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责任编辑 : 电话 :85222316 版式设计:杨阳 E-mail:dtrbfk@ E-mail:dtrbfk@126 126.com .com 7 2016 年 3 月 28 日 星期一 印刷:盐阜大众报报业集团印务有限公司 日前,一位东台籍专家在中央电视台 亮相,作为家乡人为之叫好。但也有乡友 说,该专家讲得不丑,就是不脱家乡土话的 土气。笔者认为,对外交流,尤其在央视这 样影响极广的媒体,还是提倡普通话,尽可 能避免受众听不懂。但并不能由此否定方 言,忽视家乡话的特色和文化价值。 李瑞环同志谈到人与人的沟通艺术 时,曾要求“见到文人能说书,见到农民能 说猪”。党的十八大以后,中央多次要求 改进文风“接地气”,“要善于运用鲜活的 语言说明事物,表达观点,善于把文件语 言和学术概念转换成易读易懂的群众语 言,善于捕捉富有个性、特色鲜明的话 语。”对照这些要求,方言确有不可替代的 价值和作用。 就拿我们东台方言来说,不要以为是 家乡话就“土”,就不登大雅之堂。如“杲 昃 ”,两个字分别出自《诗经》《易经》,早上 太阳升到树木之上的方向为东,日落西方 为 昃 ,把 东 西 说 成 杲昃,多有文化渊源!再 如“釜冠”,釜即锅,冠是帽子,把锅盖称为锅 的帽子,多么文雅!又如:潽(水沸腾后溢 出),囥(藏起来),晏(晚、迟),玍古(脾气倔、 难相处)脶印(指纹)等等。在汉语词典、辞 海中都可查可找,决非“土造”。 东台方言保留了大量入声字。2013年 江苏电视台“最美乡音”栏目要我介绍东台 方言时,我说有些经典作品用方言朗诵比 普通话更有韵味。开始主持人以为我开玩 笑,于是我用东台方言朗诵了毛主席的“茫 茫九派流中国,沉沉一线穿南北”,苏东坡 的“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 瘦,无竹令人俗”,陆游的“东风恶,欢情薄 ……几年离索。错!错!错!……桃花 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 莫!”。随后请主持人用普通话朗诵同样内 容,他们也发现缺少韵味,甚至不押韵了, 因为普通话里缺乏入声字。 东台方言不仅地方特色浓郁,而且形 象生动,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比 如说一个人非常开心叫“睡着格笑呃醒 呃”,说某个商店生意好是“人头上接钱”, 形容财源茂盛是“如银沟往家淌”,其表达 效果是抽象概念无法替代的。普通话一个 喝酒的“喝”字,在东台话中根据不同的量 乃至不同神态精准地选用不同的字。如 “渳”(嘴唇轻触)、“渍”(小口浅尝)、“呼” (大口且快速)、“啯 ”(量大且仰面向上 ,豪 爽干脆),可谓惟妙惟肖活灵活现,富有生 活气息。普通话里一个打人的“打”字,在 东台话里有“夯、攉、抶、凿、捶、买、敲”等 不同动词,描述的情况各有个性,鲜活而生 动,精辟而传神。东台人的家常话常常在 不经意间运用许多技巧。比如,说有没有 血缘关系大不一样是“隔层肚皮隔层山”, 说有的人家只会赚钱不会聚钱是“汤里来 水里去”,夸一个人眼力好是“十五个蠓蠓 虫从眼前一飞能分出七雌八雄”,形容一个 人懒惰是“手柴儿不拾”或“水手儿不湿”, 嫌一个人不伦不类如同“拎起来不像个粽 子,沰下去不像个糍粑”。你看,这里有比 喻、夸张,有借代、对仗等修辞手法,多么痛 快淋漓、晓畅明白! 东台人还善于用人们熟悉的比方说 明一些深奥的哲理。比如,“三天不下海 是个河夫”(情况不断变化,某人即使原来 是某行行家里手,但有一段时间脱离该行 实践就成为该行的外行);外面有赚钱手, 家里还要有聚钱斗(要会生财,更要会聚 财);三分帮人真帮人,七分帮人帮煞人 (帮助人要适宜适度,过了反而有害);人 蛮理不蛮,弯木上线弹(以木匠弹线比喻 只要上规矩,就不怕不讲理的人);力大养 一口,智大养千人(智慧思路比干劲更重 要);人无十全,瓜无滚圆(对人要一分为 二,不要求全责备);六月里出门带寒衣(气 温是不断变化的,有备才能无患);鸭子再 打扮,也卖不到鹅价钱(本质上的差距再装 饰也弥补不了);雪白的猫儿,脚底板也是 黑的(看问题不能绝对化);离手三寸不为 财(可能性不等于现实性);艄公多了要翻 船(号令必须统一,多头指挥必然乱套);砌 屋三担米,拆屋一顿饭(创业艰难败家易) 等等,举不胜举。真是深入浅出,俗中见 雅,耐人寻味。 任何一种语言都包含了一个地方的历 史、传统、文化。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专家 学者,提出保护方言应该纳入国家文化战 略。许多地方的广播电视开方言节目或方 言频道。东台方言是世世代代东台人长期 创造与积累的文明成果,是重要的非物质 文化遗产。作为东台人在大力学习推广普 通话的同时,应该珍惜自己方言的文化价 值,掌握好方言与普通话的对应关系,更好 地推进经济社会发展。 杂谈东台方言 的文化含量 王业频 小园坐落在西郊,大且安静,植 被极好,空气清新。 我常独自开了车,穿过开阔的泰 山大道,去看这座园子。一个人,沿 着小径,慢慢行走。彼时,偌大的园 林,清香扑鼻,绿意满怀。各种花的 香,树的青,鸟的鸣叫,一一入耳,入 心。 春天的时候,这座园子就是一个 草木繁盛的王国。错落有致的植物, 远近高低各不同。各色各样的花草, 只管争奇斗艳地开。桃树,李树,杏 树,枇杷树,柿子树,不一而足。矮小 壮硕的柿子树,从根部开始,裹了一 长段护树的草绳,胖墩墩,可爱之 极。小巧玲珑的戴胜鸟,从这棵树, 到那棵树,一只只,忙活得雀跃欢 腾。这些可爱的小鸟,当它们振翅欲 飞时,美丽的头冠刹那间展开,如一 柄斑斓无比的羽扇。 茂盛的紫藤恣意地爬满两道赭 色长廊,深紫、浅紫的紫藤花蓬蓬勃 勃,开成一条风情万种的紫色隧道, 春光灿烂应该就是这样的吧。就在 凝眸出神的瞬间,一只彩色斑斓的锦 鸡“呼”的一下,从长廊的这边飞到另 一侧的灌木丛里,再要探寻,却踪迹 全无。 园子里有座硕大的湖,水质极 好,有木质的台阶通往湖边。当倦怠 了终日错错碎梦间的尘俗生活,来到 湖边,静静面对一汪大湖,浮生半日 闲的美妙自不待言。 有一回,在湖边的酒店,是个春 天,细雨迷蒙。窗外,一湖烟雨,数行 暮色;远处,草色绵延,长空无尽,有多 少行人更在春山外。长相思,远别 离。这一生,我们终将和命定的亲人、 朋友,相遇,别离,再相遇,然后,是长 长久久的回忆。 夏季的植物园,最有情调的是那 满满的一池荷。夏风微拂的清晨或 傍晚,行走湖边,诗情画意油然而 生。前人精妙的词句跃然脑际:接天 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荷叶 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惟有 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叶上 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 举。在千层万层的莲叶之前,在那个 七月的午后,当你一回眸,很多事情 就从此决定了。任尘世熙攘,众荷喧 哗,而你是挨我最近,最静,最最温柔 的一朵。 冬天的植物园如藏在深闺的女 子,芳颜未睹,只在某年大雪之际,远 远地瞧了一眼。银装素裹的大门两 侧,红、绿、紫三色花卉包裹的门柱, 在莹莹白雪映衬下,竟是说不出的妖 娆壮观。遥想园内万千树木花卉,定 也是落雪生香。而“疏影横斜水清 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的佳境,在时光 深处等你赴约。 走过菖蒲的水边,秋光粼粼,天 地高远,一只白鹭扑棱着翅膀飞过。 穿过一路蜿蜒的香樟气息,夏日里满 湖的翠叶红裳,只余零星的数茎枯 荷,安静在水面,愈觉大湖淼茫。去 年此际,曾见一湖的茎横叶老,在夕 阳里,浑然一幅绝妙的水墨画。不由 想起拙政园的听雨楼,那份“留得残 荷听雨声”的情致。 湖边成片的芦苇,在夕阳的光影 里,温暖盈怀。远去的秋光里,一些 人事慢慢地老去。而有些人与事,却 会一直留在记忆中,嵌在心底里,任 流年沧桑,明净如初。 忆起东坡先生的“惟江上之清 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 遇之而成色”,何等惬意通透的人 生。再看眼前的植物园,无言在秋水 长天下,任落霞孤鹜齐飞,时见修竹 深深,风动桂花香,只觉天地有大美 而不言。 占尽风情向小园 严宜春 在有限的肤浅阅历和见识里,我几乎可 以肯定,只要读过一点书,年少轻狂时,每个 人都有一个流浪的梦,背着重重的行囊,孤独 走向远方。 我读的书有限,走过的路更有限。所以, 唐诗宋词里,传奇小说中,不管是羁旅漂泊还 是怡情山水,也不管是冰川雪山还是大漠草 原,更不论小桥流水还是高山飞瀑,每每想 到,我总情难自已,恨不得肋下立时生出双 翅,或者突然奇遇习得一身绝世武学仗剑天 涯,再不济也得像三毛一样,任性一回将万水 千山走遍。 我总以为,远方,一定诗情画意,必然可 以快意江湖。 人,真是一个奇怪的物种。我,一定要去 远方。但怯懦如我,却总不敢抛下一切,来一 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待到可以远行时,又总 是要百般讨好卖乖拉了某人才敢出行。于 是,每一次的远游,必然不能够随心所欲,或 多或少总要留下一串串遗憾。 想不到,这次我竟然邂逅了太湖。 江河湖海,溪流瀑布,最入我心的是湖。 年少时也曾泛舟西湖、亲近瘦西湖,无非是风 花雪月附庸风雅。如今,二十四桥仍在伴杨 柳,三潭犹在映明月,我却已然不喜,总觉得 她们多了些脂粉气,太让人牵肠挂肚。 可仍然喜欢湖。一来,它在内陆,或大或 小,既不像线型的江河那样让人难觅其踪,亦 不似海洋那般巨浪滔天—湖水有浪,甚至 也会掀起巨浪,但湖浪较海浪规模小,浪基面 深度也小得多,似乎更合我这心大胆小的性 子,何况它还不受月盈月亏的影响有潮汐之 变,虽宁静却能随心自处。二来,自小便有不 少和湖相关的传说入了心—洞庭湖里的白 秋练、太湖边的碧螺春、鄱阳湖上的朱陈大 战、洪泽湖南的老子山……这一切,怎能不让 我对湖水心生向往? 然而,多次想看湖却总是难以成行,哪怕 就近的大纵湖也只是成了口中常念叨的一个 影子。当然,在小城也看过所谓的湖—如 果那些大水塘也可以称之为湖的话。也许真 的是得不到的才是最好,我曾在一次集体行 动中,大巴途经阳澄湖服务站时偷偷跑到湖 边享受了几分钟的独处时光,何曾想到还有 机会亲近太湖? 这是一次意外的美丽。听闻我没有同 伴,好友专程远道而来,亲自载了我环游太 湖。虽然还未数九,但已是寒气逼人。那一 天浓雾滚滚,远远望去,只见湖面迷蒙一片, 根本分辨不出哪里是水哪里是天。 但我依然欢喜得紧。看着一望无际的太 湖,想象着丽日晴空下的波光粼粼,不由便吟 出“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 晖夕阴,气象万千”的句子来。太湖,虽则没 有范仲淹笔下的洞庭湖壮阔,却也是烟波浩 渺,沙鸥翔集了。瞧,赶紧拍啊,那上空盘旋 的水鸟。朋友提醒我。可不是么?这湿漉漉 的空气里,除了湖边连绵的芦苇在飘扬着雪 白的头巾,只有它们了。这些精灵们贴着湖 面划过,再向上飞旋,是在和湖水做游戏吧? 这宁静少人的冬日,因为它们,平添了几分生 机! 我并没有停下来的意思,于是汽车沿着 湖缓缓而行。渐渐靠近洞庭山了。我想起山 上的碧螺春茶林,真想亲自去采摘一次呢。 许是猜出了我的心思,朋友说,东山好看,带 你下去走走罢。沿路是橘树,零散着,山坡 上,沟壑边,高的低的,一个个小灯笼似的橘 子明晃晃地挂在枝头。不时有妇人挎了竹 篮,一身江南水乡的打扮,不停地朝我们兜 售:“来一只吧,太湖水养的橘子,可水灵呢!” 原想着今日天气不好,可以清清静静走上一 段,可看看一溜儿排开的小汽车并不少,只得 继续驱车前进。 这样也并没有不好,我不叽喳朋友也鲜 少开口。就这样,静静地绕湖,微微开了窗, 感受着湿漉漉的空气,倾听水浪哗哗地拍打 着岸边的岩石。那一瞬间,我想到了很多,竟 不觉得身边还有一个缄默着的朋友,也未曾 为浪费好友的时间和精力包括金钱而有丝毫 的内疚。 天地间,似乎只剩下我一人在漫游。这 样的感觉,何其美妙!可是,这哪里是我一个 人的远方呢?如若没有友人的邀约,没有这 轻便的小车,我怎能认识这弯弯曲曲的太湖 路,又怎能够随心所欲神游天地间呢?我终 于还是离不开这纷纷攘攘的尘世。 想到此处,不由得又念起了弘一法师。 那该是修炼到怎样的一个境界,才使得他决 然告别万千红尘,抛下家国天下,舍弃儿女情 长?这个世界,有人锦衣玉食奢华浮躁,也有 人素食布衣清心寡欲;有人追名逐利活在别 人眼里,也有人拈花微笑用灵魂体味人生。 每一种活法都是一种修行。万事万物,看破 看开却不沉沦,除却七分入世,永葆三分天 真。这,原本就是一个人的修行,没有谁可以 陪伴,父母儿女,爱人,友人,均无可替代。 一个人的远方,我想我永远抵达不了。 但我愿意用良善,用素朴,用深情,向着那里 靠近。 一个人的远方 陈晋华 台城生态环境好 清澈的河水环城绕 河道两岸绿化美 别具特色是各种桥 东有东关桥 西有西虹桥 南有南门桥 北有北关桥 何垛河上有八座桥 东虹桥呀滨河桥 二女桥和新民桥 何垛桥来红兰桥 东亭桥西北关桥 还有那城区的 向阳桥 望海桥 长青桥 海道桥 城南桥 龙晶桥 广济桥 新东桥 三里桥 工农桥 八字桥 玉带桥 辞郎桥 通圣桥 范公桥 北海桥 北海桥直通火车站 东进桥坐落在谢家湾 惠阳大桥无桥墩 铁索斜拉来支撑 一道彩虹高空挂 绚丽多彩美如画 夜晚霓虹映水面 恰似那银河落九天 望海桥呀苦难多 曾在桥上看海波 那时一片盐碱和荒沙 尽长杂草没庄稼 如今桥畔变化大 全是高楼和商厦 车水马龙够繁华 彰显城市现代化 昔日的北关桥 桥窄坡陡地不平 人挤人车难行 没有栏杆真危险 政府部门有远见 重新规划重新建 最早不过是海道桥 过船时桥板要搬掉 水流湍急航道弯 船只似过鬼门关 如今彻底大改造 廊桥廊架古风貌 二女桥的故事美名扬 两个姑娘刺绣忙 为的是捐钱捐物建桥梁 义举感动了“河神”和“上苍” 美丽的传说《天仙配》 西溪就是发生地 辞郎桥夫妻两分离 催下了世人多少泪 最神奇的是八字桥 宋朝时期来建造 两桥相连呈八字 一步能跨两座桥 最浪漫的是东虹桥 走一步来摇三摇 荡荡悠悠似太空步 心旷神怡乐逍遥 台城的桥 桥连路 路连桥 是党和群众的连心桥 是名胜的桥、是景观的桥 是惠民的桥、是致富的桥 是通向小康社会的幸福桥 台城的桥 王田永 赵年宽 余庆祥 春来了 卢家梅

杂谈东台方言 占尽风情向小园epaper.file.routeryun.com/dtrb/other/56f824e17eaa9.pdf · 涯,再不济也得像三毛一样,任性一回将万水 千山走遍。 我总以为,远方,一定诗情画意,必然可

  • Upload
    others

  • View
    8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杂谈东台方言 占尽风情向小园epaper.file.routeryun.com/dtrb/other/56f824e17eaa9.pdf · 涯,再不济也得像三毛一样,任性一回将万水 千山走遍。 我总以为,远方,一定诗情画意,必然可

■责任编辑 :余 玲 电话 :85222316 ■版式设计:杨阳

E-mail:dtrbfk@E-mail:[email protected] 7 版2016年3月28日 星期一

印刷:盐阜大众报报业集团印务有限公司

日前,一位东台籍专家在中央电视台亮相,作为家乡人为之叫好。但也有乡友说,该专家讲得不丑,就是不脱家乡土话的土气。笔者认为,对外交流,尤其在央视这样影响极广的媒体,还是提倡普通话,尽可能避免受众听不懂。但并不能由此否定方言,忽视家乡话的特色和文化价值。

李瑞环同志谈到人与人的沟通艺术时,曾要求“见到文人能说书,见到农民能说猪”。党的十八大以后,中央多次要求改进文风“接地气”,“要善于运用鲜活的语言说明事物,表达观点,善于把文件语言和学术概念转换成易读易懂的群众语言 ,善 于 捕 捉 富 有 个 性 、特 色 鲜 明 的 话语。”对照这些要求,方言确有不可替代的价值和作用。

就拿我们东台方言来说,不要以为是家乡话就“土”,就不登大雅之堂。如“杲昃”,两个字分别出自《诗经》《易经》,早上太阳升到树木之上的方向为东,日落西方为昃,把东西说成杲昃,多有文化渊源!再如“釜冠”,釜即锅,冠是帽子,把锅盖称为锅的帽子,多么文雅!又如:潽(水沸腾后溢出),囥(藏起来),晏(晚、迟),玍古(脾气倔、难相处)脶印(指纹)等等。在汉语词典、辞海中都可查可找,决非“土造”。

东台方言保留了大量入声字。2013 年江苏电视台“最美乡音”栏目要我介绍东台方言时,我说有些经典作品用方言朗诵比普通话更有韵味。开始主持人以为我开玩笑,于是我用东台方言朗诵了毛主席的“茫茫九派流中国,沉沉一线穿南北”,苏东坡的“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陆游的“东风恶,欢情薄……几年离索。错!错!错!……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随后请主持人用普通话朗诵同样内容,他们也发现缺少韵味,甚至不押韵了,因为普通话里缺乏入声字。

东台方言不仅地方特色浓郁,而且形象生动,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比如说一个人非常开心叫“睡着格笑呃醒呃”,说某个商店生意好是“人头上接钱”,形容财源茂盛是“如银沟往家淌”,其表达效果是抽象概念无法替代的。普通话一个喝酒的“喝”字,在东台话中根据不同的量乃至不同神态精准地选用不同的字。如

“渳”(嘴唇轻触)、“渍”( 小口浅尝)、“呼”(大口且快速)、“啯”(量大且仰面向上,豪爽干脆),可谓惟妙惟肖活灵活现,富有生活气息。普通话里一个打人的“打”字,在东台话里有“夯、攉、抶、凿、捶、买、敲”等不同动词,描述的情况各有个性,鲜活而生动,精辟而传神。东台人的家常话常常在不经意间运用许多技巧。比如,说有没有血缘关系大不一样是“隔层肚皮隔层山”,说有的人家只会赚钱不会聚钱是“汤里来水里去”,夸一个人眼力好是“十五个蠓蠓虫从眼前一飞能分出七雌八雄”,形容一个人懒惰是“手柴儿不拾”或“水手儿不湿”,嫌一个人不伦不类如同“拎起来不像个粽子,沰下去不像个糍粑”。你看,这里有比喻、夸张,有借代、对仗等修辞手法,多么痛快淋漓、晓畅明白!

东台人还善于用人们熟悉的比方说明一些深奥的哲理。比如,“三天不下海是个河夫”(情况不断变化,某人即使原来是某行行家里手,但有一段时间脱离该行实践就成为该行的外行);外面有赚钱手,家里还要有聚钱斗(要会生财,更要会聚财);三分帮人真帮人,七分帮人帮煞人(帮助人要适宜适度,过了反而有害);人蛮理不蛮,弯木上线弹(以木匠弹线比喻只要上规矩,就不怕不讲理的人);力大养一口,智大养千人(智慧思路比干劲更重要);人无十全,瓜无滚圆(对人要一分为二,不要求全责备);六月里出门带寒衣(气温是不断变化的,有备才能无患);鸭子再打扮,也卖不到鹅价钱(本质上的差距再装饰也弥补不了);雪白的猫儿,脚底板也是黑的(看问题不能绝对化);离手三寸不为财(可能性不等于现实性);艄公多了要翻船(号令必须统一,多头指挥必然乱套);砌屋三担米,拆屋一顿饭(创业艰难败家易)等等,举不胜举。真是深入浅出,俗中见雅,耐人寻味。

任何一种语言都包含了一个地方的历史、传统、文化。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提出保护方言应该纳入国家文化战略。许多地方的广播电视开方言节目或方言频道。东台方言是世世代代东台人长期创造与积累的文明成果,是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东台人在大力学习推广普通话的同时,应该珍惜自己方言的文化价值,掌握好方言与普通话的对应关系,更好地推进经济社会发展。

杂谈东台方言的文化含量

王业频 小园坐落在西郊,大且安静,植被极好,空气清新。

我常独自开了车,穿过开阔的泰山大道,去看这座园子。一个人,沿着小径,慢慢行走。彼时,偌大的园林,清香扑鼻,绿意满怀。各种花的香,树的青,鸟的鸣叫,一一入耳,入心。

春天的时候,这座园子就是一个草木繁盛的王国。错落有致的植物,远近高低各不同。各色各样的花草,只管争奇斗艳地开。桃树,李树,杏树,枇杷树,柿子树,不一而足。矮小壮硕的柿子树,从根部开始,裹了一长段护树的草绳,胖墩墩,可爱之极。小巧玲珑的戴胜鸟,从这棵树,到那棵树,一只只,忙活得雀跃欢腾。这些可爱的小鸟,当它们振翅欲飞时,美丽的头冠刹那间展开,如一柄斑斓无比的羽扇。

茂盛的紫藤恣意地爬满两道赭色长廊,深紫、浅紫的紫藤花蓬蓬勃勃,开成一条风情万种的紫色隧道,春光灿烂应该就是这样的吧。就在凝眸出神的瞬间,一只彩色斑斓的锦鸡“呼”的一下,从长廊的这边飞到另一侧的灌木丛里,再要探寻,却踪迹全无。

园子里有座硕大的湖,水质极好,有木质的台阶通往湖边。当倦怠了终日错错碎梦间的尘俗生活,来到湖边,静静面对一汪大湖,浮生半日闲的美妙自不待言。

有一回,在湖边的酒店,是个春天,细雨迷蒙。窗外,一湖烟雨,数行暮色;远处,草色绵延,长空无尽,有多少行人更在春山外。长相思,远别离。这一生,我们终将和命定的亲人、朋友,相遇,别离,再相遇,然后,是长长久久的回忆。

夏季的植物园,最有情调的是那满满的一池荷。夏风微拂的清晨或傍晚,行走湖边,诗情画意油然而生。前人精妙的词句跃然脑际: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在千层万层的莲叶之前,在那个七月的午后,当你一回眸,很多事情就从此决定了。任尘世熙攘,众荷喧哗,而你是挨我最近,最静,最最温柔的一朵。

冬天的植物园如藏在深闺的女子,芳颜未睹,只在某年大雪之际,远远地瞧了一眼。银装素裹的大门两

侧,红、绿、紫三色花卉包裹的门柱,在莹莹白雪映衬下,竟是说不出的妖娆壮观。遥想园内万千树木花卉,定也是落雪生香。而“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的佳境,在时光深处等你赴约。

走过菖蒲的水边,秋光粼粼,天地高远,一只白鹭扑棱着翅膀飞过。穿过一路蜿蜒的香樟气息,夏日里满湖的翠叶红裳,只余零星的数茎枯荷,安静在水面,愈觉大湖淼茫。去年此际,曾见一湖的茎横叶老,在夕阳里,浑然一幅绝妙的水墨画。不由想起拙政园的听雨楼,那份“留得残荷听雨声”的情致。

湖边成片的芦苇,在夕阳的光影里,温暖盈怀。远去的秋光里,一些人事慢慢地老去。而有些人与事,却会一直留在记忆中,嵌在心底里,任流年沧桑,明净如初。

忆起东坡先生的“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何等惬意通透的人生。再看眼前的植物园,无言在秋水长天下,任落霞孤鹜齐飞,时见修竹深深,风动桂花香,只觉天地有大美而不言。

占尽风情向小园严宜春

在有限的肤浅阅历和见识里,我几乎可以肯定,只要读过一点书,年少轻狂时,每个人都有一个流浪的梦,背着重重的行囊,孤独走向远方。

我读的书有限,走过的路更有限。所以,唐诗宋词里,传奇小说中,不管是羁旅漂泊还是怡情山水,也不管是冰川雪山还是大漠草原,更不论小桥流水还是高山飞瀑,每每想到,我总情难自已,恨不得肋下立时生出双翅,或者突然奇遇习得一身绝世武学仗剑天涯,再不济也得像三毛一样,任性一回将万水千山走遍。

我总以为,远方,一定诗情画意,必然可以快意江湖。

人,真是一个奇怪的物种。我,一定要去远方。但怯懦如我,却总不敢抛下一切,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待到可以远行时,又总是要百般讨好卖乖拉了某人才敢出行。于是,每一次的远游,必然不能够随心所欲,或多或少总要留下一串串遗憾。

想不到,这次我竟然邂逅了太湖。江河湖海,溪流瀑布,最入我心的是湖。

年少时也曾泛舟西湖、亲近瘦西湖,无非是风花雪月附庸风雅。如今,二十四桥仍在伴杨柳,三潭犹在映明月,我却已然不喜,总觉得她们多了些脂粉气,太让人牵肠挂肚。

可仍然喜欢湖。一来,它在内陆,或大或小,既不像线型的江河那样让人难觅其踪,亦不似海洋那般巨浪滔天——湖水有浪,甚至也会掀起巨浪,但湖浪较海浪规模小,浪基面深度也小得多,似乎更合我这心大胆小的性子,何况它还不受月盈月亏的影响有潮汐之变,虽宁静却能随心自处。二来,自小便有不少和湖相关的传说入了心——洞庭湖里的白秋练、太湖边的碧螺春、鄱阳湖上的朱陈大战、洪泽湖南的老子山……这一切,怎能不让我对湖水心生向往?

然而,多次想看湖却总是难以成行,哪怕就近的大纵湖也只是成了口中常念叨的一个影子。当然,在小城也看过所谓的湖——如果那些大水塘也可以称之为湖的话。也许真的是得不到的才是最好,我曾在一次集体行动中,大巴途经阳澄湖服务站时偷偷跑到湖边享受了几分钟的独处时光,何曾想到还有机会亲近太湖?

这是一次意外的美丽。听闻我没有同伴,好友专程远道而来,亲自载了我环游太湖。虽然还未数九,但已是寒气逼人。那一天浓雾滚滚,远远望去,只见湖面迷蒙一片,根本分辨不出哪里是水哪里是天。

但我依然欢喜得紧。看着一望无际的太湖,想象着丽日晴空下的波光粼粼,不由便吟出“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的句子来。太湖,虽则没有范仲淹笔下的洞庭湖壮阔,却也是烟波浩渺,沙鸥翔集了。瞧,赶紧拍啊,那上空盘旋的水鸟。朋友提醒我。可不是么?这湿漉漉的空气里,除了湖边连绵的芦苇在飘扬着雪白的头巾,只有它们了。这些精灵们贴着湖面划过,再向上飞旋,是在和湖水做游戏吧?这宁静少人的冬日,因为它们,平添了几分生机!

我并没有停下来的意思,于是汽车沿着湖缓缓而行。渐渐靠近洞庭山了。我想起山上的碧螺春茶林,真想亲自去采摘一次呢。许是猜出了我的心思,朋友说,东山好看,带你下去走走罢。沿路是橘树,零散着,山坡上,沟壑边,高的低的,一个个小灯笼似的橘子明晃晃地挂在枝头。不时有妇人挎了竹篮,一身江南水乡的打扮,不停地朝我们兜售:“来一只吧,太湖水养的橘子,可水灵呢!”原想着今日天气不好,可以清清静静走上一段,可看看一溜儿排开的小汽车并不少,只得继续驱车前进。

这样也并没有不好,我不叽喳朋友也鲜少开口。就这样,静静地绕湖,微微开了窗,感受着湿漉漉的空气,倾听水浪哗哗地拍打着岸边的岩石。那一瞬间,我想到了很多,竟不觉得身边还有一个缄默着的朋友,也未曾为浪费好友的时间和精力包括金钱而有丝毫的内疚。

天地间,似乎只剩下我一人在漫游。这样的感觉,何其美妙!可是,这哪里是我一个人的远方呢?如若没有友人的邀约,没有这轻便的小车,我怎能认识这弯弯曲曲的太湖路,又怎能够随心所欲神游天地间呢?我终于还是离不开这纷纷攘攘的尘世。

想到此处,不由得又念起了弘一法师。那该是修炼到怎样的一个境界,才使得他决然告别万千红尘,抛下家国天下,舍弃儿女情长?这个世界,有人锦衣玉食奢华浮躁,也有人素食布衣清心寡欲;有人追名逐利活在别人眼里,也有人拈花微笑用灵魂体味人生。每一种活法都是一种修行。万事万物,看破看开却不沉沦,除却七分入世,永葆三分天真。这,原本就是一个人的修行,没有谁可以陪伴,父母儿女,爱人,友人,均无可替代。

一个人的远方,我想我永远抵达不了。但我愿意用良善,用素朴,用深情,向着那里靠近。

一个人的远方陈晋华

台城生态环境好清澈的河水环城绕河道两岸绿化美别具特色是各种桥

东有东关桥西有西虹桥南有南门桥北有北关桥

何垛河上有八座桥东虹桥呀滨河桥二女桥和新民桥何垛桥来红兰桥东亭桥西北关桥还有那城区的向阳桥 望海桥长青桥 海道桥城南桥 龙晶桥广济桥 新东桥三里桥 工农桥

八字桥 玉带桥辞郎桥 通圣桥范公桥 北海桥

北海桥直通火车站东进桥坐落在谢家湾惠阳大桥无桥墩铁索斜拉来支撑一道彩虹高空挂绚丽多彩美如画夜晚霓虹映水面恰似那银河落九天

望海桥呀苦难多曾在桥上看海波那时一片盐碱和荒沙尽长杂草没庄稼如今桥畔变化大全是高楼和商厦车水马龙够繁华彰显城市现代化

昔日的北关桥桥窄坡陡地不平人挤人车难行没有栏杆真危险政府部门有远见重新规划重新建

最早不过是海道桥过船时桥板要搬掉水流湍急航道弯船只似过鬼门关如今彻底大改造廊桥廊架古风貌

二女桥的故事美名扬两个姑娘刺绣忙为的是捐钱捐物建桥梁义举感动了“河神”和“上苍”

美丽的传说《天仙配》西溪就是发生地

辞郎桥夫妻两分离催下了世人多少泪

最神奇的是八字桥宋朝时期来建造两桥相连呈八字一步能跨两座桥

最浪漫的是东虹桥走一步来摇三摇荡荡悠悠似太空步心旷神怡乐逍遥

台城的桥桥连路 路连桥是党和群众的连心桥是名胜的桥、是景观的桥是惠民的桥、是致富的桥是通向小康社会的幸福桥

台 城 的 桥王田永 赵年宽 余庆祥

春来了 卢家梅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