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分析師聲明及重要披露事項請參見附錄 A元大與其研究報告所載之公司行號可能於目前或未來有業務往來,投資人應瞭解本公司可能因此有利益衝突而影響本報告之客觀 性。投資人於做出投資決策時,應僅將本報告視為其中一項考量因素。 1: 汽車產業鏈關注個股 公司代碼 公司簡稱 11/7 收盤價 YTD% 002466.SZ 天齊鋰業 74.76 131.29 002340.SZ 格林美 7.59 50.79 002074.SZ 國軒高科 30.10 -5.08 000338.SZ 濰柴動力 8.74 82.26 600660.SH 福耀玻璃 27.58 53.01 600741.SH 華域汽車 25.33 65.55 601689.SH 拓普集團 25.48 -13.39 600104.SH 上汽集團 31.36 41.05 600066.SH 宇通客車 24.67 31.64 002594.SZ 比亞迪 65.52 32.37 資料來源: Wind、元大 《投資中國系列》 汽車產業崛起拉動中國工業升級,新能源車與智能車 實現彎道超車 中國是世界第一汽車產銷大國,汽車自主品牌崛起市場佔有率提升:中國汽車年 銷量已連續 8 年世界第一,目前中國汽車保有量 2.05 億輛,佔全球 16.7%。作 為全球最大的汽車市場,年增量接近 3000 萬輛,佔全球比重高達三成。近三年 中國 SUV 產銷量一直保持近 20%的高增長,帶動中國汽車自主品牌市場佔有率提 升至 43.2%,創近 6 年新高。11/7 日上汽集團展出氫燃料電池轎車榮威 950 燃料電池輕型客車大通 FCV80,技術升級帶動中國汽車競爭力提升。汽車產業在 中國經濟中承擔著支柱型地位,資產總計 7.1 萬億元,營收佔 GDP 高達 11.6%長產業鏈特徵賦予其較強的工業帶動效應。 中國最早或於 2030 年啟動禁售燃油車,國家戰略推動新能源車發展:新能源車 與智能汽車為中國汽車產業發展的戰略性方向,2016 年中國新能源車銷量 50.7 萬輛,佔全球比重 65.5%。目前工信部正研究停止生產銷售傳統能源汽車時間 表,預計中國最早或於 2030 年啟動。9 月五部委聯合發佈政策規定新能源汽車積 分考核將於 2019 年開始實行,雙積分政策引發汽車新一輪合資潮湧現。傳聞中 國計劃最早於明年允許外資在自貿區內建立獨資電動車業務,體現出中國政府現在 有意在新能源汽車領域放開外資股比限制,並傾向於在自貿區率先試驗放開。基於 禁售燃油車政策、雙積分政策以及中國汽車產業對外開放政策,預估至 2025 期間銷量 CAGR 41.6%。至 2030 年中國新能源車年銷量將接近 3000 萬輛, 佔當年汽車銷量的 80.5%,新能源車保有量佔比有望達 34.9%工信部力推智能網聯汽車發展,BAT 攜手傳統車企佈局智能汽車:11/6 日工信部 副部長辛國斌在“2017 世界智能網聯汽車大會”上表示,力推智能網聯汽車發 展。BAT 亦紛紛牽手傳統車企佈局智能汽車產業,阿里巴巴專注於操作系統、汽 車電商以及後市場 O2O 服務體系的建立,百度側著於自動駕駛及車聯網技術研發 和應用,而騰訊則涉及電動車整車製造、自動駕駛技術等多個領域,互聯網巨頭入 局加速智能汽車行業發展。 汽車零部件將逐步實現國產替代化,技術升級汽車電壓進入 48V 時代:與國際競 爭者相比,目前中國在整車裝配、零部件領域的內外飾等方面已具備自主配套的能 力,在細分領域中的變速器、輪胎、車燈總成、汽車線束、安全氣囊以及助力轉向 和制動轉向系統等高技術壁壘方面主要由國際零部件廠商掌控,不過隨著中國近幾 年加大研發支出,福耀玻璃、精鍛科技等汽車零部件龍頭通過海外併購等方式提升 在全球的競爭力,未來有望逐步實現國產替代。為了應對日益增長的車載負載需 求,以及 2020 年平均油耗限值降至 5 /百公里與更加嚴格的排放新規,國內外 汽車廠商在原有 12V 系統的基礎上升級推出 48V 微混系統實現技術升級。新能源 車與智能汽車是中國汽車產業實現彎道超車的突破口,建議關注受益於品牌崛起的 整車龍頭,以及國產化替代趨勢的汽車零部件細分龍頭。 投資策略報告 中國:策略 2017 11 08 元大研究部 [email protected] 進一步信息請聯絡: +86 21 6187 3836 [email protected] 思遠 +86 21 6187 3832 [email protected] 資訊更新: 11/7 日召開的 2017 中國國際工 業博覽會上,上汽集團展出氫燃料 電池轎車榮威 950 和燃料電池輕型客 車大通 FCV80,中國技術升級將推動 燃料電池車逐步走向量產。 11/6 日工信部副部長辛國斌在 2017 世界智能網聯汽車大會” 上表示,力推智能網聯汽車發展。 市場展望: 預估至 2025 年中國新能源車銷量 CAGR 41.6%,至 2030 年年銷量將接近 3000 萬輛,佔當年汽車銷量的 80.5%新能源車保有量佔比有望達 34.9%新能源車與智能車是中國汽車產業實現彎 道超車的突破口,建議關注受益於品牌崛 起的整車龍頭,以及國產化替代趨勢的汽 車零部件細分龍頭。

《投資中國系列》 汽車產業鏈關注個股 11/7 汽車產業崛起拉動中 …pg.jrj.com.cn/acc/Res/CN_RES/INVEST/2017/11/8/5b7e27e0-203b-4a… · 展。bat亦紛紛牽手傳統車企佈局智能汽車產業,阿里巴巴專注於操作系統、汽

  • Upload
    others

  • View
    10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 分析師聲明及重要披露事項請參見附錄 A。 元大與其研究報告所載之公司行號可能於目前或未來有業務往來,投資人應瞭解本公司可能因此有利益衝突而影響本報告之客觀

    性。投資人於做出投資決策時,應僅將本報告視為其中一項考量因素。

    圖 1: 汽車產業鏈關注個股

    公司代碼 公司簡稱 11/7 收盤價

    YTD%

    002466.SZ 天齊鋰業 74.76 131.29

    002340.SZ 格林美 7.59 50.79

    002074.SZ 國軒高科 30.10 -5.08

    000338.SZ 濰柴動力 8.74 82.26

    600660.SH 福耀玻璃 27.58 53.01

    600741.SH 華域汽車 25.33 65.55

    601689.SH 拓普集團 25.48 -13.39

    600104.SH 上汽集團 31.36 41.05

    600066.SH 宇通客車 24.67 31.64

    002594.SZ 比亞迪 65.52 32.37

    資料來源: Wind、元大

    《投資中國系列》

    汽車產業崛起拉動中國工業升級,新能源車與智能車

    實現彎道超車

    中國是世界第一汽車產銷大國,汽車自主品牌崛起市場佔有率提升:中國汽車年

    銷量已連續 8 年世界第一,目前中國汽車保有量 2.05億輛,佔全球 16.7%。作

    為全球最大的汽車市場,年增量接近 3000萬輛,佔全球比重高達三成。近三年

    中國 SUV 產銷量一直保持近 20%的高增長,帶動中國汽車自主品牌市場佔有率提

    升至 43.2%,創近 6年新高。11/7日上汽集團展出氫燃料電池轎車榮威 950和

    燃料電池輕型客車大通 FCV80,技術升級帶動中國汽車競爭力提升。汽車產業在

    中國經濟中承擔著支柱型地位,資產總計 7.1萬億元,營收佔 GDP高達 11.6%,

    長產業鏈特徵賦予其較強的工業帶動效應。

    中國最早或於 2030 年啟動禁售燃油車,國家戰略推動新能源車發展:新能源車

    與智能汽車為中國汽車產業發展的戰略性方向,2016年中國新能源車銷量 50.7

    萬輛,佔全球比重 65.5%。目前工信部正研究停止生產銷售傳統能源汽車時間

    表,預計中國最早或於 2030 年啟動。9月五部委聯合發佈政策規定新能源汽車積

    分考核將於 2019年開始實行,雙積分政策引發汽車新一輪合資潮湧現。傳聞中

    國計劃最早於明年允許外資在自貿區內建立獨資電動車業務,體現出中國政府現在

    有意在新能源汽車領域放開外資股比限制,並傾向於在自貿區率先試驗放開。基於

    禁售燃油車政策、雙積分政策以及中國汽車產業對外開放政策,預估至 2025年

    期間銷量 CAGR為 41.6%。至 2030年中國新能源車年銷量將接近 3000萬輛,

    佔當年汽車銷量的 80.5%,新能源車保有量佔比有望達 34.9%。

    工信部力推智能網聯汽車發展,BAT攜手傳統車企佈局智能汽車:11/6日工信部

    副部長辛國斌在“2017世界智能網聯汽車大會”上表示,力推智能網聯汽車發

    展。BAT亦紛紛牽手傳統車企佈局智能汽車產業,阿里巴巴專注於操作系統、汽

    車電商以及後市場 O2O服務體系的建立,百度側著於自動駕駛及車聯網技術研發

    和應用,而騰訊則涉及電動車整車製造、自動駕駛技術等多個領域,互聯網巨頭入

    局加速智能汽車行業發展。

    汽車零部件將逐步實現國產替代化,技術升級汽車電壓進入 48V 時代:與國際競

    爭者相比,目前中國在整車裝配、零部件領域的內外飾等方面已具備自主配套的能

    力,在細分領域中的變速器、輪胎、車燈總成、汽車線束、安全氣囊以及助力轉向

    和制動轉向系統等高技術壁壘方面主要由國際零部件廠商掌控,不過隨著中國近幾

    年加大研發支出,福耀玻璃、精鍛科技等汽車零部件龍頭通過海外併購等方式提升

    在全球的競爭力,未來有望逐步實現國產替代。為了應對日益增長的車載負載需

    求,以及 2020年平均油耗限值降至 5升/百公里與更加嚴格的排放新規,國內外

    汽車廠商在原有 12V 系統的基礎上升級推出 48V 微混系統實現技術升級。新能源

    車與智能汽車是中國汽車產業實現彎道超車的突破口,建議關注受益於品牌崛起的

    整車龍頭,以及國產化替代趨勢的汽車零部件細分龍頭。

    投資策略報告

    中國:策略 2017 年 11 月 08 日

    元大研究部 [email protected]

    進一步信息請聯絡:

    王 清

    +86 21 6187 3836 [email protected]

    陳 思遠

    +86 21 6187 3832 [email protected]

    資訊更新:

    ► 11/7日召開的 2017中國國際工

    業博覽會上,上汽集團展出氫燃料

    電池轎車榮威 950 和燃料電池輕型客

    車大通 FCV80,中國技術升級將推動

    燃料電池車逐步走向量產。

    ► 11/6日工信部副部長辛國斌在

    “2017世界智能網聯汽車大會”

    上表示,力推智能網聯汽車發展。

    市場展望:

    ► 預估至 2025 年中國新能源車銷量 CAGR

    為 41.6%,至 2030 年年銷量將接近

    3000 萬輛,佔當年汽車銷量的 80.5%,

    新能源車保有量佔比有望達 34.9%。

    ► 新能源車與智能車是中國汽車產業實現彎

    道超車的突破口,建議關注受益於品牌崛

    起的整車龍頭,以及國產化替代趨勢的汽

    車零部件細分龍頭。

  • 中國:策略 2017-11-08 投資中國系列 第 2 頁,共 23 頁

    汽車崛起拉動中國工業升級,新能源車與智能車助力實現彎

    道超車

    理直氣壯做強做優做大中國企業,工業轉型升級成為中國發展重心:近幾年中國

    經濟地位顯著上升,連續 7 年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然而在國際話語權方面

    仍然存在反差。習近平強調必須理直氣壯做強做優做大國有企業,預計工業轉型

    升級將成為中國未來發展的重頭戲,目前中國在新能源車、人工智能、5G通訊

    等方面已走在全球的前列邁出實質性步伐。國務院公佈戰略性新興產業十三五規

    劃以及中國製造 2025 重點領域技術路線圖,包含未來五年、十年將頂層重點推

    進的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高檔數控機床和機器人、航空航天裝備以及節能與新

    能源汽車等十大領域。

    具備長產業鏈以及強帶動效應,支柱型汽車產業崛起拉動工業升級:綜合考慮產

    業產值以及技術成熟度,中國汽車產業崛起有望成為帶動機械工業轉型升級的火

    車頭。汽車上游涉及鋼鐵、機械、橡膠、電子等製造型行業,下游涉及銷售、維

    修、物流、金融等服務型行業,汽車長產業鏈特徵賦予其較強的工業帶動效應。

    而且在空間上,往往聚焦於某一特定區域形成產業集群,如中國東北、京津、中

    部、西南、長三角和珠三角汽車產業集群成為區域經濟增長主要動能之一。截至

    今年 8月中國汽車行業資產總計 7.1 萬億元,前 8個月累計實現營收 5.5萬億

    元,利潤總額 4478億元。2016 年汽車製造行業營收共計 8.0 萬億元,佔當年

    中國 GDP 比重 11.6%,汽車產業在中國經濟中承擔著支柱地位。

    圖 2: 支柱型汽車產業規模逐步擴大

    0.45

    5.48

    7.14

    0.00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7.00

    8.00

    9.00

    2013 2014 2015 2016 1-8月

    汽车制造:利润总额(万亿元) 汽车制造:主营业务收入 汽车行业:资产总计

    資料來源: Wind、元大

  • 中國:策略 2017-11-08 投資中國系列 第 3 頁,共 23 頁

    中國汽車產業發展五大推動力

    推動力一:國家頂層政策扶持

    十三五頂層政策推動行業發展,中國從汽車大國走向汽車強國:回顧過去歷次的

    政府五年規劃,在 1986年開始的“七五”計劃中,汽車製造業首次作為重要的

    支柱產業被寫入其中,之後的“八五”、“九五”、“十五”規劃中,汽車製造

    業在整個國民經濟發展戰略地位逐步提升。在“十一五”規劃中明確提出要增強

    汽車工業自主創新能力,加快發展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汽車發動機、汽車電子、

    關鍵總成及零部件,並在節能減排方面提出了相應要求。在《汽車產業調整和振

    興規劃》的推動下,2009 年起中國連續八年保持汽車產銷量躍居世界第一。從

    2011 年開始進入“十二五”階段,中國汽車產銷量跨上 2000 萬輛新台階,年

    均產銷量增速為 6.1%,至 2015 年汽車年產量佔全球的比重提升至 27.0%。

    中國要從汽車製造大國走向汽車強國,推動中國汽車品牌升級,“十三五”成為

    產業發展的關鍵轉折階段。去年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發佈的《“十三五”汽車工業

    發展規劃意見》中明確勾畫出未來五年汽車發展路線圖:

    1) 汽車產銷量保持穩定增長

    規劃至 2020 年汽車產銷規模達到 3000萬輛,2016 年中國產量規模為 2819

    萬輛。預估 2017-2020年期間行業將進入 CAGR約為 1.6%的低增速階段,不

    過從體量上看,2017-2020 中國汽車產銷量的絕對值將繼續保持世界第一,內

    部結構轉型升級將催生產業發展空間。

    2)建成 5~6家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世界知名企業

    在 2016 年福布斯全球企業 2000 強中,中國車企僅佔 7席,分別為上汽(120

    名)、東風(509 名)、比亞迪(721 名)、長安(795名)、長城(796

    名)、北汽 (987 名)和廣汽(1099 名),預計十三五期間中國汽車產業轉

    型升級有望推動龍頭企業上汽、比亞迪等在全球競爭力將提升。

    3)中國品牌汽車佔據市場主導地位,佔國內市場份額 50%以上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最新統計顯示,2017年上半年,中國自主品牌汽車的市場份

    額為 43.9%,相較 2016年同期有所提高。此前,中國自主品牌乘用車市場佔

    有率已由 2014年的 38.31%快速上升至 2016 年的 43.24%。若以 2020年汽

    車年產銷量 3000 萬輛預估,當年結構轉換催生中國自主品牌汽車的新增需求就

    有接近 200萬輛。

    4)實現汽車產品海外銷售(包括生產)佔總規模的 10%

    2016 年中國整車出口數量為 70.8 萬輛,僅佔當年總產量 2.54%,在全球絕大

    多數市場上,中國品牌汽車知名度較低,去年上汽集團、奇瑞汽車、北汽集團、

    華晨汽車、安徽江淮位居汽車整車出口前五名。隨著中國汽車企業品牌以及產品

    質量升級,在國家積極推動一帶一路走出去戰略的背景下,車企積極佈局一帶一

    路沿線國家機會,國際化進程加快推進。

    公開資料顯示,中國一汽的海外業務已遍佈東南亞、非洲、中東、拉美等 5大

    片區,覆蓋 48個國家,擁有海外一級經銷商 49家、二級經銷商 227家,累計出口

  • 中國:策略 2017-11-08 投資中國系列 第 4 頁,共 23 頁

    汽車逾 26 萬輛,整車及零部件出口金額超過 50 億元。東風汽車在伊朗與 IKCO

    公司在乘用車領域進行合作,2016年期間訂單超過 15000 輛,同時,東風汽

    車在俄羅斯建成了首家海外銷售公司和首個海外產品銷售展示中心,在印尼與越

    南,分別建立了微型車海外製造中心及東風試點營銷陣地化推進模式。上汽集團

    以東盟、中東、非洲、歐洲、英國、南美、北美、澳新等 15 個重點區域為營銷

    平台。北汽目前在全球 47 個國家搭建銷售網絡 154 家、建設海外產業基地 4

    家、境外公司 7家、KD項目 22個,簽約了 62家分銷商,銷售網點 154個,服務

    網點 100 個。今年前 8 個月中國汽車出口數量為 53.9 萬輛,同比增長

    24.5%,相較去年全年的-2.74%呈現出加速上行的態勢。

    5)大力發展新能源汽車與智能汽車

    《汽車產業中長期發展規劃》中明確 2020 年國內新能源汽車產量要達到 200

    萬輛,2025 年在新車銷量中的份額要達到 20%。汽車智能化亦是中國智能製造

    2025 的核心產業之一,在 2015 年 5 月的《中國製造 2025》中,首次將智能

    網聯汽車納入國家戰略性產業規劃。中國汽車工業十三五規劃意見對智能網聯汽

    車發展設定了目標:積極發展智能網聯汽車,具有駕駛輔助功能(1 級自動化)

    的智能網聯汽車當年新車滲透率達到 50%,有條件自動化(2級自動化)的汽車

    的當年新車滲透率為達到 10%,為智能網聯汽車的全面推廣建立基礎。

    圖 3: 政策推動中國智能汽車產業發展 時間 政策 部委 政策細則

    2015/5/19 《中國製造 2025》 國務院

    2025年智能網聯汽車實現普及。到 2020年/2025年,掌握智能駕駛關鍵技術,建立和完善智

    能網聯汽車自主研發、生產配套及產業集群;裝備輔助駕駛系統,減少交通事故 30%以上,

    減少交通死亡人數 10%以上;裝備自動駕駛系統,無人駕駛最高安全車速達到 120km/h,綜

    合能耗較常規汽車降低 10%以上,減少排放 20%以上。

    2017/4/6 《汽車產業中長期發展

    規劃》

    工業和信息化部、國

    家發展改革委、科技

    部聯合印發

    首次明確發展智能網聯汽車是中國從汽車大國邁入汽車強國行列的必經途徑。力爭到 2020

    年,汽車 DA(駕駛輔助)、PA(部分自動駕駛)、CA(有條件自動駕駛)系統新車裝配率

    超過 50%,網聯式駕駛輔助系統裝配率達到 10%,滿足智慧交通城市建設需求。到 2025年,

    汽車 DA、PA、CA 新車裝配率達 80%,其中 PA、CA 級新車裝配率達 25%,高度和完全自

    動駕駛汽車開始進入市場。

    2017/6/13

    《國家車聯網產業標準

    體系建設指南(智能網

    聯汽車)(2017 年)》

    (徵求意見稿)

    工業和信息化部、國

    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

    據智能網聯汽車技術現狀、產業應用需要及未來發展趨勢,分階段建立適應我國國情並與國際

    接軌的智能網聯汽車標準體系。到 2020 年,初步建立能夠支撐駕駛輔助及低級別自動駕駛的

    智能網聯汽車標準體系。到 2025 年,系統形成能夠支撐高級別自動駕駛的智能網聯汽車標準

    體系。

    2017/7/20 《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

    規劃》 國務院

    規劃中多次提及要重點發展自動駕駛、車聯網等職能技術,並要在智能交通建設和自主無人駕

    駛技術平台、高端人工智能人才等方面實現突破。

    2017/9/8

    《智能網聯汽車公共道

    路適應性驗證管理規範

    (試行)》

    工信部 考慮中國道路交通管理、產業發展需要及國際經驗做法,對智能網聯汽車公共道路適應性驗證

    申請及審核流程、驗證過程管理、驗證期間事故責任認定及處理等作了規定。

    2017/9/18

    《合作式智能交通系統

    車用通信系統應用層及

    應用數據交互標準》

    由中國智能網聯汽車

    產業創新聯盟牽頭,

    聯合通用汽車、長安

    汽車、清華大學、上

    海國際汽車城等 16家

    單位共同制定

    該標準旨在通過對道路安全、通行效率和信息服務等基礎應用的分析,定義在實現各種應用

    時,車輛與其他車輛、道路交通設施及其他交通參與者之間的信息交互內容、交互協議與接口

    等,來實現車用通信系統在應用層的互聯互通。

    資料來源:元大

  • 中國:策略 2017-11-08 投資中國系列 第 5 頁,共 23 頁

    推動力二:中國是全球最大汽車增量市場

    汽車絕對體量世界第一,是全球最大潛在市場:2016 年中國產量規模為 2819

    萬輛,預計隨著年底購置稅優惠政策取消以及近兩年的高基數下,行業將進入低

    增速階段。不過中國汽車年銷量已連續 8 年世界第一,目前中國汽車保有量

    2.05 億輛,佔全球 16.7%。作為全球最大的汽車市場,年增量接近 3000 萬

    輛,佔全球比重高達三成。預估 2018 年全球、中國汽車銷量增速將分別放緩至

    3.0%、2.5%,不過中國作為全球發展中國家最大的潛在汽車市場,內部結構升

    級催生投資機會。

    圖 4:汽車銷量增速放緩,絕對體量仍為世界第一 圖 5:中國汽車產銷量佔全球比例穩步上升

    0.0%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70.0%

    0.00

    500.00

    1,000.00

    1,500.00

    2,000.00

    2,500.00

    3,000.00

    20

    08

    20

    09

    20

    10

    20

    11

    20

    12

    20

    13

    20

    14

    20

    15

    20

    16

    20

    17E

    20

    18E

    广义乘用车销量(万辆) 同比增速

    27.0%

    29.9%31.7%

    0.0%

    5.0%

    10.0%

    15.0%

    20.0%

    25.0%

    30.0%

    35.0%

    0.00

    500.00

    1,000.00

    1,500.00

    2,000.00

    2,500.00

    3,000.00

    3,500.00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E

    汽车销量(万辆) 销量占全球比例(右)

    資料來源: Wind、元大 資料來源: Wind、元大

    圖 6: 中國汽車產銷量佔全球比例高達 3成

    汽車

    單位:萬輛 保有量 2016 銷量 銷售增速

    2017E 2018E

    全球 123000 9386 3.0% 3.0%

    中國 20500 2802 4.5% 2.5%

    中國佔全球比重 16.7% 29.9%

    資料來源: Wind、元大

    推動力三:新中產時代帶動消費升級

    居民收入翻一番帶動消費升級,中國千人汽車保有量僅為 140 人:十三五規劃

    建議中提出,到 2020 年,GDP 和人均收入都要比 2010年“翻一番”。按照

    2020 年人均收入要比 2010 年“翻一番”的目標核算,十三五規劃完成時,中

    國人均收入需達到 12600美元。2016 年中國人均國民收入 8260美元,屬於

    中等收入國家,預計 2017-2020年增長率為 11.1%,居民收入增加將成為中

    國消費升級的最大推動力。

    據公安部交管局統計,截至 2017 年 6 月底,中國汽車保有量為 2.05 億輛,佔

    全球 20%,2016 年全國城市汽車保有量排名前五的城市依次為:北京、成都、

  • 中國:策略 2017-11-08 投資中國系列 第 6 頁,共 23 頁

    重慶、上海、深圳。不過千人保有量僅為 140輛,而美國高達 800輛,遠低於

    全球主要經濟體國家。若按各省市保有量除以常住人口分析,北京(252 輛/千

    人)、浙江(224 輛/千人)、寧夏 (183輛/千人)千人保有量居前,而湖南

    (84輛/千人)、江西(89 輛/千人)、廣西(82輛/千人)等經濟欠發達地

    區則落後,居民收入提升將打開汽車需求端的發展空間。

    圖 7: 中國千人汽車保有量僅為美國兩成不到 圖 8: 湖南、江西、廣西千人保有量低於 100 輛

    800

    140

    22

    0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700

    800

    900

    0

    500

    1000

    1500

    2000

    2500

    3000

    美国

    澳大

    利亚

    意大

    加拿

    日本

    法国

    瑞士

    英国

    德国

    韩国

    俄罗

    墨西

    泰国

    巴西

    南非

    中国

    印度

    汽车保有量:百万辆 汽车千人保有量(右)

    0 50 100 150 200 250 300

    湖南江西广西贵州安徽湖北

    黑龙江甘肃重庆四川海南河南云南吉林陕西西藏上海福建山西新疆辽宁青海广东

    内蒙古河北山东江苏天津宁夏浙江北京

    千人保有量

    資料來源: Wind、元大 資料來源: Wind、元大

    豪華車品牌在華銷售高增,展現中國強勁的消費實力:雖然今年中國汽車銷量增

    速相較去年漲幅收窄,前 9 個月乘用車同比增速相較 2016 全年下滑 14.6個百

    分點至 1.3%,不過同期前十大豪華車品牌在華銷量高達 14.2%。前十大豪華車

    品牌中,除奧迪由於與經銷商矛盾糾紛導致今年前 9 個月實現負增長 5.2%,其

    餘 9 家均實現超過 10%以上的增長,其中林肯、凱迪拉克、沃爾沃增速位居前

    列,分別為 92%、64%、29%,而兩大德系豪華品牌奔馳、寶馬銷量依舊保持前

    列。《2017 中國私人財富報告》報告指出,2016 年,中國的高淨值人群數量

    達到 158 萬人;與 2014年相比,增加了約 50 萬人,年均複合增長率達到

    23%,相比 2012 年人群數量實現翻倍。今年豪華車企品牌在華銷售實現高增

    長,展現出中國強勁的消費實力。

    圖 9: 消費升級下豪華車銷量實現高增長 圖 10: 前 9 個月豪華車在華銷售同比增 14.2%

    豪華車品牌 9 月銷量

    (萬輛) 同比變化

    1-9 月銷量

    (萬輛) 同比變化

    奔馳 5.3 11.0% 46.0 29.0%

    寶馬 5.3 7.1% 43.7 15.2%

    奧迪 5.8 7.1% 41.2 -5.2%

    凱迪拉克 1.6 38.0% 12.5 64.0%

    捷豹路虎 1.3 20.0% 10.3 26.0%

    雷克薩斯 1.2 10.3% 9.5 21.0%

    沃爾沃 1.1 29.8% 8.2 29.0%

    保時捷 0.6 - 5.4 10.0%

    林肯 0.6 79.0% 4.0 92.0%

    英菲尼迪 0.5 19.0% 3.4 16.0%

    39.9%

    23.6%

    21.3%

    6.5%

    15.8%14.2%

    0

    0.05

    0.1

    0.15

    0.2

    0.25

    0.3

    0.35

    0.4

    0.45

    0

    50

    100

    150

    200

    25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1-9月

    前十大豪华车品牌在华销量:万辆 同比增速(右)

    資料來源: Wind、元大 資料來源: Wind、元大

  • 中國:策略 2017-11-08 投資中國系列 第 7 頁,共 23 頁

    推動力四:環保標準升級加大汽車替代需求

    2020 年國六標準開始全面實施,排放標準升級加大汽車替換需求:環境保護部

    發佈《2017 年中國機動車污染防治年報》,公佈 2016年全國機動車污染排放

    狀況。年報顯示,中國已連續八年成為世界機動車產銷第一大國,機動車尾氣污

    染已成為我國空氣污染的重要來源。2016 年 4 月國家要求京津冀三地所有進

    口、銷售和註冊登記的輕型汽油車、輕型柴油客車、重型柴油車(僅公交、環

    衛、郵政用途),須符合全國實施第五階段國家機動車排放標準,並於 2017年

    1 月 1日起在全國推廣。更嚴格的是,2016年 12月,環境保護部、國家質檢

    總局近日聯合發佈《輕型汽車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測量方法(中國第六階段)》,

    本次輕型車國六標準採用分步實施的方式,設置國六 a 和國六 b兩個排放限值

    方案,分別於 2020年和 2023年實施,對大氣環境管理有特色需求的重點區域

    可提前實施國六排放限值。

    在 2020 年 1 月 1 日後,不滿足“國六”排放要求的新發動機不得生產、銷售

    和投入使用。此次國六標準堪稱史上最嚴,相較於國五標準,在實際道路行駛排

    放、蒸發排放控制、排放質保期等方面均提高要求,排放限值高出 40-50%,同

    時還引進了美國車載診斷系統(OBD)嚴格的診斷系統,並且對汽車的實施排放能

    力進行升級,對於只符合國三、國四標準的現行消費者來說,汽車年審成本提

    升、保費風險增大,環保標準升級進而有助於催生替換需求。

    圖 11: 國五排放實施時間表 圖 12: 滿足各項排放標準的汽車保有量預估

    時間 車輛 範圍

    2016年

    4月 1日 所有進口、銷售和註冊登記

    的輕型汽油車、輕型柴油客

    車、重型柴油車(僅公交、

    環衛、郵政用途)

    東部 11省(北京、天津、上

    海、遼寧、河北、山東、江

    蘇、浙江、福建、廣東、海

    南)

    2017年

    1月 1日

    全國 2017年

    7月 1日

    所有製造、進口、銷售和註

    冊登記的重型柴油車

    2018年

    1月 1日

    所有製造、進口、銷售和註

    冊登記的輕型柴油車

    分類 佔比 預估汽車保有量:萬輛

    國Ⅰ前 1.0% 205

    國Ⅰ 5.4% 1107

    國Ⅱ 6.4% 1312

    國Ⅲ 24.3% 4982

    國Ⅳ 52.4% 10742

    國Ⅴ及以上 10.5% 2153

    資料來源: Wind、元大 資料來源: 《2017年中國機動車污染防治年報》、元

    按汽車排放標準分類,國一前標準佔 1.0%,國一標準佔 5.4%,國二標準佔

    6.4%,國三標準佔 24.3%,國四標準佔 52.4%,國五及以上標準佔 10.5%。據

    統計符合國一、國二、國三標準的汽車保有量合計為 7606 萬輛,預計 2020 年

    前將逐步淘汰。另外,符合國四標準的汽車保有量約為 1.07 億輛,環保標準提

    高催生更新替代需求。

  • 中國:策略 2017-11-08 投資中國系列 第 8 頁,共 23 頁

    推動力五:中國培育汽車產業集群

    地方培育汽車產業集群,頂層推動新能源車、智能車發展:汽車產業是一個關聯

    度高、資本密集、產業鏈長、帶動性強的產業,適合以產業集群的模式發展。以

    地域構成來看,中國汽車產業已經形成長三角(上汽集團)、珠三角(廣汽集

    團)、遼吉(一汽集團)、京津(北汽集團)、鄂中(東風汽車)、成渝(長安

    汽車)等為主的 6 個產業集群,並且六大汽車集團分佈於其中。產業集群模式

    的優勢在於有利資源共享、品牌建設和自主創新。消費升級大背景下,社會對於

    汽車需求轉向環保型新能源車、互聯網時代的智能汽車領域,汽車產業與科技產

    業深入融合,以長三角、珠三角、環渤海三大板塊為代表的各區域競爭加劇,地

    方均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推動當地汽車產業在新能源車、智能汽車方面的佈局。

    圖 13: 中國培育汽車產業集群推動行業發展

    資料來源: 元大

    深圳形成完整新能源汽車產業鏈,政策培育電機、電控、電池等核心技術:以珠

    三角的深圳為例,深圳已經形成比較完整的新能源汽車產業鏈。2009年深圳市

    政府出台《深圳新能源產業振興發展政策》,把新能源產業作為六大戰略性新興

    產業之一,並設立了規模達 35 億元的新能源產業發展專項資金。在政府的扶持

    下,2009年以來,深圳新能源汽車產業規模年均增幅高達 100%,於 2012 年

    產值突破 100 億元大關,到 2016 年產業規模達 1038 億元。深圳新能源汽車

    整車生產龍頭比亞迪新一代雙模電動汽車“秦”和“唐”連續兩年包攬中國新能

    源汽車銷量冠軍。而且得益於深圳在電子器件產業鏈方面的積累,在電機、電控

    方面優勢凸顯,而且在電池領域中,亦在正負極材料(貝特瑞是全球最大的鋰電

    池負極材料生產商之一)、電解液(新宙邦是國內主流的電解液廠家之一)、隔

    膜(星源材質則是隔膜市場的國內龍頭)等領域培育出一批代表性企業。

  • 中國:策略 2017-11-08 投資中國系列 第 9 頁,共 23 頁

    五大變化催生中國汽車產業重塑

    產業變化一:中國新能源車全力彎道超車

    中國是新能源車全球最大市場,助力中國汽車產業彎道超車:雖然中國汽車行業

    將進入低增速階段,不過體量仍保持世界第一,內部結構轉型升級將催生產業發

    展空間,新能源車與智能汽車是中國汽車實現彎道超車的突破口。新能源車為中

    國汽車產業發展的戰略性方向,2016 年中國新能源車銷量 50.7 萬輛,佔全球

    當期新能源車比重高達 65.5%。1-9月,新能源汽車的總銷量為 39.8 萬輛,同

    比增長 37.7%,其中純電動汽車比上年同期增長 50.1%。

    新能源車至 2025年 CAGR 達 41.6%,2030 年保有量佔比 34.9%:《汽車產

    業中長期發展規劃》中明確 2020 年國內新能源汽車產量要達到 200 萬輛,

    2025 年在新車銷量中的份額要達到 20%。 中國新能源車發展已提升至國家戰

    略高度,不僅僅表現在補貼方面,地方限牌、限號等因素亦促進新能源車的購

    買。中國新能源車仍屬於發展初期,2016 年銷量僅佔當年中國汽車總銷量

    2.5%、保有量 0.9%。根據以下:1)禁售燃油車政策;2)雙積分政策;3)促

    進國內外汽車廠商合作的對外開放政策,預估至 2025 年期間銷量 CAGR 為

    41.6%。至 2030年中國新能源車年銷量將接近 3000 萬輛,佔當年汽車銷量的

    80.5%,新能源車保有量佔比有望達 34.9%,產量的疊加將極大替代市場對於傳

    統能源汽車的需求。

    圖 14: 2030 年新能源車銷量佔比有望達 8成

    2.5%

    7.1%

    32.1%

    80.5%

    34.9%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0

    500

    1000

    1500

    2000

    2500

    3000

    3500

    4000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E

    2018

    E

    2019

    E

    2020

    E

    2021

    E

    2022

    E

    2023

    E

    2024

    E

    2025

    E

    2026

    E

    2027

    E

    2028

    E

    2029

    E

    2030

    E

    中国汽车年销量:万辆 新能源车年增量占比(右)

    新能源车保有量占比(右)

    資料來源: Wind、元大

    圖 15: 2016 年中國新能源車銷量佔全球 65.3%

    汽車 新能源車

    保有量

    (億輛)

    2016 銷量

    (萬輛)

    銷售增速 保有量

    (萬輛)

    2016 銷量

    (萬輛)

    銷售增速

    2017E 2018E 2017E 2018E

    全球 12.3 9386 3.0% 3.0% 200 77.4 42.0% 42.0%

    中國 2.05 2802 4.5% 2.5% 109 50.7 39.0% 45.0%

    中國佔全球

    比重 16.7% 29.9% 54.5% 65.5%

    資料來源: Wind、元大

  • 中國:策略 2017-11-08 投資中國系列 第 10 頁,共 23 頁

    (1) 禁售燃油車政策

    中國最早或於 2030 年禁售燃油車,車企調整戰略加大佈局新能源汽車:近日工

    信部副部長辛國斌表示,目前工信部啟動了停止生產銷售傳統能源汽車時間表的

    相關研究,將會同相關部門制訂我國的時間表,結合國際主流國家燃油車禁售時

    間表,以及中國 2030 年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比 2005 年下降 60%

    -65%的碳排放標準,預計中國燃油車禁售最晚將於 2030 年開始實施。

    國內外主要車企調整戰略佈局新能源汽車,如長安汽車在 2017 年 10月 19日

    宣佈啟動名為“香格里拉計劃”的新能源戰略,其中包括長安將在 2025 年起全

    面停止銷售傳統意義燃油車。至此,長安汽車也成為國內第一家宣佈明確停止生

    產銷售傳統能源汽車時間點的車企。另外,比亞迪董事長王傳福稱 2030 年前中

    國將全面停止銷售高污染汽車,國家政策頂層推動下,車企亦紛紛加大新能源車

    佈局。

    (2) 雙積分政策

    雙積分政策 2019年開始實行,比亞迪、北汽將產生大量積分盈餘:9/28 日工

    業和信息化部等五部委聯合公佈《乘用車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與新能源汽車積分

    並行管理辦法》,政策規定新能源汽車積分考核將於 2019 年開始實行。雖然從

    2016年開始,國家對於新能源車的補貼逐步退坡,不過燃油車禁售以及雙積分

    政策的落地確立新能源車長期發展的國家戰略性地位。在國內車企方面,根據自

    身規劃,比亞迪,北汽,長安,江淮,奇瑞,吉利等將在未來幾年內產生大量新

    能源正積分。

    圖 16: 2019-2020預計主要車企規劃新能源積分盈餘情況

    0

    500,000

    1,000,000

    1,500,000

    2,000,000

    2,500,000

    3,000,000

    长安 比亚迪 北汽 江淮 上汽 众泰 吉利 奇瑞

    2019E

    2020E

    資料來源:乘聯會,第一電動網,元大

  • 中國:策略 2017-11-08 投資中國系列 第 11 頁,共 23 頁

    (3)對外開放政策

    雙積分政策引發汽車新一輪合資潮湧現,雙方共同研發打造新品牌:與此同時,

    雙積分政策的推出,外資車企將面臨更大的壓力。根據 2017 年工信部公佈的

    2016 年度進出口乘用車企業平均燃油消耗量,27家進口車企中僅 13家的乘用

    車平均燃油消耗量達標,其餘均不達標,其中東風,福特,捷豹路虎,法拉利,

    克萊斯勒,三菱更是產生了過萬的負積分。在此之下,這些外資車企需要通過新

    能源正積分去抵扣燃油消耗量所產生的負積分,然而大部分外資車企在中國佈局

    新能源汽車產品緩慢,且短期內無法徹底改變其以燃油車銷售為主的現狀,故雙

    積分的政策將會促使更多的外資車企與國內擁有大量新能源正積分的車企合作。

    2016 年下半年以來,中國汽車行業合資事件不斷湧現,2016 年 9 月 6日,大

    眾與江淮簽署了諒解備忘錄,雙方正在就新能源汽車領域成立一家新的合資企業

    的前景和可行性進行評估。近 9個月後,江淮與大眾合資落地。繼江淮大眾之

    後,2017年以來陸續又有戴姆勒與北汽、眾泰與福特、雷諾-日產聯盟與東風

    的合資合作意向被披露,另外,今年 10月有媒體報導稱,長城將在中國與寶馬

    組建合資企業,目前正在尋找工廠選址,兩者合作預期升溫。

    圖 17: 2017 年汽車新一輪合資潮湧現 2017 年汽車新一輪合資潮

    04-06

    蔚來與江淮達成戰略合作協議

    05-11 PSA 與東風汽聯合宣佈,從 2019 年開始兩家汽車製造商將聯手研發電動汽車

    06-01

    北汽與戴姆勒簽署框架協議,將通過在華對新能源汽車領域的投資進一步加強雙方的戰略合作。

    06-01 江淮與大眾正式簽署合資企業協議,將共同成立一家股比各佔 50%的合資新能源汽車企業。

    08-22

    福特宣佈與眾泰簽署合作備忘錄,擬組建一家各持 50%股份的純電動汽車合資企業。

    08-27 東風與雷諾日產聯盟宣佈建立易捷特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以聯合開發電動汽車並在全球銷售。

    10-10

    媒體報導長城將在中國與寶馬組建合資企業,目前正在尋找工廠選址,兩者合作預期升溫。

    資料來源:元大

    新一輪合資潮中方話語權提升,本土車企技術引進提升品牌競爭力:此輪中國汽

    車合資潮不同於以往,上一輪汽車合資潮中,核心技術、品牌管理等關鍵性資源

    均掌握在外方手中,而這一次合資雙方將共同研發、打造、運營新品牌,而且除

    了老牌國企外,此次長城、眾泰等民營企業也加入合資隊伍。新一輪汽車合資潮

    的大背景是,中國新能源車整體佈局和戰略高度較大,中國先後出台 《中國製

    造 2025》、《節能與清潔能源汽車中長期規劃》等政策,並且還在規劃禁售燃

    油車時間表、推出雙積分等政策組合拳大力發展新能源車。中國本土汽車企業從

    中可以獲得技術引進、品牌形象的提升,而跨國公司則可以減少新能源汽車積分

    壓力而獲得緩衝時間。

  • 中國:策略 2017-11-08 投資中國系列 第 12 頁,共 23 頁

    圖 18: 中國前十大汽車集團合資情況

    國內前十大集團 2016 年銷量(萬輛) 銷量佔比 合資品牌

    上汽集團 648 27.5% 上汽大眾 上汽通用 上汽凱迪拉克 上汽奧迪

    東風集團 428 18.1% 東風日產 東風悅達起亞 東風神龍 東風本田 東風雷諾 東風英菲尼迪

    一汽集團 315 13.3% 一汽大眾 一汽本田 一汽馬自達 一汽奧迪

    長安汽車 306 13.0% 長安福特 長安馬自達 長安標緻雪鐵龍 長安鈴木 林肯

    北汽集團 285 12.1% 北京現代 北京奔馳

    廣汽集團 165 7.0% 廣汽豐田 廣汽本田 廣汽菲克 廣汽日野 廣汽三菱 廣汽謳歌

    長城汽車 107 4.6% 無

    吉利汽車 77 3.2% 吉利沃爾沃

    奇瑞汽車 70 3.0% 觀致汽車 奇瑞捷豹路虎

    華晨汽車 31 1.3% 華晨寶馬

    資料來源:元大

    圖 19: 中國前 10大合資品牌市場佔有率

    上汽大众8.5%

    一汽大众5.6%

    大众上汽通用5.0%

    通用北京现代4.8%

    现代东风日产4.7%

    东风长安福特4.1%

    福特一汽丰田2.8%

    广汽丰田1.8%

    丰田广汽本田2.7%

    东风本田2.5%

    本田

    資料來源:元大

    中國加大對外開放,外資在自貿區內獨資設廠預期升溫:自改革開放以來,為了

    國內汽車產業不受衝擊,中國政府規定外國汽車企業需要和本地企業建立合資公

    司,其中中方所佔股比不能低於 50%。不過近期有傳聞,中國計劃最早於明年

    允許外資在自貿區內建立獨資電動車業務,該政策將涉及中國現有 11個自貿

    區,包括上海、廣東、福建和浙江等省。9/21日商務部首次就該傳聞作出了官

    方回應,稱“儘快研究出台減少新能源汽車製造領域外商投資限制的政策措施,

    持續推進這個領域的對外開放。”商務部對於明年將允許外商獨資建廠的傳聞並

    未正面否定,體現出中國政府現在有意在新能源汽車領域放開外資股比限制,並

    傾向於在自貿區率先試驗放開。2018-2020 將或成為新能源汽車領域對外開放

    的初始期,而到 2020 年以後,預計中國新能源汽車領域開放將完全打開,合資

    及獨資車企將加速落地。預計從 2020 年起,外資合資車企及外資獨資車廠的新

    能源車合計產量年複合增長率或突破 40%。

  • 中國:策略 2017-11-08 投資中國系列 第 13 頁,共 23 頁

    產業變化二:科技巨頭加大佈局智能汽車

    工信部力推智能網聯汽車發展,發改委正起草創新發展戰略:工信部副部長辛國

    斌在 11月 6 日舉辦的“2017 世界智能網聯汽車大會”上表示,將充分發揮國

    家製造強國建設領導小組車聯網產業發展專項委員會的作用,創造有利於智能網

    聯汽車發展大環境,加快推進智能網聯汽車與智能交通、信息通信等產業的融合

    發展。汽車智能化亦是中國智能製造 2025 的核心產業之一,在 2015年 5月

    的《中國製造 2025》中,首次將智能網聯汽車納入國家戰略性產業規劃。國家

    明確將發展智能網聯汽車提升國家戰略高度後,隨後陸續出台各項政策加快智能

    汽車與電動汽車的發展,力爭實現彎道超車。

    2017 年 4月的《汽車產業中長期發展規劃》中,首次明確發展智能網聯汽車是

    中國從汽車大國邁入汽車強國行列的必經途徑。力爭到 2020 年,汽車 DA(駕

    駛輔助)、PA(部分自動駕駛)、CA(有條件自動駕駛)系統新車裝配率超過

    50%,網聯式駕駛輔助系統裝配率達到 10%,滿足智慧交通城市建設需求。到

    2025 年,汽車 DA、PA、CA新車裝配率達 80%,其中 PA、CA 級新車裝配率

    達 25%,高度和完全自動駕駛汽車開始進入市場。

    BAT三大巨頭進入汽車行業,互聯網科技巨頭進度超預期:智能汽車是中國汽

    車產業升級的方向,日前 BAT 等互聯網巨頭亦紛紛入局推動智能汽車產業發

    展。百度推出 Apollo 計劃主打智能駕駛,具體是指把智能駕駛相關技術(包括

    軟件平台、硬件平台、感知能力等)逐步對外開往,建立一個高效協作的聯盟帶

    動合作夥伴一同推進汽車智能化發展。目前百度已與比亞迪、奇瑞、長安和北汽

    達成合作,共同研發無人駕駛智能汽車。2015 年阿里和上汽就達成合作意向,

    成立合資公司並取名為“斑馬”,現已經開發出“斑馬智行”系統,此為將汽車

    連接至雲服務的的操作系統,對標蘋果推出的 Carplay 與谷歌推出 Android

    Auto。

    在 2017 杭州雲棲大會上,阿里全新操作系統 AliOS與神龍汽車就未來汽車智

    能化達成戰略合作,將陸續推出搭載 AliOS的智聯網汽車,首款車型將落地東風

    雪鐵龍。今年 3月,騰訊斥資 17.8 億美元收購美國電動車製造商特斯拉 5%股

    權,邁出佈局汽車產業第一步,並於 9/18日和廣汽達成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

    共同開發網聯汽車和人工智能輔助駕駛,此為騰訊正式佈局汽車領域的一個標誌

    性信號。BAT 互聯網巨頭紛紛牽手傳統車企佈局智能汽車領域,不過三者側重

    點有所不同,阿里巴巴專注於操作系統、汽車電商、汽車出行服務及後市場

    O2O 服務體系的建立,百度專注於自動駕駛及車聯網技術研發和應用,而騰訊

    則涉及電動車整車製造、自動駕駛技術等多個領域。另外,國外蘋果、谷歌、

    Uber 均已展開路測,國內 BAT均與國內車廠合作,其中百度阿波羅計劃開放能

    力後的首批無人駕駛量產車最快有望明年問世。

  • 中國:策略 2017-11-08 投資中國系列 第 14 頁,共 23 頁

    圖 20:互聯網科技巨頭進度超預期

    互聯網企業 進度

    蘋果 目前針對無人駕駛項目展開路測

    谷歌 Waymo無人駕駛汽車開啟冰雪環境路測

    Uber 在匹茲堡建模擬城市,對自動駕駛進行測試

    阿里巴巴 雲棲大會成立達摩院;與上汽開發合作互聯網汽車

    騰訊 與廣汽聯合開發智能汽車

    百度 阿波羅計劃開放能力後的首批無人駕駛量產車最快明年問世;與江淮、奇瑞等車廠合作

    資料來源:元大

    全球推動智能汽車發展,車廠加快佈局最早 2019有望實現 L5:9/15 日發改

    委透露,目前已經啟動國家智能汽車創新發展戰略起草工作,將明確未來一個時

    期我國智能汽車發展的戰略方向,並加快建立標準體系。 隨著新一輪科技革命

    和產業變革的不斷深化,全球範圍內智能汽車發展勢頭迅猛。智能汽車已成為產

    業發展的戰略方向,對增強我國綜合國力和產業競爭力,促進經濟社會持續健康

    發展具有重要意義。10/13 日北汽集團與百度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在汽車

    智能化領域達成集團層面的戰略合作,以百度 Apollo 開放平台與北汽集團整車

    製造平台為基礎,借助百度人工智能方面的核心技術,計劃將於 2019年前後實

    現 L3級別自動駕駛車輛量產,2021年前後實現 L4級別自動駕駛車輛量產。另

    外,特斯拉、寶馬、大眾等各個車企加快無人駕駛佈局,特斯拉規劃 2019年實

    現 L5,其餘各大品牌均規劃 2020-2021 年實現完全自動駕駛。

    圖 21:車廠加快佈局最早 2019 有望實現 L5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特斯拉 Level2 Level5

    Level2 Level4宝马

    大众

    丰田

    通用

    Level2

    Level2

    Level2

    Level5

    Level5

    Level5

    資料來源:元大

  • 中國:策略 2017-11-08 投資中國系列 第 15 頁,共 23 頁

    產業變化三:自主品牌崛起汽車產業重塑

    中國汽車自主品牌崛起,吞噬韓系法系市場佔有率:中國自主品牌從 2011年的

    42.1%開始,曾經歷三年連續下滑至 38.3%,不過自 2015 年開始自主品牌開始

    崛起,2016 年市場份額達到 43.2%,創近 6 年新高。從個國別品牌來看,日

    系、德系近兩年市場佔有率分別小幅增長至 17.8%、20.6%,美系相對穩健維持

    12.2%,而韓系和法系則出現敗退跡象,相較 2014 年,今年前 9個月韓系佔有

    率從 9.0%降至 4.1%、法系降低 2.0 個百分點至 1.7%。

    圖 22: 自主汽車品牌市場佔有率維持在 42.9% 圖 23: 自主品牌市場佔有率達 43%

    43.8%

    44.7%

    42.1%

    41.8% 40.4%

    38.3%

    41.2%43.2%

    42.9%

    0.0%

    5.0%

    10.0%

    15.0%

    20.0%

    25.0%

    30.0%

    35.0%

    40.0%

    45.0%

    50.0%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1-9月

    自主品牌市场占有率 日系品牌

    德系品牌 美系品牌

    韩系品牌 法系品牌

    自主品牌市

    场占有率43%

    日系品牌18%

    德系品牌20%

    美系品牌12%

    韩系品牌4%

    法系品牌2%

    其他品牌1%

    資料來源: Wind、元大 資料來源: Wind、元大

    自主品牌銷量增速高於乘用車, 吉利、上汽等持續高增長:2015、2016年中

    國自主品牌車銷量增速分別為 15.3%、20.7%,大幅高於乘用車銷量增速的

    2.7%、13.1%。受購置稅優惠幅度減半以及去年高基數影響,今年前 9個月自

    主品牌車銷量增速滑落至 4.1%,不過其中龍頭自主品牌企業仍然實現高增長。

    2016 年全年,吉利汽車累計銷量達到 76.6 萬輛,同比增長超過 50%,入圍

    2015 年乘用車銷量前十的榜單。今年前 9 個月,吉利累計銷量達 82.7萬輛,

    已超越去年全年銷量,同比增幅達 80%。2017 年初吉利定下 100萬輛的年度

    目標並在年中把目標上調至 110萬輛,預計年漲幅約為 43.6%。另外,自主車

    企品牌中,廣汽傳祺與上汽榮威亦表現不俗,今年前 9 個月,傳祺銷量 37萬

    輛,同比大漲 46.8%。由於榮威 RX5、i6 和名爵 MG3 的持續熱銷,帶動上汽

    集團自主品牌乘用車前 9個月銷售 36.1 萬輛,同比增長 88.1%。

  • 中國:策略 2017-11-08 投資中國系列 第 16 頁,共 23 頁

    圖 24: 自主品牌銷量增速高於乘用車 圖 25: 2014 年以來 SUV銷量實現高增長

    -10.0%

    0.0%

    10.0%

    20.0%

    30.0%

    40.0%

    50.0%

    60.0%1

    2-0

    4

    12

    -09

    13

    -02

    13

    -07

    13

    -12

    14

    -05

    14

    -10

    15

    -03

    15

    -08

    16

    -01

    16

    -06

    16

    -11

    17

    -04

    17

    -09

    自主品牌车销量增速 乘用车销量增速

    -30.0%

    -20.0%

    -10.0%

    0.0%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70.0%

    14

    -03

    14

    -06

    14

    -09

    14

    -12

    15

    -03

    15

    -06

    15

    -09

    15

    -12

    16

    -03

    16

    -06

    16

    -09

    16

    -12

    17

    -03

    17

    -06

    17

    -09

    乘用车销量:累计同比 轿车 MPV SUV

    資料來源: Wind、元大 資料來源: Wind、元大

    SUV 銷售繼續一枝獨秀,自主品牌 SUV延續強勢:分析乘用車四類車型的產銷

    情況,與去年同期相比,除 SUV產銷繼續保持近 20%的高增長外,前 9 個月轎

    車、MPV 銷量同比增速分別為-1.5%、-17.1%。分派係來看,SUV領域自主品

    牌 9 月市場份額雖環比微降至 58.6%,不過與去年同期相比提升 9.6個百分

    點,其中有 15家自主品牌實現 SUV車型月銷過萬。2017 年 9 月份 SUV前十

    車型分別為哈佛 H6、寶駿 510、傳祺 GS4、長安 CS75、吉利博悅、榮威

    RX5、大眾途觀、別克昂科威、本田 CRV、現代途勝,銷量榜前十中自主品牌

    強勢霸佔前六榜單,自主品牌 SUV 延續強勢。

    產業變化四:汽車零部件逐步實現國產替代化

    頂層推動本土配套零部件發展,是中國實現汽車產業崛起關鍵點:本土配套零部

    件實現進口替代是中國汽車產業崛起的關鍵點,中國汽車零部件市場此前主要集

    中於技術壁壘較低的整車裝配、內外飾基礎零件,而核心自主零部件品牌長期被

    排除在外資品牌的供應體系內。國家政策是引領產業發展的風向標,對於汽車這

    一支柱產業亦是如此,零部件行業作為汽車產業的基礎,2016 年國家發佈《鋰

    離子電池行業規範公告管理暫行辦法》、《缺陷汽車產品召回管理條例實施辦

    法》、《輪胎行業准入條件》、《裝備製造業標準化和質量提升規劃》等頂層文

    件規範重塑產業結構。

    中國汽車零部件行業規模穩步增長,整零產出相較國際增長空間大:中國汽車產

    銷量連續 8年保持世界第一,疊加整車自主品牌崛起的帶動下,汽車零部件市

    場規模逐步擴大,2001-2016年汽車零部件行業複合增長率達到 25.1%,高於

    同期汽車工業銷售收入 17.9%的複合增長率。2016年中國汽車零部件規模以上

    企業的主營業務收入達到了 3.7 萬億,同比增長了 14.2%,利潤總額是 2858

    億元,同比增長了 17%,固定資產投資是 8685 億元,同比增長了 5.88%。 在

    發達國家,汽車零部件產值一般是整車的 1.7 倍,而中國僅為 0.8 倍,汽車零

    部件市場有待進一步提升。

  • 中國:策略 2017-11-08 投資中國系列 第 17 頁,共 23 頁

    中國自主零部件龍頭加大全球市場佈局,國際競爭力逐步提升:隨著中國自主整

    車品牌話語權提升以及本土配套企業長期技術積累,自主零部件品牌不僅在低端

    市場佔據主導份額,而且還通過海外併購獲取高端技術,逐步向中高端市場蔓

    延,部分高壁壘的核心零部件已實現深度國產化。僅最近兩年,汽車零部件企業

    併購事件頻繁發生,如 2016 年得潤電子收購意大利 Meta、均勝電子全資子公

    司美國 KSS簽署你收購高天資產的諒解備忘錄,一些優秀的中國自主零部件龍

    頭開始開拓全球市場,福耀玻璃已在俄羅斯、美國等地設立工廠,在中國本土生

    產汽車玻璃市場的佔有率約 63%,在全球汽車玻璃市場的佔有率約為 20%,國

    際競爭力正提升。2017年進入全球零部件企業 100 強中國零部件企業達到 5

    家,創下歷史的新高。

    圖 26: 自主零部件各細分領域龍頭海外佈局情況 零部件細

    分領域 龍頭企業 海外佈局

    汽車玻璃 福耀玻璃 福耀首先涉足的海外玻璃市場是亞太和北美地區,在海外設廠的前兩站選擇在俄羅斯和美國。

    輪胎

    玲瓏輪胎 泰國玲瓏是玲瓏輪胎第一個海外生產基地,一期半鋼項目於 2014年 1月 16 日投產。二期全鋼項目 2015年 7月也實現了全線投

    產。

    賽輪金宇 今年 9月賽輪金宇集團越南工廠首條特種輪胎下線,半鋼胎產能約 750萬條。

    新能源汽

    車車載充

    電機

    得潤電子 2015年收購 Meta,2016年又與一系列平台級企業 Mobileye 展開戰略合作關係

    安全氣囊 均勝電子 在完成對 KSS 和德國 TS 道恩的收購後,均勝在中國、歐洲、北美三個全球最重要的汽車市場都形成了戰略佈局。

    汽車內飾 岱美股份 公司是內飾件遮陽板細分市場龍頭,全球和國內市佔率均超過 20%,公司是內飾件遮陽板細分市場龍頭,全球和國內市佔率均超

    過 20%。

    汽車座椅

    零部件龍

    繼峰股份 6000萬歐元收購德國格拉默 10%股份,德國格拉默公司是國際知名的商用車中控台和頭枕扶手汽車內飾零部件生產商。

    減震器 拓普集團 與通用深入合作,連續獲得海外 A 點訂單,加快海外市場佈局。與通用簽署全球項目協議,2019年 3月將逐步量產

    轉向器 浙江世寶 10/18日浙江世寶公告稱為戴姆勒 Actros 重型卡車開發設計的循環球轉向器,通過了戴姆勒全部嚴苛的產品試驗認證和 PPAP 審

    核,開始量產供貨。

    資料來源: 元大

    新能源汽車零部件迎合資潮,整車企業對供應商的選擇權提升:在新能源整車廠

    商出現合資潮的同時零部件領域亦出現合資。今年 9 月世界上最大的傳動和底

    盤技術供應商之一采埃孚宣佈和北汽集團子公司海納川籌備成立電動汽車合資企

    業,為中國市場生產電動汽車部件。10/19 日華域汽車公告稱,與麥格納已經

    簽署合資協議,共同開發電驅動系統。在新能源汽車領域,自主車企有先發優

    勢,如北汽、上汽、廣汽、吉利等整車企業的新能源車型均是由自己研發主導,

    在選擇零部件供應商方面有一定主導權。燃油車方面中國本土品牌無論是技術還

    有研發部分與國際大品牌相比均存在差距,兩者合資後中國將通過技術引進助力

    實現工業升級。而且在國家頂層政策推動下,中國將在新能源車領域有所作為借

    助國外車企的品牌以及產品優勢,將有利於中國本土企業更好地面向國際市場。

    汽車零部件產業集群逐步形成,產業鏈協同和集聚效應初步顯現:中國汽車零部

    件產業集群正在逐步形成,根據中汽協副秘書長師建華介紹,從縱向看中國汽車

    零部件已經覆蓋鋼材、橡膠、石化等基礎原材料,下游形成了零部件裝備、物

    流、銷售及售後一體化的服務能力。橫向看零部件企業已具備乘用車及商用車零

    部件系統,零部件及子系統的產業化能力,已經形成的六大產業集群,機車零部

    件的產值佔到我們全產業的 80%以上,產業鏈的協同和集聚效應已經初步顯

    現。

  • 中國:策略 2017-11-08 投資中國系列 第 18 頁,共 23 頁

    汽車電源電壓進入 48V 時代,節能降耗高效為主要優勢:為了應對日益增長的

    車載負載需求,以及 2020 年平均油耗限值降至 5升/百公里與更加嚴格的排放

    新規,國內外汽車廠商在原有 12V 系統的基礎上升級推出 48V 微混系統。48V

    系統是指系統電壓為 48V,用能量小於一度電的功率型鋰離子電池代替傳統的

    鉛酸電池,用 BSG 電機替代傳統的啟動電機和發電機,除了自動啟停功能之

    外,還能夠在必要的時候,為車輛提供輔助動力。相較於傳統 12V系統,48V

    微混系統優勢在於:1)二氧化碳減排可減少 15%,可提供除動力系統以外的負

    載;2)48V 系統可節省成本 40%-60%,而且 48V 鋰離子充電電池模組還能提

    高 10-15%的燃油效率;3)48V充電性能更佳,能夠更有效率地儲存汽車制動

    回收能量,為汽車中增加的電子負載需求提供更多功率。

    圖 27: 48V 微混系統核心零部件分佈

    資料來源: 元大

    國內外整車廠與零部件廠商加大佈局,48V 將成為汽車標配:目前國內外整車

    和零部件廠商正在積極開發研究 48V微混系統的應用,如大眾、長安、吉利等

    諸多整車廠均將 48V微混系統作為發展方向。零部件廠商中,2017 年 2 月,

    萬向一二三公司獲得上汽通用上百萬套價值超過 10 億美元的 48V超級磷酸鐵

    鋰電池訂單,在 2017 年歐洲電池展展會上,寧德時代 48V 微混啟停系統獲得

    高度評價,作為一項改善汽車油耗的技術能很好地解決節能減排和轉型成本之間

    的難題。48V 微混系統的核心零部件包括助力回收電機(成本佔比 35-

    40%)、電力轉換單元(20-30%)、動力電池(35-40%),隨著 48V 微混系

    統應用於 2019年逐步展開,將打開核心零部件發展空間。

  • 中國:策略 2017-11-08 投資中國系列 第 19 頁,共 23 頁

    產業變化五:強者恆強,產業集中度提升

    一二線車企加大產品研發投入,提升龍頭自主品牌競爭力:中國自主汽車品牌實

    力增強的背後在於在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求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存

    在矛盾的社會大背景下,國家頂層政策推動行業進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疊加各

    大車企加大研發支出投入提升產品競爭力,緩解供需矛盾問題。上汽集團是研發

    投入最多的車企,2016年研發支出合計 94.1億元,相較 2015 年增長

    12.4%,其次是比亞迪、長安汽車、長城汽車,分別投入 45.2 億元、32.0億

    元、31.8 億元。研發支出費用在 20 億元以上車企達 7 家,一二線車企加大研

    發投入將加劇產業強者恆強格局,龍頭自主品牌產品競爭力提升。

    圖 28: 一二線車企加大產品研發投入,加劇行業強者恆強格局

    企業 研發支出合計(億元) 營收(億元) 淨利潤(億元)

    2016 增速 2016 2017Q3 2016 2017Q3

    上汽集團 94.09 12.4% 7,564.2 6,080.5 439.6 334.7

    比亞迪 45.22 23.0% 1,034.7 739.3 54.8 34.6

    長安汽車 32.03 25.0% 785.4 514.3 102.8 58.5

    長城汽車 31.80 15.2% 986.2 634.3 105.5 28.9

    福田汽車 25.53 14.1% 465.3 363.7 5.1 1.0

    廣汽集團 23.89 24.5% 494.2 516.3 63.0 89.8

    江淮汽車 21.58 16.2% 525.3 355.8 12.1 1.3

    江鈴汽車 19.37 5.8% 266.3 224.4 13.2 6.4

    宇通客車 14.58 18.6% 358.5 189.9 41.0 19.3

    力帆股份 9.66 41.9% 110.5 90.8 0.9 1.6

    海馬汽車 7.20 53.6% 142.4 72.2 0.1 -0.9

    東風汽車 6.50 1.5% 160.2 130.0 0.7 -1.7

    金龍汽車 5.98 -4.1% 218.3 102.7 -18.9 5.1

    一汽轎車 5.62 31.8% 227.1 198.3 -10.0 4.6

    小康股份 4.75 61.1% 161.9 145.1 6.4 6.8

    中通客車 3.23 33.1% 92.6 45.0 5.9 1.2

    中國重汽 2.90 3.3% 211.2 282.6 5.4 9.3

    安凱客車 1.54 32.5% 47.6 32.2 0.5 -1.3

    亞星客車 0.72 49.4% 34.0 13.4 0.7 0.3

    金杯汽車 0.62 -23.4% 48.0 41.9 0.0 -2.9

    曙光股份 0.47 -13.2% 37.4 27.0 0.7 3.8

    一汽夏利 0.18 -89.6% 20.3 10.0 1.6 -11.2

    資料來源: Wind、元大

    汽車行業 CR5 維持 70%,供給端升級加劇強者恆強格局:在 2016年福布斯全

    球企業 2000 強中,中國車企僅佔 7席,分別為上汽(120 名)、東風(509

    名)、比亞迪(721名)、長安(795 名)、長城(796名)、北汽 (987

    名)和廣汽(1099名),預計十三五期間中國汽車產業轉型升級有望推動龍頭

    企業上汽、比亞迪等在全球競爭力將提升。

    中國汽車行業 CR5、CR3一直分別維持在 70%、50%上下,相較發達國家前五

    名汽車製造企業佔市場份額的 80%市場格局相比仍有提升空間。分車企來看,

    近 10 年五大品牌(上汽、一汽、東風、長安、北汽)中,上汽集團市佔率提升

    8.5 個百分點至 24.5%,東風、北汽基本持平,而一汽集團則下滑 4.1 個百分點

    至 12.5%。資本入局、人才引進以及技術積累等方面持續投入,疊加頂層政策

    支持,將有利於共同推動中國汽車自主品牌供給端改革升級,一線自主品牌優勢

    凸顯下行業將呈現強者恆強格局。

  • 中國:策略 2017-11-08 投資中國系列 第 20 頁,共 23 頁

    圖 29: 近 10 年上汽集團市佔率穩步提升 圖 30: 汽車行業 CR5維持在 70%上下

    0.0%

    5.0%

    10.0%

    15.0%

    20.0%

    25.0%

    30.0%

    07

    -09

    08

    -05

    09

    -01

    09

    -09

    10

    -05

    11

    -01

    11

    -09

    12

    -05

    13

    -01

    13

    -09

    14

    -05

    15

    -01

    15

    -09

    16

    -05

    17

    -01

    17

    -09

    上汽 一汽 东风 长安 北汽

    30.0%

    40.0%

    50.0%

    60.0%

    70.0%

    80.0%

    90.0%

    07-0

    9

    08-0

    5

    09-0

    1

    09-0

    9

    10-0

    5

    11-0

    1

    11-0

    9

    12-0

    5

    13-0

    1

    13-0

    9

    14-0

    5

    15-0

    1

    15-0

    9

    16-0

    5

    17-0

    1

    17-0

    9

    Top3市场占有率 Top5市场占有率

    資料來源: Wind、元大 資料來源: Wind、元大

    國際市場對比

    中國自主品牌聚焦中低端市場,新能源車、智能汽車有望助力實現彎道超車:當

    前中國自主汽車品牌憑藉高性價比優勢主要搶奪入門級中低端市場,其中自主品

    牌在 8萬元以下轎車市場佔比超過 80%,而 15 萬元以上的乘用車市場被合資或

    海外車企佔據。不過近年來,中國自主品牌也加大投入進軍中高端市場,陸續推

    出吉利博瑞、傳祺 GA8、東風 A9、榮威 950、長安睿騁等,但目前相較具備品

    牌優勢的進口車仍面臨較大衝擊。中長期來看,中國頂層政策推動發展新能源車

    為大勢所需,並且多項利好政策扶持智能汽車發展,預計未來在新能源車以及智

    能汽車方面加速發展有望助力中國汽車產業實現彎道超車。

    中國在整車裝配方面具備自主配套能力,變速器等細分領域替代趨勢加強:在汽

    車零部件方面,與國際競爭者相比,目前中國在整車裝配、零部件領域的內外飾

    和衝壓件等方面已具備自主配套的能力,在細分領域中的變速器、輪胎、車燈總

    成、汽車線束、安全氣囊以及助力轉向和制動轉向系統等高技術壁壘方面主要由

    國際零部件廠商掌控,不過隨著中國近幾年加大研發支出,福耀玻璃、精鍛科技

    等汽車零部件龍頭通過海外併購等方式提升在全球的競爭力,未來有望逐步實現

    國產替代。

    A 股龍頭相較海外估值仍有增長空間,細分龍頭有望享受產業發展紅利:從行業

    發展階段分析,當前中國汽車市場處於行業發展的中後期,相較歐美、日本等發

    達國家,行業增長預期較強,細分龍頭估值仍存在提升空間。目前 A 股乘用車

    龍頭估值 PE 均值約為 14.2 倍,其中上汽集團 2017 年預估 PE 僅為 10.5 倍,

    低於同一增長階段國際巨頭的估值均值。隨著中國汽車產業轉型升級以及自主品

    牌崛起,上汽集團、比亞迪、廣汽集團以及長城汽車等產品線向上突破,有望帶

    動業績增速超越行業平均水平。國家發佈扶持政策並建立產業集群共同培育汽車

    高端製造,以及資本流入推動中國企業加大海外佈局實現技術引進,在此共振

    下,中國自主零部件龍頭廠商亦將享受整車品牌崛起帶來的產業發展紅利。

  • 中國:策略 2017-11-08 投資中國系列 第 21 頁,共 23 頁

    圖 31: 中國汽車產業鏈個股與國際對比

    汽車 市場 公司名稱 市值

    (億美元)

    PE EPS ROE 2018EPS

    預估增長

    率 股息率 國家

    2017E 2018E 2017E 2018E 2017E 2018E

    整車

    A 股

    上汽集團 552.2 10.2 9.3 0.16 0.18 17.3% 17.4% 10.6% 4.3% 中國

    比亞迪 260.4 37.7 26.3 0.84 0.95 8.5% 11.4% 13.7% 0.7% 中國

    廣汽集團 231.2 16.9 14.4 0.61 0.69 21.3% 21.2% 12.5% 0.5% 中國

    長城汽車 140.7 16.3 12.1 0.04 0.04 13.2% 15.5% 10.0% 2.6% 中國

    長安汽車 90.7 7.0 6.6 0.15 0.17 18.9% 17.8% 13.9% 3.0% 中國

    宇通客車 82.3 14.4 12.4 0.19 0.22 25.4% 25.3% 13.5% 1.9% 中國

    H股

    比亞迪股份 260.4 35.5 23.9 0.15 0.17 8.5% 11.6% 14.9% 2.8% 中國

    廣汽集團 231.2 10.4 8.7 6.69 6.93 21.0% 21.2% 3.6% 1.0% 中國

    長城汽車 140.7 12.7 8.9 0.13 0.13 12.1% 15.3% 5.6% 4.1%

    吉利汽車 300.5 21.8 16.2 20.52 19.05 31.2% 32.2% -7.1% 2.1% 中國

    國際

    豐田汽車 2049.7 11.8 15.7 0.55 0.63 10.8% 10.4% 14.1% 1.1% 日本

    戴姆勒 905.0 8.0 8.1 0.13 0.15 16.1% 14.6% 20.5% 0.9% 德國

    通用汽車 598.6 6.7 7.2 0.22 0.26 16.1% 19.2% 14.9% 2.9% 美國

    本田汽車 607.2 12.3 10.8 0.29 0.35 7.7% 8.5% 24.2% 0.5% 日本

    特斯拉 508.9

    2.78 3.29 -28.4% -17.8% 18.6% 0.4% 美國

    福特汽車 489.8 6.8 7.9 0.59 0.67 25.1% 17.6% 14.3% 1.0% 美國

    NISSAN 411.9 10.8 10.3 20.70 23.07 12.9% 13.0% 11.4% 1.3% 日本

    菲亞特克萊斯勒汽

    車 279.2 7.1 6.0 0.08 0.09 16.7% 16.1% 9.8% 2.8% 荷蘭

    法拉利 221.5 37.0 34.0 0.17 0.19 95.0% 57.9% 13.0% 2.3% 荷蘭

    AUDI AG 350.5

    0.07 0.07

    12.1% 1.5% 德國

    汽車零

    部件

    A 股

    華域汽車 120.4 12.2 11.1 0.09 0.10 16.2% 16.3% 12.2% 1.0% 中國

    福耀玻璃 103.1 21.4 17.8 0.17 0.19 17.0% 18.3% 10.4% 1.3% 中國

    濰柴動力 104.1 12.2 13.3 27.37 28.23 15.2% 14.0% 3.1% 3.7% 中國

    光啟技術 69.5 0.15 0.15 -1.3% 4.4% 中國

    萬豐奧威 56.6 29.8 25.1 0.21 0.21 16.3% 16.2% -1.4% 3.8% 中國

    均勝電子 58.1 33.2 28.7 22.22 22.96 9.1% 8.9% 3.3% 1.7% 中國

    萬向錢潮 47.7 1.34 1.33 -1.4% 3.7% 中國

    眾泰汽車 42.8 17.5 11.8 0.33 0.33 26.6% 30.0% 0.3% 2.1% 中國

    中鼎股份 34.7 18.4 15.2 0.02 0.02 16.2% 16.3% 15.8% 0.6% 中國

    威孚高科 35.6 11.5 10.9 0.28 0.31 16.3% 15.4% 10.1% 0.3% 中國

    H股

    福耀玻璃 103.1 20.3 16.8 0.13 0.15 17.2% 18.4% 14.2% 1.3% 中國

    耐世特 49.7 14.5 12.6 0.07 0.08 28.4% 26.5% 20.9% 2.9% 中國

    首控集團 23.8

    1.88 2.11

    12.2% 2.8% 中國

    國際

    德爾福汽車

    (DELPHI) 258.6 14.4 13.5 0.11 0.15 57.5% 45.8% 32.4% 0.1% 英國

    曼格納國際 198.1 9.2 8.3 0.05 0.05 21.9% 21.4% 0.0% 0.5% 加拿

    MOBILEYE 139.0 59.8 39.1 0.23 0.30 29.7% 32.2% 27.7% 0.6% 荷蘭

    李爾 117.9 10.3 9.6 0.01 0.01 33.4% 27.4% 0.0% 2.8% 美國

    博格華納 111.0 13.8 12.8 0.06 0.08 22.2% 20.1% 17.2% 1.6% 美國

    奧托立夫 108.9 20.0 17.5 7.40 7.78 14.0% 15.3% 5.0% 3.2% 美國

    ICAHN 100.1 6.0 17.7 0.09 0.10 7.8% 3.3% 美國

    固特異輪胎橡膠 72.1 10.1 7.9 0.29 0.32 15.5% 17.7% 11.8% 3.3% 美國

    ADIENT 73.2 8.4 7.8 2.42 2.94 19.0% 20.4% 21.1% 1.4% 愛爾

    正新 63.5 18.8 14.6 0.32 0.38 11.7% 14.6% 17.4% 1.7% 台灣

    艾裡遜變速箱 62.1 12.2 12.6 0.65 0.74 50.6% 57.6% 14.5% 2.5% 美國

    真泰克 54.4 15.0 13.9 0.14 0.16 18.9% 18.7% 14.1% 2.9% 美國

    資料來源: Wind、元大

  • 中國:策略 2017-11-08 投資中國系列 第 22 頁,共 23 頁

    圖 32: 汽車產業鏈關注 30 檔個股

    概念 公司代碼 公司簡稱 11/7

    收盤價 YTD%

    市值

    (十億) 2017PE

    EPS 2018 年淨利

    潤增長率 行業

    2017F 2018F

    上游資源

    002460.SZ 贛鋒鋰業 85.33 222.54 62.20 44.50 1.92 3.12 62.62% 稀有金屬

    603799.SH 華友鈷業 92.06 161.76 54.56 39.42 2.34 3.33 42.66% 稀有金屬

    002466.SZ 天齊鋰業 74.76 131.29 74.34 35.30 2.12 2.57 21.37% 稀有金屬

    603993.SH 洛陽鉬業 6.90 86.72 138.85 49.36 0.14 0.20 46.33% 稀有金屬

    600549.SH 廈門鎢業 27.07 24.08 29.42 35.86 0.75 1.00 32.43% 稀有金屬

    000970.SZ 中科三環 15.61 17.84 16.63 46.29 0.34 0.46 36.27% 新材料

    300224.SZ 正海磁材 9.85 -18.83 8.23 81.27 0.12 0.32 163.21% 新材料

    中游電池

    600884.SH 杉杉股份 20.71 47.75 23.25 31.69 0.65 0.82 25.95% 其他電子

    300073.SZ 當升科技 28.55 32.89 10.45 43.76 0.65 0.70 7.50% 化學製品

    002340.SZ 格林美 7.59 50.79 28.96 45.86 0.17 0.24 43.43% 新材料

    002709.SZ 天賜材料 46.85 10.80 15.81 38.29 1.22 1.76 44.04% 化學製品

    002108.SZ 滄州明珠 13.04 8.57 14.09 23.84 0.55 0.65 18.40% 塑料

    300014.SZ 億緯鋰能 21.58 42.08 17.73 40.81 0.53 0.71 34.18% 其他電子

    002074.SZ 國軒高科 30.10 -5.08 25.64 22.85 1.32 1.72 30.83% 高低壓設備

    300153.SZ 科泰電源 14.46 -16.97 4.78 66.57 0.22 0.29 33.09% 電源設備

    600699.SH 均勝電子 40.63 23.62 38.57 31.27 1.30 1.49 14.69% 汽車零部件

    中游零部

    002249.SZ 大洋電機 7.70 -9.63 18.25 30.70 0.25 0.32 27.04% 電機

    300124.SZ 匯川技術 28.63 42.51 47.67 43.69 0.66 0.83 26.63% 電氣自動化設備

    603730.SH 岱美股份 39.03 8.78 15.92 27.33 1.43 1.84 28.55% 汽車零部件

    601799.SH 星宇股份 55.00 45.24 15.19 33.05 1.66 2.17 30.44% 汽車零部件

    000338.SZ 濰柴動力 8.74 82.26 69.01 12.71 0.69 0.72 4.67% 汽車零部件

    000030.SZ 富奧股份 8.41 1.15 10.77 12.61 0.67 0.78 16.90% 汽車零部件

    600660.SH 福耀玻璃 27.58 53.01 68.37 20.56 1.34 1.60 18.99% 汽車零部件

    600741.SH 華域汽車 25.33 65.55 79.86 12.09 2.10 2.30 9.68% 汽車零部件

    601689.SH 拓普集團 25.48 -13.39 18.54 22.96 1.11 1.40 26.41% 汽車零部件

    下游整車

    600104.SH 上汽集團 31.36 41.05 366.39 10.22 3.07 3.38 10.20% 汽車整車

    601633.SH 長城汽車 11.34 5.53 93.29 13.94 0.81 1.09 34.03% 汽車整車

    600066.SH 宇通客車 24.67 31.64 54.62 13.93 1.77 2.07 16.78% 汽車整車

    002594.SZ 比亞迪 65.52 32.37 172.69 27.17 2.41 3.43 42.04% 汽車整車

    000951.SZ 中國重汽 15.84 20.06 10.63 11.77 1.35 1.46 8.78% 汽車整車

    資料來源: Wind、元大

  • 中國:策略 2017-11-08 投資中國系列 第 23 頁,共 23 頁

    附錄 A:重要披露事項

    分析師聲明 主要負責撰寫本研究報告全文或部分內容之分析師,茲針對本報告所載證券或證券發行機構,於此聲明:(1) 文中所述觀點皆準確反映其個人對各

    證券或證券發行機構之看法;(2) 研究部分析師於本研究報告中所提出之特定投資建議或觀點,與其過去、現在、未來薪酬的任何部份皆無直接或間接關聯。

    目前元大研究分析個股評等分佈

    评级 追踪个股数 %

    买入 157 35%

    持有-超越同业 99 22%

    持有-落后同业 21 5%

    卖出 2 0%

    评估中 171 38%

    限制评级 2 0%

    总计: 452 100% 資料來源:元大投顧 July 30, 2014

    投資評等說明 買進:根據本中心對該檔個股投資期間絕對或相對報酬率之預測,我們對該股持正面觀點。此一觀點係基於本中心對該股之發展前景、財務表

    現、利多題材、評價信息以及風險概況之分析。建議投資人於投資部位中增持該股。

    持有-超越同業:本中心認為根據目前股價,該檔個股基本面吸引力高於同業。此一觀點係基於本中心對該股發展前景、財務表現、利多題材、評

    價信息以及風險概況之分析。

    持有-落後同業:本中心認為根據目前股價,該檔個股基本面吸引力低於同業。此一觀點係基於本中心對該股發展前景、財務表現、利多題材、評

    價信息以及風險概況之分析。

    賣出:根據本中心對該檔個股投資期間絕對或相對報酬率之預測,我們對該股持負面觀點。此一觀點係基於本中心對該股之發展前景、財務表

    現、利多題材、評價信息以及風險概況之分析。建議投資人於投資部位中減持該股。

    評估中:本中心之預估、評等、目標價尚在評估中,但仍積極追蹤該個股。

    限制評等:為遵循相關法令規章及/或元大之政策,暫不給予評等及目標價。

    註:元大給予個股之目標價係依 12個月投資期間計算。大中華探索系列報告並無正式之 12個月目標價,其投資建議乃根據分析師報告中之指定

    期間分析而得。

    總聲明

    © 2017 元大版權所有。本報告之內容取材自本公司認可之資料來源,但並不保證其完整性或正確性。報告內容並非任何證券之銷售要約或邀購。報告中所有的意見及預估,皆基於本公司於特定日期所做之判斷,如有變更恕不另行通知。

    本報告僅提供一般資訊,文中所載資訊或任何意見,並不構成任何買賣證券或其他投資標的之要約或要約之引誘。報告資料之刊發僅供客戶一般傳閱用途,並非意欲提供專屬之投資建議,亦無考慮任何可能收取本報告之人士的個別財務狀況與目標。對於投資本報告所討論或建議之任何證

    券、投資標的,或文中所討論或建議之投資策略,投資人應就其是否適合本身而諮詢財務顧問的意見。本報告之內容取材自據信為可靠之資料來源,但概不以明示或默示的方式,對資料之準確性、完整性或正確性作出任何陳述或保證。本報告並非(且不應解釋為)在任何司法管轄區內,任何非依法從事證券經紀或交易之人士或公司,為於該管轄區內從事證券經紀或交易之遊說。

    元大研究報告於美國僅發送予美國主要投資法人(依據 1934 年《證券交易法》15a-6 號規則及其修正條文與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詮釋定義)。美國投資人若欲進行與本報告所載證券相關之交易,皆必須透過依照 1934 年《證券交易法》第 15 條及其修正條文登記註冊之券商為之。元大

    研究報告在台灣由元大證券投資顧問股份有限公司發佈,在香港則由元大證券(香港)有限公司發佈。元大證券(香港)係獲香港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核准註冊之券商,並獲許從事受規管活動,包括第 4類規管活動(就證券提供意見)。非經元大證券(香港)有限公司書面明示同意,本研究報告全文或部份,不得以任何形式或方式轉載、轉寄或披露。

    欲取得任何本報告所載證券詳細資料之台灣人士,應透過下列方式聯絡元大證券投資顧問股份有限公司:

    致:聯絡人姓名 元大證券投資顧問股份有限公司 台灣台北市 104南京東路三段

    225號 4樓

    欲取得任何本報告所載證券詳細資料之香港人士,應透過下列方式聯絡元大證券(香港)有限公司:

    致:研究部 元大證券(香港)有限公司

    香港夏愨道 18號 海富中心 1座 23樓

    評等 追蹤個股數 %

    買進 157 35%

    持有-超越同業 99 22%

    持有-落後同業 21 5%

    賣出 2 0%

    評估中 171 38%

    限制評等 2 0%

    總計: 452 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