其發心來無所慕樂所以然

者寂度無極致定意故

35 是心無惱害慧資用

故 發心無毀具智慧故 其發心來無所歸趣因其曉了

智度無極

36 是心無瞋閡慈心深

故 發心無願增長大慈故其發心來永無所住所以然

者用無極慈故

37 是心根深悲心厚故發菩提心住根堅牢增長

大悲故 其發心來根株堅強所以然

者用行悲哀故

38 是心悅樂喜心厚故發心和悅增長大喜故 其發心來常懷悅豫所以然

者於諸眾生懷等心故

39 是心苦樂不動捨心厚

故 發心不動增長大捨故 其發心來雖遇苦樂不以為

動所以然者護一切故

40 是心護念諸佛神力故

發心任重諸佛所受故其發心來為諸如來所見將

養所以然者用順十方諸佛

教故

41 是心相續三寶不斷

故 發心不絕三寶不斷故 其發心來欲度一切五趣眾

難所以然者興隆導化

42 其發心來不捨三寶無所違

廢所以然者將順佛戒成聖

眾故

十六何謂「如來家」 (一)《十住毘婆沙論》卷1大正2625a22~b13

生如來家者如來家則是佛家如來者

(1)「如」名為實「來」名為至至真實中故名為如來何等為真實所謂

涅槃不虛誑故是名如實如《經》中說「佛告比丘第一聖諦無有虛

誑涅槃是也」 (2)復次「如」名不壞相所謂諸法實相是「來」名智慧到實相中通達其

義故名為如來 (3)復次空無相無作名為如諸佛來至三解脫門亦令眾生到此門故名為如

來 (4)復次如名四諦以一切種見四諦故名為如來 (5)復次如名六波羅蜜所謂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以是

六法來至佛地故名為如來 (6)復次諦捨滅慧四功德處名為如來以是四法來至佛地故名為

如來 (7)復次一切佛法名為如是如來至諸佛故名為如來 (8)復次一切菩薩地喜淨明炎難勝現前深遠不動善慧法

雲名為如諸菩薩以是十地來至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名為如來又

以如實八聖道分來故名為如來 (9) 復次權智二足來至佛故名為如來如去不還故名為如來 (10) 如來者 所謂十方三世諸佛是

「何等為真實所謂涅槃不虛誑故是名如實」參見

A《中阿含經》卷 8

「彼知是愛滅苦滅聖諦諸賢過去時是愛滅苦滅聖諦未來現在時

是愛滅苦滅聖諦真諦不虛不離於如亦非顛倒真諦審實」(大正 1

469a8~11)

B《大智度論》卷 97「般若波羅蜜真實聖法無有虛誑」(大正 25735c1~2) C《轉法輪經憂波提舍》「如世尊說諸比丘第一聖諦不虛妄法名為涅槃」

(大正 26357b2~3)

(二)《十住毘婆沙論》卷1大正2625b13~c8 如來者所謂十方三世諸佛是

(1)是諸佛家名為如來家今是菩薩行如來道相續不斷故名為生如來家 (2)又是菩薩必成如來故名為生如來家譬如生轉輪聖王家有轉輪聖王相

是人必作轉輪聖王是菩薩亦如是生如來家發是心故必成如來是名

生如來家 (3)如來家者有人言是四功德處所謂諦捨滅慧諸如來從此中生故

名為如來家 (4)有人言般若波羅蜜及方便是如來家如《助道經》中說

智度無極母 善權方便父 生故名為父 養育故名母 一切世間以父母為家是二似父母故名之為家

(5)有人言善慧名諸佛家從是二法出生諸佛是二則是一切善法之根本

如《經》中說「是二法俱行能成正法」善是父慧是母是二和合

名為諸佛家如說菩薩善法父 智慧以為母 一切諸如來 皆從是

二生

(6)有人言般舟三昧及大悲名諸佛家從此二法生諸如來此中般舟三昧為

父大悲為母 (7)復次般舟三昧是父無生法忍是母如《助菩提》中說

般舟三昧父 大悲無生母 一切諸如來 從是二法生

《助道經》即《菩提資糧論》(龍樹菩薩造隋達磨笈多譯) A「智度以為母方便為父者以生及持故說菩薩父母」(卷 1大正 32529a10~11) B「般若波羅蜜菩薩仁者母善方便為父慈悲以為女」(卷 1大正 32519a24~25) C「諸佛現前住牢固三摩提此為菩薩父大悲忍為母」卷 1大正 32529a1~2)

(三)《十住毘婆沙論》卷 1大正 2625c24~26a2

如得初果者如人得須陀洹道善閉三惡道門見法入法得法住堅牢法

不可傾動究竟至涅槃斷見諦所斷法故心大歡喜設使睡眠嬾惰不至二

十九有如以一毛為百分以一分毛分取大海水若二三渧苦已滅者如大

海水餘未滅者如二三渧心大歡喜菩薩如是得初地已名生如來家

「斷見諦所斷法故不至二十九有」 A《大智度論》卷 24「若須陀洹二十五有皆無是處」 (大正 25237b4~5)

「二十五有」石山寺本作「二十九有」(大正 25237d 注 7) B佛陀蜜多撰劉宋 曇摩蜜多譯《五門禪經要用法》

「四天下六欲天四惡道四禪地大梵天無色界第四禪地有五阿那

含天合二十五有」(大正 15332c-333a) 二十五有欲界(地獄餓鬼畜生阿修羅人趣四洲及六欲天)計十

四有色界(四禪及初禪之大梵四禪之無想淨居各一有)

計七有四無色界各一有計四有總計二十五有

C《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 46(大正 27 240b22~28) 「極七返有者謂唯受七有問應言十四有或二十八有若此唯依本

有說者應言十四有天上人中各七有故若依本有中有說者則二

十八有天人各有十四有故謂七本有及七中有何故但說極七有耶

答如七葉樹不過七故說極七有謂天與人本有中有各有七故」

D「二十九有」

(1)瓜生津隆真《十住毘婆沙論(I)》注云「二十九有二十五有中將阿那

含天(五淨居天)分為五即為二十九有」(p88)

(2)須陀洹斷見惑極七往返更無第二十九有可言

(四)《大方廣佛華嚴經》卷 34〈十地品〉大正 10181a22~26

菩薩始發如是心即得超凡夫地入菩薩位生如來家無能說其種族過失

離世間趣入出世道得菩薩法住菩薩處入三世平等於如來種中決定

當得無上菩提菩薩住如是法名住菩薩歡喜地 (五)《成佛之道》(p392)

菩薩初證聖性得到了從來未有的出世心嘗到了從來未有的離繫樂觀察如

來所有的一切功德自己都有分能得能成所以得到無比的歡喜由於通達

法空性也不再有「不活畏惡名畏死畏墮惡道畏大眾威德畏」了進

入初地的名為「生諸如來家」如來是一切佛菩薩以智度為母方便為父

分證了佛法身從此能荷擔佛的家業紹隆佛種不斷真是佛子所以說生如

來家

十七何謂「污佛家」

《十住毘婆沙論》卷 2(大正 2629c8~30a6) 不污諸佛家者何等為污諸佛家 有人言若人發求無上道心已後迴向聲聞辟支佛道不能住世繼三寶種

是名污諸佛家 [答曰]是義不然何以故是人能度生死又得諸無漏根力覺道亦

是佛子云何言污諸佛家如經說「佛告比丘汝是我子從我心

生口生得法分者」 又聲聞人言「諦捨滅慧處名諸佛家」何以故從是四

事出生諸佛故若污此四法名污諸佛家是故若人虛妄慳貪

狂亂愚癡是污佛家若正行此四則不污諸佛家 有人言六波羅蜜是諸佛家從此生諸佛故若違此六事是污佛家 有人言般若波羅蜜是諸佛母方便為父是名諸佛家以此二法出生諸佛

若違此法是污佛家 復次偈中自說污不污相所謂不毀戒不欺佛若受佛戒不能護持則

欺諸佛是污佛家何以故受戒時生佛家中破戒則欺諸佛名污佛

家若受戒不破不欺諸佛名為不污佛家

復次戒名三學戒學心學慧學破此學名污佛家 如法受戒而後毀破名為欺佛如是二句[不污諸佛家不毀戒欺佛]各有義趣

欺佛者空自發願不如說行欺誑眾生是名欺佛 復次一切法中不如說行名為欺佛

(《雜阿含經》卷 45大正 2330a13~14「汝等為子從我口生從法化生

得法餘財」) 十八關於三乘得解說之時限

(一)《十住毘婆沙論》卷 1大正 2620b1-9

問曰行聲聞辟支佛乘者幾時得度生死大海

答曰行聲聞乘者或以一世得度或以二世或過是數隨根利鈍

又以先世宿行因緣

行辟支佛乘者或以七世得度或以八世

若行大乘者或一恒河沙大劫或二三四至十百千萬億[恒

河沙大劫]或過是數然後乃得具足修行菩薩十地而成佛道亦隨根之

利鈍又以先世宿行因緣

(二)《大智度論》卷28大正25266c14-15

有辟支佛第一疾者四世行久者乃至百劫行如聲聞疾者三世久者六十

《大智度論》卷4大正2792b7-9

佛言無量阿僧祇劫作功德欲度眾生何以故言於三阿僧祇劫12

三阿僧祇劫有量有限

《大智度論》卷 38大正 25342b-343a

[經]舍利弗有菩薩摩訶薩初發意時行六波羅蜜上菩薩位得阿毗跋致

舍利弗有菩薩摩訶薩初發心時便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便轉法輪

與無量阿僧祇眾生作益厚已入無餘涅槃是佛般涅槃後餘法若住一劫

若減一劫舍利弗有菩薩摩訶薩初發意時與般若波羅蜜相應與無

數百千億菩薩從一佛國至一佛國淨佛世界

[論]釋曰有三種菩薩利根心堅未發心前久來集諸無量福德智慧是人

遇佛聞是大乘法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即時行六波羅蜜入菩薩

位得阿毗跋致地所以者何先集無量福德利根心堅從佛聞法故

12 印順法師《成佛之道》增注本(p 413)三大阿僧祇劫有二種解說(A)時間劫(B)德行劫以功德

來計算(依功德來計算三大阿僧祇劫一切菩薩修行成佛都是一樣的)

譬如遠行或有乘羊而去或有乘馬而去或有神通去者

乘羊者久久乃到乘馬者差速乘神通者發意頃便到如是不得言發意

間云何得到神通相爾不應生疑菩薩亦如是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時即入菩薩位

有菩薩初發意初雖心好後雜諸惡時時生念我求佛道以諸功德迴

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人久久無量阿僧祇劫或至或不至先世福德

因緣薄而復鈍根心不堅固如乘羊者

有人前世少有福德利根發心漸漸行六波羅蜜若三若十若百阿僧

祇劫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如乘馬者必有所到

第三乘神通者如上說是三種發心一者罪多福少二者福多罪少

三者但行清淨福德

清淨有二種一者初發心時即得菩薩道二者小住供養十方諸佛

通達菩薩道入菩薩位即是阿毗跋致地阿毗跋致地菩薩義如先說

次後菩薩大厭世間世世已來常好真實惡於欺誑是菩薩亦利根堅

心久集無量福德智慧初發心時便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即轉法輪

度無量眾生入無餘涅槃法住若一劫若減一劫留化佛度眾生佛有

二種神通力一者現在時二者滅後劫義如上說劫中所度眾生

亦復不少

次後菩薩亦利根心堅久集福德發心即與般若波羅蜜相應得六神通

與無量眾生共觀十方清淨世界而自莊嚴其國如阿彌陀佛先世時作

法藏比丘佛將導遍至十方示清淨國令選擇淨妙之國以自莊嚴其國

參見《不必定入定入印經》大正 15699c

印順法師《成佛之道》(增注本)p 415 對三種「神通行菩薩」所判攝之階位

(a)日月神通行龍樹又分為二類有的初發心就上菩薩位有的多少

修行就上菩薩位菩薩位雖有多種解說然依《般若經》

說是頂位再不墮惡道下賤家二乘地了(如約《華嚴

經》的行位說是發心住)

(b)聲聞神通行初發心就成大菩提八相成道[初地分證能於百佛世界

現身八相成道(1)由兜率天下生人間(2)入胎(3)出胎(4)出家(5)降魔(6)成道(7)轉法輪(8)入滅]

(c)如來神通行初發心就與般若相應成熟眾生莊嚴佛土這是方便道

菩薩初地以上到八地

(三)《大毘婆沙論》卷101大正27525b14-21

依狹小道而得解脫故名時解脫狹小道者謂若極速第一生中種善根第

二生中令成熟第三生中得解脫餘不決定

依廣大道而得解脫名不時解脫廣大道者謂若極遲聲聞乘經六十劫而得

解脫如舍利子獨覺乘經百劫而得解脫如麟角喻佛乘經三無數劫而得解

《大毘婆沙論》卷83大正27428b26~29

大加行得故名大悲非如聲聞菩提唯六十劫修加行得獨覺菩提唯經百劫修加

行得如來大悲三無數劫修習百千難行苦行然後乃得故名大悲

(四)真諦譯《攝大乘論釋》卷11大正31229b14-19

論曰有五種人於三阿僧祇劫修行圓滿或七阿僧祇劫或三十三阿僧祇劫

何者為五人行願行地人滿一阿僧祇劫行清淨意行人行有相行人行無相

行人於六地乃至七地滿第二阿僧祇劫從此後無功用行人乃至十地滿第三

阿僧祇劫

《攝大乘論釋》卷11大正31230a25-28

論曰復次云何七阿僧祇劫

釋曰欲顯餘部別執故言復次七阿僧祇劫時與前三阿僧祇劫時為等為

有短長此執等三阿僧祇劫但有別義開為七數

《攝大乘論釋》卷11大正31231b23-27

論曰復次云何三十三阿僧祇

釋曰有諸大乘師欲顯行有下中上欲顯為得未得方便欲顯已得不失

方便欲顯已得不失增上方便欲顯入住出三自在故分阿僧祇為三十三

(五)《大乘起信論》卷11大正32581b7-9

以一切菩薩皆經三阿僧祇劫故但隨眾生世界不同所見所聞根欲性異故示

所行亦有差別

印順法師《大乘起信論講記》p341「一切菩薩皆經三阿僧祇功」而成佛

這是任何菩薩都是一樣的從初住到第十回向滿為初阿僧祇劫從初地到

七地滿心為二阿僧祇劫從八地到第十地滿為第三阿僧祇劫種性善

根發心證悟都是一樣的等到圓滿成佛所以也是佛佛平等「但隨」

順「眾生世界不同所見所聞根欲性異故示」現菩薩的「所行」

也「有差別」根異根機的利鈍(下中上)有異欲異即好樂與興趣的各

別性異即習慣熏染有別如來鑑機的十力中即有根勝劣智力(根)種

種勝解智力(欲)種種界智力(性)因為眾生所處的世界不同所見所聞

不同根欲性也都不同故不能不示現所行有差別實則菩薩的行程是

一樣的

參印順法師《成佛之道》p237《中觀論頌講記》p348《華雨集(四)》p107

關於各經論所說之三乘解說時限

三乘別

所依經論 聲聞乘 辟支佛乘 大乘

《十住毘婆沙論》 隨根利鈍或一二

世或更多世不定隨

根利鈍又以先世宿行

因緣

或七世或八世得度 或一或二三四乃至十

百千萬億「恒河沙大

劫」或過是數

《大智度論》 快者三世慢則六十劫 最快四世最慢一百劫 無量阿僧祇劫但利根

者如乘神通行急速成

《大毘婆沙論》 狹小道最快三世

廣大道最慢六十劫

最慢一百劫如「麟角

喻」獨覺

三阿僧祇劫

《攝大乘論釋》

(真諦譯)

- - 三阿僧祇劫

七阿僧祇劫(別部)

三十三阿僧祇劫(餘

大乘師)

《大乘起信論》 - - 定是三阿僧祇劫但隨

眾生根性不同故示現

所行亦有差別

十九聲聞辟支佛佛俱到彼岸於解脫中有差別否

(一)《十住毘婆沙論》卷1大正2620b9-15

問曰聲聞辟支佛佛俱到彼岸於解脫中有差別不

答曰是事應當分別於諸煩惱得解脫是中無差別因是解脫入無餘涅槃是

中亦無差別無有相故但諸佛甚深禪定障解脫一切法障解脫於諸

聲聞辟支佛有差別非說所盡亦不可以譬喻為比

(二)《十住毘婆沙論》卷 11大正 2683a24-b3

無礙解脫者解脫有三種一者於煩惱障礙解脫二者於定障礙解脫三

者於一切法障礙解脫是中得慧解脫阿羅漢得離煩惱障礙解脫共解脫阿

羅漢及辟支佛得離煩惱障礙解脫得離諸禪定障礙解脫唯有諸佛具三解脫

所謂煩惱障礙解脫諸禪定障礙解脫一切法障礙解脫總是三種解脫故佛

名無礙解脫

(三)《大智度論》卷 35大正 25320c21-322a26

【經】舍利弗白佛言「世尊聲聞所有智慧若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羅漢

辟支佛智慧佛智慧是諸眾智無有差別不相違背無生性空若法不相違背

無生性空是法無有別異云何世尊言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一日修智慧

出過聲聞辟支佛上」(大正 25320c21-26)

【論】問曰上佛已說菩薩摩訶薩修智慧出過聲聞辟支佛上今舍利弗何以故問

答曰不問智慧勢力能度眾生今但問佛及弟子智慧體性法中無有差別者

以諸賢聖智慧皆是諸法實相慧皆是四諦及三十七品慧皆是出三界

入三脫門成三乘果慧以是故說無有差別

復次如須陀洹果以無漏智滅結得果乃至佛亦如是如須陀洹用二種

解脫果有為解脫無為解脫乃至佛亦如是如佛入涅槃須陀洹極

遲不過七世皆同事同緣同行同果報以是故言無相違背所以

者何不生性空故(大正25320c26-321a9)

有為解脫無為解脫(《俱舍論》卷 25大正 29133c20-21)

解脫體有二謂有為無為有為解脫謂無學勝解無為解脫謂一切惑

滅 【經】佛告舍利弗「於汝意云何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一日修智慧心念

我行道慧益一切眾生當以一切種智知一切法度一切眾生諸聲聞辟支佛

智慧為有是事不」舍利弗言「不也世尊」(大正 25321b6-10) 【論】helliphellip聲聞辟支佛雖有慈心本不發心願度一切眾生亦不迴善根向阿耨多

羅三藐三菩提以是故菩薩一日修智慧過聲聞辟支佛上

(大正 25321c26-322a1)

【經】「舍利弗於汝意云何諸聲聞辟支佛頗有是念我等當得阿耨多羅三藐

三菩提度一切眾生令得無餘涅槃不」舍利弗言「不也世尊」佛告

舍利弗「以是因緣故當知諸聲聞辟支佛智慧欲比菩薩摩訶薩智慧百

分不及一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及」(大正 25322a2-7)

【論】問曰上已反問舍利弗事已定今何以復問答曰以舍利弗引欲以須陀洹

同得解脫故與諸佛菩薩等而佛不聽譬如有人欲以毛孔之空與虛空等

以是故佛重質其事復次雖同一事義門各異先言智慧為一切眾生故

今言頗有是念我等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令一切眾生得無餘涅槃

(大正 25322a7-14)

【經】「舍利弗於汝意云何諸聲聞辟支佛頗有是念我行六波羅蜜成就眾

生莊嚴世界具佛十力四無所畏四無礙智十八不共法度脫無量阿僧

祇眾生令得涅槃不」舍利弗言「不也世尊」(大正 25322a17-26) 二十關於修學菩薩道成佛之殊勝理由

(一)《十住毘婆沙論》卷 1大正 2620b15-c23

問曰三乘所學皆為無餘涅槃若無餘涅槃中無差別者我等何用於恒河沙等

大劫往來生死具足十地不如以聲聞辟支佛乘速滅諸苦

答曰是語弱劣非是大悲有益之言若諸菩薩效汝小心無慈悲意不能精

勤修十地者諸聲聞辟支佛何由得度亦復無有三乘差別所以者何

一切聲聞辟支佛皆由佛出若無諸佛何由而出若不修十地何有

諸佛若無諸佛亦無法僧是故汝所說者則斷三寶種非是大人

有智之言不可聽察hellip如是聲聞辟支佛佛煩惱解脫雖無差別以

度無量眾生久住生死多所利益具足菩薩十地故有大差別

(二)《大毘婆沙論》卷 16大正 2777a24-b4

佛世尊愛恚永斷違順平等拔諍論根滅憍慢本視諸珍寶猶如瓦礫於一

切法覺照無遺無相似愛及恚慢等諸煩惱習已永斷故非如獨覺及諸聲聞

雖斷煩惱而有餘習貪愛習者如尊者阿難憐諸釋種瞋恚習者如尊者畢陵伽

筏蹉語殑伽神言小婢止流吾今欲渡憍慢習者如尊者舍利子棄擲醫藥

愚癡習者如尊者笈房缽底食前咳氣知食未銷不知後苦而復更食如是

等事其類甚多

(阿羅漢仍有習氣參見《大智度論》卷 27大正 25260c2-25)

二十一「是人修集聲聞辟支佛乘法未入法位我當教化令趣佛道」為何強調

「未入法位」 (一)《十住毘婆沙論》卷 7(大正 2655a4~18)

問曰云何名為歸依僧 答曰若諸聲聞人 未入法位者 令發無上心 使得佛十力

先以財施攝 後乃以法施 深信四果僧 不分別貴眾 求聲聞功德 而不證解脫 是名歸依僧 又應念三事

聲聞人者成聲聞乘 未入法位者於聲聞道未得必定能令此人發佛道心而得十力若入法位者

終不可令發無上心設或發心亦不成就如《般若波羅蜜》中尊者須菩提

所說「已入正法位不能發無上心何以故是人於生死已作障隔不復往

來生死發無上心

(二)《小品般若波羅蜜經》卷 1(大正 8540a16~21) 若諸天子未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今應當發若人已入正位則不堪任

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何以故已於生死作障隔故是人若發阿耨多羅三

藐三菩提心我亦隨喜終不斷其功德所以者何上人應求上法(參見《大

智度論》卷 54大正 25442c4~9) (三)印順法師《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p650~651

經中廣舉譬喻形容棄般若法門而取聲聞經者的無知對於傳統佛教採取了

尊重又貶抑的立場這不但維護了般若法門也有誘導聲聞修學般若法門的意

義誘導聲聞修學最顯著的例子如『小品般若波羅蜜經』卷一(大正 8540a)說

若諸天子未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今應當發若人已入正位則不

堪任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何以故已於生死作障隔故是人若發阿

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我亦隨喜終不斷其功德所以者何上人應求上

法 「入正位」是「入正性離生」的舊譯「入正位」聲聞行者就得「須陀洹」(初

果)最多不過七番生死一定要入無餘涅槃這樣就不能長在生死中修菩

薩行所以說「已於生死作障隔」如只有七番生死就不可能發求成佛道的

大心所以說「不堪任」這是依佛教界公認的教理說經上又說如「入正

位」的能發大菩提心求成佛道也是隨喜讚歎的因為上人聲聞聖者

是應該進一步的求更上的成佛法門說聲聞聖者不可能發心又鼓勵他們發心

修菩薩道這是不否定部派佛教的教義而暗示了聲聞聖者迴心的可能特別

是『大如品』依「如」真如而泯「三乘人」與「一(菩薩)乘人」的差

別消融了二乘與菩薩的對立

(四)《大品般若經》卷 22〈遍學品 74〉大正 8381b15-17

若菩薩摩訶薩作八人得須陀洹果乃至得阿羅漢果得辟支佛道然後入菩

薩位無有是處(《大智度論》卷 86大正 25659b26-28)

(五)《維摩詰所說經》卷中(大正 14549b4~b16) 若見無為入正位者不能復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譬如高原陸地不生蓮

華卑濕淤泥乃生此華如是見無為法入正位者終不復能生於佛法煩惱泥

中乃有眾生起佛法耳又如殖種於空終不得生糞壤之地乃能滋茂如是入無

為正位者不生佛法起於我見如須彌山猶能發于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生佛

法矣是故當知一切煩惱為如來種譬如不下巨海不能得無價寶珠如是不入

煩惱大海則不能得一切智寶

(六)《大智度論》卷 27大正 25263b12-25 菩薩初發意時所可怖畏無過聲聞辟支佛地正使墮地獄無如是怖畏

不永破大乘道故阿羅漢辟支佛於此大乘以為永滅譬如空地有樹名舍

摩梨(角+瓜)枝廣大眾鳥集宿一鴿後至住一枝上其枝及(角+瓜)即

時壓折澤神問樹神大鳥鵰鷲皆能任持何至小鳥便不自勝樹神答言

此鳥從我怨家尼俱盧樹上來食彼樹果來栖我上必當放糞子墮地者惡

樹復生為害必大是故於此一鴿大懷憂畏寧捨一枝所全者大菩薩

摩訶薩亦如是於諸外道魔眾及諸結使惡業無如是畏如阿羅漢辟支

佛何以故聲聞辟支佛於菩薩邊亦如彼鴿壞敗大乘心永滅佛業

一切菩薩乃至初發心皆畢定如法華經中說 問曰若菩薩皆畢定佛何以故種種呵二乘不聽菩薩取二乘證 答曰求佛道者應遍知法性是人畏老病死故於法性少分取證便自止息捨

佛道不度眾生諸佛菩薩之所呵責「汝欲捨去會不得離」得阿羅漢證時

不求諸菩薩深三昧又不廣化眾生是則迂迴於佛道稽留 問曰阿羅漢先世因緣所受身必應當滅住在何處而具足佛道 答曰得阿羅漢時三界諸漏因緣盡更不復生三界有淨佛土出於三界乃

至無煩惱之名於是國土佛所聞法華經具足佛道如法華經說「有羅漢若不

聞法華經自謂得滅度我於餘國為說是事汝皆當作佛」

問曰若阿羅漢往淨佛國土受法性身如是應得疾作佛何以言迂迴稽留

答曰是人著小乘因緣捨眾生捨佛道又復虛言得道以是因緣故雖不受

生死苦惱於菩薩根鈍不能疾成佛道不如直往菩薩

復次佛法於五不可思議中最第一今言漏盡阿羅漢還作佛唯佛能知論議

者正可論其事不能測知是故不應戲論若求得佛時乃能了知餘人可信而

不可知(大正 25714a1~25) (七)《大智度論》卷 28大正 25264b7~10

問曰阿羅漢煩惱已盡習亦未盡何以不生(法性生身) 答曰阿羅漢無大慈悲無本誓願度一切眾生又以實際作證已離生死故

(八)如果二乘人可以迴心向大則須耗費多少時間才能成佛呢

1《大般涅槃經》卷 11

一斷三結得須陀洹果不墮地獄畜生餓鬼helliphellip是人未來過八萬劫

便當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迦葉第二人者斷三結縛薄貪恚癡

得斯陀含果名一往來helliphellip是人未來過六萬劫便當得成阿耨多羅三藐

三菩提迦葉第三人者斷五下結得阿那含果更不來此helliphellip是人未

來過四萬劫便當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迦 葉第四人者永斷貪欲瞋恚愚癡得阿羅漢果helliphellip亦非騏驎獨一之

行helliphellip是人未來過二萬劫便當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迦葉第五人

者永斷貪欲瞋恚愚癡得辟支佛道helliphellip真是騏驎獨一之行helliphellip是人未

來過十千劫便當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大正 12431 c16~432a5) 2《瑜伽師地論》卷 80

問迴向菩提聲聞為住無餘依涅槃界中能發趣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耶

為住有餘依涅槃界耶 答唯住有餘依涅槃界中可有此事所以者何以無餘依涅槃界中遠離

一切發起事業一切功用皆悉止息 問若唯住有餘依涅槃界中能發趣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云何但由一

生便能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耶所以者何阿羅漢等尚當無有所餘

一生何況當有多生相續 答由彼要當增諸壽行方能成辦世尊多分依此迴向菩提聲聞密意說

言物類善男子若有善修四神足已能住一劫或餘一劫餘一劫者

此中意說過於一劫彼雖如是增益壽行能發趣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而

所修行極成遲鈍樂涅槃故不如初心始業菩薩彼既如是增壽行已

留有根身別作化身同法者前方便示現於無餘依般涅槃界而般涅槃

由此因緣皆作是念某名尊者於無餘依般涅槃界已般涅槃彼以所留有

根實身即於此界贍部洲中隨其所樂遠離而住一切諸天尚不能睹何

況其餘眾生能見彼於涅槃多樂住故於遍遊行彼彼世界親近供養佛菩

薩中及於修習菩提資糧諸聖道中若放逸時諸佛菩薩數數覺悟被覺

悟已於所修行能不放逸(大正 30749a5~b1)

迴向菩提聲聞要想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必須在尚未證入無餘依涅槃

界前才有可能其所使用的方法是善修四神足在住壽一劫或餘一劫的

時間中廣集菩提資糧依四神足之力而住壽一劫或餘一劫這是佛教中

古老的傳說如《長阿含經》卷 2<遊行經>云 佛告阿難諸有修四神足多修習行常念不忘在意所欲可得

不死一劫有餘阿難佛四神足已多修行專念不忘在意所欲

如來可止一劫有餘為世除冥多所饒益天人獲安(大正 115b19~24)

這樣的傳說在聲聞部派中是知道的但何以沒有說到可以依四神足之力

在住壽餘一劫的時間中廣集菩提資糧而成佛呢從時間觀的角度來看

《瑜伽師地論》說「餘一劫者此中意說過於一劫」這是將「餘一劫」

的時間擴充了不論多久時間直到成佛為止而不是一劫多一點的意思

而聲聞部派也許認為「餘一劫」是一劫再多一點的時間因此就沒有說到

可以依四神足之力在住壽一劫或一劫餘的時間中廣集菩提資糧而成

佛但從有部認為入了忍位就無法迴心向大的主張來看則不論「餘一劫」

的時間是長是短都將無法成佛這應該是部派間沒有傳說依四神足之力

在住壽餘一劫的時間中廣集菩提資糧而成佛的主要原因 二十二諸佛威力功德智慧無量深法等無差別為何佛壽有長短國土有淨穢

正法有久住不久住helliphellip (一)《十住毘婆沙論》卷 3大正 2632c3-14

佛功德力者一切去來今佛威力功德智慧無量深法等無差別但隨

諸佛本願因緣helliphellip無量壽命者壽命無量劫過諸算數一劫百劫千

劫萬劫億劫百千萬億那由他阿僧祇劫如是久住為利益憐愍眾生故

一切諸佛雖力能無量壽以本願故有久住世者有不久住者

(二)《俱舍論》卷 27大正 29141b3-9 論曰由三事故諸佛皆等一由資糧等圓滿故二由法身等成辦故三由

利他等究竟故由壽種姓身量等殊諸佛相望容有差別壽異謂佛

壽有短長種異謂佛生剎帝利婆羅門種姓異謂佛姓喬答摩迦葉波等

量異謂佛身有小大等言顯諸佛法住久近等 (三)佛壽命長短(《大智度論》卷 34大正 25312a14- b21)

問曰佛雖有長壽業因緣生於惡世故壽命便短以此短壽能具佛事何

用長為又佛以神通力故一日之中能具佛事何況百歲 答曰此間閻浮提惡故佛壽應短餘處好故佛壽應長 問曰若然者菩薩於此閻浮提淨飯王宮生出家成道是實佛餘處皆是神

通力變化作佛以度眾生 答曰此言非也所以者何餘處閻浮提亦各各言我國是實佛餘處為變化

何以知之若餘處國土自知是化佛則不肯信受教戒又如餘國土人

壽命一劫若佛壽百歲於彼裁無一日眾生則起輕慢不肯受教彼則

以一劫為實佛以此為變化如《首楞嚴經》說「神通遍照佛壽七百

千阿僧祇劫佛告文殊尸利彼佛則是我身彼佛亦言釋迦文佛則是

我身」以是故知諸佛壽命實皆無量為度人故現有長短汝言釋迦

文佛以神通力故所度眾生與人壽不異者則不須百歲一日之中可

具足佛事 如阿難一時心生是念如然燈世尊一切勝佛鞞婆尸佛出於好世

壽命極多能具佛事我釋迦文佛出生惡世壽命極短將無世尊

不能具足佛事耶 爾時世尊入日出三昧從身變化出無量諸佛及無量光明普至十方

一一化佛在諸世界各作佛事或有說法或現神通或現三昧或現

飯食如是之比種種因緣施作佛事而度眾生從三昧起告阿難曰『汝

悉見聞是事不』阿難言『唯然已見』佛告阿難『佛以如是神力

能具佛事不』阿難言『假令佛壽一日大地草木悉為可度眾生則

能度盡何況百歲』 以是故知諸佛壽命皆悉無量為度人故現有長短譬如日出影現

於水隨水大小水大則影久水小則速滅若照琉璃頗梨珠山影則

久住又如火燒草木然少則速滅然多則久住不可以滅處無火

故謂多然處亦無光明長短義亦如是 (參見《佛說首楞嚴三昧經》卷 2大正 15644c)

(四)佛土淨不淨(《大智度論》卷 32大正 25302b12-c10) 一切佛功德皆等無多無少

問曰若爾者何以言阿彌陀佛壽命無量光明千萬億由旬無量劫度眾生

答曰諸佛世界種種有淨不淨有雜

如《三十三天品經》說佛在三十三天安居自恣時至四眾久不見

佛愁思不樂遣目連白佛言「世尊云何捨此眾生住彼天上」

時佛告目連「汝觀三千世界」目連以佛力故觀或見諸佛為大眾

說法或見坐禪或見乞食如是種種施作佛事目連即時五體投地

是時須彌山王跛[跳-兆+我]大動諸天皆大驚怖目連涕泣稽首白

佛「佛有大悲不捨一切作如是種種化度眾生」佛告目連「汝

所見甚少過汝所見東方有國純以黃金為地彼佛弟子皆是阿羅漢

六通無礙復過是東方有國純以白銀為地彼佛弟子皆學辟支佛道

復過是東方有國純以七寶為地其地常有無量光明彼佛所化弟子純

諸菩薩皆得陀羅尼諸三昧門住阿毘跋致地目連當知彼諸佛者

皆是我身如是等東方恒河沙等無量世界有莊嚴者不莊嚴者皆

是我身而作佛事如東方南西北方四維上下亦復如是」

以是故當知釋迦文佛更有清淨世界如阿彌陀國阿彌陀佛亦有嚴

淨不嚴淨世界如釋迦文佛國諸佛大悲徹於骨髓不以世界好醜隨

應度者而教化之如慈母愛子子雖沒在廁溷懃求拯拔不以為惡

(五)清淨國土雜國土(《大智度論》卷 93大正 25711c14-21) 問曰佛憐愍眾生淨佛國土中何以無三惡道眾生 答曰憐愍一切眾生平等無異此中說清淨業因緣是國土中無三惡道

又佛非但一國土乃有十方恒河沙國土佛有清淨國土有雜國土

雜國土中則具有五道淨佛國土或有人天別異或無有人天別異

如過去天王佛國土中唯佛世尊以為法王是故名為天王佛 (六)《維摩詰所說經》〈佛國品第一〉卷 1大正 14538c10-29

舍利弗眾生罪故不見如來佛土嚴淨非如來咎舍利弗我此土淨而汝

不見爾時螺髻梵王語舍利弗『勿作是意謂此佛土以為不淨所以

者何我見釋迦牟尼佛土清淨譬如自在天宮』舍利弗言『我見此土

丘陵坑坎荊蕀沙礫土石諸山穢惡充滿』螺髻梵言『仁者心有高下

不依佛慧故見此土為不淨耳舍利弗菩薩於一切眾生悉皆平等深心

清淨依佛智慧則能見此佛土清淨』於是佛以足指按地即時三千大千

世界若干百千珍寶嚴飾譬如寶莊嚴佛無量功德寶莊嚴土一切大眾

歎未曾有而皆自見坐寶蓮華佛告舍利弗『汝且觀是佛土嚴淨』舍

利弗言『唯然世尊本所不見本所不聞今佛國土嚴淨悉現』佛語

舍利弗『我佛國土常淨若此為欲度斯下劣人故示是眾惡不淨土耳譬

如諸天共寶器食隨其福德飯色有異如是舍利弗若人心淨便見此土功德

莊嚴』 (七)正法久住不久住(《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 183大正 27919a3-16)

問何故過去諸佛有未般涅槃正法即滅有於般涅槃後七日即滅今釋迦佛

千歲方滅耶 答過去諸佛壽量長遠於彼正教所應作者佛在世時多已究竟故法速滅

今世尊釋迦牟尼出百年時壽量短促正教所作雖佛涅槃多未究竟乃

至千歲於中有種善根者有成熟者有解脫者是故經於多時正法方滅

有說過去諸佛所有弟子愛重奢摩他非毘缽舍那由重奢摩他故

恒住寂止不樂傳說契經等十二分教故法速滅 今世尊弟子愛重毘缽舍那非奢摩他由重毘缽舍那故多住觀察皆

樂傳授契經等十二分教是故正法多時乃滅 (八)1《成佛之道》(增注本)p19

從經典看來佛的色身有大小壽命有長短國土有淨穢弟子有多少正

法住世也不一致要知道這是佛的方便示現為了適應眾生的根機才有

這種種差別

2《成佛之道》(增注本)p425-426

佛壽與佛身的長短可說有限量的都是化身化土化身佛為什麼示現這

些差別呢因眾生根性不同有的應以苦切語三惡道是這樣的苦眾生界

是這樣的苦能因此發心修行這是折伏門 有的應以愛語這麼清淨那麼自在就肯發心修行這是攝受門 化身佛就是以這折攝二門來成就眾生的隨機適應如藥能治病就是妙

藥所以不應該生優劣想

3印順法師《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p493 釋尊的生在穢惡時代是出於悲憫眾生的願力願意在穢土成佛救護眾生

脫離一切苦這是重在「悲能拔苦」的精神彌勒是立願生在「佛剎莊嚴

壽命無數」的世界重在慈(彌勒譯為「慈」)的「施與安樂」至於成佛

(智證)度眾生是沒有不同的這是法藏部的見解 說一切有部以為「慈氏菩薩多自饒益少饒益他釋迦菩薩多饒益他少

自饒益」釋尊與彌勒因行的對比釋尊是更富於大悲為眾生的精神所以

彌勒的最初發心比釋迦早了四十餘劫而成佛卻落在釋尊以後這顯得大

悲苦行的菩薩道勝過了為「莊嚴佛剎壽命無數」而發心修行

Page 11: 《十住毘婆沙論》之菩薩修行要略...2006 年佛法度假中文營隊課程講義 《十住毘婆沙論》之菩薩修行要略 釋長慈編 2006/5/22 壹、簡介 一、釋《論》題:

若人發願欲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未得阿惟越致於其中間應不惜身

命晝夜精進如救頭燃4 如《助道》5中說 菩薩未得至阿惟越致地應常勤精進猶如救頭燃 荷負於重擔為求菩提故常應勤精進不生懈怠心 若求聲聞乘辟支佛乘者但為成己利常應勤精進 何況於菩薩自度亦度彼於此二乘人億倍應精進

行大乘者佛如是說「發願求佛道重於舉三千大千世界」汝言

「阿惟越致地是法甚難久乃可得若有易行道疾得至阿惟越致地」

者是乃怯弱下劣之言非是大人志幹之說汝若必欲聞此方便今當

說之佛法有無量門如世間道有難有易陸道步行則苦水道乘

船則樂菩薩道亦如是或有勤行精進或有以信方便易行疾至阿惟越

致者若菩薩欲於此身得至阿惟越致地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

提者 一應當念是十方諸佛稱其名號(大正 2641b16~42c7) 二更有阿彌陀等諸佛亦應恭敬禮拜稱其名號又亦應念毘

婆尸佛尸棄佛毘首婆伏佛拘樓珊提佛迦那迦牟尼佛迦葉

佛釋迦牟尼佛及未來世彌勒佛皆應憶念禮拜以偈稱讚 (大正 2642c8~44c5)

三復應憶念諸大菩薩(大正 2641c6~45a17) 四求阿惟越致地者非但憶念稱名禮敬而已復應於諸佛所懺悔

勸請隨喜迴向(大正 2645a19~22)

(二)印順法師《成佛之道》(增注本)p306~308 希求簡易迅速的方便道雖缺乏大丈夫(大丈夫即菩薩)的志行但佛有無量

善巧別說殊勝方便攝護怯劣的初發心學人使他不致退失信心趣入大乘

這就是易行道法門了這如龍樹在《十住毘婆沙論》裡雖呵責了一番仍攝

受他說「汝若必欲聞此方便今當說之佛法有無量門如世間道有難有易

陸道步行則苦水道乘船則樂菩薩道亦如是或有勤行精進(難行苦行)

或有以信方便易行疾至阿惟越致」易行道就是以信願而入佛法的一流 易行道的真正意義是

1易行道不但是念一佛而是念十方佛及「阿彌陀等佛及諸大菩薩稱

4 《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 4大正 8243c4~11 須菩提菩薩摩訶薩應生如是心我當代十方一切眾生若地獄眾生若畜生眾生若餓鬼眾生受

苦痛為一一眾生無量百千億劫代受地獄中苦乃至是眾生入無餘涅槃以是法故為是眾生受諸

懃苦是眾生入無餘涅槃已然後自種善根無量百千億阿僧祇劫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

提是為菩薩摩訶薩生大心 5 《菩提資糧論》卷 3大正 32527b

名一心念亦得不退轉」(《十住毘婆沙論》卷 5大正 2642c)

2易行道除稱佛菩薩名而外「應憶念禮拜以偈稱讚」(《十住毘婆沙論》

卷 5大正 2643c)

3易行道不單是稱名禮拜而已如論說「求阿惟越致地者非但憶念稱

名禮敬而已復應於諸佛所懺悔勸請隨喜迴向」(《十住毘婆

沙論》卷 5大正 2645c)所以易行道就是修七支及普賢的十大願

4易行道為心性怯弱的初學說重在攝護信心龍樹論如此說馬鳴論也說

「眾生初學是法欲求正信其心怯弱helliphellip當知如來有勝方便攝護信

心」(《大乘起信論》大正 32583a)

5易行道的攝護信心或是以信願修念佛等行而往生淨土到了淨土漸

次修學決定不退轉於無上菩提這如一般所說或者是以易行道為方便

堅定信心轉入難行道如說「菩薩以懺悔勸請隨喜迴向故福

德轉增心調柔軟於諸佛無量功德清淨第一凡夫所不信而能信受及

諸大菩薩清淨大行希有難事亦能信受helliphellip愍傷諸眾生無此功德helliphellip

深生悲心helliphellip以悲心故為求隨意使得安樂則名慈心」「若菩薩如是

得隨慈悲心斷所有貪惜為施勤精進」(《十住毘婆沙論》卷 6大正

2649b-c)這就是從菩薩的易行方便道引入菩薩的難行正常道了

(三)普賢十大願(印順法師《學佛三要》p92-94)

由於「初學是法(大乘)其心怯弱」所以特重信仰依佛力的加被而修習

龍樹說這是以信(願)精進為門而入佛法的也就是樂集佛功德而往生淨

土的易行道說得最圓滿的要算『普賢行願品』的十大行願這因為佛是無

上菩提的圓滿實證者所以將信願集中於佛寶而修 十大行願中一禮敬諸佛二稱歎如來是佛弟子見佛所應行的禮儀三

廣修供養是見佛修福的正行六請轉法輪七請佛住世從梵王請佛說

法與阿難不請佛住世而來這都本於釋迦佛的常法而引申於一切佛四

懺悔業障如『決定毘尼經』的稱念佛名的懺法大乘通於在家出家所以不

用僧伽的作法懺專重於佛前的懺悔五隨喜功德十普皆回向這是大

乘法所特別重視的八隨順佛學即依佛的因行果行而隨順修學九恒順

眾生是增長悲心 這十大行願有三大特點 一佛佛平等所以從一佛(毘盧遮那)而通一切佛盡虛空遍法界而不

是局限於一時一地一佛的 二重於觀念不但懺悔隨喜回向由於心念而修就是禮佛供養讚

佛等也唯由心念如說「深心信解如對目前」「起深信解現前知見」

這是心中「念佛」的易行道成就即是念佛三昧 三這是專依佛陀果德(攝法僧功德)而起仰信的一切依佛德而引發如隨

順眾生的悲心因為「若能隨順眾生即能隨順供養諸佛若於眾生尊重

承事則為尊重承事如來若令眾生生歡喜者則令一切如來歡喜何以

故諸佛如來以大悲而為體故」helliphellip 信增上菩薩信願集中於佛念念不忘佛能隨願往生極樂世界但由信願觀

念所以是易行道然心心念於如來功德念念常隨佛學念念恒順眾生如

信願增長也自然能引發為法為人的悲行智行龍樹說修易行道的能「福力

增長心地調柔helliphellip信諸佛第一清淨功德已愍傷眾生」修行六波羅蜜

所以這雖是易行道是信增上菩薩學法而印度的大乘行者都日夜六時的

在禮佛時修此懺悔隨喜勸請回向不過智增悲增的菩薩重心在悲行與

智行而已 七若懺悔罪業是否能不受果報 (一)《十住毘婆沙論》卷 6〈分別功德品第十一〉大正 2648b19-49b9

問曰汝言「懺悔除業障罪」餘經6中說「佛告阿難故作業必當受」 又阿毘曇7中說「諸業因緣不空果報不失不滅」 又經8說「眾生皆屬業皆從業有依止於業眾生隨業各自受報若

現報若生報若後報」 又《業報經》9中閻羅王為眾生說言「咄眾生汝此罪非父母作天

作沙門婆羅門作汝自作自應受報」 又賢聖偈中說「實法如金剛業力將無勝今我已得道而受惡業報」

又佛自說「大海諸名山丘陵樹林木地水火風等日月諸星宿若

至劫燒時皆盡無有餘業於無量劫常在而不失汝遇具相者一切

智人師先所造罪業已償其果報今雖得值佛垢盡證聖果以餘因

緣故木刺猶在身」10是故不應言「懺悔除業罪」 答曰我不言「懺悔則罪業滅盡無有報果」我言「懺悔罪則輕薄於少

時受」是故懺悔偈中說「若應墮三惡道願人身中受」helliphellip 如是等罪多行福德志意曠大集諸功德故不墮惡道是故汝先難

6 《中阿含經》卷 3〈思經第 15〉大正 1437b26-28 7 正量部主張有「不失法」《般若燈論釋》卷 10大正 30101c26~27)「正量部人言阿含經中佛如

是說有不失法以此法故不斷不常諸體得成」 8 參見《佛說佛名經》卷 4大正 14204c 9 參見 《起世經》卷 4大正 1331 a26~ b6「時閻摩王又更告言汝愚癡人若如是者汝自懈怠

行放逸故不修身口及意善業以是因緣汝當長夜得大苦惱無有安樂是故汝當具足受此放逸之罪

得如是等惡業果報亦如諸餘放逸眾生受此罪報又汝諸人此之苦報惡業果者非汝母作非汝父

作非汝兄弟作非姐妹作非國王作非諸天作亦非往昔先人所作是汝自身作此惡業今還聚

集受此報也」 10 參見《佛說興起行經》卷上〈佛說木槍刺腳因緣經第六〉大正 4168a~170b

若懺悔罪業則滅盡無有果報者是語不然復次若言罪不可滅者

《毘尼》中佛說「懺悔除罪」則不可信是事不然是故業障罪應懺悔 (二)《大智度論》大正 25395c12-15

戒律中戒雖復細微懺則清淨犯十善戒雖復懺悔三惡道罪不除如比

丘殺畜生雖復得悔罪報猶不除 (三)印順導師

1《華雨集》(第二冊)p195-196 罪業不善業真的可依懺悔而除滅嗎龍樹有明確的說明如《十住毘婆

沙論》卷六(大正二六四八下四九上)說 「我不言懺悔則罪業滅盡無有報(異熟)果我言懺悔罪則輕薄於少時受

是故懺悔偈中說若應墮三惡道願人身中受helliphellip又如阿闍世害得道父王

以佛及文殊師利因緣故重罪輕受」 依《十住毘婆沙論》意懺悔業障並不能使罪消滅了只是使罪業力減輕

「重罪輕受」本來是要在來生或後後生中受重報的由於懺悔善現在人

中輕受重罪業就過去了《金剛般若經》說「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讀誦此經

若為人輕賤是人先世罪業應墮惡道以今世人輕賤故先世罪業則為消滅」

(大正 8750c)讀誦經典而能消(重)罪業與《(十住)毘婆沙論》意義相

2《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p977

依「佛法」說懺悔不是將業消滅了而是削弱業的作用使惡業不致於障

礙道的進修如五逆稱為「業障」那是怎麼樣修行也決定不能證果的《沙

門果經》說「若阿闍世王不殺父者(聽了佛的說法)即當於此坐上得法眼

淨(證得初果)而阿闍世王今自悔過(只能)罪咎損減已拔重咎」《增壹

阿含經》及《律藏》都說阿闍世王得「無根信」或「不壞信」逆罪因懺悔

而減輕了但還是不能證果《阿闍世王經》說阿闍世王聽法以後得「信

忍」或作「順忍」與「無根信」「不壞信」相當闍王雖有所悟入還是要

墮賓頭地獄不過不受苦能很快的生天《阿闍世王經》所說罪性本空而

因果不失悔悟也只能輕(重罪輕受)些與原始佛法還沒有太多的差別

《阿闍世王經》又說有殺母的罪人因文殊的誘導見佛聞法而證得阿羅漢

果這是與「佛法」相違與阿闍世王悔罪說相違可能是遲一些而附入的部

分 八菩薩修「迴向」的方法 (一)《十住毘婆沙論》卷 5〈除業品〉大正 2646b7~ 47a24

問曰汝已說懺悔勸請隨喜云何為迴向 答曰我所有福德 一切皆和合 為諸眾生故 正迴向佛道

我者己身 所有福德者若從身生若從口生若從意生若因布施生若因持戒生若

因修禪生若因隨喜生若因勸請生如是等及餘所有善皆名所有福德 一切皆和合者心念諸福德合集稱量知其廣大 諸眾生者三界眾生 正者如諸佛迴向如真實迴向迴向菩提 迴向菩提者迴諸福德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又隨喜迴向此二事佛亦自說

有菩薩摩訶薩欲隨喜迴向應念諸佛斷三界相續道滅諸戲論乾煩惱淤

泥滅諸刺棘除諸重擔逮得己利正智解脫心得自在盡諸有結無量

無邊不可思議阿僧祇十方世界一一世界中亦無量無邊不可思議阿僧祇諸佛

出已滅度從初發心乃至得佛入無餘涅槃至遺法未盡於其中間是諸佛所有

善根福德應六波羅蜜及所受辟支佛記所有善根又聲聞人善根若布施

持戒修禪及學無學無漏善根及諸戒品定品慧品解脫根又聲聞人善

根若布施持戒修禪及學無學無漏善根及諸佛戒品定品慧品解

脫品解脫知見品大慈大悲等無量功德及諸佛有所說法於此法中有人

信解受學得此法利是諸人等所有善根於此法中及凡夫所種善根及諸天

龍夜叉乾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睺羅伽得聞法已生諸善

心乃至畜生聞法生諸善心及諸佛欲入涅槃時眾生所種善根是諸善根

福德一切和合稱量使無遺餘以最上最妙最勝無上無等無等等隨

喜隨喜已以是隨喜所生福德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未來現在諸佛

亦如是是三世諸佛福德及因諸佛所生福德心皆隨喜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

提是故偈說 罪應如是懺 勸請隨喜福 迴向無上道 皆亦應如是 如諸佛所說 我悔罪勸請 隨喜及迴向 皆亦復如是

無始世界來有無量遮佛道罪應於十方諸佛前懺悔勸請諸佛隨喜迴向

如佛所知所見所許懺悔我亦如是懺悔勸請諸佛隨喜迴向亦復如是

若如是懺悔勸請隨喜迴向是名正迴向

問曰云何名為諸佛所知所見所許懺悔勸請隨喜迴向 答曰懺悔勸請如先說隨喜迴向如《大品經》11中須菩提白佛言

世尊所說菩薩於過去未來現在一切諸佛及諸弟子一切眾生所有福德

善根盡和合稱量以最上隨喜世尊云何名為最上隨喜

11 參見《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 11<隨喜品(隨喜迴向品)第 39>大正 8297b21~302a16《小品

般若波羅蜜經》卷 3<迴向品第 7>大正 8547c13~549c26《大智度論》卷 61大正 25487a~496a

佛告須菩提若菩薩於過去未來現在諸法不取不念不見不得不

分別而能如是思惟是諸法皆從憶想分別眾緣和合有一切法實不生無所從

來是中乃至無有一法已生今生當生亦無已滅今滅當滅諸法相如

是我順諸法相隨喜隨喜已亦隨諸法實相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名

最上隨喜迴向 復次須菩提求佛道善男子善女人不欲謗佛者應以善根如是迴向應作

是念如諸佛心佛智佛眼知見是善根福德本末體相從何而有我亦

如是隨諸佛知見隨喜如諸佛所許我亦如是以善根迴向若菩薩如是迴向

則不謗諸佛亦無過咎深心信解如實迴向是名大迴向具足迴向 復次須菩提善男子善女人以諸善根福德應如是迴向如諸賢聖戒品

定品慧品解脫品解脫知見品不繫欲界不繫色界不繫無色界不在

過去不在未來不在現在以不繫三界故是迴向亦如是不繫所迴向處亦

不繫若菩薩能如是得心信解如實是名不失迴向無毒迴向法性迴向若

菩薩於此迴向取相貪著是名邪迴向是故諸菩薩摩訶薩應如諸佛所知法

相以是法相迴向能至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名正迴向

(二)《大智度論》卷 61大正 25487c27~488a13 共一切眾生者是福德不可得與一切眾生而果報可與菩薩既得福德果報

衣服飲食等世間樂具以利益眾生菩薩以福德清淨身口人所信受

為眾生說法令得十善道四禪等與作後世利益末後成佛得福德果報

身有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無量光明觀者無厭無量清淨梵音柔和無

礙解脫等諸佛法於三事示現度無量阿僧祇眾生般涅槃後碎身舍利與

人供養久後皆令得道是果報可與一切眾生以果中說因故言福德與眾生

共若福德可以與人者諸佛從初發心所集福德盡可與人然後更作善法

體不可與人今直以無畏無惱施與眾生

(三)印順法師《印度佛教思想史》p112 ~ p113 迴向迴向是迴轉趣向將自己所有念佛等功德轉向於某一目標〈普賢行

願品〉說「迴向眾生及佛道」(《大方廣佛華嚴經》卷 40大正 10847a)一切功德迴向給眾生與眾生同成佛道自己所作的功德能轉給別人嗎

《大智度論》說「是福德不可得與一切眾生而(福德的)果報可與helliphellip

若福德可以與人者諸佛從初發心所集功德盡可與人」(卷 61大正 25

487c~488a)自己所作的功德是不能迴向給眾生的但自己功德所得的福報

菩薩可以用來利益眾生引導眾生同成佛道這樣的迴向說才沒有違反「自

作自受」的因果律 (四)印順法師《華雨集》(第二冊)p158 ~ p161

「普皆回向」回向是迴轉趣向迴向功德是將所有功德轉向於某一目

的〈普賢行願品〉的迴向是「所有禮讚供養福請佛住世轉法輪隨

喜懺悔諸善根迴向眾生及佛道」(《普賢菩薩行願讚》大正 10880b)依偈說回向是將上來所說的「禮敬功德」「讚歎功德」「供養功德」「懺悔

功德」「隨喜功德」「勸請功德」一切回向於眾生與眾生同成佛道依偈

文可見重佛重信的易行道(「三品經」也如此)本沒有「恒順眾生」與

「常隨佛學」的 回向眾生及佛道如《舍利弗悔過經》說「學道以來所得(一切)福德皆

集聚合會以持好心施與天下十方人民父母蜎飛蠕動之類皆令得其福

有餘少所令某得之令某等作佛道」(大正 241091a)異譯《菩薩藏經》

說得更明白「一切和合迴施與一切眾生helliphellip一切和合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

菩提以此善根願令一切眾生亦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大正 241089a) 菩薩修易行道所得的功德回向眾生就是將自己的功德轉而布施給眾生

使眾生離苦得樂發心修行成佛 菩薩的功德真能施與眾生使眾生受福樂嗎這裏面含有重大問題也就是

「自力」與「他力」一般神教都是重「他力」的佛法說善惡因果修因證

果一向是「自力」的「大乘佛法」的「回向功德」不違反佛法的特質嗎

《大智度論》卷 61(大正 25487c~488a)說 「共一切眾生者是福德不可得與一切眾生而果報可與菩薩既得福德

果報衣服飲食等世間樂具以利益眾生菩薩以福德清淨(所有)

身口人所信受為眾生說法令得十善helliphellip末後成佛helliphellip是果報可

與一切眾生以果中說因故言福德與眾生共若福德可以與人者諸佛

從初發心所集福德盡可與人」 經上說福德回向施與眾生這是果中說因是不了義說菩薩的福德是不能

轉施與別人的但菩薩發願化度眾生所以依此福德善根未來福慧具足就

能以財物佛法施與眾生使眾生得財物能依法修行成就佛道如自己的

福德而可以迴施眾生那是違反「自力」原則的佛菩薩的功德無量如可以

迴施眾生那世間應該沒有苦惱眾生都是佛菩薩那樣也不用佛菩薩來化度

了 《十住毘婆沙論》這樣說「我所有福德一切皆和合為諸眾生故正迴向

佛道」(卷 5大正 2646b)菩薩發菩提心求成佛道主要是為了救度一切

眾生所以「迴向眾生及佛道」是說「為諸眾生故」以一切功德迴向阿耨

多羅三藐三菩提並非以福德善根施與眾生《普賢菩薩行願讚》但說「悉皆

迴向於菩提」沒有說迴向眾生也許是為了避免讀者的誤解吧

九關於眾生見佛身聞佛名而得入必定之意趣 (一)《十住毘婆沙論》卷 3大正 2632c3-8

佛功德力者一切去來今佛威力功德智慧無量深法等無差別但隨諸佛本

願因緣或有壽命無量或有見者即得必定聞名者亦得必定女人見者即成

男子身若聞名者亦轉女身或有聞名者即得往生或有無量光明眾生遇者

離諸障蓋或以光明即入必定或以光明滅一切苦惱 (二)《十住毘婆沙論》卷 3大正 2632c14-25

見時得入必定者有眾生見佛即住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阿惟越致地何以故

是諸眾生見佛身者心大歡喜清淨悅樂其心即攝得如是菩薩三昧以是三昧

力通達諸法實相能直入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必定地 是諸眾生長夜深心種見佛入必定善根以大悲心為首善妙清淨為通達

一切佛法故為度一切眾生故是善根成就時至是故得值此佛又以諸佛本

願因緣二事和合故此事得成 聞佛名入必定者佛有本願「若聞我名者即入必定」如見佛聞亦如是

(三)《大方廣佛華嚴經》卷 52大正 10276c23-27

若有眾生善根熟者見佛身已則皆受化然彼佛身盡未來際究竟安住

隨宜化度一切眾生未曾失時 佛子如來身者無有方處非實非虛但以諸佛本誓願力眾生堪度則便

出現

(四)《大方廣佛華嚴經》卷 52大正 10276b23-26 佛子如來智日亦復如是普現法界無前無後一切眾生淨心器中佛

無不現心器常淨常見佛身若心濁器破則不得見

(五)《放光般若經》卷 4大正 829a27-28

云何菩薩真見佛身逮法性故是為真見

《大品般若經》卷 6〈發趣品第 20〉大正 8259b8 云何菩薩如實觀佛身如實觀法身故

(六) 《大智度論》卷 34大正 25313a21-c18 【經】我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時十方如恒河沙等世界中眾生聞我名者必得阿

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欲得如是等功德者當學般若波羅蜜(《摩訶般若波羅

蜜經》卷 1大正 8221a17-20) 【論】問曰有人生值佛世在佛法中或墮地獄者如提婆達俱迦利訶多釋子等

三不善法覆心故墮地獄此中云何言去佛如恒河沙等世界但聞佛名便

得道耶

答曰上已說有二種佛一者法性生身佛二隨眾生優劣現化佛

為法性生身佛故說乃至聞名得度為隨眾生現身佛故說雖共佛住

隨業因緣有墮地獄者

法性生身佛者無事不濟無願不滿所以者何於無量阿僧祇劫積

集一切善本功德一切智慧無礙具足為眾聖主諸天及大菩薩希能見

者譬如如意寶珠難見難得若有見者所願必果如喜見藥其有見者

眾患悉除如轉輪聖王人有見者無不富足如釋提桓因有人見者隨

願悉得如梵天王眾生依附恐怖悉除如人念觀世音菩薩名者悉脫

厄難是事尚爾何況諸佛法性生身

問曰釋迦文佛亦是法性生身分無有異體何以故佛在世時有作五逆罪人

飢餓賊盜如是等惡

答曰釋迦文佛本誓我出惡世欲以道法度脫眾生不為富貴世樂故出

若佛以力與之則無事不能又亦是眾生福德力薄罪垢深重故不得隨

意度脫又今佛但說清淨涅槃而眾生譏論誹謗言『何以多畜弟子

化導人民』此亦是繫縛法但以涅槃法化猶尚譏謗何況雜以世樂

如提婆達欲令足下有千輻相輪故以鐵作模燒而爍之爍已足壞

身惱大呼爾時阿難聞已涕泣白佛『我兄欲死願佛哀救』佛即

伸手就摩其身發至誠言『我看羅[目侯]羅與提婆達等者彼痛當滅』

是時提婆達眾痛即除執手觀之知是佛手便作是言『淨飯王子以

此醫術足自生活』佛告阿難『汝觀提婆達不用心如是云何可度

若好世人則無是咎』如是眾生若以世樂不得度也是事種種因緣

上已廣說以是故說聞佛名有得道者有不得者

復次佛身無量阿僧祇種種不同有佛為眾生說法令得道者有佛放

無量光明眾生遇之而得道者有以神通變化指示其心而得道者有佛

但現色身而得道者有佛遍身毛孔出眾妙香眾生聞之而得道者有

佛以食與眾生令得道者有佛眾生但念而得道者有佛能以一切草木之

聲而作佛事令眾生得道者有佛眾生聞名而得道者為是佛故說言

我作佛時其聞名者皆令得度

復次聞名不但以名便得道也聞已修道然後得度如須達長者

初聞佛名內心驚喜詣佛聽法而能得道又如貰夷羅婆羅門從雞泥耶

結髮梵志所初聞佛名心即驚喜直詣佛所聞法得道是但說聞名聞

名為得道因緣非得道也 (七)《大智度論》卷 93大正 25712b2-6

問曰餘佛種種勤苦說法眾生尚不得道何以但聞佛名便得道 答曰餘處佛種種說法眾生或得道或得善根終不空說若聞是佛名畢

至阿鞞跋致不言今得 十云何有眾生聞佛名便得往生 (一)《十住毘婆沙論》卷 3大正 2633a2-4

聞佛名得往生者若人信解力多諸善根成就業障礙已盡如是之人得聞佛

名又是諸佛本願因緣便得往生

「善根」《十住毘婆沙論》卷 1大正 2623b4-18 厚種善根者如法修集諸功德名為厚種善根

善根者不貪不恚不癡一切善法從此三生故名為善根如一切惡

法皆從貪恚癡生是故此三名不善根helliphellip

此中善根為眾生求無上道故所行諸善法皆名善根能生薩婆若智故

名為善根

(二)「別時意趣」

1《攝大乘論本》卷 2大正 31141a18-26 四意趣者一平等意趣謂如說言我昔曾於彼時彼分即名勝觀正等

覺者二別時意趣謂如說言若誦多寶如來名者便於無上正等菩提

已得決定又如說言由唯發願便得往生極樂世界三別義意趣謂

如說言若已逢事爾所殑伽河沙等佛於大乘法方能解義四補特伽羅

意樂意趣謂如為一補特伽羅先讚布施後還毀訾如於布施如是尸羅

及一分修當知亦爾如是名為四種意趣 2《攝大乘論釋》卷 5大 31346b4-11

別時意趣者謂此意趣令嬾惰者由彼彼因於彼彼法精勤修習彼

彼善根皆得增長此中意趣顯誦多寶如來名因是昇進因非唯誦名

便於無上正等菩提已得決定如有說言由一金錢得千金錢豈於一

日意在別時由一金錢是得千因故作此說此亦如是由唯發願

便得往生極樂世界當知亦爾 3印順法師《攝大乘論講記》(p 286-287)

實際上單單持誦多寶如來的名號並不能於無上菩提得不退轉唯憑空

口發願也不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佛陀的意思是約另一時間說的若

持誦多寶如來的名號就可種下成佛的善根雖然還不能直登不退但

將來一定要修證菩提如魚吞了鉤一樣雖然還在水裡可說已經釣住了

發願往生極樂也如此久久的積集福德智慧的善根將來定能往生極樂

如俗語說『一本萬利』並不真的一個錢立刻獲得萬倍的盈利而是說由

這一個本錢經過長久的經營才可以獲得萬利發願為往生之因念佛

為不退之因佛陀是依這種意思說的 十一關於眾生發菩提心之因緣 (一)1《十住毘婆沙論》卷 3大正 2635a26-b7

眾生初發菩提心或以三因緣或以四因緣如是和合有七因緣發阿耨多

羅三藐三菩提心 問曰何等為七 答曰一者諸如來令發菩提心二見法欲壞守護故發心三於眾生中大悲

而發心四或有菩薩教發菩提心五見菩薩行亦隨而發心(六)或因布施已而發菩提心(七)或見佛身相歡喜而發心以是七因緣

而發菩提心 (詳細內容參見《十住毘婆沙論》卷 3大正 2635b8-36a11)

2《十住毘婆沙論》卷 3大正 2636a11-23 問曰汝說七因緣發菩薩心為皆當成有成有不成 答曰是不必盡成或有成有不成 問曰若爾者應解說 答曰於七發心中 佛教令發心 護法故發心 憐愍故發心

如是三心者 必定得成就 其餘四心者 不必皆成就 是七心中(1)佛觀其根本教令發心必得成以不空言故(2)若

為尊重佛法為欲守護(3)若於眾生有大悲心如是三心必得成就

根本深故 餘菩薩教令發心見菩薩所行發心因大布施發心若見若聞佛相發

心是四心多不成或有成者根本微弱故

(二)《佛說如來智印經》卷 1大正 15470b22-c4 有七法發菩提心何等為七一者如佛菩薩發菩提心二者正法將滅為護

持故發菩提心三者見諸眾生眾苦所逼起大悲念發菩提心四者菩薩教餘

眾生發菩提心五者布施時自發菩提心六者見他發意隨學發心七者見如

來三十二相八十種好具足莊嚴若聞發心彌勒如是七因緣發菩提心

如佛菩薩發菩提心正法將滅為護持故發菩提心見諸眾生眾苦所逼起大

悲念發菩提心發此三心能為諸佛菩薩護持正法又能疾得不退轉地成就

佛道後四發心剛強難伏不能護法

(三)《彌勒菩薩所問經論》卷 2大正 26240b15-26

如《法印經》中如來說言彌勒發菩提心有七種因何等為七一者諸佛

教化發菩提心二者見法欲滅發菩提心三者於諸眾生起大慈悲發菩提心

四者菩薩教化發菩提心五者因布施故發菩提心六者學他發菩提心七者

聞說如來三十二相八十種好發菩提心 彌勒諸佛教化發菩提心見法欲滅發菩提心於諸眾生起大慈悲發菩提

心此三發心能護正法速疾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餘四發心非真菩

薩不能護持諸佛正法速疾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十二何謂「名字菩薩」何謂「真實菩薩」成就何法得名「真實菩薩」

(一)《十住毘婆沙論》卷 1大正 2621a1-11

問曰但發心便是菩薩耶

答曰何有但發心而為菩薩若人發心必能成無上道乃名菩薩或有但發

心亦名菩薩何以故若離初發心則不成無上道如大經說新發意

者名為菩薩猶如比丘雖未得道亦名道人是名字菩薩漸漸修習

轉成實法後釋歡喜地中當廣說如實菩薩相

眾者從初發心至金剛無礙解脫道於其中間過去未來現在菩薩

名之為眾

(二)《大智度論》卷 4大正 2586b13-16

是菩提薩埵有兩種有鞞跋致有阿鞞跋致如退法不退法阿羅漢阿鞞跋

致菩提薩埵是名實菩薩以是實菩薩故諸餘退轉菩薩皆名菩薩譬如得

四道人是名實僧以實僧故諸未得道者皆得名僧

(參見《大智度論》卷 3大正 2580a15-27)

(三)《十住毘婆沙論》卷 13大正 2693c15-94a20

問曰汝說無上道相時種種因緣訶罵空發願菩薩自言菩薩但名字菩薩

若是三不名為菩薩者成就何法名為真菩薩

答曰非但發空願自言是菩薩名字為菩薩略說能成就三十二法者乃名

為菩薩若人發心欲求佛道自言是菩薩空受名號不行功德慈悲

心諸波羅蜜等是不名為菩薩如土城名寶城但自誑身亦誑諸佛

亦誑世間眾生若人有三十二妙法亦能發願是名真實菩薩何等三十

一深心為一切眾生求諸安樂(參見大正2623c17-24a29102c8-12)

二能入諸佛智中

三自審知堪任作佛不作佛

四不憎惡他

五道心堅固

六不假偽結託親愛

七乃至未入涅槃常為眾生作親友

八親疏同心

九已許善事心不退轉

十於一切眾生不斷大慈

十一於一切眾生不斷大悲(參大正2649b18-29103c17-24)

十二常求正法心無疲懈

十三勤發精進心無厭足

十四多聞而解義

十五常省己過

十六不譏彼闕

十七於一切見聞事中常修菩提心

十八施不求報

十九持戒不求一切生處

二十於一切眾生忍辱無瞋礙

二十一能勤精進修習一切善根

二十二不隨無色定生

二十三方便所攝智慧

二十四四攝法所攝方便

二十五持戒毀戒慈愍無二(參大正2661a16-b29)

二十六一心聽法

二十七一心阿練若處住

二十八不樂世間種種雜事

二十九不貪著小乘(參大正2620b15-c23)

三十見大乘利益為大

三十一遠離惡知識(參大正2667a4-8)

三十二親近善知識(參大正2666c28-67a4)

菩薩住是三十二法能成七法所謂

(1)四無量心

(2)能遊戲五神通

(3)常依於智

(4)常不捨善惡眾生

(5)所言決定言必皆實

(6)集一切善法

(7)心無厭足

是為三十二法為七法菩薩成就此者名為真實菩薩

(四)《大寶積經》卷112「普明菩薩會」大正11632c27-633a14 復次迦葉名菩薩者不但名字為菩薩也能行善法行平等心名為菩薩

略說成就三十二法名為菩薩何謂三十二法 (1)常為眾生深求安樂(2)皆令得住一切智中(3)心不憎惡他人智慧(4)破壞憍慢(5)深樂佛道(6)愛敬無虛(7)親厚究竟於怨親中其心同等

至於涅槃(8)言常含笑先意問訊(9)所為事業終不中息(10)普為

眾生等行大悲(11)心無疲倦多聞無厭(12)自求己過不說他短(13)以菩提心行諸威儀(14)所行惠施不求其報(15)不依生處而行持戒(16)諸眾生中行無礙忍(17)為修一切諸善根故勤行精進(18)離生無色而起

禪定(19)行方便慧(20)應四攝法(21)善惡眾生慈心無異(22)一

心聽法(23)心住遠離(24)心不樂著世間眾事(25)不貪小乘於大乘

中常見大利(26)離惡知識親近善友(27)成四梵行遊戲五通(28)常依真智(29)於諸眾生邪行正行俱不捨棄(30)言常決定(31)貴真

實法(32)一切所作菩提為首 如是迦葉若人有此三十二法名為菩薩

《大寶積經》與《十住毘婆沙論》三十二法之比對

《大寶積經》 《十住毘婆沙論》

1 常為眾生深求安樂 深心為一切眾生求諸安樂(1)

2 皆令得住一切智中 能入諸佛智中(2)

3 心不憎惡他人智慧 不憎惡他(4)

4 破壞憍慢 自審知堪任作佛不作佛(3)

5 深樂佛道 道心堅固(5)

6 愛敬無虛 不假偽結託親愛(6)

7 親厚究竟於怨親中其心同等至於

涅槃 親疏同心(8)

乃至未入涅槃常為眾生作親友(7)

8 言常含笑先意問訊

9 所為事業終不中息 已許善事心不退轉(9)

10 普為眾生等行大悲 於一切眾生不斷大慈(10)

於一切眾生不斷大悲(11)

11 心無疲倦多聞無厭 常求正法心無疲懈(12)

勤發精進心無厭足(13)

多聞而解義(14)

12 自求己過不說他短 常省己過(15)不譏彼闕(16)

13 以菩提心行諸威儀 於一切見聞事中常修菩提心(17)

14 所行惠施不求其報 施不求報(18)

15 不依生處而行持戒 持戒不求一切生處(19)

16 諸眾生中行無礙忍 於一切眾生忍辱無瞋礙(20)

17 為修一切諸善根故勤行精進 能勤精進修習一切善根(21)

18 離生無色而起禪定 不隨無色定生(22)

19 行方便慧 方便所攝智慧(23)

20 應四攝法 四攝法所攝方便(24)

21 善惡眾生慈心無異 持戒毀戒慈愍無二(25)

22 一心聽法 一心聽法(26)

23 心住遠離 一心阿練若處住(27)

24 心不樂著世間眾事 不樂世間種種雜事(28)

25 不貪小乘於大乘中常見大利 不貪著小乘(29)見大乘利益為大(30)

26 離惡知識親近善友 遠離惡知識(31)親近善知識(32)

27 成四梵行遊戲五通 四無量心能遊戲五神通

28 常依真智 常依於智

29 於諸眾生邪行正行俱不捨棄 常不捨善惡眾生

30 言常決定 所言決定

31 貴真實法 言必皆實

32 一切所作菩提為首 集一切善法心無厭足

十三「自得度已當度眾生」之意趣為何 (一)《十住毘婆沙論》卷 1大正 2624b3~20

發願「我得自度已當度眾生」者一切諸法願為其本離願則不成是

故發願 問曰何故不言我當度眾生而言自得度已當度眾生

答曰自未得度不能度彼如人自沒淤泥何能拯拔餘人又如為水所[漂

寸]不能濟溺是故說我度已當度彼如說

「若人自度畏能度歸依者自未度疑悔何能度所歸

若人自不善不能令人善若不自寂滅安能令人寂」

是故先自善寂而後化人又如法句偈說

「若能自安身在於善處者然後安餘人自同於所利」

凡物皆先自利後能利人何以故如說

「若自成己利乃能利於彼自捨欲利他失利後憂悔」

是故說自度已當度眾生

(二)《十住毘婆沙論》卷 14大正 2698b29~ c14

若生善處若生惡處皆屬十善十不善道 我知是世間諸業因緣有無有定主是故我應先自行十善道然後令諸眾生亦住

十善道 問曰何以故要先自住十善道後乃令他住耶 答曰行於惡業者令他善不易自不行善故他則不信受

若惡人自不行善欲令他行善者則為甚難何以故是人自不行善

他人不信受其語如偈說 「若人自不善不能令他善若自不寂滅不能令他寂 以是故汝當先自行善寂然後教他人令行善寂滅」

是菩薩當如是行善法

(三)印順法師《學佛三要》(p145~154) 淨化身心擴展德性從徹悟中得自利的解脫自在本為佛弟子的共同目

標聲聞道與菩薩道的差別只在重於自利或者重於利他從利他中完成自

利聲聞不是不能利他的也還是住持佛法利樂人天度脫眾生不過重於

解脫的己利在未得解脫以前厭離心太深不大修利他的功德證悟以後

也不過隨緣行化而已而菩薩在解脫自利以前著重於慈悲的利他所以說

「未能自度先度人菩薩於此初發心」證悟以後更是救濟度脫無量眾生

所以聲聞乘的主機是重智證的菩薩乘的主機是重悲濟的 菩薩道在初期的聖典中即被一般稱做小乘三藏中也是存在的這即

是菩薩本生談菩薩在三大阿僧祇劫中或作國王王子或作宰官或作外

道或作農工商賈醫生船師或在異類中行為鳥為獸菩薩不惜財物

不惜身命為了利益眾生而施捨閻浮提中沒有一處不是菩薩施捨頭目腦髓

的所在他持戒忍辱精勤的修學波羅密多的四種六種或十種都是歸

納本生談的大行難行而來這樣的慈悲利他都在證悟解脫以前誰說非自利

不能利他等到修行成熟菩提樹下一念相應妙慧圓成無上正等正覺這樣

的頓悟成佛從三大阿僧祇劫的慈悲利他中得來菩薩與聲聞的顯著不同就

是一向在生死中不求自利解脫而著重於慈悲利他 初期的大乘經對於菩薩的三祇修行與三藏所說的小小不同大乘以為

菩薩的利他行在沒有證悟以前是事行勝解行雖然難得但功德還算不

得廣大徹悟的證真無生法忍以後莊嚴淨土成熟眾生的利他大行功

德是大多了因為這是與真智相應是事得理融的平等無礙的大乘分菩薩

道為二階般若道凡經一大僧祇劫是實證以前的地前的唯識宗稱為資

糧位加行位(到見道位)也名勝解行地證悟以後是方便道凡經二大僧祇

劫即登地菩薩唯識家稱為從見道到修道位大體的說地前菩薩雖有勝

解而還沒有現證廣集無邊的福智資糧與本生談所說相近大地菩薩現證

了法界如觀音菩薩等慈悲普濟不可思議本生談中的一分異類中行屬於

這一階段的化身雖有未證悟已證悟二大階位而未證悟前菩薩還是慈悲

利物決無一心一意趣求解脫自利的helliphellip觀音菩薩等尋聲救苦是大地菩薩

事然並非人間的初學菩薩行者不要實踐慈悲利物的行為helliphellip

大乘佛教的修學者菩薩如沒有證悟還不能解脫自在他怎麼能長

期的在生死中修行不怕失敗嗎能自己作得主而不像一般凡夫的墮入惡

道或生長壽天嗎自己不能浮水怎能在水中救人難道不怕自己沈沒嗎

一分學者的專重信願求得信心的不退或專重智證而趨於急求解脫急求

成佛這都不外乎受了這種思想的影響

當然自己不能浮水不能入水救人然而自己離水上岸又怎麼能在

水中救人聲聞人急求自證了脫生死等到一斷煩惱即「與生死作隔礙」

再不能發菩提心長在生死修菩薩行雖然大乘經中進展到還是可以回心

向大的結論然而被痛責為焦芽敗種的要費多大的方便才能使他迴向大乘

呢要再修多少劫的大乘信心才能登菩薩地呢即使迴入菩薩乘由於過去

自利的積習難返也遠不及直往大乘的來得順利而精進所以大乘經中以退

失菩提心為犯菩薩重戒以悲願不足而墮入自利的證入為必死無疑不重悲

願不集利他的種種功德一心一意的自利以為能速疾成佛這真是可悲的

大乘真精神的沒落

在水中救人是不能離水上岸的要學會浮水也非在水中學習不可菩

薩要長在生死中修菩薩行自然要在生死中學習要有一套長在生死而能普

利眾生的本領但這非依賴佛力可成也非自己先做到了生脫死解脫自在

因為這是要墮入小乘深坑的菩薩這套長在生死而能廣利眾生的本領除「堅

定信願」「長養慈悲」而外主要的是「勝解空性」觀一切法如幻如化了

無自性得二諦無礙的正見是最主要的一著所以經上說「若有於世間

正見增上者雖歷百千生終不墮惡趣」唯有了達得生死與涅槃都是如幻

如化的這才 能不如凡夫的戀著生死也不像小乘那樣的以「三界為牢

獄生死如冤家」而厭離他急求擺脫他這才能不如凡夫那樣的怖畏涅槃

能深知涅槃的功德而也不像小乘那樣的急趣涅槃在生死中浮沈因信願

慈悲特別是空勝解力能逐漸的調伏煩惱能做到煩惱雖小小現起而不會闖

大亂子不斷煩惱也不致作出重大惡業時時以眾生的苦痛為苦痛眾生的

利樂為利樂我見一天天的薄劣慈悲一天天的深厚怕什麼墮落唯有專為

自己打算的才隨時有墮落的憂慮發願在生死中常得見佛常得聞法「世

世常行菩薩道」這是初期大乘的共義中觀與瑜伽宗的共義釋尊在經中說

「我往昔中多住空故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hellip這種空性勝解或稱「真

空見」要從聞思而進向修習以信願慈悲來助成時常記著「今是學時

非是證時」(悲願不足而證空就會墮入小乘)這才能長在生死中忍受生死

的苦難眾生的種種迫害而不退菩提心菩薩以「布施」「愛語」「利行」「同

事」四攝法廣利一切眾生自己還沒有解脫卻能廣行慈悲濟物的難行苦

行雖然這不是人人所能的然而菩薩的正常道卻確實如此helliphellip 我們必須認清名符其實的菩薩是偉大的最偉大處就在他能不為自

己著想以利他為自利helliphellip有信願慈悲空性勝解正好在生死海中鍛鍊

身手從頭出頭沒中自利利人一般能於菩薩行而隨喜的景仰的學習的

都是種植菩提種子都是人中賢哲世間的上士有積極利他為法為人的大

心凡夫即使是「敗壞菩薩」也比自了漢強得多這種慈悲為本的人菩薩行

淺些是心向佛乘而實是人間的君子十善菩薩深些是心存利世利益人間

的大乘正器從外凡內凡而漸登賢位的菩薩沒有得解脫的自利卻能為一

切眾生而修學為一切眾生而忍苦犧牲hellip漸學漸深從人間正行而階梯佛乘

這才是菩薩的中道正行真能存菩薩的心胸有菩薩的風格理解菩薩利他的

真精神那裡會如喪考妣的急求己利

《雜阿含經》 卷 28(788 經) 「假使有世間正見增上者雖復百千生終不墮惡趣」 (大正

2204c11~12)

《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 18〈不證品〉 「佛告須菩提若菩薩摩訶薩具足觀空先作是願我今不應空法作證

我今學時非是證時」(大正 8350a19~21) (參見《大智度論》卷 76〈釋學空不證品〉大正 25592b4~6)

十四何謂「必定聚」初發菩薩心者是否皆入必定聚

(一)《十住毘婆沙論》卷 1大正 2624c2~14 為得如是佛十力故大心發願即入必定聚

問曰凡初發心皆有如是相耶

答曰或有人說「初發心便有如是相」而實不爾何以故是事應分別不

應定答所以者何一切菩薩初發心時不應悉入於必定

或有初發心時即入必定

或有漸修功德如釋迦牟尼佛--初發心時不入必定後修集功德

值燃燈佛得入必定

是故汝說「一切菩薩初發心便入必定」是為邪論

問曰若是邪論者何故汝說「以是心入必定」

答曰有菩薩初發心即入必定以是心能得初地因是人故說「初發

心入必定中」

(二)《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 4〈金剛品(摩訶薩品)〉大正 8243b14~19

佛告須菩提必定眾者性地人八人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羅漢

辟支佛初發心菩薩乃至阿惟越致地菩薩須菩提是為必定眾菩薩為上

首菩薩摩訶薩於是中生大心不可壞如金剛當為必定眾作上首 (三)《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 26〈畢定品〉大正 8409b14~c12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是菩薩摩訶薩為畢定為不畢定

佛告須菩提菩薩摩訶薩畢定非不畢定

世尊何處畢定為聲聞道中為辟支佛道中為佛道中

佛言菩薩摩訶薩非聲聞辟支佛道中畢定是佛道中畢定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為初發意菩薩畢定為最後身菩薩畢定

佛言初發意菩薩亦畢定阿惟越致菩薩亦畢定後身菩薩亦畢定

世尊畢定菩薩墮惡道中生不

不也須菩提於汝意云何若八人若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羅漢

辟支佛生惡道中不 不也世尊

如是須菩提菩薩摩訶薩從初發意已來布施持戒忍辱精進行禪

定修智慧斷一切不善業若墮惡道若生長壽天若不得修善法處若生

邊國若生惡邪見家無作見家是中無佛名無法名無僧名無有是處

須菩提初發意菩薩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以深心行十不善道無有是處

世尊若菩薩摩訶薩有如是善根功德成就如佛自說本生受不善果報是時

善根為何所在 佛告須菩提菩薩摩訶薩為利益眾生故隨而受身以是身利益眾生

須菩提菩薩摩訶薩作畜生時有是方便力若怨賊欲來殺害以是無上忍辱

無上慈悲心捨身不惱惡賊汝諸聲聞辟支佛無有是力以是故須菩提

當知菩薩摩訶薩欲具足大慈心為憐愍利益眾生故受畜生身

(《大智度論》卷 93大正 25712c20~713a17) (四)《大智度論》卷 93大正 25713b15~714a25

問曰上阿鞞跋致品中說如是相是阿鞞跋致如是相非阿鞞跋致阿鞞跋致

即是畢定須菩提今何以更問

答曰是般若波羅蜜有種種門有種種道阿鞞跋致是一門中說今問畢定

更問異門

復次佛心中一切眾生一切法皆畢定人以智不及故名為不畢定佛

知雖無量阿僧祇劫積大功德必退作小乘者亦知微細昆虫雖未有善

心過爾所劫發心後當作佛定知一切法皆如是從是因得是果

是故名佛一切法中無礙以畢定知故 復次須菩提聞法華經(卷 1大正 99a)中說於佛所作少功德

乃至戲笑一稱南無佛漸漸必當作佛又聞阿鞞跋致品中有退不退

又復聞聲聞人皆當作佛若爾者不應有退如法華經中說畢定餘經說

有退有不退是故今問為畢定為不畢定如是等種種因緣故問定

不定

佛答菩薩是畢定

須菩提心以入涅槃為畢定是故問為何道中畢定

佛答非畢定二乘但於大乘中畢定

求佛道者有上中下是故問為初發意為阿鞞跋致為最後身畢定 須菩提意謂為阿鞞跋致已上畢定住佛道中故

佛答三種菩薩皆畢定畢定者必當作佛

問曰如上品中說佛以佛眼見十方菩薩求佛如恒河沙得阿鞞跋致者若

一若二今何以言三種菩薩盡皆畢定

答曰我先已說般若甚深有無量門有說諸菩薩退而不畢定有處說菩薩畢

定不退如阿鞞跋致品中須菩提問佛菩薩退者於何處退為從色

為從受想行識乃至十八不共法

畢竟空故諸法皆不退此中佛何以更說不退

問曰是二義何者是實

答曰二事皆實佛口所說無不實者如佛或說諸法空無所有或說布施持

戒等是有為初發心者說諸法有為久學人著善法者說諸法空無所有

懈怠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牢固者如是人應從聲聞道得度而不求聲

聞久於生死中受苦是故說發心如恒河沙得阿鞞跋致者若一若二

眾生聞是已能堪受眾苦者畢定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若不能者取

聲聞辟支佛道

有人堪任得佛而大悲心薄自愛身重此人聞佛難得多有退者作是

念我或不能得佛不如早取涅槃何用世世受勤苦為為是人故說

一切菩薩乃至初發心皆畢定如法華經中說

問曰若菩薩皆畢定佛何以故種種呵二乘不聽菩薩取二乘證

答曰求佛道者應遍知法性是人畏老病死故於法性少分取證便自止

息捨佛道不度眾生諸佛菩薩之所呵責汝欲捨去會不得離得阿

羅漢證時不求諸菩薩深三昧又不廣化眾生是則迂迴於佛道稽留

問曰阿羅漢先世因緣所受身必應當滅住在何處而具足佛道

答曰得阿羅漢時三界諸漏因緣盡更不復生三界有淨佛土出於三界

乃至無煩惱之名於是國土佛所聞法華經具足佛道如法華經(卷 1大正 97c1~7)說有羅漢若不聞法華經自謂得滅度我於餘國為

說是事汝皆當作佛

問曰若阿羅漢往淨佛國土受法性身如是應得疾作佛何以言迂迴稽留 答曰是人著小乘因緣捨眾生捨佛道又復虛言得道以是因緣故雖不

受生死苦惱於菩薩根鈍不能疾成佛道不如直往菩薩

復次佛法於五不可思議中最第一今言漏盡阿羅漢還作佛唯佛能知

論議者正可論其事不能測知是故不應戲論若求得佛時乃能了知

餘人可信而不可知

十五菩薩初發心相為何 《十住毘婆沙論》卷 1大正 2624c14~25a1~16

問曰是菩薩初心釋迦牟尼佛初發心是心云何

答曰1是心不雜一切煩惱2是心相續不貪異乘3是心堅牢一切

外道無能勝者4是心一切眾魔不能破壞5是心為常能集善根

6是心能知有為無常7是心無動能攝佛法8是心無覆離諸

邪行9是心安住不可動故10是心無比無相違故11是心

如金剛通達諸法故12是心不盡集無盡福德故13是心平等

等一切眾生故14是心無高下無差別故15是心清淨性無垢故

16是心離垢慧炤明故17是心無垢不捨深心故18是心為廣

慈如虛空故19是心為大受一切眾生故20是心無閡至無障智

故21是心遍到不斷大悲故22是心不斷能正迴向故23是

心眾所趣向智者所讚故 24是心可觀小乘瞻仰故25是心難

見一切眾生不能睹故26是心難破能善入佛法故27是心為住

一切樂具所住處故28是心莊嚴福德資用故29是心選擇智慧

資用故30是心淳厚以布施為資用故31是心大願持戒資用故

32是心難沮忍辱資用故33是心難勝精進資用故34是心寂

滅禪定資用故35是心無惱害慧資用故36是心無瞋閡慈心

深故37是心根深悲心厚故38是心悅樂喜心厚故39是心

苦樂不動捨心厚故40是心護念諸佛神力故41是心相續三

寶不斷故 如是等無量功德莊嚴初必定心如〈無盡意品〉中廣說

(1)是心不雜一切煩惱者見諦思惟所斷二百九十四煩惱不與心和合

故名為不雜 (2)是心相續不貪異乘者從初心相續來不貪聲聞辟支佛乘但為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名為相續不貪異乘 如是等四十句論應如是知

(參見西晉竺法護譯《阿差末菩薩經》卷 1大正 13586b29~587a19 北涼曇無讖譯《大方等大集經》卷 27〈無盡意菩薩品〉大正 13

187a29~b24)

「心如金剛」參見《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四〈金剛品〉 (大正 8

243b19~244a16) 「見諦思惟所斷二百九十四煩惱」《十住毘婆沙論》卷 16

使所攝名為煩惱纏所攝名為垢使所攝煩惱者貪瞋慢無明身見

邊見見取戒取邪見疑是十根本隨三界見諦思惟所斷分別故

名九十八使非使所攝者不信無慚無愧諂曲戲侮堅執懈怠

退沒睡眠佷戾慳嫉憍不忍食不知足亦以三界見諦思惟所

斷分別故有一百九十六纏垢」(大正 26108b28~c6) 九十八使加一百九十六纏垢合為二百九十四煩惱

經名

心相

順序

《十住毘婆沙論》卷 1 〈入初地 品〉 大正

2624c14~25a1~16)

《大方等大集經》卷 27〈無盡意菩薩品〉大正

13187a29~b24)

《阿差末菩薩經》卷 1大正

13586b29~587a19

1 是心不雜一切煩惱 發菩提心不離煩惱故

離=雜(宋元宮)

大正 13187d 注 7

悉遍諸欲婬怒癡醉而無所

縛所以者何

2 是心相續不貪異乘發心相續不悕餘乘故 不與羅漢及緣覺乘而俱同塵

3 是心堅牢一切外道無

能勝者 發心堅固不參外論故 發心已來堅固其志不可轉

移所以者何不為邪業之所

迷誤

4 是心一切眾魔不能破

壞 發心不壞魔不沮故 一切眾魔不能壞意

5 是心為常能集善根 發心恒順善根增長故 有是心者其諸功德悉為成

6 是心能知有為無常 發心至常有為法無常

故 遊于無常而獨總攬眾之元

首所以者何有計常者則生

死業所以特尊解道有常名

曰為尊出無常故

7 是心無動能攝佛法發心不動一切諸佛安慰

護助故 從發心來其心坦然無所縛

著所以者何不離諸佛功德

業故

8 是心無覆離諸邪行發心勝妙離衰損故 所修事業無能得短所以然

者一切眾惡悉盡索故

9 是心安住不可動故發心安止不戲論故 其心永安不可動故

10 是心無比無相違故發心無喻無相似故 其心無侶所以然者希有逮

11 是心如金剛通達諸法

故 發心金剛壞諸法故 心如金剛所以然者皆知一

切諸法之故

12 是心不盡集無盡福德

故 發心無盡無量功德悉成

就故 所不可盡苞裹諸法道慧之

13 是心平等等一切眾生

故 發心平等利眾生故 從發心來強若金剛等眾生

14 是心無高下無差別

故 發心普覆無別異故 其心質直而無諛諂故號曰

正而無偏頗

15 是心清淨性無垢故發心鮮明性常淨故 從發心來常懷鮮明所以然

者本清淨故 16 是心離垢慧炤明故發心無垢智慧明了故 以去眾垢悉消諸冥其慧顯

曜窈隱皆明

17 是心無垢不捨深心

故 發心善解不離畢竟故從發心來沐浴眾穢所以然

者其信甚固無所捨故

18 是心為廣慈如虛空

故 發心廣快慈如虛空故發心甚大無有邊崖所以然

者心若虛空

19 是心為大受一切眾生

故 發心曠大悉能容受諸眾

生故 發心曠然所以然者含受眾

生當因度故

20 是心無閡至無障智

故 發心無礙智慧通達故 發心無盡所以然者其慧玄

曠無所罣礙

21 是心遍到不斷大悲

故 發心遍至大悲不斷故從初發心無所不入所以然

者大慈無極亦無盡故

22 是心不斷能正迴向

故 發心不斷善解立願故 其發心行無能斷者所以然

者功德願故

23 是心眾所趣向智者所

讚故 發心為歸諸佛所讚故 發心甚安極可愛敬所以然

者為諸眾生所喜樂故

24 是心可觀小乘瞻仰

發心殊勝二乘宗仰故 發心特尊與眾超異所以然

者一切外學聲聞緣覺之

所奉故

25 是心難見一切眾生不

能睹故 發心深遠一切眾生所不

知故 其所發心無能知意所以然

者非諸凡俗之所及逮猶如

農夫不能達知聖王之事

26 是心難破能善入佛法發心不敗不破佛法故發種類心所以然者各各從

故 其本種之業皆獲其果一切

諸法常存在故

27 是心為住一切樂具所

住處故 發心安隱善與眾生諸快

樂故 從初發心以為道本所以然

者由是所致得大安故

28 是心莊嚴福德資用

故 發心莊嚴一切功德悉成

就故 發心已來而自莊嚴所以然

者成功勳故

29 是心選擇智慧資用

故 發心善察智慧成就故 發心已來與眾殊別所以然

者達聖慧故

30 是心淳厚以布施為資

用故 發心增長隨意施與故 發心已來甚為微妙所以然

者用廣布施普及眾生

31 是心大願持戒資用

故 發心如願戒清淨故 發心已來建立至願所以然

者具足戒禁

32 是心難沮忍辱資用

故 發菩提心普及怨親具忍

辱故 其發心已來而無等侶所以然

者無所不忍

33 是心難勝精進資用

故 發心難壞具精進故 其發心來無能抑制所以然

者用精進行無懈廢故

34 是心寂滅禪定資用

故 發心寂滅具禪定故 其發心來無所慕樂所以然

者寂度無極致定意故

35 是心無惱害慧資用

故 發心無毀具智慧故 其發心來無所歸趣因其曉了

智度無極

36 是心無瞋閡慈心深

故 發心無願增長大慈故其發心來永無所住所以然

者用無極慈故

37 是心根深悲心厚故發菩提心住根堅牢增長

大悲故 其發心來根株堅強所以然

者用行悲哀故

38 是心悅樂喜心厚故發心和悅增長大喜故 其發心來常懷悅豫所以然

者於諸眾生懷等心故

39 是心苦樂不動捨心厚

故 發心不動增長大捨故 其發心來雖遇苦樂不以為

動所以然者護一切故

40 是心護念諸佛神力故

發心任重諸佛所受故其發心來為諸如來所見將

養所以然者用順十方諸佛

教故

41 是心相續三寶不斷

故 發心不絕三寶不斷故 其發心來欲度一切五趣眾

難所以然者興隆導化

42 其發心來不捨三寶無所違

廢所以然者將順佛戒成聖

眾故

十六何謂「如來家」 (一)《十住毘婆沙論》卷1大正2625a22~b13

生如來家者如來家則是佛家如來者

(1)「如」名為實「來」名為至至真實中故名為如來何等為真實所謂

涅槃不虛誑故是名如實如《經》中說「佛告比丘第一聖諦無有虛

誑涅槃是也」 (2)復次「如」名不壞相所謂諸法實相是「來」名智慧到實相中通達其

義故名為如來 (3)復次空無相無作名為如諸佛來至三解脫門亦令眾生到此門故名為如

來 (4)復次如名四諦以一切種見四諦故名為如來 (5)復次如名六波羅蜜所謂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以是

六法來至佛地故名為如來 (6)復次諦捨滅慧四功德處名為如來以是四法來至佛地故名為

如來 (7)復次一切佛法名為如是如來至諸佛故名為如來 (8)復次一切菩薩地喜淨明炎難勝現前深遠不動善慧法

雲名為如諸菩薩以是十地來至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名為如來又

以如實八聖道分來故名為如來 (9) 復次權智二足來至佛故名為如來如去不還故名為如來 (10) 如來者 所謂十方三世諸佛是

「何等為真實所謂涅槃不虛誑故是名如實」參見

A《中阿含經》卷 8

「彼知是愛滅苦滅聖諦諸賢過去時是愛滅苦滅聖諦未來現在時

是愛滅苦滅聖諦真諦不虛不離於如亦非顛倒真諦審實」(大正 1

469a8~11)

B《大智度論》卷 97「般若波羅蜜真實聖法無有虛誑」(大正 25735c1~2) C《轉法輪經憂波提舍》「如世尊說諸比丘第一聖諦不虛妄法名為涅槃」

(大正 26357b2~3)

(二)《十住毘婆沙論》卷1大正2625b13~c8 如來者所謂十方三世諸佛是

(1)是諸佛家名為如來家今是菩薩行如來道相續不斷故名為生如來家 (2)又是菩薩必成如來故名為生如來家譬如生轉輪聖王家有轉輪聖王相

是人必作轉輪聖王是菩薩亦如是生如來家發是心故必成如來是名

生如來家 (3)如來家者有人言是四功德處所謂諦捨滅慧諸如來從此中生故

名為如來家 (4)有人言般若波羅蜜及方便是如來家如《助道經》中說

智度無極母 善權方便父 生故名為父 養育故名母 一切世間以父母為家是二似父母故名之為家

(5)有人言善慧名諸佛家從是二法出生諸佛是二則是一切善法之根本

如《經》中說「是二法俱行能成正法」善是父慧是母是二和合

名為諸佛家如說菩薩善法父 智慧以為母 一切諸如來 皆從是

二生

(6)有人言般舟三昧及大悲名諸佛家從此二法生諸如來此中般舟三昧為

父大悲為母 (7)復次般舟三昧是父無生法忍是母如《助菩提》中說

般舟三昧父 大悲無生母 一切諸如來 從是二法生

《助道經》即《菩提資糧論》(龍樹菩薩造隋達磨笈多譯) A「智度以為母方便為父者以生及持故說菩薩父母」(卷 1大正 32529a10~11) B「般若波羅蜜菩薩仁者母善方便為父慈悲以為女」(卷 1大正 32519a24~25) C「諸佛現前住牢固三摩提此為菩薩父大悲忍為母」卷 1大正 32529a1~2)

(三)《十住毘婆沙論》卷 1大正 2625c24~26a2

如得初果者如人得須陀洹道善閉三惡道門見法入法得法住堅牢法

不可傾動究竟至涅槃斷見諦所斷法故心大歡喜設使睡眠嬾惰不至二

十九有如以一毛為百分以一分毛分取大海水若二三渧苦已滅者如大

海水餘未滅者如二三渧心大歡喜菩薩如是得初地已名生如來家

「斷見諦所斷法故不至二十九有」 A《大智度論》卷 24「若須陀洹二十五有皆無是處」 (大正 25237b4~5)

「二十五有」石山寺本作「二十九有」(大正 25237d 注 7) B佛陀蜜多撰劉宋 曇摩蜜多譯《五門禪經要用法》

「四天下六欲天四惡道四禪地大梵天無色界第四禪地有五阿那

含天合二十五有」(大正 15332c-333a) 二十五有欲界(地獄餓鬼畜生阿修羅人趣四洲及六欲天)計十

四有色界(四禪及初禪之大梵四禪之無想淨居各一有)

計七有四無色界各一有計四有總計二十五有

C《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 46(大正 27 240b22~28) 「極七返有者謂唯受七有問應言十四有或二十八有若此唯依本

有說者應言十四有天上人中各七有故若依本有中有說者則二

十八有天人各有十四有故謂七本有及七中有何故但說極七有耶

答如七葉樹不過七故說極七有謂天與人本有中有各有七故」

D「二十九有」

(1)瓜生津隆真《十住毘婆沙論(I)》注云「二十九有二十五有中將阿那

含天(五淨居天)分為五即為二十九有」(p88)

(2)須陀洹斷見惑極七往返更無第二十九有可言

(四)《大方廣佛華嚴經》卷 34〈十地品〉大正 10181a22~26

菩薩始發如是心即得超凡夫地入菩薩位生如來家無能說其種族過失

離世間趣入出世道得菩薩法住菩薩處入三世平等於如來種中決定

當得無上菩提菩薩住如是法名住菩薩歡喜地 (五)《成佛之道》(p392)

菩薩初證聖性得到了從來未有的出世心嘗到了從來未有的離繫樂觀察如

來所有的一切功德自己都有分能得能成所以得到無比的歡喜由於通達

法空性也不再有「不活畏惡名畏死畏墮惡道畏大眾威德畏」了進

入初地的名為「生諸如來家」如來是一切佛菩薩以智度為母方便為父

分證了佛法身從此能荷擔佛的家業紹隆佛種不斷真是佛子所以說生如

來家

十七何謂「污佛家」

《十住毘婆沙論》卷 2(大正 2629c8~30a6) 不污諸佛家者何等為污諸佛家 有人言若人發求無上道心已後迴向聲聞辟支佛道不能住世繼三寶種

是名污諸佛家 [答曰]是義不然何以故是人能度生死又得諸無漏根力覺道亦

是佛子云何言污諸佛家如經說「佛告比丘汝是我子從我心

生口生得法分者」 又聲聞人言「諦捨滅慧處名諸佛家」何以故從是四

事出生諸佛故若污此四法名污諸佛家是故若人虛妄慳貪

狂亂愚癡是污佛家若正行此四則不污諸佛家 有人言六波羅蜜是諸佛家從此生諸佛故若違此六事是污佛家 有人言般若波羅蜜是諸佛母方便為父是名諸佛家以此二法出生諸佛

若違此法是污佛家 復次偈中自說污不污相所謂不毀戒不欺佛若受佛戒不能護持則

欺諸佛是污佛家何以故受戒時生佛家中破戒則欺諸佛名污佛

家若受戒不破不欺諸佛名為不污佛家

復次戒名三學戒學心學慧學破此學名污佛家 如法受戒而後毀破名為欺佛如是二句[不污諸佛家不毀戒欺佛]各有義趣

欺佛者空自發願不如說行欺誑眾生是名欺佛 復次一切法中不如說行名為欺佛

(《雜阿含經》卷 45大正 2330a13~14「汝等為子從我口生從法化生

得法餘財」) 十八關於三乘得解說之時限

(一)《十住毘婆沙論》卷 1大正 2620b1-9

問曰行聲聞辟支佛乘者幾時得度生死大海

答曰行聲聞乘者或以一世得度或以二世或過是數隨根利鈍

又以先世宿行因緣

行辟支佛乘者或以七世得度或以八世

若行大乘者或一恒河沙大劫或二三四至十百千萬億[恒

河沙大劫]或過是數然後乃得具足修行菩薩十地而成佛道亦隨根之

利鈍又以先世宿行因緣

(二)《大智度論》卷28大正25266c14-15

有辟支佛第一疾者四世行久者乃至百劫行如聲聞疾者三世久者六十

《大智度論》卷4大正2792b7-9

佛言無量阿僧祇劫作功德欲度眾生何以故言於三阿僧祇劫12

三阿僧祇劫有量有限

《大智度論》卷 38大正 25342b-343a

[經]舍利弗有菩薩摩訶薩初發意時行六波羅蜜上菩薩位得阿毗跋致

舍利弗有菩薩摩訶薩初發心時便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便轉法輪

與無量阿僧祇眾生作益厚已入無餘涅槃是佛般涅槃後餘法若住一劫

若減一劫舍利弗有菩薩摩訶薩初發意時與般若波羅蜜相應與無

數百千億菩薩從一佛國至一佛國淨佛世界

[論]釋曰有三種菩薩利根心堅未發心前久來集諸無量福德智慧是人

遇佛聞是大乘法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即時行六波羅蜜入菩薩

位得阿毗跋致地所以者何先集無量福德利根心堅從佛聞法故

12 印順法師《成佛之道》增注本(p 413)三大阿僧祇劫有二種解說(A)時間劫(B)德行劫以功德

來計算(依功德來計算三大阿僧祇劫一切菩薩修行成佛都是一樣的)

譬如遠行或有乘羊而去或有乘馬而去或有神通去者

乘羊者久久乃到乘馬者差速乘神通者發意頃便到如是不得言發意

間云何得到神通相爾不應生疑菩薩亦如是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時即入菩薩位

有菩薩初發意初雖心好後雜諸惡時時生念我求佛道以諸功德迴

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人久久無量阿僧祇劫或至或不至先世福德

因緣薄而復鈍根心不堅固如乘羊者

有人前世少有福德利根發心漸漸行六波羅蜜若三若十若百阿僧

祇劫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如乘馬者必有所到

第三乘神通者如上說是三種發心一者罪多福少二者福多罪少

三者但行清淨福德

清淨有二種一者初發心時即得菩薩道二者小住供養十方諸佛

通達菩薩道入菩薩位即是阿毗跋致地阿毗跋致地菩薩義如先說

次後菩薩大厭世間世世已來常好真實惡於欺誑是菩薩亦利根堅

心久集無量福德智慧初發心時便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即轉法輪

度無量眾生入無餘涅槃法住若一劫若減一劫留化佛度眾生佛有

二種神通力一者現在時二者滅後劫義如上說劫中所度眾生

亦復不少

次後菩薩亦利根心堅久集福德發心即與般若波羅蜜相應得六神通

與無量眾生共觀十方清淨世界而自莊嚴其國如阿彌陀佛先世時作

法藏比丘佛將導遍至十方示清淨國令選擇淨妙之國以自莊嚴其國

參見《不必定入定入印經》大正 15699c

印順法師《成佛之道》(增注本)p 415 對三種「神通行菩薩」所判攝之階位

(a)日月神通行龍樹又分為二類有的初發心就上菩薩位有的多少

修行就上菩薩位菩薩位雖有多種解說然依《般若經》

說是頂位再不墮惡道下賤家二乘地了(如約《華嚴

經》的行位說是發心住)

(b)聲聞神通行初發心就成大菩提八相成道[初地分證能於百佛世界

現身八相成道(1)由兜率天下生人間(2)入胎(3)出胎(4)出家(5)降魔(6)成道(7)轉法輪(8)入滅]

(c)如來神通行初發心就與般若相應成熟眾生莊嚴佛土這是方便道

菩薩初地以上到八地

(三)《大毘婆沙論》卷101大正27525b14-21

依狹小道而得解脫故名時解脫狹小道者謂若極速第一生中種善根第

二生中令成熟第三生中得解脫餘不決定

依廣大道而得解脫名不時解脫廣大道者謂若極遲聲聞乘經六十劫而得

解脫如舍利子獨覺乘經百劫而得解脫如麟角喻佛乘經三無數劫而得解

《大毘婆沙論》卷83大正27428b26~29

大加行得故名大悲非如聲聞菩提唯六十劫修加行得獨覺菩提唯經百劫修加

行得如來大悲三無數劫修習百千難行苦行然後乃得故名大悲

(四)真諦譯《攝大乘論釋》卷11大正31229b14-19

論曰有五種人於三阿僧祇劫修行圓滿或七阿僧祇劫或三十三阿僧祇劫

何者為五人行願行地人滿一阿僧祇劫行清淨意行人行有相行人行無相

行人於六地乃至七地滿第二阿僧祇劫從此後無功用行人乃至十地滿第三

阿僧祇劫

《攝大乘論釋》卷11大正31230a25-28

論曰復次云何七阿僧祇劫

釋曰欲顯餘部別執故言復次七阿僧祇劫時與前三阿僧祇劫時為等為

有短長此執等三阿僧祇劫但有別義開為七數

《攝大乘論釋》卷11大正31231b23-27

論曰復次云何三十三阿僧祇

釋曰有諸大乘師欲顯行有下中上欲顯為得未得方便欲顯已得不失

方便欲顯已得不失增上方便欲顯入住出三自在故分阿僧祇為三十三

(五)《大乘起信論》卷11大正32581b7-9

以一切菩薩皆經三阿僧祇劫故但隨眾生世界不同所見所聞根欲性異故示

所行亦有差別

印順法師《大乘起信論講記》p341「一切菩薩皆經三阿僧祇功」而成佛

這是任何菩薩都是一樣的從初住到第十回向滿為初阿僧祇劫從初地到

七地滿心為二阿僧祇劫從八地到第十地滿為第三阿僧祇劫種性善

根發心證悟都是一樣的等到圓滿成佛所以也是佛佛平等「但隨」

順「眾生世界不同所見所聞根欲性異故示」現菩薩的「所行」

也「有差別」根異根機的利鈍(下中上)有異欲異即好樂與興趣的各

別性異即習慣熏染有別如來鑑機的十力中即有根勝劣智力(根)種

種勝解智力(欲)種種界智力(性)因為眾生所處的世界不同所見所聞

不同根欲性也都不同故不能不示現所行有差別實則菩薩的行程是

一樣的

參印順法師《成佛之道》p237《中觀論頌講記》p348《華雨集(四)》p107

關於各經論所說之三乘解說時限

三乘別

所依經論 聲聞乘 辟支佛乘 大乘

《十住毘婆沙論》 隨根利鈍或一二

世或更多世不定隨

根利鈍又以先世宿行

因緣

或七世或八世得度 或一或二三四乃至十

百千萬億「恒河沙大

劫」或過是數

《大智度論》 快者三世慢則六十劫 最快四世最慢一百劫 無量阿僧祇劫但利根

者如乘神通行急速成

《大毘婆沙論》 狹小道最快三世

廣大道最慢六十劫

最慢一百劫如「麟角

喻」獨覺

三阿僧祇劫

《攝大乘論釋》

(真諦譯)

- - 三阿僧祇劫

七阿僧祇劫(別部)

三十三阿僧祇劫(餘

大乘師)

《大乘起信論》 - - 定是三阿僧祇劫但隨

眾生根性不同故示現

所行亦有差別

十九聲聞辟支佛佛俱到彼岸於解脫中有差別否

(一)《十住毘婆沙論》卷1大正2620b9-15

問曰聲聞辟支佛佛俱到彼岸於解脫中有差別不

答曰是事應當分別於諸煩惱得解脫是中無差別因是解脫入無餘涅槃是

中亦無差別無有相故但諸佛甚深禪定障解脫一切法障解脫於諸

聲聞辟支佛有差別非說所盡亦不可以譬喻為比

(二)《十住毘婆沙論》卷 11大正 2683a24-b3

無礙解脫者解脫有三種一者於煩惱障礙解脫二者於定障礙解脫三

者於一切法障礙解脫是中得慧解脫阿羅漢得離煩惱障礙解脫共解脫阿

羅漢及辟支佛得離煩惱障礙解脫得離諸禪定障礙解脫唯有諸佛具三解脫

所謂煩惱障礙解脫諸禪定障礙解脫一切法障礙解脫總是三種解脫故佛

名無礙解脫

(三)《大智度論》卷 35大正 25320c21-322a26

【經】舍利弗白佛言「世尊聲聞所有智慧若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羅漢

辟支佛智慧佛智慧是諸眾智無有差別不相違背無生性空若法不相違背

無生性空是法無有別異云何世尊言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一日修智慧

出過聲聞辟支佛上」(大正 25320c21-26)

【論】問曰上佛已說菩薩摩訶薩修智慧出過聲聞辟支佛上今舍利弗何以故問

答曰不問智慧勢力能度眾生今但問佛及弟子智慧體性法中無有差別者

以諸賢聖智慧皆是諸法實相慧皆是四諦及三十七品慧皆是出三界

入三脫門成三乘果慧以是故說無有差別

復次如須陀洹果以無漏智滅結得果乃至佛亦如是如須陀洹用二種

解脫果有為解脫無為解脫乃至佛亦如是如佛入涅槃須陀洹極

遲不過七世皆同事同緣同行同果報以是故言無相違背所以

者何不生性空故(大正25320c26-321a9)

有為解脫無為解脫(《俱舍論》卷 25大正 29133c20-21)

解脫體有二謂有為無為有為解脫謂無學勝解無為解脫謂一切惑

滅 【經】佛告舍利弗「於汝意云何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一日修智慧心念

我行道慧益一切眾生當以一切種智知一切法度一切眾生諸聲聞辟支佛

智慧為有是事不」舍利弗言「不也世尊」(大正 25321b6-10) 【論】helliphellip聲聞辟支佛雖有慈心本不發心願度一切眾生亦不迴善根向阿耨多

羅三藐三菩提以是故菩薩一日修智慧過聲聞辟支佛上

(大正 25321c26-322a1)

【經】「舍利弗於汝意云何諸聲聞辟支佛頗有是念我等當得阿耨多羅三藐

三菩提度一切眾生令得無餘涅槃不」舍利弗言「不也世尊」佛告

舍利弗「以是因緣故當知諸聲聞辟支佛智慧欲比菩薩摩訶薩智慧百

分不及一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及」(大正 25322a2-7)

【論】問曰上已反問舍利弗事已定今何以復問答曰以舍利弗引欲以須陀洹

同得解脫故與諸佛菩薩等而佛不聽譬如有人欲以毛孔之空與虛空等

以是故佛重質其事復次雖同一事義門各異先言智慧為一切眾生故

今言頗有是念我等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令一切眾生得無餘涅槃

(大正 25322a7-14)

【經】「舍利弗於汝意云何諸聲聞辟支佛頗有是念我行六波羅蜜成就眾

生莊嚴世界具佛十力四無所畏四無礙智十八不共法度脫無量阿僧

祇眾生令得涅槃不」舍利弗言「不也世尊」(大正 25322a17-26) 二十關於修學菩薩道成佛之殊勝理由

(一)《十住毘婆沙論》卷 1大正 2620b15-c23

問曰三乘所學皆為無餘涅槃若無餘涅槃中無差別者我等何用於恒河沙等

大劫往來生死具足十地不如以聲聞辟支佛乘速滅諸苦

答曰是語弱劣非是大悲有益之言若諸菩薩效汝小心無慈悲意不能精

勤修十地者諸聲聞辟支佛何由得度亦復無有三乘差別所以者何

一切聲聞辟支佛皆由佛出若無諸佛何由而出若不修十地何有

諸佛若無諸佛亦無法僧是故汝所說者則斷三寶種非是大人

有智之言不可聽察hellip如是聲聞辟支佛佛煩惱解脫雖無差別以

度無量眾生久住生死多所利益具足菩薩十地故有大差別

(二)《大毘婆沙論》卷 16大正 2777a24-b4

佛世尊愛恚永斷違順平等拔諍論根滅憍慢本視諸珍寶猶如瓦礫於一

切法覺照無遺無相似愛及恚慢等諸煩惱習已永斷故非如獨覺及諸聲聞

雖斷煩惱而有餘習貪愛習者如尊者阿難憐諸釋種瞋恚習者如尊者畢陵伽

筏蹉語殑伽神言小婢止流吾今欲渡憍慢習者如尊者舍利子棄擲醫藥

愚癡習者如尊者笈房缽底食前咳氣知食未銷不知後苦而復更食如是

等事其類甚多

(阿羅漢仍有習氣參見《大智度論》卷 27大正 25260c2-25)

二十一「是人修集聲聞辟支佛乘法未入法位我當教化令趣佛道」為何強調

「未入法位」 (一)《十住毘婆沙論》卷 7(大正 2655a4~18)

問曰云何名為歸依僧 答曰若諸聲聞人 未入法位者 令發無上心 使得佛十力

先以財施攝 後乃以法施 深信四果僧 不分別貴眾 求聲聞功德 而不證解脫 是名歸依僧 又應念三事

聲聞人者成聲聞乘 未入法位者於聲聞道未得必定能令此人發佛道心而得十力若入法位者

終不可令發無上心設或發心亦不成就如《般若波羅蜜》中尊者須菩提

所說「已入正法位不能發無上心何以故是人於生死已作障隔不復往

來生死發無上心

(二)《小品般若波羅蜜經》卷 1(大正 8540a16~21) 若諸天子未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今應當發若人已入正位則不堪任

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何以故已於生死作障隔故是人若發阿耨多羅三

藐三菩提心我亦隨喜終不斷其功德所以者何上人應求上法(參見《大

智度論》卷 54大正 25442c4~9) (三)印順法師《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p650~651

經中廣舉譬喻形容棄般若法門而取聲聞經者的無知對於傳統佛教採取了

尊重又貶抑的立場這不但維護了般若法門也有誘導聲聞修學般若法門的意

義誘導聲聞修學最顯著的例子如『小品般若波羅蜜經』卷一(大正 8540a)說

若諸天子未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今應當發若人已入正位則不

堪任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何以故已於生死作障隔故是人若發阿

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我亦隨喜終不斷其功德所以者何上人應求上

法 「入正位」是「入正性離生」的舊譯「入正位」聲聞行者就得「須陀洹」(初

果)最多不過七番生死一定要入無餘涅槃這樣就不能長在生死中修菩

薩行所以說「已於生死作障隔」如只有七番生死就不可能發求成佛道的

大心所以說「不堪任」這是依佛教界公認的教理說經上又說如「入正

位」的能發大菩提心求成佛道也是隨喜讚歎的因為上人聲聞聖者

是應該進一步的求更上的成佛法門說聲聞聖者不可能發心又鼓勵他們發心

修菩薩道這是不否定部派佛教的教義而暗示了聲聞聖者迴心的可能特別

是『大如品』依「如」真如而泯「三乘人」與「一(菩薩)乘人」的差

別消融了二乘與菩薩的對立

(四)《大品般若經》卷 22〈遍學品 74〉大正 8381b15-17

若菩薩摩訶薩作八人得須陀洹果乃至得阿羅漢果得辟支佛道然後入菩

薩位無有是處(《大智度論》卷 86大正 25659b26-28)

(五)《維摩詰所說經》卷中(大正 14549b4~b16) 若見無為入正位者不能復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譬如高原陸地不生蓮

華卑濕淤泥乃生此華如是見無為法入正位者終不復能生於佛法煩惱泥

中乃有眾生起佛法耳又如殖種於空終不得生糞壤之地乃能滋茂如是入無

為正位者不生佛法起於我見如須彌山猶能發于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生佛

法矣是故當知一切煩惱為如來種譬如不下巨海不能得無價寶珠如是不入

煩惱大海則不能得一切智寶

(六)《大智度論》卷 27大正 25263b12-25 菩薩初發意時所可怖畏無過聲聞辟支佛地正使墮地獄無如是怖畏

不永破大乘道故阿羅漢辟支佛於此大乘以為永滅譬如空地有樹名舍

摩梨(角+瓜)枝廣大眾鳥集宿一鴿後至住一枝上其枝及(角+瓜)即

時壓折澤神問樹神大鳥鵰鷲皆能任持何至小鳥便不自勝樹神答言

此鳥從我怨家尼俱盧樹上來食彼樹果來栖我上必當放糞子墮地者惡

樹復生為害必大是故於此一鴿大懷憂畏寧捨一枝所全者大菩薩

摩訶薩亦如是於諸外道魔眾及諸結使惡業無如是畏如阿羅漢辟支

佛何以故聲聞辟支佛於菩薩邊亦如彼鴿壞敗大乘心永滅佛業

一切菩薩乃至初發心皆畢定如法華經中說 問曰若菩薩皆畢定佛何以故種種呵二乘不聽菩薩取二乘證 答曰求佛道者應遍知法性是人畏老病死故於法性少分取證便自止息捨

佛道不度眾生諸佛菩薩之所呵責「汝欲捨去會不得離」得阿羅漢證時

不求諸菩薩深三昧又不廣化眾生是則迂迴於佛道稽留 問曰阿羅漢先世因緣所受身必應當滅住在何處而具足佛道 答曰得阿羅漢時三界諸漏因緣盡更不復生三界有淨佛土出於三界乃

至無煩惱之名於是國土佛所聞法華經具足佛道如法華經說「有羅漢若不

聞法華經自謂得滅度我於餘國為說是事汝皆當作佛」

問曰若阿羅漢往淨佛國土受法性身如是應得疾作佛何以言迂迴稽留

答曰是人著小乘因緣捨眾生捨佛道又復虛言得道以是因緣故雖不受

生死苦惱於菩薩根鈍不能疾成佛道不如直往菩薩

復次佛法於五不可思議中最第一今言漏盡阿羅漢還作佛唯佛能知論議

者正可論其事不能測知是故不應戲論若求得佛時乃能了知餘人可信而

不可知(大正 25714a1~25) (七)《大智度論》卷 28大正 25264b7~10

問曰阿羅漢煩惱已盡習亦未盡何以不生(法性生身) 答曰阿羅漢無大慈悲無本誓願度一切眾生又以實際作證已離生死故

(八)如果二乘人可以迴心向大則須耗費多少時間才能成佛呢

1《大般涅槃經》卷 11

一斷三結得須陀洹果不墮地獄畜生餓鬼helliphellip是人未來過八萬劫

便當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迦葉第二人者斷三結縛薄貪恚癡

得斯陀含果名一往來helliphellip是人未來過六萬劫便當得成阿耨多羅三藐

三菩提迦葉第三人者斷五下結得阿那含果更不來此helliphellip是人未

來過四萬劫便當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迦 葉第四人者永斷貪欲瞋恚愚癡得阿羅漢果helliphellip亦非騏驎獨一之

行helliphellip是人未來過二萬劫便當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迦葉第五人

者永斷貪欲瞋恚愚癡得辟支佛道helliphellip真是騏驎獨一之行helliphellip是人未

來過十千劫便當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大正 12431 c16~432a5) 2《瑜伽師地論》卷 80

問迴向菩提聲聞為住無餘依涅槃界中能發趣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耶

為住有餘依涅槃界耶 答唯住有餘依涅槃界中可有此事所以者何以無餘依涅槃界中遠離

一切發起事業一切功用皆悉止息 問若唯住有餘依涅槃界中能發趣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云何但由一

生便能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耶所以者何阿羅漢等尚當無有所餘

一生何況當有多生相續 答由彼要當增諸壽行方能成辦世尊多分依此迴向菩提聲聞密意說

言物類善男子若有善修四神足已能住一劫或餘一劫餘一劫者

此中意說過於一劫彼雖如是增益壽行能發趣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而

所修行極成遲鈍樂涅槃故不如初心始業菩薩彼既如是增壽行已

留有根身別作化身同法者前方便示現於無餘依般涅槃界而般涅槃

由此因緣皆作是念某名尊者於無餘依般涅槃界已般涅槃彼以所留有

根實身即於此界贍部洲中隨其所樂遠離而住一切諸天尚不能睹何

況其餘眾生能見彼於涅槃多樂住故於遍遊行彼彼世界親近供養佛菩

薩中及於修習菩提資糧諸聖道中若放逸時諸佛菩薩數數覺悟被覺

悟已於所修行能不放逸(大正 30749a5~b1)

迴向菩提聲聞要想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必須在尚未證入無餘依涅槃

界前才有可能其所使用的方法是善修四神足在住壽一劫或餘一劫的

時間中廣集菩提資糧依四神足之力而住壽一劫或餘一劫這是佛教中

古老的傳說如《長阿含經》卷 2<遊行經>云 佛告阿難諸有修四神足多修習行常念不忘在意所欲可得

不死一劫有餘阿難佛四神足已多修行專念不忘在意所欲

如來可止一劫有餘為世除冥多所饒益天人獲安(大正 115b19~24)

這樣的傳說在聲聞部派中是知道的但何以沒有說到可以依四神足之力

在住壽餘一劫的時間中廣集菩提資糧而成佛呢從時間觀的角度來看

《瑜伽師地論》說「餘一劫者此中意說過於一劫」這是將「餘一劫」

的時間擴充了不論多久時間直到成佛為止而不是一劫多一點的意思

而聲聞部派也許認為「餘一劫」是一劫再多一點的時間因此就沒有說到

可以依四神足之力在住壽一劫或一劫餘的時間中廣集菩提資糧而成

佛但從有部認為入了忍位就無法迴心向大的主張來看則不論「餘一劫」

的時間是長是短都將無法成佛這應該是部派間沒有傳說依四神足之力

在住壽餘一劫的時間中廣集菩提資糧而成佛的主要原因 二十二諸佛威力功德智慧無量深法等無差別為何佛壽有長短國土有淨穢

正法有久住不久住helliphellip (一)《十住毘婆沙論》卷 3大正 2632c3-14

佛功德力者一切去來今佛威力功德智慧無量深法等無差別但隨

諸佛本願因緣helliphellip無量壽命者壽命無量劫過諸算數一劫百劫千

劫萬劫億劫百千萬億那由他阿僧祇劫如是久住為利益憐愍眾生故

一切諸佛雖力能無量壽以本願故有久住世者有不久住者

(二)《俱舍論》卷 27大正 29141b3-9 論曰由三事故諸佛皆等一由資糧等圓滿故二由法身等成辦故三由

利他等究竟故由壽種姓身量等殊諸佛相望容有差別壽異謂佛

壽有短長種異謂佛生剎帝利婆羅門種姓異謂佛姓喬答摩迦葉波等

量異謂佛身有小大等言顯諸佛法住久近等 (三)佛壽命長短(《大智度論》卷 34大正 25312a14- b21)

問曰佛雖有長壽業因緣生於惡世故壽命便短以此短壽能具佛事何

用長為又佛以神通力故一日之中能具佛事何況百歲 答曰此間閻浮提惡故佛壽應短餘處好故佛壽應長 問曰若然者菩薩於此閻浮提淨飯王宮生出家成道是實佛餘處皆是神

通力變化作佛以度眾生 答曰此言非也所以者何餘處閻浮提亦各各言我國是實佛餘處為變化

何以知之若餘處國土自知是化佛則不肯信受教戒又如餘國土人

壽命一劫若佛壽百歲於彼裁無一日眾生則起輕慢不肯受教彼則

以一劫為實佛以此為變化如《首楞嚴經》說「神通遍照佛壽七百

千阿僧祇劫佛告文殊尸利彼佛則是我身彼佛亦言釋迦文佛則是

我身」以是故知諸佛壽命實皆無量為度人故現有長短汝言釋迦

文佛以神通力故所度眾生與人壽不異者則不須百歲一日之中可

具足佛事 如阿難一時心生是念如然燈世尊一切勝佛鞞婆尸佛出於好世

壽命極多能具佛事我釋迦文佛出生惡世壽命極短將無世尊

不能具足佛事耶 爾時世尊入日出三昧從身變化出無量諸佛及無量光明普至十方

一一化佛在諸世界各作佛事或有說法或現神通或現三昧或現

飯食如是之比種種因緣施作佛事而度眾生從三昧起告阿難曰『汝

悉見聞是事不』阿難言『唯然已見』佛告阿難『佛以如是神力

能具佛事不』阿難言『假令佛壽一日大地草木悉為可度眾生則

能度盡何況百歲』 以是故知諸佛壽命皆悉無量為度人故現有長短譬如日出影現

於水隨水大小水大則影久水小則速滅若照琉璃頗梨珠山影則

久住又如火燒草木然少則速滅然多則久住不可以滅處無火

故謂多然處亦無光明長短義亦如是 (參見《佛說首楞嚴三昧經》卷 2大正 15644c)

(四)佛土淨不淨(《大智度論》卷 32大正 25302b12-c10) 一切佛功德皆等無多無少

問曰若爾者何以言阿彌陀佛壽命無量光明千萬億由旬無量劫度眾生

答曰諸佛世界種種有淨不淨有雜

如《三十三天品經》說佛在三十三天安居自恣時至四眾久不見

佛愁思不樂遣目連白佛言「世尊云何捨此眾生住彼天上」

時佛告目連「汝觀三千世界」目連以佛力故觀或見諸佛為大眾

說法或見坐禪或見乞食如是種種施作佛事目連即時五體投地

是時須彌山王跛[跳-兆+我]大動諸天皆大驚怖目連涕泣稽首白

佛「佛有大悲不捨一切作如是種種化度眾生」佛告目連「汝

所見甚少過汝所見東方有國純以黃金為地彼佛弟子皆是阿羅漢

六通無礙復過是東方有國純以白銀為地彼佛弟子皆學辟支佛道

復過是東方有國純以七寶為地其地常有無量光明彼佛所化弟子純

諸菩薩皆得陀羅尼諸三昧門住阿毘跋致地目連當知彼諸佛者

皆是我身如是等東方恒河沙等無量世界有莊嚴者不莊嚴者皆

是我身而作佛事如東方南西北方四維上下亦復如是」

以是故當知釋迦文佛更有清淨世界如阿彌陀國阿彌陀佛亦有嚴

淨不嚴淨世界如釋迦文佛國諸佛大悲徹於骨髓不以世界好醜隨

應度者而教化之如慈母愛子子雖沒在廁溷懃求拯拔不以為惡

(五)清淨國土雜國土(《大智度論》卷 93大正 25711c14-21) 問曰佛憐愍眾生淨佛國土中何以無三惡道眾生 答曰憐愍一切眾生平等無異此中說清淨業因緣是國土中無三惡道

又佛非但一國土乃有十方恒河沙國土佛有清淨國土有雜國土

雜國土中則具有五道淨佛國土或有人天別異或無有人天別異

如過去天王佛國土中唯佛世尊以為法王是故名為天王佛 (六)《維摩詰所說經》〈佛國品第一〉卷 1大正 14538c10-29

舍利弗眾生罪故不見如來佛土嚴淨非如來咎舍利弗我此土淨而汝

不見爾時螺髻梵王語舍利弗『勿作是意謂此佛土以為不淨所以

者何我見釋迦牟尼佛土清淨譬如自在天宮』舍利弗言『我見此土

丘陵坑坎荊蕀沙礫土石諸山穢惡充滿』螺髻梵言『仁者心有高下

不依佛慧故見此土為不淨耳舍利弗菩薩於一切眾生悉皆平等深心

清淨依佛智慧則能見此佛土清淨』於是佛以足指按地即時三千大千

世界若干百千珍寶嚴飾譬如寶莊嚴佛無量功德寶莊嚴土一切大眾

歎未曾有而皆自見坐寶蓮華佛告舍利弗『汝且觀是佛土嚴淨』舍

利弗言『唯然世尊本所不見本所不聞今佛國土嚴淨悉現』佛語

舍利弗『我佛國土常淨若此為欲度斯下劣人故示是眾惡不淨土耳譬

如諸天共寶器食隨其福德飯色有異如是舍利弗若人心淨便見此土功德

莊嚴』 (七)正法久住不久住(《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 183大正 27919a3-16)

問何故過去諸佛有未般涅槃正法即滅有於般涅槃後七日即滅今釋迦佛

千歲方滅耶 答過去諸佛壽量長遠於彼正教所應作者佛在世時多已究竟故法速滅

今世尊釋迦牟尼出百年時壽量短促正教所作雖佛涅槃多未究竟乃

至千歲於中有種善根者有成熟者有解脫者是故經於多時正法方滅

有說過去諸佛所有弟子愛重奢摩他非毘缽舍那由重奢摩他故

恒住寂止不樂傳說契經等十二分教故法速滅 今世尊弟子愛重毘缽舍那非奢摩他由重毘缽舍那故多住觀察皆

樂傳授契經等十二分教是故正法多時乃滅 (八)1《成佛之道》(增注本)p19

從經典看來佛的色身有大小壽命有長短國土有淨穢弟子有多少正

法住世也不一致要知道這是佛的方便示現為了適應眾生的根機才有

這種種差別

2《成佛之道》(增注本)p425-426

佛壽與佛身的長短可說有限量的都是化身化土化身佛為什麼示現這

些差別呢因眾生根性不同有的應以苦切語三惡道是這樣的苦眾生界

是這樣的苦能因此發心修行這是折伏門 有的應以愛語這麼清淨那麼自在就肯發心修行這是攝受門 化身佛就是以這折攝二門來成就眾生的隨機適應如藥能治病就是妙

藥所以不應該生優劣想

3印順法師《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p493 釋尊的生在穢惡時代是出於悲憫眾生的願力願意在穢土成佛救護眾生

脫離一切苦這是重在「悲能拔苦」的精神彌勒是立願生在「佛剎莊嚴

壽命無數」的世界重在慈(彌勒譯為「慈」)的「施與安樂」至於成佛

(智證)度眾生是沒有不同的這是法藏部的見解 說一切有部以為「慈氏菩薩多自饒益少饒益他釋迦菩薩多饒益他少

自饒益」釋尊與彌勒因行的對比釋尊是更富於大悲為眾生的精神所以

彌勒的最初發心比釋迦早了四十餘劫而成佛卻落在釋尊以後這顯得大

悲苦行的菩薩道勝過了為「莊嚴佛剎壽命無數」而發心修行

Page 12: 《十住毘婆沙論》之菩薩修行要略...2006 年佛法度假中文營隊課程講義 《十住毘婆沙論》之菩薩修行要略 釋長慈編 2006/5/22 壹、簡介 一、釋《論》題:

名一心念亦得不退轉」(《十住毘婆沙論》卷 5大正 2642c)

2易行道除稱佛菩薩名而外「應憶念禮拜以偈稱讚」(《十住毘婆沙論》

卷 5大正 2643c)

3易行道不單是稱名禮拜而已如論說「求阿惟越致地者非但憶念稱

名禮敬而已復應於諸佛所懺悔勸請隨喜迴向」(《十住毘婆

沙論》卷 5大正 2645c)所以易行道就是修七支及普賢的十大願

4易行道為心性怯弱的初學說重在攝護信心龍樹論如此說馬鳴論也說

「眾生初學是法欲求正信其心怯弱helliphellip當知如來有勝方便攝護信

心」(《大乘起信論》大正 32583a)

5易行道的攝護信心或是以信願修念佛等行而往生淨土到了淨土漸

次修學決定不退轉於無上菩提這如一般所說或者是以易行道為方便

堅定信心轉入難行道如說「菩薩以懺悔勸請隨喜迴向故福

德轉增心調柔軟於諸佛無量功德清淨第一凡夫所不信而能信受及

諸大菩薩清淨大行希有難事亦能信受helliphellip愍傷諸眾生無此功德helliphellip

深生悲心helliphellip以悲心故為求隨意使得安樂則名慈心」「若菩薩如是

得隨慈悲心斷所有貪惜為施勤精進」(《十住毘婆沙論》卷 6大正

2649b-c)這就是從菩薩的易行方便道引入菩薩的難行正常道了

(三)普賢十大願(印順法師《學佛三要》p92-94)

由於「初學是法(大乘)其心怯弱」所以特重信仰依佛力的加被而修習

龍樹說這是以信(願)精進為門而入佛法的也就是樂集佛功德而往生淨

土的易行道說得最圓滿的要算『普賢行願品』的十大行願這因為佛是無

上菩提的圓滿實證者所以將信願集中於佛寶而修 十大行願中一禮敬諸佛二稱歎如來是佛弟子見佛所應行的禮儀三

廣修供養是見佛修福的正行六請轉法輪七請佛住世從梵王請佛說

法與阿難不請佛住世而來這都本於釋迦佛的常法而引申於一切佛四

懺悔業障如『決定毘尼經』的稱念佛名的懺法大乘通於在家出家所以不

用僧伽的作法懺專重於佛前的懺悔五隨喜功德十普皆回向這是大

乘法所特別重視的八隨順佛學即依佛的因行果行而隨順修學九恒順

眾生是增長悲心 這十大行願有三大特點 一佛佛平等所以從一佛(毘盧遮那)而通一切佛盡虛空遍法界而不

是局限於一時一地一佛的 二重於觀念不但懺悔隨喜回向由於心念而修就是禮佛供養讚

佛等也唯由心念如說「深心信解如對目前」「起深信解現前知見」

這是心中「念佛」的易行道成就即是念佛三昧 三這是專依佛陀果德(攝法僧功德)而起仰信的一切依佛德而引發如隨

順眾生的悲心因為「若能隨順眾生即能隨順供養諸佛若於眾生尊重

承事則為尊重承事如來若令眾生生歡喜者則令一切如來歡喜何以

故諸佛如來以大悲而為體故」helliphellip 信增上菩薩信願集中於佛念念不忘佛能隨願往生極樂世界但由信願觀

念所以是易行道然心心念於如來功德念念常隨佛學念念恒順眾生如

信願增長也自然能引發為法為人的悲行智行龍樹說修易行道的能「福力

增長心地調柔helliphellip信諸佛第一清淨功德已愍傷眾生」修行六波羅蜜

所以這雖是易行道是信增上菩薩學法而印度的大乘行者都日夜六時的

在禮佛時修此懺悔隨喜勸請回向不過智增悲增的菩薩重心在悲行與

智行而已 七若懺悔罪業是否能不受果報 (一)《十住毘婆沙論》卷 6〈分別功德品第十一〉大正 2648b19-49b9

問曰汝言「懺悔除業障罪」餘經6中說「佛告阿難故作業必當受」 又阿毘曇7中說「諸業因緣不空果報不失不滅」 又經8說「眾生皆屬業皆從業有依止於業眾生隨業各自受報若

現報若生報若後報」 又《業報經》9中閻羅王為眾生說言「咄眾生汝此罪非父母作天

作沙門婆羅門作汝自作自應受報」 又賢聖偈中說「實法如金剛業力將無勝今我已得道而受惡業報」

又佛自說「大海諸名山丘陵樹林木地水火風等日月諸星宿若

至劫燒時皆盡無有餘業於無量劫常在而不失汝遇具相者一切

智人師先所造罪業已償其果報今雖得值佛垢盡證聖果以餘因

緣故木刺猶在身」10是故不應言「懺悔除業罪」 答曰我不言「懺悔則罪業滅盡無有報果」我言「懺悔罪則輕薄於少

時受」是故懺悔偈中說「若應墮三惡道願人身中受」helliphellip 如是等罪多行福德志意曠大集諸功德故不墮惡道是故汝先難

6 《中阿含經》卷 3〈思經第 15〉大正 1437b26-28 7 正量部主張有「不失法」《般若燈論釋》卷 10大正 30101c26~27)「正量部人言阿含經中佛如

是說有不失法以此法故不斷不常諸體得成」 8 參見《佛說佛名經》卷 4大正 14204c 9 參見 《起世經》卷 4大正 1331 a26~ b6「時閻摩王又更告言汝愚癡人若如是者汝自懈怠

行放逸故不修身口及意善業以是因緣汝當長夜得大苦惱無有安樂是故汝當具足受此放逸之罪

得如是等惡業果報亦如諸餘放逸眾生受此罪報又汝諸人此之苦報惡業果者非汝母作非汝父

作非汝兄弟作非姐妹作非國王作非諸天作亦非往昔先人所作是汝自身作此惡業今還聚

集受此報也」 10 參見《佛說興起行經》卷上〈佛說木槍刺腳因緣經第六〉大正 4168a~170b

若懺悔罪業則滅盡無有果報者是語不然復次若言罪不可滅者

《毘尼》中佛說「懺悔除罪」則不可信是事不然是故業障罪應懺悔 (二)《大智度論》大正 25395c12-15

戒律中戒雖復細微懺則清淨犯十善戒雖復懺悔三惡道罪不除如比

丘殺畜生雖復得悔罪報猶不除 (三)印順導師

1《華雨集》(第二冊)p195-196 罪業不善業真的可依懺悔而除滅嗎龍樹有明確的說明如《十住毘婆

沙論》卷六(大正二六四八下四九上)說 「我不言懺悔則罪業滅盡無有報(異熟)果我言懺悔罪則輕薄於少時受

是故懺悔偈中說若應墮三惡道願人身中受helliphellip又如阿闍世害得道父王

以佛及文殊師利因緣故重罪輕受」 依《十住毘婆沙論》意懺悔業障並不能使罪消滅了只是使罪業力減輕

「重罪輕受」本來是要在來生或後後生中受重報的由於懺悔善現在人

中輕受重罪業就過去了《金剛般若經》說「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讀誦此經

若為人輕賤是人先世罪業應墮惡道以今世人輕賤故先世罪業則為消滅」

(大正 8750c)讀誦經典而能消(重)罪業與《(十住)毘婆沙論》意義相

2《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p977

依「佛法」說懺悔不是將業消滅了而是削弱業的作用使惡業不致於障

礙道的進修如五逆稱為「業障」那是怎麼樣修行也決定不能證果的《沙

門果經》說「若阿闍世王不殺父者(聽了佛的說法)即當於此坐上得法眼

淨(證得初果)而阿闍世王今自悔過(只能)罪咎損減已拔重咎」《增壹

阿含經》及《律藏》都說阿闍世王得「無根信」或「不壞信」逆罪因懺悔

而減輕了但還是不能證果《阿闍世王經》說阿闍世王聽法以後得「信

忍」或作「順忍」與「無根信」「不壞信」相當闍王雖有所悟入還是要

墮賓頭地獄不過不受苦能很快的生天《阿闍世王經》所說罪性本空而

因果不失悔悟也只能輕(重罪輕受)些與原始佛法還沒有太多的差別

《阿闍世王經》又說有殺母的罪人因文殊的誘導見佛聞法而證得阿羅漢

果這是與「佛法」相違與阿闍世王悔罪說相違可能是遲一些而附入的部

分 八菩薩修「迴向」的方法 (一)《十住毘婆沙論》卷 5〈除業品〉大正 2646b7~ 47a24

問曰汝已說懺悔勸請隨喜云何為迴向 答曰我所有福德 一切皆和合 為諸眾生故 正迴向佛道

我者己身 所有福德者若從身生若從口生若從意生若因布施生若因持戒生若

因修禪生若因隨喜生若因勸請生如是等及餘所有善皆名所有福德 一切皆和合者心念諸福德合集稱量知其廣大 諸眾生者三界眾生 正者如諸佛迴向如真實迴向迴向菩提 迴向菩提者迴諸福德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又隨喜迴向此二事佛亦自說

有菩薩摩訶薩欲隨喜迴向應念諸佛斷三界相續道滅諸戲論乾煩惱淤

泥滅諸刺棘除諸重擔逮得己利正智解脫心得自在盡諸有結無量

無邊不可思議阿僧祇十方世界一一世界中亦無量無邊不可思議阿僧祇諸佛

出已滅度從初發心乃至得佛入無餘涅槃至遺法未盡於其中間是諸佛所有

善根福德應六波羅蜜及所受辟支佛記所有善根又聲聞人善根若布施

持戒修禪及學無學無漏善根及諸戒品定品慧品解脫根又聲聞人善

根若布施持戒修禪及學無學無漏善根及諸佛戒品定品慧品解

脫品解脫知見品大慈大悲等無量功德及諸佛有所說法於此法中有人

信解受學得此法利是諸人等所有善根於此法中及凡夫所種善根及諸天

龍夜叉乾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睺羅伽得聞法已生諸善

心乃至畜生聞法生諸善心及諸佛欲入涅槃時眾生所種善根是諸善根

福德一切和合稱量使無遺餘以最上最妙最勝無上無等無等等隨

喜隨喜已以是隨喜所生福德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未來現在諸佛

亦如是是三世諸佛福德及因諸佛所生福德心皆隨喜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

提是故偈說 罪應如是懺 勸請隨喜福 迴向無上道 皆亦應如是 如諸佛所說 我悔罪勸請 隨喜及迴向 皆亦復如是

無始世界來有無量遮佛道罪應於十方諸佛前懺悔勸請諸佛隨喜迴向

如佛所知所見所許懺悔我亦如是懺悔勸請諸佛隨喜迴向亦復如是

若如是懺悔勸請隨喜迴向是名正迴向

問曰云何名為諸佛所知所見所許懺悔勸請隨喜迴向 答曰懺悔勸請如先說隨喜迴向如《大品經》11中須菩提白佛言

世尊所說菩薩於過去未來現在一切諸佛及諸弟子一切眾生所有福德

善根盡和合稱量以最上隨喜世尊云何名為最上隨喜

11 參見《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 11<隨喜品(隨喜迴向品)第 39>大正 8297b21~302a16《小品

般若波羅蜜經》卷 3<迴向品第 7>大正 8547c13~549c26《大智度論》卷 61大正 25487a~496a

佛告須菩提若菩薩於過去未來現在諸法不取不念不見不得不

分別而能如是思惟是諸法皆從憶想分別眾緣和合有一切法實不生無所從

來是中乃至無有一法已生今生當生亦無已滅今滅當滅諸法相如

是我順諸法相隨喜隨喜已亦隨諸法實相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名

最上隨喜迴向 復次須菩提求佛道善男子善女人不欲謗佛者應以善根如是迴向應作

是念如諸佛心佛智佛眼知見是善根福德本末體相從何而有我亦

如是隨諸佛知見隨喜如諸佛所許我亦如是以善根迴向若菩薩如是迴向

則不謗諸佛亦無過咎深心信解如實迴向是名大迴向具足迴向 復次須菩提善男子善女人以諸善根福德應如是迴向如諸賢聖戒品

定品慧品解脫品解脫知見品不繫欲界不繫色界不繫無色界不在

過去不在未來不在現在以不繫三界故是迴向亦如是不繫所迴向處亦

不繫若菩薩能如是得心信解如實是名不失迴向無毒迴向法性迴向若

菩薩於此迴向取相貪著是名邪迴向是故諸菩薩摩訶薩應如諸佛所知法

相以是法相迴向能至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名正迴向

(二)《大智度論》卷 61大正 25487c27~488a13 共一切眾生者是福德不可得與一切眾生而果報可與菩薩既得福德果報

衣服飲食等世間樂具以利益眾生菩薩以福德清淨身口人所信受

為眾生說法令得十善道四禪等與作後世利益末後成佛得福德果報

身有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無量光明觀者無厭無量清淨梵音柔和無

礙解脫等諸佛法於三事示現度無量阿僧祇眾生般涅槃後碎身舍利與

人供養久後皆令得道是果報可與一切眾生以果中說因故言福德與眾生

共若福德可以與人者諸佛從初發心所集福德盡可與人然後更作善法

體不可與人今直以無畏無惱施與眾生

(三)印順法師《印度佛教思想史》p112 ~ p113 迴向迴向是迴轉趣向將自己所有念佛等功德轉向於某一目標〈普賢行

願品〉說「迴向眾生及佛道」(《大方廣佛華嚴經》卷 40大正 10847a)一切功德迴向給眾生與眾生同成佛道自己所作的功德能轉給別人嗎

《大智度論》說「是福德不可得與一切眾生而(福德的)果報可與helliphellip

若福德可以與人者諸佛從初發心所集功德盡可與人」(卷 61大正 25

487c~488a)自己所作的功德是不能迴向給眾生的但自己功德所得的福報

菩薩可以用來利益眾生引導眾生同成佛道這樣的迴向說才沒有違反「自

作自受」的因果律 (四)印順法師《華雨集》(第二冊)p158 ~ p161

「普皆回向」回向是迴轉趣向迴向功德是將所有功德轉向於某一目

的〈普賢行願品〉的迴向是「所有禮讚供養福請佛住世轉法輪隨

喜懺悔諸善根迴向眾生及佛道」(《普賢菩薩行願讚》大正 10880b)依偈說回向是將上來所說的「禮敬功德」「讚歎功德」「供養功德」「懺悔

功德」「隨喜功德」「勸請功德」一切回向於眾生與眾生同成佛道依偈

文可見重佛重信的易行道(「三品經」也如此)本沒有「恒順眾生」與

「常隨佛學」的 回向眾生及佛道如《舍利弗悔過經》說「學道以來所得(一切)福德皆

集聚合會以持好心施與天下十方人民父母蜎飛蠕動之類皆令得其福

有餘少所令某得之令某等作佛道」(大正 241091a)異譯《菩薩藏經》

說得更明白「一切和合迴施與一切眾生helliphellip一切和合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

菩提以此善根願令一切眾生亦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大正 241089a) 菩薩修易行道所得的功德回向眾生就是將自己的功德轉而布施給眾生

使眾生離苦得樂發心修行成佛 菩薩的功德真能施與眾生使眾生受福樂嗎這裏面含有重大問題也就是

「自力」與「他力」一般神教都是重「他力」的佛法說善惡因果修因證

果一向是「自力」的「大乘佛法」的「回向功德」不違反佛法的特質嗎

《大智度論》卷 61(大正 25487c~488a)說 「共一切眾生者是福德不可得與一切眾生而果報可與菩薩既得福德

果報衣服飲食等世間樂具以利益眾生菩薩以福德清淨(所有)

身口人所信受為眾生說法令得十善helliphellip末後成佛helliphellip是果報可

與一切眾生以果中說因故言福德與眾生共若福德可以與人者諸佛

從初發心所集福德盡可與人」 經上說福德回向施與眾生這是果中說因是不了義說菩薩的福德是不能

轉施與別人的但菩薩發願化度眾生所以依此福德善根未來福慧具足就

能以財物佛法施與眾生使眾生得財物能依法修行成就佛道如自己的

福德而可以迴施眾生那是違反「自力」原則的佛菩薩的功德無量如可以

迴施眾生那世間應該沒有苦惱眾生都是佛菩薩那樣也不用佛菩薩來化度

了 《十住毘婆沙論》這樣說「我所有福德一切皆和合為諸眾生故正迴向

佛道」(卷 5大正 2646b)菩薩發菩提心求成佛道主要是為了救度一切

眾生所以「迴向眾生及佛道」是說「為諸眾生故」以一切功德迴向阿耨

多羅三藐三菩提並非以福德善根施與眾生《普賢菩薩行願讚》但說「悉皆

迴向於菩提」沒有說迴向眾生也許是為了避免讀者的誤解吧

九關於眾生見佛身聞佛名而得入必定之意趣 (一)《十住毘婆沙論》卷 3大正 2632c3-8

佛功德力者一切去來今佛威力功德智慧無量深法等無差別但隨諸佛本

願因緣或有壽命無量或有見者即得必定聞名者亦得必定女人見者即成

男子身若聞名者亦轉女身或有聞名者即得往生或有無量光明眾生遇者

離諸障蓋或以光明即入必定或以光明滅一切苦惱 (二)《十住毘婆沙論》卷 3大正 2632c14-25

見時得入必定者有眾生見佛即住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阿惟越致地何以故

是諸眾生見佛身者心大歡喜清淨悅樂其心即攝得如是菩薩三昧以是三昧

力通達諸法實相能直入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必定地 是諸眾生長夜深心種見佛入必定善根以大悲心為首善妙清淨為通達

一切佛法故為度一切眾生故是善根成就時至是故得值此佛又以諸佛本

願因緣二事和合故此事得成 聞佛名入必定者佛有本願「若聞我名者即入必定」如見佛聞亦如是

(三)《大方廣佛華嚴經》卷 52大正 10276c23-27

若有眾生善根熟者見佛身已則皆受化然彼佛身盡未來際究竟安住

隨宜化度一切眾生未曾失時 佛子如來身者無有方處非實非虛但以諸佛本誓願力眾生堪度則便

出現

(四)《大方廣佛華嚴經》卷 52大正 10276b23-26 佛子如來智日亦復如是普現法界無前無後一切眾生淨心器中佛

無不現心器常淨常見佛身若心濁器破則不得見

(五)《放光般若經》卷 4大正 829a27-28

云何菩薩真見佛身逮法性故是為真見

《大品般若經》卷 6〈發趣品第 20〉大正 8259b8 云何菩薩如實觀佛身如實觀法身故

(六) 《大智度論》卷 34大正 25313a21-c18 【經】我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時十方如恒河沙等世界中眾生聞我名者必得阿

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欲得如是等功德者當學般若波羅蜜(《摩訶般若波羅

蜜經》卷 1大正 8221a17-20) 【論】問曰有人生值佛世在佛法中或墮地獄者如提婆達俱迦利訶多釋子等

三不善法覆心故墮地獄此中云何言去佛如恒河沙等世界但聞佛名便

得道耶

答曰上已說有二種佛一者法性生身佛二隨眾生優劣現化佛

為法性生身佛故說乃至聞名得度為隨眾生現身佛故說雖共佛住

隨業因緣有墮地獄者

法性生身佛者無事不濟無願不滿所以者何於無量阿僧祇劫積

集一切善本功德一切智慧無礙具足為眾聖主諸天及大菩薩希能見

者譬如如意寶珠難見難得若有見者所願必果如喜見藥其有見者

眾患悉除如轉輪聖王人有見者無不富足如釋提桓因有人見者隨

願悉得如梵天王眾生依附恐怖悉除如人念觀世音菩薩名者悉脫

厄難是事尚爾何況諸佛法性生身

問曰釋迦文佛亦是法性生身分無有異體何以故佛在世時有作五逆罪人

飢餓賊盜如是等惡

答曰釋迦文佛本誓我出惡世欲以道法度脫眾生不為富貴世樂故出

若佛以力與之則無事不能又亦是眾生福德力薄罪垢深重故不得隨

意度脫又今佛但說清淨涅槃而眾生譏論誹謗言『何以多畜弟子

化導人民』此亦是繫縛法但以涅槃法化猶尚譏謗何況雜以世樂

如提婆達欲令足下有千輻相輪故以鐵作模燒而爍之爍已足壞

身惱大呼爾時阿難聞已涕泣白佛『我兄欲死願佛哀救』佛即

伸手就摩其身發至誠言『我看羅[目侯]羅與提婆達等者彼痛當滅』

是時提婆達眾痛即除執手觀之知是佛手便作是言『淨飯王子以

此醫術足自生活』佛告阿難『汝觀提婆達不用心如是云何可度

若好世人則無是咎』如是眾生若以世樂不得度也是事種種因緣

上已廣說以是故說聞佛名有得道者有不得者

復次佛身無量阿僧祇種種不同有佛為眾生說法令得道者有佛放

無量光明眾生遇之而得道者有以神通變化指示其心而得道者有佛

但現色身而得道者有佛遍身毛孔出眾妙香眾生聞之而得道者有

佛以食與眾生令得道者有佛眾生但念而得道者有佛能以一切草木之

聲而作佛事令眾生得道者有佛眾生聞名而得道者為是佛故說言

我作佛時其聞名者皆令得度

復次聞名不但以名便得道也聞已修道然後得度如須達長者

初聞佛名內心驚喜詣佛聽法而能得道又如貰夷羅婆羅門從雞泥耶

結髮梵志所初聞佛名心即驚喜直詣佛所聞法得道是但說聞名聞

名為得道因緣非得道也 (七)《大智度論》卷 93大正 25712b2-6

問曰餘佛種種勤苦說法眾生尚不得道何以但聞佛名便得道 答曰餘處佛種種說法眾生或得道或得善根終不空說若聞是佛名畢

至阿鞞跋致不言今得 十云何有眾生聞佛名便得往生 (一)《十住毘婆沙論》卷 3大正 2633a2-4

聞佛名得往生者若人信解力多諸善根成就業障礙已盡如是之人得聞佛

名又是諸佛本願因緣便得往生

「善根」《十住毘婆沙論》卷 1大正 2623b4-18 厚種善根者如法修集諸功德名為厚種善根

善根者不貪不恚不癡一切善法從此三生故名為善根如一切惡

法皆從貪恚癡生是故此三名不善根helliphellip

此中善根為眾生求無上道故所行諸善法皆名善根能生薩婆若智故

名為善根

(二)「別時意趣」

1《攝大乘論本》卷 2大正 31141a18-26 四意趣者一平等意趣謂如說言我昔曾於彼時彼分即名勝觀正等

覺者二別時意趣謂如說言若誦多寶如來名者便於無上正等菩提

已得決定又如說言由唯發願便得往生極樂世界三別義意趣謂

如說言若已逢事爾所殑伽河沙等佛於大乘法方能解義四補特伽羅

意樂意趣謂如為一補特伽羅先讚布施後還毀訾如於布施如是尸羅

及一分修當知亦爾如是名為四種意趣 2《攝大乘論釋》卷 5大 31346b4-11

別時意趣者謂此意趣令嬾惰者由彼彼因於彼彼法精勤修習彼

彼善根皆得增長此中意趣顯誦多寶如來名因是昇進因非唯誦名

便於無上正等菩提已得決定如有說言由一金錢得千金錢豈於一

日意在別時由一金錢是得千因故作此說此亦如是由唯發願

便得往生極樂世界當知亦爾 3印順法師《攝大乘論講記》(p 286-287)

實際上單單持誦多寶如來的名號並不能於無上菩提得不退轉唯憑空

口發願也不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佛陀的意思是約另一時間說的若

持誦多寶如來的名號就可種下成佛的善根雖然還不能直登不退但

將來一定要修證菩提如魚吞了鉤一樣雖然還在水裡可說已經釣住了

發願往生極樂也如此久久的積集福德智慧的善根將來定能往生極樂

如俗語說『一本萬利』並不真的一個錢立刻獲得萬倍的盈利而是說由

這一個本錢經過長久的經營才可以獲得萬利發願為往生之因念佛

為不退之因佛陀是依這種意思說的 十一關於眾生發菩提心之因緣 (一)1《十住毘婆沙論》卷 3大正 2635a26-b7

眾生初發菩提心或以三因緣或以四因緣如是和合有七因緣發阿耨多

羅三藐三菩提心 問曰何等為七 答曰一者諸如來令發菩提心二見法欲壞守護故發心三於眾生中大悲

而發心四或有菩薩教發菩提心五見菩薩行亦隨而發心(六)或因布施已而發菩提心(七)或見佛身相歡喜而發心以是七因緣

而發菩提心 (詳細內容參見《十住毘婆沙論》卷 3大正 2635b8-36a11)

2《十住毘婆沙論》卷 3大正 2636a11-23 問曰汝說七因緣發菩薩心為皆當成有成有不成 答曰是不必盡成或有成有不成 問曰若爾者應解說 答曰於七發心中 佛教令發心 護法故發心 憐愍故發心

如是三心者 必定得成就 其餘四心者 不必皆成就 是七心中(1)佛觀其根本教令發心必得成以不空言故(2)若

為尊重佛法為欲守護(3)若於眾生有大悲心如是三心必得成就

根本深故 餘菩薩教令發心見菩薩所行發心因大布施發心若見若聞佛相發

心是四心多不成或有成者根本微弱故

(二)《佛說如來智印經》卷 1大正 15470b22-c4 有七法發菩提心何等為七一者如佛菩薩發菩提心二者正法將滅為護

持故發菩提心三者見諸眾生眾苦所逼起大悲念發菩提心四者菩薩教餘

眾生發菩提心五者布施時自發菩提心六者見他發意隨學發心七者見如

來三十二相八十種好具足莊嚴若聞發心彌勒如是七因緣發菩提心

如佛菩薩發菩提心正法將滅為護持故發菩提心見諸眾生眾苦所逼起大

悲念發菩提心發此三心能為諸佛菩薩護持正法又能疾得不退轉地成就

佛道後四發心剛強難伏不能護法

(三)《彌勒菩薩所問經論》卷 2大正 26240b15-26

如《法印經》中如來說言彌勒發菩提心有七種因何等為七一者諸佛

教化發菩提心二者見法欲滅發菩提心三者於諸眾生起大慈悲發菩提心

四者菩薩教化發菩提心五者因布施故發菩提心六者學他發菩提心七者

聞說如來三十二相八十種好發菩提心 彌勒諸佛教化發菩提心見法欲滅發菩提心於諸眾生起大慈悲發菩提

心此三發心能護正法速疾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餘四發心非真菩

薩不能護持諸佛正法速疾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十二何謂「名字菩薩」何謂「真實菩薩」成就何法得名「真實菩薩」

(一)《十住毘婆沙論》卷 1大正 2621a1-11

問曰但發心便是菩薩耶

答曰何有但發心而為菩薩若人發心必能成無上道乃名菩薩或有但發

心亦名菩薩何以故若離初發心則不成無上道如大經說新發意

者名為菩薩猶如比丘雖未得道亦名道人是名字菩薩漸漸修習

轉成實法後釋歡喜地中當廣說如實菩薩相

眾者從初發心至金剛無礙解脫道於其中間過去未來現在菩薩

名之為眾

(二)《大智度論》卷 4大正 2586b13-16

是菩提薩埵有兩種有鞞跋致有阿鞞跋致如退法不退法阿羅漢阿鞞跋

致菩提薩埵是名實菩薩以是實菩薩故諸餘退轉菩薩皆名菩薩譬如得

四道人是名實僧以實僧故諸未得道者皆得名僧

(參見《大智度論》卷 3大正 2580a15-27)

(三)《十住毘婆沙論》卷 13大正 2693c15-94a20

問曰汝說無上道相時種種因緣訶罵空發願菩薩自言菩薩但名字菩薩

若是三不名為菩薩者成就何法名為真菩薩

答曰非但發空願自言是菩薩名字為菩薩略說能成就三十二法者乃名

為菩薩若人發心欲求佛道自言是菩薩空受名號不行功德慈悲

心諸波羅蜜等是不名為菩薩如土城名寶城但自誑身亦誑諸佛

亦誑世間眾生若人有三十二妙法亦能發願是名真實菩薩何等三十

一深心為一切眾生求諸安樂(參見大正2623c17-24a29102c8-12)

二能入諸佛智中

三自審知堪任作佛不作佛

四不憎惡他

五道心堅固

六不假偽結託親愛

七乃至未入涅槃常為眾生作親友

八親疏同心

九已許善事心不退轉

十於一切眾生不斷大慈

十一於一切眾生不斷大悲(參大正2649b18-29103c17-24)

十二常求正法心無疲懈

十三勤發精進心無厭足

十四多聞而解義

十五常省己過

十六不譏彼闕

十七於一切見聞事中常修菩提心

十八施不求報

十九持戒不求一切生處

二十於一切眾生忍辱無瞋礙

二十一能勤精進修習一切善根

二十二不隨無色定生

二十三方便所攝智慧

二十四四攝法所攝方便

二十五持戒毀戒慈愍無二(參大正2661a16-b29)

二十六一心聽法

二十七一心阿練若處住

二十八不樂世間種種雜事

二十九不貪著小乘(參大正2620b15-c23)

三十見大乘利益為大

三十一遠離惡知識(參大正2667a4-8)

三十二親近善知識(參大正2666c28-67a4)

菩薩住是三十二法能成七法所謂

(1)四無量心

(2)能遊戲五神通

(3)常依於智

(4)常不捨善惡眾生

(5)所言決定言必皆實

(6)集一切善法

(7)心無厭足

是為三十二法為七法菩薩成就此者名為真實菩薩

(四)《大寶積經》卷112「普明菩薩會」大正11632c27-633a14 復次迦葉名菩薩者不但名字為菩薩也能行善法行平等心名為菩薩

略說成就三十二法名為菩薩何謂三十二法 (1)常為眾生深求安樂(2)皆令得住一切智中(3)心不憎惡他人智慧(4)破壞憍慢(5)深樂佛道(6)愛敬無虛(7)親厚究竟於怨親中其心同等

至於涅槃(8)言常含笑先意問訊(9)所為事業終不中息(10)普為

眾生等行大悲(11)心無疲倦多聞無厭(12)自求己過不說他短(13)以菩提心行諸威儀(14)所行惠施不求其報(15)不依生處而行持戒(16)諸眾生中行無礙忍(17)為修一切諸善根故勤行精進(18)離生無色而起

禪定(19)行方便慧(20)應四攝法(21)善惡眾生慈心無異(22)一

心聽法(23)心住遠離(24)心不樂著世間眾事(25)不貪小乘於大乘

中常見大利(26)離惡知識親近善友(27)成四梵行遊戲五通(28)常依真智(29)於諸眾生邪行正行俱不捨棄(30)言常決定(31)貴真

實法(32)一切所作菩提為首 如是迦葉若人有此三十二法名為菩薩

《大寶積經》與《十住毘婆沙論》三十二法之比對

《大寶積經》 《十住毘婆沙論》

1 常為眾生深求安樂 深心為一切眾生求諸安樂(1)

2 皆令得住一切智中 能入諸佛智中(2)

3 心不憎惡他人智慧 不憎惡他(4)

4 破壞憍慢 自審知堪任作佛不作佛(3)

5 深樂佛道 道心堅固(5)

6 愛敬無虛 不假偽結託親愛(6)

7 親厚究竟於怨親中其心同等至於

涅槃 親疏同心(8)

乃至未入涅槃常為眾生作親友(7)

8 言常含笑先意問訊

9 所為事業終不中息 已許善事心不退轉(9)

10 普為眾生等行大悲 於一切眾生不斷大慈(10)

於一切眾生不斷大悲(11)

11 心無疲倦多聞無厭 常求正法心無疲懈(12)

勤發精進心無厭足(13)

多聞而解義(14)

12 自求己過不說他短 常省己過(15)不譏彼闕(16)

13 以菩提心行諸威儀 於一切見聞事中常修菩提心(17)

14 所行惠施不求其報 施不求報(18)

15 不依生處而行持戒 持戒不求一切生處(19)

16 諸眾生中行無礙忍 於一切眾生忍辱無瞋礙(20)

17 為修一切諸善根故勤行精進 能勤精進修習一切善根(21)

18 離生無色而起禪定 不隨無色定生(22)

19 行方便慧 方便所攝智慧(23)

20 應四攝法 四攝法所攝方便(24)

21 善惡眾生慈心無異 持戒毀戒慈愍無二(25)

22 一心聽法 一心聽法(26)

23 心住遠離 一心阿練若處住(27)

24 心不樂著世間眾事 不樂世間種種雜事(28)

25 不貪小乘於大乘中常見大利 不貪著小乘(29)見大乘利益為大(30)

26 離惡知識親近善友 遠離惡知識(31)親近善知識(32)

27 成四梵行遊戲五通 四無量心能遊戲五神通

28 常依真智 常依於智

29 於諸眾生邪行正行俱不捨棄 常不捨善惡眾生

30 言常決定 所言決定

31 貴真實法 言必皆實

32 一切所作菩提為首 集一切善法心無厭足

十三「自得度已當度眾生」之意趣為何 (一)《十住毘婆沙論》卷 1大正 2624b3~20

發願「我得自度已當度眾生」者一切諸法願為其本離願則不成是

故發願 問曰何故不言我當度眾生而言自得度已當度眾生

答曰自未得度不能度彼如人自沒淤泥何能拯拔餘人又如為水所[漂

寸]不能濟溺是故說我度已當度彼如說

「若人自度畏能度歸依者自未度疑悔何能度所歸

若人自不善不能令人善若不自寂滅安能令人寂」

是故先自善寂而後化人又如法句偈說

「若能自安身在於善處者然後安餘人自同於所利」

凡物皆先自利後能利人何以故如說

「若自成己利乃能利於彼自捨欲利他失利後憂悔」

是故說自度已當度眾生

(二)《十住毘婆沙論》卷 14大正 2698b29~ c14

若生善處若生惡處皆屬十善十不善道 我知是世間諸業因緣有無有定主是故我應先自行十善道然後令諸眾生亦住

十善道 問曰何以故要先自住十善道後乃令他住耶 答曰行於惡業者令他善不易自不行善故他則不信受

若惡人自不行善欲令他行善者則為甚難何以故是人自不行善

他人不信受其語如偈說 「若人自不善不能令他善若自不寂滅不能令他寂 以是故汝當先自行善寂然後教他人令行善寂滅」

是菩薩當如是行善法

(三)印順法師《學佛三要》(p145~154) 淨化身心擴展德性從徹悟中得自利的解脫自在本為佛弟子的共同目

標聲聞道與菩薩道的差別只在重於自利或者重於利他從利他中完成自

利聲聞不是不能利他的也還是住持佛法利樂人天度脫眾生不過重於

解脫的己利在未得解脫以前厭離心太深不大修利他的功德證悟以後

也不過隨緣行化而已而菩薩在解脫自利以前著重於慈悲的利他所以說

「未能自度先度人菩薩於此初發心」證悟以後更是救濟度脫無量眾生

所以聲聞乘的主機是重智證的菩薩乘的主機是重悲濟的 菩薩道在初期的聖典中即被一般稱做小乘三藏中也是存在的這即

是菩薩本生談菩薩在三大阿僧祇劫中或作國王王子或作宰官或作外

道或作農工商賈醫生船師或在異類中行為鳥為獸菩薩不惜財物

不惜身命為了利益眾生而施捨閻浮提中沒有一處不是菩薩施捨頭目腦髓

的所在他持戒忍辱精勤的修學波羅密多的四種六種或十種都是歸

納本生談的大行難行而來這樣的慈悲利他都在證悟解脫以前誰說非自利

不能利他等到修行成熟菩提樹下一念相應妙慧圓成無上正等正覺這樣

的頓悟成佛從三大阿僧祇劫的慈悲利他中得來菩薩與聲聞的顯著不同就

是一向在生死中不求自利解脫而著重於慈悲利他 初期的大乘經對於菩薩的三祇修行與三藏所說的小小不同大乘以為

菩薩的利他行在沒有證悟以前是事行勝解行雖然難得但功德還算不

得廣大徹悟的證真無生法忍以後莊嚴淨土成熟眾生的利他大行功

德是大多了因為這是與真智相應是事得理融的平等無礙的大乘分菩薩

道為二階般若道凡經一大僧祇劫是實證以前的地前的唯識宗稱為資

糧位加行位(到見道位)也名勝解行地證悟以後是方便道凡經二大僧祇

劫即登地菩薩唯識家稱為從見道到修道位大體的說地前菩薩雖有勝

解而還沒有現證廣集無邊的福智資糧與本生談所說相近大地菩薩現證

了法界如觀音菩薩等慈悲普濟不可思議本生談中的一分異類中行屬於

這一階段的化身雖有未證悟已證悟二大階位而未證悟前菩薩還是慈悲

利物決無一心一意趣求解脫自利的helliphellip觀音菩薩等尋聲救苦是大地菩薩

事然並非人間的初學菩薩行者不要實踐慈悲利物的行為helliphellip

大乘佛教的修學者菩薩如沒有證悟還不能解脫自在他怎麼能長

期的在生死中修行不怕失敗嗎能自己作得主而不像一般凡夫的墮入惡

道或生長壽天嗎自己不能浮水怎能在水中救人難道不怕自己沈沒嗎

一分學者的專重信願求得信心的不退或專重智證而趨於急求解脫急求

成佛這都不外乎受了這種思想的影響

當然自己不能浮水不能入水救人然而自己離水上岸又怎麼能在

水中救人聲聞人急求自證了脫生死等到一斷煩惱即「與生死作隔礙」

再不能發菩提心長在生死修菩薩行雖然大乘經中進展到還是可以回心

向大的結論然而被痛責為焦芽敗種的要費多大的方便才能使他迴向大乘

呢要再修多少劫的大乘信心才能登菩薩地呢即使迴入菩薩乘由於過去

自利的積習難返也遠不及直往大乘的來得順利而精進所以大乘經中以退

失菩提心為犯菩薩重戒以悲願不足而墮入自利的證入為必死無疑不重悲

願不集利他的種種功德一心一意的自利以為能速疾成佛這真是可悲的

大乘真精神的沒落

在水中救人是不能離水上岸的要學會浮水也非在水中學習不可菩

薩要長在生死中修菩薩行自然要在生死中學習要有一套長在生死而能普

利眾生的本領但這非依賴佛力可成也非自己先做到了生脫死解脫自在

因為這是要墮入小乘深坑的菩薩這套長在生死而能廣利眾生的本領除「堅

定信願」「長養慈悲」而外主要的是「勝解空性」觀一切法如幻如化了

無自性得二諦無礙的正見是最主要的一著所以經上說「若有於世間

正見增上者雖歷百千生終不墮惡趣」唯有了達得生死與涅槃都是如幻

如化的這才 能不如凡夫的戀著生死也不像小乘那樣的以「三界為牢

獄生死如冤家」而厭離他急求擺脫他這才能不如凡夫那樣的怖畏涅槃

能深知涅槃的功德而也不像小乘那樣的急趣涅槃在生死中浮沈因信願

慈悲特別是空勝解力能逐漸的調伏煩惱能做到煩惱雖小小現起而不會闖

大亂子不斷煩惱也不致作出重大惡業時時以眾生的苦痛為苦痛眾生的

利樂為利樂我見一天天的薄劣慈悲一天天的深厚怕什麼墮落唯有專為

自己打算的才隨時有墮落的憂慮發願在生死中常得見佛常得聞法「世

世常行菩薩道」這是初期大乘的共義中觀與瑜伽宗的共義釋尊在經中說

「我往昔中多住空故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hellip這種空性勝解或稱「真

空見」要從聞思而進向修習以信願慈悲來助成時常記著「今是學時

非是證時」(悲願不足而證空就會墮入小乘)這才能長在生死中忍受生死

的苦難眾生的種種迫害而不退菩提心菩薩以「布施」「愛語」「利行」「同

事」四攝法廣利一切眾生自己還沒有解脫卻能廣行慈悲濟物的難行苦

行雖然這不是人人所能的然而菩薩的正常道卻確實如此helliphellip 我們必須認清名符其實的菩薩是偉大的最偉大處就在他能不為自

己著想以利他為自利helliphellip有信願慈悲空性勝解正好在生死海中鍛鍊

身手從頭出頭沒中自利利人一般能於菩薩行而隨喜的景仰的學習的

都是種植菩提種子都是人中賢哲世間的上士有積極利他為法為人的大

心凡夫即使是「敗壞菩薩」也比自了漢強得多這種慈悲為本的人菩薩行

淺些是心向佛乘而實是人間的君子十善菩薩深些是心存利世利益人間

的大乘正器從外凡內凡而漸登賢位的菩薩沒有得解脫的自利卻能為一

切眾生而修學為一切眾生而忍苦犧牲hellip漸學漸深從人間正行而階梯佛乘

這才是菩薩的中道正行真能存菩薩的心胸有菩薩的風格理解菩薩利他的

真精神那裡會如喪考妣的急求己利

《雜阿含經》 卷 28(788 經) 「假使有世間正見增上者雖復百千生終不墮惡趣」 (大正

2204c11~12)

《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 18〈不證品〉 「佛告須菩提若菩薩摩訶薩具足觀空先作是願我今不應空法作證

我今學時非是證時」(大正 8350a19~21) (參見《大智度論》卷 76〈釋學空不證品〉大正 25592b4~6)

十四何謂「必定聚」初發菩薩心者是否皆入必定聚

(一)《十住毘婆沙論》卷 1大正 2624c2~14 為得如是佛十力故大心發願即入必定聚

問曰凡初發心皆有如是相耶

答曰或有人說「初發心便有如是相」而實不爾何以故是事應分別不

應定答所以者何一切菩薩初發心時不應悉入於必定

或有初發心時即入必定

或有漸修功德如釋迦牟尼佛--初發心時不入必定後修集功德

值燃燈佛得入必定

是故汝說「一切菩薩初發心便入必定」是為邪論

問曰若是邪論者何故汝說「以是心入必定」

答曰有菩薩初發心即入必定以是心能得初地因是人故說「初發

心入必定中」

(二)《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 4〈金剛品(摩訶薩品)〉大正 8243b14~19

佛告須菩提必定眾者性地人八人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羅漢

辟支佛初發心菩薩乃至阿惟越致地菩薩須菩提是為必定眾菩薩為上

首菩薩摩訶薩於是中生大心不可壞如金剛當為必定眾作上首 (三)《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 26〈畢定品〉大正 8409b14~c12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是菩薩摩訶薩為畢定為不畢定

佛告須菩提菩薩摩訶薩畢定非不畢定

世尊何處畢定為聲聞道中為辟支佛道中為佛道中

佛言菩薩摩訶薩非聲聞辟支佛道中畢定是佛道中畢定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為初發意菩薩畢定為最後身菩薩畢定

佛言初發意菩薩亦畢定阿惟越致菩薩亦畢定後身菩薩亦畢定

世尊畢定菩薩墮惡道中生不

不也須菩提於汝意云何若八人若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羅漢

辟支佛生惡道中不 不也世尊

如是須菩提菩薩摩訶薩從初發意已來布施持戒忍辱精進行禪

定修智慧斷一切不善業若墮惡道若生長壽天若不得修善法處若生

邊國若生惡邪見家無作見家是中無佛名無法名無僧名無有是處

須菩提初發意菩薩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以深心行十不善道無有是處

世尊若菩薩摩訶薩有如是善根功德成就如佛自說本生受不善果報是時

善根為何所在 佛告須菩提菩薩摩訶薩為利益眾生故隨而受身以是身利益眾生

須菩提菩薩摩訶薩作畜生時有是方便力若怨賊欲來殺害以是無上忍辱

無上慈悲心捨身不惱惡賊汝諸聲聞辟支佛無有是力以是故須菩提

當知菩薩摩訶薩欲具足大慈心為憐愍利益眾生故受畜生身

(《大智度論》卷 93大正 25712c20~713a17) (四)《大智度論》卷 93大正 25713b15~714a25

問曰上阿鞞跋致品中說如是相是阿鞞跋致如是相非阿鞞跋致阿鞞跋致

即是畢定須菩提今何以更問

答曰是般若波羅蜜有種種門有種種道阿鞞跋致是一門中說今問畢定

更問異門

復次佛心中一切眾生一切法皆畢定人以智不及故名為不畢定佛

知雖無量阿僧祇劫積大功德必退作小乘者亦知微細昆虫雖未有善

心過爾所劫發心後當作佛定知一切法皆如是從是因得是果

是故名佛一切法中無礙以畢定知故 復次須菩提聞法華經(卷 1大正 99a)中說於佛所作少功德

乃至戲笑一稱南無佛漸漸必當作佛又聞阿鞞跋致品中有退不退

又復聞聲聞人皆當作佛若爾者不應有退如法華經中說畢定餘經說

有退有不退是故今問為畢定為不畢定如是等種種因緣故問定

不定

佛答菩薩是畢定

須菩提心以入涅槃為畢定是故問為何道中畢定

佛答非畢定二乘但於大乘中畢定

求佛道者有上中下是故問為初發意為阿鞞跋致為最後身畢定 須菩提意謂為阿鞞跋致已上畢定住佛道中故

佛答三種菩薩皆畢定畢定者必當作佛

問曰如上品中說佛以佛眼見十方菩薩求佛如恒河沙得阿鞞跋致者若

一若二今何以言三種菩薩盡皆畢定

答曰我先已說般若甚深有無量門有說諸菩薩退而不畢定有處說菩薩畢

定不退如阿鞞跋致品中須菩提問佛菩薩退者於何處退為從色

為從受想行識乃至十八不共法

畢竟空故諸法皆不退此中佛何以更說不退

問曰是二義何者是實

答曰二事皆實佛口所說無不實者如佛或說諸法空無所有或說布施持

戒等是有為初發心者說諸法有為久學人著善法者說諸法空無所有

懈怠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牢固者如是人應從聲聞道得度而不求聲

聞久於生死中受苦是故說發心如恒河沙得阿鞞跋致者若一若二

眾生聞是已能堪受眾苦者畢定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若不能者取

聲聞辟支佛道

有人堪任得佛而大悲心薄自愛身重此人聞佛難得多有退者作是

念我或不能得佛不如早取涅槃何用世世受勤苦為為是人故說

一切菩薩乃至初發心皆畢定如法華經中說

問曰若菩薩皆畢定佛何以故種種呵二乘不聽菩薩取二乘證

答曰求佛道者應遍知法性是人畏老病死故於法性少分取證便自止

息捨佛道不度眾生諸佛菩薩之所呵責汝欲捨去會不得離得阿

羅漢證時不求諸菩薩深三昧又不廣化眾生是則迂迴於佛道稽留

問曰阿羅漢先世因緣所受身必應當滅住在何處而具足佛道

答曰得阿羅漢時三界諸漏因緣盡更不復生三界有淨佛土出於三界

乃至無煩惱之名於是國土佛所聞法華經具足佛道如法華經(卷 1大正 97c1~7)說有羅漢若不聞法華經自謂得滅度我於餘國為

說是事汝皆當作佛

問曰若阿羅漢往淨佛國土受法性身如是應得疾作佛何以言迂迴稽留 答曰是人著小乘因緣捨眾生捨佛道又復虛言得道以是因緣故雖不

受生死苦惱於菩薩根鈍不能疾成佛道不如直往菩薩

復次佛法於五不可思議中最第一今言漏盡阿羅漢還作佛唯佛能知

論議者正可論其事不能測知是故不應戲論若求得佛時乃能了知

餘人可信而不可知

十五菩薩初發心相為何 《十住毘婆沙論》卷 1大正 2624c14~25a1~16

問曰是菩薩初心釋迦牟尼佛初發心是心云何

答曰1是心不雜一切煩惱2是心相續不貪異乘3是心堅牢一切

外道無能勝者4是心一切眾魔不能破壞5是心為常能集善根

6是心能知有為無常7是心無動能攝佛法8是心無覆離諸

邪行9是心安住不可動故10是心無比無相違故11是心

如金剛通達諸法故12是心不盡集無盡福德故13是心平等

等一切眾生故14是心無高下無差別故15是心清淨性無垢故

16是心離垢慧炤明故17是心無垢不捨深心故18是心為廣

慈如虛空故19是心為大受一切眾生故20是心無閡至無障智

故21是心遍到不斷大悲故22是心不斷能正迴向故23是

心眾所趣向智者所讚故 24是心可觀小乘瞻仰故25是心難

見一切眾生不能睹故26是心難破能善入佛法故27是心為住

一切樂具所住處故28是心莊嚴福德資用故29是心選擇智慧

資用故30是心淳厚以布施為資用故31是心大願持戒資用故

32是心難沮忍辱資用故33是心難勝精進資用故34是心寂

滅禪定資用故35是心無惱害慧資用故36是心無瞋閡慈心

深故37是心根深悲心厚故38是心悅樂喜心厚故39是心

苦樂不動捨心厚故40是心護念諸佛神力故41是心相續三

寶不斷故 如是等無量功德莊嚴初必定心如〈無盡意品〉中廣說

(1)是心不雜一切煩惱者見諦思惟所斷二百九十四煩惱不與心和合

故名為不雜 (2)是心相續不貪異乘者從初心相續來不貪聲聞辟支佛乘但為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名為相續不貪異乘 如是等四十句論應如是知

(參見西晉竺法護譯《阿差末菩薩經》卷 1大正 13586b29~587a19 北涼曇無讖譯《大方等大集經》卷 27〈無盡意菩薩品〉大正 13

187a29~b24)

「心如金剛」參見《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四〈金剛品〉 (大正 8

243b19~244a16) 「見諦思惟所斷二百九十四煩惱」《十住毘婆沙論》卷 16

使所攝名為煩惱纏所攝名為垢使所攝煩惱者貪瞋慢無明身見

邊見見取戒取邪見疑是十根本隨三界見諦思惟所斷分別故

名九十八使非使所攝者不信無慚無愧諂曲戲侮堅執懈怠

退沒睡眠佷戾慳嫉憍不忍食不知足亦以三界見諦思惟所

斷分別故有一百九十六纏垢」(大正 26108b28~c6) 九十八使加一百九十六纏垢合為二百九十四煩惱

經名

心相

順序

《十住毘婆沙論》卷 1 〈入初地 品〉 大正

2624c14~25a1~16)

《大方等大集經》卷 27〈無盡意菩薩品〉大正

13187a29~b24)

《阿差末菩薩經》卷 1大正

13586b29~587a19

1 是心不雜一切煩惱 發菩提心不離煩惱故

離=雜(宋元宮)

大正 13187d 注 7

悉遍諸欲婬怒癡醉而無所

縛所以者何

2 是心相續不貪異乘發心相續不悕餘乘故 不與羅漢及緣覺乘而俱同塵

3 是心堅牢一切外道無

能勝者 發心堅固不參外論故 發心已來堅固其志不可轉

移所以者何不為邪業之所

迷誤

4 是心一切眾魔不能破

壞 發心不壞魔不沮故 一切眾魔不能壞意

5 是心為常能集善根 發心恒順善根增長故 有是心者其諸功德悉為成

6 是心能知有為無常 發心至常有為法無常

故 遊于無常而獨總攬眾之元

首所以者何有計常者則生

死業所以特尊解道有常名

曰為尊出無常故

7 是心無動能攝佛法發心不動一切諸佛安慰

護助故 從發心來其心坦然無所縛

著所以者何不離諸佛功德

業故

8 是心無覆離諸邪行發心勝妙離衰損故 所修事業無能得短所以然

者一切眾惡悉盡索故

9 是心安住不可動故發心安止不戲論故 其心永安不可動故

10 是心無比無相違故發心無喻無相似故 其心無侶所以然者希有逮

11 是心如金剛通達諸法

故 發心金剛壞諸法故 心如金剛所以然者皆知一

切諸法之故

12 是心不盡集無盡福德

故 發心無盡無量功德悉成

就故 所不可盡苞裹諸法道慧之

13 是心平等等一切眾生

故 發心平等利眾生故 從發心來強若金剛等眾生

14 是心無高下無差別

故 發心普覆無別異故 其心質直而無諛諂故號曰

正而無偏頗

15 是心清淨性無垢故發心鮮明性常淨故 從發心來常懷鮮明所以然

者本清淨故 16 是心離垢慧炤明故發心無垢智慧明了故 以去眾垢悉消諸冥其慧顯

曜窈隱皆明

17 是心無垢不捨深心

故 發心善解不離畢竟故從發心來沐浴眾穢所以然

者其信甚固無所捨故

18 是心為廣慈如虛空

故 發心廣快慈如虛空故發心甚大無有邊崖所以然

者心若虛空

19 是心為大受一切眾生

故 發心曠大悉能容受諸眾

生故 發心曠然所以然者含受眾

生當因度故

20 是心無閡至無障智

故 發心無礙智慧通達故 發心無盡所以然者其慧玄

曠無所罣礙

21 是心遍到不斷大悲

故 發心遍至大悲不斷故從初發心無所不入所以然

者大慈無極亦無盡故

22 是心不斷能正迴向

故 發心不斷善解立願故 其發心行無能斷者所以然

者功德願故

23 是心眾所趣向智者所

讚故 發心為歸諸佛所讚故 發心甚安極可愛敬所以然

者為諸眾生所喜樂故

24 是心可觀小乘瞻仰

發心殊勝二乘宗仰故 發心特尊與眾超異所以然

者一切外學聲聞緣覺之

所奉故

25 是心難見一切眾生不

能睹故 發心深遠一切眾生所不

知故 其所發心無能知意所以然

者非諸凡俗之所及逮猶如

農夫不能達知聖王之事

26 是心難破能善入佛法發心不敗不破佛法故發種類心所以然者各各從

故 其本種之業皆獲其果一切

諸法常存在故

27 是心為住一切樂具所

住處故 發心安隱善與眾生諸快

樂故 從初發心以為道本所以然

者由是所致得大安故

28 是心莊嚴福德資用

故 發心莊嚴一切功德悉成

就故 發心已來而自莊嚴所以然

者成功勳故

29 是心選擇智慧資用

故 發心善察智慧成就故 發心已來與眾殊別所以然

者達聖慧故

30 是心淳厚以布施為資

用故 發心增長隨意施與故 發心已來甚為微妙所以然

者用廣布施普及眾生

31 是心大願持戒資用

故 發心如願戒清淨故 發心已來建立至願所以然

者具足戒禁

32 是心難沮忍辱資用

故 發菩提心普及怨親具忍

辱故 其發心已來而無等侶所以然

者無所不忍

33 是心難勝精進資用

故 發心難壞具精進故 其發心來無能抑制所以然

者用精進行無懈廢故

34 是心寂滅禪定資用

故 發心寂滅具禪定故 其發心來無所慕樂所以然

者寂度無極致定意故

35 是心無惱害慧資用

故 發心無毀具智慧故 其發心來無所歸趣因其曉了

智度無極

36 是心無瞋閡慈心深

故 發心無願增長大慈故其發心來永無所住所以然

者用無極慈故

37 是心根深悲心厚故發菩提心住根堅牢增長

大悲故 其發心來根株堅強所以然

者用行悲哀故

38 是心悅樂喜心厚故發心和悅增長大喜故 其發心來常懷悅豫所以然

者於諸眾生懷等心故

39 是心苦樂不動捨心厚

故 發心不動增長大捨故 其發心來雖遇苦樂不以為

動所以然者護一切故

40 是心護念諸佛神力故

發心任重諸佛所受故其發心來為諸如來所見將

養所以然者用順十方諸佛

教故

41 是心相續三寶不斷

故 發心不絕三寶不斷故 其發心來欲度一切五趣眾

難所以然者興隆導化

42 其發心來不捨三寶無所違

廢所以然者將順佛戒成聖

眾故

十六何謂「如來家」 (一)《十住毘婆沙論》卷1大正2625a22~b13

生如來家者如來家則是佛家如來者

(1)「如」名為實「來」名為至至真實中故名為如來何等為真實所謂

涅槃不虛誑故是名如實如《經》中說「佛告比丘第一聖諦無有虛

誑涅槃是也」 (2)復次「如」名不壞相所謂諸法實相是「來」名智慧到實相中通達其

義故名為如來 (3)復次空無相無作名為如諸佛來至三解脫門亦令眾生到此門故名為如

來 (4)復次如名四諦以一切種見四諦故名為如來 (5)復次如名六波羅蜜所謂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以是

六法來至佛地故名為如來 (6)復次諦捨滅慧四功德處名為如來以是四法來至佛地故名為

如來 (7)復次一切佛法名為如是如來至諸佛故名為如來 (8)復次一切菩薩地喜淨明炎難勝現前深遠不動善慧法

雲名為如諸菩薩以是十地來至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名為如來又

以如實八聖道分來故名為如來 (9) 復次權智二足來至佛故名為如來如去不還故名為如來 (10) 如來者 所謂十方三世諸佛是

「何等為真實所謂涅槃不虛誑故是名如實」參見

A《中阿含經》卷 8

「彼知是愛滅苦滅聖諦諸賢過去時是愛滅苦滅聖諦未來現在時

是愛滅苦滅聖諦真諦不虛不離於如亦非顛倒真諦審實」(大正 1

469a8~11)

B《大智度論》卷 97「般若波羅蜜真實聖法無有虛誑」(大正 25735c1~2) C《轉法輪經憂波提舍》「如世尊說諸比丘第一聖諦不虛妄法名為涅槃」

(大正 26357b2~3)

(二)《十住毘婆沙論》卷1大正2625b13~c8 如來者所謂十方三世諸佛是

(1)是諸佛家名為如來家今是菩薩行如來道相續不斷故名為生如來家 (2)又是菩薩必成如來故名為生如來家譬如生轉輪聖王家有轉輪聖王相

是人必作轉輪聖王是菩薩亦如是生如來家發是心故必成如來是名

生如來家 (3)如來家者有人言是四功德處所謂諦捨滅慧諸如來從此中生故

名為如來家 (4)有人言般若波羅蜜及方便是如來家如《助道經》中說

智度無極母 善權方便父 生故名為父 養育故名母 一切世間以父母為家是二似父母故名之為家

(5)有人言善慧名諸佛家從是二法出生諸佛是二則是一切善法之根本

如《經》中說「是二法俱行能成正法」善是父慧是母是二和合

名為諸佛家如說菩薩善法父 智慧以為母 一切諸如來 皆從是

二生

(6)有人言般舟三昧及大悲名諸佛家從此二法生諸如來此中般舟三昧為

父大悲為母 (7)復次般舟三昧是父無生法忍是母如《助菩提》中說

般舟三昧父 大悲無生母 一切諸如來 從是二法生

《助道經》即《菩提資糧論》(龍樹菩薩造隋達磨笈多譯) A「智度以為母方便為父者以生及持故說菩薩父母」(卷 1大正 32529a10~11) B「般若波羅蜜菩薩仁者母善方便為父慈悲以為女」(卷 1大正 32519a24~25) C「諸佛現前住牢固三摩提此為菩薩父大悲忍為母」卷 1大正 32529a1~2)

(三)《十住毘婆沙論》卷 1大正 2625c24~26a2

如得初果者如人得須陀洹道善閉三惡道門見法入法得法住堅牢法

不可傾動究竟至涅槃斷見諦所斷法故心大歡喜設使睡眠嬾惰不至二

十九有如以一毛為百分以一分毛分取大海水若二三渧苦已滅者如大

海水餘未滅者如二三渧心大歡喜菩薩如是得初地已名生如來家

「斷見諦所斷法故不至二十九有」 A《大智度論》卷 24「若須陀洹二十五有皆無是處」 (大正 25237b4~5)

「二十五有」石山寺本作「二十九有」(大正 25237d 注 7) B佛陀蜜多撰劉宋 曇摩蜜多譯《五門禪經要用法》

「四天下六欲天四惡道四禪地大梵天無色界第四禪地有五阿那

含天合二十五有」(大正 15332c-333a) 二十五有欲界(地獄餓鬼畜生阿修羅人趣四洲及六欲天)計十

四有色界(四禪及初禪之大梵四禪之無想淨居各一有)

計七有四無色界各一有計四有總計二十五有

C《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 46(大正 27 240b22~28) 「極七返有者謂唯受七有問應言十四有或二十八有若此唯依本

有說者應言十四有天上人中各七有故若依本有中有說者則二

十八有天人各有十四有故謂七本有及七中有何故但說極七有耶

答如七葉樹不過七故說極七有謂天與人本有中有各有七故」

D「二十九有」

(1)瓜生津隆真《十住毘婆沙論(I)》注云「二十九有二十五有中將阿那

含天(五淨居天)分為五即為二十九有」(p88)

(2)須陀洹斷見惑極七往返更無第二十九有可言

(四)《大方廣佛華嚴經》卷 34〈十地品〉大正 10181a22~26

菩薩始發如是心即得超凡夫地入菩薩位生如來家無能說其種族過失

離世間趣入出世道得菩薩法住菩薩處入三世平等於如來種中決定

當得無上菩提菩薩住如是法名住菩薩歡喜地 (五)《成佛之道》(p392)

菩薩初證聖性得到了從來未有的出世心嘗到了從來未有的離繫樂觀察如

來所有的一切功德自己都有分能得能成所以得到無比的歡喜由於通達

法空性也不再有「不活畏惡名畏死畏墮惡道畏大眾威德畏」了進

入初地的名為「生諸如來家」如來是一切佛菩薩以智度為母方便為父

分證了佛法身從此能荷擔佛的家業紹隆佛種不斷真是佛子所以說生如

來家

十七何謂「污佛家」

《十住毘婆沙論》卷 2(大正 2629c8~30a6) 不污諸佛家者何等為污諸佛家 有人言若人發求無上道心已後迴向聲聞辟支佛道不能住世繼三寶種

是名污諸佛家 [答曰]是義不然何以故是人能度生死又得諸無漏根力覺道亦

是佛子云何言污諸佛家如經說「佛告比丘汝是我子從我心

生口生得法分者」 又聲聞人言「諦捨滅慧處名諸佛家」何以故從是四

事出生諸佛故若污此四法名污諸佛家是故若人虛妄慳貪

狂亂愚癡是污佛家若正行此四則不污諸佛家 有人言六波羅蜜是諸佛家從此生諸佛故若違此六事是污佛家 有人言般若波羅蜜是諸佛母方便為父是名諸佛家以此二法出生諸佛

若違此法是污佛家 復次偈中自說污不污相所謂不毀戒不欺佛若受佛戒不能護持則

欺諸佛是污佛家何以故受戒時生佛家中破戒則欺諸佛名污佛

家若受戒不破不欺諸佛名為不污佛家

復次戒名三學戒學心學慧學破此學名污佛家 如法受戒而後毀破名為欺佛如是二句[不污諸佛家不毀戒欺佛]各有義趣

欺佛者空自發願不如說行欺誑眾生是名欺佛 復次一切法中不如說行名為欺佛

(《雜阿含經》卷 45大正 2330a13~14「汝等為子從我口生從法化生

得法餘財」) 十八關於三乘得解說之時限

(一)《十住毘婆沙論》卷 1大正 2620b1-9

問曰行聲聞辟支佛乘者幾時得度生死大海

答曰行聲聞乘者或以一世得度或以二世或過是數隨根利鈍

又以先世宿行因緣

行辟支佛乘者或以七世得度或以八世

若行大乘者或一恒河沙大劫或二三四至十百千萬億[恒

河沙大劫]或過是數然後乃得具足修行菩薩十地而成佛道亦隨根之

利鈍又以先世宿行因緣

(二)《大智度論》卷28大正25266c14-15

有辟支佛第一疾者四世行久者乃至百劫行如聲聞疾者三世久者六十

《大智度論》卷4大正2792b7-9

佛言無量阿僧祇劫作功德欲度眾生何以故言於三阿僧祇劫12

三阿僧祇劫有量有限

《大智度論》卷 38大正 25342b-343a

[經]舍利弗有菩薩摩訶薩初發意時行六波羅蜜上菩薩位得阿毗跋致

舍利弗有菩薩摩訶薩初發心時便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便轉法輪

與無量阿僧祇眾生作益厚已入無餘涅槃是佛般涅槃後餘法若住一劫

若減一劫舍利弗有菩薩摩訶薩初發意時與般若波羅蜜相應與無

數百千億菩薩從一佛國至一佛國淨佛世界

[論]釋曰有三種菩薩利根心堅未發心前久來集諸無量福德智慧是人

遇佛聞是大乘法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即時行六波羅蜜入菩薩

位得阿毗跋致地所以者何先集無量福德利根心堅從佛聞法故

12 印順法師《成佛之道》增注本(p 413)三大阿僧祇劫有二種解說(A)時間劫(B)德行劫以功德

來計算(依功德來計算三大阿僧祇劫一切菩薩修行成佛都是一樣的)

譬如遠行或有乘羊而去或有乘馬而去或有神通去者

乘羊者久久乃到乘馬者差速乘神通者發意頃便到如是不得言發意

間云何得到神通相爾不應生疑菩薩亦如是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時即入菩薩位

有菩薩初發意初雖心好後雜諸惡時時生念我求佛道以諸功德迴

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人久久無量阿僧祇劫或至或不至先世福德

因緣薄而復鈍根心不堅固如乘羊者

有人前世少有福德利根發心漸漸行六波羅蜜若三若十若百阿僧

祇劫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如乘馬者必有所到

第三乘神通者如上說是三種發心一者罪多福少二者福多罪少

三者但行清淨福德

清淨有二種一者初發心時即得菩薩道二者小住供養十方諸佛

通達菩薩道入菩薩位即是阿毗跋致地阿毗跋致地菩薩義如先說

次後菩薩大厭世間世世已來常好真實惡於欺誑是菩薩亦利根堅

心久集無量福德智慧初發心時便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即轉法輪

度無量眾生入無餘涅槃法住若一劫若減一劫留化佛度眾生佛有

二種神通力一者現在時二者滅後劫義如上說劫中所度眾生

亦復不少

次後菩薩亦利根心堅久集福德發心即與般若波羅蜜相應得六神通

與無量眾生共觀十方清淨世界而自莊嚴其國如阿彌陀佛先世時作

法藏比丘佛將導遍至十方示清淨國令選擇淨妙之國以自莊嚴其國

參見《不必定入定入印經》大正 15699c

印順法師《成佛之道》(增注本)p 415 對三種「神通行菩薩」所判攝之階位

(a)日月神通行龍樹又分為二類有的初發心就上菩薩位有的多少

修行就上菩薩位菩薩位雖有多種解說然依《般若經》

說是頂位再不墮惡道下賤家二乘地了(如約《華嚴

經》的行位說是發心住)

(b)聲聞神通行初發心就成大菩提八相成道[初地分證能於百佛世界

現身八相成道(1)由兜率天下生人間(2)入胎(3)出胎(4)出家(5)降魔(6)成道(7)轉法輪(8)入滅]

(c)如來神通行初發心就與般若相應成熟眾生莊嚴佛土這是方便道

菩薩初地以上到八地

(三)《大毘婆沙論》卷101大正27525b14-21

依狹小道而得解脫故名時解脫狹小道者謂若極速第一生中種善根第

二生中令成熟第三生中得解脫餘不決定

依廣大道而得解脫名不時解脫廣大道者謂若極遲聲聞乘經六十劫而得

解脫如舍利子獨覺乘經百劫而得解脫如麟角喻佛乘經三無數劫而得解

《大毘婆沙論》卷83大正27428b26~29

大加行得故名大悲非如聲聞菩提唯六十劫修加行得獨覺菩提唯經百劫修加

行得如來大悲三無數劫修習百千難行苦行然後乃得故名大悲

(四)真諦譯《攝大乘論釋》卷11大正31229b14-19

論曰有五種人於三阿僧祇劫修行圓滿或七阿僧祇劫或三十三阿僧祇劫

何者為五人行願行地人滿一阿僧祇劫行清淨意行人行有相行人行無相

行人於六地乃至七地滿第二阿僧祇劫從此後無功用行人乃至十地滿第三

阿僧祇劫

《攝大乘論釋》卷11大正31230a25-28

論曰復次云何七阿僧祇劫

釋曰欲顯餘部別執故言復次七阿僧祇劫時與前三阿僧祇劫時為等為

有短長此執等三阿僧祇劫但有別義開為七數

《攝大乘論釋》卷11大正31231b23-27

論曰復次云何三十三阿僧祇

釋曰有諸大乘師欲顯行有下中上欲顯為得未得方便欲顯已得不失

方便欲顯已得不失增上方便欲顯入住出三自在故分阿僧祇為三十三

(五)《大乘起信論》卷11大正32581b7-9

以一切菩薩皆經三阿僧祇劫故但隨眾生世界不同所見所聞根欲性異故示

所行亦有差別

印順法師《大乘起信論講記》p341「一切菩薩皆經三阿僧祇功」而成佛

這是任何菩薩都是一樣的從初住到第十回向滿為初阿僧祇劫從初地到

七地滿心為二阿僧祇劫從八地到第十地滿為第三阿僧祇劫種性善

根發心證悟都是一樣的等到圓滿成佛所以也是佛佛平等「但隨」

順「眾生世界不同所見所聞根欲性異故示」現菩薩的「所行」

也「有差別」根異根機的利鈍(下中上)有異欲異即好樂與興趣的各

別性異即習慣熏染有別如來鑑機的十力中即有根勝劣智力(根)種

種勝解智力(欲)種種界智力(性)因為眾生所處的世界不同所見所聞

不同根欲性也都不同故不能不示現所行有差別實則菩薩的行程是

一樣的

參印順法師《成佛之道》p237《中觀論頌講記》p348《華雨集(四)》p107

關於各經論所說之三乘解說時限

三乘別

所依經論 聲聞乘 辟支佛乘 大乘

《十住毘婆沙論》 隨根利鈍或一二

世或更多世不定隨

根利鈍又以先世宿行

因緣

或七世或八世得度 或一或二三四乃至十

百千萬億「恒河沙大

劫」或過是數

《大智度論》 快者三世慢則六十劫 最快四世最慢一百劫 無量阿僧祇劫但利根

者如乘神通行急速成

《大毘婆沙論》 狹小道最快三世

廣大道最慢六十劫

最慢一百劫如「麟角

喻」獨覺

三阿僧祇劫

《攝大乘論釋》

(真諦譯)

- - 三阿僧祇劫

七阿僧祇劫(別部)

三十三阿僧祇劫(餘

大乘師)

《大乘起信論》 - - 定是三阿僧祇劫但隨

眾生根性不同故示現

所行亦有差別

十九聲聞辟支佛佛俱到彼岸於解脫中有差別否

(一)《十住毘婆沙論》卷1大正2620b9-15

問曰聲聞辟支佛佛俱到彼岸於解脫中有差別不

答曰是事應當分別於諸煩惱得解脫是中無差別因是解脫入無餘涅槃是

中亦無差別無有相故但諸佛甚深禪定障解脫一切法障解脫於諸

聲聞辟支佛有差別非說所盡亦不可以譬喻為比

(二)《十住毘婆沙論》卷 11大正 2683a24-b3

無礙解脫者解脫有三種一者於煩惱障礙解脫二者於定障礙解脫三

者於一切法障礙解脫是中得慧解脫阿羅漢得離煩惱障礙解脫共解脫阿

羅漢及辟支佛得離煩惱障礙解脫得離諸禪定障礙解脫唯有諸佛具三解脫

所謂煩惱障礙解脫諸禪定障礙解脫一切法障礙解脫總是三種解脫故佛

名無礙解脫

(三)《大智度論》卷 35大正 25320c21-322a26

【經】舍利弗白佛言「世尊聲聞所有智慧若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羅漢

辟支佛智慧佛智慧是諸眾智無有差別不相違背無生性空若法不相違背

無生性空是法無有別異云何世尊言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一日修智慧

出過聲聞辟支佛上」(大正 25320c21-26)

【論】問曰上佛已說菩薩摩訶薩修智慧出過聲聞辟支佛上今舍利弗何以故問

答曰不問智慧勢力能度眾生今但問佛及弟子智慧體性法中無有差別者

以諸賢聖智慧皆是諸法實相慧皆是四諦及三十七品慧皆是出三界

入三脫門成三乘果慧以是故說無有差別

復次如須陀洹果以無漏智滅結得果乃至佛亦如是如須陀洹用二種

解脫果有為解脫無為解脫乃至佛亦如是如佛入涅槃須陀洹極

遲不過七世皆同事同緣同行同果報以是故言無相違背所以

者何不生性空故(大正25320c26-321a9)

有為解脫無為解脫(《俱舍論》卷 25大正 29133c20-21)

解脫體有二謂有為無為有為解脫謂無學勝解無為解脫謂一切惑

滅 【經】佛告舍利弗「於汝意云何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一日修智慧心念

我行道慧益一切眾生當以一切種智知一切法度一切眾生諸聲聞辟支佛

智慧為有是事不」舍利弗言「不也世尊」(大正 25321b6-10) 【論】helliphellip聲聞辟支佛雖有慈心本不發心願度一切眾生亦不迴善根向阿耨多

羅三藐三菩提以是故菩薩一日修智慧過聲聞辟支佛上

(大正 25321c26-322a1)

【經】「舍利弗於汝意云何諸聲聞辟支佛頗有是念我等當得阿耨多羅三藐

三菩提度一切眾生令得無餘涅槃不」舍利弗言「不也世尊」佛告

舍利弗「以是因緣故當知諸聲聞辟支佛智慧欲比菩薩摩訶薩智慧百

分不及一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及」(大正 25322a2-7)

【論】問曰上已反問舍利弗事已定今何以復問答曰以舍利弗引欲以須陀洹

同得解脫故與諸佛菩薩等而佛不聽譬如有人欲以毛孔之空與虛空等

以是故佛重質其事復次雖同一事義門各異先言智慧為一切眾生故

今言頗有是念我等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令一切眾生得無餘涅槃

(大正 25322a7-14)

【經】「舍利弗於汝意云何諸聲聞辟支佛頗有是念我行六波羅蜜成就眾

生莊嚴世界具佛十力四無所畏四無礙智十八不共法度脫無量阿僧

祇眾生令得涅槃不」舍利弗言「不也世尊」(大正 25322a17-26) 二十關於修學菩薩道成佛之殊勝理由

(一)《十住毘婆沙論》卷 1大正 2620b15-c23

問曰三乘所學皆為無餘涅槃若無餘涅槃中無差別者我等何用於恒河沙等

大劫往來生死具足十地不如以聲聞辟支佛乘速滅諸苦

答曰是語弱劣非是大悲有益之言若諸菩薩效汝小心無慈悲意不能精

勤修十地者諸聲聞辟支佛何由得度亦復無有三乘差別所以者何

一切聲聞辟支佛皆由佛出若無諸佛何由而出若不修十地何有

諸佛若無諸佛亦無法僧是故汝所說者則斷三寶種非是大人

有智之言不可聽察hellip如是聲聞辟支佛佛煩惱解脫雖無差別以

度無量眾生久住生死多所利益具足菩薩十地故有大差別

(二)《大毘婆沙論》卷 16大正 2777a24-b4

佛世尊愛恚永斷違順平等拔諍論根滅憍慢本視諸珍寶猶如瓦礫於一

切法覺照無遺無相似愛及恚慢等諸煩惱習已永斷故非如獨覺及諸聲聞

雖斷煩惱而有餘習貪愛習者如尊者阿難憐諸釋種瞋恚習者如尊者畢陵伽

筏蹉語殑伽神言小婢止流吾今欲渡憍慢習者如尊者舍利子棄擲醫藥

愚癡習者如尊者笈房缽底食前咳氣知食未銷不知後苦而復更食如是

等事其類甚多

(阿羅漢仍有習氣參見《大智度論》卷 27大正 25260c2-25)

二十一「是人修集聲聞辟支佛乘法未入法位我當教化令趣佛道」為何強調

「未入法位」 (一)《十住毘婆沙論》卷 7(大正 2655a4~18)

問曰云何名為歸依僧 答曰若諸聲聞人 未入法位者 令發無上心 使得佛十力

先以財施攝 後乃以法施 深信四果僧 不分別貴眾 求聲聞功德 而不證解脫 是名歸依僧 又應念三事

聲聞人者成聲聞乘 未入法位者於聲聞道未得必定能令此人發佛道心而得十力若入法位者

終不可令發無上心設或發心亦不成就如《般若波羅蜜》中尊者須菩提

所說「已入正法位不能發無上心何以故是人於生死已作障隔不復往

來生死發無上心

(二)《小品般若波羅蜜經》卷 1(大正 8540a16~21) 若諸天子未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今應當發若人已入正位則不堪任

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何以故已於生死作障隔故是人若發阿耨多羅三

藐三菩提心我亦隨喜終不斷其功德所以者何上人應求上法(參見《大

智度論》卷 54大正 25442c4~9) (三)印順法師《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p650~651

經中廣舉譬喻形容棄般若法門而取聲聞經者的無知對於傳統佛教採取了

尊重又貶抑的立場這不但維護了般若法門也有誘導聲聞修學般若法門的意

義誘導聲聞修學最顯著的例子如『小品般若波羅蜜經』卷一(大正 8540a)說

若諸天子未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今應當發若人已入正位則不

堪任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何以故已於生死作障隔故是人若發阿

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我亦隨喜終不斷其功德所以者何上人應求上

法 「入正位」是「入正性離生」的舊譯「入正位」聲聞行者就得「須陀洹」(初

果)最多不過七番生死一定要入無餘涅槃這樣就不能長在生死中修菩

薩行所以說「已於生死作障隔」如只有七番生死就不可能發求成佛道的

大心所以說「不堪任」這是依佛教界公認的教理說經上又說如「入正

位」的能發大菩提心求成佛道也是隨喜讚歎的因為上人聲聞聖者

是應該進一步的求更上的成佛法門說聲聞聖者不可能發心又鼓勵他們發心

修菩薩道這是不否定部派佛教的教義而暗示了聲聞聖者迴心的可能特別

是『大如品』依「如」真如而泯「三乘人」與「一(菩薩)乘人」的差

別消融了二乘與菩薩的對立

(四)《大品般若經》卷 22〈遍學品 74〉大正 8381b15-17

若菩薩摩訶薩作八人得須陀洹果乃至得阿羅漢果得辟支佛道然後入菩

薩位無有是處(《大智度論》卷 86大正 25659b26-28)

(五)《維摩詰所說經》卷中(大正 14549b4~b16) 若見無為入正位者不能復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譬如高原陸地不生蓮

華卑濕淤泥乃生此華如是見無為法入正位者終不復能生於佛法煩惱泥

中乃有眾生起佛法耳又如殖種於空終不得生糞壤之地乃能滋茂如是入無

為正位者不生佛法起於我見如須彌山猶能發于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生佛

法矣是故當知一切煩惱為如來種譬如不下巨海不能得無價寶珠如是不入

煩惱大海則不能得一切智寶

(六)《大智度論》卷 27大正 25263b12-25 菩薩初發意時所可怖畏無過聲聞辟支佛地正使墮地獄無如是怖畏

不永破大乘道故阿羅漢辟支佛於此大乘以為永滅譬如空地有樹名舍

摩梨(角+瓜)枝廣大眾鳥集宿一鴿後至住一枝上其枝及(角+瓜)即

時壓折澤神問樹神大鳥鵰鷲皆能任持何至小鳥便不自勝樹神答言

此鳥從我怨家尼俱盧樹上來食彼樹果來栖我上必當放糞子墮地者惡

樹復生為害必大是故於此一鴿大懷憂畏寧捨一枝所全者大菩薩

摩訶薩亦如是於諸外道魔眾及諸結使惡業無如是畏如阿羅漢辟支

佛何以故聲聞辟支佛於菩薩邊亦如彼鴿壞敗大乘心永滅佛業

一切菩薩乃至初發心皆畢定如法華經中說 問曰若菩薩皆畢定佛何以故種種呵二乘不聽菩薩取二乘證 答曰求佛道者應遍知法性是人畏老病死故於法性少分取證便自止息捨

佛道不度眾生諸佛菩薩之所呵責「汝欲捨去會不得離」得阿羅漢證時

不求諸菩薩深三昧又不廣化眾生是則迂迴於佛道稽留 問曰阿羅漢先世因緣所受身必應當滅住在何處而具足佛道 答曰得阿羅漢時三界諸漏因緣盡更不復生三界有淨佛土出於三界乃

至無煩惱之名於是國土佛所聞法華經具足佛道如法華經說「有羅漢若不

聞法華經自謂得滅度我於餘國為說是事汝皆當作佛」

問曰若阿羅漢往淨佛國土受法性身如是應得疾作佛何以言迂迴稽留

答曰是人著小乘因緣捨眾生捨佛道又復虛言得道以是因緣故雖不受

生死苦惱於菩薩根鈍不能疾成佛道不如直往菩薩

復次佛法於五不可思議中最第一今言漏盡阿羅漢還作佛唯佛能知論議

者正可論其事不能測知是故不應戲論若求得佛時乃能了知餘人可信而

不可知(大正 25714a1~25) (七)《大智度論》卷 28大正 25264b7~10

問曰阿羅漢煩惱已盡習亦未盡何以不生(法性生身) 答曰阿羅漢無大慈悲無本誓願度一切眾生又以實際作證已離生死故

(八)如果二乘人可以迴心向大則須耗費多少時間才能成佛呢

1《大般涅槃經》卷 11

一斷三結得須陀洹果不墮地獄畜生餓鬼helliphellip是人未來過八萬劫

便當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迦葉第二人者斷三結縛薄貪恚癡

得斯陀含果名一往來helliphellip是人未來過六萬劫便當得成阿耨多羅三藐

三菩提迦葉第三人者斷五下結得阿那含果更不來此helliphellip是人未

來過四萬劫便當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迦 葉第四人者永斷貪欲瞋恚愚癡得阿羅漢果helliphellip亦非騏驎獨一之

行helliphellip是人未來過二萬劫便當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迦葉第五人

者永斷貪欲瞋恚愚癡得辟支佛道helliphellip真是騏驎獨一之行helliphellip是人未

來過十千劫便當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大正 12431 c16~432a5) 2《瑜伽師地論》卷 80

問迴向菩提聲聞為住無餘依涅槃界中能發趣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耶

為住有餘依涅槃界耶 答唯住有餘依涅槃界中可有此事所以者何以無餘依涅槃界中遠離

一切發起事業一切功用皆悉止息 問若唯住有餘依涅槃界中能發趣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云何但由一

生便能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耶所以者何阿羅漢等尚當無有所餘

一生何況當有多生相續 答由彼要當增諸壽行方能成辦世尊多分依此迴向菩提聲聞密意說

言物類善男子若有善修四神足已能住一劫或餘一劫餘一劫者

此中意說過於一劫彼雖如是增益壽行能發趣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而

所修行極成遲鈍樂涅槃故不如初心始業菩薩彼既如是增壽行已

留有根身別作化身同法者前方便示現於無餘依般涅槃界而般涅槃

由此因緣皆作是念某名尊者於無餘依般涅槃界已般涅槃彼以所留有

根實身即於此界贍部洲中隨其所樂遠離而住一切諸天尚不能睹何

況其餘眾生能見彼於涅槃多樂住故於遍遊行彼彼世界親近供養佛菩

薩中及於修習菩提資糧諸聖道中若放逸時諸佛菩薩數數覺悟被覺

悟已於所修行能不放逸(大正 30749a5~b1)

迴向菩提聲聞要想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必須在尚未證入無餘依涅槃

界前才有可能其所使用的方法是善修四神足在住壽一劫或餘一劫的

時間中廣集菩提資糧依四神足之力而住壽一劫或餘一劫這是佛教中

古老的傳說如《長阿含經》卷 2<遊行經>云 佛告阿難諸有修四神足多修習行常念不忘在意所欲可得

不死一劫有餘阿難佛四神足已多修行專念不忘在意所欲

如來可止一劫有餘為世除冥多所饒益天人獲安(大正 115b19~24)

這樣的傳說在聲聞部派中是知道的但何以沒有說到可以依四神足之力

在住壽餘一劫的時間中廣集菩提資糧而成佛呢從時間觀的角度來看

《瑜伽師地論》說「餘一劫者此中意說過於一劫」這是將「餘一劫」

的時間擴充了不論多久時間直到成佛為止而不是一劫多一點的意思

而聲聞部派也許認為「餘一劫」是一劫再多一點的時間因此就沒有說到

可以依四神足之力在住壽一劫或一劫餘的時間中廣集菩提資糧而成

佛但從有部認為入了忍位就無法迴心向大的主張來看則不論「餘一劫」

的時間是長是短都將無法成佛這應該是部派間沒有傳說依四神足之力

在住壽餘一劫的時間中廣集菩提資糧而成佛的主要原因 二十二諸佛威力功德智慧無量深法等無差別為何佛壽有長短國土有淨穢

正法有久住不久住helliphellip (一)《十住毘婆沙論》卷 3大正 2632c3-14

佛功德力者一切去來今佛威力功德智慧無量深法等無差別但隨

諸佛本願因緣helliphellip無量壽命者壽命無量劫過諸算數一劫百劫千

劫萬劫億劫百千萬億那由他阿僧祇劫如是久住為利益憐愍眾生故

一切諸佛雖力能無量壽以本願故有久住世者有不久住者

(二)《俱舍論》卷 27大正 29141b3-9 論曰由三事故諸佛皆等一由資糧等圓滿故二由法身等成辦故三由

利他等究竟故由壽種姓身量等殊諸佛相望容有差別壽異謂佛

壽有短長種異謂佛生剎帝利婆羅門種姓異謂佛姓喬答摩迦葉波等

量異謂佛身有小大等言顯諸佛法住久近等 (三)佛壽命長短(《大智度論》卷 34大正 25312a14- b21)

問曰佛雖有長壽業因緣生於惡世故壽命便短以此短壽能具佛事何

用長為又佛以神通力故一日之中能具佛事何況百歲 答曰此間閻浮提惡故佛壽應短餘處好故佛壽應長 問曰若然者菩薩於此閻浮提淨飯王宮生出家成道是實佛餘處皆是神

通力變化作佛以度眾生 答曰此言非也所以者何餘處閻浮提亦各各言我國是實佛餘處為變化

何以知之若餘處國土自知是化佛則不肯信受教戒又如餘國土人

壽命一劫若佛壽百歲於彼裁無一日眾生則起輕慢不肯受教彼則

以一劫為實佛以此為變化如《首楞嚴經》說「神通遍照佛壽七百

千阿僧祇劫佛告文殊尸利彼佛則是我身彼佛亦言釋迦文佛則是

我身」以是故知諸佛壽命實皆無量為度人故現有長短汝言釋迦

文佛以神通力故所度眾生與人壽不異者則不須百歲一日之中可

具足佛事 如阿難一時心生是念如然燈世尊一切勝佛鞞婆尸佛出於好世

壽命極多能具佛事我釋迦文佛出生惡世壽命極短將無世尊

不能具足佛事耶 爾時世尊入日出三昧從身變化出無量諸佛及無量光明普至十方

一一化佛在諸世界各作佛事或有說法或現神通或現三昧或現

飯食如是之比種種因緣施作佛事而度眾生從三昧起告阿難曰『汝

悉見聞是事不』阿難言『唯然已見』佛告阿難『佛以如是神力

能具佛事不』阿難言『假令佛壽一日大地草木悉為可度眾生則

能度盡何況百歲』 以是故知諸佛壽命皆悉無量為度人故現有長短譬如日出影現

於水隨水大小水大則影久水小則速滅若照琉璃頗梨珠山影則

久住又如火燒草木然少則速滅然多則久住不可以滅處無火

故謂多然處亦無光明長短義亦如是 (參見《佛說首楞嚴三昧經》卷 2大正 15644c)

(四)佛土淨不淨(《大智度論》卷 32大正 25302b12-c10) 一切佛功德皆等無多無少

問曰若爾者何以言阿彌陀佛壽命無量光明千萬億由旬無量劫度眾生

答曰諸佛世界種種有淨不淨有雜

如《三十三天品經》說佛在三十三天安居自恣時至四眾久不見

佛愁思不樂遣目連白佛言「世尊云何捨此眾生住彼天上」

時佛告目連「汝觀三千世界」目連以佛力故觀或見諸佛為大眾

說法或見坐禪或見乞食如是種種施作佛事目連即時五體投地

是時須彌山王跛[跳-兆+我]大動諸天皆大驚怖目連涕泣稽首白

佛「佛有大悲不捨一切作如是種種化度眾生」佛告目連「汝

所見甚少過汝所見東方有國純以黃金為地彼佛弟子皆是阿羅漢

六通無礙復過是東方有國純以白銀為地彼佛弟子皆學辟支佛道

復過是東方有國純以七寶為地其地常有無量光明彼佛所化弟子純

諸菩薩皆得陀羅尼諸三昧門住阿毘跋致地目連當知彼諸佛者

皆是我身如是等東方恒河沙等無量世界有莊嚴者不莊嚴者皆

是我身而作佛事如東方南西北方四維上下亦復如是」

以是故當知釋迦文佛更有清淨世界如阿彌陀國阿彌陀佛亦有嚴

淨不嚴淨世界如釋迦文佛國諸佛大悲徹於骨髓不以世界好醜隨

應度者而教化之如慈母愛子子雖沒在廁溷懃求拯拔不以為惡

(五)清淨國土雜國土(《大智度論》卷 93大正 25711c14-21) 問曰佛憐愍眾生淨佛國土中何以無三惡道眾生 答曰憐愍一切眾生平等無異此中說清淨業因緣是國土中無三惡道

又佛非但一國土乃有十方恒河沙國土佛有清淨國土有雜國土

雜國土中則具有五道淨佛國土或有人天別異或無有人天別異

如過去天王佛國土中唯佛世尊以為法王是故名為天王佛 (六)《維摩詰所說經》〈佛國品第一〉卷 1大正 14538c10-29

舍利弗眾生罪故不見如來佛土嚴淨非如來咎舍利弗我此土淨而汝

不見爾時螺髻梵王語舍利弗『勿作是意謂此佛土以為不淨所以

者何我見釋迦牟尼佛土清淨譬如自在天宮』舍利弗言『我見此土

丘陵坑坎荊蕀沙礫土石諸山穢惡充滿』螺髻梵言『仁者心有高下

不依佛慧故見此土為不淨耳舍利弗菩薩於一切眾生悉皆平等深心

清淨依佛智慧則能見此佛土清淨』於是佛以足指按地即時三千大千

世界若干百千珍寶嚴飾譬如寶莊嚴佛無量功德寶莊嚴土一切大眾

歎未曾有而皆自見坐寶蓮華佛告舍利弗『汝且觀是佛土嚴淨』舍

利弗言『唯然世尊本所不見本所不聞今佛國土嚴淨悉現』佛語

舍利弗『我佛國土常淨若此為欲度斯下劣人故示是眾惡不淨土耳譬

如諸天共寶器食隨其福德飯色有異如是舍利弗若人心淨便見此土功德

莊嚴』 (七)正法久住不久住(《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 183大正 27919a3-16)

問何故過去諸佛有未般涅槃正法即滅有於般涅槃後七日即滅今釋迦佛

千歲方滅耶 答過去諸佛壽量長遠於彼正教所應作者佛在世時多已究竟故法速滅

今世尊釋迦牟尼出百年時壽量短促正教所作雖佛涅槃多未究竟乃

至千歲於中有種善根者有成熟者有解脫者是故經於多時正法方滅

有說過去諸佛所有弟子愛重奢摩他非毘缽舍那由重奢摩他故

恒住寂止不樂傳說契經等十二分教故法速滅 今世尊弟子愛重毘缽舍那非奢摩他由重毘缽舍那故多住觀察皆

樂傳授契經等十二分教是故正法多時乃滅 (八)1《成佛之道》(增注本)p19

從經典看來佛的色身有大小壽命有長短國土有淨穢弟子有多少正

法住世也不一致要知道這是佛的方便示現為了適應眾生的根機才有

這種種差別

2《成佛之道》(增注本)p425-426

佛壽與佛身的長短可說有限量的都是化身化土化身佛為什麼示現這

些差別呢因眾生根性不同有的應以苦切語三惡道是這樣的苦眾生界

是這樣的苦能因此發心修行這是折伏門 有的應以愛語這麼清淨那麼自在就肯發心修行這是攝受門 化身佛就是以這折攝二門來成就眾生的隨機適應如藥能治病就是妙

藥所以不應該生優劣想

3印順法師《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p493 釋尊的生在穢惡時代是出於悲憫眾生的願力願意在穢土成佛救護眾生

脫離一切苦這是重在「悲能拔苦」的精神彌勒是立願生在「佛剎莊嚴

壽命無數」的世界重在慈(彌勒譯為「慈」)的「施與安樂」至於成佛

(智證)度眾生是沒有不同的這是法藏部的見解 說一切有部以為「慈氏菩薩多自饒益少饒益他釋迦菩薩多饒益他少

自饒益」釋尊與彌勒因行的對比釋尊是更富於大悲為眾生的精神所以

彌勒的最初發心比釋迦早了四十餘劫而成佛卻落在釋尊以後這顯得大

悲苦行的菩薩道勝過了為「莊嚴佛剎壽命無數」而發心修行

Page 13: 《十住毘婆沙論》之菩薩修行要略...2006 年佛法度假中文營隊課程講義 《十住毘婆沙論》之菩薩修行要略 釋長慈編 2006/5/22 壹、簡介 一、釋《論》題:

順眾生的悲心因為「若能隨順眾生即能隨順供養諸佛若於眾生尊重

承事則為尊重承事如來若令眾生生歡喜者則令一切如來歡喜何以

故諸佛如來以大悲而為體故」helliphellip 信增上菩薩信願集中於佛念念不忘佛能隨願往生極樂世界但由信願觀

念所以是易行道然心心念於如來功德念念常隨佛學念念恒順眾生如

信願增長也自然能引發為法為人的悲行智行龍樹說修易行道的能「福力

增長心地調柔helliphellip信諸佛第一清淨功德已愍傷眾生」修行六波羅蜜

所以這雖是易行道是信增上菩薩學法而印度的大乘行者都日夜六時的

在禮佛時修此懺悔隨喜勸請回向不過智增悲增的菩薩重心在悲行與

智行而已 七若懺悔罪業是否能不受果報 (一)《十住毘婆沙論》卷 6〈分別功德品第十一〉大正 2648b19-49b9

問曰汝言「懺悔除業障罪」餘經6中說「佛告阿難故作業必當受」 又阿毘曇7中說「諸業因緣不空果報不失不滅」 又經8說「眾生皆屬業皆從業有依止於業眾生隨業各自受報若

現報若生報若後報」 又《業報經》9中閻羅王為眾生說言「咄眾生汝此罪非父母作天

作沙門婆羅門作汝自作自應受報」 又賢聖偈中說「實法如金剛業力將無勝今我已得道而受惡業報」

又佛自說「大海諸名山丘陵樹林木地水火風等日月諸星宿若

至劫燒時皆盡無有餘業於無量劫常在而不失汝遇具相者一切

智人師先所造罪業已償其果報今雖得值佛垢盡證聖果以餘因

緣故木刺猶在身」10是故不應言「懺悔除業罪」 答曰我不言「懺悔則罪業滅盡無有報果」我言「懺悔罪則輕薄於少

時受」是故懺悔偈中說「若應墮三惡道願人身中受」helliphellip 如是等罪多行福德志意曠大集諸功德故不墮惡道是故汝先難

6 《中阿含經》卷 3〈思經第 15〉大正 1437b26-28 7 正量部主張有「不失法」《般若燈論釋》卷 10大正 30101c26~27)「正量部人言阿含經中佛如

是說有不失法以此法故不斷不常諸體得成」 8 參見《佛說佛名經》卷 4大正 14204c 9 參見 《起世經》卷 4大正 1331 a26~ b6「時閻摩王又更告言汝愚癡人若如是者汝自懈怠

行放逸故不修身口及意善業以是因緣汝當長夜得大苦惱無有安樂是故汝當具足受此放逸之罪

得如是等惡業果報亦如諸餘放逸眾生受此罪報又汝諸人此之苦報惡業果者非汝母作非汝父

作非汝兄弟作非姐妹作非國王作非諸天作亦非往昔先人所作是汝自身作此惡業今還聚

集受此報也」 10 參見《佛說興起行經》卷上〈佛說木槍刺腳因緣經第六〉大正 4168a~170b

若懺悔罪業則滅盡無有果報者是語不然復次若言罪不可滅者

《毘尼》中佛說「懺悔除罪」則不可信是事不然是故業障罪應懺悔 (二)《大智度論》大正 25395c12-15

戒律中戒雖復細微懺則清淨犯十善戒雖復懺悔三惡道罪不除如比

丘殺畜生雖復得悔罪報猶不除 (三)印順導師

1《華雨集》(第二冊)p195-196 罪業不善業真的可依懺悔而除滅嗎龍樹有明確的說明如《十住毘婆

沙論》卷六(大正二六四八下四九上)說 「我不言懺悔則罪業滅盡無有報(異熟)果我言懺悔罪則輕薄於少時受

是故懺悔偈中說若應墮三惡道願人身中受helliphellip又如阿闍世害得道父王

以佛及文殊師利因緣故重罪輕受」 依《十住毘婆沙論》意懺悔業障並不能使罪消滅了只是使罪業力減輕

「重罪輕受」本來是要在來生或後後生中受重報的由於懺悔善現在人

中輕受重罪業就過去了《金剛般若經》說「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讀誦此經

若為人輕賤是人先世罪業應墮惡道以今世人輕賤故先世罪業則為消滅」

(大正 8750c)讀誦經典而能消(重)罪業與《(十住)毘婆沙論》意義相

2《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p977

依「佛法」說懺悔不是將業消滅了而是削弱業的作用使惡業不致於障

礙道的進修如五逆稱為「業障」那是怎麼樣修行也決定不能證果的《沙

門果經》說「若阿闍世王不殺父者(聽了佛的說法)即當於此坐上得法眼

淨(證得初果)而阿闍世王今自悔過(只能)罪咎損減已拔重咎」《增壹

阿含經》及《律藏》都說阿闍世王得「無根信」或「不壞信」逆罪因懺悔

而減輕了但還是不能證果《阿闍世王經》說阿闍世王聽法以後得「信

忍」或作「順忍」與「無根信」「不壞信」相當闍王雖有所悟入還是要

墮賓頭地獄不過不受苦能很快的生天《阿闍世王經》所說罪性本空而

因果不失悔悟也只能輕(重罪輕受)些與原始佛法還沒有太多的差別

《阿闍世王經》又說有殺母的罪人因文殊的誘導見佛聞法而證得阿羅漢

果這是與「佛法」相違與阿闍世王悔罪說相違可能是遲一些而附入的部

分 八菩薩修「迴向」的方法 (一)《十住毘婆沙論》卷 5〈除業品〉大正 2646b7~ 47a24

問曰汝已說懺悔勸請隨喜云何為迴向 答曰我所有福德 一切皆和合 為諸眾生故 正迴向佛道

我者己身 所有福德者若從身生若從口生若從意生若因布施生若因持戒生若

因修禪生若因隨喜生若因勸請生如是等及餘所有善皆名所有福德 一切皆和合者心念諸福德合集稱量知其廣大 諸眾生者三界眾生 正者如諸佛迴向如真實迴向迴向菩提 迴向菩提者迴諸福德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又隨喜迴向此二事佛亦自說

有菩薩摩訶薩欲隨喜迴向應念諸佛斷三界相續道滅諸戲論乾煩惱淤

泥滅諸刺棘除諸重擔逮得己利正智解脫心得自在盡諸有結無量

無邊不可思議阿僧祇十方世界一一世界中亦無量無邊不可思議阿僧祇諸佛

出已滅度從初發心乃至得佛入無餘涅槃至遺法未盡於其中間是諸佛所有

善根福德應六波羅蜜及所受辟支佛記所有善根又聲聞人善根若布施

持戒修禪及學無學無漏善根及諸戒品定品慧品解脫根又聲聞人善

根若布施持戒修禪及學無學無漏善根及諸佛戒品定品慧品解

脫品解脫知見品大慈大悲等無量功德及諸佛有所說法於此法中有人

信解受學得此法利是諸人等所有善根於此法中及凡夫所種善根及諸天

龍夜叉乾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睺羅伽得聞法已生諸善

心乃至畜生聞法生諸善心及諸佛欲入涅槃時眾生所種善根是諸善根

福德一切和合稱量使無遺餘以最上最妙最勝無上無等無等等隨

喜隨喜已以是隨喜所生福德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未來現在諸佛

亦如是是三世諸佛福德及因諸佛所生福德心皆隨喜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

提是故偈說 罪應如是懺 勸請隨喜福 迴向無上道 皆亦應如是 如諸佛所說 我悔罪勸請 隨喜及迴向 皆亦復如是

無始世界來有無量遮佛道罪應於十方諸佛前懺悔勸請諸佛隨喜迴向

如佛所知所見所許懺悔我亦如是懺悔勸請諸佛隨喜迴向亦復如是

若如是懺悔勸請隨喜迴向是名正迴向

問曰云何名為諸佛所知所見所許懺悔勸請隨喜迴向 答曰懺悔勸請如先說隨喜迴向如《大品經》11中須菩提白佛言

世尊所說菩薩於過去未來現在一切諸佛及諸弟子一切眾生所有福德

善根盡和合稱量以最上隨喜世尊云何名為最上隨喜

11 參見《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 11<隨喜品(隨喜迴向品)第 39>大正 8297b21~302a16《小品

般若波羅蜜經》卷 3<迴向品第 7>大正 8547c13~549c26《大智度論》卷 61大正 25487a~496a

佛告須菩提若菩薩於過去未來現在諸法不取不念不見不得不

分別而能如是思惟是諸法皆從憶想分別眾緣和合有一切法實不生無所從

來是中乃至無有一法已生今生當生亦無已滅今滅當滅諸法相如

是我順諸法相隨喜隨喜已亦隨諸法實相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名

最上隨喜迴向 復次須菩提求佛道善男子善女人不欲謗佛者應以善根如是迴向應作

是念如諸佛心佛智佛眼知見是善根福德本末體相從何而有我亦

如是隨諸佛知見隨喜如諸佛所許我亦如是以善根迴向若菩薩如是迴向

則不謗諸佛亦無過咎深心信解如實迴向是名大迴向具足迴向 復次須菩提善男子善女人以諸善根福德應如是迴向如諸賢聖戒品

定品慧品解脫品解脫知見品不繫欲界不繫色界不繫無色界不在

過去不在未來不在現在以不繫三界故是迴向亦如是不繫所迴向處亦

不繫若菩薩能如是得心信解如實是名不失迴向無毒迴向法性迴向若

菩薩於此迴向取相貪著是名邪迴向是故諸菩薩摩訶薩應如諸佛所知法

相以是法相迴向能至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名正迴向

(二)《大智度論》卷 61大正 25487c27~488a13 共一切眾生者是福德不可得與一切眾生而果報可與菩薩既得福德果報

衣服飲食等世間樂具以利益眾生菩薩以福德清淨身口人所信受

為眾生說法令得十善道四禪等與作後世利益末後成佛得福德果報

身有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無量光明觀者無厭無量清淨梵音柔和無

礙解脫等諸佛法於三事示現度無量阿僧祇眾生般涅槃後碎身舍利與

人供養久後皆令得道是果報可與一切眾生以果中說因故言福德與眾生

共若福德可以與人者諸佛從初發心所集福德盡可與人然後更作善法

體不可與人今直以無畏無惱施與眾生

(三)印順法師《印度佛教思想史》p112 ~ p113 迴向迴向是迴轉趣向將自己所有念佛等功德轉向於某一目標〈普賢行

願品〉說「迴向眾生及佛道」(《大方廣佛華嚴經》卷 40大正 10847a)一切功德迴向給眾生與眾生同成佛道自己所作的功德能轉給別人嗎

《大智度論》說「是福德不可得與一切眾生而(福德的)果報可與helliphellip

若福德可以與人者諸佛從初發心所集功德盡可與人」(卷 61大正 25

487c~488a)自己所作的功德是不能迴向給眾生的但自己功德所得的福報

菩薩可以用來利益眾生引導眾生同成佛道這樣的迴向說才沒有違反「自

作自受」的因果律 (四)印順法師《華雨集》(第二冊)p158 ~ p161

「普皆回向」回向是迴轉趣向迴向功德是將所有功德轉向於某一目

的〈普賢行願品〉的迴向是「所有禮讚供養福請佛住世轉法輪隨

喜懺悔諸善根迴向眾生及佛道」(《普賢菩薩行願讚》大正 10880b)依偈說回向是將上來所說的「禮敬功德」「讚歎功德」「供養功德」「懺悔

功德」「隨喜功德」「勸請功德」一切回向於眾生與眾生同成佛道依偈

文可見重佛重信的易行道(「三品經」也如此)本沒有「恒順眾生」與

「常隨佛學」的 回向眾生及佛道如《舍利弗悔過經》說「學道以來所得(一切)福德皆

集聚合會以持好心施與天下十方人民父母蜎飛蠕動之類皆令得其福

有餘少所令某得之令某等作佛道」(大正 241091a)異譯《菩薩藏經》

說得更明白「一切和合迴施與一切眾生helliphellip一切和合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

菩提以此善根願令一切眾生亦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大正 241089a) 菩薩修易行道所得的功德回向眾生就是將自己的功德轉而布施給眾生

使眾生離苦得樂發心修行成佛 菩薩的功德真能施與眾生使眾生受福樂嗎這裏面含有重大問題也就是

「自力」與「他力」一般神教都是重「他力」的佛法說善惡因果修因證

果一向是「自力」的「大乘佛法」的「回向功德」不違反佛法的特質嗎

《大智度論》卷 61(大正 25487c~488a)說 「共一切眾生者是福德不可得與一切眾生而果報可與菩薩既得福德

果報衣服飲食等世間樂具以利益眾生菩薩以福德清淨(所有)

身口人所信受為眾生說法令得十善helliphellip末後成佛helliphellip是果報可

與一切眾生以果中說因故言福德與眾生共若福德可以與人者諸佛

從初發心所集福德盡可與人」 經上說福德回向施與眾生這是果中說因是不了義說菩薩的福德是不能

轉施與別人的但菩薩發願化度眾生所以依此福德善根未來福慧具足就

能以財物佛法施與眾生使眾生得財物能依法修行成就佛道如自己的

福德而可以迴施眾生那是違反「自力」原則的佛菩薩的功德無量如可以

迴施眾生那世間應該沒有苦惱眾生都是佛菩薩那樣也不用佛菩薩來化度

了 《十住毘婆沙論》這樣說「我所有福德一切皆和合為諸眾生故正迴向

佛道」(卷 5大正 2646b)菩薩發菩提心求成佛道主要是為了救度一切

眾生所以「迴向眾生及佛道」是說「為諸眾生故」以一切功德迴向阿耨

多羅三藐三菩提並非以福德善根施與眾生《普賢菩薩行願讚》但說「悉皆

迴向於菩提」沒有說迴向眾生也許是為了避免讀者的誤解吧

九關於眾生見佛身聞佛名而得入必定之意趣 (一)《十住毘婆沙論》卷 3大正 2632c3-8

佛功德力者一切去來今佛威力功德智慧無量深法等無差別但隨諸佛本

願因緣或有壽命無量或有見者即得必定聞名者亦得必定女人見者即成

男子身若聞名者亦轉女身或有聞名者即得往生或有無量光明眾生遇者

離諸障蓋或以光明即入必定或以光明滅一切苦惱 (二)《十住毘婆沙論》卷 3大正 2632c14-25

見時得入必定者有眾生見佛即住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阿惟越致地何以故

是諸眾生見佛身者心大歡喜清淨悅樂其心即攝得如是菩薩三昧以是三昧

力通達諸法實相能直入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必定地 是諸眾生長夜深心種見佛入必定善根以大悲心為首善妙清淨為通達

一切佛法故為度一切眾生故是善根成就時至是故得值此佛又以諸佛本

願因緣二事和合故此事得成 聞佛名入必定者佛有本願「若聞我名者即入必定」如見佛聞亦如是

(三)《大方廣佛華嚴經》卷 52大正 10276c23-27

若有眾生善根熟者見佛身已則皆受化然彼佛身盡未來際究竟安住

隨宜化度一切眾生未曾失時 佛子如來身者無有方處非實非虛但以諸佛本誓願力眾生堪度則便

出現

(四)《大方廣佛華嚴經》卷 52大正 10276b23-26 佛子如來智日亦復如是普現法界無前無後一切眾生淨心器中佛

無不現心器常淨常見佛身若心濁器破則不得見

(五)《放光般若經》卷 4大正 829a27-28

云何菩薩真見佛身逮法性故是為真見

《大品般若經》卷 6〈發趣品第 20〉大正 8259b8 云何菩薩如實觀佛身如實觀法身故

(六) 《大智度論》卷 34大正 25313a21-c18 【經】我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時十方如恒河沙等世界中眾生聞我名者必得阿

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欲得如是等功德者當學般若波羅蜜(《摩訶般若波羅

蜜經》卷 1大正 8221a17-20) 【論】問曰有人生值佛世在佛法中或墮地獄者如提婆達俱迦利訶多釋子等

三不善法覆心故墮地獄此中云何言去佛如恒河沙等世界但聞佛名便

得道耶

答曰上已說有二種佛一者法性生身佛二隨眾生優劣現化佛

為法性生身佛故說乃至聞名得度為隨眾生現身佛故說雖共佛住

隨業因緣有墮地獄者

法性生身佛者無事不濟無願不滿所以者何於無量阿僧祇劫積

集一切善本功德一切智慧無礙具足為眾聖主諸天及大菩薩希能見

者譬如如意寶珠難見難得若有見者所願必果如喜見藥其有見者

眾患悉除如轉輪聖王人有見者無不富足如釋提桓因有人見者隨

願悉得如梵天王眾生依附恐怖悉除如人念觀世音菩薩名者悉脫

厄難是事尚爾何況諸佛法性生身

問曰釋迦文佛亦是法性生身分無有異體何以故佛在世時有作五逆罪人

飢餓賊盜如是等惡

答曰釋迦文佛本誓我出惡世欲以道法度脫眾生不為富貴世樂故出

若佛以力與之則無事不能又亦是眾生福德力薄罪垢深重故不得隨

意度脫又今佛但說清淨涅槃而眾生譏論誹謗言『何以多畜弟子

化導人民』此亦是繫縛法但以涅槃法化猶尚譏謗何況雜以世樂

如提婆達欲令足下有千輻相輪故以鐵作模燒而爍之爍已足壞

身惱大呼爾時阿難聞已涕泣白佛『我兄欲死願佛哀救』佛即

伸手就摩其身發至誠言『我看羅[目侯]羅與提婆達等者彼痛當滅』

是時提婆達眾痛即除執手觀之知是佛手便作是言『淨飯王子以

此醫術足自生活』佛告阿難『汝觀提婆達不用心如是云何可度

若好世人則無是咎』如是眾生若以世樂不得度也是事種種因緣

上已廣說以是故說聞佛名有得道者有不得者

復次佛身無量阿僧祇種種不同有佛為眾生說法令得道者有佛放

無量光明眾生遇之而得道者有以神通變化指示其心而得道者有佛

但現色身而得道者有佛遍身毛孔出眾妙香眾生聞之而得道者有

佛以食與眾生令得道者有佛眾生但念而得道者有佛能以一切草木之

聲而作佛事令眾生得道者有佛眾生聞名而得道者為是佛故說言

我作佛時其聞名者皆令得度

復次聞名不但以名便得道也聞已修道然後得度如須達長者

初聞佛名內心驚喜詣佛聽法而能得道又如貰夷羅婆羅門從雞泥耶

結髮梵志所初聞佛名心即驚喜直詣佛所聞法得道是但說聞名聞

名為得道因緣非得道也 (七)《大智度論》卷 93大正 25712b2-6

問曰餘佛種種勤苦說法眾生尚不得道何以但聞佛名便得道 答曰餘處佛種種說法眾生或得道或得善根終不空說若聞是佛名畢

至阿鞞跋致不言今得 十云何有眾生聞佛名便得往生 (一)《十住毘婆沙論》卷 3大正 2633a2-4

聞佛名得往生者若人信解力多諸善根成就業障礙已盡如是之人得聞佛

名又是諸佛本願因緣便得往生

「善根」《十住毘婆沙論》卷 1大正 2623b4-18 厚種善根者如法修集諸功德名為厚種善根

善根者不貪不恚不癡一切善法從此三生故名為善根如一切惡

法皆從貪恚癡生是故此三名不善根helliphellip

此中善根為眾生求無上道故所行諸善法皆名善根能生薩婆若智故

名為善根

(二)「別時意趣」

1《攝大乘論本》卷 2大正 31141a18-26 四意趣者一平等意趣謂如說言我昔曾於彼時彼分即名勝觀正等

覺者二別時意趣謂如說言若誦多寶如來名者便於無上正等菩提

已得決定又如說言由唯發願便得往生極樂世界三別義意趣謂

如說言若已逢事爾所殑伽河沙等佛於大乘法方能解義四補特伽羅

意樂意趣謂如為一補特伽羅先讚布施後還毀訾如於布施如是尸羅

及一分修當知亦爾如是名為四種意趣 2《攝大乘論釋》卷 5大 31346b4-11

別時意趣者謂此意趣令嬾惰者由彼彼因於彼彼法精勤修習彼

彼善根皆得增長此中意趣顯誦多寶如來名因是昇進因非唯誦名

便於無上正等菩提已得決定如有說言由一金錢得千金錢豈於一

日意在別時由一金錢是得千因故作此說此亦如是由唯發願

便得往生極樂世界當知亦爾 3印順法師《攝大乘論講記》(p 286-287)

實際上單單持誦多寶如來的名號並不能於無上菩提得不退轉唯憑空

口發願也不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佛陀的意思是約另一時間說的若

持誦多寶如來的名號就可種下成佛的善根雖然還不能直登不退但

將來一定要修證菩提如魚吞了鉤一樣雖然還在水裡可說已經釣住了

發願往生極樂也如此久久的積集福德智慧的善根將來定能往生極樂

如俗語說『一本萬利』並不真的一個錢立刻獲得萬倍的盈利而是說由

這一個本錢經過長久的經營才可以獲得萬利發願為往生之因念佛

為不退之因佛陀是依這種意思說的 十一關於眾生發菩提心之因緣 (一)1《十住毘婆沙論》卷 3大正 2635a26-b7

眾生初發菩提心或以三因緣或以四因緣如是和合有七因緣發阿耨多

羅三藐三菩提心 問曰何等為七 答曰一者諸如來令發菩提心二見法欲壞守護故發心三於眾生中大悲

而發心四或有菩薩教發菩提心五見菩薩行亦隨而發心(六)或因布施已而發菩提心(七)或見佛身相歡喜而發心以是七因緣

而發菩提心 (詳細內容參見《十住毘婆沙論》卷 3大正 2635b8-36a11)

2《十住毘婆沙論》卷 3大正 2636a11-23 問曰汝說七因緣發菩薩心為皆當成有成有不成 答曰是不必盡成或有成有不成 問曰若爾者應解說 答曰於七發心中 佛教令發心 護法故發心 憐愍故發心

如是三心者 必定得成就 其餘四心者 不必皆成就 是七心中(1)佛觀其根本教令發心必得成以不空言故(2)若

為尊重佛法為欲守護(3)若於眾生有大悲心如是三心必得成就

根本深故 餘菩薩教令發心見菩薩所行發心因大布施發心若見若聞佛相發

心是四心多不成或有成者根本微弱故

(二)《佛說如來智印經》卷 1大正 15470b22-c4 有七法發菩提心何等為七一者如佛菩薩發菩提心二者正法將滅為護

持故發菩提心三者見諸眾生眾苦所逼起大悲念發菩提心四者菩薩教餘

眾生發菩提心五者布施時自發菩提心六者見他發意隨學發心七者見如

來三十二相八十種好具足莊嚴若聞發心彌勒如是七因緣發菩提心

如佛菩薩發菩提心正法將滅為護持故發菩提心見諸眾生眾苦所逼起大

悲念發菩提心發此三心能為諸佛菩薩護持正法又能疾得不退轉地成就

佛道後四發心剛強難伏不能護法

(三)《彌勒菩薩所問經論》卷 2大正 26240b15-26

如《法印經》中如來說言彌勒發菩提心有七種因何等為七一者諸佛

教化發菩提心二者見法欲滅發菩提心三者於諸眾生起大慈悲發菩提心

四者菩薩教化發菩提心五者因布施故發菩提心六者學他發菩提心七者

聞說如來三十二相八十種好發菩提心 彌勒諸佛教化發菩提心見法欲滅發菩提心於諸眾生起大慈悲發菩提

心此三發心能護正法速疾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餘四發心非真菩

薩不能護持諸佛正法速疾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十二何謂「名字菩薩」何謂「真實菩薩」成就何法得名「真實菩薩」

(一)《十住毘婆沙論》卷 1大正 2621a1-11

問曰但發心便是菩薩耶

答曰何有但發心而為菩薩若人發心必能成無上道乃名菩薩或有但發

心亦名菩薩何以故若離初發心則不成無上道如大經說新發意

者名為菩薩猶如比丘雖未得道亦名道人是名字菩薩漸漸修習

轉成實法後釋歡喜地中當廣說如實菩薩相

眾者從初發心至金剛無礙解脫道於其中間過去未來現在菩薩

名之為眾

(二)《大智度論》卷 4大正 2586b13-16

是菩提薩埵有兩種有鞞跋致有阿鞞跋致如退法不退法阿羅漢阿鞞跋

致菩提薩埵是名實菩薩以是實菩薩故諸餘退轉菩薩皆名菩薩譬如得

四道人是名實僧以實僧故諸未得道者皆得名僧

(參見《大智度論》卷 3大正 2580a15-27)

(三)《十住毘婆沙論》卷 13大正 2693c15-94a20

問曰汝說無上道相時種種因緣訶罵空發願菩薩自言菩薩但名字菩薩

若是三不名為菩薩者成就何法名為真菩薩

答曰非但發空願自言是菩薩名字為菩薩略說能成就三十二法者乃名

為菩薩若人發心欲求佛道自言是菩薩空受名號不行功德慈悲

心諸波羅蜜等是不名為菩薩如土城名寶城但自誑身亦誑諸佛

亦誑世間眾生若人有三十二妙法亦能發願是名真實菩薩何等三十

一深心為一切眾生求諸安樂(參見大正2623c17-24a29102c8-12)

二能入諸佛智中

三自審知堪任作佛不作佛

四不憎惡他

五道心堅固

六不假偽結託親愛

七乃至未入涅槃常為眾生作親友

八親疏同心

九已許善事心不退轉

十於一切眾生不斷大慈

十一於一切眾生不斷大悲(參大正2649b18-29103c17-24)

十二常求正法心無疲懈

十三勤發精進心無厭足

十四多聞而解義

十五常省己過

十六不譏彼闕

十七於一切見聞事中常修菩提心

十八施不求報

十九持戒不求一切生處

二十於一切眾生忍辱無瞋礙

二十一能勤精進修習一切善根

二十二不隨無色定生

二十三方便所攝智慧

二十四四攝法所攝方便

二十五持戒毀戒慈愍無二(參大正2661a16-b29)

二十六一心聽法

二十七一心阿練若處住

二十八不樂世間種種雜事

二十九不貪著小乘(參大正2620b15-c23)

三十見大乘利益為大

三十一遠離惡知識(參大正2667a4-8)

三十二親近善知識(參大正2666c28-67a4)

菩薩住是三十二法能成七法所謂

(1)四無量心

(2)能遊戲五神通

(3)常依於智

(4)常不捨善惡眾生

(5)所言決定言必皆實

(6)集一切善法

(7)心無厭足

是為三十二法為七法菩薩成就此者名為真實菩薩

(四)《大寶積經》卷112「普明菩薩會」大正11632c27-633a14 復次迦葉名菩薩者不但名字為菩薩也能行善法行平等心名為菩薩

略說成就三十二法名為菩薩何謂三十二法 (1)常為眾生深求安樂(2)皆令得住一切智中(3)心不憎惡他人智慧(4)破壞憍慢(5)深樂佛道(6)愛敬無虛(7)親厚究竟於怨親中其心同等

至於涅槃(8)言常含笑先意問訊(9)所為事業終不中息(10)普為

眾生等行大悲(11)心無疲倦多聞無厭(12)自求己過不說他短(13)以菩提心行諸威儀(14)所行惠施不求其報(15)不依生處而行持戒(16)諸眾生中行無礙忍(17)為修一切諸善根故勤行精進(18)離生無色而起

禪定(19)行方便慧(20)應四攝法(21)善惡眾生慈心無異(22)一

心聽法(23)心住遠離(24)心不樂著世間眾事(25)不貪小乘於大乘

中常見大利(26)離惡知識親近善友(27)成四梵行遊戲五通(28)常依真智(29)於諸眾生邪行正行俱不捨棄(30)言常決定(31)貴真

實法(32)一切所作菩提為首 如是迦葉若人有此三十二法名為菩薩

《大寶積經》與《十住毘婆沙論》三十二法之比對

《大寶積經》 《十住毘婆沙論》

1 常為眾生深求安樂 深心為一切眾生求諸安樂(1)

2 皆令得住一切智中 能入諸佛智中(2)

3 心不憎惡他人智慧 不憎惡他(4)

4 破壞憍慢 自審知堪任作佛不作佛(3)

5 深樂佛道 道心堅固(5)

6 愛敬無虛 不假偽結託親愛(6)

7 親厚究竟於怨親中其心同等至於

涅槃 親疏同心(8)

乃至未入涅槃常為眾生作親友(7)

8 言常含笑先意問訊

9 所為事業終不中息 已許善事心不退轉(9)

10 普為眾生等行大悲 於一切眾生不斷大慈(10)

於一切眾生不斷大悲(11)

11 心無疲倦多聞無厭 常求正法心無疲懈(12)

勤發精進心無厭足(13)

多聞而解義(14)

12 自求己過不說他短 常省己過(15)不譏彼闕(16)

13 以菩提心行諸威儀 於一切見聞事中常修菩提心(17)

14 所行惠施不求其報 施不求報(18)

15 不依生處而行持戒 持戒不求一切生處(19)

16 諸眾生中行無礙忍 於一切眾生忍辱無瞋礙(20)

17 為修一切諸善根故勤行精進 能勤精進修習一切善根(21)

18 離生無色而起禪定 不隨無色定生(22)

19 行方便慧 方便所攝智慧(23)

20 應四攝法 四攝法所攝方便(24)

21 善惡眾生慈心無異 持戒毀戒慈愍無二(25)

22 一心聽法 一心聽法(26)

23 心住遠離 一心阿練若處住(27)

24 心不樂著世間眾事 不樂世間種種雜事(28)

25 不貪小乘於大乘中常見大利 不貪著小乘(29)見大乘利益為大(30)

26 離惡知識親近善友 遠離惡知識(31)親近善知識(32)

27 成四梵行遊戲五通 四無量心能遊戲五神通

28 常依真智 常依於智

29 於諸眾生邪行正行俱不捨棄 常不捨善惡眾生

30 言常決定 所言決定

31 貴真實法 言必皆實

32 一切所作菩提為首 集一切善法心無厭足

十三「自得度已當度眾生」之意趣為何 (一)《十住毘婆沙論》卷 1大正 2624b3~20

發願「我得自度已當度眾生」者一切諸法願為其本離願則不成是

故發願 問曰何故不言我當度眾生而言自得度已當度眾生

答曰自未得度不能度彼如人自沒淤泥何能拯拔餘人又如為水所[漂

寸]不能濟溺是故說我度已當度彼如說

「若人自度畏能度歸依者自未度疑悔何能度所歸

若人自不善不能令人善若不自寂滅安能令人寂」

是故先自善寂而後化人又如法句偈說

「若能自安身在於善處者然後安餘人自同於所利」

凡物皆先自利後能利人何以故如說

「若自成己利乃能利於彼自捨欲利他失利後憂悔」

是故說自度已當度眾生

(二)《十住毘婆沙論》卷 14大正 2698b29~ c14

若生善處若生惡處皆屬十善十不善道 我知是世間諸業因緣有無有定主是故我應先自行十善道然後令諸眾生亦住

十善道 問曰何以故要先自住十善道後乃令他住耶 答曰行於惡業者令他善不易自不行善故他則不信受

若惡人自不行善欲令他行善者則為甚難何以故是人自不行善

他人不信受其語如偈說 「若人自不善不能令他善若自不寂滅不能令他寂 以是故汝當先自行善寂然後教他人令行善寂滅」

是菩薩當如是行善法

(三)印順法師《學佛三要》(p145~154) 淨化身心擴展德性從徹悟中得自利的解脫自在本為佛弟子的共同目

標聲聞道與菩薩道的差別只在重於自利或者重於利他從利他中完成自

利聲聞不是不能利他的也還是住持佛法利樂人天度脫眾生不過重於

解脫的己利在未得解脫以前厭離心太深不大修利他的功德證悟以後

也不過隨緣行化而已而菩薩在解脫自利以前著重於慈悲的利他所以說

「未能自度先度人菩薩於此初發心」證悟以後更是救濟度脫無量眾生

所以聲聞乘的主機是重智證的菩薩乘的主機是重悲濟的 菩薩道在初期的聖典中即被一般稱做小乘三藏中也是存在的這即

是菩薩本生談菩薩在三大阿僧祇劫中或作國王王子或作宰官或作外

道或作農工商賈醫生船師或在異類中行為鳥為獸菩薩不惜財物

不惜身命為了利益眾生而施捨閻浮提中沒有一處不是菩薩施捨頭目腦髓

的所在他持戒忍辱精勤的修學波羅密多的四種六種或十種都是歸

納本生談的大行難行而來這樣的慈悲利他都在證悟解脫以前誰說非自利

不能利他等到修行成熟菩提樹下一念相應妙慧圓成無上正等正覺這樣

的頓悟成佛從三大阿僧祇劫的慈悲利他中得來菩薩與聲聞的顯著不同就

是一向在生死中不求自利解脫而著重於慈悲利他 初期的大乘經對於菩薩的三祇修行與三藏所說的小小不同大乘以為

菩薩的利他行在沒有證悟以前是事行勝解行雖然難得但功德還算不

得廣大徹悟的證真無生法忍以後莊嚴淨土成熟眾生的利他大行功

德是大多了因為這是與真智相應是事得理融的平等無礙的大乘分菩薩

道為二階般若道凡經一大僧祇劫是實證以前的地前的唯識宗稱為資

糧位加行位(到見道位)也名勝解行地證悟以後是方便道凡經二大僧祇

劫即登地菩薩唯識家稱為從見道到修道位大體的說地前菩薩雖有勝

解而還沒有現證廣集無邊的福智資糧與本生談所說相近大地菩薩現證

了法界如觀音菩薩等慈悲普濟不可思議本生談中的一分異類中行屬於

這一階段的化身雖有未證悟已證悟二大階位而未證悟前菩薩還是慈悲

利物決無一心一意趣求解脫自利的helliphellip觀音菩薩等尋聲救苦是大地菩薩

事然並非人間的初學菩薩行者不要實踐慈悲利物的行為helliphellip

大乘佛教的修學者菩薩如沒有證悟還不能解脫自在他怎麼能長

期的在生死中修行不怕失敗嗎能自己作得主而不像一般凡夫的墮入惡

道或生長壽天嗎自己不能浮水怎能在水中救人難道不怕自己沈沒嗎

一分學者的專重信願求得信心的不退或專重智證而趨於急求解脫急求

成佛這都不外乎受了這種思想的影響

當然自己不能浮水不能入水救人然而自己離水上岸又怎麼能在

水中救人聲聞人急求自證了脫生死等到一斷煩惱即「與生死作隔礙」

再不能發菩提心長在生死修菩薩行雖然大乘經中進展到還是可以回心

向大的結論然而被痛責為焦芽敗種的要費多大的方便才能使他迴向大乘

呢要再修多少劫的大乘信心才能登菩薩地呢即使迴入菩薩乘由於過去

自利的積習難返也遠不及直往大乘的來得順利而精進所以大乘經中以退

失菩提心為犯菩薩重戒以悲願不足而墮入自利的證入為必死無疑不重悲

願不集利他的種種功德一心一意的自利以為能速疾成佛這真是可悲的

大乘真精神的沒落

在水中救人是不能離水上岸的要學會浮水也非在水中學習不可菩

薩要長在生死中修菩薩行自然要在生死中學習要有一套長在生死而能普

利眾生的本領但這非依賴佛力可成也非自己先做到了生脫死解脫自在

因為這是要墮入小乘深坑的菩薩這套長在生死而能廣利眾生的本領除「堅

定信願」「長養慈悲」而外主要的是「勝解空性」觀一切法如幻如化了

無自性得二諦無礙的正見是最主要的一著所以經上說「若有於世間

正見增上者雖歷百千生終不墮惡趣」唯有了達得生死與涅槃都是如幻

如化的這才 能不如凡夫的戀著生死也不像小乘那樣的以「三界為牢

獄生死如冤家」而厭離他急求擺脫他這才能不如凡夫那樣的怖畏涅槃

能深知涅槃的功德而也不像小乘那樣的急趣涅槃在生死中浮沈因信願

慈悲特別是空勝解力能逐漸的調伏煩惱能做到煩惱雖小小現起而不會闖

大亂子不斷煩惱也不致作出重大惡業時時以眾生的苦痛為苦痛眾生的

利樂為利樂我見一天天的薄劣慈悲一天天的深厚怕什麼墮落唯有專為

自己打算的才隨時有墮落的憂慮發願在生死中常得見佛常得聞法「世

世常行菩薩道」這是初期大乘的共義中觀與瑜伽宗的共義釋尊在經中說

「我往昔中多住空故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hellip這種空性勝解或稱「真

空見」要從聞思而進向修習以信願慈悲來助成時常記著「今是學時

非是證時」(悲願不足而證空就會墮入小乘)這才能長在生死中忍受生死

的苦難眾生的種種迫害而不退菩提心菩薩以「布施」「愛語」「利行」「同

事」四攝法廣利一切眾生自己還沒有解脫卻能廣行慈悲濟物的難行苦

行雖然這不是人人所能的然而菩薩的正常道卻確實如此helliphellip 我們必須認清名符其實的菩薩是偉大的最偉大處就在他能不為自

己著想以利他為自利helliphellip有信願慈悲空性勝解正好在生死海中鍛鍊

身手從頭出頭沒中自利利人一般能於菩薩行而隨喜的景仰的學習的

都是種植菩提種子都是人中賢哲世間的上士有積極利他為法為人的大

心凡夫即使是「敗壞菩薩」也比自了漢強得多這種慈悲為本的人菩薩行

淺些是心向佛乘而實是人間的君子十善菩薩深些是心存利世利益人間

的大乘正器從外凡內凡而漸登賢位的菩薩沒有得解脫的自利卻能為一

切眾生而修學為一切眾生而忍苦犧牲hellip漸學漸深從人間正行而階梯佛乘

這才是菩薩的中道正行真能存菩薩的心胸有菩薩的風格理解菩薩利他的

真精神那裡會如喪考妣的急求己利

《雜阿含經》 卷 28(788 經) 「假使有世間正見增上者雖復百千生終不墮惡趣」 (大正

2204c11~12)

《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 18〈不證品〉 「佛告須菩提若菩薩摩訶薩具足觀空先作是願我今不應空法作證

我今學時非是證時」(大正 8350a19~21) (參見《大智度論》卷 76〈釋學空不證品〉大正 25592b4~6)

十四何謂「必定聚」初發菩薩心者是否皆入必定聚

(一)《十住毘婆沙論》卷 1大正 2624c2~14 為得如是佛十力故大心發願即入必定聚

問曰凡初發心皆有如是相耶

答曰或有人說「初發心便有如是相」而實不爾何以故是事應分別不

應定答所以者何一切菩薩初發心時不應悉入於必定

或有初發心時即入必定

或有漸修功德如釋迦牟尼佛--初發心時不入必定後修集功德

值燃燈佛得入必定

是故汝說「一切菩薩初發心便入必定」是為邪論

問曰若是邪論者何故汝說「以是心入必定」

答曰有菩薩初發心即入必定以是心能得初地因是人故說「初發

心入必定中」

(二)《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 4〈金剛品(摩訶薩品)〉大正 8243b14~19

佛告須菩提必定眾者性地人八人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羅漢

辟支佛初發心菩薩乃至阿惟越致地菩薩須菩提是為必定眾菩薩為上

首菩薩摩訶薩於是中生大心不可壞如金剛當為必定眾作上首 (三)《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 26〈畢定品〉大正 8409b14~c12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是菩薩摩訶薩為畢定為不畢定

佛告須菩提菩薩摩訶薩畢定非不畢定

世尊何處畢定為聲聞道中為辟支佛道中為佛道中

佛言菩薩摩訶薩非聲聞辟支佛道中畢定是佛道中畢定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為初發意菩薩畢定為最後身菩薩畢定

佛言初發意菩薩亦畢定阿惟越致菩薩亦畢定後身菩薩亦畢定

世尊畢定菩薩墮惡道中生不

不也須菩提於汝意云何若八人若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羅漢

辟支佛生惡道中不 不也世尊

如是須菩提菩薩摩訶薩從初發意已來布施持戒忍辱精進行禪

定修智慧斷一切不善業若墮惡道若生長壽天若不得修善法處若生

邊國若生惡邪見家無作見家是中無佛名無法名無僧名無有是處

須菩提初發意菩薩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以深心行十不善道無有是處

世尊若菩薩摩訶薩有如是善根功德成就如佛自說本生受不善果報是時

善根為何所在 佛告須菩提菩薩摩訶薩為利益眾生故隨而受身以是身利益眾生

須菩提菩薩摩訶薩作畜生時有是方便力若怨賊欲來殺害以是無上忍辱

無上慈悲心捨身不惱惡賊汝諸聲聞辟支佛無有是力以是故須菩提

當知菩薩摩訶薩欲具足大慈心為憐愍利益眾生故受畜生身

(《大智度論》卷 93大正 25712c20~713a17) (四)《大智度論》卷 93大正 25713b15~714a25

問曰上阿鞞跋致品中說如是相是阿鞞跋致如是相非阿鞞跋致阿鞞跋致

即是畢定須菩提今何以更問

答曰是般若波羅蜜有種種門有種種道阿鞞跋致是一門中說今問畢定

更問異門

復次佛心中一切眾生一切法皆畢定人以智不及故名為不畢定佛

知雖無量阿僧祇劫積大功德必退作小乘者亦知微細昆虫雖未有善

心過爾所劫發心後當作佛定知一切法皆如是從是因得是果

是故名佛一切法中無礙以畢定知故 復次須菩提聞法華經(卷 1大正 99a)中說於佛所作少功德

乃至戲笑一稱南無佛漸漸必當作佛又聞阿鞞跋致品中有退不退

又復聞聲聞人皆當作佛若爾者不應有退如法華經中說畢定餘經說

有退有不退是故今問為畢定為不畢定如是等種種因緣故問定

不定

佛答菩薩是畢定

須菩提心以入涅槃為畢定是故問為何道中畢定

佛答非畢定二乘但於大乘中畢定

求佛道者有上中下是故問為初發意為阿鞞跋致為最後身畢定 須菩提意謂為阿鞞跋致已上畢定住佛道中故

佛答三種菩薩皆畢定畢定者必當作佛

問曰如上品中說佛以佛眼見十方菩薩求佛如恒河沙得阿鞞跋致者若

一若二今何以言三種菩薩盡皆畢定

答曰我先已說般若甚深有無量門有說諸菩薩退而不畢定有處說菩薩畢

定不退如阿鞞跋致品中須菩提問佛菩薩退者於何處退為從色

為從受想行識乃至十八不共法

畢竟空故諸法皆不退此中佛何以更說不退

問曰是二義何者是實

答曰二事皆實佛口所說無不實者如佛或說諸法空無所有或說布施持

戒等是有為初發心者說諸法有為久學人著善法者說諸法空無所有

懈怠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牢固者如是人應從聲聞道得度而不求聲

聞久於生死中受苦是故說發心如恒河沙得阿鞞跋致者若一若二

眾生聞是已能堪受眾苦者畢定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若不能者取

聲聞辟支佛道

有人堪任得佛而大悲心薄自愛身重此人聞佛難得多有退者作是

念我或不能得佛不如早取涅槃何用世世受勤苦為為是人故說

一切菩薩乃至初發心皆畢定如法華經中說

問曰若菩薩皆畢定佛何以故種種呵二乘不聽菩薩取二乘證

答曰求佛道者應遍知法性是人畏老病死故於法性少分取證便自止

息捨佛道不度眾生諸佛菩薩之所呵責汝欲捨去會不得離得阿

羅漢證時不求諸菩薩深三昧又不廣化眾生是則迂迴於佛道稽留

問曰阿羅漢先世因緣所受身必應當滅住在何處而具足佛道

答曰得阿羅漢時三界諸漏因緣盡更不復生三界有淨佛土出於三界

乃至無煩惱之名於是國土佛所聞法華經具足佛道如法華經(卷 1大正 97c1~7)說有羅漢若不聞法華經自謂得滅度我於餘國為

說是事汝皆當作佛

問曰若阿羅漢往淨佛國土受法性身如是應得疾作佛何以言迂迴稽留 答曰是人著小乘因緣捨眾生捨佛道又復虛言得道以是因緣故雖不

受生死苦惱於菩薩根鈍不能疾成佛道不如直往菩薩

復次佛法於五不可思議中最第一今言漏盡阿羅漢還作佛唯佛能知

論議者正可論其事不能測知是故不應戲論若求得佛時乃能了知

餘人可信而不可知

十五菩薩初發心相為何 《十住毘婆沙論》卷 1大正 2624c14~25a1~16

問曰是菩薩初心釋迦牟尼佛初發心是心云何

答曰1是心不雜一切煩惱2是心相續不貪異乘3是心堅牢一切

外道無能勝者4是心一切眾魔不能破壞5是心為常能集善根

6是心能知有為無常7是心無動能攝佛法8是心無覆離諸

邪行9是心安住不可動故10是心無比無相違故11是心

如金剛通達諸法故12是心不盡集無盡福德故13是心平等

等一切眾生故14是心無高下無差別故15是心清淨性無垢故

16是心離垢慧炤明故17是心無垢不捨深心故18是心為廣

慈如虛空故19是心為大受一切眾生故20是心無閡至無障智

故21是心遍到不斷大悲故22是心不斷能正迴向故23是

心眾所趣向智者所讚故 24是心可觀小乘瞻仰故25是心難

見一切眾生不能睹故26是心難破能善入佛法故27是心為住

一切樂具所住處故28是心莊嚴福德資用故29是心選擇智慧

資用故30是心淳厚以布施為資用故31是心大願持戒資用故

32是心難沮忍辱資用故33是心難勝精進資用故34是心寂

滅禪定資用故35是心無惱害慧資用故36是心無瞋閡慈心

深故37是心根深悲心厚故38是心悅樂喜心厚故39是心

苦樂不動捨心厚故40是心護念諸佛神力故41是心相續三

寶不斷故 如是等無量功德莊嚴初必定心如〈無盡意品〉中廣說

(1)是心不雜一切煩惱者見諦思惟所斷二百九十四煩惱不與心和合

故名為不雜 (2)是心相續不貪異乘者從初心相續來不貪聲聞辟支佛乘但為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名為相續不貪異乘 如是等四十句論應如是知

(參見西晉竺法護譯《阿差末菩薩經》卷 1大正 13586b29~587a19 北涼曇無讖譯《大方等大集經》卷 27〈無盡意菩薩品〉大正 13

187a29~b24)

「心如金剛」參見《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四〈金剛品〉 (大正 8

243b19~244a16) 「見諦思惟所斷二百九十四煩惱」《十住毘婆沙論》卷 16

使所攝名為煩惱纏所攝名為垢使所攝煩惱者貪瞋慢無明身見

邊見見取戒取邪見疑是十根本隨三界見諦思惟所斷分別故

名九十八使非使所攝者不信無慚無愧諂曲戲侮堅執懈怠

退沒睡眠佷戾慳嫉憍不忍食不知足亦以三界見諦思惟所

斷分別故有一百九十六纏垢」(大正 26108b28~c6) 九十八使加一百九十六纏垢合為二百九十四煩惱

經名

心相

順序

《十住毘婆沙論》卷 1 〈入初地 品〉 大正

2624c14~25a1~16)

《大方等大集經》卷 27〈無盡意菩薩品〉大正

13187a29~b24)

《阿差末菩薩經》卷 1大正

13586b29~587a19

1 是心不雜一切煩惱 發菩提心不離煩惱故

離=雜(宋元宮)

大正 13187d 注 7

悉遍諸欲婬怒癡醉而無所

縛所以者何

2 是心相續不貪異乘發心相續不悕餘乘故 不與羅漢及緣覺乘而俱同塵

3 是心堅牢一切外道無

能勝者 發心堅固不參外論故 發心已來堅固其志不可轉

移所以者何不為邪業之所

迷誤

4 是心一切眾魔不能破

壞 發心不壞魔不沮故 一切眾魔不能壞意

5 是心為常能集善根 發心恒順善根增長故 有是心者其諸功德悉為成

6 是心能知有為無常 發心至常有為法無常

故 遊于無常而獨總攬眾之元

首所以者何有計常者則生

死業所以特尊解道有常名

曰為尊出無常故

7 是心無動能攝佛法發心不動一切諸佛安慰

護助故 從發心來其心坦然無所縛

著所以者何不離諸佛功德

業故

8 是心無覆離諸邪行發心勝妙離衰損故 所修事業無能得短所以然

者一切眾惡悉盡索故

9 是心安住不可動故發心安止不戲論故 其心永安不可動故

10 是心無比無相違故發心無喻無相似故 其心無侶所以然者希有逮

11 是心如金剛通達諸法

故 發心金剛壞諸法故 心如金剛所以然者皆知一

切諸法之故

12 是心不盡集無盡福德

故 發心無盡無量功德悉成

就故 所不可盡苞裹諸法道慧之

13 是心平等等一切眾生

故 發心平等利眾生故 從發心來強若金剛等眾生

14 是心無高下無差別

故 發心普覆無別異故 其心質直而無諛諂故號曰

正而無偏頗

15 是心清淨性無垢故發心鮮明性常淨故 從發心來常懷鮮明所以然

者本清淨故 16 是心離垢慧炤明故發心無垢智慧明了故 以去眾垢悉消諸冥其慧顯

曜窈隱皆明

17 是心無垢不捨深心

故 發心善解不離畢竟故從發心來沐浴眾穢所以然

者其信甚固無所捨故

18 是心為廣慈如虛空

故 發心廣快慈如虛空故發心甚大無有邊崖所以然

者心若虛空

19 是心為大受一切眾生

故 發心曠大悉能容受諸眾

生故 發心曠然所以然者含受眾

生當因度故

20 是心無閡至無障智

故 發心無礙智慧通達故 發心無盡所以然者其慧玄

曠無所罣礙

21 是心遍到不斷大悲

故 發心遍至大悲不斷故從初發心無所不入所以然

者大慈無極亦無盡故

22 是心不斷能正迴向

故 發心不斷善解立願故 其發心行無能斷者所以然

者功德願故

23 是心眾所趣向智者所

讚故 發心為歸諸佛所讚故 發心甚安極可愛敬所以然

者為諸眾生所喜樂故

24 是心可觀小乘瞻仰

發心殊勝二乘宗仰故 發心特尊與眾超異所以然

者一切外學聲聞緣覺之

所奉故

25 是心難見一切眾生不

能睹故 發心深遠一切眾生所不

知故 其所發心無能知意所以然

者非諸凡俗之所及逮猶如

農夫不能達知聖王之事

26 是心難破能善入佛法發心不敗不破佛法故發種類心所以然者各各從

故 其本種之業皆獲其果一切

諸法常存在故

27 是心為住一切樂具所

住處故 發心安隱善與眾生諸快

樂故 從初發心以為道本所以然

者由是所致得大安故

28 是心莊嚴福德資用

故 發心莊嚴一切功德悉成

就故 發心已來而自莊嚴所以然

者成功勳故

29 是心選擇智慧資用

故 發心善察智慧成就故 發心已來與眾殊別所以然

者達聖慧故

30 是心淳厚以布施為資

用故 發心增長隨意施與故 發心已來甚為微妙所以然

者用廣布施普及眾生

31 是心大願持戒資用

故 發心如願戒清淨故 發心已來建立至願所以然

者具足戒禁

32 是心難沮忍辱資用

故 發菩提心普及怨親具忍

辱故 其發心已來而無等侶所以然

者無所不忍

33 是心難勝精進資用

故 發心難壞具精進故 其發心來無能抑制所以然

者用精進行無懈廢故

34 是心寂滅禪定資用

故 發心寂滅具禪定故 其發心來無所慕樂所以然

者寂度無極致定意故

35 是心無惱害慧資用

故 發心無毀具智慧故 其發心來無所歸趣因其曉了

智度無極

36 是心無瞋閡慈心深

故 發心無願增長大慈故其發心來永無所住所以然

者用無極慈故

37 是心根深悲心厚故發菩提心住根堅牢增長

大悲故 其發心來根株堅強所以然

者用行悲哀故

38 是心悅樂喜心厚故發心和悅增長大喜故 其發心來常懷悅豫所以然

者於諸眾生懷等心故

39 是心苦樂不動捨心厚

故 發心不動增長大捨故 其發心來雖遇苦樂不以為

動所以然者護一切故

40 是心護念諸佛神力故

發心任重諸佛所受故其發心來為諸如來所見將

養所以然者用順十方諸佛

教故

41 是心相續三寶不斷

故 發心不絕三寶不斷故 其發心來欲度一切五趣眾

難所以然者興隆導化

42 其發心來不捨三寶無所違

廢所以然者將順佛戒成聖

眾故

十六何謂「如來家」 (一)《十住毘婆沙論》卷1大正2625a22~b13

生如來家者如來家則是佛家如來者

(1)「如」名為實「來」名為至至真實中故名為如來何等為真實所謂

涅槃不虛誑故是名如實如《經》中說「佛告比丘第一聖諦無有虛

誑涅槃是也」 (2)復次「如」名不壞相所謂諸法實相是「來」名智慧到實相中通達其

義故名為如來 (3)復次空無相無作名為如諸佛來至三解脫門亦令眾生到此門故名為如

來 (4)復次如名四諦以一切種見四諦故名為如來 (5)復次如名六波羅蜜所謂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以是

六法來至佛地故名為如來 (6)復次諦捨滅慧四功德處名為如來以是四法來至佛地故名為

如來 (7)復次一切佛法名為如是如來至諸佛故名為如來 (8)復次一切菩薩地喜淨明炎難勝現前深遠不動善慧法

雲名為如諸菩薩以是十地來至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名為如來又

以如實八聖道分來故名為如來 (9) 復次權智二足來至佛故名為如來如去不還故名為如來 (10) 如來者 所謂十方三世諸佛是

「何等為真實所謂涅槃不虛誑故是名如實」參見

A《中阿含經》卷 8

「彼知是愛滅苦滅聖諦諸賢過去時是愛滅苦滅聖諦未來現在時

是愛滅苦滅聖諦真諦不虛不離於如亦非顛倒真諦審實」(大正 1

469a8~11)

B《大智度論》卷 97「般若波羅蜜真實聖法無有虛誑」(大正 25735c1~2) C《轉法輪經憂波提舍》「如世尊說諸比丘第一聖諦不虛妄法名為涅槃」

(大正 26357b2~3)

(二)《十住毘婆沙論》卷1大正2625b13~c8 如來者所謂十方三世諸佛是

(1)是諸佛家名為如來家今是菩薩行如來道相續不斷故名為生如來家 (2)又是菩薩必成如來故名為生如來家譬如生轉輪聖王家有轉輪聖王相

是人必作轉輪聖王是菩薩亦如是生如來家發是心故必成如來是名

生如來家 (3)如來家者有人言是四功德處所謂諦捨滅慧諸如來從此中生故

名為如來家 (4)有人言般若波羅蜜及方便是如來家如《助道經》中說

智度無極母 善權方便父 生故名為父 養育故名母 一切世間以父母為家是二似父母故名之為家

(5)有人言善慧名諸佛家從是二法出生諸佛是二則是一切善法之根本

如《經》中說「是二法俱行能成正法」善是父慧是母是二和合

名為諸佛家如說菩薩善法父 智慧以為母 一切諸如來 皆從是

二生

(6)有人言般舟三昧及大悲名諸佛家從此二法生諸如來此中般舟三昧為

父大悲為母 (7)復次般舟三昧是父無生法忍是母如《助菩提》中說

般舟三昧父 大悲無生母 一切諸如來 從是二法生

《助道經》即《菩提資糧論》(龍樹菩薩造隋達磨笈多譯) A「智度以為母方便為父者以生及持故說菩薩父母」(卷 1大正 32529a10~11) B「般若波羅蜜菩薩仁者母善方便為父慈悲以為女」(卷 1大正 32519a24~25) C「諸佛現前住牢固三摩提此為菩薩父大悲忍為母」卷 1大正 32529a1~2)

(三)《十住毘婆沙論》卷 1大正 2625c24~26a2

如得初果者如人得須陀洹道善閉三惡道門見法入法得法住堅牢法

不可傾動究竟至涅槃斷見諦所斷法故心大歡喜設使睡眠嬾惰不至二

十九有如以一毛為百分以一分毛分取大海水若二三渧苦已滅者如大

海水餘未滅者如二三渧心大歡喜菩薩如是得初地已名生如來家

「斷見諦所斷法故不至二十九有」 A《大智度論》卷 24「若須陀洹二十五有皆無是處」 (大正 25237b4~5)

「二十五有」石山寺本作「二十九有」(大正 25237d 注 7) B佛陀蜜多撰劉宋 曇摩蜜多譯《五門禪經要用法》

「四天下六欲天四惡道四禪地大梵天無色界第四禪地有五阿那

含天合二十五有」(大正 15332c-333a) 二十五有欲界(地獄餓鬼畜生阿修羅人趣四洲及六欲天)計十

四有色界(四禪及初禪之大梵四禪之無想淨居各一有)

計七有四無色界各一有計四有總計二十五有

C《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 46(大正 27 240b22~28) 「極七返有者謂唯受七有問應言十四有或二十八有若此唯依本

有說者應言十四有天上人中各七有故若依本有中有說者則二

十八有天人各有十四有故謂七本有及七中有何故但說極七有耶

答如七葉樹不過七故說極七有謂天與人本有中有各有七故」

D「二十九有」

(1)瓜生津隆真《十住毘婆沙論(I)》注云「二十九有二十五有中將阿那

含天(五淨居天)分為五即為二十九有」(p88)

(2)須陀洹斷見惑極七往返更無第二十九有可言

(四)《大方廣佛華嚴經》卷 34〈十地品〉大正 10181a22~26

菩薩始發如是心即得超凡夫地入菩薩位生如來家無能說其種族過失

離世間趣入出世道得菩薩法住菩薩處入三世平等於如來種中決定

當得無上菩提菩薩住如是法名住菩薩歡喜地 (五)《成佛之道》(p392)

菩薩初證聖性得到了從來未有的出世心嘗到了從來未有的離繫樂觀察如

來所有的一切功德自己都有分能得能成所以得到無比的歡喜由於通達

法空性也不再有「不活畏惡名畏死畏墮惡道畏大眾威德畏」了進

入初地的名為「生諸如來家」如來是一切佛菩薩以智度為母方便為父

分證了佛法身從此能荷擔佛的家業紹隆佛種不斷真是佛子所以說生如

來家

十七何謂「污佛家」

《十住毘婆沙論》卷 2(大正 2629c8~30a6) 不污諸佛家者何等為污諸佛家 有人言若人發求無上道心已後迴向聲聞辟支佛道不能住世繼三寶種

是名污諸佛家 [答曰]是義不然何以故是人能度生死又得諸無漏根力覺道亦

是佛子云何言污諸佛家如經說「佛告比丘汝是我子從我心

生口生得法分者」 又聲聞人言「諦捨滅慧處名諸佛家」何以故從是四

事出生諸佛故若污此四法名污諸佛家是故若人虛妄慳貪

狂亂愚癡是污佛家若正行此四則不污諸佛家 有人言六波羅蜜是諸佛家從此生諸佛故若違此六事是污佛家 有人言般若波羅蜜是諸佛母方便為父是名諸佛家以此二法出生諸佛

若違此法是污佛家 復次偈中自說污不污相所謂不毀戒不欺佛若受佛戒不能護持則

欺諸佛是污佛家何以故受戒時生佛家中破戒則欺諸佛名污佛

家若受戒不破不欺諸佛名為不污佛家

復次戒名三學戒學心學慧學破此學名污佛家 如法受戒而後毀破名為欺佛如是二句[不污諸佛家不毀戒欺佛]各有義趣

欺佛者空自發願不如說行欺誑眾生是名欺佛 復次一切法中不如說行名為欺佛

(《雜阿含經》卷 45大正 2330a13~14「汝等為子從我口生從法化生

得法餘財」) 十八關於三乘得解說之時限

(一)《十住毘婆沙論》卷 1大正 2620b1-9

問曰行聲聞辟支佛乘者幾時得度生死大海

答曰行聲聞乘者或以一世得度或以二世或過是數隨根利鈍

又以先世宿行因緣

行辟支佛乘者或以七世得度或以八世

若行大乘者或一恒河沙大劫或二三四至十百千萬億[恒

河沙大劫]或過是數然後乃得具足修行菩薩十地而成佛道亦隨根之

利鈍又以先世宿行因緣

(二)《大智度論》卷28大正25266c14-15

有辟支佛第一疾者四世行久者乃至百劫行如聲聞疾者三世久者六十

《大智度論》卷4大正2792b7-9

佛言無量阿僧祇劫作功德欲度眾生何以故言於三阿僧祇劫12

三阿僧祇劫有量有限

《大智度論》卷 38大正 25342b-343a

[經]舍利弗有菩薩摩訶薩初發意時行六波羅蜜上菩薩位得阿毗跋致

舍利弗有菩薩摩訶薩初發心時便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便轉法輪

與無量阿僧祇眾生作益厚已入無餘涅槃是佛般涅槃後餘法若住一劫

若減一劫舍利弗有菩薩摩訶薩初發意時與般若波羅蜜相應與無

數百千億菩薩從一佛國至一佛國淨佛世界

[論]釋曰有三種菩薩利根心堅未發心前久來集諸無量福德智慧是人

遇佛聞是大乘法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即時行六波羅蜜入菩薩

位得阿毗跋致地所以者何先集無量福德利根心堅從佛聞法故

12 印順法師《成佛之道》增注本(p 413)三大阿僧祇劫有二種解說(A)時間劫(B)德行劫以功德

來計算(依功德來計算三大阿僧祇劫一切菩薩修行成佛都是一樣的)

譬如遠行或有乘羊而去或有乘馬而去或有神通去者

乘羊者久久乃到乘馬者差速乘神通者發意頃便到如是不得言發意

間云何得到神通相爾不應生疑菩薩亦如是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時即入菩薩位

有菩薩初發意初雖心好後雜諸惡時時生念我求佛道以諸功德迴

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人久久無量阿僧祇劫或至或不至先世福德

因緣薄而復鈍根心不堅固如乘羊者

有人前世少有福德利根發心漸漸行六波羅蜜若三若十若百阿僧

祇劫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如乘馬者必有所到

第三乘神通者如上說是三種發心一者罪多福少二者福多罪少

三者但行清淨福德

清淨有二種一者初發心時即得菩薩道二者小住供養十方諸佛

通達菩薩道入菩薩位即是阿毗跋致地阿毗跋致地菩薩義如先說

次後菩薩大厭世間世世已來常好真實惡於欺誑是菩薩亦利根堅

心久集無量福德智慧初發心時便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即轉法輪

度無量眾生入無餘涅槃法住若一劫若減一劫留化佛度眾生佛有

二種神通力一者現在時二者滅後劫義如上說劫中所度眾生

亦復不少

次後菩薩亦利根心堅久集福德發心即與般若波羅蜜相應得六神通

與無量眾生共觀十方清淨世界而自莊嚴其國如阿彌陀佛先世時作

法藏比丘佛將導遍至十方示清淨國令選擇淨妙之國以自莊嚴其國

參見《不必定入定入印經》大正 15699c

印順法師《成佛之道》(增注本)p 415 對三種「神通行菩薩」所判攝之階位

(a)日月神通行龍樹又分為二類有的初發心就上菩薩位有的多少

修行就上菩薩位菩薩位雖有多種解說然依《般若經》

說是頂位再不墮惡道下賤家二乘地了(如約《華嚴

經》的行位說是發心住)

(b)聲聞神通行初發心就成大菩提八相成道[初地分證能於百佛世界

現身八相成道(1)由兜率天下生人間(2)入胎(3)出胎(4)出家(5)降魔(6)成道(7)轉法輪(8)入滅]

(c)如來神通行初發心就與般若相應成熟眾生莊嚴佛土這是方便道

菩薩初地以上到八地

(三)《大毘婆沙論》卷101大正27525b14-21

依狹小道而得解脫故名時解脫狹小道者謂若極速第一生中種善根第

二生中令成熟第三生中得解脫餘不決定

依廣大道而得解脫名不時解脫廣大道者謂若極遲聲聞乘經六十劫而得

解脫如舍利子獨覺乘經百劫而得解脫如麟角喻佛乘經三無數劫而得解

《大毘婆沙論》卷83大正27428b26~29

大加行得故名大悲非如聲聞菩提唯六十劫修加行得獨覺菩提唯經百劫修加

行得如來大悲三無數劫修習百千難行苦行然後乃得故名大悲

(四)真諦譯《攝大乘論釋》卷11大正31229b14-19

論曰有五種人於三阿僧祇劫修行圓滿或七阿僧祇劫或三十三阿僧祇劫

何者為五人行願行地人滿一阿僧祇劫行清淨意行人行有相行人行無相

行人於六地乃至七地滿第二阿僧祇劫從此後無功用行人乃至十地滿第三

阿僧祇劫

《攝大乘論釋》卷11大正31230a25-28

論曰復次云何七阿僧祇劫

釋曰欲顯餘部別執故言復次七阿僧祇劫時與前三阿僧祇劫時為等為

有短長此執等三阿僧祇劫但有別義開為七數

《攝大乘論釋》卷11大正31231b23-27

論曰復次云何三十三阿僧祇

釋曰有諸大乘師欲顯行有下中上欲顯為得未得方便欲顯已得不失

方便欲顯已得不失增上方便欲顯入住出三自在故分阿僧祇為三十三

(五)《大乘起信論》卷11大正32581b7-9

以一切菩薩皆經三阿僧祇劫故但隨眾生世界不同所見所聞根欲性異故示

所行亦有差別

印順法師《大乘起信論講記》p341「一切菩薩皆經三阿僧祇功」而成佛

這是任何菩薩都是一樣的從初住到第十回向滿為初阿僧祇劫從初地到

七地滿心為二阿僧祇劫從八地到第十地滿為第三阿僧祇劫種性善

根發心證悟都是一樣的等到圓滿成佛所以也是佛佛平等「但隨」

順「眾生世界不同所見所聞根欲性異故示」現菩薩的「所行」

也「有差別」根異根機的利鈍(下中上)有異欲異即好樂與興趣的各

別性異即習慣熏染有別如來鑑機的十力中即有根勝劣智力(根)種

種勝解智力(欲)種種界智力(性)因為眾生所處的世界不同所見所聞

不同根欲性也都不同故不能不示現所行有差別實則菩薩的行程是

一樣的

參印順法師《成佛之道》p237《中觀論頌講記》p348《華雨集(四)》p107

關於各經論所說之三乘解說時限

三乘別

所依經論 聲聞乘 辟支佛乘 大乘

《十住毘婆沙論》 隨根利鈍或一二

世或更多世不定隨

根利鈍又以先世宿行

因緣

或七世或八世得度 或一或二三四乃至十

百千萬億「恒河沙大

劫」或過是數

《大智度論》 快者三世慢則六十劫 最快四世最慢一百劫 無量阿僧祇劫但利根

者如乘神通行急速成

《大毘婆沙論》 狹小道最快三世

廣大道最慢六十劫

最慢一百劫如「麟角

喻」獨覺

三阿僧祇劫

《攝大乘論釋》

(真諦譯)

- - 三阿僧祇劫

七阿僧祇劫(別部)

三十三阿僧祇劫(餘

大乘師)

《大乘起信論》 - - 定是三阿僧祇劫但隨

眾生根性不同故示現

所行亦有差別

十九聲聞辟支佛佛俱到彼岸於解脫中有差別否

(一)《十住毘婆沙論》卷1大正2620b9-15

問曰聲聞辟支佛佛俱到彼岸於解脫中有差別不

答曰是事應當分別於諸煩惱得解脫是中無差別因是解脫入無餘涅槃是

中亦無差別無有相故但諸佛甚深禪定障解脫一切法障解脫於諸

聲聞辟支佛有差別非說所盡亦不可以譬喻為比

(二)《十住毘婆沙論》卷 11大正 2683a24-b3

無礙解脫者解脫有三種一者於煩惱障礙解脫二者於定障礙解脫三

者於一切法障礙解脫是中得慧解脫阿羅漢得離煩惱障礙解脫共解脫阿

羅漢及辟支佛得離煩惱障礙解脫得離諸禪定障礙解脫唯有諸佛具三解脫

所謂煩惱障礙解脫諸禪定障礙解脫一切法障礙解脫總是三種解脫故佛

名無礙解脫

(三)《大智度論》卷 35大正 25320c21-322a26

【經】舍利弗白佛言「世尊聲聞所有智慧若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羅漢

辟支佛智慧佛智慧是諸眾智無有差別不相違背無生性空若法不相違背

無生性空是法無有別異云何世尊言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一日修智慧

出過聲聞辟支佛上」(大正 25320c21-26)

【論】問曰上佛已說菩薩摩訶薩修智慧出過聲聞辟支佛上今舍利弗何以故問

答曰不問智慧勢力能度眾生今但問佛及弟子智慧體性法中無有差別者

以諸賢聖智慧皆是諸法實相慧皆是四諦及三十七品慧皆是出三界

入三脫門成三乘果慧以是故說無有差別

復次如須陀洹果以無漏智滅結得果乃至佛亦如是如須陀洹用二種

解脫果有為解脫無為解脫乃至佛亦如是如佛入涅槃須陀洹極

遲不過七世皆同事同緣同行同果報以是故言無相違背所以

者何不生性空故(大正25320c26-321a9)

有為解脫無為解脫(《俱舍論》卷 25大正 29133c20-21)

解脫體有二謂有為無為有為解脫謂無學勝解無為解脫謂一切惑

滅 【經】佛告舍利弗「於汝意云何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一日修智慧心念

我行道慧益一切眾生當以一切種智知一切法度一切眾生諸聲聞辟支佛

智慧為有是事不」舍利弗言「不也世尊」(大正 25321b6-10) 【論】helliphellip聲聞辟支佛雖有慈心本不發心願度一切眾生亦不迴善根向阿耨多

羅三藐三菩提以是故菩薩一日修智慧過聲聞辟支佛上

(大正 25321c26-322a1)

【經】「舍利弗於汝意云何諸聲聞辟支佛頗有是念我等當得阿耨多羅三藐

三菩提度一切眾生令得無餘涅槃不」舍利弗言「不也世尊」佛告

舍利弗「以是因緣故當知諸聲聞辟支佛智慧欲比菩薩摩訶薩智慧百

分不及一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及」(大正 25322a2-7)

【論】問曰上已反問舍利弗事已定今何以復問答曰以舍利弗引欲以須陀洹

同得解脫故與諸佛菩薩等而佛不聽譬如有人欲以毛孔之空與虛空等

以是故佛重質其事復次雖同一事義門各異先言智慧為一切眾生故

今言頗有是念我等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令一切眾生得無餘涅槃

(大正 25322a7-14)

【經】「舍利弗於汝意云何諸聲聞辟支佛頗有是念我行六波羅蜜成就眾

生莊嚴世界具佛十力四無所畏四無礙智十八不共法度脫無量阿僧

祇眾生令得涅槃不」舍利弗言「不也世尊」(大正 25322a17-26) 二十關於修學菩薩道成佛之殊勝理由

(一)《十住毘婆沙論》卷 1大正 2620b15-c23

問曰三乘所學皆為無餘涅槃若無餘涅槃中無差別者我等何用於恒河沙等

大劫往來生死具足十地不如以聲聞辟支佛乘速滅諸苦

答曰是語弱劣非是大悲有益之言若諸菩薩效汝小心無慈悲意不能精

勤修十地者諸聲聞辟支佛何由得度亦復無有三乘差別所以者何

一切聲聞辟支佛皆由佛出若無諸佛何由而出若不修十地何有

諸佛若無諸佛亦無法僧是故汝所說者則斷三寶種非是大人

有智之言不可聽察hellip如是聲聞辟支佛佛煩惱解脫雖無差別以

度無量眾生久住生死多所利益具足菩薩十地故有大差別

(二)《大毘婆沙論》卷 16大正 2777a24-b4

佛世尊愛恚永斷違順平等拔諍論根滅憍慢本視諸珍寶猶如瓦礫於一

切法覺照無遺無相似愛及恚慢等諸煩惱習已永斷故非如獨覺及諸聲聞

雖斷煩惱而有餘習貪愛習者如尊者阿難憐諸釋種瞋恚習者如尊者畢陵伽

筏蹉語殑伽神言小婢止流吾今欲渡憍慢習者如尊者舍利子棄擲醫藥

愚癡習者如尊者笈房缽底食前咳氣知食未銷不知後苦而復更食如是

等事其類甚多

(阿羅漢仍有習氣參見《大智度論》卷 27大正 25260c2-25)

二十一「是人修集聲聞辟支佛乘法未入法位我當教化令趣佛道」為何強調

「未入法位」 (一)《十住毘婆沙論》卷 7(大正 2655a4~18)

問曰云何名為歸依僧 答曰若諸聲聞人 未入法位者 令發無上心 使得佛十力

先以財施攝 後乃以法施 深信四果僧 不分別貴眾 求聲聞功德 而不證解脫 是名歸依僧 又應念三事

聲聞人者成聲聞乘 未入法位者於聲聞道未得必定能令此人發佛道心而得十力若入法位者

終不可令發無上心設或發心亦不成就如《般若波羅蜜》中尊者須菩提

所說「已入正法位不能發無上心何以故是人於生死已作障隔不復往

來生死發無上心

(二)《小品般若波羅蜜經》卷 1(大正 8540a16~21) 若諸天子未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今應當發若人已入正位則不堪任

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何以故已於生死作障隔故是人若發阿耨多羅三

藐三菩提心我亦隨喜終不斷其功德所以者何上人應求上法(參見《大

智度論》卷 54大正 25442c4~9) (三)印順法師《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p650~651

經中廣舉譬喻形容棄般若法門而取聲聞經者的無知對於傳統佛教採取了

尊重又貶抑的立場這不但維護了般若法門也有誘導聲聞修學般若法門的意

義誘導聲聞修學最顯著的例子如『小品般若波羅蜜經』卷一(大正 8540a)說

若諸天子未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今應當發若人已入正位則不

堪任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何以故已於生死作障隔故是人若發阿

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我亦隨喜終不斷其功德所以者何上人應求上

法 「入正位」是「入正性離生」的舊譯「入正位」聲聞行者就得「須陀洹」(初

果)最多不過七番生死一定要入無餘涅槃這樣就不能長在生死中修菩

薩行所以說「已於生死作障隔」如只有七番生死就不可能發求成佛道的

大心所以說「不堪任」這是依佛教界公認的教理說經上又說如「入正

位」的能發大菩提心求成佛道也是隨喜讚歎的因為上人聲聞聖者

是應該進一步的求更上的成佛法門說聲聞聖者不可能發心又鼓勵他們發心

修菩薩道這是不否定部派佛教的教義而暗示了聲聞聖者迴心的可能特別

是『大如品』依「如」真如而泯「三乘人」與「一(菩薩)乘人」的差

別消融了二乘與菩薩的對立

(四)《大品般若經》卷 22〈遍學品 74〉大正 8381b15-17

若菩薩摩訶薩作八人得須陀洹果乃至得阿羅漢果得辟支佛道然後入菩

薩位無有是處(《大智度論》卷 86大正 25659b26-28)

(五)《維摩詰所說經》卷中(大正 14549b4~b16) 若見無為入正位者不能復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譬如高原陸地不生蓮

華卑濕淤泥乃生此華如是見無為法入正位者終不復能生於佛法煩惱泥

中乃有眾生起佛法耳又如殖種於空終不得生糞壤之地乃能滋茂如是入無

為正位者不生佛法起於我見如須彌山猶能發于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生佛

法矣是故當知一切煩惱為如來種譬如不下巨海不能得無價寶珠如是不入

煩惱大海則不能得一切智寶

(六)《大智度論》卷 27大正 25263b12-25 菩薩初發意時所可怖畏無過聲聞辟支佛地正使墮地獄無如是怖畏

不永破大乘道故阿羅漢辟支佛於此大乘以為永滅譬如空地有樹名舍

摩梨(角+瓜)枝廣大眾鳥集宿一鴿後至住一枝上其枝及(角+瓜)即

時壓折澤神問樹神大鳥鵰鷲皆能任持何至小鳥便不自勝樹神答言

此鳥從我怨家尼俱盧樹上來食彼樹果來栖我上必當放糞子墮地者惡

樹復生為害必大是故於此一鴿大懷憂畏寧捨一枝所全者大菩薩

摩訶薩亦如是於諸外道魔眾及諸結使惡業無如是畏如阿羅漢辟支

佛何以故聲聞辟支佛於菩薩邊亦如彼鴿壞敗大乘心永滅佛業

一切菩薩乃至初發心皆畢定如法華經中說 問曰若菩薩皆畢定佛何以故種種呵二乘不聽菩薩取二乘證 答曰求佛道者應遍知法性是人畏老病死故於法性少分取證便自止息捨

佛道不度眾生諸佛菩薩之所呵責「汝欲捨去會不得離」得阿羅漢證時

不求諸菩薩深三昧又不廣化眾生是則迂迴於佛道稽留 問曰阿羅漢先世因緣所受身必應當滅住在何處而具足佛道 答曰得阿羅漢時三界諸漏因緣盡更不復生三界有淨佛土出於三界乃

至無煩惱之名於是國土佛所聞法華經具足佛道如法華經說「有羅漢若不

聞法華經自謂得滅度我於餘國為說是事汝皆當作佛」

問曰若阿羅漢往淨佛國土受法性身如是應得疾作佛何以言迂迴稽留

答曰是人著小乘因緣捨眾生捨佛道又復虛言得道以是因緣故雖不受

生死苦惱於菩薩根鈍不能疾成佛道不如直往菩薩

復次佛法於五不可思議中最第一今言漏盡阿羅漢還作佛唯佛能知論議

者正可論其事不能測知是故不應戲論若求得佛時乃能了知餘人可信而

不可知(大正 25714a1~25) (七)《大智度論》卷 28大正 25264b7~10

問曰阿羅漢煩惱已盡習亦未盡何以不生(法性生身) 答曰阿羅漢無大慈悲無本誓願度一切眾生又以實際作證已離生死故

(八)如果二乘人可以迴心向大則須耗費多少時間才能成佛呢

1《大般涅槃經》卷 11

一斷三結得須陀洹果不墮地獄畜生餓鬼helliphellip是人未來過八萬劫

便當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迦葉第二人者斷三結縛薄貪恚癡

得斯陀含果名一往來helliphellip是人未來過六萬劫便當得成阿耨多羅三藐

三菩提迦葉第三人者斷五下結得阿那含果更不來此helliphellip是人未

來過四萬劫便當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迦 葉第四人者永斷貪欲瞋恚愚癡得阿羅漢果helliphellip亦非騏驎獨一之

行helliphellip是人未來過二萬劫便當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迦葉第五人

者永斷貪欲瞋恚愚癡得辟支佛道helliphellip真是騏驎獨一之行helliphellip是人未

來過十千劫便當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大正 12431 c16~432a5) 2《瑜伽師地論》卷 80

問迴向菩提聲聞為住無餘依涅槃界中能發趣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耶

為住有餘依涅槃界耶 答唯住有餘依涅槃界中可有此事所以者何以無餘依涅槃界中遠離

一切發起事業一切功用皆悉止息 問若唯住有餘依涅槃界中能發趣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云何但由一

生便能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耶所以者何阿羅漢等尚當無有所餘

一生何況當有多生相續 答由彼要當增諸壽行方能成辦世尊多分依此迴向菩提聲聞密意說

言物類善男子若有善修四神足已能住一劫或餘一劫餘一劫者

此中意說過於一劫彼雖如是增益壽行能發趣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而

所修行極成遲鈍樂涅槃故不如初心始業菩薩彼既如是增壽行已

留有根身別作化身同法者前方便示現於無餘依般涅槃界而般涅槃

由此因緣皆作是念某名尊者於無餘依般涅槃界已般涅槃彼以所留有

根實身即於此界贍部洲中隨其所樂遠離而住一切諸天尚不能睹何

況其餘眾生能見彼於涅槃多樂住故於遍遊行彼彼世界親近供養佛菩

薩中及於修習菩提資糧諸聖道中若放逸時諸佛菩薩數數覺悟被覺

悟已於所修行能不放逸(大正 30749a5~b1)

迴向菩提聲聞要想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必須在尚未證入無餘依涅槃

界前才有可能其所使用的方法是善修四神足在住壽一劫或餘一劫的

時間中廣集菩提資糧依四神足之力而住壽一劫或餘一劫這是佛教中

古老的傳說如《長阿含經》卷 2<遊行經>云 佛告阿難諸有修四神足多修習行常念不忘在意所欲可得

不死一劫有餘阿難佛四神足已多修行專念不忘在意所欲

如來可止一劫有餘為世除冥多所饒益天人獲安(大正 115b19~24)

這樣的傳說在聲聞部派中是知道的但何以沒有說到可以依四神足之力

在住壽餘一劫的時間中廣集菩提資糧而成佛呢從時間觀的角度來看

《瑜伽師地論》說「餘一劫者此中意說過於一劫」這是將「餘一劫」

的時間擴充了不論多久時間直到成佛為止而不是一劫多一點的意思

而聲聞部派也許認為「餘一劫」是一劫再多一點的時間因此就沒有說到

可以依四神足之力在住壽一劫或一劫餘的時間中廣集菩提資糧而成

佛但從有部認為入了忍位就無法迴心向大的主張來看則不論「餘一劫」

的時間是長是短都將無法成佛這應該是部派間沒有傳說依四神足之力

在住壽餘一劫的時間中廣集菩提資糧而成佛的主要原因 二十二諸佛威力功德智慧無量深法等無差別為何佛壽有長短國土有淨穢

正法有久住不久住helliphellip (一)《十住毘婆沙論》卷 3大正 2632c3-14

佛功德力者一切去來今佛威力功德智慧無量深法等無差別但隨

諸佛本願因緣helliphellip無量壽命者壽命無量劫過諸算數一劫百劫千

劫萬劫億劫百千萬億那由他阿僧祇劫如是久住為利益憐愍眾生故

一切諸佛雖力能無量壽以本願故有久住世者有不久住者

(二)《俱舍論》卷 27大正 29141b3-9 論曰由三事故諸佛皆等一由資糧等圓滿故二由法身等成辦故三由

利他等究竟故由壽種姓身量等殊諸佛相望容有差別壽異謂佛

壽有短長種異謂佛生剎帝利婆羅門種姓異謂佛姓喬答摩迦葉波等

量異謂佛身有小大等言顯諸佛法住久近等 (三)佛壽命長短(《大智度論》卷 34大正 25312a14- b21)

問曰佛雖有長壽業因緣生於惡世故壽命便短以此短壽能具佛事何

用長為又佛以神通力故一日之中能具佛事何況百歲 答曰此間閻浮提惡故佛壽應短餘處好故佛壽應長 問曰若然者菩薩於此閻浮提淨飯王宮生出家成道是實佛餘處皆是神

通力變化作佛以度眾生 答曰此言非也所以者何餘處閻浮提亦各各言我國是實佛餘處為變化

何以知之若餘處國土自知是化佛則不肯信受教戒又如餘國土人

壽命一劫若佛壽百歲於彼裁無一日眾生則起輕慢不肯受教彼則

以一劫為實佛以此為變化如《首楞嚴經》說「神通遍照佛壽七百

千阿僧祇劫佛告文殊尸利彼佛則是我身彼佛亦言釋迦文佛則是

我身」以是故知諸佛壽命實皆無量為度人故現有長短汝言釋迦

文佛以神通力故所度眾生與人壽不異者則不須百歲一日之中可

具足佛事 如阿難一時心生是念如然燈世尊一切勝佛鞞婆尸佛出於好世

壽命極多能具佛事我釋迦文佛出生惡世壽命極短將無世尊

不能具足佛事耶 爾時世尊入日出三昧從身變化出無量諸佛及無量光明普至十方

一一化佛在諸世界各作佛事或有說法或現神通或現三昧或現

飯食如是之比種種因緣施作佛事而度眾生從三昧起告阿難曰『汝

悉見聞是事不』阿難言『唯然已見』佛告阿難『佛以如是神力

能具佛事不』阿難言『假令佛壽一日大地草木悉為可度眾生則

能度盡何況百歲』 以是故知諸佛壽命皆悉無量為度人故現有長短譬如日出影現

於水隨水大小水大則影久水小則速滅若照琉璃頗梨珠山影則

久住又如火燒草木然少則速滅然多則久住不可以滅處無火

故謂多然處亦無光明長短義亦如是 (參見《佛說首楞嚴三昧經》卷 2大正 15644c)

(四)佛土淨不淨(《大智度論》卷 32大正 25302b12-c10) 一切佛功德皆等無多無少

問曰若爾者何以言阿彌陀佛壽命無量光明千萬億由旬無量劫度眾生

答曰諸佛世界種種有淨不淨有雜

如《三十三天品經》說佛在三十三天安居自恣時至四眾久不見

佛愁思不樂遣目連白佛言「世尊云何捨此眾生住彼天上」

時佛告目連「汝觀三千世界」目連以佛力故觀或見諸佛為大眾

說法或見坐禪或見乞食如是種種施作佛事目連即時五體投地

是時須彌山王跛[跳-兆+我]大動諸天皆大驚怖目連涕泣稽首白

佛「佛有大悲不捨一切作如是種種化度眾生」佛告目連「汝

所見甚少過汝所見東方有國純以黃金為地彼佛弟子皆是阿羅漢

六通無礙復過是東方有國純以白銀為地彼佛弟子皆學辟支佛道

復過是東方有國純以七寶為地其地常有無量光明彼佛所化弟子純

諸菩薩皆得陀羅尼諸三昧門住阿毘跋致地目連當知彼諸佛者

皆是我身如是等東方恒河沙等無量世界有莊嚴者不莊嚴者皆

是我身而作佛事如東方南西北方四維上下亦復如是」

以是故當知釋迦文佛更有清淨世界如阿彌陀國阿彌陀佛亦有嚴

淨不嚴淨世界如釋迦文佛國諸佛大悲徹於骨髓不以世界好醜隨

應度者而教化之如慈母愛子子雖沒在廁溷懃求拯拔不以為惡

(五)清淨國土雜國土(《大智度論》卷 93大正 25711c14-21) 問曰佛憐愍眾生淨佛國土中何以無三惡道眾生 答曰憐愍一切眾生平等無異此中說清淨業因緣是國土中無三惡道

又佛非但一國土乃有十方恒河沙國土佛有清淨國土有雜國土

雜國土中則具有五道淨佛國土或有人天別異或無有人天別異

如過去天王佛國土中唯佛世尊以為法王是故名為天王佛 (六)《維摩詰所說經》〈佛國品第一〉卷 1大正 14538c10-29

舍利弗眾生罪故不見如來佛土嚴淨非如來咎舍利弗我此土淨而汝

不見爾時螺髻梵王語舍利弗『勿作是意謂此佛土以為不淨所以

者何我見釋迦牟尼佛土清淨譬如自在天宮』舍利弗言『我見此土

丘陵坑坎荊蕀沙礫土石諸山穢惡充滿』螺髻梵言『仁者心有高下

不依佛慧故見此土為不淨耳舍利弗菩薩於一切眾生悉皆平等深心

清淨依佛智慧則能見此佛土清淨』於是佛以足指按地即時三千大千

世界若干百千珍寶嚴飾譬如寶莊嚴佛無量功德寶莊嚴土一切大眾

歎未曾有而皆自見坐寶蓮華佛告舍利弗『汝且觀是佛土嚴淨』舍

利弗言『唯然世尊本所不見本所不聞今佛國土嚴淨悉現』佛語

舍利弗『我佛國土常淨若此為欲度斯下劣人故示是眾惡不淨土耳譬

如諸天共寶器食隨其福德飯色有異如是舍利弗若人心淨便見此土功德

莊嚴』 (七)正法久住不久住(《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 183大正 27919a3-16)

問何故過去諸佛有未般涅槃正法即滅有於般涅槃後七日即滅今釋迦佛

千歲方滅耶 答過去諸佛壽量長遠於彼正教所應作者佛在世時多已究竟故法速滅

今世尊釋迦牟尼出百年時壽量短促正教所作雖佛涅槃多未究竟乃

至千歲於中有種善根者有成熟者有解脫者是故經於多時正法方滅

有說過去諸佛所有弟子愛重奢摩他非毘缽舍那由重奢摩他故

恒住寂止不樂傳說契經等十二分教故法速滅 今世尊弟子愛重毘缽舍那非奢摩他由重毘缽舍那故多住觀察皆

樂傳授契經等十二分教是故正法多時乃滅 (八)1《成佛之道》(增注本)p19

從經典看來佛的色身有大小壽命有長短國土有淨穢弟子有多少正

法住世也不一致要知道這是佛的方便示現為了適應眾生的根機才有

這種種差別

2《成佛之道》(增注本)p425-426

佛壽與佛身的長短可說有限量的都是化身化土化身佛為什麼示現這

些差別呢因眾生根性不同有的應以苦切語三惡道是這樣的苦眾生界

是這樣的苦能因此發心修行這是折伏門 有的應以愛語這麼清淨那麼自在就肯發心修行這是攝受門 化身佛就是以這折攝二門來成就眾生的隨機適應如藥能治病就是妙

藥所以不應該生優劣想

3印順法師《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p493 釋尊的生在穢惡時代是出於悲憫眾生的願力願意在穢土成佛救護眾生

脫離一切苦這是重在「悲能拔苦」的精神彌勒是立願生在「佛剎莊嚴

壽命無數」的世界重在慈(彌勒譯為「慈」)的「施與安樂」至於成佛

(智證)度眾生是沒有不同的這是法藏部的見解 說一切有部以為「慈氏菩薩多自饒益少饒益他釋迦菩薩多饒益他少

自饒益」釋尊與彌勒因行的對比釋尊是更富於大悲為眾生的精神所以

彌勒的最初發心比釋迦早了四十餘劫而成佛卻落在釋尊以後這顯得大

悲苦行的菩薩道勝過了為「莊嚴佛剎壽命無數」而發心修行

Page 14: 《十住毘婆沙論》之菩薩修行要略...2006 年佛法度假中文營隊課程講義 《十住毘婆沙論》之菩薩修行要略 釋長慈編 2006/5/22 壹、簡介 一、釋《論》題:

若懺悔罪業則滅盡無有果報者是語不然復次若言罪不可滅者

《毘尼》中佛說「懺悔除罪」則不可信是事不然是故業障罪應懺悔 (二)《大智度論》大正 25395c12-15

戒律中戒雖復細微懺則清淨犯十善戒雖復懺悔三惡道罪不除如比

丘殺畜生雖復得悔罪報猶不除 (三)印順導師

1《華雨集》(第二冊)p195-196 罪業不善業真的可依懺悔而除滅嗎龍樹有明確的說明如《十住毘婆

沙論》卷六(大正二六四八下四九上)說 「我不言懺悔則罪業滅盡無有報(異熟)果我言懺悔罪則輕薄於少時受

是故懺悔偈中說若應墮三惡道願人身中受helliphellip又如阿闍世害得道父王

以佛及文殊師利因緣故重罪輕受」 依《十住毘婆沙論》意懺悔業障並不能使罪消滅了只是使罪業力減輕

「重罪輕受」本來是要在來生或後後生中受重報的由於懺悔善現在人

中輕受重罪業就過去了《金剛般若經》說「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讀誦此經

若為人輕賤是人先世罪業應墮惡道以今世人輕賤故先世罪業則為消滅」

(大正 8750c)讀誦經典而能消(重)罪業與《(十住)毘婆沙論》意義相

2《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p977

依「佛法」說懺悔不是將業消滅了而是削弱業的作用使惡業不致於障

礙道的進修如五逆稱為「業障」那是怎麼樣修行也決定不能證果的《沙

門果經》說「若阿闍世王不殺父者(聽了佛的說法)即當於此坐上得法眼

淨(證得初果)而阿闍世王今自悔過(只能)罪咎損減已拔重咎」《增壹

阿含經》及《律藏》都說阿闍世王得「無根信」或「不壞信」逆罪因懺悔

而減輕了但還是不能證果《阿闍世王經》說阿闍世王聽法以後得「信

忍」或作「順忍」與「無根信」「不壞信」相當闍王雖有所悟入還是要

墮賓頭地獄不過不受苦能很快的生天《阿闍世王經》所說罪性本空而

因果不失悔悟也只能輕(重罪輕受)些與原始佛法還沒有太多的差別

《阿闍世王經》又說有殺母的罪人因文殊的誘導見佛聞法而證得阿羅漢

果這是與「佛法」相違與阿闍世王悔罪說相違可能是遲一些而附入的部

分 八菩薩修「迴向」的方法 (一)《十住毘婆沙論》卷 5〈除業品〉大正 2646b7~ 47a24

問曰汝已說懺悔勸請隨喜云何為迴向 答曰我所有福德 一切皆和合 為諸眾生故 正迴向佛道

我者己身 所有福德者若從身生若從口生若從意生若因布施生若因持戒生若

因修禪生若因隨喜生若因勸請生如是等及餘所有善皆名所有福德 一切皆和合者心念諸福德合集稱量知其廣大 諸眾生者三界眾生 正者如諸佛迴向如真實迴向迴向菩提 迴向菩提者迴諸福德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又隨喜迴向此二事佛亦自說

有菩薩摩訶薩欲隨喜迴向應念諸佛斷三界相續道滅諸戲論乾煩惱淤

泥滅諸刺棘除諸重擔逮得己利正智解脫心得自在盡諸有結無量

無邊不可思議阿僧祇十方世界一一世界中亦無量無邊不可思議阿僧祇諸佛

出已滅度從初發心乃至得佛入無餘涅槃至遺法未盡於其中間是諸佛所有

善根福德應六波羅蜜及所受辟支佛記所有善根又聲聞人善根若布施

持戒修禪及學無學無漏善根及諸戒品定品慧品解脫根又聲聞人善

根若布施持戒修禪及學無學無漏善根及諸佛戒品定品慧品解

脫品解脫知見品大慈大悲等無量功德及諸佛有所說法於此法中有人

信解受學得此法利是諸人等所有善根於此法中及凡夫所種善根及諸天

龍夜叉乾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睺羅伽得聞法已生諸善

心乃至畜生聞法生諸善心及諸佛欲入涅槃時眾生所種善根是諸善根

福德一切和合稱量使無遺餘以最上最妙最勝無上無等無等等隨

喜隨喜已以是隨喜所生福德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未來現在諸佛

亦如是是三世諸佛福德及因諸佛所生福德心皆隨喜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

提是故偈說 罪應如是懺 勸請隨喜福 迴向無上道 皆亦應如是 如諸佛所說 我悔罪勸請 隨喜及迴向 皆亦復如是

無始世界來有無量遮佛道罪應於十方諸佛前懺悔勸請諸佛隨喜迴向

如佛所知所見所許懺悔我亦如是懺悔勸請諸佛隨喜迴向亦復如是

若如是懺悔勸請隨喜迴向是名正迴向

問曰云何名為諸佛所知所見所許懺悔勸請隨喜迴向 答曰懺悔勸請如先說隨喜迴向如《大品經》11中須菩提白佛言

世尊所說菩薩於過去未來現在一切諸佛及諸弟子一切眾生所有福德

善根盡和合稱量以最上隨喜世尊云何名為最上隨喜

11 參見《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 11<隨喜品(隨喜迴向品)第 39>大正 8297b21~302a16《小品

般若波羅蜜經》卷 3<迴向品第 7>大正 8547c13~549c26《大智度論》卷 61大正 25487a~496a

佛告須菩提若菩薩於過去未來現在諸法不取不念不見不得不

分別而能如是思惟是諸法皆從憶想分別眾緣和合有一切法實不生無所從

來是中乃至無有一法已生今生當生亦無已滅今滅當滅諸法相如

是我順諸法相隨喜隨喜已亦隨諸法實相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名

最上隨喜迴向 復次須菩提求佛道善男子善女人不欲謗佛者應以善根如是迴向應作

是念如諸佛心佛智佛眼知見是善根福德本末體相從何而有我亦

如是隨諸佛知見隨喜如諸佛所許我亦如是以善根迴向若菩薩如是迴向

則不謗諸佛亦無過咎深心信解如實迴向是名大迴向具足迴向 復次須菩提善男子善女人以諸善根福德應如是迴向如諸賢聖戒品

定品慧品解脫品解脫知見品不繫欲界不繫色界不繫無色界不在

過去不在未來不在現在以不繫三界故是迴向亦如是不繫所迴向處亦

不繫若菩薩能如是得心信解如實是名不失迴向無毒迴向法性迴向若

菩薩於此迴向取相貪著是名邪迴向是故諸菩薩摩訶薩應如諸佛所知法

相以是法相迴向能至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名正迴向

(二)《大智度論》卷 61大正 25487c27~488a13 共一切眾生者是福德不可得與一切眾生而果報可與菩薩既得福德果報

衣服飲食等世間樂具以利益眾生菩薩以福德清淨身口人所信受

為眾生說法令得十善道四禪等與作後世利益末後成佛得福德果報

身有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無量光明觀者無厭無量清淨梵音柔和無

礙解脫等諸佛法於三事示現度無量阿僧祇眾生般涅槃後碎身舍利與

人供養久後皆令得道是果報可與一切眾生以果中說因故言福德與眾生

共若福德可以與人者諸佛從初發心所集福德盡可與人然後更作善法

體不可與人今直以無畏無惱施與眾生

(三)印順法師《印度佛教思想史》p112 ~ p113 迴向迴向是迴轉趣向將自己所有念佛等功德轉向於某一目標〈普賢行

願品〉說「迴向眾生及佛道」(《大方廣佛華嚴經》卷 40大正 10847a)一切功德迴向給眾生與眾生同成佛道自己所作的功德能轉給別人嗎

《大智度論》說「是福德不可得與一切眾生而(福德的)果報可與helliphellip

若福德可以與人者諸佛從初發心所集功德盡可與人」(卷 61大正 25

487c~488a)自己所作的功德是不能迴向給眾生的但自己功德所得的福報

菩薩可以用來利益眾生引導眾生同成佛道這樣的迴向說才沒有違反「自

作自受」的因果律 (四)印順法師《華雨集》(第二冊)p158 ~ p161

「普皆回向」回向是迴轉趣向迴向功德是將所有功德轉向於某一目

的〈普賢行願品〉的迴向是「所有禮讚供養福請佛住世轉法輪隨

喜懺悔諸善根迴向眾生及佛道」(《普賢菩薩行願讚》大正 10880b)依偈說回向是將上來所說的「禮敬功德」「讚歎功德」「供養功德」「懺悔

功德」「隨喜功德」「勸請功德」一切回向於眾生與眾生同成佛道依偈

文可見重佛重信的易行道(「三品經」也如此)本沒有「恒順眾生」與

「常隨佛學」的 回向眾生及佛道如《舍利弗悔過經》說「學道以來所得(一切)福德皆

集聚合會以持好心施與天下十方人民父母蜎飛蠕動之類皆令得其福

有餘少所令某得之令某等作佛道」(大正 241091a)異譯《菩薩藏經》

說得更明白「一切和合迴施與一切眾生helliphellip一切和合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

菩提以此善根願令一切眾生亦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大正 241089a) 菩薩修易行道所得的功德回向眾生就是將自己的功德轉而布施給眾生

使眾生離苦得樂發心修行成佛 菩薩的功德真能施與眾生使眾生受福樂嗎這裏面含有重大問題也就是

「自力」與「他力」一般神教都是重「他力」的佛法說善惡因果修因證

果一向是「自力」的「大乘佛法」的「回向功德」不違反佛法的特質嗎

《大智度論》卷 61(大正 25487c~488a)說 「共一切眾生者是福德不可得與一切眾生而果報可與菩薩既得福德

果報衣服飲食等世間樂具以利益眾生菩薩以福德清淨(所有)

身口人所信受為眾生說法令得十善helliphellip末後成佛helliphellip是果報可

與一切眾生以果中說因故言福德與眾生共若福德可以與人者諸佛

從初發心所集福德盡可與人」 經上說福德回向施與眾生這是果中說因是不了義說菩薩的福德是不能

轉施與別人的但菩薩發願化度眾生所以依此福德善根未來福慧具足就

能以財物佛法施與眾生使眾生得財物能依法修行成就佛道如自己的

福德而可以迴施眾生那是違反「自力」原則的佛菩薩的功德無量如可以

迴施眾生那世間應該沒有苦惱眾生都是佛菩薩那樣也不用佛菩薩來化度

了 《十住毘婆沙論》這樣說「我所有福德一切皆和合為諸眾生故正迴向

佛道」(卷 5大正 2646b)菩薩發菩提心求成佛道主要是為了救度一切

眾生所以「迴向眾生及佛道」是說「為諸眾生故」以一切功德迴向阿耨

多羅三藐三菩提並非以福德善根施與眾生《普賢菩薩行願讚》但說「悉皆

迴向於菩提」沒有說迴向眾生也許是為了避免讀者的誤解吧

九關於眾生見佛身聞佛名而得入必定之意趣 (一)《十住毘婆沙論》卷 3大正 2632c3-8

佛功德力者一切去來今佛威力功德智慧無量深法等無差別但隨諸佛本

願因緣或有壽命無量或有見者即得必定聞名者亦得必定女人見者即成

男子身若聞名者亦轉女身或有聞名者即得往生或有無量光明眾生遇者

離諸障蓋或以光明即入必定或以光明滅一切苦惱 (二)《十住毘婆沙論》卷 3大正 2632c14-25

見時得入必定者有眾生見佛即住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阿惟越致地何以故

是諸眾生見佛身者心大歡喜清淨悅樂其心即攝得如是菩薩三昧以是三昧

力通達諸法實相能直入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必定地 是諸眾生長夜深心種見佛入必定善根以大悲心為首善妙清淨為通達

一切佛法故為度一切眾生故是善根成就時至是故得值此佛又以諸佛本

願因緣二事和合故此事得成 聞佛名入必定者佛有本願「若聞我名者即入必定」如見佛聞亦如是

(三)《大方廣佛華嚴經》卷 52大正 10276c23-27

若有眾生善根熟者見佛身已則皆受化然彼佛身盡未來際究竟安住

隨宜化度一切眾生未曾失時 佛子如來身者無有方處非實非虛但以諸佛本誓願力眾生堪度則便

出現

(四)《大方廣佛華嚴經》卷 52大正 10276b23-26 佛子如來智日亦復如是普現法界無前無後一切眾生淨心器中佛

無不現心器常淨常見佛身若心濁器破則不得見

(五)《放光般若經》卷 4大正 829a27-28

云何菩薩真見佛身逮法性故是為真見

《大品般若經》卷 6〈發趣品第 20〉大正 8259b8 云何菩薩如實觀佛身如實觀法身故

(六) 《大智度論》卷 34大正 25313a21-c18 【經】我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時十方如恒河沙等世界中眾生聞我名者必得阿

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欲得如是等功德者當學般若波羅蜜(《摩訶般若波羅

蜜經》卷 1大正 8221a17-20) 【論】問曰有人生值佛世在佛法中或墮地獄者如提婆達俱迦利訶多釋子等

三不善法覆心故墮地獄此中云何言去佛如恒河沙等世界但聞佛名便

得道耶

答曰上已說有二種佛一者法性生身佛二隨眾生優劣現化佛

為法性生身佛故說乃至聞名得度為隨眾生現身佛故說雖共佛住

隨業因緣有墮地獄者

法性生身佛者無事不濟無願不滿所以者何於無量阿僧祇劫積

集一切善本功德一切智慧無礙具足為眾聖主諸天及大菩薩希能見

者譬如如意寶珠難見難得若有見者所願必果如喜見藥其有見者

眾患悉除如轉輪聖王人有見者無不富足如釋提桓因有人見者隨

願悉得如梵天王眾生依附恐怖悉除如人念觀世音菩薩名者悉脫

厄難是事尚爾何況諸佛法性生身

問曰釋迦文佛亦是法性生身分無有異體何以故佛在世時有作五逆罪人

飢餓賊盜如是等惡

答曰釋迦文佛本誓我出惡世欲以道法度脫眾生不為富貴世樂故出

若佛以力與之則無事不能又亦是眾生福德力薄罪垢深重故不得隨

意度脫又今佛但說清淨涅槃而眾生譏論誹謗言『何以多畜弟子

化導人民』此亦是繫縛法但以涅槃法化猶尚譏謗何況雜以世樂

如提婆達欲令足下有千輻相輪故以鐵作模燒而爍之爍已足壞

身惱大呼爾時阿難聞已涕泣白佛『我兄欲死願佛哀救』佛即

伸手就摩其身發至誠言『我看羅[目侯]羅與提婆達等者彼痛當滅』

是時提婆達眾痛即除執手觀之知是佛手便作是言『淨飯王子以

此醫術足自生活』佛告阿難『汝觀提婆達不用心如是云何可度

若好世人則無是咎』如是眾生若以世樂不得度也是事種種因緣

上已廣說以是故說聞佛名有得道者有不得者

復次佛身無量阿僧祇種種不同有佛為眾生說法令得道者有佛放

無量光明眾生遇之而得道者有以神通變化指示其心而得道者有佛

但現色身而得道者有佛遍身毛孔出眾妙香眾生聞之而得道者有

佛以食與眾生令得道者有佛眾生但念而得道者有佛能以一切草木之

聲而作佛事令眾生得道者有佛眾生聞名而得道者為是佛故說言

我作佛時其聞名者皆令得度

復次聞名不但以名便得道也聞已修道然後得度如須達長者

初聞佛名內心驚喜詣佛聽法而能得道又如貰夷羅婆羅門從雞泥耶

結髮梵志所初聞佛名心即驚喜直詣佛所聞法得道是但說聞名聞

名為得道因緣非得道也 (七)《大智度論》卷 93大正 25712b2-6

問曰餘佛種種勤苦說法眾生尚不得道何以但聞佛名便得道 答曰餘處佛種種說法眾生或得道或得善根終不空說若聞是佛名畢

至阿鞞跋致不言今得 十云何有眾生聞佛名便得往生 (一)《十住毘婆沙論》卷 3大正 2633a2-4

聞佛名得往生者若人信解力多諸善根成就業障礙已盡如是之人得聞佛

名又是諸佛本願因緣便得往生

「善根」《十住毘婆沙論》卷 1大正 2623b4-18 厚種善根者如法修集諸功德名為厚種善根

善根者不貪不恚不癡一切善法從此三生故名為善根如一切惡

法皆從貪恚癡生是故此三名不善根helliphellip

此中善根為眾生求無上道故所行諸善法皆名善根能生薩婆若智故

名為善根

(二)「別時意趣」

1《攝大乘論本》卷 2大正 31141a18-26 四意趣者一平等意趣謂如說言我昔曾於彼時彼分即名勝觀正等

覺者二別時意趣謂如說言若誦多寶如來名者便於無上正等菩提

已得決定又如說言由唯發願便得往生極樂世界三別義意趣謂

如說言若已逢事爾所殑伽河沙等佛於大乘法方能解義四補特伽羅

意樂意趣謂如為一補特伽羅先讚布施後還毀訾如於布施如是尸羅

及一分修當知亦爾如是名為四種意趣 2《攝大乘論釋》卷 5大 31346b4-11

別時意趣者謂此意趣令嬾惰者由彼彼因於彼彼法精勤修習彼

彼善根皆得增長此中意趣顯誦多寶如來名因是昇進因非唯誦名

便於無上正等菩提已得決定如有說言由一金錢得千金錢豈於一

日意在別時由一金錢是得千因故作此說此亦如是由唯發願

便得往生極樂世界當知亦爾 3印順法師《攝大乘論講記》(p 286-287)

實際上單單持誦多寶如來的名號並不能於無上菩提得不退轉唯憑空

口發願也不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佛陀的意思是約另一時間說的若

持誦多寶如來的名號就可種下成佛的善根雖然還不能直登不退但

將來一定要修證菩提如魚吞了鉤一樣雖然還在水裡可說已經釣住了

發願往生極樂也如此久久的積集福德智慧的善根將來定能往生極樂

如俗語說『一本萬利』並不真的一個錢立刻獲得萬倍的盈利而是說由

這一個本錢經過長久的經營才可以獲得萬利發願為往生之因念佛

為不退之因佛陀是依這種意思說的 十一關於眾生發菩提心之因緣 (一)1《十住毘婆沙論》卷 3大正 2635a26-b7

眾生初發菩提心或以三因緣或以四因緣如是和合有七因緣發阿耨多

羅三藐三菩提心 問曰何等為七 答曰一者諸如來令發菩提心二見法欲壞守護故發心三於眾生中大悲

而發心四或有菩薩教發菩提心五見菩薩行亦隨而發心(六)或因布施已而發菩提心(七)或見佛身相歡喜而發心以是七因緣

而發菩提心 (詳細內容參見《十住毘婆沙論》卷 3大正 2635b8-36a11)

2《十住毘婆沙論》卷 3大正 2636a11-23 問曰汝說七因緣發菩薩心為皆當成有成有不成 答曰是不必盡成或有成有不成 問曰若爾者應解說 答曰於七發心中 佛教令發心 護法故發心 憐愍故發心

如是三心者 必定得成就 其餘四心者 不必皆成就 是七心中(1)佛觀其根本教令發心必得成以不空言故(2)若

為尊重佛法為欲守護(3)若於眾生有大悲心如是三心必得成就

根本深故 餘菩薩教令發心見菩薩所行發心因大布施發心若見若聞佛相發

心是四心多不成或有成者根本微弱故

(二)《佛說如來智印經》卷 1大正 15470b22-c4 有七法發菩提心何等為七一者如佛菩薩發菩提心二者正法將滅為護

持故發菩提心三者見諸眾生眾苦所逼起大悲念發菩提心四者菩薩教餘

眾生發菩提心五者布施時自發菩提心六者見他發意隨學發心七者見如

來三十二相八十種好具足莊嚴若聞發心彌勒如是七因緣發菩提心

如佛菩薩發菩提心正法將滅為護持故發菩提心見諸眾生眾苦所逼起大

悲念發菩提心發此三心能為諸佛菩薩護持正法又能疾得不退轉地成就

佛道後四發心剛強難伏不能護法

(三)《彌勒菩薩所問經論》卷 2大正 26240b15-26

如《法印經》中如來說言彌勒發菩提心有七種因何等為七一者諸佛

教化發菩提心二者見法欲滅發菩提心三者於諸眾生起大慈悲發菩提心

四者菩薩教化發菩提心五者因布施故發菩提心六者學他發菩提心七者

聞說如來三十二相八十種好發菩提心 彌勒諸佛教化發菩提心見法欲滅發菩提心於諸眾生起大慈悲發菩提

心此三發心能護正法速疾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餘四發心非真菩

薩不能護持諸佛正法速疾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十二何謂「名字菩薩」何謂「真實菩薩」成就何法得名「真實菩薩」

(一)《十住毘婆沙論》卷 1大正 2621a1-11

問曰但發心便是菩薩耶

答曰何有但發心而為菩薩若人發心必能成無上道乃名菩薩或有但發

心亦名菩薩何以故若離初發心則不成無上道如大經說新發意

者名為菩薩猶如比丘雖未得道亦名道人是名字菩薩漸漸修習

轉成實法後釋歡喜地中當廣說如實菩薩相

眾者從初發心至金剛無礙解脫道於其中間過去未來現在菩薩

名之為眾

(二)《大智度論》卷 4大正 2586b13-16

是菩提薩埵有兩種有鞞跋致有阿鞞跋致如退法不退法阿羅漢阿鞞跋

致菩提薩埵是名實菩薩以是實菩薩故諸餘退轉菩薩皆名菩薩譬如得

四道人是名實僧以實僧故諸未得道者皆得名僧

(參見《大智度論》卷 3大正 2580a15-27)

(三)《十住毘婆沙論》卷 13大正 2693c15-94a20

問曰汝說無上道相時種種因緣訶罵空發願菩薩自言菩薩但名字菩薩

若是三不名為菩薩者成就何法名為真菩薩

答曰非但發空願自言是菩薩名字為菩薩略說能成就三十二法者乃名

為菩薩若人發心欲求佛道自言是菩薩空受名號不行功德慈悲

心諸波羅蜜等是不名為菩薩如土城名寶城但自誑身亦誑諸佛

亦誑世間眾生若人有三十二妙法亦能發願是名真實菩薩何等三十

一深心為一切眾生求諸安樂(參見大正2623c17-24a29102c8-12)

二能入諸佛智中

三自審知堪任作佛不作佛

四不憎惡他

五道心堅固

六不假偽結託親愛

七乃至未入涅槃常為眾生作親友

八親疏同心

九已許善事心不退轉

十於一切眾生不斷大慈

十一於一切眾生不斷大悲(參大正2649b18-29103c17-24)

十二常求正法心無疲懈

十三勤發精進心無厭足

十四多聞而解義

十五常省己過

十六不譏彼闕

十七於一切見聞事中常修菩提心

十八施不求報

十九持戒不求一切生處

二十於一切眾生忍辱無瞋礙

二十一能勤精進修習一切善根

二十二不隨無色定生

二十三方便所攝智慧

二十四四攝法所攝方便

二十五持戒毀戒慈愍無二(參大正2661a16-b29)

二十六一心聽法

二十七一心阿練若處住

二十八不樂世間種種雜事

二十九不貪著小乘(參大正2620b15-c23)

三十見大乘利益為大

三十一遠離惡知識(參大正2667a4-8)

三十二親近善知識(參大正2666c28-67a4)

菩薩住是三十二法能成七法所謂

(1)四無量心

(2)能遊戲五神通

(3)常依於智

(4)常不捨善惡眾生

(5)所言決定言必皆實

(6)集一切善法

(7)心無厭足

是為三十二法為七法菩薩成就此者名為真實菩薩

(四)《大寶積經》卷112「普明菩薩會」大正11632c27-633a14 復次迦葉名菩薩者不但名字為菩薩也能行善法行平等心名為菩薩

略說成就三十二法名為菩薩何謂三十二法 (1)常為眾生深求安樂(2)皆令得住一切智中(3)心不憎惡他人智慧(4)破壞憍慢(5)深樂佛道(6)愛敬無虛(7)親厚究竟於怨親中其心同等

至於涅槃(8)言常含笑先意問訊(9)所為事業終不中息(10)普為

眾生等行大悲(11)心無疲倦多聞無厭(12)自求己過不說他短(13)以菩提心行諸威儀(14)所行惠施不求其報(15)不依生處而行持戒(16)諸眾生中行無礙忍(17)為修一切諸善根故勤行精進(18)離生無色而起

禪定(19)行方便慧(20)應四攝法(21)善惡眾生慈心無異(22)一

心聽法(23)心住遠離(24)心不樂著世間眾事(25)不貪小乘於大乘

中常見大利(26)離惡知識親近善友(27)成四梵行遊戲五通(28)常依真智(29)於諸眾生邪行正行俱不捨棄(30)言常決定(31)貴真

實法(32)一切所作菩提為首 如是迦葉若人有此三十二法名為菩薩

《大寶積經》與《十住毘婆沙論》三十二法之比對

《大寶積經》 《十住毘婆沙論》

1 常為眾生深求安樂 深心為一切眾生求諸安樂(1)

2 皆令得住一切智中 能入諸佛智中(2)

3 心不憎惡他人智慧 不憎惡他(4)

4 破壞憍慢 自審知堪任作佛不作佛(3)

5 深樂佛道 道心堅固(5)

6 愛敬無虛 不假偽結託親愛(6)

7 親厚究竟於怨親中其心同等至於

涅槃 親疏同心(8)

乃至未入涅槃常為眾生作親友(7)

8 言常含笑先意問訊

9 所為事業終不中息 已許善事心不退轉(9)

10 普為眾生等行大悲 於一切眾生不斷大慈(10)

於一切眾生不斷大悲(11)

11 心無疲倦多聞無厭 常求正法心無疲懈(12)

勤發精進心無厭足(13)

多聞而解義(14)

12 自求己過不說他短 常省己過(15)不譏彼闕(16)

13 以菩提心行諸威儀 於一切見聞事中常修菩提心(17)

14 所行惠施不求其報 施不求報(18)

15 不依生處而行持戒 持戒不求一切生處(19)

16 諸眾生中行無礙忍 於一切眾生忍辱無瞋礙(20)

17 為修一切諸善根故勤行精進 能勤精進修習一切善根(21)

18 離生無色而起禪定 不隨無色定生(22)

19 行方便慧 方便所攝智慧(23)

20 應四攝法 四攝法所攝方便(24)

21 善惡眾生慈心無異 持戒毀戒慈愍無二(25)

22 一心聽法 一心聽法(26)

23 心住遠離 一心阿練若處住(27)

24 心不樂著世間眾事 不樂世間種種雜事(28)

25 不貪小乘於大乘中常見大利 不貪著小乘(29)見大乘利益為大(30)

26 離惡知識親近善友 遠離惡知識(31)親近善知識(32)

27 成四梵行遊戲五通 四無量心能遊戲五神通

28 常依真智 常依於智

29 於諸眾生邪行正行俱不捨棄 常不捨善惡眾生

30 言常決定 所言決定

31 貴真實法 言必皆實

32 一切所作菩提為首 集一切善法心無厭足

十三「自得度已當度眾生」之意趣為何 (一)《十住毘婆沙論》卷 1大正 2624b3~20

發願「我得自度已當度眾生」者一切諸法願為其本離願則不成是

故發願 問曰何故不言我當度眾生而言自得度已當度眾生

答曰自未得度不能度彼如人自沒淤泥何能拯拔餘人又如為水所[漂

寸]不能濟溺是故說我度已當度彼如說

「若人自度畏能度歸依者自未度疑悔何能度所歸

若人自不善不能令人善若不自寂滅安能令人寂」

是故先自善寂而後化人又如法句偈說

「若能自安身在於善處者然後安餘人自同於所利」

凡物皆先自利後能利人何以故如說

「若自成己利乃能利於彼自捨欲利他失利後憂悔」

是故說自度已當度眾生

(二)《十住毘婆沙論》卷 14大正 2698b29~ c14

若生善處若生惡處皆屬十善十不善道 我知是世間諸業因緣有無有定主是故我應先自行十善道然後令諸眾生亦住

十善道 問曰何以故要先自住十善道後乃令他住耶 答曰行於惡業者令他善不易自不行善故他則不信受

若惡人自不行善欲令他行善者則為甚難何以故是人自不行善

他人不信受其語如偈說 「若人自不善不能令他善若自不寂滅不能令他寂 以是故汝當先自行善寂然後教他人令行善寂滅」

是菩薩當如是行善法

(三)印順法師《學佛三要》(p145~154) 淨化身心擴展德性從徹悟中得自利的解脫自在本為佛弟子的共同目

標聲聞道與菩薩道的差別只在重於自利或者重於利他從利他中完成自

利聲聞不是不能利他的也還是住持佛法利樂人天度脫眾生不過重於

解脫的己利在未得解脫以前厭離心太深不大修利他的功德證悟以後

也不過隨緣行化而已而菩薩在解脫自利以前著重於慈悲的利他所以說

「未能自度先度人菩薩於此初發心」證悟以後更是救濟度脫無量眾生

所以聲聞乘的主機是重智證的菩薩乘的主機是重悲濟的 菩薩道在初期的聖典中即被一般稱做小乘三藏中也是存在的這即

是菩薩本生談菩薩在三大阿僧祇劫中或作國王王子或作宰官或作外

道或作農工商賈醫生船師或在異類中行為鳥為獸菩薩不惜財物

不惜身命為了利益眾生而施捨閻浮提中沒有一處不是菩薩施捨頭目腦髓

的所在他持戒忍辱精勤的修學波羅密多的四種六種或十種都是歸

納本生談的大行難行而來這樣的慈悲利他都在證悟解脫以前誰說非自利

不能利他等到修行成熟菩提樹下一念相應妙慧圓成無上正等正覺這樣

的頓悟成佛從三大阿僧祇劫的慈悲利他中得來菩薩與聲聞的顯著不同就

是一向在生死中不求自利解脫而著重於慈悲利他 初期的大乘經對於菩薩的三祇修行與三藏所說的小小不同大乘以為

菩薩的利他行在沒有證悟以前是事行勝解行雖然難得但功德還算不

得廣大徹悟的證真無生法忍以後莊嚴淨土成熟眾生的利他大行功

德是大多了因為這是與真智相應是事得理融的平等無礙的大乘分菩薩

道為二階般若道凡經一大僧祇劫是實證以前的地前的唯識宗稱為資

糧位加行位(到見道位)也名勝解行地證悟以後是方便道凡經二大僧祇

劫即登地菩薩唯識家稱為從見道到修道位大體的說地前菩薩雖有勝

解而還沒有現證廣集無邊的福智資糧與本生談所說相近大地菩薩現證

了法界如觀音菩薩等慈悲普濟不可思議本生談中的一分異類中行屬於

這一階段的化身雖有未證悟已證悟二大階位而未證悟前菩薩還是慈悲

利物決無一心一意趣求解脫自利的helliphellip觀音菩薩等尋聲救苦是大地菩薩

事然並非人間的初學菩薩行者不要實踐慈悲利物的行為helliphellip

大乘佛教的修學者菩薩如沒有證悟還不能解脫自在他怎麼能長

期的在生死中修行不怕失敗嗎能自己作得主而不像一般凡夫的墮入惡

道或生長壽天嗎自己不能浮水怎能在水中救人難道不怕自己沈沒嗎

一分學者的專重信願求得信心的不退或專重智證而趨於急求解脫急求

成佛這都不外乎受了這種思想的影響

當然自己不能浮水不能入水救人然而自己離水上岸又怎麼能在

水中救人聲聞人急求自證了脫生死等到一斷煩惱即「與生死作隔礙」

再不能發菩提心長在生死修菩薩行雖然大乘經中進展到還是可以回心

向大的結論然而被痛責為焦芽敗種的要費多大的方便才能使他迴向大乘

呢要再修多少劫的大乘信心才能登菩薩地呢即使迴入菩薩乘由於過去

自利的積習難返也遠不及直往大乘的來得順利而精進所以大乘經中以退

失菩提心為犯菩薩重戒以悲願不足而墮入自利的證入為必死無疑不重悲

願不集利他的種種功德一心一意的自利以為能速疾成佛這真是可悲的

大乘真精神的沒落

在水中救人是不能離水上岸的要學會浮水也非在水中學習不可菩

薩要長在生死中修菩薩行自然要在生死中學習要有一套長在生死而能普

利眾生的本領但這非依賴佛力可成也非自己先做到了生脫死解脫自在

因為這是要墮入小乘深坑的菩薩這套長在生死而能廣利眾生的本領除「堅

定信願」「長養慈悲」而外主要的是「勝解空性」觀一切法如幻如化了

無自性得二諦無礙的正見是最主要的一著所以經上說「若有於世間

正見增上者雖歷百千生終不墮惡趣」唯有了達得生死與涅槃都是如幻

如化的這才 能不如凡夫的戀著生死也不像小乘那樣的以「三界為牢

獄生死如冤家」而厭離他急求擺脫他這才能不如凡夫那樣的怖畏涅槃

能深知涅槃的功德而也不像小乘那樣的急趣涅槃在生死中浮沈因信願

慈悲特別是空勝解力能逐漸的調伏煩惱能做到煩惱雖小小現起而不會闖

大亂子不斷煩惱也不致作出重大惡業時時以眾生的苦痛為苦痛眾生的

利樂為利樂我見一天天的薄劣慈悲一天天的深厚怕什麼墮落唯有專為

自己打算的才隨時有墮落的憂慮發願在生死中常得見佛常得聞法「世

世常行菩薩道」這是初期大乘的共義中觀與瑜伽宗的共義釋尊在經中說

「我往昔中多住空故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hellip這種空性勝解或稱「真

空見」要從聞思而進向修習以信願慈悲來助成時常記著「今是學時

非是證時」(悲願不足而證空就會墮入小乘)這才能長在生死中忍受生死

的苦難眾生的種種迫害而不退菩提心菩薩以「布施」「愛語」「利行」「同

事」四攝法廣利一切眾生自己還沒有解脫卻能廣行慈悲濟物的難行苦

行雖然這不是人人所能的然而菩薩的正常道卻確實如此helliphellip 我們必須認清名符其實的菩薩是偉大的最偉大處就在他能不為自

己著想以利他為自利helliphellip有信願慈悲空性勝解正好在生死海中鍛鍊

身手從頭出頭沒中自利利人一般能於菩薩行而隨喜的景仰的學習的

都是種植菩提種子都是人中賢哲世間的上士有積極利他為法為人的大

心凡夫即使是「敗壞菩薩」也比自了漢強得多這種慈悲為本的人菩薩行

淺些是心向佛乘而實是人間的君子十善菩薩深些是心存利世利益人間

的大乘正器從外凡內凡而漸登賢位的菩薩沒有得解脫的自利卻能為一

切眾生而修學為一切眾生而忍苦犧牲hellip漸學漸深從人間正行而階梯佛乘

這才是菩薩的中道正行真能存菩薩的心胸有菩薩的風格理解菩薩利他的

真精神那裡會如喪考妣的急求己利

《雜阿含經》 卷 28(788 經) 「假使有世間正見增上者雖復百千生終不墮惡趣」 (大正

2204c11~12)

《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 18〈不證品〉 「佛告須菩提若菩薩摩訶薩具足觀空先作是願我今不應空法作證

我今學時非是證時」(大正 8350a19~21) (參見《大智度論》卷 76〈釋學空不證品〉大正 25592b4~6)

十四何謂「必定聚」初發菩薩心者是否皆入必定聚

(一)《十住毘婆沙論》卷 1大正 2624c2~14 為得如是佛十力故大心發願即入必定聚

問曰凡初發心皆有如是相耶

答曰或有人說「初發心便有如是相」而實不爾何以故是事應分別不

應定答所以者何一切菩薩初發心時不應悉入於必定

或有初發心時即入必定

或有漸修功德如釋迦牟尼佛--初發心時不入必定後修集功德

值燃燈佛得入必定

是故汝說「一切菩薩初發心便入必定」是為邪論

問曰若是邪論者何故汝說「以是心入必定」

答曰有菩薩初發心即入必定以是心能得初地因是人故說「初發

心入必定中」

(二)《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 4〈金剛品(摩訶薩品)〉大正 8243b14~19

佛告須菩提必定眾者性地人八人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羅漢

辟支佛初發心菩薩乃至阿惟越致地菩薩須菩提是為必定眾菩薩為上

首菩薩摩訶薩於是中生大心不可壞如金剛當為必定眾作上首 (三)《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 26〈畢定品〉大正 8409b14~c12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是菩薩摩訶薩為畢定為不畢定

佛告須菩提菩薩摩訶薩畢定非不畢定

世尊何處畢定為聲聞道中為辟支佛道中為佛道中

佛言菩薩摩訶薩非聲聞辟支佛道中畢定是佛道中畢定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為初發意菩薩畢定為最後身菩薩畢定

佛言初發意菩薩亦畢定阿惟越致菩薩亦畢定後身菩薩亦畢定

世尊畢定菩薩墮惡道中生不

不也須菩提於汝意云何若八人若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羅漢

辟支佛生惡道中不 不也世尊

如是須菩提菩薩摩訶薩從初發意已來布施持戒忍辱精進行禪

定修智慧斷一切不善業若墮惡道若生長壽天若不得修善法處若生

邊國若生惡邪見家無作見家是中無佛名無法名無僧名無有是處

須菩提初發意菩薩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以深心行十不善道無有是處

世尊若菩薩摩訶薩有如是善根功德成就如佛自說本生受不善果報是時

善根為何所在 佛告須菩提菩薩摩訶薩為利益眾生故隨而受身以是身利益眾生

須菩提菩薩摩訶薩作畜生時有是方便力若怨賊欲來殺害以是無上忍辱

無上慈悲心捨身不惱惡賊汝諸聲聞辟支佛無有是力以是故須菩提

當知菩薩摩訶薩欲具足大慈心為憐愍利益眾生故受畜生身

(《大智度論》卷 93大正 25712c20~713a17) (四)《大智度論》卷 93大正 25713b15~714a25

問曰上阿鞞跋致品中說如是相是阿鞞跋致如是相非阿鞞跋致阿鞞跋致

即是畢定須菩提今何以更問

答曰是般若波羅蜜有種種門有種種道阿鞞跋致是一門中說今問畢定

更問異門

復次佛心中一切眾生一切法皆畢定人以智不及故名為不畢定佛

知雖無量阿僧祇劫積大功德必退作小乘者亦知微細昆虫雖未有善

心過爾所劫發心後當作佛定知一切法皆如是從是因得是果

是故名佛一切法中無礙以畢定知故 復次須菩提聞法華經(卷 1大正 99a)中說於佛所作少功德

乃至戲笑一稱南無佛漸漸必當作佛又聞阿鞞跋致品中有退不退

又復聞聲聞人皆當作佛若爾者不應有退如法華經中說畢定餘經說

有退有不退是故今問為畢定為不畢定如是等種種因緣故問定

不定

佛答菩薩是畢定

須菩提心以入涅槃為畢定是故問為何道中畢定

佛答非畢定二乘但於大乘中畢定

求佛道者有上中下是故問為初發意為阿鞞跋致為最後身畢定 須菩提意謂為阿鞞跋致已上畢定住佛道中故

佛答三種菩薩皆畢定畢定者必當作佛

問曰如上品中說佛以佛眼見十方菩薩求佛如恒河沙得阿鞞跋致者若

一若二今何以言三種菩薩盡皆畢定

答曰我先已說般若甚深有無量門有說諸菩薩退而不畢定有處說菩薩畢

定不退如阿鞞跋致品中須菩提問佛菩薩退者於何處退為從色

為從受想行識乃至十八不共法

畢竟空故諸法皆不退此中佛何以更說不退

問曰是二義何者是實

答曰二事皆實佛口所說無不實者如佛或說諸法空無所有或說布施持

戒等是有為初發心者說諸法有為久學人著善法者說諸法空無所有

懈怠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牢固者如是人應從聲聞道得度而不求聲

聞久於生死中受苦是故說發心如恒河沙得阿鞞跋致者若一若二

眾生聞是已能堪受眾苦者畢定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若不能者取

聲聞辟支佛道

有人堪任得佛而大悲心薄自愛身重此人聞佛難得多有退者作是

念我或不能得佛不如早取涅槃何用世世受勤苦為為是人故說

一切菩薩乃至初發心皆畢定如法華經中說

問曰若菩薩皆畢定佛何以故種種呵二乘不聽菩薩取二乘證

答曰求佛道者應遍知法性是人畏老病死故於法性少分取證便自止

息捨佛道不度眾生諸佛菩薩之所呵責汝欲捨去會不得離得阿

羅漢證時不求諸菩薩深三昧又不廣化眾生是則迂迴於佛道稽留

問曰阿羅漢先世因緣所受身必應當滅住在何處而具足佛道

答曰得阿羅漢時三界諸漏因緣盡更不復生三界有淨佛土出於三界

乃至無煩惱之名於是國土佛所聞法華經具足佛道如法華經(卷 1大正 97c1~7)說有羅漢若不聞法華經自謂得滅度我於餘國為

說是事汝皆當作佛

問曰若阿羅漢往淨佛國土受法性身如是應得疾作佛何以言迂迴稽留 答曰是人著小乘因緣捨眾生捨佛道又復虛言得道以是因緣故雖不

受生死苦惱於菩薩根鈍不能疾成佛道不如直往菩薩

復次佛法於五不可思議中最第一今言漏盡阿羅漢還作佛唯佛能知

論議者正可論其事不能測知是故不應戲論若求得佛時乃能了知

餘人可信而不可知

十五菩薩初發心相為何 《十住毘婆沙論》卷 1大正 2624c14~25a1~16

問曰是菩薩初心釋迦牟尼佛初發心是心云何

答曰1是心不雜一切煩惱2是心相續不貪異乘3是心堅牢一切

外道無能勝者4是心一切眾魔不能破壞5是心為常能集善根

6是心能知有為無常7是心無動能攝佛法8是心無覆離諸

邪行9是心安住不可動故10是心無比無相違故11是心

如金剛通達諸法故12是心不盡集無盡福德故13是心平等

等一切眾生故14是心無高下無差別故15是心清淨性無垢故

16是心離垢慧炤明故17是心無垢不捨深心故18是心為廣

慈如虛空故19是心為大受一切眾生故20是心無閡至無障智

故21是心遍到不斷大悲故22是心不斷能正迴向故23是

心眾所趣向智者所讚故 24是心可觀小乘瞻仰故25是心難

見一切眾生不能睹故26是心難破能善入佛法故27是心為住

一切樂具所住處故28是心莊嚴福德資用故29是心選擇智慧

資用故30是心淳厚以布施為資用故31是心大願持戒資用故

32是心難沮忍辱資用故33是心難勝精進資用故34是心寂

滅禪定資用故35是心無惱害慧資用故36是心無瞋閡慈心

深故37是心根深悲心厚故38是心悅樂喜心厚故39是心

苦樂不動捨心厚故40是心護念諸佛神力故41是心相續三

寶不斷故 如是等無量功德莊嚴初必定心如〈無盡意品〉中廣說

(1)是心不雜一切煩惱者見諦思惟所斷二百九十四煩惱不與心和合

故名為不雜 (2)是心相續不貪異乘者從初心相續來不貪聲聞辟支佛乘但為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名為相續不貪異乘 如是等四十句論應如是知

(參見西晉竺法護譯《阿差末菩薩經》卷 1大正 13586b29~587a19 北涼曇無讖譯《大方等大集經》卷 27〈無盡意菩薩品〉大正 13

187a29~b24)

「心如金剛」參見《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四〈金剛品〉 (大正 8

243b19~244a16) 「見諦思惟所斷二百九十四煩惱」《十住毘婆沙論》卷 16

使所攝名為煩惱纏所攝名為垢使所攝煩惱者貪瞋慢無明身見

邊見見取戒取邪見疑是十根本隨三界見諦思惟所斷分別故

名九十八使非使所攝者不信無慚無愧諂曲戲侮堅執懈怠

退沒睡眠佷戾慳嫉憍不忍食不知足亦以三界見諦思惟所

斷分別故有一百九十六纏垢」(大正 26108b28~c6) 九十八使加一百九十六纏垢合為二百九十四煩惱

經名

心相

順序

《十住毘婆沙論》卷 1 〈入初地 品〉 大正

2624c14~25a1~16)

《大方等大集經》卷 27〈無盡意菩薩品〉大正

13187a29~b24)

《阿差末菩薩經》卷 1大正

13586b29~587a19

1 是心不雜一切煩惱 發菩提心不離煩惱故

離=雜(宋元宮)

大正 13187d 注 7

悉遍諸欲婬怒癡醉而無所

縛所以者何

2 是心相續不貪異乘發心相續不悕餘乘故 不與羅漢及緣覺乘而俱同塵

3 是心堅牢一切外道無

能勝者 發心堅固不參外論故 發心已來堅固其志不可轉

移所以者何不為邪業之所

迷誤

4 是心一切眾魔不能破

壞 發心不壞魔不沮故 一切眾魔不能壞意

5 是心為常能集善根 發心恒順善根增長故 有是心者其諸功德悉為成

6 是心能知有為無常 發心至常有為法無常

故 遊于無常而獨總攬眾之元

首所以者何有計常者則生

死業所以特尊解道有常名

曰為尊出無常故

7 是心無動能攝佛法發心不動一切諸佛安慰

護助故 從發心來其心坦然無所縛

著所以者何不離諸佛功德

業故

8 是心無覆離諸邪行發心勝妙離衰損故 所修事業無能得短所以然

者一切眾惡悉盡索故

9 是心安住不可動故發心安止不戲論故 其心永安不可動故

10 是心無比無相違故發心無喻無相似故 其心無侶所以然者希有逮

11 是心如金剛通達諸法

故 發心金剛壞諸法故 心如金剛所以然者皆知一

切諸法之故

12 是心不盡集無盡福德

故 發心無盡無量功德悉成

就故 所不可盡苞裹諸法道慧之

13 是心平等等一切眾生

故 發心平等利眾生故 從發心來強若金剛等眾生

14 是心無高下無差別

故 發心普覆無別異故 其心質直而無諛諂故號曰

正而無偏頗

15 是心清淨性無垢故發心鮮明性常淨故 從發心來常懷鮮明所以然

者本清淨故 16 是心離垢慧炤明故發心無垢智慧明了故 以去眾垢悉消諸冥其慧顯

曜窈隱皆明

17 是心無垢不捨深心

故 發心善解不離畢竟故從發心來沐浴眾穢所以然

者其信甚固無所捨故

18 是心為廣慈如虛空

故 發心廣快慈如虛空故發心甚大無有邊崖所以然

者心若虛空

19 是心為大受一切眾生

故 發心曠大悉能容受諸眾

生故 發心曠然所以然者含受眾

生當因度故

20 是心無閡至無障智

故 發心無礙智慧通達故 發心無盡所以然者其慧玄

曠無所罣礙

21 是心遍到不斷大悲

故 發心遍至大悲不斷故從初發心無所不入所以然

者大慈無極亦無盡故

22 是心不斷能正迴向

故 發心不斷善解立願故 其發心行無能斷者所以然

者功德願故

23 是心眾所趣向智者所

讚故 發心為歸諸佛所讚故 發心甚安極可愛敬所以然

者為諸眾生所喜樂故

24 是心可觀小乘瞻仰

發心殊勝二乘宗仰故 發心特尊與眾超異所以然

者一切外學聲聞緣覺之

所奉故

25 是心難見一切眾生不

能睹故 發心深遠一切眾生所不

知故 其所發心無能知意所以然

者非諸凡俗之所及逮猶如

農夫不能達知聖王之事

26 是心難破能善入佛法發心不敗不破佛法故發種類心所以然者各各從

故 其本種之業皆獲其果一切

諸法常存在故

27 是心為住一切樂具所

住處故 發心安隱善與眾生諸快

樂故 從初發心以為道本所以然

者由是所致得大安故

28 是心莊嚴福德資用

故 發心莊嚴一切功德悉成

就故 發心已來而自莊嚴所以然

者成功勳故

29 是心選擇智慧資用

故 發心善察智慧成就故 發心已來與眾殊別所以然

者達聖慧故

30 是心淳厚以布施為資

用故 發心增長隨意施與故 發心已來甚為微妙所以然

者用廣布施普及眾生

31 是心大願持戒資用

故 發心如願戒清淨故 發心已來建立至願所以然

者具足戒禁

32 是心難沮忍辱資用

故 發菩提心普及怨親具忍

辱故 其發心已來而無等侶所以然

者無所不忍

33 是心難勝精進資用

故 發心難壞具精進故 其發心來無能抑制所以然

者用精進行無懈廢故

34 是心寂滅禪定資用

故 發心寂滅具禪定故 其發心來無所慕樂所以然

者寂度無極致定意故

35 是心無惱害慧資用

故 發心無毀具智慧故 其發心來無所歸趣因其曉了

智度無極

36 是心無瞋閡慈心深

故 發心無願增長大慈故其發心來永無所住所以然

者用無極慈故

37 是心根深悲心厚故發菩提心住根堅牢增長

大悲故 其發心來根株堅強所以然

者用行悲哀故

38 是心悅樂喜心厚故發心和悅增長大喜故 其發心來常懷悅豫所以然

者於諸眾生懷等心故

39 是心苦樂不動捨心厚

故 發心不動增長大捨故 其發心來雖遇苦樂不以為

動所以然者護一切故

40 是心護念諸佛神力故

發心任重諸佛所受故其發心來為諸如來所見將

養所以然者用順十方諸佛

教故

41 是心相續三寶不斷

故 發心不絕三寶不斷故 其發心來欲度一切五趣眾

難所以然者興隆導化

42 其發心來不捨三寶無所違

廢所以然者將順佛戒成聖

眾故

十六何謂「如來家」 (一)《十住毘婆沙論》卷1大正2625a22~b13

生如來家者如來家則是佛家如來者

(1)「如」名為實「來」名為至至真實中故名為如來何等為真實所謂

涅槃不虛誑故是名如實如《經》中說「佛告比丘第一聖諦無有虛

誑涅槃是也」 (2)復次「如」名不壞相所謂諸法實相是「來」名智慧到實相中通達其

義故名為如來 (3)復次空無相無作名為如諸佛來至三解脫門亦令眾生到此門故名為如

來 (4)復次如名四諦以一切種見四諦故名為如來 (5)復次如名六波羅蜜所謂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以是

六法來至佛地故名為如來 (6)復次諦捨滅慧四功德處名為如來以是四法來至佛地故名為

如來 (7)復次一切佛法名為如是如來至諸佛故名為如來 (8)復次一切菩薩地喜淨明炎難勝現前深遠不動善慧法

雲名為如諸菩薩以是十地來至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名為如來又

以如實八聖道分來故名為如來 (9) 復次權智二足來至佛故名為如來如去不還故名為如來 (10) 如來者 所謂十方三世諸佛是

「何等為真實所謂涅槃不虛誑故是名如實」參見

A《中阿含經》卷 8

「彼知是愛滅苦滅聖諦諸賢過去時是愛滅苦滅聖諦未來現在時

是愛滅苦滅聖諦真諦不虛不離於如亦非顛倒真諦審實」(大正 1

469a8~11)

B《大智度論》卷 97「般若波羅蜜真實聖法無有虛誑」(大正 25735c1~2) C《轉法輪經憂波提舍》「如世尊說諸比丘第一聖諦不虛妄法名為涅槃」

(大正 26357b2~3)

(二)《十住毘婆沙論》卷1大正2625b13~c8 如來者所謂十方三世諸佛是

(1)是諸佛家名為如來家今是菩薩行如來道相續不斷故名為生如來家 (2)又是菩薩必成如來故名為生如來家譬如生轉輪聖王家有轉輪聖王相

是人必作轉輪聖王是菩薩亦如是生如來家發是心故必成如來是名

生如來家 (3)如來家者有人言是四功德處所謂諦捨滅慧諸如來從此中生故

名為如來家 (4)有人言般若波羅蜜及方便是如來家如《助道經》中說

智度無極母 善權方便父 生故名為父 養育故名母 一切世間以父母為家是二似父母故名之為家

(5)有人言善慧名諸佛家從是二法出生諸佛是二則是一切善法之根本

如《經》中說「是二法俱行能成正法」善是父慧是母是二和合

名為諸佛家如說菩薩善法父 智慧以為母 一切諸如來 皆從是

二生

(6)有人言般舟三昧及大悲名諸佛家從此二法生諸如來此中般舟三昧為

父大悲為母 (7)復次般舟三昧是父無生法忍是母如《助菩提》中說

般舟三昧父 大悲無生母 一切諸如來 從是二法生

《助道經》即《菩提資糧論》(龍樹菩薩造隋達磨笈多譯) A「智度以為母方便為父者以生及持故說菩薩父母」(卷 1大正 32529a10~11) B「般若波羅蜜菩薩仁者母善方便為父慈悲以為女」(卷 1大正 32519a24~25) C「諸佛現前住牢固三摩提此為菩薩父大悲忍為母」卷 1大正 32529a1~2)

(三)《十住毘婆沙論》卷 1大正 2625c24~26a2

如得初果者如人得須陀洹道善閉三惡道門見法入法得法住堅牢法

不可傾動究竟至涅槃斷見諦所斷法故心大歡喜設使睡眠嬾惰不至二

十九有如以一毛為百分以一分毛分取大海水若二三渧苦已滅者如大

海水餘未滅者如二三渧心大歡喜菩薩如是得初地已名生如來家

「斷見諦所斷法故不至二十九有」 A《大智度論》卷 24「若須陀洹二十五有皆無是處」 (大正 25237b4~5)

「二十五有」石山寺本作「二十九有」(大正 25237d 注 7) B佛陀蜜多撰劉宋 曇摩蜜多譯《五門禪經要用法》

「四天下六欲天四惡道四禪地大梵天無色界第四禪地有五阿那

含天合二十五有」(大正 15332c-333a) 二十五有欲界(地獄餓鬼畜生阿修羅人趣四洲及六欲天)計十

四有色界(四禪及初禪之大梵四禪之無想淨居各一有)

計七有四無色界各一有計四有總計二十五有

C《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 46(大正 27 240b22~28) 「極七返有者謂唯受七有問應言十四有或二十八有若此唯依本

有說者應言十四有天上人中各七有故若依本有中有說者則二

十八有天人各有十四有故謂七本有及七中有何故但說極七有耶

答如七葉樹不過七故說極七有謂天與人本有中有各有七故」

D「二十九有」

(1)瓜生津隆真《十住毘婆沙論(I)》注云「二十九有二十五有中將阿那

含天(五淨居天)分為五即為二十九有」(p88)

(2)須陀洹斷見惑極七往返更無第二十九有可言

(四)《大方廣佛華嚴經》卷 34〈十地品〉大正 10181a22~26

菩薩始發如是心即得超凡夫地入菩薩位生如來家無能說其種族過失

離世間趣入出世道得菩薩法住菩薩處入三世平等於如來種中決定

當得無上菩提菩薩住如是法名住菩薩歡喜地 (五)《成佛之道》(p392)

菩薩初證聖性得到了從來未有的出世心嘗到了從來未有的離繫樂觀察如

來所有的一切功德自己都有分能得能成所以得到無比的歡喜由於通達

法空性也不再有「不活畏惡名畏死畏墮惡道畏大眾威德畏」了進

入初地的名為「生諸如來家」如來是一切佛菩薩以智度為母方便為父

分證了佛法身從此能荷擔佛的家業紹隆佛種不斷真是佛子所以說生如

來家

十七何謂「污佛家」

《十住毘婆沙論》卷 2(大正 2629c8~30a6) 不污諸佛家者何等為污諸佛家 有人言若人發求無上道心已後迴向聲聞辟支佛道不能住世繼三寶種

是名污諸佛家 [答曰]是義不然何以故是人能度生死又得諸無漏根力覺道亦

是佛子云何言污諸佛家如經說「佛告比丘汝是我子從我心

生口生得法分者」 又聲聞人言「諦捨滅慧處名諸佛家」何以故從是四

事出生諸佛故若污此四法名污諸佛家是故若人虛妄慳貪

狂亂愚癡是污佛家若正行此四則不污諸佛家 有人言六波羅蜜是諸佛家從此生諸佛故若違此六事是污佛家 有人言般若波羅蜜是諸佛母方便為父是名諸佛家以此二法出生諸佛

若違此法是污佛家 復次偈中自說污不污相所謂不毀戒不欺佛若受佛戒不能護持則

欺諸佛是污佛家何以故受戒時生佛家中破戒則欺諸佛名污佛

家若受戒不破不欺諸佛名為不污佛家

復次戒名三學戒學心學慧學破此學名污佛家 如法受戒而後毀破名為欺佛如是二句[不污諸佛家不毀戒欺佛]各有義趣

欺佛者空自發願不如說行欺誑眾生是名欺佛 復次一切法中不如說行名為欺佛

(《雜阿含經》卷 45大正 2330a13~14「汝等為子從我口生從法化生

得法餘財」) 十八關於三乘得解說之時限

(一)《十住毘婆沙論》卷 1大正 2620b1-9

問曰行聲聞辟支佛乘者幾時得度生死大海

答曰行聲聞乘者或以一世得度或以二世或過是數隨根利鈍

又以先世宿行因緣

行辟支佛乘者或以七世得度或以八世

若行大乘者或一恒河沙大劫或二三四至十百千萬億[恒

河沙大劫]或過是數然後乃得具足修行菩薩十地而成佛道亦隨根之

利鈍又以先世宿行因緣

(二)《大智度論》卷28大正25266c14-15

有辟支佛第一疾者四世行久者乃至百劫行如聲聞疾者三世久者六十

《大智度論》卷4大正2792b7-9

佛言無量阿僧祇劫作功德欲度眾生何以故言於三阿僧祇劫12

三阿僧祇劫有量有限

《大智度論》卷 38大正 25342b-343a

[經]舍利弗有菩薩摩訶薩初發意時行六波羅蜜上菩薩位得阿毗跋致

舍利弗有菩薩摩訶薩初發心時便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便轉法輪

與無量阿僧祇眾生作益厚已入無餘涅槃是佛般涅槃後餘法若住一劫

若減一劫舍利弗有菩薩摩訶薩初發意時與般若波羅蜜相應與無

數百千億菩薩從一佛國至一佛國淨佛世界

[論]釋曰有三種菩薩利根心堅未發心前久來集諸無量福德智慧是人

遇佛聞是大乘法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即時行六波羅蜜入菩薩

位得阿毗跋致地所以者何先集無量福德利根心堅從佛聞法故

12 印順法師《成佛之道》增注本(p 413)三大阿僧祇劫有二種解說(A)時間劫(B)德行劫以功德

來計算(依功德來計算三大阿僧祇劫一切菩薩修行成佛都是一樣的)

譬如遠行或有乘羊而去或有乘馬而去或有神通去者

乘羊者久久乃到乘馬者差速乘神通者發意頃便到如是不得言發意

間云何得到神通相爾不應生疑菩薩亦如是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時即入菩薩位

有菩薩初發意初雖心好後雜諸惡時時生念我求佛道以諸功德迴

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人久久無量阿僧祇劫或至或不至先世福德

因緣薄而復鈍根心不堅固如乘羊者

有人前世少有福德利根發心漸漸行六波羅蜜若三若十若百阿僧

祇劫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如乘馬者必有所到

第三乘神通者如上說是三種發心一者罪多福少二者福多罪少

三者但行清淨福德

清淨有二種一者初發心時即得菩薩道二者小住供養十方諸佛

通達菩薩道入菩薩位即是阿毗跋致地阿毗跋致地菩薩義如先說

次後菩薩大厭世間世世已來常好真實惡於欺誑是菩薩亦利根堅

心久集無量福德智慧初發心時便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即轉法輪

度無量眾生入無餘涅槃法住若一劫若減一劫留化佛度眾生佛有

二種神通力一者現在時二者滅後劫義如上說劫中所度眾生

亦復不少

次後菩薩亦利根心堅久集福德發心即與般若波羅蜜相應得六神通

與無量眾生共觀十方清淨世界而自莊嚴其國如阿彌陀佛先世時作

法藏比丘佛將導遍至十方示清淨國令選擇淨妙之國以自莊嚴其國

參見《不必定入定入印經》大正 15699c

印順法師《成佛之道》(增注本)p 415 對三種「神通行菩薩」所判攝之階位

(a)日月神通行龍樹又分為二類有的初發心就上菩薩位有的多少

修行就上菩薩位菩薩位雖有多種解說然依《般若經》

說是頂位再不墮惡道下賤家二乘地了(如約《華嚴

經》的行位說是發心住)

(b)聲聞神通行初發心就成大菩提八相成道[初地分證能於百佛世界

現身八相成道(1)由兜率天下生人間(2)入胎(3)出胎(4)出家(5)降魔(6)成道(7)轉法輪(8)入滅]

(c)如來神通行初發心就與般若相應成熟眾生莊嚴佛土這是方便道

菩薩初地以上到八地

(三)《大毘婆沙論》卷101大正27525b14-21

依狹小道而得解脫故名時解脫狹小道者謂若極速第一生中種善根第

二生中令成熟第三生中得解脫餘不決定

依廣大道而得解脫名不時解脫廣大道者謂若極遲聲聞乘經六十劫而得

解脫如舍利子獨覺乘經百劫而得解脫如麟角喻佛乘經三無數劫而得解

《大毘婆沙論》卷83大正27428b26~29

大加行得故名大悲非如聲聞菩提唯六十劫修加行得獨覺菩提唯經百劫修加

行得如來大悲三無數劫修習百千難行苦行然後乃得故名大悲

(四)真諦譯《攝大乘論釋》卷11大正31229b14-19

論曰有五種人於三阿僧祇劫修行圓滿或七阿僧祇劫或三十三阿僧祇劫

何者為五人行願行地人滿一阿僧祇劫行清淨意行人行有相行人行無相

行人於六地乃至七地滿第二阿僧祇劫從此後無功用行人乃至十地滿第三

阿僧祇劫

《攝大乘論釋》卷11大正31230a25-28

論曰復次云何七阿僧祇劫

釋曰欲顯餘部別執故言復次七阿僧祇劫時與前三阿僧祇劫時為等為

有短長此執等三阿僧祇劫但有別義開為七數

《攝大乘論釋》卷11大正31231b23-27

論曰復次云何三十三阿僧祇

釋曰有諸大乘師欲顯行有下中上欲顯為得未得方便欲顯已得不失

方便欲顯已得不失增上方便欲顯入住出三自在故分阿僧祇為三十三

(五)《大乘起信論》卷11大正32581b7-9

以一切菩薩皆經三阿僧祇劫故但隨眾生世界不同所見所聞根欲性異故示

所行亦有差別

印順法師《大乘起信論講記》p341「一切菩薩皆經三阿僧祇功」而成佛

這是任何菩薩都是一樣的從初住到第十回向滿為初阿僧祇劫從初地到

七地滿心為二阿僧祇劫從八地到第十地滿為第三阿僧祇劫種性善

根發心證悟都是一樣的等到圓滿成佛所以也是佛佛平等「但隨」

順「眾生世界不同所見所聞根欲性異故示」現菩薩的「所行」

也「有差別」根異根機的利鈍(下中上)有異欲異即好樂與興趣的各

別性異即習慣熏染有別如來鑑機的十力中即有根勝劣智力(根)種

種勝解智力(欲)種種界智力(性)因為眾生所處的世界不同所見所聞

不同根欲性也都不同故不能不示現所行有差別實則菩薩的行程是

一樣的

參印順法師《成佛之道》p237《中觀論頌講記》p348《華雨集(四)》p107

關於各經論所說之三乘解說時限

三乘別

所依經論 聲聞乘 辟支佛乘 大乘

《十住毘婆沙論》 隨根利鈍或一二

世或更多世不定隨

根利鈍又以先世宿行

因緣

或七世或八世得度 或一或二三四乃至十

百千萬億「恒河沙大

劫」或過是數

《大智度論》 快者三世慢則六十劫 最快四世最慢一百劫 無量阿僧祇劫但利根

者如乘神通行急速成

《大毘婆沙論》 狹小道最快三世

廣大道最慢六十劫

最慢一百劫如「麟角

喻」獨覺

三阿僧祇劫

《攝大乘論釋》

(真諦譯)

- - 三阿僧祇劫

七阿僧祇劫(別部)

三十三阿僧祇劫(餘

大乘師)

《大乘起信論》 - - 定是三阿僧祇劫但隨

眾生根性不同故示現

所行亦有差別

十九聲聞辟支佛佛俱到彼岸於解脫中有差別否

(一)《十住毘婆沙論》卷1大正2620b9-15

問曰聲聞辟支佛佛俱到彼岸於解脫中有差別不

答曰是事應當分別於諸煩惱得解脫是中無差別因是解脫入無餘涅槃是

中亦無差別無有相故但諸佛甚深禪定障解脫一切法障解脫於諸

聲聞辟支佛有差別非說所盡亦不可以譬喻為比

(二)《十住毘婆沙論》卷 11大正 2683a24-b3

無礙解脫者解脫有三種一者於煩惱障礙解脫二者於定障礙解脫三

者於一切法障礙解脫是中得慧解脫阿羅漢得離煩惱障礙解脫共解脫阿

羅漢及辟支佛得離煩惱障礙解脫得離諸禪定障礙解脫唯有諸佛具三解脫

所謂煩惱障礙解脫諸禪定障礙解脫一切法障礙解脫總是三種解脫故佛

名無礙解脫

(三)《大智度論》卷 35大正 25320c21-322a26

【經】舍利弗白佛言「世尊聲聞所有智慧若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羅漢

辟支佛智慧佛智慧是諸眾智無有差別不相違背無生性空若法不相違背

無生性空是法無有別異云何世尊言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一日修智慧

出過聲聞辟支佛上」(大正 25320c21-26)

【論】問曰上佛已說菩薩摩訶薩修智慧出過聲聞辟支佛上今舍利弗何以故問

答曰不問智慧勢力能度眾生今但問佛及弟子智慧體性法中無有差別者

以諸賢聖智慧皆是諸法實相慧皆是四諦及三十七品慧皆是出三界

入三脫門成三乘果慧以是故說無有差別

復次如須陀洹果以無漏智滅結得果乃至佛亦如是如須陀洹用二種

解脫果有為解脫無為解脫乃至佛亦如是如佛入涅槃須陀洹極

遲不過七世皆同事同緣同行同果報以是故言無相違背所以

者何不生性空故(大正25320c26-321a9)

有為解脫無為解脫(《俱舍論》卷 25大正 29133c20-21)

解脫體有二謂有為無為有為解脫謂無學勝解無為解脫謂一切惑

滅 【經】佛告舍利弗「於汝意云何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一日修智慧心念

我行道慧益一切眾生當以一切種智知一切法度一切眾生諸聲聞辟支佛

智慧為有是事不」舍利弗言「不也世尊」(大正 25321b6-10) 【論】helliphellip聲聞辟支佛雖有慈心本不發心願度一切眾生亦不迴善根向阿耨多

羅三藐三菩提以是故菩薩一日修智慧過聲聞辟支佛上

(大正 25321c26-322a1)

【經】「舍利弗於汝意云何諸聲聞辟支佛頗有是念我等當得阿耨多羅三藐

三菩提度一切眾生令得無餘涅槃不」舍利弗言「不也世尊」佛告

舍利弗「以是因緣故當知諸聲聞辟支佛智慧欲比菩薩摩訶薩智慧百

分不及一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及」(大正 25322a2-7)

【論】問曰上已反問舍利弗事已定今何以復問答曰以舍利弗引欲以須陀洹

同得解脫故與諸佛菩薩等而佛不聽譬如有人欲以毛孔之空與虛空等

以是故佛重質其事復次雖同一事義門各異先言智慧為一切眾生故

今言頗有是念我等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令一切眾生得無餘涅槃

(大正 25322a7-14)

【經】「舍利弗於汝意云何諸聲聞辟支佛頗有是念我行六波羅蜜成就眾

生莊嚴世界具佛十力四無所畏四無礙智十八不共法度脫無量阿僧

祇眾生令得涅槃不」舍利弗言「不也世尊」(大正 25322a17-26) 二十關於修學菩薩道成佛之殊勝理由

(一)《十住毘婆沙論》卷 1大正 2620b15-c23

問曰三乘所學皆為無餘涅槃若無餘涅槃中無差別者我等何用於恒河沙等

大劫往來生死具足十地不如以聲聞辟支佛乘速滅諸苦

答曰是語弱劣非是大悲有益之言若諸菩薩效汝小心無慈悲意不能精

勤修十地者諸聲聞辟支佛何由得度亦復無有三乘差別所以者何

一切聲聞辟支佛皆由佛出若無諸佛何由而出若不修十地何有

諸佛若無諸佛亦無法僧是故汝所說者則斷三寶種非是大人

有智之言不可聽察hellip如是聲聞辟支佛佛煩惱解脫雖無差別以

度無量眾生久住生死多所利益具足菩薩十地故有大差別

(二)《大毘婆沙論》卷 16大正 2777a24-b4

佛世尊愛恚永斷違順平等拔諍論根滅憍慢本視諸珍寶猶如瓦礫於一

切法覺照無遺無相似愛及恚慢等諸煩惱習已永斷故非如獨覺及諸聲聞

雖斷煩惱而有餘習貪愛習者如尊者阿難憐諸釋種瞋恚習者如尊者畢陵伽

筏蹉語殑伽神言小婢止流吾今欲渡憍慢習者如尊者舍利子棄擲醫藥

愚癡習者如尊者笈房缽底食前咳氣知食未銷不知後苦而復更食如是

等事其類甚多

(阿羅漢仍有習氣參見《大智度論》卷 27大正 25260c2-25)

二十一「是人修集聲聞辟支佛乘法未入法位我當教化令趣佛道」為何強調

「未入法位」 (一)《十住毘婆沙論》卷 7(大正 2655a4~18)

問曰云何名為歸依僧 答曰若諸聲聞人 未入法位者 令發無上心 使得佛十力

先以財施攝 後乃以法施 深信四果僧 不分別貴眾 求聲聞功德 而不證解脫 是名歸依僧 又應念三事

聲聞人者成聲聞乘 未入法位者於聲聞道未得必定能令此人發佛道心而得十力若入法位者

終不可令發無上心設或發心亦不成就如《般若波羅蜜》中尊者須菩提

所說「已入正法位不能發無上心何以故是人於生死已作障隔不復往

來生死發無上心

(二)《小品般若波羅蜜經》卷 1(大正 8540a16~21) 若諸天子未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今應當發若人已入正位則不堪任

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何以故已於生死作障隔故是人若發阿耨多羅三

藐三菩提心我亦隨喜終不斷其功德所以者何上人應求上法(參見《大

智度論》卷 54大正 25442c4~9) (三)印順法師《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p650~651

經中廣舉譬喻形容棄般若法門而取聲聞經者的無知對於傳統佛教採取了

尊重又貶抑的立場這不但維護了般若法門也有誘導聲聞修學般若法門的意

義誘導聲聞修學最顯著的例子如『小品般若波羅蜜經』卷一(大正 8540a)說

若諸天子未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今應當發若人已入正位則不

堪任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何以故已於生死作障隔故是人若發阿

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我亦隨喜終不斷其功德所以者何上人應求上

法 「入正位」是「入正性離生」的舊譯「入正位」聲聞行者就得「須陀洹」(初

果)最多不過七番生死一定要入無餘涅槃這樣就不能長在生死中修菩

薩行所以說「已於生死作障隔」如只有七番生死就不可能發求成佛道的

大心所以說「不堪任」這是依佛教界公認的教理說經上又說如「入正

位」的能發大菩提心求成佛道也是隨喜讚歎的因為上人聲聞聖者

是應該進一步的求更上的成佛法門說聲聞聖者不可能發心又鼓勵他們發心

修菩薩道這是不否定部派佛教的教義而暗示了聲聞聖者迴心的可能特別

是『大如品』依「如」真如而泯「三乘人」與「一(菩薩)乘人」的差

別消融了二乘與菩薩的對立

(四)《大品般若經》卷 22〈遍學品 74〉大正 8381b15-17

若菩薩摩訶薩作八人得須陀洹果乃至得阿羅漢果得辟支佛道然後入菩

薩位無有是處(《大智度論》卷 86大正 25659b26-28)

(五)《維摩詰所說經》卷中(大正 14549b4~b16) 若見無為入正位者不能復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譬如高原陸地不生蓮

華卑濕淤泥乃生此華如是見無為法入正位者終不復能生於佛法煩惱泥

中乃有眾生起佛法耳又如殖種於空終不得生糞壤之地乃能滋茂如是入無

為正位者不生佛法起於我見如須彌山猶能發于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生佛

法矣是故當知一切煩惱為如來種譬如不下巨海不能得無價寶珠如是不入

煩惱大海則不能得一切智寶

(六)《大智度論》卷 27大正 25263b12-25 菩薩初發意時所可怖畏無過聲聞辟支佛地正使墮地獄無如是怖畏

不永破大乘道故阿羅漢辟支佛於此大乘以為永滅譬如空地有樹名舍

摩梨(角+瓜)枝廣大眾鳥集宿一鴿後至住一枝上其枝及(角+瓜)即

時壓折澤神問樹神大鳥鵰鷲皆能任持何至小鳥便不自勝樹神答言

此鳥從我怨家尼俱盧樹上來食彼樹果來栖我上必當放糞子墮地者惡

樹復生為害必大是故於此一鴿大懷憂畏寧捨一枝所全者大菩薩

摩訶薩亦如是於諸外道魔眾及諸結使惡業無如是畏如阿羅漢辟支

佛何以故聲聞辟支佛於菩薩邊亦如彼鴿壞敗大乘心永滅佛業

一切菩薩乃至初發心皆畢定如法華經中說 問曰若菩薩皆畢定佛何以故種種呵二乘不聽菩薩取二乘證 答曰求佛道者應遍知法性是人畏老病死故於法性少分取證便自止息捨

佛道不度眾生諸佛菩薩之所呵責「汝欲捨去會不得離」得阿羅漢證時

不求諸菩薩深三昧又不廣化眾生是則迂迴於佛道稽留 問曰阿羅漢先世因緣所受身必應當滅住在何處而具足佛道 答曰得阿羅漢時三界諸漏因緣盡更不復生三界有淨佛土出於三界乃

至無煩惱之名於是國土佛所聞法華經具足佛道如法華經說「有羅漢若不

聞法華經自謂得滅度我於餘國為說是事汝皆當作佛」

問曰若阿羅漢往淨佛國土受法性身如是應得疾作佛何以言迂迴稽留

答曰是人著小乘因緣捨眾生捨佛道又復虛言得道以是因緣故雖不受

生死苦惱於菩薩根鈍不能疾成佛道不如直往菩薩

復次佛法於五不可思議中最第一今言漏盡阿羅漢還作佛唯佛能知論議

者正可論其事不能測知是故不應戲論若求得佛時乃能了知餘人可信而

不可知(大正 25714a1~25) (七)《大智度論》卷 28大正 25264b7~10

問曰阿羅漢煩惱已盡習亦未盡何以不生(法性生身) 答曰阿羅漢無大慈悲無本誓願度一切眾生又以實際作證已離生死故

(八)如果二乘人可以迴心向大則須耗費多少時間才能成佛呢

1《大般涅槃經》卷 11

一斷三結得須陀洹果不墮地獄畜生餓鬼helliphellip是人未來過八萬劫

便當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迦葉第二人者斷三結縛薄貪恚癡

得斯陀含果名一往來helliphellip是人未來過六萬劫便當得成阿耨多羅三藐

三菩提迦葉第三人者斷五下結得阿那含果更不來此helliphellip是人未

來過四萬劫便當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迦 葉第四人者永斷貪欲瞋恚愚癡得阿羅漢果helliphellip亦非騏驎獨一之

行helliphellip是人未來過二萬劫便當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迦葉第五人

者永斷貪欲瞋恚愚癡得辟支佛道helliphellip真是騏驎獨一之行helliphellip是人未

來過十千劫便當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大正 12431 c16~432a5) 2《瑜伽師地論》卷 80

問迴向菩提聲聞為住無餘依涅槃界中能發趣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耶

為住有餘依涅槃界耶 答唯住有餘依涅槃界中可有此事所以者何以無餘依涅槃界中遠離

一切發起事業一切功用皆悉止息 問若唯住有餘依涅槃界中能發趣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云何但由一

生便能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耶所以者何阿羅漢等尚當無有所餘

一生何況當有多生相續 答由彼要當增諸壽行方能成辦世尊多分依此迴向菩提聲聞密意說

言物類善男子若有善修四神足已能住一劫或餘一劫餘一劫者

此中意說過於一劫彼雖如是增益壽行能發趣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而

所修行極成遲鈍樂涅槃故不如初心始業菩薩彼既如是增壽行已

留有根身別作化身同法者前方便示現於無餘依般涅槃界而般涅槃

由此因緣皆作是念某名尊者於無餘依般涅槃界已般涅槃彼以所留有

根實身即於此界贍部洲中隨其所樂遠離而住一切諸天尚不能睹何

況其餘眾生能見彼於涅槃多樂住故於遍遊行彼彼世界親近供養佛菩

薩中及於修習菩提資糧諸聖道中若放逸時諸佛菩薩數數覺悟被覺

悟已於所修行能不放逸(大正 30749a5~b1)

迴向菩提聲聞要想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必須在尚未證入無餘依涅槃

界前才有可能其所使用的方法是善修四神足在住壽一劫或餘一劫的

時間中廣集菩提資糧依四神足之力而住壽一劫或餘一劫這是佛教中

古老的傳說如《長阿含經》卷 2<遊行經>云 佛告阿難諸有修四神足多修習行常念不忘在意所欲可得

不死一劫有餘阿難佛四神足已多修行專念不忘在意所欲

如來可止一劫有餘為世除冥多所饒益天人獲安(大正 115b19~24)

這樣的傳說在聲聞部派中是知道的但何以沒有說到可以依四神足之力

在住壽餘一劫的時間中廣集菩提資糧而成佛呢從時間觀的角度來看

《瑜伽師地論》說「餘一劫者此中意說過於一劫」這是將「餘一劫」

的時間擴充了不論多久時間直到成佛為止而不是一劫多一點的意思

而聲聞部派也許認為「餘一劫」是一劫再多一點的時間因此就沒有說到

可以依四神足之力在住壽一劫或一劫餘的時間中廣集菩提資糧而成

佛但從有部認為入了忍位就無法迴心向大的主張來看則不論「餘一劫」

的時間是長是短都將無法成佛這應該是部派間沒有傳說依四神足之力

在住壽餘一劫的時間中廣集菩提資糧而成佛的主要原因 二十二諸佛威力功德智慧無量深法等無差別為何佛壽有長短國土有淨穢

正法有久住不久住helliphellip (一)《十住毘婆沙論》卷 3大正 2632c3-14

佛功德力者一切去來今佛威力功德智慧無量深法等無差別但隨

諸佛本願因緣helliphellip無量壽命者壽命無量劫過諸算數一劫百劫千

劫萬劫億劫百千萬億那由他阿僧祇劫如是久住為利益憐愍眾生故

一切諸佛雖力能無量壽以本願故有久住世者有不久住者

(二)《俱舍論》卷 27大正 29141b3-9 論曰由三事故諸佛皆等一由資糧等圓滿故二由法身等成辦故三由

利他等究竟故由壽種姓身量等殊諸佛相望容有差別壽異謂佛

壽有短長種異謂佛生剎帝利婆羅門種姓異謂佛姓喬答摩迦葉波等

量異謂佛身有小大等言顯諸佛法住久近等 (三)佛壽命長短(《大智度論》卷 34大正 25312a14- b21)

問曰佛雖有長壽業因緣生於惡世故壽命便短以此短壽能具佛事何

用長為又佛以神通力故一日之中能具佛事何況百歲 答曰此間閻浮提惡故佛壽應短餘處好故佛壽應長 問曰若然者菩薩於此閻浮提淨飯王宮生出家成道是實佛餘處皆是神

通力變化作佛以度眾生 答曰此言非也所以者何餘處閻浮提亦各各言我國是實佛餘處為變化

何以知之若餘處國土自知是化佛則不肯信受教戒又如餘國土人

壽命一劫若佛壽百歲於彼裁無一日眾生則起輕慢不肯受教彼則

以一劫為實佛以此為變化如《首楞嚴經》說「神通遍照佛壽七百

千阿僧祇劫佛告文殊尸利彼佛則是我身彼佛亦言釋迦文佛則是

我身」以是故知諸佛壽命實皆無量為度人故現有長短汝言釋迦

文佛以神通力故所度眾生與人壽不異者則不須百歲一日之中可

具足佛事 如阿難一時心生是念如然燈世尊一切勝佛鞞婆尸佛出於好世

壽命極多能具佛事我釋迦文佛出生惡世壽命極短將無世尊

不能具足佛事耶 爾時世尊入日出三昧從身變化出無量諸佛及無量光明普至十方

一一化佛在諸世界各作佛事或有說法或現神通或現三昧或現

飯食如是之比種種因緣施作佛事而度眾生從三昧起告阿難曰『汝

悉見聞是事不』阿難言『唯然已見』佛告阿難『佛以如是神力

能具佛事不』阿難言『假令佛壽一日大地草木悉為可度眾生則

能度盡何況百歲』 以是故知諸佛壽命皆悉無量為度人故現有長短譬如日出影現

於水隨水大小水大則影久水小則速滅若照琉璃頗梨珠山影則

久住又如火燒草木然少則速滅然多則久住不可以滅處無火

故謂多然處亦無光明長短義亦如是 (參見《佛說首楞嚴三昧經》卷 2大正 15644c)

(四)佛土淨不淨(《大智度論》卷 32大正 25302b12-c10) 一切佛功德皆等無多無少

問曰若爾者何以言阿彌陀佛壽命無量光明千萬億由旬無量劫度眾生

答曰諸佛世界種種有淨不淨有雜

如《三十三天品經》說佛在三十三天安居自恣時至四眾久不見

佛愁思不樂遣目連白佛言「世尊云何捨此眾生住彼天上」

時佛告目連「汝觀三千世界」目連以佛力故觀或見諸佛為大眾

說法或見坐禪或見乞食如是種種施作佛事目連即時五體投地

是時須彌山王跛[跳-兆+我]大動諸天皆大驚怖目連涕泣稽首白

佛「佛有大悲不捨一切作如是種種化度眾生」佛告目連「汝

所見甚少過汝所見東方有國純以黃金為地彼佛弟子皆是阿羅漢

六通無礙復過是東方有國純以白銀為地彼佛弟子皆學辟支佛道

復過是東方有國純以七寶為地其地常有無量光明彼佛所化弟子純

諸菩薩皆得陀羅尼諸三昧門住阿毘跋致地目連當知彼諸佛者

皆是我身如是等東方恒河沙等無量世界有莊嚴者不莊嚴者皆

是我身而作佛事如東方南西北方四維上下亦復如是」

以是故當知釋迦文佛更有清淨世界如阿彌陀國阿彌陀佛亦有嚴

淨不嚴淨世界如釋迦文佛國諸佛大悲徹於骨髓不以世界好醜隨

應度者而教化之如慈母愛子子雖沒在廁溷懃求拯拔不以為惡

(五)清淨國土雜國土(《大智度論》卷 93大正 25711c14-21) 問曰佛憐愍眾生淨佛國土中何以無三惡道眾生 答曰憐愍一切眾生平等無異此中說清淨業因緣是國土中無三惡道

又佛非但一國土乃有十方恒河沙國土佛有清淨國土有雜國土

雜國土中則具有五道淨佛國土或有人天別異或無有人天別異

如過去天王佛國土中唯佛世尊以為法王是故名為天王佛 (六)《維摩詰所說經》〈佛國品第一〉卷 1大正 14538c10-29

舍利弗眾生罪故不見如來佛土嚴淨非如來咎舍利弗我此土淨而汝

不見爾時螺髻梵王語舍利弗『勿作是意謂此佛土以為不淨所以

者何我見釋迦牟尼佛土清淨譬如自在天宮』舍利弗言『我見此土

丘陵坑坎荊蕀沙礫土石諸山穢惡充滿』螺髻梵言『仁者心有高下

不依佛慧故見此土為不淨耳舍利弗菩薩於一切眾生悉皆平等深心

清淨依佛智慧則能見此佛土清淨』於是佛以足指按地即時三千大千

世界若干百千珍寶嚴飾譬如寶莊嚴佛無量功德寶莊嚴土一切大眾

歎未曾有而皆自見坐寶蓮華佛告舍利弗『汝且觀是佛土嚴淨』舍

利弗言『唯然世尊本所不見本所不聞今佛國土嚴淨悉現』佛語

舍利弗『我佛國土常淨若此為欲度斯下劣人故示是眾惡不淨土耳譬

如諸天共寶器食隨其福德飯色有異如是舍利弗若人心淨便見此土功德

莊嚴』 (七)正法久住不久住(《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 183大正 27919a3-16)

問何故過去諸佛有未般涅槃正法即滅有於般涅槃後七日即滅今釋迦佛

千歲方滅耶 答過去諸佛壽量長遠於彼正教所應作者佛在世時多已究竟故法速滅

今世尊釋迦牟尼出百年時壽量短促正教所作雖佛涅槃多未究竟乃

至千歲於中有種善根者有成熟者有解脫者是故經於多時正法方滅

有說過去諸佛所有弟子愛重奢摩他非毘缽舍那由重奢摩他故

恒住寂止不樂傳說契經等十二分教故法速滅 今世尊弟子愛重毘缽舍那非奢摩他由重毘缽舍那故多住觀察皆

樂傳授契經等十二分教是故正法多時乃滅 (八)1《成佛之道》(增注本)p19

從經典看來佛的色身有大小壽命有長短國土有淨穢弟子有多少正

法住世也不一致要知道這是佛的方便示現為了適應眾生的根機才有

這種種差別

2《成佛之道》(增注本)p425-426

佛壽與佛身的長短可說有限量的都是化身化土化身佛為什麼示現這

些差別呢因眾生根性不同有的應以苦切語三惡道是這樣的苦眾生界

是這樣的苦能因此發心修行這是折伏門 有的應以愛語這麼清淨那麼自在就肯發心修行這是攝受門 化身佛就是以這折攝二門來成就眾生的隨機適應如藥能治病就是妙

藥所以不應該生優劣想

3印順法師《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p493 釋尊的生在穢惡時代是出於悲憫眾生的願力願意在穢土成佛救護眾生

脫離一切苦這是重在「悲能拔苦」的精神彌勒是立願生在「佛剎莊嚴

壽命無數」的世界重在慈(彌勒譯為「慈」)的「施與安樂」至於成佛

(智證)度眾生是沒有不同的這是法藏部的見解 說一切有部以為「慈氏菩薩多自饒益少饒益他釋迦菩薩多饒益他少

自饒益」釋尊與彌勒因行的對比釋尊是更富於大悲為眾生的精神所以

彌勒的最初發心比釋迦早了四十餘劫而成佛卻落在釋尊以後這顯得大

悲苦行的菩薩道勝過了為「莊嚴佛剎壽命無數」而發心修行

Page 15: 《十住毘婆沙論》之菩薩修行要略...2006 年佛法度假中文營隊課程講義 《十住毘婆沙論》之菩薩修行要略 釋長慈編 2006/5/22 壹、簡介 一、釋《論》題:

我者己身 所有福德者若從身生若從口生若從意生若因布施生若因持戒生若

因修禪生若因隨喜生若因勸請生如是等及餘所有善皆名所有福德 一切皆和合者心念諸福德合集稱量知其廣大 諸眾生者三界眾生 正者如諸佛迴向如真實迴向迴向菩提 迴向菩提者迴諸福德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又隨喜迴向此二事佛亦自說

有菩薩摩訶薩欲隨喜迴向應念諸佛斷三界相續道滅諸戲論乾煩惱淤

泥滅諸刺棘除諸重擔逮得己利正智解脫心得自在盡諸有結無量

無邊不可思議阿僧祇十方世界一一世界中亦無量無邊不可思議阿僧祇諸佛

出已滅度從初發心乃至得佛入無餘涅槃至遺法未盡於其中間是諸佛所有

善根福德應六波羅蜜及所受辟支佛記所有善根又聲聞人善根若布施

持戒修禪及學無學無漏善根及諸戒品定品慧品解脫根又聲聞人善

根若布施持戒修禪及學無學無漏善根及諸佛戒品定品慧品解

脫品解脫知見品大慈大悲等無量功德及諸佛有所說法於此法中有人

信解受學得此法利是諸人等所有善根於此法中及凡夫所種善根及諸天

龍夜叉乾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睺羅伽得聞法已生諸善

心乃至畜生聞法生諸善心及諸佛欲入涅槃時眾生所種善根是諸善根

福德一切和合稱量使無遺餘以最上最妙最勝無上無等無等等隨

喜隨喜已以是隨喜所生福德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未來現在諸佛

亦如是是三世諸佛福德及因諸佛所生福德心皆隨喜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

提是故偈說 罪應如是懺 勸請隨喜福 迴向無上道 皆亦應如是 如諸佛所說 我悔罪勸請 隨喜及迴向 皆亦復如是

無始世界來有無量遮佛道罪應於十方諸佛前懺悔勸請諸佛隨喜迴向

如佛所知所見所許懺悔我亦如是懺悔勸請諸佛隨喜迴向亦復如是

若如是懺悔勸請隨喜迴向是名正迴向

問曰云何名為諸佛所知所見所許懺悔勸請隨喜迴向 答曰懺悔勸請如先說隨喜迴向如《大品經》11中須菩提白佛言

世尊所說菩薩於過去未來現在一切諸佛及諸弟子一切眾生所有福德

善根盡和合稱量以最上隨喜世尊云何名為最上隨喜

11 參見《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 11<隨喜品(隨喜迴向品)第 39>大正 8297b21~302a16《小品

般若波羅蜜經》卷 3<迴向品第 7>大正 8547c13~549c26《大智度論》卷 61大正 25487a~496a

佛告須菩提若菩薩於過去未來現在諸法不取不念不見不得不

分別而能如是思惟是諸法皆從憶想分別眾緣和合有一切法實不生無所從

來是中乃至無有一法已生今生當生亦無已滅今滅當滅諸法相如

是我順諸法相隨喜隨喜已亦隨諸法實相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名

最上隨喜迴向 復次須菩提求佛道善男子善女人不欲謗佛者應以善根如是迴向應作

是念如諸佛心佛智佛眼知見是善根福德本末體相從何而有我亦

如是隨諸佛知見隨喜如諸佛所許我亦如是以善根迴向若菩薩如是迴向

則不謗諸佛亦無過咎深心信解如實迴向是名大迴向具足迴向 復次須菩提善男子善女人以諸善根福德應如是迴向如諸賢聖戒品

定品慧品解脫品解脫知見品不繫欲界不繫色界不繫無色界不在

過去不在未來不在現在以不繫三界故是迴向亦如是不繫所迴向處亦

不繫若菩薩能如是得心信解如實是名不失迴向無毒迴向法性迴向若

菩薩於此迴向取相貪著是名邪迴向是故諸菩薩摩訶薩應如諸佛所知法

相以是法相迴向能至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名正迴向

(二)《大智度論》卷 61大正 25487c27~488a13 共一切眾生者是福德不可得與一切眾生而果報可與菩薩既得福德果報

衣服飲食等世間樂具以利益眾生菩薩以福德清淨身口人所信受

為眾生說法令得十善道四禪等與作後世利益末後成佛得福德果報

身有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無量光明觀者無厭無量清淨梵音柔和無

礙解脫等諸佛法於三事示現度無量阿僧祇眾生般涅槃後碎身舍利與

人供養久後皆令得道是果報可與一切眾生以果中說因故言福德與眾生

共若福德可以與人者諸佛從初發心所集福德盡可與人然後更作善法

體不可與人今直以無畏無惱施與眾生

(三)印順法師《印度佛教思想史》p112 ~ p113 迴向迴向是迴轉趣向將自己所有念佛等功德轉向於某一目標〈普賢行

願品〉說「迴向眾生及佛道」(《大方廣佛華嚴經》卷 40大正 10847a)一切功德迴向給眾生與眾生同成佛道自己所作的功德能轉給別人嗎

《大智度論》說「是福德不可得與一切眾生而(福德的)果報可與helliphellip

若福德可以與人者諸佛從初發心所集功德盡可與人」(卷 61大正 25

487c~488a)自己所作的功德是不能迴向給眾生的但自己功德所得的福報

菩薩可以用來利益眾生引導眾生同成佛道這樣的迴向說才沒有違反「自

作自受」的因果律 (四)印順法師《華雨集》(第二冊)p158 ~ p161

「普皆回向」回向是迴轉趣向迴向功德是將所有功德轉向於某一目

的〈普賢行願品〉的迴向是「所有禮讚供養福請佛住世轉法輪隨

喜懺悔諸善根迴向眾生及佛道」(《普賢菩薩行願讚》大正 10880b)依偈說回向是將上來所說的「禮敬功德」「讚歎功德」「供養功德」「懺悔

功德」「隨喜功德」「勸請功德」一切回向於眾生與眾生同成佛道依偈

文可見重佛重信的易行道(「三品經」也如此)本沒有「恒順眾生」與

「常隨佛學」的 回向眾生及佛道如《舍利弗悔過經》說「學道以來所得(一切)福德皆

集聚合會以持好心施與天下十方人民父母蜎飛蠕動之類皆令得其福

有餘少所令某得之令某等作佛道」(大正 241091a)異譯《菩薩藏經》

說得更明白「一切和合迴施與一切眾生helliphellip一切和合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

菩提以此善根願令一切眾生亦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大正 241089a) 菩薩修易行道所得的功德回向眾生就是將自己的功德轉而布施給眾生

使眾生離苦得樂發心修行成佛 菩薩的功德真能施與眾生使眾生受福樂嗎這裏面含有重大問題也就是

「自力」與「他力」一般神教都是重「他力」的佛法說善惡因果修因證

果一向是「自力」的「大乘佛法」的「回向功德」不違反佛法的特質嗎

《大智度論》卷 61(大正 25487c~488a)說 「共一切眾生者是福德不可得與一切眾生而果報可與菩薩既得福德

果報衣服飲食等世間樂具以利益眾生菩薩以福德清淨(所有)

身口人所信受為眾生說法令得十善helliphellip末後成佛helliphellip是果報可

與一切眾生以果中說因故言福德與眾生共若福德可以與人者諸佛

從初發心所集福德盡可與人」 經上說福德回向施與眾生這是果中說因是不了義說菩薩的福德是不能

轉施與別人的但菩薩發願化度眾生所以依此福德善根未來福慧具足就

能以財物佛法施與眾生使眾生得財物能依法修行成就佛道如自己的

福德而可以迴施眾生那是違反「自力」原則的佛菩薩的功德無量如可以

迴施眾生那世間應該沒有苦惱眾生都是佛菩薩那樣也不用佛菩薩來化度

了 《十住毘婆沙論》這樣說「我所有福德一切皆和合為諸眾生故正迴向

佛道」(卷 5大正 2646b)菩薩發菩提心求成佛道主要是為了救度一切

眾生所以「迴向眾生及佛道」是說「為諸眾生故」以一切功德迴向阿耨

多羅三藐三菩提並非以福德善根施與眾生《普賢菩薩行願讚》但說「悉皆

迴向於菩提」沒有說迴向眾生也許是為了避免讀者的誤解吧

九關於眾生見佛身聞佛名而得入必定之意趣 (一)《十住毘婆沙論》卷 3大正 2632c3-8

佛功德力者一切去來今佛威力功德智慧無量深法等無差別但隨諸佛本

願因緣或有壽命無量或有見者即得必定聞名者亦得必定女人見者即成

男子身若聞名者亦轉女身或有聞名者即得往生或有無量光明眾生遇者

離諸障蓋或以光明即入必定或以光明滅一切苦惱 (二)《十住毘婆沙論》卷 3大正 2632c14-25

見時得入必定者有眾生見佛即住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阿惟越致地何以故

是諸眾生見佛身者心大歡喜清淨悅樂其心即攝得如是菩薩三昧以是三昧

力通達諸法實相能直入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必定地 是諸眾生長夜深心種見佛入必定善根以大悲心為首善妙清淨為通達

一切佛法故為度一切眾生故是善根成就時至是故得值此佛又以諸佛本

願因緣二事和合故此事得成 聞佛名入必定者佛有本願「若聞我名者即入必定」如見佛聞亦如是

(三)《大方廣佛華嚴經》卷 52大正 10276c23-27

若有眾生善根熟者見佛身已則皆受化然彼佛身盡未來際究竟安住

隨宜化度一切眾生未曾失時 佛子如來身者無有方處非實非虛但以諸佛本誓願力眾生堪度則便

出現

(四)《大方廣佛華嚴經》卷 52大正 10276b23-26 佛子如來智日亦復如是普現法界無前無後一切眾生淨心器中佛

無不現心器常淨常見佛身若心濁器破則不得見

(五)《放光般若經》卷 4大正 829a27-28

云何菩薩真見佛身逮法性故是為真見

《大品般若經》卷 6〈發趣品第 20〉大正 8259b8 云何菩薩如實觀佛身如實觀法身故

(六) 《大智度論》卷 34大正 25313a21-c18 【經】我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時十方如恒河沙等世界中眾生聞我名者必得阿

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欲得如是等功德者當學般若波羅蜜(《摩訶般若波羅

蜜經》卷 1大正 8221a17-20) 【論】問曰有人生值佛世在佛法中或墮地獄者如提婆達俱迦利訶多釋子等

三不善法覆心故墮地獄此中云何言去佛如恒河沙等世界但聞佛名便

得道耶

答曰上已說有二種佛一者法性生身佛二隨眾生優劣現化佛

為法性生身佛故說乃至聞名得度為隨眾生現身佛故說雖共佛住

隨業因緣有墮地獄者

法性生身佛者無事不濟無願不滿所以者何於無量阿僧祇劫積

集一切善本功德一切智慧無礙具足為眾聖主諸天及大菩薩希能見

者譬如如意寶珠難見難得若有見者所願必果如喜見藥其有見者

眾患悉除如轉輪聖王人有見者無不富足如釋提桓因有人見者隨

願悉得如梵天王眾生依附恐怖悉除如人念觀世音菩薩名者悉脫

厄難是事尚爾何況諸佛法性生身

問曰釋迦文佛亦是法性生身分無有異體何以故佛在世時有作五逆罪人

飢餓賊盜如是等惡

答曰釋迦文佛本誓我出惡世欲以道法度脫眾生不為富貴世樂故出

若佛以力與之則無事不能又亦是眾生福德力薄罪垢深重故不得隨

意度脫又今佛但說清淨涅槃而眾生譏論誹謗言『何以多畜弟子

化導人民』此亦是繫縛法但以涅槃法化猶尚譏謗何況雜以世樂

如提婆達欲令足下有千輻相輪故以鐵作模燒而爍之爍已足壞

身惱大呼爾時阿難聞已涕泣白佛『我兄欲死願佛哀救』佛即

伸手就摩其身發至誠言『我看羅[目侯]羅與提婆達等者彼痛當滅』

是時提婆達眾痛即除執手觀之知是佛手便作是言『淨飯王子以

此醫術足自生活』佛告阿難『汝觀提婆達不用心如是云何可度

若好世人則無是咎』如是眾生若以世樂不得度也是事種種因緣

上已廣說以是故說聞佛名有得道者有不得者

復次佛身無量阿僧祇種種不同有佛為眾生說法令得道者有佛放

無量光明眾生遇之而得道者有以神通變化指示其心而得道者有佛

但現色身而得道者有佛遍身毛孔出眾妙香眾生聞之而得道者有

佛以食與眾生令得道者有佛眾生但念而得道者有佛能以一切草木之

聲而作佛事令眾生得道者有佛眾生聞名而得道者為是佛故說言

我作佛時其聞名者皆令得度

復次聞名不但以名便得道也聞已修道然後得度如須達長者

初聞佛名內心驚喜詣佛聽法而能得道又如貰夷羅婆羅門從雞泥耶

結髮梵志所初聞佛名心即驚喜直詣佛所聞法得道是但說聞名聞

名為得道因緣非得道也 (七)《大智度論》卷 93大正 25712b2-6

問曰餘佛種種勤苦說法眾生尚不得道何以但聞佛名便得道 答曰餘處佛種種說法眾生或得道或得善根終不空說若聞是佛名畢

至阿鞞跋致不言今得 十云何有眾生聞佛名便得往生 (一)《十住毘婆沙論》卷 3大正 2633a2-4

聞佛名得往生者若人信解力多諸善根成就業障礙已盡如是之人得聞佛

名又是諸佛本願因緣便得往生

「善根」《十住毘婆沙論》卷 1大正 2623b4-18 厚種善根者如法修集諸功德名為厚種善根

善根者不貪不恚不癡一切善法從此三生故名為善根如一切惡

法皆從貪恚癡生是故此三名不善根helliphellip

此中善根為眾生求無上道故所行諸善法皆名善根能生薩婆若智故

名為善根

(二)「別時意趣」

1《攝大乘論本》卷 2大正 31141a18-26 四意趣者一平等意趣謂如說言我昔曾於彼時彼分即名勝觀正等

覺者二別時意趣謂如說言若誦多寶如來名者便於無上正等菩提

已得決定又如說言由唯發願便得往生極樂世界三別義意趣謂

如說言若已逢事爾所殑伽河沙等佛於大乘法方能解義四補特伽羅

意樂意趣謂如為一補特伽羅先讚布施後還毀訾如於布施如是尸羅

及一分修當知亦爾如是名為四種意趣 2《攝大乘論釋》卷 5大 31346b4-11

別時意趣者謂此意趣令嬾惰者由彼彼因於彼彼法精勤修習彼

彼善根皆得增長此中意趣顯誦多寶如來名因是昇進因非唯誦名

便於無上正等菩提已得決定如有說言由一金錢得千金錢豈於一

日意在別時由一金錢是得千因故作此說此亦如是由唯發願

便得往生極樂世界當知亦爾 3印順法師《攝大乘論講記》(p 286-287)

實際上單單持誦多寶如來的名號並不能於無上菩提得不退轉唯憑空

口發願也不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佛陀的意思是約另一時間說的若

持誦多寶如來的名號就可種下成佛的善根雖然還不能直登不退但

將來一定要修證菩提如魚吞了鉤一樣雖然還在水裡可說已經釣住了

發願往生極樂也如此久久的積集福德智慧的善根將來定能往生極樂

如俗語說『一本萬利』並不真的一個錢立刻獲得萬倍的盈利而是說由

這一個本錢經過長久的經營才可以獲得萬利發願為往生之因念佛

為不退之因佛陀是依這種意思說的 十一關於眾生發菩提心之因緣 (一)1《十住毘婆沙論》卷 3大正 2635a26-b7

眾生初發菩提心或以三因緣或以四因緣如是和合有七因緣發阿耨多

羅三藐三菩提心 問曰何等為七 答曰一者諸如來令發菩提心二見法欲壞守護故發心三於眾生中大悲

而發心四或有菩薩教發菩提心五見菩薩行亦隨而發心(六)或因布施已而發菩提心(七)或見佛身相歡喜而發心以是七因緣

而發菩提心 (詳細內容參見《十住毘婆沙論》卷 3大正 2635b8-36a11)

2《十住毘婆沙論》卷 3大正 2636a11-23 問曰汝說七因緣發菩薩心為皆當成有成有不成 答曰是不必盡成或有成有不成 問曰若爾者應解說 答曰於七發心中 佛教令發心 護法故發心 憐愍故發心

如是三心者 必定得成就 其餘四心者 不必皆成就 是七心中(1)佛觀其根本教令發心必得成以不空言故(2)若

為尊重佛法為欲守護(3)若於眾生有大悲心如是三心必得成就

根本深故 餘菩薩教令發心見菩薩所行發心因大布施發心若見若聞佛相發

心是四心多不成或有成者根本微弱故

(二)《佛說如來智印經》卷 1大正 15470b22-c4 有七法發菩提心何等為七一者如佛菩薩發菩提心二者正法將滅為護

持故發菩提心三者見諸眾生眾苦所逼起大悲念發菩提心四者菩薩教餘

眾生發菩提心五者布施時自發菩提心六者見他發意隨學發心七者見如

來三十二相八十種好具足莊嚴若聞發心彌勒如是七因緣發菩提心

如佛菩薩發菩提心正法將滅為護持故發菩提心見諸眾生眾苦所逼起大

悲念發菩提心發此三心能為諸佛菩薩護持正法又能疾得不退轉地成就

佛道後四發心剛強難伏不能護法

(三)《彌勒菩薩所問經論》卷 2大正 26240b15-26

如《法印經》中如來說言彌勒發菩提心有七種因何等為七一者諸佛

教化發菩提心二者見法欲滅發菩提心三者於諸眾生起大慈悲發菩提心

四者菩薩教化發菩提心五者因布施故發菩提心六者學他發菩提心七者

聞說如來三十二相八十種好發菩提心 彌勒諸佛教化發菩提心見法欲滅發菩提心於諸眾生起大慈悲發菩提

心此三發心能護正法速疾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餘四發心非真菩

薩不能護持諸佛正法速疾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十二何謂「名字菩薩」何謂「真實菩薩」成就何法得名「真實菩薩」

(一)《十住毘婆沙論》卷 1大正 2621a1-11

問曰但發心便是菩薩耶

答曰何有但發心而為菩薩若人發心必能成無上道乃名菩薩或有但發

心亦名菩薩何以故若離初發心則不成無上道如大經說新發意

者名為菩薩猶如比丘雖未得道亦名道人是名字菩薩漸漸修習

轉成實法後釋歡喜地中當廣說如實菩薩相

眾者從初發心至金剛無礙解脫道於其中間過去未來現在菩薩

名之為眾

(二)《大智度論》卷 4大正 2586b13-16

是菩提薩埵有兩種有鞞跋致有阿鞞跋致如退法不退法阿羅漢阿鞞跋

致菩提薩埵是名實菩薩以是實菩薩故諸餘退轉菩薩皆名菩薩譬如得

四道人是名實僧以實僧故諸未得道者皆得名僧

(參見《大智度論》卷 3大正 2580a15-27)

(三)《十住毘婆沙論》卷 13大正 2693c15-94a20

問曰汝說無上道相時種種因緣訶罵空發願菩薩自言菩薩但名字菩薩

若是三不名為菩薩者成就何法名為真菩薩

答曰非但發空願自言是菩薩名字為菩薩略說能成就三十二法者乃名

為菩薩若人發心欲求佛道自言是菩薩空受名號不行功德慈悲

心諸波羅蜜等是不名為菩薩如土城名寶城但自誑身亦誑諸佛

亦誑世間眾生若人有三十二妙法亦能發願是名真實菩薩何等三十

一深心為一切眾生求諸安樂(參見大正2623c17-24a29102c8-12)

二能入諸佛智中

三自審知堪任作佛不作佛

四不憎惡他

五道心堅固

六不假偽結託親愛

七乃至未入涅槃常為眾生作親友

八親疏同心

九已許善事心不退轉

十於一切眾生不斷大慈

十一於一切眾生不斷大悲(參大正2649b18-29103c17-24)

十二常求正法心無疲懈

十三勤發精進心無厭足

十四多聞而解義

十五常省己過

十六不譏彼闕

十七於一切見聞事中常修菩提心

十八施不求報

十九持戒不求一切生處

二十於一切眾生忍辱無瞋礙

二十一能勤精進修習一切善根

二十二不隨無色定生

二十三方便所攝智慧

二十四四攝法所攝方便

二十五持戒毀戒慈愍無二(參大正2661a16-b29)

二十六一心聽法

二十七一心阿練若處住

二十八不樂世間種種雜事

二十九不貪著小乘(參大正2620b15-c23)

三十見大乘利益為大

三十一遠離惡知識(參大正2667a4-8)

三十二親近善知識(參大正2666c28-67a4)

菩薩住是三十二法能成七法所謂

(1)四無量心

(2)能遊戲五神通

(3)常依於智

(4)常不捨善惡眾生

(5)所言決定言必皆實

(6)集一切善法

(7)心無厭足

是為三十二法為七法菩薩成就此者名為真實菩薩

(四)《大寶積經》卷112「普明菩薩會」大正11632c27-633a14 復次迦葉名菩薩者不但名字為菩薩也能行善法行平等心名為菩薩

略說成就三十二法名為菩薩何謂三十二法 (1)常為眾生深求安樂(2)皆令得住一切智中(3)心不憎惡他人智慧(4)破壞憍慢(5)深樂佛道(6)愛敬無虛(7)親厚究竟於怨親中其心同等

至於涅槃(8)言常含笑先意問訊(9)所為事業終不中息(10)普為

眾生等行大悲(11)心無疲倦多聞無厭(12)自求己過不說他短(13)以菩提心行諸威儀(14)所行惠施不求其報(15)不依生處而行持戒(16)諸眾生中行無礙忍(17)為修一切諸善根故勤行精進(18)離生無色而起

禪定(19)行方便慧(20)應四攝法(21)善惡眾生慈心無異(22)一

心聽法(23)心住遠離(24)心不樂著世間眾事(25)不貪小乘於大乘

中常見大利(26)離惡知識親近善友(27)成四梵行遊戲五通(28)常依真智(29)於諸眾生邪行正行俱不捨棄(30)言常決定(31)貴真

實法(32)一切所作菩提為首 如是迦葉若人有此三十二法名為菩薩

《大寶積經》與《十住毘婆沙論》三十二法之比對

《大寶積經》 《十住毘婆沙論》

1 常為眾生深求安樂 深心為一切眾生求諸安樂(1)

2 皆令得住一切智中 能入諸佛智中(2)

3 心不憎惡他人智慧 不憎惡他(4)

4 破壞憍慢 自審知堪任作佛不作佛(3)

5 深樂佛道 道心堅固(5)

6 愛敬無虛 不假偽結託親愛(6)

7 親厚究竟於怨親中其心同等至於

涅槃 親疏同心(8)

乃至未入涅槃常為眾生作親友(7)

8 言常含笑先意問訊

9 所為事業終不中息 已許善事心不退轉(9)

10 普為眾生等行大悲 於一切眾生不斷大慈(10)

於一切眾生不斷大悲(11)

11 心無疲倦多聞無厭 常求正法心無疲懈(12)

勤發精進心無厭足(13)

多聞而解義(14)

12 自求己過不說他短 常省己過(15)不譏彼闕(16)

13 以菩提心行諸威儀 於一切見聞事中常修菩提心(17)

14 所行惠施不求其報 施不求報(18)

15 不依生處而行持戒 持戒不求一切生處(19)

16 諸眾生中行無礙忍 於一切眾生忍辱無瞋礙(20)

17 為修一切諸善根故勤行精進 能勤精進修習一切善根(21)

18 離生無色而起禪定 不隨無色定生(22)

19 行方便慧 方便所攝智慧(23)

20 應四攝法 四攝法所攝方便(24)

21 善惡眾生慈心無異 持戒毀戒慈愍無二(25)

22 一心聽法 一心聽法(26)

23 心住遠離 一心阿練若處住(27)

24 心不樂著世間眾事 不樂世間種種雜事(28)

25 不貪小乘於大乘中常見大利 不貪著小乘(29)見大乘利益為大(30)

26 離惡知識親近善友 遠離惡知識(31)親近善知識(32)

27 成四梵行遊戲五通 四無量心能遊戲五神通

28 常依真智 常依於智

29 於諸眾生邪行正行俱不捨棄 常不捨善惡眾生

30 言常決定 所言決定

31 貴真實法 言必皆實

32 一切所作菩提為首 集一切善法心無厭足

十三「自得度已當度眾生」之意趣為何 (一)《十住毘婆沙論》卷 1大正 2624b3~20

發願「我得自度已當度眾生」者一切諸法願為其本離願則不成是

故發願 問曰何故不言我當度眾生而言自得度已當度眾生

答曰自未得度不能度彼如人自沒淤泥何能拯拔餘人又如為水所[漂

寸]不能濟溺是故說我度已當度彼如說

「若人自度畏能度歸依者自未度疑悔何能度所歸

若人自不善不能令人善若不自寂滅安能令人寂」

是故先自善寂而後化人又如法句偈說

「若能自安身在於善處者然後安餘人自同於所利」

凡物皆先自利後能利人何以故如說

「若自成己利乃能利於彼自捨欲利他失利後憂悔」

是故說自度已當度眾生

(二)《十住毘婆沙論》卷 14大正 2698b29~ c14

若生善處若生惡處皆屬十善十不善道 我知是世間諸業因緣有無有定主是故我應先自行十善道然後令諸眾生亦住

十善道 問曰何以故要先自住十善道後乃令他住耶 答曰行於惡業者令他善不易自不行善故他則不信受

若惡人自不行善欲令他行善者則為甚難何以故是人自不行善

他人不信受其語如偈說 「若人自不善不能令他善若自不寂滅不能令他寂 以是故汝當先自行善寂然後教他人令行善寂滅」

是菩薩當如是行善法

(三)印順法師《學佛三要》(p145~154) 淨化身心擴展德性從徹悟中得自利的解脫自在本為佛弟子的共同目

標聲聞道與菩薩道的差別只在重於自利或者重於利他從利他中完成自

利聲聞不是不能利他的也還是住持佛法利樂人天度脫眾生不過重於

解脫的己利在未得解脫以前厭離心太深不大修利他的功德證悟以後

也不過隨緣行化而已而菩薩在解脫自利以前著重於慈悲的利他所以說

「未能自度先度人菩薩於此初發心」證悟以後更是救濟度脫無量眾生

所以聲聞乘的主機是重智證的菩薩乘的主機是重悲濟的 菩薩道在初期的聖典中即被一般稱做小乘三藏中也是存在的這即

是菩薩本生談菩薩在三大阿僧祇劫中或作國王王子或作宰官或作外

道或作農工商賈醫生船師或在異類中行為鳥為獸菩薩不惜財物

不惜身命為了利益眾生而施捨閻浮提中沒有一處不是菩薩施捨頭目腦髓

的所在他持戒忍辱精勤的修學波羅密多的四種六種或十種都是歸

納本生談的大行難行而來這樣的慈悲利他都在證悟解脫以前誰說非自利

不能利他等到修行成熟菩提樹下一念相應妙慧圓成無上正等正覺這樣

的頓悟成佛從三大阿僧祇劫的慈悲利他中得來菩薩與聲聞的顯著不同就

是一向在生死中不求自利解脫而著重於慈悲利他 初期的大乘經對於菩薩的三祇修行與三藏所說的小小不同大乘以為

菩薩的利他行在沒有證悟以前是事行勝解行雖然難得但功德還算不

得廣大徹悟的證真無生法忍以後莊嚴淨土成熟眾生的利他大行功

德是大多了因為這是與真智相應是事得理融的平等無礙的大乘分菩薩

道為二階般若道凡經一大僧祇劫是實證以前的地前的唯識宗稱為資

糧位加行位(到見道位)也名勝解行地證悟以後是方便道凡經二大僧祇

劫即登地菩薩唯識家稱為從見道到修道位大體的說地前菩薩雖有勝

解而還沒有現證廣集無邊的福智資糧與本生談所說相近大地菩薩現證

了法界如觀音菩薩等慈悲普濟不可思議本生談中的一分異類中行屬於

這一階段的化身雖有未證悟已證悟二大階位而未證悟前菩薩還是慈悲

利物決無一心一意趣求解脫自利的helliphellip觀音菩薩等尋聲救苦是大地菩薩

事然並非人間的初學菩薩行者不要實踐慈悲利物的行為helliphellip

大乘佛教的修學者菩薩如沒有證悟還不能解脫自在他怎麼能長

期的在生死中修行不怕失敗嗎能自己作得主而不像一般凡夫的墮入惡

道或生長壽天嗎自己不能浮水怎能在水中救人難道不怕自己沈沒嗎

一分學者的專重信願求得信心的不退或專重智證而趨於急求解脫急求

成佛這都不外乎受了這種思想的影響

當然自己不能浮水不能入水救人然而自己離水上岸又怎麼能在

水中救人聲聞人急求自證了脫生死等到一斷煩惱即「與生死作隔礙」

再不能發菩提心長在生死修菩薩行雖然大乘經中進展到還是可以回心

向大的結論然而被痛責為焦芽敗種的要費多大的方便才能使他迴向大乘

呢要再修多少劫的大乘信心才能登菩薩地呢即使迴入菩薩乘由於過去

自利的積習難返也遠不及直往大乘的來得順利而精進所以大乘經中以退

失菩提心為犯菩薩重戒以悲願不足而墮入自利的證入為必死無疑不重悲

願不集利他的種種功德一心一意的自利以為能速疾成佛這真是可悲的

大乘真精神的沒落

在水中救人是不能離水上岸的要學會浮水也非在水中學習不可菩

薩要長在生死中修菩薩行自然要在生死中學習要有一套長在生死而能普

利眾生的本領但這非依賴佛力可成也非自己先做到了生脫死解脫自在

因為這是要墮入小乘深坑的菩薩這套長在生死而能廣利眾生的本領除「堅

定信願」「長養慈悲」而外主要的是「勝解空性」觀一切法如幻如化了

無自性得二諦無礙的正見是最主要的一著所以經上說「若有於世間

正見增上者雖歷百千生終不墮惡趣」唯有了達得生死與涅槃都是如幻

如化的這才 能不如凡夫的戀著生死也不像小乘那樣的以「三界為牢

獄生死如冤家」而厭離他急求擺脫他這才能不如凡夫那樣的怖畏涅槃

能深知涅槃的功德而也不像小乘那樣的急趣涅槃在生死中浮沈因信願

慈悲特別是空勝解力能逐漸的調伏煩惱能做到煩惱雖小小現起而不會闖

大亂子不斷煩惱也不致作出重大惡業時時以眾生的苦痛為苦痛眾生的

利樂為利樂我見一天天的薄劣慈悲一天天的深厚怕什麼墮落唯有專為

自己打算的才隨時有墮落的憂慮發願在生死中常得見佛常得聞法「世

世常行菩薩道」這是初期大乘的共義中觀與瑜伽宗的共義釋尊在經中說

「我往昔中多住空故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hellip這種空性勝解或稱「真

空見」要從聞思而進向修習以信願慈悲來助成時常記著「今是學時

非是證時」(悲願不足而證空就會墮入小乘)這才能長在生死中忍受生死

的苦難眾生的種種迫害而不退菩提心菩薩以「布施」「愛語」「利行」「同

事」四攝法廣利一切眾生自己還沒有解脫卻能廣行慈悲濟物的難行苦

行雖然這不是人人所能的然而菩薩的正常道卻確實如此helliphellip 我們必須認清名符其實的菩薩是偉大的最偉大處就在他能不為自

己著想以利他為自利helliphellip有信願慈悲空性勝解正好在生死海中鍛鍊

身手從頭出頭沒中自利利人一般能於菩薩行而隨喜的景仰的學習的

都是種植菩提種子都是人中賢哲世間的上士有積極利他為法為人的大

心凡夫即使是「敗壞菩薩」也比自了漢強得多這種慈悲為本的人菩薩行

淺些是心向佛乘而實是人間的君子十善菩薩深些是心存利世利益人間

的大乘正器從外凡內凡而漸登賢位的菩薩沒有得解脫的自利卻能為一

切眾生而修學為一切眾生而忍苦犧牲hellip漸學漸深從人間正行而階梯佛乘

這才是菩薩的中道正行真能存菩薩的心胸有菩薩的風格理解菩薩利他的

真精神那裡會如喪考妣的急求己利

《雜阿含經》 卷 28(788 經) 「假使有世間正見增上者雖復百千生終不墮惡趣」 (大正

2204c11~12)

《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 18〈不證品〉 「佛告須菩提若菩薩摩訶薩具足觀空先作是願我今不應空法作證

我今學時非是證時」(大正 8350a19~21) (參見《大智度論》卷 76〈釋學空不證品〉大正 25592b4~6)

十四何謂「必定聚」初發菩薩心者是否皆入必定聚

(一)《十住毘婆沙論》卷 1大正 2624c2~14 為得如是佛十力故大心發願即入必定聚

問曰凡初發心皆有如是相耶

答曰或有人說「初發心便有如是相」而實不爾何以故是事應分別不

應定答所以者何一切菩薩初發心時不應悉入於必定

或有初發心時即入必定

或有漸修功德如釋迦牟尼佛--初發心時不入必定後修集功德

值燃燈佛得入必定

是故汝說「一切菩薩初發心便入必定」是為邪論

問曰若是邪論者何故汝說「以是心入必定」

答曰有菩薩初發心即入必定以是心能得初地因是人故說「初發

心入必定中」

(二)《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 4〈金剛品(摩訶薩品)〉大正 8243b14~19

佛告須菩提必定眾者性地人八人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羅漢

辟支佛初發心菩薩乃至阿惟越致地菩薩須菩提是為必定眾菩薩為上

首菩薩摩訶薩於是中生大心不可壞如金剛當為必定眾作上首 (三)《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 26〈畢定品〉大正 8409b14~c12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是菩薩摩訶薩為畢定為不畢定

佛告須菩提菩薩摩訶薩畢定非不畢定

世尊何處畢定為聲聞道中為辟支佛道中為佛道中

佛言菩薩摩訶薩非聲聞辟支佛道中畢定是佛道中畢定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為初發意菩薩畢定為最後身菩薩畢定

佛言初發意菩薩亦畢定阿惟越致菩薩亦畢定後身菩薩亦畢定

世尊畢定菩薩墮惡道中生不

不也須菩提於汝意云何若八人若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羅漢

辟支佛生惡道中不 不也世尊

如是須菩提菩薩摩訶薩從初發意已來布施持戒忍辱精進行禪

定修智慧斷一切不善業若墮惡道若生長壽天若不得修善法處若生

邊國若生惡邪見家無作見家是中無佛名無法名無僧名無有是處

須菩提初發意菩薩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以深心行十不善道無有是處

世尊若菩薩摩訶薩有如是善根功德成就如佛自說本生受不善果報是時

善根為何所在 佛告須菩提菩薩摩訶薩為利益眾生故隨而受身以是身利益眾生

須菩提菩薩摩訶薩作畜生時有是方便力若怨賊欲來殺害以是無上忍辱

無上慈悲心捨身不惱惡賊汝諸聲聞辟支佛無有是力以是故須菩提

當知菩薩摩訶薩欲具足大慈心為憐愍利益眾生故受畜生身

(《大智度論》卷 93大正 25712c20~713a17) (四)《大智度論》卷 93大正 25713b15~714a25

問曰上阿鞞跋致品中說如是相是阿鞞跋致如是相非阿鞞跋致阿鞞跋致

即是畢定須菩提今何以更問

答曰是般若波羅蜜有種種門有種種道阿鞞跋致是一門中說今問畢定

更問異門

復次佛心中一切眾生一切法皆畢定人以智不及故名為不畢定佛

知雖無量阿僧祇劫積大功德必退作小乘者亦知微細昆虫雖未有善

心過爾所劫發心後當作佛定知一切法皆如是從是因得是果

是故名佛一切法中無礙以畢定知故 復次須菩提聞法華經(卷 1大正 99a)中說於佛所作少功德

乃至戲笑一稱南無佛漸漸必當作佛又聞阿鞞跋致品中有退不退

又復聞聲聞人皆當作佛若爾者不應有退如法華經中說畢定餘經說

有退有不退是故今問為畢定為不畢定如是等種種因緣故問定

不定

佛答菩薩是畢定

須菩提心以入涅槃為畢定是故問為何道中畢定

佛答非畢定二乘但於大乘中畢定

求佛道者有上中下是故問為初發意為阿鞞跋致為最後身畢定 須菩提意謂為阿鞞跋致已上畢定住佛道中故

佛答三種菩薩皆畢定畢定者必當作佛

問曰如上品中說佛以佛眼見十方菩薩求佛如恒河沙得阿鞞跋致者若

一若二今何以言三種菩薩盡皆畢定

答曰我先已說般若甚深有無量門有說諸菩薩退而不畢定有處說菩薩畢

定不退如阿鞞跋致品中須菩提問佛菩薩退者於何處退為從色

為從受想行識乃至十八不共法

畢竟空故諸法皆不退此中佛何以更說不退

問曰是二義何者是實

答曰二事皆實佛口所說無不實者如佛或說諸法空無所有或說布施持

戒等是有為初發心者說諸法有為久學人著善法者說諸法空無所有

懈怠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牢固者如是人應從聲聞道得度而不求聲

聞久於生死中受苦是故說發心如恒河沙得阿鞞跋致者若一若二

眾生聞是已能堪受眾苦者畢定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若不能者取

聲聞辟支佛道

有人堪任得佛而大悲心薄自愛身重此人聞佛難得多有退者作是

念我或不能得佛不如早取涅槃何用世世受勤苦為為是人故說

一切菩薩乃至初發心皆畢定如法華經中說

問曰若菩薩皆畢定佛何以故種種呵二乘不聽菩薩取二乘證

答曰求佛道者應遍知法性是人畏老病死故於法性少分取證便自止

息捨佛道不度眾生諸佛菩薩之所呵責汝欲捨去會不得離得阿

羅漢證時不求諸菩薩深三昧又不廣化眾生是則迂迴於佛道稽留

問曰阿羅漢先世因緣所受身必應當滅住在何處而具足佛道

答曰得阿羅漢時三界諸漏因緣盡更不復生三界有淨佛土出於三界

乃至無煩惱之名於是國土佛所聞法華經具足佛道如法華經(卷 1大正 97c1~7)說有羅漢若不聞法華經自謂得滅度我於餘國為

說是事汝皆當作佛

問曰若阿羅漢往淨佛國土受法性身如是應得疾作佛何以言迂迴稽留 答曰是人著小乘因緣捨眾生捨佛道又復虛言得道以是因緣故雖不

受生死苦惱於菩薩根鈍不能疾成佛道不如直往菩薩

復次佛法於五不可思議中最第一今言漏盡阿羅漢還作佛唯佛能知

論議者正可論其事不能測知是故不應戲論若求得佛時乃能了知

餘人可信而不可知

十五菩薩初發心相為何 《十住毘婆沙論》卷 1大正 2624c14~25a1~16

問曰是菩薩初心釋迦牟尼佛初發心是心云何

答曰1是心不雜一切煩惱2是心相續不貪異乘3是心堅牢一切

外道無能勝者4是心一切眾魔不能破壞5是心為常能集善根

6是心能知有為無常7是心無動能攝佛法8是心無覆離諸

邪行9是心安住不可動故10是心無比無相違故11是心

如金剛通達諸法故12是心不盡集無盡福德故13是心平等

等一切眾生故14是心無高下無差別故15是心清淨性無垢故

16是心離垢慧炤明故17是心無垢不捨深心故18是心為廣

慈如虛空故19是心為大受一切眾生故20是心無閡至無障智

故21是心遍到不斷大悲故22是心不斷能正迴向故23是

心眾所趣向智者所讚故 24是心可觀小乘瞻仰故25是心難

見一切眾生不能睹故26是心難破能善入佛法故27是心為住

一切樂具所住處故28是心莊嚴福德資用故29是心選擇智慧

資用故30是心淳厚以布施為資用故31是心大願持戒資用故

32是心難沮忍辱資用故33是心難勝精進資用故34是心寂

滅禪定資用故35是心無惱害慧資用故36是心無瞋閡慈心

深故37是心根深悲心厚故38是心悅樂喜心厚故39是心

苦樂不動捨心厚故40是心護念諸佛神力故41是心相續三

寶不斷故 如是等無量功德莊嚴初必定心如〈無盡意品〉中廣說

(1)是心不雜一切煩惱者見諦思惟所斷二百九十四煩惱不與心和合

故名為不雜 (2)是心相續不貪異乘者從初心相續來不貪聲聞辟支佛乘但為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名為相續不貪異乘 如是等四十句論應如是知

(參見西晉竺法護譯《阿差末菩薩經》卷 1大正 13586b29~587a19 北涼曇無讖譯《大方等大集經》卷 27〈無盡意菩薩品〉大正 13

187a29~b24)

「心如金剛」參見《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四〈金剛品〉 (大正 8

243b19~244a16) 「見諦思惟所斷二百九十四煩惱」《十住毘婆沙論》卷 16

使所攝名為煩惱纏所攝名為垢使所攝煩惱者貪瞋慢無明身見

邊見見取戒取邪見疑是十根本隨三界見諦思惟所斷分別故

名九十八使非使所攝者不信無慚無愧諂曲戲侮堅執懈怠

退沒睡眠佷戾慳嫉憍不忍食不知足亦以三界見諦思惟所

斷分別故有一百九十六纏垢」(大正 26108b28~c6) 九十八使加一百九十六纏垢合為二百九十四煩惱

經名

心相

順序

《十住毘婆沙論》卷 1 〈入初地 品〉 大正

2624c14~25a1~16)

《大方等大集經》卷 27〈無盡意菩薩品〉大正

13187a29~b24)

《阿差末菩薩經》卷 1大正

13586b29~587a19

1 是心不雜一切煩惱 發菩提心不離煩惱故

離=雜(宋元宮)

大正 13187d 注 7

悉遍諸欲婬怒癡醉而無所

縛所以者何

2 是心相續不貪異乘發心相續不悕餘乘故 不與羅漢及緣覺乘而俱同塵

3 是心堅牢一切外道無

能勝者 發心堅固不參外論故 發心已來堅固其志不可轉

移所以者何不為邪業之所

迷誤

4 是心一切眾魔不能破

壞 發心不壞魔不沮故 一切眾魔不能壞意

5 是心為常能集善根 發心恒順善根增長故 有是心者其諸功德悉為成

6 是心能知有為無常 發心至常有為法無常

故 遊于無常而獨總攬眾之元

首所以者何有計常者則生

死業所以特尊解道有常名

曰為尊出無常故

7 是心無動能攝佛法發心不動一切諸佛安慰

護助故 從發心來其心坦然無所縛

著所以者何不離諸佛功德

業故

8 是心無覆離諸邪行發心勝妙離衰損故 所修事業無能得短所以然

者一切眾惡悉盡索故

9 是心安住不可動故發心安止不戲論故 其心永安不可動故

10 是心無比無相違故發心無喻無相似故 其心無侶所以然者希有逮

11 是心如金剛通達諸法

故 發心金剛壞諸法故 心如金剛所以然者皆知一

切諸法之故

12 是心不盡集無盡福德

故 發心無盡無量功德悉成

就故 所不可盡苞裹諸法道慧之

13 是心平等等一切眾生

故 發心平等利眾生故 從發心來強若金剛等眾生

14 是心無高下無差別

故 發心普覆無別異故 其心質直而無諛諂故號曰

正而無偏頗

15 是心清淨性無垢故發心鮮明性常淨故 從發心來常懷鮮明所以然

者本清淨故 16 是心離垢慧炤明故發心無垢智慧明了故 以去眾垢悉消諸冥其慧顯

曜窈隱皆明

17 是心無垢不捨深心

故 發心善解不離畢竟故從發心來沐浴眾穢所以然

者其信甚固無所捨故

18 是心為廣慈如虛空

故 發心廣快慈如虛空故發心甚大無有邊崖所以然

者心若虛空

19 是心為大受一切眾生

故 發心曠大悉能容受諸眾

生故 發心曠然所以然者含受眾

生當因度故

20 是心無閡至無障智

故 發心無礙智慧通達故 發心無盡所以然者其慧玄

曠無所罣礙

21 是心遍到不斷大悲

故 發心遍至大悲不斷故從初發心無所不入所以然

者大慈無極亦無盡故

22 是心不斷能正迴向

故 發心不斷善解立願故 其發心行無能斷者所以然

者功德願故

23 是心眾所趣向智者所

讚故 發心為歸諸佛所讚故 發心甚安極可愛敬所以然

者為諸眾生所喜樂故

24 是心可觀小乘瞻仰

發心殊勝二乘宗仰故 發心特尊與眾超異所以然

者一切外學聲聞緣覺之

所奉故

25 是心難見一切眾生不

能睹故 發心深遠一切眾生所不

知故 其所發心無能知意所以然

者非諸凡俗之所及逮猶如

農夫不能達知聖王之事

26 是心難破能善入佛法發心不敗不破佛法故發種類心所以然者各各從

故 其本種之業皆獲其果一切

諸法常存在故

27 是心為住一切樂具所

住處故 發心安隱善與眾生諸快

樂故 從初發心以為道本所以然

者由是所致得大安故

28 是心莊嚴福德資用

故 發心莊嚴一切功德悉成

就故 發心已來而自莊嚴所以然

者成功勳故

29 是心選擇智慧資用

故 發心善察智慧成就故 發心已來與眾殊別所以然

者達聖慧故

30 是心淳厚以布施為資

用故 發心增長隨意施與故 發心已來甚為微妙所以然

者用廣布施普及眾生

31 是心大願持戒資用

故 發心如願戒清淨故 發心已來建立至願所以然

者具足戒禁

32 是心難沮忍辱資用

故 發菩提心普及怨親具忍

辱故 其發心已來而無等侶所以然

者無所不忍

33 是心難勝精進資用

故 發心難壞具精進故 其發心來無能抑制所以然

者用精進行無懈廢故

34 是心寂滅禪定資用

故 發心寂滅具禪定故 其發心來無所慕樂所以然

者寂度無極致定意故

35 是心無惱害慧資用

故 發心無毀具智慧故 其發心來無所歸趣因其曉了

智度無極

36 是心無瞋閡慈心深

故 發心無願增長大慈故其發心來永無所住所以然

者用無極慈故

37 是心根深悲心厚故發菩提心住根堅牢增長

大悲故 其發心來根株堅強所以然

者用行悲哀故

38 是心悅樂喜心厚故發心和悅增長大喜故 其發心來常懷悅豫所以然

者於諸眾生懷等心故

39 是心苦樂不動捨心厚

故 發心不動增長大捨故 其發心來雖遇苦樂不以為

動所以然者護一切故

40 是心護念諸佛神力故

發心任重諸佛所受故其發心來為諸如來所見將

養所以然者用順十方諸佛

教故

41 是心相續三寶不斷

故 發心不絕三寶不斷故 其發心來欲度一切五趣眾

難所以然者興隆導化

42 其發心來不捨三寶無所違

廢所以然者將順佛戒成聖

眾故

十六何謂「如來家」 (一)《十住毘婆沙論》卷1大正2625a22~b13

生如來家者如來家則是佛家如來者

(1)「如」名為實「來」名為至至真實中故名為如來何等為真實所謂

涅槃不虛誑故是名如實如《經》中說「佛告比丘第一聖諦無有虛

誑涅槃是也」 (2)復次「如」名不壞相所謂諸法實相是「來」名智慧到實相中通達其

義故名為如來 (3)復次空無相無作名為如諸佛來至三解脫門亦令眾生到此門故名為如

來 (4)復次如名四諦以一切種見四諦故名為如來 (5)復次如名六波羅蜜所謂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以是

六法來至佛地故名為如來 (6)復次諦捨滅慧四功德處名為如來以是四法來至佛地故名為

如來 (7)復次一切佛法名為如是如來至諸佛故名為如來 (8)復次一切菩薩地喜淨明炎難勝現前深遠不動善慧法

雲名為如諸菩薩以是十地來至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名為如來又

以如實八聖道分來故名為如來 (9) 復次權智二足來至佛故名為如來如去不還故名為如來 (10) 如來者 所謂十方三世諸佛是

「何等為真實所謂涅槃不虛誑故是名如實」參見

A《中阿含經》卷 8

「彼知是愛滅苦滅聖諦諸賢過去時是愛滅苦滅聖諦未來現在時

是愛滅苦滅聖諦真諦不虛不離於如亦非顛倒真諦審實」(大正 1

469a8~11)

B《大智度論》卷 97「般若波羅蜜真實聖法無有虛誑」(大正 25735c1~2) C《轉法輪經憂波提舍》「如世尊說諸比丘第一聖諦不虛妄法名為涅槃」

(大正 26357b2~3)

(二)《十住毘婆沙論》卷1大正2625b13~c8 如來者所謂十方三世諸佛是

(1)是諸佛家名為如來家今是菩薩行如來道相續不斷故名為生如來家 (2)又是菩薩必成如來故名為生如來家譬如生轉輪聖王家有轉輪聖王相

是人必作轉輪聖王是菩薩亦如是生如來家發是心故必成如來是名

生如來家 (3)如來家者有人言是四功德處所謂諦捨滅慧諸如來從此中生故

名為如來家 (4)有人言般若波羅蜜及方便是如來家如《助道經》中說

智度無極母 善權方便父 生故名為父 養育故名母 一切世間以父母為家是二似父母故名之為家

(5)有人言善慧名諸佛家從是二法出生諸佛是二則是一切善法之根本

如《經》中說「是二法俱行能成正法」善是父慧是母是二和合

名為諸佛家如說菩薩善法父 智慧以為母 一切諸如來 皆從是

二生

(6)有人言般舟三昧及大悲名諸佛家從此二法生諸如來此中般舟三昧為

父大悲為母 (7)復次般舟三昧是父無生法忍是母如《助菩提》中說

般舟三昧父 大悲無生母 一切諸如來 從是二法生

《助道經》即《菩提資糧論》(龍樹菩薩造隋達磨笈多譯) A「智度以為母方便為父者以生及持故說菩薩父母」(卷 1大正 32529a10~11) B「般若波羅蜜菩薩仁者母善方便為父慈悲以為女」(卷 1大正 32519a24~25) C「諸佛現前住牢固三摩提此為菩薩父大悲忍為母」卷 1大正 32529a1~2)

(三)《十住毘婆沙論》卷 1大正 2625c24~26a2

如得初果者如人得須陀洹道善閉三惡道門見法入法得法住堅牢法

不可傾動究竟至涅槃斷見諦所斷法故心大歡喜設使睡眠嬾惰不至二

十九有如以一毛為百分以一分毛分取大海水若二三渧苦已滅者如大

海水餘未滅者如二三渧心大歡喜菩薩如是得初地已名生如來家

「斷見諦所斷法故不至二十九有」 A《大智度論》卷 24「若須陀洹二十五有皆無是處」 (大正 25237b4~5)

「二十五有」石山寺本作「二十九有」(大正 25237d 注 7) B佛陀蜜多撰劉宋 曇摩蜜多譯《五門禪經要用法》

「四天下六欲天四惡道四禪地大梵天無色界第四禪地有五阿那

含天合二十五有」(大正 15332c-333a) 二十五有欲界(地獄餓鬼畜生阿修羅人趣四洲及六欲天)計十

四有色界(四禪及初禪之大梵四禪之無想淨居各一有)

計七有四無色界各一有計四有總計二十五有

C《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 46(大正 27 240b22~28) 「極七返有者謂唯受七有問應言十四有或二十八有若此唯依本

有說者應言十四有天上人中各七有故若依本有中有說者則二

十八有天人各有十四有故謂七本有及七中有何故但說極七有耶

答如七葉樹不過七故說極七有謂天與人本有中有各有七故」

D「二十九有」

(1)瓜生津隆真《十住毘婆沙論(I)》注云「二十九有二十五有中將阿那

含天(五淨居天)分為五即為二十九有」(p88)

(2)須陀洹斷見惑極七往返更無第二十九有可言

(四)《大方廣佛華嚴經》卷 34〈十地品〉大正 10181a22~26

菩薩始發如是心即得超凡夫地入菩薩位生如來家無能說其種族過失

離世間趣入出世道得菩薩法住菩薩處入三世平等於如來種中決定

當得無上菩提菩薩住如是法名住菩薩歡喜地 (五)《成佛之道》(p392)

菩薩初證聖性得到了從來未有的出世心嘗到了從來未有的離繫樂觀察如

來所有的一切功德自己都有分能得能成所以得到無比的歡喜由於通達

法空性也不再有「不活畏惡名畏死畏墮惡道畏大眾威德畏」了進

入初地的名為「生諸如來家」如來是一切佛菩薩以智度為母方便為父

分證了佛法身從此能荷擔佛的家業紹隆佛種不斷真是佛子所以說生如

來家

十七何謂「污佛家」

《十住毘婆沙論》卷 2(大正 2629c8~30a6) 不污諸佛家者何等為污諸佛家 有人言若人發求無上道心已後迴向聲聞辟支佛道不能住世繼三寶種

是名污諸佛家 [答曰]是義不然何以故是人能度生死又得諸無漏根力覺道亦

是佛子云何言污諸佛家如經說「佛告比丘汝是我子從我心

生口生得法分者」 又聲聞人言「諦捨滅慧處名諸佛家」何以故從是四

事出生諸佛故若污此四法名污諸佛家是故若人虛妄慳貪

狂亂愚癡是污佛家若正行此四則不污諸佛家 有人言六波羅蜜是諸佛家從此生諸佛故若違此六事是污佛家 有人言般若波羅蜜是諸佛母方便為父是名諸佛家以此二法出生諸佛

若違此法是污佛家 復次偈中自說污不污相所謂不毀戒不欺佛若受佛戒不能護持則

欺諸佛是污佛家何以故受戒時生佛家中破戒則欺諸佛名污佛

家若受戒不破不欺諸佛名為不污佛家

復次戒名三學戒學心學慧學破此學名污佛家 如法受戒而後毀破名為欺佛如是二句[不污諸佛家不毀戒欺佛]各有義趣

欺佛者空自發願不如說行欺誑眾生是名欺佛 復次一切法中不如說行名為欺佛

(《雜阿含經》卷 45大正 2330a13~14「汝等為子從我口生從法化生

得法餘財」) 十八關於三乘得解說之時限

(一)《十住毘婆沙論》卷 1大正 2620b1-9

問曰行聲聞辟支佛乘者幾時得度生死大海

答曰行聲聞乘者或以一世得度或以二世或過是數隨根利鈍

又以先世宿行因緣

行辟支佛乘者或以七世得度或以八世

若行大乘者或一恒河沙大劫或二三四至十百千萬億[恒

河沙大劫]或過是數然後乃得具足修行菩薩十地而成佛道亦隨根之

利鈍又以先世宿行因緣

(二)《大智度論》卷28大正25266c14-15

有辟支佛第一疾者四世行久者乃至百劫行如聲聞疾者三世久者六十

《大智度論》卷4大正2792b7-9

佛言無量阿僧祇劫作功德欲度眾生何以故言於三阿僧祇劫12

三阿僧祇劫有量有限

《大智度論》卷 38大正 25342b-343a

[經]舍利弗有菩薩摩訶薩初發意時行六波羅蜜上菩薩位得阿毗跋致

舍利弗有菩薩摩訶薩初發心時便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便轉法輪

與無量阿僧祇眾生作益厚已入無餘涅槃是佛般涅槃後餘法若住一劫

若減一劫舍利弗有菩薩摩訶薩初發意時與般若波羅蜜相應與無

數百千億菩薩從一佛國至一佛國淨佛世界

[論]釋曰有三種菩薩利根心堅未發心前久來集諸無量福德智慧是人

遇佛聞是大乘法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即時行六波羅蜜入菩薩

位得阿毗跋致地所以者何先集無量福德利根心堅從佛聞法故

12 印順法師《成佛之道》增注本(p 413)三大阿僧祇劫有二種解說(A)時間劫(B)德行劫以功德

來計算(依功德來計算三大阿僧祇劫一切菩薩修行成佛都是一樣的)

譬如遠行或有乘羊而去或有乘馬而去或有神通去者

乘羊者久久乃到乘馬者差速乘神通者發意頃便到如是不得言發意

間云何得到神通相爾不應生疑菩薩亦如是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時即入菩薩位

有菩薩初發意初雖心好後雜諸惡時時生念我求佛道以諸功德迴

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人久久無量阿僧祇劫或至或不至先世福德

因緣薄而復鈍根心不堅固如乘羊者

有人前世少有福德利根發心漸漸行六波羅蜜若三若十若百阿僧

祇劫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如乘馬者必有所到

第三乘神通者如上說是三種發心一者罪多福少二者福多罪少

三者但行清淨福德

清淨有二種一者初發心時即得菩薩道二者小住供養十方諸佛

通達菩薩道入菩薩位即是阿毗跋致地阿毗跋致地菩薩義如先說

次後菩薩大厭世間世世已來常好真實惡於欺誑是菩薩亦利根堅

心久集無量福德智慧初發心時便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即轉法輪

度無量眾生入無餘涅槃法住若一劫若減一劫留化佛度眾生佛有

二種神通力一者現在時二者滅後劫義如上說劫中所度眾生

亦復不少

次後菩薩亦利根心堅久集福德發心即與般若波羅蜜相應得六神通

與無量眾生共觀十方清淨世界而自莊嚴其國如阿彌陀佛先世時作

法藏比丘佛將導遍至十方示清淨國令選擇淨妙之國以自莊嚴其國

參見《不必定入定入印經》大正 15699c

印順法師《成佛之道》(增注本)p 415 對三種「神通行菩薩」所判攝之階位

(a)日月神通行龍樹又分為二類有的初發心就上菩薩位有的多少

修行就上菩薩位菩薩位雖有多種解說然依《般若經》

說是頂位再不墮惡道下賤家二乘地了(如約《華嚴

經》的行位說是發心住)

(b)聲聞神通行初發心就成大菩提八相成道[初地分證能於百佛世界

現身八相成道(1)由兜率天下生人間(2)入胎(3)出胎(4)出家(5)降魔(6)成道(7)轉法輪(8)入滅]

(c)如來神通行初發心就與般若相應成熟眾生莊嚴佛土這是方便道

菩薩初地以上到八地

(三)《大毘婆沙論》卷101大正27525b14-21

依狹小道而得解脫故名時解脫狹小道者謂若極速第一生中種善根第

二生中令成熟第三生中得解脫餘不決定

依廣大道而得解脫名不時解脫廣大道者謂若極遲聲聞乘經六十劫而得

解脫如舍利子獨覺乘經百劫而得解脫如麟角喻佛乘經三無數劫而得解

《大毘婆沙論》卷83大正27428b26~29

大加行得故名大悲非如聲聞菩提唯六十劫修加行得獨覺菩提唯經百劫修加

行得如來大悲三無數劫修習百千難行苦行然後乃得故名大悲

(四)真諦譯《攝大乘論釋》卷11大正31229b14-19

論曰有五種人於三阿僧祇劫修行圓滿或七阿僧祇劫或三十三阿僧祇劫

何者為五人行願行地人滿一阿僧祇劫行清淨意行人行有相行人行無相

行人於六地乃至七地滿第二阿僧祇劫從此後無功用行人乃至十地滿第三

阿僧祇劫

《攝大乘論釋》卷11大正31230a25-28

論曰復次云何七阿僧祇劫

釋曰欲顯餘部別執故言復次七阿僧祇劫時與前三阿僧祇劫時為等為

有短長此執等三阿僧祇劫但有別義開為七數

《攝大乘論釋》卷11大正31231b23-27

論曰復次云何三十三阿僧祇

釋曰有諸大乘師欲顯行有下中上欲顯為得未得方便欲顯已得不失

方便欲顯已得不失增上方便欲顯入住出三自在故分阿僧祇為三十三

(五)《大乘起信論》卷11大正32581b7-9

以一切菩薩皆經三阿僧祇劫故但隨眾生世界不同所見所聞根欲性異故示

所行亦有差別

印順法師《大乘起信論講記》p341「一切菩薩皆經三阿僧祇功」而成佛

這是任何菩薩都是一樣的從初住到第十回向滿為初阿僧祇劫從初地到

七地滿心為二阿僧祇劫從八地到第十地滿為第三阿僧祇劫種性善

根發心證悟都是一樣的等到圓滿成佛所以也是佛佛平等「但隨」

順「眾生世界不同所見所聞根欲性異故示」現菩薩的「所行」

也「有差別」根異根機的利鈍(下中上)有異欲異即好樂與興趣的各

別性異即習慣熏染有別如來鑑機的十力中即有根勝劣智力(根)種

種勝解智力(欲)種種界智力(性)因為眾生所處的世界不同所見所聞

不同根欲性也都不同故不能不示現所行有差別實則菩薩的行程是

一樣的

參印順法師《成佛之道》p237《中觀論頌講記》p348《華雨集(四)》p107

關於各經論所說之三乘解說時限

三乘別

所依經論 聲聞乘 辟支佛乘 大乘

《十住毘婆沙論》 隨根利鈍或一二

世或更多世不定隨

根利鈍又以先世宿行

因緣

或七世或八世得度 或一或二三四乃至十

百千萬億「恒河沙大

劫」或過是數

《大智度論》 快者三世慢則六十劫 最快四世最慢一百劫 無量阿僧祇劫但利根

者如乘神通行急速成

《大毘婆沙論》 狹小道最快三世

廣大道最慢六十劫

最慢一百劫如「麟角

喻」獨覺

三阿僧祇劫

《攝大乘論釋》

(真諦譯)

- - 三阿僧祇劫

七阿僧祇劫(別部)

三十三阿僧祇劫(餘

大乘師)

《大乘起信論》 - - 定是三阿僧祇劫但隨

眾生根性不同故示現

所行亦有差別

十九聲聞辟支佛佛俱到彼岸於解脫中有差別否

(一)《十住毘婆沙論》卷1大正2620b9-15

問曰聲聞辟支佛佛俱到彼岸於解脫中有差別不

答曰是事應當分別於諸煩惱得解脫是中無差別因是解脫入無餘涅槃是

中亦無差別無有相故但諸佛甚深禪定障解脫一切法障解脫於諸

聲聞辟支佛有差別非說所盡亦不可以譬喻為比

(二)《十住毘婆沙論》卷 11大正 2683a24-b3

無礙解脫者解脫有三種一者於煩惱障礙解脫二者於定障礙解脫三

者於一切法障礙解脫是中得慧解脫阿羅漢得離煩惱障礙解脫共解脫阿

羅漢及辟支佛得離煩惱障礙解脫得離諸禪定障礙解脫唯有諸佛具三解脫

所謂煩惱障礙解脫諸禪定障礙解脫一切法障礙解脫總是三種解脫故佛

名無礙解脫

(三)《大智度論》卷 35大正 25320c21-322a26

【經】舍利弗白佛言「世尊聲聞所有智慧若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羅漢

辟支佛智慧佛智慧是諸眾智無有差別不相違背無生性空若法不相違背

無生性空是法無有別異云何世尊言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一日修智慧

出過聲聞辟支佛上」(大正 25320c21-26)

【論】問曰上佛已說菩薩摩訶薩修智慧出過聲聞辟支佛上今舍利弗何以故問

答曰不問智慧勢力能度眾生今但問佛及弟子智慧體性法中無有差別者

以諸賢聖智慧皆是諸法實相慧皆是四諦及三十七品慧皆是出三界

入三脫門成三乘果慧以是故說無有差別

復次如須陀洹果以無漏智滅結得果乃至佛亦如是如須陀洹用二種

解脫果有為解脫無為解脫乃至佛亦如是如佛入涅槃須陀洹極

遲不過七世皆同事同緣同行同果報以是故言無相違背所以

者何不生性空故(大正25320c26-321a9)

有為解脫無為解脫(《俱舍論》卷 25大正 29133c20-21)

解脫體有二謂有為無為有為解脫謂無學勝解無為解脫謂一切惑

滅 【經】佛告舍利弗「於汝意云何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一日修智慧心念

我行道慧益一切眾生當以一切種智知一切法度一切眾生諸聲聞辟支佛

智慧為有是事不」舍利弗言「不也世尊」(大正 25321b6-10) 【論】helliphellip聲聞辟支佛雖有慈心本不發心願度一切眾生亦不迴善根向阿耨多

羅三藐三菩提以是故菩薩一日修智慧過聲聞辟支佛上

(大正 25321c26-322a1)

【經】「舍利弗於汝意云何諸聲聞辟支佛頗有是念我等當得阿耨多羅三藐

三菩提度一切眾生令得無餘涅槃不」舍利弗言「不也世尊」佛告

舍利弗「以是因緣故當知諸聲聞辟支佛智慧欲比菩薩摩訶薩智慧百

分不及一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及」(大正 25322a2-7)

【論】問曰上已反問舍利弗事已定今何以復問答曰以舍利弗引欲以須陀洹

同得解脫故與諸佛菩薩等而佛不聽譬如有人欲以毛孔之空與虛空等

以是故佛重質其事復次雖同一事義門各異先言智慧為一切眾生故

今言頗有是念我等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令一切眾生得無餘涅槃

(大正 25322a7-14)

【經】「舍利弗於汝意云何諸聲聞辟支佛頗有是念我行六波羅蜜成就眾

生莊嚴世界具佛十力四無所畏四無礙智十八不共法度脫無量阿僧

祇眾生令得涅槃不」舍利弗言「不也世尊」(大正 25322a17-26) 二十關於修學菩薩道成佛之殊勝理由

(一)《十住毘婆沙論》卷 1大正 2620b15-c23

問曰三乘所學皆為無餘涅槃若無餘涅槃中無差別者我等何用於恒河沙等

大劫往來生死具足十地不如以聲聞辟支佛乘速滅諸苦

答曰是語弱劣非是大悲有益之言若諸菩薩效汝小心無慈悲意不能精

勤修十地者諸聲聞辟支佛何由得度亦復無有三乘差別所以者何

一切聲聞辟支佛皆由佛出若無諸佛何由而出若不修十地何有

諸佛若無諸佛亦無法僧是故汝所說者則斷三寶種非是大人

有智之言不可聽察hellip如是聲聞辟支佛佛煩惱解脫雖無差別以

度無量眾生久住生死多所利益具足菩薩十地故有大差別

(二)《大毘婆沙論》卷 16大正 2777a24-b4

佛世尊愛恚永斷違順平等拔諍論根滅憍慢本視諸珍寶猶如瓦礫於一

切法覺照無遺無相似愛及恚慢等諸煩惱習已永斷故非如獨覺及諸聲聞

雖斷煩惱而有餘習貪愛習者如尊者阿難憐諸釋種瞋恚習者如尊者畢陵伽

筏蹉語殑伽神言小婢止流吾今欲渡憍慢習者如尊者舍利子棄擲醫藥

愚癡習者如尊者笈房缽底食前咳氣知食未銷不知後苦而復更食如是

等事其類甚多

(阿羅漢仍有習氣參見《大智度論》卷 27大正 25260c2-25)

二十一「是人修集聲聞辟支佛乘法未入法位我當教化令趣佛道」為何強調

「未入法位」 (一)《十住毘婆沙論》卷 7(大正 2655a4~18)

問曰云何名為歸依僧 答曰若諸聲聞人 未入法位者 令發無上心 使得佛十力

先以財施攝 後乃以法施 深信四果僧 不分別貴眾 求聲聞功德 而不證解脫 是名歸依僧 又應念三事

聲聞人者成聲聞乘 未入法位者於聲聞道未得必定能令此人發佛道心而得十力若入法位者

終不可令發無上心設或發心亦不成就如《般若波羅蜜》中尊者須菩提

所說「已入正法位不能發無上心何以故是人於生死已作障隔不復往

來生死發無上心

(二)《小品般若波羅蜜經》卷 1(大正 8540a16~21) 若諸天子未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今應當發若人已入正位則不堪任

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何以故已於生死作障隔故是人若發阿耨多羅三

藐三菩提心我亦隨喜終不斷其功德所以者何上人應求上法(參見《大

智度論》卷 54大正 25442c4~9) (三)印順法師《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p650~651

經中廣舉譬喻形容棄般若法門而取聲聞經者的無知對於傳統佛教採取了

尊重又貶抑的立場這不但維護了般若法門也有誘導聲聞修學般若法門的意

義誘導聲聞修學最顯著的例子如『小品般若波羅蜜經』卷一(大正 8540a)說

若諸天子未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今應當發若人已入正位則不

堪任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何以故已於生死作障隔故是人若發阿

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我亦隨喜終不斷其功德所以者何上人應求上

法 「入正位」是「入正性離生」的舊譯「入正位」聲聞行者就得「須陀洹」(初

果)最多不過七番生死一定要入無餘涅槃這樣就不能長在生死中修菩

薩行所以說「已於生死作障隔」如只有七番生死就不可能發求成佛道的

大心所以說「不堪任」這是依佛教界公認的教理說經上又說如「入正

位」的能發大菩提心求成佛道也是隨喜讚歎的因為上人聲聞聖者

是應該進一步的求更上的成佛法門說聲聞聖者不可能發心又鼓勵他們發心

修菩薩道這是不否定部派佛教的教義而暗示了聲聞聖者迴心的可能特別

是『大如品』依「如」真如而泯「三乘人」與「一(菩薩)乘人」的差

別消融了二乘與菩薩的對立

(四)《大品般若經》卷 22〈遍學品 74〉大正 8381b15-17

若菩薩摩訶薩作八人得須陀洹果乃至得阿羅漢果得辟支佛道然後入菩

薩位無有是處(《大智度論》卷 86大正 25659b26-28)

(五)《維摩詰所說經》卷中(大正 14549b4~b16) 若見無為入正位者不能復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譬如高原陸地不生蓮

華卑濕淤泥乃生此華如是見無為法入正位者終不復能生於佛法煩惱泥

中乃有眾生起佛法耳又如殖種於空終不得生糞壤之地乃能滋茂如是入無

為正位者不生佛法起於我見如須彌山猶能發于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生佛

法矣是故當知一切煩惱為如來種譬如不下巨海不能得無價寶珠如是不入

煩惱大海則不能得一切智寶

(六)《大智度論》卷 27大正 25263b12-25 菩薩初發意時所可怖畏無過聲聞辟支佛地正使墮地獄無如是怖畏

不永破大乘道故阿羅漢辟支佛於此大乘以為永滅譬如空地有樹名舍

摩梨(角+瓜)枝廣大眾鳥集宿一鴿後至住一枝上其枝及(角+瓜)即

時壓折澤神問樹神大鳥鵰鷲皆能任持何至小鳥便不自勝樹神答言

此鳥從我怨家尼俱盧樹上來食彼樹果來栖我上必當放糞子墮地者惡

樹復生為害必大是故於此一鴿大懷憂畏寧捨一枝所全者大菩薩

摩訶薩亦如是於諸外道魔眾及諸結使惡業無如是畏如阿羅漢辟支

佛何以故聲聞辟支佛於菩薩邊亦如彼鴿壞敗大乘心永滅佛業

一切菩薩乃至初發心皆畢定如法華經中說 問曰若菩薩皆畢定佛何以故種種呵二乘不聽菩薩取二乘證 答曰求佛道者應遍知法性是人畏老病死故於法性少分取證便自止息捨

佛道不度眾生諸佛菩薩之所呵責「汝欲捨去會不得離」得阿羅漢證時

不求諸菩薩深三昧又不廣化眾生是則迂迴於佛道稽留 問曰阿羅漢先世因緣所受身必應當滅住在何處而具足佛道 答曰得阿羅漢時三界諸漏因緣盡更不復生三界有淨佛土出於三界乃

至無煩惱之名於是國土佛所聞法華經具足佛道如法華經說「有羅漢若不

聞法華經自謂得滅度我於餘國為說是事汝皆當作佛」

問曰若阿羅漢往淨佛國土受法性身如是應得疾作佛何以言迂迴稽留

答曰是人著小乘因緣捨眾生捨佛道又復虛言得道以是因緣故雖不受

生死苦惱於菩薩根鈍不能疾成佛道不如直往菩薩

復次佛法於五不可思議中最第一今言漏盡阿羅漢還作佛唯佛能知論議

者正可論其事不能測知是故不應戲論若求得佛時乃能了知餘人可信而

不可知(大正 25714a1~25) (七)《大智度論》卷 28大正 25264b7~10

問曰阿羅漢煩惱已盡習亦未盡何以不生(法性生身) 答曰阿羅漢無大慈悲無本誓願度一切眾生又以實際作證已離生死故

(八)如果二乘人可以迴心向大則須耗費多少時間才能成佛呢

1《大般涅槃經》卷 11

一斷三結得須陀洹果不墮地獄畜生餓鬼helliphellip是人未來過八萬劫

便當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迦葉第二人者斷三結縛薄貪恚癡

得斯陀含果名一往來helliphellip是人未來過六萬劫便當得成阿耨多羅三藐

三菩提迦葉第三人者斷五下結得阿那含果更不來此helliphellip是人未

來過四萬劫便當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迦 葉第四人者永斷貪欲瞋恚愚癡得阿羅漢果helliphellip亦非騏驎獨一之

行helliphellip是人未來過二萬劫便當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迦葉第五人

者永斷貪欲瞋恚愚癡得辟支佛道helliphellip真是騏驎獨一之行helliphellip是人未

來過十千劫便當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大正 12431 c16~432a5) 2《瑜伽師地論》卷 80

問迴向菩提聲聞為住無餘依涅槃界中能發趣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耶

為住有餘依涅槃界耶 答唯住有餘依涅槃界中可有此事所以者何以無餘依涅槃界中遠離

一切發起事業一切功用皆悉止息 問若唯住有餘依涅槃界中能發趣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云何但由一

生便能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耶所以者何阿羅漢等尚當無有所餘

一生何況當有多生相續 答由彼要當增諸壽行方能成辦世尊多分依此迴向菩提聲聞密意說

言物類善男子若有善修四神足已能住一劫或餘一劫餘一劫者

此中意說過於一劫彼雖如是增益壽行能發趣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而

所修行極成遲鈍樂涅槃故不如初心始業菩薩彼既如是增壽行已

留有根身別作化身同法者前方便示現於無餘依般涅槃界而般涅槃

由此因緣皆作是念某名尊者於無餘依般涅槃界已般涅槃彼以所留有

根實身即於此界贍部洲中隨其所樂遠離而住一切諸天尚不能睹何

況其餘眾生能見彼於涅槃多樂住故於遍遊行彼彼世界親近供養佛菩

薩中及於修習菩提資糧諸聖道中若放逸時諸佛菩薩數數覺悟被覺

悟已於所修行能不放逸(大正 30749a5~b1)

迴向菩提聲聞要想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必須在尚未證入無餘依涅槃

界前才有可能其所使用的方法是善修四神足在住壽一劫或餘一劫的

時間中廣集菩提資糧依四神足之力而住壽一劫或餘一劫這是佛教中

古老的傳說如《長阿含經》卷 2<遊行經>云 佛告阿難諸有修四神足多修習行常念不忘在意所欲可得

不死一劫有餘阿難佛四神足已多修行專念不忘在意所欲

如來可止一劫有餘為世除冥多所饒益天人獲安(大正 115b19~24)

這樣的傳說在聲聞部派中是知道的但何以沒有說到可以依四神足之力

在住壽餘一劫的時間中廣集菩提資糧而成佛呢從時間觀的角度來看

《瑜伽師地論》說「餘一劫者此中意說過於一劫」這是將「餘一劫」

的時間擴充了不論多久時間直到成佛為止而不是一劫多一點的意思

而聲聞部派也許認為「餘一劫」是一劫再多一點的時間因此就沒有說到

可以依四神足之力在住壽一劫或一劫餘的時間中廣集菩提資糧而成

佛但從有部認為入了忍位就無法迴心向大的主張來看則不論「餘一劫」

的時間是長是短都將無法成佛這應該是部派間沒有傳說依四神足之力

在住壽餘一劫的時間中廣集菩提資糧而成佛的主要原因 二十二諸佛威力功德智慧無量深法等無差別為何佛壽有長短國土有淨穢

正法有久住不久住helliphellip (一)《十住毘婆沙論》卷 3大正 2632c3-14

佛功德力者一切去來今佛威力功德智慧無量深法等無差別但隨

諸佛本願因緣helliphellip無量壽命者壽命無量劫過諸算數一劫百劫千

劫萬劫億劫百千萬億那由他阿僧祇劫如是久住為利益憐愍眾生故

一切諸佛雖力能無量壽以本願故有久住世者有不久住者

(二)《俱舍論》卷 27大正 29141b3-9 論曰由三事故諸佛皆等一由資糧等圓滿故二由法身等成辦故三由

利他等究竟故由壽種姓身量等殊諸佛相望容有差別壽異謂佛

壽有短長種異謂佛生剎帝利婆羅門種姓異謂佛姓喬答摩迦葉波等

量異謂佛身有小大等言顯諸佛法住久近等 (三)佛壽命長短(《大智度論》卷 34大正 25312a14- b21)

問曰佛雖有長壽業因緣生於惡世故壽命便短以此短壽能具佛事何

用長為又佛以神通力故一日之中能具佛事何況百歲 答曰此間閻浮提惡故佛壽應短餘處好故佛壽應長 問曰若然者菩薩於此閻浮提淨飯王宮生出家成道是實佛餘處皆是神

通力變化作佛以度眾生 答曰此言非也所以者何餘處閻浮提亦各各言我國是實佛餘處為變化

何以知之若餘處國土自知是化佛則不肯信受教戒又如餘國土人

壽命一劫若佛壽百歲於彼裁無一日眾生則起輕慢不肯受教彼則

以一劫為實佛以此為變化如《首楞嚴經》說「神通遍照佛壽七百

千阿僧祇劫佛告文殊尸利彼佛則是我身彼佛亦言釋迦文佛則是

我身」以是故知諸佛壽命實皆無量為度人故現有長短汝言釋迦

文佛以神通力故所度眾生與人壽不異者則不須百歲一日之中可

具足佛事 如阿難一時心生是念如然燈世尊一切勝佛鞞婆尸佛出於好世

壽命極多能具佛事我釋迦文佛出生惡世壽命極短將無世尊

不能具足佛事耶 爾時世尊入日出三昧從身變化出無量諸佛及無量光明普至十方

一一化佛在諸世界各作佛事或有說法或現神通或現三昧或現

飯食如是之比種種因緣施作佛事而度眾生從三昧起告阿難曰『汝

悉見聞是事不』阿難言『唯然已見』佛告阿難『佛以如是神力

能具佛事不』阿難言『假令佛壽一日大地草木悉為可度眾生則

能度盡何況百歲』 以是故知諸佛壽命皆悉無量為度人故現有長短譬如日出影現

於水隨水大小水大則影久水小則速滅若照琉璃頗梨珠山影則

久住又如火燒草木然少則速滅然多則久住不可以滅處無火

故謂多然處亦無光明長短義亦如是 (參見《佛說首楞嚴三昧經》卷 2大正 15644c)

(四)佛土淨不淨(《大智度論》卷 32大正 25302b12-c10) 一切佛功德皆等無多無少

問曰若爾者何以言阿彌陀佛壽命無量光明千萬億由旬無量劫度眾生

答曰諸佛世界種種有淨不淨有雜

如《三十三天品經》說佛在三十三天安居自恣時至四眾久不見

佛愁思不樂遣目連白佛言「世尊云何捨此眾生住彼天上」

時佛告目連「汝觀三千世界」目連以佛力故觀或見諸佛為大眾

說法或見坐禪或見乞食如是種種施作佛事目連即時五體投地

是時須彌山王跛[跳-兆+我]大動諸天皆大驚怖目連涕泣稽首白

佛「佛有大悲不捨一切作如是種種化度眾生」佛告目連「汝

所見甚少過汝所見東方有國純以黃金為地彼佛弟子皆是阿羅漢

六通無礙復過是東方有國純以白銀為地彼佛弟子皆學辟支佛道

復過是東方有國純以七寶為地其地常有無量光明彼佛所化弟子純

諸菩薩皆得陀羅尼諸三昧門住阿毘跋致地目連當知彼諸佛者

皆是我身如是等東方恒河沙等無量世界有莊嚴者不莊嚴者皆

是我身而作佛事如東方南西北方四維上下亦復如是」

以是故當知釋迦文佛更有清淨世界如阿彌陀國阿彌陀佛亦有嚴

淨不嚴淨世界如釋迦文佛國諸佛大悲徹於骨髓不以世界好醜隨

應度者而教化之如慈母愛子子雖沒在廁溷懃求拯拔不以為惡

(五)清淨國土雜國土(《大智度論》卷 93大正 25711c14-21) 問曰佛憐愍眾生淨佛國土中何以無三惡道眾生 答曰憐愍一切眾生平等無異此中說清淨業因緣是國土中無三惡道

又佛非但一國土乃有十方恒河沙國土佛有清淨國土有雜國土

雜國土中則具有五道淨佛國土或有人天別異或無有人天別異

如過去天王佛國土中唯佛世尊以為法王是故名為天王佛 (六)《維摩詰所說經》〈佛國品第一〉卷 1大正 14538c10-29

舍利弗眾生罪故不見如來佛土嚴淨非如來咎舍利弗我此土淨而汝

不見爾時螺髻梵王語舍利弗『勿作是意謂此佛土以為不淨所以

者何我見釋迦牟尼佛土清淨譬如自在天宮』舍利弗言『我見此土

丘陵坑坎荊蕀沙礫土石諸山穢惡充滿』螺髻梵言『仁者心有高下

不依佛慧故見此土為不淨耳舍利弗菩薩於一切眾生悉皆平等深心

清淨依佛智慧則能見此佛土清淨』於是佛以足指按地即時三千大千

世界若干百千珍寶嚴飾譬如寶莊嚴佛無量功德寶莊嚴土一切大眾

歎未曾有而皆自見坐寶蓮華佛告舍利弗『汝且觀是佛土嚴淨』舍

利弗言『唯然世尊本所不見本所不聞今佛國土嚴淨悉現』佛語

舍利弗『我佛國土常淨若此為欲度斯下劣人故示是眾惡不淨土耳譬

如諸天共寶器食隨其福德飯色有異如是舍利弗若人心淨便見此土功德

莊嚴』 (七)正法久住不久住(《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 183大正 27919a3-16)

問何故過去諸佛有未般涅槃正法即滅有於般涅槃後七日即滅今釋迦佛

千歲方滅耶 答過去諸佛壽量長遠於彼正教所應作者佛在世時多已究竟故法速滅

今世尊釋迦牟尼出百年時壽量短促正教所作雖佛涅槃多未究竟乃

至千歲於中有種善根者有成熟者有解脫者是故經於多時正法方滅

有說過去諸佛所有弟子愛重奢摩他非毘缽舍那由重奢摩他故

恒住寂止不樂傳說契經等十二分教故法速滅 今世尊弟子愛重毘缽舍那非奢摩他由重毘缽舍那故多住觀察皆

樂傳授契經等十二分教是故正法多時乃滅 (八)1《成佛之道》(增注本)p19

從經典看來佛的色身有大小壽命有長短國土有淨穢弟子有多少正

法住世也不一致要知道這是佛的方便示現為了適應眾生的根機才有

這種種差別

2《成佛之道》(增注本)p425-426

佛壽與佛身的長短可說有限量的都是化身化土化身佛為什麼示現這

些差別呢因眾生根性不同有的應以苦切語三惡道是這樣的苦眾生界

是這樣的苦能因此發心修行這是折伏門 有的應以愛語這麼清淨那麼自在就肯發心修行這是攝受門 化身佛就是以這折攝二門來成就眾生的隨機適應如藥能治病就是妙

藥所以不應該生優劣想

3印順法師《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p493 釋尊的生在穢惡時代是出於悲憫眾生的願力願意在穢土成佛救護眾生

脫離一切苦這是重在「悲能拔苦」的精神彌勒是立願生在「佛剎莊嚴

壽命無數」的世界重在慈(彌勒譯為「慈」)的「施與安樂」至於成佛

(智證)度眾生是沒有不同的這是法藏部的見解 說一切有部以為「慈氏菩薩多自饒益少饒益他釋迦菩薩多饒益他少

自饒益」釋尊與彌勒因行的對比釋尊是更富於大悲為眾生的精神所以

彌勒的最初發心比釋迦早了四十餘劫而成佛卻落在釋尊以後這顯得大

悲苦行的菩薩道勝過了為「莊嚴佛剎壽命無數」而發心修行

Page 16: 《十住毘婆沙論》之菩薩修行要略...2006 年佛法度假中文營隊課程講義 《十住毘婆沙論》之菩薩修行要略 釋長慈編 2006/5/22 壹、簡介 一、釋《論》題:

佛告須菩提若菩薩於過去未來現在諸法不取不念不見不得不

分別而能如是思惟是諸法皆從憶想分別眾緣和合有一切法實不生無所從

來是中乃至無有一法已生今生當生亦無已滅今滅當滅諸法相如

是我順諸法相隨喜隨喜已亦隨諸法實相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名

最上隨喜迴向 復次須菩提求佛道善男子善女人不欲謗佛者應以善根如是迴向應作

是念如諸佛心佛智佛眼知見是善根福德本末體相從何而有我亦

如是隨諸佛知見隨喜如諸佛所許我亦如是以善根迴向若菩薩如是迴向

則不謗諸佛亦無過咎深心信解如實迴向是名大迴向具足迴向 復次須菩提善男子善女人以諸善根福德應如是迴向如諸賢聖戒品

定品慧品解脫品解脫知見品不繫欲界不繫色界不繫無色界不在

過去不在未來不在現在以不繫三界故是迴向亦如是不繫所迴向處亦

不繫若菩薩能如是得心信解如實是名不失迴向無毒迴向法性迴向若

菩薩於此迴向取相貪著是名邪迴向是故諸菩薩摩訶薩應如諸佛所知法

相以是法相迴向能至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名正迴向

(二)《大智度論》卷 61大正 25487c27~488a13 共一切眾生者是福德不可得與一切眾生而果報可與菩薩既得福德果報

衣服飲食等世間樂具以利益眾生菩薩以福德清淨身口人所信受

為眾生說法令得十善道四禪等與作後世利益末後成佛得福德果報

身有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無量光明觀者無厭無量清淨梵音柔和無

礙解脫等諸佛法於三事示現度無量阿僧祇眾生般涅槃後碎身舍利與

人供養久後皆令得道是果報可與一切眾生以果中說因故言福德與眾生

共若福德可以與人者諸佛從初發心所集福德盡可與人然後更作善法

體不可與人今直以無畏無惱施與眾生

(三)印順法師《印度佛教思想史》p112 ~ p113 迴向迴向是迴轉趣向將自己所有念佛等功德轉向於某一目標〈普賢行

願品〉說「迴向眾生及佛道」(《大方廣佛華嚴經》卷 40大正 10847a)一切功德迴向給眾生與眾生同成佛道自己所作的功德能轉給別人嗎

《大智度論》說「是福德不可得與一切眾生而(福德的)果報可與helliphellip

若福德可以與人者諸佛從初發心所集功德盡可與人」(卷 61大正 25

487c~488a)自己所作的功德是不能迴向給眾生的但自己功德所得的福報

菩薩可以用來利益眾生引導眾生同成佛道這樣的迴向說才沒有違反「自

作自受」的因果律 (四)印順法師《華雨集》(第二冊)p158 ~ p161

「普皆回向」回向是迴轉趣向迴向功德是將所有功德轉向於某一目

的〈普賢行願品〉的迴向是「所有禮讚供養福請佛住世轉法輪隨

喜懺悔諸善根迴向眾生及佛道」(《普賢菩薩行願讚》大正 10880b)依偈說回向是將上來所說的「禮敬功德」「讚歎功德」「供養功德」「懺悔

功德」「隨喜功德」「勸請功德」一切回向於眾生與眾生同成佛道依偈

文可見重佛重信的易行道(「三品經」也如此)本沒有「恒順眾生」與

「常隨佛學」的 回向眾生及佛道如《舍利弗悔過經》說「學道以來所得(一切)福德皆

集聚合會以持好心施與天下十方人民父母蜎飛蠕動之類皆令得其福

有餘少所令某得之令某等作佛道」(大正 241091a)異譯《菩薩藏經》

說得更明白「一切和合迴施與一切眾生helliphellip一切和合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

菩提以此善根願令一切眾生亦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大正 241089a) 菩薩修易行道所得的功德回向眾生就是將自己的功德轉而布施給眾生

使眾生離苦得樂發心修行成佛 菩薩的功德真能施與眾生使眾生受福樂嗎這裏面含有重大問題也就是

「自力」與「他力」一般神教都是重「他力」的佛法說善惡因果修因證

果一向是「自力」的「大乘佛法」的「回向功德」不違反佛法的特質嗎

《大智度論》卷 61(大正 25487c~488a)說 「共一切眾生者是福德不可得與一切眾生而果報可與菩薩既得福德

果報衣服飲食等世間樂具以利益眾生菩薩以福德清淨(所有)

身口人所信受為眾生說法令得十善helliphellip末後成佛helliphellip是果報可

與一切眾生以果中說因故言福德與眾生共若福德可以與人者諸佛

從初發心所集福德盡可與人」 經上說福德回向施與眾生這是果中說因是不了義說菩薩的福德是不能

轉施與別人的但菩薩發願化度眾生所以依此福德善根未來福慧具足就

能以財物佛法施與眾生使眾生得財物能依法修行成就佛道如自己的

福德而可以迴施眾生那是違反「自力」原則的佛菩薩的功德無量如可以

迴施眾生那世間應該沒有苦惱眾生都是佛菩薩那樣也不用佛菩薩來化度

了 《十住毘婆沙論》這樣說「我所有福德一切皆和合為諸眾生故正迴向

佛道」(卷 5大正 2646b)菩薩發菩提心求成佛道主要是為了救度一切

眾生所以「迴向眾生及佛道」是說「為諸眾生故」以一切功德迴向阿耨

多羅三藐三菩提並非以福德善根施與眾生《普賢菩薩行願讚》但說「悉皆

迴向於菩提」沒有說迴向眾生也許是為了避免讀者的誤解吧

九關於眾生見佛身聞佛名而得入必定之意趣 (一)《十住毘婆沙論》卷 3大正 2632c3-8

佛功德力者一切去來今佛威力功德智慧無量深法等無差別但隨諸佛本

願因緣或有壽命無量或有見者即得必定聞名者亦得必定女人見者即成

男子身若聞名者亦轉女身或有聞名者即得往生或有無量光明眾生遇者

離諸障蓋或以光明即入必定或以光明滅一切苦惱 (二)《十住毘婆沙論》卷 3大正 2632c14-25

見時得入必定者有眾生見佛即住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阿惟越致地何以故

是諸眾生見佛身者心大歡喜清淨悅樂其心即攝得如是菩薩三昧以是三昧

力通達諸法實相能直入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必定地 是諸眾生長夜深心種見佛入必定善根以大悲心為首善妙清淨為通達

一切佛法故為度一切眾生故是善根成就時至是故得值此佛又以諸佛本

願因緣二事和合故此事得成 聞佛名入必定者佛有本願「若聞我名者即入必定」如見佛聞亦如是

(三)《大方廣佛華嚴經》卷 52大正 10276c23-27

若有眾生善根熟者見佛身已則皆受化然彼佛身盡未來際究竟安住

隨宜化度一切眾生未曾失時 佛子如來身者無有方處非實非虛但以諸佛本誓願力眾生堪度則便

出現

(四)《大方廣佛華嚴經》卷 52大正 10276b23-26 佛子如來智日亦復如是普現法界無前無後一切眾生淨心器中佛

無不現心器常淨常見佛身若心濁器破則不得見

(五)《放光般若經》卷 4大正 829a27-28

云何菩薩真見佛身逮法性故是為真見

《大品般若經》卷 6〈發趣品第 20〉大正 8259b8 云何菩薩如實觀佛身如實觀法身故

(六) 《大智度論》卷 34大正 25313a21-c18 【經】我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時十方如恒河沙等世界中眾生聞我名者必得阿

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欲得如是等功德者當學般若波羅蜜(《摩訶般若波羅

蜜經》卷 1大正 8221a17-20) 【論】問曰有人生值佛世在佛法中或墮地獄者如提婆達俱迦利訶多釋子等

三不善法覆心故墮地獄此中云何言去佛如恒河沙等世界但聞佛名便

得道耶

答曰上已說有二種佛一者法性生身佛二隨眾生優劣現化佛

為法性生身佛故說乃至聞名得度為隨眾生現身佛故說雖共佛住

隨業因緣有墮地獄者

法性生身佛者無事不濟無願不滿所以者何於無量阿僧祇劫積

集一切善本功德一切智慧無礙具足為眾聖主諸天及大菩薩希能見

者譬如如意寶珠難見難得若有見者所願必果如喜見藥其有見者

眾患悉除如轉輪聖王人有見者無不富足如釋提桓因有人見者隨

願悉得如梵天王眾生依附恐怖悉除如人念觀世音菩薩名者悉脫

厄難是事尚爾何況諸佛法性生身

問曰釋迦文佛亦是法性生身分無有異體何以故佛在世時有作五逆罪人

飢餓賊盜如是等惡

答曰釋迦文佛本誓我出惡世欲以道法度脫眾生不為富貴世樂故出

若佛以力與之則無事不能又亦是眾生福德力薄罪垢深重故不得隨

意度脫又今佛但說清淨涅槃而眾生譏論誹謗言『何以多畜弟子

化導人民』此亦是繫縛法但以涅槃法化猶尚譏謗何況雜以世樂

如提婆達欲令足下有千輻相輪故以鐵作模燒而爍之爍已足壞

身惱大呼爾時阿難聞已涕泣白佛『我兄欲死願佛哀救』佛即

伸手就摩其身發至誠言『我看羅[目侯]羅與提婆達等者彼痛當滅』

是時提婆達眾痛即除執手觀之知是佛手便作是言『淨飯王子以

此醫術足自生活』佛告阿難『汝觀提婆達不用心如是云何可度

若好世人則無是咎』如是眾生若以世樂不得度也是事種種因緣

上已廣說以是故說聞佛名有得道者有不得者

復次佛身無量阿僧祇種種不同有佛為眾生說法令得道者有佛放

無量光明眾生遇之而得道者有以神通變化指示其心而得道者有佛

但現色身而得道者有佛遍身毛孔出眾妙香眾生聞之而得道者有

佛以食與眾生令得道者有佛眾生但念而得道者有佛能以一切草木之

聲而作佛事令眾生得道者有佛眾生聞名而得道者為是佛故說言

我作佛時其聞名者皆令得度

復次聞名不但以名便得道也聞已修道然後得度如須達長者

初聞佛名內心驚喜詣佛聽法而能得道又如貰夷羅婆羅門從雞泥耶

結髮梵志所初聞佛名心即驚喜直詣佛所聞法得道是但說聞名聞

名為得道因緣非得道也 (七)《大智度論》卷 93大正 25712b2-6

問曰餘佛種種勤苦說法眾生尚不得道何以但聞佛名便得道 答曰餘處佛種種說法眾生或得道或得善根終不空說若聞是佛名畢

至阿鞞跋致不言今得 十云何有眾生聞佛名便得往生 (一)《十住毘婆沙論》卷 3大正 2633a2-4

聞佛名得往生者若人信解力多諸善根成就業障礙已盡如是之人得聞佛

名又是諸佛本願因緣便得往生

「善根」《十住毘婆沙論》卷 1大正 2623b4-18 厚種善根者如法修集諸功德名為厚種善根

善根者不貪不恚不癡一切善法從此三生故名為善根如一切惡

法皆從貪恚癡生是故此三名不善根helliphellip

此中善根為眾生求無上道故所行諸善法皆名善根能生薩婆若智故

名為善根

(二)「別時意趣」

1《攝大乘論本》卷 2大正 31141a18-26 四意趣者一平等意趣謂如說言我昔曾於彼時彼分即名勝觀正等

覺者二別時意趣謂如說言若誦多寶如來名者便於無上正等菩提

已得決定又如說言由唯發願便得往生極樂世界三別義意趣謂

如說言若已逢事爾所殑伽河沙等佛於大乘法方能解義四補特伽羅

意樂意趣謂如為一補特伽羅先讚布施後還毀訾如於布施如是尸羅

及一分修當知亦爾如是名為四種意趣 2《攝大乘論釋》卷 5大 31346b4-11

別時意趣者謂此意趣令嬾惰者由彼彼因於彼彼法精勤修習彼

彼善根皆得增長此中意趣顯誦多寶如來名因是昇進因非唯誦名

便於無上正等菩提已得決定如有說言由一金錢得千金錢豈於一

日意在別時由一金錢是得千因故作此說此亦如是由唯發願

便得往生極樂世界當知亦爾 3印順法師《攝大乘論講記》(p 286-287)

實際上單單持誦多寶如來的名號並不能於無上菩提得不退轉唯憑空

口發願也不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佛陀的意思是約另一時間說的若

持誦多寶如來的名號就可種下成佛的善根雖然還不能直登不退但

將來一定要修證菩提如魚吞了鉤一樣雖然還在水裡可說已經釣住了

發願往生極樂也如此久久的積集福德智慧的善根將來定能往生極樂

如俗語說『一本萬利』並不真的一個錢立刻獲得萬倍的盈利而是說由

這一個本錢經過長久的經營才可以獲得萬利發願為往生之因念佛

為不退之因佛陀是依這種意思說的 十一關於眾生發菩提心之因緣 (一)1《十住毘婆沙論》卷 3大正 2635a26-b7

眾生初發菩提心或以三因緣或以四因緣如是和合有七因緣發阿耨多

羅三藐三菩提心 問曰何等為七 答曰一者諸如來令發菩提心二見法欲壞守護故發心三於眾生中大悲

而發心四或有菩薩教發菩提心五見菩薩行亦隨而發心(六)或因布施已而發菩提心(七)或見佛身相歡喜而發心以是七因緣

而發菩提心 (詳細內容參見《十住毘婆沙論》卷 3大正 2635b8-36a11)

2《十住毘婆沙論》卷 3大正 2636a11-23 問曰汝說七因緣發菩薩心為皆當成有成有不成 答曰是不必盡成或有成有不成 問曰若爾者應解說 答曰於七發心中 佛教令發心 護法故發心 憐愍故發心

如是三心者 必定得成就 其餘四心者 不必皆成就 是七心中(1)佛觀其根本教令發心必得成以不空言故(2)若

為尊重佛法為欲守護(3)若於眾生有大悲心如是三心必得成就

根本深故 餘菩薩教令發心見菩薩所行發心因大布施發心若見若聞佛相發

心是四心多不成或有成者根本微弱故

(二)《佛說如來智印經》卷 1大正 15470b22-c4 有七法發菩提心何等為七一者如佛菩薩發菩提心二者正法將滅為護

持故發菩提心三者見諸眾生眾苦所逼起大悲念發菩提心四者菩薩教餘

眾生發菩提心五者布施時自發菩提心六者見他發意隨學發心七者見如

來三十二相八十種好具足莊嚴若聞發心彌勒如是七因緣發菩提心

如佛菩薩發菩提心正法將滅為護持故發菩提心見諸眾生眾苦所逼起大

悲念發菩提心發此三心能為諸佛菩薩護持正法又能疾得不退轉地成就

佛道後四發心剛強難伏不能護法

(三)《彌勒菩薩所問經論》卷 2大正 26240b15-26

如《法印經》中如來說言彌勒發菩提心有七種因何等為七一者諸佛

教化發菩提心二者見法欲滅發菩提心三者於諸眾生起大慈悲發菩提心

四者菩薩教化發菩提心五者因布施故發菩提心六者學他發菩提心七者

聞說如來三十二相八十種好發菩提心 彌勒諸佛教化發菩提心見法欲滅發菩提心於諸眾生起大慈悲發菩提

心此三發心能護正法速疾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餘四發心非真菩

薩不能護持諸佛正法速疾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十二何謂「名字菩薩」何謂「真實菩薩」成就何法得名「真實菩薩」

(一)《十住毘婆沙論》卷 1大正 2621a1-11

問曰但發心便是菩薩耶

答曰何有但發心而為菩薩若人發心必能成無上道乃名菩薩或有但發

心亦名菩薩何以故若離初發心則不成無上道如大經說新發意

者名為菩薩猶如比丘雖未得道亦名道人是名字菩薩漸漸修習

轉成實法後釋歡喜地中當廣說如實菩薩相

眾者從初發心至金剛無礙解脫道於其中間過去未來現在菩薩

名之為眾

(二)《大智度論》卷 4大正 2586b13-16

是菩提薩埵有兩種有鞞跋致有阿鞞跋致如退法不退法阿羅漢阿鞞跋

致菩提薩埵是名實菩薩以是實菩薩故諸餘退轉菩薩皆名菩薩譬如得

四道人是名實僧以實僧故諸未得道者皆得名僧

(參見《大智度論》卷 3大正 2580a15-27)

(三)《十住毘婆沙論》卷 13大正 2693c15-94a20

問曰汝說無上道相時種種因緣訶罵空發願菩薩自言菩薩但名字菩薩

若是三不名為菩薩者成就何法名為真菩薩

答曰非但發空願自言是菩薩名字為菩薩略說能成就三十二法者乃名

為菩薩若人發心欲求佛道自言是菩薩空受名號不行功德慈悲

心諸波羅蜜等是不名為菩薩如土城名寶城但自誑身亦誑諸佛

亦誑世間眾生若人有三十二妙法亦能發願是名真實菩薩何等三十

一深心為一切眾生求諸安樂(參見大正2623c17-24a29102c8-12)

二能入諸佛智中

三自審知堪任作佛不作佛

四不憎惡他

五道心堅固

六不假偽結託親愛

七乃至未入涅槃常為眾生作親友

八親疏同心

九已許善事心不退轉

十於一切眾生不斷大慈

十一於一切眾生不斷大悲(參大正2649b18-29103c17-24)

十二常求正法心無疲懈

十三勤發精進心無厭足

十四多聞而解義

十五常省己過

十六不譏彼闕

十七於一切見聞事中常修菩提心

十八施不求報

十九持戒不求一切生處

二十於一切眾生忍辱無瞋礙

二十一能勤精進修習一切善根

二十二不隨無色定生

二十三方便所攝智慧

二十四四攝法所攝方便

二十五持戒毀戒慈愍無二(參大正2661a16-b29)

二十六一心聽法

二十七一心阿練若處住

二十八不樂世間種種雜事

二十九不貪著小乘(參大正2620b15-c23)

三十見大乘利益為大

三十一遠離惡知識(參大正2667a4-8)

三十二親近善知識(參大正2666c28-67a4)

菩薩住是三十二法能成七法所謂

(1)四無量心

(2)能遊戲五神通

(3)常依於智

(4)常不捨善惡眾生

(5)所言決定言必皆實

(6)集一切善法

(7)心無厭足

是為三十二法為七法菩薩成就此者名為真實菩薩

(四)《大寶積經》卷112「普明菩薩會」大正11632c27-633a14 復次迦葉名菩薩者不但名字為菩薩也能行善法行平等心名為菩薩

略說成就三十二法名為菩薩何謂三十二法 (1)常為眾生深求安樂(2)皆令得住一切智中(3)心不憎惡他人智慧(4)破壞憍慢(5)深樂佛道(6)愛敬無虛(7)親厚究竟於怨親中其心同等

至於涅槃(8)言常含笑先意問訊(9)所為事業終不中息(10)普為

眾生等行大悲(11)心無疲倦多聞無厭(12)自求己過不說他短(13)以菩提心行諸威儀(14)所行惠施不求其報(15)不依生處而行持戒(16)諸眾生中行無礙忍(17)為修一切諸善根故勤行精進(18)離生無色而起

禪定(19)行方便慧(20)應四攝法(21)善惡眾生慈心無異(22)一

心聽法(23)心住遠離(24)心不樂著世間眾事(25)不貪小乘於大乘

中常見大利(26)離惡知識親近善友(27)成四梵行遊戲五通(28)常依真智(29)於諸眾生邪行正行俱不捨棄(30)言常決定(31)貴真

實法(32)一切所作菩提為首 如是迦葉若人有此三十二法名為菩薩

《大寶積經》與《十住毘婆沙論》三十二法之比對

《大寶積經》 《十住毘婆沙論》

1 常為眾生深求安樂 深心為一切眾生求諸安樂(1)

2 皆令得住一切智中 能入諸佛智中(2)

3 心不憎惡他人智慧 不憎惡他(4)

4 破壞憍慢 自審知堪任作佛不作佛(3)

5 深樂佛道 道心堅固(5)

6 愛敬無虛 不假偽結託親愛(6)

7 親厚究竟於怨親中其心同等至於

涅槃 親疏同心(8)

乃至未入涅槃常為眾生作親友(7)

8 言常含笑先意問訊

9 所為事業終不中息 已許善事心不退轉(9)

10 普為眾生等行大悲 於一切眾生不斷大慈(10)

於一切眾生不斷大悲(11)

11 心無疲倦多聞無厭 常求正法心無疲懈(12)

勤發精進心無厭足(13)

多聞而解義(14)

12 自求己過不說他短 常省己過(15)不譏彼闕(16)

13 以菩提心行諸威儀 於一切見聞事中常修菩提心(17)

14 所行惠施不求其報 施不求報(18)

15 不依生處而行持戒 持戒不求一切生處(19)

16 諸眾生中行無礙忍 於一切眾生忍辱無瞋礙(20)

17 為修一切諸善根故勤行精進 能勤精進修習一切善根(21)

18 離生無色而起禪定 不隨無色定生(22)

19 行方便慧 方便所攝智慧(23)

20 應四攝法 四攝法所攝方便(24)

21 善惡眾生慈心無異 持戒毀戒慈愍無二(25)

22 一心聽法 一心聽法(26)

23 心住遠離 一心阿練若處住(27)

24 心不樂著世間眾事 不樂世間種種雜事(28)

25 不貪小乘於大乘中常見大利 不貪著小乘(29)見大乘利益為大(30)

26 離惡知識親近善友 遠離惡知識(31)親近善知識(32)

27 成四梵行遊戲五通 四無量心能遊戲五神通

28 常依真智 常依於智

29 於諸眾生邪行正行俱不捨棄 常不捨善惡眾生

30 言常決定 所言決定

31 貴真實法 言必皆實

32 一切所作菩提為首 集一切善法心無厭足

十三「自得度已當度眾生」之意趣為何 (一)《十住毘婆沙論》卷 1大正 2624b3~20

發願「我得自度已當度眾生」者一切諸法願為其本離願則不成是

故發願 問曰何故不言我當度眾生而言自得度已當度眾生

答曰自未得度不能度彼如人自沒淤泥何能拯拔餘人又如為水所[漂

寸]不能濟溺是故說我度已當度彼如說

「若人自度畏能度歸依者自未度疑悔何能度所歸

若人自不善不能令人善若不自寂滅安能令人寂」

是故先自善寂而後化人又如法句偈說

「若能自安身在於善處者然後安餘人自同於所利」

凡物皆先自利後能利人何以故如說

「若自成己利乃能利於彼自捨欲利他失利後憂悔」

是故說自度已當度眾生

(二)《十住毘婆沙論》卷 14大正 2698b29~ c14

若生善處若生惡處皆屬十善十不善道 我知是世間諸業因緣有無有定主是故我應先自行十善道然後令諸眾生亦住

十善道 問曰何以故要先自住十善道後乃令他住耶 答曰行於惡業者令他善不易自不行善故他則不信受

若惡人自不行善欲令他行善者則為甚難何以故是人自不行善

他人不信受其語如偈說 「若人自不善不能令他善若自不寂滅不能令他寂 以是故汝當先自行善寂然後教他人令行善寂滅」

是菩薩當如是行善法

(三)印順法師《學佛三要》(p145~154) 淨化身心擴展德性從徹悟中得自利的解脫自在本為佛弟子的共同目

標聲聞道與菩薩道的差別只在重於自利或者重於利他從利他中完成自

利聲聞不是不能利他的也還是住持佛法利樂人天度脫眾生不過重於

解脫的己利在未得解脫以前厭離心太深不大修利他的功德證悟以後

也不過隨緣行化而已而菩薩在解脫自利以前著重於慈悲的利他所以說

「未能自度先度人菩薩於此初發心」證悟以後更是救濟度脫無量眾生

所以聲聞乘的主機是重智證的菩薩乘的主機是重悲濟的 菩薩道在初期的聖典中即被一般稱做小乘三藏中也是存在的這即

是菩薩本生談菩薩在三大阿僧祇劫中或作國王王子或作宰官或作外

道或作農工商賈醫生船師或在異類中行為鳥為獸菩薩不惜財物

不惜身命為了利益眾生而施捨閻浮提中沒有一處不是菩薩施捨頭目腦髓

的所在他持戒忍辱精勤的修學波羅密多的四種六種或十種都是歸

納本生談的大行難行而來這樣的慈悲利他都在證悟解脫以前誰說非自利

不能利他等到修行成熟菩提樹下一念相應妙慧圓成無上正等正覺這樣

的頓悟成佛從三大阿僧祇劫的慈悲利他中得來菩薩與聲聞的顯著不同就

是一向在生死中不求自利解脫而著重於慈悲利他 初期的大乘經對於菩薩的三祇修行與三藏所說的小小不同大乘以為

菩薩的利他行在沒有證悟以前是事行勝解行雖然難得但功德還算不

得廣大徹悟的證真無生法忍以後莊嚴淨土成熟眾生的利他大行功

德是大多了因為這是與真智相應是事得理融的平等無礙的大乘分菩薩

道為二階般若道凡經一大僧祇劫是實證以前的地前的唯識宗稱為資

糧位加行位(到見道位)也名勝解行地證悟以後是方便道凡經二大僧祇

劫即登地菩薩唯識家稱為從見道到修道位大體的說地前菩薩雖有勝

解而還沒有現證廣集無邊的福智資糧與本生談所說相近大地菩薩現證

了法界如觀音菩薩等慈悲普濟不可思議本生談中的一分異類中行屬於

這一階段的化身雖有未證悟已證悟二大階位而未證悟前菩薩還是慈悲

利物決無一心一意趣求解脫自利的helliphellip觀音菩薩等尋聲救苦是大地菩薩

事然並非人間的初學菩薩行者不要實踐慈悲利物的行為helliphellip

大乘佛教的修學者菩薩如沒有證悟還不能解脫自在他怎麼能長

期的在生死中修行不怕失敗嗎能自己作得主而不像一般凡夫的墮入惡

道或生長壽天嗎自己不能浮水怎能在水中救人難道不怕自己沈沒嗎

一分學者的專重信願求得信心的不退或專重智證而趨於急求解脫急求

成佛這都不外乎受了這種思想的影響

當然自己不能浮水不能入水救人然而自己離水上岸又怎麼能在

水中救人聲聞人急求自證了脫生死等到一斷煩惱即「與生死作隔礙」

再不能發菩提心長在生死修菩薩行雖然大乘經中進展到還是可以回心

向大的結論然而被痛責為焦芽敗種的要費多大的方便才能使他迴向大乘

呢要再修多少劫的大乘信心才能登菩薩地呢即使迴入菩薩乘由於過去

自利的積習難返也遠不及直往大乘的來得順利而精進所以大乘經中以退

失菩提心為犯菩薩重戒以悲願不足而墮入自利的證入為必死無疑不重悲

願不集利他的種種功德一心一意的自利以為能速疾成佛這真是可悲的

大乘真精神的沒落

在水中救人是不能離水上岸的要學會浮水也非在水中學習不可菩

薩要長在生死中修菩薩行自然要在生死中學習要有一套長在生死而能普

利眾生的本領但這非依賴佛力可成也非自己先做到了生脫死解脫自在

因為這是要墮入小乘深坑的菩薩這套長在生死而能廣利眾生的本領除「堅

定信願」「長養慈悲」而外主要的是「勝解空性」觀一切法如幻如化了

無自性得二諦無礙的正見是最主要的一著所以經上說「若有於世間

正見增上者雖歷百千生終不墮惡趣」唯有了達得生死與涅槃都是如幻

如化的這才 能不如凡夫的戀著生死也不像小乘那樣的以「三界為牢

獄生死如冤家」而厭離他急求擺脫他這才能不如凡夫那樣的怖畏涅槃

能深知涅槃的功德而也不像小乘那樣的急趣涅槃在生死中浮沈因信願

慈悲特別是空勝解力能逐漸的調伏煩惱能做到煩惱雖小小現起而不會闖

大亂子不斷煩惱也不致作出重大惡業時時以眾生的苦痛為苦痛眾生的

利樂為利樂我見一天天的薄劣慈悲一天天的深厚怕什麼墮落唯有專為

自己打算的才隨時有墮落的憂慮發願在生死中常得見佛常得聞法「世

世常行菩薩道」這是初期大乘的共義中觀與瑜伽宗的共義釋尊在經中說

「我往昔中多住空故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hellip這種空性勝解或稱「真

空見」要從聞思而進向修習以信願慈悲來助成時常記著「今是學時

非是證時」(悲願不足而證空就會墮入小乘)這才能長在生死中忍受生死

的苦難眾生的種種迫害而不退菩提心菩薩以「布施」「愛語」「利行」「同

事」四攝法廣利一切眾生自己還沒有解脫卻能廣行慈悲濟物的難行苦

行雖然這不是人人所能的然而菩薩的正常道卻確實如此helliphellip 我們必須認清名符其實的菩薩是偉大的最偉大處就在他能不為自

己著想以利他為自利helliphellip有信願慈悲空性勝解正好在生死海中鍛鍊

身手從頭出頭沒中自利利人一般能於菩薩行而隨喜的景仰的學習的

都是種植菩提種子都是人中賢哲世間的上士有積極利他為法為人的大

心凡夫即使是「敗壞菩薩」也比自了漢強得多這種慈悲為本的人菩薩行

淺些是心向佛乘而實是人間的君子十善菩薩深些是心存利世利益人間

的大乘正器從外凡內凡而漸登賢位的菩薩沒有得解脫的自利卻能為一

切眾生而修學為一切眾生而忍苦犧牲hellip漸學漸深從人間正行而階梯佛乘

這才是菩薩的中道正行真能存菩薩的心胸有菩薩的風格理解菩薩利他的

真精神那裡會如喪考妣的急求己利

《雜阿含經》 卷 28(788 經) 「假使有世間正見增上者雖復百千生終不墮惡趣」 (大正

2204c11~12)

《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 18〈不證品〉 「佛告須菩提若菩薩摩訶薩具足觀空先作是願我今不應空法作證

我今學時非是證時」(大正 8350a19~21) (參見《大智度論》卷 76〈釋學空不證品〉大正 25592b4~6)

十四何謂「必定聚」初發菩薩心者是否皆入必定聚

(一)《十住毘婆沙論》卷 1大正 2624c2~14 為得如是佛十力故大心發願即入必定聚

問曰凡初發心皆有如是相耶

答曰或有人說「初發心便有如是相」而實不爾何以故是事應分別不

應定答所以者何一切菩薩初發心時不應悉入於必定

或有初發心時即入必定

或有漸修功德如釋迦牟尼佛--初發心時不入必定後修集功德

值燃燈佛得入必定

是故汝說「一切菩薩初發心便入必定」是為邪論

問曰若是邪論者何故汝說「以是心入必定」

答曰有菩薩初發心即入必定以是心能得初地因是人故說「初發

心入必定中」

(二)《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 4〈金剛品(摩訶薩品)〉大正 8243b14~19

佛告須菩提必定眾者性地人八人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羅漢

辟支佛初發心菩薩乃至阿惟越致地菩薩須菩提是為必定眾菩薩為上

首菩薩摩訶薩於是中生大心不可壞如金剛當為必定眾作上首 (三)《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 26〈畢定品〉大正 8409b14~c12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是菩薩摩訶薩為畢定為不畢定

佛告須菩提菩薩摩訶薩畢定非不畢定

世尊何處畢定為聲聞道中為辟支佛道中為佛道中

佛言菩薩摩訶薩非聲聞辟支佛道中畢定是佛道中畢定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為初發意菩薩畢定為最後身菩薩畢定

佛言初發意菩薩亦畢定阿惟越致菩薩亦畢定後身菩薩亦畢定

世尊畢定菩薩墮惡道中生不

不也須菩提於汝意云何若八人若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羅漢

辟支佛生惡道中不 不也世尊

如是須菩提菩薩摩訶薩從初發意已來布施持戒忍辱精進行禪

定修智慧斷一切不善業若墮惡道若生長壽天若不得修善法處若生

邊國若生惡邪見家無作見家是中無佛名無法名無僧名無有是處

須菩提初發意菩薩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以深心行十不善道無有是處

世尊若菩薩摩訶薩有如是善根功德成就如佛自說本生受不善果報是時

善根為何所在 佛告須菩提菩薩摩訶薩為利益眾生故隨而受身以是身利益眾生

須菩提菩薩摩訶薩作畜生時有是方便力若怨賊欲來殺害以是無上忍辱

無上慈悲心捨身不惱惡賊汝諸聲聞辟支佛無有是力以是故須菩提

當知菩薩摩訶薩欲具足大慈心為憐愍利益眾生故受畜生身

(《大智度論》卷 93大正 25712c20~713a17) (四)《大智度論》卷 93大正 25713b15~714a25

問曰上阿鞞跋致品中說如是相是阿鞞跋致如是相非阿鞞跋致阿鞞跋致

即是畢定須菩提今何以更問

答曰是般若波羅蜜有種種門有種種道阿鞞跋致是一門中說今問畢定

更問異門

復次佛心中一切眾生一切法皆畢定人以智不及故名為不畢定佛

知雖無量阿僧祇劫積大功德必退作小乘者亦知微細昆虫雖未有善

心過爾所劫發心後當作佛定知一切法皆如是從是因得是果

是故名佛一切法中無礙以畢定知故 復次須菩提聞法華經(卷 1大正 99a)中說於佛所作少功德

乃至戲笑一稱南無佛漸漸必當作佛又聞阿鞞跋致品中有退不退

又復聞聲聞人皆當作佛若爾者不應有退如法華經中說畢定餘經說

有退有不退是故今問為畢定為不畢定如是等種種因緣故問定

不定

佛答菩薩是畢定

須菩提心以入涅槃為畢定是故問為何道中畢定

佛答非畢定二乘但於大乘中畢定

求佛道者有上中下是故問為初發意為阿鞞跋致為最後身畢定 須菩提意謂為阿鞞跋致已上畢定住佛道中故

佛答三種菩薩皆畢定畢定者必當作佛

問曰如上品中說佛以佛眼見十方菩薩求佛如恒河沙得阿鞞跋致者若

一若二今何以言三種菩薩盡皆畢定

答曰我先已說般若甚深有無量門有說諸菩薩退而不畢定有處說菩薩畢

定不退如阿鞞跋致品中須菩提問佛菩薩退者於何處退為從色

為從受想行識乃至十八不共法

畢竟空故諸法皆不退此中佛何以更說不退

問曰是二義何者是實

答曰二事皆實佛口所說無不實者如佛或說諸法空無所有或說布施持

戒等是有為初發心者說諸法有為久學人著善法者說諸法空無所有

懈怠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牢固者如是人應從聲聞道得度而不求聲

聞久於生死中受苦是故說發心如恒河沙得阿鞞跋致者若一若二

眾生聞是已能堪受眾苦者畢定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若不能者取

聲聞辟支佛道

有人堪任得佛而大悲心薄自愛身重此人聞佛難得多有退者作是

念我或不能得佛不如早取涅槃何用世世受勤苦為為是人故說

一切菩薩乃至初發心皆畢定如法華經中說

問曰若菩薩皆畢定佛何以故種種呵二乘不聽菩薩取二乘證

答曰求佛道者應遍知法性是人畏老病死故於法性少分取證便自止

息捨佛道不度眾生諸佛菩薩之所呵責汝欲捨去會不得離得阿

羅漢證時不求諸菩薩深三昧又不廣化眾生是則迂迴於佛道稽留

問曰阿羅漢先世因緣所受身必應當滅住在何處而具足佛道

答曰得阿羅漢時三界諸漏因緣盡更不復生三界有淨佛土出於三界

乃至無煩惱之名於是國土佛所聞法華經具足佛道如法華經(卷 1大正 97c1~7)說有羅漢若不聞法華經自謂得滅度我於餘國為

說是事汝皆當作佛

問曰若阿羅漢往淨佛國土受法性身如是應得疾作佛何以言迂迴稽留 答曰是人著小乘因緣捨眾生捨佛道又復虛言得道以是因緣故雖不

受生死苦惱於菩薩根鈍不能疾成佛道不如直往菩薩

復次佛法於五不可思議中最第一今言漏盡阿羅漢還作佛唯佛能知

論議者正可論其事不能測知是故不應戲論若求得佛時乃能了知

餘人可信而不可知

十五菩薩初發心相為何 《十住毘婆沙論》卷 1大正 2624c14~25a1~16

問曰是菩薩初心釋迦牟尼佛初發心是心云何

答曰1是心不雜一切煩惱2是心相續不貪異乘3是心堅牢一切

外道無能勝者4是心一切眾魔不能破壞5是心為常能集善根

6是心能知有為無常7是心無動能攝佛法8是心無覆離諸

邪行9是心安住不可動故10是心無比無相違故11是心

如金剛通達諸法故12是心不盡集無盡福德故13是心平等

等一切眾生故14是心無高下無差別故15是心清淨性無垢故

16是心離垢慧炤明故17是心無垢不捨深心故18是心為廣

慈如虛空故19是心為大受一切眾生故20是心無閡至無障智

故21是心遍到不斷大悲故22是心不斷能正迴向故23是

心眾所趣向智者所讚故 24是心可觀小乘瞻仰故25是心難

見一切眾生不能睹故26是心難破能善入佛法故27是心為住

一切樂具所住處故28是心莊嚴福德資用故29是心選擇智慧

資用故30是心淳厚以布施為資用故31是心大願持戒資用故

32是心難沮忍辱資用故33是心難勝精進資用故34是心寂

滅禪定資用故35是心無惱害慧資用故36是心無瞋閡慈心

深故37是心根深悲心厚故38是心悅樂喜心厚故39是心

苦樂不動捨心厚故40是心護念諸佛神力故41是心相續三

寶不斷故 如是等無量功德莊嚴初必定心如〈無盡意品〉中廣說

(1)是心不雜一切煩惱者見諦思惟所斷二百九十四煩惱不與心和合

故名為不雜 (2)是心相續不貪異乘者從初心相續來不貪聲聞辟支佛乘但為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名為相續不貪異乘 如是等四十句論應如是知

(參見西晉竺法護譯《阿差末菩薩經》卷 1大正 13586b29~587a19 北涼曇無讖譯《大方等大集經》卷 27〈無盡意菩薩品〉大正 13

187a29~b24)

「心如金剛」參見《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四〈金剛品〉 (大正 8

243b19~244a16) 「見諦思惟所斷二百九十四煩惱」《十住毘婆沙論》卷 16

使所攝名為煩惱纏所攝名為垢使所攝煩惱者貪瞋慢無明身見

邊見見取戒取邪見疑是十根本隨三界見諦思惟所斷分別故

名九十八使非使所攝者不信無慚無愧諂曲戲侮堅執懈怠

退沒睡眠佷戾慳嫉憍不忍食不知足亦以三界見諦思惟所

斷分別故有一百九十六纏垢」(大正 26108b28~c6) 九十八使加一百九十六纏垢合為二百九十四煩惱

經名

心相

順序

《十住毘婆沙論》卷 1 〈入初地 品〉 大正

2624c14~25a1~16)

《大方等大集經》卷 27〈無盡意菩薩品〉大正

13187a29~b24)

《阿差末菩薩經》卷 1大正

13586b29~587a19

1 是心不雜一切煩惱 發菩提心不離煩惱故

離=雜(宋元宮)

大正 13187d 注 7

悉遍諸欲婬怒癡醉而無所

縛所以者何

2 是心相續不貪異乘發心相續不悕餘乘故 不與羅漢及緣覺乘而俱同塵

3 是心堅牢一切外道無

能勝者 發心堅固不參外論故 發心已來堅固其志不可轉

移所以者何不為邪業之所

迷誤

4 是心一切眾魔不能破

壞 發心不壞魔不沮故 一切眾魔不能壞意

5 是心為常能集善根 發心恒順善根增長故 有是心者其諸功德悉為成

6 是心能知有為無常 發心至常有為法無常

故 遊于無常而獨總攬眾之元

首所以者何有計常者則生

死業所以特尊解道有常名

曰為尊出無常故

7 是心無動能攝佛法發心不動一切諸佛安慰

護助故 從發心來其心坦然無所縛

著所以者何不離諸佛功德

業故

8 是心無覆離諸邪行發心勝妙離衰損故 所修事業無能得短所以然

者一切眾惡悉盡索故

9 是心安住不可動故發心安止不戲論故 其心永安不可動故

10 是心無比無相違故發心無喻無相似故 其心無侶所以然者希有逮

11 是心如金剛通達諸法

故 發心金剛壞諸法故 心如金剛所以然者皆知一

切諸法之故

12 是心不盡集無盡福德

故 發心無盡無量功德悉成

就故 所不可盡苞裹諸法道慧之

13 是心平等等一切眾生

故 發心平等利眾生故 從發心來強若金剛等眾生

14 是心無高下無差別

故 發心普覆無別異故 其心質直而無諛諂故號曰

正而無偏頗

15 是心清淨性無垢故發心鮮明性常淨故 從發心來常懷鮮明所以然

者本清淨故 16 是心離垢慧炤明故發心無垢智慧明了故 以去眾垢悉消諸冥其慧顯

曜窈隱皆明

17 是心無垢不捨深心

故 發心善解不離畢竟故從發心來沐浴眾穢所以然

者其信甚固無所捨故

18 是心為廣慈如虛空

故 發心廣快慈如虛空故發心甚大無有邊崖所以然

者心若虛空

19 是心為大受一切眾生

故 發心曠大悉能容受諸眾

生故 發心曠然所以然者含受眾

生當因度故

20 是心無閡至無障智

故 發心無礙智慧通達故 發心無盡所以然者其慧玄

曠無所罣礙

21 是心遍到不斷大悲

故 發心遍至大悲不斷故從初發心無所不入所以然

者大慈無極亦無盡故

22 是心不斷能正迴向

故 發心不斷善解立願故 其發心行無能斷者所以然

者功德願故

23 是心眾所趣向智者所

讚故 發心為歸諸佛所讚故 發心甚安極可愛敬所以然

者為諸眾生所喜樂故

24 是心可觀小乘瞻仰

發心殊勝二乘宗仰故 發心特尊與眾超異所以然

者一切外學聲聞緣覺之

所奉故

25 是心難見一切眾生不

能睹故 發心深遠一切眾生所不

知故 其所發心無能知意所以然

者非諸凡俗之所及逮猶如

農夫不能達知聖王之事

26 是心難破能善入佛法發心不敗不破佛法故發種類心所以然者各各從

故 其本種之業皆獲其果一切

諸法常存在故

27 是心為住一切樂具所

住處故 發心安隱善與眾生諸快

樂故 從初發心以為道本所以然

者由是所致得大安故

28 是心莊嚴福德資用

故 發心莊嚴一切功德悉成

就故 發心已來而自莊嚴所以然

者成功勳故

29 是心選擇智慧資用

故 發心善察智慧成就故 發心已來與眾殊別所以然

者達聖慧故

30 是心淳厚以布施為資

用故 發心增長隨意施與故 發心已來甚為微妙所以然

者用廣布施普及眾生

31 是心大願持戒資用

故 發心如願戒清淨故 發心已來建立至願所以然

者具足戒禁

32 是心難沮忍辱資用

故 發菩提心普及怨親具忍

辱故 其發心已來而無等侶所以然

者無所不忍

33 是心難勝精進資用

故 發心難壞具精進故 其發心來無能抑制所以然

者用精進行無懈廢故

34 是心寂滅禪定資用

故 發心寂滅具禪定故 其發心來無所慕樂所以然

者寂度無極致定意故

35 是心無惱害慧資用

故 發心無毀具智慧故 其發心來無所歸趣因其曉了

智度無極

36 是心無瞋閡慈心深

故 發心無願增長大慈故其發心來永無所住所以然

者用無極慈故

37 是心根深悲心厚故發菩提心住根堅牢增長

大悲故 其發心來根株堅強所以然

者用行悲哀故

38 是心悅樂喜心厚故發心和悅增長大喜故 其發心來常懷悅豫所以然

者於諸眾生懷等心故

39 是心苦樂不動捨心厚

故 發心不動增長大捨故 其發心來雖遇苦樂不以為

動所以然者護一切故

40 是心護念諸佛神力故

發心任重諸佛所受故其發心來為諸如來所見將

養所以然者用順十方諸佛

教故

41 是心相續三寶不斷

故 發心不絕三寶不斷故 其發心來欲度一切五趣眾

難所以然者興隆導化

42 其發心來不捨三寶無所違

廢所以然者將順佛戒成聖

眾故

十六何謂「如來家」 (一)《十住毘婆沙論》卷1大正2625a22~b13

生如來家者如來家則是佛家如來者

(1)「如」名為實「來」名為至至真實中故名為如來何等為真實所謂

涅槃不虛誑故是名如實如《經》中說「佛告比丘第一聖諦無有虛

誑涅槃是也」 (2)復次「如」名不壞相所謂諸法實相是「來」名智慧到實相中通達其

義故名為如來 (3)復次空無相無作名為如諸佛來至三解脫門亦令眾生到此門故名為如

來 (4)復次如名四諦以一切種見四諦故名為如來 (5)復次如名六波羅蜜所謂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以是

六法來至佛地故名為如來 (6)復次諦捨滅慧四功德處名為如來以是四法來至佛地故名為

如來 (7)復次一切佛法名為如是如來至諸佛故名為如來 (8)復次一切菩薩地喜淨明炎難勝現前深遠不動善慧法

雲名為如諸菩薩以是十地來至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名為如來又

以如實八聖道分來故名為如來 (9) 復次權智二足來至佛故名為如來如去不還故名為如來 (10) 如來者 所謂十方三世諸佛是

「何等為真實所謂涅槃不虛誑故是名如實」參見

A《中阿含經》卷 8

「彼知是愛滅苦滅聖諦諸賢過去時是愛滅苦滅聖諦未來現在時

是愛滅苦滅聖諦真諦不虛不離於如亦非顛倒真諦審實」(大正 1

469a8~11)

B《大智度論》卷 97「般若波羅蜜真實聖法無有虛誑」(大正 25735c1~2) C《轉法輪經憂波提舍》「如世尊說諸比丘第一聖諦不虛妄法名為涅槃」

(大正 26357b2~3)

(二)《十住毘婆沙論》卷1大正2625b13~c8 如來者所謂十方三世諸佛是

(1)是諸佛家名為如來家今是菩薩行如來道相續不斷故名為生如來家 (2)又是菩薩必成如來故名為生如來家譬如生轉輪聖王家有轉輪聖王相

是人必作轉輪聖王是菩薩亦如是生如來家發是心故必成如來是名

生如來家 (3)如來家者有人言是四功德處所謂諦捨滅慧諸如來從此中生故

名為如來家 (4)有人言般若波羅蜜及方便是如來家如《助道經》中說

智度無極母 善權方便父 生故名為父 養育故名母 一切世間以父母為家是二似父母故名之為家

(5)有人言善慧名諸佛家從是二法出生諸佛是二則是一切善法之根本

如《經》中說「是二法俱行能成正法」善是父慧是母是二和合

名為諸佛家如說菩薩善法父 智慧以為母 一切諸如來 皆從是

二生

(6)有人言般舟三昧及大悲名諸佛家從此二法生諸如來此中般舟三昧為

父大悲為母 (7)復次般舟三昧是父無生法忍是母如《助菩提》中說

般舟三昧父 大悲無生母 一切諸如來 從是二法生

《助道經》即《菩提資糧論》(龍樹菩薩造隋達磨笈多譯) A「智度以為母方便為父者以生及持故說菩薩父母」(卷 1大正 32529a10~11) B「般若波羅蜜菩薩仁者母善方便為父慈悲以為女」(卷 1大正 32519a24~25) C「諸佛現前住牢固三摩提此為菩薩父大悲忍為母」卷 1大正 32529a1~2)

(三)《十住毘婆沙論》卷 1大正 2625c24~26a2

如得初果者如人得須陀洹道善閉三惡道門見法入法得法住堅牢法

不可傾動究竟至涅槃斷見諦所斷法故心大歡喜設使睡眠嬾惰不至二

十九有如以一毛為百分以一分毛分取大海水若二三渧苦已滅者如大

海水餘未滅者如二三渧心大歡喜菩薩如是得初地已名生如來家

「斷見諦所斷法故不至二十九有」 A《大智度論》卷 24「若須陀洹二十五有皆無是處」 (大正 25237b4~5)

「二十五有」石山寺本作「二十九有」(大正 25237d 注 7) B佛陀蜜多撰劉宋 曇摩蜜多譯《五門禪經要用法》

「四天下六欲天四惡道四禪地大梵天無色界第四禪地有五阿那

含天合二十五有」(大正 15332c-333a) 二十五有欲界(地獄餓鬼畜生阿修羅人趣四洲及六欲天)計十

四有色界(四禪及初禪之大梵四禪之無想淨居各一有)

計七有四無色界各一有計四有總計二十五有

C《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 46(大正 27 240b22~28) 「極七返有者謂唯受七有問應言十四有或二十八有若此唯依本

有說者應言十四有天上人中各七有故若依本有中有說者則二

十八有天人各有十四有故謂七本有及七中有何故但說極七有耶

答如七葉樹不過七故說極七有謂天與人本有中有各有七故」

D「二十九有」

(1)瓜生津隆真《十住毘婆沙論(I)》注云「二十九有二十五有中將阿那

含天(五淨居天)分為五即為二十九有」(p88)

(2)須陀洹斷見惑極七往返更無第二十九有可言

(四)《大方廣佛華嚴經》卷 34〈十地品〉大正 10181a22~26

菩薩始發如是心即得超凡夫地入菩薩位生如來家無能說其種族過失

離世間趣入出世道得菩薩法住菩薩處入三世平等於如來種中決定

當得無上菩提菩薩住如是法名住菩薩歡喜地 (五)《成佛之道》(p392)

菩薩初證聖性得到了從來未有的出世心嘗到了從來未有的離繫樂觀察如

來所有的一切功德自己都有分能得能成所以得到無比的歡喜由於通達

法空性也不再有「不活畏惡名畏死畏墮惡道畏大眾威德畏」了進

入初地的名為「生諸如來家」如來是一切佛菩薩以智度為母方便為父

分證了佛法身從此能荷擔佛的家業紹隆佛種不斷真是佛子所以說生如

來家

十七何謂「污佛家」

《十住毘婆沙論》卷 2(大正 2629c8~30a6) 不污諸佛家者何等為污諸佛家 有人言若人發求無上道心已後迴向聲聞辟支佛道不能住世繼三寶種

是名污諸佛家 [答曰]是義不然何以故是人能度生死又得諸無漏根力覺道亦

是佛子云何言污諸佛家如經說「佛告比丘汝是我子從我心

生口生得法分者」 又聲聞人言「諦捨滅慧處名諸佛家」何以故從是四

事出生諸佛故若污此四法名污諸佛家是故若人虛妄慳貪

狂亂愚癡是污佛家若正行此四則不污諸佛家 有人言六波羅蜜是諸佛家從此生諸佛故若違此六事是污佛家 有人言般若波羅蜜是諸佛母方便為父是名諸佛家以此二法出生諸佛

若違此法是污佛家 復次偈中自說污不污相所謂不毀戒不欺佛若受佛戒不能護持則

欺諸佛是污佛家何以故受戒時生佛家中破戒則欺諸佛名污佛

家若受戒不破不欺諸佛名為不污佛家

復次戒名三學戒學心學慧學破此學名污佛家 如法受戒而後毀破名為欺佛如是二句[不污諸佛家不毀戒欺佛]各有義趣

欺佛者空自發願不如說行欺誑眾生是名欺佛 復次一切法中不如說行名為欺佛

(《雜阿含經》卷 45大正 2330a13~14「汝等為子從我口生從法化生

得法餘財」) 十八關於三乘得解說之時限

(一)《十住毘婆沙論》卷 1大正 2620b1-9

問曰行聲聞辟支佛乘者幾時得度生死大海

答曰行聲聞乘者或以一世得度或以二世或過是數隨根利鈍

又以先世宿行因緣

行辟支佛乘者或以七世得度或以八世

若行大乘者或一恒河沙大劫或二三四至十百千萬億[恒

河沙大劫]或過是數然後乃得具足修行菩薩十地而成佛道亦隨根之

利鈍又以先世宿行因緣

(二)《大智度論》卷28大正25266c14-15

有辟支佛第一疾者四世行久者乃至百劫行如聲聞疾者三世久者六十

《大智度論》卷4大正2792b7-9

佛言無量阿僧祇劫作功德欲度眾生何以故言於三阿僧祇劫12

三阿僧祇劫有量有限

《大智度論》卷 38大正 25342b-343a

[經]舍利弗有菩薩摩訶薩初發意時行六波羅蜜上菩薩位得阿毗跋致

舍利弗有菩薩摩訶薩初發心時便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便轉法輪

與無量阿僧祇眾生作益厚已入無餘涅槃是佛般涅槃後餘法若住一劫

若減一劫舍利弗有菩薩摩訶薩初發意時與般若波羅蜜相應與無

數百千億菩薩從一佛國至一佛國淨佛世界

[論]釋曰有三種菩薩利根心堅未發心前久來集諸無量福德智慧是人

遇佛聞是大乘法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即時行六波羅蜜入菩薩

位得阿毗跋致地所以者何先集無量福德利根心堅從佛聞法故

12 印順法師《成佛之道》增注本(p 413)三大阿僧祇劫有二種解說(A)時間劫(B)德行劫以功德

來計算(依功德來計算三大阿僧祇劫一切菩薩修行成佛都是一樣的)

譬如遠行或有乘羊而去或有乘馬而去或有神通去者

乘羊者久久乃到乘馬者差速乘神通者發意頃便到如是不得言發意

間云何得到神通相爾不應生疑菩薩亦如是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時即入菩薩位

有菩薩初發意初雖心好後雜諸惡時時生念我求佛道以諸功德迴

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人久久無量阿僧祇劫或至或不至先世福德

因緣薄而復鈍根心不堅固如乘羊者

有人前世少有福德利根發心漸漸行六波羅蜜若三若十若百阿僧

祇劫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如乘馬者必有所到

第三乘神通者如上說是三種發心一者罪多福少二者福多罪少

三者但行清淨福德

清淨有二種一者初發心時即得菩薩道二者小住供養十方諸佛

通達菩薩道入菩薩位即是阿毗跋致地阿毗跋致地菩薩義如先說

次後菩薩大厭世間世世已來常好真實惡於欺誑是菩薩亦利根堅

心久集無量福德智慧初發心時便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即轉法輪

度無量眾生入無餘涅槃法住若一劫若減一劫留化佛度眾生佛有

二種神通力一者現在時二者滅後劫義如上說劫中所度眾生

亦復不少

次後菩薩亦利根心堅久集福德發心即與般若波羅蜜相應得六神通

與無量眾生共觀十方清淨世界而自莊嚴其國如阿彌陀佛先世時作

法藏比丘佛將導遍至十方示清淨國令選擇淨妙之國以自莊嚴其國

參見《不必定入定入印經》大正 15699c

印順法師《成佛之道》(增注本)p 415 對三種「神通行菩薩」所判攝之階位

(a)日月神通行龍樹又分為二類有的初發心就上菩薩位有的多少

修行就上菩薩位菩薩位雖有多種解說然依《般若經》

說是頂位再不墮惡道下賤家二乘地了(如約《華嚴

經》的行位說是發心住)

(b)聲聞神通行初發心就成大菩提八相成道[初地分證能於百佛世界

現身八相成道(1)由兜率天下生人間(2)入胎(3)出胎(4)出家(5)降魔(6)成道(7)轉法輪(8)入滅]

(c)如來神通行初發心就與般若相應成熟眾生莊嚴佛土這是方便道

菩薩初地以上到八地

(三)《大毘婆沙論》卷101大正27525b14-21

依狹小道而得解脫故名時解脫狹小道者謂若極速第一生中種善根第

二生中令成熟第三生中得解脫餘不決定

依廣大道而得解脫名不時解脫廣大道者謂若極遲聲聞乘經六十劫而得

解脫如舍利子獨覺乘經百劫而得解脫如麟角喻佛乘經三無數劫而得解

《大毘婆沙論》卷83大正27428b26~29

大加行得故名大悲非如聲聞菩提唯六十劫修加行得獨覺菩提唯經百劫修加

行得如來大悲三無數劫修習百千難行苦行然後乃得故名大悲

(四)真諦譯《攝大乘論釋》卷11大正31229b14-19

論曰有五種人於三阿僧祇劫修行圓滿或七阿僧祇劫或三十三阿僧祇劫

何者為五人行願行地人滿一阿僧祇劫行清淨意行人行有相行人行無相

行人於六地乃至七地滿第二阿僧祇劫從此後無功用行人乃至十地滿第三

阿僧祇劫

《攝大乘論釋》卷11大正31230a25-28

論曰復次云何七阿僧祇劫

釋曰欲顯餘部別執故言復次七阿僧祇劫時與前三阿僧祇劫時為等為

有短長此執等三阿僧祇劫但有別義開為七數

《攝大乘論釋》卷11大正31231b23-27

論曰復次云何三十三阿僧祇

釋曰有諸大乘師欲顯行有下中上欲顯為得未得方便欲顯已得不失

方便欲顯已得不失增上方便欲顯入住出三自在故分阿僧祇為三十三

(五)《大乘起信論》卷11大正32581b7-9

以一切菩薩皆經三阿僧祇劫故但隨眾生世界不同所見所聞根欲性異故示

所行亦有差別

印順法師《大乘起信論講記》p341「一切菩薩皆經三阿僧祇功」而成佛

這是任何菩薩都是一樣的從初住到第十回向滿為初阿僧祇劫從初地到

七地滿心為二阿僧祇劫從八地到第十地滿為第三阿僧祇劫種性善

根發心證悟都是一樣的等到圓滿成佛所以也是佛佛平等「但隨」

順「眾生世界不同所見所聞根欲性異故示」現菩薩的「所行」

也「有差別」根異根機的利鈍(下中上)有異欲異即好樂與興趣的各

別性異即習慣熏染有別如來鑑機的十力中即有根勝劣智力(根)種

種勝解智力(欲)種種界智力(性)因為眾生所處的世界不同所見所聞

不同根欲性也都不同故不能不示現所行有差別實則菩薩的行程是

一樣的

參印順法師《成佛之道》p237《中觀論頌講記》p348《華雨集(四)》p107

關於各經論所說之三乘解說時限

三乘別

所依經論 聲聞乘 辟支佛乘 大乘

《十住毘婆沙論》 隨根利鈍或一二

世或更多世不定隨

根利鈍又以先世宿行

因緣

或七世或八世得度 或一或二三四乃至十

百千萬億「恒河沙大

劫」或過是數

《大智度論》 快者三世慢則六十劫 最快四世最慢一百劫 無量阿僧祇劫但利根

者如乘神通行急速成

《大毘婆沙論》 狹小道最快三世

廣大道最慢六十劫

最慢一百劫如「麟角

喻」獨覺

三阿僧祇劫

《攝大乘論釋》

(真諦譯)

- - 三阿僧祇劫

七阿僧祇劫(別部)

三十三阿僧祇劫(餘

大乘師)

《大乘起信論》 - - 定是三阿僧祇劫但隨

眾生根性不同故示現

所行亦有差別

十九聲聞辟支佛佛俱到彼岸於解脫中有差別否

(一)《十住毘婆沙論》卷1大正2620b9-15

問曰聲聞辟支佛佛俱到彼岸於解脫中有差別不

答曰是事應當分別於諸煩惱得解脫是中無差別因是解脫入無餘涅槃是

中亦無差別無有相故但諸佛甚深禪定障解脫一切法障解脫於諸

聲聞辟支佛有差別非說所盡亦不可以譬喻為比

(二)《十住毘婆沙論》卷 11大正 2683a24-b3

無礙解脫者解脫有三種一者於煩惱障礙解脫二者於定障礙解脫三

者於一切法障礙解脫是中得慧解脫阿羅漢得離煩惱障礙解脫共解脫阿

羅漢及辟支佛得離煩惱障礙解脫得離諸禪定障礙解脫唯有諸佛具三解脫

所謂煩惱障礙解脫諸禪定障礙解脫一切法障礙解脫總是三種解脫故佛

名無礙解脫

(三)《大智度論》卷 35大正 25320c21-322a26

【經】舍利弗白佛言「世尊聲聞所有智慧若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羅漢

辟支佛智慧佛智慧是諸眾智無有差別不相違背無生性空若法不相違背

無生性空是法無有別異云何世尊言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一日修智慧

出過聲聞辟支佛上」(大正 25320c21-26)

【論】問曰上佛已說菩薩摩訶薩修智慧出過聲聞辟支佛上今舍利弗何以故問

答曰不問智慧勢力能度眾生今但問佛及弟子智慧體性法中無有差別者

以諸賢聖智慧皆是諸法實相慧皆是四諦及三十七品慧皆是出三界

入三脫門成三乘果慧以是故說無有差別

復次如須陀洹果以無漏智滅結得果乃至佛亦如是如須陀洹用二種

解脫果有為解脫無為解脫乃至佛亦如是如佛入涅槃須陀洹極

遲不過七世皆同事同緣同行同果報以是故言無相違背所以

者何不生性空故(大正25320c26-321a9)

有為解脫無為解脫(《俱舍論》卷 25大正 29133c20-21)

解脫體有二謂有為無為有為解脫謂無學勝解無為解脫謂一切惑

滅 【經】佛告舍利弗「於汝意云何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一日修智慧心念

我行道慧益一切眾生當以一切種智知一切法度一切眾生諸聲聞辟支佛

智慧為有是事不」舍利弗言「不也世尊」(大正 25321b6-10) 【論】helliphellip聲聞辟支佛雖有慈心本不發心願度一切眾生亦不迴善根向阿耨多

羅三藐三菩提以是故菩薩一日修智慧過聲聞辟支佛上

(大正 25321c26-322a1)

【經】「舍利弗於汝意云何諸聲聞辟支佛頗有是念我等當得阿耨多羅三藐

三菩提度一切眾生令得無餘涅槃不」舍利弗言「不也世尊」佛告

舍利弗「以是因緣故當知諸聲聞辟支佛智慧欲比菩薩摩訶薩智慧百

分不及一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及」(大正 25322a2-7)

【論】問曰上已反問舍利弗事已定今何以復問答曰以舍利弗引欲以須陀洹

同得解脫故與諸佛菩薩等而佛不聽譬如有人欲以毛孔之空與虛空等

以是故佛重質其事復次雖同一事義門各異先言智慧為一切眾生故

今言頗有是念我等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令一切眾生得無餘涅槃

(大正 25322a7-14)

【經】「舍利弗於汝意云何諸聲聞辟支佛頗有是念我行六波羅蜜成就眾

生莊嚴世界具佛十力四無所畏四無礙智十八不共法度脫無量阿僧

祇眾生令得涅槃不」舍利弗言「不也世尊」(大正 25322a17-26) 二十關於修學菩薩道成佛之殊勝理由

(一)《十住毘婆沙論》卷 1大正 2620b15-c23

問曰三乘所學皆為無餘涅槃若無餘涅槃中無差別者我等何用於恒河沙等

大劫往來生死具足十地不如以聲聞辟支佛乘速滅諸苦

答曰是語弱劣非是大悲有益之言若諸菩薩效汝小心無慈悲意不能精

勤修十地者諸聲聞辟支佛何由得度亦復無有三乘差別所以者何

一切聲聞辟支佛皆由佛出若無諸佛何由而出若不修十地何有

諸佛若無諸佛亦無法僧是故汝所說者則斷三寶種非是大人

有智之言不可聽察hellip如是聲聞辟支佛佛煩惱解脫雖無差別以

度無量眾生久住生死多所利益具足菩薩十地故有大差別

(二)《大毘婆沙論》卷 16大正 2777a24-b4

佛世尊愛恚永斷違順平等拔諍論根滅憍慢本視諸珍寶猶如瓦礫於一

切法覺照無遺無相似愛及恚慢等諸煩惱習已永斷故非如獨覺及諸聲聞

雖斷煩惱而有餘習貪愛習者如尊者阿難憐諸釋種瞋恚習者如尊者畢陵伽

筏蹉語殑伽神言小婢止流吾今欲渡憍慢習者如尊者舍利子棄擲醫藥

愚癡習者如尊者笈房缽底食前咳氣知食未銷不知後苦而復更食如是

等事其類甚多

(阿羅漢仍有習氣參見《大智度論》卷 27大正 25260c2-25)

二十一「是人修集聲聞辟支佛乘法未入法位我當教化令趣佛道」為何強調

「未入法位」 (一)《十住毘婆沙論》卷 7(大正 2655a4~18)

問曰云何名為歸依僧 答曰若諸聲聞人 未入法位者 令發無上心 使得佛十力

先以財施攝 後乃以法施 深信四果僧 不分別貴眾 求聲聞功德 而不證解脫 是名歸依僧 又應念三事

聲聞人者成聲聞乘 未入法位者於聲聞道未得必定能令此人發佛道心而得十力若入法位者

終不可令發無上心設或發心亦不成就如《般若波羅蜜》中尊者須菩提

所說「已入正法位不能發無上心何以故是人於生死已作障隔不復往

來生死發無上心

(二)《小品般若波羅蜜經》卷 1(大正 8540a16~21) 若諸天子未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今應當發若人已入正位則不堪任

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何以故已於生死作障隔故是人若發阿耨多羅三

藐三菩提心我亦隨喜終不斷其功德所以者何上人應求上法(參見《大

智度論》卷 54大正 25442c4~9) (三)印順法師《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p650~651

經中廣舉譬喻形容棄般若法門而取聲聞經者的無知對於傳統佛教採取了

尊重又貶抑的立場這不但維護了般若法門也有誘導聲聞修學般若法門的意

義誘導聲聞修學最顯著的例子如『小品般若波羅蜜經』卷一(大正 8540a)說

若諸天子未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今應當發若人已入正位則不

堪任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何以故已於生死作障隔故是人若發阿

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我亦隨喜終不斷其功德所以者何上人應求上

法 「入正位」是「入正性離生」的舊譯「入正位」聲聞行者就得「須陀洹」(初

果)最多不過七番生死一定要入無餘涅槃這樣就不能長在生死中修菩

薩行所以說「已於生死作障隔」如只有七番生死就不可能發求成佛道的

大心所以說「不堪任」這是依佛教界公認的教理說經上又說如「入正

位」的能發大菩提心求成佛道也是隨喜讚歎的因為上人聲聞聖者

是應該進一步的求更上的成佛法門說聲聞聖者不可能發心又鼓勵他們發心

修菩薩道這是不否定部派佛教的教義而暗示了聲聞聖者迴心的可能特別

是『大如品』依「如」真如而泯「三乘人」與「一(菩薩)乘人」的差

別消融了二乘與菩薩的對立

(四)《大品般若經》卷 22〈遍學品 74〉大正 8381b15-17

若菩薩摩訶薩作八人得須陀洹果乃至得阿羅漢果得辟支佛道然後入菩

薩位無有是處(《大智度論》卷 86大正 25659b26-28)

(五)《維摩詰所說經》卷中(大正 14549b4~b16) 若見無為入正位者不能復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譬如高原陸地不生蓮

華卑濕淤泥乃生此華如是見無為法入正位者終不復能生於佛法煩惱泥

中乃有眾生起佛法耳又如殖種於空終不得生糞壤之地乃能滋茂如是入無

為正位者不生佛法起於我見如須彌山猶能發于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生佛

法矣是故當知一切煩惱為如來種譬如不下巨海不能得無價寶珠如是不入

煩惱大海則不能得一切智寶

(六)《大智度論》卷 27大正 25263b12-25 菩薩初發意時所可怖畏無過聲聞辟支佛地正使墮地獄無如是怖畏

不永破大乘道故阿羅漢辟支佛於此大乘以為永滅譬如空地有樹名舍

摩梨(角+瓜)枝廣大眾鳥集宿一鴿後至住一枝上其枝及(角+瓜)即

時壓折澤神問樹神大鳥鵰鷲皆能任持何至小鳥便不自勝樹神答言

此鳥從我怨家尼俱盧樹上來食彼樹果來栖我上必當放糞子墮地者惡

樹復生為害必大是故於此一鴿大懷憂畏寧捨一枝所全者大菩薩

摩訶薩亦如是於諸外道魔眾及諸結使惡業無如是畏如阿羅漢辟支

佛何以故聲聞辟支佛於菩薩邊亦如彼鴿壞敗大乘心永滅佛業

一切菩薩乃至初發心皆畢定如法華經中說 問曰若菩薩皆畢定佛何以故種種呵二乘不聽菩薩取二乘證 答曰求佛道者應遍知法性是人畏老病死故於法性少分取證便自止息捨

佛道不度眾生諸佛菩薩之所呵責「汝欲捨去會不得離」得阿羅漢證時

不求諸菩薩深三昧又不廣化眾生是則迂迴於佛道稽留 問曰阿羅漢先世因緣所受身必應當滅住在何處而具足佛道 答曰得阿羅漢時三界諸漏因緣盡更不復生三界有淨佛土出於三界乃

至無煩惱之名於是國土佛所聞法華經具足佛道如法華經說「有羅漢若不

聞法華經自謂得滅度我於餘國為說是事汝皆當作佛」

問曰若阿羅漢往淨佛國土受法性身如是應得疾作佛何以言迂迴稽留

答曰是人著小乘因緣捨眾生捨佛道又復虛言得道以是因緣故雖不受

生死苦惱於菩薩根鈍不能疾成佛道不如直往菩薩

復次佛法於五不可思議中最第一今言漏盡阿羅漢還作佛唯佛能知論議

者正可論其事不能測知是故不應戲論若求得佛時乃能了知餘人可信而

不可知(大正 25714a1~25) (七)《大智度論》卷 28大正 25264b7~10

問曰阿羅漢煩惱已盡習亦未盡何以不生(法性生身) 答曰阿羅漢無大慈悲無本誓願度一切眾生又以實際作證已離生死故

(八)如果二乘人可以迴心向大則須耗費多少時間才能成佛呢

1《大般涅槃經》卷 11

一斷三結得須陀洹果不墮地獄畜生餓鬼helliphellip是人未來過八萬劫

便當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迦葉第二人者斷三結縛薄貪恚癡

得斯陀含果名一往來helliphellip是人未來過六萬劫便當得成阿耨多羅三藐

三菩提迦葉第三人者斷五下結得阿那含果更不來此helliphellip是人未

來過四萬劫便當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迦 葉第四人者永斷貪欲瞋恚愚癡得阿羅漢果helliphellip亦非騏驎獨一之

行helliphellip是人未來過二萬劫便當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迦葉第五人

者永斷貪欲瞋恚愚癡得辟支佛道helliphellip真是騏驎獨一之行helliphellip是人未

來過十千劫便當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大正 12431 c16~432a5) 2《瑜伽師地論》卷 80

問迴向菩提聲聞為住無餘依涅槃界中能發趣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耶

為住有餘依涅槃界耶 答唯住有餘依涅槃界中可有此事所以者何以無餘依涅槃界中遠離

一切發起事業一切功用皆悉止息 問若唯住有餘依涅槃界中能發趣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云何但由一

生便能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耶所以者何阿羅漢等尚當無有所餘

一生何況當有多生相續 答由彼要當增諸壽行方能成辦世尊多分依此迴向菩提聲聞密意說

言物類善男子若有善修四神足已能住一劫或餘一劫餘一劫者

此中意說過於一劫彼雖如是增益壽行能發趣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而

所修行極成遲鈍樂涅槃故不如初心始業菩薩彼既如是增壽行已

留有根身別作化身同法者前方便示現於無餘依般涅槃界而般涅槃

由此因緣皆作是念某名尊者於無餘依般涅槃界已般涅槃彼以所留有

根實身即於此界贍部洲中隨其所樂遠離而住一切諸天尚不能睹何

況其餘眾生能見彼於涅槃多樂住故於遍遊行彼彼世界親近供養佛菩

薩中及於修習菩提資糧諸聖道中若放逸時諸佛菩薩數數覺悟被覺

悟已於所修行能不放逸(大正 30749a5~b1)

迴向菩提聲聞要想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必須在尚未證入無餘依涅槃

界前才有可能其所使用的方法是善修四神足在住壽一劫或餘一劫的

時間中廣集菩提資糧依四神足之力而住壽一劫或餘一劫這是佛教中

古老的傳說如《長阿含經》卷 2<遊行經>云 佛告阿難諸有修四神足多修習行常念不忘在意所欲可得

不死一劫有餘阿難佛四神足已多修行專念不忘在意所欲

如來可止一劫有餘為世除冥多所饒益天人獲安(大正 115b19~24)

這樣的傳說在聲聞部派中是知道的但何以沒有說到可以依四神足之力

在住壽餘一劫的時間中廣集菩提資糧而成佛呢從時間觀的角度來看

《瑜伽師地論》說「餘一劫者此中意說過於一劫」這是將「餘一劫」

的時間擴充了不論多久時間直到成佛為止而不是一劫多一點的意思

而聲聞部派也許認為「餘一劫」是一劫再多一點的時間因此就沒有說到

可以依四神足之力在住壽一劫或一劫餘的時間中廣集菩提資糧而成

佛但從有部認為入了忍位就無法迴心向大的主張來看則不論「餘一劫」

的時間是長是短都將無法成佛這應該是部派間沒有傳說依四神足之力

在住壽餘一劫的時間中廣集菩提資糧而成佛的主要原因 二十二諸佛威力功德智慧無量深法等無差別為何佛壽有長短國土有淨穢

正法有久住不久住helliphellip (一)《十住毘婆沙論》卷 3大正 2632c3-14

佛功德力者一切去來今佛威力功德智慧無量深法等無差別但隨

諸佛本願因緣helliphellip無量壽命者壽命無量劫過諸算數一劫百劫千

劫萬劫億劫百千萬億那由他阿僧祇劫如是久住為利益憐愍眾生故

一切諸佛雖力能無量壽以本願故有久住世者有不久住者

(二)《俱舍論》卷 27大正 29141b3-9 論曰由三事故諸佛皆等一由資糧等圓滿故二由法身等成辦故三由

利他等究竟故由壽種姓身量等殊諸佛相望容有差別壽異謂佛

壽有短長種異謂佛生剎帝利婆羅門種姓異謂佛姓喬答摩迦葉波等

量異謂佛身有小大等言顯諸佛法住久近等 (三)佛壽命長短(《大智度論》卷 34大正 25312a14- b21)

問曰佛雖有長壽業因緣生於惡世故壽命便短以此短壽能具佛事何

用長為又佛以神通力故一日之中能具佛事何況百歲 答曰此間閻浮提惡故佛壽應短餘處好故佛壽應長 問曰若然者菩薩於此閻浮提淨飯王宮生出家成道是實佛餘處皆是神

通力變化作佛以度眾生 答曰此言非也所以者何餘處閻浮提亦各各言我國是實佛餘處為變化

何以知之若餘處國土自知是化佛則不肯信受教戒又如餘國土人

壽命一劫若佛壽百歲於彼裁無一日眾生則起輕慢不肯受教彼則

以一劫為實佛以此為變化如《首楞嚴經》說「神通遍照佛壽七百

千阿僧祇劫佛告文殊尸利彼佛則是我身彼佛亦言釋迦文佛則是

我身」以是故知諸佛壽命實皆無量為度人故現有長短汝言釋迦

文佛以神通力故所度眾生與人壽不異者則不須百歲一日之中可

具足佛事 如阿難一時心生是念如然燈世尊一切勝佛鞞婆尸佛出於好世

壽命極多能具佛事我釋迦文佛出生惡世壽命極短將無世尊

不能具足佛事耶 爾時世尊入日出三昧從身變化出無量諸佛及無量光明普至十方

一一化佛在諸世界各作佛事或有說法或現神通或現三昧或現

飯食如是之比種種因緣施作佛事而度眾生從三昧起告阿難曰『汝

悉見聞是事不』阿難言『唯然已見』佛告阿難『佛以如是神力

能具佛事不』阿難言『假令佛壽一日大地草木悉為可度眾生則

能度盡何況百歲』 以是故知諸佛壽命皆悉無量為度人故現有長短譬如日出影現

於水隨水大小水大則影久水小則速滅若照琉璃頗梨珠山影則

久住又如火燒草木然少則速滅然多則久住不可以滅處無火

故謂多然處亦無光明長短義亦如是 (參見《佛說首楞嚴三昧經》卷 2大正 15644c)

(四)佛土淨不淨(《大智度論》卷 32大正 25302b12-c10) 一切佛功德皆等無多無少

問曰若爾者何以言阿彌陀佛壽命無量光明千萬億由旬無量劫度眾生

答曰諸佛世界種種有淨不淨有雜

如《三十三天品經》說佛在三十三天安居自恣時至四眾久不見

佛愁思不樂遣目連白佛言「世尊云何捨此眾生住彼天上」

時佛告目連「汝觀三千世界」目連以佛力故觀或見諸佛為大眾

說法或見坐禪或見乞食如是種種施作佛事目連即時五體投地

是時須彌山王跛[跳-兆+我]大動諸天皆大驚怖目連涕泣稽首白

佛「佛有大悲不捨一切作如是種種化度眾生」佛告目連「汝

所見甚少過汝所見東方有國純以黃金為地彼佛弟子皆是阿羅漢

六通無礙復過是東方有國純以白銀為地彼佛弟子皆學辟支佛道

復過是東方有國純以七寶為地其地常有無量光明彼佛所化弟子純

諸菩薩皆得陀羅尼諸三昧門住阿毘跋致地目連當知彼諸佛者

皆是我身如是等東方恒河沙等無量世界有莊嚴者不莊嚴者皆

是我身而作佛事如東方南西北方四維上下亦復如是」

以是故當知釋迦文佛更有清淨世界如阿彌陀國阿彌陀佛亦有嚴

淨不嚴淨世界如釋迦文佛國諸佛大悲徹於骨髓不以世界好醜隨

應度者而教化之如慈母愛子子雖沒在廁溷懃求拯拔不以為惡

(五)清淨國土雜國土(《大智度論》卷 93大正 25711c14-21) 問曰佛憐愍眾生淨佛國土中何以無三惡道眾生 答曰憐愍一切眾生平等無異此中說清淨業因緣是國土中無三惡道

又佛非但一國土乃有十方恒河沙國土佛有清淨國土有雜國土

雜國土中則具有五道淨佛國土或有人天別異或無有人天別異

如過去天王佛國土中唯佛世尊以為法王是故名為天王佛 (六)《維摩詰所說經》〈佛國品第一〉卷 1大正 14538c10-29

舍利弗眾生罪故不見如來佛土嚴淨非如來咎舍利弗我此土淨而汝

不見爾時螺髻梵王語舍利弗『勿作是意謂此佛土以為不淨所以

者何我見釋迦牟尼佛土清淨譬如自在天宮』舍利弗言『我見此土

丘陵坑坎荊蕀沙礫土石諸山穢惡充滿』螺髻梵言『仁者心有高下

不依佛慧故見此土為不淨耳舍利弗菩薩於一切眾生悉皆平等深心

清淨依佛智慧則能見此佛土清淨』於是佛以足指按地即時三千大千

世界若干百千珍寶嚴飾譬如寶莊嚴佛無量功德寶莊嚴土一切大眾

歎未曾有而皆自見坐寶蓮華佛告舍利弗『汝且觀是佛土嚴淨』舍

利弗言『唯然世尊本所不見本所不聞今佛國土嚴淨悉現』佛語

舍利弗『我佛國土常淨若此為欲度斯下劣人故示是眾惡不淨土耳譬

如諸天共寶器食隨其福德飯色有異如是舍利弗若人心淨便見此土功德

莊嚴』 (七)正法久住不久住(《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 183大正 27919a3-16)

問何故過去諸佛有未般涅槃正法即滅有於般涅槃後七日即滅今釋迦佛

千歲方滅耶 答過去諸佛壽量長遠於彼正教所應作者佛在世時多已究竟故法速滅

今世尊釋迦牟尼出百年時壽量短促正教所作雖佛涅槃多未究竟乃

至千歲於中有種善根者有成熟者有解脫者是故經於多時正法方滅

有說過去諸佛所有弟子愛重奢摩他非毘缽舍那由重奢摩他故

恒住寂止不樂傳說契經等十二分教故法速滅 今世尊弟子愛重毘缽舍那非奢摩他由重毘缽舍那故多住觀察皆

樂傳授契經等十二分教是故正法多時乃滅 (八)1《成佛之道》(增注本)p19

從經典看來佛的色身有大小壽命有長短國土有淨穢弟子有多少正

法住世也不一致要知道這是佛的方便示現為了適應眾生的根機才有

這種種差別

2《成佛之道》(增注本)p425-426

佛壽與佛身的長短可說有限量的都是化身化土化身佛為什麼示現這

些差別呢因眾生根性不同有的應以苦切語三惡道是這樣的苦眾生界

是這樣的苦能因此發心修行這是折伏門 有的應以愛語這麼清淨那麼自在就肯發心修行這是攝受門 化身佛就是以這折攝二門來成就眾生的隨機適應如藥能治病就是妙

藥所以不應該生優劣想

3印順法師《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p493 釋尊的生在穢惡時代是出於悲憫眾生的願力願意在穢土成佛救護眾生

脫離一切苦這是重在「悲能拔苦」的精神彌勒是立願生在「佛剎莊嚴

壽命無數」的世界重在慈(彌勒譯為「慈」)的「施與安樂」至於成佛

(智證)度眾生是沒有不同的這是法藏部的見解 說一切有部以為「慈氏菩薩多自饒益少饒益他釋迦菩薩多饒益他少

自饒益」釋尊與彌勒因行的對比釋尊是更富於大悲為眾生的精神所以

彌勒的最初發心比釋迦早了四十餘劫而成佛卻落在釋尊以後這顯得大

悲苦行的菩薩道勝過了為「莊嚴佛剎壽命無數」而發心修行

Page 17: 《十住毘婆沙論》之菩薩修行要略...2006 年佛法度假中文營隊課程講義 《十住毘婆沙論》之菩薩修行要略 釋長慈編 2006/5/22 壹、簡介 一、釋《論》題:

的〈普賢行願品〉的迴向是「所有禮讚供養福請佛住世轉法輪隨

喜懺悔諸善根迴向眾生及佛道」(《普賢菩薩行願讚》大正 10880b)依偈說回向是將上來所說的「禮敬功德」「讚歎功德」「供養功德」「懺悔

功德」「隨喜功德」「勸請功德」一切回向於眾生與眾生同成佛道依偈

文可見重佛重信的易行道(「三品經」也如此)本沒有「恒順眾生」與

「常隨佛學」的 回向眾生及佛道如《舍利弗悔過經》說「學道以來所得(一切)福德皆

集聚合會以持好心施與天下十方人民父母蜎飛蠕動之類皆令得其福

有餘少所令某得之令某等作佛道」(大正 241091a)異譯《菩薩藏經》

說得更明白「一切和合迴施與一切眾生helliphellip一切和合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

菩提以此善根願令一切眾生亦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大正 241089a) 菩薩修易行道所得的功德回向眾生就是將自己的功德轉而布施給眾生

使眾生離苦得樂發心修行成佛 菩薩的功德真能施與眾生使眾生受福樂嗎這裏面含有重大問題也就是

「自力」與「他力」一般神教都是重「他力」的佛法說善惡因果修因證

果一向是「自力」的「大乘佛法」的「回向功德」不違反佛法的特質嗎

《大智度論》卷 61(大正 25487c~488a)說 「共一切眾生者是福德不可得與一切眾生而果報可與菩薩既得福德

果報衣服飲食等世間樂具以利益眾生菩薩以福德清淨(所有)

身口人所信受為眾生說法令得十善helliphellip末後成佛helliphellip是果報可

與一切眾生以果中說因故言福德與眾生共若福德可以與人者諸佛

從初發心所集福德盡可與人」 經上說福德回向施與眾生這是果中說因是不了義說菩薩的福德是不能

轉施與別人的但菩薩發願化度眾生所以依此福德善根未來福慧具足就

能以財物佛法施與眾生使眾生得財物能依法修行成就佛道如自己的

福德而可以迴施眾生那是違反「自力」原則的佛菩薩的功德無量如可以

迴施眾生那世間應該沒有苦惱眾生都是佛菩薩那樣也不用佛菩薩來化度

了 《十住毘婆沙論》這樣說「我所有福德一切皆和合為諸眾生故正迴向

佛道」(卷 5大正 2646b)菩薩發菩提心求成佛道主要是為了救度一切

眾生所以「迴向眾生及佛道」是說「為諸眾生故」以一切功德迴向阿耨

多羅三藐三菩提並非以福德善根施與眾生《普賢菩薩行願讚》但說「悉皆

迴向於菩提」沒有說迴向眾生也許是為了避免讀者的誤解吧

九關於眾生見佛身聞佛名而得入必定之意趣 (一)《十住毘婆沙論》卷 3大正 2632c3-8

佛功德力者一切去來今佛威力功德智慧無量深法等無差別但隨諸佛本

願因緣或有壽命無量或有見者即得必定聞名者亦得必定女人見者即成

男子身若聞名者亦轉女身或有聞名者即得往生或有無量光明眾生遇者

離諸障蓋或以光明即入必定或以光明滅一切苦惱 (二)《十住毘婆沙論》卷 3大正 2632c14-25

見時得入必定者有眾生見佛即住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阿惟越致地何以故

是諸眾生見佛身者心大歡喜清淨悅樂其心即攝得如是菩薩三昧以是三昧

力通達諸法實相能直入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必定地 是諸眾生長夜深心種見佛入必定善根以大悲心為首善妙清淨為通達

一切佛法故為度一切眾生故是善根成就時至是故得值此佛又以諸佛本

願因緣二事和合故此事得成 聞佛名入必定者佛有本願「若聞我名者即入必定」如見佛聞亦如是

(三)《大方廣佛華嚴經》卷 52大正 10276c23-27

若有眾生善根熟者見佛身已則皆受化然彼佛身盡未來際究竟安住

隨宜化度一切眾生未曾失時 佛子如來身者無有方處非實非虛但以諸佛本誓願力眾生堪度則便

出現

(四)《大方廣佛華嚴經》卷 52大正 10276b23-26 佛子如來智日亦復如是普現法界無前無後一切眾生淨心器中佛

無不現心器常淨常見佛身若心濁器破則不得見

(五)《放光般若經》卷 4大正 829a27-28

云何菩薩真見佛身逮法性故是為真見

《大品般若經》卷 6〈發趣品第 20〉大正 8259b8 云何菩薩如實觀佛身如實觀法身故

(六) 《大智度論》卷 34大正 25313a21-c18 【經】我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時十方如恒河沙等世界中眾生聞我名者必得阿

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欲得如是等功德者當學般若波羅蜜(《摩訶般若波羅

蜜經》卷 1大正 8221a17-20) 【論】問曰有人生值佛世在佛法中或墮地獄者如提婆達俱迦利訶多釋子等

三不善法覆心故墮地獄此中云何言去佛如恒河沙等世界但聞佛名便

得道耶

答曰上已說有二種佛一者法性生身佛二隨眾生優劣現化佛

為法性生身佛故說乃至聞名得度為隨眾生現身佛故說雖共佛住

隨業因緣有墮地獄者

法性生身佛者無事不濟無願不滿所以者何於無量阿僧祇劫積

集一切善本功德一切智慧無礙具足為眾聖主諸天及大菩薩希能見

者譬如如意寶珠難見難得若有見者所願必果如喜見藥其有見者

眾患悉除如轉輪聖王人有見者無不富足如釋提桓因有人見者隨

願悉得如梵天王眾生依附恐怖悉除如人念觀世音菩薩名者悉脫

厄難是事尚爾何況諸佛法性生身

問曰釋迦文佛亦是法性生身分無有異體何以故佛在世時有作五逆罪人

飢餓賊盜如是等惡

答曰釋迦文佛本誓我出惡世欲以道法度脫眾生不為富貴世樂故出

若佛以力與之則無事不能又亦是眾生福德力薄罪垢深重故不得隨

意度脫又今佛但說清淨涅槃而眾生譏論誹謗言『何以多畜弟子

化導人民』此亦是繫縛法但以涅槃法化猶尚譏謗何況雜以世樂

如提婆達欲令足下有千輻相輪故以鐵作模燒而爍之爍已足壞

身惱大呼爾時阿難聞已涕泣白佛『我兄欲死願佛哀救』佛即

伸手就摩其身發至誠言『我看羅[目侯]羅與提婆達等者彼痛當滅』

是時提婆達眾痛即除執手觀之知是佛手便作是言『淨飯王子以

此醫術足自生活』佛告阿難『汝觀提婆達不用心如是云何可度

若好世人則無是咎』如是眾生若以世樂不得度也是事種種因緣

上已廣說以是故說聞佛名有得道者有不得者

復次佛身無量阿僧祇種種不同有佛為眾生說法令得道者有佛放

無量光明眾生遇之而得道者有以神通變化指示其心而得道者有佛

但現色身而得道者有佛遍身毛孔出眾妙香眾生聞之而得道者有

佛以食與眾生令得道者有佛眾生但念而得道者有佛能以一切草木之

聲而作佛事令眾生得道者有佛眾生聞名而得道者為是佛故說言

我作佛時其聞名者皆令得度

復次聞名不但以名便得道也聞已修道然後得度如須達長者

初聞佛名內心驚喜詣佛聽法而能得道又如貰夷羅婆羅門從雞泥耶

結髮梵志所初聞佛名心即驚喜直詣佛所聞法得道是但說聞名聞

名為得道因緣非得道也 (七)《大智度論》卷 93大正 25712b2-6

問曰餘佛種種勤苦說法眾生尚不得道何以但聞佛名便得道 答曰餘處佛種種說法眾生或得道或得善根終不空說若聞是佛名畢

至阿鞞跋致不言今得 十云何有眾生聞佛名便得往生 (一)《十住毘婆沙論》卷 3大正 2633a2-4

聞佛名得往生者若人信解力多諸善根成就業障礙已盡如是之人得聞佛

名又是諸佛本願因緣便得往生

「善根」《十住毘婆沙論》卷 1大正 2623b4-18 厚種善根者如法修集諸功德名為厚種善根

善根者不貪不恚不癡一切善法從此三生故名為善根如一切惡

法皆從貪恚癡生是故此三名不善根helliphellip

此中善根為眾生求無上道故所行諸善法皆名善根能生薩婆若智故

名為善根

(二)「別時意趣」

1《攝大乘論本》卷 2大正 31141a18-26 四意趣者一平等意趣謂如說言我昔曾於彼時彼分即名勝觀正等

覺者二別時意趣謂如說言若誦多寶如來名者便於無上正等菩提

已得決定又如說言由唯發願便得往生極樂世界三別義意趣謂

如說言若已逢事爾所殑伽河沙等佛於大乘法方能解義四補特伽羅

意樂意趣謂如為一補特伽羅先讚布施後還毀訾如於布施如是尸羅

及一分修當知亦爾如是名為四種意趣 2《攝大乘論釋》卷 5大 31346b4-11

別時意趣者謂此意趣令嬾惰者由彼彼因於彼彼法精勤修習彼

彼善根皆得增長此中意趣顯誦多寶如來名因是昇進因非唯誦名

便於無上正等菩提已得決定如有說言由一金錢得千金錢豈於一

日意在別時由一金錢是得千因故作此說此亦如是由唯發願

便得往生極樂世界當知亦爾 3印順法師《攝大乘論講記》(p 286-287)

實際上單單持誦多寶如來的名號並不能於無上菩提得不退轉唯憑空

口發願也不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佛陀的意思是約另一時間說的若

持誦多寶如來的名號就可種下成佛的善根雖然還不能直登不退但

將來一定要修證菩提如魚吞了鉤一樣雖然還在水裡可說已經釣住了

發願往生極樂也如此久久的積集福德智慧的善根將來定能往生極樂

如俗語說『一本萬利』並不真的一個錢立刻獲得萬倍的盈利而是說由

這一個本錢經過長久的經營才可以獲得萬利發願為往生之因念佛

為不退之因佛陀是依這種意思說的 十一關於眾生發菩提心之因緣 (一)1《十住毘婆沙論》卷 3大正 2635a26-b7

眾生初發菩提心或以三因緣或以四因緣如是和合有七因緣發阿耨多

羅三藐三菩提心 問曰何等為七 答曰一者諸如來令發菩提心二見法欲壞守護故發心三於眾生中大悲

而發心四或有菩薩教發菩提心五見菩薩行亦隨而發心(六)或因布施已而發菩提心(七)或見佛身相歡喜而發心以是七因緣

而發菩提心 (詳細內容參見《十住毘婆沙論》卷 3大正 2635b8-36a11)

2《十住毘婆沙論》卷 3大正 2636a11-23 問曰汝說七因緣發菩薩心為皆當成有成有不成 答曰是不必盡成或有成有不成 問曰若爾者應解說 答曰於七發心中 佛教令發心 護法故發心 憐愍故發心

如是三心者 必定得成就 其餘四心者 不必皆成就 是七心中(1)佛觀其根本教令發心必得成以不空言故(2)若

為尊重佛法為欲守護(3)若於眾生有大悲心如是三心必得成就

根本深故 餘菩薩教令發心見菩薩所行發心因大布施發心若見若聞佛相發

心是四心多不成或有成者根本微弱故

(二)《佛說如來智印經》卷 1大正 15470b22-c4 有七法發菩提心何等為七一者如佛菩薩發菩提心二者正法將滅為護

持故發菩提心三者見諸眾生眾苦所逼起大悲念發菩提心四者菩薩教餘

眾生發菩提心五者布施時自發菩提心六者見他發意隨學發心七者見如

來三十二相八十種好具足莊嚴若聞發心彌勒如是七因緣發菩提心

如佛菩薩發菩提心正法將滅為護持故發菩提心見諸眾生眾苦所逼起大

悲念發菩提心發此三心能為諸佛菩薩護持正法又能疾得不退轉地成就

佛道後四發心剛強難伏不能護法

(三)《彌勒菩薩所問經論》卷 2大正 26240b15-26

如《法印經》中如來說言彌勒發菩提心有七種因何等為七一者諸佛

教化發菩提心二者見法欲滅發菩提心三者於諸眾生起大慈悲發菩提心

四者菩薩教化發菩提心五者因布施故發菩提心六者學他發菩提心七者

聞說如來三十二相八十種好發菩提心 彌勒諸佛教化發菩提心見法欲滅發菩提心於諸眾生起大慈悲發菩提

心此三發心能護正法速疾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餘四發心非真菩

薩不能護持諸佛正法速疾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十二何謂「名字菩薩」何謂「真實菩薩」成就何法得名「真實菩薩」

(一)《十住毘婆沙論》卷 1大正 2621a1-11

問曰但發心便是菩薩耶

答曰何有但發心而為菩薩若人發心必能成無上道乃名菩薩或有但發

心亦名菩薩何以故若離初發心則不成無上道如大經說新發意

者名為菩薩猶如比丘雖未得道亦名道人是名字菩薩漸漸修習

轉成實法後釋歡喜地中當廣說如實菩薩相

眾者從初發心至金剛無礙解脫道於其中間過去未來現在菩薩

名之為眾

(二)《大智度論》卷 4大正 2586b13-16

是菩提薩埵有兩種有鞞跋致有阿鞞跋致如退法不退法阿羅漢阿鞞跋

致菩提薩埵是名實菩薩以是實菩薩故諸餘退轉菩薩皆名菩薩譬如得

四道人是名實僧以實僧故諸未得道者皆得名僧

(參見《大智度論》卷 3大正 2580a15-27)

(三)《十住毘婆沙論》卷 13大正 2693c15-94a20

問曰汝說無上道相時種種因緣訶罵空發願菩薩自言菩薩但名字菩薩

若是三不名為菩薩者成就何法名為真菩薩

答曰非但發空願自言是菩薩名字為菩薩略說能成就三十二法者乃名

為菩薩若人發心欲求佛道自言是菩薩空受名號不行功德慈悲

心諸波羅蜜等是不名為菩薩如土城名寶城但自誑身亦誑諸佛

亦誑世間眾生若人有三十二妙法亦能發願是名真實菩薩何等三十

一深心為一切眾生求諸安樂(參見大正2623c17-24a29102c8-12)

二能入諸佛智中

三自審知堪任作佛不作佛

四不憎惡他

五道心堅固

六不假偽結託親愛

七乃至未入涅槃常為眾生作親友

八親疏同心

九已許善事心不退轉

十於一切眾生不斷大慈

十一於一切眾生不斷大悲(參大正2649b18-29103c17-24)

十二常求正法心無疲懈

十三勤發精進心無厭足

十四多聞而解義

十五常省己過

十六不譏彼闕

十七於一切見聞事中常修菩提心

十八施不求報

十九持戒不求一切生處

二十於一切眾生忍辱無瞋礙

二十一能勤精進修習一切善根

二十二不隨無色定生

二十三方便所攝智慧

二十四四攝法所攝方便

二十五持戒毀戒慈愍無二(參大正2661a16-b29)

二十六一心聽法

二十七一心阿練若處住

二十八不樂世間種種雜事

二十九不貪著小乘(參大正2620b15-c23)

三十見大乘利益為大

三十一遠離惡知識(參大正2667a4-8)

三十二親近善知識(參大正2666c28-67a4)

菩薩住是三十二法能成七法所謂

(1)四無量心

(2)能遊戲五神通

(3)常依於智

(4)常不捨善惡眾生

(5)所言決定言必皆實

(6)集一切善法

(7)心無厭足

是為三十二法為七法菩薩成就此者名為真實菩薩

(四)《大寶積經》卷112「普明菩薩會」大正11632c27-633a14 復次迦葉名菩薩者不但名字為菩薩也能行善法行平等心名為菩薩

略說成就三十二法名為菩薩何謂三十二法 (1)常為眾生深求安樂(2)皆令得住一切智中(3)心不憎惡他人智慧(4)破壞憍慢(5)深樂佛道(6)愛敬無虛(7)親厚究竟於怨親中其心同等

至於涅槃(8)言常含笑先意問訊(9)所為事業終不中息(10)普為

眾生等行大悲(11)心無疲倦多聞無厭(12)自求己過不說他短(13)以菩提心行諸威儀(14)所行惠施不求其報(15)不依生處而行持戒(16)諸眾生中行無礙忍(17)為修一切諸善根故勤行精進(18)離生無色而起

禪定(19)行方便慧(20)應四攝法(21)善惡眾生慈心無異(22)一

心聽法(23)心住遠離(24)心不樂著世間眾事(25)不貪小乘於大乘

中常見大利(26)離惡知識親近善友(27)成四梵行遊戲五通(28)常依真智(29)於諸眾生邪行正行俱不捨棄(30)言常決定(31)貴真

實法(32)一切所作菩提為首 如是迦葉若人有此三十二法名為菩薩

《大寶積經》與《十住毘婆沙論》三十二法之比對

《大寶積經》 《十住毘婆沙論》

1 常為眾生深求安樂 深心為一切眾生求諸安樂(1)

2 皆令得住一切智中 能入諸佛智中(2)

3 心不憎惡他人智慧 不憎惡他(4)

4 破壞憍慢 自審知堪任作佛不作佛(3)

5 深樂佛道 道心堅固(5)

6 愛敬無虛 不假偽結託親愛(6)

7 親厚究竟於怨親中其心同等至於

涅槃 親疏同心(8)

乃至未入涅槃常為眾生作親友(7)

8 言常含笑先意問訊

9 所為事業終不中息 已許善事心不退轉(9)

10 普為眾生等行大悲 於一切眾生不斷大慈(10)

於一切眾生不斷大悲(11)

11 心無疲倦多聞無厭 常求正法心無疲懈(12)

勤發精進心無厭足(13)

多聞而解義(14)

12 自求己過不說他短 常省己過(15)不譏彼闕(16)

13 以菩提心行諸威儀 於一切見聞事中常修菩提心(17)

14 所行惠施不求其報 施不求報(18)

15 不依生處而行持戒 持戒不求一切生處(19)

16 諸眾生中行無礙忍 於一切眾生忍辱無瞋礙(20)

17 為修一切諸善根故勤行精進 能勤精進修習一切善根(21)

18 離生無色而起禪定 不隨無色定生(22)

19 行方便慧 方便所攝智慧(23)

20 應四攝法 四攝法所攝方便(24)

21 善惡眾生慈心無異 持戒毀戒慈愍無二(25)

22 一心聽法 一心聽法(26)

23 心住遠離 一心阿練若處住(27)

24 心不樂著世間眾事 不樂世間種種雜事(28)

25 不貪小乘於大乘中常見大利 不貪著小乘(29)見大乘利益為大(30)

26 離惡知識親近善友 遠離惡知識(31)親近善知識(32)

27 成四梵行遊戲五通 四無量心能遊戲五神通

28 常依真智 常依於智

29 於諸眾生邪行正行俱不捨棄 常不捨善惡眾生

30 言常決定 所言決定

31 貴真實法 言必皆實

32 一切所作菩提為首 集一切善法心無厭足

十三「自得度已當度眾生」之意趣為何 (一)《十住毘婆沙論》卷 1大正 2624b3~20

發願「我得自度已當度眾生」者一切諸法願為其本離願則不成是

故發願 問曰何故不言我當度眾生而言自得度已當度眾生

答曰自未得度不能度彼如人自沒淤泥何能拯拔餘人又如為水所[漂

寸]不能濟溺是故說我度已當度彼如說

「若人自度畏能度歸依者自未度疑悔何能度所歸

若人自不善不能令人善若不自寂滅安能令人寂」

是故先自善寂而後化人又如法句偈說

「若能自安身在於善處者然後安餘人自同於所利」

凡物皆先自利後能利人何以故如說

「若自成己利乃能利於彼自捨欲利他失利後憂悔」

是故說自度已當度眾生

(二)《十住毘婆沙論》卷 14大正 2698b29~ c14

若生善處若生惡處皆屬十善十不善道 我知是世間諸業因緣有無有定主是故我應先自行十善道然後令諸眾生亦住

十善道 問曰何以故要先自住十善道後乃令他住耶 答曰行於惡業者令他善不易自不行善故他則不信受

若惡人自不行善欲令他行善者則為甚難何以故是人自不行善

他人不信受其語如偈說 「若人自不善不能令他善若自不寂滅不能令他寂 以是故汝當先自行善寂然後教他人令行善寂滅」

是菩薩當如是行善法

(三)印順法師《學佛三要》(p145~154) 淨化身心擴展德性從徹悟中得自利的解脫自在本為佛弟子的共同目

標聲聞道與菩薩道的差別只在重於自利或者重於利他從利他中完成自

利聲聞不是不能利他的也還是住持佛法利樂人天度脫眾生不過重於

解脫的己利在未得解脫以前厭離心太深不大修利他的功德證悟以後

也不過隨緣行化而已而菩薩在解脫自利以前著重於慈悲的利他所以說

「未能自度先度人菩薩於此初發心」證悟以後更是救濟度脫無量眾生

所以聲聞乘的主機是重智證的菩薩乘的主機是重悲濟的 菩薩道在初期的聖典中即被一般稱做小乘三藏中也是存在的這即

是菩薩本生談菩薩在三大阿僧祇劫中或作國王王子或作宰官或作外

道或作農工商賈醫生船師或在異類中行為鳥為獸菩薩不惜財物

不惜身命為了利益眾生而施捨閻浮提中沒有一處不是菩薩施捨頭目腦髓

的所在他持戒忍辱精勤的修學波羅密多的四種六種或十種都是歸

納本生談的大行難行而來這樣的慈悲利他都在證悟解脫以前誰說非自利

不能利他等到修行成熟菩提樹下一念相應妙慧圓成無上正等正覺這樣

的頓悟成佛從三大阿僧祇劫的慈悲利他中得來菩薩與聲聞的顯著不同就

是一向在生死中不求自利解脫而著重於慈悲利他 初期的大乘經對於菩薩的三祇修行與三藏所說的小小不同大乘以為

菩薩的利他行在沒有證悟以前是事行勝解行雖然難得但功德還算不

得廣大徹悟的證真無生法忍以後莊嚴淨土成熟眾生的利他大行功

德是大多了因為這是與真智相應是事得理融的平等無礙的大乘分菩薩

道為二階般若道凡經一大僧祇劫是實證以前的地前的唯識宗稱為資

糧位加行位(到見道位)也名勝解行地證悟以後是方便道凡經二大僧祇

劫即登地菩薩唯識家稱為從見道到修道位大體的說地前菩薩雖有勝

解而還沒有現證廣集無邊的福智資糧與本生談所說相近大地菩薩現證

了法界如觀音菩薩等慈悲普濟不可思議本生談中的一分異類中行屬於

這一階段的化身雖有未證悟已證悟二大階位而未證悟前菩薩還是慈悲

利物決無一心一意趣求解脫自利的helliphellip觀音菩薩等尋聲救苦是大地菩薩

事然並非人間的初學菩薩行者不要實踐慈悲利物的行為helliphellip

大乘佛教的修學者菩薩如沒有證悟還不能解脫自在他怎麼能長

期的在生死中修行不怕失敗嗎能自己作得主而不像一般凡夫的墮入惡

道或生長壽天嗎自己不能浮水怎能在水中救人難道不怕自己沈沒嗎

一分學者的專重信願求得信心的不退或專重智證而趨於急求解脫急求

成佛這都不外乎受了這種思想的影響

當然自己不能浮水不能入水救人然而自己離水上岸又怎麼能在

水中救人聲聞人急求自證了脫生死等到一斷煩惱即「與生死作隔礙」

再不能發菩提心長在生死修菩薩行雖然大乘經中進展到還是可以回心

向大的結論然而被痛責為焦芽敗種的要費多大的方便才能使他迴向大乘

呢要再修多少劫的大乘信心才能登菩薩地呢即使迴入菩薩乘由於過去

自利的積習難返也遠不及直往大乘的來得順利而精進所以大乘經中以退

失菩提心為犯菩薩重戒以悲願不足而墮入自利的證入為必死無疑不重悲

願不集利他的種種功德一心一意的自利以為能速疾成佛這真是可悲的

大乘真精神的沒落

在水中救人是不能離水上岸的要學會浮水也非在水中學習不可菩

薩要長在生死中修菩薩行自然要在生死中學習要有一套長在生死而能普

利眾生的本領但這非依賴佛力可成也非自己先做到了生脫死解脫自在

因為這是要墮入小乘深坑的菩薩這套長在生死而能廣利眾生的本領除「堅

定信願」「長養慈悲」而外主要的是「勝解空性」觀一切法如幻如化了

無自性得二諦無礙的正見是最主要的一著所以經上說「若有於世間

正見增上者雖歷百千生終不墮惡趣」唯有了達得生死與涅槃都是如幻

如化的這才 能不如凡夫的戀著生死也不像小乘那樣的以「三界為牢

獄生死如冤家」而厭離他急求擺脫他這才能不如凡夫那樣的怖畏涅槃

能深知涅槃的功德而也不像小乘那樣的急趣涅槃在生死中浮沈因信願

慈悲特別是空勝解力能逐漸的調伏煩惱能做到煩惱雖小小現起而不會闖

大亂子不斷煩惱也不致作出重大惡業時時以眾生的苦痛為苦痛眾生的

利樂為利樂我見一天天的薄劣慈悲一天天的深厚怕什麼墮落唯有專為

自己打算的才隨時有墮落的憂慮發願在生死中常得見佛常得聞法「世

世常行菩薩道」這是初期大乘的共義中觀與瑜伽宗的共義釋尊在經中說

「我往昔中多住空故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hellip這種空性勝解或稱「真

空見」要從聞思而進向修習以信願慈悲來助成時常記著「今是學時

非是證時」(悲願不足而證空就會墮入小乘)這才能長在生死中忍受生死

的苦難眾生的種種迫害而不退菩提心菩薩以「布施」「愛語」「利行」「同

事」四攝法廣利一切眾生自己還沒有解脫卻能廣行慈悲濟物的難行苦

行雖然這不是人人所能的然而菩薩的正常道卻確實如此helliphellip 我們必須認清名符其實的菩薩是偉大的最偉大處就在他能不為自

己著想以利他為自利helliphellip有信願慈悲空性勝解正好在生死海中鍛鍊

身手從頭出頭沒中自利利人一般能於菩薩行而隨喜的景仰的學習的

都是種植菩提種子都是人中賢哲世間的上士有積極利他為法為人的大

心凡夫即使是「敗壞菩薩」也比自了漢強得多這種慈悲為本的人菩薩行

淺些是心向佛乘而實是人間的君子十善菩薩深些是心存利世利益人間

的大乘正器從外凡內凡而漸登賢位的菩薩沒有得解脫的自利卻能為一

切眾生而修學為一切眾生而忍苦犧牲hellip漸學漸深從人間正行而階梯佛乘

這才是菩薩的中道正行真能存菩薩的心胸有菩薩的風格理解菩薩利他的

真精神那裡會如喪考妣的急求己利

《雜阿含經》 卷 28(788 經) 「假使有世間正見增上者雖復百千生終不墮惡趣」 (大正

2204c11~12)

《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 18〈不證品〉 「佛告須菩提若菩薩摩訶薩具足觀空先作是願我今不應空法作證

我今學時非是證時」(大正 8350a19~21) (參見《大智度論》卷 76〈釋學空不證品〉大正 25592b4~6)

十四何謂「必定聚」初發菩薩心者是否皆入必定聚

(一)《十住毘婆沙論》卷 1大正 2624c2~14 為得如是佛十力故大心發願即入必定聚

問曰凡初發心皆有如是相耶

答曰或有人說「初發心便有如是相」而實不爾何以故是事應分別不

應定答所以者何一切菩薩初發心時不應悉入於必定

或有初發心時即入必定

或有漸修功德如釋迦牟尼佛--初發心時不入必定後修集功德

值燃燈佛得入必定

是故汝說「一切菩薩初發心便入必定」是為邪論

問曰若是邪論者何故汝說「以是心入必定」

答曰有菩薩初發心即入必定以是心能得初地因是人故說「初發

心入必定中」

(二)《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 4〈金剛品(摩訶薩品)〉大正 8243b14~19

佛告須菩提必定眾者性地人八人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羅漢

辟支佛初發心菩薩乃至阿惟越致地菩薩須菩提是為必定眾菩薩為上

首菩薩摩訶薩於是中生大心不可壞如金剛當為必定眾作上首 (三)《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 26〈畢定品〉大正 8409b14~c12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是菩薩摩訶薩為畢定為不畢定

佛告須菩提菩薩摩訶薩畢定非不畢定

世尊何處畢定為聲聞道中為辟支佛道中為佛道中

佛言菩薩摩訶薩非聲聞辟支佛道中畢定是佛道中畢定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為初發意菩薩畢定為最後身菩薩畢定

佛言初發意菩薩亦畢定阿惟越致菩薩亦畢定後身菩薩亦畢定

世尊畢定菩薩墮惡道中生不

不也須菩提於汝意云何若八人若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羅漢

辟支佛生惡道中不 不也世尊

如是須菩提菩薩摩訶薩從初發意已來布施持戒忍辱精進行禪

定修智慧斷一切不善業若墮惡道若生長壽天若不得修善法處若生

邊國若生惡邪見家無作見家是中無佛名無法名無僧名無有是處

須菩提初發意菩薩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以深心行十不善道無有是處

世尊若菩薩摩訶薩有如是善根功德成就如佛自說本生受不善果報是時

善根為何所在 佛告須菩提菩薩摩訶薩為利益眾生故隨而受身以是身利益眾生

須菩提菩薩摩訶薩作畜生時有是方便力若怨賊欲來殺害以是無上忍辱

無上慈悲心捨身不惱惡賊汝諸聲聞辟支佛無有是力以是故須菩提

當知菩薩摩訶薩欲具足大慈心為憐愍利益眾生故受畜生身

(《大智度論》卷 93大正 25712c20~713a17) (四)《大智度論》卷 93大正 25713b15~714a25

問曰上阿鞞跋致品中說如是相是阿鞞跋致如是相非阿鞞跋致阿鞞跋致

即是畢定須菩提今何以更問

答曰是般若波羅蜜有種種門有種種道阿鞞跋致是一門中說今問畢定

更問異門

復次佛心中一切眾生一切法皆畢定人以智不及故名為不畢定佛

知雖無量阿僧祇劫積大功德必退作小乘者亦知微細昆虫雖未有善

心過爾所劫發心後當作佛定知一切法皆如是從是因得是果

是故名佛一切法中無礙以畢定知故 復次須菩提聞法華經(卷 1大正 99a)中說於佛所作少功德

乃至戲笑一稱南無佛漸漸必當作佛又聞阿鞞跋致品中有退不退

又復聞聲聞人皆當作佛若爾者不應有退如法華經中說畢定餘經說

有退有不退是故今問為畢定為不畢定如是等種種因緣故問定

不定

佛答菩薩是畢定

須菩提心以入涅槃為畢定是故問為何道中畢定

佛答非畢定二乘但於大乘中畢定

求佛道者有上中下是故問為初發意為阿鞞跋致為最後身畢定 須菩提意謂為阿鞞跋致已上畢定住佛道中故

佛答三種菩薩皆畢定畢定者必當作佛

問曰如上品中說佛以佛眼見十方菩薩求佛如恒河沙得阿鞞跋致者若

一若二今何以言三種菩薩盡皆畢定

答曰我先已說般若甚深有無量門有說諸菩薩退而不畢定有處說菩薩畢

定不退如阿鞞跋致品中須菩提問佛菩薩退者於何處退為從色

為從受想行識乃至十八不共法

畢竟空故諸法皆不退此中佛何以更說不退

問曰是二義何者是實

答曰二事皆實佛口所說無不實者如佛或說諸法空無所有或說布施持

戒等是有為初發心者說諸法有為久學人著善法者說諸法空無所有

懈怠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牢固者如是人應從聲聞道得度而不求聲

聞久於生死中受苦是故說發心如恒河沙得阿鞞跋致者若一若二

眾生聞是已能堪受眾苦者畢定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若不能者取

聲聞辟支佛道

有人堪任得佛而大悲心薄自愛身重此人聞佛難得多有退者作是

念我或不能得佛不如早取涅槃何用世世受勤苦為為是人故說

一切菩薩乃至初發心皆畢定如法華經中說

問曰若菩薩皆畢定佛何以故種種呵二乘不聽菩薩取二乘證

答曰求佛道者應遍知法性是人畏老病死故於法性少分取證便自止

息捨佛道不度眾生諸佛菩薩之所呵責汝欲捨去會不得離得阿

羅漢證時不求諸菩薩深三昧又不廣化眾生是則迂迴於佛道稽留

問曰阿羅漢先世因緣所受身必應當滅住在何處而具足佛道

答曰得阿羅漢時三界諸漏因緣盡更不復生三界有淨佛土出於三界

乃至無煩惱之名於是國土佛所聞法華經具足佛道如法華經(卷 1大正 97c1~7)說有羅漢若不聞法華經自謂得滅度我於餘國為

說是事汝皆當作佛

問曰若阿羅漢往淨佛國土受法性身如是應得疾作佛何以言迂迴稽留 答曰是人著小乘因緣捨眾生捨佛道又復虛言得道以是因緣故雖不

受生死苦惱於菩薩根鈍不能疾成佛道不如直往菩薩

復次佛法於五不可思議中最第一今言漏盡阿羅漢還作佛唯佛能知

論議者正可論其事不能測知是故不應戲論若求得佛時乃能了知

餘人可信而不可知

十五菩薩初發心相為何 《十住毘婆沙論》卷 1大正 2624c14~25a1~16

問曰是菩薩初心釋迦牟尼佛初發心是心云何

答曰1是心不雜一切煩惱2是心相續不貪異乘3是心堅牢一切

外道無能勝者4是心一切眾魔不能破壞5是心為常能集善根

6是心能知有為無常7是心無動能攝佛法8是心無覆離諸

邪行9是心安住不可動故10是心無比無相違故11是心

如金剛通達諸法故12是心不盡集無盡福德故13是心平等

等一切眾生故14是心無高下無差別故15是心清淨性無垢故

16是心離垢慧炤明故17是心無垢不捨深心故18是心為廣

慈如虛空故19是心為大受一切眾生故20是心無閡至無障智

故21是心遍到不斷大悲故22是心不斷能正迴向故23是

心眾所趣向智者所讚故 24是心可觀小乘瞻仰故25是心難

見一切眾生不能睹故26是心難破能善入佛法故27是心為住

一切樂具所住處故28是心莊嚴福德資用故29是心選擇智慧

資用故30是心淳厚以布施為資用故31是心大願持戒資用故

32是心難沮忍辱資用故33是心難勝精進資用故34是心寂

滅禪定資用故35是心無惱害慧資用故36是心無瞋閡慈心

深故37是心根深悲心厚故38是心悅樂喜心厚故39是心

苦樂不動捨心厚故40是心護念諸佛神力故41是心相續三

寶不斷故 如是等無量功德莊嚴初必定心如〈無盡意品〉中廣說

(1)是心不雜一切煩惱者見諦思惟所斷二百九十四煩惱不與心和合

故名為不雜 (2)是心相續不貪異乘者從初心相續來不貪聲聞辟支佛乘但為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名為相續不貪異乘 如是等四十句論應如是知

(參見西晉竺法護譯《阿差末菩薩經》卷 1大正 13586b29~587a19 北涼曇無讖譯《大方等大集經》卷 27〈無盡意菩薩品〉大正 13

187a29~b24)

「心如金剛」參見《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四〈金剛品〉 (大正 8

243b19~244a16) 「見諦思惟所斷二百九十四煩惱」《十住毘婆沙論》卷 16

使所攝名為煩惱纏所攝名為垢使所攝煩惱者貪瞋慢無明身見

邊見見取戒取邪見疑是十根本隨三界見諦思惟所斷分別故

名九十八使非使所攝者不信無慚無愧諂曲戲侮堅執懈怠

退沒睡眠佷戾慳嫉憍不忍食不知足亦以三界見諦思惟所

斷分別故有一百九十六纏垢」(大正 26108b28~c6) 九十八使加一百九十六纏垢合為二百九十四煩惱

經名

心相

順序

《十住毘婆沙論》卷 1 〈入初地 品〉 大正

2624c14~25a1~16)

《大方等大集經》卷 27〈無盡意菩薩品〉大正

13187a29~b24)

《阿差末菩薩經》卷 1大正

13586b29~587a19

1 是心不雜一切煩惱 發菩提心不離煩惱故

離=雜(宋元宮)

大正 13187d 注 7

悉遍諸欲婬怒癡醉而無所

縛所以者何

2 是心相續不貪異乘發心相續不悕餘乘故 不與羅漢及緣覺乘而俱同塵

3 是心堅牢一切外道無

能勝者 發心堅固不參外論故 發心已來堅固其志不可轉

移所以者何不為邪業之所

迷誤

4 是心一切眾魔不能破

壞 發心不壞魔不沮故 一切眾魔不能壞意

5 是心為常能集善根 發心恒順善根增長故 有是心者其諸功德悉為成

6 是心能知有為無常 發心至常有為法無常

故 遊于無常而獨總攬眾之元

首所以者何有計常者則生

死業所以特尊解道有常名

曰為尊出無常故

7 是心無動能攝佛法發心不動一切諸佛安慰

護助故 從發心來其心坦然無所縛

著所以者何不離諸佛功德

業故

8 是心無覆離諸邪行發心勝妙離衰損故 所修事業無能得短所以然

者一切眾惡悉盡索故

9 是心安住不可動故發心安止不戲論故 其心永安不可動故

10 是心無比無相違故發心無喻無相似故 其心無侶所以然者希有逮

11 是心如金剛通達諸法

故 發心金剛壞諸法故 心如金剛所以然者皆知一

切諸法之故

12 是心不盡集無盡福德

故 發心無盡無量功德悉成

就故 所不可盡苞裹諸法道慧之

13 是心平等等一切眾生

故 發心平等利眾生故 從發心來強若金剛等眾生

14 是心無高下無差別

故 發心普覆無別異故 其心質直而無諛諂故號曰

正而無偏頗

15 是心清淨性無垢故發心鮮明性常淨故 從發心來常懷鮮明所以然

者本清淨故 16 是心離垢慧炤明故發心無垢智慧明了故 以去眾垢悉消諸冥其慧顯

曜窈隱皆明

17 是心無垢不捨深心

故 發心善解不離畢竟故從發心來沐浴眾穢所以然

者其信甚固無所捨故

18 是心為廣慈如虛空

故 發心廣快慈如虛空故發心甚大無有邊崖所以然

者心若虛空

19 是心為大受一切眾生

故 發心曠大悉能容受諸眾

生故 發心曠然所以然者含受眾

生當因度故

20 是心無閡至無障智

故 發心無礙智慧通達故 發心無盡所以然者其慧玄

曠無所罣礙

21 是心遍到不斷大悲

故 發心遍至大悲不斷故從初發心無所不入所以然

者大慈無極亦無盡故

22 是心不斷能正迴向

故 發心不斷善解立願故 其發心行無能斷者所以然

者功德願故

23 是心眾所趣向智者所

讚故 發心為歸諸佛所讚故 發心甚安極可愛敬所以然

者為諸眾生所喜樂故

24 是心可觀小乘瞻仰

發心殊勝二乘宗仰故 發心特尊與眾超異所以然

者一切外學聲聞緣覺之

所奉故

25 是心難見一切眾生不

能睹故 發心深遠一切眾生所不

知故 其所發心無能知意所以然

者非諸凡俗之所及逮猶如

農夫不能達知聖王之事

26 是心難破能善入佛法發心不敗不破佛法故發種類心所以然者各各從

故 其本種之業皆獲其果一切

諸法常存在故

27 是心為住一切樂具所

住處故 發心安隱善與眾生諸快

樂故 從初發心以為道本所以然

者由是所致得大安故

28 是心莊嚴福德資用

故 發心莊嚴一切功德悉成

就故 發心已來而自莊嚴所以然

者成功勳故

29 是心選擇智慧資用

故 發心善察智慧成就故 發心已來與眾殊別所以然

者達聖慧故

30 是心淳厚以布施為資

用故 發心增長隨意施與故 發心已來甚為微妙所以然

者用廣布施普及眾生

31 是心大願持戒資用

故 發心如願戒清淨故 發心已來建立至願所以然

者具足戒禁

32 是心難沮忍辱資用

故 發菩提心普及怨親具忍

辱故 其發心已來而無等侶所以然

者無所不忍

33 是心難勝精進資用

故 發心難壞具精進故 其發心來無能抑制所以然

者用精進行無懈廢故

34 是心寂滅禪定資用

故 發心寂滅具禪定故 其發心來無所慕樂所以然

者寂度無極致定意故

35 是心無惱害慧資用

故 發心無毀具智慧故 其發心來無所歸趣因其曉了

智度無極

36 是心無瞋閡慈心深

故 發心無願增長大慈故其發心來永無所住所以然

者用無極慈故

37 是心根深悲心厚故發菩提心住根堅牢增長

大悲故 其發心來根株堅強所以然

者用行悲哀故

38 是心悅樂喜心厚故發心和悅增長大喜故 其發心來常懷悅豫所以然

者於諸眾生懷等心故

39 是心苦樂不動捨心厚

故 發心不動增長大捨故 其發心來雖遇苦樂不以為

動所以然者護一切故

40 是心護念諸佛神力故

發心任重諸佛所受故其發心來為諸如來所見將

養所以然者用順十方諸佛

教故

41 是心相續三寶不斷

故 發心不絕三寶不斷故 其發心來欲度一切五趣眾

難所以然者興隆導化

42 其發心來不捨三寶無所違

廢所以然者將順佛戒成聖

眾故

十六何謂「如來家」 (一)《十住毘婆沙論》卷1大正2625a22~b13

生如來家者如來家則是佛家如來者

(1)「如」名為實「來」名為至至真實中故名為如來何等為真實所謂

涅槃不虛誑故是名如實如《經》中說「佛告比丘第一聖諦無有虛

誑涅槃是也」 (2)復次「如」名不壞相所謂諸法實相是「來」名智慧到實相中通達其

義故名為如來 (3)復次空無相無作名為如諸佛來至三解脫門亦令眾生到此門故名為如

來 (4)復次如名四諦以一切種見四諦故名為如來 (5)復次如名六波羅蜜所謂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以是

六法來至佛地故名為如來 (6)復次諦捨滅慧四功德處名為如來以是四法來至佛地故名為

如來 (7)復次一切佛法名為如是如來至諸佛故名為如來 (8)復次一切菩薩地喜淨明炎難勝現前深遠不動善慧法

雲名為如諸菩薩以是十地來至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名為如來又

以如實八聖道分來故名為如來 (9) 復次權智二足來至佛故名為如來如去不還故名為如來 (10) 如來者 所謂十方三世諸佛是

「何等為真實所謂涅槃不虛誑故是名如實」參見

A《中阿含經》卷 8

「彼知是愛滅苦滅聖諦諸賢過去時是愛滅苦滅聖諦未來現在時

是愛滅苦滅聖諦真諦不虛不離於如亦非顛倒真諦審實」(大正 1

469a8~11)

B《大智度論》卷 97「般若波羅蜜真實聖法無有虛誑」(大正 25735c1~2) C《轉法輪經憂波提舍》「如世尊說諸比丘第一聖諦不虛妄法名為涅槃」

(大正 26357b2~3)

(二)《十住毘婆沙論》卷1大正2625b13~c8 如來者所謂十方三世諸佛是

(1)是諸佛家名為如來家今是菩薩行如來道相續不斷故名為生如來家 (2)又是菩薩必成如來故名為生如來家譬如生轉輪聖王家有轉輪聖王相

是人必作轉輪聖王是菩薩亦如是生如來家發是心故必成如來是名

生如來家 (3)如來家者有人言是四功德處所謂諦捨滅慧諸如來從此中生故

名為如來家 (4)有人言般若波羅蜜及方便是如來家如《助道經》中說

智度無極母 善權方便父 生故名為父 養育故名母 一切世間以父母為家是二似父母故名之為家

(5)有人言善慧名諸佛家從是二法出生諸佛是二則是一切善法之根本

如《經》中說「是二法俱行能成正法」善是父慧是母是二和合

名為諸佛家如說菩薩善法父 智慧以為母 一切諸如來 皆從是

二生

(6)有人言般舟三昧及大悲名諸佛家從此二法生諸如來此中般舟三昧為

父大悲為母 (7)復次般舟三昧是父無生法忍是母如《助菩提》中說

般舟三昧父 大悲無生母 一切諸如來 從是二法生

《助道經》即《菩提資糧論》(龍樹菩薩造隋達磨笈多譯) A「智度以為母方便為父者以生及持故說菩薩父母」(卷 1大正 32529a10~11) B「般若波羅蜜菩薩仁者母善方便為父慈悲以為女」(卷 1大正 32519a24~25) C「諸佛現前住牢固三摩提此為菩薩父大悲忍為母」卷 1大正 32529a1~2)

(三)《十住毘婆沙論》卷 1大正 2625c24~26a2

如得初果者如人得須陀洹道善閉三惡道門見法入法得法住堅牢法

不可傾動究竟至涅槃斷見諦所斷法故心大歡喜設使睡眠嬾惰不至二

十九有如以一毛為百分以一分毛分取大海水若二三渧苦已滅者如大

海水餘未滅者如二三渧心大歡喜菩薩如是得初地已名生如來家

「斷見諦所斷法故不至二十九有」 A《大智度論》卷 24「若須陀洹二十五有皆無是處」 (大正 25237b4~5)

「二十五有」石山寺本作「二十九有」(大正 25237d 注 7) B佛陀蜜多撰劉宋 曇摩蜜多譯《五門禪經要用法》

「四天下六欲天四惡道四禪地大梵天無色界第四禪地有五阿那

含天合二十五有」(大正 15332c-333a) 二十五有欲界(地獄餓鬼畜生阿修羅人趣四洲及六欲天)計十

四有色界(四禪及初禪之大梵四禪之無想淨居各一有)

計七有四無色界各一有計四有總計二十五有

C《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 46(大正 27 240b22~28) 「極七返有者謂唯受七有問應言十四有或二十八有若此唯依本

有說者應言十四有天上人中各七有故若依本有中有說者則二

十八有天人各有十四有故謂七本有及七中有何故但說極七有耶

答如七葉樹不過七故說極七有謂天與人本有中有各有七故」

D「二十九有」

(1)瓜生津隆真《十住毘婆沙論(I)》注云「二十九有二十五有中將阿那

含天(五淨居天)分為五即為二十九有」(p88)

(2)須陀洹斷見惑極七往返更無第二十九有可言

(四)《大方廣佛華嚴經》卷 34〈十地品〉大正 10181a22~26

菩薩始發如是心即得超凡夫地入菩薩位生如來家無能說其種族過失

離世間趣入出世道得菩薩法住菩薩處入三世平等於如來種中決定

當得無上菩提菩薩住如是法名住菩薩歡喜地 (五)《成佛之道》(p392)

菩薩初證聖性得到了從來未有的出世心嘗到了從來未有的離繫樂觀察如

來所有的一切功德自己都有分能得能成所以得到無比的歡喜由於通達

法空性也不再有「不活畏惡名畏死畏墮惡道畏大眾威德畏」了進

入初地的名為「生諸如來家」如來是一切佛菩薩以智度為母方便為父

分證了佛法身從此能荷擔佛的家業紹隆佛種不斷真是佛子所以說生如

來家

十七何謂「污佛家」

《十住毘婆沙論》卷 2(大正 2629c8~30a6) 不污諸佛家者何等為污諸佛家 有人言若人發求無上道心已後迴向聲聞辟支佛道不能住世繼三寶種

是名污諸佛家 [答曰]是義不然何以故是人能度生死又得諸無漏根力覺道亦

是佛子云何言污諸佛家如經說「佛告比丘汝是我子從我心

生口生得法分者」 又聲聞人言「諦捨滅慧處名諸佛家」何以故從是四

事出生諸佛故若污此四法名污諸佛家是故若人虛妄慳貪

狂亂愚癡是污佛家若正行此四則不污諸佛家 有人言六波羅蜜是諸佛家從此生諸佛故若違此六事是污佛家 有人言般若波羅蜜是諸佛母方便為父是名諸佛家以此二法出生諸佛

若違此法是污佛家 復次偈中自說污不污相所謂不毀戒不欺佛若受佛戒不能護持則

欺諸佛是污佛家何以故受戒時生佛家中破戒則欺諸佛名污佛

家若受戒不破不欺諸佛名為不污佛家

復次戒名三學戒學心學慧學破此學名污佛家 如法受戒而後毀破名為欺佛如是二句[不污諸佛家不毀戒欺佛]各有義趣

欺佛者空自發願不如說行欺誑眾生是名欺佛 復次一切法中不如說行名為欺佛

(《雜阿含經》卷 45大正 2330a13~14「汝等為子從我口生從法化生

得法餘財」) 十八關於三乘得解說之時限

(一)《十住毘婆沙論》卷 1大正 2620b1-9

問曰行聲聞辟支佛乘者幾時得度生死大海

答曰行聲聞乘者或以一世得度或以二世或過是數隨根利鈍

又以先世宿行因緣

行辟支佛乘者或以七世得度或以八世

若行大乘者或一恒河沙大劫或二三四至十百千萬億[恒

河沙大劫]或過是數然後乃得具足修行菩薩十地而成佛道亦隨根之

利鈍又以先世宿行因緣

(二)《大智度論》卷28大正25266c14-15

有辟支佛第一疾者四世行久者乃至百劫行如聲聞疾者三世久者六十

《大智度論》卷4大正2792b7-9

佛言無量阿僧祇劫作功德欲度眾生何以故言於三阿僧祇劫12

三阿僧祇劫有量有限

《大智度論》卷 38大正 25342b-343a

[經]舍利弗有菩薩摩訶薩初發意時行六波羅蜜上菩薩位得阿毗跋致

舍利弗有菩薩摩訶薩初發心時便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便轉法輪

與無量阿僧祇眾生作益厚已入無餘涅槃是佛般涅槃後餘法若住一劫

若減一劫舍利弗有菩薩摩訶薩初發意時與般若波羅蜜相應與無

數百千億菩薩從一佛國至一佛國淨佛世界

[論]釋曰有三種菩薩利根心堅未發心前久來集諸無量福德智慧是人

遇佛聞是大乘法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即時行六波羅蜜入菩薩

位得阿毗跋致地所以者何先集無量福德利根心堅從佛聞法故

12 印順法師《成佛之道》增注本(p 413)三大阿僧祇劫有二種解說(A)時間劫(B)德行劫以功德

來計算(依功德來計算三大阿僧祇劫一切菩薩修行成佛都是一樣的)

譬如遠行或有乘羊而去或有乘馬而去或有神通去者

乘羊者久久乃到乘馬者差速乘神通者發意頃便到如是不得言發意

間云何得到神通相爾不應生疑菩薩亦如是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時即入菩薩位

有菩薩初發意初雖心好後雜諸惡時時生念我求佛道以諸功德迴

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人久久無量阿僧祇劫或至或不至先世福德

因緣薄而復鈍根心不堅固如乘羊者

有人前世少有福德利根發心漸漸行六波羅蜜若三若十若百阿僧

祇劫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如乘馬者必有所到

第三乘神通者如上說是三種發心一者罪多福少二者福多罪少

三者但行清淨福德

清淨有二種一者初發心時即得菩薩道二者小住供養十方諸佛

通達菩薩道入菩薩位即是阿毗跋致地阿毗跋致地菩薩義如先說

次後菩薩大厭世間世世已來常好真實惡於欺誑是菩薩亦利根堅

心久集無量福德智慧初發心時便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即轉法輪

度無量眾生入無餘涅槃法住若一劫若減一劫留化佛度眾生佛有

二種神通力一者現在時二者滅後劫義如上說劫中所度眾生

亦復不少

次後菩薩亦利根心堅久集福德發心即與般若波羅蜜相應得六神通

與無量眾生共觀十方清淨世界而自莊嚴其國如阿彌陀佛先世時作

法藏比丘佛將導遍至十方示清淨國令選擇淨妙之國以自莊嚴其國

參見《不必定入定入印經》大正 15699c

印順法師《成佛之道》(增注本)p 415 對三種「神通行菩薩」所判攝之階位

(a)日月神通行龍樹又分為二類有的初發心就上菩薩位有的多少

修行就上菩薩位菩薩位雖有多種解說然依《般若經》

說是頂位再不墮惡道下賤家二乘地了(如約《華嚴

經》的行位說是發心住)

(b)聲聞神通行初發心就成大菩提八相成道[初地分證能於百佛世界

現身八相成道(1)由兜率天下生人間(2)入胎(3)出胎(4)出家(5)降魔(6)成道(7)轉法輪(8)入滅]

(c)如來神通行初發心就與般若相應成熟眾生莊嚴佛土這是方便道

菩薩初地以上到八地

(三)《大毘婆沙論》卷101大正27525b14-21

依狹小道而得解脫故名時解脫狹小道者謂若極速第一生中種善根第

二生中令成熟第三生中得解脫餘不決定

依廣大道而得解脫名不時解脫廣大道者謂若極遲聲聞乘經六十劫而得

解脫如舍利子獨覺乘經百劫而得解脫如麟角喻佛乘經三無數劫而得解

《大毘婆沙論》卷83大正27428b26~29

大加行得故名大悲非如聲聞菩提唯六十劫修加行得獨覺菩提唯經百劫修加

行得如來大悲三無數劫修習百千難行苦行然後乃得故名大悲

(四)真諦譯《攝大乘論釋》卷11大正31229b14-19

論曰有五種人於三阿僧祇劫修行圓滿或七阿僧祇劫或三十三阿僧祇劫

何者為五人行願行地人滿一阿僧祇劫行清淨意行人行有相行人行無相

行人於六地乃至七地滿第二阿僧祇劫從此後無功用行人乃至十地滿第三

阿僧祇劫

《攝大乘論釋》卷11大正31230a25-28

論曰復次云何七阿僧祇劫

釋曰欲顯餘部別執故言復次七阿僧祇劫時與前三阿僧祇劫時為等為

有短長此執等三阿僧祇劫但有別義開為七數

《攝大乘論釋》卷11大正31231b23-27

論曰復次云何三十三阿僧祇

釋曰有諸大乘師欲顯行有下中上欲顯為得未得方便欲顯已得不失

方便欲顯已得不失增上方便欲顯入住出三自在故分阿僧祇為三十三

(五)《大乘起信論》卷11大正32581b7-9

以一切菩薩皆經三阿僧祇劫故但隨眾生世界不同所見所聞根欲性異故示

所行亦有差別

印順法師《大乘起信論講記》p341「一切菩薩皆經三阿僧祇功」而成佛

這是任何菩薩都是一樣的從初住到第十回向滿為初阿僧祇劫從初地到

七地滿心為二阿僧祇劫從八地到第十地滿為第三阿僧祇劫種性善

根發心證悟都是一樣的等到圓滿成佛所以也是佛佛平等「但隨」

順「眾生世界不同所見所聞根欲性異故示」現菩薩的「所行」

也「有差別」根異根機的利鈍(下中上)有異欲異即好樂與興趣的各

別性異即習慣熏染有別如來鑑機的十力中即有根勝劣智力(根)種

種勝解智力(欲)種種界智力(性)因為眾生所處的世界不同所見所聞

不同根欲性也都不同故不能不示現所行有差別實則菩薩的行程是

一樣的

參印順法師《成佛之道》p237《中觀論頌講記》p348《華雨集(四)》p107

關於各經論所說之三乘解說時限

三乘別

所依經論 聲聞乘 辟支佛乘 大乘

《十住毘婆沙論》 隨根利鈍或一二

世或更多世不定隨

根利鈍又以先世宿行

因緣

或七世或八世得度 或一或二三四乃至十

百千萬億「恒河沙大

劫」或過是數

《大智度論》 快者三世慢則六十劫 最快四世最慢一百劫 無量阿僧祇劫但利根

者如乘神通行急速成

《大毘婆沙論》 狹小道最快三世

廣大道最慢六十劫

最慢一百劫如「麟角

喻」獨覺

三阿僧祇劫

《攝大乘論釋》

(真諦譯)

- - 三阿僧祇劫

七阿僧祇劫(別部)

三十三阿僧祇劫(餘

大乘師)

《大乘起信論》 - - 定是三阿僧祇劫但隨

眾生根性不同故示現

所行亦有差別

十九聲聞辟支佛佛俱到彼岸於解脫中有差別否

(一)《十住毘婆沙論》卷1大正2620b9-15

問曰聲聞辟支佛佛俱到彼岸於解脫中有差別不

答曰是事應當分別於諸煩惱得解脫是中無差別因是解脫入無餘涅槃是

中亦無差別無有相故但諸佛甚深禪定障解脫一切法障解脫於諸

聲聞辟支佛有差別非說所盡亦不可以譬喻為比

(二)《十住毘婆沙論》卷 11大正 2683a24-b3

無礙解脫者解脫有三種一者於煩惱障礙解脫二者於定障礙解脫三

者於一切法障礙解脫是中得慧解脫阿羅漢得離煩惱障礙解脫共解脫阿

羅漢及辟支佛得離煩惱障礙解脫得離諸禪定障礙解脫唯有諸佛具三解脫

所謂煩惱障礙解脫諸禪定障礙解脫一切法障礙解脫總是三種解脫故佛

名無礙解脫

(三)《大智度論》卷 35大正 25320c21-322a26

【經】舍利弗白佛言「世尊聲聞所有智慧若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羅漢

辟支佛智慧佛智慧是諸眾智無有差別不相違背無生性空若法不相違背

無生性空是法無有別異云何世尊言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一日修智慧

出過聲聞辟支佛上」(大正 25320c21-26)

【論】問曰上佛已說菩薩摩訶薩修智慧出過聲聞辟支佛上今舍利弗何以故問

答曰不問智慧勢力能度眾生今但問佛及弟子智慧體性法中無有差別者

以諸賢聖智慧皆是諸法實相慧皆是四諦及三十七品慧皆是出三界

入三脫門成三乘果慧以是故說無有差別

復次如須陀洹果以無漏智滅結得果乃至佛亦如是如須陀洹用二種

解脫果有為解脫無為解脫乃至佛亦如是如佛入涅槃須陀洹極

遲不過七世皆同事同緣同行同果報以是故言無相違背所以

者何不生性空故(大正25320c26-321a9)

有為解脫無為解脫(《俱舍論》卷 25大正 29133c20-21)

解脫體有二謂有為無為有為解脫謂無學勝解無為解脫謂一切惑

滅 【經】佛告舍利弗「於汝意云何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一日修智慧心念

我行道慧益一切眾生當以一切種智知一切法度一切眾生諸聲聞辟支佛

智慧為有是事不」舍利弗言「不也世尊」(大正 25321b6-10) 【論】helliphellip聲聞辟支佛雖有慈心本不發心願度一切眾生亦不迴善根向阿耨多

羅三藐三菩提以是故菩薩一日修智慧過聲聞辟支佛上

(大正 25321c26-322a1)

【經】「舍利弗於汝意云何諸聲聞辟支佛頗有是念我等當得阿耨多羅三藐

三菩提度一切眾生令得無餘涅槃不」舍利弗言「不也世尊」佛告

舍利弗「以是因緣故當知諸聲聞辟支佛智慧欲比菩薩摩訶薩智慧百

分不及一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及」(大正 25322a2-7)

【論】問曰上已反問舍利弗事已定今何以復問答曰以舍利弗引欲以須陀洹

同得解脫故與諸佛菩薩等而佛不聽譬如有人欲以毛孔之空與虛空等

以是故佛重質其事復次雖同一事義門各異先言智慧為一切眾生故

今言頗有是念我等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令一切眾生得無餘涅槃

(大正 25322a7-14)

【經】「舍利弗於汝意云何諸聲聞辟支佛頗有是念我行六波羅蜜成就眾

生莊嚴世界具佛十力四無所畏四無礙智十八不共法度脫無量阿僧

祇眾生令得涅槃不」舍利弗言「不也世尊」(大正 25322a17-26) 二十關於修學菩薩道成佛之殊勝理由

(一)《十住毘婆沙論》卷 1大正 2620b15-c23

問曰三乘所學皆為無餘涅槃若無餘涅槃中無差別者我等何用於恒河沙等

大劫往來生死具足十地不如以聲聞辟支佛乘速滅諸苦

答曰是語弱劣非是大悲有益之言若諸菩薩效汝小心無慈悲意不能精

勤修十地者諸聲聞辟支佛何由得度亦復無有三乘差別所以者何

一切聲聞辟支佛皆由佛出若無諸佛何由而出若不修十地何有

諸佛若無諸佛亦無法僧是故汝所說者則斷三寶種非是大人

有智之言不可聽察hellip如是聲聞辟支佛佛煩惱解脫雖無差別以

度無量眾生久住生死多所利益具足菩薩十地故有大差別

(二)《大毘婆沙論》卷 16大正 2777a24-b4

佛世尊愛恚永斷違順平等拔諍論根滅憍慢本視諸珍寶猶如瓦礫於一

切法覺照無遺無相似愛及恚慢等諸煩惱習已永斷故非如獨覺及諸聲聞

雖斷煩惱而有餘習貪愛習者如尊者阿難憐諸釋種瞋恚習者如尊者畢陵伽

筏蹉語殑伽神言小婢止流吾今欲渡憍慢習者如尊者舍利子棄擲醫藥

愚癡習者如尊者笈房缽底食前咳氣知食未銷不知後苦而復更食如是

等事其類甚多

(阿羅漢仍有習氣參見《大智度論》卷 27大正 25260c2-25)

二十一「是人修集聲聞辟支佛乘法未入法位我當教化令趣佛道」為何強調

「未入法位」 (一)《十住毘婆沙論》卷 7(大正 2655a4~18)

問曰云何名為歸依僧 答曰若諸聲聞人 未入法位者 令發無上心 使得佛十力

先以財施攝 後乃以法施 深信四果僧 不分別貴眾 求聲聞功德 而不證解脫 是名歸依僧 又應念三事

聲聞人者成聲聞乘 未入法位者於聲聞道未得必定能令此人發佛道心而得十力若入法位者

終不可令發無上心設或發心亦不成就如《般若波羅蜜》中尊者須菩提

所說「已入正法位不能發無上心何以故是人於生死已作障隔不復往

來生死發無上心

(二)《小品般若波羅蜜經》卷 1(大正 8540a16~21) 若諸天子未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今應當發若人已入正位則不堪任

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何以故已於生死作障隔故是人若發阿耨多羅三

藐三菩提心我亦隨喜終不斷其功德所以者何上人應求上法(參見《大

智度論》卷 54大正 25442c4~9) (三)印順法師《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p650~651

經中廣舉譬喻形容棄般若法門而取聲聞經者的無知對於傳統佛教採取了

尊重又貶抑的立場這不但維護了般若法門也有誘導聲聞修學般若法門的意

義誘導聲聞修學最顯著的例子如『小品般若波羅蜜經』卷一(大正 8540a)說

若諸天子未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今應當發若人已入正位則不

堪任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何以故已於生死作障隔故是人若發阿

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我亦隨喜終不斷其功德所以者何上人應求上

法 「入正位」是「入正性離生」的舊譯「入正位」聲聞行者就得「須陀洹」(初

果)最多不過七番生死一定要入無餘涅槃這樣就不能長在生死中修菩

薩行所以說「已於生死作障隔」如只有七番生死就不可能發求成佛道的

大心所以說「不堪任」這是依佛教界公認的教理說經上又說如「入正

位」的能發大菩提心求成佛道也是隨喜讚歎的因為上人聲聞聖者

是應該進一步的求更上的成佛法門說聲聞聖者不可能發心又鼓勵他們發心

修菩薩道這是不否定部派佛教的教義而暗示了聲聞聖者迴心的可能特別

是『大如品』依「如」真如而泯「三乘人」與「一(菩薩)乘人」的差

別消融了二乘與菩薩的對立

(四)《大品般若經》卷 22〈遍學品 74〉大正 8381b15-17

若菩薩摩訶薩作八人得須陀洹果乃至得阿羅漢果得辟支佛道然後入菩

薩位無有是處(《大智度論》卷 86大正 25659b26-28)

(五)《維摩詰所說經》卷中(大正 14549b4~b16) 若見無為入正位者不能復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譬如高原陸地不生蓮

華卑濕淤泥乃生此華如是見無為法入正位者終不復能生於佛法煩惱泥

中乃有眾生起佛法耳又如殖種於空終不得生糞壤之地乃能滋茂如是入無

為正位者不生佛法起於我見如須彌山猶能發于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生佛

法矣是故當知一切煩惱為如來種譬如不下巨海不能得無價寶珠如是不入

煩惱大海則不能得一切智寶

(六)《大智度論》卷 27大正 25263b12-25 菩薩初發意時所可怖畏無過聲聞辟支佛地正使墮地獄無如是怖畏

不永破大乘道故阿羅漢辟支佛於此大乘以為永滅譬如空地有樹名舍

摩梨(角+瓜)枝廣大眾鳥集宿一鴿後至住一枝上其枝及(角+瓜)即

時壓折澤神問樹神大鳥鵰鷲皆能任持何至小鳥便不自勝樹神答言

此鳥從我怨家尼俱盧樹上來食彼樹果來栖我上必當放糞子墮地者惡

樹復生為害必大是故於此一鴿大懷憂畏寧捨一枝所全者大菩薩

摩訶薩亦如是於諸外道魔眾及諸結使惡業無如是畏如阿羅漢辟支

佛何以故聲聞辟支佛於菩薩邊亦如彼鴿壞敗大乘心永滅佛業

一切菩薩乃至初發心皆畢定如法華經中說 問曰若菩薩皆畢定佛何以故種種呵二乘不聽菩薩取二乘證 答曰求佛道者應遍知法性是人畏老病死故於法性少分取證便自止息捨

佛道不度眾生諸佛菩薩之所呵責「汝欲捨去會不得離」得阿羅漢證時

不求諸菩薩深三昧又不廣化眾生是則迂迴於佛道稽留 問曰阿羅漢先世因緣所受身必應當滅住在何處而具足佛道 答曰得阿羅漢時三界諸漏因緣盡更不復生三界有淨佛土出於三界乃

至無煩惱之名於是國土佛所聞法華經具足佛道如法華經說「有羅漢若不

聞法華經自謂得滅度我於餘國為說是事汝皆當作佛」

問曰若阿羅漢往淨佛國土受法性身如是應得疾作佛何以言迂迴稽留

答曰是人著小乘因緣捨眾生捨佛道又復虛言得道以是因緣故雖不受

生死苦惱於菩薩根鈍不能疾成佛道不如直往菩薩

復次佛法於五不可思議中最第一今言漏盡阿羅漢還作佛唯佛能知論議

者正可論其事不能測知是故不應戲論若求得佛時乃能了知餘人可信而

不可知(大正 25714a1~25) (七)《大智度論》卷 28大正 25264b7~10

問曰阿羅漢煩惱已盡習亦未盡何以不生(法性生身) 答曰阿羅漢無大慈悲無本誓願度一切眾生又以實際作證已離生死故

(八)如果二乘人可以迴心向大則須耗費多少時間才能成佛呢

1《大般涅槃經》卷 11

一斷三結得須陀洹果不墮地獄畜生餓鬼helliphellip是人未來過八萬劫

便當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迦葉第二人者斷三結縛薄貪恚癡

得斯陀含果名一往來helliphellip是人未來過六萬劫便當得成阿耨多羅三藐

三菩提迦葉第三人者斷五下結得阿那含果更不來此helliphellip是人未

來過四萬劫便當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迦 葉第四人者永斷貪欲瞋恚愚癡得阿羅漢果helliphellip亦非騏驎獨一之

行helliphellip是人未來過二萬劫便當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迦葉第五人

者永斷貪欲瞋恚愚癡得辟支佛道helliphellip真是騏驎獨一之行helliphellip是人未

來過十千劫便當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大正 12431 c16~432a5) 2《瑜伽師地論》卷 80

問迴向菩提聲聞為住無餘依涅槃界中能發趣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耶

為住有餘依涅槃界耶 答唯住有餘依涅槃界中可有此事所以者何以無餘依涅槃界中遠離

一切發起事業一切功用皆悉止息 問若唯住有餘依涅槃界中能發趣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云何但由一

生便能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耶所以者何阿羅漢等尚當無有所餘

一生何況當有多生相續 答由彼要當增諸壽行方能成辦世尊多分依此迴向菩提聲聞密意說

言物類善男子若有善修四神足已能住一劫或餘一劫餘一劫者

此中意說過於一劫彼雖如是增益壽行能發趣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而

所修行極成遲鈍樂涅槃故不如初心始業菩薩彼既如是增壽行已

留有根身別作化身同法者前方便示現於無餘依般涅槃界而般涅槃

由此因緣皆作是念某名尊者於無餘依般涅槃界已般涅槃彼以所留有

根實身即於此界贍部洲中隨其所樂遠離而住一切諸天尚不能睹何

況其餘眾生能見彼於涅槃多樂住故於遍遊行彼彼世界親近供養佛菩

薩中及於修習菩提資糧諸聖道中若放逸時諸佛菩薩數數覺悟被覺

悟已於所修行能不放逸(大正 30749a5~b1)

迴向菩提聲聞要想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必須在尚未證入無餘依涅槃

界前才有可能其所使用的方法是善修四神足在住壽一劫或餘一劫的

時間中廣集菩提資糧依四神足之力而住壽一劫或餘一劫這是佛教中

古老的傳說如《長阿含經》卷 2<遊行經>云 佛告阿難諸有修四神足多修習行常念不忘在意所欲可得

不死一劫有餘阿難佛四神足已多修行專念不忘在意所欲

如來可止一劫有餘為世除冥多所饒益天人獲安(大正 115b19~24)

這樣的傳說在聲聞部派中是知道的但何以沒有說到可以依四神足之力

在住壽餘一劫的時間中廣集菩提資糧而成佛呢從時間觀的角度來看

《瑜伽師地論》說「餘一劫者此中意說過於一劫」這是將「餘一劫」

的時間擴充了不論多久時間直到成佛為止而不是一劫多一點的意思

而聲聞部派也許認為「餘一劫」是一劫再多一點的時間因此就沒有說到

可以依四神足之力在住壽一劫或一劫餘的時間中廣集菩提資糧而成

佛但從有部認為入了忍位就無法迴心向大的主張來看則不論「餘一劫」

的時間是長是短都將無法成佛這應該是部派間沒有傳說依四神足之力

在住壽餘一劫的時間中廣集菩提資糧而成佛的主要原因 二十二諸佛威力功德智慧無量深法等無差別為何佛壽有長短國土有淨穢

正法有久住不久住helliphellip (一)《十住毘婆沙論》卷 3大正 2632c3-14

佛功德力者一切去來今佛威力功德智慧無量深法等無差別但隨

諸佛本願因緣helliphellip無量壽命者壽命無量劫過諸算數一劫百劫千

劫萬劫億劫百千萬億那由他阿僧祇劫如是久住為利益憐愍眾生故

一切諸佛雖力能無量壽以本願故有久住世者有不久住者

(二)《俱舍論》卷 27大正 29141b3-9 論曰由三事故諸佛皆等一由資糧等圓滿故二由法身等成辦故三由

利他等究竟故由壽種姓身量等殊諸佛相望容有差別壽異謂佛

壽有短長種異謂佛生剎帝利婆羅門種姓異謂佛姓喬答摩迦葉波等

量異謂佛身有小大等言顯諸佛法住久近等 (三)佛壽命長短(《大智度論》卷 34大正 25312a14- b21)

問曰佛雖有長壽業因緣生於惡世故壽命便短以此短壽能具佛事何

用長為又佛以神通力故一日之中能具佛事何況百歲 答曰此間閻浮提惡故佛壽應短餘處好故佛壽應長 問曰若然者菩薩於此閻浮提淨飯王宮生出家成道是實佛餘處皆是神

通力變化作佛以度眾生 答曰此言非也所以者何餘處閻浮提亦各各言我國是實佛餘處為變化

何以知之若餘處國土自知是化佛則不肯信受教戒又如餘國土人

壽命一劫若佛壽百歲於彼裁無一日眾生則起輕慢不肯受教彼則

以一劫為實佛以此為變化如《首楞嚴經》說「神通遍照佛壽七百

千阿僧祇劫佛告文殊尸利彼佛則是我身彼佛亦言釋迦文佛則是

我身」以是故知諸佛壽命實皆無量為度人故現有長短汝言釋迦

文佛以神通力故所度眾生與人壽不異者則不須百歲一日之中可

具足佛事 如阿難一時心生是念如然燈世尊一切勝佛鞞婆尸佛出於好世

壽命極多能具佛事我釋迦文佛出生惡世壽命極短將無世尊

不能具足佛事耶 爾時世尊入日出三昧從身變化出無量諸佛及無量光明普至十方

一一化佛在諸世界各作佛事或有說法或現神通或現三昧或現

飯食如是之比種種因緣施作佛事而度眾生從三昧起告阿難曰『汝

悉見聞是事不』阿難言『唯然已見』佛告阿難『佛以如是神力

能具佛事不』阿難言『假令佛壽一日大地草木悉為可度眾生則

能度盡何況百歲』 以是故知諸佛壽命皆悉無量為度人故現有長短譬如日出影現

於水隨水大小水大則影久水小則速滅若照琉璃頗梨珠山影則

久住又如火燒草木然少則速滅然多則久住不可以滅處無火

故謂多然處亦無光明長短義亦如是 (參見《佛說首楞嚴三昧經》卷 2大正 15644c)

(四)佛土淨不淨(《大智度論》卷 32大正 25302b12-c10) 一切佛功德皆等無多無少

問曰若爾者何以言阿彌陀佛壽命無量光明千萬億由旬無量劫度眾生

答曰諸佛世界種種有淨不淨有雜

如《三十三天品經》說佛在三十三天安居自恣時至四眾久不見

佛愁思不樂遣目連白佛言「世尊云何捨此眾生住彼天上」

時佛告目連「汝觀三千世界」目連以佛力故觀或見諸佛為大眾

說法或見坐禪或見乞食如是種種施作佛事目連即時五體投地

是時須彌山王跛[跳-兆+我]大動諸天皆大驚怖目連涕泣稽首白

佛「佛有大悲不捨一切作如是種種化度眾生」佛告目連「汝

所見甚少過汝所見東方有國純以黃金為地彼佛弟子皆是阿羅漢

六通無礙復過是東方有國純以白銀為地彼佛弟子皆學辟支佛道

復過是東方有國純以七寶為地其地常有無量光明彼佛所化弟子純

諸菩薩皆得陀羅尼諸三昧門住阿毘跋致地目連當知彼諸佛者

皆是我身如是等東方恒河沙等無量世界有莊嚴者不莊嚴者皆

是我身而作佛事如東方南西北方四維上下亦復如是」

以是故當知釋迦文佛更有清淨世界如阿彌陀國阿彌陀佛亦有嚴

淨不嚴淨世界如釋迦文佛國諸佛大悲徹於骨髓不以世界好醜隨

應度者而教化之如慈母愛子子雖沒在廁溷懃求拯拔不以為惡

(五)清淨國土雜國土(《大智度論》卷 93大正 25711c14-21) 問曰佛憐愍眾生淨佛國土中何以無三惡道眾生 答曰憐愍一切眾生平等無異此中說清淨業因緣是國土中無三惡道

又佛非但一國土乃有十方恒河沙國土佛有清淨國土有雜國土

雜國土中則具有五道淨佛國土或有人天別異或無有人天別異

如過去天王佛國土中唯佛世尊以為法王是故名為天王佛 (六)《維摩詰所說經》〈佛國品第一〉卷 1大正 14538c10-29

舍利弗眾生罪故不見如來佛土嚴淨非如來咎舍利弗我此土淨而汝

不見爾時螺髻梵王語舍利弗『勿作是意謂此佛土以為不淨所以

者何我見釋迦牟尼佛土清淨譬如自在天宮』舍利弗言『我見此土

丘陵坑坎荊蕀沙礫土石諸山穢惡充滿』螺髻梵言『仁者心有高下

不依佛慧故見此土為不淨耳舍利弗菩薩於一切眾生悉皆平等深心

清淨依佛智慧則能見此佛土清淨』於是佛以足指按地即時三千大千

世界若干百千珍寶嚴飾譬如寶莊嚴佛無量功德寶莊嚴土一切大眾

歎未曾有而皆自見坐寶蓮華佛告舍利弗『汝且觀是佛土嚴淨』舍

利弗言『唯然世尊本所不見本所不聞今佛國土嚴淨悉現』佛語

舍利弗『我佛國土常淨若此為欲度斯下劣人故示是眾惡不淨土耳譬

如諸天共寶器食隨其福德飯色有異如是舍利弗若人心淨便見此土功德

莊嚴』 (七)正法久住不久住(《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 183大正 27919a3-16)

問何故過去諸佛有未般涅槃正法即滅有於般涅槃後七日即滅今釋迦佛

千歲方滅耶 答過去諸佛壽量長遠於彼正教所應作者佛在世時多已究竟故法速滅

今世尊釋迦牟尼出百年時壽量短促正教所作雖佛涅槃多未究竟乃

至千歲於中有種善根者有成熟者有解脫者是故經於多時正法方滅

有說過去諸佛所有弟子愛重奢摩他非毘缽舍那由重奢摩他故

恒住寂止不樂傳說契經等十二分教故法速滅 今世尊弟子愛重毘缽舍那非奢摩他由重毘缽舍那故多住觀察皆

樂傳授契經等十二分教是故正法多時乃滅 (八)1《成佛之道》(增注本)p19

從經典看來佛的色身有大小壽命有長短國土有淨穢弟子有多少正

法住世也不一致要知道這是佛的方便示現為了適應眾生的根機才有

這種種差別

2《成佛之道》(增注本)p425-426

佛壽與佛身的長短可說有限量的都是化身化土化身佛為什麼示現這

些差別呢因眾生根性不同有的應以苦切語三惡道是這樣的苦眾生界

是這樣的苦能因此發心修行這是折伏門 有的應以愛語這麼清淨那麼自在就肯發心修行這是攝受門 化身佛就是以這折攝二門來成就眾生的隨機適應如藥能治病就是妙

藥所以不應該生優劣想

3印順法師《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p493 釋尊的生在穢惡時代是出於悲憫眾生的願力願意在穢土成佛救護眾生

脫離一切苦這是重在「悲能拔苦」的精神彌勒是立願生在「佛剎莊嚴

壽命無數」的世界重在慈(彌勒譯為「慈」)的「施與安樂」至於成佛

(智證)度眾生是沒有不同的這是法藏部的見解 說一切有部以為「慈氏菩薩多自饒益少饒益他釋迦菩薩多饒益他少

自饒益」釋尊與彌勒因行的對比釋尊是更富於大悲為眾生的精神所以

彌勒的最初發心比釋迦早了四十餘劫而成佛卻落在釋尊以後這顯得大

悲苦行的菩薩道勝過了為「莊嚴佛剎壽命無數」而發心修行

Page 18: 《十住毘婆沙論》之菩薩修行要略...2006 年佛法度假中文營隊課程講義 《十住毘婆沙論》之菩薩修行要略 釋長慈編 2006/5/22 壹、簡介 一、釋《論》題:

九關於眾生見佛身聞佛名而得入必定之意趣 (一)《十住毘婆沙論》卷 3大正 2632c3-8

佛功德力者一切去來今佛威力功德智慧無量深法等無差別但隨諸佛本

願因緣或有壽命無量或有見者即得必定聞名者亦得必定女人見者即成

男子身若聞名者亦轉女身或有聞名者即得往生或有無量光明眾生遇者

離諸障蓋或以光明即入必定或以光明滅一切苦惱 (二)《十住毘婆沙論》卷 3大正 2632c14-25

見時得入必定者有眾生見佛即住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阿惟越致地何以故

是諸眾生見佛身者心大歡喜清淨悅樂其心即攝得如是菩薩三昧以是三昧

力通達諸法實相能直入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必定地 是諸眾生長夜深心種見佛入必定善根以大悲心為首善妙清淨為通達

一切佛法故為度一切眾生故是善根成就時至是故得值此佛又以諸佛本

願因緣二事和合故此事得成 聞佛名入必定者佛有本願「若聞我名者即入必定」如見佛聞亦如是

(三)《大方廣佛華嚴經》卷 52大正 10276c23-27

若有眾生善根熟者見佛身已則皆受化然彼佛身盡未來際究竟安住

隨宜化度一切眾生未曾失時 佛子如來身者無有方處非實非虛但以諸佛本誓願力眾生堪度則便

出現

(四)《大方廣佛華嚴經》卷 52大正 10276b23-26 佛子如來智日亦復如是普現法界無前無後一切眾生淨心器中佛

無不現心器常淨常見佛身若心濁器破則不得見

(五)《放光般若經》卷 4大正 829a27-28

云何菩薩真見佛身逮法性故是為真見

《大品般若經》卷 6〈發趣品第 20〉大正 8259b8 云何菩薩如實觀佛身如實觀法身故

(六) 《大智度論》卷 34大正 25313a21-c18 【經】我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時十方如恒河沙等世界中眾生聞我名者必得阿

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欲得如是等功德者當學般若波羅蜜(《摩訶般若波羅

蜜經》卷 1大正 8221a17-20) 【論】問曰有人生值佛世在佛法中或墮地獄者如提婆達俱迦利訶多釋子等

三不善法覆心故墮地獄此中云何言去佛如恒河沙等世界但聞佛名便

得道耶

答曰上已說有二種佛一者法性生身佛二隨眾生優劣現化佛

為法性生身佛故說乃至聞名得度為隨眾生現身佛故說雖共佛住

隨業因緣有墮地獄者

法性生身佛者無事不濟無願不滿所以者何於無量阿僧祇劫積

集一切善本功德一切智慧無礙具足為眾聖主諸天及大菩薩希能見

者譬如如意寶珠難見難得若有見者所願必果如喜見藥其有見者

眾患悉除如轉輪聖王人有見者無不富足如釋提桓因有人見者隨

願悉得如梵天王眾生依附恐怖悉除如人念觀世音菩薩名者悉脫

厄難是事尚爾何況諸佛法性生身

問曰釋迦文佛亦是法性生身分無有異體何以故佛在世時有作五逆罪人

飢餓賊盜如是等惡

答曰釋迦文佛本誓我出惡世欲以道法度脫眾生不為富貴世樂故出

若佛以力與之則無事不能又亦是眾生福德力薄罪垢深重故不得隨

意度脫又今佛但說清淨涅槃而眾生譏論誹謗言『何以多畜弟子

化導人民』此亦是繫縛法但以涅槃法化猶尚譏謗何況雜以世樂

如提婆達欲令足下有千輻相輪故以鐵作模燒而爍之爍已足壞

身惱大呼爾時阿難聞已涕泣白佛『我兄欲死願佛哀救』佛即

伸手就摩其身發至誠言『我看羅[目侯]羅與提婆達等者彼痛當滅』

是時提婆達眾痛即除執手觀之知是佛手便作是言『淨飯王子以

此醫術足自生活』佛告阿難『汝觀提婆達不用心如是云何可度

若好世人則無是咎』如是眾生若以世樂不得度也是事種種因緣

上已廣說以是故說聞佛名有得道者有不得者

復次佛身無量阿僧祇種種不同有佛為眾生說法令得道者有佛放

無量光明眾生遇之而得道者有以神通變化指示其心而得道者有佛

但現色身而得道者有佛遍身毛孔出眾妙香眾生聞之而得道者有

佛以食與眾生令得道者有佛眾生但念而得道者有佛能以一切草木之

聲而作佛事令眾生得道者有佛眾生聞名而得道者為是佛故說言

我作佛時其聞名者皆令得度

復次聞名不但以名便得道也聞已修道然後得度如須達長者

初聞佛名內心驚喜詣佛聽法而能得道又如貰夷羅婆羅門從雞泥耶

結髮梵志所初聞佛名心即驚喜直詣佛所聞法得道是但說聞名聞

名為得道因緣非得道也 (七)《大智度論》卷 93大正 25712b2-6

問曰餘佛種種勤苦說法眾生尚不得道何以但聞佛名便得道 答曰餘處佛種種說法眾生或得道或得善根終不空說若聞是佛名畢

至阿鞞跋致不言今得 十云何有眾生聞佛名便得往生 (一)《十住毘婆沙論》卷 3大正 2633a2-4

聞佛名得往生者若人信解力多諸善根成就業障礙已盡如是之人得聞佛

名又是諸佛本願因緣便得往生

「善根」《十住毘婆沙論》卷 1大正 2623b4-18 厚種善根者如法修集諸功德名為厚種善根

善根者不貪不恚不癡一切善法從此三生故名為善根如一切惡

法皆從貪恚癡生是故此三名不善根helliphellip

此中善根為眾生求無上道故所行諸善法皆名善根能生薩婆若智故

名為善根

(二)「別時意趣」

1《攝大乘論本》卷 2大正 31141a18-26 四意趣者一平等意趣謂如說言我昔曾於彼時彼分即名勝觀正等

覺者二別時意趣謂如說言若誦多寶如來名者便於無上正等菩提

已得決定又如說言由唯發願便得往生極樂世界三別義意趣謂

如說言若已逢事爾所殑伽河沙等佛於大乘法方能解義四補特伽羅

意樂意趣謂如為一補特伽羅先讚布施後還毀訾如於布施如是尸羅

及一分修當知亦爾如是名為四種意趣 2《攝大乘論釋》卷 5大 31346b4-11

別時意趣者謂此意趣令嬾惰者由彼彼因於彼彼法精勤修習彼

彼善根皆得增長此中意趣顯誦多寶如來名因是昇進因非唯誦名

便於無上正等菩提已得決定如有說言由一金錢得千金錢豈於一

日意在別時由一金錢是得千因故作此說此亦如是由唯發願

便得往生極樂世界當知亦爾 3印順法師《攝大乘論講記》(p 286-287)

實際上單單持誦多寶如來的名號並不能於無上菩提得不退轉唯憑空

口發願也不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佛陀的意思是約另一時間說的若

持誦多寶如來的名號就可種下成佛的善根雖然還不能直登不退但

將來一定要修證菩提如魚吞了鉤一樣雖然還在水裡可說已經釣住了

發願往生極樂也如此久久的積集福德智慧的善根將來定能往生極樂

如俗語說『一本萬利』並不真的一個錢立刻獲得萬倍的盈利而是說由

這一個本錢經過長久的經營才可以獲得萬利發願為往生之因念佛

為不退之因佛陀是依這種意思說的 十一關於眾生發菩提心之因緣 (一)1《十住毘婆沙論》卷 3大正 2635a26-b7

眾生初發菩提心或以三因緣或以四因緣如是和合有七因緣發阿耨多

羅三藐三菩提心 問曰何等為七 答曰一者諸如來令發菩提心二見法欲壞守護故發心三於眾生中大悲

而發心四或有菩薩教發菩提心五見菩薩行亦隨而發心(六)或因布施已而發菩提心(七)或見佛身相歡喜而發心以是七因緣

而發菩提心 (詳細內容參見《十住毘婆沙論》卷 3大正 2635b8-36a11)

2《十住毘婆沙論》卷 3大正 2636a11-23 問曰汝說七因緣發菩薩心為皆當成有成有不成 答曰是不必盡成或有成有不成 問曰若爾者應解說 答曰於七發心中 佛教令發心 護法故發心 憐愍故發心

如是三心者 必定得成就 其餘四心者 不必皆成就 是七心中(1)佛觀其根本教令發心必得成以不空言故(2)若

為尊重佛法為欲守護(3)若於眾生有大悲心如是三心必得成就

根本深故 餘菩薩教令發心見菩薩所行發心因大布施發心若見若聞佛相發

心是四心多不成或有成者根本微弱故

(二)《佛說如來智印經》卷 1大正 15470b22-c4 有七法發菩提心何等為七一者如佛菩薩發菩提心二者正法將滅為護

持故發菩提心三者見諸眾生眾苦所逼起大悲念發菩提心四者菩薩教餘

眾生發菩提心五者布施時自發菩提心六者見他發意隨學發心七者見如

來三十二相八十種好具足莊嚴若聞發心彌勒如是七因緣發菩提心

如佛菩薩發菩提心正法將滅為護持故發菩提心見諸眾生眾苦所逼起大

悲念發菩提心發此三心能為諸佛菩薩護持正法又能疾得不退轉地成就

佛道後四發心剛強難伏不能護法

(三)《彌勒菩薩所問經論》卷 2大正 26240b15-26

如《法印經》中如來說言彌勒發菩提心有七種因何等為七一者諸佛

教化發菩提心二者見法欲滅發菩提心三者於諸眾生起大慈悲發菩提心

四者菩薩教化發菩提心五者因布施故發菩提心六者學他發菩提心七者

聞說如來三十二相八十種好發菩提心 彌勒諸佛教化發菩提心見法欲滅發菩提心於諸眾生起大慈悲發菩提

心此三發心能護正法速疾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餘四發心非真菩

薩不能護持諸佛正法速疾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十二何謂「名字菩薩」何謂「真實菩薩」成就何法得名「真實菩薩」

(一)《十住毘婆沙論》卷 1大正 2621a1-11

問曰但發心便是菩薩耶

答曰何有但發心而為菩薩若人發心必能成無上道乃名菩薩或有但發

心亦名菩薩何以故若離初發心則不成無上道如大經說新發意

者名為菩薩猶如比丘雖未得道亦名道人是名字菩薩漸漸修習

轉成實法後釋歡喜地中當廣說如實菩薩相

眾者從初發心至金剛無礙解脫道於其中間過去未來現在菩薩

名之為眾

(二)《大智度論》卷 4大正 2586b13-16

是菩提薩埵有兩種有鞞跋致有阿鞞跋致如退法不退法阿羅漢阿鞞跋

致菩提薩埵是名實菩薩以是實菩薩故諸餘退轉菩薩皆名菩薩譬如得

四道人是名實僧以實僧故諸未得道者皆得名僧

(參見《大智度論》卷 3大正 2580a15-27)

(三)《十住毘婆沙論》卷 13大正 2693c15-94a20

問曰汝說無上道相時種種因緣訶罵空發願菩薩自言菩薩但名字菩薩

若是三不名為菩薩者成就何法名為真菩薩

答曰非但發空願自言是菩薩名字為菩薩略說能成就三十二法者乃名

為菩薩若人發心欲求佛道自言是菩薩空受名號不行功德慈悲

心諸波羅蜜等是不名為菩薩如土城名寶城但自誑身亦誑諸佛

亦誑世間眾生若人有三十二妙法亦能發願是名真實菩薩何等三十

一深心為一切眾生求諸安樂(參見大正2623c17-24a29102c8-12)

二能入諸佛智中

三自審知堪任作佛不作佛

四不憎惡他

五道心堅固

六不假偽結託親愛

七乃至未入涅槃常為眾生作親友

八親疏同心

九已許善事心不退轉

十於一切眾生不斷大慈

十一於一切眾生不斷大悲(參大正2649b18-29103c17-24)

十二常求正法心無疲懈

十三勤發精進心無厭足

十四多聞而解義

十五常省己過

十六不譏彼闕

十七於一切見聞事中常修菩提心

十八施不求報

十九持戒不求一切生處

二十於一切眾生忍辱無瞋礙

二十一能勤精進修習一切善根

二十二不隨無色定生

二十三方便所攝智慧

二十四四攝法所攝方便

二十五持戒毀戒慈愍無二(參大正2661a16-b29)

二十六一心聽法

二十七一心阿練若處住

二十八不樂世間種種雜事

二十九不貪著小乘(參大正2620b15-c23)

三十見大乘利益為大

三十一遠離惡知識(參大正2667a4-8)

三十二親近善知識(參大正2666c28-67a4)

菩薩住是三十二法能成七法所謂

(1)四無量心

(2)能遊戲五神通

(3)常依於智

(4)常不捨善惡眾生

(5)所言決定言必皆實

(6)集一切善法

(7)心無厭足

是為三十二法為七法菩薩成就此者名為真實菩薩

(四)《大寶積經》卷112「普明菩薩會」大正11632c27-633a14 復次迦葉名菩薩者不但名字為菩薩也能行善法行平等心名為菩薩

略說成就三十二法名為菩薩何謂三十二法 (1)常為眾生深求安樂(2)皆令得住一切智中(3)心不憎惡他人智慧(4)破壞憍慢(5)深樂佛道(6)愛敬無虛(7)親厚究竟於怨親中其心同等

至於涅槃(8)言常含笑先意問訊(9)所為事業終不中息(10)普為

眾生等行大悲(11)心無疲倦多聞無厭(12)自求己過不說他短(13)以菩提心行諸威儀(14)所行惠施不求其報(15)不依生處而行持戒(16)諸眾生中行無礙忍(17)為修一切諸善根故勤行精進(18)離生無色而起

禪定(19)行方便慧(20)應四攝法(21)善惡眾生慈心無異(22)一

心聽法(23)心住遠離(24)心不樂著世間眾事(25)不貪小乘於大乘

中常見大利(26)離惡知識親近善友(27)成四梵行遊戲五通(28)常依真智(29)於諸眾生邪行正行俱不捨棄(30)言常決定(31)貴真

實法(32)一切所作菩提為首 如是迦葉若人有此三十二法名為菩薩

《大寶積經》與《十住毘婆沙論》三十二法之比對

《大寶積經》 《十住毘婆沙論》

1 常為眾生深求安樂 深心為一切眾生求諸安樂(1)

2 皆令得住一切智中 能入諸佛智中(2)

3 心不憎惡他人智慧 不憎惡他(4)

4 破壞憍慢 自審知堪任作佛不作佛(3)

5 深樂佛道 道心堅固(5)

6 愛敬無虛 不假偽結託親愛(6)

7 親厚究竟於怨親中其心同等至於

涅槃 親疏同心(8)

乃至未入涅槃常為眾生作親友(7)

8 言常含笑先意問訊

9 所為事業終不中息 已許善事心不退轉(9)

10 普為眾生等行大悲 於一切眾生不斷大慈(10)

於一切眾生不斷大悲(11)

11 心無疲倦多聞無厭 常求正法心無疲懈(12)

勤發精進心無厭足(13)

多聞而解義(14)

12 自求己過不說他短 常省己過(15)不譏彼闕(16)

13 以菩提心行諸威儀 於一切見聞事中常修菩提心(17)

14 所行惠施不求其報 施不求報(18)

15 不依生處而行持戒 持戒不求一切生處(19)

16 諸眾生中行無礙忍 於一切眾生忍辱無瞋礙(20)

17 為修一切諸善根故勤行精進 能勤精進修習一切善根(21)

18 離生無色而起禪定 不隨無色定生(22)

19 行方便慧 方便所攝智慧(23)

20 應四攝法 四攝法所攝方便(24)

21 善惡眾生慈心無異 持戒毀戒慈愍無二(25)

22 一心聽法 一心聽法(26)

23 心住遠離 一心阿練若處住(27)

24 心不樂著世間眾事 不樂世間種種雜事(28)

25 不貪小乘於大乘中常見大利 不貪著小乘(29)見大乘利益為大(30)

26 離惡知識親近善友 遠離惡知識(31)親近善知識(32)

27 成四梵行遊戲五通 四無量心能遊戲五神通

28 常依真智 常依於智

29 於諸眾生邪行正行俱不捨棄 常不捨善惡眾生

30 言常決定 所言決定

31 貴真實法 言必皆實

32 一切所作菩提為首 集一切善法心無厭足

十三「自得度已當度眾生」之意趣為何 (一)《十住毘婆沙論》卷 1大正 2624b3~20

發願「我得自度已當度眾生」者一切諸法願為其本離願則不成是

故發願 問曰何故不言我當度眾生而言自得度已當度眾生

答曰自未得度不能度彼如人自沒淤泥何能拯拔餘人又如為水所[漂

寸]不能濟溺是故說我度已當度彼如說

「若人自度畏能度歸依者自未度疑悔何能度所歸

若人自不善不能令人善若不自寂滅安能令人寂」

是故先自善寂而後化人又如法句偈說

「若能自安身在於善處者然後安餘人自同於所利」

凡物皆先自利後能利人何以故如說

「若自成己利乃能利於彼自捨欲利他失利後憂悔」

是故說自度已當度眾生

(二)《十住毘婆沙論》卷 14大正 2698b29~ c14

若生善處若生惡處皆屬十善十不善道 我知是世間諸業因緣有無有定主是故我應先自行十善道然後令諸眾生亦住

十善道 問曰何以故要先自住十善道後乃令他住耶 答曰行於惡業者令他善不易自不行善故他則不信受

若惡人自不行善欲令他行善者則為甚難何以故是人自不行善

他人不信受其語如偈說 「若人自不善不能令他善若自不寂滅不能令他寂 以是故汝當先自行善寂然後教他人令行善寂滅」

是菩薩當如是行善法

(三)印順法師《學佛三要》(p145~154) 淨化身心擴展德性從徹悟中得自利的解脫自在本為佛弟子的共同目

標聲聞道與菩薩道的差別只在重於自利或者重於利他從利他中完成自

利聲聞不是不能利他的也還是住持佛法利樂人天度脫眾生不過重於

解脫的己利在未得解脫以前厭離心太深不大修利他的功德證悟以後

也不過隨緣行化而已而菩薩在解脫自利以前著重於慈悲的利他所以說

「未能自度先度人菩薩於此初發心」證悟以後更是救濟度脫無量眾生

所以聲聞乘的主機是重智證的菩薩乘的主機是重悲濟的 菩薩道在初期的聖典中即被一般稱做小乘三藏中也是存在的這即

是菩薩本生談菩薩在三大阿僧祇劫中或作國王王子或作宰官或作外

道或作農工商賈醫生船師或在異類中行為鳥為獸菩薩不惜財物

不惜身命為了利益眾生而施捨閻浮提中沒有一處不是菩薩施捨頭目腦髓

的所在他持戒忍辱精勤的修學波羅密多的四種六種或十種都是歸

納本生談的大行難行而來這樣的慈悲利他都在證悟解脫以前誰說非自利

不能利他等到修行成熟菩提樹下一念相應妙慧圓成無上正等正覺這樣

的頓悟成佛從三大阿僧祇劫的慈悲利他中得來菩薩與聲聞的顯著不同就

是一向在生死中不求自利解脫而著重於慈悲利他 初期的大乘經對於菩薩的三祇修行與三藏所說的小小不同大乘以為

菩薩的利他行在沒有證悟以前是事行勝解行雖然難得但功德還算不

得廣大徹悟的證真無生法忍以後莊嚴淨土成熟眾生的利他大行功

德是大多了因為這是與真智相應是事得理融的平等無礙的大乘分菩薩

道為二階般若道凡經一大僧祇劫是實證以前的地前的唯識宗稱為資

糧位加行位(到見道位)也名勝解行地證悟以後是方便道凡經二大僧祇

劫即登地菩薩唯識家稱為從見道到修道位大體的說地前菩薩雖有勝

解而還沒有現證廣集無邊的福智資糧與本生談所說相近大地菩薩現證

了法界如觀音菩薩等慈悲普濟不可思議本生談中的一分異類中行屬於

這一階段的化身雖有未證悟已證悟二大階位而未證悟前菩薩還是慈悲

利物決無一心一意趣求解脫自利的helliphellip觀音菩薩等尋聲救苦是大地菩薩

事然並非人間的初學菩薩行者不要實踐慈悲利物的行為helliphellip

大乘佛教的修學者菩薩如沒有證悟還不能解脫自在他怎麼能長

期的在生死中修行不怕失敗嗎能自己作得主而不像一般凡夫的墮入惡

道或生長壽天嗎自己不能浮水怎能在水中救人難道不怕自己沈沒嗎

一分學者的專重信願求得信心的不退或專重智證而趨於急求解脫急求

成佛這都不外乎受了這種思想的影響

當然自己不能浮水不能入水救人然而自己離水上岸又怎麼能在

水中救人聲聞人急求自證了脫生死等到一斷煩惱即「與生死作隔礙」

再不能發菩提心長在生死修菩薩行雖然大乘經中進展到還是可以回心

向大的結論然而被痛責為焦芽敗種的要費多大的方便才能使他迴向大乘

呢要再修多少劫的大乘信心才能登菩薩地呢即使迴入菩薩乘由於過去

自利的積習難返也遠不及直往大乘的來得順利而精進所以大乘經中以退

失菩提心為犯菩薩重戒以悲願不足而墮入自利的證入為必死無疑不重悲

願不集利他的種種功德一心一意的自利以為能速疾成佛這真是可悲的

大乘真精神的沒落

在水中救人是不能離水上岸的要學會浮水也非在水中學習不可菩

薩要長在生死中修菩薩行自然要在生死中學習要有一套長在生死而能普

利眾生的本領但這非依賴佛力可成也非自己先做到了生脫死解脫自在

因為這是要墮入小乘深坑的菩薩這套長在生死而能廣利眾生的本領除「堅

定信願」「長養慈悲」而外主要的是「勝解空性」觀一切法如幻如化了

無自性得二諦無礙的正見是最主要的一著所以經上說「若有於世間

正見增上者雖歷百千生終不墮惡趣」唯有了達得生死與涅槃都是如幻

如化的這才 能不如凡夫的戀著生死也不像小乘那樣的以「三界為牢

獄生死如冤家」而厭離他急求擺脫他這才能不如凡夫那樣的怖畏涅槃

能深知涅槃的功德而也不像小乘那樣的急趣涅槃在生死中浮沈因信願

慈悲特別是空勝解力能逐漸的調伏煩惱能做到煩惱雖小小現起而不會闖

大亂子不斷煩惱也不致作出重大惡業時時以眾生的苦痛為苦痛眾生的

利樂為利樂我見一天天的薄劣慈悲一天天的深厚怕什麼墮落唯有專為

自己打算的才隨時有墮落的憂慮發願在生死中常得見佛常得聞法「世

世常行菩薩道」這是初期大乘的共義中觀與瑜伽宗的共義釋尊在經中說

「我往昔中多住空故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hellip這種空性勝解或稱「真

空見」要從聞思而進向修習以信願慈悲來助成時常記著「今是學時

非是證時」(悲願不足而證空就會墮入小乘)這才能長在生死中忍受生死

的苦難眾生的種種迫害而不退菩提心菩薩以「布施」「愛語」「利行」「同

事」四攝法廣利一切眾生自己還沒有解脫卻能廣行慈悲濟物的難行苦

行雖然這不是人人所能的然而菩薩的正常道卻確實如此helliphellip 我們必須認清名符其實的菩薩是偉大的最偉大處就在他能不為自

己著想以利他為自利helliphellip有信願慈悲空性勝解正好在生死海中鍛鍊

身手從頭出頭沒中自利利人一般能於菩薩行而隨喜的景仰的學習的

都是種植菩提種子都是人中賢哲世間的上士有積極利他為法為人的大

心凡夫即使是「敗壞菩薩」也比自了漢強得多這種慈悲為本的人菩薩行

淺些是心向佛乘而實是人間的君子十善菩薩深些是心存利世利益人間

的大乘正器從外凡內凡而漸登賢位的菩薩沒有得解脫的自利卻能為一

切眾生而修學為一切眾生而忍苦犧牲hellip漸學漸深從人間正行而階梯佛乘

這才是菩薩的中道正行真能存菩薩的心胸有菩薩的風格理解菩薩利他的

真精神那裡會如喪考妣的急求己利

《雜阿含經》 卷 28(788 經) 「假使有世間正見增上者雖復百千生終不墮惡趣」 (大正

2204c11~12)

《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 18〈不證品〉 「佛告須菩提若菩薩摩訶薩具足觀空先作是願我今不應空法作證

我今學時非是證時」(大正 8350a19~21) (參見《大智度論》卷 76〈釋學空不證品〉大正 25592b4~6)

十四何謂「必定聚」初發菩薩心者是否皆入必定聚

(一)《十住毘婆沙論》卷 1大正 2624c2~14 為得如是佛十力故大心發願即入必定聚

問曰凡初發心皆有如是相耶

答曰或有人說「初發心便有如是相」而實不爾何以故是事應分別不

應定答所以者何一切菩薩初發心時不應悉入於必定

或有初發心時即入必定

或有漸修功德如釋迦牟尼佛--初發心時不入必定後修集功德

值燃燈佛得入必定

是故汝說「一切菩薩初發心便入必定」是為邪論

問曰若是邪論者何故汝說「以是心入必定」

答曰有菩薩初發心即入必定以是心能得初地因是人故說「初發

心入必定中」

(二)《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 4〈金剛品(摩訶薩品)〉大正 8243b14~19

佛告須菩提必定眾者性地人八人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羅漢

辟支佛初發心菩薩乃至阿惟越致地菩薩須菩提是為必定眾菩薩為上

首菩薩摩訶薩於是中生大心不可壞如金剛當為必定眾作上首 (三)《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 26〈畢定品〉大正 8409b14~c12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是菩薩摩訶薩為畢定為不畢定

佛告須菩提菩薩摩訶薩畢定非不畢定

世尊何處畢定為聲聞道中為辟支佛道中為佛道中

佛言菩薩摩訶薩非聲聞辟支佛道中畢定是佛道中畢定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為初發意菩薩畢定為最後身菩薩畢定

佛言初發意菩薩亦畢定阿惟越致菩薩亦畢定後身菩薩亦畢定

世尊畢定菩薩墮惡道中生不

不也須菩提於汝意云何若八人若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羅漢

辟支佛生惡道中不 不也世尊

如是須菩提菩薩摩訶薩從初發意已來布施持戒忍辱精進行禪

定修智慧斷一切不善業若墮惡道若生長壽天若不得修善法處若生

邊國若生惡邪見家無作見家是中無佛名無法名無僧名無有是處

須菩提初發意菩薩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以深心行十不善道無有是處

世尊若菩薩摩訶薩有如是善根功德成就如佛自說本生受不善果報是時

善根為何所在 佛告須菩提菩薩摩訶薩為利益眾生故隨而受身以是身利益眾生

須菩提菩薩摩訶薩作畜生時有是方便力若怨賊欲來殺害以是無上忍辱

無上慈悲心捨身不惱惡賊汝諸聲聞辟支佛無有是力以是故須菩提

當知菩薩摩訶薩欲具足大慈心為憐愍利益眾生故受畜生身

(《大智度論》卷 93大正 25712c20~713a17) (四)《大智度論》卷 93大正 25713b15~714a25

問曰上阿鞞跋致品中說如是相是阿鞞跋致如是相非阿鞞跋致阿鞞跋致

即是畢定須菩提今何以更問

答曰是般若波羅蜜有種種門有種種道阿鞞跋致是一門中說今問畢定

更問異門

復次佛心中一切眾生一切法皆畢定人以智不及故名為不畢定佛

知雖無量阿僧祇劫積大功德必退作小乘者亦知微細昆虫雖未有善

心過爾所劫發心後當作佛定知一切法皆如是從是因得是果

是故名佛一切法中無礙以畢定知故 復次須菩提聞法華經(卷 1大正 99a)中說於佛所作少功德

乃至戲笑一稱南無佛漸漸必當作佛又聞阿鞞跋致品中有退不退

又復聞聲聞人皆當作佛若爾者不應有退如法華經中說畢定餘經說

有退有不退是故今問為畢定為不畢定如是等種種因緣故問定

不定

佛答菩薩是畢定

須菩提心以入涅槃為畢定是故問為何道中畢定

佛答非畢定二乘但於大乘中畢定

求佛道者有上中下是故問為初發意為阿鞞跋致為最後身畢定 須菩提意謂為阿鞞跋致已上畢定住佛道中故

佛答三種菩薩皆畢定畢定者必當作佛

問曰如上品中說佛以佛眼見十方菩薩求佛如恒河沙得阿鞞跋致者若

一若二今何以言三種菩薩盡皆畢定

答曰我先已說般若甚深有無量門有說諸菩薩退而不畢定有處說菩薩畢

定不退如阿鞞跋致品中須菩提問佛菩薩退者於何處退為從色

為從受想行識乃至十八不共法

畢竟空故諸法皆不退此中佛何以更說不退

問曰是二義何者是實

答曰二事皆實佛口所說無不實者如佛或說諸法空無所有或說布施持

戒等是有為初發心者說諸法有為久學人著善法者說諸法空無所有

懈怠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牢固者如是人應從聲聞道得度而不求聲

聞久於生死中受苦是故說發心如恒河沙得阿鞞跋致者若一若二

眾生聞是已能堪受眾苦者畢定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若不能者取

聲聞辟支佛道

有人堪任得佛而大悲心薄自愛身重此人聞佛難得多有退者作是

念我或不能得佛不如早取涅槃何用世世受勤苦為為是人故說

一切菩薩乃至初發心皆畢定如法華經中說

問曰若菩薩皆畢定佛何以故種種呵二乘不聽菩薩取二乘證

答曰求佛道者應遍知法性是人畏老病死故於法性少分取證便自止

息捨佛道不度眾生諸佛菩薩之所呵責汝欲捨去會不得離得阿

羅漢證時不求諸菩薩深三昧又不廣化眾生是則迂迴於佛道稽留

問曰阿羅漢先世因緣所受身必應當滅住在何處而具足佛道

答曰得阿羅漢時三界諸漏因緣盡更不復生三界有淨佛土出於三界

乃至無煩惱之名於是國土佛所聞法華經具足佛道如法華經(卷 1大正 97c1~7)說有羅漢若不聞法華經自謂得滅度我於餘國為

說是事汝皆當作佛

問曰若阿羅漢往淨佛國土受法性身如是應得疾作佛何以言迂迴稽留 答曰是人著小乘因緣捨眾生捨佛道又復虛言得道以是因緣故雖不

受生死苦惱於菩薩根鈍不能疾成佛道不如直往菩薩

復次佛法於五不可思議中最第一今言漏盡阿羅漢還作佛唯佛能知

論議者正可論其事不能測知是故不應戲論若求得佛時乃能了知

餘人可信而不可知

十五菩薩初發心相為何 《十住毘婆沙論》卷 1大正 2624c14~25a1~16

問曰是菩薩初心釋迦牟尼佛初發心是心云何

答曰1是心不雜一切煩惱2是心相續不貪異乘3是心堅牢一切

外道無能勝者4是心一切眾魔不能破壞5是心為常能集善根

6是心能知有為無常7是心無動能攝佛法8是心無覆離諸

邪行9是心安住不可動故10是心無比無相違故11是心

如金剛通達諸法故12是心不盡集無盡福德故13是心平等

等一切眾生故14是心無高下無差別故15是心清淨性無垢故

16是心離垢慧炤明故17是心無垢不捨深心故18是心為廣

慈如虛空故19是心為大受一切眾生故20是心無閡至無障智

故21是心遍到不斷大悲故22是心不斷能正迴向故23是

心眾所趣向智者所讚故 24是心可觀小乘瞻仰故25是心難

見一切眾生不能睹故26是心難破能善入佛法故27是心為住

一切樂具所住處故28是心莊嚴福德資用故29是心選擇智慧

資用故30是心淳厚以布施為資用故31是心大願持戒資用故

32是心難沮忍辱資用故33是心難勝精進資用故34是心寂

滅禪定資用故35是心無惱害慧資用故36是心無瞋閡慈心

深故37是心根深悲心厚故38是心悅樂喜心厚故39是心

苦樂不動捨心厚故40是心護念諸佛神力故41是心相續三

寶不斷故 如是等無量功德莊嚴初必定心如〈無盡意品〉中廣說

(1)是心不雜一切煩惱者見諦思惟所斷二百九十四煩惱不與心和合

故名為不雜 (2)是心相續不貪異乘者從初心相續來不貪聲聞辟支佛乘但為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名為相續不貪異乘 如是等四十句論應如是知

(參見西晉竺法護譯《阿差末菩薩經》卷 1大正 13586b29~587a19 北涼曇無讖譯《大方等大集經》卷 27〈無盡意菩薩品〉大正 13

187a29~b24)

「心如金剛」參見《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四〈金剛品〉 (大正 8

243b19~244a16) 「見諦思惟所斷二百九十四煩惱」《十住毘婆沙論》卷 16

使所攝名為煩惱纏所攝名為垢使所攝煩惱者貪瞋慢無明身見

邊見見取戒取邪見疑是十根本隨三界見諦思惟所斷分別故

名九十八使非使所攝者不信無慚無愧諂曲戲侮堅執懈怠

退沒睡眠佷戾慳嫉憍不忍食不知足亦以三界見諦思惟所

斷分別故有一百九十六纏垢」(大正 26108b28~c6) 九十八使加一百九十六纏垢合為二百九十四煩惱

經名

心相

順序

《十住毘婆沙論》卷 1 〈入初地 品〉 大正

2624c14~25a1~16)

《大方等大集經》卷 27〈無盡意菩薩品〉大正

13187a29~b24)

《阿差末菩薩經》卷 1大正

13586b29~587a19

1 是心不雜一切煩惱 發菩提心不離煩惱故

離=雜(宋元宮)

大正 13187d 注 7

悉遍諸欲婬怒癡醉而無所

縛所以者何

2 是心相續不貪異乘發心相續不悕餘乘故 不與羅漢及緣覺乘而俱同塵

3 是心堅牢一切外道無

能勝者 發心堅固不參外論故 發心已來堅固其志不可轉

移所以者何不為邪業之所

迷誤

4 是心一切眾魔不能破

壞 發心不壞魔不沮故 一切眾魔不能壞意

5 是心為常能集善根 發心恒順善根增長故 有是心者其諸功德悉為成

6 是心能知有為無常 發心至常有為法無常

故 遊于無常而獨總攬眾之元

首所以者何有計常者則生

死業所以特尊解道有常名

曰為尊出無常故

7 是心無動能攝佛法發心不動一切諸佛安慰

護助故 從發心來其心坦然無所縛

著所以者何不離諸佛功德

業故

8 是心無覆離諸邪行發心勝妙離衰損故 所修事業無能得短所以然

者一切眾惡悉盡索故

9 是心安住不可動故發心安止不戲論故 其心永安不可動故

10 是心無比無相違故發心無喻無相似故 其心無侶所以然者希有逮

11 是心如金剛通達諸法

故 發心金剛壞諸法故 心如金剛所以然者皆知一

切諸法之故

12 是心不盡集無盡福德

故 發心無盡無量功德悉成

就故 所不可盡苞裹諸法道慧之

13 是心平等等一切眾生

故 發心平等利眾生故 從發心來強若金剛等眾生

14 是心無高下無差別

故 發心普覆無別異故 其心質直而無諛諂故號曰

正而無偏頗

15 是心清淨性無垢故發心鮮明性常淨故 從發心來常懷鮮明所以然

者本清淨故 16 是心離垢慧炤明故發心無垢智慧明了故 以去眾垢悉消諸冥其慧顯

曜窈隱皆明

17 是心無垢不捨深心

故 發心善解不離畢竟故從發心來沐浴眾穢所以然

者其信甚固無所捨故

18 是心為廣慈如虛空

故 發心廣快慈如虛空故發心甚大無有邊崖所以然

者心若虛空

19 是心為大受一切眾生

故 發心曠大悉能容受諸眾

生故 發心曠然所以然者含受眾

生當因度故

20 是心無閡至無障智

故 發心無礙智慧通達故 發心無盡所以然者其慧玄

曠無所罣礙

21 是心遍到不斷大悲

故 發心遍至大悲不斷故從初發心無所不入所以然

者大慈無極亦無盡故

22 是心不斷能正迴向

故 發心不斷善解立願故 其發心行無能斷者所以然

者功德願故

23 是心眾所趣向智者所

讚故 發心為歸諸佛所讚故 發心甚安極可愛敬所以然

者為諸眾生所喜樂故

24 是心可觀小乘瞻仰

發心殊勝二乘宗仰故 發心特尊與眾超異所以然

者一切外學聲聞緣覺之

所奉故

25 是心難見一切眾生不

能睹故 發心深遠一切眾生所不

知故 其所發心無能知意所以然

者非諸凡俗之所及逮猶如

農夫不能達知聖王之事

26 是心難破能善入佛法發心不敗不破佛法故發種類心所以然者各各從

故 其本種之業皆獲其果一切

諸法常存在故

27 是心為住一切樂具所

住處故 發心安隱善與眾生諸快

樂故 從初發心以為道本所以然

者由是所致得大安故

28 是心莊嚴福德資用

故 發心莊嚴一切功德悉成

就故 發心已來而自莊嚴所以然

者成功勳故

29 是心選擇智慧資用

故 發心善察智慧成就故 發心已來與眾殊別所以然

者達聖慧故

30 是心淳厚以布施為資

用故 發心增長隨意施與故 發心已來甚為微妙所以然

者用廣布施普及眾生

31 是心大願持戒資用

故 發心如願戒清淨故 發心已來建立至願所以然

者具足戒禁

32 是心難沮忍辱資用

故 發菩提心普及怨親具忍

辱故 其發心已來而無等侶所以然

者無所不忍

33 是心難勝精進資用

故 發心難壞具精進故 其發心來無能抑制所以然

者用精進行無懈廢故

34 是心寂滅禪定資用

故 發心寂滅具禪定故 其發心來無所慕樂所以然

者寂度無極致定意故

35 是心無惱害慧資用

故 發心無毀具智慧故 其發心來無所歸趣因其曉了

智度無極

36 是心無瞋閡慈心深

故 發心無願增長大慈故其發心來永無所住所以然

者用無極慈故

37 是心根深悲心厚故發菩提心住根堅牢增長

大悲故 其發心來根株堅強所以然

者用行悲哀故

38 是心悅樂喜心厚故發心和悅增長大喜故 其發心來常懷悅豫所以然

者於諸眾生懷等心故

39 是心苦樂不動捨心厚

故 發心不動增長大捨故 其發心來雖遇苦樂不以為

動所以然者護一切故

40 是心護念諸佛神力故

發心任重諸佛所受故其發心來為諸如來所見將

養所以然者用順十方諸佛

教故

41 是心相續三寶不斷

故 發心不絕三寶不斷故 其發心來欲度一切五趣眾

難所以然者興隆導化

42 其發心來不捨三寶無所違

廢所以然者將順佛戒成聖

眾故

十六何謂「如來家」 (一)《十住毘婆沙論》卷1大正2625a22~b13

生如來家者如來家則是佛家如來者

(1)「如」名為實「來」名為至至真實中故名為如來何等為真實所謂

涅槃不虛誑故是名如實如《經》中說「佛告比丘第一聖諦無有虛

誑涅槃是也」 (2)復次「如」名不壞相所謂諸法實相是「來」名智慧到實相中通達其

義故名為如來 (3)復次空無相無作名為如諸佛來至三解脫門亦令眾生到此門故名為如

來 (4)復次如名四諦以一切種見四諦故名為如來 (5)復次如名六波羅蜜所謂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以是

六法來至佛地故名為如來 (6)復次諦捨滅慧四功德處名為如來以是四法來至佛地故名為

如來 (7)復次一切佛法名為如是如來至諸佛故名為如來 (8)復次一切菩薩地喜淨明炎難勝現前深遠不動善慧法

雲名為如諸菩薩以是十地來至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名為如來又

以如實八聖道分來故名為如來 (9) 復次權智二足來至佛故名為如來如去不還故名為如來 (10) 如來者 所謂十方三世諸佛是

「何等為真實所謂涅槃不虛誑故是名如實」參見

A《中阿含經》卷 8

「彼知是愛滅苦滅聖諦諸賢過去時是愛滅苦滅聖諦未來現在時

是愛滅苦滅聖諦真諦不虛不離於如亦非顛倒真諦審實」(大正 1

469a8~11)

B《大智度論》卷 97「般若波羅蜜真實聖法無有虛誑」(大正 25735c1~2) C《轉法輪經憂波提舍》「如世尊說諸比丘第一聖諦不虛妄法名為涅槃」

(大正 26357b2~3)

(二)《十住毘婆沙論》卷1大正2625b13~c8 如來者所謂十方三世諸佛是

(1)是諸佛家名為如來家今是菩薩行如來道相續不斷故名為生如來家 (2)又是菩薩必成如來故名為生如來家譬如生轉輪聖王家有轉輪聖王相

是人必作轉輪聖王是菩薩亦如是生如來家發是心故必成如來是名

生如來家 (3)如來家者有人言是四功德處所謂諦捨滅慧諸如來從此中生故

名為如來家 (4)有人言般若波羅蜜及方便是如來家如《助道經》中說

智度無極母 善權方便父 生故名為父 養育故名母 一切世間以父母為家是二似父母故名之為家

(5)有人言善慧名諸佛家從是二法出生諸佛是二則是一切善法之根本

如《經》中說「是二法俱行能成正法」善是父慧是母是二和合

名為諸佛家如說菩薩善法父 智慧以為母 一切諸如來 皆從是

二生

(6)有人言般舟三昧及大悲名諸佛家從此二法生諸如來此中般舟三昧為

父大悲為母 (7)復次般舟三昧是父無生法忍是母如《助菩提》中說

般舟三昧父 大悲無生母 一切諸如來 從是二法生

《助道經》即《菩提資糧論》(龍樹菩薩造隋達磨笈多譯) A「智度以為母方便為父者以生及持故說菩薩父母」(卷 1大正 32529a10~11) B「般若波羅蜜菩薩仁者母善方便為父慈悲以為女」(卷 1大正 32519a24~25) C「諸佛現前住牢固三摩提此為菩薩父大悲忍為母」卷 1大正 32529a1~2)

(三)《十住毘婆沙論》卷 1大正 2625c24~26a2

如得初果者如人得須陀洹道善閉三惡道門見法入法得法住堅牢法

不可傾動究竟至涅槃斷見諦所斷法故心大歡喜設使睡眠嬾惰不至二

十九有如以一毛為百分以一分毛分取大海水若二三渧苦已滅者如大

海水餘未滅者如二三渧心大歡喜菩薩如是得初地已名生如來家

「斷見諦所斷法故不至二十九有」 A《大智度論》卷 24「若須陀洹二十五有皆無是處」 (大正 25237b4~5)

「二十五有」石山寺本作「二十九有」(大正 25237d 注 7) B佛陀蜜多撰劉宋 曇摩蜜多譯《五門禪經要用法》

「四天下六欲天四惡道四禪地大梵天無色界第四禪地有五阿那

含天合二十五有」(大正 15332c-333a) 二十五有欲界(地獄餓鬼畜生阿修羅人趣四洲及六欲天)計十

四有色界(四禪及初禪之大梵四禪之無想淨居各一有)

計七有四無色界各一有計四有總計二十五有

C《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 46(大正 27 240b22~28) 「極七返有者謂唯受七有問應言十四有或二十八有若此唯依本

有說者應言十四有天上人中各七有故若依本有中有說者則二

十八有天人各有十四有故謂七本有及七中有何故但說極七有耶

答如七葉樹不過七故說極七有謂天與人本有中有各有七故」

D「二十九有」

(1)瓜生津隆真《十住毘婆沙論(I)》注云「二十九有二十五有中將阿那

含天(五淨居天)分為五即為二十九有」(p88)

(2)須陀洹斷見惑極七往返更無第二十九有可言

(四)《大方廣佛華嚴經》卷 34〈十地品〉大正 10181a22~26

菩薩始發如是心即得超凡夫地入菩薩位生如來家無能說其種族過失

離世間趣入出世道得菩薩法住菩薩處入三世平等於如來種中決定

當得無上菩提菩薩住如是法名住菩薩歡喜地 (五)《成佛之道》(p392)

菩薩初證聖性得到了從來未有的出世心嘗到了從來未有的離繫樂觀察如

來所有的一切功德自己都有分能得能成所以得到無比的歡喜由於通達

法空性也不再有「不活畏惡名畏死畏墮惡道畏大眾威德畏」了進

入初地的名為「生諸如來家」如來是一切佛菩薩以智度為母方便為父

分證了佛法身從此能荷擔佛的家業紹隆佛種不斷真是佛子所以說生如

來家

十七何謂「污佛家」

《十住毘婆沙論》卷 2(大正 2629c8~30a6) 不污諸佛家者何等為污諸佛家 有人言若人發求無上道心已後迴向聲聞辟支佛道不能住世繼三寶種

是名污諸佛家 [答曰]是義不然何以故是人能度生死又得諸無漏根力覺道亦

是佛子云何言污諸佛家如經說「佛告比丘汝是我子從我心

生口生得法分者」 又聲聞人言「諦捨滅慧處名諸佛家」何以故從是四

事出生諸佛故若污此四法名污諸佛家是故若人虛妄慳貪

狂亂愚癡是污佛家若正行此四則不污諸佛家 有人言六波羅蜜是諸佛家從此生諸佛故若違此六事是污佛家 有人言般若波羅蜜是諸佛母方便為父是名諸佛家以此二法出生諸佛

若違此法是污佛家 復次偈中自說污不污相所謂不毀戒不欺佛若受佛戒不能護持則

欺諸佛是污佛家何以故受戒時生佛家中破戒則欺諸佛名污佛

家若受戒不破不欺諸佛名為不污佛家

復次戒名三學戒學心學慧學破此學名污佛家 如法受戒而後毀破名為欺佛如是二句[不污諸佛家不毀戒欺佛]各有義趣

欺佛者空自發願不如說行欺誑眾生是名欺佛 復次一切法中不如說行名為欺佛

(《雜阿含經》卷 45大正 2330a13~14「汝等為子從我口生從法化生

得法餘財」) 十八關於三乘得解說之時限

(一)《十住毘婆沙論》卷 1大正 2620b1-9

問曰行聲聞辟支佛乘者幾時得度生死大海

答曰行聲聞乘者或以一世得度或以二世或過是數隨根利鈍

又以先世宿行因緣

行辟支佛乘者或以七世得度或以八世

若行大乘者或一恒河沙大劫或二三四至十百千萬億[恒

河沙大劫]或過是數然後乃得具足修行菩薩十地而成佛道亦隨根之

利鈍又以先世宿行因緣

(二)《大智度論》卷28大正25266c14-15

有辟支佛第一疾者四世行久者乃至百劫行如聲聞疾者三世久者六十

《大智度論》卷4大正2792b7-9

佛言無量阿僧祇劫作功德欲度眾生何以故言於三阿僧祇劫12

三阿僧祇劫有量有限

《大智度論》卷 38大正 25342b-343a

[經]舍利弗有菩薩摩訶薩初發意時行六波羅蜜上菩薩位得阿毗跋致

舍利弗有菩薩摩訶薩初發心時便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便轉法輪

與無量阿僧祇眾生作益厚已入無餘涅槃是佛般涅槃後餘法若住一劫

若減一劫舍利弗有菩薩摩訶薩初發意時與般若波羅蜜相應與無

數百千億菩薩從一佛國至一佛國淨佛世界

[論]釋曰有三種菩薩利根心堅未發心前久來集諸無量福德智慧是人

遇佛聞是大乘法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即時行六波羅蜜入菩薩

位得阿毗跋致地所以者何先集無量福德利根心堅從佛聞法故

12 印順法師《成佛之道》增注本(p 413)三大阿僧祇劫有二種解說(A)時間劫(B)德行劫以功德

來計算(依功德來計算三大阿僧祇劫一切菩薩修行成佛都是一樣的)

譬如遠行或有乘羊而去或有乘馬而去或有神通去者

乘羊者久久乃到乘馬者差速乘神通者發意頃便到如是不得言發意

間云何得到神通相爾不應生疑菩薩亦如是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時即入菩薩位

有菩薩初發意初雖心好後雜諸惡時時生念我求佛道以諸功德迴

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人久久無量阿僧祇劫或至或不至先世福德

因緣薄而復鈍根心不堅固如乘羊者

有人前世少有福德利根發心漸漸行六波羅蜜若三若十若百阿僧

祇劫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如乘馬者必有所到

第三乘神通者如上說是三種發心一者罪多福少二者福多罪少

三者但行清淨福德

清淨有二種一者初發心時即得菩薩道二者小住供養十方諸佛

通達菩薩道入菩薩位即是阿毗跋致地阿毗跋致地菩薩義如先說

次後菩薩大厭世間世世已來常好真實惡於欺誑是菩薩亦利根堅

心久集無量福德智慧初發心時便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即轉法輪

度無量眾生入無餘涅槃法住若一劫若減一劫留化佛度眾生佛有

二種神通力一者現在時二者滅後劫義如上說劫中所度眾生

亦復不少

次後菩薩亦利根心堅久集福德發心即與般若波羅蜜相應得六神通

與無量眾生共觀十方清淨世界而自莊嚴其國如阿彌陀佛先世時作

法藏比丘佛將導遍至十方示清淨國令選擇淨妙之國以自莊嚴其國

參見《不必定入定入印經》大正 15699c

印順法師《成佛之道》(增注本)p 415 對三種「神通行菩薩」所判攝之階位

(a)日月神通行龍樹又分為二類有的初發心就上菩薩位有的多少

修行就上菩薩位菩薩位雖有多種解說然依《般若經》

說是頂位再不墮惡道下賤家二乘地了(如約《華嚴

經》的行位說是發心住)

(b)聲聞神通行初發心就成大菩提八相成道[初地分證能於百佛世界

現身八相成道(1)由兜率天下生人間(2)入胎(3)出胎(4)出家(5)降魔(6)成道(7)轉法輪(8)入滅]

(c)如來神通行初發心就與般若相應成熟眾生莊嚴佛土這是方便道

菩薩初地以上到八地

(三)《大毘婆沙論》卷101大正27525b14-21

依狹小道而得解脫故名時解脫狹小道者謂若極速第一生中種善根第

二生中令成熟第三生中得解脫餘不決定

依廣大道而得解脫名不時解脫廣大道者謂若極遲聲聞乘經六十劫而得

解脫如舍利子獨覺乘經百劫而得解脫如麟角喻佛乘經三無數劫而得解

《大毘婆沙論》卷83大正27428b26~29

大加行得故名大悲非如聲聞菩提唯六十劫修加行得獨覺菩提唯經百劫修加

行得如來大悲三無數劫修習百千難行苦行然後乃得故名大悲

(四)真諦譯《攝大乘論釋》卷11大正31229b14-19

論曰有五種人於三阿僧祇劫修行圓滿或七阿僧祇劫或三十三阿僧祇劫

何者為五人行願行地人滿一阿僧祇劫行清淨意行人行有相行人行無相

行人於六地乃至七地滿第二阿僧祇劫從此後無功用行人乃至十地滿第三

阿僧祇劫

《攝大乘論釋》卷11大正31230a25-28

論曰復次云何七阿僧祇劫

釋曰欲顯餘部別執故言復次七阿僧祇劫時與前三阿僧祇劫時為等為

有短長此執等三阿僧祇劫但有別義開為七數

《攝大乘論釋》卷11大正31231b23-27

論曰復次云何三十三阿僧祇

釋曰有諸大乘師欲顯行有下中上欲顯為得未得方便欲顯已得不失

方便欲顯已得不失增上方便欲顯入住出三自在故分阿僧祇為三十三

(五)《大乘起信論》卷11大正32581b7-9

以一切菩薩皆經三阿僧祇劫故但隨眾生世界不同所見所聞根欲性異故示

所行亦有差別

印順法師《大乘起信論講記》p341「一切菩薩皆經三阿僧祇功」而成佛

這是任何菩薩都是一樣的從初住到第十回向滿為初阿僧祇劫從初地到

七地滿心為二阿僧祇劫從八地到第十地滿為第三阿僧祇劫種性善

根發心證悟都是一樣的等到圓滿成佛所以也是佛佛平等「但隨」

順「眾生世界不同所見所聞根欲性異故示」現菩薩的「所行」

也「有差別」根異根機的利鈍(下中上)有異欲異即好樂與興趣的各

別性異即習慣熏染有別如來鑑機的十力中即有根勝劣智力(根)種

種勝解智力(欲)種種界智力(性)因為眾生所處的世界不同所見所聞

不同根欲性也都不同故不能不示現所行有差別實則菩薩的行程是

一樣的

參印順法師《成佛之道》p237《中觀論頌講記》p348《華雨集(四)》p107

關於各經論所說之三乘解說時限

三乘別

所依經論 聲聞乘 辟支佛乘 大乘

《十住毘婆沙論》 隨根利鈍或一二

世或更多世不定隨

根利鈍又以先世宿行

因緣

或七世或八世得度 或一或二三四乃至十

百千萬億「恒河沙大

劫」或過是數

《大智度論》 快者三世慢則六十劫 最快四世最慢一百劫 無量阿僧祇劫但利根

者如乘神通行急速成

《大毘婆沙論》 狹小道最快三世

廣大道最慢六十劫

最慢一百劫如「麟角

喻」獨覺

三阿僧祇劫

《攝大乘論釋》

(真諦譯)

- - 三阿僧祇劫

七阿僧祇劫(別部)

三十三阿僧祇劫(餘

大乘師)

《大乘起信論》 - - 定是三阿僧祇劫但隨

眾生根性不同故示現

所行亦有差別

十九聲聞辟支佛佛俱到彼岸於解脫中有差別否

(一)《十住毘婆沙論》卷1大正2620b9-15

問曰聲聞辟支佛佛俱到彼岸於解脫中有差別不

答曰是事應當分別於諸煩惱得解脫是中無差別因是解脫入無餘涅槃是

中亦無差別無有相故但諸佛甚深禪定障解脫一切法障解脫於諸

聲聞辟支佛有差別非說所盡亦不可以譬喻為比

(二)《十住毘婆沙論》卷 11大正 2683a24-b3

無礙解脫者解脫有三種一者於煩惱障礙解脫二者於定障礙解脫三

者於一切法障礙解脫是中得慧解脫阿羅漢得離煩惱障礙解脫共解脫阿

羅漢及辟支佛得離煩惱障礙解脫得離諸禪定障礙解脫唯有諸佛具三解脫

所謂煩惱障礙解脫諸禪定障礙解脫一切法障礙解脫總是三種解脫故佛

名無礙解脫

(三)《大智度論》卷 35大正 25320c21-322a26

【經】舍利弗白佛言「世尊聲聞所有智慧若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羅漢

辟支佛智慧佛智慧是諸眾智無有差別不相違背無生性空若法不相違背

無生性空是法無有別異云何世尊言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一日修智慧

出過聲聞辟支佛上」(大正 25320c21-26)

【論】問曰上佛已說菩薩摩訶薩修智慧出過聲聞辟支佛上今舍利弗何以故問

答曰不問智慧勢力能度眾生今但問佛及弟子智慧體性法中無有差別者

以諸賢聖智慧皆是諸法實相慧皆是四諦及三十七品慧皆是出三界

入三脫門成三乘果慧以是故說無有差別

復次如須陀洹果以無漏智滅結得果乃至佛亦如是如須陀洹用二種

解脫果有為解脫無為解脫乃至佛亦如是如佛入涅槃須陀洹極

遲不過七世皆同事同緣同行同果報以是故言無相違背所以

者何不生性空故(大正25320c26-321a9)

有為解脫無為解脫(《俱舍論》卷 25大正 29133c20-21)

解脫體有二謂有為無為有為解脫謂無學勝解無為解脫謂一切惑

滅 【經】佛告舍利弗「於汝意云何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一日修智慧心念

我行道慧益一切眾生當以一切種智知一切法度一切眾生諸聲聞辟支佛

智慧為有是事不」舍利弗言「不也世尊」(大正 25321b6-10) 【論】helliphellip聲聞辟支佛雖有慈心本不發心願度一切眾生亦不迴善根向阿耨多

羅三藐三菩提以是故菩薩一日修智慧過聲聞辟支佛上

(大正 25321c26-322a1)

【經】「舍利弗於汝意云何諸聲聞辟支佛頗有是念我等當得阿耨多羅三藐

三菩提度一切眾生令得無餘涅槃不」舍利弗言「不也世尊」佛告

舍利弗「以是因緣故當知諸聲聞辟支佛智慧欲比菩薩摩訶薩智慧百

分不及一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及」(大正 25322a2-7)

【論】問曰上已反問舍利弗事已定今何以復問答曰以舍利弗引欲以須陀洹

同得解脫故與諸佛菩薩等而佛不聽譬如有人欲以毛孔之空與虛空等

以是故佛重質其事復次雖同一事義門各異先言智慧為一切眾生故

今言頗有是念我等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令一切眾生得無餘涅槃

(大正 25322a7-14)

【經】「舍利弗於汝意云何諸聲聞辟支佛頗有是念我行六波羅蜜成就眾

生莊嚴世界具佛十力四無所畏四無礙智十八不共法度脫無量阿僧

祇眾生令得涅槃不」舍利弗言「不也世尊」(大正 25322a17-26) 二十關於修學菩薩道成佛之殊勝理由

(一)《十住毘婆沙論》卷 1大正 2620b15-c23

問曰三乘所學皆為無餘涅槃若無餘涅槃中無差別者我等何用於恒河沙等

大劫往來生死具足十地不如以聲聞辟支佛乘速滅諸苦

答曰是語弱劣非是大悲有益之言若諸菩薩效汝小心無慈悲意不能精

勤修十地者諸聲聞辟支佛何由得度亦復無有三乘差別所以者何

一切聲聞辟支佛皆由佛出若無諸佛何由而出若不修十地何有

諸佛若無諸佛亦無法僧是故汝所說者則斷三寶種非是大人

有智之言不可聽察hellip如是聲聞辟支佛佛煩惱解脫雖無差別以

度無量眾生久住生死多所利益具足菩薩十地故有大差別

(二)《大毘婆沙論》卷 16大正 2777a24-b4

佛世尊愛恚永斷違順平等拔諍論根滅憍慢本視諸珍寶猶如瓦礫於一

切法覺照無遺無相似愛及恚慢等諸煩惱習已永斷故非如獨覺及諸聲聞

雖斷煩惱而有餘習貪愛習者如尊者阿難憐諸釋種瞋恚習者如尊者畢陵伽

筏蹉語殑伽神言小婢止流吾今欲渡憍慢習者如尊者舍利子棄擲醫藥

愚癡習者如尊者笈房缽底食前咳氣知食未銷不知後苦而復更食如是

等事其類甚多

(阿羅漢仍有習氣參見《大智度論》卷 27大正 25260c2-25)

二十一「是人修集聲聞辟支佛乘法未入法位我當教化令趣佛道」為何強調

「未入法位」 (一)《十住毘婆沙論》卷 7(大正 2655a4~18)

問曰云何名為歸依僧 答曰若諸聲聞人 未入法位者 令發無上心 使得佛十力

先以財施攝 後乃以法施 深信四果僧 不分別貴眾 求聲聞功德 而不證解脫 是名歸依僧 又應念三事

聲聞人者成聲聞乘 未入法位者於聲聞道未得必定能令此人發佛道心而得十力若入法位者

終不可令發無上心設或發心亦不成就如《般若波羅蜜》中尊者須菩提

所說「已入正法位不能發無上心何以故是人於生死已作障隔不復往

來生死發無上心

(二)《小品般若波羅蜜經》卷 1(大正 8540a16~21) 若諸天子未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今應當發若人已入正位則不堪任

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何以故已於生死作障隔故是人若發阿耨多羅三

藐三菩提心我亦隨喜終不斷其功德所以者何上人應求上法(參見《大

智度論》卷 54大正 25442c4~9) (三)印順法師《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p650~651

經中廣舉譬喻形容棄般若法門而取聲聞經者的無知對於傳統佛教採取了

尊重又貶抑的立場這不但維護了般若法門也有誘導聲聞修學般若法門的意

義誘導聲聞修學最顯著的例子如『小品般若波羅蜜經』卷一(大正 8540a)說

若諸天子未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今應當發若人已入正位則不

堪任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何以故已於生死作障隔故是人若發阿

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我亦隨喜終不斷其功德所以者何上人應求上

法 「入正位」是「入正性離生」的舊譯「入正位」聲聞行者就得「須陀洹」(初

果)最多不過七番生死一定要入無餘涅槃這樣就不能長在生死中修菩

薩行所以說「已於生死作障隔」如只有七番生死就不可能發求成佛道的

大心所以說「不堪任」這是依佛教界公認的教理說經上又說如「入正

位」的能發大菩提心求成佛道也是隨喜讚歎的因為上人聲聞聖者

是應該進一步的求更上的成佛法門說聲聞聖者不可能發心又鼓勵他們發心

修菩薩道這是不否定部派佛教的教義而暗示了聲聞聖者迴心的可能特別

是『大如品』依「如」真如而泯「三乘人」與「一(菩薩)乘人」的差

別消融了二乘與菩薩的對立

(四)《大品般若經》卷 22〈遍學品 74〉大正 8381b15-17

若菩薩摩訶薩作八人得須陀洹果乃至得阿羅漢果得辟支佛道然後入菩

薩位無有是處(《大智度論》卷 86大正 25659b26-28)

(五)《維摩詰所說經》卷中(大正 14549b4~b16) 若見無為入正位者不能復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譬如高原陸地不生蓮

華卑濕淤泥乃生此華如是見無為法入正位者終不復能生於佛法煩惱泥

中乃有眾生起佛法耳又如殖種於空終不得生糞壤之地乃能滋茂如是入無

為正位者不生佛法起於我見如須彌山猶能發于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生佛

法矣是故當知一切煩惱為如來種譬如不下巨海不能得無價寶珠如是不入

煩惱大海則不能得一切智寶

(六)《大智度論》卷 27大正 25263b12-25 菩薩初發意時所可怖畏無過聲聞辟支佛地正使墮地獄無如是怖畏

不永破大乘道故阿羅漢辟支佛於此大乘以為永滅譬如空地有樹名舍

摩梨(角+瓜)枝廣大眾鳥集宿一鴿後至住一枝上其枝及(角+瓜)即

時壓折澤神問樹神大鳥鵰鷲皆能任持何至小鳥便不自勝樹神答言

此鳥從我怨家尼俱盧樹上來食彼樹果來栖我上必當放糞子墮地者惡

樹復生為害必大是故於此一鴿大懷憂畏寧捨一枝所全者大菩薩

摩訶薩亦如是於諸外道魔眾及諸結使惡業無如是畏如阿羅漢辟支

佛何以故聲聞辟支佛於菩薩邊亦如彼鴿壞敗大乘心永滅佛業

一切菩薩乃至初發心皆畢定如法華經中說 問曰若菩薩皆畢定佛何以故種種呵二乘不聽菩薩取二乘證 答曰求佛道者應遍知法性是人畏老病死故於法性少分取證便自止息捨

佛道不度眾生諸佛菩薩之所呵責「汝欲捨去會不得離」得阿羅漢證時

不求諸菩薩深三昧又不廣化眾生是則迂迴於佛道稽留 問曰阿羅漢先世因緣所受身必應當滅住在何處而具足佛道 答曰得阿羅漢時三界諸漏因緣盡更不復生三界有淨佛土出於三界乃

至無煩惱之名於是國土佛所聞法華經具足佛道如法華經說「有羅漢若不

聞法華經自謂得滅度我於餘國為說是事汝皆當作佛」

問曰若阿羅漢往淨佛國土受法性身如是應得疾作佛何以言迂迴稽留

答曰是人著小乘因緣捨眾生捨佛道又復虛言得道以是因緣故雖不受

生死苦惱於菩薩根鈍不能疾成佛道不如直往菩薩

復次佛法於五不可思議中最第一今言漏盡阿羅漢還作佛唯佛能知論議

者正可論其事不能測知是故不應戲論若求得佛時乃能了知餘人可信而

不可知(大正 25714a1~25) (七)《大智度論》卷 28大正 25264b7~10

問曰阿羅漢煩惱已盡習亦未盡何以不生(法性生身) 答曰阿羅漢無大慈悲無本誓願度一切眾生又以實際作證已離生死故

(八)如果二乘人可以迴心向大則須耗費多少時間才能成佛呢

1《大般涅槃經》卷 11

一斷三結得須陀洹果不墮地獄畜生餓鬼helliphellip是人未來過八萬劫

便當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迦葉第二人者斷三結縛薄貪恚癡

得斯陀含果名一往來helliphellip是人未來過六萬劫便當得成阿耨多羅三藐

三菩提迦葉第三人者斷五下結得阿那含果更不來此helliphellip是人未

來過四萬劫便當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迦 葉第四人者永斷貪欲瞋恚愚癡得阿羅漢果helliphellip亦非騏驎獨一之

行helliphellip是人未來過二萬劫便當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迦葉第五人

者永斷貪欲瞋恚愚癡得辟支佛道helliphellip真是騏驎獨一之行helliphellip是人未

來過十千劫便當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大正 12431 c16~432a5) 2《瑜伽師地論》卷 80

問迴向菩提聲聞為住無餘依涅槃界中能發趣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耶

為住有餘依涅槃界耶 答唯住有餘依涅槃界中可有此事所以者何以無餘依涅槃界中遠離

一切發起事業一切功用皆悉止息 問若唯住有餘依涅槃界中能發趣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云何但由一

生便能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耶所以者何阿羅漢等尚當無有所餘

一生何況當有多生相續 答由彼要當增諸壽行方能成辦世尊多分依此迴向菩提聲聞密意說

言物類善男子若有善修四神足已能住一劫或餘一劫餘一劫者

此中意說過於一劫彼雖如是增益壽行能發趣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而

所修行極成遲鈍樂涅槃故不如初心始業菩薩彼既如是增壽行已

留有根身別作化身同法者前方便示現於無餘依般涅槃界而般涅槃

由此因緣皆作是念某名尊者於無餘依般涅槃界已般涅槃彼以所留有

根實身即於此界贍部洲中隨其所樂遠離而住一切諸天尚不能睹何

況其餘眾生能見彼於涅槃多樂住故於遍遊行彼彼世界親近供養佛菩

薩中及於修習菩提資糧諸聖道中若放逸時諸佛菩薩數數覺悟被覺

悟已於所修行能不放逸(大正 30749a5~b1)

迴向菩提聲聞要想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必須在尚未證入無餘依涅槃

界前才有可能其所使用的方法是善修四神足在住壽一劫或餘一劫的

時間中廣集菩提資糧依四神足之力而住壽一劫或餘一劫這是佛教中

古老的傳說如《長阿含經》卷 2<遊行經>云 佛告阿難諸有修四神足多修習行常念不忘在意所欲可得

不死一劫有餘阿難佛四神足已多修行專念不忘在意所欲

如來可止一劫有餘為世除冥多所饒益天人獲安(大正 115b19~24)

這樣的傳說在聲聞部派中是知道的但何以沒有說到可以依四神足之力

在住壽餘一劫的時間中廣集菩提資糧而成佛呢從時間觀的角度來看

《瑜伽師地論》說「餘一劫者此中意說過於一劫」這是將「餘一劫」

的時間擴充了不論多久時間直到成佛為止而不是一劫多一點的意思

而聲聞部派也許認為「餘一劫」是一劫再多一點的時間因此就沒有說到

可以依四神足之力在住壽一劫或一劫餘的時間中廣集菩提資糧而成

佛但從有部認為入了忍位就無法迴心向大的主張來看則不論「餘一劫」

的時間是長是短都將無法成佛這應該是部派間沒有傳說依四神足之力

在住壽餘一劫的時間中廣集菩提資糧而成佛的主要原因 二十二諸佛威力功德智慧無量深法等無差別為何佛壽有長短國土有淨穢

正法有久住不久住helliphellip (一)《十住毘婆沙論》卷 3大正 2632c3-14

佛功德力者一切去來今佛威力功德智慧無量深法等無差別但隨

諸佛本願因緣helliphellip無量壽命者壽命無量劫過諸算數一劫百劫千

劫萬劫億劫百千萬億那由他阿僧祇劫如是久住為利益憐愍眾生故

一切諸佛雖力能無量壽以本願故有久住世者有不久住者

(二)《俱舍論》卷 27大正 29141b3-9 論曰由三事故諸佛皆等一由資糧等圓滿故二由法身等成辦故三由

利他等究竟故由壽種姓身量等殊諸佛相望容有差別壽異謂佛

壽有短長種異謂佛生剎帝利婆羅門種姓異謂佛姓喬答摩迦葉波等

量異謂佛身有小大等言顯諸佛法住久近等 (三)佛壽命長短(《大智度論》卷 34大正 25312a14- b21)

問曰佛雖有長壽業因緣生於惡世故壽命便短以此短壽能具佛事何

用長為又佛以神通力故一日之中能具佛事何況百歲 答曰此間閻浮提惡故佛壽應短餘處好故佛壽應長 問曰若然者菩薩於此閻浮提淨飯王宮生出家成道是實佛餘處皆是神

通力變化作佛以度眾生 答曰此言非也所以者何餘處閻浮提亦各各言我國是實佛餘處為變化

何以知之若餘處國土自知是化佛則不肯信受教戒又如餘國土人

壽命一劫若佛壽百歲於彼裁無一日眾生則起輕慢不肯受教彼則

以一劫為實佛以此為變化如《首楞嚴經》說「神通遍照佛壽七百

千阿僧祇劫佛告文殊尸利彼佛則是我身彼佛亦言釋迦文佛則是

我身」以是故知諸佛壽命實皆無量為度人故現有長短汝言釋迦

文佛以神通力故所度眾生與人壽不異者則不須百歲一日之中可

具足佛事 如阿難一時心生是念如然燈世尊一切勝佛鞞婆尸佛出於好世

壽命極多能具佛事我釋迦文佛出生惡世壽命極短將無世尊

不能具足佛事耶 爾時世尊入日出三昧從身變化出無量諸佛及無量光明普至十方

一一化佛在諸世界各作佛事或有說法或現神通或現三昧或現

飯食如是之比種種因緣施作佛事而度眾生從三昧起告阿難曰『汝

悉見聞是事不』阿難言『唯然已見』佛告阿難『佛以如是神力

能具佛事不』阿難言『假令佛壽一日大地草木悉為可度眾生則

能度盡何況百歲』 以是故知諸佛壽命皆悉無量為度人故現有長短譬如日出影現

於水隨水大小水大則影久水小則速滅若照琉璃頗梨珠山影則

久住又如火燒草木然少則速滅然多則久住不可以滅處無火

故謂多然處亦無光明長短義亦如是 (參見《佛說首楞嚴三昧經》卷 2大正 15644c)

(四)佛土淨不淨(《大智度論》卷 32大正 25302b12-c10) 一切佛功德皆等無多無少

問曰若爾者何以言阿彌陀佛壽命無量光明千萬億由旬無量劫度眾生

答曰諸佛世界種種有淨不淨有雜

如《三十三天品經》說佛在三十三天安居自恣時至四眾久不見

佛愁思不樂遣目連白佛言「世尊云何捨此眾生住彼天上」

時佛告目連「汝觀三千世界」目連以佛力故觀或見諸佛為大眾

說法或見坐禪或見乞食如是種種施作佛事目連即時五體投地

是時須彌山王跛[跳-兆+我]大動諸天皆大驚怖目連涕泣稽首白

佛「佛有大悲不捨一切作如是種種化度眾生」佛告目連「汝

所見甚少過汝所見東方有國純以黃金為地彼佛弟子皆是阿羅漢

六通無礙復過是東方有國純以白銀為地彼佛弟子皆學辟支佛道

復過是東方有國純以七寶為地其地常有無量光明彼佛所化弟子純

諸菩薩皆得陀羅尼諸三昧門住阿毘跋致地目連當知彼諸佛者

皆是我身如是等東方恒河沙等無量世界有莊嚴者不莊嚴者皆

是我身而作佛事如東方南西北方四維上下亦復如是」

以是故當知釋迦文佛更有清淨世界如阿彌陀國阿彌陀佛亦有嚴

淨不嚴淨世界如釋迦文佛國諸佛大悲徹於骨髓不以世界好醜隨

應度者而教化之如慈母愛子子雖沒在廁溷懃求拯拔不以為惡

(五)清淨國土雜國土(《大智度論》卷 93大正 25711c14-21) 問曰佛憐愍眾生淨佛國土中何以無三惡道眾生 答曰憐愍一切眾生平等無異此中說清淨業因緣是國土中無三惡道

又佛非但一國土乃有十方恒河沙國土佛有清淨國土有雜國土

雜國土中則具有五道淨佛國土或有人天別異或無有人天別異

如過去天王佛國土中唯佛世尊以為法王是故名為天王佛 (六)《維摩詰所說經》〈佛國品第一〉卷 1大正 14538c10-29

舍利弗眾生罪故不見如來佛土嚴淨非如來咎舍利弗我此土淨而汝

不見爾時螺髻梵王語舍利弗『勿作是意謂此佛土以為不淨所以

者何我見釋迦牟尼佛土清淨譬如自在天宮』舍利弗言『我見此土

丘陵坑坎荊蕀沙礫土石諸山穢惡充滿』螺髻梵言『仁者心有高下

不依佛慧故見此土為不淨耳舍利弗菩薩於一切眾生悉皆平等深心

清淨依佛智慧則能見此佛土清淨』於是佛以足指按地即時三千大千

世界若干百千珍寶嚴飾譬如寶莊嚴佛無量功德寶莊嚴土一切大眾

歎未曾有而皆自見坐寶蓮華佛告舍利弗『汝且觀是佛土嚴淨』舍

利弗言『唯然世尊本所不見本所不聞今佛國土嚴淨悉現』佛語

舍利弗『我佛國土常淨若此為欲度斯下劣人故示是眾惡不淨土耳譬

如諸天共寶器食隨其福德飯色有異如是舍利弗若人心淨便見此土功德

莊嚴』 (七)正法久住不久住(《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 183大正 27919a3-16)

問何故過去諸佛有未般涅槃正法即滅有於般涅槃後七日即滅今釋迦佛

千歲方滅耶 答過去諸佛壽量長遠於彼正教所應作者佛在世時多已究竟故法速滅

今世尊釋迦牟尼出百年時壽量短促正教所作雖佛涅槃多未究竟乃

至千歲於中有種善根者有成熟者有解脫者是故經於多時正法方滅

有說過去諸佛所有弟子愛重奢摩他非毘缽舍那由重奢摩他故

恒住寂止不樂傳說契經等十二分教故法速滅 今世尊弟子愛重毘缽舍那非奢摩他由重毘缽舍那故多住觀察皆

樂傳授契經等十二分教是故正法多時乃滅 (八)1《成佛之道》(增注本)p19

從經典看來佛的色身有大小壽命有長短國土有淨穢弟子有多少正

法住世也不一致要知道這是佛的方便示現為了適應眾生的根機才有

這種種差別

2《成佛之道》(增注本)p425-426

佛壽與佛身的長短可說有限量的都是化身化土化身佛為什麼示現這

些差別呢因眾生根性不同有的應以苦切語三惡道是這樣的苦眾生界

是這樣的苦能因此發心修行這是折伏門 有的應以愛語這麼清淨那麼自在就肯發心修行這是攝受門 化身佛就是以這折攝二門來成就眾生的隨機適應如藥能治病就是妙

藥所以不應該生優劣想

3印順法師《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p493 釋尊的生在穢惡時代是出於悲憫眾生的願力願意在穢土成佛救護眾生

脫離一切苦這是重在「悲能拔苦」的精神彌勒是立願生在「佛剎莊嚴

壽命無數」的世界重在慈(彌勒譯為「慈」)的「施與安樂」至於成佛

(智證)度眾生是沒有不同的這是法藏部的見解 說一切有部以為「慈氏菩薩多自饒益少饒益他釋迦菩薩多饒益他少

自饒益」釋尊與彌勒因行的對比釋尊是更富於大悲為眾生的精神所以

彌勒的最初發心比釋迦早了四十餘劫而成佛卻落在釋尊以後這顯得大

悲苦行的菩薩道勝過了為「莊嚴佛剎壽命無數」而發心修行

Page 19: 《十住毘婆沙論》之菩薩修行要略...2006 年佛法度假中文營隊課程講義 《十住毘婆沙論》之菩薩修行要略 釋長慈編 2006/5/22 壹、簡介 一、釋《論》題:

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欲得如是等功德者當學般若波羅蜜(《摩訶般若波羅

蜜經》卷 1大正 8221a17-20) 【論】問曰有人生值佛世在佛法中或墮地獄者如提婆達俱迦利訶多釋子等

三不善法覆心故墮地獄此中云何言去佛如恒河沙等世界但聞佛名便

得道耶

答曰上已說有二種佛一者法性生身佛二隨眾生優劣現化佛

為法性生身佛故說乃至聞名得度為隨眾生現身佛故說雖共佛住

隨業因緣有墮地獄者

法性生身佛者無事不濟無願不滿所以者何於無量阿僧祇劫積

集一切善本功德一切智慧無礙具足為眾聖主諸天及大菩薩希能見

者譬如如意寶珠難見難得若有見者所願必果如喜見藥其有見者

眾患悉除如轉輪聖王人有見者無不富足如釋提桓因有人見者隨

願悉得如梵天王眾生依附恐怖悉除如人念觀世音菩薩名者悉脫

厄難是事尚爾何況諸佛法性生身

問曰釋迦文佛亦是法性生身分無有異體何以故佛在世時有作五逆罪人

飢餓賊盜如是等惡

答曰釋迦文佛本誓我出惡世欲以道法度脫眾生不為富貴世樂故出

若佛以力與之則無事不能又亦是眾生福德力薄罪垢深重故不得隨

意度脫又今佛但說清淨涅槃而眾生譏論誹謗言『何以多畜弟子

化導人民』此亦是繫縛法但以涅槃法化猶尚譏謗何況雜以世樂

如提婆達欲令足下有千輻相輪故以鐵作模燒而爍之爍已足壞

身惱大呼爾時阿難聞已涕泣白佛『我兄欲死願佛哀救』佛即

伸手就摩其身發至誠言『我看羅[目侯]羅與提婆達等者彼痛當滅』

是時提婆達眾痛即除執手觀之知是佛手便作是言『淨飯王子以

此醫術足自生活』佛告阿難『汝觀提婆達不用心如是云何可度

若好世人則無是咎』如是眾生若以世樂不得度也是事種種因緣

上已廣說以是故說聞佛名有得道者有不得者

復次佛身無量阿僧祇種種不同有佛為眾生說法令得道者有佛放

無量光明眾生遇之而得道者有以神通變化指示其心而得道者有佛

但現色身而得道者有佛遍身毛孔出眾妙香眾生聞之而得道者有

佛以食與眾生令得道者有佛眾生但念而得道者有佛能以一切草木之

聲而作佛事令眾生得道者有佛眾生聞名而得道者為是佛故說言

我作佛時其聞名者皆令得度

復次聞名不但以名便得道也聞已修道然後得度如須達長者

初聞佛名內心驚喜詣佛聽法而能得道又如貰夷羅婆羅門從雞泥耶

結髮梵志所初聞佛名心即驚喜直詣佛所聞法得道是但說聞名聞

名為得道因緣非得道也 (七)《大智度論》卷 93大正 25712b2-6

問曰餘佛種種勤苦說法眾生尚不得道何以但聞佛名便得道 答曰餘處佛種種說法眾生或得道或得善根終不空說若聞是佛名畢

至阿鞞跋致不言今得 十云何有眾生聞佛名便得往生 (一)《十住毘婆沙論》卷 3大正 2633a2-4

聞佛名得往生者若人信解力多諸善根成就業障礙已盡如是之人得聞佛

名又是諸佛本願因緣便得往生

「善根」《十住毘婆沙論》卷 1大正 2623b4-18 厚種善根者如法修集諸功德名為厚種善根

善根者不貪不恚不癡一切善法從此三生故名為善根如一切惡

法皆從貪恚癡生是故此三名不善根helliphellip

此中善根為眾生求無上道故所行諸善法皆名善根能生薩婆若智故

名為善根

(二)「別時意趣」

1《攝大乘論本》卷 2大正 31141a18-26 四意趣者一平等意趣謂如說言我昔曾於彼時彼分即名勝觀正等

覺者二別時意趣謂如說言若誦多寶如來名者便於無上正等菩提

已得決定又如說言由唯發願便得往生極樂世界三別義意趣謂

如說言若已逢事爾所殑伽河沙等佛於大乘法方能解義四補特伽羅

意樂意趣謂如為一補特伽羅先讚布施後還毀訾如於布施如是尸羅

及一分修當知亦爾如是名為四種意趣 2《攝大乘論釋》卷 5大 31346b4-11

別時意趣者謂此意趣令嬾惰者由彼彼因於彼彼法精勤修習彼

彼善根皆得增長此中意趣顯誦多寶如來名因是昇進因非唯誦名

便於無上正等菩提已得決定如有說言由一金錢得千金錢豈於一

日意在別時由一金錢是得千因故作此說此亦如是由唯發願

便得往生極樂世界當知亦爾 3印順法師《攝大乘論講記》(p 286-287)

實際上單單持誦多寶如來的名號並不能於無上菩提得不退轉唯憑空

口發願也不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佛陀的意思是約另一時間說的若

持誦多寶如來的名號就可種下成佛的善根雖然還不能直登不退但

將來一定要修證菩提如魚吞了鉤一樣雖然還在水裡可說已經釣住了

發願往生極樂也如此久久的積集福德智慧的善根將來定能往生極樂

如俗語說『一本萬利』並不真的一個錢立刻獲得萬倍的盈利而是說由

這一個本錢經過長久的經營才可以獲得萬利發願為往生之因念佛

為不退之因佛陀是依這種意思說的 十一關於眾生發菩提心之因緣 (一)1《十住毘婆沙論》卷 3大正 2635a26-b7

眾生初發菩提心或以三因緣或以四因緣如是和合有七因緣發阿耨多

羅三藐三菩提心 問曰何等為七 答曰一者諸如來令發菩提心二見法欲壞守護故發心三於眾生中大悲

而發心四或有菩薩教發菩提心五見菩薩行亦隨而發心(六)或因布施已而發菩提心(七)或見佛身相歡喜而發心以是七因緣

而發菩提心 (詳細內容參見《十住毘婆沙論》卷 3大正 2635b8-36a11)

2《十住毘婆沙論》卷 3大正 2636a11-23 問曰汝說七因緣發菩薩心為皆當成有成有不成 答曰是不必盡成或有成有不成 問曰若爾者應解說 答曰於七發心中 佛教令發心 護法故發心 憐愍故發心

如是三心者 必定得成就 其餘四心者 不必皆成就 是七心中(1)佛觀其根本教令發心必得成以不空言故(2)若

為尊重佛法為欲守護(3)若於眾生有大悲心如是三心必得成就

根本深故 餘菩薩教令發心見菩薩所行發心因大布施發心若見若聞佛相發

心是四心多不成或有成者根本微弱故

(二)《佛說如來智印經》卷 1大正 15470b22-c4 有七法發菩提心何等為七一者如佛菩薩發菩提心二者正法將滅為護

持故發菩提心三者見諸眾生眾苦所逼起大悲念發菩提心四者菩薩教餘

眾生發菩提心五者布施時自發菩提心六者見他發意隨學發心七者見如

來三十二相八十種好具足莊嚴若聞發心彌勒如是七因緣發菩提心

如佛菩薩發菩提心正法將滅為護持故發菩提心見諸眾生眾苦所逼起大

悲念發菩提心發此三心能為諸佛菩薩護持正法又能疾得不退轉地成就

佛道後四發心剛強難伏不能護法

(三)《彌勒菩薩所問經論》卷 2大正 26240b15-26

如《法印經》中如來說言彌勒發菩提心有七種因何等為七一者諸佛

教化發菩提心二者見法欲滅發菩提心三者於諸眾生起大慈悲發菩提心

四者菩薩教化發菩提心五者因布施故發菩提心六者學他發菩提心七者

聞說如來三十二相八十種好發菩提心 彌勒諸佛教化發菩提心見法欲滅發菩提心於諸眾生起大慈悲發菩提

心此三發心能護正法速疾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餘四發心非真菩

薩不能護持諸佛正法速疾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十二何謂「名字菩薩」何謂「真實菩薩」成就何法得名「真實菩薩」

(一)《十住毘婆沙論》卷 1大正 2621a1-11

問曰但發心便是菩薩耶

答曰何有但發心而為菩薩若人發心必能成無上道乃名菩薩或有但發

心亦名菩薩何以故若離初發心則不成無上道如大經說新發意

者名為菩薩猶如比丘雖未得道亦名道人是名字菩薩漸漸修習

轉成實法後釋歡喜地中當廣說如實菩薩相

眾者從初發心至金剛無礙解脫道於其中間過去未來現在菩薩

名之為眾

(二)《大智度論》卷 4大正 2586b13-16

是菩提薩埵有兩種有鞞跋致有阿鞞跋致如退法不退法阿羅漢阿鞞跋

致菩提薩埵是名實菩薩以是實菩薩故諸餘退轉菩薩皆名菩薩譬如得

四道人是名實僧以實僧故諸未得道者皆得名僧

(參見《大智度論》卷 3大正 2580a15-27)

(三)《十住毘婆沙論》卷 13大正 2693c15-94a20

問曰汝說無上道相時種種因緣訶罵空發願菩薩自言菩薩但名字菩薩

若是三不名為菩薩者成就何法名為真菩薩

答曰非但發空願自言是菩薩名字為菩薩略說能成就三十二法者乃名

為菩薩若人發心欲求佛道自言是菩薩空受名號不行功德慈悲

心諸波羅蜜等是不名為菩薩如土城名寶城但自誑身亦誑諸佛

亦誑世間眾生若人有三十二妙法亦能發願是名真實菩薩何等三十

一深心為一切眾生求諸安樂(參見大正2623c17-24a29102c8-12)

二能入諸佛智中

三自審知堪任作佛不作佛

四不憎惡他

五道心堅固

六不假偽結託親愛

七乃至未入涅槃常為眾生作親友

八親疏同心

九已許善事心不退轉

十於一切眾生不斷大慈

十一於一切眾生不斷大悲(參大正2649b18-29103c17-24)

十二常求正法心無疲懈

十三勤發精進心無厭足

十四多聞而解義

十五常省己過

十六不譏彼闕

十七於一切見聞事中常修菩提心

十八施不求報

十九持戒不求一切生處

二十於一切眾生忍辱無瞋礙

二十一能勤精進修習一切善根

二十二不隨無色定生

二十三方便所攝智慧

二十四四攝法所攝方便

二十五持戒毀戒慈愍無二(參大正2661a16-b29)

二十六一心聽法

二十七一心阿練若處住

二十八不樂世間種種雜事

二十九不貪著小乘(參大正2620b15-c23)

三十見大乘利益為大

三十一遠離惡知識(參大正2667a4-8)

三十二親近善知識(參大正2666c28-67a4)

菩薩住是三十二法能成七法所謂

(1)四無量心

(2)能遊戲五神通

(3)常依於智

(4)常不捨善惡眾生

(5)所言決定言必皆實

(6)集一切善法

(7)心無厭足

是為三十二法為七法菩薩成就此者名為真實菩薩

(四)《大寶積經》卷112「普明菩薩會」大正11632c27-633a14 復次迦葉名菩薩者不但名字為菩薩也能行善法行平等心名為菩薩

略說成就三十二法名為菩薩何謂三十二法 (1)常為眾生深求安樂(2)皆令得住一切智中(3)心不憎惡他人智慧(4)破壞憍慢(5)深樂佛道(6)愛敬無虛(7)親厚究竟於怨親中其心同等

至於涅槃(8)言常含笑先意問訊(9)所為事業終不中息(10)普為

眾生等行大悲(11)心無疲倦多聞無厭(12)自求己過不說他短(13)以菩提心行諸威儀(14)所行惠施不求其報(15)不依生處而行持戒(16)諸眾生中行無礙忍(17)為修一切諸善根故勤行精進(18)離生無色而起

禪定(19)行方便慧(20)應四攝法(21)善惡眾生慈心無異(22)一

心聽法(23)心住遠離(24)心不樂著世間眾事(25)不貪小乘於大乘

中常見大利(26)離惡知識親近善友(27)成四梵行遊戲五通(28)常依真智(29)於諸眾生邪行正行俱不捨棄(30)言常決定(31)貴真

實法(32)一切所作菩提為首 如是迦葉若人有此三十二法名為菩薩

《大寶積經》與《十住毘婆沙論》三十二法之比對

《大寶積經》 《十住毘婆沙論》

1 常為眾生深求安樂 深心為一切眾生求諸安樂(1)

2 皆令得住一切智中 能入諸佛智中(2)

3 心不憎惡他人智慧 不憎惡他(4)

4 破壞憍慢 自審知堪任作佛不作佛(3)

5 深樂佛道 道心堅固(5)

6 愛敬無虛 不假偽結託親愛(6)

7 親厚究竟於怨親中其心同等至於

涅槃 親疏同心(8)

乃至未入涅槃常為眾生作親友(7)

8 言常含笑先意問訊

9 所為事業終不中息 已許善事心不退轉(9)

10 普為眾生等行大悲 於一切眾生不斷大慈(10)

於一切眾生不斷大悲(11)

11 心無疲倦多聞無厭 常求正法心無疲懈(12)

勤發精進心無厭足(13)

多聞而解義(14)

12 自求己過不說他短 常省己過(15)不譏彼闕(16)

13 以菩提心行諸威儀 於一切見聞事中常修菩提心(17)

14 所行惠施不求其報 施不求報(18)

15 不依生處而行持戒 持戒不求一切生處(19)

16 諸眾生中行無礙忍 於一切眾生忍辱無瞋礙(20)

17 為修一切諸善根故勤行精進 能勤精進修習一切善根(21)

18 離生無色而起禪定 不隨無色定生(22)

19 行方便慧 方便所攝智慧(23)

20 應四攝法 四攝法所攝方便(24)

21 善惡眾生慈心無異 持戒毀戒慈愍無二(25)

22 一心聽法 一心聽法(26)

23 心住遠離 一心阿練若處住(27)

24 心不樂著世間眾事 不樂世間種種雜事(28)

25 不貪小乘於大乘中常見大利 不貪著小乘(29)見大乘利益為大(30)

26 離惡知識親近善友 遠離惡知識(31)親近善知識(32)

27 成四梵行遊戲五通 四無量心能遊戲五神通

28 常依真智 常依於智

29 於諸眾生邪行正行俱不捨棄 常不捨善惡眾生

30 言常決定 所言決定

31 貴真實法 言必皆實

32 一切所作菩提為首 集一切善法心無厭足

十三「自得度已當度眾生」之意趣為何 (一)《十住毘婆沙論》卷 1大正 2624b3~20

發願「我得自度已當度眾生」者一切諸法願為其本離願則不成是

故發願 問曰何故不言我當度眾生而言自得度已當度眾生

答曰自未得度不能度彼如人自沒淤泥何能拯拔餘人又如為水所[漂

寸]不能濟溺是故說我度已當度彼如說

「若人自度畏能度歸依者自未度疑悔何能度所歸

若人自不善不能令人善若不自寂滅安能令人寂」

是故先自善寂而後化人又如法句偈說

「若能自安身在於善處者然後安餘人自同於所利」

凡物皆先自利後能利人何以故如說

「若自成己利乃能利於彼自捨欲利他失利後憂悔」

是故說自度已當度眾生

(二)《十住毘婆沙論》卷 14大正 2698b29~ c14

若生善處若生惡處皆屬十善十不善道 我知是世間諸業因緣有無有定主是故我應先自行十善道然後令諸眾生亦住

十善道 問曰何以故要先自住十善道後乃令他住耶 答曰行於惡業者令他善不易自不行善故他則不信受

若惡人自不行善欲令他行善者則為甚難何以故是人自不行善

他人不信受其語如偈說 「若人自不善不能令他善若自不寂滅不能令他寂 以是故汝當先自行善寂然後教他人令行善寂滅」

是菩薩當如是行善法

(三)印順法師《學佛三要》(p145~154) 淨化身心擴展德性從徹悟中得自利的解脫自在本為佛弟子的共同目

標聲聞道與菩薩道的差別只在重於自利或者重於利他從利他中完成自

利聲聞不是不能利他的也還是住持佛法利樂人天度脫眾生不過重於

解脫的己利在未得解脫以前厭離心太深不大修利他的功德證悟以後

也不過隨緣行化而已而菩薩在解脫自利以前著重於慈悲的利他所以說

「未能自度先度人菩薩於此初發心」證悟以後更是救濟度脫無量眾生

所以聲聞乘的主機是重智證的菩薩乘的主機是重悲濟的 菩薩道在初期的聖典中即被一般稱做小乘三藏中也是存在的這即

是菩薩本生談菩薩在三大阿僧祇劫中或作國王王子或作宰官或作外

道或作農工商賈醫生船師或在異類中行為鳥為獸菩薩不惜財物

不惜身命為了利益眾生而施捨閻浮提中沒有一處不是菩薩施捨頭目腦髓

的所在他持戒忍辱精勤的修學波羅密多的四種六種或十種都是歸

納本生談的大行難行而來這樣的慈悲利他都在證悟解脫以前誰說非自利

不能利他等到修行成熟菩提樹下一念相應妙慧圓成無上正等正覺這樣

的頓悟成佛從三大阿僧祇劫的慈悲利他中得來菩薩與聲聞的顯著不同就

是一向在生死中不求自利解脫而著重於慈悲利他 初期的大乘經對於菩薩的三祇修行與三藏所說的小小不同大乘以為

菩薩的利他行在沒有證悟以前是事行勝解行雖然難得但功德還算不

得廣大徹悟的證真無生法忍以後莊嚴淨土成熟眾生的利他大行功

德是大多了因為這是與真智相應是事得理融的平等無礙的大乘分菩薩

道為二階般若道凡經一大僧祇劫是實證以前的地前的唯識宗稱為資

糧位加行位(到見道位)也名勝解行地證悟以後是方便道凡經二大僧祇

劫即登地菩薩唯識家稱為從見道到修道位大體的說地前菩薩雖有勝

解而還沒有現證廣集無邊的福智資糧與本生談所說相近大地菩薩現證

了法界如觀音菩薩等慈悲普濟不可思議本生談中的一分異類中行屬於

這一階段的化身雖有未證悟已證悟二大階位而未證悟前菩薩還是慈悲

利物決無一心一意趣求解脫自利的helliphellip觀音菩薩等尋聲救苦是大地菩薩

事然並非人間的初學菩薩行者不要實踐慈悲利物的行為helliphellip

大乘佛教的修學者菩薩如沒有證悟還不能解脫自在他怎麼能長

期的在生死中修行不怕失敗嗎能自己作得主而不像一般凡夫的墮入惡

道或生長壽天嗎自己不能浮水怎能在水中救人難道不怕自己沈沒嗎

一分學者的專重信願求得信心的不退或專重智證而趨於急求解脫急求

成佛這都不外乎受了這種思想的影響

當然自己不能浮水不能入水救人然而自己離水上岸又怎麼能在

水中救人聲聞人急求自證了脫生死等到一斷煩惱即「與生死作隔礙」

再不能發菩提心長在生死修菩薩行雖然大乘經中進展到還是可以回心

向大的結論然而被痛責為焦芽敗種的要費多大的方便才能使他迴向大乘

呢要再修多少劫的大乘信心才能登菩薩地呢即使迴入菩薩乘由於過去

自利的積習難返也遠不及直往大乘的來得順利而精進所以大乘經中以退

失菩提心為犯菩薩重戒以悲願不足而墮入自利的證入為必死無疑不重悲

願不集利他的種種功德一心一意的自利以為能速疾成佛這真是可悲的

大乘真精神的沒落

在水中救人是不能離水上岸的要學會浮水也非在水中學習不可菩

薩要長在生死中修菩薩行自然要在生死中學習要有一套長在生死而能普

利眾生的本領但這非依賴佛力可成也非自己先做到了生脫死解脫自在

因為這是要墮入小乘深坑的菩薩這套長在生死而能廣利眾生的本領除「堅

定信願」「長養慈悲」而外主要的是「勝解空性」觀一切法如幻如化了

無自性得二諦無礙的正見是最主要的一著所以經上說「若有於世間

正見增上者雖歷百千生終不墮惡趣」唯有了達得生死與涅槃都是如幻

如化的這才 能不如凡夫的戀著生死也不像小乘那樣的以「三界為牢

獄生死如冤家」而厭離他急求擺脫他這才能不如凡夫那樣的怖畏涅槃

能深知涅槃的功德而也不像小乘那樣的急趣涅槃在生死中浮沈因信願

慈悲特別是空勝解力能逐漸的調伏煩惱能做到煩惱雖小小現起而不會闖

大亂子不斷煩惱也不致作出重大惡業時時以眾生的苦痛為苦痛眾生的

利樂為利樂我見一天天的薄劣慈悲一天天的深厚怕什麼墮落唯有專為

自己打算的才隨時有墮落的憂慮發願在生死中常得見佛常得聞法「世

世常行菩薩道」這是初期大乘的共義中觀與瑜伽宗的共義釋尊在經中說

「我往昔中多住空故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hellip這種空性勝解或稱「真

空見」要從聞思而進向修習以信願慈悲來助成時常記著「今是學時

非是證時」(悲願不足而證空就會墮入小乘)這才能長在生死中忍受生死

的苦難眾生的種種迫害而不退菩提心菩薩以「布施」「愛語」「利行」「同

事」四攝法廣利一切眾生自己還沒有解脫卻能廣行慈悲濟物的難行苦

行雖然這不是人人所能的然而菩薩的正常道卻確實如此helliphellip 我們必須認清名符其實的菩薩是偉大的最偉大處就在他能不為自

己著想以利他為自利helliphellip有信願慈悲空性勝解正好在生死海中鍛鍊

身手從頭出頭沒中自利利人一般能於菩薩行而隨喜的景仰的學習的

都是種植菩提種子都是人中賢哲世間的上士有積極利他為法為人的大

心凡夫即使是「敗壞菩薩」也比自了漢強得多這種慈悲為本的人菩薩行

淺些是心向佛乘而實是人間的君子十善菩薩深些是心存利世利益人間

的大乘正器從外凡內凡而漸登賢位的菩薩沒有得解脫的自利卻能為一

切眾生而修學為一切眾生而忍苦犧牲hellip漸學漸深從人間正行而階梯佛乘

這才是菩薩的中道正行真能存菩薩的心胸有菩薩的風格理解菩薩利他的

真精神那裡會如喪考妣的急求己利

《雜阿含經》 卷 28(788 經) 「假使有世間正見增上者雖復百千生終不墮惡趣」 (大正

2204c11~12)

《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 18〈不證品〉 「佛告須菩提若菩薩摩訶薩具足觀空先作是願我今不應空法作證

我今學時非是證時」(大正 8350a19~21) (參見《大智度論》卷 76〈釋學空不證品〉大正 25592b4~6)

十四何謂「必定聚」初發菩薩心者是否皆入必定聚

(一)《十住毘婆沙論》卷 1大正 2624c2~14 為得如是佛十力故大心發願即入必定聚

問曰凡初發心皆有如是相耶

答曰或有人說「初發心便有如是相」而實不爾何以故是事應分別不

應定答所以者何一切菩薩初發心時不應悉入於必定

或有初發心時即入必定

或有漸修功德如釋迦牟尼佛--初發心時不入必定後修集功德

值燃燈佛得入必定

是故汝說「一切菩薩初發心便入必定」是為邪論

問曰若是邪論者何故汝說「以是心入必定」

答曰有菩薩初發心即入必定以是心能得初地因是人故說「初發

心入必定中」

(二)《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 4〈金剛品(摩訶薩品)〉大正 8243b14~19

佛告須菩提必定眾者性地人八人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羅漢

辟支佛初發心菩薩乃至阿惟越致地菩薩須菩提是為必定眾菩薩為上

首菩薩摩訶薩於是中生大心不可壞如金剛當為必定眾作上首 (三)《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 26〈畢定品〉大正 8409b14~c12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是菩薩摩訶薩為畢定為不畢定

佛告須菩提菩薩摩訶薩畢定非不畢定

世尊何處畢定為聲聞道中為辟支佛道中為佛道中

佛言菩薩摩訶薩非聲聞辟支佛道中畢定是佛道中畢定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為初發意菩薩畢定為最後身菩薩畢定

佛言初發意菩薩亦畢定阿惟越致菩薩亦畢定後身菩薩亦畢定

世尊畢定菩薩墮惡道中生不

不也須菩提於汝意云何若八人若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羅漢

辟支佛生惡道中不 不也世尊

如是須菩提菩薩摩訶薩從初發意已來布施持戒忍辱精進行禪

定修智慧斷一切不善業若墮惡道若生長壽天若不得修善法處若生

邊國若生惡邪見家無作見家是中無佛名無法名無僧名無有是處

須菩提初發意菩薩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以深心行十不善道無有是處

世尊若菩薩摩訶薩有如是善根功德成就如佛自說本生受不善果報是時

善根為何所在 佛告須菩提菩薩摩訶薩為利益眾生故隨而受身以是身利益眾生

須菩提菩薩摩訶薩作畜生時有是方便力若怨賊欲來殺害以是無上忍辱

無上慈悲心捨身不惱惡賊汝諸聲聞辟支佛無有是力以是故須菩提

當知菩薩摩訶薩欲具足大慈心為憐愍利益眾生故受畜生身

(《大智度論》卷 93大正 25712c20~713a17) (四)《大智度論》卷 93大正 25713b15~714a25

問曰上阿鞞跋致品中說如是相是阿鞞跋致如是相非阿鞞跋致阿鞞跋致

即是畢定須菩提今何以更問

答曰是般若波羅蜜有種種門有種種道阿鞞跋致是一門中說今問畢定

更問異門

復次佛心中一切眾生一切法皆畢定人以智不及故名為不畢定佛

知雖無量阿僧祇劫積大功德必退作小乘者亦知微細昆虫雖未有善

心過爾所劫發心後當作佛定知一切法皆如是從是因得是果

是故名佛一切法中無礙以畢定知故 復次須菩提聞法華經(卷 1大正 99a)中說於佛所作少功德

乃至戲笑一稱南無佛漸漸必當作佛又聞阿鞞跋致品中有退不退

又復聞聲聞人皆當作佛若爾者不應有退如法華經中說畢定餘經說

有退有不退是故今問為畢定為不畢定如是等種種因緣故問定

不定

佛答菩薩是畢定

須菩提心以入涅槃為畢定是故問為何道中畢定

佛答非畢定二乘但於大乘中畢定

求佛道者有上中下是故問為初發意為阿鞞跋致為最後身畢定 須菩提意謂為阿鞞跋致已上畢定住佛道中故

佛答三種菩薩皆畢定畢定者必當作佛

問曰如上品中說佛以佛眼見十方菩薩求佛如恒河沙得阿鞞跋致者若

一若二今何以言三種菩薩盡皆畢定

答曰我先已說般若甚深有無量門有說諸菩薩退而不畢定有處說菩薩畢

定不退如阿鞞跋致品中須菩提問佛菩薩退者於何處退為從色

為從受想行識乃至十八不共法

畢竟空故諸法皆不退此中佛何以更說不退

問曰是二義何者是實

答曰二事皆實佛口所說無不實者如佛或說諸法空無所有或說布施持

戒等是有為初發心者說諸法有為久學人著善法者說諸法空無所有

懈怠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牢固者如是人應從聲聞道得度而不求聲

聞久於生死中受苦是故說發心如恒河沙得阿鞞跋致者若一若二

眾生聞是已能堪受眾苦者畢定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若不能者取

聲聞辟支佛道

有人堪任得佛而大悲心薄自愛身重此人聞佛難得多有退者作是

念我或不能得佛不如早取涅槃何用世世受勤苦為為是人故說

一切菩薩乃至初發心皆畢定如法華經中說

問曰若菩薩皆畢定佛何以故種種呵二乘不聽菩薩取二乘證

答曰求佛道者應遍知法性是人畏老病死故於法性少分取證便自止

息捨佛道不度眾生諸佛菩薩之所呵責汝欲捨去會不得離得阿

羅漢證時不求諸菩薩深三昧又不廣化眾生是則迂迴於佛道稽留

問曰阿羅漢先世因緣所受身必應當滅住在何處而具足佛道

答曰得阿羅漢時三界諸漏因緣盡更不復生三界有淨佛土出於三界

乃至無煩惱之名於是國土佛所聞法華經具足佛道如法華經(卷 1大正 97c1~7)說有羅漢若不聞法華經自謂得滅度我於餘國為

說是事汝皆當作佛

問曰若阿羅漢往淨佛國土受法性身如是應得疾作佛何以言迂迴稽留 答曰是人著小乘因緣捨眾生捨佛道又復虛言得道以是因緣故雖不

受生死苦惱於菩薩根鈍不能疾成佛道不如直往菩薩

復次佛法於五不可思議中最第一今言漏盡阿羅漢還作佛唯佛能知

論議者正可論其事不能測知是故不應戲論若求得佛時乃能了知

餘人可信而不可知

十五菩薩初發心相為何 《十住毘婆沙論》卷 1大正 2624c14~25a1~16

問曰是菩薩初心釋迦牟尼佛初發心是心云何

答曰1是心不雜一切煩惱2是心相續不貪異乘3是心堅牢一切

外道無能勝者4是心一切眾魔不能破壞5是心為常能集善根

6是心能知有為無常7是心無動能攝佛法8是心無覆離諸

邪行9是心安住不可動故10是心無比無相違故11是心

如金剛通達諸法故12是心不盡集無盡福德故13是心平等

等一切眾生故14是心無高下無差別故15是心清淨性無垢故

16是心離垢慧炤明故17是心無垢不捨深心故18是心為廣

慈如虛空故19是心為大受一切眾生故20是心無閡至無障智

故21是心遍到不斷大悲故22是心不斷能正迴向故23是

心眾所趣向智者所讚故 24是心可觀小乘瞻仰故25是心難

見一切眾生不能睹故26是心難破能善入佛法故27是心為住

一切樂具所住處故28是心莊嚴福德資用故29是心選擇智慧

資用故30是心淳厚以布施為資用故31是心大願持戒資用故

32是心難沮忍辱資用故33是心難勝精進資用故34是心寂

滅禪定資用故35是心無惱害慧資用故36是心無瞋閡慈心

深故37是心根深悲心厚故38是心悅樂喜心厚故39是心

苦樂不動捨心厚故40是心護念諸佛神力故41是心相續三

寶不斷故 如是等無量功德莊嚴初必定心如〈無盡意品〉中廣說

(1)是心不雜一切煩惱者見諦思惟所斷二百九十四煩惱不與心和合

故名為不雜 (2)是心相續不貪異乘者從初心相續來不貪聲聞辟支佛乘但為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名為相續不貪異乘 如是等四十句論應如是知

(參見西晉竺法護譯《阿差末菩薩經》卷 1大正 13586b29~587a19 北涼曇無讖譯《大方等大集經》卷 27〈無盡意菩薩品〉大正 13

187a29~b24)

「心如金剛」參見《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四〈金剛品〉 (大正 8

243b19~244a16) 「見諦思惟所斷二百九十四煩惱」《十住毘婆沙論》卷 16

使所攝名為煩惱纏所攝名為垢使所攝煩惱者貪瞋慢無明身見

邊見見取戒取邪見疑是十根本隨三界見諦思惟所斷分別故

名九十八使非使所攝者不信無慚無愧諂曲戲侮堅執懈怠

退沒睡眠佷戾慳嫉憍不忍食不知足亦以三界見諦思惟所

斷分別故有一百九十六纏垢」(大正 26108b28~c6) 九十八使加一百九十六纏垢合為二百九十四煩惱

經名

心相

順序

《十住毘婆沙論》卷 1 〈入初地 品〉 大正

2624c14~25a1~16)

《大方等大集經》卷 27〈無盡意菩薩品〉大正

13187a29~b24)

《阿差末菩薩經》卷 1大正

13586b29~587a19

1 是心不雜一切煩惱 發菩提心不離煩惱故

離=雜(宋元宮)

大正 13187d 注 7

悉遍諸欲婬怒癡醉而無所

縛所以者何

2 是心相續不貪異乘發心相續不悕餘乘故 不與羅漢及緣覺乘而俱同塵

3 是心堅牢一切外道無

能勝者 發心堅固不參外論故 發心已來堅固其志不可轉

移所以者何不為邪業之所

迷誤

4 是心一切眾魔不能破

壞 發心不壞魔不沮故 一切眾魔不能壞意

5 是心為常能集善根 發心恒順善根增長故 有是心者其諸功德悉為成

6 是心能知有為無常 發心至常有為法無常

故 遊于無常而獨總攬眾之元

首所以者何有計常者則生

死業所以特尊解道有常名

曰為尊出無常故

7 是心無動能攝佛法發心不動一切諸佛安慰

護助故 從發心來其心坦然無所縛

著所以者何不離諸佛功德

業故

8 是心無覆離諸邪行發心勝妙離衰損故 所修事業無能得短所以然

者一切眾惡悉盡索故

9 是心安住不可動故發心安止不戲論故 其心永安不可動故

10 是心無比無相違故發心無喻無相似故 其心無侶所以然者希有逮

11 是心如金剛通達諸法

故 發心金剛壞諸法故 心如金剛所以然者皆知一

切諸法之故

12 是心不盡集無盡福德

故 發心無盡無量功德悉成

就故 所不可盡苞裹諸法道慧之

13 是心平等等一切眾生

故 發心平等利眾生故 從發心來強若金剛等眾生

14 是心無高下無差別

故 發心普覆無別異故 其心質直而無諛諂故號曰

正而無偏頗

15 是心清淨性無垢故發心鮮明性常淨故 從發心來常懷鮮明所以然

者本清淨故 16 是心離垢慧炤明故發心無垢智慧明了故 以去眾垢悉消諸冥其慧顯

曜窈隱皆明

17 是心無垢不捨深心

故 發心善解不離畢竟故從發心來沐浴眾穢所以然

者其信甚固無所捨故

18 是心為廣慈如虛空

故 發心廣快慈如虛空故發心甚大無有邊崖所以然

者心若虛空

19 是心為大受一切眾生

故 發心曠大悉能容受諸眾

生故 發心曠然所以然者含受眾

生當因度故

20 是心無閡至無障智

故 發心無礙智慧通達故 發心無盡所以然者其慧玄

曠無所罣礙

21 是心遍到不斷大悲

故 發心遍至大悲不斷故從初發心無所不入所以然

者大慈無極亦無盡故

22 是心不斷能正迴向

故 發心不斷善解立願故 其發心行無能斷者所以然

者功德願故

23 是心眾所趣向智者所

讚故 發心為歸諸佛所讚故 發心甚安極可愛敬所以然

者為諸眾生所喜樂故

24 是心可觀小乘瞻仰

發心殊勝二乘宗仰故 發心特尊與眾超異所以然

者一切外學聲聞緣覺之

所奉故

25 是心難見一切眾生不

能睹故 發心深遠一切眾生所不

知故 其所發心無能知意所以然

者非諸凡俗之所及逮猶如

農夫不能達知聖王之事

26 是心難破能善入佛法發心不敗不破佛法故發種類心所以然者各各從

故 其本種之業皆獲其果一切

諸法常存在故

27 是心為住一切樂具所

住處故 發心安隱善與眾生諸快

樂故 從初發心以為道本所以然

者由是所致得大安故

28 是心莊嚴福德資用

故 發心莊嚴一切功德悉成

就故 發心已來而自莊嚴所以然

者成功勳故

29 是心選擇智慧資用

故 發心善察智慧成就故 發心已來與眾殊別所以然

者達聖慧故

30 是心淳厚以布施為資

用故 發心增長隨意施與故 發心已來甚為微妙所以然

者用廣布施普及眾生

31 是心大願持戒資用

故 發心如願戒清淨故 發心已來建立至願所以然

者具足戒禁

32 是心難沮忍辱資用

故 發菩提心普及怨親具忍

辱故 其發心已來而無等侶所以然

者無所不忍

33 是心難勝精進資用

故 發心難壞具精進故 其發心來無能抑制所以然

者用精進行無懈廢故

34 是心寂滅禪定資用

故 發心寂滅具禪定故 其發心來無所慕樂所以然

者寂度無極致定意故

35 是心無惱害慧資用

故 發心無毀具智慧故 其發心來無所歸趣因其曉了

智度無極

36 是心無瞋閡慈心深

故 發心無願增長大慈故其發心來永無所住所以然

者用無極慈故

37 是心根深悲心厚故發菩提心住根堅牢增長

大悲故 其發心來根株堅強所以然

者用行悲哀故

38 是心悅樂喜心厚故發心和悅增長大喜故 其發心來常懷悅豫所以然

者於諸眾生懷等心故

39 是心苦樂不動捨心厚

故 發心不動增長大捨故 其發心來雖遇苦樂不以為

動所以然者護一切故

40 是心護念諸佛神力故

發心任重諸佛所受故其發心來為諸如來所見將

養所以然者用順十方諸佛

教故

41 是心相續三寶不斷

故 發心不絕三寶不斷故 其發心來欲度一切五趣眾

難所以然者興隆導化

42 其發心來不捨三寶無所違

廢所以然者將順佛戒成聖

眾故

十六何謂「如來家」 (一)《十住毘婆沙論》卷1大正2625a22~b13

生如來家者如來家則是佛家如來者

(1)「如」名為實「來」名為至至真實中故名為如來何等為真實所謂

涅槃不虛誑故是名如實如《經》中說「佛告比丘第一聖諦無有虛

誑涅槃是也」 (2)復次「如」名不壞相所謂諸法實相是「來」名智慧到實相中通達其

義故名為如來 (3)復次空無相無作名為如諸佛來至三解脫門亦令眾生到此門故名為如

來 (4)復次如名四諦以一切種見四諦故名為如來 (5)復次如名六波羅蜜所謂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以是

六法來至佛地故名為如來 (6)復次諦捨滅慧四功德處名為如來以是四法來至佛地故名為

如來 (7)復次一切佛法名為如是如來至諸佛故名為如來 (8)復次一切菩薩地喜淨明炎難勝現前深遠不動善慧法

雲名為如諸菩薩以是十地來至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名為如來又

以如實八聖道分來故名為如來 (9) 復次權智二足來至佛故名為如來如去不還故名為如來 (10) 如來者 所謂十方三世諸佛是

「何等為真實所謂涅槃不虛誑故是名如實」參見

A《中阿含經》卷 8

「彼知是愛滅苦滅聖諦諸賢過去時是愛滅苦滅聖諦未來現在時

是愛滅苦滅聖諦真諦不虛不離於如亦非顛倒真諦審實」(大正 1

469a8~11)

B《大智度論》卷 97「般若波羅蜜真實聖法無有虛誑」(大正 25735c1~2) C《轉法輪經憂波提舍》「如世尊說諸比丘第一聖諦不虛妄法名為涅槃」

(大正 26357b2~3)

(二)《十住毘婆沙論》卷1大正2625b13~c8 如來者所謂十方三世諸佛是

(1)是諸佛家名為如來家今是菩薩行如來道相續不斷故名為生如來家 (2)又是菩薩必成如來故名為生如來家譬如生轉輪聖王家有轉輪聖王相

是人必作轉輪聖王是菩薩亦如是生如來家發是心故必成如來是名

生如來家 (3)如來家者有人言是四功德處所謂諦捨滅慧諸如來從此中生故

名為如來家 (4)有人言般若波羅蜜及方便是如來家如《助道經》中說

智度無極母 善權方便父 生故名為父 養育故名母 一切世間以父母為家是二似父母故名之為家

(5)有人言善慧名諸佛家從是二法出生諸佛是二則是一切善法之根本

如《經》中說「是二法俱行能成正法」善是父慧是母是二和合

名為諸佛家如說菩薩善法父 智慧以為母 一切諸如來 皆從是

二生

(6)有人言般舟三昧及大悲名諸佛家從此二法生諸如來此中般舟三昧為

父大悲為母 (7)復次般舟三昧是父無生法忍是母如《助菩提》中說

般舟三昧父 大悲無生母 一切諸如來 從是二法生

《助道經》即《菩提資糧論》(龍樹菩薩造隋達磨笈多譯) A「智度以為母方便為父者以生及持故說菩薩父母」(卷 1大正 32529a10~11) B「般若波羅蜜菩薩仁者母善方便為父慈悲以為女」(卷 1大正 32519a24~25) C「諸佛現前住牢固三摩提此為菩薩父大悲忍為母」卷 1大正 32529a1~2)

(三)《十住毘婆沙論》卷 1大正 2625c24~26a2

如得初果者如人得須陀洹道善閉三惡道門見法入法得法住堅牢法

不可傾動究竟至涅槃斷見諦所斷法故心大歡喜設使睡眠嬾惰不至二

十九有如以一毛為百分以一分毛分取大海水若二三渧苦已滅者如大

海水餘未滅者如二三渧心大歡喜菩薩如是得初地已名生如來家

「斷見諦所斷法故不至二十九有」 A《大智度論》卷 24「若須陀洹二十五有皆無是處」 (大正 25237b4~5)

「二十五有」石山寺本作「二十九有」(大正 25237d 注 7) B佛陀蜜多撰劉宋 曇摩蜜多譯《五門禪經要用法》

「四天下六欲天四惡道四禪地大梵天無色界第四禪地有五阿那

含天合二十五有」(大正 15332c-333a) 二十五有欲界(地獄餓鬼畜生阿修羅人趣四洲及六欲天)計十

四有色界(四禪及初禪之大梵四禪之無想淨居各一有)

計七有四無色界各一有計四有總計二十五有

C《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 46(大正 27 240b22~28) 「極七返有者謂唯受七有問應言十四有或二十八有若此唯依本

有說者應言十四有天上人中各七有故若依本有中有說者則二

十八有天人各有十四有故謂七本有及七中有何故但說極七有耶

答如七葉樹不過七故說極七有謂天與人本有中有各有七故」

D「二十九有」

(1)瓜生津隆真《十住毘婆沙論(I)》注云「二十九有二十五有中將阿那

含天(五淨居天)分為五即為二十九有」(p88)

(2)須陀洹斷見惑極七往返更無第二十九有可言

(四)《大方廣佛華嚴經》卷 34〈十地品〉大正 10181a22~26

菩薩始發如是心即得超凡夫地入菩薩位生如來家無能說其種族過失

離世間趣入出世道得菩薩法住菩薩處入三世平等於如來種中決定

當得無上菩提菩薩住如是法名住菩薩歡喜地 (五)《成佛之道》(p392)

菩薩初證聖性得到了從來未有的出世心嘗到了從來未有的離繫樂觀察如

來所有的一切功德自己都有分能得能成所以得到無比的歡喜由於通達

法空性也不再有「不活畏惡名畏死畏墮惡道畏大眾威德畏」了進

入初地的名為「生諸如來家」如來是一切佛菩薩以智度為母方便為父

分證了佛法身從此能荷擔佛的家業紹隆佛種不斷真是佛子所以說生如

來家

十七何謂「污佛家」

《十住毘婆沙論》卷 2(大正 2629c8~30a6) 不污諸佛家者何等為污諸佛家 有人言若人發求無上道心已後迴向聲聞辟支佛道不能住世繼三寶種

是名污諸佛家 [答曰]是義不然何以故是人能度生死又得諸無漏根力覺道亦

是佛子云何言污諸佛家如經說「佛告比丘汝是我子從我心

生口生得法分者」 又聲聞人言「諦捨滅慧處名諸佛家」何以故從是四

事出生諸佛故若污此四法名污諸佛家是故若人虛妄慳貪

狂亂愚癡是污佛家若正行此四則不污諸佛家 有人言六波羅蜜是諸佛家從此生諸佛故若違此六事是污佛家 有人言般若波羅蜜是諸佛母方便為父是名諸佛家以此二法出生諸佛

若違此法是污佛家 復次偈中自說污不污相所謂不毀戒不欺佛若受佛戒不能護持則

欺諸佛是污佛家何以故受戒時生佛家中破戒則欺諸佛名污佛

家若受戒不破不欺諸佛名為不污佛家

復次戒名三學戒學心學慧學破此學名污佛家 如法受戒而後毀破名為欺佛如是二句[不污諸佛家不毀戒欺佛]各有義趣

欺佛者空自發願不如說行欺誑眾生是名欺佛 復次一切法中不如說行名為欺佛

(《雜阿含經》卷 45大正 2330a13~14「汝等為子從我口生從法化生

得法餘財」) 十八關於三乘得解說之時限

(一)《十住毘婆沙論》卷 1大正 2620b1-9

問曰行聲聞辟支佛乘者幾時得度生死大海

答曰行聲聞乘者或以一世得度或以二世或過是數隨根利鈍

又以先世宿行因緣

行辟支佛乘者或以七世得度或以八世

若行大乘者或一恒河沙大劫或二三四至十百千萬億[恒

河沙大劫]或過是數然後乃得具足修行菩薩十地而成佛道亦隨根之

利鈍又以先世宿行因緣

(二)《大智度論》卷28大正25266c14-15

有辟支佛第一疾者四世行久者乃至百劫行如聲聞疾者三世久者六十

《大智度論》卷4大正2792b7-9

佛言無量阿僧祇劫作功德欲度眾生何以故言於三阿僧祇劫12

三阿僧祇劫有量有限

《大智度論》卷 38大正 25342b-343a

[經]舍利弗有菩薩摩訶薩初發意時行六波羅蜜上菩薩位得阿毗跋致

舍利弗有菩薩摩訶薩初發心時便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便轉法輪

與無量阿僧祇眾生作益厚已入無餘涅槃是佛般涅槃後餘法若住一劫

若減一劫舍利弗有菩薩摩訶薩初發意時與般若波羅蜜相應與無

數百千億菩薩從一佛國至一佛國淨佛世界

[論]釋曰有三種菩薩利根心堅未發心前久來集諸無量福德智慧是人

遇佛聞是大乘法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即時行六波羅蜜入菩薩

位得阿毗跋致地所以者何先集無量福德利根心堅從佛聞法故

12 印順法師《成佛之道》增注本(p 413)三大阿僧祇劫有二種解說(A)時間劫(B)德行劫以功德

來計算(依功德來計算三大阿僧祇劫一切菩薩修行成佛都是一樣的)

譬如遠行或有乘羊而去或有乘馬而去或有神通去者

乘羊者久久乃到乘馬者差速乘神通者發意頃便到如是不得言發意

間云何得到神通相爾不應生疑菩薩亦如是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時即入菩薩位

有菩薩初發意初雖心好後雜諸惡時時生念我求佛道以諸功德迴

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人久久無量阿僧祇劫或至或不至先世福德

因緣薄而復鈍根心不堅固如乘羊者

有人前世少有福德利根發心漸漸行六波羅蜜若三若十若百阿僧

祇劫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如乘馬者必有所到

第三乘神通者如上說是三種發心一者罪多福少二者福多罪少

三者但行清淨福德

清淨有二種一者初發心時即得菩薩道二者小住供養十方諸佛

通達菩薩道入菩薩位即是阿毗跋致地阿毗跋致地菩薩義如先說

次後菩薩大厭世間世世已來常好真實惡於欺誑是菩薩亦利根堅

心久集無量福德智慧初發心時便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即轉法輪

度無量眾生入無餘涅槃法住若一劫若減一劫留化佛度眾生佛有

二種神通力一者現在時二者滅後劫義如上說劫中所度眾生

亦復不少

次後菩薩亦利根心堅久集福德發心即與般若波羅蜜相應得六神通

與無量眾生共觀十方清淨世界而自莊嚴其國如阿彌陀佛先世時作

法藏比丘佛將導遍至十方示清淨國令選擇淨妙之國以自莊嚴其國

參見《不必定入定入印經》大正 15699c

印順法師《成佛之道》(增注本)p 415 對三種「神通行菩薩」所判攝之階位

(a)日月神通行龍樹又分為二類有的初發心就上菩薩位有的多少

修行就上菩薩位菩薩位雖有多種解說然依《般若經》

說是頂位再不墮惡道下賤家二乘地了(如約《華嚴

經》的行位說是發心住)

(b)聲聞神通行初發心就成大菩提八相成道[初地分證能於百佛世界

現身八相成道(1)由兜率天下生人間(2)入胎(3)出胎(4)出家(5)降魔(6)成道(7)轉法輪(8)入滅]

(c)如來神通行初發心就與般若相應成熟眾生莊嚴佛土這是方便道

菩薩初地以上到八地

(三)《大毘婆沙論》卷101大正27525b14-21

依狹小道而得解脫故名時解脫狹小道者謂若極速第一生中種善根第

二生中令成熟第三生中得解脫餘不決定

依廣大道而得解脫名不時解脫廣大道者謂若極遲聲聞乘經六十劫而得

解脫如舍利子獨覺乘經百劫而得解脫如麟角喻佛乘經三無數劫而得解

《大毘婆沙論》卷83大正27428b26~29

大加行得故名大悲非如聲聞菩提唯六十劫修加行得獨覺菩提唯經百劫修加

行得如來大悲三無數劫修習百千難行苦行然後乃得故名大悲

(四)真諦譯《攝大乘論釋》卷11大正31229b14-19

論曰有五種人於三阿僧祇劫修行圓滿或七阿僧祇劫或三十三阿僧祇劫

何者為五人行願行地人滿一阿僧祇劫行清淨意行人行有相行人行無相

行人於六地乃至七地滿第二阿僧祇劫從此後無功用行人乃至十地滿第三

阿僧祇劫

《攝大乘論釋》卷11大正31230a25-28

論曰復次云何七阿僧祇劫

釋曰欲顯餘部別執故言復次七阿僧祇劫時與前三阿僧祇劫時為等為

有短長此執等三阿僧祇劫但有別義開為七數

《攝大乘論釋》卷11大正31231b23-27

論曰復次云何三十三阿僧祇

釋曰有諸大乘師欲顯行有下中上欲顯為得未得方便欲顯已得不失

方便欲顯已得不失增上方便欲顯入住出三自在故分阿僧祇為三十三

(五)《大乘起信論》卷11大正32581b7-9

以一切菩薩皆經三阿僧祇劫故但隨眾生世界不同所見所聞根欲性異故示

所行亦有差別

印順法師《大乘起信論講記》p341「一切菩薩皆經三阿僧祇功」而成佛

這是任何菩薩都是一樣的從初住到第十回向滿為初阿僧祇劫從初地到

七地滿心為二阿僧祇劫從八地到第十地滿為第三阿僧祇劫種性善

根發心證悟都是一樣的等到圓滿成佛所以也是佛佛平等「但隨」

順「眾生世界不同所見所聞根欲性異故示」現菩薩的「所行」

也「有差別」根異根機的利鈍(下中上)有異欲異即好樂與興趣的各

別性異即習慣熏染有別如來鑑機的十力中即有根勝劣智力(根)種

種勝解智力(欲)種種界智力(性)因為眾生所處的世界不同所見所聞

不同根欲性也都不同故不能不示現所行有差別實則菩薩的行程是

一樣的

參印順法師《成佛之道》p237《中觀論頌講記》p348《華雨集(四)》p107

關於各經論所說之三乘解說時限

三乘別

所依經論 聲聞乘 辟支佛乘 大乘

《十住毘婆沙論》 隨根利鈍或一二

世或更多世不定隨

根利鈍又以先世宿行

因緣

或七世或八世得度 或一或二三四乃至十

百千萬億「恒河沙大

劫」或過是數

《大智度論》 快者三世慢則六十劫 最快四世最慢一百劫 無量阿僧祇劫但利根

者如乘神通行急速成

《大毘婆沙論》 狹小道最快三世

廣大道最慢六十劫

最慢一百劫如「麟角

喻」獨覺

三阿僧祇劫

《攝大乘論釋》

(真諦譯)

- - 三阿僧祇劫

七阿僧祇劫(別部)

三十三阿僧祇劫(餘

大乘師)

《大乘起信論》 - - 定是三阿僧祇劫但隨

眾生根性不同故示現

所行亦有差別

十九聲聞辟支佛佛俱到彼岸於解脫中有差別否

(一)《十住毘婆沙論》卷1大正2620b9-15

問曰聲聞辟支佛佛俱到彼岸於解脫中有差別不

答曰是事應當分別於諸煩惱得解脫是中無差別因是解脫入無餘涅槃是

中亦無差別無有相故但諸佛甚深禪定障解脫一切法障解脫於諸

聲聞辟支佛有差別非說所盡亦不可以譬喻為比

(二)《十住毘婆沙論》卷 11大正 2683a24-b3

無礙解脫者解脫有三種一者於煩惱障礙解脫二者於定障礙解脫三

者於一切法障礙解脫是中得慧解脫阿羅漢得離煩惱障礙解脫共解脫阿

羅漢及辟支佛得離煩惱障礙解脫得離諸禪定障礙解脫唯有諸佛具三解脫

所謂煩惱障礙解脫諸禪定障礙解脫一切法障礙解脫總是三種解脫故佛

名無礙解脫

(三)《大智度論》卷 35大正 25320c21-322a26

【經】舍利弗白佛言「世尊聲聞所有智慧若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羅漢

辟支佛智慧佛智慧是諸眾智無有差別不相違背無生性空若法不相違背

無生性空是法無有別異云何世尊言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一日修智慧

出過聲聞辟支佛上」(大正 25320c21-26)

【論】問曰上佛已說菩薩摩訶薩修智慧出過聲聞辟支佛上今舍利弗何以故問

答曰不問智慧勢力能度眾生今但問佛及弟子智慧體性法中無有差別者

以諸賢聖智慧皆是諸法實相慧皆是四諦及三十七品慧皆是出三界

入三脫門成三乘果慧以是故說無有差別

復次如須陀洹果以無漏智滅結得果乃至佛亦如是如須陀洹用二種

解脫果有為解脫無為解脫乃至佛亦如是如佛入涅槃須陀洹極

遲不過七世皆同事同緣同行同果報以是故言無相違背所以

者何不生性空故(大正25320c26-321a9)

有為解脫無為解脫(《俱舍論》卷 25大正 29133c20-21)

解脫體有二謂有為無為有為解脫謂無學勝解無為解脫謂一切惑

滅 【經】佛告舍利弗「於汝意云何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一日修智慧心念

我行道慧益一切眾生當以一切種智知一切法度一切眾生諸聲聞辟支佛

智慧為有是事不」舍利弗言「不也世尊」(大正 25321b6-10) 【論】helliphellip聲聞辟支佛雖有慈心本不發心願度一切眾生亦不迴善根向阿耨多

羅三藐三菩提以是故菩薩一日修智慧過聲聞辟支佛上

(大正 25321c26-322a1)

【經】「舍利弗於汝意云何諸聲聞辟支佛頗有是念我等當得阿耨多羅三藐

三菩提度一切眾生令得無餘涅槃不」舍利弗言「不也世尊」佛告

舍利弗「以是因緣故當知諸聲聞辟支佛智慧欲比菩薩摩訶薩智慧百

分不及一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及」(大正 25322a2-7)

【論】問曰上已反問舍利弗事已定今何以復問答曰以舍利弗引欲以須陀洹

同得解脫故與諸佛菩薩等而佛不聽譬如有人欲以毛孔之空與虛空等

以是故佛重質其事復次雖同一事義門各異先言智慧為一切眾生故

今言頗有是念我等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令一切眾生得無餘涅槃

(大正 25322a7-14)

【經】「舍利弗於汝意云何諸聲聞辟支佛頗有是念我行六波羅蜜成就眾

生莊嚴世界具佛十力四無所畏四無礙智十八不共法度脫無量阿僧

祇眾生令得涅槃不」舍利弗言「不也世尊」(大正 25322a17-26) 二十關於修學菩薩道成佛之殊勝理由

(一)《十住毘婆沙論》卷 1大正 2620b15-c23

問曰三乘所學皆為無餘涅槃若無餘涅槃中無差別者我等何用於恒河沙等

大劫往來生死具足十地不如以聲聞辟支佛乘速滅諸苦

答曰是語弱劣非是大悲有益之言若諸菩薩效汝小心無慈悲意不能精

勤修十地者諸聲聞辟支佛何由得度亦復無有三乘差別所以者何

一切聲聞辟支佛皆由佛出若無諸佛何由而出若不修十地何有

諸佛若無諸佛亦無法僧是故汝所說者則斷三寶種非是大人

有智之言不可聽察hellip如是聲聞辟支佛佛煩惱解脫雖無差別以

度無量眾生久住生死多所利益具足菩薩十地故有大差別

(二)《大毘婆沙論》卷 16大正 2777a24-b4

佛世尊愛恚永斷違順平等拔諍論根滅憍慢本視諸珍寶猶如瓦礫於一

切法覺照無遺無相似愛及恚慢等諸煩惱習已永斷故非如獨覺及諸聲聞

雖斷煩惱而有餘習貪愛習者如尊者阿難憐諸釋種瞋恚習者如尊者畢陵伽

筏蹉語殑伽神言小婢止流吾今欲渡憍慢習者如尊者舍利子棄擲醫藥

愚癡習者如尊者笈房缽底食前咳氣知食未銷不知後苦而復更食如是

等事其類甚多

(阿羅漢仍有習氣參見《大智度論》卷 27大正 25260c2-25)

二十一「是人修集聲聞辟支佛乘法未入法位我當教化令趣佛道」為何強調

「未入法位」 (一)《十住毘婆沙論》卷 7(大正 2655a4~18)

問曰云何名為歸依僧 答曰若諸聲聞人 未入法位者 令發無上心 使得佛十力

先以財施攝 後乃以法施 深信四果僧 不分別貴眾 求聲聞功德 而不證解脫 是名歸依僧 又應念三事

聲聞人者成聲聞乘 未入法位者於聲聞道未得必定能令此人發佛道心而得十力若入法位者

終不可令發無上心設或發心亦不成就如《般若波羅蜜》中尊者須菩提

所說「已入正法位不能發無上心何以故是人於生死已作障隔不復往

來生死發無上心

(二)《小品般若波羅蜜經》卷 1(大正 8540a16~21) 若諸天子未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今應當發若人已入正位則不堪任

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何以故已於生死作障隔故是人若發阿耨多羅三

藐三菩提心我亦隨喜終不斷其功德所以者何上人應求上法(參見《大

智度論》卷 54大正 25442c4~9) (三)印順法師《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p650~651

經中廣舉譬喻形容棄般若法門而取聲聞經者的無知對於傳統佛教採取了

尊重又貶抑的立場這不但維護了般若法門也有誘導聲聞修學般若法門的意

義誘導聲聞修學最顯著的例子如『小品般若波羅蜜經』卷一(大正 8540a)說

若諸天子未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今應當發若人已入正位則不

堪任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何以故已於生死作障隔故是人若發阿

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我亦隨喜終不斷其功德所以者何上人應求上

法 「入正位」是「入正性離生」的舊譯「入正位」聲聞行者就得「須陀洹」(初

果)最多不過七番生死一定要入無餘涅槃這樣就不能長在生死中修菩

薩行所以說「已於生死作障隔」如只有七番生死就不可能發求成佛道的

大心所以說「不堪任」這是依佛教界公認的教理說經上又說如「入正

位」的能發大菩提心求成佛道也是隨喜讚歎的因為上人聲聞聖者

是應該進一步的求更上的成佛法門說聲聞聖者不可能發心又鼓勵他們發心

修菩薩道這是不否定部派佛教的教義而暗示了聲聞聖者迴心的可能特別

是『大如品』依「如」真如而泯「三乘人」與「一(菩薩)乘人」的差

別消融了二乘與菩薩的對立

(四)《大品般若經》卷 22〈遍學品 74〉大正 8381b15-17

若菩薩摩訶薩作八人得須陀洹果乃至得阿羅漢果得辟支佛道然後入菩

薩位無有是處(《大智度論》卷 86大正 25659b26-28)

(五)《維摩詰所說經》卷中(大正 14549b4~b16) 若見無為入正位者不能復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譬如高原陸地不生蓮

華卑濕淤泥乃生此華如是見無為法入正位者終不復能生於佛法煩惱泥

中乃有眾生起佛法耳又如殖種於空終不得生糞壤之地乃能滋茂如是入無

為正位者不生佛法起於我見如須彌山猶能發于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生佛

法矣是故當知一切煩惱為如來種譬如不下巨海不能得無價寶珠如是不入

煩惱大海則不能得一切智寶

(六)《大智度論》卷 27大正 25263b12-25 菩薩初發意時所可怖畏無過聲聞辟支佛地正使墮地獄無如是怖畏

不永破大乘道故阿羅漢辟支佛於此大乘以為永滅譬如空地有樹名舍

摩梨(角+瓜)枝廣大眾鳥集宿一鴿後至住一枝上其枝及(角+瓜)即

時壓折澤神問樹神大鳥鵰鷲皆能任持何至小鳥便不自勝樹神答言

此鳥從我怨家尼俱盧樹上來食彼樹果來栖我上必當放糞子墮地者惡

樹復生為害必大是故於此一鴿大懷憂畏寧捨一枝所全者大菩薩

摩訶薩亦如是於諸外道魔眾及諸結使惡業無如是畏如阿羅漢辟支

佛何以故聲聞辟支佛於菩薩邊亦如彼鴿壞敗大乘心永滅佛業

一切菩薩乃至初發心皆畢定如法華經中說 問曰若菩薩皆畢定佛何以故種種呵二乘不聽菩薩取二乘證 答曰求佛道者應遍知法性是人畏老病死故於法性少分取證便自止息捨

佛道不度眾生諸佛菩薩之所呵責「汝欲捨去會不得離」得阿羅漢證時

不求諸菩薩深三昧又不廣化眾生是則迂迴於佛道稽留 問曰阿羅漢先世因緣所受身必應當滅住在何處而具足佛道 答曰得阿羅漢時三界諸漏因緣盡更不復生三界有淨佛土出於三界乃

至無煩惱之名於是國土佛所聞法華經具足佛道如法華經說「有羅漢若不

聞法華經自謂得滅度我於餘國為說是事汝皆當作佛」

問曰若阿羅漢往淨佛國土受法性身如是應得疾作佛何以言迂迴稽留

答曰是人著小乘因緣捨眾生捨佛道又復虛言得道以是因緣故雖不受

生死苦惱於菩薩根鈍不能疾成佛道不如直往菩薩

復次佛法於五不可思議中最第一今言漏盡阿羅漢還作佛唯佛能知論議

者正可論其事不能測知是故不應戲論若求得佛時乃能了知餘人可信而

不可知(大正 25714a1~25) (七)《大智度論》卷 28大正 25264b7~10

問曰阿羅漢煩惱已盡習亦未盡何以不生(法性生身) 答曰阿羅漢無大慈悲無本誓願度一切眾生又以實際作證已離生死故

(八)如果二乘人可以迴心向大則須耗費多少時間才能成佛呢

1《大般涅槃經》卷 11

一斷三結得須陀洹果不墮地獄畜生餓鬼helliphellip是人未來過八萬劫

便當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迦葉第二人者斷三結縛薄貪恚癡

得斯陀含果名一往來helliphellip是人未來過六萬劫便當得成阿耨多羅三藐

三菩提迦葉第三人者斷五下結得阿那含果更不來此helliphellip是人未

來過四萬劫便當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迦 葉第四人者永斷貪欲瞋恚愚癡得阿羅漢果helliphellip亦非騏驎獨一之

行helliphellip是人未來過二萬劫便當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迦葉第五人

者永斷貪欲瞋恚愚癡得辟支佛道helliphellip真是騏驎獨一之行helliphellip是人未

來過十千劫便當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大正 12431 c16~432a5) 2《瑜伽師地論》卷 80

問迴向菩提聲聞為住無餘依涅槃界中能發趣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耶

為住有餘依涅槃界耶 答唯住有餘依涅槃界中可有此事所以者何以無餘依涅槃界中遠離

一切發起事業一切功用皆悉止息 問若唯住有餘依涅槃界中能發趣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云何但由一

生便能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耶所以者何阿羅漢等尚當無有所餘

一生何況當有多生相續 答由彼要當增諸壽行方能成辦世尊多分依此迴向菩提聲聞密意說

言物類善男子若有善修四神足已能住一劫或餘一劫餘一劫者

此中意說過於一劫彼雖如是增益壽行能發趣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而

所修行極成遲鈍樂涅槃故不如初心始業菩薩彼既如是增壽行已

留有根身別作化身同法者前方便示現於無餘依般涅槃界而般涅槃

由此因緣皆作是念某名尊者於無餘依般涅槃界已般涅槃彼以所留有

根實身即於此界贍部洲中隨其所樂遠離而住一切諸天尚不能睹何

況其餘眾生能見彼於涅槃多樂住故於遍遊行彼彼世界親近供養佛菩

薩中及於修習菩提資糧諸聖道中若放逸時諸佛菩薩數數覺悟被覺

悟已於所修行能不放逸(大正 30749a5~b1)

迴向菩提聲聞要想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必須在尚未證入無餘依涅槃

界前才有可能其所使用的方法是善修四神足在住壽一劫或餘一劫的

時間中廣集菩提資糧依四神足之力而住壽一劫或餘一劫這是佛教中

古老的傳說如《長阿含經》卷 2<遊行經>云 佛告阿難諸有修四神足多修習行常念不忘在意所欲可得

不死一劫有餘阿難佛四神足已多修行專念不忘在意所欲

如來可止一劫有餘為世除冥多所饒益天人獲安(大正 115b19~24)

這樣的傳說在聲聞部派中是知道的但何以沒有說到可以依四神足之力

在住壽餘一劫的時間中廣集菩提資糧而成佛呢從時間觀的角度來看

《瑜伽師地論》說「餘一劫者此中意說過於一劫」這是將「餘一劫」

的時間擴充了不論多久時間直到成佛為止而不是一劫多一點的意思

而聲聞部派也許認為「餘一劫」是一劫再多一點的時間因此就沒有說到

可以依四神足之力在住壽一劫或一劫餘的時間中廣集菩提資糧而成

佛但從有部認為入了忍位就無法迴心向大的主張來看則不論「餘一劫」

的時間是長是短都將無法成佛這應該是部派間沒有傳說依四神足之力

在住壽餘一劫的時間中廣集菩提資糧而成佛的主要原因 二十二諸佛威力功德智慧無量深法等無差別為何佛壽有長短國土有淨穢

正法有久住不久住helliphellip (一)《十住毘婆沙論》卷 3大正 2632c3-14

佛功德力者一切去來今佛威力功德智慧無量深法等無差別但隨

諸佛本願因緣helliphellip無量壽命者壽命無量劫過諸算數一劫百劫千

劫萬劫億劫百千萬億那由他阿僧祇劫如是久住為利益憐愍眾生故

一切諸佛雖力能無量壽以本願故有久住世者有不久住者

(二)《俱舍論》卷 27大正 29141b3-9 論曰由三事故諸佛皆等一由資糧等圓滿故二由法身等成辦故三由

利他等究竟故由壽種姓身量等殊諸佛相望容有差別壽異謂佛

壽有短長種異謂佛生剎帝利婆羅門種姓異謂佛姓喬答摩迦葉波等

量異謂佛身有小大等言顯諸佛法住久近等 (三)佛壽命長短(《大智度論》卷 34大正 25312a14- b21)

問曰佛雖有長壽業因緣生於惡世故壽命便短以此短壽能具佛事何

用長為又佛以神通力故一日之中能具佛事何況百歲 答曰此間閻浮提惡故佛壽應短餘處好故佛壽應長 問曰若然者菩薩於此閻浮提淨飯王宮生出家成道是實佛餘處皆是神

通力變化作佛以度眾生 答曰此言非也所以者何餘處閻浮提亦各各言我國是實佛餘處為變化

何以知之若餘處國土自知是化佛則不肯信受教戒又如餘國土人

壽命一劫若佛壽百歲於彼裁無一日眾生則起輕慢不肯受教彼則

以一劫為實佛以此為變化如《首楞嚴經》說「神通遍照佛壽七百

千阿僧祇劫佛告文殊尸利彼佛則是我身彼佛亦言釋迦文佛則是

我身」以是故知諸佛壽命實皆無量為度人故現有長短汝言釋迦

文佛以神通力故所度眾生與人壽不異者則不須百歲一日之中可

具足佛事 如阿難一時心生是念如然燈世尊一切勝佛鞞婆尸佛出於好世

壽命極多能具佛事我釋迦文佛出生惡世壽命極短將無世尊

不能具足佛事耶 爾時世尊入日出三昧從身變化出無量諸佛及無量光明普至十方

一一化佛在諸世界各作佛事或有說法或現神通或現三昧或現

飯食如是之比種種因緣施作佛事而度眾生從三昧起告阿難曰『汝

悉見聞是事不』阿難言『唯然已見』佛告阿難『佛以如是神力

能具佛事不』阿難言『假令佛壽一日大地草木悉為可度眾生則

能度盡何況百歲』 以是故知諸佛壽命皆悉無量為度人故現有長短譬如日出影現

於水隨水大小水大則影久水小則速滅若照琉璃頗梨珠山影則

久住又如火燒草木然少則速滅然多則久住不可以滅處無火

故謂多然處亦無光明長短義亦如是 (參見《佛說首楞嚴三昧經》卷 2大正 15644c)

(四)佛土淨不淨(《大智度論》卷 32大正 25302b12-c10) 一切佛功德皆等無多無少

問曰若爾者何以言阿彌陀佛壽命無量光明千萬億由旬無量劫度眾生

答曰諸佛世界種種有淨不淨有雜

如《三十三天品經》說佛在三十三天安居自恣時至四眾久不見

佛愁思不樂遣目連白佛言「世尊云何捨此眾生住彼天上」

時佛告目連「汝觀三千世界」目連以佛力故觀或見諸佛為大眾

說法或見坐禪或見乞食如是種種施作佛事目連即時五體投地

是時須彌山王跛[跳-兆+我]大動諸天皆大驚怖目連涕泣稽首白

佛「佛有大悲不捨一切作如是種種化度眾生」佛告目連「汝

所見甚少過汝所見東方有國純以黃金為地彼佛弟子皆是阿羅漢

六通無礙復過是東方有國純以白銀為地彼佛弟子皆學辟支佛道

復過是東方有國純以七寶為地其地常有無量光明彼佛所化弟子純

諸菩薩皆得陀羅尼諸三昧門住阿毘跋致地目連當知彼諸佛者

皆是我身如是等東方恒河沙等無量世界有莊嚴者不莊嚴者皆

是我身而作佛事如東方南西北方四維上下亦復如是」

以是故當知釋迦文佛更有清淨世界如阿彌陀國阿彌陀佛亦有嚴

淨不嚴淨世界如釋迦文佛國諸佛大悲徹於骨髓不以世界好醜隨

應度者而教化之如慈母愛子子雖沒在廁溷懃求拯拔不以為惡

(五)清淨國土雜國土(《大智度論》卷 93大正 25711c14-21) 問曰佛憐愍眾生淨佛國土中何以無三惡道眾生 答曰憐愍一切眾生平等無異此中說清淨業因緣是國土中無三惡道

又佛非但一國土乃有十方恒河沙國土佛有清淨國土有雜國土

雜國土中則具有五道淨佛國土或有人天別異或無有人天別異

如過去天王佛國土中唯佛世尊以為法王是故名為天王佛 (六)《維摩詰所說經》〈佛國品第一〉卷 1大正 14538c10-29

舍利弗眾生罪故不見如來佛土嚴淨非如來咎舍利弗我此土淨而汝

不見爾時螺髻梵王語舍利弗『勿作是意謂此佛土以為不淨所以

者何我見釋迦牟尼佛土清淨譬如自在天宮』舍利弗言『我見此土

丘陵坑坎荊蕀沙礫土石諸山穢惡充滿』螺髻梵言『仁者心有高下

不依佛慧故見此土為不淨耳舍利弗菩薩於一切眾生悉皆平等深心

清淨依佛智慧則能見此佛土清淨』於是佛以足指按地即時三千大千

世界若干百千珍寶嚴飾譬如寶莊嚴佛無量功德寶莊嚴土一切大眾

歎未曾有而皆自見坐寶蓮華佛告舍利弗『汝且觀是佛土嚴淨』舍

利弗言『唯然世尊本所不見本所不聞今佛國土嚴淨悉現』佛語

舍利弗『我佛國土常淨若此為欲度斯下劣人故示是眾惡不淨土耳譬

如諸天共寶器食隨其福德飯色有異如是舍利弗若人心淨便見此土功德

莊嚴』 (七)正法久住不久住(《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 183大正 27919a3-16)

問何故過去諸佛有未般涅槃正法即滅有於般涅槃後七日即滅今釋迦佛

千歲方滅耶 答過去諸佛壽量長遠於彼正教所應作者佛在世時多已究竟故法速滅

今世尊釋迦牟尼出百年時壽量短促正教所作雖佛涅槃多未究竟乃

至千歲於中有種善根者有成熟者有解脫者是故經於多時正法方滅

有說過去諸佛所有弟子愛重奢摩他非毘缽舍那由重奢摩他故

恒住寂止不樂傳說契經等十二分教故法速滅 今世尊弟子愛重毘缽舍那非奢摩他由重毘缽舍那故多住觀察皆

樂傳授契經等十二分教是故正法多時乃滅 (八)1《成佛之道》(增注本)p19

從經典看來佛的色身有大小壽命有長短國土有淨穢弟子有多少正

法住世也不一致要知道這是佛的方便示現為了適應眾生的根機才有

這種種差別

2《成佛之道》(增注本)p425-426

佛壽與佛身的長短可說有限量的都是化身化土化身佛為什麼示現這

些差別呢因眾生根性不同有的應以苦切語三惡道是這樣的苦眾生界

是這樣的苦能因此發心修行這是折伏門 有的應以愛語這麼清淨那麼自在就肯發心修行這是攝受門 化身佛就是以這折攝二門來成就眾生的隨機適應如藥能治病就是妙

藥所以不應該生優劣想

3印順法師《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p493 釋尊的生在穢惡時代是出於悲憫眾生的願力願意在穢土成佛救護眾生

脫離一切苦這是重在「悲能拔苦」的精神彌勒是立願生在「佛剎莊嚴

壽命無數」的世界重在慈(彌勒譯為「慈」)的「施與安樂」至於成佛

(智證)度眾生是沒有不同的這是法藏部的見解 說一切有部以為「慈氏菩薩多自饒益少饒益他釋迦菩薩多饒益他少

自饒益」釋尊與彌勒因行的對比釋尊是更富於大悲為眾生的精神所以

彌勒的最初發心比釋迦早了四十餘劫而成佛卻落在釋尊以後這顯得大

悲苦行的菩薩道勝過了為「莊嚴佛剎壽命無數」而發心修行

Page 20: 《十住毘婆沙論》之菩薩修行要略...2006 年佛法度假中文營隊課程講義 《十住毘婆沙論》之菩薩修行要略 釋長慈編 2006/5/22 壹、簡介 一、釋《論》題:

復次聞名不但以名便得道也聞已修道然後得度如須達長者

初聞佛名內心驚喜詣佛聽法而能得道又如貰夷羅婆羅門從雞泥耶

結髮梵志所初聞佛名心即驚喜直詣佛所聞法得道是但說聞名聞

名為得道因緣非得道也 (七)《大智度論》卷 93大正 25712b2-6

問曰餘佛種種勤苦說法眾生尚不得道何以但聞佛名便得道 答曰餘處佛種種說法眾生或得道或得善根終不空說若聞是佛名畢

至阿鞞跋致不言今得 十云何有眾生聞佛名便得往生 (一)《十住毘婆沙論》卷 3大正 2633a2-4

聞佛名得往生者若人信解力多諸善根成就業障礙已盡如是之人得聞佛

名又是諸佛本願因緣便得往生

「善根」《十住毘婆沙論》卷 1大正 2623b4-18 厚種善根者如法修集諸功德名為厚種善根

善根者不貪不恚不癡一切善法從此三生故名為善根如一切惡

法皆從貪恚癡生是故此三名不善根helliphellip

此中善根為眾生求無上道故所行諸善法皆名善根能生薩婆若智故

名為善根

(二)「別時意趣」

1《攝大乘論本》卷 2大正 31141a18-26 四意趣者一平等意趣謂如說言我昔曾於彼時彼分即名勝觀正等

覺者二別時意趣謂如說言若誦多寶如來名者便於無上正等菩提

已得決定又如說言由唯發願便得往生極樂世界三別義意趣謂

如說言若已逢事爾所殑伽河沙等佛於大乘法方能解義四補特伽羅

意樂意趣謂如為一補特伽羅先讚布施後還毀訾如於布施如是尸羅

及一分修當知亦爾如是名為四種意趣 2《攝大乘論釋》卷 5大 31346b4-11

別時意趣者謂此意趣令嬾惰者由彼彼因於彼彼法精勤修習彼

彼善根皆得增長此中意趣顯誦多寶如來名因是昇進因非唯誦名

便於無上正等菩提已得決定如有說言由一金錢得千金錢豈於一

日意在別時由一金錢是得千因故作此說此亦如是由唯發願

便得往生極樂世界當知亦爾 3印順法師《攝大乘論講記》(p 286-287)

實際上單單持誦多寶如來的名號並不能於無上菩提得不退轉唯憑空

口發願也不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佛陀的意思是約另一時間說的若

持誦多寶如來的名號就可種下成佛的善根雖然還不能直登不退但

將來一定要修證菩提如魚吞了鉤一樣雖然還在水裡可說已經釣住了

發願往生極樂也如此久久的積集福德智慧的善根將來定能往生極樂

如俗語說『一本萬利』並不真的一個錢立刻獲得萬倍的盈利而是說由

這一個本錢經過長久的經營才可以獲得萬利發願為往生之因念佛

為不退之因佛陀是依這種意思說的 十一關於眾生發菩提心之因緣 (一)1《十住毘婆沙論》卷 3大正 2635a26-b7

眾生初發菩提心或以三因緣或以四因緣如是和合有七因緣發阿耨多

羅三藐三菩提心 問曰何等為七 答曰一者諸如來令發菩提心二見法欲壞守護故發心三於眾生中大悲

而發心四或有菩薩教發菩提心五見菩薩行亦隨而發心(六)或因布施已而發菩提心(七)或見佛身相歡喜而發心以是七因緣

而發菩提心 (詳細內容參見《十住毘婆沙論》卷 3大正 2635b8-36a11)

2《十住毘婆沙論》卷 3大正 2636a11-23 問曰汝說七因緣發菩薩心為皆當成有成有不成 答曰是不必盡成或有成有不成 問曰若爾者應解說 答曰於七發心中 佛教令發心 護法故發心 憐愍故發心

如是三心者 必定得成就 其餘四心者 不必皆成就 是七心中(1)佛觀其根本教令發心必得成以不空言故(2)若

為尊重佛法為欲守護(3)若於眾生有大悲心如是三心必得成就

根本深故 餘菩薩教令發心見菩薩所行發心因大布施發心若見若聞佛相發

心是四心多不成或有成者根本微弱故

(二)《佛說如來智印經》卷 1大正 15470b22-c4 有七法發菩提心何等為七一者如佛菩薩發菩提心二者正法將滅為護

持故發菩提心三者見諸眾生眾苦所逼起大悲念發菩提心四者菩薩教餘

眾生發菩提心五者布施時自發菩提心六者見他發意隨學發心七者見如

來三十二相八十種好具足莊嚴若聞發心彌勒如是七因緣發菩提心

如佛菩薩發菩提心正法將滅為護持故發菩提心見諸眾生眾苦所逼起大

悲念發菩提心發此三心能為諸佛菩薩護持正法又能疾得不退轉地成就

佛道後四發心剛強難伏不能護法

(三)《彌勒菩薩所問經論》卷 2大正 26240b15-26

如《法印經》中如來說言彌勒發菩提心有七種因何等為七一者諸佛

教化發菩提心二者見法欲滅發菩提心三者於諸眾生起大慈悲發菩提心

四者菩薩教化發菩提心五者因布施故發菩提心六者學他發菩提心七者

聞說如來三十二相八十種好發菩提心 彌勒諸佛教化發菩提心見法欲滅發菩提心於諸眾生起大慈悲發菩提

心此三發心能護正法速疾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餘四發心非真菩

薩不能護持諸佛正法速疾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十二何謂「名字菩薩」何謂「真實菩薩」成就何法得名「真實菩薩」

(一)《十住毘婆沙論》卷 1大正 2621a1-11

問曰但發心便是菩薩耶

答曰何有但發心而為菩薩若人發心必能成無上道乃名菩薩或有但發

心亦名菩薩何以故若離初發心則不成無上道如大經說新發意

者名為菩薩猶如比丘雖未得道亦名道人是名字菩薩漸漸修習

轉成實法後釋歡喜地中當廣說如實菩薩相

眾者從初發心至金剛無礙解脫道於其中間過去未來現在菩薩

名之為眾

(二)《大智度論》卷 4大正 2586b13-16

是菩提薩埵有兩種有鞞跋致有阿鞞跋致如退法不退法阿羅漢阿鞞跋

致菩提薩埵是名實菩薩以是實菩薩故諸餘退轉菩薩皆名菩薩譬如得

四道人是名實僧以實僧故諸未得道者皆得名僧

(參見《大智度論》卷 3大正 2580a15-27)

(三)《十住毘婆沙論》卷 13大正 2693c15-94a20

問曰汝說無上道相時種種因緣訶罵空發願菩薩自言菩薩但名字菩薩

若是三不名為菩薩者成就何法名為真菩薩

答曰非但發空願自言是菩薩名字為菩薩略說能成就三十二法者乃名

為菩薩若人發心欲求佛道自言是菩薩空受名號不行功德慈悲

心諸波羅蜜等是不名為菩薩如土城名寶城但自誑身亦誑諸佛

亦誑世間眾生若人有三十二妙法亦能發願是名真實菩薩何等三十

一深心為一切眾生求諸安樂(參見大正2623c17-24a29102c8-12)

二能入諸佛智中

三自審知堪任作佛不作佛

四不憎惡他

五道心堅固

六不假偽結託親愛

七乃至未入涅槃常為眾生作親友

八親疏同心

九已許善事心不退轉

十於一切眾生不斷大慈

十一於一切眾生不斷大悲(參大正2649b18-29103c17-24)

十二常求正法心無疲懈

十三勤發精進心無厭足

十四多聞而解義

十五常省己過

十六不譏彼闕

十七於一切見聞事中常修菩提心

十八施不求報

十九持戒不求一切生處

二十於一切眾生忍辱無瞋礙

二十一能勤精進修習一切善根

二十二不隨無色定生

二十三方便所攝智慧

二十四四攝法所攝方便

二十五持戒毀戒慈愍無二(參大正2661a16-b29)

二十六一心聽法

二十七一心阿練若處住

二十八不樂世間種種雜事

二十九不貪著小乘(參大正2620b15-c23)

三十見大乘利益為大

三十一遠離惡知識(參大正2667a4-8)

三十二親近善知識(參大正2666c28-67a4)

菩薩住是三十二法能成七法所謂

(1)四無量心

(2)能遊戲五神通

(3)常依於智

(4)常不捨善惡眾生

(5)所言決定言必皆實

(6)集一切善法

(7)心無厭足

是為三十二法為七法菩薩成就此者名為真實菩薩

(四)《大寶積經》卷112「普明菩薩會」大正11632c27-633a14 復次迦葉名菩薩者不但名字為菩薩也能行善法行平等心名為菩薩

略說成就三十二法名為菩薩何謂三十二法 (1)常為眾生深求安樂(2)皆令得住一切智中(3)心不憎惡他人智慧(4)破壞憍慢(5)深樂佛道(6)愛敬無虛(7)親厚究竟於怨親中其心同等

至於涅槃(8)言常含笑先意問訊(9)所為事業終不中息(10)普為

眾生等行大悲(11)心無疲倦多聞無厭(12)自求己過不說他短(13)以菩提心行諸威儀(14)所行惠施不求其報(15)不依生處而行持戒(16)諸眾生中行無礙忍(17)為修一切諸善根故勤行精進(18)離生無色而起

禪定(19)行方便慧(20)應四攝法(21)善惡眾生慈心無異(22)一

心聽法(23)心住遠離(24)心不樂著世間眾事(25)不貪小乘於大乘

中常見大利(26)離惡知識親近善友(27)成四梵行遊戲五通(28)常依真智(29)於諸眾生邪行正行俱不捨棄(30)言常決定(31)貴真

實法(32)一切所作菩提為首 如是迦葉若人有此三十二法名為菩薩

《大寶積經》與《十住毘婆沙論》三十二法之比對

《大寶積經》 《十住毘婆沙論》

1 常為眾生深求安樂 深心為一切眾生求諸安樂(1)

2 皆令得住一切智中 能入諸佛智中(2)

3 心不憎惡他人智慧 不憎惡他(4)

4 破壞憍慢 自審知堪任作佛不作佛(3)

5 深樂佛道 道心堅固(5)

6 愛敬無虛 不假偽結託親愛(6)

7 親厚究竟於怨親中其心同等至於

涅槃 親疏同心(8)

乃至未入涅槃常為眾生作親友(7)

8 言常含笑先意問訊

9 所為事業終不中息 已許善事心不退轉(9)

10 普為眾生等行大悲 於一切眾生不斷大慈(10)

於一切眾生不斷大悲(11)

11 心無疲倦多聞無厭 常求正法心無疲懈(12)

勤發精進心無厭足(13)

多聞而解義(14)

12 自求己過不說他短 常省己過(15)不譏彼闕(16)

13 以菩提心行諸威儀 於一切見聞事中常修菩提心(17)

14 所行惠施不求其報 施不求報(18)

15 不依生處而行持戒 持戒不求一切生處(19)

16 諸眾生中行無礙忍 於一切眾生忍辱無瞋礙(20)

17 為修一切諸善根故勤行精進 能勤精進修習一切善根(21)

18 離生無色而起禪定 不隨無色定生(22)

19 行方便慧 方便所攝智慧(23)

20 應四攝法 四攝法所攝方便(24)

21 善惡眾生慈心無異 持戒毀戒慈愍無二(25)

22 一心聽法 一心聽法(26)

23 心住遠離 一心阿練若處住(27)

24 心不樂著世間眾事 不樂世間種種雜事(28)

25 不貪小乘於大乘中常見大利 不貪著小乘(29)見大乘利益為大(30)

26 離惡知識親近善友 遠離惡知識(31)親近善知識(32)

27 成四梵行遊戲五通 四無量心能遊戲五神通

28 常依真智 常依於智

29 於諸眾生邪行正行俱不捨棄 常不捨善惡眾生

30 言常決定 所言決定

31 貴真實法 言必皆實

32 一切所作菩提為首 集一切善法心無厭足

十三「自得度已當度眾生」之意趣為何 (一)《十住毘婆沙論》卷 1大正 2624b3~20

發願「我得自度已當度眾生」者一切諸法願為其本離願則不成是

故發願 問曰何故不言我當度眾生而言自得度已當度眾生

答曰自未得度不能度彼如人自沒淤泥何能拯拔餘人又如為水所[漂

寸]不能濟溺是故說我度已當度彼如說

「若人自度畏能度歸依者自未度疑悔何能度所歸

若人自不善不能令人善若不自寂滅安能令人寂」

是故先自善寂而後化人又如法句偈說

「若能自安身在於善處者然後安餘人自同於所利」

凡物皆先自利後能利人何以故如說

「若自成己利乃能利於彼自捨欲利他失利後憂悔」

是故說自度已當度眾生

(二)《十住毘婆沙論》卷 14大正 2698b29~ c14

若生善處若生惡處皆屬十善十不善道 我知是世間諸業因緣有無有定主是故我應先自行十善道然後令諸眾生亦住

十善道 問曰何以故要先自住十善道後乃令他住耶 答曰行於惡業者令他善不易自不行善故他則不信受

若惡人自不行善欲令他行善者則為甚難何以故是人自不行善

他人不信受其語如偈說 「若人自不善不能令他善若自不寂滅不能令他寂 以是故汝當先自行善寂然後教他人令行善寂滅」

是菩薩當如是行善法

(三)印順法師《學佛三要》(p145~154) 淨化身心擴展德性從徹悟中得自利的解脫自在本為佛弟子的共同目

標聲聞道與菩薩道的差別只在重於自利或者重於利他從利他中完成自

利聲聞不是不能利他的也還是住持佛法利樂人天度脫眾生不過重於

解脫的己利在未得解脫以前厭離心太深不大修利他的功德證悟以後

也不過隨緣行化而已而菩薩在解脫自利以前著重於慈悲的利他所以說

「未能自度先度人菩薩於此初發心」證悟以後更是救濟度脫無量眾生

所以聲聞乘的主機是重智證的菩薩乘的主機是重悲濟的 菩薩道在初期的聖典中即被一般稱做小乘三藏中也是存在的這即

是菩薩本生談菩薩在三大阿僧祇劫中或作國王王子或作宰官或作外

道或作農工商賈醫生船師或在異類中行為鳥為獸菩薩不惜財物

不惜身命為了利益眾生而施捨閻浮提中沒有一處不是菩薩施捨頭目腦髓

的所在他持戒忍辱精勤的修學波羅密多的四種六種或十種都是歸

納本生談的大行難行而來這樣的慈悲利他都在證悟解脫以前誰說非自利

不能利他等到修行成熟菩提樹下一念相應妙慧圓成無上正等正覺這樣

的頓悟成佛從三大阿僧祇劫的慈悲利他中得來菩薩與聲聞的顯著不同就

是一向在生死中不求自利解脫而著重於慈悲利他 初期的大乘經對於菩薩的三祇修行與三藏所說的小小不同大乘以為

菩薩的利他行在沒有證悟以前是事行勝解行雖然難得但功德還算不

得廣大徹悟的證真無生法忍以後莊嚴淨土成熟眾生的利他大行功

德是大多了因為這是與真智相應是事得理融的平等無礙的大乘分菩薩

道為二階般若道凡經一大僧祇劫是實證以前的地前的唯識宗稱為資

糧位加行位(到見道位)也名勝解行地證悟以後是方便道凡經二大僧祇

劫即登地菩薩唯識家稱為從見道到修道位大體的說地前菩薩雖有勝

解而還沒有現證廣集無邊的福智資糧與本生談所說相近大地菩薩現證

了法界如觀音菩薩等慈悲普濟不可思議本生談中的一分異類中行屬於

這一階段的化身雖有未證悟已證悟二大階位而未證悟前菩薩還是慈悲

利物決無一心一意趣求解脫自利的helliphellip觀音菩薩等尋聲救苦是大地菩薩

事然並非人間的初學菩薩行者不要實踐慈悲利物的行為helliphellip

大乘佛教的修學者菩薩如沒有證悟還不能解脫自在他怎麼能長

期的在生死中修行不怕失敗嗎能自己作得主而不像一般凡夫的墮入惡

道或生長壽天嗎自己不能浮水怎能在水中救人難道不怕自己沈沒嗎

一分學者的專重信願求得信心的不退或專重智證而趨於急求解脫急求

成佛這都不外乎受了這種思想的影響

當然自己不能浮水不能入水救人然而自己離水上岸又怎麼能在

水中救人聲聞人急求自證了脫生死等到一斷煩惱即「與生死作隔礙」

再不能發菩提心長在生死修菩薩行雖然大乘經中進展到還是可以回心

向大的結論然而被痛責為焦芽敗種的要費多大的方便才能使他迴向大乘

呢要再修多少劫的大乘信心才能登菩薩地呢即使迴入菩薩乘由於過去

自利的積習難返也遠不及直往大乘的來得順利而精進所以大乘經中以退

失菩提心為犯菩薩重戒以悲願不足而墮入自利的證入為必死無疑不重悲

願不集利他的種種功德一心一意的自利以為能速疾成佛這真是可悲的

大乘真精神的沒落

在水中救人是不能離水上岸的要學會浮水也非在水中學習不可菩

薩要長在生死中修菩薩行自然要在生死中學習要有一套長在生死而能普

利眾生的本領但這非依賴佛力可成也非自己先做到了生脫死解脫自在

因為這是要墮入小乘深坑的菩薩這套長在生死而能廣利眾生的本領除「堅

定信願」「長養慈悲」而外主要的是「勝解空性」觀一切法如幻如化了

無自性得二諦無礙的正見是最主要的一著所以經上說「若有於世間

正見增上者雖歷百千生終不墮惡趣」唯有了達得生死與涅槃都是如幻

如化的這才 能不如凡夫的戀著生死也不像小乘那樣的以「三界為牢

獄生死如冤家」而厭離他急求擺脫他這才能不如凡夫那樣的怖畏涅槃

能深知涅槃的功德而也不像小乘那樣的急趣涅槃在生死中浮沈因信願

慈悲特別是空勝解力能逐漸的調伏煩惱能做到煩惱雖小小現起而不會闖

大亂子不斷煩惱也不致作出重大惡業時時以眾生的苦痛為苦痛眾生的

利樂為利樂我見一天天的薄劣慈悲一天天的深厚怕什麼墮落唯有專為

自己打算的才隨時有墮落的憂慮發願在生死中常得見佛常得聞法「世

世常行菩薩道」這是初期大乘的共義中觀與瑜伽宗的共義釋尊在經中說

「我往昔中多住空故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hellip這種空性勝解或稱「真

空見」要從聞思而進向修習以信願慈悲來助成時常記著「今是學時

非是證時」(悲願不足而證空就會墮入小乘)這才能長在生死中忍受生死

的苦難眾生的種種迫害而不退菩提心菩薩以「布施」「愛語」「利行」「同

事」四攝法廣利一切眾生自己還沒有解脫卻能廣行慈悲濟物的難行苦

行雖然這不是人人所能的然而菩薩的正常道卻確實如此helliphellip 我們必須認清名符其實的菩薩是偉大的最偉大處就在他能不為自

己著想以利他為自利helliphellip有信願慈悲空性勝解正好在生死海中鍛鍊

身手從頭出頭沒中自利利人一般能於菩薩行而隨喜的景仰的學習的

都是種植菩提種子都是人中賢哲世間的上士有積極利他為法為人的大

心凡夫即使是「敗壞菩薩」也比自了漢強得多這種慈悲為本的人菩薩行

淺些是心向佛乘而實是人間的君子十善菩薩深些是心存利世利益人間

的大乘正器從外凡內凡而漸登賢位的菩薩沒有得解脫的自利卻能為一

切眾生而修學為一切眾生而忍苦犧牲hellip漸學漸深從人間正行而階梯佛乘

這才是菩薩的中道正行真能存菩薩的心胸有菩薩的風格理解菩薩利他的

真精神那裡會如喪考妣的急求己利

《雜阿含經》 卷 28(788 經) 「假使有世間正見增上者雖復百千生終不墮惡趣」 (大正

2204c11~12)

《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 18〈不證品〉 「佛告須菩提若菩薩摩訶薩具足觀空先作是願我今不應空法作證

我今學時非是證時」(大正 8350a19~21) (參見《大智度論》卷 76〈釋學空不證品〉大正 25592b4~6)

十四何謂「必定聚」初發菩薩心者是否皆入必定聚

(一)《十住毘婆沙論》卷 1大正 2624c2~14 為得如是佛十力故大心發願即入必定聚

問曰凡初發心皆有如是相耶

答曰或有人說「初發心便有如是相」而實不爾何以故是事應分別不

應定答所以者何一切菩薩初發心時不應悉入於必定

或有初發心時即入必定

或有漸修功德如釋迦牟尼佛--初發心時不入必定後修集功德

值燃燈佛得入必定

是故汝說「一切菩薩初發心便入必定」是為邪論

問曰若是邪論者何故汝說「以是心入必定」

答曰有菩薩初發心即入必定以是心能得初地因是人故說「初發

心入必定中」

(二)《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 4〈金剛品(摩訶薩品)〉大正 8243b14~19

佛告須菩提必定眾者性地人八人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羅漢

辟支佛初發心菩薩乃至阿惟越致地菩薩須菩提是為必定眾菩薩為上

首菩薩摩訶薩於是中生大心不可壞如金剛當為必定眾作上首 (三)《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 26〈畢定品〉大正 8409b14~c12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是菩薩摩訶薩為畢定為不畢定

佛告須菩提菩薩摩訶薩畢定非不畢定

世尊何處畢定為聲聞道中為辟支佛道中為佛道中

佛言菩薩摩訶薩非聲聞辟支佛道中畢定是佛道中畢定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為初發意菩薩畢定為最後身菩薩畢定

佛言初發意菩薩亦畢定阿惟越致菩薩亦畢定後身菩薩亦畢定

世尊畢定菩薩墮惡道中生不

不也須菩提於汝意云何若八人若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羅漢

辟支佛生惡道中不 不也世尊

如是須菩提菩薩摩訶薩從初發意已來布施持戒忍辱精進行禪

定修智慧斷一切不善業若墮惡道若生長壽天若不得修善法處若生

邊國若生惡邪見家無作見家是中無佛名無法名無僧名無有是處

須菩提初發意菩薩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以深心行十不善道無有是處

世尊若菩薩摩訶薩有如是善根功德成就如佛自說本生受不善果報是時

善根為何所在 佛告須菩提菩薩摩訶薩為利益眾生故隨而受身以是身利益眾生

須菩提菩薩摩訶薩作畜生時有是方便力若怨賊欲來殺害以是無上忍辱

無上慈悲心捨身不惱惡賊汝諸聲聞辟支佛無有是力以是故須菩提

當知菩薩摩訶薩欲具足大慈心為憐愍利益眾生故受畜生身

(《大智度論》卷 93大正 25712c20~713a17) (四)《大智度論》卷 93大正 25713b15~714a25

問曰上阿鞞跋致品中說如是相是阿鞞跋致如是相非阿鞞跋致阿鞞跋致

即是畢定須菩提今何以更問

答曰是般若波羅蜜有種種門有種種道阿鞞跋致是一門中說今問畢定

更問異門

復次佛心中一切眾生一切法皆畢定人以智不及故名為不畢定佛

知雖無量阿僧祇劫積大功德必退作小乘者亦知微細昆虫雖未有善

心過爾所劫發心後當作佛定知一切法皆如是從是因得是果

是故名佛一切法中無礙以畢定知故 復次須菩提聞法華經(卷 1大正 99a)中說於佛所作少功德

乃至戲笑一稱南無佛漸漸必當作佛又聞阿鞞跋致品中有退不退

又復聞聲聞人皆當作佛若爾者不應有退如法華經中說畢定餘經說

有退有不退是故今問為畢定為不畢定如是等種種因緣故問定

不定

佛答菩薩是畢定

須菩提心以入涅槃為畢定是故問為何道中畢定

佛答非畢定二乘但於大乘中畢定

求佛道者有上中下是故問為初發意為阿鞞跋致為最後身畢定 須菩提意謂為阿鞞跋致已上畢定住佛道中故

佛答三種菩薩皆畢定畢定者必當作佛

問曰如上品中說佛以佛眼見十方菩薩求佛如恒河沙得阿鞞跋致者若

一若二今何以言三種菩薩盡皆畢定

答曰我先已說般若甚深有無量門有說諸菩薩退而不畢定有處說菩薩畢

定不退如阿鞞跋致品中須菩提問佛菩薩退者於何處退為從色

為從受想行識乃至十八不共法

畢竟空故諸法皆不退此中佛何以更說不退

問曰是二義何者是實

答曰二事皆實佛口所說無不實者如佛或說諸法空無所有或說布施持

戒等是有為初發心者說諸法有為久學人著善法者說諸法空無所有

懈怠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牢固者如是人應從聲聞道得度而不求聲

聞久於生死中受苦是故說發心如恒河沙得阿鞞跋致者若一若二

眾生聞是已能堪受眾苦者畢定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若不能者取

聲聞辟支佛道

有人堪任得佛而大悲心薄自愛身重此人聞佛難得多有退者作是

念我或不能得佛不如早取涅槃何用世世受勤苦為為是人故說

一切菩薩乃至初發心皆畢定如法華經中說

問曰若菩薩皆畢定佛何以故種種呵二乘不聽菩薩取二乘證

答曰求佛道者應遍知法性是人畏老病死故於法性少分取證便自止

息捨佛道不度眾生諸佛菩薩之所呵責汝欲捨去會不得離得阿

羅漢證時不求諸菩薩深三昧又不廣化眾生是則迂迴於佛道稽留

問曰阿羅漢先世因緣所受身必應當滅住在何處而具足佛道

答曰得阿羅漢時三界諸漏因緣盡更不復生三界有淨佛土出於三界

乃至無煩惱之名於是國土佛所聞法華經具足佛道如法華經(卷 1大正 97c1~7)說有羅漢若不聞法華經自謂得滅度我於餘國為

說是事汝皆當作佛

問曰若阿羅漢往淨佛國土受法性身如是應得疾作佛何以言迂迴稽留 答曰是人著小乘因緣捨眾生捨佛道又復虛言得道以是因緣故雖不

受生死苦惱於菩薩根鈍不能疾成佛道不如直往菩薩

復次佛法於五不可思議中最第一今言漏盡阿羅漢還作佛唯佛能知

論議者正可論其事不能測知是故不應戲論若求得佛時乃能了知

餘人可信而不可知

十五菩薩初發心相為何 《十住毘婆沙論》卷 1大正 2624c14~25a1~16

問曰是菩薩初心釋迦牟尼佛初發心是心云何

答曰1是心不雜一切煩惱2是心相續不貪異乘3是心堅牢一切

外道無能勝者4是心一切眾魔不能破壞5是心為常能集善根

6是心能知有為無常7是心無動能攝佛法8是心無覆離諸

邪行9是心安住不可動故10是心無比無相違故11是心

如金剛通達諸法故12是心不盡集無盡福德故13是心平等

等一切眾生故14是心無高下無差別故15是心清淨性無垢故

16是心離垢慧炤明故17是心無垢不捨深心故18是心為廣

慈如虛空故19是心為大受一切眾生故20是心無閡至無障智

故21是心遍到不斷大悲故22是心不斷能正迴向故23是

心眾所趣向智者所讚故 24是心可觀小乘瞻仰故25是心難

見一切眾生不能睹故26是心難破能善入佛法故27是心為住

一切樂具所住處故28是心莊嚴福德資用故29是心選擇智慧

資用故30是心淳厚以布施為資用故31是心大願持戒資用故

32是心難沮忍辱資用故33是心難勝精進資用故34是心寂

滅禪定資用故35是心無惱害慧資用故36是心無瞋閡慈心

深故37是心根深悲心厚故38是心悅樂喜心厚故39是心

苦樂不動捨心厚故40是心護念諸佛神力故41是心相續三

寶不斷故 如是等無量功德莊嚴初必定心如〈無盡意品〉中廣說

(1)是心不雜一切煩惱者見諦思惟所斷二百九十四煩惱不與心和合

故名為不雜 (2)是心相續不貪異乘者從初心相續來不貪聲聞辟支佛乘但為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名為相續不貪異乘 如是等四十句論應如是知

(參見西晉竺法護譯《阿差末菩薩經》卷 1大正 13586b29~587a19 北涼曇無讖譯《大方等大集經》卷 27〈無盡意菩薩品〉大正 13

187a29~b24)

「心如金剛」參見《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四〈金剛品〉 (大正 8

243b19~244a16) 「見諦思惟所斷二百九十四煩惱」《十住毘婆沙論》卷 16

使所攝名為煩惱纏所攝名為垢使所攝煩惱者貪瞋慢無明身見

邊見見取戒取邪見疑是十根本隨三界見諦思惟所斷分別故

名九十八使非使所攝者不信無慚無愧諂曲戲侮堅執懈怠

退沒睡眠佷戾慳嫉憍不忍食不知足亦以三界見諦思惟所

斷分別故有一百九十六纏垢」(大正 26108b28~c6) 九十八使加一百九十六纏垢合為二百九十四煩惱

經名

心相

順序

《十住毘婆沙論》卷 1 〈入初地 品〉 大正

2624c14~25a1~16)

《大方等大集經》卷 27〈無盡意菩薩品〉大正

13187a29~b24)

《阿差末菩薩經》卷 1大正

13586b29~587a19

1 是心不雜一切煩惱 發菩提心不離煩惱故

離=雜(宋元宮)

大正 13187d 注 7

悉遍諸欲婬怒癡醉而無所

縛所以者何

2 是心相續不貪異乘發心相續不悕餘乘故 不與羅漢及緣覺乘而俱同塵

3 是心堅牢一切外道無

能勝者 發心堅固不參外論故 發心已來堅固其志不可轉

移所以者何不為邪業之所

迷誤

4 是心一切眾魔不能破

壞 發心不壞魔不沮故 一切眾魔不能壞意

5 是心為常能集善根 發心恒順善根增長故 有是心者其諸功德悉為成

6 是心能知有為無常 發心至常有為法無常

故 遊于無常而獨總攬眾之元

首所以者何有計常者則生

死業所以特尊解道有常名

曰為尊出無常故

7 是心無動能攝佛法發心不動一切諸佛安慰

護助故 從發心來其心坦然無所縛

著所以者何不離諸佛功德

業故

8 是心無覆離諸邪行發心勝妙離衰損故 所修事業無能得短所以然

者一切眾惡悉盡索故

9 是心安住不可動故發心安止不戲論故 其心永安不可動故

10 是心無比無相違故發心無喻無相似故 其心無侶所以然者希有逮

11 是心如金剛通達諸法

故 發心金剛壞諸法故 心如金剛所以然者皆知一

切諸法之故

12 是心不盡集無盡福德

故 發心無盡無量功德悉成

就故 所不可盡苞裹諸法道慧之

13 是心平等等一切眾生

故 發心平等利眾生故 從發心來強若金剛等眾生

14 是心無高下無差別

故 發心普覆無別異故 其心質直而無諛諂故號曰

正而無偏頗

15 是心清淨性無垢故發心鮮明性常淨故 從發心來常懷鮮明所以然

者本清淨故 16 是心離垢慧炤明故發心無垢智慧明了故 以去眾垢悉消諸冥其慧顯

曜窈隱皆明

17 是心無垢不捨深心

故 發心善解不離畢竟故從發心來沐浴眾穢所以然

者其信甚固無所捨故

18 是心為廣慈如虛空

故 發心廣快慈如虛空故發心甚大無有邊崖所以然

者心若虛空

19 是心為大受一切眾生

故 發心曠大悉能容受諸眾

生故 發心曠然所以然者含受眾

生當因度故

20 是心無閡至無障智

故 發心無礙智慧通達故 發心無盡所以然者其慧玄

曠無所罣礙

21 是心遍到不斷大悲

故 發心遍至大悲不斷故從初發心無所不入所以然

者大慈無極亦無盡故

22 是心不斷能正迴向

故 發心不斷善解立願故 其發心行無能斷者所以然

者功德願故

23 是心眾所趣向智者所

讚故 發心為歸諸佛所讚故 發心甚安極可愛敬所以然

者為諸眾生所喜樂故

24 是心可觀小乘瞻仰

發心殊勝二乘宗仰故 發心特尊與眾超異所以然

者一切外學聲聞緣覺之

所奉故

25 是心難見一切眾生不

能睹故 發心深遠一切眾生所不

知故 其所發心無能知意所以然

者非諸凡俗之所及逮猶如

農夫不能達知聖王之事

26 是心難破能善入佛法發心不敗不破佛法故發種類心所以然者各各從

故 其本種之業皆獲其果一切

諸法常存在故

27 是心為住一切樂具所

住處故 發心安隱善與眾生諸快

樂故 從初發心以為道本所以然

者由是所致得大安故

28 是心莊嚴福德資用

故 發心莊嚴一切功德悉成

就故 發心已來而自莊嚴所以然

者成功勳故

29 是心選擇智慧資用

故 發心善察智慧成就故 發心已來與眾殊別所以然

者達聖慧故

30 是心淳厚以布施為資

用故 發心增長隨意施與故 發心已來甚為微妙所以然

者用廣布施普及眾生

31 是心大願持戒資用

故 發心如願戒清淨故 發心已來建立至願所以然

者具足戒禁

32 是心難沮忍辱資用

故 發菩提心普及怨親具忍

辱故 其發心已來而無等侶所以然

者無所不忍

33 是心難勝精進資用

故 發心難壞具精進故 其發心來無能抑制所以然

者用精進行無懈廢故

34 是心寂滅禪定資用

故 發心寂滅具禪定故 其發心來無所慕樂所以然

者寂度無極致定意故

35 是心無惱害慧資用

故 發心無毀具智慧故 其發心來無所歸趣因其曉了

智度無極

36 是心無瞋閡慈心深

故 發心無願增長大慈故其發心來永無所住所以然

者用無極慈故

37 是心根深悲心厚故發菩提心住根堅牢增長

大悲故 其發心來根株堅強所以然

者用行悲哀故

38 是心悅樂喜心厚故發心和悅增長大喜故 其發心來常懷悅豫所以然

者於諸眾生懷等心故

39 是心苦樂不動捨心厚

故 發心不動增長大捨故 其發心來雖遇苦樂不以為

動所以然者護一切故

40 是心護念諸佛神力故

發心任重諸佛所受故其發心來為諸如來所見將

養所以然者用順十方諸佛

教故

41 是心相續三寶不斷

故 發心不絕三寶不斷故 其發心來欲度一切五趣眾

難所以然者興隆導化

42 其發心來不捨三寶無所違

廢所以然者將順佛戒成聖

眾故

十六何謂「如來家」 (一)《十住毘婆沙論》卷1大正2625a22~b13

生如來家者如來家則是佛家如來者

(1)「如」名為實「來」名為至至真實中故名為如來何等為真實所謂

涅槃不虛誑故是名如實如《經》中說「佛告比丘第一聖諦無有虛

誑涅槃是也」 (2)復次「如」名不壞相所謂諸法實相是「來」名智慧到實相中通達其

義故名為如來 (3)復次空無相無作名為如諸佛來至三解脫門亦令眾生到此門故名為如

來 (4)復次如名四諦以一切種見四諦故名為如來 (5)復次如名六波羅蜜所謂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以是

六法來至佛地故名為如來 (6)復次諦捨滅慧四功德處名為如來以是四法來至佛地故名為

如來 (7)復次一切佛法名為如是如來至諸佛故名為如來 (8)復次一切菩薩地喜淨明炎難勝現前深遠不動善慧法

雲名為如諸菩薩以是十地來至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名為如來又

以如實八聖道分來故名為如來 (9) 復次權智二足來至佛故名為如來如去不還故名為如來 (10) 如來者 所謂十方三世諸佛是

「何等為真實所謂涅槃不虛誑故是名如實」參見

A《中阿含經》卷 8

「彼知是愛滅苦滅聖諦諸賢過去時是愛滅苦滅聖諦未來現在時

是愛滅苦滅聖諦真諦不虛不離於如亦非顛倒真諦審實」(大正 1

469a8~11)

B《大智度論》卷 97「般若波羅蜜真實聖法無有虛誑」(大正 25735c1~2) C《轉法輪經憂波提舍》「如世尊說諸比丘第一聖諦不虛妄法名為涅槃」

(大正 26357b2~3)

(二)《十住毘婆沙論》卷1大正2625b13~c8 如來者所謂十方三世諸佛是

(1)是諸佛家名為如來家今是菩薩行如來道相續不斷故名為生如來家 (2)又是菩薩必成如來故名為生如來家譬如生轉輪聖王家有轉輪聖王相

是人必作轉輪聖王是菩薩亦如是生如來家發是心故必成如來是名

生如來家 (3)如來家者有人言是四功德處所謂諦捨滅慧諸如來從此中生故

名為如來家 (4)有人言般若波羅蜜及方便是如來家如《助道經》中說

智度無極母 善權方便父 生故名為父 養育故名母 一切世間以父母為家是二似父母故名之為家

(5)有人言善慧名諸佛家從是二法出生諸佛是二則是一切善法之根本

如《經》中說「是二法俱行能成正法」善是父慧是母是二和合

名為諸佛家如說菩薩善法父 智慧以為母 一切諸如來 皆從是

二生

(6)有人言般舟三昧及大悲名諸佛家從此二法生諸如來此中般舟三昧為

父大悲為母 (7)復次般舟三昧是父無生法忍是母如《助菩提》中說

般舟三昧父 大悲無生母 一切諸如來 從是二法生

《助道經》即《菩提資糧論》(龍樹菩薩造隋達磨笈多譯) A「智度以為母方便為父者以生及持故說菩薩父母」(卷 1大正 32529a10~11) B「般若波羅蜜菩薩仁者母善方便為父慈悲以為女」(卷 1大正 32519a24~25) C「諸佛現前住牢固三摩提此為菩薩父大悲忍為母」卷 1大正 32529a1~2)

(三)《十住毘婆沙論》卷 1大正 2625c24~26a2

如得初果者如人得須陀洹道善閉三惡道門見法入法得法住堅牢法

不可傾動究竟至涅槃斷見諦所斷法故心大歡喜設使睡眠嬾惰不至二

十九有如以一毛為百分以一分毛分取大海水若二三渧苦已滅者如大

海水餘未滅者如二三渧心大歡喜菩薩如是得初地已名生如來家

「斷見諦所斷法故不至二十九有」 A《大智度論》卷 24「若須陀洹二十五有皆無是處」 (大正 25237b4~5)

「二十五有」石山寺本作「二十九有」(大正 25237d 注 7) B佛陀蜜多撰劉宋 曇摩蜜多譯《五門禪經要用法》

「四天下六欲天四惡道四禪地大梵天無色界第四禪地有五阿那

含天合二十五有」(大正 15332c-333a) 二十五有欲界(地獄餓鬼畜生阿修羅人趣四洲及六欲天)計十

四有色界(四禪及初禪之大梵四禪之無想淨居各一有)

計七有四無色界各一有計四有總計二十五有

C《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 46(大正 27 240b22~28) 「極七返有者謂唯受七有問應言十四有或二十八有若此唯依本

有說者應言十四有天上人中各七有故若依本有中有說者則二

十八有天人各有十四有故謂七本有及七中有何故但說極七有耶

答如七葉樹不過七故說極七有謂天與人本有中有各有七故」

D「二十九有」

(1)瓜生津隆真《十住毘婆沙論(I)》注云「二十九有二十五有中將阿那

含天(五淨居天)分為五即為二十九有」(p88)

(2)須陀洹斷見惑極七往返更無第二十九有可言

(四)《大方廣佛華嚴經》卷 34〈十地品〉大正 10181a22~26

菩薩始發如是心即得超凡夫地入菩薩位生如來家無能說其種族過失

離世間趣入出世道得菩薩法住菩薩處入三世平等於如來種中決定

當得無上菩提菩薩住如是法名住菩薩歡喜地 (五)《成佛之道》(p392)

菩薩初證聖性得到了從來未有的出世心嘗到了從來未有的離繫樂觀察如

來所有的一切功德自己都有分能得能成所以得到無比的歡喜由於通達

法空性也不再有「不活畏惡名畏死畏墮惡道畏大眾威德畏」了進

入初地的名為「生諸如來家」如來是一切佛菩薩以智度為母方便為父

分證了佛法身從此能荷擔佛的家業紹隆佛種不斷真是佛子所以說生如

來家

十七何謂「污佛家」

《十住毘婆沙論》卷 2(大正 2629c8~30a6) 不污諸佛家者何等為污諸佛家 有人言若人發求無上道心已後迴向聲聞辟支佛道不能住世繼三寶種

是名污諸佛家 [答曰]是義不然何以故是人能度生死又得諸無漏根力覺道亦

是佛子云何言污諸佛家如經說「佛告比丘汝是我子從我心

生口生得法分者」 又聲聞人言「諦捨滅慧處名諸佛家」何以故從是四

事出生諸佛故若污此四法名污諸佛家是故若人虛妄慳貪

狂亂愚癡是污佛家若正行此四則不污諸佛家 有人言六波羅蜜是諸佛家從此生諸佛故若違此六事是污佛家 有人言般若波羅蜜是諸佛母方便為父是名諸佛家以此二法出生諸佛

若違此法是污佛家 復次偈中自說污不污相所謂不毀戒不欺佛若受佛戒不能護持則

欺諸佛是污佛家何以故受戒時生佛家中破戒則欺諸佛名污佛

家若受戒不破不欺諸佛名為不污佛家

復次戒名三學戒學心學慧學破此學名污佛家 如法受戒而後毀破名為欺佛如是二句[不污諸佛家不毀戒欺佛]各有義趣

欺佛者空自發願不如說行欺誑眾生是名欺佛 復次一切法中不如說行名為欺佛

(《雜阿含經》卷 45大正 2330a13~14「汝等為子從我口生從法化生

得法餘財」) 十八關於三乘得解說之時限

(一)《十住毘婆沙論》卷 1大正 2620b1-9

問曰行聲聞辟支佛乘者幾時得度生死大海

答曰行聲聞乘者或以一世得度或以二世或過是數隨根利鈍

又以先世宿行因緣

行辟支佛乘者或以七世得度或以八世

若行大乘者或一恒河沙大劫或二三四至十百千萬億[恒

河沙大劫]或過是數然後乃得具足修行菩薩十地而成佛道亦隨根之

利鈍又以先世宿行因緣

(二)《大智度論》卷28大正25266c14-15

有辟支佛第一疾者四世行久者乃至百劫行如聲聞疾者三世久者六十

《大智度論》卷4大正2792b7-9

佛言無量阿僧祇劫作功德欲度眾生何以故言於三阿僧祇劫12

三阿僧祇劫有量有限

《大智度論》卷 38大正 25342b-343a

[經]舍利弗有菩薩摩訶薩初發意時行六波羅蜜上菩薩位得阿毗跋致

舍利弗有菩薩摩訶薩初發心時便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便轉法輪

與無量阿僧祇眾生作益厚已入無餘涅槃是佛般涅槃後餘法若住一劫

若減一劫舍利弗有菩薩摩訶薩初發意時與般若波羅蜜相應與無

數百千億菩薩從一佛國至一佛國淨佛世界

[論]釋曰有三種菩薩利根心堅未發心前久來集諸無量福德智慧是人

遇佛聞是大乘法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即時行六波羅蜜入菩薩

位得阿毗跋致地所以者何先集無量福德利根心堅從佛聞法故

12 印順法師《成佛之道》增注本(p 413)三大阿僧祇劫有二種解說(A)時間劫(B)德行劫以功德

來計算(依功德來計算三大阿僧祇劫一切菩薩修行成佛都是一樣的)

譬如遠行或有乘羊而去或有乘馬而去或有神通去者

乘羊者久久乃到乘馬者差速乘神通者發意頃便到如是不得言發意

間云何得到神通相爾不應生疑菩薩亦如是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時即入菩薩位

有菩薩初發意初雖心好後雜諸惡時時生念我求佛道以諸功德迴

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人久久無量阿僧祇劫或至或不至先世福德

因緣薄而復鈍根心不堅固如乘羊者

有人前世少有福德利根發心漸漸行六波羅蜜若三若十若百阿僧

祇劫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如乘馬者必有所到

第三乘神通者如上說是三種發心一者罪多福少二者福多罪少

三者但行清淨福德

清淨有二種一者初發心時即得菩薩道二者小住供養十方諸佛

通達菩薩道入菩薩位即是阿毗跋致地阿毗跋致地菩薩義如先說

次後菩薩大厭世間世世已來常好真實惡於欺誑是菩薩亦利根堅

心久集無量福德智慧初發心時便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即轉法輪

度無量眾生入無餘涅槃法住若一劫若減一劫留化佛度眾生佛有

二種神通力一者現在時二者滅後劫義如上說劫中所度眾生

亦復不少

次後菩薩亦利根心堅久集福德發心即與般若波羅蜜相應得六神通

與無量眾生共觀十方清淨世界而自莊嚴其國如阿彌陀佛先世時作

法藏比丘佛將導遍至十方示清淨國令選擇淨妙之國以自莊嚴其國

參見《不必定入定入印經》大正 15699c

印順法師《成佛之道》(增注本)p 415 對三種「神通行菩薩」所判攝之階位

(a)日月神通行龍樹又分為二類有的初發心就上菩薩位有的多少

修行就上菩薩位菩薩位雖有多種解說然依《般若經》

說是頂位再不墮惡道下賤家二乘地了(如約《華嚴

經》的行位說是發心住)

(b)聲聞神通行初發心就成大菩提八相成道[初地分證能於百佛世界

現身八相成道(1)由兜率天下生人間(2)入胎(3)出胎(4)出家(5)降魔(6)成道(7)轉法輪(8)入滅]

(c)如來神通行初發心就與般若相應成熟眾生莊嚴佛土這是方便道

菩薩初地以上到八地

(三)《大毘婆沙論》卷101大正27525b14-21

依狹小道而得解脫故名時解脫狹小道者謂若極速第一生中種善根第

二生中令成熟第三生中得解脫餘不決定

依廣大道而得解脫名不時解脫廣大道者謂若極遲聲聞乘經六十劫而得

解脫如舍利子獨覺乘經百劫而得解脫如麟角喻佛乘經三無數劫而得解

《大毘婆沙論》卷83大正27428b26~29

大加行得故名大悲非如聲聞菩提唯六十劫修加行得獨覺菩提唯經百劫修加

行得如來大悲三無數劫修習百千難行苦行然後乃得故名大悲

(四)真諦譯《攝大乘論釋》卷11大正31229b14-19

論曰有五種人於三阿僧祇劫修行圓滿或七阿僧祇劫或三十三阿僧祇劫

何者為五人行願行地人滿一阿僧祇劫行清淨意行人行有相行人行無相

行人於六地乃至七地滿第二阿僧祇劫從此後無功用行人乃至十地滿第三

阿僧祇劫

《攝大乘論釋》卷11大正31230a25-28

論曰復次云何七阿僧祇劫

釋曰欲顯餘部別執故言復次七阿僧祇劫時與前三阿僧祇劫時為等為

有短長此執等三阿僧祇劫但有別義開為七數

《攝大乘論釋》卷11大正31231b23-27

論曰復次云何三十三阿僧祇

釋曰有諸大乘師欲顯行有下中上欲顯為得未得方便欲顯已得不失

方便欲顯已得不失增上方便欲顯入住出三自在故分阿僧祇為三十三

(五)《大乘起信論》卷11大正32581b7-9

以一切菩薩皆經三阿僧祇劫故但隨眾生世界不同所見所聞根欲性異故示

所行亦有差別

印順法師《大乘起信論講記》p341「一切菩薩皆經三阿僧祇功」而成佛

這是任何菩薩都是一樣的從初住到第十回向滿為初阿僧祇劫從初地到

七地滿心為二阿僧祇劫從八地到第十地滿為第三阿僧祇劫種性善

根發心證悟都是一樣的等到圓滿成佛所以也是佛佛平等「但隨」

順「眾生世界不同所見所聞根欲性異故示」現菩薩的「所行」

也「有差別」根異根機的利鈍(下中上)有異欲異即好樂與興趣的各

別性異即習慣熏染有別如來鑑機的十力中即有根勝劣智力(根)種

種勝解智力(欲)種種界智力(性)因為眾生所處的世界不同所見所聞

不同根欲性也都不同故不能不示現所行有差別實則菩薩的行程是

一樣的

參印順法師《成佛之道》p237《中觀論頌講記》p348《華雨集(四)》p107

關於各經論所說之三乘解說時限

三乘別

所依經論 聲聞乘 辟支佛乘 大乘

《十住毘婆沙論》 隨根利鈍或一二

世或更多世不定隨

根利鈍又以先世宿行

因緣

或七世或八世得度 或一或二三四乃至十

百千萬億「恒河沙大

劫」或過是數

《大智度論》 快者三世慢則六十劫 最快四世最慢一百劫 無量阿僧祇劫但利根

者如乘神通行急速成

《大毘婆沙論》 狹小道最快三世

廣大道最慢六十劫

最慢一百劫如「麟角

喻」獨覺

三阿僧祇劫

《攝大乘論釋》

(真諦譯)

- - 三阿僧祇劫

七阿僧祇劫(別部)

三十三阿僧祇劫(餘

大乘師)

《大乘起信論》 - - 定是三阿僧祇劫但隨

眾生根性不同故示現

所行亦有差別

十九聲聞辟支佛佛俱到彼岸於解脫中有差別否

(一)《十住毘婆沙論》卷1大正2620b9-15

問曰聲聞辟支佛佛俱到彼岸於解脫中有差別不

答曰是事應當分別於諸煩惱得解脫是中無差別因是解脫入無餘涅槃是

中亦無差別無有相故但諸佛甚深禪定障解脫一切法障解脫於諸

聲聞辟支佛有差別非說所盡亦不可以譬喻為比

(二)《十住毘婆沙論》卷 11大正 2683a24-b3

無礙解脫者解脫有三種一者於煩惱障礙解脫二者於定障礙解脫三

者於一切法障礙解脫是中得慧解脫阿羅漢得離煩惱障礙解脫共解脫阿

羅漢及辟支佛得離煩惱障礙解脫得離諸禪定障礙解脫唯有諸佛具三解脫

所謂煩惱障礙解脫諸禪定障礙解脫一切法障礙解脫總是三種解脫故佛

名無礙解脫

(三)《大智度論》卷 35大正 25320c21-322a26

【經】舍利弗白佛言「世尊聲聞所有智慧若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羅漢

辟支佛智慧佛智慧是諸眾智無有差別不相違背無生性空若法不相違背

無生性空是法無有別異云何世尊言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一日修智慧

出過聲聞辟支佛上」(大正 25320c21-26)

【論】問曰上佛已說菩薩摩訶薩修智慧出過聲聞辟支佛上今舍利弗何以故問

答曰不問智慧勢力能度眾生今但問佛及弟子智慧體性法中無有差別者

以諸賢聖智慧皆是諸法實相慧皆是四諦及三十七品慧皆是出三界

入三脫門成三乘果慧以是故說無有差別

復次如須陀洹果以無漏智滅結得果乃至佛亦如是如須陀洹用二種

解脫果有為解脫無為解脫乃至佛亦如是如佛入涅槃須陀洹極

遲不過七世皆同事同緣同行同果報以是故言無相違背所以

者何不生性空故(大正25320c26-321a9)

有為解脫無為解脫(《俱舍論》卷 25大正 29133c20-21)

解脫體有二謂有為無為有為解脫謂無學勝解無為解脫謂一切惑

滅 【經】佛告舍利弗「於汝意云何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一日修智慧心念

我行道慧益一切眾生當以一切種智知一切法度一切眾生諸聲聞辟支佛

智慧為有是事不」舍利弗言「不也世尊」(大正 25321b6-10) 【論】helliphellip聲聞辟支佛雖有慈心本不發心願度一切眾生亦不迴善根向阿耨多

羅三藐三菩提以是故菩薩一日修智慧過聲聞辟支佛上

(大正 25321c26-322a1)

【經】「舍利弗於汝意云何諸聲聞辟支佛頗有是念我等當得阿耨多羅三藐

三菩提度一切眾生令得無餘涅槃不」舍利弗言「不也世尊」佛告

舍利弗「以是因緣故當知諸聲聞辟支佛智慧欲比菩薩摩訶薩智慧百

分不及一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及」(大正 25322a2-7)

【論】問曰上已反問舍利弗事已定今何以復問答曰以舍利弗引欲以須陀洹

同得解脫故與諸佛菩薩等而佛不聽譬如有人欲以毛孔之空與虛空等

以是故佛重質其事復次雖同一事義門各異先言智慧為一切眾生故

今言頗有是念我等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令一切眾生得無餘涅槃

(大正 25322a7-14)

【經】「舍利弗於汝意云何諸聲聞辟支佛頗有是念我行六波羅蜜成就眾

生莊嚴世界具佛十力四無所畏四無礙智十八不共法度脫無量阿僧

祇眾生令得涅槃不」舍利弗言「不也世尊」(大正 25322a17-26) 二十關於修學菩薩道成佛之殊勝理由

(一)《十住毘婆沙論》卷 1大正 2620b15-c23

問曰三乘所學皆為無餘涅槃若無餘涅槃中無差別者我等何用於恒河沙等

大劫往來生死具足十地不如以聲聞辟支佛乘速滅諸苦

答曰是語弱劣非是大悲有益之言若諸菩薩效汝小心無慈悲意不能精

勤修十地者諸聲聞辟支佛何由得度亦復無有三乘差別所以者何

一切聲聞辟支佛皆由佛出若無諸佛何由而出若不修十地何有

諸佛若無諸佛亦無法僧是故汝所說者則斷三寶種非是大人

有智之言不可聽察hellip如是聲聞辟支佛佛煩惱解脫雖無差別以

度無量眾生久住生死多所利益具足菩薩十地故有大差別

(二)《大毘婆沙論》卷 16大正 2777a24-b4

佛世尊愛恚永斷違順平等拔諍論根滅憍慢本視諸珍寶猶如瓦礫於一

切法覺照無遺無相似愛及恚慢等諸煩惱習已永斷故非如獨覺及諸聲聞

雖斷煩惱而有餘習貪愛習者如尊者阿難憐諸釋種瞋恚習者如尊者畢陵伽

筏蹉語殑伽神言小婢止流吾今欲渡憍慢習者如尊者舍利子棄擲醫藥

愚癡習者如尊者笈房缽底食前咳氣知食未銷不知後苦而復更食如是

等事其類甚多

(阿羅漢仍有習氣參見《大智度論》卷 27大正 25260c2-25)

二十一「是人修集聲聞辟支佛乘法未入法位我當教化令趣佛道」為何強調

「未入法位」 (一)《十住毘婆沙論》卷 7(大正 2655a4~18)

問曰云何名為歸依僧 答曰若諸聲聞人 未入法位者 令發無上心 使得佛十力

先以財施攝 後乃以法施 深信四果僧 不分別貴眾 求聲聞功德 而不證解脫 是名歸依僧 又應念三事

聲聞人者成聲聞乘 未入法位者於聲聞道未得必定能令此人發佛道心而得十力若入法位者

終不可令發無上心設或發心亦不成就如《般若波羅蜜》中尊者須菩提

所說「已入正法位不能發無上心何以故是人於生死已作障隔不復往

來生死發無上心

(二)《小品般若波羅蜜經》卷 1(大正 8540a16~21) 若諸天子未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今應當發若人已入正位則不堪任

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何以故已於生死作障隔故是人若發阿耨多羅三

藐三菩提心我亦隨喜終不斷其功德所以者何上人應求上法(參見《大

智度論》卷 54大正 25442c4~9) (三)印順法師《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p650~651

經中廣舉譬喻形容棄般若法門而取聲聞經者的無知對於傳統佛教採取了

尊重又貶抑的立場這不但維護了般若法門也有誘導聲聞修學般若法門的意

義誘導聲聞修學最顯著的例子如『小品般若波羅蜜經』卷一(大正 8540a)說

若諸天子未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今應當發若人已入正位則不

堪任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何以故已於生死作障隔故是人若發阿

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我亦隨喜終不斷其功德所以者何上人應求上

法 「入正位」是「入正性離生」的舊譯「入正位」聲聞行者就得「須陀洹」(初

果)最多不過七番生死一定要入無餘涅槃這樣就不能長在生死中修菩

薩行所以說「已於生死作障隔」如只有七番生死就不可能發求成佛道的

大心所以說「不堪任」這是依佛教界公認的教理說經上又說如「入正

位」的能發大菩提心求成佛道也是隨喜讚歎的因為上人聲聞聖者

是應該進一步的求更上的成佛法門說聲聞聖者不可能發心又鼓勵他們發心

修菩薩道這是不否定部派佛教的教義而暗示了聲聞聖者迴心的可能特別

是『大如品』依「如」真如而泯「三乘人」與「一(菩薩)乘人」的差

別消融了二乘與菩薩的對立

(四)《大品般若經》卷 22〈遍學品 74〉大正 8381b15-17

若菩薩摩訶薩作八人得須陀洹果乃至得阿羅漢果得辟支佛道然後入菩

薩位無有是處(《大智度論》卷 86大正 25659b26-28)

(五)《維摩詰所說經》卷中(大正 14549b4~b16) 若見無為入正位者不能復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譬如高原陸地不生蓮

華卑濕淤泥乃生此華如是見無為法入正位者終不復能生於佛法煩惱泥

中乃有眾生起佛法耳又如殖種於空終不得生糞壤之地乃能滋茂如是入無

為正位者不生佛法起於我見如須彌山猶能發于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生佛

法矣是故當知一切煩惱為如來種譬如不下巨海不能得無價寶珠如是不入

煩惱大海則不能得一切智寶

(六)《大智度論》卷 27大正 25263b12-25 菩薩初發意時所可怖畏無過聲聞辟支佛地正使墮地獄無如是怖畏

不永破大乘道故阿羅漢辟支佛於此大乘以為永滅譬如空地有樹名舍

摩梨(角+瓜)枝廣大眾鳥集宿一鴿後至住一枝上其枝及(角+瓜)即

時壓折澤神問樹神大鳥鵰鷲皆能任持何至小鳥便不自勝樹神答言

此鳥從我怨家尼俱盧樹上來食彼樹果來栖我上必當放糞子墮地者惡

樹復生為害必大是故於此一鴿大懷憂畏寧捨一枝所全者大菩薩

摩訶薩亦如是於諸外道魔眾及諸結使惡業無如是畏如阿羅漢辟支

佛何以故聲聞辟支佛於菩薩邊亦如彼鴿壞敗大乘心永滅佛業

一切菩薩乃至初發心皆畢定如法華經中說 問曰若菩薩皆畢定佛何以故種種呵二乘不聽菩薩取二乘證 答曰求佛道者應遍知法性是人畏老病死故於法性少分取證便自止息捨

佛道不度眾生諸佛菩薩之所呵責「汝欲捨去會不得離」得阿羅漢證時

不求諸菩薩深三昧又不廣化眾生是則迂迴於佛道稽留 問曰阿羅漢先世因緣所受身必應當滅住在何處而具足佛道 答曰得阿羅漢時三界諸漏因緣盡更不復生三界有淨佛土出於三界乃

至無煩惱之名於是國土佛所聞法華經具足佛道如法華經說「有羅漢若不

聞法華經自謂得滅度我於餘國為說是事汝皆當作佛」

問曰若阿羅漢往淨佛國土受法性身如是應得疾作佛何以言迂迴稽留

答曰是人著小乘因緣捨眾生捨佛道又復虛言得道以是因緣故雖不受

生死苦惱於菩薩根鈍不能疾成佛道不如直往菩薩

復次佛法於五不可思議中最第一今言漏盡阿羅漢還作佛唯佛能知論議

者正可論其事不能測知是故不應戲論若求得佛時乃能了知餘人可信而

不可知(大正 25714a1~25) (七)《大智度論》卷 28大正 25264b7~10

問曰阿羅漢煩惱已盡習亦未盡何以不生(法性生身) 答曰阿羅漢無大慈悲無本誓願度一切眾生又以實際作證已離生死故

(八)如果二乘人可以迴心向大則須耗費多少時間才能成佛呢

1《大般涅槃經》卷 11

一斷三結得須陀洹果不墮地獄畜生餓鬼helliphellip是人未來過八萬劫

便當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迦葉第二人者斷三結縛薄貪恚癡

得斯陀含果名一往來helliphellip是人未來過六萬劫便當得成阿耨多羅三藐

三菩提迦葉第三人者斷五下結得阿那含果更不來此helliphellip是人未

來過四萬劫便當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迦 葉第四人者永斷貪欲瞋恚愚癡得阿羅漢果helliphellip亦非騏驎獨一之

行helliphellip是人未來過二萬劫便當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迦葉第五人

者永斷貪欲瞋恚愚癡得辟支佛道helliphellip真是騏驎獨一之行helliphellip是人未

來過十千劫便當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大正 12431 c16~432a5) 2《瑜伽師地論》卷 80

問迴向菩提聲聞為住無餘依涅槃界中能發趣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耶

為住有餘依涅槃界耶 答唯住有餘依涅槃界中可有此事所以者何以無餘依涅槃界中遠離

一切發起事業一切功用皆悉止息 問若唯住有餘依涅槃界中能發趣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云何但由一

生便能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耶所以者何阿羅漢等尚當無有所餘

一生何況當有多生相續 答由彼要當增諸壽行方能成辦世尊多分依此迴向菩提聲聞密意說

言物類善男子若有善修四神足已能住一劫或餘一劫餘一劫者

此中意說過於一劫彼雖如是增益壽行能發趣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而

所修行極成遲鈍樂涅槃故不如初心始業菩薩彼既如是增壽行已

留有根身別作化身同法者前方便示現於無餘依般涅槃界而般涅槃

由此因緣皆作是念某名尊者於無餘依般涅槃界已般涅槃彼以所留有

根實身即於此界贍部洲中隨其所樂遠離而住一切諸天尚不能睹何

況其餘眾生能見彼於涅槃多樂住故於遍遊行彼彼世界親近供養佛菩

薩中及於修習菩提資糧諸聖道中若放逸時諸佛菩薩數數覺悟被覺

悟已於所修行能不放逸(大正 30749a5~b1)

迴向菩提聲聞要想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必須在尚未證入無餘依涅槃

界前才有可能其所使用的方法是善修四神足在住壽一劫或餘一劫的

時間中廣集菩提資糧依四神足之力而住壽一劫或餘一劫這是佛教中

古老的傳說如《長阿含經》卷 2<遊行經>云 佛告阿難諸有修四神足多修習行常念不忘在意所欲可得

不死一劫有餘阿難佛四神足已多修行專念不忘在意所欲

如來可止一劫有餘為世除冥多所饒益天人獲安(大正 115b19~24)

這樣的傳說在聲聞部派中是知道的但何以沒有說到可以依四神足之力

在住壽餘一劫的時間中廣集菩提資糧而成佛呢從時間觀的角度來看

《瑜伽師地論》說「餘一劫者此中意說過於一劫」這是將「餘一劫」

的時間擴充了不論多久時間直到成佛為止而不是一劫多一點的意思

而聲聞部派也許認為「餘一劫」是一劫再多一點的時間因此就沒有說到

可以依四神足之力在住壽一劫或一劫餘的時間中廣集菩提資糧而成

佛但從有部認為入了忍位就無法迴心向大的主張來看則不論「餘一劫」

的時間是長是短都將無法成佛這應該是部派間沒有傳說依四神足之力

在住壽餘一劫的時間中廣集菩提資糧而成佛的主要原因 二十二諸佛威力功德智慧無量深法等無差別為何佛壽有長短國土有淨穢

正法有久住不久住helliphellip (一)《十住毘婆沙論》卷 3大正 2632c3-14

佛功德力者一切去來今佛威力功德智慧無量深法等無差別但隨

諸佛本願因緣helliphellip無量壽命者壽命無量劫過諸算數一劫百劫千

劫萬劫億劫百千萬億那由他阿僧祇劫如是久住為利益憐愍眾生故

一切諸佛雖力能無量壽以本願故有久住世者有不久住者

(二)《俱舍論》卷 27大正 29141b3-9 論曰由三事故諸佛皆等一由資糧等圓滿故二由法身等成辦故三由

利他等究竟故由壽種姓身量等殊諸佛相望容有差別壽異謂佛

壽有短長種異謂佛生剎帝利婆羅門種姓異謂佛姓喬答摩迦葉波等

量異謂佛身有小大等言顯諸佛法住久近等 (三)佛壽命長短(《大智度論》卷 34大正 25312a14- b21)

問曰佛雖有長壽業因緣生於惡世故壽命便短以此短壽能具佛事何

用長為又佛以神通力故一日之中能具佛事何況百歲 答曰此間閻浮提惡故佛壽應短餘處好故佛壽應長 問曰若然者菩薩於此閻浮提淨飯王宮生出家成道是實佛餘處皆是神

通力變化作佛以度眾生 答曰此言非也所以者何餘處閻浮提亦各各言我國是實佛餘處為變化

何以知之若餘處國土自知是化佛則不肯信受教戒又如餘國土人

壽命一劫若佛壽百歲於彼裁無一日眾生則起輕慢不肯受教彼則

以一劫為實佛以此為變化如《首楞嚴經》說「神通遍照佛壽七百

千阿僧祇劫佛告文殊尸利彼佛則是我身彼佛亦言釋迦文佛則是

我身」以是故知諸佛壽命實皆無量為度人故現有長短汝言釋迦

文佛以神通力故所度眾生與人壽不異者則不須百歲一日之中可

具足佛事 如阿難一時心生是念如然燈世尊一切勝佛鞞婆尸佛出於好世

壽命極多能具佛事我釋迦文佛出生惡世壽命極短將無世尊

不能具足佛事耶 爾時世尊入日出三昧從身變化出無量諸佛及無量光明普至十方

一一化佛在諸世界各作佛事或有說法或現神通或現三昧或現

飯食如是之比種種因緣施作佛事而度眾生從三昧起告阿難曰『汝

悉見聞是事不』阿難言『唯然已見』佛告阿難『佛以如是神力

能具佛事不』阿難言『假令佛壽一日大地草木悉為可度眾生則

能度盡何況百歲』 以是故知諸佛壽命皆悉無量為度人故現有長短譬如日出影現

於水隨水大小水大則影久水小則速滅若照琉璃頗梨珠山影則

久住又如火燒草木然少則速滅然多則久住不可以滅處無火

故謂多然處亦無光明長短義亦如是 (參見《佛說首楞嚴三昧經》卷 2大正 15644c)

(四)佛土淨不淨(《大智度論》卷 32大正 25302b12-c10) 一切佛功德皆等無多無少

問曰若爾者何以言阿彌陀佛壽命無量光明千萬億由旬無量劫度眾生

答曰諸佛世界種種有淨不淨有雜

如《三十三天品經》說佛在三十三天安居自恣時至四眾久不見

佛愁思不樂遣目連白佛言「世尊云何捨此眾生住彼天上」

時佛告目連「汝觀三千世界」目連以佛力故觀或見諸佛為大眾

說法或見坐禪或見乞食如是種種施作佛事目連即時五體投地

是時須彌山王跛[跳-兆+我]大動諸天皆大驚怖目連涕泣稽首白

佛「佛有大悲不捨一切作如是種種化度眾生」佛告目連「汝

所見甚少過汝所見東方有國純以黃金為地彼佛弟子皆是阿羅漢

六通無礙復過是東方有國純以白銀為地彼佛弟子皆學辟支佛道

復過是東方有國純以七寶為地其地常有無量光明彼佛所化弟子純

諸菩薩皆得陀羅尼諸三昧門住阿毘跋致地目連當知彼諸佛者

皆是我身如是等東方恒河沙等無量世界有莊嚴者不莊嚴者皆

是我身而作佛事如東方南西北方四維上下亦復如是」

以是故當知釋迦文佛更有清淨世界如阿彌陀國阿彌陀佛亦有嚴

淨不嚴淨世界如釋迦文佛國諸佛大悲徹於骨髓不以世界好醜隨

應度者而教化之如慈母愛子子雖沒在廁溷懃求拯拔不以為惡

(五)清淨國土雜國土(《大智度論》卷 93大正 25711c14-21) 問曰佛憐愍眾生淨佛國土中何以無三惡道眾生 答曰憐愍一切眾生平等無異此中說清淨業因緣是國土中無三惡道

又佛非但一國土乃有十方恒河沙國土佛有清淨國土有雜國土

雜國土中則具有五道淨佛國土或有人天別異或無有人天別異

如過去天王佛國土中唯佛世尊以為法王是故名為天王佛 (六)《維摩詰所說經》〈佛國品第一〉卷 1大正 14538c10-29

舍利弗眾生罪故不見如來佛土嚴淨非如來咎舍利弗我此土淨而汝

不見爾時螺髻梵王語舍利弗『勿作是意謂此佛土以為不淨所以

者何我見釋迦牟尼佛土清淨譬如自在天宮』舍利弗言『我見此土

丘陵坑坎荊蕀沙礫土石諸山穢惡充滿』螺髻梵言『仁者心有高下

不依佛慧故見此土為不淨耳舍利弗菩薩於一切眾生悉皆平等深心

清淨依佛智慧則能見此佛土清淨』於是佛以足指按地即時三千大千

世界若干百千珍寶嚴飾譬如寶莊嚴佛無量功德寶莊嚴土一切大眾

歎未曾有而皆自見坐寶蓮華佛告舍利弗『汝且觀是佛土嚴淨』舍

利弗言『唯然世尊本所不見本所不聞今佛國土嚴淨悉現』佛語

舍利弗『我佛國土常淨若此為欲度斯下劣人故示是眾惡不淨土耳譬

如諸天共寶器食隨其福德飯色有異如是舍利弗若人心淨便見此土功德

莊嚴』 (七)正法久住不久住(《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 183大正 27919a3-16)

問何故過去諸佛有未般涅槃正法即滅有於般涅槃後七日即滅今釋迦佛

千歲方滅耶 答過去諸佛壽量長遠於彼正教所應作者佛在世時多已究竟故法速滅

今世尊釋迦牟尼出百年時壽量短促正教所作雖佛涅槃多未究竟乃

至千歲於中有種善根者有成熟者有解脫者是故經於多時正法方滅

有說過去諸佛所有弟子愛重奢摩他非毘缽舍那由重奢摩他故

恒住寂止不樂傳說契經等十二分教故法速滅 今世尊弟子愛重毘缽舍那非奢摩他由重毘缽舍那故多住觀察皆

樂傳授契經等十二分教是故正法多時乃滅 (八)1《成佛之道》(增注本)p19

從經典看來佛的色身有大小壽命有長短國土有淨穢弟子有多少正

法住世也不一致要知道這是佛的方便示現為了適應眾生的根機才有

這種種差別

2《成佛之道》(增注本)p425-426

佛壽與佛身的長短可說有限量的都是化身化土化身佛為什麼示現這

些差別呢因眾生根性不同有的應以苦切語三惡道是這樣的苦眾生界

是這樣的苦能因此發心修行這是折伏門 有的應以愛語這麼清淨那麼自在就肯發心修行這是攝受門 化身佛就是以這折攝二門來成就眾生的隨機適應如藥能治病就是妙

藥所以不應該生優劣想

3印順法師《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p493 釋尊的生在穢惡時代是出於悲憫眾生的願力願意在穢土成佛救護眾生

脫離一切苦這是重在「悲能拔苦」的精神彌勒是立願生在「佛剎莊嚴

壽命無數」的世界重在慈(彌勒譯為「慈」)的「施與安樂」至於成佛

(智證)度眾生是沒有不同的這是法藏部的見解 說一切有部以為「慈氏菩薩多自饒益少饒益他釋迦菩薩多饒益他少

自饒益」釋尊與彌勒因行的對比釋尊是更富於大悲為眾生的精神所以

彌勒的最初發心比釋迦早了四十餘劫而成佛卻落在釋尊以後這顯得大

悲苦行的菩薩道勝過了為「莊嚴佛剎壽命無數」而發心修行

Page 21: 《十住毘婆沙論》之菩薩修行要略...2006 年佛法度假中文營隊課程講義 《十住毘婆沙論》之菩薩修行要略 釋長慈編 2006/5/22 壹、簡介 一、釋《論》題:

便於無上正等菩提已得決定如有說言由一金錢得千金錢豈於一

日意在別時由一金錢是得千因故作此說此亦如是由唯發願

便得往生極樂世界當知亦爾 3印順法師《攝大乘論講記》(p 286-287)

實際上單單持誦多寶如來的名號並不能於無上菩提得不退轉唯憑空

口發願也不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佛陀的意思是約另一時間說的若

持誦多寶如來的名號就可種下成佛的善根雖然還不能直登不退但

將來一定要修證菩提如魚吞了鉤一樣雖然還在水裡可說已經釣住了

發願往生極樂也如此久久的積集福德智慧的善根將來定能往生極樂

如俗語說『一本萬利』並不真的一個錢立刻獲得萬倍的盈利而是說由

這一個本錢經過長久的經營才可以獲得萬利發願為往生之因念佛

為不退之因佛陀是依這種意思說的 十一關於眾生發菩提心之因緣 (一)1《十住毘婆沙論》卷 3大正 2635a26-b7

眾生初發菩提心或以三因緣或以四因緣如是和合有七因緣發阿耨多

羅三藐三菩提心 問曰何等為七 答曰一者諸如來令發菩提心二見法欲壞守護故發心三於眾生中大悲

而發心四或有菩薩教發菩提心五見菩薩行亦隨而發心(六)或因布施已而發菩提心(七)或見佛身相歡喜而發心以是七因緣

而發菩提心 (詳細內容參見《十住毘婆沙論》卷 3大正 2635b8-36a11)

2《十住毘婆沙論》卷 3大正 2636a11-23 問曰汝說七因緣發菩薩心為皆當成有成有不成 答曰是不必盡成或有成有不成 問曰若爾者應解說 答曰於七發心中 佛教令發心 護法故發心 憐愍故發心

如是三心者 必定得成就 其餘四心者 不必皆成就 是七心中(1)佛觀其根本教令發心必得成以不空言故(2)若

為尊重佛法為欲守護(3)若於眾生有大悲心如是三心必得成就

根本深故 餘菩薩教令發心見菩薩所行發心因大布施發心若見若聞佛相發

心是四心多不成或有成者根本微弱故

(二)《佛說如來智印經》卷 1大正 15470b22-c4 有七法發菩提心何等為七一者如佛菩薩發菩提心二者正法將滅為護

持故發菩提心三者見諸眾生眾苦所逼起大悲念發菩提心四者菩薩教餘

眾生發菩提心五者布施時自發菩提心六者見他發意隨學發心七者見如

來三十二相八十種好具足莊嚴若聞發心彌勒如是七因緣發菩提心

如佛菩薩發菩提心正法將滅為護持故發菩提心見諸眾生眾苦所逼起大

悲念發菩提心發此三心能為諸佛菩薩護持正法又能疾得不退轉地成就

佛道後四發心剛強難伏不能護法

(三)《彌勒菩薩所問經論》卷 2大正 26240b15-26

如《法印經》中如來說言彌勒發菩提心有七種因何等為七一者諸佛

教化發菩提心二者見法欲滅發菩提心三者於諸眾生起大慈悲發菩提心

四者菩薩教化發菩提心五者因布施故發菩提心六者學他發菩提心七者

聞說如來三十二相八十種好發菩提心 彌勒諸佛教化發菩提心見法欲滅發菩提心於諸眾生起大慈悲發菩提

心此三發心能護正法速疾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餘四發心非真菩

薩不能護持諸佛正法速疾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十二何謂「名字菩薩」何謂「真實菩薩」成就何法得名「真實菩薩」

(一)《十住毘婆沙論》卷 1大正 2621a1-11

問曰但發心便是菩薩耶

答曰何有但發心而為菩薩若人發心必能成無上道乃名菩薩或有但發

心亦名菩薩何以故若離初發心則不成無上道如大經說新發意

者名為菩薩猶如比丘雖未得道亦名道人是名字菩薩漸漸修習

轉成實法後釋歡喜地中當廣說如實菩薩相

眾者從初發心至金剛無礙解脫道於其中間過去未來現在菩薩

名之為眾

(二)《大智度論》卷 4大正 2586b13-16

是菩提薩埵有兩種有鞞跋致有阿鞞跋致如退法不退法阿羅漢阿鞞跋

致菩提薩埵是名實菩薩以是實菩薩故諸餘退轉菩薩皆名菩薩譬如得

四道人是名實僧以實僧故諸未得道者皆得名僧

(參見《大智度論》卷 3大正 2580a15-27)

(三)《十住毘婆沙論》卷 13大正 2693c15-94a20

問曰汝說無上道相時種種因緣訶罵空發願菩薩自言菩薩但名字菩薩

若是三不名為菩薩者成就何法名為真菩薩

答曰非但發空願自言是菩薩名字為菩薩略說能成就三十二法者乃名

為菩薩若人發心欲求佛道自言是菩薩空受名號不行功德慈悲

心諸波羅蜜等是不名為菩薩如土城名寶城但自誑身亦誑諸佛

亦誑世間眾生若人有三十二妙法亦能發願是名真實菩薩何等三十

一深心為一切眾生求諸安樂(參見大正2623c17-24a29102c8-12)

二能入諸佛智中

三自審知堪任作佛不作佛

四不憎惡他

五道心堅固

六不假偽結託親愛

七乃至未入涅槃常為眾生作親友

八親疏同心

九已許善事心不退轉

十於一切眾生不斷大慈

十一於一切眾生不斷大悲(參大正2649b18-29103c17-24)

十二常求正法心無疲懈

十三勤發精進心無厭足

十四多聞而解義

十五常省己過

十六不譏彼闕

十七於一切見聞事中常修菩提心

十八施不求報

十九持戒不求一切生處

二十於一切眾生忍辱無瞋礙

二十一能勤精進修習一切善根

二十二不隨無色定生

二十三方便所攝智慧

二十四四攝法所攝方便

二十五持戒毀戒慈愍無二(參大正2661a16-b29)

二十六一心聽法

二十七一心阿練若處住

二十八不樂世間種種雜事

二十九不貪著小乘(參大正2620b15-c23)

三十見大乘利益為大

三十一遠離惡知識(參大正2667a4-8)

三十二親近善知識(參大正2666c28-67a4)

菩薩住是三十二法能成七法所謂

(1)四無量心

(2)能遊戲五神通

(3)常依於智

(4)常不捨善惡眾生

(5)所言決定言必皆實

(6)集一切善法

(7)心無厭足

是為三十二法為七法菩薩成就此者名為真實菩薩

(四)《大寶積經》卷112「普明菩薩會」大正11632c27-633a14 復次迦葉名菩薩者不但名字為菩薩也能行善法行平等心名為菩薩

略說成就三十二法名為菩薩何謂三十二法 (1)常為眾生深求安樂(2)皆令得住一切智中(3)心不憎惡他人智慧(4)破壞憍慢(5)深樂佛道(6)愛敬無虛(7)親厚究竟於怨親中其心同等

至於涅槃(8)言常含笑先意問訊(9)所為事業終不中息(10)普為

眾生等行大悲(11)心無疲倦多聞無厭(12)自求己過不說他短(13)以菩提心行諸威儀(14)所行惠施不求其報(15)不依生處而行持戒(16)諸眾生中行無礙忍(17)為修一切諸善根故勤行精進(18)離生無色而起

禪定(19)行方便慧(20)應四攝法(21)善惡眾生慈心無異(22)一

心聽法(23)心住遠離(24)心不樂著世間眾事(25)不貪小乘於大乘

中常見大利(26)離惡知識親近善友(27)成四梵行遊戲五通(28)常依真智(29)於諸眾生邪行正行俱不捨棄(30)言常決定(31)貴真

實法(32)一切所作菩提為首 如是迦葉若人有此三十二法名為菩薩

《大寶積經》與《十住毘婆沙論》三十二法之比對

《大寶積經》 《十住毘婆沙論》

1 常為眾生深求安樂 深心為一切眾生求諸安樂(1)

2 皆令得住一切智中 能入諸佛智中(2)

3 心不憎惡他人智慧 不憎惡他(4)

4 破壞憍慢 自審知堪任作佛不作佛(3)

5 深樂佛道 道心堅固(5)

6 愛敬無虛 不假偽結託親愛(6)

7 親厚究竟於怨親中其心同等至於

涅槃 親疏同心(8)

乃至未入涅槃常為眾生作親友(7)

8 言常含笑先意問訊

9 所為事業終不中息 已許善事心不退轉(9)

10 普為眾生等行大悲 於一切眾生不斷大慈(10)

於一切眾生不斷大悲(11)

11 心無疲倦多聞無厭 常求正法心無疲懈(12)

勤發精進心無厭足(13)

多聞而解義(14)

12 自求己過不說他短 常省己過(15)不譏彼闕(16)

13 以菩提心行諸威儀 於一切見聞事中常修菩提心(17)

14 所行惠施不求其報 施不求報(18)

15 不依生處而行持戒 持戒不求一切生處(19)

16 諸眾生中行無礙忍 於一切眾生忍辱無瞋礙(20)

17 為修一切諸善根故勤行精進 能勤精進修習一切善根(21)

18 離生無色而起禪定 不隨無色定生(22)

19 行方便慧 方便所攝智慧(23)

20 應四攝法 四攝法所攝方便(24)

21 善惡眾生慈心無異 持戒毀戒慈愍無二(25)

22 一心聽法 一心聽法(26)

23 心住遠離 一心阿練若處住(27)

24 心不樂著世間眾事 不樂世間種種雜事(28)

25 不貪小乘於大乘中常見大利 不貪著小乘(29)見大乘利益為大(30)

26 離惡知識親近善友 遠離惡知識(31)親近善知識(32)

27 成四梵行遊戲五通 四無量心能遊戲五神通

28 常依真智 常依於智

29 於諸眾生邪行正行俱不捨棄 常不捨善惡眾生

30 言常決定 所言決定

31 貴真實法 言必皆實

32 一切所作菩提為首 集一切善法心無厭足

十三「自得度已當度眾生」之意趣為何 (一)《十住毘婆沙論》卷 1大正 2624b3~20

發願「我得自度已當度眾生」者一切諸法願為其本離願則不成是

故發願 問曰何故不言我當度眾生而言自得度已當度眾生

答曰自未得度不能度彼如人自沒淤泥何能拯拔餘人又如為水所[漂

寸]不能濟溺是故說我度已當度彼如說

「若人自度畏能度歸依者自未度疑悔何能度所歸

若人自不善不能令人善若不自寂滅安能令人寂」

是故先自善寂而後化人又如法句偈說

「若能自安身在於善處者然後安餘人自同於所利」

凡物皆先自利後能利人何以故如說

「若自成己利乃能利於彼自捨欲利他失利後憂悔」

是故說自度已當度眾生

(二)《十住毘婆沙論》卷 14大正 2698b29~ c14

若生善處若生惡處皆屬十善十不善道 我知是世間諸業因緣有無有定主是故我應先自行十善道然後令諸眾生亦住

十善道 問曰何以故要先自住十善道後乃令他住耶 答曰行於惡業者令他善不易自不行善故他則不信受

若惡人自不行善欲令他行善者則為甚難何以故是人自不行善

他人不信受其語如偈說 「若人自不善不能令他善若自不寂滅不能令他寂 以是故汝當先自行善寂然後教他人令行善寂滅」

是菩薩當如是行善法

(三)印順法師《學佛三要》(p145~154) 淨化身心擴展德性從徹悟中得自利的解脫自在本為佛弟子的共同目

標聲聞道與菩薩道的差別只在重於自利或者重於利他從利他中完成自

利聲聞不是不能利他的也還是住持佛法利樂人天度脫眾生不過重於

解脫的己利在未得解脫以前厭離心太深不大修利他的功德證悟以後

也不過隨緣行化而已而菩薩在解脫自利以前著重於慈悲的利他所以說

「未能自度先度人菩薩於此初發心」證悟以後更是救濟度脫無量眾生

所以聲聞乘的主機是重智證的菩薩乘的主機是重悲濟的 菩薩道在初期的聖典中即被一般稱做小乘三藏中也是存在的這即

是菩薩本生談菩薩在三大阿僧祇劫中或作國王王子或作宰官或作外

道或作農工商賈醫生船師或在異類中行為鳥為獸菩薩不惜財物

不惜身命為了利益眾生而施捨閻浮提中沒有一處不是菩薩施捨頭目腦髓

的所在他持戒忍辱精勤的修學波羅密多的四種六種或十種都是歸

納本生談的大行難行而來這樣的慈悲利他都在證悟解脫以前誰說非自利

不能利他等到修行成熟菩提樹下一念相應妙慧圓成無上正等正覺這樣

的頓悟成佛從三大阿僧祇劫的慈悲利他中得來菩薩與聲聞的顯著不同就

是一向在生死中不求自利解脫而著重於慈悲利他 初期的大乘經對於菩薩的三祇修行與三藏所說的小小不同大乘以為

菩薩的利他行在沒有證悟以前是事行勝解行雖然難得但功德還算不

得廣大徹悟的證真無生法忍以後莊嚴淨土成熟眾生的利他大行功

德是大多了因為這是與真智相應是事得理融的平等無礙的大乘分菩薩

道為二階般若道凡經一大僧祇劫是實證以前的地前的唯識宗稱為資

糧位加行位(到見道位)也名勝解行地證悟以後是方便道凡經二大僧祇

劫即登地菩薩唯識家稱為從見道到修道位大體的說地前菩薩雖有勝

解而還沒有現證廣集無邊的福智資糧與本生談所說相近大地菩薩現證

了法界如觀音菩薩等慈悲普濟不可思議本生談中的一分異類中行屬於

這一階段的化身雖有未證悟已證悟二大階位而未證悟前菩薩還是慈悲

利物決無一心一意趣求解脫自利的helliphellip觀音菩薩等尋聲救苦是大地菩薩

事然並非人間的初學菩薩行者不要實踐慈悲利物的行為helliphellip

大乘佛教的修學者菩薩如沒有證悟還不能解脫自在他怎麼能長

期的在生死中修行不怕失敗嗎能自己作得主而不像一般凡夫的墮入惡

道或生長壽天嗎自己不能浮水怎能在水中救人難道不怕自己沈沒嗎

一分學者的專重信願求得信心的不退或專重智證而趨於急求解脫急求

成佛這都不外乎受了這種思想的影響

當然自己不能浮水不能入水救人然而自己離水上岸又怎麼能在

水中救人聲聞人急求自證了脫生死等到一斷煩惱即「與生死作隔礙」

再不能發菩提心長在生死修菩薩行雖然大乘經中進展到還是可以回心

向大的結論然而被痛責為焦芽敗種的要費多大的方便才能使他迴向大乘

呢要再修多少劫的大乘信心才能登菩薩地呢即使迴入菩薩乘由於過去

自利的積習難返也遠不及直往大乘的來得順利而精進所以大乘經中以退

失菩提心為犯菩薩重戒以悲願不足而墮入自利的證入為必死無疑不重悲

願不集利他的種種功德一心一意的自利以為能速疾成佛這真是可悲的

大乘真精神的沒落

在水中救人是不能離水上岸的要學會浮水也非在水中學習不可菩

薩要長在生死中修菩薩行自然要在生死中學習要有一套長在生死而能普

利眾生的本領但這非依賴佛力可成也非自己先做到了生脫死解脫自在

因為這是要墮入小乘深坑的菩薩這套長在生死而能廣利眾生的本領除「堅

定信願」「長養慈悲」而外主要的是「勝解空性」觀一切法如幻如化了

無自性得二諦無礙的正見是最主要的一著所以經上說「若有於世間

正見增上者雖歷百千生終不墮惡趣」唯有了達得生死與涅槃都是如幻

如化的這才 能不如凡夫的戀著生死也不像小乘那樣的以「三界為牢

獄生死如冤家」而厭離他急求擺脫他這才能不如凡夫那樣的怖畏涅槃

能深知涅槃的功德而也不像小乘那樣的急趣涅槃在生死中浮沈因信願

慈悲特別是空勝解力能逐漸的調伏煩惱能做到煩惱雖小小現起而不會闖

大亂子不斷煩惱也不致作出重大惡業時時以眾生的苦痛為苦痛眾生的

利樂為利樂我見一天天的薄劣慈悲一天天的深厚怕什麼墮落唯有專為

自己打算的才隨時有墮落的憂慮發願在生死中常得見佛常得聞法「世

世常行菩薩道」這是初期大乘的共義中觀與瑜伽宗的共義釋尊在經中說

「我往昔中多住空故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hellip這種空性勝解或稱「真

空見」要從聞思而進向修習以信願慈悲來助成時常記著「今是學時

非是證時」(悲願不足而證空就會墮入小乘)這才能長在生死中忍受生死

的苦難眾生的種種迫害而不退菩提心菩薩以「布施」「愛語」「利行」「同

事」四攝法廣利一切眾生自己還沒有解脫卻能廣行慈悲濟物的難行苦

行雖然這不是人人所能的然而菩薩的正常道卻確實如此helliphellip 我們必須認清名符其實的菩薩是偉大的最偉大處就在他能不為自

己著想以利他為自利helliphellip有信願慈悲空性勝解正好在生死海中鍛鍊

身手從頭出頭沒中自利利人一般能於菩薩行而隨喜的景仰的學習的

都是種植菩提種子都是人中賢哲世間的上士有積極利他為法為人的大

心凡夫即使是「敗壞菩薩」也比自了漢強得多這種慈悲為本的人菩薩行

淺些是心向佛乘而實是人間的君子十善菩薩深些是心存利世利益人間

的大乘正器從外凡內凡而漸登賢位的菩薩沒有得解脫的自利卻能為一

切眾生而修學為一切眾生而忍苦犧牲hellip漸學漸深從人間正行而階梯佛乘

這才是菩薩的中道正行真能存菩薩的心胸有菩薩的風格理解菩薩利他的

真精神那裡會如喪考妣的急求己利

《雜阿含經》 卷 28(788 經) 「假使有世間正見增上者雖復百千生終不墮惡趣」 (大正

2204c11~12)

《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 18〈不證品〉 「佛告須菩提若菩薩摩訶薩具足觀空先作是願我今不應空法作證

我今學時非是證時」(大正 8350a19~21) (參見《大智度論》卷 76〈釋學空不證品〉大正 25592b4~6)

十四何謂「必定聚」初發菩薩心者是否皆入必定聚

(一)《十住毘婆沙論》卷 1大正 2624c2~14 為得如是佛十力故大心發願即入必定聚

問曰凡初發心皆有如是相耶

答曰或有人說「初發心便有如是相」而實不爾何以故是事應分別不

應定答所以者何一切菩薩初發心時不應悉入於必定

或有初發心時即入必定

或有漸修功德如釋迦牟尼佛--初發心時不入必定後修集功德

值燃燈佛得入必定

是故汝說「一切菩薩初發心便入必定」是為邪論

問曰若是邪論者何故汝說「以是心入必定」

答曰有菩薩初發心即入必定以是心能得初地因是人故說「初發

心入必定中」

(二)《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 4〈金剛品(摩訶薩品)〉大正 8243b14~19

佛告須菩提必定眾者性地人八人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羅漢

辟支佛初發心菩薩乃至阿惟越致地菩薩須菩提是為必定眾菩薩為上

首菩薩摩訶薩於是中生大心不可壞如金剛當為必定眾作上首 (三)《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 26〈畢定品〉大正 8409b14~c12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是菩薩摩訶薩為畢定為不畢定

佛告須菩提菩薩摩訶薩畢定非不畢定

世尊何處畢定為聲聞道中為辟支佛道中為佛道中

佛言菩薩摩訶薩非聲聞辟支佛道中畢定是佛道中畢定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為初發意菩薩畢定為最後身菩薩畢定

佛言初發意菩薩亦畢定阿惟越致菩薩亦畢定後身菩薩亦畢定

世尊畢定菩薩墮惡道中生不

不也須菩提於汝意云何若八人若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羅漢

辟支佛生惡道中不 不也世尊

如是須菩提菩薩摩訶薩從初發意已來布施持戒忍辱精進行禪

定修智慧斷一切不善業若墮惡道若生長壽天若不得修善法處若生

邊國若生惡邪見家無作見家是中無佛名無法名無僧名無有是處

須菩提初發意菩薩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以深心行十不善道無有是處

世尊若菩薩摩訶薩有如是善根功德成就如佛自說本生受不善果報是時

善根為何所在 佛告須菩提菩薩摩訶薩為利益眾生故隨而受身以是身利益眾生

須菩提菩薩摩訶薩作畜生時有是方便力若怨賊欲來殺害以是無上忍辱

無上慈悲心捨身不惱惡賊汝諸聲聞辟支佛無有是力以是故須菩提

當知菩薩摩訶薩欲具足大慈心為憐愍利益眾生故受畜生身

(《大智度論》卷 93大正 25712c20~713a17) (四)《大智度論》卷 93大正 25713b15~714a25

問曰上阿鞞跋致品中說如是相是阿鞞跋致如是相非阿鞞跋致阿鞞跋致

即是畢定須菩提今何以更問

答曰是般若波羅蜜有種種門有種種道阿鞞跋致是一門中說今問畢定

更問異門

復次佛心中一切眾生一切法皆畢定人以智不及故名為不畢定佛

知雖無量阿僧祇劫積大功德必退作小乘者亦知微細昆虫雖未有善

心過爾所劫發心後當作佛定知一切法皆如是從是因得是果

是故名佛一切法中無礙以畢定知故 復次須菩提聞法華經(卷 1大正 99a)中說於佛所作少功德

乃至戲笑一稱南無佛漸漸必當作佛又聞阿鞞跋致品中有退不退

又復聞聲聞人皆當作佛若爾者不應有退如法華經中說畢定餘經說

有退有不退是故今問為畢定為不畢定如是等種種因緣故問定

不定

佛答菩薩是畢定

須菩提心以入涅槃為畢定是故問為何道中畢定

佛答非畢定二乘但於大乘中畢定

求佛道者有上中下是故問為初發意為阿鞞跋致為最後身畢定 須菩提意謂為阿鞞跋致已上畢定住佛道中故

佛答三種菩薩皆畢定畢定者必當作佛

問曰如上品中說佛以佛眼見十方菩薩求佛如恒河沙得阿鞞跋致者若

一若二今何以言三種菩薩盡皆畢定

答曰我先已說般若甚深有無量門有說諸菩薩退而不畢定有處說菩薩畢

定不退如阿鞞跋致品中須菩提問佛菩薩退者於何處退為從色

為從受想行識乃至十八不共法

畢竟空故諸法皆不退此中佛何以更說不退

問曰是二義何者是實

答曰二事皆實佛口所說無不實者如佛或說諸法空無所有或說布施持

戒等是有為初發心者說諸法有為久學人著善法者說諸法空無所有

懈怠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牢固者如是人應從聲聞道得度而不求聲

聞久於生死中受苦是故說發心如恒河沙得阿鞞跋致者若一若二

眾生聞是已能堪受眾苦者畢定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若不能者取

聲聞辟支佛道

有人堪任得佛而大悲心薄自愛身重此人聞佛難得多有退者作是

念我或不能得佛不如早取涅槃何用世世受勤苦為為是人故說

一切菩薩乃至初發心皆畢定如法華經中說

問曰若菩薩皆畢定佛何以故種種呵二乘不聽菩薩取二乘證

答曰求佛道者應遍知法性是人畏老病死故於法性少分取證便自止

息捨佛道不度眾生諸佛菩薩之所呵責汝欲捨去會不得離得阿

羅漢證時不求諸菩薩深三昧又不廣化眾生是則迂迴於佛道稽留

問曰阿羅漢先世因緣所受身必應當滅住在何處而具足佛道

答曰得阿羅漢時三界諸漏因緣盡更不復生三界有淨佛土出於三界

乃至無煩惱之名於是國土佛所聞法華經具足佛道如法華經(卷 1大正 97c1~7)說有羅漢若不聞法華經自謂得滅度我於餘國為

說是事汝皆當作佛

問曰若阿羅漢往淨佛國土受法性身如是應得疾作佛何以言迂迴稽留 答曰是人著小乘因緣捨眾生捨佛道又復虛言得道以是因緣故雖不

受生死苦惱於菩薩根鈍不能疾成佛道不如直往菩薩

復次佛法於五不可思議中最第一今言漏盡阿羅漢還作佛唯佛能知

論議者正可論其事不能測知是故不應戲論若求得佛時乃能了知

餘人可信而不可知

十五菩薩初發心相為何 《十住毘婆沙論》卷 1大正 2624c14~25a1~16

問曰是菩薩初心釋迦牟尼佛初發心是心云何

答曰1是心不雜一切煩惱2是心相續不貪異乘3是心堅牢一切

外道無能勝者4是心一切眾魔不能破壞5是心為常能集善根

6是心能知有為無常7是心無動能攝佛法8是心無覆離諸

邪行9是心安住不可動故10是心無比無相違故11是心

如金剛通達諸法故12是心不盡集無盡福德故13是心平等

等一切眾生故14是心無高下無差別故15是心清淨性無垢故

16是心離垢慧炤明故17是心無垢不捨深心故18是心為廣

慈如虛空故19是心為大受一切眾生故20是心無閡至無障智

故21是心遍到不斷大悲故22是心不斷能正迴向故23是

心眾所趣向智者所讚故 24是心可觀小乘瞻仰故25是心難

見一切眾生不能睹故26是心難破能善入佛法故27是心為住

一切樂具所住處故28是心莊嚴福德資用故29是心選擇智慧

資用故30是心淳厚以布施為資用故31是心大願持戒資用故

32是心難沮忍辱資用故33是心難勝精進資用故34是心寂

滅禪定資用故35是心無惱害慧資用故36是心無瞋閡慈心

深故37是心根深悲心厚故38是心悅樂喜心厚故39是心

苦樂不動捨心厚故40是心護念諸佛神力故41是心相續三

寶不斷故 如是等無量功德莊嚴初必定心如〈無盡意品〉中廣說

(1)是心不雜一切煩惱者見諦思惟所斷二百九十四煩惱不與心和合

故名為不雜 (2)是心相續不貪異乘者從初心相續來不貪聲聞辟支佛乘但為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名為相續不貪異乘 如是等四十句論應如是知

(參見西晉竺法護譯《阿差末菩薩經》卷 1大正 13586b29~587a19 北涼曇無讖譯《大方等大集經》卷 27〈無盡意菩薩品〉大正 13

187a29~b24)

「心如金剛」參見《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四〈金剛品〉 (大正 8

243b19~244a16) 「見諦思惟所斷二百九十四煩惱」《十住毘婆沙論》卷 16

使所攝名為煩惱纏所攝名為垢使所攝煩惱者貪瞋慢無明身見

邊見見取戒取邪見疑是十根本隨三界見諦思惟所斷分別故

名九十八使非使所攝者不信無慚無愧諂曲戲侮堅執懈怠

退沒睡眠佷戾慳嫉憍不忍食不知足亦以三界見諦思惟所

斷分別故有一百九十六纏垢」(大正 26108b28~c6) 九十八使加一百九十六纏垢合為二百九十四煩惱

經名

心相

順序

《十住毘婆沙論》卷 1 〈入初地 品〉 大正

2624c14~25a1~16)

《大方等大集經》卷 27〈無盡意菩薩品〉大正

13187a29~b24)

《阿差末菩薩經》卷 1大正

13586b29~587a19

1 是心不雜一切煩惱 發菩提心不離煩惱故

離=雜(宋元宮)

大正 13187d 注 7

悉遍諸欲婬怒癡醉而無所

縛所以者何

2 是心相續不貪異乘發心相續不悕餘乘故 不與羅漢及緣覺乘而俱同塵

3 是心堅牢一切外道無

能勝者 發心堅固不參外論故 發心已來堅固其志不可轉

移所以者何不為邪業之所

迷誤

4 是心一切眾魔不能破

壞 發心不壞魔不沮故 一切眾魔不能壞意

5 是心為常能集善根 發心恒順善根增長故 有是心者其諸功德悉為成

6 是心能知有為無常 發心至常有為法無常

故 遊于無常而獨總攬眾之元

首所以者何有計常者則生

死業所以特尊解道有常名

曰為尊出無常故

7 是心無動能攝佛法發心不動一切諸佛安慰

護助故 從發心來其心坦然無所縛

著所以者何不離諸佛功德

業故

8 是心無覆離諸邪行發心勝妙離衰損故 所修事業無能得短所以然

者一切眾惡悉盡索故

9 是心安住不可動故發心安止不戲論故 其心永安不可動故

10 是心無比無相違故發心無喻無相似故 其心無侶所以然者希有逮

11 是心如金剛通達諸法

故 發心金剛壞諸法故 心如金剛所以然者皆知一

切諸法之故

12 是心不盡集無盡福德

故 發心無盡無量功德悉成

就故 所不可盡苞裹諸法道慧之

13 是心平等等一切眾生

故 發心平等利眾生故 從發心來強若金剛等眾生

14 是心無高下無差別

故 發心普覆無別異故 其心質直而無諛諂故號曰

正而無偏頗

15 是心清淨性無垢故發心鮮明性常淨故 從發心來常懷鮮明所以然

者本清淨故 16 是心離垢慧炤明故發心無垢智慧明了故 以去眾垢悉消諸冥其慧顯

曜窈隱皆明

17 是心無垢不捨深心

故 發心善解不離畢竟故從發心來沐浴眾穢所以然

者其信甚固無所捨故

18 是心為廣慈如虛空

故 發心廣快慈如虛空故發心甚大無有邊崖所以然

者心若虛空

19 是心為大受一切眾生

故 發心曠大悉能容受諸眾

生故 發心曠然所以然者含受眾

生當因度故

20 是心無閡至無障智

故 發心無礙智慧通達故 發心無盡所以然者其慧玄

曠無所罣礙

21 是心遍到不斷大悲

故 發心遍至大悲不斷故從初發心無所不入所以然

者大慈無極亦無盡故

22 是心不斷能正迴向

故 發心不斷善解立願故 其發心行無能斷者所以然

者功德願故

23 是心眾所趣向智者所

讚故 發心為歸諸佛所讚故 發心甚安極可愛敬所以然

者為諸眾生所喜樂故

24 是心可觀小乘瞻仰

發心殊勝二乘宗仰故 發心特尊與眾超異所以然

者一切外學聲聞緣覺之

所奉故

25 是心難見一切眾生不

能睹故 發心深遠一切眾生所不

知故 其所發心無能知意所以然

者非諸凡俗之所及逮猶如

農夫不能達知聖王之事

26 是心難破能善入佛法發心不敗不破佛法故發種類心所以然者各各從

故 其本種之業皆獲其果一切

諸法常存在故

27 是心為住一切樂具所

住處故 發心安隱善與眾生諸快

樂故 從初發心以為道本所以然

者由是所致得大安故

28 是心莊嚴福德資用

故 發心莊嚴一切功德悉成

就故 發心已來而自莊嚴所以然

者成功勳故

29 是心選擇智慧資用

故 發心善察智慧成就故 發心已來與眾殊別所以然

者達聖慧故

30 是心淳厚以布施為資

用故 發心增長隨意施與故 發心已來甚為微妙所以然

者用廣布施普及眾生

31 是心大願持戒資用

故 發心如願戒清淨故 發心已來建立至願所以然

者具足戒禁

32 是心難沮忍辱資用

故 發菩提心普及怨親具忍

辱故 其發心已來而無等侶所以然

者無所不忍

33 是心難勝精進資用

故 發心難壞具精進故 其發心來無能抑制所以然

者用精進行無懈廢故

34 是心寂滅禪定資用

故 發心寂滅具禪定故 其發心來無所慕樂所以然

者寂度無極致定意故

35 是心無惱害慧資用

故 發心無毀具智慧故 其發心來無所歸趣因其曉了

智度無極

36 是心無瞋閡慈心深

故 發心無願增長大慈故其發心來永無所住所以然

者用無極慈故

37 是心根深悲心厚故發菩提心住根堅牢增長

大悲故 其發心來根株堅強所以然

者用行悲哀故

38 是心悅樂喜心厚故發心和悅增長大喜故 其發心來常懷悅豫所以然

者於諸眾生懷等心故

39 是心苦樂不動捨心厚

故 發心不動增長大捨故 其發心來雖遇苦樂不以為

動所以然者護一切故

40 是心護念諸佛神力故

發心任重諸佛所受故其發心來為諸如來所見將

養所以然者用順十方諸佛

教故

41 是心相續三寶不斷

故 發心不絕三寶不斷故 其發心來欲度一切五趣眾

難所以然者興隆導化

42 其發心來不捨三寶無所違

廢所以然者將順佛戒成聖

眾故

十六何謂「如來家」 (一)《十住毘婆沙論》卷1大正2625a22~b13

生如來家者如來家則是佛家如來者

(1)「如」名為實「來」名為至至真實中故名為如來何等為真實所謂

涅槃不虛誑故是名如實如《經》中說「佛告比丘第一聖諦無有虛

誑涅槃是也」 (2)復次「如」名不壞相所謂諸法實相是「來」名智慧到實相中通達其

義故名為如來 (3)復次空無相無作名為如諸佛來至三解脫門亦令眾生到此門故名為如

來 (4)復次如名四諦以一切種見四諦故名為如來 (5)復次如名六波羅蜜所謂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以是

六法來至佛地故名為如來 (6)復次諦捨滅慧四功德處名為如來以是四法來至佛地故名為

如來 (7)復次一切佛法名為如是如來至諸佛故名為如來 (8)復次一切菩薩地喜淨明炎難勝現前深遠不動善慧法

雲名為如諸菩薩以是十地來至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名為如來又

以如實八聖道分來故名為如來 (9) 復次權智二足來至佛故名為如來如去不還故名為如來 (10) 如來者 所謂十方三世諸佛是

「何等為真實所謂涅槃不虛誑故是名如實」參見

A《中阿含經》卷 8

「彼知是愛滅苦滅聖諦諸賢過去時是愛滅苦滅聖諦未來現在時

是愛滅苦滅聖諦真諦不虛不離於如亦非顛倒真諦審實」(大正 1

469a8~11)

B《大智度論》卷 97「般若波羅蜜真實聖法無有虛誑」(大正 25735c1~2) C《轉法輪經憂波提舍》「如世尊說諸比丘第一聖諦不虛妄法名為涅槃」

(大正 26357b2~3)

(二)《十住毘婆沙論》卷1大正2625b13~c8 如來者所謂十方三世諸佛是

(1)是諸佛家名為如來家今是菩薩行如來道相續不斷故名為生如來家 (2)又是菩薩必成如來故名為生如來家譬如生轉輪聖王家有轉輪聖王相

是人必作轉輪聖王是菩薩亦如是生如來家發是心故必成如來是名

生如來家 (3)如來家者有人言是四功德處所謂諦捨滅慧諸如來從此中生故

名為如來家 (4)有人言般若波羅蜜及方便是如來家如《助道經》中說

智度無極母 善權方便父 生故名為父 養育故名母 一切世間以父母為家是二似父母故名之為家

(5)有人言善慧名諸佛家從是二法出生諸佛是二則是一切善法之根本

如《經》中說「是二法俱行能成正法」善是父慧是母是二和合

名為諸佛家如說菩薩善法父 智慧以為母 一切諸如來 皆從是

二生

(6)有人言般舟三昧及大悲名諸佛家從此二法生諸如來此中般舟三昧為

父大悲為母 (7)復次般舟三昧是父無生法忍是母如《助菩提》中說

般舟三昧父 大悲無生母 一切諸如來 從是二法生

《助道經》即《菩提資糧論》(龍樹菩薩造隋達磨笈多譯) A「智度以為母方便為父者以生及持故說菩薩父母」(卷 1大正 32529a10~11) B「般若波羅蜜菩薩仁者母善方便為父慈悲以為女」(卷 1大正 32519a24~25) C「諸佛現前住牢固三摩提此為菩薩父大悲忍為母」卷 1大正 32529a1~2)

(三)《十住毘婆沙論》卷 1大正 2625c24~26a2

如得初果者如人得須陀洹道善閉三惡道門見法入法得法住堅牢法

不可傾動究竟至涅槃斷見諦所斷法故心大歡喜設使睡眠嬾惰不至二

十九有如以一毛為百分以一分毛分取大海水若二三渧苦已滅者如大

海水餘未滅者如二三渧心大歡喜菩薩如是得初地已名生如來家

「斷見諦所斷法故不至二十九有」 A《大智度論》卷 24「若須陀洹二十五有皆無是處」 (大正 25237b4~5)

「二十五有」石山寺本作「二十九有」(大正 25237d 注 7) B佛陀蜜多撰劉宋 曇摩蜜多譯《五門禪經要用法》

「四天下六欲天四惡道四禪地大梵天無色界第四禪地有五阿那

含天合二十五有」(大正 15332c-333a) 二十五有欲界(地獄餓鬼畜生阿修羅人趣四洲及六欲天)計十

四有色界(四禪及初禪之大梵四禪之無想淨居各一有)

計七有四無色界各一有計四有總計二十五有

C《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 46(大正 27 240b22~28) 「極七返有者謂唯受七有問應言十四有或二十八有若此唯依本

有說者應言十四有天上人中各七有故若依本有中有說者則二

十八有天人各有十四有故謂七本有及七中有何故但說極七有耶

答如七葉樹不過七故說極七有謂天與人本有中有各有七故」

D「二十九有」

(1)瓜生津隆真《十住毘婆沙論(I)》注云「二十九有二十五有中將阿那

含天(五淨居天)分為五即為二十九有」(p88)

(2)須陀洹斷見惑極七往返更無第二十九有可言

(四)《大方廣佛華嚴經》卷 34〈十地品〉大正 10181a22~26

菩薩始發如是心即得超凡夫地入菩薩位生如來家無能說其種族過失

離世間趣入出世道得菩薩法住菩薩處入三世平等於如來種中決定

當得無上菩提菩薩住如是法名住菩薩歡喜地 (五)《成佛之道》(p392)

菩薩初證聖性得到了從來未有的出世心嘗到了從來未有的離繫樂觀察如

來所有的一切功德自己都有分能得能成所以得到無比的歡喜由於通達

法空性也不再有「不活畏惡名畏死畏墮惡道畏大眾威德畏」了進

入初地的名為「生諸如來家」如來是一切佛菩薩以智度為母方便為父

分證了佛法身從此能荷擔佛的家業紹隆佛種不斷真是佛子所以說生如

來家

十七何謂「污佛家」

《十住毘婆沙論》卷 2(大正 2629c8~30a6) 不污諸佛家者何等為污諸佛家 有人言若人發求無上道心已後迴向聲聞辟支佛道不能住世繼三寶種

是名污諸佛家 [答曰]是義不然何以故是人能度生死又得諸無漏根力覺道亦

是佛子云何言污諸佛家如經說「佛告比丘汝是我子從我心

生口生得法分者」 又聲聞人言「諦捨滅慧處名諸佛家」何以故從是四

事出生諸佛故若污此四法名污諸佛家是故若人虛妄慳貪

狂亂愚癡是污佛家若正行此四則不污諸佛家 有人言六波羅蜜是諸佛家從此生諸佛故若違此六事是污佛家 有人言般若波羅蜜是諸佛母方便為父是名諸佛家以此二法出生諸佛

若違此法是污佛家 復次偈中自說污不污相所謂不毀戒不欺佛若受佛戒不能護持則

欺諸佛是污佛家何以故受戒時生佛家中破戒則欺諸佛名污佛

家若受戒不破不欺諸佛名為不污佛家

復次戒名三學戒學心學慧學破此學名污佛家 如法受戒而後毀破名為欺佛如是二句[不污諸佛家不毀戒欺佛]各有義趣

欺佛者空自發願不如說行欺誑眾生是名欺佛 復次一切法中不如說行名為欺佛

(《雜阿含經》卷 45大正 2330a13~14「汝等為子從我口生從法化生

得法餘財」) 十八關於三乘得解說之時限

(一)《十住毘婆沙論》卷 1大正 2620b1-9

問曰行聲聞辟支佛乘者幾時得度生死大海

答曰行聲聞乘者或以一世得度或以二世或過是數隨根利鈍

又以先世宿行因緣

行辟支佛乘者或以七世得度或以八世

若行大乘者或一恒河沙大劫或二三四至十百千萬億[恒

河沙大劫]或過是數然後乃得具足修行菩薩十地而成佛道亦隨根之

利鈍又以先世宿行因緣

(二)《大智度論》卷28大正25266c14-15

有辟支佛第一疾者四世行久者乃至百劫行如聲聞疾者三世久者六十

《大智度論》卷4大正2792b7-9

佛言無量阿僧祇劫作功德欲度眾生何以故言於三阿僧祇劫12

三阿僧祇劫有量有限

《大智度論》卷 38大正 25342b-343a

[經]舍利弗有菩薩摩訶薩初發意時行六波羅蜜上菩薩位得阿毗跋致

舍利弗有菩薩摩訶薩初發心時便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便轉法輪

與無量阿僧祇眾生作益厚已入無餘涅槃是佛般涅槃後餘法若住一劫

若減一劫舍利弗有菩薩摩訶薩初發意時與般若波羅蜜相應與無

數百千億菩薩從一佛國至一佛國淨佛世界

[論]釋曰有三種菩薩利根心堅未發心前久來集諸無量福德智慧是人

遇佛聞是大乘法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即時行六波羅蜜入菩薩

位得阿毗跋致地所以者何先集無量福德利根心堅從佛聞法故

12 印順法師《成佛之道》增注本(p 413)三大阿僧祇劫有二種解說(A)時間劫(B)德行劫以功德

來計算(依功德來計算三大阿僧祇劫一切菩薩修行成佛都是一樣的)

譬如遠行或有乘羊而去或有乘馬而去或有神通去者

乘羊者久久乃到乘馬者差速乘神通者發意頃便到如是不得言發意

間云何得到神通相爾不應生疑菩薩亦如是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時即入菩薩位

有菩薩初發意初雖心好後雜諸惡時時生念我求佛道以諸功德迴

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人久久無量阿僧祇劫或至或不至先世福德

因緣薄而復鈍根心不堅固如乘羊者

有人前世少有福德利根發心漸漸行六波羅蜜若三若十若百阿僧

祇劫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如乘馬者必有所到

第三乘神通者如上說是三種發心一者罪多福少二者福多罪少

三者但行清淨福德

清淨有二種一者初發心時即得菩薩道二者小住供養十方諸佛

通達菩薩道入菩薩位即是阿毗跋致地阿毗跋致地菩薩義如先說

次後菩薩大厭世間世世已來常好真實惡於欺誑是菩薩亦利根堅

心久集無量福德智慧初發心時便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即轉法輪

度無量眾生入無餘涅槃法住若一劫若減一劫留化佛度眾生佛有

二種神通力一者現在時二者滅後劫義如上說劫中所度眾生

亦復不少

次後菩薩亦利根心堅久集福德發心即與般若波羅蜜相應得六神通

與無量眾生共觀十方清淨世界而自莊嚴其國如阿彌陀佛先世時作

法藏比丘佛將導遍至十方示清淨國令選擇淨妙之國以自莊嚴其國

參見《不必定入定入印經》大正 15699c

印順法師《成佛之道》(增注本)p 415 對三種「神通行菩薩」所判攝之階位

(a)日月神通行龍樹又分為二類有的初發心就上菩薩位有的多少

修行就上菩薩位菩薩位雖有多種解說然依《般若經》

說是頂位再不墮惡道下賤家二乘地了(如約《華嚴

經》的行位說是發心住)

(b)聲聞神通行初發心就成大菩提八相成道[初地分證能於百佛世界

現身八相成道(1)由兜率天下生人間(2)入胎(3)出胎(4)出家(5)降魔(6)成道(7)轉法輪(8)入滅]

(c)如來神通行初發心就與般若相應成熟眾生莊嚴佛土這是方便道

菩薩初地以上到八地

(三)《大毘婆沙論》卷101大正27525b14-21

依狹小道而得解脫故名時解脫狹小道者謂若極速第一生中種善根第

二生中令成熟第三生中得解脫餘不決定

依廣大道而得解脫名不時解脫廣大道者謂若極遲聲聞乘經六十劫而得

解脫如舍利子獨覺乘經百劫而得解脫如麟角喻佛乘經三無數劫而得解

《大毘婆沙論》卷83大正27428b26~29

大加行得故名大悲非如聲聞菩提唯六十劫修加行得獨覺菩提唯經百劫修加

行得如來大悲三無數劫修習百千難行苦行然後乃得故名大悲

(四)真諦譯《攝大乘論釋》卷11大正31229b14-19

論曰有五種人於三阿僧祇劫修行圓滿或七阿僧祇劫或三十三阿僧祇劫

何者為五人行願行地人滿一阿僧祇劫行清淨意行人行有相行人行無相

行人於六地乃至七地滿第二阿僧祇劫從此後無功用行人乃至十地滿第三

阿僧祇劫

《攝大乘論釋》卷11大正31230a25-28

論曰復次云何七阿僧祇劫

釋曰欲顯餘部別執故言復次七阿僧祇劫時與前三阿僧祇劫時為等為

有短長此執等三阿僧祇劫但有別義開為七數

《攝大乘論釋》卷11大正31231b23-27

論曰復次云何三十三阿僧祇

釋曰有諸大乘師欲顯行有下中上欲顯為得未得方便欲顯已得不失

方便欲顯已得不失增上方便欲顯入住出三自在故分阿僧祇為三十三

(五)《大乘起信論》卷11大正32581b7-9

以一切菩薩皆經三阿僧祇劫故但隨眾生世界不同所見所聞根欲性異故示

所行亦有差別

印順法師《大乘起信論講記》p341「一切菩薩皆經三阿僧祇功」而成佛

這是任何菩薩都是一樣的從初住到第十回向滿為初阿僧祇劫從初地到

七地滿心為二阿僧祇劫從八地到第十地滿為第三阿僧祇劫種性善

根發心證悟都是一樣的等到圓滿成佛所以也是佛佛平等「但隨」

順「眾生世界不同所見所聞根欲性異故示」現菩薩的「所行」

也「有差別」根異根機的利鈍(下中上)有異欲異即好樂與興趣的各

別性異即習慣熏染有別如來鑑機的十力中即有根勝劣智力(根)種

種勝解智力(欲)種種界智力(性)因為眾生所處的世界不同所見所聞

不同根欲性也都不同故不能不示現所行有差別實則菩薩的行程是

一樣的

參印順法師《成佛之道》p237《中觀論頌講記》p348《華雨集(四)》p107

關於各經論所說之三乘解說時限

三乘別

所依經論 聲聞乘 辟支佛乘 大乘

《十住毘婆沙論》 隨根利鈍或一二

世或更多世不定隨

根利鈍又以先世宿行

因緣

或七世或八世得度 或一或二三四乃至十

百千萬億「恒河沙大

劫」或過是數

《大智度論》 快者三世慢則六十劫 最快四世最慢一百劫 無量阿僧祇劫但利根

者如乘神通行急速成

《大毘婆沙論》 狹小道最快三世

廣大道最慢六十劫

最慢一百劫如「麟角

喻」獨覺

三阿僧祇劫

《攝大乘論釋》

(真諦譯)

- - 三阿僧祇劫

七阿僧祇劫(別部)

三十三阿僧祇劫(餘

大乘師)

《大乘起信論》 - - 定是三阿僧祇劫但隨

眾生根性不同故示現

所行亦有差別

十九聲聞辟支佛佛俱到彼岸於解脫中有差別否

(一)《十住毘婆沙論》卷1大正2620b9-15

問曰聲聞辟支佛佛俱到彼岸於解脫中有差別不

答曰是事應當分別於諸煩惱得解脫是中無差別因是解脫入無餘涅槃是

中亦無差別無有相故但諸佛甚深禪定障解脫一切法障解脫於諸

聲聞辟支佛有差別非說所盡亦不可以譬喻為比

(二)《十住毘婆沙論》卷 11大正 2683a24-b3

無礙解脫者解脫有三種一者於煩惱障礙解脫二者於定障礙解脫三

者於一切法障礙解脫是中得慧解脫阿羅漢得離煩惱障礙解脫共解脫阿

羅漢及辟支佛得離煩惱障礙解脫得離諸禪定障礙解脫唯有諸佛具三解脫

所謂煩惱障礙解脫諸禪定障礙解脫一切法障礙解脫總是三種解脫故佛

名無礙解脫

(三)《大智度論》卷 35大正 25320c21-322a26

【經】舍利弗白佛言「世尊聲聞所有智慧若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羅漢

辟支佛智慧佛智慧是諸眾智無有差別不相違背無生性空若法不相違背

無生性空是法無有別異云何世尊言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一日修智慧

出過聲聞辟支佛上」(大正 25320c21-26)

【論】問曰上佛已說菩薩摩訶薩修智慧出過聲聞辟支佛上今舍利弗何以故問

答曰不問智慧勢力能度眾生今但問佛及弟子智慧體性法中無有差別者

以諸賢聖智慧皆是諸法實相慧皆是四諦及三十七品慧皆是出三界

入三脫門成三乘果慧以是故說無有差別

復次如須陀洹果以無漏智滅結得果乃至佛亦如是如須陀洹用二種

解脫果有為解脫無為解脫乃至佛亦如是如佛入涅槃須陀洹極

遲不過七世皆同事同緣同行同果報以是故言無相違背所以

者何不生性空故(大正25320c26-321a9)

有為解脫無為解脫(《俱舍論》卷 25大正 29133c20-21)

解脫體有二謂有為無為有為解脫謂無學勝解無為解脫謂一切惑

滅 【經】佛告舍利弗「於汝意云何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一日修智慧心念

我行道慧益一切眾生當以一切種智知一切法度一切眾生諸聲聞辟支佛

智慧為有是事不」舍利弗言「不也世尊」(大正 25321b6-10) 【論】helliphellip聲聞辟支佛雖有慈心本不發心願度一切眾生亦不迴善根向阿耨多

羅三藐三菩提以是故菩薩一日修智慧過聲聞辟支佛上

(大正 25321c26-322a1)

【經】「舍利弗於汝意云何諸聲聞辟支佛頗有是念我等當得阿耨多羅三藐

三菩提度一切眾生令得無餘涅槃不」舍利弗言「不也世尊」佛告

舍利弗「以是因緣故當知諸聲聞辟支佛智慧欲比菩薩摩訶薩智慧百

分不及一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及」(大正 25322a2-7)

【論】問曰上已反問舍利弗事已定今何以復問答曰以舍利弗引欲以須陀洹

同得解脫故與諸佛菩薩等而佛不聽譬如有人欲以毛孔之空與虛空等

以是故佛重質其事復次雖同一事義門各異先言智慧為一切眾生故

今言頗有是念我等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令一切眾生得無餘涅槃

(大正 25322a7-14)

【經】「舍利弗於汝意云何諸聲聞辟支佛頗有是念我行六波羅蜜成就眾

生莊嚴世界具佛十力四無所畏四無礙智十八不共法度脫無量阿僧

祇眾生令得涅槃不」舍利弗言「不也世尊」(大正 25322a17-26) 二十關於修學菩薩道成佛之殊勝理由

(一)《十住毘婆沙論》卷 1大正 2620b15-c23

問曰三乘所學皆為無餘涅槃若無餘涅槃中無差別者我等何用於恒河沙等

大劫往來生死具足十地不如以聲聞辟支佛乘速滅諸苦

答曰是語弱劣非是大悲有益之言若諸菩薩效汝小心無慈悲意不能精

勤修十地者諸聲聞辟支佛何由得度亦復無有三乘差別所以者何

一切聲聞辟支佛皆由佛出若無諸佛何由而出若不修十地何有

諸佛若無諸佛亦無法僧是故汝所說者則斷三寶種非是大人

有智之言不可聽察hellip如是聲聞辟支佛佛煩惱解脫雖無差別以

度無量眾生久住生死多所利益具足菩薩十地故有大差別

(二)《大毘婆沙論》卷 16大正 2777a24-b4

佛世尊愛恚永斷違順平等拔諍論根滅憍慢本視諸珍寶猶如瓦礫於一

切法覺照無遺無相似愛及恚慢等諸煩惱習已永斷故非如獨覺及諸聲聞

雖斷煩惱而有餘習貪愛習者如尊者阿難憐諸釋種瞋恚習者如尊者畢陵伽

筏蹉語殑伽神言小婢止流吾今欲渡憍慢習者如尊者舍利子棄擲醫藥

愚癡習者如尊者笈房缽底食前咳氣知食未銷不知後苦而復更食如是

等事其類甚多

(阿羅漢仍有習氣參見《大智度論》卷 27大正 25260c2-25)

二十一「是人修集聲聞辟支佛乘法未入法位我當教化令趣佛道」為何強調

「未入法位」 (一)《十住毘婆沙論》卷 7(大正 2655a4~18)

問曰云何名為歸依僧 答曰若諸聲聞人 未入法位者 令發無上心 使得佛十力

先以財施攝 後乃以法施 深信四果僧 不分別貴眾 求聲聞功德 而不證解脫 是名歸依僧 又應念三事

聲聞人者成聲聞乘 未入法位者於聲聞道未得必定能令此人發佛道心而得十力若入法位者

終不可令發無上心設或發心亦不成就如《般若波羅蜜》中尊者須菩提

所說「已入正法位不能發無上心何以故是人於生死已作障隔不復往

來生死發無上心

(二)《小品般若波羅蜜經》卷 1(大正 8540a16~21) 若諸天子未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今應當發若人已入正位則不堪任

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何以故已於生死作障隔故是人若發阿耨多羅三

藐三菩提心我亦隨喜終不斷其功德所以者何上人應求上法(參見《大

智度論》卷 54大正 25442c4~9) (三)印順法師《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p650~651

經中廣舉譬喻形容棄般若法門而取聲聞經者的無知對於傳統佛教採取了

尊重又貶抑的立場這不但維護了般若法門也有誘導聲聞修學般若法門的意

義誘導聲聞修學最顯著的例子如『小品般若波羅蜜經』卷一(大正 8540a)說

若諸天子未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今應當發若人已入正位則不

堪任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何以故已於生死作障隔故是人若發阿

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我亦隨喜終不斷其功德所以者何上人應求上

法 「入正位」是「入正性離生」的舊譯「入正位」聲聞行者就得「須陀洹」(初

果)最多不過七番生死一定要入無餘涅槃這樣就不能長在生死中修菩

薩行所以說「已於生死作障隔」如只有七番生死就不可能發求成佛道的

大心所以說「不堪任」這是依佛教界公認的教理說經上又說如「入正

位」的能發大菩提心求成佛道也是隨喜讚歎的因為上人聲聞聖者

是應該進一步的求更上的成佛法門說聲聞聖者不可能發心又鼓勵他們發心

修菩薩道這是不否定部派佛教的教義而暗示了聲聞聖者迴心的可能特別

是『大如品』依「如」真如而泯「三乘人」與「一(菩薩)乘人」的差

別消融了二乘與菩薩的對立

(四)《大品般若經》卷 22〈遍學品 74〉大正 8381b15-17

若菩薩摩訶薩作八人得須陀洹果乃至得阿羅漢果得辟支佛道然後入菩

薩位無有是處(《大智度論》卷 86大正 25659b26-28)

(五)《維摩詰所說經》卷中(大正 14549b4~b16) 若見無為入正位者不能復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譬如高原陸地不生蓮

華卑濕淤泥乃生此華如是見無為法入正位者終不復能生於佛法煩惱泥

中乃有眾生起佛法耳又如殖種於空終不得生糞壤之地乃能滋茂如是入無

為正位者不生佛法起於我見如須彌山猶能發于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生佛

法矣是故當知一切煩惱為如來種譬如不下巨海不能得無價寶珠如是不入

煩惱大海則不能得一切智寶

(六)《大智度論》卷 27大正 25263b12-25 菩薩初發意時所可怖畏無過聲聞辟支佛地正使墮地獄無如是怖畏

不永破大乘道故阿羅漢辟支佛於此大乘以為永滅譬如空地有樹名舍

摩梨(角+瓜)枝廣大眾鳥集宿一鴿後至住一枝上其枝及(角+瓜)即

時壓折澤神問樹神大鳥鵰鷲皆能任持何至小鳥便不自勝樹神答言

此鳥從我怨家尼俱盧樹上來食彼樹果來栖我上必當放糞子墮地者惡

樹復生為害必大是故於此一鴿大懷憂畏寧捨一枝所全者大菩薩

摩訶薩亦如是於諸外道魔眾及諸結使惡業無如是畏如阿羅漢辟支

佛何以故聲聞辟支佛於菩薩邊亦如彼鴿壞敗大乘心永滅佛業

一切菩薩乃至初發心皆畢定如法華經中說 問曰若菩薩皆畢定佛何以故種種呵二乘不聽菩薩取二乘證 答曰求佛道者應遍知法性是人畏老病死故於法性少分取證便自止息捨

佛道不度眾生諸佛菩薩之所呵責「汝欲捨去會不得離」得阿羅漢證時

不求諸菩薩深三昧又不廣化眾生是則迂迴於佛道稽留 問曰阿羅漢先世因緣所受身必應當滅住在何處而具足佛道 答曰得阿羅漢時三界諸漏因緣盡更不復生三界有淨佛土出於三界乃

至無煩惱之名於是國土佛所聞法華經具足佛道如法華經說「有羅漢若不

聞法華經自謂得滅度我於餘國為說是事汝皆當作佛」

問曰若阿羅漢往淨佛國土受法性身如是應得疾作佛何以言迂迴稽留

答曰是人著小乘因緣捨眾生捨佛道又復虛言得道以是因緣故雖不受

生死苦惱於菩薩根鈍不能疾成佛道不如直往菩薩

復次佛法於五不可思議中最第一今言漏盡阿羅漢還作佛唯佛能知論議

者正可論其事不能測知是故不應戲論若求得佛時乃能了知餘人可信而

不可知(大正 25714a1~25) (七)《大智度論》卷 28大正 25264b7~10

問曰阿羅漢煩惱已盡習亦未盡何以不生(法性生身) 答曰阿羅漢無大慈悲無本誓願度一切眾生又以實際作證已離生死故

(八)如果二乘人可以迴心向大則須耗費多少時間才能成佛呢

1《大般涅槃經》卷 11

一斷三結得須陀洹果不墮地獄畜生餓鬼helliphellip是人未來過八萬劫

便當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迦葉第二人者斷三結縛薄貪恚癡

得斯陀含果名一往來helliphellip是人未來過六萬劫便當得成阿耨多羅三藐

三菩提迦葉第三人者斷五下結得阿那含果更不來此helliphellip是人未

來過四萬劫便當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迦 葉第四人者永斷貪欲瞋恚愚癡得阿羅漢果helliphellip亦非騏驎獨一之

行helliphellip是人未來過二萬劫便當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迦葉第五人

者永斷貪欲瞋恚愚癡得辟支佛道helliphellip真是騏驎獨一之行helliphellip是人未

來過十千劫便當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大正 12431 c16~432a5) 2《瑜伽師地論》卷 80

問迴向菩提聲聞為住無餘依涅槃界中能發趣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耶

為住有餘依涅槃界耶 答唯住有餘依涅槃界中可有此事所以者何以無餘依涅槃界中遠離

一切發起事業一切功用皆悉止息 問若唯住有餘依涅槃界中能發趣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云何但由一

生便能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耶所以者何阿羅漢等尚當無有所餘

一生何況當有多生相續 答由彼要當增諸壽行方能成辦世尊多分依此迴向菩提聲聞密意說

言物類善男子若有善修四神足已能住一劫或餘一劫餘一劫者

此中意說過於一劫彼雖如是增益壽行能發趣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而

所修行極成遲鈍樂涅槃故不如初心始業菩薩彼既如是增壽行已

留有根身別作化身同法者前方便示現於無餘依般涅槃界而般涅槃

由此因緣皆作是念某名尊者於無餘依般涅槃界已般涅槃彼以所留有

根實身即於此界贍部洲中隨其所樂遠離而住一切諸天尚不能睹何

況其餘眾生能見彼於涅槃多樂住故於遍遊行彼彼世界親近供養佛菩

薩中及於修習菩提資糧諸聖道中若放逸時諸佛菩薩數數覺悟被覺

悟已於所修行能不放逸(大正 30749a5~b1)

迴向菩提聲聞要想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必須在尚未證入無餘依涅槃

界前才有可能其所使用的方法是善修四神足在住壽一劫或餘一劫的

時間中廣集菩提資糧依四神足之力而住壽一劫或餘一劫這是佛教中

古老的傳說如《長阿含經》卷 2<遊行經>云 佛告阿難諸有修四神足多修習行常念不忘在意所欲可得

不死一劫有餘阿難佛四神足已多修行專念不忘在意所欲

如來可止一劫有餘為世除冥多所饒益天人獲安(大正 115b19~24)

這樣的傳說在聲聞部派中是知道的但何以沒有說到可以依四神足之力

在住壽餘一劫的時間中廣集菩提資糧而成佛呢從時間觀的角度來看

《瑜伽師地論》說「餘一劫者此中意說過於一劫」這是將「餘一劫」

的時間擴充了不論多久時間直到成佛為止而不是一劫多一點的意思

而聲聞部派也許認為「餘一劫」是一劫再多一點的時間因此就沒有說到

可以依四神足之力在住壽一劫或一劫餘的時間中廣集菩提資糧而成

佛但從有部認為入了忍位就無法迴心向大的主張來看則不論「餘一劫」

的時間是長是短都將無法成佛這應該是部派間沒有傳說依四神足之力

在住壽餘一劫的時間中廣集菩提資糧而成佛的主要原因 二十二諸佛威力功德智慧無量深法等無差別為何佛壽有長短國土有淨穢

正法有久住不久住helliphellip (一)《十住毘婆沙論》卷 3大正 2632c3-14

佛功德力者一切去來今佛威力功德智慧無量深法等無差別但隨

諸佛本願因緣helliphellip無量壽命者壽命無量劫過諸算數一劫百劫千

劫萬劫億劫百千萬億那由他阿僧祇劫如是久住為利益憐愍眾生故

一切諸佛雖力能無量壽以本願故有久住世者有不久住者

(二)《俱舍論》卷 27大正 29141b3-9 論曰由三事故諸佛皆等一由資糧等圓滿故二由法身等成辦故三由

利他等究竟故由壽種姓身量等殊諸佛相望容有差別壽異謂佛

壽有短長種異謂佛生剎帝利婆羅門種姓異謂佛姓喬答摩迦葉波等

量異謂佛身有小大等言顯諸佛法住久近等 (三)佛壽命長短(《大智度論》卷 34大正 25312a14- b21)

問曰佛雖有長壽業因緣生於惡世故壽命便短以此短壽能具佛事何

用長為又佛以神通力故一日之中能具佛事何況百歲 答曰此間閻浮提惡故佛壽應短餘處好故佛壽應長 問曰若然者菩薩於此閻浮提淨飯王宮生出家成道是實佛餘處皆是神

通力變化作佛以度眾生 答曰此言非也所以者何餘處閻浮提亦各各言我國是實佛餘處為變化

何以知之若餘處國土自知是化佛則不肯信受教戒又如餘國土人

壽命一劫若佛壽百歲於彼裁無一日眾生則起輕慢不肯受教彼則

以一劫為實佛以此為變化如《首楞嚴經》說「神通遍照佛壽七百

千阿僧祇劫佛告文殊尸利彼佛則是我身彼佛亦言釋迦文佛則是

我身」以是故知諸佛壽命實皆無量為度人故現有長短汝言釋迦

文佛以神通力故所度眾生與人壽不異者則不須百歲一日之中可

具足佛事 如阿難一時心生是念如然燈世尊一切勝佛鞞婆尸佛出於好世

壽命極多能具佛事我釋迦文佛出生惡世壽命極短將無世尊

不能具足佛事耶 爾時世尊入日出三昧從身變化出無量諸佛及無量光明普至十方

一一化佛在諸世界各作佛事或有說法或現神通或現三昧或現

飯食如是之比種種因緣施作佛事而度眾生從三昧起告阿難曰『汝

悉見聞是事不』阿難言『唯然已見』佛告阿難『佛以如是神力

能具佛事不』阿難言『假令佛壽一日大地草木悉為可度眾生則

能度盡何況百歲』 以是故知諸佛壽命皆悉無量為度人故現有長短譬如日出影現

於水隨水大小水大則影久水小則速滅若照琉璃頗梨珠山影則

久住又如火燒草木然少則速滅然多則久住不可以滅處無火

故謂多然處亦無光明長短義亦如是 (參見《佛說首楞嚴三昧經》卷 2大正 15644c)

(四)佛土淨不淨(《大智度論》卷 32大正 25302b12-c10) 一切佛功德皆等無多無少

問曰若爾者何以言阿彌陀佛壽命無量光明千萬億由旬無量劫度眾生

答曰諸佛世界種種有淨不淨有雜

如《三十三天品經》說佛在三十三天安居自恣時至四眾久不見

佛愁思不樂遣目連白佛言「世尊云何捨此眾生住彼天上」

時佛告目連「汝觀三千世界」目連以佛力故觀或見諸佛為大眾

說法或見坐禪或見乞食如是種種施作佛事目連即時五體投地

是時須彌山王跛[跳-兆+我]大動諸天皆大驚怖目連涕泣稽首白

佛「佛有大悲不捨一切作如是種種化度眾生」佛告目連「汝

所見甚少過汝所見東方有國純以黃金為地彼佛弟子皆是阿羅漢

六通無礙復過是東方有國純以白銀為地彼佛弟子皆學辟支佛道

復過是東方有國純以七寶為地其地常有無量光明彼佛所化弟子純

諸菩薩皆得陀羅尼諸三昧門住阿毘跋致地目連當知彼諸佛者

皆是我身如是等東方恒河沙等無量世界有莊嚴者不莊嚴者皆

是我身而作佛事如東方南西北方四維上下亦復如是」

以是故當知釋迦文佛更有清淨世界如阿彌陀國阿彌陀佛亦有嚴

淨不嚴淨世界如釋迦文佛國諸佛大悲徹於骨髓不以世界好醜隨

應度者而教化之如慈母愛子子雖沒在廁溷懃求拯拔不以為惡

(五)清淨國土雜國土(《大智度論》卷 93大正 25711c14-21) 問曰佛憐愍眾生淨佛國土中何以無三惡道眾生 答曰憐愍一切眾生平等無異此中說清淨業因緣是國土中無三惡道

又佛非但一國土乃有十方恒河沙國土佛有清淨國土有雜國土

雜國土中則具有五道淨佛國土或有人天別異或無有人天別異

如過去天王佛國土中唯佛世尊以為法王是故名為天王佛 (六)《維摩詰所說經》〈佛國品第一〉卷 1大正 14538c10-29

舍利弗眾生罪故不見如來佛土嚴淨非如來咎舍利弗我此土淨而汝

不見爾時螺髻梵王語舍利弗『勿作是意謂此佛土以為不淨所以

者何我見釋迦牟尼佛土清淨譬如自在天宮』舍利弗言『我見此土

丘陵坑坎荊蕀沙礫土石諸山穢惡充滿』螺髻梵言『仁者心有高下

不依佛慧故見此土為不淨耳舍利弗菩薩於一切眾生悉皆平等深心

清淨依佛智慧則能見此佛土清淨』於是佛以足指按地即時三千大千

世界若干百千珍寶嚴飾譬如寶莊嚴佛無量功德寶莊嚴土一切大眾

歎未曾有而皆自見坐寶蓮華佛告舍利弗『汝且觀是佛土嚴淨』舍

利弗言『唯然世尊本所不見本所不聞今佛國土嚴淨悉現』佛語

舍利弗『我佛國土常淨若此為欲度斯下劣人故示是眾惡不淨土耳譬

如諸天共寶器食隨其福德飯色有異如是舍利弗若人心淨便見此土功德

莊嚴』 (七)正法久住不久住(《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 183大正 27919a3-16)

問何故過去諸佛有未般涅槃正法即滅有於般涅槃後七日即滅今釋迦佛

千歲方滅耶 答過去諸佛壽量長遠於彼正教所應作者佛在世時多已究竟故法速滅

今世尊釋迦牟尼出百年時壽量短促正教所作雖佛涅槃多未究竟乃

至千歲於中有種善根者有成熟者有解脫者是故經於多時正法方滅

有說過去諸佛所有弟子愛重奢摩他非毘缽舍那由重奢摩他故

恒住寂止不樂傳說契經等十二分教故法速滅 今世尊弟子愛重毘缽舍那非奢摩他由重毘缽舍那故多住觀察皆

樂傳授契經等十二分教是故正法多時乃滅 (八)1《成佛之道》(增注本)p19

從經典看來佛的色身有大小壽命有長短國土有淨穢弟子有多少正

法住世也不一致要知道這是佛的方便示現為了適應眾生的根機才有

這種種差別

2《成佛之道》(增注本)p425-426

佛壽與佛身的長短可說有限量的都是化身化土化身佛為什麼示現這

些差別呢因眾生根性不同有的應以苦切語三惡道是這樣的苦眾生界

是這樣的苦能因此發心修行這是折伏門 有的應以愛語這麼清淨那麼自在就肯發心修行這是攝受門 化身佛就是以這折攝二門來成就眾生的隨機適應如藥能治病就是妙

藥所以不應該生優劣想

3印順法師《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p493 釋尊的生在穢惡時代是出於悲憫眾生的願力願意在穢土成佛救護眾生

脫離一切苦這是重在「悲能拔苦」的精神彌勒是立願生在「佛剎莊嚴

壽命無數」的世界重在慈(彌勒譯為「慈」)的「施與安樂」至於成佛

(智證)度眾生是沒有不同的這是法藏部的見解 說一切有部以為「慈氏菩薩多自饒益少饒益他釋迦菩薩多饒益他少

自饒益」釋尊與彌勒因行的對比釋尊是更富於大悲為眾生的精神所以

彌勒的最初發心比釋迦早了四十餘劫而成佛卻落在釋尊以後這顯得大

悲苦行的菩薩道勝過了為「莊嚴佛剎壽命無數」而發心修行

Page 22: 《十住毘婆沙論》之菩薩修行要略...2006 年佛法度假中文營隊課程講義 《十住毘婆沙論》之菩薩修行要略 釋長慈編 2006/5/22 壹、簡介 一、釋《論》題:

(二)《佛說如來智印經》卷 1大正 15470b22-c4 有七法發菩提心何等為七一者如佛菩薩發菩提心二者正法將滅為護

持故發菩提心三者見諸眾生眾苦所逼起大悲念發菩提心四者菩薩教餘

眾生發菩提心五者布施時自發菩提心六者見他發意隨學發心七者見如

來三十二相八十種好具足莊嚴若聞發心彌勒如是七因緣發菩提心

如佛菩薩發菩提心正法將滅為護持故發菩提心見諸眾生眾苦所逼起大

悲念發菩提心發此三心能為諸佛菩薩護持正法又能疾得不退轉地成就

佛道後四發心剛強難伏不能護法

(三)《彌勒菩薩所問經論》卷 2大正 26240b15-26

如《法印經》中如來說言彌勒發菩提心有七種因何等為七一者諸佛

教化發菩提心二者見法欲滅發菩提心三者於諸眾生起大慈悲發菩提心

四者菩薩教化發菩提心五者因布施故發菩提心六者學他發菩提心七者

聞說如來三十二相八十種好發菩提心 彌勒諸佛教化發菩提心見法欲滅發菩提心於諸眾生起大慈悲發菩提

心此三發心能護正法速疾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餘四發心非真菩

薩不能護持諸佛正法速疾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十二何謂「名字菩薩」何謂「真實菩薩」成就何法得名「真實菩薩」

(一)《十住毘婆沙論》卷 1大正 2621a1-11

問曰但發心便是菩薩耶

答曰何有但發心而為菩薩若人發心必能成無上道乃名菩薩或有但發

心亦名菩薩何以故若離初發心則不成無上道如大經說新發意

者名為菩薩猶如比丘雖未得道亦名道人是名字菩薩漸漸修習

轉成實法後釋歡喜地中當廣說如實菩薩相

眾者從初發心至金剛無礙解脫道於其中間過去未來現在菩薩

名之為眾

(二)《大智度論》卷 4大正 2586b13-16

是菩提薩埵有兩種有鞞跋致有阿鞞跋致如退法不退法阿羅漢阿鞞跋

致菩提薩埵是名實菩薩以是實菩薩故諸餘退轉菩薩皆名菩薩譬如得

四道人是名實僧以實僧故諸未得道者皆得名僧

(參見《大智度論》卷 3大正 2580a15-27)

(三)《十住毘婆沙論》卷 13大正 2693c15-94a20

問曰汝說無上道相時種種因緣訶罵空發願菩薩自言菩薩但名字菩薩

若是三不名為菩薩者成就何法名為真菩薩

答曰非但發空願自言是菩薩名字為菩薩略說能成就三十二法者乃名

為菩薩若人發心欲求佛道自言是菩薩空受名號不行功德慈悲

心諸波羅蜜等是不名為菩薩如土城名寶城但自誑身亦誑諸佛

亦誑世間眾生若人有三十二妙法亦能發願是名真實菩薩何等三十

一深心為一切眾生求諸安樂(參見大正2623c17-24a29102c8-12)

二能入諸佛智中

三自審知堪任作佛不作佛

四不憎惡他

五道心堅固

六不假偽結託親愛

七乃至未入涅槃常為眾生作親友

八親疏同心

九已許善事心不退轉

十於一切眾生不斷大慈

十一於一切眾生不斷大悲(參大正2649b18-29103c17-24)

十二常求正法心無疲懈

十三勤發精進心無厭足

十四多聞而解義

十五常省己過

十六不譏彼闕

十七於一切見聞事中常修菩提心

十八施不求報

十九持戒不求一切生處

二十於一切眾生忍辱無瞋礙

二十一能勤精進修習一切善根

二十二不隨無色定生

二十三方便所攝智慧

二十四四攝法所攝方便

二十五持戒毀戒慈愍無二(參大正2661a16-b29)

二十六一心聽法

二十七一心阿練若處住

二十八不樂世間種種雜事

二十九不貪著小乘(參大正2620b15-c23)

三十見大乘利益為大

三十一遠離惡知識(參大正2667a4-8)

三十二親近善知識(參大正2666c28-67a4)

菩薩住是三十二法能成七法所謂

(1)四無量心

(2)能遊戲五神通

(3)常依於智

(4)常不捨善惡眾生

(5)所言決定言必皆實

(6)集一切善法

(7)心無厭足

是為三十二法為七法菩薩成就此者名為真實菩薩

(四)《大寶積經》卷112「普明菩薩會」大正11632c27-633a14 復次迦葉名菩薩者不但名字為菩薩也能行善法行平等心名為菩薩

略說成就三十二法名為菩薩何謂三十二法 (1)常為眾生深求安樂(2)皆令得住一切智中(3)心不憎惡他人智慧(4)破壞憍慢(5)深樂佛道(6)愛敬無虛(7)親厚究竟於怨親中其心同等

至於涅槃(8)言常含笑先意問訊(9)所為事業終不中息(10)普為

眾生等行大悲(11)心無疲倦多聞無厭(12)自求己過不說他短(13)以菩提心行諸威儀(14)所行惠施不求其報(15)不依生處而行持戒(16)諸眾生中行無礙忍(17)為修一切諸善根故勤行精進(18)離生無色而起

禪定(19)行方便慧(20)應四攝法(21)善惡眾生慈心無異(22)一

心聽法(23)心住遠離(24)心不樂著世間眾事(25)不貪小乘於大乘

中常見大利(26)離惡知識親近善友(27)成四梵行遊戲五通(28)常依真智(29)於諸眾生邪行正行俱不捨棄(30)言常決定(31)貴真

實法(32)一切所作菩提為首 如是迦葉若人有此三十二法名為菩薩

《大寶積經》與《十住毘婆沙論》三十二法之比對

《大寶積經》 《十住毘婆沙論》

1 常為眾生深求安樂 深心為一切眾生求諸安樂(1)

2 皆令得住一切智中 能入諸佛智中(2)

3 心不憎惡他人智慧 不憎惡他(4)

4 破壞憍慢 自審知堪任作佛不作佛(3)

5 深樂佛道 道心堅固(5)

6 愛敬無虛 不假偽結託親愛(6)

7 親厚究竟於怨親中其心同等至於

涅槃 親疏同心(8)

乃至未入涅槃常為眾生作親友(7)

8 言常含笑先意問訊

9 所為事業終不中息 已許善事心不退轉(9)

10 普為眾生等行大悲 於一切眾生不斷大慈(10)

於一切眾生不斷大悲(11)

11 心無疲倦多聞無厭 常求正法心無疲懈(12)

勤發精進心無厭足(13)

多聞而解義(14)

12 自求己過不說他短 常省己過(15)不譏彼闕(16)

13 以菩提心行諸威儀 於一切見聞事中常修菩提心(17)

14 所行惠施不求其報 施不求報(18)

15 不依生處而行持戒 持戒不求一切生處(19)

16 諸眾生中行無礙忍 於一切眾生忍辱無瞋礙(20)

17 為修一切諸善根故勤行精進 能勤精進修習一切善根(21)

18 離生無色而起禪定 不隨無色定生(22)

19 行方便慧 方便所攝智慧(23)

20 應四攝法 四攝法所攝方便(24)

21 善惡眾生慈心無異 持戒毀戒慈愍無二(25)

22 一心聽法 一心聽法(26)

23 心住遠離 一心阿練若處住(27)

24 心不樂著世間眾事 不樂世間種種雜事(28)

25 不貪小乘於大乘中常見大利 不貪著小乘(29)見大乘利益為大(30)

26 離惡知識親近善友 遠離惡知識(31)親近善知識(32)

27 成四梵行遊戲五通 四無量心能遊戲五神通

28 常依真智 常依於智

29 於諸眾生邪行正行俱不捨棄 常不捨善惡眾生

30 言常決定 所言決定

31 貴真實法 言必皆實

32 一切所作菩提為首 集一切善法心無厭足

十三「自得度已當度眾生」之意趣為何 (一)《十住毘婆沙論》卷 1大正 2624b3~20

發願「我得自度已當度眾生」者一切諸法願為其本離願則不成是

故發願 問曰何故不言我當度眾生而言自得度已當度眾生

答曰自未得度不能度彼如人自沒淤泥何能拯拔餘人又如為水所[漂

寸]不能濟溺是故說我度已當度彼如說

「若人自度畏能度歸依者自未度疑悔何能度所歸

若人自不善不能令人善若不自寂滅安能令人寂」

是故先自善寂而後化人又如法句偈說

「若能自安身在於善處者然後安餘人自同於所利」

凡物皆先自利後能利人何以故如說

「若自成己利乃能利於彼自捨欲利他失利後憂悔」

是故說自度已當度眾生

(二)《十住毘婆沙論》卷 14大正 2698b29~ c14

若生善處若生惡處皆屬十善十不善道 我知是世間諸業因緣有無有定主是故我應先自行十善道然後令諸眾生亦住

十善道 問曰何以故要先自住十善道後乃令他住耶 答曰行於惡業者令他善不易自不行善故他則不信受

若惡人自不行善欲令他行善者則為甚難何以故是人自不行善

他人不信受其語如偈說 「若人自不善不能令他善若自不寂滅不能令他寂 以是故汝當先自行善寂然後教他人令行善寂滅」

是菩薩當如是行善法

(三)印順法師《學佛三要》(p145~154) 淨化身心擴展德性從徹悟中得自利的解脫自在本為佛弟子的共同目

標聲聞道與菩薩道的差別只在重於自利或者重於利他從利他中完成自

利聲聞不是不能利他的也還是住持佛法利樂人天度脫眾生不過重於

解脫的己利在未得解脫以前厭離心太深不大修利他的功德證悟以後

也不過隨緣行化而已而菩薩在解脫自利以前著重於慈悲的利他所以說

「未能自度先度人菩薩於此初發心」證悟以後更是救濟度脫無量眾生

所以聲聞乘的主機是重智證的菩薩乘的主機是重悲濟的 菩薩道在初期的聖典中即被一般稱做小乘三藏中也是存在的這即

是菩薩本生談菩薩在三大阿僧祇劫中或作國王王子或作宰官或作外

道或作農工商賈醫生船師或在異類中行為鳥為獸菩薩不惜財物

不惜身命為了利益眾生而施捨閻浮提中沒有一處不是菩薩施捨頭目腦髓

的所在他持戒忍辱精勤的修學波羅密多的四種六種或十種都是歸

納本生談的大行難行而來這樣的慈悲利他都在證悟解脫以前誰說非自利

不能利他等到修行成熟菩提樹下一念相應妙慧圓成無上正等正覺這樣

的頓悟成佛從三大阿僧祇劫的慈悲利他中得來菩薩與聲聞的顯著不同就

是一向在生死中不求自利解脫而著重於慈悲利他 初期的大乘經對於菩薩的三祇修行與三藏所說的小小不同大乘以為

菩薩的利他行在沒有證悟以前是事行勝解行雖然難得但功德還算不

得廣大徹悟的證真無生法忍以後莊嚴淨土成熟眾生的利他大行功

德是大多了因為這是與真智相應是事得理融的平等無礙的大乘分菩薩

道為二階般若道凡經一大僧祇劫是實證以前的地前的唯識宗稱為資

糧位加行位(到見道位)也名勝解行地證悟以後是方便道凡經二大僧祇

劫即登地菩薩唯識家稱為從見道到修道位大體的說地前菩薩雖有勝

解而還沒有現證廣集無邊的福智資糧與本生談所說相近大地菩薩現證

了法界如觀音菩薩等慈悲普濟不可思議本生談中的一分異類中行屬於

這一階段的化身雖有未證悟已證悟二大階位而未證悟前菩薩還是慈悲

利物決無一心一意趣求解脫自利的helliphellip觀音菩薩等尋聲救苦是大地菩薩

事然並非人間的初學菩薩行者不要實踐慈悲利物的行為helliphellip

大乘佛教的修學者菩薩如沒有證悟還不能解脫自在他怎麼能長

期的在生死中修行不怕失敗嗎能自己作得主而不像一般凡夫的墮入惡

道或生長壽天嗎自己不能浮水怎能在水中救人難道不怕自己沈沒嗎

一分學者的專重信願求得信心的不退或專重智證而趨於急求解脫急求

成佛這都不外乎受了這種思想的影響

當然自己不能浮水不能入水救人然而自己離水上岸又怎麼能在

水中救人聲聞人急求自證了脫生死等到一斷煩惱即「與生死作隔礙」

再不能發菩提心長在生死修菩薩行雖然大乘經中進展到還是可以回心

向大的結論然而被痛責為焦芽敗種的要費多大的方便才能使他迴向大乘

呢要再修多少劫的大乘信心才能登菩薩地呢即使迴入菩薩乘由於過去

自利的積習難返也遠不及直往大乘的來得順利而精進所以大乘經中以退

失菩提心為犯菩薩重戒以悲願不足而墮入自利的證入為必死無疑不重悲

願不集利他的種種功德一心一意的自利以為能速疾成佛這真是可悲的

大乘真精神的沒落

在水中救人是不能離水上岸的要學會浮水也非在水中學習不可菩

薩要長在生死中修菩薩行自然要在生死中學習要有一套長在生死而能普

利眾生的本領但這非依賴佛力可成也非自己先做到了生脫死解脫自在

因為這是要墮入小乘深坑的菩薩這套長在生死而能廣利眾生的本領除「堅

定信願」「長養慈悲」而外主要的是「勝解空性」觀一切法如幻如化了

無自性得二諦無礙的正見是最主要的一著所以經上說「若有於世間

正見增上者雖歷百千生終不墮惡趣」唯有了達得生死與涅槃都是如幻

如化的這才 能不如凡夫的戀著生死也不像小乘那樣的以「三界為牢

獄生死如冤家」而厭離他急求擺脫他這才能不如凡夫那樣的怖畏涅槃

能深知涅槃的功德而也不像小乘那樣的急趣涅槃在生死中浮沈因信願

慈悲特別是空勝解力能逐漸的調伏煩惱能做到煩惱雖小小現起而不會闖

大亂子不斷煩惱也不致作出重大惡業時時以眾生的苦痛為苦痛眾生的

利樂為利樂我見一天天的薄劣慈悲一天天的深厚怕什麼墮落唯有專為

自己打算的才隨時有墮落的憂慮發願在生死中常得見佛常得聞法「世

世常行菩薩道」這是初期大乘的共義中觀與瑜伽宗的共義釋尊在經中說

「我往昔中多住空故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hellip這種空性勝解或稱「真

空見」要從聞思而進向修習以信願慈悲來助成時常記著「今是學時

非是證時」(悲願不足而證空就會墮入小乘)這才能長在生死中忍受生死

的苦難眾生的種種迫害而不退菩提心菩薩以「布施」「愛語」「利行」「同

事」四攝法廣利一切眾生自己還沒有解脫卻能廣行慈悲濟物的難行苦

行雖然這不是人人所能的然而菩薩的正常道卻確實如此helliphellip 我們必須認清名符其實的菩薩是偉大的最偉大處就在他能不為自

己著想以利他為自利helliphellip有信願慈悲空性勝解正好在生死海中鍛鍊

身手從頭出頭沒中自利利人一般能於菩薩行而隨喜的景仰的學習的

都是種植菩提種子都是人中賢哲世間的上士有積極利他為法為人的大

心凡夫即使是「敗壞菩薩」也比自了漢強得多這種慈悲為本的人菩薩行

淺些是心向佛乘而實是人間的君子十善菩薩深些是心存利世利益人間

的大乘正器從外凡內凡而漸登賢位的菩薩沒有得解脫的自利卻能為一

切眾生而修學為一切眾生而忍苦犧牲hellip漸學漸深從人間正行而階梯佛乘

這才是菩薩的中道正行真能存菩薩的心胸有菩薩的風格理解菩薩利他的

真精神那裡會如喪考妣的急求己利

《雜阿含經》 卷 28(788 經) 「假使有世間正見增上者雖復百千生終不墮惡趣」 (大正

2204c11~12)

《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 18〈不證品〉 「佛告須菩提若菩薩摩訶薩具足觀空先作是願我今不應空法作證

我今學時非是證時」(大正 8350a19~21) (參見《大智度論》卷 76〈釋學空不證品〉大正 25592b4~6)

十四何謂「必定聚」初發菩薩心者是否皆入必定聚

(一)《十住毘婆沙論》卷 1大正 2624c2~14 為得如是佛十力故大心發願即入必定聚

問曰凡初發心皆有如是相耶

答曰或有人說「初發心便有如是相」而實不爾何以故是事應分別不

應定答所以者何一切菩薩初發心時不應悉入於必定

或有初發心時即入必定

或有漸修功德如釋迦牟尼佛--初發心時不入必定後修集功德

值燃燈佛得入必定

是故汝說「一切菩薩初發心便入必定」是為邪論

問曰若是邪論者何故汝說「以是心入必定」

答曰有菩薩初發心即入必定以是心能得初地因是人故說「初發

心入必定中」

(二)《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 4〈金剛品(摩訶薩品)〉大正 8243b14~19

佛告須菩提必定眾者性地人八人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羅漢

辟支佛初發心菩薩乃至阿惟越致地菩薩須菩提是為必定眾菩薩為上

首菩薩摩訶薩於是中生大心不可壞如金剛當為必定眾作上首 (三)《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 26〈畢定品〉大正 8409b14~c12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是菩薩摩訶薩為畢定為不畢定

佛告須菩提菩薩摩訶薩畢定非不畢定

世尊何處畢定為聲聞道中為辟支佛道中為佛道中

佛言菩薩摩訶薩非聲聞辟支佛道中畢定是佛道中畢定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為初發意菩薩畢定為最後身菩薩畢定

佛言初發意菩薩亦畢定阿惟越致菩薩亦畢定後身菩薩亦畢定

世尊畢定菩薩墮惡道中生不

不也須菩提於汝意云何若八人若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羅漢

辟支佛生惡道中不 不也世尊

如是須菩提菩薩摩訶薩從初發意已來布施持戒忍辱精進行禪

定修智慧斷一切不善業若墮惡道若生長壽天若不得修善法處若生

邊國若生惡邪見家無作見家是中無佛名無法名無僧名無有是處

須菩提初發意菩薩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以深心行十不善道無有是處

世尊若菩薩摩訶薩有如是善根功德成就如佛自說本生受不善果報是時

善根為何所在 佛告須菩提菩薩摩訶薩為利益眾生故隨而受身以是身利益眾生

須菩提菩薩摩訶薩作畜生時有是方便力若怨賊欲來殺害以是無上忍辱

無上慈悲心捨身不惱惡賊汝諸聲聞辟支佛無有是力以是故須菩提

當知菩薩摩訶薩欲具足大慈心為憐愍利益眾生故受畜生身

(《大智度論》卷 93大正 25712c20~713a17) (四)《大智度論》卷 93大正 25713b15~714a25

問曰上阿鞞跋致品中說如是相是阿鞞跋致如是相非阿鞞跋致阿鞞跋致

即是畢定須菩提今何以更問

答曰是般若波羅蜜有種種門有種種道阿鞞跋致是一門中說今問畢定

更問異門

復次佛心中一切眾生一切法皆畢定人以智不及故名為不畢定佛

知雖無量阿僧祇劫積大功德必退作小乘者亦知微細昆虫雖未有善

心過爾所劫發心後當作佛定知一切法皆如是從是因得是果

是故名佛一切法中無礙以畢定知故 復次須菩提聞法華經(卷 1大正 99a)中說於佛所作少功德

乃至戲笑一稱南無佛漸漸必當作佛又聞阿鞞跋致品中有退不退

又復聞聲聞人皆當作佛若爾者不應有退如法華經中說畢定餘經說

有退有不退是故今問為畢定為不畢定如是等種種因緣故問定

不定

佛答菩薩是畢定

須菩提心以入涅槃為畢定是故問為何道中畢定

佛答非畢定二乘但於大乘中畢定

求佛道者有上中下是故問為初發意為阿鞞跋致為最後身畢定 須菩提意謂為阿鞞跋致已上畢定住佛道中故

佛答三種菩薩皆畢定畢定者必當作佛

問曰如上品中說佛以佛眼見十方菩薩求佛如恒河沙得阿鞞跋致者若

一若二今何以言三種菩薩盡皆畢定

答曰我先已說般若甚深有無量門有說諸菩薩退而不畢定有處說菩薩畢

定不退如阿鞞跋致品中須菩提問佛菩薩退者於何處退為從色

為從受想行識乃至十八不共法

畢竟空故諸法皆不退此中佛何以更說不退

問曰是二義何者是實

答曰二事皆實佛口所說無不實者如佛或說諸法空無所有或說布施持

戒等是有為初發心者說諸法有為久學人著善法者說諸法空無所有

懈怠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牢固者如是人應從聲聞道得度而不求聲

聞久於生死中受苦是故說發心如恒河沙得阿鞞跋致者若一若二

眾生聞是已能堪受眾苦者畢定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若不能者取

聲聞辟支佛道

有人堪任得佛而大悲心薄自愛身重此人聞佛難得多有退者作是

念我或不能得佛不如早取涅槃何用世世受勤苦為為是人故說

一切菩薩乃至初發心皆畢定如法華經中說

問曰若菩薩皆畢定佛何以故種種呵二乘不聽菩薩取二乘證

答曰求佛道者應遍知法性是人畏老病死故於法性少分取證便自止

息捨佛道不度眾生諸佛菩薩之所呵責汝欲捨去會不得離得阿

羅漢證時不求諸菩薩深三昧又不廣化眾生是則迂迴於佛道稽留

問曰阿羅漢先世因緣所受身必應當滅住在何處而具足佛道

答曰得阿羅漢時三界諸漏因緣盡更不復生三界有淨佛土出於三界

乃至無煩惱之名於是國土佛所聞法華經具足佛道如法華經(卷 1大正 97c1~7)說有羅漢若不聞法華經自謂得滅度我於餘國為

說是事汝皆當作佛

問曰若阿羅漢往淨佛國土受法性身如是應得疾作佛何以言迂迴稽留 答曰是人著小乘因緣捨眾生捨佛道又復虛言得道以是因緣故雖不

受生死苦惱於菩薩根鈍不能疾成佛道不如直往菩薩

復次佛法於五不可思議中最第一今言漏盡阿羅漢還作佛唯佛能知

論議者正可論其事不能測知是故不應戲論若求得佛時乃能了知

餘人可信而不可知

十五菩薩初發心相為何 《十住毘婆沙論》卷 1大正 2624c14~25a1~16

問曰是菩薩初心釋迦牟尼佛初發心是心云何

答曰1是心不雜一切煩惱2是心相續不貪異乘3是心堅牢一切

外道無能勝者4是心一切眾魔不能破壞5是心為常能集善根

6是心能知有為無常7是心無動能攝佛法8是心無覆離諸

邪行9是心安住不可動故10是心無比無相違故11是心

如金剛通達諸法故12是心不盡集無盡福德故13是心平等

等一切眾生故14是心無高下無差別故15是心清淨性無垢故

16是心離垢慧炤明故17是心無垢不捨深心故18是心為廣

慈如虛空故19是心為大受一切眾生故20是心無閡至無障智

故21是心遍到不斷大悲故22是心不斷能正迴向故23是

心眾所趣向智者所讚故 24是心可觀小乘瞻仰故25是心難

見一切眾生不能睹故26是心難破能善入佛法故27是心為住

一切樂具所住處故28是心莊嚴福德資用故29是心選擇智慧

資用故30是心淳厚以布施為資用故31是心大願持戒資用故

32是心難沮忍辱資用故33是心難勝精進資用故34是心寂

滅禪定資用故35是心無惱害慧資用故36是心無瞋閡慈心

深故37是心根深悲心厚故38是心悅樂喜心厚故39是心

苦樂不動捨心厚故40是心護念諸佛神力故41是心相續三

寶不斷故 如是等無量功德莊嚴初必定心如〈無盡意品〉中廣說

(1)是心不雜一切煩惱者見諦思惟所斷二百九十四煩惱不與心和合

故名為不雜 (2)是心相續不貪異乘者從初心相續來不貪聲聞辟支佛乘但為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名為相續不貪異乘 如是等四十句論應如是知

(參見西晉竺法護譯《阿差末菩薩經》卷 1大正 13586b29~587a19 北涼曇無讖譯《大方等大集經》卷 27〈無盡意菩薩品〉大正 13

187a29~b24)

「心如金剛」參見《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四〈金剛品〉 (大正 8

243b19~244a16) 「見諦思惟所斷二百九十四煩惱」《十住毘婆沙論》卷 16

使所攝名為煩惱纏所攝名為垢使所攝煩惱者貪瞋慢無明身見

邊見見取戒取邪見疑是十根本隨三界見諦思惟所斷分別故

名九十八使非使所攝者不信無慚無愧諂曲戲侮堅執懈怠

退沒睡眠佷戾慳嫉憍不忍食不知足亦以三界見諦思惟所

斷分別故有一百九十六纏垢」(大正 26108b28~c6) 九十八使加一百九十六纏垢合為二百九十四煩惱

經名

心相

順序

《十住毘婆沙論》卷 1 〈入初地 品〉 大正

2624c14~25a1~16)

《大方等大集經》卷 27〈無盡意菩薩品〉大正

13187a29~b24)

《阿差末菩薩經》卷 1大正

13586b29~587a19

1 是心不雜一切煩惱 發菩提心不離煩惱故

離=雜(宋元宮)

大正 13187d 注 7

悉遍諸欲婬怒癡醉而無所

縛所以者何

2 是心相續不貪異乘發心相續不悕餘乘故 不與羅漢及緣覺乘而俱同塵

3 是心堅牢一切外道無

能勝者 發心堅固不參外論故 發心已來堅固其志不可轉

移所以者何不為邪業之所

迷誤

4 是心一切眾魔不能破

壞 發心不壞魔不沮故 一切眾魔不能壞意

5 是心為常能集善根 發心恒順善根增長故 有是心者其諸功德悉為成

6 是心能知有為無常 發心至常有為法無常

故 遊于無常而獨總攬眾之元

首所以者何有計常者則生

死業所以特尊解道有常名

曰為尊出無常故

7 是心無動能攝佛法發心不動一切諸佛安慰

護助故 從發心來其心坦然無所縛

著所以者何不離諸佛功德

業故

8 是心無覆離諸邪行發心勝妙離衰損故 所修事業無能得短所以然

者一切眾惡悉盡索故

9 是心安住不可動故發心安止不戲論故 其心永安不可動故

10 是心無比無相違故發心無喻無相似故 其心無侶所以然者希有逮

11 是心如金剛通達諸法

故 發心金剛壞諸法故 心如金剛所以然者皆知一

切諸法之故

12 是心不盡集無盡福德

故 發心無盡無量功德悉成

就故 所不可盡苞裹諸法道慧之

13 是心平等等一切眾生

故 發心平等利眾生故 從發心來強若金剛等眾生

14 是心無高下無差別

故 發心普覆無別異故 其心質直而無諛諂故號曰

正而無偏頗

15 是心清淨性無垢故發心鮮明性常淨故 從發心來常懷鮮明所以然

者本清淨故 16 是心離垢慧炤明故發心無垢智慧明了故 以去眾垢悉消諸冥其慧顯

曜窈隱皆明

17 是心無垢不捨深心

故 發心善解不離畢竟故從發心來沐浴眾穢所以然

者其信甚固無所捨故

18 是心為廣慈如虛空

故 發心廣快慈如虛空故發心甚大無有邊崖所以然

者心若虛空

19 是心為大受一切眾生

故 發心曠大悉能容受諸眾

生故 發心曠然所以然者含受眾

生當因度故

20 是心無閡至無障智

故 發心無礙智慧通達故 發心無盡所以然者其慧玄

曠無所罣礙

21 是心遍到不斷大悲

故 發心遍至大悲不斷故從初發心無所不入所以然

者大慈無極亦無盡故

22 是心不斷能正迴向

故 發心不斷善解立願故 其發心行無能斷者所以然

者功德願故

23 是心眾所趣向智者所

讚故 發心為歸諸佛所讚故 發心甚安極可愛敬所以然

者為諸眾生所喜樂故

24 是心可觀小乘瞻仰

發心殊勝二乘宗仰故 發心特尊與眾超異所以然

者一切外學聲聞緣覺之

所奉故

25 是心難見一切眾生不

能睹故 發心深遠一切眾生所不

知故 其所發心無能知意所以然

者非諸凡俗之所及逮猶如

農夫不能達知聖王之事

26 是心難破能善入佛法發心不敗不破佛法故發種類心所以然者各各從

故 其本種之業皆獲其果一切

諸法常存在故

27 是心為住一切樂具所

住處故 發心安隱善與眾生諸快

樂故 從初發心以為道本所以然

者由是所致得大安故

28 是心莊嚴福德資用

故 發心莊嚴一切功德悉成

就故 發心已來而自莊嚴所以然

者成功勳故

29 是心選擇智慧資用

故 發心善察智慧成就故 發心已來與眾殊別所以然

者達聖慧故

30 是心淳厚以布施為資

用故 發心增長隨意施與故 發心已來甚為微妙所以然

者用廣布施普及眾生

31 是心大願持戒資用

故 發心如願戒清淨故 發心已來建立至願所以然

者具足戒禁

32 是心難沮忍辱資用

故 發菩提心普及怨親具忍

辱故 其發心已來而無等侶所以然

者無所不忍

33 是心難勝精進資用

故 發心難壞具精進故 其發心來無能抑制所以然

者用精進行無懈廢故

34 是心寂滅禪定資用

故 發心寂滅具禪定故 其發心來無所慕樂所以然

者寂度無極致定意故

35 是心無惱害慧資用

故 發心無毀具智慧故 其發心來無所歸趣因其曉了

智度無極

36 是心無瞋閡慈心深

故 發心無願增長大慈故其發心來永無所住所以然

者用無極慈故

37 是心根深悲心厚故發菩提心住根堅牢增長

大悲故 其發心來根株堅強所以然

者用行悲哀故

38 是心悅樂喜心厚故發心和悅增長大喜故 其發心來常懷悅豫所以然

者於諸眾生懷等心故

39 是心苦樂不動捨心厚

故 發心不動增長大捨故 其發心來雖遇苦樂不以為

動所以然者護一切故

40 是心護念諸佛神力故

發心任重諸佛所受故其發心來為諸如來所見將

養所以然者用順十方諸佛

教故

41 是心相續三寶不斷

故 發心不絕三寶不斷故 其發心來欲度一切五趣眾

難所以然者興隆導化

42 其發心來不捨三寶無所違

廢所以然者將順佛戒成聖

眾故

十六何謂「如來家」 (一)《十住毘婆沙論》卷1大正2625a22~b13

生如來家者如來家則是佛家如來者

(1)「如」名為實「來」名為至至真實中故名為如來何等為真實所謂

涅槃不虛誑故是名如實如《經》中說「佛告比丘第一聖諦無有虛

誑涅槃是也」 (2)復次「如」名不壞相所謂諸法實相是「來」名智慧到實相中通達其

義故名為如來 (3)復次空無相無作名為如諸佛來至三解脫門亦令眾生到此門故名為如

來 (4)復次如名四諦以一切種見四諦故名為如來 (5)復次如名六波羅蜜所謂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以是

六法來至佛地故名為如來 (6)復次諦捨滅慧四功德處名為如來以是四法來至佛地故名為

如來 (7)復次一切佛法名為如是如來至諸佛故名為如來 (8)復次一切菩薩地喜淨明炎難勝現前深遠不動善慧法

雲名為如諸菩薩以是十地來至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名為如來又

以如實八聖道分來故名為如來 (9) 復次權智二足來至佛故名為如來如去不還故名為如來 (10) 如來者 所謂十方三世諸佛是

「何等為真實所謂涅槃不虛誑故是名如實」參見

A《中阿含經》卷 8

「彼知是愛滅苦滅聖諦諸賢過去時是愛滅苦滅聖諦未來現在時

是愛滅苦滅聖諦真諦不虛不離於如亦非顛倒真諦審實」(大正 1

469a8~11)

B《大智度論》卷 97「般若波羅蜜真實聖法無有虛誑」(大正 25735c1~2) C《轉法輪經憂波提舍》「如世尊說諸比丘第一聖諦不虛妄法名為涅槃」

(大正 26357b2~3)

(二)《十住毘婆沙論》卷1大正2625b13~c8 如來者所謂十方三世諸佛是

(1)是諸佛家名為如來家今是菩薩行如來道相續不斷故名為生如來家 (2)又是菩薩必成如來故名為生如來家譬如生轉輪聖王家有轉輪聖王相

是人必作轉輪聖王是菩薩亦如是生如來家發是心故必成如來是名

生如來家 (3)如來家者有人言是四功德處所謂諦捨滅慧諸如來從此中生故

名為如來家 (4)有人言般若波羅蜜及方便是如來家如《助道經》中說

智度無極母 善權方便父 生故名為父 養育故名母 一切世間以父母為家是二似父母故名之為家

(5)有人言善慧名諸佛家從是二法出生諸佛是二則是一切善法之根本

如《經》中說「是二法俱行能成正法」善是父慧是母是二和合

名為諸佛家如說菩薩善法父 智慧以為母 一切諸如來 皆從是

二生

(6)有人言般舟三昧及大悲名諸佛家從此二法生諸如來此中般舟三昧為

父大悲為母 (7)復次般舟三昧是父無生法忍是母如《助菩提》中說

般舟三昧父 大悲無生母 一切諸如來 從是二法生

《助道經》即《菩提資糧論》(龍樹菩薩造隋達磨笈多譯) A「智度以為母方便為父者以生及持故說菩薩父母」(卷 1大正 32529a10~11) B「般若波羅蜜菩薩仁者母善方便為父慈悲以為女」(卷 1大正 32519a24~25) C「諸佛現前住牢固三摩提此為菩薩父大悲忍為母」卷 1大正 32529a1~2)

(三)《十住毘婆沙論》卷 1大正 2625c24~26a2

如得初果者如人得須陀洹道善閉三惡道門見法入法得法住堅牢法

不可傾動究竟至涅槃斷見諦所斷法故心大歡喜設使睡眠嬾惰不至二

十九有如以一毛為百分以一分毛分取大海水若二三渧苦已滅者如大

海水餘未滅者如二三渧心大歡喜菩薩如是得初地已名生如來家

「斷見諦所斷法故不至二十九有」 A《大智度論》卷 24「若須陀洹二十五有皆無是處」 (大正 25237b4~5)

「二十五有」石山寺本作「二十九有」(大正 25237d 注 7) B佛陀蜜多撰劉宋 曇摩蜜多譯《五門禪經要用法》

「四天下六欲天四惡道四禪地大梵天無色界第四禪地有五阿那

含天合二十五有」(大正 15332c-333a) 二十五有欲界(地獄餓鬼畜生阿修羅人趣四洲及六欲天)計十

四有色界(四禪及初禪之大梵四禪之無想淨居各一有)

計七有四無色界各一有計四有總計二十五有

C《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 46(大正 27 240b22~28) 「極七返有者謂唯受七有問應言十四有或二十八有若此唯依本

有說者應言十四有天上人中各七有故若依本有中有說者則二

十八有天人各有十四有故謂七本有及七中有何故但說極七有耶

答如七葉樹不過七故說極七有謂天與人本有中有各有七故」

D「二十九有」

(1)瓜生津隆真《十住毘婆沙論(I)》注云「二十九有二十五有中將阿那

含天(五淨居天)分為五即為二十九有」(p88)

(2)須陀洹斷見惑極七往返更無第二十九有可言

(四)《大方廣佛華嚴經》卷 34〈十地品〉大正 10181a22~26

菩薩始發如是心即得超凡夫地入菩薩位生如來家無能說其種族過失

離世間趣入出世道得菩薩法住菩薩處入三世平等於如來種中決定

當得無上菩提菩薩住如是法名住菩薩歡喜地 (五)《成佛之道》(p392)

菩薩初證聖性得到了從來未有的出世心嘗到了從來未有的離繫樂觀察如

來所有的一切功德自己都有分能得能成所以得到無比的歡喜由於通達

法空性也不再有「不活畏惡名畏死畏墮惡道畏大眾威德畏」了進

入初地的名為「生諸如來家」如來是一切佛菩薩以智度為母方便為父

分證了佛法身從此能荷擔佛的家業紹隆佛種不斷真是佛子所以說生如

來家

十七何謂「污佛家」

《十住毘婆沙論》卷 2(大正 2629c8~30a6) 不污諸佛家者何等為污諸佛家 有人言若人發求無上道心已後迴向聲聞辟支佛道不能住世繼三寶種

是名污諸佛家 [答曰]是義不然何以故是人能度生死又得諸無漏根力覺道亦

是佛子云何言污諸佛家如經說「佛告比丘汝是我子從我心

生口生得法分者」 又聲聞人言「諦捨滅慧處名諸佛家」何以故從是四

事出生諸佛故若污此四法名污諸佛家是故若人虛妄慳貪

狂亂愚癡是污佛家若正行此四則不污諸佛家 有人言六波羅蜜是諸佛家從此生諸佛故若違此六事是污佛家 有人言般若波羅蜜是諸佛母方便為父是名諸佛家以此二法出生諸佛

若違此法是污佛家 復次偈中自說污不污相所謂不毀戒不欺佛若受佛戒不能護持則

欺諸佛是污佛家何以故受戒時生佛家中破戒則欺諸佛名污佛

家若受戒不破不欺諸佛名為不污佛家

復次戒名三學戒學心學慧學破此學名污佛家 如法受戒而後毀破名為欺佛如是二句[不污諸佛家不毀戒欺佛]各有義趣

欺佛者空自發願不如說行欺誑眾生是名欺佛 復次一切法中不如說行名為欺佛

(《雜阿含經》卷 45大正 2330a13~14「汝等為子從我口生從法化生

得法餘財」) 十八關於三乘得解說之時限

(一)《十住毘婆沙論》卷 1大正 2620b1-9

問曰行聲聞辟支佛乘者幾時得度生死大海

答曰行聲聞乘者或以一世得度或以二世或過是數隨根利鈍

又以先世宿行因緣

行辟支佛乘者或以七世得度或以八世

若行大乘者或一恒河沙大劫或二三四至十百千萬億[恒

河沙大劫]或過是數然後乃得具足修行菩薩十地而成佛道亦隨根之

利鈍又以先世宿行因緣

(二)《大智度論》卷28大正25266c14-15

有辟支佛第一疾者四世行久者乃至百劫行如聲聞疾者三世久者六十

《大智度論》卷4大正2792b7-9

佛言無量阿僧祇劫作功德欲度眾生何以故言於三阿僧祇劫12

三阿僧祇劫有量有限

《大智度論》卷 38大正 25342b-343a

[經]舍利弗有菩薩摩訶薩初發意時行六波羅蜜上菩薩位得阿毗跋致

舍利弗有菩薩摩訶薩初發心時便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便轉法輪

與無量阿僧祇眾生作益厚已入無餘涅槃是佛般涅槃後餘法若住一劫

若減一劫舍利弗有菩薩摩訶薩初發意時與般若波羅蜜相應與無

數百千億菩薩從一佛國至一佛國淨佛世界

[論]釋曰有三種菩薩利根心堅未發心前久來集諸無量福德智慧是人

遇佛聞是大乘法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即時行六波羅蜜入菩薩

位得阿毗跋致地所以者何先集無量福德利根心堅從佛聞法故

12 印順法師《成佛之道》增注本(p 413)三大阿僧祇劫有二種解說(A)時間劫(B)德行劫以功德

來計算(依功德來計算三大阿僧祇劫一切菩薩修行成佛都是一樣的)

譬如遠行或有乘羊而去或有乘馬而去或有神通去者

乘羊者久久乃到乘馬者差速乘神通者發意頃便到如是不得言發意

間云何得到神通相爾不應生疑菩薩亦如是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時即入菩薩位

有菩薩初發意初雖心好後雜諸惡時時生念我求佛道以諸功德迴

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人久久無量阿僧祇劫或至或不至先世福德

因緣薄而復鈍根心不堅固如乘羊者

有人前世少有福德利根發心漸漸行六波羅蜜若三若十若百阿僧

祇劫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如乘馬者必有所到

第三乘神通者如上說是三種發心一者罪多福少二者福多罪少

三者但行清淨福德

清淨有二種一者初發心時即得菩薩道二者小住供養十方諸佛

通達菩薩道入菩薩位即是阿毗跋致地阿毗跋致地菩薩義如先說

次後菩薩大厭世間世世已來常好真實惡於欺誑是菩薩亦利根堅

心久集無量福德智慧初發心時便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即轉法輪

度無量眾生入無餘涅槃法住若一劫若減一劫留化佛度眾生佛有

二種神通力一者現在時二者滅後劫義如上說劫中所度眾生

亦復不少

次後菩薩亦利根心堅久集福德發心即與般若波羅蜜相應得六神通

與無量眾生共觀十方清淨世界而自莊嚴其國如阿彌陀佛先世時作

法藏比丘佛將導遍至十方示清淨國令選擇淨妙之國以自莊嚴其國

參見《不必定入定入印經》大正 15699c

印順法師《成佛之道》(增注本)p 415 對三種「神通行菩薩」所判攝之階位

(a)日月神通行龍樹又分為二類有的初發心就上菩薩位有的多少

修行就上菩薩位菩薩位雖有多種解說然依《般若經》

說是頂位再不墮惡道下賤家二乘地了(如約《華嚴

經》的行位說是發心住)

(b)聲聞神通行初發心就成大菩提八相成道[初地分證能於百佛世界

現身八相成道(1)由兜率天下生人間(2)入胎(3)出胎(4)出家(5)降魔(6)成道(7)轉法輪(8)入滅]

(c)如來神通行初發心就與般若相應成熟眾生莊嚴佛土這是方便道

菩薩初地以上到八地

(三)《大毘婆沙論》卷101大正27525b14-21

依狹小道而得解脫故名時解脫狹小道者謂若極速第一生中種善根第

二生中令成熟第三生中得解脫餘不決定

依廣大道而得解脫名不時解脫廣大道者謂若極遲聲聞乘經六十劫而得

解脫如舍利子獨覺乘經百劫而得解脫如麟角喻佛乘經三無數劫而得解

《大毘婆沙論》卷83大正27428b26~29

大加行得故名大悲非如聲聞菩提唯六十劫修加行得獨覺菩提唯經百劫修加

行得如來大悲三無數劫修習百千難行苦行然後乃得故名大悲

(四)真諦譯《攝大乘論釋》卷11大正31229b14-19

論曰有五種人於三阿僧祇劫修行圓滿或七阿僧祇劫或三十三阿僧祇劫

何者為五人行願行地人滿一阿僧祇劫行清淨意行人行有相行人行無相

行人於六地乃至七地滿第二阿僧祇劫從此後無功用行人乃至十地滿第三

阿僧祇劫

《攝大乘論釋》卷11大正31230a25-28

論曰復次云何七阿僧祇劫

釋曰欲顯餘部別執故言復次七阿僧祇劫時與前三阿僧祇劫時為等為

有短長此執等三阿僧祇劫但有別義開為七數

《攝大乘論釋》卷11大正31231b23-27

論曰復次云何三十三阿僧祇

釋曰有諸大乘師欲顯行有下中上欲顯為得未得方便欲顯已得不失

方便欲顯已得不失增上方便欲顯入住出三自在故分阿僧祇為三十三

(五)《大乘起信論》卷11大正32581b7-9

以一切菩薩皆經三阿僧祇劫故但隨眾生世界不同所見所聞根欲性異故示

所行亦有差別

印順法師《大乘起信論講記》p341「一切菩薩皆經三阿僧祇功」而成佛

這是任何菩薩都是一樣的從初住到第十回向滿為初阿僧祇劫從初地到

七地滿心為二阿僧祇劫從八地到第十地滿為第三阿僧祇劫種性善

根發心證悟都是一樣的等到圓滿成佛所以也是佛佛平等「但隨」

順「眾生世界不同所見所聞根欲性異故示」現菩薩的「所行」

也「有差別」根異根機的利鈍(下中上)有異欲異即好樂與興趣的各

別性異即習慣熏染有別如來鑑機的十力中即有根勝劣智力(根)種

種勝解智力(欲)種種界智力(性)因為眾生所處的世界不同所見所聞

不同根欲性也都不同故不能不示現所行有差別實則菩薩的行程是

一樣的

參印順法師《成佛之道》p237《中觀論頌講記》p348《華雨集(四)》p107

關於各經論所說之三乘解說時限

三乘別

所依經論 聲聞乘 辟支佛乘 大乘

《十住毘婆沙論》 隨根利鈍或一二

世或更多世不定隨

根利鈍又以先世宿行

因緣

或七世或八世得度 或一或二三四乃至十

百千萬億「恒河沙大

劫」或過是數

《大智度論》 快者三世慢則六十劫 最快四世最慢一百劫 無量阿僧祇劫但利根

者如乘神通行急速成

《大毘婆沙論》 狹小道最快三世

廣大道最慢六十劫

最慢一百劫如「麟角

喻」獨覺

三阿僧祇劫

《攝大乘論釋》

(真諦譯)

- - 三阿僧祇劫

七阿僧祇劫(別部)

三十三阿僧祇劫(餘

大乘師)

《大乘起信論》 - - 定是三阿僧祇劫但隨

眾生根性不同故示現

所行亦有差別

十九聲聞辟支佛佛俱到彼岸於解脫中有差別否

(一)《十住毘婆沙論》卷1大正2620b9-15

問曰聲聞辟支佛佛俱到彼岸於解脫中有差別不

答曰是事應當分別於諸煩惱得解脫是中無差別因是解脫入無餘涅槃是

中亦無差別無有相故但諸佛甚深禪定障解脫一切法障解脫於諸

聲聞辟支佛有差別非說所盡亦不可以譬喻為比

(二)《十住毘婆沙論》卷 11大正 2683a24-b3

無礙解脫者解脫有三種一者於煩惱障礙解脫二者於定障礙解脫三

者於一切法障礙解脫是中得慧解脫阿羅漢得離煩惱障礙解脫共解脫阿

羅漢及辟支佛得離煩惱障礙解脫得離諸禪定障礙解脫唯有諸佛具三解脫

所謂煩惱障礙解脫諸禪定障礙解脫一切法障礙解脫總是三種解脫故佛

名無礙解脫

(三)《大智度論》卷 35大正 25320c21-322a26

【經】舍利弗白佛言「世尊聲聞所有智慧若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羅漢

辟支佛智慧佛智慧是諸眾智無有差別不相違背無生性空若法不相違背

無生性空是法無有別異云何世尊言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一日修智慧

出過聲聞辟支佛上」(大正 25320c21-26)

【論】問曰上佛已說菩薩摩訶薩修智慧出過聲聞辟支佛上今舍利弗何以故問

答曰不問智慧勢力能度眾生今但問佛及弟子智慧體性法中無有差別者

以諸賢聖智慧皆是諸法實相慧皆是四諦及三十七品慧皆是出三界

入三脫門成三乘果慧以是故說無有差別

復次如須陀洹果以無漏智滅結得果乃至佛亦如是如須陀洹用二種

解脫果有為解脫無為解脫乃至佛亦如是如佛入涅槃須陀洹極

遲不過七世皆同事同緣同行同果報以是故言無相違背所以

者何不生性空故(大正25320c26-321a9)

有為解脫無為解脫(《俱舍論》卷 25大正 29133c20-21)

解脫體有二謂有為無為有為解脫謂無學勝解無為解脫謂一切惑

滅 【經】佛告舍利弗「於汝意云何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一日修智慧心念

我行道慧益一切眾生當以一切種智知一切法度一切眾生諸聲聞辟支佛

智慧為有是事不」舍利弗言「不也世尊」(大正 25321b6-10) 【論】helliphellip聲聞辟支佛雖有慈心本不發心願度一切眾生亦不迴善根向阿耨多

羅三藐三菩提以是故菩薩一日修智慧過聲聞辟支佛上

(大正 25321c26-322a1)

【經】「舍利弗於汝意云何諸聲聞辟支佛頗有是念我等當得阿耨多羅三藐

三菩提度一切眾生令得無餘涅槃不」舍利弗言「不也世尊」佛告

舍利弗「以是因緣故當知諸聲聞辟支佛智慧欲比菩薩摩訶薩智慧百

分不及一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及」(大正 25322a2-7)

【論】問曰上已反問舍利弗事已定今何以復問答曰以舍利弗引欲以須陀洹

同得解脫故與諸佛菩薩等而佛不聽譬如有人欲以毛孔之空與虛空等

以是故佛重質其事復次雖同一事義門各異先言智慧為一切眾生故

今言頗有是念我等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令一切眾生得無餘涅槃

(大正 25322a7-14)

【經】「舍利弗於汝意云何諸聲聞辟支佛頗有是念我行六波羅蜜成就眾

生莊嚴世界具佛十力四無所畏四無礙智十八不共法度脫無量阿僧

祇眾生令得涅槃不」舍利弗言「不也世尊」(大正 25322a17-26) 二十關於修學菩薩道成佛之殊勝理由

(一)《十住毘婆沙論》卷 1大正 2620b15-c23

問曰三乘所學皆為無餘涅槃若無餘涅槃中無差別者我等何用於恒河沙等

大劫往來生死具足十地不如以聲聞辟支佛乘速滅諸苦

答曰是語弱劣非是大悲有益之言若諸菩薩效汝小心無慈悲意不能精

勤修十地者諸聲聞辟支佛何由得度亦復無有三乘差別所以者何

一切聲聞辟支佛皆由佛出若無諸佛何由而出若不修十地何有

諸佛若無諸佛亦無法僧是故汝所說者則斷三寶種非是大人

有智之言不可聽察hellip如是聲聞辟支佛佛煩惱解脫雖無差別以

度無量眾生久住生死多所利益具足菩薩十地故有大差別

(二)《大毘婆沙論》卷 16大正 2777a24-b4

佛世尊愛恚永斷違順平等拔諍論根滅憍慢本視諸珍寶猶如瓦礫於一

切法覺照無遺無相似愛及恚慢等諸煩惱習已永斷故非如獨覺及諸聲聞

雖斷煩惱而有餘習貪愛習者如尊者阿難憐諸釋種瞋恚習者如尊者畢陵伽

筏蹉語殑伽神言小婢止流吾今欲渡憍慢習者如尊者舍利子棄擲醫藥

愚癡習者如尊者笈房缽底食前咳氣知食未銷不知後苦而復更食如是

等事其類甚多

(阿羅漢仍有習氣參見《大智度論》卷 27大正 25260c2-25)

二十一「是人修集聲聞辟支佛乘法未入法位我當教化令趣佛道」為何強調

「未入法位」 (一)《十住毘婆沙論》卷 7(大正 2655a4~18)

問曰云何名為歸依僧 答曰若諸聲聞人 未入法位者 令發無上心 使得佛十力

先以財施攝 後乃以法施 深信四果僧 不分別貴眾 求聲聞功德 而不證解脫 是名歸依僧 又應念三事

聲聞人者成聲聞乘 未入法位者於聲聞道未得必定能令此人發佛道心而得十力若入法位者

終不可令發無上心設或發心亦不成就如《般若波羅蜜》中尊者須菩提

所說「已入正法位不能發無上心何以故是人於生死已作障隔不復往

來生死發無上心

(二)《小品般若波羅蜜經》卷 1(大正 8540a16~21) 若諸天子未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今應當發若人已入正位則不堪任

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何以故已於生死作障隔故是人若發阿耨多羅三

藐三菩提心我亦隨喜終不斷其功德所以者何上人應求上法(參見《大

智度論》卷 54大正 25442c4~9) (三)印順法師《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p650~651

經中廣舉譬喻形容棄般若法門而取聲聞經者的無知對於傳統佛教採取了

尊重又貶抑的立場這不但維護了般若法門也有誘導聲聞修學般若法門的意

義誘導聲聞修學最顯著的例子如『小品般若波羅蜜經』卷一(大正 8540a)說

若諸天子未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今應當發若人已入正位則不

堪任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何以故已於生死作障隔故是人若發阿

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我亦隨喜終不斷其功德所以者何上人應求上

法 「入正位」是「入正性離生」的舊譯「入正位」聲聞行者就得「須陀洹」(初

果)最多不過七番生死一定要入無餘涅槃這樣就不能長在生死中修菩

薩行所以說「已於生死作障隔」如只有七番生死就不可能發求成佛道的

大心所以說「不堪任」這是依佛教界公認的教理說經上又說如「入正

位」的能發大菩提心求成佛道也是隨喜讚歎的因為上人聲聞聖者

是應該進一步的求更上的成佛法門說聲聞聖者不可能發心又鼓勵他們發心

修菩薩道這是不否定部派佛教的教義而暗示了聲聞聖者迴心的可能特別

是『大如品』依「如」真如而泯「三乘人」與「一(菩薩)乘人」的差

別消融了二乘與菩薩的對立

(四)《大品般若經》卷 22〈遍學品 74〉大正 8381b15-17

若菩薩摩訶薩作八人得須陀洹果乃至得阿羅漢果得辟支佛道然後入菩

薩位無有是處(《大智度論》卷 86大正 25659b26-28)

(五)《維摩詰所說經》卷中(大正 14549b4~b16) 若見無為入正位者不能復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譬如高原陸地不生蓮

華卑濕淤泥乃生此華如是見無為法入正位者終不復能生於佛法煩惱泥

中乃有眾生起佛法耳又如殖種於空終不得生糞壤之地乃能滋茂如是入無

為正位者不生佛法起於我見如須彌山猶能發于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生佛

法矣是故當知一切煩惱為如來種譬如不下巨海不能得無價寶珠如是不入

煩惱大海則不能得一切智寶

(六)《大智度論》卷 27大正 25263b12-25 菩薩初發意時所可怖畏無過聲聞辟支佛地正使墮地獄無如是怖畏

不永破大乘道故阿羅漢辟支佛於此大乘以為永滅譬如空地有樹名舍

摩梨(角+瓜)枝廣大眾鳥集宿一鴿後至住一枝上其枝及(角+瓜)即

時壓折澤神問樹神大鳥鵰鷲皆能任持何至小鳥便不自勝樹神答言

此鳥從我怨家尼俱盧樹上來食彼樹果來栖我上必當放糞子墮地者惡

樹復生為害必大是故於此一鴿大懷憂畏寧捨一枝所全者大菩薩

摩訶薩亦如是於諸外道魔眾及諸結使惡業無如是畏如阿羅漢辟支

佛何以故聲聞辟支佛於菩薩邊亦如彼鴿壞敗大乘心永滅佛業

一切菩薩乃至初發心皆畢定如法華經中說 問曰若菩薩皆畢定佛何以故種種呵二乘不聽菩薩取二乘證 答曰求佛道者應遍知法性是人畏老病死故於法性少分取證便自止息捨

佛道不度眾生諸佛菩薩之所呵責「汝欲捨去會不得離」得阿羅漢證時

不求諸菩薩深三昧又不廣化眾生是則迂迴於佛道稽留 問曰阿羅漢先世因緣所受身必應當滅住在何處而具足佛道 答曰得阿羅漢時三界諸漏因緣盡更不復生三界有淨佛土出於三界乃

至無煩惱之名於是國土佛所聞法華經具足佛道如法華經說「有羅漢若不

聞法華經自謂得滅度我於餘國為說是事汝皆當作佛」

問曰若阿羅漢往淨佛國土受法性身如是應得疾作佛何以言迂迴稽留

答曰是人著小乘因緣捨眾生捨佛道又復虛言得道以是因緣故雖不受

生死苦惱於菩薩根鈍不能疾成佛道不如直往菩薩

復次佛法於五不可思議中最第一今言漏盡阿羅漢還作佛唯佛能知論議

者正可論其事不能測知是故不應戲論若求得佛時乃能了知餘人可信而

不可知(大正 25714a1~25) (七)《大智度論》卷 28大正 25264b7~10

問曰阿羅漢煩惱已盡習亦未盡何以不生(法性生身) 答曰阿羅漢無大慈悲無本誓願度一切眾生又以實際作證已離生死故

(八)如果二乘人可以迴心向大則須耗費多少時間才能成佛呢

1《大般涅槃經》卷 11

一斷三結得須陀洹果不墮地獄畜生餓鬼helliphellip是人未來過八萬劫

便當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迦葉第二人者斷三結縛薄貪恚癡

得斯陀含果名一往來helliphellip是人未來過六萬劫便當得成阿耨多羅三藐

三菩提迦葉第三人者斷五下結得阿那含果更不來此helliphellip是人未

來過四萬劫便當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迦 葉第四人者永斷貪欲瞋恚愚癡得阿羅漢果helliphellip亦非騏驎獨一之

行helliphellip是人未來過二萬劫便當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迦葉第五人

者永斷貪欲瞋恚愚癡得辟支佛道helliphellip真是騏驎獨一之行helliphellip是人未

來過十千劫便當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大正 12431 c16~432a5) 2《瑜伽師地論》卷 80

問迴向菩提聲聞為住無餘依涅槃界中能發趣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耶

為住有餘依涅槃界耶 答唯住有餘依涅槃界中可有此事所以者何以無餘依涅槃界中遠離

一切發起事業一切功用皆悉止息 問若唯住有餘依涅槃界中能發趣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云何但由一

生便能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耶所以者何阿羅漢等尚當無有所餘

一生何況當有多生相續 答由彼要當增諸壽行方能成辦世尊多分依此迴向菩提聲聞密意說

言物類善男子若有善修四神足已能住一劫或餘一劫餘一劫者

此中意說過於一劫彼雖如是增益壽行能發趣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而

所修行極成遲鈍樂涅槃故不如初心始業菩薩彼既如是增壽行已

留有根身別作化身同法者前方便示現於無餘依般涅槃界而般涅槃

由此因緣皆作是念某名尊者於無餘依般涅槃界已般涅槃彼以所留有

根實身即於此界贍部洲中隨其所樂遠離而住一切諸天尚不能睹何

況其餘眾生能見彼於涅槃多樂住故於遍遊行彼彼世界親近供養佛菩

薩中及於修習菩提資糧諸聖道中若放逸時諸佛菩薩數數覺悟被覺

悟已於所修行能不放逸(大正 30749a5~b1)

迴向菩提聲聞要想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必須在尚未證入無餘依涅槃

界前才有可能其所使用的方法是善修四神足在住壽一劫或餘一劫的

時間中廣集菩提資糧依四神足之力而住壽一劫或餘一劫這是佛教中

古老的傳說如《長阿含經》卷 2<遊行經>云 佛告阿難諸有修四神足多修習行常念不忘在意所欲可得

不死一劫有餘阿難佛四神足已多修行專念不忘在意所欲

如來可止一劫有餘為世除冥多所饒益天人獲安(大正 115b19~24)

這樣的傳說在聲聞部派中是知道的但何以沒有說到可以依四神足之力

在住壽餘一劫的時間中廣集菩提資糧而成佛呢從時間觀的角度來看

《瑜伽師地論》說「餘一劫者此中意說過於一劫」這是將「餘一劫」

的時間擴充了不論多久時間直到成佛為止而不是一劫多一點的意思

而聲聞部派也許認為「餘一劫」是一劫再多一點的時間因此就沒有說到

可以依四神足之力在住壽一劫或一劫餘的時間中廣集菩提資糧而成

佛但從有部認為入了忍位就無法迴心向大的主張來看則不論「餘一劫」

的時間是長是短都將無法成佛這應該是部派間沒有傳說依四神足之力

在住壽餘一劫的時間中廣集菩提資糧而成佛的主要原因 二十二諸佛威力功德智慧無量深法等無差別為何佛壽有長短國土有淨穢

正法有久住不久住helliphellip (一)《十住毘婆沙論》卷 3大正 2632c3-14

佛功德力者一切去來今佛威力功德智慧無量深法等無差別但隨

諸佛本願因緣helliphellip無量壽命者壽命無量劫過諸算數一劫百劫千

劫萬劫億劫百千萬億那由他阿僧祇劫如是久住為利益憐愍眾生故

一切諸佛雖力能無量壽以本願故有久住世者有不久住者

(二)《俱舍論》卷 27大正 29141b3-9 論曰由三事故諸佛皆等一由資糧等圓滿故二由法身等成辦故三由

利他等究竟故由壽種姓身量等殊諸佛相望容有差別壽異謂佛

壽有短長種異謂佛生剎帝利婆羅門種姓異謂佛姓喬答摩迦葉波等

量異謂佛身有小大等言顯諸佛法住久近等 (三)佛壽命長短(《大智度論》卷 34大正 25312a14- b21)

問曰佛雖有長壽業因緣生於惡世故壽命便短以此短壽能具佛事何

用長為又佛以神通力故一日之中能具佛事何況百歲 答曰此間閻浮提惡故佛壽應短餘處好故佛壽應長 問曰若然者菩薩於此閻浮提淨飯王宮生出家成道是實佛餘處皆是神

通力變化作佛以度眾生 答曰此言非也所以者何餘處閻浮提亦各各言我國是實佛餘處為變化

何以知之若餘處國土自知是化佛則不肯信受教戒又如餘國土人

壽命一劫若佛壽百歲於彼裁無一日眾生則起輕慢不肯受教彼則

以一劫為實佛以此為變化如《首楞嚴經》說「神通遍照佛壽七百

千阿僧祇劫佛告文殊尸利彼佛則是我身彼佛亦言釋迦文佛則是

我身」以是故知諸佛壽命實皆無量為度人故現有長短汝言釋迦

文佛以神通力故所度眾生與人壽不異者則不須百歲一日之中可

具足佛事 如阿難一時心生是念如然燈世尊一切勝佛鞞婆尸佛出於好世

壽命極多能具佛事我釋迦文佛出生惡世壽命極短將無世尊

不能具足佛事耶 爾時世尊入日出三昧從身變化出無量諸佛及無量光明普至十方

一一化佛在諸世界各作佛事或有說法或現神通或現三昧或現

飯食如是之比種種因緣施作佛事而度眾生從三昧起告阿難曰『汝

悉見聞是事不』阿難言『唯然已見』佛告阿難『佛以如是神力

能具佛事不』阿難言『假令佛壽一日大地草木悉為可度眾生則

能度盡何況百歲』 以是故知諸佛壽命皆悉無量為度人故現有長短譬如日出影現

於水隨水大小水大則影久水小則速滅若照琉璃頗梨珠山影則

久住又如火燒草木然少則速滅然多則久住不可以滅處無火

故謂多然處亦無光明長短義亦如是 (參見《佛說首楞嚴三昧經》卷 2大正 15644c)

(四)佛土淨不淨(《大智度論》卷 32大正 25302b12-c10) 一切佛功德皆等無多無少

問曰若爾者何以言阿彌陀佛壽命無量光明千萬億由旬無量劫度眾生

答曰諸佛世界種種有淨不淨有雜

如《三十三天品經》說佛在三十三天安居自恣時至四眾久不見

佛愁思不樂遣目連白佛言「世尊云何捨此眾生住彼天上」

時佛告目連「汝觀三千世界」目連以佛力故觀或見諸佛為大眾

說法或見坐禪或見乞食如是種種施作佛事目連即時五體投地

是時須彌山王跛[跳-兆+我]大動諸天皆大驚怖目連涕泣稽首白

佛「佛有大悲不捨一切作如是種種化度眾生」佛告目連「汝

所見甚少過汝所見東方有國純以黃金為地彼佛弟子皆是阿羅漢

六通無礙復過是東方有國純以白銀為地彼佛弟子皆學辟支佛道

復過是東方有國純以七寶為地其地常有無量光明彼佛所化弟子純

諸菩薩皆得陀羅尼諸三昧門住阿毘跋致地目連當知彼諸佛者

皆是我身如是等東方恒河沙等無量世界有莊嚴者不莊嚴者皆

是我身而作佛事如東方南西北方四維上下亦復如是」

以是故當知釋迦文佛更有清淨世界如阿彌陀國阿彌陀佛亦有嚴

淨不嚴淨世界如釋迦文佛國諸佛大悲徹於骨髓不以世界好醜隨

應度者而教化之如慈母愛子子雖沒在廁溷懃求拯拔不以為惡

(五)清淨國土雜國土(《大智度論》卷 93大正 25711c14-21) 問曰佛憐愍眾生淨佛國土中何以無三惡道眾生 答曰憐愍一切眾生平等無異此中說清淨業因緣是國土中無三惡道

又佛非但一國土乃有十方恒河沙國土佛有清淨國土有雜國土

雜國土中則具有五道淨佛國土或有人天別異或無有人天別異

如過去天王佛國土中唯佛世尊以為法王是故名為天王佛 (六)《維摩詰所說經》〈佛國品第一〉卷 1大正 14538c10-29

舍利弗眾生罪故不見如來佛土嚴淨非如來咎舍利弗我此土淨而汝

不見爾時螺髻梵王語舍利弗『勿作是意謂此佛土以為不淨所以

者何我見釋迦牟尼佛土清淨譬如自在天宮』舍利弗言『我見此土

丘陵坑坎荊蕀沙礫土石諸山穢惡充滿』螺髻梵言『仁者心有高下

不依佛慧故見此土為不淨耳舍利弗菩薩於一切眾生悉皆平等深心

清淨依佛智慧則能見此佛土清淨』於是佛以足指按地即時三千大千

世界若干百千珍寶嚴飾譬如寶莊嚴佛無量功德寶莊嚴土一切大眾

歎未曾有而皆自見坐寶蓮華佛告舍利弗『汝且觀是佛土嚴淨』舍

利弗言『唯然世尊本所不見本所不聞今佛國土嚴淨悉現』佛語

舍利弗『我佛國土常淨若此為欲度斯下劣人故示是眾惡不淨土耳譬

如諸天共寶器食隨其福德飯色有異如是舍利弗若人心淨便見此土功德

莊嚴』 (七)正法久住不久住(《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 183大正 27919a3-16)

問何故過去諸佛有未般涅槃正法即滅有於般涅槃後七日即滅今釋迦佛

千歲方滅耶 答過去諸佛壽量長遠於彼正教所應作者佛在世時多已究竟故法速滅

今世尊釋迦牟尼出百年時壽量短促正教所作雖佛涅槃多未究竟乃

至千歲於中有種善根者有成熟者有解脫者是故經於多時正法方滅

有說過去諸佛所有弟子愛重奢摩他非毘缽舍那由重奢摩他故

恒住寂止不樂傳說契經等十二分教故法速滅 今世尊弟子愛重毘缽舍那非奢摩他由重毘缽舍那故多住觀察皆

樂傳授契經等十二分教是故正法多時乃滅 (八)1《成佛之道》(增注本)p19

從經典看來佛的色身有大小壽命有長短國土有淨穢弟子有多少正

法住世也不一致要知道這是佛的方便示現為了適應眾生的根機才有

這種種差別

2《成佛之道》(增注本)p425-426

佛壽與佛身的長短可說有限量的都是化身化土化身佛為什麼示現這

些差別呢因眾生根性不同有的應以苦切語三惡道是這樣的苦眾生界

是這樣的苦能因此發心修行這是折伏門 有的應以愛語這麼清淨那麼自在就肯發心修行這是攝受門 化身佛就是以這折攝二門來成就眾生的隨機適應如藥能治病就是妙

藥所以不應該生優劣想

3印順法師《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p493 釋尊的生在穢惡時代是出於悲憫眾生的願力願意在穢土成佛救護眾生

脫離一切苦這是重在「悲能拔苦」的精神彌勒是立願生在「佛剎莊嚴

壽命無數」的世界重在慈(彌勒譯為「慈」)的「施與安樂」至於成佛

(智證)度眾生是沒有不同的這是法藏部的見解 說一切有部以為「慈氏菩薩多自饒益少饒益他釋迦菩薩多饒益他少

自饒益」釋尊與彌勒因行的對比釋尊是更富於大悲為眾生的精神所以

彌勒的最初發心比釋迦早了四十餘劫而成佛卻落在釋尊以後這顯得大

悲苦行的菩薩道勝過了為「莊嚴佛剎壽命無數」而發心修行

Page 23: 《十住毘婆沙論》之菩薩修行要略...2006 年佛法度假中文營隊課程講義 《十住毘婆沙論》之菩薩修行要略 釋長慈編 2006/5/22 壹、簡介 一、釋《論》題:

問曰汝說無上道相時種種因緣訶罵空發願菩薩自言菩薩但名字菩薩

若是三不名為菩薩者成就何法名為真菩薩

答曰非但發空願自言是菩薩名字為菩薩略說能成就三十二法者乃名

為菩薩若人發心欲求佛道自言是菩薩空受名號不行功德慈悲

心諸波羅蜜等是不名為菩薩如土城名寶城但自誑身亦誑諸佛

亦誑世間眾生若人有三十二妙法亦能發願是名真實菩薩何等三十

一深心為一切眾生求諸安樂(參見大正2623c17-24a29102c8-12)

二能入諸佛智中

三自審知堪任作佛不作佛

四不憎惡他

五道心堅固

六不假偽結託親愛

七乃至未入涅槃常為眾生作親友

八親疏同心

九已許善事心不退轉

十於一切眾生不斷大慈

十一於一切眾生不斷大悲(參大正2649b18-29103c17-24)

十二常求正法心無疲懈

十三勤發精進心無厭足

十四多聞而解義

十五常省己過

十六不譏彼闕

十七於一切見聞事中常修菩提心

十八施不求報

十九持戒不求一切生處

二十於一切眾生忍辱無瞋礙

二十一能勤精進修習一切善根

二十二不隨無色定生

二十三方便所攝智慧

二十四四攝法所攝方便

二十五持戒毀戒慈愍無二(參大正2661a16-b29)

二十六一心聽法

二十七一心阿練若處住

二十八不樂世間種種雜事

二十九不貪著小乘(參大正2620b15-c23)

三十見大乘利益為大

三十一遠離惡知識(參大正2667a4-8)

三十二親近善知識(參大正2666c28-67a4)

菩薩住是三十二法能成七法所謂

(1)四無量心

(2)能遊戲五神通

(3)常依於智

(4)常不捨善惡眾生

(5)所言決定言必皆實

(6)集一切善法

(7)心無厭足

是為三十二法為七法菩薩成就此者名為真實菩薩

(四)《大寶積經》卷112「普明菩薩會」大正11632c27-633a14 復次迦葉名菩薩者不但名字為菩薩也能行善法行平等心名為菩薩

略說成就三十二法名為菩薩何謂三十二法 (1)常為眾生深求安樂(2)皆令得住一切智中(3)心不憎惡他人智慧(4)破壞憍慢(5)深樂佛道(6)愛敬無虛(7)親厚究竟於怨親中其心同等

至於涅槃(8)言常含笑先意問訊(9)所為事業終不中息(10)普為

眾生等行大悲(11)心無疲倦多聞無厭(12)自求己過不說他短(13)以菩提心行諸威儀(14)所行惠施不求其報(15)不依生處而行持戒(16)諸眾生中行無礙忍(17)為修一切諸善根故勤行精進(18)離生無色而起

禪定(19)行方便慧(20)應四攝法(21)善惡眾生慈心無異(22)一

心聽法(23)心住遠離(24)心不樂著世間眾事(25)不貪小乘於大乘

中常見大利(26)離惡知識親近善友(27)成四梵行遊戲五通(28)常依真智(29)於諸眾生邪行正行俱不捨棄(30)言常決定(31)貴真

實法(32)一切所作菩提為首 如是迦葉若人有此三十二法名為菩薩

《大寶積經》與《十住毘婆沙論》三十二法之比對

《大寶積經》 《十住毘婆沙論》

1 常為眾生深求安樂 深心為一切眾生求諸安樂(1)

2 皆令得住一切智中 能入諸佛智中(2)

3 心不憎惡他人智慧 不憎惡他(4)

4 破壞憍慢 自審知堪任作佛不作佛(3)

5 深樂佛道 道心堅固(5)

6 愛敬無虛 不假偽結託親愛(6)

7 親厚究竟於怨親中其心同等至於

涅槃 親疏同心(8)

乃至未入涅槃常為眾生作親友(7)

8 言常含笑先意問訊

9 所為事業終不中息 已許善事心不退轉(9)

10 普為眾生等行大悲 於一切眾生不斷大慈(10)

於一切眾生不斷大悲(11)

11 心無疲倦多聞無厭 常求正法心無疲懈(12)

勤發精進心無厭足(13)

多聞而解義(14)

12 自求己過不說他短 常省己過(15)不譏彼闕(16)

13 以菩提心行諸威儀 於一切見聞事中常修菩提心(17)

14 所行惠施不求其報 施不求報(18)

15 不依生處而行持戒 持戒不求一切生處(19)

16 諸眾生中行無礙忍 於一切眾生忍辱無瞋礙(20)

17 為修一切諸善根故勤行精進 能勤精進修習一切善根(21)

18 離生無色而起禪定 不隨無色定生(22)

19 行方便慧 方便所攝智慧(23)

20 應四攝法 四攝法所攝方便(24)

21 善惡眾生慈心無異 持戒毀戒慈愍無二(25)

22 一心聽法 一心聽法(26)

23 心住遠離 一心阿練若處住(27)

24 心不樂著世間眾事 不樂世間種種雜事(28)

25 不貪小乘於大乘中常見大利 不貪著小乘(29)見大乘利益為大(30)

26 離惡知識親近善友 遠離惡知識(31)親近善知識(32)

27 成四梵行遊戲五通 四無量心能遊戲五神通

28 常依真智 常依於智

29 於諸眾生邪行正行俱不捨棄 常不捨善惡眾生

30 言常決定 所言決定

31 貴真實法 言必皆實

32 一切所作菩提為首 集一切善法心無厭足

十三「自得度已當度眾生」之意趣為何 (一)《十住毘婆沙論》卷 1大正 2624b3~20

發願「我得自度已當度眾生」者一切諸法願為其本離願則不成是

故發願 問曰何故不言我當度眾生而言自得度已當度眾生

答曰自未得度不能度彼如人自沒淤泥何能拯拔餘人又如為水所[漂

寸]不能濟溺是故說我度已當度彼如說

「若人自度畏能度歸依者自未度疑悔何能度所歸

若人自不善不能令人善若不自寂滅安能令人寂」

是故先自善寂而後化人又如法句偈說

「若能自安身在於善處者然後安餘人自同於所利」

凡物皆先自利後能利人何以故如說

「若自成己利乃能利於彼自捨欲利他失利後憂悔」

是故說自度已當度眾生

(二)《十住毘婆沙論》卷 14大正 2698b29~ c14

若生善處若生惡處皆屬十善十不善道 我知是世間諸業因緣有無有定主是故我應先自行十善道然後令諸眾生亦住

十善道 問曰何以故要先自住十善道後乃令他住耶 答曰行於惡業者令他善不易自不行善故他則不信受

若惡人自不行善欲令他行善者則為甚難何以故是人自不行善

他人不信受其語如偈說 「若人自不善不能令他善若自不寂滅不能令他寂 以是故汝當先自行善寂然後教他人令行善寂滅」

是菩薩當如是行善法

(三)印順法師《學佛三要》(p145~154) 淨化身心擴展德性從徹悟中得自利的解脫自在本為佛弟子的共同目

標聲聞道與菩薩道的差別只在重於自利或者重於利他從利他中完成自

利聲聞不是不能利他的也還是住持佛法利樂人天度脫眾生不過重於

解脫的己利在未得解脫以前厭離心太深不大修利他的功德證悟以後

也不過隨緣行化而已而菩薩在解脫自利以前著重於慈悲的利他所以說

「未能自度先度人菩薩於此初發心」證悟以後更是救濟度脫無量眾生

所以聲聞乘的主機是重智證的菩薩乘的主機是重悲濟的 菩薩道在初期的聖典中即被一般稱做小乘三藏中也是存在的這即

是菩薩本生談菩薩在三大阿僧祇劫中或作國王王子或作宰官或作外

道或作農工商賈醫生船師或在異類中行為鳥為獸菩薩不惜財物

不惜身命為了利益眾生而施捨閻浮提中沒有一處不是菩薩施捨頭目腦髓

的所在他持戒忍辱精勤的修學波羅密多的四種六種或十種都是歸

納本生談的大行難行而來這樣的慈悲利他都在證悟解脫以前誰說非自利

不能利他等到修行成熟菩提樹下一念相應妙慧圓成無上正等正覺這樣

的頓悟成佛從三大阿僧祇劫的慈悲利他中得來菩薩與聲聞的顯著不同就

是一向在生死中不求自利解脫而著重於慈悲利他 初期的大乘經對於菩薩的三祇修行與三藏所說的小小不同大乘以為

菩薩的利他行在沒有證悟以前是事行勝解行雖然難得但功德還算不

得廣大徹悟的證真無生法忍以後莊嚴淨土成熟眾生的利他大行功

德是大多了因為這是與真智相應是事得理融的平等無礙的大乘分菩薩

道為二階般若道凡經一大僧祇劫是實證以前的地前的唯識宗稱為資

糧位加行位(到見道位)也名勝解行地證悟以後是方便道凡經二大僧祇

劫即登地菩薩唯識家稱為從見道到修道位大體的說地前菩薩雖有勝

解而還沒有現證廣集無邊的福智資糧與本生談所說相近大地菩薩現證

了法界如觀音菩薩等慈悲普濟不可思議本生談中的一分異類中行屬於

這一階段的化身雖有未證悟已證悟二大階位而未證悟前菩薩還是慈悲

利物決無一心一意趣求解脫自利的helliphellip觀音菩薩等尋聲救苦是大地菩薩

事然並非人間的初學菩薩行者不要實踐慈悲利物的行為helliphellip

大乘佛教的修學者菩薩如沒有證悟還不能解脫自在他怎麼能長

期的在生死中修行不怕失敗嗎能自己作得主而不像一般凡夫的墮入惡

道或生長壽天嗎自己不能浮水怎能在水中救人難道不怕自己沈沒嗎

一分學者的專重信願求得信心的不退或專重智證而趨於急求解脫急求

成佛這都不外乎受了這種思想的影響

當然自己不能浮水不能入水救人然而自己離水上岸又怎麼能在

水中救人聲聞人急求自證了脫生死等到一斷煩惱即「與生死作隔礙」

再不能發菩提心長在生死修菩薩行雖然大乘經中進展到還是可以回心

向大的結論然而被痛責為焦芽敗種的要費多大的方便才能使他迴向大乘

呢要再修多少劫的大乘信心才能登菩薩地呢即使迴入菩薩乘由於過去

自利的積習難返也遠不及直往大乘的來得順利而精進所以大乘經中以退

失菩提心為犯菩薩重戒以悲願不足而墮入自利的證入為必死無疑不重悲

願不集利他的種種功德一心一意的自利以為能速疾成佛這真是可悲的

大乘真精神的沒落

在水中救人是不能離水上岸的要學會浮水也非在水中學習不可菩

薩要長在生死中修菩薩行自然要在生死中學習要有一套長在生死而能普

利眾生的本領但這非依賴佛力可成也非自己先做到了生脫死解脫自在

因為這是要墮入小乘深坑的菩薩這套長在生死而能廣利眾生的本領除「堅

定信願」「長養慈悲」而外主要的是「勝解空性」觀一切法如幻如化了

無自性得二諦無礙的正見是最主要的一著所以經上說「若有於世間

正見增上者雖歷百千生終不墮惡趣」唯有了達得生死與涅槃都是如幻

如化的這才 能不如凡夫的戀著生死也不像小乘那樣的以「三界為牢

獄生死如冤家」而厭離他急求擺脫他這才能不如凡夫那樣的怖畏涅槃

能深知涅槃的功德而也不像小乘那樣的急趣涅槃在生死中浮沈因信願

慈悲特別是空勝解力能逐漸的調伏煩惱能做到煩惱雖小小現起而不會闖

大亂子不斷煩惱也不致作出重大惡業時時以眾生的苦痛為苦痛眾生的

利樂為利樂我見一天天的薄劣慈悲一天天的深厚怕什麼墮落唯有專為

自己打算的才隨時有墮落的憂慮發願在生死中常得見佛常得聞法「世

世常行菩薩道」這是初期大乘的共義中觀與瑜伽宗的共義釋尊在經中說

「我往昔中多住空故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hellip這種空性勝解或稱「真

空見」要從聞思而進向修習以信願慈悲來助成時常記著「今是學時

非是證時」(悲願不足而證空就會墮入小乘)這才能長在生死中忍受生死

的苦難眾生的種種迫害而不退菩提心菩薩以「布施」「愛語」「利行」「同

事」四攝法廣利一切眾生自己還沒有解脫卻能廣行慈悲濟物的難行苦

行雖然這不是人人所能的然而菩薩的正常道卻確實如此helliphellip 我們必須認清名符其實的菩薩是偉大的最偉大處就在他能不為自

己著想以利他為自利helliphellip有信願慈悲空性勝解正好在生死海中鍛鍊

身手從頭出頭沒中自利利人一般能於菩薩行而隨喜的景仰的學習的

都是種植菩提種子都是人中賢哲世間的上士有積極利他為法為人的大

心凡夫即使是「敗壞菩薩」也比自了漢強得多這種慈悲為本的人菩薩行

淺些是心向佛乘而實是人間的君子十善菩薩深些是心存利世利益人間

的大乘正器從外凡內凡而漸登賢位的菩薩沒有得解脫的自利卻能為一

切眾生而修學為一切眾生而忍苦犧牲hellip漸學漸深從人間正行而階梯佛乘

這才是菩薩的中道正行真能存菩薩的心胸有菩薩的風格理解菩薩利他的

真精神那裡會如喪考妣的急求己利

《雜阿含經》 卷 28(788 經) 「假使有世間正見增上者雖復百千生終不墮惡趣」 (大正

2204c11~12)

《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 18〈不證品〉 「佛告須菩提若菩薩摩訶薩具足觀空先作是願我今不應空法作證

我今學時非是證時」(大正 8350a19~21) (參見《大智度論》卷 76〈釋學空不證品〉大正 25592b4~6)

十四何謂「必定聚」初發菩薩心者是否皆入必定聚

(一)《十住毘婆沙論》卷 1大正 2624c2~14 為得如是佛十力故大心發願即入必定聚

問曰凡初發心皆有如是相耶

答曰或有人說「初發心便有如是相」而實不爾何以故是事應分別不

應定答所以者何一切菩薩初發心時不應悉入於必定

或有初發心時即入必定

或有漸修功德如釋迦牟尼佛--初發心時不入必定後修集功德

值燃燈佛得入必定

是故汝說「一切菩薩初發心便入必定」是為邪論

問曰若是邪論者何故汝說「以是心入必定」

答曰有菩薩初發心即入必定以是心能得初地因是人故說「初發

心入必定中」

(二)《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 4〈金剛品(摩訶薩品)〉大正 8243b14~19

佛告須菩提必定眾者性地人八人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羅漢

辟支佛初發心菩薩乃至阿惟越致地菩薩須菩提是為必定眾菩薩為上

首菩薩摩訶薩於是中生大心不可壞如金剛當為必定眾作上首 (三)《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 26〈畢定品〉大正 8409b14~c12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是菩薩摩訶薩為畢定為不畢定

佛告須菩提菩薩摩訶薩畢定非不畢定

世尊何處畢定為聲聞道中為辟支佛道中為佛道中

佛言菩薩摩訶薩非聲聞辟支佛道中畢定是佛道中畢定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為初發意菩薩畢定為最後身菩薩畢定

佛言初發意菩薩亦畢定阿惟越致菩薩亦畢定後身菩薩亦畢定

世尊畢定菩薩墮惡道中生不

不也須菩提於汝意云何若八人若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羅漢

辟支佛生惡道中不 不也世尊

如是須菩提菩薩摩訶薩從初發意已來布施持戒忍辱精進行禪

定修智慧斷一切不善業若墮惡道若生長壽天若不得修善法處若生

邊國若生惡邪見家無作見家是中無佛名無法名無僧名無有是處

須菩提初發意菩薩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以深心行十不善道無有是處

世尊若菩薩摩訶薩有如是善根功德成就如佛自說本生受不善果報是時

善根為何所在 佛告須菩提菩薩摩訶薩為利益眾生故隨而受身以是身利益眾生

須菩提菩薩摩訶薩作畜生時有是方便力若怨賊欲來殺害以是無上忍辱

無上慈悲心捨身不惱惡賊汝諸聲聞辟支佛無有是力以是故須菩提

當知菩薩摩訶薩欲具足大慈心為憐愍利益眾生故受畜生身

(《大智度論》卷 93大正 25712c20~713a17) (四)《大智度論》卷 93大正 25713b15~714a25

問曰上阿鞞跋致品中說如是相是阿鞞跋致如是相非阿鞞跋致阿鞞跋致

即是畢定須菩提今何以更問

答曰是般若波羅蜜有種種門有種種道阿鞞跋致是一門中說今問畢定

更問異門

復次佛心中一切眾生一切法皆畢定人以智不及故名為不畢定佛

知雖無量阿僧祇劫積大功德必退作小乘者亦知微細昆虫雖未有善

心過爾所劫發心後當作佛定知一切法皆如是從是因得是果

是故名佛一切法中無礙以畢定知故 復次須菩提聞法華經(卷 1大正 99a)中說於佛所作少功德

乃至戲笑一稱南無佛漸漸必當作佛又聞阿鞞跋致品中有退不退

又復聞聲聞人皆當作佛若爾者不應有退如法華經中說畢定餘經說

有退有不退是故今問為畢定為不畢定如是等種種因緣故問定

不定

佛答菩薩是畢定

須菩提心以入涅槃為畢定是故問為何道中畢定

佛答非畢定二乘但於大乘中畢定

求佛道者有上中下是故問為初發意為阿鞞跋致為最後身畢定 須菩提意謂為阿鞞跋致已上畢定住佛道中故

佛答三種菩薩皆畢定畢定者必當作佛

問曰如上品中說佛以佛眼見十方菩薩求佛如恒河沙得阿鞞跋致者若

一若二今何以言三種菩薩盡皆畢定

答曰我先已說般若甚深有無量門有說諸菩薩退而不畢定有處說菩薩畢

定不退如阿鞞跋致品中須菩提問佛菩薩退者於何處退為從色

為從受想行識乃至十八不共法

畢竟空故諸法皆不退此中佛何以更說不退

問曰是二義何者是實

答曰二事皆實佛口所說無不實者如佛或說諸法空無所有或說布施持

戒等是有為初發心者說諸法有為久學人著善法者說諸法空無所有

懈怠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牢固者如是人應從聲聞道得度而不求聲

聞久於生死中受苦是故說發心如恒河沙得阿鞞跋致者若一若二

眾生聞是已能堪受眾苦者畢定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若不能者取

聲聞辟支佛道

有人堪任得佛而大悲心薄自愛身重此人聞佛難得多有退者作是

念我或不能得佛不如早取涅槃何用世世受勤苦為為是人故說

一切菩薩乃至初發心皆畢定如法華經中說

問曰若菩薩皆畢定佛何以故種種呵二乘不聽菩薩取二乘證

答曰求佛道者應遍知法性是人畏老病死故於法性少分取證便自止

息捨佛道不度眾生諸佛菩薩之所呵責汝欲捨去會不得離得阿

羅漢證時不求諸菩薩深三昧又不廣化眾生是則迂迴於佛道稽留

問曰阿羅漢先世因緣所受身必應當滅住在何處而具足佛道

答曰得阿羅漢時三界諸漏因緣盡更不復生三界有淨佛土出於三界

乃至無煩惱之名於是國土佛所聞法華經具足佛道如法華經(卷 1大正 97c1~7)說有羅漢若不聞法華經自謂得滅度我於餘國為

說是事汝皆當作佛

問曰若阿羅漢往淨佛國土受法性身如是應得疾作佛何以言迂迴稽留 答曰是人著小乘因緣捨眾生捨佛道又復虛言得道以是因緣故雖不

受生死苦惱於菩薩根鈍不能疾成佛道不如直往菩薩

復次佛法於五不可思議中最第一今言漏盡阿羅漢還作佛唯佛能知

論議者正可論其事不能測知是故不應戲論若求得佛時乃能了知

餘人可信而不可知

十五菩薩初發心相為何 《十住毘婆沙論》卷 1大正 2624c14~25a1~16

問曰是菩薩初心釋迦牟尼佛初發心是心云何

答曰1是心不雜一切煩惱2是心相續不貪異乘3是心堅牢一切

外道無能勝者4是心一切眾魔不能破壞5是心為常能集善根

6是心能知有為無常7是心無動能攝佛法8是心無覆離諸

邪行9是心安住不可動故10是心無比無相違故11是心

如金剛通達諸法故12是心不盡集無盡福德故13是心平等

等一切眾生故14是心無高下無差別故15是心清淨性無垢故

16是心離垢慧炤明故17是心無垢不捨深心故18是心為廣

慈如虛空故19是心為大受一切眾生故20是心無閡至無障智

故21是心遍到不斷大悲故22是心不斷能正迴向故23是

心眾所趣向智者所讚故 24是心可觀小乘瞻仰故25是心難

見一切眾生不能睹故26是心難破能善入佛法故27是心為住

一切樂具所住處故28是心莊嚴福德資用故29是心選擇智慧

資用故30是心淳厚以布施為資用故31是心大願持戒資用故

32是心難沮忍辱資用故33是心難勝精進資用故34是心寂

滅禪定資用故35是心無惱害慧資用故36是心無瞋閡慈心

深故37是心根深悲心厚故38是心悅樂喜心厚故39是心

苦樂不動捨心厚故40是心護念諸佛神力故41是心相續三

寶不斷故 如是等無量功德莊嚴初必定心如〈無盡意品〉中廣說

(1)是心不雜一切煩惱者見諦思惟所斷二百九十四煩惱不與心和合

故名為不雜 (2)是心相續不貪異乘者從初心相續來不貪聲聞辟支佛乘但為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名為相續不貪異乘 如是等四十句論應如是知

(參見西晉竺法護譯《阿差末菩薩經》卷 1大正 13586b29~587a19 北涼曇無讖譯《大方等大集經》卷 27〈無盡意菩薩品〉大正 13

187a29~b24)

「心如金剛」參見《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四〈金剛品〉 (大正 8

243b19~244a16) 「見諦思惟所斷二百九十四煩惱」《十住毘婆沙論》卷 16

使所攝名為煩惱纏所攝名為垢使所攝煩惱者貪瞋慢無明身見

邊見見取戒取邪見疑是十根本隨三界見諦思惟所斷分別故

名九十八使非使所攝者不信無慚無愧諂曲戲侮堅執懈怠

退沒睡眠佷戾慳嫉憍不忍食不知足亦以三界見諦思惟所

斷分別故有一百九十六纏垢」(大正 26108b28~c6) 九十八使加一百九十六纏垢合為二百九十四煩惱

經名

心相

順序

《十住毘婆沙論》卷 1 〈入初地 品〉 大正

2624c14~25a1~16)

《大方等大集經》卷 27〈無盡意菩薩品〉大正

13187a29~b24)

《阿差末菩薩經》卷 1大正

13586b29~587a19

1 是心不雜一切煩惱 發菩提心不離煩惱故

離=雜(宋元宮)

大正 13187d 注 7

悉遍諸欲婬怒癡醉而無所

縛所以者何

2 是心相續不貪異乘發心相續不悕餘乘故 不與羅漢及緣覺乘而俱同塵

3 是心堅牢一切外道無

能勝者 發心堅固不參外論故 發心已來堅固其志不可轉

移所以者何不為邪業之所

迷誤

4 是心一切眾魔不能破

壞 發心不壞魔不沮故 一切眾魔不能壞意

5 是心為常能集善根 發心恒順善根增長故 有是心者其諸功德悉為成

6 是心能知有為無常 發心至常有為法無常

故 遊于無常而獨總攬眾之元

首所以者何有計常者則生

死業所以特尊解道有常名

曰為尊出無常故

7 是心無動能攝佛法發心不動一切諸佛安慰

護助故 從發心來其心坦然無所縛

著所以者何不離諸佛功德

業故

8 是心無覆離諸邪行發心勝妙離衰損故 所修事業無能得短所以然

者一切眾惡悉盡索故

9 是心安住不可動故發心安止不戲論故 其心永安不可動故

10 是心無比無相違故發心無喻無相似故 其心無侶所以然者希有逮

11 是心如金剛通達諸法

故 發心金剛壞諸法故 心如金剛所以然者皆知一

切諸法之故

12 是心不盡集無盡福德

故 發心無盡無量功德悉成

就故 所不可盡苞裹諸法道慧之

13 是心平等等一切眾生

故 發心平等利眾生故 從發心來強若金剛等眾生

14 是心無高下無差別

故 發心普覆無別異故 其心質直而無諛諂故號曰

正而無偏頗

15 是心清淨性無垢故發心鮮明性常淨故 從發心來常懷鮮明所以然

者本清淨故 16 是心離垢慧炤明故發心無垢智慧明了故 以去眾垢悉消諸冥其慧顯

曜窈隱皆明

17 是心無垢不捨深心

故 發心善解不離畢竟故從發心來沐浴眾穢所以然

者其信甚固無所捨故

18 是心為廣慈如虛空

故 發心廣快慈如虛空故發心甚大無有邊崖所以然

者心若虛空

19 是心為大受一切眾生

故 發心曠大悉能容受諸眾

生故 發心曠然所以然者含受眾

生當因度故

20 是心無閡至無障智

故 發心無礙智慧通達故 發心無盡所以然者其慧玄

曠無所罣礙

21 是心遍到不斷大悲

故 發心遍至大悲不斷故從初發心無所不入所以然

者大慈無極亦無盡故

22 是心不斷能正迴向

故 發心不斷善解立願故 其發心行無能斷者所以然

者功德願故

23 是心眾所趣向智者所

讚故 發心為歸諸佛所讚故 發心甚安極可愛敬所以然

者為諸眾生所喜樂故

24 是心可觀小乘瞻仰

發心殊勝二乘宗仰故 發心特尊與眾超異所以然

者一切外學聲聞緣覺之

所奉故

25 是心難見一切眾生不

能睹故 發心深遠一切眾生所不

知故 其所發心無能知意所以然

者非諸凡俗之所及逮猶如

農夫不能達知聖王之事

26 是心難破能善入佛法發心不敗不破佛法故發種類心所以然者各各從

故 其本種之業皆獲其果一切

諸法常存在故

27 是心為住一切樂具所

住處故 發心安隱善與眾生諸快

樂故 從初發心以為道本所以然

者由是所致得大安故

28 是心莊嚴福德資用

故 發心莊嚴一切功德悉成

就故 發心已來而自莊嚴所以然

者成功勳故

29 是心選擇智慧資用

故 發心善察智慧成就故 發心已來與眾殊別所以然

者達聖慧故

30 是心淳厚以布施為資

用故 發心增長隨意施與故 發心已來甚為微妙所以然

者用廣布施普及眾生

31 是心大願持戒資用

故 發心如願戒清淨故 發心已來建立至願所以然

者具足戒禁

32 是心難沮忍辱資用

故 發菩提心普及怨親具忍

辱故 其發心已來而無等侶所以然

者無所不忍

33 是心難勝精進資用

故 發心難壞具精進故 其發心來無能抑制所以然

者用精進行無懈廢故

34 是心寂滅禪定資用

故 發心寂滅具禪定故 其發心來無所慕樂所以然

者寂度無極致定意故

35 是心無惱害慧資用

故 發心無毀具智慧故 其發心來無所歸趣因其曉了

智度無極

36 是心無瞋閡慈心深

故 發心無願增長大慈故其發心來永無所住所以然

者用無極慈故

37 是心根深悲心厚故發菩提心住根堅牢增長

大悲故 其發心來根株堅強所以然

者用行悲哀故

38 是心悅樂喜心厚故發心和悅增長大喜故 其發心來常懷悅豫所以然

者於諸眾生懷等心故

39 是心苦樂不動捨心厚

故 發心不動增長大捨故 其發心來雖遇苦樂不以為

動所以然者護一切故

40 是心護念諸佛神力故

發心任重諸佛所受故其發心來為諸如來所見將

養所以然者用順十方諸佛

教故

41 是心相續三寶不斷

故 發心不絕三寶不斷故 其發心來欲度一切五趣眾

難所以然者興隆導化

42 其發心來不捨三寶無所違

廢所以然者將順佛戒成聖

眾故

十六何謂「如來家」 (一)《十住毘婆沙論》卷1大正2625a22~b13

生如來家者如來家則是佛家如來者

(1)「如」名為實「來」名為至至真實中故名為如來何等為真實所謂

涅槃不虛誑故是名如實如《經》中說「佛告比丘第一聖諦無有虛

誑涅槃是也」 (2)復次「如」名不壞相所謂諸法實相是「來」名智慧到實相中通達其

義故名為如來 (3)復次空無相無作名為如諸佛來至三解脫門亦令眾生到此門故名為如

來 (4)復次如名四諦以一切種見四諦故名為如來 (5)復次如名六波羅蜜所謂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以是

六法來至佛地故名為如來 (6)復次諦捨滅慧四功德處名為如來以是四法來至佛地故名為

如來 (7)復次一切佛法名為如是如來至諸佛故名為如來 (8)復次一切菩薩地喜淨明炎難勝現前深遠不動善慧法

雲名為如諸菩薩以是十地來至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名為如來又

以如實八聖道分來故名為如來 (9) 復次權智二足來至佛故名為如來如去不還故名為如來 (10) 如來者 所謂十方三世諸佛是

「何等為真實所謂涅槃不虛誑故是名如實」參見

A《中阿含經》卷 8

「彼知是愛滅苦滅聖諦諸賢過去時是愛滅苦滅聖諦未來現在時

是愛滅苦滅聖諦真諦不虛不離於如亦非顛倒真諦審實」(大正 1

469a8~11)

B《大智度論》卷 97「般若波羅蜜真實聖法無有虛誑」(大正 25735c1~2) C《轉法輪經憂波提舍》「如世尊說諸比丘第一聖諦不虛妄法名為涅槃」

(大正 26357b2~3)

(二)《十住毘婆沙論》卷1大正2625b13~c8 如來者所謂十方三世諸佛是

(1)是諸佛家名為如來家今是菩薩行如來道相續不斷故名為生如來家 (2)又是菩薩必成如來故名為生如來家譬如生轉輪聖王家有轉輪聖王相

是人必作轉輪聖王是菩薩亦如是生如來家發是心故必成如來是名

生如來家 (3)如來家者有人言是四功德處所謂諦捨滅慧諸如來從此中生故

名為如來家 (4)有人言般若波羅蜜及方便是如來家如《助道經》中說

智度無極母 善權方便父 生故名為父 養育故名母 一切世間以父母為家是二似父母故名之為家

(5)有人言善慧名諸佛家從是二法出生諸佛是二則是一切善法之根本

如《經》中說「是二法俱行能成正法」善是父慧是母是二和合

名為諸佛家如說菩薩善法父 智慧以為母 一切諸如來 皆從是

二生

(6)有人言般舟三昧及大悲名諸佛家從此二法生諸如來此中般舟三昧為

父大悲為母 (7)復次般舟三昧是父無生法忍是母如《助菩提》中說

般舟三昧父 大悲無生母 一切諸如來 從是二法生

《助道經》即《菩提資糧論》(龍樹菩薩造隋達磨笈多譯) A「智度以為母方便為父者以生及持故說菩薩父母」(卷 1大正 32529a10~11) B「般若波羅蜜菩薩仁者母善方便為父慈悲以為女」(卷 1大正 32519a24~25) C「諸佛現前住牢固三摩提此為菩薩父大悲忍為母」卷 1大正 32529a1~2)

(三)《十住毘婆沙論》卷 1大正 2625c24~26a2

如得初果者如人得須陀洹道善閉三惡道門見法入法得法住堅牢法

不可傾動究竟至涅槃斷見諦所斷法故心大歡喜設使睡眠嬾惰不至二

十九有如以一毛為百分以一分毛分取大海水若二三渧苦已滅者如大

海水餘未滅者如二三渧心大歡喜菩薩如是得初地已名生如來家

「斷見諦所斷法故不至二十九有」 A《大智度論》卷 24「若須陀洹二十五有皆無是處」 (大正 25237b4~5)

「二十五有」石山寺本作「二十九有」(大正 25237d 注 7) B佛陀蜜多撰劉宋 曇摩蜜多譯《五門禪經要用法》

「四天下六欲天四惡道四禪地大梵天無色界第四禪地有五阿那

含天合二十五有」(大正 15332c-333a) 二十五有欲界(地獄餓鬼畜生阿修羅人趣四洲及六欲天)計十

四有色界(四禪及初禪之大梵四禪之無想淨居各一有)

計七有四無色界各一有計四有總計二十五有

C《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 46(大正 27 240b22~28) 「極七返有者謂唯受七有問應言十四有或二十八有若此唯依本

有說者應言十四有天上人中各七有故若依本有中有說者則二

十八有天人各有十四有故謂七本有及七中有何故但說極七有耶

答如七葉樹不過七故說極七有謂天與人本有中有各有七故」

D「二十九有」

(1)瓜生津隆真《十住毘婆沙論(I)》注云「二十九有二十五有中將阿那

含天(五淨居天)分為五即為二十九有」(p88)

(2)須陀洹斷見惑極七往返更無第二十九有可言

(四)《大方廣佛華嚴經》卷 34〈十地品〉大正 10181a22~26

菩薩始發如是心即得超凡夫地入菩薩位生如來家無能說其種族過失

離世間趣入出世道得菩薩法住菩薩處入三世平等於如來種中決定

當得無上菩提菩薩住如是法名住菩薩歡喜地 (五)《成佛之道》(p392)

菩薩初證聖性得到了從來未有的出世心嘗到了從來未有的離繫樂觀察如

來所有的一切功德自己都有分能得能成所以得到無比的歡喜由於通達

法空性也不再有「不活畏惡名畏死畏墮惡道畏大眾威德畏」了進

入初地的名為「生諸如來家」如來是一切佛菩薩以智度為母方便為父

分證了佛法身從此能荷擔佛的家業紹隆佛種不斷真是佛子所以說生如

來家

十七何謂「污佛家」

《十住毘婆沙論》卷 2(大正 2629c8~30a6) 不污諸佛家者何等為污諸佛家 有人言若人發求無上道心已後迴向聲聞辟支佛道不能住世繼三寶種

是名污諸佛家 [答曰]是義不然何以故是人能度生死又得諸無漏根力覺道亦

是佛子云何言污諸佛家如經說「佛告比丘汝是我子從我心

生口生得法分者」 又聲聞人言「諦捨滅慧處名諸佛家」何以故從是四

事出生諸佛故若污此四法名污諸佛家是故若人虛妄慳貪

狂亂愚癡是污佛家若正行此四則不污諸佛家 有人言六波羅蜜是諸佛家從此生諸佛故若違此六事是污佛家 有人言般若波羅蜜是諸佛母方便為父是名諸佛家以此二法出生諸佛

若違此法是污佛家 復次偈中自說污不污相所謂不毀戒不欺佛若受佛戒不能護持則

欺諸佛是污佛家何以故受戒時生佛家中破戒則欺諸佛名污佛

家若受戒不破不欺諸佛名為不污佛家

復次戒名三學戒學心學慧學破此學名污佛家 如法受戒而後毀破名為欺佛如是二句[不污諸佛家不毀戒欺佛]各有義趣

欺佛者空自發願不如說行欺誑眾生是名欺佛 復次一切法中不如說行名為欺佛

(《雜阿含經》卷 45大正 2330a13~14「汝等為子從我口生從法化生

得法餘財」) 十八關於三乘得解說之時限

(一)《十住毘婆沙論》卷 1大正 2620b1-9

問曰行聲聞辟支佛乘者幾時得度生死大海

答曰行聲聞乘者或以一世得度或以二世或過是數隨根利鈍

又以先世宿行因緣

行辟支佛乘者或以七世得度或以八世

若行大乘者或一恒河沙大劫或二三四至十百千萬億[恒

河沙大劫]或過是數然後乃得具足修行菩薩十地而成佛道亦隨根之

利鈍又以先世宿行因緣

(二)《大智度論》卷28大正25266c14-15

有辟支佛第一疾者四世行久者乃至百劫行如聲聞疾者三世久者六十

《大智度論》卷4大正2792b7-9

佛言無量阿僧祇劫作功德欲度眾生何以故言於三阿僧祇劫12

三阿僧祇劫有量有限

《大智度論》卷 38大正 25342b-343a

[經]舍利弗有菩薩摩訶薩初發意時行六波羅蜜上菩薩位得阿毗跋致

舍利弗有菩薩摩訶薩初發心時便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便轉法輪

與無量阿僧祇眾生作益厚已入無餘涅槃是佛般涅槃後餘法若住一劫

若減一劫舍利弗有菩薩摩訶薩初發意時與般若波羅蜜相應與無

數百千億菩薩從一佛國至一佛國淨佛世界

[論]釋曰有三種菩薩利根心堅未發心前久來集諸無量福德智慧是人

遇佛聞是大乘法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即時行六波羅蜜入菩薩

位得阿毗跋致地所以者何先集無量福德利根心堅從佛聞法故

12 印順法師《成佛之道》增注本(p 413)三大阿僧祇劫有二種解說(A)時間劫(B)德行劫以功德

來計算(依功德來計算三大阿僧祇劫一切菩薩修行成佛都是一樣的)

譬如遠行或有乘羊而去或有乘馬而去或有神通去者

乘羊者久久乃到乘馬者差速乘神通者發意頃便到如是不得言發意

間云何得到神通相爾不應生疑菩薩亦如是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時即入菩薩位

有菩薩初發意初雖心好後雜諸惡時時生念我求佛道以諸功德迴

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人久久無量阿僧祇劫或至或不至先世福德

因緣薄而復鈍根心不堅固如乘羊者

有人前世少有福德利根發心漸漸行六波羅蜜若三若十若百阿僧

祇劫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如乘馬者必有所到

第三乘神通者如上說是三種發心一者罪多福少二者福多罪少

三者但行清淨福德

清淨有二種一者初發心時即得菩薩道二者小住供養十方諸佛

通達菩薩道入菩薩位即是阿毗跋致地阿毗跋致地菩薩義如先說

次後菩薩大厭世間世世已來常好真實惡於欺誑是菩薩亦利根堅

心久集無量福德智慧初發心時便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即轉法輪

度無量眾生入無餘涅槃法住若一劫若減一劫留化佛度眾生佛有

二種神通力一者現在時二者滅後劫義如上說劫中所度眾生

亦復不少

次後菩薩亦利根心堅久集福德發心即與般若波羅蜜相應得六神通

與無量眾生共觀十方清淨世界而自莊嚴其國如阿彌陀佛先世時作

法藏比丘佛將導遍至十方示清淨國令選擇淨妙之國以自莊嚴其國

參見《不必定入定入印經》大正 15699c

印順法師《成佛之道》(增注本)p 415 對三種「神通行菩薩」所判攝之階位

(a)日月神通行龍樹又分為二類有的初發心就上菩薩位有的多少

修行就上菩薩位菩薩位雖有多種解說然依《般若經》

說是頂位再不墮惡道下賤家二乘地了(如約《華嚴

經》的行位說是發心住)

(b)聲聞神通行初發心就成大菩提八相成道[初地分證能於百佛世界

現身八相成道(1)由兜率天下生人間(2)入胎(3)出胎(4)出家(5)降魔(6)成道(7)轉法輪(8)入滅]

(c)如來神通行初發心就與般若相應成熟眾生莊嚴佛土這是方便道

菩薩初地以上到八地

(三)《大毘婆沙論》卷101大正27525b14-21

依狹小道而得解脫故名時解脫狹小道者謂若極速第一生中種善根第

二生中令成熟第三生中得解脫餘不決定

依廣大道而得解脫名不時解脫廣大道者謂若極遲聲聞乘經六十劫而得

解脫如舍利子獨覺乘經百劫而得解脫如麟角喻佛乘經三無數劫而得解

《大毘婆沙論》卷83大正27428b26~29

大加行得故名大悲非如聲聞菩提唯六十劫修加行得獨覺菩提唯經百劫修加

行得如來大悲三無數劫修習百千難行苦行然後乃得故名大悲

(四)真諦譯《攝大乘論釋》卷11大正31229b14-19

論曰有五種人於三阿僧祇劫修行圓滿或七阿僧祇劫或三十三阿僧祇劫

何者為五人行願行地人滿一阿僧祇劫行清淨意行人行有相行人行無相

行人於六地乃至七地滿第二阿僧祇劫從此後無功用行人乃至十地滿第三

阿僧祇劫

《攝大乘論釋》卷11大正31230a25-28

論曰復次云何七阿僧祇劫

釋曰欲顯餘部別執故言復次七阿僧祇劫時與前三阿僧祇劫時為等為

有短長此執等三阿僧祇劫但有別義開為七數

《攝大乘論釋》卷11大正31231b23-27

論曰復次云何三十三阿僧祇

釋曰有諸大乘師欲顯行有下中上欲顯為得未得方便欲顯已得不失

方便欲顯已得不失增上方便欲顯入住出三自在故分阿僧祇為三十三

(五)《大乘起信論》卷11大正32581b7-9

以一切菩薩皆經三阿僧祇劫故但隨眾生世界不同所見所聞根欲性異故示

所行亦有差別

印順法師《大乘起信論講記》p341「一切菩薩皆經三阿僧祇功」而成佛

這是任何菩薩都是一樣的從初住到第十回向滿為初阿僧祇劫從初地到

七地滿心為二阿僧祇劫從八地到第十地滿為第三阿僧祇劫種性善

根發心證悟都是一樣的等到圓滿成佛所以也是佛佛平等「但隨」

順「眾生世界不同所見所聞根欲性異故示」現菩薩的「所行」

也「有差別」根異根機的利鈍(下中上)有異欲異即好樂與興趣的各

別性異即習慣熏染有別如來鑑機的十力中即有根勝劣智力(根)種

種勝解智力(欲)種種界智力(性)因為眾生所處的世界不同所見所聞

不同根欲性也都不同故不能不示現所行有差別實則菩薩的行程是

一樣的

參印順法師《成佛之道》p237《中觀論頌講記》p348《華雨集(四)》p107

關於各經論所說之三乘解說時限

三乘別

所依經論 聲聞乘 辟支佛乘 大乘

《十住毘婆沙論》 隨根利鈍或一二

世或更多世不定隨

根利鈍又以先世宿行

因緣

或七世或八世得度 或一或二三四乃至十

百千萬億「恒河沙大

劫」或過是數

《大智度論》 快者三世慢則六十劫 最快四世最慢一百劫 無量阿僧祇劫但利根

者如乘神通行急速成

《大毘婆沙論》 狹小道最快三世

廣大道最慢六十劫

最慢一百劫如「麟角

喻」獨覺

三阿僧祇劫

《攝大乘論釋》

(真諦譯)

- - 三阿僧祇劫

七阿僧祇劫(別部)

三十三阿僧祇劫(餘

大乘師)

《大乘起信論》 - - 定是三阿僧祇劫但隨

眾生根性不同故示現

所行亦有差別

十九聲聞辟支佛佛俱到彼岸於解脫中有差別否

(一)《十住毘婆沙論》卷1大正2620b9-15

問曰聲聞辟支佛佛俱到彼岸於解脫中有差別不

答曰是事應當分別於諸煩惱得解脫是中無差別因是解脫入無餘涅槃是

中亦無差別無有相故但諸佛甚深禪定障解脫一切法障解脫於諸

聲聞辟支佛有差別非說所盡亦不可以譬喻為比

(二)《十住毘婆沙論》卷 11大正 2683a24-b3

無礙解脫者解脫有三種一者於煩惱障礙解脫二者於定障礙解脫三

者於一切法障礙解脫是中得慧解脫阿羅漢得離煩惱障礙解脫共解脫阿

羅漢及辟支佛得離煩惱障礙解脫得離諸禪定障礙解脫唯有諸佛具三解脫

所謂煩惱障礙解脫諸禪定障礙解脫一切法障礙解脫總是三種解脫故佛

名無礙解脫

(三)《大智度論》卷 35大正 25320c21-322a26

【經】舍利弗白佛言「世尊聲聞所有智慧若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羅漢

辟支佛智慧佛智慧是諸眾智無有差別不相違背無生性空若法不相違背

無生性空是法無有別異云何世尊言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一日修智慧

出過聲聞辟支佛上」(大正 25320c21-26)

【論】問曰上佛已說菩薩摩訶薩修智慧出過聲聞辟支佛上今舍利弗何以故問

答曰不問智慧勢力能度眾生今但問佛及弟子智慧體性法中無有差別者

以諸賢聖智慧皆是諸法實相慧皆是四諦及三十七品慧皆是出三界

入三脫門成三乘果慧以是故說無有差別

復次如須陀洹果以無漏智滅結得果乃至佛亦如是如須陀洹用二種

解脫果有為解脫無為解脫乃至佛亦如是如佛入涅槃須陀洹極

遲不過七世皆同事同緣同行同果報以是故言無相違背所以

者何不生性空故(大正25320c26-321a9)

有為解脫無為解脫(《俱舍論》卷 25大正 29133c20-21)

解脫體有二謂有為無為有為解脫謂無學勝解無為解脫謂一切惑

滅 【經】佛告舍利弗「於汝意云何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一日修智慧心念

我行道慧益一切眾生當以一切種智知一切法度一切眾生諸聲聞辟支佛

智慧為有是事不」舍利弗言「不也世尊」(大正 25321b6-10) 【論】helliphellip聲聞辟支佛雖有慈心本不發心願度一切眾生亦不迴善根向阿耨多

羅三藐三菩提以是故菩薩一日修智慧過聲聞辟支佛上

(大正 25321c26-322a1)

【經】「舍利弗於汝意云何諸聲聞辟支佛頗有是念我等當得阿耨多羅三藐

三菩提度一切眾生令得無餘涅槃不」舍利弗言「不也世尊」佛告

舍利弗「以是因緣故當知諸聲聞辟支佛智慧欲比菩薩摩訶薩智慧百

分不及一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及」(大正 25322a2-7)

【論】問曰上已反問舍利弗事已定今何以復問答曰以舍利弗引欲以須陀洹

同得解脫故與諸佛菩薩等而佛不聽譬如有人欲以毛孔之空與虛空等

以是故佛重質其事復次雖同一事義門各異先言智慧為一切眾生故

今言頗有是念我等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令一切眾生得無餘涅槃

(大正 25322a7-14)

【經】「舍利弗於汝意云何諸聲聞辟支佛頗有是念我行六波羅蜜成就眾

生莊嚴世界具佛十力四無所畏四無礙智十八不共法度脫無量阿僧

祇眾生令得涅槃不」舍利弗言「不也世尊」(大正 25322a17-26) 二十關於修學菩薩道成佛之殊勝理由

(一)《十住毘婆沙論》卷 1大正 2620b15-c23

問曰三乘所學皆為無餘涅槃若無餘涅槃中無差別者我等何用於恒河沙等

大劫往來生死具足十地不如以聲聞辟支佛乘速滅諸苦

答曰是語弱劣非是大悲有益之言若諸菩薩效汝小心無慈悲意不能精

勤修十地者諸聲聞辟支佛何由得度亦復無有三乘差別所以者何

一切聲聞辟支佛皆由佛出若無諸佛何由而出若不修十地何有

諸佛若無諸佛亦無法僧是故汝所說者則斷三寶種非是大人

有智之言不可聽察hellip如是聲聞辟支佛佛煩惱解脫雖無差別以

度無量眾生久住生死多所利益具足菩薩十地故有大差別

(二)《大毘婆沙論》卷 16大正 2777a24-b4

佛世尊愛恚永斷違順平等拔諍論根滅憍慢本視諸珍寶猶如瓦礫於一

切法覺照無遺無相似愛及恚慢等諸煩惱習已永斷故非如獨覺及諸聲聞

雖斷煩惱而有餘習貪愛習者如尊者阿難憐諸釋種瞋恚習者如尊者畢陵伽

筏蹉語殑伽神言小婢止流吾今欲渡憍慢習者如尊者舍利子棄擲醫藥

愚癡習者如尊者笈房缽底食前咳氣知食未銷不知後苦而復更食如是

等事其類甚多

(阿羅漢仍有習氣參見《大智度論》卷 27大正 25260c2-25)

二十一「是人修集聲聞辟支佛乘法未入法位我當教化令趣佛道」為何強調

「未入法位」 (一)《十住毘婆沙論》卷 7(大正 2655a4~18)

問曰云何名為歸依僧 答曰若諸聲聞人 未入法位者 令發無上心 使得佛十力

先以財施攝 後乃以法施 深信四果僧 不分別貴眾 求聲聞功德 而不證解脫 是名歸依僧 又應念三事

聲聞人者成聲聞乘 未入法位者於聲聞道未得必定能令此人發佛道心而得十力若入法位者

終不可令發無上心設或發心亦不成就如《般若波羅蜜》中尊者須菩提

所說「已入正法位不能發無上心何以故是人於生死已作障隔不復往

來生死發無上心

(二)《小品般若波羅蜜經》卷 1(大正 8540a16~21) 若諸天子未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今應當發若人已入正位則不堪任

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何以故已於生死作障隔故是人若發阿耨多羅三

藐三菩提心我亦隨喜終不斷其功德所以者何上人應求上法(參見《大

智度論》卷 54大正 25442c4~9) (三)印順法師《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p650~651

經中廣舉譬喻形容棄般若法門而取聲聞經者的無知對於傳統佛教採取了

尊重又貶抑的立場這不但維護了般若法門也有誘導聲聞修學般若法門的意

義誘導聲聞修學最顯著的例子如『小品般若波羅蜜經』卷一(大正 8540a)說

若諸天子未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今應當發若人已入正位則不

堪任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何以故已於生死作障隔故是人若發阿

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我亦隨喜終不斷其功德所以者何上人應求上

法 「入正位」是「入正性離生」的舊譯「入正位」聲聞行者就得「須陀洹」(初

果)最多不過七番生死一定要入無餘涅槃這樣就不能長在生死中修菩

薩行所以說「已於生死作障隔」如只有七番生死就不可能發求成佛道的

大心所以說「不堪任」這是依佛教界公認的教理說經上又說如「入正

位」的能發大菩提心求成佛道也是隨喜讚歎的因為上人聲聞聖者

是應該進一步的求更上的成佛法門說聲聞聖者不可能發心又鼓勵他們發心

修菩薩道這是不否定部派佛教的教義而暗示了聲聞聖者迴心的可能特別

是『大如品』依「如」真如而泯「三乘人」與「一(菩薩)乘人」的差

別消融了二乘與菩薩的對立

(四)《大品般若經》卷 22〈遍學品 74〉大正 8381b15-17

若菩薩摩訶薩作八人得須陀洹果乃至得阿羅漢果得辟支佛道然後入菩

薩位無有是處(《大智度論》卷 86大正 25659b26-28)

(五)《維摩詰所說經》卷中(大正 14549b4~b16) 若見無為入正位者不能復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譬如高原陸地不生蓮

華卑濕淤泥乃生此華如是見無為法入正位者終不復能生於佛法煩惱泥

中乃有眾生起佛法耳又如殖種於空終不得生糞壤之地乃能滋茂如是入無

為正位者不生佛法起於我見如須彌山猶能發于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生佛

法矣是故當知一切煩惱為如來種譬如不下巨海不能得無價寶珠如是不入

煩惱大海則不能得一切智寶

(六)《大智度論》卷 27大正 25263b12-25 菩薩初發意時所可怖畏無過聲聞辟支佛地正使墮地獄無如是怖畏

不永破大乘道故阿羅漢辟支佛於此大乘以為永滅譬如空地有樹名舍

摩梨(角+瓜)枝廣大眾鳥集宿一鴿後至住一枝上其枝及(角+瓜)即

時壓折澤神問樹神大鳥鵰鷲皆能任持何至小鳥便不自勝樹神答言

此鳥從我怨家尼俱盧樹上來食彼樹果來栖我上必當放糞子墮地者惡

樹復生為害必大是故於此一鴿大懷憂畏寧捨一枝所全者大菩薩

摩訶薩亦如是於諸外道魔眾及諸結使惡業無如是畏如阿羅漢辟支

佛何以故聲聞辟支佛於菩薩邊亦如彼鴿壞敗大乘心永滅佛業

一切菩薩乃至初發心皆畢定如法華經中說 問曰若菩薩皆畢定佛何以故種種呵二乘不聽菩薩取二乘證 答曰求佛道者應遍知法性是人畏老病死故於法性少分取證便自止息捨

佛道不度眾生諸佛菩薩之所呵責「汝欲捨去會不得離」得阿羅漢證時

不求諸菩薩深三昧又不廣化眾生是則迂迴於佛道稽留 問曰阿羅漢先世因緣所受身必應當滅住在何處而具足佛道 答曰得阿羅漢時三界諸漏因緣盡更不復生三界有淨佛土出於三界乃

至無煩惱之名於是國土佛所聞法華經具足佛道如法華經說「有羅漢若不

聞法華經自謂得滅度我於餘國為說是事汝皆當作佛」

問曰若阿羅漢往淨佛國土受法性身如是應得疾作佛何以言迂迴稽留

答曰是人著小乘因緣捨眾生捨佛道又復虛言得道以是因緣故雖不受

生死苦惱於菩薩根鈍不能疾成佛道不如直往菩薩

復次佛法於五不可思議中最第一今言漏盡阿羅漢還作佛唯佛能知論議

者正可論其事不能測知是故不應戲論若求得佛時乃能了知餘人可信而

不可知(大正 25714a1~25) (七)《大智度論》卷 28大正 25264b7~10

問曰阿羅漢煩惱已盡習亦未盡何以不生(法性生身) 答曰阿羅漢無大慈悲無本誓願度一切眾生又以實際作證已離生死故

(八)如果二乘人可以迴心向大則須耗費多少時間才能成佛呢

1《大般涅槃經》卷 11

一斷三結得須陀洹果不墮地獄畜生餓鬼helliphellip是人未來過八萬劫

便當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迦葉第二人者斷三結縛薄貪恚癡

得斯陀含果名一往來helliphellip是人未來過六萬劫便當得成阿耨多羅三藐

三菩提迦葉第三人者斷五下結得阿那含果更不來此helliphellip是人未

來過四萬劫便當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迦 葉第四人者永斷貪欲瞋恚愚癡得阿羅漢果helliphellip亦非騏驎獨一之

行helliphellip是人未來過二萬劫便當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迦葉第五人

者永斷貪欲瞋恚愚癡得辟支佛道helliphellip真是騏驎獨一之行helliphellip是人未

來過十千劫便當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大正 12431 c16~432a5) 2《瑜伽師地論》卷 80

問迴向菩提聲聞為住無餘依涅槃界中能發趣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耶

為住有餘依涅槃界耶 答唯住有餘依涅槃界中可有此事所以者何以無餘依涅槃界中遠離

一切發起事業一切功用皆悉止息 問若唯住有餘依涅槃界中能發趣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云何但由一

生便能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耶所以者何阿羅漢等尚當無有所餘

一生何況當有多生相續 答由彼要當增諸壽行方能成辦世尊多分依此迴向菩提聲聞密意說

言物類善男子若有善修四神足已能住一劫或餘一劫餘一劫者

此中意說過於一劫彼雖如是增益壽行能發趣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而

所修行極成遲鈍樂涅槃故不如初心始業菩薩彼既如是增壽行已

留有根身別作化身同法者前方便示現於無餘依般涅槃界而般涅槃

由此因緣皆作是念某名尊者於無餘依般涅槃界已般涅槃彼以所留有

根實身即於此界贍部洲中隨其所樂遠離而住一切諸天尚不能睹何

況其餘眾生能見彼於涅槃多樂住故於遍遊行彼彼世界親近供養佛菩

薩中及於修習菩提資糧諸聖道中若放逸時諸佛菩薩數數覺悟被覺

悟已於所修行能不放逸(大正 30749a5~b1)

迴向菩提聲聞要想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必須在尚未證入無餘依涅槃

界前才有可能其所使用的方法是善修四神足在住壽一劫或餘一劫的

時間中廣集菩提資糧依四神足之力而住壽一劫或餘一劫這是佛教中

古老的傳說如《長阿含經》卷 2<遊行經>云 佛告阿難諸有修四神足多修習行常念不忘在意所欲可得

不死一劫有餘阿難佛四神足已多修行專念不忘在意所欲

如來可止一劫有餘為世除冥多所饒益天人獲安(大正 115b19~24)

這樣的傳說在聲聞部派中是知道的但何以沒有說到可以依四神足之力

在住壽餘一劫的時間中廣集菩提資糧而成佛呢從時間觀的角度來看

《瑜伽師地論》說「餘一劫者此中意說過於一劫」這是將「餘一劫」

的時間擴充了不論多久時間直到成佛為止而不是一劫多一點的意思

而聲聞部派也許認為「餘一劫」是一劫再多一點的時間因此就沒有說到

可以依四神足之力在住壽一劫或一劫餘的時間中廣集菩提資糧而成

佛但從有部認為入了忍位就無法迴心向大的主張來看則不論「餘一劫」

的時間是長是短都將無法成佛這應該是部派間沒有傳說依四神足之力

在住壽餘一劫的時間中廣集菩提資糧而成佛的主要原因 二十二諸佛威力功德智慧無量深法等無差別為何佛壽有長短國土有淨穢

正法有久住不久住helliphellip (一)《十住毘婆沙論》卷 3大正 2632c3-14

佛功德力者一切去來今佛威力功德智慧無量深法等無差別但隨

諸佛本願因緣helliphellip無量壽命者壽命無量劫過諸算數一劫百劫千

劫萬劫億劫百千萬億那由他阿僧祇劫如是久住為利益憐愍眾生故

一切諸佛雖力能無量壽以本願故有久住世者有不久住者

(二)《俱舍論》卷 27大正 29141b3-9 論曰由三事故諸佛皆等一由資糧等圓滿故二由法身等成辦故三由

利他等究竟故由壽種姓身量等殊諸佛相望容有差別壽異謂佛

壽有短長種異謂佛生剎帝利婆羅門種姓異謂佛姓喬答摩迦葉波等

量異謂佛身有小大等言顯諸佛法住久近等 (三)佛壽命長短(《大智度論》卷 34大正 25312a14- b21)

問曰佛雖有長壽業因緣生於惡世故壽命便短以此短壽能具佛事何

用長為又佛以神通力故一日之中能具佛事何況百歲 答曰此間閻浮提惡故佛壽應短餘處好故佛壽應長 問曰若然者菩薩於此閻浮提淨飯王宮生出家成道是實佛餘處皆是神

通力變化作佛以度眾生 答曰此言非也所以者何餘處閻浮提亦各各言我國是實佛餘處為變化

何以知之若餘處國土自知是化佛則不肯信受教戒又如餘國土人

壽命一劫若佛壽百歲於彼裁無一日眾生則起輕慢不肯受教彼則

以一劫為實佛以此為變化如《首楞嚴經》說「神通遍照佛壽七百

千阿僧祇劫佛告文殊尸利彼佛則是我身彼佛亦言釋迦文佛則是

我身」以是故知諸佛壽命實皆無量為度人故現有長短汝言釋迦

文佛以神通力故所度眾生與人壽不異者則不須百歲一日之中可

具足佛事 如阿難一時心生是念如然燈世尊一切勝佛鞞婆尸佛出於好世

壽命極多能具佛事我釋迦文佛出生惡世壽命極短將無世尊

不能具足佛事耶 爾時世尊入日出三昧從身變化出無量諸佛及無量光明普至十方

一一化佛在諸世界各作佛事或有說法或現神通或現三昧或現

飯食如是之比種種因緣施作佛事而度眾生從三昧起告阿難曰『汝

悉見聞是事不』阿難言『唯然已見』佛告阿難『佛以如是神力

能具佛事不』阿難言『假令佛壽一日大地草木悉為可度眾生則

能度盡何況百歲』 以是故知諸佛壽命皆悉無量為度人故現有長短譬如日出影現

於水隨水大小水大則影久水小則速滅若照琉璃頗梨珠山影則

久住又如火燒草木然少則速滅然多則久住不可以滅處無火

故謂多然處亦無光明長短義亦如是 (參見《佛說首楞嚴三昧經》卷 2大正 15644c)

(四)佛土淨不淨(《大智度論》卷 32大正 25302b12-c10) 一切佛功德皆等無多無少

問曰若爾者何以言阿彌陀佛壽命無量光明千萬億由旬無量劫度眾生

答曰諸佛世界種種有淨不淨有雜

如《三十三天品經》說佛在三十三天安居自恣時至四眾久不見

佛愁思不樂遣目連白佛言「世尊云何捨此眾生住彼天上」

時佛告目連「汝觀三千世界」目連以佛力故觀或見諸佛為大眾

說法或見坐禪或見乞食如是種種施作佛事目連即時五體投地

是時須彌山王跛[跳-兆+我]大動諸天皆大驚怖目連涕泣稽首白

佛「佛有大悲不捨一切作如是種種化度眾生」佛告目連「汝

所見甚少過汝所見東方有國純以黃金為地彼佛弟子皆是阿羅漢

六通無礙復過是東方有國純以白銀為地彼佛弟子皆學辟支佛道

復過是東方有國純以七寶為地其地常有無量光明彼佛所化弟子純

諸菩薩皆得陀羅尼諸三昧門住阿毘跋致地目連當知彼諸佛者

皆是我身如是等東方恒河沙等無量世界有莊嚴者不莊嚴者皆

是我身而作佛事如東方南西北方四維上下亦復如是」

以是故當知釋迦文佛更有清淨世界如阿彌陀國阿彌陀佛亦有嚴

淨不嚴淨世界如釋迦文佛國諸佛大悲徹於骨髓不以世界好醜隨

應度者而教化之如慈母愛子子雖沒在廁溷懃求拯拔不以為惡

(五)清淨國土雜國土(《大智度論》卷 93大正 25711c14-21) 問曰佛憐愍眾生淨佛國土中何以無三惡道眾生 答曰憐愍一切眾生平等無異此中說清淨業因緣是國土中無三惡道

又佛非但一國土乃有十方恒河沙國土佛有清淨國土有雜國土

雜國土中則具有五道淨佛國土或有人天別異或無有人天別異

如過去天王佛國土中唯佛世尊以為法王是故名為天王佛 (六)《維摩詰所說經》〈佛國品第一〉卷 1大正 14538c10-29

舍利弗眾生罪故不見如來佛土嚴淨非如來咎舍利弗我此土淨而汝

不見爾時螺髻梵王語舍利弗『勿作是意謂此佛土以為不淨所以

者何我見釋迦牟尼佛土清淨譬如自在天宮』舍利弗言『我見此土

丘陵坑坎荊蕀沙礫土石諸山穢惡充滿』螺髻梵言『仁者心有高下

不依佛慧故見此土為不淨耳舍利弗菩薩於一切眾生悉皆平等深心

清淨依佛智慧則能見此佛土清淨』於是佛以足指按地即時三千大千

世界若干百千珍寶嚴飾譬如寶莊嚴佛無量功德寶莊嚴土一切大眾

歎未曾有而皆自見坐寶蓮華佛告舍利弗『汝且觀是佛土嚴淨』舍

利弗言『唯然世尊本所不見本所不聞今佛國土嚴淨悉現』佛語

舍利弗『我佛國土常淨若此為欲度斯下劣人故示是眾惡不淨土耳譬

如諸天共寶器食隨其福德飯色有異如是舍利弗若人心淨便見此土功德

莊嚴』 (七)正法久住不久住(《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 183大正 27919a3-16)

問何故過去諸佛有未般涅槃正法即滅有於般涅槃後七日即滅今釋迦佛

千歲方滅耶 答過去諸佛壽量長遠於彼正教所應作者佛在世時多已究竟故法速滅

今世尊釋迦牟尼出百年時壽量短促正教所作雖佛涅槃多未究竟乃

至千歲於中有種善根者有成熟者有解脫者是故經於多時正法方滅

有說過去諸佛所有弟子愛重奢摩他非毘缽舍那由重奢摩他故

恒住寂止不樂傳說契經等十二分教故法速滅 今世尊弟子愛重毘缽舍那非奢摩他由重毘缽舍那故多住觀察皆

樂傳授契經等十二分教是故正法多時乃滅 (八)1《成佛之道》(增注本)p19

從經典看來佛的色身有大小壽命有長短國土有淨穢弟子有多少正

法住世也不一致要知道這是佛的方便示現為了適應眾生的根機才有

這種種差別

2《成佛之道》(增注本)p425-426

佛壽與佛身的長短可說有限量的都是化身化土化身佛為什麼示現這

些差別呢因眾生根性不同有的應以苦切語三惡道是這樣的苦眾生界

是這樣的苦能因此發心修行這是折伏門 有的應以愛語這麼清淨那麼自在就肯發心修行這是攝受門 化身佛就是以這折攝二門來成就眾生的隨機適應如藥能治病就是妙

藥所以不應該生優劣想

3印順法師《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p493 釋尊的生在穢惡時代是出於悲憫眾生的願力願意在穢土成佛救護眾生

脫離一切苦這是重在「悲能拔苦」的精神彌勒是立願生在「佛剎莊嚴

壽命無數」的世界重在慈(彌勒譯為「慈」)的「施與安樂」至於成佛

(智證)度眾生是沒有不同的這是法藏部的見解 說一切有部以為「慈氏菩薩多自饒益少饒益他釋迦菩薩多饒益他少

自饒益」釋尊與彌勒因行的對比釋尊是更富於大悲為眾生的精神所以

彌勒的最初發心比釋迦早了四十餘劫而成佛卻落在釋尊以後這顯得大

悲苦行的菩薩道勝過了為「莊嚴佛剎壽命無數」而發心修行

Page 24: 《十住毘婆沙論》之菩薩修行要略...2006 年佛法度假中文營隊課程講義 《十住毘婆沙論》之菩薩修行要略 釋長慈編 2006/5/22 壹、簡介 一、釋《論》題:

三十二親近善知識(參大正2666c28-67a4)

菩薩住是三十二法能成七法所謂

(1)四無量心

(2)能遊戲五神通

(3)常依於智

(4)常不捨善惡眾生

(5)所言決定言必皆實

(6)集一切善法

(7)心無厭足

是為三十二法為七法菩薩成就此者名為真實菩薩

(四)《大寶積經》卷112「普明菩薩會」大正11632c27-633a14 復次迦葉名菩薩者不但名字為菩薩也能行善法行平等心名為菩薩

略說成就三十二法名為菩薩何謂三十二法 (1)常為眾生深求安樂(2)皆令得住一切智中(3)心不憎惡他人智慧(4)破壞憍慢(5)深樂佛道(6)愛敬無虛(7)親厚究竟於怨親中其心同等

至於涅槃(8)言常含笑先意問訊(9)所為事業終不中息(10)普為

眾生等行大悲(11)心無疲倦多聞無厭(12)自求己過不說他短(13)以菩提心行諸威儀(14)所行惠施不求其報(15)不依生處而行持戒(16)諸眾生中行無礙忍(17)為修一切諸善根故勤行精進(18)離生無色而起

禪定(19)行方便慧(20)應四攝法(21)善惡眾生慈心無異(22)一

心聽法(23)心住遠離(24)心不樂著世間眾事(25)不貪小乘於大乘

中常見大利(26)離惡知識親近善友(27)成四梵行遊戲五通(28)常依真智(29)於諸眾生邪行正行俱不捨棄(30)言常決定(31)貴真

實法(32)一切所作菩提為首 如是迦葉若人有此三十二法名為菩薩

《大寶積經》與《十住毘婆沙論》三十二法之比對

《大寶積經》 《十住毘婆沙論》

1 常為眾生深求安樂 深心為一切眾生求諸安樂(1)

2 皆令得住一切智中 能入諸佛智中(2)

3 心不憎惡他人智慧 不憎惡他(4)

4 破壞憍慢 自審知堪任作佛不作佛(3)

5 深樂佛道 道心堅固(5)

6 愛敬無虛 不假偽結託親愛(6)

7 親厚究竟於怨親中其心同等至於

涅槃 親疏同心(8)

乃至未入涅槃常為眾生作親友(7)

8 言常含笑先意問訊

9 所為事業終不中息 已許善事心不退轉(9)

10 普為眾生等行大悲 於一切眾生不斷大慈(10)

於一切眾生不斷大悲(11)

11 心無疲倦多聞無厭 常求正法心無疲懈(12)

勤發精進心無厭足(13)

多聞而解義(14)

12 自求己過不說他短 常省己過(15)不譏彼闕(16)

13 以菩提心行諸威儀 於一切見聞事中常修菩提心(17)

14 所行惠施不求其報 施不求報(18)

15 不依生處而行持戒 持戒不求一切生處(19)

16 諸眾生中行無礙忍 於一切眾生忍辱無瞋礙(20)

17 為修一切諸善根故勤行精進 能勤精進修習一切善根(21)

18 離生無色而起禪定 不隨無色定生(22)

19 行方便慧 方便所攝智慧(23)

20 應四攝法 四攝法所攝方便(24)

21 善惡眾生慈心無異 持戒毀戒慈愍無二(25)

22 一心聽法 一心聽法(26)

23 心住遠離 一心阿練若處住(27)

24 心不樂著世間眾事 不樂世間種種雜事(28)

25 不貪小乘於大乘中常見大利 不貪著小乘(29)見大乘利益為大(30)

26 離惡知識親近善友 遠離惡知識(31)親近善知識(32)

27 成四梵行遊戲五通 四無量心能遊戲五神通

28 常依真智 常依於智

29 於諸眾生邪行正行俱不捨棄 常不捨善惡眾生

30 言常決定 所言決定

31 貴真實法 言必皆實

32 一切所作菩提為首 集一切善法心無厭足

十三「自得度已當度眾生」之意趣為何 (一)《十住毘婆沙論》卷 1大正 2624b3~20

發願「我得自度已當度眾生」者一切諸法願為其本離願則不成是

故發願 問曰何故不言我當度眾生而言自得度已當度眾生

答曰自未得度不能度彼如人自沒淤泥何能拯拔餘人又如為水所[漂

寸]不能濟溺是故說我度已當度彼如說

「若人自度畏能度歸依者自未度疑悔何能度所歸

若人自不善不能令人善若不自寂滅安能令人寂」

是故先自善寂而後化人又如法句偈說

「若能自安身在於善處者然後安餘人自同於所利」

凡物皆先自利後能利人何以故如說

「若自成己利乃能利於彼自捨欲利他失利後憂悔」

是故說自度已當度眾生

(二)《十住毘婆沙論》卷 14大正 2698b29~ c14

若生善處若生惡處皆屬十善十不善道 我知是世間諸業因緣有無有定主是故我應先自行十善道然後令諸眾生亦住

十善道 問曰何以故要先自住十善道後乃令他住耶 答曰行於惡業者令他善不易自不行善故他則不信受

若惡人自不行善欲令他行善者則為甚難何以故是人自不行善

他人不信受其語如偈說 「若人自不善不能令他善若自不寂滅不能令他寂 以是故汝當先自行善寂然後教他人令行善寂滅」

是菩薩當如是行善法

(三)印順法師《學佛三要》(p145~154) 淨化身心擴展德性從徹悟中得自利的解脫自在本為佛弟子的共同目

標聲聞道與菩薩道的差別只在重於自利或者重於利他從利他中完成自

利聲聞不是不能利他的也還是住持佛法利樂人天度脫眾生不過重於

解脫的己利在未得解脫以前厭離心太深不大修利他的功德證悟以後

也不過隨緣行化而已而菩薩在解脫自利以前著重於慈悲的利他所以說

「未能自度先度人菩薩於此初發心」證悟以後更是救濟度脫無量眾生

所以聲聞乘的主機是重智證的菩薩乘的主機是重悲濟的 菩薩道在初期的聖典中即被一般稱做小乘三藏中也是存在的這即

是菩薩本生談菩薩在三大阿僧祇劫中或作國王王子或作宰官或作外

道或作農工商賈醫生船師或在異類中行為鳥為獸菩薩不惜財物

不惜身命為了利益眾生而施捨閻浮提中沒有一處不是菩薩施捨頭目腦髓

的所在他持戒忍辱精勤的修學波羅密多的四種六種或十種都是歸

納本生談的大行難行而來這樣的慈悲利他都在證悟解脫以前誰說非自利

不能利他等到修行成熟菩提樹下一念相應妙慧圓成無上正等正覺這樣

的頓悟成佛從三大阿僧祇劫的慈悲利他中得來菩薩與聲聞的顯著不同就

是一向在生死中不求自利解脫而著重於慈悲利他 初期的大乘經對於菩薩的三祇修行與三藏所說的小小不同大乘以為

菩薩的利他行在沒有證悟以前是事行勝解行雖然難得但功德還算不

得廣大徹悟的證真無生法忍以後莊嚴淨土成熟眾生的利他大行功

德是大多了因為這是與真智相應是事得理融的平等無礙的大乘分菩薩

道為二階般若道凡經一大僧祇劫是實證以前的地前的唯識宗稱為資

糧位加行位(到見道位)也名勝解行地證悟以後是方便道凡經二大僧祇

劫即登地菩薩唯識家稱為從見道到修道位大體的說地前菩薩雖有勝

解而還沒有現證廣集無邊的福智資糧與本生談所說相近大地菩薩現證

了法界如觀音菩薩等慈悲普濟不可思議本生談中的一分異類中行屬於

這一階段的化身雖有未證悟已證悟二大階位而未證悟前菩薩還是慈悲

利物決無一心一意趣求解脫自利的helliphellip觀音菩薩等尋聲救苦是大地菩薩

事然並非人間的初學菩薩行者不要實踐慈悲利物的行為helliphellip

大乘佛教的修學者菩薩如沒有證悟還不能解脫自在他怎麼能長

期的在生死中修行不怕失敗嗎能自己作得主而不像一般凡夫的墮入惡

道或生長壽天嗎自己不能浮水怎能在水中救人難道不怕自己沈沒嗎

一分學者的專重信願求得信心的不退或專重智證而趨於急求解脫急求

成佛這都不外乎受了這種思想的影響

當然自己不能浮水不能入水救人然而自己離水上岸又怎麼能在

水中救人聲聞人急求自證了脫生死等到一斷煩惱即「與生死作隔礙」

再不能發菩提心長在生死修菩薩行雖然大乘經中進展到還是可以回心

向大的結論然而被痛責為焦芽敗種的要費多大的方便才能使他迴向大乘

呢要再修多少劫的大乘信心才能登菩薩地呢即使迴入菩薩乘由於過去

自利的積習難返也遠不及直往大乘的來得順利而精進所以大乘經中以退

失菩提心為犯菩薩重戒以悲願不足而墮入自利的證入為必死無疑不重悲

願不集利他的種種功德一心一意的自利以為能速疾成佛這真是可悲的

大乘真精神的沒落

在水中救人是不能離水上岸的要學會浮水也非在水中學習不可菩

薩要長在生死中修菩薩行自然要在生死中學習要有一套長在生死而能普

利眾生的本領但這非依賴佛力可成也非自己先做到了生脫死解脫自在

因為這是要墮入小乘深坑的菩薩這套長在生死而能廣利眾生的本領除「堅

定信願」「長養慈悲」而外主要的是「勝解空性」觀一切法如幻如化了

無自性得二諦無礙的正見是最主要的一著所以經上說「若有於世間

正見增上者雖歷百千生終不墮惡趣」唯有了達得生死與涅槃都是如幻

如化的這才 能不如凡夫的戀著生死也不像小乘那樣的以「三界為牢

獄生死如冤家」而厭離他急求擺脫他這才能不如凡夫那樣的怖畏涅槃

能深知涅槃的功德而也不像小乘那樣的急趣涅槃在生死中浮沈因信願

慈悲特別是空勝解力能逐漸的調伏煩惱能做到煩惱雖小小現起而不會闖

大亂子不斷煩惱也不致作出重大惡業時時以眾生的苦痛為苦痛眾生的

利樂為利樂我見一天天的薄劣慈悲一天天的深厚怕什麼墮落唯有專為

自己打算的才隨時有墮落的憂慮發願在生死中常得見佛常得聞法「世

世常行菩薩道」這是初期大乘的共義中觀與瑜伽宗的共義釋尊在經中說

「我往昔中多住空故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hellip這種空性勝解或稱「真

空見」要從聞思而進向修習以信願慈悲來助成時常記著「今是學時

非是證時」(悲願不足而證空就會墮入小乘)這才能長在生死中忍受生死

的苦難眾生的種種迫害而不退菩提心菩薩以「布施」「愛語」「利行」「同

事」四攝法廣利一切眾生自己還沒有解脫卻能廣行慈悲濟物的難行苦

行雖然這不是人人所能的然而菩薩的正常道卻確實如此helliphellip 我們必須認清名符其實的菩薩是偉大的最偉大處就在他能不為自

己著想以利他為自利helliphellip有信願慈悲空性勝解正好在生死海中鍛鍊

身手從頭出頭沒中自利利人一般能於菩薩行而隨喜的景仰的學習的

都是種植菩提種子都是人中賢哲世間的上士有積極利他為法為人的大

心凡夫即使是「敗壞菩薩」也比自了漢強得多這種慈悲為本的人菩薩行

淺些是心向佛乘而實是人間的君子十善菩薩深些是心存利世利益人間

的大乘正器從外凡內凡而漸登賢位的菩薩沒有得解脫的自利卻能為一

切眾生而修學為一切眾生而忍苦犧牲hellip漸學漸深從人間正行而階梯佛乘

這才是菩薩的中道正行真能存菩薩的心胸有菩薩的風格理解菩薩利他的

真精神那裡會如喪考妣的急求己利

《雜阿含經》 卷 28(788 經) 「假使有世間正見增上者雖復百千生終不墮惡趣」 (大正

2204c11~12)

《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 18〈不證品〉 「佛告須菩提若菩薩摩訶薩具足觀空先作是願我今不應空法作證

我今學時非是證時」(大正 8350a19~21) (參見《大智度論》卷 76〈釋學空不證品〉大正 25592b4~6)

十四何謂「必定聚」初發菩薩心者是否皆入必定聚

(一)《十住毘婆沙論》卷 1大正 2624c2~14 為得如是佛十力故大心發願即入必定聚

問曰凡初發心皆有如是相耶

答曰或有人說「初發心便有如是相」而實不爾何以故是事應分別不

應定答所以者何一切菩薩初發心時不應悉入於必定

或有初發心時即入必定

或有漸修功德如釋迦牟尼佛--初發心時不入必定後修集功德

值燃燈佛得入必定

是故汝說「一切菩薩初發心便入必定」是為邪論

問曰若是邪論者何故汝說「以是心入必定」

答曰有菩薩初發心即入必定以是心能得初地因是人故說「初發

心入必定中」

(二)《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 4〈金剛品(摩訶薩品)〉大正 8243b14~19

佛告須菩提必定眾者性地人八人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羅漢

辟支佛初發心菩薩乃至阿惟越致地菩薩須菩提是為必定眾菩薩為上

首菩薩摩訶薩於是中生大心不可壞如金剛當為必定眾作上首 (三)《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 26〈畢定品〉大正 8409b14~c12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是菩薩摩訶薩為畢定為不畢定

佛告須菩提菩薩摩訶薩畢定非不畢定

世尊何處畢定為聲聞道中為辟支佛道中為佛道中

佛言菩薩摩訶薩非聲聞辟支佛道中畢定是佛道中畢定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為初發意菩薩畢定為最後身菩薩畢定

佛言初發意菩薩亦畢定阿惟越致菩薩亦畢定後身菩薩亦畢定

世尊畢定菩薩墮惡道中生不

不也須菩提於汝意云何若八人若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羅漢

辟支佛生惡道中不 不也世尊

如是須菩提菩薩摩訶薩從初發意已來布施持戒忍辱精進行禪

定修智慧斷一切不善業若墮惡道若生長壽天若不得修善法處若生

邊國若生惡邪見家無作見家是中無佛名無法名無僧名無有是處

須菩提初發意菩薩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以深心行十不善道無有是處

世尊若菩薩摩訶薩有如是善根功德成就如佛自說本生受不善果報是時

善根為何所在 佛告須菩提菩薩摩訶薩為利益眾生故隨而受身以是身利益眾生

須菩提菩薩摩訶薩作畜生時有是方便力若怨賊欲來殺害以是無上忍辱

無上慈悲心捨身不惱惡賊汝諸聲聞辟支佛無有是力以是故須菩提

當知菩薩摩訶薩欲具足大慈心為憐愍利益眾生故受畜生身

(《大智度論》卷 93大正 25712c20~713a17) (四)《大智度論》卷 93大正 25713b15~714a25

問曰上阿鞞跋致品中說如是相是阿鞞跋致如是相非阿鞞跋致阿鞞跋致

即是畢定須菩提今何以更問

答曰是般若波羅蜜有種種門有種種道阿鞞跋致是一門中說今問畢定

更問異門

復次佛心中一切眾生一切法皆畢定人以智不及故名為不畢定佛

知雖無量阿僧祇劫積大功德必退作小乘者亦知微細昆虫雖未有善

心過爾所劫發心後當作佛定知一切法皆如是從是因得是果

是故名佛一切法中無礙以畢定知故 復次須菩提聞法華經(卷 1大正 99a)中說於佛所作少功德

乃至戲笑一稱南無佛漸漸必當作佛又聞阿鞞跋致品中有退不退

又復聞聲聞人皆當作佛若爾者不應有退如法華經中說畢定餘經說

有退有不退是故今問為畢定為不畢定如是等種種因緣故問定

不定

佛答菩薩是畢定

須菩提心以入涅槃為畢定是故問為何道中畢定

佛答非畢定二乘但於大乘中畢定

求佛道者有上中下是故問為初發意為阿鞞跋致為最後身畢定 須菩提意謂為阿鞞跋致已上畢定住佛道中故

佛答三種菩薩皆畢定畢定者必當作佛

問曰如上品中說佛以佛眼見十方菩薩求佛如恒河沙得阿鞞跋致者若

一若二今何以言三種菩薩盡皆畢定

答曰我先已說般若甚深有無量門有說諸菩薩退而不畢定有處說菩薩畢

定不退如阿鞞跋致品中須菩提問佛菩薩退者於何處退為從色

為從受想行識乃至十八不共法

畢竟空故諸法皆不退此中佛何以更說不退

問曰是二義何者是實

答曰二事皆實佛口所說無不實者如佛或說諸法空無所有或說布施持

戒等是有為初發心者說諸法有為久學人著善法者說諸法空無所有

懈怠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牢固者如是人應從聲聞道得度而不求聲

聞久於生死中受苦是故說發心如恒河沙得阿鞞跋致者若一若二

眾生聞是已能堪受眾苦者畢定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若不能者取

聲聞辟支佛道

有人堪任得佛而大悲心薄自愛身重此人聞佛難得多有退者作是

念我或不能得佛不如早取涅槃何用世世受勤苦為為是人故說

一切菩薩乃至初發心皆畢定如法華經中說

問曰若菩薩皆畢定佛何以故種種呵二乘不聽菩薩取二乘證

答曰求佛道者應遍知法性是人畏老病死故於法性少分取證便自止

息捨佛道不度眾生諸佛菩薩之所呵責汝欲捨去會不得離得阿

羅漢證時不求諸菩薩深三昧又不廣化眾生是則迂迴於佛道稽留

問曰阿羅漢先世因緣所受身必應當滅住在何處而具足佛道

答曰得阿羅漢時三界諸漏因緣盡更不復生三界有淨佛土出於三界

乃至無煩惱之名於是國土佛所聞法華經具足佛道如法華經(卷 1大正 97c1~7)說有羅漢若不聞法華經自謂得滅度我於餘國為

說是事汝皆當作佛

問曰若阿羅漢往淨佛國土受法性身如是應得疾作佛何以言迂迴稽留 答曰是人著小乘因緣捨眾生捨佛道又復虛言得道以是因緣故雖不

受生死苦惱於菩薩根鈍不能疾成佛道不如直往菩薩

復次佛法於五不可思議中最第一今言漏盡阿羅漢還作佛唯佛能知

論議者正可論其事不能測知是故不應戲論若求得佛時乃能了知

餘人可信而不可知

十五菩薩初發心相為何 《十住毘婆沙論》卷 1大正 2624c14~25a1~16

問曰是菩薩初心釋迦牟尼佛初發心是心云何

答曰1是心不雜一切煩惱2是心相續不貪異乘3是心堅牢一切

外道無能勝者4是心一切眾魔不能破壞5是心為常能集善根

6是心能知有為無常7是心無動能攝佛法8是心無覆離諸

邪行9是心安住不可動故10是心無比無相違故11是心

如金剛通達諸法故12是心不盡集無盡福德故13是心平等

等一切眾生故14是心無高下無差別故15是心清淨性無垢故

16是心離垢慧炤明故17是心無垢不捨深心故18是心為廣

慈如虛空故19是心為大受一切眾生故20是心無閡至無障智

故21是心遍到不斷大悲故22是心不斷能正迴向故23是

心眾所趣向智者所讚故 24是心可觀小乘瞻仰故25是心難

見一切眾生不能睹故26是心難破能善入佛法故27是心為住

一切樂具所住處故28是心莊嚴福德資用故29是心選擇智慧

資用故30是心淳厚以布施為資用故31是心大願持戒資用故

32是心難沮忍辱資用故33是心難勝精進資用故34是心寂

滅禪定資用故35是心無惱害慧資用故36是心無瞋閡慈心

深故37是心根深悲心厚故38是心悅樂喜心厚故39是心

苦樂不動捨心厚故40是心護念諸佛神力故41是心相續三

寶不斷故 如是等無量功德莊嚴初必定心如〈無盡意品〉中廣說

(1)是心不雜一切煩惱者見諦思惟所斷二百九十四煩惱不與心和合

故名為不雜 (2)是心相續不貪異乘者從初心相續來不貪聲聞辟支佛乘但為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名為相續不貪異乘 如是等四十句論應如是知

(參見西晉竺法護譯《阿差末菩薩經》卷 1大正 13586b29~587a19 北涼曇無讖譯《大方等大集經》卷 27〈無盡意菩薩品〉大正 13

187a29~b24)

「心如金剛」參見《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四〈金剛品〉 (大正 8

243b19~244a16) 「見諦思惟所斷二百九十四煩惱」《十住毘婆沙論》卷 16

使所攝名為煩惱纏所攝名為垢使所攝煩惱者貪瞋慢無明身見

邊見見取戒取邪見疑是十根本隨三界見諦思惟所斷分別故

名九十八使非使所攝者不信無慚無愧諂曲戲侮堅執懈怠

退沒睡眠佷戾慳嫉憍不忍食不知足亦以三界見諦思惟所

斷分別故有一百九十六纏垢」(大正 26108b28~c6) 九十八使加一百九十六纏垢合為二百九十四煩惱

經名

心相

順序

《十住毘婆沙論》卷 1 〈入初地 品〉 大正

2624c14~25a1~16)

《大方等大集經》卷 27〈無盡意菩薩品〉大正

13187a29~b24)

《阿差末菩薩經》卷 1大正

13586b29~587a19

1 是心不雜一切煩惱 發菩提心不離煩惱故

離=雜(宋元宮)

大正 13187d 注 7

悉遍諸欲婬怒癡醉而無所

縛所以者何

2 是心相續不貪異乘發心相續不悕餘乘故 不與羅漢及緣覺乘而俱同塵

3 是心堅牢一切外道無

能勝者 發心堅固不參外論故 發心已來堅固其志不可轉

移所以者何不為邪業之所

迷誤

4 是心一切眾魔不能破

壞 發心不壞魔不沮故 一切眾魔不能壞意

5 是心為常能集善根 發心恒順善根增長故 有是心者其諸功德悉為成

6 是心能知有為無常 發心至常有為法無常

故 遊于無常而獨總攬眾之元

首所以者何有計常者則生

死業所以特尊解道有常名

曰為尊出無常故

7 是心無動能攝佛法發心不動一切諸佛安慰

護助故 從發心來其心坦然無所縛

著所以者何不離諸佛功德

業故

8 是心無覆離諸邪行發心勝妙離衰損故 所修事業無能得短所以然

者一切眾惡悉盡索故

9 是心安住不可動故發心安止不戲論故 其心永安不可動故

10 是心無比無相違故發心無喻無相似故 其心無侶所以然者希有逮

11 是心如金剛通達諸法

故 發心金剛壞諸法故 心如金剛所以然者皆知一

切諸法之故

12 是心不盡集無盡福德

故 發心無盡無量功德悉成

就故 所不可盡苞裹諸法道慧之

13 是心平等等一切眾生

故 發心平等利眾生故 從發心來強若金剛等眾生

14 是心無高下無差別

故 發心普覆無別異故 其心質直而無諛諂故號曰

正而無偏頗

15 是心清淨性無垢故發心鮮明性常淨故 從發心來常懷鮮明所以然

者本清淨故 16 是心離垢慧炤明故發心無垢智慧明了故 以去眾垢悉消諸冥其慧顯

曜窈隱皆明

17 是心無垢不捨深心

故 發心善解不離畢竟故從發心來沐浴眾穢所以然

者其信甚固無所捨故

18 是心為廣慈如虛空

故 發心廣快慈如虛空故發心甚大無有邊崖所以然

者心若虛空

19 是心為大受一切眾生

故 發心曠大悉能容受諸眾

生故 發心曠然所以然者含受眾

生當因度故

20 是心無閡至無障智

故 發心無礙智慧通達故 發心無盡所以然者其慧玄

曠無所罣礙

21 是心遍到不斷大悲

故 發心遍至大悲不斷故從初發心無所不入所以然

者大慈無極亦無盡故

22 是心不斷能正迴向

故 發心不斷善解立願故 其發心行無能斷者所以然

者功德願故

23 是心眾所趣向智者所

讚故 發心為歸諸佛所讚故 發心甚安極可愛敬所以然

者為諸眾生所喜樂故

24 是心可觀小乘瞻仰

發心殊勝二乘宗仰故 發心特尊與眾超異所以然

者一切外學聲聞緣覺之

所奉故

25 是心難見一切眾生不

能睹故 發心深遠一切眾生所不

知故 其所發心無能知意所以然

者非諸凡俗之所及逮猶如

農夫不能達知聖王之事

26 是心難破能善入佛法發心不敗不破佛法故發種類心所以然者各各從

故 其本種之業皆獲其果一切

諸法常存在故

27 是心為住一切樂具所

住處故 發心安隱善與眾生諸快

樂故 從初發心以為道本所以然

者由是所致得大安故

28 是心莊嚴福德資用

故 發心莊嚴一切功德悉成

就故 發心已來而自莊嚴所以然

者成功勳故

29 是心選擇智慧資用

故 發心善察智慧成就故 發心已來與眾殊別所以然

者達聖慧故

30 是心淳厚以布施為資

用故 發心增長隨意施與故 發心已來甚為微妙所以然

者用廣布施普及眾生

31 是心大願持戒資用

故 發心如願戒清淨故 發心已來建立至願所以然

者具足戒禁

32 是心難沮忍辱資用

故 發菩提心普及怨親具忍

辱故 其發心已來而無等侶所以然

者無所不忍

33 是心難勝精進資用

故 發心難壞具精進故 其發心來無能抑制所以然

者用精進行無懈廢故

34 是心寂滅禪定資用

故 發心寂滅具禪定故 其發心來無所慕樂所以然

者寂度無極致定意故

35 是心無惱害慧資用

故 發心無毀具智慧故 其發心來無所歸趣因其曉了

智度無極

36 是心無瞋閡慈心深

故 發心無願增長大慈故其發心來永無所住所以然

者用無極慈故

37 是心根深悲心厚故發菩提心住根堅牢增長

大悲故 其發心來根株堅強所以然

者用行悲哀故

38 是心悅樂喜心厚故發心和悅增長大喜故 其發心來常懷悅豫所以然

者於諸眾生懷等心故

39 是心苦樂不動捨心厚

故 發心不動增長大捨故 其發心來雖遇苦樂不以為

動所以然者護一切故

40 是心護念諸佛神力故

發心任重諸佛所受故其發心來為諸如來所見將

養所以然者用順十方諸佛

教故

41 是心相續三寶不斷

故 發心不絕三寶不斷故 其發心來欲度一切五趣眾

難所以然者興隆導化

42 其發心來不捨三寶無所違

廢所以然者將順佛戒成聖

眾故

十六何謂「如來家」 (一)《十住毘婆沙論》卷1大正2625a22~b13

生如來家者如來家則是佛家如來者

(1)「如」名為實「來」名為至至真實中故名為如來何等為真實所謂

涅槃不虛誑故是名如實如《經》中說「佛告比丘第一聖諦無有虛

誑涅槃是也」 (2)復次「如」名不壞相所謂諸法實相是「來」名智慧到實相中通達其

義故名為如來 (3)復次空無相無作名為如諸佛來至三解脫門亦令眾生到此門故名為如

來 (4)復次如名四諦以一切種見四諦故名為如來 (5)復次如名六波羅蜜所謂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以是

六法來至佛地故名為如來 (6)復次諦捨滅慧四功德處名為如來以是四法來至佛地故名為

如來 (7)復次一切佛法名為如是如來至諸佛故名為如來 (8)復次一切菩薩地喜淨明炎難勝現前深遠不動善慧法

雲名為如諸菩薩以是十地來至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名為如來又

以如實八聖道分來故名為如來 (9) 復次權智二足來至佛故名為如來如去不還故名為如來 (10) 如來者 所謂十方三世諸佛是

「何等為真實所謂涅槃不虛誑故是名如實」參見

A《中阿含經》卷 8

「彼知是愛滅苦滅聖諦諸賢過去時是愛滅苦滅聖諦未來現在時

是愛滅苦滅聖諦真諦不虛不離於如亦非顛倒真諦審實」(大正 1

469a8~11)

B《大智度論》卷 97「般若波羅蜜真實聖法無有虛誑」(大正 25735c1~2) C《轉法輪經憂波提舍》「如世尊說諸比丘第一聖諦不虛妄法名為涅槃」

(大正 26357b2~3)

(二)《十住毘婆沙論》卷1大正2625b13~c8 如來者所謂十方三世諸佛是

(1)是諸佛家名為如來家今是菩薩行如來道相續不斷故名為生如來家 (2)又是菩薩必成如來故名為生如來家譬如生轉輪聖王家有轉輪聖王相

是人必作轉輪聖王是菩薩亦如是生如來家發是心故必成如來是名

生如來家 (3)如來家者有人言是四功德處所謂諦捨滅慧諸如來從此中生故

名為如來家 (4)有人言般若波羅蜜及方便是如來家如《助道經》中說

智度無極母 善權方便父 生故名為父 養育故名母 一切世間以父母為家是二似父母故名之為家

(5)有人言善慧名諸佛家從是二法出生諸佛是二則是一切善法之根本

如《經》中說「是二法俱行能成正法」善是父慧是母是二和合

名為諸佛家如說菩薩善法父 智慧以為母 一切諸如來 皆從是

二生

(6)有人言般舟三昧及大悲名諸佛家從此二法生諸如來此中般舟三昧為

父大悲為母 (7)復次般舟三昧是父無生法忍是母如《助菩提》中說

般舟三昧父 大悲無生母 一切諸如來 從是二法生

《助道經》即《菩提資糧論》(龍樹菩薩造隋達磨笈多譯) A「智度以為母方便為父者以生及持故說菩薩父母」(卷 1大正 32529a10~11) B「般若波羅蜜菩薩仁者母善方便為父慈悲以為女」(卷 1大正 32519a24~25) C「諸佛現前住牢固三摩提此為菩薩父大悲忍為母」卷 1大正 32529a1~2)

(三)《十住毘婆沙論》卷 1大正 2625c24~26a2

如得初果者如人得須陀洹道善閉三惡道門見法入法得法住堅牢法

不可傾動究竟至涅槃斷見諦所斷法故心大歡喜設使睡眠嬾惰不至二

十九有如以一毛為百分以一分毛分取大海水若二三渧苦已滅者如大

海水餘未滅者如二三渧心大歡喜菩薩如是得初地已名生如來家

「斷見諦所斷法故不至二十九有」 A《大智度論》卷 24「若須陀洹二十五有皆無是處」 (大正 25237b4~5)

「二十五有」石山寺本作「二十九有」(大正 25237d 注 7) B佛陀蜜多撰劉宋 曇摩蜜多譯《五門禪經要用法》

「四天下六欲天四惡道四禪地大梵天無色界第四禪地有五阿那

含天合二十五有」(大正 15332c-333a) 二十五有欲界(地獄餓鬼畜生阿修羅人趣四洲及六欲天)計十

四有色界(四禪及初禪之大梵四禪之無想淨居各一有)

計七有四無色界各一有計四有總計二十五有

C《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 46(大正 27 240b22~28) 「極七返有者謂唯受七有問應言十四有或二十八有若此唯依本

有說者應言十四有天上人中各七有故若依本有中有說者則二

十八有天人各有十四有故謂七本有及七中有何故但說極七有耶

答如七葉樹不過七故說極七有謂天與人本有中有各有七故」

D「二十九有」

(1)瓜生津隆真《十住毘婆沙論(I)》注云「二十九有二十五有中將阿那

含天(五淨居天)分為五即為二十九有」(p88)

(2)須陀洹斷見惑極七往返更無第二十九有可言

(四)《大方廣佛華嚴經》卷 34〈十地品〉大正 10181a22~26

菩薩始發如是心即得超凡夫地入菩薩位生如來家無能說其種族過失

離世間趣入出世道得菩薩法住菩薩處入三世平等於如來種中決定

當得無上菩提菩薩住如是法名住菩薩歡喜地 (五)《成佛之道》(p392)

菩薩初證聖性得到了從來未有的出世心嘗到了從來未有的離繫樂觀察如

來所有的一切功德自己都有分能得能成所以得到無比的歡喜由於通達

法空性也不再有「不活畏惡名畏死畏墮惡道畏大眾威德畏」了進

入初地的名為「生諸如來家」如來是一切佛菩薩以智度為母方便為父

分證了佛法身從此能荷擔佛的家業紹隆佛種不斷真是佛子所以說生如

來家

十七何謂「污佛家」

《十住毘婆沙論》卷 2(大正 2629c8~30a6) 不污諸佛家者何等為污諸佛家 有人言若人發求無上道心已後迴向聲聞辟支佛道不能住世繼三寶種

是名污諸佛家 [答曰]是義不然何以故是人能度生死又得諸無漏根力覺道亦

是佛子云何言污諸佛家如經說「佛告比丘汝是我子從我心

生口生得法分者」 又聲聞人言「諦捨滅慧處名諸佛家」何以故從是四

事出生諸佛故若污此四法名污諸佛家是故若人虛妄慳貪

狂亂愚癡是污佛家若正行此四則不污諸佛家 有人言六波羅蜜是諸佛家從此生諸佛故若違此六事是污佛家 有人言般若波羅蜜是諸佛母方便為父是名諸佛家以此二法出生諸佛

若違此法是污佛家 復次偈中自說污不污相所謂不毀戒不欺佛若受佛戒不能護持則

欺諸佛是污佛家何以故受戒時生佛家中破戒則欺諸佛名污佛

家若受戒不破不欺諸佛名為不污佛家

復次戒名三學戒學心學慧學破此學名污佛家 如法受戒而後毀破名為欺佛如是二句[不污諸佛家不毀戒欺佛]各有義趣

欺佛者空自發願不如說行欺誑眾生是名欺佛 復次一切法中不如說行名為欺佛

(《雜阿含經》卷 45大正 2330a13~14「汝等為子從我口生從法化生

得法餘財」) 十八關於三乘得解說之時限

(一)《十住毘婆沙論》卷 1大正 2620b1-9

問曰行聲聞辟支佛乘者幾時得度生死大海

答曰行聲聞乘者或以一世得度或以二世或過是數隨根利鈍

又以先世宿行因緣

行辟支佛乘者或以七世得度或以八世

若行大乘者或一恒河沙大劫或二三四至十百千萬億[恒

河沙大劫]或過是數然後乃得具足修行菩薩十地而成佛道亦隨根之

利鈍又以先世宿行因緣

(二)《大智度論》卷28大正25266c14-15

有辟支佛第一疾者四世行久者乃至百劫行如聲聞疾者三世久者六十

《大智度論》卷4大正2792b7-9

佛言無量阿僧祇劫作功德欲度眾生何以故言於三阿僧祇劫12

三阿僧祇劫有量有限

《大智度論》卷 38大正 25342b-343a

[經]舍利弗有菩薩摩訶薩初發意時行六波羅蜜上菩薩位得阿毗跋致

舍利弗有菩薩摩訶薩初發心時便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便轉法輪

與無量阿僧祇眾生作益厚已入無餘涅槃是佛般涅槃後餘法若住一劫

若減一劫舍利弗有菩薩摩訶薩初發意時與般若波羅蜜相應與無

數百千億菩薩從一佛國至一佛國淨佛世界

[論]釋曰有三種菩薩利根心堅未發心前久來集諸無量福德智慧是人

遇佛聞是大乘法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即時行六波羅蜜入菩薩

位得阿毗跋致地所以者何先集無量福德利根心堅從佛聞法故

12 印順法師《成佛之道》增注本(p 413)三大阿僧祇劫有二種解說(A)時間劫(B)德行劫以功德

來計算(依功德來計算三大阿僧祇劫一切菩薩修行成佛都是一樣的)

譬如遠行或有乘羊而去或有乘馬而去或有神通去者

乘羊者久久乃到乘馬者差速乘神通者發意頃便到如是不得言發意

間云何得到神通相爾不應生疑菩薩亦如是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時即入菩薩位

有菩薩初發意初雖心好後雜諸惡時時生念我求佛道以諸功德迴

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人久久無量阿僧祇劫或至或不至先世福德

因緣薄而復鈍根心不堅固如乘羊者

有人前世少有福德利根發心漸漸行六波羅蜜若三若十若百阿僧

祇劫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如乘馬者必有所到

第三乘神通者如上說是三種發心一者罪多福少二者福多罪少

三者但行清淨福德

清淨有二種一者初發心時即得菩薩道二者小住供養十方諸佛

通達菩薩道入菩薩位即是阿毗跋致地阿毗跋致地菩薩義如先說

次後菩薩大厭世間世世已來常好真實惡於欺誑是菩薩亦利根堅

心久集無量福德智慧初發心時便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即轉法輪

度無量眾生入無餘涅槃法住若一劫若減一劫留化佛度眾生佛有

二種神通力一者現在時二者滅後劫義如上說劫中所度眾生

亦復不少

次後菩薩亦利根心堅久集福德發心即與般若波羅蜜相應得六神通

與無量眾生共觀十方清淨世界而自莊嚴其國如阿彌陀佛先世時作

法藏比丘佛將導遍至十方示清淨國令選擇淨妙之國以自莊嚴其國

參見《不必定入定入印經》大正 15699c

印順法師《成佛之道》(增注本)p 415 對三種「神通行菩薩」所判攝之階位

(a)日月神通行龍樹又分為二類有的初發心就上菩薩位有的多少

修行就上菩薩位菩薩位雖有多種解說然依《般若經》

說是頂位再不墮惡道下賤家二乘地了(如約《華嚴

經》的行位說是發心住)

(b)聲聞神通行初發心就成大菩提八相成道[初地分證能於百佛世界

現身八相成道(1)由兜率天下生人間(2)入胎(3)出胎(4)出家(5)降魔(6)成道(7)轉法輪(8)入滅]

(c)如來神通行初發心就與般若相應成熟眾生莊嚴佛土這是方便道

菩薩初地以上到八地

(三)《大毘婆沙論》卷101大正27525b14-21

依狹小道而得解脫故名時解脫狹小道者謂若極速第一生中種善根第

二生中令成熟第三生中得解脫餘不決定

依廣大道而得解脫名不時解脫廣大道者謂若極遲聲聞乘經六十劫而得

解脫如舍利子獨覺乘經百劫而得解脫如麟角喻佛乘經三無數劫而得解

《大毘婆沙論》卷83大正27428b26~29

大加行得故名大悲非如聲聞菩提唯六十劫修加行得獨覺菩提唯經百劫修加

行得如來大悲三無數劫修習百千難行苦行然後乃得故名大悲

(四)真諦譯《攝大乘論釋》卷11大正31229b14-19

論曰有五種人於三阿僧祇劫修行圓滿或七阿僧祇劫或三十三阿僧祇劫

何者為五人行願行地人滿一阿僧祇劫行清淨意行人行有相行人行無相

行人於六地乃至七地滿第二阿僧祇劫從此後無功用行人乃至十地滿第三

阿僧祇劫

《攝大乘論釋》卷11大正31230a25-28

論曰復次云何七阿僧祇劫

釋曰欲顯餘部別執故言復次七阿僧祇劫時與前三阿僧祇劫時為等為

有短長此執等三阿僧祇劫但有別義開為七數

《攝大乘論釋》卷11大正31231b23-27

論曰復次云何三十三阿僧祇

釋曰有諸大乘師欲顯行有下中上欲顯為得未得方便欲顯已得不失

方便欲顯已得不失增上方便欲顯入住出三自在故分阿僧祇為三十三

(五)《大乘起信論》卷11大正32581b7-9

以一切菩薩皆經三阿僧祇劫故但隨眾生世界不同所見所聞根欲性異故示

所行亦有差別

印順法師《大乘起信論講記》p341「一切菩薩皆經三阿僧祇功」而成佛

這是任何菩薩都是一樣的從初住到第十回向滿為初阿僧祇劫從初地到

七地滿心為二阿僧祇劫從八地到第十地滿為第三阿僧祇劫種性善

根發心證悟都是一樣的等到圓滿成佛所以也是佛佛平等「但隨」

順「眾生世界不同所見所聞根欲性異故示」現菩薩的「所行」

也「有差別」根異根機的利鈍(下中上)有異欲異即好樂與興趣的各

別性異即習慣熏染有別如來鑑機的十力中即有根勝劣智力(根)種

種勝解智力(欲)種種界智力(性)因為眾生所處的世界不同所見所聞

不同根欲性也都不同故不能不示現所行有差別實則菩薩的行程是

一樣的

參印順法師《成佛之道》p237《中觀論頌講記》p348《華雨集(四)》p107

關於各經論所說之三乘解說時限

三乘別

所依經論 聲聞乘 辟支佛乘 大乘

《十住毘婆沙論》 隨根利鈍或一二

世或更多世不定隨

根利鈍又以先世宿行

因緣

或七世或八世得度 或一或二三四乃至十

百千萬億「恒河沙大

劫」或過是數

《大智度論》 快者三世慢則六十劫 最快四世最慢一百劫 無量阿僧祇劫但利根

者如乘神通行急速成

《大毘婆沙論》 狹小道最快三世

廣大道最慢六十劫

最慢一百劫如「麟角

喻」獨覺

三阿僧祇劫

《攝大乘論釋》

(真諦譯)

- - 三阿僧祇劫

七阿僧祇劫(別部)

三十三阿僧祇劫(餘

大乘師)

《大乘起信論》 - - 定是三阿僧祇劫但隨

眾生根性不同故示現

所行亦有差別

十九聲聞辟支佛佛俱到彼岸於解脫中有差別否

(一)《十住毘婆沙論》卷1大正2620b9-15

問曰聲聞辟支佛佛俱到彼岸於解脫中有差別不

答曰是事應當分別於諸煩惱得解脫是中無差別因是解脫入無餘涅槃是

中亦無差別無有相故但諸佛甚深禪定障解脫一切法障解脫於諸

聲聞辟支佛有差別非說所盡亦不可以譬喻為比

(二)《十住毘婆沙論》卷 11大正 2683a24-b3

無礙解脫者解脫有三種一者於煩惱障礙解脫二者於定障礙解脫三

者於一切法障礙解脫是中得慧解脫阿羅漢得離煩惱障礙解脫共解脫阿

羅漢及辟支佛得離煩惱障礙解脫得離諸禪定障礙解脫唯有諸佛具三解脫

所謂煩惱障礙解脫諸禪定障礙解脫一切法障礙解脫總是三種解脫故佛

名無礙解脫

(三)《大智度論》卷 35大正 25320c21-322a26

【經】舍利弗白佛言「世尊聲聞所有智慧若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羅漢

辟支佛智慧佛智慧是諸眾智無有差別不相違背無生性空若法不相違背

無生性空是法無有別異云何世尊言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一日修智慧

出過聲聞辟支佛上」(大正 25320c21-26)

【論】問曰上佛已說菩薩摩訶薩修智慧出過聲聞辟支佛上今舍利弗何以故問

答曰不問智慧勢力能度眾生今但問佛及弟子智慧體性法中無有差別者

以諸賢聖智慧皆是諸法實相慧皆是四諦及三十七品慧皆是出三界

入三脫門成三乘果慧以是故說無有差別

復次如須陀洹果以無漏智滅結得果乃至佛亦如是如須陀洹用二種

解脫果有為解脫無為解脫乃至佛亦如是如佛入涅槃須陀洹極

遲不過七世皆同事同緣同行同果報以是故言無相違背所以

者何不生性空故(大正25320c26-321a9)

有為解脫無為解脫(《俱舍論》卷 25大正 29133c20-21)

解脫體有二謂有為無為有為解脫謂無學勝解無為解脫謂一切惑

滅 【經】佛告舍利弗「於汝意云何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一日修智慧心念

我行道慧益一切眾生當以一切種智知一切法度一切眾生諸聲聞辟支佛

智慧為有是事不」舍利弗言「不也世尊」(大正 25321b6-10) 【論】helliphellip聲聞辟支佛雖有慈心本不發心願度一切眾生亦不迴善根向阿耨多

羅三藐三菩提以是故菩薩一日修智慧過聲聞辟支佛上

(大正 25321c26-322a1)

【經】「舍利弗於汝意云何諸聲聞辟支佛頗有是念我等當得阿耨多羅三藐

三菩提度一切眾生令得無餘涅槃不」舍利弗言「不也世尊」佛告

舍利弗「以是因緣故當知諸聲聞辟支佛智慧欲比菩薩摩訶薩智慧百

分不及一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及」(大正 25322a2-7)

【論】問曰上已反問舍利弗事已定今何以復問答曰以舍利弗引欲以須陀洹

同得解脫故與諸佛菩薩等而佛不聽譬如有人欲以毛孔之空與虛空等

以是故佛重質其事復次雖同一事義門各異先言智慧為一切眾生故

今言頗有是念我等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令一切眾生得無餘涅槃

(大正 25322a7-14)

【經】「舍利弗於汝意云何諸聲聞辟支佛頗有是念我行六波羅蜜成就眾

生莊嚴世界具佛十力四無所畏四無礙智十八不共法度脫無量阿僧

祇眾生令得涅槃不」舍利弗言「不也世尊」(大正 25322a17-26) 二十關於修學菩薩道成佛之殊勝理由

(一)《十住毘婆沙論》卷 1大正 2620b15-c23

問曰三乘所學皆為無餘涅槃若無餘涅槃中無差別者我等何用於恒河沙等

大劫往來生死具足十地不如以聲聞辟支佛乘速滅諸苦

答曰是語弱劣非是大悲有益之言若諸菩薩效汝小心無慈悲意不能精

勤修十地者諸聲聞辟支佛何由得度亦復無有三乘差別所以者何

一切聲聞辟支佛皆由佛出若無諸佛何由而出若不修十地何有

諸佛若無諸佛亦無法僧是故汝所說者則斷三寶種非是大人

有智之言不可聽察hellip如是聲聞辟支佛佛煩惱解脫雖無差別以

度無量眾生久住生死多所利益具足菩薩十地故有大差別

(二)《大毘婆沙論》卷 16大正 2777a24-b4

佛世尊愛恚永斷違順平等拔諍論根滅憍慢本視諸珍寶猶如瓦礫於一

切法覺照無遺無相似愛及恚慢等諸煩惱習已永斷故非如獨覺及諸聲聞

雖斷煩惱而有餘習貪愛習者如尊者阿難憐諸釋種瞋恚習者如尊者畢陵伽

筏蹉語殑伽神言小婢止流吾今欲渡憍慢習者如尊者舍利子棄擲醫藥

愚癡習者如尊者笈房缽底食前咳氣知食未銷不知後苦而復更食如是

等事其類甚多

(阿羅漢仍有習氣參見《大智度論》卷 27大正 25260c2-25)

二十一「是人修集聲聞辟支佛乘法未入法位我當教化令趣佛道」為何強調

「未入法位」 (一)《十住毘婆沙論》卷 7(大正 2655a4~18)

問曰云何名為歸依僧 答曰若諸聲聞人 未入法位者 令發無上心 使得佛十力

先以財施攝 後乃以法施 深信四果僧 不分別貴眾 求聲聞功德 而不證解脫 是名歸依僧 又應念三事

聲聞人者成聲聞乘 未入法位者於聲聞道未得必定能令此人發佛道心而得十力若入法位者

終不可令發無上心設或發心亦不成就如《般若波羅蜜》中尊者須菩提

所說「已入正法位不能發無上心何以故是人於生死已作障隔不復往

來生死發無上心

(二)《小品般若波羅蜜經》卷 1(大正 8540a16~21) 若諸天子未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今應當發若人已入正位則不堪任

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何以故已於生死作障隔故是人若發阿耨多羅三

藐三菩提心我亦隨喜終不斷其功德所以者何上人應求上法(參見《大

智度論》卷 54大正 25442c4~9) (三)印順法師《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p650~651

經中廣舉譬喻形容棄般若法門而取聲聞經者的無知對於傳統佛教採取了

尊重又貶抑的立場這不但維護了般若法門也有誘導聲聞修學般若法門的意

義誘導聲聞修學最顯著的例子如『小品般若波羅蜜經』卷一(大正 8540a)說

若諸天子未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今應當發若人已入正位則不

堪任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何以故已於生死作障隔故是人若發阿

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我亦隨喜終不斷其功德所以者何上人應求上

法 「入正位」是「入正性離生」的舊譯「入正位」聲聞行者就得「須陀洹」(初

果)最多不過七番生死一定要入無餘涅槃這樣就不能長在生死中修菩

薩行所以說「已於生死作障隔」如只有七番生死就不可能發求成佛道的

大心所以說「不堪任」這是依佛教界公認的教理說經上又說如「入正

位」的能發大菩提心求成佛道也是隨喜讚歎的因為上人聲聞聖者

是應該進一步的求更上的成佛法門說聲聞聖者不可能發心又鼓勵他們發心

修菩薩道這是不否定部派佛教的教義而暗示了聲聞聖者迴心的可能特別

是『大如品』依「如」真如而泯「三乘人」與「一(菩薩)乘人」的差

別消融了二乘與菩薩的對立

(四)《大品般若經》卷 22〈遍學品 74〉大正 8381b15-17

若菩薩摩訶薩作八人得須陀洹果乃至得阿羅漢果得辟支佛道然後入菩

薩位無有是處(《大智度論》卷 86大正 25659b26-28)

(五)《維摩詰所說經》卷中(大正 14549b4~b16) 若見無為入正位者不能復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譬如高原陸地不生蓮

華卑濕淤泥乃生此華如是見無為法入正位者終不復能生於佛法煩惱泥

中乃有眾生起佛法耳又如殖種於空終不得生糞壤之地乃能滋茂如是入無

為正位者不生佛法起於我見如須彌山猶能發于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生佛

法矣是故當知一切煩惱為如來種譬如不下巨海不能得無價寶珠如是不入

煩惱大海則不能得一切智寶

(六)《大智度論》卷 27大正 25263b12-25 菩薩初發意時所可怖畏無過聲聞辟支佛地正使墮地獄無如是怖畏

不永破大乘道故阿羅漢辟支佛於此大乘以為永滅譬如空地有樹名舍

摩梨(角+瓜)枝廣大眾鳥集宿一鴿後至住一枝上其枝及(角+瓜)即

時壓折澤神問樹神大鳥鵰鷲皆能任持何至小鳥便不自勝樹神答言

此鳥從我怨家尼俱盧樹上來食彼樹果來栖我上必當放糞子墮地者惡

樹復生為害必大是故於此一鴿大懷憂畏寧捨一枝所全者大菩薩

摩訶薩亦如是於諸外道魔眾及諸結使惡業無如是畏如阿羅漢辟支

佛何以故聲聞辟支佛於菩薩邊亦如彼鴿壞敗大乘心永滅佛業

一切菩薩乃至初發心皆畢定如法華經中說 問曰若菩薩皆畢定佛何以故種種呵二乘不聽菩薩取二乘證 答曰求佛道者應遍知法性是人畏老病死故於法性少分取證便自止息捨

佛道不度眾生諸佛菩薩之所呵責「汝欲捨去會不得離」得阿羅漢證時

不求諸菩薩深三昧又不廣化眾生是則迂迴於佛道稽留 問曰阿羅漢先世因緣所受身必應當滅住在何處而具足佛道 答曰得阿羅漢時三界諸漏因緣盡更不復生三界有淨佛土出於三界乃

至無煩惱之名於是國土佛所聞法華經具足佛道如法華經說「有羅漢若不

聞法華經自謂得滅度我於餘國為說是事汝皆當作佛」

問曰若阿羅漢往淨佛國土受法性身如是應得疾作佛何以言迂迴稽留

答曰是人著小乘因緣捨眾生捨佛道又復虛言得道以是因緣故雖不受

生死苦惱於菩薩根鈍不能疾成佛道不如直往菩薩

復次佛法於五不可思議中最第一今言漏盡阿羅漢還作佛唯佛能知論議

者正可論其事不能測知是故不應戲論若求得佛時乃能了知餘人可信而

不可知(大正 25714a1~25) (七)《大智度論》卷 28大正 25264b7~10

問曰阿羅漢煩惱已盡習亦未盡何以不生(法性生身) 答曰阿羅漢無大慈悲無本誓願度一切眾生又以實際作證已離生死故

(八)如果二乘人可以迴心向大則須耗費多少時間才能成佛呢

1《大般涅槃經》卷 11

一斷三結得須陀洹果不墮地獄畜生餓鬼helliphellip是人未來過八萬劫

便當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迦葉第二人者斷三結縛薄貪恚癡

得斯陀含果名一往來helliphellip是人未來過六萬劫便當得成阿耨多羅三藐

三菩提迦葉第三人者斷五下結得阿那含果更不來此helliphellip是人未

來過四萬劫便當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迦 葉第四人者永斷貪欲瞋恚愚癡得阿羅漢果helliphellip亦非騏驎獨一之

行helliphellip是人未來過二萬劫便當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迦葉第五人

者永斷貪欲瞋恚愚癡得辟支佛道helliphellip真是騏驎獨一之行helliphellip是人未

來過十千劫便當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大正 12431 c16~432a5) 2《瑜伽師地論》卷 80

問迴向菩提聲聞為住無餘依涅槃界中能發趣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耶

為住有餘依涅槃界耶 答唯住有餘依涅槃界中可有此事所以者何以無餘依涅槃界中遠離

一切發起事業一切功用皆悉止息 問若唯住有餘依涅槃界中能發趣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云何但由一

生便能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耶所以者何阿羅漢等尚當無有所餘

一生何況當有多生相續 答由彼要當增諸壽行方能成辦世尊多分依此迴向菩提聲聞密意說

言物類善男子若有善修四神足已能住一劫或餘一劫餘一劫者

此中意說過於一劫彼雖如是增益壽行能發趣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而

所修行極成遲鈍樂涅槃故不如初心始業菩薩彼既如是增壽行已

留有根身別作化身同法者前方便示現於無餘依般涅槃界而般涅槃

由此因緣皆作是念某名尊者於無餘依般涅槃界已般涅槃彼以所留有

根實身即於此界贍部洲中隨其所樂遠離而住一切諸天尚不能睹何

況其餘眾生能見彼於涅槃多樂住故於遍遊行彼彼世界親近供養佛菩

薩中及於修習菩提資糧諸聖道中若放逸時諸佛菩薩數數覺悟被覺

悟已於所修行能不放逸(大正 30749a5~b1)

迴向菩提聲聞要想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必須在尚未證入無餘依涅槃

界前才有可能其所使用的方法是善修四神足在住壽一劫或餘一劫的

時間中廣集菩提資糧依四神足之力而住壽一劫或餘一劫這是佛教中

古老的傳說如《長阿含經》卷 2<遊行經>云 佛告阿難諸有修四神足多修習行常念不忘在意所欲可得

不死一劫有餘阿難佛四神足已多修行專念不忘在意所欲

如來可止一劫有餘為世除冥多所饒益天人獲安(大正 115b19~24)

這樣的傳說在聲聞部派中是知道的但何以沒有說到可以依四神足之力

在住壽餘一劫的時間中廣集菩提資糧而成佛呢從時間觀的角度來看

《瑜伽師地論》說「餘一劫者此中意說過於一劫」這是將「餘一劫」

的時間擴充了不論多久時間直到成佛為止而不是一劫多一點的意思

而聲聞部派也許認為「餘一劫」是一劫再多一點的時間因此就沒有說到

可以依四神足之力在住壽一劫或一劫餘的時間中廣集菩提資糧而成

佛但從有部認為入了忍位就無法迴心向大的主張來看則不論「餘一劫」

的時間是長是短都將無法成佛這應該是部派間沒有傳說依四神足之力

在住壽餘一劫的時間中廣集菩提資糧而成佛的主要原因 二十二諸佛威力功德智慧無量深法等無差別為何佛壽有長短國土有淨穢

正法有久住不久住helliphellip (一)《十住毘婆沙論》卷 3大正 2632c3-14

佛功德力者一切去來今佛威力功德智慧無量深法等無差別但隨

諸佛本願因緣helliphellip無量壽命者壽命無量劫過諸算數一劫百劫千

劫萬劫億劫百千萬億那由他阿僧祇劫如是久住為利益憐愍眾生故

一切諸佛雖力能無量壽以本願故有久住世者有不久住者

(二)《俱舍論》卷 27大正 29141b3-9 論曰由三事故諸佛皆等一由資糧等圓滿故二由法身等成辦故三由

利他等究竟故由壽種姓身量等殊諸佛相望容有差別壽異謂佛

壽有短長種異謂佛生剎帝利婆羅門種姓異謂佛姓喬答摩迦葉波等

量異謂佛身有小大等言顯諸佛法住久近等 (三)佛壽命長短(《大智度論》卷 34大正 25312a14- b21)

問曰佛雖有長壽業因緣生於惡世故壽命便短以此短壽能具佛事何

用長為又佛以神通力故一日之中能具佛事何況百歲 答曰此間閻浮提惡故佛壽應短餘處好故佛壽應長 問曰若然者菩薩於此閻浮提淨飯王宮生出家成道是實佛餘處皆是神

通力變化作佛以度眾生 答曰此言非也所以者何餘處閻浮提亦各各言我國是實佛餘處為變化

何以知之若餘處國土自知是化佛則不肯信受教戒又如餘國土人

壽命一劫若佛壽百歲於彼裁無一日眾生則起輕慢不肯受教彼則

以一劫為實佛以此為變化如《首楞嚴經》說「神通遍照佛壽七百

千阿僧祇劫佛告文殊尸利彼佛則是我身彼佛亦言釋迦文佛則是

我身」以是故知諸佛壽命實皆無量為度人故現有長短汝言釋迦

文佛以神通力故所度眾生與人壽不異者則不須百歲一日之中可

具足佛事 如阿難一時心生是念如然燈世尊一切勝佛鞞婆尸佛出於好世

壽命極多能具佛事我釋迦文佛出生惡世壽命極短將無世尊

不能具足佛事耶 爾時世尊入日出三昧從身變化出無量諸佛及無量光明普至十方

一一化佛在諸世界各作佛事或有說法或現神通或現三昧或現

飯食如是之比種種因緣施作佛事而度眾生從三昧起告阿難曰『汝

悉見聞是事不』阿難言『唯然已見』佛告阿難『佛以如是神力

能具佛事不』阿難言『假令佛壽一日大地草木悉為可度眾生則

能度盡何況百歲』 以是故知諸佛壽命皆悉無量為度人故現有長短譬如日出影現

於水隨水大小水大則影久水小則速滅若照琉璃頗梨珠山影則

久住又如火燒草木然少則速滅然多則久住不可以滅處無火

故謂多然處亦無光明長短義亦如是 (參見《佛說首楞嚴三昧經》卷 2大正 15644c)

(四)佛土淨不淨(《大智度論》卷 32大正 25302b12-c10) 一切佛功德皆等無多無少

問曰若爾者何以言阿彌陀佛壽命無量光明千萬億由旬無量劫度眾生

答曰諸佛世界種種有淨不淨有雜

如《三十三天品經》說佛在三十三天安居自恣時至四眾久不見

佛愁思不樂遣目連白佛言「世尊云何捨此眾生住彼天上」

時佛告目連「汝觀三千世界」目連以佛力故觀或見諸佛為大眾

說法或見坐禪或見乞食如是種種施作佛事目連即時五體投地

是時須彌山王跛[跳-兆+我]大動諸天皆大驚怖目連涕泣稽首白

佛「佛有大悲不捨一切作如是種種化度眾生」佛告目連「汝

所見甚少過汝所見東方有國純以黃金為地彼佛弟子皆是阿羅漢

六通無礙復過是東方有國純以白銀為地彼佛弟子皆學辟支佛道

復過是東方有國純以七寶為地其地常有無量光明彼佛所化弟子純

諸菩薩皆得陀羅尼諸三昧門住阿毘跋致地目連當知彼諸佛者

皆是我身如是等東方恒河沙等無量世界有莊嚴者不莊嚴者皆

是我身而作佛事如東方南西北方四維上下亦復如是」

以是故當知釋迦文佛更有清淨世界如阿彌陀國阿彌陀佛亦有嚴

淨不嚴淨世界如釋迦文佛國諸佛大悲徹於骨髓不以世界好醜隨

應度者而教化之如慈母愛子子雖沒在廁溷懃求拯拔不以為惡

(五)清淨國土雜國土(《大智度論》卷 93大正 25711c14-21) 問曰佛憐愍眾生淨佛國土中何以無三惡道眾生 答曰憐愍一切眾生平等無異此中說清淨業因緣是國土中無三惡道

又佛非但一國土乃有十方恒河沙國土佛有清淨國土有雜國土

雜國土中則具有五道淨佛國土或有人天別異或無有人天別異

如過去天王佛國土中唯佛世尊以為法王是故名為天王佛 (六)《維摩詰所說經》〈佛國品第一〉卷 1大正 14538c10-29

舍利弗眾生罪故不見如來佛土嚴淨非如來咎舍利弗我此土淨而汝

不見爾時螺髻梵王語舍利弗『勿作是意謂此佛土以為不淨所以

者何我見釋迦牟尼佛土清淨譬如自在天宮』舍利弗言『我見此土

丘陵坑坎荊蕀沙礫土石諸山穢惡充滿』螺髻梵言『仁者心有高下

不依佛慧故見此土為不淨耳舍利弗菩薩於一切眾生悉皆平等深心

清淨依佛智慧則能見此佛土清淨』於是佛以足指按地即時三千大千

世界若干百千珍寶嚴飾譬如寶莊嚴佛無量功德寶莊嚴土一切大眾

歎未曾有而皆自見坐寶蓮華佛告舍利弗『汝且觀是佛土嚴淨』舍

利弗言『唯然世尊本所不見本所不聞今佛國土嚴淨悉現』佛語

舍利弗『我佛國土常淨若此為欲度斯下劣人故示是眾惡不淨土耳譬

如諸天共寶器食隨其福德飯色有異如是舍利弗若人心淨便見此土功德

莊嚴』 (七)正法久住不久住(《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 183大正 27919a3-16)

問何故過去諸佛有未般涅槃正法即滅有於般涅槃後七日即滅今釋迦佛

千歲方滅耶 答過去諸佛壽量長遠於彼正教所應作者佛在世時多已究竟故法速滅

今世尊釋迦牟尼出百年時壽量短促正教所作雖佛涅槃多未究竟乃

至千歲於中有種善根者有成熟者有解脫者是故經於多時正法方滅

有說過去諸佛所有弟子愛重奢摩他非毘缽舍那由重奢摩他故

恒住寂止不樂傳說契經等十二分教故法速滅 今世尊弟子愛重毘缽舍那非奢摩他由重毘缽舍那故多住觀察皆

樂傳授契經等十二分教是故正法多時乃滅 (八)1《成佛之道》(增注本)p19

從經典看來佛的色身有大小壽命有長短國土有淨穢弟子有多少正

法住世也不一致要知道這是佛的方便示現為了適應眾生的根機才有

這種種差別

2《成佛之道》(增注本)p425-426

佛壽與佛身的長短可說有限量的都是化身化土化身佛為什麼示現這

些差別呢因眾生根性不同有的應以苦切語三惡道是這樣的苦眾生界

是這樣的苦能因此發心修行這是折伏門 有的應以愛語這麼清淨那麼自在就肯發心修行這是攝受門 化身佛就是以這折攝二門來成就眾生的隨機適應如藥能治病就是妙

藥所以不應該生優劣想

3印順法師《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p493 釋尊的生在穢惡時代是出於悲憫眾生的願力願意在穢土成佛救護眾生

脫離一切苦這是重在「悲能拔苦」的精神彌勒是立願生在「佛剎莊嚴

壽命無數」的世界重在慈(彌勒譯為「慈」)的「施與安樂」至於成佛

(智證)度眾生是沒有不同的這是法藏部的見解 說一切有部以為「慈氏菩薩多自饒益少饒益他釋迦菩薩多饒益他少

自饒益」釋尊與彌勒因行的對比釋尊是更富於大悲為眾生的精神所以

彌勒的最初發心比釋迦早了四十餘劫而成佛卻落在釋尊以後這顯得大

悲苦行的菩薩道勝過了為「莊嚴佛剎壽命無數」而發心修行

Page 25: 《十住毘婆沙論》之菩薩修行要略...2006 年佛法度假中文營隊課程講義 《十住毘婆沙論》之菩薩修行要略 釋長慈編 2006/5/22 壹、簡介 一、釋《論》題:

《大寶積經》與《十住毘婆沙論》三十二法之比對

《大寶積經》 《十住毘婆沙論》

1 常為眾生深求安樂 深心為一切眾生求諸安樂(1)

2 皆令得住一切智中 能入諸佛智中(2)

3 心不憎惡他人智慧 不憎惡他(4)

4 破壞憍慢 自審知堪任作佛不作佛(3)

5 深樂佛道 道心堅固(5)

6 愛敬無虛 不假偽結託親愛(6)

7 親厚究竟於怨親中其心同等至於

涅槃 親疏同心(8)

乃至未入涅槃常為眾生作親友(7)

8 言常含笑先意問訊

9 所為事業終不中息 已許善事心不退轉(9)

10 普為眾生等行大悲 於一切眾生不斷大慈(10)

於一切眾生不斷大悲(11)

11 心無疲倦多聞無厭 常求正法心無疲懈(12)

勤發精進心無厭足(13)

多聞而解義(14)

12 自求己過不說他短 常省己過(15)不譏彼闕(16)

13 以菩提心行諸威儀 於一切見聞事中常修菩提心(17)

14 所行惠施不求其報 施不求報(18)

15 不依生處而行持戒 持戒不求一切生處(19)

16 諸眾生中行無礙忍 於一切眾生忍辱無瞋礙(20)

17 為修一切諸善根故勤行精進 能勤精進修習一切善根(21)

18 離生無色而起禪定 不隨無色定生(22)

19 行方便慧 方便所攝智慧(23)

20 應四攝法 四攝法所攝方便(24)

21 善惡眾生慈心無異 持戒毀戒慈愍無二(25)

22 一心聽法 一心聽法(26)

23 心住遠離 一心阿練若處住(27)

24 心不樂著世間眾事 不樂世間種種雜事(28)

25 不貪小乘於大乘中常見大利 不貪著小乘(29)見大乘利益為大(30)

26 離惡知識親近善友 遠離惡知識(31)親近善知識(32)

27 成四梵行遊戲五通 四無量心能遊戲五神通

28 常依真智 常依於智

29 於諸眾生邪行正行俱不捨棄 常不捨善惡眾生

30 言常決定 所言決定

31 貴真實法 言必皆實

32 一切所作菩提為首 集一切善法心無厭足

十三「自得度已當度眾生」之意趣為何 (一)《十住毘婆沙論》卷 1大正 2624b3~20

發願「我得自度已當度眾生」者一切諸法願為其本離願則不成是

故發願 問曰何故不言我當度眾生而言自得度已當度眾生

答曰自未得度不能度彼如人自沒淤泥何能拯拔餘人又如為水所[漂

寸]不能濟溺是故說我度已當度彼如說

「若人自度畏能度歸依者自未度疑悔何能度所歸

若人自不善不能令人善若不自寂滅安能令人寂」

是故先自善寂而後化人又如法句偈說

「若能自安身在於善處者然後安餘人自同於所利」

凡物皆先自利後能利人何以故如說

「若自成己利乃能利於彼自捨欲利他失利後憂悔」

是故說自度已當度眾生

(二)《十住毘婆沙論》卷 14大正 2698b29~ c14

若生善處若生惡處皆屬十善十不善道 我知是世間諸業因緣有無有定主是故我應先自行十善道然後令諸眾生亦住

十善道 問曰何以故要先自住十善道後乃令他住耶 答曰行於惡業者令他善不易自不行善故他則不信受

若惡人自不行善欲令他行善者則為甚難何以故是人自不行善

他人不信受其語如偈說 「若人自不善不能令他善若自不寂滅不能令他寂 以是故汝當先自行善寂然後教他人令行善寂滅」

是菩薩當如是行善法

(三)印順法師《學佛三要》(p145~154) 淨化身心擴展德性從徹悟中得自利的解脫自在本為佛弟子的共同目

標聲聞道與菩薩道的差別只在重於自利或者重於利他從利他中完成自

利聲聞不是不能利他的也還是住持佛法利樂人天度脫眾生不過重於

解脫的己利在未得解脫以前厭離心太深不大修利他的功德證悟以後

也不過隨緣行化而已而菩薩在解脫自利以前著重於慈悲的利他所以說

「未能自度先度人菩薩於此初發心」證悟以後更是救濟度脫無量眾生

所以聲聞乘的主機是重智證的菩薩乘的主機是重悲濟的 菩薩道在初期的聖典中即被一般稱做小乘三藏中也是存在的這即

是菩薩本生談菩薩在三大阿僧祇劫中或作國王王子或作宰官或作外

道或作農工商賈醫生船師或在異類中行為鳥為獸菩薩不惜財物

不惜身命為了利益眾生而施捨閻浮提中沒有一處不是菩薩施捨頭目腦髓

的所在他持戒忍辱精勤的修學波羅密多的四種六種或十種都是歸

納本生談的大行難行而來這樣的慈悲利他都在證悟解脫以前誰說非自利

不能利他等到修行成熟菩提樹下一念相應妙慧圓成無上正等正覺這樣

的頓悟成佛從三大阿僧祇劫的慈悲利他中得來菩薩與聲聞的顯著不同就

是一向在生死中不求自利解脫而著重於慈悲利他 初期的大乘經對於菩薩的三祇修行與三藏所說的小小不同大乘以為

菩薩的利他行在沒有證悟以前是事行勝解行雖然難得但功德還算不

得廣大徹悟的證真無生法忍以後莊嚴淨土成熟眾生的利他大行功

德是大多了因為這是與真智相應是事得理融的平等無礙的大乘分菩薩

道為二階般若道凡經一大僧祇劫是實證以前的地前的唯識宗稱為資

糧位加行位(到見道位)也名勝解行地證悟以後是方便道凡經二大僧祇

劫即登地菩薩唯識家稱為從見道到修道位大體的說地前菩薩雖有勝

解而還沒有現證廣集無邊的福智資糧與本生談所說相近大地菩薩現證

了法界如觀音菩薩等慈悲普濟不可思議本生談中的一分異類中行屬於

這一階段的化身雖有未證悟已證悟二大階位而未證悟前菩薩還是慈悲

利物決無一心一意趣求解脫自利的helliphellip觀音菩薩等尋聲救苦是大地菩薩

事然並非人間的初學菩薩行者不要實踐慈悲利物的行為helliphellip

大乘佛教的修學者菩薩如沒有證悟還不能解脫自在他怎麼能長

期的在生死中修行不怕失敗嗎能自己作得主而不像一般凡夫的墮入惡

道或生長壽天嗎自己不能浮水怎能在水中救人難道不怕自己沈沒嗎

一分學者的專重信願求得信心的不退或專重智證而趨於急求解脫急求

成佛這都不外乎受了這種思想的影響

當然自己不能浮水不能入水救人然而自己離水上岸又怎麼能在

水中救人聲聞人急求自證了脫生死等到一斷煩惱即「與生死作隔礙」

再不能發菩提心長在生死修菩薩行雖然大乘經中進展到還是可以回心

向大的結論然而被痛責為焦芽敗種的要費多大的方便才能使他迴向大乘

呢要再修多少劫的大乘信心才能登菩薩地呢即使迴入菩薩乘由於過去

自利的積習難返也遠不及直往大乘的來得順利而精進所以大乘經中以退

失菩提心為犯菩薩重戒以悲願不足而墮入自利的證入為必死無疑不重悲

願不集利他的種種功德一心一意的自利以為能速疾成佛這真是可悲的

大乘真精神的沒落

在水中救人是不能離水上岸的要學會浮水也非在水中學習不可菩

薩要長在生死中修菩薩行自然要在生死中學習要有一套長在生死而能普

利眾生的本領但這非依賴佛力可成也非自己先做到了生脫死解脫自在

因為這是要墮入小乘深坑的菩薩這套長在生死而能廣利眾生的本領除「堅

定信願」「長養慈悲」而外主要的是「勝解空性」觀一切法如幻如化了

無自性得二諦無礙的正見是最主要的一著所以經上說「若有於世間

正見增上者雖歷百千生終不墮惡趣」唯有了達得生死與涅槃都是如幻

如化的這才 能不如凡夫的戀著生死也不像小乘那樣的以「三界為牢

獄生死如冤家」而厭離他急求擺脫他這才能不如凡夫那樣的怖畏涅槃

能深知涅槃的功德而也不像小乘那樣的急趣涅槃在生死中浮沈因信願

慈悲特別是空勝解力能逐漸的調伏煩惱能做到煩惱雖小小現起而不會闖

大亂子不斷煩惱也不致作出重大惡業時時以眾生的苦痛為苦痛眾生的

利樂為利樂我見一天天的薄劣慈悲一天天的深厚怕什麼墮落唯有專為

自己打算的才隨時有墮落的憂慮發願在生死中常得見佛常得聞法「世

世常行菩薩道」這是初期大乘的共義中觀與瑜伽宗的共義釋尊在經中說

「我往昔中多住空故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hellip這種空性勝解或稱「真

空見」要從聞思而進向修習以信願慈悲來助成時常記著「今是學時

非是證時」(悲願不足而證空就會墮入小乘)這才能長在生死中忍受生死

的苦難眾生的種種迫害而不退菩提心菩薩以「布施」「愛語」「利行」「同

事」四攝法廣利一切眾生自己還沒有解脫卻能廣行慈悲濟物的難行苦

行雖然這不是人人所能的然而菩薩的正常道卻確實如此helliphellip 我們必須認清名符其實的菩薩是偉大的最偉大處就在他能不為自

己著想以利他為自利helliphellip有信願慈悲空性勝解正好在生死海中鍛鍊

身手從頭出頭沒中自利利人一般能於菩薩行而隨喜的景仰的學習的

都是種植菩提種子都是人中賢哲世間的上士有積極利他為法為人的大

心凡夫即使是「敗壞菩薩」也比自了漢強得多這種慈悲為本的人菩薩行

淺些是心向佛乘而實是人間的君子十善菩薩深些是心存利世利益人間

的大乘正器從外凡內凡而漸登賢位的菩薩沒有得解脫的自利卻能為一

切眾生而修學為一切眾生而忍苦犧牲hellip漸學漸深從人間正行而階梯佛乘

這才是菩薩的中道正行真能存菩薩的心胸有菩薩的風格理解菩薩利他的

真精神那裡會如喪考妣的急求己利

《雜阿含經》 卷 28(788 經) 「假使有世間正見增上者雖復百千生終不墮惡趣」 (大正

2204c11~12)

《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 18〈不證品〉 「佛告須菩提若菩薩摩訶薩具足觀空先作是願我今不應空法作證

我今學時非是證時」(大正 8350a19~21) (參見《大智度論》卷 76〈釋學空不證品〉大正 25592b4~6)

十四何謂「必定聚」初發菩薩心者是否皆入必定聚

(一)《十住毘婆沙論》卷 1大正 2624c2~14 為得如是佛十力故大心發願即入必定聚

問曰凡初發心皆有如是相耶

答曰或有人說「初發心便有如是相」而實不爾何以故是事應分別不

應定答所以者何一切菩薩初發心時不應悉入於必定

或有初發心時即入必定

或有漸修功德如釋迦牟尼佛--初發心時不入必定後修集功德

值燃燈佛得入必定

是故汝說「一切菩薩初發心便入必定」是為邪論

問曰若是邪論者何故汝說「以是心入必定」

答曰有菩薩初發心即入必定以是心能得初地因是人故說「初發

心入必定中」

(二)《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 4〈金剛品(摩訶薩品)〉大正 8243b14~19

佛告須菩提必定眾者性地人八人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羅漢

辟支佛初發心菩薩乃至阿惟越致地菩薩須菩提是為必定眾菩薩為上

首菩薩摩訶薩於是中生大心不可壞如金剛當為必定眾作上首 (三)《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 26〈畢定品〉大正 8409b14~c12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是菩薩摩訶薩為畢定為不畢定

佛告須菩提菩薩摩訶薩畢定非不畢定

世尊何處畢定為聲聞道中為辟支佛道中為佛道中

佛言菩薩摩訶薩非聲聞辟支佛道中畢定是佛道中畢定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為初發意菩薩畢定為最後身菩薩畢定

佛言初發意菩薩亦畢定阿惟越致菩薩亦畢定後身菩薩亦畢定

世尊畢定菩薩墮惡道中生不

不也須菩提於汝意云何若八人若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羅漢

辟支佛生惡道中不 不也世尊

如是須菩提菩薩摩訶薩從初發意已來布施持戒忍辱精進行禪

定修智慧斷一切不善業若墮惡道若生長壽天若不得修善法處若生

邊國若生惡邪見家無作見家是中無佛名無法名無僧名無有是處

須菩提初發意菩薩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以深心行十不善道無有是處

世尊若菩薩摩訶薩有如是善根功德成就如佛自說本生受不善果報是時

善根為何所在 佛告須菩提菩薩摩訶薩為利益眾生故隨而受身以是身利益眾生

須菩提菩薩摩訶薩作畜生時有是方便力若怨賊欲來殺害以是無上忍辱

無上慈悲心捨身不惱惡賊汝諸聲聞辟支佛無有是力以是故須菩提

當知菩薩摩訶薩欲具足大慈心為憐愍利益眾生故受畜生身

(《大智度論》卷 93大正 25712c20~713a17) (四)《大智度論》卷 93大正 25713b15~714a25

問曰上阿鞞跋致品中說如是相是阿鞞跋致如是相非阿鞞跋致阿鞞跋致

即是畢定須菩提今何以更問

答曰是般若波羅蜜有種種門有種種道阿鞞跋致是一門中說今問畢定

更問異門

復次佛心中一切眾生一切法皆畢定人以智不及故名為不畢定佛

知雖無量阿僧祇劫積大功德必退作小乘者亦知微細昆虫雖未有善

心過爾所劫發心後當作佛定知一切法皆如是從是因得是果

是故名佛一切法中無礙以畢定知故 復次須菩提聞法華經(卷 1大正 99a)中說於佛所作少功德

乃至戲笑一稱南無佛漸漸必當作佛又聞阿鞞跋致品中有退不退

又復聞聲聞人皆當作佛若爾者不應有退如法華經中說畢定餘經說

有退有不退是故今問為畢定為不畢定如是等種種因緣故問定

不定

佛答菩薩是畢定

須菩提心以入涅槃為畢定是故問為何道中畢定

佛答非畢定二乘但於大乘中畢定

求佛道者有上中下是故問為初發意為阿鞞跋致為最後身畢定 須菩提意謂為阿鞞跋致已上畢定住佛道中故

佛答三種菩薩皆畢定畢定者必當作佛

問曰如上品中說佛以佛眼見十方菩薩求佛如恒河沙得阿鞞跋致者若

一若二今何以言三種菩薩盡皆畢定

答曰我先已說般若甚深有無量門有說諸菩薩退而不畢定有處說菩薩畢

定不退如阿鞞跋致品中須菩提問佛菩薩退者於何處退為從色

為從受想行識乃至十八不共法

畢竟空故諸法皆不退此中佛何以更說不退

問曰是二義何者是實

答曰二事皆實佛口所說無不實者如佛或說諸法空無所有或說布施持

戒等是有為初發心者說諸法有為久學人著善法者說諸法空無所有

懈怠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牢固者如是人應從聲聞道得度而不求聲

聞久於生死中受苦是故說發心如恒河沙得阿鞞跋致者若一若二

眾生聞是已能堪受眾苦者畢定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若不能者取

聲聞辟支佛道

有人堪任得佛而大悲心薄自愛身重此人聞佛難得多有退者作是

念我或不能得佛不如早取涅槃何用世世受勤苦為為是人故說

一切菩薩乃至初發心皆畢定如法華經中說

問曰若菩薩皆畢定佛何以故種種呵二乘不聽菩薩取二乘證

答曰求佛道者應遍知法性是人畏老病死故於法性少分取證便自止

息捨佛道不度眾生諸佛菩薩之所呵責汝欲捨去會不得離得阿

羅漢證時不求諸菩薩深三昧又不廣化眾生是則迂迴於佛道稽留

問曰阿羅漢先世因緣所受身必應當滅住在何處而具足佛道

答曰得阿羅漢時三界諸漏因緣盡更不復生三界有淨佛土出於三界

乃至無煩惱之名於是國土佛所聞法華經具足佛道如法華經(卷 1大正 97c1~7)說有羅漢若不聞法華經自謂得滅度我於餘國為

說是事汝皆當作佛

問曰若阿羅漢往淨佛國土受法性身如是應得疾作佛何以言迂迴稽留 答曰是人著小乘因緣捨眾生捨佛道又復虛言得道以是因緣故雖不

受生死苦惱於菩薩根鈍不能疾成佛道不如直往菩薩

復次佛法於五不可思議中最第一今言漏盡阿羅漢還作佛唯佛能知

論議者正可論其事不能測知是故不應戲論若求得佛時乃能了知

餘人可信而不可知

十五菩薩初發心相為何 《十住毘婆沙論》卷 1大正 2624c14~25a1~16

問曰是菩薩初心釋迦牟尼佛初發心是心云何

答曰1是心不雜一切煩惱2是心相續不貪異乘3是心堅牢一切

外道無能勝者4是心一切眾魔不能破壞5是心為常能集善根

6是心能知有為無常7是心無動能攝佛法8是心無覆離諸

邪行9是心安住不可動故10是心無比無相違故11是心

如金剛通達諸法故12是心不盡集無盡福德故13是心平等

等一切眾生故14是心無高下無差別故15是心清淨性無垢故

16是心離垢慧炤明故17是心無垢不捨深心故18是心為廣

慈如虛空故19是心為大受一切眾生故20是心無閡至無障智

故21是心遍到不斷大悲故22是心不斷能正迴向故23是

心眾所趣向智者所讚故 24是心可觀小乘瞻仰故25是心難

見一切眾生不能睹故26是心難破能善入佛法故27是心為住

一切樂具所住處故28是心莊嚴福德資用故29是心選擇智慧

資用故30是心淳厚以布施為資用故31是心大願持戒資用故

32是心難沮忍辱資用故33是心難勝精進資用故34是心寂

滅禪定資用故35是心無惱害慧資用故36是心無瞋閡慈心

深故37是心根深悲心厚故38是心悅樂喜心厚故39是心

苦樂不動捨心厚故40是心護念諸佛神力故41是心相續三

寶不斷故 如是等無量功德莊嚴初必定心如〈無盡意品〉中廣說

(1)是心不雜一切煩惱者見諦思惟所斷二百九十四煩惱不與心和合

故名為不雜 (2)是心相續不貪異乘者從初心相續來不貪聲聞辟支佛乘但為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名為相續不貪異乘 如是等四十句論應如是知

(參見西晉竺法護譯《阿差末菩薩經》卷 1大正 13586b29~587a19 北涼曇無讖譯《大方等大集經》卷 27〈無盡意菩薩品〉大正 13

187a29~b24)

「心如金剛」參見《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四〈金剛品〉 (大正 8

243b19~244a16) 「見諦思惟所斷二百九十四煩惱」《十住毘婆沙論》卷 16

使所攝名為煩惱纏所攝名為垢使所攝煩惱者貪瞋慢無明身見

邊見見取戒取邪見疑是十根本隨三界見諦思惟所斷分別故

名九十八使非使所攝者不信無慚無愧諂曲戲侮堅執懈怠

退沒睡眠佷戾慳嫉憍不忍食不知足亦以三界見諦思惟所

斷分別故有一百九十六纏垢」(大正 26108b28~c6) 九十八使加一百九十六纏垢合為二百九十四煩惱

經名

心相

順序

《十住毘婆沙論》卷 1 〈入初地 品〉 大正

2624c14~25a1~16)

《大方等大集經》卷 27〈無盡意菩薩品〉大正

13187a29~b24)

《阿差末菩薩經》卷 1大正

13586b29~587a19

1 是心不雜一切煩惱 發菩提心不離煩惱故

離=雜(宋元宮)

大正 13187d 注 7

悉遍諸欲婬怒癡醉而無所

縛所以者何

2 是心相續不貪異乘發心相續不悕餘乘故 不與羅漢及緣覺乘而俱同塵

3 是心堅牢一切外道無

能勝者 發心堅固不參外論故 發心已來堅固其志不可轉

移所以者何不為邪業之所

迷誤

4 是心一切眾魔不能破

壞 發心不壞魔不沮故 一切眾魔不能壞意

5 是心為常能集善根 發心恒順善根增長故 有是心者其諸功德悉為成

6 是心能知有為無常 發心至常有為法無常

故 遊于無常而獨總攬眾之元

首所以者何有計常者則生

死業所以特尊解道有常名

曰為尊出無常故

7 是心無動能攝佛法發心不動一切諸佛安慰

護助故 從發心來其心坦然無所縛

著所以者何不離諸佛功德

業故

8 是心無覆離諸邪行發心勝妙離衰損故 所修事業無能得短所以然

者一切眾惡悉盡索故

9 是心安住不可動故發心安止不戲論故 其心永安不可動故

10 是心無比無相違故發心無喻無相似故 其心無侶所以然者希有逮

11 是心如金剛通達諸法

故 發心金剛壞諸法故 心如金剛所以然者皆知一

切諸法之故

12 是心不盡集無盡福德

故 發心無盡無量功德悉成

就故 所不可盡苞裹諸法道慧之

13 是心平等等一切眾生

故 發心平等利眾生故 從發心來強若金剛等眾生

14 是心無高下無差別

故 發心普覆無別異故 其心質直而無諛諂故號曰

正而無偏頗

15 是心清淨性無垢故發心鮮明性常淨故 從發心來常懷鮮明所以然

者本清淨故 16 是心離垢慧炤明故發心無垢智慧明了故 以去眾垢悉消諸冥其慧顯

曜窈隱皆明

17 是心無垢不捨深心

故 發心善解不離畢竟故從發心來沐浴眾穢所以然

者其信甚固無所捨故

18 是心為廣慈如虛空

故 發心廣快慈如虛空故發心甚大無有邊崖所以然

者心若虛空

19 是心為大受一切眾生

故 發心曠大悉能容受諸眾

生故 發心曠然所以然者含受眾

生當因度故

20 是心無閡至無障智

故 發心無礙智慧通達故 發心無盡所以然者其慧玄

曠無所罣礙

21 是心遍到不斷大悲

故 發心遍至大悲不斷故從初發心無所不入所以然

者大慈無極亦無盡故

22 是心不斷能正迴向

故 發心不斷善解立願故 其發心行無能斷者所以然

者功德願故

23 是心眾所趣向智者所

讚故 發心為歸諸佛所讚故 發心甚安極可愛敬所以然

者為諸眾生所喜樂故

24 是心可觀小乘瞻仰

發心殊勝二乘宗仰故 發心特尊與眾超異所以然

者一切外學聲聞緣覺之

所奉故

25 是心難見一切眾生不

能睹故 發心深遠一切眾生所不

知故 其所發心無能知意所以然

者非諸凡俗之所及逮猶如

農夫不能達知聖王之事

26 是心難破能善入佛法發心不敗不破佛法故發種類心所以然者各各從

故 其本種之業皆獲其果一切

諸法常存在故

27 是心為住一切樂具所

住處故 發心安隱善與眾生諸快

樂故 從初發心以為道本所以然

者由是所致得大安故

28 是心莊嚴福德資用

故 發心莊嚴一切功德悉成

就故 發心已來而自莊嚴所以然

者成功勳故

29 是心選擇智慧資用

故 發心善察智慧成就故 發心已來與眾殊別所以然

者達聖慧故

30 是心淳厚以布施為資

用故 發心增長隨意施與故 發心已來甚為微妙所以然

者用廣布施普及眾生

31 是心大願持戒資用

故 發心如願戒清淨故 發心已來建立至願所以然

者具足戒禁

32 是心難沮忍辱資用

故 發菩提心普及怨親具忍

辱故 其發心已來而無等侶所以然

者無所不忍

33 是心難勝精進資用

故 發心難壞具精進故 其發心來無能抑制所以然

者用精進行無懈廢故

34 是心寂滅禪定資用

故 發心寂滅具禪定故 其發心來無所慕樂所以然

者寂度無極致定意故

35 是心無惱害慧資用

故 發心無毀具智慧故 其發心來無所歸趣因其曉了

智度無極

36 是心無瞋閡慈心深

故 發心無願增長大慈故其發心來永無所住所以然

者用無極慈故

37 是心根深悲心厚故發菩提心住根堅牢增長

大悲故 其發心來根株堅強所以然

者用行悲哀故

38 是心悅樂喜心厚故發心和悅增長大喜故 其發心來常懷悅豫所以然

者於諸眾生懷等心故

39 是心苦樂不動捨心厚

故 發心不動增長大捨故 其發心來雖遇苦樂不以為

動所以然者護一切故

40 是心護念諸佛神力故

發心任重諸佛所受故其發心來為諸如來所見將

養所以然者用順十方諸佛

教故

41 是心相續三寶不斷

故 發心不絕三寶不斷故 其發心來欲度一切五趣眾

難所以然者興隆導化

42 其發心來不捨三寶無所違

廢所以然者將順佛戒成聖

眾故

十六何謂「如來家」 (一)《十住毘婆沙論》卷1大正2625a22~b13

生如來家者如來家則是佛家如來者

(1)「如」名為實「來」名為至至真實中故名為如來何等為真實所謂

涅槃不虛誑故是名如實如《經》中說「佛告比丘第一聖諦無有虛

誑涅槃是也」 (2)復次「如」名不壞相所謂諸法實相是「來」名智慧到實相中通達其

義故名為如來 (3)復次空無相無作名為如諸佛來至三解脫門亦令眾生到此門故名為如

來 (4)復次如名四諦以一切種見四諦故名為如來 (5)復次如名六波羅蜜所謂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以是

六法來至佛地故名為如來 (6)復次諦捨滅慧四功德處名為如來以是四法來至佛地故名為

如來 (7)復次一切佛法名為如是如來至諸佛故名為如來 (8)復次一切菩薩地喜淨明炎難勝現前深遠不動善慧法

雲名為如諸菩薩以是十地來至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名為如來又

以如實八聖道分來故名為如來 (9) 復次權智二足來至佛故名為如來如去不還故名為如來 (10) 如來者 所謂十方三世諸佛是

「何等為真實所謂涅槃不虛誑故是名如實」參見

A《中阿含經》卷 8

「彼知是愛滅苦滅聖諦諸賢過去時是愛滅苦滅聖諦未來現在時

是愛滅苦滅聖諦真諦不虛不離於如亦非顛倒真諦審實」(大正 1

469a8~11)

B《大智度論》卷 97「般若波羅蜜真實聖法無有虛誑」(大正 25735c1~2) C《轉法輪經憂波提舍》「如世尊說諸比丘第一聖諦不虛妄法名為涅槃」

(大正 26357b2~3)

(二)《十住毘婆沙論》卷1大正2625b13~c8 如來者所謂十方三世諸佛是

(1)是諸佛家名為如來家今是菩薩行如來道相續不斷故名為生如來家 (2)又是菩薩必成如來故名為生如來家譬如生轉輪聖王家有轉輪聖王相

是人必作轉輪聖王是菩薩亦如是生如來家發是心故必成如來是名

生如來家 (3)如來家者有人言是四功德處所謂諦捨滅慧諸如來從此中生故

名為如來家 (4)有人言般若波羅蜜及方便是如來家如《助道經》中說

智度無極母 善權方便父 生故名為父 養育故名母 一切世間以父母為家是二似父母故名之為家

(5)有人言善慧名諸佛家從是二法出生諸佛是二則是一切善法之根本

如《經》中說「是二法俱行能成正法」善是父慧是母是二和合

名為諸佛家如說菩薩善法父 智慧以為母 一切諸如來 皆從是

二生

(6)有人言般舟三昧及大悲名諸佛家從此二法生諸如來此中般舟三昧為

父大悲為母 (7)復次般舟三昧是父無生法忍是母如《助菩提》中說

般舟三昧父 大悲無生母 一切諸如來 從是二法生

《助道經》即《菩提資糧論》(龍樹菩薩造隋達磨笈多譯) A「智度以為母方便為父者以生及持故說菩薩父母」(卷 1大正 32529a10~11) B「般若波羅蜜菩薩仁者母善方便為父慈悲以為女」(卷 1大正 32519a24~25) C「諸佛現前住牢固三摩提此為菩薩父大悲忍為母」卷 1大正 32529a1~2)

(三)《十住毘婆沙論》卷 1大正 2625c24~26a2

如得初果者如人得須陀洹道善閉三惡道門見法入法得法住堅牢法

不可傾動究竟至涅槃斷見諦所斷法故心大歡喜設使睡眠嬾惰不至二

十九有如以一毛為百分以一分毛分取大海水若二三渧苦已滅者如大

海水餘未滅者如二三渧心大歡喜菩薩如是得初地已名生如來家

「斷見諦所斷法故不至二十九有」 A《大智度論》卷 24「若須陀洹二十五有皆無是處」 (大正 25237b4~5)

「二十五有」石山寺本作「二十九有」(大正 25237d 注 7) B佛陀蜜多撰劉宋 曇摩蜜多譯《五門禪經要用法》

「四天下六欲天四惡道四禪地大梵天無色界第四禪地有五阿那

含天合二十五有」(大正 15332c-333a) 二十五有欲界(地獄餓鬼畜生阿修羅人趣四洲及六欲天)計十

四有色界(四禪及初禪之大梵四禪之無想淨居各一有)

計七有四無色界各一有計四有總計二十五有

C《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 46(大正 27 240b22~28) 「極七返有者謂唯受七有問應言十四有或二十八有若此唯依本

有說者應言十四有天上人中各七有故若依本有中有說者則二

十八有天人各有十四有故謂七本有及七中有何故但說極七有耶

答如七葉樹不過七故說極七有謂天與人本有中有各有七故」

D「二十九有」

(1)瓜生津隆真《十住毘婆沙論(I)》注云「二十九有二十五有中將阿那

含天(五淨居天)分為五即為二十九有」(p88)

(2)須陀洹斷見惑極七往返更無第二十九有可言

(四)《大方廣佛華嚴經》卷 34〈十地品〉大正 10181a22~26

菩薩始發如是心即得超凡夫地入菩薩位生如來家無能說其種族過失

離世間趣入出世道得菩薩法住菩薩處入三世平等於如來種中決定

當得無上菩提菩薩住如是法名住菩薩歡喜地 (五)《成佛之道》(p392)

菩薩初證聖性得到了從來未有的出世心嘗到了從來未有的離繫樂觀察如

來所有的一切功德自己都有分能得能成所以得到無比的歡喜由於通達

法空性也不再有「不活畏惡名畏死畏墮惡道畏大眾威德畏」了進

入初地的名為「生諸如來家」如來是一切佛菩薩以智度為母方便為父

分證了佛法身從此能荷擔佛的家業紹隆佛種不斷真是佛子所以說生如

來家

十七何謂「污佛家」

《十住毘婆沙論》卷 2(大正 2629c8~30a6) 不污諸佛家者何等為污諸佛家 有人言若人發求無上道心已後迴向聲聞辟支佛道不能住世繼三寶種

是名污諸佛家 [答曰]是義不然何以故是人能度生死又得諸無漏根力覺道亦

是佛子云何言污諸佛家如經說「佛告比丘汝是我子從我心

生口生得法分者」 又聲聞人言「諦捨滅慧處名諸佛家」何以故從是四

事出生諸佛故若污此四法名污諸佛家是故若人虛妄慳貪

狂亂愚癡是污佛家若正行此四則不污諸佛家 有人言六波羅蜜是諸佛家從此生諸佛故若違此六事是污佛家 有人言般若波羅蜜是諸佛母方便為父是名諸佛家以此二法出生諸佛

若違此法是污佛家 復次偈中自說污不污相所謂不毀戒不欺佛若受佛戒不能護持則

欺諸佛是污佛家何以故受戒時生佛家中破戒則欺諸佛名污佛

家若受戒不破不欺諸佛名為不污佛家

復次戒名三學戒學心學慧學破此學名污佛家 如法受戒而後毀破名為欺佛如是二句[不污諸佛家不毀戒欺佛]各有義趣

欺佛者空自發願不如說行欺誑眾生是名欺佛 復次一切法中不如說行名為欺佛

(《雜阿含經》卷 45大正 2330a13~14「汝等為子從我口生從法化生

得法餘財」) 十八關於三乘得解說之時限

(一)《十住毘婆沙論》卷 1大正 2620b1-9

問曰行聲聞辟支佛乘者幾時得度生死大海

答曰行聲聞乘者或以一世得度或以二世或過是數隨根利鈍

又以先世宿行因緣

行辟支佛乘者或以七世得度或以八世

若行大乘者或一恒河沙大劫或二三四至十百千萬億[恒

河沙大劫]或過是數然後乃得具足修行菩薩十地而成佛道亦隨根之

利鈍又以先世宿行因緣

(二)《大智度論》卷28大正25266c14-15

有辟支佛第一疾者四世行久者乃至百劫行如聲聞疾者三世久者六十

《大智度論》卷4大正2792b7-9

佛言無量阿僧祇劫作功德欲度眾生何以故言於三阿僧祇劫12

三阿僧祇劫有量有限

《大智度論》卷 38大正 25342b-343a

[經]舍利弗有菩薩摩訶薩初發意時行六波羅蜜上菩薩位得阿毗跋致

舍利弗有菩薩摩訶薩初發心時便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便轉法輪

與無量阿僧祇眾生作益厚已入無餘涅槃是佛般涅槃後餘法若住一劫

若減一劫舍利弗有菩薩摩訶薩初發意時與般若波羅蜜相應與無

數百千億菩薩從一佛國至一佛國淨佛世界

[論]釋曰有三種菩薩利根心堅未發心前久來集諸無量福德智慧是人

遇佛聞是大乘法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即時行六波羅蜜入菩薩

位得阿毗跋致地所以者何先集無量福德利根心堅從佛聞法故

12 印順法師《成佛之道》增注本(p 413)三大阿僧祇劫有二種解說(A)時間劫(B)德行劫以功德

來計算(依功德來計算三大阿僧祇劫一切菩薩修行成佛都是一樣的)

譬如遠行或有乘羊而去或有乘馬而去或有神通去者

乘羊者久久乃到乘馬者差速乘神通者發意頃便到如是不得言發意

間云何得到神通相爾不應生疑菩薩亦如是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時即入菩薩位

有菩薩初發意初雖心好後雜諸惡時時生念我求佛道以諸功德迴

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人久久無量阿僧祇劫或至或不至先世福德

因緣薄而復鈍根心不堅固如乘羊者

有人前世少有福德利根發心漸漸行六波羅蜜若三若十若百阿僧

祇劫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如乘馬者必有所到

第三乘神通者如上說是三種發心一者罪多福少二者福多罪少

三者但行清淨福德

清淨有二種一者初發心時即得菩薩道二者小住供養十方諸佛

通達菩薩道入菩薩位即是阿毗跋致地阿毗跋致地菩薩義如先說

次後菩薩大厭世間世世已來常好真實惡於欺誑是菩薩亦利根堅

心久集無量福德智慧初發心時便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即轉法輪

度無量眾生入無餘涅槃法住若一劫若減一劫留化佛度眾生佛有

二種神通力一者現在時二者滅後劫義如上說劫中所度眾生

亦復不少

次後菩薩亦利根心堅久集福德發心即與般若波羅蜜相應得六神通

與無量眾生共觀十方清淨世界而自莊嚴其國如阿彌陀佛先世時作

法藏比丘佛將導遍至十方示清淨國令選擇淨妙之國以自莊嚴其國

參見《不必定入定入印經》大正 15699c

印順法師《成佛之道》(增注本)p 415 對三種「神通行菩薩」所判攝之階位

(a)日月神通行龍樹又分為二類有的初發心就上菩薩位有的多少

修行就上菩薩位菩薩位雖有多種解說然依《般若經》

說是頂位再不墮惡道下賤家二乘地了(如約《華嚴

經》的行位說是發心住)

(b)聲聞神通行初發心就成大菩提八相成道[初地分證能於百佛世界

現身八相成道(1)由兜率天下生人間(2)入胎(3)出胎(4)出家(5)降魔(6)成道(7)轉法輪(8)入滅]

(c)如來神通行初發心就與般若相應成熟眾生莊嚴佛土這是方便道

菩薩初地以上到八地

(三)《大毘婆沙論》卷101大正27525b14-21

依狹小道而得解脫故名時解脫狹小道者謂若極速第一生中種善根第

二生中令成熟第三生中得解脫餘不決定

依廣大道而得解脫名不時解脫廣大道者謂若極遲聲聞乘經六十劫而得

解脫如舍利子獨覺乘經百劫而得解脫如麟角喻佛乘經三無數劫而得解

《大毘婆沙論》卷83大正27428b26~29

大加行得故名大悲非如聲聞菩提唯六十劫修加行得獨覺菩提唯經百劫修加

行得如來大悲三無數劫修習百千難行苦行然後乃得故名大悲

(四)真諦譯《攝大乘論釋》卷11大正31229b14-19

論曰有五種人於三阿僧祇劫修行圓滿或七阿僧祇劫或三十三阿僧祇劫

何者為五人行願行地人滿一阿僧祇劫行清淨意行人行有相行人行無相

行人於六地乃至七地滿第二阿僧祇劫從此後無功用行人乃至十地滿第三

阿僧祇劫

《攝大乘論釋》卷11大正31230a25-28

論曰復次云何七阿僧祇劫

釋曰欲顯餘部別執故言復次七阿僧祇劫時與前三阿僧祇劫時為等為

有短長此執等三阿僧祇劫但有別義開為七數

《攝大乘論釋》卷11大正31231b23-27

論曰復次云何三十三阿僧祇

釋曰有諸大乘師欲顯行有下中上欲顯為得未得方便欲顯已得不失

方便欲顯已得不失增上方便欲顯入住出三自在故分阿僧祇為三十三

(五)《大乘起信論》卷11大正32581b7-9

以一切菩薩皆經三阿僧祇劫故但隨眾生世界不同所見所聞根欲性異故示

所行亦有差別

印順法師《大乘起信論講記》p341「一切菩薩皆經三阿僧祇功」而成佛

這是任何菩薩都是一樣的從初住到第十回向滿為初阿僧祇劫從初地到

七地滿心為二阿僧祇劫從八地到第十地滿為第三阿僧祇劫種性善

根發心證悟都是一樣的等到圓滿成佛所以也是佛佛平等「但隨」

順「眾生世界不同所見所聞根欲性異故示」現菩薩的「所行」

也「有差別」根異根機的利鈍(下中上)有異欲異即好樂與興趣的各

別性異即習慣熏染有別如來鑑機的十力中即有根勝劣智力(根)種

種勝解智力(欲)種種界智力(性)因為眾生所處的世界不同所見所聞

不同根欲性也都不同故不能不示現所行有差別實則菩薩的行程是

一樣的

參印順法師《成佛之道》p237《中觀論頌講記》p348《華雨集(四)》p107

關於各經論所說之三乘解說時限

三乘別

所依經論 聲聞乘 辟支佛乘 大乘

《十住毘婆沙論》 隨根利鈍或一二

世或更多世不定隨

根利鈍又以先世宿行

因緣

或七世或八世得度 或一或二三四乃至十

百千萬億「恒河沙大

劫」或過是數

《大智度論》 快者三世慢則六十劫 最快四世最慢一百劫 無量阿僧祇劫但利根

者如乘神通行急速成

《大毘婆沙論》 狹小道最快三世

廣大道最慢六十劫

最慢一百劫如「麟角

喻」獨覺

三阿僧祇劫

《攝大乘論釋》

(真諦譯)

- - 三阿僧祇劫

七阿僧祇劫(別部)

三十三阿僧祇劫(餘

大乘師)

《大乘起信論》 - - 定是三阿僧祇劫但隨

眾生根性不同故示現

所行亦有差別

十九聲聞辟支佛佛俱到彼岸於解脫中有差別否

(一)《十住毘婆沙論》卷1大正2620b9-15

問曰聲聞辟支佛佛俱到彼岸於解脫中有差別不

答曰是事應當分別於諸煩惱得解脫是中無差別因是解脫入無餘涅槃是

中亦無差別無有相故但諸佛甚深禪定障解脫一切法障解脫於諸

聲聞辟支佛有差別非說所盡亦不可以譬喻為比

(二)《十住毘婆沙論》卷 11大正 2683a24-b3

無礙解脫者解脫有三種一者於煩惱障礙解脫二者於定障礙解脫三

者於一切法障礙解脫是中得慧解脫阿羅漢得離煩惱障礙解脫共解脫阿

羅漢及辟支佛得離煩惱障礙解脫得離諸禪定障礙解脫唯有諸佛具三解脫

所謂煩惱障礙解脫諸禪定障礙解脫一切法障礙解脫總是三種解脫故佛

名無礙解脫

(三)《大智度論》卷 35大正 25320c21-322a26

【經】舍利弗白佛言「世尊聲聞所有智慧若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羅漢

辟支佛智慧佛智慧是諸眾智無有差別不相違背無生性空若法不相違背

無生性空是法無有別異云何世尊言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一日修智慧

出過聲聞辟支佛上」(大正 25320c21-26)

【論】問曰上佛已說菩薩摩訶薩修智慧出過聲聞辟支佛上今舍利弗何以故問

答曰不問智慧勢力能度眾生今但問佛及弟子智慧體性法中無有差別者

以諸賢聖智慧皆是諸法實相慧皆是四諦及三十七品慧皆是出三界

入三脫門成三乘果慧以是故說無有差別

復次如須陀洹果以無漏智滅結得果乃至佛亦如是如須陀洹用二種

解脫果有為解脫無為解脫乃至佛亦如是如佛入涅槃須陀洹極

遲不過七世皆同事同緣同行同果報以是故言無相違背所以

者何不生性空故(大正25320c26-321a9)

有為解脫無為解脫(《俱舍論》卷 25大正 29133c20-21)

解脫體有二謂有為無為有為解脫謂無學勝解無為解脫謂一切惑

滅 【經】佛告舍利弗「於汝意云何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一日修智慧心念

我行道慧益一切眾生當以一切種智知一切法度一切眾生諸聲聞辟支佛

智慧為有是事不」舍利弗言「不也世尊」(大正 25321b6-10) 【論】helliphellip聲聞辟支佛雖有慈心本不發心願度一切眾生亦不迴善根向阿耨多

羅三藐三菩提以是故菩薩一日修智慧過聲聞辟支佛上

(大正 25321c26-322a1)

【經】「舍利弗於汝意云何諸聲聞辟支佛頗有是念我等當得阿耨多羅三藐

三菩提度一切眾生令得無餘涅槃不」舍利弗言「不也世尊」佛告

舍利弗「以是因緣故當知諸聲聞辟支佛智慧欲比菩薩摩訶薩智慧百

分不及一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及」(大正 25322a2-7)

【論】問曰上已反問舍利弗事已定今何以復問答曰以舍利弗引欲以須陀洹

同得解脫故與諸佛菩薩等而佛不聽譬如有人欲以毛孔之空與虛空等

以是故佛重質其事復次雖同一事義門各異先言智慧為一切眾生故

今言頗有是念我等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令一切眾生得無餘涅槃

(大正 25322a7-14)

【經】「舍利弗於汝意云何諸聲聞辟支佛頗有是念我行六波羅蜜成就眾

生莊嚴世界具佛十力四無所畏四無礙智十八不共法度脫無量阿僧

祇眾生令得涅槃不」舍利弗言「不也世尊」(大正 25322a17-26) 二十關於修學菩薩道成佛之殊勝理由

(一)《十住毘婆沙論》卷 1大正 2620b15-c23

問曰三乘所學皆為無餘涅槃若無餘涅槃中無差別者我等何用於恒河沙等

大劫往來生死具足十地不如以聲聞辟支佛乘速滅諸苦

答曰是語弱劣非是大悲有益之言若諸菩薩效汝小心無慈悲意不能精

勤修十地者諸聲聞辟支佛何由得度亦復無有三乘差別所以者何

一切聲聞辟支佛皆由佛出若無諸佛何由而出若不修十地何有

諸佛若無諸佛亦無法僧是故汝所說者則斷三寶種非是大人

有智之言不可聽察hellip如是聲聞辟支佛佛煩惱解脫雖無差別以

度無量眾生久住生死多所利益具足菩薩十地故有大差別

(二)《大毘婆沙論》卷 16大正 2777a24-b4

佛世尊愛恚永斷違順平等拔諍論根滅憍慢本視諸珍寶猶如瓦礫於一

切法覺照無遺無相似愛及恚慢等諸煩惱習已永斷故非如獨覺及諸聲聞

雖斷煩惱而有餘習貪愛習者如尊者阿難憐諸釋種瞋恚習者如尊者畢陵伽

筏蹉語殑伽神言小婢止流吾今欲渡憍慢習者如尊者舍利子棄擲醫藥

愚癡習者如尊者笈房缽底食前咳氣知食未銷不知後苦而復更食如是

等事其類甚多

(阿羅漢仍有習氣參見《大智度論》卷 27大正 25260c2-25)

二十一「是人修集聲聞辟支佛乘法未入法位我當教化令趣佛道」為何強調

「未入法位」 (一)《十住毘婆沙論》卷 7(大正 2655a4~18)

問曰云何名為歸依僧 答曰若諸聲聞人 未入法位者 令發無上心 使得佛十力

先以財施攝 後乃以法施 深信四果僧 不分別貴眾 求聲聞功德 而不證解脫 是名歸依僧 又應念三事

聲聞人者成聲聞乘 未入法位者於聲聞道未得必定能令此人發佛道心而得十力若入法位者

終不可令發無上心設或發心亦不成就如《般若波羅蜜》中尊者須菩提

所說「已入正法位不能發無上心何以故是人於生死已作障隔不復往

來生死發無上心

(二)《小品般若波羅蜜經》卷 1(大正 8540a16~21) 若諸天子未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今應當發若人已入正位則不堪任

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何以故已於生死作障隔故是人若發阿耨多羅三

藐三菩提心我亦隨喜終不斷其功德所以者何上人應求上法(參見《大

智度論》卷 54大正 25442c4~9) (三)印順法師《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p650~651

經中廣舉譬喻形容棄般若法門而取聲聞經者的無知對於傳統佛教採取了

尊重又貶抑的立場這不但維護了般若法門也有誘導聲聞修學般若法門的意

義誘導聲聞修學最顯著的例子如『小品般若波羅蜜經』卷一(大正 8540a)說

若諸天子未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今應當發若人已入正位則不

堪任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何以故已於生死作障隔故是人若發阿

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我亦隨喜終不斷其功德所以者何上人應求上

法 「入正位」是「入正性離生」的舊譯「入正位」聲聞行者就得「須陀洹」(初

果)最多不過七番生死一定要入無餘涅槃這樣就不能長在生死中修菩

薩行所以說「已於生死作障隔」如只有七番生死就不可能發求成佛道的

大心所以說「不堪任」這是依佛教界公認的教理說經上又說如「入正

位」的能發大菩提心求成佛道也是隨喜讚歎的因為上人聲聞聖者

是應該進一步的求更上的成佛法門說聲聞聖者不可能發心又鼓勵他們發心

修菩薩道這是不否定部派佛教的教義而暗示了聲聞聖者迴心的可能特別

是『大如品』依「如」真如而泯「三乘人」與「一(菩薩)乘人」的差

別消融了二乘與菩薩的對立

(四)《大品般若經》卷 22〈遍學品 74〉大正 8381b15-17

若菩薩摩訶薩作八人得須陀洹果乃至得阿羅漢果得辟支佛道然後入菩

薩位無有是處(《大智度論》卷 86大正 25659b26-28)

(五)《維摩詰所說經》卷中(大正 14549b4~b16) 若見無為入正位者不能復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譬如高原陸地不生蓮

華卑濕淤泥乃生此華如是見無為法入正位者終不復能生於佛法煩惱泥

中乃有眾生起佛法耳又如殖種於空終不得生糞壤之地乃能滋茂如是入無

為正位者不生佛法起於我見如須彌山猶能發于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生佛

法矣是故當知一切煩惱為如來種譬如不下巨海不能得無價寶珠如是不入

煩惱大海則不能得一切智寶

(六)《大智度論》卷 27大正 25263b12-25 菩薩初發意時所可怖畏無過聲聞辟支佛地正使墮地獄無如是怖畏

不永破大乘道故阿羅漢辟支佛於此大乘以為永滅譬如空地有樹名舍

摩梨(角+瓜)枝廣大眾鳥集宿一鴿後至住一枝上其枝及(角+瓜)即

時壓折澤神問樹神大鳥鵰鷲皆能任持何至小鳥便不自勝樹神答言

此鳥從我怨家尼俱盧樹上來食彼樹果來栖我上必當放糞子墮地者惡

樹復生為害必大是故於此一鴿大懷憂畏寧捨一枝所全者大菩薩

摩訶薩亦如是於諸外道魔眾及諸結使惡業無如是畏如阿羅漢辟支

佛何以故聲聞辟支佛於菩薩邊亦如彼鴿壞敗大乘心永滅佛業

一切菩薩乃至初發心皆畢定如法華經中說 問曰若菩薩皆畢定佛何以故種種呵二乘不聽菩薩取二乘證 答曰求佛道者應遍知法性是人畏老病死故於法性少分取證便自止息捨

佛道不度眾生諸佛菩薩之所呵責「汝欲捨去會不得離」得阿羅漢證時

不求諸菩薩深三昧又不廣化眾生是則迂迴於佛道稽留 問曰阿羅漢先世因緣所受身必應當滅住在何處而具足佛道 答曰得阿羅漢時三界諸漏因緣盡更不復生三界有淨佛土出於三界乃

至無煩惱之名於是國土佛所聞法華經具足佛道如法華經說「有羅漢若不

聞法華經自謂得滅度我於餘國為說是事汝皆當作佛」

問曰若阿羅漢往淨佛國土受法性身如是應得疾作佛何以言迂迴稽留

答曰是人著小乘因緣捨眾生捨佛道又復虛言得道以是因緣故雖不受

生死苦惱於菩薩根鈍不能疾成佛道不如直往菩薩

復次佛法於五不可思議中最第一今言漏盡阿羅漢還作佛唯佛能知論議

者正可論其事不能測知是故不應戲論若求得佛時乃能了知餘人可信而

不可知(大正 25714a1~25) (七)《大智度論》卷 28大正 25264b7~10

問曰阿羅漢煩惱已盡習亦未盡何以不生(法性生身) 答曰阿羅漢無大慈悲無本誓願度一切眾生又以實際作證已離生死故

(八)如果二乘人可以迴心向大則須耗費多少時間才能成佛呢

1《大般涅槃經》卷 11

一斷三結得須陀洹果不墮地獄畜生餓鬼helliphellip是人未來過八萬劫

便當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迦葉第二人者斷三結縛薄貪恚癡

得斯陀含果名一往來helliphellip是人未來過六萬劫便當得成阿耨多羅三藐

三菩提迦葉第三人者斷五下結得阿那含果更不來此helliphellip是人未

來過四萬劫便當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迦 葉第四人者永斷貪欲瞋恚愚癡得阿羅漢果helliphellip亦非騏驎獨一之

行helliphellip是人未來過二萬劫便當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迦葉第五人

者永斷貪欲瞋恚愚癡得辟支佛道helliphellip真是騏驎獨一之行helliphellip是人未

來過十千劫便當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大正 12431 c16~432a5) 2《瑜伽師地論》卷 80

問迴向菩提聲聞為住無餘依涅槃界中能發趣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耶

為住有餘依涅槃界耶 答唯住有餘依涅槃界中可有此事所以者何以無餘依涅槃界中遠離

一切發起事業一切功用皆悉止息 問若唯住有餘依涅槃界中能發趣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云何但由一

生便能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耶所以者何阿羅漢等尚當無有所餘

一生何況當有多生相續 答由彼要當增諸壽行方能成辦世尊多分依此迴向菩提聲聞密意說

言物類善男子若有善修四神足已能住一劫或餘一劫餘一劫者

此中意說過於一劫彼雖如是增益壽行能發趣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而

所修行極成遲鈍樂涅槃故不如初心始業菩薩彼既如是增壽行已

留有根身別作化身同法者前方便示現於無餘依般涅槃界而般涅槃

由此因緣皆作是念某名尊者於無餘依般涅槃界已般涅槃彼以所留有

根實身即於此界贍部洲中隨其所樂遠離而住一切諸天尚不能睹何

況其餘眾生能見彼於涅槃多樂住故於遍遊行彼彼世界親近供養佛菩

薩中及於修習菩提資糧諸聖道中若放逸時諸佛菩薩數數覺悟被覺

悟已於所修行能不放逸(大正 30749a5~b1)

迴向菩提聲聞要想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必須在尚未證入無餘依涅槃

界前才有可能其所使用的方法是善修四神足在住壽一劫或餘一劫的

時間中廣集菩提資糧依四神足之力而住壽一劫或餘一劫這是佛教中

古老的傳說如《長阿含經》卷 2<遊行經>云 佛告阿難諸有修四神足多修習行常念不忘在意所欲可得

不死一劫有餘阿難佛四神足已多修行專念不忘在意所欲

如來可止一劫有餘為世除冥多所饒益天人獲安(大正 115b19~24)

這樣的傳說在聲聞部派中是知道的但何以沒有說到可以依四神足之力

在住壽餘一劫的時間中廣集菩提資糧而成佛呢從時間觀的角度來看

《瑜伽師地論》說「餘一劫者此中意說過於一劫」這是將「餘一劫」

的時間擴充了不論多久時間直到成佛為止而不是一劫多一點的意思

而聲聞部派也許認為「餘一劫」是一劫再多一點的時間因此就沒有說到

可以依四神足之力在住壽一劫或一劫餘的時間中廣集菩提資糧而成

佛但從有部認為入了忍位就無法迴心向大的主張來看則不論「餘一劫」

的時間是長是短都將無法成佛這應該是部派間沒有傳說依四神足之力

在住壽餘一劫的時間中廣集菩提資糧而成佛的主要原因 二十二諸佛威力功德智慧無量深法等無差別為何佛壽有長短國土有淨穢

正法有久住不久住helliphellip (一)《十住毘婆沙論》卷 3大正 2632c3-14

佛功德力者一切去來今佛威力功德智慧無量深法等無差別但隨

諸佛本願因緣helliphellip無量壽命者壽命無量劫過諸算數一劫百劫千

劫萬劫億劫百千萬億那由他阿僧祇劫如是久住為利益憐愍眾生故

一切諸佛雖力能無量壽以本願故有久住世者有不久住者

(二)《俱舍論》卷 27大正 29141b3-9 論曰由三事故諸佛皆等一由資糧等圓滿故二由法身等成辦故三由

利他等究竟故由壽種姓身量等殊諸佛相望容有差別壽異謂佛

壽有短長種異謂佛生剎帝利婆羅門種姓異謂佛姓喬答摩迦葉波等

量異謂佛身有小大等言顯諸佛法住久近等 (三)佛壽命長短(《大智度論》卷 34大正 25312a14- b21)

問曰佛雖有長壽業因緣生於惡世故壽命便短以此短壽能具佛事何

用長為又佛以神通力故一日之中能具佛事何況百歲 答曰此間閻浮提惡故佛壽應短餘處好故佛壽應長 問曰若然者菩薩於此閻浮提淨飯王宮生出家成道是實佛餘處皆是神

通力變化作佛以度眾生 答曰此言非也所以者何餘處閻浮提亦各各言我國是實佛餘處為變化

何以知之若餘處國土自知是化佛則不肯信受教戒又如餘國土人

壽命一劫若佛壽百歲於彼裁無一日眾生則起輕慢不肯受教彼則

以一劫為實佛以此為變化如《首楞嚴經》說「神通遍照佛壽七百

千阿僧祇劫佛告文殊尸利彼佛則是我身彼佛亦言釋迦文佛則是

我身」以是故知諸佛壽命實皆無量為度人故現有長短汝言釋迦

文佛以神通力故所度眾生與人壽不異者則不須百歲一日之中可

具足佛事 如阿難一時心生是念如然燈世尊一切勝佛鞞婆尸佛出於好世

壽命極多能具佛事我釋迦文佛出生惡世壽命極短將無世尊

不能具足佛事耶 爾時世尊入日出三昧從身變化出無量諸佛及無量光明普至十方

一一化佛在諸世界各作佛事或有說法或現神通或現三昧或現

飯食如是之比種種因緣施作佛事而度眾生從三昧起告阿難曰『汝

悉見聞是事不』阿難言『唯然已見』佛告阿難『佛以如是神力

能具佛事不』阿難言『假令佛壽一日大地草木悉為可度眾生則

能度盡何況百歲』 以是故知諸佛壽命皆悉無量為度人故現有長短譬如日出影現

於水隨水大小水大則影久水小則速滅若照琉璃頗梨珠山影則

久住又如火燒草木然少則速滅然多則久住不可以滅處無火

故謂多然處亦無光明長短義亦如是 (參見《佛說首楞嚴三昧經》卷 2大正 15644c)

(四)佛土淨不淨(《大智度論》卷 32大正 25302b12-c10) 一切佛功德皆等無多無少

問曰若爾者何以言阿彌陀佛壽命無量光明千萬億由旬無量劫度眾生

答曰諸佛世界種種有淨不淨有雜

如《三十三天品經》說佛在三十三天安居自恣時至四眾久不見

佛愁思不樂遣目連白佛言「世尊云何捨此眾生住彼天上」

時佛告目連「汝觀三千世界」目連以佛力故觀或見諸佛為大眾

說法或見坐禪或見乞食如是種種施作佛事目連即時五體投地

是時須彌山王跛[跳-兆+我]大動諸天皆大驚怖目連涕泣稽首白

佛「佛有大悲不捨一切作如是種種化度眾生」佛告目連「汝

所見甚少過汝所見東方有國純以黃金為地彼佛弟子皆是阿羅漢

六通無礙復過是東方有國純以白銀為地彼佛弟子皆學辟支佛道

復過是東方有國純以七寶為地其地常有無量光明彼佛所化弟子純

諸菩薩皆得陀羅尼諸三昧門住阿毘跋致地目連當知彼諸佛者

皆是我身如是等東方恒河沙等無量世界有莊嚴者不莊嚴者皆

是我身而作佛事如東方南西北方四維上下亦復如是」

以是故當知釋迦文佛更有清淨世界如阿彌陀國阿彌陀佛亦有嚴

淨不嚴淨世界如釋迦文佛國諸佛大悲徹於骨髓不以世界好醜隨

應度者而教化之如慈母愛子子雖沒在廁溷懃求拯拔不以為惡

(五)清淨國土雜國土(《大智度論》卷 93大正 25711c14-21) 問曰佛憐愍眾生淨佛國土中何以無三惡道眾生 答曰憐愍一切眾生平等無異此中說清淨業因緣是國土中無三惡道

又佛非但一國土乃有十方恒河沙國土佛有清淨國土有雜國土

雜國土中則具有五道淨佛國土或有人天別異或無有人天別異

如過去天王佛國土中唯佛世尊以為法王是故名為天王佛 (六)《維摩詰所說經》〈佛國品第一〉卷 1大正 14538c10-29

舍利弗眾生罪故不見如來佛土嚴淨非如來咎舍利弗我此土淨而汝

不見爾時螺髻梵王語舍利弗『勿作是意謂此佛土以為不淨所以

者何我見釋迦牟尼佛土清淨譬如自在天宮』舍利弗言『我見此土

丘陵坑坎荊蕀沙礫土石諸山穢惡充滿』螺髻梵言『仁者心有高下

不依佛慧故見此土為不淨耳舍利弗菩薩於一切眾生悉皆平等深心

清淨依佛智慧則能見此佛土清淨』於是佛以足指按地即時三千大千

世界若干百千珍寶嚴飾譬如寶莊嚴佛無量功德寶莊嚴土一切大眾

歎未曾有而皆自見坐寶蓮華佛告舍利弗『汝且觀是佛土嚴淨』舍

利弗言『唯然世尊本所不見本所不聞今佛國土嚴淨悉現』佛語

舍利弗『我佛國土常淨若此為欲度斯下劣人故示是眾惡不淨土耳譬

如諸天共寶器食隨其福德飯色有異如是舍利弗若人心淨便見此土功德

莊嚴』 (七)正法久住不久住(《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 183大正 27919a3-16)

問何故過去諸佛有未般涅槃正法即滅有於般涅槃後七日即滅今釋迦佛

千歲方滅耶 答過去諸佛壽量長遠於彼正教所應作者佛在世時多已究竟故法速滅

今世尊釋迦牟尼出百年時壽量短促正教所作雖佛涅槃多未究竟乃

至千歲於中有種善根者有成熟者有解脫者是故經於多時正法方滅

有說過去諸佛所有弟子愛重奢摩他非毘缽舍那由重奢摩他故

恒住寂止不樂傳說契經等十二分教故法速滅 今世尊弟子愛重毘缽舍那非奢摩他由重毘缽舍那故多住觀察皆

樂傳授契經等十二分教是故正法多時乃滅 (八)1《成佛之道》(增注本)p19

從經典看來佛的色身有大小壽命有長短國土有淨穢弟子有多少正

法住世也不一致要知道這是佛的方便示現為了適應眾生的根機才有

這種種差別

2《成佛之道》(增注本)p425-426

佛壽與佛身的長短可說有限量的都是化身化土化身佛為什麼示現這

些差別呢因眾生根性不同有的應以苦切語三惡道是這樣的苦眾生界

是這樣的苦能因此發心修行這是折伏門 有的應以愛語這麼清淨那麼自在就肯發心修行這是攝受門 化身佛就是以這折攝二門來成就眾生的隨機適應如藥能治病就是妙

藥所以不應該生優劣想

3印順法師《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p493 釋尊的生在穢惡時代是出於悲憫眾生的願力願意在穢土成佛救護眾生

脫離一切苦這是重在「悲能拔苦」的精神彌勒是立願生在「佛剎莊嚴

壽命無數」的世界重在慈(彌勒譯為「慈」)的「施與安樂」至於成佛

(智證)度眾生是沒有不同的這是法藏部的見解 說一切有部以為「慈氏菩薩多自饒益少饒益他釋迦菩薩多饒益他少

自饒益」釋尊與彌勒因行的對比釋尊是更富於大悲為眾生的精神所以

彌勒的最初發心比釋迦早了四十餘劫而成佛卻落在釋尊以後這顯得大

悲苦行的菩薩道勝過了為「莊嚴佛剎壽命無數」而發心修行

Page 26: 《十住毘婆沙論》之菩薩修行要略...2006 年佛法度假中文營隊課程講義 《十住毘婆沙論》之菩薩修行要略 釋長慈編 2006/5/22 壹、簡介 一、釋《論》題:

十三「自得度已當度眾生」之意趣為何 (一)《十住毘婆沙論》卷 1大正 2624b3~20

發願「我得自度已當度眾生」者一切諸法願為其本離願則不成是

故發願 問曰何故不言我當度眾生而言自得度已當度眾生

答曰自未得度不能度彼如人自沒淤泥何能拯拔餘人又如為水所[漂

寸]不能濟溺是故說我度已當度彼如說

「若人自度畏能度歸依者自未度疑悔何能度所歸

若人自不善不能令人善若不自寂滅安能令人寂」

是故先自善寂而後化人又如法句偈說

「若能自安身在於善處者然後安餘人自同於所利」

凡物皆先自利後能利人何以故如說

「若自成己利乃能利於彼自捨欲利他失利後憂悔」

是故說自度已當度眾生

(二)《十住毘婆沙論》卷 14大正 2698b29~ c14

若生善處若生惡處皆屬十善十不善道 我知是世間諸業因緣有無有定主是故我應先自行十善道然後令諸眾生亦住

十善道 問曰何以故要先自住十善道後乃令他住耶 答曰行於惡業者令他善不易自不行善故他則不信受

若惡人自不行善欲令他行善者則為甚難何以故是人自不行善

他人不信受其語如偈說 「若人自不善不能令他善若自不寂滅不能令他寂 以是故汝當先自行善寂然後教他人令行善寂滅」

是菩薩當如是行善法

(三)印順法師《學佛三要》(p145~154) 淨化身心擴展德性從徹悟中得自利的解脫自在本為佛弟子的共同目

標聲聞道與菩薩道的差別只在重於自利或者重於利他從利他中完成自

利聲聞不是不能利他的也還是住持佛法利樂人天度脫眾生不過重於

解脫的己利在未得解脫以前厭離心太深不大修利他的功德證悟以後

也不過隨緣行化而已而菩薩在解脫自利以前著重於慈悲的利他所以說

「未能自度先度人菩薩於此初發心」證悟以後更是救濟度脫無量眾生

所以聲聞乘的主機是重智證的菩薩乘的主機是重悲濟的 菩薩道在初期的聖典中即被一般稱做小乘三藏中也是存在的這即

是菩薩本生談菩薩在三大阿僧祇劫中或作國王王子或作宰官或作外

道或作農工商賈醫生船師或在異類中行為鳥為獸菩薩不惜財物

不惜身命為了利益眾生而施捨閻浮提中沒有一處不是菩薩施捨頭目腦髓

的所在他持戒忍辱精勤的修學波羅密多的四種六種或十種都是歸

納本生談的大行難行而來這樣的慈悲利他都在證悟解脫以前誰說非自利

不能利他等到修行成熟菩提樹下一念相應妙慧圓成無上正等正覺這樣

的頓悟成佛從三大阿僧祇劫的慈悲利他中得來菩薩與聲聞的顯著不同就

是一向在生死中不求自利解脫而著重於慈悲利他 初期的大乘經對於菩薩的三祇修行與三藏所說的小小不同大乘以為

菩薩的利他行在沒有證悟以前是事行勝解行雖然難得但功德還算不

得廣大徹悟的證真無生法忍以後莊嚴淨土成熟眾生的利他大行功

德是大多了因為這是與真智相應是事得理融的平等無礙的大乘分菩薩

道為二階般若道凡經一大僧祇劫是實證以前的地前的唯識宗稱為資

糧位加行位(到見道位)也名勝解行地證悟以後是方便道凡經二大僧祇

劫即登地菩薩唯識家稱為從見道到修道位大體的說地前菩薩雖有勝

解而還沒有現證廣集無邊的福智資糧與本生談所說相近大地菩薩現證

了法界如觀音菩薩等慈悲普濟不可思議本生談中的一分異類中行屬於

這一階段的化身雖有未證悟已證悟二大階位而未證悟前菩薩還是慈悲

利物決無一心一意趣求解脫自利的helliphellip觀音菩薩等尋聲救苦是大地菩薩

事然並非人間的初學菩薩行者不要實踐慈悲利物的行為helliphellip

大乘佛教的修學者菩薩如沒有證悟還不能解脫自在他怎麼能長

期的在生死中修行不怕失敗嗎能自己作得主而不像一般凡夫的墮入惡

道或生長壽天嗎自己不能浮水怎能在水中救人難道不怕自己沈沒嗎

一分學者的專重信願求得信心的不退或專重智證而趨於急求解脫急求

成佛這都不外乎受了這種思想的影響

當然自己不能浮水不能入水救人然而自己離水上岸又怎麼能在

水中救人聲聞人急求自證了脫生死等到一斷煩惱即「與生死作隔礙」

再不能發菩提心長在生死修菩薩行雖然大乘經中進展到還是可以回心

向大的結論然而被痛責為焦芽敗種的要費多大的方便才能使他迴向大乘

呢要再修多少劫的大乘信心才能登菩薩地呢即使迴入菩薩乘由於過去

自利的積習難返也遠不及直往大乘的來得順利而精進所以大乘經中以退

失菩提心為犯菩薩重戒以悲願不足而墮入自利的證入為必死無疑不重悲

願不集利他的種種功德一心一意的自利以為能速疾成佛這真是可悲的

大乘真精神的沒落

在水中救人是不能離水上岸的要學會浮水也非在水中學習不可菩

薩要長在生死中修菩薩行自然要在生死中學習要有一套長在生死而能普

利眾生的本領但這非依賴佛力可成也非自己先做到了生脫死解脫自在

因為這是要墮入小乘深坑的菩薩這套長在生死而能廣利眾生的本領除「堅

定信願」「長養慈悲」而外主要的是「勝解空性」觀一切法如幻如化了

無自性得二諦無礙的正見是最主要的一著所以經上說「若有於世間

正見增上者雖歷百千生終不墮惡趣」唯有了達得生死與涅槃都是如幻

如化的這才 能不如凡夫的戀著生死也不像小乘那樣的以「三界為牢

獄生死如冤家」而厭離他急求擺脫他這才能不如凡夫那樣的怖畏涅槃

能深知涅槃的功德而也不像小乘那樣的急趣涅槃在生死中浮沈因信願

慈悲特別是空勝解力能逐漸的調伏煩惱能做到煩惱雖小小現起而不會闖

大亂子不斷煩惱也不致作出重大惡業時時以眾生的苦痛為苦痛眾生的

利樂為利樂我見一天天的薄劣慈悲一天天的深厚怕什麼墮落唯有專為

自己打算的才隨時有墮落的憂慮發願在生死中常得見佛常得聞法「世

世常行菩薩道」這是初期大乘的共義中觀與瑜伽宗的共義釋尊在經中說

「我往昔中多住空故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hellip這種空性勝解或稱「真

空見」要從聞思而進向修習以信願慈悲來助成時常記著「今是學時

非是證時」(悲願不足而證空就會墮入小乘)這才能長在生死中忍受生死

的苦難眾生的種種迫害而不退菩提心菩薩以「布施」「愛語」「利行」「同

事」四攝法廣利一切眾生自己還沒有解脫卻能廣行慈悲濟物的難行苦

行雖然這不是人人所能的然而菩薩的正常道卻確實如此helliphellip 我們必須認清名符其實的菩薩是偉大的最偉大處就在他能不為自

己著想以利他為自利helliphellip有信願慈悲空性勝解正好在生死海中鍛鍊

身手從頭出頭沒中自利利人一般能於菩薩行而隨喜的景仰的學習的

都是種植菩提種子都是人中賢哲世間的上士有積極利他為法為人的大

心凡夫即使是「敗壞菩薩」也比自了漢強得多這種慈悲為本的人菩薩行

淺些是心向佛乘而實是人間的君子十善菩薩深些是心存利世利益人間

的大乘正器從外凡內凡而漸登賢位的菩薩沒有得解脫的自利卻能為一

切眾生而修學為一切眾生而忍苦犧牲hellip漸學漸深從人間正行而階梯佛乘

這才是菩薩的中道正行真能存菩薩的心胸有菩薩的風格理解菩薩利他的

真精神那裡會如喪考妣的急求己利

《雜阿含經》 卷 28(788 經) 「假使有世間正見增上者雖復百千生終不墮惡趣」 (大正

2204c11~12)

《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 18〈不證品〉 「佛告須菩提若菩薩摩訶薩具足觀空先作是願我今不應空法作證

我今學時非是證時」(大正 8350a19~21) (參見《大智度論》卷 76〈釋學空不證品〉大正 25592b4~6)

十四何謂「必定聚」初發菩薩心者是否皆入必定聚

(一)《十住毘婆沙論》卷 1大正 2624c2~14 為得如是佛十力故大心發願即入必定聚

問曰凡初發心皆有如是相耶

答曰或有人說「初發心便有如是相」而實不爾何以故是事應分別不

應定答所以者何一切菩薩初發心時不應悉入於必定

或有初發心時即入必定

或有漸修功德如釋迦牟尼佛--初發心時不入必定後修集功德

值燃燈佛得入必定

是故汝說「一切菩薩初發心便入必定」是為邪論

問曰若是邪論者何故汝說「以是心入必定」

答曰有菩薩初發心即入必定以是心能得初地因是人故說「初發

心入必定中」

(二)《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 4〈金剛品(摩訶薩品)〉大正 8243b14~19

佛告須菩提必定眾者性地人八人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羅漢

辟支佛初發心菩薩乃至阿惟越致地菩薩須菩提是為必定眾菩薩為上

首菩薩摩訶薩於是中生大心不可壞如金剛當為必定眾作上首 (三)《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 26〈畢定品〉大正 8409b14~c12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是菩薩摩訶薩為畢定為不畢定

佛告須菩提菩薩摩訶薩畢定非不畢定

世尊何處畢定為聲聞道中為辟支佛道中為佛道中

佛言菩薩摩訶薩非聲聞辟支佛道中畢定是佛道中畢定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為初發意菩薩畢定為最後身菩薩畢定

佛言初發意菩薩亦畢定阿惟越致菩薩亦畢定後身菩薩亦畢定

世尊畢定菩薩墮惡道中生不

不也須菩提於汝意云何若八人若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羅漢

辟支佛生惡道中不 不也世尊

如是須菩提菩薩摩訶薩從初發意已來布施持戒忍辱精進行禪

定修智慧斷一切不善業若墮惡道若生長壽天若不得修善法處若生

邊國若生惡邪見家無作見家是中無佛名無法名無僧名無有是處

須菩提初發意菩薩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以深心行十不善道無有是處

世尊若菩薩摩訶薩有如是善根功德成就如佛自說本生受不善果報是時

善根為何所在 佛告須菩提菩薩摩訶薩為利益眾生故隨而受身以是身利益眾生

須菩提菩薩摩訶薩作畜生時有是方便力若怨賊欲來殺害以是無上忍辱

無上慈悲心捨身不惱惡賊汝諸聲聞辟支佛無有是力以是故須菩提

當知菩薩摩訶薩欲具足大慈心為憐愍利益眾生故受畜生身

(《大智度論》卷 93大正 25712c20~713a17) (四)《大智度論》卷 93大正 25713b15~714a25

問曰上阿鞞跋致品中說如是相是阿鞞跋致如是相非阿鞞跋致阿鞞跋致

即是畢定須菩提今何以更問

答曰是般若波羅蜜有種種門有種種道阿鞞跋致是一門中說今問畢定

更問異門

復次佛心中一切眾生一切法皆畢定人以智不及故名為不畢定佛

知雖無量阿僧祇劫積大功德必退作小乘者亦知微細昆虫雖未有善

心過爾所劫發心後當作佛定知一切法皆如是從是因得是果

是故名佛一切法中無礙以畢定知故 復次須菩提聞法華經(卷 1大正 99a)中說於佛所作少功德

乃至戲笑一稱南無佛漸漸必當作佛又聞阿鞞跋致品中有退不退

又復聞聲聞人皆當作佛若爾者不應有退如法華經中說畢定餘經說

有退有不退是故今問為畢定為不畢定如是等種種因緣故問定

不定

佛答菩薩是畢定

須菩提心以入涅槃為畢定是故問為何道中畢定

佛答非畢定二乘但於大乘中畢定

求佛道者有上中下是故問為初發意為阿鞞跋致為最後身畢定 須菩提意謂為阿鞞跋致已上畢定住佛道中故

佛答三種菩薩皆畢定畢定者必當作佛

問曰如上品中說佛以佛眼見十方菩薩求佛如恒河沙得阿鞞跋致者若

一若二今何以言三種菩薩盡皆畢定

答曰我先已說般若甚深有無量門有說諸菩薩退而不畢定有處說菩薩畢

定不退如阿鞞跋致品中須菩提問佛菩薩退者於何處退為從色

為從受想行識乃至十八不共法

畢竟空故諸法皆不退此中佛何以更說不退

問曰是二義何者是實

答曰二事皆實佛口所說無不實者如佛或說諸法空無所有或說布施持

戒等是有為初發心者說諸法有為久學人著善法者說諸法空無所有

懈怠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牢固者如是人應從聲聞道得度而不求聲

聞久於生死中受苦是故說發心如恒河沙得阿鞞跋致者若一若二

眾生聞是已能堪受眾苦者畢定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若不能者取

聲聞辟支佛道

有人堪任得佛而大悲心薄自愛身重此人聞佛難得多有退者作是

念我或不能得佛不如早取涅槃何用世世受勤苦為為是人故說

一切菩薩乃至初發心皆畢定如法華經中說

問曰若菩薩皆畢定佛何以故種種呵二乘不聽菩薩取二乘證

答曰求佛道者應遍知法性是人畏老病死故於法性少分取證便自止

息捨佛道不度眾生諸佛菩薩之所呵責汝欲捨去會不得離得阿

羅漢證時不求諸菩薩深三昧又不廣化眾生是則迂迴於佛道稽留

問曰阿羅漢先世因緣所受身必應當滅住在何處而具足佛道

答曰得阿羅漢時三界諸漏因緣盡更不復生三界有淨佛土出於三界

乃至無煩惱之名於是國土佛所聞法華經具足佛道如法華經(卷 1大正 97c1~7)說有羅漢若不聞法華經自謂得滅度我於餘國為

說是事汝皆當作佛

問曰若阿羅漢往淨佛國土受法性身如是應得疾作佛何以言迂迴稽留 答曰是人著小乘因緣捨眾生捨佛道又復虛言得道以是因緣故雖不

受生死苦惱於菩薩根鈍不能疾成佛道不如直往菩薩

復次佛法於五不可思議中最第一今言漏盡阿羅漢還作佛唯佛能知

論議者正可論其事不能測知是故不應戲論若求得佛時乃能了知

餘人可信而不可知

十五菩薩初發心相為何 《十住毘婆沙論》卷 1大正 2624c14~25a1~16

問曰是菩薩初心釋迦牟尼佛初發心是心云何

答曰1是心不雜一切煩惱2是心相續不貪異乘3是心堅牢一切

外道無能勝者4是心一切眾魔不能破壞5是心為常能集善根

6是心能知有為無常7是心無動能攝佛法8是心無覆離諸

邪行9是心安住不可動故10是心無比無相違故11是心

如金剛通達諸法故12是心不盡集無盡福德故13是心平等

等一切眾生故14是心無高下無差別故15是心清淨性無垢故

16是心離垢慧炤明故17是心無垢不捨深心故18是心為廣

慈如虛空故19是心為大受一切眾生故20是心無閡至無障智

故21是心遍到不斷大悲故22是心不斷能正迴向故23是

心眾所趣向智者所讚故 24是心可觀小乘瞻仰故25是心難

見一切眾生不能睹故26是心難破能善入佛法故27是心為住

一切樂具所住處故28是心莊嚴福德資用故29是心選擇智慧

資用故30是心淳厚以布施為資用故31是心大願持戒資用故

32是心難沮忍辱資用故33是心難勝精進資用故34是心寂

滅禪定資用故35是心無惱害慧資用故36是心無瞋閡慈心

深故37是心根深悲心厚故38是心悅樂喜心厚故39是心

苦樂不動捨心厚故40是心護念諸佛神力故41是心相續三

寶不斷故 如是等無量功德莊嚴初必定心如〈無盡意品〉中廣說

(1)是心不雜一切煩惱者見諦思惟所斷二百九十四煩惱不與心和合

故名為不雜 (2)是心相續不貪異乘者從初心相續來不貪聲聞辟支佛乘但為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名為相續不貪異乘 如是等四十句論應如是知

(參見西晉竺法護譯《阿差末菩薩經》卷 1大正 13586b29~587a19 北涼曇無讖譯《大方等大集經》卷 27〈無盡意菩薩品〉大正 13

187a29~b24)

「心如金剛」參見《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四〈金剛品〉 (大正 8

243b19~244a16) 「見諦思惟所斷二百九十四煩惱」《十住毘婆沙論》卷 16

使所攝名為煩惱纏所攝名為垢使所攝煩惱者貪瞋慢無明身見

邊見見取戒取邪見疑是十根本隨三界見諦思惟所斷分別故

名九十八使非使所攝者不信無慚無愧諂曲戲侮堅執懈怠

退沒睡眠佷戾慳嫉憍不忍食不知足亦以三界見諦思惟所

斷分別故有一百九十六纏垢」(大正 26108b28~c6) 九十八使加一百九十六纏垢合為二百九十四煩惱

經名

心相

順序

《十住毘婆沙論》卷 1 〈入初地 品〉 大正

2624c14~25a1~16)

《大方等大集經》卷 27〈無盡意菩薩品〉大正

13187a29~b24)

《阿差末菩薩經》卷 1大正

13586b29~587a19

1 是心不雜一切煩惱 發菩提心不離煩惱故

離=雜(宋元宮)

大正 13187d 注 7

悉遍諸欲婬怒癡醉而無所

縛所以者何

2 是心相續不貪異乘發心相續不悕餘乘故 不與羅漢及緣覺乘而俱同塵

3 是心堅牢一切外道無

能勝者 發心堅固不參外論故 發心已來堅固其志不可轉

移所以者何不為邪業之所

迷誤

4 是心一切眾魔不能破

壞 發心不壞魔不沮故 一切眾魔不能壞意

5 是心為常能集善根 發心恒順善根增長故 有是心者其諸功德悉為成

6 是心能知有為無常 發心至常有為法無常

故 遊于無常而獨總攬眾之元

首所以者何有計常者則生

死業所以特尊解道有常名

曰為尊出無常故

7 是心無動能攝佛法發心不動一切諸佛安慰

護助故 從發心來其心坦然無所縛

著所以者何不離諸佛功德

業故

8 是心無覆離諸邪行發心勝妙離衰損故 所修事業無能得短所以然

者一切眾惡悉盡索故

9 是心安住不可動故發心安止不戲論故 其心永安不可動故

10 是心無比無相違故發心無喻無相似故 其心無侶所以然者希有逮

11 是心如金剛通達諸法

故 發心金剛壞諸法故 心如金剛所以然者皆知一

切諸法之故

12 是心不盡集無盡福德

故 發心無盡無量功德悉成

就故 所不可盡苞裹諸法道慧之

13 是心平等等一切眾生

故 發心平等利眾生故 從發心來強若金剛等眾生

14 是心無高下無差別

故 發心普覆無別異故 其心質直而無諛諂故號曰

正而無偏頗

15 是心清淨性無垢故發心鮮明性常淨故 從發心來常懷鮮明所以然

者本清淨故 16 是心離垢慧炤明故發心無垢智慧明了故 以去眾垢悉消諸冥其慧顯

曜窈隱皆明

17 是心無垢不捨深心

故 發心善解不離畢竟故從發心來沐浴眾穢所以然

者其信甚固無所捨故

18 是心為廣慈如虛空

故 發心廣快慈如虛空故發心甚大無有邊崖所以然

者心若虛空

19 是心為大受一切眾生

故 發心曠大悉能容受諸眾

生故 發心曠然所以然者含受眾

生當因度故

20 是心無閡至無障智

故 發心無礙智慧通達故 發心無盡所以然者其慧玄

曠無所罣礙

21 是心遍到不斷大悲

故 發心遍至大悲不斷故從初發心無所不入所以然

者大慈無極亦無盡故

22 是心不斷能正迴向

故 發心不斷善解立願故 其發心行無能斷者所以然

者功德願故

23 是心眾所趣向智者所

讚故 發心為歸諸佛所讚故 發心甚安極可愛敬所以然

者為諸眾生所喜樂故

24 是心可觀小乘瞻仰

發心殊勝二乘宗仰故 發心特尊與眾超異所以然

者一切外學聲聞緣覺之

所奉故

25 是心難見一切眾生不

能睹故 發心深遠一切眾生所不

知故 其所發心無能知意所以然

者非諸凡俗之所及逮猶如

農夫不能達知聖王之事

26 是心難破能善入佛法發心不敗不破佛法故發種類心所以然者各各從

故 其本種之業皆獲其果一切

諸法常存在故

27 是心為住一切樂具所

住處故 發心安隱善與眾生諸快

樂故 從初發心以為道本所以然

者由是所致得大安故

28 是心莊嚴福德資用

故 發心莊嚴一切功德悉成

就故 發心已來而自莊嚴所以然

者成功勳故

29 是心選擇智慧資用

故 發心善察智慧成就故 發心已來與眾殊別所以然

者達聖慧故

30 是心淳厚以布施為資

用故 發心增長隨意施與故 發心已來甚為微妙所以然

者用廣布施普及眾生

31 是心大願持戒資用

故 發心如願戒清淨故 發心已來建立至願所以然

者具足戒禁

32 是心難沮忍辱資用

故 發菩提心普及怨親具忍

辱故 其發心已來而無等侶所以然

者無所不忍

33 是心難勝精進資用

故 發心難壞具精進故 其發心來無能抑制所以然

者用精進行無懈廢故

34 是心寂滅禪定資用

故 發心寂滅具禪定故 其發心來無所慕樂所以然

者寂度無極致定意故

35 是心無惱害慧資用

故 發心無毀具智慧故 其發心來無所歸趣因其曉了

智度無極

36 是心無瞋閡慈心深

故 發心無願增長大慈故其發心來永無所住所以然

者用無極慈故

37 是心根深悲心厚故發菩提心住根堅牢增長

大悲故 其發心來根株堅強所以然

者用行悲哀故

38 是心悅樂喜心厚故發心和悅增長大喜故 其發心來常懷悅豫所以然

者於諸眾生懷等心故

39 是心苦樂不動捨心厚

故 發心不動增長大捨故 其發心來雖遇苦樂不以為

動所以然者護一切故

40 是心護念諸佛神力故

發心任重諸佛所受故其發心來為諸如來所見將

養所以然者用順十方諸佛

教故

41 是心相續三寶不斷

故 發心不絕三寶不斷故 其發心來欲度一切五趣眾

難所以然者興隆導化

42 其發心來不捨三寶無所違

廢所以然者將順佛戒成聖

眾故

十六何謂「如來家」 (一)《十住毘婆沙論》卷1大正2625a22~b13

生如來家者如來家則是佛家如來者

(1)「如」名為實「來」名為至至真實中故名為如來何等為真實所謂

涅槃不虛誑故是名如實如《經》中說「佛告比丘第一聖諦無有虛

誑涅槃是也」 (2)復次「如」名不壞相所謂諸法實相是「來」名智慧到實相中通達其

義故名為如來 (3)復次空無相無作名為如諸佛來至三解脫門亦令眾生到此門故名為如

來 (4)復次如名四諦以一切種見四諦故名為如來 (5)復次如名六波羅蜜所謂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以是

六法來至佛地故名為如來 (6)復次諦捨滅慧四功德處名為如來以是四法來至佛地故名為

如來 (7)復次一切佛法名為如是如來至諸佛故名為如來 (8)復次一切菩薩地喜淨明炎難勝現前深遠不動善慧法

雲名為如諸菩薩以是十地來至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名為如來又

以如實八聖道分來故名為如來 (9) 復次權智二足來至佛故名為如來如去不還故名為如來 (10) 如來者 所謂十方三世諸佛是

「何等為真實所謂涅槃不虛誑故是名如實」參見

A《中阿含經》卷 8

「彼知是愛滅苦滅聖諦諸賢過去時是愛滅苦滅聖諦未來現在時

是愛滅苦滅聖諦真諦不虛不離於如亦非顛倒真諦審實」(大正 1

469a8~11)

B《大智度論》卷 97「般若波羅蜜真實聖法無有虛誑」(大正 25735c1~2) C《轉法輪經憂波提舍》「如世尊說諸比丘第一聖諦不虛妄法名為涅槃」

(大正 26357b2~3)

(二)《十住毘婆沙論》卷1大正2625b13~c8 如來者所謂十方三世諸佛是

(1)是諸佛家名為如來家今是菩薩行如來道相續不斷故名為生如來家 (2)又是菩薩必成如來故名為生如來家譬如生轉輪聖王家有轉輪聖王相

是人必作轉輪聖王是菩薩亦如是生如來家發是心故必成如來是名

生如來家 (3)如來家者有人言是四功德處所謂諦捨滅慧諸如來從此中生故

名為如來家 (4)有人言般若波羅蜜及方便是如來家如《助道經》中說

智度無極母 善權方便父 生故名為父 養育故名母 一切世間以父母為家是二似父母故名之為家

(5)有人言善慧名諸佛家從是二法出生諸佛是二則是一切善法之根本

如《經》中說「是二法俱行能成正法」善是父慧是母是二和合

名為諸佛家如說菩薩善法父 智慧以為母 一切諸如來 皆從是

二生

(6)有人言般舟三昧及大悲名諸佛家從此二法生諸如來此中般舟三昧為

父大悲為母 (7)復次般舟三昧是父無生法忍是母如《助菩提》中說

般舟三昧父 大悲無生母 一切諸如來 從是二法生

《助道經》即《菩提資糧論》(龍樹菩薩造隋達磨笈多譯) A「智度以為母方便為父者以生及持故說菩薩父母」(卷 1大正 32529a10~11) B「般若波羅蜜菩薩仁者母善方便為父慈悲以為女」(卷 1大正 32519a24~25) C「諸佛現前住牢固三摩提此為菩薩父大悲忍為母」卷 1大正 32529a1~2)

(三)《十住毘婆沙論》卷 1大正 2625c24~26a2

如得初果者如人得須陀洹道善閉三惡道門見法入法得法住堅牢法

不可傾動究竟至涅槃斷見諦所斷法故心大歡喜設使睡眠嬾惰不至二

十九有如以一毛為百分以一分毛分取大海水若二三渧苦已滅者如大

海水餘未滅者如二三渧心大歡喜菩薩如是得初地已名生如來家

「斷見諦所斷法故不至二十九有」 A《大智度論》卷 24「若須陀洹二十五有皆無是處」 (大正 25237b4~5)

「二十五有」石山寺本作「二十九有」(大正 25237d 注 7) B佛陀蜜多撰劉宋 曇摩蜜多譯《五門禪經要用法》

「四天下六欲天四惡道四禪地大梵天無色界第四禪地有五阿那

含天合二十五有」(大正 15332c-333a) 二十五有欲界(地獄餓鬼畜生阿修羅人趣四洲及六欲天)計十

四有色界(四禪及初禪之大梵四禪之無想淨居各一有)

計七有四無色界各一有計四有總計二十五有

C《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 46(大正 27 240b22~28) 「極七返有者謂唯受七有問應言十四有或二十八有若此唯依本

有說者應言十四有天上人中各七有故若依本有中有說者則二

十八有天人各有十四有故謂七本有及七中有何故但說極七有耶

答如七葉樹不過七故說極七有謂天與人本有中有各有七故」

D「二十九有」

(1)瓜生津隆真《十住毘婆沙論(I)》注云「二十九有二十五有中將阿那

含天(五淨居天)分為五即為二十九有」(p88)

(2)須陀洹斷見惑極七往返更無第二十九有可言

(四)《大方廣佛華嚴經》卷 34〈十地品〉大正 10181a22~26

菩薩始發如是心即得超凡夫地入菩薩位生如來家無能說其種族過失

離世間趣入出世道得菩薩法住菩薩處入三世平等於如來種中決定

當得無上菩提菩薩住如是法名住菩薩歡喜地 (五)《成佛之道》(p392)

菩薩初證聖性得到了從來未有的出世心嘗到了從來未有的離繫樂觀察如

來所有的一切功德自己都有分能得能成所以得到無比的歡喜由於通達

法空性也不再有「不活畏惡名畏死畏墮惡道畏大眾威德畏」了進

入初地的名為「生諸如來家」如來是一切佛菩薩以智度為母方便為父

分證了佛法身從此能荷擔佛的家業紹隆佛種不斷真是佛子所以說生如

來家

十七何謂「污佛家」

《十住毘婆沙論》卷 2(大正 2629c8~30a6) 不污諸佛家者何等為污諸佛家 有人言若人發求無上道心已後迴向聲聞辟支佛道不能住世繼三寶種

是名污諸佛家 [答曰]是義不然何以故是人能度生死又得諸無漏根力覺道亦

是佛子云何言污諸佛家如經說「佛告比丘汝是我子從我心

生口生得法分者」 又聲聞人言「諦捨滅慧處名諸佛家」何以故從是四

事出生諸佛故若污此四法名污諸佛家是故若人虛妄慳貪

狂亂愚癡是污佛家若正行此四則不污諸佛家 有人言六波羅蜜是諸佛家從此生諸佛故若違此六事是污佛家 有人言般若波羅蜜是諸佛母方便為父是名諸佛家以此二法出生諸佛

若違此法是污佛家 復次偈中自說污不污相所謂不毀戒不欺佛若受佛戒不能護持則

欺諸佛是污佛家何以故受戒時生佛家中破戒則欺諸佛名污佛

家若受戒不破不欺諸佛名為不污佛家

復次戒名三學戒學心學慧學破此學名污佛家 如法受戒而後毀破名為欺佛如是二句[不污諸佛家不毀戒欺佛]各有義趣

欺佛者空自發願不如說行欺誑眾生是名欺佛 復次一切法中不如說行名為欺佛

(《雜阿含經》卷 45大正 2330a13~14「汝等為子從我口生從法化生

得法餘財」) 十八關於三乘得解說之時限

(一)《十住毘婆沙論》卷 1大正 2620b1-9

問曰行聲聞辟支佛乘者幾時得度生死大海

答曰行聲聞乘者或以一世得度或以二世或過是數隨根利鈍

又以先世宿行因緣

行辟支佛乘者或以七世得度或以八世

若行大乘者或一恒河沙大劫或二三四至十百千萬億[恒

河沙大劫]或過是數然後乃得具足修行菩薩十地而成佛道亦隨根之

利鈍又以先世宿行因緣

(二)《大智度論》卷28大正25266c14-15

有辟支佛第一疾者四世行久者乃至百劫行如聲聞疾者三世久者六十

《大智度論》卷4大正2792b7-9

佛言無量阿僧祇劫作功德欲度眾生何以故言於三阿僧祇劫12

三阿僧祇劫有量有限

《大智度論》卷 38大正 25342b-343a

[經]舍利弗有菩薩摩訶薩初發意時行六波羅蜜上菩薩位得阿毗跋致

舍利弗有菩薩摩訶薩初發心時便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便轉法輪

與無量阿僧祇眾生作益厚已入無餘涅槃是佛般涅槃後餘法若住一劫

若減一劫舍利弗有菩薩摩訶薩初發意時與般若波羅蜜相應與無

數百千億菩薩從一佛國至一佛國淨佛世界

[論]釋曰有三種菩薩利根心堅未發心前久來集諸無量福德智慧是人

遇佛聞是大乘法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即時行六波羅蜜入菩薩

位得阿毗跋致地所以者何先集無量福德利根心堅從佛聞法故

12 印順法師《成佛之道》增注本(p 413)三大阿僧祇劫有二種解說(A)時間劫(B)德行劫以功德

來計算(依功德來計算三大阿僧祇劫一切菩薩修行成佛都是一樣的)

譬如遠行或有乘羊而去或有乘馬而去或有神通去者

乘羊者久久乃到乘馬者差速乘神通者發意頃便到如是不得言發意

間云何得到神通相爾不應生疑菩薩亦如是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時即入菩薩位

有菩薩初發意初雖心好後雜諸惡時時生念我求佛道以諸功德迴

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人久久無量阿僧祇劫或至或不至先世福德

因緣薄而復鈍根心不堅固如乘羊者

有人前世少有福德利根發心漸漸行六波羅蜜若三若十若百阿僧

祇劫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如乘馬者必有所到

第三乘神通者如上說是三種發心一者罪多福少二者福多罪少

三者但行清淨福德

清淨有二種一者初發心時即得菩薩道二者小住供養十方諸佛

通達菩薩道入菩薩位即是阿毗跋致地阿毗跋致地菩薩義如先說

次後菩薩大厭世間世世已來常好真實惡於欺誑是菩薩亦利根堅

心久集無量福德智慧初發心時便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即轉法輪

度無量眾生入無餘涅槃法住若一劫若減一劫留化佛度眾生佛有

二種神通力一者現在時二者滅後劫義如上說劫中所度眾生

亦復不少

次後菩薩亦利根心堅久集福德發心即與般若波羅蜜相應得六神通

與無量眾生共觀十方清淨世界而自莊嚴其國如阿彌陀佛先世時作

法藏比丘佛將導遍至十方示清淨國令選擇淨妙之國以自莊嚴其國

參見《不必定入定入印經》大正 15699c

印順法師《成佛之道》(增注本)p 415 對三種「神通行菩薩」所判攝之階位

(a)日月神通行龍樹又分為二類有的初發心就上菩薩位有的多少

修行就上菩薩位菩薩位雖有多種解說然依《般若經》

說是頂位再不墮惡道下賤家二乘地了(如約《華嚴

經》的行位說是發心住)

(b)聲聞神通行初發心就成大菩提八相成道[初地分證能於百佛世界

現身八相成道(1)由兜率天下生人間(2)入胎(3)出胎(4)出家(5)降魔(6)成道(7)轉法輪(8)入滅]

(c)如來神通行初發心就與般若相應成熟眾生莊嚴佛土這是方便道

菩薩初地以上到八地

(三)《大毘婆沙論》卷101大正27525b14-21

依狹小道而得解脫故名時解脫狹小道者謂若極速第一生中種善根第

二生中令成熟第三生中得解脫餘不決定

依廣大道而得解脫名不時解脫廣大道者謂若極遲聲聞乘經六十劫而得

解脫如舍利子獨覺乘經百劫而得解脫如麟角喻佛乘經三無數劫而得解

《大毘婆沙論》卷83大正27428b26~29

大加行得故名大悲非如聲聞菩提唯六十劫修加行得獨覺菩提唯經百劫修加

行得如來大悲三無數劫修習百千難行苦行然後乃得故名大悲

(四)真諦譯《攝大乘論釋》卷11大正31229b14-19

論曰有五種人於三阿僧祇劫修行圓滿或七阿僧祇劫或三十三阿僧祇劫

何者為五人行願行地人滿一阿僧祇劫行清淨意行人行有相行人行無相

行人於六地乃至七地滿第二阿僧祇劫從此後無功用行人乃至十地滿第三

阿僧祇劫

《攝大乘論釋》卷11大正31230a25-28

論曰復次云何七阿僧祇劫

釋曰欲顯餘部別執故言復次七阿僧祇劫時與前三阿僧祇劫時為等為

有短長此執等三阿僧祇劫但有別義開為七數

《攝大乘論釋》卷11大正31231b23-27

論曰復次云何三十三阿僧祇

釋曰有諸大乘師欲顯行有下中上欲顯為得未得方便欲顯已得不失

方便欲顯已得不失增上方便欲顯入住出三自在故分阿僧祇為三十三

(五)《大乘起信論》卷11大正32581b7-9

以一切菩薩皆經三阿僧祇劫故但隨眾生世界不同所見所聞根欲性異故示

所行亦有差別

印順法師《大乘起信論講記》p341「一切菩薩皆經三阿僧祇功」而成佛

這是任何菩薩都是一樣的從初住到第十回向滿為初阿僧祇劫從初地到

七地滿心為二阿僧祇劫從八地到第十地滿為第三阿僧祇劫種性善

根發心證悟都是一樣的等到圓滿成佛所以也是佛佛平等「但隨」

順「眾生世界不同所見所聞根欲性異故示」現菩薩的「所行」

也「有差別」根異根機的利鈍(下中上)有異欲異即好樂與興趣的各

別性異即習慣熏染有別如來鑑機的十力中即有根勝劣智力(根)種

種勝解智力(欲)種種界智力(性)因為眾生所處的世界不同所見所聞

不同根欲性也都不同故不能不示現所行有差別實則菩薩的行程是

一樣的

參印順法師《成佛之道》p237《中觀論頌講記》p348《華雨集(四)》p107

關於各經論所說之三乘解說時限

三乘別

所依經論 聲聞乘 辟支佛乘 大乘

《十住毘婆沙論》 隨根利鈍或一二

世或更多世不定隨

根利鈍又以先世宿行

因緣

或七世或八世得度 或一或二三四乃至十

百千萬億「恒河沙大

劫」或過是數

《大智度論》 快者三世慢則六十劫 最快四世最慢一百劫 無量阿僧祇劫但利根

者如乘神通行急速成

《大毘婆沙論》 狹小道最快三世

廣大道最慢六十劫

最慢一百劫如「麟角

喻」獨覺

三阿僧祇劫

《攝大乘論釋》

(真諦譯)

- - 三阿僧祇劫

七阿僧祇劫(別部)

三十三阿僧祇劫(餘

大乘師)

《大乘起信論》 - - 定是三阿僧祇劫但隨

眾生根性不同故示現

所行亦有差別

十九聲聞辟支佛佛俱到彼岸於解脫中有差別否

(一)《十住毘婆沙論》卷1大正2620b9-15

問曰聲聞辟支佛佛俱到彼岸於解脫中有差別不

答曰是事應當分別於諸煩惱得解脫是中無差別因是解脫入無餘涅槃是

中亦無差別無有相故但諸佛甚深禪定障解脫一切法障解脫於諸

聲聞辟支佛有差別非說所盡亦不可以譬喻為比

(二)《十住毘婆沙論》卷 11大正 2683a24-b3

無礙解脫者解脫有三種一者於煩惱障礙解脫二者於定障礙解脫三

者於一切法障礙解脫是中得慧解脫阿羅漢得離煩惱障礙解脫共解脫阿

羅漢及辟支佛得離煩惱障礙解脫得離諸禪定障礙解脫唯有諸佛具三解脫

所謂煩惱障礙解脫諸禪定障礙解脫一切法障礙解脫總是三種解脫故佛

名無礙解脫

(三)《大智度論》卷 35大正 25320c21-322a26

【經】舍利弗白佛言「世尊聲聞所有智慧若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羅漢

辟支佛智慧佛智慧是諸眾智無有差別不相違背無生性空若法不相違背

無生性空是法無有別異云何世尊言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一日修智慧

出過聲聞辟支佛上」(大正 25320c21-26)

【論】問曰上佛已說菩薩摩訶薩修智慧出過聲聞辟支佛上今舍利弗何以故問

答曰不問智慧勢力能度眾生今但問佛及弟子智慧體性法中無有差別者

以諸賢聖智慧皆是諸法實相慧皆是四諦及三十七品慧皆是出三界

入三脫門成三乘果慧以是故說無有差別

復次如須陀洹果以無漏智滅結得果乃至佛亦如是如須陀洹用二種

解脫果有為解脫無為解脫乃至佛亦如是如佛入涅槃須陀洹極

遲不過七世皆同事同緣同行同果報以是故言無相違背所以

者何不生性空故(大正25320c26-321a9)

有為解脫無為解脫(《俱舍論》卷 25大正 29133c20-21)

解脫體有二謂有為無為有為解脫謂無學勝解無為解脫謂一切惑

滅 【經】佛告舍利弗「於汝意云何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一日修智慧心念

我行道慧益一切眾生當以一切種智知一切法度一切眾生諸聲聞辟支佛

智慧為有是事不」舍利弗言「不也世尊」(大正 25321b6-10) 【論】helliphellip聲聞辟支佛雖有慈心本不發心願度一切眾生亦不迴善根向阿耨多

羅三藐三菩提以是故菩薩一日修智慧過聲聞辟支佛上

(大正 25321c26-322a1)

【經】「舍利弗於汝意云何諸聲聞辟支佛頗有是念我等當得阿耨多羅三藐

三菩提度一切眾生令得無餘涅槃不」舍利弗言「不也世尊」佛告

舍利弗「以是因緣故當知諸聲聞辟支佛智慧欲比菩薩摩訶薩智慧百

分不及一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及」(大正 25322a2-7)

【論】問曰上已反問舍利弗事已定今何以復問答曰以舍利弗引欲以須陀洹

同得解脫故與諸佛菩薩等而佛不聽譬如有人欲以毛孔之空與虛空等

以是故佛重質其事復次雖同一事義門各異先言智慧為一切眾生故

今言頗有是念我等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令一切眾生得無餘涅槃

(大正 25322a7-14)

【經】「舍利弗於汝意云何諸聲聞辟支佛頗有是念我行六波羅蜜成就眾

生莊嚴世界具佛十力四無所畏四無礙智十八不共法度脫無量阿僧

祇眾生令得涅槃不」舍利弗言「不也世尊」(大正 25322a17-26) 二十關於修學菩薩道成佛之殊勝理由

(一)《十住毘婆沙論》卷 1大正 2620b15-c23

問曰三乘所學皆為無餘涅槃若無餘涅槃中無差別者我等何用於恒河沙等

大劫往來生死具足十地不如以聲聞辟支佛乘速滅諸苦

答曰是語弱劣非是大悲有益之言若諸菩薩效汝小心無慈悲意不能精

勤修十地者諸聲聞辟支佛何由得度亦復無有三乘差別所以者何

一切聲聞辟支佛皆由佛出若無諸佛何由而出若不修十地何有

諸佛若無諸佛亦無法僧是故汝所說者則斷三寶種非是大人

有智之言不可聽察hellip如是聲聞辟支佛佛煩惱解脫雖無差別以

度無量眾生久住生死多所利益具足菩薩十地故有大差別

(二)《大毘婆沙論》卷 16大正 2777a24-b4

佛世尊愛恚永斷違順平等拔諍論根滅憍慢本視諸珍寶猶如瓦礫於一

切法覺照無遺無相似愛及恚慢等諸煩惱習已永斷故非如獨覺及諸聲聞

雖斷煩惱而有餘習貪愛習者如尊者阿難憐諸釋種瞋恚習者如尊者畢陵伽

筏蹉語殑伽神言小婢止流吾今欲渡憍慢習者如尊者舍利子棄擲醫藥

愚癡習者如尊者笈房缽底食前咳氣知食未銷不知後苦而復更食如是

等事其類甚多

(阿羅漢仍有習氣參見《大智度論》卷 27大正 25260c2-25)

二十一「是人修集聲聞辟支佛乘法未入法位我當教化令趣佛道」為何強調

「未入法位」 (一)《十住毘婆沙論》卷 7(大正 2655a4~18)

問曰云何名為歸依僧 答曰若諸聲聞人 未入法位者 令發無上心 使得佛十力

先以財施攝 後乃以法施 深信四果僧 不分別貴眾 求聲聞功德 而不證解脫 是名歸依僧 又應念三事

聲聞人者成聲聞乘 未入法位者於聲聞道未得必定能令此人發佛道心而得十力若入法位者

終不可令發無上心設或發心亦不成就如《般若波羅蜜》中尊者須菩提

所說「已入正法位不能發無上心何以故是人於生死已作障隔不復往

來生死發無上心

(二)《小品般若波羅蜜經》卷 1(大正 8540a16~21) 若諸天子未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今應當發若人已入正位則不堪任

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何以故已於生死作障隔故是人若發阿耨多羅三

藐三菩提心我亦隨喜終不斷其功德所以者何上人應求上法(參見《大

智度論》卷 54大正 25442c4~9) (三)印順法師《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p650~651

經中廣舉譬喻形容棄般若法門而取聲聞經者的無知對於傳統佛教採取了

尊重又貶抑的立場這不但維護了般若法門也有誘導聲聞修學般若法門的意

義誘導聲聞修學最顯著的例子如『小品般若波羅蜜經』卷一(大正 8540a)說

若諸天子未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今應當發若人已入正位則不

堪任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何以故已於生死作障隔故是人若發阿

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我亦隨喜終不斷其功德所以者何上人應求上

法 「入正位」是「入正性離生」的舊譯「入正位」聲聞行者就得「須陀洹」(初

果)最多不過七番生死一定要入無餘涅槃這樣就不能長在生死中修菩

薩行所以說「已於生死作障隔」如只有七番生死就不可能發求成佛道的

大心所以說「不堪任」這是依佛教界公認的教理說經上又說如「入正

位」的能發大菩提心求成佛道也是隨喜讚歎的因為上人聲聞聖者

是應該進一步的求更上的成佛法門說聲聞聖者不可能發心又鼓勵他們發心

修菩薩道這是不否定部派佛教的教義而暗示了聲聞聖者迴心的可能特別

是『大如品』依「如」真如而泯「三乘人」與「一(菩薩)乘人」的差

別消融了二乘與菩薩的對立

(四)《大品般若經》卷 22〈遍學品 74〉大正 8381b15-17

若菩薩摩訶薩作八人得須陀洹果乃至得阿羅漢果得辟支佛道然後入菩

薩位無有是處(《大智度論》卷 86大正 25659b26-28)

(五)《維摩詰所說經》卷中(大正 14549b4~b16) 若見無為入正位者不能復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譬如高原陸地不生蓮

華卑濕淤泥乃生此華如是見無為法入正位者終不復能生於佛法煩惱泥

中乃有眾生起佛法耳又如殖種於空終不得生糞壤之地乃能滋茂如是入無

為正位者不生佛法起於我見如須彌山猶能發于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生佛

法矣是故當知一切煩惱為如來種譬如不下巨海不能得無價寶珠如是不入

煩惱大海則不能得一切智寶

(六)《大智度論》卷 27大正 25263b12-25 菩薩初發意時所可怖畏無過聲聞辟支佛地正使墮地獄無如是怖畏

不永破大乘道故阿羅漢辟支佛於此大乘以為永滅譬如空地有樹名舍

摩梨(角+瓜)枝廣大眾鳥集宿一鴿後至住一枝上其枝及(角+瓜)即

時壓折澤神問樹神大鳥鵰鷲皆能任持何至小鳥便不自勝樹神答言

此鳥從我怨家尼俱盧樹上來食彼樹果來栖我上必當放糞子墮地者惡

樹復生為害必大是故於此一鴿大懷憂畏寧捨一枝所全者大菩薩

摩訶薩亦如是於諸外道魔眾及諸結使惡業無如是畏如阿羅漢辟支

佛何以故聲聞辟支佛於菩薩邊亦如彼鴿壞敗大乘心永滅佛業

一切菩薩乃至初發心皆畢定如法華經中說 問曰若菩薩皆畢定佛何以故種種呵二乘不聽菩薩取二乘證 答曰求佛道者應遍知法性是人畏老病死故於法性少分取證便自止息捨

佛道不度眾生諸佛菩薩之所呵責「汝欲捨去會不得離」得阿羅漢證時

不求諸菩薩深三昧又不廣化眾生是則迂迴於佛道稽留 問曰阿羅漢先世因緣所受身必應當滅住在何處而具足佛道 答曰得阿羅漢時三界諸漏因緣盡更不復生三界有淨佛土出於三界乃

至無煩惱之名於是國土佛所聞法華經具足佛道如法華經說「有羅漢若不

聞法華經自謂得滅度我於餘國為說是事汝皆當作佛」

問曰若阿羅漢往淨佛國土受法性身如是應得疾作佛何以言迂迴稽留

答曰是人著小乘因緣捨眾生捨佛道又復虛言得道以是因緣故雖不受

生死苦惱於菩薩根鈍不能疾成佛道不如直往菩薩

復次佛法於五不可思議中最第一今言漏盡阿羅漢還作佛唯佛能知論議

者正可論其事不能測知是故不應戲論若求得佛時乃能了知餘人可信而

不可知(大正 25714a1~25) (七)《大智度論》卷 28大正 25264b7~10

問曰阿羅漢煩惱已盡習亦未盡何以不生(法性生身) 答曰阿羅漢無大慈悲無本誓願度一切眾生又以實際作證已離生死故

(八)如果二乘人可以迴心向大則須耗費多少時間才能成佛呢

1《大般涅槃經》卷 11

一斷三結得須陀洹果不墮地獄畜生餓鬼helliphellip是人未來過八萬劫

便當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迦葉第二人者斷三結縛薄貪恚癡

得斯陀含果名一往來helliphellip是人未來過六萬劫便當得成阿耨多羅三藐

三菩提迦葉第三人者斷五下結得阿那含果更不來此helliphellip是人未

來過四萬劫便當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迦 葉第四人者永斷貪欲瞋恚愚癡得阿羅漢果helliphellip亦非騏驎獨一之

行helliphellip是人未來過二萬劫便當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迦葉第五人

者永斷貪欲瞋恚愚癡得辟支佛道helliphellip真是騏驎獨一之行helliphellip是人未

來過十千劫便當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大正 12431 c16~432a5) 2《瑜伽師地論》卷 80

問迴向菩提聲聞為住無餘依涅槃界中能發趣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耶

為住有餘依涅槃界耶 答唯住有餘依涅槃界中可有此事所以者何以無餘依涅槃界中遠離

一切發起事業一切功用皆悉止息 問若唯住有餘依涅槃界中能發趣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云何但由一

生便能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耶所以者何阿羅漢等尚當無有所餘

一生何況當有多生相續 答由彼要當增諸壽行方能成辦世尊多分依此迴向菩提聲聞密意說

言物類善男子若有善修四神足已能住一劫或餘一劫餘一劫者

此中意說過於一劫彼雖如是增益壽行能發趣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而

所修行極成遲鈍樂涅槃故不如初心始業菩薩彼既如是增壽行已

留有根身別作化身同法者前方便示現於無餘依般涅槃界而般涅槃

由此因緣皆作是念某名尊者於無餘依般涅槃界已般涅槃彼以所留有

根實身即於此界贍部洲中隨其所樂遠離而住一切諸天尚不能睹何

況其餘眾生能見彼於涅槃多樂住故於遍遊行彼彼世界親近供養佛菩

薩中及於修習菩提資糧諸聖道中若放逸時諸佛菩薩數數覺悟被覺

悟已於所修行能不放逸(大正 30749a5~b1)

迴向菩提聲聞要想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必須在尚未證入無餘依涅槃

界前才有可能其所使用的方法是善修四神足在住壽一劫或餘一劫的

時間中廣集菩提資糧依四神足之力而住壽一劫或餘一劫這是佛教中

古老的傳說如《長阿含經》卷 2<遊行經>云 佛告阿難諸有修四神足多修習行常念不忘在意所欲可得

不死一劫有餘阿難佛四神足已多修行專念不忘在意所欲

如來可止一劫有餘為世除冥多所饒益天人獲安(大正 115b19~24)

這樣的傳說在聲聞部派中是知道的但何以沒有說到可以依四神足之力

在住壽餘一劫的時間中廣集菩提資糧而成佛呢從時間觀的角度來看

《瑜伽師地論》說「餘一劫者此中意說過於一劫」這是將「餘一劫」

的時間擴充了不論多久時間直到成佛為止而不是一劫多一點的意思

而聲聞部派也許認為「餘一劫」是一劫再多一點的時間因此就沒有說到

可以依四神足之力在住壽一劫或一劫餘的時間中廣集菩提資糧而成

佛但從有部認為入了忍位就無法迴心向大的主張來看則不論「餘一劫」

的時間是長是短都將無法成佛這應該是部派間沒有傳說依四神足之力

在住壽餘一劫的時間中廣集菩提資糧而成佛的主要原因 二十二諸佛威力功德智慧無量深法等無差別為何佛壽有長短國土有淨穢

正法有久住不久住helliphellip (一)《十住毘婆沙論》卷 3大正 2632c3-14

佛功德力者一切去來今佛威力功德智慧無量深法等無差別但隨

諸佛本願因緣helliphellip無量壽命者壽命無量劫過諸算數一劫百劫千

劫萬劫億劫百千萬億那由他阿僧祇劫如是久住為利益憐愍眾生故

一切諸佛雖力能無量壽以本願故有久住世者有不久住者

(二)《俱舍論》卷 27大正 29141b3-9 論曰由三事故諸佛皆等一由資糧等圓滿故二由法身等成辦故三由

利他等究竟故由壽種姓身量等殊諸佛相望容有差別壽異謂佛

壽有短長種異謂佛生剎帝利婆羅門種姓異謂佛姓喬答摩迦葉波等

量異謂佛身有小大等言顯諸佛法住久近等 (三)佛壽命長短(《大智度論》卷 34大正 25312a14- b21)

問曰佛雖有長壽業因緣生於惡世故壽命便短以此短壽能具佛事何

用長為又佛以神通力故一日之中能具佛事何況百歲 答曰此間閻浮提惡故佛壽應短餘處好故佛壽應長 問曰若然者菩薩於此閻浮提淨飯王宮生出家成道是實佛餘處皆是神

通力變化作佛以度眾生 答曰此言非也所以者何餘處閻浮提亦各各言我國是實佛餘處為變化

何以知之若餘處國土自知是化佛則不肯信受教戒又如餘國土人

壽命一劫若佛壽百歲於彼裁無一日眾生則起輕慢不肯受教彼則

以一劫為實佛以此為變化如《首楞嚴經》說「神通遍照佛壽七百

千阿僧祇劫佛告文殊尸利彼佛則是我身彼佛亦言釋迦文佛則是

我身」以是故知諸佛壽命實皆無量為度人故現有長短汝言釋迦

文佛以神通力故所度眾生與人壽不異者則不須百歲一日之中可

具足佛事 如阿難一時心生是念如然燈世尊一切勝佛鞞婆尸佛出於好世

壽命極多能具佛事我釋迦文佛出生惡世壽命極短將無世尊

不能具足佛事耶 爾時世尊入日出三昧從身變化出無量諸佛及無量光明普至十方

一一化佛在諸世界各作佛事或有說法或現神通或現三昧或現

飯食如是之比種種因緣施作佛事而度眾生從三昧起告阿難曰『汝

悉見聞是事不』阿難言『唯然已見』佛告阿難『佛以如是神力

能具佛事不』阿難言『假令佛壽一日大地草木悉為可度眾生則

能度盡何況百歲』 以是故知諸佛壽命皆悉無量為度人故現有長短譬如日出影現

於水隨水大小水大則影久水小則速滅若照琉璃頗梨珠山影則

久住又如火燒草木然少則速滅然多則久住不可以滅處無火

故謂多然處亦無光明長短義亦如是 (參見《佛說首楞嚴三昧經》卷 2大正 15644c)

(四)佛土淨不淨(《大智度論》卷 32大正 25302b12-c10) 一切佛功德皆等無多無少

問曰若爾者何以言阿彌陀佛壽命無量光明千萬億由旬無量劫度眾生

答曰諸佛世界種種有淨不淨有雜

如《三十三天品經》說佛在三十三天安居自恣時至四眾久不見

佛愁思不樂遣目連白佛言「世尊云何捨此眾生住彼天上」

時佛告目連「汝觀三千世界」目連以佛力故觀或見諸佛為大眾

說法或見坐禪或見乞食如是種種施作佛事目連即時五體投地

是時須彌山王跛[跳-兆+我]大動諸天皆大驚怖目連涕泣稽首白

佛「佛有大悲不捨一切作如是種種化度眾生」佛告目連「汝

所見甚少過汝所見東方有國純以黃金為地彼佛弟子皆是阿羅漢

六通無礙復過是東方有國純以白銀為地彼佛弟子皆學辟支佛道

復過是東方有國純以七寶為地其地常有無量光明彼佛所化弟子純

諸菩薩皆得陀羅尼諸三昧門住阿毘跋致地目連當知彼諸佛者

皆是我身如是等東方恒河沙等無量世界有莊嚴者不莊嚴者皆

是我身而作佛事如東方南西北方四維上下亦復如是」

以是故當知釋迦文佛更有清淨世界如阿彌陀國阿彌陀佛亦有嚴

淨不嚴淨世界如釋迦文佛國諸佛大悲徹於骨髓不以世界好醜隨

應度者而教化之如慈母愛子子雖沒在廁溷懃求拯拔不以為惡

(五)清淨國土雜國土(《大智度論》卷 93大正 25711c14-21) 問曰佛憐愍眾生淨佛國土中何以無三惡道眾生 答曰憐愍一切眾生平等無異此中說清淨業因緣是國土中無三惡道

又佛非但一國土乃有十方恒河沙國土佛有清淨國土有雜國土

雜國土中則具有五道淨佛國土或有人天別異或無有人天別異

如過去天王佛國土中唯佛世尊以為法王是故名為天王佛 (六)《維摩詰所說經》〈佛國品第一〉卷 1大正 14538c10-29

舍利弗眾生罪故不見如來佛土嚴淨非如來咎舍利弗我此土淨而汝

不見爾時螺髻梵王語舍利弗『勿作是意謂此佛土以為不淨所以

者何我見釋迦牟尼佛土清淨譬如自在天宮』舍利弗言『我見此土

丘陵坑坎荊蕀沙礫土石諸山穢惡充滿』螺髻梵言『仁者心有高下

不依佛慧故見此土為不淨耳舍利弗菩薩於一切眾生悉皆平等深心

清淨依佛智慧則能見此佛土清淨』於是佛以足指按地即時三千大千

世界若干百千珍寶嚴飾譬如寶莊嚴佛無量功德寶莊嚴土一切大眾

歎未曾有而皆自見坐寶蓮華佛告舍利弗『汝且觀是佛土嚴淨』舍

利弗言『唯然世尊本所不見本所不聞今佛國土嚴淨悉現』佛語

舍利弗『我佛國土常淨若此為欲度斯下劣人故示是眾惡不淨土耳譬

如諸天共寶器食隨其福德飯色有異如是舍利弗若人心淨便見此土功德

莊嚴』 (七)正法久住不久住(《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 183大正 27919a3-16)

問何故過去諸佛有未般涅槃正法即滅有於般涅槃後七日即滅今釋迦佛

千歲方滅耶 答過去諸佛壽量長遠於彼正教所應作者佛在世時多已究竟故法速滅

今世尊釋迦牟尼出百年時壽量短促正教所作雖佛涅槃多未究竟乃

至千歲於中有種善根者有成熟者有解脫者是故經於多時正法方滅

有說過去諸佛所有弟子愛重奢摩他非毘缽舍那由重奢摩他故

恒住寂止不樂傳說契經等十二分教故法速滅 今世尊弟子愛重毘缽舍那非奢摩他由重毘缽舍那故多住觀察皆

樂傳授契經等十二分教是故正法多時乃滅 (八)1《成佛之道》(增注本)p19

從經典看來佛的色身有大小壽命有長短國土有淨穢弟子有多少正

法住世也不一致要知道這是佛的方便示現為了適應眾生的根機才有

這種種差別

2《成佛之道》(增注本)p425-426

佛壽與佛身的長短可說有限量的都是化身化土化身佛為什麼示現這

些差別呢因眾生根性不同有的應以苦切語三惡道是這樣的苦眾生界

是這樣的苦能因此發心修行這是折伏門 有的應以愛語這麼清淨那麼自在就肯發心修行這是攝受門 化身佛就是以這折攝二門來成就眾生的隨機適應如藥能治病就是妙

藥所以不應該生優劣想

3印順法師《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p493 釋尊的生在穢惡時代是出於悲憫眾生的願力願意在穢土成佛救護眾生

脫離一切苦這是重在「悲能拔苦」的精神彌勒是立願生在「佛剎莊嚴

壽命無數」的世界重在慈(彌勒譯為「慈」)的「施與安樂」至於成佛

(智證)度眾生是沒有不同的這是法藏部的見解 說一切有部以為「慈氏菩薩多自饒益少饒益他釋迦菩薩多饒益他少

自饒益」釋尊與彌勒因行的對比釋尊是更富於大悲為眾生的精神所以

彌勒的最初發心比釋迦早了四十餘劫而成佛卻落在釋尊以後這顯得大

悲苦行的菩薩道勝過了為「莊嚴佛剎壽命無數」而發心修行

Page 27: 《十住毘婆沙論》之菩薩修行要略...2006 年佛法度假中文營隊課程講義 《十住毘婆沙論》之菩薩修行要略 釋長慈編 2006/5/22 壹、簡介 一、釋《論》題:

納本生談的大行難行而來這樣的慈悲利他都在證悟解脫以前誰說非自利

不能利他等到修行成熟菩提樹下一念相應妙慧圓成無上正等正覺這樣

的頓悟成佛從三大阿僧祇劫的慈悲利他中得來菩薩與聲聞的顯著不同就

是一向在生死中不求自利解脫而著重於慈悲利他 初期的大乘經對於菩薩的三祇修行與三藏所說的小小不同大乘以為

菩薩的利他行在沒有證悟以前是事行勝解行雖然難得但功德還算不

得廣大徹悟的證真無生法忍以後莊嚴淨土成熟眾生的利他大行功

德是大多了因為這是與真智相應是事得理融的平等無礙的大乘分菩薩

道為二階般若道凡經一大僧祇劫是實證以前的地前的唯識宗稱為資

糧位加行位(到見道位)也名勝解行地證悟以後是方便道凡經二大僧祇

劫即登地菩薩唯識家稱為從見道到修道位大體的說地前菩薩雖有勝

解而還沒有現證廣集無邊的福智資糧與本生談所說相近大地菩薩現證

了法界如觀音菩薩等慈悲普濟不可思議本生談中的一分異類中行屬於

這一階段的化身雖有未證悟已證悟二大階位而未證悟前菩薩還是慈悲

利物決無一心一意趣求解脫自利的helliphellip觀音菩薩等尋聲救苦是大地菩薩

事然並非人間的初學菩薩行者不要實踐慈悲利物的行為helliphellip

大乘佛教的修學者菩薩如沒有證悟還不能解脫自在他怎麼能長

期的在生死中修行不怕失敗嗎能自己作得主而不像一般凡夫的墮入惡

道或生長壽天嗎自己不能浮水怎能在水中救人難道不怕自己沈沒嗎

一分學者的專重信願求得信心的不退或專重智證而趨於急求解脫急求

成佛這都不外乎受了這種思想的影響

當然自己不能浮水不能入水救人然而自己離水上岸又怎麼能在

水中救人聲聞人急求自證了脫生死等到一斷煩惱即「與生死作隔礙」

再不能發菩提心長在生死修菩薩行雖然大乘經中進展到還是可以回心

向大的結論然而被痛責為焦芽敗種的要費多大的方便才能使他迴向大乘

呢要再修多少劫的大乘信心才能登菩薩地呢即使迴入菩薩乘由於過去

自利的積習難返也遠不及直往大乘的來得順利而精進所以大乘經中以退

失菩提心為犯菩薩重戒以悲願不足而墮入自利的證入為必死無疑不重悲

願不集利他的種種功德一心一意的自利以為能速疾成佛這真是可悲的

大乘真精神的沒落

在水中救人是不能離水上岸的要學會浮水也非在水中學習不可菩

薩要長在生死中修菩薩行自然要在生死中學習要有一套長在生死而能普

利眾生的本領但這非依賴佛力可成也非自己先做到了生脫死解脫自在

因為這是要墮入小乘深坑的菩薩這套長在生死而能廣利眾生的本領除「堅

定信願」「長養慈悲」而外主要的是「勝解空性」觀一切法如幻如化了

無自性得二諦無礙的正見是最主要的一著所以經上說「若有於世間

正見增上者雖歷百千生終不墮惡趣」唯有了達得生死與涅槃都是如幻

如化的這才 能不如凡夫的戀著生死也不像小乘那樣的以「三界為牢

獄生死如冤家」而厭離他急求擺脫他這才能不如凡夫那樣的怖畏涅槃

能深知涅槃的功德而也不像小乘那樣的急趣涅槃在生死中浮沈因信願

慈悲特別是空勝解力能逐漸的調伏煩惱能做到煩惱雖小小現起而不會闖

大亂子不斷煩惱也不致作出重大惡業時時以眾生的苦痛為苦痛眾生的

利樂為利樂我見一天天的薄劣慈悲一天天的深厚怕什麼墮落唯有專為

自己打算的才隨時有墮落的憂慮發願在生死中常得見佛常得聞法「世

世常行菩薩道」這是初期大乘的共義中觀與瑜伽宗的共義釋尊在經中說

「我往昔中多住空故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hellip這種空性勝解或稱「真

空見」要從聞思而進向修習以信願慈悲來助成時常記著「今是學時

非是證時」(悲願不足而證空就會墮入小乘)這才能長在生死中忍受生死

的苦難眾生的種種迫害而不退菩提心菩薩以「布施」「愛語」「利行」「同

事」四攝法廣利一切眾生自己還沒有解脫卻能廣行慈悲濟物的難行苦

行雖然這不是人人所能的然而菩薩的正常道卻確實如此helliphellip 我們必須認清名符其實的菩薩是偉大的最偉大處就在他能不為自

己著想以利他為自利helliphellip有信願慈悲空性勝解正好在生死海中鍛鍊

身手從頭出頭沒中自利利人一般能於菩薩行而隨喜的景仰的學習的

都是種植菩提種子都是人中賢哲世間的上士有積極利他為法為人的大

心凡夫即使是「敗壞菩薩」也比自了漢強得多這種慈悲為本的人菩薩行

淺些是心向佛乘而實是人間的君子十善菩薩深些是心存利世利益人間

的大乘正器從外凡內凡而漸登賢位的菩薩沒有得解脫的自利卻能為一

切眾生而修學為一切眾生而忍苦犧牲hellip漸學漸深從人間正行而階梯佛乘

這才是菩薩的中道正行真能存菩薩的心胸有菩薩的風格理解菩薩利他的

真精神那裡會如喪考妣的急求己利

《雜阿含經》 卷 28(788 經) 「假使有世間正見增上者雖復百千生終不墮惡趣」 (大正

2204c11~12)

《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 18〈不證品〉 「佛告須菩提若菩薩摩訶薩具足觀空先作是願我今不應空法作證

我今學時非是證時」(大正 8350a19~21) (參見《大智度論》卷 76〈釋學空不證品〉大正 25592b4~6)

十四何謂「必定聚」初發菩薩心者是否皆入必定聚

(一)《十住毘婆沙論》卷 1大正 2624c2~14 為得如是佛十力故大心發願即入必定聚

問曰凡初發心皆有如是相耶

答曰或有人說「初發心便有如是相」而實不爾何以故是事應分別不

應定答所以者何一切菩薩初發心時不應悉入於必定

或有初發心時即入必定

或有漸修功德如釋迦牟尼佛--初發心時不入必定後修集功德

值燃燈佛得入必定

是故汝說「一切菩薩初發心便入必定」是為邪論

問曰若是邪論者何故汝說「以是心入必定」

答曰有菩薩初發心即入必定以是心能得初地因是人故說「初發

心入必定中」

(二)《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 4〈金剛品(摩訶薩品)〉大正 8243b14~19

佛告須菩提必定眾者性地人八人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羅漢

辟支佛初發心菩薩乃至阿惟越致地菩薩須菩提是為必定眾菩薩為上

首菩薩摩訶薩於是中生大心不可壞如金剛當為必定眾作上首 (三)《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 26〈畢定品〉大正 8409b14~c12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是菩薩摩訶薩為畢定為不畢定

佛告須菩提菩薩摩訶薩畢定非不畢定

世尊何處畢定為聲聞道中為辟支佛道中為佛道中

佛言菩薩摩訶薩非聲聞辟支佛道中畢定是佛道中畢定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為初發意菩薩畢定為最後身菩薩畢定

佛言初發意菩薩亦畢定阿惟越致菩薩亦畢定後身菩薩亦畢定

世尊畢定菩薩墮惡道中生不

不也須菩提於汝意云何若八人若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羅漢

辟支佛生惡道中不 不也世尊

如是須菩提菩薩摩訶薩從初發意已來布施持戒忍辱精進行禪

定修智慧斷一切不善業若墮惡道若生長壽天若不得修善法處若生

邊國若生惡邪見家無作見家是中無佛名無法名無僧名無有是處

須菩提初發意菩薩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以深心行十不善道無有是處

世尊若菩薩摩訶薩有如是善根功德成就如佛自說本生受不善果報是時

善根為何所在 佛告須菩提菩薩摩訶薩為利益眾生故隨而受身以是身利益眾生

須菩提菩薩摩訶薩作畜生時有是方便力若怨賊欲來殺害以是無上忍辱

無上慈悲心捨身不惱惡賊汝諸聲聞辟支佛無有是力以是故須菩提

當知菩薩摩訶薩欲具足大慈心為憐愍利益眾生故受畜生身

(《大智度論》卷 93大正 25712c20~713a17) (四)《大智度論》卷 93大正 25713b15~714a25

問曰上阿鞞跋致品中說如是相是阿鞞跋致如是相非阿鞞跋致阿鞞跋致

即是畢定須菩提今何以更問

答曰是般若波羅蜜有種種門有種種道阿鞞跋致是一門中說今問畢定

更問異門

復次佛心中一切眾生一切法皆畢定人以智不及故名為不畢定佛

知雖無量阿僧祇劫積大功德必退作小乘者亦知微細昆虫雖未有善

心過爾所劫發心後當作佛定知一切法皆如是從是因得是果

是故名佛一切法中無礙以畢定知故 復次須菩提聞法華經(卷 1大正 99a)中說於佛所作少功德

乃至戲笑一稱南無佛漸漸必當作佛又聞阿鞞跋致品中有退不退

又復聞聲聞人皆當作佛若爾者不應有退如法華經中說畢定餘經說

有退有不退是故今問為畢定為不畢定如是等種種因緣故問定

不定

佛答菩薩是畢定

須菩提心以入涅槃為畢定是故問為何道中畢定

佛答非畢定二乘但於大乘中畢定

求佛道者有上中下是故問為初發意為阿鞞跋致為最後身畢定 須菩提意謂為阿鞞跋致已上畢定住佛道中故

佛答三種菩薩皆畢定畢定者必當作佛

問曰如上品中說佛以佛眼見十方菩薩求佛如恒河沙得阿鞞跋致者若

一若二今何以言三種菩薩盡皆畢定

答曰我先已說般若甚深有無量門有說諸菩薩退而不畢定有處說菩薩畢

定不退如阿鞞跋致品中須菩提問佛菩薩退者於何處退為從色

為從受想行識乃至十八不共法

畢竟空故諸法皆不退此中佛何以更說不退

問曰是二義何者是實

答曰二事皆實佛口所說無不實者如佛或說諸法空無所有或說布施持

戒等是有為初發心者說諸法有為久學人著善法者說諸法空無所有

懈怠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牢固者如是人應從聲聞道得度而不求聲

聞久於生死中受苦是故說發心如恒河沙得阿鞞跋致者若一若二

眾生聞是已能堪受眾苦者畢定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若不能者取

聲聞辟支佛道

有人堪任得佛而大悲心薄自愛身重此人聞佛難得多有退者作是

念我或不能得佛不如早取涅槃何用世世受勤苦為為是人故說

一切菩薩乃至初發心皆畢定如法華經中說

問曰若菩薩皆畢定佛何以故種種呵二乘不聽菩薩取二乘證

答曰求佛道者應遍知法性是人畏老病死故於法性少分取證便自止

息捨佛道不度眾生諸佛菩薩之所呵責汝欲捨去會不得離得阿

羅漢證時不求諸菩薩深三昧又不廣化眾生是則迂迴於佛道稽留

問曰阿羅漢先世因緣所受身必應當滅住在何處而具足佛道

答曰得阿羅漢時三界諸漏因緣盡更不復生三界有淨佛土出於三界

乃至無煩惱之名於是國土佛所聞法華經具足佛道如法華經(卷 1大正 97c1~7)說有羅漢若不聞法華經自謂得滅度我於餘國為

說是事汝皆當作佛

問曰若阿羅漢往淨佛國土受法性身如是應得疾作佛何以言迂迴稽留 答曰是人著小乘因緣捨眾生捨佛道又復虛言得道以是因緣故雖不

受生死苦惱於菩薩根鈍不能疾成佛道不如直往菩薩

復次佛法於五不可思議中最第一今言漏盡阿羅漢還作佛唯佛能知

論議者正可論其事不能測知是故不應戲論若求得佛時乃能了知

餘人可信而不可知

十五菩薩初發心相為何 《十住毘婆沙論》卷 1大正 2624c14~25a1~16

問曰是菩薩初心釋迦牟尼佛初發心是心云何

答曰1是心不雜一切煩惱2是心相續不貪異乘3是心堅牢一切

外道無能勝者4是心一切眾魔不能破壞5是心為常能集善根

6是心能知有為無常7是心無動能攝佛法8是心無覆離諸

邪行9是心安住不可動故10是心無比無相違故11是心

如金剛通達諸法故12是心不盡集無盡福德故13是心平等

等一切眾生故14是心無高下無差別故15是心清淨性無垢故

16是心離垢慧炤明故17是心無垢不捨深心故18是心為廣

慈如虛空故19是心為大受一切眾生故20是心無閡至無障智

故21是心遍到不斷大悲故22是心不斷能正迴向故23是

心眾所趣向智者所讚故 24是心可觀小乘瞻仰故25是心難

見一切眾生不能睹故26是心難破能善入佛法故27是心為住

一切樂具所住處故28是心莊嚴福德資用故29是心選擇智慧

資用故30是心淳厚以布施為資用故31是心大願持戒資用故

32是心難沮忍辱資用故33是心難勝精進資用故34是心寂

滅禪定資用故35是心無惱害慧資用故36是心無瞋閡慈心

深故37是心根深悲心厚故38是心悅樂喜心厚故39是心

苦樂不動捨心厚故40是心護念諸佛神力故41是心相續三

寶不斷故 如是等無量功德莊嚴初必定心如〈無盡意品〉中廣說

(1)是心不雜一切煩惱者見諦思惟所斷二百九十四煩惱不與心和合

故名為不雜 (2)是心相續不貪異乘者從初心相續來不貪聲聞辟支佛乘但為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名為相續不貪異乘 如是等四十句論應如是知

(參見西晉竺法護譯《阿差末菩薩經》卷 1大正 13586b29~587a19 北涼曇無讖譯《大方等大集經》卷 27〈無盡意菩薩品〉大正 13

187a29~b24)

「心如金剛」參見《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四〈金剛品〉 (大正 8

243b19~244a16) 「見諦思惟所斷二百九十四煩惱」《十住毘婆沙論》卷 16

使所攝名為煩惱纏所攝名為垢使所攝煩惱者貪瞋慢無明身見

邊見見取戒取邪見疑是十根本隨三界見諦思惟所斷分別故

名九十八使非使所攝者不信無慚無愧諂曲戲侮堅執懈怠

退沒睡眠佷戾慳嫉憍不忍食不知足亦以三界見諦思惟所

斷分別故有一百九十六纏垢」(大正 26108b28~c6) 九十八使加一百九十六纏垢合為二百九十四煩惱

經名

心相

順序

《十住毘婆沙論》卷 1 〈入初地 品〉 大正

2624c14~25a1~16)

《大方等大集經》卷 27〈無盡意菩薩品〉大正

13187a29~b24)

《阿差末菩薩經》卷 1大正

13586b29~587a19

1 是心不雜一切煩惱 發菩提心不離煩惱故

離=雜(宋元宮)

大正 13187d 注 7

悉遍諸欲婬怒癡醉而無所

縛所以者何

2 是心相續不貪異乘發心相續不悕餘乘故 不與羅漢及緣覺乘而俱同塵

3 是心堅牢一切外道無

能勝者 發心堅固不參外論故 發心已來堅固其志不可轉

移所以者何不為邪業之所

迷誤

4 是心一切眾魔不能破

壞 發心不壞魔不沮故 一切眾魔不能壞意

5 是心為常能集善根 發心恒順善根增長故 有是心者其諸功德悉為成

6 是心能知有為無常 發心至常有為法無常

故 遊于無常而獨總攬眾之元

首所以者何有計常者則生

死業所以特尊解道有常名

曰為尊出無常故

7 是心無動能攝佛法發心不動一切諸佛安慰

護助故 從發心來其心坦然無所縛

著所以者何不離諸佛功德

業故

8 是心無覆離諸邪行發心勝妙離衰損故 所修事業無能得短所以然

者一切眾惡悉盡索故

9 是心安住不可動故發心安止不戲論故 其心永安不可動故

10 是心無比無相違故發心無喻無相似故 其心無侶所以然者希有逮

11 是心如金剛通達諸法

故 發心金剛壞諸法故 心如金剛所以然者皆知一

切諸法之故

12 是心不盡集無盡福德

故 發心無盡無量功德悉成

就故 所不可盡苞裹諸法道慧之

13 是心平等等一切眾生

故 發心平等利眾生故 從發心來強若金剛等眾生

14 是心無高下無差別

故 發心普覆無別異故 其心質直而無諛諂故號曰

正而無偏頗

15 是心清淨性無垢故發心鮮明性常淨故 從發心來常懷鮮明所以然

者本清淨故 16 是心離垢慧炤明故發心無垢智慧明了故 以去眾垢悉消諸冥其慧顯

曜窈隱皆明

17 是心無垢不捨深心

故 發心善解不離畢竟故從發心來沐浴眾穢所以然

者其信甚固無所捨故

18 是心為廣慈如虛空

故 發心廣快慈如虛空故發心甚大無有邊崖所以然

者心若虛空

19 是心為大受一切眾生

故 發心曠大悉能容受諸眾

生故 發心曠然所以然者含受眾

生當因度故

20 是心無閡至無障智

故 發心無礙智慧通達故 發心無盡所以然者其慧玄

曠無所罣礙

21 是心遍到不斷大悲

故 發心遍至大悲不斷故從初發心無所不入所以然

者大慈無極亦無盡故

22 是心不斷能正迴向

故 發心不斷善解立願故 其發心行無能斷者所以然

者功德願故

23 是心眾所趣向智者所

讚故 發心為歸諸佛所讚故 發心甚安極可愛敬所以然

者為諸眾生所喜樂故

24 是心可觀小乘瞻仰

發心殊勝二乘宗仰故 發心特尊與眾超異所以然

者一切外學聲聞緣覺之

所奉故

25 是心難見一切眾生不

能睹故 發心深遠一切眾生所不

知故 其所發心無能知意所以然

者非諸凡俗之所及逮猶如

農夫不能達知聖王之事

26 是心難破能善入佛法發心不敗不破佛法故發種類心所以然者各各從

故 其本種之業皆獲其果一切

諸法常存在故

27 是心為住一切樂具所

住處故 發心安隱善與眾生諸快

樂故 從初發心以為道本所以然

者由是所致得大安故

28 是心莊嚴福德資用

故 發心莊嚴一切功德悉成

就故 發心已來而自莊嚴所以然

者成功勳故

29 是心選擇智慧資用

故 發心善察智慧成就故 發心已來與眾殊別所以然

者達聖慧故

30 是心淳厚以布施為資

用故 發心增長隨意施與故 發心已來甚為微妙所以然

者用廣布施普及眾生

31 是心大願持戒資用

故 發心如願戒清淨故 發心已來建立至願所以然

者具足戒禁

32 是心難沮忍辱資用

故 發菩提心普及怨親具忍

辱故 其發心已來而無等侶所以然

者無所不忍

33 是心難勝精進資用

故 發心難壞具精進故 其發心來無能抑制所以然

者用精進行無懈廢故

34 是心寂滅禪定資用

故 發心寂滅具禪定故 其發心來無所慕樂所以然

者寂度無極致定意故

35 是心無惱害慧資用

故 發心無毀具智慧故 其發心來無所歸趣因其曉了

智度無極

36 是心無瞋閡慈心深

故 發心無願增長大慈故其發心來永無所住所以然

者用無極慈故

37 是心根深悲心厚故發菩提心住根堅牢增長

大悲故 其發心來根株堅強所以然

者用行悲哀故

38 是心悅樂喜心厚故發心和悅增長大喜故 其發心來常懷悅豫所以然

者於諸眾生懷等心故

39 是心苦樂不動捨心厚

故 發心不動增長大捨故 其發心來雖遇苦樂不以為

動所以然者護一切故

40 是心護念諸佛神力故

發心任重諸佛所受故其發心來為諸如來所見將

養所以然者用順十方諸佛

教故

41 是心相續三寶不斷

故 發心不絕三寶不斷故 其發心來欲度一切五趣眾

難所以然者興隆導化

42 其發心來不捨三寶無所違

廢所以然者將順佛戒成聖

眾故

十六何謂「如來家」 (一)《十住毘婆沙論》卷1大正2625a22~b13

生如來家者如來家則是佛家如來者

(1)「如」名為實「來」名為至至真實中故名為如來何等為真實所謂

涅槃不虛誑故是名如實如《經》中說「佛告比丘第一聖諦無有虛

誑涅槃是也」 (2)復次「如」名不壞相所謂諸法實相是「來」名智慧到實相中通達其

義故名為如來 (3)復次空無相無作名為如諸佛來至三解脫門亦令眾生到此門故名為如

來 (4)復次如名四諦以一切種見四諦故名為如來 (5)復次如名六波羅蜜所謂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以是

六法來至佛地故名為如來 (6)復次諦捨滅慧四功德處名為如來以是四法來至佛地故名為

如來 (7)復次一切佛法名為如是如來至諸佛故名為如來 (8)復次一切菩薩地喜淨明炎難勝現前深遠不動善慧法

雲名為如諸菩薩以是十地來至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名為如來又

以如實八聖道分來故名為如來 (9) 復次權智二足來至佛故名為如來如去不還故名為如來 (10) 如來者 所謂十方三世諸佛是

「何等為真實所謂涅槃不虛誑故是名如實」參見

A《中阿含經》卷 8

「彼知是愛滅苦滅聖諦諸賢過去時是愛滅苦滅聖諦未來現在時

是愛滅苦滅聖諦真諦不虛不離於如亦非顛倒真諦審實」(大正 1

469a8~11)

B《大智度論》卷 97「般若波羅蜜真實聖法無有虛誑」(大正 25735c1~2) C《轉法輪經憂波提舍》「如世尊說諸比丘第一聖諦不虛妄法名為涅槃」

(大正 26357b2~3)

(二)《十住毘婆沙論》卷1大正2625b13~c8 如來者所謂十方三世諸佛是

(1)是諸佛家名為如來家今是菩薩行如來道相續不斷故名為生如來家 (2)又是菩薩必成如來故名為生如來家譬如生轉輪聖王家有轉輪聖王相

是人必作轉輪聖王是菩薩亦如是生如來家發是心故必成如來是名

生如來家 (3)如來家者有人言是四功德處所謂諦捨滅慧諸如來從此中生故

名為如來家 (4)有人言般若波羅蜜及方便是如來家如《助道經》中說

智度無極母 善權方便父 生故名為父 養育故名母 一切世間以父母為家是二似父母故名之為家

(5)有人言善慧名諸佛家從是二法出生諸佛是二則是一切善法之根本

如《經》中說「是二法俱行能成正法」善是父慧是母是二和合

名為諸佛家如說菩薩善法父 智慧以為母 一切諸如來 皆從是

二生

(6)有人言般舟三昧及大悲名諸佛家從此二法生諸如來此中般舟三昧為

父大悲為母 (7)復次般舟三昧是父無生法忍是母如《助菩提》中說

般舟三昧父 大悲無生母 一切諸如來 從是二法生

《助道經》即《菩提資糧論》(龍樹菩薩造隋達磨笈多譯) A「智度以為母方便為父者以生及持故說菩薩父母」(卷 1大正 32529a10~11) B「般若波羅蜜菩薩仁者母善方便為父慈悲以為女」(卷 1大正 32519a24~25) C「諸佛現前住牢固三摩提此為菩薩父大悲忍為母」卷 1大正 32529a1~2)

(三)《十住毘婆沙論》卷 1大正 2625c24~26a2

如得初果者如人得須陀洹道善閉三惡道門見法入法得法住堅牢法

不可傾動究竟至涅槃斷見諦所斷法故心大歡喜設使睡眠嬾惰不至二

十九有如以一毛為百分以一分毛分取大海水若二三渧苦已滅者如大

海水餘未滅者如二三渧心大歡喜菩薩如是得初地已名生如來家

「斷見諦所斷法故不至二十九有」 A《大智度論》卷 24「若須陀洹二十五有皆無是處」 (大正 25237b4~5)

「二十五有」石山寺本作「二十九有」(大正 25237d 注 7) B佛陀蜜多撰劉宋 曇摩蜜多譯《五門禪經要用法》

「四天下六欲天四惡道四禪地大梵天無色界第四禪地有五阿那

含天合二十五有」(大正 15332c-333a) 二十五有欲界(地獄餓鬼畜生阿修羅人趣四洲及六欲天)計十

四有色界(四禪及初禪之大梵四禪之無想淨居各一有)

計七有四無色界各一有計四有總計二十五有

C《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 46(大正 27 240b22~28) 「極七返有者謂唯受七有問應言十四有或二十八有若此唯依本

有說者應言十四有天上人中各七有故若依本有中有說者則二

十八有天人各有十四有故謂七本有及七中有何故但說極七有耶

答如七葉樹不過七故說極七有謂天與人本有中有各有七故」

D「二十九有」

(1)瓜生津隆真《十住毘婆沙論(I)》注云「二十九有二十五有中將阿那

含天(五淨居天)分為五即為二十九有」(p88)

(2)須陀洹斷見惑極七往返更無第二十九有可言

(四)《大方廣佛華嚴經》卷 34〈十地品〉大正 10181a22~26

菩薩始發如是心即得超凡夫地入菩薩位生如來家無能說其種族過失

離世間趣入出世道得菩薩法住菩薩處入三世平等於如來種中決定

當得無上菩提菩薩住如是法名住菩薩歡喜地 (五)《成佛之道》(p392)

菩薩初證聖性得到了從來未有的出世心嘗到了從來未有的離繫樂觀察如

來所有的一切功德自己都有分能得能成所以得到無比的歡喜由於通達

法空性也不再有「不活畏惡名畏死畏墮惡道畏大眾威德畏」了進

入初地的名為「生諸如來家」如來是一切佛菩薩以智度為母方便為父

分證了佛法身從此能荷擔佛的家業紹隆佛種不斷真是佛子所以說生如

來家

十七何謂「污佛家」

《十住毘婆沙論》卷 2(大正 2629c8~30a6) 不污諸佛家者何等為污諸佛家 有人言若人發求無上道心已後迴向聲聞辟支佛道不能住世繼三寶種

是名污諸佛家 [答曰]是義不然何以故是人能度生死又得諸無漏根力覺道亦

是佛子云何言污諸佛家如經說「佛告比丘汝是我子從我心

生口生得法分者」 又聲聞人言「諦捨滅慧處名諸佛家」何以故從是四

事出生諸佛故若污此四法名污諸佛家是故若人虛妄慳貪

狂亂愚癡是污佛家若正行此四則不污諸佛家 有人言六波羅蜜是諸佛家從此生諸佛故若違此六事是污佛家 有人言般若波羅蜜是諸佛母方便為父是名諸佛家以此二法出生諸佛

若違此法是污佛家 復次偈中自說污不污相所謂不毀戒不欺佛若受佛戒不能護持則

欺諸佛是污佛家何以故受戒時生佛家中破戒則欺諸佛名污佛

家若受戒不破不欺諸佛名為不污佛家

復次戒名三學戒學心學慧學破此學名污佛家 如法受戒而後毀破名為欺佛如是二句[不污諸佛家不毀戒欺佛]各有義趣

欺佛者空自發願不如說行欺誑眾生是名欺佛 復次一切法中不如說行名為欺佛

(《雜阿含經》卷 45大正 2330a13~14「汝等為子從我口生從法化生

得法餘財」) 十八關於三乘得解說之時限

(一)《十住毘婆沙論》卷 1大正 2620b1-9

問曰行聲聞辟支佛乘者幾時得度生死大海

答曰行聲聞乘者或以一世得度或以二世或過是數隨根利鈍

又以先世宿行因緣

行辟支佛乘者或以七世得度或以八世

若行大乘者或一恒河沙大劫或二三四至十百千萬億[恒

河沙大劫]或過是數然後乃得具足修行菩薩十地而成佛道亦隨根之

利鈍又以先世宿行因緣

(二)《大智度論》卷28大正25266c14-15

有辟支佛第一疾者四世行久者乃至百劫行如聲聞疾者三世久者六十

《大智度論》卷4大正2792b7-9

佛言無量阿僧祇劫作功德欲度眾生何以故言於三阿僧祇劫12

三阿僧祇劫有量有限

《大智度論》卷 38大正 25342b-343a

[經]舍利弗有菩薩摩訶薩初發意時行六波羅蜜上菩薩位得阿毗跋致

舍利弗有菩薩摩訶薩初發心時便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便轉法輪

與無量阿僧祇眾生作益厚已入無餘涅槃是佛般涅槃後餘法若住一劫

若減一劫舍利弗有菩薩摩訶薩初發意時與般若波羅蜜相應與無

數百千億菩薩從一佛國至一佛國淨佛世界

[論]釋曰有三種菩薩利根心堅未發心前久來集諸無量福德智慧是人

遇佛聞是大乘法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即時行六波羅蜜入菩薩

位得阿毗跋致地所以者何先集無量福德利根心堅從佛聞法故

12 印順法師《成佛之道》增注本(p 413)三大阿僧祇劫有二種解說(A)時間劫(B)德行劫以功德

來計算(依功德來計算三大阿僧祇劫一切菩薩修行成佛都是一樣的)

譬如遠行或有乘羊而去或有乘馬而去或有神通去者

乘羊者久久乃到乘馬者差速乘神通者發意頃便到如是不得言發意

間云何得到神通相爾不應生疑菩薩亦如是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時即入菩薩位

有菩薩初發意初雖心好後雜諸惡時時生念我求佛道以諸功德迴

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人久久無量阿僧祇劫或至或不至先世福德

因緣薄而復鈍根心不堅固如乘羊者

有人前世少有福德利根發心漸漸行六波羅蜜若三若十若百阿僧

祇劫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如乘馬者必有所到

第三乘神通者如上說是三種發心一者罪多福少二者福多罪少

三者但行清淨福德

清淨有二種一者初發心時即得菩薩道二者小住供養十方諸佛

通達菩薩道入菩薩位即是阿毗跋致地阿毗跋致地菩薩義如先說

次後菩薩大厭世間世世已來常好真實惡於欺誑是菩薩亦利根堅

心久集無量福德智慧初發心時便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即轉法輪

度無量眾生入無餘涅槃法住若一劫若減一劫留化佛度眾生佛有

二種神通力一者現在時二者滅後劫義如上說劫中所度眾生

亦復不少

次後菩薩亦利根心堅久集福德發心即與般若波羅蜜相應得六神通

與無量眾生共觀十方清淨世界而自莊嚴其國如阿彌陀佛先世時作

法藏比丘佛將導遍至十方示清淨國令選擇淨妙之國以自莊嚴其國

參見《不必定入定入印經》大正 15699c

印順法師《成佛之道》(增注本)p 415 對三種「神通行菩薩」所判攝之階位

(a)日月神通行龍樹又分為二類有的初發心就上菩薩位有的多少

修行就上菩薩位菩薩位雖有多種解說然依《般若經》

說是頂位再不墮惡道下賤家二乘地了(如約《華嚴

經》的行位說是發心住)

(b)聲聞神通行初發心就成大菩提八相成道[初地分證能於百佛世界

現身八相成道(1)由兜率天下生人間(2)入胎(3)出胎(4)出家(5)降魔(6)成道(7)轉法輪(8)入滅]

(c)如來神通行初發心就與般若相應成熟眾生莊嚴佛土這是方便道

菩薩初地以上到八地

(三)《大毘婆沙論》卷101大正27525b14-21

依狹小道而得解脫故名時解脫狹小道者謂若極速第一生中種善根第

二生中令成熟第三生中得解脫餘不決定

依廣大道而得解脫名不時解脫廣大道者謂若極遲聲聞乘經六十劫而得

解脫如舍利子獨覺乘經百劫而得解脫如麟角喻佛乘經三無數劫而得解

《大毘婆沙論》卷83大正27428b26~29

大加行得故名大悲非如聲聞菩提唯六十劫修加行得獨覺菩提唯經百劫修加

行得如來大悲三無數劫修習百千難行苦行然後乃得故名大悲

(四)真諦譯《攝大乘論釋》卷11大正31229b14-19

論曰有五種人於三阿僧祇劫修行圓滿或七阿僧祇劫或三十三阿僧祇劫

何者為五人行願行地人滿一阿僧祇劫行清淨意行人行有相行人行無相

行人於六地乃至七地滿第二阿僧祇劫從此後無功用行人乃至十地滿第三

阿僧祇劫

《攝大乘論釋》卷11大正31230a25-28

論曰復次云何七阿僧祇劫

釋曰欲顯餘部別執故言復次七阿僧祇劫時與前三阿僧祇劫時為等為

有短長此執等三阿僧祇劫但有別義開為七數

《攝大乘論釋》卷11大正31231b23-27

論曰復次云何三十三阿僧祇

釋曰有諸大乘師欲顯行有下中上欲顯為得未得方便欲顯已得不失

方便欲顯已得不失增上方便欲顯入住出三自在故分阿僧祇為三十三

(五)《大乘起信論》卷11大正32581b7-9

以一切菩薩皆經三阿僧祇劫故但隨眾生世界不同所見所聞根欲性異故示

所行亦有差別

印順法師《大乘起信論講記》p341「一切菩薩皆經三阿僧祇功」而成佛

這是任何菩薩都是一樣的從初住到第十回向滿為初阿僧祇劫從初地到

七地滿心為二阿僧祇劫從八地到第十地滿為第三阿僧祇劫種性善

根發心證悟都是一樣的等到圓滿成佛所以也是佛佛平等「但隨」

順「眾生世界不同所見所聞根欲性異故示」現菩薩的「所行」

也「有差別」根異根機的利鈍(下中上)有異欲異即好樂與興趣的各

別性異即習慣熏染有別如來鑑機的十力中即有根勝劣智力(根)種

種勝解智力(欲)種種界智力(性)因為眾生所處的世界不同所見所聞

不同根欲性也都不同故不能不示現所行有差別實則菩薩的行程是

一樣的

參印順法師《成佛之道》p237《中觀論頌講記》p348《華雨集(四)》p107

關於各經論所說之三乘解說時限

三乘別

所依經論 聲聞乘 辟支佛乘 大乘

《十住毘婆沙論》 隨根利鈍或一二

世或更多世不定隨

根利鈍又以先世宿行

因緣

或七世或八世得度 或一或二三四乃至十

百千萬億「恒河沙大

劫」或過是數

《大智度論》 快者三世慢則六十劫 最快四世最慢一百劫 無量阿僧祇劫但利根

者如乘神通行急速成

《大毘婆沙論》 狹小道最快三世

廣大道最慢六十劫

最慢一百劫如「麟角

喻」獨覺

三阿僧祇劫

《攝大乘論釋》

(真諦譯)

- - 三阿僧祇劫

七阿僧祇劫(別部)

三十三阿僧祇劫(餘

大乘師)

《大乘起信論》 - - 定是三阿僧祇劫但隨

眾生根性不同故示現

所行亦有差別

十九聲聞辟支佛佛俱到彼岸於解脫中有差別否

(一)《十住毘婆沙論》卷1大正2620b9-15

問曰聲聞辟支佛佛俱到彼岸於解脫中有差別不

答曰是事應當分別於諸煩惱得解脫是中無差別因是解脫入無餘涅槃是

中亦無差別無有相故但諸佛甚深禪定障解脫一切法障解脫於諸

聲聞辟支佛有差別非說所盡亦不可以譬喻為比

(二)《十住毘婆沙論》卷 11大正 2683a24-b3

無礙解脫者解脫有三種一者於煩惱障礙解脫二者於定障礙解脫三

者於一切法障礙解脫是中得慧解脫阿羅漢得離煩惱障礙解脫共解脫阿

羅漢及辟支佛得離煩惱障礙解脫得離諸禪定障礙解脫唯有諸佛具三解脫

所謂煩惱障礙解脫諸禪定障礙解脫一切法障礙解脫總是三種解脫故佛

名無礙解脫

(三)《大智度論》卷 35大正 25320c21-322a26

【經】舍利弗白佛言「世尊聲聞所有智慧若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羅漢

辟支佛智慧佛智慧是諸眾智無有差別不相違背無生性空若法不相違背

無生性空是法無有別異云何世尊言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一日修智慧

出過聲聞辟支佛上」(大正 25320c21-26)

【論】問曰上佛已說菩薩摩訶薩修智慧出過聲聞辟支佛上今舍利弗何以故問

答曰不問智慧勢力能度眾生今但問佛及弟子智慧體性法中無有差別者

以諸賢聖智慧皆是諸法實相慧皆是四諦及三十七品慧皆是出三界

入三脫門成三乘果慧以是故說無有差別

復次如須陀洹果以無漏智滅結得果乃至佛亦如是如須陀洹用二種

解脫果有為解脫無為解脫乃至佛亦如是如佛入涅槃須陀洹極

遲不過七世皆同事同緣同行同果報以是故言無相違背所以

者何不生性空故(大正25320c26-321a9)

有為解脫無為解脫(《俱舍論》卷 25大正 29133c20-21)

解脫體有二謂有為無為有為解脫謂無學勝解無為解脫謂一切惑

滅 【經】佛告舍利弗「於汝意云何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一日修智慧心念

我行道慧益一切眾生當以一切種智知一切法度一切眾生諸聲聞辟支佛

智慧為有是事不」舍利弗言「不也世尊」(大正 25321b6-10) 【論】helliphellip聲聞辟支佛雖有慈心本不發心願度一切眾生亦不迴善根向阿耨多

羅三藐三菩提以是故菩薩一日修智慧過聲聞辟支佛上

(大正 25321c26-322a1)

【經】「舍利弗於汝意云何諸聲聞辟支佛頗有是念我等當得阿耨多羅三藐

三菩提度一切眾生令得無餘涅槃不」舍利弗言「不也世尊」佛告

舍利弗「以是因緣故當知諸聲聞辟支佛智慧欲比菩薩摩訶薩智慧百

分不及一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及」(大正 25322a2-7)

【論】問曰上已反問舍利弗事已定今何以復問答曰以舍利弗引欲以須陀洹

同得解脫故與諸佛菩薩等而佛不聽譬如有人欲以毛孔之空與虛空等

以是故佛重質其事復次雖同一事義門各異先言智慧為一切眾生故

今言頗有是念我等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令一切眾生得無餘涅槃

(大正 25322a7-14)

【經】「舍利弗於汝意云何諸聲聞辟支佛頗有是念我行六波羅蜜成就眾

生莊嚴世界具佛十力四無所畏四無礙智十八不共法度脫無量阿僧

祇眾生令得涅槃不」舍利弗言「不也世尊」(大正 25322a17-26) 二十關於修學菩薩道成佛之殊勝理由

(一)《十住毘婆沙論》卷 1大正 2620b15-c23

問曰三乘所學皆為無餘涅槃若無餘涅槃中無差別者我等何用於恒河沙等

大劫往來生死具足十地不如以聲聞辟支佛乘速滅諸苦

答曰是語弱劣非是大悲有益之言若諸菩薩效汝小心無慈悲意不能精

勤修十地者諸聲聞辟支佛何由得度亦復無有三乘差別所以者何

一切聲聞辟支佛皆由佛出若無諸佛何由而出若不修十地何有

諸佛若無諸佛亦無法僧是故汝所說者則斷三寶種非是大人

有智之言不可聽察hellip如是聲聞辟支佛佛煩惱解脫雖無差別以

度無量眾生久住生死多所利益具足菩薩十地故有大差別

(二)《大毘婆沙論》卷 16大正 2777a24-b4

佛世尊愛恚永斷違順平等拔諍論根滅憍慢本視諸珍寶猶如瓦礫於一

切法覺照無遺無相似愛及恚慢等諸煩惱習已永斷故非如獨覺及諸聲聞

雖斷煩惱而有餘習貪愛習者如尊者阿難憐諸釋種瞋恚習者如尊者畢陵伽

筏蹉語殑伽神言小婢止流吾今欲渡憍慢習者如尊者舍利子棄擲醫藥

愚癡習者如尊者笈房缽底食前咳氣知食未銷不知後苦而復更食如是

等事其類甚多

(阿羅漢仍有習氣參見《大智度論》卷 27大正 25260c2-25)

二十一「是人修集聲聞辟支佛乘法未入法位我當教化令趣佛道」為何強調

「未入法位」 (一)《十住毘婆沙論》卷 7(大正 2655a4~18)

問曰云何名為歸依僧 答曰若諸聲聞人 未入法位者 令發無上心 使得佛十力

先以財施攝 後乃以法施 深信四果僧 不分別貴眾 求聲聞功德 而不證解脫 是名歸依僧 又應念三事

聲聞人者成聲聞乘 未入法位者於聲聞道未得必定能令此人發佛道心而得十力若入法位者

終不可令發無上心設或發心亦不成就如《般若波羅蜜》中尊者須菩提

所說「已入正法位不能發無上心何以故是人於生死已作障隔不復往

來生死發無上心

(二)《小品般若波羅蜜經》卷 1(大正 8540a16~21) 若諸天子未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今應當發若人已入正位則不堪任

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何以故已於生死作障隔故是人若發阿耨多羅三

藐三菩提心我亦隨喜終不斷其功德所以者何上人應求上法(參見《大

智度論》卷 54大正 25442c4~9) (三)印順法師《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p650~651

經中廣舉譬喻形容棄般若法門而取聲聞經者的無知對於傳統佛教採取了

尊重又貶抑的立場這不但維護了般若法門也有誘導聲聞修學般若法門的意

義誘導聲聞修學最顯著的例子如『小品般若波羅蜜經』卷一(大正 8540a)說

若諸天子未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今應當發若人已入正位則不

堪任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何以故已於生死作障隔故是人若發阿

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我亦隨喜終不斷其功德所以者何上人應求上

法 「入正位」是「入正性離生」的舊譯「入正位」聲聞行者就得「須陀洹」(初

果)最多不過七番生死一定要入無餘涅槃這樣就不能長在生死中修菩

薩行所以說「已於生死作障隔」如只有七番生死就不可能發求成佛道的

大心所以說「不堪任」這是依佛教界公認的教理說經上又說如「入正

位」的能發大菩提心求成佛道也是隨喜讚歎的因為上人聲聞聖者

是應該進一步的求更上的成佛法門說聲聞聖者不可能發心又鼓勵他們發心

修菩薩道這是不否定部派佛教的教義而暗示了聲聞聖者迴心的可能特別

是『大如品』依「如」真如而泯「三乘人」與「一(菩薩)乘人」的差

別消融了二乘與菩薩的對立

(四)《大品般若經》卷 22〈遍學品 74〉大正 8381b15-17

若菩薩摩訶薩作八人得須陀洹果乃至得阿羅漢果得辟支佛道然後入菩

薩位無有是處(《大智度論》卷 86大正 25659b26-28)

(五)《維摩詰所說經》卷中(大正 14549b4~b16) 若見無為入正位者不能復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譬如高原陸地不生蓮

華卑濕淤泥乃生此華如是見無為法入正位者終不復能生於佛法煩惱泥

中乃有眾生起佛法耳又如殖種於空終不得生糞壤之地乃能滋茂如是入無

為正位者不生佛法起於我見如須彌山猶能發于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生佛

法矣是故當知一切煩惱為如來種譬如不下巨海不能得無價寶珠如是不入

煩惱大海則不能得一切智寶

(六)《大智度論》卷 27大正 25263b12-25 菩薩初發意時所可怖畏無過聲聞辟支佛地正使墮地獄無如是怖畏

不永破大乘道故阿羅漢辟支佛於此大乘以為永滅譬如空地有樹名舍

摩梨(角+瓜)枝廣大眾鳥集宿一鴿後至住一枝上其枝及(角+瓜)即

時壓折澤神問樹神大鳥鵰鷲皆能任持何至小鳥便不自勝樹神答言

此鳥從我怨家尼俱盧樹上來食彼樹果來栖我上必當放糞子墮地者惡

樹復生為害必大是故於此一鴿大懷憂畏寧捨一枝所全者大菩薩

摩訶薩亦如是於諸外道魔眾及諸結使惡業無如是畏如阿羅漢辟支

佛何以故聲聞辟支佛於菩薩邊亦如彼鴿壞敗大乘心永滅佛業

一切菩薩乃至初發心皆畢定如法華經中說 問曰若菩薩皆畢定佛何以故種種呵二乘不聽菩薩取二乘證 答曰求佛道者應遍知法性是人畏老病死故於法性少分取證便自止息捨

佛道不度眾生諸佛菩薩之所呵責「汝欲捨去會不得離」得阿羅漢證時

不求諸菩薩深三昧又不廣化眾生是則迂迴於佛道稽留 問曰阿羅漢先世因緣所受身必應當滅住在何處而具足佛道 答曰得阿羅漢時三界諸漏因緣盡更不復生三界有淨佛土出於三界乃

至無煩惱之名於是國土佛所聞法華經具足佛道如法華經說「有羅漢若不

聞法華經自謂得滅度我於餘國為說是事汝皆當作佛」

問曰若阿羅漢往淨佛國土受法性身如是應得疾作佛何以言迂迴稽留

答曰是人著小乘因緣捨眾生捨佛道又復虛言得道以是因緣故雖不受

生死苦惱於菩薩根鈍不能疾成佛道不如直往菩薩

復次佛法於五不可思議中最第一今言漏盡阿羅漢還作佛唯佛能知論議

者正可論其事不能測知是故不應戲論若求得佛時乃能了知餘人可信而

不可知(大正 25714a1~25) (七)《大智度論》卷 28大正 25264b7~10

問曰阿羅漢煩惱已盡習亦未盡何以不生(法性生身) 答曰阿羅漢無大慈悲無本誓願度一切眾生又以實際作證已離生死故

(八)如果二乘人可以迴心向大則須耗費多少時間才能成佛呢

1《大般涅槃經》卷 11

一斷三結得須陀洹果不墮地獄畜生餓鬼helliphellip是人未來過八萬劫

便當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迦葉第二人者斷三結縛薄貪恚癡

得斯陀含果名一往來helliphellip是人未來過六萬劫便當得成阿耨多羅三藐

三菩提迦葉第三人者斷五下結得阿那含果更不來此helliphellip是人未

來過四萬劫便當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迦 葉第四人者永斷貪欲瞋恚愚癡得阿羅漢果helliphellip亦非騏驎獨一之

行helliphellip是人未來過二萬劫便當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迦葉第五人

者永斷貪欲瞋恚愚癡得辟支佛道helliphellip真是騏驎獨一之行helliphellip是人未

來過十千劫便當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大正 12431 c16~432a5) 2《瑜伽師地論》卷 80

問迴向菩提聲聞為住無餘依涅槃界中能發趣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耶

為住有餘依涅槃界耶 答唯住有餘依涅槃界中可有此事所以者何以無餘依涅槃界中遠離

一切發起事業一切功用皆悉止息 問若唯住有餘依涅槃界中能發趣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云何但由一

生便能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耶所以者何阿羅漢等尚當無有所餘

一生何況當有多生相續 答由彼要當增諸壽行方能成辦世尊多分依此迴向菩提聲聞密意說

言物類善男子若有善修四神足已能住一劫或餘一劫餘一劫者

此中意說過於一劫彼雖如是增益壽行能發趣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而

所修行極成遲鈍樂涅槃故不如初心始業菩薩彼既如是增壽行已

留有根身別作化身同法者前方便示現於無餘依般涅槃界而般涅槃

由此因緣皆作是念某名尊者於無餘依般涅槃界已般涅槃彼以所留有

根實身即於此界贍部洲中隨其所樂遠離而住一切諸天尚不能睹何

況其餘眾生能見彼於涅槃多樂住故於遍遊行彼彼世界親近供養佛菩

薩中及於修習菩提資糧諸聖道中若放逸時諸佛菩薩數數覺悟被覺

悟已於所修行能不放逸(大正 30749a5~b1)

迴向菩提聲聞要想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必須在尚未證入無餘依涅槃

界前才有可能其所使用的方法是善修四神足在住壽一劫或餘一劫的

時間中廣集菩提資糧依四神足之力而住壽一劫或餘一劫這是佛教中

古老的傳說如《長阿含經》卷 2<遊行經>云 佛告阿難諸有修四神足多修習行常念不忘在意所欲可得

不死一劫有餘阿難佛四神足已多修行專念不忘在意所欲

如來可止一劫有餘為世除冥多所饒益天人獲安(大正 115b19~24)

這樣的傳說在聲聞部派中是知道的但何以沒有說到可以依四神足之力

在住壽餘一劫的時間中廣集菩提資糧而成佛呢從時間觀的角度來看

《瑜伽師地論》說「餘一劫者此中意說過於一劫」這是將「餘一劫」

的時間擴充了不論多久時間直到成佛為止而不是一劫多一點的意思

而聲聞部派也許認為「餘一劫」是一劫再多一點的時間因此就沒有說到

可以依四神足之力在住壽一劫或一劫餘的時間中廣集菩提資糧而成

佛但從有部認為入了忍位就無法迴心向大的主張來看則不論「餘一劫」

的時間是長是短都將無法成佛這應該是部派間沒有傳說依四神足之力

在住壽餘一劫的時間中廣集菩提資糧而成佛的主要原因 二十二諸佛威力功德智慧無量深法等無差別為何佛壽有長短國土有淨穢

正法有久住不久住helliphellip (一)《十住毘婆沙論》卷 3大正 2632c3-14

佛功德力者一切去來今佛威力功德智慧無量深法等無差別但隨

諸佛本願因緣helliphellip無量壽命者壽命無量劫過諸算數一劫百劫千

劫萬劫億劫百千萬億那由他阿僧祇劫如是久住為利益憐愍眾生故

一切諸佛雖力能無量壽以本願故有久住世者有不久住者

(二)《俱舍論》卷 27大正 29141b3-9 論曰由三事故諸佛皆等一由資糧等圓滿故二由法身等成辦故三由

利他等究竟故由壽種姓身量等殊諸佛相望容有差別壽異謂佛

壽有短長種異謂佛生剎帝利婆羅門種姓異謂佛姓喬答摩迦葉波等

量異謂佛身有小大等言顯諸佛法住久近等 (三)佛壽命長短(《大智度論》卷 34大正 25312a14- b21)

問曰佛雖有長壽業因緣生於惡世故壽命便短以此短壽能具佛事何

用長為又佛以神通力故一日之中能具佛事何況百歲 答曰此間閻浮提惡故佛壽應短餘處好故佛壽應長 問曰若然者菩薩於此閻浮提淨飯王宮生出家成道是實佛餘處皆是神

通力變化作佛以度眾生 答曰此言非也所以者何餘處閻浮提亦各各言我國是實佛餘處為變化

何以知之若餘處國土自知是化佛則不肯信受教戒又如餘國土人

壽命一劫若佛壽百歲於彼裁無一日眾生則起輕慢不肯受教彼則

以一劫為實佛以此為變化如《首楞嚴經》說「神通遍照佛壽七百

千阿僧祇劫佛告文殊尸利彼佛則是我身彼佛亦言釋迦文佛則是

我身」以是故知諸佛壽命實皆無量為度人故現有長短汝言釋迦

文佛以神通力故所度眾生與人壽不異者則不須百歲一日之中可

具足佛事 如阿難一時心生是念如然燈世尊一切勝佛鞞婆尸佛出於好世

壽命極多能具佛事我釋迦文佛出生惡世壽命極短將無世尊

不能具足佛事耶 爾時世尊入日出三昧從身變化出無量諸佛及無量光明普至十方

一一化佛在諸世界各作佛事或有說法或現神通或現三昧或現

飯食如是之比種種因緣施作佛事而度眾生從三昧起告阿難曰『汝

悉見聞是事不』阿難言『唯然已見』佛告阿難『佛以如是神力

能具佛事不』阿難言『假令佛壽一日大地草木悉為可度眾生則

能度盡何況百歲』 以是故知諸佛壽命皆悉無量為度人故現有長短譬如日出影現

於水隨水大小水大則影久水小則速滅若照琉璃頗梨珠山影則

久住又如火燒草木然少則速滅然多則久住不可以滅處無火

故謂多然處亦無光明長短義亦如是 (參見《佛說首楞嚴三昧經》卷 2大正 15644c)

(四)佛土淨不淨(《大智度論》卷 32大正 25302b12-c10) 一切佛功德皆等無多無少

問曰若爾者何以言阿彌陀佛壽命無量光明千萬億由旬無量劫度眾生

答曰諸佛世界種種有淨不淨有雜

如《三十三天品經》說佛在三十三天安居自恣時至四眾久不見

佛愁思不樂遣目連白佛言「世尊云何捨此眾生住彼天上」

時佛告目連「汝觀三千世界」目連以佛力故觀或見諸佛為大眾

說法或見坐禪或見乞食如是種種施作佛事目連即時五體投地

是時須彌山王跛[跳-兆+我]大動諸天皆大驚怖目連涕泣稽首白

佛「佛有大悲不捨一切作如是種種化度眾生」佛告目連「汝

所見甚少過汝所見東方有國純以黃金為地彼佛弟子皆是阿羅漢

六通無礙復過是東方有國純以白銀為地彼佛弟子皆學辟支佛道

復過是東方有國純以七寶為地其地常有無量光明彼佛所化弟子純

諸菩薩皆得陀羅尼諸三昧門住阿毘跋致地目連當知彼諸佛者

皆是我身如是等東方恒河沙等無量世界有莊嚴者不莊嚴者皆

是我身而作佛事如東方南西北方四維上下亦復如是」

以是故當知釋迦文佛更有清淨世界如阿彌陀國阿彌陀佛亦有嚴

淨不嚴淨世界如釋迦文佛國諸佛大悲徹於骨髓不以世界好醜隨

應度者而教化之如慈母愛子子雖沒在廁溷懃求拯拔不以為惡

(五)清淨國土雜國土(《大智度論》卷 93大正 25711c14-21) 問曰佛憐愍眾生淨佛國土中何以無三惡道眾生 答曰憐愍一切眾生平等無異此中說清淨業因緣是國土中無三惡道

又佛非但一國土乃有十方恒河沙國土佛有清淨國土有雜國土

雜國土中則具有五道淨佛國土或有人天別異或無有人天別異

如過去天王佛國土中唯佛世尊以為法王是故名為天王佛 (六)《維摩詰所說經》〈佛國品第一〉卷 1大正 14538c10-29

舍利弗眾生罪故不見如來佛土嚴淨非如來咎舍利弗我此土淨而汝

不見爾時螺髻梵王語舍利弗『勿作是意謂此佛土以為不淨所以

者何我見釋迦牟尼佛土清淨譬如自在天宮』舍利弗言『我見此土

丘陵坑坎荊蕀沙礫土石諸山穢惡充滿』螺髻梵言『仁者心有高下

不依佛慧故見此土為不淨耳舍利弗菩薩於一切眾生悉皆平等深心

清淨依佛智慧則能見此佛土清淨』於是佛以足指按地即時三千大千

世界若干百千珍寶嚴飾譬如寶莊嚴佛無量功德寶莊嚴土一切大眾

歎未曾有而皆自見坐寶蓮華佛告舍利弗『汝且觀是佛土嚴淨』舍

利弗言『唯然世尊本所不見本所不聞今佛國土嚴淨悉現』佛語

舍利弗『我佛國土常淨若此為欲度斯下劣人故示是眾惡不淨土耳譬

如諸天共寶器食隨其福德飯色有異如是舍利弗若人心淨便見此土功德

莊嚴』 (七)正法久住不久住(《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 183大正 27919a3-16)

問何故過去諸佛有未般涅槃正法即滅有於般涅槃後七日即滅今釋迦佛

千歲方滅耶 答過去諸佛壽量長遠於彼正教所應作者佛在世時多已究竟故法速滅

今世尊釋迦牟尼出百年時壽量短促正教所作雖佛涅槃多未究竟乃

至千歲於中有種善根者有成熟者有解脫者是故經於多時正法方滅

有說過去諸佛所有弟子愛重奢摩他非毘缽舍那由重奢摩他故

恒住寂止不樂傳說契經等十二分教故法速滅 今世尊弟子愛重毘缽舍那非奢摩他由重毘缽舍那故多住觀察皆

樂傳授契經等十二分教是故正法多時乃滅 (八)1《成佛之道》(增注本)p19

從經典看來佛的色身有大小壽命有長短國土有淨穢弟子有多少正

法住世也不一致要知道這是佛的方便示現為了適應眾生的根機才有

這種種差別

2《成佛之道》(增注本)p425-426

佛壽與佛身的長短可說有限量的都是化身化土化身佛為什麼示現這

些差別呢因眾生根性不同有的應以苦切語三惡道是這樣的苦眾生界

是這樣的苦能因此發心修行這是折伏門 有的應以愛語這麼清淨那麼自在就肯發心修行這是攝受門 化身佛就是以這折攝二門來成就眾生的隨機適應如藥能治病就是妙

藥所以不應該生優劣想

3印順法師《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p493 釋尊的生在穢惡時代是出於悲憫眾生的願力願意在穢土成佛救護眾生

脫離一切苦這是重在「悲能拔苦」的精神彌勒是立願生在「佛剎莊嚴

壽命無數」的世界重在慈(彌勒譯為「慈」)的「施與安樂」至於成佛

(智證)度眾生是沒有不同的這是法藏部的見解 說一切有部以為「慈氏菩薩多自饒益少饒益他釋迦菩薩多饒益他少

自饒益」釋尊與彌勒因行的對比釋尊是更富於大悲為眾生的精神所以

彌勒的最初發心比釋迦早了四十餘劫而成佛卻落在釋尊以後這顯得大

悲苦行的菩薩道勝過了為「莊嚴佛剎壽命無數」而發心修行

Page 28: 《十住毘婆沙論》之菩薩修行要略...2006 年佛法度假中文營隊課程講義 《十住毘婆沙論》之菩薩修行要略 釋長慈編 2006/5/22 壹、簡介 一、釋《論》題:

能深知涅槃的功德而也不像小乘那樣的急趣涅槃在生死中浮沈因信願

慈悲特別是空勝解力能逐漸的調伏煩惱能做到煩惱雖小小現起而不會闖

大亂子不斷煩惱也不致作出重大惡業時時以眾生的苦痛為苦痛眾生的

利樂為利樂我見一天天的薄劣慈悲一天天的深厚怕什麼墮落唯有專為

自己打算的才隨時有墮落的憂慮發願在生死中常得見佛常得聞法「世

世常行菩薩道」這是初期大乘的共義中觀與瑜伽宗的共義釋尊在經中說

「我往昔中多住空故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hellip這種空性勝解或稱「真

空見」要從聞思而進向修習以信願慈悲來助成時常記著「今是學時

非是證時」(悲願不足而證空就會墮入小乘)這才能長在生死中忍受生死

的苦難眾生的種種迫害而不退菩提心菩薩以「布施」「愛語」「利行」「同

事」四攝法廣利一切眾生自己還沒有解脫卻能廣行慈悲濟物的難行苦

行雖然這不是人人所能的然而菩薩的正常道卻確實如此helliphellip 我們必須認清名符其實的菩薩是偉大的最偉大處就在他能不為自

己著想以利他為自利helliphellip有信願慈悲空性勝解正好在生死海中鍛鍊

身手從頭出頭沒中自利利人一般能於菩薩行而隨喜的景仰的學習的

都是種植菩提種子都是人中賢哲世間的上士有積極利他為法為人的大

心凡夫即使是「敗壞菩薩」也比自了漢強得多這種慈悲為本的人菩薩行

淺些是心向佛乘而實是人間的君子十善菩薩深些是心存利世利益人間

的大乘正器從外凡內凡而漸登賢位的菩薩沒有得解脫的自利卻能為一

切眾生而修學為一切眾生而忍苦犧牲hellip漸學漸深從人間正行而階梯佛乘

這才是菩薩的中道正行真能存菩薩的心胸有菩薩的風格理解菩薩利他的

真精神那裡會如喪考妣的急求己利

《雜阿含經》 卷 28(788 經) 「假使有世間正見增上者雖復百千生終不墮惡趣」 (大正

2204c11~12)

《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 18〈不證品〉 「佛告須菩提若菩薩摩訶薩具足觀空先作是願我今不應空法作證

我今學時非是證時」(大正 8350a19~21) (參見《大智度論》卷 76〈釋學空不證品〉大正 25592b4~6)

十四何謂「必定聚」初發菩薩心者是否皆入必定聚

(一)《十住毘婆沙論》卷 1大正 2624c2~14 為得如是佛十力故大心發願即入必定聚

問曰凡初發心皆有如是相耶

答曰或有人說「初發心便有如是相」而實不爾何以故是事應分別不

應定答所以者何一切菩薩初發心時不應悉入於必定

或有初發心時即入必定

或有漸修功德如釋迦牟尼佛--初發心時不入必定後修集功德

值燃燈佛得入必定

是故汝說「一切菩薩初發心便入必定」是為邪論

問曰若是邪論者何故汝說「以是心入必定」

答曰有菩薩初發心即入必定以是心能得初地因是人故說「初發

心入必定中」

(二)《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 4〈金剛品(摩訶薩品)〉大正 8243b14~19

佛告須菩提必定眾者性地人八人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羅漢

辟支佛初發心菩薩乃至阿惟越致地菩薩須菩提是為必定眾菩薩為上

首菩薩摩訶薩於是中生大心不可壞如金剛當為必定眾作上首 (三)《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 26〈畢定品〉大正 8409b14~c12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是菩薩摩訶薩為畢定為不畢定

佛告須菩提菩薩摩訶薩畢定非不畢定

世尊何處畢定為聲聞道中為辟支佛道中為佛道中

佛言菩薩摩訶薩非聲聞辟支佛道中畢定是佛道中畢定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為初發意菩薩畢定為最後身菩薩畢定

佛言初發意菩薩亦畢定阿惟越致菩薩亦畢定後身菩薩亦畢定

世尊畢定菩薩墮惡道中生不

不也須菩提於汝意云何若八人若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羅漢

辟支佛生惡道中不 不也世尊

如是須菩提菩薩摩訶薩從初發意已來布施持戒忍辱精進行禪

定修智慧斷一切不善業若墮惡道若生長壽天若不得修善法處若生

邊國若生惡邪見家無作見家是中無佛名無法名無僧名無有是處

須菩提初發意菩薩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以深心行十不善道無有是處

世尊若菩薩摩訶薩有如是善根功德成就如佛自說本生受不善果報是時

善根為何所在 佛告須菩提菩薩摩訶薩為利益眾生故隨而受身以是身利益眾生

須菩提菩薩摩訶薩作畜生時有是方便力若怨賊欲來殺害以是無上忍辱

無上慈悲心捨身不惱惡賊汝諸聲聞辟支佛無有是力以是故須菩提

當知菩薩摩訶薩欲具足大慈心為憐愍利益眾生故受畜生身

(《大智度論》卷 93大正 25712c20~713a17) (四)《大智度論》卷 93大正 25713b15~714a25

問曰上阿鞞跋致品中說如是相是阿鞞跋致如是相非阿鞞跋致阿鞞跋致

即是畢定須菩提今何以更問

答曰是般若波羅蜜有種種門有種種道阿鞞跋致是一門中說今問畢定

更問異門

復次佛心中一切眾生一切法皆畢定人以智不及故名為不畢定佛

知雖無量阿僧祇劫積大功德必退作小乘者亦知微細昆虫雖未有善

心過爾所劫發心後當作佛定知一切法皆如是從是因得是果

是故名佛一切法中無礙以畢定知故 復次須菩提聞法華經(卷 1大正 99a)中說於佛所作少功德

乃至戲笑一稱南無佛漸漸必當作佛又聞阿鞞跋致品中有退不退

又復聞聲聞人皆當作佛若爾者不應有退如法華經中說畢定餘經說

有退有不退是故今問為畢定為不畢定如是等種種因緣故問定

不定

佛答菩薩是畢定

須菩提心以入涅槃為畢定是故問為何道中畢定

佛答非畢定二乘但於大乘中畢定

求佛道者有上中下是故問為初發意為阿鞞跋致為最後身畢定 須菩提意謂為阿鞞跋致已上畢定住佛道中故

佛答三種菩薩皆畢定畢定者必當作佛

問曰如上品中說佛以佛眼見十方菩薩求佛如恒河沙得阿鞞跋致者若

一若二今何以言三種菩薩盡皆畢定

答曰我先已說般若甚深有無量門有說諸菩薩退而不畢定有處說菩薩畢

定不退如阿鞞跋致品中須菩提問佛菩薩退者於何處退為從色

為從受想行識乃至十八不共法

畢竟空故諸法皆不退此中佛何以更說不退

問曰是二義何者是實

答曰二事皆實佛口所說無不實者如佛或說諸法空無所有或說布施持

戒等是有為初發心者說諸法有為久學人著善法者說諸法空無所有

懈怠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牢固者如是人應從聲聞道得度而不求聲

聞久於生死中受苦是故說發心如恒河沙得阿鞞跋致者若一若二

眾生聞是已能堪受眾苦者畢定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若不能者取

聲聞辟支佛道

有人堪任得佛而大悲心薄自愛身重此人聞佛難得多有退者作是

念我或不能得佛不如早取涅槃何用世世受勤苦為為是人故說

一切菩薩乃至初發心皆畢定如法華經中說

問曰若菩薩皆畢定佛何以故種種呵二乘不聽菩薩取二乘證

答曰求佛道者應遍知法性是人畏老病死故於法性少分取證便自止

息捨佛道不度眾生諸佛菩薩之所呵責汝欲捨去會不得離得阿

羅漢證時不求諸菩薩深三昧又不廣化眾生是則迂迴於佛道稽留

問曰阿羅漢先世因緣所受身必應當滅住在何處而具足佛道

答曰得阿羅漢時三界諸漏因緣盡更不復生三界有淨佛土出於三界

乃至無煩惱之名於是國土佛所聞法華經具足佛道如法華經(卷 1大正 97c1~7)說有羅漢若不聞法華經自謂得滅度我於餘國為

說是事汝皆當作佛

問曰若阿羅漢往淨佛國土受法性身如是應得疾作佛何以言迂迴稽留 答曰是人著小乘因緣捨眾生捨佛道又復虛言得道以是因緣故雖不

受生死苦惱於菩薩根鈍不能疾成佛道不如直往菩薩

復次佛法於五不可思議中最第一今言漏盡阿羅漢還作佛唯佛能知

論議者正可論其事不能測知是故不應戲論若求得佛時乃能了知

餘人可信而不可知

十五菩薩初發心相為何 《十住毘婆沙論》卷 1大正 2624c14~25a1~16

問曰是菩薩初心釋迦牟尼佛初發心是心云何

答曰1是心不雜一切煩惱2是心相續不貪異乘3是心堅牢一切

外道無能勝者4是心一切眾魔不能破壞5是心為常能集善根

6是心能知有為無常7是心無動能攝佛法8是心無覆離諸

邪行9是心安住不可動故10是心無比無相違故11是心

如金剛通達諸法故12是心不盡集無盡福德故13是心平等

等一切眾生故14是心無高下無差別故15是心清淨性無垢故

16是心離垢慧炤明故17是心無垢不捨深心故18是心為廣

慈如虛空故19是心為大受一切眾生故20是心無閡至無障智

故21是心遍到不斷大悲故22是心不斷能正迴向故23是

心眾所趣向智者所讚故 24是心可觀小乘瞻仰故25是心難

見一切眾生不能睹故26是心難破能善入佛法故27是心為住

一切樂具所住處故28是心莊嚴福德資用故29是心選擇智慧

資用故30是心淳厚以布施為資用故31是心大願持戒資用故

32是心難沮忍辱資用故33是心難勝精進資用故34是心寂

滅禪定資用故35是心無惱害慧資用故36是心無瞋閡慈心

深故37是心根深悲心厚故38是心悅樂喜心厚故39是心

苦樂不動捨心厚故40是心護念諸佛神力故41是心相續三

寶不斷故 如是等無量功德莊嚴初必定心如〈無盡意品〉中廣說

(1)是心不雜一切煩惱者見諦思惟所斷二百九十四煩惱不與心和合

故名為不雜 (2)是心相續不貪異乘者從初心相續來不貪聲聞辟支佛乘但為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名為相續不貪異乘 如是等四十句論應如是知

(參見西晉竺法護譯《阿差末菩薩經》卷 1大正 13586b29~587a19 北涼曇無讖譯《大方等大集經》卷 27〈無盡意菩薩品〉大正 13

187a29~b24)

「心如金剛」參見《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四〈金剛品〉 (大正 8

243b19~244a16) 「見諦思惟所斷二百九十四煩惱」《十住毘婆沙論》卷 16

使所攝名為煩惱纏所攝名為垢使所攝煩惱者貪瞋慢無明身見

邊見見取戒取邪見疑是十根本隨三界見諦思惟所斷分別故

名九十八使非使所攝者不信無慚無愧諂曲戲侮堅執懈怠

退沒睡眠佷戾慳嫉憍不忍食不知足亦以三界見諦思惟所

斷分別故有一百九十六纏垢」(大正 26108b28~c6) 九十八使加一百九十六纏垢合為二百九十四煩惱

經名

心相

順序

《十住毘婆沙論》卷 1 〈入初地 品〉 大正

2624c14~25a1~16)

《大方等大集經》卷 27〈無盡意菩薩品〉大正

13187a29~b24)

《阿差末菩薩經》卷 1大正

13586b29~587a19

1 是心不雜一切煩惱 發菩提心不離煩惱故

離=雜(宋元宮)

大正 13187d 注 7

悉遍諸欲婬怒癡醉而無所

縛所以者何

2 是心相續不貪異乘發心相續不悕餘乘故 不與羅漢及緣覺乘而俱同塵

3 是心堅牢一切外道無

能勝者 發心堅固不參外論故 發心已來堅固其志不可轉

移所以者何不為邪業之所

迷誤

4 是心一切眾魔不能破

壞 發心不壞魔不沮故 一切眾魔不能壞意

5 是心為常能集善根 發心恒順善根增長故 有是心者其諸功德悉為成

6 是心能知有為無常 發心至常有為法無常

故 遊于無常而獨總攬眾之元

首所以者何有計常者則生

死業所以特尊解道有常名

曰為尊出無常故

7 是心無動能攝佛法發心不動一切諸佛安慰

護助故 從發心來其心坦然無所縛

著所以者何不離諸佛功德

業故

8 是心無覆離諸邪行發心勝妙離衰損故 所修事業無能得短所以然

者一切眾惡悉盡索故

9 是心安住不可動故發心安止不戲論故 其心永安不可動故

10 是心無比無相違故發心無喻無相似故 其心無侶所以然者希有逮

11 是心如金剛通達諸法

故 發心金剛壞諸法故 心如金剛所以然者皆知一

切諸法之故

12 是心不盡集無盡福德

故 發心無盡無量功德悉成

就故 所不可盡苞裹諸法道慧之

13 是心平等等一切眾生

故 發心平等利眾生故 從發心來強若金剛等眾生

14 是心無高下無差別

故 發心普覆無別異故 其心質直而無諛諂故號曰

正而無偏頗

15 是心清淨性無垢故發心鮮明性常淨故 從發心來常懷鮮明所以然

者本清淨故 16 是心離垢慧炤明故發心無垢智慧明了故 以去眾垢悉消諸冥其慧顯

曜窈隱皆明

17 是心無垢不捨深心

故 發心善解不離畢竟故從發心來沐浴眾穢所以然

者其信甚固無所捨故

18 是心為廣慈如虛空

故 發心廣快慈如虛空故發心甚大無有邊崖所以然

者心若虛空

19 是心為大受一切眾生

故 發心曠大悉能容受諸眾

生故 發心曠然所以然者含受眾

生當因度故

20 是心無閡至無障智

故 發心無礙智慧通達故 發心無盡所以然者其慧玄

曠無所罣礙

21 是心遍到不斷大悲

故 發心遍至大悲不斷故從初發心無所不入所以然

者大慈無極亦無盡故

22 是心不斷能正迴向

故 發心不斷善解立願故 其發心行無能斷者所以然

者功德願故

23 是心眾所趣向智者所

讚故 發心為歸諸佛所讚故 發心甚安極可愛敬所以然

者為諸眾生所喜樂故

24 是心可觀小乘瞻仰

發心殊勝二乘宗仰故 發心特尊與眾超異所以然

者一切外學聲聞緣覺之

所奉故

25 是心難見一切眾生不

能睹故 發心深遠一切眾生所不

知故 其所發心無能知意所以然

者非諸凡俗之所及逮猶如

農夫不能達知聖王之事

26 是心難破能善入佛法發心不敗不破佛法故發種類心所以然者各各從

故 其本種之業皆獲其果一切

諸法常存在故

27 是心為住一切樂具所

住處故 發心安隱善與眾生諸快

樂故 從初發心以為道本所以然

者由是所致得大安故

28 是心莊嚴福德資用

故 發心莊嚴一切功德悉成

就故 發心已來而自莊嚴所以然

者成功勳故

29 是心選擇智慧資用

故 發心善察智慧成就故 發心已來與眾殊別所以然

者達聖慧故

30 是心淳厚以布施為資

用故 發心增長隨意施與故 發心已來甚為微妙所以然

者用廣布施普及眾生

31 是心大願持戒資用

故 發心如願戒清淨故 發心已來建立至願所以然

者具足戒禁

32 是心難沮忍辱資用

故 發菩提心普及怨親具忍

辱故 其發心已來而無等侶所以然

者無所不忍

33 是心難勝精進資用

故 發心難壞具精進故 其發心來無能抑制所以然

者用精進行無懈廢故

34 是心寂滅禪定資用

故 發心寂滅具禪定故 其發心來無所慕樂所以然

者寂度無極致定意故

35 是心無惱害慧資用

故 發心無毀具智慧故 其發心來無所歸趣因其曉了

智度無極

36 是心無瞋閡慈心深

故 發心無願增長大慈故其發心來永無所住所以然

者用無極慈故

37 是心根深悲心厚故發菩提心住根堅牢增長

大悲故 其發心來根株堅強所以然

者用行悲哀故

38 是心悅樂喜心厚故發心和悅增長大喜故 其發心來常懷悅豫所以然

者於諸眾生懷等心故

39 是心苦樂不動捨心厚

故 發心不動增長大捨故 其發心來雖遇苦樂不以為

動所以然者護一切故

40 是心護念諸佛神力故

發心任重諸佛所受故其發心來為諸如來所見將

養所以然者用順十方諸佛

教故

41 是心相續三寶不斷

故 發心不絕三寶不斷故 其發心來欲度一切五趣眾

難所以然者興隆導化

42 其發心來不捨三寶無所違

廢所以然者將順佛戒成聖

眾故

十六何謂「如來家」 (一)《十住毘婆沙論》卷1大正2625a22~b13

生如來家者如來家則是佛家如來者

(1)「如」名為實「來」名為至至真實中故名為如來何等為真實所謂

涅槃不虛誑故是名如實如《經》中說「佛告比丘第一聖諦無有虛

誑涅槃是也」 (2)復次「如」名不壞相所謂諸法實相是「來」名智慧到實相中通達其

義故名為如來 (3)復次空無相無作名為如諸佛來至三解脫門亦令眾生到此門故名為如

來 (4)復次如名四諦以一切種見四諦故名為如來 (5)復次如名六波羅蜜所謂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以是

六法來至佛地故名為如來 (6)復次諦捨滅慧四功德處名為如來以是四法來至佛地故名為

如來 (7)復次一切佛法名為如是如來至諸佛故名為如來 (8)復次一切菩薩地喜淨明炎難勝現前深遠不動善慧法

雲名為如諸菩薩以是十地來至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名為如來又

以如實八聖道分來故名為如來 (9) 復次權智二足來至佛故名為如來如去不還故名為如來 (10) 如來者 所謂十方三世諸佛是

「何等為真實所謂涅槃不虛誑故是名如實」參見

A《中阿含經》卷 8

「彼知是愛滅苦滅聖諦諸賢過去時是愛滅苦滅聖諦未來現在時

是愛滅苦滅聖諦真諦不虛不離於如亦非顛倒真諦審實」(大正 1

469a8~11)

B《大智度論》卷 97「般若波羅蜜真實聖法無有虛誑」(大正 25735c1~2) C《轉法輪經憂波提舍》「如世尊說諸比丘第一聖諦不虛妄法名為涅槃」

(大正 26357b2~3)

(二)《十住毘婆沙論》卷1大正2625b13~c8 如來者所謂十方三世諸佛是

(1)是諸佛家名為如來家今是菩薩行如來道相續不斷故名為生如來家 (2)又是菩薩必成如來故名為生如來家譬如生轉輪聖王家有轉輪聖王相

是人必作轉輪聖王是菩薩亦如是生如來家發是心故必成如來是名

生如來家 (3)如來家者有人言是四功德處所謂諦捨滅慧諸如來從此中生故

名為如來家 (4)有人言般若波羅蜜及方便是如來家如《助道經》中說

智度無極母 善權方便父 生故名為父 養育故名母 一切世間以父母為家是二似父母故名之為家

(5)有人言善慧名諸佛家從是二法出生諸佛是二則是一切善法之根本

如《經》中說「是二法俱行能成正法」善是父慧是母是二和合

名為諸佛家如說菩薩善法父 智慧以為母 一切諸如來 皆從是

二生

(6)有人言般舟三昧及大悲名諸佛家從此二法生諸如來此中般舟三昧為

父大悲為母 (7)復次般舟三昧是父無生法忍是母如《助菩提》中說

般舟三昧父 大悲無生母 一切諸如來 從是二法生

《助道經》即《菩提資糧論》(龍樹菩薩造隋達磨笈多譯) A「智度以為母方便為父者以生及持故說菩薩父母」(卷 1大正 32529a10~11) B「般若波羅蜜菩薩仁者母善方便為父慈悲以為女」(卷 1大正 32519a24~25) C「諸佛現前住牢固三摩提此為菩薩父大悲忍為母」卷 1大正 32529a1~2)

(三)《十住毘婆沙論》卷 1大正 2625c24~26a2

如得初果者如人得須陀洹道善閉三惡道門見法入法得法住堅牢法

不可傾動究竟至涅槃斷見諦所斷法故心大歡喜設使睡眠嬾惰不至二

十九有如以一毛為百分以一分毛分取大海水若二三渧苦已滅者如大

海水餘未滅者如二三渧心大歡喜菩薩如是得初地已名生如來家

「斷見諦所斷法故不至二十九有」 A《大智度論》卷 24「若須陀洹二十五有皆無是處」 (大正 25237b4~5)

「二十五有」石山寺本作「二十九有」(大正 25237d 注 7) B佛陀蜜多撰劉宋 曇摩蜜多譯《五門禪經要用法》

「四天下六欲天四惡道四禪地大梵天無色界第四禪地有五阿那

含天合二十五有」(大正 15332c-333a) 二十五有欲界(地獄餓鬼畜生阿修羅人趣四洲及六欲天)計十

四有色界(四禪及初禪之大梵四禪之無想淨居各一有)

計七有四無色界各一有計四有總計二十五有

C《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 46(大正 27 240b22~28) 「極七返有者謂唯受七有問應言十四有或二十八有若此唯依本

有說者應言十四有天上人中各七有故若依本有中有說者則二

十八有天人各有十四有故謂七本有及七中有何故但說極七有耶

答如七葉樹不過七故說極七有謂天與人本有中有各有七故」

D「二十九有」

(1)瓜生津隆真《十住毘婆沙論(I)》注云「二十九有二十五有中將阿那

含天(五淨居天)分為五即為二十九有」(p88)

(2)須陀洹斷見惑極七往返更無第二十九有可言

(四)《大方廣佛華嚴經》卷 34〈十地品〉大正 10181a22~26

菩薩始發如是心即得超凡夫地入菩薩位生如來家無能說其種族過失

離世間趣入出世道得菩薩法住菩薩處入三世平等於如來種中決定

當得無上菩提菩薩住如是法名住菩薩歡喜地 (五)《成佛之道》(p392)

菩薩初證聖性得到了從來未有的出世心嘗到了從來未有的離繫樂觀察如

來所有的一切功德自己都有分能得能成所以得到無比的歡喜由於通達

法空性也不再有「不活畏惡名畏死畏墮惡道畏大眾威德畏」了進

入初地的名為「生諸如來家」如來是一切佛菩薩以智度為母方便為父

分證了佛法身從此能荷擔佛的家業紹隆佛種不斷真是佛子所以說生如

來家

十七何謂「污佛家」

《十住毘婆沙論》卷 2(大正 2629c8~30a6) 不污諸佛家者何等為污諸佛家 有人言若人發求無上道心已後迴向聲聞辟支佛道不能住世繼三寶種

是名污諸佛家 [答曰]是義不然何以故是人能度生死又得諸無漏根力覺道亦

是佛子云何言污諸佛家如經說「佛告比丘汝是我子從我心

生口生得法分者」 又聲聞人言「諦捨滅慧處名諸佛家」何以故從是四

事出生諸佛故若污此四法名污諸佛家是故若人虛妄慳貪

狂亂愚癡是污佛家若正行此四則不污諸佛家 有人言六波羅蜜是諸佛家從此生諸佛故若違此六事是污佛家 有人言般若波羅蜜是諸佛母方便為父是名諸佛家以此二法出生諸佛

若違此法是污佛家 復次偈中自說污不污相所謂不毀戒不欺佛若受佛戒不能護持則

欺諸佛是污佛家何以故受戒時生佛家中破戒則欺諸佛名污佛

家若受戒不破不欺諸佛名為不污佛家

復次戒名三學戒學心學慧學破此學名污佛家 如法受戒而後毀破名為欺佛如是二句[不污諸佛家不毀戒欺佛]各有義趣

欺佛者空自發願不如說行欺誑眾生是名欺佛 復次一切法中不如說行名為欺佛

(《雜阿含經》卷 45大正 2330a13~14「汝等為子從我口生從法化生

得法餘財」) 十八關於三乘得解說之時限

(一)《十住毘婆沙論》卷 1大正 2620b1-9

問曰行聲聞辟支佛乘者幾時得度生死大海

答曰行聲聞乘者或以一世得度或以二世或過是數隨根利鈍

又以先世宿行因緣

行辟支佛乘者或以七世得度或以八世

若行大乘者或一恒河沙大劫或二三四至十百千萬億[恒

河沙大劫]或過是數然後乃得具足修行菩薩十地而成佛道亦隨根之

利鈍又以先世宿行因緣

(二)《大智度論》卷28大正25266c14-15

有辟支佛第一疾者四世行久者乃至百劫行如聲聞疾者三世久者六十

《大智度論》卷4大正2792b7-9

佛言無量阿僧祇劫作功德欲度眾生何以故言於三阿僧祇劫12

三阿僧祇劫有量有限

《大智度論》卷 38大正 25342b-343a

[經]舍利弗有菩薩摩訶薩初發意時行六波羅蜜上菩薩位得阿毗跋致

舍利弗有菩薩摩訶薩初發心時便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便轉法輪

與無量阿僧祇眾生作益厚已入無餘涅槃是佛般涅槃後餘法若住一劫

若減一劫舍利弗有菩薩摩訶薩初發意時與般若波羅蜜相應與無

數百千億菩薩從一佛國至一佛國淨佛世界

[論]釋曰有三種菩薩利根心堅未發心前久來集諸無量福德智慧是人

遇佛聞是大乘法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即時行六波羅蜜入菩薩

位得阿毗跋致地所以者何先集無量福德利根心堅從佛聞法故

12 印順法師《成佛之道》增注本(p 413)三大阿僧祇劫有二種解說(A)時間劫(B)德行劫以功德

來計算(依功德來計算三大阿僧祇劫一切菩薩修行成佛都是一樣的)

譬如遠行或有乘羊而去或有乘馬而去或有神通去者

乘羊者久久乃到乘馬者差速乘神通者發意頃便到如是不得言發意

間云何得到神通相爾不應生疑菩薩亦如是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時即入菩薩位

有菩薩初發意初雖心好後雜諸惡時時生念我求佛道以諸功德迴

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人久久無量阿僧祇劫或至或不至先世福德

因緣薄而復鈍根心不堅固如乘羊者

有人前世少有福德利根發心漸漸行六波羅蜜若三若十若百阿僧

祇劫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如乘馬者必有所到

第三乘神通者如上說是三種發心一者罪多福少二者福多罪少

三者但行清淨福德

清淨有二種一者初發心時即得菩薩道二者小住供養十方諸佛

通達菩薩道入菩薩位即是阿毗跋致地阿毗跋致地菩薩義如先說

次後菩薩大厭世間世世已來常好真實惡於欺誑是菩薩亦利根堅

心久集無量福德智慧初發心時便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即轉法輪

度無量眾生入無餘涅槃法住若一劫若減一劫留化佛度眾生佛有

二種神通力一者現在時二者滅後劫義如上說劫中所度眾生

亦復不少

次後菩薩亦利根心堅久集福德發心即與般若波羅蜜相應得六神通

與無量眾生共觀十方清淨世界而自莊嚴其國如阿彌陀佛先世時作

法藏比丘佛將導遍至十方示清淨國令選擇淨妙之國以自莊嚴其國

參見《不必定入定入印經》大正 15699c

印順法師《成佛之道》(增注本)p 415 對三種「神通行菩薩」所判攝之階位

(a)日月神通行龍樹又分為二類有的初發心就上菩薩位有的多少

修行就上菩薩位菩薩位雖有多種解說然依《般若經》

說是頂位再不墮惡道下賤家二乘地了(如約《華嚴

經》的行位說是發心住)

(b)聲聞神通行初發心就成大菩提八相成道[初地分證能於百佛世界

現身八相成道(1)由兜率天下生人間(2)入胎(3)出胎(4)出家(5)降魔(6)成道(7)轉法輪(8)入滅]

(c)如來神通行初發心就與般若相應成熟眾生莊嚴佛土這是方便道

菩薩初地以上到八地

(三)《大毘婆沙論》卷101大正27525b14-21

依狹小道而得解脫故名時解脫狹小道者謂若極速第一生中種善根第

二生中令成熟第三生中得解脫餘不決定

依廣大道而得解脫名不時解脫廣大道者謂若極遲聲聞乘經六十劫而得

解脫如舍利子獨覺乘經百劫而得解脫如麟角喻佛乘經三無數劫而得解

《大毘婆沙論》卷83大正27428b26~29

大加行得故名大悲非如聲聞菩提唯六十劫修加行得獨覺菩提唯經百劫修加

行得如來大悲三無數劫修習百千難行苦行然後乃得故名大悲

(四)真諦譯《攝大乘論釋》卷11大正31229b14-19

論曰有五種人於三阿僧祇劫修行圓滿或七阿僧祇劫或三十三阿僧祇劫

何者為五人行願行地人滿一阿僧祇劫行清淨意行人行有相行人行無相

行人於六地乃至七地滿第二阿僧祇劫從此後無功用行人乃至十地滿第三

阿僧祇劫

《攝大乘論釋》卷11大正31230a25-28

論曰復次云何七阿僧祇劫

釋曰欲顯餘部別執故言復次七阿僧祇劫時與前三阿僧祇劫時為等為

有短長此執等三阿僧祇劫但有別義開為七數

《攝大乘論釋》卷11大正31231b23-27

論曰復次云何三十三阿僧祇

釋曰有諸大乘師欲顯行有下中上欲顯為得未得方便欲顯已得不失

方便欲顯已得不失增上方便欲顯入住出三自在故分阿僧祇為三十三

(五)《大乘起信論》卷11大正32581b7-9

以一切菩薩皆經三阿僧祇劫故但隨眾生世界不同所見所聞根欲性異故示

所行亦有差別

印順法師《大乘起信論講記》p341「一切菩薩皆經三阿僧祇功」而成佛

這是任何菩薩都是一樣的從初住到第十回向滿為初阿僧祇劫從初地到

七地滿心為二阿僧祇劫從八地到第十地滿為第三阿僧祇劫種性善

根發心證悟都是一樣的等到圓滿成佛所以也是佛佛平等「但隨」

順「眾生世界不同所見所聞根欲性異故示」現菩薩的「所行」

也「有差別」根異根機的利鈍(下中上)有異欲異即好樂與興趣的各

別性異即習慣熏染有別如來鑑機的十力中即有根勝劣智力(根)種

種勝解智力(欲)種種界智力(性)因為眾生所處的世界不同所見所聞

不同根欲性也都不同故不能不示現所行有差別實則菩薩的行程是

一樣的

參印順法師《成佛之道》p237《中觀論頌講記》p348《華雨集(四)》p107

關於各經論所說之三乘解說時限

三乘別

所依經論 聲聞乘 辟支佛乘 大乘

《十住毘婆沙論》 隨根利鈍或一二

世或更多世不定隨

根利鈍又以先世宿行

因緣

或七世或八世得度 或一或二三四乃至十

百千萬億「恒河沙大

劫」或過是數

《大智度論》 快者三世慢則六十劫 最快四世最慢一百劫 無量阿僧祇劫但利根

者如乘神通行急速成

《大毘婆沙論》 狹小道最快三世

廣大道最慢六十劫

最慢一百劫如「麟角

喻」獨覺

三阿僧祇劫

《攝大乘論釋》

(真諦譯)

- - 三阿僧祇劫

七阿僧祇劫(別部)

三十三阿僧祇劫(餘

大乘師)

《大乘起信論》 - - 定是三阿僧祇劫但隨

眾生根性不同故示現

所行亦有差別

十九聲聞辟支佛佛俱到彼岸於解脫中有差別否

(一)《十住毘婆沙論》卷1大正2620b9-15

問曰聲聞辟支佛佛俱到彼岸於解脫中有差別不

答曰是事應當分別於諸煩惱得解脫是中無差別因是解脫入無餘涅槃是

中亦無差別無有相故但諸佛甚深禪定障解脫一切法障解脫於諸

聲聞辟支佛有差別非說所盡亦不可以譬喻為比

(二)《十住毘婆沙論》卷 11大正 2683a24-b3

無礙解脫者解脫有三種一者於煩惱障礙解脫二者於定障礙解脫三

者於一切法障礙解脫是中得慧解脫阿羅漢得離煩惱障礙解脫共解脫阿

羅漢及辟支佛得離煩惱障礙解脫得離諸禪定障礙解脫唯有諸佛具三解脫

所謂煩惱障礙解脫諸禪定障礙解脫一切法障礙解脫總是三種解脫故佛

名無礙解脫

(三)《大智度論》卷 35大正 25320c21-322a26

【經】舍利弗白佛言「世尊聲聞所有智慧若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羅漢

辟支佛智慧佛智慧是諸眾智無有差別不相違背無生性空若法不相違背

無生性空是法無有別異云何世尊言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一日修智慧

出過聲聞辟支佛上」(大正 25320c21-26)

【論】問曰上佛已說菩薩摩訶薩修智慧出過聲聞辟支佛上今舍利弗何以故問

答曰不問智慧勢力能度眾生今但問佛及弟子智慧體性法中無有差別者

以諸賢聖智慧皆是諸法實相慧皆是四諦及三十七品慧皆是出三界

入三脫門成三乘果慧以是故說無有差別

復次如須陀洹果以無漏智滅結得果乃至佛亦如是如須陀洹用二種

解脫果有為解脫無為解脫乃至佛亦如是如佛入涅槃須陀洹極

遲不過七世皆同事同緣同行同果報以是故言無相違背所以

者何不生性空故(大正25320c26-321a9)

有為解脫無為解脫(《俱舍論》卷 25大正 29133c20-21)

解脫體有二謂有為無為有為解脫謂無學勝解無為解脫謂一切惑

滅 【經】佛告舍利弗「於汝意云何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一日修智慧心念

我行道慧益一切眾生當以一切種智知一切法度一切眾生諸聲聞辟支佛

智慧為有是事不」舍利弗言「不也世尊」(大正 25321b6-10) 【論】helliphellip聲聞辟支佛雖有慈心本不發心願度一切眾生亦不迴善根向阿耨多

羅三藐三菩提以是故菩薩一日修智慧過聲聞辟支佛上

(大正 25321c26-322a1)

【經】「舍利弗於汝意云何諸聲聞辟支佛頗有是念我等當得阿耨多羅三藐

三菩提度一切眾生令得無餘涅槃不」舍利弗言「不也世尊」佛告

舍利弗「以是因緣故當知諸聲聞辟支佛智慧欲比菩薩摩訶薩智慧百

分不及一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及」(大正 25322a2-7)

【論】問曰上已反問舍利弗事已定今何以復問答曰以舍利弗引欲以須陀洹

同得解脫故與諸佛菩薩等而佛不聽譬如有人欲以毛孔之空與虛空等

以是故佛重質其事復次雖同一事義門各異先言智慧為一切眾生故

今言頗有是念我等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令一切眾生得無餘涅槃

(大正 25322a7-14)

【經】「舍利弗於汝意云何諸聲聞辟支佛頗有是念我行六波羅蜜成就眾

生莊嚴世界具佛十力四無所畏四無礙智十八不共法度脫無量阿僧

祇眾生令得涅槃不」舍利弗言「不也世尊」(大正 25322a17-26) 二十關於修學菩薩道成佛之殊勝理由

(一)《十住毘婆沙論》卷 1大正 2620b15-c23

問曰三乘所學皆為無餘涅槃若無餘涅槃中無差別者我等何用於恒河沙等

大劫往來生死具足十地不如以聲聞辟支佛乘速滅諸苦

答曰是語弱劣非是大悲有益之言若諸菩薩效汝小心無慈悲意不能精

勤修十地者諸聲聞辟支佛何由得度亦復無有三乘差別所以者何

一切聲聞辟支佛皆由佛出若無諸佛何由而出若不修十地何有

諸佛若無諸佛亦無法僧是故汝所說者則斷三寶種非是大人

有智之言不可聽察hellip如是聲聞辟支佛佛煩惱解脫雖無差別以

度無量眾生久住生死多所利益具足菩薩十地故有大差別

(二)《大毘婆沙論》卷 16大正 2777a24-b4

佛世尊愛恚永斷違順平等拔諍論根滅憍慢本視諸珍寶猶如瓦礫於一

切法覺照無遺無相似愛及恚慢等諸煩惱習已永斷故非如獨覺及諸聲聞

雖斷煩惱而有餘習貪愛習者如尊者阿難憐諸釋種瞋恚習者如尊者畢陵伽

筏蹉語殑伽神言小婢止流吾今欲渡憍慢習者如尊者舍利子棄擲醫藥

愚癡習者如尊者笈房缽底食前咳氣知食未銷不知後苦而復更食如是

等事其類甚多

(阿羅漢仍有習氣參見《大智度論》卷 27大正 25260c2-25)

二十一「是人修集聲聞辟支佛乘法未入法位我當教化令趣佛道」為何強調

「未入法位」 (一)《十住毘婆沙論》卷 7(大正 2655a4~18)

問曰云何名為歸依僧 答曰若諸聲聞人 未入法位者 令發無上心 使得佛十力

先以財施攝 後乃以法施 深信四果僧 不分別貴眾 求聲聞功德 而不證解脫 是名歸依僧 又應念三事

聲聞人者成聲聞乘 未入法位者於聲聞道未得必定能令此人發佛道心而得十力若入法位者

終不可令發無上心設或發心亦不成就如《般若波羅蜜》中尊者須菩提

所說「已入正法位不能發無上心何以故是人於生死已作障隔不復往

來生死發無上心

(二)《小品般若波羅蜜經》卷 1(大正 8540a16~21) 若諸天子未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今應當發若人已入正位則不堪任

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何以故已於生死作障隔故是人若發阿耨多羅三

藐三菩提心我亦隨喜終不斷其功德所以者何上人應求上法(參見《大

智度論》卷 54大正 25442c4~9) (三)印順法師《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p650~651

經中廣舉譬喻形容棄般若法門而取聲聞經者的無知對於傳統佛教採取了

尊重又貶抑的立場這不但維護了般若法門也有誘導聲聞修學般若法門的意

義誘導聲聞修學最顯著的例子如『小品般若波羅蜜經』卷一(大正 8540a)說

若諸天子未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今應當發若人已入正位則不

堪任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何以故已於生死作障隔故是人若發阿

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我亦隨喜終不斷其功德所以者何上人應求上

法 「入正位」是「入正性離生」的舊譯「入正位」聲聞行者就得「須陀洹」(初

果)最多不過七番生死一定要入無餘涅槃這樣就不能長在生死中修菩

薩行所以說「已於生死作障隔」如只有七番生死就不可能發求成佛道的

大心所以說「不堪任」這是依佛教界公認的教理說經上又說如「入正

位」的能發大菩提心求成佛道也是隨喜讚歎的因為上人聲聞聖者

是應該進一步的求更上的成佛法門說聲聞聖者不可能發心又鼓勵他們發心

修菩薩道這是不否定部派佛教的教義而暗示了聲聞聖者迴心的可能特別

是『大如品』依「如」真如而泯「三乘人」與「一(菩薩)乘人」的差

別消融了二乘與菩薩的對立

(四)《大品般若經》卷 22〈遍學品 74〉大正 8381b15-17

若菩薩摩訶薩作八人得須陀洹果乃至得阿羅漢果得辟支佛道然後入菩

薩位無有是處(《大智度論》卷 86大正 25659b26-28)

(五)《維摩詰所說經》卷中(大正 14549b4~b16) 若見無為入正位者不能復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譬如高原陸地不生蓮

華卑濕淤泥乃生此華如是見無為法入正位者終不復能生於佛法煩惱泥

中乃有眾生起佛法耳又如殖種於空終不得生糞壤之地乃能滋茂如是入無

為正位者不生佛法起於我見如須彌山猶能發于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生佛

法矣是故當知一切煩惱為如來種譬如不下巨海不能得無價寶珠如是不入

煩惱大海則不能得一切智寶

(六)《大智度論》卷 27大正 25263b12-25 菩薩初發意時所可怖畏無過聲聞辟支佛地正使墮地獄無如是怖畏

不永破大乘道故阿羅漢辟支佛於此大乘以為永滅譬如空地有樹名舍

摩梨(角+瓜)枝廣大眾鳥集宿一鴿後至住一枝上其枝及(角+瓜)即

時壓折澤神問樹神大鳥鵰鷲皆能任持何至小鳥便不自勝樹神答言

此鳥從我怨家尼俱盧樹上來食彼樹果來栖我上必當放糞子墮地者惡

樹復生為害必大是故於此一鴿大懷憂畏寧捨一枝所全者大菩薩

摩訶薩亦如是於諸外道魔眾及諸結使惡業無如是畏如阿羅漢辟支

佛何以故聲聞辟支佛於菩薩邊亦如彼鴿壞敗大乘心永滅佛業

一切菩薩乃至初發心皆畢定如法華經中說 問曰若菩薩皆畢定佛何以故種種呵二乘不聽菩薩取二乘證 答曰求佛道者應遍知法性是人畏老病死故於法性少分取證便自止息捨

佛道不度眾生諸佛菩薩之所呵責「汝欲捨去會不得離」得阿羅漢證時

不求諸菩薩深三昧又不廣化眾生是則迂迴於佛道稽留 問曰阿羅漢先世因緣所受身必應當滅住在何處而具足佛道 答曰得阿羅漢時三界諸漏因緣盡更不復生三界有淨佛土出於三界乃

至無煩惱之名於是國土佛所聞法華經具足佛道如法華經說「有羅漢若不

聞法華經自謂得滅度我於餘國為說是事汝皆當作佛」

問曰若阿羅漢往淨佛國土受法性身如是應得疾作佛何以言迂迴稽留

答曰是人著小乘因緣捨眾生捨佛道又復虛言得道以是因緣故雖不受

生死苦惱於菩薩根鈍不能疾成佛道不如直往菩薩

復次佛法於五不可思議中最第一今言漏盡阿羅漢還作佛唯佛能知論議

者正可論其事不能測知是故不應戲論若求得佛時乃能了知餘人可信而

不可知(大正 25714a1~25) (七)《大智度論》卷 28大正 25264b7~10

問曰阿羅漢煩惱已盡習亦未盡何以不生(法性生身) 答曰阿羅漢無大慈悲無本誓願度一切眾生又以實際作證已離生死故

(八)如果二乘人可以迴心向大則須耗費多少時間才能成佛呢

1《大般涅槃經》卷 11

一斷三結得須陀洹果不墮地獄畜生餓鬼helliphellip是人未來過八萬劫

便當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迦葉第二人者斷三結縛薄貪恚癡

得斯陀含果名一往來helliphellip是人未來過六萬劫便當得成阿耨多羅三藐

三菩提迦葉第三人者斷五下結得阿那含果更不來此helliphellip是人未

來過四萬劫便當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迦 葉第四人者永斷貪欲瞋恚愚癡得阿羅漢果helliphellip亦非騏驎獨一之

行helliphellip是人未來過二萬劫便當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迦葉第五人

者永斷貪欲瞋恚愚癡得辟支佛道helliphellip真是騏驎獨一之行helliphellip是人未

來過十千劫便當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大正 12431 c16~432a5) 2《瑜伽師地論》卷 80

問迴向菩提聲聞為住無餘依涅槃界中能發趣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耶

為住有餘依涅槃界耶 答唯住有餘依涅槃界中可有此事所以者何以無餘依涅槃界中遠離

一切發起事業一切功用皆悉止息 問若唯住有餘依涅槃界中能發趣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云何但由一

生便能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耶所以者何阿羅漢等尚當無有所餘

一生何況當有多生相續 答由彼要當增諸壽行方能成辦世尊多分依此迴向菩提聲聞密意說

言物類善男子若有善修四神足已能住一劫或餘一劫餘一劫者

此中意說過於一劫彼雖如是增益壽行能發趣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而

所修行極成遲鈍樂涅槃故不如初心始業菩薩彼既如是增壽行已

留有根身別作化身同法者前方便示現於無餘依般涅槃界而般涅槃

由此因緣皆作是念某名尊者於無餘依般涅槃界已般涅槃彼以所留有

根實身即於此界贍部洲中隨其所樂遠離而住一切諸天尚不能睹何

況其餘眾生能見彼於涅槃多樂住故於遍遊行彼彼世界親近供養佛菩

薩中及於修習菩提資糧諸聖道中若放逸時諸佛菩薩數數覺悟被覺

悟已於所修行能不放逸(大正 30749a5~b1)

迴向菩提聲聞要想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必須在尚未證入無餘依涅槃

界前才有可能其所使用的方法是善修四神足在住壽一劫或餘一劫的

時間中廣集菩提資糧依四神足之力而住壽一劫或餘一劫這是佛教中

古老的傳說如《長阿含經》卷 2<遊行經>云 佛告阿難諸有修四神足多修習行常念不忘在意所欲可得

不死一劫有餘阿難佛四神足已多修行專念不忘在意所欲

如來可止一劫有餘為世除冥多所饒益天人獲安(大正 115b19~24)

這樣的傳說在聲聞部派中是知道的但何以沒有說到可以依四神足之力

在住壽餘一劫的時間中廣集菩提資糧而成佛呢從時間觀的角度來看

《瑜伽師地論》說「餘一劫者此中意說過於一劫」這是將「餘一劫」

的時間擴充了不論多久時間直到成佛為止而不是一劫多一點的意思

而聲聞部派也許認為「餘一劫」是一劫再多一點的時間因此就沒有說到

可以依四神足之力在住壽一劫或一劫餘的時間中廣集菩提資糧而成

佛但從有部認為入了忍位就無法迴心向大的主張來看則不論「餘一劫」

的時間是長是短都將無法成佛這應該是部派間沒有傳說依四神足之力

在住壽餘一劫的時間中廣集菩提資糧而成佛的主要原因 二十二諸佛威力功德智慧無量深法等無差別為何佛壽有長短國土有淨穢

正法有久住不久住helliphellip (一)《十住毘婆沙論》卷 3大正 2632c3-14

佛功德力者一切去來今佛威力功德智慧無量深法等無差別但隨

諸佛本願因緣helliphellip無量壽命者壽命無量劫過諸算數一劫百劫千

劫萬劫億劫百千萬億那由他阿僧祇劫如是久住為利益憐愍眾生故

一切諸佛雖力能無量壽以本願故有久住世者有不久住者

(二)《俱舍論》卷 27大正 29141b3-9 論曰由三事故諸佛皆等一由資糧等圓滿故二由法身等成辦故三由

利他等究竟故由壽種姓身量等殊諸佛相望容有差別壽異謂佛

壽有短長種異謂佛生剎帝利婆羅門種姓異謂佛姓喬答摩迦葉波等

量異謂佛身有小大等言顯諸佛法住久近等 (三)佛壽命長短(《大智度論》卷 34大正 25312a14- b21)

問曰佛雖有長壽業因緣生於惡世故壽命便短以此短壽能具佛事何

用長為又佛以神通力故一日之中能具佛事何況百歲 答曰此間閻浮提惡故佛壽應短餘處好故佛壽應長 問曰若然者菩薩於此閻浮提淨飯王宮生出家成道是實佛餘處皆是神

通力變化作佛以度眾生 答曰此言非也所以者何餘處閻浮提亦各各言我國是實佛餘處為變化

何以知之若餘處國土自知是化佛則不肯信受教戒又如餘國土人

壽命一劫若佛壽百歲於彼裁無一日眾生則起輕慢不肯受教彼則

以一劫為實佛以此為變化如《首楞嚴經》說「神通遍照佛壽七百

千阿僧祇劫佛告文殊尸利彼佛則是我身彼佛亦言釋迦文佛則是

我身」以是故知諸佛壽命實皆無量為度人故現有長短汝言釋迦

文佛以神通力故所度眾生與人壽不異者則不須百歲一日之中可

具足佛事 如阿難一時心生是念如然燈世尊一切勝佛鞞婆尸佛出於好世

壽命極多能具佛事我釋迦文佛出生惡世壽命極短將無世尊

不能具足佛事耶 爾時世尊入日出三昧從身變化出無量諸佛及無量光明普至十方

一一化佛在諸世界各作佛事或有說法或現神通或現三昧或現

飯食如是之比種種因緣施作佛事而度眾生從三昧起告阿難曰『汝

悉見聞是事不』阿難言『唯然已見』佛告阿難『佛以如是神力

能具佛事不』阿難言『假令佛壽一日大地草木悉為可度眾生則

能度盡何況百歲』 以是故知諸佛壽命皆悉無量為度人故現有長短譬如日出影現

於水隨水大小水大則影久水小則速滅若照琉璃頗梨珠山影則

久住又如火燒草木然少則速滅然多則久住不可以滅處無火

故謂多然處亦無光明長短義亦如是 (參見《佛說首楞嚴三昧經》卷 2大正 15644c)

(四)佛土淨不淨(《大智度論》卷 32大正 25302b12-c10) 一切佛功德皆等無多無少

問曰若爾者何以言阿彌陀佛壽命無量光明千萬億由旬無量劫度眾生

答曰諸佛世界種種有淨不淨有雜

如《三十三天品經》說佛在三十三天安居自恣時至四眾久不見

佛愁思不樂遣目連白佛言「世尊云何捨此眾生住彼天上」

時佛告目連「汝觀三千世界」目連以佛力故觀或見諸佛為大眾

說法或見坐禪或見乞食如是種種施作佛事目連即時五體投地

是時須彌山王跛[跳-兆+我]大動諸天皆大驚怖目連涕泣稽首白

佛「佛有大悲不捨一切作如是種種化度眾生」佛告目連「汝

所見甚少過汝所見東方有國純以黃金為地彼佛弟子皆是阿羅漢

六通無礙復過是東方有國純以白銀為地彼佛弟子皆學辟支佛道

復過是東方有國純以七寶為地其地常有無量光明彼佛所化弟子純

諸菩薩皆得陀羅尼諸三昧門住阿毘跋致地目連當知彼諸佛者

皆是我身如是等東方恒河沙等無量世界有莊嚴者不莊嚴者皆

是我身而作佛事如東方南西北方四維上下亦復如是」

以是故當知釋迦文佛更有清淨世界如阿彌陀國阿彌陀佛亦有嚴

淨不嚴淨世界如釋迦文佛國諸佛大悲徹於骨髓不以世界好醜隨

應度者而教化之如慈母愛子子雖沒在廁溷懃求拯拔不以為惡

(五)清淨國土雜國土(《大智度論》卷 93大正 25711c14-21) 問曰佛憐愍眾生淨佛國土中何以無三惡道眾生 答曰憐愍一切眾生平等無異此中說清淨業因緣是國土中無三惡道

又佛非但一國土乃有十方恒河沙國土佛有清淨國土有雜國土

雜國土中則具有五道淨佛國土或有人天別異或無有人天別異

如過去天王佛國土中唯佛世尊以為法王是故名為天王佛 (六)《維摩詰所說經》〈佛國品第一〉卷 1大正 14538c10-29

舍利弗眾生罪故不見如來佛土嚴淨非如來咎舍利弗我此土淨而汝

不見爾時螺髻梵王語舍利弗『勿作是意謂此佛土以為不淨所以

者何我見釋迦牟尼佛土清淨譬如自在天宮』舍利弗言『我見此土

丘陵坑坎荊蕀沙礫土石諸山穢惡充滿』螺髻梵言『仁者心有高下

不依佛慧故見此土為不淨耳舍利弗菩薩於一切眾生悉皆平等深心

清淨依佛智慧則能見此佛土清淨』於是佛以足指按地即時三千大千

世界若干百千珍寶嚴飾譬如寶莊嚴佛無量功德寶莊嚴土一切大眾

歎未曾有而皆自見坐寶蓮華佛告舍利弗『汝且觀是佛土嚴淨』舍

利弗言『唯然世尊本所不見本所不聞今佛國土嚴淨悉現』佛語

舍利弗『我佛國土常淨若此為欲度斯下劣人故示是眾惡不淨土耳譬

如諸天共寶器食隨其福德飯色有異如是舍利弗若人心淨便見此土功德

莊嚴』 (七)正法久住不久住(《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 183大正 27919a3-16)

問何故過去諸佛有未般涅槃正法即滅有於般涅槃後七日即滅今釋迦佛

千歲方滅耶 答過去諸佛壽量長遠於彼正教所應作者佛在世時多已究竟故法速滅

今世尊釋迦牟尼出百年時壽量短促正教所作雖佛涅槃多未究竟乃

至千歲於中有種善根者有成熟者有解脫者是故經於多時正法方滅

有說過去諸佛所有弟子愛重奢摩他非毘缽舍那由重奢摩他故

恒住寂止不樂傳說契經等十二分教故法速滅 今世尊弟子愛重毘缽舍那非奢摩他由重毘缽舍那故多住觀察皆

樂傳授契經等十二分教是故正法多時乃滅 (八)1《成佛之道》(增注本)p19

從經典看來佛的色身有大小壽命有長短國土有淨穢弟子有多少正

法住世也不一致要知道這是佛的方便示現為了適應眾生的根機才有

這種種差別

2《成佛之道》(增注本)p425-426

佛壽與佛身的長短可說有限量的都是化身化土化身佛為什麼示現這

些差別呢因眾生根性不同有的應以苦切語三惡道是這樣的苦眾生界

是這樣的苦能因此發心修行這是折伏門 有的應以愛語這麼清淨那麼自在就肯發心修行這是攝受門 化身佛就是以這折攝二門來成就眾生的隨機適應如藥能治病就是妙

藥所以不應該生優劣想

3印順法師《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p493 釋尊的生在穢惡時代是出於悲憫眾生的願力願意在穢土成佛救護眾生

脫離一切苦這是重在「悲能拔苦」的精神彌勒是立願生在「佛剎莊嚴

壽命無數」的世界重在慈(彌勒譯為「慈」)的「施與安樂」至於成佛

(智證)度眾生是沒有不同的這是法藏部的見解 說一切有部以為「慈氏菩薩多自饒益少饒益他釋迦菩薩多饒益他少

自饒益」釋尊與彌勒因行的對比釋尊是更富於大悲為眾生的精神所以

彌勒的最初發心比釋迦早了四十餘劫而成佛卻落在釋尊以後這顯得大

悲苦行的菩薩道勝過了為「莊嚴佛剎壽命無數」而發心修行

Page 29: 《十住毘婆沙論》之菩薩修行要略...2006 年佛法度假中文營隊課程講義 《十住毘婆沙論》之菩薩修行要略 釋長慈編 2006/5/22 壹、簡介 一、釋《論》題:

值燃燈佛得入必定

是故汝說「一切菩薩初發心便入必定」是為邪論

問曰若是邪論者何故汝說「以是心入必定」

答曰有菩薩初發心即入必定以是心能得初地因是人故說「初發

心入必定中」

(二)《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 4〈金剛品(摩訶薩品)〉大正 8243b14~19

佛告須菩提必定眾者性地人八人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羅漢

辟支佛初發心菩薩乃至阿惟越致地菩薩須菩提是為必定眾菩薩為上

首菩薩摩訶薩於是中生大心不可壞如金剛當為必定眾作上首 (三)《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 26〈畢定品〉大正 8409b14~c12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是菩薩摩訶薩為畢定為不畢定

佛告須菩提菩薩摩訶薩畢定非不畢定

世尊何處畢定為聲聞道中為辟支佛道中為佛道中

佛言菩薩摩訶薩非聲聞辟支佛道中畢定是佛道中畢定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為初發意菩薩畢定為最後身菩薩畢定

佛言初發意菩薩亦畢定阿惟越致菩薩亦畢定後身菩薩亦畢定

世尊畢定菩薩墮惡道中生不

不也須菩提於汝意云何若八人若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羅漢

辟支佛生惡道中不 不也世尊

如是須菩提菩薩摩訶薩從初發意已來布施持戒忍辱精進行禪

定修智慧斷一切不善業若墮惡道若生長壽天若不得修善法處若生

邊國若生惡邪見家無作見家是中無佛名無法名無僧名無有是處

須菩提初發意菩薩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以深心行十不善道無有是處

世尊若菩薩摩訶薩有如是善根功德成就如佛自說本生受不善果報是時

善根為何所在 佛告須菩提菩薩摩訶薩為利益眾生故隨而受身以是身利益眾生

須菩提菩薩摩訶薩作畜生時有是方便力若怨賊欲來殺害以是無上忍辱

無上慈悲心捨身不惱惡賊汝諸聲聞辟支佛無有是力以是故須菩提

當知菩薩摩訶薩欲具足大慈心為憐愍利益眾生故受畜生身

(《大智度論》卷 93大正 25712c20~713a17) (四)《大智度論》卷 93大正 25713b15~714a25

問曰上阿鞞跋致品中說如是相是阿鞞跋致如是相非阿鞞跋致阿鞞跋致

即是畢定須菩提今何以更問

答曰是般若波羅蜜有種種門有種種道阿鞞跋致是一門中說今問畢定

更問異門

復次佛心中一切眾生一切法皆畢定人以智不及故名為不畢定佛

知雖無量阿僧祇劫積大功德必退作小乘者亦知微細昆虫雖未有善

心過爾所劫發心後當作佛定知一切法皆如是從是因得是果

是故名佛一切法中無礙以畢定知故 復次須菩提聞法華經(卷 1大正 99a)中說於佛所作少功德

乃至戲笑一稱南無佛漸漸必當作佛又聞阿鞞跋致品中有退不退

又復聞聲聞人皆當作佛若爾者不應有退如法華經中說畢定餘經說

有退有不退是故今問為畢定為不畢定如是等種種因緣故問定

不定

佛答菩薩是畢定

須菩提心以入涅槃為畢定是故問為何道中畢定

佛答非畢定二乘但於大乘中畢定

求佛道者有上中下是故問為初發意為阿鞞跋致為最後身畢定 須菩提意謂為阿鞞跋致已上畢定住佛道中故

佛答三種菩薩皆畢定畢定者必當作佛

問曰如上品中說佛以佛眼見十方菩薩求佛如恒河沙得阿鞞跋致者若

一若二今何以言三種菩薩盡皆畢定

答曰我先已說般若甚深有無量門有說諸菩薩退而不畢定有處說菩薩畢

定不退如阿鞞跋致品中須菩提問佛菩薩退者於何處退為從色

為從受想行識乃至十八不共法

畢竟空故諸法皆不退此中佛何以更說不退

問曰是二義何者是實

答曰二事皆實佛口所說無不實者如佛或說諸法空無所有或說布施持

戒等是有為初發心者說諸法有為久學人著善法者說諸法空無所有

懈怠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牢固者如是人應從聲聞道得度而不求聲

聞久於生死中受苦是故說發心如恒河沙得阿鞞跋致者若一若二

眾生聞是已能堪受眾苦者畢定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若不能者取

聲聞辟支佛道

有人堪任得佛而大悲心薄自愛身重此人聞佛難得多有退者作是

念我或不能得佛不如早取涅槃何用世世受勤苦為為是人故說

一切菩薩乃至初發心皆畢定如法華經中說

問曰若菩薩皆畢定佛何以故種種呵二乘不聽菩薩取二乘證

答曰求佛道者應遍知法性是人畏老病死故於法性少分取證便自止

息捨佛道不度眾生諸佛菩薩之所呵責汝欲捨去會不得離得阿

羅漢證時不求諸菩薩深三昧又不廣化眾生是則迂迴於佛道稽留

問曰阿羅漢先世因緣所受身必應當滅住在何處而具足佛道

答曰得阿羅漢時三界諸漏因緣盡更不復生三界有淨佛土出於三界

乃至無煩惱之名於是國土佛所聞法華經具足佛道如法華經(卷 1大正 97c1~7)說有羅漢若不聞法華經自謂得滅度我於餘國為

說是事汝皆當作佛

問曰若阿羅漢往淨佛國土受法性身如是應得疾作佛何以言迂迴稽留 答曰是人著小乘因緣捨眾生捨佛道又復虛言得道以是因緣故雖不

受生死苦惱於菩薩根鈍不能疾成佛道不如直往菩薩

復次佛法於五不可思議中最第一今言漏盡阿羅漢還作佛唯佛能知

論議者正可論其事不能測知是故不應戲論若求得佛時乃能了知

餘人可信而不可知

十五菩薩初發心相為何 《十住毘婆沙論》卷 1大正 2624c14~25a1~16

問曰是菩薩初心釋迦牟尼佛初發心是心云何

答曰1是心不雜一切煩惱2是心相續不貪異乘3是心堅牢一切

外道無能勝者4是心一切眾魔不能破壞5是心為常能集善根

6是心能知有為無常7是心無動能攝佛法8是心無覆離諸

邪行9是心安住不可動故10是心無比無相違故11是心

如金剛通達諸法故12是心不盡集無盡福德故13是心平等

等一切眾生故14是心無高下無差別故15是心清淨性無垢故

16是心離垢慧炤明故17是心無垢不捨深心故18是心為廣

慈如虛空故19是心為大受一切眾生故20是心無閡至無障智

故21是心遍到不斷大悲故22是心不斷能正迴向故23是

心眾所趣向智者所讚故 24是心可觀小乘瞻仰故25是心難

見一切眾生不能睹故26是心難破能善入佛法故27是心為住

一切樂具所住處故28是心莊嚴福德資用故29是心選擇智慧

資用故30是心淳厚以布施為資用故31是心大願持戒資用故

32是心難沮忍辱資用故33是心難勝精進資用故34是心寂

滅禪定資用故35是心無惱害慧資用故36是心無瞋閡慈心

深故37是心根深悲心厚故38是心悅樂喜心厚故39是心

苦樂不動捨心厚故40是心護念諸佛神力故41是心相續三

寶不斷故 如是等無量功德莊嚴初必定心如〈無盡意品〉中廣說

(1)是心不雜一切煩惱者見諦思惟所斷二百九十四煩惱不與心和合

故名為不雜 (2)是心相續不貪異乘者從初心相續來不貪聲聞辟支佛乘但為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名為相續不貪異乘 如是等四十句論應如是知

(參見西晉竺法護譯《阿差末菩薩經》卷 1大正 13586b29~587a19 北涼曇無讖譯《大方等大集經》卷 27〈無盡意菩薩品〉大正 13

187a29~b24)

「心如金剛」參見《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四〈金剛品〉 (大正 8

243b19~244a16) 「見諦思惟所斷二百九十四煩惱」《十住毘婆沙論》卷 16

使所攝名為煩惱纏所攝名為垢使所攝煩惱者貪瞋慢無明身見

邊見見取戒取邪見疑是十根本隨三界見諦思惟所斷分別故

名九十八使非使所攝者不信無慚無愧諂曲戲侮堅執懈怠

退沒睡眠佷戾慳嫉憍不忍食不知足亦以三界見諦思惟所

斷分別故有一百九十六纏垢」(大正 26108b28~c6) 九十八使加一百九十六纏垢合為二百九十四煩惱

經名

心相

順序

《十住毘婆沙論》卷 1 〈入初地 品〉 大正

2624c14~25a1~16)

《大方等大集經》卷 27〈無盡意菩薩品〉大正

13187a29~b24)

《阿差末菩薩經》卷 1大正

13586b29~587a19

1 是心不雜一切煩惱 發菩提心不離煩惱故

離=雜(宋元宮)

大正 13187d 注 7

悉遍諸欲婬怒癡醉而無所

縛所以者何

2 是心相續不貪異乘發心相續不悕餘乘故 不與羅漢及緣覺乘而俱同塵

3 是心堅牢一切外道無

能勝者 發心堅固不參外論故 發心已來堅固其志不可轉

移所以者何不為邪業之所

迷誤

4 是心一切眾魔不能破

壞 發心不壞魔不沮故 一切眾魔不能壞意

5 是心為常能集善根 發心恒順善根增長故 有是心者其諸功德悉為成

6 是心能知有為無常 發心至常有為法無常

故 遊于無常而獨總攬眾之元

首所以者何有計常者則生

死業所以特尊解道有常名

曰為尊出無常故

7 是心無動能攝佛法發心不動一切諸佛安慰

護助故 從發心來其心坦然無所縛

著所以者何不離諸佛功德

業故

8 是心無覆離諸邪行發心勝妙離衰損故 所修事業無能得短所以然

者一切眾惡悉盡索故

9 是心安住不可動故發心安止不戲論故 其心永安不可動故

10 是心無比無相違故發心無喻無相似故 其心無侶所以然者希有逮

11 是心如金剛通達諸法

故 發心金剛壞諸法故 心如金剛所以然者皆知一

切諸法之故

12 是心不盡集無盡福德

故 發心無盡無量功德悉成

就故 所不可盡苞裹諸法道慧之

13 是心平等等一切眾生

故 發心平等利眾生故 從發心來強若金剛等眾生

14 是心無高下無差別

故 發心普覆無別異故 其心質直而無諛諂故號曰

正而無偏頗

15 是心清淨性無垢故發心鮮明性常淨故 從發心來常懷鮮明所以然

者本清淨故 16 是心離垢慧炤明故發心無垢智慧明了故 以去眾垢悉消諸冥其慧顯

曜窈隱皆明

17 是心無垢不捨深心

故 發心善解不離畢竟故從發心來沐浴眾穢所以然

者其信甚固無所捨故

18 是心為廣慈如虛空

故 發心廣快慈如虛空故發心甚大無有邊崖所以然

者心若虛空

19 是心為大受一切眾生

故 發心曠大悉能容受諸眾

生故 發心曠然所以然者含受眾

生當因度故

20 是心無閡至無障智

故 發心無礙智慧通達故 發心無盡所以然者其慧玄

曠無所罣礙

21 是心遍到不斷大悲

故 發心遍至大悲不斷故從初發心無所不入所以然

者大慈無極亦無盡故

22 是心不斷能正迴向

故 發心不斷善解立願故 其發心行無能斷者所以然

者功德願故

23 是心眾所趣向智者所

讚故 發心為歸諸佛所讚故 發心甚安極可愛敬所以然

者為諸眾生所喜樂故

24 是心可觀小乘瞻仰

發心殊勝二乘宗仰故 發心特尊與眾超異所以然

者一切外學聲聞緣覺之

所奉故

25 是心難見一切眾生不

能睹故 發心深遠一切眾生所不

知故 其所發心無能知意所以然

者非諸凡俗之所及逮猶如

農夫不能達知聖王之事

26 是心難破能善入佛法發心不敗不破佛法故發種類心所以然者各各從

故 其本種之業皆獲其果一切

諸法常存在故

27 是心為住一切樂具所

住處故 發心安隱善與眾生諸快

樂故 從初發心以為道本所以然

者由是所致得大安故

28 是心莊嚴福德資用

故 發心莊嚴一切功德悉成

就故 發心已來而自莊嚴所以然

者成功勳故

29 是心選擇智慧資用

故 發心善察智慧成就故 發心已來與眾殊別所以然

者達聖慧故

30 是心淳厚以布施為資

用故 發心增長隨意施與故 發心已來甚為微妙所以然

者用廣布施普及眾生

31 是心大願持戒資用

故 發心如願戒清淨故 發心已來建立至願所以然

者具足戒禁

32 是心難沮忍辱資用

故 發菩提心普及怨親具忍

辱故 其發心已來而無等侶所以然

者無所不忍

33 是心難勝精進資用

故 發心難壞具精進故 其發心來無能抑制所以然

者用精進行無懈廢故

34 是心寂滅禪定資用

故 發心寂滅具禪定故 其發心來無所慕樂所以然

者寂度無極致定意故

35 是心無惱害慧資用

故 發心無毀具智慧故 其發心來無所歸趣因其曉了

智度無極

36 是心無瞋閡慈心深

故 發心無願增長大慈故其發心來永無所住所以然

者用無極慈故

37 是心根深悲心厚故發菩提心住根堅牢增長

大悲故 其發心來根株堅強所以然

者用行悲哀故

38 是心悅樂喜心厚故發心和悅增長大喜故 其發心來常懷悅豫所以然

者於諸眾生懷等心故

39 是心苦樂不動捨心厚

故 發心不動增長大捨故 其發心來雖遇苦樂不以為

動所以然者護一切故

40 是心護念諸佛神力故

發心任重諸佛所受故其發心來為諸如來所見將

養所以然者用順十方諸佛

教故

41 是心相續三寶不斷

故 發心不絕三寶不斷故 其發心來欲度一切五趣眾

難所以然者興隆導化

42 其發心來不捨三寶無所違

廢所以然者將順佛戒成聖

眾故

十六何謂「如來家」 (一)《十住毘婆沙論》卷1大正2625a22~b13

生如來家者如來家則是佛家如來者

(1)「如」名為實「來」名為至至真實中故名為如來何等為真實所謂

涅槃不虛誑故是名如實如《經》中說「佛告比丘第一聖諦無有虛

誑涅槃是也」 (2)復次「如」名不壞相所謂諸法實相是「來」名智慧到實相中通達其

義故名為如來 (3)復次空無相無作名為如諸佛來至三解脫門亦令眾生到此門故名為如

來 (4)復次如名四諦以一切種見四諦故名為如來 (5)復次如名六波羅蜜所謂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以是

六法來至佛地故名為如來 (6)復次諦捨滅慧四功德處名為如來以是四法來至佛地故名為

如來 (7)復次一切佛法名為如是如來至諸佛故名為如來 (8)復次一切菩薩地喜淨明炎難勝現前深遠不動善慧法

雲名為如諸菩薩以是十地來至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名為如來又

以如實八聖道分來故名為如來 (9) 復次權智二足來至佛故名為如來如去不還故名為如來 (10) 如來者 所謂十方三世諸佛是

「何等為真實所謂涅槃不虛誑故是名如實」參見

A《中阿含經》卷 8

「彼知是愛滅苦滅聖諦諸賢過去時是愛滅苦滅聖諦未來現在時

是愛滅苦滅聖諦真諦不虛不離於如亦非顛倒真諦審實」(大正 1

469a8~11)

B《大智度論》卷 97「般若波羅蜜真實聖法無有虛誑」(大正 25735c1~2) C《轉法輪經憂波提舍》「如世尊說諸比丘第一聖諦不虛妄法名為涅槃」

(大正 26357b2~3)

(二)《十住毘婆沙論》卷1大正2625b13~c8 如來者所謂十方三世諸佛是

(1)是諸佛家名為如來家今是菩薩行如來道相續不斷故名為生如來家 (2)又是菩薩必成如來故名為生如來家譬如生轉輪聖王家有轉輪聖王相

是人必作轉輪聖王是菩薩亦如是生如來家發是心故必成如來是名

生如來家 (3)如來家者有人言是四功德處所謂諦捨滅慧諸如來從此中生故

名為如來家 (4)有人言般若波羅蜜及方便是如來家如《助道經》中說

智度無極母 善權方便父 生故名為父 養育故名母 一切世間以父母為家是二似父母故名之為家

(5)有人言善慧名諸佛家從是二法出生諸佛是二則是一切善法之根本

如《經》中說「是二法俱行能成正法」善是父慧是母是二和合

名為諸佛家如說菩薩善法父 智慧以為母 一切諸如來 皆從是

二生

(6)有人言般舟三昧及大悲名諸佛家從此二法生諸如來此中般舟三昧為

父大悲為母 (7)復次般舟三昧是父無生法忍是母如《助菩提》中說

般舟三昧父 大悲無生母 一切諸如來 從是二法生

《助道經》即《菩提資糧論》(龍樹菩薩造隋達磨笈多譯) A「智度以為母方便為父者以生及持故說菩薩父母」(卷 1大正 32529a10~11) B「般若波羅蜜菩薩仁者母善方便為父慈悲以為女」(卷 1大正 32519a24~25) C「諸佛現前住牢固三摩提此為菩薩父大悲忍為母」卷 1大正 32529a1~2)

(三)《十住毘婆沙論》卷 1大正 2625c24~26a2

如得初果者如人得須陀洹道善閉三惡道門見法入法得法住堅牢法

不可傾動究竟至涅槃斷見諦所斷法故心大歡喜設使睡眠嬾惰不至二

十九有如以一毛為百分以一分毛分取大海水若二三渧苦已滅者如大

海水餘未滅者如二三渧心大歡喜菩薩如是得初地已名生如來家

「斷見諦所斷法故不至二十九有」 A《大智度論》卷 24「若須陀洹二十五有皆無是處」 (大正 25237b4~5)

「二十五有」石山寺本作「二十九有」(大正 25237d 注 7) B佛陀蜜多撰劉宋 曇摩蜜多譯《五門禪經要用法》

「四天下六欲天四惡道四禪地大梵天無色界第四禪地有五阿那

含天合二十五有」(大正 15332c-333a) 二十五有欲界(地獄餓鬼畜生阿修羅人趣四洲及六欲天)計十

四有色界(四禪及初禪之大梵四禪之無想淨居各一有)

計七有四無色界各一有計四有總計二十五有

C《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 46(大正 27 240b22~28) 「極七返有者謂唯受七有問應言十四有或二十八有若此唯依本

有說者應言十四有天上人中各七有故若依本有中有說者則二

十八有天人各有十四有故謂七本有及七中有何故但說極七有耶

答如七葉樹不過七故說極七有謂天與人本有中有各有七故」

D「二十九有」

(1)瓜生津隆真《十住毘婆沙論(I)》注云「二十九有二十五有中將阿那

含天(五淨居天)分為五即為二十九有」(p88)

(2)須陀洹斷見惑極七往返更無第二十九有可言

(四)《大方廣佛華嚴經》卷 34〈十地品〉大正 10181a22~26

菩薩始發如是心即得超凡夫地入菩薩位生如來家無能說其種族過失

離世間趣入出世道得菩薩法住菩薩處入三世平等於如來種中決定

當得無上菩提菩薩住如是法名住菩薩歡喜地 (五)《成佛之道》(p392)

菩薩初證聖性得到了從來未有的出世心嘗到了從來未有的離繫樂觀察如

來所有的一切功德自己都有分能得能成所以得到無比的歡喜由於通達

法空性也不再有「不活畏惡名畏死畏墮惡道畏大眾威德畏」了進

入初地的名為「生諸如來家」如來是一切佛菩薩以智度為母方便為父

分證了佛法身從此能荷擔佛的家業紹隆佛種不斷真是佛子所以說生如

來家

十七何謂「污佛家」

《十住毘婆沙論》卷 2(大正 2629c8~30a6) 不污諸佛家者何等為污諸佛家 有人言若人發求無上道心已後迴向聲聞辟支佛道不能住世繼三寶種

是名污諸佛家 [答曰]是義不然何以故是人能度生死又得諸無漏根力覺道亦

是佛子云何言污諸佛家如經說「佛告比丘汝是我子從我心

生口生得法分者」 又聲聞人言「諦捨滅慧處名諸佛家」何以故從是四

事出生諸佛故若污此四法名污諸佛家是故若人虛妄慳貪

狂亂愚癡是污佛家若正行此四則不污諸佛家 有人言六波羅蜜是諸佛家從此生諸佛故若違此六事是污佛家 有人言般若波羅蜜是諸佛母方便為父是名諸佛家以此二法出生諸佛

若違此法是污佛家 復次偈中自說污不污相所謂不毀戒不欺佛若受佛戒不能護持則

欺諸佛是污佛家何以故受戒時生佛家中破戒則欺諸佛名污佛

家若受戒不破不欺諸佛名為不污佛家

復次戒名三學戒學心學慧學破此學名污佛家 如法受戒而後毀破名為欺佛如是二句[不污諸佛家不毀戒欺佛]各有義趣

欺佛者空自發願不如說行欺誑眾生是名欺佛 復次一切法中不如說行名為欺佛

(《雜阿含經》卷 45大正 2330a13~14「汝等為子從我口生從法化生

得法餘財」) 十八關於三乘得解說之時限

(一)《十住毘婆沙論》卷 1大正 2620b1-9

問曰行聲聞辟支佛乘者幾時得度生死大海

答曰行聲聞乘者或以一世得度或以二世或過是數隨根利鈍

又以先世宿行因緣

行辟支佛乘者或以七世得度或以八世

若行大乘者或一恒河沙大劫或二三四至十百千萬億[恒

河沙大劫]或過是數然後乃得具足修行菩薩十地而成佛道亦隨根之

利鈍又以先世宿行因緣

(二)《大智度論》卷28大正25266c14-15

有辟支佛第一疾者四世行久者乃至百劫行如聲聞疾者三世久者六十

《大智度論》卷4大正2792b7-9

佛言無量阿僧祇劫作功德欲度眾生何以故言於三阿僧祇劫12

三阿僧祇劫有量有限

《大智度論》卷 38大正 25342b-343a

[經]舍利弗有菩薩摩訶薩初發意時行六波羅蜜上菩薩位得阿毗跋致

舍利弗有菩薩摩訶薩初發心時便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便轉法輪

與無量阿僧祇眾生作益厚已入無餘涅槃是佛般涅槃後餘法若住一劫

若減一劫舍利弗有菩薩摩訶薩初發意時與般若波羅蜜相應與無

數百千億菩薩從一佛國至一佛國淨佛世界

[論]釋曰有三種菩薩利根心堅未發心前久來集諸無量福德智慧是人

遇佛聞是大乘法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即時行六波羅蜜入菩薩

位得阿毗跋致地所以者何先集無量福德利根心堅從佛聞法故

12 印順法師《成佛之道》增注本(p 413)三大阿僧祇劫有二種解說(A)時間劫(B)德行劫以功德

來計算(依功德來計算三大阿僧祇劫一切菩薩修行成佛都是一樣的)

譬如遠行或有乘羊而去或有乘馬而去或有神通去者

乘羊者久久乃到乘馬者差速乘神通者發意頃便到如是不得言發意

間云何得到神通相爾不應生疑菩薩亦如是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時即入菩薩位

有菩薩初發意初雖心好後雜諸惡時時生念我求佛道以諸功德迴

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人久久無量阿僧祇劫或至或不至先世福德

因緣薄而復鈍根心不堅固如乘羊者

有人前世少有福德利根發心漸漸行六波羅蜜若三若十若百阿僧

祇劫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如乘馬者必有所到

第三乘神通者如上說是三種發心一者罪多福少二者福多罪少

三者但行清淨福德

清淨有二種一者初發心時即得菩薩道二者小住供養十方諸佛

通達菩薩道入菩薩位即是阿毗跋致地阿毗跋致地菩薩義如先說

次後菩薩大厭世間世世已來常好真實惡於欺誑是菩薩亦利根堅

心久集無量福德智慧初發心時便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即轉法輪

度無量眾生入無餘涅槃法住若一劫若減一劫留化佛度眾生佛有

二種神通力一者現在時二者滅後劫義如上說劫中所度眾生

亦復不少

次後菩薩亦利根心堅久集福德發心即與般若波羅蜜相應得六神通

與無量眾生共觀十方清淨世界而自莊嚴其國如阿彌陀佛先世時作

法藏比丘佛將導遍至十方示清淨國令選擇淨妙之國以自莊嚴其國

參見《不必定入定入印經》大正 15699c

印順法師《成佛之道》(增注本)p 415 對三種「神通行菩薩」所判攝之階位

(a)日月神通行龍樹又分為二類有的初發心就上菩薩位有的多少

修行就上菩薩位菩薩位雖有多種解說然依《般若經》

說是頂位再不墮惡道下賤家二乘地了(如約《華嚴

經》的行位說是發心住)

(b)聲聞神通行初發心就成大菩提八相成道[初地分證能於百佛世界

現身八相成道(1)由兜率天下生人間(2)入胎(3)出胎(4)出家(5)降魔(6)成道(7)轉法輪(8)入滅]

(c)如來神通行初發心就與般若相應成熟眾生莊嚴佛土這是方便道

菩薩初地以上到八地

(三)《大毘婆沙論》卷101大正27525b14-21

依狹小道而得解脫故名時解脫狹小道者謂若極速第一生中種善根第

二生中令成熟第三生中得解脫餘不決定

依廣大道而得解脫名不時解脫廣大道者謂若極遲聲聞乘經六十劫而得

解脫如舍利子獨覺乘經百劫而得解脫如麟角喻佛乘經三無數劫而得解

《大毘婆沙論》卷83大正27428b26~29

大加行得故名大悲非如聲聞菩提唯六十劫修加行得獨覺菩提唯經百劫修加

行得如來大悲三無數劫修習百千難行苦行然後乃得故名大悲

(四)真諦譯《攝大乘論釋》卷11大正31229b14-19

論曰有五種人於三阿僧祇劫修行圓滿或七阿僧祇劫或三十三阿僧祇劫

何者為五人行願行地人滿一阿僧祇劫行清淨意行人行有相行人行無相

行人於六地乃至七地滿第二阿僧祇劫從此後無功用行人乃至十地滿第三

阿僧祇劫

《攝大乘論釋》卷11大正31230a25-28

論曰復次云何七阿僧祇劫

釋曰欲顯餘部別執故言復次七阿僧祇劫時與前三阿僧祇劫時為等為

有短長此執等三阿僧祇劫但有別義開為七數

《攝大乘論釋》卷11大正31231b23-27

論曰復次云何三十三阿僧祇

釋曰有諸大乘師欲顯行有下中上欲顯為得未得方便欲顯已得不失

方便欲顯已得不失增上方便欲顯入住出三自在故分阿僧祇為三十三

(五)《大乘起信論》卷11大正32581b7-9

以一切菩薩皆經三阿僧祇劫故但隨眾生世界不同所見所聞根欲性異故示

所行亦有差別

印順法師《大乘起信論講記》p341「一切菩薩皆經三阿僧祇功」而成佛

這是任何菩薩都是一樣的從初住到第十回向滿為初阿僧祇劫從初地到

七地滿心為二阿僧祇劫從八地到第十地滿為第三阿僧祇劫種性善

根發心證悟都是一樣的等到圓滿成佛所以也是佛佛平等「但隨」

順「眾生世界不同所見所聞根欲性異故示」現菩薩的「所行」

也「有差別」根異根機的利鈍(下中上)有異欲異即好樂與興趣的各

別性異即習慣熏染有別如來鑑機的十力中即有根勝劣智力(根)種

種勝解智力(欲)種種界智力(性)因為眾生所處的世界不同所見所聞

不同根欲性也都不同故不能不示現所行有差別實則菩薩的行程是

一樣的

參印順法師《成佛之道》p237《中觀論頌講記》p348《華雨集(四)》p107

關於各經論所說之三乘解說時限

三乘別

所依經論 聲聞乘 辟支佛乘 大乘

《十住毘婆沙論》 隨根利鈍或一二

世或更多世不定隨

根利鈍又以先世宿行

因緣

或七世或八世得度 或一或二三四乃至十

百千萬億「恒河沙大

劫」或過是數

《大智度論》 快者三世慢則六十劫 最快四世最慢一百劫 無量阿僧祇劫但利根

者如乘神通行急速成

《大毘婆沙論》 狹小道最快三世

廣大道最慢六十劫

最慢一百劫如「麟角

喻」獨覺

三阿僧祇劫

《攝大乘論釋》

(真諦譯)

- - 三阿僧祇劫

七阿僧祇劫(別部)

三十三阿僧祇劫(餘

大乘師)

《大乘起信論》 - - 定是三阿僧祇劫但隨

眾生根性不同故示現

所行亦有差別

十九聲聞辟支佛佛俱到彼岸於解脫中有差別否

(一)《十住毘婆沙論》卷1大正2620b9-15

問曰聲聞辟支佛佛俱到彼岸於解脫中有差別不

答曰是事應當分別於諸煩惱得解脫是中無差別因是解脫入無餘涅槃是

中亦無差別無有相故但諸佛甚深禪定障解脫一切法障解脫於諸

聲聞辟支佛有差別非說所盡亦不可以譬喻為比

(二)《十住毘婆沙論》卷 11大正 2683a24-b3

無礙解脫者解脫有三種一者於煩惱障礙解脫二者於定障礙解脫三

者於一切法障礙解脫是中得慧解脫阿羅漢得離煩惱障礙解脫共解脫阿

羅漢及辟支佛得離煩惱障礙解脫得離諸禪定障礙解脫唯有諸佛具三解脫

所謂煩惱障礙解脫諸禪定障礙解脫一切法障礙解脫總是三種解脫故佛

名無礙解脫

(三)《大智度論》卷 35大正 25320c21-322a26

【經】舍利弗白佛言「世尊聲聞所有智慧若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羅漢

辟支佛智慧佛智慧是諸眾智無有差別不相違背無生性空若法不相違背

無生性空是法無有別異云何世尊言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一日修智慧

出過聲聞辟支佛上」(大正 25320c21-26)

【論】問曰上佛已說菩薩摩訶薩修智慧出過聲聞辟支佛上今舍利弗何以故問

答曰不問智慧勢力能度眾生今但問佛及弟子智慧體性法中無有差別者

以諸賢聖智慧皆是諸法實相慧皆是四諦及三十七品慧皆是出三界

入三脫門成三乘果慧以是故說無有差別

復次如須陀洹果以無漏智滅結得果乃至佛亦如是如須陀洹用二種

解脫果有為解脫無為解脫乃至佛亦如是如佛入涅槃須陀洹極

遲不過七世皆同事同緣同行同果報以是故言無相違背所以

者何不生性空故(大正25320c26-321a9)

有為解脫無為解脫(《俱舍論》卷 25大正 29133c20-21)

解脫體有二謂有為無為有為解脫謂無學勝解無為解脫謂一切惑

滅 【經】佛告舍利弗「於汝意云何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一日修智慧心念

我行道慧益一切眾生當以一切種智知一切法度一切眾生諸聲聞辟支佛

智慧為有是事不」舍利弗言「不也世尊」(大正 25321b6-10) 【論】helliphellip聲聞辟支佛雖有慈心本不發心願度一切眾生亦不迴善根向阿耨多

羅三藐三菩提以是故菩薩一日修智慧過聲聞辟支佛上

(大正 25321c26-322a1)

【經】「舍利弗於汝意云何諸聲聞辟支佛頗有是念我等當得阿耨多羅三藐

三菩提度一切眾生令得無餘涅槃不」舍利弗言「不也世尊」佛告

舍利弗「以是因緣故當知諸聲聞辟支佛智慧欲比菩薩摩訶薩智慧百

分不及一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及」(大正 25322a2-7)

【論】問曰上已反問舍利弗事已定今何以復問答曰以舍利弗引欲以須陀洹

同得解脫故與諸佛菩薩等而佛不聽譬如有人欲以毛孔之空與虛空等

以是故佛重質其事復次雖同一事義門各異先言智慧為一切眾生故

今言頗有是念我等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令一切眾生得無餘涅槃

(大正 25322a7-14)

【經】「舍利弗於汝意云何諸聲聞辟支佛頗有是念我行六波羅蜜成就眾

生莊嚴世界具佛十力四無所畏四無礙智十八不共法度脫無量阿僧

祇眾生令得涅槃不」舍利弗言「不也世尊」(大正 25322a17-26) 二十關於修學菩薩道成佛之殊勝理由

(一)《十住毘婆沙論》卷 1大正 2620b15-c23

問曰三乘所學皆為無餘涅槃若無餘涅槃中無差別者我等何用於恒河沙等

大劫往來生死具足十地不如以聲聞辟支佛乘速滅諸苦

答曰是語弱劣非是大悲有益之言若諸菩薩效汝小心無慈悲意不能精

勤修十地者諸聲聞辟支佛何由得度亦復無有三乘差別所以者何

一切聲聞辟支佛皆由佛出若無諸佛何由而出若不修十地何有

諸佛若無諸佛亦無法僧是故汝所說者則斷三寶種非是大人

有智之言不可聽察hellip如是聲聞辟支佛佛煩惱解脫雖無差別以

度無量眾生久住生死多所利益具足菩薩十地故有大差別

(二)《大毘婆沙論》卷 16大正 2777a24-b4

佛世尊愛恚永斷違順平等拔諍論根滅憍慢本視諸珍寶猶如瓦礫於一

切法覺照無遺無相似愛及恚慢等諸煩惱習已永斷故非如獨覺及諸聲聞

雖斷煩惱而有餘習貪愛習者如尊者阿難憐諸釋種瞋恚習者如尊者畢陵伽

筏蹉語殑伽神言小婢止流吾今欲渡憍慢習者如尊者舍利子棄擲醫藥

愚癡習者如尊者笈房缽底食前咳氣知食未銷不知後苦而復更食如是

等事其類甚多

(阿羅漢仍有習氣參見《大智度論》卷 27大正 25260c2-25)

二十一「是人修集聲聞辟支佛乘法未入法位我當教化令趣佛道」為何強調

「未入法位」 (一)《十住毘婆沙論》卷 7(大正 2655a4~18)

問曰云何名為歸依僧 答曰若諸聲聞人 未入法位者 令發無上心 使得佛十力

先以財施攝 後乃以法施 深信四果僧 不分別貴眾 求聲聞功德 而不證解脫 是名歸依僧 又應念三事

聲聞人者成聲聞乘 未入法位者於聲聞道未得必定能令此人發佛道心而得十力若入法位者

終不可令發無上心設或發心亦不成就如《般若波羅蜜》中尊者須菩提

所說「已入正法位不能發無上心何以故是人於生死已作障隔不復往

來生死發無上心

(二)《小品般若波羅蜜經》卷 1(大正 8540a16~21) 若諸天子未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今應當發若人已入正位則不堪任

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何以故已於生死作障隔故是人若發阿耨多羅三

藐三菩提心我亦隨喜終不斷其功德所以者何上人應求上法(參見《大

智度論》卷 54大正 25442c4~9) (三)印順法師《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p650~651

經中廣舉譬喻形容棄般若法門而取聲聞經者的無知對於傳統佛教採取了

尊重又貶抑的立場這不但維護了般若法門也有誘導聲聞修學般若法門的意

義誘導聲聞修學最顯著的例子如『小品般若波羅蜜經』卷一(大正 8540a)說

若諸天子未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今應當發若人已入正位則不

堪任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何以故已於生死作障隔故是人若發阿

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我亦隨喜終不斷其功德所以者何上人應求上

法 「入正位」是「入正性離生」的舊譯「入正位」聲聞行者就得「須陀洹」(初

果)最多不過七番生死一定要入無餘涅槃這樣就不能長在生死中修菩

薩行所以說「已於生死作障隔」如只有七番生死就不可能發求成佛道的

大心所以說「不堪任」這是依佛教界公認的教理說經上又說如「入正

位」的能發大菩提心求成佛道也是隨喜讚歎的因為上人聲聞聖者

是應該進一步的求更上的成佛法門說聲聞聖者不可能發心又鼓勵他們發心

修菩薩道這是不否定部派佛教的教義而暗示了聲聞聖者迴心的可能特別

是『大如品』依「如」真如而泯「三乘人」與「一(菩薩)乘人」的差

別消融了二乘與菩薩的對立

(四)《大品般若經》卷 22〈遍學品 74〉大正 8381b15-17

若菩薩摩訶薩作八人得須陀洹果乃至得阿羅漢果得辟支佛道然後入菩

薩位無有是處(《大智度論》卷 86大正 25659b26-28)

(五)《維摩詰所說經》卷中(大正 14549b4~b16) 若見無為入正位者不能復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譬如高原陸地不生蓮

華卑濕淤泥乃生此華如是見無為法入正位者終不復能生於佛法煩惱泥

中乃有眾生起佛法耳又如殖種於空終不得生糞壤之地乃能滋茂如是入無

為正位者不生佛法起於我見如須彌山猶能發于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生佛

法矣是故當知一切煩惱為如來種譬如不下巨海不能得無價寶珠如是不入

煩惱大海則不能得一切智寶

(六)《大智度論》卷 27大正 25263b12-25 菩薩初發意時所可怖畏無過聲聞辟支佛地正使墮地獄無如是怖畏

不永破大乘道故阿羅漢辟支佛於此大乘以為永滅譬如空地有樹名舍

摩梨(角+瓜)枝廣大眾鳥集宿一鴿後至住一枝上其枝及(角+瓜)即

時壓折澤神問樹神大鳥鵰鷲皆能任持何至小鳥便不自勝樹神答言

此鳥從我怨家尼俱盧樹上來食彼樹果來栖我上必當放糞子墮地者惡

樹復生為害必大是故於此一鴿大懷憂畏寧捨一枝所全者大菩薩

摩訶薩亦如是於諸外道魔眾及諸結使惡業無如是畏如阿羅漢辟支

佛何以故聲聞辟支佛於菩薩邊亦如彼鴿壞敗大乘心永滅佛業

一切菩薩乃至初發心皆畢定如法華經中說 問曰若菩薩皆畢定佛何以故種種呵二乘不聽菩薩取二乘證 答曰求佛道者應遍知法性是人畏老病死故於法性少分取證便自止息捨

佛道不度眾生諸佛菩薩之所呵責「汝欲捨去會不得離」得阿羅漢證時

不求諸菩薩深三昧又不廣化眾生是則迂迴於佛道稽留 問曰阿羅漢先世因緣所受身必應當滅住在何處而具足佛道 答曰得阿羅漢時三界諸漏因緣盡更不復生三界有淨佛土出於三界乃

至無煩惱之名於是國土佛所聞法華經具足佛道如法華經說「有羅漢若不

聞法華經自謂得滅度我於餘國為說是事汝皆當作佛」

問曰若阿羅漢往淨佛國土受法性身如是應得疾作佛何以言迂迴稽留

答曰是人著小乘因緣捨眾生捨佛道又復虛言得道以是因緣故雖不受

生死苦惱於菩薩根鈍不能疾成佛道不如直往菩薩

復次佛法於五不可思議中最第一今言漏盡阿羅漢還作佛唯佛能知論議

者正可論其事不能測知是故不應戲論若求得佛時乃能了知餘人可信而

不可知(大正 25714a1~25) (七)《大智度論》卷 28大正 25264b7~10

問曰阿羅漢煩惱已盡習亦未盡何以不生(法性生身) 答曰阿羅漢無大慈悲無本誓願度一切眾生又以實際作證已離生死故

(八)如果二乘人可以迴心向大則須耗費多少時間才能成佛呢

1《大般涅槃經》卷 11

一斷三結得須陀洹果不墮地獄畜生餓鬼helliphellip是人未來過八萬劫

便當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迦葉第二人者斷三結縛薄貪恚癡

得斯陀含果名一往來helliphellip是人未來過六萬劫便當得成阿耨多羅三藐

三菩提迦葉第三人者斷五下結得阿那含果更不來此helliphellip是人未

來過四萬劫便當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迦 葉第四人者永斷貪欲瞋恚愚癡得阿羅漢果helliphellip亦非騏驎獨一之

行helliphellip是人未來過二萬劫便當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迦葉第五人

者永斷貪欲瞋恚愚癡得辟支佛道helliphellip真是騏驎獨一之行helliphellip是人未

來過十千劫便當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大正 12431 c16~432a5) 2《瑜伽師地論》卷 80

問迴向菩提聲聞為住無餘依涅槃界中能發趣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耶

為住有餘依涅槃界耶 答唯住有餘依涅槃界中可有此事所以者何以無餘依涅槃界中遠離

一切發起事業一切功用皆悉止息 問若唯住有餘依涅槃界中能發趣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云何但由一

生便能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耶所以者何阿羅漢等尚當無有所餘

一生何況當有多生相續 答由彼要當增諸壽行方能成辦世尊多分依此迴向菩提聲聞密意說

言物類善男子若有善修四神足已能住一劫或餘一劫餘一劫者

此中意說過於一劫彼雖如是增益壽行能發趣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而

所修行極成遲鈍樂涅槃故不如初心始業菩薩彼既如是增壽行已

留有根身別作化身同法者前方便示現於無餘依般涅槃界而般涅槃

由此因緣皆作是念某名尊者於無餘依般涅槃界已般涅槃彼以所留有

根實身即於此界贍部洲中隨其所樂遠離而住一切諸天尚不能睹何

況其餘眾生能見彼於涅槃多樂住故於遍遊行彼彼世界親近供養佛菩

薩中及於修習菩提資糧諸聖道中若放逸時諸佛菩薩數數覺悟被覺

悟已於所修行能不放逸(大正 30749a5~b1)

迴向菩提聲聞要想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必須在尚未證入無餘依涅槃

界前才有可能其所使用的方法是善修四神足在住壽一劫或餘一劫的

時間中廣集菩提資糧依四神足之力而住壽一劫或餘一劫這是佛教中

古老的傳說如《長阿含經》卷 2<遊行經>云 佛告阿難諸有修四神足多修習行常念不忘在意所欲可得

不死一劫有餘阿難佛四神足已多修行專念不忘在意所欲

如來可止一劫有餘為世除冥多所饒益天人獲安(大正 115b19~24)

這樣的傳說在聲聞部派中是知道的但何以沒有說到可以依四神足之力

在住壽餘一劫的時間中廣集菩提資糧而成佛呢從時間觀的角度來看

《瑜伽師地論》說「餘一劫者此中意說過於一劫」這是將「餘一劫」

的時間擴充了不論多久時間直到成佛為止而不是一劫多一點的意思

而聲聞部派也許認為「餘一劫」是一劫再多一點的時間因此就沒有說到

可以依四神足之力在住壽一劫或一劫餘的時間中廣集菩提資糧而成

佛但從有部認為入了忍位就無法迴心向大的主張來看則不論「餘一劫」

的時間是長是短都將無法成佛這應該是部派間沒有傳說依四神足之力

在住壽餘一劫的時間中廣集菩提資糧而成佛的主要原因 二十二諸佛威力功德智慧無量深法等無差別為何佛壽有長短國土有淨穢

正法有久住不久住helliphellip (一)《十住毘婆沙論》卷 3大正 2632c3-14

佛功德力者一切去來今佛威力功德智慧無量深法等無差別但隨

諸佛本願因緣helliphellip無量壽命者壽命無量劫過諸算數一劫百劫千

劫萬劫億劫百千萬億那由他阿僧祇劫如是久住為利益憐愍眾生故

一切諸佛雖力能無量壽以本願故有久住世者有不久住者

(二)《俱舍論》卷 27大正 29141b3-9 論曰由三事故諸佛皆等一由資糧等圓滿故二由法身等成辦故三由

利他等究竟故由壽種姓身量等殊諸佛相望容有差別壽異謂佛

壽有短長種異謂佛生剎帝利婆羅門種姓異謂佛姓喬答摩迦葉波等

量異謂佛身有小大等言顯諸佛法住久近等 (三)佛壽命長短(《大智度論》卷 34大正 25312a14- b21)

問曰佛雖有長壽業因緣生於惡世故壽命便短以此短壽能具佛事何

用長為又佛以神通力故一日之中能具佛事何況百歲 答曰此間閻浮提惡故佛壽應短餘處好故佛壽應長 問曰若然者菩薩於此閻浮提淨飯王宮生出家成道是實佛餘處皆是神

通力變化作佛以度眾生 答曰此言非也所以者何餘處閻浮提亦各各言我國是實佛餘處為變化

何以知之若餘處國土自知是化佛則不肯信受教戒又如餘國土人

壽命一劫若佛壽百歲於彼裁無一日眾生則起輕慢不肯受教彼則

以一劫為實佛以此為變化如《首楞嚴經》說「神通遍照佛壽七百

千阿僧祇劫佛告文殊尸利彼佛則是我身彼佛亦言釋迦文佛則是

我身」以是故知諸佛壽命實皆無量為度人故現有長短汝言釋迦

文佛以神通力故所度眾生與人壽不異者則不須百歲一日之中可

具足佛事 如阿難一時心生是念如然燈世尊一切勝佛鞞婆尸佛出於好世

壽命極多能具佛事我釋迦文佛出生惡世壽命極短將無世尊

不能具足佛事耶 爾時世尊入日出三昧從身變化出無量諸佛及無量光明普至十方

一一化佛在諸世界各作佛事或有說法或現神通或現三昧或現

飯食如是之比種種因緣施作佛事而度眾生從三昧起告阿難曰『汝

悉見聞是事不』阿難言『唯然已見』佛告阿難『佛以如是神力

能具佛事不』阿難言『假令佛壽一日大地草木悉為可度眾生則

能度盡何況百歲』 以是故知諸佛壽命皆悉無量為度人故現有長短譬如日出影現

於水隨水大小水大則影久水小則速滅若照琉璃頗梨珠山影則

久住又如火燒草木然少則速滅然多則久住不可以滅處無火

故謂多然處亦無光明長短義亦如是 (參見《佛說首楞嚴三昧經》卷 2大正 15644c)

(四)佛土淨不淨(《大智度論》卷 32大正 25302b12-c10) 一切佛功德皆等無多無少

問曰若爾者何以言阿彌陀佛壽命無量光明千萬億由旬無量劫度眾生

答曰諸佛世界種種有淨不淨有雜

如《三十三天品經》說佛在三十三天安居自恣時至四眾久不見

佛愁思不樂遣目連白佛言「世尊云何捨此眾生住彼天上」

時佛告目連「汝觀三千世界」目連以佛力故觀或見諸佛為大眾

說法或見坐禪或見乞食如是種種施作佛事目連即時五體投地

是時須彌山王跛[跳-兆+我]大動諸天皆大驚怖目連涕泣稽首白

佛「佛有大悲不捨一切作如是種種化度眾生」佛告目連「汝

所見甚少過汝所見東方有國純以黃金為地彼佛弟子皆是阿羅漢

六通無礙復過是東方有國純以白銀為地彼佛弟子皆學辟支佛道

復過是東方有國純以七寶為地其地常有無量光明彼佛所化弟子純

諸菩薩皆得陀羅尼諸三昧門住阿毘跋致地目連當知彼諸佛者

皆是我身如是等東方恒河沙等無量世界有莊嚴者不莊嚴者皆

是我身而作佛事如東方南西北方四維上下亦復如是」

以是故當知釋迦文佛更有清淨世界如阿彌陀國阿彌陀佛亦有嚴

淨不嚴淨世界如釋迦文佛國諸佛大悲徹於骨髓不以世界好醜隨

應度者而教化之如慈母愛子子雖沒在廁溷懃求拯拔不以為惡

(五)清淨國土雜國土(《大智度論》卷 93大正 25711c14-21) 問曰佛憐愍眾生淨佛國土中何以無三惡道眾生 答曰憐愍一切眾生平等無異此中說清淨業因緣是國土中無三惡道

又佛非但一國土乃有十方恒河沙國土佛有清淨國土有雜國土

雜國土中則具有五道淨佛國土或有人天別異或無有人天別異

如過去天王佛國土中唯佛世尊以為法王是故名為天王佛 (六)《維摩詰所說經》〈佛國品第一〉卷 1大正 14538c10-29

舍利弗眾生罪故不見如來佛土嚴淨非如來咎舍利弗我此土淨而汝

不見爾時螺髻梵王語舍利弗『勿作是意謂此佛土以為不淨所以

者何我見釋迦牟尼佛土清淨譬如自在天宮』舍利弗言『我見此土

丘陵坑坎荊蕀沙礫土石諸山穢惡充滿』螺髻梵言『仁者心有高下

不依佛慧故見此土為不淨耳舍利弗菩薩於一切眾生悉皆平等深心

清淨依佛智慧則能見此佛土清淨』於是佛以足指按地即時三千大千

世界若干百千珍寶嚴飾譬如寶莊嚴佛無量功德寶莊嚴土一切大眾

歎未曾有而皆自見坐寶蓮華佛告舍利弗『汝且觀是佛土嚴淨』舍

利弗言『唯然世尊本所不見本所不聞今佛國土嚴淨悉現』佛語

舍利弗『我佛國土常淨若此為欲度斯下劣人故示是眾惡不淨土耳譬

如諸天共寶器食隨其福德飯色有異如是舍利弗若人心淨便見此土功德

莊嚴』 (七)正法久住不久住(《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 183大正 27919a3-16)

問何故過去諸佛有未般涅槃正法即滅有於般涅槃後七日即滅今釋迦佛

千歲方滅耶 答過去諸佛壽量長遠於彼正教所應作者佛在世時多已究竟故法速滅

今世尊釋迦牟尼出百年時壽量短促正教所作雖佛涅槃多未究竟乃

至千歲於中有種善根者有成熟者有解脫者是故經於多時正法方滅

有說過去諸佛所有弟子愛重奢摩他非毘缽舍那由重奢摩他故

恒住寂止不樂傳說契經等十二分教故法速滅 今世尊弟子愛重毘缽舍那非奢摩他由重毘缽舍那故多住觀察皆

樂傳授契經等十二分教是故正法多時乃滅 (八)1《成佛之道》(增注本)p19

從經典看來佛的色身有大小壽命有長短國土有淨穢弟子有多少正

法住世也不一致要知道這是佛的方便示現為了適應眾生的根機才有

這種種差別

2《成佛之道》(增注本)p425-426

佛壽與佛身的長短可說有限量的都是化身化土化身佛為什麼示現這

些差別呢因眾生根性不同有的應以苦切語三惡道是這樣的苦眾生界

是這樣的苦能因此發心修行這是折伏門 有的應以愛語這麼清淨那麼自在就肯發心修行這是攝受門 化身佛就是以這折攝二門來成就眾生的隨機適應如藥能治病就是妙

藥所以不應該生優劣想

3印順法師《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p493 釋尊的生在穢惡時代是出於悲憫眾生的願力願意在穢土成佛救護眾生

脫離一切苦這是重在「悲能拔苦」的精神彌勒是立願生在「佛剎莊嚴

壽命無數」的世界重在慈(彌勒譯為「慈」)的「施與安樂」至於成佛

(智證)度眾生是沒有不同的這是法藏部的見解 說一切有部以為「慈氏菩薩多自饒益少饒益他釋迦菩薩多饒益他少

自饒益」釋尊與彌勒因行的對比釋尊是更富於大悲為眾生的精神所以

彌勒的最初發心比釋迦早了四十餘劫而成佛卻落在釋尊以後這顯得大

悲苦行的菩薩道勝過了為「莊嚴佛剎壽命無數」而發心修行

Page 30: 《十住毘婆沙論》之菩薩修行要略...2006 年佛法度假中文營隊課程講義 《十住毘婆沙論》之菩薩修行要略 釋長慈編 2006/5/22 壹、簡介 一、釋《論》題:

復次佛心中一切眾生一切法皆畢定人以智不及故名為不畢定佛

知雖無量阿僧祇劫積大功德必退作小乘者亦知微細昆虫雖未有善

心過爾所劫發心後當作佛定知一切法皆如是從是因得是果

是故名佛一切法中無礙以畢定知故 復次須菩提聞法華經(卷 1大正 99a)中說於佛所作少功德

乃至戲笑一稱南無佛漸漸必當作佛又聞阿鞞跋致品中有退不退

又復聞聲聞人皆當作佛若爾者不應有退如法華經中說畢定餘經說

有退有不退是故今問為畢定為不畢定如是等種種因緣故問定

不定

佛答菩薩是畢定

須菩提心以入涅槃為畢定是故問為何道中畢定

佛答非畢定二乘但於大乘中畢定

求佛道者有上中下是故問為初發意為阿鞞跋致為最後身畢定 須菩提意謂為阿鞞跋致已上畢定住佛道中故

佛答三種菩薩皆畢定畢定者必當作佛

問曰如上品中說佛以佛眼見十方菩薩求佛如恒河沙得阿鞞跋致者若

一若二今何以言三種菩薩盡皆畢定

答曰我先已說般若甚深有無量門有說諸菩薩退而不畢定有處說菩薩畢

定不退如阿鞞跋致品中須菩提問佛菩薩退者於何處退為從色

為從受想行識乃至十八不共法

畢竟空故諸法皆不退此中佛何以更說不退

問曰是二義何者是實

答曰二事皆實佛口所說無不實者如佛或說諸法空無所有或說布施持

戒等是有為初發心者說諸法有為久學人著善法者說諸法空無所有

懈怠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牢固者如是人應從聲聞道得度而不求聲

聞久於生死中受苦是故說發心如恒河沙得阿鞞跋致者若一若二

眾生聞是已能堪受眾苦者畢定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若不能者取

聲聞辟支佛道

有人堪任得佛而大悲心薄自愛身重此人聞佛難得多有退者作是

念我或不能得佛不如早取涅槃何用世世受勤苦為為是人故說

一切菩薩乃至初發心皆畢定如法華經中說

問曰若菩薩皆畢定佛何以故種種呵二乘不聽菩薩取二乘證

答曰求佛道者應遍知法性是人畏老病死故於法性少分取證便自止

息捨佛道不度眾生諸佛菩薩之所呵責汝欲捨去會不得離得阿

羅漢證時不求諸菩薩深三昧又不廣化眾生是則迂迴於佛道稽留

問曰阿羅漢先世因緣所受身必應當滅住在何處而具足佛道

答曰得阿羅漢時三界諸漏因緣盡更不復生三界有淨佛土出於三界

乃至無煩惱之名於是國土佛所聞法華經具足佛道如法華經(卷 1大正 97c1~7)說有羅漢若不聞法華經自謂得滅度我於餘國為

說是事汝皆當作佛

問曰若阿羅漢往淨佛國土受法性身如是應得疾作佛何以言迂迴稽留 答曰是人著小乘因緣捨眾生捨佛道又復虛言得道以是因緣故雖不

受生死苦惱於菩薩根鈍不能疾成佛道不如直往菩薩

復次佛法於五不可思議中最第一今言漏盡阿羅漢還作佛唯佛能知

論議者正可論其事不能測知是故不應戲論若求得佛時乃能了知

餘人可信而不可知

十五菩薩初發心相為何 《十住毘婆沙論》卷 1大正 2624c14~25a1~16

問曰是菩薩初心釋迦牟尼佛初發心是心云何

答曰1是心不雜一切煩惱2是心相續不貪異乘3是心堅牢一切

外道無能勝者4是心一切眾魔不能破壞5是心為常能集善根

6是心能知有為無常7是心無動能攝佛法8是心無覆離諸

邪行9是心安住不可動故10是心無比無相違故11是心

如金剛通達諸法故12是心不盡集無盡福德故13是心平等

等一切眾生故14是心無高下無差別故15是心清淨性無垢故

16是心離垢慧炤明故17是心無垢不捨深心故18是心為廣

慈如虛空故19是心為大受一切眾生故20是心無閡至無障智

故21是心遍到不斷大悲故22是心不斷能正迴向故23是

心眾所趣向智者所讚故 24是心可觀小乘瞻仰故25是心難

見一切眾生不能睹故26是心難破能善入佛法故27是心為住

一切樂具所住處故28是心莊嚴福德資用故29是心選擇智慧

資用故30是心淳厚以布施為資用故31是心大願持戒資用故

32是心難沮忍辱資用故33是心難勝精進資用故34是心寂

滅禪定資用故35是心無惱害慧資用故36是心無瞋閡慈心

深故37是心根深悲心厚故38是心悅樂喜心厚故39是心

苦樂不動捨心厚故40是心護念諸佛神力故41是心相續三

寶不斷故 如是等無量功德莊嚴初必定心如〈無盡意品〉中廣說

(1)是心不雜一切煩惱者見諦思惟所斷二百九十四煩惱不與心和合

故名為不雜 (2)是心相續不貪異乘者從初心相續來不貪聲聞辟支佛乘但為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名為相續不貪異乘 如是等四十句論應如是知

(參見西晉竺法護譯《阿差末菩薩經》卷 1大正 13586b29~587a19 北涼曇無讖譯《大方等大集經》卷 27〈無盡意菩薩品〉大正 13

187a29~b24)

「心如金剛」參見《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四〈金剛品〉 (大正 8

243b19~244a16) 「見諦思惟所斷二百九十四煩惱」《十住毘婆沙論》卷 16

使所攝名為煩惱纏所攝名為垢使所攝煩惱者貪瞋慢無明身見

邊見見取戒取邪見疑是十根本隨三界見諦思惟所斷分別故

名九十八使非使所攝者不信無慚無愧諂曲戲侮堅執懈怠

退沒睡眠佷戾慳嫉憍不忍食不知足亦以三界見諦思惟所

斷分別故有一百九十六纏垢」(大正 26108b28~c6) 九十八使加一百九十六纏垢合為二百九十四煩惱

經名

心相

順序

《十住毘婆沙論》卷 1 〈入初地 品〉 大正

2624c14~25a1~16)

《大方等大集經》卷 27〈無盡意菩薩品〉大正

13187a29~b24)

《阿差末菩薩經》卷 1大正

13586b29~587a19

1 是心不雜一切煩惱 發菩提心不離煩惱故

離=雜(宋元宮)

大正 13187d 注 7

悉遍諸欲婬怒癡醉而無所

縛所以者何

2 是心相續不貪異乘發心相續不悕餘乘故 不與羅漢及緣覺乘而俱同塵

3 是心堅牢一切外道無

能勝者 發心堅固不參外論故 發心已來堅固其志不可轉

移所以者何不為邪業之所

迷誤

4 是心一切眾魔不能破

壞 發心不壞魔不沮故 一切眾魔不能壞意

5 是心為常能集善根 發心恒順善根增長故 有是心者其諸功德悉為成

6 是心能知有為無常 發心至常有為法無常

故 遊于無常而獨總攬眾之元

首所以者何有計常者則生

死業所以特尊解道有常名

曰為尊出無常故

7 是心無動能攝佛法發心不動一切諸佛安慰

護助故 從發心來其心坦然無所縛

著所以者何不離諸佛功德

業故

8 是心無覆離諸邪行發心勝妙離衰損故 所修事業無能得短所以然

者一切眾惡悉盡索故

9 是心安住不可動故發心安止不戲論故 其心永安不可動故

10 是心無比無相違故發心無喻無相似故 其心無侶所以然者希有逮

11 是心如金剛通達諸法

故 發心金剛壞諸法故 心如金剛所以然者皆知一

切諸法之故

12 是心不盡集無盡福德

故 發心無盡無量功德悉成

就故 所不可盡苞裹諸法道慧之

13 是心平等等一切眾生

故 發心平等利眾生故 從發心來強若金剛等眾生

14 是心無高下無差別

故 發心普覆無別異故 其心質直而無諛諂故號曰

正而無偏頗

15 是心清淨性無垢故發心鮮明性常淨故 從發心來常懷鮮明所以然

者本清淨故 16 是心離垢慧炤明故發心無垢智慧明了故 以去眾垢悉消諸冥其慧顯

曜窈隱皆明

17 是心無垢不捨深心

故 發心善解不離畢竟故從發心來沐浴眾穢所以然

者其信甚固無所捨故

18 是心為廣慈如虛空

故 發心廣快慈如虛空故發心甚大無有邊崖所以然

者心若虛空

19 是心為大受一切眾生

故 發心曠大悉能容受諸眾

生故 發心曠然所以然者含受眾

生當因度故

20 是心無閡至無障智

故 發心無礙智慧通達故 發心無盡所以然者其慧玄

曠無所罣礙

21 是心遍到不斷大悲

故 發心遍至大悲不斷故從初發心無所不入所以然

者大慈無極亦無盡故

22 是心不斷能正迴向

故 發心不斷善解立願故 其發心行無能斷者所以然

者功德願故

23 是心眾所趣向智者所

讚故 發心為歸諸佛所讚故 發心甚安極可愛敬所以然

者為諸眾生所喜樂故

24 是心可觀小乘瞻仰

發心殊勝二乘宗仰故 發心特尊與眾超異所以然

者一切外學聲聞緣覺之

所奉故

25 是心難見一切眾生不

能睹故 發心深遠一切眾生所不

知故 其所發心無能知意所以然

者非諸凡俗之所及逮猶如

農夫不能達知聖王之事

26 是心難破能善入佛法發心不敗不破佛法故發種類心所以然者各各從

故 其本種之業皆獲其果一切

諸法常存在故

27 是心為住一切樂具所

住處故 發心安隱善與眾生諸快

樂故 從初發心以為道本所以然

者由是所致得大安故

28 是心莊嚴福德資用

故 發心莊嚴一切功德悉成

就故 發心已來而自莊嚴所以然

者成功勳故

29 是心選擇智慧資用

故 發心善察智慧成就故 發心已來與眾殊別所以然

者達聖慧故

30 是心淳厚以布施為資

用故 發心增長隨意施與故 發心已來甚為微妙所以然

者用廣布施普及眾生

31 是心大願持戒資用

故 發心如願戒清淨故 發心已來建立至願所以然

者具足戒禁

32 是心難沮忍辱資用

故 發菩提心普及怨親具忍

辱故 其發心已來而無等侶所以然

者無所不忍

33 是心難勝精進資用

故 發心難壞具精進故 其發心來無能抑制所以然

者用精進行無懈廢故

34 是心寂滅禪定資用

故 發心寂滅具禪定故 其發心來無所慕樂所以然

者寂度無極致定意故

35 是心無惱害慧資用

故 發心無毀具智慧故 其發心來無所歸趣因其曉了

智度無極

36 是心無瞋閡慈心深

故 發心無願增長大慈故其發心來永無所住所以然

者用無極慈故

37 是心根深悲心厚故發菩提心住根堅牢增長

大悲故 其發心來根株堅強所以然

者用行悲哀故

38 是心悅樂喜心厚故發心和悅增長大喜故 其發心來常懷悅豫所以然

者於諸眾生懷等心故

39 是心苦樂不動捨心厚

故 發心不動增長大捨故 其發心來雖遇苦樂不以為

動所以然者護一切故

40 是心護念諸佛神力故

發心任重諸佛所受故其發心來為諸如來所見將

養所以然者用順十方諸佛

教故

41 是心相續三寶不斷

故 發心不絕三寶不斷故 其發心來欲度一切五趣眾

難所以然者興隆導化

42 其發心來不捨三寶無所違

廢所以然者將順佛戒成聖

眾故

十六何謂「如來家」 (一)《十住毘婆沙論》卷1大正2625a22~b13

生如來家者如來家則是佛家如來者

(1)「如」名為實「來」名為至至真實中故名為如來何等為真實所謂

涅槃不虛誑故是名如實如《經》中說「佛告比丘第一聖諦無有虛

誑涅槃是也」 (2)復次「如」名不壞相所謂諸法實相是「來」名智慧到實相中通達其

義故名為如來 (3)復次空無相無作名為如諸佛來至三解脫門亦令眾生到此門故名為如

來 (4)復次如名四諦以一切種見四諦故名為如來 (5)復次如名六波羅蜜所謂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以是

六法來至佛地故名為如來 (6)復次諦捨滅慧四功德處名為如來以是四法來至佛地故名為

如來 (7)復次一切佛法名為如是如來至諸佛故名為如來 (8)復次一切菩薩地喜淨明炎難勝現前深遠不動善慧法

雲名為如諸菩薩以是十地來至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名為如來又

以如實八聖道分來故名為如來 (9) 復次權智二足來至佛故名為如來如去不還故名為如來 (10) 如來者 所謂十方三世諸佛是

「何等為真實所謂涅槃不虛誑故是名如實」參見

A《中阿含經》卷 8

「彼知是愛滅苦滅聖諦諸賢過去時是愛滅苦滅聖諦未來現在時

是愛滅苦滅聖諦真諦不虛不離於如亦非顛倒真諦審實」(大正 1

469a8~11)

B《大智度論》卷 97「般若波羅蜜真實聖法無有虛誑」(大正 25735c1~2) C《轉法輪經憂波提舍》「如世尊說諸比丘第一聖諦不虛妄法名為涅槃」

(大正 26357b2~3)

(二)《十住毘婆沙論》卷1大正2625b13~c8 如來者所謂十方三世諸佛是

(1)是諸佛家名為如來家今是菩薩行如來道相續不斷故名為生如來家 (2)又是菩薩必成如來故名為生如來家譬如生轉輪聖王家有轉輪聖王相

是人必作轉輪聖王是菩薩亦如是生如來家發是心故必成如來是名

生如來家 (3)如來家者有人言是四功德處所謂諦捨滅慧諸如來從此中生故

名為如來家 (4)有人言般若波羅蜜及方便是如來家如《助道經》中說

智度無極母 善權方便父 生故名為父 養育故名母 一切世間以父母為家是二似父母故名之為家

(5)有人言善慧名諸佛家從是二法出生諸佛是二則是一切善法之根本

如《經》中說「是二法俱行能成正法」善是父慧是母是二和合

名為諸佛家如說菩薩善法父 智慧以為母 一切諸如來 皆從是

二生

(6)有人言般舟三昧及大悲名諸佛家從此二法生諸如來此中般舟三昧為

父大悲為母 (7)復次般舟三昧是父無生法忍是母如《助菩提》中說

般舟三昧父 大悲無生母 一切諸如來 從是二法生

《助道經》即《菩提資糧論》(龍樹菩薩造隋達磨笈多譯) A「智度以為母方便為父者以生及持故說菩薩父母」(卷 1大正 32529a10~11) B「般若波羅蜜菩薩仁者母善方便為父慈悲以為女」(卷 1大正 32519a24~25) C「諸佛現前住牢固三摩提此為菩薩父大悲忍為母」卷 1大正 32529a1~2)

(三)《十住毘婆沙論》卷 1大正 2625c24~26a2

如得初果者如人得須陀洹道善閉三惡道門見法入法得法住堅牢法

不可傾動究竟至涅槃斷見諦所斷法故心大歡喜設使睡眠嬾惰不至二

十九有如以一毛為百分以一分毛分取大海水若二三渧苦已滅者如大

海水餘未滅者如二三渧心大歡喜菩薩如是得初地已名生如來家

「斷見諦所斷法故不至二十九有」 A《大智度論》卷 24「若須陀洹二十五有皆無是處」 (大正 25237b4~5)

「二十五有」石山寺本作「二十九有」(大正 25237d 注 7) B佛陀蜜多撰劉宋 曇摩蜜多譯《五門禪經要用法》

「四天下六欲天四惡道四禪地大梵天無色界第四禪地有五阿那

含天合二十五有」(大正 15332c-333a) 二十五有欲界(地獄餓鬼畜生阿修羅人趣四洲及六欲天)計十

四有色界(四禪及初禪之大梵四禪之無想淨居各一有)

計七有四無色界各一有計四有總計二十五有

C《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 46(大正 27 240b22~28) 「極七返有者謂唯受七有問應言十四有或二十八有若此唯依本

有說者應言十四有天上人中各七有故若依本有中有說者則二

十八有天人各有十四有故謂七本有及七中有何故但說極七有耶

答如七葉樹不過七故說極七有謂天與人本有中有各有七故」

D「二十九有」

(1)瓜生津隆真《十住毘婆沙論(I)》注云「二十九有二十五有中將阿那

含天(五淨居天)分為五即為二十九有」(p88)

(2)須陀洹斷見惑極七往返更無第二十九有可言

(四)《大方廣佛華嚴經》卷 34〈十地品〉大正 10181a22~26

菩薩始發如是心即得超凡夫地入菩薩位生如來家無能說其種族過失

離世間趣入出世道得菩薩法住菩薩處入三世平等於如來種中決定

當得無上菩提菩薩住如是法名住菩薩歡喜地 (五)《成佛之道》(p392)

菩薩初證聖性得到了從來未有的出世心嘗到了從來未有的離繫樂觀察如

來所有的一切功德自己都有分能得能成所以得到無比的歡喜由於通達

法空性也不再有「不活畏惡名畏死畏墮惡道畏大眾威德畏」了進

入初地的名為「生諸如來家」如來是一切佛菩薩以智度為母方便為父

分證了佛法身從此能荷擔佛的家業紹隆佛種不斷真是佛子所以說生如

來家

十七何謂「污佛家」

《十住毘婆沙論》卷 2(大正 2629c8~30a6) 不污諸佛家者何等為污諸佛家 有人言若人發求無上道心已後迴向聲聞辟支佛道不能住世繼三寶種

是名污諸佛家 [答曰]是義不然何以故是人能度生死又得諸無漏根力覺道亦

是佛子云何言污諸佛家如經說「佛告比丘汝是我子從我心

生口生得法分者」 又聲聞人言「諦捨滅慧處名諸佛家」何以故從是四

事出生諸佛故若污此四法名污諸佛家是故若人虛妄慳貪

狂亂愚癡是污佛家若正行此四則不污諸佛家 有人言六波羅蜜是諸佛家從此生諸佛故若違此六事是污佛家 有人言般若波羅蜜是諸佛母方便為父是名諸佛家以此二法出生諸佛

若違此法是污佛家 復次偈中自說污不污相所謂不毀戒不欺佛若受佛戒不能護持則

欺諸佛是污佛家何以故受戒時生佛家中破戒則欺諸佛名污佛

家若受戒不破不欺諸佛名為不污佛家

復次戒名三學戒學心學慧學破此學名污佛家 如法受戒而後毀破名為欺佛如是二句[不污諸佛家不毀戒欺佛]各有義趣

欺佛者空自發願不如說行欺誑眾生是名欺佛 復次一切法中不如說行名為欺佛

(《雜阿含經》卷 45大正 2330a13~14「汝等為子從我口生從法化生

得法餘財」) 十八關於三乘得解說之時限

(一)《十住毘婆沙論》卷 1大正 2620b1-9

問曰行聲聞辟支佛乘者幾時得度生死大海

答曰行聲聞乘者或以一世得度或以二世或過是數隨根利鈍

又以先世宿行因緣

行辟支佛乘者或以七世得度或以八世

若行大乘者或一恒河沙大劫或二三四至十百千萬億[恒

河沙大劫]或過是數然後乃得具足修行菩薩十地而成佛道亦隨根之

利鈍又以先世宿行因緣

(二)《大智度論》卷28大正25266c14-15

有辟支佛第一疾者四世行久者乃至百劫行如聲聞疾者三世久者六十

《大智度論》卷4大正2792b7-9

佛言無量阿僧祇劫作功德欲度眾生何以故言於三阿僧祇劫12

三阿僧祇劫有量有限

《大智度論》卷 38大正 25342b-343a

[經]舍利弗有菩薩摩訶薩初發意時行六波羅蜜上菩薩位得阿毗跋致

舍利弗有菩薩摩訶薩初發心時便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便轉法輪

與無量阿僧祇眾生作益厚已入無餘涅槃是佛般涅槃後餘法若住一劫

若減一劫舍利弗有菩薩摩訶薩初發意時與般若波羅蜜相應與無

數百千億菩薩從一佛國至一佛國淨佛世界

[論]釋曰有三種菩薩利根心堅未發心前久來集諸無量福德智慧是人

遇佛聞是大乘法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即時行六波羅蜜入菩薩

位得阿毗跋致地所以者何先集無量福德利根心堅從佛聞法故

12 印順法師《成佛之道》增注本(p 413)三大阿僧祇劫有二種解說(A)時間劫(B)德行劫以功德

來計算(依功德來計算三大阿僧祇劫一切菩薩修行成佛都是一樣的)

譬如遠行或有乘羊而去或有乘馬而去或有神通去者

乘羊者久久乃到乘馬者差速乘神通者發意頃便到如是不得言發意

間云何得到神通相爾不應生疑菩薩亦如是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時即入菩薩位

有菩薩初發意初雖心好後雜諸惡時時生念我求佛道以諸功德迴

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人久久無量阿僧祇劫或至或不至先世福德

因緣薄而復鈍根心不堅固如乘羊者

有人前世少有福德利根發心漸漸行六波羅蜜若三若十若百阿僧

祇劫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如乘馬者必有所到

第三乘神通者如上說是三種發心一者罪多福少二者福多罪少

三者但行清淨福德

清淨有二種一者初發心時即得菩薩道二者小住供養十方諸佛

通達菩薩道入菩薩位即是阿毗跋致地阿毗跋致地菩薩義如先說

次後菩薩大厭世間世世已來常好真實惡於欺誑是菩薩亦利根堅

心久集無量福德智慧初發心時便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即轉法輪

度無量眾生入無餘涅槃法住若一劫若減一劫留化佛度眾生佛有

二種神通力一者現在時二者滅後劫義如上說劫中所度眾生

亦復不少

次後菩薩亦利根心堅久集福德發心即與般若波羅蜜相應得六神通

與無量眾生共觀十方清淨世界而自莊嚴其國如阿彌陀佛先世時作

法藏比丘佛將導遍至十方示清淨國令選擇淨妙之國以自莊嚴其國

參見《不必定入定入印經》大正 15699c

印順法師《成佛之道》(增注本)p 415 對三種「神通行菩薩」所判攝之階位

(a)日月神通行龍樹又分為二類有的初發心就上菩薩位有的多少

修行就上菩薩位菩薩位雖有多種解說然依《般若經》

說是頂位再不墮惡道下賤家二乘地了(如約《華嚴

經》的行位說是發心住)

(b)聲聞神通行初發心就成大菩提八相成道[初地分證能於百佛世界

現身八相成道(1)由兜率天下生人間(2)入胎(3)出胎(4)出家(5)降魔(6)成道(7)轉法輪(8)入滅]

(c)如來神通行初發心就與般若相應成熟眾生莊嚴佛土這是方便道

菩薩初地以上到八地

(三)《大毘婆沙論》卷101大正27525b14-21

依狹小道而得解脫故名時解脫狹小道者謂若極速第一生中種善根第

二生中令成熟第三生中得解脫餘不決定

依廣大道而得解脫名不時解脫廣大道者謂若極遲聲聞乘經六十劫而得

解脫如舍利子獨覺乘經百劫而得解脫如麟角喻佛乘經三無數劫而得解

《大毘婆沙論》卷83大正27428b26~29

大加行得故名大悲非如聲聞菩提唯六十劫修加行得獨覺菩提唯經百劫修加

行得如來大悲三無數劫修習百千難行苦行然後乃得故名大悲

(四)真諦譯《攝大乘論釋》卷11大正31229b14-19

論曰有五種人於三阿僧祇劫修行圓滿或七阿僧祇劫或三十三阿僧祇劫

何者為五人行願行地人滿一阿僧祇劫行清淨意行人行有相行人行無相

行人於六地乃至七地滿第二阿僧祇劫從此後無功用行人乃至十地滿第三

阿僧祇劫

《攝大乘論釋》卷11大正31230a25-28

論曰復次云何七阿僧祇劫

釋曰欲顯餘部別執故言復次七阿僧祇劫時與前三阿僧祇劫時為等為

有短長此執等三阿僧祇劫但有別義開為七數

《攝大乘論釋》卷11大正31231b23-27

論曰復次云何三十三阿僧祇

釋曰有諸大乘師欲顯行有下中上欲顯為得未得方便欲顯已得不失

方便欲顯已得不失增上方便欲顯入住出三自在故分阿僧祇為三十三

(五)《大乘起信論》卷11大正32581b7-9

以一切菩薩皆經三阿僧祇劫故但隨眾生世界不同所見所聞根欲性異故示

所行亦有差別

印順法師《大乘起信論講記》p341「一切菩薩皆經三阿僧祇功」而成佛

這是任何菩薩都是一樣的從初住到第十回向滿為初阿僧祇劫從初地到

七地滿心為二阿僧祇劫從八地到第十地滿為第三阿僧祇劫種性善

根發心證悟都是一樣的等到圓滿成佛所以也是佛佛平等「但隨」

順「眾生世界不同所見所聞根欲性異故示」現菩薩的「所行」

也「有差別」根異根機的利鈍(下中上)有異欲異即好樂與興趣的各

別性異即習慣熏染有別如來鑑機的十力中即有根勝劣智力(根)種

種勝解智力(欲)種種界智力(性)因為眾生所處的世界不同所見所聞

不同根欲性也都不同故不能不示現所行有差別實則菩薩的行程是

一樣的

參印順法師《成佛之道》p237《中觀論頌講記》p348《華雨集(四)》p107

關於各經論所說之三乘解說時限

三乘別

所依經論 聲聞乘 辟支佛乘 大乘

《十住毘婆沙論》 隨根利鈍或一二

世或更多世不定隨

根利鈍又以先世宿行

因緣

或七世或八世得度 或一或二三四乃至十

百千萬億「恒河沙大

劫」或過是數

《大智度論》 快者三世慢則六十劫 最快四世最慢一百劫 無量阿僧祇劫但利根

者如乘神通行急速成

《大毘婆沙論》 狹小道最快三世

廣大道最慢六十劫

最慢一百劫如「麟角

喻」獨覺

三阿僧祇劫

《攝大乘論釋》

(真諦譯)

- - 三阿僧祇劫

七阿僧祇劫(別部)

三十三阿僧祇劫(餘

大乘師)

《大乘起信論》 - - 定是三阿僧祇劫但隨

眾生根性不同故示現

所行亦有差別

十九聲聞辟支佛佛俱到彼岸於解脫中有差別否

(一)《十住毘婆沙論》卷1大正2620b9-15

問曰聲聞辟支佛佛俱到彼岸於解脫中有差別不

答曰是事應當分別於諸煩惱得解脫是中無差別因是解脫入無餘涅槃是

中亦無差別無有相故但諸佛甚深禪定障解脫一切法障解脫於諸

聲聞辟支佛有差別非說所盡亦不可以譬喻為比

(二)《十住毘婆沙論》卷 11大正 2683a24-b3

無礙解脫者解脫有三種一者於煩惱障礙解脫二者於定障礙解脫三

者於一切法障礙解脫是中得慧解脫阿羅漢得離煩惱障礙解脫共解脫阿

羅漢及辟支佛得離煩惱障礙解脫得離諸禪定障礙解脫唯有諸佛具三解脫

所謂煩惱障礙解脫諸禪定障礙解脫一切法障礙解脫總是三種解脫故佛

名無礙解脫

(三)《大智度論》卷 35大正 25320c21-322a26

【經】舍利弗白佛言「世尊聲聞所有智慧若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羅漢

辟支佛智慧佛智慧是諸眾智無有差別不相違背無生性空若法不相違背

無生性空是法無有別異云何世尊言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一日修智慧

出過聲聞辟支佛上」(大正 25320c21-26)

【論】問曰上佛已說菩薩摩訶薩修智慧出過聲聞辟支佛上今舍利弗何以故問

答曰不問智慧勢力能度眾生今但問佛及弟子智慧體性法中無有差別者

以諸賢聖智慧皆是諸法實相慧皆是四諦及三十七品慧皆是出三界

入三脫門成三乘果慧以是故說無有差別

復次如須陀洹果以無漏智滅結得果乃至佛亦如是如須陀洹用二種

解脫果有為解脫無為解脫乃至佛亦如是如佛入涅槃須陀洹極

遲不過七世皆同事同緣同行同果報以是故言無相違背所以

者何不生性空故(大正25320c26-321a9)

有為解脫無為解脫(《俱舍論》卷 25大正 29133c20-21)

解脫體有二謂有為無為有為解脫謂無學勝解無為解脫謂一切惑

滅 【經】佛告舍利弗「於汝意云何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一日修智慧心念

我行道慧益一切眾生當以一切種智知一切法度一切眾生諸聲聞辟支佛

智慧為有是事不」舍利弗言「不也世尊」(大正 25321b6-10) 【論】helliphellip聲聞辟支佛雖有慈心本不發心願度一切眾生亦不迴善根向阿耨多

羅三藐三菩提以是故菩薩一日修智慧過聲聞辟支佛上

(大正 25321c26-322a1)

【經】「舍利弗於汝意云何諸聲聞辟支佛頗有是念我等當得阿耨多羅三藐

三菩提度一切眾生令得無餘涅槃不」舍利弗言「不也世尊」佛告

舍利弗「以是因緣故當知諸聲聞辟支佛智慧欲比菩薩摩訶薩智慧百

分不及一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及」(大正 25322a2-7)

【論】問曰上已反問舍利弗事已定今何以復問答曰以舍利弗引欲以須陀洹

同得解脫故與諸佛菩薩等而佛不聽譬如有人欲以毛孔之空與虛空等

以是故佛重質其事復次雖同一事義門各異先言智慧為一切眾生故

今言頗有是念我等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令一切眾生得無餘涅槃

(大正 25322a7-14)

【經】「舍利弗於汝意云何諸聲聞辟支佛頗有是念我行六波羅蜜成就眾

生莊嚴世界具佛十力四無所畏四無礙智十八不共法度脫無量阿僧

祇眾生令得涅槃不」舍利弗言「不也世尊」(大正 25322a17-26) 二十關於修學菩薩道成佛之殊勝理由

(一)《十住毘婆沙論》卷 1大正 2620b15-c23

問曰三乘所學皆為無餘涅槃若無餘涅槃中無差別者我等何用於恒河沙等

大劫往來生死具足十地不如以聲聞辟支佛乘速滅諸苦

答曰是語弱劣非是大悲有益之言若諸菩薩效汝小心無慈悲意不能精

勤修十地者諸聲聞辟支佛何由得度亦復無有三乘差別所以者何

一切聲聞辟支佛皆由佛出若無諸佛何由而出若不修十地何有

諸佛若無諸佛亦無法僧是故汝所說者則斷三寶種非是大人

有智之言不可聽察hellip如是聲聞辟支佛佛煩惱解脫雖無差別以

度無量眾生久住生死多所利益具足菩薩十地故有大差別

(二)《大毘婆沙論》卷 16大正 2777a24-b4

佛世尊愛恚永斷違順平等拔諍論根滅憍慢本視諸珍寶猶如瓦礫於一

切法覺照無遺無相似愛及恚慢等諸煩惱習已永斷故非如獨覺及諸聲聞

雖斷煩惱而有餘習貪愛習者如尊者阿難憐諸釋種瞋恚習者如尊者畢陵伽

筏蹉語殑伽神言小婢止流吾今欲渡憍慢習者如尊者舍利子棄擲醫藥

愚癡習者如尊者笈房缽底食前咳氣知食未銷不知後苦而復更食如是

等事其類甚多

(阿羅漢仍有習氣參見《大智度論》卷 27大正 25260c2-25)

二十一「是人修集聲聞辟支佛乘法未入法位我當教化令趣佛道」為何強調

「未入法位」 (一)《十住毘婆沙論》卷 7(大正 2655a4~18)

問曰云何名為歸依僧 答曰若諸聲聞人 未入法位者 令發無上心 使得佛十力

先以財施攝 後乃以法施 深信四果僧 不分別貴眾 求聲聞功德 而不證解脫 是名歸依僧 又應念三事

聲聞人者成聲聞乘 未入法位者於聲聞道未得必定能令此人發佛道心而得十力若入法位者

終不可令發無上心設或發心亦不成就如《般若波羅蜜》中尊者須菩提

所說「已入正法位不能發無上心何以故是人於生死已作障隔不復往

來生死發無上心

(二)《小品般若波羅蜜經》卷 1(大正 8540a16~21) 若諸天子未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今應當發若人已入正位則不堪任

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何以故已於生死作障隔故是人若發阿耨多羅三

藐三菩提心我亦隨喜終不斷其功德所以者何上人應求上法(參見《大

智度論》卷 54大正 25442c4~9) (三)印順法師《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p650~651

經中廣舉譬喻形容棄般若法門而取聲聞經者的無知對於傳統佛教採取了

尊重又貶抑的立場這不但維護了般若法門也有誘導聲聞修學般若法門的意

義誘導聲聞修學最顯著的例子如『小品般若波羅蜜經』卷一(大正 8540a)說

若諸天子未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今應當發若人已入正位則不

堪任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何以故已於生死作障隔故是人若發阿

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我亦隨喜終不斷其功德所以者何上人應求上

法 「入正位」是「入正性離生」的舊譯「入正位」聲聞行者就得「須陀洹」(初

果)最多不過七番生死一定要入無餘涅槃這樣就不能長在生死中修菩

薩行所以說「已於生死作障隔」如只有七番生死就不可能發求成佛道的

大心所以說「不堪任」這是依佛教界公認的教理說經上又說如「入正

位」的能發大菩提心求成佛道也是隨喜讚歎的因為上人聲聞聖者

是應該進一步的求更上的成佛法門說聲聞聖者不可能發心又鼓勵他們發心

修菩薩道這是不否定部派佛教的教義而暗示了聲聞聖者迴心的可能特別

是『大如品』依「如」真如而泯「三乘人」與「一(菩薩)乘人」的差

別消融了二乘與菩薩的對立

(四)《大品般若經》卷 22〈遍學品 74〉大正 8381b15-17

若菩薩摩訶薩作八人得須陀洹果乃至得阿羅漢果得辟支佛道然後入菩

薩位無有是處(《大智度論》卷 86大正 25659b26-28)

(五)《維摩詰所說經》卷中(大正 14549b4~b16) 若見無為入正位者不能復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譬如高原陸地不生蓮

華卑濕淤泥乃生此華如是見無為法入正位者終不復能生於佛法煩惱泥

中乃有眾生起佛法耳又如殖種於空終不得生糞壤之地乃能滋茂如是入無

為正位者不生佛法起於我見如須彌山猶能發于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生佛

法矣是故當知一切煩惱為如來種譬如不下巨海不能得無價寶珠如是不入

煩惱大海則不能得一切智寶

(六)《大智度論》卷 27大正 25263b12-25 菩薩初發意時所可怖畏無過聲聞辟支佛地正使墮地獄無如是怖畏

不永破大乘道故阿羅漢辟支佛於此大乘以為永滅譬如空地有樹名舍

摩梨(角+瓜)枝廣大眾鳥集宿一鴿後至住一枝上其枝及(角+瓜)即

時壓折澤神問樹神大鳥鵰鷲皆能任持何至小鳥便不自勝樹神答言

此鳥從我怨家尼俱盧樹上來食彼樹果來栖我上必當放糞子墮地者惡

樹復生為害必大是故於此一鴿大懷憂畏寧捨一枝所全者大菩薩

摩訶薩亦如是於諸外道魔眾及諸結使惡業無如是畏如阿羅漢辟支

佛何以故聲聞辟支佛於菩薩邊亦如彼鴿壞敗大乘心永滅佛業

一切菩薩乃至初發心皆畢定如法華經中說 問曰若菩薩皆畢定佛何以故種種呵二乘不聽菩薩取二乘證 答曰求佛道者應遍知法性是人畏老病死故於法性少分取證便自止息捨

佛道不度眾生諸佛菩薩之所呵責「汝欲捨去會不得離」得阿羅漢證時

不求諸菩薩深三昧又不廣化眾生是則迂迴於佛道稽留 問曰阿羅漢先世因緣所受身必應當滅住在何處而具足佛道 答曰得阿羅漢時三界諸漏因緣盡更不復生三界有淨佛土出於三界乃

至無煩惱之名於是國土佛所聞法華經具足佛道如法華經說「有羅漢若不

聞法華經自謂得滅度我於餘國為說是事汝皆當作佛」

問曰若阿羅漢往淨佛國土受法性身如是應得疾作佛何以言迂迴稽留

答曰是人著小乘因緣捨眾生捨佛道又復虛言得道以是因緣故雖不受

生死苦惱於菩薩根鈍不能疾成佛道不如直往菩薩

復次佛法於五不可思議中最第一今言漏盡阿羅漢還作佛唯佛能知論議

者正可論其事不能測知是故不應戲論若求得佛時乃能了知餘人可信而

不可知(大正 25714a1~25) (七)《大智度論》卷 28大正 25264b7~10

問曰阿羅漢煩惱已盡習亦未盡何以不生(法性生身) 答曰阿羅漢無大慈悲無本誓願度一切眾生又以實際作證已離生死故

(八)如果二乘人可以迴心向大則須耗費多少時間才能成佛呢

1《大般涅槃經》卷 11

一斷三結得須陀洹果不墮地獄畜生餓鬼helliphellip是人未來過八萬劫

便當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迦葉第二人者斷三結縛薄貪恚癡

得斯陀含果名一往來helliphellip是人未來過六萬劫便當得成阿耨多羅三藐

三菩提迦葉第三人者斷五下結得阿那含果更不來此helliphellip是人未

來過四萬劫便當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迦 葉第四人者永斷貪欲瞋恚愚癡得阿羅漢果helliphellip亦非騏驎獨一之

行helliphellip是人未來過二萬劫便當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迦葉第五人

者永斷貪欲瞋恚愚癡得辟支佛道helliphellip真是騏驎獨一之行helliphellip是人未

來過十千劫便當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大正 12431 c16~432a5) 2《瑜伽師地論》卷 80

問迴向菩提聲聞為住無餘依涅槃界中能發趣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耶

為住有餘依涅槃界耶 答唯住有餘依涅槃界中可有此事所以者何以無餘依涅槃界中遠離

一切發起事業一切功用皆悉止息 問若唯住有餘依涅槃界中能發趣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云何但由一

生便能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耶所以者何阿羅漢等尚當無有所餘

一生何況當有多生相續 答由彼要當增諸壽行方能成辦世尊多分依此迴向菩提聲聞密意說

言物類善男子若有善修四神足已能住一劫或餘一劫餘一劫者

此中意說過於一劫彼雖如是增益壽行能發趣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而

所修行極成遲鈍樂涅槃故不如初心始業菩薩彼既如是增壽行已

留有根身別作化身同法者前方便示現於無餘依般涅槃界而般涅槃

由此因緣皆作是念某名尊者於無餘依般涅槃界已般涅槃彼以所留有

根實身即於此界贍部洲中隨其所樂遠離而住一切諸天尚不能睹何

況其餘眾生能見彼於涅槃多樂住故於遍遊行彼彼世界親近供養佛菩

薩中及於修習菩提資糧諸聖道中若放逸時諸佛菩薩數數覺悟被覺

悟已於所修行能不放逸(大正 30749a5~b1)

迴向菩提聲聞要想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必須在尚未證入無餘依涅槃

界前才有可能其所使用的方法是善修四神足在住壽一劫或餘一劫的

時間中廣集菩提資糧依四神足之力而住壽一劫或餘一劫這是佛教中

古老的傳說如《長阿含經》卷 2<遊行經>云 佛告阿難諸有修四神足多修習行常念不忘在意所欲可得

不死一劫有餘阿難佛四神足已多修行專念不忘在意所欲

如來可止一劫有餘為世除冥多所饒益天人獲安(大正 115b19~24)

這樣的傳說在聲聞部派中是知道的但何以沒有說到可以依四神足之力

在住壽餘一劫的時間中廣集菩提資糧而成佛呢從時間觀的角度來看

《瑜伽師地論》說「餘一劫者此中意說過於一劫」這是將「餘一劫」

的時間擴充了不論多久時間直到成佛為止而不是一劫多一點的意思

而聲聞部派也許認為「餘一劫」是一劫再多一點的時間因此就沒有說到

可以依四神足之力在住壽一劫或一劫餘的時間中廣集菩提資糧而成

佛但從有部認為入了忍位就無法迴心向大的主張來看則不論「餘一劫」

的時間是長是短都將無法成佛這應該是部派間沒有傳說依四神足之力

在住壽餘一劫的時間中廣集菩提資糧而成佛的主要原因 二十二諸佛威力功德智慧無量深法等無差別為何佛壽有長短國土有淨穢

正法有久住不久住helliphellip (一)《十住毘婆沙論》卷 3大正 2632c3-14

佛功德力者一切去來今佛威力功德智慧無量深法等無差別但隨

諸佛本願因緣helliphellip無量壽命者壽命無量劫過諸算數一劫百劫千

劫萬劫億劫百千萬億那由他阿僧祇劫如是久住為利益憐愍眾生故

一切諸佛雖力能無量壽以本願故有久住世者有不久住者

(二)《俱舍論》卷 27大正 29141b3-9 論曰由三事故諸佛皆等一由資糧等圓滿故二由法身等成辦故三由

利他等究竟故由壽種姓身量等殊諸佛相望容有差別壽異謂佛

壽有短長種異謂佛生剎帝利婆羅門種姓異謂佛姓喬答摩迦葉波等

量異謂佛身有小大等言顯諸佛法住久近等 (三)佛壽命長短(《大智度論》卷 34大正 25312a14- b21)

問曰佛雖有長壽業因緣生於惡世故壽命便短以此短壽能具佛事何

用長為又佛以神通力故一日之中能具佛事何況百歲 答曰此間閻浮提惡故佛壽應短餘處好故佛壽應長 問曰若然者菩薩於此閻浮提淨飯王宮生出家成道是實佛餘處皆是神

通力變化作佛以度眾生 答曰此言非也所以者何餘處閻浮提亦各各言我國是實佛餘處為變化

何以知之若餘處國土自知是化佛則不肯信受教戒又如餘國土人

壽命一劫若佛壽百歲於彼裁無一日眾生則起輕慢不肯受教彼則

以一劫為實佛以此為變化如《首楞嚴經》說「神通遍照佛壽七百

千阿僧祇劫佛告文殊尸利彼佛則是我身彼佛亦言釋迦文佛則是

我身」以是故知諸佛壽命實皆無量為度人故現有長短汝言釋迦

文佛以神通力故所度眾生與人壽不異者則不須百歲一日之中可

具足佛事 如阿難一時心生是念如然燈世尊一切勝佛鞞婆尸佛出於好世

壽命極多能具佛事我釋迦文佛出生惡世壽命極短將無世尊

不能具足佛事耶 爾時世尊入日出三昧從身變化出無量諸佛及無量光明普至十方

一一化佛在諸世界各作佛事或有說法或現神通或現三昧或現

飯食如是之比種種因緣施作佛事而度眾生從三昧起告阿難曰『汝

悉見聞是事不』阿難言『唯然已見』佛告阿難『佛以如是神力

能具佛事不』阿難言『假令佛壽一日大地草木悉為可度眾生則

能度盡何況百歲』 以是故知諸佛壽命皆悉無量為度人故現有長短譬如日出影現

於水隨水大小水大則影久水小則速滅若照琉璃頗梨珠山影則

久住又如火燒草木然少則速滅然多則久住不可以滅處無火

故謂多然處亦無光明長短義亦如是 (參見《佛說首楞嚴三昧經》卷 2大正 15644c)

(四)佛土淨不淨(《大智度論》卷 32大正 25302b12-c10) 一切佛功德皆等無多無少

問曰若爾者何以言阿彌陀佛壽命無量光明千萬億由旬無量劫度眾生

答曰諸佛世界種種有淨不淨有雜

如《三十三天品經》說佛在三十三天安居自恣時至四眾久不見

佛愁思不樂遣目連白佛言「世尊云何捨此眾生住彼天上」

時佛告目連「汝觀三千世界」目連以佛力故觀或見諸佛為大眾

說法或見坐禪或見乞食如是種種施作佛事目連即時五體投地

是時須彌山王跛[跳-兆+我]大動諸天皆大驚怖目連涕泣稽首白

佛「佛有大悲不捨一切作如是種種化度眾生」佛告目連「汝

所見甚少過汝所見東方有國純以黃金為地彼佛弟子皆是阿羅漢

六通無礙復過是東方有國純以白銀為地彼佛弟子皆學辟支佛道

復過是東方有國純以七寶為地其地常有無量光明彼佛所化弟子純

諸菩薩皆得陀羅尼諸三昧門住阿毘跋致地目連當知彼諸佛者

皆是我身如是等東方恒河沙等無量世界有莊嚴者不莊嚴者皆

是我身而作佛事如東方南西北方四維上下亦復如是」

以是故當知釋迦文佛更有清淨世界如阿彌陀國阿彌陀佛亦有嚴

淨不嚴淨世界如釋迦文佛國諸佛大悲徹於骨髓不以世界好醜隨

應度者而教化之如慈母愛子子雖沒在廁溷懃求拯拔不以為惡

(五)清淨國土雜國土(《大智度論》卷 93大正 25711c14-21) 問曰佛憐愍眾生淨佛國土中何以無三惡道眾生 答曰憐愍一切眾生平等無異此中說清淨業因緣是國土中無三惡道

又佛非但一國土乃有十方恒河沙國土佛有清淨國土有雜國土

雜國土中則具有五道淨佛國土或有人天別異或無有人天別異

如過去天王佛國土中唯佛世尊以為法王是故名為天王佛 (六)《維摩詰所說經》〈佛國品第一〉卷 1大正 14538c10-29

舍利弗眾生罪故不見如來佛土嚴淨非如來咎舍利弗我此土淨而汝

不見爾時螺髻梵王語舍利弗『勿作是意謂此佛土以為不淨所以

者何我見釋迦牟尼佛土清淨譬如自在天宮』舍利弗言『我見此土

丘陵坑坎荊蕀沙礫土石諸山穢惡充滿』螺髻梵言『仁者心有高下

不依佛慧故見此土為不淨耳舍利弗菩薩於一切眾生悉皆平等深心

清淨依佛智慧則能見此佛土清淨』於是佛以足指按地即時三千大千

世界若干百千珍寶嚴飾譬如寶莊嚴佛無量功德寶莊嚴土一切大眾

歎未曾有而皆自見坐寶蓮華佛告舍利弗『汝且觀是佛土嚴淨』舍

利弗言『唯然世尊本所不見本所不聞今佛國土嚴淨悉現』佛語

舍利弗『我佛國土常淨若此為欲度斯下劣人故示是眾惡不淨土耳譬

如諸天共寶器食隨其福德飯色有異如是舍利弗若人心淨便見此土功德

莊嚴』 (七)正法久住不久住(《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 183大正 27919a3-16)

問何故過去諸佛有未般涅槃正法即滅有於般涅槃後七日即滅今釋迦佛

千歲方滅耶 答過去諸佛壽量長遠於彼正教所應作者佛在世時多已究竟故法速滅

今世尊釋迦牟尼出百年時壽量短促正教所作雖佛涅槃多未究竟乃

至千歲於中有種善根者有成熟者有解脫者是故經於多時正法方滅

有說過去諸佛所有弟子愛重奢摩他非毘缽舍那由重奢摩他故

恒住寂止不樂傳說契經等十二分教故法速滅 今世尊弟子愛重毘缽舍那非奢摩他由重毘缽舍那故多住觀察皆

樂傳授契經等十二分教是故正法多時乃滅 (八)1《成佛之道》(增注本)p19

從經典看來佛的色身有大小壽命有長短國土有淨穢弟子有多少正

法住世也不一致要知道這是佛的方便示現為了適應眾生的根機才有

這種種差別

2《成佛之道》(增注本)p425-426

佛壽與佛身的長短可說有限量的都是化身化土化身佛為什麼示現這

些差別呢因眾生根性不同有的應以苦切語三惡道是這樣的苦眾生界

是這樣的苦能因此發心修行這是折伏門 有的應以愛語這麼清淨那麼自在就肯發心修行這是攝受門 化身佛就是以這折攝二門來成就眾生的隨機適應如藥能治病就是妙

藥所以不應該生優劣想

3印順法師《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p493 釋尊的生在穢惡時代是出於悲憫眾生的願力願意在穢土成佛救護眾生

脫離一切苦這是重在「悲能拔苦」的精神彌勒是立願生在「佛剎莊嚴

壽命無數」的世界重在慈(彌勒譯為「慈」)的「施與安樂」至於成佛

(智證)度眾生是沒有不同的這是法藏部的見解 說一切有部以為「慈氏菩薩多自饒益少饒益他釋迦菩薩多饒益他少

自饒益」釋尊與彌勒因行的對比釋尊是更富於大悲為眾生的精神所以

彌勒的最初發心比釋迦早了四十餘劫而成佛卻落在釋尊以後這顯得大

悲苦行的菩薩道勝過了為「莊嚴佛剎壽命無數」而發心修行

Page 31: 《十住毘婆沙論》之菩薩修行要略...2006 年佛法度假中文營隊課程講義 《十住毘婆沙論》之菩薩修行要略 釋長慈編 2006/5/22 壹、簡介 一、釋《論》題:

乃至無煩惱之名於是國土佛所聞法華經具足佛道如法華經(卷 1大正 97c1~7)說有羅漢若不聞法華經自謂得滅度我於餘國為

說是事汝皆當作佛

問曰若阿羅漢往淨佛國土受法性身如是應得疾作佛何以言迂迴稽留 答曰是人著小乘因緣捨眾生捨佛道又復虛言得道以是因緣故雖不

受生死苦惱於菩薩根鈍不能疾成佛道不如直往菩薩

復次佛法於五不可思議中最第一今言漏盡阿羅漢還作佛唯佛能知

論議者正可論其事不能測知是故不應戲論若求得佛時乃能了知

餘人可信而不可知

十五菩薩初發心相為何 《十住毘婆沙論》卷 1大正 2624c14~25a1~16

問曰是菩薩初心釋迦牟尼佛初發心是心云何

答曰1是心不雜一切煩惱2是心相續不貪異乘3是心堅牢一切

外道無能勝者4是心一切眾魔不能破壞5是心為常能集善根

6是心能知有為無常7是心無動能攝佛法8是心無覆離諸

邪行9是心安住不可動故10是心無比無相違故11是心

如金剛通達諸法故12是心不盡集無盡福德故13是心平等

等一切眾生故14是心無高下無差別故15是心清淨性無垢故

16是心離垢慧炤明故17是心無垢不捨深心故18是心為廣

慈如虛空故19是心為大受一切眾生故20是心無閡至無障智

故21是心遍到不斷大悲故22是心不斷能正迴向故23是

心眾所趣向智者所讚故 24是心可觀小乘瞻仰故25是心難

見一切眾生不能睹故26是心難破能善入佛法故27是心為住

一切樂具所住處故28是心莊嚴福德資用故29是心選擇智慧

資用故30是心淳厚以布施為資用故31是心大願持戒資用故

32是心難沮忍辱資用故33是心難勝精進資用故34是心寂

滅禪定資用故35是心無惱害慧資用故36是心無瞋閡慈心

深故37是心根深悲心厚故38是心悅樂喜心厚故39是心

苦樂不動捨心厚故40是心護念諸佛神力故41是心相續三

寶不斷故 如是等無量功德莊嚴初必定心如〈無盡意品〉中廣說

(1)是心不雜一切煩惱者見諦思惟所斷二百九十四煩惱不與心和合

故名為不雜 (2)是心相續不貪異乘者從初心相續來不貪聲聞辟支佛乘但為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名為相續不貪異乘 如是等四十句論應如是知

(參見西晉竺法護譯《阿差末菩薩經》卷 1大正 13586b29~587a19 北涼曇無讖譯《大方等大集經》卷 27〈無盡意菩薩品〉大正 13

187a29~b24)

「心如金剛」參見《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四〈金剛品〉 (大正 8

243b19~244a16) 「見諦思惟所斷二百九十四煩惱」《十住毘婆沙論》卷 16

使所攝名為煩惱纏所攝名為垢使所攝煩惱者貪瞋慢無明身見

邊見見取戒取邪見疑是十根本隨三界見諦思惟所斷分別故

名九十八使非使所攝者不信無慚無愧諂曲戲侮堅執懈怠

退沒睡眠佷戾慳嫉憍不忍食不知足亦以三界見諦思惟所

斷分別故有一百九十六纏垢」(大正 26108b28~c6) 九十八使加一百九十六纏垢合為二百九十四煩惱

經名

心相

順序

《十住毘婆沙論》卷 1 〈入初地 品〉 大正

2624c14~25a1~16)

《大方等大集經》卷 27〈無盡意菩薩品〉大正

13187a29~b24)

《阿差末菩薩經》卷 1大正

13586b29~587a19

1 是心不雜一切煩惱 發菩提心不離煩惱故

離=雜(宋元宮)

大正 13187d 注 7

悉遍諸欲婬怒癡醉而無所

縛所以者何

2 是心相續不貪異乘發心相續不悕餘乘故 不與羅漢及緣覺乘而俱同塵

3 是心堅牢一切外道無

能勝者 發心堅固不參外論故 發心已來堅固其志不可轉

移所以者何不為邪業之所

迷誤

4 是心一切眾魔不能破

壞 發心不壞魔不沮故 一切眾魔不能壞意

5 是心為常能集善根 發心恒順善根增長故 有是心者其諸功德悉為成

6 是心能知有為無常 發心至常有為法無常

故 遊于無常而獨總攬眾之元

首所以者何有計常者則生

死業所以特尊解道有常名

曰為尊出無常故

7 是心無動能攝佛法發心不動一切諸佛安慰

護助故 從發心來其心坦然無所縛

著所以者何不離諸佛功德

業故

8 是心無覆離諸邪行發心勝妙離衰損故 所修事業無能得短所以然

者一切眾惡悉盡索故

9 是心安住不可動故發心安止不戲論故 其心永安不可動故

10 是心無比無相違故發心無喻無相似故 其心無侶所以然者希有逮

11 是心如金剛通達諸法

故 發心金剛壞諸法故 心如金剛所以然者皆知一

切諸法之故

12 是心不盡集無盡福德

故 發心無盡無量功德悉成

就故 所不可盡苞裹諸法道慧之

13 是心平等等一切眾生

故 發心平等利眾生故 從發心來強若金剛等眾生

14 是心無高下無差別

故 發心普覆無別異故 其心質直而無諛諂故號曰

正而無偏頗

15 是心清淨性無垢故發心鮮明性常淨故 從發心來常懷鮮明所以然

者本清淨故 16 是心離垢慧炤明故發心無垢智慧明了故 以去眾垢悉消諸冥其慧顯

曜窈隱皆明

17 是心無垢不捨深心

故 發心善解不離畢竟故從發心來沐浴眾穢所以然

者其信甚固無所捨故

18 是心為廣慈如虛空

故 發心廣快慈如虛空故發心甚大無有邊崖所以然

者心若虛空

19 是心為大受一切眾生

故 發心曠大悉能容受諸眾

生故 發心曠然所以然者含受眾

生當因度故

20 是心無閡至無障智

故 發心無礙智慧通達故 發心無盡所以然者其慧玄

曠無所罣礙

21 是心遍到不斷大悲

故 發心遍至大悲不斷故從初發心無所不入所以然

者大慈無極亦無盡故

22 是心不斷能正迴向

故 發心不斷善解立願故 其發心行無能斷者所以然

者功德願故

23 是心眾所趣向智者所

讚故 發心為歸諸佛所讚故 發心甚安極可愛敬所以然

者為諸眾生所喜樂故

24 是心可觀小乘瞻仰

發心殊勝二乘宗仰故 發心特尊與眾超異所以然

者一切外學聲聞緣覺之

所奉故

25 是心難見一切眾生不

能睹故 發心深遠一切眾生所不

知故 其所發心無能知意所以然

者非諸凡俗之所及逮猶如

農夫不能達知聖王之事

26 是心難破能善入佛法發心不敗不破佛法故發種類心所以然者各各從

故 其本種之業皆獲其果一切

諸法常存在故

27 是心為住一切樂具所

住處故 發心安隱善與眾生諸快

樂故 從初發心以為道本所以然

者由是所致得大安故

28 是心莊嚴福德資用

故 發心莊嚴一切功德悉成

就故 發心已來而自莊嚴所以然

者成功勳故

29 是心選擇智慧資用

故 發心善察智慧成就故 發心已來與眾殊別所以然

者達聖慧故

30 是心淳厚以布施為資

用故 發心增長隨意施與故 發心已來甚為微妙所以然

者用廣布施普及眾生

31 是心大願持戒資用

故 發心如願戒清淨故 發心已來建立至願所以然

者具足戒禁

32 是心難沮忍辱資用

故 發菩提心普及怨親具忍

辱故 其發心已來而無等侶所以然

者無所不忍

33 是心難勝精進資用

故 發心難壞具精進故 其發心來無能抑制所以然

者用精進行無懈廢故

34 是心寂滅禪定資用

故 發心寂滅具禪定故 其發心來無所慕樂所以然

者寂度無極致定意故

35 是心無惱害慧資用

故 發心無毀具智慧故 其發心來無所歸趣因其曉了

智度無極

36 是心無瞋閡慈心深

故 發心無願增長大慈故其發心來永無所住所以然

者用無極慈故

37 是心根深悲心厚故發菩提心住根堅牢增長

大悲故 其發心來根株堅強所以然

者用行悲哀故

38 是心悅樂喜心厚故發心和悅增長大喜故 其發心來常懷悅豫所以然

者於諸眾生懷等心故

39 是心苦樂不動捨心厚

故 發心不動增長大捨故 其發心來雖遇苦樂不以為

動所以然者護一切故

40 是心護念諸佛神力故

發心任重諸佛所受故其發心來為諸如來所見將

養所以然者用順十方諸佛

教故

41 是心相續三寶不斷

故 發心不絕三寶不斷故 其發心來欲度一切五趣眾

難所以然者興隆導化

42 其發心來不捨三寶無所違

廢所以然者將順佛戒成聖

眾故

十六何謂「如來家」 (一)《十住毘婆沙論》卷1大正2625a22~b13

生如來家者如來家則是佛家如來者

(1)「如」名為實「來」名為至至真實中故名為如來何等為真實所謂

涅槃不虛誑故是名如實如《經》中說「佛告比丘第一聖諦無有虛

誑涅槃是也」 (2)復次「如」名不壞相所謂諸法實相是「來」名智慧到實相中通達其

義故名為如來 (3)復次空無相無作名為如諸佛來至三解脫門亦令眾生到此門故名為如

來 (4)復次如名四諦以一切種見四諦故名為如來 (5)復次如名六波羅蜜所謂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以是

六法來至佛地故名為如來 (6)復次諦捨滅慧四功德處名為如來以是四法來至佛地故名為

如來 (7)復次一切佛法名為如是如來至諸佛故名為如來 (8)復次一切菩薩地喜淨明炎難勝現前深遠不動善慧法

雲名為如諸菩薩以是十地來至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名為如來又

以如實八聖道分來故名為如來 (9) 復次權智二足來至佛故名為如來如去不還故名為如來 (10) 如來者 所謂十方三世諸佛是

「何等為真實所謂涅槃不虛誑故是名如實」參見

A《中阿含經》卷 8

「彼知是愛滅苦滅聖諦諸賢過去時是愛滅苦滅聖諦未來現在時

是愛滅苦滅聖諦真諦不虛不離於如亦非顛倒真諦審實」(大正 1

469a8~11)

B《大智度論》卷 97「般若波羅蜜真實聖法無有虛誑」(大正 25735c1~2) C《轉法輪經憂波提舍》「如世尊說諸比丘第一聖諦不虛妄法名為涅槃」

(大正 26357b2~3)

(二)《十住毘婆沙論》卷1大正2625b13~c8 如來者所謂十方三世諸佛是

(1)是諸佛家名為如來家今是菩薩行如來道相續不斷故名為生如來家 (2)又是菩薩必成如來故名為生如來家譬如生轉輪聖王家有轉輪聖王相

是人必作轉輪聖王是菩薩亦如是生如來家發是心故必成如來是名

生如來家 (3)如來家者有人言是四功德處所謂諦捨滅慧諸如來從此中生故

名為如來家 (4)有人言般若波羅蜜及方便是如來家如《助道經》中說

智度無極母 善權方便父 生故名為父 養育故名母 一切世間以父母為家是二似父母故名之為家

(5)有人言善慧名諸佛家從是二法出生諸佛是二則是一切善法之根本

如《經》中說「是二法俱行能成正法」善是父慧是母是二和合

名為諸佛家如說菩薩善法父 智慧以為母 一切諸如來 皆從是

二生

(6)有人言般舟三昧及大悲名諸佛家從此二法生諸如來此中般舟三昧為

父大悲為母 (7)復次般舟三昧是父無生法忍是母如《助菩提》中說

般舟三昧父 大悲無生母 一切諸如來 從是二法生

《助道經》即《菩提資糧論》(龍樹菩薩造隋達磨笈多譯) A「智度以為母方便為父者以生及持故說菩薩父母」(卷 1大正 32529a10~11) B「般若波羅蜜菩薩仁者母善方便為父慈悲以為女」(卷 1大正 32519a24~25) C「諸佛現前住牢固三摩提此為菩薩父大悲忍為母」卷 1大正 32529a1~2)

(三)《十住毘婆沙論》卷 1大正 2625c24~26a2

如得初果者如人得須陀洹道善閉三惡道門見法入法得法住堅牢法

不可傾動究竟至涅槃斷見諦所斷法故心大歡喜設使睡眠嬾惰不至二

十九有如以一毛為百分以一分毛分取大海水若二三渧苦已滅者如大

海水餘未滅者如二三渧心大歡喜菩薩如是得初地已名生如來家

「斷見諦所斷法故不至二十九有」 A《大智度論》卷 24「若須陀洹二十五有皆無是處」 (大正 25237b4~5)

「二十五有」石山寺本作「二十九有」(大正 25237d 注 7) B佛陀蜜多撰劉宋 曇摩蜜多譯《五門禪經要用法》

「四天下六欲天四惡道四禪地大梵天無色界第四禪地有五阿那

含天合二十五有」(大正 15332c-333a) 二十五有欲界(地獄餓鬼畜生阿修羅人趣四洲及六欲天)計十

四有色界(四禪及初禪之大梵四禪之無想淨居各一有)

計七有四無色界各一有計四有總計二十五有

C《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 46(大正 27 240b22~28) 「極七返有者謂唯受七有問應言十四有或二十八有若此唯依本

有說者應言十四有天上人中各七有故若依本有中有說者則二

十八有天人各有十四有故謂七本有及七中有何故但說極七有耶

答如七葉樹不過七故說極七有謂天與人本有中有各有七故」

D「二十九有」

(1)瓜生津隆真《十住毘婆沙論(I)》注云「二十九有二十五有中將阿那

含天(五淨居天)分為五即為二十九有」(p88)

(2)須陀洹斷見惑極七往返更無第二十九有可言

(四)《大方廣佛華嚴經》卷 34〈十地品〉大正 10181a22~26

菩薩始發如是心即得超凡夫地入菩薩位生如來家無能說其種族過失

離世間趣入出世道得菩薩法住菩薩處入三世平等於如來種中決定

當得無上菩提菩薩住如是法名住菩薩歡喜地 (五)《成佛之道》(p392)

菩薩初證聖性得到了從來未有的出世心嘗到了從來未有的離繫樂觀察如

來所有的一切功德自己都有分能得能成所以得到無比的歡喜由於通達

法空性也不再有「不活畏惡名畏死畏墮惡道畏大眾威德畏」了進

入初地的名為「生諸如來家」如來是一切佛菩薩以智度為母方便為父

分證了佛法身從此能荷擔佛的家業紹隆佛種不斷真是佛子所以說生如

來家

十七何謂「污佛家」

《十住毘婆沙論》卷 2(大正 2629c8~30a6) 不污諸佛家者何等為污諸佛家 有人言若人發求無上道心已後迴向聲聞辟支佛道不能住世繼三寶種

是名污諸佛家 [答曰]是義不然何以故是人能度生死又得諸無漏根力覺道亦

是佛子云何言污諸佛家如經說「佛告比丘汝是我子從我心

生口生得法分者」 又聲聞人言「諦捨滅慧處名諸佛家」何以故從是四

事出生諸佛故若污此四法名污諸佛家是故若人虛妄慳貪

狂亂愚癡是污佛家若正行此四則不污諸佛家 有人言六波羅蜜是諸佛家從此生諸佛故若違此六事是污佛家 有人言般若波羅蜜是諸佛母方便為父是名諸佛家以此二法出生諸佛

若違此法是污佛家 復次偈中自說污不污相所謂不毀戒不欺佛若受佛戒不能護持則

欺諸佛是污佛家何以故受戒時生佛家中破戒則欺諸佛名污佛

家若受戒不破不欺諸佛名為不污佛家

復次戒名三學戒學心學慧學破此學名污佛家 如法受戒而後毀破名為欺佛如是二句[不污諸佛家不毀戒欺佛]各有義趣

欺佛者空自發願不如說行欺誑眾生是名欺佛 復次一切法中不如說行名為欺佛

(《雜阿含經》卷 45大正 2330a13~14「汝等為子從我口生從法化生

得法餘財」) 十八關於三乘得解說之時限

(一)《十住毘婆沙論》卷 1大正 2620b1-9

問曰行聲聞辟支佛乘者幾時得度生死大海

答曰行聲聞乘者或以一世得度或以二世或過是數隨根利鈍

又以先世宿行因緣

行辟支佛乘者或以七世得度或以八世

若行大乘者或一恒河沙大劫或二三四至十百千萬億[恒

河沙大劫]或過是數然後乃得具足修行菩薩十地而成佛道亦隨根之

利鈍又以先世宿行因緣

(二)《大智度論》卷28大正25266c14-15

有辟支佛第一疾者四世行久者乃至百劫行如聲聞疾者三世久者六十

《大智度論》卷4大正2792b7-9

佛言無量阿僧祇劫作功德欲度眾生何以故言於三阿僧祇劫12

三阿僧祇劫有量有限

《大智度論》卷 38大正 25342b-343a

[經]舍利弗有菩薩摩訶薩初發意時行六波羅蜜上菩薩位得阿毗跋致

舍利弗有菩薩摩訶薩初發心時便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便轉法輪

與無量阿僧祇眾生作益厚已入無餘涅槃是佛般涅槃後餘法若住一劫

若減一劫舍利弗有菩薩摩訶薩初發意時與般若波羅蜜相應與無

數百千億菩薩從一佛國至一佛國淨佛世界

[論]釋曰有三種菩薩利根心堅未發心前久來集諸無量福德智慧是人

遇佛聞是大乘法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即時行六波羅蜜入菩薩

位得阿毗跋致地所以者何先集無量福德利根心堅從佛聞法故

12 印順法師《成佛之道》增注本(p 413)三大阿僧祇劫有二種解說(A)時間劫(B)德行劫以功德

來計算(依功德來計算三大阿僧祇劫一切菩薩修行成佛都是一樣的)

譬如遠行或有乘羊而去或有乘馬而去或有神通去者

乘羊者久久乃到乘馬者差速乘神通者發意頃便到如是不得言發意

間云何得到神通相爾不應生疑菩薩亦如是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時即入菩薩位

有菩薩初發意初雖心好後雜諸惡時時生念我求佛道以諸功德迴

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人久久無量阿僧祇劫或至或不至先世福德

因緣薄而復鈍根心不堅固如乘羊者

有人前世少有福德利根發心漸漸行六波羅蜜若三若十若百阿僧

祇劫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如乘馬者必有所到

第三乘神通者如上說是三種發心一者罪多福少二者福多罪少

三者但行清淨福德

清淨有二種一者初發心時即得菩薩道二者小住供養十方諸佛

通達菩薩道入菩薩位即是阿毗跋致地阿毗跋致地菩薩義如先說

次後菩薩大厭世間世世已來常好真實惡於欺誑是菩薩亦利根堅

心久集無量福德智慧初發心時便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即轉法輪

度無量眾生入無餘涅槃法住若一劫若減一劫留化佛度眾生佛有

二種神通力一者現在時二者滅後劫義如上說劫中所度眾生

亦復不少

次後菩薩亦利根心堅久集福德發心即與般若波羅蜜相應得六神通

與無量眾生共觀十方清淨世界而自莊嚴其國如阿彌陀佛先世時作

法藏比丘佛將導遍至十方示清淨國令選擇淨妙之國以自莊嚴其國

參見《不必定入定入印經》大正 15699c

印順法師《成佛之道》(增注本)p 415 對三種「神通行菩薩」所判攝之階位

(a)日月神通行龍樹又分為二類有的初發心就上菩薩位有的多少

修行就上菩薩位菩薩位雖有多種解說然依《般若經》

說是頂位再不墮惡道下賤家二乘地了(如約《華嚴

經》的行位說是發心住)

(b)聲聞神通行初發心就成大菩提八相成道[初地分證能於百佛世界

現身八相成道(1)由兜率天下生人間(2)入胎(3)出胎(4)出家(5)降魔(6)成道(7)轉法輪(8)入滅]

(c)如來神通行初發心就與般若相應成熟眾生莊嚴佛土這是方便道

菩薩初地以上到八地

(三)《大毘婆沙論》卷101大正27525b14-21

依狹小道而得解脫故名時解脫狹小道者謂若極速第一生中種善根第

二生中令成熟第三生中得解脫餘不決定

依廣大道而得解脫名不時解脫廣大道者謂若極遲聲聞乘經六十劫而得

解脫如舍利子獨覺乘經百劫而得解脫如麟角喻佛乘經三無數劫而得解

《大毘婆沙論》卷83大正27428b26~29

大加行得故名大悲非如聲聞菩提唯六十劫修加行得獨覺菩提唯經百劫修加

行得如來大悲三無數劫修習百千難行苦行然後乃得故名大悲

(四)真諦譯《攝大乘論釋》卷11大正31229b14-19

論曰有五種人於三阿僧祇劫修行圓滿或七阿僧祇劫或三十三阿僧祇劫

何者為五人行願行地人滿一阿僧祇劫行清淨意行人行有相行人行無相

行人於六地乃至七地滿第二阿僧祇劫從此後無功用行人乃至十地滿第三

阿僧祇劫

《攝大乘論釋》卷11大正31230a25-28

論曰復次云何七阿僧祇劫

釋曰欲顯餘部別執故言復次七阿僧祇劫時與前三阿僧祇劫時為等為

有短長此執等三阿僧祇劫但有別義開為七數

《攝大乘論釋》卷11大正31231b23-27

論曰復次云何三十三阿僧祇

釋曰有諸大乘師欲顯行有下中上欲顯為得未得方便欲顯已得不失

方便欲顯已得不失增上方便欲顯入住出三自在故分阿僧祇為三十三

(五)《大乘起信論》卷11大正32581b7-9

以一切菩薩皆經三阿僧祇劫故但隨眾生世界不同所見所聞根欲性異故示

所行亦有差別

印順法師《大乘起信論講記》p341「一切菩薩皆經三阿僧祇功」而成佛

這是任何菩薩都是一樣的從初住到第十回向滿為初阿僧祇劫從初地到

七地滿心為二阿僧祇劫從八地到第十地滿為第三阿僧祇劫種性善

根發心證悟都是一樣的等到圓滿成佛所以也是佛佛平等「但隨」

順「眾生世界不同所見所聞根欲性異故示」現菩薩的「所行」

也「有差別」根異根機的利鈍(下中上)有異欲異即好樂與興趣的各

別性異即習慣熏染有別如來鑑機的十力中即有根勝劣智力(根)種

種勝解智力(欲)種種界智力(性)因為眾生所處的世界不同所見所聞

不同根欲性也都不同故不能不示現所行有差別實則菩薩的行程是

一樣的

參印順法師《成佛之道》p237《中觀論頌講記》p348《華雨集(四)》p107

關於各經論所說之三乘解說時限

三乘別

所依經論 聲聞乘 辟支佛乘 大乘

《十住毘婆沙論》 隨根利鈍或一二

世或更多世不定隨

根利鈍又以先世宿行

因緣

或七世或八世得度 或一或二三四乃至十

百千萬億「恒河沙大

劫」或過是數

《大智度論》 快者三世慢則六十劫 最快四世最慢一百劫 無量阿僧祇劫但利根

者如乘神通行急速成

《大毘婆沙論》 狹小道最快三世

廣大道最慢六十劫

最慢一百劫如「麟角

喻」獨覺

三阿僧祇劫

《攝大乘論釋》

(真諦譯)

- - 三阿僧祇劫

七阿僧祇劫(別部)

三十三阿僧祇劫(餘

大乘師)

《大乘起信論》 - - 定是三阿僧祇劫但隨

眾生根性不同故示現

所行亦有差別

十九聲聞辟支佛佛俱到彼岸於解脫中有差別否

(一)《十住毘婆沙論》卷1大正2620b9-15

問曰聲聞辟支佛佛俱到彼岸於解脫中有差別不

答曰是事應當分別於諸煩惱得解脫是中無差別因是解脫入無餘涅槃是

中亦無差別無有相故但諸佛甚深禪定障解脫一切法障解脫於諸

聲聞辟支佛有差別非說所盡亦不可以譬喻為比

(二)《十住毘婆沙論》卷 11大正 2683a24-b3

無礙解脫者解脫有三種一者於煩惱障礙解脫二者於定障礙解脫三

者於一切法障礙解脫是中得慧解脫阿羅漢得離煩惱障礙解脫共解脫阿

羅漢及辟支佛得離煩惱障礙解脫得離諸禪定障礙解脫唯有諸佛具三解脫

所謂煩惱障礙解脫諸禪定障礙解脫一切法障礙解脫總是三種解脫故佛

名無礙解脫

(三)《大智度論》卷 35大正 25320c21-322a26

【經】舍利弗白佛言「世尊聲聞所有智慧若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羅漢

辟支佛智慧佛智慧是諸眾智無有差別不相違背無生性空若法不相違背

無生性空是法無有別異云何世尊言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一日修智慧

出過聲聞辟支佛上」(大正 25320c21-26)

【論】問曰上佛已說菩薩摩訶薩修智慧出過聲聞辟支佛上今舍利弗何以故問

答曰不問智慧勢力能度眾生今但問佛及弟子智慧體性法中無有差別者

以諸賢聖智慧皆是諸法實相慧皆是四諦及三十七品慧皆是出三界

入三脫門成三乘果慧以是故說無有差別

復次如須陀洹果以無漏智滅結得果乃至佛亦如是如須陀洹用二種

解脫果有為解脫無為解脫乃至佛亦如是如佛入涅槃須陀洹極

遲不過七世皆同事同緣同行同果報以是故言無相違背所以

者何不生性空故(大正25320c26-321a9)

有為解脫無為解脫(《俱舍論》卷 25大正 29133c20-21)

解脫體有二謂有為無為有為解脫謂無學勝解無為解脫謂一切惑

滅 【經】佛告舍利弗「於汝意云何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一日修智慧心念

我行道慧益一切眾生當以一切種智知一切法度一切眾生諸聲聞辟支佛

智慧為有是事不」舍利弗言「不也世尊」(大正 25321b6-10) 【論】helliphellip聲聞辟支佛雖有慈心本不發心願度一切眾生亦不迴善根向阿耨多

羅三藐三菩提以是故菩薩一日修智慧過聲聞辟支佛上

(大正 25321c26-322a1)

【經】「舍利弗於汝意云何諸聲聞辟支佛頗有是念我等當得阿耨多羅三藐

三菩提度一切眾生令得無餘涅槃不」舍利弗言「不也世尊」佛告

舍利弗「以是因緣故當知諸聲聞辟支佛智慧欲比菩薩摩訶薩智慧百

分不及一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及」(大正 25322a2-7)

【論】問曰上已反問舍利弗事已定今何以復問答曰以舍利弗引欲以須陀洹

同得解脫故與諸佛菩薩等而佛不聽譬如有人欲以毛孔之空與虛空等

以是故佛重質其事復次雖同一事義門各異先言智慧為一切眾生故

今言頗有是念我等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令一切眾生得無餘涅槃

(大正 25322a7-14)

【經】「舍利弗於汝意云何諸聲聞辟支佛頗有是念我行六波羅蜜成就眾

生莊嚴世界具佛十力四無所畏四無礙智十八不共法度脫無量阿僧

祇眾生令得涅槃不」舍利弗言「不也世尊」(大正 25322a17-26) 二十關於修學菩薩道成佛之殊勝理由

(一)《十住毘婆沙論》卷 1大正 2620b15-c23

問曰三乘所學皆為無餘涅槃若無餘涅槃中無差別者我等何用於恒河沙等

大劫往來生死具足十地不如以聲聞辟支佛乘速滅諸苦

答曰是語弱劣非是大悲有益之言若諸菩薩效汝小心無慈悲意不能精

勤修十地者諸聲聞辟支佛何由得度亦復無有三乘差別所以者何

一切聲聞辟支佛皆由佛出若無諸佛何由而出若不修十地何有

諸佛若無諸佛亦無法僧是故汝所說者則斷三寶種非是大人

有智之言不可聽察hellip如是聲聞辟支佛佛煩惱解脫雖無差別以

度無量眾生久住生死多所利益具足菩薩十地故有大差別

(二)《大毘婆沙論》卷 16大正 2777a24-b4

佛世尊愛恚永斷違順平等拔諍論根滅憍慢本視諸珍寶猶如瓦礫於一

切法覺照無遺無相似愛及恚慢等諸煩惱習已永斷故非如獨覺及諸聲聞

雖斷煩惱而有餘習貪愛習者如尊者阿難憐諸釋種瞋恚習者如尊者畢陵伽

筏蹉語殑伽神言小婢止流吾今欲渡憍慢習者如尊者舍利子棄擲醫藥

愚癡習者如尊者笈房缽底食前咳氣知食未銷不知後苦而復更食如是

等事其類甚多

(阿羅漢仍有習氣參見《大智度論》卷 27大正 25260c2-25)

二十一「是人修集聲聞辟支佛乘法未入法位我當教化令趣佛道」為何強調

「未入法位」 (一)《十住毘婆沙論》卷 7(大正 2655a4~18)

問曰云何名為歸依僧 答曰若諸聲聞人 未入法位者 令發無上心 使得佛十力

先以財施攝 後乃以法施 深信四果僧 不分別貴眾 求聲聞功德 而不證解脫 是名歸依僧 又應念三事

聲聞人者成聲聞乘 未入法位者於聲聞道未得必定能令此人發佛道心而得十力若入法位者

終不可令發無上心設或發心亦不成就如《般若波羅蜜》中尊者須菩提

所說「已入正法位不能發無上心何以故是人於生死已作障隔不復往

來生死發無上心

(二)《小品般若波羅蜜經》卷 1(大正 8540a16~21) 若諸天子未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今應當發若人已入正位則不堪任

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何以故已於生死作障隔故是人若發阿耨多羅三

藐三菩提心我亦隨喜終不斷其功德所以者何上人應求上法(參見《大

智度論》卷 54大正 25442c4~9) (三)印順法師《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p650~651

經中廣舉譬喻形容棄般若法門而取聲聞經者的無知對於傳統佛教採取了

尊重又貶抑的立場這不但維護了般若法門也有誘導聲聞修學般若法門的意

義誘導聲聞修學最顯著的例子如『小品般若波羅蜜經』卷一(大正 8540a)說

若諸天子未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今應當發若人已入正位則不

堪任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何以故已於生死作障隔故是人若發阿

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我亦隨喜終不斷其功德所以者何上人應求上

法 「入正位」是「入正性離生」的舊譯「入正位」聲聞行者就得「須陀洹」(初

果)最多不過七番生死一定要入無餘涅槃這樣就不能長在生死中修菩

薩行所以說「已於生死作障隔」如只有七番生死就不可能發求成佛道的

大心所以說「不堪任」這是依佛教界公認的教理說經上又說如「入正

位」的能發大菩提心求成佛道也是隨喜讚歎的因為上人聲聞聖者

是應該進一步的求更上的成佛法門說聲聞聖者不可能發心又鼓勵他們發心

修菩薩道這是不否定部派佛教的教義而暗示了聲聞聖者迴心的可能特別

是『大如品』依「如」真如而泯「三乘人」與「一(菩薩)乘人」的差

別消融了二乘與菩薩的對立

(四)《大品般若經》卷 22〈遍學品 74〉大正 8381b15-17

若菩薩摩訶薩作八人得須陀洹果乃至得阿羅漢果得辟支佛道然後入菩

薩位無有是處(《大智度論》卷 86大正 25659b26-28)

(五)《維摩詰所說經》卷中(大正 14549b4~b16) 若見無為入正位者不能復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譬如高原陸地不生蓮

華卑濕淤泥乃生此華如是見無為法入正位者終不復能生於佛法煩惱泥

中乃有眾生起佛法耳又如殖種於空終不得生糞壤之地乃能滋茂如是入無

為正位者不生佛法起於我見如須彌山猶能發于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生佛

法矣是故當知一切煩惱為如來種譬如不下巨海不能得無價寶珠如是不入

煩惱大海則不能得一切智寶

(六)《大智度論》卷 27大正 25263b12-25 菩薩初發意時所可怖畏無過聲聞辟支佛地正使墮地獄無如是怖畏

不永破大乘道故阿羅漢辟支佛於此大乘以為永滅譬如空地有樹名舍

摩梨(角+瓜)枝廣大眾鳥集宿一鴿後至住一枝上其枝及(角+瓜)即

時壓折澤神問樹神大鳥鵰鷲皆能任持何至小鳥便不自勝樹神答言

此鳥從我怨家尼俱盧樹上來食彼樹果來栖我上必當放糞子墮地者惡

樹復生為害必大是故於此一鴿大懷憂畏寧捨一枝所全者大菩薩

摩訶薩亦如是於諸外道魔眾及諸結使惡業無如是畏如阿羅漢辟支

佛何以故聲聞辟支佛於菩薩邊亦如彼鴿壞敗大乘心永滅佛業

一切菩薩乃至初發心皆畢定如法華經中說 問曰若菩薩皆畢定佛何以故種種呵二乘不聽菩薩取二乘證 答曰求佛道者應遍知法性是人畏老病死故於法性少分取證便自止息捨

佛道不度眾生諸佛菩薩之所呵責「汝欲捨去會不得離」得阿羅漢證時

不求諸菩薩深三昧又不廣化眾生是則迂迴於佛道稽留 問曰阿羅漢先世因緣所受身必應當滅住在何處而具足佛道 答曰得阿羅漢時三界諸漏因緣盡更不復生三界有淨佛土出於三界乃

至無煩惱之名於是國土佛所聞法華經具足佛道如法華經說「有羅漢若不

聞法華經自謂得滅度我於餘國為說是事汝皆當作佛」

問曰若阿羅漢往淨佛國土受法性身如是應得疾作佛何以言迂迴稽留

答曰是人著小乘因緣捨眾生捨佛道又復虛言得道以是因緣故雖不受

生死苦惱於菩薩根鈍不能疾成佛道不如直往菩薩

復次佛法於五不可思議中最第一今言漏盡阿羅漢還作佛唯佛能知論議

者正可論其事不能測知是故不應戲論若求得佛時乃能了知餘人可信而

不可知(大正 25714a1~25) (七)《大智度論》卷 28大正 25264b7~10

問曰阿羅漢煩惱已盡習亦未盡何以不生(法性生身) 答曰阿羅漢無大慈悲無本誓願度一切眾生又以實際作證已離生死故

(八)如果二乘人可以迴心向大則須耗費多少時間才能成佛呢

1《大般涅槃經》卷 11

一斷三結得須陀洹果不墮地獄畜生餓鬼helliphellip是人未來過八萬劫

便當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迦葉第二人者斷三結縛薄貪恚癡

得斯陀含果名一往來helliphellip是人未來過六萬劫便當得成阿耨多羅三藐

三菩提迦葉第三人者斷五下結得阿那含果更不來此helliphellip是人未

來過四萬劫便當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迦 葉第四人者永斷貪欲瞋恚愚癡得阿羅漢果helliphellip亦非騏驎獨一之

行helliphellip是人未來過二萬劫便當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迦葉第五人

者永斷貪欲瞋恚愚癡得辟支佛道helliphellip真是騏驎獨一之行helliphellip是人未

來過十千劫便當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大正 12431 c16~432a5) 2《瑜伽師地論》卷 80

問迴向菩提聲聞為住無餘依涅槃界中能發趣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耶

為住有餘依涅槃界耶 答唯住有餘依涅槃界中可有此事所以者何以無餘依涅槃界中遠離

一切發起事業一切功用皆悉止息 問若唯住有餘依涅槃界中能發趣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云何但由一

生便能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耶所以者何阿羅漢等尚當無有所餘

一生何況當有多生相續 答由彼要當增諸壽行方能成辦世尊多分依此迴向菩提聲聞密意說

言物類善男子若有善修四神足已能住一劫或餘一劫餘一劫者

此中意說過於一劫彼雖如是增益壽行能發趣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而

所修行極成遲鈍樂涅槃故不如初心始業菩薩彼既如是增壽行已

留有根身別作化身同法者前方便示現於無餘依般涅槃界而般涅槃

由此因緣皆作是念某名尊者於無餘依般涅槃界已般涅槃彼以所留有

根實身即於此界贍部洲中隨其所樂遠離而住一切諸天尚不能睹何

況其餘眾生能見彼於涅槃多樂住故於遍遊行彼彼世界親近供養佛菩

薩中及於修習菩提資糧諸聖道中若放逸時諸佛菩薩數數覺悟被覺

悟已於所修行能不放逸(大正 30749a5~b1)

迴向菩提聲聞要想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必須在尚未證入無餘依涅槃

界前才有可能其所使用的方法是善修四神足在住壽一劫或餘一劫的

時間中廣集菩提資糧依四神足之力而住壽一劫或餘一劫這是佛教中

古老的傳說如《長阿含經》卷 2<遊行經>云 佛告阿難諸有修四神足多修習行常念不忘在意所欲可得

不死一劫有餘阿難佛四神足已多修行專念不忘在意所欲

如來可止一劫有餘為世除冥多所饒益天人獲安(大正 115b19~24)

這樣的傳說在聲聞部派中是知道的但何以沒有說到可以依四神足之力

在住壽餘一劫的時間中廣集菩提資糧而成佛呢從時間觀的角度來看

《瑜伽師地論》說「餘一劫者此中意說過於一劫」這是將「餘一劫」

的時間擴充了不論多久時間直到成佛為止而不是一劫多一點的意思

而聲聞部派也許認為「餘一劫」是一劫再多一點的時間因此就沒有說到

可以依四神足之力在住壽一劫或一劫餘的時間中廣集菩提資糧而成

佛但從有部認為入了忍位就無法迴心向大的主張來看則不論「餘一劫」

的時間是長是短都將無法成佛這應該是部派間沒有傳說依四神足之力

在住壽餘一劫的時間中廣集菩提資糧而成佛的主要原因 二十二諸佛威力功德智慧無量深法等無差別為何佛壽有長短國土有淨穢

正法有久住不久住helliphellip (一)《十住毘婆沙論》卷 3大正 2632c3-14

佛功德力者一切去來今佛威力功德智慧無量深法等無差別但隨

諸佛本願因緣helliphellip無量壽命者壽命無量劫過諸算數一劫百劫千

劫萬劫億劫百千萬億那由他阿僧祇劫如是久住為利益憐愍眾生故

一切諸佛雖力能無量壽以本願故有久住世者有不久住者

(二)《俱舍論》卷 27大正 29141b3-9 論曰由三事故諸佛皆等一由資糧等圓滿故二由法身等成辦故三由

利他等究竟故由壽種姓身量等殊諸佛相望容有差別壽異謂佛

壽有短長種異謂佛生剎帝利婆羅門種姓異謂佛姓喬答摩迦葉波等

量異謂佛身有小大等言顯諸佛法住久近等 (三)佛壽命長短(《大智度論》卷 34大正 25312a14- b21)

問曰佛雖有長壽業因緣生於惡世故壽命便短以此短壽能具佛事何

用長為又佛以神通力故一日之中能具佛事何況百歲 答曰此間閻浮提惡故佛壽應短餘處好故佛壽應長 問曰若然者菩薩於此閻浮提淨飯王宮生出家成道是實佛餘處皆是神

通力變化作佛以度眾生 答曰此言非也所以者何餘處閻浮提亦各各言我國是實佛餘處為變化

何以知之若餘處國土自知是化佛則不肯信受教戒又如餘國土人

壽命一劫若佛壽百歲於彼裁無一日眾生則起輕慢不肯受教彼則

以一劫為實佛以此為變化如《首楞嚴經》說「神通遍照佛壽七百

千阿僧祇劫佛告文殊尸利彼佛則是我身彼佛亦言釋迦文佛則是

我身」以是故知諸佛壽命實皆無量為度人故現有長短汝言釋迦

文佛以神通力故所度眾生與人壽不異者則不須百歲一日之中可

具足佛事 如阿難一時心生是念如然燈世尊一切勝佛鞞婆尸佛出於好世

壽命極多能具佛事我釋迦文佛出生惡世壽命極短將無世尊

不能具足佛事耶 爾時世尊入日出三昧從身變化出無量諸佛及無量光明普至十方

一一化佛在諸世界各作佛事或有說法或現神通或現三昧或現

飯食如是之比種種因緣施作佛事而度眾生從三昧起告阿難曰『汝

悉見聞是事不』阿難言『唯然已見』佛告阿難『佛以如是神力

能具佛事不』阿難言『假令佛壽一日大地草木悉為可度眾生則

能度盡何況百歲』 以是故知諸佛壽命皆悉無量為度人故現有長短譬如日出影現

於水隨水大小水大則影久水小則速滅若照琉璃頗梨珠山影則

久住又如火燒草木然少則速滅然多則久住不可以滅處無火

故謂多然處亦無光明長短義亦如是 (參見《佛說首楞嚴三昧經》卷 2大正 15644c)

(四)佛土淨不淨(《大智度論》卷 32大正 25302b12-c10) 一切佛功德皆等無多無少

問曰若爾者何以言阿彌陀佛壽命無量光明千萬億由旬無量劫度眾生

答曰諸佛世界種種有淨不淨有雜

如《三十三天品經》說佛在三十三天安居自恣時至四眾久不見

佛愁思不樂遣目連白佛言「世尊云何捨此眾生住彼天上」

時佛告目連「汝觀三千世界」目連以佛力故觀或見諸佛為大眾

說法或見坐禪或見乞食如是種種施作佛事目連即時五體投地

是時須彌山王跛[跳-兆+我]大動諸天皆大驚怖目連涕泣稽首白

佛「佛有大悲不捨一切作如是種種化度眾生」佛告目連「汝

所見甚少過汝所見東方有國純以黃金為地彼佛弟子皆是阿羅漢

六通無礙復過是東方有國純以白銀為地彼佛弟子皆學辟支佛道

復過是東方有國純以七寶為地其地常有無量光明彼佛所化弟子純

諸菩薩皆得陀羅尼諸三昧門住阿毘跋致地目連當知彼諸佛者

皆是我身如是等東方恒河沙等無量世界有莊嚴者不莊嚴者皆

是我身而作佛事如東方南西北方四維上下亦復如是」

以是故當知釋迦文佛更有清淨世界如阿彌陀國阿彌陀佛亦有嚴

淨不嚴淨世界如釋迦文佛國諸佛大悲徹於骨髓不以世界好醜隨

應度者而教化之如慈母愛子子雖沒在廁溷懃求拯拔不以為惡

(五)清淨國土雜國土(《大智度論》卷 93大正 25711c14-21) 問曰佛憐愍眾生淨佛國土中何以無三惡道眾生 答曰憐愍一切眾生平等無異此中說清淨業因緣是國土中無三惡道

又佛非但一國土乃有十方恒河沙國土佛有清淨國土有雜國土

雜國土中則具有五道淨佛國土或有人天別異或無有人天別異

如過去天王佛國土中唯佛世尊以為法王是故名為天王佛 (六)《維摩詰所說經》〈佛國品第一〉卷 1大正 14538c10-29

舍利弗眾生罪故不見如來佛土嚴淨非如來咎舍利弗我此土淨而汝

不見爾時螺髻梵王語舍利弗『勿作是意謂此佛土以為不淨所以

者何我見釋迦牟尼佛土清淨譬如自在天宮』舍利弗言『我見此土

丘陵坑坎荊蕀沙礫土石諸山穢惡充滿』螺髻梵言『仁者心有高下

不依佛慧故見此土為不淨耳舍利弗菩薩於一切眾生悉皆平等深心

清淨依佛智慧則能見此佛土清淨』於是佛以足指按地即時三千大千

世界若干百千珍寶嚴飾譬如寶莊嚴佛無量功德寶莊嚴土一切大眾

歎未曾有而皆自見坐寶蓮華佛告舍利弗『汝且觀是佛土嚴淨』舍

利弗言『唯然世尊本所不見本所不聞今佛國土嚴淨悉現』佛語

舍利弗『我佛國土常淨若此為欲度斯下劣人故示是眾惡不淨土耳譬

如諸天共寶器食隨其福德飯色有異如是舍利弗若人心淨便見此土功德

莊嚴』 (七)正法久住不久住(《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 183大正 27919a3-16)

問何故過去諸佛有未般涅槃正法即滅有於般涅槃後七日即滅今釋迦佛

千歲方滅耶 答過去諸佛壽量長遠於彼正教所應作者佛在世時多已究竟故法速滅

今世尊釋迦牟尼出百年時壽量短促正教所作雖佛涅槃多未究竟乃

至千歲於中有種善根者有成熟者有解脫者是故經於多時正法方滅

有說過去諸佛所有弟子愛重奢摩他非毘缽舍那由重奢摩他故

恒住寂止不樂傳說契經等十二分教故法速滅 今世尊弟子愛重毘缽舍那非奢摩他由重毘缽舍那故多住觀察皆

樂傳授契經等十二分教是故正法多時乃滅 (八)1《成佛之道》(增注本)p19

從經典看來佛的色身有大小壽命有長短國土有淨穢弟子有多少正

法住世也不一致要知道這是佛的方便示現為了適應眾生的根機才有

這種種差別

2《成佛之道》(增注本)p425-426

佛壽與佛身的長短可說有限量的都是化身化土化身佛為什麼示現這

些差別呢因眾生根性不同有的應以苦切語三惡道是這樣的苦眾生界

是這樣的苦能因此發心修行這是折伏門 有的應以愛語這麼清淨那麼自在就肯發心修行這是攝受門 化身佛就是以這折攝二門來成就眾生的隨機適應如藥能治病就是妙

藥所以不應該生優劣想

3印順法師《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p493 釋尊的生在穢惡時代是出於悲憫眾生的願力願意在穢土成佛救護眾生

脫離一切苦這是重在「悲能拔苦」的精神彌勒是立願生在「佛剎莊嚴

壽命無數」的世界重在慈(彌勒譯為「慈」)的「施與安樂」至於成佛

(智證)度眾生是沒有不同的這是法藏部的見解 說一切有部以為「慈氏菩薩多自饒益少饒益他釋迦菩薩多饒益他少

自饒益」釋尊與彌勒因行的對比釋尊是更富於大悲為眾生的精神所以

彌勒的最初發心比釋迦早了四十餘劫而成佛卻落在釋尊以後這顯得大

悲苦行的菩薩道勝過了為「莊嚴佛剎壽命無數」而發心修行

Page 32: 《十住毘婆沙論》之菩薩修行要略...2006 年佛法度假中文營隊課程講義 《十住毘婆沙論》之菩薩修行要略 釋長慈編 2006/5/22 壹、簡介 一、釋《論》題:

「心如金剛」參見《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四〈金剛品〉 (大正 8

243b19~244a16) 「見諦思惟所斷二百九十四煩惱」《十住毘婆沙論》卷 16

使所攝名為煩惱纏所攝名為垢使所攝煩惱者貪瞋慢無明身見

邊見見取戒取邪見疑是十根本隨三界見諦思惟所斷分別故

名九十八使非使所攝者不信無慚無愧諂曲戲侮堅執懈怠

退沒睡眠佷戾慳嫉憍不忍食不知足亦以三界見諦思惟所

斷分別故有一百九十六纏垢」(大正 26108b28~c6) 九十八使加一百九十六纏垢合為二百九十四煩惱

經名

心相

順序

《十住毘婆沙論》卷 1 〈入初地 品〉 大正

2624c14~25a1~16)

《大方等大集經》卷 27〈無盡意菩薩品〉大正

13187a29~b24)

《阿差末菩薩經》卷 1大正

13586b29~587a19

1 是心不雜一切煩惱 發菩提心不離煩惱故

離=雜(宋元宮)

大正 13187d 注 7

悉遍諸欲婬怒癡醉而無所

縛所以者何

2 是心相續不貪異乘發心相續不悕餘乘故 不與羅漢及緣覺乘而俱同塵

3 是心堅牢一切外道無

能勝者 發心堅固不參外論故 發心已來堅固其志不可轉

移所以者何不為邪業之所

迷誤

4 是心一切眾魔不能破

壞 發心不壞魔不沮故 一切眾魔不能壞意

5 是心為常能集善根 發心恒順善根增長故 有是心者其諸功德悉為成

6 是心能知有為無常 發心至常有為法無常

故 遊于無常而獨總攬眾之元

首所以者何有計常者則生

死業所以特尊解道有常名

曰為尊出無常故

7 是心無動能攝佛法發心不動一切諸佛安慰

護助故 從發心來其心坦然無所縛

著所以者何不離諸佛功德

業故

8 是心無覆離諸邪行發心勝妙離衰損故 所修事業無能得短所以然

者一切眾惡悉盡索故

9 是心安住不可動故發心安止不戲論故 其心永安不可動故

10 是心無比無相違故發心無喻無相似故 其心無侶所以然者希有逮

11 是心如金剛通達諸法

故 發心金剛壞諸法故 心如金剛所以然者皆知一

切諸法之故

12 是心不盡集無盡福德

故 發心無盡無量功德悉成

就故 所不可盡苞裹諸法道慧之

13 是心平等等一切眾生

故 發心平等利眾生故 從發心來強若金剛等眾生

14 是心無高下無差別

故 發心普覆無別異故 其心質直而無諛諂故號曰

正而無偏頗

15 是心清淨性無垢故發心鮮明性常淨故 從發心來常懷鮮明所以然

者本清淨故 16 是心離垢慧炤明故發心無垢智慧明了故 以去眾垢悉消諸冥其慧顯

曜窈隱皆明

17 是心無垢不捨深心

故 發心善解不離畢竟故從發心來沐浴眾穢所以然

者其信甚固無所捨故

18 是心為廣慈如虛空

故 發心廣快慈如虛空故發心甚大無有邊崖所以然

者心若虛空

19 是心為大受一切眾生

故 發心曠大悉能容受諸眾

生故 發心曠然所以然者含受眾

生當因度故

20 是心無閡至無障智

故 發心無礙智慧通達故 發心無盡所以然者其慧玄

曠無所罣礙

21 是心遍到不斷大悲

故 發心遍至大悲不斷故從初發心無所不入所以然

者大慈無極亦無盡故

22 是心不斷能正迴向

故 發心不斷善解立願故 其發心行無能斷者所以然

者功德願故

23 是心眾所趣向智者所

讚故 發心為歸諸佛所讚故 發心甚安極可愛敬所以然

者為諸眾生所喜樂故

24 是心可觀小乘瞻仰

發心殊勝二乘宗仰故 發心特尊與眾超異所以然

者一切外學聲聞緣覺之

所奉故

25 是心難見一切眾生不

能睹故 發心深遠一切眾生所不

知故 其所發心無能知意所以然

者非諸凡俗之所及逮猶如

農夫不能達知聖王之事

26 是心難破能善入佛法發心不敗不破佛法故發種類心所以然者各各從

故 其本種之業皆獲其果一切

諸法常存在故

27 是心為住一切樂具所

住處故 發心安隱善與眾生諸快

樂故 從初發心以為道本所以然

者由是所致得大安故

28 是心莊嚴福德資用

故 發心莊嚴一切功德悉成

就故 發心已來而自莊嚴所以然

者成功勳故

29 是心選擇智慧資用

故 發心善察智慧成就故 發心已來與眾殊別所以然

者達聖慧故

30 是心淳厚以布施為資

用故 發心增長隨意施與故 發心已來甚為微妙所以然

者用廣布施普及眾生

31 是心大願持戒資用

故 發心如願戒清淨故 發心已來建立至願所以然

者具足戒禁

32 是心難沮忍辱資用

故 發菩提心普及怨親具忍

辱故 其發心已來而無等侶所以然

者無所不忍

33 是心難勝精進資用

故 發心難壞具精進故 其發心來無能抑制所以然

者用精進行無懈廢故

34 是心寂滅禪定資用

故 發心寂滅具禪定故 其發心來無所慕樂所以然

者寂度無極致定意故

35 是心無惱害慧資用

故 發心無毀具智慧故 其發心來無所歸趣因其曉了

智度無極

36 是心無瞋閡慈心深

故 發心無願增長大慈故其發心來永無所住所以然

者用無極慈故

37 是心根深悲心厚故發菩提心住根堅牢增長

大悲故 其發心來根株堅強所以然

者用行悲哀故

38 是心悅樂喜心厚故發心和悅增長大喜故 其發心來常懷悅豫所以然

者於諸眾生懷等心故

39 是心苦樂不動捨心厚

故 發心不動增長大捨故 其發心來雖遇苦樂不以為

動所以然者護一切故

40 是心護念諸佛神力故

發心任重諸佛所受故其發心來為諸如來所見將

養所以然者用順十方諸佛

教故

41 是心相續三寶不斷

故 發心不絕三寶不斷故 其發心來欲度一切五趣眾

難所以然者興隆導化

42 其發心來不捨三寶無所違

廢所以然者將順佛戒成聖

眾故

十六何謂「如來家」 (一)《十住毘婆沙論》卷1大正2625a22~b13

生如來家者如來家則是佛家如來者

(1)「如」名為實「來」名為至至真實中故名為如來何等為真實所謂

涅槃不虛誑故是名如實如《經》中說「佛告比丘第一聖諦無有虛

誑涅槃是也」 (2)復次「如」名不壞相所謂諸法實相是「來」名智慧到實相中通達其

義故名為如來 (3)復次空無相無作名為如諸佛來至三解脫門亦令眾生到此門故名為如

來 (4)復次如名四諦以一切種見四諦故名為如來 (5)復次如名六波羅蜜所謂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以是

六法來至佛地故名為如來 (6)復次諦捨滅慧四功德處名為如來以是四法來至佛地故名為

如來 (7)復次一切佛法名為如是如來至諸佛故名為如來 (8)復次一切菩薩地喜淨明炎難勝現前深遠不動善慧法

雲名為如諸菩薩以是十地來至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名為如來又

以如實八聖道分來故名為如來 (9) 復次權智二足來至佛故名為如來如去不還故名為如來 (10) 如來者 所謂十方三世諸佛是

「何等為真實所謂涅槃不虛誑故是名如實」參見

A《中阿含經》卷 8

「彼知是愛滅苦滅聖諦諸賢過去時是愛滅苦滅聖諦未來現在時

是愛滅苦滅聖諦真諦不虛不離於如亦非顛倒真諦審實」(大正 1

469a8~11)

B《大智度論》卷 97「般若波羅蜜真實聖法無有虛誑」(大正 25735c1~2) C《轉法輪經憂波提舍》「如世尊說諸比丘第一聖諦不虛妄法名為涅槃」

(大正 26357b2~3)

(二)《十住毘婆沙論》卷1大正2625b13~c8 如來者所謂十方三世諸佛是

(1)是諸佛家名為如來家今是菩薩行如來道相續不斷故名為生如來家 (2)又是菩薩必成如來故名為生如來家譬如生轉輪聖王家有轉輪聖王相

是人必作轉輪聖王是菩薩亦如是生如來家發是心故必成如來是名

生如來家 (3)如來家者有人言是四功德處所謂諦捨滅慧諸如來從此中生故

名為如來家 (4)有人言般若波羅蜜及方便是如來家如《助道經》中說

智度無極母 善權方便父 生故名為父 養育故名母 一切世間以父母為家是二似父母故名之為家

(5)有人言善慧名諸佛家從是二法出生諸佛是二則是一切善法之根本

如《經》中說「是二法俱行能成正法」善是父慧是母是二和合

名為諸佛家如說菩薩善法父 智慧以為母 一切諸如來 皆從是

二生

(6)有人言般舟三昧及大悲名諸佛家從此二法生諸如來此中般舟三昧為

父大悲為母 (7)復次般舟三昧是父無生法忍是母如《助菩提》中說

般舟三昧父 大悲無生母 一切諸如來 從是二法生

《助道經》即《菩提資糧論》(龍樹菩薩造隋達磨笈多譯) A「智度以為母方便為父者以生及持故說菩薩父母」(卷 1大正 32529a10~11) B「般若波羅蜜菩薩仁者母善方便為父慈悲以為女」(卷 1大正 32519a24~25) C「諸佛現前住牢固三摩提此為菩薩父大悲忍為母」卷 1大正 32529a1~2)

(三)《十住毘婆沙論》卷 1大正 2625c24~26a2

如得初果者如人得須陀洹道善閉三惡道門見法入法得法住堅牢法

不可傾動究竟至涅槃斷見諦所斷法故心大歡喜設使睡眠嬾惰不至二

十九有如以一毛為百分以一分毛分取大海水若二三渧苦已滅者如大

海水餘未滅者如二三渧心大歡喜菩薩如是得初地已名生如來家

「斷見諦所斷法故不至二十九有」 A《大智度論》卷 24「若須陀洹二十五有皆無是處」 (大正 25237b4~5)

「二十五有」石山寺本作「二十九有」(大正 25237d 注 7) B佛陀蜜多撰劉宋 曇摩蜜多譯《五門禪經要用法》

「四天下六欲天四惡道四禪地大梵天無色界第四禪地有五阿那

含天合二十五有」(大正 15332c-333a) 二十五有欲界(地獄餓鬼畜生阿修羅人趣四洲及六欲天)計十

四有色界(四禪及初禪之大梵四禪之無想淨居各一有)

計七有四無色界各一有計四有總計二十五有

C《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 46(大正 27 240b22~28) 「極七返有者謂唯受七有問應言十四有或二十八有若此唯依本

有說者應言十四有天上人中各七有故若依本有中有說者則二

十八有天人各有十四有故謂七本有及七中有何故但說極七有耶

答如七葉樹不過七故說極七有謂天與人本有中有各有七故」

D「二十九有」

(1)瓜生津隆真《十住毘婆沙論(I)》注云「二十九有二十五有中將阿那

含天(五淨居天)分為五即為二十九有」(p88)

(2)須陀洹斷見惑極七往返更無第二十九有可言

(四)《大方廣佛華嚴經》卷 34〈十地品〉大正 10181a22~26

菩薩始發如是心即得超凡夫地入菩薩位生如來家無能說其種族過失

離世間趣入出世道得菩薩法住菩薩處入三世平等於如來種中決定

當得無上菩提菩薩住如是法名住菩薩歡喜地 (五)《成佛之道》(p392)

菩薩初證聖性得到了從來未有的出世心嘗到了從來未有的離繫樂觀察如

來所有的一切功德自己都有分能得能成所以得到無比的歡喜由於通達

法空性也不再有「不活畏惡名畏死畏墮惡道畏大眾威德畏」了進

入初地的名為「生諸如來家」如來是一切佛菩薩以智度為母方便為父

分證了佛法身從此能荷擔佛的家業紹隆佛種不斷真是佛子所以說生如

來家

十七何謂「污佛家」

《十住毘婆沙論》卷 2(大正 2629c8~30a6) 不污諸佛家者何等為污諸佛家 有人言若人發求無上道心已後迴向聲聞辟支佛道不能住世繼三寶種

是名污諸佛家 [答曰]是義不然何以故是人能度生死又得諸無漏根力覺道亦

是佛子云何言污諸佛家如經說「佛告比丘汝是我子從我心

生口生得法分者」 又聲聞人言「諦捨滅慧處名諸佛家」何以故從是四

事出生諸佛故若污此四法名污諸佛家是故若人虛妄慳貪

狂亂愚癡是污佛家若正行此四則不污諸佛家 有人言六波羅蜜是諸佛家從此生諸佛故若違此六事是污佛家 有人言般若波羅蜜是諸佛母方便為父是名諸佛家以此二法出生諸佛

若違此法是污佛家 復次偈中自說污不污相所謂不毀戒不欺佛若受佛戒不能護持則

欺諸佛是污佛家何以故受戒時生佛家中破戒則欺諸佛名污佛

家若受戒不破不欺諸佛名為不污佛家

復次戒名三學戒學心學慧學破此學名污佛家 如法受戒而後毀破名為欺佛如是二句[不污諸佛家不毀戒欺佛]各有義趣

欺佛者空自發願不如說行欺誑眾生是名欺佛 復次一切法中不如說行名為欺佛

(《雜阿含經》卷 45大正 2330a13~14「汝等為子從我口生從法化生

得法餘財」) 十八關於三乘得解說之時限

(一)《十住毘婆沙論》卷 1大正 2620b1-9

問曰行聲聞辟支佛乘者幾時得度生死大海

答曰行聲聞乘者或以一世得度或以二世或過是數隨根利鈍

又以先世宿行因緣

行辟支佛乘者或以七世得度或以八世

若行大乘者或一恒河沙大劫或二三四至十百千萬億[恒

河沙大劫]或過是數然後乃得具足修行菩薩十地而成佛道亦隨根之

利鈍又以先世宿行因緣

(二)《大智度論》卷28大正25266c14-15

有辟支佛第一疾者四世行久者乃至百劫行如聲聞疾者三世久者六十

《大智度論》卷4大正2792b7-9

佛言無量阿僧祇劫作功德欲度眾生何以故言於三阿僧祇劫12

三阿僧祇劫有量有限

《大智度論》卷 38大正 25342b-343a

[經]舍利弗有菩薩摩訶薩初發意時行六波羅蜜上菩薩位得阿毗跋致

舍利弗有菩薩摩訶薩初發心時便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便轉法輪

與無量阿僧祇眾生作益厚已入無餘涅槃是佛般涅槃後餘法若住一劫

若減一劫舍利弗有菩薩摩訶薩初發意時與般若波羅蜜相應與無

數百千億菩薩從一佛國至一佛國淨佛世界

[論]釋曰有三種菩薩利根心堅未發心前久來集諸無量福德智慧是人

遇佛聞是大乘法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即時行六波羅蜜入菩薩

位得阿毗跋致地所以者何先集無量福德利根心堅從佛聞法故

12 印順法師《成佛之道》增注本(p 413)三大阿僧祇劫有二種解說(A)時間劫(B)德行劫以功德

來計算(依功德來計算三大阿僧祇劫一切菩薩修行成佛都是一樣的)

譬如遠行或有乘羊而去或有乘馬而去或有神通去者

乘羊者久久乃到乘馬者差速乘神通者發意頃便到如是不得言發意

間云何得到神通相爾不應生疑菩薩亦如是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時即入菩薩位

有菩薩初發意初雖心好後雜諸惡時時生念我求佛道以諸功德迴

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人久久無量阿僧祇劫或至或不至先世福德

因緣薄而復鈍根心不堅固如乘羊者

有人前世少有福德利根發心漸漸行六波羅蜜若三若十若百阿僧

祇劫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如乘馬者必有所到

第三乘神通者如上說是三種發心一者罪多福少二者福多罪少

三者但行清淨福德

清淨有二種一者初發心時即得菩薩道二者小住供養十方諸佛

通達菩薩道入菩薩位即是阿毗跋致地阿毗跋致地菩薩義如先說

次後菩薩大厭世間世世已來常好真實惡於欺誑是菩薩亦利根堅

心久集無量福德智慧初發心時便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即轉法輪

度無量眾生入無餘涅槃法住若一劫若減一劫留化佛度眾生佛有

二種神通力一者現在時二者滅後劫義如上說劫中所度眾生

亦復不少

次後菩薩亦利根心堅久集福德發心即與般若波羅蜜相應得六神通

與無量眾生共觀十方清淨世界而自莊嚴其國如阿彌陀佛先世時作

法藏比丘佛將導遍至十方示清淨國令選擇淨妙之國以自莊嚴其國

參見《不必定入定入印經》大正 15699c

印順法師《成佛之道》(增注本)p 415 對三種「神通行菩薩」所判攝之階位

(a)日月神通行龍樹又分為二類有的初發心就上菩薩位有的多少

修行就上菩薩位菩薩位雖有多種解說然依《般若經》

說是頂位再不墮惡道下賤家二乘地了(如約《華嚴

經》的行位說是發心住)

(b)聲聞神通行初發心就成大菩提八相成道[初地分證能於百佛世界

現身八相成道(1)由兜率天下生人間(2)入胎(3)出胎(4)出家(5)降魔(6)成道(7)轉法輪(8)入滅]

(c)如來神通行初發心就與般若相應成熟眾生莊嚴佛土這是方便道

菩薩初地以上到八地

(三)《大毘婆沙論》卷101大正27525b14-21

依狹小道而得解脫故名時解脫狹小道者謂若極速第一生中種善根第

二生中令成熟第三生中得解脫餘不決定

依廣大道而得解脫名不時解脫廣大道者謂若極遲聲聞乘經六十劫而得

解脫如舍利子獨覺乘經百劫而得解脫如麟角喻佛乘經三無數劫而得解

《大毘婆沙論》卷83大正27428b26~29

大加行得故名大悲非如聲聞菩提唯六十劫修加行得獨覺菩提唯經百劫修加

行得如來大悲三無數劫修習百千難行苦行然後乃得故名大悲

(四)真諦譯《攝大乘論釋》卷11大正31229b14-19

論曰有五種人於三阿僧祇劫修行圓滿或七阿僧祇劫或三十三阿僧祇劫

何者為五人行願行地人滿一阿僧祇劫行清淨意行人行有相行人行無相

行人於六地乃至七地滿第二阿僧祇劫從此後無功用行人乃至十地滿第三

阿僧祇劫

《攝大乘論釋》卷11大正31230a25-28

論曰復次云何七阿僧祇劫

釋曰欲顯餘部別執故言復次七阿僧祇劫時與前三阿僧祇劫時為等為

有短長此執等三阿僧祇劫但有別義開為七數

《攝大乘論釋》卷11大正31231b23-27

論曰復次云何三十三阿僧祇

釋曰有諸大乘師欲顯行有下中上欲顯為得未得方便欲顯已得不失

方便欲顯已得不失增上方便欲顯入住出三自在故分阿僧祇為三十三

(五)《大乘起信論》卷11大正32581b7-9

以一切菩薩皆經三阿僧祇劫故但隨眾生世界不同所見所聞根欲性異故示

所行亦有差別

印順法師《大乘起信論講記》p341「一切菩薩皆經三阿僧祇功」而成佛

這是任何菩薩都是一樣的從初住到第十回向滿為初阿僧祇劫從初地到

七地滿心為二阿僧祇劫從八地到第十地滿為第三阿僧祇劫種性善

根發心證悟都是一樣的等到圓滿成佛所以也是佛佛平等「但隨」

順「眾生世界不同所見所聞根欲性異故示」現菩薩的「所行」

也「有差別」根異根機的利鈍(下中上)有異欲異即好樂與興趣的各

別性異即習慣熏染有別如來鑑機的十力中即有根勝劣智力(根)種

種勝解智力(欲)種種界智力(性)因為眾生所處的世界不同所見所聞

不同根欲性也都不同故不能不示現所行有差別實則菩薩的行程是

一樣的

參印順法師《成佛之道》p237《中觀論頌講記》p348《華雨集(四)》p107

關於各經論所說之三乘解說時限

三乘別

所依經論 聲聞乘 辟支佛乘 大乘

《十住毘婆沙論》 隨根利鈍或一二

世或更多世不定隨

根利鈍又以先世宿行

因緣

或七世或八世得度 或一或二三四乃至十

百千萬億「恒河沙大

劫」或過是數

《大智度論》 快者三世慢則六十劫 最快四世最慢一百劫 無量阿僧祇劫但利根

者如乘神通行急速成

《大毘婆沙論》 狹小道最快三世

廣大道最慢六十劫

最慢一百劫如「麟角

喻」獨覺

三阿僧祇劫

《攝大乘論釋》

(真諦譯)

- - 三阿僧祇劫

七阿僧祇劫(別部)

三十三阿僧祇劫(餘

大乘師)

《大乘起信論》 - - 定是三阿僧祇劫但隨

眾生根性不同故示現

所行亦有差別

十九聲聞辟支佛佛俱到彼岸於解脫中有差別否

(一)《十住毘婆沙論》卷1大正2620b9-15

問曰聲聞辟支佛佛俱到彼岸於解脫中有差別不

答曰是事應當分別於諸煩惱得解脫是中無差別因是解脫入無餘涅槃是

中亦無差別無有相故但諸佛甚深禪定障解脫一切法障解脫於諸

聲聞辟支佛有差別非說所盡亦不可以譬喻為比

(二)《十住毘婆沙論》卷 11大正 2683a24-b3

無礙解脫者解脫有三種一者於煩惱障礙解脫二者於定障礙解脫三

者於一切法障礙解脫是中得慧解脫阿羅漢得離煩惱障礙解脫共解脫阿

羅漢及辟支佛得離煩惱障礙解脫得離諸禪定障礙解脫唯有諸佛具三解脫

所謂煩惱障礙解脫諸禪定障礙解脫一切法障礙解脫總是三種解脫故佛

名無礙解脫

(三)《大智度論》卷 35大正 25320c21-322a26

【經】舍利弗白佛言「世尊聲聞所有智慧若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羅漢

辟支佛智慧佛智慧是諸眾智無有差別不相違背無生性空若法不相違背

無生性空是法無有別異云何世尊言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一日修智慧

出過聲聞辟支佛上」(大正 25320c21-26)

【論】問曰上佛已說菩薩摩訶薩修智慧出過聲聞辟支佛上今舍利弗何以故問

答曰不問智慧勢力能度眾生今但問佛及弟子智慧體性法中無有差別者

以諸賢聖智慧皆是諸法實相慧皆是四諦及三十七品慧皆是出三界

入三脫門成三乘果慧以是故說無有差別

復次如須陀洹果以無漏智滅結得果乃至佛亦如是如須陀洹用二種

解脫果有為解脫無為解脫乃至佛亦如是如佛入涅槃須陀洹極

遲不過七世皆同事同緣同行同果報以是故言無相違背所以

者何不生性空故(大正25320c26-321a9)

有為解脫無為解脫(《俱舍論》卷 25大正 29133c20-21)

解脫體有二謂有為無為有為解脫謂無學勝解無為解脫謂一切惑

滅 【經】佛告舍利弗「於汝意云何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一日修智慧心念

我行道慧益一切眾生當以一切種智知一切法度一切眾生諸聲聞辟支佛

智慧為有是事不」舍利弗言「不也世尊」(大正 25321b6-10) 【論】helliphellip聲聞辟支佛雖有慈心本不發心願度一切眾生亦不迴善根向阿耨多

羅三藐三菩提以是故菩薩一日修智慧過聲聞辟支佛上

(大正 25321c26-322a1)

【經】「舍利弗於汝意云何諸聲聞辟支佛頗有是念我等當得阿耨多羅三藐

三菩提度一切眾生令得無餘涅槃不」舍利弗言「不也世尊」佛告

舍利弗「以是因緣故當知諸聲聞辟支佛智慧欲比菩薩摩訶薩智慧百

分不及一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及」(大正 25322a2-7)

【論】問曰上已反問舍利弗事已定今何以復問答曰以舍利弗引欲以須陀洹

同得解脫故與諸佛菩薩等而佛不聽譬如有人欲以毛孔之空與虛空等

以是故佛重質其事復次雖同一事義門各異先言智慧為一切眾生故

今言頗有是念我等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令一切眾生得無餘涅槃

(大正 25322a7-14)

【經】「舍利弗於汝意云何諸聲聞辟支佛頗有是念我行六波羅蜜成就眾

生莊嚴世界具佛十力四無所畏四無礙智十八不共法度脫無量阿僧

祇眾生令得涅槃不」舍利弗言「不也世尊」(大正 25322a17-26) 二十關於修學菩薩道成佛之殊勝理由

(一)《十住毘婆沙論》卷 1大正 2620b15-c23

問曰三乘所學皆為無餘涅槃若無餘涅槃中無差別者我等何用於恒河沙等

大劫往來生死具足十地不如以聲聞辟支佛乘速滅諸苦

答曰是語弱劣非是大悲有益之言若諸菩薩效汝小心無慈悲意不能精

勤修十地者諸聲聞辟支佛何由得度亦復無有三乘差別所以者何

一切聲聞辟支佛皆由佛出若無諸佛何由而出若不修十地何有

諸佛若無諸佛亦無法僧是故汝所說者則斷三寶種非是大人

有智之言不可聽察hellip如是聲聞辟支佛佛煩惱解脫雖無差別以

度無量眾生久住生死多所利益具足菩薩十地故有大差別

(二)《大毘婆沙論》卷 16大正 2777a24-b4

佛世尊愛恚永斷違順平等拔諍論根滅憍慢本視諸珍寶猶如瓦礫於一

切法覺照無遺無相似愛及恚慢等諸煩惱習已永斷故非如獨覺及諸聲聞

雖斷煩惱而有餘習貪愛習者如尊者阿難憐諸釋種瞋恚習者如尊者畢陵伽

筏蹉語殑伽神言小婢止流吾今欲渡憍慢習者如尊者舍利子棄擲醫藥

愚癡習者如尊者笈房缽底食前咳氣知食未銷不知後苦而復更食如是

等事其類甚多

(阿羅漢仍有習氣參見《大智度論》卷 27大正 25260c2-25)

二十一「是人修集聲聞辟支佛乘法未入法位我當教化令趣佛道」為何強調

「未入法位」 (一)《十住毘婆沙論》卷 7(大正 2655a4~18)

問曰云何名為歸依僧 答曰若諸聲聞人 未入法位者 令發無上心 使得佛十力

先以財施攝 後乃以法施 深信四果僧 不分別貴眾 求聲聞功德 而不證解脫 是名歸依僧 又應念三事

聲聞人者成聲聞乘 未入法位者於聲聞道未得必定能令此人發佛道心而得十力若入法位者

終不可令發無上心設或發心亦不成就如《般若波羅蜜》中尊者須菩提

所說「已入正法位不能發無上心何以故是人於生死已作障隔不復往

來生死發無上心

(二)《小品般若波羅蜜經》卷 1(大正 8540a16~21) 若諸天子未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今應當發若人已入正位則不堪任

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何以故已於生死作障隔故是人若發阿耨多羅三

藐三菩提心我亦隨喜終不斷其功德所以者何上人應求上法(參見《大

智度論》卷 54大正 25442c4~9) (三)印順法師《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p650~651

經中廣舉譬喻形容棄般若法門而取聲聞經者的無知對於傳統佛教採取了

尊重又貶抑的立場這不但維護了般若法門也有誘導聲聞修學般若法門的意

義誘導聲聞修學最顯著的例子如『小品般若波羅蜜經』卷一(大正 8540a)說

若諸天子未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今應當發若人已入正位則不

堪任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何以故已於生死作障隔故是人若發阿

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我亦隨喜終不斷其功德所以者何上人應求上

法 「入正位」是「入正性離生」的舊譯「入正位」聲聞行者就得「須陀洹」(初

果)最多不過七番生死一定要入無餘涅槃這樣就不能長在生死中修菩

薩行所以說「已於生死作障隔」如只有七番生死就不可能發求成佛道的

大心所以說「不堪任」這是依佛教界公認的教理說經上又說如「入正

位」的能發大菩提心求成佛道也是隨喜讚歎的因為上人聲聞聖者

是應該進一步的求更上的成佛法門說聲聞聖者不可能發心又鼓勵他們發心

修菩薩道這是不否定部派佛教的教義而暗示了聲聞聖者迴心的可能特別

是『大如品』依「如」真如而泯「三乘人」與「一(菩薩)乘人」的差

別消融了二乘與菩薩的對立

(四)《大品般若經》卷 22〈遍學品 74〉大正 8381b15-17

若菩薩摩訶薩作八人得須陀洹果乃至得阿羅漢果得辟支佛道然後入菩

薩位無有是處(《大智度論》卷 86大正 25659b26-28)

(五)《維摩詰所說經》卷中(大正 14549b4~b16) 若見無為入正位者不能復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譬如高原陸地不生蓮

華卑濕淤泥乃生此華如是見無為法入正位者終不復能生於佛法煩惱泥

中乃有眾生起佛法耳又如殖種於空終不得生糞壤之地乃能滋茂如是入無

為正位者不生佛法起於我見如須彌山猶能發于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生佛

法矣是故當知一切煩惱為如來種譬如不下巨海不能得無價寶珠如是不入

煩惱大海則不能得一切智寶

(六)《大智度論》卷 27大正 25263b12-25 菩薩初發意時所可怖畏無過聲聞辟支佛地正使墮地獄無如是怖畏

不永破大乘道故阿羅漢辟支佛於此大乘以為永滅譬如空地有樹名舍

摩梨(角+瓜)枝廣大眾鳥集宿一鴿後至住一枝上其枝及(角+瓜)即

時壓折澤神問樹神大鳥鵰鷲皆能任持何至小鳥便不自勝樹神答言

此鳥從我怨家尼俱盧樹上來食彼樹果來栖我上必當放糞子墮地者惡

樹復生為害必大是故於此一鴿大懷憂畏寧捨一枝所全者大菩薩

摩訶薩亦如是於諸外道魔眾及諸結使惡業無如是畏如阿羅漢辟支

佛何以故聲聞辟支佛於菩薩邊亦如彼鴿壞敗大乘心永滅佛業

一切菩薩乃至初發心皆畢定如法華經中說 問曰若菩薩皆畢定佛何以故種種呵二乘不聽菩薩取二乘證 答曰求佛道者應遍知法性是人畏老病死故於法性少分取證便自止息捨

佛道不度眾生諸佛菩薩之所呵責「汝欲捨去會不得離」得阿羅漢證時

不求諸菩薩深三昧又不廣化眾生是則迂迴於佛道稽留 問曰阿羅漢先世因緣所受身必應當滅住在何處而具足佛道 答曰得阿羅漢時三界諸漏因緣盡更不復生三界有淨佛土出於三界乃

至無煩惱之名於是國土佛所聞法華經具足佛道如法華經說「有羅漢若不

聞法華經自謂得滅度我於餘國為說是事汝皆當作佛」

問曰若阿羅漢往淨佛國土受法性身如是應得疾作佛何以言迂迴稽留

答曰是人著小乘因緣捨眾生捨佛道又復虛言得道以是因緣故雖不受

生死苦惱於菩薩根鈍不能疾成佛道不如直往菩薩

復次佛法於五不可思議中最第一今言漏盡阿羅漢還作佛唯佛能知論議

者正可論其事不能測知是故不應戲論若求得佛時乃能了知餘人可信而

不可知(大正 25714a1~25) (七)《大智度論》卷 28大正 25264b7~10

問曰阿羅漢煩惱已盡習亦未盡何以不生(法性生身) 答曰阿羅漢無大慈悲無本誓願度一切眾生又以實際作證已離生死故

(八)如果二乘人可以迴心向大則須耗費多少時間才能成佛呢

1《大般涅槃經》卷 11

一斷三結得須陀洹果不墮地獄畜生餓鬼helliphellip是人未來過八萬劫

便當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迦葉第二人者斷三結縛薄貪恚癡

得斯陀含果名一往來helliphellip是人未來過六萬劫便當得成阿耨多羅三藐

三菩提迦葉第三人者斷五下結得阿那含果更不來此helliphellip是人未

來過四萬劫便當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迦 葉第四人者永斷貪欲瞋恚愚癡得阿羅漢果helliphellip亦非騏驎獨一之

行helliphellip是人未來過二萬劫便當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迦葉第五人

者永斷貪欲瞋恚愚癡得辟支佛道helliphellip真是騏驎獨一之行helliphellip是人未

來過十千劫便當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大正 12431 c16~432a5) 2《瑜伽師地論》卷 80

問迴向菩提聲聞為住無餘依涅槃界中能發趣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耶

為住有餘依涅槃界耶 答唯住有餘依涅槃界中可有此事所以者何以無餘依涅槃界中遠離

一切發起事業一切功用皆悉止息 問若唯住有餘依涅槃界中能發趣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云何但由一

生便能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耶所以者何阿羅漢等尚當無有所餘

一生何況當有多生相續 答由彼要當增諸壽行方能成辦世尊多分依此迴向菩提聲聞密意說

言物類善男子若有善修四神足已能住一劫或餘一劫餘一劫者

此中意說過於一劫彼雖如是增益壽行能發趣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而

所修行極成遲鈍樂涅槃故不如初心始業菩薩彼既如是增壽行已

留有根身別作化身同法者前方便示現於無餘依般涅槃界而般涅槃

由此因緣皆作是念某名尊者於無餘依般涅槃界已般涅槃彼以所留有

根實身即於此界贍部洲中隨其所樂遠離而住一切諸天尚不能睹何

況其餘眾生能見彼於涅槃多樂住故於遍遊行彼彼世界親近供養佛菩

薩中及於修習菩提資糧諸聖道中若放逸時諸佛菩薩數數覺悟被覺

悟已於所修行能不放逸(大正 30749a5~b1)

迴向菩提聲聞要想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必須在尚未證入無餘依涅槃

界前才有可能其所使用的方法是善修四神足在住壽一劫或餘一劫的

時間中廣集菩提資糧依四神足之力而住壽一劫或餘一劫這是佛教中

古老的傳說如《長阿含經》卷 2<遊行經>云 佛告阿難諸有修四神足多修習行常念不忘在意所欲可得

不死一劫有餘阿難佛四神足已多修行專念不忘在意所欲

如來可止一劫有餘為世除冥多所饒益天人獲安(大正 115b19~24)

這樣的傳說在聲聞部派中是知道的但何以沒有說到可以依四神足之力

在住壽餘一劫的時間中廣集菩提資糧而成佛呢從時間觀的角度來看

《瑜伽師地論》說「餘一劫者此中意說過於一劫」這是將「餘一劫」

的時間擴充了不論多久時間直到成佛為止而不是一劫多一點的意思

而聲聞部派也許認為「餘一劫」是一劫再多一點的時間因此就沒有說到

可以依四神足之力在住壽一劫或一劫餘的時間中廣集菩提資糧而成

佛但從有部認為入了忍位就無法迴心向大的主張來看則不論「餘一劫」

的時間是長是短都將無法成佛這應該是部派間沒有傳說依四神足之力

在住壽餘一劫的時間中廣集菩提資糧而成佛的主要原因 二十二諸佛威力功德智慧無量深法等無差別為何佛壽有長短國土有淨穢

正法有久住不久住helliphellip (一)《十住毘婆沙論》卷 3大正 2632c3-14

佛功德力者一切去來今佛威力功德智慧無量深法等無差別但隨

諸佛本願因緣helliphellip無量壽命者壽命無量劫過諸算數一劫百劫千

劫萬劫億劫百千萬億那由他阿僧祇劫如是久住為利益憐愍眾生故

一切諸佛雖力能無量壽以本願故有久住世者有不久住者

(二)《俱舍論》卷 27大正 29141b3-9 論曰由三事故諸佛皆等一由資糧等圓滿故二由法身等成辦故三由

利他等究竟故由壽種姓身量等殊諸佛相望容有差別壽異謂佛

壽有短長種異謂佛生剎帝利婆羅門種姓異謂佛姓喬答摩迦葉波等

量異謂佛身有小大等言顯諸佛法住久近等 (三)佛壽命長短(《大智度論》卷 34大正 25312a14- b21)

問曰佛雖有長壽業因緣生於惡世故壽命便短以此短壽能具佛事何

用長為又佛以神通力故一日之中能具佛事何況百歲 答曰此間閻浮提惡故佛壽應短餘處好故佛壽應長 問曰若然者菩薩於此閻浮提淨飯王宮生出家成道是實佛餘處皆是神

通力變化作佛以度眾生 答曰此言非也所以者何餘處閻浮提亦各各言我國是實佛餘處為變化

何以知之若餘處國土自知是化佛則不肯信受教戒又如餘國土人

壽命一劫若佛壽百歲於彼裁無一日眾生則起輕慢不肯受教彼則

以一劫為實佛以此為變化如《首楞嚴經》說「神通遍照佛壽七百

千阿僧祇劫佛告文殊尸利彼佛則是我身彼佛亦言釋迦文佛則是

我身」以是故知諸佛壽命實皆無量為度人故現有長短汝言釋迦

文佛以神通力故所度眾生與人壽不異者則不須百歲一日之中可

具足佛事 如阿難一時心生是念如然燈世尊一切勝佛鞞婆尸佛出於好世

壽命極多能具佛事我釋迦文佛出生惡世壽命極短將無世尊

不能具足佛事耶 爾時世尊入日出三昧從身變化出無量諸佛及無量光明普至十方

一一化佛在諸世界各作佛事或有說法或現神通或現三昧或現

飯食如是之比種種因緣施作佛事而度眾生從三昧起告阿難曰『汝

悉見聞是事不』阿難言『唯然已見』佛告阿難『佛以如是神力

能具佛事不』阿難言『假令佛壽一日大地草木悉為可度眾生則

能度盡何況百歲』 以是故知諸佛壽命皆悉無量為度人故現有長短譬如日出影現

於水隨水大小水大則影久水小則速滅若照琉璃頗梨珠山影則

久住又如火燒草木然少則速滅然多則久住不可以滅處無火

故謂多然處亦無光明長短義亦如是 (參見《佛說首楞嚴三昧經》卷 2大正 15644c)

(四)佛土淨不淨(《大智度論》卷 32大正 25302b12-c10) 一切佛功德皆等無多無少

問曰若爾者何以言阿彌陀佛壽命無量光明千萬億由旬無量劫度眾生

答曰諸佛世界種種有淨不淨有雜

如《三十三天品經》說佛在三十三天安居自恣時至四眾久不見

佛愁思不樂遣目連白佛言「世尊云何捨此眾生住彼天上」

時佛告目連「汝觀三千世界」目連以佛力故觀或見諸佛為大眾

說法或見坐禪或見乞食如是種種施作佛事目連即時五體投地

是時須彌山王跛[跳-兆+我]大動諸天皆大驚怖目連涕泣稽首白

佛「佛有大悲不捨一切作如是種種化度眾生」佛告目連「汝

所見甚少過汝所見東方有國純以黃金為地彼佛弟子皆是阿羅漢

六通無礙復過是東方有國純以白銀為地彼佛弟子皆學辟支佛道

復過是東方有國純以七寶為地其地常有無量光明彼佛所化弟子純

諸菩薩皆得陀羅尼諸三昧門住阿毘跋致地目連當知彼諸佛者

皆是我身如是等東方恒河沙等無量世界有莊嚴者不莊嚴者皆

是我身而作佛事如東方南西北方四維上下亦復如是」

以是故當知釋迦文佛更有清淨世界如阿彌陀國阿彌陀佛亦有嚴

淨不嚴淨世界如釋迦文佛國諸佛大悲徹於骨髓不以世界好醜隨

應度者而教化之如慈母愛子子雖沒在廁溷懃求拯拔不以為惡

(五)清淨國土雜國土(《大智度論》卷 93大正 25711c14-21) 問曰佛憐愍眾生淨佛國土中何以無三惡道眾生 答曰憐愍一切眾生平等無異此中說清淨業因緣是國土中無三惡道

又佛非但一國土乃有十方恒河沙國土佛有清淨國土有雜國土

雜國土中則具有五道淨佛國土或有人天別異或無有人天別異

如過去天王佛國土中唯佛世尊以為法王是故名為天王佛 (六)《維摩詰所說經》〈佛國品第一〉卷 1大正 14538c10-29

舍利弗眾生罪故不見如來佛土嚴淨非如來咎舍利弗我此土淨而汝

不見爾時螺髻梵王語舍利弗『勿作是意謂此佛土以為不淨所以

者何我見釋迦牟尼佛土清淨譬如自在天宮』舍利弗言『我見此土

丘陵坑坎荊蕀沙礫土石諸山穢惡充滿』螺髻梵言『仁者心有高下

不依佛慧故見此土為不淨耳舍利弗菩薩於一切眾生悉皆平等深心

清淨依佛智慧則能見此佛土清淨』於是佛以足指按地即時三千大千

世界若干百千珍寶嚴飾譬如寶莊嚴佛無量功德寶莊嚴土一切大眾

歎未曾有而皆自見坐寶蓮華佛告舍利弗『汝且觀是佛土嚴淨』舍

利弗言『唯然世尊本所不見本所不聞今佛國土嚴淨悉現』佛語

舍利弗『我佛國土常淨若此為欲度斯下劣人故示是眾惡不淨土耳譬

如諸天共寶器食隨其福德飯色有異如是舍利弗若人心淨便見此土功德

莊嚴』 (七)正法久住不久住(《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 183大正 27919a3-16)

問何故過去諸佛有未般涅槃正法即滅有於般涅槃後七日即滅今釋迦佛

千歲方滅耶 答過去諸佛壽量長遠於彼正教所應作者佛在世時多已究竟故法速滅

今世尊釋迦牟尼出百年時壽量短促正教所作雖佛涅槃多未究竟乃

至千歲於中有種善根者有成熟者有解脫者是故經於多時正法方滅

有說過去諸佛所有弟子愛重奢摩他非毘缽舍那由重奢摩他故

恒住寂止不樂傳說契經等十二分教故法速滅 今世尊弟子愛重毘缽舍那非奢摩他由重毘缽舍那故多住觀察皆

樂傳授契經等十二分教是故正法多時乃滅 (八)1《成佛之道》(增注本)p19

從經典看來佛的色身有大小壽命有長短國土有淨穢弟子有多少正

法住世也不一致要知道這是佛的方便示現為了適應眾生的根機才有

這種種差別

2《成佛之道》(增注本)p425-426

佛壽與佛身的長短可說有限量的都是化身化土化身佛為什麼示現這

些差別呢因眾生根性不同有的應以苦切語三惡道是這樣的苦眾生界

是這樣的苦能因此發心修行這是折伏門 有的應以愛語這麼清淨那麼自在就肯發心修行這是攝受門 化身佛就是以這折攝二門來成就眾生的隨機適應如藥能治病就是妙

藥所以不應該生優劣想

3印順法師《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p493 釋尊的生在穢惡時代是出於悲憫眾生的願力願意在穢土成佛救護眾生

脫離一切苦這是重在「悲能拔苦」的精神彌勒是立願生在「佛剎莊嚴

壽命無數」的世界重在慈(彌勒譯為「慈」)的「施與安樂」至於成佛

(智證)度眾生是沒有不同的這是法藏部的見解 說一切有部以為「慈氏菩薩多自饒益少饒益他釋迦菩薩多饒益他少

自饒益」釋尊與彌勒因行的對比釋尊是更富於大悲為眾生的精神所以

彌勒的最初發心比釋迦早了四十餘劫而成佛卻落在釋尊以後這顯得大

悲苦行的菩薩道勝過了為「莊嚴佛剎壽命無數」而發心修行

Page 33: 《十住毘婆沙論》之菩薩修行要略...2006 年佛法度假中文營隊課程講義 《十住毘婆沙論》之菩薩修行要略 釋長慈編 2006/5/22 壹、簡介 一、釋《論》題:

10 是心無比無相違故發心無喻無相似故 其心無侶所以然者希有逮

11 是心如金剛通達諸法

故 發心金剛壞諸法故 心如金剛所以然者皆知一

切諸法之故

12 是心不盡集無盡福德

故 發心無盡無量功德悉成

就故 所不可盡苞裹諸法道慧之

13 是心平等等一切眾生

故 發心平等利眾生故 從發心來強若金剛等眾生

14 是心無高下無差別

故 發心普覆無別異故 其心質直而無諛諂故號曰

正而無偏頗

15 是心清淨性無垢故發心鮮明性常淨故 從發心來常懷鮮明所以然

者本清淨故 16 是心離垢慧炤明故發心無垢智慧明了故 以去眾垢悉消諸冥其慧顯

曜窈隱皆明

17 是心無垢不捨深心

故 發心善解不離畢竟故從發心來沐浴眾穢所以然

者其信甚固無所捨故

18 是心為廣慈如虛空

故 發心廣快慈如虛空故發心甚大無有邊崖所以然

者心若虛空

19 是心為大受一切眾生

故 發心曠大悉能容受諸眾

生故 發心曠然所以然者含受眾

生當因度故

20 是心無閡至無障智

故 發心無礙智慧通達故 發心無盡所以然者其慧玄

曠無所罣礙

21 是心遍到不斷大悲

故 發心遍至大悲不斷故從初發心無所不入所以然

者大慈無極亦無盡故

22 是心不斷能正迴向

故 發心不斷善解立願故 其發心行無能斷者所以然

者功德願故

23 是心眾所趣向智者所

讚故 發心為歸諸佛所讚故 發心甚安極可愛敬所以然

者為諸眾生所喜樂故

24 是心可觀小乘瞻仰

發心殊勝二乘宗仰故 發心特尊與眾超異所以然

者一切外學聲聞緣覺之

所奉故

25 是心難見一切眾生不

能睹故 發心深遠一切眾生所不

知故 其所發心無能知意所以然

者非諸凡俗之所及逮猶如

農夫不能達知聖王之事

26 是心難破能善入佛法發心不敗不破佛法故發種類心所以然者各各從

故 其本種之業皆獲其果一切

諸法常存在故

27 是心為住一切樂具所

住處故 發心安隱善與眾生諸快

樂故 從初發心以為道本所以然

者由是所致得大安故

28 是心莊嚴福德資用

故 發心莊嚴一切功德悉成

就故 發心已來而自莊嚴所以然

者成功勳故

29 是心選擇智慧資用

故 發心善察智慧成就故 發心已來與眾殊別所以然

者達聖慧故

30 是心淳厚以布施為資

用故 發心增長隨意施與故 發心已來甚為微妙所以然

者用廣布施普及眾生

31 是心大願持戒資用

故 發心如願戒清淨故 發心已來建立至願所以然

者具足戒禁

32 是心難沮忍辱資用

故 發菩提心普及怨親具忍

辱故 其發心已來而無等侶所以然

者無所不忍

33 是心難勝精進資用

故 發心難壞具精進故 其發心來無能抑制所以然

者用精進行無懈廢故

34 是心寂滅禪定資用

故 發心寂滅具禪定故 其發心來無所慕樂所以然

者寂度無極致定意故

35 是心無惱害慧資用

故 發心無毀具智慧故 其發心來無所歸趣因其曉了

智度無極

36 是心無瞋閡慈心深

故 發心無願增長大慈故其發心來永無所住所以然

者用無極慈故

37 是心根深悲心厚故發菩提心住根堅牢增長

大悲故 其發心來根株堅強所以然

者用行悲哀故

38 是心悅樂喜心厚故發心和悅增長大喜故 其發心來常懷悅豫所以然

者於諸眾生懷等心故

39 是心苦樂不動捨心厚

故 發心不動增長大捨故 其發心來雖遇苦樂不以為

動所以然者護一切故

40 是心護念諸佛神力故

發心任重諸佛所受故其發心來為諸如來所見將

養所以然者用順十方諸佛

教故

41 是心相續三寶不斷

故 發心不絕三寶不斷故 其發心來欲度一切五趣眾

難所以然者興隆導化

42 其發心來不捨三寶無所違

廢所以然者將順佛戒成聖

眾故

十六何謂「如來家」 (一)《十住毘婆沙論》卷1大正2625a22~b13

生如來家者如來家則是佛家如來者

(1)「如」名為實「來」名為至至真實中故名為如來何等為真實所謂

涅槃不虛誑故是名如實如《經》中說「佛告比丘第一聖諦無有虛

誑涅槃是也」 (2)復次「如」名不壞相所謂諸法實相是「來」名智慧到實相中通達其

義故名為如來 (3)復次空無相無作名為如諸佛來至三解脫門亦令眾生到此門故名為如

來 (4)復次如名四諦以一切種見四諦故名為如來 (5)復次如名六波羅蜜所謂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以是

六法來至佛地故名為如來 (6)復次諦捨滅慧四功德處名為如來以是四法來至佛地故名為

如來 (7)復次一切佛法名為如是如來至諸佛故名為如來 (8)復次一切菩薩地喜淨明炎難勝現前深遠不動善慧法

雲名為如諸菩薩以是十地來至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名為如來又

以如實八聖道分來故名為如來 (9) 復次權智二足來至佛故名為如來如去不還故名為如來 (10) 如來者 所謂十方三世諸佛是

「何等為真實所謂涅槃不虛誑故是名如實」參見

A《中阿含經》卷 8

「彼知是愛滅苦滅聖諦諸賢過去時是愛滅苦滅聖諦未來現在時

是愛滅苦滅聖諦真諦不虛不離於如亦非顛倒真諦審實」(大正 1

469a8~11)

B《大智度論》卷 97「般若波羅蜜真實聖法無有虛誑」(大正 25735c1~2) C《轉法輪經憂波提舍》「如世尊說諸比丘第一聖諦不虛妄法名為涅槃」

(大正 26357b2~3)

(二)《十住毘婆沙論》卷1大正2625b13~c8 如來者所謂十方三世諸佛是

(1)是諸佛家名為如來家今是菩薩行如來道相續不斷故名為生如來家 (2)又是菩薩必成如來故名為生如來家譬如生轉輪聖王家有轉輪聖王相

是人必作轉輪聖王是菩薩亦如是生如來家發是心故必成如來是名

生如來家 (3)如來家者有人言是四功德處所謂諦捨滅慧諸如來從此中生故

名為如來家 (4)有人言般若波羅蜜及方便是如來家如《助道經》中說

智度無極母 善權方便父 生故名為父 養育故名母 一切世間以父母為家是二似父母故名之為家

(5)有人言善慧名諸佛家從是二法出生諸佛是二則是一切善法之根本

如《經》中說「是二法俱行能成正法」善是父慧是母是二和合

名為諸佛家如說菩薩善法父 智慧以為母 一切諸如來 皆從是

二生

(6)有人言般舟三昧及大悲名諸佛家從此二法生諸如來此中般舟三昧為

父大悲為母 (7)復次般舟三昧是父無生法忍是母如《助菩提》中說

般舟三昧父 大悲無生母 一切諸如來 從是二法生

《助道經》即《菩提資糧論》(龍樹菩薩造隋達磨笈多譯) A「智度以為母方便為父者以生及持故說菩薩父母」(卷 1大正 32529a10~11) B「般若波羅蜜菩薩仁者母善方便為父慈悲以為女」(卷 1大正 32519a24~25) C「諸佛現前住牢固三摩提此為菩薩父大悲忍為母」卷 1大正 32529a1~2)

(三)《十住毘婆沙論》卷 1大正 2625c24~26a2

如得初果者如人得須陀洹道善閉三惡道門見法入法得法住堅牢法

不可傾動究竟至涅槃斷見諦所斷法故心大歡喜設使睡眠嬾惰不至二

十九有如以一毛為百分以一分毛分取大海水若二三渧苦已滅者如大

海水餘未滅者如二三渧心大歡喜菩薩如是得初地已名生如來家

「斷見諦所斷法故不至二十九有」 A《大智度論》卷 24「若須陀洹二十五有皆無是處」 (大正 25237b4~5)

「二十五有」石山寺本作「二十九有」(大正 25237d 注 7) B佛陀蜜多撰劉宋 曇摩蜜多譯《五門禪經要用法》

「四天下六欲天四惡道四禪地大梵天無色界第四禪地有五阿那

含天合二十五有」(大正 15332c-333a) 二十五有欲界(地獄餓鬼畜生阿修羅人趣四洲及六欲天)計十

四有色界(四禪及初禪之大梵四禪之無想淨居各一有)

計七有四無色界各一有計四有總計二十五有

C《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 46(大正 27 240b22~28) 「極七返有者謂唯受七有問應言十四有或二十八有若此唯依本

有說者應言十四有天上人中各七有故若依本有中有說者則二

十八有天人各有十四有故謂七本有及七中有何故但說極七有耶

答如七葉樹不過七故說極七有謂天與人本有中有各有七故」

D「二十九有」

(1)瓜生津隆真《十住毘婆沙論(I)》注云「二十九有二十五有中將阿那

含天(五淨居天)分為五即為二十九有」(p88)

(2)須陀洹斷見惑極七往返更無第二十九有可言

(四)《大方廣佛華嚴經》卷 34〈十地品〉大正 10181a22~26

菩薩始發如是心即得超凡夫地入菩薩位生如來家無能說其種族過失

離世間趣入出世道得菩薩法住菩薩處入三世平等於如來種中決定

當得無上菩提菩薩住如是法名住菩薩歡喜地 (五)《成佛之道》(p392)

菩薩初證聖性得到了從來未有的出世心嘗到了從來未有的離繫樂觀察如

來所有的一切功德自己都有分能得能成所以得到無比的歡喜由於通達

法空性也不再有「不活畏惡名畏死畏墮惡道畏大眾威德畏」了進

入初地的名為「生諸如來家」如來是一切佛菩薩以智度為母方便為父

分證了佛法身從此能荷擔佛的家業紹隆佛種不斷真是佛子所以說生如

來家

十七何謂「污佛家」

《十住毘婆沙論》卷 2(大正 2629c8~30a6) 不污諸佛家者何等為污諸佛家 有人言若人發求無上道心已後迴向聲聞辟支佛道不能住世繼三寶種

是名污諸佛家 [答曰]是義不然何以故是人能度生死又得諸無漏根力覺道亦

是佛子云何言污諸佛家如經說「佛告比丘汝是我子從我心

生口生得法分者」 又聲聞人言「諦捨滅慧處名諸佛家」何以故從是四

事出生諸佛故若污此四法名污諸佛家是故若人虛妄慳貪

狂亂愚癡是污佛家若正行此四則不污諸佛家 有人言六波羅蜜是諸佛家從此生諸佛故若違此六事是污佛家 有人言般若波羅蜜是諸佛母方便為父是名諸佛家以此二法出生諸佛

若違此法是污佛家 復次偈中自說污不污相所謂不毀戒不欺佛若受佛戒不能護持則

欺諸佛是污佛家何以故受戒時生佛家中破戒則欺諸佛名污佛

家若受戒不破不欺諸佛名為不污佛家

復次戒名三學戒學心學慧學破此學名污佛家 如法受戒而後毀破名為欺佛如是二句[不污諸佛家不毀戒欺佛]各有義趣

欺佛者空自發願不如說行欺誑眾生是名欺佛 復次一切法中不如說行名為欺佛

(《雜阿含經》卷 45大正 2330a13~14「汝等為子從我口生從法化生

得法餘財」) 十八關於三乘得解說之時限

(一)《十住毘婆沙論》卷 1大正 2620b1-9

問曰行聲聞辟支佛乘者幾時得度生死大海

答曰行聲聞乘者或以一世得度或以二世或過是數隨根利鈍

又以先世宿行因緣

行辟支佛乘者或以七世得度或以八世

若行大乘者或一恒河沙大劫或二三四至十百千萬億[恒

河沙大劫]或過是數然後乃得具足修行菩薩十地而成佛道亦隨根之

利鈍又以先世宿行因緣

(二)《大智度論》卷28大正25266c14-15

有辟支佛第一疾者四世行久者乃至百劫行如聲聞疾者三世久者六十

《大智度論》卷4大正2792b7-9

佛言無量阿僧祇劫作功德欲度眾生何以故言於三阿僧祇劫12

三阿僧祇劫有量有限

《大智度論》卷 38大正 25342b-343a

[經]舍利弗有菩薩摩訶薩初發意時行六波羅蜜上菩薩位得阿毗跋致

舍利弗有菩薩摩訶薩初發心時便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便轉法輪

與無量阿僧祇眾生作益厚已入無餘涅槃是佛般涅槃後餘法若住一劫

若減一劫舍利弗有菩薩摩訶薩初發意時與般若波羅蜜相應與無

數百千億菩薩從一佛國至一佛國淨佛世界

[論]釋曰有三種菩薩利根心堅未發心前久來集諸無量福德智慧是人

遇佛聞是大乘法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即時行六波羅蜜入菩薩

位得阿毗跋致地所以者何先集無量福德利根心堅從佛聞法故

12 印順法師《成佛之道》增注本(p 413)三大阿僧祇劫有二種解說(A)時間劫(B)德行劫以功德

來計算(依功德來計算三大阿僧祇劫一切菩薩修行成佛都是一樣的)

譬如遠行或有乘羊而去或有乘馬而去或有神通去者

乘羊者久久乃到乘馬者差速乘神通者發意頃便到如是不得言發意

間云何得到神通相爾不應生疑菩薩亦如是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時即入菩薩位

有菩薩初發意初雖心好後雜諸惡時時生念我求佛道以諸功德迴

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人久久無量阿僧祇劫或至或不至先世福德

因緣薄而復鈍根心不堅固如乘羊者

有人前世少有福德利根發心漸漸行六波羅蜜若三若十若百阿僧

祇劫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如乘馬者必有所到

第三乘神通者如上說是三種發心一者罪多福少二者福多罪少

三者但行清淨福德

清淨有二種一者初發心時即得菩薩道二者小住供養十方諸佛

通達菩薩道入菩薩位即是阿毗跋致地阿毗跋致地菩薩義如先說

次後菩薩大厭世間世世已來常好真實惡於欺誑是菩薩亦利根堅

心久集無量福德智慧初發心時便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即轉法輪

度無量眾生入無餘涅槃法住若一劫若減一劫留化佛度眾生佛有

二種神通力一者現在時二者滅後劫義如上說劫中所度眾生

亦復不少

次後菩薩亦利根心堅久集福德發心即與般若波羅蜜相應得六神通

與無量眾生共觀十方清淨世界而自莊嚴其國如阿彌陀佛先世時作

法藏比丘佛將導遍至十方示清淨國令選擇淨妙之國以自莊嚴其國

參見《不必定入定入印經》大正 15699c

印順法師《成佛之道》(增注本)p 415 對三種「神通行菩薩」所判攝之階位

(a)日月神通行龍樹又分為二類有的初發心就上菩薩位有的多少

修行就上菩薩位菩薩位雖有多種解說然依《般若經》

說是頂位再不墮惡道下賤家二乘地了(如約《華嚴

經》的行位說是發心住)

(b)聲聞神通行初發心就成大菩提八相成道[初地分證能於百佛世界

現身八相成道(1)由兜率天下生人間(2)入胎(3)出胎(4)出家(5)降魔(6)成道(7)轉法輪(8)入滅]

(c)如來神通行初發心就與般若相應成熟眾生莊嚴佛土這是方便道

菩薩初地以上到八地

(三)《大毘婆沙論》卷101大正27525b14-21

依狹小道而得解脫故名時解脫狹小道者謂若極速第一生中種善根第

二生中令成熟第三生中得解脫餘不決定

依廣大道而得解脫名不時解脫廣大道者謂若極遲聲聞乘經六十劫而得

解脫如舍利子獨覺乘經百劫而得解脫如麟角喻佛乘經三無數劫而得解

《大毘婆沙論》卷83大正27428b26~29

大加行得故名大悲非如聲聞菩提唯六十劫修加行得獨覺菩提唯經百劫修加

行得如來大悲三無數劫修習百千難行苦行然後乃得故名大悲

(四)真諦譯《攝大乘論釋》卷11大正31229b14-19

論曰有五種人於三阿僧祇劫修行圓滿或七阿僧祇劫或三十三阿僧祇劫

何者為五人行願行地人滿一阿僧祇劫行清淨意行人行有相行人行無相

行人於六地乃至七地滿第二阿僧祇劫從此後無功用行人乃至十地滿第三

阿僧祇劫

《攝大乘論釋》卷11大正31230a25-28

論曰復次云何七阿僧祇劫

釋曰欲顯餘部別執故言復次七阿僧祇劫時與前三阿僧祇劫時為等為

有短長此執等三阿僧祇劫但有別義開為七數

《攝大乘論釋》卷11大正31231b23-27

論曰復次云何三十三阿僧祇

釋曰有諸大乘師欲顯行有下中上欲顯為得未得方便欲顯已得不失

方便欲顯已得不失增上方便欲顯入住出三自在故分阿僧祇為三十三

(五)《大乘起信論》卷11大正32581b7-9

以一切菩薩皆經三阿僧祇劫故但隨眾生世界不同所見所聞根欲性異故示

所行亦有差別

印順法師《大乘起信論講記》p341「一切菩薩皆經三阿僧祇功」而成佛

這是任何菩薩都是一樣的從初住到第十回向滿為初阿僧祇劫從初地到

七地滿心為二阿僧祇劫從八地到第十地滿為第三阿僧祇劫種性善

根發心證悟都是一樣的等到圓滿成佛所以也是佛佛平等「但隨」

順「眾生世界不同所見所聞根欲性異故示」現菩薩的「所行」

也「有差別」根異根機的利鈍(下中上)有異欲異即好樂與興趣的各

別性異即習慣熏染有別如來鑑機的十力中即有根勝劣智力(根)種

種勝解智力(欲)種種界智力(性)因為眾生所處的世界不同所見所聞

不同根欲性也都不同故不能不示現所行有差別實則菩薩的行程是

一樣的

參印順法師《成佛之道》p237《中觀論頌講記》p348《華雨集(四)》p107

關於各經論所說之三乘解說時限

三乘別

所依經論 聲聞乘 辟支佛乘 大乘

《十住毘婆沙論》 隨根利鈍或一二

世或更多世不定隨

根利鈍又以先世宿行

因緣

或七世或八世得度 或一或二三四乃至十

百千萬億「恒河沙大

劫」或過是數

《大智度論》 快者三世慢則六十劫 最快四世最慢一百劫 無量阿僧祇劫但利根

者如乘神通行急速成

《大毘婆沙論》 狹小道最快三世

廣大道最慢六十劫

最慢一百劫如「麟角

喻」獨覺

三阿僧祇劫

《攝大乘論釋》

(真諦譯)

- - 三阿僧祇劫

七阿僧祇劫(別部)

三十三阿僧祇劫(餘

大乘師)

《大乘起信論》 - - 定是三阿僧祇劫但隨

眾生根性不同故示現

所行亦有差別

十九聲聞辟支佛佛俱到彼岸於解脫中有差別否

(一)《十住毘婆沙論》卷1大正2620b9-15

問曰聲聞辟支佛佛俱到彼岸於解脫中有差別不

答曰是事應當分別於諸煩惱得解脫是中無差別因是解脫入無餘涅槃是

中亦無差別無有相故但諸佛甚深禪定障解脫一切法障解脫於諸

聲聞辟支佛有差別非說所盡亦不可以譬喻為比

(二)《十住毘婆沙論》卷 11大正 2683a24-b3

無礙解脫者解脫有三種一者於煩惱障礙解脫二者於定障礙解脫三

者於一切法障礙解脫是中得慧解脫阿羅漢得離煩惱障礙解脫共解脫阿

羅漢及辟支佛得離煩惱障礙解脫得離諸禪定障礙解脫唯有諸佛具三解脫

所謂煩惱障礙解脫諸禪定障礙解脫一切法障礙解脫總是三種解脫故佛

名無礙解脫

(三)《大智度論》卷 35大正 25320c21-322a26

【經】舍利弗白佛言「世尊聲聞所有智慧若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羅漢

辟支佛智慧佛智慧是諸眾智無有差別不相違背無生性空若法不相違背

無生性空是法無有別異云何世尊言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一日修智慧

出過聲聞辟支佛上」(大正 25320c21-26)

【論】問曰上佛已說菩薩摩訶薩修智慧出過聲聞辟支佛上今舍利弗何以故問

答曰不問智慧勢力能度眾生今但問佛及弟子智慧體性法中無有差別者

以諸賢聖智慧皆是諸法實相慧皆是四諦及三十七品慧皆是出三界

入三脫門成三乘果慧以是故說無有差別

復次如須陀洹果以無漏智滅結得果乃至佛亦如是如須陀洹用二種

解脫果有為解脫無為解脫乃至佛亦如是如佛入涅槃須陀洹極

遲不過七世皆同事同緣同行同果報以是故言無相違背所以

者何不生性空故(大正25320c26-321a9)

有為解脫無為解脫(《俱舍論》卷 25大正 29133c20-21)

解脫體有二謂有為無為有為解脫謂無學勝解無為解脫謂一切惑

滅 【經】佛告舍利弗「於汝意云何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一日修智慧心念

我行道慧益一切眾生當以一切種智知一切法度一切眾生諸聲聞辟支佛

智慧為有是事不」舍利弗言「不也世尊」(大正 25321b6-10) 【論】helliphellip聲聞辟支佛雖有慈心本不發心願度一切眾生亦不迴善根向阿耨多

羅三藐三菩提以是故菩薩一日修智慧過聲聞辟支佛上

(大正 25321c26-322a1)

【經】「舍利弗於汝意云何諸聲聞辟支佛頗有是念我等當得阿耨多羅三藐

三菩提度一切眾生令得無餘涅槃不」舍利弗言「不也世尊」佛告

舍利弗「以是因緣故當知諸聲聞辟支佛智慧欲比菩薩摩訶薩智慧百

分不及一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及」(大正 25322a2-7)

【論】問曰上已反問舍利弗事已定今何以復問答曰以舍利弗引欲以須陀洹

同得解脫故與諸佛菩薩等而佛不聽譬如有人欲以毛孔之空與虛空等

以是故佛重質其事復次雖同一事義門各異先言智慧為一切眾生故

今言頗有是念我等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令一切眾生得無餘涅槃

(大正 25322a7-14)

【經】「舍利弗於汝意云何諸聲聞辟支佛頗有是念我行六波羅蜜成就眾

生莊嚴世界具佛十力四無所畏四無礙智十八不共法度脫無量阿僧

祇眾生令得涅槃不」舍利弗言「不也世尊」(大正 25322a17-26) 二十關於修學菩薩道成佛之殊勝理由

(一)《十住毘婆沙論》卷 1大正 2620b15-c23

問曰三乘所學皆為無餘涅槃若無餘涅槃中無差別者我等何用於恒河沙等

大劫往來生死具足十地不如以聲聞辟支佛乘速滅諸苦

答曰是語弱劣非是大悲有益之言若諸菩薩效汝小心無慈悲意不能精

勤修十地者諸聲聞辟支佛何由得度亦復無有三乘差別所以者何

一切聲聞辟支佛皆由佛出若無諸佛何由而出若不修十地何有

諸佛若無諸佛亦無法僧是故汝所說者則斷三寶種非是大人

有智之言不可聽察hellip如是聲聞辟支佛佛煩惱解脫雖無差別以

度無量眾生久住生死多所利益具足菩薩十地故有大差別

(二)《大毘婆沙論》卷 16大正 2777a24-b4

佛世尊愛恚永斷違順平等拔諍論根滅憍慢本視諸珍寶猶如瓦礫於一

切法覺照無遺無相似愛及恚慢等諸煩惱習已永斷故非如獨覺及諸聲聞

雖斷煩惱而有餘習貪愛習者如尊者阿難憐諸釋種瞋恚習者如尊者畢陵伽

筏蹉語殑伽神言小婢止流吾今欲渡憍慢習者如尊者舍利子棄擲醫藥

愚癡習者如尊者笈房缽底食前咳氣知食未銷不知後苦而復更食如是

等事其類甚多

(阿羅漢仍有習氣參見《大智度論》卷 27大正 25260c2-25)

二十一「是人修集聲聞辟支佛乘法未入法位我當教化令趣佛道」為何強調

「未入法位」 (一)《十住毘婆沙論》卷 7(大正 2655a4~18)

問曰云何名為歸依僧 答曰若諸聲聞人 未入法位者 令發無上心 使得佛十力

先以財施攝 後乃以法施 深信四果僧 不分別貴眾 求聲聞功德 而不證解脫 是名歸依僧 又應念三事

聲聞人者成聲聞乘 未入法位者於聲聞道未得必定能令此人發佛道心而得十力若入法位者

終不可令發無上心設或發心亦不成就如《般若波羅蜜》中尊者須菩提

所說「已入正法位不能發無上心何以故是人於生死已作障隔不復往

來生死發無上心

(二)《小品般若波羅蜜經》卷 1(大正 8540a16~21) 若諸天子未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今應當發若人已入正位則不堪任

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何以故已於生死作障隔故是人若發阿耨多羅三

藐三菩提心我亦隨喜終不斷其功德所以者何上人應求上法(參見《大

智度論》卷 54大正 25442c4~9) (三)印順法師《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p650~651

經中廣舉譬喻形容棄般若法門而取聲聞經者的無知對於傳統佛教採取了

尊重又貶抑的立場這不但維護了般若法門也有誘導聲聞修學般若法門的意

義誘導聲聞修學最顯著的例子如『小品般若波羅蜜經』卷一(大正 8540a)說

若諸天子未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今應當發若人已入正位則不

堪任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何以故已於生死作障隔故是人若發阿

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我亦隨喜終不斷其功德所以者何上人應求上

法 「入正位」是「入正性離生」的舊譯「入正位」聲聞行者就得「須陀洹」(初

果)最多不過七番生死一定要入無餘涅槃這樣就不能長在生死中修菩

薩行所以說「已於生死作障隔」如只有七番生死就不可能發求成佛道的

大心所以說「不堪任」這是依佛教界公認的教理說經上又說如「入正

位」的能發大菩提心求成佛道也是隨喜讚歎的因為上人聲聞聖者

是應該進一步的求更上的成佛法門說聲聞聖者不可能發心又鼓勵他們發心

修菩薩道這是不否定部派佛教的教義而暗示了聲聞聖者迴心的可能特別

是『大如品』依「如」真如而泯「三乘人」與「一(菩薩)乘人」的差

別消融了二乘與菩薩的對立

(四)《大品般若經》卷 22〈遍學品 74〉大正 8381b15-17

若菩薩摩訶薩作八人得須陀洹果乃至得阿羅漢果得辟支佛道然後入菩

薩位無有是處(《大智度論》卷 86大正 25659b26-28)

(五)《維摩詰所說經》卷中(大正 14549b4~b16) 若見無為入正位者不能復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譬如高原陸地不生蓮

華卑濕淤泥乃生此華如是見無為法入正位者終不復能生於佛法煩惱泥

中乃有眾生起佛法耳又如殖種於空終不得生糞壤之地乃能滋茂如是入無

為正位者不生佛法起於我見如須彌山猶能發于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生佛

法矣是故當知一切煩惱為如來種譬如不下巨海不能得無價寶珠如是不入

煩惱大海則不能得一切智寶

(六)《大智度論》卷 27大正 25263b12-25 菩薩初發意時所可怖畏無過聲聞辟支佛地正使墮地獄無如是怖畏

不永破大乘道故阿羅漢辟支佛於此大乘以為永滅譬如空地有樹名舍

摩梨(角+瓜)枝廣大眾鳥集宿一鴿後至住一枝上其枝及(角+瓜)即

時壓折澤神問樹神大鳥鵰鷲皆能任持何至小鳥便不自勝樹神答言

此鳥從我怨家尼俱盧樹上來食彼樹果來栖我上必當放糞子墮地者惡

樹復生為害必大是故於此一鴿大懷憂畏寧捨一枝所全者大菩薩

摩訶薩亦如是於諸外道魔眾及諸結使惡業無如是畏如阿羅漢辟支

佛何以故聲聞辟支佛於菩薩邊亦如彼鴿壞敗大乘心永滅佛業

一切菩薩乃至初發心皆畢定如法華經中說 問曰若菩薩皆畢定佛何以故種種呵二乘不聽菩薩取二乘證 答曰求佛道者應遍知法性是人畏老病死故於法性少分取證便自止息捨

佛道不度眾生諸佛菩薩之所呵責「汝欲捨去會不得離」得阿羅漢證時

不求諸菩薩深三昧又不廣化眾生是則迂迴於佛道稽留 問曰阿羅漢先世因緣所受身必應當滅住在何處而具足佛道 答曰得阿羅漢時三界諸漏因緣盡更不復生三界有淨佛土出於三界乃

至無煩惱之名於是國土佛所聞法華經具足佛道如法華經說「有羅漢若不

聞法華經自謂得滅度我於餘國為說是事汝皆當作佛」

問曰若阿羅漢往淨佛國土受法性身如是應得疾作佛何以言迂迴稽留

答曰是人著小乘因緣捨眾生捨佛道又復虛言得道以是因緣故雖不受

生死苦惱於菩薩根鈍不能疾成佛道不如直往菩薩

復次佛法於五不可思議中最第一今言漏盡阿羅漢還作佛唯佛能知論議

者正可論其事不能測知是故不應戲論若求得佛時乃能了知餘人可信而

不可知(大正 25714a1~25) (七)《大智度論》卷 28大正 25264b7~10

問曰阿羅漢煩惱已盡習亦未盡何以不生(法性生身) 答曰阿羅漢無大慈悲無本誓願度一切眾生又以實際作證已離生死故

(八)如果二乘人可以迴心向大則須耗費多少時間才能成佛呢

1《大般涅槃經》卷 11

一斷三結得須陀洹果不墮地獄畜生餓鬼helliphellip是人未來過八萬劫

便當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迦葉第二人者斷三結縛薄貪恚癡

得斯陀含果名一往來helliphellip是人未來過六萬劫便當得成阿耨多羅三藐

三菩提迦葉第三人者斷五下結得阿那含果更不來此helliphellip是人未

來過四萬劫便當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迦 葉第四人者永斷貪欲瞋恚愚癡得阿羅漢果helliphellip亦非騏驎獨一之

行helliphellip是人未來過二萬劫便當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迦葉第五人

者永斷貪欲瞋恚愚癡得辟支佛道helliphellip真是騏驎獨一之行helliphellip是人未

來過十千劫便當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大正 12431 c16~432a5) 2《瑜伽師地論》卷 80

問迴向菩提聲聞為住無餘依涅槃界中能發趣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耶

為住有餘依涅槃界耶 答唯住有餘依涅槃界中可有此事所以者何以無餘依涅槃界中遠離

一切發起事業一切功用皆悉止息 問若唯住有餘依涅槃界中能發趣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云何但由一

生便能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耶所以者何阿羅漢等尚當無有所餘

一生何況當有多生相續 答由彼要當增諸壽行方能成辦世尊多分依此迴向菩提聲聞密意說

言物類善男子若有善修四神足已能住一劫或餘一劫餘一劫者

此中意說過於一劫彼雖如是增益壽行能發趣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而

所修行極成遲鈍樂涅槃故不如初心始業菩薩彼既如是增壽行已

留有根身別作化身同法者前方便示現於無餘依般涅槃界而般涅槃

由此因緣皆作是念某名尊者於無餘依般涅槃界已般涅槃彼以所留有

根實身即於此界贍部洲中隨其所樂遠離而住一切諸天尚不能睹何

況其餘眾生能見彼於涅槃多樂住故於遍遊行彼彼世界親近供養佛菩

薩中及於修習菩提資糧諸聖道中若放逸時諸佛菩薩數數覺悟被覺

悟已於所修行能不放逸(大正 30749a5~b1)

迴向菩提聲聞要想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必須在尚未證入無餘依涅槃

界前才有可能其所使用的方法是善修四神足在住壽一劫或餘一劫的

時間中廣集菩提資糧依四神足之力而住壽一劫或餘一劫這是佛教中

古老的傳說如《長阿含經》卷 2<遊行經>云 佛告阿難諸有修四神足多修習行常念不忘在意所欲可得

不死一劫有餘阿難佛四神足已多修行專念不忘在意所欲

如來可止一劫有餘為世除冥多所饒益天人獲安(大正 115b19~24)

這樣的傳說在聲聞部派中是知道的但何以沒有說到可以依四神足之力

在住壽餘一劫的時間中廣集菩提資糧而成佛呢從時間觀的角度來看

《瑜伽師地論》說「餘一劫者此中意說過於一劫」這是將「餘一劫」

的時間擴充了不論多久時間直到成佛為止而不是一劫多一點的意思

而聲聞部派也許認為「餘一劫」是一劫再多一點的時間因此就沒有說到

可以依四神足之力在住壽一劫或一劫餘的時間中廣集菩提資糧而成

佛但從有部認為入了忍位就無法迴心向大的主張來看則不論「餘一劫」

的時間是長是短都將無法成佛這應該是部派間沒有傳說依四神足之力

在住壽餘一劫的時間中廣集菩提資糧而成佛的主要原因 二十二諸佛威力功德智慧無量深法等無差別為何佛壽有長短國土有淨穢

正法有久住不久住helliphellip (一)《十住毘婆沙論》卷 3大正 2632c3-14

佛功德力者一切去來今佛威力功德智慧無量深法等無差別但隨

諸佛本願因緣helliphellip無量壽命者壽命無量劫過諸算數一劫百劫千

劫萬劫億劫百千萬億那由他阿僧祇劫如是久住為利益憐愍眾生故

一切諸佛雖力能無量壽以本願故有久住世者有不久住者

(二)《俱舍論》卷 27大正 29141b3-9 論曰由三事故諸佛皆等一由資糧等圓滿故二由法身等成辦故三由

利他等究竟故由壽種姓身量等殊諸佛相望容有差別壽異謂佛

壽有短長種異謂佛生剎帝利婆羅門種姓異謂佛姓喬答摩迦葉波等

量異謂佛身有小大等言顯諸佛法住久近等 (三)佛壽命長短(《大智度論》卷 34大正 25312a14- b21)

問曰佛雖有長壽業因緣生於惡世故壽命便短以此短壽能具佛事何

用長為又佛以神通力故一日之中能具佛事何況百歲 答曰此間閻浮提惡故佛壽應短餘處好故佛壽應長 問曰若然者菩薩於此閻浮提淨飯王宮生出家成道是實佛餘處皆是神

通力變化作佛以度眾生 答曰此言非也所以者何餘處閻浮提亦各各言我國是實佛餘處為變化

何以知之若餘處國土自知是化佛則不肯信受教戒又如餘國土人

壽命一劫若佛壽百歲於彼裁無一日眾生則起輕慢不肯受教彼則

以一劫為實佛以此為變化如《首楞嚴經》說「神通遍照佛壽七百

千阿僧祇劫佛告文殊尸利彼佛則是我身彼佛亦言釋迦文佛則是

我身」以是故知諸佛壽命實皆無量為度人故現有長短汝言釋迦

文佛以神通力故所度眾生與人壽不異者則不須百歲一日之中可

具足佛事 如阿難一時心生是念如然燈世尊一切勝佛鞞婆尸佛出於好世

壽命極多能具佛事我釋迦文佛出生惡世壽命極短將無世尊

不能具足佛事耶 爾時世尊入日出三昧從身變化出無量諸佛及無量光明普至十方

一一化佛在諸世界各作佛事或有說法或現神通或現三昧或現

飯食如是之比種種因緣施作佛事而度眾生從三昧起告阿難曰『汝

悉見聞是事不』阿難言『唯然已見』佛告阿難『佛以如是神力

能具佛事不』阿難言『假令佛壽一日大地草木悉為可度眾生則

能度盡何況百歲』 以是故知諸佛壽命皆悉無量為度人故現有長短譬如日出影現

於水隨水大小水大則影久水小則速滅若照琉璃頗梨珠山影則

久住又如火燒草木然少則速滅然多則久住不可以滅處無火

故謂多然處亦無光明長短義亦如是 (參見《佛說首楞嚴三昧經》卷 2大正 15644c)

(四)佛土淨不淨(《大智度論》卷 32大正 25302b12-c10) 一切佛功德皆等無多無少

問曰若爾者何以言阿彌陀佛壽命無量光明千萬億由旬無量劫度眾生

答曰諸佛世界種種有淨不淨有雜

如《三十三天品經》說佛在三十三天安居自恣時至四眾久不見

佛愁思不樂遣目連白佛言「世尊云何捨此眾生住彼天上」

時佛告目連「汝觀三千世界」目連以佛力故觀或見諸佛為大眾

說法或見坐禪或見乞食如是種種施作佛事目連即時五體投地

是時須彌山王跛[跳-兆+我]大動諸天皆大驚怖目連涕泣稽首白

佛「佛有大悲不捨一切作如是種種化度眾生」佛告目連「汝

所見甚少過汝所見東方有國純以黃金為地彼佛弟子皆是阿羅漢

六通無礙復過是東方有國純以白銀為地彼佛弟子皆學辟支佛道

復過是東方有國純以七寶為地其地常有無量光明彼佛所化弟子純

諸菩薩皆得陀羅尼諸三昧門住阿毘跋致地目連當知彼諸佛者

皆是我身如是等東方恒河沙等無量世界有莊嚴者不莊嚴者皆

是我身而作佛事如東方南西北方四維上下亦復如是」

以是故當知釋迦文佛更有清淨世界如阿彌陀國阿彌陀佛亦有嚴

淨不嚴淨世界如釋迦文佛國諸佛大悲徹於骨髓不以世界好醜隨

應度者而教化之如慈母愛子子雖沒在廁溷懃求拯拔不以為惡

(五)清淨國土雜國土(《大智度論》卷 93大正 25711c14-21) 問曰佛憐愍眾生淨佛國土中何以無三惡道眾生 答曰憐愍一切眾生平等無異此中說清淨業因緣是國土中無三惡道

又佛非但一國土乃有十方恒河沙國土佛有清淨國土有雜國土

雜國土中則具有五道淨佛國土或有人天別異或無有人天別異

如過去天王佛國土中唯佛世尊以為法王是故名為天王佛 (六)《維摩詰所說經》〈佛國品第一〉卷 1大正 14538c10-29

舍利弗眾生罪故不見如來佛土嚴淨非如來咎舍利弗我此土淨而汝

不見爾時螺髻梵王語舍利弗『勿作是意謂此佛土以為不淨所以

者何我見釋迦牟尼佛土清淨譬如自在天宮』舍利弗言『我見此土

丘陵坑坎荊蕀沙礫土石諸山穢惡充滿』螺髻梵言『仁者心有高下

不依佛慧故見此土為不淨耳舍利弗菩薩於一切眾生悉皆平等深心

清淨依佛智慧則能見此佛土清淨』於是佛以足指按地即時三千大千

世界若干百千珍寶嚴飾譬如寶莊嚴佛無量功德寶莊嚴土一切大眾

歎未曾有而皆自見坐寶蓮華佛告舍利弗『汝且觀是佛土嚴淨』舍

利弗言『唯然世尊本所不見本所不聞今佛國土嚴淨悉現』佛語

舍利弗『我佛國土常淨若此為欲度斯下劣人故示是眾惡不淨土耳譬

如諸天共寶器食隨其福德飯色有異如是舍利弗若人心淨便見此土功德

莊嚴』 (七)正法久住不久住(《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 183大正 27919a3-16)

問何故過去諸佛有未般涅槃正法即滅有於般涅槃後七日即滅今釋迦佛

千歲方滅耶 答過去諸佛壽量長遠於彼正教所應作者佛在世時多已究竟故法速滅

今世尊釋迦牟尼出百年時壽量短促正教所作雖佛涅槃多未究竟乃

至千歲於中有種善根者有成熟者有解脫者是故經於多時正法方滅

有說過去諸佛所有弟子愛重奢摩他非毘缽舍那由重奢摩他故

恒住寂止不樂傳說契經等十二分教故法速滅 今世尊弟子愛重毘缽舍那非奢摩他由重毘缽舍那故多住觀察皆

樂傳授契經等十二分教是故正法多時乃滅 (八)1《成佛之道》(增注本)p19

從經典看來佛的色身有大小壽命有長短國土有淨穢弟子有多少正

法住世也不一致要知道這是佛的方便示現為了適應眾生的根機才有

這種種差別

2《成佛之道》(增注本)p425-426

佛壽與佛身的長短可說有限量的都是化身化土化身佛為什麼示現這

些差別呢因眾生根性不同有的應以苦切語三惡道是這樣的苦眾生界

是這樣的苦能因此發心修行這是折伏門 有的應以愛語這麼清淨那麼自在就肯發心修行這是攝受門 化身佛就是以這折攝二門來成就眾生的隨機適應如藥能治病就是妙

藥所以不應該生優劣想

3印順法師《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p493 釋尊的生在穢惡時代是出於悲憫眾生的願力願意在穢土成佛救護眾生

脫離一切苦這是重在「悲能拔苦」的精神彌勒是立願生在「佛剎莊嚴

壽命無數」的世界重在慈(彌勒譯為「慈」)的「施與安樂」至於成佛

(智證)度眾生是沒有不同的這是法藏部的見解 說一切有部以為「慈氏菩薩多自饒益少饒益他釋迦菩薩多饒益他少

自饒益」釋尊與彌勒因行的對比釋尊是更富於大悲為眾生的精神所以

彌勒的最初發心比釋迦早了四十餘劫而成佛卻落在釋尊以後這顯得大

悲苦行的菩薩道勝過了為「莊嚴佛剎壽命無數」而發心修行

Page 34: 《十住毘婆沙論》之菩薩修行要略...2006 年佛法度假中文營隊課程講義 《十住毘婆沙論》之菩薩修行要略 釋長慈編 2006/5/22 壹、簡介 一、釋《論》題:

故 其本種之業皆獲其果一切

諸法常存在故

27 是心為住一切樂具所

住處故 發心安隱善與眾生諸快

樂故 從初發心以為道本所以然

者由是所致得大安故

28 是心莊嚴福德資用

故 發心莊嚴一切功德悉成

就故 發心已來而自莊嚴所以然

者成功勳故

29 是心選擇智慧資用

故 發心善察智慧成就故 發心已來與眾殊別所以然

者達聖慧故

30 是心淳厚以布施為資

用故 發心增長隨意施與故 發心已來甚為微妙所以然

者用廣布施普及眾生

31 是心大願持戒資用

故 發心如願戒清淨故 發心已來建立至願所以然

者具足戒禁

32 是心難沮忍辱資用

故 發菩提心普及怨親具忍

辱故 其發心已來而無等侶所以然

者無所不忍

33 是心難勝精進資用

故 發心難壞具精進故 其發心來無能抑制所以然

者用精進行無懈廢故

34 是心寂滅禪定資用

故 發心寂滅具禪定故 其發心來無所慕樂所以然

者寂度無極致定意故

35 是心無惱害慧資用

故 發心無毀具智慧故 其發心來無所歸趣因其曉了

智度無極

36 是心無瞋閡慈心深

故 發心無願增長大慈故其發心來永無所住所以然

者用無極慈故

37 是心根深悲心厚故發菩提心住根堅牢增長

大悲故 其發心來根株堅強所以然

者用行悲哀故

38 是心悅樂喜心厚故發心和悅增長大喜故 其發心來常懷悅豫所以然

者於諸眾生懷等心故

39 是心苦樂不動捨心厚

故 發心不動增長大捨故 其發心來雖遇苦樂不以為

動所以然者護一切故

40 是心護念諸佛神力故

發心任重諸佛所受故其發心來為諸如來所見將

養所以然者用順十方諸佛

教故

41 是心相續三寶不斷

故 發心不絕三寶不斷故 其發心來欲度一切五趣眾

難所以然者興隆導化

42 其發心來不捨三寶無所違

廢所以然者將順佛戒成聖

眾故

十六何謂「如來家」 (一)《十住毘婆沙論》卷1大正2625a22~b13

生如來家者如來家則是佛家如來者

(1)「如」名為實「來」名為至至真實中故名為如來何等為真實所謂

涅槃不虛誑故是名如實如《經》中說「佛告比丘第一聖諦無有虛

誑涅槃是也」 (2)復次「如」名不壞相所謂諸法實相是「來」名智慧到實相中通達其

義故名為如來 (3)復次空無相無作名為如諸佛來至三解脫門亦令眾生到此門故名為如

來 (4)復次如名四諦以一切種見四諦故名為如來 (5)復次如名六波羅蜜所謂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以是

六法來至佛地故名為如來 (6)復次諦捨滅慧四功德處名為如來以是四法來至佛地故名為

如來 (7)復次一切佛法名為如是如來至諸佛故名為如來 (8)復次一切菩薩地喜淨明炎難勝現前深遠不動善慧法

雲名為如諸菩薩以是十地來至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名為如來又

以如實八聖道分來故名為如來 (9) 復次權智二足來至佛故名為如來如去不還故名為如來 (10) 如來者 所謂十方三世諸佛是

「何等為真實所謂涅槃不虛誑故是名如實」參見

A《中阿含經》卷 8

「彼知是愛滅苦滅聖諦諸賢過去時是愛滅苦滅聖諦未來現在時

是愛滅苦滅聖諦真諦不虛不離於如亦非顛倒真諦審實」(大正 1

469a8~11)

B《大智度論》卷 97「般若波羅蜜真實聖法無有虛誑」(大正 25735c1~2) C《轉法輪經憂波提舍》「如世尊說諸比丘第一聖諦不虛妄法名為涅槃」

(大正 26357b2~3)

(二)《十住毘婆沙論》卷1大正2625b13~c8 如來者所謂十方三世諸佛是

(1)是諸佛家名為如來家今是菩薩行如來道相續不斷故名為生如來家 (2)又是菩薩必成如來故名為生如來家譬如生轉輪聖王家有轉輪聖王相

是人必作轉輪聖王是菩薩亦如是生如來家發是心故必成如來是名

生如來家 (3)如來家者有人言是四功德處所謂諦捨滅慧諸如來從此中生故

名為如來家 (4)有人言般若波羅蜜及方便是如來家如《助道經》中說

智度無極母 善權方便父 生故名為父 養育故名母 一切世間以父母為家是二似父母故名之為家

(5)有人言善慧名諸佛家從是二法出生諸佛是二則是一切善法之根本

如《經》中說「是二法俱行能成正法」善是父慧是母是二和合

名為諸佛家如說菩薩善法父 智慧以為母 一切諸如來 皆從是

二生

(6)有人言般舟三昧及大悲名諸佛家從此二法生諸如來此中般舟三昧為

父大悲為母 (7)復次般舟三昧是父無生法忍是母如《助菩提》中說

般舟三昧父 大悲無生母 一切諸如來 從是二法生

《助道經》即《菩提資糧論》(龍樹菩薩造隋達磨笈多譯) A「智度以為母方便為父者以生及持故說菩薩父母」(卷 1大正 32529a10~11) B「般若波羅蜜菩薩仁者母善方便為父慈悲以為女」(卷 1大正 32519a24~25) C「諸佛現前住牢固三摩提此為菩薩父大悲忍為母」卷 1大正 32529a1~2)

(三)《十住毘婆沙論》卷 1大正 2625c24~26a2

如得初果者如人得須陀洹道善閉三惡道門見法入法得法住堅牢法

不可傾動究竟至涅槃斷見諦所斷法故心大歡喜設使睡眠嬾惰不至二

十九有如以一毛為百分以一分毛分取大海水若二三渧苦已滅者如大

海水餘未滅者如二三渧心大歡喜菩薩如是得初地已名生如來家

「斷見諦所斷法故不至二十九有」 A《大智度論》卷 24「若須陀洹二十五有皆無是處」 (大正 25237b4~5)

「二十五有」石山寺本作「二十九有」(大正 25237d 注 7) B佛陀蜜多撰劉宋 曇摩蜜多譯《五門禪經要用法》

「四天下六欲天四惡道四禪地大梵天無色界第四禪地有五阿那

含天合二十五有」(大正 15332c-333a) 二十五有欲界(地獄餓鬼畜生阿修羅人趣四洲及六欲天)計十

四有色界(四禪及初禪之大梵四禪之無想淨居各一有)

計七有四無色界各一有計四有總計二十五有

C《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 46(大正 27 240b22~28) 「極七返有者謂唯受七有問應言十四有或二十八有若此唯依本

有說者應言十四有天上人中各七有故若依本有中有說者則二

十八有天人各有十四有故謂七本有及七中有何故但說極七有耶

答如七葉樹不過七故說極七有謂天與人本有中有各有七故」

D「二十九有」

(1)瓜生津隆真《十住毘婆沙論(I)》注云「二十九有二十五有中將阿那

含天(五淨居天)分為五即為二十九有」(p88)

(2)須陀洹斷見惑極七往返更無第二十九有可言

(四)《大方廣佛華嚴經》卷 34〈十地品〉大正 10181a22~26

菩薩始發如是心即得超凡夫地入菩薩位生如來家無能說其種族過失

離世間趣入出世道得菩薩法住菩薩處入三世平等於如來種中決定

當得無上菩提菩薩住如是法名住菩薩歡喜地 (五)《成佛之道》(p392)

菩薩初證聖性得到了從來未有的出世心嘗到了從來未有的離繫樂觀察如

來所有的一切功德自己都有分能得能成所以得到無比的歡喜由於通達

法空性也不再有「不活畏惡名畏死畏墮惡道畏大眾威德畏」了進

入初地的名為「生諸如來家」如來是一切佛菩薩以智度為母方便為父

分證了佛法身從此能荷擔佛的家業紹隆佛種不斷真是佛子所以說生如

來家

十七何謂「污佛家」

《十住毘婆沙論》卷 2(大正 2629c8~30a6) 不污諸佛家者何等為污諸佛家 有人言若人發求無上道心已後迴向聲聞辟支佛道不能住世繼三寶種

是名污諸佛家 [答曰]是義不然何以故是人能度生死又得諸無漏根力覺道亦

是佛子云何言污諸佛家如經說「佛告比丘汝是我子從我心

生口生得法分者」 又聲聞人言「諦捨滅慧處名諸佛家」何以故從是四

事出生諸佛故若污此四法名污諸佛家是故若人虛妄慳貪

狂亂愚癡是污佛家若正行此四則不污諸佛家 有人言六波羅蜜是諸佛家從此生諸佛故若違此六事是污佛家 有人言般若波羅蜜是諸佛母方便為父是名諸佛家以此二法出生諸佛

若違此法是污佛家 復次偈中自說污不污相所謂不毀戒不欺佛若受佛戒不能護持則

欺諸佛是污佛家何以故受戒時生佛家中破戒則欺諸佛名污佛

家若受戒不破不欺諸佛名為不污佛家

復次戒名三學戒學心學慧學破此學名污佛家 如法受戒而後毀破名為欺佛如是二句[不污諸佛家不毀戒欺佛]各有義趣

欺佛者空自發願不如說行欺誑眾生是名欺佛 復次一切法中不如說行名為欺佛

(《雜阿含經》卷 45大正 2330a13~14「汝等為子從我口生從法化生

得法餘財」) 十八關於三乘得解說之時限

(一)《十住毘婆沙論》卷 1大正 2620b1-9

問曰行聲聞辟支佛乘者幾時得度生死大海

答曰行聲聞乘者或以一世得度或以二世或過是數隨根利鈍

又以先世宿行因緣

行辟支佛乘者或以七世得度或以八世

若行大乘者或一恒河沙大劫或二三四至十百千萬億[恒

河沙大劫]或過是數然後乃得具足修行菩薩十地而成佛道亦隨根之

利鈍又以先世宿行因緣

(二)《大智度論》卷28大正25266c14-15

有辟支佛第一疾者四世行久者乃至百劫行如聲聞疾者三世久者六十

《大智度論》卷4大正2792b7-9

佛言無量阿僧祇劫作功德欲度眾生何以故言於三阿僧祇劫12

三阿僧祇劫有量有限

《大智度論》卷 38大正 25342b-343a

[經]舍利弗有菩薩摩訶薩初發意時行六波羅蜜上菩薩位得阿毗跋致

舍利弗有菩薩摩訶薩初發心時便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便轉法輪

與無量阿僧祇眾生作益厚已入無餘涅槃是佛般涅槃後餘法若住一劫

若減一劫舍利弗有菩薩摩訶薩初發意時與般若波羅蜜相應與無

數百千億菩薩從一佛國至一佛國淨佛世界

[論]釋曰有三種菩薩利根心堅未發心前久來集諸無量福德智慧是人

遇佛聞是大乘法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即時行六波羅蜜入菩薩

位得阿毗跋致地所以者何先集無量福德利根心堅從佛聞法故

12 印順法師《成佛之道》增注本(p 413)三大阿僧祇劫有二種解說(A)時間劫(B)德行劫以功德

來計算(依功德來計算三大阿僧祇劫一切菩薩修行成佛都是一樣的)

譬如遠行或有乘羊而去或有乘馬而去或有神通去者

乘羊者久久乃到乘馬者差速乘神通者發意頃便到如是不得言發意

間云何得到神通相爾不應生疑菩薩亦如是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時即入菩薩位

有菩薩初發意初雖心好後雜諸惡時時生念我求佛道以諸功德迴

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人久久無量阿僧祇劫或至或不至先世福德

因緣薄而復鈍根心不堅固如乘羊者

有人前世少有福德利根發心漸漸行六波羅蜜若三若十若百阿僧

祇劫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如乘馬者必有所到

第三乘神通者如上說是三種發心一者罪多福少二者福多罪少

三者但行清淨福德

清淨有二種一者初發心時即得菩薩道二者小住供養十方諸佛

通達菩薩道入菩薩位即是阿毗跋致地阿毗跋致地菩薩義如先說

次後菩薩大厭世間世世已來常好真實惡於欺誑是菩薩亦利根堅

心久集無量福德智慧初發心時便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即轉法輪

度無量眾生入無餘涅槃法住若一劫若減一劫留化佛度眾生佛有

二種神通力一者現在時二者滅後劫義如上說劫中所度眾生

亦復不少

次後菩薩亦利根心堅久集福德發心即與般若波羅蜜相應得六神通

與無量眾生共觀十方清淨世界而自莊嚴其國如阿彌陀佛先世時作

法藏比丘佛將導遍至十方示清淨國令選擇淨妙之國以自莊嚴其國

參見《不必定入定入印經》大正 15699c

印順法師《成佛之道》(增注本)p 415 對三種「神通行菩薩」所判攝之階位

(a)日月神通行龍樹又分為二類有的初發心就上菩薩位有的多少

修行就上菩薩位菩薩位雖有多種解說然依《般若經》

說是頂位再不墮惡道下賤家二乘地了(如約《華嚴

經》的行位說是發心住)

(b)聲聞神通行初發心就成大菩提八相成道[初地分證能於百佛世界

現身八相成道(1)由兜率天下生人間(2)入胎(3)出胎(4)出家(5)降魔(6)成道(7)轉法輪(8)入滅]

(c)如來神通行初發心就與般若相應成熟眾生莊嚴佛土這是方便道

菩薩初地以上到八地

(三)《大毘婆沙論》卷101大正27525b14-21

依狹小道而得解脫故名時解脫狹小道者謂若極速第一生中種善根第

二生中令成熟第三生中得解脫餘不決定

依廣大道而得解脫名不時解脫廣大道者謂若極遲聲聞乘經六十劫而得

解脫如舍利子獨覺乘經百劫而得解脫如麟角喻佛乘經三無數劫而得解

《大毘婆沙論》卷83大正27428b26~29

大加行得故名大悲非如聲聞菩提唯六十劫修加行得獨覺菩提唯經百劫修加

行得如來大悲三無數劫修習百千難行苦行然後乃得故名大悲

(四)真諦譯《攝大乘論釋》卷11大正31229b14-19

論曰有五種人於三阿僧祇劫修行圓滿或七阿僧祇劫或三十三阿僧祇劫

何者為五人行願行地人滿一阿僧祇劫行清淨意行人行有相行人行無相

行人於六地乃至七地滿第二阿僧祇劫從此後無功用行人乃至十地滿第三

阿僧祇劫

《攝大乘論釋》卷11大正31230a25-28

論曰復次云何七阿僧祇劫

釋曰欲顯餘部別執故言復次七阿僧祇劫時與前三阿僧祇劫時為等為

有短長此執等三阿僧祇劫但有別義開為七數

《攝大乘論釋》卷11大正31231b23-27

論曰復次云何三十三阿僧祇

釋曰有諸大乘師欲顯行有下中上欲顯為得未得方便欲顯已得不失

方便欲顯已得不失增上方便欲顯入住出三自在故分阿僧祇為三十三

(五)《大乘起信論》卷11大正32581b7-9

以一切菩薩皆經三阿僧祇劫故但隨眾生世界不同所見所聞根欲性異故示

所行亦有差別

印順法師《大乘起信論講記》p341「一切菩薩皆經三阿僧祇功」而成佛

這是任何菩薩都是一樣的從初住到第十回向滿為初阿僧祇劫從初地到

七地滿心為二阿僧祇劫從八地到第十地滿為第三阿僧祇劫種性善

根發心證悟都是一樣的等到圓滿成佛所以也是佛佛平等「但隨」

順「眾生世界不同所見所聞根欲性異故示」現菩薩的「所行」

也「有差別」根異根機的利鈍(下中上)有異欲異即好樂與興趣的各

別性異即習慣熏染有別如來鑑機的十力中即有根勝劣智力(根)種

種勝解智力(欲)種種界智力(性)因為眾生所處的世界不同所見所聞

不同根欲性也都不同故不能不示現所行有差別實則菩薩的行程是

一樣的

參印順法師《成佛之道》p237《中觀論頌講記》p348《華雨集(四)》p107

關於各經論所說之三乘解說時限

三乘別

所依經論 聲聞乘 辟支佛乘 大乘

《十住毘婆沙論》 隨根利鈍或一二

世或更多世不定隨

根利鈍又以先世宿行

因緣

或七世或八世得度 或一或二三四乃至十

百千萬億「恒河沙大

劫」或過是數

《大智度論》 快者三世慢則六十劫 最快四世最慢一百劫 無量阿僧祇劫但利根

者如乘神通行急速成

《大毘婆沙論》 狹小道最快三世

廣大道最慢六十劫

最慢一百劫如「麟角

喻」獨覺

三阿僧祇劫

《攝大乘論釋》

(真諦譯)

- - 三阿僧祇劫

七阿僧祇劫(別部)

三十三阿僧祇劫(餘

大乘師)

《大乘起信論》 - - 定是三阿僧祇劫但隨

眾生根性不同故示現

所行亦有差別

十九聲聞辟支佛佛俱到彼岸於解脫中有差別否

(一)《十住毘婆沙論》卷1大正2620b9-15

問曰聲聞辟支佛佛俱到彼岸於解脫中有差別不

答曰是事應當分別於諸煩惱得解脫是中無差別因是解脫入無餘涅槃是

中亦無差別無有相故但諸佛甚深禪定障解脫一切法障解脫於諸

聲聞辟支佛有差別非說所盡亦不可以譬喻為比

(二)《十住毘婆沙論》卷 11大正 2683a24-b3

無礙解脫者解脫有三種一者於煩惱障礙解脫二者於定障礙解脫三

者於一切法障礙解脫是中得慧解脫阿羅漢得離煩惱障礙解脫共解脫阿

羅漢及辟支佛得離煩惱障礙解脫得離諸禪定障礙解脫唯有諸佛具三解脫

所謂煩惱障礙解脫諸禪定障礙解脫一切法障礙解脫總是三種解脫故佛

名無礙解脫

(三)《大智度論》卷 35大正 25320c21-322a26

【經】舍利弗白佛言「世尊聲聞所有智慧若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羅漢

辟支佛智慧佛智慧是諸眾智無有差別不相違背無生性空若法不相違背

無生性空是法無有別異云何世尊言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一日修智慧

出過聲聞辟支佛上」(大正 25320c21-26)

【論】問曰上佛已說菩薩摩訶薩修智慧出過聲聞辟支佛上今舍利弗何以故問

答曰不問智慧勢力能度眾生今但問佛及弟子智慧體性法中無有差別者

以諸賢聖智慧皆是諸法實相慧皆是四諦及三十七品慧皆是出三界

入三脫門成三乘果慧以是故說無有差別

復次如須陀洹果以無漏智滅結得果乃至佛亦如是如須陀洹用二種

解脫果有為解脫無為解脫乃至佛亦如是如佛入涅槃須陀洹極

遲不過七世皆同事同緣同行同果報以是故言無相違背所以

者何不生性空故(大正25320c26-321a9)

有為解脫無為解脫(《俱舍論》卷 25大正 29133c20-21)

解脫體有二謂有為無為有為解脫謂無學勝解無為解脫謂一切惑

滅 【經】佛告舍利弗「於汝意云何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一日修智慧心念

我行道慧益一切眾生當以一切種智知一切法度一切眾生諸聲聞辟支佛

智慧為有是事不」舍利弗言「不也世尊」(大正 25321b6-10) 【論】helliphellip聲聞辟支佛雖有慈心本不發心願度一切眾生亦不迴善根向阿耨多

羅三藐三菩提以是故菩薩一日修智慧過聲聞辟支佛上

(大正 25321c26-322a1)

【經】「舍利弗於汝意云何諸聲聞辟支佛頗有是念我等當得阿耨多羅三藐

三菩提度一切眾生令得無餘涅槃不」舍利弗言「不也世尊」佛告

舍利弗「以是因緣故當知諸聲聞辟支佛智慧欲比菩薩摩訶薩智慧百

分不及一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及」(大正 25322a2-7)

【論】問曰上已反問舍利弗事已定今何以復問答曰以舍利弗引欲以須陀洹

同得解脫故與諸佛菩薩等而佛不聽譬如有人欲以毛孔之空與虛空等

以是故佛重質其事復次雖同一事義門各異先言智慧為一切眾生故

今言頗有是念我等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令一切眾生得無餘涅槃

(大正 25322a7-14)

【經】「舍利弗於汝意云何諸聲聞辟支佛頗有是念我行六波羅蜜成就眾

生莊嚴世界具佛十力四無所畏四無礙智十八不共法度脫無量阿僧

祇眾生令得涅槃不」舍利弗言「不也世尊」(大正 25322a17-26) 二十關於修學菩薩道成佛之殊勝理由

(一)《十住毘婆沙論》卷 1大正 2620b15-c23

問曰三乘所學皆為無餘涅槃若無餘涅槃中無差別者我等何用於恒河沙等

大劫往來生死具足十地不如以聲聞辟支佛乘速滅諸苦

答曰是語弱劣非是大悲有益之言若諸菩薩效汝小心無慈悲意不能精

勤修十地者諸聲聞辟支佛何由得度亦復無有三乘差別所以者何

一切聲聞辟支佛皆由佛出若無諸佛何由而出若不修十地何有

諸佛若無諸佛亦無法僧是故汝所說者則斷三寶種非是大人

有智之言不可聽察hellip如是聲聞辟支佛佛煩惱解脫雖無差別以

度無量眾生久住生死多所利益具足菩薩十地故有大差別

(二)《大毘婆沙論》卷 16大正 2777a24-b4

佛世尊愛恚永斷違順平等拔諍論根滅憍慢本視諸珍寶猶如瓦礫於一

切法覺照無遺無相似愛及恚慢等諸煩惱習已永斷故非如獨覺及諸聲聞

雖斷煩惱而有餘習貪愛習者如尊者阿難憐諸釋種瞋恚習者如尊者畢陵伽

筏蹉語殑伽神言小婢止流吾今欲渡憍慢習者如尊者舍利子棄擲醫藥

愚癡習者如尊者笈房缽底食前咳氣知食未銷不知後苦而復更食如是

等事其類甚多

(阿羅漢仍有習氣參見《大智度論》卷 27大正 25260c2-25)

二十一「是人修集聲聞辟支佛乘法未入法位我當教化令趣佛道」為何強調

「未入法位」 (一)《十住毘婆沙論》卷 7(大正 2655a4~18)

問曰云何名為歸依僧 答曰若諸聲聞人 未入法位者 令發無上心 使得佛十力

先以財施攝 後乃以法施 深信四果僧 不分別貴眾 求聲聞功德 而不證解脫 是名歸依僧 又應念三事

聲聞人者成聲聞乘 未入法位者於聲聞道未得必定能令此人發佛道心而得十力若入法位者

終不可令發無上心設或發心亦不成就如《般若波羅蜜》中尊者須菩提

所說「已入正法位不能發無上心何以故是人於生死已作障隔不復往

來生死發無上心

(二)《小品般若波羅蜜經》卷 1(大正 8540a16~21) 若諸天子未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今應當發若人已入正位則不堪任

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何以故已於生死作障隔故是人若發阿耨多羅三

藐三菩提心我亦隨喜終不斷其功德所以者何上人應求上法(參見《大

智度論》卷 54大正 25442c4~9) (三)印順法師《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p650~651

經中廣舉譬喻形容棄般若法門而取聲聞經者的無知對於傳統佛教採取了

尊重又貶抑的立場這不但維護了般若法門也有誘導聲聞修學般若法門的意

義誘導聲聞修學最顯著的例子如『小品般若波羅蜜經』卷一(大正 8540a)說

若諸天子未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今應當發若人已入正位則不

堪任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何以故已於生死作障隔故是人若發阿

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我亦隨喜終不斷其功德所以者何上人應求上

法 「入正位」是「入正性離生」的舊譯「入正位」聲聞行者就得「須陀洹」(初

果)最多不過七番生死一定要入無餘涅槃這樣就不能長在生死中修菩

薩行所以說「已於生死作障隔」如只有七番生死就不可能發求成佛道的

大心所以說「不堪任」這是依佛教界公認的教理說經上又說如「入正

位」的能發大菩提心求成佛道也是隨喜讚歎的因為上人聲聞聖者

是應該進一步的求更上的成佛法門說聲聞聖者不可能發心又鼓勵他們發心

修菩薩道這是不否定部派佛教的教義而暗示了聲聞聖者迴心的可能特別

是『大如品』依「如」真如而泯「三乘人」與「一(菩薩)乘人」的差

別消融了二乘與菩薩的對立

(四)《大品般若經》卷 22〈遍學品 74〉大正 8381b15-17

若菩薩摩訶薩作八人得須陀洹果乃至得阿羅漢果得辟支佛道然後入菩

薩位無有是處(《大智度論》卷 86大正 25659b26-28)

(五)《維摩詰所說經》卷中(大正 14549b4~b16) 若見無為入正位者不能復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譬如高原陸地不生蓮

華卑濕淤泥乃生此華如是見無為法入正位者終不復能生於佛法煩惱泥

中乃有眾生起佛法耳又如殖種於空終不得生糞壤之地乃能滋茂如是入無

為正位者不生佛法起於我見如須彌山猶能發于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生佛

法矣是故當知一切煩惱為如來種譬如不下巨海不能得無價寶珠如是不入

煩惱大海則不能得一切智寶

(六)《大智度論》卷 27大正 25263b12-25 菩薩初發意時所可怖畏無過聲聞辟支佛地正使墮地獄無如是怖畏

不永破大乘道故阿羅漢辟支佛於此大乘以為永滅譬如空地有樹名舍

摩梨(角+瓜)枝廣大眾鳥集宿一鴿後至住一枝上其枝及(角+瓜)即

時壓折澤神問樹神大鳥鵰鷲皆能任持何至小鳥便不自勝樹神答言

此鳥從我怨家尼俱盧樹上來食彼樹果來栖我上必當放糞子墮地者惡

樹復生為害必大是故於此一鴿大懷憂畏寧捨一枝所全者大菩薩

摩訶薩亦如是於諸外道魔眾及諸結使惡業無如是畏如阿羅漢辟支

佛何以故聲聞辟支佛於菩薩邊亦如彼鴿壞敗大乘心永滅佛業

一切菩薩乃至初發心皆畢定如法華經中說 問曰若菩薩皆畢定佛何以故種種呵二乘不聽菩薩取二乘證 答曰求佛道者應遍知法性是人畏老病死故於法性少分取證便自止息捨

佛道不度眾生諸佛菩薩之所呵責「汝欲捨去會不得離」得阿羅漢證時

不求諸菩薩深三昧又不廣化眾生是則迂迴於佛道稽留 問曰阿羅漢先世因緣所受身必應當滅住在何處而具足佛道 答曰得阿羅漢時三界諸漏因緣盡更不復生三界有淨佛土出於三界乃

至無煩惱之名於是國土佛所聞法華經具足佛道如法華經說「有羅漢若不

聞法華經自謂得滅度我於餘國為說是事汝皆當作佛」

問曰若阿羅漢往淨佛國土受法性身如是應得疾作佛何以言迂迴稽留

答曰是人著小乘因緣捨眾生捨佛道又復虛言得道以是因緣故雖不受

生死苦惱於菩薩根鈍不能疾成佛道不如直往菩薩

復次佛法於五不可思議中最第一今言漏盡阿羅漢還作佛唯佛能知論議

者正可論其事不能測知是故不應戲論若求得佛時乃能了知餘人可信而

不可知(大正 25714a1~25) (七)《大智度論》卷 28大正 25264b7~10

問曰阿羅漢煩惱已盡習亦未盡何以不生(法性生身) 答曰阿羅漢無大慈悲無本誓願度一切眾生又以實際作證已離生死故

(八)如果二乘人可以迴心向大則須耗費多少時間才能成佛呢

1《大般涅槃經》卷 11

一斷三結得須陀洹果不墮地獄畜生餓鬼helliphellip是人未來過八萬劫

便當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迦葉第二人者斷三結縛薄貪恚癡

得斯陀含果名一往來helliphellip是人未來過六萬劫便當得成阿耨多羅三藐

三菩提迦葉第三人者斷五下結得阿那含果更不來此helliphellip是人未

來過四萬劫便當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迦 葉第四人者永斷貪欲瞋恚愚癡得阿羅漢果helliphellip亦非騏驎獨一之

行helliphellip是人未來過二萬劫便當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迦葉第五人

者永斷貪欲瞋恚愚癡得辟支佛道helliphellip真是騏驎獨一之行helliphellip是人未

來過十千劫便當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大正 12431 c16~432a5) 2《瑜伽師地論》卷 80

問迴向菩提聲聞為住無餘依涅槃界中能發趣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耶

為住有餘依涅槃界耶 答唯住有餘依涅槃界中可有此事所以者何以無餘依涅槃界中遠離

一切發起事業一切功用皆悉止息 問若唯住有餘依涅槃界中能發趣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云何但由一

生便能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耶所以者何阿羅漢等尚當無有所餘

一生何況當有多生相續 答由彼要當增諸壽行方能成辦世尊多分依此迴向菩提聲聞密意說

言物類善男子若有善修四神足已能住一劫或餘一劫餘一劫者

此中意說過於一劫彼雖如是增益壽行能發趣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而

所修行極成遲鈍樂涅槃故不如初心始業菩薩彼既如是增壽行已

留有根身別作化身同法者前方便示現於無餘依般涅槃界而般涅槃

由此因緣皆作是念某名尊者於無餘依般涅槃界已般涅槃彼以所留有

根實身即於此界贍部洲中隨其所樂遠離而住一切諸天尚不能睹何

況其餘眾生能見彼於涅槃多樂住故於遍遊行彼彼世界親近供養佛菩

薩中及於修習菩提資糧諸聖道中若放逸時諸佛菩薩數數覺悟被覺

悟已於所修行能不放逸(大正 30749a5~b1)

迴向菩提聲聞要想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必須在尚未證入無餘依涅槃

界前才有可能其所使用的方法是善修四神足在住壽一劫或餘一劫的

時間中廣集菩提資糧依四神足之力而住壽一劫或餘一劫這是佛教中

古老的傳說如《長阿含經》卷 2<遊行經>云 佛告阿難諸有修四神足多修習行常念不忘在意所欲可得

不死一劫有餘阿難佛四神足已多修行專念不忘在意所欲

如來可止一劫有餘為世除冥多所饒益天人獲安(大正 115b19~24)

這樣的傳說在聲聞部派中是知道的但何以沒有說到可以依四神足之力

在住壽餘一劫的時間中廣集菩提資糧而成佛呢從時間觀的角度來看

《瑜伽師地論》說「餘一劫者此中意說過於一劫」這是將「餘一劫」

的時間擴充了不論多久時間直到成佛為止而不是一劫多一點的意思

而聲聞部派也許認為「餘一劫」是一劫再多一點的時間因此就沒有說到

可以依四神足之力在住壽一劫或一劫餘的時間中廣集菩提資糧而成

佛但從有部認為入了忍位就無法迴心向大的主張來看則不論「餘一劫」

的時間是長是短都將無法成佛這應該是部派間沒有傳說依四神足之力

在住壽餘一劫的時間中廣集菩提資糧而成佛的主要原因 二十二諸佛威力功德智慧無量深法等無差別為何佛壽有長短國土有淨穢

正法有久住不久住helliphellip (一)《十住毘婆沙論》卷 3大正 2632c3-14

佛功德力者一切去來今佛威力功德智慧無量深法等無差別但隨

諸佛本願因緣helliphellip無量壽命者壽命無量劫過諸算數一劫百劫千

劫萬劫億劫百千萬億那由他阿僧祇劫如是久住為利益憐愍眾生故

一切諸佛雖力能無量壽以本願故有久住世者有不久住者

(二)《俱舍論》卷 27大正 29141b3-9 論曰由三事故諸佛皆等一由資糧等圓滿故二由法身等成辦故三由

利他等究竟故由壽種姓身量等殊諸佛相望容有差別壽異謂佛

壽有短長種異謂佛生剎帝利婆羅門種姓異謂佛姓喬答摩迦葉波等

量異謂佛身有小大等言顯諸佛法住久近等 (三)佛壽命長短(《大智度論》卷 34大正 25312a14- b21)

問曰佛雖有長壽業因緣生於惡世故壽命便短以此短壽能具佛事何

用長為又佛以神通力故一日之中能具佛事何況百歲 答曰此間閻浮提惡故佛壽應短餘處好故佛壽應長 問曰若然者菩薩於此閻浮提淨飯王宮生出家成道是實佛餘處皆是神

通力變化作佛以度眾生 答曰此言非也所以者何餘處閻浮提亦各各言我國是實佛餘處為變化

何以知之若餘處國土自知是化佛則不肯信受教戒又如餘國土人

壽命一劫若佛壽百歲於彼裁無一日眾生則起輕慢不肯受教彼則

以一劫為實佛以此為變化如《首楞嚴經》說「神通遍照佛壽七百

千阿僧祇劫佛告文殊尸利彼佛則是我身彼佛亦言釋迦文佛則是

我身」以是故知諸佛壽命實皆無量為度人故現有長短汝言釋迦

文佛以神通力故所度眾生與人壽不異者則不須百歲一日之中可

具足佛事 如阿難一時心生是念如然燈世尊一切勝佛鞞婆尸佛出於好世

壽命極多能具佛事我釋迦文佛出生惡世壽命極短將無世尊

不能具足佛事耶 爾時世尊入日出三昧從身變化出無量諸佛及無量光明普至十方

一一化佛在諸世界各作佛事或有說法或現神通或現三昧或現

飯食如是之比種種因緣施作佛事而度眾生從三昧起告阿難曰『汝

悉見聞是事不』阿難言『唯然已見』佛告阿難『佛以如是神力

能具佛事不』阿難言『假令佛壽一日大地草木悉為可度眾生則

能度盡何況百歲』 以是故知諸佛壽命皆悉無量為度人故現有長短譬如日出影現

於水隨水大小水大則影久水小則速滅若照琉璃頗梨珠山影則

久住又如火燒草木然少則速滅然多則久住不可以滅處無火

故謂多然處亦無光明長短義亦如是 (參見《佛說首楞嚴三昧經》卷 2大正 15644c)

(四)佛土淨不淨(《大智度論》卷 32大正 25302b12-c10) 一切佛功德皆等無多無少

問曰若爾者何以言阿彌陀佛壽命無量光明千萬億由旬無量劫度眾生

答曰諸佛世界種種有淨不淨有雜

如《三十三天品經》說佛在三十三天安居自恣時至四眾久不見

佛愁思不樂遣目連白佛言「世尊云何捨此眾生住彼天上」

時佛告目連「汝觀三千世界」目連以佛力故觀或見諸佛為大眾

說法或見坐禪或見乞食如是種種施作佛事目連即時五體投地

是時須彌山王跛[跳-兆+我]大動諸天皆大驚怖目連涕泣稽首白

佛「佛有大悲不捨一切作如是種種化度眾生」佛告目連「汝

所見甚少過汝所見東方有國純以黃金為地彼佛弟子皆是阿羅漢

六通無礙復過是東方有國純以白銀為地彼佛弟子皆學辟支佛道

復過是東方有國純以七寶為地其地常有無量光明彼佛所化弟子純

諸菩薩皆得陀羅尼諸三昧門住阿毘跋致地目連當知彼諸佛者

皆是我身如是等東方恒河沙等無量世界有莊嚴者不莊嚴者皆

是我身而作佛事如東方南西北方四維上下亦復如是」

以是故當知釋迦文佛更有清淨世界如阿彌陀國阿彌陀佛亦有嚴

淨不嚴淨世界如釋迦文佛國諸佛大悲徹於骨髓不以世界好醜隨

應度者而教化之如慈母愛子子雖沒在廁溷懃求拯拔不以為惡

(五)清淨國土雜國土(《大智度論》卷 93大正 25711c14-21) 問曰佛憐愍眾生淨佛國土中何以無三惡道眾生 答曰憐愍一切眾生平等無異此中說清淨業因緣是國土中無三惡道

又佛非但一國土乃有十方恒河沙國土佛有清淨國土有雜國土

雜國土中則具有五道淨佛國土或有人天別異或無有人天別異

如過去天王佛國土中唯佛世尊以為法王是故名為天王佛 (六)《維摩詰所說經》〈佛國品第一〉卷 1大正 14538c10-29

舍利弗眾生罪故不見如來佛土嚴淨非如來咎舍利弗我此土淨而汝

不見爾時螺髻梵王語舍利弗『勿作是意謂此佛土以為不淨所以

者何我見釋迦牟尼佛土清淨譬如自在天宮』舍利弗言『我見此土

丘陵坑坎荊蕀沙礫土石諸山穢惡充滿』螺髻梵言『仁者心有高下

不依佛慧故見此土為不淨耳舍利弗菩薩於一切眾生悉皆平等深心

清淨依佛智慧則能見此佛土清淨』於是佛以足指按地即時三千大千

世界若干百千珍寶嚴飾譬如寶莊嚴佛無量功德寶莊嚴土一切大眾

歎未曾有而皆自見坐寶蓮華佛告舍利弗『汝且觀是佛土嚴淨』舍

利弗言『唯然世尊本所不見本所不聞今佛國土嚴淨悉現』佛語

舍利弗『我佛國土常淨若此為欲度斯下劣人故示是眾惡不淨土耳譬

如諸天共寶器食隨其福德飯色有異如是舍利弗若人心淨便見此土功德

莊嚴』 (七)正法久住不久住(《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 183大正 27919a3-16)

問何故過去諸佛有未般涅槃正法即滅有於般涅槃後七日即滅今釋迦佛

千歲方滅耶 答過去諸佛壽量長遠於彼正教所應作者佛在世時多已究竟故法速滅

今世尊釋迦牟尼出百年時壽量短促正教所作雖佛涅槃多未究竟乃

至千歲於中有種善根者有成熟者有解脫者是故經於多時正法方滅

有說過去諸佛所有弟子愛重奢摩他非毘缽舍那由重奢摩他故

恒住寂止不樂傳說契經等十二分教故法速滅 今世尊弟子愛重毘缽舍那非奢摩他由重毘缽舍那故多住觀察皆

樂傳授契經等十二分教是故正法多時乃滅 (八)1《成佛之道》(增注本)p19

從經典看來佛的色身有大小壽命有長短國土有淨穢弟子有多少正

法住世也不一致要知道這是佛的方便示現為了適應眾生的根機才有

這種種差別

2《成佛之道》(增注本)p425-426

佛壽與佛身的長短可說有限量的都是化身化土化身佛為什麼示現這

些差別呢因眾生根性不同有的應以苦切語三惡道是這樣的苦眾生界

是這樣的苦能因此發心修行這是折伏門 有的應以愛語這麼清淨那麼自在就肯發心修行這是攝受門 化身佛就是以這折攝二門來成就眾生的隨機適應如藥能治病就是妙

藥所以不應該生優劣想

3印順法師《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p493 釋尊的生在穢惡時代是出於悲憫眾生的願力願意在穢土成佛救護眾生

脫離一切苦這是重在「悲能拔苦」的精神彌勒是立願生在「佛剎莊嚴

壽命無數」的世界重在慈(彌勒譯為「慈」)的「施與安樂」至於成佛

(智證)度眾生是沒有不同的這是法藏部的見解 說一切有部以為「慈氏菩薩多自饒益少饒益他釋迦菩薩多饒益他少

自饒益」釋尊與彌勒因行的對比釋尊是更富於大悲為眾生的精神所以

彌勒的最初發心比釋迦早了四十餘劫而成佛卻落在釋尊以後這顯得大

悲苦行的菩薩道勝過了為「莊嚴佛剎壽命無數」而發心修行

Page 35: 《十住毘婆沙論》之菩薩修行要略...2006 年佛法度假中文營隊課程講義 《十住毘婆沙論》之菩薩修行要略 釋長慈編 2006/5/22 壹、簡介 一、釋《論》題:

十六何謂「如來家」 (一)《十住毘婆沙論》卷1大正2625a22~b13

生如來家者如來家則是佛家如來者

(1)「如」名為實「來」名為至至真實中故名為如來何等為真實所謂

涅槃不虛誑故是名如實如《經》中說「佛告比丘第一聖諦無有虛

誑涅槃是也」 (2)復次「如」名不壞相所謂諸法實相是「來」名智慧到實相中通達其

義故名為如來 (3)復次空無相無作名為如諸佛來至三解脫門亦令眾生到此門故名為如

來 (4)復次如名四諦以一切種見四諦故名為如來 (5)復次如名六波羅蜜所謂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以是

六法來至佛地故名為如來 (6)復次諦捨滅慧四功德處名為如來以是四法來至佛地故名為

如來 (7)復次一切佛法名為如是如來至諸佛故名為如來 (8)復次一切菩薩地喜淨明炎難勝現前深遠不動善慧法

雲名為如諸菩薩以是十地來至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名為如來又

以如實八聖道分來故名為如來 (9) 復次權智二足來至佛故名為如來如去不還故名為如來 (10) 如來者 所謂十方三世諸佛是

「何等為真實所謂涅槃不虛誑故是名如實」參見

A《中阿含經》卷 8

「彼知是愛滅苦滅聖諦諸賢過去時是愛滅苦滅聖諦未來現在時

是愛滅苦滅聖諦真諦不虛不離於如亦非顛倒真諦審實」(大正 1

469a8~11)

B《大智度論》卷 97「般若波羅蜜真實聖法無有虛誑」(大正 25735c1~2) C《轉法輪經憂波提舍》「如世尊說諸比丘第一聖諦不虛妄法名為涅槃」

(大正 26357b2~3)

(二)《十住毘婆沙論》卷1大正2625b13~c8 如來者所謂十方三世諸佛是

(1)是諸佛家名為如來家今是菩薩行如來道相續不斷故名為生如來家 (2)又是菩薩必成如來故名為生如來家譬如生轉輪聖王家有轉輪聖王相

是人必作轉輪聖王是菩薩亦如是生如來家發是心故必成如來是名

生如來家 (3)如來家者有人言是四功德處所謂諦捨滅慧諸如來從此中生故

名為如來家 (4)有人言般若波羅蜜及方便是如來家如《助道經》中說

智度無極母 善權方便父 生故名為父 養育故名母 一切世間以父母為家是二似父母故名之為家

(5)有人言善慧名諸佛家從是二法出生諸佛是二則是一切善法之根本

如《經》中說「是二法俱行能成正法」善是父慧是母是二和合

名為諸佛家如說菩薩善法父 智慧以為母 一切諸如來 皆從是

二生

(6)有人言般舟三昧及大悲名諸佛家從此二法生諸如來此中般舟三昧為

父大悲為母 (7)復次般舟三昧是父無生法忍是母如《助菩提》中說

般舟三昧父 大悲無生母 一切諸如來 從是二法生

《助道經》即《菩提資糧論》(龍樹菩薩造隋達磨笈多譯) A「智度以為母方便為父者以生及持故說菩薩父母」(卷 1大正 32529a10~11) B「般若波羅蜜菩薩仁者母善方便為父慈悲以為女」(卷 1大正 32519a24~25) C「諸佛現前住牢固三摩提此為菩薩父大悲忍為母」卷 1大正 32529a1~2)

(三)《十住毘婆沙論》卷 1大正 2625c24~26a2

如得初果者如人得須陀洹道善閉三惡道門見法入法得法住堅牢法

不可傾動究竟至涅槃斷見諦所斷法故心大歡喜設使睡眠嬾惰不至二

十九有如以一毛為百分以一分毛分取大海水若二三渧苦已滅者如大

海水餘未滅者如二三渧心大歡喜菩薩如是得初地已名生如來家

「斷見諦所斷法故不至二十九有」 A《大智度論》卷 24「若須陀洹二十五有皆無是處」 (大正 25237b4~5)

「二十五有」石山寺本作「二十九有」(大正 25237d 注 7) B佛陀蜜多撰劉宋 曇摩蜜多譯《五門禪經要用法》

「四天下六欲天四惡道四禪地大梵天無色界第四禪地有五阿那

含天合二十五有」(大正 15332c-333a) 二十五有欲界(地獄餓鬼畜生阿修羅人趣四洲及六欲天)計十

四有色界(四禪及初禪之大梵四禪之無想淨居各一有)

計七有四無色界各一有計四有總計二十五有

C《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 46(大正 27 240b22~28) 「極七返有者謂唯受七有問應言十四有或二十八有若此唯依本

有說者應言十四有天上人中各七有故若依本有中有說者則二

十八有天人各有十四有故謂七本有及七中有何故但說極七有耶

答如七葉樹不過七故說極七有謂天與人本有中有各有七故」

D「二十九有」

(1)瓜生津隆真《十住毘婆沙論(I)》注云「二十九有二十五有中將阿那

含天(五淨居天)分為五即為二十九有」(p88)

(2)須陀洹斷見惑極七往返更無第二十九有可言

(四)《大方廣佛華嚴經》卷 34〈十地品〉大正 10181a22~26

菩薩始發如是心即得超凡夫地入菩薩位生如來家無能說其種族過失

離世間趣入出世道得菩薩法住菩薩處入三世平等於如來種中決定

當得無上菩提菩薩住如是法名住菩薩歡喜地 (五)《成佛之道》(p392)

菩薩初證聖性得到了從來未有的出世心嘗到了從來未有的離繫樂觀察如

來所有的一切功德自己都有分能得能成所以得到無比的歡喜由於通達

法空性也不再有「不活畏惡名畏死畏墮惡道畏大眾威德畏」了進

入初地的名為「生諸如來家」如來是一切佛菩薩以智度為母方便為父

分證了佛法身從此能荷擔佛的家業紹隆佛種不斷真是佛子所以說生如

來家

十七何謂「污佛家」

《十住毘婆沙論》卷 2(大正 2629c8~30a6) 不污諸佛家者何等為污諸佛家 有人言若人發求無上道心已後迴向聲聞辟支佛道不能住世繼三寶種

是名污諸佛家 [答曰]是義不然何以故是人能度生死又得諸無漏根力覺道亦

是佛子云何言污諸佛家如經說「佛告比丘汝是我子從我心

生口生得法分者」 又聲聞人言「諦捨滅慧處名諸佛家」何以故從是四

事出生諸佛故若污此四法名污諸佛家是故若人虛妄慳貪

狂亂愚癡是污佛家若正行此四則不污諸佛家 有人言六波羅蜜是諸佛家從此生諸佛故若違此六事是污佛家 有人言般若波羅蜜是諸佛母方便為父是名諸佛家以此二法出生諸佛

若違此法是污佛家 復次偈中自說污不污相所謂不毀戒不欺佛若受佛戒不能護持則

欺諸佛是污佛家何以故受戒時生佛家中破戒則欺諸佛名污佛

家若受戒不破不欺諸佛名為不污佛家

復次戒名三學戒學心學慧學破此學名污佛家 如法受戒而後毀破名為欺佛如是二句[不污諸佛家不毀戒欺佛]各有義趣

欺佛者空自發願不如說行欺誑眾生是名欺佛 復次一切法中不如說行名為欺佛

(《雜阿含經》卷 45大正 2330a13~14「汝等為子從我口生從法化生

得法餘財」) 十八關於三乘得解說之時限

(一)《十住毘婆沙論》卷 1大正 2620b1-9

問曰行聲聞辟支佛乘者幾時得度生死大海

答曰行聲聞乘者或以一世得度或以二世或過是數隨根利鈍

又以先世宿行因緣

行辟支佛乘者或以七世得度或以八世

若行大乘者或一恒河沙大劫或二三四至十百千萬億[恒

河沙大劫]或過是數然後乃得具足修行菩薩十地而成佛道亦隨根之

利鈍又以先世宿行因緣

(二)《大智度論》卷28大正25266c14-15

有辟支佛第一疾者四世行久者乃至百劫行如聲聞疾者三世久者六十

《大智度論》卷4大正2792b7-9

佛言無量阿僧祇劫作功德欲度眾生何以故言於三阿僧祇劫12

三阿僧祇劫有量有限

《大智度論》卷 38大正 25342b-343a

[經]舍利弗有菩薩摩訶薩初發意時行六波羅蜜上菩薩位得阿毗跋致

舍利弗有菩薩摩訶薩初發心時便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便轉法輪

與無量阿僧祇眾生作益厚已入無餘涅槃是佛般涅槃後餘法若住一劫

若減一劫舍利弗有菩薩摩訶薩初發意時與般若波羅蜜相應與無

數百千億菩薩從一佛國至一佛國淨佛世界

[論]釋曰有三種菩薩利根心堅未發心前久來集諸無量福德智慧是人

遇佛聞是大乘法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即時行六波羅蜜入菩薩

位得阿毗跋致地所以者何先集無量福德利根心堅從佛聞法故

12 印順法師《成佛之道》增注本(p 413)三大阿僧祇劫有二種解說(A)時間劫(B)德行劫以功德

來計算(依功德來計算三大阿僧祇劫一切菩薩修行成佛都是一樣的)

譬如遠行或有乘羊而去或有乘馬而去或有神通去者

乘羊者久久乃到乘馬者差速乘神通者發意頃便到如是不得言發意

間云何得到神通相爾不應生疑菩薩亦如是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時即入菩薩位

有菩薩初發意初雖心好後雜諸惡時時生念我求佛道以諸功德迴

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人久久無量阿僧祇劫或至或不至先世福德

因緣薄而復鈍根心不堅固如乘羊者

有人前世少有福德利根發心漸漸行六波羅蜜若三若十若百阿僧

祇劫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如乘馬者必有所到

第三乘神通者如上說是三種發心一者罪多福少二者福多罪少

三者但行清淨福德

清淨有二種一者初發心時即得菩薩道二者小住供養十方諸佛

通達菩薩道入菩薩位即是阿毗跋致地阿毗跋致地菩薩義如先說

次後菩薩大厭世間世世已來常好真實惡於欺誑是菩薩亦利根堅

心久集無量福德智慧初發心時便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即轉法輪

度無量眾生入無餘涅槃法住若一劫若減一劫留化佛度眾生佛有

二種神通力一者現在時二者滅後劫義如上說劫中所度眾生

亦復不少

次後菩薩亦利根心堅久集福德發心即與般若波羅蜜相應得六神通

與無量眾生共觀十方清淨世界而自莊嚴其國如阿彌陀佛先世時作

法藏比丘佛將導遍至十方示清淨國令選擇淨妙之國以自莊嚴其國

參見《不必定入定入印經》大正 15699c

印順法師《成佛之道》(增注本)p 415 對三種「神通行菩薩」所判攝之階位

(a)日月神通行龍樹又分為二類有的初發心就上菩薩位有的多少

修行就上菩薩位菩薩位雖有多種解說然依《般若經》

說是頂位再不墮惡道下賤家二乘地了(如約《華嚴

經》的行位說是發心住)

(b)聲聞神通行初發心就成大菩提八相成道[初地分證能於百佛世界

現身八相成道(1)由兜率天下生人間(2)入胎(3)出胎(4)出家(5)降魔(6)成道(7)轉法輪(8)入滅]

(c)如來神通行初發心就與般若相應成熟眾生莊嚴佛土這是方便道

菩薩初地以上到八地

(三)《大毘婆沙論》卷101大正27525b14-21

依狹小道而得解脫故名時解脫狹小道者謂若極速第一生中種善根第

二生中令成熟第三生中得解脫餘不決定

依廣大道而得解脫名不時解脫廣大道者謂若極遲聲聞乘經六十劫而得

解脫如舍利子獨覺乘經百劫而得解脫如麟角喻佛乘經三無數劫而得解

《大毘婆沙論》卷83大正27428b26~29

大加行得故名大悲非如聲聞菩提唯六十劫修加行得獨覺菩提唯經百劫修加

行得如來大悲三無數劫修習百千難行苦行然後乃得故名大悲

(四)真諦譯《攝大乘論釋》卷11大正31229b14-19

論曰有五種人於三阿僧祇劫修行圓滿或七阿僧祇劫或三十三阿僧祇劫

何者為五人行願行地人滿一阿僧祇劫行清淨意行人行有相行人行無相

行人於六地乃至七地滿第二阿僧祇劫從此後無功用行人乃至十地滿第三

阿僧祇劫

《攝大乘論釋》卷11大正31230a25-28

論曰復次云何七阿僧祇劫

釋曰欲顯餘部別執故言復次七阿僧祇劫時與前三阿僧祇劫時為等為

有短長此執等三阿僧祇劫但有別義開為七數

《攝大乘論釋》卷11大正31231b23-27

論曰復次云何三十三阿僧祇

釋曰有諸大乘師欲顯行有下中上欲顯為得未得方便欲顯已得不失

方便欲顯已得不失增上方便欲顯入住出三自在故分阿僧祇為三十三

(五)《大乘起信論》卷11大正32581b7-9

以一切菩薩皆經三阿僧祇劫故但隨眾生世界不同所見所聞根欲性異故示

所行亦有差別

印順法師《大乘起信論講記》p341「一切菩薩皆經三阿僧祇功」而成佛

這是任何菩薩都是一樣的從初住到第十回向滿為初阿僧祇劫從初地到

七地滿心為二阿僧祇劫從八地到第十地滿為第三阿僧祇劫種性善

根發心證悟都是一樣的等到圓滿成佛所以也是佛佛平等「但隨」

順「眾生世界不同所見所聞根欲性異故示」現菩薩的「所行」

也「有差別」根異根機的利鈍(下中上)有異欲異即好樂與興趣的各

別性異即習慣熏染有別如來鑑機的十力中即有根勝劣智力(根)種

種勝解智力(欲)種種界智力(性)因為眾生所處的世界不同所見所聞

不同根欲性也都不同故不能不示現所行有差別實則菩薩的行程是

一樣的

參印順法師《成佛之道》p237《中觀論頌講記》p348《華雨集(四)》p107

關於各經論所說之三乘解說時限

三乘別

所依經論 聲聞乘 辟支佛乘 大乘

《十住毘婆沙論》 隨根利鈍或一二

世或更多世不定隨

根利鈍又以先世宿行

因緣

或七世或八世得度 或一或二三四乃至十

百千萬億「恒河沙大

劫」或過是數

《大智度論》 快者三世慢則六十劫 最快四世最慢一百劫 無量阿僧祇劫但利根

者如乘神通行急速成

《大毘婆沙論》 狹小道最快三世

廣大道最慢六十劫

最慢一百劫如「麟角

喻」獨覺

三阿僧祇劫

《攝大乘論釋》

(真諦譯)

- - 三阿僧祇劫

七阿僧祇劫(別部)

三十三阿僧祇劫(餘

大乘師)

《大乘起信論》 - - 定是三阿僧祇劫但隨

眾生根性不同故示現

所行亦有差別

十九聲聞辟支佛佛俱到彼岸於解脫中有差別否

(一)《十住毘婆沙論》卷1大正2620b9-15

問曰聲聞辟支佛佛俱到彼岸於解脫中有差別不

答曰是事應當分別於諸煩惱得解脫是中無差別因是解脫入無餘涅槃是

中亦無差別無有相故但諸佛甚深禪定障解脫一切法障解脫於諸

聲聞辟支佛有差別非說所盡亦不可以譬喻為比

(二)《十住毘婆沙論》卷 11大正 2683a24-b3

無礙解脫者解脫有三種一者於煩惱障礙解脫二者於定障礙解脫三

者於一切法障礙解脫是中得慧解脫阿羅漢得離煩惱障礙解脫共解脫阿

羅漢及辟支佛得離煩惱障礙解脫得離諸禪定障礙解脫唯有諸佛具三解脫

所謂煩惱障礙解脫諸禪定障礙解脫一切法障礙解脫總是三種解脫故佛

名無礙解脫

(三)《大智度論》卷 35大正 25320c21-322a26

【經】舍利弗白佛言「世尊聲聞所有智慧若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羅漢

辟支佛智慧佛智慧是諸眾智無有差別不相違背無生性空若法不相違背

無生性空是法無有別異云何世尊言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一日修智慧

出過聲聞辟支佛上」(大正 25320c21-26)

【論】問曰上佛已說菩薩摩訶薩修智慧出過聲聞辟支佛上今舍利弗何以故問

答曰不問智慧勢力能度眾生今但問佛及弟子智慧體性法中無有差別者

以諸賢聖智慧皆是諸法實相慧皆是四諦及三十七品慧皆是出三界

入三脫門成三乘果慧以是故說無有差別

復次如須陀洹果以無漏智滅結得果乃至佛亦如是如須陀洹用二種

解脫果有為解脫無為解脫乃至佛亦如是如佛入涅槃須陀洹極

遲不過七世皆同事同緣同行同果報以是故言無相違背所以

者何不生性空故(大正25320c26-321a9)

有為解脫無為解脫(《俱舍論》卷 25大正 29133c20-21)

解脫體有二謂有為無為有為解脫謂無學勝解無為解脫謂一切惑

滅 【經】佛告舍利弗「於汝意云何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一日修智慧心念

我行道慧益一切眾生當以一切種智知一切法度一切眾生諸聲聞辟支佛

智慧為有是事不」舍利弗言「不也世尊」(大正 25321b6-10) 【論】helliphellip聲聞辟支佛雖有慈心本不發心願度一切眾生亦不迴善根向阿耨多

羅三藐三菩提以是故菩薩一日修智慧過聲聞辟支佛上

(大正 25321c26-322a1)

【經】「舍利弗於汝意云何諸聲聞辟支佛頗有是念我等當得阿耨多羅三藐

三菩提度一切眾生令得無餘涅槃不」舍利弗言「不也世尊」佛告

舍利弗「以是因緣故當知諸聲聞辟支佛智慧欲比菩薩摩訶薩智慧百

分不及一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及」(大正 25322a2-7)

【論】問曰上已反問舍利弗事已定今何以復問答曰以舍利弗引欲以須陀洹

同得解脫故與諸佛菩薩等而佛不聽譬如有人欲以毛孔之空與虛空等

以是故佛重質其事復次雖同一事義門各異先言智慧為一切眾生故

今言頗有是念我等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令一切眾生得無餘涅槃

(大正 25322a7-14)

【經】「舍利弗於汝意云何諸聲聞辟支佛頗有是念我行六波羅蜜成就眾

生莊嚴世界具佛十力四無所畏四無礙智十八不共法度脫無量阿僧

祇眾生令得涅槃不」舍利弗言「不也世尊」(大正 25322a17-26) 二十關於修學菩薩道成佛之殊勝理由

(一)《十住毘婆沙論》卷 1大正 2620b15-c23

問曰三乘所學皆為無餘涅槃若無餘涅槃中無差別者我等何用於恒河沙等

大劫往來生死具足十地不如以聲聞辟支佛乘速滅諸苦

答曰是語弱劣非是大悲有益之言若諸菩薩效汝小心無慈悲意不能精

勤修十地者諸聲聞辟支佛何由得度亦復無有三乘差別所以者何

一切聲聞辟支佛皆由佛出若無諸佛何由而出若不修十地何有

諸佛若無諸佛亦無法僧是故汝所說者則斷三寶種非是大人

有智之言不可聽察hellip如是聲聞辟支佛佛煩惱解脫雖無差別以

度無量眾生久住生死多所利益具足菩薩十地故有大差別

(二)《大毘婆沙論》卷 16大正 2777a24-b4

佛世尊愛恚永斷違順平等拔諍論根滅憍慢本視諸珍寶猶如瓦礫於一

切法覺照無遺無相似愛及恚慢等諸煩惱習已永斷故非如獨覺及諸聲聞

雖斷煩惱而有餘習貪愛習者如尊者阿難憐諸釋種瞋恚習者如尊者畢陵伽

筏蹉語殑伽神言小婢止流吾今欲渡憍慢習者如尊者舍利子棄擲醫藥

愚癡習者如尊者笈房缽底食前咳氣知食未銷不知後苦而復更食如是

等事其類甚多

(阿羅漢仍有習氣參見《大智度論》卷 27大正 25260c2-25)

二十一「是人修集聲聞辟支佛乘法未入法位我當教化令趣佛道」為何強調

「未入法位」 (一)《十住毘婆沙論》卷 7(大正 2655a4~18)

問曰云何名為歸依僧 答曰若諸聲聞人 未入法位者 令發無上心 使得佛十力

先以財施攝 後乃以法施 深信四果僧 不分別貴眾 求聲聞功德 而不證解脫 是名歸依僧 又應念三事

聲聞人者成聲聞乘 未入法位者於聲聞道未得必定能令此人發佛道心而得十力若入法位者

終不可令發無上心設或發心亦不成就如《般若波羅蜜》中尊者須菩提

所說「已入正法位不能發無上心何以故是人於生死已作障隔不復往

來生死發無上心

(二)《小品般若波羅蜜經》卷 1(大正 8540a16~21) 若諸天子未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今應當發若人已入正位則不堪任

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何以故已於生死作障隔故是人若發阿耨多羅三

藐三菩提心我亦隨喜終不斷其功德所以者何上人應求上法(參見《大

智度論》卷 54大正 25442c4~9) (三)印順法師《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p650~651

經中廣舉譬喻形容棄般若法門而取聲聞經者的無知對於傳統佛教採取了

尊重又貶抑的立場這不但維護了般若法門也有誘導聲聞修學般若法門的意

義誘導聲聞修學最顯著的例子如『小品般若波羅蜜經』卷一(大正 8540a)說

若諸天子未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今應當發若人已入正位則不

堪任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何以故已於生死作障隔故是人若發阿

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我亦隨喜終不斷其功德所以者何上人應求上

法 「入正位」是「入正性離生」的舊譯「入正位」聲聞行者就得「須陀洹」(初

果)最多不過七番生死一定要入無餘涅槃這樣就不能長在生死中修菩

薩行所以說「已於生死作障隔」如只有七番生死就不可能發求成佛道的

大心所以說「不堪任」這是依佛教界公認的教理說經上又說如「入正

位」的能發大菩提心求成佛道也是隨喜讚歎的因為上人聲聞聖者

是應該進一步的求更上的成佛法門說聲聞聖者不可能發心又鼓勵他們發心

修菩薩道這是不否定部派佛教的教義而暗示了聲聞聖者迴心的可能特別

是『大如品』依「如」真如而泯「三乘人」與「一(菩薩)乘人」的差

別消融了二乘與菩薩的對立

(四)《大品般若經》卷 22〈遍學品 74〉大正 8381b15-17

若菩薩摩訶薩作八人得須陀洹果乃至得阿羅漢果得辟支佛道然後入菩

薩位無有是處(《大智度論》卷 86大正 25659b26-28)

(五)《維摩詰所說經》卷中(大正 14549b4~b16) 若見無為入正位者不能復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譬如高原陸地不生蓮

華卑濕淤泥乃生此華如是見無為法入正位者終不復能生於佛法煩惱泥

中乃有眾生起佛法耳又如殖種於空終不得生糞壤之地乃能滋茂如是入無

為正位者不生佛法起於我見如須彌山猶能發于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生佛

法矣是故當知一切煩惱為如來種譬如不下巨海不能得無價寶珠如是不入

煩惱大海則不能得一切智寶

(六)《大智度論》卷 27大正 25263b12-25 菩薩初發意時所可怖畏無過聲聞辟支佛地正使墮地獄無如是怖畏

不永破大乘道故阿羅漢辟支佛於此大乘以為永滅譬如空地有樹名舍

摩梨(角+瓜)枝廣大眾鳥集宿一鴿後至住一枝上其枝及(角+瓜)即

時壓折澤神問樹神大鳥鵰鷲皆能任持何至小鳥便不自勝樹神答言

此鳥從我怨家尼俱盧樹上來食彼樹果來栖我上必當放糞子墮地者惡

樹復生為害必大是故於此一鴿大懷憂畏寧捨一枝所全者大菩薩

摩訶薩亦如是於諸外道魔眾及諸結使惡業無如是畏如阿羅漢辟支

佛何以故聲聞辟支佛於菩薩邊亦如彼鴿壞敗大乘心永滅佛業

一切菩薩乃至初發心皆畢定如法華經中說 問曰若菩薩皆畢定佛何以故種種呵二乘不聽菩薩取二乘證 答曰求佛道者應遍知法性是人畏老病死故於法性少分取證便自止息捨

佛道不度眾生諸佛菩薩之所呵責「汝欲捨去會不得離」得阿羅漢證時

不求諸菩薩深三昧又不廣化眾生是則迂迴於佛道稽留 問曰阿羅漢先世因緣所受身必應當滅住在何處而具足佛道 答曰得阿羅漢時三界諸漏因緣盡更不復生三界有淨佛土出於三界乃

至無煩惱之名於是國土佛所聞法華經具足佛道如法華經說「有羅漢若不

聞法華經自謂得滅度我於餘國為說是事汝皆當作佛」

問曰若阿羅漢往淨佛國土受法性身如是應得疾作佛何以言迂迴稽留

答曰是人著小乘因緣捨眾生捨佛道又復虛言得道以是因緣故雖不受

生死苦惱於菩薩根鈍不能疾成佛道不如直往菩薩

復次佛法於五不可思議中最第一今言漏盡阿羅漢還作佛唯佛能知論議

者正可論其事不能測知是故不應戲論若求得佛時乃能了知餘人可信而

不可知(大正 25714a1~25) (七)《大智度論》卷 28大正 25264b7~10

問曰阿羅漢煩惱已盡習亦未盡何以不生(法性生身) 答曰阿羅漢無大慈悲無本誓願度一切眾生又以實際作證已離生死故

(八)如果二乘人可以迴心向大則須耗費多少時間才能成佛呢

1《大般涅槃經》卷 11

一斷三結得須陀洹果不墮地獄畜生餓鬼helliphellip是人未來過八萬劫

便當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迦葉第二人者斷三結縛薄貪恚癡

得斯陀含果名一往來helliphellip是人未來過六萬劫便當得成阿耨多羅三藐

三菩提迦葉第三人者斷五下結得阿那含果更不來此helliphellip是人未

來過四萬劫便當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迦 葉第四人者永斷貪欲瞋恚愚癡得阿羅漢果helliphellip亦非騏驎獨一之

行helliphellip是人未來過二萬劫便當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迦葉第五人

者永斷貪欲瞋恚愚癡得辟支佛道helliphellip真是騏驎獨一之行helliphellip是人未

來過十千劫便當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大正 12431 c16~432a5) 2《瑜伽師地論》卷 80

問迴向菩提聲聞為住無餘依涅槃界中能發趣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耶

為住有餘依涅槃界耶 答唯住有餘依涅槃界中可有此事所以者何以無餘依涅槃界中遠離

一切發起事業一切功用皆悉止息 問若唯住有餘依涅槃界中能發趣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云何但由一

生便能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耶所以者何阿羅漢等尚當無有所餘

一生何況當有多生相續 答由彼要當增諸壽行方能成辦世尊多分依此迴向菩提聲聞密意說

言物類善男子若有善修四神足已能住一劫或餘一劫餘一劫者

此中意說過於一劫彼雖如是增益壽行能發趣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而

所修行極成遲鈍樂涅槃故不如初心始業菩薩彼既如是增壽行已

留有根身別作化身同法者前方便示現於無餘依般涅槃界而般涅槃

由此因緣皆作是念某名尊者於無餘依般涅槃界已般涅槃彼以所留有

根實身即於此界贍部洲中隨其所樂遠離而住一切諸天尚不能睹何

況其餘眾生能見彼於涅槃多樂住故於遍遊行彼彼世界親近供養佛菩

薩中及於修習菩提資糧諸聖道中若放逸時諸佛菩薩數數覺悟被覺

悟已於所修行能不放逸(大正 30749a5~b1)

迴向菩提聲聞要想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必須在尚未證入無餘依涅槃

界前才有可能其所使用的方法是善修四神足在住壽一劫或餘一劫的

時間中廣集菩提資糧依四神足之力而住壽一劫或餘一劫這是佛教中

古老的傳說如《長阿含經》卷 2<遊行經>云 佛告阿難諸有修四神足多修習行常念不忘在意所欲可得

不死一劫有餘阿難佛四神足已多修行專念不忘在意所欲

如來可止一劫有餘為世除冥多所饒益天人獲安(大正 115b19~24)

這樣的傳說在聲聞部派中是知道的但何以沒有說到可以依四神足之力

在住壽餘一劫的時間中廣集菩提資糧而成佛呢從時間觀的角度來看

《瑜伽師地論》說「餘一劫者此中意說過於一劫」這是將「餘一劫」

的時間擴充了不論多久時間直到成佛為止而不是一劫多一點的意思

而聲聞部派也許認為「餘一劫」是一劫再多一點的時間因此就沒有說到

可以依四神足之力在住壽一劫或一劫餘的時間中廣集菩提資糧而成

佛但從有部認為入了忍位就無法迴心向大的主張來看則不論「餘一劫」

的時間是長是短都將無法成佛這應該是部派間沒有傳說依四神足之力

在住壽餘一劫的時間中廣集菩提資糧而成佛的主要原因 二十二諸佛威力功德智慧無量深法等無差別為何佛壽有長短國土有淨穢

正法有久住不久住helliphellip (一)《十住毘婆沙論》卷 3大正 2632c3-14

佛功德力者一切去來今佛威力功德智慧無量深法等無差別但隨

諸佛本願因緣helliphellip無量壽命者壽命無量劫過諸算數一劫百劫千

劫萬劫億劫百千萬億那由他阿僧祇劫如是久住為利益憐愍眾生故

一切諸佛雖力能無量壽以本願故有久住世者有不久住者

(二)《俱舍論》卷 27大正 29141b3-9 論曰由三事故諸佛皆等一由資糧等圓滿故二由法身等成辦故三由

利他等究竟故由壽種姓身量等殊諸佛相望容有差別壽異謂佛

壽有短長種異謂佛生剎帝利婆羅門種姓異謂佛姓喬答摩迦葉波等

量異謂佛身有小大等言顯諸佛法住久近等 (三)佛壽命長短(《大智度論》卷 34大正 25312a14- b21)

問曰佛雖有長壽業因緣生於惡世故壽命便短以此短壽能具佛事何

用長為又佛以神通力故一日之中能具佛事何況百歲 答曰此間閻浮提惡故佛壽應短餘處好故佛壽應長 問曰若然者菩薩於此閻浮提淨飯王宮生出家成道是實佛餘處皆是神

通力變化作佛以度眾生 答曰此言非也所以者何餘處閻浮提亦各各言我國是實佛餘處為變化

何以知之若餘處國土自知是化佛則不肯信受教戒又如餘國土人

壽命一劫若佛壽百歲於彼裁無一日眾生則起輕慢不肯受教彼則

以一劫為實佛以此為變化如《首楞嚴經》說「神通遍照佛壽七百

千阿僧祇劫佛告文殊尸利彼佛則是我身彼佛亦言釋迦文佛則是

我身」以是故知諸佛壽命實皆無量為度人故現有長短汝言釋迦

文佛以神通力故所度眾生與人壽不異者則不須百歲一日之中可

具足佛事 如阿難一時心生是念如然燈世尊一切勝佛鞞婆尸佛出於好世

壽命極多能具佛事我釋迦文佛出生惡世壽命極短將無世尊

不能具足佛事耶 爾時世尊入日出三昧從身變化出無量諸佛及無量光明普至十方

一一化佛在諸世界各作佛事或有說法或現神通或現三昧或現

飯食如是之比種種因緣施作佛事而度眾生從三昧起告阿難曰『汝

悉見聞是事不』阿難言『唯然已見』佛告阿難『佛以如是神力

能具佛事不』阿難言『假令佛壽一日大地草木悉為可度眾生則

能度盡何況百歲』 以是故知諸佛壽命皆悉無量為度人故現有長短譬如日出影現

於水隨水大小水大則影久水小則速滅若照琉璃頗梨珠山影則

久住又如火燒草木然少則速滅然多則久住不可以滅處無火

故謂多然處亦無光明長短義亦如是 (參見《佛說首楞嚴三昧經》卷 2大正 15644c)

(四)佛土淨不淨(《大智度論》卷 32大正 25302b12-c10) 一切佛功德皆等無多無少

問曰若爾者何以言阿彌陀佛壽命無量光明千萬億由旬無量劫度眾生

答曰諸佛世界種種有淨不淨有雜

如《三十三天品經》說佛在三十三天安居自恣時至四眾久不見

佛愁思不樂遣目連白佛言「世尊云何捨此眾生住彼天上」

時佛告目連「汝觀三千世界」目連以佛力故觀或見諸佛為大眾

說法或見坐禪或見乞食如是種種施作佛事目連即時五體投地

是時須彌山王跛[跳-兆+我]大動諸天皆大驚怖目連涕泣稽首白

佛「佛有大悲不捨一切作如是種種化度眾生」佛告目連「汝

所見甚少過汝所見東方有國純以黃金為地彼佛弟子皆是阿羅漢

六通無礙復過是東方有國純以白銀為地彼佛弟子皆學辟支佛道

復過是東方有國純以七寶為地其地常有無量光明彼佛所化弟子純

諸菩薩皆得陀羅尼諸三昧門住阿毘跋致地目連當知彼諸佛者

皆是我身如是等東方恒河沙等無量世界有莊嚴者不莊嚴者皆

是我身而作佛事如東方南西北方四維上下亦復如是」

以是故當知釋迦文佛更有清淨世界如阿彌陀國阿彌陀佛亦有嚴

淨不嚴淨世界如釋迦文佛國諸佛大悲徹於骨髓不以世界好醜隨

應度者而教化之如慈母愛子子雖沒在廁溷懃求拯拔不以為惡

(五)清淨國土雜國土(《大智度論》卷 93大正 25711c14-21) 問曰佛憐愍眾生淨佛國土中何以無三惡道眾生 答曰憐愍一切眾生平等無異此中說清淨業因緣是國土中無三惡道

又佛非但一國土乃有十方恒河沙國土佛有清淨國土有雜國土

雜國土中則具有五道淨佛國土或有人天別異或無有人天別異

如過去天王佛國土中唯佛世尊以為法王是故名為天王佛 (六)《維摩詰所說經》〈佛國品第一〉卷 1大正 14538c10-29

舍利弗眾生罪故不見如來佛土嚴淨非如來咎舍利弗我此土淨而汝

不見爾時螺髻梵王語舍利弗『勿作是意謂此佛土以為不淨所以

者何我見釋迦牟尼佛土清淨譬如自在天宮』舍利弗言『我見此土

丘陵坑坎荊蕀沙礫土石諸山穢惡充滿』螺髻梵言『仁者心有高下

不依佛慧故見此土為不淨耳舍利弗菩薩於一切眾生悉皆平等深心

清淨依佛智慧則能見此佛土清淨』於是佛以足指按地即時三千大千

世界若干百千珍寶嚴飾譬如寶莊嚴佛無量功德寶莊嚴土一切大眾

歎未曾有而皆自見坐寶蓮華佛告舍利弗『汝且觀是佛土嚴淨』舍

利弗言『唯然世尊本所不見本所不聞今佛國土嚴淨悉現』佛語

舍利弗『我佛國土常淨若此為欲度斯下劣人故示是眾惡不淨土耳譬

如諸天共寶器食隨其福德飯色有異如是舍利弗若人心淨便見此土功德

莊嚴』 (七)正法久住不久住(《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 183大正 27919a3-16)

問何故過去諸佛有未般涅槃正法即滅有於般涅槃後七日即滅今釋迦佛

千歲方滅耶 答過去諸佛壽量長遠於彼正教所應作者佛在世時多已究竟故法速滅

今世尊釋迦牟尼出百年時壽量短促正教所作雖佛涅槃多未究竟乃

至千歲於中有種善根者有成熟者有解脫者是故經於多時正法方滅

有說過去諸佛所有弟子愛重奢摩他非毘缽舍那由重奢摩他故

恒住寂止不樂傳說契經等十二分教故法速滅 今世尊弟子愛重毘缽舍那非奢摩他由重毘缽舍那故多住觀察皆

樂傳授契經等十二分教是故正法多時乃滅 (八)1《成佛之道》(增注本)p19

從經典看來佛的色身有大小壽命有長短國土有淨穢弟子有多少正

法住世也不一致要知道這是佛的方便示現為了適應眾生的根機才有

這種種差別

2《成佛之道》(增注本)p425-426

佛壽與佛身的長短可說有限量的都是化身化土化身佛為什麼示現這

些差別呢因眾生根性不同有的應以苦切語三惡道是這樣的苦眾生界

是這樣的苦能因此發心修行這是折伏門 有的應以愛語這麼清淨那麼自在就肯發心修行這是攝受門 化身佛就是以這折攝二門來成就眾生的隨機適應如藥能治病就是妙

藥所以不應該生優劣想

3印順法師《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p493 釋尊的生在穢惡時代是出於悲憫眾生的願力願意在穢土成佛救護眾生

脫離一切苦這是重在「悲能拔苦」的精神彌勒是立願生在「佛剎莊嚴

壽命無數」的世界重在慈(彌勒譯為「慈」)的「施與安樂」至於成佛

(智證)度眾生是沒有不同的這是法藏部的見解 說一切有部以為「慈氏菩薩多自饒益少饒益他釋迦菩薩多饒益他少

自饒益」釋尊與彌勒因行的對比釋尊是更富於大悲為眾生的精神所以

彌勒的最初發心比釋迦早了四十餘劫而成佛卻落在釋尊以後這顯得大

悲苦行的菩薩道勝過了為「莊嚴佛剎壽命無數」而發心修行

Page 36: 《十住毘婆沙論》之菩薩修行要略...2006 年佛法度假中文營隊課程講義 《十住毘婆沙論》之菩薩修行要略 釋長慈編 2006/5/22 壹、簡介 一、釋《論》題:

名為如來家 (4)有人言般若波羅蜜及方便是如來家如《助道經》中說

智度無極母 善權方便父 生故名為父 養育故名母 一切世間以父母為家是二似父母故名之為家

(5)有人言善慧名諸佛家從是二法出生諸佛是二則是一切善法之根本

如《經》中說「是二法俱行能成正法」善是父慧是母是二和合

名為諸佛家如說菩薩善法父 智慧以為母 一切諸如來 皆從是

二生

(6)有人言般舟三昧及大悲名諸佛家從此二法生諸如來此中般舟三昧為

父大悲為母 (7)復次般舟三昧是父無生法忍是母如《助菩提》中說

般舟三昧父 大悲無生母 一切諸如來 從是二法生

《助道經》即《菩提資糧論》(龍樹菩薩造隋達磨笈多譯) A「智度以為母方便為父者以生及持故說菩薩父母」(卷 1大正 32529a10~11) B「般若波羅蜜菩薩仁者母善方便為父慈悲以為女」(卷 1大正 32519a24~25) C「諸佛現前住牢固三摩提此為菩薩父大悲忍為母」卷 1大正 32529a1~2)

(三)《十住毘婆沙論》卷 1大正 2625c24~26a2

如得初果者如人得須陀洹道善閉三惡道門見法入法得法住堅牢法

不可傾動究竟至涅槃斷見諦所斷法故心大歡喜設使睡眠嬾惰不至二

十九有如以一毛為百分以一分毛分取大海水若二三渧苦已滅者如大

海水餘未滅者如二三渧心大歡喜菩薩如是得初地已名生如來家

「斷見諦所斷法故不至二十九有」 A《大智度論》卷 24「若須陀洹二十五有皆無是處」 (大正 25237b4~5)

「二十五有」石山寺本作「二十九有」(大正 25237d 注 7) B佛陀蜜多撰劉宋 曇摩蜜多譯《五門禪經要用法》

「四天下六欲天四惡道四禪地大梵天無色界第四禪地有五阿那

含天合二十五有」(大正 15332c-333a) 二十五有欲界(地獄餓鬼畜生阿修羅人趣四洲及六欲天)計十

四有色界(四禪及初禪之大梵四禪之無想淨居各一有)

計七有四無色界各一有計四有總計二十五有

C《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 46(大正 27 240b22~28) 「極七返有者謂唯受七有問應言十四有或二十八有若此唯依本

有說者應言十四有天上人中各七有故若依本有中有說者則二

十八有天人各有十四有故謂七本有及七中有何故但說極七有耶

答如七葉樹不過七故說極七有謂天與人本有中有各有七故」

D「二十九有」

(1)瓜生津隆真《十住毘婆沙論(I)》注云「二十九有二十五有中將阿那

含天(五淨居天)分為五即為二十九有」(p88)

(2)須陀洹斷見惑極七往返更無第二十九有可言

(四)《大方廣佛華嚴經》卷 34〈十地品〉大正 10181a22~26

菩薩始發如是心即得超凡夫地入菩薩位生如來家無能說其種族過失

離世間趣入出世道得菩薩法住菩薩處入三世平等於如來種中決定

當得無上菩提菩薩住如是法名住菩薩歡喜地 (五)《成佛之道》(p392)

菩薩初證聖性得到了從來未有的出世心嘗到了從來未有的離繫樂觀察如

來所有的一切功德自己都有分能得能成所以得到無比的歡喜由於通達

法空性也不再有「不活畏惡名畏死畏墮惡道畏大眾威德畏」了進

入初地的名為「生諸如來家」如來是一切佛菩薩以智度為母方便為父

分證了佛法身從此能荷擔佛的家業紹隆佛種不斷真是佛子所以說生如

來家

十七何謂「污佛家」

《十住毘婆沙論》卷 2(大正 2629c8~30a6) 不污諸佛家者何等為污諸佛家 有人言若人發求無上道心已後迴向聲聞辟支佛道不能住世繼三寶種

是名污諸佛家 [答曰]是義不然何以故是人能度生死又得諸無漏根力覺道亦

是佛子云何言污諸佛家如經說「佛告比丘汝是我子從我心

生口生得法分者」 又聲聞人言「諦捨滅慧處名諸佛家」何以故從是四

事出生諸佛故若污此四法名污諸佛家是故若人虛妄慳貪

狂亂愚癡是污佛家若正行此四則不污諸佛家 有人言六波羅蜜是諸佛家從此生諸佛故若違此六事是污佛家 有人言般若波羅蜜是諸佛母方便為父是名諸佛家以此二法出生諸佛

若違此法是污佛家 復次偈中自說污不污相所謂不毀戒不欺佛若受佛戒不能護持則

欺諸佛是污佛家何以故受戒時生佛家中破戒則欺諸佛名污佛

家若受戒不破不欺諸佛名為不污佛家

復次戒名三學戒學心學慧學破此學名污佛家 如法受戒而後毀破名為欺佛如是二句[不污諸佛家不毀戒欺佛]各有義趣

欺佛者空自發願不如說行欺誑眾生是名欺佛 復次一切法中不如說行名為欺佛

(《雜阿含經》卷 45大正 2330a13~14「汝等為子從我口生從法化生

得法餘財」) 十八關於三乘得解說之時限

(一)《十住毘婆沙論》卷 1大正 2620b1-9

問曰行聲聞辟支佛乘者幾時得度生死大海

答曰行聲聞乘者或以一世得度或以二世或過是數隨根利鈍

又以先世宿行因緣

行辟支佛乘者或以七世得度或以八世

若行大乘者或一恒河沙大劫或二三四至十百千萬億[恒

河沙大劫]或過是數然後乃得具足修行菩薩十地而成佛道亦隨根之

利鈍又以先世宿行因緣

(二)《大智度論》卷28大正25266c14-15

有辟支佛第一疾者四世行久者乃至百劫行如聲聞疾者三世久者六十

《大智度論》卷4大正2792b7-9

佛言無量阿僧祇劫作功德欲度眾生何以故言於三阿僧祇劫12

三阿僧祇劫有量有限

《大智度論》卷 38大正 25342b-343a

[經]舍利弗有菩薩摩訶薩初發意時行六波羅蜜上菩薩位得阿毗跋致

舍利弗有菩薩摩訶薩初發心時便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便轉法輪

與無量阿僧祇眾生作益厚已入無餘涅槃是佛般涅槃後餘法若住一劫

若減一劫舍利弗有菩薩摩訶薩初發意時與般若波羅蜜相應與無

數百千億菩薩從一佛國至一佛國淨佛世界

[論]釋曰有三種菩薩利根心堅未發心前久來集諸無量福德智慧是人

遇佛聞是大乘法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即時行六波羅蜜入菩薩

位得阿毗跋致地所以者何先集無量福德利根心堅從佛聞法故

12 印順法師《成佛之道》增注本(p 413)三大阿僧祇劫有二種解說(A)時間劫(B)德行劫以功德

來計算(依功德來計算三大阿僧祇劫一切菩薩修行成佛都是一樣的)

譬如遠行或有乘羊而去或有乘馬而去或有神通去者

乘羊者久久乃到乘馬者差速乘神通者發意頃便到如是不得言發意

間云何得到神通相爾不應生疑菩薩亦如是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時即入菩薩位

有菩薩初發意初雖心好後雜諸惡時時生念我求佛道以諸功德迴

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人久久無量阿僧祇劫或至或不至先世福德

因緣薄而復鈍根心不堅固如乘羊者

有人前世少有福德利根發心漸漸行六波羅蜜若三若十若百阿僧

祇劫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如乘馬者必有所到

第三乘神通者如上說是三種發心一者罪多福少二者福多罪少

三者但行清淨福德

清淨有二種一者初發心時即得菩薩道二者小住供養十方諸佛

通達菩薩道入菩薩位即是阿毗跋致地阿毗跋致地菩薩義如先說

次後菩薩大厭世間世世已來常好真實惡於欺誑是菩薩亦利根堅

心久集無量福德智慧初發心時便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即轉法輪

度無量眾生入無餘涅槃法住若一劫若減一劫留化佛度眾生佛有

二種神通力一者現在時二者滅後劫義如上說劫中所度眾生

亦復不少

次後菩薩亦利根心堅久集福德發心即與般若波羅蜜相應得六神通

與無量眾生共觀十方清淨世界而自莊嚴其國如阿彌陀佛先世時作

法藏比丘佛將導遍至十方示清淨國令選擇淨妙之國以自莊嚴其國

參見《不必定入定入印經》大正 15699c

印順法師《成佛之道》(增注本)p 415 對三種「神通行菩薩」所判攝之階位

(a)日月神通行龍樹又分為二類有的初發心就上菩薩位有的多少

修行就上菩薩位菩薩位雖有多種解說然依《般若經》

說是頂位再不墮惡道下賤家二乘地了(如約《華嚴

經》的行位說是發心住)

(b)聲聞神通行初發心就成大菩提八相成道[初地分證能於百佛世界

現身八相成道(1)由兜率天下生人間(2)入胎(3)出胎(4)出家(5)降魔(6)成道(7)轉法輪(8)入滅]

(c)如來神通行初發心就與般若相應成熟眾生莊嚴佛土這是方便道

菩薩初地以上到八地

(三)《大毘婆沙論》卷101大正27525b14-21

依狹小道而得解脫故名時解脫狹小道者謂若極速第一生中種善根第

二生中令成熟第三生中得解脫餘不決定

依廣大道而得解脫名不時解脫廣大道者謂若極遲聲聞乘經六十劫而得

解脫如舍利子獨覺乘經百劫而得解脫如麟角喻佛乘經三無數劫而得解

《大毘婆沙論》卷83大正27428b26~29

大加行得故名大悲非如聲聞菩提唯六十劫修加行得獨覺菩提唯經百劫修加

行得如來大悲三無數劫修習百千難行苦行然後乃得故名大悲

(四)真諦譯《攝大乘論釋》卷11大正31229b14-19

論曰有五種人於三阿僧祇劫修行圓滿或七阿僧祇劫或三十三阿僧祇劫

何者為五人行願行地人滿一阿僧祇劫行清淨意行人行有相行人行無相

行人於六地乃至七地滿第二阿僧祇劫從此後無功用行人乃至十地滿第三

阿僧祇劫

《攝大乘論釋》卷11大正31230a25-28

論曰復次云何七阿僧祇劫

釋曰欲顯餘部別執故言復次七阿僧祇劫時與前三阿僧祇劫時為等為

有短長此執等三阿僧祇劫但有別義開為七數

《攝大乘論釋》卷11大正31231b23-27

論曰復次云何三十三阿僧祇

釋曰有諸大乘師欲顯行有下中上欲顯為得未得方便欲顯已得不失

方便欲顯已得不失增上方便欲顯入住出三自在故分阿僧祇為三十三

(五)《大乘起信論》卷11大正32581b7-9

以一切菩薩皆經三阿僧祇劫故但隨眾生世界不同所見所聞根欲性異故示

所行亦有差別

印順法師《大乘起信論講記》p341「一切菩薩皆經三阿僧祇功」而成佛

這是任何菩薩都是一樣的從初住到第十回向滿為初阿僧祇劫從初地到

七地滿心為二阿僧祇劫從八地到第十地滿為第三阿僧祇劫種性善

根發心證悟都是一樣的等到圓滿成佛所以也是佛佛平等「但隨」

順「眾生世界不同所見所聞根欲性異故示」現菩薩的「所行」

也「有差別」根異根機的利鈍(下中上)有異欲異即好樂與興趣的各

別性異即習慣熏染有別如來鑑機的十力中即有根勝劣智力(根)種

種勝解智力(欲)種種界智力(性)因為眾生所處的世界不同所見所聞

不同根欲性也都不同故不能不示現所行有差別實則菩薩的行程是

一樣的

參印順法師《成佛之道》p237《中觀論頌講記》p348《華雨集(四)》p107

關於各經論所說之三乘解說時限

三乘別

所依經論 聲聞乘 辟支佛乘 大乘

《十住毘婆沙論》 隨根利鈍或一二

世或更多世不定隨

根利鈍又以先世宿行

因緣

或七世或八世得度 或一或二三四乃至十

百千萬億「恒河沙大

劫」或過是數

《大智度論》 快者三世慢則六十劫 最快四世最慢一百劫 無量阿僧祇劫但利根

者如乘神通行急速成

《大毘婆沙論》 狹小道最快三世

廣大道最慢六十劫

最慢一百劫如「麟角

喻」獨覺

三阿僧祇劫

《攝大乘論釋》

(真諦譯)

- - 三阿僧祇劫

七阿僧祇劫(別部)

三十三阿僧祇劫(餘

大乘師)

《大乘起信論》 - - 定是三阿僧祇劫但隨

眾生根性不同故示現

所行亦有差別

十九聲聞辟支佛佛俱到彼岸於解脫中有差別否

(一)《十住毘婆沙論》卷1大正2620b9-15

問曰聲聞辟支佛佛俱到彼岸於解脫中有差別不

答曰是事應當分別於諸煩惱得解脫是中無差別因是解脫入無餘涅槃是

中亦無差別無有相故但諸佛甚深禪定障解脫一切法障解脫於諸

聲聞辟支佛有差別非說所盡亦不可以譬喻為比

(二)《十住毘婆沙論》卷 11大正 2683a24-b3

無礙解脫者解脫有三種一者於煩惱障礙解脫二者於定障礙解脫三

者於一切法障礙解脫是中得慧解脫阿羅漢得離煩惱障礙解脫共解脫阿

羅漢及辟支佛得離煩惱障礙解脫得離諸禪定障礙解脫唯有諸佛具三解脫

所謂煩惱障礙解脫諸禪定障礙解脫一切法障礙解脫總是三種解脫故佛

名無礙解脫

(三)《大智度論》卷 35大正 25320c21-322a26

【經】舍利弗白佛言「世尊聲聞所有智慧若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羅漢

辟支佛智慧佛智慧是諸眾智無有差別不相違背無生性空若法不相違背

無生性空是法無有別異云何世尊言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一日修智慧

出過聲聞辟支佛上」(大正 25320c21-26)

【論】問曰上佛已說菩薩摩訶薩修智慧出過聲聞辟支佛上今舍利弗何以故問

答曰不問智慧勢力能度眾生今但問佛及弟子智慧體性法中無有差別者

以諸賢聖智慧皆是諸法實相慧皆是四諦及三十七品慧皆是出三界

入三脫門成三乘果慧以是故說無有差別

復次如須陀洹果以無漏智滅結得果乃至佛亦如是如須陀洹用二種

解脫果有為解脫無為解脫乃至佛亦如是如佛入涅槃須陀洹極

遲不過七世皆同事同緣同行同果報以是故言無相違背所以

者何不生性空故(大正25320c26-321a9)

有為解脫無為解脫(《俱舍論》卷 25大正 29133c20-21)

解脫體有二謂有為無為有為解脫謂無學勝解無為解脫謂一切惑

滅 【經】佛告舍利弗「於汝意云何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一日修智慧心念

我行道慧益一切眾生當以一切種智知一切法度一切眾生諸聲聞辟支佛

智慧為有是事不」舍利弗言「不也世尊」(大正 25321b6-10) 【論】helliphellip聲聞辟支佛雖有慈心本不發心願度一切眾生亦不迴善根向阿耨多

羅三藐三菩提以是故菩薩一日修智慧過聲聞辟支佛上

(大正 25321c26-322a1)

【經】「舍利弗於汝意云何諸聲聞辟支佛頗有是念我等當得阿耨多羅三藐

三菩提度一切眾生令得無餘涅槃不」舍利弗言「不也世尊」佛告

舍利弗「以是因緣故當知諸聲聞辟支佛智慧欲比菩薩摩訶薩智慧百

分不及一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及」(大正 25322a2-7)

【論】問曰上已反問舍利弗事已定今何以復問答曰以舍利弗引欲以須陀洹

同得解脫故與諸佛菩薩等而佛不聽譬如有人欲以毛孔之空與虛空等

以是故佛重質其事復次雖同一事義門各異先言智慧為一切眾生故

今言頗有是念我等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令一切眾生得無餘涅槃

(大正 25322a7-14)

【經】「舍利弗於汝意云何諸聲聞辟支佛頗有是念我行六波羅蜜成就眾

生莊嚴世界具佛十力四無所畏四無礙智十八不共法度脫無量阿僧

祇眾生令得涅槃不」舍利弗言「不也世尊」(大正 25322a17-26) 二十關於修學菩薩道成佛之殊勝理由

(一)《十住毘婆沙論》卷 1大正 2620b15-c23

問曰三乘所學皆為無餘涅槃若無餘涅槃中無差別者我等何用於恒河沙等

大劫往來生死具足十地不如以聲聞辟支佛乘速滅諸苦

答曰是語弱劣非是大悲有益之言若諸菩薩效汝小心無慈悲意不能精

勤修十地者諸聲聞辟支佛何由得度亦復無有三乘差別所以者何

一切聲聞辟支佛皆由佛出若無諸佛何由而出若不修十地何有

諸佛若無諸佛亦無法僧是故汝所說者則斷三寶種非是大人

有智之言不可聽察hellip如是聲聞辟支佛佛煩惱解脫雖無差別以

度無量眾生久住生死多所利益具足菩薩十地故有大差別

(二)《大毘婆沙論》卷 16大正 2777a24-b4

佛世尊愛恚永斷違順平等拔諍論根滅憍慢本視諸珍寶猶如瓦礫於一

切法覺照無遺無相似愛及恚慢等諸煩惱習已永斷故非如獨覺及諸聲聞

雖斷煩惱而有餘習貪愛習者如尊者阿難憐諸釋種瞋恚習者如尊者畢陵伽

筏蹉語殑伽神言小婢止流吾今欲渡憍慢習者如尊者舍利子棄擲醫藥

愚癡習者如尊者笈房缽底食前咳氣知食未銷不知後苦而復更食如是

等事其類甚多

(阿羅漢仍有習氣參見《大智度論》卷 27大正 25260c2-25)

二十一「是人修集聲聞辟支佛乘法未入法位我當教化令趣佛道」為何強調

「未入法位」 (一)《十住毘婆沙論》卷 7(大正 2655a4~18)

問曰云何名為歸依僧 答曰若諸聲聞人 未入法位者 令發無上心 使得佛十力

先以財施攝 後乃以法施 深信四果僧 不分別貴眾 求聲聞功德 而不證解脫 是名歸依僧 又應念三事

聲聞人者成聲聞乘 未入法位者於聲聞道未得必定能令此人發佛道心而得十力若入法位者

終不可令發無上心設或發心亦不成就如《般若波羅蜜》中尊者須菩提

所說「已入正法位不能發無上心何以故是人於生死已作障隔不復往

來生死發無上心

(二)《小品般若波羅蜜經》卷 1(大正 8540a16~21) 若諸天子未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今應當發若人已入正位則不堪任

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何以故已於生死作障隔故是人若發阿耨多羅三

藐三菩提心我亦隨喜終不斷其功德所以者何上人應求上法(參見《大

智度論》卷 54大正 25442c4~9) (三)印順法師《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p650~651

經中廣舉譬喻形容棄般若法門而取聲聞經者的無知對於傳統佛教採取了

尊重又貶抑的立場這不但維護了般若法門也有誘導聲聞修學般若法門的意

義誘導聲聞修學最顯著的例子如『小品般若波羅蜜經』卷一(大正 8540a)說

若諸天子未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今應當發若人已入正位則不

堪任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何以故已於生死作障隔故是人若發阿

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我亦隨喜終不斷其功德所以者何上人應求上

法 「入正位」是「入正性離生」的舊譯「入正位」聲聞行者就得「須陀洹」(初

果)最多不過七番生死一定要入無餘涅槃這樣就不能長在生死中修菩

薩行所以說「已於生死作障隔」如只有七番生死就不可能發求成佛道的

大心所以說「不堪任」這是依佛教界公認的教理說經上又說如「入正

位」的能發大菩提心求成佛道也是隨喜讚歎的因為上人聲聞聖者

是應該進一步的求更上的成佛法門說聲聞聖者不可能發心又鼓勵他們發心

修菩薩道這是不否定部派佛教的教義而暗示了聲聞聖者迴心的可能特別

是『大如品』依「如」真如而泯「三乘人」與「一(菩薩)乘人」的差

別消融了二乘與菩薩的對立

(四)《大品般若經》卷 22〈遍學品 74〉大正 8381b15-17

若菩薩摩訶薩作八人得須陀洹果乃至得阿羅漢果得辟支佛道然後入菩

薩位無有是處(《大智度論》卷 86大正 25659b26-28)

(五)《維摩詰所說經》卷中(大正 14549b4~b16) 若見無為入正位者不能復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譬如高原陸地不生蓮

華卑濕淤泥乃生此華如是見無為法入正位者終不復能生於佛法煩惱泥

中乃有眾生起佛法耳又如殖種於空終不得生糞壤之地乃能滋茂如是入無

為正位者不生佛法起於我見如須彌山猶能發于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生佛

法矣是故當知一切煩惱為如來種譬如不下巨海不能得無價寶珠如是不入

煩惱大海則不能得一切智寶

(六)《大智度論》卷 27大正 25263b12-25 菩薩初發意時所可怖畏無過聲聞辟支佛地正使墮地獄無如是怖畏

不永破大乘道故阿羅漢辟支佛於此大乘以為永滅譬如空地有樹名舍

摩梨(角+瓜)枝廣大眾鳥集宿一鴿後至住一枝上其枝及(角+瓜)即

時壓折澤神問樹神大鳥鵰鷲皆能任持何至小鳥便不自勝樹神答言

此鳥從我怨家尼俱盧樹上來食彼樹果來栖我上必當放糞子墮地者惡

樹復生為害必大是故於此一鴿大懷憂畏寧捨一枝所全者大菩薩

摩訶薩亦如是於諸外道魔眾及諸結使惡業無如是畏如阿羅漢辟支

佛何以故聲聞辟支佛於菩薩邊亦如彼鴿壞敗大乘心永滅佛業

一切菩薩乃至初發心皆畢定如法華經中說 問曰若菩薩皆畢定佛何以故種種呵二乘不聽菩薩取二乘證 答曰求佛道者應遍知法性是人畏老病死故於法性少分取證便自止息捨

佛道不度眾生諸佛菩薩之所呵責「汝欲捨去會不得離」得阿羅漢證時

不求諸菩薩深三昧又不廣化眾生是則迂迴於佛道稽留 問曰阿羅漢先世因緣所受身必應當滅住在何處而具足佛道 答曰得阿羅漢時三界諸漏因緣盡更不復生三界有淨佛土出於三界乃

至無煩惱之名於是國土佛所聞法華經具足佛道如法華經說「有羅漢若不

聞法華經自謂得滅度我於餘國為說是事汝皆當作佛」

問曰若阿羅漢往淨佛國土受法性身如是應得疾作佛何以言迂迴稽留

答曰是人著小乘因緣捨眾生捨佛道又復虛言得道以是因緣故雖不受

生死苦惱於菩薩根鈍不能疾成佛道不如直往菩薩

復次佛法於五不可思議中最第一今言漏盡阿羅漢還作佛唯佛能知論議

者正可論其事不能測知是故不應戲論若求得佛時乃能了知餘人可信而

不可知(大正 25714a1~25) (七)《大智度論》卷 28大正 25264b7~10

問曰阿羅漢煩惱已盡習亦未盡何以不生(法性生身) 答曰阿羅漢無大慈悲無本誓願度一切眾生又以實際作證已離生死故

(八)如果二乘人可以迴心向大則須耗費多少時間才能成佛呢

1《大般涅槃經》卷 11

一斷三結得須陀洹果不墮地獄畜生餓鬼helliphellip是人未來過八萬劫

便當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迦葉第二人者斷三結縛薄貪恚癡

得斯陀含果名一往來helliphellip是人未來過六萬劫便當得成阿耨多羅三藐

三菩提迦葉第三人者斷五下結得阿那含果更不來此helliphellip是人未

來過四萬劫便當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迦 葉第四人者永斷貪欲瞋恚愚癡得阿羅漢果helliphellip亦非騏驎獨一之

行helliphellip是人未來過二萬劫便當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迦葉第五人

者永斷貪欲瞋恚愚癡得辟支佛道helliphellip真是騏驎獨一之行helliphellip是人未

來過十千劫便當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大正 12431 c16~432a5) 2《瑜伽師地論》卷 80

問迴向菩提聲聞為住無餘依涅槃界中能發趣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耶

為住有餘依涅槃界耶 答唯住有餘依涅槃界中可有此事所以者何以無餘依涅槃界中遠離

一切發起事業一切功用皆悉止息 問若唯住有餘依涅槃界中能發趣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云何但由一

生便能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耶所以者何阿羅漢等尚當無有所餘

一生何況當有多生相續 答由彼要當增諸壽行方能成辦世尊多分依此迴向菩提聲聞密意說

言物類善男子若有善修四神足已能住一劫或餘一劫餘一劫者

此中意說過於一劫彼雖如是增益壽行能發趣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而

所修行極成遲鈍樂涅槃故不如初心始業菩薩彼既如是增壽行已

留有根身別作化身同法者前方便示現於無餘依般涅槃界而般涅槃

由此因緣皆作是念某名尊者於無餘依般涅槃界已般涅槃彼以所留有

根實身即於此界贍部洲中隨其所樂遠離而住一切諸天尚不能睹何

況其餘眾生能見彼於涅槃多樂住故於遍遊行彼彼世界親近供養佛菩

薩中及於修習菩提資糧諸聖道中若放逸時諸佛菩薩數數覺悟被覺

悟已於所修行能不放逸(大正 30749a5~b1)

迴向菩提聲聞要想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必須在尚未證入無餘依涅槃

界前才有可能其所使用的方法是善修四神足在住壽一劫或餘一劫的

時間中廣集菩提資糧依四神足之力而住壽一劫或餘一劫這是佛教中

古老的傳說如《長阿含經》卷 2<遊行經>云 佛告阿難諸有修四神足多修習行常念不忘在意所欲可得

不死一劫有餘阿難佛四神足已多修行專念不忘在意所欲

如來可止一劫有餘為世除冥多所饒益天人獲安(大正 115b19~24)

這樣的傳說在聲聞部派中是知道的但何以沒有說到可以依四神足之力

在住壽餘一劫的時間中廣集菩提資糧而成佛呢從時間觀的角度來看

《瑜伽師地論》說「餘一劫者此中意說過於一劫」這是將「餘一劫」

的時間擴充了不論多久時間直到成佛為止而不是一劫多一點的意思

而聲聞部派也許認為「餘一劫」是一劫再多一點的時間因此就沒有說到

可以依四神足之力在住壽一劫或一劫餘的時間中廣集菩提資糧而成

佛但從有部認為入了忍位就無法迴心向大的主張來看則不論「餘一劫」

的時間是長是短都將無法成佛這應該是部派間沒有傳說依四神足之力

在住壽餘一劫的時間中廣集菩提資糧而成佛的主要原因 二十二諸佛威力功德智慧無量深法等無差別為何佛壽有長短國土有淨穢

正法有久住不久住helliphellip (一)《十住毘婆沙論》卷 3大正 2632c3-14

佛功德力者一切去來今佛威力功德智慧無量深法等無差別但隨

諸佛本願因緣helliphellip無量壽命者壽命無量劫過諸算數一劫百劫千

劫萬劫億劫百千萬億那由他阿僧祇劫如是久住為利益憐愍眾生故

一切諸佛雖力能無量壽以本願故有久住世者有不久住者

(二)《俱舍論》卷 27大正 29141b3-9 論曰由三事故諸佛皆等一由資糧等圓滿故二由法身等成辦故三由

利他等究竟故由壽種姓身量等殊諸佛相望容有差別壽異謂佛

壽有短長種異謂佛生剎帝利婆羅門種姓異謂佛姓喬答摩迦葉波等

量異謂佛身有小大等言顯諸佛法住久近等 (三)佛壽命長短(《大智度論》卷 34大正 25312a14- b21)

問曰佛雖有長壽業因緣生於惡世故壽命便短以此短壽能具佛事何

用長為又佛以神通力故一日之中能具佛事何況百歲 答曰此間閻浮提惡故佛壽應短餘處好故佛壽應長 問曰若然者菩薩於此閻浮提淨飯王宮生出家成道是實佛餘處皆是神

通力變化作佛以度眾生 答曰此言非也所以者何餘處閻浮提亦各各言我國是實佛餘處為變化

何以知之若餘處國土自知是化佛則不肯信受教戒又如餘國土人

壽命一劫若佛壽百歲於彼裁無一日眾生則起輕慢不肯受教彼則

以一劫為實佛以此為變化如《首楞嚴經》說「神通遍照佛壽七百

千阿僧祇劫佛告文殊尸利彼佛則是我身彼佛亦言釋迦文佛則是

我身」以是故知諸佛壽命實皆無量為度人故現有長短汝言釋迦

文佛以神通力故所度眾生與人壽不異者則不須百歲一日之中可

具足佛事 如阿難一時心生是念如然燈世尊一切勝佛鞞婆尸佛出於好世

壽命極多能具佛事我釋迦文佛出生惡世壽命極短將無世尊

不能具足佛事耶 爾時世尊入日出三昧從身變化出無量諸佛及無量光明普至十方

一一化佛在諸世界各作佛事或有說法或現神通或現三昧或現

飯食如是之比種種因緣施作佛事而度眾生從三昧起告阿難曰『汝

悉見聞是事不』阿難言『唯然已見』佛告阿難『佛以如是神力

能具佛事不』阿難言『假令佛壽一日大地草木悉為可度眾生則

能度盡何況百歲』 以是故知諸佛壽命皆悉無量為度人故現有長短譬如日出影現

於水隨水大小水大則影久水小則速滅若照琉璃頗梨珠山影則

久住又如火燒草木然少則速滅然多則久住不可以滅處無火

故謂多然處亦無光明長短義亦如是 (參見《佛說首楞嚴三昧經》卷 2大正 15644c)

(四)佛土淨不淨(《大智度論》卷 32大正 25302b12-c10) 一切佛功德皆等無多無少

問曰若爾者何以言阿彌陀佛壽命無量光明千萬億由旬無量劫度眾生

答曰諸佛世界種種有淨不淨有雜

如《三十三天品經》說佛在三十三天安居自恣時至四眾久不見

佛愁思不樂遣目連白佛言「世尊云何捨此眾生住彼天上」

時佛告目連「汝觀三千世界」目連以佛力故觀或見諸佛為大眾

說法或見坐禪或見乞食如是種種施作佛事目連即時五體投地

是時須彌山王跛[跳-兆+我]大動諸天皆大驚怖目連涕泣稽首白

佛「佛有大悲不捨一切作如是種種化度眾生」佛告目連「汝

所見甚少過汝所見東方有國純以黃金為地彼佛弟子皆是阿羅漢

六通無礙復過是東方有國純以白銀為地彼佛弟子皆學辟支佛道

復過是東方有國純以七寶為地其地常有無量光明彼佛所化弟子純

諸菩薩皆得陀羅尼諸三昧門住阿毘跋致地目連當知彼諸佛者

皆是我身如是等東方恒河沙等無量世界有莊嚴者不莊嚴者皆

是我身而作佛事如東方南西北方四維上下亦復如是」

以是故當知釋迦文佛更有清淨世界如阿彌陀國阿彌陀佛亦有嚴

淨不嚴淨世界如釋迦文佛國諸佛大悲徹於骨髓不以世界好醜隨

應度者而教化之如慈母愛子子雖沒在廁溷懃求拯拔不以為惡

(五)清淨國土雜國土(《大智度論》卷 93大正 25711c14-21) 問曰佛憐愍眾生淨佛國土中何以無三惡道眾生 答曰憐愍一切眾生平等無異此中說清淨業因緣是國土中無三惡道

又佛非但一國土乃有十方恒河沙國土佛有清淨國土有雜國土

雜國土中則具有五道淨佛國土或有人天別異或無有人天別異

如過去天王佛國土中唯佛世尊以為法王是故名為天王佛 (六)《維摩詰所說經》〈佛國品第一〉卷 1大正 14538c10-29

舍利弗眾生罪故不見如來佛土嚴淨非如來咎舍利弗我此土淨而汝

不見爾時螺髻梵王語舍利弗『勿作是意謂此佛土以為不淨所以

者何我見釋迦牟尼佛土清淨譬如自在天宮』舍利弗言『我見此土

丘陵坑坎荊蕀沙礫土石諸山穢惡充滿』螺髻梵言『仁者心有高下

不依佛慧故見此土為不淨耳舍利弗菩薩於一切眾生悉皆平等深心

清淨依佛智慧則能見此佛土清淨』於是佛以足指按地即時三千大千

世界若干百千珍寶嚴飾譬如寶莊嚴佛無量功德寶莊嚴土一切大眾

歎未曾有而皆自見坐寶蓮華佛告舍利弗『汝且觀是佛土嚴淨』舍

利弗言『唯然世尊本所不見本所不聞今佛國土嚴淨悉現』佛語

舍利弗『我佛國土常淨若此為欲度斯下劣人故示是眾惡不淨土耳譬

如諸天共寶器食隨其福德飯色有異如是舍利弗若人心淨便見此土功德

莊嚴』 (七)正法久住不久住(《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 183大正 27919a3-16)

問何故過去諸佛有未般涅槃正法即滅有於般涅槃後七日即滅今釋迦佛

千歲方滅耶 答過去諸佛壽量長遠於彼正教所應作者佛在世時多已究竟故法速滅

今世尊釋迦牟尼出百年時壽量短促正教所作雖佛涅槃多未究竟乃

至千歲於中有種善根者有成熟者有解脫者是故經於多時正法方滅

有說過去諸佛所有弟子愛重奢摩他非毘缽舍那由重奢摩他故

恒住寂止不樂傳說契經等十二分教故法速滅 今世尊弟子愛重毘缽舍那非奢摩他由重毘缽舍那故多住觀察皆

樂傳授契經等十二分教是故正法多時乃滅 (八)1《成佛之道》(增注本)p19

從經典看來佛的色身有大小壽命有長短國土有淨穢弟子有多少正

法住世也不一致要知道這是佛的方便示現為了適應眾生的根機才有

這種種差別

2《成佛之道》(增注本)p425-426

佛壽與佛身的長短可說有限量的都是化身化土化身佛為什麼示現這

些差別呢因眾生根性不同有的應以苦切語三惡道是這樣的苦眾生界

是這樣的苦能因此發心修行這是折伏門 有的應以愛語這麼清淨那麼自在就肯發心修行這是攝受門 化身佛就是以這折攝二門來成就眾生的隨機適應如藥能治病就是妙

藥所以不應該生優劣想

3印順法師《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p493 釋尊的生在穢惡時代是出於悲憫眾生的願力願意在穢土成佛救護眾生

脫離一切苦這是重在「悲能拔苦」的精神彌勒是立願生在「佛剎莊嚴

壽命無數」的世界重在慈(彌勒譯為「慈」)的「施與安樂」至於成佛

(智證)度眾生是沒有不同的這是法藏部的見解 說一切有部以為「慈氏菩薩多自饒益少饒益他釋迦菩薩多饒益他少

自饒益」釋尊與彌勒因行的對比釋尊是更富於大悲為眾生的精神所以

彌勒的最初發心比釋迦早了四十餘劫而成佛卻落在釋尊以後這顯得大

悲苦行的菩薩道勝過了為「莊嚴佛剎壽命無數」而發心修行

Page 37: 《十住毘婆沙論》之菩薩修行要略...2006 年佛法度假中文營隊課程講義 《十住毘婆沙論》之菩薩修行要略 釋長慈編 2006/5/22 壹、簡介 一、釋《論》題:

答如七葉樹不過七故說極七有謂天與人本有中有各有七故」

D「二十九有」

(1)瓜生津隆真《十住毘婆沙論(I)》注云「二十九有二十五有中將阿那

含天(五淨居天)分為五即為二十九有」(p88)

(2)須陀洹斷見惑極七往返更無第二十九有可言

(四)《大方廣佛華嚴經》卷 34〈十地品〉大正 10181a22~26

菩薩始發如是心即得超凡夫地入菩薩位生如來家無能說其種族過失

離世間趣入出世道得菩薩法住菩薩處入三世平等於如來種中決定

當得無上菩提菩薩住如是法名住菩薩歡喜地 (五)《成佛之道》(p392)

菩薩初證聖性得到了從來未有的出世心嘗到了從來未有的離繫樂觀察如

來所有的一切功德自己都有分能得能成所以得到無比的歡喜由於通達

法空性也不再有「不活畏惡名畏死畏墮惡道畏大眾威德畏」了進

入初地的名為「生諸如來家」如來是一切佛菩薩以智度為母方便為父

分證了佛法身從此能荷擔佛的家業紹隆佛種不斷真是佛子所以說生如

來家

十七何謂「污佛家」

《十住毘婆沙論》卷 2(大正 2629c8~30a6) 不污諸佛家者何等為污諸佛家 有人言若人發求無上道心已後迴向聲聞辟支佛道不能住世繼三寶種

是名污諸佛家 [答曰]是義不然何以故是人能度生死又得諸無漏根力覺道亦

是佛子云何言污諸佛家如經說「佛告比丘汝是我子從我心

生口生得法分者」 又聲聞人言「諦捨滅慧處名諸佛家」何以故從是四

事出生諸佛故若污此四法名污諸佛家是故若人虛妄慳貪

狂亂愚癡是污佛家若正行此四則不污諸佛家 有人言六波羅蜜是諸佛家從此生諸佛故若違此六事是污佛家 有人言般若波羅蜜是諸佛母方便為父是名諸佛家以此二法出生諸佛

若違此法是污佛家 復次偈中自說污不污相所謂不毀戒不欺佛若受佛戒不能護持則

欺諸佛是污佛家何以故受戒時生佛家中破戒則欺諸佛名污佛

家若受戒不破不欺諸佛名為不污佛家

復次戒名三學戒學心學慧學破此學名污佛家 如法受戒而後毀破名為欺佛如是二句[不污諸佛家不毀戒欺佛]各有義趣

欺佛者空自發願不如說行欺誑眾生是名欺佛 復次一切法中不如說行名為欺佛

(《雜阿含經》卷 45大正 2330a13~14「汝等為子從我口生從法化生

得法餘財」) 十八關於三乘得解說之時限

(一)《十住毘婆沙論》卷 1大正 2620b1-9

問曰行聲聞辟支佛乘者幾時得度生死大海

答曰行聲聞乘者或以一世得度或以二世或過是數隨根利鈍

又以先世宿行因緣

行辟支佛乘者或以七世得度或以八世

若行大乘者或一恒河沙大劫或二三四至十百千萬億[恒

河沙大劫]或過是數然後乃得具足修行菩薩十地而成佛道亦隨根之

利鈍又以先世宿行因緣

(二)《大智度論》卷28大正25266c14-15

有辟支佛第一疾者四世行久者乃至百劫行如聲聞疾者三世久者六十

《大智度論》卷4大正2792b7-9

佛言無量阿僧祇劫作功德欲度眾生何以故言於三阿僧祇劫12

三阿僧祇劫有量有限

《大智度論》卷 38大正 25342b-343a

[經]舍利弗有菩薩摩訶薩初發意時行六波羅蜜上菩薩位得阿毗跋致

舍利弗有菩薩摩訶薩初發心時便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便轉法輪

與無量阿僧祇眾生作益厚已入無餘涅槃是佛般涅槃後餘法若住一劫

若減一劫舍利弗有菩薩摩訶薩初發意時與般若波羅蜜相應與無

數百千億菩薩從一佛國至一佛國淨佛世界

[論]釋曰有三種菩薩利根心堅未發心前久來集諸無量福德智慧是人

遇佛聞是大乘法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即時行六波羅蜜入菩薩

位得阿毗跋致地所以者何先集無量福德利根心堅從佛聞法故

12 印順法師《成佛之道》增注本(p 413)三大阿僧祇劫有二種解說(A)時間劫(B)德行劫以功德

來計算(依功德來計算三大阿僧祇劫一切菩薩修行成佛都是一樣的)

譬如遠行或有乘羊而去或有乘馬而去或有神通去者

乘羊者久久乃到乘馬者差速乘神通者發意頃便到如是不得言發意

間云何得到神通相爾不應生疑菩薩亦如是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時即入菩薩位

有菩薩初發意初雖心好後雜諸惡時時生念我求佛道以諸功德迴

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人久久無量阿僧祇劫或至或不至先世福德

因緣薄而復鈍根心不堅固如乘羊者

有人前世少有福德利根發心漸漸行六波羅蜜若三若十若百阿僧

祇劫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如乘馬者必有所到

第三乘神通者如上說是三種發心一者罪多福少二者福多罪少

三者但行清淨福德

清淨有二種一者初發心時即得菩薩道二者小住供養十方諸佛

通達菩薩道入菩薩位即是阿毗跋致地阿毗跋致地菩薩義如先說

次後菩薩大厭世間世世已來常好真實惡於欺誑是菩薩亦利根堅

心久集無量福德智慧初發心時便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即轉法輪

度無量眾生入無餘涅槃法住若一劫若減一劫留化佛度眾生佛有

二種神通力一者現在時二者滅後劫義如上說劫中所度眾生

亦復不少

次後菩薩亦利根心堅久集福德發心即與般若波羅蜜相應得六神通

與無量眾生共觀十方清淨世界而自莊嚴其國如阿彌陀佛先世時作

法藏比丘佛將導遍至十方示清淨國令選擇淨妙之國以自莊嚴其國

參見《不必定入定入印經》大正 15699c

印順法師《成佛之道》(增注本)p 415 對三種「神通行菩薩」所判攝之階位

(a)日月神通行龍樹又分為二類有的初發心就上菩薩位有的多少

修行就上菩薩位菩薩位雖有多種解說然依《般若經》

說是頂位再不墮惡道下賤家二乘地了(如約《華嚴

經》的行位說是發心住)

(b)聲聞神通行初發心就成大菩提八相成道[初地分證能於百佛世界

現身八相成道(1)由兜率天下生人間(2)入胎(3)出胎(4)出家(5)降魔(6)成道(7)轉法輪(8)入滅]

(c)如來神通行初發心就與般若相應成熟眾生莊嚴佛土這是方便道

菩薩初地以上到八地

(三)《大毘婆沙論》卷101大正27525b14-21

依狹小道而得解脫故名時解脫狹小道者謂若極速第一生中種善根第

二生中令成熟第三生中得解脫餘不決定

依廣大道而得解脫名不時解脫廣大道者謂若極遲聲聞乘經六十劫而得

解脫如舍利子獨覺乘經百劫而得解脫如麟角喻佛乘經三無數劫而得解

《大毘婆沙論》卷83大正27428b26~29

大加行得故名大悲非如聲聞菩提唯六十劫修加行得獨覺菩提唯經百劫修加

行得如來大悲三無數劫修習百千難行苦行然後乃得故名大悲

(四)真諦譯《攝大乘論釋》卷11大正31229b14-19

論曰有五種人於三阿僧祇劫修行圓滿或七阿僧祇劫或三十三阿僧祇劫

何者為五人行願行地人滿一阿僧祇劫行清淨意行人行有相行人行無相

行人於六地乃至七地滿第二阿僧祇劫從此後無功用行人乃至十地滿第三

阿僧祇劫

《攝大乘論釋》卷11大正31230a25-28

論曰復次云何七阿僧祇劫

釋曰欲顯餘部別執故言復次七阿僧祇劫時與前三阿僧祇劫時為等為

有短長此執等三阿僧祇劫但有別義開為七數

《攝大乘論釋》卷11大正31231b23-27

論曰復次云何三十三阿僧祇

釋曰有諸大乘師欲顯行有下中上欲顯為得未得方便欲顯已得不失

方便欲顯已得不失增上方便欲顯入住出三自在故分阿僧祇為三十三

(五)《大乘起信論》卷11大正32581b7-9

以一切菩薩皆經三阿僧祇劫故但隨眾生世界不同所見所聞根欲性異故示

所行亦有差別

印順法師《大乘起信論講記》p341「一切菩薩皆經三阿僧祇功」而成佛

這是任何菩薩都是一樣的從初住到第十回向滿為初阿僧祇劫從初地到

七地滿心為二阿僧祇劫從八地到第十地滿為第三阿僧祇劫種性善

根發心證悟都是一樣的等到圓滿成佛所以也是佛佛平等「但隨」

順「眾生世界不同所見所聞根欲性異故示」現菩薩的「所行」

也「有差別」根異根機的利鈍(下中上)有異欲異即好樂與興趣的各

別性異即習慣熏染有別如來鑑機的十力中即有根勝劣智力(根)種

種勝解智力(欲)種種界智力(性)因為眾生所處的世界不同所見所聞

不同根欲性也都不同故不能不示現所行有差別實則菩薩的行程是

一樣的

參印順法師《成佛之道》p237《中觀論頌講記》p348《華雨集(四)》p107

關於各經論所說之三乘解說時限

三乘別

所依經論 聲聞乘 辟支佛乘 大乘

《十住毘婆沙論》 隨根利鈍或一二

世或更多世不定隨

根利鈍又以先世宿行

因緣

或七世或八世得度 或一或二三四乃至十

百千萬億「恒河沙大

劫」或過是數

《大智度論》 快者三世慢則六十劫 最快四世最慢一百劫 無量阿僧祇劫但利根

者如乘神通行急速成

《大毘婆沙論》 狹小道最快三世

廣大道最慢六十劫

最慢一百劫如「麟角

喻」獨覺

三阿僧祇劫

《攝大乘論釋》

(真諦譯)

- - 三阿僧祇劫

七阿僧祇劫(別部)

三十三阿僧祇劫(餘

大乘師)

《大乘起信論》 - - 定是三阿僧祇劫但隨

眾生根性不同故示現

所行亦有差別

十九聲聞辟支佛佛俱到彼岸於解脫中有差別否

(一)《十住毘婆沙論》卷1大正2620b9-15

問曰聲聞辟支佛佛俱到彼岸於解脫中有差別不

答曰是事應當分別於諸煩惱得解脫是中無差別因是解脫入無餘涅槃是

中亦無差別無有相故但諸佛甚深禪定障解脫一切法障解脫於諸

聲聞辟支佛有差別非說所盡亦不可以譬喻為比

(二)《十住毘婆沙論》卷 11大正 2683a24-b3

無礙解脫者解脫有三種一者於煩惱障礙解脫二者於定障礙解脫三

者於一切法障礙解脫是中得慧解脫阿羅漢得離煩惱障礙解脫共解脫阿

羅漢及辟支佛得離煩惱障礙解脫得離諸禪定障礙解脫唯有諸佛具三解脫

所謂煩惱障礙解脫諸禪定障礙解脫一切法障礙解脫總是三種解脫故佛

名無礙解脫

(三)《大智度論》卷 35大正 25320c21-322a26

【經】舍利弗白佛言「世尊聲聞所有智慧若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羅漢

辟支佛智慧佛智慧是諸眾智無有差別不相違背無生性空若法不相違背

無生性空是法無有別異云何世尊言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一日修智慧

出過聲聞辟支佛上」(大正 25320c21-26)

【論】問曰上佛已說菩薩摩訶薩修智慧出過聲聞辟支佛上今舍利弗何以故問

答曰不問智慧勢力能度眾生今但問佛及弟子智慧體性法中無有差別者

以諸賢聖智慧皆是諸法實相慧皆是四諦及三十七品慧皆是出三界

入三脫門成三乘果慧以是故說無有差別

復次如須陀洹果以無漏智滅結得果乃至佛亦如是如須陀洹用二種

解脫果有為解脫無為解脫乃至佛亦如是如佛入涅槃須陀洹極

遲不過七世皆同事同緣同行同果報以是故言無相違背所以

者何不生性空故(大正25320c26-321a9)

有為解脫無為解脫(《俱舍論》卷 25大正 29133c20-21)

解脫體有二謂有為無為有為解脫謂無學勝解無為解脫謂一切惑

滅 【經】佛告舍利弗「於汝意云何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一日修智慧心念

我行道慧益一切眾生當以一切種智知一切法度一切眾生諸聲聞辟支佛

智慧為有是事不」舍利弗言「不也世尊」(大正 25321b6-10) 【論】helliphellip聲聞辟支佛雖有慈心本不發心願度一切眾生亦不迴善根向阿耨多

羅三藐三菩提以是故菩薩一日修智慧過聲聞辟支佛上

(大正 25321c26-322a1)

【經】「舍利弗於汝意云何諸聲聞辟支佛頗有是念我等當得阿耨多羅三藐

三菩提度一切眾生令得無餘涅槃不」舍利弗言「不也世尊」佛告

舍利弗「以是因緣故當知諸聲聞辟支佛智慧欲比菩薩摩訶薩智慧百

分不及一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及」(大正 25322a2-7)

【論】問曰上已反問舍利弗事已定今何以復問答曰以舍利弗引欲以須陀洹

同得解脫故與諸佛菩薩等而佛不聽譬如有人欲以毛孔之空與虛空等

以是故佛重質其事復次雖同一事義門各異先言智慧為一切眾生故

今言頗有是念我等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令一切眾生得無餘涅槃

(大正 25322a7-14)

【經】「舍利弗於汝意云何諸聲聞辟支佛頗有是念我行六波羅蜜成就眾

生莊嚴世界具佛十力四無所畏四無礙智十八不共法度脫無量阿僧

祇眾生令得涅槃不」舍利弗言「不也世尊」(大正 25322a17-26) 二十關於修學菩薩道成佛之殊勝理由

(一)《十住毘婆沙論》卷 1大正 2620b15-c23

問曰三乘所學皆為無餘涅槃若無餘涅槃中無差別者我等何用於恒河沙等

大劫往來生死具足十地不如以聲聞辟支佛乘速滅諸苦

答曰是語弱劣非是大悲有益之言若諸菩薩效汝小心無慈悲意不能精

勤修十地者諸聲聞辟支佛何由得度亦復無有三乘差別所以者何

一切聲聞辟支佛皆由佛出若無諸佛何由而出若不修十地何有

諸佛若無諸佛亦無法僧是故汝所說者則斷三寶種非是大人

有智之言不可聽察hellip如是聲聞辟支佛佛煩惱解脫雖無差別以

度無量眾生久住生死多所利益具足菩薩十地故有大差別

(二)《大毘婆沙論》卷 16大正 2777a24-b4

佛世尊愛恚永斷違順平等拔諍論根滅憍慢本視諸珍寶猶如瓦礫於一

切法覺照無遺無相似愛及恚慢等諸煩惱習已永斷故非如獨覺及諸聲聞

雖斷煩惱而有餘習貪愛習者如尊者阿難憐諸釋種瞋恚習者如尊者畢陵伽

筏蹉語殑伽神言小婢止流吾今欲渡憍慢習者如尊者舍利子棄擲醫藥

愚癡習者如尊者笈房缽底食前咳氣知食未銷不知後苦而復更食如是

等事其類甚多

(阿羅漢仍有習氣參見《大智度論》卷 27大正 25260c2-25)

二十一「是人修集聲聞辟支佛乘法未入法位我當教化令趣佛道」為何強調

「未入法位」 (一)《十住毘婆沙論》卷 7(大正 2655a4~18)

問曰云何名為歸依僧 答曰若諸聲聞人 未入法位者 令發無上心 使得佛十力

先以財施攝 後乃以法施 深信四果僧 不分別貴眾 求聲聞功德 而不證解脫 是名歸依僧 又應念三事

聲聞人者成聲聞乘 未入法位者於聲聞道未得必定能令此人發佛道心而得十力若入法位者

終不可令發無上心設或發心亦不成就如《般若波羅蜜》中尊者須菩提

所說「已入正法位不能發無上心何以故是人於生死已作障隔不復往

來生死發無上心

(二)《小品般若波羅蜜經》卷 1(大正 8540a16~21) 若諸天子未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今應當發若人已入正位則不堪任

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何以故已於生死作障隔故是人若發阿耨多羅三

藐三菩提心我亦隨喜終不斷其功德所以者何上人應求上法(參見《大

智度論》卷 54大正 25442c4~9) (三)印順法師《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p650~651

經中廣舉譬喻形容棄般若法門而取聲聞經者的無知對於傳統佛教採取了

尊重又貶抑的立場這不但維護了般若法門也有誘導聲聞修學般若法門的意

義誘導聲聞修學最顯著的例子如『小品般若波羅蜜經』卷一(大正 8540a)說

若諸天子未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今應當發若人已入正位則不

堪任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何以故已於生死作障隔故是人若發阿

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我亦隨喜終不斷其功德所以者何上人應求上

法 「入正位」是「入正性離生」的舊譯「入正位」聲聞行者就得「須陀洹」(初

果)最多不過七番生死一定要入無餘涅槃這樣就不能長在生死中修菩

薩行所以說「已於生死作障隔」如只有七番生死就不可能發求成佛道的

大心所以說「不堪任」這是依佛教界公認的教理說經上又說如「入正

位」的能發大菩提心求成佛道也是隨喜讚歎的因為上人聲聞聖者

是應該進一步的求更上的成佛法門說聲聞聖者不可能發心又鼓勵他們發心

修菩薩道這是不否定部派佛教的教義而暗示了聲聞聖者迴心的可能特別

是『大如品』依「如」真如而泯「三乘人」與「一(菩薩)乘人」的差

別消融了二乘與菩薩的對立

(四)《大品般若經》卷 22〈遍學品 74〉大正 8381b15-17

若菩薩摩訶薩作八人得須陀洹果乃至得阿羅漢果得辟支佛道然後入菩

薩位無有是處(《大智度論》卷 86大正 25659b26-28)

(五)《維摩詰所說經》卷中(大正 14549b4~b16) 若見無為入正位者不能復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譬如高原陸地不生蓮

華卑濕淤泥乃生此華如是見無為法入正位者終不復能生於佛法煩惱泥

中乃有眾生起佛法耳又如殖種於空終不得生糞壤之地乃能滋茂如是入無

為正位者不生佛法起於我見如須彌山猶能發于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生佛

法矣是故當知一切煩惱為如來種譬如不下巨海不能得無價寶珠如是不入

煩惱大海則不能得一切智寶

(六)《大智度論》卷 27大正 25263b12-25 菩薩初發意時所可怖畏無過聲聞辟支佛地正使墮地獄無如是怖畏

不永破大乘道故阿羅漢辟支佛於此大乘以為永滅譬如空地有樹名舍

摩梨(角+瓜)枝廣大眾鳥集宿一鴿後至住一枝上其枝及(角+瓜)即

時壓折澤神問樹神大鳥鵰鷲皆能任持何至小鳥便不自勝樹神答言

此鳥從我怨家尼俱盧樹上來食彼樹果來栖我上必當放糞子墮地者惡

樹復生為害必大是故於此一鴿大懷憂畏寧捨一枝所全者大菩薩

摩訶薩亦如是於諸外道魔眾及諸結使惡業無如是畏如阿羅漢辟支

佛何以故聲聞辟支佛於菩薩邊亦如彼鴿壞敗大乘心永滅佛業

一切菩薩乃至初發心皆畢定如法華經中說 問曰若菩薩皆畢定佛何以故種種呵二乘不聽菩薩取二乘證 答曰求佛道者應遍知法性是人畏老病死故於法性少分取證便自止息捨

佛道不度眾生諸佛菩薩之所呵責「汝欲捨去會不得離」得阿羅漢證時

不求諸菩薩深三昧又不廣化眾生是則迂迴於佛道稽留 問曰阿羅漢先世因緣所受身必應當滅住在何處而具足佛道 答曰得阿羅漢時三界諸漏因緣盡更不復生三界有淨佛土出於三界乃

至無煩惱之名於是國土佛所聞法華經具足佛道如法華經說「有羅漢若不

聞法華經自謂得滅度我於餘國為說是事汝皆當作佛」

問曰若阿羅漢往淨佛國土受法性身如是應得疾作佛何以言迂迴稽留

答曰是人著小乘因緣捨眾生捨佛道又復虛言得道以是因緣故雖不受

生死苦惱於菩薩根鈍不能疾成佛道不如直往菩薩

復次佛法於五不可思議中最第一今言漏盡阿羅漢還作佛唯佛能知論議

者正可論其事不能測知是故不應戲論若求得佛時乃能了知餘人可信而

不可知(大正 25714a1~25) (七)《大智度論》卷 28大正 25264b7~10

問曰阿羅漢煩惱已盡習亦未盡何以不生(法性生身) 答曰阿羅漢無大慈悲無本誓願度一切眾生又以實際作證已離生死故

(八)如果二乘人可以迴心向大則須耗費多少時間才能成佛呢

1《大般涅槃經》卷 11

一斷三結得須陀洹果不墮地獄畜生餓鬼helliphellip是人未來過八萬劫

便當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迦葉第二人者斷三結縛薄貪恚癡

得斯陀含果名一往來helliphellip是人未來過六萬劫便當得成阿耨多羅三藐

三菩提迦葉第三人者斷五下結得阿那含果更不來此helliphellip是人未

來過四萬劫便當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迦 葉第四人者永斷貪欲瞋恚愚癡得阿羅漢果helliphellip亦非騏驎獨一之

行helliphellip是人未來過二萬劫便當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迦葉第五人

者永斷貪欲瞋恚愚癡得辟支佛道helliphellip真是騏驎獨一之行helliphellip是人未

來過十千劫便當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大正 12431 c16~432a5) 2《瑜伽師地論》卷 80

問迴向菩提聲聞為住無餘依涅槃界中能發趣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耶

為住有餘依涅槃界耶 答唯住有餘依涅槃界中可有此事所以者何以無餘依涅槃界中遠離

一切發起事業一切功用皆悉止息 問若唯住有餘依涅槃界中能發趣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云何但由一

生便能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耶所以者何阿羅漢等尚當無有所餘

一生何況當有多生相續 答由彼要當增諸壽行方能成辦世尊多分依此迴向菩提聲聞密意說

言物類善男子若有善修四神足已能住一劫或餘一劫餘一劫者

此中意說過於一劫彼雖如是增益壽行能發趣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而

所修行極成遲鈍樂涅槃故不如初心始業菩薩彼既如是增壽行已

留有根身別作化身同法者前方便示現於無餘依般涅槃界而般涅槃

由此因緣皆作是念某名尊者於無餘依般涅槃界已般涅槃彼以所留有

根實身即於此界贍部洲中隨其所樂遠離而住一切諸天尚不能睹何

況其餘眾生能見彼於涅槃多樂住故於遍遊行彼彼世界親近供養佛菩

薩中及於修習菩提資糧諸聖道中若放逸時諸佛菩薩數數覺悟被覺

悟已於所修行能不放逸(大正 30749a5~b1)

迴向菩提聲聞要想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必須在尚未證入無餘依涅槃

界前才有可能其所使用的方法是善修四神足在住壽一劫或餘一劫的

時間中廣集菩提資糧依四神足之力而住壽一劫或餘一劫這是佛教中

古老的傳說如《長阿含經》卷 2<遊行經>云 佛告阿難諸有修四神足多修習行常念不忘在意所欲可得

不死一劫有餘阿難佛四神足已多修行專念不忘在意所欲

如來可止一劫有餘為世除冥多所饒益天人獲安(大正 115b19~24)

這樣的傳說在聲聞部派中是知道的但何以沒有說到可以依四神足之力

在住壽餘一劫的時間中廣集菩提資糧而成佛呢從時間觀的角度來看

《瑜伽師地論》說「餘一劫者此中意說過於一劫」這是將「餘一劫」

的時間擴充了不論多久時間直到成佛為止而不是一劫多一點的意思

而聲聞部派也許認為「餘一劫」是一劫再多一點的時間因此就沒有說到

可以依四神足之力在住壽一劫或一劫餘的時間中廣集菩提資糧而成

佛但從有部認為入了忍位就無法迴心向大的主張來看則不論「餘一劫」

的時間是長是短都將無法成佛這應該是部派間沒有傳說依四神足之力

在住壽餘一劫的時間中廣集菩提資糧而成佛的主要原因 二十二諸佛威力功德智慧無量深法等無差別為何佛壽有長短國土有淨穢

正法有久住不久住helliphellip (一)《十住毘婆沙論》卷 3大正 2632c3-14

佛功德力者一切去來今佛威力功德智慧無量深法等無差別但隨

諸佛本願因緣helliphellip無量壽命者壽命無量劫過諸算數一劫百劫千

劫萬劫億劫百千萬億那由他阿僧祇劫如是久住為利益憐愍眾生故

一切諸佛雖力能無量壽以本願故有久住世者有不久住者

(二)《俱舍論》卷 27大正 29141b3-9 論曰由三事故諸佛皆等一由資糧等圓滿故二由法身等成辦故三由

利他等究竟故由壽種姓身量等殊諸佛相望容有差別壽異謂佛

壽有短長種異謂佛生剎帝利婆羅門種姓異謂佛姓喬答摩迦葉波等

量異謂佛身有小大等言顯諸佛法住久近等 (三)佛壽命長短(《大智度論》卷 34大正 25312a14- b21)

問曰佛雖有長壽業因緣生於惡世故壽命便短以此短壽能具佛事何

用長為又佛以神通力故一日之中能具佛事何況百歲 答曰此間閻浮提惡故佛壽應短餘處好故佛壽應長 問曰若然者菩薩於此閻浮提淨飯王宮生出家成道是實佛餘處皆是神

通力變化作佛以度眾生 答曰此言非也所以者何餘處閻浮提亦各各言我國是實佛餘處為變化

何以知之若餘處國土自知是化佛則不肯信受教戒又如餘國土人

壽命一劫若佛壽百歲於彼裁無一日眾生則起輕慢不肯受教彼則

以一劫為實佛以此為變化如《首楞嚴經》說「神通遍照佛壽七百

千阿僧祇劫佛告文殊尸利彼佛則是我身彼佛亦言釋迦文佛則是

我身」以是故知諸佛壽命實皆無量為度人故現有長短汝言釋迦

文佛以神通力故所度眾生與人壽不異者則不須百歲一日之中可

具足佛事 如阿難一時心生是念如然燈世尊一切勝佛鞞婆尸佛出於好世

壽命極多能具佛事我釋迦文佛出生惡世壽命極短將無世尊

不能具足佛事耶 爾時世尊入日出三昧從身變化出無量諸佛及無量光明普至十方

一一化佛在諸世界各作佛事或有說法或現神通或現三昧或現

飯食如是之比種種因緣施作佛事而度眾生從三昧起告阿難曰『汝

悉見聞是事不』阿難言『唯然已見』佛告阿難『佛以如是神力

能具佛事不』阿難言『假令佛壽一日大地草木悉為可度眾生則

能度盡何況百歲』 以是故知諸佛壽命皆悉無量為度人故現有長短譬如日出影現

於水隨水大小水大則影久水小則速滅若照琉璃頗梨珠山影則

久住又如火燒草木然少則速滅然多則久住不可以滅處無火

故謂多然處亦無光明長短義亦如是 (參見《佛說首楞嚴三昧經》卷 2大正 15644c)

(四)佛土淨不淨(《大智度論》卷 32大正 25302b12-c10) 一切佛功德皆等無多無少

問曰若爾者何以言阿彌陀佛壽命無量光明千萬億由旬無量劫度眾生

答曰諸佛世界種種有淨不淨有雜

如《三十三天品經》說佛在三十三天安居自恣時至四眾久不見

佛愁思不樂遣目連白佛言「世尊云何捨此眾生住彼天上」

時佛告目連「汝觀三千世界」目連以佛力故觀或見諸佛為大眾

說法或見坐禪或見乞食如是種種施作佛事目連即時五體投地

是時須彌山王跛[跳-兆+我]大動諸天皆大驚怖目連涕泣稽首白

佛「佛有大悲不捨一切作如是種種化度眾生」佛告目連「汝

所見甚少過汝所見東方有國純以黃金為地彼佛弟子皆是阿羅漢

六通無礙復過是東方有國純以白銀為地彼佛弟子皆學辟支佛道

復過是東方有國純以七寶為地其地常有無量光明彼佛所化弟子純

諸菩薩皆得陀羅尼諸三昧門住阿毘跋致地目連當知彼諸佛者

皆是我身如是等東方恒河沙等無量世界有莊嚴者不莊嚴者皆

是我身而作佛事如東方南西北方四維上下亦復如是」

以是故當知釋迦文佛更有清淨世界如阿彌陀國阿彌陀佛亦有嚴

淨不嚴淨世界如釋迦文佛國諸佛大悲徹於骨髓不以世界好醜隨

應度者而教化之如慈母愛子子雖沒在廁溷懃求拯拔不以為惡

(五)清淨國土雜國土(《大智度論》卷 93大正 25711c14-21) 問曰佛憐愍眾生淨佛國土中何以無三惡道眾生 答曰憐愍一切眾生平等無異此中說清淨業因緣是國土中無三惡道

又佛非但一國土乃有十方恒河沙國土佛有清淨國土有雜國土

雜國土中則具有五道淨佛國土或有人天別異或無有人天別異

如過去天王佛國土中唯佛世尊以為法王是故名為天王佛 (六)《維摩詰所說經》〈佛國品第一〉卷 1大正 14538c10-29

舍利弗眾生罪故不見如來佛土嚴淨非如來咎舍利弗我此土淨而汝

不見爾時螺髻梵王語舍利弗『勿作是意謂此佛土以為不淨所以

者何我見釋迦牟尼佛土清淨譬如自在天宮』舍利弗言『我見此土

丘陵坑坎荊蕀沙礫土石諸山穢惡充滿』螺髻梵言『仁者心有高下

不依佛慧故見此土為不淨耳舍利弗菩薩於一切眾生悉皆平等深心

清淨依佛智慧則能見此佛土清淨』於是佛以足指按地即時三千大千

世界若干百千珍寶嚴飾譬如寶莊嚴佛無量功德寶莊嚴土一切大眾

歎未曾有而皆自見坐寶蓮華佛告舍利弗『汝且觀是佛土嚴淨』舍

利弗言『唯然世尊本所不見本所不聞今佛國土嚴淨悉現』佛語

舍利弗『我佛國土常淨若此為欲度斯下劣人故示是眾惡不淨土耳譬

如諸天共寶器食隨其福德飯色有異如是舍利弗若人心淨便見此土功德

莊嚴』 (七)正法久住不久住(《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 183大正 27919a3-16)

問何故過去諸佛有未般涅槃正法即滅有於般涅槃後七日即滅今釋迦佛

千歲方滅耶 答過去諸佛壽量長遠於彼正教所應作者佛在世時多已究竟故法速滅

今世尊釋迦牟尼出百年時壽量短促正教所作雖佛涅槃多未究竟乃

至千歲於中有種善根者有成熟者有解脫者是故經於多時正法方滅

有說過去諸佛所有弟子愛重奢摩他非毘缽舍那由重奢摩他故

恒住寂止不樂傳說契經等十二分教故法速滅 今世尊弟子愛重毘缽舍那非奢摩他由重毘缽舍那故多住觀察皆

樂傳授契經等十二分教是故正法多時乃滅 (八)1《成佛之道》(增注本)p19

從經典看來佛的色身有大小壽命有長短國土有淨穢弟子有多少正

法住世也不一致要知道這是佛的方便示現為了適應眾生的根機才有

這種種差別

2《成佛之道》(增注本)p425-426

佛壽與佛身的長短可說有限量的都是化身化土化身佛為什麼示現這

些差別呢因眾生根性不同有的應以苦切語三惡道是這樣的苦眾生界

是這樣的苦能因此發心修行這是折伏門 有的應以愛語這麼清淨那麼自在就肯發心修行這是攝受門 化身佛就是以這折攝二門來成就眾生的隨機適應如藥能治病就是妙

藥所以不應該生優劣想

3印順法師《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p493 釋尊的生在穢惡時代是出於悲憫眾生的願力願意在穢土成佛救護眾生

脫離一切苦這是重在「悲能拔苦」的精神彌勒是立願生在「佛剎莊嚴

壽命無數」的世界重在慈(彌勒譯為「慈」)的「施與安樂」至於成佛

(智證)度眾生是沒有不同的這是法藏部的見解 說一切有部以為「慈氏菩薩多自饒益少饒益他釋迦菩薩多饒益他少

自饒益」釋尊與彌勒因行的對比釋尊是更富於大悲為眾生的精神所以

彌勒的最初發心比釋迦早了四十餘劫而成佛卻落在釋尊以後這顯得大

悲苦行的菩薩道勝過了為「莊嚴佛剎壽命無數」而發心修行

Page 38: 《十住毘婆沙論》之菩薩修行要略...2006 年佛法度假中文營隊課程講義 《十住毘婆沙論》之菩薩修行要略 釋長慈編 2006/5/22 壹、簡介 一、釋《論》題:

復次戒名三學戒學心學慧學破此學名污佛家 如法受戒而後毀破名為欺佛如是二句[不污諸佛家不毀戒欺佛]各有義趣

欺佛者空自發願不如說行欺誑眾生是名欺佛 復次一切法中不如說行名為欺佛

(《雜阿含經》卷 45大正 2330a13~14「汝等為子從我口生從法化生

得法餘財」) 十八關於三乘得解說之時限

(一)《十住毘婆沙論》卷 1大正 2620b1-9

問曰行聲聞辟支佛乘者幾時得度生死大海

答曰行聲聞乘者或以一世得度或以二世或過是數隨根利鈍

又以先世宿行因緣

行辟支佛乘者或以七世得度或以八世

若行大乘者或一恒河沙大劫或二三四至十百千萬億[恒

河沙大劫]或過是數然後乃得具足修行菩薩十地而成佛道亦隨根之

利鈍又以先世宿行因緣

(二)《大智度論》卷28大正25266c14-15

有辟支佛第一疾者四世行久者乃至百劫行如聲聞疾者三世久者六十

《大智度論》卷4大正2792b7-9

佛言無量阿僧祇劫作功德欲度眾生何以故言於三阿僧祇劫12

三阿僧祇劫有量有限

《大智度論》卷 38大正 25342b-343a

[經]舍利弗有菩薩摩訶薩初發意時行六波羅蜜上菩薩位得阿毗跋致

舍利弗有菩薩摩訶薩初發心時便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便轉法輪

與無量阿僧祇眾生作益厚已入無餘涅槃是佛般涅槃後餘法若住一劫

若減一劫舍利弗有菩薩摩訶薩初發意時與般若波羅蜜相應與無

數百千億菩薩從一佛國至一佛國淨佛世界

[論]釋曰有三種菩薩利根心堅未發心前久來集諸無量福德智慧是人

遇佛聞是大乘法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即時行六波羅蜜入菩薩

位得阿毗跋致地所以者何先集無量福德利根心堅從佛聞法故

12 印順法師《成佛之道》增注本(p 413)三大阿僧祇劫有二種解說(A)時間劫(B)德行劫以功德

來計算(依功德來計算三大阿僧祇劫一切菩薩修行成佛都是一樣的)

譬如遠行或有乘羊而去或有乘馬而去或有神通去者

乘羊者久久乃到乘馬者差速乘神通者發意頃便到如是不得言發意

間云何得到神通相爾不應生疑菩薩亦如是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時即入菩薩位

有菩薩初發意初雖心好後雜諸惡時時生念我求佛道以諸功德迴

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人久久無量阿僧祇劫或至或不至先世福德

因緣薄而復鈍根心不堅固如乘羊者

有人前世少有福德利根發心漸漸行六波羅蜜若三若十若百阿僧

祇劫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如乘馬者必有所到

第三乘神通者如上說是三種發心一者罪多福少二者福多罪少

三者但行清淨福德

清淨有二種一者初發心時即得菩薩道二者小住供養十方諸佛

通達菩薩道入菩薩位即是阿毗跋致地阿毗跋致地菩薩義如先說

次後菩薩大厭世間世世已來常好真實惡於欺誑是菩薩亦利根堅

心久集無量福德智慧初發心時便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即轉法輪

度無量眾生入無餘涅槃法住若一劫若減一劫留化佛度眾生佛有

二種神通力一者現在時二者滅後劫義如上說劫中所度眾生

亦復不少

次後菩薩亦利根心堅久集福德發心即與般若波羅蜜相應得六神通

與無量眾生共觀十方清淨世界而自莊嚴其國如阿彌陀佛先世時作

法藏比丘佛將導遍至十方示清淨國令選擇淨妙之國以自莊嚴其國

參見《不必定入定入印經》大正 15699c

印順法師《成佛之道》(增注本)p 415 對三種「神通行菩薩」所判攝之階位

(a)日月神通行龍樹又分為二類有的初發心就上菩薩位有的多少

修行就上菩薩位菩薩位雖有多種解說然依《般若經》

說是頂位再不墮惡道下賤家二乘地了(如約《華嚴

經》的行位說是發心住)

(b)聲聞神通行初發心就成大菩提八相成道[初地分證能於百佛世界

現身八相成道(1)由兜率天下生人間(2)入胎(3)出胎(4)出家(5)降魔(6)成道(7)轉法輪(8)入滅]

(c)如來神通行初發心就與般若相應成熟眾生莊嚴佛土這是方便道

菩薩初地以上到八地

(三)《大毘婆沙論》卷101大正27525b14-21

依狹小道而得解脫故名時解脫狹小道者謂若極速第一生中種善根第

二生中令成熟第三生中得解脫餘不決定

依廣大道而得解脫名不時解脫廣大道者謂若極遲聲聞乘經六十劫而得

解脫如舍利子獨覺乘經百劫而得解脫如麟角喻佛乘經三無數劫而得解

《大毘婆沙論》卷83大正27428b26~29

大加行得故名大悲非如聲聞菩提唯六十劫修加行得獨覺菩提唯經百劫修加

行得如來大悲三無數劫修習百千難行苦行然後乃得故名大悲

(四)真諦譯《攝大乘論釋》卷11大正31229b14-19

論曰有五種人於三阿僧祇劫修行圓滿或七阿僧祇劫或三十三阿僧祇劫

何者為五人行願行地人滿一阿僧祇劫行清淨意行人行有相行人行無相

行人於六地乃至七地滿第二阿僧祇劫從此後無功用行人乃至十地滿第三

阿僧祇劫

《攝大乘論釋》卷11大正31230a25-28

論曰復次云何七阿僧祇劫

釋曰欲顯餘部別執故言復次七阿僧祇劫時與前三阿僧祇劫時為等為

有短長此執等三阿僧祇劫但有別義開為七數

《攝大乘論釋》卷11大正31231b23-27

論曰復次云何三十三阿僧祇

釋曰有諸大乘師欲顯行有下中上欲顯為得未得方便欲顯已得不失

方便欲顯已得不失增上方便欲顯入住出三自在故分阿僧祇為三十三

(五)《大乘起信論》卷11大正32581b7-9

以一切菩薩皆經三阿僧祇劫故但隨眾生世界不同所見所聞根欲性異故示

所行亦有差別

印順法師《大乘起信論講記》p341「一切菩薩皆經三阿僧祇功」而成佛

這是任何菩薩都是一樣的從初住到第十回向滿為初阿僧祇劫從初地到

七地滿心為二阿僧祇劫從八地到第十地滿為第三阿僧祇劫種性善

根發心證悟都是一樣的等到圓滿成佛所以也是佛佛平等「但隨」

順「眾生世界不同所見所聞根欲性異故示」現菩薩的「所行」

也「有差別」根異根機的利鈍(下中上)有異欲異即好樂與興趣的各

別性異即習慣熏染有別如來鑑機的十力中即有根勝劣智力(根)種

種勝解智力(欲)種種界智力(性)因為眾生所處的世界不同所見所聞

不同根欲性也都不同故不能不示現所行有差別實則菩薩的行程是

一樣的

參印順法師《成佛之道》p237《中觀論頌講記》p348《華雨集(四)》p107

關於各經論所說之三乘解說時限

三乘別

所依經論 聲聞乘 辟支佛乘 大乘

《十住毘婆沙論》 隨根利鈍或一二

世或更多世不定隨

根利鈍又以先世宿行

因緣

或七世或八世得度 或一或二三四乃至十

百千萬億「恒河沙大

劫」或過是數

《大智度論》 快者三世慢則六十劫 最快四世最慢一百劫 無量阿僧祇劫但利根

者如乘神通行急速成

《大毘婆沙論》 狹小道最快三世

廣大道最慢六十劫

最慢一百劫如「麟角

喻」獨覺

三阿僧祇劫

《攝大乘論釋》

(真諦譯)

- - 三阿僧祇劫

七阿僧祇劫(別部)

三十三阿僧祇劫(餘

大乘師)

《大乘起信論》 - - 定是三阿僧祇劫但隨

眾生根性不同故示現

所行亦有差別

十九聲聞辟支佛佛俱到彼岸於解脫中有差別否

(一)《十住毘婆沙論》卷1大正2620b9-15

問曰聲聞辟支佛佛俱到彼岸於解脫中有差別不

答曰是事應當分別於諸煩惱得解脫是中無差別因是解脫入無餘涅槃是

中亦無差別無有相故但諸佛甚深禪定障解脫一切法障解脫於諸

聲聞辟支佛有差別非說所盡亦不可以譬喻為比

(二)《十住毘婆沙論》卷 11大正 2683a24-b3

無礙解脫者解脫有三種一者於煩惱障礙解脫二者於定障礙解脫三

者於一切法障礙解脫是中得慧解脫阿羅漢得離煩惱障礙解脫共解脫阿

羅漢及辟支佛得離煩惱障礙解脫得離諸禪定障礙解脫唯有諸佛具三解脫

所謂煩惱障礙解脫諸禪定障礙解脫一切法障礙解脫總是三種解脫故佛

名無礙解脫

(三)《大智度論》卷 35大正 25320c21-322a26

【經】舍利弗白佛言「世尊聲聞所有智慧若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羅漢

辟支佛智慧佛智慧是諸眾智無有差別不相違背無生性空若法不相違背

無生性空是法無有別異云何世尊言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一日修智慧

出過聲聞辟支佛上」(大正 25320c21-26)

【論】問曰上佛已說菩薩摩訶薩修智慧出過聲聞辟支佛上今舍利弗何以故問

答曰不問智慧勢力能度眾生今但問佛及弟子智慧體性法中無有差別者

以諸賢聖智慧皆是諸法實相慧皆是四諦及三十七品慧皆是出三界

入三脫門成三乘果慧以是故說無有差別

復次如須陀洹果以無漏智滅結得果乃至佛亦如是如須陀洹用二種

解脫果有為解脫無為解脫乃至佛亦如是如佛入涅槃須陀洹極

遲不過七世皆同事同緣同行同果報以是故言無相違背所以

者何不生性空故(大正25320c26-321a9)

有為解脫無為解脫(《俱舍論》卷 25大正 29133c20-21)

解脫體有二謂有為無為有為解脫謂無學勝解無為解脫謂一切惑

滅 【經】佛告舍利弗「於汝意云何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一日修智慧心念

我行道慧益一切眾生當以一切種智知一切法度一切眾生諸聲聞辟支佛

智慧為有是事不」舍利弗言「不也世尊」(大正 25321b6-10) 【論】helliphellip聲聞辟支佛雖有慈心本不發心願度一切眾生亦不迴善根向阿耨多

羅三藐三菩提以是故菩薩一日修智慧過聲聞辟支佛上

(大正 25321c26-322a1)

【經】「舍利弗於汝意云何諸聲聞辟支佛頗有是念我等當得阿耨多羅三藐

三菩提度一切眾生令得無餘涅槃不」舍利弗言「不也世尊」佛告

舍利弗「以是因緣故當知諸聲聞辟支佛智慧欲比菩薩摩訶薩智慧百

分不及一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及」(大正 25322a2-7)

【論】問曰上已反問舍利弗事已定今何以復問答曰以舍利弗引欲以須陀洹

同得解脫故與諸佛菩薩等而佛不聽譬如有人欲以毛孔之空與虛空等

以是故佛重質其事復次雖同一事義門各異先言智慧為一切眾生故

今言頗有是念我等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令一切眾生得無餘涅槃

(大正 25322a7-14)

【經】「舍利弗於汝意云何諸聲聞辟支佛頗有是念我行六波羅蜜成就眾

生莊嚴世界具佛十力四無所畏四無礙智十八不共法度脫無量阿僧

祇眾生令得涅槃不」舍利弗言「不也世尊」(大正 25322a17-26) 二十關於修學菩薩道成佛之殊勝理由

(一)《十住毘婆沙論》卷 1大正 2620b15-c23

問曰三乘所學皆為無餘涅槃若無餘涅槃中無差別者我等何用於恒河沙等

大劫往來生死具足十地不如以聲聞辟支佛乘速滅諸苦

答曰是語弱劣非是大悲有益之言若諸菩薩效汝小心無慈悲意不能精

勤修十地者諸聲聞辟支佛何由得度亦復無有三乘差別所以者何

一切聲聞辟支佛皆由佛出若無諸佛何由而出若不修十地何有

諸佛若無諸佛亦無法僧是故汝所說者則斷三寶種非是大人

有智之言不可聽察hellip如是聲聞辟支佛佛煩惱解脫雖無差別以

度無量眾生久住生死多所利益具足菩薩十地故有大差別

(二)《大毘婆沙論》卷 16大正 2777a24-b4

佛世尊愛恚永斷違順平等拔諍論根滅憍慢本視諸珍寶猶如瓦礫於一

切法覺照無遺無相似愛及恚慢等諸煩惱習已永斷故非如獨覺及諸聲聞

雖斷煩惱而有餘習貪愛習者如尊者阿難憐諸釋種瞋恚習者如尊者畢陵伽

筏蹉語殑伽神言小婢止流吾今欲渡憍慢習者如尊者舍利子棄擲醫藥

愚癡習者如尊者笈房缽底食前咳氣知食未銷不知後苦而復更食如是

等事其類甚多

(阿羅漢仍有習氣參見《大智度論》卷 27大正 25260c2-25)

二十一「是人修集聲聞辟支佛乘法未入法位我當教化令趣佛道」為何強調

「未入法位」 (一)《十住毘婆沙論》卷 7(大正 2655a4~18)

問曰云何名為歸依僧 答曰若諸聲聞人 未入法位者 令發無上心 使得佛十力

先以財施攝 後乃以法施 深信四果僧 不分別貴眾 求聲聞功德 而不證解脫 是名歸依僧 又應念三事

聲聞人者成聲聞乘 未入法位者於聲聞道未得必定能令此人發佛道心而得十力若入法位者

終不可令發無上心設或發心亦不成就如《般若波羅蜜》中尊者須菩提

所說「已入正法位不能發無上心何以故是人於生死已作障隔不復往

來生死發無上心

(二)《小品般若波羅蜜經》卷 1(大正 8540a16~21) 若諸天子未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今應當發若人已入正位則不堪任

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何以故已於生死作障隔故是人若發阿耨多羅三

藐三菩提心我亦隨喜終不斷其功德所以者何上人應求上法(參見《大

智度論》卷 54大正 25442c4~9) (三)印順法師《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p650~651

經中廣舉譬喻形容棄般若法門而取聲聞經者的無知對於傳統佛教採取了

尊重又貶抑的立場這不但維護了般若法門也有誘導聲聞修學般若法門的意

義誘導聲聞修學最顯著的例子如『小品般若波羅蜜經』卷一(大正 8540a)說

若諸天子未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今應當發若人已入正位則不

堪任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何以故已於生死作障隔故是人若發阿

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我亦隨喜終不斷其功德所以者何上人應求上

法 「入正位」是「入正性離生」的舊譯「入正位」聲聞行者就得「須陀洹」(初

果)最多不過七番生死一定要入無餘涅槃這樣就不能長在生死中修菩

薩行所以說「已於生死作障隔」如只有七番生死就不可能發求成佛道的

大心所以說「不堪任」這是依佛教界公認的教理說經上又說如「入正

位」的能發大菩提心求成佛道也是隨喜讚歎的因為上人聲聞聖者

是應該進一步的求更上的成佛法門說聲聞聖者不可能發心又鼓勵他們發心

修菩薩道這是不否定部派佛教的教義而暗示了聲聞聖者迴心的可能特別

是『大如品』依「如」真如而泯「三乘人」與「一(菩薩)乘人」的差

別消融了二乘與菩薩的對立

(四)《大品般若經》卷 22〈遍學品 74〉大正 8381b15-17

若菩薩摩訶薩作八人得須陀洹果乃至得阿羅漢果得辟支佛道然後入菩

薩位無有是處(《大智度論》卷 86大正 25659b26-28)

(五)《維摩詰所說經》卷中(大正 14549b4~b16) 若見無為入正位者不能復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譬如高原陸地不生蓮

華卑濕淤泥乃生此華如是見無為法入正位者終不復能生於佛法煩惱泥

中乃有眾生起佛法耳又如殖種於空終不得生糞壤之地乃能滋茂如是入無

為正位者不生佛法起於我見如須彌山猶能發于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生佛

法矣是故當知一切煩惱為如來種譬如不下巨海不能得無價寶珠如是不入

煩惱大海則不能得一切智寶

(六)《大智度論》卷 27大正 25263b12-25 菩薩初發意時所可怖畏無過聲聞辟支佛地正使墮地獄無如是怖畏

不永破大乘道故阿羅漢辟支佛於此大乘以為永滅譬如空地有樹名舍

摩梨(角+瓜)枝廣大眾鳥集宿一鴿後至住一枝上其枝及(角+瓜)即

時壓折澤神問樹神大鳥鵰鷲皆能任持何至小鳥便不自勝樹神答言

此鳥從我怨家尼俱盧樹上來食彼樹果來栖我上必當放糞子墮地者惡

樹復生為害必大是故於此一鴿大懷憂畏寧捨一枝所全者大菩薩

摩訶薩亦如是於諸外道魔眾及諸結使惡業無如是畏如阿羅漢辟支

佛何以故聲聞辟支佛於菩薩邊亦如彼鴿壞敗大乘心永滅佛業

一切菩薩乃至初發心皆畢定如法華經中說 問曰若菩薩皆畢定佛何以故種種呵二乘不聽菩薩取二乘證 答曰求佛道者應遍知法性是人畏老病死故於法性少分取證便自止息捨

佛道不度眾生諸佛菩薩之所呵責「汝欲捨去會不得離」得阿羅漢證時

不求諸菩薩深三昧又不廣化眾生是則迂迴於佛道稽留 問曰阿羅漢先世因緣所受身必應當滅住在何處而具足佛道 答曰得阿羅漢時三界諸漏因緣盡更不復生三界有淨佛土出於三界乃

至無煩惱之名於是國土佛所聞法華經具足佛道如法華經說「有羅漢若不

聞法華經自謂得滅度我於餘國為說是事汝皆當作佛」

問曰若阿羅漢往淨佛國土受法性身如是應得疾作佛何以言迂迴稽留

答曰是人著小乘因緣捨眾生捨佛道又復虛言得道以是因緣故雖不受

生死苦惱於菩薩根鈍不能疾成佛道不如直往菩薩

復次佛法於五不可思議中最第一今言漏盡阿羅漢還作佛唯佛能知論議

者正可論其事不能測知是故不應戲論若求得佛時乃能了知餘人可信而

不可知(大正 25714a1~25) (七)《大智度論》卷 28大正 25264b7~10

問曰阿羅漢煩惱已盡習亦未盡何以不生(法性生身) 答曰阿羅漢無大慈悲無本誓願度一切眾生又以實際作證已離生死故

(八)如果二乘人可以迴心向大則須耗費多少時間才能成佛呢

1《大般涅槃經》卷 11

一斷三結得須陀洹果不墮地獄畜生餓鬼helliphellip是人未來過八萬劫

便當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迦葉第二人者斷三結縛薄貪恚癡

得斯陀含果名一往來helliphellip是人未來過六萬劫便當得成阿耨多羅三藐

三菩提迦葉第三人者斷五下結得阿那含果更不來此helliphellip是人未

來過四萬劫便當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迦 葉第四人者永斷貪欲瞋恚愚癡得阿羅漢果helliphellip亦非騏驎獨一之

行helliphellip是人未來過二萬劫便當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迦葉第五人

者永斷貪欲瞋恚愚癡得辟支佛道helliphellip真是騏驎獨一之行helliphellip是人未

來過十千劫便當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大正 12431 c16~432a5) 2《瑜伽師地論》卷 80

問迴向菩提聲聞為住無餘依涅槃界中能發趣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耶

為住有餘依涅槃界耶 答唯住有餘依涅槃界中可有此事所以者何以無餘依涅槃界中遠離

一切發起事業一切功用皆悉止息 問若唯住有餘依涅槃界中能發趣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云何但由一

生便能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耶所以者何阿羅漢等尚當無有所餘

一生何況當有多生相續 答由彼要當增諸壽行方能成辦世尊多分依此迴向菩提聲聞密意說

言物類善男子若有善修四神足已能住一劫或餘一劫餘一劫者

此中意說過於一劫彼雖如是增益壽行能發趣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而

所修行極成遲鈍樂涅槃故不如初心始業菩薩彼既如是增壽行已

留有根身別作化身同法者前方便示現於無餘依般涅槃界而般涅槃

由此因緣皆作是念某名尊者於無餘依般涅槃界已般涅槃彼以所留有

根實身即於此界贍部洲中隨其所樂遠離而住一切諸天尚不能睹何

況其餘眾生能見彼於涅槃多樂住故於遍遊行彼彼世界親近供養佛菩

薩中及於修習菩提資糧諸聖道中若放逸時諸佛菩薩數數覺悟被覺

悟已於所修行能不放逸(大正 30749a5~b1)

迴向菩提聲聞要想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必須在尚未證入無餘依涅槃

界前才有可能其所使用的方法是善修四神足在住壽一劫或餘一劫的

時間中廣集菩提資糧依四神足之力而住壽一劫或餘一劫這是佛教中

古老的傳說如《長阿含經》卷 2<遊行經>云 佛告阿難諸有修四神足多修習行常念不忘在意所欲可得

不死一劫有餘阿難佛四神足已多修行專念不忘在意所欲

如來可止一劫有餘為世除冥多所饒益天人獲安(大正 115b19~24)

這樣的傳說在聲聞部派中是知道的但何以沒有說到可以依四神足之力

在住壽餘一劫的時間中廣集菩提資糧而成佛呢從時間觀的角度來看

《瑜伽師地論》說「餘一劫者此中意說過於一劫」這是將「餘一劫」

的時間擴充了不論多久時間直到成佛為止而不是一劫多一點的意思

而聲聞部派也許認為「餘一劫」是一劫再多一點的時間因此就沒有說到

可以依四神足之力在住壽一劫或一劫餘的時間中廣集菩提資糧而成

佛但從有部認為入了忍位就無法迴心向大的主張來看則不論「餘一劫」

的時間是長是短都將無法成佛這應該是部派間沒有傳說依四神足之力

在住壽餘一劫的時間中廣集菩提資糧而成佛的主要原因 二十二諸佛威力功德智慧無量深法等無差別為何佛壽有長短國土有淨穢

正法有久住不久住helliphellip (一)《十住毘婆沙論》卷 3大正 2632c3-14

佛功德力者一切去來今佛威力功德智慧無量深法等無差別但隨

諸佛本願因緣helliphellip無量壽命者壽命無量劫過諸算數一劫百劫千

劫萬劫億劫百千萬億那由他阿僧祇劫如是久住為利益憐愍眾生故

一切諸佛雖力能無量壽以本願故有久住世者有不久住者

(二)《俱舍論》卷 27大正 29141b3-9 論曰由三事故諸佛皆等一由資糧等圓滿故二由法身等成辦故三由

利他等究竟故由壽種姓身量等殊諸佛相望容有差別壽異謂佛

壽有短長種異謂佛生剎帝利婆羅門種姓異謂佛姓喬答摩迦葉波等

量異謂佛身有小大等言顯諸佛法住久近等 (三)佛壽命長短(《大智度論》卷 34大正 25312a14- b21)

問曰佛雖有長壽業因緣生於惡世故壽命便短以此短壽能具佛事何

用長為又佛以神通力故一日之中能具佛事何況百歲 答曰此間閻浮提惡故佛壽應短餘處好故佛壽應長 問曰若然者菩薩於此閻浮提淨飯王宮生出家成道是實佛餘處皆是神

通力變化作佛以度眾生 答曰此言非也所以者何餘處閻浮提亦各各言我國是實佛餘處為變化

何以知之若餘處國土自知是化佛則不肯信受教戒又如餘國土人

壽命一劫若佛壽百歲於彼裁無一日眾生則起輕慢不肯受教彼則

以一劫為實佛以此為變化如《首楞嚴經》說「神通遍照佛壽七百

千阿僧祇劫佛告文殊尸利彼佛則是我身彼佛亦言釋迦文佛則是

我身」以是故知諸佛壽命實皆無量為度人故現有長短汝言釋迦

文佛以神通力故所度眾生與人壽不異者則不須百歲一日之中可

具足佛事 如阿難一時心生是念如然燈世尊一切勝佛鞞婆尸佛出於好世

壽命極多能具佛事我釋迦文佛出生惡世壽命極短將無世尊

不能具足佛事耶 爾時世尊入日出三昧從身變化出無量諸佛及無量光明普至十方

一一化佛在諸世界各作佛事或有說法或現神通或現三昧或現

飯食如是之比種種因緣施作佛事而度眾生從三昧起告阿難曰『汝

悉見聞是事不』阿難言『唯然已見』佛告阿難『佛以如是神力

能具佛事不』阿難言『假令佛壽一日大地草木悉為可度眾生則

能度盡何況百歲』 以是故知諸佛壽命皆悉無量為度人故現有長短譬如日出影現

於水隨水大小水大則影久水小則速滅若照琉璃頗梨珠山影則

久住又如火燒草木然少則速滅然多則久住不可以滅處無火

故謂多然處亦無光明長短義亦如是 (參見《佛說首楞嚴三昧經》卷 2大正 15644c)

(四)佛土淨不淨(《大智度論》卷 32大正 25302b12-c10) 一切佛功德皆等無多無少

問曰若爾者何以言阿彌陀佛壽命無量光明千萬億由旬無量劫度眾生

答曰諸佛世界種種有淨不淨有雜

如《三十三天品經》說佛在三十三天安居自恣時至四眾久不見

佛愁思不樂遣目連白佛言「世尊云何捨此眾生住彼天上」

時佛告目連「汝觀三千世界」目連以佛力故觀或見諸佛為大眾

說法或見坐禪或見乞食如是種種施作佛事目連即時五體投地

是時須彌山王跛[跳-兆+我]大動諸天皆大驚怖目連涕泣稽首白

佛「佛有大悲不捨一切作如是種種化度眾生」佛告目連「汝

所見甚少過汝所見東方有國純以黃金為地彼佛弟子皆是阿羅漢

六通無礙復過是東方有國純以白銀為地彼佛弟子皆學辟支佛道

復過是東方有國純以七寶為地其地常有無量光明彼佛所化弟子純

諸菩薩皆得陀羅尼諸三昧門住阿毘跋致地目連當知彼諸佛者

皆是我身如是等東方恒河沙等無量世界有莊嚴者不莊嚴者皆

是我身而作佛事如東方南西北方四維上下亦復如是」

以是故當知釋迦文佛更有清淨世界如阿彌陀國阿彌陀佛亦有嚴

淨不嚴淨世界如釋迦文佛國諸佛大悲徹於骨髓不以世界好醜隨

應度者而教化之如慈母愛子子雖沒在廁溷懃求拯拔不以為惡

(五)清淨國土雜國土(《大智度論》卷 93大正 25711c14-21) 問曰佛憐愍眾生淨佛國土中何以無三惡道眾生 答曰憐愍一切眾生平等無異此中說清淨業因緣是國土中無三惡道

又佛非但一國土乃有十方恒河沙國土佛有清淨國土有雜國土

雜國土中則具有五道淨佛國土或有人天別異或無有人天別異

如過去天王佛國土中唯佛世尊以為法王是故名為天王佛 (六)《維摩詰所說經》〈佛國品第一〉卷 1大正 14538c10-29

舍利弗眾生罪故不見如來佛土嚴淨非如來咎舍利弗我此土淨而汝

不見爾時螺髻梵王語舍利弗『勿作是意謂此佛土以為不淨所以

者何我見釋迦牟尼佛土清淨譬如自在天宮』舍利弗言『我見此土

丘陵坑坎荊蕀沙礫土石諸山穢惡充滿』螺髻梵言『仁者心有高下

不依佛慧故見此土為不淨耳舍利弗菩薩於一切眾生悉皆平等深心

清淨依佛智慧則能見此佛土清淨』於是佛以足指按地即時三千大千

世界若干百千珍寶嚴飾譬如寶莊嚴佛無量功德寶莊嚴土一切大眾

歎未曾有而皆自見坐寶蓮華佛告舍利弗『汝且觀是佛土嚴淨』舍

利弗言『唯然世尊本所不見本所不聞今佛國土嚴淨悉現』佛語

舍利弗『我佛國土常淨若此為欲度斯下劣人故示是眾惡不淨土耳譬

如諸天共寶器食隨其福德飯色有異如是舍利弗若人心淨便見此土功德

莊嚴』 (七)正法久住不久住(《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 183大正 27919a3-16)

問何故過去諸佛有未般涅槃正法即滅有於般涅槃後七日即滅今釋迦佛

千歲方滅耶 答過去諸佛壽量長遠於彼正教所應作者佛在世時多已究竟故法速滅

今世尊釋迦牟尼出百年時壽量短促正教所作雖佛涅槃多未究竟乃

至千歲於中有種善根者有成熟者有解脫者是故經於多時正法方滅

有說過去諸佛所有弟子愛重奢摩他非毘缽舍那由重奢摩他故

恒住寂止不樂傳說契經等十二分教故法速滅 今世尊弟子愛重毘缽舍那非奢摩他由重毘缽舍那故多住觀察皆

樂傳授契經等十二分教是故正法多時乃滅 (八)1《成佛之道》(增注本)p19

從經典看來佛的色身有大小壽命有長短國土有淨穢弟子有多少正

法住世也不一致要知道這是佛的方便示現為了適應眾生的根機才有

這種種差別

2《成佛之道》(增注本)p425-426

佛壽與佛身的長短可說有限量的都是化身化土化身佛為什麼示現這

些差別呢因眾生根性不同有的應以苦切語三惡道是這樣的苦眾生界

是這樣的苦能因此發心修行這是折伏門 有的應以愛語這麼清淨那麼自在就肯發心修行這是攝受門 化身佛就是以這折攝二門來成就眾生的隨機適應如藥能治病就是妙

藥所以不應該生優劣想

3印順法師《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p493 釋尊的生在穢惡時代是出於悲憫眾生的願力願意在穢土成佛救護眾生

脫離一切苦這是重在「悲能拔苦」的精神彌勒是立願生在「佛剎莊嚴

壽命無數」的世界重在慈(彌勒譯為「慈」)的「施與安樂」至於成佛

(智證)度眾生是沒有不同的這是法藏部的見解 說一切有部以為「慈氏菩薩多自饒益少饒益他釋迦菩薩多饒益他少

自饒益」釋尊與彌勒因行的對比釋尊是更富於大悲為眾生的精神所以

彌勒的最初發心比釋迦早了四十餘劫而成佛卻落在釋尊以後這顯得大

悲苦行的菩薩道勝過了為「莊嚴佛剎壽命無數」而發心修行

Page 39: 《十住毘婆沙論》之菩薩修行要略...2006 年佛法度假中文營隊課程講義 《十住毘婆沙論》之菩薩修行要略 釋長慈編 2006/5/22 壹、簡介 一、釋《論》題:

譬如遠行或有乘羊而去或有乘馬而去或有神通去者

乘羊者久久乃到乘馬者差速乘神通者發意頃便到如是不得言發意

間云何得到神通相爾不應生疑菩薩亦如是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時即入菩薩位

有菩薩初發意初雖心好後雜諸惡時時生念我求佛道以諸功德迴

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人久久無量阿僧祇劫或至或不至先世福德

因緣薄而復鈍根心不堅固如乘羊者

有人前世少有福德利根發心漸漸行六波羅蜜若三若十若百阿僧

祇劫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如乘馬者必有所到

第三乘神通者如上說是三種發心一者罪多福少二者福多罪少

三者但行清淨福德

清淨有二種一者初發心時即得菩薩道二者小住供養十方諸佛

通達菩薩道入菩薩位即是阿毗跋致地阿毗跋致地菩薩義如先說

次後菩薩大厭世間世世已來常好真實惡於欺誑是菩薩亦利根堅

心久集無量福德智慧初發心時便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即轉法輪

度無量眾生入無餘涅槃法住若一劫若減一劫留化佛度眾生佛有

二種神通力一者現在時二者滅後劫義如上說劫中所度眾生

亦復不少

次後菩薩亦利根心堅久集福德發心即與般若波羅蜜相應得六神通

與無量眾生共觀十方清淨世界而自莊嚴其國如阿彌陀佛先世時作

法藏比丘佛將導遍至十方示清淨國令選擇淨妙之國以自莊嚴其國

參見《不必定入定入印經》大正 15699c

印順法師《成佛之道》(增注本)p 415 對三種「神通行菩薩」所判攝之階位

(a)日月神通行龍樹又分為二類有的初發心就上菩薩位有的多少

修行就上菩薩位菩薩位雖有多種解說然依《般若經》

說是頂位再不墮惡道下賤家二乘地了(如約《華嚴

經》的行位說是發心住)

(b)聲聞神通行初發心就成大菩提八相成道[初地分證能於百佛世界

現身八相成道(1)由兜率天下生人間(2)入胎(3)出胎(4)出家(5)降魔(6)成道(7)轉法輪(8)入滅]

(c)如來神通行初發心就與般若相應成熟眾生莊嚴佛土這是方便道

菩薩初地以上到八地

(三)《大毘婆沙論》卷101大正27525b14-21

依狹小道而得解脫故名時解脫狹小道者謂若極速第一生中種善根第

二生中令成熟第三生中得解脫餘不決定

依廣大道而得解脫名不時解脫廣大道者謂若極遲聲聞乘經六十劫而得

解脫如舍利子獨覺乘經百劫而得解脫如麟角喻佛乘經三無數劫而得解

《大毘婆沙論》卷83大正27428b26~29

大加行得故名大悲非如聲聞菩提唯六十劫修加行得獨覺菩提唯經百劫修加

行得如來大悲三無數劫修習百千難行苦行然後乃得故名大悲

(四)真諦譯《攝大乘論釋》卷11大正31229b14-19

論曰有五種人於三阿僧祇劫修行圓滿或七阿僧祇劫或三十三阿僧祇劫

何者為五人行願行地人滿一阿僧祇劫行清淨意行人行有相行人行無相

行人於六地乃至七地滿第二阿僧祇劫從此後無功用行人乃至十地滿第三

阿僧祇劫

《攝大乘論釋》卷11大正31230a25-28

論曰復次云何七阿僧祇劫

釋曰欲顯餘部別執故言復次七阿僧祇劫時與前三阿僧祇劫時為等為

有短長此執等三阿僧祇劫但有別義開為七數

《攝大乘論釋》卷11大正31231b23-27

論曰復次云何三十三阿僧祇

釋曰有諸大乘師欲顯行有下中上欲顯為得未得方便欲顯已得不失

方便欲顯已得不失增上方便欲顯入住出三自在故分阿僧祇為三十三

(五)《大乘起信論》卷11大正32581b7-9

以一切菩薩皆經三阿僧祇劫故但隨眾生世界不同所見所聞根欲性異故示

所行亦有差別

印順法師《大乘起信論講記》p341「一切菩薩皆經三阿僧祇功」而成佛

這是任何菩薩都是一樣的從初住到第十回向滿為初阿僧祇劫從初地到

七地滿心為二阿僧祇劫從八地到第十地滿為第三阿僧祇劫種性善

根發心證悟都是一樣的等到圓滿成佛所以也是佛佛平等「但隨」

順「眾生世界不同所見所聞根欲性異故示」現菩薩的「所行」

也「有差別」根異根機的利鈍(下中上)有異欲異即好樂與興趣的各

別性異即習慣熏染有別如來鑑機的十力中即有根勝劣智力(根)種

種勝解智力(欲)種種界智力(性)因為眾生所處的世界不同所見所聞

不同根欲性也都不同故不能不示現所行有差別實則菩薩的行程是

一樣的

參印順法師《成佛之道》p237《中觀論頌講記》p348《華雨集(四)》p107

關於各經論所說之三乘解說時限

三乘別

所依經論 聲聞乘 辟支佛乘 大乘

《十住毘婆沙論》 隨根利鈍或一二

世或更多世不定隨

根利鈍又以先世宿行

因緣

或七世或八世得度 或一或二三四乃至十

百千萬億「恒河沙大

劫」或過是數

《大智度論》 快者三世慢則六十劫 最快四世最慢一百劫 無量阿僧祇劫但利根

者如乘神通行急速成

《大毘婆沙論》 狹小道最快三世

廣大道最慢六十劫

最慢一百劫如「麟角

喻」獨覺

三阿僧祇劫

《攝大乘論釋》

(真諦譯)

- - 三阿僧祇劫

七阿僧祇劫(別部)

三十三阿僧祇劫(餘

大乘師)

《大乘起信論》 - - 定是三阿僧祇劫但隨

眾生根性不同故示現

所行亦有差別

十九聲聞辟支佛佛俱到彼岸於解脫中有差別否

(一)《十住毘婆沙論》卷1大正2620b9-15

問曰聲聞辟支佛佛俱到彼岸於解脫中有差別不

答曰是事應當分別於諸煩惱得解脫是中無差別因是解脫入無餘涅槃是

中亦無差別無有相故但諸佛甚深禪定障解脫一切法障解脫於諸

聲聞辟支佛有差別非說所盡亦不可以譬喻為比

(二)《十住毘婆沙論》卷 11大正 2683a24-b3

無礙解脫者解脫有三種一者於煩惱障礙解脫二者於定障礙解脫三

者於一切法障礙解脫是中得慧解脫阿羅漢得離煩惱障礙解脫共解脫阿

羅漢及辟支佛得離煩惱障礙解脫得離諸禪定障礙解脫唯有諸佛具三解脫

所謂煩惱障礙解脫諸禪定障礙解脫一切法障礙解脫總是三種解脫故佛

名無礙解脫

(三)《大智度論》卷 35大正 25320c21-322a26

【經】舍利弗白佛言「世尊聲聞所有智慧若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羅漢

辟支佛智慧佛智慧是諸眾智無有差別不相違背無生性空若法不相違背

無生性空是法無有別異云何世尊言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一日修智慧

出過聲聞辟支佛上」(大正 25320c21-26)

【論】問曰上佛已說菩薩摩訶薩修智慧出過聲聞辟支佛上今舍利弗何以故問

答曰不問智慧勢力能度眾生今但問佛及弟子智慧體性法中無有差別者

以諸賢聖智慧皆是諸法實相慧皆是四諦及三十七品慧皆是出三界

入三脫門成三乘果慧以是故說無有差別

復次如須陀洹果以無漏智滅結得果乃至佛亦如是如須陀洹用二種

解脫果有為解脫無為解脫乃至佛亦如是如佛入涅槃須陀洹極

遲不過七世皆同事同緣同行同果報以是故言無相違背所以

者何不生性空故(大正25320c26-321a9)

有為解脫無為解脫(《俱舍論》卷 25大正 29133c20-21)

解脫體有二謂有為無為有為解脫謂無學勝解無為解脫謂一切惑

滅 【經】佛告舍利弗「於汝意云何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一日修智慧心念

我行道慧益一切眾生當以一切種智知一切法度一切眾生諸聲聞辟支佛

智慧為有是事不」舍利弗言「不也世尊」(大正 25321b6-10) 【論】helliphellip聲聞辟支佛雖有慈心本不發心願度一切眾生亦不迴善根向阿耨多

羅三藐三菩提以是故菩薩一日修智慧過聲聞辟支佛上

(大正 25321c26-322a1)

【經】「舍利弗於汝意云何諸聲聞辟支佛頗有是念我等當得阿耨多羅三藐

三菩提度一切眾生令得無餘涅槃不」舍利弗言「不也世尊」佛告

舍利弗「以是因緣故當知諸聲聞辟支佛智慧欲比菩薩摩訶薩智慧百

分不及一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及」(大正 25322a2-7)

【論】問曰上已反問舍利弗事已定今何以復問答曰以舍利弗引欲以須陀洹

同得解脫故與諸佛菩薩等而佛不聽譬如有人欲以毛孔之空與虛空等

以是故佛重質其事復次雖同一事義門各異先言智慧為一切眾生故

今言頗有是念我等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令一切眾生得無餘涅槃

(大正 25322a7-14)

【經】「舍利弗於汝意云何諸聲聞辟支佛頗有是念我行六波羅蜜成就眾

生莊嚴世界具佛十力四無所畏四無礙智十八不共法度脫無量阿僧

祇眾生令得涅槃不」舍利弗言「不也世尊」(大正 25322a17-26) 二十關於修學菩薩道成佛之殊勝理由

(一)《十住毘婆沙論》卷 1大正 2620b15-c23

問曰三乘所學皆為無餘涅槃若無餘涅槃中無差別者我等何用於恒河沙等

大劫往來生死具足十地不如以聲聞辟支佛乘速滅諸苦

答曰是語弱劣非是大悲有益之言若諸菩薩效汝小心無慈悲意不能精

勤修十地者諸聲聞辟支佛何由得度亦復無有三乘差別所以者何

一切聲聞辟支佛皆由佛出若無諸佛何由而出若不修十地何有

諸佛若無諸佛亦無法僧是故汝所說者則斷三寶種非是大人

有智之言不可聽察hellip如是聲聞辟支佛佛煩惱解脫雖無差別以

度無量眾生久住生死多所利益具足菩薩十地故有大差別

(二)《大毘婆沙論》卷 16大正 2777a24-b4

佛世尊愛恚永斷違順平等拔諍論根滅憍慢本視諸珍寶猶如瓦礫於一

切法覺照無遺無相似愛及恚慢等諸煩惱習已永斷故非如獨覺及諸聲聞

雖斷煩惱而有餘習貪愛習者如尊者阿難憐諸釋種瞋恚習者如尊者畢陵伽

筏蹉語殑伽神言小婢止流吾今欲渡憍慢習者如尊者舍利子棄擲醫藥

愚癡習者如尊者笈房缽底食前咳氣知食未銷不知後苦而復更食如是

等事其類甚多

(阿羅漢仍有習氣參見《大智度論》卷 27大正 25260c2-25)

二十一「是人修集聲聞辟支佛乘法未入法位我當教化令趣佛道」為何強調

「未入法位」 (一)《十住毘婆沙論》卷 7(大正 2655a4~18)

問曰云何名為歸依僧 答曰若諸聲聞人 未入法位者 令發無上心 使得佛十力

先以財施攝 後乃以法施 深信四果僧 不分別貴眾 求聲聞功德 而不證解脫 是名歸依僧 又應念三事

聲聞人者成聲聞乘 未入法位者於聲聞道未得必定能令此人發佛道心而得十力若入法位者

終不可令發無上心設或發心亦不成就如《般若波羅蜜》中尊者須菩提

所說「已入正法位不能發無上心何以故是人於生死已作障隔不復往

來生死發無上心

(二)《小品般若波羅蜜經》卷 1(大正 8540a16~21) 若諸天子未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今應當發若人已入正位則不堪任

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何以故已於生死作障隔故是人若發阿耨多羅三

藐三菩提心我亦隨喜終不斷其功德所以者何上人應求上法(參見《大

智度論》卷 54大正 25442c4~9) (三)印順法師《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p650~651

經中廣舉譬喻形容棄般若法門而取聲聞經者的無知對於傳統佛教採取了

尊重又貶抑的立場這不但維護了般若法門也有誘導聲聞修學般若法門的意

義誘導聲聞修學最顯著的例子如『小品般若波羅蜜經』卷一(大正 8540a)說

若諸天子未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今應當發若人已入正位則不

堪任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何以故已於生死作障隔故是人若發阿

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我亦隨喜終不斷其功德所以者何上人應求上

法 「入正位」是「入正性離生」的舊譯「入正位」聲聞行者就得「須陀洹」(初

果)最多不過七番生死一定要入無餘涅槃這樣就不能長在生死中修菩

薩行所以說「已於生死作障隔」如只有七番生死就不可能發求成佛道的

大心所以說「不堪任」這是依佛教界公認的教理說經上又說如「入正

位」的能發大菩提心求成佛道也是隨喜讚歎的因為上人聲聞聖者

是應該進一步的求更上的成佛法門說聲聞聖者不可能發心又鼓勵他們發心

修菩薩道這是不否定部派佛教的教義而暗示了聲聞聖者迴心的可能特別

是『大如品』依「如」真如而泯「三乘人」與「一(菩薩)乘人」的差

別消融了二乘與菩薩的對立

(四)《大品般若經》卷 22〈遍學品 74〉大正 8381b15-17

若菩薩摩訶薩作八人得須陀洹果乃至得阿羅漢果得辟支佛道然後入菩

薩位無有是處(《大智度論》卷 86大正 25659b26-28)

(五)《維摩詰所說經》卷中(大正 14549b4~b16) 若見無為入正位者不能復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譬如高原陸地不生蓮

華卑濕淤泥乃生此華如是見無為法入正位者終不復能生於佛法煩惱泥

中乃有眾生起佛法耳又如殖種於空終不得生糞壤之地乃能滋茂如是入無

為正位者不生佛法起於我見如須彌山猶能發于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生佛

法矣是故當知一切煩惱為如來種譬如不下巨海不能得無價寶珠如是不入

煩惱大海則不能得一切智寶

(六)《大智度論》卷 27大正 25263b12-25 菩薩初發意時所可怖畏無過聲聞辟支佛地正使墮地獄無如是怖畏

不永破大乘道故阿羅漢辟支佛於此大乘以為永滅譬如空地有樹名舍

摩梨(角+瓜)枝廣大眾鳥集宿一鴿後至住一枝上其枝及(角+瓜)即

時壓折澤神問樹神大鳥鵰鷲皆能任持何至小鳥便不自勝樹神答言

此鳥從我怨家尼俱盧樹上來食彼樹果來栖我上必當放糞子墮地者惡

樹復生為害必大是故於此一鴿大懷憂畏寧捨一枝所全者大菩薩

摩訶薩亦如是於諸外道魔眾及諸結使惡業無如是畏如阿羅漢辟支

佛何以故聲聞辟支佛於菩薩邊亦如彼鴿壞敗大乘心永滅佛業

一切菩薩乃至初發心皆畢定如法華經中說 問曰若菩薩皆畢定佛何以故種種呵二乘不聽菩薩取二乘證 答曰求佛道者應遍知法性是人畏老病死故於法性少分取證便自止息捨

佛道不度眾生諸佛菩薩之所呵責「汝欲捨去會不得離」得阿羅漢證時

不求諸菩薩深三昧又不廣化眾生是則迂迴於佛道稽留 問曰阿羅漢先世因緣所受身必應當滅住在何處而具足佛道 答曰得阿羅漢時三界諸漏因緣盡更不復生三界有淨佛土出於三界乃

至無煩惱之名於是國土佛所聞法華經具足佛道如法華經說「有羅漢若不

聞法華經自謂得滅度我於餘國為說是事汝皆當作佛」

問曰若阿羅漢往淨佛國土受法性身如是應得疾作佛何以言迂迴稽留

答曰是人著小乘因緣捨眾生捨佛道又復虛言得道以是因緣故雖不受

生死苦惱於菩薩根鈍不能疾成佛道不如直往菩薩

復次佛法於五不可思議中最第一今言漏盡阿羅漢還作佛唯佛能知論議

者正可論其事不能測知是故不應戲論若求得佛時乃能了知餘人可信而

不可知(大正 25714a1~25) (七)《大智度論》卷 28大正 25264b7~10

問曰阿羅漢煩惱已盡習亦未盡何以不生(法性生身) 答曰阿羅漢無大慈悲無本誓願度一切眾生又以實際作證已離生死故

(八)如果二乘人可以迴心向大則須耗費多少時間才能成佛呢

1《大般涅槃經》卷 11

一斷三結得須陀洹果不墮地獄畜生餓鬼helliphellip是人未來過八萬劫

便當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迦葉第二人者斷三結縛薄貪恚癡

得斯陀含果名一往來helliphellip是人未來過六萬劫便當得成阿耨多羅三藐

三菩提迦葉第三人者斷五下結得阿那含果更不來此helliphellip是人未

來過四萬劫便當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迦 葉第四人者永斷貪欲瞋恚愚癡得阿羅漢果helliphellip亦非騏驎獨一之

行helliphellip是人未來過二萬劫便當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迦葉第五人

者永斷貪欲瞋恚愚癡得辟支佛道helliphellip真是騏驎獨一之行helliphellip是人未

來過十千劫便當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大正 12431 c16~432a5) 2《瑜伽師地論》卷 80

問迴向菩提聲聞為住無餘依涅槃界中能發趣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耶

為住有餘依涅槃界耶 答唯住有餘依涅槃界中可有此事所以者何以無餘依涅槃界中遠離

一切發起事業一切功用皆悉止息 問若唯住有餘依涅槃界中能發趣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云何但由一

生便能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耶所以者何阿羅漢等尚當無有所餘

一生何況當有多生相續 答由彼要當增諸壽行方能成辦世尊多分依此迴向菩提聲聞密意說

言物類善男子若有善修四神足已能住一劫或餘一劫餘一劫者

此中意說過於一劫彼雖如是增益壽行能發趣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而

所修行極成遲鈍樂涅槃故不如初心始業菩薩彼既如是增壽行已

留有根身別作化身同法者前方便示現於無餘依般涅槃界而般涅槃

由此因緣皆作是念某名尊者於無餘依般涅槃界已般涅槃彼以所留有

根實身即於此界贍部洲中隨其所樂遠離而住一切諸天尚不能睹何

況其餘眾生能見彼於涅槃多樂住故於遍遊行彼彼世界親近供養佛菩

薩中及於修習菩提資糧諸聖道中若放逸時諸佛菩薩數數覺悟被覺

悟已於所修行能不放逸(大正 30749a5~b1)

迴向菩提聲聞要想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必須在尚未證入無餘依涅槃

界前才有可能其所使用的方法是善修四神足在住壽一劫或餘一劫的

時間中廣集菩提資糧依四神足之力而住壽一劫或餘一劫這是佛教中

古老的傳說如《長阿含經》卷 2<遊行經>云 佛告阿難諸有修四神足多修習行常念不忘在意所欲可得

不死一劫有餘阿難佛四神足已多修行專念不忘在意所欲

如來可止一劫有餘為世除冥多所饒益天人獲安(大正 115b19~24)

這樣的傳說在聲聞部派中是知道的但何以沒有說到可以依四神足之力

在住壽餘一劫的時間中廣集菩提資糧而成佛呢從時間觀的角度來看

《瑜伽師地論》說「餘一劫者此中意說過於一劫」這是將「餘一劫」

的時間擴充了不論多久時間直到成佛為止而不是一劫多一點的意思

而聲聞部派也許認為「餘一劫」是一劫再多一點的時間因此就沒有說到

可以依四神足之力在住壽一劫或一劫餘的時間中廣集菩提資糧而成

佛但從有部認為入了忍位就無法迴心向大的主張來看則不論「餘一劫」

的時間是長是短都將無法成佛這應該是部派間沒有傳說依四神足之力

在住壽餘一劫的時間中廣集菩提資糧而成佛的主要原因 二十二諸佛威力功德智慧無量深法等無差別為何佛壽有長短國土有淨穢

正法有久住不久住helliphellip (一)《十住毘婆沙論》卷 3大正 2632c3-14

佛功德力者一切去來今佛威力功德智慧無量深法等無差別但隨

諸佛本願因緣helliphellip無量壽命者壽命無量劫過諸算數一劫百劫千

劫萬劫億劫百千萬億那由他阿僧祇劫如是久住為利益憐愍眾生故

一切諸佛雖力能無量壽以本願故有久住世者有不久住者

(二)《俱舍論》卷 27大正 29141b3-9 論曰由三事故諸佛皆等一由資糧等圓滿故二由法身等成辦故三由

利他等究竟故由壽種姓身量等殊諸佛相望容有差別壽異謂佛

壽有短長種異謂佛生剎帝利婆羅門種姓異謂佛姓喬答摩迦葉波等

量異謂佛身有小大等言顯諸佛法住久近等 (三)佛壽命長短(《大智度論》卷 34大正 25312a14- b21)

問曰佛雖有長壽業因緣生於惡世故壽命便短以此短壽能具佛事何

用長為又佛以神通力故一日之中能具佛事何況百歲 答曰此間閻浮提惡故佛壽應短餘處好故佛壽應長 問曰若然者菩薩於此閻浮提淨飯王宮生出家成道是實佛餘處皆是神

通力變化作佛以度眾生 答曰此言非也所以者何餘處閻浮提亦各各言我國是實佛餘處為變化

何以知之若餘處國土自知是化佛則不肯信受教戒又如餘國土人

壽命一劫若佛壽百歲於彼裁無一日眾生則起輕慢不肯受教彼則

以一劫為實佛以此為變化如《首楞嚴經》說「神通遍照佛壽七百

千阿僧祇劫佛告文殊尸利彼佛則是我身彼佛亦言釋迦文佛則是

我身」以是故知諸佛壽命實皆無量為度人故現有長短汝言釋迦

文佛以神通力故所度眾生與人壽不異者則不須百歲一日之中可

具足佛事 如阿難一時心生是念如然燈世尊一切勝佛鞞婆尸佛出於好世

壽命極多能具佛事我釋迦文佛出生惡世壽命極短將無世尊

不能具足佛事耶 爾時世尊入日出三昧從身變化出無量諸佛及無量光明普至十方

一一化佛在諸世界各作佛事或有說法或現神通或現三昧或現

飯食如是之比種種因緣施作佛事而度眾生從三昧起告阿難曰『汝

悉見聞是事不』阿難言『唯然已見』佛告阿難『佛以如是神力

能具佛事不』阿難言『假令佛壽一日大地草木悉為可度眾生則

能度盡何況百歲』 以是故知諸佛壽命皆悉無量為度人故現有長短譬如日出影現

於水隨水大小水大則影久水小則速滅若照琉璃頗梨珠山影則

久住又如火燒草木然少則速滅然多則久住不可以滅處無火

故謂多然處亦無光明長短義亦如是 (參見《佛說首楞嚴三昧經》卷 2大正 15644c)

(四)佛土淨不淨(《大智度論》卷 32大正 25302b12-c10) 一切佛功德皆等無多無少

問曰若爾者何以言阿彌陀佛壽命無量光明千萬億由旬無量劫度眾生

答曰諸佛世界種種有淨不淨有雜

如《三十三天品經》說佛在三十三天安居自恣時至四眾久不見

佛愁思不樂遣目連白佛言「世尊云何捨此眾生住彼天上」

時佛告目連「汝觀三千世界」目連以佛力故觀或見諸佛為大眾

說法或見坐禪或見乞食如是種種施作佛事目連即時五體投地

是時須彌山王跛[跳-兆+我]大動諸天皆大驚怖目連涕泣稽首白

佛「佛有大悲不捨一切作如是種種化度眾生」佛告目連「汝

所見甚少過汝所見東方有國純以黃金為地彼佛弟子皆是阿羅漢

六通無礙復過是東方有國純以白銀為地彼佛弟子皆學辟支佛道

復過是東方有國純以七寶為地其地常有無量光明彼佛所化弟子純

諸菩薩皆得陀羅尼諸三昧門住阿毘跋致地目連當知彼諸佛者

皆是我身如是等東方恒河沙等無量世界有莊嚴者不莊嚴者皆

是我身而作佛事如東方南西北方四維上下亦復如是」

以是故當知釋迦文佛更有清淨世界如阿彌陀國阿彌陀佛亦有嚴

淨不嚴淨世界如釋迦文佛國諸佛大悲徹於骨髓不以世界好醜隨

應度者而教化之如慈母愛子子雖沒在廁溷懃求拯拔不以為惡

(五)清淨國土雜國土(《大智度論》卷 93大正 25711c14-21) 問曰佛憐愍眾生淨佛國土中何以無三惡道眾生 答曰憐愍一切眾生平等無異此中說清淨業因緣是國土中無三惡道

又佛非但一國土乃有十方恒河沙國土佛有清淨國土有雜國土

雜國土中則具有五道淨佛國土或有人天別異或無有人天別異

如過去天王佛國土中唯佛世尊以為法王是故名為天王佛 (六)《維摩詰所說經》〈佛國品第一〉卷 1大正 14538c10-29

舍利弗眾生罪故不見如來佛土嚴淨非如來咎舍利弗我此土淨而汝

不見爾時螺髻梵王語舍利弗『勿作是意謂此佛土以為不淨所以

者何我見釋迦牟尼佛土清淨譬如自在天宮』舍利弗言『我見此土

丘陵坑坎荊蕀沙礫土石諸山穢惡充滿』螺髻梵言『仁者心有高下

不依佛慧故見此土為不淨耳舍利弗菩薩於一切眾生悉皆平等深心

清淨依佛智慧則能見此佛土清淨』於是佛以足指按地即時三千大千

世界若干百千珍寶嚴飾譬如寶莊嚴佛無量功德寶莊嚴土一切大眾

歎未曾有而皆自見坐寶蓮華佛告舍利弗『汝且觀是佛土嚴淨』舍

利弗言『唯然世尊本所不見本所不聞今佛國土嚴淨悉現』佛語

舍利弗『我佛國土常淨若此為欲度斯下劣人故示是眾惡不淨土耳譬

如諸天共寶器食隨其福德飯色有異如是舍利弗若人心淨便見此土功德

莊嚴』 (七)正法久住不久住(《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 183大正 27919a3-16)

問何故過去諸佛有未般涅槃正法即滅有於般涅槃後七日即滅今釋迦佛

千歲方滅耶 答過去諸佛壽量長遠於彼正教所應作者佛在世時多已究竟故法速滅

今世尊釋迦牟尼出百年時壽量短促正教所作雖佛涅槃多未究竟乃

至千歲於中有種善根者有成熟者有解脫者是故經於多時正法方滅

有說過去諸佛所有弟子愛重奢摩他非毘缽舍那由重奢摩他故

恒住寂止不樂傳說契經等十二分教故法速滅 今世尊弟子愛重毘缽舍那非奢摩他由重毘缽舍那故多住觀察皆

樂傳授契經等十二分教是故正法多時乃滅 (八)1《成佛之道》(增注本)p19

從經典看來佛的色身有大小壽命有長短國土有淨穢弟子有多少正

法住世也不一致要知道這是佛的方便示現為了適應眾生的根機才有

這種種差別

2《成佛之道》(增注本)p425-426

佛壽與佛身的長短可說有限量的都是化身化土化身佛為什麼示現這

些差別呢因眾生根性不同有的應以苦切語三惡道是這樣的苦眾生界

是這樣的苦能因此發心修行這是折伏門 有的應以愛語這麼清淨那麼自在就肯發心修行這是攝受門 化身佛就是以這折攝二門來成就眾生的隨機適應如藥能治病就是妙

藥所以不應該生優劣想

3印順法師《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p493 釋尊的生在穢惡時代是出於悲憫眾生的願力願意在穢土成佛救護眾生

脫離一切苦這是重在「悲能拔苦」的精神彌勒是立願生在「佛剎莊嚴

壽命無數」的世界重在慈(彌勒譯為「慈」)的「施與安樂」至於成佛

(智證)度眾生是沒有不同的這是法藏部的見解 說一切有部以為「慈氏菩薩多自饒益少饒益他釋迦菩薩多饒益他少

自饒益」釋尊與彌勒因行的對比釋尊是更富於大悲為眾生的精神所以

彌勒的最初發心比釋迦早了四十餘劫而成佛卻落在釋尊以後這顯得大

悲苦行的菩薩道勝過了為「莊嚴佛剎壽命無數」而發心修行

Page 40: 《十住毘婆沙論》之菩薩修行要略...2006 年佛法度假中文營隊課程講義 《十住毘婆沙論》之菩薩修行要略 釋長慈編 2006/5/22 壹、簡介 一、釋《論》題:

二生中令成熟第三生中得解脫餘不決定

依廣大道而得解脫名不時解脫廣大道者謂若極遲聲聞乘經六十劫而得

解脫如舍利子獨覺乘經百劫而得解脫如麟角喻佛乘經三無數劫而得解

《大毘婆沙論》卷83大正27428b26~29

大加行得故名大悲非如聲聞菩提唯六十劫修加行得獨覺菩提唯經百劫修加

行得如來大悲三無數劫修習百千難行苦行然後乃得故名大悲

(四)真諦譯《攝大乘論釋》卷11大正31229b14-19

論曰有五種人於三阿僧祇劫修行圓滿或七阿僧祇劫或三十三阿僧祇劫

何者為五人行願行地人滿一阿僧祇劫行清淨意行人行有相行人行無相

行人於六地乃至七地滿第二阿僧祇劫從此後無功用行人乃至十地滿第三

阿僧祇劫

《攝大乘論釋》卷11大正31230a25-28

論曰復次云何七阿僧祇劫

釋曰欲顯餘部別執故言復次七阿僧祇劫時與前三阿僧祇劫時為等為

有短長此執等三阿僧祇劫但有別義開為七數

《攝大乘論釋》卷11大正31231b23-27

論曰復次云何三十三阿僧祇

釋曰有諸大乘師欲顯行有下中上欲顯為得未得方便欲顯已得不失

方便欲顯已得不失增上方便欲顯入住出三自在故分阿僧祇為三十三

(五)《大乘起信論》卷11大正32581b7-9

以一切菩薩皆經三阿僧祇劫故但隨眾生世界不同所見所聞根欲性異故示

所行亦有差別

印順法師《大乘起信論講記》p341「一切菩薩皆經三阿僧祇功」而成佛

這是任何菩薩都是一樣的從初住到第十回向滿為初阿僧祇劫從初地到

七地滿心為二阿僧祇劫從八地到第十地滿為第三阿僧祇劫種性善

根發心證悟都是一樣的等到圓滿成佛所以也是佛佛平等「但隨」

順「眾生世界不同所見所聞根欲性異故示」現菩薩的「所行」

也「有差別」根異根機的利鈍(下中上)有異欲異即好樂與興趣的各

別性異即習慣熏染有別如來鑑機的十力中即有根勝劣智力(根)種

種勝解智力(欲)種種界智力(性)因為眾生所處的世界不同所見所聞

不同根欲性也都不同故不能不示現所行有差別實則菩薩的行程是

一樣的

參印順法師《成佛之道》p237《中觀論頌講記》p348《華雨集(四)》p107

關於各經論所說之三乘解說時限

三乘別

所依經論 聲聞乘 辟支佛乘 大乘

《十住毘婆沙論》 隨根利鈍或一二

世或更多世不定隨

根利鈍又以先世宿行

因緣

或七世或八世得度 或一或二三四乃至十

百千萬億「恒河沙大

劫」或過是數

《大智度論》 快者三世慢則六十劫 最快四世最慢一百劫 無量阿僧祇劫但利根

者如乘神通行急速成

《大毘婆沙論》 狹小道最快三世

廣大道最慢六十劫

最慢一百劫如「麟角

喻」獨覺

三阿僧祇劫

《攝大乘論釋》

(真諦譯)

- - 三阿僧祇劫

七阿僧祇劫(別部)

三十三阿僧祇劫(餘

大乘師)

《大乘起信論》 - - 定是三阿僧祇劫但隨

眾生根性不同故示現

所行亦有差別

十九聲聞辟支佛佛俱到彼岸於解脫中有差別否

(一)《十住毘婆沙論》卷1大正2620b9-15

問曰聲聞辟支佛佛俱到彼岸於解脫中有差別不

答曰是事應當分別於諸煩惱得解脫是中無差別因是解脫入無餘涅槃是

中亦無差別無有相故但諸佛甚深禪定障解脫一切法障解脫於諸

聲聞辟支佛有差別非說所盡亦不可以譬喻為比

(二)《十住毘婆沙論》卷 11大正 2683a24-b3

無礙解脫者解脫有三種一者於煩惱障礙解脫二者於定障礙解脫三

者於一切法障礙解脫是中得慧解脫阿羅漢得離煩惱障礙解脫共解脫阿

羅漢及辟支佛得離煩惱障礙解脫得離諸禪定障礙解脫唯有諸佛具三解脫

所謂煩惱障礙解脫諸禪定障礙解脫一切法障礙解脫總是三種解脫故佛

名無礙解脫

(三)《大智度論》卷 35大正 25320c21-322a26

【經】舍利弗白佛言「世尊聲聞所有智慧若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羅漢

辟支佛智慧佛智慧是諸眾智無有差別不相違背無生性空若法不相違背

無生性空是法無有別異云何世尊言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一日修智慧

出過聲聞辟支佛上」(大正 25320c21-26)

【論】問曰上佛已說菩薩摩訶薩修智慧出過聲聞辟支佛上今舍利弗何以故問

答曰不問智慧勢力能度眾生今但問佛及弟子智慧體性法中無有差別者

以諸賢聖智慧皆是諸法實相慧皆是四諦及三十七品慧皆是出三界

入三脫門成三乘果慧以是故說無有差別

復次如須陀洹果以無漏智滅結得果乃至佛亦如是如須陀洹用二種

解脫果有為解脫無為解脫乃至佛亦如是如佛入涅槃須陀洹極

遲不過七世皆同事同緣同行同果報以是故言無相違背所以

者何不生性空故(大正25320c26-321a9)

有為解脫無為解脫(《俱舍論》卷 25大正 29133c20-21)

解脫體有二謂有為無為有為解脫謂無學勝解無為解脫謂一切惑

滅 【經】佛告舍利弗「於汝意云何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一日修智慧心念

我行道慧益一切眾生當以一切種智知一切法度一切眾生諸聲聞辟支佛

智慧為有是事不」舍利弗言「不也世尊」(大正 25321b6-10) 【論】helliphellip聲聞辟支佛雖有慈心本不發心願度一切眾生亦不迴善根向阿耨多

羅三藐三菩提以是故菩薩一日修智慧過聲聞辟支佛上

(大正 25321c26-322a1)

【經】「舍利弗於汝意云何諸聲聞辟支佛頗有是念我等當得阿耨多羅三藐

三菩提度一切眾生令得無餘涅槃不」舍利弗言「不也世尊」佛告

舍利弗「以是因緣故當知諸聲聞辟支佛智慧欲比菩薩摩訶薩智慧百

分不及一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及」(大正 25322a2-7)

【論】問曰上已反問舍利弗事已定今何以復問答曰以舍利弗引欲以須陀洹

同得解脫故與諸佛菩薩等而佛不聽譬如有人欲以毛孔之空與虛空等

以是故佛重質其事復次雖同一事義門各異先言智慧為一切眾生故

今言頗有是念我等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令一切眾生得無餘涅槃

(大正 25322a7-14)

【經】「舍利弗於汝意云何諸聲聞辟支佛頗有是念我行六波羅蜜成就眾

生莊嚴世界具佛十力四無所畏四無礙智十八不共法度脫無量阿僧

祇眾生令得涅槃不」舍利弗言「不也世尊」(大正 25322a17-26) 二十關於修學菩薩道成佛之殊勝理由

(一)《十住毘婆沙論》卷 1大正 2620b15-c23

問曰三乘所學皆為無餘涅槃若無餘涅槃中無差別者我等何用於恒河沙等

大劫往來生死具足十地不如以聲聞辟支佛乘速滅諸苦

答曰是語弱劣非是大悲有益之言若諸菩薩效汝小心無慈悲意不能精

勤修十地者諸聲聞辟支佛何由得度亦復無有三乘差別所以者何

一切聲聞辟支佛皆由佛出若無諸佛何由而出若不修十地何有

諸佛若無諸佛亦無法僧是故汝所說者則斷三寶種非是大人

有智之言不可聽察hellip如是聲聞辟支佛佛煩惱解脫雖無差別以

度無量眾生久住生死多所利益具足菩薩十地故有大差別

(二)《大毘婆沙論》卷 16大正 2777a24-b4

佛世尊愛恚永斷違順平等拔諍論根滅憍慢本視諸珍寶猶如瓦礫於一

切法覺照無遺無相似愛及恚慢等諸煩惱習已永斷故非如獨覺及諸聲聞

雖斷煩惱而有餘習貪愛習者如尊者阿難憐諸釋種瞋恚習者如尊者畢陵伽

筏蹉語殑伽神言小婢止流吾今欲渡憍慢習者如尊者舍利子棄擲醫藥

愚癡習者如尊者笈房缽底食前咳氣知食未銷不知後苦而復更食如是

等事其類甚多

(阿羅漢仍有習氣參見《大智度論》卷 27大正 25260c2-25)

二十一「是人修集聲聞辟支佛乘法未入法位我當教化令趣佛道」為何強調

「未入法位」 (一)《十住毘婆沙論》卷 7(大正 2655a4~18)

問曰云何名為歸依僧 答曰若諸聲聞人 未入法位者 令發無上心 使得佛十力

先以財施攝 後乃以法施 深信四果僧 不分別貴眾 求聲聞功德 而不證解脫 是名歸依僧 又應念三事

聲聞人者成聲聞乘 未入法位者於聲聞道未得必定能令此人發佛道心而得十力若入法位者

終不可令發無上心設或發心亦不成就如《般若波羅蜜》中尊者須菩提

所說「已入正法位不能發無上心何以故是人於生死已作障隔不復往

來生死發無上心

(二)《小品般若波羅蜜經》卷 1(大正 8540a16~21) 若諸天子未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今應當發若人已入正位則不堪任

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何以故已於生死作障隔故是人若發阿耨多羅三

藐三菩提心我亦隨喜終不斷其功德所以者何上人應求上法(參見《大

智度論》卷 54大正 25442c4~9) (三)印順法師《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p650~651

經中廣舉譬喻形容棄般若法門而取聲聞經者的無知對於傳統佛教採取了

尊重又貶抑的立場這不但維護了般若法門也有誘導聲聞修學般若法門的意

義誘導聲聞修學最顯著的例子如『小品般若波羅蜜經』卷一(大正 8540a)說

若諸天子未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今應當發若人已入正位則不

堪任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何以故已於生死作障隔故是人若發阿

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我亦隨喜終不斷其功德所以者何上人應求上

法 「入正位」是「入正性離生」的舊譯「入正位」聲聞行者就得「須陀洹」(初

果)最多不過七番生死一定要入無餘涅槃這樣就不能長在生死中修菩

薩行所以說「已於生死作障隔」如只有七番生死就不可能發求成佛道的

大心所以說「不堪任」這是依佛教界公認的教理說經上又說如「入正

位」的能發大菩提心求成佛道也是隨喜讚歎的因為上人聲聞聖者

是應該進一步的求更上的成佛法門說聲聞聖者不可能發心又鼓勵他們發心

修菩薩道這是不否定部派佛教的教義而暗示了聲聞聖者迴心的可能特別

是『大如品』依「如」真如而泯「三乘人」與「一(菩薩)乘人」的差

別消融了二乘與菩薩的對立

(四)《大品般若經》卷 22〈遍學品 74〉大正 8381b15-17

若菩薩摩訶薩作八人得須陀洹果乃至得阿羅漢果得辟支佛道然後入菩

薩位無有是處(《大智度論》卷 86大正 25659b26-28)

(五)《維摩詰所說經》卷中(大正 14549b4~b16) 若見無為入正位者不能復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譬如高原陸地不生蓮

華卑濕淤泥乃生此華如是見無為法入正位者終不復能生於佛法煩惱泥

中乃有眾生起佛法耳又如殖種於空終不得生糞壤之地乃能滋茂如是入無

為正位者不生佛法起於我見如須彌山猶能發于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生佛

法矣是故當知一切煩惱為如來種譬如不下巨海不能得無價寶珠如是不入

煩惱大海則不能得一切智寶

(六)《大智度論》卷 27大正 25263b12-25 菩薩初發意時所可怖畏無過聲聞辟支佛地正使墮地獄無如是怖畏

不永破大乘道故阿羅漢辟支佛於此大乘以為永滅譬如空地有樹名舍

摩梨(角+瓜)枝廣大眾鳥集宿一鴿後至住一枝上其枝及(角+瓜)即

時壓折澤神問樹神大鳥鵰鷲皆能任持何至小鳥便不自勝樹神答言

此鳥從我怨家尼俱盧樹上來食彼樹果來栖我上必當放糞子墮地者惡

樹復生為害必大是故於此一鴿大懷憂畏寧捨一枝所全者大菩薩

摩訶薩亦如是於諸外道魔眾及諸結使惡業無如是畏如阿羅漢辟支

佛何以故聲聞辟支佛於菩薩邊亦如彼鴿壞敗大乘心永滅佛業

一切菩薩乃至初發心皆畢定如法華經中說 問曰若菩薩皆畢定佛何以故種種呵二乘不聽菩薩取二乘證 答曰求佛道者應遍知法性是人畏老病死故於法性少分取證便自止息捨

佛道不度眾生諸佛菩薩之所呵責「汝欲捨去會不得離」得阿羅漢證時

不求諸菩薩深三昧又不廣化眾生是則迂迴於佛道稽留 問曰阿羅漢先世因緣所受身必應當滅住在何處而具足佛道 答曰得阿羅漢時三界諸漏因緣盡更不復生三界有淨佛土出於三界乃

至無煩惱之名於是國土佛所聞法華經具足佛道如法華經說「有羅漢若不

聞法華經自謂得滅度我於餘國為說是事汝皆當作佛」

問曰若阿羅漢往淨佛國土受法性身如是應得疾作佛何以言迂迴稽留

答曰是人著小乘因緣捨眾生捨佛道又復虛言得道以是因緣故雖不受

生死苦惱於菩薩根鈍不能疾成佛道不如直往菩薩

復次佛法於五不可思議中最第一今言漏盡阿羅漢還作佛唯佛能知論議

者正可論其事不能測知是故不應戲論若求得佛時乃能了知餘人可信而

不可知(大正 25714a1~25) (七)《大智度論》卷 28大正 25264b7~10

問曰阿羅漢煩惱已盡習亦未盡何以不生(法性生身) 答曰阿羅漢無大慈悲無本誓願度一切眾生又以實際作證已離生死故

(八)如果二乘人可以迴心向大則須耗費多少時間才能成佛呢

1《大般涅槃經》卷 11

一斷三結得須陀洹果不墮地獄畜生餓鬼helliphellip是人未來過八萬劫

便當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迦葉第二人者斷三結縛薄貪恚癡

得斯陀含果名一往來helliphellip是人未來過六萬劫便當得成阿耨多羅三藐

三菩提迦葉第三人者斷五下結得阿那含果更不來此helliphellip是人未

來過四萬劫便當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迦 葉第四人者永斷貪欲瞋恚愚癡得阿羅漢果helliphellip亦非騏驎獨一之

行helliphellip是人未來過二萬劫便當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迦葉第五人

者永斷貪欲瞋恚愚癡得辟支佛道helliphellip真是騏驎獨一之行helliphellip是人未

來過十千劫便當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大正 12431 c16~432a5) 2《瑜伽師地論》卷 80

問迴向菩提聲聞為住無餘依涅槃界中能發趣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耶

為住有餘依涅槃界耶 答唯住有餘依涅槃界中可有此事所以者何以無餘依涅槃界中遠離

一切發起事業一切功用皆悉止息 問若唯住有餘依涅槃界中能發趣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云何但由一

生便能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耶所以者何阿羅漢等尚當無有所餘

一生何況當有多生相續 答由彼要當增諸壽行方能成辦世尊多分依此迴向菩提聲聞密意說

言物類善男子若有善修四神足已能住一劫或餘一劫餘一劫者

此中意說過於一劫彼雖如是增益壽行能發趣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而

所修行極成遲鈍樂涅槃故不如初心始業菩薩彼既如是增壽行已

留有根身別作化身同法者前方便示現於無餘依般涅槃界而般涅槃

由此因緣皆作是念某名尊者於無餘依般涅槃界已般涅槃彼以所留有

根實身即於此界贍部洲中隨其所樂遠離而住一切諸天尚不能睹何

況其餘眾生能見彼於涅槃多樂住故於遍遊行彼彼世界親近供養佛菩

薩中及於修習菩提資糧諸聖道中若放逸時諸佛菩薩數數覺悟被覺

悟已於所修行能不放逸(大正 30749a5~b1)

迴向菩提聲聞要想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必須在尚未證入無餘依涅槃

界前才有可能其所使用的方法是善修四神足在住壽一劫或餘一劫的

時間中廣集菩提資糧依四神足之力而住壽一劫或餘一劫這是佛教中

古老的傳說如《長阿含經》卷 2<遊行經>云 佛告阿難諸有修四神足多修習行常念不忘在意所欲可得

不死一劫有餘阿難佛四神足已多修行專念不忘在意所欲

如來可止一劫有餘為世除冥多所饒益天人獲安(大正 115b19~24)

這樣的傳說在聲聞部派中是知道的但何以沒有說到可以依四神足之力

在住壽餘一劫的時間中廣集菩提資糧而成佛呢從時間觀的角度來看

《瑜伽師地論》說「餘一劫者此中意說過於一劫」這是將「餘一劫」

的時間擴充了不論多久時間直到成佛為止而不是一劫多一點的意思

而聲聞部派也許認為「餘一劫」是一劫再多一點的時間因此就沒有說到

可以依四神足之力在住壽一劫或一劫餘的時間中廣集菩提資糧而成

佛但從有部認為入了忍位就無法迴心向大的主張來看則不論「餘一劫」

的時間是長是短都將無法成佛這應該是部派間沒有傳說依四神足之力

在住壽餘一劫的時間中廣集菩提資糧而成佛的主要原因 二十二諸佛威力功德智慧無量深法等無差別為何佛壽有長短國土有淨穢

正法有久住不久住helliphellip (一)《十住毘婆沙論》卷 3大正 2632c3-14

佛功德力者一切去來今佛威力功德智慧無量深法等無差別但隨

諸佛本願因緣helliphellip無量壽命者壽命無量劫過諸算數一劫百劫千

劫萬劫億劫百千萬億那由他阿僧祇劫如是久住為利益憐愍眾生故

一切諸佛雖力能無量壽以本願故有久住世者有不久住者

(二)《俱舍論》卷 27大正 29141b3-9 論曰由三事故諸佛皆等一由資糧等圓滿故二由法身等成辦故三由

利他等究竟故由壽種姓身量等殊諸佛相望容有差別壽異謂佛

壽有短長種異謂佛生剎帝利婆羅門種姓異謂佛姓喬答摩迦葉波等

量異謂佛身有小大等言顯諸佛法住久近等 (三)佛壽命長短(《大智度論》卷 34大正 25312a14- b21)

問曰佛雖有長壽業因緣生於惡世故壽命便短以此短壽能具佛事何

用長為又佛以神通力故一日之中能具佛事何況百歲 答曰此間閻浮提惡故佛壽應短餘處好故佛壽應長 問曰若然者菩薩於此閻浮提淨飯王宮生出家成道是實佛餘處皆是神

通力變化作佛以度眾生 答曰此言非也所以者何餘處閻浮提亦各各言我國是實佛餘處為變化

何以知之若餘處國土自知是化佛則不肯信受教戒又如餘國土人

壽命一劫若佛壽百歲於彼裁無一日眾生則起輕慢不肯受教彼則

以一劫為實佛以此為變化如《首楞嚴經》說「神通遍照佛壽七百

千阿僧祇劫佛告文殊尸利彼佛則是我身彼佛亦言釋迦文佛則是

我身」以是故知諸佛壽命實皆無量為度人故現有長短汝言釋迦

文佛以神通力故所度眾生與人壽不異者則不須百歲一日之中可

具足佛事 如阿難一時心生是念如然燈世尊一切勝佛鞞婆尸佛出於好世

壽命極多能具佛事我釋迦文佛出生惡世壽命極短將無世尊

不能具足佛事耶 爾時世尊入日出三昧從身變化出無量諸佛及無量光明普至十方

一一化佛在諸世界各作佛事或有說法或現神通或現三昧或現

飯食如是之比種種因緣施作佛事而度眾生從三昧起告阿難曰『汝

悉見聞是事不』阿難言『唯然已見』佛告阿難『佛以如是神力

能具佛事不』阿難言『假令佛壽一日大地草木悉為可度眾生則

能度盡何況百歲』 以是故知諸佛壽命皆悉無量為度人故現有長短譬如日出影現

於水隨水大小水大則影久水小則速滅若照琉璃頗梨珠山影則

久住又如火燒草木然少則速滅然多則久住不可以滅處無火

故謂多然處亦無光明長短義亦如是 (參見《佛說首楞嚴三昧經》卷 2大正 15644c)

(四)佛土淨不淨(《大智度論》卷 32大正 25302b12-c10) 一切佛功德皆等無多無少

問曰若爾者何以言阿彌陀佛壽命無量光明千萬億由旬無量劫度眾生

答曰諸佛世界種種有淨不淨有雜

如《三十三天品經》說佛在三十三天安居自恣時至四眾久不見

佛愁思不樂遣目連白佛言「世尊云何捨此眾生住彼天上」

時佛告目連「汝觀三千世界」目連以佛力故觀或見諸佛為大眾

說法或見坐禪或見乞食如是種種施作佛事目連即時五體投地

是時須彌山王跛[跳-兆+我]大動諸天皆大驚怖目連涕泣稽首白

佛「佛有大悲不捨一切作如是種種化度眾生」佛告目連「汝

所見甚少過汝所見東方有國純以黃金為地彼佛弟子皆是阿羅漢

六通無礙復過是東方有國純以白銀為地彼佛弟子皆學辟支佛道

復過是東方有國純以七寶為地其地常有無量光明彼佛所化弟子純

諸菩薩皆得陀羅尼諸三昧門住阿毘跋致地目連當知彼諸佛者

皆是我身如是等東方恒河沙等無量世界有莊嚴者不莊嚴者皆

是我身而作佛事如東方南西北方四維上下亦復如是」

以是故當知釋迦文佛更有清淨世界如阿彌陀國阿彌陀佛亦有嚴

淨不嚴淨世界如釋迦文佛國諸佛大悲徹於骨髓不以世界好醜隨

應度者而教化之如慈母愛子子雖沒在廁溷懃求拯拔不以為惡

(五)清淨國土雜國土(《大智度論》卷 93大正 25711c14-21) 問曰佛憐愍眾生淨佛國土中何以無三惡道眾生 答曰憐愍一切眾生平等無異此中說清淨業因緣是國土中無三惡道

又佛非但一國土乃有十方恒河沙國土佛有清淨國土有雜國土

雜國土中則具有五道淨佛國土或有人天別異或無有人天別異

如過去天王佛國土中唯佛世尊以為法王是故名為天王佛 (六)《維摩詰所說經》〈佛國品第一〉卷 1大正 14538c10-29

舍利弗眾生罪故不見如來佛土嚴淨非如來咎舍利弗我此土淨而汝

不見爾時螺髻梵王語舍利弗『勿作是意謂此佛土以為不淨所以

者何我見釋迦牟尼佛土清淨譬如自在天宮』舍利弗言『我見此土

丘陵坑坎荊蕀沙礫土石諸山穢惡充滿』螺髻梵言『仁者心有高下

不依佛慧故見此土為不淨耳舍利弗菩薩於一切眾生悉皆平等深心

清淨依佛智慧則能見此佛土清淨』於是佛以足指按地即時三千大千

世界若干百千珍寶嚴飾譬如寶莊嚴佛無量功德寶莊嚴土一切大眾

歎未曾有而皆自見坐寶蓮華佛告舍利弗『汝且觀是佛土嚴淨』舍

利弗言『唯然世尊本所不見本所不聞今佛國土嚴淨悉現』佛語

舍利弗『我佛國土常淨若此為欲度斯下劣人故示是眾惡不淨土耳譬

如諸天共寶器食隨其福德飯色有異如是舍利弗若人心淨便見此土功德

莊嚴』 (七)正法久住不久住(《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 183大正 27919a3-16)

問何故過去諸佛有未般涅槃正法即滅有於般涅槃後七日即滅今釋迦佛

千歲方滅耶 答過去諸佛壽量長遠於彼正教所應作者佛在世時多已究竟故法速滅

今世尊釋迦牟尼出百年時壽量短促正教所作雖佛涅槃多未究竟乃

至千歲於中有種善根者有成熟者有解脫者是故經於多時正法方滅

有說過去諸佛所有弟子愛重奢摩他非毘缽舍那由重奢摩他故

恒住寂止不樂傳說契經等十二分教故法速滅 今世尊弟子愛重毘缽舍那非奢摩他由重毘缽舍那故多住觀察皆

樂傳授契經等十二分教是故正法多時乃滅 (八)1《成佛之道》(增注本)p19

從經典看來佛的色身有大小壽命有長短國土有淨穢弟子有多少正

法住世也不一致要知道這是佛的方便示現為了適應眾生的根機才有

這種種差別

2《成佛之道》(增注本)p425-426

佛壽與佛身的長短可說有限量的都是化身化土化身佛為什麼示現這

些差別呢因眾生根性不同有的應以苦切語三惡道是這樣的苦眾生界

是這樣的苦能因此發心修行這是折伏門 有的應以愛語這麼清淨那麼自在就肯發心修行這是攝受門 化身佛就是以這折攝二門來成就眾生的隨機適應如藥能治病就是妙

藥所以不應該生優劣想

3印順法師《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p493 釋尊的生在穢惡時代是出於悲憫眾生的願力願意在穢土成佛救護眾生

脫離一切苦這是重在「悲能拔苦」的精神彌勒是立願生在「佛剎莊嚴

壽命無數」的世界重在慈(彌勒譯為「慈」)的「施與安樂」至於成佛

(智證)度眾生是沒有不同的這是法藏部的見解 說一切有部以為「慈氏菩薩多自饒益少饒益他釋迦菩薩多饒益他少

自饒益」釋尊與彌勒因行的對比釋尊是更富於大悲為眾生的精神所以

彌勒的最初發心比釋迦早了四十餘劫而成佛卻落在釋尊以後這顯得大

悲苦行的菩薩道勝過了為「莊嚴佛剎壽命無數」而發心修行

Page 41: 《十住毘婆沙論》之菩薩修行要略...2006 年佛法度假中文營隊課程講義 《十住毘婆沙論》之菩薩修行要略 釋長慈編 2006/5/22 壹、簡介 一、釋《論》題:

參印順法師《成佛之道》p237《中觀論頌講記》p348《華雨集(四)》p107

關於各經論所說之三乘解說時限

三乘別

所依經論 聲聞乘 辟支佛乘 大乘

《十住毘婆沙論》 隨根利鈍或一二

世或更多世不定隨

根利鈍又以先世宿行

因緣

或七世或八世得度 或一或二三四乃至十

百千萬億「恒河沙大

劫」或過是數

《大智度論》 快者三世慢則六十劫 最快四世最慢一百劫 無量阿僧祇劫但利根

者如乘神通行急速成

《大毘婆沙論》 狹小道最快三世

廣大道最慢六十劫

最慢一百劫如「麟角

喻」獨覺

三阿僧祇劫

《攝大乘論釋》

(真諦譯)

- - 三阿僧祇劫

七阿僧祇劫(別部)

三十三阿僧祇劫(餘

大乘師)

《大乘起信論》 - - 定是三阿僧祇劫但隨

眾生根性不同故示現

所行亦有差別

十九聲聞辟支佛佛俱到彼岸於解脫中有差別否

(一)《十住毘婆沙論》卷1大正2620b9-15

問曰聲聞辟支佛佛俱到彼岸於解脫中有差別不

答曰是事應當分別於諸煩惱得解脫是中無差別因是解脫入無餘涅槃是

中亦無差別無有相故但諸佛甚深禪定障解脫一切法障解脫於諸

聲聞辟支佛有差別非說所盡亦不可以譬喻為比

(二)《十住毘婆沙論》卷 11大正 2683a24-b3

無礙解脫者解脫有三種一者於煩惱障礙解脫二者於定障礙解脫三

者於一切法障礙解脫是中得慧解脫阿羅漢得離煩惱障礙解脫共解脫阿

羅漢及辟支佛得離煩惱障礙解脫得離諸禪定障礙解脫唯有諸佛具三解脫

所謂煩惱障礙解脫諸禪定障礙解脫一切法障礙解脫總是三種解脫故佛

名無礙解脫

(三)《大智度論》卷 35大正 25320c21-322a26

【經】舍利弗白佛言「世尊聲聞所有智慧若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羅漢

辟支佛智慧佛智慧是諸眾智無有差別不相違背無生性空若法不相違背

無生性空是法無有別異云何世尊言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一日修智慧

出過聲聞辟支佛上」(大正 25320c21-26)

【論】問曰上佛已說菩薩摩訶薩修智慧出過聲聞辟支佛上今舍利弗何以故問

答曰不問智慧勢力能度眾生今但問佛及弟子智慧體性法中無有差別者

以諸賢聖智慧皆是諸法實相慧皆是四諦及三十七品慧皆是出三界

入三脫門成三乘果慧以是故說無有差別

復次如須陀洹果以無漏智滅結得果乃至佛亦如是如須陀洹用二種

解脫果有為解脫無為解脫乃至佛亦如是如佛入涅槃須陀洹極

遲不過七世皆同事同緣同行同果報以是故言無相違背所以

者何不生性空故(大正25320c26-321a9)

有為解脫無為解脫(《俱舍論》卷 25大正 29133c20-21)

解脫體有二謂有為無為有為解脫謂無學勝解無為解脫謂一切惑

滅 【經】佛告舍利弗「於汝意云何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一日修智慧心念

我行道慧益一切眾生當以一切種智知一切法度一切眾生諸聲聞辟支佛

智慧為有是事不」舍利弗言「不也世尊」(大正 25321b6-10) 【論】helliphellip聲聞辟支佛雖有慈心本不發心願度一切眾生亦不迴善根向阿耨多

羅三藐三菩提以是故菩薩一日修智慧過聲聞辟支佛上

(大正 25321c26-322a1)

【經】「舍利弗於汝意云何諸聲聞辟支佛頗有是念我等當得阿耨多羅三藐

三菩提度一切眾生令得無餘涅槃不」舍利弗言「不也世尊」佛告

舍利弗「以是因緣故當知諸聲聞辟支佛智慧欲比菩薩摩訶薩智慧百

分不及一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及」(大正 25322a2-7)

【論】問曰上已反問舍利弗事已定今何以復問答曰以舍利弗引欲以須陀洹

同得解脫故與諸佛菩薩等而佛不聽譬如有人欲以毛孔之空與虛空等

以是故佛重質其事復次雖同一事義門各異先言智慧為一切眾生故

今言頗有是念我等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令一切眾生得無餘涅槃

(大正 25322a7-14)

【經】「舍利弗於汝意云何諸聲聞辟支佛頗有是念我行六波羅蜜成就眾

生莊嚴世界具佛十力四無所畏四無礙智十八不共法度脫無量阿僧

祇眾生令得涅槃不」舍利弗言「不也世尊」(大正 25322a17-26) 二十關於修學菩薩道成佛之殊勝理由

(一)《十住毘婆沙論》卷 1大正 2620b15-c23

問曰三乘所學皆為無餘涅槃若無餘涅槃中無差別者我等何用於恒河沙等

大劫往來生死具足十地不如以聲聞辟支佛乘速滅諸苦

答曰是語弱劣非是大悲有益之言若諸菩薩效汝小心無慈悲意不能精

勤修十地者諸聲聞辟支佛何由得度亦復無有三乘差別所以者何

一切聲聞辟支佛皆由佛出若無諸佛何由而出若不修十地何有

諸佛若無諸佛亦無法僧是故汝所說者則斷三寶種非是大人

有智之言不可聽察hellip如是聲聞辟支佛佛煩惱解脫雖無差別以

度無量眾生久住生死多所利益具足菩薩十地故有大差別

(二)《大毘婆沙論》卷 16大正 2777a24-b4

佛世尊愛恚永斷違順平等拔諍論根滅憍慢本視諸珍寶猶如瓦礫於一

切法覺照無遺無相似愛及恚慢等諸煩惱習已永斷故非如獨覺及諸聲聞

雖斷煩惱而有餘習貪愛習者如尊者阿難憐諸釋種瞋恚習者如尊者畢陵伽

筏蹉語殑伽神言小婢止流吾今欲渡憍慢習者如尊者舍利子棄擲醫藥

愚癡習者如尊者笈房缽底食前咳氣知食未銷不知後苦而復更食如是

等事其類甚多

(阿羅漢仍有習氣參見《大智度論》卷 27大正 25260c2-25)

二十一「是人修集聲聞辟支佛乘法未入法位我當教化令趣佛道」為何強調

「未入法位」 (一)《十住毘婆沙論》卷 7(大正 2655a4~18)

問曰云何名為歸依僧 答曰若諸聲聞人 未入法位者 令發無上心 使得佛十力

先以財施攝 後乃以法施 深信四果僧 不分別貴眾 求聲聞功德 而不證解脫 是名歸依僧 又應念三事

聲聞人者成聲聞乘 未入法位者於聲聞道未得必定能令此人發佛道心而得十力若入法位者

終不可令發無上心設或發心亦不成就如《般若波羅蜜》中尊者須菩提

所說「已入正法位不能發無上心何以故是人於生死已作障隔不復往

來生死發無上心

(二)《小品般若波羅蜜經》卷 1(大正 8540a16~21) 若諸天子未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今應當發若人已入正位則不堪任

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何以故已於生死作障隔故是人若發阿耨多羅三

藐三菩提心我亦隨喜終不斷其功德所以者何上人應求上法(參見《大

智度論》卷 54大正 25442c4~9) (三)印順法師《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p650~651

經中廣舉譬喻形容棄般若法門而取聲聞經者的無知對於傳統佛教採取了

尊重又貶抑的立場這不但維護了般若法門也有誘導聲聞修學般若法門的意

義誘導聲聞修學最顯著的例子如『小品般若波羅蜜經』卷一(大正 8540a)說

若諸天子未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今應當發若人已入正位則不

堪任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何以故已於生死作障隔故是人若發阿

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我亦隨喜終不斷其功德所以者何上人應求上

法 「入正位」是「入正性離生」的舊譯「入正位」聲聞行者就得「須陀洹」(初

果)最多不過七番生死一定要入無餘涅槃這樣就不能長在生死中修菩

薩行所以說「已於生死作障隔」如只有七番生死就不可能發求成佛道的

大心所以說「不堪任」這是依佛教界公認的教理說經上又說如「入正

位」的能發大菩提心求成佛道也是隨喜讚歎的因為上人聲聞聖者

是應該進一步的求更上的成佛法門說聲聞聖者不可能發心又鼓勵他們發心

修菩薩道這是不否定部派佛教的教義而暗示了聲聞聖者迴心的可能特別

是『大如品』依「如」真如而泯「三乘人」與「一(菩薩)乘人」的差

別消融了二乘與菩薩的對立

(四)《大品般若經》卷 22〈遍學品 74〉大正 8381b15-17

若菩薩摩訶薩作八人得須陀洹果乃至得阿羅漢果得辟支佛道然後入菩

薩位無有是處(《大智度論》卷 86大正 25659b26-28)

(五)《維摩詰所說經》卷中(大正 14549b4~b16) 若見無為入正位者不能復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譬如高原陸地不生蓮

華卑濕淤泥乃生此華如是見無為法入正位者終不復能生於佛法煩惱泥

中乃有眾生起佛法耳又如殖種於空終不得生糞壤之地乃能滋茂如是入無

為正位者不生佛法起於我見如須彌山猶能發于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生佛

法矣是故當知一切煩惱為如來種譬如不下巨海不能得無價寶珠如是不入

煩惱大海則不能得一切智寶

(六)《大智度論》卷 27大正 25263b12-25 菩薩初發意時所可怖畏無過聲聞辟支佛地正使墮地獄無如是怖畏

不永破大乘道故阿羅漢辟支佛於此大乘以為永滅譬如空地有樹名舍

摩梨(角+瓜)枝廣大眾鳥集宿一鴿後至住一枝上其枝及(角+瓜)即

時壓折澤神問樹神大鳥鵰鷲皆能任持何至小鳥便不自勝樹神答言

此鳥從我怨家尼俱盧樹上來食彼樹果來栖我上必當放糞子墮地者惡

樹復生為害必大是故於此一鴿大懷憂畏寧捨一枝所全者大菩薩

摩訶薩亦如是於諸外道魔眾及諸結使惡業無如是畏如阿羅漢辟支

佛何以故聲聞辟支佛於菩薩邊亦如彼鴿壞敗大乘心永滅佛業

一切菩薩乃至初發心皆畢定如法華經中說 問曰若菩薩皆畢定佛何以故種種呵二乘不聽菩薩取二乘證 答曰求佛道者應遍知法性是人畏老病死故於法性少分取證便自止息捨

佛道不度眾生諸佛菩薩之所呵責「汝欲捨去會不得離」得阿羅漢證時

不求諸菩薩深三昧又不廣化眾生是則迂迴於佛道稽留 問曰阿羅漢先世因緣所受身必應當滅住在何處而具足佛道 答曰得阿羅漢時三界諸漏因緣盡更不復生三界有淨佛土出於三界乃

至無煩惱之名於是國土佛所聞法華經具足佛道如法華經說「有羅漢若不

聞法華經自謂得滅度我於餘國為說是事汝皆當作佛」

問曰若阿羅漢往淨佛國土受法性身如是應得疾作佛何以言迂迴稽留

答曰是人著小乘因緣捨眾生捨佛道又復虛言得道以是因緣故雖不受

生死苦惱於菩薩根鈍不能疾成佛道不如直往菩薩

復次佛法於五不可思議中最第一今言漏盡阿羅漢還作佛唯佛能知論議

者正可論其事不能測知是故不應戲論若求得佛時乃能了知餘人可信而

不可知(大正 25714a1~25) (七)《大智度論》卷 28大正 25264b7~10

問曰阿羅漢煩惱已盡習亦未盡何以不生(法性生身) 答曰阿羅漢無大慈悲無本誓願度一切眾生又以實際作證已離生死故

(八)如果二乘人可以迴心向大則須耗費多少時間才能成佛呢

1《大般涅槃經》卷 11

一斷三結得須陀洹果不墮地獄畜生餓鬼helliphellip是人未來過八萬劫

便當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迦葉第二人者斷三結縛薄貪恚癡

得斯陀含果名一往來helliphellip是人未來過六萬劫便當得成阿耨多羅三藐

三菩提迦葉第三人者斷五下結得阿那含果更不來此helliphellip是人未

來過四萬劫便當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迦 葉第四人者永斷貪欲瞋恚愚癡得阿羅漢果helliphellip亦非騏驎獨一之

行helliphellip是人未來過二萬劫便當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迦葉第五人

者永斷貪欲瞋恚愚癡得辟支佛道helliphellip真是騏驎獨一之行helliphellip是人未

來過十千劫便當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大正 12431 c16~432a5) 2《瑜伽師地論》卷 80

問迴向菩提聲聞為住無餘依涅槃界中能發趣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耶

為住有餘依涅槃界耶 答唯住有餘依涅槃界中可有此事所以者何以無餘依涅槃界中遠離

一切發起事業一切功用皆悉止息 問若唯住有餘依涅槃界中能發趣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云何但由一

生便能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耶所以者何阿羅漢等尚當無有所餘

一生何況當有多生相續 答由彼要當增諸壽行方能成辦世尊多分依此迴向菩提聲聞密意說

言物類善男子若有善修四神足已能住一劫或餘一劫餘一劫者

此中意說過於一劫彼雖如是增益壽行能發趣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而

所修行極成遲鈍樂涅槃故不如初心始業菩薩彼既如是增壽行已

留有根身別作化身同法者前方便示現於無餘依般涅槃界而般涅槃

由此因緣皆作是念某名尊者於無餘依般涅槃界已般涅槃彼以所留有

根實身即於此界贍部洲中隨其所樂遠離而住一切諸天尚不能睹何

況其餘眾生能見彼於涅槃多樂住故於遍遊行彼彼世界親近供養佛菩

薩中及於修習菩提資糧諸聖道中若放逸時諸佛菩薩數數覺悟被覺

悟已於所修行能不放逸(大正 30749a5~b1)

迴向菩提聲聞要想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必須在尚未證入無餘依涅槃

界前才有可能其所使用的方法是善修四神足在住壽一劫或餘一劫的

時間中廣集菩提資糧依四神足之力而住壽一劫或餘一劫這是佛教中

古老的傳說如《長阿含經》卷 2<遊行經>云 佛告阿難諸有修四神足多修習行常念不忘在意所欲可得

不死一劫有餘阿難佛四神足已多修行專念不忘在意所欲

如來可止一劫有餘為世除冥多所饒益天人獲安(大正 115b19~24)

這樣的傳說在聲聞部派中是知道的但何以沒有說到可以依四神足之力

在住壽餘一劫的時間中廣集菩提資糧而成佛呢從時間觀的角度來看

《瑜伽師地論》說「餘一劫者此中意說過於一劫」這是將「餘一劫」

的時間擴充了不論多久時間直到成佛為止而不是一劫多一點的意思

而聲聞部派也許認為「餘一劫」是一劫再多一點的時間因此就沒有說到

可以依四神足之力在住壽一劫或一劫餘的時間中廣集菩提資糧而成

佛但從有部認為入了忍位就無法迴心向大的主張來看則不論「餘一劫」

的時間是長是短都將無法成佛這應該是部派間沒有傳說依四神足之力

在住壽餘一劫的時間中廣集菩提資糧而成佛的主要原因 二十二諸佛威力功德智慧無量深法等無差別為何佛壽有長短國土有淨穢

正法有久住不久住helliphellip (一)《十住毘婆沙論》卷 3大正 2632c3-14

佛功德力者一切去來今佛威力功德智慧無量深法等無差別但隨

諸佛本願因緣helliphellip無量壽命者壽命無量劫過諸算數一劫百劫千

劫萬劫億劫百千萬億那由他阿僧祇劫如是久住為利益憐愍眾生故

一切諸佛雖力能無量壽以本願故有久住世者有不久住者

(二)《俱舍論》卷 27大正 29141b3-9 論曰由三事故諸佛皆等一由資糧等圓滿故二由法身等成辦故三由

利他等究竟故由壽種姓身量等殊諸佛相望容有差別壽異謂佛

壽有短長種異謂佛生剎帝利婆羅門種姓異謂佛姓喬答摩迦葉波等

量異謂佛身有小大等言顯諸佛法住久近等 (三)佛壽命長短(《大智度論》卷 34大正 25312a14- b21)

問曰佛雖有長壽業因緣生於惡世故壽命便短以此短壽能具佛事何

用長為又佛以神通力故一日之中能具佛事何況百歲 答曰此間閻浮提惡故佛壽應短餘處好故佛壽應長 問曰若然者菩薩於此閻浮提淨飯王宮生出家成道是實佛餘處皆是神

通力變化作佛以度眾生 答曰此言非也所以者何餘處閻浮提亦各各言我國是實佛餘處為變化

何以知之若餘處國土自知是化佛則不肯信受教戒又如餘國土人

壽命一劫若佛壽百歲於彼裁無一日眾生則起輕慢不肯受教彼則

以一劫為實佛以此為變化如《首楞嚴經》說「神通遍照佛壽七百

千阿僧祇劫佛告文殊尸利彼佛則是我身彼佛亦言釋迦文佛則是

我身」以是故知諸佛壽命實皆無量為度人故現有長短汝言釋迦

文佛以神通力故所度眾生與人壽不異者則不須百歲一日之中可

具足佛事 如阿難一時心生是念如然燈世尊一切勝佛鞞婆尸佛出於好世

壽命極多能具佛事我釋迦文佛出生惡世壽命極短將無世尊

不能具足佛事耶 爾時世尊入日出三昧從身變化出無量諸佛及無量光明普至十方

一一化佛在諸世界各作佛事或有說法或現神通或現三昧或現

飯食如是之比種種因緣施作佛事而度眾生從三昧起告阿難曰『汝

悉見聞是事不』阿難言『唯然已見』佛告阿難『佛以如是神力

能具佛事不』阿難言『假令佛壽一日大地草木悉為可度眾生則

能度盡何況百歲』 以是故知諸佛壽命皆悉無量為度人故現有長短譬如日出影現

於水隨水大小水大則影久水小則速滅若照琉璃頗梨珠山影則

久住又如火燒草木然少則速滅然多則久住不可以滅處無火

故謂多然處亦無光明長短義亦如是 (參見《佛說首楞嚴三昧經》卷 2大正 15644c)

(四)佛土淨不淨(《大智度論》卷 32大正 25302b12-c10) 一切佛功德皆等無多無少

問曰若爾者何以言阿彌陀佛壽命無量光明千萬億由旬無量劫度眾生

答曰諸佛世界種種有淨不淨有雜

如《三十三天品經》說佛在三十三天安居自恣時至四眾久不見

佛愁思不樂遣目連白佛言「世尊云何捨此眾生住彼天上」

時佛告目連「汝觀三千世界」目連以佛力故觀或見諸佛為大眾

說法或見坐禪或見乞食如是種種施作佛事目連即時五體投地

是時須彌山王跛[跳-兆+我]大動諸天皆大驚怖目連涕泣稽首白

佛「佛有大悲不捨一切作如是種種化度眾生」佛告目連「汝

所見甚少過汝所見東方有國純以黃金為地彼佛弟子皆是阿羅漢

六通無礙復過是東方有國純以白銀為地彼佛弟子皆學辟支佛道

復過是東方有國純以七寶為地其地常有無量光明彼佛所化弟子純

諸菩薩皆得陀羅尼諸三昧門住阿毘跋致地目連當知彼諸佛者

皆是我身如是等東方恒河沙等無量世界有莊嚴者不莊嚴者皆

是我身而作佛事如東方南西北方四維上下亦復如是」

以是故當知釋迦文佛更有清淨世界如阿彌陀國阿彌陀佛亦有嚴

淨不嚴淨世界如釋迦文佛國諸佛大悲徹於骨髓不以世界好醜隨

應度者而教化之如慈母愛子子雖沒在廁溷懃求拯拔不以為惡

(五)清淨國土雜國土(《大智度論》卷 93大正 25711c14-21) 問曰佛憐愍眾生淨佛國土中何以無三惡道眾生 答曰憐愍一切眾生平等無異此中說清淨業因緣是國土中無三惡道

又佛非但一國土乃有十方恒河沙國土佛有清淨國土有雜國土

雜國土中則具有五道淨佛國土或有人天別異或無有人天別異

如過去天王佛國土中唯佛世尊以為法王是故名為天王佛 (六)《維摩詰所說經》〈佛國品第一〉卷 1大正 14538c10-29

舍利弗眾生罪故不見如來佛土嚴淨非如來咎舍利弗我此土淨而汝

不見爾時螺髻梵王語舍利弗『勿作是意謂此佛土以為不淨所以

者何我見釋迦牟尼佛土清淨譬如自在天宮』舍利弗言『我見此土

丘陵坑坎荊蕀沙礫土石諸山穢惡充滿』螺髻梵言『仁者心有高下

不依佛慧故見此土為不淨耳舍利弗菩薩於一切眾生悉皆平等深心

清淨依佛智慧則能見此佛土清淨』於是佛以足指按地即時三千大千

世界若干百千珍寶嚴飾譬如寶莊嚴佛無量功德寶莊嚴土一切大眾

歎未曾有而皆自見坐寶蓮華佛告舍利弗『汝且觀是佛土嚴淨』舍

利弗言『唯然世尊本所不見本所不聞今佛國土嚴淨悉現』佛語

舍利弗『我佛國土常淨若此為欲度斯下劣人故示是眾惡不淨土耳譬

如諸天共寶器食隨其福德飯色有異如是舍利弗若人心淨便見此土功德

莊嚴』 (七)正法久住不久住(《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 183大正 27919a3-16)

問何故過去諸佛有未般涅槃正法即滅有於般涅槃後七日即滅今釋迦佛

千歲方滅耶 答過去諸佛壽量長遠於彼正教所應作者佛在世時多已究竟故法速滅

今世尊釋迦牟尼出百年時壽量短促正教所作雖佛涅槃多未究竟乃

至千歲於中有種善根者有成熟者有解脫者是故經於多時正法方滅

有說過去諸佛所有弟子愛重奢摩他非毘缽舍那由重奢摩他故

恒住寂止不樂傳說契經等十二分教故法速滅 今世尊弟子愛重毘缽舍那非奢摩他由重毘缽舍那故多住觀察皆

樂傳授契經等十二分教是故正法多時乃滅 (八)1《成佛之道》(增注本)p19

從經典看來佛的色身有大小壽命有長短國土有淨穢弟子有多少正

法住世也不一致要知道這是佛的方便示現為了適應眾生的根機才有

這種種差別

2《成佛之道》(增注本)p425-426

佛壽與佛身的長短可說有限量的都是化身化土化身佛為什麼示現這

些差別呢因眾生根性不同有的應以苦切語三惡道是這樣的苦眾生界

是這樣的苦能因此發心修行這是折伏門 有的應以愛語這麼清淨那麼自在就肯發心修行這是攝受門 化身佛就是以這折攝二門來成就眾生的隨機適應如藥能治病就是妙

藥所以不應該生優劣想

3印順法師《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p493 釋尊的生在穢惡時代是出於悲憫眾生的願力願意在穢土成佛救護眾生

脫離一切苦這是重在「悲能拔苦」的精神彌勒是立願生在「佛剎莊嚴

壽命無數」的世界重在慈(彌勒譯為「慈」)的「施與安樂」至於成佛

(智證)度眾生是沒有不同的這是法藏部的見解 說一切有部以為「慈氏菩薩多自饒益少饒益他釋迦菩薩多饒益他少

自饒益」釋尊與彌勒因行的對比釋尊是更富於大悲為眾生的精神所以

彌勒的最初發心比釋迦早了四十餘劫而成佛卻落在釋尊以後這顯得大

悲苦行的菩薩道勝過了為「莊嚴佛剎壽命無數」而發心修行

Page 42: 《十住毘婆沙論》之菩薩修行要略...2006 年佛法度假中文營隊課程講義 《十住毘婆沙論》之菩薩修行要略 釋長慈編 2006/5/22 壹、簡介 一、釋《論》題:

羅漢及辟支佛得離煩惱障礙解脫得離諸禪定障礙解脫唯有諸佛具三解脫

所謂煩惱障礙解脫諸禪定障礙解脫一切法障礙解脫總是三種解脫故佛

名無礙解脫

(三)《大智度論》卷 35大正 25320c21-322a26

【經】舍利弗白佛言「世尊聲聞所有智慧若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羅漢

辟支佛智慧佛智慧是諸眾智無有差別不相違背無生性空若法不相違背

無生性空是法無有別異云何世尊言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一日修智慧

出過聲聞辟支佛上」(大正 25320c21-26)

【論】問曰上佛已說菩薩摩訶薩修智慧出過聲聞辟支佛上今舍利弗何以故問

答曰不問智慧勢力能度眾生今但問佛及弟子智慧體性法中無有差別者

以諸賢聖智慧皆是諸法實相慧皆是四諦及三十七品慧皆是出三界

入三脫門成三乘果慧以是故說無有差別

復次如須陀洹果以無漏智滅結得果乃至佛亦如是如須陀洹用二種

解脫果有為解脫無為解脫乃至佛亦如是如佛入涅槃須陀洹極

遲不過七世皆同事同緣同行同果報以是故言無相違背所以

者何不生性空故(大正25320c26-321a9)

有為解脫無為解脫(《俱舍論》卷 25大正 29133c20-21)

解脫體有二謂有為無為有為解脫謂無學勝解無為解脫謂一切惑

滅 【經】佛告舍利弗「於汝意云何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一日修智慧心念

我行道慧益一切眾生當以一切種智知一切法度一切眾生諸聲聞辟支佛

智慧為有是事不」舍利弗言「不也世尊」(大正 25321b6-10) 【論】helliphellip聲聞辟支佛雖有慈心本不發心願度一切眾生亦不迴善根向阿耨多

羅三藐三菩提以是故菩薩一日修智慧過聲聞辟支佛上

(大正 25321c26-322a1)

【經】「舍利弗於汝意云何諸聲聞辟支佛頗有是念我等當得阿耨多羅三藐

三菩提度一切眾生令得無餘涅槃不」舍利弗言「不也世尊」佛告

舍利弗「以是因緣故當知諸聲聞辟支佛智慧欲比菩薩摩訶薩智慧百

分不及一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及」(大正 25322a2-7)

【論】問曰上已反問舍利弗事已定今何以復問答曰以舍利弗引欲以須陀洹

同得解脫故與諸佛菩薩等而佛不聽譬如有人欲以毛孔之空與虛空等

以是故佛重質其事復次雖同一事義門各異先言智慧為一切眾生故

今言頗有是念我等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令一切眾生得無餘涅槃

(大正 25322a7-14)

【經】「舍利弗於汝意云何諸聲聞辟支佛頗有是念我行六波羅蜜成就眾

生莊嚴世界具佛十力四無所畏四無礙智十八不共法度脫無量阿僧

祇眾生令得涅槃不」舍利弗言「不也世尊」(大正 25322a17-26) 二十關於修學菩薩道成佛之殊勝理由

(一)《十住毘婆沙論》卷 1大正 2620b15-c23

問曰三乘所學皆為無餘涅槃若無餘涅槃中無差別者我等何用於恒河沙等

大劫往來生死具足十地不如以聲聞辟支佛乘速滅諸苦

答曰是語弱劣非是大悲有益之言若諸菩薩效汝小心無慈悲意不能精

勤修十地者諸聲聞辟支佛何由得度亦復無有三乘差別所以者何

一切聲聞辟支佛皆由佛出若無諸佛何由而出若不修十地何有

諸佛若無諸佛亦無法僧是故汝所說者則斷三寶種非是大人

有智之言不可聽察hellip如是聲聞辟支佛佛煩惱解脫雖無差別以

度無量眾生久住生死多所利益具足菩薩十地故有大差別

(二)《大毘婆沙論》卷 16大正 2777a24-b4

佛世尊愛恚永斷違順平等拔諍論根滅憍慢本視諸珍寶猶如瓦礫於一

切法覺照無遺無相似愛及恚慢等諸煩惱習已永斷故非如獨覺及諸聲聞

雖斷煩惱而有餘習貪愛習者如尊者阿難憐諸釋種瞋恚習者如尊者畢陵伽

筏蹉語殑伽神言小婢止流吾今欲渡憍慢習者如尊者舍利子棄擲醫藥

愚癡習者如尊者笈房缽底食前咳氣知食未銷不知後苦而復更食如是

等事其類甚多

(阿羅漢仍有習氣參見《大智度論》卷 27大正 25260c2-25)

二十一「是人修集聲聞辟支佛乘法未入法位我當教化令趣佛道」為何強調

「未入法位」 (一)《十住毘婆沙論》卷 7(大正 2655a4~18)

問曰云何名為歸依僧 答曰若諸聲聞人 未入法位者 令發無上心 使得佛十力

先以財施攝 後乃以法施 深信四果僧 不分別貴眾 求聲聞功德 而不證解脫 是名歸依僧 又應念三事

聲聞人者成聲聞乘 未入法位者於聲聞道未得必定能令此人發佛道心而得十力若入法位者

終不可令發無上心設或發心亦不成就如《般若波羅蜜》中尊者須菩提

所說「已入正法位不能發無上心何以故是人於生死已作障隔不復往

來生死發無上心

(二)《小品般若波羅蜜經》卷 1(大正 8540a16~21) 若諸天子未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今應當發若人已入正位則不堪任

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何以故已於生死作障隔故是人若發阿耨多羅三

藐三菩提心我亦隨喜終不斷其功德所以者何上人應求上法(參見《大

智度論》卷 54大正 25442c4~9) (三)印順法師《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p650~651

經中廣舉譬喻形容棄般若法門而取聲聞經者的無知對於傳統佛教採取了

尊重又貶抑的立場這不但維護了般若法門也有誘導聲聞修學般若法門的意

義誘導聲聞修學最顯著的例子如『小品般若波羅蜜經』卷一(大正 8540a)說

若諸天子未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今應當發若人已入正位則不

堪任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何以故已於生死作障隔故是人若發阿

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我亦隨喜終不斷其功德所以者何上人應求上

法 「入正位」是「入正性離生」的舊譯「入正位」聲聞行者就得「須陀洹」(初

果)最多不過七番生死一定要入無餘涅槃這樣就不能長在生死中修菩

薩行所以說「已於生死作障隔」如只有七番生死就不可能發求成佛道的

大心所以說「不堪任」這是依佛教界公認的教理說經上又說如「入正

位」的能發大菩提心求成佛道也是隨喜讚歎的因為上人聲聞聖者

是應該進一步的求更上的成佛法門說聲聞聖者不可能發心又鼓勵他們發心

修菩薩道這是不否定部派佛教的教義而暗示了聲聞聖者迴心的可能特別

是『大如品』依「如」真如而泯「三乘人」與「一(菩薩)乘人」的差

別消融了二乘與菩薩的對立

(四)《大品般若經》卷 22〈遍學品 74〉大正 8381b15-17

若菩薩摩訶薩作八人得須陀洹果乃至得阿羅漢果得辟支佛道然後入菩

薩位無有是處(《大智度論》卷 86大正 25659b26-28)

(五)《維摩詰所說經》卷中(大正 14549b4~b16) 若見無為入正位者不能復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譬如高原陸地不生蓮

華卑濕淤泥乃生此華如是見無為法入正位者終不復能生於佛法煩惱泥

中乃有眾生起佛法耳又如殖種於空終不得生糞壤之地乃能滋茂如是入無

為正位者不生佛法起於我見如須彌山猶能發于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生佛

法矣是故當知一切煩惱為如來種譬如不下巨海不能得無價寶珠如是不入

煩惱大海則不能得一切智寶

(六)《大智度論》卷 27大正 25263b12-25 菩薩初發意時所可怖畏無過聲聞辟支佛地正使墮地獄無如是怖畏

不永破大乘道故阿羅漢辟支佛於此大乘以為永滅譬如空地有樹名舍

摩梨(角+瓜)枝廣大眾鳥集宿一鴿後至住一枝上其枝及(角+瓜)即

時壓折澤神問樹神大鳥鵰鷲皆能任持何至小鳥便不自勝樹神答言

此鳥從我怨家尼俱盧樹上來食彼樹果來栖我上必當放糞子墮地者惡

樹復生為害必大是故於此一鴿大懷憂畏寧捨一枝所全者大菩薩

摩訶薩亦如是於諸外道魔眾及諸結使惡業無如是畏如阿羅漢辟支

佛何以故聲聞辟支佛於菩薩邊亦如彼鴿壞敗大乘心永滅佛業

一切菩薩乃至初發心皆畢定如法華經中說 問曰若菩薩皆畢定佛何以故種種呵二乘不聽菩薩取二乘證 答曰求佛道者應遍知法性是人畏老病死故於法性少分取證便自止息捨

佛道不度眾生諸佛菩薩之所呵責「汝欲捨去會不得離」得阿羅漢證時

不求諸菩薩深三昧又不廣化眾生是則迂迴於佛道稽留 問曰阿羅漢先世因緣所受身必應當滅住在何處而具足佛道 答曰得阿羅漢時三界諸漏因緣盡更不復生三界有淨佛土出於三界乃

至無煩惱之名於是國土佛所聞法華經具足佛道如法華經說「有羅漢若不

聞法華經自謂得滅度我於餘國為說是事汝皆當作佛」

問曰若阿羅漢往淨佛國土受法性身如是應得疾作佛何以言迂迴稽留

答曰是人著小乘因緣捨眾生捨佛道又復虛言得道以是因緣故雖不受

生死苦惱於菩薩根鈍不能疾成佛道不如直往菩薩

復次佛法於五不可思議中最第一今言漏盡阿羅漢還作佛唯佛能知論議

者正可論其事不能測知是故不應戲論若求得佛時乃能了知餘人可信而

不可知(大正 25714a1~25) (七)《大智度論》卷 28大正 25264b7~10

問曰阿羅漢煩惱已盡習亦未盡何以不生(法性生身) 答曰阿羅漢無大慈悲無本誓願度一切眾生又以實際作證已離生死故

(八)如果二乘人可以迴心向大則須耗費多少時間才能成佛呢

1《大般涅槃經》卷 11

一斷三結得須陀洹果不墮地獄畜生餓鬼helliphellip是人未來過八萬劫

便當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迦葉第二人者斷三結縛薄貪恚癡

得斯陀含果名一往來helliphellip是人未來過六萬劫便當得成阿耨多羅三藐

三菩提迦葉第三人者斷五下結得阿那含果更不來此helliphellip是人未

來過四萬劫便當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迦 葉第四人者永斷貪欲瞋恚愚癡得阿羅漢果helliphellip亦非騏驎獨一之

行helliphellip是人未來過二萬劫便當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迦葉第五人

者永斷貪欲瞋恚愚癡得辟支佛道helliphellip真是騏驎獨一之行helliphellip是人未

來過十千劫便當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大正 12431 c16~432a5) 2《瑜伽師地論》卷 80

問迴向菩提聲聞為住無餘依涅槃界中能發趣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耶

為住有餘依涅槃界耶 答唯住有餘依涅槃界中可有此事所以者何以無餘依涅槃界中遠離

一切發起事業一切功用皆悉止息 問若唯住有餘依涅槃界中能發趣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云何但由一

生便能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耶所以者何阿羅漢等尚當無有所餘

一生何況當有多生相續 答由彼要當增諸壽行方能成辦世尊多分依此迴向菩提聲聞密意說

言物類善男子若有善修四神足已能住一劫或餘一劫餘一劫者

此中意說過於一劫彼雖如是增益壽行能發趣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而

所修行極成遲鈍樂涅槃故不如初心始業菩薩彼既如是增壽行已

留有根身別作化身同法者前方便示現於無餘依般涅槃界而般涅槃

由此因緣皆作是念某名尊者於無餘依般涅槃界已般涅槃彼以所留有

根實身即於此界贍部洲中隨其所樂遠離而住一切諸天尚不能睹何

況其餘眾生能見彼於涅槃多樂住故於遍遊行彼彼世界親近供養佛菩

薩中及於修習菩提資糧諸聖道中若放逸時諸佛菩薩數數覺悟被覺

悟已於所修行能不放逸(大正 30749a5~b1)

迴向菩提聲聞要想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必須在尚未證入無餘依涅槃

界前才有可能其所使用的方法是善修四神足在住壽一劫或餘一劫的

時間中廣集菩提資糧依四神足之力而住壽一劫或餘一劫這是佛教中

古老的傳說如《長阿含經》卷 2<遊行經>云 佛告阿難諸有修四神足多修習行常念不忘在意所欲可得

不死一劫有餘阿難佛四神足已多修行專念不忘在意所欲

如來可止一劫有餘為世除冥多所饒益天人獲安(大正 115b19~24)

這樣的傳說在聲聞部派中是知道的但何以沒有說到可以依四神足之力

在住壽餘一劫的時間中廣集菩提資糧而成佛呢從時間觀的角度來看

《瑜伽師地論》說「餘一劫者此中意說過於一劫」這是將「餘一劫」

的時間擴充了不論多久時間直到成佛為止而不是一劫多一點的意思

而聲聞部派也許認為「餘一劫」是一劫再多一點的時間因此就沒有說到

可以依四神足之力在住壽一劫或一劫餘的時間中廣集菩提資糧而成

佛但從有部認為入了忍位就無法迴心向大的主張來看則不論「餘一劫」

的時間是長是短都將無法成佛這應該是部派間沒有傳說依四神足之力

在住壽餘一劫的時間中廣集菩提資糧而成佛的主要原因 二十二諸佛威力功德智慧無量深法等無差別為何佛壽有長短國土有淨穢

正法有久住不久住helliphellip (一)《十住毘婆沙論》卷 3大正 2632c3-14

佛功德力者一切去來今佛威力功德智慧無量深法等無差別但隨

諸佛本願因緣helliphellip無量壽命者壽命無量劫過諸算數一劫百劫千

劫萬劫億劫百千萬億那由他阿僧祇劫如是久住為利益憐愍眾生故

一切諸佛雖力能無量壽以本願故有久住世者有不久住者

(二)《俱舍論》卷 27大正 29141b3-9 論曰由三事故諸佛皆等一由資糧等圓滿故二由法身等成辦故三由

利他等究竟故由壽種姓身量等殊諸佛相望容有差別壽異謂佛

壽有短長種異謂佛生剎帝利婆羅門種姓異謂佛姓喬答摩迦葉波等

量異謂佛身有小大等言顯諸佛法住久近等 (三)佛壽命長短(《大智度論》卷 34大正 25312a14- b21)

問曰佛雖有長壽業因緣生於惡世故壽命便短以此短壽能具佛事何

用長為又佛以神通力故一日之中能具佛事何況百歲 答曰此間閻浮提惡故佛壽應短餘處好故佛壽應長 問曰若然者菩薩於此閻浮提淨飯王宮生出家成道是實佛餘處皆是神

通力變化作佛以度眾生 答曰此言非也所以者何餘處閻浮提亦各各言我國是實佛餘處為變化

何以知之若餘處國土自知是化佛則不肯信受教戒又如餘國土人

壽命一劫若佛壽百歲於彼裁無一日眾生則起輕慢不肯受教彼則

以一劫為實佛以此為變化如《首楞嚴經》說「神通遍照佛壽七百

千阿僧祇劫佛告文殊尸利彼佛則是我身彼佛亦言釋迦文佛則是

我身」以是故知諸佛壽命實皆無量為度人故現有長短汝言釋迦

文佛以神通力故所度眾生與人壽不異者則不須百歲一日之中可

具足佛事 如阿難一時心生是念如然燈世尊一切勝佛鞞婆尸佛出於好世

壽命極多能具佛事我釋迦文佛出生惡世壽命極短將無世尊

不能具足佛事耶 爾時世尊入日出三昧從身變化出無量諸佛及無量光明普至十方

一一化佛在諸世界各作佛事或有說法或現神通或現三昧或現

飯食如是之比種種因緣施作佛事而度眾生從三昧起告阿難曰『汝

悉見聞是事不』阿難言『唯然已見』佛告阿難『佛以如是神力

能具佛事不』阿難言『假令佛壽一日大地草木悉為可度眾生則

能度盡何況百歲』 以是故知諸佛壽命皆悉無量為度人故現有長短譬如日出影現

於水隨水大小水大則影久水小則速滅若照琉璃頗梨珠山影則

久住又如火燒草木然少則速滅然多則久住不可以滅處無火

故謂多然處亦無光明長短義亦如是 (參見《佛說首楞嚴三昧經》卷 2大正 15644c)

(四)佛土淨不淨(《大智度論》卷 32大正 25302b12-c10) 一切佛功德皆等無多無少

問曰若爾者何以言阿彌陀佛壽命無量光明千萬億由旬無量劫度眾生

答曰諸佛世界種種有淨不淨有雜

如《三十三天品經》說佛在三十三天安居自恣時至四眾久不見

佛愁思不樂遣目連白佛言「世尊云何捨此眾生住彼天上」

時佛告目連「汝觀三千世界」目連以佛力故觀或見諸佛為大眾

說法或見坐禪或見乞食如是種種施作佛事目連即時五體投地

是時須彌山王跛[跳-兆+我]大動諸天皆大驚怖目連涕泣稽首白

佛「佛有大悲不捨一切作如是種種化度眾生」佛告目連「汝

所見甚少過汝所見東方有國純以黃金為地彼佛弟子皆是阿羅漢

六通無礙復過是東方有國純以白銀為地彼佛弟子皆學辟支佛道

復過是東方有國純以七寶為地其地常有無量光明彼佛所化弟子純

諸菩薩皆得陀羅尼諸三昧門住阿毘跋致地目連當知彼諸佛者

皆是我身如是等東方恒河沙等無量世界有莊嚴者不莊嚴者皆

是我身而作佛事如東方南西北方四維上下亦復如是」

以是故當知釋迦文佛更有清淨世界如阿彌陀國阿彌陀佛亦有嚴

淨不嚴淨世界如釋迦文佛國諸佛大悲徹於骨髓不以世界好醜隨

應度者而教化之如慈母愛子子雖沒在廁溷懃求拯拔不以為惡

(五)清淨國土雜國土(《大智度論》卷 93大正 25711c14-21) 問曰佛憐愍眾生淨佛國土中何以無三惡道眾生 答曰憐愍一切眾生平等無異此中說清淨業因緣是國土中無三惡道

又佛非但一國土乃有十方恒河沙國土佛有清淨國土有雜國土

雜國土中則具有五道淨佛國土或有人天別異或無有人天別異

如過去天王佛國土中唯佛世尊以為法王是故名為天王佛 (六)《維摩詰所說經》〈佛國品第一〉卷 1大正 14538c10-29

舍利弗眾生罪故不見如來佛土嚴淨非如來咎舍利弗我此土淨而汝

不見爾時螺髻梵王語舍利弗『勿作是意謂此佛土以為不淨所以

者何我見釋迦牟尼佛土清淨譬如自在天宮』舍利弗言『我見此土

丘陵坑坎荊蕀沙礫土石諸山穢惡充滿』螺髻梵言『仁者心有高下

不依佛慧故見此土為不淨耳舍利弗菩薩於一切眾生悉皆平等深心

清淨依佛智慧則能見此佛土清淨』於是佛以足指按地即時三千大千

世界若干百千珍寶嚴飾譬如寶莊嚴佛無量功德寶莊嚴土一切大眾

歎未曾有而皆自見坐寶蓮華佛告舍利弗『汝且觀是佛土嚴淨』舍

利弗言『唯然世尊本所不見本所不聞今佛國土嚴淨悉現』佛語

舍利弗『我佛國土常淨若此為欲度斯下劣人故示是眾惡不淨土耳譬

如諸天共寶器食隨其福德飯色有異如是舍利弗若人心淨便見此土功德

莊嚴』 (七)正法久住不久住(《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 183大正 27919a3-16)

問何故過去諸佛有未般涅槃正法即滅有於般涅槃後七日即滅今釋迦佛

千歲方滅耶 答過去諸佛壽量長遠於彼正教所應作者佛在世時多已究竟故法速滅

今世尊釋迦牟尼出百年時壽量短促正教所作雖佛涅槃多未究竟乃

至千歲於中有種善根者有成熟者有解脫者是故經於多時正法方滅

有說過去諸佛所有弟子愛重奢摩他非毘缽舍那由重奢摩他故

恒住寂止不樂傳說契經等十二分教故法速滅 今世尊弟子愛重毘缽舍那非奢摩他由重毘缽舍那故多住觀察皆

樂傳授契經等十二分教是故正法多時乃滅 (八)1《成佛之道》(增注本)p19

從經典看來佛的色身有大小壽命有長短國土有淨穢弟子有多少正

法住世也不一致要知道這是佛的方便示現為了適應眾生的根機才有

這種種差別

2《成佛之道》(增注本)p425-426

佛壽與佛身的長短可說有限量的都是化身化土化身佛為什麼示現這

些差別呢因眾生根性不同有的應以苦切語三惡道是這樣的苦眾生界

是這樣的苦能因此發心修行這是折伏門 有的應以愛語這麼清淨那麼自在就肯發心修行這是攝受門 化身佛就是以這折攝二門來成就眾生的隨機適應如藥能治病就是妙

藥所以不應該生優劣想

3印順法師《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p493 釋尊的生在穢惡時代是出於悲憫眾生的願力願意在穢土成佛救護眾生

脫離一切苦這是重在「悲能拔苦」的精神彌勒是立願生在「佛剎莊嚴

壽命無數」的世界重在慈(彌勒譯為「慈」)的「施與安樂」至於成佛

(智證)度眾生是沒有不同的這是法藏部的見解 說一切有部以為「慈氏菩薩多自饒益少饒益他釋迦菩薩多饒益他少

自饒益」釋尊與彌勒因行的對比釋尊是更富於大悲為眾生的精神所以

彌勒的最初發心比釋迦早了四十餘劫而成佛卻落在釋尊以後這顯得大

悲苦行的菩薩道勝過了為「莊嚴佛剎壽命無數」而發心修行

Page 43: 《十住毘婆沙論》之菩薩修行要略...2006 年佛法度假中文營隊課程講義 《十住毘婆沙論》之菩薩修行要略 釋長慈編 2006/5/22 壹、簡介 一、釋《論》題:

以是故佛重質其事復次雖同一事義門各異先言智慧為一切眾生故

今言頗有是念我等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令一切眾生得無餘涅槃

(大正 25322a7-14)

【經】「舍利弗於汝意云何諸聲聞辟支佛頗有是念我行六波羅蜜成就眾

生莊嚴世界具佛十力四無所畏四無礙智十八不共法度脫無量阿僧

祇眾生令得涅槃不」舍利弗言「不也世尊」(大正 25322a17-26) 二十關於修學菩薩道成佛之殊勝理由

(一)《十住毘婆沙論》卷 1大正 2620b15-c23

問曰三乘所學皆為無餘涅槃若無餘涅槃中無差別者我等何用於恒河沙等

大劫往來生死具足十地不如以聲聞辟支佛乘速滅諸苦

答曰是語弱劣非是大悲有益之言若諸菩薩效汝小心無慈悲意不能精

勤修十地者諸聲聞辟支佛何由得度亦復無有三乘差別所以者何

一切聲聞辟支佛皆由佛出若無諸佛何由而出若不修十地何有

諸佛若無諸佛亦無法僧是故汝所說者則斷三寶種非是大人

有智之言不可聽察hellip如是聲聞辟支佛佛煩惱解脫雖無差別以

度無量眾生久住生死多所利益具足菩薩十地故有大差別

(二)《大毘婆沙論》卷 16大正 2777a24-b4

佛世尊愛恚永斷違順平等拔諍論根滅憍慢本視諸珍寶猶如瓦礫於一

切法覺照無遺無相似愛及恚慢等諸煩惱習已永斷故非如獨覺及諸聲聞

雖斷煩惱而有餘習貪愛習者如尊者阿難憐諸釋種瞋恚習者如尊者畢陵伽

筏蹉語殑伽神言小婢止流吾今欲渡憍慢習者如尊者舍利子棄擲醫藥

愚癡習者如尊者笈房缽底食前咳氣知食未銷不知後苦而復更食如是

等事其類甚多

(阿羅漢仍有習氣參見《大智度論》卷 27大正 25260c2-25)

二十一「是人修集聲聞辟支佛乘法未入法位我當教化令趣佛道」為何強調

「未入法位」 (一)《十住毘婆沙論》卷 7(大正 2655a4~18)

問曰云何名為歸依僧 答曰若諸聲聞人 未入法位者 令發無上心 使得佛十力

先以財施攝 後乃以法施 深信四果僧 不分別貴眾 求聲聞功德 而不證解脫 是名歸依僧 又應念三事

聲聞人者成聲聞乘 未入法位者於聲聞道未得必定能令此人發佛道心而得十力若入法位者

終不可令發無上心設或發心亦不成就如《般若波羅蜜》中尊者須菩提

所說「已入正法位不能發無上心何以故是人於生死已作障隔不復往

來生死發無上心

(二)《小品般若波羅蜜經》卷 1(大正 8540a16~21) 若諸天子未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今應當發若人已入正位則不堪任

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何以故已於生死作障隔故是人若發阿耨多羅三

藐三菩提心我亦隨喜終不斷其功德所以者何上人應求上法(參見《大

智度論》卷 54大正 25442c4~9) (三)印順法師《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p650~651

經中廣舉譬喻形容棄般若法門而取聲聞經者的無知對於傳統佛教採取了

尊重又貶抑的立場這不但維護了般若法門也有誘導聲聞修學般若法門的意

義誘導聲聞修學最顯著的例子如『小品般若波羅蜜經』卷一(大正 8540a)說

若諸天子未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今應當發若人已入正位則不

堪任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何以故已於生死作障隔故是人若發阿

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我亦隨喜終不斷其功德所以者何上人應求上

法 「入正位」是「入正性離生」的舊譯「入正位」聲聞行者就得「須陀洹」(初

果)最多不過七番生死一定要入無餘涅槃這樣就不能長在生死中修菩

薩行所以說「已於生死作障隔」如只有七番生死就不可能發求成佛道的

大心所以說「不堪任」這是依佛教界公認的教理說經上又說如「入正

位」的能發大菩提心求成佛道也是隨喜讚歎的因為上人聲聞聖者

是應該進一步的求更上的成佛法門說聲聞聖者不可能發心又鼓勵他們發心

修菩薩道這是不否定部派佛教的教義而暗示了聲聞聖者迴心的可能特別

是『大如品』依「如」真如而泯「三乘人」與「一(菩薩)乘人」的差

別消融了二乘與菩薩的對立

(四)《大品般若經》卷 22〈遍學品 74〉大正 8381b15-17

若菩薩摩訶薩作八人得須陀洹果乃至得阿羅漢果得辟支佛道然後入菩

薩位無有是處(《大智度論》卷 86大正 25659b26-28)

(五)《維摩詰所說經》卷中(大正 14549b4~b16) 若見無為入正位者不能復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譬如高原陸地不生蓮

華卑濕淤泥乃生此華如是見無為法入正位者終不復能生於佛法煩惱泥

中乃有眾生起佛法耳又如殖種於空終不得生糞壤之地乃能滋茂如是入無

為正位者不生佛法起於我見如須彌山猶能發于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生佛

法矣是故當知一切煩惱為如來種譬如不下巨海不能得無價寶珠如是不入

煩惱大海則不能得一切智寶

(六)《大智度論》卷 27大正 25263b12-25 菩薩初發意時所可怖畏無過聲聞辟支佛地正使墮地獄無如是怖畏

不永破大乘道故阿羅漢辟支佛於此大乘以為永滅譬如空地有樹名舍

摩梨(角+瓜)枝廣大眾鳥集宿一鴿後至住一枝上其枝及(角+瓜)即

時壓折澤神問樹神大鳥鵰鷲皆能任持何至小鳥便不自勝樹神答言

此鳥從我怨家尼俱盧樹上來食彼樹果來栖我上必當放糞子墮地者惡

樹復生為害必大是故於此一鴿大懷憂畏寧捨一枝所全者大菩薩

摩訶薩亦如是於諸外道魔眾及諸結使惡業無如是畏如阿羅漢辟支

佛何以故聲聞辟支佛於菩薩邊亦如彼鴿壞敗大乘心永滅佛業

一切菩薩乃至初發心皆畢定如法華經中說 問曰若菩薩皆畢定佛何以故種種呵二乘不聽菩薩取二乘證 答曰求佛道者應遍知法性是人畏老病死故於法性少分取證便自止息捨

佛道不度眾生諸佛菩薩之所呵責「汝欲捨去會不得離」得阿羅漢證時

不求諸菩薩深三昧又不廣化眾生是則迂迴於佛道稽留 問曰阿羅漢先世因緣所受身必應當滅住在何處而具足佛道 答曰得阿羅漢時三界諸漏因緣盡更不復生三界有淨佛土出於三界乃

至無煩惱之名於是國土佛所聞法華經具足佛道如法華經說「有羅漢若不

聞法華經自謂得滅度我於餘國為說是事汝皆當作佛」

問曰若阿羅漢往淨佛國土受法性身如是應得疾作佛何以言迂迴稽留

答曰是人著小乘因緣捨眾生捨佛道又復虛言得道以是因緣故雖不受

生死苦惱於菩薩根鈍不能疾成佛道不如直往菩薩

復次佛法於五不可思議中最第一今言漏盡阿羅漢還作佛唯佛能知論議

者正可論其事不能測知是故不應戲論若求得佛時乃能了知餘人可信而

不可知(大正 25714a1~25) (七)《大智度論》卷 28大正 25264b7~10

問曰阿羅漢煩惱已盡習亦未盡何以不生(法性生身) 答曰阿羅漢無大慈悲無本誓願度一切眾生又以實際作證已離生死故

(八)如果二乘人可以迴心向大則須耗費多少時間才能成佛呢

1《大般涅槃經》卷 11

一斷三結得須陀洹果不墮地獄畜生餓鬼helliphellip是人未來過八萬劫

便當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迦葉第二人者斷三結縛薄貪恚癡

得斯陀含果名一往來helliphellip是人未來過六萬劫便當得成阿耨多羅三藐

三菩提迦葉第三人者斷五下結得阿那含果更不來此helliphellip是人未

來過四萬劫便當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迦 葉第四人者永斷貪欲瞋恚愚癡得阿羅漢果helliphellip亦非騏驎獨一之

行helliphellip是人未來過二萬劫便當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迦葉第五人

者永斷貪欲瞋恚愚癡得辟支佛道helliphellip真是騏驎獨一之行helliphellip是人未

來過十千劫便當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大正 12431 c16~432a5) 2《瑜伽師地論》卷 80

問迴向菩提聲聞為住無餘依涅槃界中能發趣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耶

為住有餘依涅槃界耶 答唯住有餘依涅槃界中可有此事所以者何以無餘依涅槃界中遠離

一切發起事業一切功用皆悉止息 問若唯住有餘依涅槃界中能發趣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云何但由一

生便能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耶所以者何阿羅漢等尚當無有所餘

一生何況當有多生相續 答由彼要當增諸壽行方能成辦世尊多分依此迴向菩提聲聞密意說

言物類善男子若有善修四神足已能住一劫或餘一劫餘一劫者

此中意說過於一劫彼雖如是增益壽行能發趣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而

所修行極成遲鈍樂涅槃故不如初心始業菩薩彼既如是增壽行已

留有根身別作化身同法者前方便示現於無餘依般涅槃界而般涅槃

由此因緣皆作是念某名尊者於無餘依般涅槃界已般涅槃彼以所留有

根實身即於此界贍部洲中隨其所樂遠離而住一切諸天尚不能睹何

況其餘眾生能見彼於涅槃多樂住故於遍遊行彼彼世界親近供養佛菩

薩中及於修習菩提資糧諸聖道中若放逸時諸佛菩薩數數覺悟被覺

悟已於所修行能不放逸(大正 30749a5~b1)

迴向菩提聲聞要想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必須在尚未證入無餘依涅槃

界前才有可能其所使用的方法是善修四神足在住壽一劫或餘一劫的

時間中廣集菩提資糧依四神足之力而住壽一劫或餘一劫這是佛教中

古老的傳說如《長阿含經》卷 2<遊行經>云 佛告阿難諸有修四神足多修習行常念不忘在意所欲可得

不死一劫有餘阿難佛四神足已多修行專念不忘在意所欲

如來可止一劫有餘為世除冥多所饒益天人獲安(大正 115b19~24)

這樣的傳說在聲聞部派中是知道的但何以沒有說到可以依四神足之力

在住壽餘一劫的時間中廣集菩提資糧而成佛呢從時間觀的角度來看

《瑜伽師地論》說「餘一劫者此中意說過於一劫」這是將「餘一劫」

的時間擴充了不論多久時間直到成佛為止而不是一劫多一點的意思

而聲聞部派也許認為「餘一劫」是一劫再多一點的時間因此就沒有說到

可以依四神足之力在住壽一劫或一劫餘的時間中廣集菩提資糧而成

佛但從有部認為入了忍位就無法迴心向大的主張來看則不論「餘一劫」

的時間是長是短都將無法成佛這應該是部派間沒有傳說依四神足之力

在住壽餘一劫的時間中廣集菩提資糧而成佛的主要原因 二十二諸佛威力功德智慧無量深法等無差別為何佛壽有長短國土有淨穢

正法有久住不久住helliphellip (一)《十住毘婆沙論》卷 3大正 2632c3-14

佛功德力者一切去來今佛威力功德智慧無量深法等無差別但隨

諸佛本願因緣helliphellip無量壽命者壽命無量劫過諸算數一劫百劫千

劫萬劫億劫百千萬億那由他阿僧祇劫如是久住為利益憐愍眾生故

一切諸佛雖力能無量壽以本願故有久住世者有不久住者

(二)《俱舍論》卷 27大正 29141b3-9 論曰由三事故諸佛皆等一由資糧等圓滿故二由法身等成辦故三由

利他等究竟故由壽種姓身量等殊諸佛相望容有差別壽異謂佛

壽有短長種異謂佛生剎帝利婆羅門種姓異謂佛姓喬答摩迦葉波等

量異謂佛身有小大等言顯諸佛法住久近等 (三)佛壽命長短(《大智度論》卷 34大正 25312a14- b21)

問曰佛雖有長壽業因緣生於惡世故壽命便短以此短壽能具佛事何

用長為又佛以神通力故一日之中能具佛事何況百歲 答曰此間閻浮提惡故佛壽應短餘處好故佛壽應長 問曰若然者菩薩於此閻浮提淨飯王宮生出家成道是實佛餘處皆是神

通力變化作佛以度眾生 答曰此言非也所以者何餘處閻浮提亦各各言我國是實佛餘處為變化

何以知之若餘處國土自知是化佛則不肯信受教戒又如餘國土人

壽命一劫若佛壽百歲於彼裁無一日眾生則起輕慢不肯受教彼則

以一劫為實佛以此為變化如《首楞嚴經》說「神通遍照佛壽七百

千阿僧祇劫佛告文殊尸利彼佛則是我身彼佛亦言釋迦文佛則是

我身」以是故知諸佛壽命實皆無量為度人故現有長短汝言釋迦

文佛以神通力故所度眾生與人壽不異者則不須百歲一日之中可

具足佛事 如阿難一時心生是念如然燈世尊一切勝佛鞞婆尸佛出於好世

壽命極多能具佛事我釋迦文佛出生惡世壽命極短將無世尊

不能具足佛事耶 爾時世尊入日出三昧從身變化出無量諸佛及無量光明普至十方

一一化佛在諸世界各作佛事或有說法或現神通或現三昧或現

飯食如是之比種種因緣施作佛事而度眾生從三昧起告阿難曰『汝

悉見聞是事不』阿難言『唯然已見』佛告阿難『佛以如是神力

能具佛事不』阿難言『假令佛壽一日大地草木悉為可度眾生則

能度盡何況百歲』 以是故知諸佛壽命皆悉無量為度人故現有長短譬如日出影現

於水隨水大小水大則影久水小則速滅若照琉璃頗梨珠山影則

久住又如火燒草木然少則速滅然多則久住不可以滅處無火

故謂多然處亦無光明長短義亦如是 (參見《佛說首楞嚴三昧經》卷 2大正 15644c)

(四)佛土淨不淨(《大智度論》卷 32大正 25302b12-c10) 一切佛功德皆等無多無少

問曰若爾者何以言阿彌陀佛壽命無量光明千萬億由旬無量劫度眾生

答曰諸佛世界種種有淨不淨有雜

如《三十三天品經》說佛在三十三天安居自恣時至四眾久不見

佛愁思不樂遣目連白佛言「世尊云何捨此眾生住彼天上」

時佛告目連「汝觀三千世界」目連以佛力故觀或見諸佛為大眾

說法或見坐禪或見乞食如是種種施作佛事目連即時五體投地

是時須彌山王跛[跳-兆+我]大動諸天皆大驚怖目連涕泣稽首白

佛「佛有大悲不捨一切作如是種種化度眾生」佛告目連「汝

所見甚少過汝所見東方有國純以黃金為地彼佛弟子皆是阿羅漢

六通無礙復過是東方有國純以白銀為地彼佛弟子皆學辟支佛道

復過是東方有國純以七寶為地其地常有無量光明彼佛所化弟子純

諸菩薩皆得陀羅尼諸三昧門住阿毘跋致地目連當知彼諸佛者

皆是我身如是等東方恒河沙等無量世界有莊嚴者不莊嚴者皆

是我身而作佛事如東方南西北方四維上下亦復如是」

以是故當知釋迦文佛更有清淨世界如阿彌陀國阿彌陀佛亦有嚴

淨不嚴淨世界如釋迦文佛國諸佛大悲徹於骨髓不以世界好醜隨

應度者而教化之如慈母愛子子雖沒在廁溷懃求拯拔不以為惡

(五)清淨國土雜國土(《大智度論》卷 93大正 25711c14-21) 問曰佛憐愍眾生淨佛國土中何以無三惡道眾生 答曰憐愍一切眾生平等無異此中說清淨業因緣是國土中無三惡道

又佛非但一國土乃有十方恒河沙國土佛有清淨國土有雜國土

雜國土中則具有五道淨佛國土或有人天別異或無有人天別異

如過去天王佛國土中唯佛世尊以為法王是故名為天王佛 (六)《維摩詰所說經》〈佛國品第一〉卷 1大正 14538c10-29

舍利弗眾生罪故不見如來佛土嚴淨非如來咎舍利弗我此土淨而汝

不見爾時螺髻梵王語舍利弗『勿作是意謂此佛土以為不淨所以

者何我見釋迦牟尼佛土清淨譬如自在天宮』舍利弗言『我見此土

丘陵坑坎荊蕀沙礫土石諸山穢惡充滿』螺髻梵言『仁者心有高下

不依佛慧故見此土為不淨耳舍利弗菩薩於一切眾生悉皆平等深心

清淨依佛智慧則能見此佛土清淨』於是佛以足指按地即時三千大千

世界若干百千珍寶嚴飾譬如寶莊嚴佛無量功德寶莊嚴土一切大眾

歎未曾有而皆自見坐寶蓮華佛告舍利弗『汝且觀是佛土嚴淨』舍

利弗言『唯然世尊本所不見本所不聞今佛國土嚴淨悉現』佛語

舍利弗『我佛國土常淨若此為欲度斯下劣人故示是眾惡不淨土耳譬

如諸天共寶器食隨其福德飯色有異如是舍利弗若人心淨便見此土功德

莊嚴』 (七)正法久住不久住(《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 183大正 27919a3-16)

問何故過去諸佛有未般涅槃正法即滅有於般涅槃後七日即滅今釋迦佛

千歲方滅耶 答過去諸佛壽量長遠於彼正教所應作者佛在世時多已究竟故法速滅

今世尊釋迦牟尼出百年時壽量短促正教所作雖佛涅槃多未究竟乃

至千歲於中有種善根者有成熟者有解脫者是故經於多時正法方滅

有說過去諸佛所有弟子愛重奢摩他非毘缽舍那由重奢摩他故

恒住寂止不樂傳說契經等十二分教故法速滅 今世尊弟子愛重毘缽舍那非奢摩他由重毘缽舍那故多住觀察皆

樂傳授契經等十二分教是故正法多時乃滅 (八)1《成佛之道》(增注本)p19

從經典看來佛的色身有大小壽命有長短國土有淨穢弟子有多少正

法住世也不一致要知道這是佛的方便示現為了適應眾生的根機才有

這種種差別

2《成佛之道》(增注本)p425-426

佛壽與佛身的長短可說有限量的都是化身化土化身佛為什麼示現這

些差別呢因眾生根性不同有的應以苦切語三惡道是這樣的苦眾生界

是這樣的苦能因此發心修行這是折伏門 有的應以愛語這麼清淨那麼自在就肯發心修行這是攝受門 化身佛就是以這折攝二門來成就眾生的隨機適應如藥能治病就是妙

藥所以不應該生優劣想

3印順法師《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p493 釋尊的生在穢惡時代是出於悲憫眾生的願力願意在穢土成佛救護眾生

脫離一切苦這是重在「悲能拔苦」的精神彌勒是立願生在「佛剎莊嚴

壽命無數」的世界重在慈(彌勒譯為「慈」)的「施與安樂」至於成佛

(智證)度眾生是沒有不同的這是法藏部的見解 說一切有部以為「慈氏菩薩多自饒益少饒益他釋迦菩薩多饒益他少

自饒益」釋尊與彌勒因行的對比釋尊是更富於大悲為眾生的精神所以

彌勒的最初發心比釋迦早了四十餘劫而成佛卻落在釋尊以後這顯得大

悲苦行的菩薩道勝過了為「莊嚴佛剎壽命無數」而發心修行

Page 44: 《十住毘婆沙論》之菩薩修行要略...2006 年佛法度假中文營隊課程講義 《十住毘婆沙論》之菩薩修行要略 釋長慈編 2006/5/22 壹、簡介 一、釋《論》題:

聲聞人者成聲聞乘 未入法位者於聲聞道未得必定能令此人發佛道心而得十力若入法位者

終不可令發無上心設或發心亦不成就如《般若波羅蜜》中尊者須菩提

所說「已入正法位不能發無上心何以故是人於生死已作障隔不復往

來生死發無上心

(二)《小品般若波羅蜜經》卷 1(大正 8540a16~21) 若諸天子未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今應當發若人已入正位則不堪任

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何以故已於生死作障隔故是人若發阿耨多羅三

藐三菩提心我亦隨喜終不斷其功德所以者何上人應求上法(參見《大

智度論》卷 54大正 25442c4~9) (三)印順法師《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p650~651

經中廣舉譬喻形容棄般若法門而取聲聞經者的無知對於傳統佛教採取了

尊重又貶抑的立場這不但維護了般若法門也有誘導聲聞修學般若法門的意

義誘導聲聞修學最顯著的例子如『小品般若波羅蜜經』卷一(大正 8540a)說

若諸天子未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今應當發若人已入正位則不

堪任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何以故已於生死作障隔故是人若發阿

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我亦隨喜終不斷其功德所以者何上人應求上

法 「入正位」是「入正性離生」的舊譯「入正位」聲聞行者就得「須陀洹」(初

果)最多不過七番生死一定要入無餘涅槃這樣就不能長在生死中修菩

薩行所以說「已於生死作障隔」如只有七番生死就不可能發求成佛道的

大心所以說「不堪任」這是依佛教界公認的教理說經上又說如「入正

位」的能發大菩提心求成佛道也是隨喜讚歎的因為上人聲聞聖者

是應該進一步的求更上的成佛法門說聲聞聖者不可能發心又鼓勵他們發心

修菩薩道這是不否定部派佛教的教義而暗示了聲聞聖者迴心的可能特別

是『大如品』依「如」真如而泯「三乘人」與「一(菩薩)乘人」的差

別消融了二乘與菩薩的對立

(四)《大品般若經》卷 22〈遍學品 74〉大正 8381b15-17

若菩薩摩訶薩作八人得須陀洹果乃至得阿羅漢果得辟支佛道然後入菩

薩位無有是處(《大智度論》卷 86大正 25659b26-28)

(五)《維摩詰所說經》卷中(大正 14549b4~b16) 若見無為入正位者不能復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譬如高原陸地不生蓮

華卑濕淤泥乃生此華如是見無為法入正位者終不復能生於佛法煩惱泥

中乃有眾生起佛法耳又如殖種於空終不得生糞壤之地乃能滋茂如是入無

為正位者不生佛法起於我見如須彌山猶能發于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生佛

法矣是故當知一切煩惱為如來種譬如不下巨海不能得無價寶珠如是不入

煩惱大海則不能得一切智寶

(六)《大智度論》卷 27大正 25263b12-25 菩薩初發意時所可怖畏無過聲聞辟支佛地正使墮地獄無如是怖畏

不永破大乘道故阿羅漢辟支佛於此大乘以為永滅譬如空地有樹名舍

摩梨(角+瓜)枝廣大眾鳥集宿一鴿後至住一枝上其枝及(角+瓜)即

時壓折澤神問樹神大鳥鵰鷲皆能任持何至小鳥便不自勝樹神答言

此鳥從我怨家尼俱盧樹上來食彼樹果來栖我上必當放糞子墮地者惡

樹復生為害必大是故於此一鴿大懷憂畏寧捨一枝所全者大菩薩

摩訶薩亦如是於諸外道魔眾及諸結使惡業無如是畏如阿羅漢辟支

佛何以故聲聞辟支佛於菩薩邊亦如彼鴿壞敗大乘心永滅佛業

一切菩薩乃至初發心皆畢定如法華經中說 問曰若菩薩皆畢定佛何以故種種呵二乘不聽菩薩取二乘證 答曰求佛道者應遍知法性是人畏老病死故於法性少分取證便自止息捨

佛道不度眾生諸佛菩薩之所呵責「汝欲捨去會不得離」得阿羅漢證時

不求諸菩薩深三昧又不廣化眾生是則迂迴於佛道稽留 問曰阿羅漢先世因緣所受身必應當滅住在何處而具足佛道 答曰得阿羅漢時三界諸漏因緣盡更不復生三界有淨佛土出於三界乃

至無煩惱之名於是國土佛所聞法華經具足佛道如法華經說「有羅漢若不

聞法華經自謂得滅度我於餘國為說是事汝皆當作佛」

問曰若阿羅漢往淨佛國土受法性身如是應得疾作佛何以言迂迴稽留

答曰是人著小乘因緣捨眾生捨佛道又復虛言得道以是因緣故雖不受

生死苦惱於菩薩根鈍不能疾成佛道不如直往菩薩

復次佛法於五不可思議中最第一今言漏盡阿羅漢還作佛唯佛能知論議

者正可論其事不能測知是故不應戲論若求得佛時乃能了知餘人可信而

不可知(大正 25714a1~25) (七)《大智度論》卷 28大正 25264b7~10

問曰阿羅漢煩惱已盡習亦未盡何以不生(法性生身) 答曰阿羅漢無大慈悲無本誓願度一切眾生又以實際作證已離生死故

(八)如果二乘人可以迴心向大則須耗費多少時間才能成佛呢

1《大般涅槃經》卷 11

一斷三結得須陀洹果不墮地獄畜生餓鬼helliphellip是人未來過八萬劫

便當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迦葉第二人者斷三結縛薄貪恚癡

得斯陀含果名一往來helliphellip是人未來過六萬劫便當得成阿耨多羅三藐

三菩提迦葉第三人者斷五下結得阿那含果更不來此helliphellip是人未

來過四萬劫便當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迦 葉第四人者永斷貪欲瞋恚愚癡得阿羅漢果helliphellip亦非騏驎獨一之

行helliphellip是人未來過二萬劫便當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迦葉第五人

者永斷貪欲瞋恚愚癡得辟支佛道helliphellip真是騏驎獨一之行helliphellip是人未

來過十千劫便當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大正 12431 c16~432a5) 2《瑜伽師地論》卷 80

問迴向菩提聲聞為住無餘依涅槃界中能發趣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耶

為住有餘依涅槃界耶 答唯住有餘依涅槃界中可有此事所以者何以無餘依涅槃界中遠離

一切發起事業一切功用皆悉止息 問若唯住有餘依涅槃界中能發趣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云何但由一

生便能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耶所以者何阿羅漢等尚當無有所餘

一生何況當有多生相續 答由彼要當增諸壽行方能成辦世尊多分依此迴向菩提聲聞密意說

言物類善男子若有善修四神足已能住一劫或餘一劫餘一劫者

此中意說過於一劫彼雖如是增益壽行能發趣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而

所修行極成遲鈍樂涅槃故不如初心始業菩薩彼既如是增壽行已

留有根身別作化身同法者前方便示現於無餘依般涅槃界而般涅槃

由此因緣皆作是念某名尊者於無餘依般涅槃界已般涅槃彼以所留有

根實身即於此界贍部洲中隨其所樂遠離而住一切諸天尚不能睹何

況其餘眾生能見彼於涅槃多樂住故於遍遊行彼彼世界親近供養佛菩

薩中及於修習菩提資糧諸聖道中若放逸時諸佛菩薩數數覺悟被覺

悟已於所修行能不放逸(大正 30749a5~b1)

迴向菩提聲聞要想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必須在尚未證入無餘依涅槃

界前才有可能其所使用的方法是善修四神足在住壽一劫或餘一劫的

時間中廣集菩提資糧依四神足之力而住壽一劫或餘一劫這是佛教中

古老的傳說如《長阿含經》卷 2<遊行經>云 佛告阿難諸有修四神足多修習行常念不忘在意所欲可得

不死一劫有餘阿難佛四神足已多修行專念不忘在意所欲

如來可止一劫有餘為世除冥多所饒益天人獲安(大正 115b19~24)

這樣的傳說在聲聞部派中是知道的但何以沒有說到可以依四神足之力

在住壽餘一劫的時間中廣集菩提資糧而成佛呢從時間觀的角度來看

《瑜伽師地論》說「餘一劫者此中意說過於一劫」這是將「餘一劫」

的時間擴充了不論多久時間直到成佛為止而不是一劫多一點的意思

而聲聞部派也許認為「餘一劫」是一劫再多一點的時間因此就沒有說到

可以依四神足之力在住壽一劫或一劫餘的時間中廣集菩提資糧而成

佛但從有部認為入了忍位就無法迴心向大的主張來看則不論「餘一劫」

的時間是長是短都將無法成佛這應該是部派間沒有傳說依四神足之力

在住壽餘一劫的時間中廣集菩提資糧而成佛的主要原因 二十二諸佛威力功德智慧無量深法等無差別為何佛壽有長短國土有淨穢

正法有久住不久住helliphellip (一)《十住毘婆沙論》卷 3大正 2632c3-14

佛功德力者一切去來今佛威力功德智慧無量深法等無差別但隨

諸佛本願因緣helliphellip無量壽命者壽命無量劫過諸算數一劫百劫千

劫萬劫億劫百千萬億那由他阿僧祇劫如是久住為利益憐愍眾生故

一切諸佛雖力能無量壽以本願故有久住世者有不久住者

(二)《俱舍論》卷 27大正 29141b3-9 論曰由三事故諸佛皆等一由資糧等圓滿故二由法身等成辦故三由

利他等究竟故由壽種姓身量等殊諸佛相望容有差別壽異謂佛

壽有短長種異謂佛生剎帝利婆羅門種姓異謂佛姓喬答摩迦葉波等

量異謂佛身有小大等言顯諸佛法住久近等 (三)佛壽命長短(《大智度論》卷 34大正 25312a14- b21)

問曰佛雖有長壽業因緣生於惡世故壽命便短以此短壽能具佛事何

用長為又佛以神通力故一日之中能具佛事何況百歲 答曰此間閻浮提惡故佛壽應短餘處好故佛壽應長 問曰若然者菩薩於此閻浮提淨飯王宮生出家成道是實佛餘處皆是神

通力變化作佛以度眾生 答曰此言非也所以者何餘處閻浮提亦各各言我國是實佛餘處為變化

何以知之若餘處國土自知是化佛則不肯信受教戒又如餘國土人

壽命一劫若佛壽百歲於彼裁無一日眾生則起輕慢不肯受教彼則

以一劫為實佛以此為變化如《首楞嚴經》說「神通遍照佛壽七百

千阿僧祇劫佛告文殊尸利彼佛則是我身彼佛亦言釋迦文佛則是

我身」以是故知諸佛壽命實皆無量為度人故現有長短汝言釋迦

文佛以神通力故所度眾生與人壽不異者則不須百歲一日之中可

具足佛事 如阿難一時心生是念如然燈世尊一切勝佛鞞婆尸佛出於好世

壽命極多能具佛事我釋迦文佛出生惡世壽命極短將無世尊

不能具足佛事耶 爾時世尊入日出三昧從身變化出無量諸佛及無量光明普至十方

一一化佛在諸世界各作佛事或有說法或現神通或現三昧或現

飯食如是之比種種因緣施作佛事而度眾生從三昧起告阿難曰『汝

悉見聞是事不』阿難言『唯然已見』佛告阿難『佛以如是神力

能具佛事不』阿難言『假令佛壽一日大地草木悉為可度眾生則

能度盡何況百歲』 以是故知諸佛壽命皆悉無量為度人故現有長短譬如日出影現

於水隨水大小水大則影久水小則速滅若照琉璃頗梨珠山影則

久住又如火燒草木然少則速滅然多則久住不可以滅處無火

故謂多然處亦無光明長短義亦如是 (參見《佛說首楞嚴三昧經》卷 2大正 15644c)

(四)佛土淨不淨(《大智度論》卷 32大正 25302b12-c10) 一切佛功德皆等無多無少

問曰若爾者何以言阿彌陀佛壽命無量光明千萬億由旬無量劫度眾生

答曰諸佛世界種種有淨不淨有雜

如《三十三天品經》說佛在三十三天安居自恣時至四眾久不見

佛愁思不樂遣目連白佛言「世尊云何捨此眾生住彼天上」

時佛告目連「汝觀三千世界」目連以佛力故觀或見諸佛為大眾

說法或見坐禪或見乞食如是種種施作佛事目連即時五體投地

是時須彌山王跛[跳-兆+我]大動諸天皆大驚怖目連涕泣稽首白

佛「佛有大悲不捨一切作如是種種化度眾生」佛告目連「汝

所見甚少過汝所見東方有國純以黃金為地彼佛弟子皆是阿羅漢

六通無礙復過是東方有國純以白銀為地彼佛弟子皆學辟支佛道

復過是東方有國純以七寶為地其地常有無量光明彼佛所化弟子純

諸菩薩皆得陀羅尼諸三昧門住阿毘跋致地目連當知彼諸佛者

皆是我身如是等東方恒河沙等無量世界有莊嚴者不莊嚴者皆

是我身而作佛事如東方南西北方四維上下亦復如是」

以是故當知釋迦文佛更有清淨世界如阿彌陀國阿彌陀佛亦有嚴

淨不嚴淨世界如釋迦文佛國諸佛大悲徹於骨髓不以世界好醜隨

應度者而教化之如慈母愛子子雖沒在廁溷懃求拯拔不以為惡

(五)清淨國土雜國土(《大智度論》卷 93大正 25711c14-21) 問曰佛憐愍眾生淨佛國土中何以無三惡道眾生 答曰憐愍一切眾生平等無異此中說清淨業因緣是國土中無三惡道

又佛非但一國土乃有十方恒河沙國土佛有清淨國土有雜國土

雜國土中則具有五道淨佛國土或有人天別異或無有人天別異

如過去天王佛國土中唯佛世尊以為法王是故名為天王佛 (六)《維摩詰所說經》〈佛國品第一〉卷 1大正 14538c10-29

舍利弗眾生罪故不見如來佛土嚴淨非如來咎舍利弗我此土淨而汝

不見爾時螺髻梵王語舍利弗『勿作是意謂此佛土以為不淨所以

者何我見釋迦牟尼佛土清淨譬如自在天宮』舍利弗言『我見此土

丘陵坑坎荊蕀沙礫土石諸山穢惡充滿』螺髻梵言『仁者心有高下

不依佛慧故見此土為不淨耳舍利弗菩薩於一切眾生悉皆平等深心

清淨依佛智慧則能見此佛土清淨』於是佛以足指按地即時三千大千

世界若干百千珍寶嚴飾譬如寶莊嚴佛無量功德寶莊嚴土一切大眾

歎未曾有而皆自見坐寶蓮華佛告舍利弗『汝且觀是佛土嚴淨』舍

利弗言『唯然世尊本所不見本所不聞今佛國土嚴淨悉現』佛語

舍利弗『我佛國土常淨若此為欲度斯下劣人故示是眾惡不淨土耳譬

如諸天共寶器食隨其福德飯色有異如是舍利弗若人心淨便見此土功德

莊嚴』 (七)正法久住不久住(《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 183大正 27919a3-16)

問何故過去諸佛有未般涅槃正法即滅有於般涅槃後七日即滅今釋迦佛

千歲方滅耶 答過去諸佛壽量長遠於彼正教所應作者佛在世時多已究竟故法速滅

今世尊釋迦牟尼出百年時壽量短促正教所作雖佛涅槃多未究竟乃

至千歲於中有種善根者有成熟者有解脫者是故經於多時正法方滅

有說過去諸佛所有弟子愛重奢摩他非毘缽舍那由重奢摩他故

恒住寂止不樂傳說契經等十二分教故法速滅 今世尊弟子愛重毘缽舍那非奢摩他由重毘缽舍那故多住觀察皆

樂傳授契經等十二分教是故正法多時乃滅 (八)1《成佛之道》(增注本)p19

從經典看來佛的色身有大小壽命有長短國土有淨穢弟子有多少正

法住世也不一致要知道這是佛的方便示現為了適應眾生的根機才有

這種種差別

2《成佛之道》(增注本)p425-426

佛壽與佛身的長短可說有限量的都是化身化土化身佛為什麼示現這

些差別呢因眾生根性不同有的應以苦切語三惡道是這樣的苦眾生界

是這樣的苦能因此發心修行這是折伏門 有的應以愛語這麼清淨那麼自在就肯發心修行這是攝受門 化身佛就是以這折攝二門來成就眾生的隨機適應如藥能治病就是妙

藥所以不應該生優劣想

3印順法師《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p493 釋尊的生在穢惡時代是出於悲憫眾生的願力願意在穢土成佛救護眾生

脫離一切苦這是重在「悲能拔苦」的精神彌勒是立願生在「佛剎莊嚴

壽命無數」的世界重在慈(彌勒譯為「慈」)的「施與安樂」至於成佛

(智證)度眾生是沒有不同的這是法藏部的見解 說一切有部以為「慈氏菩薩多自饒益少饒益他釋迦菩薩多饒益他少

自饒益」釋尊與彌勒因行的對比釋尊是更富於大悲為眾生的精神所以

彌勒的最初發心比釋迦早了四十餘劫而成佛卻落在釋尊以後這顯得大

悲苦行的菩薩道勝過了為「莊嚴佛剎壽命無數」而發心修行

Page 45: 《十住毘婆沙論》之菩薩修行要略...2006 年佛法度假中文營隊課程講義 《十住毘婆沙論》之菩薩修行要略 釋長慈編 2006/5/22 壹、簡介 一、釋《論》題:

法矣是故當知一切煩惱為如來種譬如不下巨海不能得無價寶珠如是不入

煩惱大海則不能得一切智寶

(六)《大智度論》卷 27大正 25263b12-25 菩薩初發意時所可怖畏無過聲聞辟支佛地正使墮地獄無如是怖畏

不永破大乘道故阿羅漢辟支佛於此大乘以為永滅譬如空地有樹名舍

摩梨(角+瓜)枝廣大眾鳥集宿一鴿後至住一枝上其枝及(角+瓜)即

時壓折澤神問樹神大鳥鵰鷲皆能任持何至小鳥便不自勝樹神答言

此鳥從我怨家尼俱盧樹上來食彼樹果來栖我上必當放糞子墮地者惡

樹復生為害必大是故於此一鴿大懷憂畏寧捨一枝所全者大菩薩

摩訶薩亦如是於諸外道魔眾及諸結使惡業無如是畏如阿羅漢辟支

佛何以故聲聞辟支佛於菩薩邊亦如彼鴿壞敗大乘心永滅佛業

一切菩薩乃至初發心皆畢定如法華經中說 問曰若菩薩皆畢定佛何以故種種呵二乘不聽菩薩取二乘證 答曰求佛道者應遍知法性是人畏老病死故於法性少分取證便自止息捨

佛道不度眾生諸佛菩薩之所呵責「汝欲捨去會不得離」得阿羅漢證時

不求諸菩薩深三昧又不廣化眾生是則迂迴於佛道稽留 問曰阿羅漢先世因緣所受身必應當滅住在何處而具足佛道 答曰得阿羅漢時三界諸漏因緣盡更不復生三界有淨佛土出於三界乃

至無煩惱之名於是國土佛所聞法華經具足佛道如法華經說「有羅漢若不

聞法華經自謂得滅度我於餘國為說是事汝皆當作佛」

問曰若阿羅漢往淨佛國土受法性身如是應得疾作佛何以言迂迴稽留

答曰是人著小乘因緣捨眾生捨佛道又復虛言得道以是因緣故雖不受

生死苦惱於菩薩根鈍不能疾成佛道不如直往菩薩

復次佛法於五不可思議中最第一今言漏盡阿羅漢還作佛唯佛能知論議

者正可論其事不能測知是故不應戲論若求得佛時乃能了知餘人可信而

不可知(大正 25714a1~25) (七)《大智度論》卷 28大正 25264b7~10

問曰阿羅漢煩惱已盡習亦未盡何以不生(法性生身) 答曰阿羅漢無大慈悲無本誓願度一切眾生又以實際作證已離生死故

(八)如果二乘人可以迴心向大則須耗費多少時間才能成佛呢

1《大般涅槃經》卷 11

一斷三結得須陀洹果不墮地獄畜生餓鬼helliphellip是人未來過八萬劫

便當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迦葉第二人者斷三結縛薄貪恚癡

得斯陀含果名一往來helliphellip是人未來過六萬劫便當得成阿耨多羅三藐

三菩提迦葉第三人者斷五下結得阿那含果更不來此helliphellip是人未

來過四萬劫便當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迦 葉第四人者永斷貪欲瞋恚愚癡得阿羅漢果helliphellip亦非騏驎獨一之

行helliphellip是人未來過二萬劫便當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迦葉第五人

者永斷貪欲瞋恚愚癡得辟支佛道helliphellip真是騏驎獨一之行helliphellip是人未

來過十千劫便當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大正 12431 c16~432a5) 2《瑜伽師地論》卷 80

問迴向菩提聲聞為住無餘依涅槃界中能發趣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耶

為住有餘依涅槃界耶 答唯住有餘依涅槃界中可有此事所以者何以無餘依涅槃界中遠離

一切發起事業一切功用皆悉止息 問若唯住有餘依涅槃界中能發趣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云何但由一

生便能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耶所以者何阿羅漢等尚當無有所餘

一生何況當有多生相續 答由彼要當增諸壽行方能成辦世尊多分依此迴向菩提聲聞密意說

言物類善男子若有善修四神足已能住一劫或餘一劫餘一劫者

此中意說過於一劫彼雖如是增益壽行能發趣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而

所修行極成遲鈍樂涅槃故不如初心始業菩薩彼既如是增壽行已

留有根身別作化身同法者前方便示現於無餘依般涅槃界而般涅槃

由此因緣皆作是念某名尊者於無餘依般涅槃界已般涅槃彼以所留有

根實身即於此界贍部洲中隨其所樂遠離而住一切諸天尚不能睹何

況其餘眾生能見彼於涅槃多樂住故於遍遊行彼彼世界親近供養佛菩

薩中及於修習菩提資糧諸聖道中若放逸時諸佛菩薩數數覺悟被覺

悟已於所修行能不放逸(大正 30749a5~b1)

迴向菩提聲聞要想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必須在尚未證入無餘依涅槃

界前才有可能其所使用的方法是善修四神足在住壽一劫或餘一劫的

時間中廣集菩提資糧依四神足之力而住壽一劫或餘一劫這是佛教中

古老的傳說如《長阿含經》卷 2<遊行經>云 佛告阿難諸有修四神足多修習行常念不忘在意所欲可得

不死一劫有餘阿難佛四神足已多修行專念不忘在意所欲

如來可止一劫有餘為世除冥多所饒益天人獲安(大正 115b19~24)

這樣的傳說在聲聞部派中是知道的但何以沒有說到可以依四神足之力

在住壽餘一劫的時間中廣集菩提資糧而成佛呢從時間觀的角度來看

《瑜伽師地論》說「餘一劫者此中意說過於一劫」這是將「餘一劫」

的時間擴充了不論多久時間直到成佛為止而不是一劫多一點的意思

而聲聞部派也許認為「餘一劫」是一劫再多一點的時間因此就沒有說到

可以依四神足之力在住壽一劫或一劫餘的時間中廣集菩提資糧而成

佛但從有部認為入了忍位就無法迴心向大的主張來看則不論「餘一劫」

的時間是長是短都將無法成佛這應該是部派間沒有傳說依四神足之力

在住壽餘一劫的時間中廣集菩提資糧而成佛的主要原因 二十二諸佛威力功德智慧無量深法等無差別為何佛壽有長短國土有淨穢

正法有久住不久住helliphellip (一)《十住毘婆沙論》卷 3大正 2632c3-14

佛功德力者一切去來今佛威力功德智慧無量深法等無差別但隨

諸佛本願因緣helliphellip無量壽命者壽命無量劫過諸算數一劫百劫千

劫萬劫億劫百千萬億那由他阿僧祇劫如是久住為利益憐愍眾生故

一切諸佛雖力能無量壽以本願故有久住世者有不久住者

(二)《俱舍論》卷 27大正 29141b3-9 論曰由三事故諸佛皆等一由資糧等圓滿故二由法身等成辦故三由

利他等究竟故由壽種姓身量等殊諸佛相望容有差別壽異謂佛

壽有短長種異謂佛生剎帝利婆羅門種姓異謂佛姓喬答摩迦葉波等

量異謂佛身有小大等言顯諸佛法住久近等 (三)佛壽命長短(《大智度論》卷 34大正 25312a14- b21)

問曰佛雖有長壽業因緣生於惡世故壽命便短以此短壽能具佛事何

用長為又佛以神通力故一日之中能具佛事何況百歲 答曰此間閻浮提惡故佛壽應短餘處好故佛壽應長 問曰若然者菩薩於此閻浮提淨飯王宮生出家成道是實佛餘處皆是神

通力變化作佛以度眾生 答曰此言非也所以者何餘處閻浮提亦各各言我國是實佛餘處為變化

何以知之若餘處國土自知是化佛則不肯信受教戒又如餘國土人

壽命一劫若佛壽百歲於彼裁無一日眾生則起輕慢不肯受教彼則

以一劫為實佛以此為變化如《首楞嚴經》說「神通遍照佛壽七百

千阿僧祇劫佛告文殊尸利彼佛則是我身彼佛亦言釋迦文佛則是

我身」以是故知諸佛壽命實皆無量為度人故現有長短汝言釋迦

文佛以神通力故所度眾生與人壽不異者則不須百歲一日之中可

具足佛事 如阿難一時心生是念如然燈世尊一切勝佛鞞婆尸佛出於好世

壽命極多能具佛事我釋迦文佛出生惡世壽命極短將無世尊

不能具足佛事耶 爾時世尊入日出三昧從身變化出無量諸佛及無量光明普至十方

一一化佛在諸世界各作佛事或有說法或現神通或現三昧或現

飯食如是之比種種因緣施作佛事而度眾生從三昧起告阿難曰『汝

悉見聞是事不』阿難言『唯然已見』佛告阿難『佛以如是神力

能具佛事不』阿難言『假令佛壽一日大地草木悉為可度眾生則

能度盡何況百歲』 以是故知諸佛壽命皆悉無量為度人故現有長短譬如日出影現

於水隨水大小水大則影久水小則速滅若照琉璃頗梨珠山影則

久住又如火燒草木然少則速滅然多則久住不可以滅處無火

故謂多然處亦無光明長短義亦如是 (參見《佛說首楞嚴三昧經》卷 2大正 15644c)

(四)佛土淨不淨(《大智度論》卷 32大正 25302b12-c10) 一切佛功德皆等無多無少

問曰若爾者何以言阿彌陀佛壽命無量光明千萬億由旬無量劫度眾生

答曰諸佛世界種種有淨不淨有雜

如《三十三天品經》說佛在三十三天安居自恣時至四眾久不見

佛愁思不樂遣目連白佛言「世尊云何捨此眾生住彼天上」

時佛告目連「汝觀三千世界」目連以佛力故觀或見諸佛為大眾

說法或見坐禪或見乞食如是種種施作佛事目連即時五體投地

是時須彌山王跛[跳-兆+我]大動諸天皆大驚怖目連涕泣稽首白

佛「佛有大悲不捨一切作如是種種化度眾生」佛告目連「汝

所見甚少過汝所見東方有國純以黃金為地彼佛弟子皆是阿羅漢

六通無礙復過是東方有國純以白銀為地彼佛弟子皆學辟支佛道

復過是東方有國純以七寶為地其地常有無量光明彼佛所化弟子純

諸菩薩皆得陀羅尼諸三昧門住阿毘跋致地目連當知彼諸佛者

皆是我身如是等東方恒河沙等無量世界有莊嚴者不莊嚴者皆

是我身而作佛事如東方南西北方四維上下亦復如是」

以是故當知釋迦文佛更有清淨世界如阿彌陀國阿彌陀佛亦有嚴

淨不嚴淨世界如釋迦文佛國諸佛大悲徹於骨髓不以世界好醜隨

應度者而教化之如慈母愛子子雖沒在廁溷懃求拯拔不以為惡

(五)清淨國土雜國土(《大智度論》卷 93大正 25711c14-21) 問曰佛憐愍眾生淨佛國土中何以無三惡道眾生 答曰憐愍一切眾生平等無異此中說清淨業因緣是國土中無三惡道

又佛非但一國土乃有十方恒河沙國土佛有清淨國土有雜國土

雜國土中則具有五道淨佛國土或有人天別異或無有人天別異

如過去天王佛國土中唯佛世尊以為法王是故名為天王佛 (六)《維摩詰所說經》〈佛國品第一〉卷 1大正 14538c10-29

舍利弗眾生罪故不見如來佛土嚴淨非如來咎舍利弗我此土淨而汝

不見爾時螺髻梵王語舍利弗『勿作是意謂此佛土以為不淨所以

者何我見釋迦牟尼佛土清淨譬如自在天宮』舍利弗言『我見此土

丘陵坑坎荊蕀沙礫土石諸山穢惡充滿』螺髻梵言『仁者心有高下

不依佛慧故見此土為不淨耳舍利弗菩薩於一切眾生悉皆平等深心

清淨依佛智慧則能見此佛土清淨』於是佛以足指按地即時三千大千

世界若干百千珍寶嚴飾譬如寶莊嚴佛無量功德寶莊嚴土一切大眾

歎未曾有而皆自見坐寶蓮華佛告舍利弗『汝且觀是佛土嚴淨』舍

利弗言『唯然世尊本所不見本所不聞今佛國土嚴淨悉現』佛語

舍利弗『我佛國土常淨若此為欲度斯下劣人故示是眾惡不淨土耳譬

如諸天共寶器食隨其福德飯色有異如是舍利弗若人心淨便見此土功德

莊嚴』 (七)正法久住不久住(《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 183大正 27919a3-16)

問何故過去諸佛有未般涅槃正法即滅有於般涅槃後七日即滅今釋迦佛

千歲方滅耶 答過去諸佛壽量長遠於彼正教所應作者佛在世時多已究竟故法速滅

今世尊釋迦牟尼出百年時壽量短促正教所作雖佛涅槃多未究竟乃

至千歲於中有種善根者有成熟者有解脫者是故經於多時正法方滅

有說過去諸佛所有弟子愛重奢摩他非毘缽舍那由重奢摩他故

恒住寂止不樂傳說契經等十二分教故法速滅 今世尊弟子愛重毘缽舍那非奢摩他由重毘缽舍那故多住觀察皆

樂傳授契經等十二分教是故正法多時乃滅 (八)1《成佛之道》(增注本)p19

從經典看來佛的色身有大小壽命有長短國土有淨穢弟子有多少正

法住世也不一致要知道這是佛的方便示現為了適應眾生的根機才有

這種種差別

2《成佛之道》(增注本)p425-426

佛壽與佛身的長短可說有限量的都是化身化土化身佛為什麼示現這

些差別呢因眾生根性不同有的應以苦切語三惡道是這樣的苦眾生界

是這樣的苦能因此發心修行這是折伏門 有的應以愛語這麼清淨那麼自在就肯發心修行這是攝受門 化身佛就是以這折攝二門來成就眾生的隨機適應如藥能治病就是妙

藥所以不應該生優劣想

3印順法師《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p493 釋尊的生在穢惡時代是出於悲憫眾生的願力願意在穢土成佛救護眾生

脫離一切苦這是重在「悲能拔苦」的精神彌勒是立願生在「佛剎莊嚴

壽命無數」的世界重在慈(彌勒譯為「慈」)的「施與安樂」至於成佛

(智證)度眾生是沒有不同的這是法藏部的見解 說一切有部以為「慈氏菩薩多自饒益少饒益他釋迦菩薩多饒益他少

自饒益」釋尊與彌勒因行的對比釋尊是更富於大悲為眾生的精神所以

彌勒的最初發心比釋迦早了四十餘劫而成佛卻落在釋尊以後這顯得大

悲苦行的菩薩道勝過了為「莊嚴佛剎壽命無數」而發心修行

Page 46: 《十住毘婆沙論》之菩薩修行要略...2006 年佛法度假中文營隊課程講義 《十住毘婆沙論》之菩薩修行要略 釋長慈編 2006/5/22 壹、簡介 一、釋《論》題:

一斷三結得須陀洹果不墮地獄畜生餓鬼helliphellip是人未來過八萬劫

便當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迦葉第二人者斷三結縛薄貪恚癡

得斯陀含果名一往來helliphellip是人未來過六萬劫便當得成阿耨多羅三藐

三菩提迦葉第三人者斷五下結得阿那含果更不來此helliphellip是人未

來過四萬劫便當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迦 葉第四人者永斷貪欲瞋恚愚癡得阿羅漢果helliphellip亦非騏驎獨一之

行helliphellip是人未來過二萬劫便當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迦葉第五人

者永斷貪欲瞋恚愚癡得辟支佛道helliphellip真是騏驎獨一之行helliphellip是人未

來過十千劫便當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大正 12431 c16~432a5) 2《瑜伽師地論》卷 80

問迴向菩提聲聞為住無餘依涅槃界中能發趣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耶

為住有餘依涅槃界耶 答唯住有餘依涅槃界中可有此事所以者何以無餘依涅槃界中遠離

一切發起事業一切功用皆悉止息 問若唯住有餘依涅槃界中能發趣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云何但由一

生便能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耶所以者何阿羅漢等尚當無有所餘

一生何況當有多生相續 答由彼要當增諸壽行方能成辦世尊多分依此迴向菩提聲聞密意說

言物類善男子若有善修四神足已能住一劫或餘一劫餘一劫者

此中意說過於一劫彼雖如是增益壽行能發趣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而

所修行極成遲鈍樂涅槃故不如初心始業菩薩彼既如是增壽行已

留有根身別作化身同法者前方便示現於無餘依般涅槃界而般涅槃

由此因緣皆作是念某名尊者於無餘依般涅槃界已般涅槃彼以所留有

根實身即於此界贍部洲中隨其所樂遠離而住一切諸天尚不能睹何

況其餘眾生能見彼於涅槃多樂住故於遍遊行彼彼世界親近供養佛菩

薩中及於修習菩提資糧諸聖道中若放逸時諸佛菩薩數數覺悟被覺

悟已於所修行能不放逸(大正 30749a5~b1)

迴向菩提聲聞要想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必須在尚未證入無餘依涅槃

界前才有可能其所使用的方法是善修四神足在住壽一劫或餘一劫的

時間中廣集菩提資糧依四神足之力而住壽一劫或餘一劫這是佛教中

古老的傳說如《長阿含經》卷 2<遊行經>云 佛告阿難諸有修四神足多修習行常念不忘在意所欲可得

不死一劫有餘阿難佛四神足已多修行專念不忘在意所欲

如來可止一劫有餘為世除冥多所饒益天人獲安(大正 115b19~24)

這樣的傳說在聲聞部派中是知道的但何以沒有說到可以依四神足之力

在住壽餘一劫的時間中廣集菩提資糧而成佛呢從時間觀的角度來看

《瑜伽師地論》說「餘一劫者此中意說過於一劫」這是將「餘一劫」

的時間擴充了不論多久時間直到成佛為止而不是一劫多一點的意思

而聲聞部派也許認為「餘一劫」是一劫再多一點的時間因此就沒有說到

可以依四神足之力在住壽一劫或一劫餘的時間中廣集菩提資糧而成

佛但從有部認為入了忍位就無法迴心向大的主張來看則不論「餘一劫」

的時間是長是短都將無法成佛這應該是部派間沒有傳說依四神足之力

在住壽餘一劫的時間中廣集菩提資糧而成佛的主要原因 二十二諸佛威力功德智慧無量深法等無差別為何佛壽有長短國土有淨穢

正法有久住不久住helliphellip (一)《十住毘婆沙論》卷 3大正 2632c3-14

佛功德力者一切去來今佛威力功德智慧無量深法等無差別但隨

諸佛本願因緣helliphellip無量壽命者壽命無量劫過諸算數一劫百劫千

劫萬劫億劫百千萬億那由他阿僧祇劫如是久住為利益憐愍眾生故

一切諸佛雖力能無量壽以本願故有久住世者有不久住者

(二)《俱舍論》卷 27大正 29141b3-9 論曰由三事故諸佛皆等一由資糧等圓滿故二由法身等成辦故三由

利他等究竟故由壽種姓身量等殊諸佛相望容有差別壽異謂佛

壽有短長種異謂佛生剎帝利婆羅門種姓異謂佛姓喬答摩迦葉波等

量異謂佛身有小大等言顯諸佛法住久近等 (三)佛壽命長短(《大智度論》卷 34大正 25312a14- b21)

問曰佛雖有長壽業因緣生於惡世故壽命便短以此短壽能具佛事何

用長為又佛以神通力故一日之中能具佛事何況百歲 答曰此間閻浮提惡故佛壽應短餘處好故佛壽應長 問曰若然者菩薩於此閻浮提淨飯王宮生出家成道是實佛餘處皆是神

通力變化作佛以度眾生 答曰此言非也所以者何餘處閻浮提亦各各言我國是實佛餘處為變化

何以知之若餘處國土自知是化佛則不肯信受教戒又如餘國土人

壽命一劫若佛壽百歲於彼裁無一日眾生則起輕慢不肯受教彼則

以一劫為實佛以此為變化如《首楞嚴經》說「神通遍照佛壽七百

千阿僧祇劫佛告文殊尸利彼佛則是我身彼佛亦言釋迦文佛則是

我身」以是故知諸佛壽命實皆無量為度人故現有長短汝言釋迦

文佛以神通力故所度眾生與人壽不異者則不須百歲一日之中可

具足佛事 如阿難一時心生是念如然燈世尊一切勝佛鞞婆尸佛出於好世

壽命極多能具佛事我釋迦文佛出生惡世壽命極短將無世尊

不能具足佛事耶 爾時世尊入日出三昧從身變化出無量諸佛及無量光明普至十方

一一化佛在諸世界各作佛事或有說法或現神通或現三昧或現

飯食如是之比種種因緣施作佛事而度眾生從三昧起告阿難曰『汝

悉見聞是事不』阿難言『唯然已見』佛告阿難『佛以如是神力

能具佛事不』阿難言『假令佛壽一日大地草木悉為可度眾生則

能度盡何況百歲』 以是故知諸佛壽命皆悉無量為度人故現有長短譬如日出影現

於水隨水大小水大則影久水小則速滅若照琉璃頗梨珠山影則

久住又如火燒草木然少則速滅然多則久住不可以滅處無火

故謂多然處亦無光明長短義亦如是 (參見《佛說首楞嚴三昧經》卷 2大正 15644c)

(四)佛土淨不淨(《大智度論》卷 32大正 25302b12-c10) 一切佛功德皆等無多無少

問曰若爾者何以言阿彌陀佛壽命無量光明千萬億由旬無量劫度眾生

答曰諸佛世界種種有淨不淨有雜

如《三十三天品經》說佛在三十三天安居自恣時至四眾久不見

佛愁思不樂遣目連白佛言「世尊云何捨此眾生住彼天上」

時佛告目連「汝觀三千世界」目連以佛力故觀或見諸佛為大眾

說法或見坐禪或見乞食如是種種施作佛事目連即時五體投地

是時須彌山王跛[跳-兆+我]大動諸天皆大驚怖目連涕泣稽首白

佛「佛有大悲不捨一切作如是種種化度眾生」佛告目連「汝

所見甚少過汝所見東方有國純以黃金為地彼佛弟子皆是阿羅漢

六通無礙復過是東方有國純以白銀為地彼佛弟子皆學辟支佛道

復過是東方有國純以七寶為地其地常有無量光明彼佛所化弟子純

諸菩薩皆得陀羅尼諸三昧門住阿毘跋致地目連當知彼諸佛者

皆是我身如是等東方恒河沙等無量世界有莊嚴者不莊嚴者皆

是我身而作佛事如東方南西北方四維上下亦復如是」

以是故當知釋迦文佛更有清淨世界如阿彌陀國阿彌陀佛亦有嚴

淨不嚴淨世界如釋迦文佛國諸佛大悲徹於骨髓不以世界好醜隨

應度者而教化之如慈母愛子子雖沒在廁溷懃求拯拔不以為惡

(五)清淨國土雜國土(《大智度論》卷 93大正 25711c14-21) 問曰佛憐愍眾生淨佛國土中何以無三惡道眾生 答曰憐愍一切眾生平等無異此中說清淨業因緣是國土中無三惡道

又佛非但一國土乃有十方恒河沙國土佛有清淨國土有雜國土

雜國土中則具有五道淨佛國土或有人天別異或無有人天別異

如過去天王佛國土中唯佛世尊以為法王是故名為天王佛 (六)《維摩詰所說經》〈佛國品第一〉卷 1大正 14538c10-29

舍利弗眾生罪故不見如來佛土嚴淨非如來咎舍利弗我此土淨而汝

不見爾時螺髻梵王語舍利弗『勿作是意謂此佛土以為不淨所以

者何我見釋迦牟尼佛土清淨譬如自在天宮』舍利弗言『我見此土

丘陵坑坎荊蕀沙礫土石諸山穢惡充滿』螺髻梵言『仁者心有高下

不依佛慧故見此土為不淨耳舍利弗菩薩於一切眾生悉皆平等深心

清淨依佛智慧則能見此佛土清淨』於是佛以足指按地即時三千大千

世界若干百千珍寶嚴飾譬如寶莊嚴佛無量功德寶莊嚴土一切大眾

歎未曾有而皆自見坐寶蓮華佛告舍利弗『汝且觀是佛土嚴淨』舍

利弗言『唯然世尊本所不見本所不聞今佛國土嚴淨悉現』佛語

舍利弗『我佛國土常淨若此為欲度斯下劣人故示是眾惡不淨土耳譬

如諸天共寶器食隨其福德飯色有異如是舍利弗若人心淨便見此土功德

莊嚴』 (七)正法久住不久住(《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 183大正 27919a3-16)

問何故過去諸佛有未般涅槃正法即滅有於般涅槃後七日即滅今釋迦佛

千歲方滅耶 答過去諸佛壽量長遠於彼正教所應作者佛在世時多已究竟故法速滅

今世尊釋迦牟尼出百年時壽量短促正教所作雖佛涅槃多未究竟乃

至千歲於中有種善根者有成熟者有解脫者是故經於多時正法方滅

有說過去諸佛所有弟子愛重奢摩他非毘缽舍那由重奢摩他故

恒住寂止不樂傳說契經等十二分教故法速滅 今世尊弟子愛重毘缽舍那非奢摩他由重毘缽舍那故多住觀察皆

樂傳授契經等十二分教是故正法多時乃滅 (八)1《成佛之道》(增注本)p19

從經典看來佛的色身有大小壽命有長短國土有淨穢弟子有多少正

法住世也不一致要知道這是佛的方便示現為了適應眾生的根機才有

這種種差別

2《成佛之道》(增注本)p425-426

佛壽與佛身的長短可說有限量的都是化身化土化身佛為什麼示現這

些差別呢因眾生根性不同有的應以苦切語三惡道是這樣的苦眾生界

是這樣的苦能因此發心修行這是折伏門 有的應以愛語這麼清淨那麼自在就肯發心修行這是攝受門 化身佛就是以這折攝二門來成就眾生的隨機適應如藥能治病就是妙

藥所以不應該生優劣想

3印順法師《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p493 釋尊的生在穢惡時代是出於悲憫眾生的願力願意在穢土成佛救護眾生

脫離一切苦這是重在「悲能拔苦」的精神彌勒是立願生在「佛剎莊嚴

壽命無數」的世界重在慈(彌勒譯為「慈」)的「施與安樂」至於成佛

(智證)度眾生是沒有不同的這是法藏部的見解 說一切有部以為「慈氏菩薩多自饒益少饒益他釋迦菩薩多饒益他少

自饒益」釋尊與彌勒因行的對比釋尊是更富於大悲為眾生的精神所以

彌勒的最初發心比釋迦早了四十餘劫而成佛卻落在釋尊以後這顯得大

悲苦行的菩薩道勝過了為「莊嚴佛剎壽命無數」而發心修行

Page 47: 《十住毘婆沙論》之菩薩修行要略...2006 年佛法度假中文營隊課程講義 《十住毘婆沙論》之菩薩修行要略 釋長慈編 2006/5/22 壹、簡介 一、釋《論》題:

如來可止一劫有餘為世除冥多所饒益天人獲安(大正 115b19~24)

這樣的傳說在聲聞部派中是知道的但何以沒有說到可以依四神足之力

在住壽餘一劫的時間中廣集菩提資糧而成佛呢從時間觀的角度來看

《瑜伽師地論》說「餘一劫者此中意說過於一劫」這是將「餘一劫」

的時間擴充了不論多久時間直到成佛為止而不是一劫多一點的意思

而聲聞部派也許認為「餘一劫」是一劫再多一點的時間因此就沒有說到

可以依四神足之力在住壽一劫或一劫餘的時間中廣集菩提資糧而成

佛但從有部認為入了忍位就無法迴心向大的主張來看則不論「餘一劫」

的時間是長是短都將無法成佛這應該是部派間沒有傳說依四神足之力

在住壽餘一劫的時間中廣集菩提資糧而成佛的主要原因 二十二諸佛威力功德智慧無量深法等無差別為何佛壽有長短國土有淨穢

正法有久住不久住helliphellip (一)《十住毘婆沙論》卷 3大正 2632c3-14

佛功德力者一切去來今佛威力功德智慧無量深法等無差別但隨

諸佛本願因緣helliphellip無量壽命者壽命無量劫過諸算數一劫百劫千

劫萬劫億劫百千萬億那由他阿僧祇劫如是久住為利益憐愍眾生故

一切諸佛雖力能無量壽以本願故有久住世者有不久住者

(二)《俱舍論》卷 27大正 29141b3-9 論曰由三事故諸佛皆等一由資糧等圓滿故二由法身等成辦故三由

利他等究竟故由壽種姓身量等殊諸佛相望容有差別壽異謂佛

壽有短長種異謂佛生剎帝利婆羅門種姓異謂佛姓喬答摩迦葉波等

量異謂佛身有小大等言顯諸佛法住久近等 (三)佛壽命長短(《大智度論》卷 34大正 25312a14- b21)

問曰佛雖有長壽業因緣生於惡世故壽命便短以此短壽能具佛事何

用長為又佛以神通力故一日之中能具佛事何況百歲 答曰此間閻浮提惡故佛壽應短餘處好故佛壽應長 問曰若然者菩薩於此閻浮提淨飯王宮生出家成道是實佛餘處皆是神

通力變化作佛以度眾生 答曰此言非也所以者何餘處閻浮提亦各各言我國是實佛餘處為變化

何以知之若餘處國土自知是化佛則不肯信受教戒又如餘國土人

壽命一劫若佛壽百歲於彼裁無一日眾生則起輕慢不肯受教彼則

以一劫為實佛以此為變化如《首楞嚴經》說「神通遍照佛壽七百

千阿僧祇劫佛告文殊尸利彼佛則是我身彼佛亦言釋迦文佛則是

我身」以是故知諸佛壽命實皆無量為度人故現有長短汝言釋迦

文佛以神通力故所度眾生與人壽不異者則不須百歲一日之中可

具足佛事 如阿難一時心生是念如然燈世尊一切勝佛鞞婆尸佛出於好世

壽命極多能具佛事我釋迦文佛出生惡世壽命極短將無世尊

不能具足佛事耶 爾時世尊入日出三昧從身變化出無量諸佛及無量光明普至十方

一一化佛在諸世界各作佛事或有說法或現神通或現三昧或現

飯食如是之比種種因緣施作佛事而度眾生從三昧起告阿難曰『汝

悉見聞是事不』阿難言『唯然已見』佛告阿難『佛以如是神力

能具佛事不』阿難言『假令佛壽一日大地草木悉為可度眾生則

能度盡何況百歲』 以是故知諸佛壽命皆悉無量為度人故現有長短譬如日出影現

於水隨水大小水大則影久水小則速滅若照琉璃頗梨珠山影則

久住又如火燒草木然少則速滅然多則久住不可以滅處無火

故謂多然處亦無光明長短義亦如是 (參見《佛說首楞嚴三昧經》卷 2大正 15644c)

(四)佛土淨不淨(《大智度論》卷 32大正 25302b12-c10) 一切佛功德皆等無多無少

問曰若爾者何以言阿彌陀佛壽命無量光明千萬億由旬無量劫度眾生

答曰諸佛世界種種有淨不淨有雜

如《三十三天品經》說佛在三十三天安居自恣時至四眾久不見

佛愁思不樂遣目連白佛言「世尊云何捨此眾生住彼天上」

時佛告目連「汝觀三千世界」目連以佛力故觀或見諸佛為大眾

說法或見坐禪或見乞食如是種種施作佛事目連即時五體投地

是時須彌山王跛[跳-兆+我]大動諸天皆大驚怖目連涕泣稽首白

佛「佛有大悲不捨一切作如是種種化度眾生」佛告目連「汝

所見甚少過汝所見東方有國純以黃金為地彼佛弟子皆是阿羅漢

六通無礙復過是東方有國純以白銀為地彼佛弟子皆學辟支佛道

復過是東方有國純以七寶為地其地常有無量光明彼佛所化弟子純

諸菩薩皆得陀羅尼諸三昧門住阿毘跋致地目連當知彼諸佛者

皆是我身如是等東方恒河沙等無量世界有莊嚴者不莊嚴者皆

是我身而作佛事如東方南西北方四維上下亦復如是」

以是故當知釋迦文佛更有清淨世界如阿彌陀國阿彌陀佛亦有嚴

淨不嚴淨世界如釋迦文佛國諸佛大悲徹於骨髓不以世界好醜隨

應度者而教化之如慈母愛子子雖沒在廁溷懃求拯拔不以為惡

(五)清淨國土雜國土(《大智度論》卷 93大正 25711c14-21) 問曰佛憐愍眾生淨佛國土中何以無三惡道眾生 答曰憐愍一切眾生平等無異此中說清淨業因緣是國土中無三惡道

又佛非但一國土乃有十方恒河沙國土佛有清淨國土有雜國土

雜國土中則具有五道淨佛國土或有人天別異或無有人天別異

如過去天王佛國土中唯佛世尊以為法王是故名為天王佛 (六)《維摩詰所說經》〈佛國品第一〉卷 1大正 14538c10-29

舍利弗眾生罪故不見如來佛土嚴淨非如來咎舍利弗我此土淨而汝

不見爾時螺髻梵王語舍利弗『勿作是意謂此佛土以為不淨所以

者何我見釋迦牟尼佛土清淨譬如自在天宮』舍利弗言『我見此土

丘陵坑坎荊蕀沙礫土石諸山穢惡充滿』螺髻梵言『仁者心有高下

不依佛慧故見此土為不淨耳舍利弗菩薩於一切眾生悉皆平等深心

清淨依佛智慧則能見此佛土清淨』於是佛以足指按地即時三千大千

世界若干百千珍寶嚴飾譬如寶莊嚴佛無量功德寶莊嚴土一切大眾

歎未曾有而皆自見坐寶蓮華佛告舍利弗『汝且觀是佛土嚴淨』舍

利弗言『唯然世尊本所不見本所不聞今佛國土嚴淨悉現』佛語

舍利弗『我佛國土常淨若此為欲度斯下劣人故示是眾惡不淨土耳譬

如諸天共寶器食隨其福德飯色有異如是舍利弗若人心淨便見此土功德

莊嚴』 (七)正法久住不久住(《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 183大正 27919a3-16)

問何故過去諸佛有未般涅槃正法即滅有於般涅槃後七日即滅今釋迦佛

千歲方滅耶 答過去諸佛壽量長遠於彼正教所應作者佛在世時多已究竟故法速滅

今世尊釋迦牟尼出百年時壽量短促正教所作雖佛涅槃多未究竟乃

至千歲於中有種善根者有成熟者有解脫者是故經於多時正法方滅

有說過去諸佛所有弟子愛重奢摩他非毘缽舍那由重奢摩他故

恒住寂止不樂傳說契經等十二分教故法速滅 今世尊弟子愛重毘缽舍那非奢摩他由重毘缽舍那故多住觀察皆

樂傳授契經等十二分教是故正法多時乃滅 (八)1《成佛之道》(增注本)p19

從經典看來佛的色身有大小壽命有長短國土有淨穢弟子有多少正

法住世也不一致要知道這是佛的方便示現為了適應眾生的根機才有

這種種差別

2《成佛之道》(增注本)p425-426

佛壽與佛身的長短可說有限量的都是化身化土化身佛為什麼示現這

些差別呢因眾生根性不同有的應以苦切語三惡道是這樣的苦眾生界

是這樣的苦能因此發心修行這是折伏門 有的應以愛語這麼清淨那麼自在就肯發心修行這是攝受門 化身佛就是以這折攝二門來成就眾生的隨機適應如藥能治病就是妙

藥所以不應該生優劣想

3印順法師《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p493 釋尊的生在穢惡時代是出於悲憫眾生的願力願意在穢土成佛救護眾生

脫離一切苦這是重在「悲能拔苦」的精神彌勒是立願生在「佛剎莊嚴

壽命無數」的世界重在慈(彌勒譯為「慈」)的「施與安樂」至於成佛

(智證)度眾生是沒有不同的這是法藏部的見解 說一切有部以為「慈氏菩薩多自饒益少饒益他釋迦菩薩多饒益他少

自饒益」釋尊與彌勒因行的對比釋尊是更富於大悲為眾生的精神所以

彌勒的最初發心比釋迦早了四十餘劫而成佛卻落在釋尊以後這顯得大

悲苦行的菩薩道勝過了為「莊嚴佛剎壽命無數」而發心修行

Page 48: 《十住毘婆沙論》之菩薩修行要略...2006 年佛法度假中文營隊課程講義 《十住毘婆沙論》之菩薩修行要略 釋長慈編 2006/5/22 壹、簡介 一、釋《論》題:

以一劫為實佛以此為變化如《首楞嚴經》說「神通遍照佛壽七百

千阿僧祇劫佛告文殊尸利彼佛則是我身彼佛亦言釋迦文佛則是

我身」以是故知諸佛壽命實皆無量為度人故現有長短汝言釋迦

文佛以神通力故所度眾生與人壽不異者則不須百歲一日之中可

具足佛事 如阿難一時心生是念如然燈世尊一切勝佛鞞婆尸佛出於好世

壽命極多能具佛事我釋迦文佛出生惡世壽命極短將無世尊

不能具足佛事耶 爾時世尊入日出三昧從身變化出無量諸佛及無量光明普至十方

一一化佛在諸世界各作佛事或有說法或現神通或現三昧或現

飯食如是之比種種因緣施作佛事而度眾生從三昧起告阿難曰『汝

悉見聞是事不』阿難言『唯然已見』佛告阿難『佛以如是神力

能具佛事不』阿難言『假令佛壽一日大地草木悉為可度眾生則

能度盡何況百歲』 以是故知諸佛壽命皆悉無量為度人故現有長短譬如日出影現

於水隨水大小水大則影久水小則速滅若照琉璃頗梨珠山影則

久住又如火燒草木然少則速滅然多則久住不可以滅處無火

故謂多然處亦無光明長短義亦如是 (參見《佛說首楞嚴三昧經》卷 2大正 15644c)

(四)佛土淨不淨(《大智度論》卷 32大正 25302b12-c10) 一切佛功德皆等無多無少

問曰若爾者何以言阿彌陀佛壽命無量光明千萬億由旬無量劫度眾生

答曰諸佛世界種種有淨不淨有雜

如《三十三天品經》說佛在三十三天安居自恣時至四眾久不見

佛愁思不樂遣目連白佛言「世尊云何捨此眾生住彼天上」

時佛告目連「汝觀三千世界」目連以佛力故觀或見諸佛為大眾

說法或見坐禪或見乞食如是種種施作佛事目連即時五體投地

是時須彌山王跛[跳-兆+我]大動諸天皆大驚怖目連涕泣稽首白

佛「佛有大悲不捨一切作如是種種化度眾生」佛告目連「汝

所見甚少過汝所見東方有國純以黃金為地彼佛弟子皆是阿羅漢

六通無礙復過是東方有國純以白銀為地彼佛弟子皆學辟支佛道

復過是東方有國純以七寶為地其地常有無量光明彼佛所化弟子純

諸菩薩皆得陀羅尼諸三昧門住阿毘跋致地目連當知彼諸佛者

皆是我身如是等東方恒河沙等無量世界有莊嚴者不莊嚴者皆

是我身而作佛事如東方南西北方四維上下亦復如是」

以是故當知釋迦文佛更有清淨世界如阿彌陀國阿彌陀佛亦有嚴

淨不嚴淨世界如釋迦文佛國諸佛大悲徹於骨髓不以世界好醜隨

應度者而教化之如慈母愛子子雖沒在廁溷懃求拯拔不以為惡

(五)清淨國土雜國土(《大智度論》卷 93大正 25711c14-21) 問曰佛憐愍眾生淨佛國土中何以無三惡道眾生 答曰憐愍一切眾生平等無異此中說清淨業因緣是國土中無三惡道

又佛非但一國土乃有十方恒河沙國土佛有清淨國土有雜國土

雜國土中則具有五道淨佛國土或有人天別異或無有人天別異

如過去天王佛國土中唯佛世尊以為法王是故名為天王佛 (六)《維摩詰所說經》〈佛國品第一〉卷 1大正 14538c10-29

舍利弗眾生罪故不見如來佛土嚴淨非如來咎舍利弗我此土淨而汝

不見爾時螺髻梵王語舍利弗『勿作是意謂此佛土以為不淨所以

者何我見釋迦牟尼佛土清淨譬如自在天宮』舍利弗言『我見此土

丘陵坑坎荊蕀沙礫土石諸山穢惡充滿』螺髻梵言『仁者心有高下

不依佛慧故見此土為不淨耳舍利弗菩薩於一切眾生悉皆平等深心

清淨依佛智慧則能見此佛土清淨』於是佛以足指按地即時三千大千

世界若干百千珍寶嚴飾譬如寶莊嚴佛無量功德寶莊嚴土一切大眾

歎未曾有而皆自見坐寶蓮華佛告舍利弗『汝且觀是佛土嚴淨』舍

利弗言『唯然世尊本所不見本所不聞今佛國土嚴淨悉現』佛語

舍利弗『我佛國土常淨若此為欲度斯下劣人故示是眾惡不淨土耳譬

如諸天共寶器食隨其福德飯色有異如是舍利弗若人心淨便見此土功德

莊嚴』 (七)正法久住不久住(《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 183大正 27919a3-16)

問何故過去諸佛有未般涅槃正法即滅有於般涅槃後七日即滅今釋迦佛

千歲方滅耶 答過去諸佛壽量長遠於彼正教所應作者佛在世時多已究竟故法速滅

今世尊釋迦牟尼出百年時壽量短促正教所作雖佛涅槃多未究竟乃

至千歲於中有種善根者有成熟者有解脫者是故經於多時正法方滅

有說過去諸佛所有弟子愛重奢摩他非毘缽舍那由重奢摩他故

恒住寂止不樂傳說契經等十二分教故法速滅 今世尊弟子愛重毘缽舍那非奢摩他由重毘缽舍那故多住觀察皆

樂傳授契經等十二分教是故正法多時乃滅 (八)1《成佛之道》(增注本)p19

從經典看來佛的色身有大小壽命有長短國土有淨穢弟子有多少正

法住世也不一致要知道這是佛的方便示現為了適應眾生的根機才有

這種種差別

2《成佛之道》(增注本)p425-426

佛壽與佛身的長短可說有限量的都是化身化土化身佛為什麼示現這

些差別呢因眾生根性不同有的應以苦切語三惡道是這樣的苦眾生界

是這樣的苦能因此發心修行這是折伏門 有的應以愛語這麼清淨那麼自在就肯發心修行這是攝受門 化身佛就是以這折攝二門來成就眾生的隨機適應如藥能治病就是妙

藥所以不應該生優劣想

3印順法師《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p493 釋尊的生在穢惡時代是出於悲憫眾生的願力願意在穢土成佛救護眾生

脫離一切苦這是重在「悲能拔苦」的精神彌勒是立願生在「佛剎莊嚴

壽命無數」的世界重在慈(彌勒譯為「慈」)的「施與安樂」至於成佛

(智證)度眾生是沒有不同的這是法藏部的見解 說一切有部以為「慈氏菩薩多自饒益少饒益他釋迦菩薩多饒益他少

自饒益」釋尊與彌勒因行的對比釋尊是更富於大悲為眾生的精神所以

彌勒的最初發心比釋迦早了四十餘劫而成佛卻落在釋尊以後這顯得大

悲苦行的菩薩道勝過了為「莊嚴佛剎壽命無數」而發心修行

Page 49: 《十住毘婆沙論》之菩薩修行要略...2006 年佛法度假中文營隊課程講義 《十住毘婆沙論》之菩薩修行要略 釋長慈編 2006/5/22 壹、簡介 一、釋《論》題:

皆是我身如是等東方恒河沙等無量世界有莊嚴者不莊嚴者皆

是我身而作佛事如東方南西北方四維上下亦復如是」

以是故當知釋迦文佛更有清淨世界如阿彌陀國阿彌陀佛亦有嚴

淨不嚴淨世界如釋迦文佛國諸佛大悲徹於骨髓不以世界好醜隨

應度者而教化之如慈母愛子子雖沒在廁溷懃求拯拔不以為惡

(五)清淨國土雜國土(《大智度論》卷 93大正 25711c14-21) 問曰佛憐愍眾生淨佛國土中何以無三惡道眾生 答曰憐愍一切眾生平等無異此中說清淨業因緣是國土中無三惡道

又佛非但一國土乃有十方恒河沙國土佛有清淨國土有雜國土

雜國土中則具有五道淨佛國土或有人天別異或無有人天別異

如過去天王佛國土中唯佛世尊以為法王是故名為天王佛 (六)《維摩詰所說經》〈佛國品第一〉卷 1大正 14538c10-29

舍利弗眾生罪故不見如來佛土嚴淨非如來咎舍利弗我此土淨而汝

不見爾時螺髻梵王語舍利弗『勿作是意謂此佛土以為不淨所以

者何我見釋迦牟尼佛土清淨譬如自在天宮』舍利弗言『我見此土

丘陵坑坎荊蕀沙礫土石諸山穢惡充滿』螺髻梵言『仁者心有高下

不依佛慧故見此土為不淨耳舍利弗菩薩於一切眾生悉皆平等深心

清淨依佛智慧則能見此佛土清淨』於是佛以足指按地即時三千大千

世界若干百千珍寶嚴飾譬如寶莊嚴佛無量功德寶莊嚴土一切大眾

歎未曾有而皆自見坐寶蓮華佛告舍利弗『汝且觀是佛土嚴淨』舍

利弗言『唯然世尊本所不見本所不聞今佛國土嚴淨悉現』佛語

舍利弗『我佛國土常淨若此為欲度斯下劣人故示是眾惡不淨土耳譬

如諸天共寶器食隨其福德飯色有異如是舍利弗若人心淨便見此土功德

莊嚴』 (七)正法久住不久住(《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 183大正 27919a3-16)

問何故過去諸佛有未般涅槃正法即滅有於般涅槃後七日即滅今釋迦佛

千歲方滅耶 答過去諸佛壽量長遠於彼正教所應作者佛在世時多已究竟故法速滅

今世尊釋迦牟尼出百年時壽量短促正教所作雖佛涅槃多未究竟乃

至千歲於中有種善根者有成熟者有解脫者是故經於多時正法方滅

有說過去諸佛所有弟子愛重奢摩他非毘缽舍那由重奢摩他故

恒住寂止不樂傳說契經等十二分教故法速滅 今世尊弟子愛重毘缽舍那非奢摩他由重毘缽舍那故多住觀察皆

樂傳授契經等十二分教是故正法多時乃滅 (八)1《成佛之道》(增注本)p19

從經典看來佛的色身有大小壽命有長短國土有淨穢弟子有多少正

法住世也不一致要知道這是佛的方便示現為了適應眾生的根機才有

這種種差別

2《成佛之道》(增注本)p425-426

佛壽與佛身的長短可說有限量的都是化身化土化身佛為什麼示現這

些差別呢因眾生根性不同有的應以苦切語三惡道是這樣的苦眾生界

是這樣的苦能因此發心修行這是折伏門 有的應以愛語這麼清淨那麼自在就肯發心修行這是攝受門 化身佛就是以這折攝二門來成就眾生的隨機適應如藥能治病就是妙

藥所以不應該生優劣想

3印順法師《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p493 釋尊的生在穢惡時代是出於悲憫眾生的願力願意在穢土成佛救護眾生

脫離一切苦這是重在「悲能拔苦」的精神彌勒是立願生在「佛剎莊嚴

壽命無數」的世界重在慈(彌勒譯為「慈」)的「施與安樂」至於成佛

(智證)度眾生是沒有不同的這是法藏部的見解 說一切有部以為「慈氏菩薩多自饒益少饒益他釋迦菩薩多饒益他少

自饒益」釋尊與彌勒因行的對比釋尊是更富於大悲為眾生的精神所以

彌勒的最初發心比釋迦早了四十餘劫而成佛卻落在釋尊以後這顯得大

悲苦行的菩薩道勝過了為「莊嚴佛剎壽命無數」而發心修行

Page 50: 《十住毘婆沙論》之菩薩修行要略...2006 年佛法度假中文營隊課程講義 《十住毘婆沙論》之菩薩修行要略 釋長慈編 2006/5/22 壹、簡介 一、釋《論》題:

有說過去諸佛所有弟子愛重奢摩他非毘缽舍那由重奢摩他故

恒住寂止不樂傳說契經等十二分教故法速滅 今世尊弟子愛重毘缽舍那非奢摩他由重毘缽舍那故多住觀察皆

樂傳授契經等十二分教是故正法多時乃滅 (八)1《成佛之道》(增注本)p19

從經典看來佛的色身有大小壽命有長短國土有淨穢弟子有多少正

法住世也不一致要知道這是佛的方便示現為了適應眾生的根機才有

這種種差別

2《成佛之道》(增注本)p425-426

佛壽與佛身的長短可說有限量的都是化身化土化身佛為什麼示現這

些差別呢因眾生根性不同有的應以苦切語三惡道是這樣的苦眾生界

是這樣的苦能因此發心修行這是折伏門 有的應以愛語這麼清淨那麼自在就肯發心修行這是攝受門 化身佛就是以這折攝二門來成就眾生的隨機適應如藥能治病就是妙

藥所以不應該生優劣想

3印順法師《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p493 釋尊的生在穢惡時代是出於悲憫眾生的願力願意在穢土成佛救護眾生

脫離一切苦這是重在「悲能拔苦」的精神彌勒是立願生在「佛剎莊嚴

壽命無數」的世界重在慈(彌勒譯為「慈」)的「施與安樂」至於成佛

(智證)度眾生是沒有不同的這是法藏部的見解 說一切有部以為「慈氏菩薩多自饒益少饒益他釋迦菩薩多饒益他少

自饒益」釋尊與彌勒因行的對比釋尊是更富於大悲為眾生的精神所以

彌勒的最初發心比釋迦早了四十餘劫而成佛卻落在釋尊以後這顯得大

悲苦行的菩薩道勝過了為「莊嚴佛剎壽命無數」而發心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