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
ICS 17.080 A5.3 T/CMA/JD×××-20×× 机动车检验机构检测结果不确定度 评定方法与实例 Method and Illustration of Uncertainty Evaluation Test Result for Vehicle Inspection Body (征求意见稿) (在提交反馈意见时,请将您知道的相关专利连同支持性文件一并附上) 20××-××-××发布 20××-××-××实施

机动车检验机构检测结果不确定度 评定方法 ...cma-cma.org.cn/tuantibiaozhun/zqyjlm/20200930/jdcjy.pdf · ics 17.080 a5.3 中 国 计 量 协 会 团 体 标 准 t/cma/jd×××-20××

  • Upload
    others

  • View
    2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机动车检验机构检测结果不确定度 评定方法 ...cma-cma.org.cn/tuantibiaozhun/zqyjlm/20200930/jdcjy.pdf · ics 17.080 a5.3 中 国 计 量 协 会 团 体 标 准 t/cma/jd×××-20××

ICS 17.080

A5.3

中 国 计 量 协 会 团 体 标 准 T/CMA/JD×××-20××

机动车检验机构检测结果不确定度

评定方法与实例

Method and Illustration of Uncertainty Evaluation

Test Result for Vehicle Inspection Body

(征求意见稿)

(在提交反馈意见时,请将您知道的相关专利连同支持性文件一并附上)

20××-××-××发布 20××-××-××实施

中 国 计 量 协 会 发 布

Page 2: 机动车检验机构检测结果不确定度 评定方法 ...cma-cma.org.cn/tuantibiaozhun/zqyjlm/20200930/jdcjy.pdf · ics 17.080 a5.3 中 国 计 量 协 会 团 体 标 准 t/cma/jd×××-20××

目 次

前言 ..................................................................................... I

引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的基本程序 ............................................................ 5

4.1 评定测量不确定度的一般流程。 ...................................................... 6

4.2 不确定度的来源分析 ................................................................ 6

4.3 建立测量模型 ...................................................................... 6

4.4 不确定度评定 ...................................................................... 7

4.5 测量不确定度的表示与报告 ......................................................... 12

5 机动车检测结果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 ..................................................... 12

附录 A(资料性) 外廓尺寸检测结果不确定度评定实例 ...................................... 14

附录 B(资料性) 空车质量检测结果不确定度评定实例 ...................................... 18

附录 C(资料性) 滚筒制动台轴制动率检测结果不确定度评定实例 ............................ 20

附录 D(资料性) 平板制动台轴制动率检测结果不确定度评定实例 ............................ 22

附录 E(资料性) 前照灯远光光强检测结果不确定度评定实例 ................................ 25

附录 F(资料性) 转向轮横向侧滑量检测结果不确定度评定实例 .............................. 27

附录 G(资料性) 柴油车自由加速法排气烟度检测结果不确定度评定实例....................... 29

附录 H(资料性) 柴油车加载减速法排气烟度检测结果不确定度评定实例....................... 31

附录 I(资料性) 柴油车加载减速法排气氮氧化物(NOx)检测结果不确定度评定实例 .............. 33

附录 J(资料性) 柴油车加载减速法轮边功率检测结果不确定度评定实例....................... 35

附录 K(资料性) 汽油车双怠速法一氧化碳(CO)排放检测结果不确定度评定实例 ............... 37

附录 L(资料性) 汽油车双怠速法碳氢化合物(HC)排放检测结果不确定度评定实例 ............. 39

附录 M(资料性) 汽油车稳态工况法一氧化碳(CO)排放检测结果不确定度评定实例 ............. 41

附录 N(资料性) 汽油车稳态工况法碳氢化合物(HC)排放检测结果不确定度评定实例 ........... 43

附录 O(资料性) 汽油车稳态工况法一氧化氮(NO)排放检测结果不确定度评定实例 ............. 45

附录 P(资料性) 简易瞬态工况法一氧化碳(CO)排放检测结果不确定度评定实例 ............... 47

附录 Q(资料性) 简易瞬态工况法碳氢化合物(HC)排放检测结果不确定度评定实例 ............. 52

附录 R(资料性) 简易瞬态工况法氮氧化物(NOx)排放检测结果不确定度评定实例 .............. 58

参考文献 ................................................................................ 65

Page 3: 机动车检验机构检测结果不确定度 评定方法 ...cma-cma.org.cn/tuantibiaozhun/zqyjlm/20200930/jdcjy.pdf · ics 17.080 a5.3 中 国 计 量 协 会 团 体 标 准 t/cma/jd×××-20××

T/CMA/JD×××-20××

I

前 言

本文件依据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给出的规

则起草。

GB/T 27418-2017 《测量不确定度评定和表示》和JJF 1059.1-2012《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共

同构成支撑文件制定工作的基础性文件体系。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计量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主要起草单位:吉林省计量科学研究院、厦门市计量检定测试院、内蒙古自治区计量测试研

究院、浙江省计量科学研究院、成都驰达电子工程有限责任公司、陕西省计量科学研究院、中国测试技

术研究院、黑龙江省计量检定测试研究院、甘肃省计量研究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

本文件为首次制定。

Page 4: 机动车检验机构检测结果不确定度 评定方法 ...cma-cma.org.cn/tuantibiaozhun/zqyjlm/20200930/jdcjy.pdf · ics 17.080 a5.3 中 国 计 量 协 会 团 体 标 准 t/cma/jd×××-20××

T/CMA/JD×××-20××

II

引 言

本文件依据GB 3847-2018《柴油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自由加速法及加载减速法)》、

GB 18285-2018《汽油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双怠速法及简易工况法)》和GB 38900-2020《机

动车安全技术检验项目和方法》,并参考CNAS-GL023:2018《汽车和摩托车检测领域典型参数的测量

不确定度评估指南》编写而成,旨在为机动车检验机构对检测结果进行不确定度评定提供指导,并给出

部分检测结果评定实例。

Page 5: 机动车检验机构检测结果不确定度 评定方法 ...cma-cma.org.cn/tuantibiaozhun/zqyjlm/20200930/jdcjy.pdf · ics 17.080 a5.3 中 国 计 量 协 会 团 体 标 准 t/cma/jd×××-20××

T/CMA/JD×××-20××

1

机动车检测站检测结果不确定度评定方法及实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机动车检测站安全技术检验、排放检验中各检验项目检测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方法与

步骤,附录通过对部分检测项目不确定度评定的实例,提供了不确定度关键分量的识别及评定方法。机

动车检验机构可根据检验项目的实际情况,准确识别检测环节中不确定度分量,选择适用的评定方法。

依据本文件评定的不确定度,不适用于车辆检测结果的合格判定。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3847-2018 柴油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

GB/T 8170 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

GB 18285-2018 汽油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

GB/T 27418-2017 测量不确定度评定和表示

GB 38900-2020 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项目和方法

JJF 1001 通用计量术语及定义

JJF 1059.1 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

CNAS-CL01-G003 测量不确定度的要求

CNAS-GL023:2018 汽车和摩托车检测领域典型参数的测量不确定度评估指南及实例

3 术语和定义

GB/T 27418-2017,JJF1001和 JJF 1059.1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测量 measurement

通过实验获得并可合理赋予某量一个或多个量值的过程。

注:测量的先决条件是对测量结果预期用途相适应的量的描述、测量程序以及根据规定测量程序(包括测量条件)

进行操作的经校准的测量系统。

[来源:JJF 1001-2011,4.1]

3.2

检测 testing

对给定产品,按照规定程序确定某一种或多种特性、进行处理或提供服务所组成的技术操作。

Page 6: 机动车检验机构检测结果不确定度 评定方法 ...cma-cma.org.cn/tuantibiaozhun/zqyjlm/20200930/jdcjy.pdf · ics 17.080 a5.3 中 国 计 量 协 会 团 体 标 准 t/cma/jd×××-20××

T/CMA/JD×××-20××

2

[来源:JJF 1001-2011,9.46]

3.3

检验 inspection

对产品或服务的一种或多种特性进行测量、检查、试验、计量,并将这些特性与规定的要求进行比

较以确定其符合性的活动。

3.4

被测量 measurand

拟测量的量。

注 1:对被测量的说明要求了解量的种类,以及含有该量的现象、物体或物质状态的描述,包括有关成分及所涉及

的化学实体。

注 2:测量包括测量系统和进行测量的条件,它可能会改变研究中的现象、物体或物质,使被测量的量可能不同于

定义的被测量。在这种情况下,需要进行必要的修正。

注 3:在化学中,“分析物”或者物质或化合物的名称有时被称作“被测量”。这种用法是错误的,因为这些术语

并不涉及到量。

[来源:JJF 1001-2011,4.7]

3.5

影响量 influence quantity

在直接测量中不影响实际被测的量、但会影响示值与测量结果之间关系的量。

注 1:间接测量涉及各直接测量的合成,每项直接测量都可能受到影响量的影响。

注 2:在 GUM中,“影响量”是按VIM第二版定义,不仅覆盖影响测量系统的量,而且包含影响实际被测量的量。

另外,在GUM中此概念不限于直接测量。

[来源:JJF 1001-2011,4.8]

3.6

测量结果 measurement result ,result of measurement

与其他有用的相关信息一起赋予被测量的一组量值。

注 1:测量结果通常包含这组量值的“相关信息”,诸如某些可以比其他方式更能代表被测量的信息。它可以概率密

度函数(PDF)的方式表示。

注 2:测量结果通常表示为单个测得的量值和一个测量不确定度。对某些用途而言,如果认为测量不确定度可忽略

不计,则测量结果可以表示为单个测得的量值。在许多领域中这是表示测量结果的常用方式。

注 3:在传统文献和 1993版 VIM 中,测量结果定义为赋予被测量的值,并按情况解释为平均示值、未修正的结果

或已修正的结果。

[来源:JJF 1001-2011,5.1]

3.7

测量重复性 measurement repeatability

简称重复性,在一组重复性测量条件下的测量精密度。

Page 7: 机动车检验机构检测结果不确定度 评定方法 ...cma-cma.org.cn/tuantibiaozhun/zqyjlm/20200930/jdcjy.pdf · ics 17.080 a5.3 中 国 计 量 协 会 团 体 标 准 t/cma/jd×××-20××

T/CMA/JD×××-20××

3

[来源:JJF 1001-2011,5.13]

3.8

示值 indication

由测量仪器或测量系统给出的量值。

注 1:示值可用可视形式或声响形式表示,也可传输到其他装置。示值通常由模拟输出显示器上指示的位置、数字

输出所显示或打印的数字、编码输出的码形图、实物量具的赋值给出。

注 2:示值与相应的被测量值不必是同类量的值。

[来源:JJF 1001-2011,7.1]

3.9

实验标准偏差 experimental standard deviation

简称实验标准差,对同一被测量进行n次测量,表征测量结果分散性的量。用符号 s表示。

注1:n次测量中某单个测得值 kx的实验标准偏差

)( kxs可按贝塞尔公式计算:

1

)(

)( 1

2

n

xx

xs

n

i

i

k ……(1)

式中:

ix——第 i 次测量的测得值;

x——n次测量所得一组测得值的算术平均值;

n——测量次数。

注2:n次测量的算术平均值 x的实验标准偏差 )(xs 为:

nxsxs k /)()( ……(2)

[来源:JJF 1001-2011,5.17]

3.10

测量不确定度 measurement uncertainty; uncertainty of measurement

利用可获得的信息,表征赋予被测量量值分散性的非负参数。

注 1:测量不确定度包括由系统效应引起的分量,如与修正量和测量标准所赋量值有关的分量及定义的不确定度。

有时对估计的系统效应未作修正,而是当作不确定度分量处理。

注 2:此参数可以是诸如称为标准测量不确定度的标准差(或其特定倍数),或是说明了包含概率的区间半宽度。

注 3:测量不确定度一般由若干分量组成。其中一些分量可以根据一系列测量值的统计分布,按测量不确定度的 A

类评定进行评定,并可用标准差表征。而另一些分量则可根据经验或其他信息所获得的概率密度函数,按测量不确定度

的 B 类评定进行评定,也用标准差表征。

[来源:GB/T 27418-2017,3.1]

Page 8: 机动车检验机构检测结果不确定度 评定方法 ...cma-cma.org.cn/tuantibiaozhun/zqyjlm/20200930/jdcjy.pdf · ics 17.080 a5.3 中 国 计 量 协 会 团 体 标 准 t/cma/jd×××-20××

T/CMA/JD×××-20××

4

3.11

标准不确定度 standard uncertainty

以标准差表示的测量不确定度。

[来源:GB/T 27418-2017,3.2]

3.12

[标准不确定度的]A 类评定 type A evaluation (of measurement uncertainty)

对在规定测量条件下测得的量值用统计分析的方法进行的测量不确定度分量的评定。

注:规定测量条件是指重复性测量条件,期间精密度测量条件和复现性测量条件。

[来源:GB/T 27418-2017,3.3]

3.13

[标准不确定度的]B 类评定 type B evaluation (of measurement uncertainty)

用不同于测量不确定度A类评定的方法对测量不确定度分量进行的评定。

示例:评定基于以下信息:

——权威机构发布的量值;

——有证参考物质的量值;

——校准证书;

——仪器的漂移;

——经检定的测量仪器的准确度等级;

——根据人员经验推断的极限值等。

[来源:GB/T 27418-2017,3.4]

3.14

合成标准不确定度 combined standard uncertainty

由在一个测量模型中各输入量的标准测量不确定度获得的输出量的标准测量不确定度。

注:如果测量模型中的输入量相关,当计算合成标准不确定度时应考虑协方差。

[来源:GB/T 27418-2017,3.5]

3.15

扩展不确定度 expanded uncertainty

合成标准测量不确定度与一个大于1的数字因子的乘积。

注1:该因子取决于测量模型中输出量的概率分布类型及所选取的包含概率。

注2:本定义中术语“因子”是指包含因子。

[来源:GB/T 27418-2017,3.6]

3.16

包含因子 coverage factor

为获得扩展不确定度,对合成标准不确定度所乘的大于1的数。

Page 9: 机动车检验机构检测结果不确定度 评定方法 ...cma-cma.org.cn/tuantibiaozhun/zqyjlm/20200930/jdcjy.pdf · ics 17.080 a5.3 中 国 计 量 协 会 团 体 标 准 t/cma/jd×××-20××

T/CMA/JD×××-20××

5

注:包括因子通常用符号k表示。

[来源:GB/T 27418-2017,3.7]

3.17

测量模型 measurement model,model of measurement

简称模型,测量中涉及的所有已知量间的数学关系。

[来源:JJF 1001-2011,5.31]

3.18

测量模型中的输入量 input quantity in a measurement model

简称输入量,为计算被测量的测得值而必须测量的,或其值可用其他方式获得的量。

注1:测量模型中的输入量往往是某个测量系统的输出量。

注2:示值、修正值和影响量可以是一个测量模型中的输入量。

[来源:JJF 1001-2011,5.33]

3.19

测量模型中的输出量 output quantity in a measurement model

简称输出量,用测量模型中输入量的值计算得到的测得值的量。

[来源:JJF 1001-2011,5.34]

3.20

相对标准不确定度 relative standard uncertainty

标准不确定度除以测得值的绝对值。

[来源:JJF 1001-2011,5.23]

3.21

包含区间 coverage interval

基于可获得的信息确定的包含被测量一组值的区间,被测量值以一定概率落在该区间内。

[来源:JJF 1001-2011,5.28]

3.22

不确定度报告 uncertainty budget

对测量不确定度的陈述,包括测量不确定度的分量及其计算和合成。

注:不确定度报告应包括测量模型、评估值、测量模型中与各个量相关联的测量不确定度、协方差、所用的概率密

度分布函数的类型、自由度、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类型和包含因子。

[来源:JJF 1001-2011,5.25]

4 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的基本程序

Page 10: 机动车检验机构检测结果不确定度 评定方法 ...cma-cma.org.cn/tuantibiaozhun/zqyjlm/20200930/jdcjy.pdf · ics 17.080 a5.3 中 国 计 量 协 会 团 体 标 准 t/cma/jd×××-20××

T/CMA/JD×××-20××

6

4.1 评定测量不确定度的一般流程。

评定测量不确定度的一般流程见图 1

分析不确定度来源和建立测量模型

评定标准不确定度u

计算合成标准不确定度 cu 或 crelu

确定扩展不确定度U 或 relU

报告测量结果

图1 评定不确定度的一般流程

4.2 不确定度的来源分析

4.2.1 由测量所得的测得值只是被测量的估计值,测量过程中的随机效应及系统效应均会导致测量不

确定度。对已认知的系统效应进行修正后的测量结果仍然只是被测量的估计值,还存在由随机效应导致

的不确定度和由于系统效应修正不完善导致的不确定度。

4.2.2 在实际测量中,测量不确定度的来源必须根据实际测量情况进行具体分析。分析时应尽量做到

不遗漏、不重复。导致测量不确定度的来源有许多,包括但不限于:

(1) 被测量的定义不完整;

(2) 复现被测量的测量方法不理想(测量方法与程序的规定不够严密,执行方法和程序上的差异);

(3) 取样的代表性不够,即被测样本不能完全代表所定义的被测量;

(4) 对测量过程受环境影响的认识不足或对环境参数的测量与控制不完善(环境条件包括道路条

件的不可控、不一致。例如道路坡度、摩擦系数等,及环境温度,湿度、大气压力等);

(5) 模拟式仪表的人员读数偏移;

(6) 测量仪器的计量特性(如最大允许误差、灵敏度、鉴别力、分辨力、死区及稳定性等)的局

限性,即导致仪器的不确定度;

(7) 测量标准或标准物质提供的标准值的不确定度;

(8) 引用的数据或其他参数的不确定度;

(9) 测量方法和测量程序的近似和假设;

(10) 在相同条件下被测量在重复观测中的变化(包括被测对象的短期不稳定,如发动机的不稳定

直接影响到车速、油耗、排放等)。

4.2.3 测量中的失误或突发因素不属于测量不确定度的来源。在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中,应剔除测得值

中的离群值(异常值)。离群值的剔除应通过对数据的是否检验后进行。

注:离群值的判断和处理方法可见GB/T 4883-2008《数据统计处理和解释 正态样本离群值的判断和处理》。

4.3 建立测量模型

Page 11: 机动车检验机构检测结果不确定度 评定方法 ...cma-cma.org.cn/tuantibiaozhun/zqyjlm/20200930/jdcjy.pdf · ics 17.080 a5.3 中 国 计 量 协 会 团 体 标 准 t/cma/jd×××-20××

T/CMA/JD×××-20××

7

4.3.1 建立满足测量不确定度评定要求的测量模型,即被测量Y 和所有各影响量 ),...,2,1( niX i 间的

具体函数关系,一般形式可写成 ),...,,( 21 nXXXfY 。式中,Y 称为被测量或输出量, iX 称为影响

量或输入量。若被测量Y 的估计值为 y ,输入量 iX 的估计值为 ix ,则有 ),...,,( 21 nxxxfy 。

4.3.2 在简单的直接测量中测量模型可能简单到公式(5)的形式(如:整备质量、外廓尺寸的检测):

21 XXY ……(5)

甚至简单到公式(6)的形式(如汽油车双怠速法 CO和 HC 检测,柴油车自由加速法烟度的检测):

XY ……(6)

建立测量模型时,对测量结果有影响的输入量都应列入到计算公式中。有些输入量虽然对测量结果

有影响,但是,由于信息量不足,不能定量地计算出它们对测量结果影响的大小,这些输入量将不会出

现在测量结果的计算公式中。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测量结果重复性引入的不确定度。有些输入量由于对测

量结果的影响很小而被忽略,所以不会出现在测量结果的计算公式中,但是必须考虑它们对测量结果不

确定度的影响。

4.3.3 输出量Y 的每个输入量 1X , 2X ,…, NX 本身可看作为被测量,也可取决于其他量,甚至包括

修正值或修正因子,从而可能导出一个十分复杂的函数关系,甚至测量函数 f 不能用显式表示出来。

4.3.4 物理量测量的测量模型一般根据物理原理确定。非物理量或在不能用物理原理确定的情况下,

测量模型也可以用实验方法确定,或仅以数值方程给出,在可能情况下,尽可能采用按长期积累的数据

建立的经验模型。用核查标准和控制图的方法表明测量过程始终处于统计控制状态时,有助于测量模型

的建立。

4.3.5 如果数据表明测量函数没有能将测量过程模型化至测量所要求的准确度,则要在测量模型中增

加附加输入量来反映对影响量的认识不足。

4.3.6 测量模型中的输入量可以是:

a) 由当前直接测量的量。这些量值及其不确定度可以由单次观测、重复观测或根据经验估计得到,

并可包含度测量仪器读数的修正值或对诸如环境温度、大气压力、湿度等影响量的修正值。

b) 由外部来源引入的量。如校准的计量标准或有证标准物质的量,以及由手册查得的参考数据等。

4.3.7 在分析测量不确定度时,测量模型中的每个输入量的不确定度均是输出量的不确定度的来源。

4.4 不确定度评定

4.4.1 概述

4.4.1.1 测量不确定度一般由若干分量组成,每个分量用概率分布的标准偏差估计值表征,称标准不

确定度。用标准不确定度表示的各分量用 iu 表示。根据对 iX 的一系列测量值 ix 得到实验标准偏差的方

法为 A类评定。根据有关信息估计的概率分布得到标准偏差估计值的方法为 B类评定。

4.4.1.2 在识别不确定度来源后,可对不确定度各个分量进行预估,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的重点应放在

识别并评定那些重要的、占支配地位的分量上。

Page 12: 机动车检验机构检测结果不确定度 评定方法 ...cma-cma.org.cn/tuantibiaozhun/zqyjlm/20200930/jdcjy.pdf · ics 17.080 a5.3 中 国 计 量 协 会 团 体 标 准 t/cma/jd×××-20××

T/CMA/JD×××-20××

8

不确定度评定类型、定义、计算方法及来源见表1。

表1 不确定度评定类型、定义、计算方法及来源

评定类型 定义 计算方法 来源

A类

用对在规定的测量条件下测量

所得量值的统计分析的方法来

对测量不确定度分量的评定

按贝塞尔公式法计算标准偏差 用于测量次数较多的检测

按极差法计算标准偏差 用于测量次数较少的检测

B类

用不同于测量不确定度 A类评

定的方法确定测量不确定度分

量的评定

按不同分布类型计算标准偏差

仪器设备的制造说明书、计量特性

(检定或校准证书提供)、技术手

册提供的参考数据等

4.4.2 [标准不确定度]A 类评定

4.4.2.1 贝塞尔公式法

若在重复条件下对被测量 x做n次独立重复测量,得到的测量结果为 ),...,2,1( nkxk ,则 x的最

佳估计值可以用n次独立测量结果的平均值来表示,按式(7)计算。

n

x

x

n

k

k 1 ……(7)

单次测量结果的标准不确定度 )( kxu 可用贝塞尔公式按式(8)计算。

1

)(

)()( 1

2

n

xx

xsxu

n

k

k

kk ……(8)

如测量仪器比较稳定,则n次重复测量得到的单次测量试验标准差 )( kxs 可以保持相当长的时间不

变,并可在之后一段时间内的同类测量中直接采用该数据。因此,若所给测量结果是 )( nmm 次重复

测量的平均值,该平均值的标准差按式(9)计算。

)1(

)()(

)( 1

2

nm

xx

m

xsxs

n

k

k

k ……(9)

4.4.2.2 极差法

Page 13: 机动车检验机构检测结果不确定度 评定方法 ...cma-cma.org.cn/tuantibiaozhun/zqyjlm/20200930/jdcjy.pdf · ics 17.080 a5.3 中 国 计 量 协 会 团 体 标 准 t/cma/jd×××-20××

T/CMA/JD×××-20××

9

在重复性条件或复现性条件下,对被测量 x做n次独立观测,n个测量结果中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之

差 R称为极差。在可以估计被测量 x接近正态分布的前提下,单次测量结果 kx 的试验标准差 )( kxs 可

按式(10)近似的评定。

C

xx

C

Rxsxu kk

minmax)()(

……(10)

式中:

R——极差;

C ——极差系数。

极差系数C 可由表2给出,其值与测量次数n有关。

表2 极差系数

n 125 3 4 5 6 7 8 9 10 15 20

C 1.13 1.69 2.06 2.33 2.53 2.70 2.85 2.97 3.08 3.47 3.73

4.4.3 [标准不确定度]B 类评定

标准不确定度的B类评定的来源为有关仪器和材料的一般知识:制造说明书;检定、校准或其他报

告提供的数据;取自手册提供的参考数据的不确定度。

4.4.3.1 信息来源于检定证书或校准证书

给出被测量的 x的扩展不确定度 )(xU 和包含因子k

根据扩展不确定度和标准不确定度的关系,被测量 x的标准不确定度按式(11)计算。

k

xUxu

)()(B ……(11)

4.4.3.2 信息来源于其他资料或手册

通常得到的信息是被测量分布的极限范围,可以知道输入量 x分布区间的半宽a,即允许误差极限

的绝对值。输入量 x的标准不确定度按式(12)计算。

k

axu )(B ……(12)

区间半宽a一般根据一下信息确定:

a) 以前测量的数据;

b) 对有关技术资料和测量一起特性的了解和经验;

c) 生产厂提供的技术说明书;

d) 校准证书、检定证书或其他文件提供的数据;

e) 手册或某些资料给出的参考数据;

f) 检定规程、校准规范或测试标准中给出的数据;

g) 其他有用的信息。

Page 14: 机动车检验机构检测结果不确定度 评定方法 ...cma-cma.org.cn/tuantibiaozhun/zqyjlm/20200930/jdcjy.pdf · ics 17.080 a5.3 中 国 计 量 协 会 团 体 标 准 t/cma/jd×××-20××

T/CMA/JD×××-20××

10

注:例如:

1 生产厂提供的测量仪器的最大允许误差 ,并经计量部门检定合格,则评定仪器的不确定度时,可能值区间

的半宽为: a ;

2 校准证书提供的校准值,给出了起扩展不确定度为U ,则区间的半宽为: Ua ;

3 由手册查出所用的参考数据,其误差限为 ,则半宽为: a ;

4 由有关资料查得某参数的最小可能值为 a 和最大可能值为 a ,最佳估计值为该区间的中点,则区间半宽度可估

计为: 2/)( aaa ;

5 当测量仪器或实物量具给出准确度等级时,可以按检定规程规定的该等级的最大允许误差得到对应区间的半宽;

6 必要时,可根据经验推断某量值不会超出的范围,或用实验方法来估计可能的区间。

对应常见的几种分布,包含因子k 的取值如表3所示。

表3 常见的两种分布包含因子k 的取值

分布类型 k

矩形分布 3

正态分布 2

4.4.4 合成标准不确定度

4.4.4.1 机动车检测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的测量模型一般为线性测量模型,函数的一般形式为:

nnn xcxcxcyxxxfy ...),...,,( 2211021 。被测量 y 的合成方差 )(c yu 可表示为式(13)。

)()(),(2)()()(1

1 1

22

1

c jiji

n

i

n

ij ji

i

n

i i

xuxuxxrx

f

x

fxu

x

fyu

……(13)

式中:

y ——被测量Y 的估计值,又称输出量的估计值。

ix ——输入量 iX 的估计值,又称输入量的估计值。

ix

f

——被测量Y 与有关的输入量 iX 之间的函数对输入量 ix 的偏导数,称灵敏系数。

注:灵敏系数通常是对测量函数f在 ii xX

处取偏导数得到,也可用 ic表示。灵敏系数是一个有符号和单位的

量值,它表明了输入量 ix的不确定度

)( ixu影响被测量估计值的不确定度 )(c yu 的灵敏程度。有些情况下,灵敏系数

难以通过函数f计算得到,可以用试验确定,即采用变化一个特定的 iX

,测量出由此引起的Y 的变化。

Page 15: 机动车检验机构检测结果不确定度 评定方法 ...cma-cma.org.cn/tuantibiaozhun/zqyjlm/20200930/jdcjy.pdf · ics 17.080 a5.3 中 国 计 量 协 会 团 体 标 准 t/cma/jd×××-20××

T/CMA/JD×××-20××

11

)( ixu ——输入量 ix 的标准不确定度。

),( ji xxr ——输入量 ix 与jx 的相关系数, ),( ji xxr )( ixu )( jxu = ),( ji xxu ,

),( ji xxu ——输入量 ix 与jx 的协方差。

公式(13)被称为不确定度传播律。

公式(13)是计算合成标准不确定度的通用公式,当输入量间相关时,需要考虑它们的协方差。

4.4.4.2 当各输入量间均不相关时,被测量的估计值y的合成标准不确定度 )(c yu 按公式(14)计算:

)()(][)( 2

1

22

1

2

c i

n

i

ii

n

i i

xucxux

fyu

……(14)

4.4.4.3 当输入量间不相关时,合成标准不确定度的计算

对于每一个输入量的标准不确定度 )( ixu ,设 )(),()( yuxux

fyu ii

i

i

为相应于 )( ixu 的输出量y的

不确定度分量。当输入量间不相关,即 ),( ji xxr =0时,公式(14)可变换为公式(15):

)()(1

2

c yuyun

i

i

……(15)

4.4.4.4 当简单直接测量,测量模型为 xy 时,应该分析和评定测量时导致测量不确定度的各分量

iu ,若相互间不相关,则合成标准不确定度按公式(16)计算:

N

i

iuyu1

2

c )( ……(16)

4.4.5 扩展不确定度

4.4.5.1 包含因子

对于机动车检测项目的大多数检测,如无特殊要求,则不需要考虑自由度及分布情况,一般取

2k 。

4.4.5.2 扩展不确定度

扩展不确定度按式(17)计算。

)(c ykuU ……(17)

式中:

U ——扩展不确定度;

k ——包含因子;

)(c yu ——合成标准不确定度。

Page 16: 机动车检验机构检测结果不确定度 评定方法 ...cma-cma.org.cn/tuantibiaozhun/zqyjlm/20200930/jdcjy.pdf · ics 17.080 a5.3 中 国 计 量 协 会 团 体 标 准 t/cma/jd×××-20××

T/CMA/JD×××-20××

12

当 2k 时,扩展不确定度:

)(2 c yuU ……(18)

被测量的最终测量结果可表示为式(19)。

UyY ……(19)

4.4.5.3 相对扩展不确定度

U 也可以相对形式表示扩展不确定度按式(20)计算。

)(crelrel ykuU ……(20)

式中:

relU ——相对扩展不确定度;

k ——包含因子;

)(crel yu ——合成相对标准不确定度。

当 2k 时,扩展不确定度:

)(2 crelrel yuU ……(21)

被测量的最终测量结果可表示为式(22)。

)1( relUyY ……(22)

4.5 测量不确定度的表示与报告

4.5.1 扩展不确定度的报告

用U 或 relU 表示扩展不确定度,扩展不确定度应报告包含因子(k为 2时可以不写)。

4.5.2 报告的形式、位数和修约

4.5.2.1 相对不确定度的表示应加下标 rel。

4.5.2.2 最后结论的合成标准不确定度或扩展不确定度(或其相对形式)有效数字最多为两位。

4.5.2.3 不确定度单独表示时,不要加“±”号。

4.5.2.4 当计算得到的 )(c yu 和U 有过多位的数字时,一般采用常规的修约规则将数据修约到需要的

有效数据,修约规则参见 GB/T 8170-2008《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将不确定度末

尾后面的数都进位而不是舍去。

4.5.2.5 通常,在相同计量单位下,被测量的估计值应修约到其末位与不确定度的末位一致。

5 机动车检测结果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

Page 17: 机动车检验机构检测结果不确定度 评定方法 ...cma-cma.org.cn/tuantibiaozhun/zqyjlm/20200930/jdcjy.pdf · ics 17.080 a5.3 中 国 计 量 协 会 团 体 标 准 t/cma/jd×××-20××

T/CMA/JD×××-20××

13

5.1 机动车检验机构应制定与检测工作特点相适应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程序,并将其用于不同类型的

检测工作。

5.2 机动车检验机构应有能力对每一项有数值要求的测量结果进行测量不确定度评定。在以下情况下

需要进行不确定度评定:

a) 当不确定度与检测结果的有效性或应用有关、或在用户有要求时、或当不确定度影响到对规范

限度的符合性时、当测试方法中有规定时,检测报告必须提供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

b) 在能力验证计划、机动车检验机构间比对、质量控制过程等活动中,应包括对测量不确定度的

评定;

c) 在进行仲裁检验时,应提供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

5.3 对于某些广泛公认的检测方法,如果该方法规定了测量不确定度主要来源的极限值和计算结果的

表示形式时,实验室只要按照该检测方法的要求操作,并出具测量结果报告,即被认为符合要求。

5.5 如果检测结果不是用数值表示或者不是建立在数值基础上(如合格/不合格,或基于视觉和触觉等

的定性检测),则不要求对不确定度进行评定,但鼓励实验室在可能的情况下了解结果的可变性。

在机动车检验过程中,对一些定性检验项目不用评定不确定度。如安全带、车门铰链等的动态检验。

5.6 对试验样品随试验时间或试验次数发生变化的试验项目,应考虑样品的稳定性。例如机动车的制

动、排放检验。

5.7 在进行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时,应考虑重复试验的独立性。

Page 18: 机动车检验机构检测结果不确定度 评定方法 ...cma-cma.org.cn/tuantibiaozhun/zqyjlm/20200930/jdcjy.pdf · ics 17.080 a5.3 中 国 计 量 协 会 团 体 标 准 t/cma/jd×××-20××

T/CMA/JD×××-20××

14

附录 A

(资料性)

外廓尺寸检测结果不确定度评定实例

L.1 概述

A.1.1 目的

评定机动车整备外廓尺寸结果的不确定度。

A.1.2 依据文件

GB 38900-2020 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项目和方法;

JJF 1749-2019 汽车外廓尺寸检测仪校准规范。

A.1.3 检测仪器

检测用仪器及其不确定度或准确度等级或最大允许误差见表 A.1

表 A.1 检测仪器信息表

检测仪器 不确定度或准确度等级或最大允许误差

汽车外廓尺寸检测仪

长度最大允许误差为±50 mm或±0.8%

宽度最大允许误差为±20 mm或±0.8%

宽度最大允许误差为±20 mm或±0.8%

在实际应用中,当被测车辆长度小于等于 6250mm时用绝对误差±50 mm,大于 6250mm时用相对

误差±0.8%,当被测车辆宽度和高度小于等于 2500mm时用绝对误差±20 mm,大于 2500mm时用相对

误差±0.8%。

A.1.4 检测程序

依据 GB 38900-2020 附录 B.3.2规定的车辆外廓尺寸测量程序,测量车辆长度、宽度和高度数值。

A.1.5 环境条件

环境温度:11.6 ℃

相对湿度:70.2%

大气压:96 kPa

A.2 测量模型

A.2.1 测量模型

长度:

%100

l

lLl ……(A.1)

Page 19: 机动车检验机构检测结果不确定度 评定方法 ...cma-cma.org.cn/tuantibiaozhun/zqyjlm/20200930/jdcjy.pdf · ics 17.080 a5.3 中 国 计 量 协 会 团 体 标 准 t/cma/jd×××-20××

T/CMA/JD×××-20××

15

式中:

L——标称车辆长度,mm

l——车辆长度实测值,mm

宽度: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A.2)

式中:

W——标称车辆宽度,mm

w——车辆宽度实测值,mm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A.3)

式中:

H——标称车辆高度,mm

h——车辆高度实测值,mm

A.2.2 灵敏系数

因车辆标称长度、宽度、高度为固定值,则:

)()( 22

1

2

c lucu l ……(A.4)

)()( 22

2

2

c wucu w ……(A.5)

)()( 22

3

2

c hucu h ……(A.6)

式中,灵敏系数:

21

l

L

lc l

……(A.7)

22w

W

wc w

……(A.8)

23h

H

hc h

……(A.9)

A.3 标准不确定度评定

A.3.1 不确定度A类评定

由测量重复性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

对长度、宽度、高度标称值分别为:6950 mm、2495 mm、3570 mm的车辆进行检测。

同一车辆同一驾驶员短时间内连续检测6次,重复性试验包含了车速及车身摆正对检测结果的影响,

测量数值见表 A.2。

表A.2 车辆外廓尺寸重复性测量数据

Page 20: 机动车检验机构检测结果不确定度 评定方法 ...cma-cma.org.cn/tuantibiaozhun/zqyjlm/20200930/jdcjy.pdf · ics 17.080 a5.3 中 国 计 量 协 会 团 体 标 准 t/cma/jd×××-20××

T/CMA/JD×××-20××

16

单位:mm

标称尺寸 测量值1 测量值2 测量值3 测量值4 测量值5 测量值6 平均值

长度 6950 6969 6987 6981 7015 6978 6997 6987.8

宽度 2495 2449 2444 2456 2442 2451 2450 2448.7

高度 3570 3597 3597 3596 3602 3600 3604 3599.3

用贝塞尔公式计算实验标准偏差,因实际使用中采用单次测量方式 ,则重复性引入的不确定度为:

长度:

mm 26.161

)(

)()( 1

2

A

n

ll

lslu

n

i

i

……(A.10)

宽度:

mm 05.51

)(

)()( 1

2

A

n

ww

wswu

n

i

i

……(A.11)

高度:

mm 20.31

)(

)()( 1

2

A

n

hh

hshu

n

i

i

……(A.12)

A.3.2 不确定度B类评定

由 JJF 1749-2019 《汽车外廓尺寸检测仪校准规范》得知,汽车外廓尺寸测量仪长度允许误差为

±0.8%或±50 mm,汽车外廓尺寸测量仪宽度和高度允许误差为±0.8%或±20 mm,根据本次评定测量结果

平均值,长度和高度测量最大允许误差采用±0.8%,宽度测量最大允许误差采用±20 mm,认为汽车外廓

尺寸测量仪误差输入量为服从均匀分布,其标准不确定度为:

mm28.323

mm8.6987%8.0)(B

lu ……(A.13)

mm55.113

mm20)(B wu ……(A.14)

mm62.163

mm3.3599%8.0)(B

hu ……(A.15)

A.3.3 不确定度汇分量总表见表 A.3

表 A.3 不确定度分量汇总表

Page 21: 机动车检验机构检测结果不确定度 评定方法 ...cma-cma.org.cn/tuantibiaozhun/zqyjlm/20200930/jdcjy.pdf · ics 17.080 a5.3 中 国 计 量 协 会 团 体 标 准 t/cma/jd×××-20××

T/CMA/JD×××-20××

17

A.4

cu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计算如下:

长 度 : 错 误 ! 未 找 到 引 用 源 。

%506.0%)452.0(%)228.0()()()( 222

B

2

Acrel luluu l ……(A.11)

宽度: %530.0%)485.0(%)213.0()()()( 222

B

2

Acrel wuwuu w ……(A.12)

高度: %473.0%)465.0(%)090.0()()()( 222

B

2

Acrel huhuu h …… (A.13)

A.5 扩展不确定度和结果表达

取包含因子k=2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则车辆外廓尺寸检测结果相对扩展不确定度:

长度: %1.12%506.02)(crelrel luU ……………………………(A.14)

宽度: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1.12%530.02)(crelrel wuU ……………………………(A.15)

高度: %0.12%473.02)(crelrel huU ……………………………(A.16)

不确定度 不确定度来源 标准不

确定度 相关系数 )(xcu

)(A lu 长度重复性引入

的标准不确定度 16.26 mm 00014.0

8.6987

695022

l1

l

L

lc

0.228%

)(B lu

外廓尺寸测量仪

测量长度引入的

标准不确定度

32.28 mm 00014.08.6987

6950221

l

L

lc l 0.452%

)(A wu

宽度重复性引入

的标准不确定度 5.05 mm 00042.0

7.2448

2495222

w

W

wc w

0.213%

)(B wu

外廓尺寸测量仪

测量宽度引入的

标准不确定度

11.55 mm 00042.07.2448

2495222

w

W

wc w 0.485%

)(A hu

高度重复性引入

的标准不确定度 3.20 mm 00028.0

3.3599

3570223

h

H

hc h

0.090%

)(B hu

外廓尺寸测量仪

测量高度引入的

标准不确定度

16.62 mm 00028.03.3599

3570223

h

H

hc h 0.465%

Page 22: 机动车检验机构检测结果不确定度 评定方法 ...cma-cma.org.cn/tuantibiaozhun/zqyjlm/20200930/jdcjy.pdf · ics 17.080 a5.3 中 国 计 量 协 会 团 体 标 准 t/cma/jd×××-20××

T/CMA/JD×××-20××

18

附录 B

(资料性)

空车质量检测结果不确定度评定实例

B.1 概述

B.1.1 目的

评定机动车空车质量检测结果的不确定度。

B.1.2 依据文件

GB 38900-2020 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项目和方法;

JJG 1014-2019 机动车检测专用轴(轮)重仪检定规程。

B.1.3 检测仪器

检测用仪器及其不确定度或准确度等级或最大允许误差见表 B.1

表 B.1 检测仪器信息表

检测仪器 不确定度或准确度等级或最大允许误差

机动车检测专用轴(轮)重仪 最大允许误差±2%

B.1.4 检测程序

依据 GB 38900-2020 附录 C.3 规定的程序检测空车质量。

B.1.5 环境条件

环境温度:11.6 ℃

相对湿度:70.2%

大气压:96 kPa

B.2 测量模型

mM ……(B.1)

式中:

M ——标称整备质量,kg

m ——空车质量实测值,kg

——空车质量绝对误差,kg

B.3 标准不确定度评定

B.3.1 不确定度的A类评定

由测量重复性引入的不确定度:

Page 23: 机动车检验机构检测结果不确定度 评定方法 ...cma-cma.org.cn/tuantibiaozhun/zqyjlm/20200930/jdcjy.pdf · ics 17.080 a5.3 中 国 计 量 协 会 团 体 标 准 t/cma/jd×××-20××

T/CMA/JD×××-20××

19

同一辆在用车连续重复测量空车质量6次,分别为2083 kg,2059 kg ,2063 kg,2052 kg,2044 kg,2064

kg,其平均值为2060.8 kg,用贝塞尔公式计算实验标准偏差,因实际使用中采用单次测量方式 ,则重

复性引入的不确定度为:

kg 2.131

)(

)()( 1

2

A

n

mm

msmu

n

i

i

……(B.2)

B.3.2 不确定度的B类评定

由 JJG 1014-2019《机动车检测用轴(轮)重仪》得知,轴轮重仪允许误差为±2%,认为轴(轮)

重仪误差输入量服从矩形分布,其标准不确定度为:

kg 8.233

%2kg8.2060)(B mu ……(B.3)

B.4 合成标准不确定度

标准不确定度 cu 计算如下:

kg3.27)8.23()2.13()()()( 222

B

2

Ac mumuu ……(B.4)

B.5 扩展不确定度和结果表达

取包含因子 2k ,则空车质量检测结果扩展不确定度:

kg5523.272)(c uU ……(B.5)

%7.22%100)(c

rel

m

uU ……(B.6)

整备质量检测结果不确定度评定方法参照本实例评定。

Page 24: 机动车检验机构检测结果不确定度 评定方法 ...cma-cma.org.cn/tuantibiaozhun/zqyjlm/20200930/jdcjy.pdf · ics 17.080 a5.3 中 国 计 量 协 会 团 体 标 准 t/cma/jd×××-20××

T/CMA/JD×××-20××

20

附录 C

(资料性)

滚筒制动台轴制动率检测结果不确定度评定实例

C.1 概述

C.1.1 目的

评定采用滚筒反力式制动检验台检验机动车轴制动率检测结果的不确定度。

C.1.2 依据文件

GB38900-2020 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项目和方法;

JJG 1014-2019 机动车检测专用轴(轮)重仪;

JJG 906-2015 滚筒反力式制动检验台。

C.1.3 检测仪器

检测用仪器及其不确定度或准确度等级或最大允许误差见表 C.1

表 C.1 检测仪器信息表

检测仪器 不确定度或准确度等级或最大允许误差

机动车检测专用轴(轮)重仪 最大允许误差±2%

滚筒反力式制动检验台 最大允许误差±3%

C.1.4 检测程序

依据 GB 38900-2020 附录 D.1.3 规定的程序,采用滚筒反力式制动检验台检测整车制动率。

C.1.5 环境条件

环境温度:11.6 ℃

相对湿度:70.2%

大气压:96 kPa

C.2 测量模型

F ……(C.1)

式中:

F ——单轴制动率实测值,%

——被测机动车单轴制动率的检测结果,%

C.3 标准不确定度评定

C.3.1 A类不确定度

Page 25: 机动车检验机构检测结果不确定度 评定方法 ...cma-cma.org.cn/tuantibiaozhun/zqyjlm/20200930/jdcjy.pdf · ics 17.080 a5.3 中 国 计 量 协 会 团 体 标 准 t/cma/jd×××-20××

T/CMA/JD×××-20××

21

由测量重复性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 Au

同一辆车连续重复测量前轴制动率,6次测量值分别为:82.3%,86.7%,79.6%,83.8%,86.9%,

78.6%,其平均值为82.99 %,用贝塞尔公式计算实验标准偏差,因实际使用中采用单次测量方式 ,则

重复性引入的不确定度为:

%5.31

)(

)()( 1

2

A

n

FF

FsFu

n

ii

……(C.2)

相对实验标准偏差为:

%22.4%100)(

)(Arel F

FsFu ……(C.3)

C.3.2 B类不确定度

C.3.2.1 由 JJG 1014《机动车检测用轴(轮)重仪》检定规程得知,最大允许误差为±2%,认为知道

轴轮重仪误差输入量服从均匀分布,其标准不确定度为:

%15.13

%2)(B1 Fu ……(C.4)

C.3.2.2 由 JJG 906《滚筒反力式制动检验台》检定规程得知,制动台最大允许误差为±3%,可以知道

滚筒式制动检验台误差输入量服从均匀分布,其标准不确定度为:

%73.13

%3)(B2 Fu ……(C.5)

C.4 合成标准不确定度

标准不确定度 cu 计算如下:

%71.4)()()()( 2

B2

2

B1

2

Acrel FuFuFuu ……(C.6)

C.5 扩展不确定度和结果表达

取包含因子 2k ,则单轴制动率检测结果相对扩展不确定度:

%5.92%71.42)(crelrel uU ……(C.9)

其他轴制动率及整车制动率检测结果不确定度评定方法参照本实例评定。

批注 [j1]: 数学模型是否合理,轴重与

制动力直接合成是否合理

Page 26: 机动车检验机构检测结果不确定度 评定方法 ...cma-cma.org.cn/tuantibiaozhun/zqyjlm/20200930/jdcjy.pdf · ics 17.080 a5.3 中 国 计 量 协 会 团 体 标 准 t/cma/jd×××-20××

T/CMA/JD×××-20××

22

附录 D

(资料性)

平板制动台轴制动率检测结果不确定度评定实例

D.1 概述

D.1.1 目的

评定采用平板式制动检验台检验轴制动率检测结果的不确定度。

D.1.2 依据文件

GB 38900-2020 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项目和方法;

JJG 1020-2017 平板式制动检验台。

D.1.3 检测仪器

检测用仪器及其不确定度或准确度等级或最大允许误差见表 D.1

表 D.1 检测仪器信息表

检测仪器 不确定度或准确度等级或最大允许误差

平板式制动检验台 制动力(加载)最大允许误差±5%

轴(轮)重(加载)最大允许误差±5%

D.1.4 检测程序

按照GB 38900-2020附录D.1.4规定的程序,采用平板式制动检验台对车辆制动率进行检测。

D.1.5 环境条件

环境温度:11.6 ℃

相对湿度:70.2%

大 气 压:96 kPa

D.2 测量模型

%100mg

F ……(D.1)

式中: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单轴制动力,N

m——轴(轮)重实测值,kg

g ——重力加速度,2m/s8.9

——制动率,%

Page 27: 机动车检验机构检测结果不确定度 评定方法 ...cma-cma.org.cn/tuantibiaozhun/zqyjlm/20200930/jdcjy.pdf · ics 17.080 a5.3 中 国 计 量 协 会 团 体 标 准 t/cma/jd×××-20××

T/CMA/JD×××-20××

23

D.2.2 不确定度传播定律和灵敏系数

)()()( 22

2

22

1

2

c mucFucu ……(D.2)

式中,灵敏系数:

mgFc

11

gm

F

mc

22

……(D.3)

D.3 标准不确定度评定

D.3.1 A类不确定度

D.3.1.1 由轴荷测量重复性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 )(A mu

同一车辆同一驾驶员短时间内连续检测 6次,包含了车辆初始速度、制动位置、踏板力等因素对检

测结果的影响。轴重 6次测量值分别为:(用制动率%计算)706 kg,701 kg,714 kg,712 kg,721 kg,

716 kg,其平均值为 711.7 kg,用贝塞尔公式计算实验标准偏差,因实际使用中采用单次测量方式 ,则

重复性引入的不确定度为:

kgn

mm

msmu

n

i

i

17.71

)(

)()( 1

2

A

……(D.4)

D.3.1.2 由制动力测量重复性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 )(A Fu

单轴制动力之和6次测量值分别为:852 daN,802 daN,811d aN,822 daN,814 daN,833 daN,其

平均值为822.3 daN(8223 N),用贝塞尔公式计算实验标准偏差,因实际使用中采用单次测量方式 ,则

重复性引入的不确定度为:

N179daN9.171

)(

)()( 1

2

1A

n

FF

FsFu

n

i

i

……(D.5)

D.3.2 B类不确定度

D.3.2.1 由 JJG 1020 -2017《平板式制动检验台》检定规程得知,平板式制动检验台轴(轮)重(加

载)测量最大允许误差为±5%,认为平板制动检验台误差输入量服从均匀分布,其标准不确定度为:

kg55.203

%57.711)(B

kgmu

……(D.6)

D.3.2.2 由 JJG 1020-2017《平板式制动检验台》检定规程得知,平板式制动检验台制动力(加载)

测量最大允许误差为±5%,认为平板制动检验台误差输入量服从均匀分布,其标准不确定度为:

Page 28: 机动车检验机构检测结果不确定度 评定方法 ...cma-cma.org.cn/tuantibiaozhun/zqyjlm/20200930/jdcjy.pdf · ics 17.080 a5.3 中 国 计 量 协 会 团 体 标 准 t/cma/jd×××-20××

T/CMA/JD×××-20××

24

N2373

%58223)(B

NFu

……(D.7)

D.3.3 不确定度分量汇总表见表 D.1

表 D.2 不确定度分量汇总表

不确定度 不确定度来源 标准不确定度 灵敏系数 )(xuc

)(A mu 质量重复性引入

的标准不确定度 7.17 kg kg/100166.0

8.97.711

8223222

gm

Fc 1.188%

)(A Fu 力值重复性引入

的标准不确定度 179 N N/100014.0

8.98223

111

mgc 2.566%

)(B mu 制动台质量引入

的标准不确定度 20.55 kg kg/100166.0

8.97.711

8223222

gm

Fc 3.404%

)(B Fu 制动台力值引入

的标准不确定度 237 N N/1000145.0

8.98223

111

mgc 3.398%

D.4 合成标准不确定度

标准不确定度uc错误!未找到引用源。计算如下: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58.5)()()()()(2

B2

2

A2

2

B1

2

A1crel mucmucFucFucu ……(D.8)

D.5 扩展不确定度和结果表达

取包含因子k=2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则平板制动台单轴制动率检测结果相对扩展不确定度: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122%58.52)(crelrel uU ……(D.9)

其他轴制动率及整车制动率检测结果不确定度评定方法参照本实例评定。

Page 29: 机动车检验机构检测结果不确定度 评定方法 ...cma-cma.org.cn/tuantibiaozhun/zqyjlm/20200930/jdcjy.pdf · ics 17.080 a5.3 中 国 计 量 协 会 团 体 标 准 t/cma/jd×××-20××

T/CMA/JD×××-20××

25

附录 E

(资料性)

前照灯远光光强检测结果不确定度评定实例

E.1 概述

E.1.1 目的

评定机动车前照灯远光光强检测结果的不确定度。

E.1.2 依据文件

GB 38900-2020 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项目和方法;

JJG 745-2016 机动车前照灯检测仪检定规程。

E.1.3 检测仪器

检测用仪器及其不确定度或准确度等级或最大允许误差见表 E.1

表 E.1 检测仪器信息表

检测仪器 不确定度或准确度等级或最大允许误差

汽车前照灯检测仪 光强最大允许误差±15%

E.1.4 检测程序

依据 GB 38900-2020 附录 E.3.1.1 规定的程序,采用自动前照灯检测仪检测车辆远光发光强度。

E.1.5 环境条件

环境温度:12.5 ℃

相对湿度:60.9%

大气压:95.6 kPa

E.2 测量模型

IY ……(E.1)

式中:

I ——前照灯检测仪远光光强实测值,cd

Y ——被测机动车前照灯远光光强的检测结果,cd

E.3 标准不确定度评定

E.3.1 标准不确定度的A类评定

测量重复性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

Page 30: 机动车检验机构检测结果不确定度 评定方法 ...cma-cma.org.cn/tuantibiaozhun/zqyjlm/20200930/jdcjy.pdf · ics 17.080 a5.3 中 国 计 量 协 会 团 体 标 准 t/cma/jd×××-20××

T/CMA/JD×××-20××

26

同一车辆同一驾驶员短时间内完成整车所有检测流程,前照灯远光光强连续检测 6 次,因此包含了

停车前后位置、地板水平度和车身摆正等因素对检测结果的影响。6 次光强示值分别为 16400 cd,17100

cd,16400 cd,15700 cd,15400 cd,16100 cd,其平均值为 16183.3 cd,用贝塞尔公式计算实验标准偏差,

因实际使用中采用单次测量方式 ,则重复性引入的不确定度为:

cd1.5981

)(

)()( 1

2

A

n

II

IsIu

n

i

i

……(E.2)

相对实验标准偏差为:

%70.3%1003.16183

1.598)()(Arel

cd

cd

I

IsIu ……(E.3)

E.3.2 标准不确定度的B类评定

由 JJG 745 -2016《机动车前照灯检测仪》检定规程得知,前照灯检测仪光强允许误差为±15%,认

为前照灯检测仪光强误差输入量服从矩形分布,其标准不确定度为:

%66.83

%15)(Brel Iu ……(E.4)

E.4 合成标准不确定度

标准不确定度 cu 计算如下:

%42.9%)66.8(%)70.3()()()( 222

Brel

2

Arelcrel IuIuYu ……(E.5)

E.5 扩展不确定度和结果表达

取包含因子 2k ,则机动车前照灯远光光强检测结果相对扩展不确定度:

%192%42.92)(crelrel YuU

……(E.6)

Page 31: 机动车检验机构检测结果不确定度 评定方法 ...cma-cma.org.cn/tuantibiaozhun/zqyjlm/20200930/jdcjy.pdf · ics 17.080 a5.3 中 国 计 量 协 会 团 体 标 准 t/cma/jd×××-20××

T/CMA/JD×××-20××

27

附录 F

(资料性)

转向轮横向侧滑量检测结果不确定度评定实例

F.1 概述

F.1.1 目的

评定转向轮横向侧滑量检测结果的不确定度。

F.1.2 依据文件

GB 38900-2020 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项目和方法;

JJG 908-2009 汽车侧滑检验台检定规程。

F.1.3 检测仪器

检测用仪器及其不确定度或准确度等级或最大允许误差见表 F.1

表 F.1 检测仪器信息表

检测仪器 不确定度或准确度等级或最大允许误差

汽车侧滑检验台 最大允许误差±0.2 m/km

F.1.4 检测程序

依据GB 38900-2020附录F.3规定的程序检测车辆转向轮横向侧滑量。

F.1.5 环境条件

环境温度:12.5 ℃

相对湿度:60.9%

大气压:95.6 kPa

F.2 测量模型

CY ……(F.1)

式中:

C ——侧滑检验台侧滑量实测值,m/km

Y ——被测机动车转向轮横向侧滑量的检测结果,m/km

F.3 标准不确定度评定

F.3.1 标准不确定度的A类评定

测量重复性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

Page 32: 机动车检验机构检测结果不确定度 评定方法 ...cma-cma.org.cn/tuantibiaozhun/zqyjlm/20200930/jdcjy.pdf · ics 17.080 a5.3 中 国 计 量 协 会 团 体 标 准 t/cma/jd×××-20××

T/CMA/JD×××-20××

28

同一车辆同一驾驶员短时间内完成整车所有检测流程,转向轴侧滑量连续检测 6 次,包含了车速及

车身摆正对检测结果的影响。6次侧滑示值分别为 0.8 m/km,1.4 m/km,1.0 m/km,0.7 m/km,1.0 m/km,

1.2 m/km,用贝塞尔公式计算实验标准偏差,因实际使用中采用单次测量方式 ,则重复性引入的不确

定度为:

m/km256.01

)(

)()( 1

2

A

n

CC

CsCu

n

i

i

……(F.2)

F.3.2 标准不确定度的B类评定

由 JJG 908-2009《汽车侧滑检验台》检定规程得知,汽车侧滑检验台最大允许误差为±0.2 m/km,

认为侧滑检验台误差输入量服从矩形分布,其标准不确定度为:

m/km115.03

m/km2.0)(B Cu ……(F.3)

F.4 合成标准不确定度

标准不确定度 cu 计算如下:

m/km281.0)m/km115.0()m/km256.0()()()( 222

B

2

Ac CuCuYu ……(F.4)

F.5 扩展不确定度和结果表达

取包含因子 2k ,则转向轴侧滑量检测结果扩展不确定度:

m/km6.02281.02)(c YuU ……(F.5)

Page 33: 机动车检验机构检测结果不确定度 评定方法 ...cma-cma.org.cn/tuantibiaozhun/zqyjlm/20200930/jdcjy.pdf · ics 17.080 a5.3 中 国 计 量 协 会 团 体 标 准 t/cma/jd×××-20××

T/CMA/JD×××-20××

29

附录 G

(资料性)

柴油车自由加速法排气烟度检测结果不确定度评定实例

G.1 概述

G.1.1 目的

评定柴油车自由加速法烟度检测结果的不确定度。

G.1.2 依据文件

GB 3847-2018 柴油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自由加速法及加载减速法);

JJG 976 透射式烟度计检定规程。

光吸收系数k应以小写字母表示,在本文件中为区分包含因子k,故以大写字母K表示。

G.1.3 检测仪器

检测用仪器及其不确定度或准确度等级或最大允许误差见表 G.1

表 G.1 检测仪器信息表

检测仪器 不确定度或准确度等级或最大允许误差

透射式烟度计 标准光通道有效长度透射比NS最大允许误差±2%

标准光通道有效长度透射比 NS值由比尔-郎伯定律(Beer-Lambert)换算为烟气的光吸收系数K 值,

单位为 m-1。

)1ln(430.0

1sN

mk ……(G.1)

光吸收系数K值与标准光通道有效长度透射比 NS值关系为非线性,为简化计算,透射式烟度计烟

度值光吸收系数K测量结果的最大允许误差按表 G.2 选择:

表 G.2 吸收系数 K 测量结果的示值误差

吸收比范围(%) 0~12.2 12.3~26.3 26.4~36.7 36.8~44.6 44.7~50.7

光吸收系数范围(m-1) 0~0.30 0.31~0.71 0.72~1.06 1.07~1.37 1.38~1.65

光吸收系数误差(m-1) ±0.05 ±0.06 ±0.07 ±0.08 ±0.09

G.1.4 检测程序

依据 GB 3847-2018 附录 A规定的程序,采用自由加速法对柴油车进行排气烟度检测。

G.1.5 环境条件

环境温度:11.3 ℃

相对湿度:71.4%

Page 34: 机动车检验机构检测结果不确定度 评定方法 ...cma-cma.org.cn/tuantibiaozhun/zqyjlm/20200930/jdcjy.pdf · ics 17.080 a5.3 中 国 计 量 协 会 团 体 标 准 t/cma/jd×××-20××

T/CMA/JD×××-20××

30

大气压:96.1 kPa

G.2 测量模型

KYK ……(G.2)

式中:

K——透射式烟度计测得自由加速烟度平均值,m-1

YK——被测机动车烟度的检测结果,m-1

G.3 标准不确定度评定

G.3.1 A类不确定度

测量重复性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 同一车辆同一驾驶员短时间内对柴油车烟度连续检测 6 次,测得柴油车烟度的光吸收系数分别为

0.06 m-1,0.04 m

-1,0.05 m-1,0.06 m

-1,0.05 m-1,0.04 m

-1,平均值为 0.050 m-1,用贝塞尔公式计算重

复性:

11

2

A m009.01

)(

)()(

n

KK

KsKu

n

i

i

……(G.3)

G.3.2 B类不确定度

由JJG 976《透射式烟度计》检定规程得知,透射式烟度计标准光通道有效长度透射比±2%,本次

测量结果平均值为0.05 m-1,此时光吸收系数最大允许误差按表G.2取±0.05 m

-1,认为透射式烟度计误差

输入量服从均匀分布,其标准不确定度为:

11

B m029.03

m05.0)(

Ku ……(G.4)

G.4 合成标准不确定度

标准不确定度 cu 计算如下:

121212

B

2

Ac m030.0)m029.0()m009.0()()()( KuKuYu K ……(G.5)

G.5 扩展不确定度和结果表达

取包含因子 2k ,则该柴油车自由加速法排气烟度值检测结果扩展不确定度:

1

c m06.02030.02)( KYuU ……(G.6)

Page 35: 机动车检验机构检测结果不确定度 评定方法 ...cma-cma.org.cn/tuantibiaozhun/zqyjlm/20200930/jdcjy.pdf · ics 17.080 a5.3 中 国 计 量 协 会 团 体 标 准 t/cma/jd×××-20××

T/CMA/JD×××-20××

31

附录 H

(资料性)

柴油车加载减速法排气烟度检测结果不确定度评定实例

H.1 概述

H.1.1 目的

评定柴油车加载减速法烟度检测结果的不确定度。

H.1.2 依据文件

GB 3847-2018 柴油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自由加速法及加载减速法);

JJG 976 透射式烟度计检定规程

烟度计光吸收系数应以小写字母k表示,本文件中为区分包含因子k,故光吸收系数以大写字母K表

示。

H.1.3 检测仪器

检测用仪器及其不确定度或准确度等级或最大允许误差见表 H.1

表 H.1 检测仪器信息表

检测仪器 不确定度或准确度等级或最大允许误差

透射式烟度计 标准光通道有效长度透射比NS最大允许误差±2%

标准光通道有效长度透射比 NS值由比尔-郎伯定律(Beer-Lambert)换算为烟气的光吸收系数K 值,

单位为 m-1。

)1ln(430.0

1sN

mk ……(H.1)

光吸收系数K值与标准光通道有效长度透射比 NS值关系为非线性,为简化计算,透射式烟度计烟

度值光吸收系数K测量结果的最大允许误差按表 H.2选择:

表 H.2 光吸收系数K 测量结果的示值误差

吸收比 NS范围(%) 0~12.2 12.3~26.3 26.4~36.7 36.8~44.6 44.7~50.7

光吸收系数 K范围(m-1) 0~0.30 0.31~0.71 0.72~1.06 1.07~1.37 1.38~1.65

光吸收系数 K误差(m-1) ±0.05 ±0.06 ±0.07 ±0.08 ±0.09

H.1.4 检测程序

依据 GB 3847-2018附录 B规定的程序,采用加载减速法对柴油车 100%VelMaxHP 车速点进行排气

烟度检测。

H.1.5 环境条件

Page 36: 机动车检验机构检测结果不确定度 评定方法 ...cma-cma.org.cn/tuantibiaozhun/zqyjlm/20200930/jdcjy.pdf · ics 17.080 a5.3 中 国 计 量 协 会 团 体 标 准 t/cma/jd×××-20××

T/CMA/JD×××-20××

32

环境温度:11.3 ℃

相对湿度:71.4%

大气压:96.1 kPa

H.2 测量模型

KY ……(H.2)

式中:

K——透射式烟度计光吸收系数实测值,m-1

Y——被测机动车烟度吸收比的检测结果,m-1

H.3 标准不确定度评定

H.3.1 A类不确定度

测量重复性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 采用加载减速法,同一车辆同一驾驶员短时间内对柴油车烟度连续检测 6次。6次烟度的光吸收系

数分别为 0.05 m-1,0.10 m

-1,0.02 m-1,0.09 m

-1,0.04 m-1,0.02 m

-1,平均值为 0.053 m-1,用贝塞尔公

式计算重复性:

034.01

)(

)()( 1

2

A

n

KK

KsKu

n

i

i

m-1

……(H.3)

H.3.2 不确定度B类评定

由JJG 976《透射式烟度计》检定规程得知,透射式烟度计标准光通道有效长度透射比±2%,本次

测量结果平均值为0.053 m-1,此时光吸收系数最大允许误差按表H.2取±0.05 m

-1,认为透射式烟度计误

差输入量服从均匀分布,其标准不确定度为:

029.03

05.0)(B Ku m-1 ……(H.4)

H.4 合成标准不确定度

标准不确定度 cu 计算如下:

1222

B

2

Ac m045.0)029.0()034.0()()()( KuKuKu ……(H.5)

H.6 扩展不确定度和结果表达

取包含因子 2k ,则该柴油车加载减速法100%VelMaxHP车速点排气烟度吸收比检测结果扩展不

确定度:

11

c m09.02m045.02)( KuU ………(H.6)

80%VelMaxHP车速点排气烟度吸收比检测结果不确定度参照本实例评定。

Page 37: 机动车检验机构检测结果不确定度 评定方法 ...cma-cma.org.cn/tuantibiaozhun/zqyjlm/20200930/jdcjy.pdf · ics 17.080 a5.3 中 国 计 量 协 会 团 体 标 准 t/cma/jd×××-20××

T/CMA/JD×××-20××

33

附录 I

(资料性)

柴油车加载减速法排气氮氧化物(NOx)检测结果不确定度评定实例

I.1 概述

I.1.1 目的

评定柴油车加载减速法氮氧化物(NOx)检测结果的不确定度。

I.1.2 依据文件

GB 3847-2018 柴油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自由加速法及加载减速法)

I.1.3 检测仪器

检测用仪器及其不确定度或准确度等级或最大允许误差见表 I.1

表 I.1 检测仪器信息表

检测仪器 不确定度或准确度等级或最大允许误差

氮氧化物(NOx)分析仪 最大允许误差±25×10-6或±4%

在实际应用中,当 NOx测量值小于等于 625×10-6时用绝对误差±25×10

-6,大于 625×10-6时用相

对误差±4%。

I.1.4 检测程序

依据 GB 3847-2018附录 B规定的程序,采用加载减速法对柴油车 80%VelMaxHP 车速点进行排气

NOx检测。

I.1.5 环境条件

环境温度:11.3 ℃

相对湿度:71.4%

大气压:96.1 kPa

I.2 测量模型

XY ……(I.1)

式中:

X——氮氧化物(NOx)实测值,×10-6

Y——被测柴油车氮氧化物(NOx)排放的检测结果,×10-6

I.3 标准不确定度评定

I.3.1 不确定度 A 类评定:

Page 38: 机动车检验机构检测结果不确定度 评定方法 ...cma-cma.org.cn/tuantibiaozhun/zqyjlm/20200930/jdcjy.pdf · ics 17.080 a5.3 中 国 计 量 协 会 团 体 标 准 t/cma/jd×××-20××

T/CMA/JD×××-20××

34

柴油车加载减速法检测氮氧化物(NOX)重复性引入的不确定度:

采用加载减速法,同一车辆同一驾驶员短时间内对柴油车 NOx 连续检测 6次。6次检测 NOx浓度分

别为 855×10-6,475×10-6,710×10-6,627×10-6,862×10-6,784×10-6。测量数据中没有异常值,平

均值 -610×719X ,用贝塞尔公式计算实验标准偏差,因实际使用中采用单次测量方式,则重复性引

入的不确定度 )(A1 Xu 为:

61

2

A 102.1491

)XX(

)()(

nXsXu

n

i

i

……(I.2)

式中: iX 为第i次测量的NOx的浓度值

I.3.2 不确定度 B 类评定:

I.3.2.1 氮氧化物分析仪准确度引入的不确定度:

本次评定的测量平均值大于625×10-6,氮氧化物分析仪最大允许误差按表I.1取相对误差±4%,误差

输入量服从矩形分布,则相应的不确定度分量为:

666

Brel 106.163

1076.28

3

%410719)(

xNOu ……(I.3)

I.4 合成标准不确定度

标准不确定度 %100

g

gGG 计算如下:

626262

B

2

Ac 10150)106.16()102.149()()()( xNOuXuYu ……(I.4)

I.5 扩展不确定度和结果表达

取包含因子 2k ,则柴油车加载减速法氮氧化物(NOX)检测结果扩展不确定度:

6103002)( YuU c ……(I.5)

Page 39: 机动车检验机构检测结果不确定度 评定方法 ...cma-cma.org.cn/tuantibiaozhun/zqyjlm/20200930/jdcjy.pdf · ics 17.080 a5.3 中 国 计 量 协 会 团 体 标 准 t/cma/jd×××-20××

T/CMA/JD×××-20××

35

附录 J

(资料性)

柴油车加载减速法轮边功率检测结果不确定度评定实例

J.1 概述

J.1.1 目的

评定柴油车加载减速法轮边功率检测结果的不确定度。

J.1.2 依据文件

GB 3847-2018 柴油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自由加速法及加载减速法)

JJF 1221-2009 汽车排气污染物检测用底盘测功机校准规范

J.1.3 检测仪器

检测用仪器及其不确定度或准确度等级或最大允许误差见表 J.1

表 J.1 检测仪器信息表

检测仪器 不确定度或准确度等级或最大允许误差

汽车排气污染物检测用底盘测功机 扭力最大允许误差±1%

速度最大允许误差±0.5%

J.1.4 检测程序

依据 GB 3847-2018附录 B规定的加载减速法程序对柴油车轮边功率进行检测。

J.1.5 环境条件

环境温度:11.1 ℃

相对湿度:71.9%

大气压:96.0 kPa

J.2 测量模型

J.2.1 测量模型

PY ……(J.1)

式中:

P ——底盘测功机轮边功率实测值,kW

Y ——被测机动车轮边功率的检测结果,kW

J.3 标准不确定度评定

J.3.1 不确定度A类评定

Page 40: 机动车检验机构检测结果不确定度 评定方法 ...cma-cma.org.cn/tuantibiaozhun/zqyjlm/20200930/jdcjy.pdf · ics 17.080 a5.3 中 国 计 量 协 会 团 体 标 准 t/cma/jd×××-20××

T/CMA/JD×××-20××

36

由测量重复性引入的不确定度: 采用加载减速法,同一车辆同一驾驶员短时间内对柴油车轮边功率连续检测 6次,6次最大轮边功

率分别为 223.7 kW,203.3 kW,209.2 kW,224.4 kW,217.1 kW,240.5 kW,其平均值为 219.7 kW,用

贝塞尔公式计算实验标准偏差,因实际使用中采用单次测量方式 ,则重复性引入的不确定度为:

kW1.131

)(

)( 1

2

n

PP

Ps

n

i

i

……(J.2)

相对实验标准偏差为:

%96.5kW7.219

kW1.13)()()( ArelArel

P

PsPsPu ……(J.3)

J.3.2 不确定度B类评定

J.3.2.1 轮边功率有底盘测功机扭力(F)及速度(v)合成。

J.3.2.1.1 底盘测功机扭力(F)引入的不确定度

由 JJF 1221-2009《汽车排气污染物检测用底盘测功机》校准规范得知,汽车排气污染物检测用底

盘测功机扭力最大允许误差为±1.0%,认为扭力误差输入量服从矩形分布,其标准不确定度为:

%58.03

%1)(Brel Fu ……(J.4)

J.3.2.1.2 汽车排气污染物检测用底盘测功机速度(v)引入的不确定度

由 JJF 1221-2009《汽车排气污染物检测用底盘测功机》校准规范得知,汽车排气污染物检测用底

盘测功机速度最大允许误差为±0.5%,认为速度误差输入量服从矩形分布,其标准不确定度为:

%29.03

%5.0)(Brel vu ……(J.5)

J.4 合成标准不确定度

标准不确定度 cu 计算如下:

%0.6%)29.0(%)58.0(%)96.5()()()()( 2222

Brel

2

Brel

2

Arelcrel vuFuPuYu ……(J.6)

J.5 扩展不确定度和结果表达

取包含因子 2k ,则柴油车加载减速法最大轮边功率检测结果相对扩展不确定度:

%122)(crelrel PuU ……(J.7)

Page 41: 机动车检验机构检测结果不确定度 评定方法 ...cma-cma.org.cn/tuantibiaozhun/zqyjlm/20200930/jdcjy.pdf · ics 17.080 a5.3 中 国 计 量 协 会 团 体 标 准 t/cma/jd×××-20××

T/CMA/JD×××-20××

37

附录 K

(资料性)

汽油车双怠速法一氧化碳(CO)排放检测结果不确定度评定实例

K.1 概述

K.1.1 目的

评定汽油车双怠速法一氧化碳(CO)排放检测结果的不确定度。

K.1.2 依据文件

GB 18285-2018 汽油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双怠速法及简易工况法);

JJG 688-2017 汽车排放气体测试仪检定规程;

K.1.3 检测仪器

检测用仪器及其不确定度或准确度等级或最大允许误差见表 K.1

表 K.1 检测仪器信息表

检测仪器 不确定度或准确度等级或最大允许误差

汽车排放气体测试仪(00级) CO最大允许误差±0.02×10-2或±3%

在实际应用中,当 CO 测量值小于 0.67×10-2时用绝对误差±0.02×10

-2,大于等于 0.67×10-2时用

相对误差±3%。

K.1.4 检测程序

依据GB 18285-2018附录A规定的程序,采用双怠速法对汽油车进行排气污染物检测。

注:在本附录中,以体积分数×10-2表示的绝对值,以%为单位表示相对误差,以示区别。

K.1.5 环境条件

环境温度:12.5 ℃

相对湿度:68.3%

大气压:97.1 kPa

K.2 测量模型

CY ……(K.1)

式中:

C——汽车排放气体测试仪一氧化碳(CO)实测值,×10-2

Y——被测机动车一氧化碳(CO)排放的检测结果,×10-2

K.3 标准不确定度评定

Page 42: 机动车检验机构检测结果不确定度 评定方法 ...cma-cma.org.cn/tuantibiaozhun/zqyjlm/20200930/jdcjy.pdf · ics 17.080 a5.3 中 国 计 量 协 会 团 体 标 准 t/cma/jd×××-20××

T/CMA/JD×××-20××

38

K.3.1 标准不确定度的 A 类评定:

由汽油车双怠速法检测测量重复性引入的不确定度: 同一辆汽油车连续重复检测怠速CO浓度6次,分别为0.6×10

-2,0.4×10-2,0.6×10

-2,0.5×10-2,0.4×10

-2,

0.5×10-2,其平均值 2105.0 C ,用贝塞尔公式计算重复性

21

2

A 1009.01

)CC(

)()(

nCsCu

n

i

i

…………………………………(K.2)

K.3.2 标准不确定度的 B 类评定:

本次评定测量平均值小于 0.67×10-2,按表 K.1 汽车排放气体测试仪 CO 测量最大允许误差取

±0.02×10-2,认为汽车排放气体测试仪误差输入量服从矩形分布,则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为:

22

B 10012.03

1002.0)(

Cu ……(K.3)

K.4 合成标准不确定度

222222

B

2

Ac 10091.0)10012.0()1009.0()()()( CuCuYu ……(K.4)

K.5 扩展不确定度和结果表达

取包含因子 2k ,则汽油车双怠速法一氧化碳(CO)怠速排放检测结果扩展不确定度:

22

c 1019.0210091.02)( YuU ……(K.5)

汽油车双怠速法一氧化碳(CO)高怠速排放结果不确定度可参照本实例评定。

Page 43: 机动车检验机构检测结果不确定度 评定方法 ...cma-cma.org.cn/tuantibiaozhun/zqyjlm/20200930/jdcjy.pdf · ics 17.080 a5.3 中 国 计 量 协 会 团 体 标 准 t/cma/jd×××-20××

T/CMA/JD×××-20××

39

附录 L

(资料性)

汽油车双怠速法碳氢化合物(HC)排放检测结果不确定度评定实例

L.1 概述

L.1.1 目的

评定汽油车双怠速法碳氢化合物(HC)排放检测结果的不确定度。

L.1.2 依据文件

GB 18285-2018 汽油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双怠速法及简易工况法);

JJG 688-2017 汽车排放气体测试仪检定规程。

L.1.3 检测仪器

检测用仪器及其不确定度或准确度等级或最大允许误差见表 L.1

表 L.1 检测仪器信息表

检测仪器 不确定度或准确度等级或最大允许误差

汽车排放气体测试仪(00级) HC最大允许误差±4×10-6或±3%

在实际应用中,当 HC 测量值小于 133×10-6时用绝对误差±4×10

-6,大于等于 133×10-6时用相对

误差±3%。

L.1.4 检测程序

依据GB 18285-2018附录A规定的程序,采用双怠速法对汽油车进行排气污染物检测。

注:在本附录中,以体积分数×10-6表示的绝对值,以%为单位表示相对误差,以示区别。

L.1.5 环境条件

环境温度:12.5 ℃

相对湿度:68.3%

大气压:97.1 kPa

L.2 测量模型

CY ……(L.1)

式中:

C——汽车排放气体测试仪碳氢化合物(HC)实测值,×10-6

Y——被测机动车碳氢化合物(HC)排放的检测结果,×10-6

L.3 标准不确定度评定

L.3.1 标准不确定度的A类评定

Page 44: 机动车检验机构检测结果不确定度 评定方法 ...cma-cma.org.cn/tuantibiaozhun/zqyjlm/20200930/jdcjy.pdf · ics 17.080 a5.3 中 国 计 量 协 会 团 体 标 准 t/cma/jd×××-20××

T/CMA/JD×××-20××

40

由汽油车双怠速法检测测量重复性引入的不确定度: 同一辆汽油车采用双怠速法连续重复检测怠速碳氢化合物(HC)浓度6次,分别为120×10

-6,80

×10-6,95×10

-6,93×10-6,95×10

-6,110×10-6,其平均值 6108.98 C ,用贝塞尔公式计算实验

标准偏差,因实际使用中采用单次测量方式 ,则重复性引入的不确定度为:

61

2

A 101.141

)CC(

)()(

nCsCu

n

i

i

……(L.2)

L.3.2 标准不确定度的 B 类评定:汽车排放气体测试仪仪器准确度引入的不确定度

本次评定测量平均值小于 133×10-6,按表 L.1汽车排放气体测试仪HC测量最大允许误差取±4×10

-6,

认为汽车排放气体测试仪误差输入量服从矩形分布,则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为:

66

B 103.23

104)(

Cu ……(L.3)

L.4 合成标准不确定度

626262

B

2

Ac 103.14)1031.2()101.14()()()( CuCuYu

……(L.4)

L.5 扩展不确定度和结果表达

取包含因子 2k ,则汽油车双怠速法碳氢化合物(HC)怠速排放检测结果扩展不确定度:

66

c 10292103.142)( YuU ……(L.5)

汽油车双怠速法碳氢化合物(HC)高怠速排放结果不确定度可参照本实例评定。

Page 45: 机动车检验机构检测结果不确定度 评定方法 ...cma-cma.org.cn/tuantibiaozhun/zqyjlm/20200930/jdcjy.pdf · ics 17.080 a5.3 中 国 计 量 协 会 团 体 标 准 t/cma/jd×××-20××

T/CMA/JD×××-20××

41

附录 M

(资料性)

汽油车稳态工况法一氧化碳(CO)排放检测结果不确定度评定实例

M.1 概述

M.1.1 目的

评定汽油车稳态工况法一氧化碳(CO)排放检测结果的不确定度。

M.1.2 依据文件

GB 18285-2018 汽油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双怠速法及简易工况法);

JJG 688-2017 汽车排放气体测试仪检定规程。

M.1.3 检测仪器

检测用仪器及其不确定度或准确度等级或最大允许误差见表M.1

表 M.1 检测仪器信息表

检测仪器 不确定度或准确度等级或最大允许误差

汽车排放气体测试仪(00级) CO最大允许误差±0.02×10-2或±3%

在实际应用中,当 CO 测量值小于 0.67×10-2时用绝对误差±0.02×10

-2,大于等于 0.67×10-2时用

相对误差±3%。

M.1.4 检测程序

依据GB 18285-2018附录B规定的程序,采用稳态工况法法对汽油车进行排气污染物检测。

注:在本附录中,以体积分数×10-6表示的绝对值,以%为单位表示相对误差,以示区别。

M.1.5 环境条件

环境温度:19.9 ℃

相对湿度:37.1%

大气压:97.5 kPa

M.2 测量模型

CY ……(M.1)

式中:

C——汽车排放气体测试仪一氧化碳(CO)实测值,×10-2

Y——被测机动车一氧化碳(CO)排放的检测结果,×10-2

M.3 标准不确定度评定

M.3.1 标准不确定度的 A 类评定:

Page 46: 机动车检验机构检测结果不确定度 评定方法 ...cma-cma.org.cn/tuantibiaozhun/zqyjlm/20200930/jdcjy.pdf · ics 17.080 a5.3 中 国 计 量 协 会 团 体 标 准 t/cma/jd×××-20××

T/CMA/JD×××-20××

42

由汽油车稳态工况法检测测量重复性引入的不确定度: 同一辆汽油车连续重复检测ASM5025工况一氧化碳(CO)浓度6次,分别为0.02×10

-2,0.02×10-2,

0.02×10-2,0.01×10

-2,0.02×10-2,0.02×10

-2,其平均值 21002.0 C ,用贝塞尔公式计算实验标准偏

差,因实际使用中采用单次测量方式 ,则重复性引入的不确定度为:

21

2

A 10004.01

)CC(

)()(

nCsCu

n

i

i

……(M.2)

M.3.2 标准不确定度的 B 类评定:汽车排放气体测试仪仪器准确度引入的不确定度

本次评定测量平均值小于 0.67×10-2,按表 M.1 汽车排放气体测试仪 CO 测量最大允许误差取

±0.02×10-2,认为汽车排放气体测试仪误差输入量服从矩形分布,则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为:

22

B 10012.03

1002.0)(

Cu ……(M.3)

M.4 合成标准不确定度

222222

B

2

Ac 10013.0)10012.0()10004.0()()()( CuCuYu ……(M.4)

M.5 扩展不确定度和结果表达

取包含因子 2k ,则汽油车稳态工况法一氧化碳(CO)ASM5025工况排放检测结果扩展不确定

度:

22

c 1003.0210013.02)( YuU

……(M.5)

汽油车稳态工况法一氧化碳(CO)ASM2540工况排放结果不确定度可参照本实例评定。

Page 47: 机动车检验机构检测结果不确定度 评定方法 ...cma-cma.org.cn/tuantibiaozhun/zqyjlm/20200930/jdcjy.pdf · ics 17.080 a5.3 中 国 计 量 协 会 团 体 标 准 t/cma/jd×××-20××

T/CMA/JD×××-20××

43

附录 N

(资料性)

汽油车稳态工况法碳氢化合物(HC)排放检测结果不确定度评定实例

N.1 概述

N.1.1 目的

评定汽油车稳态工况法碳氢化合物(HC)排放检测结果的不确定度。

N.1.2 依据文件

GB 18285-2018 汽油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双怠速法及简易工况法);

JJG 688-2017 汽车排放气体测试仪检定规程。

N.1.3 检测仪器

检测用仪器及其不确定度或准确度等级或最大允许误差见表 N.1

表 N.1 检测仪器信息表

检测仪器 不确定度或准确度等级或最大允许误差

汽车排放气体测试仪(00级) HC最大允许误差±4×10-6或±3%

在实际应用中,当 HC 测量值小于 133×10-6时用绝对误差±4×10

-6,大于等于 133×10-6时用相对

误差±3%。

N.1.4 检测程序

依据GB 18285-2018附录B规定的程序,采用稳态工况法法对汽油车进行排气污染物检测。

注:在本附录中,以体积分数×10-6表示绝对值,以%为单位表示相对误差,以示区别。

N.1.5 环境条件

环境温度:19.9℃

相对湿度:37.1%

大气压:97.5 kPa

N.2 测量模型

CY ……(N.1)

式中:

C——汽车排放气体测试仪碳氢化合物(HC)实测值,×10-6

Y——被测机动车碳氢化合物(HC)排放的检测结果,×10-6

N.3 标准不确定度评定

N.3.1 标准不确定度的 A 类评定:

Page 48: 机动车检验机构检测结果不确定度 评定方法 ...cma-cma.org.cn/tuantibiaozhun/zqyjlm/20200930/jdcjy.pdf · ics 17.080 a5.3 中 国 计 量 协 会 团 体 标 准 t/cma/jd×××-20××

T/CMA/JD×××-20××

44

由车辆稳态工况法测量重复性引入的不确定度: 同一辆汽油车采用稳态工况法连续重复检测ASM5025工况碳氢化合物(HC)浓度6次,分别为1×

10-6,1×10

-6,2×10-6,3×10

-6,2×10-6,2×10

-6,其平均值 61083.1 C ,用贝塞尔公式计算实验

标准偏差,因实际使用中采用单次测量方式 ,则重复性引入的不确定度为:

61

2

A 10753.01

)CC(

)()(

nCsCu

n

i

i

……(N.2)

N.3.2 标准不确定度的 B 类评定:汽车排放气体测试仪仪器准确度引入的不确定度

本次评定测量平均值小于 133×10-6,按表N.1汽车排放气体测试仪HC测量最大允许误差取±4×10

-6,

认为汽车排放气体测试仪误差输入量服从矩形分布,则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为:

66

B 1031.23

104)(

Cu ……(N.3)

N.4 合成标准不确定度

626262

B

2

Ac 1043.2)1031.2()10753.0()()()( CuCuYu ……(N.4)

N.5 扩展不确定度和结果表达

取包含因子 2k ,则汽油车稳态工况法碳氢化合物(HC)ASM5025工况排放检测结果扩展不确

定度:

(绝对量)66

c 10521043.22)( YuU ……(N.5)

汽油车稳态工况法碳氢化合物(HC)ASM2540工况排放结果不确定度可参照本实例评定。

Page 49: 机动车检验机构检测结果不确定度 评定方法 ...cma-cma.org.cn/tuantibiaozhun/zqyjlm/20200930/jdcjy.pdf · ics 17.080 a5.3 中 国 计 量 协 会 团 体 标 准 t/cma/jd×××-20××

T/CMA/JD×××-20××

45

附录 O

(资料性)

汽油车稳态工况法一氧化氮(NO)排放检测结果不确定度评定实例

O.1 概述

O.1.1 目的

评定汽油车稳态工况法一氧化氮(NO)排放检测结果的不确定度。

O.1.2 依据文件

GB 18285-2018 汽油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双怠速法及简易工况法);

JJG 688-2017 汽车排放气体测试仪检定规程。

O.1.3 检测仪器

检测用仪器及其不确定度或准确度等级或最大允许误差见表 O.1

表 O.1 检测仪器信息表

检测仪器 不确定度或准确度等级或最大允许误差

汽车排放气体测试仪(00级) NO最大允许误差±25×10-6或±4%

在实际应用中,当 NO 测量值小于 625×10-6时用绝对误差±25×10

-6,大于等于 625×10-6时用相

对误差±4%。

O.1.4 检测程序

依据GB 18285-2018附录B规定的程序,采用稳态工况法法对汽油车进行排气污染物检测。

注:在本附录中,以体积分数×10-6表示绝对值,以%为单位表示相对误差,以示区别。

O.1.5 环境条件

环境温度:19.9 ℃

相对湿度:37.1%

大气压:97.5 kPa

O.2 测量模型

CY ……(O.1)

式中:

C——汽车排放气体测试仪一氧化氮(NO)实测值,×10-6

Y——被测机动车一氧化氮(NO)排放的检测结果,×10-6

O.3 标准不确定度评定

O.3.1 标准不确定度的 A 类评定:

Page 50: 机动车检验机构检测结果不确定度 评定方法 ...cma-cma.org.cn/tuantibiaozhun/zqyjlm/20200930/jdcjy.pdf · ics 17.080 a5.3 中 国 计 量 协 会 团 体 标 准 t/cma/jd×××-20××

T/CMA/JD×××-20××

46

由汽油车稳态工况法测量重复性引入的不确定度:

同一辆汽油车连续重复检测ASM5025工况一氧化氮(NO)浓度6次,分别为1×10-6,3×10

-6,2×10-6,

3×10-6,2×10

-6,2×10-6,其平均值 21017.2 C ,用贝塞尔公式计算实验标准偏差,因实际使用中采

用单次测量方式 ,则重复性引入的不确定度为:

61

2

A 1076.01

)CC(

)()(

nCsCu

n

i

i

……(O.2)

O.3.2 标准不确定度的 B 类评定:汽车排放气体测试仪仪器准确度引入的不确定度

本次评定测量平均值小于 625×10-6,按表 O.1 汽车排放气体测试仪 NO 测量最大允许误差取

±25×10-6,认为汽车排放气体测试仪误差输入量服从矩形分布,则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为:

66

B 1043.143

1025)(

Cu ……(O.3)

O.4 合成标准不确定度

226262

B

2

Ac 1045.14)1043.14()1076.0()()()( CuCuYu ……(O.4)

O.5 扩展不确定度和结果表达

取包含因子 2k ,则汽油车稳态工况法一氧化氮(NO)ASM5025工况排放检测结果扩展不确定

度:

66

c 102921045.142)( YuU ……(O.5)

汽油车稳态工况法一氧化氮(NO)ASM2540工况排放结果不确定度可参照本实例评定。

Page 51: 机动车检验机构检测结果不确定度 评定方法 ...cma-cma.org.cn/tuantibiaozhun/zqyjlm/20200930/jdcjy.pdf · ics 17.080 a5.3 中 国 计 量 协 会 团 体 标 准 t/cma/jd×××-20××

T/CMA/JD×××-20××

47

附录 P

(资料性)

简易瞬态工况法一氧化碳(CO)排放检测结果不确定度评定实例

P.1 概述

P.1.1 目的

评定汽油车简易瞬态工况法一氧化碳(CO)排放检测结果的不确定度。

P.1.2 依据文件

GB 18285-2018 汽油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双怠速法及简易工况法)

JJF 1221-2009 汽车排气污染物检测用底盘测功机校准规范

JJF 1385-2012 汽油车简易瞬态工况法用流量分析仪校准规范

JJG 688-2017 汽车排放气体测试仪检定规程

P.1.3 检测仪器

检测用仪器及其不确定度或准确度等级或最大允许误差见表 P.1

表 P.1 检测仪器信息表

检测仪器 不确定度或准确度等级或最大允许误差

汽车排气污染物检测用底盘测功机 速度最大允许误差±0.5%

汽油车简易瞬态工况法用流量分析仪 流量最大允许误差±10%

稀释氧最大允许误差为±5%,

汽车排放气体测试仪

CO最大允许误差±3%

CO2最大允许误差±3%

O2最大允许误差±5%

P.1.4 检测程序

按照GB 18285-2018附录D规定的简易瞬态工况法程序,检测汽油车排放污染物。

P.1.5 环境条件

环境温度:12.5 ℃

相对湿度:59.8%

大气压:101.0 kPa

P.2 测量模型

XY ………(P.1)

式中:

X——汽油车简易瞬态工况法检测装置一氧化碳(CO)实测值,g/km

Page 52: 机动车检验机构检测结果不确定度 评定方法 ...cma-cma.org.cn/tuantibiaozhun/zqyjlm/20200930/jdcjy.pdf · ics 17.080 a5.3 中 国 计 量 协 会 团 体 标 准 t/cma/jd×××-20××

T/CMA/JD×××-20××

48

Y——被测机动车一氧化碳(CO)排放的检测结果,g/km

依据GB 18285-2018附录D中各项公式:

)车辆当量行驶距离(

)单位时间排放质量()比排放量(

km/s

g/sg/km

……(P.2)

排气流量密度浓度)单位时间排放质量( g/s ……(P.3)

稀释比稀释排气流量排气流量

……(P.4)

浓度原始排气中浓度环境中

浓度稀释排气中浓度环境中稀释比

22

22

O-O

O-O ……(P.5)

DFiRiC )()( COCO ……(P.6)

测2修2 COCO CCDF ……(P.7)

10088.1/修2CO XaXC ……(P.8)

测测2测2 COCOCO / CCCX ……(P.9)

合并上述公式P.2-P.9得到:

测测测

测测测

比排放量2

22

22

CO

COCOCO

COCOCO

CO

100/88.1

/

)(C

CCCa

CCC

iR

车速浓度原始排气中浓度环境中

浓度稀释排气中浓度环境中稀释排气流量密度

22

22

O-O

O-O ……(P.10)

式中各符号信息见表 P.2

Page 53: 机动车检验机构检测结果不确定度 评定方法 ...cma-cma.org.cn/tuantibiaozhun/zqyjlm/20200930/jdcjy.pdf · ics 17.080 a5.3 中 国 计 量 协 会 团 体 标 准 t/cma/jd×××-20××

T/CMA/JD×××-20××

49

表 P.2 公式符号信息表

符号 定义 单位 测量设备

RCO(i) 第i秒CO测量浓度 % 汽车排放气体测试仪

CCO2测 CO2排放浓度测量值 % 汽车排放气体测试仪

CCO测 CO排放浓度测量值 % 汽车排放气体测试仪

a 燃料计算系数 ----- 汽油:4.644

压缩天然气:6.64

液化石油气:5.39

密度 密度 kg/m 常数

稀释排气流量 稀释排气流量 L/s 汽油车简易瞬态工况法用流量分析仪

原始排气中O2浓度 原始排气中O2浓度 % 汽车排放气体测试仪

环境中O2浓度

稀释排气中O2浓度

环境中O2浓度

稀释排气中O2浓度

%

%

汽油车简易瞬态工况法用流量分析仪稀释

氧传感器

车速 车速 km/h 汽车排气污染物检测用底盘测功机

X ----- ----- 过程量

DF 稀释系数 ----- 过程量

CCO(i) CO排放平均浓度 10-6 过程量

基于简易瞬态工况法检测过程测量模型复杂,影响检测结果不确定度因素多,为便于机动车检验机

构对检测结果进行不确定度评定,本实例中简化简易瞬态工况法测量模型为公式P.10。

P.3 不确定度传播定律和灵敏系数

27

2

6

2

5

2

24

2

23

2

2

2

1

2

c

)()()()(

)()()()(

aucqucvucOuc

COucCOucXucYu

……(P.11)

式中,灵敏系数:

11 c , 12 c , 13 c , 14 c , 15 c , 16 c , 17 c ……(P.12)

P.4 标准不确定度评定

P.4.1 不确定度 A 类评定:

汽油车简易瞬态工况法检测 CO重复性引入的不确定度:

同一辆汽油车采用简易瞬态工况法连续重复检测CO数值8次,分别为2.1 g/km,3.3 g/km,2.0 g/km,

2.5 g/km,3.5 g/km,2.9 g/km,平均值为:2.72 g/km,用贝塞尔公式计算实验标准偏差,因实际使用中

采用单次测量方式 ,则重复性引入的不确定度为:

g/km621.01

)XX(

)()( 1

2

A

nXsXu

n

i

i

……(P.13)

%8.222.72g/km

g/km621.0

X

)()(Arel

XsXu ……(P.14)

Page 54: 机动车检验机构检测结果不确定度 评定方法 ...cma-cma.org.cn/tuantibiaozhun/zqyjlm/20200930/jdcjy.pdf · ics 17.080 a5.3 中 国 计 量 协 会 团 体 标 准 t/cma/jd×××-20××

T/CMA/JD×××-20××

50

P.4.2 不确定度 B 类评定:

P.4.2.1 汽车排放气体测试仪准确度引入的不确定度

P.4.2.1.1 汽车排放气体测试仪 CO 引入的不确定度

由JJG 688-2017《汽车排放气体测试仪》检定规程得知,汽车排放气体测试仪CO最大允许误差为±3%

(相对),认为汽车排放气体测试仪误差输入量为均匀分布,则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为:

%73.13

%3)( COBrel Cu ……(P.15)

P.4.2.1.2 汽车排放气体测试仪 CO2引入的不确定度

由JJG 688 《汽车排放气体测试仪》检定规程得知,汽车排放气体测试仪CO2最大允许误差为±3%

(相对),认为汽车排放气体测试仪误差输入量为均匀分布,则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为:

%73.13

%3)( CO2Brel Cu ……(P.16)

P.4.2.1.3 汽车排放气体测试仪 O2 引入的不确定度

由JJG 688 《汽车排放气体测试仪》检定规程得知,汽车排放气体测试仪O2最大允许误差为±5%(相

对),认为汽车排放气体测试仪误差输入量为均匀分布,则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为:

%89.23

%5)( O2Brel Cu ……(P.17)

P.4.2.2 汽车排气污染物检测用底盘测功机引入的不确定度

汽车排气污染物检测用底盘测功机速度最大允许误差为±0.5%,认为速度的误差输入量为均匀分

布,因此速度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为:

%289.03

%5.0)(Brel vu ……(P.18)

P.4.2.3 汽油车简易瞬态工况法用流量分析仪引入的不确定度

P.4.2.3.1 汽油车简易瞬态工况法用流量分析仪流量引入的不确定度

汽油车简易瞬态工况法用流量分析仪流量最大允许误差为±10%,认为流量的误差输入量为均匀分

布,因此流量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为:

%77.53

%10)(Brel qu ……(P.19)

P.4.2.3.2 汽油车简易瞬态工况法用流量分析仪稀释氧引入的不确定度

汽油车简易瞬态工况法用流量分析仪稀释氧最大允许误差为±5%,认为稀释氧的误差输入量为均匀

分布,因此其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为:

Page 55: 机动车检验机构检测结果不确定度 评定方法 ...cma-cma.org.cn/tuantibiaozhun/zqyjlm/20200930/jdcjy.pdf · ics 17.080 a5.3 中 国 计 量 协 会 团 体 标 准 t/cma/jd×××-20××

T/CMA/JD×××-20××

51

%89.23

%5)(Brel au ……(P.20)

P.4.3 不确定度分量汇总表见表 P.3

表 P.3 不确定度分量汇总表

不确定度 不确定度来源 标准不确定度 灵敏系数 )(xuc

)(A Xu 重复性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 22.8% 1 22.8%

)(2

Brel COu 排放气体测试仪 CO引入的标

准不确定度 1.73% 1 1.73%

)( 2

2

Brel COu 排放气体测试仪 CO2引入的标

准不确定度 1.73% 1 1.73%

)( 2

2

Brel Ou

排放气体测试仪 O2引入的标

准不确定度 2.89% 1 2.89%

)(2

Brel vu

排气污染物检测用底盘测功

机速度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 0.289% 1 0.289%

)(2

Brel qu

流量分析仪流量引入的标准

不确定度 5.77% 1 5.77%

)(2

Brel au

流量分析仪稀释氧引入的标

准不确定度 2.89% 1 2.89%

P.5 合成标准不确定度

由标准器引入的不确定度B类分量为:

%5.7

%89.2%77.5%289.0%89.2%73.1%73.1

)()()()()()(

)(

222222

2

Brel

2

Brel

2

Brel2

2

Brel2

2

Brel

2

Brel

Brel

auquvuOuCOuCOu

Xu

……(P.21)

标准不确定度 cu 计算如下:

%0.24)()()( 2

Brel

2

Arelcrel XuXuYu ……(P.22)

P.6 扩展不确定度和结果表达

取包含因子k=2,则汽油车简易瞬态工况法一氧化碳(CO)排放检测结果扩展不确定度:

%482)(crelrel YuU ……(P.23)

g/km3.1)(rel XYuU c ……(P.24)

Page 56: 机动车检验机构检测结果不确定度 评定方法 ...cma-cma.org.cn/tuantibiaozhun/zqyjlm/20200930/jdcjy.pdf · ics 17.080 a5.3 中 国 计 量 协 会 团 体 标 准 t/cma/jd×××-20××

T/CMA/JD×××-20××

52

附录 Q

(资料性)

简易瞬态工况法碳氢化合物(HC)排放检测结果不确定度评定实例

Q.1 概述

Q.1.1 目的

评定汽油车简易瞬态工况法碳氢化合物(HC)排放检测结果的不确定度。

Q.1.2 依据文件

GB 18285-2018 汽油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双怠速法及简易工况法)

JJF 1221-2009 汽车排气污染物检测用底盘测功机校准规范

JJF 1385-2012 汽油车简易瞬态工况法用流量分析仪校准规范

JJG 688-2017 汽车排放气体测试仪检定规程

Q.1.3 检测仪器

检测用仪器及其不确定度或准确度等级或最大允许误差见表 Q.1

表 Q.1 检测仪器信息表

检测仪器 不确定度或准确度等级或最大允许误差

汽车排气污染物检测用底盘测功机 速度最大允许误差±0.5%

汽油车简易瞬态工况法用流量分析仪 流量最大允许误差±10%

稀释氧最大允许误差为±5%,

汽车排放气体测试仪

HC最大允许误差±3%

CO最大允许误差±3%

CO2最大允许误差±3%

O2最大允许误差±5%

Q.1.4 检测程序

按照GB 18285-2018附录D规定的简易瞬态工况法程序,检测汽油车排放污染物。

Q.1.5 环境条件

环境温度:12.5 ℃

相对湿度:59.8%

大气压:101.0 kPa

Q.2 测量模型

XY ………(Q.1)

式中:

Page 57: 机动车检验机构检测结果不确定度 评定方法 ...cma-cma.org.cn/tuantibiaozhun/zqyjlm/20200930/jdcjy.pdf · ics 17.080 a5.3 中 国 计 量 协 会 团 体 标 准 t/cma/jd×××-20××

T/CMA/JD×××-20××

53

X——汽油车简易瞬态工况法检测装置碳氢化合物(HC)实测值,g/km

Y——被测机动车碳氢化合物(HC)排放的检测结果,g/km

依据GB 18285-2018附录D中各项公式:

)车辆当量行驶距离(

)单位时间排放质量()比排放量(

km/s

g/sg/km

……(Q.2)

排气流量密度浓度)单位时间排放质量( g/s ……(Q.3)

稀释比稀释排气流量排气流量

……(Q.4)

浓度原始排气中浓度环境中

浓度稀释排气中浓度环境中稀释比

22

22

O-O

O-O ……(Q.5)

DFiRiC )()( HCHC ……(Q.6)

测修 22 COCO CCDF ……(Q.7)

10088.1/2CO XaXC修

……(Q.8)

测测测 COCOCO 22

/ CCCX ……(Q.9)

合并上述Q.2-Q.9公式得到:

测测测

测测测

比排放量2

22

22

CO

COCOCO

COCOCO

HC

100/88.1

/

)(C

CCCa

CCC

iR

车速浓度原始排气中浓度环境中

浓度稀释排气中浓度环境中稀释排气流量密度

22

22

O-O

O-O ……(Q.10)

式中各符号信息见表 Q.2

表 Q.2 公式符号信息表

符号 定义 单位 测量设备

RHC(i) 第i秒HC测量浓度 10-6 汽车排放气体测试仪

CCO2测 CO2排放浓度测量值 % 汽车排放气体测试仪

CCO测 CO排放浓度测量值 % 汽车排放气体测试仪

Page 58: 机动车检验机构检测结果不确定度 评定方法 ...cma-cma.org.cn/tuantibiaozhun/zqyjlm/20200930/jdcjy.pdf · ics 17.080 a5.3 中 国 计 量 协 会 团 体 标 准 t/cma/jd×××-20××

T/CMA/JD×××-20××

54

a 燃料计算系数 ----- 汽油:4.644

压缩天然气:6.64

液化石油气:5.39

密度 密度 kg/m 常数

稀释排气流量 稀释排气流量 L/s 汽油车简易瞬态工况法用流量分析仪

原始排气中O2浓度 原始排气中O2浓度 % 汽车排放气体测试仪

环境中O2浓度

稀释排气中O2浓度

环境中O2浓度

稀释排气中O2浓度

%

%

汽油车简易瞬态工况法用流量分析仪稀释

氧传感器

车速 车速 km/h 汽车排气污染物检测用底盘测功机

X ----- ----- 过程量

DF 稀释系数 ----- 过程量

CHC(i) HC排放平均浓度 10-6 过程量

基于简易瞬态工况法检测过程测量模型复杂,影响检测结果不确定度因素多,为便于机动车检验机

构对检测结果进行不确定度评定,本实例中简化简易瞬态工况法测量模型为公式Q.10。

Q.3 不确定度传播定律和灵敏系数

28

2

7

2

6

2

25

2

24

2

3

2

2

2

1

2

c

)()()()(

)()()()()(

aucqucvucOuc

COucCOucHCucXucYu

……(Q.11)

式中,灵敏系数:

11 c , 12 c , 13 c , 14 c , 15 c , 16 c , 17 c , 18 c ……(Q.12)

Q.3 标准不确定度评定

Q.3.1 不确定度 A 类评定:

汽油车简易瞬态工况法检测 HC 重复性引入的不确定度:

同一辆汽油车采用简易瞬态工况法连续重复检测HC数值8次,分别为0.1 g/km,0.1 g/km,0.1 g/km,

0.1 g/km,0.2 g/km,0.1 g/km,平均值为:0.12 g/km,用贝塞尔公式计算实验标准偏差,因实际使用中

采用单次测量方式 ,则重复性引入的不确定度为:

g/km07440.01

)XX(

)()( 1

2

A

nXsXu

n

i

i

……(Q.13)

%0.620.12g/km

g/km07440.0

X

)()(Arel

XsXu …(Q.14)

Q.3.2 不确定度 B 类评定:

Q.3.2.1 汽车排放气体测试仪准确度引入的不确定度

Q.3.2.1.1 汽车排放气体测试仪 HC 引入的不确定度

Page 59: 机动车检验机构检测结果不确定度 评定方法 ...cma-cma.org.cn/tuantibiaozhun/zqyjlm/20200930/jdcjy.pdf · ics 17.080 a5.3 中 国 计 量 协 会 团 体 标 准 t/cma/jd×××-20××

T/CMA/JD×××-20××

55

由JJG 688-2017《汽车排放气体测试仪》检定规程得知,汽车排放气体测试仪HC最大允许误差为±3%

(相对),认为汽车排放气体测试仪误差输入量为均匀分布,则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为:

%73.13

%3)( HCBrel Cu ……(Q.15)

Q.3.2.1.2 汽车排放气体测试仪 CO 引入的不确定度

由JJG 688-2017《汽车排放气体测试仪》检定规程得知,汽车排放气体测试仪CO最大允许误差为±3%

(相对),认为汽车排放气体测试仪误差输入量为均匀分布,则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为:

%73.13

%3)( COBrel Cu ……(Q.16)

Q.3.2.1.3 汽车排放气体测试仪 CO2引入的不确定度

由JJG 688-2017《汽车排放气体测试仪》检定规程得知,汽车排放气体测试仪CO2最大允许误差为

±3%(相对),认为汽车排放气体测试仪误差输入量为均匀分布,则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为:

%73.13

%3)( CO2Brel Cu ……(Q.17)

Q.3.2.1.4 汽车排放气体测试仪 O2 引入的不确定度

由JJG 688-2017《汽车排放气体测试仪》检定规程得知,汽车排放气体测试仪O2最大允许误差为±5%

(相对),认为汽车排放气体测试仪误差输入量为均匀分布,则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为:

%89.23

%5)( O2Brel Cu ……(Q.18)

Q.3.2.2 汽车排气污染物检测用底盘测功机引入的不确定度

汽车排气污染物检测用底盘测功机速度最大允许误差为±0.5%,认为速度的误差输入量为均匀分

布,因此速度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为:

%289.03

%5.0)(Brel vu ……(Q.19)

Q.3.2.3 汽油车简易瞬态工况法用流量分析仪引入的不确定度

Q.3.2.3.1 汽油车简易瞬态工况法用流量分析仪流量引入的不确定度

汽油车简易瞬态工况法用流量分析仪流量最大允许误差为±10%,认为流量的误差输入量为均匀分

布,因此流量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为:

%77.53

%10)(Brel qu …(Q.20)

Q.3.2.3.2 汽油车简易瞬态工况法用流量分析仪稀释氧引入的不确定度

Page 60: 机动车检验机构检测结果不确定度 评定方法 ...cma-cma.org.cn/tuantibiaozhun/zqyjlm/20200930/jdcjy.pdf · ics 17.080 a5.3 中 国 计 量 协 会 团 体 标 准 t/cma/jd×××-20××

T/CMA/JD×××-20××

56

汽油车简易瞬态工况法用流量分析仪稀释氧最大允许误差为±5%,认为稀释氧的误差输入量为均匀

分布,因此其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为:

%89.23

%5)(Brel au ……(Q.21)

Q.3.3 不确定度分量汇总表见表 Q.3

表 Q.3 不确定度分量汇总表

不确定度 不确定度来源 标准不确定度 灵敏系数 )(xuc

)(A Xu 重复性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 62.0% 1 62.0%

)(2

Brel HCu 排放气体测试仪 HC引入的标

准不确定度 1.73% 1 1.73%

)(2

Brel COu 排放气体测试仪 CO引入的标

准不确定度 1.73% 1 1.73%

)( 2

2

Brel COu 排放气体测试仪 CO2引入的标

准不确定度 1.73% 1 1.73%

)( 2

2

Brel Ou

排放气体测试仪 O2引入的标

准不确定度 2.89% 1 2.89%

)(2

Brel vu

排气污染物检测用底盘测功

机速度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 0.289% 1 0.289%

)(2

Brel qu

流量分析仪流量引入的标准

不确定度 5.77% 1 5.77%

)(2

Brel au

流量分析仪稀释氧引入的标

准不确定度 2.89% 1 2.89%

Q.4 合成标准不确定度

由标准器引入的不确定度B类分量为:

%7.7

%89.2%77.5%289.0%89.2%73.1%73.1%73.1

)()()()()()()(

)(

2222222

2

Brel

2

Brel

2

Brel2

2

Brel2

2

Brel

2

Brel

2

Brel

Brel

auquvuOuCOuCOuHCu

Xu

……(Q.22)

标准不确定度 cu 计算如下:

%5.62)()()( 2

Brel

2

Arel XuXuYucrel ……(Q.23)

Q.5 扩展不确定度和结果表达

Page 61: 机动车检验机构检测结果不确定度 评定方法 ...cma-cma.org.cn/tuantibiaozhun/zqyjlm/20200930/jdcjy.pdf · ics 17.080 a5.3 中 国 计 量 协 会 团 体 标 准 t/cma/jd×××-20××

T/CMA/JD×××-20××

57

取包含因子k=2,则汽油车简易瞬态工况法碳氢化合物(HC)排放检测结果扩展不确定度:

%1252)(crelrel YuU ……(Q.24)

g/km15.0)(crel XYuU

……(Q.25)

Page 62: 机动车检验机构检测结果不确定度 评定方法 ...cma-cma.org.cn/tuantibiaozhun/zqyjlm/20200930/jdcjy.pdf · ics 17.080 a5.3 中 国 计 量 协 会 团 体 标 准 t/cma/jd×××-20××

T/CMA/JD×××-20××

58

附录 R

(资料性)

简易瞬态工况法氮氧化物(NOx)排放检测结果不确定度评定实例

R.1 概述

R.1.1 目的

评定汽油车简易瞬态工况法氮氧化物(NOx)排放检测结果的不确定度。

R.1.2 依据文件

GB 18285-2018 汽油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双怠速法及简易工况法);

JJF 1221-2009 汽车排气污染物检测用底盘测功机校准规范;

JJF 1385 -2012 汽油车简易瞬态工况法用流量分析仪校准规范;

JJG 688-2017 汽车排放气体测试仪检定规程。

R.1.3 检测仪器

检测用仪器及其不确定度或准确度等级或最大允许误差见表 R.1

表 R.1 检测仪器信息表

检测仪器 不确定度或准确度等级或最大允许误差

汽车排气污染物检测用底盘测功机 速度最大允许误差±0.5%

汽油车简易瞬态工况法用流量分析仪 流量最大允许误差±10%

稀释氧最大允许误差为±5%,

汽车排放气体测试仪

NOx最大允许误差±4%

CO最大允许误差±3%

CO2最大允许误差±3%

O2最大允许误差±5%

湿度计 最大允许误差±3%

气压计 最大允许误差±2kPa

R.1.4 检测程序

按照GB 18285-2018附录D规定的简易瞬态工况法程序,检测汽油车排放污染物。

R.1.5 环境条件

环境温度:12.5 ℃

相对湿度:59.8%

大气压:101.0 kPa

R.2 测量模型

Page 63: 机动车检验机构检测结果不确定度 评定方法 ...cma-cma.org.cn/tuantibiaozhun/zqyjlm/20200930/jdcjy.pdf · ics 17.080 a5.3 中 国 计 量 协 会 团 体 标 准 t/cma/jd×××-20××

T/CMA/JD×××-20××

59

XY ……(R.1)

式中:

X——汽油车简易瞬态工况法检测装置氮氧化物(NOx)实测值,g/km

Y——被测机动车氮氧化物(NOx)排放的检测结果,g/km

依据GB 18285-2018附录D中各项公式:

)车辆当量行驶距离(

)单位时间排放质量()比排放量(

km/s

g/sg/km

……(R.2)

排气流量密度浓度)单位时间排放质量( g/s ……(R.3)

稀释比稀释排气流量排气流量 ……(R.4)

浓度原始排气中浓度环境中

浓度稀释排气中浓度环境中稀释比

22

22

O-O

O-O ……(R.5)

)()()( NOxNOx ikDFiRiC H ……(R.6)

测修 22 COCO CCDF ……(R.7)

10088.1/2CO XaXC修

……(R.8)

测测测 COCOCO 22

/ CCCX ……(R.9)

71.100329.01

1

HkH ……(R.10)

100/

2111.6

adB

da

RPP

PRH

……(R.11)

合并上述R.2-R.11公式得到:

71.10100/

2111.60329.01

1100

/88.1

/

)(

adB

daCO

COCOCO

COCOCO

NOx

2

22

22

RPP

PRC

CCCa

CCC

iR

测测测

测测测

车速浓度原始排气中浓度环境中

浓度稀释排气中浓度环境中稀释排气流量密度

22

22

O-O

O-O ……(R.12)

式中各符号信息见表 R.2

Page 64: 机动车检验机构检测结果不确定度 评定方法 ...cma-cma.org.cn/tuantibiaozhun/zqyjlm/20200930/jdcjy.pdf · ics 17.080 a5.3 中 国 计 量 协 会 团 体 标 准 t/cma/jd×××-20××

T/CMA/JD×××-20××

60

表 R.2 公式符号信息表

符号 定义 单位 测量设备

RNOx(i) 第i秒NOx测量浓度 10-6 汽车排放气体测试仪

CCO2测 CO2排放浓度测量值 % 汽车排放气体测试仪

CCO测 CO排放浓度测量值 % 汽车排放气体测试仪

a 燃料计算系数 ----- 汽油:4.644

压缩天然气:6.64

液化石油气:5.39

密度 密度 kg/m 常数

稀释排气流量 稀释排气流量 L/s 汽油车简易瞬态工况法用流量分析仪

原始排气中O2浓度 原始排气中O2浓度 % 汽车排放气体测试仪

环境中O2浓度

稀释排气中O2浓度

环境中O2浓度

稀释排气中O2浓度

%

%

汽油车简易瞬态工况法用流量分析仪

稀释氧传感器

车速 车速 km/h 汽车排气污染物检测用底盘测功机

X ----- ----- 过程量

DF 稀释系数 ----- 过程量

kH 湿度校正系数 过程量

H 绝对湿度 g水/kg干

空气

过程量

Ra 环境空气的相对湿度 % 湿度计

Pd 环境温度下水蒸气的饱

和蒸汽压

kPa 常数

PB 大气压 kPa 气压计

基于简易瞬态工况法检测过程测量模型复杂,影响检测结果不确定度因素多,为便于机动车检验机

构对检测结果进行不确定度评定,本实例中简化简易瞬态工况法测量模型为R.12公式。

R.3 不确定度传播定律和灵敏系数

2B11

2

d10

2

a9

2

8

2

7

2

6

2

25

2

24

2

3

2

2

2

1

2

c

)()()()()()(

)()()()()()(

PucPucRucaucqucvuc

OucCOucCOucNOxucXucYu

…(R.13)

式中,灵敏系数:

11111111111 1110987654321 ccccccccccc ……(R.14)

R.4 标准不确定度评定

R.4.1 不确定度 A 类评定:

汽油车简易瞬态工况法检测 NOx重复性引入的不确定度:

同一辆汽油车采用简易瞬态工况法连续重复检测NOx数值8次,分别为0.1 g/km,0.3 g/km,0.2 g/km,

0.2 g/km,0.1 g/km,0.1 g/km,平均值为:0.17 g/km,用贝塞尔公式计算实验标准偏差,因实际使用中

采用单次测量方式 ,则重复性引入的不确定度为:

Page 65: 机动车检验机构检测结果不确定度 评定方法 ...cma-cma.org.cn/tuantibiaozhun/zqyjlm/20200930/jdcjy.pdf · ics 17.080 a5.3 中 国 计 量 协 会 团 体 标 准 t/cma/jd×××-20××

T/CMA/JD×××-20××

61

g/km0816.01

)XX(

)()( 1

2

A

nXsXu

n

i

i

……(R.15)

%1.480.17g/km

g/km0816.0

X

)()(Arel

XsXu ……(R.16)

R.4.2 不确定度 B 类评定:

R.4.2.1 汽车排放气体测试仪准确度引入的不确定度

R.4.2.1.1 汽车排放气体测试仪 NOx 引入的不确定度

由JJG 688-2017《汽车排放气体测试仪》检定规程得知,汽车排放气体测试仪NOx最大允许误差为

±4%(相对),认为汽车排放气体测试仪误差输入量为均匀分布,则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为:

%31.23

%4)( HCBrel Cu ……(R.17)

R.4.2.1.2 汽车排放气体测试仪 CO 引入的不确定度

由JJG 688-2017《汽车排放气体测试仪》检定规程得知,汽车排放气体测试仪CO最大允许误差为±3%

(相对),认为汽车排放气体测试仪误差输入量为均匀分布,则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为:

%73.13

%3)( COBrel Cu ……(R.18)

R.4.2.1.3 汽车排放气体测试仪 CO2引入的不确定度

由JJG 688-2017《汽车排放气体测试仪》检定规程得知,汽车排放气体测试仪CO2最大允许误差为

±3%(相对),认为汽车排放气体测试仪误差输入量为均匀分布,则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为:

%73.13

%3)( CO2Brel Cu ……(R.19)

R.4.2.1.4 汽车排放气体测试仪 O2 引入的不确定度

由JJG 688-2017《汽车排放气体测试仪》检定规程得知,汽车排放气体测试仪O2最大允许误差为±5%

(相对),认为汽车排放气体测试仪误差输入量为均匀分布,则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为:

%89.23

%5)( O2Brel Cu ……(R.20)

R.4.2.2 汽车排气污染物检测用底盘测功机引入的不确定度

汽车排气污染物检测用底盘测功机速度最大允许误差为±0.5%,认为速度的误差输入量为均匀分

布,因此速度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为:

Page 66: 机动车检验机构检测结果不确定度 评定方法 ...cma-cma.org.cn/tuantibiaozhun/zqyjlm/20200930/jdcjy.pdf · ics 17.080 a5.3 中 国 计 量 协 会 团 体 标 准 t/cma/jd×××-20××

T/CMA/JD×××-20××

62

%289.03

%5.0)(Brel vu ……(R.21)

R.4.2.3 汽油车简易瞬态工况法用流量分析仪引入的不确定度

R.4.2.3.1 汽油车简易瞬态工况法用流量分析仪流量引入的不确定度

汽油车简易瞬态工况法用流量分析仪流量最大允许误差为±10%,认为流量的误差输入量为均匀分

布,因此流量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为:

%77.53

%10)(Brel qu ……(R.22)

R.4.2.3.2 汽油车简易瞬态工况法用流量分析仪稀释氧引入的不确定度

汽油车简易瞬态工况法用流量分析仪稀释氧最大允许误差为±5%,认为稀释氧的误差输入量为均匀

分布,因此其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为:

%89.23

%5)(Brel au ……(R.23)

R.4.2.4 湿度计引入的不确定度

R.4.2.4.1 湿度计引入的不确定度

湿度计最大允许误差±3%,本次实验环境湿度为59.8%,认为湿度的误差输入量为均匀分布,因此

湿度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为:

%02.5%8.59

%3)( aBrel Ru ……(R.24)

R.4.2.5 气压计引入的不确定度

R.4.2.5.1 气压计引入的不确定度

气压计最大允许误差±2 kPa,本次实验环境气压为101.0 kPa,认为气压的误差输入量为均匀分布,

因此气压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为:

%98.1kPa0.101

kPa2)( BBrel Pu ……(R.25)

R.4.3 不确定度分量汇总表见表 R.3

Page 67: 机动车检验机构检测结果不确定度 评定方法 ...cma-cma.org.cn/tuantibiaozhun/zqyjlm/20200930/jdcjy.pdf · ics 17.080 a5.3 中 国 计 量 协 会 团 体 标 准 t/cma/jd×××-20××

T/CMA/JD×××-20××

63

表 R.3 不确定度分量汇总表

不确定度 不确定度来源 标准不确定度 灵敏系数 )(xuc

)(A Xu 重复性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 48.1% 1 48.1%

)(2

Brel NOxu 排放气体测试仪NOx引入的

标准不确定度 2.31% 1 2.31%

)(2

Brel COu 排放气体测试仪 CO 引入的标

准不确定度 1.73% 1 1.73%

)( 2

2

Brel COu 排放气体测试仪 CO2引入的

标准不确定度 1.73% 1 1.73%

)( 2

2

Brel Ou

排放气体测试仪O2引入的标

准不确定度 2.89% 1 2.89%

)(2

Brel vu

排气污染物检测用底盘测功

机速度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 0.289% 1 0.289%

)(2

Brel qu

流量分析仪流量引入的标准

不确定度 5.77% 1 5.77%

)(2

Brel au

流量分析仪稀释氧引入的标

准不确定度 2.89% 1 2.89%

)( aBrel Ru

湿度计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 5.02% 1 5.02%

)( BBrel Pu

气压计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 1.98% 1 1.98%

R.5 合成标准不确定度

由标准器引入的不确定度B类分量为:

%5.9

%98.1%02.5%89.2%77.5%289.0%89.2%73.1%73.1%31.2

)()()()()()()()()(

)(

222222222

B

2

Brela

2

Brel

2

Brel

2

Brel

2

Brel2

2

Brel2

2

Brel

2

Brel

2

Brel

Brel

PuRuauquvuOuCOuCOuNOxu

Xu

……(R.26)

标准不确定度 cu 计算如下:

%0.49)()()( 2

Brel

2

Arelcrel XuXuYu ……(R.27)

R.6 扩展不确定度和结果表达

取包含因子 2k ,则汽油车简易瞬态工况法氮氧化物(NOX)检测结果扩展不确定度:

Page 68: 机动车检验机构检测结果不确定度 评定方法 ...cma-cma.org.cn/tuantibiaozhun/zqyjlm/20200930/jdcjy.pdf · ics 17.080 a5.3 中 国 计 量 协 会 团 体 标 准 t/cma/jd×××-20××

T/CMA/JD×××-20××

64

%982)(crelrel YuU ……(R.28)

g/km17.0)(crel XYuU ……(R.29)

Page 69: 机动车检验机构检测结果不确定度 评定方法 ...cma-cma.org.cn/tuantibiaozhun/zqyjlm/20200930/jdcjy.pdf · ics 17.080 a5.3 中 国 计 量 协 会 团 体 标 准 t/cma/jd×××-20××

T/CMA/JD×××-20××

65

参 考 文 献

[1] GB 3847-2018 柴油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自由加速法及加载减速法)

[2] GB 7258-2017 机动车安全运行技术条件

[3] GB 18285-2018 汽油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双怠速法及简易工况法)

[4] GB 38900-2020 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项目和方法

[5] GB/T 4883-2008 数据统计处理和解释 正态样本离群值的判断和处理

[6] JJG 688-2017 汽车排放气体测试仪检定规程

[7] JJG 745-2016 机动车前照灯检测仪检定规程

[8] JJG 906-2015 滚筒反力式制动检验台检定规程

[9] JJG 908-2009 汽车侧滑检验台检定规程

[10] JJG 976-2010 透射式烟度计检定规程

[11] JJG 1020-2017 平板式制动检验台检定规程

[12] JJG 1014-2019 机动车检测专用轴(轮)重仪检定规程

[13] JJF 1221-2009 汽车排气污染物检测用底盘测功机校准规范

[14] JJF 1385-2018 汽油车简易瞬态工况法用流量分析仪校准规范

[15] JJF 1749-2019 汽车外廓尺寸检测仪校准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