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全册复习知识梳理(解析版) (八)散文阅读 班级 姓名 完成情况 【散文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 (一)内容概括。 ▲方法 :①看标题②要素串联(把记叙的基本要素弄清,用词语串联起来)③围绕某一线索概括,如小说 《故乡》:回故乡——在故乡——离故乡③相加合并各段的意思 ▲填空式概括文章内容的思路 第一步,审题干要求;第二步,寻找答题区域,做好筛选准备;第三步,抓住暗示信息,划分层次(按时 间先后、地点转换、情感变化等划分);第四步,根据要求整答案,列序号,求规范。 (二)散文的线索? 以物为线,以事为线,以人为线,以情为线;也可以以时间为线,以地点为线。 ▲梳理提取文章线索方法 :①看标题,浏览全文。有的文章,标题本身就是线索。②看段首的时间、地点 标志语或反复出现的词句。 ③寻找作者的情感变化历程或心理变化的词句,注意抒情句。 (三)记叙的顺序 顺叙(作用:叙事条理清晰,读起来脉络清晰,印象深刻) 倒叙(作用:造成悬念,吸引读者,使情节有起伏,增强文章的生动性。) 插叙(作用:对主要情节或主要人物起补充、铺垫、衬托作用,丰富形象,突出中心) 插叙作用:补充交代了------,表现了------,为下文--------作铺垫。 (四) 表达方式的作用 1、景物描写的作用 :①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展现人物性格②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③推动情节 发展④为下文情节作铺垫或埋下伏笔⑤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2、人物描写有正面描写 (外貌、神态、动作、心理描写)与侧面描写。人物描写主要是表现人物的思想性 格、精神品质、心理活动。答题格式:这是------描写,通过-------描写,生动形象地(或侧面)表现了某人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全册复习知识梳理(解析版) (八)散文阅读€¦ · 1、性格概括题。 方法总结:一看描写析方法;二看议论抒情句,作者评价析词句;三看文章找中心,褒贬定位要分清。

  • Upload
    others

  • View
    0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全册复习知识梳理(解析版) (八)散文阅读€¦ · 1、性格概括题。 方法总结:一看描写析方法;二看议论抒情句,作者评价析词句;三看文章找中心,褒贬定位要分清。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全册复习知识梳理(解析版)

(八)散文阅读

班级 姓名 完成情况

【散文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

(一)内容概括。

▲方法:①看标题②要素串联(把记叙的基本要素弄清,用词语串联起来)③围绕某一线索概括,如小说

《故乡》:回故乡——在故乡——离故乡③相加合并各段的意思

▲填空式概括文章内容的思路:

第一步,审题干要求;第二步,寻找答题区域,做好筛选准备;第三步,抓住暗示信息,划分层次(按时

间先后、地点转换、情感变化等划分);第四步,根据要求整答案,列序号,求规范。

(二)散文的线索?

以物为线,以事为线,以人为线,以情为线;也可以以时间为线,以地点为线。

▲梳理提取文章线索方法:①看标题,浏览全文。有的文章,标题本身就是线索。②看段首的时间、地点

标志语或反复出现的词句。 ③寻找作者的情感变化历程或心理变化的词句,注意抒情句。

(三)记叙的顺序

顺叙(作用:叙事条理清晰,读起来脉络清晰,印象深刻)

倒叙(作用:造成悬念,吸引读者,使情节有起伏,增强文章的生动性。)

插叙(作用:对主要情节或主要人物起补充、铺垫、衬托作用,丰富形象,突出中心)

插叙作用:补充交代了------,表现了------,为下文--------作铺垫。

(四) 表达方式的作用

1、景物描写的作用:①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展现人物性格②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③推动情节

发展④为下文情节作铺垫或埋下伏笔⑤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2、人物描写有正面描写(外貌、神态、动作、心理描写)与侧面描写。人物描写主要是表现人物的思想性

格、精神品质、心理活动。答题格式:这是------描写,通过-------描写,生动形象地(或侧面)表现了某人

Page 2: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全册复习知识梳理(解析版) (八)散文阅读€¦ · 1、性格概括题。 方法总结:一看描写析方法;二看议论抒情句,作者评价析词句;三看文章找中心,褒贬定位要分清。

的-------的心理(性格特征、精神品质等)。

3、议论的作用:散文中的议论,往往是揭示文章的主题或和抒情结合在一起,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感。

4、抒情的作用:要注意作者的思想情感倾向,一般是点明主旨,深化主题。

(五)常见的表现手法(艺术手法)

▲散文常见的表现手法有: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移情于景)、托物言志,衬托、对比、侧面

描写、象征、卒章显志、讽喻、动静结合(以动衬静、以静衬动、动静结合)、虚实结合(以实写虚、寓

虚于实、虚实相生)、抑扬结合(欲扬先抑、先扬后抑),以小见大、对比等。

(六)标题。

1、标题的含义:表层含义 + 深层含义(联系中心)(+文章主旨/表达的感情)

2、标题的作用。

贯穿全文线索、表明写作对象、概括文章所叙之事、揭示情感主旨、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3、拟写标题。

▲①以文章的线索作标题②以文章的中心作标题③以文章的主要情节作标题④以写作对象作标题。

(七)句子的作用。

1、疑问句:吸引读者,制造悬念。

设问句:提出问题,引人思考。

反问句:加强语气,强化感情。

感叹句:情感强烈,直抒胸臆。

双重否定句:加强语气。

2、开头句:①开篇点题;②统领全文或全段;③引出下文,为后文铺垫或埋下伏笔;④设置悬念,引起读

者的兴趣或思考

3、结尾句:①总结全文;②首尾呼应(照应前文、照应标题);③深化主题;④画龙点睛,篇末点题;⑤

引人思考,给人启迪,令人回味。

4、转承句:承上启下。5、点睛句:点明中心,揭示主旨

(八)关键句子的理解

①点明主旨(一般是议论、抒情的句子)②起总领、过渡、照应作用③有言外之意和多重含义(结合具体

文章细品)④能刻画人物形象、展现情景⑤增强表达效果。把握“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的特点。

(九)品味语言。

1、(1)字词的含义:字面意思 + 语境义。

Page 3: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全册复习知识梳理(解析版) (八)散文阅读€¦ · 1、性格概括题。 方法总结:一看描写析方法;二看议论抒情句,作者评价析词句;三看文章找中心,褒贬定位要分清。

(2)词语的妙用

▲答题技巧:①解释词语(在语境中)的含义。+②表达作用(结合语境或主题思想来回答,要答该词语对

表达作者思想感情或主题思想的作用,也可以考虑词语对景物描写意境的作用或人物性格等方面的作用。)

2、赏析句子:①指出表现形式(修辞、句式、谐音、叠词等)②指出该句的表现力及所写内容(形象、生

动、简洁、传神、新颖地写出了…)③指出作者的思想情感

(十)主题探究

1、看标题。有的文章的标题很鲜明地揭示了文章的中心。

2、依据文章内容,体会作者态度;依据带有感情色彩的语句,体会作者态度。

3、看抒情议论句

4、看反复出现的句(段):为了使自己所表达的感情更强烈,观点更鲜明,作者有意采用反复这一手法来

强化所要表达的感情、观点,从而达到深化主题的目的。

(十一)人物形象分析:

1、性格概括题。

▲方法总结:一看描写析方法;二看议论抒情句,作者评价析词句;三看文章找中心,褒贬定位要分清。

2、人物赏析题。

▲方法总结:赏析人物分两步,写清品质与赞美。

(十二)感悟拓展

1、心得体会类:

▲答题技巧:① 能准确读懂原文的含义和作者的思想感情;②要有自己明确的观点或态度 ③ 语言要流畅

▲ 答题格式:文章给我感受最深的是--------(往往结合文章主旨或人物的精神品质),生活中------(谈类

似的情形和应该怎样做)

2、评说类:

答题技巧:①要注意把握正确的思想方法,表达的看法要是主流思想,切不可偏激②注意抓住要点,可分

几点作答③语言表达要准确、简明

【散文阅读训练】

(一)清澈的声音

①有一些声音就似遗落在人间的精灵,偶入耳中,便入心底,濯洗着那些漫漫尘埃......,让心温润如初,

仿佛流年沧桑还不曾侵染...........。

②十多年前,在一个大山深处的小村当了一段时间代课老师,那时正失意,在这天涯一般的地方,一

Page 4: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全册复习知识梳理(解析版) (八)散文阅读€¦ · 1、性格概括题。 方法总结:一看描写析方法;二看议论抒情句,作者评价析词句;三看文章找中心,褒贬定位要分清。

种朴素的美很能将一颗烦躁的心平抚得极为柔软而易感。离开的时候,正是秋天,满山的树都斑斓着离别

的心绪。翻过那座山,便是一条通往镇上的路,脚步刚刚踏上那片崎岖,就听到身后的山顶,一个孩子的

声音遥遥传来:“老师,我会想你——”

③那声音带着山间溪水的清透,穿过满山的树,直击在我心灵最柔软处。那个女生,我上课的这三个

月时间里,从不举手回答问题,也不敢读课文,甚至课间也不大声地说话。不管我怎样鼓励她,她都是怯

怯的,只是有一次,悄声对我说:“老师,我一定会大声地说话的,可是现在还不能!”

④在我悄悄离开的时刻,她用她响亮的声音为我送行,回望,她小小的身影,在远远的山顶,那声音

依然在回荡,回荡,回荡成一片温暖的海,漫流过我以后所有的日子。

⑤记得去年回故乡的城市,正是冬季,漫天飞雪。慢慢行走在大街上,脚步声敲醒着许多沉睡的过往,

在这个小小的县城里,曾度过我整个的中学时代,二十年的烟云易散,不散的只有这个城市每个角落拥挤

着的回忆。

⑥忽然,便听到有人喊我的名字,隔着风雪,隔着车流人海的喧嚣,仿佛久违的呼唤。这许多年中,

无数次听到别人喊我的名字,却都没有此刻的感受。那声音里,带着一种清澈的亲切,一种纯净的惊喜,

我转头看,一个和我年纪相仿的男人,正目光闪亮地看着我。我一声惊呼,虽然过去了那么多的岁月,我

依然一眼认出了曾经的中学同学。相拥的那刻,周围全是直入人心的暖。

⑦说了些什么已经不记得了,而那一声呼喊,却一直响在耳畔,将心一次次拉回那圣洁遥远的时光里,

那些朴素而温暖的情谊,总是在风尘漫漫落寞重重时,悄悄浸润着心中所有的希望。

⑧有一年离家很久很远,归来时风尘仆仆,且满心失落,当梦想失落在追逐里,黯淡的心境便契合了

秋的萧瑟。刚走进自家所在的那个小胡同,便传来几声长长的叫声:“哇……”心里便忽然一暖,眼睛一

下子就濡湿了。那是胡同里一个聋哑的孩子,且有些智力低下,他只能发出这一种声音,一直以来,都能

听到他的喊声。原来总是觉得难听至极,而此刻,却如流淌的长风,将我心底的阴霾吹散。

⑨有时很羡慕那个孩子,没有长久的烦恼,每一天自在无忧,唯一的声音,可以是笑,可以是哭,没

有任何的修饰和伪装,自然而然。而我们,却在世事劳碌中丢了最真实的声音,丢了最真实的自己。所以,

当我失意归来,那个孩子的叫声才会如天籁入耳,而那一刻,我的泪也应该是极清澈的。

⑩去年夏天,在老家,中午时小睡,梦见自己依然是儿时,睡在母亲的身边,做了噩梦,大哭,梦中

的梦中醒来,却发现母亲不在,便大喊。却听见母亲就在耳畔叫我,一如童年。迷梦归来,母亲白发萧然,

问我是不是做噩梦了,因为听见我不停地喊她,就像小时候一样。

⑪我知道,我在梦里听见的母亲的呼唤,是此生最美的声音;而我在梦里喊出来的“妈妈”,却是母

亲耳中永远响着的眷恋,纯纯如山顶的月。

1.“声音”是文章的明线,围绕“声音”,“我”经历了哪些事情,请分别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第 3.第

4件事情。

【答案】(1)“我”离开当带课老师的山村时听到的孩子的声音。

Page 5: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全册复习知识梳理(解析版) (八)散文阅读€¦ · 1、性格概括题。 方法总结:一看描写析方法;二看议论抒情句,作者评价析词句;三看文章找中心,褒贬定位要分清。

(2)“我”回到故乡的城市,偶遇中学同学喊我的声音。

(3)“我”满心失落回家时,听到的聋哑儿童的叫声。

(4)去年在老家午睡时,睡梦中听见母亲亲切的呼唤。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做此题的答题步骤为:认真审题,弄清楚问的是什么;

根据问题筛选相应的答题范围;对筛选出来的信息源进行分类集中、合并组合或归纳概括;根据题目要求,

对整合的信息,用自己的话组织成答案。阅读文本可知,作者听到的四种声音:①女孩为“我”送行时的

大声呼唤;②中学同学相逢时的惊喜呼喊;③乡邻聋哑孩子真实自然的叫声;④睡梦中听到母亲亲切的呼

唤。

2.通读全文,说说文章第①自然段中“那些漫漫尘埃”具体指什么?为什么说有一些声音入心底,“仿.

佛流年沧桑还不曾侵染..........”?

【答案】“我”在生活,工作中遇到的种种失意,落寞,伪装,迷茫等;而“清澈的声音”给“我”

带来自信的、能带给人希望的、让人找回真实的自己的、蕴含着永恒的爱意的声音。

【解析】本题对文章的内容的理解。阅读文本,理清故事情节,概括各部分的内容;结合题目筛选相

关的词句,或根据所写内容分析人物的心理、情感等,然后或直接用原文中表现情感的词语填写作答,或

依据题目要求结合文本内容概括作答。“我”在生活,工作中遇到的种种失意,落寞,伪装,迷茫等;“清

澈的声音”指的是那些能给人带来自信的、带给人希望的、温暖的蕴含着爱的声音。这声音,有着作者对

生活的热爱、友情的追忆、人生的顿悟和对母亲的依恋。

3.请按括号提示赏析文中划线句子。

(1)她小小的身影,在远远的山顶,那声音依然在回荡,回荡,回荡成一片温暖的海,漫流过我以后

所有的日子。(从修辞运用角度)

(2)我转头看,一个和我年纪相仿的男人,正目光闪亮地看着我。(从人物描写角度)

【答案】(1)反复,比喻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强调自己听到小姑娘喊声内心感动和温暖。

(2)用“目光闪亮”描摹男同学的形象,表现出久别重逢的惊喜。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赏析文本语句的能力。赏析句子,一般从修辞手法、表达方式、句式、用

词等角度进行赏析,从修辞角度赏析通常的格式是:“用了……修辞(手法),写出了……,表达了……”。

这个句子运用反复和比喻的修辞手法,连用三个“回荡”,生动而突出地强调了女孩为“我”送行时的呼

喊入耳入脑入心,挥之不去,温暖永久。(2)考查对描写手法及其作用的分析。人物描写方法有肖像(外

貌)、神态、动作、语言(对话)、心理等。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又有正面描写、侧面描写和细节描写等。

其作用是形象生动地刻画出人物……的性格(情感、心理)特征,或是衬托、突出……的特点,表达作者

的……感情。“我转头看,一个和我年纪相仿的男人,正目光闪亮地看着我”用“目光闪亮”描摹男同学

Page 6: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全册复习知识梳理(解析版) (八)散文阅读€¦ · 1、性格概括题。 方法总结:一看描写析方法;二看议论抒情句,作者评价析词句;三看文章找中心,褒贬定位要分清。

的形象,表现出久别重逢的惊喜。4.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文章标题的作用。

【答案】①行文的线索,几个不同场合的声音放到一起来写,条理清晰;②制造悬念,吸引读者阅读

兴趣;③形象揭示主题,表达作者对于生活的热爱、友情的追忆、人生的顿悟和母亲的依恋与感恩,对人

间纯真情感的赞美。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题目作用的分析能力。一般情况下,标题的作用有:交代故事内容;点

明文章主旨;文章线索;渲染某种气氛,暗示人物的性格命运;双关语;设置悬念,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等。文章以“清澈的声音”为题可谓独具匠心,标题表明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强调四种声音给“我”带来

的美好而温暖的感受;线索作用,将来自师生、同学、乡情、亲情的四种声音一线贯之,使全文结构严谨,

内容丰富;“清澈”是视觉感受,“声音”是听觉感受,这种彼此相通的描写,把四种声音描绘得更丰富

可感;创设悬念,激发读者兴趣。

(二)苦 夏

冯骥才

①这一日,终于撂下扇子。来自天上干燥清爽的风,忽吹得我衣袂飞举,并从袖口和裤管钻进来,把

周身滑溜溜地抚摸。我惊讶地看着阳光下依旧夺目的风景,不明白数日前那个酷烈非常的夏天突然到哪里

去了。

②四季是来自于宇宙最大的拍节。在每一个拍节里,大地的景观便全然变换与更新。四季还赋予地球

以诗,故而悟性极强的中国人,在四言绝句中确立的法则是:起、承、转、合。这四个字恰恰就是四季的

本质。起始如春,承续似夏,转变若秋,合拢为冬。合在一起,不正是地球生命完整的一轮吗?为此,天

地间一切生命全都依从着这一拍节,无论岁岁枯荣与生死的花草百虫,还是长命百岁的漫漫人生。然而在

这生命的四季里,最壮美和最热烈的不是这长长的夏么?

③女人们孩提时的记忆散布在四季,男人们的童年往事大多是在夏天里。这由于我们儿时的伴侣总是

各种各样的昆虫——蜻蜓、天牛、蚂蚱、螳螂、蝴蝶、蝉、蚂蚁、蚯蚓,此外还有青蛙和鱼儿。它们都是

夏日生活的主角,每种昆虫都给我们带来无穷的快乐。甚至我对家人和朋友们记忆最深刻的细节,也都与

昆虫有关。比如妹妹一见到壁虎就发出一种特别恐怖的尖叫;比如邻家那个斜眼的男孩子专门残害蜻蜓;

比如同班一个最好看的女生头上花形的发卡,总招来蝴蝶落在上边;再比如,父亲睡在铺了凉席的地板上,

夜里翻身居然压死了一只蝎子。这不可思议的事使我感到父亲的无比强大。后来父亲挨斗,挨整,写检查;

我劝慰和宽解他,怕他自杀,替他写检查——那是我最初写作的内容之一。这时候父亲那种强大感便不复

存在。生活中的一切事物,包括夏天的意味全都发生了变化。

④在快乐的童年里,根本不会感到蒸笼般夏天的难耐与难熬。唯有在此后艰难的人生里,才体会到苦

夏的滋味。快乐把时光缩短,苦难把岁月拉长,一如这长长的仿佛没有尽头的苦夏。但我至今不喜欢谈自

己往日的苦楚与磨砺。相反,我却从中领悟到“苦”字的分量。苦,原是生活中的蜜。人生的一切收获都

压在沉甸甸的苦字的下边。然而一半的苦字下边又是一无所有。你用尽平生的力气,最终所获与初始时的

Page 7: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全册复习知识梳理(解析版) (八)散文阅读€¦ · 1、性格概括题。 方法总结:一看描写析方法;二看议论抒情句,作者评价析词句;三看文章找中心,褒贬定位要分清。

愿望竟然去之千里。你该怎么想?

⑤于是我懂得了这苦夏——它不是无尽头的暑热的折磨,而是我们顶着毒日头默默又坚忍的苦斗的本

身。人生的力量全是对手给的,那就是要把对手的压力吸入自己的骨头里。强者之力最主要的是承受力。

只有在匪夷所思的承受中,才会感到自己属于强者。也许为此,我的写作一大半是在夏季。很多作家包括

普希金不都是在爽朗而惬意的秋天里开花结果?我却每每进入炎热的夏季,反而写作力加倍地旺盛。我想,

这一定是那些沉重的人生的苦夏,锻造出我这个反常的性格习惯。我太熟悉那种写作久了,汗湿的胳膊粘

在书桌玻璃上的美妙无比的感觉。

⑥在维瓦尔第的《四季》中,我常常只听“夏”的一章。它使我激动,胜过春之勃发、秋之灿烂、冬

之静穆。友人说,“夏”的一章,极尽华丽之美。我说我从中感受到的,却是夏的苦涩与艰辛,甚至还有

一点儿悲壮。友人说,我在这音乐情境里已经放进去太多自己的故事。我点点头,并告诉他我的音乐体验:

音乐的最高境界超越听觉;不只是它给你,更是你给它。

⑦年年夏日,我都会这样体验一次夏的意义,从而激情迸发,心境昂然。一手撑着滚烫的酷暑,一手

写下许多文字来。我还发现,这伏夏不是被风吹去的,更不是给我们的扇子轰走的——夏天是被它自己融

化掉的。因为,夏天的最后一刻,总是它酷热的极致。我明白了,它是耗尽自己的一切,才显示出夏的无

边的威力。生命的快乐是能量淋漓尽致地发挥。但谁能像它这样,用一种自焚的形式,创造出这火一样辉

煌的顶点?于是,我充满了夏之崇拜!辽阔的秋,悠长的冬,遥远的春,我要一连跨过,再一次邂逅你,

我精神的无上境界——苦夏!

1.请从结构和内容两方面分析文章第②段中画线句的作用?

【答案】结构上:承上启下,前文将自然四季与生命四季巧妙联系起来,此句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突出

夏季的作用,引出下文对夏的感悟。内容上:(两个“最”的反复和反问句式的运用,)突出了对夏天的

赞美之情,奠定了文章的情感基调。

【解析】考查对句子作用的理解。无论是结构上还是内容上的作用,都必须结合文段内容解答才行。

结构上,承接上文对自然四季与生命四季的叙写,引出下文对夏的感悟。内容上,“然而”起到转折作用,

突出在四季中,最壮美和最热烈的是这长长的夏季,表达作者的赞美之情。

2.下面对文章的理解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

A.题目“苦夏”含义丰富,既指无尽头的暑热对人的折磨,又指艰难的人生经历对人的折磨。

B.作者在第③段结尾处写“生活中的一切事物,包括夏天的意味全都发生了变化”中的“变化”是指:

在无忧无虑的童年时代,酷热的夏天充满快乐;遭遇人生的艰难后,难熬的夏天象征了人生的苦难。

C.文章第③段写童年夏天的趣事和第⑥段写作者欣赏《四季》中“夏”的乐章的感受,都突出了作者

对夏天的喜爱,丰富并充实了文章的内容,有利于表现作者对夏天的深刻认识,。

D.第⑥段中,“音乐的最高境界超越听觉,不只是它给你,更是你给它”这句话的意思是:欣赏音乐,

要用一颗真诚的心去聆听,才能从音乐中收获到美感、智慧和力量。

Page 8: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全册复习知识梳理(解析版) (八)散文阅读€¦ · 1、性格概括题。 方法总结:一看描写析方法;二看议论抒情句,作者评价析词句;三看文章找中心,褒贬定位要分清。

E.文中总共写了父亲的两件事,用它们来暗示自己的人生已开始经历苦难,引出对苦夏的思索。

【答案】BC

【解析】A错误,抓住第三段的过渡句“根本不会感到蒸笼般夏天的难耐与难熬。惟有在此后艰难的人

生里,才体会到苦夏的滋味”,从作者此感慨中即可读出“苦夏”一指“蒸笼般夏天的难耐与难熬”,二

指“艰难的人生”。D 错误,音乐的最高境界不仅给人听觉的享受,更是生命的感悟。在维瓦尔第的乐曲中,

“我”结合自身经历更充分感受到夏的苦涩、艰辛与悲壮。我的经历与感悟丰富了乐曲的内涵。所以“不

只是它给你,更是你给它。”E 错误,第一件事写父亲翻身压死了蝎子,写出童年快乐(有趣)的生活,为

苦夏作对比(反衬);第二件事写父亲挨批斗,暗示自己的生活已经开始面临苦难,并引出下文的对苦夏

的思考。

3.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品析文中画线句。

但谁能像它这样,用一种自焚的形式,创造出这火一样辉煌的顶点?

【答案】运用拟人、比喻、反问等修辞手法(答出两种即可),形象地强调没有谁像苦夏那样把能量

发挥到极致,表达了作者对苦夏的崇拜、渴望、热爱之情。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中主要修辞手法的分析和评价。分析时一定要结合文中具体的句子的语境。

此句“但谁能像它这样,用一种自焚的形式,创造出这火一样辉煌的顶点?”运用拟人、反问修辞,强烈

地赞美了是苦夏将生命的快乐是能量淋漓尽致地发挥出来,表达对苦夏的崇拜、热爱。

4.在文章的结尾段,作者说自己“充满了夏之崇拜”。请结合全文概述作者产生“夏之崇拜”的原因。

【答案】(1)夏让我领悟到了“苦”字的分量,让我有了强大的承受力,锻造了我坚强的性格,更好

地激发了我创作的热情。(或:夏天酷热难耐,象征人生的苦难,但苦难能使人坚韧苦斗,成为生活中的

强者。)(2)夏具有一种为创造辉煌不惜耗尽自己全部能量的牺牲精神。(或:夏天用自焚的形式创造出

火一样辉煌的顶点,启发人们迸发昂扬的斗志和激情,充分发挥才干,创造人生的辉煌。)

【解析】考查对文章内容的分析概括。通过对“苦夏”由表及里的叙写,不仅体会出“苦夏”蒸笼般

夏天的难耐与难熬,还体会到苦夏的滋味”,在作者看来,夏是苦难的象征;但苦难使人们具有承受力,

并因承受苦难而可以产生巨大的力量(创造力量);可以使人们有苦涩、艰辛、悲壮的审美感受;同时苦

难到达极致,可以激发出战胜苦难超越苦难的生命力量。

(三)久远的家

父亲喜欢种花种树,两亩大的院子,有四分之三种的是果树和花。八瓣梅、刺玫、牡丹、野菊……看

到谁家的花好看,父亲就向人家讨要根、籽,要来后就将花籽撒在果树的间隙,或是将根埋在树下。春风

一到,果树花与鲜花交相辉映,一个个粉色、白色、黄色的花骨朵竟相绽放,院里是一片花的海洋。

吃着杏子,觉得杏子味道不错,父亲就起身跨出房门向前走上几步,在园子里刨个坑,丢下核,来年

Page 9: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全册复习知识梳理(解析版) (八)散文阅读€¦ · 1、性格概括题。 方法总结:一看描写析方法;二看议论抒情句,作者评价析词句;三看文章找中心,褒贬定位要分清。

一棵小苗就破土而出;正南墙下的三棵樱桃树,我没有亲眼见过它们的出生经历,我猜也是由樱桃核种出

的;那些苹果树、李子树、葡萄树、桑树的生长经历我就不太清楚了,我记事时它们已经枝繁叶茂,硕果

累累了。

好像是和父亲在争夺地盘一样,母亲又会在果树与花的间隙里撒上些菜籽。一场雨后,菜苗纷纷钻出

地面,夏天时黄瓜顶着黄花,豆角戴着粉色的花串盘绕在果树上,灯笼似的辣椒结了出来,香莱也变成了

绿色的小扇子,红绿相间的西红柿也缀满了秧……这样零星种出的菜一家人都吃不完,还可送些给干妈家。

院子的正北面是主房,西北角那间房的上一层是我的闺房。我们把阁楼不叫楼,叫高房子。高房子西

边有扇窗户,窗外有一棵大榆树。夏日树枝摇曳,在书桌前伸手就可触到树枝,摘到甜甜的榆钱儿。小鸟

将巢也筑在这棵榆树上与我为邻,常常叽叽喳喳地将我从梦中喚醒。

站在高房子门前,果树和鲜花尽收眼底。院子的东南角有棵很大很高的桑树,初夏时那些嫩绿色的桑

葚由嫩绿变为鲜红,再由鲜红变为紫红,最终成为深紫色。枝头越高光照越充分,果实就越香甜。站在树

下望去,那一串串黑黝黝、胖嘟嘟、沉甸甸的桑葚挂满了枝头,很是诱人。我不会爬树,只能摸索着一脚

蹬着墙,一脚踩着树权,坐到了中间的树权间,缓了一缓,才继续攀着树枝,站到了树枝的最高处,摘到

了又大又黑又紫又甜,享受光照最充分的桑葚。我欢怏地边摘边吃,两只手被染成紫红色,衣服口袋更是

被桑葚的果汁湿透,身上到处是紫红色。我有点得意,不由得笑出了声。一阵风吹来,树枝一晃我一脚悬

空,人差一点就掉了下来。我吓得喊出了声,幸亏抓住了树枝。

南边靠墙有三棵品种不同的樱桃树。六月初,一颗颗饱满的樱桃熟透了,一串串从绿叶里钻出来.骄

傲地挂在枝头。左边的那棵果实大而红,像玛瑙味道很酸;中间那棵果实白得像珍珠,晶莹别透,味道却

是很甜的;右边的那棵果实小,颜色呈淡粉色,像水晶石,味道是酸甜的。我把三种颜色不一的樱桃装进

玻璃瓶,摇着晃着欣赏着,直到摇出果汁才揭开盖子一颗颗地品尝。有时候,我也走出家门和村里的小伙

伴分享,看到他们艳美的目光,我骄傲地揭开盖子给每只小手上倒出几颗,和他们分享着樱桃的酸甜,享

受着童年的快乐。

院子的正中间有一棵很大的葡萄树。初冬,当一片片黄叶被风带走,只留下光秃秃的褐色枝条时,父

亲便把葡萄藤拿下来,拆了葡萄架,把藤蔓一圈圈盘起来,盖上干草,挖坑深埋。春天时将葡萄藤挖出来

搭架,剪枝。葡萄树也不辜负育树人的用心,盛夏过后,滴溜溜的葡萄由小变大、由深绿到浅绿,再到亮

绿,几天就变个样。葡萄树下打扫得光洁干净,吃饭时,母亲会在葡萄树下摆上饭桌,一家人躲在阴凉里

用餐,一家人吃着饭、聊着天,一天的疲劳在笑声中消散;我也会在葡萄架下温习功课,偶尔抬头,淡绿

透亮的葡萄向我轻轻点头微笑。

三棵品种不一的苹果树和一棵梨树手拉手站在那里,像是一堵围墙,整齐地将房间和果园、菜园、花

园一分为二。深秋,树上的苹果和梨渐渐成熟挂满了枝头,挺拔的枝头被压得弯下了腰。一个个苹果和梨

绽开了羞涩的笑脸,中秋节一过,就能收很多苹果。父母把苹果存放在房间中央的窖里,房间时常飘着苹

果的清香味儿。那年头物资匮乏,可是家里一年四季都不缺水果。

父母过世后,我很少回到老家了。由于路多次重修,去年我回去的时候竟然找不到路,这让我不由得

心生悲意。父母不在了,老家变成了空壳,我的灵魂再也回不到魂牵梦绕的家乡。

Page 10: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全册复习知识梳理(解析版) (八)散文阅读€¦ · 1、性格概括题。 方法总结:一看描写析方法;二看议论抒情句,作者评价析词句;三看文章找中心,褒贬定位要分清。

1.文章开头先交代父母种花种树种菜的情形,这样写有何用意?

【答案】展现家院环境,表现父母的勤劳;表达家在记忆中的美好,为下文写自己快乐的童年生活作

铺垫。

【解析】考查开头情节的作用,实际上就是在考查语段的作用,要考虑到语段在文章位置上的意义。

语段正好是文章的开头,所以在结构上就有为下文写自己快乐的童年生活作铺垫的作用。在内容上,展现

家院环境,表现父母的勤劳,交代了回忆的缘由。

2.作者是如何把自己的童年生活描述得井然有序情趣盎然的?请作简要分析。

【答案】作者按院子方位依次描述院中所种的树木,突出描摹了不同树木果实的状貌以及围绕这些树

木自己和父母快乐幸福的生活场景,这样就使文章脉络清晰,内容生动可感。

【解析】考查写作方法。从描写的角度看,“高房子西边有扇窗户,窗外有一棵大榆树”“站在高房

子门前,果树和鲜花尽收眼底”“南边靠墙有三棵品种不同的樱桃树”“院子的正中间有一棵很大的葡萄

树”等句,明显是按院子方位依次描述院中所种的树木。从描写的内容看,突出描摹了不同树木果实的状

貌以及父母快乐幸福的生活场景。这种写法,就把自己的童年生活描述得井然有序情趣盎然。

3.品析文中画横线语句的表达效果。

【答案】先从整体上写樱桃成熟时的状貌,“一颗颗”、“一串串”突显果实的密集面多,“钻”“骄

傲”则以拟人手法把果实挂满枝头的情状生动地表现出来;之后又分别写三棵不同品种樱桃果实的形、色、

味,用比喻形容其美好的形态色泽,在对比中显出味道各异。多角度描摹中透出一种欣悦欢喜的感情。

【解析】欣赏文句。可从修辞、品味词语、描写角度等方面分析。如“一串串从绿叶里钻出来,骄傲

地挂在枝头”明显运用了拟人手法。答作用时除了答出生动形象地描写出果实挂满枝头的情状外,还要答

出人物对景物的欣悦情感。

4.通读全文,说说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答案】文章表达了作者对童年时家院中快乐幸福生活的怀恋,对父母辛劳创造的美好生活的感念,

以及父母过世后对往昔生活远逝的伤感之情。

【解析】考查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通读全文,梳理脉络,分清层次,综合考虑,提取要点,特别

是找到相关情节与描写分析,也可找到关键句分析,然后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即可。如可分析“父母不在了,

老家变成了空壳,我的灵魂再也回不到魂牵梦绕的家乡”等句。作答时可从表达对童年时生活的怀恋、对

Page 11: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全册复习知识梳理(解析版) (八)散文阅读€¦ · 1、性格概括题。 方法总结:一看描写析方法;二看议论抒情句,作者评价析词句;三看文章找中心,褒贬定位要分清。

父母辛劳的感念、对逝去往昔生活的伤感等角度作答。

(四)少年不识年滋味

①那时候过年味道真浓,醇厚而芬芳,绵长而甘甜。可惜我年龄小,阅历浅,根本品尝不出其中的滋

味,错把过年视为对物质的渴求。好在往昔的大年,没有随着时光远去,没有沉沦在柴米油盐酱醋茶的碎

片化浩瀚里,反而沉淀于心底,久久酵化,酵化得美味愈加浓郁,像是久经陈酿的一坛老酒。

②往昔喝过腊八粥,过年这出大戏就铆足劲准备登场。早先的腊八是个极其重要的祭祀日,祈求风调

雨顺,五谷丰登。可是,小小的我哪能理解到这深蕴的滋味,只知道喝粥,喝这与往常不同的腊八粥。妈

妈把各种作料放进锅里,文火慢煮,煮呀,煮呀,煮得香味满屋,若是撩开门帘去外面抱一扑柴,瞬间香

味就飘散到了院子里、村子里。

③腊月二十三进入大年的冲刺阶段,一切预置年货的重大举措过了这一天才能全面铺开。所以民间流

传:二十四,扫家泥炉子;二十五,搭伙做豆腐;二十六,杀猪割羊肉;二十七,宰只大公鸡;二十八,

上集买年画;二十九,打酒蒸馒头;三十是除夕,扫院子、剁馅子、贴对子,熬夜守岁笑嘻嘻。这是一张

传续千载的过年事宜日程表,祖祖辈辈就这样执行,就这样忙忙碌碌而又有条不紊地迎接新年。

④腊月二十三晚上常驻各家各户的灶王爷才能离开。灶王爷可是个得罪不起的主管,是玉皇大帝派往

凡间的常驻神灵,一年四季端坐在碗阁上头,居高临下,虎视眈眈看着家人的一举一动,若是铺张浪费,

抛米撒面,他就会如实向天庭汇报,来年这家说不定会遭受天火烧房子、槽头死骡子的横祸。因而,家家

户户,时时刻刻,都勤勤恳恳,就这还怕万一有个疏忽被抓住小辫,所以灶王爷升天回宫时,要敬献又甜

又黏的糖瓜,甜到他不好意思再说坏话,黏到即使想说他也张不开嘴,还要敬献炒豆,供给灶王爷坐骑。

如此一来,灶王爷才会“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

⑤小小的我,哪能懂得这丰富蕴含,真是少年不识年滋味。一味贪求口舌之福,想吃敬献在碗阁上的

糖瓜,偏偏那糖瓜要等到灶王爷走后才能吃。灶王爷“廿三子时去,初一五更来”,熬不到夜深,我那眼

皮就往一起黏糊。妈妈说灶王爷上天要骑着毛驴从烟囱里通过,毛驴脖子上拴着铃铛,把耳朵贴紧囱壁能

听见叮零零的响声。我便贴紧了听,敛住气听,听听没有声响,再听,再听,直到只听见妈妈叫唤自己,

才知道还是睡着了。猛然醒来,哈哈,已到了能吃糖瓜的时分。

⑥甜甜蜜蜜吃过糖瓜,下一个目标是急切地巴望新年赶紧到来。爸爸在忙着做豆腐,割猪肉,预置好

吃的;妈妈在忙着纳鞋底,裁布科,缝制好穿的。等到初一凌晨,穿新衣,戴新帽,蹬新鞋,才能焕然一

新地跑出屋,噼里啪啦放它一大串鞭炮。热热烈烈地迎接上天述职的灶王爷重返人间,重新进驻到自己家

园,重新监督一年的光景日月。因此,新一年还应承续“耕读传家久,诗书继世长”的好祖训;还要践行

“勤是传家宝,俭是聚宝盆”的好家规;还要光大“家和万事兴,礼多千人敬”的好风尚……这才是大年

以德化人的丰赡..内在。

⑦大年初一吃过饺子,先要给家里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拜年,而后走出家门,给同宗的长辈一

一拜年。然后,走进左邻右舍互相拜年。人到即为礼到,去拜长辈可不能空着两手,还要敬奉上一个大糕

馍。糕馍是自家蒸出来的圆状花馍,一层面皮,一层红枣,层层摞高,像个小小的磨盘。这是祝福老人家

寿龄再增高,日子更甜蜜。长辈呢,笑眯眯从怀里掏出早就准备好的红包,倘若把这场景拍摄下来,不用

Page 12: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全册复习知识梳理(解析版) (八)散文阅读€¦ · 1、性格概括题。 方法总结:一看描写析方法;二看议论抒情句,作者评价析词句;三看文章找中心,褒贬定位要分清。

修饰,不必裁剪,就是一幅长者慈爱、晚辈孝敬的和谐风俗画卷。

⑧想想以往,惭愧辜负了儿时的大年。长大了,回眸往昔,总算把大年蕴含的滋味逐渐品尝出来了,

总算明白了大年绝不是单一的物质狂欢,而是传统文化的陶台和洗礼。是啊,一代一代的中华儿女,无不

是在这节日的陶冶中代代成长,承续中华传统。

1.嵇康《琴赋》中写到“既丰赡以多姿,又善始而令终”;郭沫若《文艺论集艺术上的批判与其作者

的性格》:“作者的想象异常丰赡,几乎到了狂人的地步。”说说本文第⑥段“这才是大年以德化人的丰

赡内在”中“丰赡”的意思。

【答案】丰富的意思。

【解析】考查对词语的理解。丰赡:解释为丰富、充足。《后汉书·第五伦传》:“蜀 地肥饶,人吏

富实,掾史家赀,多至千万,皆鲜车怒马,以财货自达,伦悉简其丰赡者遣还之。”三国魏嵇康《琴赋》:

“既丰赡以多姿,又善始而令终。”

2.通读全文,完成下列表格的内容。

时间 大人们做的事情 小孩子做的事情

腊八 祭祀 喝腊八粥

腊月二十三晚上 送灶王 ②______

初一凌晨 迎灶王 ③______

大年初一 ①______ 拜年,敬奉大糕馍

【答案】(1)①给红包 (2)②吃糖瓜 (3)③穿新衣,戴新帽,蹬新鞋,放鞭炮

【解析】考查情节的梳理与概括。解答此题在整体感知文意的基础上,根据题干中所给出的提示,找

到相对应的段落内容,然后再用与提示相同的句式来概括情节即可。大年初一是第⑦段“长辈呢,笑眯眯

从怀里掏出早就准备好的红包”——发红包;第④段腊月二十三晚上常驻各家各户的灶王爷才能离开,小

孩子等着吃糖瓜;第⑥段“等到初一凌晨,穿新衣,戴新帽,蹬新鞋,才能焕然一新地跑出屋,噼里啪啦

放它一大串鞭炮。”

3.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有很多习俗,如吃饺子。其原由是饺子与“交子”谐音,意味

着更岁交子;饺子形状像元宝,包饺子意味着包住福运。文中说“去拜长辈可不能空着两手,还要敬奉上

一个大糕馍”,这句话说的是吃年糕这个习俗。请说说这个习俗的寓意是什么。

【答案】“糕”与“高”谐音,“年糕”寓意为“年年长高”或“年年升高”,是一种美好的祝愿和

期盼。

Page 13: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全册复习知识梳理(解析版) (八)散文阅读€¦ · 1、性格概括题。 方法总结:一看描写析方法;二看议论抒情句,作者评价析词句;三看文章找中心,褒贬定位要分清。

【解析】春节吃年糕,“义取年胜年,籍以祈岁稔。”年糕是我国的传统食物,尤其是在新年的时候,

家家户户都要吃年糕,因为“年年糕”与“年年高”谐音,所以有着步步高升,生活一年比一年好的寓意。

4.有人说文章写灶王爷的故事是在宣扬封建迷信思想吗?你的看法呢?说说理由。

【答案】不是。①语言天真活泼,更符合小孩子的视角特点;②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③丰富了过年

的美好回忆,渲染了儿时过年浓厚的节日氛围;④该故事表现了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突出了文

章的主题等。

【解析】腊月二十三晚上祭灶王爷,明显不是迷信。作为普通百姓注重的是节日里那份喜庆,那份亲

情,那份期盼,那份回味。并不是宣扬封建迷信,只想以此来增添节日的趣味性。表明了人们的虔诚,寄

托着他们想安安稳稳过日子的美好愿望。语言天真活泼,也更符合小孩子的视角特点。同时也是对传统文

化的传承。

5.最后一段说“总算把大年蕴含的滋味逐渐品尝出来了”,“我”从中品尝出来哪些滋味?

【答案】示例:(1)品尝出了新年的喜庆丰足。大年意味着妈妈要给孩子们做腊八粥等各种美食,孩

子们能够穿新衣听故事放爆竹等。(2)品尝出了天伦之乐。大年里,爸爸妈妈各司其职,一家人其乐融融。

(3)品尝出了勤俭节约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互相拜年,给长辈送糕馍、长辈给红包。

【解析】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分析。通读全文,整体感知,通过对过年时,喝腊八粥和各种美食以

及分丰富的年货,品尝到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喜庆丰足;过年家人团聚,其乐融融,互相拜年,给长辈

送糕馍、长辈给红包,品尝到天伦之乐和尊老爱幼的中华传统美德。更品尝到一代一代的中华儿女经受传

统文化的陶台和洗礼,承续中华传统。

6.新年是中华民族重要的传统节日,王安石写道“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请写出跟传

统节日有关的连续两句古诗词: , 。

【答案】示例:“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银烛秋光

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解析】开放性试题,描写除夕的:乾坤空落落,岁月去堂堂; 末路惊风雨,穷边饱雪霜。描写春节

的: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描写元宵节的: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五)黄山绝壁松

冯骥才

①黄山以石奇云奇松奇名天下。然而登上黄山,给我以震动的是黄山松。

②黄山之松布满黄山。由深深的山谷至大大小小的山顶,无处无松。可是我说的松只是山上的松。

Page 14: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全册复习知识梳理(解析版) (八)散文阅读€¦ · 1、性格概括题。 方法总结:一看描写析方法;二看议论抒情句,作者评价析词句;三看文章找中心,褒贬定位要分清。

③山上有名气的松树颇多。如迎客松、望客松、黑虎松、连理松等等,都是游客们争相拍照的对象。

但我说的不是这些名松,而是那些生在极顶和绝壁上不知名的野松。

④黄山全是石峰。裸露的巨石侧立千仞,光秃秃没有土壤。尤其那些极高的地方,天寒风疾,草木不

生,苍鹰也不去那里,一棵棵松树却破石而出,伸展着优美而碧绿的长臂,显示其独具的气质。世人赞叹

它们独绝的姿容,很少去想在终年的烈日下或寒风中,它们是怎样存活和生长的。

⑤一位本地人告诉我,这些生长在石缝里的松树,根部能够分泌一种酸性的物质腐蚀石头的表面,使

其化为养分被自己吸收。为了从石头里寻觅生机,也为了牢牢抓住绝壁,以抵抗不期而至的狂风的撕扯与

摧折,它们的根日日夜夜与石头搏斗着,最终不可思议地穿入坚如钢铁的石体。细心便能看到,这些松根

在生长和壮大时常常把石头从中挣裂!(A)还有什么树木有如此顽强的生命力?

⑥我在迎客松后边的山崖上仰望一处绝壁,看到一条长长的石缝里生着一株幼小的松树。它高不及一

米,却旺盛而又有活力。显然曾有一颗松子飞落到这里,在这冰冷的石缝间,什么养料也没有,它却奇迹

般生根发芽,生长起来。如此幼小的树也能这般顽强?这力量是来自物种本身,还是在一代代松树坎坷的

命运中磨砺出来的?我想,一定是后者。我发现,山上之松与山下之松很不一样。那些密密实实拥挤在温

暖的山谷中的松树,干直枝肥,针叶鲜碧,慵懒而富态;而这些山顶上绝壁松却是枝干瘦硬,树叶黑绿,

矫健而强悍。这绝壁之松是被恶劣与凶险的环境强化出来的。它强劲和富于弹性的树干,是长期与风雨搏

斗的结果;它远远地伸出的枝叶是为了更多地吸取阳光……这一代代艰辛的生存记忆,已经化为一种个性

的基因,潜入绝壁松的骨头里。因此,它们才有着如此非凡的性格与精神。

⑦(B)它们站立在所有人迹罕至的地方。那些荒峰野岭的极顶,那些下临万丈的悬崖峭壁,那些凶险

莫测的绝境,常常可以看到三两棵甚至只有一棵孤松,十分夺目地立在那里。它们彼此姿态各异,也神情

各异,或英武,或肃穆,或孤傲,或寂寞。远远望着它们,会心生敬意;但它们﹣﹣只有站在这些高不可

攀的地方,才能真正看到天地的浩荡与博大。

⑧于是,在大雪纷飞中,在夕阳残照里,在风狂雨骤间,在云烟明灭时,这些绝壁松都像一个个活着

的人:像站立在船头镇定又从容地与激浪搏斗的艄公;战场上永不倒下的英雄;沉静的思想者;超逸又具

风骨的文人……在一片光亮晴空的映衬下,它们的身影就如同用浓墨画上去的一样。

⑨但是,别以为它们全像画中的松树那么漂亮。有的枝干被狂风吹折,暴露着断枝残干,但另一些枝

叶仍很苍郁;有的被酷热与冰寒打败,只剩下赤裸的枯骸,却依旧尊严地挺立在绝壁之上。于是,一个强

者应当有的品质﹣﹣刚强、坚韧、适应、忍耐、奋取与自信,它全都具备。

⑩现在可以说了,在黄山这些名绝天下的奇石奇云奇松中,石是山的体魄,云是山的情感,而松﹣﹣

绝壁之松是山的灵魂。

1.请说说文章第一自然段段在文中的作用。

【答案】(1)内容上;交代了黄山石奇云奇松奇名天下,并且突出作者的震动。(2)结构上:①开门见

山,开篇点出黄山松②引出下文,为下文写黄山松的品质作铺垫③总领下文,写出了作者的震动,奠定感

Page 15: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全册复习知识梳理(解析版) (八)散文阅读€¦ · 1、性格概括题。 方法总结:一看描写析方法;二看议论抒情句,作者评价析词句;三看文章找中心,褒贬定位要分清。

情基调。

【解析】考查语段的作用,要考虑到语段在文章位置上的意义。语段正好是文章的开头,所以在结构上就

有总领下文、奠定感情基调、为下文写黄山松的品质作铺垫的作用。内容上,开篇点出描写的对象——黄

山松,交代了黄山石奇云奇松奇名天下的内容。

2.作者说“给我震动的是黄山松”,联系全文,详细概括分析黄山松哪些品质给作者以震动?

【答案】①刚强、坚毅,破石而出。②生命力、适应力强,分泌酸性物质腐蚀石头,吸收营养,能穿入坚

如钢铁的石体。③忍耐力强,树叶黑绿,矫健而强悍。④奋取与自信,以进取的姿态面对人们。

【解析】本题考查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根据文章对“黄山松”的描写逐一概括即可。如黄山松给作者以

震动的是:它生长在极顶和绝壁上,有着顽强的生命力;它在恶劣与凶险的环境中磨砺、强化出非凡的性

格与精神;身处绝境却卓立不群,志怀高远;无论苍郁与枯败,都具有强者的品质。

3.赏析句子,品味语言。

①从描写的角度赏析文章第⑧自然段第一句划横线的句子。

②从修辞的角度赏析文章第⑧自然段第二句划横线的句子。

【答案】①运用了环境描写的手法,写出了黄山松生长环境的险恶,气候的多变,突出了黄山松的强、坚

毅、生命力强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黄山松的赞美与喜爱之情。②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的修辞手法,生

动形象地表现了黄山绝壁松的丰富神情,表达了作者对黄山绝壁松的喜爱与敬佩之情。

【解析】本题考查赏析文章精妙语句的能力。赏析句子的一般方法为:方法+效果+情感,在分析效果和情

感时必须结合具体的语句才行。此题比较容易,因为题干已经给出了分析方向,即分别从描写方法的角度

和修辞手法的角度分析作答。(1)“于是,在大雪纷飞中,在夕阳残照里,在风狂雨骤间,在云烟明灭时,

这些绝壁松都像一个个活着的人”明显使用了景物描写的方法。答作用时既要答出黄山松顽强坚毅的特点

外,还要答出对黄山松的赞美与喜爱之情。(2)“像站立在船头镇定又从容地与激浪搏斗的艄公;战场上

永不倒下的英雄;沉静的思想者;超逸又具风骨的文人”明显运用了比喻、拟人、排比的修辞手法。答题

时首先要点明修辞手法,然后在文中找到语句的位置,结合上下文情节内容,体会语句所表现的作者对黄

山绝壁松的喜爱与敬佩之情。

4.通读全文,谈谈你对“绝壁之松是山的灵魂”这句话的理解,并说说黄山松带给我们哪些启示。

【答案】黄山绝壁松不仅仅是一种自然景观,更是刚强、坚韧、适应、忍耐、奋进与自信精神的集中体现,

昭示着生生不息的生命存在,使黄山更富于生命气息和人格化的气质,所以作者把绝壁之松看做黄山的灵

魂。启示:①一个强者应当有的品质———刚强、坚韧、适应、忍耐、奋取与自信,人要做生活的强者。

Page 16: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全册复习知识梳理(解析版) (八)散文阅读€¦ · 1、性格概括题。 方法总结:一看描写析方法;二看议论抒情句,作者评价析词句;三看文章找中心,褒贬定位要分清。

②刚强是一种不服输的精神,坚韧是一种不放弃的决心,适应是无法战胜挫折时的上策,我们应当学会刚

强、坚韧与适应。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语句内涵的能力。理解此处的内涵主要从“黄山石”的形象这个角度来分

析。写启示主要根据“绝壁松”的精神来谈。如“绝壁之松是山的灵魂”有着非凡的适应能力,顽强的生

命力,积极进取的精神,坚韧的品格,开阔的视野,超强的自信心。这些都给我们以深刻的启示。答案结

合文章内容,联系实际生活,言之有理即可。

(六)香山野桃悄然开

黄亚洲

北京香山,今日风野。

沿着曲曲弯弯的碎石山径一路蜿蜒上山,耳边都是好风,如兽吼。满山的树杈与枝丫,互相打得啪啪

响,更不消说未知何时一路绑于树干的那几十根指路红布条了,痉挛成癫狂状。我们几个上年岁的,各自

在营地周围寻找避风地儿。要这么站在风口的话,人的骨头怕也会哗哗响了。

我顺坡往南,一直走,直至下到一个山坳,顿感风声已柔,便投着一块大石头坐下,歇口气。

才刚举头,便见着那飘飘抖抖的几株野山桃了。那是树还是舞蹈啊,我’晾呆了。一树一树粉白色的

花,落在眼里,真妖娆得不行。

花不大,远望有点像樱花,密密层层的。背景虽是瓦蓝的天,但一树看过去皆是粉白,很难见到星星

点点的蓝。山坡北面风吼起来的那一刻,滑下南坡的一股小小的风,也会吹得这几株野山桃腰肢大颤,那

密密层层的花也就互相厮磨在了一起,那种无声的舞蹈真是热烈;【若是北面风声小了,那些秀丽的花顿

时就在安静的阳光下庄敬自强,少女般腼腆,纹丝不乱。】

我站起来,慢慢向她们走过去,于是就见着好几只蜜蜂在花间忙来忙去——飞翔得连声音都没有,像

是要把全部的气力都花在吸吮上。

这一隅无声的春景,叫我望得久久出神。幸亏香山今日风大,鬼使神差地让我下到一个不知名的山坳

里,有了这场小小的叫人惊喜的艳遇。

感谢兽性发作的风,你啊,你把人性催出花来了。

我不知道世上有多少人相遇过这几株灌木形状的野山桃,相遇过三月的这些婀娜无比的粉色山桃花,

还有花间的这一群闷吞独食的小蜜蜂。

显然,这几株俏丽的野山桃也根本不在乎有多少人看见她们,她们知足,就在这不知名的山坳里,她

们守着一小块蓝天和一方干燥而忠厚的土地,每年三月,准时来一次热烈的舞蹈,或者少女般腼腆地静立

着,然后在蜜蜂的帮助下孕育夏日的小小的山桃,再然后,在寒流里剃发闭眼苦守,等待来年 春天的抚摸,

再准备一场少女的粉色舞蹈。甚至,多少年后,她们也会安安静静地倒下,让蜜蜂和蜜蜂的后代从此再也

找不见她们。

当然,她们也有后代。她们的后代可能就成长在离她们不远 的地方,而一场悄悄的舞蹈也按照美丽的

遗传密码,开始排练。

Page 17: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全册复习知识梳理(解析版) (八)散文阅读€¦ · 1、性格概括题。 方法总结:一看描写析方法;二看议论抒情句,作者评价析词句;三看文章找中心,褒贬定位要分清。

我今天要是没看见这些,一切也都在进行中。我今天偶然瞥见了她们,一切也都没有被打乱。偶遇就

是这么普通,也是这么惊心。

大家开始下山。一路上我还惦记着那一小群婀娜的野山桃。我想,其实,平凡并不是寂寞。平凡里也

有舞蹈、蜜蜂与爱情,也有令人心满意足的生生不息,不需要多少人在意,也不祈求多少人抬举。有阳光,

有风,有蜜蜂,也就一切都有了。

养在深闺人未识,或许就是生活本来的面目。好吗?挺好。

今天,我就是一只蜜蜂,被风牵着,邂逅了一场少女的舞蹈,意外地被温暖了一番。

1.请按照顺序用原文中的词语写出作者情感不断升华的过程。

惊呆——( )——( )——( )

【答案】(1).惊喜 (2).惊心 (3).温暖

【解析】本题考查作者情感的梳理。作者的情感也是本文的一条线索。完成时,只要仔细阅读,找出对“我”

心理的描写,就可从中筛选出答案。当我看到盛开的山桃时,“我被惊呆了”;接着是“有了这场小小的

叫人惊喜的艳遇”,“偶遇就是这么普通,也是这么惊心”,最后在返回时,“邂逅了一场少女的舞蹈,

意外地被温暖了一番”。据此提炼词语即可解答。

2.请你从修辞的角度,对下列的句子进行赏析。

若是北面风声小了,那些秀丽的花顿时就在安静的阳光下庄敬自强,少女般腼腆,纹丝不乱。

【答案】示例:“庄敬自强"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野山桃以人的情感,同时又把野山桃比作少女,

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野山桃在风小后,阳光照射下的情态,侧面表现了作者对野山桃的仔细观察,从而抒发

了作者对野山桃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解析】此题考查赏析句子。赏析句子的解题思路:选角度+表达效果关键词+内涵(景物人物特点)+感情、

主题。“庄敬自强”指君子庄严持重,谨慎小心,故能日渐笃实坚强。用在句中形容来野山桃,这是运用

了拟人的修辞。“少女般腼腆”,将野山桃比作少女,“腼腆”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野山桃在阳光照射下的

情态,表现了作者对野山桃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3.文中画线句是用怎样的描写方式写风的?这里写风有什么作用?

【答案】运用了侧面描写的方法。通过描写树权、枝丫以及指路红布条的状态,表现碎石山径上春风之大。

这样写的目的,一方面也突出野山桃在这样的环境下生长的不容易,从而为下文“我”惊呆的情感埋下伏

笔。

【解析】本题考查描写方法及其作用分析。侧面描写是指在文学创作中,作者通过刻画人物或环境的描绘

来表现所要描写的对象,以使其鲜明突出,即间接地对描写对象进行刻画描绘。从画线句子内容来看,作

者主要描写树杈、枝丫以及指路红布条的状态,来侧面表现风力之大的。这是运用侧面描写的手法。结合

Page 18: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全册复习知识梳理(解析版) (八)散文阅读€¦ · 1、性格概括题。 方法总结:一看描写析方法;二看议论抒情句,作者评价析词句;三看文章找中心,褒贬定位要分清。

下文的内容,可以看出,风力越大,越能表现野山桃在这样的环境下生长、盛开的不易,从而为后文“我”

惊呆的情感埋下伏笔。写风,是对山桃的一个侧面衬托,是衬托手法的具体运用。据此整理出答案。

4.“我就是一只密蜂,被风牵着,邂逅了一场少女的舞蹈,意外地被温暖了一番”中的“温暖”有怎样丰

富的内涵?

【答案】(1)刚经历了冬天,虽然风野,但是无意中看到了在山间顽强生长的野山桃,被它们那种顽强的

精神所温暖。

(2)人生中,我们也会不经意间,在身边发现一些所不熟知的 人或者事物并为之感动。

【解析】此题考查对文中重要语句和字词的理解与把握。完成时,应尽量多角度考虑,既要结合情节本身,

又要结合文章的主旨。结合全文内容来看,这句话是全文的主旨句,“温暖”则包含了作者在文中复杂的

情感。文章写我在避风处偶然发现了一株盛开的山桃,被那幅美景所迷。作者由繁盛美丽的山桃在这恶劣

的环境中表现出的顽强的精神所温暖。同时作者由此景感悟到做人亦是如此,平凡并不是寂寞,在人生中,

我们也会不经意间,发现一些所不熟知的人或者事物并为之感动。据此作答即可。

(七)善良是做給自己看的

①朋友去藏区、加德满都走一圈,他感慨:在这里总容易感动,仿佛前世今生,总觉得自己还不够良

善与规矩。对“前世今生”四个字敏感的人,往往多情,善良。我就是。

②小小的善良不高不大,甚至只要不坏。我的善良常常体现于“善解人意”。去理发厅,小弟弱弱地

问我:要 50 的还是 35 的?我说,50 的是老师傅操刀,35 的是新手练手的吗?他有点难为情地说:“是的,

我是 35 元的。”我愉快地选择了 35 元的。如果说我这个选择百分百是因为善良,你估计不会相信,但起

码有 80%的理由是:我就想让小徒弟有练手机会。

③那天下午去医院动个小手术的路上,提前叫滴滴快车,居然连续三个滴滴司机抢了单后又打电话过

来说抢错了希望我取消订单。一生气我就发微博说滴滴也拒载,想不到北京滴滴总部马上私信我……我没@

它,但它反应这么快,十分诚恳,还希望我把不良司机信息给它。我说算了,都不容易,还自动删了那条

微博。

④再说到手术,是我一个人去的,主刀医生、让我躺下的护士都不是熟人,但漂亮亲切待我温柔,算

是好报。我还偷偷睁眼看到医生缝创口时的认真与护士的微笑,心安了很多。

⑤因为女儿在苏州上过学,我对苏州有点感情。那次,一家人拖着行李在苏州西交利物浦大学附近的

文星广场打车,等出租车的人很多,个个骁勇善战,比我们厉害得多,而我们一家只会老实地规矩地在烈

日下排队。这时救星出现了,是一名执勤警察,他在一边看不下去了,立即站在我们一边,然后果断拦下

一辆出租车,还替我们开车门……我们运气好,关键时候,总有贵人相帮。

⑥还是打车,天上乌云密布。雷很响,心焦灼。终于来了一辆,旁边一个大包小包等车的男人也一个

箭步上来,哀求我:“我要赶车!”我心一软,就让了他。随之,雨点下来了,半天乌云汹涌而至,我心

急如焚。这时,来了救兵,是辆“野的”,风吹来似的。上车,他比我还欣慰,回首致意,没有漫天要价,

Page 19: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全册复习知识梳理(解析版) (八)散文阅读€¦ · 1、性格概括题。 方法总结:一看描写析方法;二看议论抒情句,作者评价析词句;三看文章找中心,褒贬定位要分清。

倾盆大雨,雨刷怎么刷都看不清路……其实,我也赶路,但心情好多了,因为我做了一件好事还不耽误自

己的事,这才是赚到。海是蓝给自己看的,善良也是做给自己看的。

⑦我一直很多情。庆幸的是,随着岁月的流逝,我的多情渐渐转化为善意、善良,这很欣慰,就好像

花结成果,应该是幸福的一种、智慧的一种。人心乱世,我常常显得有点弱,不是因为我不聪明,而是因

为这世道更需要善良。

1.文章以“善良是做给自己看的”为题有何含义?

【答案】“我”的善良的行为完全出于本心,行善之后,心里自然而踏实,不为炫耀和显摆,是一种善良

的人性所带来的本真之举。(意思接近即可)

【解析】标题是文章内容、作品风格、写作意图的直接或间接表现,不少文章的题目与中心意思、作者情

感有密切的联系。标题含义可以从以下方面分析:题目本身义,指文中的某样物品(题目为名词时多见),

文章中的某个情节(题目为句子时多见);题目深层义,往往与中心相联系。从文中记叙的大大小小事件

可以看出,我的善良之举完全是一种自然的行为,没有任何的功利性和目的性,我自得其乐。据此分析作

答即可。

2.请用简洁的语言分别概括。文中的“我”善良的具体表现是什么?

【答案】①理发店里,选择了 35 元的服务项目②去医院的路上,删了发泄不满的的微博③在苏州广场,老

实规矩的排队④打车时,把机会让给了别人(四点写出三点即可得满分)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事件的归纳概括能力。解答此题关键要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理清文章思路,

找准文中的事件,然后根据人物及事件内容概括出切题的答案。一般形式为:什么人在什么情况下做了什

么事,结果如何。仔细阅读文章,第二段写在理发店里,“我”选择了 35 元的服务项目让小师傅练手;第

三、四段写去医院的路上,“我”删了发泄不满的微博;第五段写在苏州广场打车,“我”老实规矩的排

队;第六段写打车时,“我”打车时把机会让给了别人。据此分析简要概括作答即可。

3.从人物描写方法的角度,赏析下面句子的表达效果。

“他在一边看不下去了,立即站在我们一边,然后果断拦下一辆出租车,还替我们拉开车门…”

【答案】动作描写,“站”“拦”“拉”这些动词生动形象地 2 写出了警察被我的善良之举感动后快速帮

我拦车的情景,从而从侧面赞扬了我的善良。

【解析】本题是对优美语句赏析能力的考查。解答这题,要从描写方法的角度赏析,如句子中的

“站”“拦”“开”都是行为动作的描写,对其作用的分析要结合人物心情。这几个动词生动地刻画出警

察被我的善良之举感动后快速帮我拦车的情景,其中也是对“我”的善良的侧面描写和赞美。

Page 20: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全册复习知识梳理(解析版) (八)散文阅读€¦ · 1、性格概括题。 方法总结:一看描写析方法;二看议论抒情句,作者评价析词句;三看文章找中心,褒贬定位要分清。

4.第⑥段中“天上乌云密布,雷很响”一句属于什么表达方式?有何作用?

【答案】景物描写表现了天气的恶劣,烘托出心情的焦急,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解析】文章中运用环境描写,作用一般有:①交代事情发生的地点或背景,增加事情的真实性;②渲染

气氛,烘托人物的心情;③寄托人物的思想感情;④反映人物的性格或品质;⑤推动情节的发展;⑥深化

作品主题。当然,一段具体的环境描写,它的作用往往是多方面的,这需要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去综合分

析,切忌生硬地把它归结为某一种作用。结合文章内容分析,这句话描写“我”打车时遭遇的恶劣天气,

不难分析出天气与人物心情及情节发展的关系,即天气的恶劣,烘托出“我”打车的焦急心情,为后面善

良换来好报,快速打到车的情节做铺垫。

5.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谈谈你对结尾处“人心乱世,我常常显得有点弱,不是因为我不聪明,而是因为

这世道更需要善良”一句的理解。

【答案】合乎题意即可。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语句含义的能力。解答此类题时,一定要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也就是文

章的整体,仔细体味推敲,透过语言的表象去揣摩领悟其中的深意。“人心乱世,我常常显得有点弱,不

是因为我不聪明,而是因为这世道更需要善良”,这句话写出了作者的真切感受,人心的柔弱其实是善良

的体现,不功利、不钻营,用自己的柔软温暖这个社会就是善良的体现,爱的体现。结合自己的生活体会

来谈即可。

(八)拾馒头的父亲

(1)十六岁那年,我考上了全县最好的高中。听人说,考上这所学校就等于一只脚迈进了大学。父亲

欣喜不已,千叮咛万嘱咐,希望我将来能考上好大学。

(2)恰巧这时我家在县城的一个亲戚搬到省外去住。他们想让我父亲去帮忙照看一下房子,还给父亲

建议说在县城养猪是条致富的路子,因为县城人多,消费水平也高,肯定比农村卖的价钱好。父亲欣然答

应了,一来确实是个好法子,二来在县城可以顺便照顾一下我。

(3)等我在高中读了一学期后,父亲在县城也垒好了猪圈,买来了猪仔。我平时在学校住宿,星期六

的时候,就去父亲那里过夜,帮父亲照料一下小猪,好让父亲腾出时间回家推饲料。

(4)猪渐渐长大了,家里的饲料早已吃个精光。亲戚送的饲料也日趋减少。买饲料吧,又拿不出钱来,

父亲整日显得忧心忡忡。

(5)我也愁在眉上急在心里,也是一筹莫展。有天我去食堂打饭时,发现很多同学常常扔馒头,倒饭

菜,我突然想到,把这些东西拾起来喂猪不是很好吗?

(6)我回去跟父亲一说,父亲高兴地直拍大腿,说真是个好主意,第二天他就去拾馒头剩饭。

Page 21: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全册复习知识梳理(解析版) (八)散文阅读€¦ · 1、性格概括题。 方法总结:一看描写析方法;二看议论抒情句,作者评价析词句;三看文章找中心,褒贬定位要分清。

(7)我为自己解决了难题而窃喜不已,却未发现这给我带来了无尽的烦恼。父亲那黑乎乎的头巾、脏

兮兮的衣服、粗糙的手立即成为许多同学取笑的对象,他们把诸如“丐帮帮主”等侮辱性的绰号都加到父

亲头上。

(8)我是一个从山村里走出来的孩子,我不怕条件艰苦,不怕跌倒疼痛,却害怕别人的歧视。好在同

学们都还不知道那是我的父亲,我也尽量躲避着父亲,每到他来时,我就离得远远的。

(9)但是内心害怕被别人识破和歧视的恐惧却日复一日地剧增。终于有一天,我对父亲说:“爹,你

就别去了,叫大家知道了,会嘲笑我。”

(10)父亲脸上的喜悦一下子消失了。在漆黑的夜里,只有父亲的烟锅一红一红的,良久,父亲说:

“我看还是去吧!不和你打招呼就是了。这些日子正是猪长膘的时候,不能断了粮。”

(11)我的泪就落了下来。对不起父亲,我是真心爱你的,可你偏偏是在学校里拾馒头,我怕被别人

看不起啊!

(12)接下来的日子,父亲继续拾他的馒头,我默默地读书,相安无事。我常常看见父亲对着张贴成

绩的布告栏发呆,好在我的成绩名列前茅,可以宽慰父亲的,我想。

(13)1996 年的冬天,我期末考试成绩排在年级前三名,而且还发表了很多文章,一下子声名鹊起。

班里要开家长会,老师说,让你父亲来一趟。

(14)我的心一下子就凉了,我不知别人知道拾馒头的人就是我父亲时会怎样嘲笑我。伴着满天风雪

回到家,我对父亲说:“爹,你就别去了,我对老师说你病了……”父亲的脸色很难看,但究竟没说什么。

(15)第二天,我冒着风雪冲到了学校,坐进了教室。家长会开始了,鼓掌声和欢笑声不断,我却一

直蔫蔫呆呆,心里冰冷得厉害。父亲啊,你为何偏偏是一个农民,偏偏在我们学校拾馒头呢!

(16)我无心听老师和家长的谈话,随意将目光投向窗户。天哪!父亲,我拾馒头的父亲正站在窗外,

一丝不苟地聆听着老师和家长们的谈话,他的黑棉袄上已经落满了厚厚的积雪。

(17)我的眼泪就哗哗的落了下来,我冲出教室,将父亲拉进来,对老师说:“这是我的父亲。”一

下子掌声雷动。

(18)回去的路上,父亲仍挑着他捡来的馒头和饭菜。父亲说:“你其实没必要自卑,别人的歧视都

是暂时的,男子汉,只要努力,别人有的,咱们自己也会有。”

(19)以后,同学们再也没有取笑过父亲,而且都自觉地将剩饭倒进父亲的大铁桶里。

(20)1997 年金秋九月,父亲送我到省城读大学,我们乡下人的打扮在绚丽缤纷的校园里显得那么扎

眼。但我却心静如水,没有一丝怕被别人嘲笑的忧虑。我明白,在这个世界上,歧视总是难免的,关键是

自己看得起自己。正如父亲所说的那样:“别人的歧视都是暂时的,男子汉,只要努力,别人有的,咱自

己也会有。”

1.文章第(7)段,写道“我为自己给父亲解决了一个难题而窃喜不已,却未发现这给我带来了无尽的烦

恼。”“我”的烦恼是什么?

Page 22: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全册复习知识梳理(解析版) (八)散文阅读€¦ · 1、性格概括题。 方法总结:一看描写析方法;二看议论抒情句,作者评价析词句;三看文章找中心,褒贬定位要分清。

【答案】父亲的形象成为同学们取笑的对象,甚至给父亲取了侮辱性的绰号,我担心同学们知道是“我”

的父亲而歧视“我”。

【解析】本题是信息筛选能力的考查.必须先认真阅读课文,根据提示,在上下文中筛选出关键信息。通

过文章第七段“却未发现这给我带来了无尽的烦恼。父亲那黑乎乎的头巾、脏乎乎的衣服,粗糙的手立时

成为许多同学取笑的对象,他们把诸如‘丐帮帮主’、‘黑橡胶’等侮辱性的绰号都加在父亲头上”可以

看出怕人识破那位同学们称“丐帮帮主”“黑橡胶”的拾馒头的人就是自己的父亲。

2.填写“我”在开家长会时的心理变化。

______→______→眼泪落下

【答案】(1).心里冰冷 (2).无心听讲

【解析】分析人物的心理变化首先对文章的情节进行简单的概括,然后从事件中分析人物的心理,注意抓

住文中的重点词语。人物的心理变化是由情节决定的,是随情节的变化而变化的。所以一定要读懂情节。

此题也可提取关键语句分析,如可提取第 15 段的“我却一直蔫蔫呆呆,心里冰冷得厉害”,第 16 段的“我

无心听老师和家长的谈话”等句分析,即可整理出正确答案。

3.结合语境,说说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具体含义。

父亲啊,你为何偏偏是一个农民,偏偏在我们学校拾馒头呢!

【答案】表示事实跟所希望或期待的恰恰相反。这两个词连续运用强调要是父亲不是农民就好了,即使是

农民,不在学校拣馒头就好了,体现了极度的自卑感。

【解析】本题考查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先解释词语的本义,再结合语境说出其含义,最后要看词语

在表达上的作用。此题要分析反复修辞在表情达意上的效果。“偏偏”本义:用在动词前面,表示动作、

行为或事情的发生,跟愿望、预料或常理相反,含有凑巧、恰恰的意思。语境义:强调要是父亲不是农民

就好了。兼有不满的口气。此句是“我”极度的自卑感的体现。两个“偏偏”又属于词语上的反复修辞,

强调父亲不应在学校拣馒头这个观点,表达强烈的不满情绪。

4.下面的划线句子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简要分析其作用。

父亲,我拾馒头的父亲正站在窗外,一丝不苟地聆听着老师和家长们的谈话,他的黑棉袄上已经落满

了厚厚的积雪。

【答案】外貌描写。暗示父亲站在窗外已经很久了,突出父亲是多么关心与爱自己的孩子。同时为后文我

不再自卑介绍父亲做铺垫。

【解析】考查描写方法的类型及其表达效果。“他的黑棉袄上已经落满了厚厚的积雪”属于典型的外貌描

Page 23: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全册复习知识梳理(解析版) (八)散文阅读€¦ · 1、性格概括题。 方法总结:一看描写析方法;二看议论抒情句,作者评价析词句;三看文章找中心,褒贬定位要分清。

写。从内容上讲:这是对父亲的细致观察,暗示父亲站在窗外已经很久了,突出了父爱。从结构上说:为

后文我不再自卑介绍父亲做铺垫。注意这句话处在文章的最后一部分,此时“我”已经有所觉悟。

5.标题《拾馒头的父亲》,拾起的不仅仅是馒头,你认为还拾起了什么?

【答案】①拾起自尊。付出努力赢回尊严。②“我”的父亲虽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农民,却用自身的人格

给了自卑的孩子一个再好不过的教育,从而让自己的孩子捡回人应有的自尊。③拾回自信。别人的歧视都

是暂时的,男子汉,只要努力,别人有的,咱自己也会有。

【解析】考查标题隐含的深刻意蕴。本文通过记叙我上中学时父亲在我们学校捡馒头,因为自卑我不让父

亲去参加家长会,可是父亲却在教室外面冒雪倾听;我把父亲叫进来,父亲教我不再自卑,从此我变得自

信。表现了我对父亲的尊敬之情。标题“拾馒头的父亲”从表面上看是说父亲捡拾馒头,但是从文章的内

容来分析,捡拾起来的就不仅仅是馒头了,这里有更深层的含义。所以解答此题时要依据文章内容进行思

考分析。可围绕着“自尊”“自信”等角度来回答。

(九)留守乡村的爷爷

蒋曼

①孩子的爷爷在乡下,八十多岁了,嗓门洪亮,身体硬朗,还能参加各种劳动。他似乎从未有退休打

算,每天都很忙碌,忙着照顾他的鸡、鸭、蔬菜和庄稼。

②前不久,接他到城里住过几天,可他老是记挂着乡下:菜该灌肥,该撒点草木灰,寄养在邻居家的

看门狗还是天天回来睡,水沟要刨刨,不然树苗的根要烂了,母鸡们都下蛋在山上,便宜了黄鼠狼。在他

的土地上,有太多需要他的物和事,从未有被生活丢弃的感觉。

③从孩子的爷爷身上,我看到这样一个老人,面目黝黑,衣衫褴褛,在与土地朝夕相处的日子里,大

自然慷慨地把尊严和自豪传给他,二十四节气镌刻进他的血脉,知道什么时候劳作,什么时候休息。

④平常日子,他会仔细地安排家里地里的活计。菜长出来了,鸡长大了,就在它们之间编一道竹篱笆;

赶场时,买点不常见的菜苗,种出来,看着都感觉稀奇。天燥地旱,他不着急:“没啥,油菜今年长得好,

天干油分足。”如有阴雨,他也会安慰家里人:“稻子灌浆的时候,雨水多,不空壳。”某年洪水来犯,

他也如此淡定:“这土肥沃啊,明年又种嘛。”数十年与土地亲密相守,其经验足够让他从容不迫。

⑤乡村老人对死亡有一种独特豁达,生死本是自然轮回,荣衰不只是庄稼和草木。爷爷能在一岁一枯

荣的山野田间洞悉生命秘密。在乡村,死亡从来不是禁忌,到了高龄岁数,他们会早早地请来风水先生,

选好墓地,准备好寿木,放在堂屋里,每年会亲自刷一遍漆,红色的或者黑色的,平时用来储存需要干燥

的粮食,最后,存放自己。

⑥孩子的爷爷喜欢种树。我老公考上大学,他高兴地在村里小学种下一排香樟树,现在还都郁郁葱葱,

生长在已被废弃的小学校里。我们结婚时,他建议我们种一棵树,然而在水泥森林的城里,连人都难以安

顿,我们在哪里可以种下属于自己的树呢。

Page 24: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全册复习知识梳理(解析版) (八)散文阅读€¦ · 1、性格概括题。 方法总结:一看描写析方法;二看议论抒情句,作者评价析词句;三看文章找中心,褒贬定位要分清。

⑦有了小孙女,爷爷说:“我在乡下给孙女种了棵香樟树,以后她大了,树也大了。”爷爷说不来动

听的话,小孙女却记住了爷爷的礼物。这个城市出生的孩子,从此与遥远的乡村老家有了心灵相通的所在:

一棵树,一棵和她一起成长的树。

⑧有一次,我们回老家时,女儿终于见到了这世界上属于她的那一棵树。爷爷领着孙女,骄傲地走在

自家的土地上,满怀一个勤劳庄稼人的自豪感,大声地告诉孙女:“这地是我的,也是你的,小池塘是你

的,大公鸡是你的,坡上的柏树全是你的,那只叫团团的狗也是你的……”

⑨不由地凝神驻足,聆听又感动。我们给了孩子生命,留守乡村的爷爷则给了她广袤而丰盈的故乡,

我由此豁然开朗,哀而不伤。

1.文中“爷爷”做了哪几件事?请简要概括。(至少写三件)

【答案】①仔细安排家里地里活计。②从容安排身后事。③在村里小学种下一排香樟树。④再种一棵香樟

树当礼物送给孙女。⑤领着孙女看自家的土地。

【解析】情节概括题。通读全文,理清故事线索,抓住人物的活动,注意时间地点的变化,梳理情节,以

什么人做了什么事有什么结果来概括,不要遗漏主要情节,不必叙述细节,语言要简洁通顺。组织语言时,

最好以“爷爷”为陈述的主体。概述出与“爷爷”仔细安排家里地里活计、从容安排身后事、在村里小学

种下一排香樟树、种一棵香樟树当礼物送给孙女和领着孙女看自家的土地等几件事。

2.结合全文,揣摩下列词句含义。

(1)从爷爷身上,我看到这样一个老人,面目黝黑,衣衫褴褛,在与土地朝夕相处的日子里,大自然

慷慨地把尊严和自豪传给他,二十四节气镌刻..进他的血脉,知道什么时候劳作,什么时

候休息。(结合全文,请你谈谈句中加点词“镌刻”在文中的含义。)

(2)不由地凝神驻足,聆听又感动。我们给了孩子生命,留守乡村的爷爷则给了她广袤而丰盈的故乡,

我由此豁然开朗,哀而不伤。(为什么说爷爷给孙女的故乡是“广袤而丰盈”的?)

【答案】(1)“镌刻”原指雕刻;在文中指爷爷与大自然、与土地不可分离的紧密关系。

(2)因为爷爷在广阔的故乡留给孙女的一切都是丰富的,他希望孙女能同样感受到他的自豪和眷恋。

【解析】欣赏文句。(1)可分析描写方法,也可分析重点词语。如“镌刻”原指雕刻。在文中指爷爷与大

自然、与土地不可分离的紧密关系。而外貌描写,突出了老人一生劳作却生活简朴,热爱劳动更牵挂儿女

的可贵品质。还要答出在结构上的铺垫意义。(2)因为爷爷在广阔的故乡留给孙女的一切是丰富的,他希

望孙女能同样感受到他的自豪和眷恋。这是老人用自己力所能及的方式表达对子孙后代的影响和教育。从

而抒发了“我”发自内心的敬意。所以说爷爷给孙女的故乡是“广袤而丰盈”的。

3.请简要概括文中“爷爷”的形象特点。

Page 25: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全册复习知识梳理(解析版) (八)散文阅读€¦ · 1、性格概括题。 方法总结:一看描写析方法;二看议论抒情句,作者评价析词句;三看文章找中心,褒贬定位要分清。

【答案】①年纪大但身体硬朗。②热爱乡村生活。③有豁达从容的人生态度。

【解析】这是一道人物性格分析的题目,人物性格分析注意从小说的情节入手,通过对人物的语言、动作、

心理等描写或其它的侧面描写进行分析总结。如此题从可从爷爷教育孩子把简单的事情做好且心胸豁达的

角度,从教育孩子远离浮华,回归到生活中去,体验生活的乐趣的角度,从人的成长需要一种心灵的寄托

等角度分析。可分析出爷爷是一个有教育方法、热爱乡村生活、豁达从容的人。答题时可先答出人物性格,

再结合具体情节或描写分析即可。

4.爷爷为什么要在乡下给孙女种一棵香樟树?请谈谈你的理解。

【答案】①爷爷把香樟树当作礼物送给孙女。②让孙女与遥远的乡村老家有心灵相通的所在:香樟树,和

她一起成长。③爷爷送给孙女的不仅仅是一棵树,也是告诉孙女,她与故乡,与土地血脉相连,故乡和土

地是我们心灵的起点和归宿。

【解析】提取概括类的题目,首先要在审题后确定提取答案的范围,即在文章中寻找段落。然后从前向后

精读文章,抓住其中切题的信息,将它们提取出来。最后根据这些语句组织成切题的合乎要求的答案。如

可提取第 7 段“我在乡下给孙女种了棵香樟树,以后她大了,树也大了”是让孙女与遥远的乡村老家有心

灵相通的所在:香樟树,和她一起成长。“爷爷说不来动听的话,小孙女却记住了爷爷的礼物。这个城市

出生的孩子,从此与遥远的乡村老家有了心灵相通的所在:一棵树,一棵和她一起成长的树”等句分析,

即可整理出正确答案。

(十)细读的妙处

肖复兴

①读书从来有粗细快慢之分。

②读书细的功夫,是阅读的基本功之一。读书要细,这个“细”,说着容易,做起来很难。什么叫细?

头发丝这样叫细?还是跟风一样看不见叫细?多读几遍就叫细吗?这么说,还是说不清读书要细的基本东

西。不如举例说明。

③已故的老作家汪曾祺先生的短篇小说《鉴赏家》,或许能够从阅读的细这方面给予我们一些启发。

④小说讲述乡间一个名叫叶三的卖水果的水果贩子,跟城里一个叫季陶民的大画家交往的故事。这个

大画家家里一年四季的时令水果,都是叶三给送,所以他和画家彼此非常熟悉。有一次叶三给画家送水果,

看见画家正画着一幅画,画的是紫藤,开满一纸紫色的花。画家对叶三说:“我刚画完紫藤,你过来看看

怎么样。”叶三看了这幅画,说:“画得好。”画家问:“怎么个好法呢?”

⑤这就要说明什么叫细了。我们特别爱说的词是:紫藤开得真是漂亮,开得真是好看,开得真是栩栩

如生,开得真是五彩缤纷,开得真是如此灿烂,但是,这不叫好,更不叫细,这叫形容词,或者叫做陈词

滥调。我们在最初阅读的时候,恰恰容易注意这些漂亮词语的堆砌,认为用的词儿越多,形容得才能够越

生动。恰恰错了。我们还不如这叶三呢。叶三说:“您画的这幅紫藤里有风。”画家一愣,说:“你怎么

Page 26: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全册复习知识梳理(解析版) (八)散文阅读€¦ · 1、性格概括题。 方法总结:一看描写析方法;二看议论抒情句,作者评价析词句;三看文章找中心,褒贬定位要分清。

看得出来我这紫藤里有风呢?”叶三跟画家说:“您画的紫藤花是乱的。”

⑥这就叫细。紫藤一树花是乱的,风在穿花而过。读书的时候,要格外注意这样的细微之处,这是作

者日常生活的积累。作者在平常的日子里注意观察、捕捉到这样的细微之处,才有可能写得这样细。细,

不是只靠灵感或者才华就可以写作出来的,而是日常生活在写作中自然的转换。而对于我们读者来说,在

文本阅读中读得仔细,会帮助我们在生活中观察得仔细;同样,在生活中观察得仔细,也会帮助我们在阅

读中读得仔细。

⑦又有一次,画家画了一幅画,是传统的题材,耗子上灯台。画完了以后,赶上叶三又送水果来,画

家说:“你看看我这幅耗子上灯台怎么样。”叶三看完以后,说:“您画的这只耗子是小耗子。”画家说:

“奇怪了,你何以分出来?说说原因。”叶三就说:“您看您这耗子上灯台,它的尾巴绕在灯台上好几圈,

说明它顽皮,老耗子哪儿有这个劲头,能够爬到灯台上就不错了,早没有劲头绕了。”

③什么叫细?这就叫细。你看见耗子,我也看见耗子,你看见灯台,我也看见灯台了,但是,人家看

见了耗子的尾巴在灯台上绕了好几圈,我没有看见,这就有了粗细之分。

⑨又有一次,画家画了一整幅泼墨的墨荷,这是画家最拿手的。他在墨荷旁又画了几个莲蓬。叶三又

送水果过来,画家问他画得怎么样。画家也跟小孩一样,等着表扬呢,因为叶三是他的知音呀,但是这次

叶三没表扬,他对画家说:“您呀,这次画错了。”画家说:“我画了一辈子墨荷都是这么画的,还没有

人说我错。你说我错,我错在哪儿?”叶三说:“我们农村有一句谚语:红花莲子白花藕,您画的这个是

白荷,白莲花,还结着莲子,这就不对了,应该是开红花才对呀。”画家心下佩服,他想,叶三一年四季

在田间地头与农作物打交道,人家的农业生活知识比自己来得真切!画家当即在画上抹了一笔胭脂红,白

莲花变成红莲花。

⑩细,还在于生活的积累。没有生活知识的积累,只凭漂亮的词语是写不好文章的。叶三告诉了画家,

缺乏生活知识,即使画得再细致入微,却可能是错误的,是南辕北辙的。知识是文章写作时的底气和依托。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文字表面的细的背后,是知识的积累。这种

知识,靠书本的学习,也靠生活的实践。

细读,锻炼我们的眼睛,让我们的眼睛能够看到文字背后的细微之处;也锻炼我们的心,让我们的心

在日常生活之中能够细腻而温柔。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叶三与大画家交往的三个片段。

【答案】叶三看出画家画的紫藤里有风;叶三看出画家画的上灯台的耗子是小耗子;叶三指出画家将红荷

错画成了白荷。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概括能力,结合叶三对画家所做之画的三次评价即可。第一次,指出画中有风。

第二次指出是小老鼠。第三次,指出荷花画错了。

2.从本文看,“细读的妙处”是什么?

Page 27: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全册复习知识梳理(解析版) (八)散文阅读€¦ · 1、性格概括题。 方法总结:一看描写析方法;二看议论抒情句,作者评价析词句;三看文章找中心,褒贬定位要分清。

【答案】细读,锻炼我们的眼睛,让我们的眼睛能够看到文字背后的细微之处;也锻炼我们的心,让我们

的心在日常生活中能够细腻而温柔。(意对即可)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对文本的理解和把握,通读文本,结合“第 11 段”阐述即可。

3.本文第②段连用四个问句有什么作用?

【答案】连用四个问句,引发读者思考,激发读者阅读兴趣。同时也表明“读书要细,这个‘细’,说着

容易,做起来很难”,顺理成章地引出下文的故事。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疑问句作用的理解和把握。用疑问句构成悬念,其优点在于:引起读者注意,引

出话题。同时也表明“读书要细,这个‘细’,说着容易,做起来很难”,顺理成章地引出下文的故事。

4.细读下面两则材料,结合本文第⑥或⑩段的内容,谈谈你的认识。

【材料一】骆宾王作《咏鹅》:“鹅,鹤,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材料二】某学生作文片段:又到了中秋节,一轮皓月又大又圆,照得大地如同白昼一样,满天的繁

星也调皮地眨着眼睛。

【答案】示例:材料一《咏鹅》的作者观察仔细,从生活实践中捕捉到“曲项”“白毛”“绿水”“红

掌”“清波”等,转换成了好诗。材料二的描写,看似生动,实与生活不符,月明星稀是常识,皓月和繁

星不能同时出现。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赏析,结合文本中“细读”的妙处分析,联系生活实际赏析两段材料即可。

如:材料二的描写,看似生动,实与生活不符,月明星稀是常识,皓月和繁星不能同时出现。

(十一)桌 面

①我家书桌的面儿,是一块树的囫囹的横截扳,什么也没有染,只刷了一层亮亮的清漆,原木本色的。

②在这张书桌上,我伏案了十年,读了好多文章,又写了好多文章。闲着无事了,就端坐看看起桌面,

心里便也感到沉静。因为桌面上是有了一幅画的。

③画儿就是木的年轮。一个椭圆形,中间是黑黑的一点,然后就一圈白,接着从那白圈的边沿,开始

了黑线的缠绕。当然很不规则,线的黑一会儿宽了,一会儿窄了,一会儿又直,一会儿却弯起来;几乎常

常就断,又常常派生出新线,但缠绕的局面是一直在形成,最后便嚢括了整个桌面,像是一泓静静的泉,

一个午时的或者子夜的泉,一片树叶落下来引起的涟漪。

④有书这么说:树木,四季之记载也。日月交替一年,树就长出一圈。生命从一点起源,沿一冬线的

路回旋运动,无数个圈完成了主命的结束,留下来的便是有用之材。

⑤我很佩服这种解释,于是也就兴趣起这条运动的线了。我细细看看,用米尺度量着一个圈和一个圈

之间的距离。这种工作,所得的结果使我吃惊:这生命的线,当它沿着它的方向进行的时候,它是这么的

Page 28: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全册复习知识梳理(解析版) (八)散文阅读€¦ · 1、性格概括题。 方法总结:一看描写析方法;二看议论抒情句,作者评价析词句;三看文章找中心,褒贬定位要分清。

不可自由!日月的阴晴圆缺,四季的寒暑旱涝,顺利时它进行得是那么豁达奔放,困难时进取又是如此艰

辛,它从地下长出来,第一是挣脱本身壳的桎梏,第二是冲破地层的束缚,再就是在空间努力,空间充满

着看不见摸不着的空气原来是这么坚实严密,树木的生长,心须靠看自己向外扩张才能有自己的存在的立

体啊!

⑥我为它们做看记载:哪一年是风调雨饭?哪一年是早涝交迫?我算出这是一棵三百年的老树。三百

年,这老树在风雨的世界里,默默地在走它的生命之路,逢着美好年景,加紧自己的节奏,遇着恶劣的岁

月,小心翼翼的,一边走着,一边蓄积看力量,这是多么可怜的生命,又是多么不屈不挠可亲可敬的生命!

⑦我离开了面,看见室外的一切。室外是刚刚雨后天睛,天上是一片云彩,地上是一层积水,风在刮

看,奇异的现象就发生了:那云彩竟也是一圈一圈的痕纹,那积水也是一圈圈的涟漪。莫非这天这地也是

一统的整体,它们将两个截面上下显示着,表明自己的历史和内容吗?我真是有些惶恐:万事万物在茫茫

宇宙间或许是有着各自的生命线路,这浩瀚宇宙也或许同样有着自己的生命线路。那我呢?

⑧重折走近桌面,对着那木的年轮,开始顺着一条边圈往里追溯,这似乎是一种高级数学,常常陷入

莫测,犹如一个儿童在做进迷宫的游戏,整整一个下午,才好容易回到了那桌中的,也是那圈中之圈的那

个黑点。啊,那是树的童年。哪是我的童年?树是从那一点出发,走完了三百年的路程,我也是三十年了,

三十年来,这路线也是这么一圈圈走过来的吗?我想起了我的每一年。

⑨这些简直是惊人的发现.....!

⑩从那以后,每每当我为胜利得意的时候,一面对着这桌面,我就冷静了;每每当我挫败愁闷的时候,

一面对着这桌面,我就激动了。我自我感觉,我是一天天豁达,成熟,坚强起来,我热爱起我的生命了,

热爱起我的工作了,以全部心血、全部精力而完成着一个我。

⑪我在感激..着这个桌面,我想我永远不会离开它的。(有删改)

1.作者围绕__________(线索)有很多的思考,并有了惊人的发现。第⑨段中“惊人的发现”指什么?

【答案】桌面。树有着自己的生命线路;天地、万事万物、浩瀚宇宙有着自己的生命线路;“我”有着自

己的生命线路。(树、天地、万事万物、浩瀚宇宙和“我”都有着自己的生命线路)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理清情感线索。注意文中表达情感的词语,多能直接作为答案;注意答案要与所给

示例的字数、词性等保持一致。

2.根据文章第⑦段内容,将下列句子补充完整。

带年轮的桌面是一幅画,画出了树的生命线路;___________是一幅画,画出了天空的生命线路;

_________是一幅画,画出了地的生命线路。

【答案】(1)带痕纹的云彩 (2)带涟漪的积水

【解析】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概括。认真阅读文章第⑦段,这段文字主要叙写“带年轮的桌面画出了

树的生命线路”而引发了作者对天空的云彩和地面的积水的联想。结合语段内容仿照题目中给出的示例进

行概括作答即可。

3.细读第⑥段,说说作者对老树有着怎样的感情。

Page 29: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全册复习知识梳理(解析版) (八)散文阅读€¦ · 1、性格概括题。 方法总结:一看描写析方法;二看议论抒情句,作者评价析词句;三看文章找中心,褒贬定位要分清。

【答案】对老树在生长过程中遇着恶劣岁月的同情(怜惜);对老树面对困境,依然蓄积力量、不屈不挠

精神的赞美(敬佩)。

【解析】试题分析: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体会思想感情的方法:①依据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

的思想感情。②依据带有感情色彩的语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文章是通过具体的语言文字表情达意的,

作者总会在字里行间表露出自己的观点和态度,有时甚至直接用抒情、议论的方法来宣泄自己的感情。③

依据含义深刻的语句、段落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对于蕴含在语句中的作者的态度,要联系作者写作时特

定的历史背景、写作手法、主要内容、中心意思和结构层次进行理解,尤其要联系句子或语段所在的上下

文的具体语境理解。④在反复朗读与诵读中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本题作答可结合文章中的语句“这是多

么可怜的生命,又是多么不屈不挠可亲可敬的生命!”理解分析作答。

4.赏析文中第③段画线的句子。

像是一泓静静的泉,一个午时的或者子夜的泉,一片树叶落下来引起的涟漪。

【答案】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年轮(桌面)比作泉,写出了桌面的沉静;把缠绕的黑线比作涟漪,写

出了黑线不规则、时断时连,缠绕且布满整个桌面的形态。

【解析】体会重要语句的含意,品味语言表达艺术。结合语境,对句子进行赏析是重要的考点之一。赏析

的句子往往具有某一特色,或是修辞,或是表达方式,或是遣词造句,或表现手法,表现的情境等。赏析

时,要结合具体语境灵活作答。通常解题思路是:先写出句子的特点,然后结合具体语境进行分析,最后

写出表达效果。(注意作者的情感)。本题从运用比喻修辞的角度结合语境分析作答即可。

5.第⑪段写道:“我在感激着这个桌面,我想我永远不会离开它的。”综观全文,说说作者“感激”的原

因。

【答案】桌面陪伴了“我”十年:启示“我”认识到万事万物都有自己的生命线路:使“我”变得豁达、

成熟、坚强(使“我”更加热爱生命、热爱工作。

【解析】从修辞手法角度赏析句子,具体解答时可表述为:运用了 XX 修辞手法,(生动传神、具体准确、

形象生动等)表现了(写出了)人或事物……的情感、心理、性格等。

(十二)关于桥的事

小镇的布局,像一头猛犸象的化石。以老街为脊椎,两侧深深浅浅的巷子是肋骨,四家大工厂是四肢:

国二厂、造船厂、服装厂、粮机厂。道路向北延伸,隐没于田野中,像一条意犹未尽的尾巴。两根长长的

象牙,一条指向小学,一条指向中学。

“化石”之外,是无穷无尽的稻田。我总是记不得那些村庄的名字,孔巷、邵村、薛家、南圩、车塘、

香花桥、和尚浜……在我看来都是一样的,无非是稻浪中有几间房子聚拢在一起,好像小小的岛。

邻居小哥哥带我去探险,两个人在稻田里迷了路。一不小心,我的一只鞋陷进泥里。小哥哥无奈,只

Page 30: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全册复习知识梳理(解析版) (八)散文阅读€¦ · 1、性格概括题。 方法总结:一看描写析方法;二看议论抒情句,作者评价析词句;三看文章找中心,褒贬定位要分清。

好背着我走。

太阳西沉,四野苍茫,我的肚子饿了,但并不害怕,风里有粮食的味道,稻田的气息让人安心。远处

几缕炊烟升起,田埂上出现了几个小黑点大声呼喊我的名字,是着急的爸妈一路寻来。那年我六岁。

如今我站在车流滚滚的路边,企图辨认当年探险的路线,哪里崴了脚,哪里掉了鞋,哪里踩到一条死

蛇,哪里捉到一只硕大的蚂蚱。记忆没了参照物,像掌中的麻雀找不到着力点,扑腾着翅膀,飞不起来。

只有那条小河还在。

小河名叫夏驾河,河上有一座通济桥,建于康熙三十一年(1692 年),桥洞是完美的半圆形。我出生

那天,奶奶从桥顶扔下一个皮球。这是小镇的习俗,球有多大,男孩的胆.子.就有多大。儿时的我顽劣

不羁,四处撒野闯祸——不知奶奶有没有后悔过,早知如此,丢个乒乓球就够了。

桥头曾有一座小小的庙,元大德六年(1302 年)始建,明天顺四年(1460 年)重修,歇山式屋顶,飞

檐斗拱,内供泥塑的龙王爷,乡下人唤作龙王庙。老人们津津乐道于一个传说:小镇曾连年大旱,庄稼颗

粒无收,汾水龙王七太子私自降雨,却因触犯天规被斩为七段。从前小镇的舞龙叫“断龙”,由七截龙身

组成,纪念那位倒霉的龙王七太子。夏驾河流经龙王庙,汇入吴淞江。吴淞江蜿蜒东去,流入上海后,换

了个更响亮的名字——苏州河。

奶奶扔下的皮球,几时能到外白渡桥?

在我读初中时,桥拆了。

拆桥是为了走船——桥洞太低,大船开不过去,走船是为了运水泥和黄沙,运水泥和黄沙是为了修路,

修路是为了致富。那时人们憋足了劲要致富,谁阻碍了致富,谁就是罪人。

拆桥花了整整一个月。潜水员分批沉入水底,拔掉打入淤泥的木桩,然后安放炸药。东边两百米处,

新建了一座水泥大桥。

我生了一场大病,病好了,捣蛋劲也没了。原本胡天野地的熊孩子,渐渐长成拘谨内向的少年。大人

很欣慰,夸我懂事了。只有奶奶忧心忡忡,她说,这孩子的胆.子.丢了。

我站在河边,河水黏稠,漂浮着垃圾和水草。水里也没有船。路修好了,也就不需要船了。

那座桥,清代的桥,满月的桥,永远地消失了。

我向河岸望去,过去生长稻米和油菜的田野,如今长出了连绵的高楼。如果对比二十年前后的照片,

你会发现,对岸升起了一个钢筋水泥的星球。那里是小镇的拆迁房集中地,失去土地的农民陆续搬到这里。

前年大涨一波后,此地房价破万。开发商欢天喜地盖楼,农民欢天喜地拆迁——种地能赚几个钱?

不仅是农田在消失,农民也在消失。农家子弟或是读书,或是打工,以各种方式离开土地。几代农民

的梦想,是当个城里人。

对土地来说,一代人死去,像收割一茬庄稼一样自然。人类自命自己的实践活动不凡,在土地面前不

值一提。土地只记得两件事:几万年前,这里长出野草;几千年前,这里长出庄稼。这是江南最好的水田,

生长《红楼梦》里的“绿畦香稻粳米”。今天,这里生长产值和效益。

我常常想起那座桥。当我想起桥的时候,后来的时间就消失了。

后来我才知道,在我二十岁生日那天,奶奶去了夏驾河边。龙王庙毁于四十年前。奶奶对着庙的位置,

Page 31: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全册复习知识梳理(解析版) (八)散文阅读€¦ · 1、性格概括题。 方法总结:一看描写析方法;二看议论抒情句,作者评价析词句;三看文章找中心,褒贬定位要分清。

点起两支半斤重的香烛,献上猪头和米糕。奶奶虔诚地跪倒,祈求龙王爷开恩,找回她孙子的胆子..。

1.阅读文本,揣摩文中“胆子”的含义。

【答案】(1)“胆子”指儿时的我顽劣不羁,四处撒野闯祸的胆气、胆量;(2)奶奶想找回的是“我”

童年时的纯真天性,无拘无束、率性而为的个性,勇于冒险的精神。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原文内容的理解。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原文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

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找出相关的语句,概括即可。“胆子”指儿时的我顽劣不羁,四处撒野闯祸的胆

气、胆量。

2.品味下列句子,回答括号内的问题。

(1)那座桥,清代的桥,满月的桥,永远地消失了。(此句改为“那座桥消失了”行吗?为什么?)

(2)开发商欢天喜地....盖楼,农民欢天喜地....拆迁。(句中“欢天喜地”连用两次有何用意?)

【答案】(1)不行。文中运用短句,反复强调,表达了对桥的无限怀念和被拆的无奈惋惜的强烈感情。改

句无此表达效果。(2)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突出表现了开发商赚取利润的满足感和失地农民获得补偿的

喜悦之情。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学生要把握关键情节,注意标志性词语,尽量利用文本中的

信息。要结合文章中心及上下文,进行理解分析即可。本题结合短句的表达效果和反复的修辞方法来理解

句子意思即可。

本题考查句子的赏析。鉴赏文章中富有表现力的语句,一般遵循“方法+效果+情感”这六个字的原则,

但是,无论运用什么写作方法,在分析效果时,都必须与人物的形象与情感联系起来,同时还要有全局意

识,即联系全文来鉴赏要分析的句子。

3.有人认为,本文题为“关于桥的事”,但主要写了稻田、土地、船只、龙王庙、小镇拆迁等与桥无关的

内容,不太妥当。你是如何认识的?请你运用散文知识简要阐述。

【答案】例 1:我不赞同。本文是散文,散文选材自由灵活,形散神凝。这样写恰恰体现出这一特点。从表

面看,这些内容似乎与桥无关,实际上时时处处皆有桥的影子,因为文章所写稻田、土地、船只、龙王庙

等,都是儿时家乡的美好景色,是故乡的缩影,这些景物与桥一起成为作者对家乡情感的寄托。

例 2:我不赞同。本文是散文,散文选材自由灵活,形散神凝。这样写恰恰体现出这一特点。一方面,

这些内容与桥一起成为儿时家乡的美好景色,是作者对家乡的情感寄托。主题是鲜明而集中的。另一方面,

Page 32: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全册复习知识梳理(解析版) (八)散文阅读€¦ · 1、性格概括题。 方法总结:一看描写析方法;二看议论抒情句,作者评价析词句;三看文章找中心,褒贬定位要分清。

稻田、土地、船只、龙王庙等,丰富了散文的内容,使小镇平添了神秘的色彩,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

【解析】本题考查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这是一道开放性试题,解决此类题型,

要注意写出感悟最深的一点,绝对不能脱离文章的内容。

4.作家王彬说,散文无非是一种包孕情感的文学自述而已。本文作者想通过“桥的事”诉说些什么?写出

你的感悟思考。

【答案】第一层:能基本理解文意,但理解肤浅且只答出一点。

例 1:通过对桥事的叙述,表达了他对故乡的怀念之情。

第二层,能基本理解文意,理解肤浅但能答出两点。

例 2:通过对桥事的叙述,表达了他对故乡的怀念,对童年纯真生活、对奶奶的眷恋之情。

第三层:能理解文意且思考较深入,能正确认识理解桥的象征意义。

例 3:通过对桥事的叙述,表达了他对故乡、对童年纯真生活、对奶奶的眷恋之情;通过对所栖居的土

地变迁与桥的消失的叙述,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的环境、传统文化消失的担忧之情。

例 4:桥象征着人们在城乡发展进程当中那些熟视无睹的厚重而美好的事物(传统文化)。通过人们只

顾欢天喜地发展经济,而忽视具有悠久历史的桥消失的故事叙述,表达了作者对走向现代文明的农村心存

忧虑,表达了作者再找不到故乡精神归宿时的心灵挣扎。

第四层:理解全面,思考有深度,能认识此文所揭示的社会意义。

例 5:通过对桥事的叙述,表达了他对故乡、对童年纯真生活、对奶奶的眷恋之情;桥象征着人们在城

乡发展进程当中那些熟视无睹的厚重而美好的事物(传统文化),通过对所栖居的土地变迁及桥被拆除的

叙述,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的环境以及传统文化消失的担忧;同时也启发人们进一步思考,人类应该如何处

理经济发展与文化传承、土地、大自然的关系。

【解析】考查学生的拓展能力。学生可在深入把握文章主旨的基础上融入自己的阅读体验、阅读感受。

(十三)回忆齐白石先生

①我从小学戏,没有读过书。一九五○年与书香门第的后生吴祖光结婚。后来,我成为齐白石老先生

的干女儿。齐老常常手把手教我画画,他还教导我:“搞艺术也是表现自己,就如我画画、你唱戏,道理

都是一样:讲骨气,讲正义,有勇气,最重要的都是表现自己。”

②我因演出繁忙,不可能在画画上画出成绩来。但我在演戏上,是遵照齐老的教导做的,在舞台上我

挺胸抬头唱戏,面向观众。我演的节目,创造的人物,大都是一些争取自由、有正义感、有反抗精神的古

今女性。如《刘巧儿》中的刘巧儿,《杨三姐告状》中的杨三姐等。放开手画画,挺起胸唱戏,这是我向

齐老学画得到的最珍贵的启示。

③有一天,裱画家刘金涛陪我去齐老家学画画,恰好齐老一人在家。金涛兄说:“今天齐老可要好好

教干女儿画画了。”齐老让金涛铺好纸,高兴地把我叫到他身边,手里拿着一支笔:“来吧,画一张。”

我心想:“做艺术家就不能退后,这也算是第一课。”于是我接过笔,放开了手,大甩笔画了一个小兔。

Page 33: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全册复习知识梳理(解析版) (八)散文阅读€¦ · 1、性格概括题。 方法总结:一看描写析方法;二看议论抒情句,作者评价析词句;三看文章找中心,褒贬定位要分清。

齐老高兴得像孩子:“好!好!这个小兔画得有神,就是嫩了点,好!”稍微停顿了一下,他接着说:“我

是看看凤霞有没有胆子。画画的敢甩笔杆子,当伙计的敢端盘子,唱曲的敢扣弦子,当裁缝的敢下剪子。

凤霞有胆子,有艺术家的气魄!”

④齐老是很重情义的。记得他过九十大寿,我跟金涛兄去给他拜寿,他领着我来到后院,我看到北面

墙上有个小洞,里边有一个牌位,写着“贤妻宝珠灵位”。齐老默默鞠躬,我当然也照着做了。齐老严肃

地指着灵位说:“这是你娘的灵位,我每天都要来看她,她跟我只是受罪了,没有享过福。”齐老说着眼

睛湿润了。我感觉到齐老的感情是非常深的,平时几乎不流露。

⑤齐老对看门的老尹很严格,可是也不亏待他。齐老说:“对佣人要宽厚,有好处。”老尹为人善良,

老是拿着笤帚不停地打扫。齐老不给他工钱,每月给他画张画,有时为了奖励,给他多画一张,老尹就知

足了。因此,祖光去齐老家,老尹总喜欢挽着祖光,去他的小门房看看齐老给他的画,他手里真有好画。

祖光从老尹手里买了不少画。老尹对金涛说:“吴先生大方,我说多少钱从不少给,有时多给了还不让我

找钱。”齐老不只对老尹这样,无论对谁,都一律同等对待。

⑥齐老在生活中始终保持着他当木工时的朴素习惯。有一次,金涛和我陪齐老吃饭,一位梳着圆头的

女佣人为老人端上一些饭菜,一盘豆豉辣椒,一碗腊肉素白菜汤,都是些小盘小碗。金涛兄吃完,小声对

我说:“我没有吃饱。”但我吃了两碗饭,喝了一碗汤,急着要看齐老画画。齐老对秘书武大姐和我说:

“你们就是不考虑金涛是爱吃的人,我的小女儿凤霞吃什么都行,今天金涛肯定没吃好,下次请您去曲园

吃。”

⑦齐老有很多学生,老人画画时大家都围在一边看,老人一声不响门头画。可是在大家不在的时候,

他就边画边传授我如何用笔,如何调色,如何心里要有实物,手上才能疏能跑车、密不透风,画出实物的

神采来,画得不像不要紧,可以定要神似。他还说:“你毕竟不是在照相,你是根据实物,经过你的画笔,

再创造出你所想象的神采,这才叫艺术品的神韵,原封不动画出的桃子是匠气作品,要琢磨怎样画活了,

看着已像离开了纸。”

⑧也真是这样,看看齐老画的一篮子桃子:那大桃压在简陋的篮子上,大胖桃子的丰满可爱,竹篮子

的单薄负重都跃然纸上。由此,能够看出齐白石的艺术家风度。我看齐老画画,再仔细研究齐老的画,再

回想齐老的教导:“你画画跟唱戏一样,不可死学原搬,要记住花力气,下苦功,再创造,不能不进取啊!”

真是受益匪浅。

1.在向齐老学习画画的过程中,“我”获得了哪些唱戏方面的启示?

【答案】讲骨气,讲正义,有勇气,最重要的都是表现自己。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提取并概括文章信息的能力。解题时要认真审清题干,确定信息筛选的标准,按照

规定的范围、角度、逐句、逐段,找准相关信息部位,确定具体语句,准确表达。2.从选文第④⑤⑥段看,

齐白石先生具有怎样的精神品质?

Page 34: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全册复习知识梳理(解析版) (八)散文阅读€¦ · 1、性格概括题。 方法总结:一看描写析方法;二看议论抒情句,作者评价析词句;三看文章找中心,褒贬定位要分清。

【答案】①齐白石先生重情义②齐白石先生待人宽厚,宽严相济③齐白石先生的朴素

【解析】概括人物形象,实际上是考查整体把握文本的能力。概括人物形象的前提要把握品读全文,防止

答的不全或流于表面。答题时,可采用如下方法:找出句中能体现人物性格品质的原词;通过人物的具体

事例概括出人物的品质和个性;从对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描写中整体感受人物形象的特点。然后精心

组织,做到言简意赅,尽量不要重复。

3.请对选文中加波浪线的句子进行简要赏析。

(1)好!好!这个小兔画得有神,就是嫩了点,好!

(2)那大桃压在简陋的篮子上,大胖桃子的丰满可爱,竹篮子的单薄负重都跃然纸上。

【答案】①连用三个“好”字,运用反复的修辞,写出小兔画的逼真有神,突出表现出齐白石先生的高兴

和对“我”的鼓励;同时运用语言描写,表现出齐白石先生有艺术家的气魄。

②运用对比的表现手法,突出强调了齐白石画中桃子的生动逼真;运用侧面描写,从侧面写出齐白石

先生画工一流,具有艺术家风度。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的赏析能力。鉴赏文章中富有表现力的语句,一般遵循“方法+效果+情感”

这六个字的原则。

(十四)童年的油灯

董国宾

不知怎的,这几日思想老往岁月深处走,撞撞的目光直钻进了童年的巷子里。记忆的深巷中,一盏如

豆的灯火锁住了我的心,这是童年的油灯。

山村的夜静止了一般,除了几声犬吠,没有什么可以让入夜的小山村动起来。其实也不对,错落简易

的屋舍里,跳动最欢的,还有一盏盏如黄豆般大小亮光的小油灯。小油灯抖动着小火苗,让各家各户看似

静止的生活又鲜活起来。

我家住在村子的东头,每当天色暗下来,母亲划一根火柴,再挑拨一下灯芯,小油灯发出昏黄的光,

窄小的屋子便依稀可见了。油灯制作特简单,一个用过的墨水瓶,加上一根长度适中的灯芯,里面倒满煤

油,一个简易的小油灯就做成了。油灯下,母亲一边忙活计,又总会把枯燥的时光变得快乐而有趣。母亲

总这样对我说:“快去写作业,等完成了作业,娘给你做一个好玩的纸飞机。”母亲还会说:“上次作业

得了 98 分,要再加把劲,得个满分,娘就去菜地把套种的那几个甜瓜挑个熟好的摘下来给你吃。”母亲的

话让我饶有兴致地拿来书包,把小油灯移到小方桌上,趴在那里就去写作业。姐姐大我几岁,要懂事一些,

她也凑过来与我一块写作业,还会瞅一眼母亲,煞有介事地说:“今天弟弟字写得特工整,比我写得好看

多了。”我和姐姐低头做功课,都不敢大声喘气,怕一不留神把小油灯给吹灭了,屋子就黑作一团。可很

Page 35: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全册复习知识梳理(解析版) (八)散文阅读€¦ · 1、性格概括题。 方法总结:一看描写析方法;二看议论抒情句,作者评价析词句;三看文章找中心,褒贬定位要分清。

多次,小油灯如豆的小火苗,还是被我不小心吹灭了。我和姐姐抢着去找火柴,像蒙上眼睛在抓瞎。那次

一头瓷牛碰到了地上,摔掉了一条腿,母亲也没有生气。现在想来,还真挺开心。

小油灯跳动的火苗下,写完作业的日子最快乐。母亲给我做好了纸飞机,纸飞机像长了翅膀的鸟,满

屋子来回飞。我从屋子东头跑到西头,又从南墙根跑到北墙根,一颗小童心像是在飞翔,快乐极了。等满

屋子跑累了,我就闹着和姐姐玩翻绳,姐姐答应得特爽快。姐姐随手拿来一段长短适中的细绳圈,用左手

的拇指、小指和右手的小手指挂住绳子,再将左手中的绳子旋转挂在右手小指上。然后用食指挑起小指内

侧的绳,用中指相互勾中指和无名指上的绳子,小指勾拇指内侧的绳。最后将食指放在这个绳套中,松开

拇指,食指向外挑,绳圈竟变成蝴蝶状,真像一个展翅欲飞的小蝴蝶。姐姐左手和右手一摆弄,很娴熟地

将一个细绳圈变换出蝴蝶的样子来,我高兴得一抬脚就蹦起来。姐姐见我兴致正浓,又用灵巧的手指将绳

圈翻出一个好看的五角星,我越看越觉得,油灯下的童年美如云朵,快乐如鱼。那时童年时光虽简朴,但

油灯下的日子却充满无穷的趣味和欢乐。

母亲在昏黄的灯光下纳鞋底,缝衣服,为了疼爱我,母亲还会在油灯下给我做麦芽糖吃。麦芽糖做起

来尽管繁琐,但母亲仍是不厌其烦,像做一件快乐的事。母亲先将小麦浸泡,待发芽三四厘米长,母亲就

把油灯移到跟前,借助微弱的灯光,把麦芽切碎,然后将糯米洗净倒进锅里焖熟,与切碎的麦芽搅拌均匀。

等到发酵冒出汁液,再将汁液滤出,用大火煎熬成糊状,冷却后即成琥珀状糖块,麦芽糖便做好了。乍一

说好像简单,真正操作起来要繁琐得多,母亲常常在油灯下忙到深夜。母亲操作的每个步骤,我都形影不

离,耐心地等待着母亲给我做麦芽糖。看着做好的麦芽糖,我忍不住直流口水。母亲就切出一块,将其加

热,再用木棒搅出,如拉面般将融化的糖块拉至银白色,鲜亮亮的。我迫不及待地接过来,一点点含进嘴

里,心里就像喝了蜜。母亲做的麦芽糖,越嚼越甘甜,好解馋。我感到,油灯下的童年甜蜜而快乐,充满

了色彩和味道。

时代往前迈了一大步,电灯、空调、电脑闯进了我们的新生活。崭新的日子里,我常转身回到岁月中,

去打捞那些难忘的生活片段和记忆。走过去的简朴时光里,童年的小油灯,曾给了夜幕中的小村庄和童年

的我忘不掉的温暖和欢乐。

1. “童年年的油灯”给了“我”哪些美好的记忆?请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

【答案】 在煤油灯下写作业;在煤油灯下玩耍;母亲在煤油灯下做麦芽糖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及筛选有效信息的能力。首先要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并从前向后精读各部

分文章,根据故事情节概括出切题的答案。根据第三段的内容可概括事件为:在煤油灯下写作业。根据第

Page 36: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全册复习知识梳理(解析版) (八)散文阅读€¦ · 1、性格概括题。 方法总结:一看描写析方法;二看议论抒情句,作者评价析词句;三看文章找中心,褒贬定位要分清。

四段的内容可概括事件为:在煤油灯下玩耍。根据第五段的内容可概括事件为:母亲在煤油灯下做麦芽糖。

2. 下面句中加点字用得形象而新颖,请联系上下文加以品析。

记忆的深巷中,一盏如豆的灯火锁.住了我的心,这是童年的油灯。

【答案】 “锁”字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油灯对“我”的强大吸引力,表现了“我”的全部心思都在油灯上,

从而说明油灯对“我”的影响之深。

【解析】本题考查品析关键词语的能力。品味关键词要分析怎样写、写得怎样和写出什么、给读者怎样的

感受或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或效果。结合句意可知,“锁”字形象地写出了油灯对“我”的强大吸引力,

说明油灯对“我”的影响之深。

3. 本文的细节描写赋予了简朴的童年岁月以温暖的台词,试从文中找出一处并作分析。

【答案】 “我从屋子东头跑到西头,又从南墙根跑到北墙根,一颗小童心像是在飞翔,快乐极了。”

这句话形象写出了“我”在煤油灯下玩耍的快乐情景,“跑”“飞翔”“快乐”等让人感受到彼时彼地“我”

内心的喜悦、生活的幸福,给人以无限的温暖。

【解析】 本题目考查了细节描写在小说中的运用。细节描写,是对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社会环境中,

某些具有特征的细微末节的生动的描绘。它具有细致性、细小性、和细部性的特征。此法,笔触周密,细

致入微;小处着笔、工笔刻画;截取一部,细细勾勒。细节描写的作用:刻画人物性格,揭示人物内心世

界,表现人物细微复杂感情,暗示人物身份等。认真阅读文段,找出文中运用细节描写的句子,分析其作

用即可。例如第四段中“我从屋子东头跑到西头,又从南墙根跑到北墙根,一颗小童心像是在飞翔,快乐

极了”就是细节描写,形象地写出了“我”在煤油灯下玩耍的快乐情景。

4. 习近平主席说:“幸福是奋斗出来”,请结合文章内容和生活实际,说说你对“幸福”的理解。

【答案】幸福是一种感觉,经济上可能不太富裕,但只要去努力生活,去拼搏,尽可能装扮生活、美化生

活、发掘生活的诗意,幸福就会来临。文中的“我”小时候日子并不富有,但却过得有滋有味,蕴藏着满

满的幸福。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思维的拓展能力。解答此类题需要学生在深入把握文章主旨的基础上融入自己的阅

读体验、阅读感受。表达上的优劣会成为关键因素。要加强语言的系统训练。对主观题的基本要求是:第

Page 37: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全册复习知识梳理(解析版) (八)散文阅读€¦ · 1、性格概括题。 方法总结:一看描写析方法;二看议论抒情句,作者评价析词句;三看文章找中心,褒贬定位要分清。

一,简明;第二,条理清晰;第三,表达要富于美感,自然流畅,有感染力。结合文章内容,围绕“只要

去努力生活,去拼搏,尽可能装扮生活、美化生活、发掘生活的诗意,幸福就会来临”来回答即可。

(十五)广场上弹吉他的弟弟

①太阳刚刚爬过对面楼房的顶上,弟弟便开始忙活起来,穿上那件浅灰色的长风衣,背着那把破古他

出门,去家附近的一个不大不小的广场上班了。

②弟弟所谓的工作,在我看来,和他周围那些面前摆着破碗或者竖着写满悲惨经历的牌子的人一样,

是希望得到别人的施舍。但只有他称那是工作,而且他是很认真地说那是他的工作。

③他第一次去的时候,我笑着对他说:“你周围的那些人,不会让你抢他们的生意的!”他神秘地笑

笑,说:“我自有办法!”只是那天中午回来,弟弟的长风衣上布满了脚印,他连饭也没吃,回到自己的

房间,一会儿便传出了呻吟声。到了午后,他居然起来了,而且把风衣上的灰掸得很干净,背上琴又要出

去。我叫住他:“换身行头吧,你穿成这样去,不挨打才怪!”他留给我一个倔强的背影,走起路来,腿

有点微瘸,看来被教训得不轻。

④晚上弟弟回来后神采飞扬,衣服干干净净,看来他下午不但没有挨打,生意好像也不错。我打开他

的琴盒,却是一个硬币也没倒出来,于是笑说:“你连一毛钱都没挣到,还乐得像捡了金条一样!”他故

作高深地一耸肩:“太俗,张口闭口都是钱!我这高雅的艺术艺是金钱能衡量的?”

⑤我曾在一个网站上看到过弟弟的长篇玄幻小说,他同时开了两本书,都已经签约上架,也已经出版

了第一本的第一部。我常批评他:“白天的时间用来在家写书多好,你知道那些读者对你的作品有多么期

待?你对得起他们吗?”他回应我的依然是背着琴盒有些酷酷的背影。

⑥快冬天了,弟弟还是那身装束。我曾对他说:“你得多买几件风衣了,总穿一件,观众们会有视觉

疲劳!”他却说:“没多长时间了,冬天我就不去了,太冷,旁边的那些人冬天也很少出来!”呵呵,他

居然跟那些乞丐对比上了。在我看来,他似乎忘了第一天他们联手揍他的事了。他还一本正经地说:“那

些人开不像你想象的那样都是骗钱的!”

⑦天气逐渐冷起来了,从我们小区通往广场的柏油路被银杏树叶染成一片金黄。像我这种爬格子的人

平时是很少出门的,这天却突发奇想,想去看看弟弟是怎样工作的。正是下班的时间,广场上人来人往,

弟弟被那些下班的人里三层外三层地包裹着,吉他声、歌声硬是从人群中传了出来。呵呵,这小子,一首

看似普普通通的流行歌曲,倒是被他整出了“绕梁三日”的感觉。我好不客易挤了进去,看见弟弟面前的

琴盒里己悠闲地躺着不少的零钱和整钞,这些钞票和它们新的主人一样,流出一脸的得意。

⑧我从人群中退出来,躲在一边。望着落日那诱人的余晖,我点上了一支烟。渐渐地,围拢的人群散

去了,弟弟艰难地站起来,把琴盒里的钱散发给周围的乞丐们。呵呵,原来整个秋天,他都是替那些曾经

Page 38: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全册复习知识梳理(解析版) (八)散文阅读€¦ · 1、性格概括题。 方法总结:一看描写析方法;二看议论抒情句,作者评价析词句;三看文章找中心,褒贬定位要分清。

打过他的人讨过冬的钱啊!我想起弟弟在他的小说中说:“网上说今年冬天会更冷,这回你们冬天不用出

来了!”

⑨为了不让弟弟看到我,我先跑回家,站在一楼的窗口,看着弟弟慢悠悠地走回来,凉凉的风吹动他

长长风衣的下摆,他脸上依然是满足的神情。一进门,他立刻接了一副神情,急急地甩了风衣,脱下裤子,

把左腿的义肢摘下来,疼得呲牙咧嘴,腿根的断处,已经磨得不堪入目。我忙为他抹药,再把他抱回房间。

⑩那个夜里,我在弟弟更断的小说中,看到到他借主人公的口说出的几句话:“现在才发现,幸福的

事其实是给别人以帮助。而且经历之后才知道,在那份帮助别人而得到的幸福面前,自己的痛苦微不足道。”

弟弟在说着他自己的心声啊!

1.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答案】 腿有残疾的弟弟每天到广场上弹吉他,并把挣到的钱散发给周围的乞丐

【解析】概括文章的内容要点,通读全文,理清故事线索,梳理情节,根据主要人物的活动,采用“人+事

+结果”的方法进行概括,不要遗漏主要情节,不必叙述细节,语言要简洁通顺。

2. 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第⑦段划线句子。

我好不客易挤了进去,看见弟弟面前的琴盒里己悠闲地躺着不少的零钱和整钞,这些钞票和它们新的主人

一样,流出一脸的得意。

【答案】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琴盒里的钞票人格化,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钞票在琴盒里的状态,烘托了

弟弟帮助别人后的兴奋与得意。

【解析】体会重要语句的含意,品味语言表达艺术。从修辞手法角度赏析句子,具体解答时可表述为:运

用了 XX 修辞手法,(生动传神、具体准确、形象生动等)表现了(写出了)人或事物……的情感、心理、

性格等(特点、特征)。(注意:在写其作用时,一定要结合文章的实质意义来写,否则就会显得内容过

于笼统)。本题作答从运用拟人修辞手法的角度结合语句进行赏析。

3. 设置悬念是本文在写法上的一大特色。请找出其中的一处,并分析其作用。

【答案】【示例】第三、四段设悬:为什么“弟弟”中午回来时长风衣上“布满了脚印”晚上回来时却“干

干净净”;第八段解悬,原来弟弟挣钱是为了帮助乞丐,这样写能激发读者阅读兴趣,推动情节发展,突

Page 39: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全册复习知识梳理(解析版) (八)散文阅读€¦ · 1、性格概括题。 方法总结:一看描写析方法;二看议论抒情句,作者评价析词句;三看文章找中心,褒贬定位要分清。

显人物形象,突出文章主题。

【解析】考查对悬念这种写作手法的理解。悬念是指作者为了激发读者的“紧张与期待的心情”,在艺术

创作处理上采取的一种积极手段。它包括“设悬”和“释悬”两个方面。前有“设悬”,后必有“释悬”。

其作用是能引起读者的注意与思考,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使文章情节曲折,突出文章的主旨等。从文章

中找到“设悬”和“释悬”的内容,结合文章内容分析作答。

4. 下列对本文的分析,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纵观全文,可以看出“弟弟”是一个善良大度、乐于助人、自立坚强、多才多艺的人

B. 第④段中的“神采飞扬”一词,运用动作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弟弟”将挣到的钱散发给周围乞丐

后的得意与兴奋。

C. “弟弟”的“长风衣”是贯穿全文的一个线索,在文中多次出现,对推动情节、塑造人物、表现主题都

起到了重要作用。

D. 文章最后借“弟弟”所写小说中主人公的话,巧妙地点明文章中心,同时流露出作者对“弟弟”的由衷

赞赏之情。

【答案】 B

【解析】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第④段中的“神采飞扬”一词,运用的是神态描写,不是动作描写。据

此,答案为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