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

 · 逐漸地我理解作為中產女性與勞動女性生活經驗的界線文,認識了勞動女性與慰安婦,讓我得以我的身體去想像勞動者的困境,體認日本殖民父權的宰制與壓迫,也經由視覺化的科技,例如:紀錄片、書籍、電子郵件、臉書貼覺化的科技,書本、電影,號召出我

  • Upload
    others

  • View
    0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成令方

你/妳說你/妳是台灣人,你/妳愛台灣。你/妳理解﹁台灣人﹂嗎?我想你/妳

若理解得越深刻,就越知道可以如何﹁愛﹂台灣了。

我來自中國移民家庭的背景,作為中產階級女性主義者,承受全球爆炸的商品資本

主義資訊,參與凝聚台灣的認同,隨手使用多樣科技的日常生活,我的島嶼經驗是複

數、混搭、矛盾、流動、位移、五味雜陳。我常自問,作為全球資本主義的生存者,我

該如何在繽紛多彩的誘惑迷霧中,看到邊緣殘酷的現實與困境?做為社會人文的教師,

我又如何與探索、渴求的青春心靈激盪出迴響,讓我們能跨越世代/性別/階級/族群

的彼此看見?作為社會的改革者,我如何辭嚴色厲地批判,卻還能唱出悲憫疼惜的曲

調?作為女性主義者,我如何洞視父權嚴密結構的限制,卻還能運用流動的權力在細縫

中找到抵抗的能量與活水?這些問題不斷地在我的心中反覆思索,這應該是很多島嶼上

書冊2.indb iii 2016/6/28 下午 04:35:04

理解「我們」的島嶼經驗

iv

生活的人們的共同經驗吧!

翻譯高手的君玫把史碧華克的後殖民文化批判理論巨作︽後殖民理性批判︾

︵2005

︶和哈洛威的後人類科技批判巨作︽猿猴,賽伯格和女人︾︵2010

︶引介到華文

世界,讓華文讀者可以一窺其深具啟發奧妙的論證。吸納融會了這二位學術巨靈的思想

養分,君玫以台灣島嶼女人的立場,思考身為後殖民的主體,也是科技科學的主體,在

這兩個並存的樣態與處境中來回對話思索,完成這本︽後殖民的賽伯格︾。

君玫討論史碧華克和哈洛威的思想,讓我特喜歡的是著重在她們批判與實踐的意

義:﹁對我而言,這並非單純的所謂﹃理論應用﹄。實際上,我始終主張理論的動態思

考並不是關於拿一個理論來應用到現實,而在於回歸到活生生的生存處境:誰在思考,

在哪裡思考,如何思考,如何生活,如何在生活中思考,並在思考中改變生活。﹂君玫

的書寫,讓我有故知新解茅塞頓開的喜悅。原來就是這樣,人可以生猛地活在分裂混雜

的矛盾中,而且可以藉由不斷思考我們身處的界線/戒限,來批判,來抵抗,逐漸地我

們生活在改變中。

這本書沿著三條交織的主軸﹁界線、批判、抵抗﹂帶領我們理解,耙梳史碧華克和

哈洛威的思想。我認為跨界是重要的能力,可以讓我們看見彼此的差異,是實踐批判與

書冊2.indb iv 2016/6/28 下午 04:35:05

後殖民的賽伯格

v

抵抗的基礎,我想以生活中的例子來說明。

二○

一六年五二○

那天小英總統就職典禮,總統府外慶祝大會,最後全體觀禮者與

蔡英文總統和陳建仁副總統合唱當年被政府視為宣揚台獨理念而被禁唱的︽美麗島︾。

﹁原住民族青年陣線﹂則在臉書上吐槽,批評︽美麗島︾歌詞中仍展現漢民族中心主

義:﹁從國民黨﹃大中國史觀﹄到民進黨﹃台灣人史觀﹄,原住民族跟著你們﹃篳路藍

縷﹄,我們就﹃顛沛流離﹄;你說這是美麗島,啟的都是我們的山林﹂。

這首歌曾經凝聚了部份﹁台灣漢人﹂的認同,挑戰了﹁嚴懲台獨﹂的界線/戒限,

但輕忽了﹁原住民主體認同﹂。換言之,島嶼人民在凝聚﹁認同﹂的過程形成了界線/

戒限與界線/戒限之間的衝突與矛盾。日常生活中,我們可能接受某些主流的論述,而

邊緣論述也呼喚著我們的邊緣生活經驗。史碧華克認為這些邊緣論述彼此是﹁不可化約

的﹂,例如:﹁獨立建國﹂的論述不能凌駕於﹁多元成家﹂、﹁環保﹂或﹁動物權﹂論

述之上,而是彼此同時並存彼此競逐。﹁不可化約的邊緣﹂,可以讓參與其中的個人認

識其他身為邊緣、他者、從屬者、被壓迫者、被殖民者的處境。這樣可以擺脫容易造成

分裂的﹁本質論﹂,理解認同的界線是可以隨著社會改變而轉移的,也因為有踏實的生

活經驗為基礎,個人不會落入虛無主義。當每一個人看見彼此的生活處境,他/她就能

書冊2.indb v 2016/6/28 下午 04:35:05

理解「我們」的島嶼經驗

vi

培養出文化解釋的能力,也培養出對社會權力批判的能力。

要能夠看見,就需要有觀看的位置,觀看的人站在特定的物質位置上,採用特定的

儀器、工具、組裝,透過具體的感知中介,例如:身體、概念、價值、影象,才得以完

成︵這裡就帶出哈洛威的﹁賽伯格﹂的意象︶。例如:作為女人,女性主義論述經由視

覺化的科技,書本、電影,號召出我的一些女性在父權體制壓迫下的經驗,讓我認知到

父權的宰制與壓迫,也經由視覺化的科技,例如:紀錄片、書籍、電子郵件、臉書貼

文,認識了勞動女性與慰安婦,讓我得以我的身體去想像勞動者的困境,體認日本殖民

時代作為性奴隸的處境。逐漸地我理解作為中產女性與勞動女性生活經驗的界線/戒

限,也對日本殖民體制有更深刻的理解。作為人文社會的教師,我在課堂中也不斷以此

方式引導同學,去跨越世代、性別、族群與階級去看見其他的弱勢者。

這樣的知識用哈洛威的說法,是具有部分客觀性的處境知識︵situ

ated

knowledges

︶。藉由處境知識的獲得,我們看到自己和他人都擁有多重認同與生活經

驗,也理解多重認同彼此的界線/戒限,有了理解與體認,內在的謙虛逐漸發酵,就不

會以某一論述去霸凌或化約另一論述。哈洛威建議,弱勢的團體可以透過彼此的親近性

︵affinity

︶,而非認同來結盟。於是島嶼上邊緣弱勢的處境,逐漸成為部份的﹁我們﹂

書冊2.indb vi 2016/6/28 下午 04:35:05

後殖民的賽伯格

vii

共同理解的處境。

要在島嶼上互相看見﹁我們﹂,除了上述的路徑外,哈洛威提出的賽伯格意象,可

以讓我們更加意識到﹁我們﹂作為科技島的特色。哈洛威認為﹁賽伯格是我們的存有

論﹂。戰後的台灣積極從農業社會轉向工業社會,政府投入大量的金錢與土地協助台塑

發展石化工業,以及後來的電子科學園區。石化產品每一個人從出生到死亡都會使用,

電子科技成為島嶼人民生活的必需品,加上近二十多年來人們常用的生物科技產品︵例

如:健康食品、醫療輔具、各類藥品︶,這是我們存在的客觀事實。我們就是賽伯格。

然而,島嶼的經濟發展是建立在製造河川、土壤與空氣的污染之上,是建立在砍伐森林

改變河床、剝削自然之上,是建立在壓榨工程師、勞工的健康之上,是建立在過度醫療

化之上。二十世紀中期逐漸沸騰的動物權論述指出,人類對待動物的方式完全否定動物

生命的價值,這是最殘忍的事實。哈洛威批判獨尊人類的思想,指出一個改變的方向:

人類的存在需要轉向理解人與非人︵科技與動物︶的關係。換言之,科技島嶼的住民需

要思考科技發展與大自然的關係,放下以人獨尊的觀看位置,重新思索、批判,尋找永

續生息之路,讓科技發展減少污染,無須過度破壞自然也無須過度壓榨參與的勞工。在

過程中,每一個﹁我﹂逐漸改變,於是﹁我們﹂在改變中,這島嶼也逐漸在改變中。

書冊2.indb vii 2016/6/28 下午 04:35:05

理解「我們」的島嶼經驗

viii

當每一個台灣人能夠跨界看見其他生活在這島嶼上的弱勢者、動物、科技與我們的

關係,當思想轉變成行動,這行動中必然產生一些批判與抵抗,於是在這轉動的能量

中,我們每個人混搭的生活經驗與認同也擴展、越界、舊的矛盾消失在新的矛盾中。作

為島嶼住民的﹁我們﹂,可以珍惜島嶼上的住民和多重行動者︵包括人與動物、科技的

關係︶共構的世界,﹁我們﹂就更認識﹁台灣人﹂,更會愛台灣了。

作者現為高雄醫學大學性別研究所副教授

書冊2.indb viii 2016/6/28 下午 04:35:05

印卡

一九九二

年瓦歷斯‧

尤幹寫下︿關於泰雅︵A

tayal

︶﹀一詩,這首詩收在當年的

︽年度詩選︾。詩歌中有個詩段特別讓人注意,這首詩段描述著泰雅親子關係如何透過

其物質文明相結合的儀式。尤其是在︽後殖民的賽伯格︾這書中頻繁地提醒著讀者,

﹁自然﹂甚至乃至於﹁原始﹂的構成都是在一種後造的立場︵a relentless artifactualism

中生成的。在這裡詩中所描述的,恰若張君玫這本書中﹁界限/戒限﹂思考的可能。這

詩段如此寫道:

孩子,給你一個名字。

你的臍帶,安置在

聖簍內,機胴內,

你是母親分出的一塊肉。

書冊2.indb ix 2016/6/28 下午 04:35:05

穿過詞語的黑暗去照亮

x

這個詩段裡頭,命名與臍帶成為一種特殊的空間詩學。期待被收納在生活所需的工

具之中,彷彿人類誕生從一個身體到另一種身體的想像。世代的命名系統與泰雅的物質

文明中的聖簍或是紡織機胴交織成自身的文化,同時這種傳統的技術空間也是一般人深

陷在發展主義下被遺落的賽伯格想像。︽後殖民的賽伯格︾這本書中試圖結合共伴關

係、行星性的想法,或許也讓我們可以在思想上順勢改寫哈洛威︿為馬克思主義辭典而

寫的性別﹀中﹁女人並未出現在理應出現的地方﹂成為﹁原住民族並未出現在理應出現

的地方﹂。技術與人之間的均衡狀態,重新奪回技術的想望下,這首未受到資本主義產

生的技術壟斷的現象提供了一種可能的想像。然而我要說的是︽後殖民的賽伯格︾這本

書中將史碧華克和哈洛威比較,讓各種邊緣的視角有機會交融,有意識地讓兩人的理論

給臺灣目前社會議題有著重估的可能,乃至在文學研究或是當代藝術生產也有不少新的

對話空間。

薩伊德曾經對於理論有這樣的說法:﹁理論的特點便是旅行,它總是超越界線移出

且維持在某種流放的狀態。﹂理論批評話語的傳播都具備著工具般的形象,與理論傳播

者或是行動者,有著跟在地環境互動的深刻關係。︽後殖民的賽伯格︾這樣一本比較史

碧華克和哈洛威學科說法的專書,也不免有此從理論的起跑點︵point of origin

︶到文本

書冊2.indb x 2016/6/28 下午 04:35:06

後殖民的賽伯格

xi

調適,甚至最後抵達在新時空環境下的使用。在臺灣,史碧華克和哈洛威這兩位學者理

論的傳播與實踐,背後所代表的後殖民與後人類的思想著床已久,除了學者專論、相關

譯作的出版,前者的︿從屬者能不能說話?﹀是幾乎是每一位就讀台灣文學的研究生必

讀的文本;而後者從九零年代到世紀初,臺灣隨著資訊社會的進展,賽伯格的想像與網

路、資訊社會的到來成為學界中另一個不可避談的學者。除此之外,臺灣當代藝術史

中,從二○

○六年佩契妮妮︵Patricia Piccinini

︶的作品參加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到二○

一○

年當代美術館的︽第二層皮膚︾、國美館的︽身體、性別、科技︾、二○

一一年國

美館的︽成為賽伯格︾、二○

一三年當代美術館的︽後人類慾望︾,這十年間隨著新媒

體藝術的發展,當代藝術作為學術術語滲透常民社會的場域之一,臺灣藝術界對哈洛威

並不陌生。

在翻譯與教學研究的過程中,張君玫敏銳地察覺到史碧華克和哈洛威這兩位學者的

專著並未被充分比較與討論。這本著述︽後殖民的賽伯格︾進一步打開了這樣的可能。

在這本書中討論了處境知識與政治代言除了社會理論的反思,事實上也是藝術家在討論

感官結構的重要問題。二○

一四年臺北美術館所舉辦的雙年展︽劇烈加速度︾︵T

he

Great Acceleration

︶從藝術實踐上把這幾年來人文科學中有關於思辨實在論︵Speculative

書冊2.indb xi 2016/6/28 下午 04:35:06

穿過詞語的黑暗去照亮

xiiR

ealism

︶、人類世︵anthropocene

︶、加速度主義︵A

ccelerationism

︶與關係論

︵relationism

︶的討論帶進了臺灣當代藝術界。而近來生態人類學與物體轉向的浪潮也

紛紛前進到臺灣外文學門的討論,在這樣的浪潮之下無論是在學術思潮、科學發展與原

民議題,︽後殖民的賽伯格︾所描述的後殖民與後現代藕斷絲連的關係,無疑也是一種

提醒。在思潮接收的旅程中,在地問題如何不只是單純地一再作為理論的接收,而是透

過理論接收在共同體內部的消化、舊有理論的重新爬梳與深化,與本土議題的接合,或

許更是知識生產極為重要的部分。在︽後殖民的賽伯格︾這本書中的﹁跨界的抵抗﹂,

何嘗又不是臺灣本身藉由在這樣的基礎上重新從自身的情境下問著類似的問題?

這本書中有不少部分在於重思體制實踐的可能。書中作者直接言明,邊緣本身在語

意上、情境中不可化約的面貌。我想也正是有不可化約的面貌,身處於文化解釋中的學

者、行動者,在結構中的縫隙作出的各種抉擇,皆得以具備著批判、翻覆結構的可能。

不同的﹁邊緣﹂或﹁邊緣性﹂之間並不是可以替換或是簡化到某種更基本單位的。

比如,階級上的邊緣不能化約到性別上的邊緣,反之亦然。更深一層來說,人文學者作

為文化的﹁保管者﹂,同時也必須成為文化的﹁批判者﹂。而對文化的批判,乃是對於

﹁文化解釋﹂如何被生產出來的批判。換言之,我們必須去批判﹁文化解釋﹂的生產條

書冊2.indb xii 2016/6/28 下午 04:35:06

後殖民的賽伯格

xiii

件與生產關係,徹底檢驗一個文化批評家的實踐。

重新檢驗文化批評家實踐的可能,這本書︽後殖民的賽伯格︾是透過接合史碧華克

和哈洛威。二○

一五

年馬拉布︵C

atherine Malabou

︶也曾在演講︿只有一個生命:生物

的抵抗、政治的抵抗﹀提到了當代生命政治的弔詭,在這篇透過表觀遺傳學開展的文章

中馬拉布點出了哲學討論中常常出現的偏見,在哲學中﹁象徵生命遠勝於生物生命的優

先位置未曾被批評與解構。﹂這樣類似的論斷在︽後殖民的賽伯格︾這本書中我們也會

發現君玫一次又一次提醒我們哈洛威對德勒茲的批判。也是在這樣的意義上這本書中不

斷提醒讀者,以男性中心、以人文中心在哲學討論中的偏見與危險,實需要更具備想像

力地去察覺自身處境中的文化編碼。而對於關懷的對象,無論是哪一種生命實體,作為

他者的實驗動物、共伴物種或是從屬者回到生命本質上的抗議,都要小心呈現層次與真

實代言的關係。︽後殖民的賽伯格︾一書中的討論與馬拉布特別將生命政治分為﹁生

命﹂政治與生命﹁政治﹂有一樣的判斷。但這本書也因為接合了史碧華克和哈洛威的說

法,我們可以讀到更細微的辯證與討論。

在︽後殖民的賽伯格︾張君玫藉行動者的位置、行動者的意圖以及行動者的行動分

成了界線、批判、抵抗這三條交互纏繞的向度重新細讀史碧華克和哈洛威。這過程乃是

書冊2.indb xiii 2016/6/28 下午 04:35:06

穿過詞語的黑暗去照亮

xiv

試圖從主、客體的形成提醒著我們,透過不同的隱喻來解釋責任如何產生。並且進一步

更置不同的合作關係的想像來打開批判的可能,在這裡﹁文化解釋﹂是不斷地被強調

著。透過不同想像的過程,奪回對於物質基礎的技術,來從意識上改變行動。或者說,

如第四章重提史碧華克對於呈現︵D

arstellung

︶與代表︵Vertretung

︶,如何在文化計

畫,或是審美教育中打造其他具備批判性的個體、進行賦權的可能。

雖然這一本書在於強調著從呈現︵D

arstellung

︶與代表︵Vertretung

︶,乃至在全球

電子資本主義下,打造後殖民賽伯格的可能。然而對我來說,這本書在討論呈現

︵Darstellung

︶與代表︵Vertretung

︶時對於審美教育的提醒,實則也是對於臺灣當代藝

術界長期思考藝術介入社會方案的重訪。也就是﹁呈現型知識﹂︵representational

knowledge

︶的再現與改寫如何進一步成為政治力量的可能這一個提問。在書中,君玫

以史碧華克的教育行動主義作為例子強調著在教育中解構與翻譯催生批判主體的誕生,

但對於藝術如何不流於政治正確一樣是相當程度的提醒。如何大膽地重新顛覆各種社會

命題的想像力,除了將藝術視為文化紀錄之外,改變文化的構成而非單純停留在觀賞的

關係上也許是除了﹁書寫﹂之外的另一種途徑。藝術物如何改變觀眾,或是此書間接以

實作回答的科學物如何改變使用者,雖然直接的取徑,但從文化迴路直接改變感覺結構

書冊2.indb xiv 2016/6/28 下午 04:35:06

後殖民的賽伯格

xv

的可能,不失為提醒。

同時在閱讀︽後殖民的賽伯格︾這本書,如果熟悉當代藝術的讀者應該會發現史碧

華克和哈洛威在這本書中的布局,巧合的是臺灣當代藝術界已流行一陣子的人類學式的

考察與新媒體藝術行動上的分別局限。臺灣當代藝術實踐,人類學式考察,對於文化與

科學的對立恰好與新媒體藝術形成有界的畛域。書中所提到的土著報導人意象與實驗式

行動者的調和,透過本書的出版,也提供了藝術創作者審視臺灣新媒體藝術與人類學式

考察方法,在重新思考藝術活動中對於﹁文化﹂與﹁自然﹂所不自覺形成的界限。又例

如史碧華克在︽全球化時代的審美教育︾中曾透過印度藝術家安尼施︵Anish K

apoor

談到藝術家︿夢想物﹀︵dream

-object

︶的作品,談到符號與軌跡的延異,談到藝術實

踐中意義的取消,讓軌跡成為意義的島嶼。而在另一個觀點,新媒體藝術如何反省技術

與自身的關係而具備著不同的批判視野,在這本書中或許也有著答案。

後殖民的賽伯格如何可能?臺灣藝術家張恩滿曾有個作品︿台灣原住民獵槍除罪

化﹀,這個作品討論原住民傳統的狩獵文化中槍枝的角色。若以這本書的觀點來看,獵

槍作為科技物,作為原住民科學接收的過程,狩獵文化也正如我文章一開始提到的︿關

於泰雅︵Atayal

︶﹀一樣,存在著賽伯格想像的可能。獵槍作為殖民時期,透過交易走

書冊2.indb xv 2016/6/28 下午 04:35:06

穿過詞語的黑暗去照亮

xvi

進了原住民族的文化中,這背後是單純的殖民剝削,或是在科技物與文化語境的調和

後,事實上也存在著早期資本主義抵抗的方案呢?在︽後殖民的賽伯格︾這裡﹁自我實

現﹂和﹁體制改革﹂都回到生命只有一個這個事實,也是在書中張君玫所講:﹁交織的

發言位置,以及現實的展演難題,乃至於相對優位者的行動責任,這對於後殖民的賽伯

格來說,都是攸關生死的問題。﹂生命政治不僅僅是﹁生命納入歷史﹂的過程,而是生

命與歷史的不可分。生命如何存在批判而重造界線跨越的可能,正如在這本書一再強調

著繁榮與茂盛乃是建立在各種生命的多重成就,或是生命共生、生態的想像裡頭。而這

一本書的出現,所帶來的討論能量,除了學界之外,或許也是各種藝術實踐對於社會參

與的再出發。

詩人,︽秘密讀者︾編委

書冊2.indb xvi 2016/6/28 下午 04:35:06

這本書的成形經歷了好幾年的累積與思考,包括三個國科會計畫,分別針對蓋雅

麗.史碧華克︵G

ayatri Spivak

︶和唐娜.哈洛威︵D

onna Haraw

ay

︶兩位當代女性主義

思想家的批判理論進行社會知識學的研究,以及統整這兩個計畫的專書寫作計畫。感謝

在國科會計畫審查時,包括專書計畫的申請,給予意見的匿名審查人,以及我發表相關

論文時在研討會中不吝指教的評論人與聽眾。本書各章皆未正式出版過,除了第二章的

早先版本和第一章部分內容曾經在二○

一三年的社會學年會以﹁後殖民賽伯格的批判書

寫:論史碧華克和哈洛威﹂為標題發表過。

由於專書內容涉及兩位領域不同的思想家,使得群學出版社在尋找審查人的過程中

歷經了千辛萬苦,才順便找到了兩位可以也願意審查的學者。謝謝群學。對於專書的兩

位審查人,我要致上深深的謝意與歉意。歉意的部分是,由於我講好聽是綿密講難聽是

拗口的文字,想必讓兩位審查人受到不小的折磨。謝意的部分,當然是審查人所提出的

書冊2.indb xvii 2016/6/28 下午 04:35:06

致謝辭

xviii

寶貴意見與不吝針貶。在個人專書構想與結構安排上,尤其涉及有機的整體想法,我可

能無法完全按照意見來修改。但在審查人指出我詮釋錯誤或可以更考慮讀者想法的部

分,我都經過一一再度商榷、考量與修訂,其中包括翻譯名詞上的精確程度,真心感謝

審查人的提醒。當然,身為作者,我也會為自己的選擇與文字負起完全的責任。

在東吳社會學系教學多年的經驗中,儘管教課與備課的負擔與壓力不小,但透過和

學生的互動與對話,確實深化了我對批判社會理論的想法。我要謝謝你們,所有關心我

並且願意陪伴我參與課堂與討論的學生們。

在日常生活中甚至社交媒體上的朋友,只要是對我懷抱善意、欣賞與鼓勵的,我都

點滴在心頭。對我有過許多實質幫助的朋友與家人,我無法一一道謝,因為心中始終有

你們。謝

謝我的女兒。寶貝,是你讓我相信自己。你讓我知道,存在的完整或缺憾都只是

偏執。真正重要的是我們要學會守護彼此。而為了守護彼此,我們必須先學會守護自

己。

在我書寫這本書的過程中,經歷了母親的病重與過世。母親其實生病好幾年了,但

始終努力生活著,沒有給自己怠惰的藉口。母親是我生命態度的導師。在社會的階級分

書冊2.indb xviii 2016/6/28 下午 04:35:06

後殖民的賽伯格

xix

類中,她是靠近底層的勞動女性,而我是所謂的知識階層,這是社會學教科書中所謂的

階級流動。但在個人的生命歷程中,我和媽媽的關係是一個從疏離到親密的女性文化故

事。如果有遺憾,絕對不是她無法和我做知識上的對話,而是我沒有能夠也來不及去理

解她更多。女性主義的姐妹情誼或母女情結是同一個世界的兩個切面。姐妹情誼的口號

往往模糊了女人身為﹁母親的女兒﹂這個身份的多重矛盾認同,甚至陷入﹁恐懼身為母

親﹂或﹁懼母症﹂的情緒之中。對於母女情結的強調往往著重在我們如何掙脫上一代的

束縛,而忽略了不同世代所共通的階級與性別處境。性別的束縛依然是跨越了世代與階

級的藩籬,我們怎麼能夠肯認各種交織的力量與抵抗,更重要的看到這些束縛網絡底下

真實的存在,乃是永恆的鬥爭。

身為我母親的女兒,我很感謝母親給我空間與時間去體認這份關係的深刻意義。春

天的時候,母親放下了塵世罣礙,而我在她遠行後依然掛念,想著能夠多為她做些什

麼。我所想也能夠做到的是,延續在生存中去實踐的思考,關於存在、知識、文化、階

級、性別等等,以及這些向度和更大世界歷史之間的關係。

僅以此書獻給我的母親。

書冊2.indb xix 2016/6/28 下午 04:35:07

一、批判意象的中介過程

二、哈洛威的共同演化論:賽伯格、怪物、同伴物種

三、史碧華克的激進他性論:從屬者、土著報導人、行星性

四、重新思考﹁我們﹂的可能性

一、轉換隱喻:對呈現邏輯的批判

書冊2.indb xx 2016/6/28 下午 04:35:07

二、視覺的隱喻:道成肉身的技術過程,以及現代性的神話

三、連結的存在:分裂的自我,以及跨界的抵抗辯證

四、唯名論者的花繩遊戲:衍射的批判和展演

五、跨物種的繁盛倫理:共同生活的艱難與矛盾

一、搭建舞台:呈現與代表的雙面刃

二、解構的閱讀:持續批判你不能不想要的

三、翻譯的政治:跨界的欲望,以及生存的遊戲

四、教育行動主義:想像力訓練,啟動民主空間,重新發明國家

五、現代性的藥/毒:美學的教育,啟蒙的偏用,以及文化縫合

一、交織的發言立場與行動責任

二、我們這座島:展演批判的主體

書冊2.indb xxi 2016/6/28 下午 04:35:07

書冊2.indb xxii 2016/6/28 下午 04:35:07

Chapter 1

書冊2.indb 1 2016/6/28 下午 04:35:07

第一章 導論:島嶼書寫的一段理論旅程

2

我們曾經是

手,

我們掏空了黑暗,我們找到了

像夏天攀升的詞:

花朵。

︵策蘭,﹁花﹂,孟明譯 2011: 225

書寫和存活,是同一回事,是在黑暗中尋找與創造的過程。這當然並不是說沒有書

寫就不能存活,而是說,書寫是一種存活的方式,而存活也是另一種形式的書寫。我們

的生存足跡一直是這樣的書寫,而我們當中的某些人始終努力把這些足跡化為文字或其

它表現形式,作為一種記錄,也是一種反思。像是枝枒的生長,繁衍變化。作為島嶼的

居民,我的思想與書寫根植於此,每一段理論的旅行都是為了返回。

在我個人的思想過程中,蓋雅麗.史碧華克︵G

ayatri Spivak

︶的後殖民理論以及唐

娜.哈洛威︵D

onna Haraw

ay

︶的科技科學研究一直佔有重要的地位。我深信,我們身

為後殖民的主體,同時也是科技科學的主體,這兩個存在樣態與處境的並存,相互交

書冊2.indb 2 2016/6/28 下午 04:35:07

後殖民的賽伯格

3

織,乃是一個至關重要的事情。無論是在思考個人生命的走向,或是台灣這塊土地的文

化生命,都是如此。書寫作為一種抵抗、拆解與重建的技術,乃是被殖民者演化的第二

條路線,這是我以往在探討中文語言改革時的體認︵張君玫 2012

︶。被殖民的書寫,

不僅是語意上掙扎與奮鬥,也體現了生存處境的限制與超越,自我改造或人工演化的歷

史努力。後殖民關懷和科技問題意識的交錯,形塑了我個人以往的思考方向,也引發了

我更深入探討這兩位女性主義思想家的強烈動機。因此,這本書,不僅是作為一段理論

旅行的筆記,也代表我在島嶼思考的一個轉折點。

史碧華克和哈洛威這兩位當代重要的美國學者,就研究領域與問題意識來說,一個

是後殖民的文化批判,一個是後人類的科技批判。就知識訓練的背景而言,一個是比較

文學專業的人文學科,一個是生物學專業的自然科學。然而,更深層去理解,卻不難看

出她們共通的關懷,尤其是致力於社會批判理論和女性主義觀點之間的溝通。她們的目

標,都是為了建構一種更適合當代處境的女性主義批判社會理論。除了關注的議題不

同,以及發言位置的差異之外,她們都從不同方向承襲了馬克思主義的左派傳統,分別

打造並賦予新的批判視野。此外,由於她們儘管學科背景的南轅北轍,卻同時強調跨科

際的識讀能力,以及各種不同研究領域的相互補充,更能夠從中提供我們跨界與廣闊的

書冊2.indb 3 2016/6/28 下午 04:35:07

第一章 導論:島嶼書寫的一段理論旅程

4

批判路徑。

史碧華克和哈洛威的﹁左派﹂或﹁批判﹂色彩並不是沒有遭受質疑,而且往往來自

很有份量的其他學者。比如,英國馬克思主義理論家泰瑞.伊格頓︵Terry Eagleton

1999

︶和後殖民理論學者班妮塔︵Parry Benita 2004

︶都相當嚴厲批評史碧華克﹁位處

中心﹂而且﹁師承西方﹂後結構理論,從中產生的後殖民理論太過哲學與拗口,甚至指

責她的論述噤聲了﹁真正的﹂從屬者或被殖民者。至於何以﹁身處中心﹂和﹁師承西

方﹂會成為被質疑的點,以及﹁﹃身處﹄中心﹂和﹁西方﹂的意義是什麼,是否有明確

的指涉,本身就是值得進一步思考的﹁︵後︶殖民﹂問題。另外,澳洲馬克思主義生態

女性主義者愛麗雅.莎列︵Ariel Salleh 1997

︶批評哈洛威是專注在﹁自我實現﹂的﹁後

現代的自由派女性主義者﹂,完全否定哈洛威本身所強調的社會主義女性主義傳統。此

外,莎列批評史碧華克關於從屬者無法發言的說法乃是一種﹁後現代的悲觀主義﹂。可

以討論的是,所謂﹁自我實現﹂和﹁體制改革﹂之間的關係,﹁自由主義﹂和﹁社會主

義﹂之間的嫌隙與鴻溝,以及何謂﹁樂觀﹂或﹁悲觀﹂的界定。當然,每一種批評都有

其獨特的知識與政治脈絡,有時候反而必須放回到批評者本身的計劃中才能充分理解並

做出有意義的詮釋。以本書的目的而言,我並不準備去處理任何的﹁派別﹂或﹁路線﹂

書冊2.indb 4 2016/6/28 下午 04:35:08

後殖民的賽伯格

5

之爭。我認為,任何理論的思考都無法簡化為意識形態或表面立場的選擇,儘管理論並

非價值中立或沒有發言位置的。我希望從自身的發言位置出發,去追索史碧華克和哈洛

威﹁可以﹂帶我們去到的地方,以及我們自己願意並可以去到哪裡。

對我來說,身為﹁非西方的﹂、﹁全球南方的﹂、﹁女性的﹂、﹁台灣的﹂社會學

者,在當代全球化與新殖民的資本主義世界秩序中,身處一個仍以經濟發展與資源開發

為首要目標的政經架構底下,史碧華克和哈洛威的批判理論,在主流社會學往往仍以中

心國家為立足點的批判論述之外,提供了必要的思想養分,同時也在男性為主的社會思

想版圖之外畫出了異質的實踐與思考路徑,提供了動力與信心去想像與養育不一樣的未

來。

以國外的相關研究來說,雖然已有不少關於史碧華克或哈洛威的二手研究與書籍,

但鮮少有將她們放在一起討論的。一般認為她們是屬於不同﹁研究領域﹂的女性主義學

者。而且,大多數的討論都是關於個別作者的思想發展。史碧華克方面,二手介紹較多

著眼於比較文學的後殖民批判傳統,以及解構哲學的倫理學思考︵比如,Sanders 2006;

Morton 2007

︶。在哈洛威方面,則主要聚焦於她對科技科學與背後資本主義全球化脈

絡所進行的女性主義批判,尤其是賽伯格的書寫︵比如,Schnieder 2005; G

rebowicz,

書冊2.indb 5 2016/6/28 下午 04:35:08

第一章 導論:島嶼書寫的一段理論旅程

6M

errick and Haraw

ay 2013

︶。無論如何,到目前為止,我們尚未看到有專書透過扣連這

兩位學者的理論,來思考後殖民處境與當代科技科學的內在關聯,以及其中交織的發言

位置。再以國內的相關研究而言,則嚴重欠缺對這兩位學者的思想介紹,只有寥寥數

本。史碧華克部分,雖然已有出版二手介紹的專書︵曹莉 1999

︶,但份量與深度都略

嫌不足。比較有系統的討論是宋國誠︵2003, 2004

︶,主要放在後殖民文學批判與論述

脈絡中,佔據其專書的若干章節,和法農︵Frantz Fanon

︶、薩伊德︵Edw

ard Said

︶等後

殖民理論家並列。哈洛威部分,則完全沒有任何專書介紹,比較常看到的相關期刊論文

或研究幾乎都是在於﹁機器動物人﹂或賽伯格︵cyborg

︶的借用與詮釋︵比如傅大為

2005

︶,但少有較具系統的論述。

我對史碧華克與哈洛威的理論觀照,將從我自身作為後殖民台灣知識份子的發言位

置出發。在﹁被殖民者﹂、﹁有色人﹂︵非白人︶、﹁邊陲人﹂︵非中心︶、﹁女人﹂

︵非男人︶、﹁動物﹂︵非人類︶、﹁自然﹂︵非文明︶等相關位置的交織情境中,如

何思考﹁抵抗﹂的可能性,是一個關鍵。這一兩百年來,被殖民者的意識已經逐漸由

﹁急起直追﹂轉向為﹁另類出路﹂。但這樣的轉向並不充分,依然對強者愛恨交織。近

年來已有學者指出,在當今的後殖民理論中,始終欠缺一個比較清楚的﹁抵抗﹂概念。

書冊2.indb 6 2016/6/28 下午 04:35:08

後殖民的賽伯格

7

所謂的抵抗,不應該只是把受壓迫者解放出來,更應該涉及到整個壓迫結構的轉變

︵Jefferess 2008

︶。此外,也有學者指出,我們必須認真看待後殖民的政治危機以及全

球的生態危機之間的深刻關聯︵H

uggan and Tiffin 2010

︶。換言之,在﹁急起直追﹂和

﹁另類出路﹂之間,所涉及的絕對不只是政治自主性、經濟獨立性、文化發言權等社會

議題,更必須認真考量那些在現代文明中被貶抑到﹁自然﹂領域的存在物與領域,包括

環境、生態、動物,以及其他被認為﹁較不文明﹂、﹁較不開化﹂、﹁較接近自然﹂的

人類存在,也必須對所謂的﹁文明﹂或﹁開化﹂︵發展︶提出批判。這當然至少會是一

個長遠的工作,如果不說是一生的志業。在目前的階段,我希望透過史碧華克和哈洛威

所提供的視角與交會,並觀照我們所身處的獨特後殖民位置,可以更深刻思考這些問題

的方向。換言之,我對於哈洛威和史碧華克這兩位女性主義思想家的探討,將特別著眼

於其所具有的批判與實踐意義。並從中思索,身為一個位處台灣的女性後殖民知識份子

與教育工作者,在當今全球化與新殖民的世界秩序中所必須或可能扮演的角色,以及批

判性書寫如何作為一種干預和改造世界的方式。對我而言,這並非單純的所謂﹁理論

﹃應用﹄﹂。實際上,我始終主張理論的動態思考並不是關於拿一個理論來應用到現

實,而在於回歸到活生生的生存處境:誰在思考,在哪裡思考,如何思考,如何生活,

書冊2.indb 7 2016/6/28 下午 04:35:08

第一章 導論:島嶼書寫的一段理論旅程

8

如何在生活中思考,並在思考中改變生活。這其中必然涉及了關於思想的分子化翻譯,

以及從中對於現實理解的重鑄,包括文化脈絡的縫合、扣連與轉移︵張君玫 2012

︶。

而這些,都是綿密深遠的身心勞動。

在當代社會中,﹁文化﹂彷彿成為無限膨脹的包膜,覆蓋了社會各個交織纏繞的鬥

爭層面,卻往往因此掩飾了更深層的物質條件。另外一方面,﹁科技﹂對於社會的治理

也在膨脹,透過專家政治以及各領域的專業分工,貫徹著﹁科學﹂對﹁生命﹂的殖民。

早在 1979 年南加州人文學科中心所主辦的研討會中︵Spivak 1996: 29-51

︶,史碧華克

就對人文學科在當代科技社會中的命運做出了反省。她指出,人文學者的活動區域往往

侷限在學院小的圈圈,擔負著﹁保管文化的工作﹂︵custodianship of culture

︶︵Spivak

1996: 35

︶。人文學者的工作包括生產各種不同觀點的﹁文化解釋﹂,並定期再製與確

保﹁官方的意識形態﹂,但那同時也是我們生產力的基礎,讓我們得以去創造出其他、

另類和反抗的文化解釋。換言之,順從與反抗,從來就不像表面上那麼清楚明白。邊緣

與中心,也不是固定不變的位置,而涉及到解釋的框架。儘管壓迫的框架始終並未顛

破。解釋的框架和壓迫的框架之間存在一定的關係,這是有待深入思考的,在每一種解

釋當中,都有特定的邊緣,而且這些邊緣是﹁不可化約的﹂︵Spivak 1996: 35

︶。簡單

書冊2.indb 8 2016/6/28 下午 04:35:08

後殖民的賽伯格

9

來說,不同的﹁邊緣﹂或﹁邊緣性﹂之間並不是可以替換或是簡化到某種更基本單位

的。比如,階級上的邊緣不能化約到性別上的邊緣,反之亦然。更深一層來說,人文學

者作為文化的﹁保管者﹂,同時也必須成為文化的﹁批判者﹂。而對文化的批判,乃是

對於﹁文化解釋﹂如何被生產出來的批判。換言之,我們必須去批判﹁文化解釋﹂的生

產條件與生產關係,徹底檢驗一個文化批評家的實踐。如同史碧華克所強調的,一個人

會想要去做出解釋,這本身即透露了她身為文化主體的某種欲望,一方面想要擁有一個

可以去︵對世界︶進行解釋的自我,另一方面想要擁有一個可以從自我角度去解釋的世

界。這樣的欲望其實也是現代西方哲學知識論的根本預設,也正是現代性最根底的欲

望。一個文化解釋者,在進行解釋的過程中,必然不斷在排除許多的異質性,而這些異

質性之間往往又是彼此徹底不同的︵Spivak 1996: 33

︶。史碧華克所強調的﹁不可化約

的邊緣﹂以及﹁徹底不同的異質﹂其實是相互關聯的,都涉及到那些被我們稱為邊緣、

他者、從屬者、弱勢者、被壓迫者、被殖民者的位置,以及對於這些位置的更深刻理

解,一方面要擺脫固定的本質論,認知到所謂的界線與邊緣必然隨著論述架構的移轉而

有所不同,另一方面卻也要慎防陷入論述的相對主義和政治上的虛無主義。任何進行解

釋的文化主體當然都不是飄忽在真空狀態,或是不具有特定的歷史、社會、經濟、文

書冊2.indb 9 2016/6/28 下午 04:35:08

第一章 導論:島嶼書寫的一段理論旅程

10

化、政治與身體條件。雖然,這並不表示她們不具有獨立於自身存在條件之外的自主性

或選擇。但這確實意味著,我們可以找到論述的物質基礎,並作出真實的判斷。這些過

程,都涉及了某種價值編碼的操作,包括對膚色、性別、不同的身體、文化風格、價值

取向,甚至生活態度。我們生產出了獨尊特定文化解釋的知識權威,但同時也在其中取

得了批判這種生產的可能性。因此,史碧華克把人文學科的教學定位在,一種文化解釋

的場域,在這裡,我們不斷質疑著對於文化的解釋︵Spivak 1996: 47

︶。

在批判的實踐上,除了身為女人、非白人、來自前英國殖民地印度、身處美國大都

會學院的多種位置之外,史碧華克往往更強調自身作為人文學者的思考與教學勞動。在

種種自身定位的符號中,她所擁抱的是﹁女性主義的﹂、﹁解構的﹂和﹁馬克思主義

的﹂批判視角,遠多於﹁後殖民的﹂或﹁後結構的﹂之類的標籤。但在操作上,解構

︵deconstruction

︶的方法支撐或貫穿了所有的視角得以成就觀點的基礎。就像史碧華克

所強調的,德希達︵Jacques D

errida︶的解構並不是單純的揭露被批判者的﹁錯誤﹂,

更重要的是要去追索真理或真相如何被建構出來的﹁過程﹂。解構用以進行批判的語言

只能夠是被批判者的語言︵Spivak 1996: 135︶,這點對實際的行動主義來說尤為重要。

批判同時也是一種重建,在從屬者的文化重建中,必須以其本身的語言去進入,才可能

書冊2.indb 10 2016/6/28 下午 04:35:08

後殖民的賽伯格

11

在其特定的文化織路與裂痕中思考與行動。人文學者在生產﹁合法的﹂與﹁批判的﹂文

化解釋時,都必須習得並使用她所要批判的文化解釋或現象論述的語言。換言之,無論

在文化主流的內部批判,或文化從屬的改變重建中,習得語文識讀能力都是很關鍵的。

解構,因此必然同時是一種自我批判,乃至於自我重建。簡言之,解構正是對﹁位置﹂

的鬆動、追蹤與質疑,一種﹁政治倫理﹂質問︵Spivak 1999

:史碧華克 2006

︶。我選

擇將位置括號起來,因為以中文的語境來說,我們對於位置的理解往往是狹隘的,侷限

在空間中的,或頂多考慮到社會位置。但更廣義來說的位置,包含了各個不同層面的放

置與定位,舉凡政治上的、倫理學上的、文學上的、心理上的,乃至於更重要的彼此相

對關係的位置。

哈洛威的學科背景和取徑都不同於史碧華克。然而,仔細考察哈洛威關於當代科技

科學︵technoscience

︶1

的實踐與論述批判,我們發現,她以一種非常類似解構的方式在

1

哈洛威強調,科學︵知識︶和科技︵應用︶之間的區分也早已在實務上打破,她以﹁科技科

學﹂︵technoscience

︶的複合字來表達這樣的狀況。而這種科技科學的時代情境,既構成了一種

新的支配系統,也製造了新的抵抗途徑。在此,我選擇以較為直譯的方式來翻譯 technoscience

詞為﹁科技科學﹂,因為我認為這樣的複合字本身有其連結並列的意義,不宜為了所謂﹁中文

化﹂的目的而加以抹去。

書冊2.indb 11 2016/6/28 下午 04:35:08

第一章 導論:島嶼書寫的一段理論旅程

12

拆解當代科技科學的權威論述,並透過主張挪用新科技的知識權力與書寫科技,去彰顯

反抗與干預的可能性。當代科技科學的知識權力政權是一種對﹁世界﹂的銘寫

︵inscription of the world

︶,科學是以特定的視覺化與認識化機制對世界所進行的一種

文化編碼︵H

araway 1991; 2010

︶。而哈洛威作為一個科學文化的批判者,正是致力於

對這種文化編碼進行揭露與拆解。這兩位女性主義的理論充分體現了知識份子的批判書

寫。和很多女性主義思想一樣,她們同樣重視自身發言位置的意義,每個特定的置位

︵positioning︶,動態的擺放、改變或構成位置,同時所具有的限制與授能的辯證動

態。身為一個白人、中產階級、科學家、天主教家庭傳統的美國左派女性知識份子,哈

洛威對自身所體現的﹁中心特質﹂是有自覺與批判的。此外,她也試圖在女性主義的賽

伯格理論與結盟政治中扣連各種不同的被壓迫者位置,尤其是多重意義的被殖民者,包

括第三世界、有色女人、動物和機器。而她所採用的光學隱喻,﹁衍射﹂或﹁繞射﹂

︵diffraction

︶︵兩個中文譯名都很常見︶,充分凸顯了位置的動態拆解與重聚。

哈洛威是一個衍射論的批判實踐者。她借用光學上的﹁衍射﹂概念來指稱一種適切

於當代科技意義政權的批判實踐。衍射乃是一個視覺的隱喻,但不同於傳統科學的視覺

主義。誠如哈洛威所強調的,衍射並不是反射︵reflectio

n

︶,也不是折射

書冊2.indb 12 2016/6/28 下午 04:35:08

後殖民的賽伯格

13

︵refraction

︶,不是以任何形式的重覆相同影像,而是一種干預的圖像繪製︵a m

apping

of inference

︶︵H

araway 1992a: 300

︶。衍射或繞射的運動乃是曲折的,一種明白標記的

運動:當光︵或 X

射線、γ

射線等︶通過水晶等棱柱物,或是其他障礙物,或是很小

的孔縫時,就會產生衍射或繞射的現象,被打碎而發散出來的光波輻射就會在螢幕上產

生標記。衍射因此是位於一個特定力場之內的運動標記史,可以被重新調整方向和改

變。因此,﹁干預﹂︵光的干涉現象︶是無可逃避而且必要的︵H

araway 1997a: 14,

274

︶。以此而言,哈洛威認為,衍射的概念代表了傳統知識論和存有論之間界線的瓦

解。而這種多重異質的視覺隱喻之所以饒富意義,乃是基於一個事實:任何一種視線的

呈現,都必然要站在特定的觀看位置,都必須透過特定的﹁科技﹂媒介過程去﹁看

見﹂。科學和倫理,因此是兩個必須並置思考的議題。更重要的是,衍射的批判和展演

當然並不僅是關於如何看見與認識,更涉及到跨界的抵抗辯證。賽伯格是關於一種抵抗

的生存方式,關鍵在於,如何思考異質行動者之間的結盟與衝突,如何在不粉飾太平的

情況之下追求共同生活的繁盛倫理。

無論是史碧華克的﹁解構﹂或哈洛威的﹁衍射﹂,都是在以特定的方式闡述知識份

子,尤其是女性的、後殖民全球化情境、新科技科學政權下的知識份子,面對世界所可

書冊2.indb 13 2016/6/28 下午 04:35:09

第一章 導論:島嶼書寫的一段理論旅程

14

能具有的能動性︵agency

︶。對史碧華克來說,﹁文化﹂這個名詞所指稱的就是一種集

體能動力︵collective agency

︶的可能性,而對哈洛威來說,能動力必須是一種不斷串連

部份觀點的動詞。我把﹁解構﹂和﹁衍射﹂理解為兩種差異但相關的批判方法論,並將

分別在本書的第三、四章做更深入與脈絡化的討論。在本書的寫作中,我所進行的思考

勞動,可以說是在後殖民的﹁解構﹂和賽伯格的﹁衍射﹂之間來回交錯地進行著。兩者

交會的主旨就在於﹁書寫﹂︵並重新書寫︶世界的知識與倫理的可能。

以整體的架構而言,我將從界線、批判、抵抗這三條交互纏繞的向度去貫穿哈洛威

和史碧華克的思想。這三條軸線乃是關於知識的基礎、倫理的可能以及行動的方向,試

圖去面對三個重要的問題:我們為什麼活成這樣?我們要如何共同生活?我們該怎麼

辦?更重要的是,我們必然先認知到,我們並不是一個整體化、同質性或有著一致處境

的﹁我們﹂。對異質性的認知倘若缺少了對權力的分析,就很容易陷入相對主義的不作

為當中。換言之,並不是所有的位置都是對等的,無論是哪個層面意義的位置,彼此之

間都具有特定、不均衡甚且衝突的關係。批判和抵抗,永遠牽涉到對界線與位置的協商

與折衝。釐清﹁我們﹂的層次與衝突、聯合與聚散、對立與結盟,無論在何時何地都很

重要。然而,對於身處台灣這個多重殖民經驗、位處權力邊緣、充滿追趕焦慮、文化意

書冊2.indb 14 2016/6/28 下午 04:35:09

後殖民的賽伯格

15

向浮動、盲目開發破壞的島嶼上,對﹁我們﹂的自我定位與內在批判更是一個迫切的問

題意識。

在本書各章中,我將從上述三個交織的軸線去進行探討。在第二章﹁界線/戒限:

批判的意象與意向﹂,我將檢視這兩位理論家所使用的批判意象,包括哈洛威的怪物

︵monster

︶、賽伯格︵cyborg

︶、同伴物種︵com

panion species

︶,以及史碧華克的從屬

者︵the subaltern︶、土著報導人︵native inform

ant

︶、行星性︵planetarity

︶。每一個批

判的意象都同時是行動的意向,涉及了界線協商、衝突、呈現與體現的多重權力鬥爭。

在第三章和第四章,我會分別深入檢視兩位思想家的批判方法論,尤其要指出背後

或深層的世界圖像與行動意義。第三章,我將討論哈洛威的分裂認同︵fractured

identities

︶、處境知識︵situated know

ledges

︶、視覺的隱喻︵optical m

etaphor

︶、衍射的

批判︵diffractive criticism

︶、花繩︵cat’s cradle

︶的喻說、重新描述︵redescriptions

︶、界

線的內爆︵im

plosion

︶、展露的自然文化︵em

ergent naturecultures

︶,以及繁盛的倫理

︵ethic of flourishing

︶。

第四章,我將探討史碧華克的詞語誤用︵catachresis

︶、解構的展開勞動︵setting to

work of deconstruction

︶、翻譯的閱讀政治︵reading politics of translation

︶,跨國族的讀

書冊2.indb 15 2016/6/28 下午 04:35:09

第一章 導論:島嶼書寫的一段理論旅程

16

寫能力︵translational literacy

︶、想像力的訓練︵im

aginative training

︶、知識域的改變

︵epistemic change

︶、啟動民主空間︵activate democratic space

︶、啟蒙的偏用︵ab-use of

Enlightenment

︶,以及美學的教育︵aesthetic education

︶。

身為一個從特定處境出發的思考者,我所選擇深入探討的概念不一定都是哈洛威和

史碧華克本人最重視或最常提到的,而是在我的思想探詢與深耕計畫中具有特殊定位

的。畢竟正如上述討論中所強調的,本書的定位並非單純引介思想,而是一個多層次翻

譯與闡述的思考計畫。

最後,在本書第五章,我希望指出與探討的是,在兩位思想家看似各有領域的思考

軸線中,我們可以看到什麼共通的實踐取向,分別展現在她們差異的發言位置。我主

張,那就是早已蘊藏在她們批判方法論中的對於強權與現狀的抵抗。這樣的抵抗表現在

很多層面,其中必然也涉及對界線的重新思考、跨越與打造,此為兩位思想家共同指出

的當代倫理學責任。當然,理論探討的目的絕對不是強作類比,她們之間的差異所在同

樣重要。尤其是各自迥異的發言位置所揭示的故事、隱喻和矛盾。進一步來說,無論在

探討何種位置,思想家的、常民的或各種差異群體的,我想看到並理解的都是不同發言

位置,包括個體與集體的,會展現或必須面對怎樣的抵抗辯證和雙面受縛。此外,我也

書冊2.indb 16 2016/6/28 下午 04:35:09

後殖民的賽伯格

17

必須回到自身生存處境的島嶼來思考行動與抵抗的可能性。換言之,島嶼眾發言位置的

交織動態,島嶼主體性的歷史厚度與文化能量來源。我們必須去尋找並建構自己賴以生

存、思考與行動的語言。

任何倫理學的、知識的事業︵或計劃,與實踐︶,必然從差異的、抵抗的、改造的

具體發言位置出發。透過這兩位女性主義理論家的理論與實踐,我們看到的會是差異而

不可相互化約的批判位置。除了再度驗證﹁完全觀點﹂的不可能之外,更重要的是,任

何的發言位置都包含了活生生的經驗以及具體的生命樣態。在所有的事物當中,位置,

是不能假借與移植的。但同時,這些存在與發言的位置之間,既是相互交織與牽連的,

又是各自獨特的物質性,不可化約但也無從割裂。主流哲學中普遍性和特殊性對立的架

構並不足以充分掌握這種既交織又獨立的關係。真實生命的過程反而是更貼切的模型。

這不僅是彼此互為脈絡或她我,而是差異的具體內涵正在於關係的網絡。亦即,一個位

置從來就不可能是孤島,而永遠和其他位置或島嶼之間有著道路相連或水路相通的交互

作用。所

有的理論思考與探究,最終都必須回歸到在地生活的想像,儘管這份想像最終不

一定總是展露。因為,生活才是理論的真實養分。生活是立體的,並非止於日常。或

書冊2.indb 17 2016/6/28 下午 04:35:09

第一章 導論:島嶼書寫的一段理論旅程

18

者,更精確來說,透過身心狀況的持續辯證,我的日常本身早已包括了理論思考。經常

擺盪在思考與生活的若即若離,並且親身體驗兩者日常的分裂拉扯,是一個社會學家生

命哲學的源頭。對台灣這塊土地的反覆思索,也就如此滲透到我所有的理論閱讀與寫作

當中。台灣,是一個整體,但也不是一個整體。作為一個差異、不可相互化約但需要尋

求結盟的批判位置,台灣會是什麼,顯然也沒有絕對的答案,卻是我在每一次思考習作

中必須持續去實踐的課題。或許,如何實踐台灣的發言主體位置,將它視為一個有待努

力的立足點成就,這才是一切在地理論思考的目標。

台灣是一個實際存在的地方,台灣也是一個百轉千回的隱喻,台灣更是一個我們必

須去實踐的可能性。地方、隱喻和未來所交織的,而是關於理論的反省與行動的力量。

無論文本的來源是哪裡,思考者本身的闡述與扣連都已經出自也必須回歸到他的在地位

置。中心學者經常不經意質疑邊緣思想者是否﹁沒有自身的理論傳統﹂,只因為他們所

談論的文本似乎仍往往來自中心,這種質疑本身早已暴露出一種未經深思的理論血統

論,也忽略了當代全球與在地交織糾結的學術政治網絡是如何複製其他層面的權力佈

局。這樣的歷史處境也是本書的對話脈絡之一。而身在非中心進行跨界而回歸的思想運

動,必然涉及的體現勞動包括了不斷的語言與文化翻譯,不僅是表面上的不同語言之間

書冊2.indb 18 2016/6/28 下午 04:35:09

後殖民的賽伯格

19

的翻譯,更重要的反而是身為島嶼主體的內部翻譯工作,在各種多樣化的社會與文化位

置之間。對我來說,本書的意義除了記錄一段島嶼理論的旅行,也在於透過閱讀哈洛威

和史碧華克的多層次理論與實踐,協助我們進一步釐清地方、隱喻和可能性,此三者之

間的關係。但真正的勞動,必須回到島嶼,而這才剛開始。

書冊2.indb 19 2016/6/28 下午 04:3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