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未雨綢繆 第一組 林嘉莉 劉家穎 鐘穎宜 劉楚君

jenesys2009 groupreport 1A c - Education Bureau...在一個公路中途站,我們發現一列垃圾分類回收 箱,市民會自覺地把垃圾投入相應的回收箱中。大型回收

  • Upload
    others

  • View
    22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 未雨綢繆

    第一組

    林嘉莉

    劉家穎

    鐘穎宜

    劉楚君

  • 引言 經過今次的日本之旅,最令我們印象深刻的就是日本人的環保和防災意識很高。他們對身邊的事物十分關注,而且也充滿著憂患意識,事事“未雨綢繆”。對於這個情況,我們認為這跟日本的民族意識、地理、教育、政府的政策等有莫

    大的關係。因此,為了探究日本人對環保和防災的態度,我們開展了“未雨綢繆”。 日本作為一個有 1 億 2,600 萬以上人口的國家,每年產生的都市固體廢物數量達 5000 萬噸。根據長崎縣的統計,每人每天製造大約 1 公斤廢物,這些都放到堆填區的話,幾年內就會飽和。要應付如此龐大的廢物量,單靠堆填方法必

    定無法解決問題。因此日本早於 60 年代已經意識到環保是不能忽視的議題。所以,在日本有很多相關的配套設施來減低處理垃圾時對環境所做成的破壞。

    教育是推行環保的首要工作,有好的人民質素,市民理解和重視保護環境的

    重要性,環保工作才能有效進行。日本實行小學 6 年、中學 3 年的義務教育。大部分學生在接受完義務教育後還會繼續進入高等學校(相當於高中),高等學校

    就學率為 95.3%(2006 年),大學就學率也高達 45.5%(2006 年)。識字率幾乎達到了 100%。可說是一個教育相當普及的國家。日本能建立強烈的國民環保意識,實有賴早期開始有系統的環保教育,日本把環保教育分為三大層面:學校、

    家庭和社會,而環保教育被列入小學到高中的必修課,使小孩從小養成保護環境

    和節約能源的習慣。而實際上日本在學校所推行的環保教育也十分成功。

    由於地理的原因,與其他國家比較,日本有更加多的天災,天災的頻繁程度

    令日本人認為災害何時何地也能發生。因此,為了將災害帶來的傷害減到最低,

    日本人對防災的事物十分認真。為了令下一代明白到更多的防災知識,日本十分

    重視防災教育。

  • 目錄 (一)環保 1. 分類回收

    介紹日本人如何把垃圾分類和處理分類後的垃圾,從而達到環保的目的。

    2. 過度包裝 介紹日本人對減少廢物方面的不足之處 3. 單車

    從日本的生活環境中,我們可以看出日本支持市民以單車代步,減低市民乘

    搭汽車所造成的污染。

    4. 建議 將日本和香港的情況作比較,提出適當的建議。

    (二)防災 1. 地震

    從地理角度指出日本較多地震的原因,介紹日本人如何減低地震帶來的災害。

    2. 防火 介紹日本人如何教導市民防火知識。

  • (一) 環保 1. 分類回收

    「Do you know Kyoto?」是日本京都市宣傳環保、節約能源的口號,自 1997年有關控制溫室氣體排放量的《聯合國 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的京都議定書》(簡稱《京都議定書》)在日本京都市通過後,當地市政府順勢於市內全面推行環保

    政策,教育市民將家居廢物按以下分類: 1. 可燃ごみ (可燃垃圾) [如木筷、廚餘] 2. 不燃ごみ (不可燃垃圾) [如載過化學物品的容器] 3. 粗大ごみ (大型垃圾) 4. 資源 (作循環再用的資源)

    紙品 金屬罐 PET 膠樽 玻璃樽 市民須把已分類的家居廢物放入指定型號的垃圾袋,當

    地市政府會按既定時間表派員上門收集,運往燒毁或回收。當

    局更會在公眾地方如超級市場張貼收集不同類別垃圾的時間表, 提醒居民棄置不同類別垃圾的時間。

    在一個公路中途站,我們發現一列垃圾分類回收

    箱,市民會自覺地把垃圾投入相應的回收箱中。大型回收

    箱較少出現於公眾地方,但基本上每次看到的「垃圾箱」

    都是分類回收箱,我們在參觀大东文化大学第一高中時亦

    發現垃圾壓縮機,方便大量回收膠樽和鋁罐這兩種學生經

    常製造的垃圾,十分先進。其他垃圾箱不論是在麥當勞所

    見的,還是機場門口所見的,無一不用分類。唯一例外的,

    就只有在酒店房間內的垃圾箱,這應該是為了方便我們這

    種對垃圾分類沒有很深認識的外國人吧。

    甚至在愛宕山少年之家與日本同學一同享用咖喱晚

    飯後,我們也會把食物渣宰、碗筷等分別棄置於不同的垃

    圾袋內,想起我們香港同學平日燒烤後,把各種廢物一下

    子嘩啦嘩啦就掉到垃圾箱中,完全沒有分類的概念,實在需要改善。

  • 日本京都市政府於 1997 年全面推行環保政策,提倡市民把家居廢物分類後才棄置,自那時開始,京都市民都自發地以重複使用、減少使用及參與回收的方

    法,減低廢物數量。 在我們的旅程中,我們曾經參觀過有明清掃工廠。有明清掃工廠是一家專

    門處理和再利用垃圾的現代化垃圾處理站。當可燃燒的垃圾在進入這裏後,它們

    會先被粉碎,然後進入燃燒爐。由於這些垃圾都是有機物,因此不需要燃料即可

    自行燃燒。在垃圾燃燒後,會產生大量能量,這些能量可以被再利用。一部分能

    量被用於熱源提供熱水(例如提供熱水給附近的游泳池。),而另一部分熱量也可以用來發電,有明清掃工廠發 出的電可以供應大約 1.3 萬戶 居民的日常用電。另外,有明 清掃工廠還利用垃圾燃燒後所 產生的灰燼,把灰燼造成建築 材料,可謂物盡其用。最重要 的是,有明清掃工廠對環境所 造成的不良影響幾乎是零。有 明清掃工廠在處理垃圾時所製 造的污水和廢氣都會經過淨化 才排出。

    這邊廂,香港於1998年10月推出「減少廢物綱要計劃」,倡議「藍廢紙、黃

    鋁罐、啡膠樽」廢物分類方法,雖只較京都市晚了一年起步,但成效卻遠遠落後。

    2005年,環境保護署提出「家居廢物源頭分類計劃」,至2008年覆蓋接近940個屋苑及樓宇,佔香港人口比例約五成,但現時普遍所見,回收類別依然只是以廢紙

    為主,每天所見的垃圾箱依然充斥剩餘食物、免費報紙、膠樽、舊電池等可加以

    回收的垃圾。

    看見日本回收工作的成功,反觀香港的回收計劃的成效停滯不前,確實值

    得我們反思。

  • 2. 過度包裝 日本人極重視商品的形象,日本的包裝在產品設計及精美程度上均居世界前

    列。旅程中所見到手信都有精美包裝,而令我最深刻的是在河口湖的購物經驗,

    當時我在一間店內選購了一條日本毛巾,付款時收銀的嬸嬸接過毛巾後,很仔細

    地幫我用紙包起來,然後放入「背心袋」給我,但其實毛巾本身已裝在透明包裝

    袋中,在我來說,那張包裹的紙是不必要的。另外在超市買的四枚裝電芯,除了

    一般卡紙包裝,裡面還以收縮膠包裹電芯,大約說是方便分辨已用和未用的電

    芯,但其實作用不大。

    解決廢棄物問題的根本方法是減費工作—也就是從源頭減少垃圾產出的政策,雖然很多日本企業開始重新審視產品包裝,走向環保簡約,但回收三大要素

    (3R: reduction、reuse、recycle),日本在「減廢」(reduction)方面的工作仍有改善的空間。

    3. 單車

    在這次旅程中我們參觀了三所學

    校,包括大东文化大学第一高

    中、山梨县立石和高中以及早稻

    田大学,在這三個不同的校園環

    境均不約而同地看到大型單車停

    泊處,可見單車在日本是非常普

    及的交通工具。設立單車停泊處

    可以方便師生以單車代步回校,

    大大減少廢氣排放,是改善空氣

    質素的好方法。

    香港也有不少單車愛好者,而以單車代步於新界區較為普遍,因而在新界

    區不難看到單車徑。但在香港使用這種交通工具,問題是難以找到停泊單車的地

    方,隨意鎖在路邊則被視為阻塞道路。

    同樣是追求「美好生活」,香港看重的是高效率製造,什麼都要方便、快捷,

    用最省時省力達到預期目標,趨使以汽車為本的道路網絡形成。大大小小的商場

    均提供停車位置,間接誘使市民駕車代替步行,令空氣污染加劇。十大基建相繼

    落成,又能否充分考慮空氣污染的問題?

  • 4. 建議

    「地球先生病咗啦!」香港早在 90 年代末便製作宣傳短片、海報等向市民

    推廣環保教育。1998 年 10 月推出「減少廢物綱要計劃」,藍、黃、啡三色回收箱亦相繼出籠。2005 年,環境保護署提出「家居廢物源頭分類計劃」。近年,民間環保組織更發起減少廢物的運動,如無膠袋日、無飲管日等,藉以培養市民減

    少製造廢物的意識。環保徵費亦已於 7 月 7 日正式實施。但多年來不少港人依然未能主動參與環保工作,直至近年環保議題才開始被廣泛關注。

    日本能夠在環保方面領先其他國家,實在有賴自小開始

    的教育。但基於種種局限,香港在短時間內未必能如京都市

    般興建一座大規模的回收中心,然而仍可透過設立流動教育

    車達至教育目的。教育車可定期到不同學校停留,透過互動

    及富趣味的教學方式讓小學生加深對環保的認識。另外,香

    港環保教育主要集中於中學課程,成年人較少機會接觸這方

    面的資訊。因此,教育車可到不同的屋苑或商場舉辦活動,

    讓公眾人士也明白環保的重要。 此外,香港作為「美食天堂」,可以於食肆推行分類工

    作,正如日本的麥當勞快餐店也有分類回收箱。香港食肆林

    立,如果能實際做到分類回收,相信能達致一定成效。

  • 家居廢物回收方面,香港可仿效日本的做法,把可回收物品分成類別,例

    如金屬、可燃燒廢物、膠樽、玻璃樽等。政府可向全港屋苑住戶派發特別印製的

    不同顏色的垃圾膠袋,以代表不同的回收項目,並要求大廈成立獨立專責部門,

    按棄置的垃圾膠袋顏色分類,再由政府部門每星期派專車接收處理。餘下不可回

    收的垃圾則按重量徵收費用,透過『用者自付』方式培養市民的回收習慣。

    「全城投入,為藍天打氣」是香港環境保護署在 2006 年推行天藍行動的口

    號,目標是加強各界採取環保措施,為節約能源和減少空氣污染出一分力。但另

    一方面,為打造現代的優質城市生活,我們不斷增加交通道路網絡,甚至不惜填

    海造地(因此失去了皇后碼頭)、向郊外及遠離中心的地區伸展(因此可能會失

    去了以農為生的菜園村)。政府在城市規劃方面是否充分考慮到「以人為本」?

    而企業作出建設時又能否與環境共存? 作為香港學生,有責任盡早關注及參與環境保護,去避免問題的產生而不是

    作出補救。

  • (二) 防災 1. 地震

    在這次的日本交流之旅中,我們其中一節的活動是前往本所防災館參觀及

    親身體驗當中的災難環境。在過程中我們除了能夠親身感受和體驗自然災害的威

    力,及其所帶來的破壞,亦透過講解和觀賞影片等,深入認識到各種自然災害的

    成因、影響及應對辦法等等,更能讓我們感受到日本政府為了避免再次發生任何

    威脅人民生命財產的自然災難而作出各種「未雨綢繆」的應對措施。

    地震出現的原因 由於地殼運動引起地殼岩層斷裂錯動而發生的地殼震動,稱為構造地震。由

    於地球不停地運動變化,從而內部產生巨大地應力作用。在地應力長期緩慢的運

    動下,造成地殼的岩層發生彎曲變形,當地應力超過岩石本身能承受的強度時便

    會使岩層斷裂錯動,其巨大的能量突然釋放,形成構造地震,而世界上絕大多數

    地震都屬於構造地震。

    日本的地理環境 日本多年來時常發生大大小小的地震,而日本的地理環境則是其中一個引

    發構造地震的重要成因,這使飽受自然災害之苦的日本人非常重視防災工作。 日本列島由歐亞大陸板塊與北美

    洲板塊、太平洋板塊及菲律賓板塊碰 撞突起而成,由於地殼活動不穩定, 地震十分頻繁,部分火山偶會爆發, 海域發生地震也會引發海嘯,居民時 需防範。同時日本列島還處在環太平 洋造山帶、火山帶、地震帶之上,故 日本為多地震、火山與溫泉的國家。 如日本最高的山峰─海拔 3,776 米著 名的富士山本身就是一座活火山。

    據統計,世界全部黎克特制規模 6 級以上的地震央,超過二成都發生在日

    本;而日本一國發生的地震,釋放的地震能量就佔到全球地震釋放能量的 10%,可見日本地震的威力是絕對不能忽視的。雖然火山活動能夠產生溫泉,深受民眾

    與觀光客喜愛,促進當地旅遊業,但日本列島的地殼活動並不穩定,必需好好防

    範火山及地震活動。

  • 關東(東京)大地震

    大地震的死亡人數在日本從明治時代以來是排名為第 1 位,死傷最慘重的一次地震災難,而在世界則排名第 9 位。是次地震中死亡及失蹤人數達 142800人、受影響人數多達 190 萬人以上、倒塌建築物約 128000 棟 、因火災燒毀之建築物則達 447000 棟。

    關東大地震是於 1923

    年在日本時間 9 月 1 日早上 11:58 分時,發生在日本關東 平原的地震災害,高達芮氏 規模 7.6,震央位於相模灣的 伊豆大島,屬於上下垂直型的 地震。影響範圍包括了東京都 、神奈川縣、千葉縣以及靜岡 縣。又稱為東京大地震。

    由於地震發生時間在中午炊飯之際,大多數人家遭逢巨大地震無法及時反

    應,導致炊具倒塌或崩壞,火苗紛紛竄起,造成東京市超大規模火災。一些逃到

    避難所或是防空洞避難的市民,無論老少更是集體被大火吞噬;比起純粹地震引

    起的損害,地震後引起的大火災造成的損害更是巨大、慘烈。

  • 防患未然

    正正由於日本本身的地

    理因素,加上歷史上多次造成傷

    亡慘重的嚴重災難,日本當局更

    著重及大力推廣,令國民更認識

    各種大小災難,提高防災意識,

    使全國上下一同協力防範災難

    再次發生。

    我們所參觀的本所防災館

    就是日本政府其中一個建設,去 宣揚及教導國民,特別是小朋友 ,令大家可透過在模擬現場親身 體驗災難發生時的環境,如地震 、火災等多種災害,感受自然災 害發生所帶來的破壞及影響,從 而使大家自小學習防災的重要性 及緊急應對措施。

  • 我們認為以第一身體驗來加強小孩及青少年對自然災害的認識,採用互動

    方式,這做法十分新穎,而且能成功、有效去教育新生代的青少年、兒童掌握地

    震等災難的概念,既有教育意義,亦能教導遇上災難時應採取的應對措施,非常

    實用。此外,日本政府亦大力倡導各地學校開展防災教育,日本教育部亦規定學

    校每個學期都要進行防災演習,除了如香港學校防火演習外,更有模擬地震發生

    的全校演習。

    除了建設紀念館和體驗館普及防災知識、提高防災意識外,日本政府對災

    害預警等的科技投入也是相當巨大的,如持續發展科學研究等。日本政府的防災

    減災工作亦絕不馬虎,早在 1961 年就曾頒布了《災害對策基本法》,內容包括了災前的防禦、災難的救助,到災後的復原重建等三大部分,建立了從中央到地方,

    包括全民在內的防災體系,是日本政府開展防災救災工作的基礎。 災難固然可怕,但是更加可怕的是人們在面對災難時缺乏應對的常識。災

    難不可避免,但可以防範,而日本國民經過多次可怕的災難後,汲取經驗,制定

    一套行之有效的防災經驗和措施出來。這點我想對相對起來比較安全穩定,少有

    大規劃災難發生的香港,是相當值得學習的,能做到真正的防患於未然。

  • 日本與香港之災難防範

    在日本交流期間, 我們獲

    安排參觀本所防災館以及

    地震科學館,體驗模擬風

    暴、火災和地震,並學習

    遇上災難求生的方法。如

    圖中所示,我們學習使用

    滅火器和應從火源底部撲

    滅火災。我們亦體驗了模

    擬地震,強度相當於黎克

    特制七級。

    由於日本發生自然災害比較

    頻繁,設立防災館讓國

    民預先熟習防災措施不僅

    能減少災難中的傷亡,也

    體驗日本人防患於未然的

    態度。

    我組組員曾在其他機構舉辦的活動中參觀了香港的地區消防局,對消防的

    各種設備有初步認識。不過,這僅限對設備的認識,並沒有增進更實在的處理

    火災之能力或是經驗。是次參觀的確能讓我們加深對消防局的認識,但相較日

    本的防災館,稍欠實際的作用。

  • 香港年中發生的自然災害不多,但如果本

    地的公民教育中也加入防範災害的範疇,能令市

    民學會在危難中求生技巧,增加生存機會,減少

    受傷甚至死亡的數字。尤其重要的是,當局應增

    加讓民眾經歷模擬災害的機會:實戰經驗遠較紙

    上談兵實際和有用。相信此類教育不僅能減低傷

    亡數字,亦能舒緩對醫療設施緊張的需求。

    另一方面,防災館內有不少造型

    可愛的卡通人物,如圖中穿上消防員制

    服的大象,參觀的小朋友更感趣味之

    餘,同時鞏固他們對防災訊息的印象,

    日後得以應用。防災和求生固然為認真

    的課題,加入輕鬆的元素讓人易於接受

    和消化,是可取之處。香港推行防災教

    育的署方大可參考日本方面的做法,使

    防災教育更深入民心,就如當年推廣切

    勿在街道扔垃圾的「垃圾蟲」。

  • 資料來源 環境保護署 http://www.epd.gov.hk/epd/cindex.html

    知多點﹕香港環保政策 10 年(延伸閱讀) http://hk.news.yahoo.com/article/080909/4/84w4.html 以人為本的城市道路 http://hk.news.yahoo.com/article/090801/4/dhom.html 走進日本百姓家 學廢物回收 http://hk.news.yahoo.com/article/080909/4/84w2.html 日本,環保的國度? http://lowestc.blogspot.com/2009/07/blog-post_22.html 讓我們進行一場交通革命 http://hk.news.yahoo.com/article/090801/4/dhol.html 張宏艷﹕「香港,請由學扔垃圾開始」 《明報》,D04,2007.01.09 維基百科 http://zh.wikipedia.org/wiki/%E6%97%A5%E6%9C%A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