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语言积累比对与教学建议 冀教版和统编教科书均重视传统文化的积累,除课文以外均安排大量古诗文内容, 两套教科书分别在“综合学习”(冀教版) 和“语文园地”(统编) 两个栏目中安排了古 诗文、名言警句、谚语、歇后语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关的学习内容。 因为课程标准关于古诗词内容规定性的要求,两套教科书古诗文在总体选择上有较 多相同的篇目。但是,两套教科书依然有一些篇目选择上的差异,谚语、歇后语、名言 警句等差异更大一些。为方便学生积累和运用,古诗列出篇目名称及首句,名言警句、 谚语、歇后语等适当做了归类整理。内容详见下表。 古诗词 41 首) 1. 画 (远看山有色) 王维 2. 悯农 (其一)(春种一粒粟) 李绅 3. 悯农 (其二)(锄禾日当午) 李绅 4. 古朗月行 (节选)(小时不识月) 李白 5. 风 (解落三秋叶) 李峤 6. 小池 (泉眼无声惜细流) 杨万里 7. 画鸡 (头上红冠不用裁) 唐寅 8. 江雪 (千山鸟飞绝) 柳宗元 类别 补学内容 685

指导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获得综合性学习的知识和能力 …...树无根不长,人无志不立。 有山皆图画,无水不文章。 一畦春韭绿,十里稻花香。

  • Upload
    others

  • View
    5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指导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获得综合性学习的知识和能力 …...树无根不长,人无志不立。 有山皆图画,无水不文章。 一畦春韭绿,十里稻花香。

(1)利用学校活动,切实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

学校每学期都会有几次大型活动,运动会、联欢会、环境日、故事会等。中、高年

段的教师应以活动为契机,组织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参与活动的策划等工作。

(2)加强过程指导,统筹安排内容和时间。

学生参与的过程既是体验学习的过程,也是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过程。教师的作用

尤为重要,要坚持“参与不干预,到位不越位”的原则。既参与学生活动,又要突出学

生的自主性;对过程观察指导细致到位,但又为学生留有足够的发展空间。另外,还要

为学生创设安全放松的环境。

(3)关注成果展示,结果和过程同等重要。

活动成果既包括阶段性成果,又包括整体性成果。既包括原始资料的收集,又包括

二手资料的再整理。无论哪个阶段的成果展示,目的和意义都不同。如阶段性成果展

示,一方面是总结前一阶段的成果,同时也是下一步活动开展的准备工作。教师在成果

展示过程中对学生的关注,不能仅停留在展示的内容方面,还要对活动进行相关说明,

指导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获得综合性学习的知识和能力。

语言积累比对与教学建议

冀教版和统编教科书均重视传统文化的积累,除课文以外均安排大量古诗文内容,

两套教科书分别在“综合学习”(冀教版)和“语文园地”(统编)两个栏目中安排了古

诗文、名言警句、谚语、歇后语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关的学习内容。

因为课程标准关于古诗词内容规定性的要求,两套教科书古诗文在总体选择上有较

多相同的篇目。但是,两套教科书依然有一些篇目选择上的差异,谚语、歇后语、名言

警句等差异更大一些。为方便学生积累和运用,古诗列出篇目名称及首句,名言警句、

谚语、歇后语等适当做了归类整理。内容详见下表。

古诗词

(41首)

1 .画(远看山有色) 王 维

2 .悯农(其一)(春种一粒粟) 李 绅

3 .悯农(其二)(锄禾日当午) 李 绅

4 .古朗月行(节选)(小时不识月) 李 白

5 .风(解落三秋叶) 李 峤

6 .小池(泉眼无声惜细流) 杨万里

7 .画鸡(头上红冠不用裁) 唐 寅

8 .江雪(千山鸟飞绝) 柳宗元

类别 补学内容

685

Page 2: 指导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获得综合性学习的知识和能力 …...树无根不长,人无志不立。 有山皆图画,无水不文章。 一畦春韭绿,十里稻花香。

古诗词

(41首)

9 .敕勒歌(敕勒川) 北朝民歌

10 .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 杜 甫

11 .舟夜书所见(月黑见渔灯) 查慎行

12 .赠刘景文(荷尽已无擎雨盖) 苏 轼

13 .夜书所见(萧萧梧叶送寒声) 叶绍翁

14 .采莲曲(荷叶罗裙一色裁) 王昌龄

15 .惠崇春江晚景(竹外桃花三两枝) 苏 轼

16 .三衢道中(梅子黄时日日晴) 曾 几

17 .滁州西涧(独怜幽草涧边生) 韦应物

18 .大林寺桃花(人间四月芳菲尽) 白居易

19 .鹿柴(空山不见人) 王 维

20 .暮江吟(一道残阳铺水中) 白居易

21 .雪梅(梅雪争春未肯降) 卢 钺

22 .嫦娥(云母屏风烛影深) 李商隐

23 .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 王昌龄

24 .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 王 翰

25 .四时田园杂兴(梅子金黄杏子肥) 范成大

26 .竹枝词(杨柳青青江水平) 刘禹锡

27 .蜂(不论平地与山尖) 罗 隐

28 .塞下曲(月黑雁飞高) 卢 纶

29 .墨梅(我家洗砚池头树) 王 冕

30 .乞巧(七夕今宵看碧宵) 林 杰

31 .题临安邸(山外青山楼外楼) 林 升

32 .己亥杂诗(九州生气恃风雷) 龚自珍

33 .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 张 继

34 .长相思(山一程) 纳兰性德

35 .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 张志和

36 .观书有感(其二)(昨夜江边春水生) 朱 熹

37 .稚子弄冰(稚子金盆脱晓冰) 杨万里

38 .游子吟(慈母手中线) 孟 郊

39 .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 王之涣

40.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三万里河东入海)陆 游

41 .题画菊(花开不并百花丛) 郑思肖

类别 补学内容

续表

686

Page 3: 指导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获得综合性学习的知识和能力 …...树无根不长,人无志不立。 有山皆图画,无水不文章。 一畦春韭绿,十里稻花香。

名言警句

惜时劝学: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

不知则问,不能则学。——《荀子》

读书百遍,而义自见。——董遇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董其昌

好问则裕,自用则小。——《尚书》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礼记》

智能之士,不学不成,不问不知。——王充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韩愈

少年不知勤学早,老来方知读书迟。

一日读书一日功,一日不读十日空。

学习不怕根底浅,只要迈步总不迟。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陶渊明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朱熹

多少事,从来急;天地转,光阴迫。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毛泽东

励志:

有志者,事竟成。——《后汉书》

志当存高远。——《诫外生书》

诚信:

轻诺必寡信。——《老子》

失信不立。——《左传》

小信成则大信立。——《韩非子》

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孟子》

类别 补学内容

续表

687

Page 4: 指导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获得综合性学习的知识和能力 …...树无根不长,人无志不立。 有山皆图画,无水不文章。 一畦春韭绿,十里稻花香。

名言警句

修身:

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

置冠服,有定位,勿乱顿,致污秽。

唯德学,唯才艺,不如人,当自砺。

若衣服,若饮食,不如人,勿生戚。——《弟子规》

爱人若爱其身。——《墨子》

不迁怒,不贰过。——《论语》

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孟子》

与人善言,暖于布帛,伤人以言,深于矛戟。——《荀子》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论语》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孟子》

不怨天,不尤人。——《论语》

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孟子》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

葛亮

居安思危,戒奢以俭。——魏征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司马光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朱用纯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

多行不义,必自毙。——《左传》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孟子》

人有耻,则能有所不为。——《朱子语类》

类别 补学内容

续表

688

Page 5: 指导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获得综合性学习的知识和能力 …...树无根不长,人无志不立。 有山皆图画,无水不文章。 一畦春韭绿,十里稻花香。

俗语

歇后语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树高千尺,叶落归根。

树无根不长,人无志不立。

有山皆图画,无水不文章。

一畦春韭绿,十里稻花香。

灯不拨不亮,理不辩不明。

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

一时强弱在于力,万古胜负在于理。

人心齐,泰山移。

二人同心,其利断金。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

予人玫瑰,手有余香。

平时肯帮人,急时有人帮。

与其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炭。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病从口入,祸从口出。

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

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读书须用意,一字值千金。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小葱拌豆腐——一清(青)二白

竹篮打水——一场空

芝麻开花——节节高

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

外甥打灯笼——照旧(舅)

梁山泊军师——无(吴)用

孔夫子搬家——净是输(书)

四月的冰河——开动(冻)了

咸菜烧豆腐——有言(盐)在先

隔着门缝吹喇叭——名(鸣)声在外

类别 补学内容

续表

689

Page 6: 指导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获得综合性学习的知识和能力 …...树无根不长,人无志不立。 有山皆图画,无水不文章。 一畦春韭绿,十里稻花香。

谚语

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早晨下雨当日晴,晚上下雨到天明。

立了秋,把扇丢。

二八月,乱穿衣。

夏雨少,秋霜早。

八月里来雁门开,雁儿脚上带霜来。

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要穿棉。

八月暖,九月温,十月还有小阳春。

类别 补学内容

1.古诗词积累教学建议

为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从小为学生打下民族文化的根基,统编教科书增加了古诗文

积累和背诵的内容。学生能够背诵并大体了解诗歌的意思即可。教学中要注意以下问题:

(1)做好总体规划。

随着年级的增高,学生古诗词补学的数量增多,尤其是六年级学生,如此多的补学

内容容易让学生产生畏难情绪,教师要统筹规划,合理安排补学任务,采用多种形式学

习。可以根据古诗词描写的内容进行归类,学生按照归类后的组别系统学习,便于理解

和记忆。如描写自然景物类的:《敕勒歌》《惠崇春江晚景》《滁州西涧》《大林寺桃花》

《鹿柴》《暮江吟》等;描写边塞、战争类的:《出塞》《凉州词》《塞下曲》等;描写动植

物类的:《蜂》《墨梅》《题画菊》《画鸡》《雪梅》等;抒怀类的:《题临安邸》《己亥杂

诗》《枫桥夜泊》《长相思》等。也可以在此基础上将需要补学的古诗词分成上、下两个

学期学习,以减轻学生压力。还可以将要求学习的古诗词以黑板报、书法作品、海报等

形式展示在教室里,教师简单讲解诗歌大意,每周要求背诵一至两首。

(2)结合课文学习,适时穿插补学内容。

在统编教科书的学习中,如果遇到与主题、作者具有相关性的作品,可以适时链接

需要补学的内容。如学习六年级下册《竹石》时,可以补充学习《题画菊》,理解诗人在

诗中表达的不同志趣、追求;学习五年级上册《枫桥夜泊》时可以补充学习《舟夜书所

见》,体会诗人笔下不同的夜景;还可以学习同一诗人的不同作品等。

(3)营造学习古诗词的良好环境和氛围。

在大体理解诗意的基础上,教师要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引导学生开展积累、背诵活

动。如可以采用古诗配画的方式加深理解和记忆,还可以采用古诗诵读会、诗词背诵挑

战赛、诗词大会等形式鼓励学生人人参与,积极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

2.名言警句教学建议

教科书中现代的名言警句,学生自主阅读即可,不需要刻意补学,需要补学的是出

续表

690

Page 7: 指导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获得综合性学习的知识和能力 …...树无根不长,人无志不立。 有山皆图画,无水不文章。 一畦春韭绿,十里稻花香。

自中国古代文化典籍中的经典名句。补学时可以参考以下方法。

(1)归类学习,理解句义。

根据表达的意思,名言警句大致可以分为惜时劝学、励志、诚信、修身等几大方

面,可以采用归类的方法帮助学生学习,了解其具体意思并背诵。

(2)选择文本,补充链接。

教师要精心备课,结合教科书内容,选择恰当的语句巧妙链接。如教学六年级下册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时,可以链接有关“质疑”方面的名言警句——“人非生

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智能之士,不学不成,不问不知”。可以针对课文补充学习“博

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3)注重实践运用。

名言警句积累重在实践运用,教师一定要鼓励学生学以致用,在平时交谈或者习作

时恰当使用学过的名言警句,做到融会贯通,了然于心。

3.谚语、俗语、歇后语教学建议

统编教科书的“日积月累”板块,有谚语、俗语、歇后语的学习内容,这部分体现

了劳动人民的生活智慧,语言通俗,富有哲理,读来朗朗上口。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读一

读,或者让学生做成专题手抄报张贴在班级内,也可以记在自己的摘抄本上,尤其要鼓

励学生恰当运用。这些内容不需要硬性背诵,要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和课外学习中多关注

这一类语言现象,丰富自己的语言积累。

6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