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舊臺幣(四萬元)換新臺幣(一元)對臺灣經濟的影響 ~余森林~ 第一節 臺灣光復初期之惡性通貨膨脹 第二次世界大戰日本戰敗,1945 年(民國 34 年)10 月 25 日臺灣 光復,光復初期臺灣面臨著惡性通貨膨脹,其原因可分為外在因素與 內在的因素兩方面。就外在因素而言,國民政府在對日抗戰期間,中 國大陸通貨膨脹已相當嚴重,自民國 35 年起,通貨膨脹又告擡頭。 因政治、軍事局勢動盪,國民政府財政支出主要須賴發行紙幣,中國 大陸終至發生惡性通貨膨脹。此種惡性通貨膨脹,不斷地輸入臺灣, 成為臺灣通貨膨脹的外在原因。 就內在原因而言,臺灣在光復前的戰爭期間,因生產設備遭受嚴 重損失,生產銳減,資本累積缺乏,戰後重建須籌措大量的資金亦賴 發行通貨方式。民國 37 年至 38 年,大陸各地相繼撤守,軍政機關遷 臺,軍事費用墊款增加。因需求突然增加,財政赤字龐大,而釀成惡 性通貨膨脹。民國 35 年 11 月至 38 年 6 月間,臺北市躉售物價竟上 漲達 1,182 倍(表 1)。 由於當時臺灣處於惡性通貨膨脹的局面,政府於是決定實施幣制 改革。 1

舊臺幣(四萬元)換新臺幣(一元)對臺灣經濟的影響®¢戶下載/福德爺(1祭祀公業1)/利率... · 調整幅度不夠大,無法完全防止來自大陸輸入性的通貨膨脹。到了民

  • Upload
    others

  • View
    8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 舊臺幣(四萬元)換新臺幣(一元)對臺灣經濟的影響 ~余森林~

    第一節 臺灣光復初期之惡性通貨膨脹

    第二次世界大戰日本戰敗,1945 年(民國 34 年)10 月 25 日臺灣

    光復,光復初期臺灣面臨著惡性通貨膨脹,其原因可分為外在因素與

    內在的因素兩方面。就外在因素而言,國民政府在對日抗戰期間,中

    國大陸通貨膨脹已相當嚴重,自民國 35 年起,通貨膨脹又告擡頭。

    因政治、軍事局勢動盪,國民政府財政支出主要須賴發行紙幣,中國

    大陸終至發生惡性通貨膨脹。此種惡性通貨膨脹,不斷地輸入臺灣,

    成為臺灣通貨膨脹的外在原因。

    就內在原因而言,臺灣在光復前的戰爭期間,因生產設備遭受嚴

    重損失,生產銳減,資本累積缺乏,戰後重建須籌措大量的資金亦賴

    發行通貨方式。民國 37 年至 38 年,大陸各地相繼撤守,軍政機關遷

    臺,軍事費用墊款增加。因需求突然增加,財政赤字龐大,而釀成惡

    性通貨膨脹。民國 35 年 11 月至 38 年 6 月間,臺北市躉售物價竟上

    漲達 1,182 倍(表 1)。

    由於當時臺灣處於惡性通貨膨脹的局面,政府於是決定實施幣制

    改革。

    1

  • 表 1 臺北市躉售物價指數(民國 35 年 11 月~38 年 6 月)

    基期:民國 26 年 1~6 月

    年月(民國) 臺北市躉售物價指數 定基指數

    35 年 11 月 11,164 100

    12 月 12,555 112

    36 年 1 月 16,195 145

    3 月 27,276 244

    6 月 35,064 314

    9 月 51,750 464

    12 月 97,462 873

    37 年 1 月 106,959 658

    3 月 139,193 1,247

    6 月 154,542 1,384

    9 月 284,133 2,545

    12 月 1,111,364 9,955

    38 年 1 月 1,514,073 13,562

    3 月 3,012,997 26,989

    6 月 13,214,952 118,371

    資料來源:聯經出版事業公司出版,潘志奇編著〈光復初期臺灣通貨膨脹的分析〉民

    國 74 年 7 月版,第 27 頁,引自臺灣省政府主計處編:臺灣省物價統計月

    報(48 年 12 月),第 36~41 頁。

    註:定基指數,以 35 年 11 月為 100。

    第二節 光復初期臺灣通貨

    民國 34 年 10 月 25 日臺灣光復。光復初期,臺灣所流通的通貨

    曾一再變換。茲將其區分為過渡時期(臺灣銀行券時期)、舊臺幣時期

    (即第一次幣制改革時期)及實施新臺幣幣制改革時期(即第二次幣制

    改革時期)敘述。

    一、 過渡時期(臺灣銀行券時期)

    臺灣光復初期,國民政府對臺灣幣制的處理,先是財政部於民國

    34 年 10 月 25 日公布《中央銀行臺灣流通券發行辦法》,原決定發行

    2

  • 「中央銀行臺灣流通券」為臺灣省境內流通之法幣。其目的在隔離大

    陸流通的法幣,使臺灣免受大陸經濟金融劇烈動盪的影響,另一方面

    可將臺灣光復後的通貨納入中央銀行的發行體制。

    臺灣光復時,在臺灣流通的貨幣有:(1)前株式會社臺灣銀行(舊

    臺灣銀行)發行的「臺灣銀行券」(一直流通,限於民國 36 年 1 月 15

    日前,以等值舊臺幣收回,詳如後述),(2)日本銀行(即日本中央銀

    行)發行的「日本銀行券」,(3)日本政府及日本銀行發行之硬幣與輔

    幣等 3類。其中「日本銀行券」內尚包括由臺灣銀行背書發行,並僅

    在臺灣流通使用之一千圓券。

    惟鑒於當時情況特殊,政府乃徇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臺灣省政

    府前身)所請,暫行維持當時幣制,亦即繼續流通舊有的通貨;並依

    據民國 34 年 10 月 31 日財政部公布的《臺灣省當地銀行鈔票及金融

    機關處理辦法》,接收舊臺灣銀行,而該行發行之「臺灣銀行券」也

    准許照舊流通。

    二、舊臺幣時期(即第一次幣制改革時期)

    (一)舊臺幣改革概述

    臺灣光復初期,政府准許暫時流通原有的臺灣銀行券仍為權宜之

    計,自不宜任其流通過久。民國 35 年 5 月 20 日,臺灣銀行經接收檢

    查清理後成立。當時臺灣銀行章程第 5 條規定:「本行得經董事會之

    3

  • 議決,呈由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諮請財政部核准,於規定數額內發行

    臺幣兌換券……」,以取代原有的臺灣銀行券,而為光復後的新通貨。

    此項章程獲得政府核准備案,確定了臺灣銀行在臺灣發行通貨的權

    責。

    臺灣銀行於民國 35 年 5 月 20 日成立,立即於第 3 天,即 35 年

    5 月 22 日起發行臺幣(即舊臺幣),以等值一比一,收兌日治時期所

    發行的「臺灣銀行券」。在收兌期間,為確保經濟活動不受阻礙,仍

    允許臺灣銀行券流通。收兌期間原定為 2 個月(至民國 35 年 10 月 31

    日止),後來為顧及偏遠地區持券人來不及兌換,展期一個月。在此

    期間收兌數額達 34.44 億元,尚有 4.68 億元未兌換。為維護持券人

    之利益,臺灣銀行另訂《逾期未收兌舊臺幣登記辦法》,付諸實施。

    而此種收兌政策,種下了日後舊臺幣幣制崩潰的主要原因。舊臺幣時

    期約維持 3 年 1 個月,為臺灣光復後通貨發行最混亂的一段時間。

    (二)舊臺幣發行額

    舊臺幣在民國 35 年 5 月 22 日開始發行初期,報經核定之最高發

    行限額為 30 億元。由於第 2 次世界大戰期間,臺灣公、民營生產事

    業遭受嚴重破壞,光復後正值百業待舉,重建工作亟需投入大量資

    金,遂使發行額急遽上升。截至民國 35 年 12 月底止,僅半年時間,

    舊臺幣發行額已增至 53 億餘元,至翌(36)年底再增加為 171 億餘元,

    4

  • 與上年底比較,增加率達 221%。民國 37 年起更因受大陸局勢、經濟

    遽變及法幣、金圓券一再貶值等不利因素影響,舊臺幣之幣值一落千

    丈,至當年年底止,舊臺幣發行額已達 1,420 億餘元,較上年底增加

    率高達 729%,最後政府雖實施凍結舊臺幣與金圓券匯率政策,但仍

    然無法挽救舊臺幣幣值下跌之趨勢。截至民國 38 年 6月 14 日,即新

    臺幣幣制改革前 1日,舊臺幣發行額竟高達 5,270 億餘元之鉅,比較

    上年底增加率為 271%,若與民國 35 年 5 月 18 日本行接收前之發行

    額 29 億餘元比較,增加幅度高達 179 倍之多。

    此外,自民國 37 年 5 月 3 日起,由臺灣銀行另予發行「即期定

    額本票」1 種,面額計有 5千、1萬、10 萬及 100 萬元等 4類,與舊

    臺幣同時在市面上流通以補助鈔券之不足,其發行總額更高達 1 兆

    2,000 億餘元(表 2)之多,使舊臺幣幣值更無法穩定。

    表 2 舊臺幣發行額(35 年 5 月~38 年 6 月)

    單位:舊臺幣百萬元

    日期 發行額 指數 臺灣銀行即期

    定額本票發行額

    35 年 5 月 22 日 2,944 100 -

    12 月 31 日 5,331 181 -

    36 年 12 月 17,133 582 -

    37 年 12 月 142,041 4,825 78,697

    38 年 6 月 14 日 527,034 17,902 1,213,581

    資料來源: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灣之金融史料,第 3頁。

    註:民國 35 年 5月 18 日為舊臺灣銀行券發行截止之日。舊臺幣發行限額 30 億元僅夠收換舊有

    之通貨。

    至此舊臺幣之惡性通貨膨脹已面臨相當嚴重階段,終於使政府當

    5

  • 局決意實行幣制改革,以求臺灣地區經濟穩定。

    (三)舊臺幣發行準備

    茲將歷年來舊臺幣發行準備金按現金準備及保證準備等分列於

    表 3。

    表 3 舊臺幣發行準備金統計表

    單位:舊臺幣百萬元

    年底(民國) 現金準備 保證準備 收兌舊臺銀券及

    舊臺銀券未收回額 合 計

    35 - 1,419 3,912 5,331

    36 4,400 10,089 2,644 17,133

    37 91,615 47,782 2,644 142,041

    38.6.14 273,286 251,014 2,644 527,034

    資料來源:臺灣銀行六十年,第 307 頁。

    (四)舊臺幣發行後之臺灣物價變動狀況

    民國 35 年末,臺灣物價已蠢蠢欲動。民國 36 年 2 月,因大陸上

    海地區發生金鈔風潮,臺灣物價遭受影響,隨即上揚。其後政府實施

    金融緊急措施,禁止黃金美鈔買賣,抑低公營事業產品價格,且限令

    各銀行收回貸款 20%,物價漲勢暫時得以平穩 (前由省政府當局所暫

    訂之兌換率為舊臺灣銀行券 1 元,兌法幣 30 元) 。36 年 10 月底,

    舊臺幣兌法幣由 1:40(35 年 8 月 11 日訂定),躍至 1:72,因匯率

    調整幅度不夠大,無法完全防止來自大陸輸入性的通貨膨脹。到了民

    國 37 年 8 月改訂為舊臺幣 1 元兌法幣 1,635 元。2 年來,舊臺幣兌

    法幣升值約 40 倍。法幣的激烈貶值,動搖了法幣的地位,同時也動

    6

  • 搖了民眾對舊臺幣的信心,最後,法幣與舊臺幣均告崩潰。民國 37

    年 8 月法幣崩潰,上海物價暴漲,政府在大陸地區實施幣制改革,發

    行「金圓券」,但金圓券發行額趨惡性膨脹,大陸物價上漲,臺灣物

    價亦受波及扶搖上升。舊臺幣發行後,有關臺灣物價變動詳情,請參

    閱民國 35 年 11 月至 38 年 6 月,臺北市躉售物價指數(表 1)所示。

    (五)舊臺幣改革失敗

    臺灣銀行券的發行,在戰時已顯著膨脹,二次大戰結束後,日人

    猶藉口復元之需,繼續大量發行,至民國 35 年 5 月 18 日流通額達

    29.4 億元。因此,舊臺幣在發行之初,即已承繼了臺灣銀行券膨脹

    的結果。加上舊臺幣流通期間,大批軍民撤退來臺,政府財政墊款及

    對公營企業貸款急遽擴張等因素,致使通膨壓力增加,物價惡性上

    漲,終致舊臺幣制度無法維持。因此,第一次幣制改革(即舊臺幣改

    革),可說是失敗的。

    三、新臺幣幣制改革時期(即第二次幣制改革時期)

    有關新臺幣幣制改革,將於下幾節中敘述。

    第三節 新臺幣幣制改革時期(第二次幣制改革時期)

    (一)新臺幣改革概述

    由於舊臺幣的惡性膨脹,中央政府允撥黃金 80 萬兩為改革幣制

    基金,並另撥 1,000 萬美元作為進出口貿易運用基金,臺灣省政府遂

    7

  • 於民國 38 年 6 月 15 日實行第二次的幣制改革。

    有關幣制改革,民國 38 年 6 月省政府主席陳誠先生在省參議會

    第 1 屆第 7 次大會中的施政報告中亦指出「以往本省重要生產事業大

    多數由中央管理,而本省對中央軍政墊款亦過多。現在中央已將在臺

    生產事業完全交由本省管理,關於軍公費墊款,中央亦以存臺物資及

    黃金折算墊歸,並另撥黃金 80 兩作為改幣基金」(陳兆偉著國家經營

    下的臺灣糖業,第 93 頁)。

    民國 38 年(1949 年)6 月 15 日新臺幣改制時,當時臺灣省政府公

    布了《臺灣省幣制改革方案》,制定《新臺幣發行辦法》、《新臺幣發

    行準備監理委員會組織規程》(設委員 9 人,其中 1 人為省參議會代

    表)、《臺灣省進出口貿易及匯兌金銀管理辦法》,及修正《臺灣銀行

    黃金儲蓄辦法》,公布施行,以資因應。

    (二)幣制改革之條件已臻完備

    依民國 38 年 6 月 15 日公布之《臺灣省幣制改革方案》指出:「去

    年(民國 37 年)11 月以降,臺幣對金圓券之匯率雖屢經調整,但適值

    京滬局勢緊張,中央軍政款項之墊借尤為龐大,以致臺省金融波動,

    物價狂漲,京滬撤守後,臺省之地位益見重要,亟須改革幣制,以保

    持經濟安定,最近中央以決定劃撥經費來源抵付在臺軍公墊款,進出

    口貿易及外匯管理交由臺灣省統籌調度,並撥黃金 80 萬兩為改革幣

    8

  • 制基金,另撥借美金 1,000 萬元作為進口貿易運用資金,是則改革幣

    制之條件至此已臻完備」。

    (三)新臺幣發行制度的要點

    茲將《臺灣省幣制改革方案》,及《新臺幣發行辦法》中,有關

    新臺幣發行制度之要點,列示如下:

    1. 幣制改革的條件已臻完備。

    2. 新臺幣指定由臺灣銀行發行,此即發行權的確定。

    3. 發行總額以 2 億元為限,確定其為「最高限額發行制」。

    4. 新臺幣對美元之匯率定為新臺幣 1元兌美金 0.2 元。確定新臺幣之

    對外價格,即新臺幣對美金(聯繫)之兌換價格。

    5. 舊臺幣對新臺幣之兌換率為舊臺幣 4萬元折合新臺幣 1元。限於民

    國 38 年 12 月 31 日以前,無限制兌換新臺幣(後展延至民國 39 年

    1 月 14 日),在兌換期間內,舊臺幣暫照上列折合率流通行使,如

    此可避免妨礙交易之進行。

    6. 新臺幣以黃金、白銀及可以換取外匯之物資,十足準備。

    7. 新臺幣發行準備之檢查、保管,設新臺幣發行準備監理委員會辦

    理。至於發行準備監理委員會之組成,包括有政府及司法機關代

    表、民意代表及民間社團代表等。

    8. 凡持有新臺幣者,得照臺灣省進出口貿易及匯兌金銀管理辦法之規

    9

  • 定結構外匯,或照黃金儲蓄存款辦法之規定折存黃金儲蓄存款。

    9. 新臺幣具法償資格。新臺幣發行辦法規定,自新臺幣發行後,一切

    公司會計及登記事項,以及債權債務之處理,均應按新臺幣單位計

    算。且將臺灣光復後仍與日治時期所殘留之若干關係予以切斷。

    (四)新臺幣仍屬管理通貨

    依據新臺幣發行辦法之規定,新臺幣發行制度係屬所謂之「最高

    限額發行制」,規定發行總額為新臺幣 2 億元。同時規定以黃金、白

    銀、外匯及可以換取外匯之物資十足準備,以及對美金匯率為新臺幣

    1 元兌換美金 2角。故當時新臺幣本位制度,應可稱為「美金匯兌本

    位制」。而在另一方面,因可透過「黃金儲蓄辦法」之規定,按一定

    折合率兌取黃金,故亦屬於一種變相之「金本位制」。此乃新臺幣發

    行初期,政府為重建幣信,而所採取之各項重要措施,誠屬有其必要。

    但與這兩種價值連繫之制度,並未能維持多久,相繼於民國 39 年 2

    月 14 日以後,因對美金匯率迭經調整,及「黃金儲蓄辦法」於民國

    40 年 7月 26 日明令廢止,而完全變成 1種「管理通貨」。

    (五)新臺幣之發行額

    自民國 38 年 6 月 15 日實施幣制改革開始發行新臺幣至當年 12

    月底止,發行額已達 1 億 9,800 餘萬元,距離核定限額 2 億元已相

    差無幾。主管機關為維持限額計,首先奉准於民國 39 年 1 月 16 日

    10

  • 將原包括在新臺幣發行額內之「輔幣」劃歸省庫發行,惟當時正值全

    國上下力謀發展臺灣經濟之際,其原定發行限額 2 億元仍無法配合

    實際需要。

    主管當局一方面為須繼續維持原核定限額以鞏固幣信,另一方面

    又須供給大量資金以促進生產,在兼籌並顧之情況下,乃於民國 39 年

    7 月 7 日由臺灣省政府公布「限外臨時發行新臺幣辦法」,增設「限

    外發行」1 項。民國 39 年 11 月經臺灣省政府陳請行政院核准另頒

    「新臺幣輔幣發行辦法」1 種,准予在新臺幣發行額 2 成內另予發

    行輔幣,使新臺幣發行總額得再增加 2 成限額。

    新臺幣發行額在民國 39 年底已接近 3 億元,民國 40 年底上升

    至 5 億餘元,比較上年底增加率分別為 51% 及 72% ,呈高度上升之

    勢。民國 41 年底至 45 年底發行額雖由 7 億餘元上升至 16 億餘元,

    但年增率則逐年遞減,顯現新臺幣發行額增加趨勢已逐漸緩和,通貨

    膨脹情形已獲得有效控制。民國 46 年以後,新臺幣發行額仍隨經濟

    成長及社會繁榮逐年增加。至民國 94 年底發行額已達 9,229 億餘

    元,比較各年底增加率,可見早期的年增率尚多有逾 20%者,嗣後

    年增率漸趨下降,近十餘年來多不足 10%,尤其民國 85 年增加率為

    零,民國 89、90 兩年為負 12 %及 2 %,91 年以後較為正成長,顯

    示新臺幣發行額之年增率已趨穩定。

    11

  • 惟民國 62 年因受第 1 次世界性能源危機影響,年底發行額激增

    為 321 億餘元,年增率高達 45% ,為新臺幣發行以來第 4 高之增加

    幅度,狀況較為特殊。民國 88 年至 90 年間新臺幣發行額由 8,069 億

    餘元減少至 6,929 億餘元,應是 88 年發生 921 地震所致。

    茲將新臺幣歷年來發行額按最高、最低、平均及券類別等分列於

    表 4。

    12

  • 表 4 新臺幣發行額統計表 單位:新臺幣百萬元

    年底 年次 (民國)

    最高 最低 平均 發行額 較上年底

    增加率%備註

    38 198 14 109 198 -- 6/15 改幣制後至年底 39 299 187 286 298 51 40 513 270 453 513 72 41 748 499 627 748 46 42 983 659 804 983 31 43 1,228 895 1,007 1,228 25 44 1,484 1,164 1,277 1,484 21 45 1,709 1,282 1,427 1,675 13 46 2,077 1,590 1,723 2,041 22 47 2,500 1,813 2,056 2,500 22 48 3,128 2,321 2,484 2,777 11 49 3,466 2,449 2,626 2,905 5 50 3,690 2,591 2,908 3,390 17 7/1 中央銀行復業 51 4,413 3,149 3,387 3,767 11 52 4,988 3,403 3,821 4,497 19 53 6,014 4,266 4,960 5,706 27 54 7,304 5,340 5,798 6,458 13 55 8,322 5,919 6,592 7,329 13 56 9,853 6,938 7,872 9,355 28 57 12,432 8,969 9,800 10,648 14 58 14,344 10,052 11,041 12,128 14 59 16,612 11,538 12,721 14,418 19 60 19,965 13,790 15,514 17,901 24 61 24,447 17,293 19,247 22,176 24 62 32,168 21,926 26,177 32,168 45 63 44,577 30,423 33,333 35,785 11 64 49,443 34,507 39,033 43,481 22 65 62,036 42,944 47,300 53,463 23 66 75,713 51,161 58,917 67,832 27 67 98,938 66,592 74,912 89,647 32 68 125,983 85,482 92,607 102,063 14 69 148,210 97,925 113,166 128,512 26 70 192,613 126,564 137,262 149,684 17 71 214,064 142,794 156,633 162,129 8 72 234,503 157,716 174,928 188,886 17 73 272,234 181,389 194,588 202,902 7 74 294,349 191,263 208,612 216,696 7 75 320,462 215,448 241,545 272,318 26 76 392,667 272,318 303,423 341,771 26 77 470,243 318,905 358,505 387,780 14 78 555,818 377,756 409,392 425,321 10 79 629,884 400,826 436,967 431,718 2 80 634,513 429,049 465,277 482,424 12 81 716,192 482,424 522,490 549,666 14 82 802,528 533,176 573,875 595,262 8 83 911,458 593,431 638,013 646,193 9 84 953,193 624,010 670,479 661,313 2 85 969,836 635,902 686,371 663,849 0 86 983,170 655,923 699,097 684,311 3 87 1,025,671 658,783 714,802 694,452 2 88 996,828 662,107 715,852 806,939 16 89 1,034,772 678,399 736,333 708,580 -12 90 1,033,999 674,067 726,251 692,912 -2 91 1,016,223 671,586 724,977 698,460 1 92 1,031,544 698,460 772,433 785,164 12 93 1,134,166 785,164 856,526 856,951 9 94 1,236,525 856,951 939,195 922,910 8

    資料來源:臺灣銀行六十年,第 310 頁至 311 頁。

    13

  • 茲將歷年來新臺幣發行準備金種類及數額分列於表 5。

    表 5 新臺幣發行準備金明細表

    單位:新臺幣百萬元

    年別 (民國) 黃金 白銀 外匯

    愛國公債政府公債

    物資提單

    美金 本票

    臺電本票

    其他 (承兌匯票等)

    硬幣、硬輔幣(免提準備)

    合計

    38 198 19839 208 24 14 36 16 29840 334 70 47 49 13 51341 384 115 104 130 15 74842 385 299 152 130 17 98343 684 98 121 301 24 1,22844 732 253 89 381 29 1,48445 749 253 82 559 32 1,67546 762 2 331 87 799 39 2,04147 1,413 23 902 99 19 44 2,50048 1,347 23 902 9 448 48 2,77749 1,347 23 1,474 8 53 2,90550 1,283 66 1,400 568 73 3,39051 1,295 66 1,400 902 104 3,76752 1,295 66 3,000 4 132 4,49753 1,295 66 4,180 165 5,70654 1,304 56 4,862 50 186 6,45855 1,304 56 5,400 357 212 7,32956 1,304 56 7,216 493 286 9,35557 1,304 56 8,771 182 335 10,64858 1,304 56 9,876 500 392 12,12859 1,304 56 10,355 100 2,000 108 495 14,41860 1,304 56 13,741 100 2,000 700 17,90161 1,423 95 18,204 100 1,000 400 954 22,17662 1,502 131 23,685 100 1,227 3,986 300 1,237 32,16863 1,502 131 24,404 100 1,227 5,229 1,600 1,592 35,78564 1,502 264 25,978 100 1,227 9,690 2,000 2,720 43,48165 1,502 264 31,471 100 1,227 13,546 2,000 3,353 53,46366 1,502 264 44,797 50 1,000 11,266 4,000 1,500 3,453 67,83267 1,526 308 65,296 25 1,000 10,673 4,000 3,000 3,819 89,64768 1,526 308 78,119 1,000 10,002 2,000 4,700 4,408 102,06369 1,526 308 103,916 1,000 9,997 2,000 4,700 5,065 128,51270 1,526 308 125,706 1,000 10,506 4,700 5,938 149,68471 1,526 308 141,400 11,081 4,700 3,114 162,12972 1,526 308 180,575 6,477 188,88673 1,526 308 193,243 7,825 202,90274 1,526 308 206,341 8,521 216,69675 1,526 308 260,561 9,923 272,31876 1,526 308 327,522 12,415 341,77177 1,526 308 370,544 15,402 387,78078 1,526 308 405,022 18,465 425,32179 42,019 368,925 20,774 431,71880 42,019 417,038 23,367 482,42481 111,677 411,777 26,213 549,66782 137,115 426,771 31,376 595,26283 133,040 476,412 36,741 646,19384 139,829 479,435 42,049 661,31385 133,463 483,199 47,187 663,84986 124,788 508,635 50,888 684,31187 122,245 519,480 52,727 694,45288 120,871 632,942 53,126 806,93989 119,136 535,843 53,600 708,57990 128,146 511,313 53,453 692,91291 158,395 490,744 49,319 698,45892 186,856 545,470 52,838 785,16493 185,078 618,478 53,396 856,95294 222,899 642,414 57,596 922,909

    資料來源:臺灣銀行六十年,第 312 頁。

    14

  • 第四節 新臺幣幣制改革成功的因素

    新臺幣改革的效果如何?就民國39年至44年物價指數及通貨發

    行額觀察,改革初期,仍無法避免膨脹的壓力。但就長期間來看,新

    臺幣幣制改革是屬於成功的。至於幣制改革初期成效不彰的原因,主

    要是當時政府財政收支不能平衡,及金融機構信用過度擴張的緣故。

    新臺幣幣制改革成功的因素,除中央政府允撥黃金 80 萬兩作為

    改革幣制基金;1,000 萬美元作為進出口貿易運用基金,並訂定〈臺

    灣省幣制改革方案〉及〈新臺幣發行辦法〉已於前述外,主要有下列

    6 點因素。

    1. 開辦黃金儲蓄存款:民國 38 年 5 月臺灣銀行開辦黃金儲蓄存款,

    凡以新臺幣存入為黃金儲蓄存款者,經過一定期間,得提取黃金。

    利率方面,活期:年息 1 釐,定期:1 個月者 2 釐,2 個月者 3 釐,

    3 個月以上者 4釐。黃金儲蓄存款的目的,在於收縮貨幣,彌補預

    算赤字,從而減輕通貨膨脹的壓力。38 年 6 月,實施幣制改革,

    黃金儲蓄存款辦法配合修正,並繼續辦理。存滿 10 天後,即可支

    取黃金;每戶存款者在一年內提取的黃金總量,不得超過 50 市兩。

    黃金儲蓄存款之舉辦,對抑制黃金黑市價格,雖曾發生一時作用,

    惟嗣後因大陸情勢逆轉,政府財政收支仍呈赤字,通貨膨脹壓力未

    減,而黃金之公定價格仍釘住原價(每市兩新臺幣 280 元)不變,因

    15

  • 此儲存者頗為踴躍,據估計最初半年約兌出黃金條塊 50 萬市兩,

    存款金額約達新臺幣 1.4 億元,嗣至 39 年 5 月美鈔黑市價格漲至

    1 美元兌新臺幣 10 元以上(公定匯率為 1 比 5),而黃金公定價格仍

    舊不變動,致使部分投機者以新臺幣繳存,俟兌出黃金後,透由走

    私者帶往香港換成美鈔或物資帶回圖利,因此儲存者更形踴躍。臺

    銀雖奉命搭配愛國公債、節約救國儲蓄券及其他方法予以限制,但

    無成效,政府為防不法商人繼續套購,不得不於民國 39 年 12 月

    27 日宣布停辦黃金儲蓄存款。

    2. 開辦優利儲蓄存款:民國 39 年 3 月 25 日,臺灣省政府公布《台灣

    省各行庫舉辦優利儲蓄存款辦法》,自同年 4 月 17 日開辦。該項存

    款規定每次存入金額不得低於新臺幣 300 元,存期不得少於 1 個

    月,利率為月息 7 分(即每百元每月 7 元,年利率為 84%,按複利

    折合年率為 125.08%)。當時一般民眾恐懼通貨膨脹,政府藉高利

    率的優利存款辦法,吸收因財政赤字等因素所造成的過剩流動性資

    金,對通貨膨脹的控制與金融情勢的穩定,極具效果。

    當時省府規定各行庫收存該項存款後,應即轉存臺銀,利率按月

    息 8 分計算,俾便臺銀從事放款於物資調節委員會或其他公營及民營

    事業。其後數年因政府所採之安定金融措施,逐漸奏效,通膨趨緩,

    民眾對於新臺幣之信心大增,儲蓄風氣盛行,至民國 47 年底,臺銀

    16

  • 之優利存款總額為 2.04 億元。該項存款於民國 48 年 1 月臺銀儲蓄部

    成立後,併入存本取息儲蓄存款。

    3.美國經濟援助臺灣:民國 39 年(1950 年)6 月 25 日韓戰爆發,臺灣

    地位重要性提升,美國恢復對我國經濟、軍事援助。依據雙邊協定

    所載,美援台灣的目的有:(1)促進臺灣工農業生產,以重建經濟;

    (2)改善國內物資供需上的平衡,以穩定經濟;(3)節省外匯基金之

    消耗,以求國際收支的平衡;(4)藉美援物資的出售收入,以收縮

    貨幣數量,穩定幣值,並藉輸入的工業原料,協助發展工業,對當

    時台灣經濟,由動盪轉為安定,甚具貢獻。自 1950 年至 1966 年美

    國經援合計 12.69 億美元,平均每年約 0.75 億美元。

    4.整頓生產事業及實施土地改革

    民國 38 年 7 月,成立「臺灣地區生產事業管理委員會」直屬於

    省政府,由尹仲容先生為實際主持者,負起生產事業提升的重任,又

    授權管理物資的分配、資金調度、對外貿易拓展工作,以振興經濟。

    此外,自民國 38 年起,推動「三七五減租」、「公地放領」、「耕者有

    其田」政策,以解決土地問題,提升農民合理的收入。

    5.推動四年經濟建設計劃

    自民國 42 年起,由於戰後重建工作已告一段落,政府開始推動

    第 1 期「4 年經濟建設計劃」。推行結果,農工業生產增加,物資供

    17

  • 應逐漸充裕,通貨膨脹的局勢逐漸緩和,增加出口減少進口,達到對

    內穩定經濟,對外改善國際貿易收入的增加,亦為臺灣日後的經濟發

    展奠立良好的基礎。

    6.管理外匯貿易:民國 38 年 6 月 15 日臺灣省政府公布〈臺灣省進出

    口貿易及匯兌金銀管理辦法〉,並於民國 40 年 7 月 26 日修正。民

    國 38 年政府財政依然有巨額赤字,通膨壓力仍然存在,故須實行

    外匯管制。自民國 38 年 6 月新臺幣改革幣制起,臺灣即開始管理

    外匯貿易,採結匯證制度,由臺銀發給出口結匯人結匯證明書(規

    定使用期限,可在市場自由出售),憑以申請進口外匯。換言之,

    輸出 1 美元才可輸入 1 美元,量入為出之方式,具有鼓勵出口、

    限制進口之作用。

    民國 40 年 4 月 11 日將結匯證分為甲、乙兩種。甲種結匯證為記

    名式,不得轉讓,對象限於登記合格的進口商,及已開工的廠商。乙

    種結匯證為不記名式,可以轉讓,並得以外幣或黃金折購,或以新台

    幣購買。另設置「結匯證買賣價格審議委員會」,每日審定結匯證價

    格。當時匯率有官價與結匯證價格兩種,官價較結匯證之價格低。適

    用官訂匯率(US$1=NT$5)者,計有公營進出口結匯、民間出口商價額

    中 20%的結匯,生產器材、化工原料及日常民生必需品的進口結匯、

    軍政機關匯出匯款等。適用結匯證價格者,為民間出口商出口價額的

    18

  • 80%的結匯,其他一般商品的進口結匯,國外普通匯款及僑匯等。

    民國 50 年 6 月將官價匯率參照結匯證市價調整為每 1 美元折合

    新臺幣 40 元,但結匯證每 1 美元按牌價 40.03 元無限制供應。出口

    商獲得結匯證後,為便於獲得資金週轉,大多按匯率於結匯時領取新

    臺幣,很少領取結匯證向市場出售,至此,結匯制度已名存實亡,徒

    增進口手續。民國 52 年 9 月 27 日公布廢止實行 10 多年的結匯證制

    度(表 6),美金匯率恢復依銀行掛牌匯率表買賣(買入 40.00 元,賣

    出 40.50 元)。

    在抑制通膨上,管理外匯所能發揮的作用,雖不顯著,但適當地

    運用,仍有促進物價安定的效能。

    第五節 新臺幣幣制改革對台灣經濟的影響

    新臺幣幣制改革就長期而言是相當的成功,因此舊台幣四萬元折

    換新臺幣一元對臺灣經濟的影響,有下列四項:

    一、抑制通膨,穩定物價

    民國 38 年新臺幣發行時,正逢大陸局勢變化,中央政府機關及 60 萬

    大軍相繼來台,而戰後臺灣之生產設備重建不易,因此,通膨壓力不

    減反增。幸賴政府採取各種措施,致力於經濟秩序之重建。到了民國

    40 年主要農工業生產已恢復至戰前的最高水準。

    19

  • 表 6 美金價格表

    (民國 39 年至 52 年 9 月) 單位:新臺幣元

    日 期 匯 率

    買 入 賣 出 備 註

    民國 39 年 1 月 5.00 5.08 自由美匯價格

    民國 39 年 2 月 14 日 *7.50 民國 39 年 5 月 18 日 *8.00 Δ8.35 民國 39 年 6 月 8.50 8.85 自由美匯價格

    民國 39 年 7 月 25 日 *10.25 Δ10.35 民國 39 年 12 月 10.25 10.30 自由美匯價格

    民國 40 年 12 月 10.25 10.30 自由美匯價格

    民國 40 年 4 月 11 日 10.25 10.30 自由美匯價格(牌價、官價)

    民國 40 年 4 月 11 日 15.85 15.95 外匯結匯證價格

    民國 40 年 5 月 21 日 10.25 10.30 自由美匯價格(牌價、官價)

    民國 40 年 5 月 21 日 15.55 15.65 外匯結匯證價格

    民國 47 年 4 月 14 日 24.58 24.78 民國 48 年 8 月 10 日 36.08 36.38 民國 50年 6月 1日 40.00 40.00 民國 52 年 9 月 30 日 40.00 40.10

    註:1. *係代購供應事業結匯證價。Δ係外幣寄存證價。 2.民國 39 年 1 月我國採結匯證制度,39 年 5月採「兩元匯率」,即一般貨品進口適用「美

    金寄存證價」,原料、肥料及生產器材進口適用「代購公營事業結匯證價」。39 年 7 月 25

    日廢止兩元匯率,重新採用「結匯證」制度。

    3.民國 40 年 4 月 9 日行政院頒布新金融措施,指示臺銀應即建立外匯結匯證市場,以便利

    進出口業務。40 年 4月 11 日臺銀訂「買賣結匯證辦法」据以執行。民國 52 年 9月 27 日

    廢除「結匯證」制度。

    資料來源:臺銀臺灣金融經濟簡報,民國 39 年 10 月,臺灣金融統計月報,民國 40 年至 50 年,

    及臺灣金融之研究第 134~135 頁等。

    依據臺灣省主計處編印之臺灣物價統計月報顯示,以民國 38 年

    (1949 年)6 月 15 日(新臺幣發行日)為基期(指數為 100%),臺北市零

    售物價指數(日後改為消費者物價指數)38 年 12 月指數為 176.2,較

    基期上漲 76.2%;39 年年平均指數為 255.26,較基期上漲 155.26%;

    20

  • 40 年指數為 400.58,較基期上漲 300.58%。就環比指數(即與去年比

    較)而言,民國 40 年物價上漲 56.93%,41 年上漲 16.82%。到了 42

    年物價已趨於穩定,物價只上漲 4.47%,43 年上漲 0.27%(表 7)。

    表 7 臺北市物價指數

    基期:1949 年 6 月 15 日

    零售物價 躉售物價 時間

    指數 年變動率 指數 年變動率

    民國 38 年(1949 年)6 月 15 日 100.00 100.00 民國 38 年(1949 年)6 月底 100.55 100.55 民國 38 年(1949 年)12 月底 176.20 182.78 民國 39 年(1950 年)年平均 255.26 270.12 民國 40 年(1951 年)年平均 400.58 56.93 447.17 65.54 民國 41 年(1952 年)年平均 467.97 16.82 550.21 23.04 民國 42 年(1953 年)年平均 488.87 4.47 598.42 8.76 民國 43 年(1954 年)年平均 490.17 0.27 612.59 2.37 民國 44 年(1955 年)年平均 559.32 14.11 698.89 14.09 民國 45 年(1956 年)年平均 617.52 10.41 787.68 12.70 資料來源:臺灣省政府主計處編印臺灣省物價統計月報,民國 45 年 12 月

    第 132 期。

    二、恢復人民對幣值的信心

    民國 42 年底新臺幣發行額為 9.83 億元,較上年底增加達 31%,

    但民國 42 年平均臺北市零售物價指數較上年只增加 4.47%;43 年底

    新臺幣發行額為 12.28 億元,較上年底增加達 25%,但 43 年底平均

    臺北市零售物價指數較上年增加 0.27%。換言之,民國 42 年及 43 年

    新臺幣發行額,雖以兩位數的增加,但物價僅呈個位數增加,顯示民

    國 42 年起,物價已趨於穩定,人民願意持有新臺幣,亦即臺灣人民

    對於幣值的信心已經恢復,從而新臺幣可發揮其功能:作為交易的媒

    21

  • 介、價值的標準(計價的單位)、財富的儲藏、及延期支付的標準。

    三、奠定經濟發展的基礎

    民國 42 年起,臺灣物價已趨於穩定,新臺幣改制明顯成功。於

    是政府開始實施第一期「四年經濟計劃」,希望以最快速的途徑,提

    升農工的生產力,充裕物資供應,整個經濟乃步上穩定的途徑。新臺

    幣改制成功,為臺灣日後經濟發展,奠下良好的基礎。

    四、穩定金融

    民國 39 年臺灣物價仍有上漲趨勢。政府為防止通膨,於 39 年 3

    月採行優利儲蓄存款高利率政策,一方面使銀行體系所吸收的存款日

    益增加,另一方面因有各銀行須將所收存款轉存臺灣銀行辦法的規

    定,削弱了銀行體系信用的再度擴張,引導利率下跌(民國 39 年 3 月

    市場利率月息 18.0%,民國 39 年 12 月 12.0%,民國 40 年 12 月 10.5%,

    民國 41 年 12 月 6.0%),對當時通膨的控制與日後金融的穩定,極具

    成果。

    第六節 結論

    光復初期臺灣共歷經兩次的幣制改革。第一次幣制改革是在民國

    35 年 5 月 22 日,臺灣銀行發行臺幣(即舊臺幣),等值收回日治時期

    的臺灣銀行券,但這次改革並未達到遏制通貨膨脹的效果。第二次幣

    制改革是在民國 38 年 6 月 15 日,以新臺幣取代舊臺幣,其折換比率

    22

  • 為舊臺幣四萬元折換新臺幣一元(臺語稱「四萬換一元」),這也是本

    篇報告的主題與重點。第二次幣制改革雖歷經了艱苦的考驗,但終於

    達到穩定經濟民生的局面。

    臺灣光復初期發生惡性通貨膨脹,幸有賴民國 38 年 6 月成功的

    新臺幣幣制改革。此外,政府於民國 38 年 5 月開辦黃金儲蓄存款,

    民國 39 年 3 月開辦優利儲蓄存款等高利率政策措施,以及民國 39 年

    下半年起,美國開始經濟援助臺灣,始克奏效。同時,政府積極修復

    戰時被破壞的生產設備,以增進工業生產,實施土地改革措施,激勵

    農民生產意願,提高農業產量,從而擴充物資的供給。到了民國 41

    年,戰後重建工作已告一段落,民國 42 年政府實施第一期四年經濟

    建設計畫,以促進工業化,並達成自給自足。在此一期間內,政府對

    通貨膨脹已漸能加以有效的控制,從而奠定了其後長期經濟安定成長

    的基礎。

    (本文之內容與見解,與作者服務單位無關)

    23

  • 主要參考文獻

    1.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輯,陳榮富編著〈臺灣之金融史料〉,1953 年 5 月出版。

    2.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輯〈臺灣之金融研究〉,1969 年 11 月出版。

    3.聯經出版事業公司出版,潘志奇著〈光復初期臺灣通貨膨脹的分析〉,1985 年

    7 月第二次印行。

    4.聯經出版事業公司出版,袁穎生著〈光復前後的臺灣經濟〉,1998 年。

    5.臺灣銀行出版〈臺灣銀行五十年〉,1996 年 12 月。

    6.臺灣銀行出版〈臺灣銀行六十年〉,2006 年 7 月。

    7.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製〈臺灣金融統計月報〉,1951 年 12 月。

    8.臺灣省政府主計處編印〈臺灣物價統計月報〉,1954 年 12 月。

    9.稻鄉出版社出版,1998 年林滿紅主編,陳兆偉著〈國家經營下的臺灣糖業〉

    (1945~1953),2004 年 2 月,第 92 頁。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