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
1

lib.bgu.edu.cnlib.bgu.edu.cn/docs/20150622094142500823.doc · Web view教育新闻 4 各学科本科毕业生就业率排行:工农医居前三 4 机构调查显示:大学毕业生创业比例上升

  • Upload
    others

  • View
    9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教育新闻4

4各学科本科毕业生就业率排行:工农医居前三

5机构调查显示:大学毕业生创业比例上升

6大学毕业生四大出路利弊分析

8港媒称内地高等教育难保质量 毕业生参差不齐

9钱颖一:我对当前教育三个基本问题的不同思考

13芬兰教育为何牛?因为老师牛

16教育快评:发布学术不轨报告 我国大学不妨一试

17外媒:中国努力拓宽高考独木桥 推广职业教育

19揭中国野鸡大学:租民宅当教室 瞄准高考落榜生

20北京严查“野鸡大学” 4所学校年检不通过

21北京公布去年民办高校检查结果 8所今年不能招生

22高校遭遇深度生源危机 招生计划已多年未完成

24报告显示:高考生源止跌回升 高校危机仍在

25高校自主招生12年呈6大变化:公平成最大考量

27教育部要求部属各高校严格控制属地招生比例

27教育部发文:高校学生不得在同一城市转学

29高校转学新政利弊辨析:10种情况不准转学

30汤敏:慕课对传统教育有何冲击

34大学老师:面对手机“奴隶”我该如何教学

35教育快评:学校管理考验育人智慧

36大学“更名之风”愈演愈烈 “更名潮”因何而起?

博客视线38

38大学生“回炉”不必大惊小怪

39高校生源危机本质是办学质量危机

40教育的坚硬与柔软

41“互联网+”时代的教育变革

42谁动了传统培训教育的“奶酪”

理论研讨44

44从非专业学习现象看我国高校招生制度改进

46论范源廉高等教育思想

50大学生就业状况与学科专业设置

54应用技术类型高校的本质特征与内涵探讨

59论教师的“讲课力”:道·学·技

64知识冲突中的大学

71新中国高等教育政策65年:嬗变与分析

80“互联网+教育”:机遇、挑战与应对

82论高等教育的适切性——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分歧与融合研究

90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的动力机制与战略

94以学生为中心的高校教学质量保障:理念建构与改进策略

新书推介104

104《案例教学在中国:机遇与挑战》

105《教育资讯汇编》阅读方式说明

各学科本科毕业生就业率排行:工农医居前三

晨报讯“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这句老话放到现在也没过时。最新出炉的《中国高校与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率排名》公布的数据显示,能源与动力工程、机械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等工科类专业就业率占据全国高校专业类排行榜的前十强,而音乐表演、美术学、新闻学、广播电视编导、历史学、物理学等专业成为垫底专业。

根据教育部规定,全国757所高校完成就业质量报告发布。最好大学网搜集整理了各高校发布2014年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的情况,并对本科毕业生学校就业率和专业就业率进行了汇总比较以及分类排名。

经济发达地区的本科毕业生就业率相对高。本科毕业生就业率最高的5个省份依次是上海、浙江、北京、福建、江苏,这些省份的就业率平均值都在95%以上;云南、广东、天津等14个省份的高校本科毕业生就业率平均值在90%到95%之间;贵州、青海等9个省份的高校本科毕业生就业率平均值在85%到90%之间;内蒙古、陕西两地的高校本科毕业生就业率平均值最低。

在专业就业率排行榜上,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国际经济与贸易、市场营销、会计学这些每年的招生大户就业率一点都不差,全部排在专业就业率的前40强。

全国招生院校最多的本科英语(课程)专业有369所高校招生,平均就业率为92%;排在第二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招生院校数为329所,就业率达到93.28%,排在第三位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为93.46%,而会计学专业平均就业率为93.42%。

排名靠后的专业中,法学招生院校数进入全国前10,但就业率相对较低,为88.49%。音乐表演、美术学、新闻学、广播电视编导、历史学、物理学等专业平均就业率都不到90%。

(摘自《新闻晨报》6月4日 作者/董川峰)

机构调查显示:大学毕业生创业比例上升

2015年,全国高校应届毕业生总量达749万,毕业人数再创新高。智联招聘近期发布的《2015年应届毕业生就业力调研报告》显示,选择创业的毕业生比例上升。

《报告》显示,在参与调查的2015届应届毕业生中,毕业后选择就业的比例为71.2%,16.9%的人选择在国内继续学习,5.6%的人选择出国继续学习,选择创业的比例为6.3%。

与2013年、2014年相比,2015年选择就业的毕业生比例有所降低,比例由2014年的76.3%降低至2015年的71.2%。选择创业的毕业生比例上升,比例由2014年的3.2%上升为2015年的6.3%。数据的变化表明,在社会整体的创业热潮影响下,大学生的创业热潮开始兴起。

在选择创业的原因中,调查显示,27.4%的毕业生表示是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20.8%的表示创业是自己的兴趣所在,19.3%的表示是为了挣钱。

(摘自《新华网》6月9日  作者/孙飞)

大学毕业生四大出路利弊分析

大学四年时光可能是我们人生中过得最快的四年。因为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没有升学的压力,又有充分多的时间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有一群同龄人整天聚在一起,也总能找到志同道合的伙伴,无论是打球游戏,还是读书辩论……

可是四年一晃而过,在毕业季你将迎来此生中最大的抉择和挑战。这时,你会发现有的人早已经做好了步入社会的充分准备,摩拳擦掌地准备大展拳脚;也有的人才突然醒悟,这么快就要步入社会,自己却对未来一无所知。

我们都以差不多的分数考入同样的学校同样的专业。按理来说,我们的学习能力和智力水平应该不分伯仲,可为何四年之后,却各自走向了不同的人生?

毕业之后主要有几个去向:工作、保研、考研、出国、创业等。不同的毕业目标意味着不同的大学规划。

不管目标是什么,是否会改变,我们都应该先为自己设定一个方向,然后为之努力,在努力的过程中真正探寻到自己内心深处所期冀的,随后调整自己的目标。重要的是,一定要有一个方向,避免自己进入不知所措的盲目中,逐渐丧失了拼搏的斗志。

(摘自《中国新闻网》6月1日)

港媒称内地高等教育难保质量 毕业生参差不齐

参考消息网6月3日报道 港媒称,随着劳动人口的下降,中国内地在廉价劳动力上进行竞争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在工资上升的情况下,生产正在转向自动化或转移到海外。如果说劳动力的数量推动了中国内地过去的经济增长,那么未来劳动力的质量将决定经济的可持续增长。

据香港《南华早报》网站6月1日报道,从年轻的(25岁到34岁)大学毕业生数量来看,中国已经超过了美国。到2020年,中国受教育的年轻人将在全球同龄人当中占据主导地位。他们的质量将决定这些人是推动还是阻碍中国崛起。虽然中国的高等教育体系规模有了显著扩张,但其质量仍然有待提高。

对这个月参加高考的900多万学生来说,进入中国一流大学的几率并不高。海外也有好大学,它们在全球的排名更高,获得入学资格要更容易些。所以中国学生们正蜂拥前往海外求学,数量创下了历史新高。

报道称,新加坡是唯一一个高等教育体系在全球排名进入前10的亚洲国家。其成功背后的秘诀是连通性—与国内经济和国际社会接轨—而非投资。在这一点上,新加坡的高等教育体系在全球排名第6位,而中国内地的排名是倒数第5。新加坡的大学实现了与国际接轨。大学的教职人员有很多海外人才,包括许多在中国出生的人。

今年中国的应届大学毕业生将达到750万人,远远高于本世纪初的大约100万人。在这个过程中,高等教育机构的数量翻了一番,增加到2400家。

这样一个“大跃进”意味着高等教育体系很难保证质量。因此,毕业生的质量常常参差不齐。除非你从一流大学毕业,否则就业前景很不确定。不过,从职业院校毕业的学生找工作相对要容易些。在这种背景下,北京正在考虑重新平衡教育体系,可能把600所大学转变成以职教为主。

在提升学术质量方面,中国具有独一无二的优势。中国出生的学者在全球学术人才库中构成了一股重要的力量。从1978年到2014年期间,350万学生出国留学,在此期间有大约一半的人回国。很多人在国外一流大学获得了博士学位。中国可以吸引更多最好、最聪明的留洋人士回国,以提升自己的高等教育质量。

不过报道认为,一些已经回国的人可能也会选择离开。互联网限制让学术研究和国际合作变得更加困难。新加坡政府很少干涉大学管理。它的四所大学当中有三所由外国人领导。

报道认为,随着中国从适应创新转向发明创新,它需要换一种思路—去质疑而不是去接受现状。如果没有一个和国际接轨、对外开放的环境,怎么能够发展创新?在推动中国向创新型经济转变的过程中,北京的领导人意识到了人力资本的重要性。但他们还得想想中国“导弹之父”钱学森—后者在麻省理工学院和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接受培训—提出的问题:为什么中国培养不出伟大的创造性人才?

(摘自《参考消息网》6月3日)

钱颖一:我对当前教育三个基本问题的不同思考

说到教育的问题,我想从多数人认可的教育观念开始。中国的家长或教师,对子女或学生的要求,大致都认同如下的教育观念:子女或学生要学好知识,要学有用的知识,最终要成才。今天,我想对这个多数人赞同的、听上去理所当然的教育观念,提出一些不同的思考。

这个教育观念中包含了教育的三个基本问题,即“学什么”,“怎样学”,“为什么学”,也就是关于教育的“What”,“How”,“Why”的三个问题。我对这三个基本问题的不同思考,要从下面这三组词说起,分别是:“有用”与“无用”、“学好”与“好学”、“人”与“才”。我的这三个思考,在当前中国的环境和语境中,有相当的现实针对性。

一、“无用”知识的有用性

这个命题并不是我最先想出来的。1939年,美国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首任院长弗来克斯纳在《哈泼斯杂志》上发表了一篇文章,标题就是“The Usefulness of Useless Knowledge”,即“无用知识的有用性”。在这篇文章中,弗来克斯纳对柯达公司创始人柯达先生认为马可尼发明的无线电收音机是最有用的发明提出质疑,认为麦克斯韦尔和赫兹的理论贡献更加有用。他写道:虽然麦克斯韦尔在1873年发表的电磁理论完全是抽象的数学,赫兹在1887年对他做的电磁波实验的实用价值也毫不关心,但是这些看上去无用的研究却为后来有用的发明奠定了基础,没有他们的工作根本就不可能有后来马科尼的发明。弗来克斯纳写这篇文章是有原因的,因为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的使命,就是研究那些“无用”的知识。

举一个经济学的例子。我在哈佛大学的博士论文导师马斯金教授因“机制设计”理论获得200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这个理论的起源,是研究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在利用信息上的效率问题,是抽象的理论问题,当时完全看不出在市场经济中的有用性。但是后来,机制设计理论被应用于市场中的拍卖问题,由于拍卖不仅应用于传统的艺术品,而且也应用于诸如无线频谱等产权的拍卖,所以它可以解决移动通讯行业中的非常实际的问题。

再举一个工程中的例子。这是乔布斯10年前在斯坦福大学毕业典礼上自己讲的故事。他在当年大学一年级辍学后并没有离开学校,而是听了一些自己感兴趣的课,其中一门是美术字课。这在当时看来完全无用的课,在10年后他设计电脑上的可变字体时发挥了作用。乔布斯这样说:“如果我当年没有去上这门美术字课,苹果电脑就不会发明这么漂亮的字体;又由于微软视窗是照抄苹果的,所以很可能所有个人电脑上就都没有这样的字体了。”

以上三个例子告诉我们,对知识有用性的认识不能过于短视。我们心目中的“有用”,往往是指立竿见影式的马上有用。我把这种急功近利式的功利主义叫做“短期功利主义”。“短期功利主义”使得我们把知识的“有用性”局限在极其小的范围内。

短期功利主义在教育中很严重。比如,大学中人文类的专业和课程不受青睐;学生在选课前总要先考虑这课对找实习或找工作有什么用。可是另一方面,毕业10年、20年、30年的校友们,对他们在大学时期所上的课的评价,却与在校生很不一样:他们感到遗憾的是,当时学的所谓有用的课在后来变得如此无用;同时又后悔,当时没有更多地去学那些看上去“无用”但日后很有用的课,比如一些人文、艺术、社会科学类的课。有趣的是,不少美国商界的成功人士,他们在大学本科读的是“无用”的人文类专业,比如投资银行高盛的CEO劳埃德?布兰克费恩在哈佛的本科专业是历史,私募基金黑石的CEO史蒂夫?施瓦茨曼在耶鲁的本科专业是文化与行为,网上支付公司PayPal联合创始人和前CEO、《从0到1》的作者彼得?蒂尔在斯坦福的本科专业是哲学。

有许多原因,使得毕业时间较长的人对知识“有用”的看法会基于更加长远的考量。首先,知识发展得快,过时得也快;第二,多数人在一生中要更换多次工作和专业,他们后来从事的工作与他们早年在大学选择的专业不一样,甚至相距甚远;第三,人们对未来预测的能力很有限,只有在事后才能看清。乔布斯这样反思:“在我念大学时,是不可能把未来的很多点连接起来的。只是在10年之后,当我回头看时,是如此的清楚和显然。”

因此,所谓“无用”与“有用”之分,大多是短期与长期之别。我们要理解,一些看似短期无用的知识可能是长期非常有用的知识。要知道,大学教育不仅是为毕业后找工作,更是为一生做准备。

二、“好学”比“学好”更重要

在中学阶段,“好学生”就是“学得好的学生”,而学得好就是学习成绩好、考试成绩好。中国的应试教育,使得学生磨练出一套怎样学好的方法,可以概括为:文科靠死记硬背,理科靠大量做题。

进入大学后,“好学生”就不应该是这种“学得好”类型的学生,而应该是“好学的”学生。“学好”与“好学”有很大区别,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学”的境界:“学好”是学习中被动的接受,而“好学”则是学习中主动的探索;“学好”是今天学习的一个结果,而“好学”则是今后学习的一种习惯;“学好”只是对学习已有知识的一种度量,而“好学”则是对学习未来知识的一种态度;“学好”是为了掌握知识,而“好学”是为了探索问题;“学好”得到的是答案,而“好学”追求的是真理。“好学”远比“学好”更重要。

“好学”是懂得怎样学的一种能力。这种能力中有若干要素,我特别要强调“好奇”、“好问”、“好思”这三点。

我把好奇放在首位。好奇是科技创新和人类文明进步的原始推动力。多年前,4位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到清华理学院与学生座谈。当被问到什么是科学发明最重要的要素时,他们没有选择基础扎实、数学好、勤奋、努力这些学生们提出来的选项,而是不约而同地说到了好奇心。连爱因斯坦这样的天才都说:“我没有特殊的才能,我只是激情般地好奇。”

好奇是好学的第一要素,好学源于好奇。然而,我们发现,中国学生普遍缺乏“好奇心”。我进一步的猜测是,人生来都是有好奇心的,是后天的教育把原始的好奇心磨灭了。

好奇往往导致好问,而好问是质疑既有知识、探求未知的起点。但是,我们面临的情况是,学生不好问,也不会问。我们不仅不鼓励学生质疑老师,而且还往往对那些喜欢质疑的学生产生负面印象。我们的应试教育制度是不鼓励提问的:获得标准答案就能取得好成绩,而提出问题不仅对获得好成绩没有帮助,而且还有害,因为它让你不相信标准答案。

中国学生回到家里,家长会问:“你今天学到了什么新知识?”据说,犹太学生回到家里,家长问的是:“你今天提出了什么好问题”,甚至还接着问,“你提出的问题有没有老师回答不出来的”?全球犹太人总数只有一千多万,还没有北京市人口多,而获得诺贝尔自然科学奖的犹太人以百计。这或许与他们的好问有关。

好思则是好学的核心。17世纪的数学家、哲学家笛卡尔—就是发明坐标系的那位法国人—说过这样一句话:“我思故我在”,他把“思”作为人存在的根本价值。爱因斯坦把思考作为大学本科教育的根本,他说:“大学本科教育的价值,不是学习很多事实,而是训练大脑去思考。”

如何思考?不是人云亦云,而是独立思考。只有独立思考,才会有创造性思考,才会有批判性思考,才会有“Think Different”,即不同的思考。蒂尔在《从0到1》这本书的一开头,就举出他在面试候选人时经常提出的一个问题:“哪些重要的真理,是很少有人同意你的?”他的这个问题不好回答,因为绝大多数真理是大家都同意的,而要说明那些与“共识”相反的、你的看法是真理,非独立思考是不能回答的。

我希望在大学教育中能够改变“好学生”的定义,并改变学习的方式。真正的好学生,是“好学”的学生,是具有强烈好奇心的、好问且能问出有意思问题的、并且能够独立思考的学生。这种“好学”是一种可以伴随学生一生的有关“怎样学”的能力。

三、“育人”比“育才”更根本

在中文里,“人才”是一个词,而且我们经常都把“人才”简单地落脚为“才”。所谓“拔尖创新人才”、“杰出人才”,都是指“才”。但是,“人才”是由“人”与“才”两个汉字组成的。“才”关注的是“三力”:创造力、分析力、领导力;人有“三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度量“才”的词是成绩、成功、成就,而形容“人”的词则是自由、快乐、幸福。“育人”比“育才”更根本,是因为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人”。

中华文化的传统、中国教育的传统,从来都是重视“人”的传统。“四书”中《大学》开头便是“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这是几乎每一个中国教育者都常引述的一句话,讲的是大学的目的是育人,是人的道德,是人的善。梁启超1914年到清华演讲,题目是“君子”,对应的英文是gentlemen。梁启超以“君子”寄语清华学子,强调的是做人:清华学子,首先要做君子,之后才是做才子。

但是,这个重“人”的传统后来发生了变化,使得重“才”逐渐压倒重“人”。直接原因是,近代以来,中国经济发展落后于西方了,落后就要挨打。所以我们要科学救国、技术救国、实业救国。因此,教育就转向科学知识、技术知识、专业知识的传授,转向对“才”的培养。不仅在中国,在所有落后国家实现追赶的过程中,都是一样的。

不过,这种由“人”向“才”的转向近年来在中国走向了极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经济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在经济迅速崛起的同时,经济增长似乎变成了唯一的价值和目标。在这种思维中,人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力量,人才就成为加速经济发展的动力。“育才”也随之变成了教育的最终目的。

在经济学中,人有两个作用:一是作为劳动力,其中包括“才”的贡献。在这个意义上,人是经济活动投入品,是工具;二是人是消费者,在这个意义上,人是经济活动的目的。所以在经济学中,人不仅是工具,也是目的。另一方面,在康德看来,人只能是目的,不能是工具。康德的哲学使得“人是目的”这一价值更加清晰和突显。无论如何,只要人是目的,不仅是工具,教育的目的中,“育人”就比“育才”更根本。

教育如何体现“育人”?在我看来,作为目的的“人”包括“人文”、“人格”、“人生”三个方面,所以,关于人的教育,应该包括人文精神的教育、人格养成的教育和人生发展的教育。

人文是相对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而言的。人类文明的进步从来都是科学进步与人文进步并举的。如果说科学是为了做事,那么人文是为了做人,做有品位的人。科学告诉你什么是真理,人文告诉你说真话的价值。龙应台女士这样解读人文:文学使你看见原来看不见的东西,可以让你看见水里白杨树的倒影;哲学使你从思想的迷宫里认识星星,从而有了走出思想迷宫的可能;历史就是让你知道,沙漠玫瑰有它的特定起点,没有一个现象是孤立存在的。所以,文学让你看见,哲学让你定位,历史让你连接,这些都是人文的价值。

以人文为基础的人格是做人的准则。对人格的起码要求就是人格底线,说话有底线,就是说话讲真话;做事有底线,就是做事有原则;做人有底线,就是做人有良知。北京大学钱理群教授曾经批评我们的一些精英大学正在培养一些“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他批评的不是一般的利己主义者,而是那些学过很多知识、善于利用制度的缺陷和传统的弊端,同时又没有人格底线的利己主义者。这从近期的“反腐”案例中可见一斑。

人生既有对人生发展的梦想,更有对人生意义的探索。苏格拉底的这句名言:“未经反省的人生不值得过”,应该成为每一个学生用以经常提醒自己和检讨自己的格言。大学是反省人生的开始,思考人生的起步。反省人生是发现自己,认识世界的过程。

在我们当前的教育中,相对而言,我们更缺乏对人文精神、人格养成、人生发展的教育。理解人文价值,坚守人格底线,反省人生意义,应该成为每一个受过教育的人的必修课。

四、“三位一体”的教学

学什么、怎样学、为什么学,是从学生视角提出的问题。相对应的,从学校和教师视角的问题就是教什么、怎样教、为什么教。过去这些年中,我们在清华经管学院各个教学项目,包括本科、博士、硕士、MBA、EMBA中都进行了深入的改革。虽然各项目的学生群体不同,学习阶段和学习目标不同,但是这些改革有一个一致的主线,就是把传统的、以知识为核心的教育方式,改变为“三位一体”的教学方式,即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获取。在这个“三位一体”之中,我们首先强调价值塑造,之后是能力培养,最后才是知识获取,并且在实施中更加侧重长期有用的,以及有助于“育人”的知识。这正是对应着上述教育理念的具体行动。

每年秋季在清华经管学院本科生开学典礼上,我都会为新生们讲话,向新生们传递新的教育理念。事实上,我在过去三年—2012年、2013年、2014年的三次讲话的主题,正好分别是“‘无用’知识的有用性”、“‘学好’与‘好学’”、“‘人’重于‘才’”。所以,这三个主题是我多年教育实践的结果。不过,今天我还是第一次把这三个主题放在一起讲,体现出我对学什么、怎样学、为什么学这三个教育基本问题的整体思考。

也许,这就是我对蒂尔所提出问题的一个回答:我上面所讲的这些教育理念,可能就是那些重要的真理,但是很少有人同意我的。(本文节选自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钱颖一教授5月22日在知行教育基金会慈善晚宴上的演讲)

(摘自《人民网》6月2日)

芬兰教育为何牛?因为老师牛

芬兰什么最有名?

六大世界遗产?生活惬意的玛丽港?都不是!

那是什么?当然是最深入人心的芬兰教育啦!这个人口只500多万的北欧国家,教育享誉全球,堪称奇迹!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历次国际学生评估(PISA)中,学生成绩名列前茅,而且一直保持全国学生成绩校际差距最小和个体差距最小的纪录。

都说名师出高徒,芬兰到底为什么能培养这般棒棒哒的学生呢!别急,小编马上晒干货!

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中国教育学会名誉会长顾明远到芬兰进行为期一周的考察。小编连续推出顾先生所见所闻,这已是最后一站了!是不是有点意犹未尽?最后一站,顾先生与赫尔辛基大学前副校长Hannele Niemi教授围绕中芬教育展开了长达四个小时的“中芬教育大师对话”!这两位同有一线经历、在各自名校任副校长的名师,在对话中碰撞出了怎样精彩的思想火花?一起来看看吧!

芬兰与中国上海在PISA测试中都获得好名次,成功秘诀是啥?

关键词师资、理念、个性化

Niemi教授:我们之所以能在PISA测试中成功有很多原因:

首先,卓越的教育归功于卓越的教师队伍。芬兰许多优异的学生都想成为老师,他们不仅有禀异的天赋,受高质量的教育还有发自内心的教育意愿,这就造就了芬兰世界领先的教育队伍。

其次,是芬兰的教育理念,芬兰教育历来重视教育平等,保证每一个孩子都有得到高质量教育的机会。有困难的学生会得到老师和社会更多的支持,真正做到不让一个孩子掉队。

其三,个性化教育,在芬兰我们根据每一个学生的特点和兴趣为他们量身定制适合他们的教育,及时发现和改进薄弱环节。

关键词师资、教研、课改

顾先生:中国上海在Pisa测试中也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当然,上海所取得的成绩不能代表所有中国学生的成绩。中国幅员广大,各地经济、教育发展很不均衡,上海教育是中国顶级教育的代表。

的确,教师水平很重要。上海教师平均水平高,而且上海的老师们有良好的合作精神,他们成立教研组,共同研究教学创新。同时,上海在行政部门领导下还有教学研究组织,优秀的教育教学专家们会亲临各校指导教学。此外,上海的成功还得益于本世纪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新一轮课改不但继承了中国优秀教育传统,还吸收了世界先进教育理念,强调因材施教,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我也常常说,给学生提供最适合的教育就是最好的教育。

教师质量那么关键,中芬怎么培养?

关键词专业化、教育观念

顾先生:教育专业化的问题是二十世纪60年代提出来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教师是一个专门的职业。1985年,在我们的呼吁下,中国建立的“教师节”,倡导全社会尊师重教。但仅仅靠社会呼吁是不够的,要使教师在社会上真正受尊重就必须使教师像医生、律师一样,成为不可替代的职业。同样,为了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我在担任全国学位委员会教育学科评议组组长期间,就建议国家设置了教育硕士专业学位。1997年,教育硕士开始招生,到现在中国已经培养了几万名的教育硕士。从前年开始,我们国家又设立了教育博士专业学位,为教师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新的平台。

中国的中小学教师有1200万,培训也分国家一级的培训和省一级的培训。我认为,对教师专业化的培训来讲,最重要的还是要树立一个正确的教育观念。首先要热爱教育工作,热爱每一个孩子,教育作为一个国家的事业来说,教师拥有重要的责任,当他们意识到这一点的时候,他们才会有动机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准。

关键词能力、培训

Niemi教授:在教师专业发展上,芬兰与中国具有一些相似性,同时也有一些区别。教师要爱学生、爱教育事业,这一点和我们相比有很大相似性,只有爱教育、爱学生,老师才有积极的动机与责任。现在,所有的老师都必须具备硕士学位。他们在攻读硕士学位的过程中,学校不仅要教授教学法方面的内容,对其学术研究能力也有一定的要求。同时,我们还要求每一位老师有很强的实际教学经验。当然,除了学术能力和实践能力的要求以外,教师还需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每一个教师不仅对学生学习知识负责任,还要对学生的个人成长负责任。随着社会发展,他们需要进行在职培训,而我们也提供了在职培训和继续教育的机会。此外,不同的一点还有,芬兰没有教师专业发展资格认证更新制度,地方学校校长就是负责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人物,我们始终认为对教师的支持永远重要于对教师的监督。而对于一名新教师,通常我们会指派一名老教师进行为期三年的引导,帮助他们很好地进入角色。

用什么方法能把学生解放出来?

关键词教育污染治理

顾先生:去年春节期间12天没下楼,写了一篇7万字的文章《中国教育路在何方》,谈的就是这个问题。

每一个家庭都想让自己的孩子接受优质的教育以获得优异的生活,这是无可非议的,但当下中国社会存在不同层次,学校层级也不同,有优质也有薄弱,所以竞争特别激烈,这是社会问题,不是教育问题。

另外,还有教育观念的问题,我们的家长没有想到让孩子去读职业学校。减轻负担不是一天两天的问题,就像治理空气污染问题一样。现在我们的应试考试只强调升学率,不顾孩子终身发展所付出的代价,我把这种现象称之为“教育污染”。教育污染的治理和空气污染的治理一样,需要社会共识和各方参与,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去年国家公布了国家考试招生制度的改革意见,其中一项很重要的内容就是要引导我们的中学进行多样化的学习,引导学生更遵循他的兴趣爱好来选择他的专业,将学生平时的综合表现纳入高等教育选拔系统,而不是光从考试成绩来判定,以减轻学生之间的竞争。

关键词鼓励、灵活教学

Niemi:我们强调学生和教师自信心的培养,因此我们的评价方式以鼓励为主,让学生、老师在没有压力的情况下更好的学与教。我们不想通过标准化测试来判断学生学得怎么样,而是想用这种鼓励的方式促使老师发现学生的学习困难从而帮助他们。

在芬兰,学习方式方法是很灵活的,学制系统里面没有死胡同,即使一个学生在某一个阶段失败了,他还有机会爬起来继续成长。当然,家长有自主选择的权利,但通常来说,家长都不去选择,因为每一个学校都是一个好的学校。当学生完成中等教育后,可以分流,职业大学与研究型大学并没有价值鸿沟,完全取决于学生的兴趣。而一旦他们觉得自己的选择有偏差,同样有机会从技术型大学转到研究型大学,他们有充分的自由去调整自己的选择。

教育如何平衡历史和当代两种力量?

关键词冲突、融合

顾先生:教育确实是传统和现代的冲突和融合。中国教育遇到的很多困惑,是历史遗留产物。以职业教育为例,中国职业教育没有得到很好的重视,因为中国的传统是“学而优则仕”,而没有“学而已则工”、“学而优则农”。公务员(课程)能够受到社会的尊重,但是技术人员受不到。所以家长都不愿把孩子们送到技术学校去,只有学习不好的,考不上普通高中和大学的才去这类学校。这就是中国的文化传统对现代教育的挑战。

此外,当代经济发展对教育也有挑战。三十多年前,中国还是小农经济,还没实现工业化,依然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对技术人才的需求不大。但是现在经济正在转型,第二、第三产业已经占据了很大比例,我们要从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变为知识技术型产业,就非常需要有专业技能和创新能力的人才。因此职业教育在近年来非常受国家重视。

关键词指导、自主

Niemi教授:芬兰在二十世纪50年代是农业国家,二十世纪60-70年代成为工业国家,90年代成为高新技术国家。在芬兰的教育体系中,终身学习技能是非常重要的,我们从幼儿开始就开始关注其终身学习的技能。老师不仅帮助学生学习专业知识,还帮助他们在漫长的人生道路上学习如何去学习各种新的技能。芬兰每十年一个大改革,尤其是综合学校的国家核心课程改革。2014年,芬兰教育与文化部就发布了新的国家核心课程标准,新一轮改革将在2016年实施,内容包括融入“主题式教学”打通学科壁垒;用“现象教学”分析现实生活,进一步实现合作学习和个性化学习。但这一标准只是对当地学校起到一定指导作用,学校完全有自主权,根据自己的发展战略来选择、调整。老师也有权自主选取教学方式、教材、评价方式、课堂组织形式。

滕珺、蔡瑜琢、毛霁燕、郑灵臆、王岩根据顾明远先生的行程整理。

(摘自《中国教育报》6月2日)

教育快评:发布学术不轨报告 我国大学不妨一试

近日,由美国厚仁教育发布的《2015版留美中国学生现状白皮书——被开除学生群体状况分析》一书,引起了国内舆论的广泛关注。报告发布后,不仅家有留学生的家长担心会否影响自己的孩子。更有网友忧心这些中国留学生不好好学习、给国家丢脸。还有不少评论人士痛心正是国内的缺少规则和诚信的教育导致了这一切。

但在笔者看来,这些担心、忧心和痛心在情感上可以理解,却也存在着误读和曲解。事实之一就是:中国学生在美国的毕业情况还是要高于平均的国际学生水平的,多数中国留学生的学术表现还是比较优秀的。至于作弊和学术不诚实,从辩证法上讲,既然有规则,就有反规则,各国学生皆然。因此,对于这份报告,不妨正眼理性看待,如此才可看出为我所用的借鉴意义。

美国的教育体制以宽进严出闻名,在学术诚信上要求极其严格,这和我们国内的大学有很大的不同。在国内,学生进了大学基本就等于进入了保险箱,除非有极其出格的行为,一般很难被开除。至于考试作弊,虽然不少学校也有诸如缺取消学位等严格的规定,但真正因此被开除者却很少见。这也就是为什么这份报告一出炉就在国内引起轩然大波的原因之一,同时也是我国大学很少发布类似报告的主要原因。

在国外的大学看来,考试做假或作弊不仅事关学术道德,更事关教育公平,因此对于违反者必须严惩不贷。反观我们国内的大学,不仅认识上不到位,制度上也鲜有跟进,加之严进宽出的招生体制,不进学校鲜加学术约束,也使得不少学生进了大学也放松了严格自我要求的那根弦,从发展上来说,很不利于学生的成长。

美国此次发布对留学生被开除情况的报告其实也是对招生体制“不唯分数”的一种完善。其实,美国的招生,除了要求要有高考分数以外,平时学业成绩也很看重。除此外,还有面试环节等层层把关,这些都可以看作是入学前招生过程中的考验。入学后,同样面临学术方面的诸多考验,比如,美国有相当多的学校有规定。如果学生的考试结果与平时表现差异较大,老师就有理由怀疑其学术不诚实,而且,美国学校老师对于学术不诚实的判定比较主观,只要教师认为学生学术不诚实,就可以交由校长或学术委员会处理。这就告诉学生,只有严格遵守学术规范,没有“捷径”可走。即便如此,也难免有学生铤而走险,不惜以身试法。而反观我们,尽管一些地方也开始实行多元综合素质评价录取,但目前总体上多数还是单一的“一考定终身”,比较而言,这更有可能增加学生赌博作弊的心理和可能,因此,发布类似的报告更具有现实意义。

美国发布被开除留学生情况的做法其实是一面镜子,可以照出我们国内大学的不足。从教育角度说,此种做法的意义还不仅仅在于让学生学会遵守规则,守护教育公平,还在于引导学生认识自己:是研究学术的料就研究学术,不是的趁早他选,做学问需要实事求是、老老实实,不然,即便侥幸混进队伍,也终归像南郭先生般露馅。与其冒着最后身败名裂的风险,何必不早做认真选择呢?

由此意义上说,部分学生出现学术不端,不能一味责怪学生,事实上,通过制度设计,采用入学前多渠道评价,入学后多方式监管的办法,虽说无法完全做到杜绝学术不端行为,但尝试把它关进一个可控制的笼子,还是可以做到的。

本社评论员线教平

近日,由美国厚仁教育发布的《2015版留美中国学生现状白皮书——被开除学生群体状况分析》一书,引起了国内舆论的广泛关注。报告发布后,不仅家有留学生的家长担心会否影响自己的孩子。更有网友忧心这些中国留学生不好好学习、给国家丢脸。还有不少评论人士痛心正是国内的缺少规则和诚信的教育导致了这一切。

但在笔者看来,这些担心、忧心和痛心在情感上可以理解,却也存在着误读和曲解。事实之一就是:中国学生在美国的毕业情况还是要高于平均的国际学生水平的,多数中国留学生的学术表现还是比较优秀的。至于作弊和学术不诚实,从辩证法上讲,既然有规则,就有反规则,各国学生皆然。因此,对于这份报告,不妨正眼理性看待,如此才可看出为我所用的借鉴意义。

美国的教育体制以宽进严出闻名,在学术诚信上要求极其严格,这和我们国内的大学有很大的不同。在国内,学生进了大学基本就等于进入了保险箱,除非有极其出格的行为,一般很难被开除。至于考试作弊,虽然不少学校也有诸如缺取消学位等严格的规定,但真正因此被开除者却很少见。这也就是为什么这份报告一出炉就在国内引起轩然大波的原因之一,同时也是我国大学很少发布类似报告的主要原因。

在国外的大学看来,考试做假或作弊不仅事关学术道德,更事关教育公平,因此对于违反者必须严惩不贷。反观我们国内的大学,不仅认识上不到位,制度上也鲜有跟进,加之严进宽出的招生体制,不进学校鲜加学术约束,也使得不少学生进了大学也放松了严格自我要求的那根弦,从发展上来说,很不利于学生的成长。

美国此次发布对留学生被开除情况的报告其实也是对招生体制“不唯分数”的一种完善。其实,美国的招生,除了要求要有高考分数以外,平时学业成绩也很看重。除此外,还有面试环节等层层把关,这些都可以看作是入学前招生过程中的考验。入学后,同样面临学术方面的诸多考验,比如,美国有相当多的学校有规定。如果学生的考试结果与平时表现差异较大,老师就有理由怀疑其学术不诚实,而且,美国学校老师对于学术不诚实的判定比较主观,只要教师认为学生学术不诚实,就可以交由校长或学术委员会处理。这就告诉学生,只有严格遵守学术规范,没有“捷径”可走。即便如此,也难免有学生铤而走险,不惜以身试法。而反观我们,尽管一些地方也开始实行多元综合素质评价录取,但目前总体上多数还是单一的“一考定终身”,比较而言,这更有可能增加学生赌博作弊的心理和可能,因此,发布类似的报告更具有现实意义。

美国发布被开除留学生情况的做法其实是一面镜子,可以照出我们国内大学的不足。从教育角度说,此种做法的意义还不仅仅在于让学生学会遵守规则,守护教育公平,还在于引导学生认识自己:是研究学术的料就研究学术,不是的趁早他选,做学问需要实事求是、老老实实,不然,即便侥幸混进队伍,也终归像南郭先生般露馅。与其冒着最后身败名裂的风险,何必不早做认真选择呢?

由此意义上说,部分学生出现学术不端,不能一味责怪学生,事实上,通过制度设计,采用入学前多渠道评价,入学后多方式监管的办法,虽说无法完全做到杜绝学术不端行为,但尝试把它关进一个可控制的笼子,还是可以做到的。

(摘自《凤凰教育》6月2日  作者/线教平)

外媒:中国努力拓宽高考独木桥 推广职业教育

参考消息网6月5日报道外媒称,中国将于6月7日到8日举行高考。全国登记考生约为940万人。他们对高考怀着喜忧参半的期待。成绩优异者可以进入名牌大学,但大多数人要面对的问题是:考不好怎么办?复读、上二流大学还是去不那么受认可的职业学校?

据德国墨卡托中国研究中心网站6月3日报道,香港教育专家、德国墨卡托中国研究中心访问学者莫家豪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莫家豪认为,高考如此重要,与中国“选贤与能”的传统有关。在古代,考试是为了选拔官员。今天,高分考生有望进入中国的顶级大学。在那里,学业优良的学生有机会当上公务员或进大企业工作。

关于过去几年公众对高考的批评增加的原因,莫家豪表示,学生和家长抱怨的主要是学生承受的巨大压力。教育专家和国际组织批评的则主要是,高考片面侧重考察死记硬背的知识而且不够公平。贫困地区考生、尤其是农村考生受到歧视。农村地区学校条件差,农村考生也较难被高校录取。由于录取名额按地区分配,高校会优先录取本地考生。北京和上海的考生被名牌大学录取的机会就比其他省市的考生大。

那么,中国政府如何回应批评?莫家豪说,中国2014年启动了高考改革,称改革目标是减轻学生的压力。政府目前正在上海和浙江试行改革并检验其效果。改革措施包括延长成绩有效时间,调整部分科目的分数占总成绩的比重等。据说,社会活动等科目的成绩也将被纳入考察范围。

莫家豪说,教育系统正在转变思想的另一个标志是在选课方面给学生更多自主权的尝试,例如废除严格的文理分科,学生可根据个人兴趣和能力自由选择科目。教育部也在考察目前教师培养和深造的形式。这些改革措施能否按计划从2017年起推广到其他省市,则取决于今年高考后将出台的评估结果。

莫家豪表示,考得不好的学生,除了复读或上一所没有名的大学外,还有两种选择:上职业学校或出国留学。由于专业技术人员逐渐呈短缺之势,中国政府正大力推广职业教育。但因为中国社会不太看得起职业教育的文凭,所以许多学生在高考后去私立高校或外国的教育机构求学。这种发展趋势也得到中国政府的支持。过去几年,中国政府逐步对私立高校和外国高校开放了教育领域。地方政府尤其支持本地高校与外国高校合作。官方数据显示,目前中国有2000多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纽约大学和诺丁汉大学这类外国名校都在中国设有分校。

莫家豪认为,对中国教育部门来说,教育市场的国际化和多元化意味着要额外花大力气来实施监督,以保障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和私立高校的质量和成效。而只要教育部没法彻底履行监督职能,狡猾的商人就会靠教学质量可疑的项目来赚钱。

迄今为止,在与中国高校合作方面领军的是英国和美国。德国被中国教育专家誉为职业教育的成功样板,却并未充分利用自身在该领域的潜力。

(摘自《参考消息网》6月5日)

揭中国野鸡大学:租民宅当教室 瞄准高考落榜生

参考消息网6月2日报道外媒称,一年一度的中国高考在即,在万千寒窗学子厉兵秣马,全力备战的同时,俗称“野鸡大学”的众多非正规、虚假大学也在大张旗鼓地准备借招生敛财。不过,在当局加强取缔与曝光下,野鸡大学目前似乎已销声匿迹。北京作为野鸡大学最多的城市,如今也是一校难找。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网站6月1日报道,中国民航学院,中国邮电大学,首都财经贸易大学,这些名字与正规大学相似的野鸡大学,最近被中国媒体梳理发现超过210所,其中校名冠以北京,或校址虚设在北京的就有近百所。经曝光后,这些所谓大学的官网似乎一夜之间就消失得无影无踪。

《联合早报》按照民间高考资讯服务平台,上大学网提供的野鸡大学名单网站查找,要么无法打开网址,要么电话无人接通,始终联系不上任何一家在榜大学。

一家常年在淘宝提供文凭提升服务的网店店主说,网上标示的与北京、山东等名校有关的业务现已全部停止。

《联合早报》也联系到江苏、安徽一些三四线城市的中学教师,他们也都表示,往年此时,学校附近的大学招生小广告已漫天飞,而现在还没见到任何宣传纸片。

多年泛滥成灾的野鸡大学难道会就此收手,还只是为躲过风声,暂时按兵不动?

上大学网的内容总监谌江平接受受访时说,只要知假买假的需求仍大量存在,野鸡大学就会改头换面,卷土重来。他说,2013年由上大学网率先曝光的野鸡大学有150所,2014年已增加到210所。

他说,野鸡大学增长势头不减,是因为网站建设成本低廉,现在绝大多数野鸡大学只有空壳网站,且服务器大多在境外,域名易注册、易更换,教育部门和网监部门难以监管到位。

报道称,在中国,学历文凭仍为求职、升职必经的一道门槛,尤其在公办机构的内部考核中,文凭学历与晋升、待遇紧密挂钩。假文凭花费不多,也不会被轻易证伪,却能够换取光明的前途和实在的利益,这笔“划算”的买卖助长了野鸡大学多年以来的长盛不衰。

去年在江苏省抓获的一起涉案金额高达1亿多元人民币的网络诈骗案,竟牵出全国有31个省的25万人参与购买虚假大学毕业证书。

报道称,巨大的现实需求,也让极具投机嗅觉的野鸡大学不断地与时俱进,即便被封杀也会迅速死灰复燃。

在中国大学大规模扩招之前,野鸡大学的目标人群是一些希望能进校园学习的高考落榜生。租借高校周边校舍,假借知名大学的名义拉拢学生是当时行骗惯用的伎俩。

一位不愿透露名字的李姓女子对《联合早报》说,2003年中学毕业后,她曾就读过一所挂靠在上海一知名高校名下的野鸡大学。

“花了6000多元读了半年,什么也没得到,自认倒霉”,她说:“教室是租借大学附近的居民住宅,任课老师七拼八凑,学不到什么,还要通过自学考试才能拿到文凭,和当初许诺的根本不一样。”

野鸡大学搭配“野鸡证书”认证网站

报道称,近年来,中国大学持续扩招,高考生源逐年减少,学历文凭普及,含金量也随之降低。深谙市场先机的野鸡大学发现,租借校舍办学不仅成本高,而且风险大,远不如建空壳网站专卖高大上的文凭收益高,获益快。

于是, 一系列“国字号”的野鸡大学网站应时而起。他们不仅有自己的官网、搜索百科、网页词条,甚至还设有配套的虚假毕业证书查询认证网站。

目前,教育部公布的正规学历查询网站只有一个,却有十多个山寨学历查证网站足以以假乱真。

谌江平说,一些野鸡大学之所以能够生存下来,除了有假学历的需求外,“网站内容真真假假,并非全部是假文凭”。

他揭露:“一些自学考试、成人培训机构敢要价五到十倍的天价培训费,决不仅仅是只卖假文凭。他们确实与个别正规高校有合作关系,是假托后者名义进行真文凭买卖。”

(摘自《参考消息网》6月2日)

北京严查“野鸡大学” 4所学校年检不通过

中新网北京6月11日电(记者杜燕)近期网上流传的“野鸡大学”名单,有几所是北京的学校?北京市教委今天公布,通过对83所民办教育教育机构的考察,最终确定72所学校年检结论为通过,北京盛唐研修学院、中国现代教育研修中心、北京职业资格专修学院3所学校基本通过,北京世贤研修学院、北京高等秘书研修学院、北京企业管理研修学院、北京中国驻颜美容学院4所学校暂缓通过,北京科技经营管理学院、北京黄埔大学、北京兴华大学、北京科技经营管理学院4所学校不通过。

2015年1月至5月,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市教委会同公安、卫生、财政等部门联合开展2014年度民办高校办学状况年度检查工作,包括10所民办普通高校、5所独立学院及68所民办非学历高等教育机构。

北京市教委委托民教协会组织年检专家组对学校提交的自查报告、办学状况调查数据及2014年度财务审计报告等材料进行审核,并进校考察部分学校。

该委透露,83所学校中,最终确定72所学校年检结论为通过,北京盛唐研修学院、中国现代教育研修中心、北京职业资格专修学院3所学校基本通过,北京世贤研修学院、北京高等秘书研修学院、北京企业管理研修学院、北京中国驻颜美容学院4所学校暂缓通过,北京科技经营管理学院、北京黄埔大学、北京兴华大学、北京科技经营管理学院4所学校不通过。

该委指出,对于年检结论为通过的学校,准予在2015-2016学年招生;对于结论为基本通过的学校,要求在一年内限期整改,在整改期间准予招收非全日制学生;对于年检结论为暂缓通过的学校,要求在一年内限期整改,整改期间暂停招生活动,在整改期限内达到要求,准予恢复招生;对于年检结论为不通过的学校,要求停止招生活动,加紧处理存在的问题,切实维护学校的安全稳定。

北京市教委表示,将进一步加强对民办高校办学行为的规范和指导,重点在高校招生季继续加强对民办高校招生宣传行为的监管力度。对于年检暂缓通过及未通过不具备招生资格的民办高校,坚决杜绝违规招生行为;针对社会上存在的以“未经批准办学的民办高校虚假网站为载体形式进行招生诈骗”的行为,将配合公安机关进行清理和查处,保障考生的合法权益。

此外,北京市教委表示,也将不断改进年检工作方式,坚持规范与鼓励并重,对于坚持内涵发展、特色明显的学校,将进一步加大鼓励扶持力度,引导民办高校满足民众的教育需求,促进北京市民办高等教育健康、有序、内涵、特色发展。

(摘自《中新网》6月12日  作者/杜燕)

北京公布去年民办高校检查结果 8所今年不能招生

昨天,市教委公布“2014年民办高等学校及其他民办高等教育机构办学状况年度检查结果”,检查结果显示,参加年检的83所学校中有8所学校今年没有招生资格,需要考生们格外留意。

参加2014年度年检的民办高等学校及其他民办非学历高等教育机构共83所,包括10所民办普通高校、5所独立学院及68所民办非学历高等教育机构。最终确定72所学校年检结论为通过,3所学校基本通过,4所学校暂缓通过,4所学校不通过。

年检暂缓通过的学校,要求在一年内限期整改,整改期间暂停招生活动;对于年检结论为不通过的学校,要求停止招生活动,加紧处理存在的问题,切实维护学校的安全稳定。(记者李莉)

今年不能招生学校

暂缓通过学校

北京世贤研修学院

北京高等秘书研修学院

北京企业管理研修学院

北京中国驻颜美容学院

不通过学校

北京科技经营管理学院

北京黄埔大学

北京兴华大学

北京经济管理函授学院

(摘自《北京晚报》6月13日  作者/李莉)

高校遭遇深度生源危机 招生计划已多年未完成

自2009年起全国高考报名人数连续5年下降后,2014年报考人数首次回升,比2013年增加27万人,达到939万人,高考报名人数呈现出止跌趋稳的态势。但生源下降带来的高校生存危机并未因此得到缓解,高校招生难已成常态化。

中国教育在线2日发布的《2015年高招调查报告》再次敲响了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警钟。

招生难成为常态:未完成招生计划

几条向下的曲线鲜明呈现了高校招生的新趋势:全国各地高校招生计划已多年未完成,形势不容乐观。

高考生源大省广东,2013年二B(本科)批次最后一次征集志愿后,有60余所参加征集志愿的本科院校遭遇零投档;2014年,在二B批次第一次录取结束时,共有1.5万多个招生计划数没有完成。在被誉为中国上大学最难省份的河南,高招计划已连续3年未完成,2014年有近7万个招生计划数未完成,占整个计划的11.36%。

北京一直被视为“高等教育聚集地”,按理说在高招中具有相当优势。然而,北京高招计划从2008年的7.67万人,调整到了2014年的5.22万人,减少30%以上。即便如此,北京本科二批次从2010至2013年连续4年未完成招生计划,本科三批次也有4年未完成招生计划。

“中国高校正在遭遇深度的生源危机。”中国教育在线总编辑陈志文说,为了改善无人可录的局面,2012年,山东将专科两个批次合二为一,分数线低至180分,但效果仍不明显,当年最后一次征集志愿投档时,5.6万个征集志愿,投档考生不到3000人,上百所高校出现零投档。2013山东高考报名人数开始回升,但缺额、零投档问题依然没有解决。2013年专科批次征集志愿投档后,山东省招生考试院发布的简报显示,作为专科批次最后一次投档完成后,文科有170所高校未投满、理科有224所高校未投满。

2014年高考,山东本科二批次第一次投档后,174所高校出现了“零投档”。有近万的招生计划数需征集,经过两次征集,依然有很多高校未完成招生计划。

同质化现象严重:高校吸引力下降

“生源危机,表面是就业问题,实际也是质量危机、特色危机,高校在定位上出现了问题。”陈志文指出,大多数高校发展一味追求大而全,专业设置存在严重的趋同化现象,导致毕业生就业困难,上大学吸引力减弱。

据了解,国际教育界的一个共识是,大学招生难的本质,是质量问题,是特色问题,是就业难的问题。世界很多国家的高等教育都经历过同质化发展的快速扩张阶段,专业设置的盲目趋同导致了毕业生的“结构性失业”。

在陈志文看来,许多高校的专业设置需要引导,甚至“亮红灯”。根据“教育部关于公布2014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或审批结果的通知”所提供的数据,全国高校2014年新增1681个本科专业。新增开设10个以上专业的高校超过了30所,其中,物联网工程有54所高校,翻译有44所高校,工程造价、酒店管理有39所高校。而这10个专业占了整个新增专业的22.42%。而教育部阳光高考招生平台提供的数据显示,全国已开设物联网工程专业的高校有250所,开设翻译专业的高校也有101所。

尽管教育部近年来尝试通过就业率统计来调整高校专业设置,但《2015年高招调查报告》的数据却显示并不乐观。根据全国高等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的统计数据,2013年国际经济与贸易、法学、汉语言文学等10个普通高校本科专业的毕业生规模最大,其中英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会计学和艺术设计专业的毕业生都超过10万人。而从教育部公布的全国和各地2012、2013年就业率较低的本科专业名单中,毕业生人数较多的英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法学等专业在各地的就业率反而排名靠后,这种反差不得不让人深思。

高等教育普及化:必须警惕的趋势

陈志文说,报考人数与招生规模的“剪刀差”背后还有更值得警惕的问题,那就是高等教育在加速向普及化发展。

根据全球的普遍定义,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低于15%为精英教育,15%到50%为大众教育,超过50%为普及教育,高等教育的普及化会带来很多负面效应。

据统计,我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已从2008年的23.3%上升到2013年的34.5%。

“按照这个加速度计算,我国预计3到5年内就会进入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我们的高等教育将迎来更多的问题,比如上完大学找不到工作怎么办?”陈志文说。

据了解,世界各国在重视、支持高等教育发展的同时,也在规避一些“发展中的新问题”。许多国家都通过专业设置引导、就业结构型调整等方式,提高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陈志文指出,我国高等教育在经历了从精英化向大众化的快速发展后,需要更科学的顶层设计和更理性的规划发展,这在新一轮的教育改革中有所体现,但仍有待加强。

(摘自《新华网》6月3日  作者/吴晶)

报告显示:高考生源止跌回升 高校危机仍在

6月2日,中国教育在线发布了《2015年高招调查报告》(以下简称“调查报告”),“生源危机”仍然是这份报告的核心词。

其实,“生源危机”这个提法并不新鲜,中国教育在线往年的分析显示,生源减少是造成生源危机的一个重要原因。但是今年的调查报告指出,2014年我国的高考报考人数比上一年增加27万,是自2009年高考报名人数连续5年下降后的首次回升。生源回升了,但是报告显示高校的生存危机并未缓解,反而进一步加深了。

调查报告显示,山东省2014年高考报名人数为63.6万人,报名人数连续第二年增加。但与之相伴,山东已经连续4年未能完成招生计划,剩余招生名额超过招生计划的10%。2013年山东高考报名人数首次回升时,在专科批次最后一次投档完成后,文科有170所高校未投满,理科有224所高校未投满。2014年高考,山东本科二批次第一次投档后,174所高校出现了“零投档”。有近万的招生计划数需征集,经过两次征集,依然有很多高校未完成招生计划。

该项调查显示,不仅仅是山东,从各地公布的高招数据来看,很多省市招生计划已多年没有完成,“高校招生难已成常态化。”中国教育在线总编辑陈志文说。

面对来势汹汹的危机,很多人认为这种招生难是结构性的,也就是说只有那些二三本的院校才会招不上生,对于名校来说可能依旧是“学位难求”。“这种看法并不全面,招生难的情况一定会向上蔓延。”陈志文说,中国教育在线另一项调查《2015年全国研究生招生数据调查报告》显示,2014年全国多个省份硕士研究生招生出现未完成计划的情况。

对于造成高校招生难的原因,调查报告分析指出,适龄人口的大幅下降和招生规模大幅度上升仍然是第一原因:1999年高校大扩招,让中国高等教育迅速从精英教育转向大众化。1990年全国高校招生60.88万人,到了扩招前的1998年,全国招生也仅有108万,8年仅增长48万。2014年,全国高校招生总量已经突破700万,但18岁适龄人口却大幅度下降,这一增一减的“剪刀差”,使得生源矛盾凸显。

“更应该引起警惕的是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的加速上升趋势。”陈志文分析,之前我国高校的毛入学率一直保持每年增加一个百分点的速度,而最近两年则平均增长4%,2013年已经达到34.5%,迅速逼近50%这一“革命性指标”,国际社会普遍认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一旦越过50%这条线,意味着高等教育普及化的到来,高等教育则完全由“卖方市场”,进入“买方市场”,学生、家长的选择权大幅度增加,高等学校进入被选择时期。这么多人上大学,必然拉高整个社会在就业等方面的心理期待,“到时,我们面临的可能不仅仅是教育问题,还会有很多社会问题”。

其实,危机来了也并不可怕。市场化选择的来临,对于高校是压力,也是机会。那么高校到底应该如何应对?

对于大多数高校,与其说提高质量,不如说办出特色。调查报告显示,目前高校最严重的问题,恰恰是千校一面,同质化现象严重等问题。

以湖北省为例,该调查报告显示,2013年该省67所本科院校中有62所开设了英语专业,仅从所设专业角度看,各大学区分度不大。调查报告还指出,在教育部公布的2014年度普通高校新增本科专业名单中也能看出这种同质化的倾向,全国高校2014年新增1681个本科专业,其中,新增物联网工程专业的有54所高校,而目前全国已开设物联网工程专业的高校已有250所之多。

调查报告显示,在教育部公布的较低就业率本科专业名单中,年毕业生规模最大的英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法学等专业赫然在列。“这种结构性失业是高校同质化的重要体现。”陈志文说。

(摘自《中国青年报》6月3日)

高校自主招生12年呈6大变化:公平成最大考量

2015年度高考(课程)已经落下帷幕。人们清楚地注意到,从12年前自主招生破冰以来,种种变化逐步贯穿考试到录取的各个环节。一张高考的题卷,事实上已成为一张改革的答卷,折射的则是人们对教育公平、公正的期盼。

变化一:自主招生破茧前行

2003年,自主招生在全国22所高校“破冰”,学生在通过高校自主招生笔试面试,且全国统考成绩达到生源所在地确定的与试点学校同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后,即可享受相应高考降分政策。

今年,自主招生再迎变革:试点高校自主招生将一律安排在全国统考结束后、成绩公布前进行,且不得采取联考方式,提高中西部地区和人口大省录取率等。根据教育部公布的名单,今年共有102所高校具有自主招生资格,其中面向全国的有89所(含学院、分校),比往年新增16所。

自主招生的推行,结束了此前高校只能在每年同一时间招考的历史,高招制度也向着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方向迈出重要步伐。但同时也伴随争议,各联盟间的“生源战”“掐尖战”给学生增负,同时还有选拔欠科学等质疑。

点评: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表示,人们期待自主招生打破“一考定终身”现状,也需要给这一制度的完善提供空间。“出现‘掐尖’、招生不科学等不仅不能叫停自主招生,反而说明应尽快改革行政主导下的计划体制,完善招考程序,提高招生专业化程度。自主性是实施自主招生的本质要求,公开公正则是根本保障。”

变化二:试卷命题“分”“统”之间:公平应成最大考量

1985年,上海在全国率先获得高考单独命题权并延续至今,2002年,北京也开始实行自主命题。2004年,辽宁、江苏、浙江等9省一并加入分省命题大军,至2006年,全国实行分省命题的省份已达16个。

“分”的趋势在今年有了改变。江西、辽宁和山东三省均重新使用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命制的试卷,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今年两会期间透露,2016年还将新增7省,即有25省将使用“统一命题”试卷。袁贵仁解释称,“统一命题”并非意味着25省都将使用同一张试卷,而是强调“一纲多卷”,提高各省份高考命题的质量。

点评: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吴遵民表示,我国各地教育发展水平不均衡,分省命题有利于体现这一差异。但这一方式近年也暴露出命题质量波动大、考试安全风险高等问题,统一命题更有利于体现公平。吴遵民认为,高考最终应形成统一命题为主,少数有条件的省份继续实行分省命题的大格局,实现高考公平和效率的最大化。

变化三:舞弊“零容忍”还须出“大招”

2012年,教育部修订《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进一步严肃考纪,对于一些考试舞弊行为给予暂停参加该项考试1至3年的处理;情节特别严重的,可以同时给予暂停参加各种国家教育考试1至3年的处理。此外,国家工作人员有徇私舞弊行为的将从重处理。

近年来,各地对于高科技舞弊行为同样严查严防:禁止手表、通讯工具;启用反无线电作弊仪器,金属探测仪,指纹身份验证系统……几乎每年都会应用新技术,都被冠以“史上最严”。

然而另一边却是替考事件不断:2006年,陕西省洋县高考发生替考事件,组织部分高二优秀学生参加替考;2008年,甘肃天水发生23名考生替考事件,其中部分替考者由两名老师带队从山东到天水替考;2014年6月,河南杞县高考替考事件涉及替考考生127人;今年高考中,江西再曝替考事件……

点评:教育专家、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说,频繁出现高考替考舞弊,是因为缺乏有力的内部监管。理论上高考信息录入和管理处于封闭状态,替考者的信息能顺利地被录入考试系统,管理人员极有可能处于替考利益链上。因此,加强权力监管刻不容缓。

变化四:啃下“异地高考”改革硬骨头

2013年的高考备受瞩目,在912万高考大军中,首次有超过4500名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非户籍地参加高考。人数虽少,甚至低于预期,但却让人看到政府推进教育公平的决心。

自1977年以来,考生都只能在户籍所在地参加高考,随着经济社会发展,2013年我国进城务工人员已达2.6亿。在大量随迁子女城市入读和现行分省按计划录取制度背景下,推进异地高考成为迈向教育公平的大势所趋。

2012年9月1日,国务院要求各地在当年12月31日前出台异地高考相关政策,异地高考由此开启“破冰”之旅,当年共有河北、辽宁、吉林、黑龙江等12省份启动实施该项政策;2014年,北京、上海、山东等16省份相继加入,意味着异地高考政策在全国普遍落地。

点评:上海市教科院副院长胡卫表示,异地高考并非单纯的教育问题,门槛设多高,口子开多大,均涉及教育资源配置、户籍管理、社会治理、财政体制等诸多方面。异地高考关乎社会公平,改革势在必行,但也要考虑资源承载力,群众可接受度等,应循序渐进,不停顿、不倒退,避免大波折。

变化五:让寒门学子享有人生出彩机会

与过去十余年间我国高等教育规模不断扩大情形不符的是,农村生源在重点大学所占的比例逐年下降,一些“985”名校中该比例已不足两成。同时,在每年弃考生中,农村生也占大多数。高考制度若不能为寒门学子创造升学机会,必将伤及社会公平和正义。

2014年全国两会,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宣布:“贫困地区农村学生上重点高校人数连续两年增长10%以上”;教育部也作出承诺,2014年全国贫困地区农村学生上重点高校人数超过31万人。

中西部地区招生协作计划、部属高校严格控制属地招生比例、农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地方重点高校招收农村学生专项计划……实际上,近年来国家招生制度不断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优秀农村学生倾斜,圆寒门学子“名校梦”的长效机制正初见成效。

点评:熊丙奇认为,城乡教育资源差距及分省按计划集中录取制度,是造成寒门学子难进名校的重要原因,当前对农村生进行的“计划式”公平补偿极有必要,但从长远看,需加快改革录取制度,实现各地录取定额并非按考生数量平均分配,同时加大教育资源对农村地区的倾斜。

变化六:清理加分,让高考回归纯真

近年来,各种高考加分项目饱受诟病。奥赛、科技竞赛加分,音乐、美术特长加分,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加分……加分政策逐渐驶离初衷,甚至成为“关系户”谋私利的升学游戏。

2011年,教育部等五部门联合发出《关于调整部分高考加分项目和进一步加强管理工作的通知》,从“缩减”“限高”“指定”“规范”四方面对加分政策进行调整,总体思路是缩减加分项目,降低加分分值。2014年底,教育部再颁新方案,明确2015年起取消体育、艺术等特长生加分项目;地方性加分项目也将从2014年的95个陆续减少到2018年的35个,减幅63%。

点评: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金忠明说,由于制度设计、过程监督存在漏洞,原本服务于学生全面发展目标的考试加分政策,在一些地方异化为权力寻租工具,清理加分乱象,是重塑高考改革公平公正核心价值的必然要求。今后,教育部门要继续清理和规范加分政策,更要完善制度,让学生特长在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中得到全面、客观的体现。

(摘自《新华网》6月10日  作者/吴振东 潘旭)

教育部要求部属各高校严格控制属地招生比例

日前,教育部就2015年部直属高校普通高等教育招生计划下发通知,要求部属各高校严格控制属地招生比例,通过增量安排和存量调整,在2014年分省计划基础上适当增加山西、安徽、江西、山东、河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和甘肃11省(自治区)的常规生源计划,不得调减。

通知指出,各部属高校要足额落实2015年农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和高校农村单独招生专项计划,逐步提高招收农村学生比例,进一步提高农村贫困地区考生上重点大学的比例。

(摘自《光明日报》6月11日  作者/晋浩天)

教育部发文:高校学生不得在同一城市转学

据教育部网站消息,教育部办公厅日前发布《关于进一步规范普通高等学校转学工作的通知》,通知明确,高校学生10种不得转学的情形,包括入学未满一学期,拟转入学校与转出学校在同一城市等。

通知要求,学生应当在被录取学校完成学业,如患病或者确有特殊困难,无法继续在本校学习的,可申请转学。其中患病学生需提供经转出学校、拟转入学校指定医院检查证明。特殊困难一般指因家庭有特殊情况,确需学生本人就近照顾的;研究生因导师工作调动或健康原因不能继续指导的,以及符合学校规定的其他情形。

通知强调,申请转学的本专科学生高考分数应达到拟转入学校相关专业在生源地相应年份的高考录取分数。申请转学的研究生拟转入学校与转出学校层次、类型、学科专业水平相当,并需通过拟转入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组织的专业考核或学业水平评估。

通知明确,学生有下列情形之一,不得转学:

(1)入学未满一学期的;

(2)高考分数低于拟转入学校相关专业相应年份录取分数的;

(3)由低学历层次转为高学历层次的;

(4)通过定向就业、艺术类、体育类、高水平艺术团、高水平运动队等特殊招生形式录取的;

(5)未通过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或未使用高考成绩录取入学的(含保送生、单独考试招生、政法干警、第二学士学位、专升本、五年一贯制、三二分段制等);

(6)拟转入学校与转出学校在同一城市的;

(7)研究生二区招生单位录取的转入一区招生单位的;

(8)跨学科门类的;

(9)应予退学的;

(10)其他无正当理由的。

通知还要求,转学由学生提出申请,说明理由,转出学校同意;拟转入学校要严格审核转学条件及相关证明,符合本校培养要求且学校有教学能力的,经招生委员会或招生监督部门同意,院、校两级会议集体研究决定,将转入学生名单,表决情况如实记入会议纪要,由校长签署接收函。其中,研究生转学应经拟转入专业导师或导师组讨论同意。转学学生的相关手续和证明材料应一式四份,除学校留存外,同时报拟转入和转出学校所在地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备案。

通知强调,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高校要进一步建立健全信息公示和公开机制。高校对转学的政策、程序、结果进行公开;对拟转学学生相关信息(主要包括:学生姓名,转出、拟转入学校和专业名称,入学年份,录取分数,转学理由等)通过学校网站进行不少于5个工作日的公示。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及时将转学确认程序及结果,通过网站、报刊等形式予以公开。

通知称,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高校要严格规范转学工作,严禁以转学为幌子,变相突破高校招生录取分数线择校、择专业,严禁违反程序、弄虚作假、徇私舞弊、以权谋私等行为。要进一步严肃工作纪律,对转学中的违规行为零容忍,严肃追究违规单位和责任人员责任。

通知最后说,因违规行为造成严重后果和恶劣影响的,除追究直接责任人责任外,还应根据领导干部问责相关规定,追究相关领导责任。涉嫌违纪的,按管理权限由纪检监察部门处理;涉嫌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处理。有相关违规行为的学生,一经查实,立即取消其转学资格,依据情节轻重,给予相应的处分。

(摘自《中国新闻网》6月4日)

高校转学新政利弊辨析:10种情况不准转学

5月7日,教育部下发了《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规范普通高等学校转学工作的通知》(下称《通知》)。与2005年9月1日起施行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下称《规定》)相比,转学的负面清单由5条变为10条,也更为严苛。

2005年的《规定》中,5种情况不许转学:入学未满一学期的;由招生时所在地的下一批次录取学校转入上一批次学校、由低学历层次转为高学历层次的;招生时确定为定向、委托培养的;应予退学的;其他无正当理由的。

今年的《通知》中,禁止转学的情况增至10种。除了入学未满一学期的、应予退学的和其他无正当理由这三条与以往一样,其他的条款有些更加严苛。比如,高考分数低于拟转入学校相关专业相应年份录取分数的,这比《规定》中不得“由招生时所在地的下一批次录取学校转入上一批次学校”严苛许多;或在原有基础上增加全新内容,比如,通过定向就业、艺术类、体育类、高水平艺术团、高水平运动队等特殊招生形式录取的;或是全新的规定,比如,未通过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或未使用高考成绩录取入学的(含保送生、单独考试招生、政法干警、第二学士学位、专升本、五年一贯制、三二分段制等);拟转入学校与转出学校在同一城市的;研究生二区招生单位录取的转入一区招生单位的;跨学科门类的。

从研究生二区招生单位录取的不能转入一区招生单位这条规定来看,《通知》可能是对今年1月媒体曝光的湖南大学研究生转学事件的回应。

《规定》已经实施10年了。与过去相比,大量的新情况出现,《通知》增加了一些新的转学限制条件可以理解。但不可否认的是,此举可能会实质性损害一些学生应有的选择权。

比如,按照《规定》,原来学生由清华大学转学到北京联合大学是可以的,但现在由于两所高校在一个城市,《通知》禁止“拟转入学校与转出学校在同一城市的”,转学就不行了;原来一个学生保送到北京理工大学,计划转学回家乡汕头大学是可以的,但现在没有高考成绩,《通知》禁止“未通过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或未使用高考成绩录取入学的(含保送生)转学”,转学又不行了;原来一个学生在河北医科大学学医,忽然发现自己对语言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决定转学到河北大学中文系,《通知》禁止“跨学科门类的”,转学也不行了。

仔细分析,《通知》对一些现实情况的回应并未找准病因。湖南大学研究生转学事件的关键在于湖南大学的暗箱操作——没有事先公开、事后公示,使得该校研究生转学成为少数人谋取私利的渠道。

从具体操作角度而言,我们认为正确的做法是:湖南大学以及全国其他大学如果可以接受转学学生,应当事先公布专业、接受名额、条件以及审核程序,使所有学生尽可能知晓,在此基础上完成的转学就是合法转学。

可是现在,《通知》的颁布,让学生正常的学籍选择几乎在全国无法开展。如果按照《通知》要求,逻辑上仅仅剩下高考成绩高、还愿意转往低录取分数高校、学习同类专业的学生,实际中这样的学生几乎为零。此外,接受转学学生本来就是件麻烦事儿,高校并不愿意,现在限制更多,责任更大,高校不接受转学是最简单的回答。

个体在成长过程中对自我和社会的认识都会变化。高考虽然重要,但绝对不是对学生材质的终结判断。很多高考成绩不佳的学生蕴藏了无穷潜力,他们只是尚未发现自己的特别,因而有待激励。转学也是新的学习机会和环境。我们把参天大树的种子栽在花盆里,他们只能长成盆景;一旦我们发现他们的潜力,就要把他们移植到开阔的田野和莽莽群山间。这是转学背后的基本教育原理。

转学对于人才成长十分重要。仅仅举身边两个真实例子。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陈保亚,现为北京大学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主任,是我国著名语言学家,1977年参加高考进入华西医科大学,就读期间阅读了很多分析哲学、科学哲学以及语言学的书籍,对理论语言学产生兴趣,后转学到西南大学中文系。陈保亚是跨学科转学,如果放在现在,不会再有“陈保亚们”了。

2014年12月29日《中国青年报》报道,由北京大学转学北京工业技师学院的周浩获得全国第六届数控技能大赛数控机床装调与维修赛项目冠军,即将成为一名技师,这是令北京大学和北京工业技师学院都十分自豪的事情。由于周浩是同城转学,按照《通知》,以后“周浩们”也将绝迹。

目前,许多高校正在通过综合改革,给学生积极争取更多的选择权和更大的成长空间。《通知》出发点很好,力图维护公平,但在人才培养方面可能会造成一定的损害。

中国现实情况错综复杂,选拔与公平、权力与民意、发展与反腐等矛盾使得教育改革步履维艰。政策制定者更需要保持冷静审慎的态度,深入调查研究,完善制度放而不乱,明确目标管而不僵,才会避免朝令夕改,因噎废食。(卢晓东为北京大学教务部副部长;董南燕为北京大学教务部综合办主任)

(摘自《中国青年报》6月15日)

汤敏:慕课对传统教育有何冲击

慕课、翻转课堂、微课程、自学习等令人眼花缭乱,似乎一场新的教育革命浪潮来了。这是一次真的颠覆式的革命,还是昙花一现的泡沫?这些在发达国家教育现代化条件下产生的新模式,在发展中的中国有用吗?随之而来的问题还有,慕课能真正促进教育公平吗,对新的考试招生制度有没有影响,能够免费吗,面对慕课政府有何作为?近日,我们就一系列问题采访了国务院参事、友成企业家扶贫基金会常务副理事长汤敏。——编者

■本报记者杨桂青

“今天,一场新的教育革命似乎又来了。慕课、翻转课堂、微课程、自学习等新概念令人眼花缭乱。”国务院参事、友成企业家扶贫基金会常务副理事长汤敏近来关注慕课发展,并写成新作《慕课革命》。汤敏认为,慕课改变着千百年来的传统教育方式,“慕课对教育将会带来一种破坏性创新”。

慕课会以不同于传统教育的方式解决教育难题吗

记者:您认为当前研究教育改革与发展最应该关注什么因素?

汤敏:研究教育的改革不能忽视工具的发明与运用。每一次工业革命都开始于某一生产工具的发明与运用,一些产业发生大的变化,最后引起了整个社会发生了革命。第三次工业革命,是以3D打印机以及数字化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应用和计算机网络为代表的一个崭新的时代。

与新的工业革命遥相呼应,一场新的教育革命,慕课革命,也在悄悄地向我们逼近。尽管只是初见端倪,但它对传统教育模式的挑战,以及对人才培养方式的改变,对未来国家竞争力的影响都不能低估。

记者:慕课的存在方式有何特点,带来了哪些革命性变化?

汤敏:慕课将分布于世界各地的最优质教育资源,让任何有学习愿望的人能够低成本地,通常是免费地学习。它正在改变几千年来的传统教育方式,使授课者与学习者能跨越时空,让知识获取方式发生根本变化。

慕课对传统教育的影响,表现在方方面面。

慕课是大规模开放式在线课程,与传统课程只有几十个或几百个学生不同,一门慕课课程动辄上万人,目前最多的达16万人。

慕课是开放课程,尊崇创用共享协议,以兴趣为导向,凡是想学习的,都可以进来学,不分国籍,只需一个邮箱,就可注册参与。

慕课在网上完成,无需旅行,不受时空限制。

慕课使未来学校中的课程设计、学习评估,甚至连学生就业安置都会发生很大变化。以上这些,决定了慕课与传统教育有很大不同。

记者:慕课对于解决教育难题提供了哪些新方案?

汤敏:应该说,慕课甫一出现,就承担起解决传统教育难题的使命。比如,目前中国教育的三大问题:教育公平、学生创造力不够、大学生就业难等,慕课对此有自己的解决之道。

慕课的理念是:“任何人、在任何地方、在任何时候,能学到任何知识。”当边远省份二本、三本的大学生能够自由地选修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一流大学的课程并得到学分,当偏远贫困山区学生能与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的学生远程同堂上课,当任何一位愿意学习的人都能上到世界一流大师的课程时,教育就会更加公平了。

用慕课方式学出来的学生与教师“满堂灌”的方式学出来的学生相比,在创新方面可能有更大优势。慕课会对学生如何学习、怎样有效学习产生重大影响。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兴趣、学习速度来学习,不需要把一堂课从头听到尾,可以跳过自己已掌握的内容,反复地学习难懂的部分。

目前,我国企业招工难和大学生就业难的结构性矛盾突出。慕课的推广,有利于大学生根据经济社会需求选择课程,成为社会真正需要的人才。

记者:教育是改变命运,改变贫困代际传承的手段。慕课能以不同于传统教育的方式改变学生命运吗?

汤敏:我举个例子,张宇鹏是广东一所大学的学生,二年级时已经在网上修了40多门世界一流大学的课。他打算大学毕业后报考名校的研究生,继续走学术道路。

慕课会替代传统课堂吗

记者:慕课的课堂有什么特点?对学习方式带来了什么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