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1 荊報 2014.06 NO. 0 7 五年級雜費調漲議題 清大五年級生雜費調漲原委 清大學生會權益服務部 學生會權益服務部對於「五年級生雜費調 漲」之聲明 2014 年 4 月 27 日 清大學生會參與「台灣北部大專院校學生會 聯盟延修生學雜費調漲議題行動」之說明 清大學生會權益服務部 你知道你繳的錢跑去哪了嗎 ? 清大學生會權益服務部 五年級「延畢生」學雜費標準調整問卷調查 結果 清大學生會權益服務部 延畢生訪談紀錄 清大學生會權益服務部 餐廳稽查 餐廳想想 清大學生會權益服務部 林育臣 小吃部 - 統包商的勝利 清大學生會權益服務部 林育臣 淺談校巴 校巴問卷的分析與回饋 清大學生會權益服務部 應可歆 校巴問卷結果 吃雞排聊學權: 一日學權工作坊 忠貞新村: 二戰工業遺產走入歷史 忠貞新村/北赤土崎村小檔案 清大物理系 黃喆亮 宵夜街旁遇見資源回收阿姨 清大學生會權益服務部 汪生 實踐台北宣言 保存二戰工業遺產 中原大學景觀系教授 趙家麟 23 th 清大學生自治選舉 液態的學生自治,追求固態的可能 22th 學生議會議長 蔡承允 02 16 19 22 24 29

清大學生會荊報NO.7 (2014.6)

  • Upload
    -

  • View
    226

  • Download
    1

Embed Size (px)

DESCRIPTION

22nd 清大學生會權益服務部發行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清大學生會荊報NO.7 (2014.6)

1

荊報

2014.06 NO. 07

五年級雜費調漲議題清大五年級生雜費調漲原委清大學生會權益服務部

學生會權益服務部對於「五年級生雜費調漲」之聲明2014 年 4 月 27 日

清大學生會參與「台灣北部大專院校學生會聯盟延修生學雜費調漲議題行動」之說明清大學生會權益服務部

你知道你繳的錢跑去哪了嗎 ?清大學生會權益服務部

五年級「延畢生」學雜費標準調整問卷調查結果清大學生會權益服務部

延畢生訪談紀錄清大學生會權益服務部

餐廳稽查餐廳想想清大學生會權益服務部 林育臣

小吃部 - 統包商的勝利清大學生會權益服務部 林育臣

淺談校巴校巴問卷的分析與回饋清大學生會權益服務部 應可歆

校巴問卷結果

吃雞排聊學權:一日學權工作坊

忠貞新村:二戰工業遺產走入歷史忠貞新村/北赤土崎村小檔案清大物理系 黃喆亮

宵夜街旁遇見資源回收阿姨清大學生會權益服務部 汪生

實踐台北宣言 保存二戰工業遺產中原大學景觀系教授 趙家麟

23th 清大學生自治選舉液態的學生自治,追求固態的可能22th 學生議會議長 蔡承允

02

16

19

22

24

29

Page 2: 清大學生會荊報NO.7 (2014.6)

2

3

清大五年級生雜費調漲原委清大學生會權益服務部

  國立清華大學學生會權益服務部為了「五年級生調整學雜費」(俗稱「延畢生漲雜費」的議題),在半年的時間裡,陸續做了:

一分鐘知道雜費怎麼漲:學雜費調漲計算器(感謝資工系同學協助製作) http://ppt.cc/yL4b

學生會權服部 4/8 簡報「延畢生雜費調漲議題」 http://ppt.cc/8nZd

全校意見調查 http://ppt.cc/sB2s

延畢生訪談

http://ppt.cc/9H1D

  有過數次激烈的爭辯:

第一次公聽會 http://ppt.cc/X2-W

第二次公聽會 http://ppt.cc/nyoT

第三次公聽會 http://ppt.cc/58rX

  但很遺憾在三次公聽會後,5 月 6 日行政會議上,在學生代表僅列席無投票權,即使如同其他會議有投票權但在學生人數弱勢下,仍難實質影響決策的「橡皮圖章」處境中,仍然通過了學雜費調漲的決議。

  在這段過程裡,取得的微幅進步只有:從連審議小組開會通知,都有代表沒收到的情況,到後來二、三次公聽會,讓教務處做了基本的問答記錄與回覆。

教務處第二次公聽會說明事項及回應 http://ppt.cc/UP7m 教務處第二次公聽會說明事項及回應 http://ppt.cc/mAoU 學士班 5 年級以上調整公聽會歷次記錄 http://ppt.cc/-A8o

  

  而這些意見,部分納入成為兩次草案的修正,排除了部分對象,而在 5 月 6 日行政會議上通過的版本,為第二版加上部分修正:

[ 第二版 ](第三次公聽會後)

一、 修習學分數 10 學分以上:收取全額學、雜費。(維持原收費方式) 二、 修習學分數 9 學分以下:收取學分費。 自 103( 或 104) 學年度起,修習 9 學分以下,加收雜費。 ( 一 ) 低收入戶學生除外。 ( 二 ) 雜費依修習學分比例計算,以修習 5 學分為例,加收 50% 雜費 (5 學分 /10 學分 ) ( 三 ) 修習雙主修、輔系、教育學程者按應收雜費金額70% 計算。 ( 四 ) 中低收入戶學生、符合弱勢學生助學計畫就學補助者、原住民學 生及特殊境遇家庭子女按應收雜費金額 70% 計算。

[ 第三版 ](行政會議上通過版本)

第一個修正是身障生子女的修正,也列入 70% 減免行列。 第二個修正是適用年限的修正,延到 105 學年度(也就是目前大二延畢時才適用)。

  在最後關卡發生一個重大失誤是,拖延到沒有擬出「學生版草案」,交與人社院與人社系老師代表在行政會議上提出,沒有一個夠強悍而完整的草案,導致即使有代表反映,會議上有討論,但最後轉學生、轉系生都沒有落入 70% 減免範圍。(而即使有些人有70% 減免,又怎樣?還是被這一貫調漲邏輯給碾過去了。)

學生會權益服務部對於「五年級生雜費調漲」之聲明

2014 年 4 月 27 日 22:51

  5 月 6 日教務處即將召開學雜費審議程序的最後審議關卡,即「行政會議」,在 4 月 28 日公聽會後僅僅一周的時間,令人錯愕。學生會權益服務部自第二次公聽會以來,發放問卷、實地訪問徵詢學生對於大五以上學生學雜費收費調整的意見。根據回收的問卷樣本共 115 份,顯示高達六成的同學不知道本次公聽會已走到審議程序的尾端,近五成的同學是通過同儕才獲悉此案,有五成以上的同學不知道新的計費公式,更有高達 82.6% 的同學不知道「學雜費調整程序」如何,顯示出此議題的討論不足與資訊傳達欠周。

學雜費調漲,是否花在刀口上 ?  這些需要修業至大五的同學原因多元,例如因各自修業計畫,如轉系、轉學、輔系雙主修、選修自由學分等,因此有 86.96% 的同學們對於教育部公文「避免學生技術性研修(畢)而導致資源配置不公平情形」的說辭無法苟同,且有 86.09% 的同學認為大五以上學生並無浪費學校資源;即便校方再冠以「公平原則」、「使用者付費」的名義欲調漲雜費,仍有七成同學認為可議。根據權服部的訪談,有大五生認為,學校收取的金額即使按比例收取,仍無法顯示校內資源的實際使用狀況,也高於自己所使用的額度,並造成明顯經濟負擔;另有同學認為,校方不應把公帑浪費在名人堂、新圖等華而不實的建設上,卻來節省如垃圾子母車等與生活息息相關的設施,如今再來漲已在生活中飽受汙名的群體;交換生、轉學生則認為,自己的特殊情況不被注意到,權益受損;更有中低收入戶學生質疑,校方既以「公平原則」為說辭,卻未能顧及與排除低收入戶、中低收入戶、身心障礙者、轉系生、轉學生、交換生、輔系雙主修、選修教育學程者、「符合弱勢助學金補助資格但不符合中低收入戶標準者」等複雜群體的差異情況,這些群體要不是因為學習境遇上的不利而有極高延畢的風險,要不是調漲後將嚴重影響其家庭經濟狀況,增加這些群體的學雜費不但有違公平原則,更是在弱勢者身上再剝一層皮的不道德做法。綜合以上爭議,數據顯示仍有五成以上的同學支持維持現行「9 學分以下不收取雜費」的制度。

程序是否合理 ?  在程序上,自去年學雜費審議小組會議以來,屢有學生代表未收到教務處信件;或公聽會有同學未收到全校信的情況,以致無法參予決策過程,行使學生

權利;即便校方宣稱已善盡宣傳義務,顯示出得仍是對於延畢生處境缺乏同理與主動溝通的誠意。在主張上,我們反對教育部以「技術性延畢」的修辭,對延畢生扣上負面形象的帽子,忽視延畢學生的個別差異情況。我們也反對清大教務處「公平」與「使用者付費」的說辭,如果強調公平與使用者付費,則應該對全校學生延畢情況與各系所年級學生資源使用情況有透徹的調查了解,再逐一以不同標準收費,而非現行的兩套標準,更不應透過臆測與因襲他校的方式來調漲學雜費。  程序一旦進入公聽會,便無法直接退回學雜費審議小組,而必然進入學生代表無投票決策權的行政會議。  不止如此,我們認為,現行整個學雜費調整審議程序,根本是為校方政策背書的荒謬黑箱作業!何以如此?我們可以發現,「行政會議」雖然在學生會積極爭取之下,由「得請學生代表列席」修改為「應請學生代表列席」,然而,學生代表在行政會議上,雖有發言權仍無投票權,無法實質影響決策結果;在這種基礎之上,我們發現,即使在「公聽會」上學生一面倒地希望校方退回學雜費調整草案,校方在制度設計的有利情況護航下,仍然得在公聽會後直接進入到學生代表毫無投票權的「行政會議」上,強行通過調漲草案!  在此種程序不正義的荒謬制度設計之下,試問,學生權益該如何保障?即使學生喊破喉嚨,在有投票權的代表全是校方的人的情況之下,仍要在行政會議上強行通過學雜費調整草案,試問何難之有?

延畢生雜費調漲議題

Page 3: 清大學生會荊報NO.7 (2014.6)

4

5

清大學生會參與「臺灣北部大專院校學生會聯盟延修生學雜費調漲議題行動」之說明

清大學生會權益服務部

  101 年 11 月 29 日教育部一紙公文中「研議合理之延修生收費標準,以避免學生技術性延修而導致資源分配不公平情形」,開啟各校調漲延畢生雜費的 浪 潮。 清 大 方 面,102 年 11 月 15 日 學 雜 費 審 議小組會議通過的「本校學雜費調整審議程序」中,規 定 有「 學 雜 費 審 議 小 組 審 議 」、「 公 聽 會 」、「 行 政 會 議 審 議 」、「 校 長 核 定 」、「 教 育 部 核定 」 等 程 序。 清 大 教 務 處 曾 於 去 年 12 月 9 日、 今年 3 月 26 日、4 月 28 日 舉 辦 過 三 次 公 聽 會。 學生 會 在 第 三 次 公 聽 會 前 公 布 校 園 民 意 調 查 結 果,有 87% 的同學對於教育部公文中的調整理由無法苟同,七成對於校方調漲的理由與做法無法苟同。    然 則, 如 同 多 數 校 級 會 議, 第 一 次 公 聽 會 雖爭 取 到 兩 名 學 生 代 表 於 行 政 會 議「 列 席 」, 但 學生 代 表 無 投 票 權; 即 使 有 投 票 權, 在 校 方 行 政 會議 代 表 與 學 生 比 例 超 過 30:1 的 情 況 下, 學 生 難有 影 響 決 策 結 果 的 權 力, 更 遑 論 否 決 議 案。 以 致最 終 行 政 會 議 上, 除 經 由 二、 三 次 公 聽 會 的 積 極爭 取, 增 加 了 中 低 收 入 戶、 雙 主 修、 身 心 障 礙 者子 女 等 對 象 的 漲 幅 七 折 優 惠, 並 延 後 實 施 時 間自 105 學 年 度 始, 最 後 仍 然 通 過 了 雜 費 調 漲 案。   禮拜二來到教育部,主要是針對清大校方於行政會議隔天 (5/7) 接受聯合報媒體採訪時表示,加收雜費是「調整收費『辦法』而非收費『基準』,因而不需要送教育部審核。」這與學生會認知不同,學生會在三次公聽會與校方的溝通基礎,一直依循著這份教務處公聽會三次簡報檔中都明載的「學雜費調整審議程序」,然則如今學校卻說不用送教育部,也就是說,我們其實一直都不是依循這樣的討論基礎?    再 者, 由 一 紙 教 育 部 公 文 而 開 啟 的 各 校 雜 費調 漲 政 策, 教 育 部 難 道 全 然 沒 有 監 督 的 責 任, 而得 放 任 各 校 以 不 同 的 程 序 不 同 的 方 式 調 漲 嗎?   週二(5/20)高教司李政翰科長出來面對清大學生會之質疑時,表示調整延畢生雜費確實不需要經由「學雜費審議程序」,而可以回歸各校研擬決定。清

5

你知道你繳的錢跑去哪了嗎 ?  對於清大大家心知肚明的「清大教育經費短缺」的問題,首先,據問卷調查結果顯示,115 位同學有110 位同學並不知道學校的經費收支與資源分配方式,顯示學校財務資訊的透明與流通仍有待加強;其次,我們反對「一味不知節流,而從學生身上開源」的做法,我們要求清大應先徹底檢討目前的經費使用方式,我們也會嚴加監督,關於「撤除垃圾子母車」,以及 4 月 22 日因為校方無能自籌 3.4 億經費而臨時加開校發會,撤回「生醫科學館興建案」的失靈決策,學生權益是否有受損的情況。諸位行政長官,誠如我們賀陳校長承認的:「誰都想不到現在會縮水成這樣」,當初將五年五百億也就是邁頂計畫經費,當作常態性的財政收入,致使收支評估過於樂觀。如今五年五百億大逐年縮減,到 105 年預估將短少 50%。生醫科學館的停建不只說明行政單位的失靈,過去由五年五百億所偽裝出充沛的財源,只是延遲了大專院校面對新自由主義化下,校園治理的現實與趨勢:經費必須自籌、經費嚴重不足、教育高度商品化……。  我們發現,誠如戴教務長亦承認的,清大校園當中普遍充滿對於校方不信任的氛圍,我們認為,那正是由於諸多失靈決策、以及眾多校級會議學生代表數稀少,所造成的資訊隔閡與不信任感。如今漲延畢生雜費是校方意見而非學生意見,在民意高達 50.43%贊成維持現行收費標準,而僅不到三成者認為應「9學分以下依學分比例收取雜費」的情況下,顯見校方與學生間歧見未除,若強硬於行政會議通過學雜費調整方案,勢將加深學生與校方間的不信任與對立感,此非學生會所樂見的。我們認為,清大學生正面對新一波校園政策轉向的關口,未來,「使用者付費」將成為政策修辭裡的流行語;未來,學生自治組織將更為艱辛而近乎雞肋地繼續參與這些幾乎無力改變任何事情的校級會議。但是學生會權益服務部拒絕因為經費短缺的現實而使學生權益受損,只要學生自治組織存在的一天,我們就不會在學生權利議題上退讓,我們堅持與學生站在一起。

  基於以上種種原因,我們要求:1. 在民意五成以上反對的情況下,整份調整草案退回審議小組,重新審議。2. 針對低收入戶、中低收入戶、身心障礙者、轉系生、轉學生、交換生、輔系雙主修、選修教育學程者、「符合弱勢助學金補助資格但不符合中低收入戶標準者」等複雜群體的權益影響情況,校方需要有詳盡地理解與妥善地保障,在確保學生權利全然不受影響的情況下,不得調漲學雜費。3. 基於高年級學生並無法對於制度修改有因應上的足夠彈性,採取「使自身不延畢」的及時補救措施;我們要求不得調漲「現行二年級以上學生」雜費,應將適用年限推遲至 102 學年度以後入學的新生。

清華大學學生會權益服務部2014.4.272014.5.2 增

大學生會表示無法認同。學雜費議題牽涉校園 1/5 強學生的權益,清大學生會呼籲教育部善盡監督責任,莫放任各校自訂遊戲規則,理解學生權益,落實實質的的校園民主。

Page 4: 清大學生會荊報NO.7 (2014.6)

6

7

五年級 ( 延畢生 ) 學雜費標準調整問卷調查結果1. 請問您的系所?

2. 請問您的年級?

3. 請問您是?

4. 請問您是否可能/已經延畢?

5. 如果可能/已經,延畢的理由是?

6. 就你所知,延畢的原因通常是?

7. 請問在看到此份問卷以前,您知道學校即將跑完「調漲大五生(延畢生)學雜費」的所有程序嗎?

8. 請問在看到此份問卷以前,您知道任何有關「調漲大五生(延畢生)學雜費」的訊息嗎? ( 單選 )

9. 如果知道,請問您從何處管道得知?( 單選 )

10. 請問您知道五年級生學雜費調漲計算方式嗎? ( 單選 )

11. 請問您知道「學雜費調整程序」嗎?

12. 請問在看到此份問卷以前,您知道校方曾為調漲學雜費一事召開過兩次公聽會嗎?

13. 請問您知道教育部於 2012 年以公文函示全國大專院校調漲延畢生學雜費嗎?

14. 承上,教育部公文中的調漲理由是「避免學生技術性研修(畢)而導致資源配置不公平情形。」,您同意嗎?

人社院學士班

數學系

中文系物理系

僑生

本地生

修讀教育學程

交換至其他學校

選修學分未達 考研究所

其他 學業總成績未達門檻

必修課未修完

輔系或雙主修

輔系或雙主修

必修課未修完

交換至其他學校

修讀教育學程

考研究所 選修學分未達

學業總成績未達門檻

其他

知道

不知道

知道

不知道

海報牆

全校信

同儕朋友

不知道 知道

不知道

知道

知道

不知道

知道

不知道

沒意見

同意

不同意

Page 5: 清大學生會荊報NO.7 (2014.6)

8

9

15. 承上,教務處則宣稱調漲學雜費是依據「使用者付費原則」及「公平原則」,您同意嗎?

16. 請問你同意學校調漲大五生(延畢生)學雜費嗎?(複選)

17. 請問您知道大學法規定「學生修讀學士學位隻修業期限,以四年為原則。但得視系、所、學院、學程之性質延長一至兩年」嗎?

18. 請問您認為延畢生是否是浪費校內資源?

19. 請問你知道學校的經費收支與資源分配方式嗎?

20. 您是否有意願參與 4 月 28 日的第三次學雜費調整公聽會?

21. 請選擇您認為最合理的大五生學雜費收費標準。

22. 對於學雜費收費標準,是否有其他意見?

1. 交換生應該要有另外的收費標準,因為當初申請時的情形是學費未漲。如果要改變也應該提前告知,加上國外學分計算方式與國內不同,更應有明確的辦法。

2. 我認為應該要先行考量延畢的學生是否為技術性延畢。以我為舉例,雖然姊妹校以及清大都要求交換生必須修習固定學分數的課程以便抵免,但是姊妹校的課程不一定與清大各科系的修課計畫相符。因此我在國外時沒有辦法修習部分課程(因為背景知識不夠),進而會造成無論如何,在回到清大後都有機會面臨必修/ 選修衝堂而必須延畢的情況。我認為調整延畢生的學雜費勢必要再更全面的考量。

5. 只開公聽會根本沒意義啊!那樣就只是告知大家校方已經決定的事,然後就會直接施行,實際上我們一點能改變的權利也沒有?但不該如此。希望學生會能更強硬積極幫忙爭取全校同學的權利,謝謝!

6. 別漲太多就好,畢竟延畢的確有用學校資源。

7. 那其餘學生也可以依比例繳納雜費嗎?但倘若所有人皆依比例繳納學雜費,不就相對剝奪 / 削弱了家境較困窘學生的學習權益,另,取消修習學分之上限,協調各系所間有重複修習的人 ( 輔系 / 雙主修 ) 可以不衝堂。

8. 站在學校的立場,不應去計較資源的浪費,培育人才也不是要用付出多少成本就得回收多少利益的角度去思考,何況做為國立大學仍有接受教育部和傑出校友的部分補助,這些補助並不是除了讓清大多蓋幾棟建築物和補貼更多外籍生,為什麼不好好思考放在本校學生身上讓清大學生更有競爭力呢?反而要用這種漲學費方式強迫學生放棄繼續修課,不禁讓人想問:創辦學校的目的到底是甚麼?

9. 開源節流是好想法,但不該是省教育的錢。

10. 希望學校能真正有效的利用經費。

11. 延畢 ( 尤其只延畢一年 ) 我認為不應該額外收費。

12. 學校對於公聽會的宣傳感覺並不積極,我的消息來源都是臉書上的分享或是貼文,還有朋友的告知,或許是因為此政策有利於校方,故雖按照規矩舉辦公聽會,但實際上只是做做樣子,失去了公聽會讓大眾了解政策、有機會與校方溝通、適當表達大眾訴求的宗旨。

13. 應做個別處理,交換生 and 輔系雙主修學生應依照舊制執行。

14. 世上沒有公平完美的重分配政策,關懷此議題需多具備財政學知識。

15. 既然教務處以秉持使用者付費以及公平原則進行收費,那何不以每個學生的個人使用情況進行收費 ?對於沒有或鮮少使用校內資源的人,豈不是不公平嗎 ?另外,技術性延畢又如何呢 ? 大學的教育目的是要學生趕快畢業趕快進入職場嗎 ? 還是求取知識獨立思考之所在 ? 教育部能理解。

16. 有些延畢生是因為選課制度,導致無法四年順利畢業,所以如果能將選課制度改善,讓想選課者能有足夠的課可選,這樣才是減少延畢生的辦法。

17. 使用者付費蠻合理,但九學分的所要付的錢直接多一萬多塊,實在是無法接受。

18. 學校要說清楚,五十億經費花到哪了?真的都花在學生身上?還是有很多錢根本不該花卻亂花?都快沒錢還要搞排場?

19. 學校若是缺錢,為何不由全體學生共同承擔,只要用之於學生,為什麼不能全部都來調漲?

20. 不支持此方法。

21. 政大的方式也算是可行。

22. 覺得理由不夠充分阿。

23. 延畢一至兩年以上的才"考慮"當成技術性延畢吧。

24. 請延續現行收費標準。

25. 假設全校所有學生修習的平均學分數是 X,某位學生某學習修習的學分數是 a。我認為那位學生的學雜費應該依比例乘上 a/X,大一~大六都一樣。

26. 若知道學校資源分配方式,或許更可以共體時艱,依公平原則按比例收費。但是,先前校方無溝通誠意,公聽會草草了事,學生又無法對草案造成任何改變,公聽會視同虛設,等於無視被影響方學生的觀點。若要無視現況(非技術性延畢舉凡皆是),不管前因後果卡所有延畢生的油,那無論公立私立,用公平原則來提漲學費當然是不合理的。

27. 雜費超貴。

28. 如果立場是不鼓勵學生技術性延畢的話,就要防範學生在大五只修少量科目的情形,此時應該再低學分數的情況收取學分費,在高學分數的情況統收定額學雜費。

29. 調整之規定仍有許多不完整的地方,我覺得還可以作更好,既然學校覺得多數延畢生的延畢禮由不具有正當性,那在延畢的時候應該視延畢生情況分類收費比如說:具有雙主修、輔系和教育學程之學生,若於延畢後放棄上述之課程,視為技術性延畢,得加收已修習之雙主修、輔系和教育學程之學分費。再者,因為主修被當掉已致延畢者,該科學分費直接兩倍,除了特別向學校提交資料證明被當掉並非不認真者不在此限。

不同意

沒意見

同意

同意

其他

有條件同意

不同意

知道

不知道

其他

知道

不知道

否 是

其他

無論幾學分收取全額雜費(臺大)

1~9 學分者收取定額雜費基數(交大)

1~9 學分依學分比例收取部分雜費(政大)

只收取學分費(清大現行)

Page 6: 清大學生會荊報NO.7 (2014.6)

10

11

以上幾點僅供參考,謝謝。

30. 是否為技術性延畢,我覺得有很多方式可以查出,導師評分、學期平均成績等等,一竿子打翻一船人 我覺得不太妥當 :)

31. 收費標準應該提早 , 並且更詳細公告數次告知使用者。

32. 覺得學生會真的很無聊,可以不要沒事找事做嗎,自以為是的好像很為大家好,搞得好像全世界都黑箱作業,真的很在乎的話你早就注意到了吧,自己不FOLLOW 資訊,還要怪校方,到底無不無聊。

33. 其實,除了延畢以外,世上也有滿多浪費教育資源的行為,這裡不要漲太多 ~ 也好啊!

34. 如果只就技術性延畢而打翻所有人也太過分了吧!這樣請問有誰敢出國交換?有誰敢申請雙主修或輔系?學士班學分規定就已經很多了,加上校規定通識門檻如此之高,文學院還只能六選五,整天在跟人家搶課!我覺得為了使用公平這個概念是正確的,問題是校內學分制就已經有一堆綁架的問題,有時候大學生為了自由發展得去做交換、做雙主修,請問調漲以後為什麼這些人就理應受罰?!這是什麼道理啊?大學教育標榜自由發展、全能取向(這不就是學士班的成立理念嗎?否則幹嘛雙專長),卻要懲罰我來不及修完課(有沒有想過是學分制度上的問題),爛透了!

35. 水木餐廳都只敢一次漲五元了,延畢生的學雜費竟然一次漲一倍。

36. 我比較同意政大的方案,依照學分比例收費,全額矯枉過正,全免則不合理。

37. 我認為延畢生依舊會使用到學校資源,且考研究所、緩兵役這類個人因素造成的技術性延畢,理應負擔成本。此外,因必修被當掉、或修未達畢業標準等修課因素未能及時修畢,同樣屬於個人因素,學生理應承擔延畢的成本。同理,因交換、雙主修等延畢者,同樣在交換與雙主修時清楚自己所需負擔的成本,多出的一年時間一樣會可以使用校內資源,比照修業年限內的學生須繳交雜費,言必生不應只需繳學分費。學校資源主要應提供給規定學制內,大學四年在學生以及研究所學生,延畢者要使用理應繳交雜費。

38. 維持現狀,有時候我們也是被迫延畢的。

39. 不解何謂「使用者付費原則」及「公平原則」,延畢學生究竟佔用了多少資源相當可議。

40. 修習 1~9 學分的大五生很少出現在學校,幾乎沒使用學校資源,向他們收取費用不合理。

41. 身為物理系輔電機系的學生,多數的主科總是消耗我們大半的念書時間,難以想像我的大一室友每天總是可以掛在線上,享受著朝五晚九的生活 ( 早上五點睡覺,晚上九點起床,起床時間都在打電動 ),而有的同學卻因主科而需延畢,難道這兩種人均需漲學雜費嗎 ? 當然,校方難以調查學生為何延畢,但不可否認的,延畢已成為一種趨勢,不如校方便順勢而為,漲價但以 25 學分為基準,既可消弭民怨又可達到漲價的目的,何樂而不為 ?

42. 堅決反對調漲學雜費。

43. 希望此份調查能夠對於施行此標準有一定的回饋效果,能展現在最後的施政結果上,而不只僅僅是「調查」而已。

44. 有些系課業較重而且又會擋修導致一不小心很容易造成延畢的情形,而這又非學生自願的,不應與技術性延畢同學相提並論。

45. 我都不去上課為什麼還要付這麼多錢,付了錢也不能保證老師的品質,大五也是如此,沒理由漲。

46. 希望可以調降學雜費 , 並視情況酌收學分費(觀察其延畢理由)。

47. 不清楚雜費用途為何,若是用於增添及修繕設備,那我覺得不需要收取太多,因為修 1~9 學分的學生不會經常使用到設備。學校許多教室常常裝備價格不斐的器材,但使用時卻常常故障,也未見人修理,因此認為不需要不時增添新的設備。建議學校對學生所收取用來增添及修繕設備的錢不須太多。

48. 不宜以技術性延畢概括所有 5 年級生。

49. 應該讓學校經費收支和資源分配透明,公開討論。

50. 學分費越收越貴,不合理。

51. 因為必修某科不過而要那麼多錢對於不是技術性延畢生很不公平。

52. 極力反對 9 學分以下收取額外雜費。

53. 不是很清楚耶 ... 學分費是一定要的,雜費的話要看使用率吧 ?

54. 大學教育作為公共資源不該一昧朝市場與財團靠攏。

55. 以比例收取太高,希望盡量維持原樣,若非得付,希望為一金額在三千以下之定額。

56. 依比例收取雜費負擔過重,若調漲希望能收定額雜費基數即可。

57. 如果是學校經費不足的話如政大一樣依比例調整或許不錯,但是建商工程一拖再拖許多建設都拖很久還沒有完工,是否也是浪費公帑 ?

58. 原本大學法就規定「學生修讀學士學位隻修業期限,以四年為原則。但得視系、所、學院、學程之性質延長一至兩年」,並沒有規定任何的收費標準,不知為何現在突然要出現這種收費的規定。  雖然延畢有一部份可能是成績不好的學生,但是也有一部份雙主修及輔系或休息其他學分學程等等的學生,這無疑是給想要修習比較多課的學生一種懲罰。而且當大三大四高年級的學生已經決定延畢前可能都已經先考慮過學費等等的問題,在這種時間突然有這樣的收費改變的規定,可能對這些已經考慮過很久的學生非常的不公平。

延畢生訪談紀錄中文 13

1. 受訪時間:4/26 星期六。地點:網路

2. 為什麼會延畢? 我是中文系的,而因為在大學四年級才決定申請外語系雙主修,故因此需要延畢兩年以完成課業。又,根據周遭朋友的經驗,我所知通常會延畢的理由有修讀教育學程、輔系雙主修、考研究所。

3. 對於種種雜費調整的程序、之前開公聽會過程是否知情? 之前我有收到學校的電子郵件,對調漲學雜費的其中內容略為知情,但並沒有完全瞭解。

4. 學校是否應該主動徵詢你們延畢生的意見? 當然應該要!這是相關於我們延畢生的事情,並不是校方自要付錢。甚至之後可能延畢的人的意見也該詢問。

5. 在理解脈絡以後,詢問是否支持延畢生調漲學雜費? 不支持,能不調漲就不應該調漲。不過一般人應該不會沒事希望多付錢吧(笑)有多少學生會說支持?

6. 如果調漲學雜費以後,是否會對個人生活、家庭經濟方面造成什麼樣的影響?(重要) 其實調漲學費對我而言影響並不算大,但還是不贊成調漲。畢竟調漲學費對部分學生而言會影響到整個家庭的開銷問題,又或者必須多花時間打工,甚至助學貸款方面有其他變化,影響的不只是金錢,還有時間、課業等方面,因此還是不該調漲。

7. 認為怎樣的收費方式才合理? 按照原來清大的收費方式就好,現行方法可以又何必改變。

人社 14

1. 為什麼會延畢?(前因後果。) 畢業學分未修完,缺主修及通識學分,未修的學分有一部份是被當,一部份是衝堂。

2. 對於「延畢生將調整雜費」議題的了解程度有多少?(對於種種雜費調整的程序、之前開公聽會過程是否知情等等?) 根本不知道學校有舉辦過公聽會!在學生會發布消息之前,毫不知情。

3. 你認為學校是否應該主動徵詢你們延畢生的意見? 事關延畢生之權利,當然須詢問延畢生的意見。

4. 你是否支持延畢生調漲學雜費? 不支持,就教育部及教務處所提出的理由,包含公平、使用者付費,以及預防技術性延畢,認為事實上並不合理。使用者付費應該針對「實際使用狀況」酌收,而非預先收取的方式,延畢生學分不會太多,因此待在學校的時間也不長,使用學校的資源可說是在比例上相當少的,「使用者付費」這樣的理由並不是相當說服人,且延畢生與在校生比例懸殊,是否會使延畢生淪為替在校生分攤費用的工具 ? 預防技術性延畢則更為不能接受,大學是培養獨立思考,充實、規劃自己人生之處,技術性延畢可能關乎大學生自己的人生規劃,而多收取雜費,在某方面來說,有迫使學生準時畢業的目的在,這樣對於學生未來的人生規劃有幫助 ? 抑或是損害 ? 公平是現代社會當中,許多行政官員、政治人物皆高舉的旗幟,但是對誰公平 ? 對誰不公平 ? 誰是弱勢 ? 誰是強勢 ? 我想仍有待進一步思考。若校方能仔細調查,延畢生浪費、使用或花費學校的資源,我想佔全體學生相當少比例,但雜費的收取,卻對延畢生個體來說是相當大比例調整的 ! 所以這並不公平,至少對於延畢生而言,所以教務處指的公平 ? 是對誰的公平呢 ? 對延畢生又公平了嗎 ?

5. 如果調漲學雜費以後,是否會對個人生活、家庭經濟方面造成什麼樣的影響? 學費是家中開銷的部分,雖說是透過學分比例來調算,但金額仍不容小覷,增加幾千塊的學雜費,對於家庭的經濟負擔是相當大的,且對於某些學生來說,可能要花額外的時間打工賺學費,相當程度上壓縮了學生學習的時間以及其他事務的安排時間。

6. 你認為怎樣的收費方式才合理? 就原來收取學分費即可。

Page 7: 清大學生會荊報NO.7 (2014.6)

12

13

人社 14

1. 延畢的原因? 想要準備研究所,希望能多半年的時間準備,思考一下未來走向。

2. 對於種種雜費調整的程序、之前開公聽會過程是否知情? 雜費調整大致知道內容,在公聽會之前便有聽說過公聽會,不過原因是因為學生會長和學生會臉書上的分享。

3. 學校是否應該主動徵詢你們延畢生的意見? 理想上應該是要啦,但我們在校方眼中只是過客啊~但是學校應該要去瞭解我們為了什麼延畢,並因人而異,有不同的標準。

4. 在理解脈絡以後,詢問是否支持延畢生調漲學雜費? 我個人的想法偏向有條件調整,畢竟不少系的延畢情況也蠻多的。校方的做法是所有人都強迫適用,卻沒有考慮到個體差異,這部份我比較不滿意。

5. 如果調漲學雜費以後,是否會對個人生活、家庭經濟方面造成什麼樣的影響? 主要是經濟上的負擔吧,如果要調漲,就要考慮是否要繼續住在新竹,或是要南北通勤個人生活品質當然也會比較不好,花在通勤的時間也變多。

6. 認為怎樣的收費方式才合理? 訂定一個統一的標準是可以,但是學校必須考慮個案。例如 : 是雙主修或是教育學程的人,拼死拼活好不容易修課修到大五,大五的學分壓縮到個位數,可能就是為了不要變成學校口中延畢的那一群但因為這樣他卻還是需要繳全額學雜學分費,有點不太合理。

材料 131. 請問為什麼會延畢呢? 因為我因為雙主修的關係 大五這兩學期都各修超過9 學分,不得不延。

2. 對於種種雜費調整的程序、之前開公聽會過程是否知情? 大五這兩學期都各修超過 9 學分所以是和大家一樣要付學雜費,所以不清楚調漲的事情。

3. 認為學校是否應該主動徵詢你們延畢生的意見? 無 , 覺得有其必要性 , 畢竟我並不是因為課業不佳或者技術性而延畢。

4. 在了解脈絡之後,是否支持延畢生調漲學雜費? 我沒有意見。

5. 如果調漲學雜費以後,是否會對個人生活、家庭經濟方面造成什麼樣的影響? 就只是多付點錢吧 ! 一般家庭應該不會有太大影響。

6. 認為怎樣的收費方式才合理? 我覺得現在都在合理範圍內,也無意見。

生科 13

1. 請問為什麼會延畢呢?可以分享一下學長延畢的經驗,整個前因後果嗎?  主要的目的是為了考研究所,當初研究所沒考上時,再與家長討論後,決定再 多花一年時間準備,一來是因為清大有很多可以利用的資源,二來是因為我想再多花點時間對自己的本科有更深一層的認識,所以我就決定延畢。

2. 對於種種雜費調整的程序、之前開公聽會過程是否知情? 對於公聽會這件事其實我也不太知道,是在要做這個問卷後才對學雜費調漲有初步的認識,公聽會的詳細內容其實我也不清楚,校方秉持的原則也沒有詳述太多,我想,應該是因為宣傳不佳吧!建議學校能在宣傳這方面花許多功夫。

3. 認為學校是否應該主動徵詢你們延畢生的意見?  是,因為調漲後要有理由,不能只憑學校單方面的意見就調漲學費,畢竟,權益受損的一方有權知道調漲學費的原因,學費是可以漲,但是要先得到大多數學生的同意才行 ( 配套措施等要先想好 )。

4. 在了解脈絡之後,是否支持延畢生調漲學雜費? 我站在中立的立場。只是我認為,這樣調不太好,突然調漲對家境清寒的人來說是一大負擔,畢竟,原本學費即已破萬,對現在的低收入戶來說,是比不可小覷的數量,建議學校可向教育部申請清寒補助之類等,漸進式的增加學費,以避免許多家庭來不及籌措出如此大的經費。另外,通識中心主任鼓勵學生在清華讀五年書,不但可以善用學校資源,也可以利用最後一年思考人生真正的方向,與學校調漲學費不鼓勵學生讀五年書的做法相互矛盾。

5. 如果調漲學雜費以後,是否會對個人生活、家庭經濟方面造成什麼樣的影響 ? 會吧,錢這種事,不嫌多只嫌少,突如其來的調漲學漲費勢必會對大多數家庭 造成影響,學生也得省吃儉用或是不斷打工以謀取學費,這些都可能互影響學 生的讀書情況。

6. 認為怎樣的收費方式才合理? 大家都可以接受的方式,可以採漸進式收費等,不要一下就調漲,會讓許多學 生措手不及。另外,要多宣傳,知道的人要多,這樣調漲學費的方式才比較具 有正當性。

醫環 14

1. 為什麼會延畢,前因後果是什麼? 轉學生 , 因要在三年內修完四年課程所以延畢,但也因延畢已成不可避免事實,想多利用這年多輔個系 , 順便準備出國留學事宜。

2. 對於種種雜費調整的程序、之前開公聽會過程是否知情? 知情 , 但並未參與 ( 因為剛好有事情 )。

3. 學校是否有主動徵詢你們延畢生的意見?你覺得這個動作有其必要性嗎? 無 , 覺得有其必要性 , 畢竟我並不是因為課業不佳或者技術性而延畢。

4. 你了解學校調漲學雜費的原因以及調漲方式嗎? 不清楚 , 但我覺得也許可針對個案做個案處理。

5. 在理解脈絡以後,詢問是否支持延畢生調漲學雜費? 否 ,absolutely not!!

6. 如果調漲學雜費以後,是否會對個人生活、家庭經濟方面造成什麼樣的影響? 家庭開銷增加 , 且因為多輔了個系使學分超過上限而需付全額學費。

7. 認為怎樣的收費方式才合理? 照原本方式 , 勿調漲。

8. 是否同意之後學生會權益服務部主動接洽。 否。

人社 12 級

1. 延畢的原因 ? 因為我大四上跑到北藝大交換,所以缺了一門必修課,要等大五上才能修。

2. 對於種種雜費調整的程序、之前開公聽會過程是否知情。 我有聽過有要調延畢生的學雜費,不過公聽會就沒聽說了……。

3. 學校是否應該主動徵詢你們延畢生的意見? 應該要吧,起碼發個電子郵件什麼的召開公聽會之類的。

4. 在理解脈絡以後,詢問是否支持延畢生調漲學雜費? 應該是不會有人支持漲價吧,學校漲價的理由是什麼?延畢生也佔用學校其他資原嗎。嗯……其實客觀來講這個理由我可以接受。不過我覺得學校必須拿出有必要漲這麼多的證據,雖然我不知道像圖書館、體育設施這些東西要怎麼量化,但我覺得學校要漲之前要能夠說服大家延畢生的存在已經造成一筆多餘的負擔,當然我不相信 Orz,清大那麼浪費,我覺得動機可以接受,但學校必須提出這個漲幅是合理的說明。大概這樣吧,不過我相信應該可以從什麼辦公室永不關的冷氣扣回來(嗯)。

5. 如果調漲學雜費以後,是否會對個人生活、家庭經濟方面造成什麼樣的影響?

 如果是必要的延畢的話,我覺得還好,就當還在念大一到大四。但如果是策略性延畢的話,可能會讓我打消念頭吧。

6. 認為怎樣的收費方式才合理? 想一套收費標準太困難了,我覺得本來的我可以接受啦~。

匿名一

1. 對於種種雜費調整的程序、之前開公聽會過程是否知情? 如果有關注「校務會議系統」所寄發來的信,在裡面是會告知公聽會的訊息的,而且官網也會附上相關資料。不過告知的日期常常在公聽會的前一兩天,而在那時才知道公聽會的訊息會讓人難以安排時間和充分了解公聽會的行程,且學費調漲的相關資料也來不及研究。 而且透過這種方式告知學生其實並沒有善盡告知的義務,我們都知道「校務會議系統」所傳達的訊息時常大量夾雜與自身無關的內容,也造成有人會忽視這系統所寄來的信。(雖然自身也要負責任,但這也算是結構問題)因此我認為像這種關乎所有人的訊息(沒有人能保證自己一定不會延畢,只能說自己不想延畢),應該獨立寄信告知,信中直接闡明學費調漲的相關訊息。 題外話:還會有其他管道知道,如同學的 FB。但對於「程序」這我就不清楚了,這程序是指學校需要經過哪些行為,如開會、擬草案、辦公聽會、送教育部、通過後實施,這種形式的程序嗎?如果是這樣,那我不知道。

2. 認為學校是否應該主動徵詢你們延畢生的意見? 這是一定的。延畢生是當事人,當事人當然有權知道,如果當事人不知道,那他應該有權拒絕這項政策。這與意見被否決不同,意見被否決的前提是當事人的意見有被提出,這樣才能有被否決的行為發生。 從「意見被否決」這件事我們可以知道,先不論意見是否在被了解或考量之下才被否決,但我們至少可以在整個調漲學費的程序中知道延畢生至少有機會提出自己的意見。不過在意見提出之後,當事人要不要服從或認同漲學費的政策則是另外一回事,如果他認為自己的意見相較於學校提出的理由更為合理或是意見沒有被尊重,那學校應該要試圖去了解或說服學生。 而且公聽會的內容在結束後也是要公開的,就算當事人用不合理的理由拒絕學校的政策,學校也可以透過資訊透明化的方式徵求大眾的支持。而且從學校舉辦公聽會的行為就知道,他們在表面上也期望透過公聽會的「形式」,讓大家認為他們是在公平、公正、公開的方式傾聽學生的意見。但他們自己應該也知道,這公聽會如果在資訊不對等的情況下招開,反而會招致更多批評,所以他們要做就要做到最好,才不會落人口舌。 特別還要注意一點,雖然延畢生不在少數,但比起應屆畢業生來說還是相對較少,如果這些可以順利畢業的人挾帶其優勢而不顧延畢生的權利,這種意見也是不值得採納的。就算延畢生中有人是個人因素所造成,這也不代表可以將政策普遍到所有延畢生身上。 有些人可能是體制(結構)問題所導致,校方應了解這一事實。如果他只提出對自己調漲學費有利的理由,而隱瞞自身體制所導致的延畢因素,那在被揭穿之後,更是沒有立場去要求調漲學費。

Page 8: 清大學生會荊報NO.7 (2014.6)

14

15

匿名三

前言:早在 2012 年開始,台大、政大及清大等學校開始對延畢生增收雜費,而教育部也在 2012 年 11 月29 日以「臺高通字第 1010222630 號」函示全國大專院校調漲延畢生的雜費,其最重要的行政指導原則為(1) 研議合理研修 ( 畢 ) 生收費標準,以避免學生技術性研修 ( 畢 ) 而導致資源配置不公情形 (2) 針對以研修( 畢 ) 生身分交換至國外學習者,應研議合理之學雜費收費標準。以上為調漲延畢生學費之簡短敘述,閱畢後,請問:

1. 在閱讀前言之前是否知道延畢生學費即將調漲以及其一系列的活動? 是。不過細節與條文原本並不清楚,也沒有看到公聽會的相關資訊。

2. 自己是否有規劃延畢的打算?請問原因為何? 是,打算修畢輔系並轉專長。

3. 按照清大現行收費標準為延畢生若修習 10 學分以上將收取全額學費及雜費,而 9 學分以下將收取學分費。若將其修改成修習 10 學分以上將收取全額學費及雜費,而 9 學分以下將收取學分費及雜費 ( 依修習學分比例計算 ),制度若行此更改,你 / 妳認為是否公平?又認為應該如何收費較為合理? 雖然在這之前我不知道公聽會的時程也沒有參與,但是在看過學校發佈的公聽會相關紀錄後,個人仍有以下疑問:何謂「以避免學生技術性延修(畢)而導致資源配置不公平情形」? 為何延畢生會導致資源配置不公平 ? 上述論點是否對延畢生有失偏頗 ? 學校調漲修習學分數 9 學分以下大五生雜費一事,是否真能有效避免學生「技術性延修」或解決「資源配置不公平問題」? 以上是我個人的意見,若學校能針對上述給予更明確又令人接收的闡述那我個人就能接受此項制度的更改,但若學校無法對於上述給予令人滿意的答覆,那我絕對捍衛我們延畢生的權利。尤其若無法圓滿解釋為何只對延畢生進行該項制度調整,那更容易讓人產生對於弱勢聲音打壓的聯想,這也是個人最不希望發生的。

3. 在了解脈絡之後,是否支持延畢生調漲學雜費? 了解脈絡是指了解學校調漲學費的理由還是說調漲學費這整件事?如果是前者,那我無法給出給出答案,因為了解學校調漲學費的理由還是太片面了。我們可以想像當需要達成目的時,往往要採取對自己有利的手段。雖不至於欺騙,但我們會忽視對我們不利的,強調對我們有利的。 如果是後者,在單一調漲學雜費事件中,我的答案會比較肯定。

4. 認為怎樣的收費方式才合理? 這是指延畢生的收費吧!要嘛就乾脆形式平等,讓延畢生的學費和他未延畢前的學費一樣,不然就完全落實使用者付費。延畢生在學分費這塊的爭議比較小,有爭議的是雜費的部分。那就統計所有在校生所繳雜費用在各個公共設施的比例和各個公共設施所使用次數,從這兩個項目算出使用一次某個公共設施需要用多少錢去維護,這樣你們就可以安心收費了吧 !?如果以上兩種都做不到,而自身所提方案又不能合理被大家所接受,那就保持原樣吧! 個人覺得很納悶,為啥大家對於「延畢」斥之以鼻又或者聞風喪膽。社會上充斥著對延畢生的貶抑,校方也極力呼籲大家趕快畢業。將延畢生冠上混水摸魚、不敢出社會等標籤。我個人對於延畢事採取正向的態度,延畢有其好處,而且又不是沒付學費,我們都使用者付費了你還想怎樣?說實在學校服務也不是很好,繳這麼多學費我都嫌多了。錢要花在刀口上啊!沒錢就不要打腫臉充胖子!期望校方能導正大家對於延畢生的錯誤的不良觀感。

匿名二

1. 請問為什麼會延畢呢?可以分享一下學長延畢的經驗,整個前因後果嗎? 我本來就計畫延畢。在我大二時決定輔系經濟,雖然大五之後沒有繼續完成經濟系的課程,但也造成我在修課時的壓力。另外,我原本副修的學程是文化研究,但後來才發現,我所感興趣跟關注的問題都比較接近人類學,所以在大四才換學程到人類學程。以至於我到大四還在在修人類學和經濟學的必修。 此外,因為大學五年的日子裡,參與很多不同性質的活動,當然也壓縮到課業的進度,幾個因素之下,才延畢的。我一直不覺得大學四年準時畢業是一件多麼重要的事,生為台灣的學生沒有甚麼機會發現自己要甚麼,除了大學這幾年。如果多花一年,可以找到未來的路,倒也不是甚麼壞事。 而且學校給予學生的修業年限也達六年,所以或許我們應該拿掉”延畢”這個詞,大五、大六不是延畢,基本上還是依循學校所規定的修業年限內完成學業,讓大學不是只有四年,而是依每個人的規劃安排,四到六年不等。

2. 對於種種雜費調整的程序、之前開公聽會過程是否知情? 知情。

3. 認為學校是否應該主動徵詢你們延畢生的意見? 當然是,而且我認為不只要詢問延畢生的意見,更要去問全校同學的意見。甚至,學校應該主動調查哪些系比較容易延畢,去理解他們為何要延畢。

4. 在了解脈絡之後,是否支持延畢生調漲學雜費? 我反對在這個過程和公式下的延畢生調漲學雜費。

5. 如果調漲學雜費以後,是否會對個人生活、家庭經濟方面造成什麼樣的影響?  會造成多餘的經濟壓力,這是無庸置疑的。

6. 認為怎樣的收費方式才合理? 我覺得可以有幾個方案:  A. 大學 4-6 年都統一標準,按修習的學分數照比例繳交學雜費。這也是依校方邏輯。校方認為延畢生會使用到學校資源,而且修越多課用越多,但這樣的邏輯應該也適用大學 1-4 年級的學生,延畢生並不特別,不應該有單獨的收費方案。  B. 取消超過 10 學分收全額學費的方案,讓延畢生的學雜費完全依修習學分比例計算。如果學校仍認為延畢生消耗學校在校生資源,要求使用者付費,那也不應該設定門檻。  C. 其實延畢生根本不會用到學校資源,我們只想躲起來……. 看著那些大一大二的學弟妹,根本覺得干我屁事,能不去學校最好不去學校。而且這個學校根本沒人管延畢生的死活,MOODLE 系統也不會把信寄給我們,清華簡訊也很久沒收到了,各式各樣的訊息我們也全部不知道,我們想消耗學校資源還沒辦法。現在還要漲我們學費,真的是有毛病阿!

4. 學校是否應該主動徵詢延畢生對於調漲學費的意見? 是。尤其對此項制度改革最密切相關的延畢生而言,我認為學校有「主動告知並徵詢意見」的義務,若延畢生沒有辦法容易地取得此議題相關資訊或者沒有提供良好的溝通管道,我會認為校方明顯失職。

5. 如果調漲學雜費以後,是否會對個人生活、家庭經濟方面造成什麼樣的影響? 是。我們家每學期會多一筆開支。

6. 校方所給予的理由為調漲延畢生學費的獲利只是校巴一年開銷的七分之一,獲利非常之小,調漲的幅度相較於台政大來說也不過分,基於上述理由,你 / 妳是否能因此同意校方所做的收費更動? 否。我認為「調漲學費對校方獲利小」以及「與其他學校的比較」兩者與校方收費更動的合理性沒有相關性。

7. 若你 / 妳有能力影響改變學費調漲的狀況,參加公聽會的意願是否會提高? 是。非常顯著地提高。

8. 因教育部行此公文,若清大要在教育部刪減給予的預算下生存,請問是否有其他因應之道能替學校開源而非只針對學生學費下手? ( 此題為開放式問答 ) 請問有相關的理據證明教育部或學校此一學費制度調整是為了預算刪減的因應之道嗎 ? 如果有,那我認為學校此一作法並不是最適合的開源手段。至於因應之道應該有很多,但為學校開源似乎也不是學生的權責,故我暫不回應。如果沒有,那我認為此題也沒有必要於此畢業生延畢問卷作回應。( 完 ) 圖:延畢生學雜費調漲公聽會第二場。

Page 9: 清大學生會荊報NO.7 (2014.6)

16

17

餐廳想想清大學生會權益服務部 林育臣

吃飯是再尋常不過的小事了,一天三頓雖並非

每一餐都在校內吃,對於每一間櫃位的色香味,哪

一家很雷、哪一家味道不錯,應該都不陌生。不過,

在吃飯的時候,可曾對餐廳有甚麼想法?我相信,

每一個人都多少對一個好的用餐空間的想像,如偏

好乾淨的桌子、僻靜的空間等等。那對於「學生餐

廳」呢?或許有人會認為,餐廳只要把衛生、清潔

做好就好了;當然,這是最基本的一點。不過,「學

生餐廳」事實上需要更多想像,因為它並不簡單,

牽涉到很多制度面、非制度面的面向,比如學生的

經濟負擔、學校對外的形象、公共空間的打造、資

訊媒體的流通……等等。

就舉日前校長候選人彭宗平教授的言論為例

子,他曾表示若當選要將學校的餐廳進行改造:「掛

上科學家的名言佳句,撤下不斷製造吵鬧聲的電視

機改播古典音樂,一流的人才無法忍受清大校外的

骯髒環境、違章建築,所以只在校內用餐,而且用

餐時需要穿皮鞋。」彭教授刻劃了「學生餐廳」的

幾個重大面向,第一、掛箴言-餐廳是學生活動訊

息透過海報流通的地方,而彭教授認為餐廳應該是

要口號環伺的;第二、撤電視、播古典樂-餐廳是

傳統媒體的窗口,但彭教授認為餐廳只應該是人與

人交談的處所;第三、穿皮鞋進餐廳-餐廳是個無

拘束、多功能的公共場所,連狗也可以穿梭,但彭

教授希望餐廳可以隔絕起來變的高潔無暇;第四、

在校內用餐-清大的餐飲市場本來是開放的,而彭

教授認為應該讓清大成為閉鎖系統。這樣的分析之

下,便不難能看出餐廳事實上是多面向、多元功能

的地方,而且也是學生密集活動的區域。

對學生而言如此重大的地方,主控權誰手上

呢?誰決定餐廳的裝潢擺設?誰決定商家的商品價

格與去留?無論是誰,我們很清楚得知道不是學生。

彭教授的政策願景,縱使在大多人看來是荒誕不經

的,然而不過是幾票之差,這些政策極可能就由上

而下地付諸實踐了,我們極有可能就得穿皮鞋進高

級學生餐廳享受昂貴而死寂的用餐時光了。如果我

們學生對餐廳沒有想像,那麼我們也無從提出另一

個願景與之抗衡;如果我們沒有將想像落實為論述,

我們也無法獲得打造「學生的學生餐廳」的可能。

所以,何不來點想像力?

小吃部-統包商的勝利清大學生會權益服務部 林育臣

如果請同學提出一間代表小吃部的商家,我相

信應該有五成的同學會說是麥當勞,而小七、姊妹

飯桶則居次;麥當勞縱使價格偏高,仍是清大學生

選擇的優位,在其他店家都紛紛休息後,一群群人

圍著麥當勞托盤吃雙倍薯條聊天,則是深夜清大的

尋常風景。麥當勞的生意確實驚人,這是學生和風

雲、商家有目共睹的,自從小吃部裝修完成、有了

麥當勞,他們的生意確實遭到重大的挑戰。在我看

來,麥當勞不僅是小吃部復興的象徵,也可以說是

統包商制度紮根、獲勝的象徵。

  現在大四以上的同學一定還記得小吃部的前生,

那個被稱作「小ㄆㄨㄣ部」的地方。在那裏,可以

用五十塊以下的低價購買到飽足感,但是餐點非常

粗糙,難吃的程度有如ㄆㄨㄣ,而且廚房十分髒亂

不潔,整體幽暗黏膩。最初還沒有統包制度的時候,

小吃部內的各個商家各自和學校簽訂合約;2006 統

包商制度上路之後,學校將攬招攤商、餐廳裝潢等

事務委託於三個公司,讓這些公司管理風雲、水木、

小吃部三間學生餐廳,於是主導餐廳規劃的權力便

由學校轉移到了個別公司,學校則退居(不怎麼主

動的)監督地位。小吃部的幾間商家因應新制的方

法,是自行組織「品豐」小公司來承包,及至 2011

年時進行評鑑,未達通過的門檻,於是小吃部便要

面臨承包商的更換。

  在眾多投標公司中,杏一藥局被教授、學生、

行政人員所組成徵商委員們相中,因為處理醫療事

業的藥局應能妥善管理好餐廳衛生,所欲招徠的協

力廠商種類、為小吃部設計的裝潢藍圖也符合學生

們的期待,學生們除了期許餐廳衛生之外,也希望

能夠吃到有品牌的店家,還有舒適的沙發區和文藝

空間。但是杏一帶來的甚麼呢?首先是協力商名單

與提案內容大相逕庭,竟然進駐大家意料之外的麥

當勞,而非期待中的摩斯、咖啡店;其餘的商家也

各有問題,有的因租金額貴的緣故價格偏高(一個

櫃位租金約五萬,含權利金、水電則近七萬),有

的與別的商家重複。幾經協調後,現在清華還是吞

下了麥當勞,櫃位商家也趨穩定,統包商可以說是

站穩了腳步,獲得了勝利。

  事實上,對於現在的小吃部,不得不說杏一藥

局在衛生、整潔管理上的用心,讓學生會每回餐廳

稽查的成果都幾乎是無可挑剔,但是反思的空間還

是很大,統包商的制度有其有效率的面向,也有因

為對協力廠商的高額租金所造成個價錢偏高的問題,

以及學生難以計入監督的問題。在台大、交大,都

設置有「膳食委員會」或類似組織,成員由多位教

授與學生組成,可以審核大小餐廳事務,小到新增

或刪除菜色,大至對統包商開罰,進行有效的監督。

不過在清大缺乏這種組織,唯有學校能依照合約對

統包商進行開罰或解約,學生沒有法制上參與的位

置,我認為清大很需要這種組織來讓學生更有效來

參與餐廳的事務;當然,想像可以走得更遠更廣,

餐廳稽查

Page 10: 清大學生會荊報NO.7 (2014.6)

18

19

也許需要更徹底得整體批判:統包制度讓一間「學生餐

廳」中,交易活動最大的受益人不是買飯的、也不是賣

飯的,竟是那請人來賣飯的,於我看來總是可議。(完)

圖:所謂的小吃部「文藝空間」,可能許多人還無法辨識出小吃部內別有一帶這樣特別設計出來的空間,因為

這裡看起來不外就是餐廳的另一個角落,不會以人想要在此舒適地著文藝雜誌享受下午,這與原初的想像是相

當不同的。於是可試想,清華學生究竟需不需要一個公共的藝文空間?或是僅需要一個吵鬧的食堂?如果不只

是食堂,我們要怎麼切合需求的空間?怎麼獲得空間的主導權?

校巴問卷的分析與回饋清大學生會權益服務部 應可歆

從 3 月 18 日到 4 月 2 日,權服部進行校巴意

見調查,回收 340 份問卷。我們在餐廳與笑巴候車

亭發出問卷調查的紙卡時,同學們有兩種截然不同

的反應。有些人說「蛤,校巴有什麼問題?我不搭

校巴的誒!」絕大半的人則說:「校巴總是搭不到、

遲到、或乾脆不來,拜託幫我們跟學校反映一下好

不好?」其實在更早之前,就有許多人發信到學生

會信箱裡抱怨有關校巴遲到或者搭不到的問題。而

關於校巴的堵塞情形研究更是多,從 2009 年就開始

有影片記載校巴的種種問題(註一)。就連最近 FB

上的「告白清大」都出現了一則「#147 我不喜歡等

待的感覺,那個該來不來的他總是擦身而過。別再

讓我等了好嗎??…. 校巴」的告白。

從校巴問卷調查裡可以看到學生們使用校巴的

頻率極高,一個禮拜裡,使用校巴的學生大多 5 天

都會使用到校巴。而超過 3/4 的人都有搭不到車的困

擾,剩下的 1/4 裡面有一半是因為總是搭不到車才不

再搭校巴的。從校巴問卷調查與去年的校巴人數統

計,綜合分析比較後發現,基本上校巴的問題癥結

點是:「校巴的發車效率有問題。」追根究底,搭

不到車的狀況主要原因在於效率問題。其中最嚴重

的幾點如下:

1. 為何已有兩台校巴會再尖峰時間載人卻無法

在上課前載完?

2. 發車時間看似密集但為何尖峰時間依然堵

塞?

3. 機動發車系統是否如實操作?

校巴的效率以及會造成這三個問題的最大原因,

就是「機動發車機制」並沒有如實執行。校巴不可能如

實參照機動發車機制,在尖峰時間只要看到學生排隊就

會去載。反而他們使用的策略就是讓最後一班大巴來當

作「收屍巴士」,把所有的學生都晚 10 分鐘載到教室。

舉例來說,最明顯可以在「小吃部」這站看到,

每次尖峰時段的倒數第二班跟最後一班的時間間隔非常

大,有時長達 10 多分鐘。而最後的大巴會在上課後大

約 5 到 10 分鐘才會出現。在倒數第二班跟最後一班車

之間,排隊人數會逐漸增加又逐漸減少,因為近半的人

會等不及,就直接走路上山了。因而最後一班「收屍巴

士」才能把所有人載完帶上山。

其次的問題是,非尖峰時段的車輛班次又有些過

多,導致有些班次的校巴上,就只有載一兩個人就依照

班表必須上山了。總和以上兩點主要問題,權服部認為

必須做出以下的改變:

1. 取消機動發車系統。

2. 改變/重新制定時刻表(包括原為機動發車的

部份)。

目前,根據近兩屆權服部的調查結果,所掌握的

資訊如下:

1. 去年的校巴時間/人數調查與問卷調查。

2. 21st 問卷分析後權服部提出的建議班表。

在 5 月 18 日,「吃雞排,談學權」工作坊最後安

排了 Open Space,當中包含「校巴桌」,是希望讓大

淺談校巴

Page 11: 清大學生會荊報NO.7 (2014.6)

20

21

家有機會能夠較深度地討論校巴議題。其中有幾位參與

同學,提供相當不錯的看法,權服將一律轉達給事務組

討論:

1. 或許根本沒有大巴的必要性,只需要在尖峰時

段開多一點班次的中巴。

2. 透過「學生會校巴稽察」,來監督校巴是否如

時刻表上的發車時間出班次。

3. 在各站牌旁透過「嗶學生證」的方式計算人數,

在疏運大的時候,人數屆滿即發車。(完)

校巴問卷結果

1. 請問您平均一個禮拜有幾天有搭乘校巴的需求呢?

2. 請問您目前平均一個禮拜搭乘校巴幾次呢?

2. 請問您是否有搭不到車的問擾?

5. 請問您最常在哪 " 兩個 " 地點會有搭不到車或搭得到車但往往遲到的問題?

6. 請問您最常在哪 " 兩段 " 尖峰時段會有上課遲到或者搭不到車的困擾?

4. 請問您是否有 " 課前逾十分鐘前等車 " 卻 " 上課遲到 " 的困擾?

7. 請問您對中巴尖峰時段彈性 ( 機動 )發車的制度設計滿意嗎?

8. 請問您對大巴「尖峰時段校門口巡迴發車,蘇格貓底機動發車」的制度設計滿意嗎?

9. 請問您對於校巴司機的態度服務滿意嗎?

Page 12: 清大學生會荊報NO.7 (2014.6)

22

23

  2014 年 5 月 18 日在清華大學國際學生

活動中心舉行的學權工作坊─「吃雞排,聊

學權」是由 22 屆學生會權益服務部及學生

會服學小組所策劃,這也是今年學生會服學

小組最主要的服務活動之一。本次學權工作

坊邀請到清大 19 屆及 22 屆的學生會長及友

校交通大學前學聯會會長 ...... 等講者一起來

討論關於大學學生權益議題的各個面向。

舉辦此次學權工作坊最主要目的是為了

讓參與者了解到「學權」其實並不遙遠,學

權的議題就在你我之間,這是學生們每天都

必須面對到的議題。了解這點之後,我們試

圖藉由此活動開創一個平台讓參與者一起想

出清大內部有哪些是必須去改變的現況,例

如等不到的校巴、抽不到的宿舍等。

除了聽講者分享他們過去的學權經驗、

學生會之前用過什麼樣的方法來反映學權問

題外,我們也希望讓同學們知道,若是他們

對學權議題有所不滿該向哪些處室反映。當

然,改變學權問題最重要的是要怎麼達成現實

與理想之間的妥協,並找出預期與現實之間的

平衡。

活動的最後我們也帶領參與者一起討論該

如何實際地去改變我們面臨到的各種問題、我

們該用什麼樣的管道及方法去改變現況,分組

分議題的討論後,最後再發表出來讓其他組的

參與者也可以回應和討論那組發表的方案,這

樣反覆的回應與提問,相信定能激盪出不一樣

的火花!

活動講者:

一、活動負責人── 22 屆學生會權服部部長

汪少凡簡要介紹該活動

二、22 屆學生會權服部部長林育臣

三、前清大厚德學院實齋齋長何信賢

四、22 屆學生會權服部部員應可歆

五、19 屆學生議會會長吳君薇

六、19 屆學生會長周慶昌

七、22 屆學生會長張羿涵

八、交大學聯會 30~34 會期學生議會學生代

表張哲彬

九、交大 12 屆學聯會會長及清大 14 屆研聯

副會長禇立陽

由以上講者來討論清華大學現有體制上餐

廳、宿舍、校巴的缺漏、分享清大學生自治

實例、以及清大交大在學生自治上各有所長

之處兼談爭議性話題的梅竹賽。

最後活動 open space 提供更直接的管道讓

參與者與學生自治幹部討論,其中有幾項討

論議題如下:

一、名人堂是否只能淪為蚊子館,或可改建

成餐廳的可行性;風雲二樓的招商問題及風

雲四樓樓運用的可行性。

二、大校巴時有空車的情形,將大校巴改成

兩部中校巴的效益是否有所增長?另外名為

機動發車但實有固定班表的問題與解決?

三、齋長的實際作用為何?是否該作為代表

學生發聲還是單純替學校傳達訊息?或另有

其他作為?

四、女宿擁有廚房和健身器材,男宿卻沒

有。是否平等的設置或全部仿效新齋的男女

合住制度之可行性。(完)

一日學權工作坊清大學生會服務學習小組 徐詩絜、李品儀、劉邦孝

Page 13: 清大學生會荊報NO.7 (2014.6)

24

25

圖:忠貞新村。

忠貞新村:二戰工業遺產走入歷史忠貞新村/北赤土崎 清大物理系 黃喆亮

  忠貞新村位於二戰期間日本海軍第六燃料廠的廠區

範圍內,因此在村內仍現存七座日治時期的建物。戰後

空軍工程聯隊利用廠內的建築物作為居住空間,並逐漸

發展成整片的眷村。住在日治廠房的住戶則在有限空間

內自行隔間、擴建。

  日治時期的煉油廠房,現在仍可見部分水泥遺構於

住戶住家內。戰後第一批的住戶為無醫眷屬、失歸眷

屬,因此有些人稱那裡作「寡婦樓」。由於早期屋舍極

為簡陋,多是糊石灰的竹編牆,每逢颱風天災許多屋舍

便受損,寡婦樓就成了臨時避難所。因此,忠貞新村的

第一代、第二代眷戶幾乎都住過寡婦樓。

  在國軍眷村改建條例下,近年來全台的眷村迅速地

消失,騰空的土地多標售給財團做開發。在這樣的脈絡

下,忠貞新村同其他七個眷村在今年陸續拆除。在目前

的都市計畫內(參考附圖),只配合中央綠帶公園保存

第 2,4,5,6 號建物,第 1 號建物(即寡婦樓)與第 3 號

建物(油槽)則不在保護範圍內。4/3 清晨,居住於寡

婦樓角落的眷戶因承擔搬遷與新家的龐大費用,與生活

的種種貧困處境,為了領國防部的自拆獎金,雇用怪手

將其屋舍鏟平。

宵夜街旁遇見資源回收阿姨清大學生會權益服務部 汪生

  阿姨坐在肥仔龍旁邊巷子裡,一棟老房子的階梯

上,在他旁邊是空蕩蕩的鐵推車。阿姨的表情是糾結

的,臉部的皺紋像是年輪一樣收束在一起,不知道是不

是在哭,眼裡不時有液體流出來。

  巷子的另一端,除了地面上碎落的瓦礫、玻璃之

外,有些人不時朝我們這瞄來,過一陣子,也就騎著後

門連著拖車的機車走了,他們才經過我們面前,阿姨就

開口了:「那些人,好吃懶做!」連說好幾次。

  原來,他們是來「撿拾」廢棄空屋裡,屋主不及收

拾的家具。「上次,我就在這裡等了一上午,盯他們。

結果中午吃飯回來,我家電錶、電線都被剪了。他們賣

那裡面的銅,一斤可以賣 200 塊。」

  想起昨天一位社區工作者說:「一個正在被拆的眷

村,政府是休假的。」

  她說,她就住第五間,門口有椅子那裡,即使這裡

斷水斷電斷電話,她仍然每晚回來。「只有妳住這裡

嗎?」「對啊,其他人不回來,都住在 28 坪的新房子。

兒子沒工作,每天喝酒賭博,媳婦每天吵,吵有什麼用,

我不想管,不聽他們吵,沒聽到就沒事。我就回來睡。」

  阿姨彎著手指,比出死亡的手勢,說他老公二十年

前過世了;留下四個小孩,三男一女;再下一代有七個

孫子/孫女。老大是模板工,有一天,在就像是北門大

街要蓋的那種,新起的大樓上施工,重重地摔落下來,

腦死,再也沒有醒來過;老二就在台中定居下來,很省,

飲料錢也省;小兒子也買不起房子,工作有一餐沒一餐;

唯一的女兒她沒有主動提起。從前一起長大的一家人,

如今很少會再回來這個小時成長的地方了。「二兒子的

老大就住新竹,私校念一年,就不念了,後來聽說去賣

什麼雞排。他爸說沒事去看奶奶,他說不要,說他回來

我都在念,索性不回來。」

  更令她難過的是,政府安置的「華夏金城」,她搖

搖頭,「根本偷工減料。」像門檻跟路面的落差太小,

阿姨在地上比劃出與路面的高度差,水排不出去,一下

雨就積水,「像我們這種老人家,眼睛看不清楚,踩過

去鞋子就整個溼了。」還有電梯,開關門時還會發出扣

隆扣隆的怪聲,不知道哪天就被卡在裡面;連地板的材

料,都省錢用一種不防滑的磁磚,「像我們老人家會摔

死。」阿姨的眉角的皺紋又更深了,有些人不懂,還說

那裡房價漲很高很賺。阿姨說,眷村這裡空間比較大,

很多傢俱被遺留在這裡,是因為那邊公寓放不下。

  所謂的安置:違建戶 26 坪、軍人 28 坪、軍官 34 坪;

貸款分期是兩年或三年,阿姨是分三年償還,貸款總額

200 萬(房屋貸款加裝潢),一個月繳 5000。令阿姨痛

苦的,錢的問題。阿姨說她軍眷領半薪,半年領 6 萬,

房子貸款 5000、管理費水電雜費 5000,一個月的收入

就沒了,她指著載著回收品的推車說:「就只能做做這

個。」

  最後忍不住問了,「知道這裡什麼時候要拆嗎?」

Page 14: 清大學生會荊報NO.7 (2014.6)

26

27

  「公家的事情很難說,他說拆就拆嘛,說不拆就

不拆。有人說現在不拆,是因為選舉,在選里長、在選

那什麼市議員嘛!」

  她催促著我們去吃飯, 「旁邊的學生餐,90、100

的……」 那是她今日談話裡,唯一一度露出短暫的微

笑,指著旁邊載著回收物的推車說,「今天賣了 300

塊。」緊接著從大衣口袋裡掏出零星的鈔票與銅板,作

勢就要給我們……。

  我們整個嚇傻說不要,請她好好保重,即使我們都

知道,她的不好,不只是她的問題而已。她是眷村長大

的孩子,而像「忠貞新村」這樣的眷村,自 80 年代起,

就得不斷反覆面對這樣的命運……。

實踐台北宣言保存臺灣二戰工業遺產

中原大學景觀系教授 趙家麟

  2012 年 11 月,國際工業遺產保存委員會 (TIC-

CHI) 在台北舉行大會,TICCHI 是目前全世界工業遺

產保護最重要的組織,她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 (UNE-

SCO) 組織下,協助國際文化紀念物與歷史場所委員

會 (ICOMOS),針對工業遺產登錄與審查的正式組織。

這是 TICCHI 成立近 40 年以來,首度離開歐美,在

亞洲城市舉行大會,凸顯了該組織對於亞洲日益受到

威脅的工業遺產的關注。會中所發表的「台北宣言」,

奠定了台灣在國際上保存工業文化資產的重要地位。

  

  本文將針對位一個位在新竹,台灣重要二戰工業

遺產保護的威脅,提出說明。

  

  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日本海軍成立了六個燃料

廠,是日本海軍艦艇與航空隊飛機使用燃料的生產基

地;第一至第四燃料廠分別在日本國內的大湊、四日、

德山、新原,第五燃料廠在韓國平壤,第六燃廠設置

在高雄左營,後因為轟炸嚴重,六燃廠的總部便搬遷

到新竹。成立於新竹東區的「日本海軍第六燃料廠」

合成部,是當時亞洲最先進的飛機燃料添加物異辛烷

的製造廠,提供給二戰期間新竹與其他機場的戰鬥

機(包括神風特攻隊)使用。整個廠區占地 330 公頃,

大小建築物超過百棟,是規模龐大的戰爭工業區,也

因為它的重要性,使得新竹在二戰期間,成為全臺

灣被盟軍轟炸落彈量最多的城市,今天新竹東區地標

大煙囪的外壁上,仍清楚可見被盟軍飛機掃射留下的

彈痕。

  二戰結束後,國民政府來台,接收了六燃廠的土

地和設施廠房,大批的軍民便開始在這片六燃廠遺留

下來的空地上、廠房中安身立命。六燃廠的範圍包含

了今天的清華大學、清大北院 ( 已拆 )、光明新村、

中油油庫、建功高中、建功國小、光復中學、和多個

眷村國宅,包括忠貞新村、金城新村、公學新城、光

復國宅,和孟竹國宅等,清華大學利用初期撥自六燃

廠的 40 甲土地,奠定了成為一流研究型大學的基礎,

清大校園知名的成功湖,原本就是六燃廠的消防湖。

  原本六燃廠上百棟的各式廠房建築,在經過 70

年環境的變遷,土地移轉開發後,在 2104 年初僅剩

最後十棟,其中一棟大煙囪廠房,是原本六燃廠的發

電廠,已經指定為歷史建築,一座位於建功國小內的

小油槽,幾年前校方改造成圓形劇場教室,成為校園

中的亮點;而在原本的煉油廠區,之後的忠貞新村裡,

另外有七棟大小不同,功能型式各異的六燃建築,被

後來的眷村建築給包住、圍住、填入或融入,形成了

日遺工業遺址和眷村共生共構的特殊景象;這些景象

包括:龐大的煉油工廠裡蓋成了「屋中屋」和「屋中

樓」,燃料大廠房中形成了「屋中巷」和「屋中村」,

垮了屋頂的廠房中長出了大樹,形成「屋中樹」,小油

槽則成了人家的圓形後院;這些活生生的眷村生活

場景在 2013 年夏天逐漸走入了歷史。

Page 15: 清大學生會荊報NO.7 (2014.6)

28

29

  「都更」來了,這些台灣珍貴的二戰工業遺產面

臨了極大的威脅,2014 年四月 3 日早上,居民為了自

拆獎金誤拆了煉油工廠的一角,震驚了社會,隔日各

大媒體爭相報導,這棟被附近居民慣稱為「寡婦樓」

的大廠房,其實,充滿著許多家庭生命磨練、居民患

難與共的感人故事。眷村二代,「眷戀忠貞憶空工」

一書的 作者李存治回憶,民國 50 年代初,幾次強烈

颱風過境新竹,包括 50 年 的波蜜拉和 52 年的葛樂

禮,將早期 眷村克難的竹房子、泥巴房全部毀 掉,

忠貞新村的居民,曾經幾度集體 遷至煉油工廠內避

難,時間長達一、 兩個月,等自己的家整修重建,

煉油 工廠 ( 寡婦樓 ) 堅固的建築結構與巨 大的空間,

成了眷村居民在災難中的「避難所」,大家臨時的家,

許多居 民共患難的情誼就在那裏建立,難怪忠貞新

村的居民,都對稱為寡婦樓的 這個廠房記憶特別深

刻。

  「台北宣言」的第二條:「亞洲地區由於都市擴

張、土地開發、人口成長、產業結構….. 的快速改變,

導致許多都市或市郊的工業遺產面臨閒置或拆除的命

運,因此,採取從國際層級、國家 層級到地方層級

的保護策略,是必須立即執行的工作」。因此,面對

重要的二戰工業遺產保護, 傳統推土機式的都更作

法必須改變。

  再從科技發展史的角度來看,新竹的「日本海軍

第六燃料廠」可以稱得上是台灣今日高科技的 重要

根源,台北宣言的第六條:「亞洲地區工業遺產大都

由西方國家或殖民者引入,廠房建築 與設施在當時

都是最先進的,具備當地建築史、營建史或設備史

的美學與科學價值,因此,應 該以整體性的方式保

存…..」。

  日本奈良帝塚山大學教授河口充勇,2009 年著

「台灣矽谷尋根」書中指出,新竹海燃廠從天 然瓦

斯提煉飛機燃料添加劑,後來改以蔗糖為原料,生產

航空用酒精燃料,因此可以說是台灣 生質燃料(bio-

fuel) 研製的先驅。而與海燃廠緊鄰的天然瓦斯研究

所,當年也以瓦斯為原料, 開發各種軍需材料,是

當年台灣化學工業研發的重鎮,天研所曾協助海燃廠

設立化學實驗室。 二戰後政府接收,來台的技術人

員與前天研所台籍技術人員以天研所的設備與設施為

基礎,持 續化學工業研發,後來從化工所分出了電

子所,人材逐漸進入竹科,開創了台灣半導體產業的

蓬勃發展。因此天研所,之後改為新竹工研院,可說

是台灣科技研發的源頭,與海燃廠共同連 結成日據

時期新竹的高科技園區。

  新竹「日本海軍第六燃料廠」的工業遺產,連結

了台灣與世界各地二戰軍事工業遺產保存的實 質關

係,結合了兩段戰爭(二戰與國共戰爭)的歷史故事,

並且見證了台灣高科技發展的根源, 因此,最後所

留下的幾棟廠房建築應該完整保存。(完)

液態的學生自治打造更為厚實的可能

清大學生議會議長 蔡承允

  任期的尾聲、選舉的前夕,清華大學研究生聯合會

邀我和學生會權服部長汪生去和兩位中國學生對談兩岸

的學生會現況。

  不得不說,中國的「學生會」給自己帶來了點

Cultural Shock,那個衝擊出在於,原來中國的學生會

組織,和我想像中應當扮演一定程度「自治」功能的學

生自治體系,不大一樣。在兩位中國學生會成員的報告

中,發現他們自稱「學生組織」而非「學生『自治』組

織」,每年例行的活動內容也多集中在辦理各式大小活

動。許多能讓學生「參加」的活動,都在他們舉辦活動

之列。

  也因此,辦理活動為主的中國大學學生會,他們的

成員重視的是人才的招募,以及幹部自己的工作態度。

比較印象深刻的,是他們的學生組織扮演起「山服社」

的角色,以及特地在介紹自己學生組織的 PPT 裡,加

上好幾頁說明「工作態度培養」和「時間管理」的內容。

個人工作能力的提昇成為他們幹部最為重要的功課。

  必須說,國情不同,文化不同。在 1980 年代,那

個對台灣社會十分重要的民主轉型時期,台灣的學生運

動社團組織了「大學法改革促進會」,大革會推動了大

學法的修法,大學從國家的手中取得了較為獨立的地

位,教授治校落實到大學中,同時,「學生會」的存在

也被寫進大學法裡,每個學校必須有學生會、校務會議

中須有 1/10 學生代表,這些保障了學生參與校務下限

的修法,讓台灣每個大學、包括清大,即使面對每下愈

況的學生自治處境,依然能保有對學校事務一定程度的

參與。

  1980 年代末、1990 年代初,那個以「學生政府」

為學生會原初理想、帶動校園改革、社會改革的輝煌年

代早不復見。十幾二十年來,台灣不同大學的學生會,

各有各的美麗與哀愁。對清大而言,先天不良,後天失

調,沒有完整的學生自治框架,亦無有利學生自治的

「校園民主文化」。在即將辦理下一屆學生自治選舉的

時刻,我們即將預見低落的投票率。

  清大跟其他的學校一樣,都有一個彼此相似的解嚴

前校園故事。在 1960、70 年代的清大,沒有社團生活,

只有梅竹賽和救國團、山服社,梅竹賽壟斷了全校的課

外活動經費,後兩者則和其他學校一樣,以辦活動、關

懷山地與弱勢之名,吸納了學生的行動力。並不是說這

三種活動不好,而是這些活動與學生的校園日常生活脫

節,而對它們的參與,則使學生不會對校園中的權力關

係感到不滿。

  對權力關係的不滿,其實所有的清大學生自治幹部

都會感同身受。學生會總被學校推坑、辦理各種校園活

動,變成免費勞力。而每一個參與校級會議的學生代

表,在滿是師長的會議桌前,只能努力的「說服」師長,

Page 16: 清大學生會荊報NO.7 (2014.6)

30

31

實際上會議的提案權、決策權全都掌握在師長手中。如

果永遠說不過他們,師長的提案就會強行通過,不論學

生自認自己的主張多有道理。而解嚴前的清大校園,環

繞著各種「辦活動」的團體,沒有學生自主的聲音,他

們如此乖,不挑戰師長、不挑戰權力,活生生的順民。

  如果說,當今的清大學生會,和「社團」有什麼不

同,那絕對是因為清大學生自治組織,還保有一部分

「爭取學生權益」,挑戰校園中不平等的權力關係的職

責、功能。辦活動,任何社團都能辦,而且因為有傳承,

說不定辦得更專業、更完整。如果學生自治組織,沒辦

法起身與校園內不平等的權力關係周旋,似乎就失去了

自身存在的價值,自然也無法獲得同學的重視。

  因為比起其他社團,學生會辦的活動並沒有太特

殊。如果喪失了對校園權力關係的批判、對學生權益的

追求,那學生終究分不出學生會和一般社團的差別。

  在今天的短講中,我下了一個小結,說明學生自治

組織應當如何期許自己。

  假如我們都同意,對大學校園裡不平等的權力關係

進行批判,是學生會的重要職責,那麼我們就得先認清

楚,誰是「我們」,誰又是「敵人」或「批判的對象」。

  然後我們就會發現,學校裡由眾多教授組成的行政

團隊,他們掌握權力與發話權,且待到退休,十幾年的

時間,比起很可能四年畢業的大學生,他們握有太多優

勢。學生是「液態的」(liquid),他們興趣不定、對

學校的認知總是太片面,不像「固態的」(solid)的

行政官僚們能日復一日的待在學校裡、主宰這個學校。

  這時候,學生雖然液態,但是這些捉摸不定的學

生,假如透過「行動」集結起來,一次次的挑戰權力關

係,便能改變堅實的校園制度。但是,學生的「液態」

特質,總讓每一屆學生會都耽溺於辦理大型活動,花太

少時間去從事「學生權益」的工作。然而大型娛樂活動

是液態的,參與其中的學生,他們的情緒很容易揮發、

逸散,唯有對於「權益」的討論,才是「堅實」的。沉

溺於大型活動中的學生會,是會忘記自身的初衷的。

  最後,我們應該把眼光放長。當我們這些學生自治

的幹部,因為辦理活動時,發現宣傳困難,因此開始斤

斤計較於「到底活動有多少人參與」,計算參加的人頭

數時,我們很可能看不見學生自治的真實情況。我們是

不是有辦法,透過「學生會組織內的集體行動」,讓我

們更務實的向校園內的不同群體,說明我們對於「學

權」的理念,扎實的做溝通和理念的轉譯,才能讓整個

校園動起來。

  只有主動出擊催生「集體行動」才是堅實的,而被

動的 期待個人參與活動,反而一定程度的不切實際,

期待液態的(liquid)學生能夠「自我組織」,就只是

迷信而已吧。

  這些都是空言,我也知道過去一年的學生自治參與

裡,我說得太多,做得很少。也許能夠提供一些建議,

讓未來的行動者掌握與校方對打的武器。

  然後,學生會一定要有人負責媒體、宣傳,這個時

代裡沒有媒體技能,我們會被爆炸的資訊所淹沒。(完)

荊報

2014.06 NO. 07

第 22 屆清大學生會權益服務部部長 汪少凡 林育臣部員 應可歆 李品儀 楊子漢 陳懷瑜

清大學生會服務學習小組翁采瑄 徐詩絜 李品儀 何韋昇 廖穎毅 郭哲瑜 劉邦孝 何建勳 陳品均 張芝榕 塔什肯多萊特 吳峻羽 紀易慧 楊子漢 蘇詠善 何顥宇 陳裕夫 美術編輯 李珺 陳懷瑜

邀稿清大物理系 黃喆亮 中原大學景觀系教授 趙家麟 清大學生議會議長 蔡承允

清華大學學生會荊報

Page 17: 清大學生會荊報NO.7 (2014.6)

32

33

荊報

2014.06

延畢生雜費調漲議題校巴問卷分析吃雞排聊學權忠貞新村:二戰工業遺產走入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