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王永刚 管理学博士,上海市晨光学者,复旦大学旅游学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电话:13818169698(微信) 电邮:[email protected] [email protected] 王永刚,江苏徐州人,1998 年至 2005 年,就读于上海财经大学投资经济专业,获经 济学学士、经济学硕士学位; 2005 年至 2007 年,攻读旅游管理专业,获管理学博士学位; 2008 年至今,任复旦大学旅游学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2009 年,入选“上海市晨光学 者”计划;2013 年,公派台湾师范大学运动休闲与餐旅管理研究所访学。 出版学术专著《集群化视角下的中国会展业资源整合》 ,该 书研究了有别于传统制造业集群的生产性服务业集群理论,发 掘出生产性服务业集群的资源整合机理,书中王永刚博士关于 “会展扇形产业链”论述的提出,在国内会展研究领域和政府 决策咨询方面产生了较大影响力。 另外,王永刚博士承担了多项省部级课题;主编 21 世纪全 国旅游专业新创规划教材 1 部;发表学术论文共 15 篇,其中 CSSCI 核心期刊 8 篇,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旅游管理》全文 转载 2 篇,获得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八届(2010)学术年会“优 秀论文奖”。 王永刚博士指出,商务客群具有高端、优质、高频、刚性等重要特征,在全球各个主 要旅游市场中的出行人次数占比均已超过半数,与之相对应的会议奖励旅游、商务差旅也 成为了重要业态模式。因此,王永刚博士将“生产性服务业领域的旅游行为与业态研究” 作为主要方向, 重点研究会奖旅游与商旅管理(以及与之密切相关的航空业、酒店业),同 业界建立了密切的合作伙伴关系。 2014 4 月,王永刚博士作为主旨嘉宾在 GBTA (全球 商务旅行协会)年会上,发表了以“顶层设计、技术创新与中国商旅市场大发展”为主题 的演讲。 王永刚博士在十余年旅游研究与教学的基础之上,结合产业动态与市场脉动,相继开 发出《旅游投资与财务管理》、《酒店财务与全面预算管理》、《用投资的心态管理企业差旅》、 《大型活动策划与文化产业推进》等精品培训课程,获得业界好评。2016 年和 2017 年, 更是连续推出《旅游影响力战略》和《旅游想象力战略》两门课程,前者创新性地提出旅 游地影响力建设的“资源—资本—内容”的三要素理论,后者深入研讨客群心理与行为规 律,让学员明确“客在何方”。

在完成教学科研的同时,王永刚博士秉承“伟大而有趣”的人生理 …tourism.fudan.edu.cn/_upload/article/f5/ea/930be... · 经济问题探索 (cssci),2013,

  • Upload
    others

  • View
    5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在完成教学科研的同时,王永刚博士秉承“伟大而有趣”的人生理 …tourism.fudan.edu.cn/_upload/article/f5/ea/930be... · 经济问题探索 (cssci),2013,

王永刚 管理学博士,上海市晨光学者,复旦大学旅游学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电话:13818169698(微信) 电邮:[email protected][email protected]

王永刚,江苏徐州人,1998 年至 2005 年,就读于上海财经大学投资经济专业,获经

济学学士、经济学硕士学位;2005 年至 2007 年,攻读旅游管理专业,获管理学博士学位;

2008 年至今,任复旦大学旅游学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2009 年,入选“上海市晨光学

者”计划;2013 年,公派台湾师范大学运动休闲与餐旅管理研究所访学。

出版学术专著《集群化视角下的中国会展业资源整合》,该

书研究了有别于传统制造业集群的生产性服务业集群理论,发

掘出生产性服务业集群的资源整合机理,书中王永刚博士关于

“会展扇形产业链”论述的提出,在国内会展研究领域和政府

决策咨询方面产生了较大影响力。

另外,王永刚博士承担了多项省部级课题;主编 21 世纪全

国旅游专业新创规划教材 1 部;发表学术论文共 15 篇,其中

CSSCI 核心期刊 8 篇,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旅游管理》全文

转载 2 篇,获得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八届(2010)学术年会“优

秀论文奖”。

王永刚博士指出,商务客群具有高端、优质、高频、刚性等重要特征,在全球各个主

要旅游市场中的出行人次数占比均已超过半数,与之相对应的会议奖励旅游、商务差旅也

成为了重要业态模式。因此,王永刚博士将“生产性服务业领域的旅游行为与业态研究”

作为主要方向,重点研究会奖旅游与商旅管理(以及与之密切相关的航空业、酒店业),同

业界建立了密切的合作伙伴关系。2014 年 4 月,王永刚博士作为主旨嘉宾在 GBTA(全球

商务旅行协会)年会上,发表了以“顶层设计、技术创新与中国商旅市场大发展”为主题

的演讲。

王永刚博士在十余年旅游研究与教学的基础之上,结合产业动态与市场脉动,相继开

发出《旅游投资与财务管理》、《酒店财务与全面预算管理》、《用投资的心态管理企业差旅》、

《大型活动策划与文化产业推进》等精品培训课程,获得业界好评。2016 年和 2017 年,

更是连续推出《旅游影响力战略》和《旅游想象力战略》两门课程,前者创新性地提出旅

游地影响力建设的“资源—资本—内容”的三要素理论,后者深入研讨客群心理与行为规

律,让学员明确“客在何方”。

Page 2: 在完成教学科研的同时,王永刚博士秉承“伟大而有趣”的人生理 …tourism.fudan.edu.cn/_upload/article/f5/ea/930be... · 经济问题探索 (cssci),2013,

在完成教学科研的同时,王永刚博士秉承“伟大而有趣”的人生理念,以所学所思所

悟,积极服务社会,为众多企事业单位担任顾问工作,并从事项目咨询服务。

2016 年 上海陈云纪念馆(国家一级博物馆、国家 4A 级旅游景区)场馆规划

中国国际动漫游戏博览会(CCG EXPO)发展规划(2017-2019)

2015 年 为苏宁集团旗下的苏宁酒店及度假村管理有限公司,进行发展战略规划咨询

为上海市徐汇区旅游局,进行关于旅游产业带动性研究的决策咨询

2014 年 江苏苏州阳澄湖半岛旅游度假区旅游发展规划

2013 年 安徽郎溪天子湖康健城老年公寓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

2012 年 安徽郎溪天子湖康健城养老产业发展总体规划

2011 年 内蒙古喀喇沁旗旺业甸景区发展总体规划

2010 年 安徽牯牛降国家生态旅游实践区发展规划

2009 年 重庆永川永师路片区发展定位与城市规划

2008 年 江西景德镇陶瓷文化旅游规划

2007 年 福建平潭高铁新城发展规划

Page 3: 在完成教学科研的同时,王永刚博士秉承“伟大而有趣”的人生理 …tourism.fudan.edu.cn/_upload/article/f5/ea/930be... · 经济问题探索 (cssci),2013,

附表:

n 王永刚,集群化视角下的中国会展业资源整合,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10 年。

n 王永刚,旅游企业财务会计,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 年。

n Kuo-Ching Wang, Yong-Gang Wang, Wan-Lin Tsai, Mei-Hui Wu, Those Invisible Hands: Study on Tour

Planner`s Competency Model[C]. 13th Asia Pacific Forum(Taiwan),2014.

n 王永刚,中国商旅管理行业盈利模式研究. “旅游发展与社会转型”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2014。

n 郭旸、柴毅、王永刚,中国公益旅游发展的影响变量与需求潜力测度研究. 经济问题探索

(CSSCI),2013, (7): 57-60,81。

n 王永刚,集群化视角下的会展业知识整合研究. 文化视野下的旅游业,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13。

n 王永刚,中国旅游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实证研究,经济问题探索(CSSCI),(3)(2012),175-

180。(该文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旅游管理》2012 年第 5 期全文转载)

n 王永刚,上海城市化进程与旅游业发展的动态计量研究,华东经济管理(CSSCI),26(7)(2012),1-

5。

n 吕慧君、王永刚,江苏旅游业发展与城市化进程的动态计量分析,旅游与城市发展,复旦大学出版

社,2012,111-119。

n 王永刚、李萌,旅游一体化进程中跨行政区利益博弈研究,旅游学刊(CSSCI),26(1)(2011),24-

30。(该文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旅游管理》2011 年第 4 期全文转载)

n 王永刚、郭旸,中国会展业集群化演进趋势及发展路径研究,经济问题探索(CSSCI),(8)(2011),

48-53。

n 赵磊、王永刚、张雷,江苏旅游规模差异及其位序规模体系研究,经济地理(CSSCI),

31(9)(2011),1566-1572。

n 王永刚、张帆,负责任旅游的理想主义与现实困境——基于集体行动博弈视角的解读,第七届旅游

前沿国际学术研讨会(“旅游与人地环境”国际会议)论文集,中山大学出版社,2011。

n 王永刚,会展业集群化发展及其资源整合机理研究,旅游学:新理论 新场域,复旦大学出版社,

2011,240-250。

n 王永刚,基于“双边拍卖”的会展业资源价格整合机制研究,华东经济管理(CSSCI),

24(6)(2010),6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