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ppt - 唐朝的开国和盛世

Transcript
Page 1: 唐朝的开国和盛世

唐朝的开国和盛世唐朝的开国和盛世

Page 2: 唐朝的开国和盛世

一、唐朝历史发展历程一、唐朝历史发展历程

渐趋衰落恢复并走向强盛

755 年618 年 907 年

贞观之治

武则天统治

开元之治安史之乱

藩镇割据宦官专权朋党之争

农民起义

Page 3: 唐朝的开国和盛世

二、从“贞观之治”和“开元之治”辩证地认识封建盛世二、从“贞观之治”和“开元之治”辩证地认识封建盛世(一)“盛世”的一般表现

政治清明,社会稳定,经济恢复,国力增强,百姓生活改善

贞观之

政治清明,国家强盛。经济空前繁荣,

开元之

政治清明,社会秩序相对安,阶级矛盾相对缓和,经济发展,民族团结,文化昌盛等。

一般表

Page 4: 唐朝的开国和盛世

二、从“贞观之治”和“开元之治”辩证地认识封建盛世二、从“贞观之治”和“开元之治”辩证地认识封建盛世(一)“盛世”的一般表现(二)“盛世”出现的原因

1 、吸取前朝灭亡教训,调整统治政策2 、国家统一,社会稳定3 、统治者个人素质4 、人民的辛勤劳动5 、前代积累的基础6 、政策的延续性7 、其他因素(科技进步,生产力发展等)

练 习

唐朝出现贞观之治的原因包括 ①社会经济的发展 ②唐太宗善于用人 ③贞观时期的政治革新 ④轻徭薄赋,劝课农桑 A .①②④ B .①②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统一稳定是前提发展是关键

Page 5: 唐朝的开国和盛世

二、从“贞观之治”和“开元之治”辩证地认识封建盛世二、从“贞观之治”和“开元之治”辩证地认识封建盛世(一)“盛世”的一般表现(二)“盛世”出现的原因(三)对“盛世”的辩证认识

1 、有利于国家的稳定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繁荣,促进了科技的进步,创造了辉煌的文明。 2 、盛世是建立在地主阶级对农民的剥削和压迫基础之上;封建社会各阶级的社会地位并没有改变,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一直存在。

(四)“盛世”的发展前景 极盛而衰

Page 6: 唐朝的开国和盛世

二、从“贞观之治”和“开元之治”辩证地认识封建盛世二、从“贞观之治”和“开元之治”辩证地认识封建盛世(一)“盛世”的一般表现(二)“盛世”出现的原因

1 、统治政策的调整2 、国家统一,社会稳定3 、统治者个人素质4 、人民的辛勤劳动5 、前代积累的基础6 、政策的延续性7 、其他因素(科技进步,生产力发展等)

统一稳定是前提发展是关键

(三)对“盛世”的辩证认识(四)“盛世”的发展前景 极盛而衰(五)封建“盛世”对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建设的启示

Page 7: 唐朝的开国和盛世

三、从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的政绩看封建帝王的治国之道三、从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的政绩看封建帝王的治国之道

(一)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的主要政绩材料一:唐太宗以四海为家,从各方面网罗人才。魏征跟从过李密和窦建德(隋末起义军领袖),以后又充当了李建成的谋士,曾策划消灭秦王。玄武门之变后,唐太宗任用他为谏议大夫,以后提升为尚书右丞。其他如农民起义领袖如程咬金、秦琼等也都被太宗任用,并都高官显职。少数民族的史大奈、阿史那社尔等,也都当了将军。 ——乌廷玉《隋唐史话》第 63页

材料二:(太宗)谓侍臣曰:“国以人为本,人以衣食为本。若禾黍不登,则兆庶非国家所有。……今省徭赋,不夺其时,使比屋之人,恣其耕稼,此则富矣。” ——《贞观政要》

材料三:唐太宗尤提倡儒学,对群臣说:“我只喜爱尧、舜、周、孔的道理,有了它好比鸟有翼,鱼有水,失去它就要死,不可暂时失去。”他在位时,添筑学舍 1200 间,添加名额满 2260 员。各地学生相率来京师,高丽、百济、新罗以及高昌、吐蕃等也派遣贵族子弟来入国学,生徒多至 8000 余人,学校可称极盛。

——范文谰《中国通史》第三册第 124页以儒为师,大办学校;

重视农业发展

知人善任

Page 8: 唐朝的开国和盛世

三、从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的政绩看封建帝王的治国之道三、从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的政绩看封建帝王的治国之道

(一)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的主要政绩

唐太宗 武则天 唐玄宗政治

经济

文化

知人善任,虚怀纳谏革新政治

轻徭薄赋,劝课农桑戒奢从简

兴科举,以儒为师,大办学校

破格用人

发展农业

发展科举

选贤任能,改革吏治限制佛教,实行募兵制

大力发展生产

大兴文治,发展科举

1 、唐太宗、武则天和唐玄宗共同关心过的问题是 A .善于纳谏 B .减轻刑法 C .轻徭簿赋 D .重用人才2 、下列各项中,唐玄宗的统治政策与唐太宗不同的是 A .任用贤能 B .重视科举 C .发展生产 D .限制佛教

Page 9: 唐朝的开国和盛世

三、从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的政绩看封建帝王的治国之道三、从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的政绩看封建帝王的治国之道

(一)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的主要政绩(二)封建帝王的主要治国之道

1 、“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2 、“为政之要,惟在得人”3 、“兼听则明,偏听则暗”

(三)封建帝王的主要治国之道在当今社会有何现实意义?执政为民“ 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相结合”

1 、唐太宗善于用人和纳谏的根本目的是 A .笼络士人 B .维护统治 C .自我标榜 D .科学决策 2 、唐太宗说:“夫治国犹如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荣。君能清静,百姓何得不安乐乎?”唐太宗统治时期体现这种思想的政策包括 ①取缔酷刑 ②轻徭簿赋 ③劝课农桑 ④戒奢从简 A .①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Page 10: 唐朝的开国和盛世

四、科学的评价历史人物四、科学的评价历史人物

(一)评价历史人物的基本标准根据他们对历史发展,社会进步在客观上所起的推动或阻碍作用。

(二)评价历史人物的基本方法

1 、分阶段评价:2 、分方面评价:

( 三 )评价历史人物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 、用词的准确性2 、防止折中论

Page 11: 唐朝的开国和盛世

四、科学的评价历史人物四、科学的评价历史人物

材料二:郭沫若在《咏乾陵》一诗中写道:“岿然没字碑犹在,六十王宾立露天,冠冕李唐文物盛,权衡女帝智全能。黄巢沟在陵无恙,述德纪残世来传。待到幽宫重启日,还期翻案续新篇。”

无字碑

材料一:

结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为无字碑撰写墓志铭。(请写出你认为必须要有的几个关键词。)

女皇帝,促进社会发展,统治专断等等。


Recommended