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
瑞瑪雜誌 出版 以文字傳揚福音,以生命見證基督! www.p2world.org 我們的世界需要福音 No.001 當我們遇見耶穌。 當我們遇見耶穌。 我眼看見你救恩。 封面故事: 同甘共苦,全家得救。 擁抱與排斥 罪大惡極的人死前信主就可上天堂? 有無咁著數呀? 負傷的醫治者 這一生最美麗的祝福。

Rhema 瑞瑪雜誌創刊春刊號

Embed Size (px)

DESCRIPTION

免費福音雜誌電子書,內含見證、信仰疑難信箱、福音文章、勵志內容。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Rhema 瑞瑪雜誌創刊春刊號

瑞瑪雜誌

出版

以文字傳揚福音,以生命見證基督! www.p2world.org

我們的世界需要福音

No.001

當我們遇見耶穌。當我們遇見耶穌。

我眼看見你救恩。

封面故事:

同甘共苦,全家得救。

擁抱與排斥 罪大惡極的人死前信主就可上天堂?

有無咁著數呀? 負傷的醫治者 這一生最美麗的祝福。

Page 2: Rhema 瑞瑪雜誌創刊春刊號

Rhema 瑞瑪雜誌

出版及發行:傳到地極基金會

督印人:基金會管理委員會

編輯:陳智聰

通訊地址:香港新界上水龍琛路 39 號上水廣場 1121 室。

電話:(852) 8100 2650

傳真:(852) 3428 3684

電郵: [email protected]

網站: www.p2world.org

出版及發行日期: 2012 年 3 月

創刊號 2012 年春季

本刊為非賣品,免費贈閱,自由奉獻,本刊製作成本每本約港幣 7 元。

本刊文章如需轉載或作他用,務請聯絡告知!

如要奉獻支持本刊出版事工,請以劃線支票郵寄本會通訊處,支票抬頭請寫「傳到地

極基金會」或英文(Preach to The World Foundation),支票背面請填寫閣下姓名、

聯絡電話及地址,以便本會郵寄奉獻收據。

© 2012 傳到地極基金會.版權所有不得翻印。

Page 3: Rhema 瑞瑪雜誌創刊春刊號

機構簡介

傳到地極基金會成立於 2011 年 11 月 20 日,由創辦人陳智

聰牧師發起成立,確信耶穌基督今天仍然活著,祂是世人的救贖

主、醫治者、以聖靈為我們施洗、來臨中的大君王。

宗旨: 傳到地極基金會的成立旨在傳揚基督福音,透過舉辦

佈道會、各類型聚會、出版刊物、製作媒體、救濟貧窮及

經營社會企業等工作,成為眾教會的伙伴,在聖靈大能的

加力下在各地作基督的見證。

創辦人兼總幹事:陳智聰牧師

管理委員會成員:

陳智聰牧師(總幹事)

林靜傳道(主席)

陳瑞明先生(委員)

郭志偉先生(委員)

陳智恒先生(司庫)

顧問團成員:

楊天恩牧師

何慶堯牧師

鍾樹森牧師

02

Page 4: Rhema 瑞瑪雜誌創刊春刊號

路加福音四章 18 至 19 節記載耶穌基督曾這樣說:「主的靈在我身

上,因為他用膏膏我,叫我傳福音給貧窮的人;差遣我報告被擄的得釋

放,瞎眼的得看見,叫那受壓制的得自由,報告神悅納人的禧年。」

Rhema 瑞瑪雜誌是傳到地極基金會的第一個福音項目,透過出版

免費派發的福音雜誌,讓耶穌基督這個傳給貧窮人的福音,免費地快速

地傳揚給更多的人。正如創刊號的封面標題「When we meet Jesus 當

我們遇見耶穌」,這個世界需要耶穌基督的福音,是因為我們的世界貧

窮,很多人貧窮在於物質上,但那些表面富有的人,他們心靈上的貧窮

亦不少於其他人。但耶穌基督的福音卻能使人富足,並不加上憂慮。所

以我們需要遇見耶穌。

Rhema 瑞瑪雜誌不是一個獨腳戲式的事工,它內裡所刊登的見證

和文章,除了少部分是邀請個別教牧友情撰寫外,有很多都是來自不同

教會的弟兄姊妹,透過投稿的方式提供給我們。

弟兄姊妹之所以能夠投稿提供見證和文章,是因為他們都經歷過耶

穌基督的福音所帶來那不加憂慮的富足。

編輯的話

03

「所以,你們要去,使萬民作我的門徒,奉父、子、聖靈的名給他們施洗。凡我所

吩咐你們的,都教訓他們遵守,我就常與你們同在,直到世界的末了。」

(馬太福音廿八章 19 至 20 節)

Page 5: Rhema 瑞瑪雜誌創刊春刊號

投稿的弟兄姊妹當然以透過所寫

的文章成為這個福音項目的同工,但作

為讀者的你,其實也一樣能夠與我們同

工。Rhema 瑞瑪雜誌不是一本普通的雜

誌,它是一本福音工具。作為讀者,你

可以使用它刊登的見證和文章,成為你

分享福音的材料,也可以把這本雜誌作

為禮物送給親友,讓他們也有機會聽聞

福音。

這個福音項目的成功,不單在於撰

寫和編輯雜誌的弟兄姊妹,更在於作為

讀者的你可以好好使用它,作為你和教

會傳福音時的好工具。這樣你就參與了

我們這個福音項目,成為它信息的傳播

者,成為了我們的重要同工,也使這本

福音雜誌的存在滿有價值。共勉!

主僕

陳智聰

2012 年 春天

1. Rhema 瑞瑪雜誌 簡介 Page. 1

2. 傳到地極基金會 簡介 Page. 2

3. 編輯的話 Page. 3

4. 我眼看見你救恩 Page. 5

5. 同甘共苦、全家得救 Page. 8

6. 這一生最美麗的祝福 Page. 11

7. 擁抱與排斥 Page. 15

8. 聖靈:力量的泉源 Page. 19

9. 信仰疑難信箱 Page. 23

10. 從《尊主頌》看貧窮與救恩

Page. 25

11. 負傷的醫治者 Page. 29

12. 活動推介 Page. 31

13. 能夠移山的信心 Page. 33

Page 6: Rhema 瑞瑪雜誌創刊春刊號

我眼看見你救恩 「因為我的眼睛已經看見你的救恩」。

當我仍未認真地認識耶穌時,我真相信

這個世界沒有神。「如果世上有神,為何祂給

我那麼多苦難?」

年幼時我就聽道,當我在國內福清的時

候,奶奶經常帶我去教堂。那時我們家已有四

代基督徒。每次去教堂,奶奶認真地做筆記,

但我總是在旁邊玩。

一九九二年我來香港定居,頭一年我偶

爾也會去教堂,但總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

後來因為工作從此我不再上教堂。

一九九七年亞洲金融危機,各項投機資

產全盤瓦解,帶給世人是一波股市、樓市的災

難。我也是這場災難其中一名難民,在一無所

有的情況下,我只能入住屯門工廠區後面的

木屋。

一線曙光

那個時候我何等不甘心。我生活在徬

徨、孤單、和寂寞的日子裡。直到一九九八年

的聖誕節,睦福團契的同工上門派聖誕禮物,

她告訴我:「你不要絕望、憂傷,因為耶穌愛

你。」當我聽到後面那四個字,心中充滿恨

意:「如果這世界有神,你叫祂出來,我要與

祂評理。如果這個世界有神,為何祂給我那麼

多苦難?如果這個世界有神,祂在那裡?」

那位姑娘聽完我發的嘮騷,很有

耐心地對我說:「無論你遭遇如何,無

論你過去如何,上帝仍然愛你。也許耶

穌要在你生命中做奇妙的事,你應該

相信祂。」

那時我清楚地聽見主對我的心

說:「洪水泛濫之時,耶和華坐著為

王。耶和華坐著為王,直到永遠。」(詩

篇廿九節 10 節) 。忽然我想起聖經上

的話:「神是我們的避難所,是我們的

力量,是我們在患難中隨時的幫助。所

以地雖改變,山雖搖動到海心,其中的

水雖匉訇翻騰,山雖因海漲而戰抖,我

們也不害怕。」(詩四十六篇 1-3 節) 。

無奈嗎?無奈。但回想後我卻要

對主說:「我卻要常常盼望,並要越發

讚美你。」(詩七十一篇 14 節)

(路加福音二章 30 節)

Page 7: Rhema 瑞瑪雜誌創刊春刊號

後來我開始在教會學習,弟兄姐妹給

我很大幫助。在我最困難的時候,主揀選我

成為祂的兒女。因為祂,我生命慢慢地被改

變。

以往我脾氣很差,凡事抱怨,很容易

受負面情緒影響。但現在我有了主耶穌,

我每天讀經、祈禱,內心充滿了平安、喜

樂,心境也慢慢地改變。

神是慈愛、憐憫、和公義的主,祂垂

聽我任何時候的祈禱。祂透過不同的人、

事、和物,讓我看到自己的軟弱,但只要我

相信祂、倚靠祂,就有盼望,就得著永生。

奇異恩典

曾有一段時間我每天祈禱:「主!如

果你不改變我的生命,不幫助我,我將如何

來信靠你呢?」

日子一天天的過去,我每天的讀經禱

告的內容也改變了,我對主說:「求你打開

我的心靈眼睛,讓我再一次認識你是愛人

的主,請你定必為我負責到底,請你使用

我。」當我如此向主禱告,我的生命開始改

變,更大的喜樂由此而來。

那時我把這事告訴父親,他說:「你

自己選擇的道路,你選擇了的人生,你要自

己負責到底。」我對他說:「我不能負責我

的生命,也無能負責我的將來,但我所信的

主耶穌,祂必能為我負責到底。」

後來,我終於進入了神學院讀神學,

當我踏入校園的那天,我向主禱告:「感

謝你給我機會,我定會回饋給你。」打從

那天開始,我知道我所學的東西是主所賜

予,我所有一切的東西都是上帝的恩賜。

因此我立定志向,我一生一世要服事祂。

神學畢業後,我進入了事奉工場。在

服事主七年的日子裡,我看見祂每天在引

路,也每天供應我們,讓我們毫無匱乏。

雖然我的父親常說:「你的朋友買了房

子,他們有多少多少的房子...你呢?」我

回應說:「我所信靠和我所想的跟他們不

一樣,雖然我沒有大富大貴,但我有從上

帝而來的愛和喜樂。我相信他們未必有。」

讀神學其實非常辛苦,我一天只能

睡四個小時,時常灰心、喪膽、害怕。我

常常要跪下祈禱:「主啊!你是愛我的上

帝,如果你要使用我,那就看你了。」主

確實為我開路,也引導我。祂幫助我順利

的完成了每一個學科。雖然辛苦,但那時

我堅定的告訴自己:「你向上帝立了約,

要履行到底。」

(後頁繼續)

06

Page 8: Rhema 瑞瑪雜誌創刊春刊號

我寧願有耶穌

我要說,我寧願有耶穌,因祂賜給我平安、喜樂、安慰。讓我從絕望中能夠找到

希望。今日的我,看重生命的實質內涵。聖經(雅各書四章 14 節)這樣說:「其實明

天如何,你們還不知道。你們的生命是什麼呢?你們原來是一片雲霧,出現少時就不

見了。」

如果我是一片雲,一片暫時出現、漂浮不定、很快就會消逝無影的雲。我願這朵

雲,常在天父的恩手中,化為一道雨後絢麗的彩虹。

「願頌讚歸與我們主耶穌基督的父神,祂曾照自己的大憐憫,藉耶穌基督從死裡

復活重生了我們,叫我們有活潑的盼望。(彼得前書一章 3 節)

見證人:林靜傳道 (以勒基督教會堂主任、傳到地極基金會管理委員會主席)

編輯:陳智聰

Page 9: Rhema 瑞瑪雜誌創刊春刊號

編輯:陳智聰

08

中學時代在我家七口人中,二姐是首

位歸主的人,而我就是第二位。那時我喜歡

到教會,因可逃避媽媽在家中掌權的鬱悶

氣氛。當時我覺得信耶穌是一種個人信仰

的追求。直至二零零零年,我爸患了癌症,

我們全家都陷入絕境之中,當時父母正在

國內做一些小生意。這是我第一次經歷與

患病家人同行的日子,那是多麼需要愛。所

以我把福音傳給爸爸,他成為了家中第三

位基督徒,就這樣我們同行了兩年。雖然爸

爸去世時,由於家母的信仰原故,喪禮仍是

採用道教儀式。但很奇妙,媽媽在搬到新居

後,並沒有帶那拜了多年的偶像回家。

二零零四年我探訪韓國教會。看到

他們在敬拜、祈禱、傳福音上的熱情,令

我驚嘆上帝的愛原來可以令人這樣瘋

狂。我在他們當中,聽見了不少藉祈禱轉

化人心、事情、甚至是社區和國家的見

證。那時我也經歷了被基督的聖靈所充

滿,首次經驗說方言。在那次經歷後,我

感到整個心好像被愛溶化了一般,每次

敬拜我都因感動而流淚。回港後我連續

三晚作同一個夢,我看見媽媽離世後不

是在天堂。那時我再受聖靈感動決定要

回國內跟家人傳福音,同時上帝也這樣

為我開路。

弟弟在家父去世後,亦上了大陸工

作。當時家母一個女人帶著年少的弟弟

在內地做生意真是很不容易。後來我到

國內工作,並開始跟弟弟分享上帝的愛,

他流下男兒淚並成為家中第四位基督

徒。

(後頁繼續)

Page 10: Rhema 瑞瑪雜誌創刊春刊號

當時我知道家人正經歷困苦,同時在

內地生活,及工作上的處事方式常跟我的

信仰有衝突。我也發現原來跟媽媽在關係

上不太和諧,是早在童年時已種下破裂的

根。我應該如何是好呢?

那時我便跟弟弟每天中午在房間裡

敬拜耶穌。在禱告敬拜的日子裡我不知不

覺原諒了我的媽媽,而且弟弟的工作也開

始越來越順利。一年後我們就經歷了上帝

在經濟上的賜福,我們家的工廠由小型廠

變成了中型廠。搬廠後,三姐也來了工作,

並成為了家中第五位基督徒。

09

搬廠後,雖然生意越來越好,但我眼

見信主的家人在信仰上仍是起起跌跌,人

心遠離上帝。於是我便開始每天中午為他

們禁食流淚禱告。有一天我跟媽媽說來國

內工作的原因,並試圖向她作最後一次信

主的邀請。但她沒有答應並說弟弟做生意

一定要拜偶像,除非耶穌答應她三個要求

她才會信。我心想:「這是不可能的,因為

那三件事都不容易發生。」

結果沒有我期望出現的復興跡象,我

等待了已經四年,我心灰意冷並決定回香

港跟男朋友結婚,過一些安逸的生活。在我

離開大陸時,弟弟發生了一件事,他居然與

女朋友未婚懷孕,而且家人更不想要這小

孩。我當時鼓起勇氣去責備和阻止他們做

得罪上帝的事,結果弟弟懊悔並答應作出

正確決定,付上當爸爸和丈夫的責任與女

朋友結婚,當晚弟婦也信了主。

回到香港,惡夢臨到我身上。我意

想不到拍拖六年的男朋友,在回港不到

一年的時間就移情別戀,並且與一位相

識不到三個月的女生結婚。那時候我的

信仰和人生正進入了黑暗時期。但上帝

卻仍然同在,那個時候家母竟突然致長

途電話給我,告訴我她決定要信主,並

放棄拜了多年的偶像,成為家中第六位

基督徒。讚美上帝!

萬事互相效力,叫愛神的人得益

處,上帝的道路高過我們的道路。原來

上帝的確在一年內答應了家母三個願

望,就是弟弟結婚、生孩子,並找到一

個好地方建築新廠房。原來上帝能夠將

表面看來不好的事也轉化為祝福。接著

大姐也信主,成為家中第七個基督徒。

我回頭看,上帝對我的應許和我回國傳

福音給家人的異象成就了。

在回港四年裡,上帝對我的生命做

了一次很大的重整,我又再次被衪的愛

醫治和興起。

那個時候,我的家人沒有得到很

好的牧養,他們只停留在得救卻未活出

基督生命的狀態,更不要說蒙上帝的呼

召了。這時我對於自己和家人的信仰生

命,我只能再次以禱告交托上帝。

Page 11: Rhema 瑞瑪雜誌創刊春刊號

10

某個晚上,我忽然夢到弟婦的嬰孩

和家庭被魔鬼攻擊。上帝的聖靈再次感動

我要回到內地工作。上帝使家人悔改歸回

祂那裡,弟弟的孩子健康出生,他也經歷

了兩次懷疑患奇病而得上帝醫治。現在弟

弟願意做好生意來榮耀上帝,而我也再次

踏進中國這片土地,我們一家正接受了上

帝在我們生命裡的呼召。

現在我回想,這些年若不是上帝的

引導、保護和賜福,我們一家怎樣行這條

人生路呢?

事實上,我們現在得到的東西比失

去的多,有些朋友問我:「你做了些什

麼?」我回答:「其實我甚麼也沒有做。

我只做一件,就是付上禱告的代價,並與

家人同行。」

各位朋友,我想鼓勵你,可能你正

為你的家人歸主禱告,請你不要放棄,

也不要在乎他們的生命現況可能使你

失望。讓上帝釋放祂的大能,來化解家

中的困難吧!請你從心裡用上帝的愛

與他們同行,給他們時間去從你身上認

識上帝的恩典。他們終會經歷上帝並相

信祂。

Page 12: Rhema 瑞瑪雜誌創刊春刊號

這一生最美麗的祝福就是能認識上帝。沒有祂,我不懂什麼是祝福,更體會不

了原來祂所賜的福能似活水江河,不斷地湧流在生命中。不少親友街坊再見我時,也

不敢相信從前那個憂鬱的女生,現在會讓他們眼前一亮。他們常常問我:「為什麼你

看來越來越年輕?為什麼你熱愛社區關懷?」因為上帝,讓我生命改變。

惡劣環境

我有一個不愉快的童年。父親失業,母親患病好幾年,家裡陷入困境,可賣的

東西我們賣了,可當的東西我們當了。幼小的心靈,還擔心會失去求學的機會。小小

年紀我就承擔很大的壓力,因營養不良導致患上了貧血症。為了學業,我要發奮圖強

努力讀書。每逢學校假期,同學們都旅行玩耍,而我卻要替人做工賺錢買書,更常遭

人欺負。

惡劣的環境磨練我堅強的意志。我自幼努力讀書,所以成績一直都在前三名之

內,而且還是品學兼優的好學生。但我卻得不到父親的肯定,重男輕女的思想認為女

兒要嫁人,不必念那麼多書,尤其在這貧窮的環境中。為了這話,我更發奮圖強,爭

取讀書的機會,可是心靈上承受的壓力很大,我變得憂鬱,擔心失去求學的機會。

雖然得到政府的助學金,可順利完成中學,但我的夢想,並不能實現,因家境

困苦故我不能繼續深造。

在這複雜的社會裡工作,能找一份秘書之職已經很不容易,因此我勤力地打拼,

但仍不能滿足那無理取鬧脾氣暴躁的老闆。那時候同事們常受到莫名其妙的責備,在

這樣的環境下工作,我感到很有壓力,卻不喜樂。

這一生最美麗的祝福 見證人:何敏賢老師 (來自馬來西亞)

11

Page 13: Rhema 瑞瑪雜誌創刊春刊號

追求物慾

我在想:「為什麼從小到大,我要面對這麼多不愉快的事?什麼是快樂?為什

麼別人可以擁有的東西而我卻不能?」因此我決定要用自己的方法去尋找快樂,每

個晚上我去的士高喝酒、跳舞、逛街、買衣服、以打扮來滿足自己。可是這都不能

填補我內心的空虛。

經過七年的愛情長跑,我很累,因此決定結婚。有人說婚後會有轉機,這是個

好開始。但相處好同住難,面對著一個夫權主義的丈夫,令我失去了自己,失去自

由,加上有兩個患有哮喘病的兒子,我心裡承受了無人可理解的壓力、痛苦與無奈。

編輯:陳智聰

12

不快樂的家庭生活

一九九一年一場經濟風暴,很多的商家都跨了或元氣大傷。我丈夫就是其中之

一,他沒有錢聘請員工,我們唯有夫婦親力親為。那時兩個兒子分別是五歲和三歲,

每天都要跟著我上下班,直到晚上才回來。回到家我已筋疲力盡,但還要面對一大

堆永遠做不完的家務,無人分擔。別人早在夢鄉,但我還在廚房裡忙,那時我脾氣

變得越來越暴躁。兩個孩子就成了我的出氣筒。

就在這時候,發生了一件令我永遠難忘的事。一位年約五十的單身婦人,居然

對我丈夫癡癡糾纏。起初我還誤解他在外沾花惹草,後來才知這婦人有精神病。每

天大清早開店時,她就來大吵大鬧直至我們關門。她罵我是狐狸精、吧女,搶了她

的丈夫,還動手打傷了我。我們曾一次又一次的報警,但警員也觸手無策。試想像,

每天要面對這樣的騷擾,生命受到了威脅,情緒不安,呼吸急促,夜晚還時常發惡

夢,夢見她活活把我砍死。 (後頁繼續)

Page 14: Rhema 瑞瑪雜誌創刊春刊號

13

我三番四次要求丈夫搬離這地方,可是他不肯,因為搬離後他的生意又要從頭開

始。我到處尋求支援,只要可以求的人都不放過,可是每個人都說她傻的,不好惹。

更有人還建議我狠狠的打回她一頓。試問我怎能忍心下手?

就這樣拖拖拉拉了四年,處身在這樣恐懼的環境中,鎮定劑和安眠藥卻成了我的

依賴。我看見鏡內自己憔碎的臉孔,真的不敢相信,昔日的美麗那裡去了,那是我嗎?

曾經好幾次經不起痛苦折磨,我很想自殺。

心裡的呐喊,誰知?誰幫?已走到盡頭,徬徨無助。有朋友介紹我去祈求菩薩,

聽聞可以消災解難。我一心滿懷希望的去求救,沒想到主持開口第一句話就說:

「唉!沒得救,前世弄亂骨頭。」這句話,有如一盆冷水從頭淋下,菩薩不是法力無

邊嗎?不是替人消災解難嗎?連菩薩都不行,那還有誰可以幫我?

我懷著悲傷失望的心情和沉重的腳步離開,回到家躲在房裡痛哭,心想:「這次

真的完了。」

人的盡頭神的開始

「人的盡頭就是上帝的開始。」那時我終於想起那位被我遺忘以久的主耶穌基

督,我跪下向祂祈禱:「主啊!請你救我。」

奇妙的事終於發生,我們店的業主突然起了租金,從馬幣一千兩百加到馬幣兩

千。這樣昂貴的租金,我們負擔不了,因此丈夫的店必須搬離。上帝果然聽了禱告,

不到兩天祂讓我們找到一間離家很近的店鋪。從此一切風平浪靜,惡夢消失,也使我

更加肯定相信耶穌是真神。

一九九八年,上帝把我從死陰幽谷裡帶出來。祂安排一位姐妹,把我帶回祂的懷

抱裡。短短一年,我靠著上帝的愛和恩典,在祂的大能下不靠藥物,憂鬱症和心悸竟

然痊癒。昔日憔悴的臉孔消失了,如今看起來我更年輕美麗。聖經箴言十七章 22 節:

「喜樂的心,是健康的良藥,憂傷的靈使骨枯乾。」

一九九九年的復活節,我終於帶著兩個兒子一起受洗。

Page 15: Rhema 瑞瑪雜誌創刊春刊號

14

蒙召服侍上帝

二零零二年,我面對一個試探。為了讓兒子有機會念大學,我從事直銷行業。朋

友說:「只要暫時放下教會事奉,用四年的時間完全投入,就可以賺到很多金錢。那

時有錢有時間,你才來事奉主也不太遲。」因為錢我迷失了,錢成了我心中的偶像。

有一天,上帝藉著一本書對我說話,書中記載了兩段聖經(馬太福音六章 24 節):

「一個人不能事奉兩個主。」 (馬可福音八章 36 節):「人就是賺得全世界,賠上

自己的生命,又有什麼益處呢?」這時我的眼淚一顆一顆地從眼裡湧出來,主的聲音

一直不斷在我心中呼喚:「孩子!孩子!回來吧!」

上帝喚醒了迷失的我。我跪下認罪,那聲音又說:「不要為明天而憂慮…」(馬

太福音六 34 節)

後來我終於決定回應上帝的呼召,一生在青少年工作上服侍祂。為了裝備自己,

我念基督教神學。

二零零四年,我就接到育才獨中校長的邀請,回校當音樂老師。當老師是我小時

候的夢想,但因家境貧窮無法實現,現在我卻真的當上了老師。回到學校是個非常好

的機會,我在校創辦了青少年團契。透過團契我幫助了更多的青少年,並進行輔導工

作。

上帝的賜福有如活水江河,永遠都讓我們不會缺乏。祂把我的夢想一一實現,不

但如此,祂說:「一人信主,全家得救。」我丈夫的生意,在搬來新店鋪後,不久整

條街也興旺起來,從前我們從早上九點營業到晚上十點,現在我們五點就下班,星期

六我們只營業半天,但生意竟比從前好了幾倍。孩子的哮喘病也得了醫治,中風的母

親也在一次佈道會上被上帝醫治,從此不再需要坐輪椅,病情好轉了。

「若有人在基督裡,他就是新造的人,舊事已過,都變成新的了。」(哥林多後

書五章 17 節)

我相信這全是上帝對我的最美麗賜福。

Page 16: Rhema 瑞瑪雜誌創刊春刊號

擁抱與排斥

近日重新閱讀五旬宗神學家沃弗的大作《擁抱神學》,其中一段引用尼采

的話,很值得我們反省:

「...十架酷刑乃是一種出自『公義好人』的行為,絕非出自我們以

為的惡人。這些『公義好人』無法了解耶穌,因為他們的心靈被『囚禁

在他們無虧的良心』裡,而且,他們把他釘十字架,係因為耶穌拒絕他

們的是非觀,這被他們視為是邪惡之舉...」

有時候我們自以為義,而不能聆聽他者的聲音,排斥就會以不同的形態出

現,甚至是要至他者於死地。排斥令我們只懂站在所謂的道德高地去批判別人的

所謂不是,但同時使我們不能夠嘗試站在他者的角度理解事情,而且也使我們只

懂聆聽合心意的話。因為我們早已把那些被我們排斥的他者妖魔化,好讓合理化

自己的惡行。

15

Page 17: Rhema 瑞瑪雜誌創刊春刊號

基督教雖然也是一個重視道德的信

仰,但我們所重視的道德,仍是一種對耶

穌基督的效法,而不是以道德誡條去束縛

他人。當我們口講道德卻沒有愛,那些話

就成了最傷人的利器。正如尼采所講:

「世界一切誹謗當中,要以出自好人之口

的,傷人最深...」。當我們被囚禁在那自

以為的「無虧良心」當中,而不能夠聆聽

他者的聲音時,我們就墮入排斥他人這種

罪惡之中,因此也永不能行出沃弗所言的

「擁抱」。因為「擁抱」與排斥相反,它

是開放自己的生命,容讓他者成為自己的

一部份。這種對他者的接納就是「擁抱」

所要求的愛。就正如三一真神藉著聖子的

犧牲和聖靈的邀請,好讓我們進入祂那豐

盛的生命。基督徒,在你生命中誰是他者

呢?誰是你最看不順眼,心想除之而後快

的呢?耶穌基督教導我們要愛你的仇敵,

為逼迫你的人禱告,正正就是這種「擁

抱」的實踐。同時間也挑戰著我們常常出

現的那個自以為義的心。

撰文:陳智聰 16

Page 18: Rhema 瑞瑪雜誌創刊春刊號

首年目標:

1. 讓不同宗派的教會認識本基金會。

2. 期望能於首年與 10 間教會建立佈道伙伴關係。

3. 首年期望能與不同教會合作舉行最少 6 次佈道會。

4. 籌集首年營運資金約四十萬港元。

工作計劃:

A. 出版免費福音季刊《Rhema 瑞瑪雜誌》:

1. 福音季刊旨在作為教會有效的佈道工具,讓基督信仰快速地被傳播。

2. 季刊首年每季印刷 5000-10000 份,於各伙伴教會、書室免費派發。如反應熱烈

將再加印。

3. 季刊的目標讀者群除基督徒外,更是非信徒群體,故內容旨在幫助人認識基督

信仰,內容包括基督徒真實見證、福音性文章、靈修小品、基督徒生活態度、

鼓勵人關注貧窮問題的文章、本會與伙伴教會合辦的活動報導等等。

4. 季刊作為佈道工具,鼓勵伙伴教會會友送給非信徒親友閱讀,以幫助他們更認

識基督信仰。

B. 伙伴教會計劃:

1. 邀請不同宗派的教會成為基金會的佈道伙伴。

2. 成為伙伴教會:

● 作為基金會季刊的派發點。

● 與本會每年最少兩次在教會中舉辦佈道會、奮興會、福音主日或訓練課程。

(本會將在聚會中收集自由愛心奉獻,作為事工的經費來源)

● 為基金會的事工祈禱。

● 願意以自由愛心奉獻的方式支持基金會的事工。

傳到地極基金會首年計劃書

(2012 年 1 至 12 月)

Page 19: Rhema 瑞瑪雜誌創刊春刊號

C. 互聯網事工:

1. 基金會已建立一個網站《Rhema 瑞瑪福音網》,作為與外界和信徒溝通的平台。

● 網站內容包括了:

基金會的介紹、

福音季刊的網上版、

信仰疑難解答信箱、

具質素的講道和訓練教材錄音、

伙伴教會合辦的活動消息。

2. 基金會亦透過各種 Web2.0 平台(如: Facebook、微博、YouTube 等)作為

與外界和信徒溝通的媒介。

*請以中文正階填寫 回應表

愛心奉獻

請填妥以下回應表連同劃線支票郵寄本會通訊處,支票抬頭請寫「傳到地極基金會」

或英文(Preach to The World Foundation)。

姓名: (牧師/博士/先生/小姐/女士) 填寫日期: .

聯絡電話: . 電郵: .

郵寄地址: .

我願意為你們的事工代禱。

我願意參與成為你們事工的義工。

我願意(每月 / 一次性)以愛心奉

獻港幣 元,支

持你們的事工。

*以下只供教會/團契/學校/公司負責人

機構名稱: .

我們願意成為 貴會伙伴教會。

我們願意邀請 貴會總幹事擔任本會聚會講員。

我們願意與 貴會合辦 聚

會。

本會通訊處地址:香港新界上水龍琛路 39 號,上水廣場 1121 室。

註明:傳到地極基金會 收。

Page 20: Rhema 瑞瑪雜誌創刊春刊號

聖靈:力量的泉源 忙碌的工作,急速的生活節奏,都

會令人感到疲倦乏力。基督徒與其他人

沒有多大分別,不論你是平信徒、宣教

士、牧師,在面對工作、事奉、生活等各

方面的壓力時,你也無可避免會感到乏

力。

基督徒重視生命見證,就是期望自

己可以過著一個榮耀上帝的人生。因此

有不少基督徒都會嘗試在學業、工作、事

業、乃至戀愛和婚姻生活中做好自己,期

望能夠榮耀上帝。這就是基督徒常說的

「有好見證」。

但當我們嘗試用自己的力量來活得

更好,我們會發現事情往往會變得更差。這

可能是因為我們都忘記了力量的源頭不在

自己,雖然我們也曾念過(撒迦利亞書四章

6 節)這節經文:「不是倚靠勢力,不是倚

靠才能,乃是倚靠我的靈方能成事。」但當

我們真的要面對生活的壓力時,這節聖經

金句往往只成了口號。

19

聖經(使徒行傳一章 8 節)這樣說:

「但聖靈降臨在你們身上,你們就必得著

能力;並要在耶路撒冷、猶太全地和撒馬

利亞,直到地極,作我的見證。」

Page 21: Rhema 瑞瑪雜誌創刊春刊號

這節聖經其實是主耶穌復活後,

將要升天前向所有門徒說出的一個承

諾。這個承諾到今天仍然生效。主耶穌

願意差遣三位一體上帝中的第三位(聖

靈)成為了我們的幫助者、安慰者,聖

靈也是基督徒生命力量的真正泉源。

正如(使徒行傳一章 8 節)所說,

當聖靈降臨在我們身上時,我們就必然

得著能力,有很多人不明白這個能力有

多大威力,誤以為只是少少的力量。但

其實能力這個字在新約聖經的希臘原

文中,意思是一種爆炸力。這種從聖靈

而來的爆炸力具有擴張性;「要在耶路

撒冷、猶太全地和撒馬利亞,直到地

極…」。

這種爆炸力推動著你每天活得更

好,亦推動著你衝破每個生活上的困

難,而這種聖靈所賜的爆炸力是無法偽

裝,只有那些經歷過聖靈降臨在他身上

的基督徒,他的生命才會散發著這種活

潑的力量。

20

主耶穌說透過聖靈,祂賜給門徒

這種爆炸力,目的就是要讓他們成為

祂的見證。成為見證不單是用說話去

傳揚福音,更重要是你的整個生活都

在見證耶穌基督。當別人看見你那種

對積極生活的熱誠,對其他人的關心

和對生命的熱愛,他們就在你身上看

見了主耶穌基督。

(後頁繼續)

Page 22: Rhema 瑞瑪雜誌創刊春刊號

我記得自己也曾與家人一起經

歷過一次重大的困難,起初還以為會

敗在這件事情上面,但正因為我們都

真實經歷了主耶穌的恩典,和祂對我

們所承諾的聖靈,我們在極度困難之

中,最終走出了谷底。

原來信耶穌不單是得永生那樣

簡單,更是在今生每日的生活裡,經

歷到聖靈加添我們的能力,就是推動

我們榮耀上帝,積極生活,見證基督

的生命爆炸力。這樣好的福分,你怎

可以缺少呢?

撰文:陳智聰

21

Page 23: Rhema 瑞瑪雜誌創刊春刊號

誠徵寫手,歡迎投稿! Rhema 瑞瑪雜誌是一本協作式福音雜誌,雜誌的大部份見證和文

章,都是不同教會的弟兄姊妹投稿提供。如果你也希望參與這本免費派

發福音雜誌的創作事工,可以透過電郵把你的見證或文章提供給我們。

詳情如下:

見證投稿

見證分類:得救或悔改、醫治、復和、勝過困難、人際關係、宣教等等

字數: 500 - 1000 內

注意:見證投稿必須為投稿者個人或家人的真實見證。在未得其他人同意下,不得投稿

他人的見證。投稿者必須提供真實姓名、電話、電郵、聯絡地址。本會只會刊登投稿者

的姓名,其他資料不會被公開。

文章投稿

文章分類:福音性、講章、激勵人生、基督徒生活態度、風趣幽默、勵志故事等等

字數: 500 - 1000 內

注意:文章必須為投稿者個人創作。投稿者必須提供真實姓名、電話、電郵、聯絡地

址。本會只會刊登投稿者的姓名(如使用筆名敬請註明)其他資料不會被公開。

靈修小品投稿

字數: 500 內

注意:靈修文章必須為投稿者個人創作。投稿者必須提供真實姓名、電話、電郵、聯絡

地址。本會只會刊登投稿者的姓名(如使用筆名敬請註明)其他資料不會被公開。

*所有投稿不設稿費,切勿一稿兩投。本刊編輯對所投稿件的使用有最終決定權。

電郵投稿標題請註明「投稿瑞瑪雜誌」,電郵地址: [email protected]

Page 24: Rhema 瑞瑪雜誌創刊春刊號

昨晚我獨自在某大學飯堂裡用膳,無意間聽到旁邊桌子的兩位大學生在大聲談

話。其中一人突然高聲對另一人說:「罪大惡極的人死前說要信耶穌,他就可以上天

堂?有無咁著數的事呀?那麼耶穌的天堂豈不是有很多罪犯?這樣的天堂你上去好

了!」

其實不單只這位學生,我相信很多人也曾經發出過以上的疑問:「罪大惡極的人

死前信主,是否也可上天堂呢?」

當我們要回答這個問題時,首先我們要回到聖經,特別是在新約聖經裡看耶穌基

督怎樣看待所謂罪大惡極的人,和那些死前才信主的人。

馬可福音十五章 27 節在描述相同的事情時,記載那兩個犯人是強盜。在當時的

社會裡,要被處釘十字架這種極刑而死的強盜,應該就是我們現今所說所謂罪大惡極

的人。事實上,路加福音廿三章也記載了另一個惡人,名叫巴拉巴,他是一個在城裡

作亂殺人的人,但當時的猶太人卻願意釋放他,相反耶穌和另外兩名強盜卻要死在十

字架。明顯地,在當時的猶太人眼中,那兩個與耶穌同釘的強盜,罪行應該比巴拉巴

還要大。

撰文:陳智聰

在新約聖經路加福音廿三章 33 至 43 節裡,記載了一個經典的場面,耶穌被釘

在十字架上。路加描述當時除了耶穌之外,同時有兩個犯人被釘在耶穌兩旁的十字

架。其中一個犯人譏誚耶穌,但另外一個卻在死前求耶穌記念他,而且在他的說話中

顯示了他相信耶穌將要在降臨的國中作王。

[email protected]

歡迎電郵你的信仰疑難給我們:

Page 25: Rhema 瑞瑪雜誌創刊春刊號

但很奇妙,當那位強盜求耶穌記念他時,耶穌卻向他宣佈他今日將要與耶穌在樂

園裡。

罪大惡極的人死前信主,是否也可上天堂呢?或用一個較好的用詞「他們是否也

可得救呢?」在聖經對耶穌被釘十架的記載裡,似乎答案是肯定的。但有一點我們卻

要留意,所謂信主或承認耶穌為救主,不是一口頭上宣認的問題。所謂得救不是透過

一個進入天堂前的問答遊戲,而口頭上宣認耶穌為救主也不是這個遊戲的標準答案。

如果聖經所說的得救只是在乎這種無聊的答問語言遊戲,那麼這個得救就真是毫無意

義,而且也令基督信仰變得毫無深度。

但聖經所說的救得乃在乎信。信甚麼?這個信包含了承認自己的確是一個罪人,

的確有軟弱的地方,因此需要救主的拯救和幫助,而這個信就是相信耶穌的確是你的

救主,有足夠能力去拯救你,因為祂已經從死裡復活。

路加福音廿三章 40-42 節記載的那位強盜說:「我們是應該的,因我們所受的與

我們所做的相稱,但這個人沒有做過一件不好的事。」這句說話的重要性在於它表明

了那強盜承認自己的確是罪人,他真是有罪。而他對耶穌所說求祂在得國降臨時記念

他,正是表明了他相信耶穌可以拯救他。這個強盜在與耶穌說話時所反映的,正是一

種真誠痛悔之心。所謂罪大惡極之人在死前信主仍可得救的信念,不是建基在口頭宣

稱上的問答遊戲,而是建基在這種真誠痛悔之心。

因此耶穌所赦免的不是一個死前說「耶穌是救主」的人的罪,而是赦免一個死前

真誠痛悔者的罪。

耶穌是否真的那麼偉大呢?讓我們再看看路加福音廿三章耶穌被釘的記載,路加

描述當時的兵丁除了把耶穌和兩個強盜釘上十架外,也拈鬮分了耶穌的衣服,而官府

的人和兵丁都在那裡嗤笑耶穌。但請留意耶穌的反應,路加福音廿三章 34 節記載耶穌

為這些人祈禱說:「父啊,赦免他們!因為他們所做的,他們不曉得。」耶穌是否真

的那麼偉大呢?答案是明顯的。

有人可能會說耶穌若赦免那些罪大惡極者的罪,那麼就是對受害人不公平。但請

留意,耶穌不是以一個審判官的身份來說赦免,祂本身就是不公平和不公義的最大受

害人,祂作為一個無罪之人卻要被處釘十字架的極刑。耶穌基督是處於受害人那邊接

納加害者的痛悔,而宣佈他的罪被饒恕,而且得赦免。耶穌的行動和決定也成為了所

有受害者的榜樣,以愛勝過報復的循環。 這樣看來,愛和饒恕遠遠比審判大得多。 24

Page 26: Rhema 瑞瑪雜誌創刊春刊號

關心貧窮

馬 利 亞 說 : 我 心 尊 主 為 大 ;

我 靈 以 神 我 的 救 主 為 樂 ;

因 為 他 顧 念 他 使 女 的 卑 微 ; 從 今 以 後 , 萬 代 要 稱 我 有 福 。

那 有 權 能 的 , 為 我 成 就 了 大 事 ; 他 的 名 為 聖 。

他 憐 憫 敬 畏 他 的 人 , 直 到 世 世 代 代 。

他 用 膀 臂 施 展 大 能 ; 那 狂 傲 的 人 正 心 裡 妄 想 就 被 他 趕 散 了 。

他 叫 有 權 柄 的 失 位 , 叫 卑 賤 的 升 高 ;

叫 飢 餓 的 得 飽 美 食 , 叫 富 足 的 空 手 回 去 。

他 扶 助 了 他 的 僕 人 以 色 列 ,

為 要 記 念 亞 伯 拉 罕 和 他 的 後 裔 , 施 憐 憫 直 到 永 遠 ,

正 如 從 前 對 我 們 列 祖 所 說 的 話 。(路加福音一章 46-55 節)

25

撰文:區可茵博士

Page 27: Rhema 瑞瑪雜誌創刊春刊號

26

相信很多基督徒對馬利亞的《尊主頌》不會感到陌生,這是每年聖誕節都

會頌讀的經文。馬利亞生長於一個貧窮的猶太家庭,排行最小,最不被重視,

遇到欺負時也不會得到公平的對待。她是猶太人,是羅馬帝國的二等公民。她

是女性,是男性的附從。這個卑微的女子只等待一件重要的事,就是嫁給一個

同樣卑微的木匠約瑟。

當她正等待這件人生大事時,天使加伯列向她宣告有一件更重要的事先要

發生,這是更值得她去期待的事,就是要懷孕,生養上帝的兒子,然後萬國都

要稱她為有福。

她從一個被苛待的婢女,成為「蒙大恩的女子 」(路加福音一章 28 節);從

無權無勢的庶民,得到至高者的能力蔭庇(路加福音一章 35 節);從她的凡人之

軀所生的本是凡人,但現在從聖靈而生的這個兒子要稱為「聖」,「稱為神的

兒子」(路加福音一章 35 節)。與舊約的哈拿 (撒母耳記上二章 1-10 節)和她的親

戚撒加利亞(路加福音一章 68-79 節)一樣,馬利亞在聖靈的感動下,為得著生子

的喜訊發出讚歌和預言。

這三位卑微和被剝削的父母親所生的兒子:撒母耳﹑施洗約翰和主耶穌

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從一個家庭的祝福成為社會和世界的祝福。

(後頁繼續)

《尊主頌》經常與哈拿的禱告平衡分析,因為兩者都是由一位受壓抑而被

上主提升的婦女宣告,兩者都講及上主特別顧念貧窮和卑賤的人,使他們飽足

和得到尊重。 為甚麼上帝特別施恩給貧窮人?

Page 28: Rhema 瑞瑪雜誌創刊春刊號

被邊緣化的人在社會上得不到應有的權利 (包括教育﹑工作)﹑保障(包括

醫療﹑福利﹑房屋)和自由 (包括言論﹑宗教﹑集會﹑結社﹑創作),成為物質

上﹑精神和情緒上的貧窮者。哈拿被邊緣化,因為社會的意識形態相信不能生

育的婦女是受上帝咒詛的。馬利亞被邊緣化,因為她是猶太女性。她所生的主

耶穌被邊緣化以至被殺,因為祂公然批評宗教特權階級,不單自稱為神的兒子

和猶太人的王,並以此身份行事,例如赦免罪人和醫病。

要回答這個問題,首先要定義何謂貧窮。許多人都以為貧窮就是在衣﹑

食﹑住﹑行上缺乏。德蘭修女還加上一項,就是心靈孤單而又沒有經歷到上帝

同在的人,她自己也經歷過這個屬靈景況,使她明白她所服事的貧窮人。然而,

社會學理論,包括馬克思主義,提出貧窮是結構和制度性的問題,是個別國家

以致全球在政治和經濟失衡的現象。再從道德角度來看,這個失衡現象是基於

不公義,不公義就是漠視人之為人生而應有的尊嚴﹑尊重﹑權利﹑自由﹑並物

質﹑思想和情感的滿足,並以意識形態﹑制度﹑武力﹑金錢等手段進行剝削和

邊緣化。

古今中外,制度帶來的貧窮和壓抑,比比皆是,而上帝卻格外施恩記念貧

窮人,正如解放神學(一門在貧窮的處境下闡釋福音的神學),其中一個重要的理

論提出上帝對「窮人的優先選擇」(preferential option for the poor)。指出由

於窮人受到剝削和壓抑,而上帝又是一位公義的神,所以祂會站在窮人的一邊,

富有的人也可藉此見到神的大能和救恩。教會在沖擊不公義的制度中扮演重要

的角色,如馬丁∙路德∙金反對種族壓制,為美籍非裔人士平權﹑香港的教會在二

十世紀初爭取廢除「妹仔」(一個與西方奴隸制無異的畜婢制度)﹑宣教士為中國

女性提供教育機會和反對「紮腳」等對女性的壓抑。

27

當然,不是只有教會才對這些問題提出質疑和批評,而且在歷史上不難發

現教會也建立和確認一些壓抑的制度,但既然教會是基督的道成肉身,是公

義﹑真理和愛的彰顯,也曾經擔當先知性的角色以斥責不義和扶助弱者,就應

以過去的失敗作為鑑誡,以過去的成功作為範例,不怕攻擊和苦難,在今天的

社會中為無聲的發聲﹑為受冤的伸冤﹑為受壓的解軛﹑為哀哭的擦乾眼淚。

Page 29: Rhema 瑞瑪雜誌創刊春刊號

「叫卑賤的升高 ;叫飢餓的得飽美食」不是指主再來的日子才會發生的

事,因為新天新地不再有高低卑賤的階級觀念,也沒有飢餓與飽足的肉體感覺。

這是指基督在世和復活後要發生的事。的而且確,這些應許不斷發生,特別是在

貧窮的國家裏,社會地位卑微的人因為經歷了基督的大愛和能力,不再自暴自棄

和妥協於現況,發奮圖強地改善生活,提升個人的社會地位之餘也為下一代脫

貧,得享飽足。對他們而言,救恩的開始不是「舉手決志」的一剎那,而是上帝

實在的幫助;天國不是將來的實現,而是此時此地的現實;上帝不是虛無飄渺

的構想,而是實實在在,「充充滿滿的有恩典有真理」(約翰福音一章 14 節)。

面對貧窮的問題,教會需要重新詮釋福音的含意。

28

從舊約到新約,福音和救恩從來不單是關於靈魂得救和永生而已,而是肉

體和心靈上的全面拯救和更新,並為社會帶來公義。教會不應只是聚焦在自身的

生存問題,而是「先求祂的國和祂的義」,肩負起先知的角色,指出不義和作出

犧牲;將醫治等恩賜運用在教會以外貧病交逼的人身上,而不是用作教會內部

的消費和觀賞;將價值觀重置,不再計較虛浮的人數增長和收入,而是「背起十

字架跟隨主」的功夫。那麼,《尊主頌》不再只是屬於馬利亞,而是屬於每一個

相信並活出《尊主頌》的基督徒。

Page 30: Rhema 瑞瑪雜誌創刊春刊號

我們需要醫生,除了因為身體上的疾病、肢體上的殘缺傷害之外,在現代社

會中人們所受心靈上的傷痛,也是我們需要醫生的一大理由。

專業意味著講求理性和客觀。但正因為這個專業,醫生在面對病人時可能慢

慢會變得不自覺地缺少了一點人性,缺少了一點情感。當然對病人帶有感情是醫生

專業的禁忌。但這種禁忌的擴大,卻使醫生在面對病人時彷彿成了局外之人。

聖經描述上帝醫治我們。(詩篇三十篇第 2 節)這樣說:「耶和華我的神啊,

我曾呼求你,你醫治了我。」如果上帝也是我們的醫生,那麼祂與現代社會的醫生

有何分別?

聖經形容上帝是我們的醫治者,但祂不容許自己變成局外人,也不容許自己

對我們不帶情感。

聖經(詩篇三十四篇第 18 節)這樣形容:「耶和華靠近傷心的人,拯救靈性

痛悔的人。」在新約聖經裡,上帝透過耶穌基督道成肉身降生在世,帶來世人的醫

治與拯救,更加是刻意地把自己變成了人們面對疾病和傷痛時的局內人。

撰文:陳智聰

29

Page 31: Rhema 瑞瑪雜誌創刊春刊號

孩童時候因為希律王對兩歲以內孩童所下的格殺令,耶穌要與父母逃難到埃

及。三十歲開始祂的傳道生涯,但因為出身於拿撒勒這個貧窮地方,在傳道時祂被

當時的宗教領袖看不起。當耶穌在猶太地開始有點聲望,希望在自己的家鄉教導一

些人時,祂卻被家鄉拿撒勒的人厭棄。

為了成就上帝拯救人類的計劃,耶穌明白自己必須上到耶路撒冷,被人出賣並

且將要死在十字架上,承擔世人的罪孽。但出賣祂的人,卻是祂曾經信任,在祂的

團隊中負責財政的門徒加略人猶大。當祂被捕在官長面前接受不公平的審訊時,那

位曾經揚言要與祂同死的門徒彼得,卻在眾人面前三次不認耶穌。

耶穌基督在人生最後的一段路上,祂面對被門徒出賣和離棄之痛。在被捕和受

審時祂被羅馬兵丁鞭打和戲弄,肉體和心靈上受盡痛苦。最後祂死在十字架上的前

一刻,因為承受世人罪孽更要與天父一同面對彼此分離的無奈。

為甚麼我會這樣說?因為耶穌基督在世生活了三十三年,而祂一生所面對的

痛苦絕對不少於我們。

聖經(彼得前書二章 24 節)這樣說:「祂被掛在木頭上,親身擔當了我們的

罪,使我們既然在罪上死,就得以在義上活。因祂受的鞭傷,你們便得了醫治。」

上帝透過耶穌基督經歷了人世間的痛苦,祂是我們的醫治者,不單因為祂創造

我們,更因為祂愛我們,祂甘願放下自己尊貴的身份,透過道成肉身進入我們的處

境,嘗盡我們肉體上和心靈上的痛苦,帶著強烈的情感來愛我們,親身體會使祂完

全了解我們的心。祂能夠醫治我們,因祂是一位慈愛和有同理心的負傷的醫治者。

30

Page 32: Rhema 瑞瑪雜誌創刊春刊號

31

《目標驅動新人王》是一個集福音、人生反思、和促進事奉委身於一身的大

型模擬人生遊戲營會。營會曾在東南亞和本港多間中學、教會、宗派機構(如香

港浸信會聯會、神召事工等)裡舉辦。

參加目標驅動新人王營會的營友會進入一個與平日生活一樣的世界,在那

裡有學校、政府機構、私人公司、娛樂場所等等。參加者可以在裡面經歷考試、

擇業、創業、發達、破產、結婚、離婚、生仔、退休、生病…甚至死亡。

透過模擬人生遊戲反思生命、尋找生命意義、啟發現實生活中的您如何活出

更精彩的人生。

活動推介

Page 33: Rhema 瑞瑪雜誌創刊春刊號

32

教會並不是建築物,而是一個由眾人所組成的群體。當這個群體需要成長,

領袖的成熟和卓越將成為整個教會壯大的支柱。著名領導學權威約翰.麥斯威爾

(John C. Maxwell)曾這樣說:「領導力就是影響力。」當一個群體的領袖們有

效地發揮他們的影響力,整個群體的成長將會進入一個更高的層次。因此一間教會

的成長程度,除了負責牧養的牧者之外,成功關鍵更往往是在乎平信徒領袖的成熟

度與委身度。

我們透過《目標驅動教會遊戲

Church Game》這個圖板遊戲作為工

具,以遊戲和經驗學習法提升領袖們

在事奉上的眼界,並轉化他們的事奉

哲學。《目標驅動教會遊戲 Church

Game》讓領袖們嘗試模擬建立一間教

會,透過遊戲和活動中的討論提升領袖們以一個主任牧師的眼光來反省自己的事

奉。使領袖們不單只站在自己的位置看自己和其他人的事奉,而且嘗試重新以一

個整體教會成長目標的角度來認識自身與其他人事奉的重要性。讓領袖們成為教

會牧養的好伙伴,同心建立他們的教會。

《目標驅動教會遊戲 Church Game》圖板遊戲領袖訓練日營,適合教會不同

領袖參與,如長執、主日學導師、團契領袖、小組區導師或區長、小組組長等平信

徒領袖。

如對以上兩個營會有任何查詢或興趣,歡迎致電:(852) 6759 2353 與伙伴機構.泉石

復興事工的同工聯絡。

傳到地極基金會除了推行自己的事工外,總幹事.陳智聰牧師亦被邀請參與合

作伙伴泉石復興事工所主辦的以上營會及領袖訓練日營 。

電郵: [email protected]

Page 34: Rhema 瑞瑪雜誌創刊春刊號

33

激 勵 人 生

(馬太福音廿一章 21 節)「耶

穌回答說:我實在告訴你們,你們若

有信心,不疑惑,不但能行無花果樹

上所行的事,就是對這座山說:你挪

開此地,投在海裡!也必成就。」

曾在一次聚會中,聽到那講員對

這經文有這樣的詮釋:「山所代表的

正是社會中對抗基督的勢力。這些勢

力佔據了宗教、家庭、教育、政府、媒

體、娛樂、商業等不同領域。那些山頭

看似很大,但基督徒卻應該向那些山

頭說:『你要挪開投在海裡!』。」

嘩!這是多麼有力量的信息啊!

信心是否真的可以移山?我相

信這是很多人也期待得到答案的問

題。移山談何容易?事實上在我們的

生活中,我們也常常面對很多像大山

一般的難題,要它們挪移海中,真的

難極了。

但為甚麼主耶穌能夠做到?是因為祂是

上帝獨生子嗎?是因為祂是基督嗎?都不是。

聖經(馬太福音廿一章 18-20 節)記載門徒正

驚訝主耶穌為何能夠使無花果樹立刻枯乾。我

相信一般人除了在變魔術或在電影裡的時候,

能夠使樹木枯乾,在正常的情況下,那根本就

是不可能的事。

耶穌確實成就了一件不可能的事。但聖

經(馬太福音廿一章 21 節)的記載中,主耶

穌卻似乎是在分享祂成功的秘訣,祂說關鍵

在於信。信是甚麼?是自信心嗎?不是。乃是

對上帝的信,是對上帝能夠成就任何事的信。

在信才會生出堅持、勇敢、決心等讓困難

被衝破,讓事情被成就的生命素質,也因信我

們才不會隨便說放棄。這就是能夠移山的信

心。

撰文:陳智聰

Page 35: Rhema 瑞瑪雜誌創刊春刊號

Rhema 瑞瑪雜誌

(季刊)

全彩色印刷,免費派發刊物。

讀者包括信徒和非信徒。

*除了自由奉獻之外,你亦可以透過刊登廣告來支持我們的製作經費。

*歡迎任何福音機構、神學院、訓練中心、輔導機構及公司於雜誌刊登廣告。

*本刊首年每期發行 5000 - 10000 本,如反應熱烈會再加印。

出版

廣告規格 尺碼(闊 x 高)mm 收費(港幣 HK$)

封底半頁 A6 140 x 100 9000

封底內全頁 A5 140 x 200 12000

封面內全頁 A5 140 x 200 13000

內頁全頁 A5 140 x 200 10000

內頁半頁(橫)A6 140 x 100 5000

內頁半頁(直) 70 x 200 6000

內頁四分一頁 70 x 100 2500

廣告製作請四邊預留 5mm 出血位。如需本刊設計廣告稿件另加 1000 元設計費用。

查詢及惠賜廣告請電:(852)8100 2650 或 電郵: [email protected]

Page 36: Rhema 瑞瑪雜誌創刊春刊號

*教會/ 團契若轉贈本雜誌給他人,可自行在以下位置貼上教會/團契聚會資料。

雜 誌 傳到地極基金會

電話:(852)8100 2650

網址: www.p2world.org

郵寄地址:香港新界上水龍琛路 39 號上水廣場 1121 室。

傳真:(852)3428 3684

電郵: [email protected]

Rhema 瑞瑪福音網 以網絡傳揚福音,以生命見證基督。

真實見證、福音文章、網上講道節目。

每日 24 小時全日為你放送。

歡迎以手機掃描 QR 碼進入瀏覽。

Www.p2world.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