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地理三 L12 南亞 補充講義 1. 南亞次大陸:受______阻隔,南亞與亞洲其他地 區相對阻隔,自成獨特的地理區 2. 包括:甲-___________、乙-_________、丙-________-________ 、戊-_________ 、己-___________ 、庚-_____________ 3. 南亞面積廣大,人口眾多,歷史悠久,自然環境變化大。 地形:板塊運動造成單調但差異大的三大地理區 地形 分區 地質 特色 北部 喜馬拉 雅山地 1. 地勢高聳:阻擋冬季季風南下、攔截夏 季季風水氣 2. ___________成為大河水源 中部 印度大 平原 1. 東-________ 平原:文化搖籃、農業發 達、人口密度高 2. 西-________平原:氣候乾燥_______ 沙漠) 南部 德干 高原 1. 因板塊運動升起,礦藏豐富 2. ________低:河川向東注入孟加拉灣 氣候:乾濕分明的大陸 (1) 氣候類型: 氣候類型 特徵 高地氣候 地勢____,冬寒夏涼 熱帶沙漠 __________籠罩+季風末端,全年乾燥 半乾燥 乾燥與濕潤的過渡 熱帶季風氣候 1. 受季風影響,全年分三季 2. 全年高溫 3. 乾濕分明,降雨集中____ 熱帶季風氣候分季 特徵 晴朗、涼爽,最宜人的季節 乾熱難耐,氣溫最高 降雨季節

L12 南亞

  • Upload
    nhush

  • View
    2.188

  • Download
    3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L12 南亞

地理三 L12 南亞 補充講義

1. 南亞次大陸:受______阻隔,南亞與亞洲其他地

區相對阻隔,自成獨特的地理區

2. 包括:甲-___________、乙-_________、丙-________丁

-________、戊-_________、己-___________、庚-_____________

3. 南亞面積廣大,人口眾多,歷史悠久,自然環境變化大。

地形:板塊運動造成單調但差異大的三大地理區

地形

分區 地質 特色

北部

喜馬拉

雅山地

1. 地勢高聳:阻擋冬季季風南下、攔截夏

季季風水氣

2. ___________成為大河水源

中部

印度大

平原

1. 東-________平原:文化搖籃、農業發

達、人口密度高

2. 西-________平原:氣候乾燥(_______

沙漠)

南部

德干

高原

1. 因板塊運動升起,礦藏豐富

2. ____高____低:河川向東注入孟加拉灣

氣候:乾濕分明的大陸

(1) 氣候類型:

氣候類型 特徵

高地氣候 地勢____,冬寒夏涼

熱帶沙漠 因__________籠罩+季風末端,全年乾燥

半乾燥 乾燥與濕潤的過渡

熱帶季風氣候

1. 受季風影響,全年分三季

2. 全年高溫

3. 乾濕分明,降雨集中____季

熱帶季風氣候:

分季 時 間 風 向 特徵

季 晴朗、涼爽,最宜人的季節

季 乾熱難耐,氣溫最高

季 降雨季節

Page 2: L12 南亞

(2) 雨量分佈:受___、___影響

1.右圖雨量分布圖中哪一區的物理風化作用最強盛?

(A)甲 (B)丁 (C)戊 (D)己。

2.右下圖為南亞的 5個都市氣候圖,試判斷哪一氣候圖降雨的

季節分布最能代表上圖中的「A」地?

(A)甲(B)乙(C)丙(D)丁(E)戊

3.德干高原降雨較少,常有乾旱發生的主因為何?

(A)北部高山阻擋 (B)東西高止山阻擋 (C)位大陸內部

(D)位副熱帶高壓帶下方

農業分布:主受________影響

1. (甲)小麥;(乙)稻米;(丙)棉花。依氣候條件,恆河由下游往上游,其作物分布依序為何?

(A)甲乙丙 (B)甲丙乙 (C)乙甲丙 (D)乙丙甲 (E)丙乙甲

2. 印度半島的氣候區大致可分為:(甲)熱帶季風氣候區;(乙)副熱帶季風氣候區;(丙)沙漠氣候區;

(丁)熱帶雨林氣候區;(E)高山氣候區。試回答下列有關問題:

(1)上述氣候區的劃分主要是根據什麼指標?

(2)農業上以稻米和黃麻為主要作物的地區屬於何種氣候類型?

(3)棉花產量占全印度三分之二的地區為何種氣候類型?

(4)承上題,該地區的灌溉用水來源為何?

作物 分布

稻米 恆河中下游、德干高原兩側沿海平原

黃麻 布拉馬普得拉河及恆河下游

小米 德干高原

小麥 恆河上游,與小米輪種

茶 喜馬拉雅山前緩丘

棉花 德干高原西部的黑棉土區、塔爾沙漠灌溉區

圖一 ←A

西

德干高原

西南季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