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8
行政院衛生署 101 年度「委託科技研究計畫」 需求說明書 注意:投標時免附本需求說明書,惟廠商如擅改需求說明書內容 而據以投標者,所投之標為不合格標。 100 8 1

行政院衛生署98年度 - 國立臺灣大學ec.rdo.ntu.edu.tw/news/download/1001003_135_1.doc · Web view注意:投標時免附本需求說明書,惟廠商如擅改需求說明書內容

  • Upload
    others

  • View
    6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行政院衛生署98年度

行政院衛生署101年度「委託科技研究計畫」需求說明書

注意:投標時免附本需求說明書,惟廠商如擅改需求說明書內容

而據以投標者,所投之標為不合格標。

中 華 民 國 100 年 8月

目 錄

委託科技研究計畫需求說明書3-16

附錄一、行政院衛生署101年度委託科技研究計畫採購案研究重點18

附錄二、行政院衛生署委託科技研究計畫線上申請作業注意事項45

附錄三、計畫書格式48

附錄四、行政院衛生署委託科技研究計畫經費使用範圍及標準67

附錄五、委託研究計畫助理人員工作酬金支給基準表73

附錄六 、勞工退休金月提繳工資分級表75

附錄七、各機關聘請國外顧問、專家及學者來台工作期間支付費用最高標準表77

附錄八、行政院衛生署自行辦理或委託辦理統計調查管理共同注意事項80

附錄九、研究用人體檢體採集與使用注意事項87

附錄十、醫療機構人體試驗委員會得快速審查之案件範圍91

附錄十一、人體研究倫理政策指引94

附錄十二、各年度期中及期末應完成工作項目表96

附錄十三、醫療機構及醫事人員發布醫學新知或研究報告倫理守則99

附錄十四、投標文件查檢表101

行政院衛生署委託研究計畫需求說明書

採購案名:「行政院衛生署101年度委託科技研究計畫」

【本案招標文件需自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之政府電子採購網(網址為http://web.pcc.gov.tw)加入會員取得密碼後,以此密碼進入該網頁,再於「政府採購領投標系統」,依「電子採購領標作業」程序繳費取得電子憑據後,下載正式文件。】

壹、背景說明(計畫緣起):

全民健康保險制度為我國重大社會保險制度,提供國民完善之醫療照護服務,其成就更揚名於國際。然近年醫療費用增加,為了維持健保永續,衛生署及健保局採取多項開源節流措施,並致力健保費用支付合理化、增加醫療照護效能、促進醫療資源分配之效益,及醫療品質之提升。為健保給付與支付效益提升,本健保學門委託科技研究計畫將藉由相關的實證研究,作為後續政策檢討改進以及實務執行的依據,進而落實總統政見及達成衛生署中程施政目標。

本委託科技研究計畫為任務導向,其目標在提供衛生決策之實證科學依據及重要衛生問題之解決對策,並配合衛生法規之制(修)訂與管理需要,以提升醫療健康服務之科技學術水準。

貳、計畫執行工作內容(第1年工作內容):

1、 計畫執行內容:

本案計畫共計15項含健保類1項、醫事類4項、照護類7項及長照類3項,詳如「行政院衛生署101年度委託科技研究計畫」研究重點(附錄一)。

2、 本計畫案(採購標的)執行內容之主要部份:

▇ 本採購標的範圍之全部。

參、履約期限(含計畫期程及簽約方式):

▇ 廠商應自101年1月1日起至101年12月15日止(倘決標日在101年1月1日以後,則自決標日起至101年12月15日止),完成履行採購標的之供應,成果報告得於履約期限前一個月先上傳本署「行政院衛生署科技研究計畫徵求審查管考資訊系統」(網址:http://td.doh.gov.tw/doh)進行預審,以減少違約情事之發生。

□ 廠商應自決標日起□ 日曆天、□ 工作天內完成履行採購標的之供應。

▇ 其他:多年期計畫(第2、3年期計畫採後續擴充方式辦理)。

肆、履約地點:

▇ 招標機關地點:

▇ 行政院衛生署(台北市大同區塔城街36號)

□ 行政院衛生署(台北市中正區北平西路3號3樓)

□ 行政院衛生署(南投市中興新村光明路15號)

□ 招標機關指定地點(請敘明):

伍、投標單位基本資格及應附具之資格證明文件:

一、投標單位基本資格:學術或非營利機構 。

二、投標單位應附具之資格證明文件:

(一)學術或非營利機構公函(正本1份)(註:請敘明當次投標包含之計畫申請書件數,並檢附計畫申請名冊,申請名冊之製作,請參見附錄二)。

(二)非營利機構之「設立或登記證明」(影本1份)(註:1.公私立大專院校、2.公立學術研究機構、3.政府機關及其附屬之研究機構、4.公立醫療機構得免附)。

(三)非營利機構之最近一期免稅證明,依法免稅者,應提供相關申報證明文件(影本1份)(註:1.公私立大專院校、2.公立學術研究機構、3.政府機關及其附屬之研究機構、4.公立醫療機構得免附)。

(四)機構研發能力之證明文件(影本一份)(註:依機關委託研究發展作業辦法第四條辦理):

1. 曾接受國內外具公信力之團體評鑑合格之證明。

2. 無評鑑證明文件者,請說明機構在學術研究領域之相關成就。

(五)投標承作單位聲明書(正本1份)(投標單位及負責人均需用印)。

(六)行政院衛生署承作單位資格暨規格審查表(正本1份)。

3、 計畫書紙本一式一份及完成線上繳交作業

(一)說明:計畫申請人請至「行政院衛生署科技研究計畫徵求審查管考資訊系統」(以下簡稱線上系統)(網址:http://td.doh.gov.tw/doh)線上填寫計畫申請書並完成繳交送出後,列印一份計畫書紙本(無 “草稿”字樣,且綜合資料表下緣會有 “申請編號”及 “列印日期”之正式版本),並由計畫主持人於封面簽名處簽名後,連同其他計畫相關文件(詳參需求說明書中「柒、計畫書撰寫格式、內容及應附相關文件」),繳交至投標單位彙整。請注意:投標單位彙整作業承辦人除將該機構所有計畫申請書及相關文件依線上系統製作之申請名冊順序綑綁及裝箱遞送外,並須於線上系統確認繳交送出後,始完成作業。

(二)系統帳號申請方式如下,並請參閱「行政院衛生署委託科技研究計畫線上申請作業注意事項」(附錄二)。已有帳號密碼者,請以原帳號密碼登入線上系統,無須重新申請。

1.投標單位承辦人帳號申請:投標單位需設置一位承辦人負責計畫書彙整作業,請承辦人進入線上系統網站首頁「線上註冊」後,列印「投標機構帳號申請表」,以正式公文寄送行政院衛生署科技發展組(103台北市大同區塔城街36號4樓)提出帳號申請,行政院衛生署科技發展組將儘速處理後寄發帳號開通確認信予該投標單位彙整作業承辦人,該單位承辦人即可利用該帳號密碼進入線上系統,並核發該機構計畫主持人之帳號密碼及其相關作業。

2.計畫主持人帳號申請:請計畫主持人進入線上系統網站首頁「主持人註冊」後,列印「主持人基本資料表」,經計畫主持人簽名確認後,傳真或直接送至所屬投標單位彙整作業承辦人,由投標單位承辦人確認後,寄發帳號開通確認信予計畫主持人,計畫主持人即可利用該帳號密碼進入線上系統。

陸、預估經費:

一、採購金額:新臺幣843萬5仟元整。(單一計畫之全程總金額上限)

■ 本案預算金額:新臺幣3083.4萬元整,內容如下:

■ 委託服務費用預算金額:新臺幣3083.4萬元整。

(一)投標廠商應依■委託服務費用及□固定金額给付項目,分別提列各項經費後加總填報總價投標。

■ 本採購保留未來向得標廠商增購之權利,擬增購之項目及內容:

(一)本案保留後續擴充之期間為2年(102年及103年),其經費總計為新臺幣1190萬元整(其中102年度經費為870萬元,計有研究重點1-1醫事(60萬元)、2-5照護(320萬元)、2-7照護(240萬元)及4-1健保(250萬元)4案,103年經費為320萬元,計有2-5照護1案。)惟各年度預算應視立法院審核結果辦理:倘年度所需經費未獲立法院審議通過,得不辦理後續擴充增購;若經費遭刪減,則以經法定程序審查通過之預算金額為準,該金額須俟本署調整後另行通知。)

(二)本案保留後續擴充之項目及內容:

本案研究重點之102年及103年計畫採「後續擴充」方式辦理。101年計有研究重點1-1~1-4醫衛、2-1~2-7照護、3-1~3-3長照及4-1健保等15案,102年計有研究重點1-1醫事、2-5照護、2-7照護及4-1健保4案,103年計有2-5照護1案。

柒、計畫書撰寫格式、內容及應附相關文件:

ㄧ、計畫主持人請登入本署線上系統(網址:http://td.doh.gov.tw/doh),填寫計畫書,撰寫格式參考需求說明書附錄三。其中,綜合資料表、人力配置及經費需求表等,請直接於線上填寫;計畫書中(英)文摘要、計畫內容、需其他機關配合或協調事項表及附表等檔案,請由線上系統下載Microsoft Word格式檔撰寫,切勿使用其他格式或檔案,撰寫完畢後,如有簽名處需先簽名,再將Word檔轉為PDF檔上傳至系統)。線上系統操作說明請參閱附錄二或可參見線上系統網頁之「系統操作說明」。

二、撰寫內容應符合研究重點各項說明(詳附錄一),一次提出各年度計畫施作之規劃及所需之經費,以中文撰寫,應力求詳盡完整,並使用本署所訂之計畫書格式,及遵守頁數限制之規定。

三、依所提計畫內容需檢附之相關文件:

(一)計畫執行時所需資料或需其他機關(單位)配合時(含本署),應於投標前事先徵得該機關(單位)同意,並檢附相關配合機關(單位)同意核章之文件(詳如「計畫書格式之需其他機關配合或協調事項表」p.63)。倘若未事先徵求相關配合機關(單位)或本署同意,本署不提供或代為申請計畫執行所需之資料,承作單位需自行負責。「健保資料庫」之使用,可能涉及個人資料保護法,皆需先經本署相關單位同意,故請務必事先提出申請。

(二)計畫內容涉及其他相關智慧財產權,亦應先獲得授權同意,並檢附授權同意文件。

(三)計畫涉及調查、訪談、檢體採集或篩檢,以蒐集個別資料者,需檢附「行政院衛生署業務調查計畫簡表」(依照本署公告之「行政院衛生署自行辦理或委託辦理統計調查管理共同注意事項」(附錄八)相關規定辦理)。

四、本案執行計畫內容如有涉及人體研究,得標廠商應依本署96年7月17日衛署醫字第0960223088號公告之「人體研究倫理政策指引」規定,於議價前將正式核准之IRB及審查文件之PDF檔上傳至線上系統並另將正本送達或郵遞寄達(非以郵戳為憑) 行政院衛生署科技發展組(台北市大同區塔城街36號4樓)。請注意:1. 未能議價前補齊IRB核准文件者;2. 計畫申請書經審查後認為應檢附核准IRB文件者,於接獲通知後,請於議價前繳交正式核准文件,若逾時繳交或未繳交,視為計畫書審查不合格,撒銷優勝廠商資格及議價權利。

備註:計畫涉及人體檢體之採集或個人隱私資料之收集等需依照本署公告之「研究用人體檢體採集與使用注意事項」(附錄九)、「醫療機構人體試驗委員會得快速審查之案件範圍」(附錄十)及「人體研究倫理政策指引」(附錄十一)相關規定辦理。

捌、甄選作業方式及程序:

一、受理投標方式:

(一)裝封:每一投標機構(含其分支機構)針對本採購案之投標,以一標為限,且同一機構就同一分項重點,僅能投標一件計畫。投標單位應將資格證明文件【含投標機構及其分支機構】及針對本案研究重點所撰提之計畫書(1式1份)等相關文件資料,以不透明容器密封,依投標須知規定於截止投標期限前,以郵遞或專人送達招標機關指定場所【台北市大同區塔城街36號 行政院衛生署秘書室】。

(二)計畫主持人登入線上系統,完成登錄計畫書文件,可先預覽計畫書合併檔以確認是否無誤,再予確認繳交送出後,計畫書文件即自動傳送至投標單位承辦人(一旦確認送出後,計畫主持人無法再作任何修改;如有不慎誤傳者,需由投標單位承辦人至線上系統退件後方得修改另行傳送,惟若投標單位承辦人已確認彙整送出至系統資料庫投標,則無法再修改)。另請列印一份計畫書正式版本併同相關投標文件,繳交至投標單位承辦人,由投標單位承辦人進行彙整。

(三)投標單位承辦人登入線上系統,確認各計畫申請人之計畫書文件無誤後,於開標日前完成彙整送出(投標單位之所有計畫書文件即自動傳送至系統資料庫完成投標作業後,投標單位承辦人或計畫主持人即無法再於線上系統作任何修改或以書面方式補件),再製作及列印申請名冊,檢附於公函中。另,投標單位承辦人應將投標單位資格證明文件(含申請名冊、機構研發能力之證明文件)及計畫書相關文件(包括投標單位【含其分支機構】針對研究重點登錄線上系統之所有計畫書,依申請名冊之順序綑綁及裝箱)分別裝入資格封及計畫書封(箱),再一併裝入外封(箱)(請以不透明容器密封),並將投標封封面(格式如投標文件範例)黏貼於外封(箱)上。投標信封上應註明「本案採購案名」、「案號」及「投標單位名稱」、「地址」…等(詳投標封封面格式)。未清楚載明以致無法判別為本標案者,皆視為無效標。

備註:

1. 投標單位承辦人於線上系統彙整送出後,請確認送出作業完成(此時線上系統畫面會跳出「線上送出時間及送出作業已完成」,請務必將此畫面列印下來留存),以維護自身權益。

2. 投標單位承辦人得視彙整作業時程需要,於線上系統安排計畫主持人繳交送出至投標單位承辦人之期限,俾利投標單位承辦人彙整及傳送標案,且避免網路擁塞,無法準時於線上系統送出,導致投標單位所有計畫書無法進入審查(即使計畫主持人準時於線上填寫繳交,僅係送出到所屬機關端,並未完成投標)。

(四)請依投標公告期限前將投標封(箱)以掛號、快遞或專人親送等方式送達(非以郵戳為憑)行政院衛生署秘書室(103台北市大同區塔城街36號,詳如投標須知)。

(五)投標單位承辦人於線上系統逾時彙整送出、投標封逾時送達或計畫主持人個別送件者概不受理。

(六)所送各項投標文件及計畫書(含附件),一經開標不予退還。

二、投標單位未依下列規定投標者,為不合格不得進入計畫書審查:

(一)各機構(含其分支機構)針對本採購案投標以一標為限,如有違反者,依下列方式處理:

1. 開標前發現者,所投之標不予開標。

2. 開標後發現者,所投之標不予接受。

(二)各機構(含其分支機構)針對同一分項重點僅能投標一件計畫,如有違反者,該機構所投該分項重點之所有計畫不予接受。

(三)第2階段未繳交計畫書紙本乙份或未依規定於線上系統登錄傳送計畫書(本案計畫書採全面性線上審查作業,故請確認投標之計畫書紙本與線上傳送之版本務必一致,以免影響自身權益)。

(四)投標單位承辦人於線上系統繳交送出時間或投標封送達時間超過投標截止期限(即使計畫主持人準時於線上填寫繳交,但僅送至所屬機關端,並未送達屬完成投標程序)。

(五)未檢附公函。

(六)非營利機構未檢附「投標單位設立或登記證明」、「免稅或申報證明」。(1.公私立大專院校、2.公立學術研究機構、3.政府機關及其附屬之研究機構、4.公立醫療機構得免付)

(七)未填寫或附具投標承作單位聲明書,或該文件未經投標單位、負責人用印。

(八)未檢附機構研發能力之證明文件

(九)投標機構研發能力未符合需求。

(十)計畫內容與本案所訂之研究重點不符。

(十一)未檢附計畫主持人之學經歷說明書(計畫書格式附表一)。

(十二)有採購法第50條第1項各款及採購法施行細則第55條所述情形者。

玖、招標、決標、審查方式及原則:

ㄧ、招標方式:

(一)限制性招標。

(二)依採購法第22條第1項第13款辦理:委託經公告審查優勝之學術或非營利機構進行科技、技術引進、行政或學術研究發展。為爭取時效、增進採購效率,投標單位須於投標時將詳細計畫書一併送達。

(三)上網公開徵求、經公告審查優勝之學術或非營利機構,於計畫書審查通過後辦理議價。

二、決標原則:依據採購法第52條第1項第2款辦理。

三、決標方式:本案採分項複數決標。不訂底價,由評審委員會(以審查委員會代之)提出本年度建議金額及辦理議價,以低於該建議金額者決標。

四、審查方式及評定原則:

(一)本案採兩階段審查,第一階段先進行投標機構是否具研發能力之審查,第二階段才進入計畫書之審查,惟為爭取時效投標單位須於投標時將詳細計畫書一併送達及登入線上系統。

(二)本案審查委員會係聘請傑出醫藥衛生、長照或健保相關學者專家(或由公共工程委員會專家學者資料庫遴選之委員),及本署人員組成審查委員會,並依研究主題組成不同之工作小組,協助審查委員會辦理審查作業。

(三)審查委員對於投標單位價格項目之給分,將考量該價格相對於所提供服務標的之合理性,以決定其得分,而非僅與其他投標單位之價格高低相較而決定其得分。

(四)由本署依法組成工作小組及審查委員會辦理審查,並由各審查委員依據各投標單位所提計畫書,按評選項目及配分比例計分。

(五)審查委員會之審查作業,以「記名方式秘密為之」。

(六)計畫書採總評分法審查,並將價格納入審查:

1. 全部審查項目之合計總分數(滿分)為100分,由各審查委員就審查項目及配分,填寫「審查評分表」乙份,交由工作人員計算總分及總平均分數。

2. 審查委員會出席委員評分結果,總平均分數達75分(含)以上之計畫為合格;總平均分數未達75分之計畫為不合格。經評定為不合格之計畫,不得作為優勝計畫,擇優案倘第一順位放棄則第二順位計畫遞補(但分數需達75分支合格標準)。

(七)投標單位未依下列各項規定,將影響評分結果或審查不予接受:

1. 研究計畫書內容不符合本署規格及需求者,本署得不接受該計畫書之申請

2. 計畫主持人未依計畫書格式確實填寫附表一(學經歷說明書);計畫協同主持人、研究人員未依計畫書格式檢附或未確實填寫附表一(學經歷說明書);計畫主持人、協同主持人、研究人員未依計畫書格式檢附或未確實填寫附表二(最近三年內主持或申請中【亦為主持人】之本署或其他機構【如國衛院、國科會、經濟部、農委會、中研院、教育部等】經費支持之計畫摘要)及附表三(最近三年內發表與計畫內容相關之學術性著作清單)。

3. 未依計畫書格式頁數限制規定撰寫計畫書。

4. 其他投標常見疏漏,包括如:未附其他配合或協調機關(單位)之同意核章、計畫書未以中文打字繕寫、計畫主持人、協同主持人、或研究人員未簽章。

5. 若於計畫書中引用相關書籍資料,應加註引用書籍名稱,且不得有「抄襲」情形。如未予登載加註,且內容有雷同之處,經查屬實審查得不予接受。

6. 本案以線上系統製作、列印且完成簽章之計畫書紙本為主。由於本案計畫書審查採全面線上審查作業,故請務必確認投標之計畫書紙本與線上登錄傳送之版本一致,倘若出現版本不一致,且情節重大,致影響計畫執行者,其審查得不予接受。有關計畫書紙本與線上登錄傳送版本不一致之申覆理由,本署不受理。

7. 未能於期限內繳交正式核准之IRB審查文件。

五、審查項目標準及配分:

審 查 項 目

配分

主題與

目標

1. 研究主題及目標符合重點,且能配合提供衛生署施政計畫及業務發展需要。

2. 研究目標的適當性、及與預期成果之扣合度。

15

內容

1. 計畫之完整性與合理性。

2. 研究主旨、背景分析及文獻收集與對國內外相關研究進展之掌握。

3. 研究方法及步驟之周詳及可行性。

4. 是否可達成預期成果,及預期成果在實務應用或政策參考之價值。

5. 計畫期程、執行進度及內容規劃、分配之合理性。

40

研究人力

1. 研究團隊之人力配置適當性、計畫主持人及協同主持人等學識及研究能力與本計畫之勝任程度。

2. 計畫主持人近三年研究成果論文發表之質與量之水準

3. 主持人同一期間(重疊4個月)執行之計畫數量(凡同年度接受政府機構二項以上者,或同一期間執行多項計畫者,將進一步請主持人說明其時間調配及計畫人力之工作分配,若評選通過未來則列為成效查核重點)。

4. 主持人過去三年內執行本署或其他機關委託之研究計畫之成果及應用情形,且無計畫執行不良紀錄。

15

執行機構

執行機構的研究環境、相關儀器設備、及所能提供計畫所需的援助或支持。

10

經費編列及期程

1. 101年度之需求項目經費分析及說明是否適宜清晰,並依衛生署委託研究計畫經費使用範圍及標準編列。

2. 後續擴充之各年度編列經費分析及說明。

20

總 分

100

六、計畫書審查結果不符合需要之修正:投標單位之計畫主持人應於接獲機關通知期限內,依審查意見完成修正計畫書內容(含經費報價之修正)或提出補充說明,並依修訂內容填列各年度之期中及全程應完成工作項目(附錄十二)再送機關審查;於複審通過後,方得為優勝單位並進行後續議價。未能於通知期限內完成修正者或經複審未獲通過者,不得列為優勝單位並由第二順位合格的計畫遞補。

七、議價及決標:本案修正計畫經審查通過後,依機關通知日,檢附相關文件至本署辦理議價。

八、多年期計畫之辦理原則:

(一)後續擴充採逐年議價簽約之方式辦理,全案最長期程以3年為限。

(二)執行機構應於履約期限屆滿前2個月,依通知期限繳交「成果摘要報告」及「次年度計畫申請內容」,並經本署審核通過後,再行辦理議價、簽約作業。

(三)本署將視計畫當年度執行情形,保留得調整次年度委託研究計畫內容之權利。

拾、驗收及付款:

一、驗收方式:本案採期中查驗及期末成果驗收,其驗收方式得由機關以書面審查或召開審查會議並由計畫主持人出席簡報之方式辦理。

二、為如期完成驗收、撥款或次年度計畫簽約程序,承作單位應依規定期限將期中報告、期末成果報告(詳見契約書之履約標的品管及驗收等相關資料)及次年度計畫內容(屬多年期計畫者)送機關審查。

三、本案採分期付款方式辦理(詳如本案契約書)。

拾壹、罰則:詳如本案契約書。

拾貳、計畫提報其他相關規定:

1、 計畫主持人以投標一項計畫為限(依行政院所屬各機關委託研究計畫管理辦法,凡同年度接受政府機構二項以上者列為成效查核重點)。

2、 依公共工程會函釋,本計畫委託辦理單位承作本採購案規劃及相關服務之委託廠商計畫,本案辦公室不得參予本案之投標,且其相關人員亦不得擔任本案投標計畫之主持人、協同主持人或研究人員。

3、 計畫主題、內容必需符合研究重點所敘明之詳細規範,多年期計畫必需提報整體性之計畫,各分年計畫間應有其連貫性,且具體、分項詳述各分年計畫之目的、研究內容、工作項目及預期成果等(避免空泛之敘述),並預期於各年度計畫結束時可提出供本署施政參考或應用之具體成果。

4、 計畫主持人同一研究主題如已向其他機構申請並獲通過者或計畫已執行者,不得再向本署投標;若經查獲有重複申請之情事者,本署保有終止或解除契約,並得請求損害賠償之權利。

5、 計畫所需經費,應依照「行政院衛生署委託科技研究計畫經費使用範圍及編列標準」與相關基準表編列(附錄四~七)。

6、 除計畫需求說明書另有規範外,得標單位之計畫主持人不得擅自將部分計畫內容進行分包(委託其他單位辦理)。

7、 有關著作權及研究成果歸屬之認定及應用,請依本案研究重點及契約規定辦理。

8、 計畫若涉及各類資料庫之應用,應遵循個人資料保護法相關規範,申請計畫前應先與需求單位或資料庫主管單位連繫、溝通取得使用權,避免影響後續計畫之執行。

9、 計畫成果報告請遵守本署「醫療機構及醫事人員發布醫學新知或研究報告倫理守則」(附錄十三)規定。

拾参、其他相關事項:

一、本案投標單位投標文件應包括下列內容:

(一)資格證明文件(請依本案投標須知辦理)。

(二)計畫書(一式一份)。

二、本案係政策導向型計畫,且依政府採購法規定辦理委託,故投標單位於投標時,務必詳閱本需求說明書、相關招標文件規定及契約規範內容,並衡量自身及單位之承作能力,未來倘若有無法承作或違約之情事時,將依政府採購法及契約規定辦理。

三、本案報價應含各細項費用及一切稅賦。

四、投標單位針對研究重點所提報之單一計畫經費,不得逾該項研究重點所示之預算經費上限,投標單位報價超過預算經費上限者,依政府採購法第50條第1項第2款暨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96年10月2日工程企字第09600396110號函規定,列為不合格標,不予減價機會。依各研究重點決標情形,本署保留採購項目或數量選擇之組合權利及其經費調整空間。

五、得標單位之專業服務成果,如侵害第3人合法權益時,由得標單位負責處理,並承擔一切責任。

六、本案需求說明書及計畫書之內容,決標後均視為契約之一部分;多年期計畫書之內容因採後續擴充方式辦理逐年簽約,故合約規範事項以當年度契約內容為準。

七、本項委辦業務經費預算,如因政府法令或立法院預算審議結果,致無法按期给付價款時,本署得通知得標單位變更付款方式或終止契約。

八、本案經議價決標後,得標廠商應於決標日起於規定期限內,依下列規定,調整決標單價分析表經費:

(一)人事費:自決標日起算調整。

(二)業務費:扣除調整後之人事費後,其餘按決標金額比率逐項調整(不得僅單純調整某項),無法除盡之部分得調至「管理費」項下。

(三)調整後之各項單價,不得高於原報各項單價金額,另調整後之總價金額應與決標價相同。

(四)調整後之單價分析表,應經請購單位人員審查確認無誤,始得辦理後續契約書印製事宜。

九、對審查結果及意見有異議者,得於接獲本署(或其委託計畫審查單位)之計畫申請案評審結果及評審意見後(以申覆人服務機構收文日期為準)15日內,檢附申覆說明,並由原申請機構備函向本署提出申覆,逾期不予受理

十、受理投標單位異議之單位、地址及電話:本署秘書室,台北市大同區103塔城街36號,電話:02-85906666轉6236,傳真:02-85906000。

十一、計畫執行請參考本署「委託科技研究計畫執行注意事項」辦理,查詢本注意事項請至本署網頁www.doh.gov.tw 「科技發展組」點選“業務資訊”下,“研究計畫執行注意事項”下之“委託科技研究計畫之管考及注意事項”點選下載。

十二、本需求說明相關規定,如有未盡事宜,依照本署委託研究計畫作業規定及政府採購法相關規定辦理。

十三、本案公告相關作業預定時程,本署保留調整權利,請密切注意線上系統公告事項,避免自身權益受損。

十四、對本採購案之疑義受理單位:

(一)研究重點疑義:

傳真電話:02-85906042

醫衛類:02-85906666轉6686許小姐

健保類:02-85906666轉6771葉小姐

長照保險類:(02) 2702-7776 轉1303陳小姐

或洽科技發展組:02-85906666轉6438陳技正

(二)計畫申請疑義:

傳真電話:02-8590-6042

聯絡電話:02-85906666轉6438陳技正

(三)線上系統登錄疑義:

本署線上系統專案小組:

聯絡電話:02-85906666轉6447郭先生

附 錄

附錄一、行政院衛生署101年度委託科技研究計畫研究重點

壹、行政院衛生署101年度委託科技研究計畫研究重點一覽表

(單位:萬元)

類別

編號

研究重點項目

期程(年)

預算經費上限

保留後續擴充經費上限

合計

通過案數限制

性別 分析

101年

102年

103年

1-1

災區公共衛生相關應變及作業程序之探討與建置

2

70

60

130

擇優1案

1-2

各級特殊急重症照護中心執行成效與影響探討

1

250

250

擇優1案

1-3

急重症醫療品質指標登錄系統之建置與試辦計畫

1

250

250

擇優1案

1-4

醫療機構呼吸照護病房營運模式與照護品質之探討

1

200

200

擇優1案

2-1

新制與現制身心障礙者鑑定及需求評估結果差異之潛在衝擊研究

1

132.4

132.4

擇優1案

2-2

新制身心障礙鑑定制度之試辦結果評估

1

132.4

132.4

擇優1案

2-3

護理畢業生未執業人員調查與分析

1

88.3

88.3

擇優1案

2-4

護理人員領導與管理能力建構與發展之研究

1

57.4

57.4

擇優1案

2-5

社區護理服務模式建構與發展之研究

3

162.6

320

320

802.6

擇優1案

2-6

山地鄉原住民健康促進評估計畫研究

1

176.6

176.6

擇優1案

2-7

我國磁吸醫院本土指標建構及現況調查

2

120

240

360

擇優1案

3-1

發展我國長期照護保險資源使用群組

1

843.5

843.5

擇優1案

3-2

長期照護保險資訊系統先期規劃研究

1

208.8

208.8

擇優1案

3-3

建構我國長期照護保險精算模型

1

150

150

擇優1案

4-1

建構全民健保醫療給付調整之審議機制

2

241.4

250

491.4

擇優1案

【注意】

1. 本案研究重點: 1-1醫事、2-5照護、2-7照護及4-1健保4案,103年計有2-5照護1案採「後續擴充」方式辦理。

2. 後續擴充計畫本署將視計畫當年度執行情形,保留得調整次年度委託研究計畫內容之權利。

3. 撰寫內容應符合研究重點各項說明,多年期計畫一次提出各年度計畫施作之規劃及所需經費,視投標單位實際所提計畫書內容,本署保留期程及經費調整空間。

4. 研究重點之「研究內容」有特別註明「應包括右列所有項目」,則投標該重點之計畫必須涵蓋該研究內容所列全部項目或特定項目。

5. 「備註」欄所列事項請務必詳閱並遵循之。

6. 除規格所列需進行性別分析研究議題外,倘其他議題中仍有以人為對象之調查研究,請亦同步進行性別分析及差異之研究,並將分析結果呈現於期末報告中。

貮、行政院衛生署101年度委託科技研究計畫研究重點

研究重點

1-1災區公共衛生相關應變及作業程序之探討與建置

研究目標

目前探討各類災害其災區公共衛生相關應變及作業程序之研究較為不足,因此為完備災區公共衛生相關應變及作業程序,針對國內較易發生之災害與近來國內外發生之災害提出災區公共衛生相關文獻探討與改善建議,以做為本署後續政策規劃或修正之參考。

背景說明

本署前於民國97年之科技研究計畫「探討醫院面對各項新興之健康危害事件之應變與整備對策」,旨在暸解醫療院所對於各種災害之應變能力與對策;反之,院外災難發生時,災區公共衛生相關應變及作業程序亦顯重要。

研究內容(應包括右列所有項目)

1. 針對各類災害其災區公共衛生相關之國內外研究文獻之探討,並針對國內現況提出分析。

2. 針對國內外發生之重大災害其災區公共衛生應變作為之探討。

3. 針對國內較易致災地區進行災區公共衛生之作業程序探討。

4. 針對各類災害其災區公共衛生提出相關改善建議。

預期績效

針對我國提出災區公共衛生、應變及作業程序提出相關改善建議。

期程

2年

第1年:70萬元

總經費上限

130萬元

第2年:60萬元

成果歸屬

國有 □ 下放 ■

進行性別分析、影響評估研究

是 □ 否 ■ (需進行性別分析之研究計畫,請於計畫執行過程增加性別之分析與差異評估,並於關鍵字中加註「性別議題」)

備註 (所列事項請詳閱)

1. 本研究重點之屬性:

(1) 僅一個分項重點(同一投標機構針對本重點,僅能投一件計畫)。

(2) 以擇優 1 案為限。

2. 獲選計書如具問卷調查,其問卷內容應先經本署同意後始得施作。

3. 研究過程若涉及使用政府(含本署)之相關資料庫或資料,需明列申請資料庫內容、欄位或其限制…等,並事先徵詢需求單位可提供之協助,且於計畫書中檢附相關配合單位同意核章之文件。

本研究重點需求單位:衛生署醫事處;連絡電話:8590-6686

研究重點

1-2各級特殊急重症照護中心執行成效與影響探討

研究目標

以健保資料庫分析具特殊急重症照護中心之醫療品質、就醫、轉診等執行成效與影響,以做為本署後續政策規劃或修正之參考。

背景說明

本署為提升醫療資源缺乏地區醫療服務品質,已於民國99年獎勵醫院辦理「特殊急重症照護中心成立及運作計畫」,以成立外傷、心血管、腦中風、周產期、急診、兒童重症等照護中心為重點,計17家24個中心,期充實相關之專科醫師人力、辦理相關醫事人員訓練,與特殊照護中心之設施,另應與縣內或縣外其他醫療機構建立醫事人員支援合作計畫(包括遠距醫療與影像判讀等),並應有轉診後送協調機制。

研究內容(應包括右列所有項目)

1. 特殊急重症照護中心成立前後之醫療品質、就醫、轉診成效分析。

2. 分析特殊急重症照護中心成立後與中、重度級急救責任醫院之醫療品質、就醫、轉診成效之差異。

3. 探討特殊急重症照護中心成立前後對該地區就醫習慣之改變。

4. 探討特殊急重症照護中心成立前後之醫護人力之變化。

5. 探討特殊急重症照護中心成立前後急重症照護能力之變化。

6. 提供相關評估與建議供未來政策之參考

預期績效

特殊急重症照護中心成立前後醫療品質、就醫、轉診成效分析報告;急重症照護中心成立前後之變化分析報告

期程

1年

總經費上限

250萬元

成果歸屬

國有 □ 下放 ■

進行性別分析、影響評估研究

是 □ 否 ■ (需進行性別分析之研究計畫,請於計畫執行過程增加性別之分析與差異評估,並於關鍵字中加註「性別議題」)

備註 (所列事項請詳閱)

1. 本研究重點之屬性:

(1) 僅一個分項重點(同一投標機構針對本重點,僅能投一件計畫)。

(2) 以擇優 1 案為限。

2. 獲選計書如具問卷調查,其問卷內容應先經本署同意後始得施作。

3. 研究過程若涉及使用政府(含本署)之相關資料庫或資料,需明列申請資料庫內容、欄位或其限制…等,並事先徵詢需求單位可提供之協助,且於計畫書中檢附相關配合單位同意核章之文件。

本研究重點需求單位:衛生署醫事處;連絡電話:8590-6686

研究重點

1-3急重症醫療品質指標登錄系統之建置與試辦計畫

研究目標

97年度科技研究計畫進行「緊急醫療急重症照護品質管理指標之研究」,惟此計畫僅訂定指標,並針對作業流程予以標準化,同時本署業於98年進行「醫院緊急醫療能力分級評定」,為完善緊急醫療能力,尚需透過系統建置,方能徹底落實。

背景說明

多數國家皆面臨同樣之醫療決策挑戰,希望以有限醫療資源,提供病人適當且高品質之健康照護,爰建置急重症醫療品質指標登錄系統係提升急重症品質之重要方式,藉此有效地監測醫療機構執行結果之客觀數據,做為現況及結果評估之依據。

研究內容(應包括右列所有項目)

1. 針對目前醫院緊急醫療能力分級評定之標準,進行急重症醫療品質指標登錄之相關討論後,進行相關系統建置。

2. 挑選重、中度級急救責任醫院(各2家)進行登錄,且產出相關分析報告。

3. 進行相關急重症醫療品質指標即時監控之可行性分析。

4. 提出急重症醫療品質指標登錄系統之改善建議與分析。

預期績效

醫療品質指標登錄系統建置與分析報告;醫療品質指標登錄系統相關改進建議

期程

1年

總經費上限

250萬元

成果歸屬

國有 □ 下放 ■

進行性別分析、影響評估研究

是 □ 否 ■ (需進行性別分析之研究計畫,請於計畫執行過程增加性別之分析與差異評估,並於關鍵字中加註「性別議題」)

備註 (所列事項請詳閱)

1. 本研究重點之屬性:

(1) 僅一個分項重點(同一投標機構針對本重點,僅能投一件計畫)。

(2) 以擇優 1 案為限。

2. 獲選計書如具問卷調查,其問卷內容應先經本署同意後始得施作。

3. 研究過程若涉及使用政府(含本署)之相關資料庫或資料,需明列申請資料庫內容、欄位或其限制…等,並事先徵詢需求單位可提供之協助,且於計畫書中檢附相關配合單位同意核章之文件。

本研究重點需求單位:衛生署醫事處;連絡電話:8590-6686

研究重點

1-4醫療機構呼吸照護病房營運模式與照護品質之探討

研究目標

經由研究調查現行醫療機構設置呼吸照護病房及營運現況,瞭解醫院營運困境、現況及對一般急性病人照護品質之影響,可作為醫療評鑑制度修正之參考。

背景說明

自全民健康保險實施以來急性病患大多至醫學中心及區域醫院治療,致使地區醫院的急性病床使用率偏低。地區醫院為了增加病房使用率及配合呼吸器依賴患者垂直整合照護試辦計畫,紛紛增設呼吸照護病房(RCW),又部分醫院之急性一般病床不收治病人,而改收呼吸照護病人。爰此,擬經由研究調查現行醫療機構設置呼吸照護病房及營運現況,瞭解醫院營運困境、現況及對一般急性病人照護品質之影響,並可作為醫療評鑑制度修正之參考。

研究內容(應包括右列所有項目)

1.彙整分析各層級醫療機構收治照護呼吸器病人之現況及醫療機構的營運模式、照護品質。

2.研析醫院設置急性病床無法收治急性病人,卻僅收治呼吸器病人之情形,瞭解該類醫院設置急性病床之必要性及其營運困境,並提供修正醫院評鑑制度之具體建議。

3.研析以呼吸照護病房為主的醫院,其照護品質對呼吸器依賴患者的影響。

預期績效

完成醫療機構收治呼吸器病人照護營運模式之成效評估報告,並具體提出評核指標。

期程

1年

總經費上限

200萬元

成果歸屬

國有 ■ 下放 □

進行性別分析、影響評估研究

是 □ 否 ■ (需進行性別分析之研究計畫,請於計畫執行過程增加性別之分析與差異評估,並於關鍵字中加註「性別議題」)

備註 (所列事項請詳閱)

1.本研究重點之屬性:

(1)僅一個分項重點(同一投標機構針對本重點,僅能投一件計畫)。

(2)本研究重點以擇優1案為限。

2. 獲選計畫書如具問卷調查,其問卷內容應先經本署認可後始得施作。

3. 研究過程若涉及使用政府(含本署)之相關資料庫或資料,需名列申請資料庫內容、欄位或其限制…等,並事先徵詢相關需求單位可提供之協助,且於計畫書中檢附相關配合單位同意核章之文件。

本研究重點需求單位:衛生署醫事處;連絡電話:8590-6686

研究重點

2-1新制與現制身心障礙者鑑定及需求評估結果差異之潛在衝擊研究

研究目標

評估新制身心障礙鑑定與需求評估實施可能造成之衝擊,為確保鑑定工具之公信力,在新制初行階段須與現制進行差異對照分析,嘗試提出因應解決的建議方案,以降低實施後之衝擊。

背景說明

為落實對身心障礙者的全人健康照顧,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業於96年7月11日奉 總統公布,對於身心障礙者之定義,由過去採疾病導向的鑑定方式,已因應世界潮流改為由功能及參與,搭配環境及個人因素條件導向的鑑定方式,身心障礙分類採「八大身心障礙類別」,替代現行以疾病名稱(16類)之既有分類方式。未來身心障礙證明除需要以功能構造為軸心鑑定之外,亦須經過活動及參與限制之需求評估方能取得身心障礙證明並享有配套之法定服務或福利。鑑定人員由過去的單一醫師改為由醫事、社工、特教、職評等人員籌組專業團隊人員進行鑑定。本署依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第五條規定,規劃相應之新制身心障礙鑑定系統,希望透過本計畫之探究,防杜新制身心障礙鑑定系統與現制系統之評估結果差異可能產生之衝擊,在推動上有所因應,以免造成民眾權益損失,亦減少因制度改換社會衝擊之代價。

研究內容(應包括右列所有項目)

(1)透過99與100年之新制身心障礙鑑定與需求評估系統試辦,分析新制與現制之結果差異及影響,並提出減少衝擊之建議。

(2)進行不同身心障礙類別之分級之研究,提供各類身心障礙分級之規劃與建議。

(3)提出需求評估工具、身心障礙鑑定執行及相關教育培訓之改進方案。

預期績效

完成新制身心障礙鑑定施後之評估報告,並提出新制身心障礙鑑定與需求評估工具之修改方案。

期程

1年

總經費上限

132萬4千元

成果歸屬

國有 ■ 下放 □

進行性別分析、影響評估研究

是 □ 否 ■ (需進行性別分析之研究計畫,請於計畫執行過程增加性別之分析與差異評估,並於關鍵字中加註「性別議題」)

備註 (所列事項請詳閱)

1.本研究重點之屬性:

(1)僅一個分項重點(同一投標機構針對本重點,僅能投一件計畫)。

(2)本研究重點以擇優1案為限。

2. 獲選計畫書如具問卷調查,其問卷內容應先經本署認可後始得施作。

3. 研究過程若涉及使用政府(含本署)之相關資料庫或資料,需名列申請資料庫內容、欄位或其限制…等,並事先徵詢相關需求單位可提供之協助,且於計畫書中檢附相關配合單位同意核章之文件。

本研究重點需求單位:護理及健康照護處 ;連絡電話:02-85906383陳技正

研究重點

2-2新制身心障礙鑑定制度之試行結果評估

研究目標

完成10,000人樣本實作鑑定,進行新制身心障礙鑑定制度之工具與流程評估。

背景說明

全球對身心障礙者之權益保護意識日益增高,因應趨勢的改變,針對96年公布之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第五條及第六條中身心障礙的定義以及評量方式已有重大改變。本署於自97年起開始委託德澤基金會與台北醫學大學進行規劃與推動,初步完成之果包括:

(1)鑑定工具、鑑定標準、鑑定手冊之修正初稿:透過不同領域之專家進行修正及測試鑑定工具,將國際健康功能及身心障礙分類之精神納入鑑定標準(含b.s.d.e碼所代表之向度)。

(2)制作鑑定人員培訓計畫與教材標準:完成鑑定人員應訓人數及資格,完成教育訓練課程及師資規劃。

(3)修正鑑定作業辦法:提出修正完成鑑定作業辦法建議草案。

(4)規劃新制鑑定流程草案:新制身心障礙鑑定需要新的鑑定工具,亦需要培養相關鑑定專業人力,調整相關流程以及法規。為因應新鑑定推動相關之變化與衝擊,本署規劃[因應新制身心障礙制度之前置作業規劃],依時序進行對新制身心障礙鑑定實施之準備,99年度已完成500人四縣市(台北縣、彰化縣、高雄市及花蓮縣)測試,100年將於全國鑑定醫院測試10,000人個案。以99年完成之基礎,透過100年新蒐集之資料進行鑑定流程、標準、方法、工具、以及表格之評估。

研究內容(應包括右列所有項目)

(1)研擬新制身心障礙鑑定人員培訓課程標準、(示範)教材及培訓方式。

(2)研擬提出身心障礙鑑定流程之建議案。

(3)進行各類身心障礙分級之研究,提供身心障礙分級操作面之規劃與建議。

預期績效

了解新制身心障礙鑑定推行時之衝擊範圍,及早準備期使新制推行順利,並建立標準化等級畫分方式。

期程

1年

總經費上限

132萬4千元

成果歸屬

國有 ■ 下放 □

進行性別分析、影響評估研究

是 ■ 否 □ (需進行性別分析之研究計畫,請於計畫執行過程增加性別之分析與差異評估,並於關鍵字中加註「性別議題」)

備註 (所列事項請詳閱)

1.本研究重點之屬性:

(1)僅一個分項重點(同一投標機構針對本重點,僅能投一件計畫)。

(2)本研究重點以擇優1案為限。

2. 獲選計畫書如具問卷調查,其問卷內容應先經本署同意後始得施作。

3. 研究過程若涉及使用政府(含本署)之相關資料庫或資料,需名列申請資料庫內容、欄位或其限制…等,並事先徵詢相關需求單位可提供之協助,且於計畫書中檢附相關配合單位同意核章之文件。

本研究重點需求單位:護理及健康照護處 ;連絡電話:02-85906383陳技正

研究重點

2-3護理畢業生未執業人員調查與分析

研究目標

以護理畢業生已取得護理證書未執業者為調查對象。

背景說明

我國目前每年護理畢業生約有14,000多名,惟每年通過護理人員國家考試領有護理人員證書者僅佔4成,截至100年1月止,我國領有護理人員證書共計有224,517人,領有執業執照者僅有131,861人,實際執業人數僅佔領證人數59%。假設未來產出護理科系畢業生人數及護理人力異動情形維持現況不變,及未來每萬人口與護理人員數比率變化趨勢與過去十年相同情形下,未來5年供需推估比較,供給可能較需求短少8千多人,因此亟需了解目前具有護理證書資格者回流之可行性。

研究內容(應包括右列所有項目)

1. 依據本署現有之資料庫與文獻分析及專家學者建議,並依據文獻分析設計問卷,進行信效度測試

2. 進行全國性調查,調查內容須包括人口學基本資料、近10年畢業各種學制畢業之護理人員(未停辦前之護理學學校、護理專科、二技、四技、大學、碩士等)領有證書未執業原因、護理職場之合理之工作條件,包括薪資、工時、人力配置、工作內容等,調查內容須送本署核定

3. 提供政策上具體建議

預期績效

完成護理畢業生未執業人員調查與分析報告,並提出護理資格者回流具體建議

期程

1年

總經費上限

88萬3千元

成果歸屬

國有 █ 下放 □

進行性別分析、影響評估研究

是 █ 否 □ (需進行性別分析之研究計畫,請於計畫執行過程增加性別之分析與差異評估,並於關鍵字中加註「性別議題」)

備註 (所列事項請詳閱)

1.本研究重點之屬性:

(1)僅一個分項重點(同一投標機構針對本重點,僅能投一件計畫)。

(2)本研究重點以擇優1案為限。

2. 研究過程若涉及使用政府(含本署)之相關資料庫或資料,需明列申請資料庫內容、欄位或其限制…等,並事先徵詢需求單位可提供之協助,且於計畫書中檢附相關配合單位同意核章之文件。

本研究重點需求單位:護理及健康照護處 ;連絡電話:(049)2332161-324

研究重點

2-4護理人員領導與管理能力建構與發展之研究

研究目標

發展護理人員(尤其是護理主管及進階護理人員)之領導管理繼續教育課程。

背景說明

本署97年發展之本土化護理人員留任措施提到有關護理領導管理的策略,包括強化基層主管領導統御能力、建立監測制度等,護理主管係指領有主管津貼之行政人員,如護理長、督導、副主任、主任等,惟護理人員養成教育欠缺領導管理之培訓,目前尚無法瞭解護理人員(尤其是護理主管及進階護理人員如專科護理師)之領導管理能力,無法針對現況提出強化能力之措施。另依護理人員法規定,護理人員可單獨執業開設護理機構,惟現有之護理機構仍有金主投資請護理人員掛名負責人,無實質管理權責,尤其在人口老化的社會,護理人員必須在長照體系扮演領導與管理角色,需先有適當的團隊與角色功能規劃。

研究內容(應包括右列所有項目)

蒐集國內外有關護理人員領導管理相關在職教育課程。含各大醫學中心及相關學會,公會均有領導與管理繼續教育,研究所有相關課程與program,通常「有需要的人」會去修習相關的課程。

進行質量性研究針對護理人員領導管理能力進行分析。

依據分析結果設計護理人員所需課程。如果要因應長照體系的領導與管理角色,建議可以聚集在護理機構/長期照護護理主管的領導與管理能力之建構與發展。

護理人員佔醫院醫事人員之最大,許多醫院已陸續開創「護理副院長」職缺,所以護理主管並不侷限護理長、督導、副主任、主任應包含護理副院長等。

預期績效

完成護理人員領導與管理能力建構與發展報告

完成護理人員領導與管理能力建構與發展之研究形成教材1件

期程

1年

總經費上限

57萬4千元

成果歸屬

國有 ■ 下放 □

進行性別分析、影響評估研究

是 ■ 否 □ (需進行性別分析之研究計畫,請於計畫執行過程增加性別之分析與差異評估,並於關鍵字中加註「性別議題」)

備註 (所列事項請詳閱)

1.本研究重點之屬性:

(1)僅一個分項重點(同一投標機構針對本重點,僅能投一件計畫)。

(2)本研究重點以擇優1案為限。

2. 研究過程若涉及使用政府(含本署)之相關資料庫或資料,需明列申請資料庫內容、欄位或其限制…等,並事先徵詢需求單位可提供之協助,且於計畫書中檢附相關配合單位同意核章之文件。

本研究重點需求單位:護理及健康照護處 ;連絡電話:(049)2332161-324

研究重點

2-5社區護理服務模式建構與發展之研究

研究目標

規劃護理機構及衛生所護理人員必須隨著時代變遷建構社區照護能力護理人員必須隨著時代變遷建構社區照護能力、執業範圍、角色功能及所需之培訓課程內容。

培訓社區護理人力投入社區工作,與現行醫療照護體系進行資源整合,以建立具成本效益之社區照護模式及所需護理人力估算模式及原則。

背景說明

依據我國98年醫療服務量專案調查顯示,在98年底在醫院工作護理人員共計87,732人,佔全國120,046名執業護理人員的73.08%,於衛生所、學校、工廠及護理機構服務的社區護理人員有13,567人,僅佔全國執業護理人員的11.30%,有鑑於我國人口老化速度為歐美國家的2倍以上,如何強化護理人員於社區照顧病人之能力,建立具有成效之工作模式,實為當務之急。我國護理人員法第14條雖已明訂為減少醫療資源浪費,因應連續性醫療照護之需求,並發揮護理人員之執業功能,護理人員可設立護理機構,惟護理機構設立迄今僅於健保開辦前有辦理試辦計畫,後續未再有相關的執業模式試辦計畫。

建立護理執業模式牽涉社區居民健康需求及社區護理人員之準備度,現行衛生所護理人員已無多餘心力能投注於研發工作模式,必須從培育其他護理人員投入社區,因牽涉龐大人力薪資,尚未有成功模式產出。另社區所需護理人力之估算亦無推估模式及原則。

研究內容(應包括右列所有項目)

1. 參考他國社區專科護理師執業模式建立台灣多元之社區護理服務模式。

2. 為因應現行醫療現況及社區民眾健康需求,於第1年發展社區護理服務模式,可包括瞭解護理人員設立護理機構之意願與社區護理服務之建議。。

3. 第2、3年遴選一社區進行試辦,並同時評估試辦成效,作為未來發展之參考

預期績效

發展社區護理模式,評估試辦成效給予政策建議

期程

3年

第1年162萬6千元

總經費上限

802萬6千元

第2年320萬元

第3年320萬元

成果歸屬

國有 ■ 下放 □

進行性別分析、影響評估研究

是 □ 否 ■ (需進行性別分析之研究計畫,請於計畫執行過程增加性別之分析與差異評估,並於關鍵字中加註「性別議題」)

備註 (所列事項請詳閱)

1.本研究重點之屬性:

(1)僅一個分項重點(同一投標機構針對本重點,僅能投一件計畫)。

(2)本研究重點以擇優1案為限。

2. 研究過程若涉及使用政府(含本署)之相關資料庫或資料,需明列申請資料庫內容、欄位或其限制…等,並事先徵詢需求單位可提供之協助,且於計畫書中檢附相關配合單位同意核章之文件。

本研究重點需求單位:護理及健康照護處 ;連絡電話:(049)2332161-322

研究重點

2-6山地鄉原住民健康促進評估計畫研究

研究目標

一、收集與比較國外政府衛生保健單位降低原住民健康不均等之衛生政策與行動策略。

二、研提我國降低原住民健康不均等政策建議書。

背景說明

世界衛生組織呼籲制定政策時應該同時考量族群中的健康分佈情形。臺灣原住民佔臺灣地區約2%的人口,因所居地處偏遠的高山地區,衛生與醫療資源較為不足,且在傳統文化背景、特殊風俗文化、生活習性與環境上與台灣地區一般民眾有極大的差異,其健康狀況及健康相關行為亦與台灣地區民眾迥異。依據92年度原住民健康狀況統計年報分析:92年原住民總死因粗死亡率為每十萬人口753.4人,略低於90年的每十萬人758.1人,高於91年的每十萬人713.7人,明顯高於92年台灣全區每十萬人575.63人。由於年齡組成與地區差異,其中山地鄉的總死因別粗死亡率(每十萬人1032.6人)最高,其次為平地鄉(每十萬人968.3人),都會區(每十萬人294.8人)則最低;92年原住民粗死亡率之十大死因依序為惡性腫瘤、事故傷害、腦血管疾病、慢性肝病肝硬化、心臟疾病、診斷欠明疾病、糖尿病、呼吸系統疾病、消化系統其他部位疾病、肺炎及流行性感冒;在92年的原住民十大死因當中,除惡性腫瘤、糖尿病與診斷欠明疾病外,死因別標準化死亡比皆顯著高於台灣地區至少1.5倍以上;92年原住民平均餘命,男性為63.8歲,女性為72.5歲,男性原住民平均餘命由90年的63.3歲提高至91年的65.2歲,92年則降為63.8歲,女性原住民則由72.8歲微提高至73歲,92年稍降為72.5歲,以男性原住民變化的幅度較大。故希藉由探究近年原住民十大死因與平均餘命之關係,提供相關因應措施及政策規劃參考,減少原住民健康不均等(health inequality),降低健康差異(health disparities)。

研究內容(應包括右列所有項目)

一、收集與比較國外政府衛生保健單位降低原住民健康不均等之衛生政策與行動策略(包含南島文化族群的健康行為與健康促進經驗等文獻)。

二、採既有檔案分析法,以原住民為研究對象,串聯「全國戶籍資料檔」、「死因資料檔」與「癌症登記檔」...等,彙整分析資料再細分至行政院核定之14族別。

三、依山地鄉、平地鄉、都會分區辦理原住民對健康不均等認知調查及部落座談會,調查需先進行抽樣設計,並考量研究成果外推性。

四、分析歷年政府各部會對原住民健康政策之相關投入與運作方式之公平、效率及效益性評估。

五、研提我國降低原住民健康不均等政策建議書。

預期績效

收集與比較國外政府衛生保健單位降低原住民健康不均等之衛生政策與行動策略,研提我國降低原住民健康不均等政策建議書。

期程

1年

總經費上限

176萬6千元

成果歸屬

國有 □ 下放 ■

進行性別分析、影響評估研究

是 ■ 否 □ (本計畫需進行性別統計與分析,請於研究報告內增列性別分析成果,並於關鍵字中加註「性別議題」)

備註 (所列事項請詳閱)

1.本研究重點之屬性:

(1)僅一個分項重點(同一投標機構針對本重點,僅能投一件計畫)。

(2)本研究重點以擇優1案為限。

2.獲選計畫書如具問卷調查,其問卷內容應先經本署同意後始得施作。

3.研究過程若涉及使用政府(含本署)之相關資料庫或資料,需明列申請資料 庫內容、欄位或其限制…等,並事先徵詢需求單位可提供之協助,且於計畫書中檢附相關配合單位同意核章之文件。

本研究重點需求單位:護理及健康照護處;聯絡電話:049-2332161分機249(林專員)

研究重點

2-7我國磁吸醫院本土指標建構及現況調查

研究目標

1、 發展磁吸醫院本土性指標(nursing-sensitive outcomes/quality indicators)

2、 進行我國現況之初探

背景說明

一、依據本署醫療機構服務量專案調查結果顯示,97年及98年醫院護理人員總空缺率分別為5.61%及4.30%,96年、97年及98年離職率分別為18.84%、17.82%及16.98%,離職率及空缺率有逐年趨緩之趨勢。截至2009年12月底,513家訪查醫院中有64.92%的醫院表示招募護理人員有困難,全國醫療機構需聘僱護理人員89,936人,然待聘護理人員缺額達3,867人,總空缺率為4.3%,惟各醫院之空缺率平均值為6.33%,依據文獻顯示醫院空缺率若超過5%則醫院有護理人員短缺的情形,98年空缺率達5%醫院計有214家(佔41%),離職率高於20%醫院則有162家(佔31.6%),顯示醫院無法留任護理人員。

二、因本署已規劃參考美國磁吸醫院認證留任護理人員經驗,積極推動本土性磁吸醫院認證,「磁吸醫院」(magnet hospital)起源於美國,指的是具有「磁力」,能夠吸引人員工作及留任的醫院,依據美國20多年經驗,已發展吸引護理人員留任的14項驅力,並歸納成領導決策及管理(Transformational Leadership)、結構性賦權(Structural Empowerment)、專業照護模範(Exemplary Professional)、新知、創新及改進(New knowledge, innovation, and improvements)、及實證的品質(Empirical Quality Outcomes)五大磁性要素。

研究內容(應包括右列所有項目)

1. 第1年參考各國護理學會發展之護理指標及磁吸醫院磁性要素,發展本土化磁吸醫院護理指標(nursing-sensitive outcomes/quality indicators)及建立收集指標機制機制

2. 第2年進行全國性本土化磁吸醫院護理指標收集抽樣調查

預期績效

發展發展磁吸醫院護理指標協助本土性磁吸醫院認證

期程

2年

第1年120萬元

總經費上限

360萬元

第2年240萬元

成果歸屬

國有 ■ 下放 □

進行性別分析、影響評估研究

是 □ 否 ■ (本計畫需進行性別統計與分析,請於研究報告內增列性別分析成果,並於關鍵字中加註「性別議題」)

備註 (所列事項請詳閱)

1.本研究重點之屬性:

(1)僅一個分項重點(同一投標機構針對本重點,僅能投一件計畫)。

(2)本研究重點以擇優1案為限。

2.研究過程若涉及使用政府(含本署)之相關資料庫或資料,需明列申請資料 庫內容、欄位或其限制…等,並事先徵詢需求單位可提供之協助,且於計畫書中檢附相關配合單位同意核章之文件。

本研究重點需求單位:護理及健康照護處 ;連絡電話:(049)2332161-322

研究重點

3-1發展我國長期照護保險資源使用群組

研究目標

建立以長期照護保險服務對象之實際需要狀況與其長期照護服務資源使用情形,發展本土化長期照護保險照顧服務資源使用群組,作為未來長照保險訂定給付與支付標準之依據。

背景說明

檢視現行實施長期照護保險國家,如德國之照護等級分為四級、韓國分為三級、日本主要分為需照護五級(但因為強調照護預防觀念所以另多出需支援兩級)。照護分級的訂定常依照護需求而生,亦為配合資源分配,即保險制中之給付標準,因此照護等級與實際需照護者的需照護程度可能仍存在落差,須透過專業之照護管理加以處理。

我國長期照護保險希望參考美國針對介助式老人照護機構、技術性護理機構及居家照護業已發展資源使用群組(Resources Utilization Groups, RUGs)之模式,運用多元評估量表評估保險對象之照顧需要,並發展出以資源耗用為導向之長期照護案例組合(case-mix system)(類似住院之DRG),可稱之為台灣長期照護資源使用群(Taiwan Resources Utilization Groups, TwRUGs),即被歸在同一TwRUGs之個案,其所需之長期照護服務,並希建立一長期追蹤大致相似之模組種類與數量,藉以建立我國需長期照護者之長期照護案例,並希建立一長期追蹤之模型,探討我國長期照護案例之變遷。

研究內容(應包括右列所有項目)

1.探討現行國內外有關長期照護資源使用群組分類系統及標準,研擬導入我國長期照護資源使用群組建立之策略。

2.根據本署100年已進行長期照護居家型服務及全日住宿型機構服務之個案資源使用資料庫,進行長期照護資源案例組合—居家型及住宿型初步資料分析,修正及補充案例類型及樣本數。

3.承接本署100年長期照護案例組合之研究架構,以社區型長照需要者為對象,進行多元評估需求問卷調查、及長期照護資源使用(含服務提供者耗用時間服務之登錄及其他非時間之資源耗用)。需收集社區各類型個案之長照資源使用情形,並嘗試發展社區型之長期照護資源使用案例組合。

4.彙整國內各項長期照護案例組合,建構長期照護資源使用群組模型(含居家型、住宿型、社區型)。

5.依調查結果初擬長期照護保險給付支付參考標準。

預期績效

1.建構國內目前各類型長期照護案例組合,反映我國長期照護資源使用現況,以及涵蓋各類型之失能者。

2.發展長期照護資源使用群組之建立模型,以使長照保險給付支付制度能依照我國長照變遷而進行修正。

3.初擬符合資源合理分配之長期照護保險給付支付標準。

期程

1年

總經費上限

843萬5千元

成果歸屬

國有■ 下放 □

進行性別分析、影響評估研究

是 □ 否 ■ (需進行性別分析之研究計畫,請於計畫執行過程增加性別之分析與差異評估,並於關鍵字中加註「性別議題」)

備註 (所列事項請詳閱)

1.本研究重點之屬性:

(1)僅一個分項重點(同一投標機構針對本重點,僅能投一件計畫)。

(2)本研究重點以擇優1案為限。

2. 獲選計畫書如具問卷調查,其問卷內容應先經本署同意後始得施作。

3. 本計畫之樣本選取,須經本署同意後始得進行資料收集。

4. 研究過程若涉及使用政府(含本署)之相關資料庫或資料,需名列申請資料庫內容、欄位或其限制…等,並事先徵詢需求單位可提供之協助,且於計畫書中檢附相關配合單位同意核章之文件。

本研究重點需求單位:長期照護保險籌備小組 ;連絡電話:27027776轉1322

研究重點

3-2長期照護保險資訊系統先期規劃研究

研究目標

1.規劃長期照護保險服務輸送資訊系統。

2.規劃長期照護保險運作應有之作業系統架構、功能及相關介接系統。

背景說明

為因應我國人口老化,長期照護需求增加,並落實規劃長照保險制度,以利未來長照保險順利運作,需就長照保險資訊系統之規模及架構作先期規劃研究。

未來長照保險給付核定,將依據個案ADLs、IADLs、認知、心智功能、家庭支持環境或複雜照護需要等面向之訪視評估結果,作為保險人判定其給付上限與給付水準之依據,並擬訂照護計畫、連結所需服務資源等,故須規劃有關長照保險服務輸送流程中,自收件、訪視評估、給付判定、擬訂照護計畫與服務資源連結等所需之資訊系統規模、功能及軟、硬體等,且規劃內容需能配合長照保險制度彈性調整。

政府相關單位(如內政部及衛生署)為推動長期照護工作,前已分別建置相關資訊系統。未來推動長期照護保險,亦需整合既有外部相關之資料庫,並與開辦長照保險相關之資訊系統(資料庫)介接,以利既有資源有效利用。

研究內容(應包括右列所有項目)

1. 提出未來長照保險資訊系統之架構、規模與功能等規劃,並提出系統分期建置之優先順序建議。

2. 規劃有關長期照護保險個案自收件、訪視評估、給付判定、擬訂照護計畫與服務資源連結等服務輸送流程所需之資訊系統規模、功能及軟、硬體等,並提出規劃建議。

3. 探討現行與長照服務體系及開辦長照保險所需之相關資訊系統,並提出應與長照保險運作介接之相關資訊系統(資料庫)等建議。

預期績效

1. 提出長期照護保險服務輸送流程所需之資訊系統規模、功能及軟、硬體規格等規劃建議。

2. 探討與長照保險運作介接之相關資訊系統,並提出建議。

3. 提出長照保險資訊系統之架構、功能與規模等規劃建議。

期程

1年

總經費上限

208萬8千元

成果歸屬

國有 ■ 下放□

進行性別分析、影響評估研究

是 □ 否 ■ (需進行性別分析之研究計畫,請於計畫執行過程增加性別之分析與差異評估,並於關鍵字中加註「性別議題」)

備註 (所列事項請詳閱)

1.本研究重點之屬性:

(1)僅一個分項重點(同一投標機構針對本重點,僅能投一件計畫)。

(2)本研究重點以擇優1案為限。

2. 獲選計畫如具問卷調查,其問卷內容應先經本署同意後始得施作。

3.研究過程若涉及使用政府(含本署)之相關資料庫或資料,需明列申請資料庫內容、欄位或其限制…等,並事先徵詢需求單位可提供之協助,且於計畫書中檢附相關配合單位同意核章之文件。

本研究重點需求單位: 長照保險籌備小組 連絡電話:02-27027776轉1303

研究重點

3-3 建構我國長期照護保險精算模型

研究目標

建立我國長期照護保險費用精算模型及費率調整公式。

背景說明

為配合未來快速成長的長期照護需要,落實長期照護制度的規劃,提供有需要的人及其家庭整合性與持續性之照顧服務,需要參考各種相關實證資料,方能設計出適合國人需要之長期照護制度。

為使資源做有效之運用,藉由民眾自助互助及風險分擔方式,將個人很小的危險機率,一旦發生需要承擔巨大損失之事,轉換成小額的費用,成為人人均可承擔且必須共同負擔之損失,以維持經濟安全,因此本計畫目的以國民長期照護需要調查(第一及第二階段)所收集之全國失能資料,以及本署2010年委託辦理之「長期照護保險費用估算、費率精算及調整機制」計畫為架構,設計細部之我國長期照護保險精算模型及其假設條件、方法、基礎等,並作相關敏感度分析,推估未來25年長期照護保險所需費用,提供我國長期照護財務制度規劃之參考

研究內容(應包括右列所有項目)

1.依據衛生署委託辦理之「國民長期照護需要調查」(第一及第二階段)資料,估算未來25年之長期照護保險所需費用。

2.以衛生署委託「長期照護保險費用估算、費率精算及調整機制」研究計畫建議之精算架構為基礎,建立細部長期照護保險費用精算模型,設定各項精算假設條件、方法及其基礎、來源,在不同假設條件下,分別作敏感度及模擬分析,並精算不同給付項目及標準下之長期照護保險費率。

3.建立長期照護保險費率調整公式:長期照護保險法(草案)規劃保險人應每三年依費率調整公式計算費率,且該公式應考量人口老化指數與需照護對象人數比率、薪資指數及物價指數、本保險財務累計餘絀及其他影響長期照護保險費用之有關項目。研提具體可行之費率調整公式,並試算25年內,每三年之費率調整情形。

預期績效

1.建立我國長期照護保險費用估算之精算模型。

2.建立長期照護保險費用費率及其調整公式。

3.推估未來25年所需之長期照護保險費用。

期程

1年

總經費上限

150萬元

成果歸屬

國有 ■ 下放 □

進行性別分析、影響評估研究

是 □ 否 ■ (需進行性別分析之研究計畫,請於計畫執行過程增加性別之分析與差異評估,並於關鍵字中加註「性別議題」)

備註 (所列事項請詳閱)

1.本研究重點之屬性:

(1)僅一個分項重點(同一投標機構針對本重點,僅能投一件計畫)。

(2)本研究重點以擇優1案為限。

2. 獲選計畫書如具問卷調查,其問卷內容應先經本署同意後始得施作。

3. 研究過程若涉及使用政府(含本署)之相關資料庫或資料,需名列申請資料庫內容、欄位或其限制…等,並事先徵詢需求單位可提供之協助,且於計畫書中檢附相關配合單位同意核章之文件。

本研究重點需求單位:長照保險籌備小組 ;連絡電話:02-27027776

研究重點

4-1建構全民健保醫療給付調整之審議機制

研究目標

本計畫將藉由實證研究結果,逐步朝向健保費用給付合理化,及提升醫療品質,以永續經營健保制度,並作為政策研擬及實務執行的參考,進而落實衛生署中程施政目標。

背景說明

我國自施行全民健保後,民眾就醫可近性已大幅提高,全民健保並以相對低廉的保費提供齊全的醫療照護,所以民眾滿意度一直很高。然在醫療支出超過保費收入、人口持續老化及高科技不斷被要求引進的情況下,健保財務的狀況,是必須正視且妥善規劃的嚴肅問題。

全民健保係承接公勞保時的廣泛性給付範圍,加上日新月異的醫療科技不斷引進,使健保的給付範圍不斷擴大,但過去鮮少討論給付範圍的適當性,對於不合時宜的給付項目,也缺乏合理公平的審議機制來進行調整,使原本困窘的健保財務更是雪上加霜,故建構可供新醫療服務導入及既有醫療項目檢討的決策參考指標,以能提供民眾迫切的醫療照護服務,實刻不容緩。

全民健康保險法修正案業於本(100)年1月26日奉 總統令公布,現行全民健康保險監理委員會與醫療費用協定委員會將整合為全民健康保險會(簡稱健保會),健保會被賦予健保財務平衡的責任。爰此,宜考量我國國情並參酌國外成功的經驗,擬定給付項目調整審議案件的排序原則,進而提升我國健保政策決策品質。

研究內容(應包括右列所有項目)

1.藉由探討各國健保給付制度運用醫療科技審查評估情形及審議健保給付範圍之運作模式,分析各國異同及其優缺點。

2.建構全民健保年度給付範圍調整之方法、作業流程及審議機制,以為預測或分配醫療資源的參考,進而強化我國健保政策決策品質。

3.擬定審議模式指引及Q&A乙套。

4.擬定給付項目調整案件排序之審議原則。

5.以德菲法、層級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Theory,AHP)及專家座談等方式,擬定審議給付項目調整之相關指標及其權重。

6.建立民眾及醫療專業團體參與資源配置之機制。

預期績效

1.研提「全民健保給付範圍調整」之財務收支量化資料產製方法及評量方式。

2.研提可供審議「全民健保醫療給付項目調整」之具體方法。

3.研提「全民健保給付範圍審議前」蒐集民意及公民參與之模式。

期程

2年

第1年:241萬4千元

總經費上限

491萬4千元

第2年:250萬元

成果歸屬

國有 ■ 下放 □

進行性別分析、影響評估研究

是 □ 否 ■ (需進行性別分析之研究計畫,請於計畫執行過程增加性別之分析與差異評估,並於關鍵字中加註「性別議題」)

備註 (所列事項請詳閱)

1.本研究重點之屬性:

(1)僅一個分項重點(同一投標機構針對本重點,僅能投一件計畫)。

(2)本研究重點以擇優1案為限。

本研究重點需求單位:全民健康保險監理委員會;連絡人:葉研究員肖梅;電話:(02) 85906771

附錄二、行政院衛生署委託科技研究計畫線上申請作業注意事項

行政院衛生署委託科技研究計畫線上申請作業注意事項

1、本站網址:http://td.doh.gov.tw/doh

2、本系統提供「衛生署委託科技研究計畫」申請書之線上製作作業,包括綜合資料表、人力配置及經費需求表等的資料輸入;計畫中(英)文摘要、計畫內容、需其他機關配合或協調事項及附表等的上傳;所有表格、封面及目錄的列印;所有表格的空白Word檔案下載。

3、投標機構需設置一位承辦人,承辦人先至本網站首頁右側,點選「投標機構」後,於投標機構網頁,按選「線上註冊」,並依以下步驟填寫:

(1)填寫該機構及其指定之彙整作業承辦人基本資料,確認無誤後,按「確認送出」鍵。

(2)將顯示的「投標機構帳號申請表」列印後簽名,以正式公文寄送行政院衛生署科技發展組(103台北市大同區塔城街36號4樓),行政院衛生署科技發展組將儘速處理後,寄發帳號開通確認信函,即可取得帳號與密碼。

(3)若投標機構承辦人忘記密碼時,請由電話聯絡衛生署(02-85906666轉6447郭先生 ),將寄送密碼至原信箱。

4、申請人(計畫主持人)需有投標單位承辦人核發之帳號及密碼,方能使用線上申請系統。帳號及密碼的取得方式為先連線至本網站首頁,右側點選「主持人註冊」後,並請依以下步驟填寫:

(1)輸入申請人基本資料後,按「送出申請」鍵。

(2)將顯示的「主持人基本資料表」列印後簽名,傳真或直接送至所屬投標單位承辦人,由投標單位承辦人完成確認後寄發帳號開通確認信函,即可取得帳號及密碼。(申請所需時間請視各機構承辦人之作業而定)

5、若申請人遺忘帳號及密碼時,請自本站首頁,點選「忘記密碼」,輸入申請人”身份證號碼”與”出生年月日”後,按「查詢」鍵,輸入提示語答案再次確認為本人,則系統會告知原帳號並請申請人自行重新設定一組新的密碼;若忘記提示語,系統將自動寄送帳號與密碼確認信函至原信箱,即可取得原帳號及密碼。

6、自本網站首頁,輸入申請人之帳號及密碼後進入,並在網頁右側點選「科技研究計畫申請」,即可進入本系統之「主畫面」,從主畫面視窗上點選「新增」,即可新增一筆申請計畫。

7、申請書全部填寫完畢後,可視需要,按選「申請書合併檔製作」鍵,製作有(草稿)字樣的申請書,並透過「預覽列印」網頁預覽或下載,以為資料核對之用。

8、草稿字樣申請書確認無誤後,申請人應按「繳交送出」鍵,此時網頁將列出所有已完成登錄及上傳的表格及相關附件,經申請人確認無誤後,須再按「確認送出」鍵。該筆計畫所有資料即會自動傳送至投標機構,俟後申請人即無法再作任何修改,除非請投標機構之承辦人在電腦上按「退件」鍵,申請人方得再進入本系統修改該筆計畫。修改完畢後必須再重新按「繳交確認」至投標機構。

9、申請人完成線上確認送出後,系統會自動排程並產出正式的申請書(無(草稿)字樣,且綜合資料表下緣會有”申請編號”及”列印日期”),請列印後繳交至投標機構。

10、投標機構承辦人至本網站首頁登入線上系統,審核各計畫主持人之申請書無誤後,應按「彙整送出」鍵,投標機構之所有計畫書文件即自動傳送至系統資料庫,俟後投標機構承辦人無法再作任何修改。

11、投標機構承辦人即可透過「科技研究計畫申請彙整作業」製作申請名冊並列印後,併同投標機構資格證明文件及計畫書相關文件,於衛生署規定之截止期限前以公文送達行政院衛生署。

12、投標機構承辦人請視彙整作業時程需要,於線上系統安排申請人繳交送出至投標機構承辦人之截止日期,以利投標機構承辦人彙整並避免網路擁塞。

13、為避免網路交通擁塞,請申請人於投標機構規定之截止日期前提早上線使用;亦請各機構彙整作業承辦人儘早確認彙整送出,以免延誤該機構所有申請案。

14、目前本系統尚未接受Acrobat 9.0版本所產生之PDF,請使用較低版本,或依本系統提供之相關工具說明操作轉檔。

附錄三、計畫書格式

行政院衛生署委託科技研究計畫書

年  度: 101年度

──────────────────────────────────────────

計畫名稱:

──────────────────────────────────────────

研究重點:

(請參照附錄一填寫符合研究重點之編號,例如:1-5)

───────────────────────────────────────────

投標機構:

───────────────────────────────────────────

主持人: 簽名:

協同主持人: 協同主持人:

協同主持人: 協同主持人:

協同主持人: 協同主持人:

協同主持人: 協同主持人:

研究人員: 研究人員:

研究人員: 研究人員:

研究人員: 研究人員:

研究人員: 研究人員:

填報日期:

────────────────────────────────────────

□計畫型態: □群體型 □個人型

□計畫期程: □一年 □多年

□計畫有採用問卷調查或量表 (若勾選本項請填報調查計畫簡表附錄八附表一)

註:除英文摘要外,本計畫書限用中文書寫

目 錄

頁 碼

封面

目錄

壹、綜合資料

貳、計畫中文摘要

參、計畫英文摘要

肆、計畫內容

一、研究主旨

( )

二、背景分析

  

( )

三、連續性計畫之執行成果概要

( )

四、實施方法及進行步驟

( )

五、成果預估

( )

六、重要參考文獻

( )

七、預定進度

( )

伍、人力配置

( )

陸、經費需求

( )

柒、需其他機關配合或協調事宜

( )

捌、附表

1、 計畫主持人、協同主持人、研究人員學經歷說明書,共( )份

( )

2、 計畫主持人、協同主持人、研究人員最近三年內由本署或其他機

構經費支持,且擔任計畫主持人之計畫及申請中之其他計畫之摘

要,共( )份

( )

3、 計畫主持人、協同主持人、研究人員最近三年已發表之學術性著

作清單,共( )份

( )

行政院衛生署委託研究計畫書

壹、綜合資料

計畫名稱

中文:

英文:

投 標 機 構

投標機構統一編號

(8位數字)

投標系所

(單位)

計 畫 性 質

□基礎研究 □應用研究 □技術發展

計 畫 型 態

□群體型  □個人型

本計畫是否為重新申請(resubmitted)之計畫

□是,原申請之年度: 年度

□否

計 畫 期 程

□一年期計畫  □多年期計畫,共     年

本計畫是否有進行下列實驗:(勾選下列任一項,須附相關實驗之同意文件)

(人體實驗 (基因重組實驗 (動物實驗

執 行 期 限

自 年 月 日起 至 年 月 日止

年 度

研究人力

申請金額

主管機關

核定金額

人事費

業務費

管理費

年度

年度

年度

合 計

計畫主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