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擁有正確及適當的呼吸運動,能讓你健康呼吸、自在呼吸。 在人體中,肺是個工作狂的器官,不能有片刻的休息,即使是在睡夢中,他總能 不停地吸入新鮮的空氣,將空氣中的氧氣留下來,而把身體產生的廢氣呼出去。對正 常人而言,呼吸是一種再自然不過的動作,常常會忘了它的存在,但對生病的人來說, 會因為疾病因素造成無法呼吸,而需要「呼吸器」的幫忙,甚至可能依賴呼吸器而無 法脫離。 國外研究顯示,約三分之一的呼吸器使用病人,易發生困難脫離且需要較長的呼 吸器使用時間,而其中約有 413%的病人在排除主要的呼吸衰竭原因後,仍無法立 即脫離呼吸器,進而成為長期呼吸器依賴的病人;而這些人除了需要龐大的醫療資源 外,對病人及其家屬的心理、生理、精神和經濟上的壓力,亦是沉重的負擔。 多數的呼吸器依賴病人容易因為呼吸肌疲乏、無力,造成吸氣肌肉張力及耐力下 降,進而無法順利脫離呼吸器。許多文獻研究證據顯示,經由有效的肺部復健運動介

在人體中,肺是個工作狂的器官,不能有片刻的休息,即使是在睡 … · 之壓力表和Halo scale測量之,藉由量化的數據顯示,經過上述訓練的病人,呼吸

  • Upload
    others

  • View
    2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在人體中,肺是個工作狂的器官,不能有片刻的休息,即使是在睡 … · 之壓力表和Halo scale測量之,藉由量化的數據顯示,經過上述訓練的病人,呼吸

擁有正確及適當的呼吸運動,能讓你健康呼吸、自在呼吸。

在人體中,肺是個工作狂的器官,不能有片刻的休息,即使是在睡夢中,他總能

不停地吸入新鮮的空氣,將空氣中的氧氣留下來,而把身體產生的廢氣呼出去。對正

常人而言,呼吸是一種再自然不過的動作,常常會忘了它的存在,但對生病的人來說,

會因為疾病因素造成無法呼吸,而需要「呼吸器」的幫忙,甚至可能依賴呼吸器而無

法脫離。

國外研究顯示,約三分之一的呼吸器使用病人,易發生困難脫離且需要較長的呼

吸器使用時間,而其中約有 4~13%的病人在排除主要的呼吸衰竭原因後,仍無法立

即脫離呼吸器,進而成為長期呼吸器依賴的病人;而這些人除了需要龐大的醫療資源

外,對病人及其家屬的心理、生理、精神和經濟上的壓力,亦是沉重的負擔。

多數的呼吸器依賴病人容易因為呼吸肌疲乏、無力,造成吸氣肌肉張力及耐力下

降,進而無法順利脫離呼吸器。許多文獻研究證據顯示,經由有效的肺部復健運動介

Page 2: 在人體中,肺是個工作狂的器官,不能有片刻的休息,即使是在睡 … · 之壓力表和Halo scale測量之,藉由量化的數據顯示,經過上述訓練的病人,呼吸

入,會有助於增進呼吸肌力及呼吸器脫離。

其實,呼吸是可以訓練的。

你「呼吸」對了嗎?

佳里奇美醫院呼吸照護病房於 2017年結合了醫師、呼吸治療師、職能治療師、

物理治療師及護理師組成心肺復能團隊如(圖一),針對其入住於呼吸照護病房的病

人,由醫師評估適合之個案,評估內容包括:無急性發作疾病、生命徵象穩定、無使

用鎮靜劑、氧氣濃度(FiO2)≦40%,即介入肺部復原計畫來進行呼吸訓練。

執行阻力式吸氣肌訓練時(圖二)亦可搭配沙袋腹部加壓(圖三),其訓練時間

及頻率為一週 5 天、每天進行 2 個循環、每個循環 10 次、一次三口呼吸、總共 30

口之訓練,訓練的起始值為最大吸氣壓力的 30%開始,再依病人狀況調整訓練之百

分比;當 IMT訓練達最大吸氣壓力的 35%~40%時,再由治療師介入核心肌群訓練

與日常生活功能訓練,如:1.瑞士球加呼吸控制運動(圖四)、2.床上橋式運動:平躺

雙腳屈曲並抬高臀,以此姿勢停留 3 秒、 3.仰臥起坐之執行:上身抬起約 50 度 。

Page 3: 在人體中,肺是個工作狂的器官,不能有片刻的休息,即使是在睡 … · 之壓力表和Halo scale測量之,藉由量化的數據顯示,經過上述訓練的病人,呼吸

監控其執行成效由呼吸治療師每兩週測量

呼吸淺快指數(Rapid Shallow Breathe Index:

RSBI)和最大吸氣壓力及吐氣壓力(Maximum

Inspiratory Pressure : MIP and Maximum

Expiratory Pressure : MEP),並由復健治療師

執行 6分鐘走路測試(6 Minute Walk Test) 的

臨床評估,來觀察其呼吸肌強度及耐力是否增

加,以利於訓練計畫的修正與成效分析。

呼吸及核心肌群訓練的主要目的是什麼呢?主要是在訓練橫膈肌及腹肌力量,

因橫膈肌是最大也是最主要的呼吸肌肉,在平靜吸氣的活動下,橫膈肌可以改變 75%

的胸廓內氣體容積,因此如何防止橫膈肌失能及正確施行橫膈肌訓練是值得探討的

重要議題。而核心肌群運動可增加腹肌力量使肌耐力增加,故有效的呼吸及核心訓練

可以強壯橫膈肌及腹肌力量以及有效延長心肺肌耐力,進而提高脫離率。

目前執行之個案,其呼吸肌改善成效之評估是由臨床呼吸治療師執行,利用專業

之壓力表和 Halo scale 測量之,藉由量化的數據顯示,經過上述訓練的病人,呼吸

肌強度及耐力均有明顯的改善。

然而現今台灣已步入超高齡化的社會,這對台灣人民健康與公共衛生的負擔相

當沈重,以健保申報資料顯示,呼吸器依賴病人所有費用一年花費高達 242.92億元,

佔健保全年醫療費用 4.76%,所佔之比例相當高。所以我們不僅要運用肺部復原運

動來增加病人呼吸肌耐力及改善呼吸器脫離率,還要思考疾病帶來的永久性肺部功

能喪失和反覆惡化之副作用,所以運用肺部復原運動來進行肺部清潔、塌陷肺泡之擴

張及咳嗽肌群之訓練,以期延緩肺功能之退化、使殘餘肺功能發揮最大效益,進而改

善呼吸困難、急性發作嚴重度、降低再次入院、提高生活品質及減少醫療費用的支出。

故呼吸治療師針對呼吸肌無力或困難呼吸器脫離之病人,適時介入肺部復原運動,來

增加呼吸肌耐力及改善呼吸器脫離率是未來非常重要之課題。

Page 4: 在人體中,肺是個工作狂的器官,不能有片刻的休息,即使是在睡 … · 之壓力表和Halo scale測量之,藉由量化的數據顯示,經過上述訓練的病人,呼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