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阅阅 “阅 ”阅 阅阅阅阅 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阅 李李李 李李李·李 李 李 “ 李 “ 李李李李李李李” 李 “ 李李李李” 李李 。体 ,李 李李李李李李李李李李李李李李李李李,李李李李李李李李 , 李李李李李李李李李李李, 李李李李李李李 李李李 李李李李 , 李李李李李李李李李李李李 李李李李李 体、、一 , 李李李李李李, 李李李李李李李李李李李李李李李李李李李李 “ 李李李李”李李李李李李李 一、 李李李“ 李李李李” 李李李李李 (一) 李李李李李,李李李李李李李李李李李李李,李李李李李李李李李 李李李李李 传统 , 李李李李李李李李李李 ,李李李 一一,李李 , 李李李李李李李李 “ 李李李李李李 李李李李 体、 李李李 一。, 李李李李李李李李李李, 李李李李李李”李李李李李 , 李李李李李李李李李李李李 李李李李李李李李李李李李, 李 李 ,李李 90%李李 李李李李李 , 李李李李李李李 李李李李李李, 李 李 。: “ 李李李李李李李李李李李李, 李李李李李李” 李李李李李李李李李李李李李李李 李李李李李李李李李,李李李李李李“ 李李李李李李李” ,李 “ 李 ” 李李李李李李李 李李李李李李李李李李李李李李李李李 , 李李李李李李李李, 李 李 , 李李李李李李李李李李 李李, 李 李 ,李 “ 李李李李” 李李李() 李李“ 李李李李” 李李李李李 “ 李李李李” 李李李李李李李李李“ 李李李李” 李李李李李李, 李李李李李李李李,李李李李李李“ 李李李李” 李李李李李李李李 李李李李 1 )。 李李, 李李李李李李李李 ,李 李 ,李李李李李李李李李李李李李李李李 2李李李李 、。一, 李李李李李李李李李李李李李李李李李, 李 李 ,李李 ,李李李 () 李李李李李 ,李 “ 李 李李李 。。一。 3 )。 李李李李李李李李李李李 李李李李李李李李李 , 李李李 李李李李李李李,李李李李李李李李“ 李李 李李” 李李 , 李李“ 李李李李” 李李李李李李, 李李 体。 ,李李李 “ 李李李李李” 一一 , 李李李李李李李李 , 李李李李李李李李李80%90%李李李李李李 李李 , 李李李李李李李李李李李, 李李 李李李李李李李李李李李李李李 李李李李 李李李李李李 一。体 , 李李李李李李李李李李李李 “ 李李李李” 李李李李李李李李李 () “ 李李李李” 李李李李李 李李 (一一李李 李 李 一) 李李 ,李 “ 李李李李” 李 李李李 , 李李李李李“ 李李李李” 李李李李李李, 李 李 , 李李李 李李李李 ,李李 一。 李李李, 李 李 体。

isl m15 3108 (nf)

Embed Size (px)

DESCRIPTION

bcn3108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isl m15 3108 (nf)

阅读李建新的《布鲁姆ldquo掌握学习rdquo理论在教学中的应用》摘录要点

布鲁姆ldquo掌握学习rdquo理论在教学中的应用

李建新本杰明middot布鲁姆是当代倡导和实践教学改革的著名学者他的教育理论主要体

现在ldquo 掌握学习rdquo ldquo 教育目标分类学rdquo ldquo 教育评价rdquo 之中 其宗旨是为了使学生达到掌握学习他的理论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很大反响 许多国家借用他的理论进行教改实验目前 对他的理论研究日趋深人 教改实验范围逐渐扩大正因为如此 有必要对他的理论作整体的全面的一分为二的认识和分析 结合中国实际 扬长避短地用他的理论指导我们进行教学改革一布鲁姆ldquo 掌握学习rdquo理论的主要内容(一)布鲁姆ldquo 掌握学习rdquo 的思想核心布鲁姆认为 由于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 对学校教育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然而在传统的教学班里 授课教师只希望三分之一的学生不及格或是刚刚越过及格线 有三分之一的学生的学习成绩一般 而只有三分之一的学生完全掌握教师所教知识 并长期坚持使用这种正态曲线模式来评价学生成绩他说1048577ldquo 这种期望是当今教育体制中最浪费最有破坏性的一面它压抑了教师和学生的创造力 降低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也破坏了相当数量的学生的自我形象和自我概念rdquo布鲁姆认为 正态分布不过是最适合用于偶然与随机活动的分布而已 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活动 大多数学生(也许是 90以上)能够掌握我们所教的知识才是正常的 如果我们的教学是有成效的话 成绩的分布应当与正态曲线不同根据实验研究结果可以断言 ldquo 成绩的分布接近正态分布时 说明我们的教育努力是不成的rdquo 布鲁姆主张教育的任务就是使学生掌握所学学科的手段确认怎样才算ldquo 掌握了这门学科rdquo 并探求能使大多数学生掌握的方法与材料

ldquo 掌握学习rdquo 的思想核心在于许多学生之所以未能取得最优异的成绩 问题不在智力方面 而在于未能得到适合于他们各自特点所需要的教学帮助和学习时间因此 只要创造出适当的教学条件 全面地最大限度地开拓和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潜力 就能最终达到让绝大多数学ldquo 掌握学习rdquo 的目的(二) 实施ldquo 掌握学习rdquo 的准备工作

ldquo 掌握学习rdquo 的准备工作对于实施ldquo 掌握学习rdquo 是十分重要的 按照布鲁姆的说法 准备工作就是建立ldquo 先决条件rdquo 其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教师对所教学生应抱有真诚的期待首先 教师要相信大多数学生都将能学得很好其次教师要自信自己能使绝大

多数学生学得很好最后教师要帮助学生树立必胜的学习信心

(2) 确定掌握的内容目标和测量手段第一步 教师应当确定所有学生必须学习的材料 并用概括的词句表达出材料中需要掌握的内容第二步 确定掌握目标教师选定学生应学的材料后 要根据(教育目标分类学)来详细地系统地表述教材中的各个教学目标第三步 编制ldquo 总结性测验rdquo测验试题的覆盖面应包括各教学单元的全部教学目标教师应确定总结性测验的一定分数线作为所学单元的掌握标准(3)为掌握而设计学习单元教师先将教材内容分解成一系列较小的学习单元 并按学习顺序组织起来 还要为每一个学习单元设计ldquo 反馈一矫正rdquo 环节 这是ldquo 掌握学习rdquo 的最重要步骤 具体分为下面三步第一 每一单元编制一个简单的不记分的ldquo 形成性测验rdquo 目的是诊断学生学习情况第二 确定单元的掌握标准一般以形成性测验的 80一 90正确率作为单元掌握标准第三 根据每道形成性测验试题 制定一套可供选择的教材和矫正方法矫正大体采用小组讨论 个别辅导或计算机辅助教学(三)ldquo 掌握学习rdquo 操作程序和教学模式ldquo 掌握学习rdquo 的教学模式 注 最上方的教学单元(一般的一周或1048577二周为一个单元)含教学目标设计在内第一步 向学生介绍ldquo 掌握学习rdquo 的一般程序 使学生适应ldquo 掌握学习rdquo 的方法第二步 为掌握而教教师根据事先安排好的教学单元和确定的单元教学目标 采用集体教学的方式 教授第一单元的内容第三步 对全体学生进行形成性测验和评价第一单元内容教学后 不是紧接着教第二单元 而是进人反馈一矫正环节在此环节中 教师根据单元结束时进行的形成性测验 对测验结果进行分析 以单元教学内容掌握的正确率达 80 一 85 为及格或通过 否则为不及格与此同时 教师还要根据学生的困难所在 提供各种可供学生自己选择的学习材料和矫正措施第四步 巩固或矫正即合格者自己选择补充材料进行巩固性活动 或充当ldquo 小教师rdquo 帮助不合格的同学学习 使其最后达到该单元的掌握水平教师对不合格者 通过提供新的学习材料和矫正措施 加以个别辅导 直到全部通过(掌握)为止第五步 对已进行补课和矫正的不合格学生重新进行形成性单元测验第六步 若全部合格通过 表明第一单元内容已全部为学生掌握 至此便可进人下一单元的集体教学 如此类推 直到教材全部学完为止第七步 学完全部教材后 对全班进行总结性测验和评价 一般一个学期进行一次 也可以在几章或本课程内容结束时进行教师根据对课程总结性测验的结果 对学生在一个阶段中达到教学目的情况进行总的评价(四)ldquo 掌握学习rdquo 的特点

一是以课堂教学为基础 树立ldquo 人人都能学习rdquo 的学生观ldquo 掌握学习rdquo 没有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 但避免了教师在新学期或新课程开始时就对学生的学业目标作某种固定化预测所带来的影响布鲁姆认为 凡是一个人掌握的东西 几乎所有的人都能学会二是重视教学目标 设计教学效果教学目标的设计是实施好ldquo 掌握学习rdquo 的前提 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三是运用反馈一矫正程序 重视诊断性评价(或形成性评价) 改变过去单一的终结性评价 使学生的学习得到及时的反馈和必要的帮助 促进教学活动的良性循环四是集体教学与个别教学相结合ldquo 掌握学习rdquo 能较好地解决统一教学与学生个别差异之间的矛盾 把为大多数人而教 从理论上提高到一个新水平特别是对于提高差生的成绩 ldquo 掌握学习rdquo 的效果尤为显著五是目标教学的思想 使教学过程的控制得到增强由于以单元目标进行教学评价和矫正 并确定总结性评价 这就大大减小了教学过程的随意性(五)ldquo 掌握学习rdquo 的效果布鲁姆的ldquo 掌握学习rdquo 策略 得到了许多国家的关注 实验证明它有以下效果(1)在认识方面 学生学习成绩普遍得到提高事实表明 实验班中大约 80 的学生达到了与常规群体教学班级中最好学生同样的期末成绩水平(通常为 A等或 B 等1048577由于学生的学习有效性得到了增强 大多数学生都达到了高水平的认知成绩 而且知识的保持与高级思维水平都高于控制班的平均水平在情感方面 由于充分相信学生具有ldquo 掌握rdquo 知识的能力 有助于提高学生对学科的兴趣 形成更积极的自我概念 从而激发学生的内部学习动机 使其非智力因素参与整个教学过程10485771048577提高了教师教好书的自信心运用ldquo 掌握学习rdquo 模式后 彻底改变了教师对学生所抱的陈腐观念教师对自己的教育信心随着对学生潜力认识的提高 而得到不断的提高 树立了人人都能学习的新的学生观 对教育教学充满了自信二对布鲁姆的ldquo掌握学习rdquo教学理论的评价ldquo 掌握学习rdquo 策略已在许多国家进行实验并得到运用我国部分省市从 80年代中期起也进行了广泛的实践ldquo 目标教学rdquo 就是这种教学模式的具体运用从理论来看 ldquo掌握学习rdquo 侧重于教学过程的变革在教学实践过程中 这一模式又突出贯穿教学目标和教学评价这一基本思想 使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能动地进行认识活动 循序渐进地达到对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 从而提高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它之所以受到人们的重视 原因有下面四点第一 该理论既为学生制定了学习目标 又为教师提供了教学目标第二 该理论重视学生的个别差异 注重因材施教传统的教育观认为ldquo学生成绩呈现正态分布曲线就是最有效的教学效果rdquo 持这种观点是无法解决教学与个别需

要之间的矛盾的布鲁姆采用了ldquo 反馈一矫正rdquo 手段 弥补了这一缺陷 让大多数学生都达到课程所规定的掌握标准只要教师为学生提供所需要的时间和个别指导 教学就能最大限度地适应共性与个性的差异第三 该理论注重向学生传授系统的知识 强调学生能力的培养由于知识的系统性教学在ldquo 掌握学习rdquo 过程中尤为重要 因而对各单元教学目标采取总结性测验和评价就能保证这一过程的有效完成在培养学生能力方面 由于有教师的指导 学生相互学习 因此 ldquo 掌握学习rdquo变成了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过程学生能运用ldquo 掌握学习rdquo 中所学到的新学习方法去进行新的学习 通过不断的自我反馈 使独立探索的能力得到增强 从而达到ldquo 会学习的目的rdquo 第四 该理论简便易行 它能在一般学校由一般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使用 只要教师根据教学步骤 严格实施教学目标 就能取得一般教学方法所不能取得的教学效果布鲁姆的ldquo 掌握学习rdquo 理论于 70 年代开始传播 由于教学改革的迅猛发展 现在看来这一理论还存在几个尚待进一步完善的地方1048577 首先 在教育目标确定上 虽然教师可以根据事先确定的标准去选定 但是要达到高层次的教育目标 实现对群体高层次过程教学 并非容易的事1048577其次 关于儿童智力潜能的研究 布鲁姆ldquo 掌握学习rdquo 理论的依据之一 认为人 17岁时智力水平的 80在儿童人学之前已经决定了的观点是有待于进一步探讨与研究的最后 在解决个别差异而提供的条件方面 ldquo 掌握学习rdquo 理论把学生是否得到足够的学习时间作为判定学习掌握水平的尺度之一 也是不全面的ldquo 掌握学习rdquo 理论中的新思想新观点有许多是可取的目前我国利用ldquo 掌握学习rdquo 理论开展的目标教学活动仍在深化 对于怎样解决好目标教学中存在的质量参差不齐 学生学业落后 教学目标混乱 教学评价缺乏科学性等问题 尚需从理论与实践上进一步研究 才能使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变为客观现实

Page 2: isl m15 3108 (nf)

(2) 确定掌握的内容目标和测量手段第一步 教师应当确定所有学生必须学习的材料 并用概括的词句表达出材料中需要掌握的内容第二步 确定掌握目标教师选定学生应学的材料后 要根据(教育目标分类学)来详细地系统地表述教材中的各个教学目标第三步 编制ldquo 总结性测验rdquo测验试题的覆盖面应包括各教学单元的全部教学目标教师应确定总结性测验的一定分数线作为所学单元的掌握标准(3)为掌握而设计学习单元教师先将教材内容分解成一系列较小的学习单元 并按学习顺序组织起来 还要为每一个学习单元设计ldquo 反馈一矫正rdquo 环节 这是ldquo 掌握学习rdquo 的最重要步骤 具体分为下面三步第一 每一单元编制一个简单的不记分的ldquo 形成性测验rdquo 目的是诊断学生学习情况第二 确定单元的掌握标准一般以形成性测验的 80一 90正确率作为单元掌握标准第三 根据每道形成性测验试题 制定一套可供选择的教材和矫正方法矫正大体采用小组讨论 个别辅导或计算机辅助教学(三)ldquo 掌握学习rdquo 操作程序和教学模式ldquo 掌握学习rdquo 的教学模式 注 最上方的教学单元(一般的一周或1048577二周为一个单元)含教学目标设计在内第一步 向学生介绍ldquo 掌握学习rdquo 的一般程序 使学生适应ldquo 掌握学习rdquo 的方法第二步 为掌握而教教师根据事先安排好的教学单元和确定的单元教学目标 采用集体教学的方式 教授第一单元的内容第三步 对全体学生进行形成性测验和评价第一单元内容教学后 不是紧接着教第二单元 而是进人反馈一矫正环节在此环节中 教师根据单元结束时进行的形成性测验 对测验结果进行分析 以单元教学内容掌握的正确率达 80 一 85 为及格或通过 否则为不及格与此同时 教师还要根据学生的困难所在 提供各种可供学生自己选择的学习材料和矫正措施第四步 巩固或矫正即合格者自己选择补充材料进行巩固性活动 或充当ldquo 小教师rdquo 帮助不合格的同学学习 使其最后达到该单元的掌握水平教师对不合格者 通过提供新的学习材料和矫正措施 加以个别辅导 直到全部通过(掌握)为止第五步 对已进行补课和矫正的不合格学生重新进行形成性单元测验第六步 若全部合格通过 表明第一单元内容已全部为学生掌握 至此便可进人下一单元的集体教学 如此类推 直到教材全部学完为止第七步 学完全部教材后 对全班进行总结性测验和评价 一般一个学期进行一次 也可以在几章或本课程内容结束时进行教师根据对课程总结性测验的结果 对学生在一个阶段中达到教学目的情况进行总的评价(四)ldquo 掌握学习rdquo 的特点

一是以课堂教学为基础 树立ldquo 人人都能学习rdquo 的学生观ldquo 掌握学习rdquo 没有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 但避免了教师在新学期或新课程开始时就对学生的学业目标作某种固定化预测所带来的影响布鲁姆认为 凡是一个人掌握的东西 几乎所有的人都能学会二是重视教学目标 设计教学效果教学目标的设计是实施好ldquo 掌握学习rdquo 的前提 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三是运用反馈一矫正程序 重视诊断性评价(或形成性评价) 改变过去单一的终结性评价 使学生的学习得到及时的反馈和必要的帮助 促进教学活动的良性循环四是集体教学与个别教学相结合ldquo 掌握学习rdquo 能较好地解决统一教学与学生个别差异之间的矛盾 把为大多数人而教 从理论上提高到一个新水平特别是对于提高差生的成绩 ldquo 掌握学习rdquo 的效果尤为显著五是目标教学的思想 使教学过程的控制得到增强由于以单元目标进行教学评价和矫正 并确定总结性评价 这就大大减小了教学过程的随意性(五)ldquo 掌握学习rdquo 的效果布鲁姆的ldquo 掌握学习rdquo 策略 得到了许多国家的关注 实验证明它有以下效果(1)在认识方面 学生学习成绩普遍得到提高事实表明 实验班中大约 80 的学生达到了与常规群体教学班级中最好学生同样的期末成绩水平(通常为 A等或 B 等1048577由于学生的学习有效性得到了增强 大多数学生都达到了高水平的认知成绩 而且知识的保持与高级思维水平都高于控制班的平均水平在情感方面 由于充分相信学生具有ldquo 掌握rdquo 知识的能力 有助于提高学生对学科的兴趣 形成更积极的自我概念 从而激发学生的内部学习动机 使其非智力因素参与整个教学过程10485771048577提高了教师教好书的自信心运用ldquo 掌握学习rdquo 模式后 彻底改变了教师对学生所抱的陈腐观念教师对自己的教育信心随着对学生潜力认识的提高 而得到不断的提高 树立了人人都能学习的新的学生观 对教育教学充满了自信二对布鲁姆的ldquo掌握学习rdquo教学理论的评价ldquo 掌握学习rdquo 策略已在许多国家进行实验并得到运用我国部分省市从 80年代中期起也进行了广泛的实践ldquo 目标教学rdquo 就是这种教学模式的具体运用从理论来看 ldquo掌握学习rdquo 侧重于教学过程的变革在教学实践过程中 这一模式又突出贯穿教学目标和教学评价这一基本思想 使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能动地进行认识活动 循序渐进地达到对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 从而提高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它之所以受到人们的重视 原因有下面四点第一 该理论既为学生制定了学习目标 又为教师提供了教学目标第二 该理论重视学生的个别差异 注重因材施教传统的教育观认为ldquo学生成绩呈现正态分布曲线就是最有效的教学效果rdquo 持这种观点是无法解决教学与个别需

要之间的矛盾的布鲁姆采用了ldquo 反馈一矫正rdquo 手段 弥补了这一缺陷 让大多数学生都达到课程所规定的掌握标准只要教师为学生提供所需要的时间和个别指导 教学就能最大限度地适应共性与个性的差异第三 该理论注重向学生传授系统的知识 强调学生能力的培养由于知识的系统性教学在ldquo 掌握学习rdquo 过程中尤为重要 因而对各单元教学目标采取总结性测验和评价就能保证这一过程的有效完成在培养学生能力方面 由于有教师的指导 学生相互学习 因此 ldquo 掌握学习rdquo变成了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过程学生能运用ldquo 掌握学习rdquo 中所学到的新学习方法去进行新的学习 通过不断的自我反馈 使独立探索的能力得到增强 从而达到ldquo 会学习的目的rdquo 第四 该理论简便易行 它能在一般学校由一般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使用 只要教师根据教学步骤 严格实施教学目标 就能取得一般教学方法所不能取得的教学效果布鲁姆的ldquo 掌握学习rdquo 理论于 70 年代开始传播 由于教学改革的迅猛发展 现在看来这一理论还存在几个尚待进一步完善的地方1048577 首先 在教育目标确定上 虽然教师可以根据事先确定的标准去选定 但是要达到高层次的教育目标 实现对群体高层次过程教学 并非容易的事1048577其次 关于儿童智力潜能的研究 布鲁姆ldquo 掌握学习rdquo 理论的依据之一 认为人 17岁时智力水平的 80在儿童人学之前已经决定了的观点是有待于进一步探讨与研究的最后 在解决个别差异而提供的条件方面 ldquo 掌握学习rdquo 理论把学生是否得到足够的学习时间作为判定学习掌握水平的尺度之一 也是不全面的ldquo 掌握学习rdquo 理论中的新思想新观点有许多是可取的目前我国利用ldquo 掌握学习rdquo 理论开展的目标教学活动仍在深化 对于怎样解决好目标教学中存在的质量参差不齐 学生学业落后 教学目标混乱 教学评价缺乏科学性等问题 尚需从理论与实践上进一步研究 才能使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变为客观现实

Page 3: isl m15 3108 (nf)

一是以课堂教学为基础 树立ldquo 人人都能学习rdquo 的学生观ldquo 掌握学习rdquo 没有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 但避免了教师在新学期或新课程开始时就对学生的学业目标作某种固定化预测所带来的影响布鲁姆认为 凡是一个人掌握的东西 几乎所有的人都能学会二是重视教学目标 设计教学效果教学目标的设计是实施好ldquo 掌握学习rdquo 的前提 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三是运用反馈一矫正程序 重视诊断性评价(或形成性评价) 改变过去单一的终结性评价 使学生的学习得到及时的反馈和必要的帮助 促进教学活动的良性循环四是集体教学与个别教学相结合ldquo 掌握学习rdquo 能较好地解决统一教学与学生个别差异之间的矛盾 把为大多数人而教 从理论上提高到一个新水平特别是对于提高差生的成绩 ldquo 掌握学习rdquo 的效果尤为显著五是目标教学的思想 使教学过程的控制得到增强由于以单元目标进行教学评价和矫正 并确定总结性评价 这就大大减小了教学过程的随意性(五)ldquo 掌握学习rdquo 的效果布鲁姆的ldquo 掌握学习rdquo 策略 得到了许多国家的关注 实验证明它有以下效果(1)在认识方面 学生学习成绩普遍得到提高事实表明 实验班中大约 80 的学生达到了与常规群体教学班级中最好学生同样的期末成绩水平(通常为 A等或 B 等1048577由于学生的学习有效性得到了增强 大多数学生都达到了高水平的认知成绩 而且知识的保持与高级思维水平都高于控制班的平均水平在情感方面 由于充分相信学生具有ldquo 掌握rdquo 知识的能力 有助于提高学生对学科的兴趣 形成更积极的自我概念 从而激发学生的内部学习动机 使其非智力因素参与整个教学过程10485771048577提高了教师教好书的自信心运用ldquo 掌握学习rdquo 模式后 彻底改变了教师对学生所抱的陈腐观念教师对自己的教育信心随着对学生潜力认识的提高 而得到不断的提高 树立了人人都能学习的新的学生观 对教育教学充满了自信二对布鲁姆的ldquo掌握学习rdquo教学理论的评价ldquo 掌握学习rdquo 策略已在许多国家进行实验并得到运用我国部分省市从 80年代中期起也进行了广泛的实践ldquo 目标教学rdquo 就是这种教学模式的具体运用从理论来看 ldquo掌握学习rdquo 侧重于教学过程的变革在教学实践过程中 这一模式又突出贯穿教学目标和教学评价这一基本思想 使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能动地进行认识活动 循序渐进地达到对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 从而提高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它之所以受到人们的重视 原因有下面四点第一 该理论既为学生制定了学习目标 又为教师提供了教学目标第二 该理论重视学生的个别差异 注重因材施教传统的教育观认为ldquo学生成绩呈现正态分布曲线就是最有效的教学效果rdquo 持这种观点是无法解决教学与个别需

要之间的矛盾的布鲁姆采用了ldquo 反馈一矫正rdquo 手段 弥补了这一缺陷 让大多数学生都达到课程所规定的掌握标准只要教师为学生提供所需要的时间和个别指导 教学就能最大限度地适应共性与个性的差异第三 该理论注重向学生传授系统的知识 强调学生能力的培养由于知识的系统性教学在ldquo 掌握学习rdquo 过程中尤为重要 因而对各单元教学目标采取总结性测验和评价就能保证这一过程的有效完成在培养学生能力方面 由于有教师的指导 学生相互学习 因此 ldquo 掌握学习rdquo变成了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过程学生能运用ldquo 掌握学习rdquo 中所学到的新学习方法去进行新的学习 通过不断的自我反馈 使独立探索的能力得到增强 从而达到ldquo 会学习的目的rdquo 第四 该理论简便易行 它能在一般学校由一般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使用 只要教师根据教学步骤 严格实施教学目标 就能取得一般教学方法所不能取得的教学效果布鲁姆的ldquo 掌握学习rdquo 理论于 70 年代开始传播 由于教学改革的迅猛发展 现在看来这一理论还存在几个尚待进一步完善的地方1048577 首先 在教育目标确定上 虽然教师可以根据事先确定的标准去选定 但是要达到高层次的教育目标 实现对群体高层次过程教学 并非容易的事1048577其次 关于儿童智力潜能的研究 布鲁姆ldquo 掌握学习rdquo 理论的依据之一 认为人 17岁时智力水平的 80在儿童人学之前已经决定了的观点是有待于进一步探讨与研究的最后 在解决个别差异而提供的条件方面 ldquo 掌握学习rdquo 理论把学生是否得到足够的学习时间作为判定学习掌握水平的尺度之一 也是不全面的ldquo 掌握学习rdquo 理论中的新思想新观点有许多是可取的目前我国利用ldquo 掌握学习rdquo 理论开展的目标教学活动仍在深化 对于怎样解决好目标教学中存在的质量参差不齐 学生学业落后 教学目标混乱 教学评价缺乏科学性等问题 尚需从理论与实践上进一步研究 才能使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变为客观现实

Page 4: isl m15 3108 (nf)

要之间的矛盾的布鲁姆采用了ldquo 反馈一矫正rdquo 手段 弥补了这一缺陷 让大多数学生都达到课程所规定的掌握标准只要教师为学生提供所需要的时间和个别指导 教学就能最大限度地适应共性与个性的差异第三 该理论注重向学生传授系统的知识 强调学生能力的培养由于知识的系统性教学在ldquo 掌握学习rdquo 过程中尤为重要 因而对各单元教学目标采取总结性测验和评价就能保证这一过程的有效完成在培养学生能力方面 由于有教师的指导 学生相互学习 因此 ldquo 掌握学习rdquo变成了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过程学生能运用ldquo 掌握学习rdquo 中所学到的新学习方法去进行新的学习 通过不断的自我反馈 使独立探索的能力得到增强 从而达到ldquo 会学习的目的rdquo 第四 该理论简便易行 它能在一般学校由一般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使用 只要教师根据教学步骤 严格实施教学目标 就能取得一般教学方法所不能取得的教学效果布鲁姆的ldquo 掌握学习rdquo 理论于 70 年代开始传播 由于教学改革的迅猛发展 现在看来这一理论还存在几个尚待进一步完善的地方1048577 首先 在教育目标确定上 虽然教师可以根据事先确定的标准去选定 但是要达到高层次的教育目标 实现对群体高层次过程教学 并非容易的事1048577其次 关于儿童智力潜能的研究 布鲁姆ldquo 掌握学习rdquo 理论的依据之一 认为人 17岁时智力水平的 80在儿童人学之前已经决定了的观点是有待于进一步探讨与研究的最后 在解决个别差异而提供的条件方面 ldquo 掌握学习rdquo 理论把学生是否得到足够的学习时间作为判定学习掌握水平的尺度之一 也是不全面的ldquo 掌握学习rdquo 理论中的新思想新观点有许多是可取的目前我国利用ldquo 掌握学习rdquo 理论开展的目标教学活动仍在深化 对于怎样解决好目标教学中存在的质量参差不齐 学生学业落后 教学目标混乱 教学评价缺乏科学性等问题 尚需从理论与实践上进一步研究 才能使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变为客观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