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參考書目 143 參考書目

參考書目 - nccur.lib.nccu.edu.twnccur.lib.nccu.edu.tw/bitstream/140.119/34639/12/54501112.pdf · 參考書目 149 Bernard, Stiegler 著,裴程譯,2002,《技術與時間:愛比米修斯的過失》。南京:

  • Upload
    others

  • View
    1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 參考書目

    143

    參考書目

  • 臨床精神醫療的技術結構與時間結構

    144

    一、中文部分

    (一)專書 

    于奇智,1999,《傅柯》,台北:東大圖書有限公司。

    王金龍,1973,《精神醫學》。台北:台灣學生書局。

    王躬仁,1984,《精神藥物之副作用》。台北:茂昌圖書有限公司。

    王溢嘉,1996,《賽琪小姐體內的魔鬼──科學的人文思考》。中和市:野鵝出版

    社。

    方妙君、邱秀環、孫肇玢,1995,《護理過程》。台北:匯華圖書出版有限公司。

    文榮光,1992,《靈魂附身現象之文化精神醫學研究》,台北:行政院國科會資料

    中心。

    孔繁鐘、孔繁錦,1999,《DSM-Ⅳ精神疾病診斷準則手冊》。台北:合記圖書出

    版社。

    竹內薰著,顏誠廷譯,2007,《99.99%都是假設》。台北:大雁文化事業股份

    有限公司。

    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1995,《精神病患醫療服務體系之檢討》。台北:行

    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

    行政院衛生署桃園療養院,2001,《行政院衛生署桃園療養院民國 89、90 年年

    刊》。桃園市:行政院衛生署桃園療養院。

    吳中立,1987,《台灣精神病患醫療體系之研究》。台北:中央研究院經濟研究所。

    李宇宙,2002,《尋找國人精神健康的方位,心靈座標》。台北:精神健康基金

    會。

    李明濱,1997,《醫學的人性面:情緒與疾病》。台北:國立台灣大學醫學院。

  • 參考書目

    145

    ──2000,《整合性精神醫療體系規劃研究第一年—病患分類、治療指引及品質

    監控系統》。台北:行政院衛生署中央健康保險局。

    ──2002,《實用精神醫學》。台北:台大醫學院。

    林式穀,1992,《精神藥物手冊》。台北:合記圖書出版社。

    林宗義,1987,《精神分裂病可痊癒嗎》。台北:橘井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1990,《精神醫學之路--橫跨東西文化--》。板橋市:稻鄉出版社。

    林惠珍,1994,《精神分裂病患者主觀性生活品質之探討》。台北:國立台灣大學

    護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憲,1978,《精神醫學與社會》。台北:當代醫學雜誌社。

    ──1987,《精神醫學史》。水牛圖書出版事業有限公司,台北市。

    ──1990,《文化與精神病理》。水牛圖書出版事業有限公司,台北市。

    ──1994,《精神分裂症的病因研究》。行政院國科會資料中心,台北市。

    周志浩等,2004,《精神健康衛生照護》。板橋市:台北縣政府衛生局。

    胡月娟、黃惠美,1990,《精神科護理學》。台北:合記圖書出版社。

    胡幼慧,2001,《新醫療社會學:批判與另類的視角》。台北:心理出版社股份有

    限公司。

    胡台麗、許木柱、葉光輝主編,2002,《情感、情緒與文化》。台北:中央研究院

    民族研究所。

    胡海國,1976,《心病要用心藥醫──精神疾病的認識》。台北:正中書局。

    ──1994,《當代精神醫療》。台北:正中書局。

    胡塞爾(Edmund Husserl)著,倪梁康譯,1991,《現象學的方法》。上海:譯文

    出版社。

    柯永河,2000,《習慣心理學:寫在晤談椅上四十年之後(理論篇)》。台北:張

    老師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洪美玟,1998,《「社區精神醫療保健工作」之評價硏究》。新莊市:省公衛所。

  • 臨床精神醫療的技術結構與時間結構

    146

    韋伯著(Max Weber)著,黃曉京、彭強譯,1987,《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

    台北:唐山出版社。

    ──顧忠華譯,1993,《社會學的基本概念》。台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馬景野、林知遠,1995,《病患的暴力防範處理》。台北:正中書局。

    徐曼瑩,1999,《精神科護理概論》。台北:華杏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涂爾幹(Emile Durkheim)著,芮傳明、趙學元譯,1992,《宗教生活的基本形

    式》。台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秦燕,1996,《醫務社會工作》。台北:巨流圖書公司。

    孫藝文、陳俊欽,2001,《臨床精神藥物學》。新店市:藝軒圖書出版社。

    莊明敏,1995,《精神病患醫療服務體系之檢討》。台北: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

    員會。

    莊桂香,2001,《三種靈魂—我與躁鬱症共處的日子》。台北:天下遠見出版股份

    有限公司。

    莊逸洲、黃崇哲,2002,《醫務管理學系列──組織經營》。台北:華杏出版股份

    有限公司。

    陳俊欽,2002,《戰勝躁鬱症》。台北:健康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2003,《幫他走過精神障礙──該做什麼,如何做?》。台北:張老師文化事

    業股份有限公司。

    張苙雲,2002,《醫療與社會:醫療社會學的探索》。台北:巨流圖書股份有限公

    司。

    張珣,2000,《疾病與文化》。板橋:稻香出版社。

    張麗卿,1994,《刑事法學與精神醫學之整合—精神疾病犯罪人處遇之比較研

    究》。台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

    黃堅厚,1989,《精神醫學是什麼?--對自己行為的瞭解》。台北:心理出版社有

    限公司。

  • 參考書目

    147

    黃達夫,2002,《用心聆聽:黃達夫改寫醫病關係》。台北:天下遠見出版股份有

    限公司。

    康清雲主編,1998,《心理與精神衛生第一輯》。新莊市:台灣省公共衛生研究所。

    莫藜藜,1998,《醫務社會工作》。台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曾文星、徐靜,1995,《現代精神醫學》。台北:水牛圖書出版事業有限公司。

    ──1995,《心理問題與精神疾患》。台北:水牛圖書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傅科(Michel Foucault)著,劉北成、楊遠嬰譯,1992,《瘋癲與文明》。台北:

    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林志明譯,1998,《古典時代瘋狂史》。台北:時報文化。

    ──劉北成譯,2001,《臨床醫學的誕生》。南京:譯林出版社。

    馮景源,1987,《馬克思異化理論研究》。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葉永文,1998,《排除理論》。台北:揚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葉英堃,1985,《台北市精神病患醫療制度之研究—慢性精神病患醫療、復健系

    統的建立》。台北:台北市政府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

    ──1987,《台北市精神病患之追蹤:社會精神醫學的推廣》。台北:台北市政府。

    ──1987,《台灣地區精神醫療網主要核心醫院門診治療的成本效益分析》。台

    北: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

    葉錦成,1993,《精神病觀察──康復的疑惑與解迷》。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股

    份有限公司。

    楊延光,2003,《杜鵑窩的春天──精神疾病照顧手冊》。台北:張老師文化事業

    股份有限公司。

    楊念群,2006,《再造「病人」:中西醫衝突下的空間政治:1832~1985》。北京: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蔡篤堅、李玉春,2001,《實踐醫學人文的可能》。台北:唐山出版社。

    廖瑞銘,1992,《從心理藥理學的層面探討抗精神分裂症之藥物》。台北:行政院

  • 臨床精神醫療的技術結構與時間結構

    148

    國科會資料中心。

    廖榮利, 1991,《醫療社會工作》。台北:巨流圖書公司。

    ──2004,《精神病理社會工作》。台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鄭泰安,1980,《一位精神科醫生的日記》。台北:時報文化出版事業有限公司。

    ──1982,《神經病—從一句罵人的話談起》。台北:時報文化出版事業有限公司。

    謝博生,2003,《醫療與社會-拓寬醫業執行的社會視野》。台北:國立台灣大醫

    學院。

    鍾信心,1995,《精神科護理學》。台北:華杏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藍采風、廖榮利,2004,《醫療社會學》。台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

    濱田篤郎,2006,《疾病的世界地圖》。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蘇東坡,1985,《蘇東坡全集》。台北:世界書局。

    龔卓軍,2006,《身體部署──梅洛龐蒂與現象學之後》。台北:心靈工坊文化事

    業股份有限公司。

    Amador, Xavier and Johanson, Anna-lisa 著,魏嘉瑩譯,2003,《他不知道他病了

    ──協助精神障礙者接受治療》。台北:心靈工坊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Anderson, George M.著,陳華、黃新美譯,1991,《醫學人類學》。台北:桂冠圖

    書公司。

    Barbour, Allen 著,潘咸廷等譯,2002,《醫病關係-生物醫學的迷思》。新店:

    藝軒圖書出版社。

    Bäumler, Ernst 著,張榮昌譯,2005,《藥物簡史:近代以來延續人類生命的偉大

    發現》。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Beam, Alex 著,陳芙揚譯,2003,《雅致的精神病院》。台北:麥田出版;城邦文

    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Bernheim, Kayla and Lehman, Anthony 著,郭葉珍編譯,1999,《家屬與精神病

    患》。台北:合記圖書出版社。

  • 參考書目

    149

    Bernard, Stiegler 著,裴程譯,2002,《技術與時間:愛比米修斯的過失》。南京:

    譯林版社。

    Blech, Jörg 著,張志成譯,2006,《發明疾病的人──現代醫療產業如何賣掉我

    們的健康?》。新店市:左岸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Brand, paul and Yancey, Philip 著,江智惠、陳怡如譯,2002,《疼痛:不受歡迎的

    禮物》。台北:智庫股份有限公司。

    Breakey, William R.著,郭峰志主譯,2002,《現代社區精神醫療》。台北:心理

    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

    Breggin, Peter and Cohen, David 著,熊漢昌譯,2002,《為藥瘋狂》。台北:新新

    聞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Churchland, Paul M.著,汪益譯,1994,《物質與意識:當代心靈哲學導讀》。台

    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Cockerham, William C.著,朱巧豔、蕭佳華合譯,2002,《醫療社會學》。台北:

    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rrigan, Patrick and Lundin, Robert 著,張葦譯,2003,《不要叫我瘋子──還給

    精神障礙者人權》。台北:心靈工坊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Dethlefsen, Thorwald and Dahlke, Rüdiger 著,易之新譯,2002,《疾病的希望─

    ─身心整合的療癒力量》。台北:心靈工坊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Fortinash, Katherine M.著,董靜娟等譯,2002,《精神科護理學計畫》。五股:

    高立圖書有限公司。

    Foster, George M. and Anderson, Barbara Gallatin 著,陳華、黃新美譯,1998,《醫

    學人類學》。台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Gadamer, Hans-Georg 著,洪漢鼎譯,1993,《真理與方法:哲學詮釋學的基本特

    徵》。台北:時報文化。

    Giddens, Anthony 著,張家銘等譯,1997,《社會學》。台北:唐山出版社。

  • 臨床精神醫療的技術結構與時間結構

    150

    ──趙旭冬、方文譯,2002,《現代性與自我認同:晚期現代的自我與社會》。新

    店市:左岸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Hacking, Ian(以昂‧海金)著,1991,《科學哲學與實驗》,台北:桂冠圖書股

    份有限公司。

    Heideger, Martin,宋祖良譯,1996,《海德格爾的技術問題及其他文章》。台北:

    七略出版社。

    ──王慶節、陳嘉映譯,1998,《存在與時間》。台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Hergenhahn, B. R.著,2006,《心理學史導論》第四版。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

    社。

    Hershman, D. Jablow 著,2002,《躁鬱奇才──不凡創造力的背後》。台北:張老

    師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Hobson, J. Allan 著,朱方琳譯。1999,《夢與瘋狂:解讀奇妙的意識狀態》。台北:

    天下遠見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James, William 著,2003,《心理學原理》。北京:中國城市出版社。

    Jamison, Kay R.著,李欣容譯,2003,《躁鬱之心》。台北:天下遠見出版股份有

    限公司。

    Kierkegaars, S.著,2005,《概念恐懼•致死的病症》。上海:上海三聯書店。

    Kleiman, Arthur 著,1994,《談病說痛:人類的受苦經驗與痊癒之道》。台北:桂

    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柯永河、蕭欣義譯,1996,《文化與行為:古今華人的正常與不正常行為》。

    台北:曉園出版社。

    Kolakowski, Leszek 著,高俊一譯,1988,《理性的異化 : 實證主義思想史》。臺

    北:聯經出版社。

    Kramer, Peter D.著,陳儀莊、李根芳,2001,《神奇百憂解──改變性格的好幫

    手》。台北:張老師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 參考書目

    151

    Lindsay, Robert Bruce(林德賽)著,1976,《科學與文化》。台北:協志工業叢書

    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Maurice Merleau – Ponty 著,2001,《知覺現象學》。北京:商務印書館。

    Mead, George Herbert 著,1995,《心靈、自我與社會》。台北:桂冠圖書股份有

    限公司。

    O’Neill, John 著,張旭春譯,2001,《五種身體》。台北:弘智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Pogson, F. L.(柏格森)著,2005,《時間與自由意志》。北京:商務印書館。

    Porter, Roy 著,巫毓荃譯,2004,《瘋狂簡史》。新店:左岸文化出版社。

    Robinson, Jeffrey 著,廖月娟譯,2003,《一顆價值十億的藥丸:人命與金錢的交

    易》。台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Seligman, Linda 著,1995,《心理異常診斷與治療》。台北:五南圖書公司。

    Skinner, B. F.著,1989,《科學與人類行為》。北京 : 華夏出版社。

    Sontag, S.著,程巍譯,2003,《疾病的隱喻》。上海:譯文出版社。

    Spitzer, Robert L.修訂,何瑞麟、葉翠蘋編譯,1989,《精神疾病統計診斷手冊 DSM

    Ⅲ第三版》。台北:合記圖書出版社。

    ──孔繁鐘編譯,1989,《DSM-DIII-R 診斷準則手冊》。台北:合記圖書出版社。

    Sullivan, Harry Stack, 2000,《精神病學的人際理論》。台北:昭明出版社。

    Torrey, E. Fuller and Knable, Michael B.著,丁凡譯,2006,《躁鬱症完全手冊》。

    台北:心靈工坊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Turner, Bryan S.著,馬海良、趙國新譯,2000,《身體與社會》。瀋陽:春風文藝

    出版社。

    (二)專書論文 

    林宗義、林美貞,1996,〈關愛、否認與拒斥:華人家庭對精神疾病的反應〉。收

  • 臨床精神醫療的技術結構與時間結構

    152

    錄於林宗義、Arthur Kleiman 編,《文化與行為:古今華人的正常與不正常行

    為》頁 327-338。台北:曉園出版社有限公司。

    林信男、劉絮愷, 2002,〈精神醫學史〉。收錄於李明濱主編,《實用精神醫

    學》頁 13-18。台北:國立台灣大學醫學院。

    黃瑞祺,1984,〈社會理論與社會結構〉,收錄於黃瑞祺編,《現代社會學結構功

    能論選讀》。台北:巨流圖書公司。

    廖定烈,2002,〈八里療養院的生物精神醫學研究〉。《八里院訊》創刊號第 5-6

    版。台北縣:行政院衛生署八里療養院。

    Sharfstein, Steven S.,2002,〈現代社區精神醫療的政治及社會背景〉。收錄於郭

    峰志主譯,《現代社區精神醫療》頁 43-53。台北:心理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

    (三)期刊論文 

    汪文聖,2003,〈本土精神病患照顧倫理的現象學探討〉。《本土心理學研究》19 :

    65-108。

    林信男,1974,〈精神藥物的臨床使用(一)〉。《當代醫學》1(10):35~36。

    李明濱,2000,〈新世紀的精神醫療〉。《台灣醫學》4(1):41-48。

    胡海國,1985,〈精神醫學的概念模式──精神疾病的演進模式〉。《中華心理衛

    生學刊》2(1):1-17。

    唐文慧,1997,〈精神衛生法之立法過程──政體取向分析〉。《中華心理衛生學

    刊》10(1):1-27。

    張苙雲、朱永昌,1994,〈組織場域的浮現:台灣醫療產業的研究〉。《中央研究

    院民族學所集刊》77:157-192。

    黃嬡齡、林知遠、高美雲,1999,〈支持性就業與慢性精神病病患協力網絡的建

    立〉。《中華心理衛生學刊》12(3):47-78。

  • 參考書目

    153

    黃嬡齡,2000,〈回到根本之處思考:在擬像真實跟常規社會之間重建精神病患

    的生活結構〉。《中華心理衛生學刊》13(4):109~130。

    葉英堃,1987,〈我國精神醫療的諸問題〉。《中華心理衛生學刊》3(1):5-8。

    葉啟政,2001,〈精神健康:腦的問題,還是社會的問題〉。《中華心理衛生學刊》

    14:99-109。

    蕭文,1997,〈病歷的保存〉。《醫院》29(5):53~62。

    陳淑萍、吳錦喻,1994,〈促進慢性精神病患在團體中互動行為的參考架構〉。《職

    能治療學會雜誌》12:105~109。

    陳楚杰,1997,〈談醫院病歷管理〉。《醫院》29(5):38~40。

    (四)網路論文(http://www.mhf.org.tw/2003new/pub1_frame.htm)

    胡海國,2001/08/24,講精神健康--「保養頭腦,免除煩惱」,台北:精神健康

    基金會。

    ──2001/09/12,〈保養頭腦,免除煩惱:如何提升精神健康水準〉, 台北:精

    神健康基金會。

    胡海國、鄭曉真,2004/02/04,〈精神分裂症社會功能損害與認知的關聯(二)〉,

    台北:精神健康基金會。

    ──2003/10/02,〈精神分裂症的認知功能障礙(五)-1〉, 台北:精神健康基金會。

    (五)碩士論文 

    文宗華,1992,《躁鬱症患者之親子關係與社會復健相關之研究》。台北:私立東

    吳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社會工作組碩士論文。

  • 臨床精神醫療的技術結構與時間結構

    154

    李青娟,1987,《從公共政策觀點論我國精神保健醫療政策之研究》。台北:國立

    中興大學公共政策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易靜,2002,《真實與虛幻之間──精神病患在團體對話中的妄念經驗》。台北:

    國防大學國防醫學院護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小慈,1987,《台灣地區精神醫療政策之分析:以精神衛生法為例》。台北:國

    立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許文耀,1987,《訊息處理概念下,精神分裂症的類別及其與症狀的關係》。台北:

    國立台灣大學心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嬡玲,1997,《慢性精神病患社區支持性就業的行動分析》。花蓮縣:國立東華

    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硏究所碩士論文。

    郭親儒,1987,《精神醫療團對功能之評估研究》。台中:私立東海大學社會學研

    究所社會工作組碩士論文。

    張馥媛,1987,《從權力結構的觀點探討台灣精神醫療體系中臨床心理師與精神

    科醫師對於臨床心理失角色的知覺》。台北:國立台灣大學心理學研究所碩士

    論文。

    萬心蕊,1987,《精神分裂症患者與正常人在家庭健康、自主性、親密性程度差

    異性之研究》。台北:私立東吳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社會工作組碩士論文。

    鄧有偉,2004,《台灣地區精神醫療院所之空間分析與探討》。新竹市:中華大學

    建築與都市計畫學系碩士論文。

    謝秀華,1997,《精神分裂病患家屬之疾病知識、疾病歸因與表露情緒之相關研

    究》。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謝淑貞,1997,《精神科住院病患與工作人員治療性環境感受及相關因素探討》。

    台北縣:私立長庚醫學暨工程學院護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鍾寶珠,1991,《精神分裂症青年病患和一般青年與其母親對「生活適應」態度

    之初步探討》。台北:國立台灣大學護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 參考書目

    155

    藍菊梅,1996,《精神分裂症病患的治療結盟行為及其相關因素探討》。台北:國

    立台灣大學護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蘇文碩,2002,《躁鬱症患者的人格特質與其自我照顧能力,生活適應關係之研

    究》。中壢市:中原大學心理學系碩士論文。

    (六)其他 

    台北縣政府衛生局,1994,〈精神病患強制住院政策之成效評估──強制送一過

    程與認知態度之初探〉。台北縣政府衛生局,1994 年 8 月。

    ──2003,〈精神衛生健康護照:新手上路篇〉。台北縣政府衛生局,2003 年 10

    月。

    行政院衛生署,1991,〈八十年度台灣地區精神病患社區復健工作研討會〉。台北:

    行政院衛生署。

    ──1996,〈八十五年度全國精神醫療網工作研討會〉。台北:行政院衛生署。

    行政院衛生署八里療養院,2001,〈台北縣精神醫療局部網絡責任醫院 90 年公共

    衛生護士精神科實務訓練〉。台北縣:行政院衛生署八里療養院。

    ──2002,〈行政院衛生署八里療養院為民服務白皮書〉。台北縣:行政院衛生署

    八里療養院。

    ──2002,〈精神病人照護手冊〉。台北縣:行政院衛生署八里療養院。

    ──2002,〈日間留院簡介〉。台北縣:行政院衛生署八里療養院。

    ──2002,〈居家治療簡介〉。台北縣:行政院衛生署八里療養院。

    ──1999,〈十週年院慶特刊〉。台北縣:行政院衛生署八里療養院。

    ──2004,〈十四週年院慶特刊〉。台北縣:行政院衛生署八里療養院。

  • 臨床精神醫療的技術結構與時間結構

    156

    行政院衛生署桃園療養院,2001,〈90 年度全國精神醫療網工作研討會〉。桃園:

    行政院衛生署桃園療養院。

    江漢光,1996,〈強制診療,需社區精神醫療配合〉。聯合報,第 11 版, 7 月 10

    日。

    社論,1998,〈以科學態度完善精神醫療〉。中央日報,第 2 版, 1 月 16 日。

    李天怡,1996,〈健全精神醫療服務,衛局張網〉。中央日報,第 14 版, 3 月 11

    日。

    李明濱,2002,〈推薦序〉,《現代社區精神醫療》。台北:心理出版社股份有限公

    司。

    吳靜美,2000,〈精神醫療團隊〉。聯合報,第 34 版, 7 月 1 日。

    林秀美,1999,〈打造高雄精神醫療網,朝社區心理衛生發展〉。民生報,第 10

    版,10 月 15 日。

    ──2002,〈精神醫療資源整合,一等 20 年〉。民生報,第 A11 版, 5 月 21 日。

    省立桃園療養院八里分院,1998,〈台北縣八里社區復健中心簡介〉。省立桃園療

    養院八里分院 1998 年 1 月。

    胡海國,2002,〈校閱序〉,《現代社區精神醫療》。台北:心理出版社股份有限公

    司。

    胡海國編,2003,《台灣精神障礙者照護發展研討會彙編》。台北:財團法人國家

    衛生研究院。

    胡宗鳳,2000,〈健保戕害精神醫療品質〉。聯合報,第 18 版, 6 月 1 日。

    ──2003,〈長庚擴充慢性病床,喊卡〉。聯合報,第 18 版, 1 月 15 日。

    夏念慈,1999,〈醫界批衛署漠視基層精神醫療〉。中國時報,第 18 版, 10 月

    15 日。

    陳于嫣,2001,〈彌補醫療缺口,追求身心靈和諧〉。聯合報,第 18 版, 1 月 6

    日。

  • 參考書目

    157

    許宗仁,1999,〈嘉南療養院,獲准增 20 床〉。中國時報,第 21 版, 4 月 1 日。

    黃靜宜,2000,〈精神醫療未深入校園,令人擔憂〉。民生報,第 7 版, 9 月 19

    日。

    楊明仁,2002,〈復健資源缺乏,精神醫療困境〉。聯合報,第 9 版, 2 月 5 日。

    葉英堃,1999,〈復健模式—從醫院走向社區〉。民生報,第 10 版,12 月 31 日。

    詹前善,2002,〈玉里榮醫,將設精神科研發中心〉。聯合報,第 18 版, 4 月 12

    日。

    滕西華,2002,〈精神醫療給付出了什麼問題?〉。民生報,第 A06 版, 2 月 17

    日。

    簡以嘉,1999,〈行政院衛生署八里療養院十週年院慶特刊〉。台北縣:行政院衛

    生署八里療養院。

    藍凱誠,2002,〈龍發堂輔導就地合法〉。聯合報,第 9 版, 2 月 5 日。

    韓德彥,2003,〈精神疾病五大軸向〉。聯合報,第 36 版, 2 月 11 日。

    魏忻忻,2002,〈衛署原則同意設 200 床的康復之家〉。聯合報,第 9 版, 2 月 5

    日。

    ──2002,〈復健資源缺乏,精神醫療困境〉。聯合報,第 9 版, 2 月 5 日。

  • 臨床精神醫療的技術結構與時間結構

    158

    二、英文部分

    Anthony, W.A., 1993, “Recovery from mental illness: the guiding vision of the

    mental health services system in the 1990s. ” Psychiatric Rehabilitation Journal

    16:11-23.

    Anthony, W. A. and Liberman, R. P., 1986, “The practice of psychiatric rehabilitation:

    Historical, conceptual and research base. ” Schizophrenia Bulletin 12:542-59.

    Bellack, A.S., 2006, “Scientific and consumer models of recovery in schizophrenia:

    concordance, contrasts, and implications. ” Schizophrenia Bulletin 32:432-442.

    Bermúdez, José luis, 2005, Philosophy of psychology:A contemporary introduction.

    New york: Routledge.

    Birchwood, M., Smith, J., and Cochrane, R., 1990, “The Social Functioning Scale: the

    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a new scale of social adjustment for use in family

    intervention programmes with schizophrenic patients. ” British Journal of

    Psychiatry 157:853-859.

    Blanch, A.K., Fighs, D., Tucker, W., Walsh, D., and Chassman, J., 1993,

    “Consumer-practitioners and psychiatrists share insights about recovery and

    coping. ” Disabilities Studies Quarterly 13:17-20.

    Brier, A. and Strauss, J. S., 1983, “Self-control in psychotic disorders. ” Archives of

    General Psychiatry 40:1141-45.

    Burchardt, T., 2004, “Capabilities and disability: The capabilities framework and the

    social model of disability. ” Disability and Society 19:735-751.

    Bystritsky, A., Liberman, R. P., and Hwang, S., 2001, “Social functioning and quality

    of life comparisons between obsessive-compulsive and schizophrenic disorders. ”

  • 參考書目

    159

    Depression and Anxiety 14:214-218.

    Carr, V., 1988, “Patients' techniques for coping with schizophrenia. ” British Journal

    of Medical Psychology 61:339-52.

    Cooper, J. E. and Sarotius, N., 1977, “Cultural and temporal variation in

    schizophrenia: a speculation on the importance of industrialization” British Journal

    of Psychiatry130:50-55.

    Davidson, L. and Strauss, J. S., 1992, “Sense of self in recovery from severe mental

    disorder. ” British Journal of Medical Psychology 65:131-45.

    Davidson, L., O'Connell, M., and Tondora, J., 2006, “The top ten concerns about

    recovery encountered in mental health system transformation. ” Psychiatric Services

    57:640-645.

    Deegan, G., 2003, “Discovering recovery. ” Psychiatric Rehabilitation Journal 26

    (4):368-376.

    Deegan, P. E., 1996, “Recovery: the lived experience of rehabilitation. ” Psychosocial

    Rehabilitation Journal 11:11-19.

    Dominic, A. Carone, Jr. and Barone, David F., 2001 “A social cognitive perspective

    on religious beliefs: Their functions and impact on coping and psychotherapy”

    Clinical Psychology Review 21(7):989-1003.

    Edwards, J., Maude, D., and McGorry, P.D., 1998, “Prolonged recovery in

    first-episode psychosis. ” British Journal of Psychiatry 172:107-116.

    Endicott, J., Spitzer, R. L., and Fleiss, J. L., 1976, “The Global Assessment Scale: a

    procedure for measuring overall severity of psychiatric disturbance. ” Archives of

    General Psychiatry 33:766-771.

    Foucault, Michel, 1987, Mental Illness and Psychology. Californi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 臨床精神醫療的技術結構與時間結構

    160

    Foucault, Michel, 1991, Madness and Civilization. London: Routledge.

    Foucault, Michel, 2003, Abnormal:Lectures at the Collège de France, 1974-75. New

    York: St. Martin’s Press.

    Foucault, Michel, 2006, Psychiatric Power:Lectures at the Collège de France,

    1973-74. New York: Palgrave Macmillan.

    Frank, E., Prien, R. F., and Jarrett, R. B., 1991, “Conceptualization and rationale for

    consensus definitions of terms in 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 remission, recovery,

    relapse, and recurrence. ” Archives of General Psychiatry 48:851-855.

    Gennep, Arnold van, 1960, The rites of passage. Chicago :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Goldberg, J.F., Harrow, M., and Grossman, L. S., 1995, “Course and outcome in

    bipolar affective disorder: a longitudinal follow-up study. ” 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iatry 152:379-384.

    Gupta, Giri Raj, 1993, Sociology of Mental Health. Massachusetts:Allyn and bacon.

    Harrison, G., Hopper, K. and Craig, T., 2001, “Recovery from psychotic illness: a 15-

    and 25-year international follow-up study. ” British Journal of Psychiatry

    178 :506-517.

    Heidegger, Martin, 2001, Zollikon Seminars, translated from the German and with

    notes and afterwords by F. Mayr and R. Askay. Evanston: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Press.

    Hoff, Lee Ann, 2001, People in Crisis: Clinical and Public Health Perspectives.

    California: Jossey-Bass.

    Hoffman, H., and Kupper, Z., 2002, “Facilitators of psychosocial recovery from

    schizophrenia. ” International Review of Psychiatry 14:293-302.

    Ihde, Don, 1990, Technology and the Lifeworld. Bloomington/Indianapolis: Indiana

  • 參考書目

    161

    University Press.

    Jacobson, N. and Curtis, L., 2000, “Recovery as policy in mental health services:

    Strategies, emerging from the States. ” Psychiatric Rehabilitation Journal 23 (4):

    333-341.

    Jacobson, N., and Greenley, D., 2001, “What is recovery? A conceptual model and

    explication. ” Psychiatric Services 52:482-485.

    Joseph, A.R., Michael, J. V., Richard, C. B., and Mark, S. S. , 2007, “Barriers to

    Recovery and Recommendations for Change: The Pennsylvania Consensus

    Conference on Psychiatry's Role. ” Psychiatric Services 58:1119.

    Kim, H., 2007, “Rethinking social recovery in schizophrenia: What a capabilities

    approach might offer. ” Social Science & Medicine 65:868-879.

    Kleiman, Arthur, 1988, Rethinking psychiatry. New york: A Division of Macmillan,

    Inc..

    Liberman, R. P., and Kopelowicz, A., 2005, “Open Forum: Recovery From

    Schizophrenia: A Concept in Search of Research. ” Psychiatric Services

    56:735-752.

    Littlewood, Roland, 1996, “Psychiatry’s Cultur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ocial

    Psychiatry 42( 4):245-268.

    Lunt, A., 2000, “Recovery: moving from concept toward a theory. ” Psychiatric

    Rehabilitation Journal 23:401-405.

    Mead, S., and Copel, M. E. , 2000, “What recovery means to us: consumers'

    perspectives. ” Community Mental Health Journal 36:315-328.

    Moustakas, Clark, 1994, Phenomenological research methods. California: Sage

    Publications, Inc.

    Mueser, K. T., Corrigan, P. W., Hilton, D. W., Tanzman, B., Schaub, A., and

  • 臨床精神醫療的技術結構與時間結構

    162

    Gingerich, S., 2002, “Illness management and recovery: A review of the

    research. ”Psychiatric Services 53 (10):1272-1284.

    Noordsy, D., Torrey, W., and Mueser, K., 2002, “Recovery from severe mental illness:

    an intrapersonal and functional outcome definition. ” International Review of

    Psychiatry 14:318-326.

    Piaget, Jean, 1968, Structuralism. France: Presses universitaires de France.

    Robeyns, I., 2006, “The capability approach in practice. ” Journal of Political

    Philosophy 14 :351-376.

    Robinson, D. G., Woerner, M. G., and McMeniman, M., 2004, “Symptomatic and

    functional recovery from a first episode of Schizophrenia or schizoaffective

    disorder. ” 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iatry 161:473-479.

    Russinova, Z., Wewiorski, N. J., and Lyass, A., 2002, “Correlates of vocational

    recovery for persons with schizophrenia. ” International Review of Psychiatry

    14:303-311.

    Sandra, G. R., and Robert, A. R., 2006, “Open Forum: Recovery and Positive

    Psychology: Parallel Themes and Potential Synergies. ” Psychiatric Services

    57:120.

    Snow, D., and Anderson, L., 1987, “Identity work among the homeless: The verbal

    construction and avowal of personal identities. ”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92:

    336-1371.

    Spaniol, L., Wewiorski, N. J., Gagne, C., and Anthony, W. A., 2002, “The process of

    recovery from schizophrenia. ” International Review of Psychiatry 14:327-336.

    Stuart, A. Kirk & Kutchins, Herb, 1992, Selling of DSM: The Rhetoric of Science in

    Psychiatry, New York: Aldine de Gruyter.

    Szasz, Thomas, 1993, Alexicon of Lunacy:Metaphoric Malady, Moral Responsibility,

  • 參考書目

    163

    and Psychiatry. New Jersey: Rutgers.

    Tohen, M., Hennen, J., and Zarate, C. M. 2000, “Two year syndromal and functional

    recovery in 219 cases of first episode major affective disorder with psychotic

    features. ” 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iatry 157:220-228.

    Toombs, S. Kay, 1993, The Meaning of Illness. The Netherlands: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Torgalsboen, A. K., and Rund, B. R.,2002, “Lessons learned from three studies of

    recovery from schizophrenia. ” International Review of Psychiatry 14:312-317.

    Turner, Bryan S., 1987, Medical Power and Social Knowledge. California: Sage

    Publications, Inc.

    Turner, Bryan S., 1992, Regulating Bodies:Essays in medical sociology. New York:

    Routledge.

    Wallace, C. J., Liberman, R. P., and Tauber, R., 2000, “The Independent Living Skills

    Survey: a comprehensive measure of the community functioning of severely and

    persistently mentally ill individuals. ” Schizophrenia Bulletin 26:631-658.

    Warner R., 1994, Recovery From Schizophrenia: Psychiatry and the Political

    Economy. New York: Routledge.

    Ware, N. C., Lachicotte, W. S., Kirschner, S. R., Cortes, D. E., and B. J., 2000, “Good,

    Clinician experiences of managed mental health care. ” Medical Anthropology

    Quarterly 14 :3-27.

    Whitehorn, D., Brown, J., and Richard, J., 2002, “Multiple dimensions of recovery in

    early psychosis. ” International Review of Psychiatry 14:273-283.

    Wilkes, K. V., 1981, “Functionalism, Psychology, and the Philosophy of Mind.”

    pp.147-167 in Mind, Brain, and Function, edited by Editors. University of

    Oklahoma Press: Norman.

  • 臨床精神醫療的技術結構與時間結構

    164

    Yalom, I. D., 1985,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Group Psychotherapy. New York:

    Basic Books.

    Yen CF, Chung LC, Chen CS, 2002 “Insight and neuropsychological functions in

    bipolar outpatients in remission. ” The Journal of Nervous and Mental Disorder 190:

    713-715.

    Zola, I. K., 1972, “Medicine as an institution of social control” Sociological Review

    20:487-504.

  • 參考書目

    165

    三、田野筆記與訪談記錄

    031105,田野筆記

    031208,田野筆記

    031210,田野筆記

    031212,田野筆記

    031215,田野筆記

    031216,田野筆記

    040217,田野筆記

    040422,田野筆記

    040425,田野筆記

    040227,田野筆記

    040603,田野筆記

    040114,訪問張主治醫師

    040116,訪問倪護士長

    040217-1,訪問寶仙護士

    040217-2,訪問麗君護士

    04022702,訪問丁心理師

    040227-3,訪問若蓮護士

    040317,訪問陳護士長

    040318,訪問丁心理師

    040325,訪問張主治醫師

    040413,訪問珮杰心理師

    040415,訪問麗君護士

  • 臨床精神醫療的技術結構與時間結構

    166

    040428,訪問麗佑、梧雨護士

    040623,訪問玉環護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