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
真理大學宗教文化與組織管理學系 學士班畢業論文 指導教授:王榮昌博士 台北基督之家教會變遷研究 研究生:寇乃迪、林毅軒 中華民國一百零一年十二月

指導教授:王榮昌博士 - ir.lib.au.edu.twir.lib.au.edu.tw/bitstream/987654321/3695/1/AH980355.pdf · 與眾人一起參與敬拜,⑥除去舊老惡習。 因為真正敬拜的關鍵不是在外的,是心靈中的清潔(詩廿四:3):①人需先

  • Upload
    others

  • View
    4

  • Download
    1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指導教授:王榮昌博士 - ir.lib.au.edu.twir.lib.au.edu.tw/bitstream/987654321/3695/1/AH980355.pdf · 與眾人一起參與敬拜,⑥除去舊老惡習。 因為真正敬拜的關鍵不是在外的,是心靈中的清潔(詩廿四:3):①人需先

真理大學宗教文化與組織管理學系 學士班畢業論文

指導教授:王榮昌博士

台北基督之家教會變遷研究

研究生:寇乃迪、林毅軒 撰

中華民國一百零一年十二月

Page 2: 指導教授:王榮昌博士 - ir.lib.au.edu.twir.lib.au.edu.tw/bitstream/987654321/3695/1/AH980355.pdf · 與眾人一起參與敬拜,⑥除去舊老惡習。 因為真正敬拜的關鍵不是在外的,是心靈中的清潔(詩廿四:3):①人需先

1

目錄

壹、前言........................................................................................................................ 2

貳、研究目的與研究方法............................................................................................ 3

参、宗教團體發展相關論述........................................................................................ 5

一、儀式崇拜變化相關論述................................................................................ 5

(一)早期教會禮拜...................................................................................... 5

(二)禮拜中的音樂...................................................................................... 5

(1) 舊約敬拜中的音樂 ....................................................................... 5

(2) 新約禮拜中的音樂 ....................................................................... 6

(三)敬拜的意義.......................................................................................... 6

(四)結論...................................................................................................... 7

二、社會關係相關論述........................................................................................ 8

(一)福音的倫理觀.................................................................................................... 8

(二)饒申布士( Walter Rauschenbusch )的社會福音論述.............................. 10

(三)哈比.寇斯( Harvey Cox )的世俗化福音論述.......................................... 11

肆、基督之家簡介...................................................................................................... 13

一、創始人簡介.................................................................................................. 13

二、教會現狀...................................................................................................... 14

伍、台北基督之家變遷歷史...................................................................................... 16

一、台北基督之家變遷歷史.............................................................................. 16

二、台北基督之家年表...................................................................................... 19

三、教會變遷因素分析...................................................................................... 20

(一)轉型細胞小組.................................................................................... 21

(二)發展社區福利工作............................................................................ 21

(三)拓展教會外務.................................................................................... 22

陸、結論...................................................................................................................... 23

參考書目...................................................................................................................... 24

Page 3: 指導教授:王榮昌博士 - ir.lib.au.edu.twir.lib.au.edu.tw/bitstream/987654321/3695/1/AH980355.pdf · 與眾人一起參與敬拜,⑥除去舊老惡習。 因為真正敬拜的關鍵不是在外的,是心靈中的清潔(詩廿四:3):①人需先

2

壹、前言

在經歷了四年大學的宗教系『洗禮』,吸收了許多不同和宗教信仰相關系統

基礎知識之外,也會學習如何分析不同的宗教組織運作與發展。在經歷了這些許

多的學術、專業等等的裝備後,在其中發現了自己的一些興趣與野心:「也許我

們也可以嘗試著自己來研究調查,來分析自己所信仰的基督宗教教會,或許會有

意想不到的收穫!」

除了些許的野心外,同時也從我們過去的學習過程中提出了一種對宗教研究

的觀點:「當宗教研究者具有一定程度的宗教信仰,他將可以不只是從外人、旁

觀者的角度來研究。而是更深一層的提出自己的感受、經歷和第一手資料;更避

免在宗教信仰告白與詮釋中,產生誤解與落差。」

然而,要完全做出一間基督教會調查分析的發展運作並不是件隨隨便便就做

好的事。所要經過的調查比以前任何一次課堂上的報告的調查、參訪都要來的深

入而複雜。在這樣的現實考量下,決定選擇以我們認識最深、收集資料最為方便

且全面的調查的個案-『台北基督之家』著手。

Page 4: 指導教授:王榮昌博士 - ir.lib.au.edu.twir.lib.au.edu.tw/bitstream/987654321/3695/1/AH980355.pdf · 與眾人一起參與敬拜,⑥除去舊老惡習。 因為真正敬拜的關鍵不是在外的,是心靈中的清潔(詩廿四:3):①人需先

3

貳、研究目的與研究方法

本次的研究目的最主要的就是在於對於基督宗教教會的發展,提出使其成

長的歸因與原則。其次也有助於對『台北基督之家』創立至今約三十年的歷史,

做出整理與回顧;進而對『基督之家』的未來展望,提出具有『可行性』、『建

設性』、『前瞻性』和『突破性』的建議方針與展望。對於像『基督之家』這樣

的『地方教會』(無宗派教會),也可以透過研究來進一步的做出歸納與解釋發

展歷程的特色。而最終同時也希望能印證「當宗教研究者具有一定程度的宗教

信仰,他將可以不只是從外人、旁觀者的角度來研究。而是更深一層的提出自

己的感受、經歷和第一手資料;更避免在宗教信仰告白與詮釋中,產生誤解與

落差。」的研究觀點。

本次研究基於研究對象單位,與研究生的特殊關係(研究生中一位為基督

之家會友)。因而在慎重思考後,決定以:1.文獻分析法 2.田野調查 3.深度訪談

三種方法研究。並以觀察、整理、調查、分析、撰寫五個步驟來完成本次研究。

文獻分析法即是以收集與宗教組織相關的期刊論文、與基督之家相關連的文獻

文本、重要人士的傳記、文章、資訊;再加以整理、分析和應用。再來田野調

查是基於研究者的會友身份,實地參與基督之家的教會活動,記錄成調查資料;

再加以整理、分析和應用。最後府已幾些對基督之家中的平信徒會友、小組長、

區長、區牧、區牧長、全職傳道人、長老……等人的深度訪談,做分類抽樣的

訪談。針對其對『教會信仰告白的詮釋。』、『為何選擇基督之家教會?』、『如

何看待教會成長?』、『基督之家的特色與優勢。』等問題來採訪調查。

在五個研究步驟當中,本次的研究並不會完全的獨立分開作業,而是根據

研究進度來執行。1.觀察:即文獻的收集和田野調查的前半部份。以大量收集

資訊與無差別性的觀察教會活動事務,來達到客觀無成見的觀察資料與細節。

2.整理:整理分類、分析假設。將觀察到的資料,進行整理分類去蕪存菁。再

以靠的資料進行分析和假設,以幫助後續階段的研究。3.調查:有目的性的田

Page 5: 指導教授:王榮昌博士 - ir.lib.au.edu.twir.lib.au.edu.tw/bitstream/987654321/3695/1/AH980355.pdf · 與眾人一起參與敬拜,⑥除去舊老惡習。 因為真正敬拜的關鍵不是在外的,是心靈中的清潔(詩廿四:3):①人需先

4

野調查與深度訪談。從假設的問題與事先收集到的可靠資料為根基,向深度、

向廣度進行調查;旨在能應證假設或推翻假設,另立新說。4.分析:正式的將

所有的研究結果進行分析串聯,為研究找出結論與成果,並更進一步的提出未

來與展望。5.撰寫:在階段性的完成時於以記錄,再將之集結成冊,位研究與

論文畫下句點。

Page 6: 指導教授:王榮昌博士 - ir.lib.au.edu.twir.lib.au.edu.tw/bitstream/987654321/3695/1/AH980355.pdf · 與眾人一起參與敬拜,⑥除去舊老惡習。 因為真正敬拜的關鍵不是在外的,是心靈中的清潔(詩廿四:3):①人需先

5

参、宗教團體發展相關論述 1

一、儀式崇拜變化相關論述

(一)早期教會禮拜

初代第一世紀的教會是讚美與敬拜的教會。在西元一百五十年左右,殉道者

游斯丁寫了第一部講教學,提到禮拜包括兩部份:第一部份為讀經、勸勉和禱告。

第二部是舉行聖餐。主要是富有教導性與預備。早期第二世紀的敬拜:簡言之:

此時敬拜不甚重視,重視愛筵,與聖餐有分別。小教理問答的普遍使用。早期基

督敬拜受會堂的影響:持守以聖經為中心性,教會像會堂,強調祈禱。

(二)禮拜中的音樂

音樂乃是禮拜中一個積極而有力的部份,具有重要的地位與關係;若有效使

用音樂,可達到在禮拜與上帝靈交的境界,使禮拜更富活力而有意義。

(1) 舊約敬拜中的音樂

A.戰事的音樂:戰事在宗教上有重大意義。不論大小戰後,都以獻祭的儀

式開始。祭司在戰前吹號召集人上陣,在戰爭中吹號鼓舞士氣,當勝利歸來時,

大家就高歌去迎接他們(撒上十八:6),並舉行感恩會。

B.由亞當到大衛:創世記四:21 提到一切彈琴吹簫者的祖師。當摩西上山

與上帝相會,號筒就吹響。撒母耳來自一個音樂世家,用音樂去宣講公義,鼓吹

道德。掃羅無聊煩悶時,由大衛給他彈琴歌唱。

C.聖殿詩班和管弦樂隊:大衛是個音樂家,彈琴、鼓瑟、作詩、歌唱。他為

王時為耶和華的約櫃預備帳幕,並組織詩班四千人,亞薩、希幔和耶杜頓都因琴、

瑟、鈸的演奏而感動。

1林政杰 新世紀宣教--—牧會哲學,崇拜篇

Page 7: 指導教授:王榮昌博士 - ir.lib.au.edu.twir.lib.au.edu.tw/bitstream/987654321/3695/1/AH980355.pdf · 與眾人一起參與敬拜,⑥除去舊老惡習。 因為真正敬拜的關鍵不是在外的,是心靈中的清潔(詩廿四:3):①人需先

6

(2) 新約禮拜中的音樂

A.新約時代,基督徒受到廣泛的迫害與限制,不能公開集體敬拜,但音

樂仍占重要的地位。

B.新約提及音樂的經文十分稀少。西三:16 提到:「用詩章、頌詞、靈歌,

口唱心和的讚美上帝。」他們不像舊約時代可以暢然無阻的使用大規模的演奏,

但卻是自心底唱出心聲。

(三)敬拜的意義

William Temple 說:「在這世界若要從政治的紛亂與崩潰來挽救,僅有一件

事,那就是敬拜。」教會是世界僅有的盼望,又僅有的盼望為教會;而教會就是

回到敬拜,上帝必改變。Anne Ferrel Murchison 說:「敬拜是完成上帝的旨意在

我們的生活中。」

敬拜是什麼?

(1)敬拜是:成為僕人,謙卑自己,才能成為一敬拜者。

(2)敬拜是:一種轉變(林後三:18),而成一自榮耀到榮耀的形像,並由悔改

為真實改變。

(1)敬拜是:實踐神聖的方法,藉默想上帝的性格,並以讚美敬拜來覺察自

己的行為改變。並在轉換中,看見自己如同鑽石的許多面在手

指頭上。

(2)敬拜是:手與心兩項齊備:

a.清潔心手赴會(賽六:5)。

b.熱誠赴會(詩五):9)。

c.祈禱的心赴會。

(3)敬拜是對上帝的回應,應結聖靈的果子是忍耐,並誠心的動機。節制、

謙卑的心靈,則祈禱萬事可改變,因祈禱是調適與上帝同工。

Page 8: 指導教授:王榮昌博士 - ir.lib.au.edu.twir.lib.au.edu.tw/bitstream/987654321/3695/1/AH980355.pdf · 與眾人一起參與敬拜,⑥除去舊老惡習。 因為真正敬拜的關鍵不是在外的,是心靈中的清潔(詩廿四:3):①人需先

7

(4)敬拜是以愛心的氣氛開花結果,成長與紮根。

(四)結論

由於新的時代,基督徒受到廣泛的迫害與限制,初代的教會受到羅馬的困迫,

基督徒由耶路撒冷向地中海四面逃散(徒一:8),在外地羅馬的基督徒隱密在地

下墓窖(catacomb)秘密聚會,還勇敢地以劃十字架或魚為見證帶領,真是熱誠虔

誠的敬拜,聖靈充滿火熱的心而大大被祝福。

所以要成為一虔誠敬拜者需:

①決心做禮拜,②追尋聖靈為根源,③被聖靈充滿,④實行個別與上帝交通,⑤

與眾人一起參與敬拜,⑥除去舊老惡習。

因為真正敬拜的關鍵不是在外的,是心靈中的清潔(詩廿四:3):①人需先

潔淨雙手:敬拜是全天候散發,因此不允許任何靈的疾病在這世上攻擊我們的生

存。②需有清潔的心。③用我們的舌頭榮耀讚美上帝。

敬拜如同雙向道,①讓上帝帶領(賽六:l);②讓敬拜者回應(賽六:2)。最

後,需以上帝為敬拜的中心,而聽講道、讀聖經,分享見證,則上帝的恩惠在耶

穌基督必然對我們顯明。

Page 9: 指導教授:王榮昌博士 - ir.lib.au.edu.twir.lib.au.edu.tw/bitstream/987654321/3695/1/AH980355.pdf · 與眾人一起參與敬拜,⑥除去舊老惡習。 因為真正敬拜的關鍵不是在外的,是心靈中的清潔(詩廿四:3):①人需先

8

二、社會關係相關論述 2

基督教是一個以愛為宗旨的宗教,有教會的地方時常就會有行善的機構,貧民

及弱勢等族群的社會福利工作外,教會也關心醫療及教育的工作。從早期宣教師在

台灣宣教工作的內容就能明瞭,也因此有許多社會學者提出對此一現象的解釋。

(一)特爾慈( Troeltsch )福音的倫理觀

特爾慈基督教傳統中不明確的論點雖然很多,但是耶穌教訓的根本思想卻是很

容易看出的。它所發揮的,便是關於那偉大而最後的審判,就是上帝的來臨,到那

時上帝要實施最高的統治,祂的旨意便會行在地上,如同現在祇在天上被奉行一樣;

到那時再也没有罪惡,苦難,與災痛了,凡由遵從上帝旨意而來的美德,便要閃耀

著它們所應有的光輝。因為這緣故,認罪的罪人,以及通過憂患與貧苦的經驗而學

到順服與謙遜之可貴的人,都要在自滿的,自以為義的人們之前,也在財主和君王

之前,進入上帝國。

福音的倫理觀不僅處理著人的意志及其發展傾向,或良知的內在約制而已,它

也包括某些特定的具體需求。福音倫理觀之所以具有這種具體傾向的特徵,乃是由

於它把上帝的觀念放在一切道德目的之中。這位上帝試驗著人心,用祂的慧眼透視

著那「方寸」的最深秘處,揭露其最隱微的自欺;這位上帝同時自身又是有知覺有

活動的一個最高意志,好像古時的先知們所說的一樣。祂把那真誠服從祂的人吸收

了,使他實現祂自身的創造意志。因此,一切道德行為的重要性都是按照這基本宗

教觀點而來的:它怎樣使人和上帝的意志與本性合而為而一,它怎樣和上帝的工作

相配合。在上帝的治下,誰最清楚地表明了他能夠馴順地對上帝忠心,唯命是從,

誰便有最高的地位。不過,一切其他的德性,例如自制,自修的要求,公平與正義

的主張等,和上述的要求比較,不免都顯得是次要的,所以祂祇偶爾提起罷了。它

們都必然附帶地包括在那雙重的主要命題之下,就是「愛上帝」,即服從上帝的誡

2李信福,93,<基督教組織治理機制之研究─以財團法人台北市中華基督教青年會為例>

Page 10: 指導教授:王榮昌博士 - ir.lib.au.edu.twir.lib.au.edu.tw/bitstream/987654321/3695/1/AH980355.pdf · 與眾人一起參與敬拜,⑥除去舊老惡習。 因為真正敬拜的關鍵不是在外的,是心靈中的清潔(詩廿四:3):①人需先

9

命,把自己全心全意地獻給上帝,和「愛 隣舍」,即在和隣舍交往之中,向他啟示,

或在他心裏引發那「神聖的愛的精神」。

基督教倫理的特性是,我們不是依照科學方法來理解倫理上的永久價值並,也

不能用科學方法加以證明。這些理解是從歷史生活裏面選擇出來的,是我們活潑的

信仰和意志所把握的,深信在那通過目前情況而到來的啟示中,我們可以和那絕對

理性接觸。我們現在企圖指出那在基督教社會論述的歷史中所暗示的永久倫理價值,

完全是就這一意義說的。第一、祇有基督教的倫理,由於它相信神是有位格的,纔

對人格和個性有一種以形而上學為依據的把握,這是自然主義和悲觀主義所不能動

搖的。祇有那通過意志和本性與上帝獲得一致而高出於生命的自然秩序,纔能超越

有限,纔能向有限挑戰。凡是没有這個幫助的個人主義是都要消散的。第二、祇有

基督教倫理纔有那能包含並團結所有的人的神聖之愛的觀念,所以祇有它具有一種

不可動搖的社會主義。作為自然產物的人類,本來有分離,隔膜,鬥爭和排斥,祇

有在上帝的範圍內,這些成分纔會消逝。也祇有在這裏,那由強迫、同情與需要幫

助,性的本能,工作與組織等所形成的團結,纔能超越這一切的相對力量,而成為

一種因為是形而上的所以是不能毀壞的連繫。第三、祇有基督教的倫理能解決那平

等與不平等的問題,因為它既不盛讚武力和偶然,像尼采的種族崇拜說那樣,也不

用空幻的平等論述去違背明顯的事實。它承認社會地位,力量和才能上的差別,認

為這是上帝那不可知的旨意所規定的,然後它從這種情況出發,藉人格的內在建立,

和相互責任感的發展,使之成為倫理體系。在下的有自願結合和服從人的倫理本分,

在上的有關心人和對人有責的倫理本分,這樣每個人就能夠而且應該將自然的差別

變成了互相承認,互相信賴,和互相關心的倫理。第四、藉著對人格價值與愛的強

調,基督教倫理創造出一種為任何社會秩序--不管它是多麼合義和合理--所不能完全

摒除的東西,因為到處總有為我們所不能預料的苦難,災禍和疾病繼續存在著,這

種東西就是仁愛,仁愛是基督徒精神的果實,祇有靠著這精神它纔能存在。凡和它

連在一起的瑣碎和佔有慾,佔有慾,不過是那偉大而高尚的仁愛之中屬於人類的短

Page 11: 指導教授:王榮昌博士 - ir.lib.au.edu.twir.lib.au.edu.tw/bitstream/987654321/3695/1/AH980355.pdf · 與眾人一起參與敬拜,⑥除去舊老惡習。 因為真正敬拜的關鍵不是在外的,是心靈中的清潔(詩廿四:3):①人需先

10

處罷了。

(二)饒申布士( Walter Rauschenbusch )的社會福音論述

饒氏認為福音的中心旨趣應在於上帝國的實現,而上帝國的實現顯然關注在人

的一切所有問題,即包括政治、經濟及社會各層面,均在基督精神的統治下,有一

合理及良善的歸向。由於這樣的體認,上帝國的福音有二個從傳統對福音的解釋:

一是福音的問題不在於強調「個人得救問題」,而是有關「社會整體得救」的關注;

另一是福音的問題不只是「來世後的指望」,而是在「今世」已經展現,而且也朝

向一個能改變現今整個不義社會結構的有意義將來的盼望。所以上帝國總是來臨中,

是「按照上帝旨意所組成的人類社會,它裡面有愛、公義、自由及服務,而且每個

人的價值皆受到尊重」。因此,饒氏認為把上帝國「屬靈化」、「來世化」或「抽

象化」均是嚴重錯誤,背離真正耶穌基督福音的教導。饒氏所啟發的社會福音運動,

其後的發展影響了一些基督徒走向左傾的社會主義路線,連較保守的右派救世軍運

動也是承繼社會福音運動的思想而來。德國神學家潘霍華,於1930年至1931年期間

到紐約協和神學院遊學時,也受此思潮影響。他與美國著名的社會倫理學家雷茵霍.

尼布爾的友誼,也成了他回柏林實際參與反希特勒運動的鼓勵。

社會福音強調教會的所有教導必須根植現世,超越本位主義的個人得救主義,

如同格拉頓所說:「福音不是從世界中來救出靈魂,而是去救世界」。德國神學家

莫特曼也曾引用饒氏的觀點,對現今的基督徒反省說:「禁慾派基督徒稱世界為罪

惡,所以離開它,然而人文主義者卻在等待一個革命的基督徒來改善這個世界的罪

惡」。然而世界的罪惡是什麼?饒氏認為上帝國福音的理念,已提供我們對原罪及

不義的重新了解,原罪其實是指向普遍存在社會現象裡的一種集體敵意,而非生理

上的遺傳,人類所發明的原子彈就是最好的例子,它是人類集體罪惡的諸多表象之

一而已。而愈高階層的機構或統治階級,愈有可能和機會發展此種集此種集體罪惡

的可能性,因此基督徒應有社會良知及責任來面對及抑制集體罪惡王國的可能擴張

Page 12: 指導教授:王榮昌博士 - ir.lib.au.edu.twir.lib.au.edu.tw/bitstream/987654321/3695/1/AH980355.pdf · 與眾人一起參與敬拜,⑥除去舊老惡習。 因為真正敬拜的關鍵不是在外的,是心靈中的清潔(詩廿四:3):①人需先

11

與發展。基督徒應消除那末日社會大災難的消極千禧年信仰觀,而進入一個積極具

有社會進展的人類理想社會盼望,就好像耶穌所說的『成長的比喩』一般,耶穌從

當時流行的末世審判世界觀解放出來。基督徒的歷史終末觀也不應是恐怖的混亂審

判,而是上帝國在人世間的完全展現,即人類的社會秩序最終是往上帝的良善進展,

而且這個進展已經開始在現今世界結構發生,而且繼續發生,這樣上帝國的來臨就

不會淪落到今日所強調的末世大變動的恐怖審判。社會福音運動的哲學基礎,顯然

是一種確認人基本上是理性及具有善意的樂觀主義,而且借著教育,人可達成一個

美好的社會典範。這種充滿濃厚人文主義色彩的社會福音運動,與其說是對於基督

教復甦主義中所強調的功利主義個人得救的一種反動,不如說是它對人性有更深遂

的看法,因為所有個人的改變若没有走上整個社會解放的助力,那麼個人得救是没

有多大意義。這樣的見解,無疑是對盛行於基督教圈內那種功利主義傾向的一種反

省批判,而使福音所呈現的救贖意義有了一個廣闊社會性的看法。

(三)哈比.寇斯( Harvey Cox )的世俗化福音論述

寇斯認為『世俗化』,希臘文的原意就是『此時此地』,而以社會學的觀點,

人類文化發展的層次,是由部落氏族發展至鄉鎮然後大都會,而『世俗化』也就是

此『城市化』必然的趨勢。

世俗化特色雖然講求『實用性』,但並不謂受此影響的人對福音的省思已失去那『終

末論』的興趣,反而它把『終末論』所應成就的結局促其在現今形成。因為終末論

有兩個涵意,一是「最後的結束」,另一也是指向「新時代」的來臨。因此,一個

有深度的世俗化福音思考,事實上是在發展一種「社會變遷的神學」,傳統的神學

容易流於緬懷過去,然世俗化的神學是前膽的,是革命的。世俗所展現的信仰與上

帝國的福音並不衝突,反而上帝國的福音要在世俗信仰中的實踐成全。這個由世俗

信仰所實踐形成的新社會,其目的不外是為了人民,因此宣揚此信仰的教會要重新

檢驗其福音教導。如果教會存在的目的是為了人民,那麼它是傳揚好消息的它是和

Page 13: 指導教授:王榮昌博士 - ir.lib.au.edu.twir.lib.au.edu.tw/bitstream/987654321/3695/1/AH980355.pdf · 與眾人一起參與敬拜,⑥除去舊老惡習。 因為真正敬拜的關鍵不是在外的,是心靈中的清潔(詩廿四:3):①人需先

12

解的及充滿友愛的。

寇斯認為福音的中心在於上帝國的展現,而世俗化的結果就是導向人們走向洞

察上帝國來臨的新社會異象。然而氏族部落的宗教型態無非是基於社會安定作用,

而人們心靈的淨化是氏族部落關注的焦點,在這方面馬克斯誠然已對這些天真想法

-認為通過教育可改善人群,進而改善社會一已深感不耐。馬克斯相信只有改變影

響人性格的社會現實,人才有可能改變。寇斯認為社會改變的訴求其實也就是上帝

國福音的中心,因為在上帝國異象中所要展現的新社會秩序無非是一種大變動,而

世俗化過程所孕育出的社會變遷神學或革命神學,其走向無非朝著這個新社會異象

前進。因為如此,所以上帝國總是來臨中,而耶穌所說的「上帝國已經來了,所以

人要悔改」,正好表明上帝國是在上帝的行動及人回應中的焦點找到新社會秩序的

異象。寇斯分析在保守及自由陣營中,同時存在著二種不同意識型態的團體,在保

守陣營中,有一派是完全出世的靈恩派,其不理『世俗之城』的事務在拒服兵役中

特別顯明,這與另一福音派的走向,在對世俗關心的態度上分道揚鑣。寇斯認為美

國的福音派教會已愈來愈懂得如何運用其力量來影響美國政策,使其走向符合『聖

經道德』的看法,他們的努力已在反各墮胎問題,反同性戀問題表現無遺。另外,

在自由派陣營中,也有二個不同的走向,一個是以理性為主導社會公共事務的正統

教會,其對社會政策的關心,通常由其神學討論及運用其政治力量,來顯出其對政

治事務或人權問題的理性思考基礎,這與福音派試圖影響社會政策的心態一樣,雖

然意識型態不同。

Page 14: 指導教授:王榮昌博士 - ir.lib.au.edu.twir.lib.au.edu.tw/bitstream/987654321/3695/1/AH980355.pdf · 與眾人一起參與敬拜,⑥除去舊老惡習。 因為真正敬拜的關鍵不是在外的,是心靈中的清潔(詩廿四:3):①人需先

13

肆、基督之家簡介

一、創始人簡介 3

寇世遠,1920 年出生,福州人。早年以一篇「反侵略運動的回顧與前瞻」

獲福建全省徵文第一名。1938 年,考取福建省「戰時民教訓練所」特種考試,

後取得大專畢業同等學歷資格,分配至福建武平縣擔任戰時民教指導員。1940

年,寇世遠執教於閩清師範學校時,與學生何荔璇發生轟動全校的師生戀,而後,

力除眾議而於結婚。

1941 年,應聘到廿五集團軍戰時報導室及中央社、東南日報等新聞單位任

職。1946 年台灣光復後,他被聘任台灣省訓練團講師。1947 年「二•二八」事變

後,因故被捕,三周後,無罪釋放。省訓結束後,他先在台北建國中學教書,後

進入一文化事業機構擔任編輯組長。1951 年,因一同事涉嫌匪諜案而被牽連,

再次入獄,被關了 126 天才獲釋放。

1952 年蒙恩得救,5 月 30 日夫婦倆同時皈依基督教,在聚會所接受浸禮。

之後,經友人介紹到台北聖經研究班聽課,接受三年的基督教聖經教義教育與啟

蒙。後經介紹至台北靈糧堂帶領查經,待靈糧堂建會堂之後,成為該堂第一位傳

道人,共在那裡服事了十五年。1957 年,寇世遠辭去原職務,正式成為台北靈

糧堂的傳道人。期間監獄與醫院的佈道工作特別有負擔,因為曾在這些地方受苦

過,深深體會那裡人們心靈的需要。同時他也在神學院授課,併兼任文化大學基

督教研究所所長達十年之久。

1968 年末,因與靈糧堂董事意見相異,乃辭別了工作十五年的台北靈糧堂。

1969 年 1 月 23 日晚,十四位同伴齊聚查經。之後一齊禱告,寇世遠基於提摩太

前書 3:15 節的異象,提出「基督之家」(The Home of Christ)的構想。1 月 26

3維基百科-寇世遠

Page 15: 指導教授:王榮昌博士 - ir.lib.au.edu.twir.lib.au.edu.tw/bitstream/987654321/3695/1/AH980355.pdf · 與眾人一起參與敬拜,⑥除去舊老惡習。 因為真正敬拜的關鍵不是在外的,是心靈中的清潔(詩廿四:3):①人需先

14

日,第一個主日崇拜借當時總統府的餐廳舉行,有 60 人參加。當時沒有詩歌本,

寇世遠就自己作詞,油印後,人手一張。後彙輯成冊,即今日的《口唱心和集》

和《心被恩感集》。同年 7 月,基督之家正式建立教會體制,推選寇世遠擔任監

督一職,負責牧養工作,並時常兼顧眾教會查經、講台工作,以及神學院和大專

院校的教學工作。

他著有七十多本著作,也經常帶領佈道會、培靈會、退修會及國際福音會議

等。1969 年 12 月財團法人基督之家成立。1978 年寇監督赴美國成立金山基督之

家第一家;1984 年開始按立長老。此後數年間,在寇世遠監督及多位同伴努力

之下,基督之家在舊金山灣區相繼成立六間教會。1983 年寇監督有見於電訊業

之發展,日新月異,影響所及,更為廣泛。遂首創「天人之間」電視節目。

寇世遠監督長久以來體弱多病,早年患有肺疾,中年患腹膜炎,肝炎,晚年患有

心臟病,1993 年在美國舊金山突然猝死,享年 74 歲。

二、教會現狀

台北基督之家現今約有 1700 多人(2012 年 9 月);現任負責人為寇紹恩,

是為創始人寇世遠先生么子。台北基督之家現在為一間細胞小組制的教會,有別

於早期神職人員直接會眾建立關係的方式,將教會會眾分成若干『小組』,在小

組員之間設立小組長,在小組間建立『區』的制度,在小組長間設立區長,連結

區成為『一級牧區』,由教會中間按立的長老擔任牧區的區牧,因應教會中有不

同內容的聚會,以及崇拜場次的內容差異,(國語堂崇拜、學生崇拜、主日學、

兒童主日學……等)設立國語、黎明(學生及兒童)、雙語、特殊(菲律賓裔的

華僑、年長者)牧區。

教會內部事務由教會行政部負責,下分事務與財務兩組,另外,教會所有對外文

宣、多媒體、資訊、出版品統一由教會下的子單位財團法人天聲傳播協會出品。

根據資料顯示台北基督之家是一個屬於『無任何宗派』的地方教會,遵照聖

經的教訓與原則:使徒承接大使命,至各地廣傳福音,造就當地信徒,按立長老,

Page 16: 指導教授:王榮昌博士 - ir.lib.au.edu.twir.lib.au.edu.tw/bitstream/987654321/3695/1/AH980355.pdf · 與眾人一起參與敬拜,⑥除去舊老惡習。 因為真正敬拜的關鍵不是在外的,是心靈中的清潔(詩廿四:3):①人需先

15

長執會

(決策)

教牧室

(策劃)

同工會

(執行)

國度事工 靈修部

關懷

祈禱

教育

聖樂

輔導

福音

敬拜

建堂委員會 財團法人Oikos社區關懷協會

牧養部

國語牧區

七個牧區

110個小組

黎明牧區

學生

兒童

特殊牧區 雙語牧區

財團法人天聲傳播協會

植堂委員會 財團法人中華基督徒差傳委員會

行政部

財務

文資

事務

牧養治理。按照地方教會之管理原則:1.自養:就地取財,財務自理 2.自立:就

地取裁,行政自決 3.自傳:就地取才---人才培育。由長老治會,按立生命成熟之

信徒為長老負責牧養、治理當地教會。

台北基督之家現行體制架構圖

圖 1 台北基督之家現行體制架構圖

Page 17: 指導教授:王榮昌博士 - ir.lib.au.edu.twir.lib.au.edu.tw/bitstream/987654321/3695/1/AH980355.pdf · 與眾人一起參與敬拜,⑥除去舊老惡習。 因為真正敬拜的關鍵不是在外的,是心靈中的清潔(詩廿四:3):①人需先

16

伍、台北基督之家變遷歷史

一、台北基督之家變遷歷史

台北基督之家建立於 1969 年 1 月 23 日,由寇世遠先生以經文提摩太前書三

章 15 節為根據建立。1 月 26 日第一次教會聚會,地點在總統府餐廳,當時聚會

人數約 60 人參加;第二次聚會就來了一百二十人。不到一個月,總統府餐廳就

容納不下了。於是租借中山堂的「復興室」,繼以「堡壘廳」,以至「光復廳」,

會場越用越大,甚至動用中山堂的大廳。後以中山堂係公共場所,不能每次聚會

都借用,後情商延平南路的「實踐堂」,每次聚會長期租用。同年 7 月建立教會

體制,推選寇世遠擔任監督一職,負責牧養全體會眾;教會分工分為「祈禱傳道」

(靈修部)與「管理飯食」(行政部)兩大類,下設七個聖工小組。而在決策方

面,則透過月會、週及年會執行。年底 12 月正式登記參加財團法人。

台北基督之家教會第一任主任牧師及創始人寇世遠監督,寇世遠監督以優勢

的國學與信仰做結合,因此在短短五年內就將聚會人數上升至千人,教會信徒組

成多為社會中高階層或知識份子,係因寇世遠監督的信息內容,多與中國文化或

哲學思想為講道的內容,較能吸引此類的人。當時教會內多有政商名流也使得教

會頗為興盛,在台灣教會界傳有『南劉北寇』(劉東昆與寇世遠)的稱號。

1977 年設立基督之家中和佈道所為台北基督之家第一間分堂,後在台北各

地陸陸續續建立許多佈道點和查經點,1978 年寇世遠監督赴美建立宣教據點,

後成立海外分堂-金山基督之家,至此之後寇世遠監督兩地奔跑,甚至長期居住

在美國經營美國教會,當時台北基督之家沒有專職的神職人員,教會內只剩行政

的工作人員,幾經波折才於 1984 年按立第一屆長老,又另立寇紹恩為教會傳道

人負責教會經營,此段時間台北基督之家失去寇世遠監督具備文化優勢的傳道內

容,因此大大流失會友。1991 年按立寇紹恩為第一屆牧師,往後教會人數降至

Page 18: 指導教授:王榮昌博士 - ir.lib.au.edu.twir.lib.au.edu.tw/bitstream/987654321/3695/1/AH980355.pdf · 與眾人一起參與敬拜,⑥除去舊老惡習。 因為真正敬拜的關鍵不是在外的,是心靈中的清潔(詩廿四:3):①人需先

17

最低點約為一、兩百人,1997 年停止租借實踐堂使用青島東路的副堂,1993 年

3 月寇世遠監督逝世。

1994 年由寇紹恩牧師帶領長老及神職人員赴新加坡研究學習新式的細胞小

組教會經營模式,又時隔一年半的時間於 1996 年教會全體一致通過,轉型成細

胞小組教會,將教會的會友分成 8 到 12 人的小組,把整個教會變為如同樹狀圖

般的組織起來。2000 年前後台北基督之家開創社區福利工作租借教會地下室,

改建成開放社區住戶自由使用的開放空間,並且經營二手市場、才藝班、生活講

座…等活動,希望透過社區福利工作來加強教會對社會的連結與宣教的機會,至

此開始台北基督之家重新緩慢的增加聚會人數。

台北基督之家在經過了細胞小組與推展社會工作的改革後,在聚會人數上開

始有明顯增多的現象。約於 2000 年,教會預見現在的青島東路會堂可能不敷使

用,因此做出兩項決定,增加聚會堂數,周日時間 9 點一堂崇拜 11 點一堂崇拜,

並設立建堂委員會,以期能找到新的會堂可供聚會,終於在 2004 年聚會人數幾

乎達到青島東路會堂極限之時,決定添購醒吾大樓四樓並改建為會堂使用,該堂

在設計時,設計為 400~450 人使用,仍然維持每周兩堂的崇拜模式。

2007 年時,教會的社區福利工作,由最先的開放免費茶水空間及小型活動,

發展成針對三種族群,銀髮族、弱勢兒童和社區群眾三種服務對象的大型組織,

進而立案為「台北市歐伊寇斯 Oikos 社區關懷協會」。Oikos 源自於希臘文家的

意思,Oikos 發展協會的精神是,一個提供家人溫暖和愛的地方、一個可以讓人

放鬆心情的地方、一個你可以自然去愛人和被愛的地方、一個充滿歡笑可以彼此

鼓勵的地方、一個可以讓人快樂成長的地方、一個無論你遇到多少挫折在這裡都

能重新站起來的地方。到目前為止社區福利工作對教會宣教有顯著的幫助,大量

的社區群眾開始願意接受教會進而成為基督徒。

除了教會的內部原因之外,教會的對外政策也開始有不少的變革,1996 年

開始,由寇紹恩牧師帶領教會會友組成短期宣教團隊,直至 2012 年教會每年有

100 個短宣隊於不同的地方宣教,同時間,台北基督之家也大量拓展與不同教會

Page 19: 指導教授:王榮昌博士 - ir.lib.au.edu.twir.lib.au.edu.tw/bitstream/987654321/3695/1/AH980355.pdf · 與眾人一起參與敬拜,⑥除去舊老惡習。 因為真正敬拜的關鍵不是在外的,是心靈中的清潔(詩廿四:3):①人需先

18

之間的連結工作,與不同教會或基督教團體組成兄弟教會或同盟教會。在眾多的

連結當中,有幾條線特別值得留意:1.與藝人之家的十年結盟,藝人之家是一間

以藝人為宣教對象的教會,然而有很長的時間,藝人之家並沒有自己的神職人員

服務會眾,因此與基督之家擬定了一條長達十年的結盟合約,這也使得基督之家

自己,因此得以分享許多跟演藝圈有關的資源與條件。在這結盟的時間當中,基

督之家有多次機會運用這些資源與條件加以善用,提升教會在社會大眾的曝光率

跟影響力。與藝人之家的多次合作當中,雙方良好的互動促使兩間教會持續的結

盟,彼此幫助並分享資源直至今日。其次,中央機關聯禱會與中正區聯禱會,都

是在偶然的機會下與基督之家產生關聯,其中最核心的就是地區的便利性,以基

督之家的所在地接近台北市的市中心,與許多中央機關相當的靠近,也因此許多

的中央機關單位非常喜歡借用基督之家的場地做為集會使用,這也使得基督之家

得以成為中央機關眾多的團契連結的契機,於是成立中央機關聯禱會。中正區聯

禱會則是以聯結中正區各教會彼此合作為核心的會議。在這會議當中,基督之家

與中正區各教會得以大大的提升相互之間在中正區的影響力。最後基督之家也於

2007 年設立植堂委員會,於台灣不同地區植堂(建立不同的基督之家)。

2010 年台北基督之家國語堂聚會人數已達近千人,教會於是改由租借鄰近

的成功高中禮堂做為主日崇拜的聚會地點,同年,教會開始多媒體網路宣教的工

作,藉由寇紹恩牧師早年在媒體的工作經驗及多次參與基督教媒體或大型基督教

活動所累積的經驗與影響力來製作許多多媒體作品,透過提供多媒體作品(專題

DVD、宗教信仰教材和網路資訊)來進行宣教的活動,甚至透過網路和中國大

陸的教會做聯繫。

Page 20: 指導教授:王榮昌博士 - ir.lib.au.edu.twir.lib.au.edu.tw/bitstream/987654321/3695/1/AH980355.pdf · 與眾人一起參與敬拜,⑥除去舊老惡習。 因為真正敬拜的關鍵不是在外的,是心靈中的清潔(詩廿四:3):①人需先

19

圖 2 台北基督之家歷年聚會人數

二、台北基督之家年表

表 1 台北基督之家年表

西元 月 日 事件

1969

1

23 以經文提摩太前書三章 15 節,設立台北基督之家

26 第一次聚會,地點在總統府餐廳。

7 設立完成體制架構

12 登記財團法人

1973 租借實踐堂聚會,長達 24 年

1977 11 7 設立基督之家中和佈道所(第一間分堂)

1978 設立海外分堂-金山基督之家

60 265

1045 851

403 237 184

344 672

1637

0

500

1000

1500

2000

1969 1975 1985 1995 2005

歷年聚會人數概圖

歷年聚會人

數概圖

Page 21: 指導教授:王榮昌博士 - ir.lib.au.edu.twir.lib.au.edu.tw/bitstream/987654321/3695/1/AH980355.pdf · 與眾人一起參與敬拜,⑥除去舊老惡習。 因為真正敬拜的關鍵不是在外的,是心靈中的清潔(詩廿四:3):①人需先

20

1984 按立第一屆長老

1991 6 按立第一屆牧師(寇紹恩牧師)

1996 轉型小組教會;成立短期宣教團隊

1997 停止租借實踐堂

2000 Oikos 開放空間成立(發展社區工作)

2004 添購醒吾大樓會堂

2007 台北市歐伊寇斯 Oikos 社區關懷協會立案

2010 移至成功高中禮堂聚會

三、教會變遷因素分析

台北基督之家從 1969 年開創至今,歷時約 40 多年的時間,將依照聚會人數

的變化我們約可分為三個階段,1969 到 1978 年為第一個階段,稱之為成長期,

此階段教會聚會人數快速的增加,從一開始幾百人的聚會到接近千人的聚會人數,

這樣快速的發展最主要的原因,為領導人的個人特色與影響力而來。從 1979 年

開始到 1996 年稱為衰退期,此段時間台北基督之家流失大部分的聚會會眾,人

數高達八成,其中多為社會中的中高階知識份子(因被國學與文化優勢的信息內

容吸引而來的人),1996 到 2012 年為再興期,此時因著 1.轉型細胞小組 2.發展社

區關懷工作 3.媒體宣教的範圍 4.開拓教會外務 5.崇拜形式的轉變,五個主要因素

增加提升教會的聚會人數及社會影響力。

本文將以轉型細胞小組、發展社區福利工作、拓展教會外務三項因素做為討

論重點。

Page 22: 指導教授:王榮昌博士 - ir.lib.au.edu.twir.lib.au.edu.tw/bitstream/987654321/3695/1/AH980355.pdf · 與眾人一起參與敬拜,⑥除去舊老惡習。 因為真正敬拜的關鍵不是在外的,是心靈中的清潔(詩廿四:3):①人需先

21

(一)轉型細胞小組

檢討衰退期形成的原因,期間最大的改變以「寇世遠監督不再直接牧養、領

導台北基督之家」;過去因寇世遠監督個人講台演講魅力,所匯集的會眾,因為

沒有與教會建立直接的關係而大量流失。

為此原因在 1994 年開始,由寇紹恩牧師帶領當時所有教會長老、傳道神職

人員、執事會眾領袖等,一同學習並研討由新加坡傳入台灣的『細胞小組教會模

式』。在約兩年的時間內,學習、研討、遊說後一致通過轉型為細胞小組。

時至今日,從基督之家現在的發展調查後來看。以小組樹狀發展方式來建立

會友與教會的關係,是一成功的決定。現在基督之家從早期的團契教會生活,到

現在光一個國語牧區就有七個牧區、110 個小組。由此可見其在發展上的成功。

另外,對會眾而言,不再只是參加教會聚會,而是進入一個團體裡面成為其中的

一員。有這樣的心態,對教會在需要動員人力或降低會友流失上有極大的幫助。

(二)發展社區福利工作

從前文的論述當中,我們看見不論在基督教倫理學上,或是城市化、世俗化

的發展,可見教會做社會福利工作是一種極為常見的宣教方法,同時也是教會與

社會互動的重要樞紐。而以台北基督之家的例子而言,Oikos 社區關懷協會所帶

來的成效,絕對是清晰可見的。Oikos 社區關懷協會在每週三的中午都會開設專

題講座,其中參與聽講的族群有很大的一部分是非基督徒,甚至不清楚自己來到

的是一間教會;從 2008 年起 Oikos 社區關懷協會開始了一個針對弱勢家庭兒童

的課業輔導班,這也幫助許多弱勢家庭的孩子們,在品格與課業上有不小的進步;

平時 Oikos 的開放空間,提供給無論是附近的上班族、住戶、鄰居給予一個休憩

閒談的處所,而在其中所經營的二手市場,甚至可以完全滿足 Oikos 本身的支

出。

在 Oikos 所呈現出來的成績,可觀察到教會做社區福利工作,對教會與非基

Page 23: 指導教授:王榮昌博士 - ir.lib.au.edu.twir.lib.au.edu.tw/bitstream/987654321/3695/1/AH980355.pdf · 與眾人一起參與敬拜,⑥除去舊老惡習。 因為真正敬拜的關鍵不是在外的,是心靈中的清潔(詩廿四:3):①人需先

22

督的接觸很有幫助,反之而言,非基督徒也能夠透過社區福利工作,得以認識教

會、願意接觸教會,這對於宣教有極重要且顯著的幫助,每年基督之家都會有不

少會眾是從 Oikos 進入教會並且固定參加聚會。

(三)拓展教會外務

現今社會裡各行各業都十分重視行銷,增加曝光率及其能見度,教會在這上

面也是一樣,無論是與藝人合作、吸引非基督徒的目光與興趣,或是聯結地區教

會來增加影響力,都是希望能透過這些達到宣教的目的。對外,教會可以不斷找

到新的吸引力;對內,當教會要發展外務的時候,就需要相對扎實而且針對工作

有幫助的培育。如此使得教會內部得以更為緊密,當會眾們組成短宣隊或是各種

不同的團隊時所培養出來的革命情感,使得會眾不容易決定要離開教會。這也將

過去基督之家流動率高、流失性強的會眾轉變為較為有紀律且忠誠度高的會眾,

此點在維護教會經營上,具有重要的意義。

Page 24: 指導教授:王榮昌博士 - ir.lib.au.edu.twir.lib.au.edu.tw/bitstream/987654321/3695/1/AH980355.pdf · 與眾人一起參與敬拜,⑥除去舊老惡習。 因為真正敬拜的關鍵不是在外的,是心靈中的清潔(詩廿四:3):①人需先

23

陸、結論

本篇研究到此已經達到一個基本的進度,而因此我們在此提出一個簡單的結

論。首先從收集到的論述來看,教會與社會之間的互動從來不是稀奇的事,且往

往就是基督教精神體會展現的所在,無論是從倫理學的角度來看或是社會化的角

度,發展社會工作都是教會的必經過程,從基督之家的歷史來說,基督之家所建

立的Oikos發展協會,社會工作讓教會擁有社會公益的包裝,更容易被人所接受,

無論在東西方社會中,都是有明顯效果的傳教媒介。 在說到禮儀的變遷,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符合當下,而什麼是符合當下,其實

就是在什麼時候滿足什麼人的需要,從早期教會的例子來看,更重要的可能是知

道如何過生活且符合基督教教義,而現今可能又有一些不同的變化,循著歷史和

人的需要來發展,才真正的能夠吸引到人群的追隨,進而發展教會。 台北基督之家並不是一間已經結束的教會,也因此對於基督之家的發展似乎

達到了一個某一種程度的瓶頸。從教會的活動來看,基督之家教會的領導人在每

一部分都佔有很重要的地位,因此當基督之家必須在經歷一個領袖的傳承時,勢

必會經過一些考驗。台北基督之家的發展越來越大、人數越來越多,雖然已經運

用細胞小組的方式來將會眾連結起來,但是在往後的時間,可預見一般平信徒的

信仰的認知及理解,畢竟神職人員也無法隨時隨地的提供專業的幫助和關懷,而

因此讓平信徒能夠更清楚且有能力的成長,勢必成為新一階段的目標,本此的研

究,已提出三個問題作為結論,首先,台北基督之家將如何面對平信徒的成長,

不再滿足於每週一次的崇拜。第二點,於教會的傳承上,如何將經驗、能力一切

都順利的轉移,並且培育新的一代教會領袖來承接教會也是一個重要的課題,最

後台北基督之家的發展,常立與特立的部份如何區分,其經歷是否能成為其他教

會的借鏡與學習,都是十分值得追蹤及研究的重要議題,本次研究就在這邊畫上

一個句點。

Page 25: 指導教授:王榮昌博士 - ir.lib.au.edu.twir.lib.au.edu.tw/bitstream/987654321/3695/1/AH980355.pdf · 與眾人一起參與敬拜,⑥除去舊老惡習。 因為真正敬拜的關鍵不是在外的,是心靈中的清潔(詩廿四:3):①人需先

24

參考書目

李信福,93,<基督教組織治理機制之研究─以財團法人台北市中華基督教青年

會為例>,真理大學

寇世遠,81,《被恩待與被憐憫的》,台北,宇宙光出版社

寇紹恩等,100,《2012 台北基督之家年會手冊》,台北,台北基督之家

寇紹恩等,99,《2011 台北基督之家年會手冊》,台北,台北基督之家

寇紹恩等,98,《2010 台北基督之家年會手冊》,台北,台北基督之家

寇紹恩等,97,《2009 台北基督之家年會手冊》,台北,台北基督之家

寇紹恩等,96,《2008 台北基督之家年會手冊》,台北,台北基督之家

朱三才等,101,《2011 台灣教會教勢報告》,台北,基督教資料中心

朱三才等,100,《2010 台灣教會教勢報告》,台北,基督教資料中心

朱三才等,99,《2009 台灣教會教勢報告》,台北,基督教資料中心

《2012 台灣教會教勢報告》

《2010 台灣教會教勢報告》

《2008 台灣教會教勢報告》

林政杰新世紀宣教--—牧會哲學,崇拜篇

http://cclw.net/book/xsjxjmhzx/index.html

信望愛網站徐敏雄專欄基督教與社會福利

http://www.fhl.net/sms/study-1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