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
桃米生態社區永續發展之探討 組員:余宣云、高郁婷徐雅婷郭安妮 指導教授:莊翰華教授

桃米生態社區永續發展之探討 - nqu.edu.t€¦ · 與人文歷史之喜愛,與發展趨勢,因為關心而思考著,要如何來經營與 維護。可以分為國外生態村、國內生態村,分述如下:

  • Upload
    others

  • View
    0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 桃米生態社區永續發展之探討

    組員:余宣云、高郁婷、徐雅婷、郭安妮

    指導教授:莊翰華教授

  • 摘 要

    桃米社區在震災後以生態為主軸轉型發展,是目前台灣各社區營造中

    頗受矚目的個案。桃米生態村的經營,雖然也起於經濟上的理由,但兼

    顧生態、社會、精神文化,追求社區之永續發展的理想,符合未來世界

    環境保育的潮流。所以,本研究之動機在探討桃米生態村永續發展,日

    後也可做為其它社區發展之參考。

    本研究採質性研究,藉文獻之回顧、資料收集及分析,以達研究之目

    的:探討桃米生態村的「核心價值」、了解桃米生態村發展的關鍵因素及

    社區營造成功因素。

    研究發現「核心價值」曾是桃米生態村發展的過程中,讓居民改變觀

    念與行為、維繫社區居民的主動參與、建立居民整體社區概念的最關鍵

    因素,而其核心競爭力就在「生態村」之獨特性的加強與堅持。現階段

    桃米生態村之「核心價值」的是否堅持與如何實踐,及桃米生態村組織

    和制度的重整,是桃米目前最迫切需要面對的問題。而專家授予生態保

    育相關的知識技能、社區居民的認同、配合並投入與有豐富的自然、文

    化及產業資源,是桃米生態社區營造成功的主要因素。

    關鍵詞:桃米、生態社區、永續發展、社區發展、社區總體營造

  • 目錄

    第一章 緒論 ............................................. 6

    第一節 研究背景 ................................................... 6

    第二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 7

    第二章 文獻回顧 ......................................... 8

    第一節 生態社區 ................................................... 8

    第二節 社區營造 ................................................... 9

    第三節 桃米社區 .................................................. 10

    第三章 研究方法 ........................................ 16

    第一節 研究期間及流程架構 ........................................ 16

    第二節 研究限制 .................................................. 19

    第三節 研究方法 .................................................. 19

    第四章 資料收集與分析 ................................... 21

    第一節 桃米生態村現況 ............................................ 21

    第二節 桃米社區現階段生態評量檢核 ................................ 28

    第三節 經營因子前因與後果之研究 .................................. 32

    第五章 預期結果 ........................................ 33

    參考文獻 ............................................... 34

  • 圖目錄

    圖一 研究架構圖 .................................................... 17

    圖二 研究程序流程圖 ................................................ 18

    圖三 經營因子之分類 ................................................ 19

    圖四 桃米生態村交通路線 ............................................ 22

    圖五 桃米生態村位置圖 .............................................. 22

  • 表目錄

    表一 桃米社區相關文獻 .............................................. 14

    表二 台灣物種數及桃米里佔全省物種數之比例 .......................... 24

    表三 贊助單位明細 .................................................. 25

    表四 2001-2004年度遊客數量、營運總入、解說員人數 .................. 25

    表五 2001-2004年度民宿數量、餐廳數量、種植原生苗栽數量 ............ 25

    表六 桃米社區推動生態觀光的營運前置作業-軟體方面 .................. 26

    表七 桃米里人口結構表(2005年 2月) ................................. 26

    表八 桃米里人口五年間分布結構變化表 ................................ 27

    表九 桃米社區組織營造過程記錄 ...................................... 28

    表十 永續發展與生態社區營造初步檢核 ................................ 30

  • 第一章 緒論

    本章之內容主要是敘述,一個甚為聞名的生態旅遊極佳之地,它位於

    我國唯一未臨海之縣治之地,也是地理中心位置之南投縣埔里鎮,桃米

    生態旅遊社區,在居民與公部門共同努力之下,成為國人對於土地與大

    自然最多關懷之ㄧ的社區。其間所陳述內容,可以分為研究背景、研究

    動機與研究目的,分述如下:

    第一節 研究背景

    本節主要在於陳述生態旅遊之發展,在全球各地對於大自然之生態,

    與人文歷史之喜愛,與發展趨勢,因為關心而思考著,要如何來經營與

    維護。可以分為國外生態村、國內生態村,分述如下:

    一、 國際生態村:

    聯合國在 2002 年於加拿大魁北克世界生態旅遊高峰會,訂2002 年

    為國際生態旅遊年,全球各國對於生態旅遊之議題,不斷地加以研討,

    台灣身為國際社會的一份子,我國政府於同年亦訂定了生態旅遊白皮

    書,對於台灣之生態旅遊及環境之維護,提出了具體短中程之推展與執

    行計畫。

    以自然生態為主要賣點的生態旅遊,由於各界認定標準不一,目前

    尚無確切統計數據,然而以生態旅遊包裝之觀光產品在近幾年如雨後春

    筍般相繼出現,可見許多人垂涎著這個觀光市場上的新寵,但這樣的快

    速發展若未予以嚴格規範,恐怕對於生態旅遊是另類的傷害。

    二、 台灣生活村:

    台灣地處亞熱帶,氣候溫和潮濕,適合萬物滋長,加上地形複雜,

    從低地的亞熱帶闊葉林到高山的針葉林、草原,產生了多樣的植物生

    態,更孕育了許多珍貴稀有的野生動植物。根據統計,全世界維管束植

    物種類約有30萬種,台灣地區即占4000多種,其中1/4為特有種。動物

    方面,全世界哺乳類動物約有4500種,台灣就有61種,鳥類全世界有

    8000多種,台灣就有450種。

    為保護這些珍貴的自然資源,避免人為過度開發而逐漸減少或破

    壞,近年來我國政府積極推動的生態保育觀念和措施,已普遍為一般人

    所接受;對於一些瀕臨絕種的動物,經過農政單位的保育、復育,也獲

    得相當成效。在國際聯繫與合作方面,除積極參與華盛頓公約(瀕臨絕種

  • 野生動植物國際貿易公約,簡稱為CITES,1973)、世界自然保育聯盟

    (IUCN;International Union for Conservation of Nature and Natural

    Resources)等國際性重要公約組織之活動外,也與各保育組織密切聯

    繫、交換訊息,以了解國際間之保育規範及發展趨勢,並配合達成全球

    保育之目標。

    三、 桃米生態村:

    海拔高度介於420至771公尺的桃米社區,位於南投縣埔里鎮西南方約5公

    里處,面積17.9平方公里,得天獨厚的擁有6條清澈的大小溪流流貫其間,可

    謂是「埔里泉水甲台灣,桃米泉水甲埔里」,依山傍水的桃米里,地理位置是

    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區位,仍保有相當面積的自然及低度開發地區,不但有複

    雜而多樣性的森林、河川、溼地及農業生態系,野生動植物及田野景觀更是豐

    沛。全台灣29種蛙類,在桃米就可以看到23種;全台灣143種蜻蜓,桃米就發

    51種;全台灣450種鳥類,桃米就有72種。除了動物物種之外,桃米各溪流兩

    岸及天然濕地仍保存很多台灣原生的水生及濱溪植物,溪流源頭山區及丘陵地

    仍有部分天然森林及次生林,植物種類繁多;桃實百日青、蓮華池柃木等,都

    是不易發現的珍貴特有種植物;分布全村的濕地更常可見到美麗而繁茂的水生

    或濕生植物,堪稱觀察學習水生植物的天堂。水生植物之外,在較為陰涼的林

    下、邊坡、河岸也可發現海金砂、鳳尾蕨、過溝菜蕨、密毛小毛蕨、台灣金狗

    毛蕨、腎蕨、芒萁等蕨類。

    由於歷經九二一地震的重大教訓,社區居民們覺醒到生態環境的重要性,

    也瞭解到在社區營造的環境行動中,重視生態資源的永續存在與利用,才能避

    免再度受到天然災害的威脅。因此,由社區居民所組成的重建發展委員會以及

    其輔導單位(新故鄉文教基金會與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在社區進行重建

    過程時,對生態環境的考量程度及規劃方向,都考量到社區內的生態環境及資

    源,以不破壞為原則來營造及復育生態環境,以其維護平衡。也因此社區中成

    員的自然環境態度及所具備之社區意識、社區環境行動與參與,再加上政府與

    民間非營利單位的輔導,都直接影響到整個桃米生態社區的發展歷程與方向。

    而居民對整個社區的認同感、對自然環境的態度以及其所採取的環境行動,是

    今日「桃米生態村」在許多震災後許多社區中,能夠成為成功地扮演著富有生

    態教育兼具有休閒功能角色的生態社區之一。

    第二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台灣過去傳統社區多是以血緣宗族所構成,通常都有較為深厚的情感與互

    動,然而在工業化、都市化快速成長,以及社會關係惡化下,再加上人所居住

    處流動性高,使得今日社會孤立,社區內人際關係不斷減弱,彼此間疏離感

    大,更讓過去緊密的社會關係逐漸崩解。即便是居住在同一個社區內,居民之

    間不僅互動關係越來越淡薄,甚至左鄰右舍都不相往來,互不信任與陌生,對

  • 於社區不具認同與情感,抱持著自掃門前雪的心態,不關心公眾事務。基於一

    份對於社區關懷之心,如何藉助社區方案的力量與效應,來改善人際關係與建

    立社會網絡,進而發揮集體力量來完成共同目標,以化解冷漠人群,以便增進

    社區的社會資本。而九二一地震雖然毀壞了人們所處的環境,卻也激發了台灣

    社會人與人之間的關懷情感,讓國內外原本互不認識的人願意奉獻與伸出援

    手。對於遭受嚴重破壞的社區而言,家園的重建正是他們所需與渴望的。

    而在政府實施週休二日,及經濟發展快速,國人所得增加的多重利多下,

    對於旅遊休閒之觀念日漸重視,更逐漸尤其對於自然環境與人文歷史珍視。對

    於生態旅遊,單純就字面意思可解釋為觀賞動植物生態的一種旅遊方式,也可

    詮釋為具有生態概念、促進生態保育的遊憩過程,因為這個名詞涵蓋了廣泛而

    模糊的概念,常常導致許多人的誤解,甚至刻意被扭曲。為了因應觀光客對自

    然生態與文化傳統的旅遊需求,以及追求新鮮、與眾不同的旅遊方式,再加上

    近代環境意識抬頭等因素,這個旅遊市場的新趨勢在最近幾年內迅速竄起。

    桃米係國內對外自稱生態社區的地方,國內有許多研究,在桃米社區營造

    建構生態社區之過程,民宿經營、解說員之培訓、旅客之滿意度、環境的監

    控、生活品質的研究等都是為了來經營桃米生態社區,而本計畫則為了探討桃

    米生態村如何運用生態及社區營造做到永續發展,讓其經驗未來能用在規畫其

    他生態村上。

    對於能在生態保育方面之維護,取得永續發展,且在兼顧生態旅遊與經濟

    發展,如何取得兩者之平衡,生態旅遊與利害關係人之間,對生態經營有著重

    要之相對關係,在於如何對整體社區有效經營。本研究之目的,如下列所述:

    一、瞭解桃米社區所具有的豐富自然生態資源及發展經過

    二、瞭解桃米社區發展過程的人文條件及居民對自然環境認知、態度及行為

    三、瞭解生態社區經營元素及成功發展之因子

    最後綜合歸納出整個生態社區營造的過程與結果及發展的重要因素,作為往後

    營造規劃生態社區或環保社區參考。

    第二章 文獻回顧

    本研究係以桃米生態社區為主題,因此本章蒐集國內外相關文獻加

    以深入探討,並針對生態社區、社區營造、等名詞做解釋。

    第一節 生態社區

    「生態社區」係指社區民眾或組織(如社區發展協會)、與其利害相關者

    (如協會贊助會員顧問、環保義工、入訪者、救災者……等),藉由完善的資

    源與環境管理、合理的諮商決策流程及良好的溝通及運作等方式,使社區工作

    具有下列特質:環境衝擊與災害減至最小、社區之資源能有效利用、社區民眾

    親近自然生態措施、社區做文史發展整理及關懷弱勢,及社區民眾積極參與環

  • 境學習與運動休閒,邁向綠色社區之謂。其目標如下(李永展,1995):

    一、建立安全、健康、有地方特色的社區

    二、透過民衆參與, 落實社區自治

    三、社區資源(包括實質環境資源、文化資産及經濟資源等)永續利用

    四、社區多樣性(包括生物多樣性、文化多樣性)永續發展

    五、「減量( Reduce)、重複使用( Reuse)、循環使用( Recycle)」之3R

    政策落實

    六、「綠色消費」之實現。根據生態的理念,社區設計上是尊重自然,促使社

    區的健康與永續發展性

    彭國棟( 2006) 指出生態社區內的自然資源應是相對未受破壞,具有較

    高的生物多樣性並有長期的資源保護和利用規劃,人們的生活緊密結合,經濟

    活力穩定發展,藝術文化及心靈生活受到高度重視。

    生態社區內的居民則以具備生態關懷、生態意識、生態知識、生態決心及

    生態保育行動等為基本條件。而在本研究中所指的生態社區則是「以社區本身

    所具備的自然資源條件,來進行生態永續發展之社區」。

    國外生態社區與桃米社區類似以自然資源為發展基礎之主要推動作法說明

    如下(Hoff,1998):

    一、建立環境清冊做為永續發展的基礎

    二、評估社區整體永續性貢獻程度

    三、強化落實制度化的周全與整合程度

    四、根據解釋環境特性的既有資料,分析其永續發展的潛力與限制

    五、擬定推動策略方向

    六、策略實施後與建構指標之契合度

    七、策略修正再實施

    國外推動生態社區之發展趨勢,是結合發掘地方生態特色、社區歷史創造

    性的調查研究與環境教育方法的綜合性策略。

    第二節 社區營造

    希臘哲學家亞里斯多德(Aristotle)認為人們聚居於一個社區之中,係為了

    樂於彼此相交、實踐人類的基本需求及尋求人生的真義。另外,哲學家霍伯斯

    (Hobbes)認為社區的意義係指人類聚在一起,以擴大他們的自我利益。(徐震,

    1983)此外,徐震認為社區(community)一詞在希臘語中具有「共同參與」、「夥

    伴關係」、「團體默契」的意涵。

    蔡宏進(1985)認為社區本質具有人口、地域及社會關係的社會實體。內部成

    員之間有著密切關係,社區為一個社會體系內部含有社區成員、社會地位、社會

    架構、行為規範、互動結構…等意涵,社區同時也是一個具有共同心理及文化特

    性的心理文化單位。

    陳其南(1997)認為社區並不是單純的空間地域單位,也不屬於行政體系的一

  • 環,社區應該是具有共同意識的社會單位,而共同意識即為「社區意識」,具

    有「共同體」的性格。「共同體」具有社區居民認為他們屬於這個社區的意

    涵,社區的事務跟社區居民有切身關係。因此只要具有社區意識,不論是一棟

    公寓、一個村里、一個市鎮、一座城市、甚至一個國家社會,我們都可以把它

    們視為一個「社區」。

    林振春(2004)認為一般社區具有三點實質的內涵,第一、具有一定區域範圍,

    其範圍的界定可以由行政區所劃分、天然地理疆界、抑或是基於居民的自我認同

    與歸屬感所界定的疆界,而區域範圍可能會隨情境與時間而變動,並非固定不變。

    第二、居民間具有某種類似的背景,這些背景可以是因為居民彼此之間具有血緣

    關係、地緣關係抑或是事緣關係。第三,居民間具有某種互動關係,如交通運輸、

    宗教信仰、治安維護、環境清潔、休閒娛樂、學習成長、生活消費等。

    本研究選定的社區定義並不以村里行政範圍做為社區的區分,而是在擁有同

    屬一個個體的體認下,人與人之間的人際互動才是本研究論討的內容。

    社區總體營造為社區發展的延伸,自1994年12月文建會才首度提出「社區

    總體營造」的概念,社區總體營造是以社區共同體的存在意識作為前提與目

    標,藉著社區居民積極參與地方公共事務,凝聚社區共識,經由社區的自主能

    力,配合社區總體營造理念的推動,使各地方社區建立屬於自己的文化特色,

    也讓社區居民共同經營「產業文化化、文化產業化」、「文化事務發展」、

    「地方文化團體與社區組織運作」、「整體文化空間極重要公共建設的整合」

    及其他相關的文化活動等。如此因社區民眾的自主與參與,使生活空間得以美

    化,生活品質得以提升,文化、產業、經濟再行復興,原來的地景、地貌煥然

    一新,進而促進社區活力的再現。如此全面性、整體性的規劃與參與社區經營

    創造的過程,稱為社區總體營造。

    黃位政(1998)將社區總體營造的定義做了以下的整理,他認為社區總體營

    造不只是針對地方的空間改造更包含以下幾點:

    一、強調社區共同體的存在與生命共同體的意識

    二、社區共同意識的形成來自居民對事物的共同參與

    三、不同的社區應該各自展開屬於自己的生活文化運動

    四、居民的主動參與是改造、活化社區最主要的力量

    五、社區總體營造重視步步為營的企劃與經營,是一種創造性的過程

    六、關心的是包含社區文化、產業、環境、教育、公共行政等整體

    七、自己的社區、社區要由自己來創造,且採用由下而上的方式

    第三節 桃米社區

    一、 震災前桃米社區之整體情形

    根據邱淑娟(2003)及詹欣華(2004)的研究指出,桃米社區在地震前之

    情形可大致分為下列四種:

    1. 社區位處邊陲不受重視

  • 地震以前因社區地處偏遠,經濟產業又逐年蕭條,外界對於桃米的認識微乎其

    微,連桃米人對自己的社區都不甚了解,更遑論遊客會進到社區內。

    2. 社區活動少

    在地震發生以前社區活動很少,除了廟會、里民大會、學校運動會之外,幾乎

    沒有人在桃米社區辦活動。

    3. 社區環境較為髒亂

    過去社區的巷道比較髒亂,社區入口因山崩落石掉落、河堤荒廢、雜草叢生。

    4. 較沒有生活意境

    地震之前在社區生活的感受,都是覺得過一天算一天,也不懂得提高自己對生

    活事物中的美感。

    二、 震災前桃米人的特質

    1. 雖斤斤計較卻很善良

    2. 社區人際互動情形較低,但是早期人際互動情形卻很高

    3. 對家園的疏離有些老一輩的人在社區生活了二、三十年,仍對自己的鄉土

    不瞭解;中生代因求學工作早年離開社區,即便再回到社區也是對社區存著一

    份疏離感,對於社區既有的資源也不知是社區的特色而懂得去珍惜。

    三、 社區居民初期參與與學習情形

    1. 社區居民學習狀況

    到重建初期居民上課情形還算踴躍, 後來欠缺耐心,上課人數來來去去,人

    數越來越少。

    2. 對於公共事務參與耐心不足

    居民參與社區組織開會參與情形則因為耐心不足, 認為時間花費太多,覺得

    很累而作罷。

    四、 震災後社區之變遷與發展

    「地震是危機, 也是轉機。」桃米社區從一個傳統農村,轉型為一個結

    合生態保育、休閒體驗的教育基地,朝向生態、生產、生活、生命四生一體的

    生態社區目標邁進。

    1. 自然生態資源

    A. 溪流與山巒

    桃米坑主流及中路坑溪、紙寮坑溪、茅埔坑溪、種瓜坑溪、林頭坑溪等六條

    河川流經全村。由於保護良好,流水全年清澈,植被鬱閉,河谷幽靜,保持

    非常自然而原始的風味;桃米坑山、白鶴山、桃米山形成天然集水區的最高

    點;由各三角點可展望合歡山、埔里、九九峰、九份二山。天晴時可見遠

    山,山巒層疊,秀氣飄逸,雨天層層薄霧輕罩,獨具朦朧含蓄之美。

    B. 野生動物

    桃米社區遍布森林、溪流、濕地及生態池,提供各類野生動物棲息、覓食及

    繁殖的良好場地。

    C. 原生植被

  • 桃米里各溪流二岸及天然濕地仍保存很多台灣原生的水生及濱溪植物;溪流

    源頭山區及丘陵地仍有部分天然森林及次生林,植物種類繁多。桃實百日

    青、蓮華池柃木、呂氏菝、南投菝...等都是在其他地方不容易發現的珍貴

    且特有種植物。

    D. 溼地

    濕地是世界上生物多樣性最高,生產力最大的生態體系之一,它具有生態、

    環境品質、經濟、教育、觀光及科學研究等多方面之功能與價值。桃米里較

    大的天然濕地包括有草湳濕地(約4公頃)、詩涼濕地(約1公頃)、碧雲濕地

    (約1公頃)及山中蘭園濕地(約0.5公頃)等,小型的濕地則散見於全村各處,

    這些濕地長久以來除提供灌溉、蓄洪功能外,由於一直保持良好之植物覆被

    及天然地形,未受到過度之開發或破壞,是台灣中部地區很有代表性,值得

    加強保育並提供生態教育、旅遊、研究之寶貴地點。

    2. 震災後的資源分配

    桃米震後重建,經由新故鄉文教基金會引介媒合的公私部門經費,約2108

    萬元,資源的引入,是架構在社區共同願景下的行動方案,每一方案的執行則

    是希望能創發更大的資源效益與累積,讓資源的引入發揮永續經營的可能,主

    要以環境保育、復育以及體驗學習為主的空間營造和人才培育為主。而空間營

    造則包括生態步道、生態河道、溼地的維護、親水休憩設施等,並設立台灣第

    一座社區型「九二一震災紀念館」。人才培育包括在社區推廣系列教育學習課

    程,含民宿經營與管理、生態教育、生態導覽解說、鄉土餐飲培訓、工藝產業

    研發等,以及出版相關書籍、摺頁,並架設網站,傳遞理念及經驗。

    3. 生態村建構過程

    生態村的架構是一項龐大的綠色工程,強調空間營造的行動,必須建構在

    社區共同願景與自主的意識下打造家園。於是在社區集結了一批建築、板模、

    造景的人才,組成「桃米生態工法營造小組」,進行系列空間改造工作,以點

    工叫料的模式提供居民就業機會,四年多來創造約2130萬元的經濟效益,不僅

    串連了社區資源,更能突顯在地特色及文化脈絡。

    在推動生態村的過程,逐次選定社區內嚴重遭受破壞及水泥化三面工的河

    川、溝渠改善施工,設置親水設施,並實施封溪禁漁保護政策,以恢復河川及

    棲地的生機;原生植物的培育推廣以及溼地的維護,讓物種得以滋養生息,保

    育了生物多樣性。透過系列教育,啟發居民生態意識及觀念,促發保育之行

    動,並實施環境承載量的管控,透過合格認證的解說員,引領遊客為自然的愛

    護者。

    2001年9月,桃米開始試營階段,隔年2月,桃米社區遊客服務中心正式成

    立,原先由新故鄉文教基金會擔負的單一窗口及行政遊程,開始逐步轉移到社

    區。在營運籌備期,基金會即與社區對「社區公積金」的概念取得共識,強調

    生態產業的發展是架構在社區整體發展之上,而非僅是個別產業的單打獨鬥,

    唯有在競合的良性關係上,才能共創社區的整體未來。

  • 至今,社區中的每一位成員仍嚴格遵守凡是因社區生態旅遊的收入,不論

    解說、民宿或餐飲等,皆須提撥收入的百分之五至百分之十,作為社區公共事

    務支出及社區弱勢照顧之用,以落實社區總體營造及利益共享的精神。

    4. 桃米生態村之營造成果

    經過四年多來的努力,桃米社區在政府、社區、企業、生態保育研究單位

    及非營利組織的多元合作下,以自然資源為基礎條件、以營造生態社區為目

    標,並結合在地居民的行動力,在各方面的發展都有令人贊嘆的表現,根據邱

    淑娟(2003)及詹欣華(2004)的研究指出,桃米社區在經過社區總體營造運

    動後有以下之轉變:

    A. 社區知名度大增

    在傳播媒體競相報導下,桃米社區成為休閒旅遊的熱點,政府相關部門也常

    安排參訪行程,瞭解重建區重建成果與現況。

    B. 社區轉型有成

    以前不敢想像在自己的土地上可以賺到錢。現在社區居民感受到遊客進來

    了,就有賺錢的機會,而且成為兼具環境教育性質的觀光景點,在桃米社區

    開始看得到未來。

    C. 社區景觀改變

    相較於過去,社區現在多了幾個生態公園,環境也變得比較乾淨,社區經過

    綠美化之後,感覺煥然一新。

    D. 居民對生態保育觀念的改變

    以封溪活動為例,當社區居民沒有足夠的資訊足以執行任務時,他們是不願

    意參加活動的(陳昭郎,1984)。社區居民在社區幹部的柔性勸說下,當初

    反對封溪的居民現在也瞭解封溪的意義,從初期不認同封溪作法到現在會主

    動護漁。

    E. 原生植物育苗及推廣

    計有46種、10萬9千9百餘株,供社區公共空間、私人庭園綠美化,更提供教

    學及參觀之用。

    F. 河川保護

    在河川部分,近年因濫捕之故,桃米溪魚資源逐年減少,為保護河川生態,

    經向南投縣政府提出申請通過,桃米坑溪現已由縣政府發出封溪公告,範圍

    從桃米坑溪魚池鄉大雁、澀水至愛蘭橋段,禁止任何獵捕行為。2002年8月

    11日於桃源國小鳥亭舉行護溪宣示典禮後,流放一批本土魚苗,藉由封溪期

    間讓河川休養生息,使河川生態早日回復。並有社區守望相助隊擔負封溪河

    段的監測、取締及巡守的任務。

    G. 溼地保護

    目前社區已有承租三十分私有濕地進行保護及改造,包括茅浦坑濕地、組合

    屋生態池、中路坑濕地、草湳濕地、中路坑大地教室濕地等。

    H. 生態資源的監測

  • 為確實掌握桃米社區生態情形,則持續進行生態資源監測工作,由社區幹部

    及解說員分組進行蛙類、蜻蛉、鳥類、蝙蝠、濕地及魚資源的監測。

    I. 產業提升

    桃米社區的經濟產業,在社區發展生態旅遊的走向下,因而桃米社區有新興

    的職業出現;解說員、餐飲及民宿業的興起成為在桃米社區謀生的另一條出

    路。

    總體看來,在整個社區營造過程裡,社區居民充分表現出社區的自主能

    力;決策過程,重視社區參與,導入社區居民之意見,並反映自然和文化環境

    的整體價值,促進當地居民的工作權、收入與福祉,朝向永續的生態社區方向

    前進,並與世界潮流接軌。

    桃米社區之成功營造案例,樹立台灣九二一震災重建區重要的重建指標,

    開啟生態社區及生態旅遊的示範作用,並促發、激勵台灣廣大鄉、農村產業轉

    型之可行性並,因此桃米社區成了許多人研究的對象,詳表一。

    表一 桃米社區相關文獻

    研究主題 作者/時間 研究簡介 可供參考之處

    九二一震災重建區社

    區參與學習之研究-以

    埔里鎮桃米社區為例

    邱淑娟/2003 著重於新故鄉基金會在桃

    米生態村培養社區能力的

    過程,以及桃米居民在於

    營造前與營造後的成長與

    轉變。

    對於桃米社區重

    建過程整理的相

    當詳細。

    以社區為核心的生態

    觀光地之環境監測-以

    桃米社區為例

    邱嫈勛/2003 研究發現在人力部分是

    明顯不足;資金運用環

    境監測面向目前主要是

    仰賴政府支援,而在技

    術上也仰賴特生中心的

    協助,因此還為完全建

    構成為以社區為核心的

    環境監測機制。如何強

    化社區自我能力是未來

    必須著重的。

    瞭解桃米社區自

    我能力(人

    力、資金、技

    術)為何

    社區永續發展─以南

    投縣桃米社區為例

    詹欣華/2004 透過個案探討的方式,找

    尋社區在營建的過程中,

    社區永續發展的關鍵成功

    因素,透過經濟的永續、

    生態的永續以及社區與社

    區組織的自主成長來達成

    社區的永續發展。然而卻

    利用解構型的研

    究方法對於社區

    永續發展關鍵成

    功因素以及破壞

    社區永續發展問

    題的整理,雖然

    其概念較為片

  • 有利益的分配、生態與安

    全的兩難、團體盲思、派

    系問題等,亦將影響桃米

    社區的永續發展的的成

    果。

    段,卻也在模式

    的建構上做一個

    參考的依據。

    非營利組織協助推動

    社區產業發展之研究

    —以新故鄉文教基金

    會推動南投桃米生態

    村社區總體營造為例

    曾槶源/2004 旨在探尋非營利組織新故

    鄉文教基金會與震災重建

    區桃米社區的互動關係,

    探究非營利事業組織在協

    助推動社區產業轉型或發

    展過程中的功能與角色,

    試圖尋找出社區產業發展

    過程中,政府、企業、非

    營利事業組織及社區組織

    之間的脈絡關係與成功模

    式。

    了解NPO於社區營

    造中扮演的角色

    與任務,以及新

    故鄉在於桃米社

    區更具體的作

    為。

    社區營造網絡治理中

    信任機制建構之研究

    ─以桃米生態村為例

    張力亞/2005 進行動態分析,期望釐

    清社區營造網絡治理中

    信任機制是如何進行建

    構的。

    強調「社區信任

    機制」的建立,

    其研究結論可豐

    富相關的領域知

    識,屬於特定面

    向的深入型研

    究。

    南投縣桃米生態社區

    之發展歷程及其居民

    對自然環境態度之研

    陳柏言/2006 透過訪談以問卷分析的方

    式,企圖了解桃米生態村

    的營造歷程與成果,了解

    營造過程中各的利害關係

    人所扮演的角色以及任

    務,並透過問卷統計分析

    的方式說明社區與居民在

    營造後的改變,對其改變

    給予解說,最後以條列的

    方式列出作者於研究過程

    的發現。

    其問卷取樣以及

    訪談對象,僅有

    少數幾位未投入

    營造居民的意

    見,使得研究發

    現大多數的營造

    後的改變過於趨

    向於正向積極,

    可能無法客觀的

    呈現桃米社區營

    造後的狀況。

    桃米生態村永續發展

    策略之研究

    陳瓔汝/2006 透過文獻探討以及深度訪

    談,探討探討桃米生態村

    永續發展的過程,並透過

    swot分析桃米社區的內部

    由於swot分析法

    其研究特偏重於

    特定時間點的狀

    態,缺乏時間的

  • 優劣勢與外部威脅與機

    會,企圖提出永續發展的

    策略,除提供桃米未來的

    發展參考,也可做為其它

    社區發展的借鏡。

    延續的概念在於

    其中,但其研究

    所探討的影響因

    素。

    台灣鄉村型社區的發

    展困境與政策創新:

    「桃米生態村」的社

    區重建經驗啟示

    江大樹/2006 闡明九二一震災重建有

    不少寶貴經驗,其依階

    段變遷敘述桃米社區從

    地震前一個老舊凋零農

    村,經由參與學習過

    程,蛻化成當今全國知

    名度頗高的生態旅遊社

    區;同時歸納四項成功

    關鍵:震災導致價值觀

    的轉變、專業團隊的啟

    發與陪伴、政府與民間

    的資源支持、社區居民

    的夢想與學習。

    瞭解桃米社區重

    建成功的要件,

    以及窺見參與桃

    米社區重建過程

    的參與者。

    生態旅遊發展衝擊量

    表編製之研究:以桃

    米生態村為例

    黃文雄/2007 目的乃是企圖編製一份可

    以適用於居民的生態旅遊

    發展衝擊量表,針對社區

    發展生態旅由對於經濟、

    生活文化、生態環境的衝

    擊,並選定桃米社區為受

    測對象。

    就結果可供本研

    究於建構利益回

    饋階段模式提供

    參考與依據。

    總結以上社區營造的相關文獻,其研究面向分別有社區重建、營運模式、社

    區學習、社區永續發展、社區營造關鍵成功因素等面向。由此可知社區的發展與

    營造是一個複雜且動態的過程,其營造成果由諸多因素互動影響。

    第三章 研究方法

    本章主要就研究流程設計、研究方法之選定,提出文獻上之分析,以及初

    步之研究架構及定義。敘述訪談期間及流程架構、研究限制與研究方法。

    第一節 研究期間及流程架構

    本研究採田野調查方式以了解當地之觀光休閒業發展現況、當地民宿村之

    經營發展現況、當地產業發展概況、受訪對象之建構及與受訪對象間關係之建

    立。

  • 主要針對生態旅遊整體經營因子、蒐集相關文獻、專家學者、社區關係

    人、旅客加以分析整理後,再據以深度訪談,試圖暸解桃米社區以及相互影響

    為何。

    最後再請另ㄧ組之專家學者,依德菲法之模式,對於重要經營因子,作其交互

    性之訪談與順序重整,因果關係之探討。其研究架構,請參考圖一

    圖一 研究架構圖

    本研究之流程,依上述之研究架構模式,以時間軸做區分,可分為文獻回

    顧與資訊收集分析歸納後;據此對社區居民與旅客進行訪談;以便獲得第一手

    資料,再針對經營因子之強度分析,最後整合所得之資料,作成結論報告,茲

    將其說明如下:

    程序主要分為三階段、6 步驟:第一階段為文獻回顧,利用大量閱讀方

    式,作為初期研究之基礎,準備期;第二階段分為四步驟,對桃米生態社區之

    關係人作深度之訪談;第三階段為資料整理與分析。請參閱圖二。

    Step 0:準備期,主要是文獻回顧與資訊收集。以相關文獻之收集與研讀為

    主,文獻方面包含中英文期刊、經營行銷書籍、服務管理、生態旅遊、研究方

    法、桃米生態社區之書籍,以及網路資訊等文獻資料。

    Step 1:針對實際參與桃米社區之重要經營者,如社區之協會理事長或總幹事

    及社區之旅客(由民宿業者介紹),以行銷4P 組合模式之資料(產品Product、

    通路Place、價格Price、促銷Promotion),作訪談,以探討桃米生態社區之經

    營因子與經濟元素。

    Step 2:本階段主要目的是將其經營因子,區分為重點因子與一般因子請參閱

    圖三,重點因子為後續探討之重點。訪談之對象與數量都增多,以增加研究之

    可信度,訪談之對象包含桃米地區社區發展協會、休閒農業發展協會、觀光旅

    遊發展協會理事長、總幹事、社區生態解說員、遊客、民宿業者等皆為極具代

  • 表性之訪談對象。

    Step 3:本階段主要目的是針對重點因子,做深度之訪談,主要訪談之對象為

    民宿業者,協會重要幹部,叄與社區發展之學者。再加研究者之總和觀點,以

    利下階段之分析。

    Step 4:本階段主要目的是將經營重點因子前因與後果深入探討。開始利用德

    菲法,請三位學者與專家(生態旅遊業之顧問,法人機構之行銷專案經理與大

    專院校企業管理系之老師),針對第三階段深度訪談之結果個別作經營重點因

    子之觀點陳述,如有不同之看法,請其說明。以此方式,來異中求同。

    Step 5:經由前面文獻回顧,與關係人之訪談,做最後之資料整理與分析,並

    撰寫研究報告。

    圖二 研究程序流程圖

  • 圖三 經營因子之分類

    第二節 研究限制

    本研究採取的理論為目前大多數社會科學理論,採田野調查方式與德菲法

    運用,對話的過程中,很可能出現某些誤差與模糊地帶,在研究當地社會與自

    然資源體系時,難免掛一漏萬,忽略了其他主體。在研究對象上,將焦點集中

    在社區協會的運作與營業體之業者為主,對象不夠普及,無法對更廣大的社區

    居民與旅客作全面深入的了解,畢竟當地社群與其組織之間的意見與認知可能

    具有落差。

    所採用的個案調查研究與深度訪談亦集中在當地民宿業者與社區組織幹部

    上,也許日後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角度來進行後續的研究,其結果會有一些的

    差異性存在。

    此外,生態旅遊觀光的發展、社區本身經營走向與外界政經情勢的變化影

    響,這三者彼此之間的互動與因果關係尚難以清楚界定,因此難斷定其利弊得

    失;本研究僅是指出以此研究方法進行田野觀察,必須注意的課題。

    第三節 研究方法

    採用文獻回顧整理的方法,相關研究報告及期刊論文等次級資料,蒐集有

    關桃米生態社區發展現況,以了解桃米生態社區之發展現況探討桃米生態社區

    之經營因子。

    透過相關文獻回顧,建構訪談內容,以深度訪談方式進行調查,桃米生態

    社區發展之歸納重點因子以做資源運用之參考依據。根據研究對象,以及它們

    的存在地點位於居住棲息地或埋於土下,田野工作的實質內容也會有所差別。

    化石與考古遺址的挖掘均包含田野工作,其他如訪問或觀察人們以學習他們的

    語言、民俗、和他們的社會結構等過程也都包含在內。某些狀況,尤其是研究

    的主題為人類本身的時候,工作的擬定必須再經過設計,以避免觀察者效應或

    是過度理論化或過於理想化該實質文化活動的風險。本研究之研究方法如下:

  • 一、 文獻分析法

    本研究開始主要為蒐集與地方相關的資料,如進行次級資料分析,包括:

    蒐集分析有桃米生態社區之相關資料、蒐集國內外有關生態社區理論與模式、

    及國內外博、碩士相關論文,並進行分析歸納,作為本研究之理論依據。此

    外,參考以往之研究成果,建立初步相關因素之體系,作為本研究之結果分析

    時互相印證之基礎。

    二、 深度訪談

    本研究經由文獻分析法後,再經由對桃米地區社區發展協會、休閒農業發

    展協會、觀光旅遊發展協會理事長、總幹事、社區生態解說員、遊客、民宿業

    者具代表性之人員做深度之訪談,以取得第一手之資料,以共後續研究之依

    據。

    三、 德菲法(Delphi)

    本研究先進行文獻探討,整理出桃米生態社區模式與經營因子為架構,建構

    而成專家意見諮詢問卷,本研究選擇相關人員進行專家意見諮詢。進行多階段調

    查,最後彙整專家們的意見來修正評估模式指標,初步建構各構面細項投入產出

    指標。

    1. 德菲法的假設前題

    德菲法是一種結構化的溝通過程,整個過程的合理與否,主要包含以

    下5 個假設

    A. (ㄧ) 團體的判斷優於個人的判斷:團體要比個人具有更多的資

    訊。團體問的互動能引發動機與產生激盪的氣氣。

    B. (二) 匿名的作業方式使參與專家的答案更為理性,並且可以消

    除面對面所產生的心理因素:由於各人表達能力的強弱、職位的高

    低、個人保守或善變等差異存在,使得公開場合的論點,有時無法

    代表每位參與者的真正意見,因此匿名方式有其必要。透過適當的

    問卷設計,仍可發生與公開場合下相似的潛在互動效果。

    C. (三) 團體的壓力使各參與者的意見趨於統合:為降低個人問的

    差異以獲取團體的共識,Delphi 在這方面的效果與公開場合的會議

    最大的不同是在團體壓力的不同上,Delphi 在匿名的原則下所產生

    的團體壓力是理性的、溫和的與自然的,並且在團體共識下,仍尊

    重少數意見的立場。

    D. (四) 重複進行的回饋,使參與者能夠更正原始意見,並可查證

    一些極端的意見。

  • E. (五) 以機率、百分比或態度量值來表達結果,可以消除結果傾

    向一致的壓力, Delphi 不同於一般的問卷意見調查從 Delphi 分析

    得到的意見,可回饋至每一原作答者,給予修正答案及提出理由的

    機會,並保持某種程度的匿名過程,與一般的問卷調查不同。

    2. 德菲法研究須有三個基本考量:

    A. (ㄧ) 足夠的時問。

    B. (二) 參與者具有書寫表達和參考統計的能力,以及濃厚參加意

    願。

    C. (三) 問卷的編制以能誘導並整合參與者意見為原則。

    3. 德菲法問卷設計與統計分析

    德菲法預測有一個相當大的優勢,即不需要用到高深的統計方式,這

    也就是此法不只單在學術領域中使用亦可在企業等界來應用。德菲法

    於問卷設計時一般採三種方式:

    A. 開放式問題:通常用在第一回合問卷時,研究小組人員以開放方

    式讓專家就研究主題本身自由發表意見,此舉目的在於不侷限其思

    考範圍,也就是集眾廣智。

    B. 在第一回合問卷後,研究人員經內容分析整合專家意見歸類,發

    展第二回合問卷。

    C. 「是與否」二分法在第二回合以後,依所需結果應用不同的評量

    方式。「是與否」二分法為其中一種,主要是請專家對主題表示「贊

    成」或「反對」、「應該」或「不應該」、「可以」或「不可以」等意

    見,類似投票表決。

    第四章 資料收集與分析

    第一節 桃米生態村現況

    桃米生態村指的是南投縣埔里鎮的桃米里,也就是桃米社區。桃米里整個

    行政區域即是桃米社區的劃分範圍,因應舊稱、地名沿襲及當地居民的習慣性

    使用,桃米里也稱作「桃米」、「挑米坑」、「桃米社區」、「桃米生態村」等。

    一、 桃米里地理

    桃米里位於埔里鎮西南方約五公里、日月潭的入口處,其交通及位置圖詳

    圖四、圖五,距離國立暨南國際大學約1公里,當地具有丘陵、溪流及豐富的

    地形,保有相當面積的自然及低度開發地區, 具有複雜而多樣性的森林、河

  • 川、溼地及農業生態系。

    南投縣埔里鎮桃米里的開發,可追溯自清朝於桃米坑溪兩側屯墾開始,之

    後隨著漢人的陸續進入,逐漸開墾而形成聚落。桃米坑地名係起源於從前魚池

    鄉五城山區一帶缺乏米糧,居民必須翻山越嶺至埔里購買稻米,昔日交通不

    便,皆以人工肩挑運送,這裡成為中間休息站,遂有「挑米坑」之稱。在日治

    時代設為「挑米坑庄」,臺灣光復後改為「桃米里」,行政區域涵蓋原有數個

    分散的閩、客聚落所構成的桃米社區。

    圖四 桃米生態村交通路線

    圖五 桃米生態村位置圖

  • 二、 桃米里人文

    1911年,日籍考古學家森丙牛曾在桃米坑發現一件史前打製石器,由於

    年代久遠,無法考證是定居此地的人所用或行經此地的人所遺留,但可以據此

    推測史前時代人類已在桃米社區活動。

    清朝道光三年(1824 年)以後,中部平埔族人循著濁水溪與烏溪大規模移

    墾埔里,當時地處偏僻的桃米里,只有幾戶來自草屯的洪雅族人在桃米坑溪兩

    岸河階地落腳。同治、光緒年間,羅姓、謝姓、塗姓等約四十戶閩、客籍人士

    開始規具規模地移入,大火在桃米坑溪河岸旁搭茅屋聚居、開墾,並在聚落四

    周種植刺竹林作防衛,這處最早開墾的地方在日後被成為「城仔」或「頂

    城」。

    全村 369戶,人口約 1264人,主要寺廟有福同宮、祿天台,其他大小寺

    廟、道場達 16座,以道教為主,佛教為輔。學校 2所(暨南大學、桃源國

    小)。其中「福同宮」創建於清同治 10年(1872年),迄今一百四十多年,是

    傳承討米開庄精神的信仰中心。福同宮主祀慚愧祖師,早期移墾居民常遭原住

    民襲擊,於是從鹿谷請來被視為「防番之神」的陰山慚愧祖師。相傳原住民要

    來出草時,人稱「祖師公」的慚愧祖師總能適時發揮神力警示,解除困厄,於

    是漸漸變成桃米坑人的信仰中心。相傳祖師公廟落成時,祖師公特別降旨明

    示:大家來挑米坑開墾,一定要「有福同享,有難同當」,並賜廟名為「福同

    宮」。 「福同」二字至今仍是桃米人開庄的精神所在,每年農曆三月十六日的

    慚愧祖師聖誕,也被視為桃米坑最重要的民俗慶典之一。

    社區內中老年居多且民眾教育程度普遍並不高,擁有大專以上學歷不多,

    大多只到國中、國小、高中學歷階段。大部分多出外打工,以體力工人為職

    業,也有一部份從事農業生產,不過因為土壤與地形限制的緣故,所能種植的

    經濟作物面積與種類受到限制,所能從事耕種的農地亦是有限。

    就社區組織方面,桃米社區於 1997年成立桃米社區發展協會,當初成立

    的動機純粹是因為以社區組織方式對外行文比較容易爭取政府補助的經費,用

    以社區的基礎建設的修繕與活動的舉辦。爾後陸陸續續成立社區守望相助隊、

    長壽俱樂部、媽媽教室、金獅陣、國樂團…等隸屬在社區發展協會下的組別部

    門。除了社區發展協會外,還有環境促進會、里辦事處以及相關次級組織,但

    絕大部分僅具聯誼性質,已無實際上的運作,各組織之間缺乏橫向的連結及互

    動。總體而言,在 921 地震發生前社區組織的運作並未形成社區總體營造的共

    同意識與具體行動。但是此階段社區內部已有一些較為積極的人士重視塑造社

    區非營利公共利益並懂得去爭取政府可用資源並開始思考社區未來轉型的定

    位。

    三、 桃米特色

    桃米里遍布森林、溪流、濕地,提供各類野生動物棲息、覓食及繁殖的良

  • 好環境,其物種詳表二。尤其濕地是世界上生物多樣性最高,生產力最大的生

    態體系之一,具有生態、環境品質、教育、經濟及科學研究等多方面之功能與

    價值。桃米里較大的天然濕地包括草湳濕地、詩良濕地、碧雲濕地及山中蘭園

    濕地,約有 6.5公頃,小型的濕地則散見於全村各地。這些濕地長久以來提供

    灌溉、蓄洪功能,因為受到過度開發或破壞,一直保存著良好的植被及天然地

    形,在台灣中部地區很有代表性,值得加強保育並提供生態教育、旅遊、研究

    等寶貴地點。

    表二 台灣物種數及桃米里佔全省物種數之比例

    物種 台灣總物種數 桃米里物種數(佔全省物種數之比例)

    蛙類 29 23(79%)

    蜻蜓 143 49(34%)

    鳥類 450 72(16%)

    四、蛻變崛起

    地震前七、八年,桃米二、三十年來主要的經濟作物麻竹筍,呈現大幅沒

    落;1999年,921大地震造成桃米里360戶中,168戶全倒,60戶半倒,62%的受

    災率,居民的生命、生活、及自然生態均遭受到前所未有的創傷。從九二一地

    震後,桃米生態村在相關協力團隊的輔導下,將外界資源以技術協助、資源轉

    介的方式,投入有意願站起來的社區,新故鄉基金會協助居民召開重建委員

    會,經歷無數次與居民討論、不斷創發其願景的過程中,讓對社區重建事務關

    心的居民確立共識並組織起來,進行有效之規劃與執行。由特有生物研究保育

    中心所做的生態資源調查發現:因經濟衰退而低度開發的桃米,生態資源非常

    豐富,將發展方向重新設定為「生態村」,決定從孕育家園的山與水出發,尋

    找傳統山村新的可能出入。目前桃米所發展的生態旅遊,結合了社區導覽解

    說、民宿及餐飲(美食班)等,充分發掘在地資源,並帶動經濟轉型,並發展

    出在地「就業工程」,雇用當地失業居民協助打掃公共空間、建造公共設施或

    是設置有幾職的營運中心管理員,並創造出社區內的就業機會

    綜上所述,當前桃米生態村除了傳統的產業外,亦導入新的服務性產業,

    這對於社區經濟體質與就業環境將有所提升,也會誘使社區勞動人口的回流與

    投入。從實際的運作統計可以瞭解到,在社區內部新興的產業上收入是有增加

    的,也有越來越多人投入此社區的工作。

  • 五、資金來源

    桃米社區的發展過程有非營利組織及專業、學術團體提供的教育訓練,還

    有政府單位提供經費補助,陸續進行生態池、生態溪流、溪岸原生種綠化等工

    程。企業單位捐助經費開設教育課程、補助社區內電燈與照明設備及贊助完成

    桃源國小隻蜻亭‧鳥亭公園木構造型傑作,其明細詳表三。

    表三 贊助單位明細

    贊助單位 贊助單位

    新故鄉文教基金會 文建會

    勞委會 營建署

    農委會 南投縣教師會

    重建會 林務局

    水保局 飛利浦公司

    近五年公私部門補助桃米之經費或許由於災後重建及生態休閒議題的迫切

    及正確性,或許是因為桃米的知名度,吸引了相當龐大的公私部門補助桃米經

    費,從 2000年到 2004 年贊助金額、經費補助總計高達 72,286,098元。

    六、桃米生態村的營運狀況

    桃米生態村的營運目前以遊客營運中心為聯絡中心,2001-2004年之營運

    狀況,整理如下列表四、表五、表六:

    表四 2001-2004年度遊客數量、營運總入、解說員人數

    年度 遊客數量(人) 營運總收入(元) 解說員(人)

    2001 尚未正式營運,無正確統計 954,480 9

    2002 7889 5,163,600 15

    2003 16253 9,566,360 15

    2004 11257 5,597,420 15

    表五 2001-2004 年度民宿數量、餐廳數量、種植原生苗栽數量

    年度 民宿 餐廳 原生苗栽

    2001 8 3 50 種/五萬棵

    2002 7 5 46 種/10 萬 9 千餘棵

    2003 9 8 48 種/14 萬 5 千餘棵

    2004 11 8

  • 表六 桃米社區推動生態觀光的營運前置作業-軟體方面

    活動 進行社區交流活動,陸續分別與宜蘭白米、阿蘭城、二結社

    區、彰化福本、永用樂社區進行參訪,分享社區總體營造的心

    得與過程。指南投中寮和興村、集集、車埕參觀空間改造、台

    中高美植物園及彰化漢堡、福堡濕地進行生態觀摩、最後到清

    境農場觀摩民宿經營。

    課程 社區學堂、綠色講座、初級生態解說與調查、旅遊從業人員職

    訓班、導覽解說人員職訓班、鄉土菜餐飲職訓班、領導人員職

    訓班、民宿從業人員職訓班

    認證 民宿經營專業認證、解說員專業認證

    出版刊物 桃米里水生植物簡介、飛來鴻蝠-桃米蝙蝠介紹、綠色原鄉-

    桃米里生態苗圃解說手、彩翼精靈-桃米里鳥類解說手冊、濕

    地天堂-桃米里水生植物解說手冊…等

    從數據可看出桃米生態村漸漸受到遊客的肯定,遊客量在 2003年高達

    16,253人,有越來越多居民願意投入社區經營。2004年遊客量略有下滑,以

    生命週期而言,桃米目前應致力找出關鍵存活因素,才能再創高峰。

    七、地震前後之桃米里人口結構狀況

    目前桃米社區有一百多人從事生態旅有相關產業,依據 2005年 2月埔里

    鎮戶政事務所之統計資料(如表七),桃米里計 440戶,人口共 1293人,其中

    男 668人,女 605人,年齡結構中,勞動人口(25-64歲)高達 57.23%,遠大於

    受扶養人口 29.54%,顯示桃米里目前沒有一般農村人口老化問題。

    表七 桃米里人口結構表(2005 年 2月)

  • 表八 桃米里人口五年間分布結構變化表

    由表八可發現,以 2005年 2月的人口數 1293人,與 2000年 6月之人口

    數 1313人相較,發現地震後五年,桃米里人口並沒有明顯增減。可看出地震

    後,勞動人口並沒有流失,甚至吸引了部分壯年人口返鄉;年幼的人口減少,

    則透露桃米里也有少子化的趨勢。

    八、產業環境的轉型現況

    民國 60、70年間,當時桃米主要種植經濟作物,算是一個麻竹筍專業

    區。後竹筍慢慢沒落,有人開始種植檳榔樹、稻子等,因地質不佳,稻子收成

    不好。後又改為筊白筍。近年來產業基本上以農業為主,如竹筍加工、筊白

    筍、香菇、百香果、茶葉等都是社區的農特產品。但由於進口農產品競爭,主

    要的竹筍類農產品價格大量下跌,農民收入不組以溫飽,社區內工作機會少,

    人口嚴重外流。

    921震災發生後,新故鄉基金會空間規劃師進駐社區,認為社區重建需從

    自然環境中與生活上安頓為先,決定以溪流保護作為重建思考與行動的開始。

    初期基金會以陪伴方式來喚醒社區居民的意識,進而共同思考如何改善家園。

    接著透過資源引進、整合及教育學習方式,培養社區居民學習,進而採取行動

    改變社區及己身的生活,其社區組織營造過程可詳表九。

  • 表九 桃米社區組織營造過程記錄

    綜合以上桃米重建活動過程重點餘部段地舉辦相關活動,以擴大居民參與

    度及提高知名度。透過會議溝通,可以整合意見,以達成居民的共識。透過交

    流聯誼活動,交換重建經驗、增進愛鄉愛土情懷。以教育訓練、研習來提升認

    知、增進居民參語的能力。

    從各活動中,可看出桃米的重建行動以-清溪出發,透過各類型活動、會

    議,主要是先達成觀念溝通、建立共識,進一步輔以教育訓練、研習,以培育

    解說及基礎經營人才。

    第二節 桃米社區現階段生態評量檢核

    為了瞭解現階段之桃米社區的經營,是否合乎生態村的標準,以下參照彭

    國棟(2005)「永續發展與生態社區營造」所提出的檢核項目,對桃米生態村作

    初步評量,詳表十,以為後續研討參考。以下分生態、社會、精神三層面列

    舉,評量社區的發展是否具有這樣的屬性,以檢核社區在這三層面是否達到平

    衡。

  • 一、 生態層面

    1. 人們和所居住的環境深深地連結在一起。

    2. 生態系統及自然運作過程受到尊重,野生動植物棲地受到良好的保

    護。

    3. 人類是著改變自己的生活方式,而不適再破壞環境的完整。

    4. 食物主要來自當地或鄰近地區,是有機、沒有汙染,並可提供均衡的

    營養。

    5. 使用自然的、來自鄰近地區並以合乎生態、可再生及無毒的建材及方

    法,設計與自然環境調和及相輔相成的建築物。

    6. 運輸系統及方法符合節能的要求。

    7. 將消費及垃圾量減至最低。

    8. 有乾淨、可再生的用水供應,並尊重、保護及節約水源。

    9. 廢棄物及廢水以有益環境及社區的方式進行處理。

    10. 使用可再生、無毒的能源。

    二、 社會層面

    1. 在社區中有社會穩定感及活力,有安全及信賴的基礎,每個人能位共

    同的利益自由表達自己的想法。

    2. 有事當空間及制度,以鼓勵及促進溝通、改善彼此關係與生產力。

    3. 有充分的機會或技術促成社區內的溝通,並與全世界社區連結。

    4. 社區的才藝、技能與其他資源都在社區內自由共享,並且提供其他社

    區作更大的服務。

    5. 多元價值受到尊重,並且促進社會正義。

    6. 個人的成長、學習及創造力均能受重視與培育,所有年齡層都能透過

    教育得到教導與學習的機會。

    7. 選擇各種方式來恢復、維持或促進身體的、心理的、情緒的和精神的

    健康。

    8. 適當的資源流通,各項資金、物品及服務均能平衡社區的需求並力`求

    分享。

    三、 精神層面

    1. 透過藝術及其他文化活動和慶典而獲得永續文化活力,鼓勵與支持不

    同的藝術表現和美學生活,保存及分享美學價值。

    2. 休閒時間受到重視。

    3. 尊重及支持精神和心靈生活的展現,透過儀式和慶典滋長愉悅和歸屬

    感。

    4. 有一個社區的核心特色,提供社區生活的一體性及完整性。

  • 5. 面對困難時,能展現彈性與立即有效反應的能力。

    6. 瞭解地球上所有生命是互相連結、彼此依存的。社區知道在整體上之

    位置及他們和整體之密切關係。

    7. 社區自動自發地選擇及致力於創造一個和平、友愛及永續的世界。

    表十 永續發展與生態社區營造初步檢核

  • 表十中「○」、「△」、「x」分別顯示「良好」、「有基礎」、「待加強」三種

    不同的評價;生態社區在現階段仍是一種理想和努力目標。並不是要合乎標準

    才能參加生態村,但這套標準提供了一個努力的方向。

    總而言之,雖然桃米距離此生態村標準還有相當大的努力空間,但對於桃

    米居民的教育訓練成果、導出的社區認同感,是相當的令人期待的。

  • 第三節 經營因子前因與後果之研究

    一、 深度訪談

    經營重點因子計有社區生態的呈現(生態工法)、 解說員、民宿經營、社

    區成員之凝聚力、行政部門的重視、交通便利性、社區文化之呈現、社區協會

    之團隊合作等共有八項深度訪談議題。

    議題一:成功經營與社區成員凝聚力之關係。

    議題二:成功經營與社區生態呈現之關係。

    議題三:成功經營與行政部門重視度之關係。

    議題四:成功經營與其民宿經營好壞之關係。

    議題五:成功經營與其交通便利之關係。

    議題六:成功經營與其社區文化之呈現之關係。

    議題七:成功經營與其社區協會之團隊合作之關係。

    議題八:你認為成功經營與解說員之關係。

    二、 德菲法

    利用德菲法,請三位學者專家,針對第三階段深度訪談之結果作前因與後

    果之探討。第一次是將深度訪談之紀錄,請專家先行閱覽後,個別再作說明解

    釋,請他針對其前因與後果做排序。

    作法是將八項經營因子,在有限資源之投入時,必須區分為三階段作資源

    之投入,第一次可以有三項,第二次也是三項,最後一次是兩項。達成共識因

    子者計有四項;社區成員之凝聚力與社區生態的呈現屬於第一次必須投入資

    源,交通便利性屬於第二次必須挹注資源,社區協會之團隊合作為第三次再挹

    注資源。

    桃米生態旅遊之經營,在資源有限的情狀之下,必須做經營策略之考量,

    才能產生其綜效(synergy)現象。如何做資源的投入,對其產出之效率,有著關

    鍵之影響,這是ㄧ個企業組織經營者在策略上做決擇時,必須要參考之條件,

    是非常重要的ㄧ環。經由三位學者專家,個別重複著對桃米生態社區經營上,

    在資源應用時之前因後果與強度呈現出相同的共識。

  • 第五章 預期結果

    桃米早期是個傳統農村,農作物不易收成,很多的土地幾乎長期廢耕,也

    因為這樣的情況,桃米保存了良好的自然生態,漸漸發展出「桃米生態村旅

    遊」,再將生態旅遊的觀念帶回社區。歷經幾年的經營,遊客數越來越多,投入

    開發的人也增多,因此要如何把社區永續經營成了桃米人最大的課題。

    既然桃米社區發展生態旅遊,社區居民就必須要共同守護這塊土地,包含

    外地者來一樣也要學習愛護它。

    一個生態社區經營的因子有社區成員之凝聚力、社區生態的呈現、行政部

    門的重視、民宿經營、交通便利性、旅客的感受(結果)、社區文化之呈現、社

    區協會之團隊合作、社區協會之團隊合作、解說員重要性,餐飲美食、農村營

    的體驗、硬體遊戲設施、社區生產農作物等 13 項。

    一、 生態社區經濟元素

    生態社區之經營,必須要經濟力的注入,缺少經濟的支援,如何維護整體

    社區生態經營支出與收入之平衡,是整體社區經營重點之所在。在桃米發現

    經濟力的來源是多元的。有下列六大收入

    1. 民宿的經濟力

    2. 解說員之價值

    3. 餐飲美食

    4. 桃米的高附加價與傳統農產品

    5. 桃米的藝術品

    6. 公積金制度

    二、 生態社區經營的因子

    社區經營之因子扣除旅客滿意度屬於結果面外,再用經營面之分類,可分

    成三大類,如下所示

    1. 產品類:民宿經營、餐飲美食、農村營的體驗、硬體遊戲設施(非生態

    工法)。

    2. 知識類產品:社區文化之呈現、社區生態的呈現(生態工法) 、解說

    員。

    3. 非產品類:社區成員之凝聚力、行政部門的重視、交通便利性、社區

    協會之團隊合作。

    三、 社區經營要因

    將經營因子做區分為,重點因子與一般因子,有助於日後社區經營上,資

    源挹注時參考依據。重點因子與一般因子說明如下。

  • 1. 重點因子共有八項:行政部門的重視、社區生態的呈現(生態工法)、

    解說員、民宿之經營、社區成員之凝聚力、交通便利性、社區文化之呈

    現、社區協會之團隊合作性。

    2. ㄧ般因子共有四項:餐飲美食、農村營的體驗營、硬體遊戲設施(非生

    態工法) 、社區生產農作物。

    四、 經營重點因子強度分析

    在這競爭的環境之下,有限資源可共使用的情狀下,如何有效的經營整體

    社區,將是ㄧ項非常重要之決策,將重要經營因子強度,再區分為三類別。

    1. 優先經營重點因子:社區成員之凝聚力、行政部門的重視度、社區生

    態的呈現。

    2. 重要經營重點因子:解說員之養成、建設便利性之交通、優質民宿之

    經營。

    3. 次要經營重點因子:社區文化之呈現、社區協會之團隊合作。

    參考文獻

    顏仁德、野生動物急救站簡介、2000年8月、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特有生物

    研究保育中心。

    黃俊英、企業研究方法、2002年1月、東華書局股份有限公司。

    何源三、探索自然、愛護自然、2002年5月、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特有生物

    研究保育中心。

    社團法人中華民國永續生態旅遊協會、生態旅遊白皮書、2002年9月、行

    政院交通部觀光局。

    何源三、常見蜻蜓及豆娘簡介、2003年2月、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特有生物

    研究保育中心。

    何源三、營造生意盎然的生態水池、2003年7月、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特有

    生物研究保育中心。

    何源三、輕輕河畔_桃米里常見植物100選(ㄧ)、2003年12月、行政院農

    業委員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

    何源三、運用原生植物推動生態綠化、2004年3月、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特

    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

    邱婪勛、以社區為核心的生態觀光地之環境監測-以桃米社區為例、2004

    年6月、文化大學碩士論文。

    林信揚、以生態旅遊為導向之社區發展模式比較分析-以桃米及大雁社區

    為例、逢甲大學碩士論文、2004年6月。

    蕭耀賓、生態旅遊遊客健康相關生活品質之探討-以南投桃米生態村為

    例、2004年6月、南華大學碩士論文。

  • 何東輯、桃米里鳥類解說手冊、2004年8月、財團法人新故鄉文教基金

    會。

    邱美蘭、桃米里蜻蛉類解說手冊、2004年8月、財團法人新故鄉文教基金

    會。

    蔡秀菊、司馬庫斯部落公同經營模式之探討、2005年2月、靜宜大學碩士

    論文。

    廖家展、綠色桃米、2005年6月、財團法人新故鄉文教基金會。

    孫司寬、生態村非使用價值之評估-以桃米生態休閒農業村為例、2005年

    6月、政治大學碩士論文。

    彭國棟 邱美蘭、桃米里蛙類解說手冊、2005年11月、行政院農業委員會

    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

    經濟部技術處、產業分析與市場研究、2006年1月、經濟部技術處專案辦

    公室。

    李其芳、社區方案推動對社會資本創造之影響─以南投縣桃米社區為例、2006

    年7月、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成人與繼續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曾秀桃、桃米生態報、2006年9月、桃米自然保育及生態旅遊協會。

    廖永坤、桃米生態村的未來青蛙知道、2007年4月、桃米自然保育及生態

    旅遊協會。

    廖永坤、綠色山谷-草楠常見植物選介、2007年6月、桃米自然保育及生

    態旅遊協會。

    廖家展、愛與互助、2008年1月、財團法人新故鄉文教基金會。

    王志鵬、桃米生態社區發展成功經營因子之探討、2008年6月、靜宜大學管理碩

    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王力行、農居郵正夯、2008年4月、遠見雜誌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