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已到知天命之年的我,最近几年,一到夏天,尤其是在下雨 的夜里,便总是梦到故乡的那几个大水坑。 小时候,夏天的雨水似乎总是很大,每年入夏后总是要下 几场大雨:雨是青蛙们的节日,雨越大,它们叫得越欢实。特别 是在雨后,此起彼伏的大合唱似乎能让人们感受到小生命们的 力量。 梦中的影像确实就是我童年时在家乡看到、听到的,那应 该是二十多年前的故乡:优雅而封闭,亲切而悠远。 村南面那几个大水坑,水坑周围其实都是有房屋的,所以 它们应该算作村子的一部分,只是位置靠南面而已。在我的眼 里,倒是可以称之为水乡。 在我们家老屋前后,就各有一个水坑。我一直不明白,在 乡亲们那里,大家管水坑叫做水清,我不知道这个“清”字对不 对,反正读音是没有问题的。 仲夏时节,里面的水总是满满的,而水其实并不是很深,最 深处大约也不过两米。会游泳(故乡叫做洗澡)的孩子们,总是 在每天的下午,由大人陪着下坑洗澡。大人们静静地坐在树荫 里,掴着大蒲扇,看着自己的孩子在水里打扑腾。这可是老年 间传承下来的规矩:不论孩子水性多好,必须有大人陪着来。 据说大坑里是都有大鱼的,如果孩子独自洗澡,是会有危险 的。而到了晚间,大坑里会传出来女人们的嬉笑声,那是劳作 了一天的她们在享受清凉。 大坑里的水很清,男人们便自会舍远求近,在家门口担水, 自然不会再跑到村子中央的那口甜水井去费力挑水了。 忆往昔,一幕一幕就在眼前,但这些确实都是二十多 年前的场景了。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末开始,故乡的面貌逐渐发生了 一系列的变化:有了大大小小的加工作坊,房子越盖越大 越高、越气派,用上了自来水,这使得挑水变成了一项技术 活,年轻的孩子们根本就不会了。而那些已经成为乡亲们祖祖 辈辈和谐共生的大坑们,都无情地被黄土垫了起来:或者成了 宅基地,或者成了工厂,或者成了原料堆积地。但无论用作什 么,反正水坑们是都消失了,青蛙们多么悲哀呀。 这些事情都是乡下的堂弟在最近的十来年里,写信或打电 话告诉我的,每年我们哥俩总要在电话里长谈几次,谈故乡的 变迁,谈老人和孩子们的状况,也谈各自对这个世界的感受。 近几年,他总是希望让我带着爸妈去老家看看,说现在的乡下 和以前比较有了天翻地覆的大变化:吃穿不愁,孩子们受的教 育也好了许多,一些有条件的家长都把自己的宝贝送到县城里 的中小学去读书。好房好车随处可见,就连厕所也变成了城里 的那个样子,而不是像我们小时候的臭烘烘的旱厕了。而且据 说很快就要开始新农村建设,要在村西头建一片大高楼,让村 民们搬到那里去住,真正过上如城里人一般的生活。 看得出来,堂弟对自己未来的生活充满着热情和渴望。在 他的描述中,我能感觉得到故乡的巨变。这变化是一种趋势, 人人都想过上好日子舒服日子,这一点肯定是好的。 但,我总是忘不了那些个大水坑,那些个雨夜里的蛙鸣,那 些个在水中乱闹的孩子们…… 有人说,一个人开始怀旧,就说明他老了。我也不知道我 是不是确实开始老了,但我确实开始怀旧了。 难忘家乡水 刘荣昌 中都城,是凤阳人的骄傲,也是遗憾之地、伤心之地说 到骄傲,它曾是古时候华夏大地的“三都之一”,说到遗憾和 伤心,是它未建成就中途夭折。先是被拆去建其它,后又被 起义军破坏。抗日战间,日本人又掠夺拆墙。史无前例的 “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更让中都城走到了生命的尽 头。 我们这个年龄的人们,也去南城墙上拾过城砖,看着大 人一车、一车把中都城墙砖拉走。文革时,凤阳的城砖卖到 江南,卖到上海,一毛钱一块整的城砖。我小时候一个好朋 友,就是扒城砖被砸死的。在凤阳县城周围,许多学校的教 室、村民大队部、农民的住房、厕所、甚至后来高等教育部“” 五七干校“”各个连队的校舍宿舍,都是扒中都城城墙砖建 起来的。还有金水桥畔的的白色大理石和浮雕都被拆去做 河道上的桥和铺垫物。我在亮甲岗插队的地方,几个壕沟 和小河曲上就是用此物垫在两个壕沟之间,方便农户挑把子 的。 1975 年春,我们的历史老师(南京大学历史系 1958 届毕 业生葛爱民)邀请明史专家、高等教育部下属的人民教育出版 社王健英老师到凤阳师范学校我们上课时,几次讲到中都 城。现在回过头看,对中都城破坏当数今人,当数“无产阶级 文化大革命”那几年。王老师用浅黄色的帆布包装着中都城 琉璃瓦和碎石,满怀深情、如数家珍讲中都城的历史和他呕心 沥血写的《中都城考》。趁下课的机会,我询问老人家和他搭 讪。觉得他真是一个好老头,比我父亲要大十几岁。知识真 是渊博!王老师讲到朱元璋是一个了不起的人物,是凤阳人 的骄傲,讲古代史学家李贽曾经评价朱元璋是“万古之一帝” 称秦始皇则是“千古之一帝”。别看朱元璋只是一个小行僧, 小要饭的,但他有智慧有思想会用人。群雄角逐打败陈友谅 和张士诚就是最好的例子。由于凤阳地处江淮,地理环境和 自然条件差发展也慢,后人不能把凤阳的落后都归罪于他。 “说凤阳,道凤阳,十年倒有九年荒”的唱词是编出来的,是江 南的移迁来的大户想回老家唱出来的。我们后人对先人,应 该有客观的、公正的评价才对。这才是尊重历史。 在文化大革命那个年代,人都麻木了几近疯狂。“破四旧, 立四新”才是当时的最时髦的语言。记得上世纪六十年代初 期的春天,父母亲带着我们兄妹去中都城玩,东南角还有一个 小宝塔。当地人都讲此地是县城。后来(1964年)老师又带着 我们去西城墙边看民兵射击大比武,在废中都皇城兜了一 圈。说同学们:我们就算是在县城春游了。王健英老师讲课 我才明白,原来这里是天下闻名的皇故城。再查阅一下历史 档案,在清朝康熙六年(1667 年),凤阳县治从今天的山后街 (现在府城镇山后村所在地)移到此地,故称为县城。凤阳乡 间曾流传一个故事:讲刘伯温在凤阳县(县衙驻山后街)做知 县,当地人称其为宛平县知县。意思是说未搬家前的凤阳县 城就像北京城边的宛平县城。 在我心目想象中:遥远的明代中都城环境应该是:吊桥外 护城河水碧波荡漾,树荫下老人休息孩子玩耍,年轻人牵着牛 扛着犁去劳作,妇女在家洗衣做饭。城内办公正常有序,儒学 院内书声琅琅,一派祥和平安气象。 我心中的中都城 ◎ 张建人 4 2019 7 24 日 星期三 chuzhouribao fengyang xinwen 凤阳新闻 凤阳新闻 凤阳新闻 凤阳新闻 凤阳新闻 凤阳新闻 凤阳新闻 凤阳新闻 凤阳新闻 凤阳新闻 凤阳新闻 凤阳新闻 凤阳新闻 凤阳新闻 凤阳新闻 凤阳新闻 凤阳新闻 凤阳新闻 凤阳新闻 凤阳新闻 凤阳新闻 凤阳新闻 凤阳新闻 凤阳新闻 凤阳新闻 凤阳新闻 凤阳新闻 凤阳新闻 凤阳新闻 凤阳新闻 凤阳新闻 责任编辑 责任编辑陈园园 陈园园 投稿邮箱 投稿邮箱fyxwfk@ fyxwfk@163 163.com .com 故乡虽在北方,但由于靠河,也种植水稻。秋风拂过,稻浪 滚滚,农人们挥动镰刀收割水稻,辛苦着也喜悦着。忙完秋收, 稻谷归仓,清闲的冬日渐渐来临了。 冬日里的田野和乡村有点萧瑟,失去了往日里的色彩。这 时节,故乡村庄里家家户户院落里都堆满了晒干的稻草,它们 是农人们生火做饭的燃料。八十年代中期乡村人依旧被贫穷 笼罩着,即使是清闲冬日,人们也在寻思着挣钱的门路。不知 谁家带来信息,那些生火做饭的稻草可以加工成草帘子,可以 变废为宝,卖钱增加收入。据说当时城市工地大搞建设,需要 收购很多稻草帘来保护新建的墙壁、新铺的路面。消息不胫而 走,村民们纷纷仿效学习,于是整个村子掀起了人工编织草帘 的热潮。 村民们将编织草帘叫做“打草帘”,自家的院子便是“打草 帘”的阵地。制作草帘前首先要做好准备工作,除了整理好的 稻草,还需要一些大铁钉和大量塑料绳。选好场地,按照草帘 的定制长度,上下对称在地上分别砸入七八个大铁钉,大铁钉 之间的间距大约有半尺左右。将长长的塑料绳顺着大铁钉顺 时针或者逆时针围绕,上下对齐绷直,紧贴地面,七八条“纵线” 便呈现在人们的面前。然后在上方铁钉上再各绑一条塑料绳, 作为“活线”,所有的准备便算完成了。 “打草帘”开始时,人们需蹲下或半跪着,两手配合完成制 作。人们一手各抓一把齐整的稻草,头对头相互叠压在纵的塑 料绳上,然后拽动活线让其与纵线缠绕,用力拉动活线,松散的 稻草便被绳线结实固定捆绑在一起。抓稻草,绳线缠绕,一次、 十次、百次,这样的动作要不断重复,直至 编织完成。当稻草编织到下方铁钉处时, 人们便结上死扣,用剪刀剪断多余的塑料 绳,稻草帘便算制作完毕。 手工“打草帘”程序并不复杂,但它是 个功夫活儿,很费时费力。编织一个稻草 帘大约需要半小时左右,人们往往连续制作七八个才会休息。 长时间的弯腰伏背劳作,往往让人腰酸背痛;而且稻草的摩擦 和塑料绳的拉拽,对手的损害极为严重,常见其青肿开裂,乡民 在冬日苦不堪言。 打草帘也是个细致活儿,来不得半点大意。当时草帘收购 方要求较高,制作的成品要求上下齐整,毛毛剌剌拒收。“打草 帘”要慢慢整理稻草,仔细地捆绑线绳,注意观察上下对称,戒 除心浮气躁、急功近利。“打草帘”的主力是村里的妇女们,她们 的吃苦耐劳和细心智慧值得称赞。男人们参与“打草帘”的相 对较少,一是因为不屑,二是没有妇女们那种耐心。 其实打草帘真赚不了多少钱,一个草帘才卖四五毛,而且 买家高傲苛刻。由于供大于求,没有人来村里收购,村民们只 得四处寻找买家。后来村里诞生了“中间人”,有偿帮忙联系介 绍买家,条件是卖掉一个草帘送给他一两米。每家每户编织的 草帘都堆积如小山,为尽快卖掉,村民们抛弃成见,与中间人纷 纷合作。找到买家,还要主动给人家送货。一辆人力架子车, 捆绑好上百个草帘,看着心悬,人们使出蛮力,步履蹒跚一步步 走向远方。 “打草帘”是故乡人为改变贫穷落后地奋力挣扎,“打草帘” 是故乡人在国家经济搞活后地努力尝试,它记录着农人的艰 辛,见证着乡村的缓慢改变,镌刻着时代的烙印。时光荏苒,昔 日人工“打草帘”的岁月一去不返,但它却永远在乡民记忆的长 河里缓缓流淌! 回忆 回忆 打草帘 打草帘 的岁月 的岁月 惠军明 惠军明 云海 云海 朱维林 朱维林 “砰砰—”“起来了,下田了!” 母亲在门外叫了一声,就脚步忙乱地离去。一会儿, 听到谷场上,母亲翻晒稻谷的声音。 正是双抢大忙季节,早稻收割了,栽晚稻秧。我迷蒙 着睁开眼睛,窗外,骄阳似火,院墙头上丝瓜花绽开着黄灿 灿的笑脸,我翻了个身,感觉腰酸背痛的,疲惫地又闭上了 眼。 这是一个难熬的苦夏,从走出考场的那一刻起,就一 直在焦虑不安中度过,心里一遍一遍估算着各门功课的分 数。全对的题总共能得多少分,错了的题,错到那一步了, 会给分吗?给多少分?最让我不能原谅的,有的题感觉并 不难,却偏偏做错了。这个决定人生命运的高考,我却如 此地粗心大意。如果我再细心一点,如果我再检查一遍, 如果……可是,这世上根本没有如果,更没有卖后悔药的。 父亲母亲从来不问我考试的事,好像压根儿就没有这 档子事。父亲一早去上班,只有晚上,一家人在外面乘凉 时,偶尔说一说,干什么事好,是进乡办厂上班,还是学一 门手艺?父亲说的这些,我一点兴趣也没有,有时心里还 会反感。 一天,父亲去县里参加业务培训,回来时,竟买了一本 裁剪书。拿到我面前,叫我有时间看看,挺不错的。不知 怎么了,我非常生气,叫了一声,我不学缝纫,就跑回自己 房里。 每天,母亲都叫我和她一道下地干农活。七、八月正 是农活紧忙之时,豆类除草,摘拾棉花,插秧割稻。每天, 天蒙蒙亮,我还在睡梦里,就叫醒我一起下地。晚上,有时 天大黑了才回家。其实,我干农活很糟糕,但母亲从没有 责备我。比如,给黄豆苗除草,母亲总是和我在一个墒里, 我只锄三分之一,还远远甩在母亲后面,有时还会不小心 锄去黄豆苗,母亲只是叫我别急,时不时地伸过锄头,三下 五除二,我就和她齐平了。哪里来这么多的草,锄也锄不 尽。看着田里的草,似乎比我心里的草还要荒。 “砰—”门开了,母亲站在门口,说了一声“到晚把那 趟秧栽完”,一转身,去院子里挑簸箕。母亲栽秧也是能 手,她边挑秧苗一天栽两趟秧,我专门栽,还手忙脚乱的。 每次栽到田中央,看着后面白花花的水面,发狠似地弯下 腰,快速地栽上几行,直起腰来,却 发现秧苗栽得七扭八拐的,腰也累 得直不起来了。好不容易直起来, 却又弯不下去。母亲看我发急,就 叫我去拔秧苗。 七月,在这种紧紧巴巴的忙碌中过去了。日子迈进八 月,我开始不安起来。那种感觉说不清道不明,不知是盼 时间快一些,还是慢一点。随着时间的推移,显得有些惶 恐了,心底里却带着些许无法言说的绝望。 八月十六号,是一个不寻常的日子。我和母亲在稻田 里除草,父亲破天荒地来到田埂上,做出姿势要下田帮 忙。母亲连连摆手,让父亲回家烧晚饭。我知道,父亲是 去县里开会,没想到回来这么早。我弯下腰,手揪着一簇 绿油油的秧苗,脸却偏向父亲,观察父亲的脸色。老师说 过,八月中旬,录取通知书会陆续下来,我希望从父亲脸上 看到我的希望。但是,非常令我失望,父亲的脸上,在一如 往常的平静中似有隐隐地犹豫。我感觉心在往下沉,往下 沉。 父亲突然说话了:“都别干了,今天早一点回家,我从 县里买了卤菜,今晚好好喝两杯。” 母亲直起腰,看了看西边的太阳,说:“太阳还老高的, 就要喝酒,你先回去。” 父亲停了一会,想了想,忽而,一脸喜色地说:“丫头考 上了!本来我想再考验她一下,想想,还是不忍心。” “丫头考上了!”这句话犹如一味兴奋剂,一扫重压在 我心里的阴霾。我一激动,身体一跃,没想到两只脚插在 秧田里,一个趔趄,坐秧田里了……我疯狂地站起来,不顾 满身泥和水,手舞足蹈着跑向父亲,脚下的泥水唏哩哗啦 地乱溅。我的泪水,比汗水还多。 以我平时的成绩,我高考的分数并不理想,但总归是 走进了大学校门,脱离了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 多少年来,每每学子们走出考场,望眼欲穿,等待录取 通知书的日子里,我都会情不自禁地想起那个苦夏,那个 在父母磨炼下,逐渐成长的苦夏。有时候,我想,如果我没 有被录取,我是不是顺理成章地跟着母亲日出而作,日落 而歇?还是按照父亲的安排,学习缝纫手艺? 但是不管如何,我都会有我的生活。再想想,当下的 学子们,不也一样吗? 高考是条路。就业是条路。无论哪条路,只要奋斗 了,都是路。 那个远去的夏天 杨丽琴 杨丽琴 我们就这么悠然地走着,犹如秋天 清瘦的词,在山路上凌乱的踩着秋色, 也不在乎济水的细腰如何扭动,只管迎 着草木,放任所有的情素。 诗人们不再虔诚,怀揣一份佛心眺 望众生。古树参天,笨槐终于在此刻占 山为王,成为南山最老的隐士。此刻, 我们都打开自己许愿,花朵们一律地吉 祥,草药们一律地平安。 山路蜿蜒,可以用所有的森林,所 有的悠然、友爱,还有诗词,修造心中的 圣殿,修造它们埋没的寓意。一切都不 管了,尽管恣意地放纵自己。 野草和松蒿领着风站在前面,它们 列队的姿势一再地拖延,不如野酸枣, 也不如那些柿子,在大白天还打着灯笼。我想点亮歌谣, 更想点亮秋天清瘦的词,而我们的长者,悠然的步子和树 叶一起怀念风景,让它们和云朵一样在臆想中透明。 山可以让我们释怀,水可以让我们柔软,天可以让我 们坦荡,山路上所有的欢欣,都随收割过的庄稼地荡漾。 它们都贴在犁铧身上,混杂着泥土和草香,让虫鸣四处铺 张。 我说,让所有的名词都迎风开花…… 山野烂漫,山里的秋,在岁月深处茂盛,诗词里所有的 野果,还有野花之上应运而生的蝴蝶,在悠然中失宠,落英 缤纷,满山的绿色楚楚地越过山路,和我们一起散步。 悠然花开,那一份静,没有了行侠仗义。 也是,一群文人,在岁月深处,所有的形容,越发地浮 华散尽,越发地卑微,用草木的本心滋长各自的单纯和洁 净。 虫鸣在泥土的暖意里老练地把山路画得远之又远,让 女诗人的高跟踩不到诗经的古韵,那一株叫做车前子的药 草,还没有从黄昏的老酒中醒来,它站在那,等着下玄月把 山里的红涂在碎花布的草叶之上。 我说,悠然是花朵们唯一的蕊,内心殷实,外表雍华。 石头之上,一棵植物的的愉悦,凝结出五颜六色的果 实。悠然中,那些散落在深山里的龙葵、苍耳、泥胡、马唐、 葎草、益母、地黄、蛇莓,知名的,不知名的,犹如一场盛大 的虚无,一切归于自然。作为南山的封皮,它们悠然之心 尚存。 由着我们的夜里,金黄的叶子乘着风把月色驮回来, 路灯一朵一朵地开,我们的江湖被你的雨点素抹了。 暑假里,在城里的空调房安静度假,但只要父亲一句 “回来掰玉米”,我便马不停蹄地携妻带女赶回老家,参与 到农村掰玉米队伍中。 这里所说的“掰玉米”,严格意义上讲是“掰”老玉米, 就是把成熟的玉米搬运回家,贮藏在农家粮仓里。 掰玉米之前要刮玉米叶子。玉米叶子晒干后作为耕 牛冬天的食物。 玉米刮完叶子等待搬运回家的这段时间,农民们晚上 总要去地里巡查。半年的辛苦劳作马上就迎来丰收,他们 生怕有些手脚不干净的人偷玉米。 掰玉米回家是要等待时机的。农民们很希望来几个 大太阳,将玉米棒子狠狠地晒一下,尽可能将其水分挤掉 一些,一是掰玉米时少费点劳力,二是便于更快地贮藏。 农民们先是抽时间撕开玉米棒子的上端,用拇指指甲抠抠 玉米以此判断玉米是否真正成熟;假如周围其他家的玉米 都掰完了,你也不得不将自己家的玉米掰回家,因为只剩 下一家的玉米,很容易引起小偷的注意,所以趁早搬运回 家才是硬道理。 搬运玉米的工具一般有箩筐和背篓。箩筐用于家中 的男人。一挑箩筐玉米少说也有一百二十斤,但担在男人 的肩上依然轻松自在。背篓则为女人或者孩子搬运玉米 的工具,毕竟女人孩子的力气无法与男人相比。在农村, 男人永远是家中的顶梁柱。掰玉米是很辛苦的事情,不管 箩筐中还是背篓里,总是见缝插针地塞满玉米棒子,加之 天气炎热,搬运一趟玉米回家,整个人衣服裤子全部湿透, 但农民们毫不懈怠,他们要趁大好的天气早点搬运玉米回 家,要是下几天雨,玉米就会腐烂在地里。 掰玉米这几天,家里大人小孩几乎都要参与到这项劳 动中。小孩和老人留在家中撕玉米。撕玉米也是很有讲 究的。掰玉米是个抢时间的农活,掰回家的玉米不可能一 下晒干,所以,农民们在撕玉米时一般做两种准备。把那 些短小的玉米棒子玉米壳撕掉完,将玉米棒子一丝不挂地 掷于箩筐或者背篓里,再运到石地坝或者簸箕里晒干,晚 上乘凉的时候,一家人齐上阵就将棒子的玉米颗粒掰下 来,再在太阳底下晒上几天就可以装入粮仓里;而那些长 得粗大的玉米棒子则撕掉几匹壳子后,将其壳留下,然后, 将它们悬挂于家中的柱子上,等到寒冬腊月的农闲时节, 再将其取下,这时玉米早已风干,玉米颗粒便可以直接入 粮仓。 掰玉米的过程繁琐、辛劳。在我国广大的农村,玉米 和稻谷一起,支撑起农民们的一日三餐,填饱了农民们的 肚皮。 掰玉米回家 徐成文

我心中的中都城 - Chuzhou.cnszbk.chuzhou.cn/fyxw/page/101/2019-07/24/A04/20190724A04_pdf.pdf · 的夜里,便总是梦到故乡的那几个大水坑。 小时候,夏天的雨水似乎总是很大,每年入夏后总是要下

  • Upload
    others

  • View
    6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已到知天命之年的我,最近几年,一到夏天,尤其是在下雨的夜里,便总是梦到故乡的那几个大水坑。

小时候,夏天的雨水似乎总是很大,每年入夏后总是要下几场大雨:雨是青蛙们的节日,雨越大,它们叫得越欢实。特别是在雨后,此起彼伏的大合唱似乎能让人们感受到小生命们的力量。

梦中的影像确实就是我童年时在家乡看到、听到的,那应该是二十多年前的故乡:优雅而封闭,亲切而悠远。

村南面那几个大水坑,水坑周围其实都是有房屋的,所以它们应该算作村子的一部分,只是位置靠南面而已。在我的眼里,倒是可以称之为水乡。

在我们家老屋前后,就各有一个水坑。我一直不明白,在乡亲们那里,大家管水坑叫做水清,我不知道这个“清”字对不对,反正读音是没有问题的。

仲夏时节,里面的水总是满满的,而水其实并不是很深,最深处大约也不过两米。会游泳(故乡叫做洗澡)的孩子们,总是在每天的下午,由大人陪着下坑洗澡。大人们静静地坐在树荫里,掴着大蒲扇,看着自己的孩子在水里打扑腾。这可是老年间传承下来的规矩:不论孩子水性多好,必须有大人陪着来。据说大坑里是都有大鱼的,如果孩子独自洗澡,是会有危险的。而到了晚间,大坑里会传出来女人们的嬉笑声,那是劳作了一天的她们在享受清凉。

大坑里的水很清,男人们便自会舍远求近,在家门口担水,

自然不会再跑到村子中央的那口甜水井去费力挑水了。忆往昔,一幕一幕就在眼前,但这些确实都是二十多

年前的场景了。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末开始,故乡的面貌逐渐发生了

一系列的变化:有了大大小小的加工作坊,房子越盖越大越高、越气派,用上了自来水,这使得挑水变成了一项技术

活,年轻的孩子们根本就不会了。而那些已经成为乡亲们祖祖辈辈和谐共生的大坑们,都无情地被黄土垫了起来:或者成了宅基地,或者成了工厂,或者成了原料堆积地。但无论用作什么,反正水坑们是都消失了,青蛙们多么悲哀呀。

这些事情都是乡下的堂弟在最近的十来年里,写信或打电话告诉我的,每年我们哥俩总要在电话里长谈几次,谈故乡的变迁,谈老人和孩子们的状况,也谈各自对这个世界的感受。近几年,他总是希望让我带着爸妈去老家看看,说现在的乡下和以前比较有了天翻地覆的大变化:吃穿不愁,孩子们受的教育也好了许多,一些有条件的家长都把自己的宝贝送到县城里的中小学去读书。好房好车随处可见,就连厕所也变成了城里的那个样子,而不是像我们小时候的臭烘烘的旱厕了。而且据说很快就要开始新农村建设,要在村西头建一片大高楼,让村民们搬到那里去住,真正过上如城里人一般的生活。

看得出来,堂弟对自己未来的生活充满着热情和渴望。在他的描述中,我能感觉得到故乡的巨变。这变化是一种趋势,人人都想过上好日子舒服日子,这一点肯定是好的。

但,我总是忘不了那些个大水坑,那些个雨夜里的蛙鸣,那些个在水中乱闹的孩子们……

有人说,一个人开始怀旧,就说明他老了。我也不知道我是不是确实开始老了,但我确实开始怀旧了。

难忘家乡水◎ 刘荣昌

中都城,是凤阳人的骄傲,也是遗憾之地、伤心之地说到骄傲,它曾是古时候华夏大地的“三都之一”,说到遗憾和伤心,是它未建成就中途夭折。先是被拆去建其它,后又被起义军破坏。抗日战间,日本人又掠夺拆墙。史无前例的

“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更让中都城走到了生命的尽头。

我们这个年龄的人们,也去南城墙上拾过城砖,看着大人一车、一车把中都城墙砖拉走。文革时,凤阳的城砖卖到江南,卖到上海,一毛钱一块整的城砖。我小时候一个好朋友,就是扒城砖被砸死的。在凤阳县城周围,许多学校的教室、村民大队部、农民的住房、厕所、甚至后来高等教育部“”五七干校“”各个连队的校舍宿舍,都是扒中都城城墙砖建起来的。还有金水桥畔的的白色大理石和浮雕都被拆去做河道上的桥和铺垫物。我在亮甲岗插队的地方,几个壕沟

和小河曲上就是用此物垫在两个壕沟之间,方便农户挑把子的。

1975 年春,我们的历史老师(南京大学历史系 1958 届毕业生葛爱民)邀请明史专家、高等教育部下属的人民教育出版社王健英老师到凤阳师范学校我们上课时,几次讲到中都城。现在回过头看,对中都城破坏当数今人,当数“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那几年。王老师用浅黄色的帆布包装着中都城琉璃瓦和碎石,满怀深情、如数家珍讲中都城的历史和他呕心沥血写的《中都城考》。趁下课的机会,我询问老人家和他搭讪。觉得他真是一个好老头,比我父亲要大十几岁。知识真是渊博!王老师讲到朱元璋是一个了不起的人物,是凤阳人的骄傲,讲古代史学家李贽曾经评价朱元璋是“万古之一帝”称秦始皇则是“千古之一帝”。别看朱元璋只是一个小行僧,小要饭的,但他有智慧有思想会用人。群雄角逐打败陈友谅

和张士诚就是最好的例子。由于凤阳地处江淮,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差发展也慢,后人不能把凤阳的落后都归罪于他。

“说凤阳,道凤阳,十年倒有九年荒”的唱词是编出来的,是江南的移迁来的大户想回老家唱出来的。我们后人对先人,应该有客观的、公正的评价才对。这才是尊重历史。

在文化大革命那个年代,人都麻木了几近疯狂。“破四旧,立四新”才是当时的最时髦的语言。记得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期的春天,父母亲带着我们兄妹去中都城玩,东南角还有一个小宝塔。当地人都讲此地是县城。后来(1964年)老师又带着我们去西城墙边看民兵射击大比武,在废中都皇城兜了一圈。说同学们:我们就算是在县城春游了。王健英老师讲课我才明白,原来这里是天下闻名的皇故城。再查阅一下历史档案,在清朝康熙六年(1667 年),凤阳县治从今天的山后街

(现在府城镇山后村所在地)移到此地,故称为县城。凤阳乡间曾流传一个故事:讲刘伯温在凤阳县(县衙驻山后街)做知县,当地人称其为宛平县知县。意思是说未搬家前的凤阳县城就像北京城边的宛平县城。

在我心目想象中:遥远的明代中都城环境应该是:吊桥外护城河水碧波荡漾,树荫下老人休息孩子玩耍,年轻人牵着牛扛着犁去劳作,妇女在家洗衣做饭。城内办公正常有序,儒学院内书声琅琅,一派祥和平安气象。

我心中的中都城◎ 张建人

42019年7月24日 星期三

副 刊chuzhouribao fengyang xinwen

凤阳新闻凤阳新闻凤阳新闻凤阳新闻凤阳新闻凤阳新闻凤阳新闻凤阳新闻凤阳新闻凤阳新闻凤阳新闻凤阳新闻凤阳新闻凤阳新闻凤阳新闻凤阳新闻凤阳新闻凤阳新闻凤阳新闻凤阳新闻凤阳新闻凤阳新闻凤阳新闻凤阳新闻凤阳新闻凤阳新闻凤阳新闻凤阳新闻凤阳新闻凤阳新闻凤阳新闻责任编辑责任编辑::陈园园陈园园 投稿邮箱投稿邮箱::fyxwfk@[email protected] 建建

设设

生生

态态

文文

明明

是是

中中

华华

民民

族族

永永

续续

发发

展展

的的

千千

年年

大大

计计

故乡虽在北方,但由于靠河,也种植水稻。秋风拂过,稻浪滚滚,农人们挥动镰刀收割水稻,辛苦着也喜悦着。忙完秋收,稻谷归仓,清闲的冬日渐渐来临了。

冬日里的田野和乡村有点萧瑟,失去了往日里的色彩。这时节,故乡村庄里家家户户院落里都堆满了晒干的稻草,它们是农人们生火做饭的燃料。八十年代中期乡村人依旧被贫穷笼罩着,即使是清闲冬日,人们也在寻思着挣钱的门路。不知谁家带来信息,那些生火做饭的稻草可以加工成草帘子,可以变废为宝,卖钱增加收入。据说当时城市工地大搞建设,需要收购很多稻草帘来保护新建的墙壁、新铺的路面。消息不胫而走,村民们纷纷仿效学习,于是整个村子掀起了人工编织草帘的热潮。

村民们将编织草帘叫做“打草帘”,自家的院子便是“打草帘”的阵地。制作草帘前首先要做好准备工作,除了整理好的稻草,还需要一些大铁钉和大量塑料绳。选好场地,按照草帘的定制长度,上下对称在地上分别砸入七八个大铁钉,大铁钉之间的间距大约有半尺左右。将长长的塑料绳顺着大铁钉顺时针或者逆时针围绕,上下对齐绷直,紧贴地面,七八条“纵线”便呈现在人们的面前。然后在上方铁钉上再各绑一条塑料绳,作为“活线”,所有的准备便算完成了。

“打草帘”开始时,人们需蹲下或半跪着,两手配合完成制作。人们一手各抓一把齐整的稻草,头对头相互叠压在纵的塑料绳上,然后拽动活线让其与纵线缠绕,用力拉动活线,松散的稻草便被绳线结实固定捆绑在一起。抓稻草,绳线缠绕,一次、

十次、百次,这样的动作要不断重复,直至编织完成。当稻草编织到下方铁钉处时,人们便结上死扣,用剪刀剪断多余的塑料绳,稻草帘便算制作完毕。

手工“打草帘”程序并不复杂,但它是个功夫活儿,很费时费力。编织一个稻草

帘大约需要半小时左右,人们往往连续制作七八个才会休息。长时间的弯腰伏背劳作,往往让人腰酸背痛;而且稻草的摩擦和塑料绳的拉拽,对手的损害极为严重,常见其青肿开裂,乡民在冬日苦不堪言。

打草帘也是个细致活儿,来不得半点大意。当时草帘收购方要求较高,制作的成品要求上下齐整,毛毛剌剌拒收。“打草帘”要慢慢整理稻草,仔细地捆绑线绳,注意观察上下对称,戒除心浮气躁、急功近利。“打草帘”的主力是村里的妇女们,她们的吃苦耐劳和细心智慧值得称赞。男人们参与“打草帘”的相对较少,一是因为不屑,二是没有妇女们那种耐心。

其实打草帘真赚不了多少钱,一个草帘才卖四五毛,而且买家高傲苛刻。由于供大于求,没有人来村里收购,村民们只得四处寻找买家。后来村里诞生了“中间人”,有偿帮忙联系介绍买家,条件是卖掉一个草帘送给他一两米。每家每户编织的草帘都堆积如小山,为尽快卖掉,村民们抛弃成见,与中间人纷纷合作。找到买家,还要主动给人家送货。一辆人力架子车,捆绑好上百个草帘,看着心悬,人们使出蛮力,步履蹒跚一步步走向远方。

“打草帘”是故乡人为改变贫穷落后地奋力挣扎,“打草帘”是故乡人在国家经济搞活后地努力尝试,它记录着农人的艰辛,见证着乡村的缓慢改变,镌刻着时代的烙印。时光荏苒,昔日人工“打草帘”的岁月一去不返,但它却永远在乡民记忆的长河里缓缓流淌!

回忆回忆““打草帘打草帘””的岁月的岁月◎◎ 惠军明惠军明

云海云海 ◎◎ 朱维林朱维林 摄摄

“砰砰——”“起来了,下田了!”母亲在门外叫了一声,就脚步忙乱地离去。一会儿,

听到谷场上,母亲翻晒稻谷的声音。正是双抢大忙季节,早稻收割了,栽晚稻秧。我迷蒙

着睁开眼睛,窗外,骄阳似火,院墙头上丝瓜花绽开着黄灿灿的笑脸,我翻了个身,感觉腰酸背痛的,疲惫地又闭上了眼。

这是一个难熬的苦夏,从走出考场的那一刻起,就一直在焦虑不安中度过,心里一遍一遍估算着各门功课的分数。全对的题总共能得多少分,错了的题,错到那一步了,会给分吗?给多少分?最让我不能原谅的,有的题感觉并不难,却偏偏做错了。这个决定人生命运的高考,我却如此地粗心大意。如果我再细心一点,如果我再检查一遍,如果……可是,这世上根本没有如果,更没有卖后悔药的。

父亲母亲从来不问我考试的事,好像压根儿就没有这档子事。父亲一早去上班,只有晚上,一家人在外面乘凉时,偶尔说一说,干什么事好,是进乡办厂上班,还是学一门手艺?父亲说的这些,我一点兴趣也没有,有时心里还会反感。

一天,父亲去县里参加业务培训,回来时,竟买了一本裁剪书。拿到我面前,叫我有时间看看,挺不错的。不知怎么了,我非常生气,叫了一声,我不学缝纫,就跑回自己房里。

每天,母亲都叫我和她一道下地干农活。七、八月正是农活紧忙之时,豆类除草,摘拾棉花,插秧割稻。每天,天蒙蒙亮,我还在睡梦里,就叫醒我一起下地。晚上,有时天大黑了才回家。其实,我干农活很糟糕,但母亲从没有责备我。比如,给黄豆苗除草,母亲总是和我在一个墒里,我只锄三分之一,还远远甩在母亲后面,有时还会不小心锄去黄豆苗,母亲只是叫我别急,时不时地伸过锄头,三下五除二,我就和她齐平了。哪里来这么多的草,锄也锄不尽。看着田里的草,似乎比我心里的草还要荒。

“砰——”门开了,母亲站在门口,说了一声“到晚把那趟秧栽完”,一转身,去院子里挑簸箕。母亲栽秧也是能手,她边挑秧苗一天栽两趟秧,我专门栽,还手忙脚乱的。每次栽到田中央,看着后面白花花的水面,发狠似地弯下

腰,快速地栽上几行,直起腰来,却发现秧苗栽得七扭八拐的,腰也累得直不起来了。好不容易直起来,却又弯不下去。母亲看我发急,就叫我去拔秧苗。

七月,在这种紧紧巴巴的忙碌中过去了。日子迈进八月,我开始不安起来。那种感觉说不清道不明,不知是盼时间快一些,还是慢一点。随着时间的推移,显得有些惶恐了,心底里却带着些许无法言说的绝望。

八月十六号,是一个不寻常的日子。我和母亲在稻田里除草,父亲破天荒地来到田埂上,做出姿势要下田帮忙。母亲连连摆手,让父亲回家烧晚饭。我知道,父亲是去县里开会,没想到回来这么早。我弯下腰,手揪着一簇绿油油的秧苗,脸却偏向父亲,观察父亲的脸色。老师说过,八月中旬,录取通知书会陆续下来,我希望从父亲脸上看到我的希望。但是,非常令我失望,父亲的脸上,在一如往常的平静中似有隐隐地犹豫。我感觉心在往下沉,往下沉。

父亲突然说话了:“都别干了,今天早一点回家,我从县里买了卤菜,今晚好好喝两杯。”

母亲直起腰,看了看西边的太阳,说:“太阳还老高的,就要喝酒,你先回去。”

父亲停了一会,想了想,忽而,一脸喜色地说:“丫头考上了!本来我想再考验她一下,想想,还是不忍心。”

“丫头考上了!”这句话犹如一味兴奋剂,一扫重压在我心里的阴霾。我一激动,身体一跃,没想到两只脚插在秧田里,一个趔趄,坐秧田里了……我疯狂地站起来,不顾满身泥和水,手舞足蹈着跑向父亲,脚下的泥水唏哩哗啦地乱溅。我的泪水,比汗水还多。

以我平时的成绩,我高考的分数并不理想,但总归是走进了大学校门,脱离了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

多少年来,每每学子们走出考场,望眼欲穿,等待录取通知书的日子里,我都会情不自禁地想起那个苦夏,那个在父母磨炼下,逐渐成长的苦夏。有时候,我想,如果我没有被录取,我是不是顺理成章地跟着母亲日出而作,日落而歇?还是按照父亲的安排,学习缝纫手艺?

但是不管如何,我都会有我的生活。再想想,当下的学子们,不也一样吗?

高考是条路。就业是条路。无论哪条路,只要奋斗了,都是路。

那个远去的夏天◎ 杨丽琴杨丽琴

我们就这么悠然地走着,犹如秋天清瘦的词,在山路上凌乱的踩着秋色,也不在乎济水的细腰如何扭动,只管迎着草木,放任所有的情素。

诗人们不再虔诚,怀揣一份佛心眺望众生。古树参天,笨槐终于在此刻占山为王,成为南山最老的隐士。此刻,我们都打开自己许愿,花朵们一律地吉祥,草药们一律地平安。

山路蜿蜒,可以用所有的森林,所有的悠然、友爱,还有诗词,修造心中的圣殿,修造它们埋没的寓意。一切都不管了,尽管恣意地放纵自己。

野草和松蒿领着风站在前面,它们列队的姿势一再地拖延,不如野酸枣,

也不如那些柿子,在大白天还打着灯笼。我想点亮歌谣,更想点亮秋天清瘦的词,而我们的长者,悠然的步子和树叶一起怀念风景,让它们和云朵一样在臆想中透明。

山可以让我们释怀,水可以让我们柔软,天可以让我们坦荡,山路上所有的欢欣,都随收割过的庄稼地荡漾。它们都贴在犁铧身上,混杂着泥土和草香,让虫鸣四处铺

张。我说,让所有的名词都迎风开花……山野烂漫,山里的秋,在岁月深处茂盛,诗词里所有的

野果,还有野花之上应运而生的蝴蝶,在悠然中失宠,落英缤纷,满山的绿色楚楚地越过山路,和我们一起散步。

悠然花开,那一份静,没有了行侠仗义。也是,一群文人,在岁月深处,所有的形容,越发地浮

华散尽,越发地卑微,用草木的本心滋长各自的单纯和洁净。

虫鸣在泥土的暖意里老练地把山路画得远之又远,让女诗人的高跟踩不到诗经的古韵,那一株叫做车前子的药草,还没有从黄昏的老酒中醒来,它站在那,等着下玄月把山里的红涂在碎花布的草叶之上。

我说,悠然是花朵们唯一的蕊,内心殷实,外表雍华。石头之上,一棵植物的的愉悦,凝结出五颜六色的果

实。悠然中,那些散落在深山里的龙葵、苍耳、泥胡、马唐、葎草、益母、地黄、蛇莓,知名的,不知名的,犹如一场盛大的虚无,一切归于自然。作为南山的封皮,它们悠然之心尚存。

由着我们的夜里,金黄的叶子乘着风把月色驮回来,路灯一朵一朵地开,我们的江湖被你的雨点素抹了。

◎◎

潘新日

潘新日

暑假里,在城里的空调房安静度假,但只要父亲一句“回来掰玉米”,我便马不停蹄地携妻带女赶回老家,参与到农村掰玉米队伍中。

这里所说的“掰玉米”,严格意义上讲是“掰”老玉米,就是把成熟的玉米搬运回家,贮藏在农家粮仓里。

掰玉米之前要刮玉米叶子。玉米叶子晒干后作为耕牛冬天的食物。

玉米刮完叶子等待搬运回家的这段时间,农民们晚上总要去地里巡查。半年的辛苦劳作马上就迎来丰收,他们生怕有些手脚不干净的人偷玉米。

掰玉米回家是要等待时机的。农民们很希望来几个大太阳,将玉米棒子狠狠地晒一下,尽可能将其水分挤掉一些,一是掰玉米时少费点劳力,二是便于更快地贮藏。农民们先是抽时间撕开玉米棒子的上端,用拇指指甲抠抠玉米以此判断玉米是否真正成熟;假如周围其他家的玉米都掰完了,你也不得不将自己家的玉米掰回家,因为只剩下一家的玉米,很容易引起小偷的注意,所以趁早搬运回家才是硬道理。

搬运玉米的工具一般有箩筐和背篓。箩筐用于家中

的男人。一挑箩筐玉米少说也有一百二十斤,但担在男人的肩上依然轻松自在。背篓则为女人或者孩子搬运玉米的工具,毕竟女人孩子的力气无法与男人相比。在农村,男人永远是家中的顶梁柱。掰玉米是很辛苦的事情,不管箩筐中还是背篓里,总是见缝插针地塞满玉米棒子,加之天气炎热,搬运一趟玉米回家,整个人衣服裤子全部湿透,但农民们毫不懈怠,他们要趁大好的天气早点搬运玉米回家,要是下几天雨,玉米就会腐烂在地里。

掰玉米这几天,家里大人小孩几乎都要参与到这项劳动中。小孩和老人留在家中撕玉米。撕玉米也是很有讲究的。掰玉米是个抢时间的农活,掰回家的玉米不可能一下晒干,所以,农民们在撕玉米时一般做两种准备。把那些短小的玉米棒子玉米壳撕掉完,将玉米棒子一丝不挂地掷于箩筐或者背篓里,再运到石地坝或者簸箕里晒干,晚上乘凉的时候,一家人齐上阵就将棒子的玉米颗粒掰下来,再在太阳底下晒上几天就可以装入粮仓里;而那些长得粗大的玉米棒子则撕掉几匹壳子后,将其壳留下,然后,将它们悬挂于家中的柱子上,等到寒冬腊月的农闲时节,再将其取下,这时玉米早已风干,玉米颗粒便可以直接入粮仓。

掰玉米的过程繁琐、辛劳。在我国广大的农村,玉米和稻谷一起,支撑起农民们的一日三餐,填饱了农民们的肚皮。

掰玉米回家◎ 徐成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