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nscript
Page 1: 1992 生物 AL Marking Paper 1

只供教師參閱 FOR TEACHER USE ONLY

1. 構造 生物名稱 生境 (a) 剛毛 蚯蚓 (earthworm)

(P.S: 寡毛綱)

穴居土壤中

(b) 刺細胞

水螅 / 水母 / 海葵 / 珊瑚 淡水 / 海洋

(c) 瘤胃

牛 / 羊 草原

(d) 管足 海星 / 海膽 / 海參 海洋 2.(a) 蛋白質合成 ─ G 粗粒內質網上的核糖體

(b) 克雷伯氏循環 ─ A 粒線體 (c) 電子傳遞 (呼吸鏈) ─ A 粒線體

(d) 蛋白質 / 碳水化合物複合物的形成─ H 高爾基體

(e) ATP 的形成 ─ A 粒線體

(f) 核糖體的產生 ─ F 核仁

3. 構造名稱 上皮組織類別 功用的關係 (a) 微血管 鱗狀上皮

(簡單上皮的一種) 因由一層細胞所。組成,故有利

於氣體,養料及廢物 (e.g. CO2) 的擴散。

(b) 小腸 柱狀上皮 (簡單上皮的一種)

由一層細胞所組成。有利於養料

的吸收。上皮的游離面有微絨毛

增加吸收面積上皮內有杯狀細胞

可分泌黏液作保護用途。

(c) 輸卵管 纖毛上皮 (簡單上皮的一種)

上皮的游離面有纖毛,由於纖毛

擺動產生水流有利卵子通過。

(d) 氣管 偽複層柱狀上皮 (簡單上皮的一種,P.S. 小支

氣管則由纖毛上皮組成,其他

呼吸道則由偽複層纖毛上皮

組成。)

捕捉外來塵粒。

高級程度生物科評卷參考 1992 (卷一) 1

Page 2: 1992 生物 AL Marking Paper 1

只供教師參閱 FOR TEACHER USE ONLY

4. 維生素 功用 來源 缺乏時症狀 (a) B1 (硫胺素,

thiamine)(水溶

性)

為脫羧作用

(decarboxylation)中的輔酶

(coenzyme)。協助

呼吸作用中的化

學轉換,特別在克

雷伯氏循環維持

神經傳導機能

小麥及米的胚

芽/酵母 / 營養

麵粉(whole- meal flour) / 肝 / 腎 / 心

腳氣病 (Beriberi)神經系統受影,甚

至會癱瘓。心臟衰

弱。兒童發育不

良。酮酸 (keto-acid),如:丙

酮酸 (pyruvic acid) 在血液中積聚。

(b) C (抗壞血酸,

ascorbic acid)(水溶性)

與結締組織的代

謝作用及皮膚生

長有關。為膠原纖

維 (collagen fibre) 合成所必

相橘類生果,綠

色蔬菜,薯仔,

蕃茄

壞血病 (scurvy)齒齦表面變得脆弱及

容易出血傷口 (wound) 能以痊癒/結締組織不能形成

貧血 (anaemia)心臟衰弱

(c) D 鈣化醇 (calcifero) (脂溶

性)

控制消化道對鈣

質的吸收。與鈣的

代謝作用有關。與

骨骼及牙齒的形

成有重要關係。協

助對磷的吸收。

大比目魚 (halibut),鱈肝油 (cod-liveroil) ,

蛋黃 (egg yolk),人造奶油 (margarine), 陽

光對皮膚的脂

肪的作用, 牛

佝僂病 (rickets)令生長中的骨骼不能

正常鈣化。兒童會

有弓形腿 (膝外

彎, bow legs) 成

人會患有膝內彎 (knock knees)。 青

春期的少女的盆骨

(pelvic bone)會變得

畸形。 導致將來她

們妊娠會有併發症

(complication)。

(d) A (視黃醇, retinol) (脂溶性)

控制正常上皮結

構及生長。以形式

存在的維生素 A為形成視覺色素 (visual pigment) 的視紫紅質 (rhodopsin)所必

大比目魚,鱈魚

肝生奶及其衍

生物,紅蘿蔔 (carrots),菠菜 (spinach),水芥

子(water - cress)

皮膚乾燥,角膜乾

燥,黏膜變壞夜間

視力退化,嚴重的

可導致夜盲症

(night blindness)

高級程度生物科評卷參考 1992 (卷一) 2

Page 3: 1992 生物 AL Marking Paper 1

只供教師參閱 FOR TEACHER USE ONLY

需,而視紫紅質是

負責夜間的視覺 (night vision) 的

(e) E (生育酚,

Tocopherol) (脂溶性)

在老鼠中會影響

肌肉及生殖系統, 阻止紅血球的溶

血作用。 在人類

功用不詳

麥的胚芽,麥麵

粉,肝,綠色蔬

在鼠中能導致不育

貧血:增加紅血球

的溶血作用

(haemolysis) muscular dystrophy

(f) K (葉狀 phylloquinone) (脂溶性)

為肝臟在合成凝

血酶原

(prothrombin) 的

最後階段時所必

需。 因此它是凝

血作用機制 (blood- clotting mechanism) 的必

需因子

菠菜 / 捲心菜 (cabbage) / 芽甘

藍 (brussels sprouts) / 由小

腸中的細菌合

成肝

輕微缺乏會延長凝

血所需時間嚴重缺

乏會令血液不能凝

(g) B2 (核黃素, riboflavin) (水溶

性)

為電子傳遞中黃

素蛋白

(flavoprotein) 的

輔基 (prosthetic group) 的一部份

酵母 / 肝 / 蛋 / 牛奶 / 芝士

舌頭疼痛 口角疼痛

(h) B6

(Pyridoxine)(水溶性)

磷酸化的維生素

B6 為氨基酸及脂

肪酸代謝作用的

蛋 / 肝 / 腎 / 所有穀物 / 蔬

菜 / 魚

抑鬱 (depression) 急躁 (irritability) 貧血 / 腹瀉 (diarrhoea)/ 皮膚炎

(dermatitis)

(i) B5 (泛酸, pantothenic acid) (水溶性)

細胞代謝作用的

羧酸活動中的輔

酶 A 的一部份

在很多食物中 神經運動的聯絡較

差疲勞 (fatigue) 肌肉痙攣 (muscle cramp)

(j) B3 (pp) (菸酸,

nicotinic acid / 一系列脫氫酶

(dehydrogenases)肉類 / 營養麵

包(wholemeal 癩皮病 (粉皮病,

pellagra) 皮膚有毛

高級程度生物科評卷參考 1992 (卷一) 3

Page 4: 1992 生物 AL Marking Paper 1

只供教師參閱 FOR TEACHER USE ONLY

niacin) (水溶性) 的氫接受体,如:

NAD,NADP 的

必需成份為輔酶 A 的一部份

bread) / 酵母 / 肝

病,發疹,腹瀉

(k) M 或 Bc (folic acid) (水溶性)

生成紅血球,合 成核蛋白

肝 / 白魚 / 綠

色植物 貧血:特別在婦女

懷孕期間 (l) B12 (氰鈷胺素,

cyanocobalamin) (水溶性)

合成 RNA 核蛋

白,防止惡性貧血

肉,牛奶,蛋, 魚,芝士

惡性貧血

(m) H (biotin) (水溶

性) 數種羧酸反應的

輔酶。 與蛋白質

的合成及氨基轉

移(transamination)

酵母,肝,腎,

蛋白,在小腸中

的細菌合成

皮膚炎肌肉痛

5. 分別 細胞免疫 抗體 (體液) 免疫 抗原 細胞內的細菌,病毒,外來

植入的皮膚及腎臟

細胞外細菌,花粉,動物毛

髮,紅血球

細胞類型 由 T 細胞辨認抗原 由 B 細包辨認抗原

細胞來源 T 細胞源自骨髓幹細胞並在

胸腺成熟 B 細胞源自骨髓幹細胞並在

淋巴組織,如:肝,脾結成熟

消滅抗原的方法 T 細胞分裂繁殖,直接對抗

抗原 (殺手 T) T 細胞產生

淋巴激活素將巨噬細胞激活

把抗原吞噬 (殺手或輔助 T)

B 細胞分裂繁殖成漿細胞及

記憶細胞,漿細胞能產生抗体

對付抗原,而記憶細胞則作用

於繼發反應

發展時間 需時較長 需時較短

高級程度生物科評卷參考 1992 (卷一) 4

Page 5: 1992 生物 AL Marking Paper 1

只供教師參閱 FOR TEACHER USE ONLY

只有嗜中性白血球(70%) 及單核白血球(4%) 有變形運動並有吞噬能力。(單核白血

球為游離血中的巨噬細胞(macrophages) 嗜酸性白血球(1.5%) 有抗組胺的性質,過多

數會有過敏反應,如:氣喘及枯草熱 (hayfever)嗜鹼性白血球(0.5%)產生組胺及肝素

淋巴細胞(24%) 產生抗体,並作有限度變形運動。有些巨噬細胞固定在肝,脾,淋

巴結,巨噬細胞與嗜中性白血組成網狀內皮系統(reticuloendothelial system)

高級程度生物科評卷參考 1992 (卷一) 5

Page 6: 1992 生物 AL Marking Paper 1

只供教師參閱 FOR TEACHER USE ONLY

吞噬作用 (phagocytosis)

發炎 (Inflammation) 及傷口痊癒

高級程度生物科評卷參考 1992 (卷一) 6

Page 7: 1992 生物 AL Marking Paper 1

只供教師參閱 FOR TEACHER USE ONLY

細胞免疫 (cell- mediated immune)

體液免疫 (humoral response)

抗體 (anti-body)

陰影部份為可變部位,非陰影部份為不變部位。

高級程度生物科評卷參考 1992 (卷一) 7

Page 8: 1992 生物 AL Marking Paper 1

只供教師參閱 FOR TEACHER USE ONLY

在同類型的分子中,不變部位的氨基酸序列相同 在不同分子中,可變部位的氨基酸序列不相同。 吞噬細胞不等於白血球 巨噬細胞和嗜中性白血球組成網狀內皮系統 (reticulo-endothelial system) 淋巴激活素有激活巨噬細胞的作用。 肝素阻止凝血酶原 → 凝血酶,纖維蛋白原→ 纖維蛋白,故用作抗凝血劑 凝血機制:

6.(a) 變態:

變態是指動物在其生活史中,其形態或結構的突然轉變。變態後動物會由幼蟲變為

成蟲,並可進行繁殖。

(b) 優點: (1) 幼蟲期常是一散播期,可防止過份擠迫。 (2) 幼蟲食性常與成蟲不同,減少食物的競爭。 (3) 蛹期呈蟄伏狀態,能渡過不利環境。 (4) 分工合作:幼蟲專注覓食生長,成蟲專注生殖。

(c) 缺點: (1) 幼蟲和蛹期的動物因易被捕食。故死亡率高。 (2) 結構越複雜的生物,在幼蟲期便需要越多食物以供生長,故在幼蟲期容易因

沒有足夠食物而餓死。

高級程度生物科評卷參考 1992 (卷一) 8

Page 9: 1992 生物 AL Marking Paper 1

只供教師參閱 FOR TEACHER USE ONLY

7.(a) 變形蟲: 生長到芋一大小便進行二分體分裂。細胞核進行有絲分裂,同時個體分裂成兩個子

細胞。 藪枝螅屬: 藪枝螅屬以出芽片殖方或繁殖。它們利用附於驅幹基層上的芽體來繁殖。 麵包黴: 直立的孢子囊柄上端長出孢子囊,內含許多孢子。當孢子成熟,孢子囊便會爆裂,

孢子便會隨風散播,當到達的地方,條件適合下,孢子便會發育成一新的菌絲體。 蘚: 當游動精子與卵子受精結合後,便形成一雙倍體合子,合子會發育成孢子體,孢子

體的基足與配子體連結。剛毛由頸卵器一直延長,剛毛 (蒴柄)便把孢蒴舉起,孢

蒴被產孢子組織包圍。產孢子組織內含數個孢子母細胞。這便是孢子體發育過程。

(b) 優點: (1) 不需另一個體參與生殖。 (2) 在適宜環境下 (充足的營養,空間) 是一快速的繁殖方法。 (3) 使生物能快速的繁殖方法。 (4) 能保存優良的遺傳性狀。

8.(a) 在第零至第 6 個月期間:

在 A 地及 B 地的貽貝外殼的平均長度均有增加。但 B 地的增加百份率比 A 地快。 在第 6 至 13 個月期間: 在 A 地的貽貝外殼的平均長度只有微量增加,但在 B 地的卻繼續增加。 在第 13 至 22 個月期間: 在 A 地的貽貝外殼再次增加,而在 B 地的則繼續增加。但 B 地的貽貝增加的速率

開始減慢。 第 22 至 24 個月: 在 A 地及 B 地的貽貝的長度均停止增加。 分別: A 地的生長曲線明顯地分成兩期。

高級程度生物科評卷參考 1992 (卷一) 9

Page 10: 1992 生物 AL Marking Paper 1

只供教師參閱 FOR TEACHER USE ONLY

在第一和第二年的 6 月,B 地的貽貝都比 A 地的大上一倍。故此,B 地貽貝的生

長速率約為 A 地的一倍。 A 地的生長有季節性,B 則沒有。

(b) 浮游生物密度 / 懸浮顆粒出現季節性變化,影響食物的供應,導致生長放緩。

(c) (i) B 地,最初 6 個月 (ii) B 地,第 6 至 12 個月

(d) 情況指標 = 鮮組纖重量 身體總重量

時間 (A) 情況指標 A 地 B 地 0 - -

6 0.44 = 0.24

1.84 1.73 = 0.41 4.21

12 0.84 = 0.21 4.45

13.61 = 0.55 24.75

18 3.48 = 0.23 14.82

23.21 = 0.49 47.36

24 4.64 = 0.22 20.88

28.65 = 0.38 76.10

(e) A 地:4.45 x 543 x 20 = 48327g = 48.327kg

B 地:24.75 x 366 x 20 = 181170g = 181.17kg

(f) B 地較適合。 原因: (1) 在 B 地,只需一較短口子貽貝便至 6 cm 長 (9 個月時間) (2) 在 B 地,只需一較短日子 (6 個月時間) 貽貝的情況指標便達至 0.4。 (3) 在首 12 個月,B 地的總產量為 A 地的 4 倍。 (4) 故此,在 B 地養殖貽貝能在 12 個月內達到上市規格,生長期短,賺錢快。

高級程度生物科評卷參考 1992 (卷一) 10

Page 11: 1992 生物 AL Marking Paper 1

只供教師參閱 FOR TEACHER USE ONLY

(g) (1) 固著性: 不必製造囚禁設備,易於收成,多種養殖法都適合,例:懸繩木條,長索。

(2) 生殖能力強: 大量幼體,易於收集來養殖,不必消耗時間,金錢來進行人工繁殖。

(3) 過濾食性: 不必餵飼,也不必生產人工飼料。

(4) 能適應大範圍的水之條件,故此分佈廣在不同條件環境中養殖。 (5) 以上各點說明養殖貽貝生產低成本蛋白質的豐富資源。

9.(a)

高級程度生物科評卷參考 1992 (卷一) 11

Page 12: 1992 生物 AL Marking Paper 1

只供教師參閱 FOR TEACHER USE ONLY

(b) 草本植物 A,B,C 含鈣量較木質植物 D,E,F 為高。這是由於果膠酸鈣是細胞壁

中膠層的主要成份。故此若草本植物與木質植物的細胞數目相同,則兩者的含鈣量

應相等。但是木質植物有大量次生木質化組織 (木質部,厚角組織及厚壁組織)來作支持作用。故雖果膠酸鈣的量不變,但添加了木質素,這使植物休的總重量增加,

因此,這使植物休的總重量增加,因此,相對的鈣含量便下降,毋單位乾重。 (c) 植物 B。因它的氮含量較其他為高,故具有根瘤。在根瘤中,固氮細菌與植物共生。

細菌從植物体獲得碳水化合物,並把空氣中的氮轉變為氨基酸供應給植物体。由於

氨基酸由氮組成,故 B 的氮含量最高。而植物的根系留在泥土中會增加泥土含氮

量。

(d) 植物 A。因光合作用是發生在葉綠素內的,葉綠素含量越高,光合作用速率也越快。

而鎂是葉綠素的成份之一。故當植物体含有較多鎂,其光合作用速率也較其他植物

為快。由於 A 的鎂含量較 B 或 C 多一倍,故其光合作用速率也較它們快一倍。

(e) 微量元素 (trace elements),它們可作用控制反應的輔因子為正常植物生長所需。

(f) (i) 可能機制:主動運輸。 植物根部細胞進行呼吸作用產生 ATP 以供根部薄壁細胞對元素進行主動運輸,

並把元素貯存於細胞液中。這樣會令細胞的水潛能下降有助對水份的吸收。 其化解釋:膜內載体,選透性 (代替 ATP 的參與)。

(ii) 由於元素的主動運輸是需要 ATP,故任何可干擾呼吸作用的物質均可把過程抑

制。例:在泥土中加入氰化物。當氰化物溶於泥土的水中後,它會被植物的根

所吸收並抑制 ATP 的生成。 10.(a) (i) (1) 葡萄糖濃度 (1ml = 1 cm3 = 1/1000 dm3)

(1000 mL= 1 L) 濃度 = 2 x (0.01 ÷1000) L (2 + 0.01 x 2) / 1000 = 0.010M

(2) KCN 濃度: 濃度 = 0.1 x (0.01 ÷1000) L (2 + 0.01 x 2) / 1000 = 5 x 10-4M

高級程度生物科評卷參考 1992 (卷一) 12

Page 13: 1992 生物 AL Marking Paper 1

只供教師參閱 FOR TEACHER USE ONLY

(ii) 在試管 1,沒有加入葡萄糖但仍有呼吸作是由於酵母菌內含有貯藏營養。 在試管 2,加入葡萄糖會促使呼吸作用 / 速率增加 3 倍 / 這可由耗氧速率的增

加反應出來

(iii)在加入定量葡萄糖的情況下,由試管 3 及 4 的結果得知,當 KCN 的濃度越高,

耗氧速率便越低,這顯示 KCN 對呼吸作用有抑制作用,而且抑制作用與濃度

有關。

(c) (i)

(ii) (1) 耗氧量對時間曲線的斜率:

m1 = 2.15 - 0.33 = 0.0455 µ mole min-1 45 - 5

高級程度生物科評卷參考 1992 (卷一) 13

Page 14: 1992 生物 AL Marking Paper 1

只供教師參閱 FOR TEACHER USE ONLY

底物的消失份量對時間曲線斜率: m2 = 4.35 - 0.62 = 0.09325 µ mole min-1 45 - 5 m2 ~ 2 x m1

∴ 每 1 mole 氧被消耗時會有 2 mole 底物消失

(2) 無機磷酸鹽的消失份量對時間曲線斜率: m3 = 13.37 - 2.38 = 0.27475 µ mole min-1 45 - 5 m3 ~ 6 x m1

∴ 每 1 mole 氧被消耗時便會有 6 mole 無機磷酸鹽消失。 (iii)O2:底物:無機磷酸鹽 = 1 : 2 : 6 = 1/2 : 1 : 3

在此實驗中,每一分子底物在粒線体中被氧化並生成 3 個 ATP 分子。 在完整細胞中,葡萄糖於細胞質內進行糖酵解。糖酵解產物入粒線体進行克雷

伯氏循環。過程中產生的電子會通過電子傳遞鏈 (在粒線体內進行) 傳至最後

接受體:氧。結果,產生了 38 ATP 比實驗多很多。 另外,在完整細胞中,呼吸作用還會用去 38 個無機磷酸鹽,將 10 mole NAD及 2 mole FDP 還原。此外還有 24 mole 氫原子產生,需要 12 mole 氧原子或 6 mole 氧分子與其結合生成 12 mole 水

(iv) 脊膜向內突出使表面積增加,從而讓更多酶附於其上, 因而可將較多酶裝入一

相對較小的空間內。另外,這樣也可使脊膜較易接近基質中的酶。

11.(a) 原因:總葉表面積不同/ 葉綠素濃度不同/ 氣孔密度不同。 解釋:不同植物有不同的光合作用總面積 (e.g. 總葉表面積)。在光條件下,光合

作用總面積越大,其「光合作用極點」的絕對值越大。因此,不同的光合

用總面積導致不同的「光合作用極點」的絕對值。

(b) 當光強度由 0 增加至 0.1KJ m-2 min-1,光合作用極點百份率急劇上升,由 0 直線

上升至 95%。這是由於當較大的光強度照射到葉綠素,便有較多能量提供,用於

激發光系統中的電子及光合作用光反應的水解。因此,光合作用極點的百份比增

加。 當光強度由 0.1 增加至 1.2 KJ m-2 min-1,光合作用極點百分比只是緩慢增加,然

後還保持不變。這是由於其他因素變限制因素。

高級程度生物科評卷參考 1992 (卷一) 14

Page 15: 1992 生物 AL Marking Paper 1

只供教師參閱 FOR TEACHER USE ONLY

(c) (i) 綠藻的光合作用的最佳光強度 (0.1KJ m-2 min-1)較樹物種 A 的 (0.19KJ m-2 min-1 起) 為低。 由於綠藻生活在陰暗的生境,其光合作用組織只需接受較少光。在陰暗環境下,

只需較低的光強度下便達至最大光合作用速率。 (ii) 當光強度為 (0.1KJ m-2 min-1),綠藻的光合作用極點百比率由 98% (由最佳光強

度下) 下降至 8%。而樹物種 A,則仍保持其最大光合作用速率 (95%)。 綠藻的光合作用極點百分率達至一很低值,這是由於較強的光強度會令水的蒸

騰作用速平增加,因此光合作用速率下降。

(d) 由於樹物種 A 及 B 的樹冠均會減低穿透的光強度,於是令樹物種 A 及 B 的幼株接

受較少光用作光合作用之用。因樹物種 B 需要較大的光強度進行光合作用,故在

陰暗環境下其光合作用極點百分比便較低,因此導致它生長不良。 (e) 由於矽藻的最佳光強度為 0.2KJ m-2 min-1,而在正午時,水面的正常光強度為 1.0

至 25KJ m-2 min-1。在這光強度範圍矽藻的光合作用極點百分比會下降至很低。為

了保持光合作用最佳光強度,矽藻每日都垂直遷移,用以確保它在正什時份也能維

持正常生長。

(f) 光質 (Light quality):光合作用主要利用可見光中的紅光及藍光。在這些光皮長下,

光合作用的速率會較快。綠光的效益較少。 溫度:在 30°C 以下 (普遍的最佳溫度),當溫度上升,光合作用速率也上升 (當溫

度為限制因素情況下) 二氧化碳濃度:二氧化碳為限制因素的情況下,當二氧化碳濃度增加,光合作用速

率也會增加 (通常在自然環境中,二氧化碳濃度並不是限制因素)

高級程度生物科評卷參考 1992 (卷一) 15


Recommend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