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
20

之情形與其相關因素研究web.ntnu.edu.tw/~tonylee/paper/... · places with deviant peers, school performance, gender, family factor.The study finding can provide evidence

  • Upload
    others

  • View
    9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之情形與其相關因素研究web.ntnu.edu.tw/~tonylee/paper/... · places with deviant peers, school performance, gender, family factor.The study finding can provide evidence

專題論文

收稿日期: 2012月/7修訂白期: 2013/3/1 4 接受日期: 20日/3/14

高中職夜校學生進出高風險場所

之情形與其相關因素研究

董巧玲碩士生、李忠賢教授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健康促進與衛生教育學系

摘要

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討高中職夜校學生進出高風險場所之情形與其相關因素研究。本研究

採用班級為單位進行全國高中職夜校的隨機抽樣,共選出 19個班,有757位同學同意參與問

卷調查。本文使用的測量題項包括人口學資料(性別、父母親教育程度、家庭結構)、個人

因素(自我能力戚)、家庭因素(青少年自覺父母對子女的了解)、在校情形、偏差同儕與

進出高風險場所。研究結果發現,男生出入高風險場所高於女生、青少年自覺父母親對子女

的了解愈少,進出高風險場所的機會愈高。出入高風險場所者,他們對學校的看法以抱持著

負面者居多。影響高中職學生進出高風險場所與青少年自覺父母親對子女的了解、在校情形

及接觸偏差同儕上有顯著相關。青少年進出高風險場所的主要預測變項為接觸偏差同儕、在

校情彤、性別、家庭因素。本研究結果可提供學校在設計有關學生偏差行為與出入高風險場

所之教材與學校措施之參考。

關鍵詞:高中職學生、偏差同儕、高風險場所、青少年自覺父母對子女的7 解

44 中等教育第64卷第 1 期

Page 2: 之情形與其相關因素研究web.ntnu.edu.tw/~tonylee/paper/... · places with deviant peers, school performance, gender, family factor.The study finding can provide evidence

高中職夜校學生進出高風險場所之情形與其相關因素研究

Reasons and factors related •o senior high and vocationalschool students' visiting high-叫sk places of

Manuscript re崎ived: Sep 7, 2012 Modified: Mar 14, 2013 Accepted: Mar 14, 20日

Reasons and factors related to seniorhigh and vocational school students'

visiting high-risk places of

Chiao-Ling Tu ng Master student 、 Szu-Hsien

Lee Professor

。 Depar↑men↑ of Health Promotion and Health Educa• ion ,

Na• ional Taiwan Normal University

Abstract

This study aims to investigate the frequency of students in evening high school go to high­

risk places and associated factors. This study employed class as the unit of random se- lection based

on nationwide registered evening school from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A total of 19 classes were

randomly selected and 757 訓dents agreeed to fill in the questionnaire. The questionnaire consisted

of demographics, individual factor (self-competence) , family factor (self-perceived parental

understanding by the juvenile) , school performance, deviant peers and being in high risk places.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found that boys were more likely to be at high risk places than girls; The

little understanding on the youth parents by the juveni峙, the more chance the juvenile would go to

high-risk places. The less parental knowledge and negative attitudes towards schools, students were

more likely to be at high- risk places. Results 台om regress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self-perceived

parental understanding by the juvenile, school performance and deviant peers are significantly

associated with being at high-risk places. The main predictors of young people go to high-risk

places with deviant peers, school performance, gender, family factor.The study finding can provide

evidence in designing curriculum and school regulations to prvent students go to high risk paces.

Keywords: Evening high school students, Deviant peers, High risk places, Self-perceived parental

understanding by the juvenile

March ,2013 Secondary Education 45

Page 3: 之情形與其相關因素研究web.ntnu.edu.tw/~tonylee/paper/... · places with deviant peers, school performance, gender, family factor.The study finding can provide evidence

專題論文

壹、目。口

一、研究動機

青少年是人生重要時期,在成長過程屬

於生理發育到心理成熟的狂飆期,而青少年

的發展受到社會環境快速變遷、價值觀的改

變、次文化的衝擊以及來自家庭、學校、社

會各方面的壓力,造成青少年在心理、生理

及社會價值判斷上產生適應不良的困擾,故

青少年問題,變得更複雜、更嚴重,若不嚴

肅面對與解決,不但有損他們身心健康及正

常發展,更帶給家庭和社會莫大的傷音。

當前青少年問題漸趨增加,許多研究在

探討青少年問題,青少年問題舉凡抽菸、飲

酒、 n爵檳榔、翹課、逃家、賭博、使用非法

藥物問題等,這些問題都涉及他們進出一些

高風險場所所肇使。有研究支持家庭關係、

同儕關係、人格因素與青少年偏差行為間的

關係。但是,卻忽略了偏差行為的養成環

境,對青少年進出高風險場所的了解與關注

都較有限,且目前關於青少年出入高風險場

所行為的研究亦不多,此外,人格因素、家

庭關係、學校關係與青少年進出高風險場所

的關聯為何?影響青少年進出高風險場所的

危險因子與保護因子為何,是本研究要回答

的問題。

貳、文獻探討

一、高風險場所涵意

46 中等教育第64卷第 l 期

「風險 J (risk) 的定義在不同學科有

著不同的見解,如果比較中性地來定義「風

險 J ' r 風險」意指「某些未來事件發生的

可能 J '但是多數學者會偏好以「生活中負

面事件發生的可能性」作為詮釋。現代社會

的風險性質已經有重大的轉變,風險在日

常生活中處處可能發生。德國社會學者Beck

( 1999) 認為「風險」是一種對未來抱持不確

定和可能發生危險的機率,在面對外在社會

環境中的活動場所,即有機會發生問題與危

機。因此,高風險場所的內涵是指某些特定

的社會環境,其產生風險的可能性較高,

需要特別有警覺。根據我國少年福利法第

一十八條,少年(指十二歲以上未滿十八

歲)不得出入酒家、酒吧、酒館(店)、舞

廳(場)特種咖啡茶室及其他足以妨害少年

身心健康之場所。行政院主計處 (2008 )

中華民國青少年經常從事的休閒活動,在

1998年唱K叭f 0.06) 至2002年 (32.03% )

去鐸廳、 PUB (0.05 - 0.06%) ,打電玩、

柏青哥(2.3 一1. 59%) ,明顯可以看出青

少年進出KTV 、舞廳、 PUB有增加趨向;打

電玩、柏青哥是減少的。研究(侯崇文,

1998)指出,青少年出入 KTV 、 PUB舞場

越頻繁者,其偏差行為越明顯,青少年在

KTV 、 PUB舞場內容易看到不少偏差活動。

李景美、黃惠玲、苗迺芳 (2000 )研究亦指

出青少年個人在 KTV 、 PUB舞場內有犯罪活

動,也有抽菸、飲酒、嚼檳榔等不良習性,

也指出暴露在有越多偏差行為者環境中,偏

差行為的發生率會提高。有研究比較喜歡進

Page 4: 之情形與其相關因素研究web.ntnu.edu.tw/~tonylee/paper/... · places with deviant peers, school performance, gender, family factor.The study finding can provide evidence

高中職夜校學生進出高風險場所之情形與其相關因素研究

Reasons and factors related •o senior high and vocationalschool students' visiting high-risk places of

出電動玩具店、KTV 、 MTV 、撞球聞等的

青少年較傾向使用毒品,同時指出青少年

使用毒品的來源或使用情境,就是在娛儡

高風險場所最多(李思賢,2007 ;鄭泰安,

1995)。由上述文獻可知, r常涉及高風險

場所J 是與青少年偏差行為以及使用毒品有

密切關係;處在高風險場所會提高青少年問

題行為或偏差行為,並危害其身心健康,乃

是由多種原因所造成,本文是採用差異接觸

理論以及社會學習理論觀點,探討個人、家

庭、學校因素與進出不良場所之關聯性。以

下針對理論稍微進行說明:

(一)差異接觸理論( Differential

Association Theory)

差異接觸理論是由Sutherland (1939) 提

出的,在犯罪學上通常被歸為「學習理論」

的類別。與社會學習理論一樣,認為偏差行

為(犯罪行為)是經由社會互動中學習得來

的,主要是與個人親密團體的溝通互動過程

中交互學習而來,所學得的包括偏差行為之

態度、動機、驅力、技巧與自我合理化的理

由(周美智, 2001)。依接觸差異理論主要

可以析釋為以下幾點:

l 犯罪行為是在和他人互動的過程中學用

來的結果,一個人若是居住在有犯罪特

質的環境中,犯罪同儕提供環境以讓個

人學習,並對犯罪的信念與行為給予增

強。

2. r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J '犯罪是否發生

的關鍵在於,長久與犯罪團體或偏差行

為的人接觸學習的結果,反之與正派守

法之他人結交,亦有良好的社會化。

3.如果人在該親密團體中所學到的都是犯

罪或偏差行為時,則青少年將以這些「參

考團體」的重要他人瓶,榜樣,因而所作行

為多羊毛社會所不容許的偏差行為;如果

所處的親密團體都是正向積極時,其行

為結果也多半是善的、正向的。

4.不同接觸之學習,隨接觸次數、頻率、

時間長短以及不同強度和先後順序等外

在客觀的因素而有差異。

(二)社會學習理論 (Social Learning

Theory)Bandura的社會認知的理論主張行為的

認知和其他個人因素、環境事件等三者有

交互作用之影響關{系,形成一個三元交互的

因果關係,亦即環境因素、個人對環境的認

知,以及個人行為三者,彼此交互影響,

最後才確定學到的行為(張春興,1996)

Bandura交互決定論中也提到,環境對行為

有影響,甚至產生決定作用的影響,人與環

境是交互決定的;環境中各種外部因素影響

個體行為,例如:社會環境(家中父母親、

朋友、學校同儕)、自然環境(溫度、空

間) ,行為是由作用於個體的環境影響決定

的 (Bandura ' 1986) 0 Bandura也強調人的多

數行為是透過觀察別人的行為和行為的結果

而學得的,依靠觀察學習可以迅速掌握大量

的行為模式;個體能透過嘗試錯誤而習得技

能,試誤性的學習過程是冗長的,有時甚至

具有危險性,除了試誤性的實作學習之外,

如能經由觀察學習更能有效獲得學習,即通

March,2013 Secondary Education 47

Page 5: 之情形與其相關因素研究web.ntnu.edu.tw/~tonylee/paper/... · places with deviant peers, school performance, gender, family factor.The study finding can provide evidence

專題論文

過觀察別人的行為反應及其結果在替代經驗

基礎上產生的學習。綜合上述,人類的行為

反應是透過環境與個人交互作用而獲得的,

也就是在我們所居住的社會環境中學習及模

仿而來的。

根據上述社會學習理論與差異接觸理

論,會影響學生進出高風險場所,進而產生

偏差行為的相關因素,可歸類為個人因素、

家庭因素、在校因素與偏差同儕,分別敘述

如下:

1.個人因素(自我能力感)

除了性別、年齡、智能之外,個人的自

我能力感和自我效能的概念是社會學習理論

特別強調的概念。自我能力感越強,其自尊

較高,﹒同時越是能夠瞭解自身所處的情境,

比較不會發展出非理性、暴力等型態的偏差

行為。有學者以國中生為研究對象,發現自

尊是降低學生偏差行為發生的保護因子(鄭

秀足, 2004) 。男外,高自尊對於從事偏差

行為是一種阻力,擁有高自尊的學生如果執

行偏差行為會破壞自己的成就,而低自尊的

學生從事偏差行為不易失去或引起風險而受

到傷害,因此低自尊者從事偏差行為的可能

性則增加(彭若瑄, 2006) 。

2. 家庭因素(青少年自覺父母對子女的了

解)

在重要親密他人中,父母親扮演重要

角色,青少年與父母間溝通愈良好、情感愈

好,青少年不易產生偏差行為,這是由於父

母親對于女愈了解,知道子女的生活作息及

結交的朋友狀況,父母對子女的關心愈多,

48 中等教育第64卷第 l 期

青少年愈依附父母,愈、會模仿和認同父母的

價值信念及言行舉止,便會發展出遵守規範

的行為。根據內政部統計處 (2004 )指出,

青少年偏差行為的發生與父母親的教育程

度、婚姻關係、是否同住及家庭氣氛等有顯

著的相關。有學者研究指出家庭結構過去一

直是與兒童及青少年偏差行為相提並論,亦

即單親家庭的孩子比較容易產生偏差行為;

逃家青少年家人之間感情不良、互動差,父

母管教方式均偏向較不民主、較權威或放任

之方式(曾設添, 2003) 。青少年與家人互

動不良及管教不當等家庭問題,青少年除了

輾學之外還會出現逃家情況,有研究顯示

逃家青少年,與有逃家經驗的同儕經常出

入網咖、 KTV 、 PUB 、撞球店等高風險場所

有直接關係(廖鳳池、許雅惠、翁令珍,

2003 )

3. 在校因素

隨著青少年的成長發展,學校生活是青

少年階段除了家庭生活以外的第二個生活重

心。學校亦成為青少年時期一個重要的社會

場域,青少年的行為養成依據過去的研究可

發現,學校環境影響青少年的行為有顯著相

關,例如:一項(蔡麗紅等, 201 1)研究結

果顯示,青少年中途報學,比在學更容易有

物質濫用的情況,其原因在好奇愛玩、不喜

歡上學、成績不好、沒人管、上課很無聊、

很討厭老師、同學吸引等因素影響。

4. 偏差同儕

在青少年階段,同儕關係對青少年來

說是重要的。社會學習理論學者( AI何時,

Page 6: 之情形與其相關因素研究web.ntnu.edu.tw/~tonylee/paper/... · places with deviant peers, school performance, gender, family factor.The study finding can provide evidence

高中職夜校學生進出高風險場所之情形與其相關因素研究

Reasons and fac•ors related to senior high and vocationalschool students' visiting high-risk places of

1985)指出青少年多與偏差行為的同儕接

觸,容易學習到違法行為。國內學者從事接

觸偏差同儕與個人偏差行為參與關聯之研

究,研究發現接觸偏差同儕與國高中生偏

差行為存在著相關性(董旭英、王文玲,

2007)。由上述可知當青少年常與偏差同儕

接觸,便容易習得偏差行為的反應模式。

總結來說, Bandura ( 1985)社會學習

理論與Sutherland (1939) 差異接觸理論強

調,青少年與較多偏差行為的同儕接觸,容

易學習到偏差行為的傾向。時常與犯罪少年

接觸者不但會學習到犯罪的技巧,叉會增強

再少年發生偏差行為的動機、內驅力、合理

化其態度;換言之,當青少年常與偏差同儕

接觸,便容易習得偏差行為的反應模式。再

者,如果是經常與偏差同儕為伍,近朱者

赤,近墨者黑,透過觀察、模仿與行為強

化,更會加強青少年本身偏差行為的頻率、

強度及持久性。 Akers (1 997)研究發現偏差

行為的學習是個人與社會環境(家庭、學校

等)互動的結果,造成個人行為的學習模仿

以及態度的改變,而行為的結果即是個人在

環境中受到酬賞或增強的行為反應。因此,

本研究目的在調查高中職夜校學生出入高風

險場所的情形,並以自我能力感、青少年自

覺父母對子女的 7解、學校表現與偏差同儕

的接觸,進一步探討其進出高風險場所之關

聯性。

參、材料與方法

一、研究對象與進行步驟

本研究是依接民國 97年教育部有立案之

高中職夜間部學校,依序將全臺灣的高二班

級以班級為單位列出,共計有 76班;然後以

班級為單位進行隨機抽樣,共抽出 19個班,

分佈在 16問學校;問卷質際進行步驟與回收

情形如下﹒由研究者聯繫隨機抽取之學校,

經由學校同意後,由研究者前往抽樣之 19個

班級進行研究目的與問卷填寫之說明,問卷

為匿名填答,並強調可自由選擇是否參與本

研究,並發放問卷給願意參加研究者,不願

意的同學可留在座位上做自己的事,不會影

響到學生任何權益。最後同意參與研究並填

寫問卷者共757位,刪除年齡超過 20歲之成人

與填寫有遺漏題項超過 5題之問卷70份,本研

究用於統計分析共計 687人。

二、研究工具

本研究是依據過去文獻的整理,編擬相

關概念與題項,經過五位在公共衛生、心理

盟、社會學、流行病學與精神醫學之專家德

菲法審查來回三次,確認題項之效度後,才

到學校依隨機選取班級予以施測。問卷分成

六個部分,分別是「社會人口學資料 J 、「自

我能力感J 、「青少年自覺父母對子女的了解

」、「在校情況 J 、「偏差同儕」與「進出高風險

場所J 。問卷內容敘述如下:

(一)人口學特徵

人口學資料包括性別、父母親教育程度

與家庭結構。性別是由受訪學生填寫自己是

March,2013 SecondarγEducation 49

Page 7: 之情形與其相關因素研究web.ntnu.edu.tw/~tonylee/paper/... · places with deviant peers, school performance, gender, family factor.The study finding can provide evidence

專題論文

男生或是女生;父母親教育程度是詢問學生

的父母教育屬於專科、高中(職)、國中、

國小或是不知道;家庭結構是詢問其家庭屬

於單親家庭、小家庭、折衷家庭、大家庭或

是只與祖父母同住。

(二)自我能力感

自我能力感是由7個測量題目組成,測

量內容是覺得自己是樂觀的人、心情愉快的

人、自己跟別人一樣好、會嘗試新事物、會

認真努力做每一件事、遇到困難會想辦法解

決與當別人有利用價值時你會利用他;反應

項包括 r從不覺得」、「很少覺得J 、「常常

覺得」與「總是覺得」四項選項,計分依序為

l到4 。採用因素分析確認效度 'KMO值為

0.81 '根據邱皓政 (2010 )指出KMO值為0.7

以上為題組相關性好的題目, 0.8以上為題組

相關性良好的題目,適合進行因素分析。因

素分析結果發現,有一題(當別人有利用價

值時你會利用他〉因素負荷值低於 0.3 '予以

刪除,剩下六題顯示為同一個因素,可解釋

變異量為52.32% 。在信度分析上, Cronbach

α 值為0.81 0 建構「自我能力感 J 量表時,以

六題所取得平均值表示自我能力感,得分越

高自覺能力感越佳。

(三)青少年自覺父母對子女的了解

青少年自覺父母親對子女的 7解是由學

生填寫父母親真的知道你的朋友是哪些人、

你晚上會去哪裡、你的錢花在哪裡、你空閒

時在做什麼事與下課後你會去哪裡的五個題

目;題目選項為「非常同意」、「同意」、

「不同意」與「非常不同意 J '言十分為 4分

50 中等教育第 64卷第 l 期

依序遞減到 l分。採用因素分析確認效度,

其KMO值為0.82 '適合進行因素分析,結果

題項因素負荷量皆超過 0.3 '該因子可解釋總

變異量數49 .40% 。信度部分,其 Cronbachα

值為0.82 。家庭因素量表得分,是以五題所

取得平均值表示青少年自覺父母親對于女的

7解,得分越高,代表孩子覺得父母親對自

己情形越瞭解。

(四)在校情況

在校情況由 5個測量題目組成(逃學經

驗、記過經驗、在校表現、一進教室就感到

無聊、如果可以選擇寧願在外頭遊蕩)

其反應項包括「從未如此 J 、「偶爾如此」、「

經常如此J 、「總是如此 J 等四項選項,計分

為4分依序遞減到 l分。用因素分析主軸因

-萃取法,其 KMO值為0.84 '適合進行因素

分析;在校情況 5題呈現同一個因素,可解

釋總變異孟數 66.63% 。在信度分析上,其

Cronbachα 值為0.90 。以所取得平均值表示

在校情況,所取得的值越高,對於學校觀感

越負面。

(五)偏差同儕

偏差同儕由 11個測量題目所組成,以評

且受試者一年內所接觸偏差同儕的情形(抽

菸、喝酒、嚼檳榔、使用毒品、逃家、翹

課、故意破壞公物、偷東西、使用武器攻擊

別人、打人、勒索別人)其反應項包括「從

未如此J 、「偶爾如此 J 、「經常如此 J 、「總是

如此J 等四項選項,言十分為 4分依序遞減到 l

分。偏差同儕 11題目, KMO值為O.叭,適合

進行因素分析,結果有三題因素負荷盆低於

Page 8: 之情形與其相關因素研究web.ntnu.edu.tw/~tonylee/paper/... · places with deviant peers, school performance, gender, family factor.The study finding can provide evidence

高中職夜校學生進出高風隘場所之情形與其相關因秦研究

Reasons and factors related to senior high and vocationalschool studen怡. visiting high-risk places of

0.3的題目(翹課、偷東西、打人) .予以

刪除,將篩選的剩下的8題進行因素分析,

結果一個因子總變異量57.62% 。在信度分析

上,其Cronbachα值為0.91 。以所取得平均

值表示接觸偏差同儕情形,所取得的值越

高,對於接觸偏差同儕情形越頻繁。

(六)進出高風險場所

進出高風險場所此量表由7個測量題目

所組成,是詢問學生過去一個月進出KTV 、

電動玩真店、柏青哥、PUB 、網咖、撞球場

與飆車場;其反應項包括 r總是J 、「經常

J 、「偶爾J 與「從不J 四項選項。用因素分析

軸因子萃取法.KMO值為0.85 '適合進行

因素分析;結果有一題(飆車場)因素負荷

t1i£於0 .3 .刪除該題項後,因素分析結果顯

示一個因素可解釋總變異量52.65% 。在信度

分析上,其Cronbachα值為0.87 。建構「進出

良場所」量表時,以上述6項目所取得平均

值表示,其最小值為1 .最大值為4' 所取千目

的值越高,代表其進出高風險場所愈多。

三、資料處理

以SPSS統計18.0中文版套裝軟體進行R

性分析,包括:次數分配、百分比、平均

數、最大值、最小值、標準差等描述性統

計,以及t檢定、單因子變異數分析、person

相關分析與逐步迴歸分析。

肆、結果

一、研究對象之人口學變項

中的基本資料分布情形

本研究資料顯示(參見表1) .參與研

究的青少年共計有效樣本為687人。其中男生

62.3% 、女生37.7% ;家庭型態分配以小家庭

最多 (48.6%) ;父母親教育程度分配以高中

職程度者最多。

二、青少年的人口學因素對

個人因素、家庭因素、

在校情況與偏差同儕之

影響

表2及表3將青少年的性別與個人因素、

家庭因素進行平均數考驗,其餘人口學資料

與個人因素、家庭因素進行單因子變異數分

析,統計結果則未達顯著水準。將青少年的

性別個別與在校情況及偏差同儕進行平均數

考驗,由表4得知性別在校情況量表中有顯

著差異 (t =7.16*** . p < 0.001) 男女的平均

數各為2.3 8與1.92 ;性別在偏差同儕量表中也

呈現有顯著差異 (t = 7.26*** . p < 0.001 )男

女的平均數各為 2.1 8與1. 80 。其餘人口學資料

與在校情況及偏差同儕進行單因子變異數分

析,結果顯示家庭結構與在校情況、偏差同

儕有顯著相關 (F = 19.67*** . P < O.∞1) (F

= 14.82*** . p < 0.001) .且家庭結構組問效

果的考驗達到顯著水準。以雪費法事後比較

結果指出,在校情況的平均數以單親家庭者

(2.52)高於小家庭者 (2.00)與折衷家庭

(1.82) ;其中在校情況的平均數叉以只與祖

父母同住者(2.94)高於小家庭者 (2.00)與

March.2013 Secondary Education 51

Page 9: 之情形與其相關因素研究web.ntnu.edu.tw/~tonylee/paper/... · places with deviant peers, school performance, gender, family factor.The study finding can provide evidence

專題論文

折衷家庭( 1.82) 及大家庭 (2.14) ;偏差同

儕的平均數以單親家庭者 (2.25 )高於小家

庭者( 1. 88) 與折衷家庭 0.75) ;其中偏差

同儕的平均數叉以只與祖父母同住者 (2.65 )

高於小家庭者1.88 )與折衷家庭( 1.75)及

家庭 (2.04)。而父親的教育程度變項,統計

結果則未達顯著水準;母親的教育程度與在

校情況及偏差同儕有顯著相關 (F = 3 .40料,

P < 0.1) (F = 3.80料 'p<O. 1) ,且家庭結構

組間效果的考驗達到顯著水準。以雪費法事

後比較結果指出,在校情況的平均數以不知

道者 (2.50) 高於高中(職)者 (2.13) ;偏

差同儕的平均數以不知道者 (2.27)高於高中

(職)者( 1.97)

三、青少年的人口學因素對

進出高風險場所之影響

將青少年的性別與進出高風險場所進

行平均數考驗。由表5得知性別在進出高風

險場所量表中有顯著差異(t = 7.72料* , P<

0.001 )男女的平均數各為 2.1 1與l涵。其餘人

口學資料與進出高風險場所進行單因子變異

數分析,結果顯示家庭結構與進出高風險場

所有顯著相關 (F = 14.60*** , P < 0.001)

且家庭結構組間效果的考驗達到顯著水准,

表示處於不同家庭結構的青少年,其進出高

風險場所有所不同。以雪費法事後比較結果

指出,進出高風險場所的平均數以單親家庭

者 (2.15 )高於小家庭者(1.78) 與折衷家

庭( 1.62) ;其中進出高風險場所的平均數

叉以只與祖父母同住者(12.70) 高於小家

52 中等教育第64卷第 1 期

庭者( 1.78) 與折衷家庭(1. 62) 及大家庭

( 1.93) 。而父母親教育程度變項,統計結果

則未達顯著水準。

四、青少年的個人因素、家

庭因素、在校情況、偏

差同儕與進出高風險場

所之相關性及預測變項

本研究以皮爾森績差相關檢定青少年的

個人因素、家庭因素、在校情況、偏差同儕

與進出高風險場所的相關性。由表6得知家

庭因素與進出高風險場所呈顯著正相關心=

0.35料, P< 0.01) ;在校情況 (r = 0.68料 'P

< 0.01) 及偏差同儕 (r = 0.70料, p<O.Ol) 皆

與進出高風險場所呈顯著正相關。而青少年

個人因素與進出高風險場所則無統計上之相

關。

為建構青少年進出高風險場所的預測模

式,表7以進出高風險場所得分當做依變項,

將人口學因素(性別、家庭結構、父親教育

程度、母親教育程度)、個人因素、家庭因

素、在校情況與偏差同儕八個預測變項一併

投入逐步迴歸分析,共有四個因素對「青少年

進出高風險場所」預測力達顯著水準。此時,

偏差同儕在第一階段即被選 (β=0.71料,

p < 0.01) ;接著第二階段被選入的為在校情

況 (β=0.35料, p < 0.01) ,其依序被選入

為性別 (β=-0.71料, p < 0.01)、家庭因素

(β=0.56* , p < 0.05) 0 4個因素共可解釋「

再少年進出高風險場所J 56.3%的變異量(調

Page 10: 之情形與其相關因素研究web.ntnu.edu.tw/~tonylee/paper/... · places with deviant peers, school performance, gender, family factor.The study finding can provide evidence

高中職夜校學生進出高風險場所之情形與其相關因素研究

Reasons and factors related to senior high and vocationalschool students' visiting high-risk plac f:2.s of

整後的R平方)。其中「偏差同儕」β係數最大

(.71) ,顯示「偏差同儕」對「青少年進出高風

險場所J具有較大的預測力,可解釋50% 。上

述四個變項中, r偏差同儕」、「在校情況」、「

家庭因素」等的β值皆為正值,顯示此三個變

項對「青少年進出高風險場所J 的影響是正相

關;而「性別J的 β值為負值,顯示此變項對「

青少年進出高風險場所」的影響是負相關。意

即高中生的男性、接觸偏差同儕、在校情況

會增加其進出高風險場所的頻率,而青少年

自覺父母對子女的了解則會減少其進出的頻

率。

恆、結論興建議

一、結論

(一)青少年進出高風險場所之概況

青少年正值身心發展黃金階段,而大多

數的青少年尚在接受學校教育,並受父母親

的保護,但是一些青少年卻經常流連在外,

深夜不歸,以至於都留在一些高風險場所之

中,這對青少年的人格發展有所影響。本研

究發現: 'I生別不同在進出高風險場所有統計

上的顯著差異存在,男生出入高風險場所顯

著高於女生。此外,家庭結構以單親家庭者

高於小家庭者與折衷家庭;其中只與祖父母

同住者叉高於前三者,與(曾竣添,2003)

研究相符。(吳佳蓉、張德盛,2003) 研究

中隔代教養的數目比單親家庭多,可見隔

代教養的數目逐年增加;許多隔代教養的

(外)祖父母,大多採忽視冷漠或寬鬆放任

的教養方式,因此對孩童的人格、↑育緒等各

方面都會有所影響,所以單親家庭或是只與

祖父母住,家庭結構不健全的青少年較容易

出入高風險場所。本研究結論也如侯崇文

(1998)的研究相符合。

(二)家庭因素、學校因素與進出不良

場所的關係

由本研究之結果顯示家庭因素與進出

高風險場所有關,青少年自覺父由親對子女

的了解愈少者,其進出高風險場所的機會愈

高。社會控制理論學者 Hirschi (1969) 的青

少年犯罪原因研究中強調,青少年如果在家

中能夠跟父母有好的溝通、保持良好關係,

也就是說建立良好的社會鍵,他們就會遠離

犯罪。犯罪學者 Patterson (1990) 認為父母親

如果可以做好監督的角色,將可以減少孩子

與不良少年接觸,進而減少犯罪行為。(侯

崇文, 1998) 研究指出未出入不當場所之青

少年其父母較清楚自己的兒女在哪裡,而出

入不當場所的青少年,他們得到父母親了解

程度較低。換言之,較容易進出不當場所的

商少年,其父母不常關心他們的交友狀況、

休閒活動以及作息等,包括父母親管教鬆散

或與父母關係不佳,所以他們不需要在放學

後馬上回家,致使他們有機會,或是在朋友

的態蔥、下前往網咖上網或其他高風險場所,

因此,這些孩子相對於一般放學馬上回家

者,更容易結交到經常前往高風場所的偏差

同儕。

March,2013 Secondary Education 53

Page 11: 之情形與其相關因素研究web.ntnu.edu.tw/~tonylee/paper/... · places with deviant peers, school performance, gender, family factor.The study finding can provide evidence

專題論文

學校是提供青少年成長相當重要的環

境,然而,今日學校間題日漸嚴重,例如:

校園暴力事件、教師傳統權威的喪失,以及

其他校園問題,在這樣的變遷下,學校所扮

演的功能也逐漸減弱,因而直接衝擊青少年

逐漸不喜歡學校,往往從事學校以外的活

動。(周憬嫻, 2001)學校促使犯罪三部曲

中,第一部曲不良的師生互動增加7一般恩

生輕微的偏差行為,第二部曲不良的師生互

動增加邊緣學生不愛上學,若再加上學校強

調升學主義,最後第三部曲學生在校成績不

佳,造成學生更不喜歡上學、不要上學,在

這樣的影響下,學生偏差行為持續惡化。而

(侯崇文, 1998) 的研究指出出入不當場所

青少年對學校的看法以抱持著負面者居多,

而這種負面的心態很有可能是青少年逃避學

校,進出高風險場所的原因;研究中在校情

況與出入高風險場所有顯著相闕,顯示出青

少年覺得進教室就感到無聊,如果可以選

擇,寧願在外頭遊蕩也不要上學,因此而容

易出入高風險場所。整體而言,學校環境會

影響青少年喜愛上學與否,進而間接或直接

地影響偏差行為表現,由此可見,學校環境

對青少年行為影響之重要性,自不在話下。

陳景圓、董旭英 (2006 )探討「接觸偏

差行為同儕」與國中聽障生偏差行為的關

係,從研究結果發現, r 接觸偏差行為同

儕」對國中聽障生偏差行為有顯著的影響,

也就是說當園中聽障生友伴中不良行為愈多

者,其在壓力與同儕懲蔥、下易從事並學習偏

54 中等教育第64卷第 l 期

差行為。(董旭英、王文玲, 2007) 青少年

常與不良同儕接觸,便容易以習得偏差行為

的反應模式作為生活上不如意的對抗,再

者,如果是經常與偏差同儕為伍,更會加強

青少年本身偏差行為的頻率、強度及持久

性。這與Akers (1 997)等人主張之社會學習

論論點相符。因在學校適應不良,接觸不良

同儕的青少就開始翹課、逃學、成群結伴在

街頭遊蕩,進入網咖、電玩店、 PUB 、 KTV

等高風險場所,藉以滿足與同儕共同遊玩的

慾望。

男外,在家庭因素、在校情況與偏差同

儕因素三者之間,也有顯著的相關性。(董

旭英等人, 2007) 研究指出「偏差同儕」的

定義常依研究主題及研究者之不同需求而

有所差異。大多數的學者主張個人擁有曾犯

下偷竊、吸毒、逃課等外向性偏差行為的朋

友,即稱為偏差同儕。國內大多研究也已提

出接觸偏差同儕和青少年偏差行為之關係,

如(張麗鵑, 2003) 當國中生接觸愈多不良

行為的同儕,並時常與之來往時,很可能透

過模仿、學習或是同儕間認可的壓力,無形

中就接受了偏差的觀念及舉止。(周思源

等, 2006) 青少年在學校方面與同儕相處,

如研究指出偏差行為傾向的少年,其在校成

績較差,青少年在學校結交的朋友中有使用

藥物者,與使用毒品有顯著的相關性,由此

顯現出青少年在校情況與同儕之間的相互影

響。(黃俊傑、王淑女, 2001)研究檢視家

庭關係與同儕關係兩者,指出與家人關係愈

Page 12: 之情形與其相關因素研究web.ntnu.edu.tw/~tonylee/paper/... · places with deviant peers, school performance, gender, family factor.The study finding can provide evidence

高中職夜校學生進出高風險場所之情形與其相關因素研究

Reasons and factors related to senior high and voca• ionalschool studen怡, visi世gJJlgh-risk places of

不融洽的學生,在學校中討厭他的老師人數

則愈多,交往的不良同儕人數也愈多,因此

導致學生的偏差行為愈多,所以家庭乃是影

青少年與不良同儕的交往,間接影響其偏

差行為。綜合以上反映了家庭、學校、同儕

等,對青少年的多重影響,與本研究相符

.L:>-。仁1

二、建議

很據結論提出下列建議:

(一)建議父母親多瞭解其子女的交友情況,

並在發現子女有不當的行為時,適時地

與子女進行溝通,以提供子女正確的行

為認知。如同避免傳統犯罪一般,以

避免于女因為誤交損友而誤入高風險場

所,進而成為養成偏差行為之被害者。

(二)對於那些有偏差行為學生,學校應盡快

針對他們施以輔導或矯治,以減少這些b

學生進出高風險場所為他們帶來負面的

影響。

(三)為確保青少年的安全活動空間,維護其

身心健全發展,截斷不法犯罪的誘因與

連結,多鼓勵親子雙方一同從事正當t

閒活動,不要縱容深夜遊蕩及遠離高風

險場所,以避免青少年沾染惡習和被

的機會。

(四)警政相關單位,應、積極取締不合乎規定

的場所,包括電動玩具店、撞球間、

KTV等,並嚴查取締及勸導深夜遊蕩胃

少年返家,制止青少年涉足妨害身心健

康的高風險場所,預防發生吸毒、打加

滋事、飆車、網路性交易等偏差行為,

務必保障青少年身心健康。

參考文獻

行政院主計處( 2008年4 月 1 7 日)。臺

灣地區青少年狀況。 2012 年 5 月

1 日,取自 http://www. dgbas. gOY.

tw/np.asp?ctNode=2842&rnp= j

吳佳蓉、張德盛 (2003 )。隔代教養學生與

非隔代教養學生學校生活適應之比較。

花蓮師院學報(教育類) 0 16 • 109

-133 。

李思賢(2007)。青少年毒品戒治者之認

知、態度、行為與因應策略之質性研

究。衛生署管制藥品管理局委託研究

計剖成果報告,計畫編號:DOH96-

B-I014 。

李景美、黃惠玲、苗迺芳(2000)。青少年

物質使用之社會學習及社會連結因素研

究一以在學生為例。健康促進暨衛生教

育雜誌 ·20· 17-34 。

周恩源、李玫姿、梁文敏、張麗蔥、郭憲

華、賴璟賢等人 (2006)。臺灣地區在

學青少年藥物使用行為與其家庭型態特

性之相關性。中臺灣醫誌。j 1 (4)

243-251 。

周美智 (2001) 。家庭因素、子女道德觀與

青少年偏差行為之關係研究一以雲嘉地

區為例。南華大學教育社會學研究所碩

士論文。

周憬嫻 (2001) 。愛上學的孩子,不會變壞

March ,2013 Secondary Education 55

Page 13: 之情形與其相關因素研究web.ntnu.edu.tw/~tonylee/paper/... · places with deviant peers, school performance, gender, family factor.The study finding can provide evidence

專題論文

嗎?論學校因素與青少年偏差行為之關

係。應用心理研究。 LI ' 93-L15 。

侯崇文( 1998) 。少年出入不當場所問題及

其與一般少年行為上的比較。輔仁且

誌,詣, 1-22 。

張春興( 1996) 。教育心理學。臺北市:東

華出版社。

張麗鵲 (2003 )。媒體閱聽、同儕關係與

少年偏差行為相關性之研究一以南

投地區為例。犯罪學期刊。 6 (2)

217-250 。

彭若瑄 (2006)。以問題行為理論探討高職

學生吸菸行為之相關因素。國立成功大

學護理系碩士論文。

彭若瑄、王琪珍、董旭英、王文玲

(2007)。以問題行為理論探討高中職

學生吸菸行為之相關因素。質證護理。

3 (3) '236-245 。

曾接添(2003 )。少年(女)初次發生非

暴力偏差或犯罪行為其演變過程及自

我關之研究。犯罪學期刊,6 ( I )

187-228 。

黃俊傑、王淑女 (2001) 。家庭、自我概念

與青少年偏差行為。應用心理研究。

11 ' 45-68 。

董旭英、王文玲 (2007 )。國高中生依附父

母、接觸偏差同儕、傳統價值觀念與偏

差行為的關聯|生之差異性研究。犯罪學

期刊。 L 0 (2) '29-48 。

56 中等教育第64卷第 l 期

廖鳳池、許雅惠、翁令珍(2003)。高雄地

區青少年逃家經驗之調查研究。諮商輔

導學報﹒高雄輔導所刊。9 ' 47-80 。

蔡麗紅、關百娟、涂慧慈、羅于蔥、沈昱

名、史麗珠 (201 L)。桃園地區中頓生

物質濫用情形及影響因素。秀傳醫學雜

誌。 LO (I' 2) , 25-36 。

鄭秀足 (2004 )。國中生生活壓力、自尊與

偏差行為之相關研究。彰化師範大學教

同研究所碩士論文。

Akers , R.L. (1985) . Deviant behavior: A

ocia} learning approach. Belmont, C.A.:

Wadsworth.

Akers, R.L. (1997) . Criminological Theories

Introduction and Evaluation. 2nd ed.

Roxbury PubLishing company: Los

AngeLes, California

Bandura , A. (1986) .Social foundation of

thought and action: A social cognitive

的。ory. Englewood Cliffs, NJ:Prentice-Hal l.

Hirschi , T. (1969) . Causes ofDelinquency.

BerkeLey and Los Angele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atterson, G. (1980). Children who steal.

In T. Hirschi & M. Gott企edson (eds.) ,

Understanding Crime. Beverly Hills, CA:

Stage.

Page 14: 之情形與其相關因素研究web.ntnu.edu.tw/~tonylee/paper/... · places with deviant peers, school performance, gender, family factor.The study finding can provide evidence

高中職夜校學生進出高風險場所之情形與其相關因素研究

Reasons and factors related •a senior high and voeα↑ional

一三三 school students' visiting t:ligh-risk Qlaees at 三言

表 l 本研究對象在社會人口學資料分布情形 (N= 687)

變項名稱 人數 百分比 C Olo)

性別

男 428 62 .3

女 259 37.7

家庭結構

單親家庭 243 35 .4

小家庭 334 48.6

折衷家庭 37 5.4

大家庭 54 7.9

只與祖父母同住 19 2.8

父親教育程度

專科以上 59 8.6

高中(職) 245 35.7

國中 198 28.8

國小以下 97 14.1

不知道 88 12.8

母親教育程度

專科以上 50

高中(職) 306 44.5

國中 156 22.7

國小以下 82 11.9

不知道 93 13.5

March,2013 Secondary Education 57

Page 15: 之情形與其相關因素研究web.ntnu.edu.tw/~tonylee/paper/... · places with deviant peers, school performance, gender, family factor.The study finding can provide evidence

專題論文--

表 2 人口學因素與個人自我能力成之分析

變項名稱 人數 平均數標準差 F Sci,吧醉,法事後比較

性別 -.34

男 428 2.50 .64

女 259 2.50 62

家庭結構 1.02

單親家庭( 1) 243 2.55 .66

小家庭 (2) 334 2.49 61

折衷家庭(3) 37 2.47 .66

大家庭 ~4) 54 2.40 .61

只與祖父母同住 (5) 19 2.64 .71

父親教育程度 2.38

專科以上 59 2.51 .52

高中(職) 245 2.45 .65

國中 198 2.61 67

國小以下 97 2.51 .59

不知道 88 2.4 1 .60

母親教育程度 1.39

專科以上 50 2.60 .66

高中(職) 306 2.48 .64

國中 156 2.58 .62

國小以下 82 2.42 .560

不知道 93 2.48 .63

*p<.05**p<.0)

58 中等教育第 64卷第 l 期

Page 16: 之情形與其相關因素研究web.ntnu.edu.tw/~tonylee/paper/... · places with deviant peers, school performance, gender, family factor.The study finding can provide evidence

高中職夜校學生進出高風險場所之情形與其相關因秦研究

Reasons and factors related to senior high and voca• ionalschool students' visiting hig扯risk places of 一一

表 3 人口學因素與青少年自覺父母親對于女的了解之分析

費項名稱 人數 平均數標準差 F Scheff話,在于事~tt疲

性別 2.10

男 428 2.38 .68

女 259 2.27 .70

家庭結構 3.70

單親家庭 (I) 270 2.4 1 .73

小家庭 (2) 365 2.30 .60

折衷家庭(3) 39 2.2 .70

大家庭 (4) 60 2.30 78

只與祖父母同住 (5) 23 2.76 84

父親教育程度 .60

專科以上 63 2.22 .71

高中(職) 272 2.36 .68

國中 216 2.35 .67

小以下 108 2.37 .71

不知道 98 2.33 69

母親教育程度 .96

專科以上 57 2.43 68

向中(職) 331 2.34 .71

國中 170 2.29 .65

國小以下 94 2.31 .59

不知道 105 2.43 .73

*p<.05**p<.01

***p<.OOI

March,2G13 Secondary Education 59

Page 17: 之情形與其相關因素研究web.ntnu.edu.tw/~tonylee/paper/... · places with deviant peers, school performance, gender, family factor.The study finding can provide evidence

專題鵲文

表 4 人口學因素與在校情形及接觸偏差同儕之分析

聲聲名符 AM 亭正步rJIi 1Jflf!£ t F Sch妙語在于事~ttfi£

在校情況

性別 7.16***

男 428 2.38 .87

女 259 1.93 .78

家庭結構 19.67***

單親家庭( I ) 243 2.52 90 1>2,3

小家庭 (2) 334 2.00 .77

折衷家庭(3) 37 1.82 .62

大家庭 (4) 54 2.14 .89

只與祖父母同住 (5) 19 2.94 .84 5>2,3,4

父親教育程度 1.80

專科以上 59 2.21 .84

高中(職) 245 2.15 83

國中 198 2.17 .87

國小以下 97 2.24 91

不知道 88 2.43 .92

母親教育程度 3.40**

專科以上( 1) 50 2.14 .71

商中(職) (2) 306 2.13 .84

國中(3) 156 2.25 87

國小以下 (4) 82 2.16 .90

不知道 (5) 93 2.50 .94 5>2

偏差同儕

性別 7.26***

男 428 2.18 74

女 259 1.80 63

60 中等教育第 64卷第 l 期

Page 18: 之情形與其相關因素研究web.ntnu.edu.tw/~tonylee/paper/... · places with deviant peers, school performance, gender, family factor.The study finding can provide evidence

高中職夜校學生進出高風險場所之情形與其相關因素研究

Reasons and foe↑0月 related to senior high αnd voca•ionalschool students' visiting hig任由.lQl旦旦~s~f---~

家庭結構 14.82***

單親家庭( 1) 243 2.245 .78 1>2,3

小家庭 (2) 334 1.88 .63

折衷家庭(3) 37 1.75 .49

大家庭 (4) 54 2.04 .80

只與祖父母同住 (5) 19 2.65 .78 5>2,3,4

父親教育程度 1.34

專科以上 59 2.01 .72

高中(職) 245 2.02 74

國中 198 2.02 71

國小以下 97 2.01 64

不知道 88 2.21 83

母親教育程度 3.80**

專科以上( I ) 50 1.95 .69

高中(職) (2) 306 1.97 .70

國中(3) 156 2.10 .74

國小以下 (4) 82 1.97 .66

不知道 (5) 93 2.27 .84 5>2

*p<.05**p<.01

***p<.OOI

March,2013 Secondary Education 6重

Page 19: 之情形與其相關因素研究web.ntnu.edu.tw/~tonylee/paper/... · places with deviant peers, school performance, gender, family factor.The study finding can provide evidence

專題論文一

表 5 人口學因素與出入高風險場所之分析

互會聲名符 A I& 亭身邊費 fjJflff-差 F Sclte.lfe 滋事~h右街

性別 7.71***

男 428 2.11 .81

女 259 1.66 .69

家庭結構 14.60***

單親家庭( 1) 243 2.15 .84 1>2,3

小家庭 (2) 334 1.78 .73

折衷家庭(3) 37 1.62 .58

大家庭 (4) 54 1.93 .70

只與祖父母同住 (5) 19 2.69 88 5>2,3,4

父親教育程度 .68

專科以上 59 1.92 89

高中(職) 245 1.94 .75

國中 198 1.91 .76

國小以下 97 1.91 .82

不知道 88 2.07 .90

母親教育程度 1.90

專科以上 50 1.96 82

高中(職) 306 1.88 78

國中 156 1.95 74

國小以下 82 1.90 .74

不知道 93 2.14 .94

*p<.05**p<.01

***p<.OOI

62 中等教育第 64卷第 l 期

Page 20: 之情形與其相關因素研究web.ntnu.edu.tw/~tonylee/paper/... · places with deviant peers, school performance, gender, family factor.The study finding can provide evidence

高中職夜校學生進出高風險場所之情形與其相關因素研究

Reasons and factors related to senior high and vocationalschool students' visiting high-risk places of 一一一-

表 6 青少年的個人因素、家庭因素、在校情況、偏差同儕與進出高風險場所之相關性

依變項 進出不 個人 家庭 在校 偏差

良場所 因素 因素 情況 同儕

進出高風險場所 .058 0.35** 0.68** 0.70**

個人因素 -.03 0.04 0.08*家庭因素 0.41** 0.36**在校d情況 0.73**偏差同儕

*p<.05 糾'p<.OI ***p<.OOI

表7 青少年的人口學變項、個人因素、家庭因素、在校情況、偏差同儕與進出高風險

場所之逐步迴歸表

模式一 模式二 模式= 模式四

B S.E β B S.E 3 B S.E β B S.E β

偏差同儕 .771 .030 .706** .493 .040 .452料 .482 .040 .441 ** .473 .040 .434**在校情況 .324 .034 .353料.3 14 .034 .342料 .298 .034 .325**性別 -.117 .043 -.071 ** -.1 20 .043 -.073料

家庭因素 .065 .032 .056*調過後 R2 .498 .557 .561 .563

*p<.05料p<.Ol 料*p<.OOl

March,2013 Secondary Education 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