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B4 NINGBO DAILY 国际范 乐活 2017 年 12 月 12 日 星期二 责任编辑/单玉紫枫 本报记者 俞永均 通讯员 胡凯翔 11月10日,中国工会“一带 一路”人文交流—首届上合组织 国家职工技能大赛在河北廊坊举 行。来自宁波的“大国工匠”、浙 江省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副总工 程师潘永坚受邀参会,与上合组织 11 个国家的近百名选手进行交流。 说起地质勘察,许多人或许比 较陌生。其实,大到跨海大桥、地 铁建设,小到高楼打桩、温泉选 址,都要开展地质勘察。“这是重 大建设工程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 必须精益求精,如果出现一丁点疏 漏,就有可能对国家和百姓造成不 可估量的损失。”潘永坚严肃地说。 首吃地铁“螃蟹” 他用专注赢得敬重 1985年,从成都地质学院毕 业的潘永坚来到浙江省水文地质工 程地质大队。30多年来,他与全 省的重大工程结下了不解之缘。 2008年,潘永坚所在的浙江省 水文队下属单位省工程勘察院,成 功中标宁波市轨道交通 1 号线勘察 项目。对于省工程勘察院而言,这是 一次全新的尝试, “我们从来没有做 过地铁勘察,而且1号线开工时间 很紧,全市有几百万双眼睛盯着。” 最终,重担落到了潘永坚身上。 针对 1 号线沿线复杂的地下构 造物,潘永坚创造性地提出了“五 步开孔程序法”,发明了地下管线 勘察专用钻头,并获得国家发明专 利。他参与研究的《宁波轨道交通 软土工程特性研究及应用》获浙江 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他作为 主要起草人,参与制订了宁波市行 业标准《宁波市轨道交通岩土工程 勘察技术细则》《宁波市建筑桩基 设计与施工技术细则》。 “这是国内轨道交通工程勘察 项目中测试指标最丰富、资料最详 实、水平较高的工程勘察成果。” 专家评审会上,潘永坚负责的宁波 轨道交通工程勘察项目频频获得点 赞。 对标国际水准 他用创新填补空白 在常人眼里,“头戴安全帽, 身挎工具包”的潘永坚与普通的工 程勘察人员无异。可谁也没有想 到,他承担完成的近百项工程勘察 项目中,有2项获省科技进步二等 奖,1项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6项 获国家级发明专利,累计创造经济 价值上亿元。 舟山大陆连岛工程是我国规模 最大的岛陆联络工程,总投资约 120亿元,其中西堠门大桥为世界 上跨径最大的钢箱梁悬索桥,金塘 大桥主通航孔桥是世界上在恶劣外 海环境中建造的最大跨度斜拉桥。 潘永坚通过历时 6 年的勘察,解决 了水深流急复杂海域环境下的钻探 施工和岩土参数的准确获取,回答 了地质条件复杂的海域狭小岛礁作 为大跨度高塔柱桥基的可行性。他 依托该工程开展的《海域岛礁特大 桥梁工程勘察关键技术研究及应 用》课题,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研 究成果填补了我国跨海大型桥梁工 程勘察领域的空白,并成功应用于 国内多项重大跨海桥梁工程。 宁波地铁2号、3号及4号线,浙 江 LNG接 收 站 及 港 口 工 程 ,宁 波 (大榭)实华二期45万吨级原油中转 码头……近年来,我市不少重大项 目都留下了潘永坚的身影,他通过新 技术新方法的应用,创造了良好的社 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如宁波地铁3号、4 号线勘察产值超过2500万元,实现“零 事故”。 今年初,潘永坚被省政府授予 “浙江省工程勘察设计大师”称号, 目前全省仅三人。 同时,他还是中 国能源化学地质工会推出学习的全国 60 名“大国工匠”之一。 “作为一名‘大国工匠’,我将继 续敬业专注,创新不止步,努力展示 中国产业工人新形象,为宁波‘一带 一路’建设综试区添砖加瓦。”潘永 坚自信地说。 展示中国产业工人新形象 潘永坚:“大国工匠”的不懈追求 术业专攻 VR 重现遗失的记忆 知识结构的丰满,是有趣的第 一步。 眼前的庄以仁,四十出头,儒 雅腼腆,操着一口不算流利的中 文,时不时还切换声道,中英互 译。当聊到他的学术领地VR时, 他冷不丁地蹦出了一个文艺范方程 式 “VR=MEMORY ANCHOR (记忆之锚) ”,然后一脸无辜地看 着身边的同事,笑着求助,“我不 知道怎么翻?” “或许大家都曾有这样一个经 验,很多当初想要牢牢记住的画 面,后来却不知不觉褪了色,只残 留一个模糊的影像。记忆中流失的 那些场景,只能依靠想象去填 充。”庄以仁试着用感性的方式来 解释,“但是通过VR重构,就能 让每个人身临其境,还原再现。” 作为大数据和数字遗产领域的 专家,庄以仁与英国和欧洲的其他 跨学科研究中心合作密切。他参与 的一些跨国跨学科研究课题,如大 型海洋和陆地遥感、古环境气候变 化和古地貌虚拟环境重建等,吸引 了包括美国国家地理频道和英国 BBC在内的大量国际媒体的关 注。美国国家地理频道纪录片 《Stone Age Atlantis》,著名学术期 《Nature》 《Scientific Ameri- can》等先后介绍或刊登他的学术 成果。 “通过大规模的陆地、社会、 政治和虚拟景观的重建和建模领域 的多种复杂实时交互系统,我们将 计算机建模和仿真技术应用于理解 社会、地理和文化景观。”庄以仁 说,近年来,他和他的团队还把这 个数字化革命引入到文化遗产领 域,致力于真实再现各类世界遗产 和文物古迹。 目前,庄以仁正负责一个总额 达 250万欧元的大型欧盟高级研究 项目的一个子项目。这个名为“遗 失的国界”的项目,集结历史、地 理、文化、基因、考古、环境等各 领域的世界知名教授,以探索世界 各地的淹没景观、集中研究构成中 国大陆沿海区域的巽他大陆,希望 用电脑模拟还原 14000-7000 年前 的世界。在最近的项目进度报告会 上,庄教授作为全球唯一的计算机 界代表出席。 “由于自然灾害和恐怖袭击, 不少世界遗产和文物古迹都濒临损 毁。我们希望尽一己之力以数字化 的形式延续人类的智慧和文化,抵 御时间的摧毁。”庄教授的想法和 能力获得英国艺术与人文研究理事 会 (AHRC) 的 认 可 , 获 得 30 万 英镑的AHRC“好奇的旅行者” 项目研究基金,用于以数字化方式 减轻大规模文化遗产的损失。 Break 时段 保持敏锐的感知 科研、教学、国际会议、产学 研合作……这些构成了庄以仁70% 的日常。 周日上午9点多,宁波TEDx 演讲开场前几分钟,这位“全球飞 人”也忍不住在朋友圈吐了个小 槽:“3周4个演讲,生活好疯狂, 我需要 break。” 不过,这样的“自怜”非但没 引来同情,反倒招来了一堆画画、 习武的邀约。 “庄教授的工作很忙,但这一 点都不妨碍他成为一个高产的画 家。”同事偷偷爆料。咖啡馆小憩 时,画下窗外的风景;开会茶歇 处,描一笔出差的城市印象;一天 的忙碌后,记录印象深刻的人和 景;午夜梦回,忆及家乡的小道 ……大约30分钟,便有一副鲜活 的水彩画跃然于纸上,带你走进他 眼中的世界。“如今,他的学术粉 一大半都被他的画作,圈成了艺术 粉。” “我所从事的科学研究要求我 框架思考、关注细节、谨慎实验, 用科学的头脑分析和解释数据。而 当我进行艺术创作的时候,面对画 布,我会彻底放松,让感觉来支配 双手。”庄以仁说,二者相互补 充,平衡了他的生活和性格。 自幼学画,梵高的热情令他向 往,莫奈对色彩的精准把握更令他 心折。10岁那年,老师要他每周 五交一幅画。“起初以为是学校要 求,后来才知道,是老师自己收起 来了。”庄以仁笑道,这让他意识 到,自己或许有些画画的天分,也 正是从那年起,他开始学习电脑绘 画和编程。 1994年,庄以仁进入马来西 亚赤道艺术和设计学院,仅用一年 时间就看完了美术专业的所有指定 图书。1995年,他改学3D建筑设 计。第二年,他就因为在3D建筑 视觉化图像领域的创新,获得了由 惠普和欧特克公司举办的东南亚 3D影像大赛学生一等奖,也因此 获得了最佳学生的殊荣以及一等荣 誉学士学位。之后,负笈英国,取 得多个硕士、博士学位,并荣获英 国伯明翰大学最佳博士奖,成为近 20年来第二个获此殊荣的博士研 究生。 “最伟大的科学家往往也是艺 术家。在技艺到达一定的高度后, 科学与艺术在美学、可塑性和形式 上可以很好地结合在一起。”这是 庄以仁最欣赏的爱因斯坦名言。在 他看来,科学和艺术是相通的,二 者均需要想象力来突破思维定势, 把控全局。“从事画画等艺术创 作,往往需要我们往前看、多想几 步,心中要有整个画面。同样地, 从事科学研究时,将一个复杂的概 念视觉化,也需要丰富的想象力和 良好的空间感。” 除此之外,庄以仁还学了13 年的合气道,是日本合气道黑带二 段,也是受日本认可的、宁波唯一 有授课资格的合气道老师。2013 年,他在宁波诺丁汉大学发起合气 道社团,免费给学校师生教授合气 道。“武术很多时候会被描述为蛮 力的表现,合气道却是以柔克刚, 借劲使力,将东亚哲学融入其中, 要求处处符合自然界变化规律,所 以又称‘动中禅’。”此时的庄教 授,摇身一变又成了一名地地道道 的武者,在传道授业解惑。 多重身份下,他自在切换,游 刃有余。 牛刀小试 在宁波“打捞”记忆 2013年,庄以仁加入宁波诺 丁 汉 大 学 任 教 , 是 宁 波 “3315 计 划”外籍人才。 2016年,宁波诺丁汉大学和全 球图形技术与数字媒体处理器行业领 导厂商英伟达 (NVIDIA) 成立联合 实验室,在混合现实、可视化与人工 智能领域紧密合作、开展世界前沿的 研究。庄教授担任该联合实验室的主 任。 在这个实验室里,每天都充满了 新奇的项目和实验,指向虚拟现实和 增强现实的各种开发和应用。比如, 丝绸之路项目,用3D成像技术真实 重现宁波的元朝海港—来自日本、 新罗等国的客货巨轮聚集于此,开往 南亚、西亚等地的航线由此出发。 “宁波有丰富的文化遗产和历史 资源,在文化遗产领域运用数字技术 有助于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播。可持 续性遗产管理有助于经济发展,这在 英国文化遗产旅游业已经得到证 实。”庄教授希望自己在海外积累的 数字遗产有关经验能帮助和促进宁波 在数字遗产和文化计算研究领域的发 展。目前,他的团队已经开始和宁波 博物馆、宁波帮博物馆、宁波港口博 物馆商讨相关合作内容。 “我们可以通过VR,带参观者 穿越回800-1000年前的宁波,这一 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起点,真实体验 海关和船员生活。我们还可以创新性 地把数字技术应用于展示和探索文化 艺术品,并把档案封存的历史记录通 过数字技术带向更广泛的大众群体和 学术界。” 此前,庄以仁“基于博物馆馆藏 的中国文化教育虚拟现实系统开发的 关键技术研发及实践”项目已入选浙 江省科技厅公益技术研究社会发展项 目,并获得15万元人民币的奖励。 他期待下一代的数字遗产可交互式技 术被创造性地应用于宁波本地、浙江 省内乃至国内的文化遗产教育,并全 面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在他看来,随着 VR 的进一步普 及,未来,这一技术将不仅仅可用于 “打捞”公共的文化遗产,还可以改 变参观者对古代遗迹、文物、文献的 了解和体验方式,甚至推而广之,用 于重现每一个人的记忆,把它变成 3D 的故事,永远留存。 潘永坚在进行地质勘察。 俞永均 邵鹏 本报记者 单玉紫枫 通讯员 好看的皮囊千篇一 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 一。” 在刚刚过去的这个 , TEDxNingbo 2017年度大会一口气聚 集了城中17个“有趣的 灵魂”,借由城市现场的 主题,分享各自对这座 城市最独特的视角。 演讲结束后,记者 截住了其中最多身份的 一名老外:他是宁波诺 丁汉大学教授,拥有电 子、电气和计算机工程 (Best PhD), 兼 任 英 伟 达 (NVIDIA) 混 合 实 境 技 术联合实验室主任,活 跃在虚拟现实、大数据 的世界专业学术舞台, 与此同时,他对速写、 水粉、油画信手拈来, 钢琴、吉他不在话下 ……最破“次元壁”的 是,他居然还是一位合 气道黑带二段、宁波区 域唯一获日本认可有资 格教授合气道的老师。 他就是持英国国籍 的“斜杠”教授庄以仁 (Eugene Ch'ng)。 庄以仁演示他的 VR 技术。 (受访者供图) 庄以仁的水彩作品。 (受访者供图)

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 - cnnbdaily.cnnb.com.cn/nbrb/images/2017-12/12/B4/nbrb20171212...一路”人文交流——首届上合组织 国家职工技能大赛在河北廊坊举

  • Upload
    others

  • View
    14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B4 NINGBO DAILY国际范

乐 活

2017年12月12日 星期二责任编辑单玉紫枫

本报记者 俞永均通讯员 邵 鹏 胡凯翔

11 月 10 日中国工会ldquo一带一路rdquo人文交流mdashmdash首届上合组织国家职工技能大赛在河北廊坊举行来自宁波的ldquo大国工匠rdquo浙江省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副总工程师潘永坚受邀参会与上合组织

11个国家的近百名选手进行交流说起地质勘察许多人或许比

较陌生其实大到跨海大桥地铁建设小到高楼打桩温泉选址都要开展地质勘察ldquo这是重大建设工程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必须精益求精如果出现一丁点疏漏就有可能对国家和百姓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rdquo潘永坚严肃地说

首吃地铁ldquo螃蟹rdquo他用专注赢得敬重

1985 年从成都地质学院毕业的潘永坚来到浙江省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30 多年来他与全省的重大工程结下了不解之缘

2008 年潘永坚所在的浙江省水文队下属单位省工程勘察院成功中标宁波市轨道交通 1号线勘察项目对于省工程勘察院而言这是一次全新的尝试ldquo我们从来没有做过地铁勘察而且 1 号线开工时间很紧全市有几百万双眼睛盯着rdquo最终重担落到了潘永坚身上

针对 1号线沿线复杂的地下构造物潘永坚创造性地提出了ldquo五步开孔程序法rdquo发明了地下管线勘察专用钻头并获得国家发明专利他参与研究的《宁波轨道交通软土工程特性研究及应用》获浙江

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他作为主要起草人参与制订了宁波市行业标准《宁波市轨道交通岩土工程勘察技术细则》《宁波市建筑桩基设计与施工技术细则》

ldquo这是国内轨道交通工程勘察项目中测试指标最丰富资料最详实水平较高的工程勘察成果rdquo专家评审会上潘永坚负责的宁波轨道交通工程勘察项目频频获得点赞

对标国际水准他用创新填补空白

在常人眼里ldquo头戴安全帽身挎工具包rdquo的潘永坚与普通的工程勘察人员无异可谁也没有想到他承担完成的近百项工程勘察项目中有2项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6项获国家级发明专利累计创造经济

价值上亿元舟山大陆连岛工程是我国规模

最大的岛陆联络工程总投资约120 亿元其中西堠门大桥为世界上跨径最大的钢箱梁悬索桥金塘大桥主通航孔桥是世界上在恶劣外海环境中建造的最大跨度斜拉桥潘永坚通过历时 6年的勘察解决了水深流急复杂海域环境下的钻探施工和岩土参数的准确获取回答了地质条件复杂的海域狭小岛礁作为大跨度高塔柱桥基的可行性他依托该工程开展的《海域岛礁特大桥梁工程勘察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课题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研究成果填补了我国跨海大型桥梁工程勘察领域的空白并成功应用于国内多项重大跨海桥梁工程

宁波地铁2号3号及4号线浙江LNG接收站及港口工程宁波

(大榭)实华二期45万吨级原油中转码头helliphellip近年来我市不少重大项

目都留下了潘永坚的身影他通过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如宁波地铁3号4号线勘察产值超过2500万元实现ldquo零事故rdquo

今年初潘永坚被省政府授予ldquo浙江省工程勘察设计大师rdquo称号目前全省仅三人 同时他还是中国能源化学地质工会推出学习的全国60名ldquo大国工匠rdquo之一

ldquo作为一名lsquo大国工匠rsquo我将继续敬业专注创新不止步努力展示中国产业工人新形象为宁波lsquo一带一路rsquo建设综试区添砖加瓦rdquo潘永坚自信地说

展示中国产业工人新形象潘永坚ldquo大国工匠rdquo的不懈追求

1051841术业专攻VR重现遗失的记忆

知识结构的丰满是有趣的第一步

眼前的庄以仁四十出头儒雅腼腆操着一口不算流利的中文时不时还切换声道中英互译当聊到他的学术领地 VR 时他冷不丁地蹦出了一个文艺范方程式 ldquoVR=MEMORY ANCHOR

(记忆之锚) rdquo然后一脸无辜地看着身边的同事笑着求助ldquo我不知道怎么翻rdquo

ldquo或许大家都曾有这样一个经验很多当初想要牢牢记住的画面后来却不知不觉褪了色只残留一个模糊的影像记忆中流失的那 些 场 景 只 能 依 靠 想 象 去 填充rdquo庄以仁试着用感性的方式来解释ldquo但是通过 VR 重构就能让每个人身临其境还原再现rdquo

作为大数据和数字遗产领域的专家庄以仁与英国和欧洲的其他跨学科研究中心合作密切他参与的一些跨国跨学科研究课题如大型海洋和陆地遥感古环境气候变化和古地貌虚拟环境重建等吸引了包括美国国家地理频道和英国BBC 在 内 的 大 量 国 际 媒 体 的 关注 美 国 国 家 地 理 频 道 纪 录 片

《Stone Age Atlantis》著名学术期

刊 《Nature》 《Scientific Ameri-can》 等先后介绍或刊登他的学术成果

ldquo通过大规模的陆地社会政治和虚拟景观的重建和建模领域的多种复杂实时交互系统我们将计算机建模和仿真技术应用于理解社会地理和文化景观rdquo庄以仁说近年来他和他的团队还把这个数字化革命引入到文化遗产领域致力于真实再现各类世界遗产和文物古迹

目前庄以仁正负责一个总额达 250万欧元的大型欧盟高级研究项目的一个子项目这个名为ldquo遗失的国界rdquo的项目集结历史地理文化基因考古环境等各领域的世界知名教授以探索世界各地的淹没景观集中研究构成中国大陆沿海区域的巽他大陆希望用电脑模拟还原 14000-7000 年前的世界在最近的项目进度报告会上庄教授作为全球唯一的计算机界代表出席

ldquo由于自然灾害和恐怖袭击不少世界遗产和文物古迹都濒临损毁我们希望尽一己之力以数字化的形式延续人类的智慧和文化抵御时间的摧毁rdquo庄教授的想法和能力获得英国艺术与人文研究理事会 (AHRC) 的认可获得 30 万英镑的 AHRCldquo好奇的旅行者rdquo项目研究基金用于以数字化方式减轻大规模文化遗产的损失

1051841Break时段保持敏锐的感知

科研教学国际会议产学研合作helliphellip这些构成了庄以仁70的日常

周日上午 9 点多宁波 TEDx演讲开场前几分钟这位ldquo全球飞

人rdquo也忍不住在朋友圈吐了个小槽ldquo3 周 4 个演讲生活好疯狂我需要breakrdquo

不过这样的ldquo自怜rdquo非但没引来同情反倒招来了一堆画画习武的邀约

ldquo庄教授的工作很忙但这一点都不妨碍他成为一个高产的画家rdquo同事偷偷爆料咖啡馆小憩时画下窗外的风景开会茶歇处描一笔出差的城市印象一天的忙碌后记录印象深刻的人和景午夜梦回忆及家乡的小道helliphellip大约 30 分钟便有一副鲜活的水彩画跃然于纸上带你走进他眼中的世界ldquo如今他的学术粉一大半都被他的画作圈成了艺术粉rdquo

ldquo我所从事的科学研究要求我框架思考关注细节谨慎实验用科学的头脑分析和解释数据而当我进行艺术创作的时候面对画布我会彻底放松让感觉来支配双手rdquo庄以仁说二者相互补充平衡了他的生活和性格

自幼学画梵高的热情令他向往莫奈对色彩的精准把握更令他心折10 岁那年老师要他每周五交一幅画ldquo起初以为是学校要求后来才知道是老师自己收起来了rdquo庄以仁笑道这让他意识到自己或许有些画画的天分也正是从那年起他开始学习电脑绘画和编程

1994 年庄以仁进入马来西亚赤道艺术和设计学院仅用一年时间就看完了美术专业的所有指定图书1995 年他改学 3D 建筑设计第二年他就因为在 3D 建筑视觉化图像领域的创新获得了由惠普和欧特克公司举办的东南亚3D 影像大赛学生一等奖也因此获得了最佳学生的殊荣以及一等荣誉学士学位之后负笈英国取得多个硕士博士学位并荣获英国伯明翰大学最佳博士奖成为近20 年来第二个获此殊荣的博士研究生

ldquo最伟大的科学家往往也是艺术家在技艺到达一定的高度后科学与艺术在美学可塑性和形式上可以很好地结合在一起rdquo这是庄以仁最欣赏的爱因斯坦名言在

他看来科学和艺术是相通的二者均需要想象力来突破思维定势把控全局ldquo从事画画等艺术创作往往需要我们往前看多想几步心中要有整个画面同样地从事科学研究时将一个复杂的概念视觉化也需要丰富的想象力和良好的空间感rdquo

除此之外庄以仁还学了 13年的合气道是日本合气道黑带二段也是受日本认可的宁波唯一有授课资格的合气道老师2013年他在宁波诺丁汉大学发起合气道社团免费给学校师生教授合气道ldquo武术很多时候会被描述为蛮力的表现合气道却是以柔克刚借劲使力将东亚哲学融入其中要求处处符合自然界变化规律所以又称lsquo动中禅rsquordquo此时的庄教授摇身一变又成了一名地地道道的武者在传道授业解惑

多重身份下他自在切换游刃有余

1051841牛刀小试在宁波ldquo打捞rdquo记忆

2013 年庄以仁加入宁波诺

丁 汉 大 学 任 教 是 宁 波 ldquo3315 计划rdquo外籍人才

2016 年宁波诺丁汉大学和全球图形技术与数字媒体处理器行业领导厂商英伟达 (NVIDIA) 成立联合实验室在混合现实可视化与人工智能领域紧密合作开展世界前沿的研究庄教授担任该联合实验室的主任

在这个实验室里每天都充满了新奇的项目和实验指向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的各种开发和应用比如丝绸之路项目用 3D 成像技术真实重现宁波的元朝海港mdashmdash来自日本新罗等国的客货巨轮聚集于此开往南亚西亚等地的航线由此出发

ldquo宁波有丰富的文化遗产和历史资源在文化遗产领域运用数字技术有助于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播可持续性遗产管理有助于经济发展这在英 国 文 化 遗 产 旅 游 业 已 经 得 到 证实rdquo庄教授希望自己在海外积累的数字遗产有关经验能帮助和促进宁波在数字遗产和文化计算研究领域的发展目前他的团队已经开始和宁波博物馆宁波帮博物馆宁波港口博物馆商讨相关合作内容

ldquo我们可以通过 VR带参观者穿越回 800-1000 年前的宁波这一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起点真实体验海关和船员生活我们还可以创新性地把数字技术应用于展示和探索文化艺术品并把档案封存的历史记录通过数字技术带向更广泛的大众群体和学术界rdquo

此前庄以仁ldquo基于博物馆馆藏的中国文化教育虚拟现实系统开发的关键技术研发及实践rdquo项目已入选浙江省科技厅公益技术研究社会发展项目并获得 15 万元人民币的奖励他期待下一代的数字遗产可交互式技术被创造性地应用于宁波本地浙江省内乃至国内的文化遗产教育并全面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在他看来随着 VR 的进一步普及未来这一技术将不仅仅可用于

ldquo打捞rdquo公共的文化遗产还可以改变参观者对古代遗迹文物文献的了解和体验方式甚至推而广之用于重现每一个人的记忆把它变成3D的故事永远留存

诺丁汉

诺丁汉﹃﹃斜杠斜杠﹄﹄教授庄以仁

教授庄以仁mdash

mdash

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

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

潘永坚在进行地质勘察 (俞永均 邵鹏 摄)

本报记者 单玉紫枫通讯员 胡 敏

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rdquo

在刚刚过去的这个周 日 TEDxNingbo2017年度大会一口气聚集了城中17个ldquo有趣的灵魂rdquo借由城市现场的主题分享各自对这座城市最独特的视角

演讲结束后记者截住了其中最多身份的一名老外他是宁波诺丁汉大学教授拥有电子电气和计算机工程博 士 学 位 (BestPhD) 兼 任 英 伟 达(NVIDIA) 混合实境技术联合实验室主任活跃在虚拟现实大数据的世界专业学术舞台与此同时他对速写水粉油画信手拈来钢琴吉他不在话下helliphellip最破ldquo次元壁rdquo的是他居然还是一位合气道黑带二段宁波区域唯一获日本认可有资格教授合气道的老师

他就是持英国国籍的ldquo斜杠rdquo教授庄以仁(Eugene Chng)

庄以仁演示他的VR技术 (受访者供图)

庄以仁的水彩作品(受访者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