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清華柒.越公其事》補釋 1 《清華柒.越公其事》補釋 駱珍伊 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班二年級 要: 《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柒)》總共收錄四篇楚簡,其中第四篇〈越公其事〉 是關於吳、越兩國的史料,簡文記載了越王句踐從兵敗到滅吳的這一段歷史故 事,内容可與《國語》之〈吳語〉和〈越語〉相互參看,對吳、越歷史以及楚文 字的研究都有重大的意義。 1 關於本篇的文字考釋與簡序編聯,學者已多有討論, 然而還有一些問題並未完全解決。本文旨在討論第一章簡 1 的補字問題,以及簡 3 「挾弳秉 」的「弳」字所指稱之物;第四章簡 27-28 「縱經遊民,不稱貸役泑 塗溝塘之功」的解讀,以及簡 28-29「邦乃叚安」的「叚」字通讀。 關鍵詞: 越公其事、夫差、弳、縱經遊民、叚安 一、第一章補釋 (一)簡 1 補字商榷 1 :□□□□□□□□□□□□□□□赶陞(登)於會旨(稽)之山,乃史(使) =(大夫)住(種)行成於吳帀(師),曰:「 (寡)…… 原考釋對於簡首殘字的說法為: 簡首殘缺,不計重文為十五字,據《國語.吳語》擬補為「吳王夫差起師 1 見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編,李學勤主編:《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柒)》(上海: 中西書局,2017.4),頁 112523

《清華柒.越公其事》補釋 - fyu.url.t乃助寡人謀而退吳者,吾與之共知越國之政。」 4. 可見越軍是被吳軍打敗,才被迫棲于會稽之上,只好用投降計來騙退吳軍,而不

  • Upload
    others

  • View
    12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清華柒.越公其事》補釋 - fyu.url.t乃助寡人謀而退吳者,吾與之共知越國之政。」 4. 可見越軍是被吳軍打敗,才被迫棲于會稽之上,只好用投降計來騙退吳軍,而不

《清華柒.越公其事》補釋 1

《清華柒.越公其事》補釋

駱珍伊

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班二年級

摘 要:

《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柒)》總共收錄四篇楚簡,其中第四篇〈越公其事〉

是關於吳、越兩國的史料,簡文記載了越王句踐從兵敗到滅吳的這一段歷史故

事,内容可與《國語》之〈吳語〉和〈越語〉相互參看,對吳、越歷史以及楚文

字的研究都有重大的意義。1關於本篇的文字考釋與簡序編聯,學者已多有討論,

然而還有一些問題並未完全解決。本文旨在討論第一章簡 1 的補字問題,以及簡

3「挾弳秉」的「弳」字所指稱之物;第四章簡 27-28「縱經遊民,不稱貸役泑

塗溝塘之功」的解讀,以及簡 28-29「邦乃叚安」的「叚」字通讀。

關鍵詞:

越公其事、夫差、弳、縱經遊民、叚安

一、第一章補釋

(一)簡 1 補字商榷

簡 1:□□□□□□□□□□□□□□□赶陞(登)於會旨(稽)之山,乃史(使)

夫=(大夫)住(種)行成於吳帀(師),曰:「 (寡)……

原考釋對於簡首殘字的說法為:

簡首殘缺,不計重文為十五字,據《國語.吳語》擬補為「吳王夫差起師

1 見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編,李學勤主編:《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柒)》(上海:

中西書局,2017.4),頁 112。

523

Page 2: 《清華柒.越公其事》補釋 - fyu.url.t乃助寡人謀而退吳者,吾與之共知越國之政。」 4. 可見越軍是被吳軍打敗,才被迫棲于會稽之上,只好用投降計來騙退吳軍,而不

2 第二十九屆中國文字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伐越,越王句踐起師逆之」。2

由於簡首只能補上十五個字,若照原考釋的說法,則所補的十五字為「吳王夫差

起師伐越=王句踐起師逆之」,「越」字僅寫一次而下加重文符號,看似字數與文

意皆符合,但是仔細思考的話,會發現這樣的敘述方式,會使上文與下文難以鏈

接。上文才剛說吳王起兵來攻打越國,越王於是起兵迎戰,然後也沒說誰勝誰敗,

就寫越王奔走登上會稽山。我們從傳世文獻《左傳》,以及《國語》中的〈吳語〉

和〈越語〉兩篇可以得知,越王在這一次的戰爭是失敗的,所以才逃亡到會稽山

而困在山上。若沒有傳世文獻的記載,單憑原考釋所補上的簡文文句來看,就變

成越王起兵迎戰,卻先奔走到會稽山上,然後就派遣大夫種去向吳王談和。這麼

看來,好像越王帶兵只是為了去談和,整個戰爭還沒開始就投降了。 原考釋是根據《國語.吳語》的第一句補字,〈吳語〉一開始說:

吳王夫差起師伐越,越王句踐起師逆之。大夫種乃獻謀曰:「夫吳之與越,

唯天所授,王其無庸戰。……」3

從〈吳語〉的文句來看,吳、越兩國似乎也沒真的開始打起來,越大夫種就獻謀

用投降計。但是《左傳.哀公元年》清楚地記載:「吳王夫差敗越于夫椒。」《國

語.越語上》一開始也說:

越王句踐棲于會稽之上,乃號令于三軍曰:「凡我父兄昆弟及國子姓,有

乃助寡人謀而退吳者,吾與之共知越國之政。」4

可見越軍是被吳軍打敗,才被迫棲于會稽之上,只好用投降計來騙退吳軍,而不

是還未開戰就直接投降。況且,如果越王一開始就打算投降,也不必先奔走到會

稽山上。另外,檢視此篇竹簡的全文,在行文中提到吳王時,都沒有寫出吳王的

名字「夫差」,而提到越王時則有寫出其名「句踐」者,如第二十六簡簡首曰:「吳

人襲越邦,越王句踐將……」「越王」與其名「句踐」並稱,其餘處則或單稱「越

王」,或單稱「句踐」。 因此筆者以為,殘簡處不能補上吳王的名字「夫差」,而是應該加上「而敗」

或「既敗」,如此文意才比較清楚。經過改動後,第一簡的敘述文句推測為:「吳

王起師伐越=(越,越)王句㹽(踐)率兵與戰而敗,赶陞(登)於會旨(稽)

之山」之類。當然,這只是對原考釋補字的商榷,簡文的原貌究竟是如何,只能

期盼殘簡的發現了。

2 李學勤主編:《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柒)》,頁 114-151。 3 徐元誥:《國語集解(修訂本)》(北京:中華書局,2002.6),頁 536。 4 徐元誥:《國語集解(修訂本)》,頁 567。

524

Page 3: 《清華柒.越公其事》補釋 - fyu.url.t乃助寡人謀而退吳者,吾與之共知越國之政。」 4. 可見越軍是被吳軍打敗,才被迫棲于會稽之上,只好用投降計來騙退吳軍,而不

《清華柒.越公其事》補釋 3

(二)「弳」字補釋

簡 3: (吾)君天王,以身被甲冑, (敦)力 鎗(槍),疌(挾)弳秉(枹),

(振)鳴鐘鼓

弳,字形作 ,原考釋李守奎認為是「弓箭類兵器」:

疌弳秉,《國語.吳語》作「挾經秉枹」,韋昭注:「在掖曰挾。」疌,

與陳劍所釋曾侯乙墓竹簡「疌」字相近。疌,從母葉部;挾,匣母葉部,

讀音相近。弳,見於馬王堆漢墓遣冊,當是弓箭類兵器。「弳」字亦見於

齊國陶文,作人名,與字書中弧度義之「弳」不是一字。《國語‧吳語》

作「經」。俞樾曰:「世無臨陣而讀兵書者,『經』讀為『莖』,謂劍莖也。

《考工記.桃氏》曰:『以其臘廣為之莖圍』注曰:『鄭司農云:「莖謂劍

夾,人所握鐔以上也。」玄謂:莖,在夾中者。莖長五寸。』此云挾莖,

正謂此矣。作『經』者,假字耳。」5

後來他在〈《國語》故訓與古文字考釋〉一文中說:

「挾弳」與文獻中的「挾矢」相當。《國語》中的「經」即使讀為「莖」,

也是指箭矢之莖,而不是劍之莖。「挾弳秉桴」是形容勇於戰鬥,「挾」只

能訓為持,與秉為同義詞。儘管釋「疌」讀為「挾」形、音、義都有了著

落,解釋也不是唯一的。比如讀為「插」,因為要援桴擊鼓,所以就把弓

箭插入箙或弢中。從文字構形上來說,手持雙矢是挾,手持倒矢是插的可

能性也不是不存在。6

弳,《國語.吳語》作「經」,韋昭注說:「經,兵書也。」俞樾認為不可能臨陣

而讀兵書,是也。但他改讀「經」為「莖」,認為是指「劍莖」;李守奎認為是「弓

箭類兵器」,而註解末又引俞樾「莖謂劍莖」之論,其後又改說是「箭矢」,莫衷

一說。 珍伊案:今見楚簡文字作「弳」,字从「弓」,應當是指弓矢類的器具,與刀

劍類無關,俞樾釋為「劍莖」不可從。至於它是弓、還是箭,還可以再討論。馬

王堆漢墓 M3 簡 17 曰:「弳一。」考釋者認為:

弳,《說文》所無。从弓、巠聲。似為箭具。音相近的字有勁、勍、倞、

5 李學勤主編:《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柒)》,頁 115-116。 6 李守奎:〈《國語》故訓與古文字考釋〉《第 28 屆中國文字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

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中國文字學會,2017.5.12-13),頁 43。

525

Page 4: 《清華柒.越公其事》補釋 - fyu.url.t乃助寡人謀而退吳者,吾與之共知越國之政。」 4. 可見越軍是被吳軍打敗,才被迫棲于會稽之上,只好用投降計來騙退吳軍,而不

4 第二十九屆中國文字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傹等。《說文》均釋為「強」或「疆」。故「弳」字疑指強勁的弓箭。7

漢墓槨箱第二層隨葬器物記載中,南槨箱編號 178 記有矢箙,內有 12 支矢。由

此可見,矢箭一般不會單獨一支另外放,而且北槨箱編號 176 亦載有矢 12 支。

因此「弳一」的「弳」不太可能是矢箭,而應該是弓弩類。 北槨箱編號 175 有竹弓,177 號有木弓;南槨箱編號 111 有竹弓,114 號有

木弓,160、172 號有「弩」,皆是不同種類的弓。8「弳」也應該是某一種類的

弓,也許即古書所謂「強」、「彊」一類的硬弓,如《尹文子.大道上》:「宣王好

射,說人之謂己能用強也,其實所用不過三石。」《史記.絳侯周勃世家》:「常

為人吹簫給喪事,材官引彊。」 李守奎後來改說為「箭矢」,可能是受到陳劍《釋「疌」及相關諸字》一文

的影響。陳師在文中將《曾侯乙簡》的 (簡 67)、 (簡 65)等諸字釋為「疌」,

並舉殷墟甲骨文 (《合》35273)和殷代族名金文 、 父丙卣(《集成》10.5208.1、

5208.2)三形作為「疌」的更早來源,他認為:

上舉三形無疑應即「 」字更原始的形體,象手中持二矢之形。字形結合

讀音考慮,「 ∕疌」應該就是「挾矢」之「挾」的表意初文。9

以「疌」的古字是象手挾矢之形,且傳世文獻多言「挾矢」,陳劍對「疌」字的

考釋實為確論無疑。然而他在文中也提到了一個值得注意的現象,那就是字形與

字義之間的關係:

我們說 爲「挾矢」之「挾」的表意初文,係就其「字形本義」而言;「挾

持」是常見的動作,「挾」這個詞大概不會是一開始僅用於指「挾矢」之

「挾」、然後才引申爲一般地「挾持」的;更準確地講,我們也可以認爲

是選取易於表現的常見動作「挾矢」來爲「挾」所造的表意初文。10

由於「挾持」是常見的動作,而且字義會隨著時代演變,到後來其實也不完全規

定只能挾矢,所以放在〈越公其事〉簡文中,「疌」讀為「挾」,未必只能釋為挾

7 湖南省博物館、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編:《長沙馬王堆二、三號漢墓.第一卷:田野考古發

掘報告》(北京:文物出版社,2004.7),頁 49。 8 第二層隨葬器物的散佈圖與記載見《長沙馬王堆二、三號漢墓.第一卷》,頁 46-47。 9 陳劍:〈釋「疌」及相關諸字〉《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第五輯)》(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13.9),頁 263。 10 陳劍:〈釋「疌」及相關諸字〉,頁 265。

526

Page 5: 《清華柒.越公其事》補釋 - fyu.url.t乃助寡人謀而退吳者,吾與之共知越國之政。」 4. 可見越軍是被吳軍打敗,才被迫棲于會稽之上,只好用投降計來騙退吳軍,而不

《清華柒.越公其事》補釋 5

矢。傳世文獻中也有「挾弓」、「挾槍」的記載,如《楚辭.國殤》:「帶長劍兮挾

秦弓,首身離兮心不懲。」《越絕書》:「子胥挾弓,身干闔廬。」《漢書》:「民不

得挾弓弩。」《後漢書》:「婦女猶戴戟操矛,挾弓負矢。」《國語.齊語》「時雨

既至,挾其槍、刈、耨、鎛,以旦暮從事於田野。」可見「挾」也可以是指「挾

弓」、「挾槍」。因此,簡文所說的「疌(挾)弳」,可以指挾持弳弓。至於「挾弓」

的動作,也不必限於「挾矢」的「以兩手之食指和中指同時夾而持之」,應該即

如今本《國語.吳語》韋昭所注:「在掖11曰挾」,或釋為「持弓」即可。

李守奎又說「疌」也有可能讀為「插」,就是「把弓箭插入箙或弢中」,這一

說就有點不合情理。在打仗的時候,敵我雙方應該是舉弓拔箭來相迎了,怎麼還

會把箭插入箙中收起來呢? 「弳」字指彊弓,因此字形从「巠」,除了作為聲符,應該也含有「勁」的

意義,傳世文獻中「勁」多用以形容「弓」,如《戰國策.韓策》「強弓勁弩」;《荀

子.哀公》「弓調而後求勁焉,馬服而後求良焉」;《淮南子》「非有牢甲利兵,勁

弩強沖也」;《史記.秦始皇本紀》「良將勁弩守要害之處」、〈陳涉世家〉「良將勁

弩」、〈蘇秦列傳〉「天下之彊弓勁弩皆從韓出」、「被堅甲,蹠勁弩,帶利劍」;《漢

書.爰盎晁錯傳》「勁弩長戟」;《尉繚子.守權》「勁弩強矢」、《後漢書》「騁良

弓勁弩之埶」等等。唯有少數用於形容「矢」,如《韓非子.十過》「其堅雖菌簬

之勁弗能過也」;《史記.司馬相如列傳》「左烏嗥之雕弓,右夏服之勁箭」這兩

個例子。至於《漢書.爰盎晁錯傳》「勁弓利矢」、《蔡中郎集.黃鉞銘》「弓勁矢

利」、《前漢紀.孝文皇帝紀下》「勁弩利矢」,則分別以「勁」形容弓,以「利」

形容矢。 「弳」字在《漢語大字典》的解釋為:

即「弧度」。當圓周上某段圓弧的弧長等於該圓的半徑時,稱此圓弧所對

的圓心角為一弧度。12

李守奎認為〈越公其事〉的「弳」字「與字書中弧度義之『弳』不是一字。」把

它們視為兩個不同的字。但是「弳」字後世解釋作「弧度」,或許是從本義「彊

弓」的「弓」義引申出來的。射手在張弓的時候,弓體與弓弦會呈現一個弧度,

與「弳」字解為的「一弧度」字義相近。

二、第四章補釋

11 珍伊按:「掖」的一般意義是「拉人手臂」,《左傳.僖公二十五年》:「春,衛人伐邢,二

禮從國子巡城,掖以赴外,殺之。」陸德明釋文:「《說文》:以手持人臂曰掖。」不過,這

裡的「掖」要讀為「腋」,指夾在腋下。 12 漢語大字典編輯委員會:《漢語大字典》(成都:新華書店,1986.10),頁 996。

527

Page 6: 《清華柒.越公其事》補釋 - fyu.url.t乃助寡人謀而退吳者,吾與之共知越國之政。」 4. 可見越軍是被吳軍打敗,才被迫棲于會稽之上,只好用投降計來騙退吳軍,而不

6 第二十九屆中國文字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一)「縱經遊民」釋讀

簡 27-28:緃經遊民,不爯(稱)貣(貸) (役) (泑)塗泃(溝) (塘)

之 (功)

緃經遊民,原考釋的釋讀為:

緃,讀為「縱」,《說文》:「緩也。」經,疑讀為「輕」。遊民,《大戴禮記.

千乘》:「太古無遊民,食節事時,民各安其居,樂其宮室,服事信上,上

下交信,地移民在。」王聘珍《解詁》:「遊民,不習士農工商之業者。」13

原考釋讀作「縱輕遊民」,意思是緩輕遊民,但是「緩輕遊民」的內容與實施方

法難以理解。「縱輕遊民」的下一句是「不爯貣 塗泃𪤝𪤝之 」,原考釋則解讀

為「不稱貸役泑塗溝塘之功」:

稱,舉行,實施。《書.洛誥》:「王肇稱殷禮,祀于新邑。」貣,《說文》:

「從人求物也。」通作「貸」,借貸。《孟子.滕文公上》:「又稱貸而益之,

使老稚轉乎溝壑,惡在其爲民父母也。」役,爲,施行。《禮記.表記》:

「是故君子恭儉以求役仁,信讓以求役禮。」鄭玄注:「役之言爲也。」

泑塗溝塘之功,指各種水利工程。 ,疑讀爲「泑」。《說文》:「泑澤。在

昆侖下。」簡文泛指澤塘。塗,《說文》:「泥也。」泃,《集韻》音溝。溝,

水瀆。泑、塗、溝、塘皆爲溝塘沼澤之類。此句大意是不耗費民力興建水

利工程。14

從「縱輕遊民」的前後文意來看,前面是說越王開始實施安定國家的作為,不追

究舊過、不怨恨誅殺、抛棄責怪懲罰等等;後面是說越王不耗費民力興建水利工

程,使人民有閒暇做自己的事、農務得時,因此「緩輕遊民」的意思似乎可推測

為「予民休息,不稱民惡的意思」15,但是這樣解釋的話,就得把「遊民」視同

一般的「人民」,兩者沒有差別了。根據原考釋所引《大戴禮記.千乘》「太古無

遊民」之文句來看,推測其意比較可能是減少遊民,使國家變得像太古無遊民一

樣吧。 珍伊案:要解讀「緃經遊民」這一句話,其實可以在下一章的內容裡找到線

索,這是因為〈越公其事〉從第五章起,到最後第十一章,每一章的末尾,都會

13 李學勤主編:《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柒)》,頁 128。 14 李學勤主編:《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柒)》,頁 128。 15 季師旭昇:〈《清華柒.越公其事》第四章「不稱貸」、「無好」句考釋〉《「上古音與古文字

研究的整合」國際研討會會議論文集》(澳門:澳門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香港:香港浸會大

學饒宗頤國學院,2017.7.15-17),頁 12。

528

Page 7: 《清華柒.越公其事》補釋 - fyu.url.t乃助寡人謀而退吳者,吾與之共知越國之政。」 4. 可見越軍是被吳軍打敗,才被迫棲于會稽之上,只好用投降計來騙退吳軍,而不

《清華柒.越公其事》補釋 7

提到那一章越王所做的事情、所實施的舉措的結果;到了下一章,起首幾句話則

會先概括前一章的事情,即重述前一章末尾所提到的結果,然後以一「乃」字承

著接下來要做的或接下來發生的事情。

每一章的前後關聯如下表:

第五章末 越邦乃大多食 → 第六章始 越邦服農多食,王「乃」好信

第六章末 舉越邦乃皆好信 →

第七章始 越邦服信,王「乃」好徵人

第七章末 越地乃大多人 →

第八章始 越邦皆服徵人,多人,王「乃」

好兵

第八章末 越邦乃大多兵 →

第九章始 越邦多兵,王「乃」敕民、修令、

審刑

第九章末 無敢不敬,循命若

命,禁御莫躐,民

乃敕齊

→ 第十章始 王監越邦之既敬,無敢躐命,王

「乃」 民

第十章末 越師乃遂襲吳 →

第十一章始 〔越王勾踐遂〕襲吳邦,圍王

宮,吳王「乃」懼

第五章起首說:

王思邦遊民,厽(三)年,乃乍(作)五=政=(五政。五政)之初,

王好蓐(農)工(功)。16

根據前文所分析的各章關係來看,「王思邦遊民三年」必是概括前一章(第四章)

所提到的「縱經遊民」、「役泑塗溝塘之功」等等那些「至於三年」之事。「乃作

五政」,則是指越王接下來要實行的措施。至於「五政」的首要任務就是「好農

工」,所以在第五章的末尾,可以看到這一項措施的結果,那就是「越邦乃大多

食」。 原考釋對「思」字沒有解釋,而是直接解釋「遊民」說:

遊民,流離失所之民,又作游民。《禮記‧王制》:「無曠土,無游民,食

節事時,民咸安其居。」參見第四章注一〇。17

筆者以為「思」當讀為「使」。陳斯鵬在其〈論周原甲骨文和楚系簡帛中的「囟」

16 李學勤主編:《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柒)》,頁 130。 17 李學勤主編:《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柒)》,頁 130。

529

Page 8: 《清華柒.越公其事》補釋 - fyu.url.t乃助寡人謀而退吳者,吾與之共知越國之政。」 4. 可見越軍是被吳軍打敗,才被迫棲于會稽之上,只好用投降計來騙退吳軍,而不

8 第二十九屆中國文字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與「思」〉一文中已談及楚簡「囟∕思」讀為「使」的用例,「使」與「命」同義,

即「使人做某事」之義。18傳世文獻中「使民」多見,「使」皆作「役使、使喚、

統治」之義,如《論語.學而》「節用而愛人,使民以時。」、《孟子.盡心上》

「以佚道使民,雖勞不怨。」、《禮記.王制》「凡使民:任老者之事,食壯者之

食。」等等皆是。簡文「王使邦遊民」,意思是「越王役使越邦的遊民」。

接著,以「王使邦遊民」和「縱經遊民」比照來看,「縱經」與「使」對應,

因此「縱經」不會是像原考釋所說的「輕緩」的意思,而應該是與「役使、使喚、

統治」相當的意思。筆者以為「縱」應讀為「總」,縱、總,聲母同為精母,韻

部同屬東韻,19故可通用。如《管子.兵法》「縱彊以制」與「定一至,行二要,

縱三權」,郭沫若在兩處「縱」字下集校曰:

金廷桂云:《禮.檀弓》「喪事欲其縱縱爾」,《注》「縱讀總領之總」,謂有

制則可以總強也。20

沫若案:上「縱彊以制」,金廷桂讀「縱」為總,較俞說為長。此「縱」

亦應讀為「總」。21

「總」,《說文》曰:「聚束也。」字有「統率、聚束」之意,如《書.盤庚下》

「無總于貨寶,生生自庸。」、《墨子.非攻下》「一天下之和,總四海之內。」、

《周書.蕭撝傳》「太祖知蜀兵寡弱,遣大將軍尉遲迥總眾討之。」等等皆是。「經」

即「治理、管理」之意,如《周禮.天官.大宰》:「一曰治典,以經邦國,以治

官府,以紀萬民。」《後漢書.竇武傳》:「臣惟膺等建忠抗節,志經王室。」;或

是「量度、籌劃」之意,如《詩.大雅.靈臺》:「經始靈臺,經之營之。」簡文

所謂「縱(總)經遊民」,即「統率並管理遊民」,以役使他們做「泑塗溝塘」之

事。

遊民,原考釋在「總經遊民」一處引王聘珍《大戴禮記解詁》釋為「不習士

農工商之業者」;又在「王使邦遊民」一處釋為「流離失所之民」,不知是分為兩

種人還是視為同一種人。季師旭昇將這兩種遊民分屬為不同類型的遊民,前者屬

於游手好閒、不工作的人,這種人的家庭經濟一般都足以資助其生活,讓他不必

工作;後者屬於流離失所、沒有工作和收入的可憐人,這種人形同乞丐,身體狀

況想必也不好,大概也很難勒令他們做太耗費體力的工作,因此能勒令做「泑塗

溝塘」之事工者,應是第一類「不習士農工商之業者」之遊民。季師認為:

18 陳斯鵬:〈論周原甲骨文和楚系簡帛中的「囟」與「思」——兼論卜辭命辭的性質〉《第四屆

國際中國古文字學研討會論文集》(香港: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2003.10)。 19 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中央研究院資訊科學研究所共同開發:「漢字古今音資料庫」,網址:

http://xiaoxue.iis.sinica.edu.tw/ccr/ 20 郭沫若著作編輯出版委員會編:《郭沫若全集.歷史編第五卷.管子集校(一)》(北京:人

民出版社,1984.10),頁 415。 21 郭沫若著作編輯出版委員會編:《郭沫若全集.歷史編第五卷.管子集校(一)》,頁 423。

530

Page 9: 《清華柒.越公其事》補釋 - fyu.url.t乃助寡人謀而退吳者,吾與之共知越國之政。」 4. 可見越軍是被吳軍打敗,才被迫棲于會稽之上,只好用投降計來騙退吳軍,而不

《清華柒.越公其事》補釋 9

這一類「悠游終日」,無所事事,因此勒令他們仍然要出「庸調之賦」22(為

國家服勞役為庸、出布帛之賦為調),他們就會去從事農耕,原來由農民

負擔的責任就會減輕。〈越公其事〉的辦法也是這樣──句踐勒令「遊民

不稱貸者」去修築泑、塗、溝、塘,就可以讓真正的農民把全部時間放在

農耕生產上,國家的糧食收獲就可以大量增加。看來蘇轍「進策五道」的

構想的來源應該就是〈越公其事〉這一類的辦法。23

其說當是。然而「遊民」不管他是流離失所之人,還是遊手好閒之人,總之就是

「無業之人」,聚合這些人以後,管理並籌劃他們做事,「役泑塗溝塘之工」,定

能減輕人民的負擔,因此本章的末尾記載此項措施的結果為:「民暇自相,農功

得時,邦乃叚安,民乃蕃滋,至于三年,越王句踐焉始作紀五政之律。」24

(二)「邦乃叚安」釋讀

簡 28-29:民 (暇)自相,蓐(農)工(功) (得)寺(時),邦乃 (暇)

安,民乃蕃茡(滋)。

兩處「 」字字形作 、 ,即為「叚」字。「民叚自相」,原考釋注十

三曰:

叚,讀為「暇」,閒暇。相,助。《書.盤庚下》「予其懋簡相爾,念敬我

眾」,孔傳:「簡,大;相,助也。勉大助汝。」

此處把「叚」讀為「暇」可從。因為前文提到了越王勾踐實行「縱經遊民不稱貸

役泑塗溝塘之工」以及「 無好修于民三工之 」幾項大措施,即讓無事可做的

無業遊民和無好(專長)之人,可以對國家有所建設,故把他們聚集起來,從事

「泑塗溝塘之工」及「三工之 」這些需要大量人力的工作。這麼一來,本身有

職業的人民被徵召勞役的時間就相對減少了,因此說「民叚自相」,人民有閒餘

時間從事自己的工作。 然而在「邦乃叚安」一處,原考釋仍然把「叚」釋讀為「暇」,注十四曰:

暇安,暇逸安寧。

22 珍伊按:出「庸調之賦」,是季師〈《清華柒.越公其事》第四章「不稱貸」、「無好」句考釋〉

一文所引蘇轍《欒城集.欒城應詔集卷之十.進策五道.民政下.第一道》所提出的辦法,

請參考季師原文。 23 季師旭昇:〈《清華柒.越公其事》第四章「不稱貸」、「無好」句考釋〉,頁 15。 24 李學勤主編:《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柒)》,頁 127。

531

Page 10: 《清華柒.越公其事》補釋 - fyu.url.t乃助寡人謀而退吳者,吾與之共知越國之政。」 4. 可見越軍是被吳軍打敗,才被迫棲于會稽之上,只好用投降計來騙退吳軍,而不

10 第二十九屆中國文字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珍伊案:越國向吳國投降之後,勾踐志在報復夫差,其所施行的每一項措施,

都是在讓越國恢復生息,並逐漸變得強大,越國並沒有「暇逸」的一刻,因此這

裡如果還是把「叚」讀為「暇」,作為暇逸來解釋,似乎不太妥當。故筆者以為

「叚」應讀為「嘏」,叚、嘏,皆見母魚部字,聲韻俱同可通。「嘏」釋為「大」

義,如《詩.周頌.我將》「伊嘏文王,既右饗之。」陸德明《釋文》曰:「毛:

大也。」孔穎達《正義》:「毛於嘏字皆訓為大,此嘏亦為大也。王肅云:『……

維天乃大文王之德, 既佑助而歆饗之。』」《爾雅.釋詁》:「嘏,大也。」《方言》:

「戎秦晉之間,凡物壯大謂之嘏。」 「嘏」訓為「大」,嘏安,即典籍常見之「大安」。如《荀子.王霸》「得道

以持之,則大安也,大榮也,積美之源也。」《說苑.尊賢》「齊國大安,而遂霸

天下。」《新序.雜事二》「而國大安者,醜女之力也。」《史記.惠景閒侯者年

表》「呂氏佐高祖治天下,天下大安。」〈匈奴列傳〉「今天下大安,萬民熙熙」

《漢書.高帝紀下》「偃兵息民,天下大安,此皆太公之教訓也。」、〈高后紀〉

「萬民大安,莫不受休德。」、〈韋賢傳〉「功業既定,乃封丞相為富民侯,以大

安天下,富實百姓,其規躋可見。」等等皆是。由於「民暇自相,農工得時」,

因此「邦乃大安」;接着,由于越邦大安,因此「民乃蕃滋」。可見越王勾踐所施

行的一系列舉措,對越邦的發展是有效的。

三、結語

《清華柒.越公其事》第一章的第一簡,簡首殘缺了十五字,原考釋據《國

語.吳語》擬補為「吳王夫差起師伐越,越王句踐起師逆之」。然而,筆者檢視

此篇竹簡的全文,在行文中提到吳王時,都沒有寫出吳王的名字「夫差」,因此

認為殘簡處不能補上吳王的名字「夫差」;其次,如果照原考釋那樣補,則好像

越王起兵迎戰吳師,未見勝敗,越王就登上會稽山。因此,筆者以為去掉「夫差」

後,應該加上「而敗」或「既敗」,推測十五字當作:「吳王起師伐越=王句㹽率

兵與戰而敗」,如此文意才比較清楚。 第三簡的「弳」字,《國語.吳語》作「經」,韋昭注說:「經,兵書也。」

俞樾改讀為「莖」,認為是指「劍莖」;原考釋認為是「弓箭類兵器」,其後又改

說是「箭矢」。筆者根據馬王堆漢墓 M3 簡 17 的記載「弳一」,以及隨葬器物的

散佈狀況,認為「弳」不太可能是矢箭,而應該是弓類。也許即古書所謂「強」、

「彊」一類的硬弓,「弳」字後世解釋作「弧度」,也是從「弓」義引申出來的。 至於第四章第二十七至二十八簡「緃經遊民」的釋讀,將其與第五章首句「王

使邦遊民」互相比照來看,「縱經」與「使」對應,因此原考釋把「縱經」解釋

為「輕緩」不可從,「縱經」應該是與「役使、使喚、統治」相當的意思。「縱經

遊民」,即「統率並管理遊民」,是為了役使他們做「泑塗溝塘」之事。 最後,第二十八至二十九簡「邦乃叚安」,原考釋釋為「暇逸安寧」似不太

532

Page 11: 《清華柒.越公其事》補釋 - fyu.url.t乃助寡人謀而退吳者,吾與之共知越國之政。」 4. 可見越軍是被吳軍打敗,才被迫棲于會稽之上,只好用投降計來騙退吳軍,而不

《清華柒.越公其事》補釋 11

合理,「叚」應讀為「嘏」,釋為「大」義,「嘏安」即史書常見之「大安」。越邦

大安,人民因此能夠增長繁滋。

533

Page 12: 《清華柒.越公其事》補釋 - fyu.url.t乃助寡人謀而退吳者,吾與之共知越國之政。」 4. 可見越軍是被吳軍打敗,才被迫棲于會稽之上,只好用投降計來騙退吳軍,而不

12 第二十九屆中國文字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5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