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淨空法師專集網站 | 儒釋道多元文化教育網 佛陀教育網路學院 要把每一天都看作最後的一天, 天天想到我就要死了,還有什麼事情比念佛重要。 本期專欄:建立正確的護生觀 本期內容簡介 經論輯要:金剛經講義節要述記(195) 印光大師開示:明對治習氣 倫理道德:怎麼樣教孝? 因果教育:文昌帝君陰騭文廣義新譯(35) 心得交流:ej07872同學的學佛心得 答疑解惑 網路講座:淨空老和尚網路首播 法寶流通 信息交流 我要訂閱/取消 雜誌下載 學佛問題 2017.5.15 星期一 Vol. 470 本期內容簡介 本期內容如下: 愛護眾生是一種美德,無論是古今中外,這是人類的 天性。請看 本期專欄何以用「佛說」,而不用「如來說」?其中意義差別 很大,此是學般若讀《金剛經》的人,不可以不知道的。 請看 金剛經講義節要述記最新訊息: 嚴正聲明淨空法師專集網 微信ID:amtbhz騰訊微博新浪微博LOFTERGoogle+Facebook 影片及mp3下載: 從微雲、百度網盤下載講座影音、 文字、菁華短片、電子書等 目前發現yahoo、pchome、themai、sohu、126、263、163、eyou、sina、21cn免費信箱,會被isp當作廣告信擋掉或移 至垃圾筒,若您是上列信箱,請先查看垃圾筒是否有,若無收雜誌建議使用其他Email信箱訂閱,謝謝!

本期內容如下: 愛護眾生是一種美德,無論是古今中外,這是人類的 … · 我們種菜的時候,一般說小蟲很多,把菜都吃掉了, 我們劃一個小區,專門供養小蟲,小區之外的留給我們。

  • Upload
    others

  • View
    10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本期內容如下: 愛護眾生是一種美德,無論是古今中外,這是人類的 … · 我們種菜的時候,一般說小蟲很多,把菜都吃掉了, 我們劃一個小區,專門供養小蟲,小區之外的留給我們。

淨空法師專集網站 | 儒釋道多元文化教育網

佛陀教育網路學院

要把每一天都看作最後的一天, 天天想到我就要死了,還有什麼事情比念佛重要。

本期專欄:建立正確的護生觀

本期內容簡介

經論輯要:金剛經講義節要述記(195)

印光大師開示:明對治習氣

倫理道德:怎麼樣教孝?

因果教育:文昌帝君陰騭文廣義新譯(35)

心得交流:ej07872同學的學佛心得

答疑解惑

網路講座:淨空老和尚網路首播

法寶流通

信息交流

我要訂閱/取消 雜誌下載 學佛問題 2017.5.15 星期一 Vol. 470

本期內容簡介

本期內容如下:

  愛護眾生是一種美德,無論是古今中外,這是人類的

天性。請看本期專欄。

  何以用「佛說」,而不用「如來說」?其中意義差別

很大,此是學般若讀《金剛經》的人,不可以不知道的。

請看金剛經講義節要述記。

最新訊息:嚴正聲明、淨空法師專集網 微信ID:amtbhz、

騰訊微博、新浪微博、LOFTER、Google+、Facebook

  影片及mp3下載:從微雲、百度網盤下載講座影音、

文字、菁華短片、電子書等

  目前發現yahoo、pchome、themai、sohu、126、263、163、eyou、sina、21cn免費信箱,會被isp當作廣告信擋掉或移

至垃圾筒,若您是上列信箱,請先查看垃圾筒是否有,若無收雜誌建議使用其他Email信箱訂閱,謝謝!

Page 2: 本期內容如下: 愛護眾生是一種美德,無論是古今中外,這是人類的 … · 我們種菜的時候,一般說小蟲很多,把菜都吃掉了, 我們劃一個小區,專門供養小蟲,小區之外的留給我們。

本期專欄:建立正確的護生觀

 

  愛護眾生是一種美德,無論是古今中外,這是人類的

天性。我們可以從嬰兒觀察起,嬰兒、孩童對於小動物都

非常的愛護。學佛之後,我們才真正瞭解虛空法界、國土

眾生原本是一體,比一家一族還要親密。

一、一切眾生都是自己

  國土眾生從哪裡來的?大乘經典裡面佛常說「唯心所

現,唯識所變 」,心是一個心,一切眾生是一個心,這個

話初學很難懂,所以禪宗常講「若人識得心,大地無

寸土」, 心到底是什麼?現在哲學家叫它做宇宙本體,在

佛法裡面叫它做心,叫它做性、真如本性。真心理體名詞

不一樣,說的都是一樁事情。佛常講「一切法從心想

生」, 「心想」就是識,用現代話講就是心的作用,心起

作用就變現出萬事萬法。所以大乘學者他肯定宇宙之間一

切眾生是自己,自己的化身焉能不愛護?

二、護生的實質

 1.什麼是護生

  護是愛護,在日常生活當中與它們平等對待、和睦

相處,和睦相處的根本原因在平等對待;如果不平,和睦就

談不上。和平二字,和是果,平是因;希求一切眾生和睦

相處,如果沒有平等對待的心,和睦相處是肯定做不到

的。今天許許多多國家、種族、宗教不平等,所以世界永

遠不會有和平。什麼時候世界有真正和平?大家都覺悟了,

人與人之間應當平等對待,人與一切動物要平等對待,人

與一切植物要平等對待,和平就落實了。

 2.護生與放生有何不同

Page 3: 本期內容如下: 愛護眾生是一種美德,無論是古今中外,這是人類的 … · 我們種菜的時候,一般說小蟲很多,把菜都吃掉了, 我們劃一個小區,專門供養小蟲,小區之外的留給我們。

  放生是眾生有急難的時候,我們幫助它一把,如果看

到那些小動物被人抓到,就要被人殺害了,我們遇到,這

個時候應當想方設法把它買下來。買下來,斟酌情形,如

果買下來放生它能活,我們要救它;如果活不了,我們念

佛、誦經、念往生咒,給它回向、給它祝福。古德常

講:「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 」,所以要救護眾生的這

些災難。

  護生是本,放生是末,本末一定要搞清楚。

 3.素食才是真正愛護眾生

  護生、放生最積極的作法是素食,不食眾生肉。這種

生活方式對我們身體健康只有好處沒有壞處。何必要吃眾

生肉?何必跟一切眾生結冤仇?這是我們應當要想到的,

不吃眾生肉才是真正愛護眾生。

三、愛惜生命 尊重生命

 1.要愛護一切動物

  「十善」第一個,「不殺生」。知道一切眾生都是業

報身。他前世造了惡業,很不幸墮到畜生道了,應以慈悲

心對待一切眾生。對於蚊蟲螞蟻都不能殺害。它來咬你,

你願意供養,發布施心供養牠一頓飯;不願意,把它趕

走,不能殺害。

 2.冤家宜解不宜結

  家裡有蟑螂、螞蟻、蒼蠅、蚊蟲,怎麼辦?不殺牠,

牠就來擾亂你的生活;何況蟑螂、蒼蠅還會帶來傳染病的

媒介。殺牠,犯了殺戒,造了罪業;不殺牠,一家人都不

安寧。因此,學佛的人,生活要有規律,家庭環境要整

潔,這些小動物自然就減少了。如果還有,最好想辦法請

牠出去,不要傷害牠。像蚊蟲,我們可以點蚊香,把門窗

打開,讓牠往外飛。像螞蟻,我們可以用一點餅乾屑、

Page 4: 本期內容如下: 愛護眾生是一種美德,無論是古今中外,這是人類的 … · 我們種菜的時候,一般說小蟲很多,把菜都吃掉了, 我們劃一個小區,專門供養小蟲,小區之外的留給我們。

糖果,把牠引誘到外面去。我們使用許多方便法,讓家人

也能歡喜,但這都是不得己的作法。最殊勝的作法,能令

你一家人都感動的,就是以自己的真誠心、大慈悲心、憐

憫心,誦經、念佛為牠迴向,再為牠授皈依,然後請牠

搬家,牠真的會搬家。

  《印光大師傳記》記載,早年印光大師住的房間也有

跳蚤、蚊蟲,他的侍者要把牠們趕走,印祖叫他不要動。

並告訴侍者:「我的修持德行不夠,隨牠去;我真正有

道德,牠自然就遷單了。」印光大師到七十歲以後,他所

住的房子,找不到一隻蒼蠅、螞蟻、蚊蟲。所以,牠不是

無知,是有靈性的,對於一位大德,牠很佩服、尊重,就

會躲得遠遠的。印祖有大德,我們沒有那個德行,我們用

真誠心,誠則靈,至誠感通。這很有效果,不妨試試看。

中國古人講「精誠所至,金石為開」,意思就是說真誠到

極處可以跟一切眾生感應道交。

 3.植物和小蟲、小鳥也有靈性

  植物也有感應,我們院子裡種的花,我們在鄉村裡

種菜,很合作,花開得特別美特別香,我們以愛心對它,

它有回報。

  我們種菜的時候,一般說小蟲很多,把菜都吃掉了,

我們劃一個小區,專門供養小蟲,小區之外的留給我們。

牠很聽話、守法,容易相處。我們的果木樹鳥吃,我們跟

鳥商量,指出幾棵專門供養你,你們吃到那邊去吃,其他

的留一點給我們。牠都守法,非常可愛,非常值得人尊

敬。我們做了十幾年,很多同修我勸他這樣做,都做成

功了。

  不是一個地區,在中國、在外國都做成功,在都市、

在農村,這個效果都發生了,好!凡事用真誠心,用和平

的方法來解決,不可以傷害眾生,更不可以無故傷害眾生。

Page 5: 本期內容如下: 愛護眾生是一種美德,無論是古今中外,這是人類的 … · 我們種菜的時候,一般說小蟲很多,把菜都吃掉了, 我們劃一個小區,專門供養小蟲,小區之外的留給我們。

  由此可知,我們愛它們,它們也愛我們,我們敬它

們,它們也敬我們,所以我們對一切眾生一定要愛護,不

要有衝突,萬萬不可以傷害。殺生決定不能解決問題,愈

殺愈多,冤冤相報。過去沒有發明農藥之前,農作物受病

害蟲的損失少;現在農家不用農藥,幾乎全部被病害蟲吃

掉了,什麼原因?因為殺它,它來報復。而且這些病害蟲抵

抗能力與日俱增,發明的農藥當時有效,六個月之後就沒

有效,它抵抗力增加了,所以農藥不斷的再研究,分量不

斷的再加重,到最後農藥害死了我們自己。這不是解決的

辦法,解決的辦法用慈悲心、用愛心,慈悲能解決一切

問題,這是我們必須要知道的。

 3.慈悲心要從小培養

  小朋友更應當要教他愛護小動物,從小養成慈悲心,

長大就有福報;造作種種惡法惱害眾生、害眾生命的,感

今世多病,多災多難。

  所以我們對於再小的生命,我們都愛它,真誠心愛

護它。

  ——恭錄自上淨下空老和尚講演

經論輯要:金剛經講義節要述記(195)

2.「佛」之一稱,乃性相全彰之名。非同「如來」,但屬

性德之稱。今曰『佛說』者,乃指般若則非般若。即名字

以離名字也。明其雖不壞相,仍應會歸於性。

  『「佛」之一稱,乃性相全彰之名。非同「如來」,

但屬性德之稱。今曰「佛說」者,乃指般若則非般若。即

名字以離名字也。明其雖不壞相,仍應會歸於性。』此節

是解釋經文『佛說般若波羅蜜,則非般若波羅蜜』。何以

用「佛說」,而不用「如來說」?其中意義差別很大,此

Page 6: 本期內容如下: 愛護眾生是一種美德,無論是古今中外,這是人類的 … · 我們種菜的時候,一般說小蟲很多,把菜都吃掉了, 我們劃一個小區,專門供養小蟲,小區之外的留給我們。

是學般若讀《金剛經》的人,不可以不知道的。佛此名

稱,有時候專從相上說(如此處),因為下文接著「般若

波羅蜜,則非般若波羅蜜」,有「則非」之名字,便把性

相都包括在其中了。「般若波羅蜜」是相;「則非般若波

羅蜜」是性。是故,看下文,上文佛說的意思就明白了。

如果說「如來說」,是專講自性。此種句子在《金剛經》

裡很多。此處的意思指「說般若即非般若」,其義很深。

  下文告訴我們,般若是名字,即名字而離名字相,方

是真的會聽。不會聽的人著了名字相,便不解如來真實

義。如來所說的一切經,所說一切法,最大的目的,希望

眾生能從言說裡見性。我們聽佛說法,或者讀佛經,讀到

見性了,才是佛對我們真正的期望。何以會聽經就見性,

讀經就開悟?大澈大悟與明心見性是一個境界,即教下所

謂的「大開圓解」。關鍵就在不著相;不著相即是會歸

自性。

  唐朝時,禪宗惠能大師聽人念《金剛經》,聽到「應

無所住,而生其心」,惠能大師就開悟了,而念經的人沒

開悟。何以念經的人不開悟?念經人著相!著了「應無

所住」的相;而生其心,著了而生其心的相。著相,焉能

開悟。我們今天念這兩句,念上一千遍、一萬遍都開不

了悟,原因是著相。他聽了何以能開悟?他不著相,即相

離相,就開悟了。關鍵在此。真所謂「差之毫釐,失之

千里」,著相與否,乃是迷悟之關鍵。一法不著相,法法

皆不著相,才是真的。

  佛說般若波羅蜜,我們不著佛說般若波羅蜜之相,然

而我們穿衣著穿衣的相,吃飯著吃飯的相,這不行,不

著「佛說般若波羅蜜」,還是著了相。真正悟,是一悟一

切悟;不可能只悟這一邊,那一邊沒悟。一迷一切迷!

《印光大師文鈔》裡說了一件事,我印象頗為深刻。他

說,有一位參禪的大德,是位在家居士,生平也相當自

Page 7: 本期內容如下: 愛護眾生是一種美德,無論是古今中外,這是人類的 … · 我們種菜的時候,一般說小蟲很多,把菜都吃掉了, 我們劃一個小區,專門供養小蟲,小區之外的留給我們。

負,他在五燈會元上用功夫。宗門所講的千七百條公案,

就是五燈會元裡的。他寫了一封信告訴印光大師,一千七

百多條公案,差不多他都參透了,只剩幾條還不清楚。印

光老法師回了他一封信,一千七百則公案,如果有一條

參透,就全都參透了;還有一條沒參透,可見你完全沒有

參透。這位老居士也很難得,收到印祖的信後,不參禪

了,回頭老實念佛。知道此理的人不多,以為自己功夫了

不起,必須遇到真正的行家指點你,方知自己全盤錯了。

此處我們要留意,如果我們這個地方不執著了,其他地方

還放不下,則一樣也沒有放下。一件事放下,件件事都

放下、都看破,方是真正般若波羅蜜。

  相在不在?在!《金剛經》擺在我們前面,是文字

相。會的人,即名字會歸自性;即色聲香味觸法會歸自

性,無有一法不會歸自性。這就是真正見性,明心見性,

真正得大自在!修行用功最重要的事,是懂得會歸自性。

般若裡說「會歸自性」,即是法相所講的「轉識成

智」。「智」就是自性;「轉」就是會歸。是故,我們將

念頭轉過來,就會歸了。怎麼轉法?我們很想轉,就是轉

不過來。常常讀經,將世緣天天看淡,就會轉了。世間五

欲六塵、親情眷屬常常掛在心上,如何轉得了!世間人都

以為那是人生中的大事,將它放在心上,其結果就是生生

世世搞六道輪迴。生生世世跟這些眾生搞報怨、報恩、

討債、還債,沒完沒了!是故佛說「可憐愍者」。

  眾生不知事實真相是剎那九百生滅業因果報的相續

相,是生命的幻象而已。我用此話把真相說出,根本不是

事實,根本沒有存在。相續現象何以相續?人的妄想相

續。相從心想生的,佛在大經中常講,「一切法從心

想生」。我們中國文字好,充滿智慧。「心」上動了念

頭,就有個「相」;「想」就是心裡有個相。佛教我們

離相,相離開,只剩下心,真心就現前。是故,離相不是

Page 8: 本期內容如下: 愛護眾生是一種美德,無論是古今中外,這是人類的 … · 我們種菜的時候,一般說小蟲很多,把菜都吃掉了, 我們劃一個小區,專門供養小蟲,小區之外的留給我們。

離外面的相,而是離心裡的那個相。「心」上加個

「相」,真心就顯不出來,變成「想」,即是妄想。妄想

生起幻象,想得久,相就好像連續很久;什麼時候不想,

它就斷了。所以,永嘉大師講得好,「覺後空空無大

千」。覺了之後就不想了;沒有妄想,大千世界就沒有

了。大千世界就是六道輪迴。沒有六道,其餘的,最低限

度是四聖法界。契入更高,則是一真法界,才是事實真

相,方是真正的會歸自性。

  懂得會歸自性的人,那一法不是自性?法法皆然,無

一不是。穿衣吃飯、工作、待人接物,頭頭是道!什麼

是「道」?心性是道。左右逢源,什麼是「源」?心性

是源。頭頭、左右都是明心見性。那就是一真法界的生

活。一真法界沒有離開現實生活,什麼是一真法界?《華

嚴經》上講的「理事無礙、事事無礙」,外境是無障礙的

法界。障礙在那裡?在妄想、執著。佛在大經上告訴我

們,佛與大菩薩們住一真法界,住不思議解脫境界。三千

年前,釋迦牟尼佛示現在世間,為我們講經說法三百餘

會,試問,他是不是住一真法界?是的,確實住一真法

界。當時許多人跟釋迦牟尼佛住在一起,面對面,手牽

手,佛住一真法界,牽手的人住六道輪迴,此即事事無礙。

  地藏菩薩的學生成佛的很多。《地藏菩薩本願經》一

開端,十方諸佛都來集會,那些諸佛全是地藏菩薩的學

生。菩薩弘願弘深,「地獄不空,誓不成佛」,是故他永

遠作菩薩。他若想成佛,隨時就成佛了。他在地獄度眾

生,是住一真法界,不是住地獄。他在地獄裡,地獄相並

沒有改變,在地獄裡受罪的是地獄眾生,菩薩住一真法界。

  由此體會得「會」,會十法界,歸一真法界;會一切

事理,歸一真法界。宗門稱之為「參」,「參」是細心體

會之意。「會」是融會。怎樣「融」,怎樣「會」?心地

清淨,一塵不染。心上還有一物,就沒有辦法。「本來無

Page 9: 本期內容如下: 愛護眾生是一種美德,無論是古今中外,這是人類的 … · 我們種菜的時候,一般說小蟲很多,把菜都吃掉了, 我們劃一個小區,專門供養小蟲,小區之外的留給我們。

一物」。無一物就「會」;有一物就不「會」,關鍵在

此。清淨心是自己的真心,有一物在,就變成妄心。妄心

就現妄境界;真心就現一真法界。

  >>續載中⋯⋯

  (《金剛經講義節要述記》講於1995.5新加坡佛教居

士林及美國,「華藏講記組」恭敬整理。)

印光大師開示:明對治習氣

  愚癡者,非謂全無知識也。乃指世人於善惡境緣,不

知皆是宿業所招,現行所感;妄謂無有因果報應,及前生

後世等。一切眾生,無有慧目,不是執斷,便是執常。執

斷者,謂人受父母之氣而生,未生之前,本無有物;及其

已死,則形既朽滅,魂亦飄散,有何前生,及與後世?此

方拘墟之儒,多作此說。執常者,謂人常為人,畜常為

畜;不知業由心造,形隨心轉。古有極毒之人,現身變

蛇;極暴之人,現身變虎。當其業力猛厲,尚能變其形

體;況死後生前,識隨業牽之轉變乎?是以佛說十二因

緣,乃貫三世而論;前因必感後果,後果必有前因。善惡

之報,禍福之臨,乃屬自作自受,非自天降;天不過因其

所為而主之耳。生閉環,無有窮極;欲復本心以了生死

者,捨信願念佛,求生西方,不可得也。貪瞋癡三,為生

死根本;信願行三,為了生死妙法。欲捨彼三,須修此

三;此三得力,彼三自滅矣。(正)對治瞋恚等義

倫理道德:怎麼樣教孝?

Page 10: 本期內容如下: 愛護眾生是一種美德,無論是古今中外,這是人類的 … · 我們種菜的時候,一般說小蟲很多,把菜都吃掉了, 我們劃一個小區,專門供養小蟲,小區之外的留給我們。

  怎麼樣教孝?父母的父母還在,都很年輕,他的父母

才二、三十歲,祖父母不過五、六十歲。看他父母對他父

母的孝順,他就學會了;他父母對一般人的那種恭敬,他

也學會了。那不是用言語,完全是做出來,他天天在看,

天天在聽,他在接觸。所以古人對小孩,母親是保母,要

把他看好,看什麼?不准接觸不正當的。不正當的言論不

能讓他聽到,不正當的事情不能讓他看到,不正當的人不

可以跟他接觸,童蒙養正。

  現在沒有了,三歲以後學他已經學壞了,你沒法子

教了。所以,今天很多做母親的到我這兒來說小孩不好

教,做老師的來跟我說學生不好教,當然不好教。他那個

根是誰教他的?現在的小孩,電視教出來的。上學了,在

外國,小學一年級就用電腦,網路教他來的。網路跟電視

教什麼?教殺盜淫妄,這世界還會好嗎?從根教壞了。

  今天辦再好的學校,他根不好,他成就很難,他很容

易變節,就是禁不起誘惑。中國古人講高名厚利,高名,

請你做個部長,心動了;厚利,請你賺個幾億、十幾億,

心就動了,什麼壞事都敢幹了。這是什麼?根不堅固。

所以,今天人犯一切罪惡都要原諒他,我覺得不能追究。

  文摘恭錄—淨土大經科註(第五七一集)2012/10/7 

檔名:02-037-0571

因果教育:文昌帝君陰騭文廣義新譯(35)

  

清朝崑山周夢顏安士氏述/民國蓬島思尼子新譯

或奉真朝斗。

【發明】「真」是天仙的意思,「斗」是星宿的名字。他

們登錄人的善惡,記載人的生死,怎麼可以不敬奉禮拜

呢?如果想要推究他們的根源,那麼天仙在前,星宿在

Page 11: 本期內容如下: 愛護眾生是一種美德,無論是古今中外,這是人類的 … · 我們種菜的時候,一般說小蟲很多,把菜都吃掉了, 我們劃一個小區,專門供養小蟲,小區之外的留給我們。

後。因為這個劫開始時,天上並沒有眾星,梵王、帝釋接

受驢唇大仙的請求,然後才安置二十八宿在四門。斗是西

門的第五個星宿,屬於斗宿的人應當用粳米花調蜜來祭祀。

☉《樓炭正法經》說:「大星周圍七百里,中星四百八

十里,小星一百二十里,中間有天人居住。世間人竟然說

隕落的星星只是像拳頭一般大的石頭,甚至畫了七隻豬的

圖形在斗母星下方,真是太過輕慢呀!

☉天仙星宿,前世都從尊敬三寶、修行十善得到福德而

來,所以能夠享有飛行的宮殿,光芒照耀下界。但是今天

信奉道教的人,往往反過來毀謗佛法,哪能算是敬奉天

仙、禮拜星宿的人呀!

☉漢魏以前,稱佛為天尊,稱僧為道士,稱道士為祭酒

(1)。自從北魏寇謙之(2)竊用天尊和道士的名號,而後佛不

再稱為天尊,比丘不再稱為道士,以後祭酒的名稱也變為

大司成了。

 (1)祭酒:古代酹酒祭神,必由尊者或老者一人舉酒祭

地,後來把位尊和年長的人稱作祭酒。漢平帝時設置六經

祭酒,為官名。

 (2)寇謙之:北魏道士。他利用太武帝對於道教的崇奉,

而排斥佛教,改革天師道,制定樂章誦戒新法,在山西大

同建立天師道場,稱為新天師道。

【下附徵事】

 七星救焚【勸懲集】

  常熟縣奚浦的錢氏,家族聚集在一起居住,其中有一

家小四房,向來都敬奉星斗,婆媳都是守寡。明武宗正德

丙寅年,她們的房子旁邊失火,延燒了三天三夜。恍忽間

看見七個穿紅衣服的人,在屋簷前舉起袖子一揮,火光隨

即熄滅,而四周已經全部燒成灰燼了。

Page 12: 本期內容如下: 愛護眾生是一種美德,無論是古今中外,這是人類的 … · 我們種菜的時候,一般說小蟲很多,把菜都吃掉了, 我們劃一個小區,專門供養小蟲,小區之外的留給我們。

【按】《妙法蓮華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說:「假使陷

入大火之中,火不能燒到他。」就這個事實來看,應當是

可以相信的。

 禮斗免盜【凌子正述】

  句容縣的嚴近山,康熙初年旅居荊襄,遇到道人教他

禮敬星斗,嚴就深信奉行,虔誠禮拜三年。有一天在江邊

行船,天色已經昏暗,遇上了大盜。嚴非常害怕,就持念

斗母心咒。不久,好像有黑雲籠罩著他的船,嚴因此能夠

逃脫,而其他的船隻都被大盜所害。

【按】有人說斗母就是觀音大士,這是錯誤的。菩薩雖然

可以隨著所要度化的對象,而化現不同的身形,但都是隱

藏身分而不顯露。如果既知道他是觀音菩薩,而又將他列

在玉帝之下,這是非常顛倒之事。有人說斗母是摩利支

天,不知道到底是不是?

【下載附錄】

 道藏源流

  道家本來並沒有所謂的《道藏》,只有老子《道德

經》五千字是真的而已。曾經考證《元都目錄》,都是後

人妄取《藝文志》中的名詞,假託注解成八八四卷,取名

為《道藏》。至於歷代所偽撰的,那就很多了。大略地

說,像前漢王褒偽造《洞元經》,後漢張陵偽造《靈寶

經》和《章醮》等書四十卷,吳國葛孝先偽造《上清

經》,晉朝道士王浮偽造《三皇經》,齊朝道士陳顯明偽

造《六十四真步虛品經》,梁朝陶宏景偽造《太清經》。

北周武帝時代,有華州道士張賓被朝廷任命為本州刺史,

長安道士張子順選得開府(3),扶風進士馬翼,雍州別駕李

通等四人,於天和五年在故城內守真寺抄覽佛經,偽造道

經一千多卷(負責裱褙裝飾的人是萬年縣的索皎)。隋朝

大業末年,有五通觀道士輔惠祥,私改《涅槃經》為《長

Page 13: 本期內容如下: 愛護眾生是一種美德,無論是古今中外,這是人類的 … · 我們種菜的時候,一般說小蟲很多,把菜都吃掉了, 我們劃一個小區,專門供養小蟲,小區之外的留給我們。

安經》,被尚書衛文昇上奏,朝廷下令處斬於金光明門

外。唐高宗麟德元年,西京道士郭行真,東明觀道士李

榮,會聖觀道士田仁惠等三人,又將從前所偽撰的道經重

新修改,私取佛經添換進去,所以道經才有三界、六道、

五陰、十二入、十八界、三十七助道品、大小法門和優

婆塞、優婆夷等佛教名詞。這些行為正是孔子所說:

「『相維辟公,天子穆穆。』奚取於三家之堂?」(4)要不

然道家的最高境界,只不過是做天人或仙人而已,哪裡會

有菩薩道的修行法門呢?

 (3)開府:府兵軍職。西魏和北周時,全國府兵分屬於廿

四軍,每軍設一開府,兵額約二千人。

 (4)這一句是《論語》原文,今依《廣義》增補。「相維

辟公,天子穆穆」是《詩經.雍》的兩句詩文,意思是:

來參加助祭的都是各國的君主,以及夏、殷二王的後裔。

天子在主祭時都是那麼溫和而又恭敬。(這是讚歎祭祀雖

然完畢,而莊敬如初)古代天子祭祀宗廟,禮成時會歌

頌〈雍詩〉,而後才撤掉祭品。但魯國的三個大夫(三

家)祭祖,也僭用這種儀式,所以孔子引用這句詩文,質

疑他們(三家)僭用天子祭祀的儀式究竟是何目的。因

此《陰騭文廣義》也引用孔子這段話,質疑道教冒用佛經

作為他們的經典,到底是何居心。

 道藏摘語

  《道藏法輪經》說:「天尊教誡、詔令道士說,如果

看見佛塔,應當思念無量眾生,當願一切眾生都能進入這

個法門。」

  《太上清靜經》說:「如果看見出家人,當願一切眾

生清楚地了解佛法,得道如佛。」

  《老子昇元經》說:「道士設齋供養,如果有比丘、

Page 14: 本期內容如下: 愛護眾生是一種美德,無論是古今中外,這是人類的 … · 我們種菜的時候,一般說小蟲很多,把菜都吃掉了, 我們劃一個小區,專門供養小蟲,小區之外的留給我們。

比丘尼前來參加,應當推舉為上座。」符子說:「老子的

老師名叫釋迦牟尼佛。」

  《靈寶消魔安志經》說:「修道須以清淨齋戒為首

務,精勤修行就會成佛。」(現在已經改為勤行登金

闕(5)。)

  《上品大戒經》說:「布施建造佛陀塔廟,會得到千

倍的福報;布施出家僧人,會得到百倍的福報。」

  《老子大權菩薩經》說:「老子是迦葉菩薩化身遊歷

中國。」

【按】古時建醮都有乾鹿肉和清酒,現在都改為乾棗和

香水。

  (5)金闕:天子所居的宮殿;此處是指天宮。

  >>續載中⋯⋯

心得交流:ej07872同學的學佛心得

標題:最近幫助友人的兩則事

  阿彌陀佛,末學講最近幫助友人的兩則事:

一、老教授讀誦《地藏經》治好失眠症

  末學樓下住著一位教中文的老教授,打坐二十年,自

言可以達到心無一念的境界,對各種宗教都有研究,曾經

寫過多篇關於宗教的文章。然失眠卻多年相伴,深受其

苦,一直要靠吃安眠藥幫助睡眠,並且患上了抑鬱症。知

道末學念佛,曾有過不解和疑問。自2012年至今,連續三

次骨折,現在是第三次骨折康復中,丈夫離異,兒子出

國,親人遠在他方,且多有不和,心中悲苦至極,無法

開解,自言已走投無路,想起末學學佛,或能開解一、二。

Page 15: 本期內容如下: 愛護眾生是一種美德,無論是古今中外,這是人類的 … · 我們種菜的時候,一般說小蟲很多,把菜都吃掉了, 我們劃一個小區,專門供養小蟲,小區之外的留給我們。

  佛菩薩悉知悉見,人有善願,天必從之。隨即,還沒

等她開口,未學在經過她家門口時,她也正好開門,在必

然的「偶然」中,我們就聊上了。然後末學勸她讀誦《地

藏經》,這是我們剛入佛門時,瞭解我們生活環境的一個

最好教材,平時念阿彌陀佛。教授說,沒辦法了,只好聽

話了。然後告訴我兩件趣事,一是讀經後,每天的睡眠都

很好,這對她的康復有非常大的幫助。二是前天她和保姆

安電風扇,怎麼也搞不好,從阿門一直念到上帝、阿拉都

沒用,最後一念到阿彌陀佛,竟然就安好了。這讓她們都

大笑起來,說阿彌陀佛怎麼就那麼靈呢?

二、一稱佛名,母女和解

  還是這個老教授的保姆,保姆也有傷心事,二十歲的

女兒離家出走了,這母親的心有多難受就不用說了,常常

以淚洗面。甚至於說要放棄了。也就昨天下午,佛菩薩安

排吧,末學去了教授家。教授有感於自己的難題,用佛法

這麼簡簡單單的就解決了,讓末學也幫幫在她最困難時,

給予了她寶貴幫助的保姆。

  末學勸說保姆,首先從自己身上找到問題的原因,向

女兒真誠懺悔,求得諒解。還要常念佛號,誦經迴向母女

兩人的一切有緣眾生,求佛力加持。這保姆還真是善根

深厚,聞即信受,自此開始心中默念佛號,晚上與女兒

通話,隨即和解了。教授來信說真靈,末學回信說法本

心造,心誠自靈,重要的是我們的心要從迷中轉過來,自

然就靈了。

  以上是末學的經歷,絕無虛言,以此供養大家,願同

生淨土,同證菩提。

  (文章來源「佛陀教育網路學院-心得交流」)

Page 16: 本期內容如下: 愛護眾生是一種美德,無論是古今中外,這是人類的 … · 我們種菜的時候,一般說小蟲很多,把菜都吃掉了, 我們劃一個小區,專門供養小蟲,小區之外的留給我們。

答疑解惑

問:過去我的煩惱是一個接一個,像寫長篇小說一樣。現

在雖然有煩惱,但像寫短篇小說,像寫造句,這是否算

「煩惱輕」了?在觀察人事物時,能從因果上參,雖還有

三毒煩惱,但比過去淺多了。這樣是否「智慧長」了?如

此功夫能否往生?

答:這是好現象,確實煩惱輕,智慧長,要保持。在這個

境界裡頭,最怕的是增長我慢,那就不好。認為自己功夫

不錯,輕視別人,那你就錯了,那你又生了煩惱,這是要

很小心提防的。總是對人要誠誠懇懇,要謙虛、要禮讓,

不生傲慢,這樣就好。

問:理上了解「萬法皆空」,但事上有時有礙。例如受到

別人毀謗、打罵時,身雖不反抗,可是心中仍然有一股酸

水在湧流,這怎麼辦?

答:你的功夫算是不錯,要繼續再做功夫。做到受別人的

侮辱、毀謗心平氣和,那功夫就中等的。受到人家侮辱、

傷害,還非常感謝,上等功夫。感謝什麼?他來考我,看

我能不能及格,我及格通過了,他是我的好老師,所以用

感恩的心。

  《金剛經》上提起,歌利王割截身體,你看忍辱仙

人,真的心平氣和,感謝他。感謝他什麼?忍辱波羅蜜圓

滿了,換句話說,這是最後一個大考,通過了,他畢業

了,畢業,他就上升。所以忍辱仙人發願,「我成佛之後

頭一個來度你」,這是報恩!給我們做了很好的榜樣。

  我們要知道,沒有這些人折磨,你的煩惱習氣怎麼會

斷得了?關起門來,躲在山洞裡,一輩子也斷不了。所以

天天要受考驗,天天在這裡面去磨鍊。境界現前,心裡就

有覺悟,覺就沒有怨恨,歡喜接受。這叫真正修行,真正

在做功夫,把你的煩惱習氣修正過來,叫修行。還有一點

Page 17: 本期內容如下: 愛護眾生是一種美德,無論是古今中外,這是人類的 … · 我們種菜的時候,一般說小蟲很多,把菜都吃掉了, 我們劃一個小區,專門供養小蟲,小區之外的留給我們。

點怨恨,心不平的話,功夫還不到家,還差很大的一段

距離;一定要心平氣和,這樣才能夠長智慧。

問:中國大陸某法師冒充師父弟子,到處騙錢。說師父八

十歲時要傳一次大戒,報名受戒的出家眾每人要交若干

費用。幾次到各寺院化緣,寺院聽說是師父的弟子,就供

養他財物,請他把這些財物轉交師父。請問是否有此事?

答:如果常常聽經他就會明瞭,我這一生連個寺廟都沒

有,我到哪裡去傳戒?不但沒有這個事情,就是講做超度

法會,我也從來沒有做過。初出家的時候,在圓山臨濟

寺,我出家就跟師父訂了條約。我出家,我學經教,只能

叫我講經,不參加任何超度法會。在寺廟裡面,只有早晚

功課我參加,所有一切法會我統統不參加。我怎麼會傳戒?

  我的老師李炳南老居士教我要學印光法師,印祖自律

很嚴,他有五條,第一條,他一生不做住持,不做當家。

所以他在普陀山住了三十年,常住只分配他管藏經樓。藏

經樓就跟學校的圖書館一樣。第二個,他一生不收徒弟。

徒弟收得不如法的話,要負責任。第三,一生不傳戒。為

什麼不傳戒?現在人沒有人能持戒,你傳了戒,不都是叫

他破戒?祖師大慈大悲,不忍心,破戒的罪很重。第四,

一生不建道場,所有一切供養都拿去印經布施。我接受李

老師的教誨,一生以印祖做榜樣,老實念佛,成就自己。

  如果不是這個世界動亂,動亂到世人感到不安,我也

不會接受國際和平這些工作,這是實在不得已。這些事情

做的是有限的,現在可以說是個段落,所以湯池我們決心

交給政府繼續去辦,我們不再搞這個事情。我們的事業就

是講經,希望能把這部《華嚴經》講圓滿。如果還有壽

命,淨土的經論有幾部重要的大經,像《楞嚴》、

《法華》、《般若》,都是看緣分,有緣分,我都想重新

再講一遍。除講經之外,我念佛,其他事情統統放下。所

Page 18: 本期內容如下: 愛護眾生是一種美德,無論是古今中外,這是人類的 … · 我們種菜的時候,一般說小蟲很多,把菜都吃掉了, 我們劃一個小區,專門供養小蟲,小區之外的留給我們。

以外面要傳說這些都是假的,任何道場裡面佛事的活動,

我從來沒有參加過。

   希望同學們遇到這些事情,多多勸人不要相信。我一

生都沒有化過緣,都沒有問人要過錢,現在八十歲了,還

要犯這個戒,哪有這種道理?怎麼講也講不過去!

  (節錄自21-346學佛答問)

淨空老和尚網路直播台

◎淨空老和尚最近講演資訊,詳細內容請參考網路直播台(CN鏡像站)。

法寶流通

◎淨空法師講演音帶、DVD及書籍,皆免費結緣,請就近向各地淨宗學會索取。

◎台灣地區同修索取法寶,請至「華藏淨宗學會弘化網-法寶結緣」。

◎大陸同修若欲索取 淨空法師講演帶及法寶,請與「香港佛陀教育協會」聯絡:[email protected]

信息交流

◎誠邀全世界各淨宗學會提供貴會的佛事活動消息,利用敝刊為世界佛教徒提供學佛信息。請寄[email protected]

◎佛陀教育網路學院成立緣起:我們常常收到各地網路同修來信,皆言及雖有心學佛,卻不知從何學起,應如何聽經學習。又 淨空老和尚的講演有大小性相,各個宗派的經論典籍,法海深廣,初學者不知修學之次第,何者為先,何者為後,以故學而不得其宗旨,始勤終惰,退悔初心,實為可惜!今佛陀教育網路學院之成立,正是針對上述緣由,將現有網路的文字(教材)與影音(講演畫面)合為一體,如同「網路電視台」,為世界各地真正有志於學佛者,提供一個方便快捷,隨時隨地不受時空限制的網路修學環境。網路學院一切課程之排列,皆是以 淨空老和尚為澳洲淨宗學院所訂之課程,從初級到高級,從本科到專科的修學次第,也是為實現澳洲淨宗學院將來能真正達到遠距教學的前哨站。今日社會是科技進步、資訊發達的時代,要善用高科技宣揚妙法,闡釋正教,令佛法傳遞無遠弗屆,才將進一步利益更多學人,將般若文海遍及環宇,使一切有緣眾生得佛正法薰習之機會。若有心想修學的同修,可至佛陀教育網路學院參觀訪問。

◎淨空法師英文網站網址為http://www.chinkung.org/,此網站主要以配合 淨空法師的和平之旅,同時接引國外眾生認識

佛教。提供 淨空法師多元文化理念及國際參訪等相關資訊。敬請諸位同修將此網址廣為流通給外國同修,讓他們更有機緣認識佛教,功德無量!

◎淨空法師專集大陸鏡像站網址為http://www.amtb.cn/,更方便大家記憶。大陸地區同修可以就近訪問這個網站。若同修於

瀏覽中有發現任何問題,歡迎來信告知,請至[email protected]

淨空法師專集網站 佛陀教育雜誌由華藏淨宗學會網路講記組恭製 地址 : 台北市大安區信義路四段333之1號2樓

電話 : (8862) 2754-7178 e-mail: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