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
朝陽科技大學 幼兒保育系 碩士論文 少子女化趨勢下幼兒園的因應策略 The Study on the Management Strategies of Preschool under the Trend of Low Born Rate 指導教授:林 楚 欣 博士 研 究 生 : 李 雅 婷 中華民國 105 7

The Study on the Management Strategies of Preschool under ...ir.lib.cyut.edu.tw:8080/bitstream/310901800/32727/1/104CYUT0709… · 化的生活型態轉變,日本婦女也在1998年的平均生育數也由2.2人降為1.38

  • Upload
    others

  • View
    1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 朝陽科技大學

    幼兒保育系

    碩士論文

    少子女化趨勢下幼兒園的因應策略

    The Study on the Management Strategies of

    Preschool under the Trend of Low Born Rate

    指導教授:林 楚 欣 博士

    研究生:李 雅 婷

    中華民國 105 年 7 月

  • 朝陽科技大學幼兒保育系

    Department of Early Childhood Development and

    Education

    Chaoya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碩士論文

    Thesis for the Degree of Master

    少子女化趨勢下幼兒園的因應策略

    The Study on the Management Strategies of

    Preschool under the Trend of Low Born Rate

    指導教授:林楚欣 (Chu-Shin Lin)

    研究生:李雅婷 (Ya-Ting Li)

    中華民國 105 年 7 月

    July, 2016

  • I

    少子女化趨勢下幼兒園的因應策略

    摘要

    本文以文獻分析及個案訪談,探討少子女化趨勢對幼兒園的影響與其

    因應之道,以迎接少子女化對幼兒園經營的衝擊。透過訪談所得資料,進

    行分析與歸納,研究結果發現如下:

    少子女化對幼兒園實際的影響:學生來源減少,直接衝擊幼兒園生態,

    造成幼兒園的經營危機,這一波波浪潮中,教育資源失衡,幼兒園供過於

    求,有的面臨減班與招生困難,幼兒園紛紛提升市場競爭力以吸引家長與

    幼兒就讀。

    幼兒園面臨少子女化現象,所採取的因應策略:包括提升幼兒園服務

    品質、改變傳統經營模式、多角化經營、運用人力資源、提升教師專業形

    象、創造優質工作環境、結合在地文化與在地資源、開發運用家長資源、

    定期更新各項軟硬體設備與強化招生策略。根據上述研究發現,本研究者

    提出相關建議。

    關鍵字:少子女化、幼兒園、因應策略

  • II

    The Study on the Management Strategies of Preschool under the

    Trend of Low Born Rate

    Abstract

    Through literature review and individual interviews, this paper explored the

    impact of low born rate on preschools and their response to this trend in order to

    prepare strategies to mitigate this impact. The information collected through the

    interviews was analyzed and summarized, and the following results were

    obtained:

    1. The actual impact of low born rate on preschools: The decrease in new

    students had a direct impact on preschool ecology, causing these preschools

    to experience a management crisis. Because of this trend, preschool resources

    became imbalanced, as the supply of preschools exceeded the demand,

    thereby creating challenges for preschools such as being forced to reduce the

    number of classes and having difficulty in enrolling students. Preschools had

    to enhance their market competitiveness in order to attract parents and

    children to the school.

    2. The response strategies adopted by preschools to adapt to the trend of low

    born rate include the following: enhancing preschool service quality,

    changing traditional business models, diversifying operations, effectively

    utilizing human resources, enhancing the professional image of teachers,

    creating a conducive working environment, integrating with local culture and

    resources, developing and utilizing parent resources, regularly updating to

    new software and hardware, and creating enrollment strategies. Based on the

    above findings, this paper proposed relevant recommendations.

    Keywords: low born rate, preschool, response strategy

  • III

    目 錄

    中文摘要 ..................................................... I

    英文摘要 .................................................... II

    目 錄 ...................................................... III

    表目錄 ....................................................... V

    圖目錄 ...................................................... VI

    第一章 緒 論 ................................................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 2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 6

    第三節 名詞釋義 .............................................................. 7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 8

    第二章 文獻探討 ............................................ 11

    第一節 少子女化意義、現況與人口發展之趨勢 .................................... 12

    第二節 人口少子女化趨勢之成因 ............................................... 19

    第三節 人口少子女化對教育生態發展的影響 ...................................... 22

    第四節 少子女化趨勢下幼兒園因應策略相關研究 .................................. 28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 35

    第一節 研究對象 ............................................................. 36

    第二節 研究流程 ............................................................. 37

    第三節 個案背景與研究場域 ................................................... 39

    第四節 研究者的背景與角色 ................................................... 41

  • IV

    第五節 研究資料的蒐集、整理、分析 ........................................... 42

    第六節 信度與效度 ........................................................... 46

    第七節 研究倫理 ............................................................. 49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 51

    第一節 少子女化對幼兒園之影響 ............................................... 52

    第二節 幼兒園面臨少子女化現象之因應策略 ...................................... 57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 87

    第一節 結 論 ................................................................ 88

    第二節 建 議 ................................................................ 92

    參考文獻 .................................................... 95

    壹、中文部分 ................................................................ 95

    貳、外文部分 ............................................................... 101

    附錄一:訪談大綱 ........................................................... 102

    附錄二:參與研究邀請同意書 ................................................. 104

  • V

    表目錄

    表 2-1 世界各主要國家總生育率 .......................... 14

    表 2-2 臺灣人口出生數按性別及粗出生率 .................. 16

    表 2-3 少子女化趨勢、成因及其所造成的影響 .............. 19

    表 2-4 全國幼兒園概況表 ................................ 26

    表 2-5 行政院經建會學齡年人口及入學年齡人口數及其增加率--

    中推估 ............................................. 27

    表 2-6 少子女化現象下的因應策略 ........................ 28

    表 3-1 受訪幼兒園背景 .................................. 39

    表 3-2 研究對象之背景概況 .............................. 40

    表 3-3 資料蒐集歷程表 .................................. 43

    表 3-4 資料代碼說明 .................................... 44

  • VI

    圖目錄

    圖 2-1 總生育率及嬰兒出生登記數 ........................ 17

    圖 2-2「中華民國 2012 年至 2060 年人口推計」............. 18

    圖 3-1 本研究之研究流程圖 ............................... 38

    圖 4-1 本節之研究結果架構圖 ............................ 58

    圖 4-2 A 幼兒園 媽祖繞境一日輕旅行活動 .................. 63

    圖 4-3 A 幼兒園 媽祖繞境一日輕旅行活動 .................. 64

    圖 4-4 B 幼兒園行事曆每月皆安排教學觀摩活動 ............. 68

    圖 4-5 A 幼兒園配合主題參加社區藝文活動 DM .............. 71

    圖 4-6 A 幼兒園邀請繞境達人為孩子講解繞境原由 ........... 73

    圖 4-7 A 幼兒園配合主題安排戶外教學活動 ................ 76

    圖 4-8 A 幼兒園每月皆安排一次戶外教學活動 ............... 77

    圖 4-9 D 幼兒園每學期安排親子旅遊活動 ................... 78

  • 1

    第一章 緒 論

    出生率銳減造成少子女化現象,少子女化趨勢下,學生人數日

    漸減少,是不爭的事實,對幼兒園經營造成不小的衝擊,多數幼兒園

    正面臨非常大的經營挑戰,衝擊是無法避免的問題,似乎危機已經在

    門外敲門。聯合報曾以斗大的標題「老來子,高齡生育率上飆」表示,

    國內走向晚婚、生育力降低,高齡恐成生育主力,可知我國少子化的

    嚴重性。而遲育的結果可能只生一胎,為了難得的老來子,父母集中

    所有資源,教養唯一的孩子,但可能引發後續問題(呂怡蒨、王鳳玉,

    2011)。幼兒園的寒風吹了6~7年,再加上這兩年公托幼兒園的名額大量開

    出,私立幼兒園招生真可以急凍來形容(中國時報電子報,2014)。在一

    波波浪潮下,生源銳減導致激烈競爭,幼兒園經營者如何開闢出新藍海。

    本研究主要想了解,少子女化趨勢對幼兒園的影響與其因應策略,本章共

    分為四節,第一節為研究背景與動機,第二節為研究目的與問題,第三節

    為名詞釋義,第四節為研究範圍與限制,茲說明如下。

  • 2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臺灣人口生育率持續下降,社會結構出現少子女化的型態,將影響未

    來學校經營的走向。少子化現象讓各級學校如臨大敵,乃因直接面對的是

    學生來源急遽減少之問題(王瑞壎,2012)。少子女化現象沒有金融海嘯來

    得風狂雨急,沒有福島核災驚人的震天撼地,但卻慢慢地窒息、消融了一

    個國家的經濟。社會變遷一直存在於社會現象中(Calhoun, Light, & Keller,

    2001)。對一個國家的發展來說,少子化只是問題的起源,相伴而來的經濟

    發展問題、教育問題、人口老化問題等都會接踵而來(張書銘,2013)。人

    口短少,勞動人口相對減少,未來如沒改善勞動方式,則競爭力會被削弱

    (Ogawa, Ko, & Oh,2004)。少子女化現象的延續,將產生勞動力萎縮、家

    庭養老功能減弱、教育體制衝擊以及對養育子女的重視等問題,政府爰提

    出提升婚姻機會與重建家庭價值、建構平價優質多元且近便幼兒教保體

    系、提供育兒家庭之經濟支持措施、營造友善家庭之職場環境及健全生育

    保健體系等對策,以緩解少子女化現象(行政院內政部,2012)。國人生育

    觀念的轉變,受到整體社會影響,隨著現代化、工業化、都市化,及資訊

    化的生活型態轉變,日本婦女也在1998年的平均生育數也由2.2人降為1.38

    人(鄭毓霖,2004)。2013年底我國戶籍登記人口為2,337萬人,女性人口

    首度超過男性;人口總增加率2.5%,較2012年減少1.4個千分點,主要因

  • 3

    自然增加之減少。我國人口總增加率長期以來均呈遞減趨勢,2010年降至

    1.8%達最低點,2011年起逐漸回升,2013年又見回降(內政部統計處,

    2014)。社會結構出現少子女化的型態,造成各階段教育就學人數驟降,影

    響教育產業的生存發展及國家總體經濟發展。黃新鈺(2006)指出,少子

    化衝擊到的不只是基本的人口結構、消費市場,隨之而來的更是一連串從

    幼兒園到大學間的教育問題,而幼兒教育機構更是得直接面對招收學生不

    足的經營問題。臺灣少子化現象浮現之後的危機,將會明顯反映在國民教

    育體制上,國內教育必須面對供給過剩的事實,如何轉而在質的方面力求

    精進,可能才是國內教育永續發展的契機(吳坤壅,2007)。少子女化趨勢

    首先衝擊幼兒園經營,更使幼兒教育面臨嚴重的衝擊與挑戰,也將影響幼

    兒園的經營走向。

    對於逐年急遽下降的人口生育率,影響教育生態各個層面極為深遠,

    學齡人口轉變之急遽性,各教育體系無不受「少子女化」的影響。作者因

    身處在幼兒園教育職場中,深刻感受到此一社會現象所帶來的衝擊及影響。

    因人口出生率的逐年下降,使得幼兒園大多面臨到招生不足的窘境,

    但父母對孩子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期待不減反增,相形之下,孩子減少了,

    家庭花在小孩身上的錢也變多了,家長對幼兒教育的學習環境、軟硬體設

    施更加重視。這一波托教機構的汰舊或降價,主要還是因為少子化的因素,

    讓托教機構招生不足,加上新一代的父母挑選托兒所或幼稚園常會將硬體

  • 4

    設施視為選擇的重要參考,所以一些口碑佳的老學校仍不敵現代新式學校

    的硬體建設,可能也是老學校紛紛倒地的主因(侯千絹,2008)。少子化的

    趨勢,家長逐漸體認幼兒教育的重要性,更願意投資更多的資源在子女的

    教育上,在選擇幼稚園時,主要的考慮就是經濟因素,對幼兒園的行銷策

    略,是否能夠吸引家長也顯得非常重要,因此幼兒園的經營困難不再限於

    私立幼兒園,因此不論公私立幼兒園,同樣面對招生不足的問題(曹俊德,

    2013)。私立幼教產業市場,已經由生產者導向,轉為顧客導向,幼兒園經

    營應化被動為主動,才能確保市場競爭力(林新富,2001)。這樣的現象,

    相對造成多數園所在招生上面臨更嚴峻的挑戰,藉此產生作者想進一步了

    解少子女化帶給幼兒園實際的衝擊影響?此為研究動機之一。

    幼兒園經營品質的優劣,攸關著幼兒的教育品質。幼教產業在社會發

    生急速變遷的狀況下,提升經營能力,規劃明確的經營目標,致力於競爭

    力的提升也是不可忽視的方法之ㄧ,因此在經營時更需要有正確的經營策

    略,才能發展出足以生存的發展契機(鍾榮中,2002)。早期幼兒園只要做

    好教學工作即可,今日幼教業已經被定義為服務業,而不只是教育機構,

    在同業的競爭下幼兒園如何永續經營,追求營利生存是很重要的議題(楊孟

    娟,2004)。教育工作者都應該專心的去分析大環境的改變,並思考有未來

    性的對策。因為隨著一連串的教育改革,整個教育環境也將走向市場化、

    競爭化,面對此教育環境的改變,學校不僅要注重學校整體效能提升,更

  • 5

    應思考如何將學校的辦學理念、特色及文化有效的推廣;同時也要善用社

    會資源,落實親職教育,甚至協助社區發展,吸引更多外來人口的就讀,

    最後才能避免受到少子化的嚴重衝擊(陳星貝,2012)。在少子女化的衝擊

    及競爭激烈下,幼兒園經營者如何維持幼兒園良好的運作,所採取的經營

    方向與因應策略,繼而將幼兒園的特色對外行銷,將幼兒園經營帶入另一

    波新的高峰期?此為研究動機之二。

  • 6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基於前述研究背景與動機,本研究之目的有二:

    一、探討少子女化對臺中市海線地區幼兒園之影響。

    二、瞭解臺中市海線地區幼兒園面臨少子女化現象,所採取之因應策略。

    本研究根據上述研究目的,提出下列研究問題:

    一、少子女化對臺中市海線地區幼兒園實際之影響為何?

    二、臺中市海線地區幼兒園面臨少子女化現象,所採取之因應策略為何?

  • 7

    第三節 名詞釋義

    為使本研究所使用的重要名詞更加明確,茲將其加以解釋如下:

    壹、幼兒園

    本研究所稱之幼兒園,係指符合「幼兒教育及照顧法」(2012)及「托

    兒所及幼稚園改制幼兒園辦法」(2012)相關規定,經政府許可設立立案之

    幼兒園,提供學齡前幼兒教育及照顧服務之機構。

    貳、少子女化

    少子女化是指生育率下降,造成幼年人口逐漸減少的現象。少子女化

    代表著未來人口可能逐漸變少,對於社會結構、經濟發展等各方面都會產

    生重大影響。

    參、因應策略

    本研究所稱因應策略係指幼兒園面臨少子女化現況,因而改變認知、

    行為等,所採取的處事態度或方法,使其達到預期成果。

    http://zh.wikipedia.org/zh-tw/%E7%94%9F%E8%82%B2%E7%8E%87

  • 8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本研究方法採質性研究法,以半結構式的訪談方式為主,深入了解少

    子女化對幼兒園之衝擊,及其所採取的因應策略。由於研究主題、人力、

    時間等因素之限制,致使本研究並無法涵蓋所有臺灣幼教機構。

    壹、研究對象

    本研究以臺中市海線地區四所幼兒園經營者或主管作為本研究對象。

    臺灣地域發展有其差距性,本研究以臺中市海線地區四所幼兒園作為研究

    分析依據,因此不具全國一致性,研究結果僅能作為相關研究的參考或建

    議,在推論上自有其限制。

    貳、 研究者

    一、 由於研究者在幼兒園經營方面的經驗不足,可能蒐集到的資料較不夠

    充足完整。資料分析之疏漏亦在所難免,研究者會藉由與幼兒園經營

    者或主管訪談等研究過程中,不斷驗證與檢視來減少資料分析之錯

    誤。

    二、 雖然研究者可以藉由不斷的反省與自我檢視來減少主觀性,但還是難

    以全面去除。希望透過多元資料的蒐集、實地訪談、與指導教授的討

    論、大量閱讀相關研究文獻來促進資料蒐集的完整,以獲得有價值的

    研究發現與結果,將主觀性降至最低,來減少本項之限制。

  • 9

    參、研究推論之限制

    本研究採立意取樣方式訪談臺中市海線地區幼兒園經營者或主管,因

    此訪談結果僅能推論至和本研究背景相關幼兒園。

  • 10

  • 11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章分為四節,探討與本研究相關之文獻,以作為進一步研究的基礎。

    第一節為少子女化意義、現況與人口發展之趨勢,包括少子女化定義及少

    子女化現況與世界各國人口之發展及我國人口之發展,第二節探討人口少

    子女化趨勢之成因,包括經濟環境、社會價值觀的改變及晚婚與晚育,第

    三節探討少子女化對教育生態發展的影響,包括國家教育政策的影響、學

    校的衝擊影響及對幼兒園教育發展的影響,第四節探討幼兒園經營策略相

    關研究。

  • 12

    第一節 少子女化意義、現況與人口發展之趨勢

    壹、少子女化定義

    少子女化是指生育率下降,造成幼年人口逐漸減少的現象。少子女化

    代表著未來人口可能逐漸變少,對於社會結構、經濟發展等各方面都會產

    生重大影響。如果新一代增加的速度遠低於上一代自然死亡的速度,更會

    造成人口不足。從相對的角度來看,少子化意謂著高齡人口相對變多,即

    高齡化,所以這兩個常常是指相同現象的名詞也有人將其合而為一,變成

    「少子高齡化」。「少子化」原為日製漢語,由於日本是世界上經濟發展快

    速的國家之一,國家開發程度較高,社會轉型進入工商業的現象不僅明顯

    而廣泛,已婚家庭與生育面對緊張的工作環境時,常錯過生育的機會,並

    減退育兒的動機,也因此較早面臨少子化的問題,相關研究亦較為深廣,

    故後來逐漸遇到相同問題的中國大陸、台灣等漢字通行區,便直接引入此

    外來語作為指稱(維基百科,2008)。即為本研究所稱少子女化。

    貳、少子女化現況

    根據內政部統計通報(2014)資料指出,2013年底我國戶籍登記人口為

    2,337萬人,人口總增加率2.5‰,較2012年減少1.4個千分點。我國人口總

    增加率長期以來均呈遞減趨勢,2010年降至1.8‰達最低點,2011年起逐漸

    回升,2013年又見回降。呈逐年遞減趨勢,主要係自然增加率下降幅度大

    http://zh.wikipedia.org/zh-tw/%E7%94%9F%E8%82%B2%E7%8E%87http://zh.wikipedia.org/zh-tw/%E6%97%A5%E8%A3%BD%E6%BC%A2%E8%AA%9Ehttp://zh.wikipedia.org/zh-tw/%E4%B8%AD%E5%9B%BD%E5%A4%A7%E9%99%86http://zh.wikipedia.org/zh-tw/%E5%8F%B0%E7%81%A3http://zh.wikipedia.org/zh-tw/%E6%BC%A2%E5%AD%97%E6%96%87%E5%8C%96%E5%9C%88http://zh.wikipedia.org/zh-tw/%E5%A4%96%E4%BE%86%E8%AA%9E

  • 13

    於社會增加率變動幅度所致。

    依社會發展經驗,少子化是高度開發國家才會面臨到的問題,而且來

    自心理層面的影響遠大於生理層面。(維基百科,2008)

    參、世界各國人口之發展

    從世界各國人口生育率來看,世界各人口都明顯呈現下滑趨勢,少子

    女化現象已是全世界共同的現象,社會體系如果無法及時因應人口結構所

    產生的變化,將會面臨許多問題,有關世界各國之人口發展如表 2-1。

  • 14

    表 2-1

    世界各主要國家總生育率

    單位:人

    國 別 2004年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中華民國 1.18 1.12 1.12 1.10 1.05 1.03 0.90 1.07 1.27 1.07

    菲 律 賓 3.26 3.22 3.17 3.12 3.08 ... ... ... ... ...

    泰 國 1.80 1.80 1.81 1.60 1.50 1.50 1.50 1.50 1.50 1.60

    馬來西亞 ... ... ... 3.01 2.30 2.20 2.10 2.20 2.10 2.10

    印 度 2.90 2.90 2.79 2.68 2.60 2.60 2.50 2.40 2.40 ...

    新 加 坡 1.26 1.26 1.28 1.29 1.28 1.22 1.15 1.20 1.29 1.19

    日 本 1.29 1.26 1.32 1.34 1.37 1.37 1.39 1.39 1.41 1.43

    南 韓 1.15 1.08 1.12 1.25 1.19 1.15 1.23 1.24 1.30 1.19

    中國大陸 1.76 1.76 1.76 1.76 1.77 ... ... ... ... ...

    南 非 2.75 2.73 2.71 2.69 2.67 2.65 2.63 2.61 2.60 2.58

    美 國 2.05 2.06 2.11 2.12 2.07 2.00 1.93 1.89 1.88 1.86

    加 拿 大 1.53 1.54 1.59 1.66 1.68 1.67 1.63 1.61 ... ...

    墨 西 哥 2.25 2.20 2.17 2.13 2.10 ... ... ... ... ...

    阿 根 廷 2.50 2.39 2.30 2.29 2.41 2.38 2.39 2.38 ... ...

    巴 西 2.13 2.06 1.99 1.93 1.86 1.91 1.87 1.83 1.80 1.77

    瑞 典 1.75 1.77 1.85 1.88 1.91 1.94 1.98 1.90 1.91 1.89

    芬 蘭 1.80 1.80 1.84 1.83 1.85 1.86 1.87 1.83 1.80 1.75

    挪 威 1.83 1.84 1.90 1.90 1.96 1.98 1.95 1.88 1.85 1.78

    英 國 1.77 1.78 1.82 1.87 1.96 1.90 1.93 1.91 1.92 1.83

    德 國 1.36 1.34 1.33 1.37 1.38 1.36 1.39 1.39 1.40 1.41

    奧 地 利 1.42 1.41 1.41 1.39 1.42 1.40 1.44 1.43 1.44 1.44

    瑞 士 1.42 1.42 1.44 1.46 1.50 1.50 1.52 1.52 1.53 1.52

    法 國 1.92 1.94 2.00 1.98 2.01 2.00 2.03 2.01 2.01 1.99

    荷 蘭 1.72 1.71 1.72 1.72 1.77 1.79 1.80 1.76 1.72 1.68

    義 大 利 1.34 1.34 1.37 1.40 1.45 1.45 1.46 1.44 1.42 1.39

    西 班 牙 1.32 1.33 1.36 1.38 1.44 1.38 1.37 1.34 1.32 1.27

    澳大利亞 1.78 1.85 1.88 1.99 2.02 1.97 1.95 1.92 1.93 1.88

    紐 西 蘭 2.00 2.00 2.00 2.20 2.20 2.10 2.20 2.10 2.10 2.00

    資料來源:內政部戶政司(2014)。內政部各國統計年報及月報、聯合國統計年鑑、各國

    及歐洲聯盟統計局頁。

  • 15

    肆、我國人口之發展

    根據內政部戶政司(2014)的統計資料顯示,出生數及粗出生率(即每

    年每千人中出生人口之比率),2014 年出生人數為 210,383 人,較 2013 年

    增加 11,270 人;粗出生率為 8.99‰,較 2013 年增加 0.46 個千分點。2014

    年總生育率為 1.17 人,即指平均每一婦女一生生育 1.17 個小孩,較 2013

    年增加 0.10 個,如表 2-2。

    前總統馬英九先生參加一百零二年元旦升旗典禮中指出,臺灣正面臨

    四個嚴峻的挑戰,其中一項就是少子女化與人口高齡化造成的隱憂。

    臺灣總生育率降至 1%,如圖 2-1。依據美國人口資料局統計,2011 年

    已經在全球排名最後。總生育率是指平均每位十五到四十九歲的婦女,一

    生所生育的子女數目。臺灣目前遠低於要維持人口結構穩定,總生育率 2.1

    的水準,估計到 2050 年,人口會下降 7%。少子化造成 GDP 降低、空屋增

    多、學校倒閉、青壯年負擔沈重等威脅,但提振生育率似乎不是施政重心

    (賴建宇,2011)。臺灣出生率下滑也是不爭的事實,人口數快速減少的狀

    況下,社會體系將面臨更多問題與挑戰。

  • 16

    表 2-2

    臺灣人口出生數按性別及粗出生率

    年 度 出 生 數 粗出生率

    ‰ 計 男 女

    1986 年 309,230 160,226 149,004 15.93

    1987 年 314,024 163,331 150,693 16.01

    1988 年 342,031 177,687 164,344 17.24

    1989 年 315,299 164,147 151,152 15.72

    1990 年 335,618 176,029 159,589 16.55

    1991 年 321,932 168,865 153,067 15.70

    1992 年 321,632 168,488 153,144 15.53

    1993 年 325,613 169,486 156,127 15.58

    1994 年 322,938 168,444 154,494 15.31

    1995 年 329,581 171,118 158,463 15.50

    1996 年 325,545 169,484 156,061 15.18

    1997 年 326,002 170,047 155,955 15.07

    1998 年 271,450 141,462 129,988 12.43

    1999 年 283,661 148,042 135,619 12.89

    2000 年 305,312 159,726 145,586 13.76

    2001 年 260,354 135,596 124,758 11.65

    2002 年 247,530 129,537 117,993 11.02

    2003 年 227,070 118,984 108,086 10.06

    2004 年 216,419 113,639 102,780 9.56

    2005 年 205,854 107,378 98,476 9.06

    2006 年 204,459 106,936 97,523 8.96

    2007 年 204,414 106,898 97,516 8.92

    2008 年 198,733 103,937 94,796 8.64

    2009 年 191,310 99,492 91,818 8.29

    2010 年 166,886 87,213 79,673 7.21

    2011年 196,627 101,943 94,684 8.48

    2012 年 229,481 118,848 110,633 9.86

    2013 年 199,113 103,120 95,993 8.53

    2014 年 210,383 108,817 101,566 8.99

    資料來源:內政部戶政司(2014)。臺灣人口出生數按性別及粗出生率。

    註:粗出生率是採用較粗略的資料,使得大多數國家都可以取得並計算,以便進行廣泛

    的比較。其方法為某一國家或區域內在一年中之活產數除該國或該區域年中人口總數,

    再乘以一千。粗出生率=(一年內的活產數/年中人口總數)×1,000

  • 17

    圖 2-1總生育率及嬰兒出生登記數

    資料來源:內政部戶政司全球資訊網(2014)

    依據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中華民國2012年至2060年人口推計」報

    告之中推計資料顯示,若維持此一人口自然成長趨勢,2022年我國人口自

    然成長將出現零成長,如圖2-2。

    如果生育率繼續下降,則人口開始負成長的時間會更早,亦將造成高

    齡社會的提前到來。影響層面廣泛且深遠,舉凡教育、勞動力、家庭、稅

    賦、經濟、財政、國家競爭力等均將受到波及,人口結構有賴於積極落實

    因應措施,期助於生育率之提升,減緩少子女化、高齡化之衝擊。

  • 18

    圖 2-2「中華民國 2012年至 2060年人口推計」

    資料來源:經建會(2012)。

  • 19

    第二節 人口少子女化趨勢之成因

    臺灣地區出生率不斷下降,未來人口可能面臨零成長,研究者將少子

    女化趨勢、成因及其所造成的影響歸結以下幾個研究結果,整理如表 2-3:

    表 2-3

    少子女化趨勢、成因及其所造成的影響

    研究學者

    (年代)

    篇 名 少子化原因

    楊清林

    (2015)

    臺中市大甲區公立國民小

    學因應少子化策略之研究

    1.歷史背景

    2.傳統價值觀的改變

    3.婚姻結構的改變

    4.經濟壓力大幅增加

    王婷榆

    (2014)

    少子化現象下私立小學校

    務經營策略之研究-以大

    臺北為例

    1.家庭計劃的推行

    2.教育成本的增加

    3.女性受教年限的延長

    4.價值觀念的改變

    彭杏珠

    (2009)

    8大因素 造就台灣少子

    奇蹟

    1.女性高學歷延後婚育年齡

    2.有偶率衰退 有子率更低

    3.環境與壓力戕害不孕率

    4.育兒貴 為省錢寧結紮

    5.養兒不防老 自由價更高

    6.無法許諾好的養育環境

    7.家庭結構變 難請祖輩托育

    8.群體意識變

    黃以文、黃

    永寬

    (2009)

    幼兒運動遊戲課程對少子

    化影響與因應之道

    1.傳統觀念不再

    2.經濟負擔沉重

    3.生活壓力過大

    4.追求高度學歷

    5.婦女無暇照顧

    張馨方

    (2009)

    少子化趨勢對國民小學的

    衝擊與因應策略 – 以一

    所國小為例

    1.家庭計畫實施結果

    2.社會價值觀念改變

    3.新經濟負擔壓力增加

    4.晚婚與晚育的結果

    5.網路世界之影響

    續下頁…

    http://ndltd.ncl.edu.tw/cgi-bin/gs32/gsweb.cgi/ccd=6KI2wz/search?q=auc=%22%E6%A5%8A%E6%B8%85%E6%9E%97%22.&searchmode=basichttp://ndltd.ncl.edu.tw/cgi-bin/gs32/gsweb.cgi/ccd=6KI2wz/search?q=auc=%22%E6%A5%8A%E6%B8%85%E6%9E%97%22.&searchmode=basichttp://www.gvm.com.tw/Catelog_List_282.html

  • 20

    表 2-3少子女化趨勢、成因及其所造成的影響(續)

    研究學者

    (年代)

    篇 名 少子化原因

    施宜煌

    (2008)

    少子化趨勢下台灣幼兒教

    育的因應之道

    1.「養兒防老」觀念式微

    2.女性學歷高、職場就業率的提升

    3.量多不如質優的優生觀念

    4.我國鼓勵生育政策誘因不足

    5.教養子女的經費昂高

    6.國人社會價值觀及家庭觀念的改變

    鹽川太郎

    (2006)

    少子化和教育問題 – 教

    改是少子化的原因

    1.高學歷而初婚年齡變晚了

    2.教育改革提高了對教育的不信任感

    張憲庭

    (2005)

    少子化現象對學校經營管

    理之衝擊與因應之道

    1.家庭計畫實施結果

    2.經濟負擔壓力增加

    3.社會價值觀念改變

    4.科技文明發達影響

    5.晚婚與晚育的結果

    施彥宏

    (2005)

    強化幼兒教育政策減緩少

    子化衝擊

    1.晚婚

    2.不婚

    3.少育及不育

    資料來源:本研究者自行歸納整理

    根據以上學者專家研究結果,提出人口少子女化趨勢之成因如下:

    壹、經濟環境

    近年來臺灣社會不斷出現失業率攀升、裁員等問題,民眾對於社會及

    生活充滿著不確定感,對於養兒育女視為一種壓力、負擔,經濟價值環境

    改變,撫養兒女成本大增,許多夫妻為了避免增加負擔,選擇減少養育孩

    子數或不育,一個社會的生育率是會受到經濟因素影響的。

    貳、社會價值觀的改變

    養兒防老的觀念已漸漸式微,許多人認為子女是重大的負擔。家庭計

    劃推行成功,轉為兩個孩子恰恰好,一個孩子不嫌少,許多人也選擇少育,

    給子女更多的資源及更好的栽培。傳統生兒育女傳宗接代壓力減輕,生活

  • 21

    型態改變,對於務必結婚的觀念式微,更多人選擇不婚。

    參、晚婚與晚育

    現今女性在學歷及工作上的能力表現都提升,女性皆進入職場工作,

    也造成女性結婚年齡延後,更多女性擁有足夠的經濟自主權,也希望實現

    自我理想,為了在職場上競爭,而不願負擔生養子女的責任等都是原因。

    肆、缺乏社會支持系統

    家庭結構的改變,許多小家庭沒有多餘的人手照顧幼兒,育兒影響父

    母工作,進而工作權也未受到保障,而保母素質良莠不齊,社會新聞時有

    所聞,政府對幼兒教育投入的資源不夠完善等,也都影響了生養子女的意

    願。

    綜合以上所述,人口少子女化趨勢之成因從政府、社會環境到家庭到

    個人皆息息相關,政府的人口政策推行成效與社會福利編制不完善,經濟

    壓力帶來的負擔,女性獨立自主等,都是造成家庭子女數逐漸減少,人口

    少子女化趨勢之成因。

  • 22

    第三節 人口少子女化對教育生態發展的影響

    由於人口出生率下降,直接導致學齡人口減少,使得教育生態發展受

    到嚴重的衝擊,故探究少子女化對教育生態發展的影響,以探討其因應對

    策。

    壹、國家教育政策的影響

    前總統馬英九先生於 2010年 10 月 28 日總統府財經月報第 13 次會議

    中指出,少子女化問題應視為國家安全議題,並指示各相關部會共同努力。

    透過跨部會的整合及多次召開會議共同研商,已研議出多項政策,包括落

    實家庭教育法、提供租屋補貼與平價住宅、增列綜合所得稅幼兒學前特別

    扣除額、全面實施 5 歲幼兒免學費教育計畫、釋放中小學閒置空間、設置

    教保機構推動企業聯合托育場所及性別篩選管理等多項措施。

    政府為形塑優質學前教保新局,從 2006 年起實施「幼兒園輔導計畫」,

    以取代幼托整合轉型歷程中的評鑑,挹注公共經費,以促進幼兒園現場教

    保人員的專業成長、協助幼兒園提升教學品質,對園所實為有力之支持。

    參與幼兒園逐年遞增,每年超過 500 所以上機構申請參與。歷年定期舉辦

    的全國性幼教輔導學術研討會,從實務出發,與理論對話,提供學界與資

    深輔導者與接受輔導幼兒園間相互交流平台,又網羅受輔後獲得教學卓越

    團隊加入陣營,透過優質輔導案例與成果分享,促使幼兒園課程與教學獲

  • 23

    得支持,理念得以澄清,逐漸開創獨有之特色,不乏相關實徵研究陸續報

    導幼兒園輔導後轉型的新契機(丁雪茵,2010;林佩蓉、陳娟娟,2009;

    葉郁菁、施幸杏,2008;簡青儀,2012;陳素喜,2012;游意敏,2010)。

    於全國教保資訊網平台上,更以輔導專區呈現計畫全貌,受輔幼兒園與輔

    導人員經驗分享、歷年研討會論文集等公開資訊,也是幼兒園未來發展不

    可或缺的重要資源。2013 年調整後的輔導計畫,更進一步區分為「基礎輔

    導」、「專業發展輔導」及「支持服務輔導」等類別,幼兒園可依據不同的

    發展階段需求,尋求相關專業支持。例如,行政管理待協助,尚未接受基

    礎評鑑,或雖經基礎評鑑但評鑑結果為未通過之幼兒園可申請「基礎輔導」;

    離島、偏鄉及原住民族地區、社區互助式教保服務中心等需要支持及陪伴

    教保服務人員,或是協助其建構回應在地文化及學習需求之課程者,以巡

    迴輔導人員進行「支持服務輔導」;「專業發展輔導」則依園所課程轉革發

    展特性,依循「適性教保輔導」、「課程大綱輔導」、「特色發展輔導」及「專

    業認證輔導」等不同階段目的,逐步提升教保活動課程及服務品質(全國

    教保資訊網,2012)。

    行政院組織改造自 2012 年 1 月 1日開始。教育部配合 12 年國教及幼

    托整合之實施,成立「國民及學前教育署」,新組織架構於 2013年 1 月 1

    日啟動,宣示以邁向「平價、普及、優質」之學前教保服務為施政目標。

    然而,分流已久的幼托體系,這樣的變革影響,直接衝擊相關利害關係人,

  • 24

    陸續推出的各項行政規則,其中不乏多項利多配套措施,以協助幼兒園逐

    步調整體質。值此同時,政府為保障學齡前幼兒教保權益,於 2012 年 1 月

    開始實施的「幼兒教育及照顧法」中,訂定幼兒園退場機制及幼托評鑑的

    檢核、…等種種法規,對許多幼兒園造成重大壓力。曾郁涵(2010)指出,

    面對「少子化」與「幼托整合」的問題,許多幼兒園面臨減班或關閉經營

    的困境,讓幼兒園生態充滿嚴峻的挑戰與衝擊。

    面對少子女化趨勢,攸關國家永續發展,政府固然責無旁貸,須採取

    創新之有效措施,並積極推動,但全民的共識與努力才是改善我國少子女

    化的重要關鍵。在少子女方面,務期在樂婚、願生及能養政策方向下,阻

    止生育率繼續下滑,並提升養育品質,加強其子女教育以獲得良好發展機

    會,並延攬國家所需專業人才,使我國人力資源更加優質化,提升我國全

    球競爭力。

    貳、學校的衝擊影響

    人口出生率減少直接導致學齡人口減少,對首當其衝幼稚園造成衝

    擊,影響學校生存,教師超額等問題(莫藜藜、賴佩玲,2004;張憲庭,

    2005;鹽川太郎,2006)。蔡銘津(2008)也指出,對各層級的教育機構而

    言,未來幼稚園、中小學及大學院校都將會面臨招生不足的現象,其中幼

    稚園及國小首當其衝,蔓延至小學入學人數驟減的現象,許多偏遠地區的

    小校已開始走入減班、併校、裁校的命運。薛承泰(2003)也指出,少子

  • 25

    化所帶來人口結構變遷,直接影響到學生來源、班級結構以及相關的師資

    需求。學齡人口快速的遞減,對於學校經營造成嚴重的衝擊。學生數減少

    表面上有助於教改「小班小校」方針的推動;但在執行層面上,卻也可能

    帶來招生的困難,影響學校的長期運作。少子女化趨勢有助於繼續下降生

    師比,甚至未來會更低於先進國家。蔡純姿(2007)提出,幼兒園在少子

    化與幼托整合政策的衝擊下,應以新的思維,新的技術,新的服務,改變

    傳統的方式,朝向精緻化與多樣化發展特色,並及早規劃調整組織之結構、

    課程與照顧方式,進行組織再造,創造新格局。在未來學齡人口持續下降

    的情形下,各級教育如何提升教育品質,培養國家發展所需人才,結合學、

    訓、用,將人才作最適當的配置,乃為要務(行政院內政部,2012)。

    根據教育部統計處(2014)「各級學校概況」統計資料顯示,幼兒園部

    分,公立幼兒園數逐年遞增,主因為落實國民教育向下延伸一年,增設公

    立幼兒園所致;而私立幼兒園數和班級數,只有在 2010 年略有升降,逐年

    呈現出遞減情形,如表 2-4 所示:

  • 26

    表 2-4

    全國幼兒園概況表

    資料來源:教育部統計處(2014)各級學校概況統計資料。

    說明:因應幼兒教育及照顧法實施,原幼稚園及托兒所改制為幼兒園,故 2012年八月

    起,學前教育階段統一改稱幼兒園,該欄位 2012學以前僅為幼稚園資料。

    學齡前人口中推估結果:2012 年 0至 5 歲學齡前人口為 119.0 萬人,

    10 年後(2022 年)將減少 5.9 萬人或 5.0%;20 年後(2032 年),將再減

    少 4.8 萬人或 4.2%,學生來源不足勢必影響各級學校的運作與生存,而幼

    兒園經營面對少子女化現象正是首當其衝,如表 2-5。

    數量 園所數

    年度 公立 私立 總計

    2005 1,474 1,877 3,351

    2006 1,507 1,822 3,329

    2007 1,528 1,755 3,283

    2008 1,544 1,651 3,195

    2009 1,553 1,601 3,154

    2010 1,560 1,723 3,283

    2011 1,581 1,614 3,195

    2012 1,888 4,723 6,611

    2013 1,919 4,641 6,560

    2014 1,965 4,503 6,468

  • 27

    表 2-5

    行政院經建會學齡年人口及入學年齡人口數及其增加率--中推估

    年別 年底學齡前人口 年底入學年齡人口(千人)

    年齡 0-5 歲(千人) 6 歲(國小) 12 歲(國中) 18 歲(大學)

    2012

    2022

    2032

    2060

    1,190

    1,131

    1,083

    717

    207

    192

    190

    124

    306

    171

    190

    128

    322

    218

    196

    133

    期間 增加率(%)

    2012-2022

    2022-2032

    2012-2032

    -5.0

    -4.2

    -9.0

    -7.2

    -1.3

    -8.4

    -44.3

    11.7

    -37.8

    -32.0

    -10.3

    -39.0

    資料來源:行政院經建會(2012)。

    參、對幼兒園教育發展的影響

    學生數減少,可能導致幼兒園經營困難,面臨經費不足或削價競爭,

    最後可能難逃倒閉的危機。教師供需失調,流浪教師問題將日益嚴重。在

    教育上,獨生子女的問題不僅在其自身的學習與社會適應不同於非獨生子

    女,其在校外的同儕互動機會減少了,教學與輔導的方可能也要隨之調整

    (蔡銘津,2008)。私立幼兒園淹沒在商業氛圍下,為了生存營利,往往

    不論家長的期望或要求是否合理,或是幼兒園是否有足夠的條件發展,有

    的因此大張旗鼓強調要什麼就給什麼,形成「大雜燴」的現象(徐明,2004;

    林佩蓉,2011);搖擺於教保服務多樣化的洪流中,無所適從。幼兒園必需

    重新思考教育理念與方向,以因應社會脈動和時代潮流。

  • 28

    第四節 少子女化趨勢下幼兒園因應策略相關研究

    幼兒園具有在地化服務的特性,尤其面臨多變的社會轉型,緊盯幼兒

    教保育生態系統(Ecological Systems)變化、分析在地社區家長需求,規

    劃創新服務特色,聚焦服務範疇,成為機構經營重要策略(段慧瑩、馬祖琳,

    2013)。面對少子化現象的現況,學校面臨愈來愈競爭的社會,必須重新思

    考學校經營的理念與方向,並因應社會脈動和時代潮流調整學校經營的策

    略(張憲庭,2005)。在少子女化現象下,幼兒園如何調整因應策略,使自

    己脫穎而出,乃是對幼教經營者的一項重大考驗。以下歸納出少子女化現

    象下之因應策略之相關文獻,彙整如表 2-6 所示:

    表 2-6

    少子女化現象下的因應策略

    研究學者

    (年代)

    篇 名 因應策略

    楊清林

    (2015)

    臺中市大甲區公立國民小

    學因應少子化策略之研究

    1.轉型學校經營策略,發展精緻創新特色

    2.加強全校職員溝通,形塑學校未來願景

    3.採取策略聯盟方式,增強學校競爭優勢

    4.推動落實小班制度,審慎評估教師聘任

    5.實施學校本位管理,吸引學生就讀意願

    6.善加整合教育資源,發揮整體教育效能

    陳星貝

    (2012)

    不可小覷少子化對台灣教

    育的衝擊

    1.發展精緻教育,轉型學校經營策略

    2.降低班級人數,調整師生比

    3.教育人力的規劃,師培品質的管控

    4.採取策略聯盟方式,提升學校競爭優勢

    5.創造學校更多元的文化

    續下頁…

    http://ndltd.ncl.edu.tw/cgi-bin/gs32/gsweb.cgi/ccd=6KI2wz/search?q=auc=%22%E6%A5%8A%E6%B8%85%E6%9E%97%22.&searchmode=basichttp://ndltd.ncl.edu.tw/cgi-bin/gs32/gsweb.cgi/ccd=6KI2wz/search?q=auc=%22%E6%A5%8A%E6%B8%85%E6%9E%97%22.&searchmode=basichttp://www.npf.org.tw/author/%E9%99%B3%E6%98%9F%E8%B2%9D

  • 29

    表 2-6少子女化現象下的因應策略(續)

    研究學者

    (年代)

    篇 名 因應策略

    黃以文、黃

    永寬

    (2009)

    幼兒運動遊戲課程對少子

    化影響與因應之道

    1.修改教學策略

    2.實施創意教學

    3.提昇幼兒基礎能力

    4.活用教室空間

    5.辦理親職講座

    6.增加辦理親子互動的活動

    張馨方

    (2009)

    少子化趨勢對國民小學的

    衝擊與因應策略-以一所

    國小為例

    1.掌握學校之優勢,發揚優點改進缺點

    2.發展學校特色,培養學生優質能力爭取家

    長認同

    3.充實完善各項軟硬體設備,營造良好學習

    環境

    4.提昇教師專業素養,建立「教師專業」形

    5.招生作業應更加積極運作,主動了解社區

    家長與學生需求

    6.結合在地資源,與社區合作,創造雙贏局

    7.閒置教室重新規劃充分利用,發揮最大效

    8.學校經營精緻化,加強學校行銷,吸引學

    生前來就讀

    施宜煌

    (2008)

    少子化趨勢下台灣幼兒教

    育的因應之道

    1.順應新生兒人數減少降低法定師生比讓辦

    學品質差之幼兒園自然淘汰

    2.鼓勵辦學品質佳之幼兒園擴大經營規模

    何金針

    唐璽惠

    (2006)

    少子化趨勢對幼稚園經營

    之衝擊及因應策略

    1.幼兒教育經營企業化

    2.樹立特色幼稚園,發展個別幼稚園特色

    3.少子化衝擊促使幼稚園多角經營

    4.整合可用教育資源

    5.多元文化理念之建立

    6.建構幼教教師專業指標

    7.提升幼兒教育品質與內涵

    8.重視幼稚園創新教學

    9.幼稚園教師專業成長的重視

    續下頁…

  • 30

    表 2-6少子女化現象下的因應策略(續)

    研究學者

    (年代)

    篇 名 因應策略

    鍾巧如

    (2006)

    少子化趨勢下台灣國民小

    學學校經營規模調整評估

    1.建立完善學校並評估準則與法令

    2.研調學校適切經營規模

    3.適宜化解學校合併阻力

    4.調整經費支出方式

    5.運用地方生活概念圈,進行學校資源再利

    徐明珠

    (2006)

    少子化時代 教育應有的

    對策與行動

    1.提高生育率

    2.鼓勵小班小校制度

    3.提升師資的品質

    4.校舍空間重新規劃

    5.高等教育必須轉型

    6.進修教育應更人性化

    7.加強外籍子女教育

    徐聯恩、彭

    志奇

    (2006)

    我國人口結構變化對幼教

    環境的影響及其因應之道

    1.順應少子化趨勢,重新規劃園所規模

    2.建構學習型組織,鼓勵幼師大量溝通與專

    業對話

    3.園所與幼師應多與家長溝通

    4.在可預見的未來,幼教市場供過於求的趨

    勢不會變

    施宏彥

    (2005)

    強化幼兒教育政策減緩少

    子化衝擊

    1.發放教育津貼

    2.增加幼教設施

    3.增加所得稅之子女扣除額

    4.實施性別平等,給予婦女育嬰假,且領有

    5.基本之生活津貼

    6.設立教養子女專責機構

    7.加強家庭教育,強調婚姻與生育價值

    8.二歲以上幼兒免費就讀幼兒園

    9.給予私立幼稚園合理定位

    10.給予私立幼稚園教師薪資合理規範,並給

    11.予薪資補貼

    12.妥善規劃幼托整合,加強幼教管理人力

    續下頁…

  • 31

    表 2-6少子女化現象下的因應策略(續)

    研究學者

    (年代)

    篇 名 因應策略

    張憲庭

    (2005)

    少子化現象對學校經營管

    理之衝擊與因應之道

    1.轉型學校經營策略,發展精緻創新特色

    2.加強溝通師生觀念,型塑學校未來遠景

    3.採取策略聯盟方式,增強學校競爭優勢

    4.推動落實小班制度,審慎評估教師聘任

    5.實施學校本位管理,吸引學生就讀意願

    6.善加整合教育資源,發揮整體教育功能

    資料來源:本研究者自行歸納整理

    綜合以上學者專家資料整理歸納,面臨少子女化現象下之因應策略如

    下:

    壹、教育資源重整

    由於少子化現象的牽動,個別所獲得的教育資源有增無減,有關教育

    環境的整備與資源也要重組整合和活用,避免形成浪費(鄭毓霖,2004)。

    張憲庭(2005)也指出,學校閒置校舍可讓民間團體舉辦活動,善加利用,

    增加財務收入。在有效經營管理下,加強人力資源分配,整合可用資源,

    減少人力、物力浪費,達成共享。

    貳、重視親職教育

    家庭教育及養兒育女之知識應從學校教育著手(施宏彥,2005)。家

    庭結構的轉變,可能造成親子關係疏離,學校應多提供教育、教養訊息,

    了解家長的需要,結合孩子的發展與學習,以滿足家長的期望及需求。

    參、調整教學方法、走出經營特色

    品質是一個組織或機構能否永續經營及與外界競爭的原動力(張憲

  • 32

    庭,2005)。對學生學習影響最大的,乃是教師的專業知能,所以教師的

    在職進修及研究能力的培養,實在相當重要。尤其在今後少子化趨勢下,

    教師所面臨教學及輔導的問題將比以往多,更需要培養教師行動研究

    (action research)能力,以增長教學及解決問題的能力(何金針、唐璽惠

    (2006)。張馨方(2009)也指出,學校經營應走向精緻化,將每個孩子的

    能力都帶上來,除了課業學習成就之外,並加強學生品格與自主學習能力,

    落實小班小校精神,重視學校的教學品質與辦學績效,有助於提升學校效

    能。面對社會的轉變,經營者要不斷調整經營理念與方向,因應時代潮流,

    以創新經營策略,發揮學校教育之功能,爭取家長支持,做好教育工作,

    方能吸引更多孩子就讀。

  • 33

    小 結

    少子女化已是全球化的趨勢,衝擊是全面性的,舉凡從子女的生育、

    養育到教育等,包括產業規模、經濟效益、以及政策思維之不同層級的影

    響,幼教經營者理應見微知著地窺見到少子女化的影響及其後續應對措施

    的變遷趨勢。

    學生人數遞減教育資源勢必重整,精緻化教育與多元性服務需求因應

    而生。如何轉而在質的方面力求精進,才是幼兒園永續發展的契機。少子

    女化現象也影響家庭結構,並改變親子的互動模式,在少子女化趨勢下,

    家庭更重視每一個子女養育與教育的品質。

    少子女化現象也可能是轉機,雖然對幼兒園帶來一些負面的影響,但

    它亦有其正面的意義存在。幼教經營者得正視經營問題和挑戰,進行課程

    與教學上的調整和轉化,妥善調整設置、整合,統籌有限資源或經費,提

    高家長的滿意度,調整擬訂完善的因應策略,將是幼兒園永續經營的關鍵。

    所以本研究希望透過質性訪談幼兒園經營者的方式,試圖了解其經營

    特性,不論在師資結構、教保服務、政府資源等,如何因勢利導,發展出

    自我優勢,或是轉型服務,擴大相關產業領域,創造出優勢競爭力而得以

    永續經營。最後,統整分析作成結論與建議,以期能提供幼兒園經營者進

    一步參考,成為本研究探究重點。

  • 34

  • 35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本研究方法採質性研究法,以半結構式訪談方式為主,深入了解少子

    化對幼教機構之衝擊,及所採取的因應策略。以下依序就「研究對象」、

    「研究流程」、「個案背景與研究場域」、「研究者的背景與角色」、「研

    究資料的蒐集、整理、分析」、「信度與效度」、「研究倫理」來說明研

    究設計與實施。

  • 36

    第一節 研究對象

    為了解少子女化趨勢下幼兒園的因應策略,本研究以同意參與本研究

    的四家臺中市海線地區幼兒園經營者、園長為主要訪談對象。選擇四家園

    所分別為大、中、小型幼兒園,幼兒園所規模各異,園務運作正常,招生

    人數皆達到滿額,有利於本研究分析探討。首先,本研究所定義之幼兒園

    經營者、園長,係定義於其幼兒園目前能存續經營者。在此定義下,加以

    探究不同幼兒園所遭遇的困難,以了解其因應策略。

  • 37

    第二節 研究流程

    本研究在確定主題後,首先蒐集學校經營相關文獻與研究報告,經過

    文獻分析、歸納後,並對研究主題做更深入的探討,經與指導教授討論後,

    選擇幼兒園經營者作為研究對象,採用質性研究方法進行研究。

    本研究收集資料的方式主要為訪談法,並於訪談時進行全程錄音,再

    將錄音資料轉謄與分析為文字檔,最後撰寫成論文報告。圖 3-1為本研究

    之研究流程圖。

  • 38

    圖 3-1本研究之研究流程圖

    選擇研究對象

    確定研究主題

    進行相關文獻分析

    資料整理與分析

    訪談幼兒園經營者、主管,了解少子女

    化趨勢下幼兒園的因應策略

    進行正式研究

    撰寫研究報告

  • 39

    第三節 個案背景與研究場域

    壹、個案背景

    研究初期,研究者尋找符合條件之幼兒園經營者,並以電話或親訪訪

    談者,確定其訪談意願。訪談流程之進行,首先由研究者說明本研究之目

    的,並請受訪者填寫受訪同意書,及了解訪談進行方式,使受訪者明瞭本

    次研究之意義。

    本研究依受訪者相關資訊,紀錄於下,因保護受訪者隱私,改以匿名

    表示之。

    表 3-1

    受訪幼兒園背景

    受訪幼兒園 受訪者職稱 創立年 教職員工數 班級數

    A 幼兒園 園長 2 36 12

    B 幼兒園 園長 26 14 6

    C 幼兒園 園長 27 10 3

    D 幼兒園 園長 25 11 6

  • 40

    貳、研究場域

    表 3-2

    研究對象之背景概況

    代號 幼兒園概況 課程教學法 環境 人事

    A幼兒園 成立於 2013

    年,班級數為

    12班,學童人

    數約為 360位

    主題教學法 校地面積約 3000平

    方公尺,位於工業區

    與住宅區交界處

    園長:1位

    教保組長:1位

    總務組長:1位

    護士:1位

    廚工:5位

    司機:3位

    教師、教保員:24位

    B幼兒園 成立於 1989

    年,班級數為

    6班,學童人

    數約為 120位

    主題教學法 校地面積約 2000平

    方公尺,位於住宅區

    園長:1位

    行政:1位

    廚工:1位

    司機:3位

    教師、教保員:8位

    C幼兒園 成立於 1988

    年,班級數為

    3班,學童人

    數約 60位

    傳統教學法 校地面積約 1500平

    方公尺,位於鄉村住

    宅區

    園長:1位

    行政:1位

    廚工:1位

    司機:2位

    教師、教保員:5位

    D幼兒園 成立於 1991

    年,班級數為

    6班,學童人

    數約 95位

    主題教學法 校地面積約 1600平

    方公尺,位於住宅區

    園長:1位

    行政:1位

    廚工:1位

    司機:2位

    教師、教保員:7位

  • 41

    第四節 研究者的背景與角色

    質性研究中研究者即是研究工具之ㄧ,目的在了解研究參予者如何解

    釋其內心想法與經驗,針對本研究者背景資料,茲說明如下:

    一、 研究者從事於幼教工作領域約十年時間,對於教育的議題具有相當的

    感受與關懷。

    二、 研究者以往的工作經驗侷限於教學領域,對於經營方面涉略較少,基

    此,可以幫助研究者在研究過程中保持客觀中立的立場,減少主觀偏

    見。

    三、 研究者確立本研究主題後,為更加了解少子女化趨勢下幼兒園的因應

    策略,研究者持續閱讀相關資訊,與園所經營者交流,持續對幼兒園

    經營議題保持高度關注與興趣。

  • 42

    第五節 研究資料的蒐集、整理、分析

    本研究中,研究者透過訪談、分析等方法蒐集相關資料,並蒐集園訊、

    招生簡介、活動紀錄等相關資料。本研究流程中資料的蒐集、整理與分析

    是同步進行的,以訪談時的錄音轉謄的逐字稿資料為依據,以進行資料的

    分析。

    壹、資料的蒐集

    本研究依據研究目的及文獻探討所得,選定研究主題與對象,採用訪

    談、分析等方法蒐集資料,期能深入了解少子女化趨勢下幼兒園的因應策

    略。

    一、訪談方式

    研究者事先設計好訪談大綱,並確定受訪者能了解其中的意義。本研

    究之訪談次數,A幼兒園為三次,B、C、D幼兒園為兩次,每次進行訪談時

    間為一小時。訪談結束後如有疑義或疑慮,將再次與受訪者電話或mail聯

    繫並確認。本研究採用半結構式的正式訪談。所謂的「半結構訪談」就是

    事先設計訪談大綱,按照訪談大綱的提示和受訪者進行訪談。這個訪談大

    綱可以是很正式的訪談綱要,研究者對所有的受訪者都詢問相同的問題,

    但並非以問卷的嚴格形式進行。或者這個訪談大綱也可以是非常具有彈性

    的提示,研究者可以按照各個受訪者的不同情況,彈性調整訪問問題的順

  • 43

    序乃至於發問方式等(王仕圖、吳慧敏,2003)。研究者蒐集完訪談資料

    後,將日期、時間、地點記錄下來,整理成資料歷程表3-3,作為查證依據。

    表 3-3

    資料蒐集歷程表

    項目 對象 日期 時間 地點 備註

    訪談資料

    B幼兒園 園長 20160216 1小時 辦公室

    錄音時間

    B幼兒園 園長 20160223 1小時 辦公室

    C幼兒園 園長 20160225 1小時 會客室

    C幼兒園 園長 20160301 1小時 會客室

    D幼兒園 園長 20160302 1小時 辦公室

    A幼兒園 園長 20160309 1小時 圖書室

    A幼兒園 園長 20160316 1小時 圖書室

    A幼兒園 園長 20160503 1小時 辦公室

    D幼兒園 園長 20160504 1小時 辦公室

    二、訪談大綱

    訪談大綱依據研究目的、研究問題以及參考文獻,擬定訪談大綱,並

    經指導教授修正後,對研究對象做正式訪談。訪談中,研究者將依受訪者

    的反應,調整訪談內容順序,研究者亦將依受訪者回答之陳述,展開延伸

    詢問,以探求受訪者之經驗及其他更深一層的想法。訪談進行中,全程將

    使用錄音筆錄音,以作為下一步資料分析之依據。本研究之訪談大綱,參

    考附錄一。

    貳、資料的整理

    研究者在蒐集資料完成後,即進行資料處理與分析。資料來源包括:

    文件檔案及訪談紀錄,研究者依資料的來源加以整理與分類,並予以適當

  • 44

    的編碼管理。資料代碼是由資料取得途徑、幼兒園代號、以及資料取得日

    期依序所組成。例:訪/A/2015/12/10,即表示西元2015年12月10日與A園

    主管的訪談紀錄。資料代碼如表3-3說明。

    一、文件檔案

    研究者蒐集的資料主要以幼兒園公開發行或對外流通文件為主,包括

    幼兒園招生傳單、行事曆等。研究者於取得文件後,即依蒐集的時間順序,

    加以編碼和標註資料來源,並將其歸檔,以利後續分析存取。

    二、訪談紀錄

    研究者依據訪談大綱進行訪談時,除了運用錄音筆紀錄訪談過程,並

    儘快將錄音資料轉謄為逐字稿,進行資料檢視、標示主題、分析類目、進

    行資料編碼以及歸納等分析步驟,並根據資料分析結果,提出結論與建議。

    表 3-4

    資料代碼說明

    資料來源/說明 代碼 範例

    資料取得日期 以西元年月日表示之 2015/12/10,表示西元 2015

    年 12月 10日。

    資料取得對象 幼兒園 A 訪/A/2015/12/10,即表示

    資料為西元2015年12月10

    日與A幼兒園主管的訪談

    稿。

    資料取得途徑 文件檔案:(文)

    文/A01,表示自 A幼兒園取

    得之第一份文件資料。

    資料取得途徑 訪談紀錄:(訪) 訪/A/2015/12/10,表示西

    元 2015年 12月 10日與 A

    園主管的訪談稿。

  • 45

    參、資料的分析

    訪談編碼後的逐字稿,依分類再統整成幾個主題面向以分析之。並對

    訪談資料、結果進行交叉檢核分析,描述研究現象以顯示本研究之結果,

    並依結果撰寫研究報告。

  • 46

    第六節 信度與效度

    本研究希望透過信度與效度檢視,增加研究之價值。

    壹、信度

    質性研究較重視研究的整體性,致力於觀察後完整的紀錄,各種對情

    境及事件的潛藏含義及特質時,必須以相同的方式加以詮釋。換句話說,

    研究者的記錄資料與自然背景中實際發生事務的吻合程度是為質性研究之

    信度(王琮惠、胡哲生,2007)。研究信度分為內在信度與外在信度,茲分

    述如下:

    本研究為提升內在信度,將採用以下做法:

    一、盡量使用原始資料,如訪談逐字稿,相關文件等,避免過度推論。

    二、事先徵求受訪者同意,使用錄音筆全程錄下訪談內容,以真實反應研

    究情境。

    三、完成逐字稿資料時,可請受訪者檢閱,以降低錯誤率,研究過程中,

    研究者須不斷反思,避免主觀想法等缺失。

    本研究為提升外在信度,將採用以下做法:

    一、確立研究者身分與扮演角色,以及與受訪者之間的關係。

    二、審慎選取符合條件之研究對象。

    三、明確說明資料紀錄與分析的方法。

  • 47

    貳、效度

    質性研究探討效度時,主要係指此研究可否被信賴,是否可靠的。因

    此對於可能影響結果的多項因素須加以考量,其中頗為重要且具有影響的

    因素為研究者偏見(researcher bias),為改善這個現象,主要的做法

    有:1.研究者需自行省思(reflexivity),即研究者積極對自己可

    能持有的偏見和傾向進行批判性的自我省思,研究者較能瞭解自

    我、調整或試圖控制自己的偏見;2.抽取負向個案的樣本(negative

    case sampling),即研究者小心翼翼去針對所作的研究,探求無法

    確認他們所期待和解釋的例子,如是行之,將可發現重要的資料將

    會一覽無遺,且蒐集齊全,所獲得的結果將更可信賴(王文科,

    2000)。研究效度分為內在效度與外在效度,茲分述如下:

    本研究為提升內在效度,將採用以下做法:

    一、利用訪談資料的蒐集,藉由分析比較來檢核資料的適切性,以避免偏

    差。

    二、忠實轉錄訪談資料,減少主觀及選擇性,藉由不斷的省思,避免研究

    者本身的偏見。

    三、說明選取研究對象的方法,使研究結果達成預期的目標。

    本研究為提升外在效度,將採用以下做法:

    一、對於研究目的、方法等加以說明,使研究結果達成預期的目標。

  • 48

    二、訪談內容轉為逐字稿後,請受訪者檢核,以確定資料之正確性。

    三、研究者透過與指導教授討論,經教授回饋產生新的思考角度,有助研

    究者保持客觀的立場。

  • 49

    第七節 研究倫理

    質性研究中,研究者本身是蒐集資料的工具,也是資料詮釋分析者,

    本研究所要探討問題的本質,是決定選取質性研究方法最重要的考量原

    因,質性研究可用來認識現象背後尚不為人知的部分(Strauss and

    Corbin,1990)。潘淑滿(2003)認為,質性研究者為獲得研究之嚴謹與可

    信賴度,往往必須走進被研究者的生活世界,深入了解研究對象之生活經

    驗與內在世界,並與之產生密切的互動行為關係,使得質性研究的過程更

    重視倫理的議題。本研究以訪談的方式蒐集相關資料,因此須與參與研究

    者進行互動,在此過程中,須以謹慎的態度為之。因為質性研究法強調研

    究者深入社會現象中,著重被研究者的主觀經驗(陳向明,2002)。避免

    損及參予者利益,對於研究倫理必須重視,以下就研究倫理加以討論。本

    研究之參與研究邀請同意書,如附錄二。

    一、 於受訪前,詳細說明研究主題、研究目的、研究方式結論處理等,以

    消除參與研究者疑慮。

    二、 注重參與研究者隱私,錄音前必須獲得參與研究者許可,蒐集資料時,

    研究者謹守保密原則,以維護參與研究者隱私。研究資料將使用匿名

    的方式呈現。

    三、尊重受訪者的情緒、感受,盡量替受訪者設想周到。

  • 50

    四、研究資料的蒐集與分析均真實呈現,請參與研究者檢核資料,避免誤

    會或臆測參與研究者真意。

    五、當研究者的研究與參與研究者的權益有所衝突時,應以參與研究者權

    益為優先考量。

  • 51

    第四章 研究結果

    少子女化現象所帶來的人口問題是刻不容緩要面對的,幼兒園生態面

    臨嚴峻的挑戰,將如何決策與突破來取得生存競爭優勢,其因應策略該如

    何變化?這將透過訪談資料來做進一步分析。因此本章共分兩節討論,第

    一節少子女化對幼兒園之影響;第二節幼兒園面臨少子女化現象之因應策

    略。

  • 52

    第一節 少子女化對幼兒園之影響

    國人對子女教育的重視,孩子上幼兒園已經是必經的成長起點,但是

    短短十來年人口趨勢的演變,在生源不足下,幼兒園可能會經營困難。少

    子女化現象使就學人數逐年減少,影響學校的生存,私立幼兒園面臨倒閉

    的危機,公立幼兒園也可能因招生人數不足,而減班。因此,正視少子女

    化現象對幼兒園改變經營策略具有重要的意義。

    壹、敏察少子女化現象

    由於新生兒人數逐年減少,受訪園長紛紛表達對生存與招生的憂慮,

    對於少子女化趨勢都具有深刻的感受。

    「我國少子化現象非常嚴重,如果少子化現象持續惡化的話,我國競爭力也會隨

    之衰退。我們的招生早就明顯的感受到。」(訪/A/2016/03/09)

    「我們雖然是公立學校,但少子化對我們也是有影響,在少子化競爭下,我們學

    校離市區又有一段路,不弄出一些自己學校的獨特性,家長怎麼會選擇我們學校

    呢?」(訪/A/2016/03/16)

    「由於前段時間進修,我對少子化現象有過研究,目前我國婦女平均生育率降至

    1.1 人,已是亞洲之冠,也就是亞洲國家中出生率最低之國家。我如果不在園所

    做些改變,很難讓家長自己把孩子送進來了。」(訪 D/2016/03/02)

    「我做幼教是近幾年的事,我是怕小孩越生越少,招生招不滿,我的老師沒有小

    孩教怎麼辦?」(訪/A/2016/03/09)

    「唉!現在跟以前不能比,以前不用招生就額滿,現在出去招生還招不滿。」(訪

    /B/2016/02/16)

  • 53

    綜合受訪者的觀點,面臨少子女化趨勢,生育率不斷下降的情形下,

    學校招生越來越競爭,直接影響幼兒園生存。幼兒園應正視幼托市場與生

    存利基,審慎思考人口變遷問題,掌握自身之優劣勢,化危機為轉機。

    貳、幼兒園生態改變

    一波波少子女化浪潮,嚴重衝擊了幼兒園生態,幼兒園面臨此劇變之

    競爭壓力,有幼兒園面臨招生不足,甚至關門,威脅教師體系,浪費資源

    等,也有幼兒園學生人數穩定成長,融入學區生態,維持良好口碑與特色

    等,以下為受訪者對於此一現象提出的感受與實際影響。

    一、生源銳減

    由於少子女化的趨勢,國內生育率逐年下降,影響幼兒園的學生來源。

    「目前家長獨生子女所占比率越來越高,以往一個家庭生育 2 胎至 3 胎,而園所的教

    育服務是從哥哥姐姐再到弟弟妹妹,然而,曾幾何時這樣的情景在現今家庭已不多見

    了。」(訪 C/2016/02/25)

    「現在很多家長只生一個就說不敢再生了,家長越是不生,我們幼兒園越是難做。」

    (訪/B/2016/02/16)

    「我和家長聊天過程中都會鼓勵他們多生幾個,但是很多年輕爸媽都會說養孩子不容

    易又花錢,不生了。」(訪/A/2016/03/09)

    「我們以前都會去名單公司買名單來招生,現在一個年度名單只有小貓兩三隻,名單

    公司乾脆也不賣名單了。」(訪 D/2016/03/02)

    「今年是龍年小孩入學,招生率並不如我的預期。不然以往龍年龍子都是大爆滿啊!」

    (訪/A/2016/05/03)

    多數家庭趨向生養一個或兩個孩子,因為養兒育女形成一種經濟及心

  • 54

    理上的壓力及負擔,每個家庭子女數逐漸減少,整體顧客來源減少,已成

    為幼兒園最大挑戰。

    二、威脅教師體系

    幼兒園面臨少子女化現象,在教師聘任方面也出現不同做法,有的學

    校不多聘任正式教師,有的老師因擔心學生數減少影響未來工作而選擇其

    他出路。

    「我們學校目前不打算再增聘正式教師,暫時以約僱人員來代替,主要是擔心未來幾

    年招生不足額得減班時,才不會製造更多流浪教師的問題。」(訪/A/2016/03/09)

    「有的老師看小孩越來越少,自己也會覺得對幼教不抱太大希望,就想轉行去做別的

    工作。」(訪 D/2016/03/02)

    「有教師證的老師都會想考進公立幼兒園,他們覺得在公幼才有保障,所以都嘛很認

    真要考進去。」(訪/B/2016/02/16)

    教師體系也受到嚴重的衝擊與考驗,老師出現憂患意識,有幼教師合

    格證的老師想進入公立學校,而有的老師想轉行尋求其他出路,留住人才

    對幼兒園也是一大考驗。

    三、幼兒園經營方式改變

    少子女化已對幼兒園經營帶來挑戰,加上父母對教育品質的期待,幼

    兒園經營方式已逐漸改變,遇到壓力和挑戰,幼兒園如何面對與處理,是

    幼兒園是否能永續經營的重要課題。

    「這幾年附近的園所更是卯足了勁在招生,花招百出,家長變得更會比較,這樣的現

    象促使我們園所也更積極想要如何創新經營,怎麼拿出園所特色給人家看,確保學生

    人數穩定成長。」(訪/D/2016/03/02)

  • 55

    「這裡附近有園所前幾年加盟知名連鎖機構,剛開始招生不錯,但後面幾年可能是新

    鮮感過了,人氣也漸漸下滑。」(訪 C/2016/02/25)

    「在課後留園時間開辦多項收費才藝課程,目的是少去家長接送孩子上才藝班的時

    間,家長買單,另一方面也增加學校收入。」(訪 C/2016/03/01)

    「我們近年來增加安親班的服務,畢業後的孩子可以繼續留下來,社區國小的學生也

    可以過來就讀。」訪/B/2016/02/16)

    「我目前也在籌備托嬰中心,因為孩子少,所以計畫向上也要向下延伸版圖。」訪

    /B/2016/02/16)

    「我會想怎麼迎合家長的口味,但又不能失去自己的初衷。」(訪 C/2016/02/25)

    「我們幼兒園早上七點就可以入園,下午可以延拖到六點半,還有娃娃車接送,目前

    公立學校只有我們這樣做吧!」(訪/A/2016/05/03)

    教育市場競爭的結果下,幼兒園漸漸走向顧客導向,改變作法以迎合

    學生、家長需求,提供適切服務,吸引學生入學,發展出市場區隔。

    四、教育品質的提升

    少子女化形勢下,家長對幼兒投放的資源也是比較多,對幼兒的成長

    也特別關注,幼兒成長階段最為關鍵就是幼兒教育問題,因而大部分家長

    非常重視幼兒受教育的環境與品質,這為幼兒園帶來新發展機遇。

    「由於少子化衝擊,對幼兒園的生源影響較大,許多營運狀況不佳的幼兒園都面臨關

    閉的危險,在如此競爭激烈的市場中,搶占幼兒成為當前各幼兒園主要任務,因而,

    為了吸引幼兒,多數幼兒園收費打折,進而影響招生,形成惡性循環。」(訪/B/2016/02/16)

    「其實啊,我個人認為呀,幼兒園其實在現在已經有一個很好發展機會,新生一代父

    母大都是處於 80 年代以後的,因其教育水準大都比之前的要高,所以新生一代的父

  • 56

    母對幼兒教育是比較重視,他們肯定幼教的重要性,這增添了幼兒教育的籌碼。」(訪

    /A/2016/03/09)

    「近年來,國家也比較重視幼兒教育的發展,相繼提出國教向下延伸議題,這進一步

    激發社會關切幼教。幼兒園也迎來新的發展機遇,擴大幼兒受教機會。」(訪

    /B/2016/02/16)

    「適者生存,不適者淘汰。這句話正好用在目前的幼教環境現況。」(訪 C/2016/02/25)

    「為了招生順利,我們會有更多的作為,提升我們的品質,才能吸引家長的目光。」

    (訪/D/2016/03/02)

    「我們固定為園裡的老師舉辦研習課程,希望能不斷充實老師的專業能力,不斷學習

    新的知識。」(訪/A/2016/05/03)

    「我常常帶著老師一起去參加研習或講座,就是要提升自己與老師的素質,建立專業

    形象,才更具競爭力。所以我都鼓勵老師去進修耶!」(訪/D/2016/05/04)

    少子女化現象使得家長對教育的品質要求提高。若是仍然停留在傳統

    的學校經營思考模式中,遲早有一天將會被大環境的變化所淘汰(吳青山,

    2004)。而幼兒園供過於求的現況,唯有提升幼兒園教育品質,教師擁有更

    多的專業素養,不斷學習新的知識,才能獲得家長的信賴。

  • 57

    第二節 幼兒園面臨少子女化現象之因應策略

    少子女化趨勢已經成為事實,經過訪談瞭解,受訪者對少子女化現象

    都已明顯察覺,大部分的幼兒園也都針對少子化現象做出了一些回應與調

    整。本節透過受訪者對少子女化現象的看法,及其所屬幼兒園的做法,來

    討論幼兒園面臨少子女化現象,所採取的因應策略。本節之研究結果架構

    圖如圖 4-1。

  • 58

    圖 4-1本節之研究結果架構圖

    幼兒園面臨少子女化現象之因應策略

    壹、

    以 顧 客 為

    導向,重視

    關 懷 與 服

    伍、

    轉型與創

    貳、

    勇於突破

    現狀,展現

    高度競爭

    肆、

    資源整合

    與策略聯

    參、

    凝聚團隊

    向心力與

    競爭力

  • 59

    壹、 以顧客為導向,重視關懷與服務

    園方如能與家長建立良好的溝通、協調方式,老師對孩子也能有更深

    入的了解,也較容易察覺家長的需求。當孩子與家長遇到問題時,園方熱

    誠協助加以解決,老師給予個別關心,都能得到家長的肯定與支持。

    一、友善關懷的態度

    讓家長感受到幼兒園服務品質的提升,服務人員態度親切和藹有禮

    貌,老師熱心協助,給予幼兒個別關心。

    「觀察同業與自己近年的成長,我們無法改變少子化、競爭的趨勢,但可以調適我們

    的心態,將幼教的重點,轉移到對人心生命的關懷。」(訪/B/2016/02/16)

    「早上家長帶小孩一進校門,老師就會去迎接,哦,某某小朋友,早安,今天好漂亮

    什麽的,讓孩子有一種家的感覺,很溫馨,讓家長也放心去工作。」(訪C/2016/02/25)

    「友善的親師互動,會讓家長對學校有很大的加分作用。」(訪A/2016/03/09)

    「我常常鼓勵老師多與家長面對面溝通。」(訪 D/2016/03/02)

    「我常囑咐我的老師盡量蹲著和孩子說話,這是老師對孩子的一種尊重。」(訪

    /B/2016/02/16)

    幼兒園如果能建立良好的親師互動,就能強化家長對幼兒園的信任,

    並堅定就讀的意願,秉持著真心誠意地為孩子著想,始終保持著良好友善

    的態度,就能拉近園方與家長間的距離。

    二、站在家長的立場

    幼兒園經營者依家長需求調整服務模式,迎合家長需求,提升市場競

  • 60

    爭力。

    「我個人認為這個私立幼兒園比較人性化些,善於換位思考,替家長思考的事情較

    多。我們大家都知道,現在都是少子化時代,獨生子女較多,因而家長更加關注小孩

    的成長問題。而私立幼兒園比較迎合家長口味,經常提供家長育兒資訊,幫助家長教

    育幼兒,及時掌握與聯繫幼兒的情況。」(訪 D/2016/05/04)

    「私立幼兒園確實在某些方面做的是比較好的,比如他們的園長就特別需要跟家長互

    動,家長只要有什麽事情去找他,園長都會以非常熱情去款待大家,盡力為家長解決

    問題。但是公立幼兒園就難以達到這樣的效果,呵呵。」(訪 A/2016/05/03)

    「課後延拖的部份我們就沒有空間,超過時間就要請家長繳費,我們也跟家長說:一

    切照規定來。」(訪 A/2016/03/16)

    「我們娃娃車接送的時間都會盡量配合家長,像早上第一個接的小朋友,我們早上七

    點鐘就到家門口接了,為了配合他爸爸、媽媽上班時間啊!」(訪 C/2016/03/01)

    「我們也有提供娃娃車的服務,因為學生人數比較多,沒有辦法一一接送,所以只能

    採定點站的方式,家長還是要自己到定點站接回孩子。」(訪 A/2016/03/16)

    「我們沒有放寒暑假啦!就比照公家機關放,為了是服務家長,不然寒、暑假一放放

    好幾個禮拜,小孩子沒有人照顧怎麼辦。」(訪 B/2016/02/23)

    私立幼兒園的服務較人性化、較為彈性,例如娃娃車接送時間與方式、

    寒暑假收托時間等,都盡量迎合家長的需求。而公立幼兒園收托時間遵照

    政府規定,所以選擇公立幼兒園的家長,如果沒有足夠的家庭支援網絡,

    孩子課後的安排會是一大問題。

    三、與家長保持聯繫

    幼兒園對於家長與孩子的問題,若能熱誠協助並加以解決,即能獲得

    家長的信賴。

    「我常常主動跟家長聊天,從過程中了解家長的需求。像有家長跟我說課後延拖到 6

  • 61

    點,但他 6 點下班從公司趕過來最快也 6 點 15 分,這時候我就會替他想辦法解決。」

    (訪 B/2016/02/23)

    「我每個月會看老師的電訪記錄,目的是想了解家長對孩子學習狀況滿意度、對學校

    的建議與期望等等,然後再於開會時與老師們共同討論與檢討,希望更能符合家長的

    期望與需求。」(訪 D/2016/03/02)

    「孩子入學時我會請老師盡力了解這個孩子的家庭狀況,如果比較弱勢需要幫忙或達

    到申請補助資格,我們就會主動協助。」(訪 D/2016/05/04)

    「我們校門口有一個悄悄話信箱,家長有任何問題不好意思當面說,只要把問題放進

    去我們會盡可能幫忙解決。」(訪 C/2016/03/01)

    建立良好的溝通管道,與家長保持密切的關係,對於家長與學生的各

    種問題,立即做出回應與處理,都能提升家長對幼兒園服務品質之滿意度。

    貳、 勇於突破現狀,展現高度競爭力

    一、豐富多元的學習課程

    幼兒園應隨時掌握內在資源與所處外在環境,提供多元適性課程,以

    因應市場的供需與幼兒發展之需求。

    「我們每天早上帶領孩子讀經,涵養孩子身心,每月舉辦讀經闖關活動,期末也會舉

    辦成果展,希望能培養優質的孩子,獲得家長好評。」(訪 D/2016/05/04)

    「有幾個年紀較長的阿公、阿嬤跟我反應過,孫子都講國語,講很快都聽不懂。我就

    在想那該怎麼讓孩子接觸台語?所以我們就在這學期開始進行『每周三台語日』,整

    天都要講台語哦!我們也鼓勵家長配合週三和孩子講台語,進行了一個學期,家長都

    覺得很有趣,反應還不錯,孩子回去也會跟家人進行台語教學呢!」(訪C/2016/03/01)

    「我們學校鼓勵老師自編教材,不用坊間的現成教材,一年下來了,家長從一開始的

    質疑到現在也看到了成果,幾乎都是讚譽有加。」(訪A/2016/03/16)

    「我會跟家長說,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