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nscript
Page 1: 2019年10月11日 星期五 第2565期 …dzzy.cbbr.com.cn/resfile/2019-10-11/09/09.pdf · 一次成功跨界的阅读推广活动 “天猫有双11,淘宝有双12,浙江文 艺出版社要打造双10——莫言读者节。”

名家面对面 作家专访探寻写作缘起 P10

《艺术的慰藉》:借百万话题引流 用艺术解决人生难题 P11

店长荐书:抓好两要素 提升专业化荐书能力 P12

精彩导读

2019年10月11日 星期五 第2565期

好书探微信公众号,欢迎关注

好书探

●第一时间书

CHINASELECTIONGUIDEOFREADING

中国 ··选品指南!

■主管主办:中国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中国出版传媒商报》社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西三环北路19号外研大厦北楼 ■邮编:100089 ■传真电话:(010)88817657 ■网址:http//www.cpmj.com.cn■订阅电话:(010)88817687 ■营销中心:(010)88810715 ■本版编辑:任志茜 ■排版:彭庆伟 ■电话:(010)88817690

●重磅推荐

《诗与童真》:让读诗成为童年最好的记忆

这不是读诗最好的时代,但也不应

该是忘记诗歌的时代。这个时代给了大

人们更多的选择去填充孩子的童年,也

给了我们最大的自由去决定如何用自己

最喜爱的方式度过闲暇时光。我想,如

果有人恰好愿意读诗,愿意与自己的孩

子一起读诗,那这本《诗与童真》便是一

个很好的选择。

《诗与童真》一书编选了由唐至清历

代名家描写童趣童真的诗歌,同时包括

少量由儿童创作的诗歌,共计 150 余篇

(喜马拉雅听书同步推出)。每篇诗歌都

有韩希明奶奶的精彩串讲和点评,再配

上贴合诗境、素雅冲淡的传世名画,全面

而生动地展现出中国古代诗歌纯真美的

一面。在编辑过程中,我们根据 3 个不

同的角度切入,将全书分为可爱篇、勤劳

篇、顽皮篇3个章节,希望能将诗歌中的

儿童形象展现得尽量生动、丰富和立体。

透过这本书,我们可以看到童真从

未改变。任何一个时代的儿童都热衷游

戏,对大自然感兴趣,对大人的世界急于

模仿。是的,这是我们人类社会一直延

续下来的成长模式。好奇、模仿、探索是

个体成长的最佳方式,也是社会进步的

不竭动力。

透过这本书,我们可以看到古代中

国的田园之美。那些骑马放牛、钓鱼捕

蝉、放纸鸢堆雪人的场景,都是一幅幅泼

墨的山水田园画,或静谧、或喧闹,让人

驻足流连。

透过这本书,我们可以跟自己的孩

子一起到古代来一次穿越旅行。我们能

看到盛唐的田野中拎着食盒给辛勤劳动

的长辈送饭的孩子,能看到宋代的池塘

边顶着荷叶当帽子钓鱼的少年,还能看

到明朝热闹的街市上追逐打闹、吵着买

糖吃的儿童。读这些诗,让孩子看到古

代同龄孩童的生活情境和所思所想,能

弥补现实生活中我们远离自然的遗憾,

让我们看到童年不同的样子。我们更希

望的是,它或许能成为一个阶梯,让读诗

的孩子由此登堂入室,在博大精深的中

国传统诗歌文化殿堂探胜寻宝。

在编辑《诗与童真》的时候,我们一

直在想,这本适合亲子共读的书到了读者

手里会是怎样的情景。会不会有孩子跟

爸爸妈妈一起,在高楼的一角认真读着,

突然,孩子指着书中的配图说,“我也想骑

在牛背上”,然后会有爸爸俯下身来,让孩

子爬上自己的背。我们觉得,这样的时

光,会成为孩子童年最美好的记忆。

关键词 诗歌 儿童 传统文化

《诗与童真》韩希明著/

四川

辞书出版社20 19

年7

月版/

58 . 0 0

I SBN: 9 78 75 57 90 4 80 7

■冉昊月 谭海涛(四川辞书出版社)

■叶 隽(同济大学特聘教授)

清华大学社联手中网 推动青少年网球运动中国出版传媒商报讯《网球图解教程青

少年网球训练指南》新书首发仪式日前于国家

网球中心举办,中国网球公开赛体育推广有限

公司副董事长兼CEO段钢、清华大学出版社

社长宗俊峰、清华大学附属中学校长王殿军等

嘉宾出席活动并致辞,200多名网球爱好者到

场,为网球运动助力。

该书全面而科学地为网球爱好者编制了一套系统学习网球运动

的方法,希望让更多的青少年了解网球文化,爱上网球运动。 (雨)

《网球图解教程——青少年网球训练指南》北京中国网球公开

赛体育推广有限公司青训项目组、清华附中神龙体育俱乐部编著/

清华大学出版社2019年6月版/59.00元/ISBN:9787302528975

浙江文艺社3个1打造双10莫言读者节■中国出版传媒商报记者 夜 雨关键词 莫言 读者节 诺贝尔文学奖 跨界

●书 事

无论是《德国文化史》(安徽

文艺出版社2019年7月版),还

是《德国文化研究》(北京师范大

学出版社2015年版),李伯杰教

授一直在把握整体的“德国文

化”,并以文学出身的学术背景

致力于德国文化史的梳理和研

究,有功于中国学界。

如以《德国文化研究》一书

为例,他从地理、历史、语文等角

度较全面地讨论了德国文化的

形成原因,尤其对德国民族意识

的不同层面及国民性特征做了

较有深度的提炼。

史学家贝洛认为:“世界大

战的体验揭示了法国大革命理

想的崩溃,‘自由、平等、博爱’的

理念被德国的‘1914 年理念’,

即‘责任、秩序、公正’战胜了。”

所谓“1914年理念”,即所谓“责

任、秩序、公正”,正可见出德国

思想的特殊性。

不少学者强调“德国文化”

与“西方文明”的质性差异,所谓

德国的“特殊道路”,也就由此推

来。即便是似乎司空见惯的“西

方”概念,也不可一概论之,应有

大小之别。“小西方”指法国、英国、美国

等,而德国、东欧、俄国、日本被排除在外;

“大西方”是指可能拥有共同的西方价值

观的这些国家,连带俄国、日本在内。具

体言之,西方文明以古典希腊为源泉,经

罗马之后分裂成两条支线,即南欧国家与

西欧国家;南欧国家的中心是法国,西欧

国家的中心逐渐演变为英国,这两部分构

成了西方文明的中心。日耳曼蛮人的入

侵,导致“德国精神”这一概念的出现,这

是德国的特有产物,与狭义的“西方文明”

不太一样。作者一方面注重德国特殊性

的揭示,另一方面并未忽略其文化价值核

心仍有西方共享的价值体系,显示了宏阔

的学术视域,对我们深入理解作为西方文

明核心却另类的德意志文化有启示意义。

李伯杰对文化符号的重视值得特别

提及,如国族认同是德意志民族的一个核

心问题,但若要追问“德意志本质”究竟是

什么,或许仍人言人殊。德国学者史腊斐

认为“德意志文学的本质不是由‘德意志

本质’决定的,不同民族文化的交错融合

对它的形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基督徒的

虔诚性、市民生活的真挚、哲学的启蒙、文

学在艺术种类中的优先地位……到了18

世纪,它们突然同时在德国出现、相互碰

撞……德意志民族文学横空出世。种族、

民族、出身、语言、政治共同体——早期的

日耳曼学试图用这些关键词构建德意志

民族文学纲领。”这段论述揭示出了德国

文学乃至德国文化的形成背景乃是“文化

杂糅性”。

多重文化的复杂侨易,诞生了德意志

民族灿烂辉煌的古典文化。李伯杰从另

一个维度揭示了这种复杂性:德意志千百

年来形成的封建割据、造成了邦国林立的

政治、经济、特别是文化的特殊格局……

人们对于自己所属的各个行业、各个协会

的认同强烈,但就全民性的符号,或曰国

家符号而言,德国则极其不幸。这种深度

揭示对于我们理解德国文化的复杂性和

多面相很有帮助。

德国在人类现代文明史上扮演极为

重要角色,其文化的重要性显而易见。以

诗性思路,中国学者李伯杰梳理了德国文

化的多重面相,尝试揭示德国文化的奥

妙,读者若开卷一阅,相信必有所获。

中国学者李伯杰眼中之别样德国

文学的魅力一次成功跨界的阅读推广活动

“天猫有双 11,淘宝有双 12,浙江文

艺出版社要打造双10——莫言读者节。”

10月10日,在今年诺奖文学奖揭晓前,浙

江文艺出版社社长郑重如是宣布。

就在前一天、10月9日,由浙江文艺出

版社在京主办的“故事:历史、民间与未来

——诺贝尔文学奖作家高峰对谈”刚刚落

幕,2008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勒·克莱齐

奥和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联袂

出席,《莫言作品典藏大系》(1981~2019)

以及《蛙》等数字及有声图书同时首发。

浙江文艺社自2016年获得莫言全部

作品的独家出版权以来,先后推出了全新

编辑的平装版“莫言长篇小说”“莫言中短

篇小说”等系列,一版再版。今秋该社又

推出 26 卷本、精装版《莫言作品典藏大

系》,这套兼具品鉴与收藏价值的作品不

仅规模空前,而且颇多亮点。

这套“典藏大系”尤为令人瞩目的是

全新编辑、收录了莫言截至 2019 年的散

文、随笔、演讲作品300余篇,分为散文集

3卷(《会唱歌的墙》《虚伪的教育》《感谢

那条秋田狗》),演讲集 3 卷(《讲故事的

人》《我们都是被偷换的孩子》《贫富与欲

望》);莫言一些在网上传播甚广、读者耳

熟能详的散文,都收录其中。可以说这是

莫言散文、随笔与演讲文字首度最全面的

大集结,更是迄今规模最大、收录作品最

多的一套莫言作品定稿版典藏全编。

浙江文艺社精心选择诺贝尔文学奖

揭晓的头一天,隆重发布这套“典藏大

系”,可以说,10月9日的聚会不仅是属于

文学圈的:两位诺贝尔奖作家联袂同台就

“故事”侃侃而谈,他们的写作都源自民

间,以“故事”记录着历史,书写着关于人

性和人的世界的寓言,邱华栋、欧阳江河、

格非、西川、陈晓明等作家、评论家,教育

家朱永新、翻译家董强、浙江出版联合集

团党委副书记虞汉胤等嘉宾出席;10月9

日的聚会也是属于影视文艺圈的,演艺界

在京多位明星如祖峰、郭晓东、陈数、谭

卓、赵子琪,王斑与曹颖夫妇,他们作为

“朗读者嘉宾”联袂出席,通过诵读和演绎

莫言的作品,表达对作家的敬意和喜爱。

作家莫言是影视、戏剧改编的宠儿,

他在获诺贝尔文学奖前就有多部作品被

改编成电影,如《红高粱》《幸福时光》《暖》

等,其中由姜文、巩俐主演的电影《红高

粱》是中国首部走出国门并荣获国际A级

电影节大奖的影片。他的戏剧作品《我们

的荆轲》《霸王别姬》不仅屡获大奖,文学

的魅力和演员的演绎也让这些作品成为

经典剧作,在国内外不断上演。演员郭晓

东,因为饰演根据莫言小说《白狗秋千架》

改编的电影《暖》(2003年在东京国际电影

节获最佳影片奖)中的主人公这一契机,

让他“真正迈进了电影的大门,从此一发

不可收拾地爱上了电影”,他向莫言深深

感谢。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演员王斑因为

出演莫言的《我们的荆轲》,在2016年捧得

中国戏剧梅花奖,他在感谢的同时,希望

莫言能再为他写一部作品。而莫言作品

片段,经由诸位明星诵读,让人们愈发领

略到其文学语言的鲜活魅力。一些没有

到场的明星和作家,如演员张译、秦海璐

等,作家李洱、徐则臣,小说家马伯庸、南

派三叔、蒋方舟等,海外汉学家陈安娜等,

通过录制视频短片对莫言和《莫言作品典

藏大系》的出版送来了祝福。此外,活动

吸引了数家媒体和平台在线直播。

可以说,这是金秋十月以《莫言作品

典藏大系》新书发布为契机,在北京举办

的一场作家、翻译家、评论家、教育家、演

艺界明星等文化文艺精英同台,向文学致

敬,展望文学、文化之未来的盛会,以及一

次成功跨界的阅读推广活动。

1套书系+1个平台+1个节日

莫言读者节如何办?

一个由出版社发起的“双10”莫言读

者节究竟如何办?郑重告诉本报记者,阅

读节是一个全媒体、跨行业的联动,他们

除了邀请影视明星中的文学爱好者,还发

动腾讯、阅文集团、喜马拉雅等合作方对

莫言的数字图书和有声书进行推广,并从

“1套书系、1个平台、1个节日”延展出发

进行推广——书系是《莫言作品典藏大

系》,平台是以莫言读书会为首的新媒体

平台,节日便是“双10莫言读者节”,这些

要素共同构成莫言作为诺贝尔文学奖中

国获奖作家的文化品牌。

就像莫言在诺贝尔文学奖受奖演说

《讲故事的人》里曾说过的,“我该说的话

都写进了我的作品里”,郑重介绍说,《莫

言作品典藏大系》凝聚着莫言所有想说的

话、所有要讲的故事,作品连同其中的图

片资料和附加文创,提供的是一个全方

位、多媒介、立体阅读莫言作品的途径。

郑重将《莫言作品典藏大系》定位为

一套值得收藏和反复品鉴的文化珍藏

品。内文首次收入 180 余幅独家高清图

片,包括莫言从童年生活、“军旅时期”至

今的生活照片,在国内外发表重要演讲、

领受重要奖项与荣誉的照片,以及部分

作品的手迹。这些首次成规模呈现的图

片资料,是一位中国作家从高密东北乡

走向诺贝尔文学奖殿堂、走向全世界的

珍贵记录。

在设计上,每卷封面以炫丽的色彩和

抽象画变形相配合的构思,凸显莫言作品

丰富、诡谲的想象和“迷幻现实主义”的风

格。内封根据系列采用紫晶檀、拿铁棕、

郁金黑、牛仔蓝四种颜色的牛津布纹纸,

配合烫金设计,以呈现典雅、大气,有收藏

价值的设计理念。

除了作家的 26 卷文学作品,还配套

有手账、经折装的作家书法长卷和唯一编

码的收藏证书。书法长卷《高人颂》是莫

言专门为典藏大系出版用毛笔书写的,内

容出自《我们的荆轲》,是荆轲的一段精彩

独白,鞭辟入里、富于哲思,长近7米的书

法长卷笔墨与情感浑然一体。

“双10有礼,品藏莫言”,这成为浙江

文艺社打造读者节的一句口号。据介绍,

今年凡是在 10 月 19 日晚 24 时之前在一

条、十点读书以及当当、京东、天猫等平台

预订《莫言作品典藏大系》的读者,都可以

获得莫言毛笔书法签名的唯一编码收藏

证版本。

在郑重的规划中,以文学共读、青少

年阅读和写作为主要运营内容的莫言读

书会将成为该社的重要平台和战略方

向。莫言读书会将全景展现国内外、专业

评论家和大众读者等对莫言作品的发

声。在文本之外,莫言近40年写作历程

中大量珍贵的照片,以及每张照片背后的

故事——一个生活化的莫言、一个真实的

莫言,以及大量珍贵的视频,将陆续在读

书会平台进行呈现。

以文学的名义、以阅读的名义,让我

们期待莫言读者节能成为一个接地气的、

属于大众读者,能安静阅读的读书日。

阅读推广有新招,出版社要造读

者节。从今年起,浙江文艺出版社在

每年诺贝尔文学奖公布期间,推广10

月10日莫言读者节,这既是文学的节

日、作家的节日,也是读者的节日。

《莫言作品典藏大系》(套装附有收藏证书、手账《讲故事的人》、经折装书法《高人颂》)莫言著/浙江文艺出版社2019年9月版/2019.00元

1套书系+1个平台+1个节日

文坛大咖、文娱明星让现场星光熠熠

Recommend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