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

心靈鐵砧 - chilin.org.t · 富甲天下,但他一直很窮。他拒絕過腓力王 贈與的一筆鉅款,使者當時鼓勵他接受,同 時勸告說,即使他自己可以輕易不接受,但

  • Upload
    others

  • View
    0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 01

    心靈鐵砧

    一個羅馬人與妻子離婚之後,他的朋友在

    責罵他時問他:「你究竟挑剔她什麼?她

    在肉體上難道不是好妻子?她難道不美麗

    ?她不是給你養了漂亮的孩子嗎?」此人

    伸出腳,把他的皮鞋指給朋友們看,回答

    說:「這皮鞋難道不漂亮?鞋的製作難道不佳?這不是一雙新鞋嗎?可是,你們當中誰也不知道這鞋在什麼地方傷了我的腳。」 (據普魯塔克,〈保爾•愛彌爾生平〉,見蒙田隨筆下卷)

    腓力(Philip II,前382-前336,馬其頓國王,亞歷山大大帝之父。)在一封信中嚴厲地指責兒子亞歷山大,因為他意圖用送

    錢的方法來博得馬其頓人(Macedonians)的信

    服。他說:「究竟是什麼使你相信這樣一種方式——你用錢收買了這些人,他們就會對你俯首貼耳。難道你要使馬其頓人把你看成是一個財務管理員和提供伙食的夥計,而不是看成他們的君王?」 (西塞羅,《論責任》)

    福基翁(Phocion,前402-前318), 是古希臘雅典政治家和軍事將領。也是一位非常勇

    敢又有先見之明的人,被人稱為「善良」。

    儘管他可以因人民給予的巨大權力和榮譽而

    富甲天下,但他一直很窮。他拒絕過腓力王

    贈與的一筆鉅款,使者當時鼓勵他接受,同

    時勸告說,即使他自己可以輕易不接受,但

    他應該留給孩子,因為對他們來說在貧窮中

    將難以保持父輩的巨大榮譽。福基翁回答道

    :「如果他們像我,他們就會和我一樣靠一小片土地過活,而這卻使我功成名就;但若他們不像我,我不想承擔他們的生活、縱容他們的奢侈。」

    (外族名將錄)

    有人在戰役即將交鋒開打的時刻請居魯士去

    激勵他的軍隊,居魯士(Cyrus,西元前

    590—529年,古代波斯帝國的締造者。)回

    答說:「在戰場上,士兵不會因一次精彩的訓話立即變得英勇善戰,正如人不會聽一支美妙的歌曲立即變成音樂家。」

    (蒙田隨筆下卷)

  • 02

    活動報導 1

    慈林講座「深耕有成宜蘭人」系列第20場於

    11月2日(六)下午舉辦,邀請知名水彩畫家陳

    忠藏老師,分享他的藝術創作之路。

    2009年榮獲宜蘭文化獎的陳忠藏畫家,其

    創作完全源自生活,師法蘭陽大地之美,

    其豐富且深具詩意的創作風格,吸引了各

    界的目光。而且不僅用心創作,他更致力

    於水彩美術文化的推廣,推動參與國際的

    展覽,增進台灣畫家的國際能見度。

    台大光電所所長林清富教授(請見左圖)於

    12月7日(六)下午蒞臨慈林講座主講:「邁向

    低成本太陽電力」。吸引許多關心綠色能源

    的鄉親朋友到場聆聽。

    林教授以數據圖表,搭配生動的說明,深

    入淺出的將人類使用能源的狀況介紹給聽

    眾,使聽眾對太陽能的發展和運用有更進

    一步的認識。

  • 03

    活動報導 2

    ▲Farewell Party 大合照

    2013年慈林國際青年台灣文化營

    為促進台裔的海外青年對台灣人文、自然

    、歷史、產業和社會現狀的認識與了解,

    慈林於1997年起開始舉辦「國際青年台灣

    文化營」。而第十二屆的國際青年台灣文

    化營順利在2013年12月22日揭開序幕。

    此屆共有16名學員報名參加,大多是台裔

    美籍的青年。並由英文專業的志工Frank和

    Pauline伉儷做為領隊,帶領營隊順利進行

    ,幫助學員更進一步認識台灣、融入台灣

    文化。

    此屆的行程一路從台北出發,途經宜蘭、

    花蓮、台東、屏東、高雄、台南、新竹,

    再回到台北。首先我們在台北義光教會由

    陳敏明老師帶來的台灣空照圖欣賞台灣之

    美;於宜蘭參觀蘭陽博物館,深度認識宜

    蘭的人文與歷史;在泰雅生活館體會泰雅族

    群的生活與文化;到冬山河親水公園感受水

    的魅力,並搭船至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觀賞台

    灣的傳統藝術文化;走訪慈林民主運動紀念

    館感受台灣民主之路的艱辛;也與勞動服務

    團在音樂中突破語言的藩籬,唱出台灣青年

    對於台灣這塊土地的關懷。

    行程的第四天起,一行人搭火車到花蓮太魯

    閣國家公園裡遊走於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東

    華大學族群所葉秀燕老師帶來的小米園體驗

    活動,在台灣土地上種下屬於我們的樹。學

    員們也在台東史前博物館、卑南文化公園了

    解台灣最早的文化。在墾丁國家公園賞海觀

    樹;在海洋生物博物館與海底生物做最親密

    的接觸。一路到高雄的新亞洲灣區享用美食

    、遼望高雄海港,搭遊艇到駁二特區欣賞藝

  • 04

    活動報導 2

    術,於美麗島站光之穹頂下聆聽台灣民主

    的小篇章。

    徜徉台南古蹟間體會古早風情;在國立台

    灣歷史博物館與台灣的過去互動。在台灣

    科技重地—新竹科學園區裡了解智邦科技

    以及台灣科技產業的現況。於淡水紅毛城

    與真理大學的牛津學堂裡窺探西方人留下

    的足跡。

    在鄭南榕基金會裡,感受對於台灣這塊土地

    最真切的愛,在鶯歌陶瓷博物館裡了解當地

    的文化產業,並為最後一站畫下完美的句點

    為期11天10夜的台灣文化之旅,讓這群在國

    外長大的台裔孩子能夠更加認識自己「最初

    的故鄉」,追溯自己的「根」。而這些學員

    也因有著相同的背景,作為最緊密的聯繫,

    不僅多了許多好友;相信在回美國後,他們

    的心中會有對於自己不一樣的體認。

    ▲學員們與美國慈林董事陳鈴津博士互動

    ▲於真理大學牛津學堂前合照

    ▲在東華大學種下屬於自己的樹

  • 05

    活動報導 3

    【蘭陽知性之旅戶外教學】參訪活動報導

    本活動除了安排參訪慈林「台灣社運史料中

    心」、「台灣民主運動館」、「慈林紀念館

    」等展館,帶領同學們認識台灣的民主歷程

    ,也安排影片欣賞、參訪羅東運動公園、羅

    東林場文化園區、傳統藝術中心、蘭陽博物

    館等行程,是一趟兼具歷史、人文和自然的

    知性之旅,頗受參加師生們的好評。

    感謝所有參與學校及帶隊老師的協助和支

    持,並以身教行動彰顯品格教育,也在參訪

    活動中充滿溫馨,學生願意捐獻零用錢來回

    饋,表達對慈林的關愛與謝意,讓我們非常

    感動,也讓我們對於年青學子的前景充滿信

    心。歡迎有興趣報名參加的學校團體到慈林

    網站下載活動辦法或來電詢問,也歡迎願意

    贊助或參與本項事工的朋友們與我們聯繫,

    洽詢電話:03-9650515分機11薛小姐。

    為拓展青年學生的視野,認識台灣民主發

    展的歷史過程,體會民主文化的價值與意

    義,台北建成扶輪社與慈林合辦『蘭陽知

    性之旅學生團體參訪慈林活動』,邀請非

    宜蘭縣的學生團體來宜蘭參訪慈林及深具

    特色的蘭陽知名景點。

    2013年4~6月至10~12月,已有十三梯次的

    師生團體到訪,包括建成扶輪社青年社員

    、核四公投志工、關山工商、方曙商工、

    台北大學社會學系、花蓮女中(共三梯次

    ,二年級社會組、數理資優班及一年級學

    生)、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學系(二

    、三年級)、東華大學人權與多元文化社

    會通識課程、中國交換學生(共二梯次)

    等,參訪活動費用由台北建成扶輪社及慈

    林全額補助。

    雖然我不曾走過那個世代,課本上的隻字片語只是帶過這一切,但是這趟旅程使歷史真實的上演,並且向我們這些天真的孩子展現成就現在的過往,在那美麗的綠牆後是嚴肅的悼文,看著爬藤植物交纏出的花紋,一如罪惡的烙印,站在這一切之前,我們那不諳世事的天真攤在陽光下,被冷風曬得刺疼。這一趟旅程的印象太過深刻,不論未來身處何處,我相信我不會忘記這段歷史的教訓。

    ~花蓮女中蔡季

  • 06

    活動報導4

    慈林志工團知性之旅

    趁著寒冬即將到來之前的秋高氣爽,籌畫

    已久的志工旅遊,在潘秀明及石清芳兩位

    志工夥伴的細心規劃下,終於在10月20日

    一大早成行了!這次共有40位志工與親友

    ,到高雄做了一趟知性之旅。出發當天,

    天氣晴朗,參訪首站就是高雄橋頭區的余

    登發紀念館(上圖)。

    余登發紀念館剛成立不久,是二樓建築物

    ,其內裝設計的巧思,充滿對民主前輩余

    登發先生的懷念。做完簡報後大家才知道

    ,當年短短200公尺「石破天驚」的遊行,

    首站竟是前往紀念館附近的媽祖廟祈求示

    威活動能平安順利。結束參訪行程後,心

    中想著:當年只是200公尺的政治示威活動,

    就須受到政府的嚴密監控與暴力對待;對

    比今年430反核遊行,數十萬人、數十公里

    的遊行示威活動,所有參與者是何其幸運

    。這也見證了人民從懼怕參與社會運動,

    到積極投入改變社會現狀的群眾運動,充

    分展現民主前輩的努力成果正在逐漸落實

    。結束紀念館的參訪,短暫地在橋頭糖廠

    享受甜美的冰品及南部和煦溫暖的太陽,

    隨即搭乘高雄捷運前往美麗島車站。車站

    內的「光之穹頂」不僅是一項公共造景藝術

    作品,也訴說美麗島事件代表台灣民主的毀

    滅、誕生、成長、與榮耀。透過美麗島事件

    的歷史反思,台灣人追求民主自由的精神,

    將永遠流傳下去。

    出美麗島車站後,我們不免俗的跟著黃色小

    鴨跑,一行人在高雄港環港步道上,目送黃

    色小鴨離開。當我們登上前往旗津的渡輪時

    ,黃色小鴨也完成她在高雄港的驚奇旅程。

    翌日,我們登上往小琉球的遊艇,進行離島

    旅遊行程。在島上見證了離島觀光資源的豐

    沛,步道、奇岩異石、海景、藍天、海鮮名

    產;但也發現這些資源並沒有被有計畫的開

    發,相當可惜。下午我們前往台南牛埔夢幻

    湖,探訪泥岩世界,並聆聽鄉土詩人的台語

    趣味解說,傍晚則進住到烏山頭水庫的新大

    西拉雅飯店。

    第三天一大早,多位志工沿著烏山頭水庫的

    壩頂步道,欣賞造福嘉南平原的偉大水利工

    程。烏山頭水庫是由八田與一技師帶領台、

    日的技術人員,歷經辛勤十年的興建,才讓

    南台灣農業及輕工業得以蓬勃發展。這段造

    福南台灣無數家庭的偉大平原水庫工程史,

    卻被蔣介石執政時的國民黨政府刻意湮滅。

    但歷史終究是無法被永久掩蓋,如今每天在

    八田與一銅像前的鮮花,正是靜靜說明這段

    歷史的證據。回程中,我們也拜訪了台中創

    意產業園區,對於舊台中酒廠的歷史空間再

    利用,及其志工組訓制度留下深刻印象。就

    在氣氛極為歡樂的卡拉OK歌聲中,我們回

    到宜蘭,也結束今年的志工旅遊。在此特別

    感謝石清芳及潘秀明志工夥伴縝密的行程安

    排,使得整個行程平安順利完成。

  • 07

    活動預告

    2014年2~4月活動預告

    活動名稱 日期/時間 活動內容 ~給畢業生的最佳獻

    宜蘭縣學生團體參

    訪慈林畢業生專案

    2014年 1~6 月(週二至週六)

    慈林為所有宜蘭的年輕學子們安排了一份特別的

    畢業禮物,帶領即將畢業的同學們進行一趟屬於生

    命的、歷史的與民主的參訪巡禮,給所有畢業生

    們,在進入下個階段的生命旅程時能更有信心、充

    滿希望,歡迎所有師長為您的畢業學生們預約一份

    特別的生命禮物。

    2014 年慈林「博物館到校服務」

    2014 年 3-6 月

    為推廣博物館教育,提供學童更多元、有趣的學

    習,本會免費提供宜蘭縣中小學學生認識博物館

    及認識慈林的學習課程。歡迎各校向本會預約,

    簡章請上慈林網站下載或來電 03-9650515 分機 22陳小姐洽詢。

    慈林青年營 &

    青少年營~同學會 2 月 14、15 日 (五、六)

    2/14 (五) 相見歡、「從空中看地球」紀錄片

    2/15 (六) 一同參加 2014 年慈林迎春聯歡 邀請歷年慈林青年營、慈林青少年營的同學們回慈

    林迎春~

    228 事件 暨林家祖孫受難

    2014 年追思紀念活動

    2 月 28 日(五)

    邀請您在 228 這一天,一同來傳唱和平與愛、播下希望的種籽,同時告慰為台灣背負苦難的英靈。

    9:00 追思禮拜(義光教會) 12:00~14:00 追思紀念會&追思紀念活動

    (慈林紀念林園,北宜公路 57.5K 附近) 欲搭乘當日 10:00 從義光教會前往慈林紀念林園交通車的朋友,請於 2 月 7 日前向本會薛小姐報名(03-9650515 分機 11)

    慈林講座/

    深耕有成宜蘭人系

    列講座廿一

    3 月 8 日(六)

    14:30-16:30

    題目:回顧所來徑

    講師:鄭瑞城

    宜蘭縣蘇澳鎮人,俄亥俄州立大學傳播系博士,

    現任高等教育評鑑中心基金會董事長,曾任政大

    校長、教育部部長,鄭瑞城先生致力在教育上,

    是位用心聆聽的改革者。

    慈林講座 4 月 12 日(六) 14:30-16:30

    題目:台灣,我小說的母親

    講師:廖輝英

    台灣女性作家,其創作豐富並有多部作品被改編

    為電影或電視劇,在她的作品中挑戰著台灣諸多

    殘酷、不合人性的舊俗惡慣,其作品《油麻菜籽》

    更獲得第廿一屆「金馬獎」最佳改編劇本。

    * 以上活動地點在慈林文教中心(宜蘭縣五結鄉舊街路 128 號) 歡迎來電洽詢:03-9650515 或上慈林網站查詢 http://www.chilin.org.tw

  • 08

    聽講筆記

    慈林講座:邁向低成本太陽電力

    黃哲昌 / 慈林志工

    2013年12月7日下午,慈林邀請台大電機

    系教授兼台大光電所所長及光電創新研究

    中心主任:林清富教授,用科學的數據圖

    表來介紹他專長的太陽能電力技術,提出

    了台灣未來使用能源的條件及綠能產業發

    展的正確方向,於週末的下午大家在慈林

    講座中,內心充滿了對台灣未來發展的關

    懷與期望。

    首先顯示人類隨著近代化使用(依賴)能

    源的急速增加,愈是進步的國家,其所消

    耗的能源比例愈高。人類使用能源方式也

    隨之改變:由早期的生質能(木柴、鯨魚

    油)→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氣)→

    核能→再生能源(水力、風力、太陽能)

    。但目前人類大部分依賴的化石燃料却有

    三大危機:(一)儲存量有限:以目前人

    類消耗能源的速率推算傳統化石燃料耗竭

    的可使用年數:煤剩122年,天燃氣剩60

    年,石油剩42年。(二)產生溫室效應:

    CO2(二氧化碳)來源的比例:煤佔44%

    、石油佔35%、天燃氣佔20%,會造成冰

    川熔化,使海平面於一世紀內上升達一公

    尺,而洋流也會隨之改變。(三)氣候變

    遷:大氣及洋流改變,易造成洪水、超級

    颱風等極端氣候及氣候異常等災害。

    以核電輸出國歐美國家的發電估算成本與其

    它能源相比差不多,但其外部成本(如:核

    災,核廢料處理,核電廠關廠…)尚無法估

    算。可是台電計算成本却遠低於賣電給它的

    歐美國家,真是令人感到不可思議。太陽能

    是再生能源,也是大部分能源直接或間接的

    來源,最沒有污染,對環境影響最小。非來

    自太陽能的能源只有核能及熱。

    最後探討太陽能發電的問題及未來發展:(

    一)太陽能發電最主要的問題在成本,目前

    主流系統是用並網型(太陽能發電不足處由

    傳統電補充,可免除蓄電系統而降低成本)

    。(二)以使用20年,1年365天,平均等效

    日照3.5小時來計算:每度電的發電成本為

    台幣2.35元,與目前的電價差不多,中南部

    適合裝設。但2017年可降到每度1點多元,

    比目前台電成本還低,更有利於發展太陽能

    發電。(三)未來五年內太陽能發電成本將

    比核能發電的成本低,現在的綠能產業相當

    於30年前的半導體產業,可以在未來帶動台

    灣的經濟發展。為了土地和子孫的永續發展

    ,人民要督促政府使用公權力去推動綠能產

    業政策,解決台灣能源問題,建立非核家園

    ,在未來再創台灣的經濟奇蹟。

  • 09

    許瀚月/慈林職工

    志工剪影

    將熱情投注在付出中— 許文芬

    1999年的某天,一則刊登在報紙上的小廣

    告,一篇日文課招生的訊息,為慈林帶來

    一位總是充滿熱情的志工—許文芬小姐。

    當時,慈林董事林碩彥建築師的母親--吳幸

    老師在慈林開授日文課,而許小姐就是看

    到這則招生訊息,來慈林報名。當時已在

    慈林裡當志工的溫淑玲老師也是日文課的

    同學,就邀請她一同加入慈林志工的行列

    目前她幾乎每天「上下班」,在慈林二樓

    的史料中心辦公室協助史料整理。就如同

    許小姐在慈林服務已超越十年,她所參與

    過慈林的工作也相當可觀,如櫃檯接待的

    服務、剪報整理、電腦文字輸入、掃描資

    料等等。對她來說,面對這些以往不常接

    觸的工作,就像是學習新的技能,使她樂

    在其中。但對於慈林的付出還不只這些呢

    !她總是樂於分享食物,讓在這裡工作的

    大家都會不怕餓著。有她在,就會充滿熱

    情的招呼聲,讓慈林時時刻刻充滿生氣。

    最值得一提的是,約在4年前,就像慈林的大管家—阿柑姐,因年歲漸長,但慈林需要處理的「管家事」太多,擔心阿柑姐無法負擔繁重清潔工作的許小姐,就拉幾位志工一同組成「慈林清潔隊」,在每個禮拜二,固定維護慈林的環境。讓慈林的伙伴、訪客都能夠有個很舒適的環境喔!

    許文芬小姐是位很熱心的人,她也常支持、加入關懷台灣社會的組織,如擔任「人民作主運動」的志工,也因此認識了許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在她的邀請下,使得慈林有更多生力軍加入,才能更順利的運作。

    身為志工團副團長的她,一直努力扮演招集志工的角色,對於慈林的工作總是不餘遺力的協助。她說,就是因為大家認同慈林、認同林義雄先生的理念,才會一直以這種信念在慈林服務。這些志工總是不求回報的協助慈林大小事,讓慈林在有限的資源下,有了他們的支援,能夠持續從事教育的工作,推廣慈林的理念。

  • 10

    雋語選粹

    唉,一定年齡後,每個人都要為他自己的臉負責。 ―卡繆Albert Camus,1913-1960,法國哲學家、存在主義文學家

    不包括道德面的各種改革將會被證明是沒有效果的。 ―卡萊爾Thomas Carlyle,1795-1881,蘇格蘭歷史學家、社會評論作家

    生活好比旅行,理想是旅行的路線,失去了路線,只好停止前進了。生活既然沒有了目的,精力也就枯竭了。 ―雨果Victor Hugo,1802-1885,法國詩人、小說家、劇作家

    重要的是有實質意義的那一刻,無關乎多少日子、多少事件或多少相關人物。 ―愛默生Ralph Emerson,1803-1882,美國文學家、詩人、思想家

    台灣民主言論選

    黨外必須與社會結合,一直要受民意的監督,要經得起無情的考驗,才能表現出一個人的政治志節與能力。此外,從事民主運動的人,一定特別要覺悟到,長期忍受無知或惡意的誤解與污名,是必需付出的代價,不能堅忍不移,而在考驗的過程中迴避退怯的,就會被判出局。 《八十年代》社論,1982.7

    親身經歷了國共兩黨用槍桿子搶政權的血淋淋教訓後,更堅定了我對民主的信念。…所以,四十年來,我在台灣所追求的,甚至不惜以自由為代價乃至生命為代價所追求的,第一

    是民主,第二是民主,第三還是民主。除了民主,只有民主。 傅正,1927-1991,政治家、政論家,《自由中國》 及《美麗島雜誌》編輯、民主進步黨創黨者之一

  • 11

    慈林館訊

    慈林圖書館讀者留言

    由羅東火車站提供場地、慈林提供設備及圖書,共同於羅東火車站前站所成立的「慈林圖書

    館」,在2011年1月20日啟用,由於有許多熱心的慈林之友、慈林志工捐助圖書及協助維護

    環境、定時增補書籍,使這個小型的自助式圖書館,能夠全年無休對外開放,讓喜愛閱讀的

    朋友能夠隨時自行借書、還書,頗獲各界好評。

    雖然經常有圖書被借閱後久未歸還,但也有遠地的讀者無法親自歸還書籍而以郵寄方式還書

    ,加上許多認同慈林圖書館理念的朋友們無私的奉獻,不定期捐助書刊、二手書,使我們能

    持續推廣書香社會的事工、提升社會良善的風氣。以下是讀者填寫在不具名的意見調查表的

    留言,也歡迎願意捐贈各類圖書給慈林圖書館的朋友們與我們聯繫(03-9650515分機24許瀚

    月小姐)。謝謝!

    * 非常棒,這裡的書種類也很多,是一個很不錯的公共空間,建議可以多推廣,如發DM至鄰近學校,讓通車的學生多加利用。希望漸漸成為在地文化的一環!

    * 很棒!讓遊客在等待時還可閱讀,並可找到適合自己的書,提供心靈的成長。

    * 很有創意,這是一個很棒的想法,希望以後在每一個火車站都可以看到慈林圖書館,加油喔!

    * 讚!能讓旅客們在閒餘的等車時間,增加些知識!

    * 很好,讓在等火車時或下車沒有很趕時就可到此休息一下,坐下來看看書、放鬆心情。

    * 有種很自然的感覺,所以內心很喜悅、無拘束。謝謝!

  • 12

    社運事典

    救援童妓運動 她剛昇上六年級,今年未滿十二歲,來自青山綠水秀麗無比的家鄉。 經過一位警察太太的介紹,她由美美阿姨帶到台北去「見表妹」,抵達之後,她發現繁華熱鬧的都市,只是一條暗無天日的黑街… 她的初潮未至,由於發育未全,妓院強行為她注射赫爾蒙針劑。 買了若干衣服之後,第二日馬上接客… 她失去與親朋聯繫的任何機會,一舉一動都受到監視,保鑣如影隨形、亦步亦趨… <全國婦女、山地、人權暨教會團體嚴重抗議販賣人口共同聲明>,1987.1.10

    顏世佩/慈林志工

    1985年,台灣基督長老教會舉辦「觀光與賣春」研討會,揭露出有關原住民少女被迫從事性

    工作的社會問題。此後,救援童妓 受到社會各界的關注。緊接著,隔年長老教會成立「彩

    虹專案」,以更實際的行動推動救援、預防童妓等事工 。

    1987年1月10日,台灣社會仍未解嚴。然而,由彩虹專案、長老教會、原權會等30餘個社團

    ,共同發表「全國婦女、山地、人權暨教會團體嚴重抗議販賣人口共同聲明」,號召婦女、

    牧師、原住民等不同人士,破天荒至台北市最著名的紅燈區華西街遊行,以抗議人口買賣、

    警察介入性產業等問題。當日遊行隊伍亦前往此轄區的桂林分局,要求分局長接受聯合聲明

    抗議書,重視販賣人口問題。自此後,各婦運團體也相繼舉辦救援童妓座談會、修訂刑法,

    以及萬人簽名等運動,要求立法院、法務部增列刑法條文。一連串救援童妓的行動,使警政

    署首次為此提出「正風專案」,掃蕩性產業。而民間單位亦成立「婦女救援協會」(簡稱婦

    援會),為處理救援童妓的專責機構。1988年,婦援會再結合宗教、婦女、政治等50餘個社

    團,發起「救援雛妓再出擊」活動,同樣於華西街舉辦遊行,並向司法院、法務部遞抗議書

    ,以及抗議警政單位「正風專案」的效果不彰。

    救援童妓運動一開始僅被視為一「社會問題」。到了90年代,救援童妓議題更聚焦在對「兒

    童人權」的重視。1992年,如勵馨基金會除了號召各界簽署反童妓公約外,更致力「雛妓防

    治法」等立法的推動。圍繞在捍衛兒童人權的氛圍下,此項運動逐漸獲得政府所重視。1995

    年,立法院通過兒童及少年性交易防治條例(即原「雛妓防制法」)的立法。

    此波救援童妓運動產生廣大的效應,如針對救援童妓而設立的非營利社團紛紛成立。這些社

    團透過政策倡導和直接服務等工作,以落實對兒童人權的關懷。藉此可了解到對不同年齡、

    身份的「人權」議題,逐漸受到台灣社會所重視。

    「童妓」或「雛妓」一詞,皆指未達成年的性工作者。此文中,所出現的「童妓」一詞,係為表明對「兒童」、「青少年」等身分的重視;然本文中所出現的「雛妓」一詞係為保留婦運者對該社會運動的指稱。 1988年,「彩虹專案」改為「彩虹婦女事工中心」,工作內容上則鎖定在辦理原住民的教育及預防從事性產業事工。

    王玥好,2002,〈反雛妓運動十五週年回顧與展望〉,《勵馨》第46期。

    郭大成,1988,〈山上的孩子,不要留在華西街〉,《人權時代週刊》第207期。

    呂嘉鴻,2007,《性別與國家:當代台灣婦女運動的性論述1987-1999》,(國立清華大學社研所)。

    1

    2

    2

    1

  • 13

    參訪留言

    編按:因版面有限,僅節錄部份參訪者留言、影像。全文請上慈林網站瀏覽。

    我也體認到,政治是不能漠視他發生,應

    該是要往前一步站出來,去捍衛他,捍衛

    我們這得來不易的民主政體,才不會辜負

    那些前輩們用鮮血換來的成就。

    台北大學社學三 / 陳詠詮

    如今我們所享有的一切皆不是唾手可得。透

    過這次參訪,也許當有人質疑社會運動的價

    值時,我能夠堅定的告訴他們:「如此人民

    的權利才會受到保障,國家才會進步。」

    羅東高中 / 范姿樺

    先人的血汗,堆積出我們習以為常的民主

    殿堂,你我每天腳踩著的土地,竟是這樣

    一步一腳印地走過來的。…百年前的餘溫

    ,仍舊讓我們熱血沸騰。

    花蓮女中 / 涂永芳

    我相信在這樣的時代生活的台灣人民,一

    定都會持續為這自己的社會進行民主運動

    ,因為那是守護將來我們後代子孫的人權

    ,只要民主不間斷,國家才會一直進步,

    期待自己也能成文為民主付出的鬥士,人

    民加油;台灣加油。

    東華大學 / 賴凱翔

    228與白色恐怖、造神運動和威權統治,這

    些從來都只是歷史課本上的幾個黑字,和我

    們的生活最大的交集不過就是考卷裡的試題

    ,卻在今天栩栩如生的用各種形式呈現在我

    們眼前。時空交錯,第一次覺得自己和那些

    從未想像過的年代如此接近,好像身歷其境

    一般。

    花蓮女中 / 謝萱

    只有真民主才能完善地表達多數人的意見

    、共利,才不會再讓獨裁統治一再發生。

    花蓮女中 / 謝亞琦

    ▲羅東高中法研社師生參訪合影。

    ▲花蓮女中師生參訪台灣民主運動館。

    ▲花蓮女中數理資優班師生參訪合影。

  • 14

    參訪留言

    身為台灣人,就應該關心台灣,不應該放

    縱政府。對於民主的運動,就算不參與也

    請不要反對,因為這得來不易,對於是非

    的判斷,更應該理性地去看待…所以,我

    們更該堅守我們的心,不讓政府左右。

    花蓮女中 / 劉羽軒

    我們應該讓更多人了解台灣民主是如何而

    來,讓更多人民做他們自己的國家的主人

    ,我們更應該站出來,為自己甚至為了別

    人爭取我們應有的人權,更應具有多元的

    思想及想法,讓台灣社會能夠走向更多元

    民主化的社會。

    東華大學 / 鄧裕豪

    雖然現在台灣的民主貌似在威權政府的面前

    遇到了瓶頸,不過現在我們有慈林蒐集的歷

    史資料打下厚實的基礎,還有更多的民主推

    動的歷史史實可供我們參考。

    台北大學 / 蔡明樹

    許多過去的事件,也許當時尚未出生或是

    年紀還太小,但現在回頭觀看那些事件,

    實在無法想像當時的受害者怎麼會被如此

    邪惡的對待?也是因為一路上有許多人一

    直為爭取人權努力,才讓我們有現在人權

    的保障。

    東華大學 / 李沛庭

    展示區中的布置擺設、內容鋪陳,無處不見

    慈林為推廣民主所做的努力,不但讓我們更

    了解了台灣發展民主體制所歷經的艱辛與改

    革,也讓我們更能將民主法治的觀念深植腦

    海。

    羅東高中 / 蔣紀鴻

    ▲東華大學師生於台灣民主運動館合影。

    ▲方曙商工師生參訪情形。

    ▲交通大學客家社會與文化學程師生參訪。

  • 15

    慈河獎學金論文摘要

    指導教授:邱榮舉

    學校系所:國立台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

    撰文者:黃崇祐(2010年慈河獎學金得獎學生)

    回顧臺灣的歷史,臺灣是一個海洋之島,

    地理位置介於日本、歐亞大陸、東南亞與

    太平洋間,自古以來就是各國船隻停泊的

    轉運站。15、16世紀的大航海時代,在海

    權爭霸的國際環境中,臺灣逐漸受到矚目

    。1624年,荷蘭人進入南臺灣,緊接著

    1626年,西班牙人派兵攻占北臺灣。1662

    年,鄭成功率領軍隊攻下荷蘭建造的熱蘭

    遮城,擊垮荷蘭東印度公司在臺灣設立的

    政權,建立臺灣歷史上第一個華人政權。

    1683年,清帝國將領施琅率軍攻占臺灣,

    正式結束鄭氏三代在臺灣的統治。1895年

    ,清帝國因為甲午戰爭失敗,與日本簽訂《

    馬關條約》將臺灣和澎湖的領土主權割讓給

    日本。這一年,反對將臺灣割讓給日本的臺

    灣人民成立「臺灣民主國」,但只維持半年

    就被平復,政權為期甚短,日本逐步控制全

    臺,統治權愈趨穩固。

    二次大戰日本戰敗,1945年,中華民國將臺

    灣納入一省。1949年,中華民國因失守大陸

    領土而將政府遷移到臺灣,然而,戰後各項

    國際文書有關臺灣領土主權終局歸屬的規定

    模糊,使得中華民國的統治合法性始終有質

    論文題目:臺灣的國家定位(1945-2008)

    ●日清兩國簽訂馬關條約。 ●台灣民主國國旗-藍地黃虎旗。

  • 16

    疑的聲浪,加上被逐出聯合國,失去中國

    代表權地位,在國際上的處境與地位極為

    脆弱。1990年代開始,一連串臺灣化的憲

    政改造與民主工程大幅展開,國民主權普

    遍落實,國家領導人持續彰顯臺灣的國家

    人格,臺灣的國家定位似乎出現轉變的跡

    象。臺灣的國家定位在政治上始終是一個

    敏感的問題,成為臺灣政治文化的特殊現

    象。本研究基於臺

    灣關懷的初衷,深盼以國際法上的學理與

    現實運作,忠實呈現自1945年到2008年的

    臺灣國家定位。

    本文提出「新生國家有機體模型」,將國

    家視為一個有機體,重視國家成長的動態

    過程,而「國民」、「國土」、「政府」

    、「主權」、「國家人格的自我主張」是

    核心的五要素。此五要素之任何一項出現

    變化,將牽動國家定位的座標,產生擺盪

    ,乃為臺灣國家定位進化或退化的重要關

    鍵。新生國家要能長期鞏固與發展,各要素

    的關係與互動須達到均衡,並且適應國際環

    境的變化。美國、日本、中華人民共和國等

    主要國家對臺灣的主權地位立場,

    亦影響臺灣國家定位的狀態。

    此外,探討臺灣的國家定位必須釐清兩層面

    問題,一項是「臺灣的領土主權歸屬」,另

    一項則為「中華民國的法律地位」。本文發

    現,在「臺灣的領土主權歸屬」層面,1895

    年至1952年是「日本領土時期」;1952年至

    1991年是「屬於同盟國,地位未定時期」;

    1991年以後是「中華民國領土時期」。在「

    中華民國的法律地位」層面,1912年至1945

    年是「中國合法政府時期」;1945年至1949

    年是「暫管臺灣的中國合法政府時期」;

    1949年至1971年是「流亡並暫管臺灣的名義

    上中國合法政府時期」;1971年至1991年是

    「流亡並暫管臺灣的中國叛亂政府時期」;

    1991年以後是「臺灣新國家時期」。

    關鍵字:國家定位;臺灣主權;新生國家;國家承認;國家要素

    慈河獎學金論文摘要

  • 2013年10-12月份工作紀要

    17

    工作紀要

    日 期 摘 要

    10/1(二-六) 日本國稻塚由美子(紀錄片「不被遺忘的孩子們」製片)等人參訪

    10/08(二) 慈林「博物館到校服務」前往宜蘭縣中興國小服務

    10/11(五) 廢核行腳志工参訪

    10/12(六) 1. 淡水民主促進協會成員參訪 2. 中華青年交流協會中國交換學生參訪

    10/16(三) 1. 桃園大溪鎮歷史再造協會成員參訪 2. 蘭陽女中同學會成員參訪

    10/19(六) 宜蘭社區大學(宜蘭、羅東校區)志工參訪

    10/20-22 ( 日 -

    二) 慈林志工團知性之旅

    10/23(三) 蘭陽知性之旅戶外教學參訪(台北大學社會學系師生)

    10/26(六) 蘭陽知性之旅戶外教學參訪(王丹與時務社《中國沙龍》師生)

    11/01(五) 慈林「博物館到校服務」前往宜蘭縣四季國小服務

    11/02(六) 慈林講座~深耕有成宜蘭人系列講座二十:陳忠藏的藝術之路

    主講:陳忠藏 / 畫家

    11/04(一) 北美洲台灣人醫師協會成員參訪

    11/06(三) 宜蘭大學通識中心陳復師生參訪

    11/09-10 ( 六 -

    日) 蘭陽知性之旅戶外教學參訪(方曙商工師生)

    11/16-17 ( 六 -

    日)

    1. 交通大學客家社會與文化學程許維德師生參訪 2. 蘭陽知性之旅戶外教學參訪(東華大學族文系二年級賴淑娟師生)

    11/29(五) 蘭陽知性之旅戶外教學參訪(花蓮女中二年級社會組師生)

    11/30(六)

    1. 昶懋國際股份有限公司全體員工及眷屬參訪 2. 蘭陽知性之旅戶外教學參訪(東華大學人權與多元文化社會通識課程謝

    若蘭師生)

    12/04(三) 羅東高中法律人權教育課程師生參訪

    12/05-06 ( 四 -

    五) 蘭陽知性之旅戶外教學參訪(花蓮女中數理資優班師生)

    12/07(六) 慈林講座:邁向低成本太電力 主講:林清富 / 台大光電所所長

    12/08(日) 地球公民基金會成員參訪

    12/15(日) 大同大學工業設計學系所陳明秀師生參訪

    12/17(二) 1. 慶應大學歷史社會學小熊英二教授及政大日文系黃錦容教授參訪 2. 慈林「博物館到校服務」前往宜蘭縣礁溪國中服務

    12/19(四) 慈林「博物館到校服務」前往宜蘭縣礁溪國中服務 12/23-1/2 (一~

    四) 2013 年慈林國際青年台灣文化營

    12/27(五) 蘭陽知性之旅戶外教學參訪(花蓮女中一年級師生)

  • 慈慈慈林林林基基基金金金會會會的的的事事事工工工是是是一一一項項項長長長期期期耕耕耕耘耘耘的的的工工工作作作,,,需需需要要要大大大家家家的的的捐捐捐助助助,,,您您您的的的每每每一一一筆筆筆熱熱熱心心心捐捐捐

    款款款,,,都都都將將將成成成為為為各各各項項項事事事工工工的的的推推推展展展,,,更更更是是是給給給我我我們們們無無無比比比的的的鼓鼓鼓勵勵勵與與與支支支持持持力力力量量量!!!慈慈慈林林林衷衷衷心心心感感感

    謝謝謝您您您,,,也也也歡歡歡迎迎迎定定定期期期小小小額額額捐捐捐款款款。。。

    郵撥帳戶 戶 名:財團法人慈林教育基金會

    帳 號:15066701 *捐款收據可以申報抵扣稅額用

    銀行帳戶 戶 名:財團法人慈林教育基金會

    帳 號:17062056290 台灣中小企銀羅東分行

    銀行代碼:050

    【利用銀行匯款或提款卡匯款者,請與慈林聯絡,以便寄

    發收據。謝謝!】

    ------------------------------------------------------------------------------------------------------

    財團法人慈林教育基金會信用卡認捐單 代號:12-250-0005-4

    持卡人姓名 電 話 (O) (H)

    身分證字號 行動電話 信用卡別

    (請勾選) □VISA □MASTER □JCB □聯合信用卡

    請提供

    卡片末三碼

    信用卡號

    發卡銀行 有效期限 ______月_________年

    持卡人簽名 (需與信用卡簽名同字樣)

    收據抬頭 銀 行 授

    權號 碼 此欄由本會填寫

    通訊地址

    認捐方式

    捐款金額

    □ 單筆捐款 $ 元整

    □ 長期捐款 /( 收據寄發方式: □ 每月寄發 □ 年底再一次寄發 )

    每月贊助金額:□ 三百元 □ 五百元 □ 一千元 □ 其他金額$________元

    □ 捐助慈林語錄金額$__________ 元整,請贈送 _________ 本

    財團法人慈林教育基金會

    26847 宜蘭縣五結鄉舊街路 128 號 電話:03-9650515*11 傳真:03-9650205

  • 慈林通訊76封面0102030405060708091011121314151617P.18慈林通訊76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